高一语文必修2《离骚》教案(五)份

首页 / 教案 / |

  高一语文必修2《离骚》教案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骚体诗”的形式特点,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了解浪漫主义诗歌特征。体会诗歌象征手法运用的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高贵的个人品格和忠君爱国的思想。

  教学重点

  通过品读《离骚》的优美诗句,学*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作中疑难的字、词及含有丰富感情的句子。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导入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沁园春·雪》)我们知道,“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即《楚辞》中的《离骚》。《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诗经》《楚辞》分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在***看来,古代帝王缺少“风骚”,作为新世纪接班人的我们也有必要补充一些“风骚”。这节课我们就来学*《离骚》,以求在文学的殿堂里接受美的熏陶。

  二、关于作者及《离骚》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他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应对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派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因受小人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以明忠贞爱国之怀。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是以屈原以及宋玉的作品为主体的诗歌总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因此后人又把“楚辞”的体裁称为“骚体”。《离骚》与《诗经》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那么“离骚”是什么意思呢?离通“罹”,遭遇;骚: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3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

  三、整体感知

  1.放录音或教师范读、学生朗读。要求读出语气。

  第一遍: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的节奏。划分朗读节奏。

  明确:(1)骚体诗的朗读节奏: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婷/以轨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2)“兮”字,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齐读时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二遍:让学生轻声跟读。

  第三遍:让学生大声朗读。

  2.请学生找出以下语言知识点,教师疏通重要词语

  (1)通假字

  偭规矩而改错通“措”,措施。

  何方圜之能周兮通“圆”,圆凿。

  忳郁邑余侘傺兮通“郁悒”,忧愁苦闷。

  进不入以离尤兮通“罹”,遭受。

  芳菲菲其弥章通“彰”,明显。

  延伫乎吾将反通“返”,返回。

  (2)同类活用

  步余马于兰皋兮使动用法,使……步行

  高余冠之岌岌兮形——动,加高。

  长余佩之陆离形——动,加长。

  固前圣之所厚形——动,推重。

  哀民生之多艰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哀伤。

  鸷鸟之不群兮名——动,合群。

  谣诼谓余以善淫动——名,纵欲之事。

  屈心而抑志兮使动用法,使……受屈,使……受压抑。

  (3)特殊句式

  謇朝谇而夕替被动句。无标志词。

  步余马于兰皋兮状语后置。介词“于”。

  不吾知其亦已兮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谣诼谓余以善淫状语后置。介词“以”

  既替余以蕙纕兮

  又申之以揽茝状语后置。介词“以”。

  高余冠之岌岌兮

  长余佩之陆离定语后置。助词“之”,还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一词多义

  虽:余虽好修姱以羁兮虽然

  虽九死其犹未悔即使

  修:余独好修以为常美

  退将复修吾初服整理

  邹忌修八尺有余长、高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修改

  (5)古今异义

  怨灵修之浩荡兮古义:荒唐今义:形容水势广阔而壮大

  偭规矩而改错古义:改变措施今义:改正错误

  无独穷困乎此时也古义:出境困窘今义:经济困难

  宁溘死以流亡兮古义:随着流水而消逝

  今义:因灾害或是政治原因而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

  3.主旨把握

  课文节选部分表达了屈原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学生讨论,教师作适当点拨)

  明确:诗人自述身世、品质、政治理想以及自己的忠诚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悔的高尚节操,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4.诗中的主人公是什么样的外在形象?

  明确:(略)

  5.诗人有什么样的内在品格?

  明确: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忧国忧民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坚持真理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洁身自好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疾恶如仇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忠贞不移

  诗人的品格是高尚的,意志是坚定的,节操是清白的,才华是横溢的。

  四、理解文章

  研读诗句,指出下列诗句中使用的艺术手段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1)“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明确:用“蕙纕”、“揽茝”比喻自己的美德,反衬奸佞小人的嫉恨,揭示自己的高尚道德。

  (2)“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明确:用“绳墨”比喻准则、准绳。整句诗在于揭露趋炎附势之徒的丑态,比喻的运用使这种表达更形象生动。

  (3)“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明确:全句诗均在暗喻诗人自己在刻意追求完美的外形。这种用“服饰”与“佩饰”的描写,暗示自己品行、道德的追求的手法,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地展示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五、能力提升

  把自己想象成屈原,再读课文。文章如此动人,除了真情实感,还得益于语言,你认为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①浪漫主义手法的巧妙运用。诗人尽情地发挥出他那神奇的想象力,用奇特的爱好表达心志。如: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②比喻手法的运用。如:蕙纕、兰茝、峨眉—高尚德行,灵修—怀王,众女—小人,绳墨—准则,等。

  ③对偶句式的运用。在诗中大量锤炼的对偶句,是时诗歌语言发展的重大贡献,对后来的诗赋词曲等各种文学样式的语言运用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六、拓展探究

  你赞成屈原投江自杀这一举动吗?(在班内辩论,言之成理即可。)

  七、小结

  课文节选部分的诗句,突出表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纯洁德行、心忧天下和疾恶如仇的品性。这些情感具有深远宏大、剧烈震荡的特点。在写法上,以抒情为主,描写和叙事为辅,但抒情又不空洞苍白或呐喊狂叫,而是用美丽的想象和诗化的语言表现出丰富的内心世界。

  八、作业

  课下熟读《离骚》全文以及译文,背诵诗中的名句。

  高一语文必修2《离骚》教案 2

  1、了解屈原的生*,感知其高贵的个人品质和忠君爱国的思想。

  2、了解“骚体诗”的形式特点,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3、了解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特征。

  教学重点:

  1、了解屈原生*及《楚辞》的一般特点。

  2、疏通语句,分析表达的思想感情。

  3、欣赏诗中的比喻手法,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有关资料

  1、屈原生*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据《史记 屈原列传》记载,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义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付诸侯。王甚任之。”

  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屈原“美政”的另一体现是民本思想。这在他的作品里也有很清晰的表述,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所谓圣君贤相,所谓美政,就是要看能否解决民生疾苦问题,能否致民于康乐之境。屈原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对应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

  2、楚辞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宋代黄伯思在《校定楚辞序》中概括说:“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在战国中期,随着屈原等人的一系列作品出现于楚国文坛之后,楚辞于是形成为一代文学样式。把《诗经》三百篇特别是“雅”、“颂”中的古板的四言方块诗改为参差不齐,长短不拘、灵活变幻,词藻华美,对偶工巧的骚体诗,建立一种诗歌的新体裁,标志着我国文学史的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

  3、《离骚》

  《离骚》是《楚辞》篇名,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离骚》又常被举作屈原全部作品的总称。在文学史上,还常以“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

  关于《离骚》的创作缘由,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引刘安《离骚传》说:“屈*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又说:“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的“忧愁幽思”和怨愤,是和楚国的政治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离骚》就是他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遭遇,“发愤以抒情”而创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诗。由于其中曲折尽情地抒写了诗人的身世、思想和境遇,因此也有人把它看作是屈原生活历程的形象记录,称它为诗人的自叙传,

  《离骚》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一个缩影。

  二、朗读

  1、教师领读,总结:

  (1)骚体诗的朗读节奏: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

  (2)“兮”字是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

  2、学生自由诵读。参照注释,疏通文义,划分朗读节奏。

  三、从“帝高阳”到“曰灵均”八句为第一段。诗人自述家世、出生年月日和名字由来。

  1、 自述家世、出生时辰。

  高阳,苗裔,胗(秦始皇后成皇帝专称),皇考(如丧考妣),摄提,贞,孟陬

  从远古帝颛顼帝说起,显示诗人与楚国同姓宗亲的血缘关系,既表现了诗人对祖先的崇拜,又表现他贵族出身的优越感和责任感。

  2、皇考为作者命名。

  览揆,初度,正则:公正而有法则(*),灵均:善良而又*均(原)

  自述出生于寅年寅月寅日,诗人以为这是包含特殊文化内涵的吉宜时日;加上他出生时器度非凡,又获嘉名,诗人认为这正是他高贵血统和得天独厚的内在美质之所在。这既是他日后存君兴国、变法图强、热爱宗国的思想感情的原动力,又是他的悲剧的根源。

  四、从“纷吾既有”到“先路也”为第二段。

  诗人通过“扈江离”“纫秋兰”“朝搴”“夕揽”等比喻,自述一生不断追求美好事物、提高自身修养的嘉德懿行。

  3、作者内美且修能。

  纷,修能,扈:披,辟芷:幽僻的白芷。芷,香草名,白芷。纫

  作者身披各种香草(比喻良好的品德),具有高尚的品德和修养,希望有所作为。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4、早搴夕揽惜时修德。

  汩:水急流通状,搴,阰,宿莽

  早起登山,夕入洲泽,所采的都是芳香坚固耐久的植物,比喻自己精勤修德,所行皆忠善长久之道。

  5、时不我待,担心美人迟暮。

  由其自身深感时不我待,推广开来,言及天时运转,春秋轮转,草木零落,年岁将尽,担心君王如不能及时举贤用能,则将无所成就,表达积极进取、忠君忧国的生活态度。

  6、弃秽改度用贤才。

  提出“抚壮”“弃秽”和任用贤才的政治主张。节末用比喻的手法,表示愿做革新强国的先驱者,为楚王和国家献身,一往无前。诗人有着美好的品德,又积极进取,而且胸怀大志,愿为国家效力,按理应得到楚王的了解和信任,这就为下文诗人良好的主观愿望与残酷的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诗人所遭遇的`挫折作了铺垫。

  第二课时

  一、从“昔三后”到“而改路”为第三段。

  诗人先回顾历史上兴衰成败的教训(前八句),而后联系楚国的黑暗现实,反复申诉自己的謇謇忠心和事君不合的悲惨遭遇(后十四句)。

  7、赞颂三后之纯粹。

  诗人赞颂先古三王的美好品行,重用各种贤才,希望楚王能向古圣先王学*。

  8、尧舜和桀纣的对比。

  耿介,昌被:穿衣而不系带的样子,比喻狂放不羁。捷径:喻政治上的邪道。

  帝王不同的政治作为,委婉的告诉楚王要向先圣王学*,遵循治国之道,任用贤才。

  9、党人和自己的对比。

  党人只图享乐,结果祸国殃民,既表示对党人的痛恨又替君王国家担忧,告诉楚往要远小人,任用真正的贤才,委婉地劝告怀王莫蹈**亡国的覆辙。

  10、自己忠而被谤的遭遇。

  踵:脚后跟,武:足迹,荃:香草名,喻楚怀王

  他希望楚王仿效明王圣君,而怀王却被小人包围,听信谗言,致使诗人忠而被谤,信而见疑。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以善淫。” (翻译)怨恨君心荒唐啊,始终不能理解我的心思。那些女人也嫉妒我的妩媚,诽谤我好放荡淫x乱。(评析)主人公除了作为政治家和诗人的自我形象出现外,又常幻化为一个美丽而遭逢不幸的女子。她有爱美的天性,喜欢用芳洁的东西修饰自己,还亲手栽培了许多芬芳的草木。起初与丈夫(“灵修”也可理解为丈夫)缔结了婚约,却受到众女的嫉妒谗毁,终于被抛弃。

  11、患而不舍为灵修。

  謇謇:忠贞的样子,正:证,灵修:神明,有远见的人,喻楚怀王

  明知尽忠的为患,但不忍舍弃自己的政治理想,很好地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渝的高尚节操,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翻译)只要是我心中所向往喜欢的,即使死去九次也不会后悔。(评析)这一句表明屈原志向不改,坚贞不屈。真可说是一条铁骨铮铮的汉子。屈原最不能容忍的是那群无耻小人对他的恶毒诬蔑,一会说他穿着奇装异服,一会又说他面容姣好,肯定是个善淫之辈。这群人追名逐利,篡改法令,歪曲是非,混淆黑白,竞相谄媚,把朝廷弄得乌烟瘴气。屈原下决心绝对不和他们合流,他自比不合群的鸷鸟,孤傲、矫健,“自前世而固然”,他不想改变,也无法改变,这就像方圆不能周,异道不相安一样。在这里,屈原清楚地预感到了自己的结局,但他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句中“虽九死其犹未悔”和同出自于《离骚》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诗句是后人引以自勉和共勉最多的句子。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翻译)我生各有各的喜好,我独爱美,并且*以为常。即使肢体分解也不会改变,难道我的心志是可以挫败的吗?(评析)这几句诗所表现出的诗人自勉之严、自决之勇,令人感慨万分。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不仅又回到了“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境界,而且感情更加深沉,意志更加坚定。诗人将构成自己心灵世界悲剧性冲突的两个方面——理想与现实的对立、进取与退隐的对立,初步展现出来了。继之又更加坚定地作出了选择。

  12、最后又以婚约失败为喻,表达了变法革新所遇的挫折,委婉地发出对楚王昏庸无能、反复无常的痛心。

  总结:课文节选部分的诗句,突出表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纯洁德行、心忧天下和嫉恶如仇的品性。这些情感具有深远宏大、剧烈动荡的特点。在写法上,以抒情为主,描写和叙事为辅,但抒情又不空洞苍白或呐喊狂叫,而是用美丽的想像和诗化的语言表现出丰富的内心世界。

  第三课时

  一、艺术欣赏

  1、《离骚》中作者常以“香草”、“美物”来比喻自己、贤士和君王,并表达政治理想,这是《离骚》的一大艺术特色,这种方法叫做“移情法”,即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上,也就是“移情于物”,这种方法在古典诗词中广泛运用,在政治不清明的时代,借用“移情”,可言难言之语,抒难抒之情。

  请找出相关的诗句,说说诗人是怎样运用这些比喻来表达政治理想的?

  明确:用香草比喻内在的美好品德,用美人比喻理想中的君王,

  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比喻修身养性,

  用乘骐骥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用荃草比喻现实中的君王,

  用众芳,椒、桂、蕙、 比喻群贤,用黄昏期而中道变卦比喻君王失信。

  2、在诗中,除了使用比喻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还使用了什么手法?

  对比手法。如:古代明君用群贤与昏庸君王狂放不羁“路幽昧以险隘”的对比,党人贪图个人享乐与自己为国为民不惜身遭灾祸的对比。

  3、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具体体现在丰富的联想和想像上,在诗中,诗人尽情地发挥他那神奇的想像力,用奇特的爱好表达心声,把现实的背景与虚设的幻境巧妙地融为一体,表现了屈原志洁行高,执着追求的精神,显示了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

  二、语法总结

  1、通假字

  辟:通“僻”,幽僻 道:通“导”,向导 正:通“证”,作证,为证

  2、古今异义

  朕:第一人称代词“我” / 用于特指古代皇帝的自称

  以为:“以之为”的省略 / 认为

  代序:依次替代 / 把与本书相关的文章放在书前来代替序言的文章

  纯粹:美德,完美 / 1、不搀杂别的成分 2、副词,表示判断、结论的不容置疑

  捷径:邪出的小路 / *路

  党人:结党营私的小人 / 同一个党派的人

  武:足迹 / 关于军事的

  3、词类活用

  名余曰正则兮   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取名。(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美,形容词用作名词,美德

  4、特殊句式

  恐年岁之不吾与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主,宾语前置,应为“不与吾”。

  肇锡余以嘉名    介词结构后置

  高一语文必修2《离骚》教案 3

  [教学目标]

  1、理解《离骚》的思想内容,了解屈原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主义情感。

  2、了解《楚辞》、《离骚》的文学价值;

  3、吟诵注意节拍、重读和情感,培养学生阅读背诵古诗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香草美人”的意象体系。

  2、屈原的精神与理想在诗中的体现。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诵读法。

  [教具]

  配音朗读磁带、投影胶片。

  [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诗词导入。

  二、屈原及相关简介

  结合注释了解屈原,由学生回答,老师补充。

  1、屈原作品

  2、关于楚辞

  三、结合背景知识释题

  “离骚”二字,古来数种解释:

  1、司马迁:遭受忧患的意思。“离”通“罹”,遭遇;“骚”,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班固亦同)

  2、王逸:离别的忧愁。“离,别也。骚,愁也。”

  ——因司马迁距屈原年代未久,故司马迁的说法最可信。

  另外还有认为“离骚”二字当释为“牢骚”的。

  又有认为《离骚》和《劳商》“同实而异名”,是楚地歌曲名称。(游国恩)。

  还有以离骚为“排解忧愁”之意。(钱钟书)

  四、诵读

  1、播放录音范读,正音;

  2、学生朗读,要求:

  把握诗的节奏:《离骚》本来是用楚地曲调吟诵的,音乐性很强,诵读时首先要划分好节奏。诵读时,上分句末字“兮”,犹如现之“啊”,读音要稍长,押韵的字要重读,反复练*,直至口熟。

  体味诗的情感:朗读时还要把握每一节的主旨,一节一节地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感情。

  五、《离骚》知识点梳理:(多媒体展示,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小组合作疏通句子)

  1、重点词语

  2、通假字

  3、一词多义

  4、词类活用

  5、古今异义的词

  6、句式

  7、难句翻译

  六、阅读理解

  1、讨论:在述怀和反省中,有哪些诗句能表现出诗人高尚品德和爱国情怀?

  明确: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洁身自好,自我完善)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坚持真理,献身理想)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忧国忧民,热爱祖国)

  2、了解“香草美人”的象征方法

  香草、美人是《离骚》中最引人注目的两类意象。美人一般被解释为比喻,或是比喻君王,或是自喻。香草作为一种象征物,它一方面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另一方面与恶草相对,象征着斗争的双方。总之,《离骚》中的美人香草意象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巧妙的象征比喻系统,使得诗歌蕴藉而生动。

  七、总结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开创了诗人从集体歌唱到个人独立创作的新时代。屈原以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贵品格,以他创作的光辉灿烂的诗篇,对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对我国文学优秀传统的形成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我国文学史的发展上有着崇高的地位。楚辞影响深远,只有《诗经》可与之相比。《诗经》和《楚辞》所开辟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二千年来一直为我国优秀的作家所继承和发扬。刘勰在《文心雕龙·辨骚》中说:《离骚》“衣被词人,非一代也。”对《离骚》予以高度评价:“惊采绝艳,难于并能。”

  八、布置作业

  1、诗人讴歌、追求的是怎样的理想?(找出诗句,并稍加阐述)

  2、你最喜爱哪些诗句?在这些诗中,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对你有什么启示?

  3、《离骚》是“楚辞”的代表,读了课文你能否概括“楚辞”的体裁特点?它与《诗经》在表现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高一语文必修2《离骚》教案 4

  【教学要点】

  1、掌握作家作品以及文学体裁常识。

  2、理解运用比兴手法的艺术效果。

  3、翻译并背诵全文。

  【教学设想】

  难文浅教,重在落实,先译后析,趣味背诵。

  【教学流程】

  一、出示对联和诗歌,初步感知,导入课文

  1、对联和诗歌:深思高举洁白清忠,汨罗江上万古悲风。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2、阐释对联诗歌内容:

  屈原一生忠君爱国,但不被理解,反被排斥、流放,最后自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伟大的诗人,《招魂》《九歌》是他的作品。屈原在诗歌中,往往用香草比喻自己,表现自己的高尚品德。

  二、掌握文学常识,落实基础知识。学生课前查阅资料,课堂上师生交流,进一步明确知识点

  1、屈原:名*,字原,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开创了由集体创作转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有作品25篇,《九歌》11篇,《九章》9篇,另有《离骚》《天问》《远游》《卜居》《渔父》等作品,保存在西**刘向辑录的《楚辞》中。其中,《九歌》是祭神的乐曲,充满生活气息;《天问》表现屈原的学术造诣和历史观、自然观;其余以《离骚》为代表,表达内心的情愫。《离骚》是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也是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2、楚辞: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新诗体。源于楚地歌谣,有鲜明的楚文化色彩。每句以四六字为主,多用“兮”字,辞藻华丽。楚辞的概念最早见于《史记》。刘向把屈原宋玉及汉代模拟这种题材所写的作品汇辑成书,定名《楚辞》,于是,楚辞又成了诗歌总集的名称。因为楚辞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离骚》,后人以“骚”来称楚辞。而《诗经》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国风”,后人以“风骚”称《诗经》和《离骚》所开创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

  三、翻译全文,落实字词句等知识点

  1、通假字:

  错──措,措施。

  郁邑──郁悒,忧愁苦闷。

  反──返,返回。

  离──罹,遭受。

  章──彰,明显。

  圜──圆。

  2、特殊句式:

  不吾知其亦已矣,宾语前置句。“不吾知”即“不知吾”。

  3、词类活用:

  步余马于兰皋兮。步,使……步行,使动用法。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长、高,形容词用作动词。

  四、把握内容,讨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1、思路:前七节抒怀,揭示被排斥原因,表达坚定意志;后六节反省,检查自己行为,追求高尚品德。诗人为民**,遭奸臣诬陷、**罢斥,他坚守信念,誓死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他追求政治理想遭挫折,决心追求理想人格,虽死不悔。

  2、讨论诗人的形象:

  诗人的处世原则──“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诗人的人生信条──“舍生而取义,杀身以成仁”。

  诗人的爱国观念──君国相融,君是国的化身,富国强民的希望寄托于国君一人,即“忠君爱国”。

  幻灯展示后人的感慨:

  生不能力争而强谏,死犹能冀其感发而改行!(苏 轼《屈原庙赋》)

  屈*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李 白)

  3、教师激情演讲:他是一个不吾知的富于正义感的知识分子形象,一个有理想有骨气又有使命感的失意政治家的形象。屈原虽不能成为伟大的政治家,但他依然是伟大的诗人!

  五、掌握艺术特色。探讨比兴手法

  1、生活喻:

  “偭规矩”“背绳墨”比喻时俗背弃法度;“鸷鸟不群”“方圆不周”比喻决不同流合污;“芳泽杂糅”“昭质未亏”比喻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相道”“行迷”“复路”比喻政治上的进退出处,相当于现在的“仕途”“出路”。形象生动,诗意盎然。

  2、两性喻: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諑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諑谓余以善淫”。对国王以夫君相称,称朝中奸佞小人为挑拨离间君臣关系的众女,把君臣关系说成夫妻关系,男女关系。两性喻把斗争生活化,用男女间的感情纠葛和夫妻间的离合悲欢写君臣、臣臣间的明争暗斗和权势起伏,化抽象为具体,*添了几分人情味。语意双关,化俗为雅。

  3、芳草喻:

  用蕙、茝、芰荷、芙蓉为衣料饰物,象征对美好人格的追求;用芳(发香的花草)比喻自己的高尚品德;用兰、椒等美好的花木烘托诗人开朗美好的形象。芳草喻在视觉上斑斓绚丽,嗅觉上馥郁芬芳,华美繁富。诗人用芳草香花比喻自己的美德,有委婉含蓄的艺术效果。

  六、在扑克游戏中趣味记忆,背诵文章

  前后位的四个学生组成小组,让他们分工合作,把《离骚》的13段文字分别制作成13张扑克牌,每张牌上写出全段内容或开头的几个字。各组制定自己的游戏规则,在打牌中背诵全文。实践表明,学生的游戏办法可谓五花八门,妙趣横生。

  高一语文必修2《离骚》教案 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离骚》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是“楚辞”体的代表作品,离骚教案。

  2、通过学*《离骚》,了解文学作品中常用的“移情法”。如屈原借诗中的的“香草”“美人”表述自己的政治理想及情怀。

  3、学会吟诵古诗词,注意节拍、重音。

  4、了解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和创作手法:丰富的想象,形象的描述。

  能力目标

  1、培养通过把握诗文形象,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2、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学*《离骚》,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学生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并学*诗人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执著追求理想的高尚节操。

  教学重点

  1、通过鉴赏《离骚》的优美诗句,学*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

  2、品味、鉴赏诗歌的比兴艺术手法,艺术价值。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对诗作中疑难的字、词及表达含蓄的句子的理解。

  2、有感情、有节奏地诵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方法

  1、运用讲读法、逐节诵读、讲讲背背,指点难字读音、难字词义。

  2、运用讨论法,让学生理解诗中作者的爱国忧民感情及他为追求理想而九死未悔的精神。

  3、通过比较阅读法,延展课堂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充实对作品的理解。

  教具准备

  录音机 教学磁带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屈原的《离骚》及他的政治理想。

  2、了解《离骚》在诗歌形式上的革新及“楚辞”体。

  3、学*诗歌的1-7节,解决其中的疑难字、词,能够熟读并基本背诵下来。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在《沁园春 雪》中感叹古代帝王们武功有余而文治不足。(“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我们知道,"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即《楚辞》中的《离骚》。《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诗经》《楚辞》分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古代帝王们需补充一点"风骚",作为新世纪接班人的我们更应注重自身的文学修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离骚》,以求在文学的殿堂里接受美的熏陶。

  二、解题

  1、简介“楚辞”

  “楚辞”这一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前期,上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它渊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汲取民间文学特别是楚声歌曲的新形式,把《诗经》三百篇特别是“雅”、“颂”中的古板的四言方块诗改为参差不齐,长短不拘的骚体诗,建立一种诗歌的新体裁,标志着我国文学史的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主要作者有屈原、宋玉、景差、唐勒等人。主要的作品有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宋玉的《九辨》等。

  2、屈原及《离骚》

  屈原,名*,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上个世纪中,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诗人屈原,生活在时代大动荡,社会大变革的战国中期。当时,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集团的残余势力,在宗国内部和宗国之间进行着内外交错的复杂斗争。据《史记 屈原列传》记载,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义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付诸侯。王甚任之。”还曾“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原力主革新政治,举贤授能,除残去秽,励精图治。这就突破了贵族阶级的局限,而适应了新兴阶级的政治要求。楚国贵族集团中的顽固派不断打击和排挤屈原,使他一生为之奋斗呼号的政治理想不能得到实现。他就用诗歌倾吐自己的忧愁幽思、缠绵悱恻的情绪。

  《离骚》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一个缩影,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是“可与日月争光”的一篇浪漫主义杰作,是诗人的一篇主要代表作品,也是“楚辞”体的重要代表作品,人们往往以此来统称屈原的全部诗作,它在我国文学史是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人们常将“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

  《离骚》的主题表现了诗人为实现祖国富强的崇高目标所作的热烈追求和不屈的斗争。“离”——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3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本课便是选于其中的20-32节。

  三、诵读课文

  1、放录音:

  第一遍,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的节奏。

  第二遍,让学生轻声跟读。

  第三遍,让学生大声朗读。

  2、指名学生朗读,指正生字的读音及句子的节奏。

  3、教师总结骚体诗的诵读节奏:

  骚体诗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如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 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4、请同学们集体读一遍课文,要读出语气。

  四、整体把握课文

  1、要求学生借助课下的注解,疏通课文的句子,注意生字、生词及常用字、词的特殊用法。

  2、要求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课文内容,梳理课文思路。

  明确:1-7节作者自述受屈遭贬的原因,表示不愿同流合污。

  8-13节表现了作者追求美政,九死未悔的高尚节操,抒发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感情。

  五、重、难点解决过程 学*1-7节。


高一语文必修2《离骚》教案(五)份扩展阅读


高一语文必修2《离骚》教案(五)份(扩展1)

——高一语文必修教案实用五份

  高一语文必修教案 1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中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象、大胆奇特的夸张等艺术特点及其对突出主题思想的作用。

  (二)懂得赋的特点。学*本文描写为议论蓄势、议论使描写增加了深度的写作特色。

  (三)认识封建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民死活的罪恶。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作本赋借古讽喻的目的。

  二、难点、重点解析

  (一)作者写作本文的背景和目的何在?

  分析:《阿房宫赋》作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即公元825年,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唐敬宗李湛十六岁继位,贪好声色,大兴土木,游宴无度,不视朝政,求访异人,希望获得不死之灵药,因此在位三年即为宦官刘克明所杀。作者预感到唐玉朝的危险局势,就借这篇赋,表面上写秦因修建阿房宫,挥霍无度,贪色奢侈,劳民伤财,终至亡国,实则是借秦之故事讽唐之今事,规劝唐朝的当政者,要以古为鉴,不能哀而不鉴,最终只能落得“后人复哀后人也”的结局。

  (二)本文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

  分析:全文四段可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二自然段)由外到内,由楼阁建筑到人物活动,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极写宫中生活荒淫、奢靡。

  第一自然段: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

  一层(段首前12字)两句偶句,交待建宫背后的巨大耗资。

  二层(“覆压”……“直走咸阳”)写宫之宏伟规摸。

  三层(“二川溶溶”……“不知西东”)渲染宫内的宏伟、豪华、奇丽、壮观。

  四层(“歌台暖响”……“气候不齐”)宫中人物活动。

  第二自然段:铺叙统治者生活的荒淫、奢靡。

  一层(前6句)写供玩乐的宫人来源。

  二层(“明星荧荧”……“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极写宫中生活荒淫、奢靡。

  三层(余下各句)从珠宝陈设写荒淫,揭示抢掠行径。

  第二部分(第三、四自然段)议论分析,指出“秦爱纷奢”、不恤民力自然会导致灭亡的命运,规劝唐敬宗李湛勿蹈秦王朝之覆辙。

  第三自然段:指出秦必亡之命运。

  一层(“嗟乎”……“用之如泥沙”)斥秦统治者只图私利不顾民情,横征暴敛,挥霍无度的罪行。

  二层(“使负栋之柱”……“不敢言而敢怒”)痛斥始皇纵欲纷奢,以致众叛亲离。

  三层(余下各句)简练概括地写出了秦皇无道,导致了农民起义、宫殿被焚的后果,进而走上了自取灭亡的道路。

  第四自然段:讽谏唐王李湛勿蹈秦皇覆辙。

  一层(开头到“谁得而族灭也”)引历史教训,指出六国和秦灭亡的原因。

  二层(余下各句)讽谏唐王朝勿悲剧重演。

  (三)杜牧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彩章句为之兵卫。”他强调思想内容的重要性,认为形式要为内容服务。这篇课文写了哪些内容?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分析:细读全文,不难看出作者旨在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第一自然段铺陈阿房宫的宏伟壮丽。第二自然段叙写宫中美女之众,珍宝之多。第三自然段夹叙夹议,点明:正是由于秦王朝的统治者骄奢淫逸,滥用民力,致使农民起义,一举亡秦。第四自然段转入议论,进一步指出:六国衰亡,秦朝覆灭,其根本原因都在于不能爱民。篇末4句言简意赅,暗寓讽谏之意,含蓄地告诫后人,如不以历史为鉴,还会重蹈覆辙。

  由此可见,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用以敬诫“后人”是全文主旨。联系杜牧自己在《上知己文章启》中所说的“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可以看出这“后人”指的应是当时最高统治者。

  (四)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极力描写阿房宫的?这样描写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

  分析:课文从三个方面来描写阿房宫:一是写阿房宫建筑之奇,二是写阿房宫美女之众,三是写阿房宫珍宝之宫。写建筑,课文先展开广阔而高峻之全貌,进而细绘宫中楼、廊、檐、长桥复道、歌台舞殿之奇;写美女,述其来历,状其梳洗,言其美貌,诉其哀怨,绘声绘色,备加渲染;写珍宝,既写六国摽掠,倚叠如山,又写秦人弃掷,视若瓦砾。这些描写用墨如泼,淋漓兴会,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充分体现了赋体的特色。然而铺陈阿房官规模大、宫室多、美女众、珍宝富并非作者作赋的目的。透过楼台殿阁、脂粉金玉这一画面,作者旨在说明秦统治者之奢侈腐化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为维持这种奢侈生活所进行的横征暴敛,正是导致秦王朝覆亡的根本原因。《古文观止》的篇末总评说:“前幅极写阿房之瑰丽,不是羡慕其奢华,正以见骄横敛怨之至,而民不堪命也,便伏有不爱六国之人意在。”可见,文章前面所进行的动人描绘乃是为后面的正义宏论张本,为篇末归结秦灭亡的历史教训、讽谕现实,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五)作者描写阿房宫建筑的宏伟壮丽,仅用了一百多字,却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阿房宫的建筑的?为什么会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分析:这一部分作者用的是总写和细写相结合的写法。

  总写部分,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覆压三百余里”,言其占地之广,“隔离天日”,状其楼阁之高;“骊山”两句,写其倚山傍水,气势非凡。

  细写部分,作者工笔重彩,精描细绘。先写重搂叠阁、长廊高檐,不计其数;再以长桥如龙、复道似虹映衬宫宇之宏伟、搂阁之高大。上面所述,写的还只是建筑之外观。接着,作者的笔触,又深入建筑内部。歌台舞殿是互文的写法,台既可舞,殿亦可歌,意谓宫内处处皆是轻歌曼舞。“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则承“暖响”“冷袖”两句,进一步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这几句,既是以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预作铺垫。

  这一节中,作者由远及*、由外及里逐一介绍了阿房宫之奇观。叙述中时有前后照应之妙笔。如写楼阁“各抱地势”就与前文“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这一广阔背景相连。叙述中时有贴切生动之比喻,例“长桥卧波,复道行空”,用笔经济,形象生动。叙述中也间有动态描写,像写“二川”,写歌舞,状声摹形,引人入胜。再加上大量对偶排比句式的运用,致使文句音节铿锵,兼有音韵之美。因此,寥寥一百几十个字,阿房宫之丰姿盛态就显现于读者眼前。

  (六)在第二自然段中“明星荧荧”等四句话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在哪里?

  分析:“明星荧荧”,“开妆镜也”,是倒置式的暗喻。“明星荧荧”是比喻句的喻体,“开妆镜也”是本体。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将喻体置放在前,先予以人鲜明的画面,令人惊奇,再出现本体,解释原因,读者印象更为强烈。“绿云扰扰,梳晓鬟也”,与上一句的表达方式相仿。第三句说丢弃脂水竟使渭流涨腻,用的是夸张手法,极言梳洗美女之多。第四句写焚烧椒兰竟至烟斜雾横也是夸张,效用同第三句一样。四句字数相等,句句押韵,加之新鲜的比喻,巧妙的夸张,读来使人有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之感。作者正是借助于开镜、梳妆、弃脂水、焚椒兰这些生活细节形象地写出了宫中美女之多,宫室之广。写宫室,是承接上文;写美女,则是开启下文。所以,作者紧接着便是写美女望幸。这一层都是写美人,但是从美人的生活遭际也可以看到秦始皇的荒淫无度。汉代大赋不少作品铺张扬厉,堆砌词藻。杜牧则发挥了赋的长处,着意铺陈夸张,但所有的铺叙又都为后文的议论张本,为表现主题思想服务。从这一节对美人的描写可见一斑。

  高一语文必修教案 2

  一、导入新课

  1、提起战争,同学们想到了哪些词语?

  想到了痛苦、灾难、血腥……还有血肉横飞、枪林弹雨、烈火硝烟……

  “战争”给我们的印象是总苦痛的。

  2、今天,我们学*小说《荷花淀》,(板书荷花淀)也与战争有关。课前同学们预*了课文,那同学们也用一个词来概括自己读后的感受,好吗?

  你感受到的是清新,有的同学说是恬静,还有的同学说是自然,还有和谐。

  本文与战争有关,但同学们却感受却是美好的,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荷花淀》真的被人们称为“战争小说的一曲纯美的绝唱”。(板书美)

  我们在这节课就来重点赏析文章在哪些方面带给了我们“纯美”的感受。

  3、我们来看一下本文的学*目标,你来给大家读一下吧。

  二、研读文本,品味纯美

  下面同学们在预*的基础上再读文本,把文本中能给你“美”的感受的地方找出来细品。五分钟。

  1、披文入情赏美景

  好,哪一个同学先来说?

  这位同学。

  奥,前三个自然段环境描写感觉特别美,能具体说一下吗?

  你看到了一幅图画,什么画面,月下女人编*图。概括的非常好。

  这位同学,你也想说?

  你感受到了纯美的意境。

  把纯美换一个词?

  清新明丽,一般而言,意境的营造离不开意象,那你能说一下作者选取了那些意象吗?

  对,有月亮、苇眉子、云彩、薄雾,意象也是那么唯美。

  你喜欢这一部分,那你就给大家读读吧,其他同学可以试着想象画面?

  他读的怎么样?

  节奏感好,声音很美。的确,我也感觉声音与画面很相配。

  同学们,我把第一自然段在形式上做了一个小小改动,同学们看一看,读一读。

  有什么不一样?

  感觉像读散文诗。评论家也这样说,因为孙犁小说散文诗般的语言、朦胧诗般的意境,还称孙犁的小说是“诗体小说”。

  2、沿波讨源见真情

  荷花淀不仅景美,人也美,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谁,水生嫂。

  谁来结合文本分析一下水生嫂的形象?

  好,最后排的这位同学,你来说。

  勤劳美丽,从哪里看出来的,从编*的描写中看到的,

  还有吗?从大门没有关,端饭看出体贴丈夫、温柔多情。用词十分准确。

  谁来补充?

  你从他们坐船找丈夫看到水生嫂惦念丈夫,遇见敌人看出她的勇敢,把船划进荷花淀中去,还表现出他们的智慧,很好,这不仅有水生嫂,还有其他女人,只是他们共同的品质。

  刚才我们抓住动作细节赏析人物形象之美,本文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还有一个突出的手法,不知你们发现了没有?对,就是对话,也就是语言描写。

  我们来看这三句。

  “你总是很积极的。”(投影)

  从这句话,同学们读出了什么?

  你读出了嘲讽,嘲讽的话应该是这样的吧“就你积极”,再读一遍,换一个词,有点埋怨,对,水生嫂埋怨什么呢?(太危险了,不和家里商量)除掉埋怨,我们还读出了什么,是肯定和夸赞,由此看出水生嫂的深明大义。

  第二句,“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当时出版时句号被改为逗号,孙犁先生不同意,你们看有什么不同吗?

  对,句号强调的是我不拦你,更能突出水生嫂的深明大义,如果是逗号的话可能更强调家里的困难了。你对标点理解的都这么深刻,可见很会赏析文章。

  第三句呢,妻子对丈夫的忠贞。

  中国有句老话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可站着死,对,不可跪着生!这就是我们中华儿女的本色。

  同学们将分析整合一下,学总括水生嫂形象

  温柔体贴、勤劳淳朴、勇敢坚贞、深明大义、爱家爱国。

  这不仅是水生嫂的品格,也是当时千千万万战地农村妇女的品性,他们像荷花淀里的荷花,有着纯真的的性情,闪耀着纯美的人性的光辉。

  3、水到渠成识结构

  环境、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构成了小说的三要素,我们来看情节,课前让同学们拟小标题,找一个同学说一下。

  好,中间这位同学,你来说。

  能够抓住主要场景,概括的很好,“送夫抗敌”“探夫遇敌”“助夫杀敌”,情节简单,没有惊心动魄,也没有曲折离奇,水到渠成,自然成文。这也应是本文被称为纯美绝唱的一个方面。

  4、疑义相析探主题

  同学们注意到没有,故事的高潮部分也就是枪战环节,三言两语便被带过,对此提出批判,还有人说,“抗日战争这么严酷,有这么恬静优美的环境吗?人们会这么恬静自得吗?作家这么写是诗化战争,是违反现实的呢?”你们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

  小组内讨论一下。

  一组先来说把。

  你们认为我们的祖国本就美好,人民本就纯真,所以与现实相符。是支持孙犁先生这样进行创作的。

  三组来说。

  这样更能激发人民保家卫国的决心。江山如此多娇,岂容外敌践踏。

  这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

  在《孙犁文集》中有这么一段话,齐读一下,“看到***的极致,我写了一些作品。看到邪恶的极致,我不愿意写。这些东西,我体验很深,可以说是镂心刻骨的,可是我不愿意去写这些东西。我也不愿意回忆它。

  孙犁就是这样用他独特的笔法,构建了一幅情景交融的美妙画卷,表达了他对美丽的中华河山、中华儿女、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礼赞。

  《荷花淀》是当之无愧的“战争小说的一首纯美绝唱”。

  孙犁的创作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之为“荷花淀”派。

  虽然荷花淀带给了我们美的感受,但战争无疑是残酷的。我们生活在和*年代,定当珍惜这美好的生活。

  三、布置作业

  还有一篇小说与《荷花淀》并称现代诗化小说的双璧,那就是茹志鹃的《百合花》。课后请阅读,并完成思考题。

  高一语文必修教案 3

  第一课时

  一、简介作者和背景。

  1、贾谊,西**,是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十八岁能诵诗书,善作文,在郡中很有名。河南太守吴公爱其才,召置门下。后吴公做廷尉,向汉文帝推荐,贾谊二十多岁时做了博士,不久破格提升为太中大夫,后遭大臣周勃、灌婴等陷害,贬为长沙王太傅。后又做梁王太傅,梁王堕马而死,贾谊自认为是自己失职,最后抑郁而死。

  2、贾谊生活的西汉初期,由于经过五百多年的战争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贾谊认为推行“仁政”可以“安民”,他曾多次上疏,评论时政,《过秦论》就是为宣传这种主张写的。《过秦论》有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鲁迅曾称赞本义为“西汉鸿文”。

  二、朗读课文,分析把握文章内容。

  1、板书课题,解释“过”:指出……的过失,动词。解释“论”明确文体为议论文。

  2、检查预*,请学生朗读课文。

  正音:崤(yáo)膏腴(yú)逡(qūn)镞(zú)系(jì)颈黔(qián)首牖(yǒu)氓(méng)隶隳(huī)鞭笞(chī)

  3、在此基础上教师范读。特别注意将文中的停顿、句中的停顿读清楚,把本文多处的骈偶句式的特点读出来。

  三、让同学齐读本文后,讲读第1自然段。

  1、教师强调:

  固:坚固的地势,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像*子一样地,名词作状语,包、囊:用法同上。

  是:这,指示代词。

  衡:通“横”(通假字)

  2、学生翻译:略

  3、请学生概括本段意思,并做简要分析。

  教师强调:这一段主要写秦的强大是从秦孝公开始的。文章先叙秦国的地理优势和秦孝公的野心,次叙商鞅辅佐下秦国取得的成果。

  4、请学生按板书思路背诵。并检查或抽查背诵情况。

  四、讲析第2段。学生朗读后:

  1、教师强调以下词句: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吝惜。

  以致天下之士:致,招纳。

  追亡逐北:亡,逃跑的军队;北,溃败的军队。

  因遗策:因,沿袭。

  因利乘便:因,趁着。

  开关延敌:延,引。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延,延续。

  2、请学生简述本段大意。

  3、教师提问:

  九国诸侯的强大都是哪些地方表现出来的?这些内容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教师在学生回答后强调:

  首先写出了诸侯们买通天下之士,采用了合纵策略缔结了盟约;其次写出文臣武将,人才济济,各有所长;最后写九国之师军队强大,而最后的结果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这样就反衬出秦国的强大,同时也含蓄地指出了秦国之所以强大的原因是“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符合社会时代的发展,是一种“仁政”,这种“仁政”得到秦国后代君王的继承,所以到了势力如此强大的地步,又间接地为中心论点的提出做了准备。

  4、学生朗读第2段。

  5、作业。

  (1)复*本课所学内容。

  (2)完成书后练*第一题。

  (3)预*第3、4、5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情况。

  二、学生朗读第3段,教师强调。

  1、奋六世之余烈:烈,功业。

  却匈奴七百余里:却,使……退却。

  以愚黔首:愚,使……愚昧。

  以弱天下之民:弱,使……衰弱。

  聚之咸阳:省略介词“于”,应为“聚之于咸阳”。信臣精卒:信,诚信、可靠。

  以为固:省略句,省略宾语应为“以之为固”。

  2、让学生简述本段大意,然后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明确本段写作的顺序,为背诵打基础。

  教师提问:

  (1)作者先用哪些话揭露秦始皇政策的实质?

  强调:“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2)哪几句写他的对外政策?

  强调:“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和“乃使蒙恬北筑长城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3)哪几句是写他的对内政策?

  强调:“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让学生根据板书练*背诵。检查背诵。

  三、学生朗读第3段,教师强调:

  1、瓮牖绳枢:“瓮”、“绳”,名词活用作动词,“瓮”用破瓮做……“绳”用绳子系……

  蹑足行伍之间,倔起阡陌之中,……两句中“足”和“起”后均省略介词“于”,为省略句。

  天下云集响应;“云”、“响”均为名词作状语,分别译为“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

  2、指出本段中的通假字(见书下注释)。

  3、教师提问,学生在本段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问(1)陈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出身如何?才能如何?兵力如何?武器如何?

  学生回答:

  出身: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才能:不及中人;

  兵力: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

  武器:斩木为兵

  问(2)作者写陈涉起义突出了什么特点?

  出身:缺乏号召力

  才能:缺乏指挥作战的能力

  兵力:弱少

  武器:低劣不堪一击

  问(3)作者写陈涉,突出了陈涉的出身卑微、才能*庸,兵力弱少,武器低劣,如此之人,如此之众竟然一呼百应,仿佛不费吹灰之力就“亡秦族矣”目的是为了什么?

  强大的九国之师联合攻秦,结果是一败涂地;弱小的陈涉之师却能“亡秦族”。作者通过这些内容。表现出了秦始皇由攻转守变化的关键;仁义不施。失去了仁义,使民心丧尽,失去仁义,就变得不堪一击,由此可以明确看出了本段已经为文章最后提出的“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提供了充足而又必要的准备。

  4、让学生熟读本段,根据以上板书的顺序,在课上背诵此段。然后集体背诵。

  5、作业:

  (1)巩固背诵第3、4两段。

  (2)预*第5段;找出本文对比的内容,体会本文论证的特点。

  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情况。

  找两位学生分别背诵第2、3两段。

  二、学*第5段。

  学生朗读。教师强调:

  1、崤函之固: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险固的地势。

  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度”“洯”,对文,都是度量的意思;“比”“量”对文,都是比较的意思。两句话译为:度量一下长短大小,比较一下权势和力量。

  序八州而朝同列:“序”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有序;“朝”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朝拜。

  百有余年矣:“有”通“又”。

  致万乘之势:“致”达到。

  2、让学生简述本段大意,分析本段层次。

  3、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1)作者论述秦王朝的灭亡,原因有哪些?本段内容与全文有什么关系?

  强调:“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秦灭亡的主要原因。作者在本段中从领袖的地位,指挥作战的能力,部队的素质和武器装备四方面同九国之师和陈涉对比,结果是后者远不如前者,却“功业相反”这就很自然地推出了本文的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从全文结构上看,本段的第二层照应了全篇,归纳出了中心论点;“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照应本文第1、2段;“然后以**为家,崤函为宫”,照应本文第3段;“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照应本文第4段;最后照应上文“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水到渠成地点明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根据本段层次,背诵。

  三、请学生朗读全文,然后讨论:本文是怎样使用对比的论证方法论证中心论点的?讨论后,学生发言。

  教师强调:

  使用两方面的对比:纵向对比和横向对比。

  纵向对比为秦国和秦朝的对比:秦国由弱到强,原因是“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这些政策符合社会发展,是“仁义之施”逐渐强大是必然结果。秦王朝由强到弱,原因是“废先王之道”不施行仁义,逐渐衰弱直至灭亡也是必然结果,这就强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

  横向对比:首先拿秦国与六国进行对比,反衬出秦国的强大,含蓄地指出秦国历代君王“因遗策”施行仁政,势力才如此强大,为论点的提出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其次拿秦朝与陈涉对比,突出了双方的尊卑、才能、军队、武器的悬殊,而弱小的陈涉竟能一呼百应,共起灭秦,原因正在于秦朝的“仁义不施”。最后拿陈涉与“六国之师”对比,前者势单力薄却起事之易,一举灭秦;后者势力雄厚却攻秦之难,自取灭亡,突出了陈涉的弱小以及败案的“轻松”,实际上还是为了证明中心论点。由此看来,几种对比,纵横交织,无疑增加了强大的论证力量,最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道理也就不言自明了。

  四、教师带领同学总结本文的语言特色。

  1、首先让同学找出本文的对偶句和排比句。

  如(1)“*卷天下,包举守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2)“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

  (3)“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而制**,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2、教师简析。

  以上第(1)句虽然“*卷”、“包举”、“囊括、“并吞”都有“并吞”之意;“宇内”、“四海”、“八荒”。都有“天下”之意。但没有重复感,却突出地表现出了秦的虎狼之心。

  以上第(3)句三句话均为一个意思,但句句有力,强调了秦始皇的暴虐之行。

  以上句子从结构上起到了强化作用,显得语势强烈,铿锵有力。

  另外还有些句子骈散结合,非常灵活,变化多端,句式丰富多彩。

  五、朗读全文。

  六、作业:

  1、总结本文的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

  2、完成书后练*三。

  高一语文必修教案 4

  一、导入

  这个学期我们学xx的第一篇小说是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从这篇小说中我们看到了战争的残酷,也体会到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和痛苦。无数像“桥边的老人”一样的无辜的人在战争中失去了精神的寄托和生存的信念,甚至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而那些经历了战争又有幸能活下来的人,特别是那些在战火中九死一生的战士,在战后他们的生存现状如何?他们的精神状态是否有人关注呢?让我们走*伯尔,走进《在桥边》。

  二、作者简介

  “二战”后德国最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是一位与**主义格格不入的作家,被誉为“当代德国的歌德。”六年的军旅生活在他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他早期的作品是以这段经历为主要题材,着重反映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他的作品充满灰暗、抑郁的基调,弥漫着下层人民同命运抗争的痛苦,也渗透着欢乐的精神。

  主要作品:中篇小说《火车正点》,长篇小说《亚当,你到过哪里?》,短篇小说集《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一、整体感知

  1、根据第一段文字,你能猜出故事发生的背景吗?

  明确:他们替我缝补了腿——战争之后(二战之后)

  2、“我”是谁?“我”为什么坐在桥边?

  明确:猜测——“我”是负伤的战士或百姓。

  他们给我一个“可以坐着的差使”,“要我数在一座新桥上走过的人”。

  二、重点研读[ks5u]

  1、对于自己的生活现状,“我”满意吗?为什么?请说出理由。

  明确:不满意。

  这份工作单调、枯燥、乏味。(找出原文)

  “我”虽然对现状不满,但为了生存,又无力抗争,“我”唯一能做的反抗就是故意数错,“乱数”,使得数字不准确。第三段“我以此暗自高兴……我就用五位数来表示我的慷慨。”充满反讽和揶揄的笔调表露了“我”对这种生活的不满和反抗。

  2、除了因为工作单调、枯燥、乏味,还有其他原因使得作者对这份工作、对自己的生存现状感到不满的吗?

  明确:对“他们”的不满。

  3、“他们”是谁?“我”为什么对他们感到不满?

  明确:这是一群只知道盲目陶醉和满足于“我”送上的数字的官员,这是一个只关心数字而完全忽略人的精神存在的社会,第一段“他们以用数字来表明他们的精明能干为乐事,一些毫无意义的空洞的数目字使他们陶醉”;“他们喜欢这个未来完成式”他们醉心于数字上的增多,即便这些是虚假的数字,他们努力做些面子工程,企图作出些“政绩”,并不真正关心人的生存状况。

  4、“我”对自己的生存现状不满意,那么,“我”想要怎样的生活?找出相关语段。

  明确:想要爱情。(心爱的姑娘)

  5、当心爱的姑娘在桥上经过的时候,我有怎样的心理感受?

  明确:课文第三、四段:

  “我那不知疲倦的心跳简直就停止了突突的声音”

  “所有在这个时间走过的人,我一个也没数。这两分钟是属于我的,完全属于我一个人的,我不让他们侵占去。”

  “我的心又停止了跳动”“所有一切有幸在这几分钟内在我朦胧的眼睛前面一列列走过的人,都不会进入到统计中去而永垂不朽了”

  “这很清楚,我爱她。但是她什么也不知道,我也不愿意让她知道”

  “我在爱她。这是很清楚的,我在爱她。”

  6、师:作者一改前面的反讽语调,写得如散文诗般,调子也比较欢快。

  齐读,感受 " 我 " 的欢乐。

  7、小结:“我”是真的在爱着她了!在姑娘过桥的那个瞬间,如此美好而激动人心的几分钟成了主人公的全部幸福所在了。

  三、齐读课文,感受情节的“摇摆”。

  1、在小说中,即使故事的开端和结局都很简单,作家也不愿意让人物选择捷径一口气跑到底的,而是要让他千折百回,每一个地方都可能遇到难以逾越的困难,“疙疙瘩瘩”“吞吞吐吐”,最后才抵达胜利的彼岸,越是曲折,越是跌宕,小说越是精彩,这就是小说情节摇摆所产生的魅力。这篇小说也是如此,情节在短短的篇幅中几经摇摆,“我”的内心情绪也随之起起落落。

  2、请同学们说说故事的发生、发展部分主人公的情绪有着怎样的起伏?

  明确:开端是主人公灰暗而毫无意义的生活现状,随着情节的发展,“我”爱上了过桥的姑娘,因了姑娘的出现,空洞的生活忽然有了亮色而心情愉悦,这是主人公第一次的情绪起伏。

  3、 这也是情节的第一次摇摆,随着情节的发展,主人公生活中唯一的那点幸福却也并不能一帆风顺。于是,就有了情节的第二次摇摆。请同学们根据情节的发展和高潮部分,说说情节的第二次摇摆作者是怎样设计的?

  明确:作者安排了主任统计员的出现。主任统计员要来检查了,“我”的内心由之前的“愉悦和欢快”重又跌回了谷底,“我”内心充满了紧张和矛盾。

  4、 情节迅速过渡到了高潮部分。在高潮部分,“我”做出了怎样的抉择?

  明确:表面上看,“我”为了生计,压抑住了自己对姑娘的感情,“因为我必须数,不能目送她过去”,而在内心深处,仍然是真挚的爱情和精神世界的真正寄托压倒了空洞无意义的职业——“我一辈子也不会把这样漂亮的姑娘转换到未来完成式中去”。

  5、 情节运行到这里,似乎要滑向悲剧的结局了。可偏偏峰回路转,情节再次出现了摇摆。请同学们阅读故事的结局部分,说说情节的第三次摇摆。

  明确:“我”居然被主任统计员认为是“好人、很可靠”,幸运地逃过了检查,将被调去数马车,反而获得了与姑娘进一步接触的机会。

  6、小结:正是因为有了情节的一次次摇摆,有了主人公内心情绪的起起落落,才使得小说简单又丰厚,摇曳而生姿。以上是我们通过情节这一元素走进了伯尔的《在桥边》,感受了饱受战争创伤的小人物的那一点微不足道的悲欢。

  四、主题探究

  接下来请同学们谈谈你的阅读感受:你觉得伯尔通过这个故事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是爱情么?是表现爱情的巨大力量么?并请谈谈你的判断理由。

  明确:小说表面上,是在表现爱情对于一个无力掌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具有的强大的精神力量,深层的更在于表达对德国战后,饱受战争创伤的小人物的精神状态的关注,揭示了德国战后重建中,偏重物质而缺乏精神关怀的社会现实。因为主人公的爱情,仅仅只是暗恋,他甚至并不打算告诉那姑娘,“她什么也不知道,我也不愿意让她知道。” (插入问:主人公是把这次爱情作为可以实现的现实追求来看待么?)与其说是爱情,还不如说是主人公的一种精神寄托,是他在这样的社会氛围、这样的个人境遇中,依然坚持的对美好希望、美好事物的一种守望吧。

  小结1:这就是伯尔的小说,在极短的篇幅里,在看似*静的叙述里,既有小人物同命运抗争的痛苦,也渗透着理想主义的欢乐精神。通过情节的一次次摇摆,阐释了深刻而复杂的主题,带给人们无尽的思考。

  或小结2:不仅在伯尔的小说中会出现这种重物质轻精神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情况的发生。在纷繁复杂、追求利益的现代社会,人们太重视物质上的追求和满足,而忽视了精神的充实和探索。很多人舍得给自己的父母花钱买很多高档物品,却舍不得每天陪父母聊聊天;很多父母整天忙于挣钱,却没时间陪自己的孩子好好谈谈心。在这个社会,很多人认为物质上的满足就是最大的幸福,给人物质上的帮助就是最大的帮助。孰不知,真正的幸福与物质无关,真正的幸福也绝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相反有时失意时的一句鼓励,痛苦时一个拥抱,沮丧时的一个眼神,落魄时及时伸出的一只手,那才是真正的帮助,真正的关爱,那才能让别人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小说的结局极富戏剧性,多少有点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么?为什么?

  明确:既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因为故事的发生部分,已作足了铺垫。

  b) 要来检查的和认为“我”是一个可靠的人的并给予我数马车这一美差的都是“他们”。那么“我”眼中的“他们”到底是怎样一群人呢?请同学们回顾相关的语句。

  c) “他们”看到“我”送上的数字时的神态、心理的细节描写有哪些?

  明确:他们看到数字时的“脸上放出光彩、容光焕发、心满意足、眼睛闪闪发亮、喜欢这个未来完成时…….”等细节。

  d) 从中我们发现“他们”真正关心的是什么?

  明确:这些细节的充实,让我们对主人公生存的空间有了深切的了解。这是一个只关心数字而完全忽略人的精神存在的社会,这更是一群只知道盲目陶醉和满足于“我”送上的数字的官员,其实这些数字根本都是“不准确的”,随“我”的心情故意乱数的,“我”也“是一个不可靠的人”,这样的一个社会氛围,这样的一种官僚主义作风,注定会有如此荒谬的结局。所以,这样的结局又完全在情理之中。

  e) 作者通过这个结局讽刺了怎样的一个社会现实?

  明确: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从始至终都没有人给过主人公真正的精神关怀。尽管由数人换成了数马车,但改变的仅仅是工种,他的处境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改变。他的精神需求也许永远也不可能实现了,他作为人的存在价值和生存意义,也许同样被永远地忽略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课文这样的一句话“坐在马路那一边数汽车的矿工”,说明像主人公这样的遭遇并非特例。这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德国战后重建中,偏重物质而缺乏精神关怀的社会现实

  高一语文必修教案 5

  【教学目标】

  一、分析诗歌中“黄鹂”这个意象的特点,体会诗人的感情。

  二、学生通过对诗人其他诗作的比较阅读,了解徐志摩诗的特点。

  【教学设想】

  徐志摩这个名字对于中学生来说,是有几分神秘色彩的,可以通过留预*作业--“走*志摩”,让学生走*诗人,搜集徐志摩的资料,了解他的主要经历。(上网、到图书馆查阅)从《黄鹂》入手,拓展阅读,比较《雪花的快乐》《为要寻一个明星》《阔的海》三首诗在意象、思想情感上的相同点。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阅读《黄鹂》。

  (一)简述诗歌内容

  诗歌写一只黄鹂鸟不知从哪里飞来,掠上树梢,默不作声地伫立在那里,华丽的羽毛在枝桠间闪烁,“艳异照亮了浓密--/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于是招来了我们这些观望的人(一个怎样的群体,可以想象),小心翼翼地聚集在树下,期待着这只美丽的鸟引吭高歌。可是它却“一展翅”飞走了。

  (二)分析意象

  作者最初的创作意图已经不十分清楚了,但也并非无迹可寻,我们在诗中也可以捕捉到一些宝贵的启示。

  引导题:

  1被起坑泻翁氐悖

  (1)“一掠颜色飞上了树”中,“掠”“颜色”表现了黄鹂的什么特点?

  (2)“不作声”能看出黄鹂什么特点?

  (3)如何看待诗人“艳异”的感受?

  (4)两次出现“春光”“火焰”“热情”含义有何不同?本体、喻体有何不同?

  2蹦憔醯谩盎起俊毕笳魇裁矗

  (三)体会诗人的情感

  引导题:

  (1)“我们”是怎样的一个群体?“我们”在期待什么?

  (2)“怕惊了它”表现“我们”怎样的心理?

  (3)结尾中“它飞了,不见了,没了”,诗人感受如何?

  (4)这首诗言终意犹未尽,试谈谈诗人还有哪些未尽之意。

  (四)讨论

  师生以上述问题为引导,主要理解下面三个问题。

  1被起坑泻翁氐悖

  抓住“掠”“颜色”“艳异”等词语可以看出,黄鹂迅捷、惹眼,这是黄鹂在一瞬间给人的视觉感受,充满灵性、给人带来意外惊喜;“不作声”又多了几分神秘,引人向往;前一个“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比喻黄鹂,使人感受到它充满生机、活力,热烈、冲动、张扬,引人向往。

  2蹦憔醯没起肯笳魇裁矗

  《黄鹂》是一首象征诗,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指出黄鹂形象具体的所指。诗中两次出现的“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的比喻,也给我们重要的提示。因为无论是春光、火焰,还是热情,都寓指了一种美好的东西,而这种东西已经“不见了”。由此我们可以想到这是一种理想的破灭,韶光易逝,青春不回,爱情并非不朽,等等。

  因此要想确定黄鹂形象具体的意指,还必须联系到徐志摩当时的思想状况。

  学生展示预*作业“走*志摩”的材料。

  举例:

  徐志摩(1896-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国学*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1922年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加入文学研究会。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任北京大学教授。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任翻译。1925年赴欧洲,游历苏、德、意、法等国。1926年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诗镌》,与闻一多、朱湘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影响到新诗艺术的发展。同年移居上海,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教授。1927年参加创办新月书店。次年《新月》月刊创刊后任主编,并出国游历英、美、日、印诸国。1930年任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委员,被选为英国诗社社员。同年冬到北京大学与北京女子大学任教。1931年初,与陈梦家、方玮德创办《诗刊》季刊,被推选为笔会中国分会理事。同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因遇雾在济南附*触山,机坠身亡。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小说散文集《轮盘》,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他的作品已编为《徐志摩文集》出版。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我们知道,诗人刚回国时踌躇满志,意气风发。他联合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新月社,准备在社会上“露棱角”。他将自己的高世之志称为“单纯信仰”,胡适则洗练地将其概括为“爱”“自由”“美”三个大字。正因了这“单纯信仰”,他拒绝一切现实的东西,追求一种更完满、更超脱的结局。

  诗人在政治上则左右开弓,以至于有人认为新月派是当时中国的第三种政治力量。然而在现实面前,任何这类的“单纯信仰”都是要破灭的。世易时移,再加上家庭罹变,诗人逐渐变得消极而颓废。

  由是观,黄鹂的形象正象征他那远去的“爱”“自由”“美”的理想。

  3北硐至耸人什么样的情感?

  应该注意到,在这首诗中诗人并没有选择“我”这一更为强烈的主体抒情意象作为主词,而是采用了“我们”这种集体性的称谓。黄鹂的象征意义不只是对“我”而言的。作为一群观望者,“我们”始终缄默无言(我们静着望,/怕惊了它),流露出一种“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无奈情绪。徐志摩们也只能无奈地观望,年青时的热情被那只远去的黄鹂鸟带得杳无踪迹了。

  二、印发材料,比较徐志摩诗作三首《雪花的快乐》《为要寻一个明星》《阔的海》。

  雪花的快乐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为要寻一个明星

  我骑着一匹拐腿的瞎马,

  向着黑夜里加鞭;--

  向着黑夜里加鞭,

  我跨着一匹拐腿的瞎马!

  我冲入这黑绵绵的昏夜,

  为要寻一颗明星;--

  为要寻一颗明星,

  我冲入这黑茫茫的荒野。

  累坏了,累坏了我胯下的牲口,

  那明星还不出现;--

  那明星还不出现,

  累坏了,累坏了马鞍上的身手。

  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

  荒野里倒着一只牲口,

  黑夜里躺着一具尸首。--

  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

  阔的海

  阔的海空的天我不需要,

  我也不想放一只巨大的纸鹞

  上天去捉弄四面八方的风;

  我只要一分钟

  我只要一点光

  我只要一条缝,

  像一个小孩爬伏

  在一间暗屋的窗前

  望着西天边不死的一条

  缝,一点

  光,一分

  钟。

  (一)思考

  1北冉先首诗意象的特点。

  2碧柑刚馊首诗表达的感情有何相同之处。

  (二)讨论

  1北冉先首诗意象的特点。

  (1)《雪花的快乐》

  “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欢快、无拘无束、轻松自由)

  “认清我的方向”(目标明确)

  “飞扬,飞扬,飞扬”(坚定执著、矢志不渝)

  “她”--“有朱砂梅的清香”“柔波似的心胸”(理想的象征)

  (2)《为要寻一个明星》

  “明星”--理想、美、信仰或者爱情

  “瞎马”--追求理想过程中的凭借物

  “荒野”“昏夜”--黑暗的环境

  骑手--诗人自比

  (3)《阔的海》

  “一条缝”“一点光”“一分钟”--表现出诗人追求光明的可怜、卑微和顽强执著。

  2碧柑刚馊首诗表达的感情有何相同之处。

  (1)《雪花的快乐》

  这首诗重复出现的“飞扬,飞扬,飞扬”织出一幅深邃的灵魂图画。雪花的旋转、飞翔和最终归宿完全吻合诗人优美灵魂的自由、坚定和执著。阅读这首诗,体会诗人的情感,要关注到,这一切展开建筑在“假如”之上。现实中他的灵魂也许正在深受囚禁之苦,现实和肉身的沉重正在折磨他。

  (2)《为要寻一个明星》

  “为了寻一个明星”,这“明星”是什么?意象的隐喻是不确定的。但你可以感受到它与寻求者之间的严峻关系,黑绵绵的昏夜是对明星的一种严丝密缝的遮蔽,而执著的骑手却寻求它的敞亮,这中间隔着的是黑茫茫的荒野,骑手的胯下却是匹拐腿的瞎马。想往和可能之间的紧张关系就这样构成了。至于这种意象,人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填充”好了:理想、美、信仰或者爱情。“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荒野里倒着一只牲口,黑夜里躺着一具尸首。--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在理想和希望有一点影子时,主人公已没有机会看到。从中我们体会到诗人追求理想过程中美丽的挣扎。

  (3)《阔的海》

  徐志摩在他为数并不算很多的诗文中多次描写过“飞翔”,“飞翔、飞翔、飞翔”,然而,此刻,作者竟宣称放弃所有这些壮观和逍遥,宣称无疑象征自由的“阔的海空的天”“我不需要”,而只是奢望“一分钟”的时间,“一点光”的明亮和“一线天”似“一条缝”的希望。一个“小孩”,当然是纯真、新鲜的,生命刚开始,希望刚萌生,绝对应该拥有更多的光明,更美好的希望、更开阔的自由与更长远的生命。而却“在一间暗屋的窗前”“望着西天边不死的一条缝,一点光,一分钟”。这里面,满溢着诗人理想幻灭的几许沉重和悲凉。诗中,一个天真浪漫的理想主义者的希望显得如此的卑微、渺小而可怜。

  从这三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三首诗都是以浪漫主义的抒情笔调抒写自我的“灵性”,都是在表现诗人对理想的追求,透示出了对理想追求而不得的苦恼。

  三、本课小结。


高一语文必修2《离骚》教案(五)份(扩展2)

——高一语文必修二教案优选【5】份

  高一语文必修二教案 1

  一、导入新课

  1、提起战争,同学们想到了哪些词语?

  想到了痛苦、灾难、血腥……还有血肉横飞、枪林弹雨、烈火硝烟……

  “战争”给我们的印象是总苦痛的。

  2、今天,我们学*小说《荷花淀》,(板书荷花淀)也与战争有关。课前同学们预*了课文,那同学们也用一个词来概括自己读后的感受,好吗?

  你感受到的是清新,有的同学说是恬静,还有的同学说是自然,还有和谐。

  本文与战争有关,但同学们却感受却是美好的,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荷花淀》真的被人们称为“战争小说的一曲纯美的绝唱”。(板书美)

  我们在这节课就来重点赏析文章在哪些方面带给了我们“纯美”的感受。

  3、我们来看一下本文的学*目标,你来给大家读一下吧。

  二、研读文本,品味纯美

  下面同学们在预*的基础上再读文本,把文本中能给你“美”的感受的地方找出来细品。五分钟。

  1、披文入情赏美景

  好,哪一个同学先来说?

  这位同学。

  奥,前三个自然段环境描写感觉特别美,能具体说一下吗?

  你看到了一幅图画,什么画面,月下女人编*图。概括的非常好。

  这位同学,你也想说?

  你感受到了纯美的意境。

  把纯美换一个词?

  清新明丽,一般而言,意境的营造离不开意象,那你能说一下作者选取了那些意象吗?

  对,有月亮、苇眉子、云彩、薄雾,意象也是那么唯美。

  你喜欢这一部分,那你就给大家读读吧,其他同学可以试着想象画面?

  他读的怎么样?

  节奏感好,声音很美。的确,我也感觉声音与画面很相配。

  同学们,我把第一自然段在形式上做了一个小小改动,同学们看一看,读一读。

  有什么不一样?

  感觉像读散文诗。评论家也这样说,因为孙犁小说散文诗般的语言、朦胧诗般的意境,还称孙犁的小说是“诗体小说”。

  2、沿波讨源见真情

  荷花淀不仅景美,人也美,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谁,水生嫂。

  谁来结合文本分析一下水生嫂的形象?

  好,最后排的这位同学,你来说。

  勤劳美丽,从哪里看出来的,从编*的描写中看到的,

  还有吗?从大门没有关,端饭看出体贴丈夫、温柔多情。用词十分准确。

  谁来补充?

  你从他们坐船找丈夫看到水生嫂惦念丈夫,遇见敌人看出她的勇敢,把船划进荷花淀中去,还表现出他们的智慧,很好,这不仅有水生嫂,还有其他女人,只是他们共同的品质。

  刚才我们抓住动作细节赏析人物形象之美,本文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还有一个突出的手法,不知你们发现了没有?对,就是对话,也就是语言描写。

  我们来看这三句。

  “你总是很积极的。”(投影)

  从这句话,同学们读出了什么?

  你读出了嘲讽,嘲讽的话应该是这样的吧“就你积极”,再读一遍,换一个词,有点埋怨,对,水生嫂埋怨什么呢?(太危险了,不和家里商量)除掉埋怨,我们还读出了什么,是肯定和夸赞,由此看出水生嫂的深明大义。

  第二句,“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当时出版时句号被改为逗号,孙犁先生不同意,你们看有什么不同吗?

  对,句号强调的是我不拦你,更能突出水生嫂的深明大义,如果是逗号的话可能更强调家里的困难了。你对标点理解的都这么深刻,可见很会赏析文章。

  第三句呢,妻子对丈夫的忠贞。

  中国有句老话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可站着死,对,不可跪着生!这就是我们中华儿女的本色。

  同学们将分析整合一下,学总括水生嫂形象

  温柔体贴、勤劳淳朴、勇敢坚贞、深明大义、爱家爱国。

  这不仅是水生嫂的品格,也是当时千千万万战地农村妇女的品性,他们像荷花淀里的荷花,有着纯真的的性情,闪耀着纯美的人性的光辉。

  3、水到渠成识结构

  环境、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构成了小说的三要素,我们来看情节,课前让同学们拟小标题,找一个同学说一下。

  好,中间这位同学,你来说。

  能够抓住主要场景,概括的很好,“送夫抗敌”“探夫遇敌”“助夫杀敌”,情节简单,没有惊心动魄,也没有曲折离奇,水到渠成,自然成文。这也应是本文被称为纯美绝唱的一个方面。

  4、疑义相析探主题

  同学们注意到没有,故事的高潮部分也就是枪战环节,三言两语便被带过,对此提出批判,还有人说,“抗日战争这么严酷,有这么恬静优美的环境吗?人们会这么恬静自得吗?作家这么写是诗化战争,是违反现实的呢?”你们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

  小组内讨论一下。

  一组先来说把。

  你们认为我们的祖国本就美好,人民本就纯真,所以与现实相符。是支持孙犁先生这样进行创作的。

  三组来说。

  这样更能激发人民保家卫国的决心。江山如此多娇,岂容外敌践踏。

  这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

  在《孙犁文集》中有这么一段话,齐读一下,“看到***的极致,我写了一些作品。看到邪恶的极致,我不愿意写。这些东西,我体验很深,可以说是镂心刻骨的,可是我不愿意去写这些东西。我也不愿意回忆它。

  孙犁就是这样用他独特的笔法,构建了一幅情景交融的美妙画卷,表达了他对美丽的中华河山、中华儿女、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礼赞。

  《荷花淀》是当之无愧的“战争小说的一首纯美绝唱”。

  孙犁的创作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之为“荷花淀”派。

  虽然荷花淀带给了我们美的感受,但战争无疑是残酷的。我们生活在和*年代,定当珍惜这美好的生活。

  三、布置作业

  还有一篇小说与《荷花淀》并称现代诗化小说的双璧,那就是茹志鹃的《百合花》。课后请阅读,并完成思考题。

  高一语文必修二教案 2

  教学目的

  一、积累一定量的文言实词、虚词。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句式。

  二、体会作品开合自如的章法和说理的手法;指导学生有意模仿,进行写作。

  三、指导学生学*文中对事物的分析方法,观察思考问题。

  教学安排

  本课拟用三课时讲授:

  第一课时,疏通文意;

  第二课时,分析作品;

  第三课时,指导背诵,加强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完成课后练*。

  教学设想

  基于学生对这段历史有所了解,理解课文的难度较先秦散文小,打算采用以朗读带动文意疏通,以背诵带动对作品鉴赏,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__设计

  同学们大概听说过弱肉强食这一成语吧,在自然界这似乎是一条法则,但在人类社会,这条法则常常会被打破。在两千多年前,秦朝国力还是那样的不可一世,一场农民战争就打破了开国者千秋万代的梦想,这一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西汉的政治家、文学家贾谊为我们阐述了他的看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学*这篇《过秦论》。过秦就是指出秦的过错,那秦之过是什么呢?

  二、作者简介

  贾谊,西汉政治家、文学家。他的散文有战国纵横家的风格,他的赋作趋向散文化,所以有开汉赋之先声者之称。作品有《过秦论》、《鹏鸟赋》、《吊屈原赋》等。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教师范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依据朗读节奏推知意群,进而理解词句意义。

  2.学生自读课文。逐段让学生提出自己难以理解的词句,教师点拨学生猜度词义,并将重点词语形成板书。

  3.学生已能初步理解作品文字意义基础上朗读课文,通过纠正学生朗读节奏的错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作品内容,检查学生对词、句的理解、掌握。

  4.指导学生在笔记上总结重点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现象、重点文言句式。

  第二课时

  一、__设计

  通过上节课的学*,我们已经可以把握本文的大意,现在我们一起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分析作品谋篇布局的特点。

  二、分析文章构思精巧

  提问:文章题目为过秦论,在文章中真正指责秦之过的文字有多少?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作品内容?

  明确:只有全文最后一句。

  (第二问学生不易答出,可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提问:作者在文中设计几组实力对比?对比的结果是什么?

  明确:秦国与九国实力比较,陈涉与九国贤士、谋臣比较。秦国实力不比九国联合起来的实力大,但秦统一了中国,陈涉的实力不能与九国君臣相提并论。

  提问:请同学们回忆我们在学*现代文阅读时讲到的理清思路的方法,理清本文的思路。思考作者结构安排的独具匠心之处。

  明确:秦的逐步强大秦统一中国为巩固**在政治、军事、思想文化方面采取的措施

  陈涉起义对陈涉实力的分析分析秦灭亡的原因。

  秦王朝的实力>秦国的实力>九国中任何一国的实力>陈涉的实力,但陈涉不畏秦王朝的强大,反抗强秦,导致秦的灭亡,可见强权不能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

  文章第一段叙秦之兴,第二段叙秦之亡,这两段的史料叙述占了绝大部分篇幅,作者却丝毫没有议论。但事实胜于雄辩,经过这两段生动的记述,读者对秦的盛世转瞬即逝景况已深深印在脑中,对秦灭亡的原因不是外部因素引起,而是内因导致已有认识,只是还未明确,此时作者将论点摆出,自然令读者信服。所以金圣叹说:秦过只是末句仁义不施之语,便断尽此通篇文字。这足见文章构思精巧。

  三、指导学生朗诵课文,体会课文的主题思想

  主要侧重在对感情、声调、课文整体节奏方面的朗读指导。

  四、指导学生体会文章开合自如的章法和说理的手法

  可提两个提示性问题引导学生讨论:

  1.本文是一篇论说文,但记叙多于议论,这样安排内容是否得当,理由是什么?

  2.作者在写作本文时,应用了哪些写作技巧,值得我们借鉴?

  (提示:写作手法的选用,如夸张、渲染、衬托、对照等手法的巧妙运用,骈、散句的运用,结构安排方面的特点。)

  第三课时

  一、结合课后练*第二题,指导背诵

  指导学生在把握全篇的基础上,了解后三段段与段间的关系,进而理清这三段的写作思路,方便背诵。

  注意语言特点、句式特点,准确背诵。

  二、介绍《阿房宫赋》,比较阅读,加强学生对本文的理解

  比较阅读的目的在于品味两文在辞采上的不同,更好地体会西汉散文的特点。

  三、总结本课的知识点,完成课后练*

  附:板书设计

  高一语文必修二教案 3

  一、教学设想

  1、立足教材,以"本"为本。

  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非常重视利用教材,按照教材的体例,有步骤有计划地提高学生的能力。

  课内现代文中的必读篇目我们也是篇篇必上,但教学重点不是让学生记住对课文本身理解的结论,而是使其了解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并将这种思维过程中所用的方法迁移到课外文章的阅读中去。泛读课文则是选择某一侧面,以学生讨论为主,运用所学方法自主解读文本。

  2、努力创设语文学*氛围,尽可能地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读写能力。

  要求学生坚持写周记,利用周记进行练笔、积累材料。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精选例文,认真研读揣摩,利用文中材料进行仿写,然后对照原文,比较优劣,找出差距。注重作文实战训练,认真选题,在审题立意、谋篇布局、表达技巧等方面多加指导,在卷面、书写、标点等方面严格要求。

  3、多样化教学,让学生活起来

  要摆脱以前枯燥的教学模式,放弃满堂灌,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主动学*,让学生能在语文课上快乐学*,所以我在分层教学的同时,引入了启发式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创设轻松、自由你、*等的课堂氛围、试图让学生在竞争与快乐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但有时我却高估了我的学生,启发式教学并没有实现她的太多价值。

  二、具体教育教学工作

  1、备课。

  认真钻研教材,全面把握其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步骤、教学方法以及教材中的重难点、易混易错点、可考点与必考点;广泛涉猎有关的教学辅导资料,以期扩充内容、丰富知识、旁征博引、博观约取;在深入研究教材、熟悉教情和了解学情的基础上,精心编写教案和学案。

  2、上课。

  上课时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保证每一节课的质量。

  3、辅导。

  在课外辅导方面,自己能坚持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在给学生解难答疑时耐心细致、循循诱导、清晰透彻,使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同时,不断地对以往的知识进行复*巩固。

  4、作业。

  认真及时批改作业,注意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情况,并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辅导。

  5、听课。

  坚持听课,注意发现和学*组里老师的教学经验,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

  6、学*。

  注重教育理论的学*,并注意把一些先进的理论应用于课堂,做到学有所用。

  高一语文必修二教案 4

  【教学目标】:

  知人论世,李世民和魏征。

  理清文章的内容,奏章的结构。明确本文的中心思想。

  让学生明白十思的内容,君臣治理国家要义。

  落实文言知识考点,背诵重要语句。

  【教学重点】:

  语言峻洁,十思牧民。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公***非常热,恐怕今后,未来你们也会去搅这趟浑水。公***离不开“申论”,申论就是面对材料,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并且来解决问题。今天,我们来学*一篇,古代贤臣的“申论”。语言怎么样?逻辑如何?思想如何?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谏太宗十思疏》,写在黑板上。

  二、解题

  谏:劝谏,劝止。唐太宗。十思指十个方面的想法。疏:指“奏疏”、“奏章”。臣子分条向帝王分条陈述说明的意见书。古代有名的奏疏有西汉贾谊《论积贮疏》、晁错《论贵粟疏》。按文章体裁来分,可为议论文。

  三、作者

  魏征(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祖籍巨鹿(今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又说晋州市或馆陶县),后移居内黄。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讽朝政之得失,谏皇帝之功过)、左光禄大夫(文散官,古代表示官员等级的称号),封郑国公,谥文贞,为凌烟阁二十四功之一。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最负盛名的谏臣。《百度百科》

  四、读文

  先听一遍MP3朗读,是老师自己来范读,再让学生齐声读一遍。解决字音的正确读法。

  五、解文

  (一)、听一遍后,读一遍后。请同学们概括下文章的中心句。我们从题目入手,魏征向唐太宗劝谏,希望皇帝做到什么呢?文章里有没有这样的句子。请同学们擦亮眼睛,找出文眼句。

  明确:居安死危,戒奢以俭。有些学生可能会找出其他重要的句子,譬如:“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总此十思,宏兹九德。”当学生读出来之后,老师一定要具体分析不妥处。从文句入手,引导学生翻译“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宗此十思,宏兹九德。”前句是阐述君舟民水的关系,魏征是在提醒唐太宗“可畏惟人”。后句是希望唐太宗能总结十思,弘扬九德,这是魏征劝谏唐太宗要求做到的十思九德,这是十思的具体表现。此句话作为全文中心句,也是比较合理的。

  讲课时,按照以前的观念(参考书上,自己并没有独立思考过),此文的中心句是“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但是,经过自己的思考,本文的中心句应该是“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这一点,有了进步,亦步亦趋,学问最没长进。

  (二)、分析第一段

  ①魏征从“木长根固”、“流远浚源”等自然现象来说明“国安积德”的思维道理。前者为形象性思维,生动易懂;后为抽象性思维,逻辑难解。请问同学们,这是种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比喻论证。抽象的道理形象生动化了。这让我们联想到《劝学》里的比喻论证。“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我们写文章时,需要得是这样的思维。

  【延伸】:叫喻证法·"喻巧而理至",由于这种方法是用容易理解和浅显的事物来说明不易理解和较深的事理,具有形象性,就能将抽象的道理予以具体化,做到深入浅出、*易生动,从而加强对论点的证明。

  ②笔锋一转,魏征反面来论证,“源不深流之远”、“根不固木之长”,生动形象地比喻说明“德不厚而国不治”的治国道理。跟学生强调作文时,善用辨证的思维来议论说明。这大概是我们学*文章思维的津要。文章有语言和思维。多背诵多阅读,方可有文才和文路。

  ③接着魏征在强调“人君”的重要地位和巨大责任。“神器之重”神器代表国家**的实物,如玉玺、宝鼎之类。借指帝位、**。“崇极天之峻”、“保无疆之休(吉庆)”,这在强调帝王重大的国家责任感,肩上担负得巨大责任。魏征在此基础上,来说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忧虑。古人特别重视明君”的道德责任,这是“人治”社会进步的地方。但是人性永远有弱点,一个人能做到,一群人能做到吗?一时能做到,一生能做到吗?这一代人能做到,下一代人能做到吗?如何来约束制衡人的_,对于社会来说,道德不是主要的,法律才是最重要的。我们站在当下,联系西方民主社会,“人治”社会不可取。

  ④最后,魏征再从反面来说明,人君德不处厚,情不胜欲,这相当于伐根求木茂,塞源欲流长的效果。文章从自然现象写起,从自然现象落笔。从反面来说明人君的道德跟国家社会的重要关系。

  (三)、讲解文章第二段。

  ①先让学生来读一遍。找出这一段的中心句。这一段讲了什么,作者的意思是什么?

  明确:中心句: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此段在劝谏唐太宗如何来对待百臣和百姓。两个字,竭诚。

  ②魏征先讲了以往帝王治理国家的经验。帝王是继承上天的使命,来管理百姓,忧患兴国,治国显著。为国为民,成就功业,但国德却衰败萎靡了。国家存在兴亡之期的规律。魏征认为“功成德衰”的原因是于“人君”没有将“德治”进行到底。《诗经·荡》里曾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魏征提出反问,天下取之易守之难?这个问题,西汉的陆贾曾向刘邦提及,“贾曰:‘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乎?’”(《汉书》)。大家齐心打天下,团结一致。坐稳江山后,利益冲突,斗争重重,那么国家守之不足,这是为什么呢?

  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靠德治,关键在于坚持到底。

  ③接下来分析殷忧,竭诚待下,得志,终情傲物。谦受益,满招损。竭诚的好处,傲物的坏处,形成强烈的对比。如何对待百姓,是法治还是德治?用严刑的峻法俩督责百姓,用威严怒怨来震慑百姓,那么百姓可以免除罪责,但内心却没有感恩之心,表面上恭敬,而在内心却不归服。这事我们想到《论语·为政篇》第三则: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与孔子德治理念,不谋而合。上课时,有必要引入这段的言论。

  ④最后作者提醒皇帝老百姓的巨大力量。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怨不在人,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希望皇帝要很好地处理君民之间的关系。

  第二段,中心语:元首——百姓。如何调节,两字:竭诚。

  (四)、分析最后一段,读是必须的。此段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所在。题目中的十思,具体是什么呢?皇帝做到“十思”后,魏征政治理想又是什么呢?我们都可以在最后一段中,找出来。

  建议,读了之后,请学生们来提出疑问?这一段作者写了啥?学生肯定能说出十思的表现。

  ①魏征又以打了个比喻,腐烂的绳索和奔驰的马车。难道可以轻视吗?朽索喻指**,奔车喻指社稷。因此,国家要永久兴盛,当然离不开人君的英明仁德。接下来,魏征向唐太宗劝谏了十个方面的想法。十思都是从皇帝的意念为出发点,从文德来约束君王的言行。

  可欲——自戒;有作——安人;(君民)

  高危——自牧;满溢——虚怀(情绪)

  盘游——三驱;懈怠——始终(意念)

  壅蔽——纳下;馋邪——正身(君臣)

  恩加——谬赏;罚及——滥刑(奖罚)

  ②魏征认为皇帝能做到这十点,并且能弘扬九种德行,用人选贤与能,简能而任,择善而从,各尽其才,各守其职,智者、勇者、仁者、信者,言通力行。那么文臣武将,争驰而来,大显其能。这样,就会达到魏征理想的政治高度。君臣无事,可以尽巡游之乐,可以享松乔之寿。

  【延伸】

  赤松子一指雨神;也指晋代得道成仙的皇初*。

  王子乔,其子王宗敬定居太原,为王氏始祖,尊太子晋为系姓始祖。

  文章结尾处,用人得当,就不会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劳损皇帝自己的耳目,亏损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

  【知识考点】

  ①通假字:震、无

  ②词类活用:长、固、远、浚、安、积、厚、下愚、明哲、重、大、俭、道、貌、心、安、危、长、覆、君、欲、作、安、下、乐、忧、虚、正、馋邪、恶、刑、宏、能、善、鸣、劳、苦、终

  ③古今异义:根本、休、景、元首、克、纵情、行路、董、忽、作、冲、敬、简、以为、司

  ④虚词:之、以、而、其(其可忽乎)

  ⑤句式:判断句、省略句、状语后置(2句)、定语后置(4句)、宾语前置(2句)

  【教学板书】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比喻、正反面

  殷忧必竭诚待下——人君VS臣民

  具体十思九德、唯才是举——无为大道

  提醒:人治小于法治

  【教学小结】

  本文是魏征劝谏唐太宗的奏章,希望唐太宗能做到具体十思,克制私欲,完善德治。国家长治久安,国君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强调君主的国家责任性。接着,魏征提出“殷忧,竭诚以待下”,要处理好君臣民三则的关系,尤其重视民众,引用荀子的话,“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话,来提醒唐太宗。最后,希望皇帝能具体做到十思,要知足,要谦虚,要优乐,要奖罚,实行九德,唯才是举。这样的话,就达到了魏征的“理想政治”。这篇文章语言出彩,思维严密,这值得我们去吸取消化。但在思想方面,有些不符合当今社会。治理国家不在人治和德治,而在于法制的落实。

  【教学反思】

  上古文,熟背出全文是第一。写教案时,自己理清文章思路,读懂作者的思想,这是第二。有了自己的想法,讲出来才是顺。课堂语言典雅一点。第三,积累搜寻课文资料很重要,文章和文化,才能完善结合。上课时,自己讲得多,学生回答得少。

  高一语文必修二教案 5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⑴强化诵读,加强积累,背诵精彩章节。

  ⑵理解铺陈、排比、起兴手法及其艺术性。

  ⑶欣赏矛盾冲突和曲折情节,欣赏人物对话和人物形象。

  2、过程和方法:

  诵读、感悟,理解、鉴赏,熟读成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诗作体察汉代贵族家庭生活,以及封建礼教毁灭恩爱夫妻的婚姻乃至生命的现实,感受焦刘二人忠贞不渝的爱情。

  【重点、难点】

  理解字词,疏通诗句,理清本诗的矛盾冲突和曲折情节,把握诗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其典型意义。

  【解决办法】

  1、诵读理解,疏通诗句。

  2、理清情节发展的线索。

  3、通过分析主要人物形象把握本诗的主旨。

  4、按要求背诵7节诗。

  【学生活动】

  1、第一课时,让学生诵读理解,疏通诗句,把握情节发展的线索。

  2、第二课时,设置讨论题,分析诗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其典型意义,把握诗的主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有一首与《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的诗歌,题目叫《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选自南朝徐陵所编《玉台新咏》。全诗357句,1785字,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

  开头小序,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成诗的经过。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年间,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

  二、诵读感知

  诵读:五言诗一般是三个节拍,二二一或二一二,其节奏按意群划分。如: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三、疏通、理解

  借助注释、字典等疏通诗句。

  必须掌握的实词及其在现代汉语中的运用:

  1、堪:承受得了。(不堪一击)

  2、徒:白白地,空地。(徒有虚名)

  3、可怜:可爱。(楚楚可怜)

  4、纷纭:凌乱。(头绪纷纭,众说纷纭)

  5、葳蕤(wēi ruí):繁盛的样子。(树木葳蕤)

  6、纤纤(xiān):形容细长。(十指纤纤)

  7、念:记挂。(念念不忘)

  8、却:退出来。(望而却步)

  9、区区:愚拙(何乃太区区);真情挚意(感君区区怀)。现在多指数量少或人事的重要。(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10、依依:恋恋不舍。(依依惜别)

  11、窈窕(yǎo tiǎo):美好。(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2、令:美好;敬辞。(令名、令德;令尊、令兄)

  13、谢:A辞别;B告诉;C道歉;D感谢;E推辞,F衰亡,凋落(阿母谢媒人,多谢后世人,谢家事夫婿)

  14、相(xiāng):A互相;B表示一方对一方有所动作。(及时相遣归,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15、见:A看见,会见,拜见;B同“现”;C表示被动,被,受;D副词,放在动词前指动作对象。(相见常日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府吏见叮咛)。

  16、怅( chàng)然:失意,不如意。(怅然若失,怅然而返)

  17、否(pǐ )泰:坏运气,好运气。(否极泰来)

  18、要(yāo):邀。(要功,要买)

  19、络绎:接连不断。(络绎不绝)

  20、赍(jī):赠送。(赍赏)

  21、踯躅(zhí zhú):缓缓地走或徘徊。(踯躅歧路)

  22、迎:A迎接;B迎娶;C逢迎(迎合别人的心意)。(还必相迎取。明日来迎汝。不足迎后人)

  23、零:落下,凋落。(零泪应声落,泣涕零如雨)(枯叶凋零)

  订正文中注释:

  “便言多令才”中的“便”应读(pián),不读(biàn)。

  四、把握情节发展与结构

  全诗除“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外,按情节发展,可分为5个部分:

  1、开端(从“十三能织素”到“及时相遣归”),是兰芝对仲卿的诉述,一开始就提出了问题,展开了矛盾。兰芝和仲卿爱情深厚,本应白头偕老,但婆婆不容,一定逼他们离异。

  2、发展(从“府吏得闻之”到“二情同依依”),写兰芝被遣回家,仲卿与兰芝告别,发誓要再接兰芝回来。这部分写三项内容。

  ⑴从“府吏得闻之”到“慎勿违吾语”,写仲卿向母亲求情,遭到训斥,只好说服兰芝回娘家,还抱着重新团聚的幻想。

  ⑵从“新妇谓府吏”到“涕落百余行”,写兰芝的个性、神态和动作,显出她坚决、镇静,忍住内心的痛苦同婆婆、小姑告别。

  ⑶从“府吏马在前”到“二情同依依”,写兰芝与仲卿的离情别绪,二人分手之际,依依不舍。

  3、发展(从“入门上家堂”到“郁郁登郡门”),写兰芝回家后的遭遇。这部分情节比较复杂,写三项内容。

  ⑴母亲开始不谅解女儿,经过女儿叙述,终于体谅女儿的处境。

  ⑴但是,哥哥坚决不答应。他完全以势利眼光看问题,毫无兄妹之情,一定要逼妹妹改嫁。

  ⑴写府君家为婚事的铺张。

  4、高潮(从“阿母谓阿女”到“自挂东南枝”),写兰芝、仲卿双双殉情,为全诗的高潮。

  5、结尾(从“两家求合葬”到结尾),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愿望。

  本诗以时间为顺序,以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和封建家长制的迫害为矛盾冲突的线索,也可以说按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别离、抗婚、殉情的悲剧发展线索来叙述,揭露了封建礼教破坏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

  五、总结、扩展

  《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可见它又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乐府诗起于汉武帝时,属古体诗的一种,除要求配乐歌唱外,其形式和古体诗没有区别。后世将魏晋至唐可以人乐的诗歌和后人袭用乐府题名仿作的不合乐的作品,统称乐府。如白居易的《卖炭翁》。

  由于乐府诗是来源于各地的歌谣,而这些歌谣又都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所以,内容的社会性和形式的叙事性就成了乐府诗的显著特点。如《孔雀东南飞》就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父母不应干涉儿女的婚事。又如《陌上桑》写罗敷严辞拒绝太守的调戏,就反映了官占民女为妾的事实。可见,汉乐府反映了广大人民的生活和爱情,是从民间产生或受民间文学影响而产生的艺术硕果,它继承和发展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也继承和发展了《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如本诗取自真人真事,叙述描写具体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符合现实主义表现手法,而诗尾以鸳鸯双飞作结,通过美丽的幻想形式,表现了仲卿夫妇争取婚姻自由的不可战胜的意志,又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情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鉴赏个性化的语言,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其典型意义。

  2、赏析铺陈排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内容〗

  一、导入

  《孔雀东南飞》以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成功地塑造了刘兰芝和焦仲卿的艺术形象。就是反面形象如焦母和刘兄的塑造也各有特色,人物形象呼之欲出。这得力于人物对话的个性化。

  二、分析人物形象

  结合人物语言(主要是对话),分析人物性格──

  刘兰芝坚强、持重,不为威迫所屈,也不为荣华所动。她明白婆婆要驱逐她,就主动要求“遣归”,对仲卿说“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对婆婆说“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不亢不卑,很有教养。阿兄逼婚,她说“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外柔内刚,自有主意。刘兰芝还是个善良温顺的妇女。她对仲卿体贴谅解,一方面忠于爱情,“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一方面设身处地,“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焦仲卿个性也非常鲜明,他忠于爱情,而不敢直接抗争,只能消极反抗,忍辱负重。他深爱兰芝,扬言“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无怪乎“阿母得闻之”,要“槌床便大怒”了。后来,不得已与兰芝暂别,他又郑重声明:“誓不相隔卿”“誓天不相负”。他还说“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直言不讳,态度明朗。而从回家辞母的那段话里,可以看到仲卿的反抗性格:“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这番话,无异晴天霹雳,可是封建家长焦母,并不回心转意,收回成命,最后仲卿不顾焦母的劝告,自缢于庭树。显而易见,这位忠于爱情的人物,跟兰芝一样,是充满叛逆精神的。

  焦母是一个突出的反面形象。她是一个极端蛮横无理的女性,对于兰芝的美德,仲卿夫妇的爱情,毫无认识和同情,一意独断专行。对仲卿,她一会儿恶语威胁:“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一会儿又是好言诱哄:“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软硬兼施,目的是要仲卿速遣兰芝,除去眼中钉,以维护她的家长权威。这充分暴露了封建家长制摧残青年的丑恶本质。

  对于另一反面形象刘兄着墨不多,但他的性行暴戾,趋炎附势,丑态毕露。他对兰芝说:“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作计何不量!”粗暴训斥,盛气凌人。“先嫁得府吏……足以荣汝身。”趋炎附势,见利忘义。沈德潜对这几句诗的评语说:“小人但慕富贵,不顾礼义,实有此口吻。”“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弦外之音是:“难道要我养你一辈子吗?”下逐客令,可见其尖酸刻薄、冷酷无情,是一副典型的市侩面孔。

  三、欣赏铺陈排比的艺术手法

  诗的开头,“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这是纵的铺陈,按时间顺序,突出刘兰芝多才多艺、有教养的特点。罗列数字,应作为互文看,交叉表述。横的铺陈如写兰芝离家的打扮,由足至头、至腰、至耳、至指、至口、至步,一连串夸张性的铺陈,旨在描写她的美,更表现她的从容镇定;写太守办喜事豪华排场,显示兰芝不为富贵所动的节操,也形成太守家的喜和兰芝、仲卿的悲之对照,强化了悲剧性。本诗的铺陈排比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也为诗歌带来了声律和色彩之美。

  可引导学生比较《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辞》的铺陈排比手法。“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四、欣赏起兴和尾声

  以孔雀失偶起兴,以鸳鸯双飞作结,这种由禽鸟恋偶联想到夫妻分离的艺术手法,是民歌的特点。

  诗歌开头用“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给全诗笼罩上悲剧气氛,用具体的形象来渲染气氛,激发读者想像。构思上,也有统摄全诗、引起故事的作用。结尾处合葬化鸟,“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生不能相守,死却能“相向鸣”,而且“夜夜达五更”。寄托人们追求自由恋爱、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诗最后说“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更表达了激愤之情和美好心愿。

  五、背诵精彩诗段,并鉴赏诗作内容

  “鸡鸣外欲曙……二情同依依。”

  这一段始写兰芝的美丽,“要若流纨素”,“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中叙告别阿母、小姑,又那样谦逊,通情达理;终写夫妻的恋情和誓言,语深情切。夫妻恩爱。品格高尚,却被粗暴拆散,令人同情、愤慨。

  “府吏闻此变……千万不复全。”

  府吏闻变,夫妻重逢,只能“嗟叹使心伤”。仲卿埋怨,誓“向黄泉”。兰芝深知“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只得相约“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一对恩爱夫妻在高压下无法反抗,恋情浓烈,又异常冷静,决然相约“黄泉下相见”,表现了相知的忠贞和无奈的抗争,实是令人血气俱动的人生悲剧。

  六、总结、扩展

  本诗是叙事诗,不但有人物,作者还以白描手法极其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内性格。从现在的内容看来,这首长诗在它出世以后似乎经过一个时期的传唱,人物的性格正是在传唱中逐渐地丰富起来的,因而每一个人物身上都渗透着劳动人民的感情。这种感情不仅表现为爱憎分明,而且显示了铢两悉际。作者否定了一切该否定的东西,也肯定了一切应该肯定的东西,然后无沦是否定或者肯定,都不是遵循一个简单的公式,而是通过复杂和具体的`描写,暗示人物的社会地位和个性特点,给予他们以恰如其分的评价。从作者听把握的生活深度而论,不能不说,这是现实主义艺术创造在我国古典文学中一个杰出的范例。

  课后阅读乐府民歌《上邪》、《江南》、《陌上桑》、《木兰辞》,比较体会铺陈排比手法的运用。


高一语文必修2《离骚》教案(五)份(扩展3)

——高一语文必修四教案范本五份

  高一语文必修四教案 1

  教学目标:

  1、了解李清照的生*,把握其诗风的变化。

  2、了解词的意象,体味词的意境,把握诗歌情感。

  3、鉴赏诗歌关键词语,体会诗歌情感。

  教学重难点:

  学*鉴赏诗词的基本方法,并且能运用到实际的鉴赏过程当中。

  第一课时

  教学导入:

  唐宋词的创作中有一个传统的题材,就是写闺怨,“闺怨词”是用来表现妇女的生活和情趣的。但其作者多为男性,他们写的词称为“代言体”,也就是代替妇女说话。这一现象终于在宋代被一个女人打破了,她以自己惊世的才华,大胆的笔触,借助词作直写自己的闺怨情愁,使词坛绽放出了一道最夺目的光芒。她就是李清照。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卓然不群的女词人的内心世界,来品读她的两首愁情词。古人云:读其书,诵其诗,更得知其为人。大家在下面查阅了不少李清照的资料,也熟知她的一些诗文。那就请你们来谈一谈你所了解的李清照。

  背景导读

  《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靖康之难以后,词人的丈夫已故,他们精心收集的金石书画,都已散失。词人飘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国破家亡,引起的国恨家愁,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在这位女词人的心里点燃了爱国思想的火花。这是女词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里的生活感受,一行行写的都是冷冷清清的秋景,一行行反映的都是孤独凄凉的境况。全词所写,不外一个“愁”字,但与她南渡以前所写的“愁”相比,有了全新的内容,感情更深沉也更博大。

  【全词赏析】

  一、作者简介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李清照自幼就受过很好的教育,其父亲李格非是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李清照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很早就受人注意。史**载说她:“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前辈。”李清照十八岁嫁了太学生赵明诚,赵爱好金石之学,也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婚后,他们过着美满和谐的生活,夫妇在一起常常诗词唱和,欣赏金石拓片。

  但作为一个才华出众、情感丰富的女子难免对人生抱有更多的理想主义的态度,所以尽管生活是满足的,李清照也常常会感到一种惆怅。这种惆怅是来自社会对女子的压抑还是由于她对生活有着更高的追求不能实现,就不得而知。只是这种惆怅常常出现她前期的词中,与温馨、喜悦相互交织。她的两首《如梦令》似乎正好反映出这种复杂的情感: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欧鹭。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前一首表现了无忧无虑、开朗活泼的性格,后一首则流露了她对年华变迁的怅惘,似乎青春也在这暮春的风雨中被摧残而消失。

  李清照前期的词大多数写自己对爱情尤其是离别之情的感受,属于词的传统题材。但过去大多是男性作者以女性口吻来写这一类词,往往隔着一层。而李清照写的是自己亲身感受与内心体验,因此她的词就格外真挚细腻、委婉动人。她从女性的心理出发,以女性特有的笔法来组织,因而别有一番风味,如: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头,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

  《醉花阴》

  但其后不久,时代的巨变打破了李清照闲适恬静的生活。汴京失守,南宋建立这初,赵明诚任江宁知府,李清照也“载书十五车”于建炎二年南下江宁。第二年赵明诚去世,接着金兵深入南下,她又到处__,曾被人诬陷通敌,再后来,赵明诚生前多年收集的金石古玩大部丢失,她的境况也变得越来越艰难。在她那篇的《金石录后序》中,李清照以情真意切的笔调回忆了她与赵明诚烹茶赌胜、赏玩金石的欢乐,叙述了南渡后辗转流离、坎坷不尽的经历,抒发心中郁积的哀恸。由于一连串的变故,李清照的性格由开朗变得忧郁,如今的情怀正如《武陵春》中所写的: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词作李清照居金华时。久经飘泊,独在异乡,尽管春日双溪风光绮丽,但在她的眼中,却只是一片暮春的悲哀。今非昔比,物是人非,触景生情,越发感到愁苦。在李清照的这一类词中没有正面描写民族灾难的场景,也没有直接呼唤英雄主义的精神,但正是山河破碎,民族危亡造成了她的个人遭遇,在她心灵深处刻下抹不去的伤痕。她的词中这样写道: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菩萨蛮》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清*乐》

  我们看到李清照的“愁”,不是从前词人所常写的所谓“闲愁”,而是由乡关之思、身世之苦,失去亲人的悲哀和理想破灭后的失望所交织而成的。因此,这“愁”字往往表现得非常沉痛乃至凄厉。

  二、《声声慢》全词鉴赏

  开篇的“寻寻觅觅”反映词人心中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环境孤寂,心情空虚,无可排遣寄托,就像有什么东西丢掉了一样。这东西,可能是__以前的生活,可能是丈夫在世的爱情,还可能是心爱的文物或者别的什么。它们似乎是遗失了,又似乎本来就没有。这种心情,有点*似姜爱的所谓“人间别久不成悲”。这,就不能不使人产生一种“寻寻觅觅”的心思来。只这一句,就把她由于敌人的侵略、**的崩渍、流离的经历、索漠的生涯而不得不承担的、感受的,经过长期消磨而仍然留在心底的悲哀,充分地显示出来了。心中若有所失,要想抓住一点什么,结果却什么也得不到,所得到的仍只是空虚,这才如梦初醒,感到“冷冷清清”。此既明指环境,也暗指心情,或者说,由环境而感染到心倩,由外而内。接着“凄凄惨惨戚戚”,则纯属内心感觉的描绘。由冷清的环境过渡到惨戚的心灵。开头王句,由浅入深,文情并茂地描写出女主人公寂苦无告的凄凉心境。

  紧接着写词人悲苦心境产生的原因。“乍暖”两句,本应说由于环境不佳,心情很坏,身体也就觉得难以适应。然而这里不说境之冷清,心之惨戚,而独归之于天气之“乍暖还寒”。接下来,本应说借酒浇愁,但愁仍难排遣。可此处不明说,却言谈酒不足以敌急风。用意上含蓄,行文上腾挪。其实,这仍是开头三句的延伸。所谓情在词外。“雁过也”三句,将上文含情未说之事略加点明。正是此时,一群征雁掠过高空,在急风、淡酒、愁绪难消的情景中,它们的摹然闯入,便打破了眼前的孤寂,使人不无空谷足音之感。但这感,不是喜,却是“伤心”。因雁到秋天,由北而南,词人亦是北人,避难南下,似乎是“旧时相识”。雁可以回到北方,人却只能客寄江南,“旧时相识”在异乡相逢,使得这种.种情债汇集一起,就更增加了词人的天涯沦落之感。

  过片直承上文。仰望则天空过雁,俯视则满地残花。菊花虽然曾经开得极其茂盛,甚至在枝头堆积起来,然而,现在却已憔摔了。在往年,一定要在它盛开时搞来戴在头上,而今,谁又有这种兴致呢?看到花的惟淬,想到了自己,正是愁上加愁。急风欺人,淡酒无用,雁逢旧识,菊惹新愁。“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孤孤单单地靠着窗儿,怎样才能挨到天黑呢?真是苦到了极点。黄昏尚且难熬,那么漫漫长夜又将如何度过呢?一种凄清的苦况蕴含于*淡语言之中,发人深思。紧接着,梧桐叶落,秋色愁人,细雨靡靡,更添愁绪。这里将凄凉的景色与痛苦的心情交融在一起了,使词的意境更为深远。

  最后一句,总括上文,是说在“愁”之外另有一层深意:“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次第”三字极其有力,一笔收住,总括上述种.种情景;“怎一个愁字了得”又放开一步,开拓出一种含蓄的境界,让人想象,发人深思。词人满纸呜咽,笔笔写愁,难道除了“愁”外,还有什么难以言传的心事?这明明是提醒人们,这里除了悲欢离合、春忧秋愁一类私愁外,更有时代的、民族的、国家的“公”愁在。这结尾,能调动读者的思想活动,从而扩大并深化了主题,大有“回肠九叠后,犹有剩回肠”的艺术效果。

  三、作业

  1.背诵这两首词

  2.课外阅读李清照的词,了解其艺术风格。

  高一语文必修四教案 2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声声慢》,我说课的内容由五部分组成,一是说教材,二是说教法,三是说学法,四是说教学过程,五是教学小结与作业。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与作用

  《声声慢》选自高中语文第四册“词别是一家”单元,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是鉴赏婉约派词,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在整体把握诗词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品味诗词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和感情,目的是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诗词的能力。欣赏诗词要在反复的诵读中,运用联想和想象,探究它的意境和诗句中蕴含的感情。

  《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名篇之一,写词人历遭国破家亡劫难后的愁苦悲戚,是词人情感历程的真实写照,也是时代苦难的象征。

  2.教学目标

  新课程理念提倡教学应以三维目标为中心,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内容,解读意象,品味意境,赏析情感。

  (2)、能力目标:深入解析词人“愁”的丰富内涵

  (3)、情感目标:培养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及纯正的文学趣味

  3.教学重点和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参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确定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如下:

  (1)、教学重点:通过与《一剪梅》的比较阅读,引导学生感受“闲愁”与“家国之愁”的区别.

  (2)、教学难点:这首词选择的意象很符合传统的审美视角,挖掘词中意象的丰富而又复杂的内涵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

  点击下一页分享更多高中语文必修4说课稿

  (三)说教法

  1.教学方法

  ①〈1〉诵读感悟法

  诗词教学贵在多读。本词是宋词中的经典,文辞优美,感情浓郁,我要认真引导学生诵读,在诵读中体验女词人孤凄愁绝的情感。让学生在诵读中发现诗词中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在诵读的过程中质疑,思考,品析,鉴赏。

  ②.“自主合作探究”法。

  在教学中设计有深度的问题让学生讨论,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探究中大胆质疑在探究中解决问题。

  ③.比较法

  通过与《一剪梅》的比较阅读,让学生在诵读、分析、联系比较中理解作者的情感,感受本词的艺术特色。

  ④.教学手段及教学媒体的运用

  多媒体和mp3的展示,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借助图片、音乐等教学手段,营造一种情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学法指导:

  意象意境感情

  (四)说教学程序

  1.新课导入:

  轻拂中华历史的尘烟纱缦,咀嚼古往今来的悲怀愁情,三千年古代文学长河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恐怕当数女词人李清照了。她有“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她有:“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她还有“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说不尽的愁。

  2比较阅读《声声慢》与《一剪梅》

  (1)学生试读这两首词

  根据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试着读课文,考虑语调,语速及感情基调。

  (2)听录音范读或老师范读上阕

  让学生与自己前面的试读对比一下,找出自己的不足。

  (3)提问学生朗读其中一首

  纠正读音,纠正节奏,调整感情。

  问题:《声声慢》这首词中体现了作者的什么情感。(愁)那么此词中表现的“愁”与李清照前期的代表作《一剪梅》中的“愁”是否一样呢?((板书:一般愁字别样情)

  同:不同:《一剪梅》中是一种“闲愁”,《声声慢》则胜于“愁”。“闲愁”自是相思之情,独居生活的孤单寂寞和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明确: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描写少女、__时期的生活闲愁、离愁--清丽婉转

  南渡后:表现思夫、思国、思乡浓愁、哀愁--沉哀凄苦

  设计意图:通过同一作家不同作品的对比阅读,让学生明白李清照前后期词的不同风格和不同情感。

  都说“一般愁字别样情”,多愁善感的诗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千般浓、万般深的“愁”该怎样抒发呢?

  请同学们齐读此词,找出课文中直接抒**感的句子

  明确: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②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词人通过这两句,直接抒发了自己的愁情。这次第,是指什么时候呢?让我们走进李清照的生*,去了解她写此词时的情形。(展示李清照生*大事记)

  李清照大事记:

  1103―1126年:与赵明诚结婚,婚后融洽欢娱,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研究,度过了这一生中最安宁、幸福的日子。

  1126年:北宋末年,__透顶,金兵入侵,围困京师。

  1127年:金灭北宋,二人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8月18日去世,终年49岁,李清照时年46岁。

  1132年夏: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诉讼,与张汝舟离婚。李清照被判刑两年。

  1151――1156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孑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无人知道她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李清照写此词时是1151年,由上表中可知是在经历了一些什么境遇下写此词的?(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孤独之苦)正是在此情形下,词人在《声声慢》中写下了自己的愁思。

  那么作者是如何入愁的呢?回到我们的第二个问题:找出奠定全词感情基调的句子。(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寻寻觅觅”,李清照在寻觅什么?她当时的境况怎样?(当时李清照的境况时国破家亡、夫死,自己颠沛流离。她可能在寻觅往昔欢乐的岁月,__前的他太*生活,还有丈夫在世时的爱情等等,但却又不知道去哪里寻找。从这个动作中看出了她的若有所失。)

  “冷冷清清”,诗人寻找到曾经的快乐、幸福了吗?冷冷清清是指哪里冷清?(寻觅的结果不但没寻回失去的东西,环境的冷清反而让人的心境更添寂寞冷清。)

  “凄凄惨惨戚戚”,诗人最后的心理感受是怎样的?(凄苦无告)

  开头这14个叠词奠定了全词哀婉凄凉的感情基调。

  二分析意象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当词人带着满眼忧愁来看周围的事物时,“物皆着我色”。请问作者在词中选取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她的愁。自读课文,找出意象。(淡酒、秋风、过雁、黄花、细雨、梧桐)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为什么是淡酒?(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请同学们回忆出词人以前的作品中出现过黄花的诗句。“黄花”一般喻指什么呢?(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对于满地黄花堆积,你们怎么理解?(花开得盛:花凋谢在地。理解为花开之盛则是以乐景哀情反衬;理解为花凋谢在地则是以花喻人正衬,写出词人的凄苦忧愁。)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请同学们回忆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含梧桐的诗句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温庭筠《更漏子》)

  请同学们回忆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含雨的诗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由此我们可知雨是哀伤�p愁丝的象征。

  由此我们可知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梧桐大多表凄苦之情,以梧桐写悲秋,是古典诗歌常用的手法。

  雨是最契合文人失意与愁苦的自然物象,具有特定的感情内涵。

  6.总结巩固

  通过对比,我们清晰看到了词人早晚期词作迥然不同的风格。我们看见了一个一生都被“愁”所困的女词人,“愁”是她作品的主调。早年的“愁”是“闺怨”、“离愁”、“相思之愁”,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晚年的“愁”则是在经理了孤独之苦、丧夫之痛、亡国之恨之后的“欲说还休”的愁,是一种沉甸甸的深沉的愁。

  设计意图:课堂总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课堂总结,让学生明白词人早晚期词作风格的差异,理解了“愁”的丰富内涵。

  7.探究性作业:

  根据所学知识,搜集相关作品,比较分析

  柳永、李煜、李清照三位诗人表现其“愁绪”的作品中“愁”的不同含义。

  设计意图:根据语文新课标的要求,作业设计可以呈现多元化的形式,探究性作业的形式符合语文新课标的要求,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语文,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高一语文必修四教案 3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初步了解关汉卿戏曲语言的艺术特色,

  2、了解全剧剧情,了解课文节选部分在全剧中的重要地位。

  (二)能力训练点

  1、分析剧作主人公窦娥的艺术形象。

  2、以《滚绣球》《耍孩儿》等曲子的曲词为重点,赏析课文中的戏剧语言。

  3、鉴赏剧中“三桩誓愿”的超现实情节,了解超越现实的夸张和想象对于刻画人物、揭示主题和体现剧作浪漫主义特色的重要作用。

  (三)德育渗透点

  了解元代的社会现实,认识剧作抨击社会的反封建主题。

  (四)美育渗透点

  鉴赏古代戏曲的语言,欣赏曲词的抒情性和音韵美。

  二、学法引导

  1、抓住戏剧冲突,理清情节结构,总体上把握剧本内容。

  2、反复诵读[滚绣球],了解窦娥指斥的对象和她表达的感情,从中可以分析出,这一曲对当时的黑暗社会做了相当深刻的概括,是窦娥以生命换来的对现实的清醒认识,是对正义得不到伸张的现实的控诉、**,是对封建法制、封建秩序的否定,也是她的反抗精神的集中表现。诵读第二部分中的[倘秀才]、[叨叨令]、[快活三]、[鲍老儿]几曲,了解窦娥性格的另一面——善良。诵读第三部分的[耍孩儿]、[二煞]、[一煞],进一步了解窦娥对自己蒙冤受刑的强烈愤怒和坚决反抗。

  3、诵读典型片断,鉴赏语言特色,如婆媳诀别时的对话,凝练而又不失准确。又如[快活三]、[鲍老儿]二曲,连用四个“念窦娥”,一写无辜获罪,二写身首异处,三写身世孤苦,四写婆媳情深,寥寥数语百感交集,哀伤不尽。诵读三个场面的主要曲词,比较分析随着人物感情的变化,语言色彩和节奏的不同:第一场,指天斥地,语言高亢激越、紧张急促;第二场,与婆婆诀别,哀婉凄惨、徐缓低回;第三场,发下三桩誓愿,感情如火、慷慨激昂。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分析主人公窦娥的形象,赏析课文中的戏剧语言,鉴赏剧作的超现实情节并进而把握其浪漫主义艺术特色,是教学的重点;后两方面,也是教学的难点。

  (二)解决办法

  加强课前预*,要求学生了解全剧剧情,从而使他们更好地把握主人公的形象。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精读曲词,借助课堂讨论,使学生认识剧中安排“三桩誓愿”超现实情节的作用,落实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要求学生认真进行课前预*。阅读读本《元曲和明清传奇》一文的相关部分,了解杂剧的基本常识,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案《高中二年级语文《窦娥冤》 教学设计示例(一)》。以曲词为主,诵读课文;借助课文题解,了解全剧剧情。有条件的,可进而引导学生阅读剧本全文及关于关汉卿的戏剧评论。

  2、第一课时,学生分角色朗读剧本,以便更好地投入情境,体味作品。而后,要求学生独立分析课文节选部分的基本情节,列出简要提纲。

  3、第二课时,要求学生反复吟诵关键曲词,体会剧作语言和艺术构思的特色,进而通过课堂讨论,归纳出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分析剧中超现实情节的作用。

  4、有条件的,可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关汉卿》和《窦娥冤》。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本课时在学生充分预*的基础上,借助分角色朗读的学*,帮助学生掌握节选部分的剧情发展脉络,并初步把握主人公窦娥的基本性格。

  (二)整体感知

  《窦娥冤》是关汉卿最重要的剧作之一。现代戏剧家田汉创作话剧《关汉卿》(《语文读本》第四册选有该剧片断)时,也是以关汉卿创作《窦娥冤》作为剧作核心情节的。《窦娥冤》历来被列为元曲四大悲剧和中国十大悲剧之首。课文节选部分,是《窦娥冤》的第三折,也是全剧的高潮部分。剧作借弱小无助的窦娥的不幸命运,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元代黑暗现实的触目惊心的图画。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剧作赋予主人公窦娥坚强的意志和强烈的反抗精神。这个自幼被卖作童养媳,最后又被无辜推上断头台的弱女子,不仅敢于指斥天地鬼神,还大声控诉“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剧作还为窦娥设计了临刑前的三桩誓愿,借助超现实的夸张与想象,运用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增强了剧作的感染力,使整个作品达到“寓褒贬,别善恶,分是非,明爱憎”的目的。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关汉卿(约1210—约1300)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元代都城,故址在今北京城区北部及其附*)人;元代著名的戏剧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元代人曾说他“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他曾经把自己比做“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烂,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表明了他敢于斗争,不畏权贵的性格。元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关汉卿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极为不满。他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人民的疾苦,借杂剧来揭露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他经常出入于歌楼、戏场之中,不仅写剧本,有时还登台演唱。他熟悉人民的语言和民间的艺术形式,音乐和戏曲方面的造诣很深,成了元代最多产的杂剧作家。他一生创作了60多部剧本,现存的有18部,其中《窦娥冤》《望江亭》《救风尘》《蝴蝶梦》《单刀会》等都是十分著名的。

  《窦娥冤》的故事发生在元朝。元代统治者是蒙古贵族和官僚,被统治者是劳苦大众。元统治者不仅对劳动者残酷盘剥,而且实行民族分化的种族歧视政策,以利于巩固统治地位。他们将全国人口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和南人。统治者和地主阶级紧密勾结,共同压迫各族人民,可以说,劳动人民与统治者的阶级矛盾,是元朝社会的主要矛盾。杂剧《窦娥冤》反映的就是元朝社会的黑暗现实。

  2、指名提问,要求学生简要说明元杂剧的主要体式特点。

  3、指名提问,要求学生复述《窦娥冤》全剧剧情(参看课文题解)。

  4、分配角色,由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只读曲词与念白,科介从略)。

  5、问题讨论:

  (1)试分析剧情的发展过程,将课文划分为三个层次,并归纳各层大意。

  第一层:开头至[滚绣球]曲末“……哎,只落得两泪涟涟”。窦娥诉说冤屈,指斥天地的不公。

  第二层:“(刽子云)快行动些”至[鲍老儿]曲末“……不明不暗,负屈衔冤”。窦娥请求绕道走后街,怕婆婆看见自己被押赴法场而伤心;与婆婆见面后,诉说冤屈

  高一语文必修四教案 4

  教学目标

  鉴赏词意:从意象入手,把握词作空阔苍凉的意境,孤独悲愤的词人形象,描述词作的画面;了解辛弃疾的生*,揣摩典故,理解诗人报国无门的愤懑。

  2.鉴赏艺术手法:景物烘托,动作暗示,用典传达。

  3.梳理古诗词鉴赏的一般方法:咬文嚼字,想象画面,词眼提挈,知人论世,意象解词,以诗解诗,揣摩典故,朗诵传情等等。

  教学重点

  鉴赏词作“登临意”及其表现方法。

  教学思路

  学生试读和质疑――鉴赏意象――鉴赏典故――归结全词,入情朗诵

  主要教学

  方法诵读和鉴赏相结合。学生探究和教师点拨相结合。

  教学资源教科书,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预设(分课时写)

  课时环节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的呈现)学生活动

  (学*活动的设计)设计意图

  一课时

  一、诵读领起聆听,稍作引导。

  教师“无为”而始,尊重学生宝贵的原初体验,据此调整教学行为。

  【活动一】

  学生诵读,初谈体会,质疑。引导学生质疑,进入对诗歌主旨的探究。

  二、鉴赏诗歌意象,解读“登临意”。老师根据学生的初步感知,或顺水推舟,或投石激浪。

  (一)细细品味词句(景物烘托登临意,动作暗示登临意)

  点拨要点如下,根据学生情况适当取舍。

  1.第一句要点:诗中描绘的景象及其感受

  空阔清远。悲凉感,孤独短暂感。

  2.第二句要点:倒装、移情的写法。或解词,或翻译,或诵读,让学生有所发现。

  解词入手:解释“玉簪螺髻”。

  揣摩倒装的作用:强调愁恨。

  提问引起思考:谁在献愁供恨?愁恨何来?

  3.第三句要点:意象的暗示义,及“游子”身份的内涵

  落日,时光流逝感和国运衰微感。断鸿,孤苦无依感。江南游子含义:北国南来;南来投闲置散,并无归属感。(引入相关背景资料。)

  4.第四句要点:吴钩和词人动作的意象的内涵

  1)以诗解诗细说吴钩:

  ――理解吴钩意象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

  2)想象画面: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b突骑渡江初。

  --辛弃疾

  雕弓挂壁无用--辛弃疾

  长剑铗,欲生苔--辛弃疾

  3)体味“看了”“拍遍”动作

  “看了”,当看过、看完讲,想象:看了又看。“拍遍”,不仅拍,而且拍遍,到处拍,可见胸中悲愤之深切、强烈。

  小结:有心报国,无路请缨,英雄不遇,悲愤激切。

  【活动二】

  学生自主发现,说说妙处,说说疑惑。

  在老师指导下,运用咬文嚼字、提挈词眼、联想想象、把握意象、知人论世、以诗解诗、诵读传情等诗歌鉴赏方法,解读词意,把握意境,理解主旨。

  尊重学生的阅读个性,尊重学生学*的初始体验,在这个基础上提升鉴赏水*。

  循“法”得“意”,理解登临意的同时,懂得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

  (二)引导整体想象画面,把握意境。小结上片。

  1.小结上片板书

  板书一:

  片段诵读

  指导和范读:进入情境,化身词人,注意技巧。

  例如: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深沉悲凉,“江南游子”四字可以稍起,和后面处理相应)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悲愤无释处,激切,高亢,昂扬。之后有意停顿)无人会,登临意。(低而沉着,深深吐出,不宜表现得纤弱)

  3.拓展联想

  一腔报国心,“无人会,登临意”,在此,辛弃疾道出了古来有为者的一种伟大深沉的孤独感。

  情读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展开讨论。回答同学的疑问。补充、延伸、修正同伴的见解。

  【活动三】

  片段赏而读,读而赏。读读想想评评。

  课堂上实现多重有效对话。

  借助诵读帮助鉴赏的深入,通过鉴赏提升诵读的水*。懂得怎样读,懂得为什么要这样读。

  (三)引导把握词眼:“登临意”三字在全词的作用――提挈与转换。

  本环节(环节二)教学目的大约分四个层次:

  (一)训练学生细读文本的能力。(二)培养学生整体想象的能力。(三)提高依据词眼、章法把握词意的能力。(四)读、赏互动,同步提高。

  三、品味典故,深入探究、理解词人复杂深沉的“登临意”。

  (一)引导揣摩用典(作者借典故抒发登临意)

  1.点拨要点:张翰许汜皆愿意过一种个人安适的生活,作者借此表现不求安适,不为私利,壮心许国,矢志北伐的意愿。

  再借桓温表现流年似水,功业无就的沉痛。

  2.引导关注评说典故的词语,如“休说”“怕应羞见”“可惜”。

  3.引导学生感受“可惜流年”之痛。

  首先,老师评述“流年之痛”,渲染蓄势。然后,提问此词是辛弃疾早年还是晚年作品。由此引发学生探究兴趣。

  随机生成板书二:

  【活动四】

  典故的一般学*:

  1.根据注释明白典故的原意。

  2.揣摩“评说典故之词语”中蕴涵的情感。

  3.在上两步工作的基础上思考用典的意图。

  【活动五】

  “流年之痛”的深入探究:

  1.首先,一般会误答。

  2.然后,结合注解推知词人此时为35岁,正当壮年。

  3.接下来,探究正当壮年的词人有流年之痛的原因:往前看蹉跎12年;往后看,国事不堪,壮志难酬。学生在情感和现实的对比中,深悟虽当盛年,现实残酷,功业无就的沉痛。让学生在失误和疑惑中,兴致盎然地探究学*,综合词句意义、写作背景、词人身世以及注释等信息,获得对“登临意”全面、深刻的理解,领悟典故学*的一般方法。

  在“竟然这样”―“原来如此”的思维流程中获得探究的快乐。

  四、品味结句,理解“英雄泪”是呼应“登临意”。1.点拨要点:

  句子意味,该句在词中的作用。

  即慰藉英雄寂寞,呼应“无人会,登临意”。

  2.方法提示:

  从解词入手,在章法上梳理。

  【活动六】

  学生解释品味“倩”“�h”“何人”“红巾翠袖”等词意。

  从章法上,理解句子的收束和呼应作用。从字词入手突破难句,从章法上突破关键句。让学生掌握两种解读句子的办法。

  五、总结“登临意”,总结读词方法。有感情的朗诵全词。

  (一)板书三:

  登临意及其表现:

  (二)板书四:

  古诗词鉴赏的一般方法:

  咬文嚼字

  想象画面

  词眼提挈

  知人论世

  以诗解诗

  意象解词

  揣摩典故

  诵读传情

  (三)范读全词

  细读《水龙吟》,一篇情意,凝结在“登临意”三字上。用景物烘托,用动作表现,用典故暗示,情感豪放深沉。正是“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纵然山河有恨,纵然英雄自许,可是,报国无门,请缨无路,杀敌之吴钩,倚天之长剑,只有楼头自看,挑灯细读。正是风雨满天,流年似水,谁人能惜?斯人孤独!此恨谁知!此恨谁知!

  老师很想朗读《水龙吟》。

  老师范读。【活动七】

  学生小结。

  学生朗诵。总结:梳理过程、方法和结果。

  提升:用朗读去表现理解,用朗读去震撼心灵,实现情智和谐的鉴赏。在前面学*的基础上,形成教学最__,词人、作品、学生、老师,灵魂相应,生命交融。

  自我反思

  主要特色与创新之处

  以学生为本,灵活处理教学内容的预设和生成,注重学生独立阅读能力、鉴赏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初读感受的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体系,提高能力,提升素养。

  把鉴赏和朗读结合起来,鉴赏帮助朗读,朗读提升鉴赏。

  设计简洁而又细腻。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在文学史的高度观照作品做得不够。这是《辛弃疾词两首》中的第一首,将在教学第二首《永遇乐》时突出的解决这个问题。

  高一语文必修四教案 5

  教学目标:

  ⒈、鉴赏性格化的人物语言,体味本色语言的特色风格。

  ⒉、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现实主义与想象奇特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⒊、认识封建社会吏治腐败的黑暗现实和统治者草菅人命的罪恶。

  教学时数:1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解题

  ⒈、元杂剧简介

  ⒉、关汉卿简介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⒊、《窦娥冤》剧情简介

  三、整体感知

  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

  ⑴把你认为疑难的问题找出来,讨论交流。

  ⑵课文什么地方最能打动你?

  四、讨论交流

  ⒈、讨论交流疑难问题

  ⒉、自由发言:课文什么地方最能打动你?

  示例:

  (一)强烈的反抗精神

  ⑴指天斥地

  在《滚绣球》一曲中,她猛烈地指责天地鬼神不分好歹,怕硬欺软,错堪贤愚。窦娥对神权的大胆谴责,实质上是对封建统治的强烈控诉和根本否定。

  ⑵三桩誓愿

  临刑时的三桩誓愿,尤其是第三桩誓愿,窦娥把斗争的锋芒直指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的昏官污吏。这是窦娥对自己蒙冤受刑的强烈愤恨和坚决抗争是她反抗性格的顶点。这里,是全剧的高潮,也是窦娥形象塑造的最成功的一笔,主人公的反抗精神由此得到完美的体现。这样,一个勤劳、正直、善良,但又有强烈反抗精神的古代年轻妇女的形象就丰满、鲜明地站在我们面前了。

  (二)淳朴善良的性格

  诀别婆婆:走后街→说真相→立遗嘱→劝婆婆

  窦娥这善良、美好的心灵更突出了她的“冤”和“屈”之深,也就更深入地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和现实的残酷。

  ⒊、谈谈关汉卿的语言风格

  明确:

  ①曲词,都不事雕琢,感情真切,精练优美,浅显而见深邃。

  ②说白,凝练而又明白如话,声气口吻酷似其人。

  ③曲白配合相得益彰。

  王国维评:“关汉卿一空倚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元人第一。”

  五、探究阅读

  ⒈、窦娥是被昏官屈判死罪的,她为何在《滚绣球》一曲中指责天地鬼神,却又在最后发下三大誓愿,要感天动地来显示冤情?

  明确:窦娥对天地鬼神的严厉指斥和要感动天地,显然是矛盾的。可见,窦娥诉冤过程中对天的怀疑和依赖是始终交织在一起的。这正反映了作家的历史和阶级的局限,一方面,他通过窦娥指天斥地从根本上批判封建统治阶级,表达自己变革现实的愿望。另一方面,又不能从根本上提出救民于水火的办法,只能靠天地动容来昭雪窦娥的冤案。

  ⒉、这三桩誓愿的顺序可以颠倒吗?为什么?

  明确:不可以,理由如下:

  ①“血溅白练”�D�D是希望在场的人立刻了解她的冤情。并用“苌弘化碧”“望帝啼鹃”这两个典故说明她死得冤枉、悲凄。

  ②“六月飞雪”�D�D表明她的清白,并用“六月飞霜”这个典故表现她的冤情深重,足以动天。

  ③“亢旱三年”�D�D不仅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冤屈,而是希望上天惩治邪恶。斗争的锋芒直指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的昏官污吏。“东海孝妇”这一典故的运用,更加强化了她的斗争性。

  这三桩誓愿,一愿比一愿深刻,一愿比一愿强烈,层层深入,不可颠倒。

  ⒊、这三桩誓愿有两桩即时应验,还有一桩在第四折中也得到验证。现实中这本来不可能,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明确:在现实生活中,这三桩誓愿均是无法实现的。而在作者笔下,竟然都得到验证。正是作者浪漫主义的描写,显示了正义抗争的强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这也正是本剧最成功的一处,是全剧刻画主人公形象最着力的一笔,是作品艺术性的集中体现,使悲剧气氛更浓烈,人物形象更突出,故事情节更生动,主题思想更深刻。既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充满着奇异的浪漫色彩,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六、主题探讨

  造成窦娥悲剧命运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

  明确:“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法制黑暗,官吏昏聩

  七、课文总结

  关汉卿是一位熟悉舞台艺术的戏曲家,也是一位熟悉民间疾苦的艺术家,他用本色又当行的语言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善良、勤劳而又敢于抗争的女性形象,深刻地揭露了时代的黑暗、社会的腐败,并且为世界文学画廊增添了一个永不磨灭的形象,《窦娥冤》的确不愧为元曲之首。


高一语文必修2《离骚》教案(五)份(扩展4)

——高一语文必修一作文实用5份

  我矗立在大殿内,透过满目威严的朱红,看向外面的天空。流云将不安拖远,又隐入金色的宫墙外。

  蒙嘉向秦王上奏时,我隐约听到了一些。荆轲,我完全没有听说过,倒是嬴政满意的点了点头,并宣他进来。层层呼唤传出殿外,我努力挺直身子眺望着,终于看到了他。不过一介书生。我这么想。他身后还跟了一个畏手畏脚的少年。也是,这大殿肃穆庄重,又岂是一个蛮夷之人可涉足的?不屑之余,我又转念一想,这荆轲倒是有几分胆色,如此从容气度,怕不是常人可比。不出我所料的,那个少年还未入殿就已经吓瘫在地。荆轲恭敬的**,秦王欣然应允,而不安却如附骨之疽,密密麻麻啃食着我的心。

  一声惊叫,将我从这层冷汗中剥离。图穷,匕现。一切都发生在瞬息之间。秦王虽在情急之中扯断了袖子脱身,但我仍担心的想要向前。我愣住了――我究竟是在担心秦王的安危还是担心荆轲刺杀的不得手?

  秦王已经绕着我逃了好几圈。大殿之上不得携带兵器,而侍卫又在宫墙之外,大臣们也都束手无策。就在这时,我看到荆轲几*成功,他仍面色不改。唯有细细分辨才能看见他眸子中的滔天怒火。此时的他已不再是一个书生或谋士,我在他身上看到了他所背负的一切东西。那既不是荣耀也不是华贵,而是天下苍生穷苦与不甘的命运集合体。仅此一息,我有种明白荆轲的感觉了。

  但变故也陡然发生,侍医夏无且扔出的药囊将荆轲击倒在地,而秦王也跑到了我的面前。我的心紧紧揪成一团,我看着他奋力一掷,而刀子擦过风钉在我身上。

  我没有痛意,连秦王怎么拔出剑也没看清。我的世界里只剩下荆轲一人,看他被秦王斩伤跌在我脚旁,看他最后说出张狂的话,蔑视秦王,看他被侍卫刺死,鲜血溅在我的脸上,我不知所措。

  嬴政因惊吓过度回内殿休息了,侍卫们将荆轲的尸体清理出去,大臣们蜂拥出宫,唯恐避之不及。大殿中好像只剩下了我和碎了一地的诺言。

  流云早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殿外的一抹赤色霞光,红得像荆轲的血。我隐约听到了遥远的东方有凄怆的徵声,像是为荆轲送葬的入殡曲。

  我有些后悔,没有早些认识荆轲这个人。他的大无畏与冷静,他的缜密与从容都令我心动。只可惜,这世上,本就少有他这样的人,孤注一掷,不负苍生。

  别了,荆轲。

  夫书者,古今思辨之载也,读者明子目,咀其意而得于心也。而生无所息,惟在读书耳。

  读可要览胜景以怡吾颜也。珠帘画栋,彩槛雕栏,共秋水长天,齐落雁孤鹜,滕王阁也;朝歌夜弦,檐牙廊腰,妆镜开而荧明星,梳晓鬟而绕绿云,阿房宫也;云清水澹,峰高霞明,深林栗可惊层颠,岩泉殷可吟飞龙,天姥山野。或显通都大邑,或隐荒遐僻陋,然闻名遐迩于今世者,盖因诗文耳。夫事世变迁,不过沧海桑田,而所谓千秋繁华,万世昌盛亦即弹指芳华。且夫胜地不常,盛筵难再,若所望于世人之所铭记,恐胜景难存,倘使人各录其所见,书其所感于卷册,则地壳因诗文耳显,未及之人亦能见胜景以怡颜。

  读可以晓其事以悦吾心也。高山流水何等欣悦,兰亭梓泽何等畅意。苏武牧羊,雪屡餐于北海;荆轲刺秦,歌悲吟于易水又是何等凛然之节;秦桧佞深仅存跪罪之像,羊工德大徒留堕泪之碑。周而复始者,四季也,而世事更迭千百年无所同也,何以托侥幸于其循环?所赖时人述其事,见诸于笔端,今人乃不至于失之如交臂。是谓人欲悦其心,必求之于方事,得之于阅读间。

  读可以会达意以畅吾思也。文,意之至。当其感于所遇,思辗转于心而难以寓于言。以其意之所至,笔之所至也,时所以为文,而机缘巧合,得读其文者,可有感于斯文而所谓思接千载者,其思皆仅得于心邪?亦若是得异思于文矣。是以感太白之狂傲于“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得庄周之逍遥于“乘天地之正面御六气之辩,以游于无穷者”;知令伯之深情于“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方明己之所思所念何狭呼!而读者通予心,畅予思,于是胸间滞涩一去,顿觉朗朗可存日月。

  夫秦无三世之繁昌,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怒其民。何以怒之,焚书坑儒是为一罪。而清以思想陈腐闭塞而亡,盖因八股取士之途已尽矣。以是可知读书定国之存亡兴衰,而非仅限于怡颜,悦心,畅思之乐也。

  勰云:观千剑而后识器。

  吾言:览万卷而后知乐。

  何以为乐?状流水不腐,户枢不�C,常读书而心自新,有以乐也。

  有许多时候,眼泪就要流,那轮月光是我坚强的理由。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 九”,如何理解这一句话?请点一炷香,聆听我的故事,香烧尽了,故事便完了,此语便破了。

  我天性是一个乐观、阳光的孩子,小时候最爱的便是和小伙伴们一起到田坎间或林间捉虫、玩游戏。童年生活没有一丝阴霾,有的只是欢乐。越长越感孤单,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变得忧愁善感,也许这是每个青少年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

  高一下期,不幸在打篮球时将脚踝摔伤,到医院一检查,是脚踝软组织受伤。这代表我将至少100天无法进行篮球比赛。我本是个喜爱打篮球、喜爱音乐的人。可是天公不作美我的手指因为神经压迫而无法伸直,导致我的手指无法弹奏吉他。而正是这两项兴趣爱好支持着我,在繁重的学*压力下,为我分散着压力。我拖着沉重的身体回到家中。家里面空无一人

  便给母亲打电话,母亲那头语气有些急躁:“你在家里等着,我来接你,你大舅生了一场大病,在老家,我接你去看下他。”我心里大概是猜测到,大舅的病如果真的严重,为啥不直接送到医院呢?应该是……我不敢多想,心;里总有一块石头没有着地。

  到了老家,有道士再念超度的经文,映入眼帘的便是大舅的黑白遗像,好好的人为什么就这样没了呢?我欺骗自己这不是真的,但缓冲剂效终究会过去。大舅是死于心肌梗塞。突如其来的离世,总比有预谋的离开让人痛苦。

  窗外的天阴了下来,音乐声消失了,我开始陷入了阴天当中。

  就在某一天,坐在窗前,那轮明月升起,它告诉我要坚强,要勇敢。要将痛苦的回忆转变为前进的动力。正如一位企业家,他第一年亏损了100万,他很着急,于是,开始抑郁,开始消极的对待人生,他找了一份低价的工作,来还他所欠下的欠款,他对这段经历的回忆是痛苦的,最后以悲剧来结束人生。但又反想,若是他痛定思痛,改革企业,比以前更加谨慎,更加坚强,第二年很有可能赚300万,那么他回顾这段经历的时候,便是创业的艰辛,这是一笔财富,那么他的生活是阳光的,不会像前者那样在痛苦的日子中死去。

  走出阴天,将痛苦的回忆变成前进的'动力,你把握现在,展望未来,那么你将立于不败之地。

  那扇窗外的明月,你可知道我内心的坚强?

  宋朝时代,北方的游牧民族崛起。极富野心的金人占领宋朝北方,导致宋朝国土尽失,山河破碎,朝廷昏庸无能,当局者也懦弱不堪。但正是在这样的艰难境况下造就了一位伟大的诗人——辛弃疾。

  辛弃疾,出身于行伍之间,以武起事,却最终以文为业。他自小苦练剑法,在国家饱受磨难之际,22岁的他便拉起一支数千人的义军抵抗金人。

  他,本欲大展抱负,为国而死,却最终被困于一方天地之中。失去了手中的钢刀利剑,辛弃疾只能被迫拿起羊毫软笔。在我的理解中,辛词是用刀和剑混着心中的抱负和血泪刻成的,读他的词能听到字里行间的无声哭诉,能感受到心有不甘的无奈,能看见沙场上的浴血奋战。比如他这一首著名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做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在梦里都梦见自己驰骋沙场,大杀金人,可见他即使是在被弃用之时,照样也心系国家。本想保卫国家,守住自己的一身功绩,可怜的却是自己已有白发长出,但辛弃疾又怎会向命运低头。“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这是何等的爱国情深啊!

  “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成灾”,辛弃疾太爱国家、爱朝廷、爱百姓了,但爱得太深就成灾招灾。40年间,辛弃疾被不停地使用、闲置,但他却毫无怨言,每每得到为国家效力的机会便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即使在被闲置期间也时时刻刻关注国情民生。“过,则成灾”他终于招来许多诽谤,南宋朝廷也总共闲置了他*20__年,辛弃疾无奈,只好自我嘲笑道“君恩重,且教种芙蓉”!

  辛弃疾,对待国家有一颗放不下、关不住的心,抵抗金人有一股憋不住、使不完的劲。他,不贪图小利,不重权贵,也不谋名利,但,却求为国效力,守卫江河,体恤民生。

  当胸中的抱负难以实现之时,就只能将其在脑海中翻腾、激荡,最终化作一缕缕词魂注入进诗词之中,而这就历练出了真正的词人。

  历史产生了辛弃疾,历史也将记住辛弃疾。

  我搬到这远离城中心的地方,是的,没有喧嚣,心情不错,整理桌上的书,偶尔看到小学时买的作文书,心感怀念,翻开看,赫然一个题目吸引住了我

  ——《酒窝》。

  父亲在客厅叫我,说让我去外面找一个收废品的人,把家里的废品清理掉。我答应,随手合上这本作文书便准备出门了。

  这是临*郊区的地方,路人很少,对面是大排档,这边是公园。我便沿着路一边熟悉周围的环境一边找收废品的人。不一会儿,听到一个老人吆喝着收废品,我上前跟他谈了几句他便答应去我家收。

  一路上,我们是三个人:我、老人还有他的孙子。或许是互不相识,也或许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一路上我们都默不作声。天空昏昏沉沉,似乎孕育着一场大雨,老人拉着他孙子的手,一路走着。

  到家了,父亲早已经将废品整理好了,他便于老人谈起价钱,于是我走进房间,准备洗个澡然后去学校上课,这时外面已经下起了倾盆大雨,父亲则把老人与他的孙子留了下来,老人一再推迟不过,便也只好在我家与父亲闲聊起来。

  原来,他孙子的父母离异,都不管孩子,他只好靠收费品来维持他与孙子组成的无力又不堪风雨的“家”。父亲问:“你孙子都这么大了,不上学怎么办啊?”老人:“没办法呀,我只有收废品的这点收入,能让我们也俩吃上饱饭就不错了。”父亲无奈的叹气:“他父母难道忍心不管吗?”“他们啊,他们也要生活,都说养不活自己,怎么养小孩,把孩子丢给我这衣服老骨头呀!”……

  我穿好衣物,准备走时,才发现手表不见了,虽说手表丢了也不足以着急,可把握好时间对一个中学生来说是多么重要的事啊!不经意间,老人的口袋闪过一下,这是金属物质才发现发出的光,我不由的怀疑起这个老人。我不是瞧不起这样的人,而是我当时实在很急,才会这么想。那时,着急的我竟然硬着头皮走过去跟老人说:“把手表还给我。”老人没说话,一脸困惑。我指了下他的口袋,老人拿出来,竟然是一把金属小勺子。我顿时无地自容。父亲随即责备我,并说:“早上手表不走了,是我拿去修了。”老人竟是微笑着说:“没事,没事。”看到她的笑容,我惭愧不已。

  《酒窝》这篇文章我还没有看,但我从老人的脸上找到了最好的诠释。


高一语文必修2《离骚》教案(五)份(扩展5)

——高一语文《故都的秋》教案实用五份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故都秋的特点。

  2、引导学生把握文中情与景的关系及文章的结构。

  二、能力目标:

  让学生初步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与重点:

  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教学过程及步骤:

  一、以事例导入,点明学*重点。

  今天,我们要学*郁达夫《故都的秋》,下面我们先来分析一个事例,假如你今天心情很好,一出门就遇见阔别多年的老朋友,那么,当你现在坐在公园的长凳上听着耳边的鸟鸣时,你就会觉得鸟的叫声非常的悦耳。换一种心境,假如你今天比较倒霉,在马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这时你听到鸟的叫声就会觉得心烦。对相同的景,不同心情的人对景的感受就会不一样,那么写出来的景当然就会不同了,这就叫做“景随情异”(板书)。可见,情与景的关系非常密切,弄清情与景的关系,也是我们今天学*《故都的秋》的一个重点。

  二、通过比较阅读,了解故都秋的特点。

  下面我们先来看几首同样也是以秋为描写内容的诗歌:

  材料一:孟郊《秋怀》

  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

  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

  *上印病文,肠中转愁盘。

  疑怀无所凭,虚听多无端。

  梧桐枯峥嵘,声响如哀弹。

  材料二:刘禹锡《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 山明水净夜来霜,

  我言秋日胜春朝。 数树深红出浅黄。

  晴空一鹤排云上, 试上高楼清入骨,

  便引诗情到碧霄。 岂如春色嗾人狂。

  1、分析孟郊《秋怀》

  一问:这是一首写秋天的诗,那么诗中都写到了哪些秋天的景呢?

  明确:诗中写到了月、露、风和梧桐。

  二问:这些景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明确:月――冰,露――冷,风――寒(峭),梧桐――枯,

  梧桐甚至是“声响如哀弹”,意思是秋天梧桐脱落,风吹枯叶,瑟瑟作响,听去好像谁在弹奏悲哀的曲调。

  三问:那么,这样的秋天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

  明确:悲凉。

  2、分析刘禹锡《秋词》(两首)

  一问:在这两首诗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作者对秋天的感受?

  明确:如“胜春朝”、“引诗情”、“山明水净”、“清如骨”等。

  二问:那么,这样的秋天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

  明确:这里的秋天给人以清新的感觉,能激发人的诗情,甚至胜过春天。

  3、小结

  一问:同样是写秋天,前者悲凉,后者清新,这是什么原因?

  明确:这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所决定的,也就是“情”决定了“景”的特点,即我们前面已提到的“景随情异”。

  二问:本文《故都的秋》也是写秋天,那么,这里的秋天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是悲凉,还是清新?(要求学生对照上面两组诗,参考课文第一段的内容来回答这个问题。)

  明确:清、静、悲凉。比较接*于第一首诗。

  三、通过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感情底蕴。

  1、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富阳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本宪兵杀害。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2、写作背景

  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 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 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3、小结

  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不难看出作者感情的底蕴,特别是“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一句,明确指出了作者写这一篇文章的感情特点。了解了作者感情的特点,将有助于下面我们对本文景物特点的分析,从而能更好地把握情与景的关系。

  四、由景入情,把握情与景的关系。

  一问: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具有“清、静、悲凉”的特点,那么文中集中描写故都秋景这一特点的是在哪些段落?

  明确:从三到十一自然段。

  二问:这些段落中写了哪些主要的景?

  明确:第3段主要写了牵牛花,第4段主要写了槐树,第5段主要写了秋蝉,第6――10段主要写了秋雨,第11段主要写了果树。

  那么,作者在对这些景具体的描绘中,是如何体现故都秋“清、静、悲凉” 的特点的呢?下面先请两名同学来诵读课文3――11段落,其他同学要眼耳手脑并用,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圈出文中体现秋天色彩的词语,二是标出传递声响的物名。我们将从秋色和秋声两个角度来品味一下故都的秋味。

  先学生讨论,然后教师总结:

  秋色

  青天(蓝绿) 蓝朵(蓝色) 秋草(黄色)

  落蕊(灰白) 树影(暗灰) 灰土(灰色)

  灰沉沉的天(灰色) 青布(蓝绿)

  枣树(淡绿微黄)

  三问:那么这些色彩主要是冷色还是暖色?

  明确:冷色。

  四问:面对这么多的冷色,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你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

  明确:冷清。即课文中所概括的“清”的特点。

  五问:接下来我们来听听故都的秋声,主要有哪些声音呢?

  明确:有鸽声(飞声)、蝉声、雨声、人声。

  六问:那么这么多声响交杂在一起故都的秋是喧闹呢,还是宁静?

  明确:静。连鸽子的飞声、蝉衰弱的叫声,这些细微的声音都听得到,这就反衬了故都的静,这也正体现了我们在《天山景物记》中学到的一句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是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举一个例子,比如钟,在白天,你根本听不到它的走动声,但在晚上,夜深人静时,你便能听到清楚的滴答声,因此,假如要你写夜的静,你便可以以钟的走动声清晰可辨来衬托夜的静,这也就是以动衬静。

  七问: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飘零者,身处在如此寂静的秋天里,心里会有什么感受?

  明确:孤独、痛苦。

  八问:对,在心情不好的情况下,越静越孤独越痛苦。如果你处在这样冷清的秋色和寂静的秋天,你心里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悲凉。这便是故都的秋味。

  九问:故都的秋即使在作者那个时代,也有明艳之色,也有繁闹的景象,作者为何避而不写,而写秋天的“清、静、悲凉”?

  明确:这与作者的心境有关,前面我们在学*本文的写作背景时,曾提到作者写作的心境,简单地说,作者心情不好,所以才写出如此之景。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情与景的密切关系。

  五、分析文章结构

  以上分析的是3――11自然段,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下面我们来看看其他段落写什么。

  一问:首先我有一个问题,本文是写故都的秋,但也写到了江南之秋,主要在哪些段落?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主要在2和13自然段,目的是以江南之秋来衬托故都的秋。

  二问:那么作者是抓住江南秋天什么特点来衬托故都的秋的?在结构安排上, 为何要一前一后?

  明确:分别抓住其“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前者在第2自然段,后者在第13自然段,这 样在结构上就形 成了前后呼应。

  三问:好,从这篇文章结构来看,2和13自然段相呼应,假如1、14自然段也相呼应,那这篇文章的结构就更加严谨了,试问这两段是否有呼应?

  明确:第1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感受和向往,第14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眷恋之情,都是抒**感,“向往”是在去故都之前,“眷恋”是在离开故都之时,其实质是一样的。所以1和14自然段也构成了呼应。

  四问:最后来看第12段,这一段主要采用什么表达方式?从全文来看,这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这一段采用议论,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中国文人最突出,而秋“深味”非在中国北方莫属,这其实还是为了突出故都之秋。

  六、能力迁移训练

  练*:

  以夏天的景为描写的内容,借景抒发欢乐或苦闷的心情,但不能直抒胸臆,要学会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字数要在200―300字之间。

  具体做法:

  当堂做。一、二组同学写一篇借夏天的景抒发欢乐心情的短文,三、四组同学写一篇借夏天的景抒发苦闷心情的短文。写好后,教师抽查并将写得较好的文章通过实物投影仪投放出来,大家一起来分析和学*。

  《故都的秋》赏析

  读罢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文章里那种浓浓的秋意深深地吸引着我,那里的秋雨,那里的秋蝉,那里的秋果,那里的一切一切,都是那么的迷人,那么的富有韵味,令人遐想无限。

  作者善于抓住秋的特点来写秋,五幅图画,写“庭院读秋”,突出故都之秋的“清”;写“清晨踏秋”,突出故都秋的“静”;写“秋蝉啼秋”,连用“衰弱”“残声”“啼唱”“嘶叫”四个词,把秋的“悲”渲染得淋漓尽致;写“闲人秋叹”天灰、风凉、雨歇、云卷、天晴,突出沉重凄凉;写“柿枣映秋”,让故都之秋“悲”而且“壮”,*添了一份眷恋向往之情。在景物的着色上特别偏爱冷色,如“碧绿的天色”“牵牛花的蓝朵”“淡绿微黄枣子颗儿”,柳阴下的丝丝日光,这些单的、纯的、淡的、暗的色彩,都与作者寂寞的感受有关。

  作者注意调动不同的感觉写秋,如视觉,天是“碧绿的”,“秋草”是“尖细且长”的,如视觉作者特别选用一些很轻很细的音响,如“西山的虫唱”、悠远的钟声、“驯鸽的飞声”、寒蝉的嘶鸣、息列索落的雨声、都市闲人缓慢悠闲的微叹。这些细微响动,普通人很容易忽视,但在敏感寂寞的作者心中却留下很深的痕迹。

  作者还很细腻地展示自己在观景赏景时的感触,如:“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看“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踩在槐树的落蕊上,“感出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

  《故都的秋》起笔便见不凡,直接切入主题。“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他不远千里竟是为了饱尝一下北国古都的“秋”,其情的强烈溢于言外,又给读者留下一个大的悬念,究竟这北方的秋,因何以这样引人?

  接着作者又很简约的把文章递进开来:这古都的秋,只有在北方才能领略得到。因为“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同时,还蛮有深意的说出了一番话:“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显然,要想领略这秋,并不在于人人都懂得的都赞美的名花和美酒之美上,秋之领略,应该在哪里呢?此时,他笔锋一转,把我们带进了北方的秋天里。从常见的几样毫无关联的景物里,并列的,散散的,曲尽其妙又极研尽致勾勒出秋“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

  总的来说,《故都的秋》通篇无一“愁”字,话到唇边不言愁,但处处潜着“愁”的落寞。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

  《故都的秋》是传统的散文名篇,在散文阅读教学中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审美鉴赏训练,使学生进入审美艺术的殿堂,从而使学生体悟情与景之间的关系,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手法进而学以致用。

  但作为经典,《故都的秋》距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学生在领悟上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我以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为突破口,结合背景资料,师生互动,以品读,联想等方式进入散文的鉴赏。

  首先我先和学生一起理出文章的写作思路:作者通过对故都的秋的思念、描绘抒发了对故都的秋的眷恋赞美之情。接着设置五个总纲性问题:① 故都的秋最本质的特点是什么?② 找出带有色彩和声音的词语说说作者描绘的秋声秋色有何特点。③ 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漂泊者,面对如此冷清的秋色,倾听如此微漠的声响,你的内心会有什么样的感受?④ 北京有最富有暖色调的香山红叶,有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写没有写,为什么?⑤ 作者描绘了几幅画面?有什么特点?

  从教学流程看,我觉得设计的是较有特色的,目的是较明确的,但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课后和其他老师及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我才意识到,一则课前学生预*的并不充分,对课文内容并不熟悉,感伤、悲凉的情感没有较好的领出来;再则课堂品读的时间不够,学生没能很好的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打乱了学生的接受心理,所以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热烈。

  其实教材只是一个例子,对学生真实水*的关注才是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我应该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以学生为主体设置教学,多给学生品读的时间,让学生真正走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中去,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与开放的思维,否则,就无法达到预设的教学目的。

  “教育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体系,教学的模式绝非是一个条条框框的预设。倘若教师背着框框进课堂,无论是教师自己还是学生个体手脚都会被束缚,就不能成为活的课堂。”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在备课中多设想学生的接受能力,感受能力,多倾听学生的意见, 真正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欣赏性阅读,揣摩景物描写中所融入的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情趣,并理解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2.引导学生带着美好感情朗读,通过品味语言深入体会作家内心的美好情操,感受人文精神和故都情结。

  教材分析

  本文通过对北*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在那个时代,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的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教学的重点有二:一是指导学生通过品读,整体感知作者扣住文眼,从三个方面描写景物并赞美故都的秋,进一步揣摩景物描写中所融入的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情趣。二是引导学生带着美好感情朗读,深入体会作家内心的美好情操,感受人文精神。其中由体会作家内心的美好情操到感受人文精神是教学中应突破的难点。

  教学准备

  ①课文配乐朗诵及《秋意》排箫演奏曲录音,②秋天风光录像,③PowerPoint课件,④多媒体播放设备。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提问谈话,简介作者,导入课题

  1.引导谈话:

  现在已是秋天了,秋天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什么,中国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情景?

  中国历代诗文写“秋”,似乎总是“却道天凉好个秋”,或者“秋风秋雨愁煞人”,凄清悲愁是主流:如杜甫《月》的“天上秋期*,人间月影清”,柳永《八声甘州》“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马致远《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也有些欣喜欢快的调子:如刘禹锡《秋词一首》“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而***《沁园春・长沙》则把秋色写得生机勃勃:“万类霜天竞自由”。

  而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天,又是怎样一番情致……

  2.作者简介(PowerPoint幻灯片播放):

  郁达夫(1896-1945),名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现代作家,诗人。他出生于书香门第之家,据说他家藏书4万卷,郁达夫在少年时就全都翻阅过,打下了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基础。大学期间开始接触外国文学,又增加了丰富的外国文学与文化的素养。

  他在小说、散文、诗词文论等领域都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畅达而坦荡热情的鲜明风格。他的散文带有鲜明的自叙性质,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毫不掩饰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社会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二、引导学生从解题入手,初步欣赏,整体感受散文的情感基调和文化味

  1.解题引入:

  本篇写于30年代。题目明确而深沉:“故都”指北*。这“秋”是“故都”所特有的,因而笼罩了一种文化色彩,“故都的秋”也就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2.就题目提出问题,引入整体感受:

  本篇写了故都的秋怎样的景致?有着怎样的人文色彩?又是怎样体现郁达夫散文艺术的特点的?

  3.听赏配乐朗诵,用心体会,然后自由交流初步的整体感受。

  注意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悲凉忧郁的情绪基调、浓郁隽永的文化意蕴以及景中含情的特点,尽情畅谈。

  三、指导学生扣住文眼,整体感知景物特征

  1.许多散文都有文眼,起着统摄全篇、画龙点睛的作用。本篇正是这样,请找出来。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2.自由品读,整体感知景物特征:

  (1)作者是怎样表现“清”“静”“悲凉”的?选取哪些景物来描写故都的秋?

  ――作者写故都之秋,却选取随处可见得*常景物:

  ①清晨秋意(秋晨民居小院所见的“碧绿的天色”、青天下的“驯鸽”、槐树底漏下来的“日光”、破壁腰中的“牵牛花”和“尖细且长的秋草”等),

  ②落蕊轻扫,

  ③秋蝉残鸣,

  ④都市闲人,

  ⑤胜日秋果(结合板书)

  (2)作家所描写的故都秋天的景物有些什么独特之处?想想为什么对这些很*常的景物情有独钟(存疑)。

  ――作家不写故都的皇家宫殿和园林,也不写远*郊区众多的优美的自然风光,那些景致虽也代表了故都的特色,但似乎离老百姓的生活很遥远。他只是依凭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故都之秋,他笔下的秋色、秋味、秋的意境与姿态,都笼罩着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

  第2课时

  四、指导深入品读鉴赏,体会作家的主观感受和情趣

  1.结合朗读,揣摩作家在景物描写中所融入的生活感受和情趣?

  (1)介绍写作背景,理解“悲凉”:

  揣摩・评说

  “悲凉”本是形容消极、低落情绪的,可为什么用在赞美故都之秋的文字中?(结合练*二)

  30年代的旧中国,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也食无所安。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因此,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自己的主观情绪。他描写自己心中的“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感受;同时也是那个时代动荡风云的投射,写出的是那个时代的感伤与悲凉。

  “清”“静”是大多数作家能感受到的,也是写得出来的,未必见得奇妙,“悲凉”与秋之“清”“静”有联系而并无必然联系,这种“悲凉”,更多的是他的主观感受,恐怕也只有这样一个具有*民倾向而又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读书人才体验得到,才表现得如此细腻而深刻。

  (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的理解和评说,不求答案的一致。)

  (2)品读写景片段,感受情景交融的特点:

  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就在故都得民宅内外、胡同两旁、槐树底下,就在天上、枝头、嘴边……从这些存在于天空地面、千家万户的秋姿秋态秋声秋意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具有浓厚的北国特色的人情风物的热爱赞美,对故都之秋的神往、眷恋,可以看出作者借此流露的真切深沉的民族感情和追求淡薄、恬静、悠闲的生活情趣,也可以看出作者流露的深沉的忧思与落寞之情,那种忧郁个人遭际也由于时代风云带来的特有的“悲凉”笼罩全篇。

  结合指导品读片段(结合练*四)

  ①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感到十分的秋意。

  ②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作者调动了听觉、视觉和触觉来感受故都的秋,使写景状物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并融入了深沉而细腻的感受和情思。这些写景写人的片段和语句,细腻精彩,有情味;而且往往是寥寥数语,信手写来,无意而工。

  2.作家执著地钟爱并且赞美故都的秋,除了融情入景以外,还有一些情不自禁地直接抒写,找出来加以体会。

  ――开头两段与结尾两段,用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对比,衬托出北国之秋味道之浓和深,表达不可遏止的强烈的向往和赞美之情。而且首尾照应,回环往复,写得荡气回肠,动人心魄。

  3.渲染气氛,带着美好感情配乐朗诵

  先播放排箫演奏曲《秋梦》,并通过PowerPoint课件或录像伴放秋意画面,渲染悲凉气氛,诱导学生尽量贴*作者的心灵,与作者感情产生共鸣;朗读时要求在伴放音乐的感染下,读得舒缓、深厚、沉静,声情并茂,尽可能把郁达夫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那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的落寞,渗透在故都秋色中的悲凉,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一些优美的精警句段,要细细品味,能熟读成诵。

  ①“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如果改为“可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静和悲凉”,意思一点儿也没变,可意味、情味大变,可见作者用语的精心,在文中开头定下了一个浓重抒情的调子。

  ②排比句“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譬如廿四桥的明月……”排比兼对比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

  似乎轻巧随意,信手拈来,却颇显文采地抒写对北国之秋独特的深情。

  ③“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一折去,换得一个三之一的零头。”

  作家对北国之秋是如此的钟情,爱得如此的深和执著,简直动人心魄,也耐人寻味。

  五、引导进一步读赏、并作比较阅读,感受人文精神和中国的赏秋文化

  1.品读课文,感受人文精神

  提问・讨论・小结

  作家所观照的故都的秋,是一些随处可见的*常景物,他为什么对这些很*常的景物情有独钟?(释疑)

  (1)审美眼光与*民意识

  郁达夫从生活中体验到许多悲苦与忧愁,但是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有一颗追求***的心灵,以审美的心态和眼光来观察故都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美好的一面;他不写北*的宫殿庙宇、亭台楼阁,而是写老百姓家园和普通街道上所见之景,写出了北*下层人民和不得意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的一个侧影,他的审美眼光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作者的*民意识。

  难点突破:体会引用“都市闲人”的对话的用意

  秋雨过后,两个都市闲人穿这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从他们“咬着烟管”的举止,“缓慢悠闲”的声调,不难品出一个“闲”字;从彼此的叹答中,让我们感到他们已陶醉在彼此说话的腔调和韵味中,彼此在这种强调所唤起的有一定社会内容的落寞和感伤中。作者用这种京腔京调的*民人物来丰富自然风物,突出北国之秋的深味;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的*民以及由此决定的独特的审美眼光。

  (2)文化气息与人文关怀

  郁达夫深受中国文化的浸润,从赏景中体验和感悟到了文化气息,以热情洋溢的文字表达了对古今中外赏秋诗文、赏秋文化的珍爱。课文后半部分专用一段集中蕴蓄着这种文化气息和珍爱情感(结合朗读体会)。一篇写景散文连通历史人文――从故都的秋色里体味中国的历史人文与“秋”的深远关系,表现出作者的人文关怀,读来自然增添了许多“厚重感”。

  2.比较鉴赏,体会表达的感悟和艺术手法的异同,并感受赏秋文化与故都情结

  (1)指导朗读欣赏欧阳修《秋声赋》(用PowerPoint投影)或陶宏景《答谢中书书》(课后所附),比较二者情景交融的特点及表现手法,进一步体会郁达夫散文的文化气息,并从而感受中国源远流长的赏秋文化。

  (2)指导课后阅读老舍散文《想北*》,比较二者在描写故都风物、抒写故都情结及体现人文观照上的异同。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

  2、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3、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稿“形”与“神”的关系。

  4、根据自己的主观色彩,有意识地选择几处景物,写几个片段。

  教学重点

  1、本文写故都的秋天,为何不详写故都秋天的著名风景?

  2、本文题为“故都的秋”,文中却多次提到南国之秋,为什么?

  教学过程

  一、题解

  “故”字,饱藏着眷念热爱故都之情。“秋”揭示了本文的描写角度。全题点出地点和节令,洗练含情。很值得品味。

  “故都”表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文章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念,情中有秋的落寞。“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以情取景,以景显情,信手写来情景浑然一体。

  二、作者及时代背景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省富阳县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并曾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任教。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本宪兵秘密杀害。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茫茫夜》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出版有《达夫全集》《达夫散文集》《达夫游记》《达夫日记》《郁达夫选集》等。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云北*,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本文写于1934年8月。

  1933年至1936年,作者受白色恐怖的威胁,从上海迁居杭州。“撤退到隐逸恬恬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他过着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学*这篇课文,“要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认识作者渗透在作品中的那种思想感情的合理性。”正确地认识作者通过描写“故都的秋”所表现出来的复杂的感情。

  文旨:

  文章通过对故都的'秋的洗练、优美的描写,赞美了故都秋色的特有的美,勾勒了故都之秋的清、静又带有悲凉的情景,抒发了作者眷念、热爱故都的真挚感情,从中也流露出作者忧虑、冷落的情怀。

  三、课文结构

  (指导学生作疏理全文结构的训练)

  先依据练*的框架,作自读。然后逐层提示如下:

  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总起(第1、2自然段)

  1、写故都秋之感。清、静、悲凉令人向往。

  2、写江南秋之感。秋味不浓不让人满足。

  第二部分:分写(第3―12自然段)

  秋晨天空、秋之牵牛花

  槐树落蕊而知秋乡国有异,悲秋之感却同。

  记叙秋蝉残鸣而报秋议论

  秋雨淋人人知秋故都之秋,有它的特别之处。

  枣树秋色之奇观

  第三部分:总括(第13、14自然段)

  南国之秋,色味不如北国之秋浓。

  故都之秋,我减少寿命也要留住。

  四、组织学生讨论几个问题。

  1、作者为什么在文中多次写到南国之秋呢?

  明确:

  写南国之秋,是为了南北对比,以“南”衬“北”。作者以南国之秋的“淡”来衬托北国之秋的“浓”,以这秋的深味在南方“尝不透”,来同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作对比,这样南北对比、衬托,突出了故都的秋感人至深。

  2、 本文的“形”是什么?“神”是什么?“形”与“神”的结合点是什么?

  明确:

  本文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风物,具体说就是那五幅秋色图。“神”是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向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结合点”是“清”“静”“悲凉”。

  3、文章描绘了五幅秋色图之后,一大段议论,这段议论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

  从记叙到议论,这是从“形”到“神”的深化过程。这段议论,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从理喻的角度,进一步赞颂秋,赞颂北国之秋。

  4、如何理解文章结尾的一段话?

  明确:

  秋色是这样的好,祖国的美景是这样的可爱,联系当时国家山河破碎、内交外困的现实,作者为了保住祖国美好的东西,“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不仅抒发了赞美、眷念故都自然风物的真情,也表现出了深沉的爱国之情。

  5、文章是怎样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的?举例说明。

  明确:

  第三自然段,只是在生活的底片上对自然风物稍加点染,把它自然地再现出来,碧绿辽阔的天空,作了画背景;地面上,爬着五颜六色的牵牛花;天地之间,间或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瓦灰色的驯鸽,点缀在一大片的空白中,显得疏密得体,浓淡相宜。坐在院子里的人,手捧浓茶,举头望碧空,俯身看牵牛,耳边不时传来驯鸽的飞声。这里静中有动,绘声绘色,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之秋的质朴美和原始美完全溶合在画面之中。但是,画面上笼上了一层作家内心的主观感情色彩。 “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牵牛药的蓝朵”,而且认为牵牛花是“蓝色或白色为最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可见作家内心的孤独、冷静与淡淡的悲凉。画面中底色都是青蓝灰白等“冷色”,“驯鸽的飞声”反衬出秋晨的寂静。由此可见,这段文字能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情”与“景”达到完善的交融与统一。

  6、文中写“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息列索落”的雨声,“缓慢悠闲”的人声,同样能给人幽静的感觉,这是什么原因?

  明确:

  这是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等等,都是细小的声音,能听到这些细小的声音,就能给人以幽静的感觉,说明这个地方寂静无声。

  五、鉴赏要点

  1、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作者身处在社会环境,使他内心投下了忧虑和冷落的阴影,他追求“清”“静”,并笼罩着淡淡的“悲凉”。正因为这样,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自然也就笼罩着池一层主观感情色彩。文章不写富有“暖色”和香山红叶,也不写游人如织的园;而写作者“租人家一椽破屋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蓝色的牵牛花。”但是,“故都的秋”,又并没有因为作家的主观感情而受到扭曲,失却了它固有的特征。那牵牛花,那槐树的落蕊,那秋蝉的残声,那秋风秋雨,还有那枣子树,多么逼真,多么清晰!作者只用了廖廖数语略作勾勒,便将读者带进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显示了作家的卓越的艺术才华,它既是对北*之秋的客观描绘,又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光和反射。

  2、语言明白晓畅,简洁清丽。

  课文不用生僻的词汇,不用拗口的句式,但由于作者的精心的锤练,认真琢磨,细腻清新的叙写里,充满了诗情画意,展现了优美的画面,给人以高度的艺术享受,琅琅上口。如文中两段对槐树和秋雨后描写: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

  这两段文字象轻轻飘浮的白云,又像呆咚作响的山泉。作家用明白如话的语言,在娓娓的叙述之中,创造了无穷的诗意。这是有动有,有声有色,亦情亦景,字里行间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

  3、运用渲染、衬托的手法

  课文写故都的秋,紧扣“清”“静”“悲凉”,是通过选择的不同景物,以不同的侧面同时加以渲染刻画的。比如写北国槐树娜一段,渲染了寂静的气氛,突出了“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几句,给人以清静悠闲的感觉。“潜意识水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几句,抒发了悲秋之感,紧扣了“悲凉”。

  这些都是运用了衬托的手法,在描写某个事物的时候,用另外的和它相似或相反的事物从旁陪衬烘托,使它更鲜明更突出地显现出来。文中写到的“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衰弱的残声”“息列索落”的雨声,“缓慢悠闲”的人声,都是细小的声音,能听到这些细小的声音,人幽静的感觉,说明这个地方寂静。

  [板书]

  感受:清静悲凉

  对北国之秋的

  1、总起向往:饱尝、秋味

  江南之秋看不饱、尝不透、玩不足

  (对比、衬托)

  ①清晨院中所见的景象

  ②槐树的落蕊绘秋:清、静抒发了赞美、眷念

  记叙③秋蝉的残声悲凉故都自然风物的真

  ④秋雨话秋凉情,流露出深远的

  2、分写⑤秋树的奇景忧思和孤独感

  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深

  议论总是一样地能引起深沉、 ↓

  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化

  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

  3、总括(呼应、对比)

  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眷念之情

  (呼应)

  一、教学目的: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本文的构思,体会它结构精巧、变化多姿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了解有关语句的深刻含义和表现手法,感受本文语言含蓄优美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本文咏物抒情的写法,了解作者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这是一篇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散文,含蓄优美。借助于多读,让学生读中求解,读中悟情,读中明理,读中品味。

  三、教学难点

  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生*事迹的介绍,深入体会本文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方法

  借助于多读,让学生读中求解,读中悟情,读中明理,读中品味。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展示一常春藤盆栽图片)

  同学们知道这种盆景植物的名称吗?(常春藤)

  这是老师喜欢的一种植物,老师喜欢它的原因有两点,我先说第一个原因,那就是它的颜色――绿色。绿色是希望之色,是生命之色;它不仅是芸芸众生喜爱之色,也是文人墨客歌咏之色。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位喜爱绿色的现代散文家陆蠡写的一篇散文《囚绿记》。

  2、指明一学生上黑板写上课题和作者名字。教师给作者名正音。

  3、简介作者有关情况。

  (学生圈划、朗读课文后面注释中的有关内容)

  (二)、释题:“囚绿”就是把绿色囚禁起来。

  1、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呢?要求学生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高声朗读、轻声朗读、一个人读,找个伴儿一起读等不同形式)自由朗读课文。

  2、教师明确要求:标注段落,圈划疑难字词,或结合课后注释,或同学相互讨论,合作解决,实在不能解决的,也可当场求助老师。

  (三)、教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线索。

  1、作者为什么要囚绿?

  (因为他爱绿)

  2、他把绿“囚”牢了吗?

  (他后来把绿释放了)

  3、离开了绿,他对绿的感情又是怎样的呢?

  (他对绿充满了思念)

  教师归纳板书:恋绿 囚绿 释绿 思绿

  (四)、研读“恋绿”的部分(第1-7小节)。

  1、学生速读课文。

  指明学生找出表现作者爱绿感情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师适当引导讲解,在学生找出后,或组织学生齐读,或组织分组读,在读中与作品直接对话,感知这篇散文的语言风格。

  2、创设情境:

  假设学生是作者,要直接抒发对绿的喜爱之情,与绿直接“对话”,要求学生以课文第五小节一段话“绿色是多宝贵的啊……也视同至宝”为例,变换人称、有感情地表述,直接抒发对绿的喜爱之情。

  (五)、研读“囚绿”部分。(第8-11小节)

  1、作者因为爱绿而囚绿,课文哪些语句写出了他对绿的爱之深?指名朗读文中有关语句。

  2、教师再次展示常春藤盆栽,要求学生观察它的枝条向一个方向伸长即向着阳光方向生长的外形特点,揭示喜爱它的第二个原因,即追求光明的性格。

  提问:作者得到“绿”了吗?找出文中的有关语句来说明。

  (六)、布置作业:

  完成练*.

  板书设计:

  囚 绿 记

  陆 蠡

  本文线索:

  恋绿 囚绿 释绿 思绿

  一、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低沉的感情基调,体会作者对古都的深深眷恋的情感。


高一语文必修2《离骚》教案(五)份(扩展6)

——高一语文教学教案范文五份

【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分析、理解本诗的意象和象征意味。

⑵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2.情感目标

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诗歌的情境美。

3.能力目标

通过诵读、欣赏增强对诗歌的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诵读、意象分析、感情把握。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细雨如丝的江南,悠长寂寞的小巷,一把孤寂的油纸伞和着雨的叹息,撑出了一个青年诗人哀婉的心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戴望舒,与诗人一道去领略雨巷的风景,去追寻丁香姑娘的芬芳。请大家合上书本,闭上眼睛,我们先一起来聆听这一段录音。(36’,3min)

二、整体感知,确立诗歌感情基调

1.好,听完录音了。这首诗歌叫什么名字呢?(《雨巷》)(教师板书)大家回想一下,我们刚刚在听得时候,这首诗歌给你烈的情感体验是什么?它是欢欣鼓舞、斗志昂扬、激动人心的,还是忧愁哀伤的。没错了,这首诗歌从头到尾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忧愁,所以我们读的时候,要用什么样子的感情基调去朗读呢?(教师板书:基调——忧郁、哀怨),那么我们读的时候要用什么速度来读啊?(生回答),对了,一般来说,如果是表达比较热烈奔放的感情,我们读的时候语速要稍快一点,但是如果是表达这样一种忧郁、哀怨的感情(手指黑板),我们读的时候要用比较缓慢的语速来读。好,请大家翻到课本45页,我们请一位同学来试试看,朗读一下这首诗歌的前两节,请哪位同学呢?我们班哪位同学是朗诵高手?(生朗诵)(1min)(总7min)

2.读得怎么样?(好)掌声鼓励。

读诗歌我们主要是注意一些节奏停顿。在一些你觉得需要重点突出的地方,就应该适当地加以停顿或者是读重音,这样就会使得这首诗歌更加地有韵味,我来试试看,好不好?(2min)。好,接下来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自由朗读,一定要放开声音来读,想象一下,你就是诗歌中的“我”,此时此刻,下着淅淅沥沥的雨,而你正撑着伞,走在青苔斑斑的石板路上。(3min)(一、二总13min)

三、品味诗歌意象(12min)

1.好,时间到。我们已经完整地读完这首诗,大家找找看,这首诗里边,总共描写了多少位人物?(两位)分别是谁呢?(“我”和“姑娘”)没错了,那我们在讲前边的诗歌时,用了一个专门的术语,我们说这个术语是用来形容诗词中所描写的具体事物,这个术语是什么呢?(意象)(板书),所以,这首诗歌中出现的意象,从人物方面来讲,就有“我”和“姑娘”(板书),那在诗歌中,“我”和“姑娘”有着怎样的联系呢?“我”在悠长的雨巷中彷徨,是为了什么呢?是希望逢着姑娘。说明“我”是想要追寻这个姑娘。请大家找找看,诗歌中用了哪些语句来描写这个姑娘?待会我请同学来回答。一节一节地找。(1min,总3min)

2.好,请一个同学来找出诗歌中描写姑娘的语句。

第一节: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第二节: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哀怨/彷徨;第三节:彷徨/撑着油纸伞/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第四节:静默地走*/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像梦一般地飘过(“太息”什么意思啊?叹息的意思);第五节:静默/走尽这雨巷;第六节: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第七节: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2min)

3.我们从刚刚同学的回答可以看出,诗人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写姑娘,描写姑娘的动作,描写姑娘的情绪,他还用了许多别的意象来衬托这个姑娘,首先他写到,姑娘是出现在一个什么地方?(雨巷)好,请大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细雨朦胧中,你走在这条悠长悠长又寂寥的巷子里,这里远离尘嚣,远离热闹,你的脚下,踩着幽暗的、湿漉漉的青石板,透着寒气,透着冷清。在这样的一条雨巷中,你感觉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么样?(朦胧的、阴沉的)所以,雨巷这个意象,首先给我们规定了这个姑娘出现时候的大环境,是朦胧的、阴沉的。

4.我们也知道,这首诗歌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写姑娘,但是,我们从这些描写中,是否看到了姑娘的样子,她是大眼睛呢还是丹凤眼,她是圆脸呢还是瓜子脸,我们看得到吗?(看不到)。不仅我们看不到,诗人也看不到,为什么呢?因为她撑着一把油纸伞。请同学们注意这把油纸伞。在你的印象中,你在哪里见到过油纸伞。(电视中),对了,而且往往是一些以古代人们生活为题材的电视剧,因此呢,油纸伞具有复古、怀旧在特点(单独提问),这样一把伞出现在姑娘的肩上,更加给这个姑娘增添了一层神秘、朦胧的色彩。(3min)

5.而在首诗歌里边,诗人还多次用了同样一个比喻来形容姑娘,他将姑娘形容成什么呢?丁香,她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她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所以丁香也是我们这首诗歌中的一个重要意象(板书:丁香)。丁香是一种?(花),没错了,丁香花。那假如这样,我换成别的花,牡丹花、玫瑰花,行不行啊?(不行)为什么不行啊?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了解丁香这个意象在文学作品中的含意。

丁香一般是开在暮春时节,花的颜色主要有两种,淡紫色和白色,开花的时候有一种淡淡的芬芳,它给人一种柔弱、纯洁、素净的感觉。所以,在古典诗词中,丁香一般象征着美丽、高洁。另外一方面啊,我们刚刚讲了,丁香是开在暮春时节,也就是春天快要结束的时候,再加上它虽然娇美,但是非常容易凋谢,所以古人对着丁香,容易伤春,因此,丁香又可以用来象征愁怨。

在我国的古典诗词中,就有不少有关诗句涉及到丁香,比如说李商隐的《代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还有南唐李璟的《浣溪纱》中的“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这些诗句啊,都是将丁香和愁怨联系在一起。

回到我们这首诗歌中,丁香般的姑娘并不仅仅指这个姑娘有着丁香一样的愁怨,还说明了这个姑娘有着丁香一样地美丽,丁香一样的高洁,丁香容易凋谢,以丁香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离去的。(3min)

6.我们再看到诗歌中的另外一个意象——“我”。我在寂寥的雨巷中独自彷徨,希望能够逢着一个丁香般的姑娘,终于,姑娘出现了,她也跟我一样,撑着油纸伞。姑娘慢慢地走过来,越走越*,我感觉到她投来太息般的眼光,可是,正当我想说句什么话的时候,她跟我擦肩而过,而且,慢慢地远离我,越走越远,消失在雨巷的尽头。只剩下我,仍然独自撑着油纸伞,彷徨在雨巷中,继续等待,继续追寻。在这首诗歌中,我是以一个等待者,一个追寻者的姿态出现的。(1min)

四、探寻诗歌主旨(4min)

1.所以啊,有人认为,这首诗歌是一首爱情诗,是一首男子追寻、等待姑娘的诗歌,但是另外一方面,又有人有别的看法了,他们认为,这首诗是一首政治诗,诗歌中的这些意象,雨巷、丁香姑娘,都有它们独特的政治象征。你们赞同哪一种看法呢,这首诗究竟是一首爱情诗,还是一首政治诗?下面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小组讨论,请各个小组选出发言的代表,你们小组赞同的是哪种看法,为什么?

2.小组代表发言。

组A:我们小组认为是爱情诗,这首诗已经明确地写清楚了我希望能够遇到丁香姑娘,虽然这个爱情故事的结局不完美,但是我还是站在原地等待着丁香姑娘。(有道理,所以这是一首爱情诗)

组B:我们小组也认为是爱情诗,因为在诗里边看不出政治因素。(确实,诗歌里边没有任何明确的写政治的语言。其他小组呢,有没有不同看法的?)

组C:我们小组的成员认为是爱情诗,但是我自己觉得是政治诗。(为什么?)戴望舒所处的时代比较多战争,社会环境也比较乱,可能作者当时想表达什么,但是又不敢明明白白地说出来,所以只能写得比较朦胧。所以我觉得表面上是爱情诗,实质上是政治诗。

3.能够坚持自己的看法,非常地不错。刚刚我们同学提到了一点,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分析这首诗歌主旨的时候他联系了作者身处的社会环境、时代背景,这种方法,早在几千年前,孟子提出过,他说,读任何一篇作品,都要做到知人论世,要研究作者的身*,要研究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首诗歌的作者是——戴望舒。(出示ppt)

4.戴望舒(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原名戴梦鸥。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学学*法文,开始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1926年参加共青团。《雨巷》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__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

5.1927年的白色恐怖,使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高峰堕入了深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入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雨巷》也可以是一部分进步青年的这种心境的反映。雨巷这个朦胧阴沉的意象,正象征着此时黑暗的社会现实,而丁香姑娘,是他们美好理想的象征。

关于这个时期进步青年的这种彷徨,我们在学*必修一的时候讲过一篇散文,作者在当时也是身处于这种彷徨中。是哪一篇课文啊?《荷塘月色》。

6.刚才我们已经讨论了姑娘的象征意义,那么,她究竟是象征着爱情呢,还是象征着革命青年的美好理想呢,我们无法确定。这首诗歌充满着象征色彩的,对它的这些朦胧意象,我们可以有不同的解读。而这首诗歌的主旨是指对于爱情的追求呢,还是对于美好革命理想的追求呢,我们无从知道,都有这个可能性,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要言之成理都可以。我们能够确定的是,这个姑娘是美丽高洁的,她可以是任何美好事物的象征。

五、感受诗歌音乐美

最后我们从形式方面来感受诗歌的音乐美。这首诗是1928年发表在《小说月报》上面的,当时《小说月报》的主编叶圣陶看完这首诗之后,就给戴望舒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说,《雨巷》这首诗“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这个评价是非常高的。确实啊,这首诗歌听起来悦耳、和谐,读起来一唱三叹,迂回反复,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感受呢?我们一起来找找看。

A.我们都知道,诗歌读起来琅琅上口,在音节上面必须——押韵。这一点这首诗歌可以说是做得非常成功的。这首诗歌主要押一个韵,大家看看能不能找出来。没错了,ang,而且,不仅是节与节之间押韵,每一个小节的内部,相隔不远的行里重复一次韵脚,比如说,我们看第一小节,押ang韵的主要有哪些呢?(巷、娘);再看第二小节,(芳、愁)。其余的五个小节也是这样子。诗人有意地使一个音响在人们的听觉中反复,不断地在我们的耳边构造回荡的旋律。

B.从全诗看,第一节和最后一节除“逢着”改“飘过”之外,其它语句完全一样,这样,同一主调在诗中重复出现,首尾呼应,不仅加重了诗人彷徨苦闷的心境,也增强了全诗的音乐性。

C.另外,语言上用反复,如“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诗人不断地迂回往复,使一个寂寥而又哀伤的旋律紧紧萦绕在我们的心头。

单从这三点来看,这首诗歌能够给我们这样强烈的心理体验,也是必然的。

六、齐读诗歌

下面我们一起来朗读这首诗,再次来感受这首诗的音乐美。

七、拓展: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

这节课我们鉴赏了《雨巷》这首现代诗歌,但这个不是最重要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通过这节课的学*,来掌握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这节课的学*步骤,试试看能不能概括出鉴赏现代诗歌有哪些方法。当你看到一首陌生的诗歌时,第一步应该怎么做?

1.诵读,整体感知。(读诗)没错了,读,读了一遍没有感觉,再读。

2.确定诗歌感情基调。读到你能够确定出诗歌的感情基调为止。

3.品味诗歌意象。那么,感情基调我们已经确定下来了,第三步应该怎么做呢,没错了,分析诗歌的意象。

4.知人论世。那分析诗歌意象的时候,我们还要注意结合作者的身*和作品的时代背景来分析,用一个成语来讲就是知人论世。

5.探询诗歌主旨。而从对意象的分析和对作者身*和时代背景的了解,又有助于我们分析诗歌的主旨。

6.感受诗歌语言美。最后一个步骤,还应该对诗歌的语言进行分析。

这就是鉴赏现代诗歌的几个基本的方法,大家在以后的学*中要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用这些方法来鉴赏别的诗歌。今天的作业呢,就是请大家根据我们归纳出来的这几个方法,分析《每课一练》42页第三题艾青的这首《礁石》。

八、小结

这节课我们共同阅读欣赏了戴望舒的《雨巷》,我们在读诗歌的时候感受到了它这种忧郁、哀怨的感情基调,我们还分析了这首诗歌的五个主要意象,品味了诗歌的内容,我们还根据姑娘这个意象探讨了诗歌的主旨,最后,我们通过对诗歌形式、语言的分析,感受到了诗歌的音乐美。这首诗歌,还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探讨和分析,这些就留给大家课后自己去品味。

  高一语文教学教案 2

教学目的:

1.了解孙犁的创作风格和创作成就。

2.体会文章景物描写、人物对话的特色及其对展开情节、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主题的作用。

3.领略冀中抗日根据地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精神。

第一教时

教学重点:

解题;讲析景物描写和情节结构特色。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中秋节的晚上,嫦娥偷吃了仙药后不由自主地往上飘,就在她离月宫还差一步的时候,随身佩戴的宝镜却掉了下来,这块宝镜摔成了大大小小的99个碎片,于是地上便有了大大小小99个水淀。(板书课题《荷花淀》)荷花淀便是其中的一个淀泊,它属白洋淀水域,白洋淀又名西淀,属河北省安新、伍丘、高阳、雄县、容光焕发城5县(市)所辖。这是一片面积为五百*方公里的水域,淀周堤埝环绕,淀内地形复杂,纵横交织着3700条沟壕,把淀面分割成43个大大小小的淀泊,形成淀内有淀、淀间大小沟壕相通的水网泽国景观。

《荷花淀》可以说是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一提起战争,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硝烟弥漫、血肉横飞,但在本文里又是怎样一副截然不同的战争场面呢?

本文写于1945年春天,是孙犁“在延安的窑洞里一盏油灯下,用自制的墨水和草纸写成”的,最初发表在《**日报》副刊上,反响很大。孙犁自己还说“这篇小说引起延安读者的注意,我想是因为同志们长年在西北高原工作,*惯于那里的大风沙的气候,忽然见到关于白洋淀水乡的描写,刮来的是带有荷花香味的风,于是情不自禁地感到新鲜吧。当然,这不是最主要的,是献身于抗日的战士们,看到我们的抗日根据地不断扩大,群众的抗日决心日益坚决,而妇女们的抗日情绪也如此令人鼓舞,因此就对这篇小说发生了喜爱之心。”

二、作家作品:

孙犁(1913――1996),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县人,现代作家。年轻时就读于保定育德中学,中学毕业后流浪北京,当过店员。1936年在白洋淀边的安新县同口镇做小学教员。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晋察冀根据地从事革命文化工作。1944年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工作。**后,在《天津日报》工作,注重发现和培养文学新人,并坚持写作。曾任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白洋淀》、《荷花淀》、《采蒲台》、《嘱咐》,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

孙犁小说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被称为“诗体小说”。他和作家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特点: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之为“荷花淀”派。

三、分析景物描写特色:

1.提问:这篇文章没有惊险的战斗故事,也没有缠绵的爱情情节,甚至没有留下一两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却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艺术感染力呢?它给人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又是什么呢?

学生讨论回答。

明确:给人们留下最深刻的美感印象是那一片充满生机、充满活力、象征着人的美好追求、美好愿望的荷花荷叶组成的美丽坦荡的荷花淀。这是一副纯美的画面,荷花荷叶是画面的主体,人物只是融入画面并融入荷花荷叶的精魂,这正是《荷花淀》的真正艺术魅力所在,这也正是把生活高度艺术化、审美化的结晶。

2.提问:作者为故事情节的展开提供了一个什么样的典型环境呢?

让学生找出描写段落:

明确:首先,描写月色下的水乡景色。第1段和第3段。

第1段开头3句点明了时间、空间和劳动对象,语言简练、动听、优美,不仅写了环境,还反衬出环境的主人的勤快利落。

第3段通过水生嫂眼光的引示,展示了院内院外的基本色调:洁白、银白、透明。水生嫂身子下面编成了一大片*,在皎洁的月光下,“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这两个充满想象的比喻,把水生嫂的劳动场面诗化了。

这两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①描写了芦苇、荷花,这与后文的荷花淀伏击战的环境有密切关系。②正因为白洋淀如此美丽可爱,所以人民热爱她,决不容许日寇来侵犯。这都为以后小说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

其次,描写日光下的水乡风光。第61段。

作者运用巧妙的比喻富有诗意地描写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象“铜墙铁壁”高高挺出的荷花箭象“监视白洋淀的哨兵”严阵以待,这威武雄壮的景色,不仅突出了水乡游击战的特点,暗示出在这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即将发生一场激烈的伏击战,而且写出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的心里和克敌致胜的信心,洋溢着歌颂人民战争的思想感情。

到此,全部画面融为一体,由朦胧逐渐完全清晰,由暗示而至直接展现,前后画面递进,具有流动感,又层次分明,显得意境纵深而高远。概括起来说,荷花淀的景物是美丽的,水和天,荷和苇无一不美,明丽清纯,让人心醉。这么美的家园,谁人不爱!怎么肯让敌人蹂躏!这就找到了景和情的契合点。这么美丽的一方水土,当然会养育一方英雄儿女,他们美丽的身心不容玷污,他们*时有多少温情,战时就会有多少勇气,这是景和人的契合点。

四、分析情节结构:

提问:作者淡化了传统的小说模式,以抒情见长,不以情节取胜,他精选三个生活片断来抒写对水生嫂等一群青年妇女的赞美之情。请快速概括这三个生活片段的内容。

夫妻话别、探夫遇险、助夫杀敌

五、布置作业:

文中对话描写的特点。

  高一语文教学教案 3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绮窗()魂牵梦萦()酒阑灯灺()()

铩羽而归()谪居()方兴未艾()

含辛茹苦()蕞尔()翰苑()

2、下列词语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谬误 杀戮 姓缪 背谬

B、啜泣 拾掇 连缀 辍学

C、缔造 谛听 棠棣 根深蒂固

D、矫健 娇羞 骄傲 矫情

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功败垂成安土重迁濡染风*搭赸

B、田塍篱角缔造和*飘洋过海遣戍

C、桑梓之情休戚相关惨淡经营寄藉外洋

D、方兴未艾鹏举鸿飞瀚苑名流沧海桑田

4、下列各句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各有其截然不同的背景、色彩和内涵,不可一概而论。

B、自古以来,有家难归,有国难奔者如屈原、贾谊、张俭、韩愈、苏东坡,址至康有为,真可以说无代无之。

C、只有少数中的少数,个别中的个别,在亿万分之一的机会里冒险成功,如坐春风,衣锦还乡。

D、故乡的山山水水,花鸟虫鱼,一丝一缕,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

5、下列句子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比灾难、战争更使人难以忘怀的,是放逐:有家难归,有国难奔。

B、他在赴戍登程的悲凉时刻,口占一诗,告别家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C、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此中情味,离故土越远,就体会越深。

D、海天茫茫、风尘碌碌、酒阑灯灺人散后,良辰美景奈何天,洛阳秋风,巴山夜雨,都会情不自禁地惦念它。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一项是()

A、多少人仗着年少气盛,横下心,向依依不舍的家乡告别,万里投荒,去开分明事业,追求荣誉,寻找理想。

B、战争不但造成田园寥落,骨肉分离,还未免导致道德崩坏,人性扭曲。

C、林则徐这位揭开中国*代史开宗明义第一章的伟大爱国前贤,为了严禁鸦片,被获罪革职,遣戍伊犁。

D、异乡人这三个字,听起来音色苍凉;他乡遇故知,则是人生一快。

7、在横线上填写上句或下句。

(1)君自故乡来,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不敢问来人。

(3)停船暂相问,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还乡须断肠。

(5)________________,收取关山五十州。(6)羁鸟恋旧林,________________。

乡土情结

柯灵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逢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结。

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根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在听祖母讲故事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濡染着同一的风*,千丝万缕沾着边。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摩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

“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但人是不安分的动物,多少人仗着年少气盛,横一横心,咬一咬牙,扬一扬手,向恋恋不舍的家乡告别,万里投荒,去寻找理想,追求荣誉,开创事业,富有浪漫气息。有的只是一首朦胧诗,——为了闯世界。多数却完全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许多稚弱的童男童女,为了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要求,被父母含着眼泪打发出门,去串演各种悲剧。但乡土的梦,却永远追随着他们。浪荡乾坤的结果,多数是少年子弟江湖老,黄金、美人、虚名、实惠,都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

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树高千丈,落叶归根。但百余年来,许多人依然不得不离乡别井,乃至漂洋过海,谋生异域。有清一代,出国的华工不下一千万,足迹遍于世界。美国南北战争以后,黑奴**了,我们这些黄皮肤的同胞,恰恰以刻苦、耐劳、廉价的特质,成了奴隶劳动的后续部队,他们当然做梦也没有想到什么叫人权。为了改变祖国的命运,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发轫于美国檀香山,第一代***人,很多曾在法国勤工俭学。改革开放后掀起的出国潮,汹涌澎湃,方兴未艾。还有一种颇似难料而其实易解的矛盾现象:鸦片战争期间被割弃的香港,经过一百五十年的沧桑世变,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这是何等的盛事!而一些生于斯、食于斯、惨淡经营于斯的香港人,却宁愿抛弃家业,纷纷作移民计。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各有其截然不同的背景、色彩和内涵,不可一概而论,却都是时代浮沉的侧影,历史浩荡前进中飞溅的浪花。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不忘桑梓之情,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做了慷慨的奉献。香港蕞尔一岛,从普通居民到各业、绅士爵士、翰苑名流,对大陆踊跃捐助,表示休戚相关、风雨同舟的情谊,是*在眼前的动人事例。

“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此中情味,离故土越远,就体会越深。科学进步使天涯比邻,东西文化的融会交流使心灵相通,地球会变得越来越小。但乡土之恋不会因此而消失。

  高一语文教学教案 4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2、反复诵读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

3、把握中心意象,深入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反复诵读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

2、把握中心意象,深入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鉴赏诗歌的方法:

一、知人论世。

二,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抓住意象

意象:诗歌中蕴涵着诗人思想情感的景象或物象。

意境:由意象营造出的客观景物和主观情感相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或氛围。(幻灯)

在诗歌中,由一个或几个意象所形成的氛围,这个氛围有一个特定的名称:意境。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营造了一个宁静,幽深,略带感伤的意境。

二、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中国现代诗人。1925年入上海复旦大学学*发文,开始受法国象征派影响。1928年开始创作现代派诗歌。著有诗集:《我的记忆》(《雨巷》收入其中)《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影响,意象朦胧、含蓄。代表就是《雨巷》。代表作是《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短暂的一生,很不*静。小时候一场天花,在他脸上留下疤痕,生理上这种缺陷,常常使他变成别人奚落的把柄,即使后来在诗歌上取得一些成就,但还是常常受到来自同行的嘲笑。文学上刚有点成就时,他喜欢上好友施蛰存的妹妹施绛*,但并没有得到回应。戴望舒以跳楼相要挟,最后勉强答应和他订婚,但要结婚条件是:要他出国留学,有一份稳定的收入。迫于无奈,1932年他去法国,当时生活很困难,靠翻译生活。三年后听到施绛*移情别恋的消息,他匆匆回国。结束了他*八年的恋情。第二年,1936年,与小他12岁的穆丽娟结婚,这场婚姻仅维持四年。1940年俩人离婚。两年后,戴又与小他21岁的杨静结婚。生了两个女儿,到1948年又以离婚结束。建国后戴望舒被安排到国家新闻出版署工作,负责法文翻译,但此时他哮喘病非常严重。1950年二月去世。)

被誉为\"雨巷诗人\"的戴望舒,以短暂而传奇的人生,代表了一代中国抒情诗人的内在品质,以至在他离世50多年后,诗歌依然名重诗坛,今天我们来学*这首做能代表他的人,最能代表他的成就的《雨巷》。

三、赏析全诗。

(一)听朗诵,正字正音(幻灯)

彷徨(páng huáng)

彳亍(chì chù)

颓圮(tuí pǐ)

寂寥(jì liáo)

惆怅(chóu chàng)

(二)学生自读诗歌,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谈谈自己的初读体验。整体感受诗歌。

师引导:你觉得这是一首什么诗,你认为它美吗,美在何处?

(意象美、意境美、音节美,至少要说出音节美:押韵、复沓、重叠)

(目的,引导学生自读*惯,自己理解诗歌。)

(三)再读本诗(找学生读)

1、说说你所感受到的《雨巷》的氛围。

诗歌是依靠形象来传达思想感情的,雨巷是如此的凄清、哀婉,是哪些意象共同组成了这一情境呢?你能否展开想象勾勒一幅“雨巷”中的图景?

2、同桌交流,找出本诗的意象。(幻灯)

明确:丁香、雨巷、油纸伞、篱墙,

3、首先看题目,这首诗最明显的意象就是“雨巷”: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