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谏太宗十思疏教案(精选5篇)

首页 / 教案 / |

  高一语文谏太宗十思疏教案 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辨析“安、信、求、治”等多义词的词义;积累文言虚词“以、哉、所”的用法;区别文中“根本、以为、虚心、纵情”等古今异义词的含义。

  2、领悟“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虚心以纳下”的道理及“十思”的积极意义。

  3、学*魏征的高超的劝谏艺术。

  能力目标

  1、掌握作者反复开异,循循善诱的高超的劝谏艺术,不断提高学生的说话技艺。

  2、在理清文章思路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德育目标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苦乐观;虚怀若谷,虚心纳他人建议;勤俭简朴,继承优良传统。

  教学重点

  1、掌握“浚、殷、冲、牧、壅、谬、董、振”等文言词的义项。

  2、理清思路,理解“十思”内容及其意义。

  3、学*文章用比喻说理,生动形象的特点,体会作者在遣词造句上整齐而富于变化的风格特征。

  教学难点

  1、文章第三段的内容理解。

  2、引导学生背诵全文。

  教学方法

  1、朗读法(在反复朗读中,理解句意,体味语气,加强记诵)

  2、问答法(如对文章第1-2段浅显内容的分析理解)

  3、讨论法(如对文章第3段较深难内容的分析理解)

  4、探究拓展法(课内适当穿插一些文句训练,拓展学生思维)

  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课程:

  一、导入新课:(故事导入)

  据说唐太宗李世民非常喜欢鸽子,有一天,有大臣给他孝敬了一只非常可爱的鸽子,当他正玩得高兴的时侯,魏征求见,急得他把鸽子左放右藏就是找不着合适的地方,无奈之下就背过双手,抓在手里,不想一翻长谈之后鸽子不幸捂死,留下他独自感伤。

  提问: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问题?为什么?

  投示:太宗怕、敬重魏征。

  二、作者简介(多媒体显示)

  魏征(580-643),字玄成,巨鹿曲阳(现在河北省晋县)人。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少年孤贫,有大志。隋未参加李密义军,后随李密投唐。太宗即位,授以谏议大夫。由于他生性刚直,善于直言诤谏,竭诚以事太宗,因此深得信任。唐太宗“数引征入卧内,访以得失”。魏征一生先后上书二百多次,达数十万言,大都被采纳。他死后,唐太宗悲痛不己,亲自为他写了碑文,并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这足见魏征在当时的影响。

  衔接语:魏征是以善谏著名的,善在何处,谏有何妙,今天我们就来学*他的《谏太宗十思疏》。

  三、解题

  谏:规劝

  十思:十条值得思考的情况

  疏:古代臣子向帝王陈述自己意见的一种文体。

  衔接语:魏征向太宗规劝了十条值得思考的情况,那他为什么,在什么情况下提出的呢,我们先了解一下背景。

  四、背景介绍(多媒体显示)

  唐朝初年,唐太宗常以隋朝的**为戒,不收过分使用民力,能够节私欲,明赏罚,广开言路,积极纳谏。到了贞观中期,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逐渐富裕,加以对外战争年年胜利,边防巩固,国威远扬,于是在一片文治武功的欢呼声中,唐太宗渐渐骄奢,渐渐忘本,开始对百姓作威作福起来。尽管“百姓颇有怨嗟之言”可是这声音早被朝野上下歌功颂德的欢呼声淹没了。正直的魏征对此深感担忧,贞观十一年(637)从三月到七月,五个月内他一连给唐太宗上了四疏,劝太宗“鉴彼之所亡,念我之所以保”,励精政道,巩固统治。《十思疏》便是四疏中的一篇,阐明了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道理。据说太宗看到奏疏后非常感动,于是写了《答魏征手诏》,称赞他“诚极忠款,言穷切至”,表示从谏改过。

  五、指导诵读

  听录音,学生纠正字音、注意断句,同时体会思想感情。后找一学生试读(任挑一段),教师指点方法。

  六、疏通文意:

  衔接语:学*文言,大纲的要求是能借助工具书和文下注释,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积累文言现象,那么同学们考虑一下,理解词句含义、积累文言现象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学生讨论后明确:实词、虚词、一词多义、通假、古今异义等。

  1、师生共译第一、二段:疏通文意,重点解释实词、虚词、古今异义

  2、学生齐读第三段后以前后桌4人为一学*小组自主探究学*,学生质疑,引导学生作答

  要求:①同学间互相的探讨,解答疑难。

  ②个别较难的翻译,同学间解决不了的,提出来全班讨论。

  ③按类别归纳。(投影出示本文文言现象积累)。

  3、文言句子的翻译:(教师指导学生翻译,并渗透方法)

  例:①振之以威怒振通震,威吓,用威风怒气来吓唬

  方法:a、抓关键词,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b、单音词语双音替

  c、倒装语序倒过来。

  ②臣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七、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衔接语:魏征是一代名臣,他们中的治国境界是什么?(学生答:文武并用,重拱自治),君王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做到什么(十思)

  ①投影出了十思内容,学生集体朗读。

  ②提问,十思侧重于规劝皇帝不要做到什么?对我们有无启发?

  衔接语:作者提出的十思,语语坦诚、字字惊心,太宗之所以最终能接受践行,并不仅仅是魏征的赤胆忠心,更由于他巧妙的思路与说辞它在一、二段已为十思铺*了道路。

  ③找一学生读第一段,提问:文章先以什么引出话题,提出了什么观点?

  分析:比喻、提出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观点

  衔接语:观点只是魏征一家之言,不足以让人完全信服,那么怎样才能让其观点有据可依呢

  ④学生自读第二段,提问:作者概括了一条什么普遍规律?

  分析:

  借鉴古人论述,将君与民关系比作水与舟,多方论证居安思危重要性,切中要害、令人警觉,那么如何居安思危呢?顺其自然的作者提出了十思。

  学生分析教师总结,本文思路:

  思考清晰,先说人君当思,为何要思,后谈思什么,环环紧扣,也把魏征高超任讽谏艺术体现的淋漓尽致。

  八、鉴赏高超的劝谏艺术:

  ①从思路上看,妙在何处?(先深入浅出分析思之重要而后投十思,易接受)

  教师分析:其实联系到我们的写作,那就是不一定要开门见山,而荡开一笔,打伏笔,蓄势,则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②从文章的用语上能否分析一下他们的高妙之所在?明确、下愚、明哲、臣闻(而非臣以为)

  点拔:魏征在讲谏时,有着清醒的头脑。他虽然知道太宗是很懂得“忠言逆耳利于行”的。但在等级森严的封建时代,他没有因太宗对自己的赏识而得意忘形。仍是坚持一贯的谨言慎行。文中语言真诚谦虚,委婉而又通达,合情而又合理,极富艺术魅力,难怪唐太宗会从善如流呢。

  ③与《忌讽齐王纳谏》对比讽谏艺术之不同?

  九、思维拓展

  当今社会,我们虽然政通人和,国富民强,但也存在一些骄傲忘本的人民的父母官们,他们用自己腐败的双手写下了共和国最不协调的音符,请同学们试举一些例子,而后根据存在问题也给他们写上几点值得思考的问题。

  十、课文总结:

  “读史使人明智”一千三百年后的今天重温《谏太宗十思疏》,不仅要体味它流畅艺术的文气,还应从字里行间去感受一代忠臣魏征为使唐王朝长治久安而敢于直谏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愿生活在新世纪的同学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时刻胸怀一颗火热的报国心!

  十一、布置作业

  ①积累本文中的文言知识。

  ②针对文中的某一哲理性语句谈谈自己的体会并写成文字。

  十二、板书设计:

  高一语文谏太宗十思疏教案 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本文多用比喻说理的手法,体会对偶句、排比句的风格特征。

  能力特征:掌握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高超的劝谏艺术,不断提高学生的说话技巧。

  德育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苦乐观:虚怀若谷,虚心纳他人意见。

  教学要点:

  1、学*本文作者真诚而委婉的'劝谏艺术。

  2、品味本文语言特色。

  教学方法:

  1、问答法。

  2、探究拓展法。

  教学过程:

  一、巩固背诵。(学生先根据内容层次试背,再齐背。)

  二、根据课文内容默写填空:(略)

  三、导语设计

  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多少忠臣义士,忠心耿耿,尽忠进谏,结果呢,有的被挖心,有的被放逐。比干、屈原悲惨的故事,千古流传。但是,唐代著名谏官魏征进谏唐太宗,却大多被采纳,不但没有招来杀身之祸,还经常得到唐太宗的表扬。魏征写了《谏太宗十思疏》上奏后,唐太宗非常赞赏,亲手写诏书嘉许魏征,并放置案头,以资警惕。

  四、研*魏征高超的劝谏艺术。出示投影:

  (一)作者为什么称自己为“下愚”,称唐太宗为“明哲”?

  (二)能否将“臣闻”改为“臣以为”?

  (三)能否删去文中“承天景命”一句?

  (四)能否将“诚能见可欲”改为“是故见可欲”?

  小结: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真诚谦虚、委婉而又通达。

  五、品味语言特色:

  1、委婉谦虚。

  2、多用比喻,生动形象。

  3、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文中的对偶句、排比句,谈谈其表达效果。

  对偶句: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排比句: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小结:骈散结合,华美流畅。

  2、画线句的出处,说说引用的作用。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出自《诗经大雅》“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载舟覆舟(出自《荀子王制篇》“君则舟也,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诚能见可欲(出自《老子》上篇:“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引用了《易经》“卑以自牧”的意思。)

  垂拱而治(出自《尚书成武》“垂拱而天下治。”)

  小结:“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金”“字字有出处”“事事有依据”

  (强调积累下列成语:局安思危、戒奢以俭、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垂拱而治、纵情傲物、载舟覆舟、长治久安、竭诚待下)

  六、延伸拓展。

  下面是宋代洪迈《容斋随笔》中的《魏郑公谏语》,请与课文作比较阅读,并回答文后问题。

  魏郑公谏止唐太宗封禅,中间数语,引喻剀切,曰:“今有人十年长患,疗治且愈,此人应皮骨仅存,便欲使负米一石,日行百里必不可得。隋氏之乱,非止十年,陛下为之良医,疾苦虽已yì(此字打不出,“刈”字去掉右边)安,未甚充实。告成天地,臣切有疑。”太宗不能夺。(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5年10月版)

  从课文及此文这两处你可看出魏征劝谏有什么特点?请稍作展开,用自己的话表述。

  明确:从这两处可看出魏征劝谏不但有大勇,还有大智。他很讲究劝谏艺术,善于用比喻来说理。课文《谏太宗十思疏》一开始就是比喻,用“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引出道理:积累道义是治国之本。本文则以“十年长患”来比喻“隋氏之乱”,以“疗治且愈”“日行百里必不可得”来说明“告成天地”(封禅)之事的不可行。魏征劝谏确实是“引喻剀切”,得体动人,能让唐太宗心服。

  七、课文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反复诵读,我们逐层领悟了作者高超的劝说方法和积极的治政、修身思想。文言文中有不少蕴涵着传统文化精髓的佳作,领悟它、掌握它,对于我们奠定语言功底及文化功底,都有直接的益处,它会让我们享受终身。

  八、作业布置。

  1熟练背诵全文。

  2请结合上学期学过的《烛之武退秦师》《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等篇目,谈谈你对文学史中烛之武、邹忌、触龙、魏征等论辩艺术的感悟,他们的才能何在?说辩技巧何在?成功的奥妙何在?

  3古人的说辞奥妙无穷,对于处在现代社会中的现代人,对于面临现代社会复杂的人际关系的现代人,不断提高说话技巧,有何借鉴意义?

  高一语文谏太宗十思疏教案 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本文先设喻明理,然后据事发挥,最后引发出主题的论证思路。

  2.学*本文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

  3.掌握文中实词、虚词和语言现象、句式特点。

  4.认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在当时的作用和今天的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

  1.诵读、领悟、背诵全文。

  2.作者的论证思路和理论结构。

  教学难点

  1.字词及文言现象的把握。

  2.“十思”的内容理解及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智与大勇。比干挖心,屈原放逐,千古流传。但是唐代却有一位著名的谏官,有胆有识,知无不言,敢于直谏,史以“诤臣”称之。他就是唐代著名的大臣——魏征。

  魏征所处“贞观之治”时期,天下大治,而他却提出居安思危,足见其战略眼光。他死后,唐太宗亲写碑文,并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魏征殁,吾失一镜矣。”

  下面我们就来学*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

  二、解题

  本文选自《旧唐书·魏征传》。谏,下级对上级的直言规劝。疏,奏章,封建时代臣子向国君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

  三、阅读课文

  1.学生试读课文,边读边正音。陌生的字词边读边看注解或查阅古汉语字典。

  2.教师提名学生朗读。

  四、疏通字词

  1.通读全文,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掌握以下字词?

  ①固:培土加固。根本:树的根

  ②德义:德政与信义。

  ③明哲:明哲的圣人。

  ④不胜:不堪

  ⑤景命:大命

  ⑥殷忧:大忧

  ⑦行路:路人

  ⑧董:督责。

  ⑨苟免:苟且免罪。

  ⑩宜:应当。

  ⑾高危:居高位的'危险。

  谦冲:谦虚。

  自牧:自立调养。

  ⑿简能:选拔人才。

  ⒀垂拱:垂衣拱手。

  2.粗知句义。

  3.教师巡杳答疑。

  五、布置作业

  课后练*二——五。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订正练*二——五

  2.难句的翻译。

  教师可选择一些难句让学生翻译。

  二、分析课文

  1.第1段

  请一名学生口头分析本段内容,教师引导补充。

  教师小结:第1段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心论点:为人君者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文章开篇连用两上比喻句“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来正面论证“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道理。接着,紧承上文,用一个排比句从反面申述不居安思危的危害。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点明为人君者地位的崇高和责任的重大。而需完成治国的重任,则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是历代统治者创业后守成的历史经验。贞观十一年正是唐太宗执政后的鼎盛时期,魏征提出这一点,是很有眼光的。

  2.第2段:

  总结历史经验,并从创业守城,人心向背等方面论述“居安思危”的道理。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揭示了历代创业的君主难于守成的普遍规律。这是因为创业之难虽*庸之辈亦知其所以然,而守成之难即使是圣明之君也往往有所忽视。魏征尖锐指出“取之易而守之难乎”的问题,接着分析了创业与守成易难的道理。文章从难易这一观点上立意,诤言规谏守成之君,切莫得志纵情,傲物结怨,以失掉人心。“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引经据典,苦口婆心,将君和民的关系比作水与舟的关系,切中要害,令人警觉。

  3.第3段

  第3段提出“居安思危”的具体做法,即“十思”

  本段是全文重点,“十思”即十条建议。可以概括为“五戒”:“见可欲”、“将有作”指见到能引起自己喜爱的东西。就想到用知足来警戒自己,将要大兴土木时,就想到适可而止,这是戒奢侈;“念高危”、“惧满溢”两条指考虑到身居高位,就要时时想到谦虚谨慎的修养自己的品德,惧怕自己骄傲自满,就要想到胸襟宽广像能容纳滔滔江水的大海,这是戒骄傲;“乐盘游”、“忧懈怠”指外出游猎要网开一面,适度而行,担心做事懈怠,就要时时想着善始善终,这是戒放纵;“虑壅蔽”、“惧谗邪”指虚心容纳下边的意见,严格要求自己而疏远斥退那些坏人,这是戒小人;“思所加”、“罚所及”指不要因个人的情绪变化而谬加奖赏或滥施刑罚,这是戒赏罚不公。

  总结“十思”,发扬“九德”,选拔人才,文武并用,则人君就不必劳神苦思,而可垂拱而治了。

  三、学生背诵第3段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体会本文语言特点。

  第三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指导学生讨论“十思”的现实意义。

  唐太宗曾说:“朕每临朝未尝不三思,恐为民害。”他常以隋代的**为戒,不敢过分使用民力,能够节制利欲,分明赏罚,善于纳谏,到了贞观中期,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逐渐富裕,社会日渐安定。在此情况下,唐太宗渐渐放松了警惕,大兴土木,多次巡游、打猎。魏征以政治家特有眼光发现了唐太宗“忘本”和“忘危”的根本问题,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十思”,不仅在当时,就是在现在也有借鉴意义。

  三、写作特点

  1.论证方法

  (1)正反对比论证。

  对同一问题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剖析,使说理更加透彻。例如第1段先从正面论述固本疏源的重要性,又从反面论证不这样做的危害。:

  (2)比喻论证

  比喻论证是议论文一种常见的论证方法,文章开篇三句,一二句先设喻,第三句担揭示正意。

  2.语言特点

  “十思疏”是一篇骈文。唐代奏疏都*惯用骈文写作,但此文与当时流行的骈文不同。在形式上它利用骈文的排比、对偶、表达真情实感,但又不囿于形式,不避散句,不咬文嚼字,不大量用典,没有繁冗的引证。言之有务切中时弊,难能可贵,既有骈文的华美,整齐,又有散文的自然流畅,易于诵读。

  四、教师总结,课堂答疑。

  五、学生诵读,体会。

  附:板书设计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

  一、分析

  (一)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中心论点)

  (二)居安思危的重要性

  (三)具体做法——“十思”“五戒”

  “十思”的内涵及现实意义

  二、写作特点

  1.论证方法。

  2.语言特点:骈散结合。

  高一语文谏太宗十思疏教案 4

  唐太宗年间有一位忠心为国、敢于直谏的大臣,唐初“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虽与唐太宗的文治武功分不开,但同时也得益于朝中群臣,包括这位重要的人物,他就是魏征。

  魏征(580—643),字玄成,唐曲城(今属河北)人,后迁居相州内黄(今河南内黄)。少时曾出家为道士,隋末参加瓦岗起义军,后降唐。唐太宗时拜谏议大夫、检校侍中等职,领导周、隋、陈、齐诸史的撰修工作。后封郑国公,任太子太师。魏征在历史上以能犯颜直谏著称,前后陈谏二百余事,多被太宗采纳。魏征提倡“无面从退有后言”,“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建议太宗广开言路,认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魏征病卒后,唐太宗痛惜“遂亡一镜矣”。

  《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征在贞观十一年(637年)上给唐太宗的奏疏。“谏”,进谏;“疏”是一种文体,其要旨是陈述如何接受强隋遽亡的历史教训,“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以巩固新兴的唐帝国的统治。之所以选择这一时机,是有其背景的。唐太宗即位初期,因隋鉴不远,故能励精图治。可随着功业日隆,生活日渐奢靡,“喜闻顺旨之说”,“不悦逆耳之言”。魏征以此为忧,多次上疏切谏,本文是其中一篇。全文围绕“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主旨,规劝唐太宗在政治上要慎始敬终,虚心纳下,赏罚公正;用人时要知人善任,简能择善;生活上要崇尚节俭,不轻用民力。这些主张虽以巩固李唐王朝为出发点,但客观上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有利于初唐的强盛。本文以“思”为线索,将所要论述的问题连缀成文,文理清晰,结构缜密。并运用比喻、排比和对仗的修辞手法,说理透彻,音韵铿锵,气势充沛,是一篇很好的论说文。

  1.在阅读时,可以用一些简单醒目的符号,在字、词、句、段上勾画,把阅读中的感受、体会或疑问标记出来。这种圈点勾画,是一种很好的学*方法。阅读文章时,在文章的中间或旁边的空白处,写下文章的要点或心得体会,也可写下对文章的简析、注脚和评注性的语句。这就是评注。写评注可以促进我们养成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认真思考的*惯。我们在学*课文时做好圈点勾画,写一些评注旁批,可以帮助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文章的中心和重点。

  2.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惯并参照*时通用的读书符号形成自己的圈点勾画的符号系统。作为圈点勾画的符号,应简洁醒目,意义明确,使用时不应随意变动,以便于对文章的重读与复*。

  1.作疏通性的圈点旁批

  属于应疏通的词语有:“求木之长者”的“长”;“必固其根本”的“固”;“必浚其泉源”的“浚”;“承天景命”的“景”;“盖在殷忧”的“殷忧”;“纵情以傲物”的“傲”;“董之以严刑”的“董”;“振之以威怒”的“振”;“载舟覆舟”;“则思江海下百川”的“下”;“虑壅蔽”的“壅”;“则思正身以黜恶”的“黜”;“宏慈九德”的“宏”;“简能而任之”的“简”;“垂拱而治”等。

  2.作思考性的圈点评注

  学*第一段时,可指导学生思考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以比喻入题,而不开门见山,直接托出自己的观点。可指导学生对有关文句作圈点评注。

  学*第二段时,可指导学生思考作者是怎样论证国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

  学*第三段时,可指导学生仔细体味作者提出的“十思”,思考作者认为的.理想的政治境界到底应该是什么。这是文章的重点,也是文章的难点。这一段句式整齐而富于变化,多用对偶句式,气势雄健,可引导学生把语言表现力很强的句式、词语圈点起来,反复诵读,品味。教材所选即是年四月所上论时政之第二疏。此疏之核心内容为规劝唐太宗“十思”。《贞观政要·慎终》中魏征的评论可补充说明“十思”具有极强的针对性:一思,魏征评论:“陛下贞观之初,无为无欲,清静之化,远备遐荒。考之于今,其风*坠……今则求骏马于万里,市珍奇于城外,取怪于道路,见轻于戎狄。”二思,魏征评论:“陛下贞观之初,视人如伤,恤其勤劳,爱民犹子,每存简约,无所营为。顷年已来,意在奢纵,忽忘卑俭,轻用人力,乃云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三思,魏征评论:“陛下贞观之初,孜孜不怠,屈己从人,恒若不足。顷年已来,微有矜放。恃功业之大,意蔑前王,负圣智之明,心轻当代。”四思,魏征评论:“陛下初践大位,敬以接下,君恩下流,臣情上达,咸思竭力,心无所隐。顷年已来,多所忽略。或外官充使,奏事入朝,思睹阙廷,将陈所见,欲言则颜色不接,欲请又恩礼不加。”五思,魏征评论:“陛下初登大位,高居深视,事惟清静,心无嗜欲,内除毕弋之物,外绝畋猎之源。数载之后,不能固志。虽无十旬之逸,或过三驱之礼。遂使盘游之娱见讥于百姓,鹰犬之贡远及于四夷。”六思,魏征评论:“陛下贞观之初,导人使谏。三年以后,见谏者悦而从之。比一二年,勉强受谏,而终不*也。”七思,魏征评论:“陛下贞观之初,砥砺名节,不私于物,惟善是与。亲爱君子,疏斥小人,礼重君子。重君子也,敬而远之;轻小人也,狎而*之。*之则不见其非,远之则莫知其是。”八思,魏征评论:“贞观之初,求贤若渴……*岁以来,由心好恶。……小人之性,好谗佞以为身谋。陛下不省察其根源,而轻为之臧否,是使守道者日疏,干求者日进。”九思,魏征评论:“刑赏之本,在乎劝善而惩恶,帝王之所以与天下为画一,不以亲疏贵贱而轻重者也。今之刑赏,未必尽然。或申屈在乎好恶,轻重由乎喜怒。……刑滥则小人道长,赏谬则君子道消。”十思,魏征评论:“顷者责罚稍多,威怒微厉,或以供给不赡,或以人不从欲,皆非政治之所急,实乃骄奢之攸渐,是知贵不与骄期而骄自来,富不与奢期而奢自至,非徒语也。”是年太宗读魏征所上之疏后,深受触动,“披览忘倦,每达宵分”,乃以手诏答魏征,表现出一位睿智帝王少见的胸襟气度。一个有着敢讲的嘴巴,一个有着善听的耳朵,一个是犯颜正谏的良臣,一个是虚怀若谷的明君。君臣之间披肝沥胆,共同演绎出一段贞观盛事。

  3.作评论性的评注旁批

  可指导学生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和旁边的空白处写下自己对有关文字的评注和批语。这既可以是对某个词语的补充注释,也可以是议论式的批评,对文章内容发表个人观感。

  三种方式既可交叉也可同时进行。

  1.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篇课文。

  2.查询资料,看看历史上有关唐太宗与魏征之间的史实,亦可看看其他历史人物(如比干、褚遂良等)直谏的史实。

  文章既有宏观描述,又有微观解析,不论在教学实践还是在文章写作上,都考虑得较为细致周到。作者有意识地在文言文教学中倡导圈点批注的教学方法,非常值得肯定。但是文章好像尚未完全展开,结尾有些匆忙。

  高一语文谏太宗十思疏教案 5

  唐太宗年间有一位忠心为国、敢于直谏的大臣,唐初“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虽与唐太宗的文治武功分不开,但同时也得益于朝中群臣,包括这位重要的人物,他就是魏征。

  魏征(580—643),字玄成,唐曲城(今属河北)人,后迁居相州内黄(今河南内黄)。少时曾出家为道士,隋末参加瓦岗起义军,后降唐。唐太宗时拜谏议大夫、检校侍中等职,领导周、隋、陈、齐诸史的撰修工作。后封郑国公,任太子太师。魏征在历史上以能犯颜直谏著称,前后陈谏二百余事,多被太宗采纳。魏征提倡“无面从退有后言”,“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建议太宗广开言路,认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魏征病卒后,唐太宗痛惜“遂亡一镜矣”。

  《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征在贞观十一年(637年)上给唐太宗的奏疏。“谏”,进谏;“疏”是一种文体,其要旨是陈述如何接受强隋遽亡的历史教训,“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以巩固新兴的唐帝国的统治。之所以选择这一时机,是有其背景的。唐太宗即位初期,因隋鉴不远,故能励精图治。可随着功业日隆,生活日渐奢靡,“喜闻顺旨之说”,“不悦逆耳之言”。魏征以此为忧,多次上疏切谏,本文是其中一篇。全文围绕“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主旨,规劝唐太宗在政治上要慎始敬终,虚心纳下,赏罚公正;用人时要知人善任,简能择善;生活上要崇尚节俭,不轻用民力。这些主张虽以巩固李唐王朝为出发点,但客观上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有利于初唐的强盛。本文以“思”为线索,将所要论述的问题连缀成文,文理清晰,结构缜密。并运用比喻、排比和对仗的修辞手法,说理透彻,音韵铿锵,气势充沛,是一篇很好的论说文。

  1.在阅读时,可以用一些简单醒目的符号,在字、词、句、段上勾画,把阅读中的感受、体会或疑问标记出来。这种圈点勾画,是一种很好的学*方法。阅读文章时,在文章的中间或旁边的空白处,写下文章的要点或心得体会,也可写下对文章的简析、注脚和评注性的语句。这就是评注。写评注可以促进我们养成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认真思考的*惯。我们在学*课文时做好圈点勾画,写一些评注旁批,可以帮助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文章的'中心和重点。

  2.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惯并参照*时通用的读书符号形成自己的圈点勾画的符号系统。作为圈点勾画的符号,应简洁醒目,意义明确,使用时不应随意变动,以便于对文章的重读与复*。

  1.作疏通性的圈点旁批

  属于应疏通的词语有:“求木之长者”的“长”;“必固其根本”的“固”;“必浚其泉源”的“浚”;“承天景命”的“景”;“盖在殷忧”的“殷忧”;“纵情以傲物”的“傲”;“董之以严刑”的“董”;“振之以威怒”的“振”;“载舟覆舟”;“则思江海下百川”的“下”;“虑壅蔽”的“壅”;“则思正身以黜恶”的“黜”;“宏慈九德”的“宏”;“简能而任之”的“简”;“垂拱而治”等。

  2.作思考性的圈点评注

  学*第一段时,可指导学生思考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以比喻入题,而不开门见山,直接托出自己的观点。可指导学生对有关文句作圈点评注。

  学*第二段时,可指导学生思考作者是怎样论证国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

  学*第三段时,可指导学生仔细体味作者提出的“十思”,思考作者认为的理想的政治境界到底应该是什么。这是文章的重点,也是文章的难点。这一段句式整齐而富于变化,多用对偶句式,气势雄健,可引导学生把语言表现力很强的句式、词语圈点起来,反复诵读,品味。教材所选即是年四月所上论时政之第二疏。此疏之核心内容为规劝唐太宗“十思”。《贞观政要·慎终》中魏征的评论可补充说明“十思”具有极强的针对性:一思,魏征评论:“陛下贞观之初,无为无欲,清静之化,远备遐荒。考之于今,其风*坠……今则求骏马于万里,市珍奇于城外,取怪于道路,见轻于戎狄。”二思,魏征评论:“陛下贞观之初,视人如伤,恤其勤劳,爱民犹子,每存简约,无所营为。顷年已来,意在奢纵,忽忘卑俭,轻用人力,乃云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三思,魏征评论:“陛下贞观之初,孜孜不怠,屈己从人,恒若不足。顷年已来,微有矜放。恃功业之大,意蔑前王,负圣智之明,心轻当代。”四思,魏征评论:“陛下初践大位,敬以接下,君恩下流,臣情上达,咸思竭力,心无所隐。顷年已来,多所忽略。或外官充使,奏事入朝,思睹阙廷,将陈所见,欲言则颜色不接,欲请又恩礼不加。”五思,魏征评论:“陛下初登大位,高居深视,事惟清静,心无嗜欲,内除毕弋之物,外绝畋猎之源。数载之后,不能固志。虽无十旬之逸,或过三驱之礼。遂使盘游之娱见讥于百姓,鹰犬之贡远及于四夷。”六思,魏征评论:“陛下贞观之初,导人使谏。三年以后,见谏者悦而从之。比一二年,勉强受谏,而终不*也。”七思,魏征评论:“陛下贞观之初,砥砺名节,不私于物,惟善是与。亲爱君子,疏斥小人,礼重君子。重君子也,敬而远之;轻小人也,狎而*之。*之则不见其非,远之则莫知其是。”八思,魏征评论:“贞观之初,求贤若渴……*岁以来,由心好恶。……小人之性,好谗佞以为身谋。陛下不省察其根源,而轻为之臧否,是使守道者日疏,干求者日进。”九思,魏征评论:“刑赏之本,在乎劝善而惩恶,帝王之所以与天下为画一,不以亲疏贵贱而轻重者也。今之刑赏,未必尽然。或申屈在乎好恶,轻重由乎喜怒。……刑滥则小人道长,赏谬则君子道消。”十思,魏征评论:“顷者责罚稍多,威怒微厉,或以供给不赡,或以人不从欲,皆非政治之所急,实乃骄奢之攸渐,是知贵不与骄期而骄自来,富不与奢期而奢自至,非徒语也。”是年太宗读魏征所上之疏后,深受触动,“披览忘倦,每达宵分”,乃以手诏答魏征,表现出一位睿智帝王少见的胸襟气度。一个有着敢讲的嘴巴,一个有着善听的耳朵,一个是犯颜正谏的良臣,一个是虚怀若谷的明君。君臣之间披肝沥胆,共同演绎出一段贞观盛事。

  3.作评论性的评注旁批

  可指导学生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和旁边的空白处写下自己对有关文字的评注和批语。这既可以是对某个词语的补充注释,也可以是议论式的批评,对文章内容发表个人观感。

  三种方式既可交叉也可同时进行。

  1.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篇课文。

  2.查询资料,看看历史上有关唐太宗与魏征之间的史实,亦可看看其他历史人物(如比干、褚遂良等)直谏的史实。

  文章既有宏观描述,又有微观解析,不论在教学实践还是在文章写作上,都考虑得较为细致周到。作者有意识地在文言文教学中倡导圈点批注的教学方法,非常值得肯定。但是文章好像尚未完全展开,结尾有些匆忙。


高一语文谏太宗十思疏教案(精选5篇)扩展阅读


高一语文谏太宗十思疏教案(精选5篇)(扩展1)

——《谏太宗十思疏》的教案3篇

《谏太宗十思疏》的教案1

  教学目标

  1、阐释“十思”内涵及现实意义;

  2、援引内容的理解;

  3、设喻方法的分析及把握。

  教学重难点

  解读援引内容;阐释“十思”;学*设喻的论证方法。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检查上节课的学*情况。

  1、字词及文言现象。

  2、文意的把握。

  二、明确目标

  解读援引内容;阐释“十思”;学*设喻的论证方法。

  三、重点、难点的学*与目标完成过程

  1、请学生阐释对“十思”的理解。

  2、教师归纳如下

  这“十思”是:为人君者,见到能引起自己喜爱的东西,就想到应该知足来警戒自己;在将要大兴土木、营建宫室的时候,要想到适可而止,使百姓得到安宁;考虑到居位的崇高而且危险,就要时时想到谦虚谨慎以修养自己的品德;惧怕自己骄傲自满,就要想到襟怀广阔应像能容纳滔滔百川的浩瀚江海;外出游猎,要想到网开一面,不要赶尽杀绝;担心懈怠情绪的滋长,就要想到做事情应善始善终;不愿自己耳目蔽塞就应想到虚心采纳下边的意见;畏惧邪恶奸佞之人干预朝政,就想到严格要求自己而疏远斥退那些坏人;对臣下的加恩,要想到不因个人的喜好而谬加奖赏;进行惩罚,要想到不因个人的恩怨而滥施刑法。

  3、指导学生讨论“十思”的现实意义。

  4、请学生回答对文章援引内容的理解。

  5、教师总结

  ①“载舟覆舟”,暗引《孔子家语》:“孔子曰:‘夫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可知也。”’以水喻民,以舟喻君,申居安思危的鉴戒之意,紧扣文章起段。

  ②“谦冲而自牧”活用《易经》“谦谦君子,卑以自牧”语。“江海下百川”,暗引《老子》语,作为比方。这两句,是两两相对的对偶句,都指出了培养自己谦虚德性的重要。

  6、教师讲解设喻的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是议论文常用的一种论证方法(引导学生回忆第一册教材中《拿来主义》一文中比喻论证的运用),结合本文一例解释。文章开头三句,形成排比。一、二两句先设比喻,然后第三句揭示正意。文中第一次点出“思国之安”的“思”,与“积其德义”的“德义”,是全篇立意所在。先用人所熟知的客观事物的道理作比,引出治国安邦的根本所在,摆事实讲道理,令人不容置疑。

  总结、扩展

  通过本文的学*,同学们不妨找一找自身存在的问题。

  附:板书设计

  谏太宗十思疏

  “十思”的内涵及现实意义援引和设喻的论证方法

  作业布置

  1、归纳各部分的论述内容及论证方法。

  2、理解“十思”的内涵。

  3、掌握文言字词。

《谏太宗十思疏》的教案2

  教学目的:

  1、理清文脉,背诵全文。

  2、掌握文中掌握文中基本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欣赏作者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

  4、领悟“十思”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1、诵读-领悟-背诵全文。

  2、掌握文中基本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题解

  简介作者及疏的有关知识。此处注意要突出介绍作者直言诤谏的勇气和胆量。

  2、吟咏、品读课文

  A、教师范读,要注意读出语言的美感,以此吸引学生对文章的兴趣。

  B、试读,边读边正音。

  C、粗读,边读边看注释,以粗知句义;同时边读边揣摩句内停顿。

  D、连读,整体把握文意。连读时要流畅,语音准确,停顿正确,并且读出感情。

  G、熟读,读出意蕴,读出情感,读出自己的理解。

  第二课时

  1、品读、背诵课文

  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一起理出课文的文脉,并由此指引共同背诵课文。

  2、文言知识注释

  在背诵的过程当中,教师要不失时机的对文章中的一些重点实词和虚词做一些注释说明。

  或者让学生找出他们认为难懂的词语、句子,教师给予解释。

  3、文言知识训练

  完成课后的字词练*。

  4。课外延伸

  1、政坛上的魏征有善谏之名,除此之外,了解一下在文坛、史坛上的魏征。

  2、《贞观政要》一书自古以来被奉为帝王学*的经典,了解一下此书。

《谏太宗十思疏》的教案3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掌握文中一些实词的词义和虚词的用法,领悟“十思”的积极意义,掌握文本的内涵。

  2、能力目标:学*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背诵全文。

  3、思想感情和价值观目标:体会魏徵的爱国忠君思想。

  教学重点:掌握文中一些实词的词义和虚词的用法,领悟“十思”的积极意义,掌握文本的内涵。

  教学难点:学*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背诵全文。

  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与一般的议论文教学一样,让学生在掌握文言文的一般学*程式之基础上进而提升学*能力,感悟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多少忠臣义士,尽忠讲谏,结果呢?有的被挖心,有的被放逐。比干、屈原的故事,千古流传。但是,唐代著名谏官魏征进谏唐太宗,却大多被采纳,不但没有招来杀身之祸,还经常得到唐太宗的表扬。魏征写了《谏太宗十思疏》上奏后,唐太宗非常赞赏,亲手写诏书嘉许魏征,并放置案头,以资警惕。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他是怎么写这篇文章的。

  二、解题识人

  这是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魏征写给唐太宗的奏章。唐太宗初年励精图治,颇称英明。后来却追求珍宝异物,兴建宫殿园囿,魏征就不断用前代兴亡的历史教训来提醒他。这一个魏征连上四疏。本文是其中的一篇。文章写得语重心长,肯切深厚。

  魏征(580—643),字玄成,巨鹿曲城人,后迁居相州内黄(今河南省内黄县)。他是唐朝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历史学家。隋朝末年,为避乱,曾一度出家为道士。后参加李密的反隋起义军。李密失败后,他降唐,辅佐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拜谏议大夫、检校侍中,领导周、隋各史的修撰工作。太宗即位后,擢为谏议大夫,常召入内室询以政事得失,魏征知无不言,敢于直谏,史以“诤臣”称之。曾主持《隋书》、《群书治要》的编撰工作,《隋书》的序论及《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皆出其手,时称良史。拜迁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魏征先后上书二百多事,大多被唐太宗采纳。

  三、研*课文

  第一次,试读,正音。边读边正音,以读出汉语的美感来。

  第二次,粗读,正义。边读边看注释,以粗知句义;同时边读边揣摩句内停顿,如: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第三次,连读,整体把握文章。连读时要流畅,语音准确,停顿正确,并且读出感情。通过连读可知全文先运用比喻,后引出“十思”的具体内容,点明其重要意义。

  第四次,细读,理清各层大意,把握全文思路。

  文章第1段通过比喻引出道理:积累道义是治国之本;以“固本浚源”为喻,说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重要性。

  第2段通过对比说明竭诚待人(特别是待百姓)的重要性;总结历史经验,并从创业守成、人心向背等方面,论述“居安思危”的道理。

  第3段水到渠成地引出“十思”及意义。提出“居安思危”的具体做法,即“十思”,核心是“正己安人”

  第五次,品味,涵泳。本文语言简约,整散结合。整句音韵和谐,琅琅上口;散句意到笔随,笔力雄健,酣畅淋漓,需要用心品味。同时对“十思”的内容要细细领悟,这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民族传统美德,差不多每句都有现实教育意义。特别是“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这些句子对每个人的修身养性都极有启发,具有丰富的人文价值。

  第六次,熟读,背诵。背诵时能将以上理解兼收并蓄,背出意蕴,背出情感,也背出自己的理解,获得心灵的愉悦和精神的满足。

  四、写作特点。

  1、骈散结合,华美流畅;

  古代散文的句式美往往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整齐美”,一是“参差美”。前者在骈文、赋当中表现突出。“参差美”即错落之美,指语言形式上有规则地错落,整句音韵和谐,琅琅上口;散句意到笔随,笔力雄健,酣畅淋漓。骈散结合的文本即是一例,采用既整齐又错落的句式(几乎全用排比句、对偶句构成,间以反问和其他长短句式),因此读起来音调铿锵,气势充畅。例如“反问”句式的使用——第1节中“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从内容上看,正面设喻,用的是陈述句;反面设喻,改用反问句,变换句式,避免板滞。第2节引用历史教训,在五组对偶句中插入一些反问“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除内容的需要以外,也是为了使语言富有变化。第3节里,作者在述及做到十思的好处后,用了一个反问句煞尾,“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语意恳切,引人深思,并使文章富有余味。

  2、正反论述,务尽其旨;

  文章开头使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加强了说服力。“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根不固而求木之长”,“知其不可”;“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源不深而望流之远”,“知其不可”;“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德不厚而望国之治”,“知其不可”。因此,人君当“积其德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否则就是“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这样,文章的主旨就凸显出来了。再如,第2节“殷忧而道著”与“功成而德衰”的对比,“善始者”“繁”与“克终者”“寡”的互现,“竭诚”与“傲物”不同结果的比较,“载舟”经验与“覆舟”教训的对照,处处证明君主“积其德义”的重要,主题得到了深化。“奔车朽索”的危险,“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的危害与“文武争驰,君臣无事”的清明,“鸣琴垂拱,不言而化”的安康更令唐太宗坚定了“积其德义”的信念。

  3、比喻排比,生动有力。

  采用比喻,力求语言精练含蓄,形象鲜明,生动传神。如文章开篇谈论治国要注重“积其德义”这一根本原则时,从两个方面比喻论证,即“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和“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固其根本”是树木长得高的必要条件,而“浚其泉源”,也是流水流得长远的前提,运用自然中的现象来比治国的原则,浅显易懂而又生动形象。

  排比:如文中第3节列述十思,一连十句,各句字数略有参差,但句子结构相似,语气连贯,构成排比,铺陈议论,一气呵成,明白晓畅地论述了居安思危的`具体内容,淋漓尽致地表露了魏徵作为一个敢于直谏的政治家的磊落胸怀。在述及做到十思以后的好处时,作者又连用“智者尽其谋”等四个排比句,这样的铺陈描写,就在唐太宗面前勾勒出一幅政治清明、文武尽忠的图画,既说明了“积其德义”的重大意义,又以这幅动人的图画来吸引唐太宗,使他易于采纳自己的意见。叠用十个“思”字,以声传情,一唱三叹,音节匀称,声调和谐,余味无穷。

  五、从课文中找出几条成语,体会它们的表达作用。

  居安思危:居:处于;思:想。虽然处在*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载舟覆舟:民众犹如水,可以承载船,也可以倾覆船。比喻人民是决定国家兴亡的主要力量。

  择善而从(之):从:追随,引伸为学*。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善始善终):做事情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形容办事认真。

  垂拱而治:垂拱:垂衣拱手,形容毫不费力;治:*安。古时比喻统治者不做什么事使天下太*。多用作称颂帝王无为而治。

  附板书: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徵

  文章第1段通过比喻引出道理:积累道义是治国之本;以“固本浚源”为喻,说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重要性。

  第2段通过对比说明竭诚待人(特别是待百姓)的重要性;总结历史经验,并从创业守成、人心向背等方面,论述“居安思危”的道理。

  第3段水到渠成地引出“十思”及意义。提出“居安思危”的具体做法,即“十思”,核心是“正己安人”。


高一语文谏太宗十思疏教案(精选5篇)(扩展2)

——《谏太宗十思疏》高一语文教案合集5篇

  《谏太宗十思疏》高一语文教案 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本文先设喻明理,然后据事发挥,最后引发出主题的论证思路。

  2、学*本文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

  3、掌握文中实词、虚词和语言现象、句式特点。

  4、认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在当时的作用和今天的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

  1、诵读、领悟、背诵全文。

  2、作者的论证思路和理论结构。

  教学难点

  1、字词及文言现象的把握。

  2、“十思”的内容理解及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智与大勇。比干挖心,屈原放逐,千古流传。但是唐代却有一位著名的谏官,有胆有识,知无不言,敢于直谏,史以“诤臣”称之。他就是唐代著名的大臣――魏征。

  魏征所处“贞观之治”时期,天下大治,而他却提出居安思危,足见其战略眼光。他死后,唐太宗亲写碑文,并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魏征殁,吾失一镜矣。”

  下面我们就来学*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

  二、解题

  本文选自《旧唐书・魏征传》。谏,下级对上级的直言规劝。疏,奏章,封建时代臣子向国君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

  三、阅读课文

  1、学生试读课文,边读边正音。陌生的字词边读边看注解或查阅古汉语字典。

  2、教师提名学生朗读。

  四、疏通字词

  1、通读全文,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掌握以下字词?

  ①固:培土加固。根本:树的根

  ②德义:德政与信义。

  ③明哲:明哲的圣人。

  ④不胜:不堪

  ⑤景命:大命

  ⑥殷忧:大忧

  ⑦行路:路人

  ⑧董:督责。

  ⑨苟免:苟且免罪。

  ⑩宜:应当。

  ⑾高危:居高位的危险。

  谦冲:谦虚。

  自牧:自立调养。

  ⑿简能:选拔人才。

  ⒀垂拱:垂衣拱手。

  2、粗知句义。

  3、教师巡杳答疑。

  五、布置作业

  课后练*二――五。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订正练*二――五

  2、难句的翻译。

  教师可选择一些难句让学生翻译。

  二、分析课文

  1、第1段

  请一名学生口头分析本段内容,教师引导补充。

  教师小结:第1段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心论点:为人君者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文章开篇连用两上比喻句“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来正面论证“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道理。接着,紧承上文,用一个排比句从反面申述不居安思危的危害。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点明为人君者地位的崇高和责任的重大。而需完成治国的重任,则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是历代统治者创业后守成的历史经验。贞观十一年正是唐太宗执政后的鼎盛时期,魏征提出这一点,是很有眼光的。

  2、第2段:

  总结历史经验,并从创业守城,人心向背等方面论述“居安思危”的道理。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揭示了历代创业的君主难于守成的普遍规律。这是因为创业之难虽*庸之辈亦知其所以然,而守成之难即使是圣明之君也往往有所忽视。魏征尖锐指出“取之易而守之难乎”的问题,接着分析了创业与守成易难的道理。文章从难易这一观点上立意,诤言规谏守成之君,切莫得志纵情,傲物结怨,以失掉人心。“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引经据典,苦口婆心,将君和民的关系比作水与舟的关系,切中要害,令人警觉。

  3、第3段

  第3段提出“居安思危”的具体做法,即“十思”

  本段是全文重点,“十思”即十条建议。可以概括为“五戒”:“见可欲”、“将有作”指见到能引起自己喜爱的东西。就想到用知足来警戒自己,将要大兴土木时,就想到适可而止,这是戒奢侈;“念高危”、“惧满溢”两条指考虑到身居高位,就要时时想到谦虚谨慎的修养自己的品德,惧怕自己骄傲自满,就要想到胸襟宽广像能容纳滔滔江水的大海,这是戒骄傲;“乐盘游”、“忧懈怠”指外出游猎要网开一面,适度而行,担心做事懈怠,就要时时想着善始善终,这是戒放纵;“虑壅蔽”、“惧谗邪”指虚心容纳下边的意见,严格要求自己而疏远斥退那些坏人,这是戒小人;“思所加”、“罚所及”指不要因个人的情绪变化而谬加奖赏或滥施刑罚,这是戒赏罚不公。

  总结“十思”,发扬“九德”,选拔人才,文武并用,则人君就不必劳神苦思,而可垂拱而治了。

  三、学生背诵第3段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体会本文语言特点。

  第三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指导学生讨论“十思”的现实意义。

  唐太宗曾说:“朕每临朝未尝不三思,恐为民害。”他常以隋代的**为戒,不敢过分使用民力,能够节制利欲,分明赏罚,善于纳谏,到了贞观中期,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逐渐富裕,社会日渐安定。在此情况下,唐太宗渐渐放松了警惕,大兴土木,多次巡游、打猎。魏征以政治家特有眼光发现了唐太宗“忘本”和“忘危”的根本问题,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十思”,不仅在当时,就是在现在也有借鉴意义。

  三、写作特点

  1、论证方法

  (1)正反对比论证。

  对同一问题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剖析,使说理更加透彻。例如第1段先从正面论述固本疏源的重要性,又从反面论证不这样做的危害。:

  (2)比喻论证

  比喻论证是议论文一种常见的论证方法,文章开篇三句,一二句先设喻,第三句担揭示正意。

  2、语言特点

  “十思疏”是一篇骈文。唐代奏疏都*惯用骈文写作,但此文与当时流行的骈文不同。在形式上它利用骈文的排比、对偶、表达真情实感,但又不囿于形式,不避散句,不咬文嚼字,不大量用典,没有繁冗的引证。言之有务切中时弊,难能可贵,既有骈文的华美,整齐,又有散文的自然流畅,易于诵读。

  四、教师总结,课堂答疑。

  五、学生诵读,体会。

  附:板书设计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

  一、分析

  (一)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中心论点)

  (二)居安思危的重要性

  (三)具体做法――“十思”“五戒”

  “十思”的内涵及现实意义

  二、写作特点

  1、论证方法。

  2、语言特点:骈散结合。

  《谏太宗十思疏》高一语文教案 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辨析“安、信、求、治”等多义词的词义;积累文言虚词“以、哉、所”的用法;区别文中“根本、以为、虚心、纵情”等古今异义词的含义。

  2、领悟“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虚心以纳下”的道理及“十思”的积极意义。

  3、学*魏征的高超的劝谏艺术。

  能力目标

  1、掌握作者反复开异,循循善诱的高超的劝谏艺术,不断提高学生的说话技艺。

  2、在理清文章思路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德育目标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苦乐观;虚怀若谷,虚心纳他人建议;勤俭简朴,继承优良传统。

  教学重点

  1、掌握“浚、殷、冲、牧、壅、谬、董、振”等文言词的义项。

  2、理清思路,理解“十思”内容及其意义。

  3、学*文章用比喻说理,生动形象的特点,体会作者在遣词造句上整齐而富于变化的风格特征。

  教学难点

  1、文章第三段的内容理解。

  2、引导学生背诵全文。

  教学方法

  1、朗读法(在反复朗读中,理解句意,体味语气,加强记诵)

  2、问答法(如对文章第1-2段浅显内容的分析理解)

  3、讨论法(如对文章第3段较深难内容的分析理解)

  4、探究拓展法(课内适当穿插一些文句训练,拓展学生思维)

  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课程:

  一、导入新课:(故事导入)

  据说唐太宗李世民非常喜欢鸽子,有一天,有大臣给他孝敬了一只非常可爱的鸽子,当他正玩得高兴的时侯,魏征求见,急得他把鸽子左放右藏就是找不着合适的地方,无奈之下就背过双手,抓在手里,不想一翻长谈之后鸽子不幸捂死,留下他独自感伤。

  提问: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问题?为什么?

  投示:太宗怕、敬重魏征。

  二、作者简介(多媒体显示)

  魏征(580-643),字玄成,巨鹿曲阳(现在河北省晋县)人。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少年孤贫,有大志。隋未参加李密义军,后随李密投唐。太宗即位,授以谏议大夫。由于他生性刚直,善于直言诤谏,竭诚以事太宗,因此深得信任。唐太宗“数引征入卧内,访以得失”。魏征一生先后上书二百多次,达数十万言,大都被采纳。他死后,唐太宗悲痛不己,亲自为他写了碑文,并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这足见魏征在当时的影响。

  衔接语:魏征是以善谏著名的,善在何处,谏有何妙,今天我们就来学*他的《谏太宗十思疏》。

  三、解题

  谏:规劝

  十思:十条值得思考的情况

  疏:古代臣子向帝王陈述自己意见的一种文体。

  衔接语:魏征向太宗规劝了十条值得思考的情况,那他为什么,在什么情况下提出的呢,我们先了解一下背景。

  四、背景介绍(多媒体显示)

  唐朝初年,唐太宗常以隋朝的**为戒,不收过分使用民力,能够节私欲,明赏罚,广开言路,积极纳谏。到了贞观中期,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逐渐富裕,加以对外战争年年胜利,边防巩固,国威远扬,于是在一片文治武功的欢呼声中,唐太宗渐渐骄奢,渐渐忘本,开始对百姓作威作福起来。尽管“百姓颇有怨嗟之言”可是这声音早被朝野上下歌功颂德的欢呼声淹没了。正直的魏征对此深感担忧,贞观十一年(637)从三月到七月,五个月内他一连给唐太宗上了四疏,劝太宗“鉴彼之所亡,念我之所以保”,励精政道,巩固统治。《十思疏》便是四疏中的一篇,阐明了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道理。据说太宗看到奏疏后非常感动,于是写了《答魏征手诏》,称赞他“诚极忠款,言穷切至”,表示从谏改过。

  五、指导诵读

  听录音,学生纠正字音、注意断句,同时体会思想感情。后找一学生试读(任挑一段),教师指点方法。

  六、疏通文意:

  衔接语:学*文言,大纲的要求是能借助工具书和文下注释,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积累文言现象,那么同学们考虑一下,理解词句含义、积累文言现象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学生讨论后明确:实词、虚词、一词多义、通假、古今异义等。

  1、师生共译第一、二段:疏通文意,重点解释实词、虚词、古今异义

  2、学生齐读第三段后以前后桌4人为一学*小组自主探究学*,学生质疑,引导学生作答

  要求:①同学间互相的探讨,解答疑难。

  ②个别较难的翻译,同学间解决不了的,提出来全班讨论。

  ③按类别归纳。(投影出示本文文言现象积累)。

  3、文言句子的翻译:(教师指导学生翻译,并渗透方法)

  例:①振之以威怒振通震,威吓,用威风怒气来吓唬

  方法:a、抓关键词,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b、单音词语双音替

  c、倒装语序倒过来。

  ②臣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七、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衔接语:魏征是一代名臣,他们中的治国境界是什么?(学生答:文武并用,重拱自治),君王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做到什么(十思)

  ①投影出了十思内容,学生集体朗读。

  ②提问,十思侧重于规劝皇帝不要做到什么?对我们有无启发?

  衔接语:作者提出的十思,语语坦诚、字字惊心,太宗之所以最终能接受践行,并不仅仅是魏征的赤胆忠心,更由于他巧妙的思路与说辞它在一、二段已为十思铺*了道路。

  ③找一学生读第一段,提问:文章先以什么引出话题,提出了什么观点?

  分析:比喻、提出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观点

  衔接语:观点只是魏征一家之言,不足以让人完全信服,那么怎样才能让其观点有据可依呢

  ④学生自读第二段,提问:作者概括了一条什么普遍规律?

  分析:

  借鉴古人论述,将君与民关系比作水与舟,多方论证居安思危重要性,切中要害、令人警觉,那么如何居安思危呢?顺其自然的作者提出了十思。

  学生分析教师总结,本文思路:

  思考清晰,先说人君当思,为何要思,后谈思什么,环环紧扣,也把魏征高超任讽谏艺术体现的淋漓尽致。

  八、鉴赏高超的劝谏艺术:

  ①从思路上看,妙在何处?(先深入浅出分析思之重要而后投十思,易接受)

  教师分析:其实联系到我们的写作,那就是不一定要开门见山,而荡开一笔,打伏笔,蓄势,则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②从文章的用语上能否分析一下他们的高妙之所在?明确、下愚、明哲、臣闻(而非臣以为)

  点拔:魏征在讲谏时,有着清醒的头脑。他虽然知道太宗是很懂得“忠言逆耳利于行”的。但在等级森严的封建时代,他没有因太宗对自己的赏识而得意忘形。仍是坚持一贯的谨言慎行。文中语言真诚谦虚,委婉而又通达,合情而又合理,极富艺术魅力,难怪唐太宗会从善如流呢。

  ③与《忌讽齐王纳谏》对比讽谏艺术之不同?

  九、思维拓展

  当今社会,我们虽然政通人和,国富民强,但也存在一些骄傲忘本的人民的父母官们,他们用自己腐败的双手写下了共和国最不协调的音符,请同学们试举一些例子,而后根据存在问题也给他们写上几点值得思考的问题。

  十、课文总结:

  “读史使人明智”一千三百年后的今天重温《谏太宗十思疏》,不仅要体味它流畅艺术的文气,还应从字里行间去感受一代忠臣魏征为使唐王朝长治久安而敢于直谏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愿生活在新世纪的同学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时刻胸怀一颗火热的报国心!

  十一、布置作业

  ①积累本文中的文言知识。

  ②针对文中的某一哲理性语句谈谈自己的体会并写成文字。

  十二、板书设计:

  《谏太宗十思疏》高一语文教案 3

  唐太宗年间有一位忠心为国、敢于直谏的大臣,唐初“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虽与唐太宗的文治武功分不开,但同时也得益于朝中群臣,包括这位重要的人物,他就是魏征。

  魏征(580—643),字玄成,唐曲城(今属河北)人,后迁居相州内黄(今河南内黄)。少时曾出家为道士,隋末参加瓦岗起义军,后降唐。唐太宗时拜谏议大夫、检校侍中等职,领导周、隋、陈、齐诸史的撰修工作。后封郑国公,任太子太师。魏征在历史上以能犯颜直谏著称,前后陈谏二百余事,多被太宗采纳。魏征提倡“无面从退有后言”,“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建议太宗广开言路,认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魏征病卒后,唐太宗痛惜“遂亡一镜矣”。

  《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征在贞观十一年(637年)上给唐太宗的奏疏。“谏”,进谏;“疏”是一种文体,其要旨是陈述如何接受强隋遽亡的历史教训,“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以巩固新兴的唐帝国的统治。之所以选择这一时机,是有其背景的。唐太宗即位初期,因隋鉴不远,故能励精图治。可随着功业日隆,生活日渐奢靡,“喜闻顺旨之说”,“不悦逆耳之言”。魏征以此为忧,多次上疏切谏,本文是其中一篇。全文围绕“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主旨,规劝唐太宗在政治上要慎始敬终,虚心纳下,赏罚公正;用人时要知人善任,简能择善;生活上要崇尚节俭,不轻用民力。这些主张虽以巩固李唐王朝为出发点,但客观上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有利于初唐的强盛。本文以“思”为线索,将所要论述的问题连缀成文,文理清晰,结构缜密。并运用比喻、排比和对仗的修辞手法,说理透彻,音韵铿锵,气势充沛,是一篇很好的论说文。

  1.在阅读时,可以用一些简单醒目的符号,在字、词、句、段上勾画,把阅读中的感受、体会或疑问标记出来。这种圈点勾画,是一种很好的学*方法。阅读文章时,在文章的中间或旁边的空白处,写下文章的要点或心得体会,也可写下对文章的简析、注脚和评注性的语句。这就是评注。写评注可以促进我们养成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认真思考的*惯。我们在学*课文时做好圈点勾画,写一些评注旁批,可以帮助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文章的中心和重点。

  2.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惯并参照*时通用的读书符号形成自己的`圈点勾画的符号系统。作为圈点勾画的符号,应简洁醒目,意义明确,使用时不应随意变动,以便于对文章的重读与复*。

  1.作疏通性的圈点旁批

  属于应疏通的词语有:“求木之长者”的“长”;“必固其根本”的“固”;“必浚其泉源”的“浚”;“承天景命”的“景”;“盖在殷忧”的“殷忧”;“纵情以傲物”的“傲”;“董之以严刑”的“董”;“振之以威怒”的“振”;“载舟覆舟”;“则思江海下百川”的“下”;“虑壅蔽”的“壅”;“则思正身以黜恶”的“黜”;“宏慈九德”的“宏”;“简能而任之”的“简”;“垂拱而治”等。

  2.作思考性的圈点评注

  学*第一段时,可指导学生思考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以比喻入题,而不开门见山,直接托出自己的观点。可指导学生对有关文句作圈点评注。

  学*第二段时,可指导学生思考作者是怎样论证国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

  学*第三段时,可指导学生仔细体味作者提出的“十思”,思考作者认为的理想的政治境界到底应该是什么。这是文章的重点,也是文章的难点。这一段句式整齐而富于变化,多用对偶句式,气势雄健,可引导学生把语言表现力很强的句式、词语圈点起来,反复诵读,品味。教材所选即是年四月所上论时政之第二疏。此疏之核心内容为规劝唐太宗“十思”。《贞观政要·慎终》中魏征的评论可补充说明“十思”具有极强的针对性:一思,魏征评论:“陛下贞观之初,无为无欲,清静之化,远备遐荒。考之于今,其风*坠……今则求骏马于万里,市珍奇于城外,取怪于道路,见轻于戎狄。”二思,魏征评论:“陛下贞观之初,视人如伤,恤其勤劳,爱民犹子,每存简约,无所营为。顷年已来,意在奢纵,忽忘卑俭,轻用人力,乃云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三思,魏征评论:“陛下贞观之初,孜孜不怠,屈己从人,恒若不足。顷年已来,微有矜放。恃功业之大,意蔑前王,负圣智之明,心轻当代。”四思,魏征评论:“陛下初践大位,敬以接下,君恩下流,臣情上达,咸思竭力,心无所隐。顷年已来,多所忽略。或外官充使,奏事入朝,思睹阙廷,将陈所见,欲言则颜色不接,欲请又恩礼不加。”五思,魏征评论:“陛下初登大位,高居深视,事惟清静,心无嗜欲,内除毕弋之物,外绝畋猎之源。数载之后,不能固志。虽无十旬之逸,或过三驱之礼。遂使盘游之娱见讥于百姓,鹰犬之贡远及于四夷。”六思,魏征评论:“陛下贞观之初,导人使谏。三年以后,见谏者悦而从之。比一二年,勉强受谏,而终不*也。”七思,魏征评论:“陛下贞观之初,砥砺名节,不私于物,惟善是与。亲爱君子,疏斥小人,礼重君子。重君子也,敬而远之;轻小人也,狎而*之。*之则不见其非,远之则莫知其是。”八思,魏征评论:“贞观之初,求贤若渴……*岁以来,由心好恶。……小人之性,好谗佞以为身谋。陛下不省察其根源,而轻为之臧否,是使守道者日疏,干求者日进。”九思,魏征评论:“刑赏之本,在乎劝善而惩恶,帝王之所以与天下为画一,不以亲疏贵贱而轻重者也。今之刑赏,未必尽然。或申屈在乎好恶,轻重由乎喜怒。……刑滥则小人道长,赏谬则君子道消。”十思,魏征评论:“顷者责罚稍多,威怒微厉,或以供给不赡,或以人不从欲,皆非政治之所急,实乃骄奢之攸渐,是知贵不与骄期而骄自来,富不与奢期而奢自至,非徒语也。”是年太宗读魏征所上之疏后,深受触动,“披览忘倦,每达宵分”,乃以手诏答魏征,表现出一位睿智帝王少见的胸襟气度。一个有着敢讲的嘴巴,一个有着善听的耳朵,一个是犯颜正谏的良臣,一个是虚怀若谷的明君。君臣之间披肝沥胆,共同演绎出一段贞观盛事。

  3.作评论性的评注旁批

  可指导学生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和旁边的空白处写下自己对有关文字的评注和批语。这既可以是对某个词语的补充注释,也可以是议论式的批评,对文章内容发表个人观感。

  三种方式既可交叉也可同时进行。

  1.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篇课文。

  2.查询资料,看看历史上有关唐太宗与魏征之间的史实,亦可看看其他历史人物(如比干、褚遂良等)直谏的史实。

  文章既有宏观描述,又有微观解析,不论在教学实践还是在文章写作上,都考虑得较为细致周到。作者有意识地在文言文教学中倡导圈点批注的教学方法,非常值得肯定。但是文章好像尚未完全展开,结尾有些匆忙。

  《谏太宗十思疏》高一语文教案 4

  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的主要观点和对比论证的方法

  2、掌握“安”“信”“求”“治”等多义词的用法

  3、掌握“以”“所”“哉”等虚词的用法

  4、领会突出运用比喻、排比的方法,语言形象,说理有力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封建社会,讽谏帝王往往会招致祸患,比干被挖心,屈原遭放逐,司马迁受宫刑,便是千古明证然而,也有不少人以善谏、敢谏而名垂青史如果说,《战国策》中记载的触龙和邹忌是委婉而讽的典型,那么,唐代著名政治家魏征便是直言敢谏的代表他一生上疏言事二百多次,非但没有招致祸患,反被唐太宗视为一面明镜,并以其策治国,出现了著名的“贞观之治”为什么会取得如此理想的效果?学完这篇课文,你自然就会得到答案

  二、简介

  这篇奏疏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当时,经过战后的休养生息,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对外战争连年胜利,边防巩固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徵在这一年的三月至七月,“频上四疏,以陈得失”,这是其中的第二疏因此也称“论时政第二疏”唐太宗看了这些奏疏后猛醒,感到很惭愧写了《答魏徵手诏》,称赞魏徵“诚极忠款,言穷切至”,并说“公之所谏,朕闻过矣当置之几案,事等弦韦”,表示从谏改过(弦、韦是用以警戒之物)

  本文以“思”为线索,将所要论述的问题联缀成文,文理清晰,结构缜密并运用比喻、排比和对仗的修辞手法,说理透彻,音韵铿锵,气势充沛,是一篇很好的论说文

  三、初读课文

  通读全文,初步预*,完成下列要求

  1、结合自学助学材料、注释读准字音

  2、找出对偶句、排比句、比喻句,分别用单线、小括号和波浪线标注

  3、掌握注释中重要的字词,画出下列句式,并解释:

  (1)斯亦……也

  (2)虽……而况……乎

  (3)岂……乎

  (4)何必……哉

  4、读准语调、停顿

  四、讲读分析第一段

  1、补充注释:

  2、学生齐读本段,然后自译成通顺的现代汉语

  3、分析回答问题:

  (1)第一段中有那些比喻句?包含了什么观点?

  明确:比喻句:“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观点:

  (1)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2)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2)本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作用何在?

  明确:喻证法――把积德安国这个抽象的道理用固本求长、浚源欲远这种生活常识进行比喻,使论述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而易懂;

  正反对比论证法――采用强烈、鲜明的对比使劝谏对象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思国之安必积德义的道理

  (3)第一句中前两个分句对第三个分句起什么作用?

  明确:前两个分句说的是事物常理,可以顺其自然地引出所要阐明的观点,也能对观点起到论证说明的作用

  (4)魏征虽是大胆直谏,但在劝谏中也讲究方式方法,言语也中听,你能说明这样的特点吗?

  明确:首先是用了比喻手法,使劝谏生动形象化;再就是借贬低自己来抬高君主,使对方耳听直言心悦诚服

  (5)本段三句话各是从什么角度来阐述自己的看法的?

  明确:第一句正面引出主要观点,阐明积德义的重要性;第二句从反面论述自己的主要观点,阐明积德义的必要性;第三句从皇帝自身地位的角度来阐明不积德义的严重后果,进一步论证治理国家,必积德义

  (6)本段可分为几层?

  明确:本段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至“而况于明哲乎”,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第二层,指出人君“必积其德义”的途径:“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4、板书内容,做背诵指导

  五、讲读分析第二段

  1、补充注释:

  2、齐读本段,然后自由翻译全段

  3、分析内容

  (1)这一段作者概括了什么历史教训?

  明确:历代统治者能善始,却不能善终

  (2)作者认为他们这样的历史教训原因在“取易守难”吗?

  明确:不是在于统治者得天下之后“纵情”“傲物”

  (3)作者魏征对以严法治国持什么看法?我们现在强调健全法制,你认为可行吗?

  明确:魏征对“严法治国”既没有推崇,也没有反对,只是认为“法制”不是问题的关键,根本还在于统治者对天下黎民要竭诚相待我们强调健全法制,实际也是为了使天下变成一个公*合理的社会,这与魏征主张“竭诚以待”是一致的,那当然是可行的

  (4)作者在本段所阐述的主要看法是什么?

  明确: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5)本段采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对比――善始与善终;竭诚待下与纵情傲物比喻――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6)从本段所述来看,作者的思想上有很大的局限性,这表现在于何处?

  明确:“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宣扬了皇权神授论,这与他的封建忠君思想分不开

  (7)全段可分为几层?

  明确:本段也可以分为两层,前一层至“守之难乎”,概括历史教训,提出取易守难的问题,应读出惋惜的语气后一层则连用两个问句来解释原因,承前启后,照应“居安思危”,又为下文的“十思”张本读起来应慷慨激昂,末两句应兼含深沉

  4、板书内容,引导背诵

  六、分析第三段

  1、补充注释:

  2、分析内容:

  (1)第三段提出了哪“十思”?作者理想的政治境界是怎样的?

  明确:十思:略;境界:智者尽其谋……垂拱而治

  (2)“十思”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这十思各从哪些角度去谈论治国之道?

  明确:核心:正己安人

  角度:一二思―戒奢侈;

  三四思―戒骄躁;

  五六思―戒放纵;

  七八思―戒蒙蔽;

  九十思―戒赏罚不公

  (3)“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一句以反问结束全文,可以收到怎样的效果?

  明确:作者以反问的形式启发太宗,讲明了十思的现实意义,可以更加坚定他实行开明政治的决心

  (4)本段可分为几层?

  明确:本段也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至“无以怒而滥刑”,阐述了“十思”的主要内容后一层,“总此十思”,指出积德义的好处:天下大治

  3、板书内容,引导背诵

  “诚能”,表示了作者的殷切希望,同时也总揽“十思”诵读时要注意预期的恳切

  “总此十思”两句,要读得顿挫鲜明,作总结

  “则”,有延长音,开启后文下面则是分述智、勇、仁、信

  “何必”收束全文,意在说明善于用思而后达于思,境界极高要读得缓缓悠长,回味无穷

  4、“十思”与第一段的观点有何联系?

  (1)“十思”是“积德义”的具体内容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提出问题,

  为什么思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分析问题,

  思些什么

  诚能十思,垂拱而治解决问题

  (2)本文现实意义以及拓展

  通过诵读完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从其中学到哪些?

  七、总结全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进行论证?

  明确:中心论点――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方法―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2、本文语言有何特点?

  明确:骈散结合,极富气势,华美流畅

  唐代的奏疏,*惯上都用骈文写这篇奏疏虽然也用了许多骈偶句式,却突破了骈体的束缚,骈散语句交替运用既有骈文的整齐华美,又有散文的自然流畅,骈散结合,华美流畅,易于诵读

  《谏太宗十思疏》高一语文教案 5

  教学目的

  1、学*作者反复开导t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

  2、领悟“十思”的积极意义;

  3、掌握文中一些实词的词义和虚词的用法;

  4、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1、诵读t领悟t背诵全文。

  2、翻译难懂的语句(难点)。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多少忠臣义士,尽忠讲谏,结果呢?有的被挖心,有的被放逐。比干t屈原的故事,千古流传。但是,唐代著名谏官魏征进谏唐太宗,却大多被采纳,不但没有招来杀身之祸,还经常得到唐太宗的表扬。魏征写了《谏太宗十思疏》上奏后,唐太宗非常赞赏,亲手写诏书嘉许魏征,并放置案头,以资警惕。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他是怎么写这篇文章的。

  二、解题

  这是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魏征写给唐太宗的奏章。唐太宗初年励精图治,颇称英明。后来却追求珍宝异物,兴建宫殿园囿,魏征就不断用前代兴亡的历史教训来提醒他。这一个魏征连上四疏。本文是其中的一篇。文章写得语重心长,剀切深厚。

  魏征(580―643),字玄成,巨鹿曲城人,后迁居相州内黄(今河南省内黄县)。他是唐朝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历史学家。隋朝末年,为避乱,曾一度出家为道士。后参加李密的反隋起义军。李密失败后,他降唐,辅佐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拜谏议大夫t检校侍中,领导周t隋各史的修撰工作太宗即位后,擢为谏议大夫,常召入内室询以政事得失,魏征知无不言,敢于直谏,史以“诤臣”称之。曾主持《隋书》、《群书治要》的编撰工作,《隋书》的序论及《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皆出其手,时称良史。拜迁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魏征先后上书二百多事,大多被唐太宗采纳。

  三、研*课文

  第一次,试读,正音。边读边正音,以读出汉语的美感来。

  第二次,粗读,正义。边读边看注释,以粗知句义;同时边读边揣摩句内停顿,如: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第三次,连读,整体把握文章。连读时要流畅,语音准确,停顿正确,并且读出感情。通过连读可知全文先运用比喻和比喻,后引出“十思”的具体内容,点明其重要意义。

  第四次,细读,理清各层大意,把握全文思路。

  文章第1段通过比喻引出道理:积累道义是治国之本;以“固本浚源”为喻,说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重要性。

  第2段通过对比说明竭诚待人(特别是待百姓)的重要性;总结历史经验,并从创业守成、人心向背等方面,论述“居安思危”的道理。

  第3段水到渠成地引出“十思”及意义。提出“居安思危”的具体做法,即“十思”,核心是“正己安人”

  第五次,品味,涵泳。本文语言简约,整散结合。整句音韵和谐,琅琅上口;散句意到笔随,笔力雄健,酣畅淋漓,需要用心品味。同时对“十思”的内容要细细领悟,这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民族传统美德,差不多每句都有现实教育意义。特别是“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这些句子对每个人的修身养性都极有启发,具有丰富的人文价值。

  第六次,熟读,背诵。背诵时能将以上理解兼收并蓄,背出意蕴,背出情感,也背出自己的理解,获得心灵的愉悦和精神的满足。四、写作特点。

  1、骈散结合,华美流畅;

  2、正反论述,务尽其旨;

  3、比喻排比,生动有力。

  五、从课文中找出几条成语,体会它们的表达作用。

  居安思危载舟覆舟择善而从(之)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善始善终)垂拱而治


高一语文谏太宗十思疏教案(精选5篇)(扩展3)

——《谏太宗十思疏》优秀教案(精选五篇)

  《谏太宗十思疏》优秀教案 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辨析“安、信、求、治”等多义词的词义;积累文言虚词“以、哉、所”的用法;区别文中“根本、以为、虚心、纵情”等古今异义词的含义。

  2、领悟“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虚心以纳下”的道理及“十思”的积极意义。

  3、学*魏征的高超的劝谏艺术。

  能力目标

  1、掌握作者反复开异,循循善诱的高超的劝谏艺术,不断提高学生的说话技艺。

  2、在理清文章思路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德育目标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苦乐观;虚怀若谷,虚心纳他人建议;勤俭简朴,继承优良传统。

  教学重点

  1、掌握“浚、殷、冲、牧、壅、谬、董、振”等文言词的义项。

  2、理清思路,理解“十思”内容及其意义。

  3、学*文章用比喻说理,生动形象的特点,体会作者在遣词造句上整齐而富于变化的风格特征。

  教学难点

  1、文章第三段的内容理解。

  2、引导学生背诵全文。

  教学方法

  1、朗读法(在反复朗读中,理解句意,体味语气,加强记诵)

  2、问答法(如对文章第1-2段浅显内容的分析理解)

  3、讨论法(如对文章第3段较深难内容的分析理解)

  4、探究拓展法(课内适当穿插一些文句训练,拓展学生思维)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课程:

  一、导入新课:(故事导入)

  据说唐太宗李世民非常喜欢鸽子,有一天,有大臣给他孝敬了一只非常可爱的鸽子,当他正玩得高兴的时侯,魏征求见,急得他把鸽子左放右藏就是找不着合适的地方,无奈之下就背过双手,抓在手里,不想一翻长谈之后鸽子不幸捂死,留下他独自感伤。

  提问: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问题?为什么?

  投示:太宗怕、敬重魏征。

  二、作者简介(多媒体显示)

  魏征(580-643),字玄成,巨鹿曲阳(现在河北省晋县)人。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少年孤贫,有大志。隋未参加李密义军,后随李密投唐。太宗即位,授以谏议大夫。由于他生性刚直,善于直言诤谏,竭诚以事太宗,因此深得信任。唐太宗“数引征入卧内,访以得失”。魏征一生先后上书二百多次,达数十万言,大都被采纳。他死后,唐太宗悲痛不己,亲自为他写了碑文,并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这足见魏征在当时的影响。

  衔接语:魏征是以善谏著名的,善在何处,谏有何妙,今天我们就来学*他的《谏太宗十思疏》。

  三、解题

  谏:规劝

  十思:十条值得思考的情况

  疏:古代臣子向帝王陈述自己意见的一种文体。

  衔接语:魏征向太宗规劝了十条值得思考的情况,那他为什么,在什么情况下提出的呢,我们先了解一下背景。

  四、背景介绍(多媒体显示)

  唐朝初年,唐太宗常以隋朝的**为戒,不收过分使用民力,能够节私欲,明赏罚,广开言路,积极纳谏。到了贞观中期,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逐渐富裕,加以对外战争年年胜利,边防巩固,国威远扬,于是在一片文治武功的欢呼声中,唐太宗渐渐骄奢,渐渐忘本,开始对百姓作威作福起来。尽管“百姓颇有怨嗟之言”可是这声音早被朝野上下歌功颂德的欢呼声淹没了。正直的魏征对此深感担忧,贞观十一年(637)从三月到七月,五个月内他一连给唐太宗上了四疏,劝太宗“鉴彼之所亡,念我之所以保”,励精政道,巩固统治。《十思疏》便是四疏中的一篇,阐明了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道理。据说太宗看到奏疏后非常感动,于是写了《答魏征手诏》,称赞他“诚极忠款,言穷切至”,表示从谏改过。

  五、指导诵读

  听录音,学生纠正字音、注意断句,同时体会思想感情。后找一学生试读(任挑一段),教师指点方法。

  六、疏通文意:

  衔接语:学*文言,大纲的要求是能借助工具书和文下注释,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积累文言现象,那么同学们考虑一下,理解词句含义、积累文言现象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学生讨论后明确:实词、虚词、一词多义、通假、古今异义等。

  1、师生共译第一、二段:疏通文意,重点解释实词、虚词、古今异义

  2、学生齐读第三段后以前后桌4人为一学*小组自主探究学*,学生质疑,引导学生作答

  要求:①同学间互相的探讨,解答疑难。

  ②个别较难的翻译,同学间解决不了的,提出来全班讨论。

  ③按类别归纳。(投影出示本文文言现象积累)。

  3、文言句子的翻译:(教师指导学生翻译,并渗透方法)

  例:①振之以威怒振通震,威吓,用威风怒气来吓唬

  方法:a、抓关键词,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b、单音词语双音替

  c、倒装语序倒过来。

  ②臣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七、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衔接语:魏征是一代名臣,他们中的治国境界是什么?(学生答:文武并用,重拱自治),君王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做到什么(十思)

  ①投影出了十思内容,学生集体朗读。

  ②提问,十思侧重于规劝皇帝不要做到什么?对我们有无启发?

  衔接语:作者提出的十思,语语坦诚、字字惊心,太宗之所以最终能接受践行,并不仅仅是魏征的赤胆忠心,更由于他巧妙的思路与说辞它在一、二段已为十思铺*了道路。

  ③找一学生读第一段,提问:文章先以什么引出话题,提出了什么观点?

  分析:比喻、提出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观点

  衔接语:观点只是魏征一家之言,不足以让人完全信服,那么怎样才能让其观点有据可依呢

  ④学生自读第二段,提问:作者概括了一条什么普遍规律?

  分析:

  借鉴古人论述,将君与民关系比作水与舟,多方论证居安思危重要性,切中要害、令人警觉,那么如何居安思危呢?顺其自然的'作者提出了十思。

  学生分析教师总结,本文思路:

  思考清晰,先说人君当思,为何要思,后谈思什么,环环紧扣,也把魏征高超任讽谏艺术体现的淋漓尽致。

  八、鉴赏高超的劝谏艺术:

  ①从思路上看,妙在何处?(先深入浅出分析思之重要而后投十思,易接受)

  教师分析:其实联系到我们的写作,那就是不一定要开门见山,而荡开一笔,打伏笔,蓄势,则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②从文章的用语上能否分析一下他们的高妙之所在?明确、下愚、明哲、臣闻(而非臣以为)

  点拔:魏征在讲谏时,有着清醒的头脑。他虽然知道太宗是很懂得“忠言逆耳利于行”的。但在等级森严的封建时代,他没有因太宗对自己的赏识而得意忘形。仍是坚持一贯的谨言慎行。文中语言真诚谦虚,委婉而又通达,合情而又合理,极富艺术魅力,难怪唐太宗会从善如流呢。

  ③与《忌讽齐王纳谏》对比讽谏艺术之不同?

  九、思维拓展

  当今社会,我们虽然政通人和,国富民强,但也存在一些骄傲忘本的人民的父母官们,他们用自己腐败的双手写下了共和国最不协调的音符,请同学们试举一些例子,而后根据存在问题也给他们写上几点值得思考的问题。

  十、课文总结:

  “读史使人明智”一千三百年后的今天重温《谏太宗十思疏》,不仅要体味它流畅艺术的文气,还应从字里行间去感受一代忠臣魏征为使唐王朝长治久安而敢于直谏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愿生活在新世纪的同学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时刻胸怀一颗火热的报国心!

  十一、布置作业

  ①积累本文中的文言知识。

  ②针对文中的某一哲理性语句谈谈自己的体会并写成文字。

  十二、板书设计:

  《谏太宗十思疏》优秀教案 2

  教学目的

  1、学*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

  2.领悟“十思”的积极意义;

  3.掌握文中一些实词的词义和虚词的用法。

  重点难点

  1.诵读、领悟、背诵全文。(重点)

  2.翻译难懂的语句。(难点)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初步熟悉课文,疏通字词

  一. 导语设计:

  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多少忠臣义士,尽忠讲谏,结果呢?有的被挖心,有的被放逐。比干、屈原的故事,千古流传。但是,唐代著名谏官魏征进谏唐太宗,却大多被采纳,不但没有招来杀身之祸,还经常得到唐太宗的表扬。魏征写了《谏太宗十思疏》上奏后,唐太宗非常赞赏,亲手写诏书嘉许魏征,并放置案头,以资警惕。

  二、作者・解题

  学生读注释。教师补充。魏征,是唐朝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以刚正不阿、敢于直谏而名垂史册。他同那些尸位素餐、苟何取容的封建官吏不同,有意见敢当面提,当面顶,不口是心非,不看脸色行事。后世一些诤臣,如称为青天的包拯都以他为楷模。他不仅敢谏,而且善谏。从唐太宗贞观初年到其去世,十七八年间共上重要奏疏二百多次,达数十万言,大都为太宗采纳,使太宗避免了政治上的不少失误。唐初社会能够出现号称“贞观之治”的太*盛世,作为谏臣的魏征是有其功劳的。

  题目中的“谏”是进谏的意思。疏,是一种文体名,属于奏疏类。

  三、阅读课文

  第一次:试读,正音。边读边正音。已经认识的字词不但要读准声调,还要读清*舌与翘舌、前鼻音与后鼻音,以读出汉语的美感来。陌生的字词则边读边看注释或查阅词典。

  第二次:朗读,提名学生朗读。

  四、疏通字词

  第三次:粗读,正义。边读边看注释,以粗知句义;同时边读边揣摩句内停顿,如: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教师巡查答疑。

  五、布置作业

  完成练*二――五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具体学*课文

  教学过程

  一、 检查作业

  1、文言现象

  2、完成练*二――五

  3、难句的翻译(教师选择一些难句让学生翻译)

  二、 分析课文

  1、提名朗读

  2、学生自由朗读

  3、思考练*一

  第一段.开篇没有直接提出“十思”的内容,而是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打开话题。先从正面说,用比喻推理(“求木之长者……必浚其泉源”)引出正题:“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比喻说里,浅显易懂,不容置疑。再从反面申述:“源不深而望流之远……而况于明哲乎?”接着进一步指出,“人君”地位高,责任重大,如果“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要想使国家常常治久安,就同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一样只能是一种妄想。这一段的结尾,照应前面,又利用了“木”、“水”的比喻。

  第二段.总结历史教训,从反面论证“居安思危”的必要性。先指出历史现象:几乎所有人君都不能善始善终。然后以“岂……”设问,引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的分析:取天下时,“殷勤深”,能够“竭诚以待下”;守天下时,难免得意洋洋,以致“纵情以傲物”。而“竭诚则……为行路”。心态不同,对人的态度不同,其结果反差强烈。这说明能否恭俭下人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如果失去民心,即使动用严刑也无济于事。“怨不在大……深慎”,这是借鉴古人的论述,将君民关系比作水舟的关系,切中要害,振聋发聩,令人精警。这一段从现象到本质,逐层剖析,清楚有力。虽然全段未见一个“思”字,但是从反面强调了“居安思危”的重要性。

  第三段.回答任何“居安思危”。是全文的重点。“十思”,即十条建议,可以概括为“五戒”:“见可欲”、“将有作”两条戒奢侈;“念高危”、“惧满盈”两条戒骄傲;“了盘游”、“忧懈怠”两条戒纵欲;“虑壅蔽”、“惧谗邪”两条戒轻人言;“恩所加”、“罚所及”两条戒赏罚不公。最后作者说明:总结“十思”,发扬“九德”,选拔人才,文武并用,则人君就不必“劳神苦思”,而国家却可以“垂拱而治”。 “垂拱而治”是作者的政治理想,但它不同于老子的“无为而治”,它要求唐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是积极地求治,不是消极地以不治为治。

  4、联系背景说明本文的意义。

  唐太宗曾说:“朕每临朝未尝不三思,恐为民害。”他常常以隋代的**为戒,不敢过分使用民力,能够节私欲,明赏罚,善于纳谏。到了贞观中期,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逐渐富裕,加上对外战争年年胜利,边防巩固,于是在一片文治武功的欢呼声中,太宗渐渐骄奢,渐渐忘本,特别是渐渐忘了隋代灭亡的历史教训,渐渐对人民作威作福起来。就从魏征进《十思疏》的贞观十一年来看,他先后下令修了三宫殿,多次巡游、打猎。老百姓为了服役,长年不能回家。为此有大臣进谏,他竟说:“百姓无事则骄,劳役则易使。”再也不像以前那样爽快地接受下级的意见。于是,魏征在这一年从三月到七月共四上奏疏,《十思疏》是其中一篇。在这里,魏以政治家特有的敏锐眼力抓住了太宗“忘本”(即忘记“以民为本”)、“忘危”(即忘记隋代灭亡的教训)的根本问题,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十思”,以“思”治“忘”,实在是一剂良药。

  5、学生齐读课文。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体会语言特点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体会语言特点,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 检查复*

  二、 品味语言

  1、思考:语言的特点?

  明确:本文也是一篇很好的政论文。宋以来就受到文选家的重视,但其文学价值往往被政治价值所掩盖。作者是初唐时有名的文学家,他的诗歌古朴,散文也比较好。和同时的人比较起来,他受六朝以来浮艳文风的影响较少。

  唐人奏疏很多,传诵至今的只有魏征、狄仁杰和陆贽等几家。

  《十思疏》是一骈体文。唐代奏疏*惯上都要用骈文写,就是后来反对骈文、提倡古文运动的韩愈也还用骈文来写奏章。然而《十思疏》与当时流行的骈文不同。一方面它充分利用骈文对偶、排比的形式来表达真情实感,一方面又敢突破骈文的形式束缚,它一不避三排,起句就是三句组成的排比句;二不避首尾虚字,如虽、终、也、哉等;三不避散句。同时不用事、不用典,不咬文嚼字。魏征虽然是有名的史学家,但是《十思疏》中看不到他作繁复的引证,看不到典故。只用了两个浅显的比喻。这是同当时追求形式的文风是背道而驰的。这种敢于冲破落后传统的束缚,不拘一格的创造精神,在骈俪风气占统治地位的初唐 时代更显得难能可贵。

  语言简约,整散结合。整句音韵和谐,琅琅上口;散句意到笔随,笔力雄健,酣畅淋漓,需要用心品味。

  2、自由朗读,体会语言之美。

  三、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反复诵读,我们逐层领悟了作者高超的劝说方法和积极的治政、修身思想。文言文中有不少蕴涵着传统文化精髓的佳作,领悟它、掌握它,对我们奠定语言功底及文化功底,都有直接的益处,它会让我们享受终生。

  四、 课堂答疑

  五、 诵读、背诵

  六、 布置作业

  《谏太宗十思疏》优秀教案 3

  一、学*本文声情并茂、文质兼美、骈散结合的写作方法。

  二、掌握“安”、“信”、“求”、“治”等实词的义项,辨析文言虚词的不同用法,注意古今词义的不同。

  三、背诵全文,归纳成语典故。

  四、学*古人“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虚心纳下”的治国思想及为人之道。

  【教学设想】

  一、教学时首先了解写作背景,重点介绍唐太宗和魏征“明君诤臣”的关系。

  二、诵读课文,理清层次结构,体会本文华美流畅的语言及“居安思危”的思想。

  三、背诵全文,归纳词义,落实练*。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一、介绍作品背景及文体特点。

  二、疏通文字障碍,以诵读为主,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教学步骤】

  开场白:一个新的**建立之初它面临的主要是什么问题?实行“仁政”,让百姓休养生息。当这个**巩固之后,出现了“太*盛世”,它是不是就没什么问题了呢?如果有问题,那将是哪些问题呢?让我们看看魏征在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一篇奏章吧。

  一、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1、作者:魏征(580—643),字玄成,巨鹿曲阳(今河北晋县)人,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初为太子洗马,太宗即位后,擢为谏议大夫,常召入内室询以政事得失,魏征知无不言,敢于直谏,史以“诤臣”称之。

  曾主持《隋书》、《群书治要》的编撰工作,《隋书》的序论及《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皆出其手,时称良史。

  本文《谏太宗十思疏》,被太宗置于案头,奉为座右铭。其文风影响到宋代欧阳修、苏轼。

  2、背景:唐太宗李世民跟随其父李渊反隋时作战勇敢,生活俭朴,颇有作为。公元627年,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在贞观初年,他鉴于隋炀帝覆亡的教训,进一步保持了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国计民生的政策。经过十几年的治理,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边防巩固,内外无事,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清醒地看到了在繁荣昌盛的后面隐藏着危机,在群臣齐唱赞歌时,独能多次上疏进谏,使太宗猛醒。文章力劝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太宗看后感到很惭愧,表示从谏改过。

  二、通读全文,正音。

  1、注意读音

  求木之长(zhǎng)浚(jùn)源塞(sè)源载(zài)舟

  壅(yōng)蔽谬(miù)赏

  2、对照注释,朗读课文,争取比较流畅地读下来。

  3、检查朗读情况。单个读,齐读。也可范读。

  三、结合“练*”(一),了解每段段意。

  1、第一段:以“固本浚源”为喻,说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重要性。

  2、总结历史经验,并从创业守成、人心向背等方面,论述“居安思危”的.道理。

  3、提出“居安思危”的具体做法,即“十思”,核心是“正己安人”。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一、翻译并分析第一、二段,背诵第一、二段。

  二、辨析词义,归纳义项。

  【教学步骤】

  一、检查熟读课文情况。

  二、翻译并分析第一段。

  1、论点的提出:非开门见山,而是用两个比喻引出要论述的问题。这样写可以使深奥的道理形象化、通俗化,易于让人接受。

  2、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先正面论述“固本”才能“木长”,“浚源”才能“流长”,“德厚”才能“国安”;再从反面论述,反之,国不能安。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可就下面的问题进行讨论: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还是一种陋*?)

  三、背诵第一段。

  四、翻译并分析第二段

  1、总结历史经验,表明自己的担忧不是“杞人忧天”。

  2、创业艰难,易得人心;守成容易“傲物”,使人离心离德。

  3、人民的力量是可怕的,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所以不能懈怠。

  五、背诵第二段。

  六、作业

  “练*”(二)

  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

  一、翻译并分析第三段。

  二、找出本课的成语,通过做课后练*,掌握有关的文言词语的意思。

  三、背诵、默写全文。

  【教学步骤】

  一、检查一、二段的背诵。

  二、翻译并分析第三段。

  见可欲戒知足以自戒

  将有作奢侈知止以安人

  念高危戒谦冲而自牧

  惧满溢骄傲江海下百川

  1、居安乐盘游戒“五戒”三驱以为度“十思”

  忧懈怠纵欲慎始而敬终解决问题

  虑壅蔽戒虚心以纳下

  惧谗邪轻人言正身以黜恶

  恩所加戒无因喜以谬赏

  罚所及赏罚不公无以怒而滥刑

  2、作者理想的政治境界: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三、背诵第三段。

  四、写作特点。

  1、骈散结合,华美流畅;

  2、正反论述,务尽其旨;

  3、比喻排比,生动有力。

  五、从课文中找出几条成语,体会它们的表达作用。

  居安思危载舟覆舟择善而从(之)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善始善终)垂拱而治

  《谏太宗十思疏》优秀教案 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本文多用比喻说理的手法,体会对偶句、排比句的风格特征。

  能力特征:掌握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高超的劝谏艺术,不断提高学生的说话技巧。

  德育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苦乐观:虚怀若谷,虚心纳他人意见。

  教学要点:

  1、学*本文作者真诚而委婉的劝谏艺术。

  2、品味本文语言特色。

  教学方法:

  1、问答法。

  2、探究拓展法。

  教学过程:

  一、巩固背诵。(学生先根据内容层次试背,再齐背。)

  二、根据课文内容默写填空:(略)

  三、导语设计

  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多少忠臣义士,忠心耿耿,尽忠进谏,结果呢,有的被挖心,有的.被放逐。比干、屈原悲惨的故事,千古流传。但是,唐代著名谏官魏征进谏唐太宗,却大多被采纳,不但没有招来杀身之祸,还经常得到唐太宗的表扬。魏征写了《谏太宗十思疏》上奏后,唐太宗非常赞赏,亲手写诏书嘉许魏征,并放置案头,以资警惕。

  四、研*魏征高超的劝谏艺术。出示投影:

  (一)作者为什么称自己为“下愚”,称唐太宗为“明哲”?

  (二)能否将“臣闻”改为“臣以为”?

  (三)能否删去文中“承天景命”一句?

  (四)能否将“诚能见可欲”改为“是故见可欲”?

  小结: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真诚谦虚、委婉而又通达。

  五、品味语言特色:

  1、委婉谦虚。

  2、多用比喻,生动形象。

  3、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文中的对偶句、排比句,谈谈其表达效果。

  对偶句: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排比句: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小结:骈散结合,华美流畅。

  2、画线句的出处,说说引用的作用。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出自《诗经大雅》“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载舟覆舟(出自《荀子王制篇》“君则舟也,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诚能见可欲(出自《老子》上篇:“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引用了《易经》“卑以自牧”的意思。)

  垂拱而治(出自《尚书成武》“垂拱而天下治。”)

  小结:“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金”“字字有出处”“事事有依据”

  (强调积累下列成语:局安思危、戒奢以俭、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垂拱而治、纵情傲物、载舟覆舟、长治久安、竭诚待下)

  六、延伸拓展。

  下面是宋代洪迈《容斋随笔》中的《魏郑公谏语》,请与课文作比较阅读,并回答文后问题。

  魏郑公谏止唐太宗封禅,中间数语,引喻剀切,曰:“今有人十年长患,疗治且愈,此人应皮骨仅存,便欲使负米一石,日行百里必不可得。隋氏之乱,非止十年,陛下为之良医,疾苦虽已yì(此字打不出,“刈”字去掉右边)安,未甚充实。告成天地,臣切有疑。”太宗不能夺。(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5年10月版)

  从课文及此文这两处你可看出魏征劝谏有什么特点?请稍作展开,用自己的话表述。

  明确:从这两处可看出魏征劝谏不但有大勇,还有大智。他很讲究劝谏艺术,善于用比喻来说理。课文《谏太宗十思疏》一开始就是比喻,用“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引出道理:积累道义是治国之本。本文则以“十年长患”来比喻“隋氏之乱”,以“疗治且愈”“日行百里必不可得”来说明“告成天地”(封禅)之事的不可行。魏征劝谏确实是“引喻剀切”,得体动人,能让唐太宗心服。

  七、课文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反复诵读,我们逐层领悟了作者高超的劝说方法和积极的治政、修身思想。文言文中有不少蕴涵着传统文化精髓的佳作,领悟它、掌握它,对于我们奠定语言功底及文化功底,都有直接的益处,它会让我们享受终身。

  八、作业布置。

  1熟练背诵全文。

  2请结合上学期学过的《烛之武退秦师》《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等篇目,谈谈你对文学史中烛之武、邹忌、触龙、魏征等论辩艺术的感悟,他们的才能何在?说辩技巧何在?成功的奥妙何在?

  3古人的说辞奥妙无穷,对于处在现代社会中的现代人,对于面临现代社会复杂的人际关系的现代人,不断提高说话技巧,有何借鉴意义?

  《谏太宗十思疏》优秀教案 5

  教学目标

  1、阐释“十思”内涵及现实意义;

  2、援引内容的理解;

  3、设喻方法的分析及把握。

  教学重难点

  解读援引内容;阐释“十思”;学*设喻的论证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检查上节课的学*情况。

  1、字词及文言现象。

  2、文意的把握。

  二、明确目标

  解读援引内容;阐释“十思”;学*设喻的论证方法。

  三、重点、难点的学*与目标完成过程

  1、请学生阐释对“十思”的理解。

  2、教师归纳如下

  这“十思”是:为人君者,见到能引起自己喜爱的东西,就想到应该知足来警戒自己;在将要大兴土木、营建宫室的时候,要想到适可而止,使百姓得到安宁;考虑到居位的崇高而且危险,就要时时想到谦虚谨慎以修养自己的品德;惧怕自己骄傲自满,就要想到襟怀广阔应像能容纳滔滔百川的浩瀚江海;外出游猎,要想到网开一面,不要赶尽杀绝;担心懈怠情绪的滋长,就要想到做事情应善始善终;不愿自己耳目蔽塞就应想到虚心采纳下边的意见;畏惧邪恶奸佞之人干预朝政,就想到严格要求自己而疏远斥退那些坏人;对臣下的加恩,要想到不因个人的喜好而谬加奖赏;进行惩罚,要想到不因个人的恩怨而滥施刑法。

  3、指导学生讨论“十思”的现实意义。

  4、请学生回答对文章援引内容的理解。

  5、教师总结

  ①“载舟覆舟”,暗引《孔子家语》:“孔子曰:‘夫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可知也。”’以水喻民,以舟喻君,申居安思危的鉴戒之意,紧扣文章起段。

  ②“谦冲而自牧”活用《易经》“谦谦君子,卑以自牧”语。“江海下百川”,暗引《老子》语,作为比方。这两句,是两两相对的对偶句,都指出了培养自己谦虚德性的.重要。

  6、教师讲解设喻的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是议论文常用的一种论证方法(引导学生回忆第一册教材中《拿来主义》一文中比喻论证的运用),结合本文一例解释。文章开头三句,形成排比。一、二两句先设比喻,然后第三句揭示正意。文中第一次点出“思国之安”的“思”,与“积其德义”的“德义”,是全篇立意所在。先用人所熟知的客观事物的道理作比,引出治国安邦的根本所在,摆事实讲道理,令人不容置疑。

  总结、扩展

  通过本文的学*,同学们不妨找一找自身存在的问题。

  附:板书设计

  谏太宗十思疏

  “十思”的内涵及现实意义援引和设喻的论证方法

  作业布置

  1、归纳各部分的论述内容及论证方法。

  2、理解“十思”的内涵。

  3、掌握文言字词。


高一语文谏太宗十思疏教案(精选5篇)(扩展4)

——《谏太宗十思疏》优秀教学设计3篇

  【教学目的】

  1.学*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

  2.领悟“十思”的积极意义;

  3.掌握文中一些实词的词义和虚词的用法;

  【教学重点】

  1.诵读、领悟、背诵文中的经典句子。

  2.翻译难懂的语句(难点)。

  【魏征语录】

  关于良臣与忠臣——“使自己身获美名,使君主成为明君,子孙相继,福禄无疆,是为良臣;使自己身受杀戮,使君主沦为暴君,家国并丧,空有其名,是为忠臣。以此而言,二者相去甚远。”

  【自学导语】

  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多少忠臣义士,尽忠讲谏,结果呢?有的被挖心,有的被放逐。即比干、屈原的故事。但是,唐代著名谏官魏征进谏唐太宗,却大多被采纳,不但没有招来杀身之祸,还经常得到唐太宗的表扬。魏征写了《谏太宗十思疏》上奏后,唐太宗非常赞赏,亲手写诏书嘉许魏征,并放置案头,以资警惕。

  【自学导案】

  第一次,粗读,正音,正义。边读边看注释,以粗知句义;同时边读边揣摩句内停顿。

  第二次,连读,整体把握文章。连读时要流畅,语音准确,停顿正确,并且读出感情。

  第三次,细读,理清各层大意,把握全文思路。

  【古今异义】

  承天景命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则思虚心以纳下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役聪明之耳目

  【词类活用】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则思知止以安人

  宏兹九德 则思正身以黜恶

  振之以威怒 欲流之远者

  则思江海下百川 居安思危

  【实词积累】

  固:

  ①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过秦论》

  ②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阿房宫赋》

  ③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④蔺相如固止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至于颠覆,理固亦然《六国论》

  ⑥斯固百世之遇也《五人墓碑记》

  ⑦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盖:

  ①*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③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赤壁之战》

  ④盖始者实泛繁,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

  ⑤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游褒禅山记》

  ⑥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六国论》

  【课堂练*】

  翻译下列选段 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尝谒告上冢,还,言于上曰:“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意不行,何也?”上笑曰:“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耳。”上尝得佳鹞,自臂之,望见征来,匿怀中,征奏事固久不已,鹞竟死怀中。

  【课外积累】

  借助工具书,结合所学文言文,积累并归纳“盖”字的用法:

  教学目标

  ①援引和设喻的论证方法;

  ②作者的论证思路和本文的理论结构。

  教学重难点

  难点:

  ①援引内容的理解;

  ②字词及文言现象的把握;

  ③“十思”的内容理解及现实意义的把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要点

  1.疏通字词;

  2.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和本文的论证结构。

  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同学们一定特别熟悉,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什么呢?(纳谏)。纵观贞观一朝,诤臣如云,而魏征秉性耿直,无所忌讳,堪称第一人。魏征跟随太宗十余年,先后陈谏二百多条,言辞切峻,颇中弊端。更为难得的是,他的有些言论疏奏并非一事一时而发,而是高瞻远瞩,充分展示出他的政治远见。这篇《谏太宗十思疏》作于贞观十一年,当时,所谓的“贞观之治”正处于颠峰期,天下大治,而魏征却提出要居安思危,实在是具有战略眼光的。


高一语文谏太宗十思疏教案(精选5篇)(扩展5)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 (菁华6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辨析“安、信、求、治”等多义词的词义;积累文言虚词“以、哉、所”的用法;区别文中“根本、以为、虚心、纵情”等古今异义词的含义。

  2、领悟“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虚心以纳下”的道理及“十思”的积极意义。

  3、学*魏徵的高超的劝谏艺术。

  能力目标

  1、掌握作者反复开异,循循善诱的高超的劝谏艺术,不断提高学生的说话技艺。

  2、在理清文章思路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德育目标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苦乐观;虚怀若谷,虚心纳他人建议;勤俭简朴,继承优良传统。

  教学重点

  1、掌握“浚、殷、冲、牧、壅、谬、董、振”等文言词的义项。

  2、理清思路,理解“十思”内容及其意义。

  3、学*文章用比喻说理,生动形象的特点,体会作者在遣词造句上整齐而富于变化的风格特徵。

  教学难点

  1、文章第三段的内容理解。

  2、引导学生背诵全文。

  教学方法

  1、朗读法(在反复朗读中,理解句意,体味语气,加强记诵)

  2、问答法(如对文章第1-2段浅显内容的分析理解)

  3、讨论法(如对文章第3段较深难内容的分析理解)

  4、探究拓展法(课内适当穿插一些文句训练,拓展学生思维)

  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课程:

  一、导入新课:(故事导入)

  据说唐太宗李世民非常喜欢鸽子,有一天,有大臣给他孝敬了一只非常可爱的鸽子,当他正玩得高兴的时侯,魏徵求见,急得他把鸽子左放右藏就是找不着合适的地方,无奈之下就背过双手,抓在手里,不想一翻长谈之后鸽子不幸捂死,留下他独自感伤。

  提问: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问题?为什么?

  投示:太宗怕、敬重魏徵。

  二、作者简介(多媒体显示)

  魏徵(580-643),字玄成,巨鹿曲阳(现在河北省晋县)人。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少年孤贫,有大志。隋未参加李密义军,后随李密投唐。太宗即位,授以谏议大夫。由于他生性刚直,善于直言诤谏,竭诚以事太宗,因此深得信任。唐太宗“数引徵入卧内,访以得失”。魏徵一生先后上书二百多次,达数十万言,大都被采纳。他死后,唐太宗悲痛不己,亲自为他写了碑文,并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徵没,朕亡一镜矣。”这足见魏徵在当时的影响。

  衔接语:魏徵是以善谏著名的,善在何处,谏有何妙,今天我们就来学*他的《谏太宗十思疏》。

  三、解题

  谏:规劝 十思:十条值得思考的情况

  疏:古代臣子向帝王陈述自己意见的一种文体。

  衔接语:魏徵向太宗规劝了十条值得思考的情况,那他为什么,在什么情况下提出的呢,我们先了解一下背景。

  四、背景介绍(多媒体显示)

  唐朝初年,唐太宗常以隋朝的*为戒,不收过分使用民力,能够节私欲,明赏罚,广开言路,积极纳谏。到了贞观中期,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逐渐富裕,加以对外战争年年胜利,边防巩固,国威远扬,于是在一片文治武功的欢呼声中,唐太宗渐渐骄奢,渐渐忘本,开始对百姓作威作福起来。尽管“百姓颇有怨嗟之言”可是这声音早被朝野上下歌功颂德的欢呼声淹没了。正直的魏徵对此深感担忧,贞观十一年(637)从三月到七月,五个月内他一连给唐太宗上了四疏,劝太宗“鉴彼之所亡,念我之所以保”,励精政道,巩固统治。《十思疏》便是四疏中的一篇,阐明了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道理。据说太宗看到奏疏后非常感动,于是写了《答魏徵手诏》,称赞他“诚极忠款,言穷切至”,表示从谏改过。

  五、指导诵读

  听录音,学生纠正字音、注意断句,同时体会思想感情。后找一学生试读(任挑一段),教师指点方法。

  六、疏通文意:

  衔接语:学*文言,大纲的要求是能借助工具书和文下注释,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积累文言现象,那么同学们考虑一下,理解词句含义、积累文言现象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学生讨论后明确:实词、虚词、一词多义、通假、古今异义等。

  1、师生共译第一、二段:疏通文意,重点解释实词、虚词、古今异义

  2、学生齐读第三段后以前后桌4人为一学*小组自主探究学*,学生质疑,引导学生作答

  要求:①同学间互相的探讨,解答疑难。

  ②个别较难的翻译,同学间解决不了的,提出来全班讨论。

  ③按类别归纳。(投影出示本文文言现象积累)。

  3、文言句子的翻译:(教师指导学生翻译,并渗透方法)

  例:①振之以威怒 振通震,威吓,用威风怒气来吓唬

  方法:a、抓关键词,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b、单音词语双音替

  c、倒装语序倒过来。

  ②臣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七、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衔接语:魏徵是一代名臣,他们中的治国境界是什么?(学生答:文武并用,重拱自治),君王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做到什么(十思)

  ①投影出了十思内容,学生集体朗读。

  ②提问,十思侧重于规劝皇帝不要做到什么?对我们有无启发?

  衔接语:作者提出的十思,语语坦诚、字字惊心,太宗之所以最终能接受践行,并不仅仅是魏徵的赤胆忠心,更由于他巧妙的思路与说辞它在一、二段已为十思铺*了道路。

  ③找一学生读第一段,提问:文章先以什么引出话题,提出了什么观点?

  分析:比喻、提出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观点

  衔接语:观点只是魏徵一家之言,不足以让人完全信服,那么怎样才能让其观点有据可依呢

  ④学生自读第二段,提问:作者概括了一条什么普遍规律?

  分析:

  借鉴古人论述,将君与民关系比作水与舟,多方论证居安思危重要性,切中要害、令人警觉,那么如何居安思危呢?顺其自然的作者提出了十思。

  学生分析教师总结,本文思路:

  思考清晰,先说人君当思,为何要思,后谈思什么,,环环紧扣,也把魏徵高超任讽谏艺术体现的淋漓尽致。

  八、鉴赏高超的劝谏艺术:

  ①从思路上看,妙在何处?(先深入浅出分析思之重要而后投十思,易接受)

  教师分析:其实联系到我们的写作,那就是不一定要开门见山,而荡开一

  笔,打伏笔,蓄势,则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②从文章的用语上能否分析一下他们的高妙之所在?

  明确、下愚、明哲、臣闻(而非臣以为)

  点拔:魏徵在讲谏时,有着清醒的头脑。他虽然知道太宗是很懂得“忠言逆耳利于行”的。但在等级森严的封建时代,他没有因太宗对自己的赏识而得意忘形。仍是坚持一贯的谨言慎行。文中语言真诚谦虚,委婉而又通达,合情而又合理,极富艺术魅力,难怪唐太宗会从善如流呢。

  ③与《忌讽齐王纳谏》对比讽谏艺术之不同?

  九、思维拓展

  当今社会,我们虽然政通人和,国富民强,但也存在一些骄傲忘本的人民的父母官们,他们用自己腐败的双手写下了共和国最不协调的音符,请同学们试举一些例子,而后根据存在问题也给他们写上几点值得思考的问题。

  十、课文总结:

  “读史使人明智”一千三百年后的今天重温《谏太宗十思疏》,不仅要体味它流畅艺术的文气,还应从字里行间去感受一代忠臣魏徵为使唐王朝长治久安而敢于直谏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愿生活在新世纪的同学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时刻胸怀一颗火热的报国心!

  十一、布置作业

  ①积累本文中的文言知识。

  ②针对文中的某一哲理性语句谈谈自己的体会并写成文字。

  十二、板书设计:

  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本文多用比喻说理的手法,体会对偶句、排比句的风格特征。

  能力特征:掌握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高超的劝谏艺术,不断提高学生的说话技巧。

  德育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苦乐观:虚怀若谷,虚心纳他人意见。

  教学要点:

  1、学*本文作者真诚而委婉的劝谏艺术。

  2、品味本文语言特色。

  教学方法:

  1、问答法。

  2、探究拓展法。

  教学过程:

  一、巩固背诵。(学生先根据内容层次试背,再齐背。)

  二、根据课文内容默写填空:(略)

  三、导语设计

  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多少忠臣义士,忠心耿耿,尽忠进谏,结果呢,有的被挖心,有的被放逐。比干、屈原悲惨的故事,千古流传。但是,唐代著名谏官魏征进谏唐太宗,却大多被采纳,不但没有招来杀身之祸,还经常得到唐太宗的表扬。魏征写了《谏太宗十思疏》上奏后,唐太宗非常赞赏,亲手写诏书嘉许魏征,并放置案头,以资警惕。

  四、研*魏征高超的劝谏艺术。出示投影:

  (一)作者为什么称自己为“下愚”,称唐太宗为“明哲”?

  (二)能否将“臣闻”改为“臣以为”?

  (三)能否删去文中“承天景命”一句?

  (四)能否将“诚能见可欲”改为“是故见可欲”?

  小结: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真诚谦虚、委婉而又通达。

  五、品味语言特色:

  1、委婉谦虚。

  2、多用比喻,生动形象。

  3、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文中的对偶句、排比句,谈谈其表达效果。

  对偶句: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排比句: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小结:骈散结合,华美流畅。

  2、画线句的出处,说说引用的作用。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出自《诗经大雅》“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载舟覆舟(出自《荀子王制篇》“君则舟也,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诚能见可欲(出自《老子》上篇:“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引用了《易经》“卑以自牧”的意思。)

  垂拱而治(出自《尚书成武》“垂拱而天下治。”)

  小结:“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金”“字字有出处”“事事有依据”

  (强调积累下列成语:局安思危、戒奢以俭、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垂拱而治、纵情傲物、载舟覆舟、长治久安、竭诚待下)

  六、延伸拓展。

  下面是宋代洪迈《容斋随笔》中的《魏郑公谏语》,请与课文作比较阅读,并回答文后问题。

  魏郑公谏止唐太宗封禅,中间数语,引喻剀切,曰:“今有人十年长患,疗治且愈,此人应皮骨仅存,便欲使负米一石,日行百里必不可得。隋氏之乱,非止十年,陛下为之良医,疾苦虽已yì(此字打不出,“刈”字去掉右边)安,未甚充实。告成天地,臣切有疑。”太宗不能夺。(*世界语出版社1995年10月版)

  从课文及此文这两处你可看出魏征劝谏有什么特点?请稍作展开,用自己的话表述。

  明确:从这两处可看出魏征劝谏不但有大勇,还有大智。他很讲究劝谏艺术,善于用比喻来说理。课文《谏太宗十思疏》一开始就是比喻,用“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引出道理:积累道义是治国之本。本文则以“十年长患”来比喻“隋氏之乱”,以“疗治且愈”“日行百里必不可得”来说明“告成天地”(封禅)之事的不可行。魏征劝谏确实是“引喻剀切”,得体动人,能让唐太宗心服。

  七、课文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反复诵读,我们逐层领悟了作者高超的劝说方法和积极的治政、修身思想。文言文中有不少蕴涵着传统文化精髓的佳作,领悟它、掌握它,对于我们奠定语言功底及文化功底,都有直接的益处,它会让我们享受终身。

  八、作业布置。

  1熟练背诵全文。

  2请结合上学期学过的《烛之武退秦师》《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等篇目,谈谈你对文学史中烛之武、邹忌、触龙、魏征等论辩艺术的感悟,他们的.才能何在?说辩技巧何在?成功的奥妙何在?

  3古人的说辞奥妙无穷,对于处在现代社会中的现代人,对于面临现代社会复杂的人际关系的现代人,不断提高说话技巧,有何借鉴意义?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的观点及理想的政治境界。

  (2)培养对文言文的感悟、诵读和背诵能力,及学*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培养说理能力。

  (3)认识"十思"在当时的作用和今天的借鉴意义。

  二、重点难点

  1、诵读、领悟,背诵全文。

  2、翻译难懂的语句。

  三、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

  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多少忠臣义士。尽忠进谏,结果呢?有的被挖心,有的被放逐。比干、屈原的故事,千古流传。但是,唐代著名谏官魏征进谏唐太宗,却大多被采纳,不但没有招来杀身之祸,还经常得到唐太宗的表扬。魏征写了《谏太宗十思疏》上奏后,唐太宗非常赞赏,亲手写诏嘉许魏征,并放置案头,以资警惕"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他是怎么写这篇文章的。

  (二)作者简介

  魏征(580-643),宇玄成,唐曲城(今属河北)人,后迁居相州内黄(今河南内黄)。少时曾出家为道十,隋末参加瓦岗起义军,后降唐。唐太宗时拜谏议大夫、检校侍中等职,领导周、隋、陈、齐诸史的撰修工作。后封郑国公,任太子太师。魏征在历史上以能犯颜直谏著称,前后陈谏二百余事,多被太宗采纳。魏征提倡"无面从退有后言","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建议太宗广开言路,认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魏征病卒后,唐太宗痛惜“遂亡一镜矣”。

  (三)题解

  历史背景:这是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魏征写给唐太宗的奏章。唐太宗初年励精图治,颇称英明。后来却追求珍宝异物,兴建宫殿园囿,魏征就不断用前代兴亡的历史教训来提醒他。这一个魏征连上四疏。本文是其中的一篇。文章写得语重心长,剀切深厚。全文围绕“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主旨,规劝唐太宗在政治上要慎始谨终,虚心纳下,赏罚公正;用人时要知人善任,简能择善;生活上要崇尚节俭,不轻用民力。这些主张虽以巩固李唐王朝为出发点,但客观上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有利于初唐的强盛。本文以“思”为线索,将所要论述的问题连缀成文,文理清晰,结构缜密。并运用比喻、排比和对仗的修辞手法,说理透彻,音韵铿锵,气势充沛,是一篇很好的论说文。谏:规劝、劝戒;疏:封建时代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事情的文字。

  (四)整体感知

  本文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作者的行文思路是怎样的?

  [明确]文章首先提出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观点,然后从历史的角度,创业守成,人心向背两个方面论述了观点,最后指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十思",并指出惟其如此,才可以达到理想的政治境界,即:"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五)知识要点的学*及目标完成过程

  研读第一段。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求木之长者

  (2)必固其根本

  (3)必浚其泉源

  (4)人君当神器之重

  (5)戒奢以俭

  (6)伐根以求木茂

  [明确](1)生长。(2)使……稳固。(3)疏通、深挖。(4)主持、掌握;帝位。(5)用、行。

  (6)来。

  2、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如何提出来的?

  [明确]课文的中心论点是:人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作者不是一开头就提出自己的观点,而是从设喻入手逐渐透出本意的。文意起笔,从正面设喻,从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引出"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然后再从反面设喻,正如"源不深"不能“望流之远”,"根不固"不能"求木之长"一样,"德不厚而思国之安"当然也是不可能的事。接着,作者承接上文。提出人君如果"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就像伐根、塞源而望木茂、流长一样,无疑也不会成功"。通过正反设喻,作者的本意也就十分明确了,唐太宗如要巩固*,就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3、讨论:作者为什么不开宗明义就直接提出论点,而要从设喻入手呢?

  [点拨]这是因为作者要论述的是治国安民的根本大计,而进谏的对象又是国君。从流水、树木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手说理,就显得亲切、生动,容易为人君接受。同时,要木茂就必须"固其根本",要流长就必须"浚其泉源",这都是生活中的常识。通过类比,推出要“国安”必须"德厚",就很有论辩力量。在这基础上,作者进一步以"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比作"伐根""塞源",这样,不居安思危的危害性不言自明,而作者的观点也就鲜明地表露出来了。这一段论证,言辞恳切,暗寓锋芒,值得细细玩味。

  研读第二段。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凡百元首

  (2)承天景命

  (3)克终者盖寡

  (4)盖在殷忧

  (5)纵情以傲物

  (6)董之以严刑

  (7)振之以威怒

  (8)所宜深慎

  [明确](1)帝王。(2)大。(3)能够(4)深(5)看不起人。(6)监督(7)通"震",威吓。(8)戒慎。

  2、翻译下列句子。

  (1)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2)终苟免而不怀仁。

  (3)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4)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明确](1)因为处在深重忧患之中,一定竭尽诚心对待臣民,(2)最终只是苟且免于刑罚,但是并不会怀念(皇上的)仁慈。(3)怨恨不在有多大,可怕的是人民(的力量)。百姓是水,水能浮起船来,也能淹没它。这是应当深切戒慎的。

  3、思考:本段是从什么角度分析论证的?要说明什么观点?

  [点拨]作者用历史事实,说明国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根本原因。先从历代帝王谈起,以反问句"岂取之易守之难乎"引起思考。再揭示因为帝王前后不一的态度造成两种不同的结果,把论题缩小到帝王如何对待老百姓的问题上。最后从如果在失掉拥护的情况下,还一意孤行,那必然落得"水能覆舟"的惨局。以论证国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4、思考:作者是怎样剖析"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这一历史现象的?这一段与上下文有什么联系7

  [点拨]贞观年间,社会繁荣。在一片颂扬太*盛世的赞美声中,唐太宗也踌躇满志,开始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魏征作为一名有识见的政治家,却透过这歌舞升*的繁荣景象,看到了潜伏的危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正是从这一点出发,他谆谆告诫唐太宗要不忘历史的教训。作者先提出历代帝王"始繁终寡"这一历史现象,然后分析这些帝王在"取江山"与"守江山"两个时期的不同表现,突出他们往往都有这样的通病,"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这以后,作者针对现实,扣住"纵情以傲物"加以发挥。“傲物则骨肉为行路”。到了这种地步,那么,即便用严酷刑罚来监督,用严厉的声势来吓唬,人们也不会心服。一旦民怨迭生,则社稷也将为之倾覆。

  作者剖析这一历史现象的目的正在于进一步揭示不居安思危的危害,将第一段所论述的道理具体化。通过这两段的论证,居安思危之重要,不这样做的危害已经讲得十分透彻。这就自然产生一个问题,到底怎样才算居安思危呢?这时进而提出“十思”的具体建议,就显得顺理成章。

  第二课时

  研读第三段。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1)雍蔽(2)谗邪(3)拙恶(4)谬赏(5)垂拱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知足以自戒(2)知止以安人(3)思谦冲而自牧(4)江海下海川(4)乐盘游(6)慎始而敬终(7)虑雍蔽(8)证身以酗恶(9)宏兹九德(10)简能而任之(11)垂拱而治(12)因喜以谬赏、以怒而滥刑、知足以自戒、董之以严刑

  [明确](1)克制,(2)使……安宁。(3)虚;养,(4)居于……之下。(5)以……为乐。(6)慎。(7)堵塞,蒙蔽。(8)端正,排斥。D)使……光大。(10)选拔。(11)(皇上)垂衣拱手(不亲自处理政务),就能治理好天下。(12)来;而;因为;用

  3、把本段内容翻译成现代汉语。

  [明确]如果真正能够看见可爱的东西就想到应该知足,从而警戒自己;准备大兴土木就想到应该不要过分,从而安定人民;想到君位高而险,就注意谦虚待人,从而培养自己的品德;害怕自己会骄傲自大,就想到江海所以伟大,是因为处在一切河流的下面;喜欢打猎,就想到围住三面,开出一条路让野兽逃出一些,拿这个作限度;担心自己会偷懒,就想到不但开头要认真,而且要坚持到底;怕自己被封锁,就想到虚心接受下级的意见;怕有坏人陷害好人,就想到自已要坚持原则,撤换那班奸臣;施恩典给某人的时候,就想到不要因为自己一时高兴便乱赏;处罚某人的时候,就想到不要因为自己一时发脾气就随便处罚别人,完金做到这十点,再扩大九德的修养,选择有才能的人使用他们,辨别出正确的意见照着办,那么,聪明的人就会全部献出他们的计策,勇敢的人就会彻底用出他们的力量,仁爱的人就会散播他们的恩惠,忠诚的人就会贡献他们的忠心,文武人才都能充分发挥才干,皇上您只需安安稳稳地坐着,天下自然治好了,何必要您费神,脑子转个不停,事事过手,代替百官的职务呢!

  4、思考:"十思"大致说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它们共同说明了一个什么观点?作者认为做到"十思"有什么好处Y

  (点拨)"十思"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高一语文谏太宗十思疏教案(精选5篇)(扩展6)

——高一语文教科书教案优选【5】篇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有关资料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2.赏析本文的画面美、语言美、情调美,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

3.体会情景交融手法的运用;

4.欣赏本文的语言风格。

重难点

1.把握写作脉络,体会作者内心情感;

2.赏析文中的画面美;

3.学*本文朴实清新的语言风格。

教学用具 录音机朗读带多媒体

课型诵读鉴赏课

课时1

教学流程

导语

月,引人无限的遐思。古往今来,月成了情感的载体。月下漫步,情思无限,人生的万千思绪纷涌而来,也会缓缓散去。今天,我们来学*一篇散文佳作。作者在一个静谧的月夜,独自一人来到清华园的荷塘。静望明月,细嗅荷香,沉浸于无边的荷香月色中了。

出示课题:荷塘月色

知识积累

1.作者作品

朱自清,中国现代散文家。是位有骨气的文人,1948年8月,因贫得病逝,宁愿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气概。”(***评)

2.创作背景

作于1927年,当时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作为一个爱国的知识分子,苦闷彷徨,找不到出路,一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面对现实的黑暗,却又无法安心于这种“超然”。

整体感知

听录音,感知大意,理清线索。

1、路线:家小路荷塘小路家

2、情感:不静寻静得静失静

分析:

开头不宁静,文中贯穿着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愁绪难消中又向往着自由美好的生活,最后回到现实:不宁静。

文本赏析

(多媒体展示相关画面,形象直观,引发学生联想)

一、阅读第一段,思考: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怎么理解?(引导学生结合背景和全文的情感线索来分析。)

明确:

揭示全文主旨,“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1、对现实的不满;

2、对个人和国家前途的忧虑;

3、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

二、第三段:月下荷塘

1、一生朗读,体会本段的景物描写的精妙之处。

作者向我们展示出月下荷塘的静谧、美好、朦胧之美。由荷叶到荷花,接着荷香到荷波,最后到流水,写出了一幅幅优美的画面特别是比喻手法的运用,带领学生重点分析。

示例:“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化嗅觉为听觉,把荷香和歌声联系在一起,取其若有若无的相似点,可谓精妙。

三、第四段:荷塘月色

一生朗读,其他学生体会荷塘中月色的特点。(生回答,师总结归纳)

明确:动词“泻”写出了月光的鲜明欲滴的奶白色的实感,“浮”的运用写出了月下荷花缥缈轻柔的姿容,“笼”写出了月光的朦胧轻柔。

“酣睡”喻朗照,“小睡”喻被一层层淡淡云遮住的月光,恰到好处。

本段从不同角度,描写出不同景物上的月色,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四、第五段:荷塘四周

生齐读,思考:荷塘四周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杨柳、烟雾、灯光,阴暗、低沉。水里的蛙声和树上的蝉声,反衬出作者内心的失落和淡淡的忧愁。

五、朗读《采莲赋》《西洲曲》

思考:作者回家的路上,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有什么作用?

(生回答,师点拨、归纳)

明确:

荷塘的美景引动作者内心的乡思,青年男女美好的情思引发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探究延伸

这是一篇散文佳作,写出了一位知识分子当时内心无法释然的苦闷之情。学完本文之后,对“我”是怎么认识的?(组织学生讨论,自由发表评价)

言之有理皆可,不必苛求同一。

手法鉴赏

本文的语言朴素典雅,清新自然,蓄满诗意。作者融情于景,即景抒情,向我们展现出一幅幅令人陶醉的月下荷塘美景图。(学生互动交流,总结文中精彩句子的特点,试做归纳、发言)

明确:

1.比喻的运用;

2.通感手法的运用;

3.叠词的运用。

课堂小结

在我们的眼前,展现出这样的画面:荷叶田田,荷花朵朵。明月泻银辉,清风送荷香。这清新、神秘、静谧的荷塘就是作者心灵的避难所。暂时的宁静让作者获得了精神升华,引发出他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希望同学们能常走*自然中,用善感的心灵去体会,以自己独特的角度去发现万物之美。

课后作业

1.写篇读后感放在周记本上;

2.阅读朱自清的其他散文,思考:有人认为他用的比喻取材狭窄、阴柔,缺乏想象力,你认同吗?为什么?

  高一语文教科书教案 2

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本单元学*写景状物散文,本单元的学*必须反复阅读,用心品味,感悟所写之景,所言之情。《故都的秋》是郁达夫一篇颇具特色的散文,1934年8月写于北*,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描绘了秋院清晨、秋槐落蕊、秋蝉残鸣、闲话秋凉、胜日秋果 等画面,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完美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朱自清写的《荷塘月色》,所写景色较为具体,考查的是学生的形象思维。而本文所写的秋味则是抽象难把握的,对学生的逻辑思维提出了较高要求。高一学生还没有养成圈点批注的阅读*惯,阅读中不能准确捕捉重点词句,通过学*力求帮助他们学会鉴赏散文,把握主旨。

教学目标:

1、能说出郁达夫生*及其创作风格。

2、能抓住清、静、悲凉来赏析故都的秋,感受本文形散神聚的结构特点,初步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方法。

3、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主观感情。

设计思想:

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点拨为辅,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读写结合。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难点: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中所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情。

教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导读法,点拨法

教学流程:

一、由题导入,温故知新

由题切入。回顾《荷塘月色》标题与文章内容的关系,品味本文标题。从题目可以得出写作内容是秋,而故都中的故字表明是旧的,含着历史厚重感以及作者深切的眷恋之情。引导学生聚焦在秋上速读全文。(意图:教给学生由题入文的读书方法)

二、整体感知,归纳点拨

要求学生带着课后练*第一题再读课文,圈点批注。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后,教师通过板书点拨明确行文思路和内容结构。明确几幅秋景图。

三、圈点批注,鉴赏语句

要求学生带着课后练*第二题再读课文,圈点批注。全班交流,教师参与点拨,并由此引入作者生*介绍,知人论世,水到渠成的挖掘文章背后的主观情。

四、合作探究,拓展迁移

结合背景,揭示故都秋的特点。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分组朗读全文,再次感悟文章结构和语言。

作业:借鉴本文写法,运用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写一篇题为《江南的秋》400字左右的文章,力求写出秋的特征。(意图:照应完成课后练*第三题)

  高一语文教科书教案 3

教学目的:

1、掌握并积累文中重要字、词、句。

2、理清全文的写作思路,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

3、学*史论的常规写法和借古讽今的手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三字经》中有一句话:“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这个苏老泉,就是苏洵,号老泉。他二十七岁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潜心钻研。由于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深得欧阳修的赏识。嘉佑年间,欧阳修把他写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城,文人争相模仿,因此苏洵把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佑集”。课文《六国论》选自《嘉佑集·权书》。我们一起来学*《六国论》,看看苏洵是如何评论六国灭亡的。

二、梳理重要字词句(更多注释翻译在书本上)

文中重要实词有互、率、判、与、速

古今异义、使动、名作状、

句式:状后、被动、定后

请同学翻译重要语句(勾画语句——同学思考斟酌——上黑板书写——师生共评)

三、揭示写作目的

(从文章最后一句话“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的翻译过渡)

苏洵用这句话收束全文,有没有什么目的和意图呢?

广阔的天下,指出谁的天下?为国者是谁?

——北宋,北宋当权者

——如果凭借北宋这么大的天下,采取下策,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比六国还不如了。采取下策,是什么样的策略?——像六国一样的,赂敌求和的妥协策略。

苏洵说的是“苟”,如果,那现实情况呢?

北宋建国后一百多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的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__,军事上骄堕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

苏洵写作本文的年代(1004年),契丹大举进攻,直逼黄河北岸的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打了胜仗,北宋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了“渊之盟”,答应每年向辽缴纳白银10万两,丝绢20万匹。1042年,辽又向北宋索要晋阳瓦桥关以南10县土地,宋又只能答应每年加纳白银10万两,丝绢10万匹。1044年,为了停战求和,北宋由答应每年向西夏输纳白银10万两,丝绢10万匹,茶叶3万斤。

这样_的结果,助长了侵略者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后患。

苏洵说得委婉含蓄,实际上是在批评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软弱妥协的外交政策;警戒当权者要从六国赂秦求和,国力亏损,最终_亡国的历史事实中吸取教训,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说到底,苏洵评论六国的灭亡,是为了借古讽今,针砭时弊,阐明自己用兵抗敌的主张。

苏洵在文中说,“苟”,如果,为什么不直接指出批评对象呢?

委婉含蓄,把批判的锋芒收一收,便于统治者接受。

当世社会黑暗,妥协投降主义占上风,说得含蓄些既可以保护自己,又能使自己的主张广为流传。

六国灭亡的原因已经分析得明了透彻了,就在一个“赂”字,这和北宋当世的状况惊人的相似,不言自明,照样能起到发人深省的效果。一个“赂”字把历史教训和现实时弊紧紧联系了起来。

我们说,以史为鉴可知兴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借古讽今是史论常用的写法,《六国论》就是一篇史论,论的什么史,论的目的是什么,我们通过上面的学*都清楚了,接下来我们来分析分析,他是怎样论的,六国论的行文思路是怎样的?

作者开门见山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个观点是这篇史论的中心论点,围绕着中心论点,作者从几个方面论证的?两个方面,“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两个方面就是两个分论点。

一二两个小节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并提出两个分论点,引发下文的议论。

接下来,围绕着两个分论点,作者结合具体的历史事实展开论述。

第三段,围绕着第一个分论点,结合赂秦的韩、魏、楚三国灭亡的史实展开论证。对于三个赂秦的国家,作者分三个层次进行论证。

第一个小层,“秦以攻取之外,……固不在战矣”对比双方土地消长,证实由于“赂”而造成的得失远远超过战争造成的得失,以割地赂秦的事实说明赂秦的危害之大,得出“固不在战矣”的结论。

第二小层,“思厥先祖父,……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_,理固宜然”,割地求和造成自身国力日渐衰微,秦国的侵略野心愈来愈大,反而加速了自身的灭亡。赂秦求和适得其反,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第三小层,“古人云……此言得之”引用古人的话为证,形象的说明赂秦的危害。

我们注意到,在论证过程中,作者用了对比论证方法,如把秦国得地的两种途径对比,赂者的失地的两种情况对比,总的说来是赂造成的土地得失和战争造成的土地得失进行对比,还有,祖先艰辛辟地和子孙轻易割地对比,赂者奉之弥繁和秦国侵之愈急进行对比,对比之中强调“赂”带来的亡国灭种的严重后果。

其中,祖祖辈辈筚路蓝缕,艰辛开国得过程写得很形象,子孙后代软弱无能,割地求和的轻率以及被敌人步步紧逼狼狈尴尬的可怜相也进行了生动的描述。

同时,也恰到好处地用了古人的话,增强了论证的力量,这种论证方法叫引用论证。

第四段,围绕着第二个分论点,结合齐、燕、赵的史实来展开论述。

对于不赂秦的齐、燕、赵三国,作者分层论证,也分了三个小层。

第一小层,讲齐国灭亡的原因。五国灭亡了,齐国也不能独自保全。

第二小层,合说燕、赵义不赂秦,敢于用兵抵抗,最终战败而亡,虽然有各自策略的失败,但原因主要是,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孤立无援,灭亡是诚不得已。

第三小层,总说六国,提出假设,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进一步论述了“赂”秦的危害。

其中,最明显的论证方法就是假设论证,或从另一个角度换个说法,也可以说是反面论证。

三四两节论述是结合历史事实展开的,和一二节相比,可以发现是不同的,一二节在展开论证的时候,是分析其中的道理,如为什么弊在赂秦呢,其中的道理是,赂秦而力亏,国力亏损,逐步灭亡。不赂者以赂者丧,道理是失去了强大的援助,不能独自保存,被逐个歼灭了。我们把三四节这种论证方法叫事实论证,也叫事例论证看,而把一二节这种方法,叫道理论证。实际上,事实论证和道理论证经常结合使用。

接下来,第5、6节,总结历史教训,点明写作意图。

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是一个惨痛的历史教训。从假设的角度为六国提出救亡图存的策略,举贤任能,团结一心,同仇敌忾,共御外辱,这样能使秦国也心存忌惮,不敢轻举妄动。这也是从反面推进论证,为六国赂秦而亡感到痛心和惋惜,启示后人要吸取这个历史教训。

最后一句从历史教训转到现实时弊,自然过渡,接下去,第6节,点名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

(总结)作为一篇史论文,属于广义的议论文,本文论点鲜明,论证逐步推进,逻辑层次井然,论证方法多样,(要说明一下的是这些论证方法分类的标准并不完全统一),说理有力,

作为史论,本文由评论历史到针砭时弊过渡自然,讽谏当朝统治者的写作意图委婉但并不隐晦,主张明确,立场鲜明,表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强烈的社会责任心。

因此本文是一篇比较典范的史论文,可供我们参考和借鉴。

  高一语文教科书教案 4

教学目标

1、品味诗词,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2、感受诗人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品味意象,感悟词中阔大的意境。

2、领会诗人主宰大地沉浮的博大胸襟和慷慨豪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读一首诗:《咏蛙》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你知道本是谁所作吗?***(也有人说是明人的作品)。1910年,***的年龄正与我们现在相仿,性格决定命运。看看***的情怀,想想我们现在考进华理大附中(许多人一副落丧的样子)的心态吧,我们不一定都具备***那样的领袖气质,但至少要自信啊!

顺便再看一首***的诗:《立志》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引入到《沁园春·长沙》。

二、齐读全词。正音。

三、了解大致背景。

本词作于1925年。

五四运动和GCD成立之后创立新民学会《湘江评论》湖南***小组五卅运动和省港大**农_动国共两党统一战线广州农_动讲*所长沙橘子洲

四、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诵读欣赏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