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写作方法 (菁华3篇)

首页 / 文库 / | 2022-12-01 00:00:00 写作

新闻写作方法1

  会议类新闻通稿在高校各类通稿中结构最严谨,语言逻辑要求最高的一类。这种新闻稿要求作者要将会议精神融入到稿件中。

  这一类新闻稿的结构一般是:第一段,写好导语,点明与会人员、主持人;第二段,提炼领导讲话、嘉宾发言的主要内容;第三段,理清会议的程序;第四段,介绍会议举办的背景或者举办该会议的意义。

  写这类新闻稿时,必须注意一下几点:

  1、标题要恰当,符合会议的规格

  校园内的会议很多,类型也很杂。参与对象很不固定,有的会议纯粹是几名学生的会议,有的是学生干部的座谈会,还有的是党政机关的会议,比较少见的是党代会、团代会、教代会之类的牵涉面比较广泛的会议。不同的会议,写的通讯稿不同,首先就体现在标题上,会议的标题要尽量符合会议的规格。比如上次有一篇关于EOC学员学*党代会精神的通稿,初稿的标题为“我校召开‘EOC世纪精英学校学*校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座谈会’”,这个标题表述上并没有错误,但对于校内通讯稿来说,这个标题有点名不副实了。

  这个座谈会是校团委、校学生会组织召开的学生干部座谈会,虽然很重要,但用“我校召开”似乎还不准确。后来,我建议改成“校学生会举行‘EOC世纪精英学校学*校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座谈会’”,我还是斟酌再三,因为未能体现校团委的作用。最后,领导的意见是修改成“EOC世纪精英学校举行‘学*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座谈会’”,因为EOC是校团委、校学生会举办的活动,以此为主语,就很好地突出了这两者,又使标题不会言过其实。

  2、导语中要体现会议的名称、举办的地点等要素的全称

  导语是全文中最直接、最集中体现会议情况的话语,导语写得好,通讯稿要表达的内容就可以很好地把握了。所以,写导语的时候不能过于省略,而必须正式一点,要把会议全称、举办地点等要素写清楚。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座谈会”,这是会议的全称,漏掉一个字都不行。会场横幅上的会议名称是如此,新闻中就应该这样体现,这是客观性的一个体现。而举办的地点则要写清楚明白,比如“我校旗山校区大学生素质拓展中心”,这要写明、写全,不能为图省事而去掉“大学生”,虽然大家都知道所说的是什么地方,但是作为在正式的文体中,交代清楚是必须的。

  3、写清出*的领导姓名、职称,注意领导的排序问题

  会议一般都有领导参加,而且领导是会议的重点内容,因此在新闻稿中对出*的领导进行简要的介绍是必不可少的。介绍出*的领导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写清楚领导的职位,而且职位要在姓名之前,如“我校副校长xxxx”是常规用法,而不是“我校xxx副校长”。如果有多个领导出*的话,新闻中还存在介绍领导的先后问题,奉行的原则就是“来宾位于最前,综合级别、资历来排序”,像高校的会议,往往会邀请一些校外的领导出*,只要这些领导是各机关的主要负责人,那么,校外领导就必须放在最前面,体现基本的礼仪。

  如“省残联理事长陈震、副理事长李继新,省委教育工委宣传部部长林轩春,省体育局群体处处长方大川,我校副校长游小波,学工部(处)、校团委、校办、文学院有关负责人出*了本次交流会。”但是,有时候,领导的排序不仅要按照级别,也要考虑到领导的资历问题。例如,同样是副校长,为什么有的副校长一定要放在前面,而有的放在后面,这是因为各位副校长的资历不同,有的副校长职称较高,有的副校长任期较久,甚至有的副校长比较年长,这些都是领导排序需要注意的问题。

  这一点更具典型的是学院领导的排序。在不同学院的新闻稿,同一职位的领导排序却不一样。例如,有的学院副院长在党委副*之前,而有的学院的副院长却在党委副*之后,按照我们*常的经验,副院长一般排在党委副*之后,但是在学院中,主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往往比副院长年轻许多,甚至有一部分的党委副*还是副院长的学生,所以,这一类情况需要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领导讲话内容的提炼

  在会议类新闻稿中,领导的讲话内容最重要的。但我们又不能将领导讲话的所有内容抄进新闻稿中,所以,我们要对这些讲话内容进行提炼。提炼领导的讲话内容要注意措辞,用词简练,要体现出层次感,一些理论方面的提法要准确,要提高理论的高度。领导讲话都是很有逻辑性的,将各层次的内容用一两句话提炼出来,再按顺序组合,就能把领导的讲话的精髓囊括了。

  比如领导的致辞,一般分为三大部分的内容,首先是领导对出*会议的嘉宾、师生代表的欢迎;其次是简要介绍会议的背景;最后是对与会的人员,一般是青年学生提出一些希望。

  再比如领导的重要讲话,一般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是肯定之前取得的成绩;其次是概括召开本次会议的意义,再次是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的介绍,最后是对与会人员提出几点关于认真贯彻会议精神的要求。

  5、介绍会议的程序要有主次

  领导讲话结束后,要介绍整个会议的流程,会议上进行的活动可能有很多,这就要求作者要注意分清主次,跟会议主题联系紧密的重点介绍,而一些琐碎的程序则少介绍或不介绍,如会议的讨论环节、收看重要的视频资料、表彰环节等都是比较重要的程序,而像分发、收取材料等环节则可略去。

  6、描绘会场气氛

  会场的气氛能够让读者了解与会人员对召开此次会议的态度,了解会议的反响,奠定会议的基调,是宣传会议的一个重要部分。一般情况下,会场气氛往往是热烈的,主要从与会人员的反应中获得信息,如“xxx的讲话引起了与会人员的激烈讨论“、“全场掌声不断”等。

  7、简要概括举办会议的意义

  新闻通讯稿的最后一段往往要简短评论会议的意义,意义同样要注意层次感。一般分成三个部分来写会议的意义,首先是对培养青年学生的意义,其次是对职能部门自身建设的意义或者是对某项制度建设的意义,最后则是对学校整体建设的意义。

  有时候,最后一段也可以不写意义,而是例举与会人员对该会议的反映,从他们的口中更能真切地体现会议的意义,如《海西青年志愿者先进事迹首场报告会在我校举行》中的最后一段写道:“与会大学生表示,将在这些志愿者先进事迹的鼓舞下,积极投身到志愿服务的工作中,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昂首前进。”与会人员的反响比起空谈意义又是来得显得有说服力。

新闻写作方法2

  一、标题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一则好的新闻,首先要有一个好的标题。精心制作标题犹如“画龙点睛”,它既要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又要醒目、新颖、有趣味。这样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增强阅读的兴趣。

  新闻的标题有三种形式:

  1.多行标题。主要是三行标题,由引题、正题和副题组成。引题也称眉题,它的作用是介绍背景,烘托气氛,引出正题。正题也称主题,它的作用是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或点明新闻的中心思想。副题也称子题,它的作用是介绍与正题有关的情况,补充正题,如点明意义,指出结果等。

  2.双行标题。是由引题、正题或正题、副题组成。正题一般都有实质的内容,因此也称实题;副题和引题一般是对气氛的烘托、意义的阐述,因此又称虚题。双行标题一般是虚实结合、彼此呼应、互为补充的。

  3.单行标题。单行标题指只有正题的标题。这种标题要求突出主题,简明、醒目。

  新闻标题写作的要求是:

  a.准确。即标题要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概括出新闻的内容、精神和实质。

  b.生动。即在准确的基础上,尽量突出内容和表达方式上的生动活泼,以吸引读者。

  c.新颖。“新”是新闻的一个基本要求,不新不足以成为新闻。标题要善于突出新事物、新方向,抓住最具新闻价值的问题。

  二、导语

  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句话或第一个自然段。通常用简明的文字概括介绍新闻的主要内容,揭示新闻的主题,使读者对新闻内容先有一个总的概念。

  导语的作用非常重要。新闻是否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语写作的成功与否,所以写新闻要把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放在导语中。“倒金字塔”结构,是新闻的基本格式。所谓“倒金字塔”,就是以重要性

  递减的顺序来安排新闻中的各项事实,即把最重要的事实放在最前边,次重要的事实放在第二位,以此类推。导语,就是这个“倒金字塔”的.最上面一层事实。

  新闻导语的写法,通常有以下几种:

  1.叙述式。这是最常见的方式。它是把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最有吸引力的事实,高度概括地加以叙述。

  2.描写式。对某一个富有特色的事实和一个有意义的侧面,用简明的语言进行描写,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

  3.评论式。对报道的事实进行简洁、精辟的评论,以揭示事物的性质和作用,引起读者重视。

  4.结论式。将新闻事实的结论,在开头部分写出来,开门见山,反映事实的意义。

  5.提问式。用提问的方式引出新闻报道的事实,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6.引语式。引用与新闻有关的诗句、格言等,以增强导语的生动性。

  拟写导语,应注意的几点要求:

  a.不能与标题重复。导语与标题的作用有些接*,但标题是概括全文的精神实质,而导语是标题的扩展,要用事实说话。

  b.为后文留下余地。导语固然是全文的精华,但也不能把话说尽;导语可以包含背景材料,但尽可能简略,留待下文去交待。好的导语能使新闻主体部分很自然地展开,为后面的行文提供方便。

  c.各要素的组合原则。新闻中的五个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或为什么,简称五个“W”。后面再加上一个“H”,即怎样、如何,可理解为结果的意思。五“W”及“H”,每项都有可能进入导语,关键是看哪一项更具有新闻价值。如果新闻人物为社会所熟悉,在该新闻中特别重要,则应以“人”为先导。以此类推。

  d.要用事实,忌空泛。新闻要言之有物,导语更应有具体的事实。初学写作者,尤其要注意避免用空洞的语言、抽象的概念和流行的口号写作新闻的导语,要用新鲜的事实来说话。

  e.语言要简洁。新闻本身即要求语言简洁,新闻导语更要逐字逐句推敲,做到字字珠玑,一字不可移易。

  三、主体

  导语之后,就是主体。它是新闻的主干部分,是用充分的、具体的事实材料,对新闻的内容作具体全面的阐述,以体现全文的主题。

  新闻的导语已经点明了新闻的主题,主体部分对新闻主题的表述、发挥,实质上就是对导语内容的展开与补充,以使导语中提到的各个事实更加清晰,使五个“W”和一个“H”更加明确。

  新闻主体的结构一般有三种:

  1.时序结构。就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这种结构可以使读者对事件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有一个鲜明、完整的印象。

  2..逻辑结构。就是根据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或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并列关系、主次关系等来组织安排层次。

  3.时序与逻辑二者兼有的结构。对主体的写作,要求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内容充实、紧扣主题;注意剪裁、详略得当;简洁明确、生动活泼等。

  四、背景

  背景就是新闻事件产生的历史环境、客观条件以及它与周围事物的联系。除简迅以外,一般的新闻都要交待背景。背景的作用是使读者更好、更准确地理解新闻内容,使新闻更充实饱满,生动活泼,主题更加深化。

  背景不是单独的组成部分,也无固定位置,所以不能把背景看成是新闻结构的一个独立层次。背景材料可以一次**待,也可以分散穿插在导语、主体、结尾几个部位,一般出现在导语和主体中。背景材料是新闻的从属部分,因此不宜过多,否则就会喧宾夺主。

  常用的背景材料:

  1.对比性材料。对人物或事物的正反、今昔进行对比,在比较中突出其重要意义。

  2.说明性材料。即对所报道的事实中有关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物质基础、社会环境做出介绍与描述。

  3.注释性材料。即对新闻报道中涉及的概念、原理及名词、术语进行解释,以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中的有关内容。

  五、结尾

  结尾又称结语,是新闻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结尾的作用或收束全文,深化主题;或说明结果,指明意义;或指出发展趋势、展示未来;也有的言之已尽,没有结尾。

  结尾的写法有以下几种:

  1.小结式。对所报道的事实或意义作简要概括,以突出重点,加深印象。

  2.启发式。在讲完主要事实后,用启发的语言给读者留下思考的余地。

  3.激励式。用激情的语言,激发读者的热情。

  4.意义式。指明新闻的重大意义。

  5.展望式。在报道完主要事实后,进一步指出事情发展的必然趋势或必然结果。

  6.号召式。根据报道的事实提出具有号召性的意见,激励读者为实现某一目标而行动。

新闻写作方法3

  活动意义要围绕文化建设这一方向

  举办活动一般就为了活跃校园的文化,所以,在谈及活动意义的时候,要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主线,有层次地概括活动的意义。一般也分成三个层次。首先是对提高青年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其次是对活动主 题本身的.意义,如“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诗歌朗诵赛”的意义就有一条是“使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取得的辉煌成就更加深入人心”;最后是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如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等。

  当然,并不是所有会议,所有活动都必须在新闻稿中评论意义的。有些活动的意义过于*常、普通也就没有必要体现,免得给读者审美疲劳。


新闻写作方法 (菁华3篇)扩展阅读


新闻写作方法 (菁华3篇)(扩展1)

——写作方法总结3篇

写作方法总结1

  1.工作总结的概念

  总结是对过去某一时期或某项工作的情况(包括成绩、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的总回顾、评价和结论。

  2.工作总结的作用

  认真进行工作总结是我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中形成的一个好传统。其作用是:

  (1)总结是推动工作前进的重要环节任何一项工作,不管是个人或群体去进行都需要多次反复操作、辛勤劳动才能完成。每一次具体实践,都有成绩与失误、经验与教训,及时总结就会及时取得经验教训,提高认识和工作技能。不断实践,不断总结,那么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就越来越深刻,知识越来越广,智慧越来越高,所进行的事业通过总结才会不断发展、前进。

  (2)总结是寻找工作规律的重

  要手段任何一种事物、一项工作,都存在内在联系、外部制约,都有它自身的发展、运动规律。遵循这些客观规律办事就能顺利达到预期的目的,否则就会受到违背规律的惩罚而招致失败。而要找寻、发现客观规律的途径就需要总结。

  (3)总结是培养、提高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一个人的工作能力是指他承担某项工作、执行某项业务、任务的能力。具体表现有两方面,一是他的专业知识水*,二是他解决、处理实际工作的能力。在实践中二者常常是揉合在一起,相得益彰。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工作的能力主要通过实践培养起来的,绝不是天生的。因此,总结是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

  (4)总结是团结群众争取领导支持的好渠道。一件工作、一项任务完成之后必须进行总结,在总结中全面、深入地回顾、检查,找出成绩与缺点、胜利与失败、经验与教训,实事求是地作出正确评价,使大家认识统一。这样的总结群众心服口服,把群众最大限度地团结起来。同时,通过总结把成绩、经验、问题和今后的努力方向等向领导部门汇报,能引起领导的重视,争取领导的支持、指导。

  3.工作总结的分类

  总结可以大体分为:全面总结、专题总结、个人总结三类。

  4.总结的结构

  总结一般分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署名四部分。

  (1)标题。一般是根据中心内容、目的要求、总结方向来定。同一事物因总结的方向——侧重点不同其标题也就不同。总结标题有单标题,也有双标题。字迹要醒目。单标题就是只有一个题目,如《我省干部选任制度改革的一次成功尝试》。一般说,总结的标题由总结的单位名称、总结的时间、总结的内容或种类三部分组成。如“××市化工厂1995年度生产总结”市××研究所1995年度工作总结”也可以省略其中一部分,如:“三季度工作总结”,省略了单位名称。双标题就是分正副标题。正标题往往是揭示主题——即所需总结提炼的东西,副标题往往指明总结的内容、单位、时间等。例如:辛勤拼搏结硕果——××县氮肥厂一九九五年工作总结——

  (2)前言。即写在前面

  的话,总结起始的段落。其作用在于用简炼的文字概括交代总结的问题;或者说明所要总结的问题、时间、地点、背景、事情的大致经过;或者将总结的中心内容:主要经验、成绩与效果等作概括的提示;或者将工作的过程、基本情况、突出的成绩作简洁的介绍。其目的在于让读者对总结的全貌有一个概括的了解、为阅读、理解全篇打下基础。

  (3)正文。正文是总结的主体,一篇总结是否抓住了事情的本质,实事求是地反映出了成绩与问题,科学地总结出了经验与教训,文章是否中心突出,重点明确、阐述透彻、逻辑性强、使人信,全赖于主体部分的写作水*与质量。因此,一定要花大力气把立体部分的材料安排好、写好。

  正文的基本内容是做法和体会、成绩和缺点、经验和教训。

  1)成绩和经验

  这是总结的目的,是正文的关键部分,这部分材料如何安排很重要,一般写法有二。一是写出做法,成绩之后再写经验。即表述成绩、做法之后从分析成功的原因、主客观条件中得出经验教益。二是写做法、成绩的同时写出经验,“寓经验于做法之中”。也有在做法,成绩之后用“心得体会”的方式来介绍经验,这实际是前一种写法。成绩和经验是总结的中心和重点,是构成总结正文的支柱。所谓成绩是工作实践过程中所得到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所谓经验是指在工作中取得的优良成绩和成功的原因。在总结中,成绩表现为物质成果,一般运用一些准确的数字表现出来。精神成果则要用前后对比的典型事例来说明思想觉悟的提高和精神境界的高尚,使精神成果在总结中看得见、摸得着,才有感染力和说明力。

  2)存在的问题和教训一般放在成绩与经验之后写。存在的问题虽不在每一篇总结中都写,但思想上一定要有个正确的认识。每篇总结都要坚持辩论法,坚持一分为二的两点论,既看到成绩又看到存在的问题,分清主流和枝节。这样才能发扬成绩、纠正错误,虚心谨慎,继续前进。写存在的问题与教训要中肯、恰当、实事求是。

  (4)结尾一般写今后努力的方向,或者写今后的打算。这部分要精炼、简洁。

  (5)署名和日期。署名写在结尾的右下方,在署名下边写上总结的年、月、日,如为突出单位,把单位名称写在标题下边,则结尾只落上日期即可。

写作方法总结2

  年终单位总结的定义

  单位年终总结是人们对一年来的工作学*进行回顾和分析,从中找出经验和教训,引出规律性认识,以指导今后工作和实践活动的一种应用文体。单位年终总结包括一年来的情况概述、成绩和经验、存在的问题和教训、今后努力方向。

  关于单位年终总结

  1、总结必须有情况的概述和叙述,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详细。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对工作的主客观条件,有利和不利条件以及工作的环境和基础等进行分析。

  2、成绩和缺点。这是总结的中心。总结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绩,找出缺点。成绩有哪些,有多大,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取得的;缺点有多少,表现在哪些方面,是什么性质的,怎样产生的,都应讲清楚。

  3、经验和教训。做过一件事,总会有经验和教训。为便于今后的工作,须对以往工作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研究,概括,集中,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

  4、今后的打算。根据今后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吸取前一年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明确努力方向,提出改进措施等。

  写作方法

  年终总结“六要点”

  一、要充分认识到总结的要义。总结是最好的老师,没有总结就没有进步,总结是一面镜子,通过总结可以全面地对自己成绩与教训、长处与不足、困难与机遇的进行客观评判,为下一步工作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制订措施,提供参考和保障。所以总结不仅仅是给领导看的,更是对自己进行全方位的剖析,使自己更加认识自己,发挥优点,弥补不足,不断提高。为此,必须认识到总结的重要意义。当然各级领导也要重视总结的重要性,要让下属广开言道,言无不尽,言者无罪,实事求是,客观认真地总结。

  二、对一年来工作的回顾,对一年来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全面总结成绩:各项计划完成了多少、销售指标(销量、销售额、回款、利润)完成情况、与去年同期相比各项任务是否有增长、产品结构是否得到优化、渠道建设和客户关系是否得到加强、经销商的素质是否得到提高、经销商与消费者对品牌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是否得到提升、竞争对手衰退了没有、如果作为团队领导还要总结团队建设、培训学*等方面的内容。

  三、分析取得成绩的原因。没有人会随随便便成功,每一个成功的后面都是付出的艰辛努力。认真分析取得成绩的原因,总结经验,并使之得以传承,是实现工作业绩持续提升的前提和基础。成绩固然要全面总结,原因更要认真客观分析:

  1、成绩的取得客观因素分析:行业宏观环境的势利性、竞争对手失误所造成的机会、公司所给予的资源支持程度、团队领导在具体方面的指导、同事的帮助。

  2、成绩取得的主观因素分析:自己对年度目标任务的认识和分解、自己对市场的前瞻性认识、自己的困难的挑战意识、自己自我学*素质提升、解决问题能力提升、自己对市场变化的反应能力。

  四、分析导致工作目标没有达成的失误和问题。人贵有自知之明,年度总结并不是要总结得形势一片大好,必须认真客观的分析在工作中的失误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问题,查找原因,认识不足,不断改进和提高,实现工作质量的持续提高。来反思自己为什么没有进步。

  一般来说工作中往往会存在以下的失误和问题

  1、主观认识不足,思路不够高度重视。

  2、自身没有远大理想与目标,对自己不能严格要求,对下属和自己过于放任。

  3、计划制订得不合理,脱离客观实际。

  4、对计划的分解不到位,执行和过程监控不到位。

  5、对竞争对手的跟踪分析不深入,市场反应速度滞后。

  6、产品结构、价格策略、促销组合、渠道建设、品牌传播计划不合理、执行不到位。

  7、团队管理能力差、个体成员素质差,不能胜任工作的要求。

  8、来自于竞争对手的强大压力,使自身的优势不能突显。

  五、对当前形势的展望与分析。总结不仅要回顾过去,还要展望未来。要对当前的形势现状与未来的发展进行客观深入的分析:

  1、外界宏观与微观环境分析:行业发展现状与发展、竞争对手现状与动向预测、区域市场现状与发展、渠道组织与关系现状、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总体评价。

  2、内部环境分析。企业的战略正确性和明晰性、企业在产品、价格、促销、品牌等资源方面的匹配程度。

  3、自身现状分析。自身的目标与定位、工作思路和理念、个人素质方面的优势与差距。

  通过对现状与未来的客观分析,能够更加清楚所面临的困难和机遇。从而对困难有清醒的认识和深刻的分析,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法,对机遇有较强的洞察力,及早做好抢抓机遇的各项准备。

  六、下一年度工作

  计划与安排。总结上年工作当然是年度总结的重点,但更好的筹划和安排下年工作才总结的目的,所以下一年度工作计划和安排同等重要。

  1、明确工作的主要思路。战略决定命运,思路决定出路,良好的业绩必须要有清楚正确的思路的支撑。否则人就变成了无头苍蝇,偏离了方向和轨道,就会越走越远。

  2、新一年度工作的具体目标:销量目标、回款目标、利润目标、渠道建设目标、区域市场发展目标、团队建设目标、学*培训目标。

  3、完成计划的具体方法:团队整体素质与协作能力的提升、资源需要和保障措施、目标任务的分解、渠道的开发与管理、产品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市场秩序的规范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与加强、品牌策略创新与高效传播。

  分类写法

  (1)全面年终总结的写法。标题要写明:单位名称,总结时限,总结的类别;总结的正文要写清所开展的活动,成绩有哪些,问题有哪些,经验体会,今后打算或建义;最后在文末留下总结人姓名,总结时间。

  (2)专题年终总结的写法。专题年终总结是针对某一项具体的活动所做的总结,不必象全面的总结那样详细。但一般也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标题;第二部分主要有五个方面如:活动的目的,活动时间,基本情况,成绩问题,经验和体会。

写作方法总结3

  一、总结的概念

  总结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通过对过去一阶段工作的回顾和分析评价,判明得失利弊,提高理性认识,用以指导今后工作的一种常用文书,总结的写作指南。

  总结可以使本系统、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某一项工作的实践活动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以便发扬成绩,克服缺点,吸取经验教训,使今后的工作少走弯路,多出成果。它可以为各级领导和机关提供基层工作的情况和经验,以便加强科学管理和指导。它还可以用于表彰先进,树立典型、交流推广先进经验,指导和推动面上的工作,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

  二、总结的特点

  (一)内容的自我性。

  总结是自身活动实践的产物。它以客观评价自身工作活动的经验教训为目的,以回顾自身工作情况为基本内容,以自身工作实践的事实为材料,其所总结出来的理性认识也应该反映自身工作实践的规律,秘书工作《总结的写作指南》。所以内容的自我性是总结的本质特点。

  (二)回顾的理论性。

  总结应当忠实于自身工作实践活动,但是,总结不是工作实践活动的记录,不能完全照搬工作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它是对工作实践活动的本质概括,要在回顾工作实践活动全过程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归纳出能够反映事物本质的规律,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正是总结的价值所在。

  三、总结的分类

  根据内容的不同,可以把总结分为工作总结、生产总结、学*结、教学总结、会议总结等等。

  根据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全国性总结、地区性总结、部门性总结、本单位总结、班组总结等。

  根据时间的不同,可以分为月总结、季总结、年度总结、阶段性总结等。

  从内容和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两类。

  四、总结的结构、内容和写法

  总结一般由标题、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

  (一)标题。总结的标题大体上有两类构成形式:一类是公文式标题;一类是非公文式标题。公文式标题由单位名称、时间、事由、文种组成,如《××集团公司XX年度思想政治工作总结》、《××县XX年普法工作总结》,有的只写《工作总结》等。非公文式标题则比较灵活,有的为双行标题,如《增强体质,全面贯彻执行教育方针——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有的为单行标题,如《推动人才交流,培植人才资源》等。

  (二)正文。总结正文的结构由前言、主体、结尾组成。

  1、前言。即正文的开头,一般简明扼要地概述基本情况,交代背景,点明主旨或说明成绩,为主体内容的展开做必要的铺垫。例如:

  “群众富不富,关键在支部;干部强不强,关键在班长”。能否选配好支部“一把手”,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核心。

  在工作中,我们积极围绕支部班子建设这个重点,紧紧抓住配好支部*这个关键,着力走好“选人”、“育人”、“用人”这三步棋,努力把工作引向深入。

  2、主体。这是总结的核心部分,其内容包括做法和体会,成绩和问题,经验和教训等。这一部分要求在全面回顾工作情况的基础上,深刻、透彻地分析取得成绩的原因、条件、做法、以及存在问题的根源和教训,揭示工作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回顾要全面,分析要透彻。


新闻写作方法 (菁华3篇)(扩展2)

——新闻写作方法范文10份

  新闻写作方法 1

  描写活动现场,一般采用总分式的段落写法,重点突出活动的特色

  只提活动程序的话,并不能算是新闻稿,因为活动的程序从策划中就可以体现出来,我们的重点是 要描写实际活动的现场情况。比如《迎接校第六次党代会暨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专场演唱会》的新闻稿中,不仅仅将五个部分的表演曲目写出来,更重要的是要写出这些曲目表达了怎样的主题,现场的艺术家是如何 表演的,现场的观众反应如何。同一个活动可能分在不同的现场进行,一个活动现场也可能分了几部分进行,但能够统一在一个活动中,其中肯定有一条主线,而这条主线便可作为该段落的'总括句。

  如《我校开展“欢度国庆,歌颂祖国” 大型游园活动》新闻稿的主体部分第一句是“我校在旗山校区的共青团广场、A区广场、嘉树园广场、南区生活区和仓山校区物光篮球场等处开展游园活动,吸引了广大师生踊跃参加。”首先概括了游园活动的情况,接着按照总分句中的地点分别叙述游园活动的情况,整个段落显得逻辑严密、自然紧凑,将整个活动现场描 写得井井有条,错落有致。而且,在描写活动的现场时,我们要注意突出活动的特色,要将活动的整个基调体现出来,比如一场歌颂青春、歌颂祖国的晚会,就要用“青春活动”“热情洋溢”“激情满怀”来描写表演者的表现,还要突出台下观众反应的热烈程度,像“博得了在场青年学生的热烈掌声”之类的描写。

  新闻写作方法 2

  会议类新闻通稿在高校各类通稿中结构最严谨,语言逻辑要求最高的一类。这种新闻稿要求作者要将会议精神融入到稿件中。

  这一类新闻稿的结构一般是:第一段,写好导语,点明与会人员、主持人;第二段,提炼领导讲话、嘉宾发言的主要内容;第三段,理清会议的程序;第四段,介绍会议举办的背景或者举办该会议的意义。

  写这类新闻稿时,必须注意一下几点:

  1、标题要恰当,符合会议的规格

  校园内的会议很多,类型也很杂。参与对象很不固定,有的会议纯粹是几名学生的会议,有的是学生干部的座谈会,还有的是党政机关的会议,比较少见的是党代会、团代会、教代会之类的牵涉面比较广泛的会议。不同的会议,写的通讯稿不同,首先就体现在标题上,会议的标题要尽量符合会议的规格。比如上次有一篇关于EOC学员学*党代会精神的通稿,初稿的标题为“我校召开‘EOC世纪精英学校学*校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座谈会’”,这个标题表述上并没有错误,但对于校内通讯稿来说,这个标题有点名不副实了。

  这个座谈会是校团委、校学生会组织召开的学生干部座谈会,虽然很重要,但用“我校召开”似乎还不准确。后来,我建议改成“校学生会举行‘EOC世纪精英学校学*校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座谈会’”,我还是斟酌再三,因为未能体现校团委的作用。最后,领导的意见是修改成“EOC世纪精英学校举行‘学*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座谈会’”,因为EOC是校团委、校学生会举办的活动,以此为主语,就很好地突出了这两者,又使标题不会言过其实。

  2、导语中要体现会议的名称、举办的地点等要素的全称

  导语是全文中最直接、最集中体现会议情况的话语,导语写得好,通讯稿要表达的内容就可以很好地把握了。所以,写导语的时候不能过于省略,而必须正式一点,要把会议全称、举办地点等要素写清楚。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座谈会”,这是会议的全称,漏掉一个字都不行。会场横幅上的会议名称是如此,新闻中就应该这样体现,这是客观性的一个体现。而举办的地点则要写清楚明白,比如“我校旗山校区大学生素质拓展中心”,这要写明、写全,不能为图省事而去掉“大学生”,虽然大家都知道所说的是什么地方,但是作为在正式的文体中,交代清楚是必须的。

  3、写清出*的领导姓名、职称,注意领导的排序问题

  会议一般都有领导参加,而且领导是会议的重点内容,因此在新闻稿中对出*的领导进行简要的介绍是必不可少的。介绍出*的领导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写清楚领导的职位,而且职位要在姓名之前,如“我校副校长xxxx”是常规用法,而不是“我校xxx副校长”。如果有多个领导出*的话,新闻中还存在介绍领导的先后问题,奉行的原则就是“来宾位于最前,综合级别、资历来排序”,像高校的会议,往往会邀请一些校外的领导出*,只要这些领导是各机关的主要负责人,那么,校外领导就必须放在最前面,体现基本的礼仪。

  如“省残联理事长陈震、副理事长李继新,省委教育工委宣传部部长林轩春,省体育局群体处处长方大川,我校副校长游小波,学工部(处)、校团委、校办、文学院有关负责人出*了本次交流会。”但是,有时候,领导的排序不仅要按照级别,也要考虑到领导的资历问题。例如,同样是副校长,为什么有的副校长一定要放在前面,而有的放在后面,这是因为各位副校长的资历不同,有的副校长职称较高,有的副校长任期较久,甚至有的副校长比较年长,这些都是领导排序需要注意的问题。

  这一点更具典型的是学院领导的排序。在不同学院的新闻稿,同一职位的领导排序却不一样。例如,有的学院副院长在党委副**之前,而有的学院的副院长却在党委副**之后,按照我们*常的经验,副院长一般排在党委副**之后,但是在学院中,主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往往比副院长年轻许多,甚至有一部分的党委副**还是副院长的学生,所以,这一类情况需要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领导讲话内容的提炼

  在会议类新闻稿中,领导的讲话内容最重要的。但我们又不能将领导讲话的所有内容抄进新闻稿中,所以,我们要对这些讲话内容进行提炼。提炼领导的讲话内容要注意措辞,用词简练,要体现出层次感,一些理论方面的提法要准确,要提高理论的高度。领导讲话都是很有逻辑性的,将各层次的内容用一两句话提炼出来,再按顺序组合,就能把领导的讲话的精髓囊括了。

  比如领导的致辞,一般分为三大部分的内容,首先是领导对出*会议的嘉宾、师生代表的欢迎;其次是简要介绍会议的背景;最后是对与会的人员,一般是青年学生提出一些希望。

  再比如领导的重要讲话,一般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是肯定之前取得的成绩;其次是概括召开本次会议的意义,再次是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的介绍,最后是对与会人员提出几点关于认真贯彻会议精神的要求。

  5、介绍会议的程序要有主次

  领导讲话结束后,要介绍整个会议的流程,会议上进行的活动可能有很多,这就要求作者要注意分清主次,跟会议主题联系紧密的重点介绍,而一些琐碎的程序则少介绍或不介绍,如会议的讨论环节、收看重要的视频资料、表彰环节等都是比较重要的程序,而像分发、收取材料等环节则可略去。

  6、描绘会场气氛

  会场的气氛能够让读者了解与会人员对召开此次会议的态度,了解会议的反响,奠定会议的基调,是宣传会议的一个重要部分。一般情况下,会场气氛往往是热烈的,主要从与会人员的反应中获得信息,如“xxx的讲话引起了与会人员的激烈讨论“、“全场掌声不断”等。

  7、简要概括举办会议的意义

  新闻通讯稿的最后一段往往要简短评论会议的意义,意义同样要注意层次感。一般分成三个部分来写会议的意义,首先是对培养青年学生的意义,其次是对职能部门自身建设的意义或者是对某项制度建设的意义,最后则是对学校整体建设的意义。

  有时候,最后一段也可以不写意义,而是例举与会人员对该会议的反映,从他们的口中更能真切地体现会议的意义,如《海西青年志愿者先进事迹首场报告会在我校举行》中的最后一段写道:“与会大学生表示,将在这些志愿者先进事迹的鼓舞下,积极投身到志愿服务的工作中,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昂首前进。”与会人员的反响比起空谈意义又是来得显得有说服力。

  新闻写作方法 3

  1、写作时应多使用动词,少使用形容词,使文章生动起来。

  2、写作应先起标题后写文,增强文章逻辑性。

  3、交稿时必须有三重标题,以题代文。[注:指报纸,不适宜广播电视新闻]

  4、消息类稿件每个自然段字数不得超过100字,两个句号,给读者阅读喘息的机会。[广电新闻同理]

  5、文章应多用动宾词组,少用偏正词组。

  6、多用祈使句,少用叙述性语句。

  7、消息以细节数量取胜,不追求细节的扩展,增强消息的信息量。

  8、消息的结构是标题、导语、第一新闻事实、背景补充、第二新闻事实、事件后续事实。

  9、消息应具有细节的动感,具有事实的简洁清晰,具有信息的全面。

  10、信息的筛选对于消息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筛选的关键是在写作之前;起好标题,标题是筛选信息的最好尺度。

  11、标题是一个记者最高文字水*的体现。记者应多加强标题制作的能力。

  12、标题是文章的广告,要使文章引起读者的阅读欲。

  13、采访是全身心的采访,而不仅仅是用嘴,视觉是消息动词的来源,眼睛采访是文章生动的重要手段。

  14、多提封闭性问题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采访效率,节省采访时间。

  15、重要采访前必须有提问大纲,一次采访的成功取决于采访前的准备是否充分。

  16、记者基本功之一是找人,记者手里必须有一批人名单,要保证能在最短的时间、最迅速地找到最佳的采访人选。

  17、不要过分使用录音机,录音机应与笔记本一起使用,录音机记录关键的话语数据观点,笔记本记录被访者的表述逻辑和被访者的表情。分工协作才可能提高采访效率。

  18、采访前记者必须心中有数,将最重要的问题放在最前面。争取最大限度地缩短采访时间,避免与被采访者畅谈。

  19、让文章生动起来的诀窍是多向被访者提这样的问题:比如;您能举个例子吗;这是不是像;将文章的内容引向自己相对熟悉领域。

  20、要学会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简单的提问,不要期待被访者会完整地理解你提出的问题。

  21、学会滚动式采访,第一个被访者所谈到的内容,要成为下一个被访者的提问,滚动式采访将使你成为一个受到别人尊敬的采访者。

  22、在专家面前不要装行家,虚心是赢得专家尊敬的唯一途径。

  23、多做深度报道,每一篇报道都将使你向专家型记者迈进一步。

  24、采访批评性报道、争议性报道,必须采访当事人双方,以示客观公正。

  25、电话采访目前被大量运用,但是此种采访方式也有弊病,电话采访不能视觉参与,不能确定被访者的确切身份。因此,在使用时必须慎重。电话反打是确定被访者身份的方法;通过电话让被访者描述现场细节是获得现场感的途径。作为记者,现场仍是追求的第一原则。

  新闻写作方法 4

  活动意义要围绕文化建设这一方向

  举办活动一般就为了活跃校园的文化,所以,在谈及活动意义的时候,要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主线,有层次地概括活动的意义。一般也分成三个层次。首先是对提高青年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其次是对活动主 题本身的意义,如“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诗歌朗诵赛”的意义就有一条是“使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取得的辉煌成就更加深入人心”;最后是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如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等。

  当然,并不是所有会议,所有活动都必须在新闻稿中评论意义的。有些活动的意义过于*常、普通也就没有必要体现,免得给读者审美疲劳。

  新闻写作方法 5

  一、标题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一则好的新闻,首先要有一个好的标题。精心制作标题犹如“画龙点睛”,它既要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又要醒目、新颖、有趣味。这样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增强阅读的兴趣。

  新闻的标题有三种形式:

  1.多行标题。主要是三行标题,由引题、正题和副题组成。引题也称眉题,它的作用是介绍背景,烘托气氛,引出正题。正题也称主题,它的作用是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或点明新闻的中心思想。副题也称子题,它的作用是介绍与正题有关的情况,补充正题,如点明意义,指出结果等。

  2.双行标题。是由引题、正题或正题、副题组成。正题一般都有实质的内容,因此也称实题;副题和引题一般是对气氛的烘托、意义的阐述,因此又称虚题。双行标题一般是虚实结合、彼此呼应、互为补充的。

  3.单行标题。单行标题指只有正题的标题。这种标题要求突出主题,简明、醒目。

  新闻标题写作的要求是:

  a.准确。即标题要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概括出新闻的内容、精神和实质。

  b.生动。即在准确的基础上,尽量突出内容和表达方式上的`生动活泼,以吸引读者。

  c.新颖。“新”是新闻的一个基本要求,不新不足以成为新闻。标题要善于突出新事物、新方向,抓住最具新闻价值的问题。

  二、导语

  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句话或第一个自然段。通常用简明的文字概括介绍新闻的主要内容,揭示新闻的主题,使读者对新闻内容先有一个总的概念。

  导语的作用非常重要。新闻是否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语写作的成功与否,所以写新闻要把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放在导语中。“倒金字塔”结构,是新闻的基本格式。所谓“倒金字塔”,就是以重要性

  递减的顺序来安排新闻中的各项事实,即把最重要的事实放在最前边,次重要的事实放在第二位,以此类推。导语,就是这个“倒金字塔”的最上面一层事实。

  新闻导语的写法,通常有以下几种:

  1.叙述式。这是最常见的方式。它是把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最有吸引力的事实,高度概括地加以叙述。

  2.描写式。对某一个富有特色的事实和一个有意义的侧面,用简明的语言进行描写,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

  3.评论式。对报道的事实进行简洁、精辟的评论,以揭示事物的性质和作用,引起读者重视。

  4.结论式。将新闻事实的结论,在开头部分写出来,开门见山,反映事实的意义。

  5.提问式。用提问的方式引出新闻报道的事实,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6.引语式。引用与新闻有关的诗句、格言等,以增强导语的生动性。

  拟写导语,应注意的几点要求:

  a.不能与标题重复。导语与标题的作用有些接*,但标题是概括全文的精神实质,而导语是标题的扩展,要用事实说话。

  b.为后文留下余地。导语固然是全文的精华,但也不能把话说尽;导语可以包含背景材料,但尽可能简略,留待下文去交待。好的导语能使新闻主体部分很自然地展开,为后面的行文提供方便。

  c.各要素的组合原则。新闻中的五个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或为什么,简称五个“W”。后面再加上一个“H”,即怎样、如何,可理解为结果的意思。五“W”及“H”,每项都有可能进入导语,关键是看哪一项更具有新闻价值。如果新闻人物为社会所熟悉,在该新闻中特别重要,则应以“人”为先导。以此类推。

  d.要用事实,忌空泛。新闻要言之有物,导语更应有具体的事实。初学写作者,尤其要注意避免用空洞的语言、抽象的概念和流行的口号写作新闻的导语,要用新鲜的事实来说话。

  e.语言要简洁。新闻本身即要求语言简洁,新闻导语更要逐字逐句推敲,做到字字珠玑,一字不可移易。

  三、主体

  导语之后,就是主体。它是新闻的主干部分,是用充分的、具体的事实材料,对新闻的内容作具体全面的阐述,以体现全文的主题。

  新闻的导语已经点明了新闻的主题,主体部分对新闻主题的表述、发挥,实质上就是对导语内容的展开与补充,以使导语中提到的各个事实更加清晰,使五个“W”和一个“H”更加明确。

  新闻主体的结构一般有三种:

  1.时序结构。就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这种结构可以使读者对事件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有一个鲜明、完整的印象。

  2..逻辑结构。就是根据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或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并列关系、主次关系等来组织安排层次。

  3.时序与逻辑二者兼有的结构。对主体的写作,要求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内容充实、紧扣主题;注意剪裁、详略得当;简洁明确、生动活泼等。

  四、背景

  背景就是新闻事件产生的历史环境、客观条件以及它与周围事物的联系。除简迅以外,一般的新闻都要交待背景。背景的作用是使读者更好、更准确地理解新闻内容,使新闻更充实饱满,生动活泼,主题更加深化。

  背景不是单独的组成部分,也无固定位置,所以不能把背景看成是新闻结构的一个独立层次。背景材料可以一次**待,也可以分散穿插在导语、主体、结尾几个部位,一般出现在导语和主体中。背景材料是新闻的从属部分,因此不宜过多,否则就会喧宾夺主。

  常用的背景材料:

  1.对比性材料。对人物或事物的正反、今昔进行对比,在比较中突出其重要意义。

  2.说明性材料。即对所报道的事实中有关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物质基础、社会环境做出介绍与描述。

  3.注释性材料。即对新闻报道中涉及的概念、原理及名词、术语进行解释,以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中的有关内容。

  五、结尾

  结尾又称结语,是新闻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结尾的作用或收束全文,深化主题;或说明结果,指明意义;或指出发展趋势、展示未来;也有的言之已尽,没有结尾。

  结尾的写法有以下几种:

  1.小结式。对所报道的事实或意义作简要概括,以突出重点,加深印象。

  2.启发式。在讲完主要事实后,用启发的语言给读者留下思考的余地。

  3.激励式。用激情的语言,激发读者的热情。

  4.意义式。指明新闻的重大意义。

  5.展望式。在报道完主要事实后,进一步指出事情发展的必然趋势或必然结果。

  6.号召式。根据报道的事实提出具有号召性的意见,激励读者为实现某一目标而行动。

  新闻写作方法 6

  一、标题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一则好的新闻,首先要有一个好的标题。精心制作标题犹如“画龙点睛”,它既要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又要醒目、新颖、有趣味。这样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增强阅读的兴趣。

  新闻的标题有三种形式:

  1.多行标题。主要是三行标题,由引题、正题和副题组成。引题也称眉题,它的作用是介绍背景,烘托气氛,引出正题。正题也称主题,它的作用是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或点明新闻的中心思想。副题也称子题,它的作用是介绍与正题有关的情况,补充正题,如点明意义,指出结果等。

  2.双行标题。是由引题、正题或正题、副题组成。正题一般都有实质的内容,因此也称实题;副题和引题一般是对气氛的烘托、意义的阐述,因此又称虚题。双行标题一般是虚实结合、彼此呼应、互为补充的。

  3.单行标题。单行标题指只有正题的标题。这种标题要求突出主题,简明、醒目。

  新闻标题写作的要求是:

  a.准确。即标题要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概括出新闻的内容、精神和实质。

  b.生动。即在准确的基础上,尽量突出内容和表达方式上的生动活泼,以吸引读者。

  c.新颖。“新”是新闻的一个基本要求,不新不足以成为新闻。标题要善于突出新事物、新方向,抓住最具新闻价值的问题。

  二、导语

  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句话或第一个自然段。通常用简明的文字概括介绍新闻的主要内容,揭示新闻的主题,使读者对新闻内容先有一个总的概念。

  导语的作用非常重要。新闻是否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语写作的成功与否,所以写新闻要把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放在导语中。“倒金字塔”结构,是新闻的基本格式。所谓“倒金字塔”,就是以重要性

  递减的顺序来安排新闻中的各项事实,即把最重要的事实放在最前边,次重要的事实放在第二位,以此类推。导语,就是这个“倒金字塔”的最上面一层事实。

  新闻导语的写法,通常有以下几种:

  1.叙述式。这是最常见的方式。它是把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最有吸引力的事实,高度概括地加以叙述。

  2.描写式。对某一个富有特色的事实和一个有意义的侧面,用简明的语言进行描写,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

  3.评论式。对报道的事实进行简洁、精辟的评论,以揭示事物的性质和作用,引起读者重视。

  4.结论式。将新闻事实的结论,在开头部分写出来,开门见山,反映事实的意义。

  5.提问式。用提问的方式引出新闻报道的事实,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6.引语式。引用与新闻有关的诗句、格言等,以增强导语的生动性。

  拟写导语,应注意的几点要求:

  a.不能与标题重复。导语与标题的作用有些接*,但标题是概括全文的精神实质,而导语是标题的扩展,要用事实说话。

  b.为后文留下余地。导语固然是全文的精华,但也不能把话说尽;导语可以包含背景材料,但尽可能简略,留待下文去交待。好的导语能使新闻主体部分很自然地展开,为后面的行文提供方便。

  c.各要素的组合原则。新闻中的五个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或为什么,简称五个“W”。后面再加上一个“H”,即怎样、如何,可理解为结果的意思。五“W”及“H”,每项都有可能进入导语,关键是看哪一项更具有新闻价值。如果新闻人物为社会所熟悉,在该新闻中特别重要,则应以“人”为先导。以此类推。

  d.要用事实,忌空泛。新闻要言之有物,导语更应有具体的事实。初学写作者,尤其要注意避免用空洞的语言、抽象的概念和流行的口号写作新闻的导语,要用新鲜的事实来说话。

  e.语言要简洁。新闻本身即要求语言简洁,新闻导语更要逐字逐句推敲,做到字字珠玑,一字不可移易。

  三、主体

  导语之后,就是主体。它是新闻的主干部分,是用充分的、具体的事实材料,对新闻的内容作具体全面的阐述,以体现全文的主题。

  新闻的导语已经点明了新闻的主题,主体部分对新闻主题的表述、发挥,实质上就是对导语内容的展开与补充,以使导语中提到的各个事实更加清晰,使五个“W”和一个“H”更加明确。

  新闻主体的结构一般有三种:

  1.时序结构。就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这种结构可以使读者对事件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有一个鲜明、完整的印象。

  2..逻辑结构。就是根据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或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并列关系、主次关系等来组织安排层次。

  3.时序与逻辑二者兼有的结构。对主体的写作,要求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内容充实、紧扣主题;注意剪裁、详略得当;简洁明确、生动活泼等。

  四、背景

  背景就是新闻事件产生的历史环境、客观条件以及它与周围事物的联系。除简迅以外,一般的新闻都要交待背景。背景的作用是使读者更好、更准确地理解新闻内容,使新闻更充实饱满,生动活泼,主题更加深化。

  背景不是单独的组成部分,也无固定位置,所以不能把背景看成是新闻结构的一个独立层次。背景材料可以一次**待,也可以分散穿插在导语、主体、结尾几个部位,一般出现在导语和主体中。背景材料是新闻的从属部分,因此不宜过多,否则就会喧宾夺主。

  常用的背景材料:

  1.对比性材料。对人物或事物的正反、今昔进行对比,在比较中突出其重要意义。

  2.说明性材料。即对所报道的事实中有关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物质基础、社会环境做出介绍与描述。

  3.注释性材料。即对新闻报道中涉及的概念、原理及名词、术语进行解释,以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中的有关内容。

  五、结尾

  结尾又称结语,是新闻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结尾的作用或收束全文,深化主题;或说明结果,指明意义;或指出发展趋势、展示未来;也有的言之已尽,没有结尾。

  结尾的写法有以下几种:

  1.小结式。对所报道的事实或意义作简要概括,以突出重点,加深印象。

  2.启发式。在讲完主要事实后,用启发的语言给读者留下思考的余地。

  3.激励式。用激情的语言,激发读者的热情。

  4.意义式。指明新闻的重大意义。

  5.展望式。在报道完主要事实后,进一步指出事情发展的必然趋势或必然结果。

  6.号召式。根据报道的事实提出具有号召性的意见,激励读者为实现某一目标而行动。

  新闻写作方法 7

  新闻宣传稿是组织公关部门(人员)撰写的以目标公众为宣传对象的文字作品,包括提供给媒介的消息、通讯、专访稿等。

  新闻亦称消息,是报纸上最常见到的一种新闻报道体裁,它以最直接、最简练的方式迅速及时地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事情。一篇新闻稿通常包含6个基本要素,也称6个W,即who(何人)、what(何事)、when(何时)、where(何地)、why(何因)、how(何果)。

  (一)、新闻的结构

  新闻(消息)一般由导语和主体两个部分组成。新闻中时常也要穿插一些背景材料,但由于它不是一个单独的组成部分,无固定地位可言,因而不能看做是新闻结构的一个独立的层次。新闻结构组成部分中有时还有个结尾,但对多数新闻来说,结尾不是非有不可的。

  1、导语。

  导语是新闻的开头,一般来说,它是提炼新闻精髓并揭示主题、以吸引读者阅读全文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有时,导语也可"有两个以上的段落,这在西方的新闻中较为常见。因此,我们可以这样来概括:导语是以凝练的形式、简洁的文字表述新闻中心内容的开头的一个单元或部分。

  导语的关键是个“导”字,它应当起到引导、诱导、前导的作用。也就是说,它应当用简洁的语言,写出最主要、最新鲜、最吸引人的事实,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导语写作要求开门见山、中心突出、简明扼要、生动有趣。

  2、主体。

  主体是新闻的躯干或主干部分,也是新闻的展开部分。

  好的导语对下文的展开固然十分重要,但是,如果仅有一个出色地揭示了新闻主题的导语,而没有在主体部分用新鲜生动的材料来阐明和表现主题,这条新闻仍然不能算是一条好新闻。因此,在写好导语的同时,还必须花更多的精力对采集到的事实材料进行筛选,把那些有助于表现、解释、阐述主题的材料合理地组织起来,运用到主体中。

  一般来说,新闻主体应当具备这样两部分内容:一是对导语提出的主要事实、问题或观点进行具体的阐述或回答,使导语部分的内容借助于一连串丰富的'材料而得到进一步的说明和解释,使新闻诸要素更为明确和详尽;二是用附加的次要材料来补充导语中没有涉及的新闻内容,提供新闻背景,说明事件的来龙去脉,使新闻内容充实饱满,主题更加突出。

  主体部分常见的结构形式有以下两种:

  (1)以事件的重要程度为序组织材料。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倒金字塔结构。它是一种常见的新闻写作方法,多用于动态新闻。

  所谓倒金字塔结构,就是大头在上面,小头在下面。具体来说,一篇新闻,先是把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放在导语中,主体部分的内容则依照重要性递减的顺序来安排:较重要的材料往前放,较次要的往后放,最次要的放在最后面。

  这种叙述方式主题突出,阅读简便,同时便于编辑删节、修改稿件——如有篇幅限制,编辑可以由后往前删,而不致影响全篇内容的完整性。

  (2)以事件的时间先后为序组织材料。这种主体结构形式,通常是按事件发生的时间/顷序来组织材料,事件的开始是新闻稿的开头,事件的结束为新闻稿的结尾。由于这种结构方式能够清楚地反映出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使读者对它的全过程有一个鲜明的印象,所以它比较适用于内容较为复杂但线条单一的新闻的写作。

  这种叙述结构同人的思维取向相吻合,易于人们阅读、理解,尤其适合我国读者的阅读*惯和口味。而这种“从头到尾”写作方法掌握起来也比较容易。

  (3)新闻背景。

  什么是新闻背景?简言之,新闻背景就是有关新闻事件的历史和环境的材料。

  新闻是对新鲜事物的报道,而新的东西对人们来说往往是陌生的,这就有必要对新闻中的基本事实进行解释和补充说明。只有适当地对事件的来龙去脉、它与周围事物的联系及其相互影响进行“衬托性叙述”,才能显示出事件的意义,才能使生活在不同地区、工作和阅历各不相同的读者排除阅读障碍,对新闻发生兴趣。

  (4)结尾。

  写文章一般都讲究开头和结尾。结尾收得好,往往有助于深化主题,使全文的表达效果得到进一步加强。然而,对新闻来说,情况却有所不同。

  在新闻的结构布局中,结尾并非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有些消息有结尾,多数消息却是无所谓结尾不结尾的。一般是,事实叙述清楚了,新闻稿的写作也就大功告成—了。这是因为:

  第一,多数新闻所采用的倒金字塔结构,是以事件的重要程度为序安排材料的,在这种结构形式中,事实排列完,新闻也就写完了,实际上没有必要,同时也不便于再加上个尾巴。与其生硬地重复,给人以画蛇添足的感觉,倒不如就此住笔,戛然而止的好。

  第二,新闻要求用事实说话,摆完事实通常也就讲完了道理,因而一般不必点题作结论,也无须借结尾之机向读者说明主题或下什么断语。否则就会给人以“意已尽而言不止”的感觉。

  第三,从新闻要短的要求来看,很多情况下也不容许特意加个结尾。不写或少写结束语式的结尾,有助于新闻稿文字简约,节奏明快;反之则有可能使新闻文章化,篇幅冗长。

  新闻写作方法 8

  1、写作时应多使用动词,少使用形容词,使文章生动起来。

  2、写作应先起标题后写文,增强文章逻辑性。

  3、交稿时必须有三重标题,以题代文。[注:指报纸,不适宜广播电视新闻]

  4、消息类稿件每个自然段字数不得超过100字,两个句号,给读者阅读喘息的机会。[广电新闻同理]

  5、文章应多用动宾词组,少用偏正词组。

  6、多用祈使句,少用叙述性语句。

  7、消息以细节数量取胜,不追求细节的扩展,增强消息的信息量。

  8、消息的结构是标题、导语、第一新闻事实、背景补充、第二新闻事实、事件后续事实。

  9、消息应具有细节的动感,具有事实的简洁清晰,具有信息的全面。

  10、信息的筛选对于消息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筛选的关键是在写作之前;起好标题,标题是筛选信息的最好尺度。

  11、标题是一个记者最高文字水*的体现。记者应多加强标题制作的能力。

  12、标题是文章的广告,要使文章引起读者的阅读欲。

  13、采访是全身心的采访,而不仅仅是用嘴,视觉是消息动词的来源,眼睛采访是文章生动的重要手段。

  14、多提封闭性问题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采访效率,节省采访时间。

  15、重要采访前必须有提问大纲,一次采访的成功取决于采访前的准备是否充分。

  16、记者基本功之一是找人,记者手里必须有一批人名单,要保证能在最短的时间、最迅速地找到最佳的采访人选。

  17、不要过分使用录音机,录音机应与笔记本一起使用,录音机记录关键的话语数据观点,笔记本记录被访者的表述逻辑和被访者的表情。分工协作才可能提高采访效率。

  18、采访前记者必须心中有数,将最重要的问题放在最前面。争取最大限度地缩短采访时间,避免与被采访者畅谈。

  19、让文章生动起来的诀窍是多向被访者提这样的问题:比如;您能举个例子吗;这是不是像;将文章的内容引向自己相对熟悉领域。

  20、要学会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简单的提问,不要期待被访者会完整地理解你提出的问题。

  21、学会滚动式采访,第一个被访者所谈到的内容,要成为下一个被访者的提问,滚动式采访将使你成为一个受到别人尊敬的采访者。

  22、在专家面前不要装行家,虚心是赢得专家尊敬的唯一途径。

  23、多做深度报道,每一篇报道都将使你向专家型记者迈进一步。

  24、采访批评性报道、争议性报道,必须采访当事人双方,以示客观公正。

  25、电话采访目前被大量运用,但是此种采访方式也有弊病,电话采访不能视觉参与,不能确定被访者的确切身份。因此,在使用时必须慎重。电话反打是确定被访者身份的方法;通过电话让被访者描述现场细节是获得现场感的途径。作为记者,现场仍是追求的第一原则。

  新闻写作方法 9

  (1)、散文式导语

  导语写作散文化,要求现实事件在记者笔下不直接进入导语,而是通过记者调动全部感官进行思维过滤和创造,将新闻信息用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

  散文化导语写法体现新闻的特定立场或情趣,使受众在语言美和结构美中寻思新闻信息的价值,并通过受众喜欢的文字,巧妙的形式悄悄流进或者撞击受众的心田。

  新华社一则新闻《开发中国的风》的导语是这样写的:

  “当清风吹起你的黑发,你可曾想到风竟是我们取之不尽的能源呢?”

  这则新闻报道的是国际能源专家聚集北京研发中国风能的情况,导语用散文笔触,清新而有动感,颇具吸引力。

  (2)、导语镜头化

  镜头式导语就是向受众展示一幅准确的、完整的有关新闻主题的画面,让受众知道后面将要说哪些事情。要求记者以事实为基础,也就是用真实事实说话,用客观冷静的白描和叙述向受众刻画事实现状,就像用镜头去捕捉一个画面一样。

  《中国青年报》一则学校门口开网吧的新闻导语是这样的:

  “简简单单的砖砌围墙,屋顶靠几根木头支撑,塑料片、石棉瓦一盖,简陋的工棚摇身一变就成了网吧。4月17日中午,记者在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赣江职业技术学院北门的马路边,找到了三家这样的网吧,几乎每个网吧都爆满。”

  这则新闻的开头就是镜头式的,对现场进行了白描展现,通过可观可感的现场情景,主动唤起受众注意和思考。

  (3)、导语故事化

  这类导语的写法,通常由引子引出一个个例子,浅显而能轻而易举的抓住受众的阅读胃口,然后转入正文的深度解读。

  20xx年4月16日《参考消息》题为《中国村民奋战在抗击沙漠化最前线》的导语:

  (据香港《***》)村民张振库站在河北省一座毫无生命气息的山上一棵齐腰高的松树旁,说,他的种树工作每天的报酬差不多是40元。

  现年52岁的万泉县农民张先生早晨7点钟开始干活,在日落前常常能够种下十多棵树。他说,与玉米地里干活相比,挖坑、护苗和浇水没有多大不同,薪水也够高,以致吸引了仍然住在村里的大多数人参加。他说,他挣的钱比在北京一家餐馆做女服务员的现年20岁的女儿要多。

  导语用了一个个例子,比较吸引人。

  我们还发现,这种新闻报道的导语已经不是“新闻报道最前面的”第一段,而是前一部分,所以,它对导语概念在新的环境下的拓展给予了实践观照。

  (4)、导语动态化

  要使读者产生非看下去的阅读欲望,导语就要自觉带给读者一种轻松和动感。而动词是最活跃,最富生命力的语言。导语动态化,更多的是通过受众乐意并且欣赏的.时尚动词把导语包装得充满魅力,充分调动起受众的眼球注意。

  《光明日报》的一则新闻《北京民工“泡”书店》,导语如下:

  “(本报讯北京电)在北京,民工在书店只看不买也受欢迎,北京的书店敞开大门任民工前来‘泡’个够。”

  短短三十余字的导语中用了“敞开”、“泡”两个动词,形象而生动,表明北京书店对民工只看不买的宽容和热情,意蕴十足,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的眼球。

  (5)、导语标题化(无导语式)

  这种导语写法或许是未来导语写作中最为经典的写法。

  手机新闻是一句话新闻或者是超短新闻的电子化。

  很多消闲性新闻都将会沿着受众的诉求进行策划,将会向着标题和导语“二合一”的方向发展,消息的核心信息全部由导语承担,正文只是相关新闻信息的链接。

  这样可以节约版面,避免导语与标题在意义和内容上的重复,这也是当前网络新闻报道最常用的形式。

  主体——满足受众的需求

  新闻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情节化,情节细节化是民生新闻在写作上的要求之一,这使民生新闻在结构、情节、讲述与描写方面得到更充分的发挥;新闻事件和人物因素,分别被真实记录、现场模拟、人物串接式讲述,主持人现场采访评说等形式加以综合运用,突破了以往新闻对时间长短固定的框框,甚至跨越了历史、资料运用上的一些界定。

  1、故事化

  “新闻故事化”是记者在新闻采写中运用得越来越多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与可读性,使新闻报道充满了趣味性和人情味,为新闻写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式。

  相对于传统新闻报道,故事化新闻具有以下叙事特色:

  (1)、传统新闻以事件为关注点,故事化新闻关注焦点是人; (2)、传统新闻较为关注事件结果,故事化新闻写作更重视新闻事件的过程;

  (3)、擅长展示生动传神的生活细节,牢牢地吸引观众;

  (4)、故事化新闻注重对现场的写作,对话在新闻中成为主体,成为结构新闻、推进故事发展的支撑点:

  (5)、传统新闻注重按新闻事实的重要性来决定叙述的先后次序。故事化新闻则讲究叙事结构,要求结构紧凑,以起伏跌宕的节奏变化和故事情节吸引观众。

  有3种技巧故事化新闻:

  (1)、现场描写:依靠大量的细节和人物言行的描写。

  (2)、逸事回顾:在新闻的导语或文中使用逸事,利用过去发生的某件逸事,来讲述现在的事件,往往是选择那些能在读者心目中产生悬念的故事。

  (3)、事件叙述:如果是一件能激发读者极大兴趣的新闻事件,干脆就直截了当地按照时间发生的顺序讲述故事。

  2、人物化

  在讲故事时,应努力挖掘新闻事实中具有人性、人情的色彩因素,描述人的生存境遇,捕捉生动传神的生活细节,展现人性的***,把情感因素融入理性思索中。

  现在媒体流行的“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就是捕捉到了普通人身上闪跃着的人性光辉和生命活力,显示了*淡中的伟大,琐碎中的崇高,展示了一种人性的崇高美。

  在选题理念上要关注悲欢沉浮,并注重“故事人物”的选题是否具有充满悬念和冲突的事件,是否具有调查的空间,是否与公众的利益息息相关,是否有等待揭示的真相;

  在采访写作上要完整塑造人物,“故事人物”作为事件的当事人,一切言行、举止都在出现记者面前展开,也同时在读者面前展开,因而必须全面,是其在自然生活中的真实再现;

  在悬念结构要突出个性特征,巧妙地运用悬念,在悬念中叙事,在悬念中对“故事人物”进行个性描绘,以抓住受众眼球、展示“故事人物”性格特征、揭示事实真相的又一重要手段;

  在细节捕捉要体现人文关怀,善于挖掘新闻事实中具有人性、人情的因素,努力捕捉与“故事人物”相关的生动细节,并把情感因素融入理性思索中,即便是非常宏观的选题,也能够做到和“故事人物”、人类的命运联系起来,体现出最根本的人文关怀,从而使得“故事人物”愈加丰满、新闻事件更为生动,对主题的诠释也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在价值取向上要追求理性思考,正是因为有了对选题中“故事人物”的精心把握、全面叙述和个性描绘,使新闻在探寻事实真相过程中,处处透视着人伦精神和理性思考。

  3、情节化

  《现代汉语词典》对情节的解释是:“事情的变化或经过。”只有对结构的精细安排和布局才能讲好一个故事。古人作文讲究“起承转合”,实际上也就是新闻故事情节的安排。

  (1)、起。“起”,指文章的开头,主要有原因起和结果起两种。原因“起”一般先介绍引子、提出疑问,这样就能够使观众产生悬念,紧紧抓住观众的眼球。结果“起”就是故事首先就交代结果,然后在探索事件发生的原因或背景,从而揭示出事件的社会意义。

  (2)、承。“承”,即承上启下或过度,在新闻中往往起到铺垫的作用。

  (3)、转。“转”指转折,这时候新闻开始进入高潮。

  (4)、合。“合”,指新闻的结局。结尾画龙点睛,使主题得到深化,言有尽而意无穷。

  4、细节化

  情节细节化是指情节要落到实处和细节上去。精致细微的细节描写,可以成为一篇新闻报道的亮点,增强故事的趣味性和感染力。形象化的细节也能画龙点睛地传达人物的本质特征和呈现出事物的真实面貌。

  曾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美国记者富兰克林说:一个好的故事应该蕴含一系列情节、细节。

  在形式类分上,新闻细节与文学细节一样,分为外貌细节、行动细节、心理细节、语言细节和环境细节等。

  细节犹如珍珠,镶嵌到新闻里能产生光泽、动感、形象,有利于克服新闻写作一般化、概念化的毛病,使新闻更有说服力、感染力。那么,在新闻中该怎么样写好细节呢?

  其一,根据新闻体裁的特点和写作规律来处理。

  消息写作要求简洁,写细节也必须精当。因此,在消息中写细节不能像通讯、特写那样展开,要惜墨,不要泼墨,从行文到选材都须下一番锤炼的功夫。美国新闻学者肯?梅茨勒说过的话:“写细节很容易收不住笔,细节叙述过多,会把整个报道写得使人望文生厌。”

  其二,从形象出发,化虚为实,是新闻中写好细节的又一招。所谓从形象出发,化虚为实,就是把一些抽象的概念通过细节演化为具体生动的形象。

  其三,用白描语言写细节,最适合消息写作的要求。白描系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鲁迅先生谓之“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

  新闻写作方法 10

  写作要紧扣活动主题

  活动的主题是什么?整个活动的内容必然要体现出这个活动的主题,但是在有些新闻稿中的主题内容却与主题脱离。比如上次一篇《我校举办第三届“模拟课堂“比赛》的新闻,原稿中过多地描写了文艺表演环节,而弱化了教学水*的考核环节。

  既然是“模拟课堂”的比赛,主体肯定是要考核参赛者的教学水*,文艺水*只是其中一部分,但不是最重要的部分。所以,我的修改意见是,弱化文艺表演环节,弱化文艺才华,突出参赛者的教学水*和知识积累。在修改稿中发现,“课堂即兴问答”和“智力抢答”两个环节都充分地体现出来,并且还介绍了复赛中“专业讲课”的比赛情况。


新闻写作方法 (菁华3篇)(扩展3)

——新闻的写作方法合集五篇

  新闻的写作方法 1

  (1)、散文式导语

  导语写作散文化,要求现实事件在记者笔下不直接进入导语,而是通过记者调动全部感官进行思维过滤和创造,将新闻信息用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

  散文化导语写法体现新闻的特定立场或情趣,使受众在语言美和结构美中寻思新闻信息的价值,并通过受众喜欢的文字,巧妙的形式悄悄流进或者撞击受众的心田。

  新华社一则新闻《开发中国的风》的导语是这样写的:

  “当清风吹起你的黑发,你可曾想到风竟是我们取之不尽的能源呢?”

  这则新闻报道的是国际能源专家聚集北京研发中国风能的情况,导语用散文笔触,清新而有动感,颇具吸引力。

  (2)、导语镜头化

  镜头式导语就是向受众展示一幅准确的、完整的有关新闻主题的画面,让受众知道后面将要说哪些事情。要求记者以事实为基础,也就是用真实事实说话,用客观冷静的白描和叙述向受众刻画事实现状,就像用镜头去捕捉一个画面一样。

  《中国青年报》一则学校门口开网吧的新闻导语是这样的:

  “简简单单的砖砌围墙,屋顶靠几根木头支撑,塑料片、石棉瓦一盖,简陋的工棚摇身一变就成了网吧。4月17日中午,记者在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赣江职业技术学院北门的马路边,找到了三家这样的网吧,几乎每个网吧都爆满。”

  这则新闻的开头就是镜头式的,对现场进行了白描展现,通过可观可感的现场情景,主动唤起受众注意和思考。

  (3)、导语故事化

  这类导语的写法,通常由引子引出一个个例子,浅显而能轻而易举的抓住受众的阅读胃口,然后转入正文的深度解读。

  20xx年4月16日《参考消息》题为《中国村民奋战在抗击沙漠化最前线》的导语:

  (据香港《***》)村民张振库站在河北省一座毫无生命气息的山上一棵齐腰高的松树旁,说,他的种树工作每天的报酬差不多是40元。

  现年52岁的万泉县农民张先生早晨7点钟开始干活,在日落前常常能够种下十多棵树。他说,与玉米地里干活相比,挖坑、护苗和浇水没有多大不同,薪水也够高,以致吸引了仍然住在村里的大多数人参加。他说,他挣的钱比在北京一家餐馆做女服务员的现年20岁的女儿要多。

  导语用了一个个例子,比较吸引人。

  我们还发现,这种新闻报道的导语已经不是“新闻报道最前面的”第一段,而是前一部分,所以,它对导语概念在新的.环境下的拓展给予了实践观照。

  (4)、导语动态化

  要使读者产生非看下去的阅读欲望,导语就要自觉带给读者一种轻松和动感。而动词是最活跃,最富生命力的语言。导语动态化,更多的是通过受众乐意并且欣赏的时尚动词把导语包装得充满魅力,充分调动起受众的眼球注意。

  《光明日报》的一则新闻《北京民工“泡”书店》,导语如下:

  “(本报讯北京电)在北京,民工在书店只看不买也受欢迎,北京的书店敞开大门任民工前来‘泡’个够。”

  短短三十余字的导语中用了“敞开”、“泡”两个动词,形象而生动,表明北京书店对民工只看不买的宽容和热情,意蕴十足,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的眼球。

  (5)、导语标题化(无导语式)

  这种导语写法或许是未来导语写作中最为经典的写法。

  手机新闻是一句话新闻或者是超短新闻的电子化。

  很多消闲性新闻都将会沿着受众的诉求进行策划,将会向着标题和导语“二合一”的方向发展,消息的核心信息全部由导语承担,正文只是相关新闻信息的链接。

  这样可以节约版面,避免导语与标题在意义和内容上的重复,这也是当前网络新闻报道最常用的形式。

  主体——满足受众的需求

  新闻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情节化,情节细节化是民生新闻在写作上的要求之一,这使民生新闻在结构、情节、讲述与描写方面得到更充分的发挥;新闻事件和人物因素,分别被真实记录、现场模拟、人物串接式讲述,主持人现场采访评说等形式加以综合运用,突破了以往新闻对时间长短固定的框框,甚至跨越了历史、资料运用上的一些界定。

  1、故事化

  “新闻故事化”是记者在新闻采写中运用得越来越多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与可读性,使新闻报道充满了趣味性和人情味,为新闻写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式。

  相对于传统新闻报道,故事化新闻具有以下叙事特色:

  (1)、传统新闻以事件为关注点,故事化新闻关注焦点是人;

  (2)、传统新闻较为关注事件结果,故事化新闻写作更重视新闻事件的过程;

  (3)、擅长展示生动传神的生活细节,牢牢地吸引观众;

  (4)、故事化新闻注重对现场的写作,对话在新闻中成为主体,成为结构新闻、推进故事发展的支撑点:

  (5)、传统新闻注重按新闻事实的重要性来决定叙述的先后次序。故事化新闻则讲究叙事结构,要求结构紧凑,以起伏跌宕的节奏变化和故事情节吸引观众。

  有3种技巧故事化新闻:

  (1)、现场描写:依靠大量的细节和人物言行的描写。

  (2)、逸事回顾:在新闻的导语或文中使用逸事,利用过去发生的某件逸事,来讲述现在的事件,往往是选择那些能在读者心目中产生悬念的故事。

  (3)、事件叙述:如果是一件能激发读者极大兴趣的新闻事件,干脆就直截了当地按照时间发生的顺序讲述故事。

  2、人物化

  在讲故事时,应努力挖掘新闻事实中具有人性、人情的色彩因素,描述人的生存境遇,捕捉生动传神的生活细节,展现人性的***,把情感因素融入理性思索中。

  现在媒体流行的“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就是捕捉到了普通人身上闪跃着的人性光辉和生命活力,显示了*淡中的伟大,琐碎中的崇高,展示了一种人性的崇高美。

  在选题理念上要关注悲欢沉浮,并注重“故事人物”的选题是否具有充满悬念和冲突的事件,是否具有调查的空间,是否与公众的利益息息相关,是否有等待揭示的真相;

  在采访写作上要完整塑造人物,“故事人物”作为事件的当事人,一切言行、举止都在出现记者面前展开,也同时在读者面前展开,因而必须全面,是其在自然生活中的真实再现;

  在悬念结构要突出个性特征,巧妙地运用悬念,在悬念中叙事,在悬念中对“故事人物”进行个性描绘,以抓住受众眼球、展示“故事人物”性格特征、揭示事实真相的又一重要手段;

  在细节捕捉要体现人文关怀,善于挖掘新闻事实中具有人性、人情的因素,努力捕捉与“故事人物”相关的生动细节,并把情感因素融入理性思索中,即便是非常宏观的选题,也能够做到和“故事人物”、人类的命运联系起来,体现出最根本的人文关怀,从而使得“故事人物”愈加丰满、新闻事件更为生动,对主题的诠释也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在价值取向上要追求理性思考,正是因为有了对选题中“故事人物”的精心把握、全面叙述和个性描绘,使新闻在探寻事实真相过程中,处处透视着人伦精神和理性思考。

  3、情节化

  《现代汉语词典》对情节的解释是:“事情的变化或经过。”只有对结构的精细安排和布局才能讲好一个故事。古人作文讲究“起承转合”,实际上也就是新闻故事情节的安排。

  (1)、起。“起”,指文章的开头,主要有原因起和结果起两种。原因“起”一般先介绍引子、提出疑问,这样就能够使观众产生悬念,紧紧抓住观众的眼球。结果“起”就是故事首先就交代结果,然后在探索事件发生的原因或背景,从而揭示出事件的社会意义。

  (2)、承。“承”,即承上启下或过度,在新闻中往往起到铺垫的作用。

  (3)、转。“转”指转折,这时候新闻开始进入高潮。

  (4)、合。“合”,指新闻的结局。结尾画龙点睛,使主题得到深化,言有尽而意无穷。

  4、细节化

  情节细节化是指情节要落到实处和细节上去。精致细微的细节描写,可以成为一篇新闻报道的亮点,增强故事的趣味性和感染力。形象化的细节也能画龙点睛地传达人物的本质特征和呈现出事物的真实面貌。

  曾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美国记者富兰克林说:一个好的故事应该蕴含一系列情节、细节。

  在形式类分上,新闻细节与文学细节一样,分为外貌细节、行动细节、心理细节、语言细节和环境细节等。

  细节犹如珍珠,镶嵌到新闻里能产生光泽、动感、形象,有利于克服新闻写作一般化、概念化的毛病,使新闻更有说服力、感染力。那么,在新闻中该怎么样写好细节呢?

  其一,根据新闻体裁的特点和写作规律来处理。

  消息写作要求简洁,写细节也必须精当。因此,在消息中写细节不能像通讯、特写那样展开,要惜墨,不要泼墨,从行文到选材都须下一番锤炼的功夫。美国新闻学者肯?梅茨勒说过的话:“写细节很容易收不住笔,细节叙述过多,会把整个报道写得使人望文生厌。”

  其二,从形象出发,化虚为实,是新闻中写好细节的又一招。所谓从形象出发,化虚为实,就是把一些抽象的概念通过细节演化为具体生动的形象。

  其三,用白描语言写细节,最适合消息写作的要求。白描系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鲁迅先生谓之“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

  新闻的写作方法 2

  (一)采访是消息写作的基础

  采访不仅是消息写作的基础、也是所有新闻体(尤指新闻报道体裁)写作的前题和基础。要写消息,要写出好的、有新闻价值的消息,首先要求记者深入细致地采访,占有丰富、典型而真实的材料。这就要求记者要有较强的新闻敏感,善于获取新闻线索,掌握基本的采访方式、方法,有熟练的采访技巧。要求记者全身心地投入到实践中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上天”有路,“入地”有门,巧问详听,勤记细想,在有限的时间地进行成功的采访,为消息写作做好准备、打下基础。 采访和写作的关系非常密切。看起来是先有采访、后有写作,前者是认识实际的`过程,后者是反映实际的过程,而实际上,采访能力强自然有助于写作效率的提高,而写作能力强,则可做到在采访中心中有数、心里有底、针对性强,从而提高采访的效率。

  (二)消息的结构 消息的结构通常指两个方面的意思。

  一是指消息的构成,即一篇消息稿内容上的结构成分,一般由标题、消息头、导语、主体、背景、结尾几部分组成。

  二是指消息的结构形式,即作者对已过滤的新闻材料进行总体性安排或布局的方式。

  消息的结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倒金字塔式结构 倒金字塔式结构是一种头重脚轻,虎头蛇尾式的结构,它把最重要的材料放在篇首,最不重要的材料放在篇末,从导语至结尾按重要性程度递减的顺序来组织安排新闻材料。它的主要特点是:

  (1)打破了记叙事件的常规,在材料的时间特征上,往往呈现以下公式:

  首先是“总体性倒叙”。即将最后结果或后发生的却富有吸引力的材料,置于篇首。

  其次是“局部性倒叙”(即“倒叙中的顺叙”)。即在局部性倒叙中又用顺叙说明过去一段时间内,“开始如何,后来又如何”。

  最后是“总体性顺叙”。即“现在正在如何,进一步又如何”。

  (2)它按重要性程度来安排材料,决定段落层次的顺序。常呈现为“重要”、“次重要”、“次要”、“更次要”、“补充”、“进一步交待性材料”的顺序。

  (3)它的导语常是直叙型的部分要素导语,它包含了最重要的事实,又往往具有相对独立性,可独立成章,变成“简明新闻”或“一句话新闻”。

  (4)对事件过程的叙述往往较简略,每段文字都很简要。

  倒金字塔式结构便于受众迅速掌握全篇之精华,满足受众尽快获取最新消息之需求;便于记者迅速报道新闻,将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最先发出去;便于编辑选稿、分稿、组版、删节,如在版面不够时,可从后往前删,无须重新调整段落。但它也易于造成程式化、单一化的毛病,而且,它比较适宜写时效性强、事件单一的突发性新闻,而用它来写非事件性新闻、富有人情味、故事情强的新闻,就不太适合。

  例如:

  中新社北京九月五日电 中国中青年新闻工作者的最高奖“范长江新闻奖”从今年开始进行评奖,以后每两年评选一次。 记者从中国记协和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今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凡在评选年度不超过55岁的中青年专业新闻工作者均可参加评选。评选范围包括正式批准登记的报纸、通讯社、广播电台、新闻时事类刊物和新闻电影等单位的新闻编辑、记者、播音员(包括节目主持人)以及从事新闻理论研究、新闻教育的专业人员。

  首届“范长江新闻奖”最多评选采编人员10名,是否设提名奖待定。评选结果将在明年第一季度公布。

  据悉,海外新闻工作者参加评选的办法另行拟定。 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新华社社长穆青任评选委员会主任。评选委员会由新闻界专家和知名人士组成。

  新闻的写作方法 3

  一、标题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一则好的新闻,首先要有一个好的标题。精心制作标题犹如“画龙点睛”,它既要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又要醒目、新颖、有趣味。这样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增强阅读的兴趣。

  新闻的标题有三种形式:

  1.多行标题。主要是三行标题,由引题、正题和副题组成。引题也称眉题,它的作用是介绍背景,烘托气氛,引出正题。正题也称主题,它的作用是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或点明新闻的中心思想。副题也称子题,它的作用是介绍与正题有关的情况,补充正题,如点明意义,指出结果等。

  2.双行标题。是由引题、正题或正题、副题组成。正题一般都有实质的内容,因此也称实题;副题和引题一般是对气氛的烘托、意义的阐述,因此又称虚题。双行标题一般是虚实结合、彼此呼应、互为补充的。

  3.单行标题。单行标题指只有正题的标题。这种标题要求突出主题,简明、醒目。

  新闻标题写作的要求是:

  a.准确。即标题要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概括出新闻的内容、精神和实质。

  b.生动。即在准确的基础上,尽量突出内容和表达方式上的生动活泼,以吸引读者。

  c.新颖。“新”是新闻的一个基本要求,不新不足以成为新闻。标题要善于突出新事物、新方向,抓住最具新闻价值的问题。

  二、导语

  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句话或第一个自然段。通常用简明的文字概括介绍新闻的主要内容,揭示新闻的主题,使读者对新闻内容先有一个总的概念。

  导语的作用非常重要。新闻是否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语写作的成功与否,所以写新闻要把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放在导语中。“倒金字塔”结构,是新闻的基本格式。所谓“倒金字塔”,就是以重要性

  递减的顺序来安排新闻中的各项事实,即把最重要的事实放在最前边,次重要的事实放在第二位,以此类推。导语,就是这个“倒金字塔”的最上面一层事实。

  新闻导语的写法,通常有以下几种:

  1.叙述式。这是最常见的方式。它是把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最有吸引力的事实,高度概括地加以叙述。

  2.描写式。对某一个富有特色的事实和一个有意义的侧面,用简明的语言进行描写,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

  3.评论式。对报道的事实进行简洁、精辟的评论,以揭示事物的性质和作用,引起读者重视。

  4.结论式。将新闻事实的结论,在开头部分写出来,开门见山,反映事实的意义。

  5.提问式。用提问的方式引出新闻报道的事实,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6.引语式。引用与新闻有关的诗句、格言等,以增强导语的生动性。

  拟写导语,应注意的几点要求:

  a.不能与标题重复。导语与标题的作用有些接*,但标题是概括全文的精神实质,而导语是标题的扩展,要用事实说话。

  b.为后文留下余地。导语固然是全文的精华,但也不能把话说尽;导语可以包含背景材料,但尽可能简略,留待下文去交待。好的导语能使新闻主体部分很自然地展开,为后面的行文提供方便。

  c.各要素的组合原则。新闻中的五个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或为什么,简称五个“W”。后面再加上一个“H”,即怎样、如何,可理解为结果的意思。五“W”及“H”,每项都有可能进入导语,关键是看哪一项更具有新闻价值。如果新闻人物为社会所熟悉,在该新闻中特别重要,则应以“人”为先导。以此类推。

  d.要用事实,忌空泛。新闻要言之有物,导语更应有具体的事实。初学写作者,尤其要注意避免用空洞的语言、抽象的概念和流行的口号写作新闻的导语,要用新鲜的事实来说话。

  e.语言要简洁。新闻本身即要求语言简洁,新闻导语更要逐字逐句推敲,做到字字珠玑,一字不可移易。

  三、主体

  导语之后,就是主体。它是新闻的主干部分,是用充分的、具体的事实材料,对新闻的内容作具体全面的阐述,以体现全文的主题。

  新闻的导语已经点明了新闻的主题,主体部分对新闻主题的表述、发挥,实质上就是对导语内容的展开与补充,以使导语中提到的各个事实更加清晰,使五个“W”和一个“H”更加明确。

  新闻主体的结构一般有三种:

  1.时序结构。就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这种结构可以使读者对事件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有一个鲜明、完整的印象。

  2..逻辑结构。就是根据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或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并列关系、主次关系等来组织安排层次。

  3.时序与逻辑二者兼有的结构。对主体的写作,要求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内容充实、紧扣主题;注意剪裁、详略得当;简洁明确、生动活泼等。

  四、背景

  背景就是新闻事件产生的历史环境、客观条件以及它与周围事物的联系。除简迅以外,一般的新闻都要交待背景。背景的作用是使读者更好、更准确地理解新闻内容,使新闻更充实饱满,生动活泼,主题更加深化。

  背景不是单独的组成部分,也无固定位置,所以不能把背景看成是新闻结构的一个独立层次。背景材料可以一次**待,也可以分散穿插在导语、主体、结尾几个部位,一般出现在导语和主体中。背景材料是新闻的从属部分,因此不宜过多,否则就会喧宾夺主。

  常用的背景材料:

  1.对比性材料。对人物或事物的正反、今昔进行对比,在比较中突出其重要意义。

  2.说明性材料。即对所报道的事实中有关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物质基础、社会环境做出介绍与描述。

  3.注释性材料。即对新闻报道中涉及的概念、原理及名词、术语进行解释,以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中的有关内容。

  五、结尾

  结尾又称结语,是新闻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结尾的作用或收束全文,深化主题;或说明结果,指明意义;或指出发展趋势、展示未来;也有的言之已尽,没有结尾。

  结尾的写法有以下几种:

  1.小结式。对所报道的事实或意义作简要概括,以突出重点,加深印象。

  2.启发式。在讲完主要事实后,用启发的语言给读者留下思考的余地。

  3.激励式。用激情的语言,激发读者的热情。

  4.意义式。指明新闻的重大意义。

  5.展望式。在报道完主要事实后,进一步指出事情发展的必然趋势或必然结果。

  6.号召式。根据报道的事实提出具有号召性的意见,激励读者为实现某一目标而行动。

  新闻的写作方法 4

  描写活动现场,一般采用总分式的段落写法,重点突出活动的特色

  只提活动程序的话,并不能算是新闻稿,因为活动的程序从策划中就可以体现出来,我们的重点是 要描写实际活动的现场情况。比如《迎接校第六次党代会暨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专场演唱会》的新闻稿中,不仅仅将五个部分的表演曲目写出来,更重要的是要写出这些曲目表达了怎样的主题,现场的艺术家是如何 表演的,现场的观众反应如何。同一个活动可能分在不同的现场进行,一个活动现场也可能分了几部分进行,但能够统一在一个活动中,其中肯定有一条主线,而这条主线便可作为该段落的总括句。

  如《我校开展“欢度国庆,歌颂祖国” 大型游园活动》新闻稿的主体部分第一句是“我校在旗山校区的共青团广场、A区广场、嘉树园广场、南区生活区和仓山校区物光篮球场等处开展游园活动,吸引了广大师生踊跃参加。”首先概括了游园活动的情况,接着按照总分句中的地点分别叙述游园活动的情况,整个段落显得逻辑严密、自然紧凑,将整个活动现场描 写得井井有条,错落有致。而且,在描写活动的现场时,我们要注意突出活动的特色,要将活动的整个基调体现出来,比如一场歌颂青春、歌颂祖国的晚会,就要用“青春活动”“热情洋溢”“激情满怀”来描写表演者的表现,还要突出台下观众反应的热烈程度,像“博得了在场青年学生的热烈掌声”之类的描写。

  新闻的写作方法 5

  在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新闻导语的写作必须改革创新。目前,一些个性化的导语的创新实践,正在影响民生新闻的写作。下面是小编收集了新闻的写作方法,欢迎阅读。
 

  (1)、散文式导语

  导语写作散文化,要求现实事件在记者笔下不直接进入导语,而是通过记者调动全部感官进行思维过滤和创造,将新闻信息用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

  散文化导语写法体现新闻的特定立场或情趣,使受众在语言美和结构美中寻思新闻信息的价值,并通过受众喜欢的文字,巧妙的形式悄悄流进或者撞击受众的心田。

  新华社一则新闻《开发中国的风》的导语是这样写的:

  “当清风吹起你的黑发,你可曾想到风竟是我们取之不尽的能源呢?”

  这则新闻报道的是国际能源专家聚集北京研发中国风能的情况,导语用散文笔触,清新而有动感,颇具吸引力。

  (2)、导语镜头化

  镜头式导语就是向受众展示一幅准确的、完整的有关新闻主题的画面,让受众知道后面将要说哪些事情。要求记者以事实为基础,也就是用真实事实说话,用客观冷静的白描和叙述向受众刻画事实现状,就像用镜头去捕捉一个画面一样。

  《中国青年报》一则学校门口开网吧的新闻导语是这样的:

  “简简单单的砖砌围墙,屋顶靠几根木头支撑,塑料片、石棉瓦一盖,简陋的工棚摇身一变就成了网吧。4月17日中午,记者在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赣江职业技术学院北门的马路边,找到了三家这样的网吧,几乎每个网吧都爆满。”

  这则新闻的开头就是镜头式的,对现场进行了白描展现,通过可观可感的现场情景,主动唤起受众注意和思考。

  (3)、导语故事化

  这类导语的写法,通常由引子引出一个个例子,浅显而能轻而易举的抓住受众的阅读胃口,然后转入正文的深度解读。

  2007年4月16日《参考消息》题为《中国村民奋战在抗击沙漠化最前线》的导语:

  (据香港《***》)村民张振库站在河北省一座毫无生命气息的山上一棵齐腰高的松树旁,说,他的种树工作每天的报酬差不多是40元。

  现年52岁的万泉县农民张先生早晨7点钟开始干活,在日落前常常能够种下十多棵树。他说,与玉米地里干活相比,挖坑、护苗和浇水没有多大不同,薪水也够高,以致吸引了仍然住在村里的大多数人参加。他说,他挣的钱比在北京一家餐馆做女服务员的现年20岁的女儿要多。

  导语用了一个个例子,比较吸引人。

  我们还发现,这种新闻报道的导语已经不是“新闻报道最前面的”第一段,而是前一部分,所以,它对导语概念在新的环境下的拓展给予了实践观照。

  (4)、导语动态化

  要使读者产生非看下去的阅读欲望,导语就要自觉带给读者一种轻松和动感。而动词是最活跃,最富生命力的语言。导语动态化,更多的是通过受众乐意并且欣赏的时尚动词把导语包装得充满魅力,充分调动起受众的眼球注意。

  《光明日报》的一则新闻《北京民工“泡”书店》,导语如下:

  “(本报讯北京电)在北京,民工在书店只看不买也受欢迎,北京的书店敞开大门任民工前来‘泡’个够。”

  短短三十余字的导语中用了“敞开”、“泡”两个动词,形象而生动,表明北京书店对民工只看不买的宽容和热情,意蕴十足,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的眼球。

  (5)、导语标题化(无导语式)

  这种导语写法或许是未来导语写作中最为经典的写法。

  手机新闻是一句话新闻或者是超短新闻的电子化。

  很多消闲性新闻都将会沿着受众的诉求进行策划,将会向着标题和导语“二合一”的方向发展,消息的核心信息全部由导语承担,正文只是相关新闻信息的链接。

  这样可以节约版面,避免导语与标题在意义和内容上的重复,这也是当前网络新闻报道最常用的形式。

  主体——满足受众的需求

  新闻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情节化,情节细节化是民生新闻在写作上的要求之一,这使民生新闻在结构、情节、讲述与描写方面得到更充分的发挥;新闻事件和人物因素,分别被真实记录、现场模拟、人物串接式讲述,主持人现场采访评说等形式加以综合运用,突破了以往新闻对时间长短固定的框框,甚至跨越了历史、资料运用上的一些界定。

  1、故事化

  “新闻故事化”是记者在新闻采写中运用得越来越多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与可读性,使新闻报道充满了趣味性和人情味,为新闻写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式。

  相对于传统新闻报道,故事化新闻具有以下叙事特色:

  (1)、传统新闻以事件为关注点,故事化新闻关注焦点是人;

  (2)、传统新闻较为关注事件结果,故事化新闻写作更重视新闻事件的过程;

  (3)、擅长展示生动传神的生活细节,牢牢地吸引观众;

  (4)、故事化新闻注重对现场的写作,对话在新闻中成为主体,成为结构新闻、推进故事发展的支撑点:

  (5)、传统新闻注重按新闻事实的重要性来决定叙述的先后次序。故事化新闻则讲究叙事结构,要求结构紧凑,以起伏跌宕的节奏变化和故事情节吸引观众。

  有3种技巧故事化新闻:

  (1)、现场描写:依靠大量的细节和人物言行的描写。

  (2)、逸事回顾:在新闻的导语或文中使用逸事,利用过去发生的某件逸事,来讲述现在的事件,往往是选择那些能在读者心目中产生悬念的故事。

  (3)、事件叙述:如果是一件能激发读者极大兴趣的新闻事件,干脆就直截了当地按照时间发生的顺序讲述故事。

  2、人物化

  在讲故事时,应努力挖掘新闻事实中具有人性、人情的色彩因素,描述人的生存境遇,捕捉生动传神的生活细节,展现人性的***,把情感因素融入理性思索中。

  现在媒体流行的“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就是捕捉到了普通人身上闪跃着的人性光辉和生命活力,显示了*淡中的伟大,琐碎中的崇高,展示了一种人性的崇高美。

  在选题理念上要关注悲欢沉浮,并注重“故事人物”的选题是否具有充满悬念和冲突的事件,是否具有调查的空间,是否与公众的利益息息相关,是否有等待揭示的真相;

  在采访写作上要完整塑造人物,“故事人物”作为事件的当事人,一切言行、举止都在出现记者面前展开,也同时在读者面前展开,因而必须全面,是其在自然生活中的真实再现;

  在悬念结构要突出个性特征,巧妙地运用悬念,在悬念中叙事,在悬念中对“故事人物”进行个性描绘,以抓住受众眼球、展示“故事人物”性格特征、揭示事实真相的又一重要手段;

  在细节捕捉要体现人文关怀,善于挖掘新闻事实中具有人性、人情的因素,努力捕捉与“故事人物”相关的生动细节,并把情感因素融入理性思索中,即便是非常宏观的选题,也能够做到和“故事人物”、人类的命运联系起来,体现出最根本的人文关怀,从而使得“故事人物”愈加丰满、新闻事件更为生动,对主题的诠释也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在价值取向上要追求理性思考,正是因为有了对选题中“故事人物”的精心把握、全面叙述和个性描绘,使新闻在探寻事实真相过程中,处处透视着人伦精神和理性思考。

  3、情节化

  《现代汉语词典》对情节的解释是:“事情的变化或经过。”只有对结构的精细安排和布局才能讲好一个故事。古人作文讲究“起承转合”,实际上也就是新闻故事情节的安排。

  (1)、起。“起”,指文章的开头,主要有原因起和结果起两种。原因“起”一般先介绍引子、提出疑问,这样就能够使观众产生悬念,紧紧抓住观众的眼球。结果“起”就是故事首先就交代结果,然后在探索事件发生的原因或背景,从而揭示出事件的社会意义。

  (2)、承。“承”,即承上启下或过度,在新闻中往往起到铺垫的作用。

  (3)、转。“转”指转折,这时候新闻开始进入高潮。

  (4)、合。“合”,指新闻的结局。结尾画龙点睛,使主题得到深化,言有尽而意无穷。

  4、细节化

  情节细节化是指情节要落到实处和细节上去。精致细微的细节描写,可以成为一篇新闻报道的亮点,增强故事的趣味性和感染力。形象化的细节也能画龙点睛地传达人物的本质特征和呈现出事物的真实面貌。

  曾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美国记者富兰克林说:一个好的故事应该蕴含一系列情节、细节。

  在形式类分上,新闻细节与文学细节一样,分为外貌细节、行动细节、心理细节、语言细节和环境细节等。

  细节犹如珍珠,镶嵌到新闻里能产生光泽、动感、形象,有利于克服新闻写作一般化、概念化的毛病,使新闻更有说服力、感染力。那么,在新闻中该怎么样写好细节呢?

  其一,根据新闻体裁的特点和写作规律来处理。

  消息写作要求简洁,写细节也必须精当。因此,在消息中写细节不能像通讯、特写那样展开,要惜墨,不要泼墨,从行文到选材都须下一番锤炼的功夫。美国新闻学者肯?梅茨勒说过的话:“写细节很容易收不住笔,细节叙述过多,会把整个报道写得使人望文生厌。”

  其二,从形象出发,化虚为实,是新闻中写好细节的又一招。所谓从形象出发,化虚为实,就是把一些抽象的概念通过细节演化为具体生动的形象。

  其三,用白描语言写细节,最适合消息写作的要求。白描系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鲁迅先生谓之“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


新闻写作方法 (菁华3篇)(扩展4)

——作文的写作方法3篇

  一、中考英语一等作文的评分标准

  内容完整,具体,丰富,包含所有要点,能够围绕内容适当发挥,语句流畅,应用了较丰富的语言结构和词汇,用词准确,句子通顺,行文连续,层次分明,表达清楚,无语法错误,书写规范,标点正确,计满分。

  二、中考英语一等作文的写作要求

  (一)确保作文的完整性,关注评卷第一印象

  考试的时候,要尽量留出充足的时间写作文。这样,我们才能有足够的时间去构思,打草稿。由于评卷是人工进行的,所以作文留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从以往经验看,第一印象至少占1分,那些卷面整洁,文字自然流畅,书写工整,标点符号正确的非常“吃香”,所以,大家*时就应该注意作文的“形象”,“仪表”一定要保证自己看卷面时觉得舒服,那么中考得高分就不是一句空话了。

  不论做哪种题目,审题是最关键的,写好中考作文更是这样!要做到内容完整,我们首先要认真看好题目的要求,分析题目到底要我们写什么。比如要求我们用第三人称来写作,如果审题没有审好,用了第一人称,那么,作文一定得不到满分,说不定还是最差的。所以,要重视审题,按题目的具体要求进行构思。中考书面表达基本上都是提示性作文(包括看图作文),因此要保证运用所有的提示要点,进行合理的发挥,为写下满分作文打好基础。

  (二)打好草稿质量,全面留意扣主题

  写好中考英语一等作文除了做到上面讲的内容之外,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做到内容具体。中考提示性作文都有具体的内容和要求,写作时只要按规定将作文写出来,得分就不难,但是要想得满分,必须做到围绕内容适当发挥,并且要突出文章的主题,体现实际的中心思想。

  2。要做到语句流畅。这就要求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在*时的学*过程中,注意一些常用句式的表达方法。要尽量使用自己最熟悉的词语和句型,要尽量避免汉语式的表达方式。要注意句子之间的连贯性,不仅仅从语法上,更主要的是从句意上,把握句子的连贯性。

  3。要做到层次分明。写文章不都是一个段落,一个模式,要根据文章的具体需要,来确定文章究竟用几个段落,作文要讲究层次分明,突出主题。

  4。要按规定的词数书写。中考提示作文都有具体的词数要求,写作时要注意数一数所用的单词数量,词数过多或过少都会丢分。

  5。最后要注意检查。写完作文不是没事可做,最后一步就是细心检查,这很关键。检查时要从题目要求开始,到具体内容无误结束。保证词语,句型的运用正确,标点运用得当等等,都是重点检查的项目,直到在一定的时间之内完成好作文,不留遗憾为止。

  一、写景作文的概念

  1、用语言文字对自然景观、气候、社会环境等作具体、形象、生动的描述。

  2、题材:小学阶段主要以季节、家乡景色、自然风光、大好河山……为重点题材。写景作文如同用文字作画,同学们所写的景物,别人读后要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写景作文基础——主动观察

  所谓主动观察,是指观察之前有充分的准备。景物是人类不说话的老师,是人类不说话的好朋友。因为它不会说话,所以我们必须主动去亲*它,理解它。有人说:这儿的每一块城砖,都有一个故事。这是有一点夸张,但也说明一点:任何值得观赏回味的景物,都是要独特意义的。所以,在我们游览景物之前,要做足功课,要上网、查阅资料、读书、向别人请教……通过一切力所能及的途径,提前了解你将要观察对象的:特色、区域地图、著名景区、景物、游览路线、历史、典故……

  这里要强调的是:观察点是写景作文必须弄明白的基石。移步换景——就是来到哪里,看到什么。如果观察点不弄清楚,表达是不可能清晰的。

  三、写作方法

  1、方位顺序。写景作文要有方位的条理性,由*及远,由远及*,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里到外,由外到里,或由中间到四周等等有次序地描写,要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2、景物的类别。来写,如山、水、花、鸟;瀑、石、峰、洞;亭、台、楼阁等。要写出景物的.光、色、味;既要写它的静态,也要写它的动态,还可以写出它的环境气氛。

  3、要仔细观察,抓住在不同季节里景物的不同特点进行描写,不要硬编乱造,凭自己的想象来写。

  4、写景中也可以具体地写些人和事,若让人、景、事三者交融一体来写,可以使作文更为感人。

  5、写景物时不要忘掉自己与景物之间的关系,要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感情、感受写进去,这样使人读了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叶圣陶老爷爷写的《记金华的双龙洞》不是具有这样的特点吗?

  6、适当地、正确地引用前人描写景物的诗词歌赋,也可以为作文增色。这就需要你*时多加阅读和积累,别等用时再去找。

  一、描写外形样子和活动情况

  1、描写一种小动物,首先要描写它的外形样子,要仔细看它的头部、尾部、毛色、四肢是什么样的,形状、特点、颜色是什么样的。如下面写小狗一段的话:

  “星期天,我从姥姥家回来,在客车上,看到一个大姐姐用紫色的包拎着一只可爱的小黑狗。小黑狗头上长着一对像**片一样的三角形耳朵,软软的向下耷拉着,有趣极了。两只圆圆的黑眼睛不停地望着四周。圆圆的黑鼻头像个茸嘟嘟的小茸球。嘴巴紧紧地闭着,一声也不吭,多像一个不吵不闹的乖孩子啊!我真喜欢这只趴在包里的小黑狗。”

  2、然后再看它的生活*性又是什么样的,小动物怎样吃食啦,怎样游戏啦,怎样睡觉啦,把这些都要细致观察,具体地描写出来。

  3、描写小动物的样子侧重于静态描写,描写小动物活动情况,侧重于动态描写。按照从静态到动态有条理,有层次地观察和描写,可以把小动物写得清楚、细致、感人。

  二、要把喜爱之情写进作文里

  作文是用我的手来写我的心。写自己的喜怒哀乐乐。我们喜爱小动物,在描写它们的时候,也要把自

  己喜爱的感情,用笔融合在字里行间。让读者一读文字,就能感受到我们的喜爱之情。

  表达感情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有时候具体地描写小动物的样子、外形,把自己的情感融在其间;有时候用简洁的语句直抒感情;有时候,把这两种方法交替使用。写法灵活,不拘一格。描写一种小动物还应当注意:

  1.要突出重点。描写一种小动物,也和写其他内容的作文一样,不能面面俱到,像“流水账”似的说个没完,一定要突出重点。有的可以侧重写小动物的外形样子,有的可以侧重写小动物的*性。无论怎样写,都要抓住典型,突出重点,具体描写。

  2.要细致描写。描写任何一种小动物,都要细致描写,认真刻画。无论是写外形样子,还是写生活*性,都不能几笔带过,概括叙述。特别是在描写小动物生活*性时,要注意准确地使用动词,再现出小动物活动的情景,给人以“状物如在眼前”的感觉。

  3.要条理清楚。描写一种小动物也和写其他作文一样,不能东一句,西一笔,缺乏章法。在动笔之前先想好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再说什么。句与句之间怎样挂连,层与层之间怎样联系。怎样开头,怎样结尾,全篇文章怎样组合。把这些想好之后再动笔,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新闻写作方法 (菁华3篇)(扩展5)

——求职信写作方法

求职信写作方法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前方等待着我们的将是新的工作机会和挑战,此时此刻需要开始写求职信了哦。那么优秀的求职信都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求职信写作方法,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求职信是应聘者主动表示自己对这份工作的热衷之一种表现,主动的,是求职过程中附带的,但具有争取面谈机会的一种半正式沟通作用。撰写一封得体的求职信可能是你在寻找工作的时候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之。在求职的过程中,你也许是*生第一产供销撰写一封专业水*的信件。因此,你所面临的问题很多,其中包括:在许多十分重要但是对你来说又不是非常熟悉的场合下,如何去申请一个职位;如何表示出你的满意;如何接受或拒绝对方给予的条件等等。因为这些问题可能出现在不同的场合,而又没有现成的公式或例信供你来套用。

  只有能体现个人才智的求职信,才能帮助你顺利地谋求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你需要仔细考虑第一封信的目的,及其所可能产生的影响。一封*庸的私人信件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信件要引起读者的兴趣,要反映出你的目的,要符合特定的环境要求。

  求职信切忌空洞,求职信的内容要全面具体,同时又必须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这样的求职信才能真正对你的事业起到推动的作用。一封理想的求职信应该按照以下几个方面来构思;

  1.对你自己的知识水*、能力和价值做出恰当的评估,陈述你的兴趣和动机;

  2.调查职业、工种和用人方情况并做出评价;

  3.确定自己的求职目的事业目标;

  4.写一份专业水*的简历;

  5.设计并逐步实施你的求职活动;

  6.申请参加面试;

  7.选择一份适合于自己的工作。

  一、开头:开头一定要开门见山的写明你对公司有兴趣并想担任他们空缺的职位,以及你是如何得知该职位的招聘信息的。这样会使你的求职信显得有针性和条理性,同时使人事经理更好了解各种招聘途径的效果,会让招聘公司立即对你产生好感。

  如:“我从《***职位快讯》上看到贵公司正在招聘***职位,我寄上简历敬请斟酌。”

  二、重点:

  对申请职位的认识和符合职位个人才能和经验的展示

  求职信的第二部分要简短地叙述自己的才能,特别是这些才能将满足公司的需要。没有必要时具体陈述,因为履历表将负责这些。这部分你强调你的将会有益于公司的发展。不要在信中表示你会因聘用而收益多少,面对桌上一大堆履历表和许多空缺职位,招聘经理关心的不会是你的个人成就。尽可能地少用人称代词“我”,要让人感到你想表达的是“我怎样才能帮你。”

  三、要点:

  联系方式写清楚

  在求职信中给出你电话预约面试的可能时间范围,或表明你希望迅速得到回音,并标明与你联系的最佳方式。

  四、结尾:

  感谢他们阅读并考虑你的应聘。

  写求职信戒四误:

  通过写信求职是一常见方式,但必须避免以下四种失误以提高求职命中率。

  1、不够自信,过于谦虚求职者应当在信中强调自己强项,即使不可避免地要说明自己的弱项,也没有必要时那么坦率。

  2、主观意愿,推理不当许多求职者为了取悦于招聘单位,再三强调自己的成绩,而不知有关经验与能力对职位的重要性。

  3、语气过于主观对于招聘单位来讲,他们大都喜欢待人处世比较客观与实际的人,因而求职者在信中尽量要避免用“我认为”,“我觉得”,“我看”,“我想”等字眼。

  4、措辞不当,造成反感写求职信最忌用词不当,例如:有我这样的人才前来应聘,你们定会大喜过望。对方看到这们的词语,怎么会不反感呢?

  方法一:【求职信的格式要标准】

  通常第一部分是求职者得知该职位招聘信息的渠道,第二部分阐述符合用人单位的个人技能和个性特征,可以描述求职者所获得的成果和项目经验。第三部分表明求职者想尽快得到回应的美好愿望,切记标注联系方式,最后一部分要表达应聘者对用人单位阅读求职信以及考虑邀请面试的感谢。

  方法二:【求职信要有你的风格】

  这一定是一封关于“你自己”的信件,但绝不是无厘头般的新颖,而是要把自己的特色融进职位要求里,而最好你独一无二的风格又恰好与该职位有惊人的契合度。总之,调动hr的期望,要尽最大可能的让hr觉得他们必须得和你见上一面。

  方法三:【求职信要量身打造】

  既然要写求职信,那么是不是只写一篇便可以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就像节日里的短信,群发和定向发送的短信,接收短信的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群发的会让人觉得敷衍了事,而定向发送会让人心存温暖。因此,求职信也需要量身打造。量身打造就要对企业的性质和职位的要求有所了解,所以一定要仔细阅读招聘信息,并要搜集用人单位的相关资料,这对日后的面试也会有所帮助。

  方法四:【求职信千万不可太长】

  求职信不宜超过一页,设想如果hr收到一份四、五页的求职信,第一反应一定会是要不要看完这长篇小说,然后紧接着否定这一想法。你不仅白白浪费时间书写,还会让hr觉得你缺乏判断能力。当然,错字和病句就更不要出现了。满是错误的求职信,很难说服用人单位对求职者委以重任。

  方法五:【求职信要实事求是】

  华而不实的语句大多时候都不适合在职场中出现,恰如其分的描述自己就好,以避免在日后面试的时候给hr带来过多的希望落差,可以说,求职信是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第一印象的凭证。

  招术之一、开头:

  开头一定要开门见山的写明你对公司有兴趣并想担任他们空缺的职位,以及你是如何得知该职位的招聘信息的。这样会使你的求职信显得有针性和条理性,同时使人事经理更好了解各种招聘途径的效果,会让招聘公司立即对你产生好感。

  如:“我从《***职位快讯》上看到贵公司正在招聘***职位,我寄上简历敬请斟酌。”

  怎么写求职信的四大招术之二、重点:

  对申请职位的认识和符合职位个人才能和经验的展示

  信的第二部分要简短地叙述自己的才能,特别是这些才能将满足公司的需要。没有必要时具体陈述,因为履历表将负责这些。这部分你强调你的将会有益于公司的发展。不要在信中表示你会因聘用而收益多少,面对桌上一大堆履历表和许多空缺职位,招聘经理关心的不会是你的个人成就。尽可能地少用人称代词“我”,要让人感到你想表达的是“我怎样才能帮你。”

  怎么写求职信的四大招术之三、要点:

  联系方式写清楚

  在示职信中给出你电话预约面试的可能时间范围,或表明你希望迅速得到回音,并标明与你联系的.最佳方式。

  怎么写求职信的四大招术之四、结尾:

  感谢他们阅读并考虑你的应聘。

  写求职信戒四误:

  通过写信求职是一常见方式,但必须避免以下四种失误以提高求职命中率。

  1、语气过于主观

  对于招聘单位来讲,他们大都喜欢待人处世比较客观与实际的人,因而求职者在信中尽量要避免用“我认为”,“我觉得”,“我看”,“我想”等字眼。

  2、措辞不当,造成反感

  写求职信最忌用词不当,例如:有我这样的人才前来应聘,你们定会大喜过望。对方看到这们的词语,怎么会不反感呢?

  3、不够自信,过于谦虚

  求职者应当在信中强调自己强项,即使不可避免地要说明自己的弱项,也没有必要时那么坦率。

  4、主观意愿,推理不当

  许多求职者为了取悦于招聘单位,再三强调自己的成绩,而不知有关经验与能力对职位的重要性。

  一:【求职信的格式要标准】

  通常第一部分是求职者得知该职位招聘信息的渠道,第二部分阐述符合用人单位的个人技能和个性特征,可以描述求职者所获得的成果和项目经验。第三部分表明求职者想尽快得到回应的美好愿望,切记标注联系方式,最后一部分要表达应聘者对用人单位阅读求职信以及考虑邀请面试的感谢。

  二:【求职信要有你的风格】

  这一定是一封关于“你自己”的信件,但绝不是无厘头般的新颖,而是要把自己的特色融进职位要求里,而最好你独一无二的风格又恰好与该职位有惊人的契合度。总之,调动hr的期望,要尽最大可能的让hr觉得他们必须得和你见上一面。


新闻写作方法 (菁华3篇)(扩展6)

——工作总结写作方法(5)份

  一、具体工作情况

  主要是对工作的主客观条件、有利和不利条件以及工作的环境和基础等进行分析。结必须有情况的概述和叙述,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详细。

  二、目前的成绩和做法

  要详细地叙述工作任务、完成的步骤、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对步骤和措施,要写得详细、具体,对取得的成效要表达得形象、生动。

  三、得出的经验和教训

  应从工作回顾中很自然地归纳提炼出采。一定要写得丰富、充实,并选用具体事例适当地展开议论。使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有论点,有论据,有血有肉,鲜明生动,确实能给人以启发和教益。

  四、今后的打算

  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今后的方向、任务和措施,表明决心、展望前景。这段内容要与开头相照应,篇幅不应过长。

  五、特别提示

  1、工作总结前要充分占有材料。

  2、一定要实事求是,成绩不夸大,缺点不缩小,更不能弄虚作假。

  3、条理要清楚。总结是写给人看的,条理不清,人们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达不到总结的目的。

  4、要剪裁得体,详略适宜。

  5、工作总结的具体写作,可先议论,然后由专人写出初稿,再行讨论、修改。最好由主要负责人执笔,或亲自主持讨论、起草、修改。

  6、工作总结最好是要根据领导的意思来展开,把日常工作叙述一下,好的工作方法分享一下,不好的工作方法写出改进措施。

  首先看这个工作总结是否是应付差事,如果说写上去没人看的总结,那么随便找点东西填充进去就可以,格式可以在网上搜,实在不行按照报纸上的格式写。我发现很多比如日报类中的根本看不进去的稿件很适合作为工作总结的格式,内容无非就是“切实做好……,把……放在突出位置,以……为中心,确保……实现,抓……,攻……,打破……,发展……”,多了去了,随便找几篇就能凑出个总结来,保证还和网上的模板不一样。

  如果说这个工作总结有人看,或者确实要记录下自己的工作,那么我觉得不用照搬别人的模式,谁都能写好,前提是用心。写之前先把自己全年或者阶段的工作细分多少项写到纸上,然后从中汇总分类出几大项,这样总结的骨架就出来了。正式开始写之前先让自己静下心来,我觉得晚上最好,白天总有人打搅,别怕写的时间长,哪怕熬夜也没关系,一次就要把稿件写完,写完后睡觉去。第二天起来重新审阅修改,保证可改的地方挺多的,连续改上两三次就可以交给领导了。

  为什么初稿要一次写完呢,因为这样你的思路是连续的,并别怕有的东西写不全,因为你还要改上好几次呢。如果你写了一半就放下了,下次写的时候思路连不上,你还得酝酿半天才可以接着写,而且往往接着写的时候会把原来写的内容否定了很多,差不多等于是自己又重新写了一遍。

  写的时候要按照自己擅长的方式写,但不能写成童话故事。我觉得不一定都要说什么“多措并举”之类的话,没啥意思,工作总结也是给人看的,只要是人看的就应该有足够的吸引力,那些畅销的书籍哪个是按照工作总结的模式写的呀,如果那想写的话我想出版社也不会给印的。按照自己擅长的方式写,虽然有时候感觉不入流,也许会被老板批评发回重写,不过你的总结却起到了真正的作用:领导看了!很多没有下文的总结实际上领导根本就没看。

  我觉得咱们国家的很多事情都有些死板,挺好的一件事情弄得都跟八股文似的,都要用一个模子抠出来。浪费了很多年轻人的激情和创意,为什么我们不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写一些极富新意的总结出来的,做的人多了,看似不可能的事情也就成为可能了。

  首先自然是标题,年终总结的标题其实很简单,只需要写时间+文种即可。例如“20xx年度年终工作总结”,不用过于华丽修饰,有些标题还直接省略了时间,例如“年终工作总结”,不过小编还是推荐使用时间+文种的格式。

  然后就是正文了,首先自然是对一年中的工作做一个大致的回顾。这是总结的开头,我们可以称之为前言。前言多用于说明工作总结的缘由,是对一年的工作以及工作过程的概述和评估。篇幅不宜过长,点到为止,不做深入分析。

  接着就是书写工作的心得和体会,这是年终总结的主体,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内容是就前言的概述展开分述。一般会使用小标题分别阐明成绩与问题、工作方法与心得体会,有些小标题中内容过多的话还可以采用小小标题进行分类阐述。

  正文的最后一般都会书写今后的计划或者打算,这是年终总结的结尾部分。主要是根据上一年度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今后的设想和打算,为新的一年制定计划提出依据。具体内容可以包括如何提高现有成绩,克服存在问题,提出新的奋斗目标等等。

  虽然正文完成了,但是工作总结并没有完成,我们还需要写署名和日期。相信不少朋友在写完正文的时候就认为已经完事了,常常会忘记书写署名和日期,只有写上署名,才方便让别人知道这是谁写的年终工作总结,写上时间方便自己和他人了解这个总结是何时所写。

  以上就是一个完整的年终工作总结应该有的格式,年终工作总结中最重要的就是正文,而正文中最重要的就是主体,书写主体的时候最好分类叙述,这样条理清晰,使人一目了然,如果有必要的话,小标题下面还可以套小小标题,最后千万别忘了署名和日期。

  二、注意事项

  1、开端回顾过去一年,概括简述工作经历,例句“过去一年在部门领导的带领下取得了一些成绩”等等。适当照顾领导的阅读口味。

  2、接下来具体列举各方面工作花费的力量和取得的成绩,例句“在与该单位人员火热厮混打成一片中,取得了xx报道的成果”。重点体现自己付出的繁重劳动。

  3、对工作的不足略加陈述,先大量描述客观不利因素,再把帐算到自己的主观因素头上。例句“当然,我自己xxxx也是一部分原因”

  4、展望明年一年的工作,列举雄心壮志一二,不管能不能做到。例句“请同志们和领导们看我的实际行动吧!!”后附若干加黑惊叹号更体现决心。

  时光飞逝,转眼间猪年就快过去了,在工作这一年中,感受颇多,收获颇多。从几乎没有工作经验的新手,到现在基本能独立地完成一项工作。新环境、新领导、新同事、新岗位,对我来说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和提升自己各方面能力的机会。管理规范、运作有序、各司其职、兢兢业业、工作愉快是我这一年来切身的感受。在此,首先特别感谢领导和同事们给予我的大力支持、关心和帮助,使我能够很快地适应了公司的管理与运作程序,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回顾一年的工作,现将个人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在劳动纪律方面,遵守厂纪厂规,遵守部门管理制度。

  在思想方面,坚持一切从我做起,实事求是努力认真,以工作力求仔细为原则,积极主动做好本职工作。

  在工作方面,我兢兢业业、克勤克己,一切以工作为重,服从领导安排,做好个人工作计划,认真完成班长交给的每一项任务;虚心向同事们学*,注重与同事们的团结协作,与同事们相处融洽;工作认**动,按时按质完成本职工作任务。

  在自身方面,我认真积累工作经验,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完善,以期能使自己的水*不断提高。

  我深知,在工作中员工态度的端正、工作的仔细和耐心是工作效率与质量的保证,员工工作环境的稳定及自身工作经验的精熟是工作不受损失的唯一法则,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一如概往地坚持上述工作原则,尽我最大的努力把我的工作做得更好。

  经过这一年的工作,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也明白了很多的道理,我相信这些对我以后的工作都将大有裨益。尽管有了一定的进步和成绩,但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对于一个工作仅有一年的人来说,缺乏工作经验是最大的缺点,在工作中未能全面的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不能很圆滑的处理各方面的关系;以及创造性的工作思路还不是很多,个别工作做的还不够完善,这都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在新的一年里,我将认真学*各项规章制度、船舶知识,努力使思想觉悟和工作效率全面进入一个新水*,为公司的发展做出更大更多的贡献;我将全面发展和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去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为公司的发展壮大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1.工作总结的概念

  总结是对过去某一时期或某项工作的情况(包括成绩、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的总回顾、评价和结论。

  2.工作总结的作用

  认真进行工作总结是我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中形成的一个好传统。其作用是:

  (1)总结是推动工作前进的重要环节任何一项工作,不管是个人或群体去进行都需要多次反复操作、辛勤劳动才能完成。每一次具体实践,都有成绩与失误、经验与教训,及时总结就会及时取得经验教训,提高认识和工作技能。不断实践,不断总结,那么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就越来越深刻,知识越来越广,智慧越来越高,所进行的事业通过总结才会不断发展、前进。

  (2)总结是寻找工作规律的重要手段任何一种事物、一项工作,都存在内在联系、外部制约,都有它自身的发展、运动规律。遵循这些客观规律办事就能顺利达到预期的目的,否则就会受到违背规律的惩罚而招致失败。而要找寻、发现客观规律的途径就需要总结。

  (3)总结是培养、提高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一个人的工作能力是指他承担某项工作、执行某项业务、任务的能力。具体表现有两方面,一是他的专业知识水*,二是他解决、处理实际工作的能力。在实践中二者常常是揉合在一起,相得益彰。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工作的能力主要通过实践培养起来的,绝不是天生的。因此,总结是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

  (4)总结是团结群众争取领导支持的好渠道。一件工作、一项任务完成之后必须进行总结,在总结中全面、深入地回顾、检查,找出成绩与缺点、胜利与失败、经验与教训,实事求是地作出正确评价,使大家认识统一。这样的总结群众心服口服,把群众最大限度地团结起来。同时,通过总结把成绩、经验、问题和今后的努力方向等向领导部门汇报,能引起领导的重视,争取领导的支持、指导。

  3.工作总结的分类

  总结可以大体分为:全面总结、专题总结、个人总结三类。

  4.总结的结构

  总结一般分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署名四部分。

  (1)标题。一般是根据中心内容、目的要求、总结方向来定。同一事物因总结的方向——侧重点不同其标题也就不同。总结标题有单标题,也有双标题。字迹要醒目。单标题就是只有一个题目,如《我省干部选任制度改革的一次成功尝试》。一般说,总结的标题由总结的单位名称、总结的时间、总结的内容或种类三部分组成。如“××市化工厂1995年度生产总结”

  市××研究所1995年度工作总结”也可以省略其中一部分,如:“三季度工作总结”,省略了单位名称。 双标题就是分正副标题。正标题往往是揭示主题——即所需总结提炼的东西,副标题往往指明总结的内容、单位、时间等。例如:

  辛勤拼搏结硕果——××县氮肥厂一九九五年工作总结——

  (2)前言。即写在前面

  的话,总结起始的段落。其作用在于用简炼的文字概括交代总结的问题;或者说明所要总结的问题、时间、地点、背景、事情的大致经过;或者将总结的中心内容:主要经验、成绩与

  效果等作概括的提示;或者将工作的过程、基本情况、突出的成绩作简洁的介绍。其目的在于让读者对总结的全貌有一个概括的了解、为阅读、理解全篇打下基础。

  (3)正文。正文是总结的主体,一篇总结是否抓住了事情的本质,实事求是地反映出了成绩与问题,科学地总结出了经验与教训,文章是否中心突出,重点明确、阐述透彻、逻辑性强、使人信,全赖于主体部分的写作水*与质量。因此,一定要花大力气把立体部分的材料安排好、写好。

  正文的基本内容是做法和体会、成绩和缺点、经验和教训。


新闻写作方法 (菁华3篇)(扩展7)

——作文的写作方法汇总5篇

  一、写景作文的概念

  1、用语言文字对自然景观、气候、社会环境等作具体、形象、生动的描述。

  2、题材:小学阶段主要以季节、家乡景色、自然风光、大好河山……为重点题材。写景作文如同用文字作画,同学们所写的景物,别人读后要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写景作文基础——主动观察

  所谓主动观察,是指观察之前有充分的准备。景物是人类不说话的老师,是人类不说话的好朋友。因为它不会说话,所以我们必须主动去亲*它,理解它。有人说:这儿的每一块城砖,都有一个故事。这是有一点夸张,但也说明一点:任何值得观赏回味的景物,都是要独特意义的。所以,在我们游览景物之前,要做足功课,要上网、查阅资料、读书、向别人请教……通过一切力所能及的途径,提前了解你将要观察对象的:特色、区域地图、著名景区、景物、游览路线、历史、典故……

  这里要强调的是:观察点是写景作文必须弄明白的基石。移步换景——就是来到哪里,看到什么。如果观察点不弄清楚,表达是不可能清晰的。

  三、写作方法

  1、方位顺序。写景作文要有方位的条理性,由*及远,由远及*,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里到外,由外到里,或由中间到四周等等有次序地描写,要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2、景物的类别。来写,如山、水、花、鸟;瀑、石、峰、洞;亭、台、楼阁等。要写出景物的光、色、味;既要写它的静态,也要写它的动态,还可以写出它的环境气氛。

  3、要仔细观察,抓住在不同季节里景物的不同特点进行描写,不要硬编乱造,凭自己的想象来写。

  4、写景中也可以具体地写些人和事,若让人、景、事三者交融一体来写,可以使作文更为感人。

  5、写景物时不要忘掉自己与景物之间的关系,要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感情、感受写进去,这样使人读了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叶圣陶老爷爷写的《记金华的双龙洞》不是具有这样的特点吗?

  6、适当地、正确地引用前人描写景物的诗词歌赋,也可以为作文增色。这就需要你*时多加阅读和积累,别等用时再去找。

  ⑴欲扬先抑

  例句:老师怎么让我和他坐一个桌呢?她可是我班最凶的女生啦!就因为这,大伙都叫她“虎妞”。——《同桌》

  ⑵开门见山

  例句:我和阿敏的交情可不一般——初中三年的同桌。对她,我有一肚子的话要说。——《同桌》

  ⑶描形绘神

  例句:印象逼真她,长得真丑:黄瘦的脸;尖尖的下巴;淡得几乎看不见的眉毛下,一双细眯的眼睛;鼻子扁而大;一口参差不齐的牙齿,略有黄色唉!甭提了,她的外表真不符合这么动听的名字——祝丽丽。——《同桌》

  ⑷自然交代,*引下文

  例句:新学期一开始,我就注意到一个问题:我们班三十三名男生,二十七名女生,男生两人一桌恰好多一名,女生亦如此,必将出现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同坐一桌的危机。可万万没想到这个危机会降临到我的头上。——《同桌》

  ⑸歌词开头,响彻云际

  例句:“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明天你是否会惦起/曾经最爱哭的你”带回了三年前的时光——《同桌》

  ⑹排比反复,创造旋律

  例句:朋友,就是我可以为他献出真挚情感的人;朋友,就是我可以对他付出全部信任的人;朋友,欢乐时与我分享,危难时与我同行。人生中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我就有着这样的一个好朋友。——《朋友》

  ⑺设问开篇,无沿无边

  ⑻名言指路,开宗明义

  培根说过:“无真实朋友之人,可以谓之真可怜而永陷于孤独生活之人。”他的话道出了朋友的重要。是的,假如一个人丧失了友情,他简直无法生存在世界上。——《朋友》

  1、标题

  一篇好的作文,标题也很重要。作文标题的形式和内容主要取决于作文的结构、内容和主旨,切忌生搬硬套,片面追求形式美。

  2、开头

  高考阅卷时间短,任务重,对于阅卷老师来说,电脑评卷下的脑力、视力劳动都很繁重,在此情况下,高考作文能否吸引老师的目光,让他认真仔细地读你的作文,开篇的出语不凡就显得尤为重要。

  总之,采用怎样的文章开头,应根据文章的内容和风格来定。总原则是用上好的开篇,能使文章主旨更鲜明,结构更严谨,内容更丰富,材料更新颖,语言更生动。

  3、内容

  立意指确立文章的中心,中心是文章的灵魂,是贯穿全文的主线。所谓立意求新法,就是引导学生用自己独到的.眼光,独特的思维,去发掘材料蕴含的时代意义,构思出具有时代气息的中心思想的方法。运用立意求新法,可以写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文章。

  4、结尾

  古人云,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结尾是文章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文章的收笔处和落脚点,是全文的归宿。任何虎头蛇尾的文章,都很难引起读者的审美情感,很难获取高分。结尾的方法也很多,以揭示主旨;展示未来,以鼓舞斗志;抒**怀,以增强文章感染力,当然,最好要首尾呼应,整合一体。

  “腹有诗书气自华”、“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吟”,有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再加上写作上的技巧,何愁高考的作文不能脱颖而出?

  一、运用顺叙。

  顺叙,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这样写,可以将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楚。运用顺叙写成的文章,它的层次、段落和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基本一致的。

  顺叙有以时间为顺序的,有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也有以空间变换为顺序的。在叙事性的文章中,大多是以时间为顺序和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

  按时间顺序进行叙述时,必须严格地安排好顺序,写清楚叙述的时间。现实生活中任何事情都不会突然发生,它总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作者常常要根据事情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这一事情发展的规律来进行叙述,文章的层次也是清楚、明了的。

  当然,有的文章事情比较简单,因而不一定非要写出事情过程的四个层次(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二、运用倒叙。

  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讫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必要的文字过渡。这些地方处理不好,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

  三、运用插叙。

  插叙是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而插入的关于另一件事情的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在运用插叙时不能打乱原来的叙述线索,要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这样,文章的结构不仅富有变化,而且叙述事情的条理非常清楚。

  常用写作方法帮助你高考作文获得高分的技巧

  高考作文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试题,是高考语文拉开分数的题目之一。记叙文是高考作文常考的文体,掌握一定的记叙文写作技巧是得高分的必要手段。下面文章为大家介绍高考记叙文的写作技巧。

  一、一线串珠

  内涵: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串联起来的一条主线,它把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有机体。如果说丰富而生动的材料是一颗颗珍珠,那么线索就是将这些珍珠串联起来的一条线。


新闻写作方法 (菁华3篇)(扩展8)

——文章的写作方法(精选5篇)

  顺叙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事情,这就跟事情发生发展的实际情况相一致,所以易于把文章写得条理清楚,脉络分明。运用顺叙,要注意剪裁得当,重点突出。

  第一人称叙事法

  由于文章的内容是通过我传达给读者,表示文章中所写的都是叙述人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或者就是叙述者本人的亲身经历,使读者得到一种亲切真实的感觉。第一人称,由于叙述人是当事人,所以叙述的`人与事,只能是我活动范围内的人物和事件。活动范围以外的人物和事情就不能写进去。第一人称的作用:①是事件的见证者,是文章的线索人物 ,也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 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③体现出文章的真实感和亲切感[1]

  第二人称叙事法

  第二人称常用于书信,一般记叙文中很少通篇采用,但在叙述过程中,像是作者直接与读者对话,便于直接抒情,在文章的某个局部,转变为第二人称。好处:增强文章情感,便于抒情,引起读者的共鸣。

  第三人称叙事法

  用第三人称叙事,叙述人既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也不受生理、心理的限制,可以直接把文章中的人和事展现在读者面前,能自由灵活地反映社会生活。但第三人称叙事又往往不如第一人称叙事那么亲切自然。好处:使文章客观真实,更使人信服。

  总结:作文时,与中心思想密切相关的部分,要详叙。与中心思想关系不大,而又与也须交代的,则几笔带过。否则文章会出现无中心或多中心,显得繁琐。

  写作手法和表现手法的作用也附到后面,供大家参考。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联想、想像、象征(托物言志)、比较、对比、衬托、反衬、烘托、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笔和铺垫、前后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1、象征(托物言志):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2、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作用:突出本体的××特征。

  3、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作用: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4、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5、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作用: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

  6、侧面(间接)描写:侧面烘托出该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作用: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7、伏笔和铺垫:作用: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

  8、照应:记叙文:使文章浑然一体,整体感强,突出主题。议论文:强化××论点。散文:反复地抒发××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

  9、联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

  10、想像: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作用: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使读者接受美的陶冶。 写作手法指写一首诗,使它好的所有的手法,它可以有很多方面,修辞方面,表达方式方面,表现手法方面等。表达方式:

  11、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12、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13、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14、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爱乐等主观感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

  顺叙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事情,这就跟事情发生发展的实际情况相一致,所以易于把文章写得条理清楚,脉络分明。运用顺叙,要注意剪裁得当,重点突出。

  第一人称叙事法

  由于文章的内容是通过我传达给读者,表示文章中所写的都是叙述人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或者就是叙述者本人的亲身经历,使读者得到一种亲切真实的感觉。第一人称,由于叙述人是当事人,所以叙述的人与事,只能是我活动范围内的人物和事件。活动范围以外的人物和事情就不能写进去。第一人称的作用:①是事件的见证者,是文章的线索人物 ,也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 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③体现出文章的真实感和亲切感[1]

  第二人称叙事法

  第二人称常用于书信,一般记叙文中很少通篇采用,但在叙述过程中,像是作者直接与读者对话,便于直接抒情,在文章的某个局部,转变为第二人称。好处:增强文章情感,便于抒情,引起读者的共鸣。

  第三人称叙事法

  用第三人称叙事,叙述人既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也不受生理、心理的限制,可以直接把文章中的人和事展现在读者面前,能自由灵活地反映社会生活。但第三人称叙事又往往不如第一人称叙事那么亲切自然。好处:使文章客观真实,更使人信服。

  总结:作文时,与中心思想密切相关的部分,要详叙。与中心思想关系不大,而又与也须交代的,则几笔带过。否则文章会出现无中心或多中心,显得繁琐。

  写作方法属于艺术表现方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首尾呼应(也叫前后呼应)、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

  1、第一人称叙事法

  由于文章的内容是通过“我”传达给读者,表示文章中所写的都是叙述人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或者就是叙述者本人的亲身经历,使读者得到一种亲切真实的感觉。

  采用第一人称,由于叙述人是当事人,所以叙述的人与事,只能是“我”活动范围内的人物和事件,活动范围以外的人物和事情就不能写进去。

  2、第三人称叙事法

  用第三人称叙事,叙述人既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也不受生理、心理的限制,可以直接把文章中的人和事展现在读者面前,能自由灵活地反映社会生活。

  但在马海祥看来,第三人称叙事又往往不如第一人称叙事那么亲切自然。

  3、顺叙法

  顺叙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事情,这就跟事情发生发展的实际情况相一致,所以易于把文章写得条理清楚,脉络分明。

  运用顺叙,要注意剪裁得当,重点突出,否则,容易出现罗列现象,犯*铺直叙的毛病,像一本流水帐,使人读了索然无味。

  4、倒叙法

  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而是除了把某个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顺叙的方法。采用倒叙的情况一般有三种:

  一是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

  二是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铺直叙;

  三是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倒叙时要交代清楚起点,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还要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做到自然衔接,特别要注意,不要无目的地颠来倒去,反反复复,使文章的眉目不清。

  5、插叙法

  插叙是为了表达文章中心的需要,有时是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故事情节的追叙;有时是对出场人物的情节作注释、说明。

  使用插叙一定要服从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做到不节外生枝,不喧宾夺主。

  在插入叙述的时候,还要注意文章的过渡、照应和衔接,不能有断裂的痕迹。

  6、补叙法

  补叙主要用于对上文的叙述补充说明,一般是片断性的、简要的,不具备完整的事件,也可以把解释或说明的文字放有前面,以引起下文。

  补叙的作用,一般不发展情节、事件,只对原来的叙述起丰富、补充作用。

  7、分叙法

  分叙的作用是把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情,写得眉目清楚,不条不紊,分叙可以先叙一件,再叙另一件,也可以几件事情进行交叉地叙述。

  采用分叙时要根据文章内容和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确立叙述的线索,还要交代清楚每一事件发生和发展的时间。

  8、细节详叙法

  详叙一般用在对每件事发展变化过程的具体叙写,详叙时要抓住人物的特征或事情的细节进行详尽、细致的描叙,作文时,与中心思想密切相关的部分,要详叙。

  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作品的题材无论多有意义,主题思想多正确,如果没有真实感人的细节,就无法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受。

  运用细节表现法刻画人物,首先要找到真实的细节,细节不真实,人物就不真,作品就必然失败;其次还要注意细节的选择,要选择那些最具有特征的,最能表现作品主题的细节,否则,就应该毫不吝惜地舍弃。

  与中心思想关系不大,而又与也须交代的,则几笔带过,这样文章的中心才能突出,否则文章会出现无中心或多中心,显得繁琐。

  9、略叙法

  略叙的作用是在于交代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但又不必详叙的内容,它与详叙相结合,便整个叙述有详有略,疏密相间,形成叙述的起伏。

  略叙一般用于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与中心思想关系一般的部分,人所共知的部分。

  10、直接抒情法

  直接抒情可以使感情表达得朴实真切,震动人心,直接抒情一般适用于抒发强烈而紧张的感情。

  直接抒情的特点是叙述时感情强烈,节奏时快、紧张,情感直露,容易把握。

  11、间接抒情法

  间接抒情的特点是抒情含蓄婉转,富有韵味,感染力强,间接抒情一般可以通过叙述抒情,作者在叙述时加上自己主观感情色彩,根据感情的流动来叙述,使读者在叙述的过程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可以通过议论抒情,作者在议论中,表达强烈的爱憎、褒贬之情,这种记叙中的议论一般是利用判断来进行;还可以通过描写来抒情,作者在描写的过程中,渗透自己的情感。

  在马海祥看来,采用间接抒情的方法,要做到语言美丽而又富有感情色彩。

  12、先叙后议法

  先叙后议是先叙事后议论,因此议论要起总结上文,点胆中心的作用,议论时,要对事件的主要内容,或事件的主要人物,或主要事物进行议论,这样才能做到叙事和议论的统一。

  议论的方法,可以通过文章的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进行议论,也可以以第三者的身份进行议论。

  13、先议后叙法

  采用先议后叙的方法,首先开门见山地提出记叙的要点和中心,并以此统全文,使全文所记事件的意义,通过议论之后,显得清楚明白。

  在叙事的时候,要根据议论的中心,抓住重点进行写作。

  14、夹叙夹议法

  夹叙夹议的特点是叙事和议论穿**行,写法上灵活多变,作者可以自由自在表情达意。

  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写作要注意叙事的连贯性,议论插入要自然。

  15、以物为线索

  在叙事的过程中,让某一物品在事件的各个阶段重复出现,并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它的形象,这种物件往往起过渡作用或象征和点明中心思想。

  16、以人为线索

  以人为线索叙事,要注意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人物性格的统一,还要注意人物年龄、特征、外貌、动作、地方和民族特征、生活*惯等方面的统一,否则,容易造成混乱。

  17、以思想变化为线索

  这种写法,思想发展的主线要分明,思想变化的各个阶段贯要自然,对照要清楚。

  18、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主要事件记叙突出,次要事件交代清楚,主次搭配合理,叙述井然有序,这种写法,事件再复杂,也可繁而不乱。

  19、写生法

  学*画画,要从写生、素描学起;学*书法要从描红临帖练起;学*状物也需从写生素描练起,我们作文时,如果能把看到的物品用文字描绘出来,读者看了文章,如见其物,我们的作文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用写生法描写物品要注意描写的顺序,或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或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或先中间后两边,或先两边后中间,或先整体后部分,或先部分后整体;其次要注意细部的描绘,使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0、转动法

  采用转动法描写物品要有一定的顺序,不能颠来倒去;其次要准确地运用方位词如正面、反面、下面、上面、左面、右面等等,在转换物品的方向时,要用方位词标明。

  此外,马海祥提醒大家写作的时候还要有详有略,能反映物品特点的一面要详细描述,其他作简略交代,切忌面面俱到,*均使用力量。

  21、剥笋法

  有些物品结构比较复杂,光用转动法还描述不清,抓不住特点,我们就要从外到里或从里到外的顺序把物品的结构描述出来,这就要用过渡词语把进入哪一层交代清楚,此外,要有重点地介绍物品的结构。

  22、拟人法

  把动物比拟**要注意找出动物的特征与人相似之处,并进行细致的描绘,把动物比拟**,首先要从整体上把它比拟**,然后找出局部相似之处,这样,我们读了以后才能有整体感。

  如果只抓住局部进行比拟,容易显得不伦不类,不易读者想象,把动物比拟**,也用于动物动作的描写,这主要是按照人物的心理活动想象动物动作的目的。

  23、化动法

  想象物品的动态要与静态描写相结合,这样才能相映成趣,文章从描写静态转入想象动态或从动态转入想象静态,描写要交代清楚,否则会分不清楚哪部分是看到的,哪部分是想到的,文章所想象的物品动态要符合物品的特点,使人读了可信。

  24、说明法

  采用说明法描写物品时,首先要真实地说明它的特点,其次要抓住重点来说明。

  例如对物品的各部分进行说明时,有的部分,可以说明它的质地;有的部分,可以说明它的特点;有的部分,可以说明它的作用。

  此外,马海祥建议你可以说明物品的历史、特点或用途时要围绕全文的中心,切忌扯得太远。

  25、运用“五觉”法

  眼睛可以看到物品的颜色、形状;耳朵可以听到各样的声音;鼻子可以嗅出香、臭、腥、臊;舌头可以知道物品的苦、辣、酸、甜、咸、淡、涩;皮肤可以感知物品的软硬、冷热。

  我们描写物品时,可以通过各种感觉器官的感受来写物品的特点,采用“五觉”法来描写物品,要注意围绕物品最主要的特点写,切忌支离破碎,此外,马海祥提醒大家还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描述。

  26、借物抒情法

  借物抒情要求我们在描写物品时,把感情寄托于对事物的爱憎之中,要借物品的形象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运用借物抒情的方法,关键是找准物品的特点与自己的感情引起共鸣的地方,使物品与感情相统一,使感情有所依托。

  27、托物言志法

  采用托物言志法写的文章的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要写好这样的文章,就要掌握好“物品”与“志向”,“物品”与“感情”的内在联系。

  首先是物品的主要特点要与自已的志向和意愿有某种相同点和相似点;其次,描述时,自己的志向要以物品的特点为核心,物品要能表达自己的意愿,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拟人、象征等。

  28、物品自述法

  物品自述法是采用第一人称来描述物品,因此要我物品具有人的特点,在具体描写时,要注意准确地把握物品的特征,做到人格化后的物品既体现了人的特点,又不失去物的本色,具有人的特点,物品显得形象生动,吸引读者的兴趣,可鲜明地表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保存物的本质特点,物品描写则显真实自然。

  29、远眺*看法

  建筑物可以远眺,也可以*看,远眺建筑物,可以得到建筑物整体印象,看法楚建筑物的整体轮廓。

  但是,远眺不可能看清各个部分的具体情况,但是对建筑物在空间的位置,缺乏一种整体感,往往有一叶障目的感觉。

  我们描写建筑物时,把远眺和*看的结果结合起来写,可以使读者对建筑物的整体和各部分情况有详细的了解,从而获得完整的印象。

  30、内外结合法

  从外面看建筑物,主要了解建筑物的轮廓,使读者对建筑物有一个完整的印象,从内部看建筑物,主要了解建筑物的构造,因此要作详细的介绍。

  从外面观察建筑物要着重从整体上进行描写,切忌写得支离破碎;从内部观察建筑物要细致,因此要按方位顺序依次进行介绍,这样才能条理清楚,读者也看得明白,采用内外结合法描写建筑物,要注意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法。

  31、移步换形法

  采用移步换形的方法描写建筑物,可以不断地变换立足点和观察点,对建筑物进行多方面的观察描写,同一个建筑物,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得到的印象是不一样的。

  因此采用移步换形法描写建筑物首先要把观察点和立足点交代清楚,使读者明白你所描述的建筑物形象是从哪一个角度看到的,否则,容易把读者搞糊涂了。

  其次,采用移步换形法描写建筑物时,一定要抓住建筑物的最主要的特征来写,如果采用面面俱到的方法来描写,文章容易变成一本流水账。

  32、说明介绍法

  采用说明介绍法描写建筑物时,首先要注意紧扣文章确定的中心进行必要的说明介绍,切忌不着边际的东拉西扯,在说明介绍的过程中要简明扼要,切忌拖泥带水。

  采用说明介绍法描写建筑物时,还要注意整体的连贯性,也就是说在说明介绍完毕以后,文章要返回到描写建筑物上来,并与前文衔接,文章从描写建筑物转到介绍说明,或从介绍说明回到描写建筑物要有过渡词或过渡句。

  33、环境衬托法

  周围都是绿色,中间的一点红色就特别鲜艳夺目,所以说“万绿丛中一点红”,对建筑物周围的景色进行适当描写,建筑物就显得突出。

  描写建筑物周围景色的目的是为了突出建筑物,因此描写景色时要能衬托建筑物的特点,切忌离开建筑物而大写特写景色,造成喧宾夺主,马海祥提醒大家在描写建筑物周围的景色时,要把观察点和立足点交代清楚,便于读者了解建筑物的位置。

  34、彩笔描绘法

  植物总是由根、茎、叶、花、果组成的。运用彩笔描绘法时,要把根、茎、叶、花、果各个部位的最主要特点写出来,要写出它们的形状,写出它们的颜色,采用这种方法描写植物,要仔细观察,要分辨出植物各个部位的颜色。

  同样是红色,要分出是火红的,还是粉红的;同样是黄色,要分出是桔黄的,还是金黄的;同样是绿色,要分出是碧绿的,还是嫩绿的……,要仔细区分各个部位的形状特点,同样是花,花骨朵与盛开的`花就不一样。

  观察得仔细,描写得具体,读者就好像看到一张植物的彩色照片,采用这种方法描写植物,还要运用恰当的比喻,要写出自己的情感。

  35、远*结合法

  同一棵植物,远看和*看是不一样的,这同照相一样,放在照相机的前面和远离照相机,摄下来的照片是大小不相同的,采用远*结合法描写植物,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植物的形状和颜色的特点,给读者以完美的印象。

  马海祥提醒大家:采用这种方法描写植物要把观察点交代清楚,也就是要说清楚是远看的还是*看的,其次要注意叙述的顺序,或由远及*,或由*及远,这样文章才能条理分明。

  36、时序变换法

  植物各个部位的形态和颜色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我们把植物在不同季节的特点写出来,同时把前后有关的情况交代清楚,就等于在不同的时间给植物拍了彩色照片,看了这一组彩色照片,读者对它就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采用时序变换法描写植物,首先要注意在*时积累资料,要有计划地在不同季节对同一植物进行仔细观察,并记下观察日记,这样,写作时才能对积累的材料进行取舍,写出一篇好文章;其次要注意观察的连续性。

  37、生长变化法

  植物总是要生长的,一般要经过发芽、生枝、长叶、开花、结果等阶段,如果把植物生长的不同阶段的形状、颜色的特点和生长的情况与下来,就好像给这棵植物拍了一部小电影。

  读者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阅读,了解植物生长的全过程,采用生长变化法描写植物,首先要注意把植物生长过程中最突出的变化写下来;其次要交代植物发生变化的原因、前后情况和过程;此外要注意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有条不紊地写下来。

  38、展开联想法

  我们看到一棵植物,往往联想到其它事物,这些事物往往与这棵植物有共同之处,例如我们看到棉桃,联想到洁白的雪花,这是因为雪花和棉花的颜色相同;我们看到大西瓜,联想到篮球,这是因为西瓜和篮球的形状相似;我们看到冰在雪地中郁郁葱葱的松树,想起那些在敌人面前不怕严刑拷打,决不屈膝的英雄,那是松树与英雄的品质上有相似之处。

  采用联想的方法描写植物,要注意抓住植物的主要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要提高自己的联想能力,首先要认真读书,了解生活,使自己的头脑储备丰富的知识;其次是勤思勤想,经常训练,使自己有丰富的想象能力。

  39、突出重点法

  植物总是由根、茎、枝、叶、花、果组成,我们在描写植物的时候,可以对植物的根、茎、枝、叶、花、果的各个部分进行描述,也可以只对植物的某一部分进行描述。

  在马海祥看来,采用重点突出法描写植物时,首先要找出这棵植物与众不同的地方;其次要对最能体现这棵植物特点的部分从颜色、形状、气味等多方面进行具体描写,此外还可以恰当地运用拟人、比喻等方法。

  40、对照比较法

  俗话说:“不见高山,不知*地。”事物的特点往往在比较中得到显现,我们描写植物时,往往通过对照比较的方法来突出植物的特点,对照比较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把这种植物与另一种植物进行比较;一种是把植物本身两种截然不同的特点放在一起比较。

  采用对照比较法要注意抓住所要描写的植物最显著的特点与其他植物作比较,这样才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采用对照比较法还要注意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倾向性,这样才能使文章感人,抓住同一植物不同部位进行比较时,要注意找出矛盾点,这样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

  41、赞美颂扬法

  各种植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如青松不怕严寒,杨柳随处生长,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桂花香飘十里,留芳人间,野草有顽强的生命力,植物的这些特点往往使我们联想到做人的道理。

  如看到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我们可以联想到要对不正之风作斗争;看到野草有顽强的生命力,我们可以联想到做人要不怕困难,不怕挫折……,赞美颂扬法就是对植物的这些特点进行赞颂。

  采用赞美颂扬法首先要对植物的能联想到怎样做人的特点进行具体的描写,并以此贯穿全文,这样文章的中心才能突出;其次文章中要把赞美的感情抒发出来,要在描写植物中写出自己的情感,这样才能感人,此外还要注意首尾呼应,突出赞颂。

  42、静态素描法

  动物的外形包括身体、毛色、脑袋、四肢、眼睛、耳朵、尾巴等。不同的动物,身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不同,例如鸟只有两只脚,但有一对翅膀;鱼没有脚,但不鳞和鳍,静态素描法就是把动物静态时各个部位的形状和颜色的特点写出来。

  采用这种方法描写动物,首先要仔细观察,分辨动物各个部位的颜色有什么不一样;其次要找出各个部位形状的特点,此外,要运用恰当的比喻,这样,可以使读者好像看到一幅动物的写生画。

  43、总分结合法

  采用总分结合法描述动物,要注意总述与分述之间关系,分述部分要紧紧围绕总述所讲的特点描写,如果总述是讲动物的美丽,分述部分都要围绕着美丽来写;如果总述是讲动物的“灵活”,分述部分就要围绕它的灵活来写。

  此外分述部分要有一定的顺序,或从上到下,或先形状后颜色,或先中间后两边,一定要有条理。

  44、特征举例法

  采用特征举例法描写动物时,一般先指出动物的某一方面特点,然后举具体的例子加以证实,采用这种方法描写动物要注意抓住最能反映动物的这一方面的特点,而且要尽量写具体,使读者觉得可信。

  45、特征说明法

  采用特征说明法描写动物,一般先介绍动物的某一特征,再说明它的作用,或说明为什么具有这一特征,接着采用同一方法逐一介绍动物的其他特征,采用这种方法描写动物,要注意科学性,要有依据,不能采取想当然的方法加以说明,为了提高写作能力,我们要注意多阅读科普读物,了解动物的*性。

  46、重点突出法

  采用重点突出法描写动物,首先要仔细观察某一动物,找出它与众不同的地方加以描述,在描写动物的最主要特点时,要注意采用比喻、拟人、比较等方法,使重点部分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采用重点突出法描写动物,有的对主要特点详细描述,次要特点一笔带过;有的则内写主要特点,不写次要特点。

  47、成长变化法

  用成长变化法描写动物,要注意把动物从小到大整个过程中的几个主要阶段写下来,不能采用写流水帐的方法,描写动物成长过程中的几个主要阶段时,要注意把前因后果交代清楚,避免中间衔接不上,使读者看了莫明其妙。

  动物的成长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采用这种方法描写动物,要注意系统地观察,要不意识地写系列观察日记,把观察结果写下来,最后,只要将观察日记加以剪裁,就可成一篇反映动物成长过程的文章。

  48、实验证明法

  采用实验证明法首先要找出动物的一些鲜为人知的特点及*性,然后通过实验来证明动物确实具有这方面的特点和*性。

  在记叙实验的过程时,要把实验的方法、经过、结果有条理地写下来,这样才能使读者信服,这一类作文一般按提出问题---进行实验---明白道理的顺序写。

  49、群体描写法

  描写一群动物,最要紧的是有详有略,详略得当,要选择具有特色的动物,重点观察,重点描写,其它的或者概括地写,或者略写一笔,要做到选材典型,重点突出。

  马海祥提醒大家:对重点描写的动物,要抓住它的形状、颜色、动作,进行具体的描绘,对略写的动物,可抓住某一方面略提一下,描写一群动物,切忌面面俱到。

  50、现场目击法

  采用现场目击法描写动物,要把观察的地点交代清楚,这样读起来具有真实感,由于现场目击是以作者的观察视点作为写作的出发点,因此,描写时不强求全面、完整,但是也要慎重选择描写的内容,做到突出重点。

  采用现场目击法描写动物,要注意在叙述过程中交代清楚哪些是亲眼见到的,哪些是猜想的。这样文章具有科学性。

  51、拟人法


新闻写作方法 (菁华3篇)(扩展9)

——英语作文写作方法指导实用五篇

  (1) Now everyone knows the news. I think Jim must have let it out.

  → Now everyone knows the news. I think it must have been Jim who has let it out.

  现在人人都知道这消息了,我想一定是吉姆把它泄露出去的。

  (2) We had to stand there to catch the offender.

  → What we had to do was (to) stand there, trying to catch the offender.

  我们所能做的只是站在那儿,设法抓住违章者。

  (3) If her pronunciation is not better than her teacher’s, it is at least as good as her teacher’s.

  → Her pronunciation is as good as, if not better than, her teacher’s.

  如果她的语音不比她的老师好的话,至少也不会比她老师的差。

  在英语写作中,过多地使用长句或过多地使用短句都不好。正确的做法是,根据实际情况在文章中交替使用长句与短语,使文章显得错落有致,这样不仅使文章在形式上增加美感,而且使文章读起来铿锵有力。如:

  At noon we had a picnic lunch in the sunshine. Then we had a short rest. Then we began to play happily. We sang and danced. Some told stories. Some played chess.

  → At noon we had a picnic lunch in the sunshine. After a short rest, we had great fun singing and dancing, telling jokes and playing chess.

  中午我们晒着太阳吃野餐。休息一会儿后,我们唱的唱歌,跳的跳舞,还有的讲笑话、下棋,大家玩得很开心。

  为了使表达更生动,更富表现力,同学们在写作时应尽量避免重复使用同一词语来表示同一意思,尤其是一些老生常谈的词语。如有的同学一看到“喜欢”二字,就会立刻想起like,事实上,英语中表示类似意思的词和短语很多,如 love, enjoy, prefer, appreciate, be fond of, care for等。如:

  I like reading while my brother likes watching television.

  → I like reading while my brother enjoys watching television.

  我喜欢看书,而我的兄弟却喜欢看电视。

  非谓语结构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高级结构,适当运用非谓语结构,会给人一种熟练驾驭语言的印象。如:

  (1) When he heard the news, they all jumped for joy.

  → Hearing the news, they all jumped for joy.

  听了这消息他们都高兴得跳了起来。

  (2) As I didn’t know her address, I wasn’t able to get in touch with her.

  → Not knowing her address, I wasn’t able to get in touch with her.

  由于不知道她的地址,我没法和她联系。

  (3) As he was born into a peasant family, he had only two years of schooling.

  → Born into a peasant family, he had only two years of schooling.

  他出生农民家庭,只上过两年学。

  在写作时根据实际情况恰当地用上一两句名言警句来点缀文章,不仅使文章显得有深度、有智慧,而且会让文章在评分中上一个“得分档次”。如:

  (1) As the proverb says,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Though you fail this time, you needn’t lose heart. As long as you work hard and stick to your dream, you will succeed one day.

  (2) There is a proverb goes like this “Life isn’t a bed of roses.” It is ture that it is likely for everyone to meet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in life.

  (3) In the modern world, more and more people live alone, which is not so good for our life. It is better for us to make more friends and enjoy friendship. Just as a proverb says, “A near friend is better than a far-dwelling kinsman.”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