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菁华3篇)

首页 / 语文 / | 2022-11-11 00:00:00 质量

小学六年级语文期末试卷质量分析1

  不会分析的人他不会寻找教训, 不会从失败中寻找教训的人,他们不会成功。所以,这次考试结束后,我针对学生的考试情况做如下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本次的试题题型结构合理,试卷内容能紧扣教材出题,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能及时对学生进行阶段性的知识考查,题量适宜,难度适中,覆盖面广,没有怪题,适合考查全体学生。

  二、答卷分析

  从本班学生的答卷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的基础题做得相对好些,如“看拼音写词语”、“按课文内容填空”、“选词填空”等题型,都答得较好,基础知识还算掌握的不错;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按要求改写句子”及“课外阅读”等题型,是致使许多学生失分最多的原因。在“按要求改写句子”的题型中,有些学生不太理解把“陈述句”改写成“拟人句”的方法,还有的学生是看漏题,没有做“在原句上修改病句”这道题,这些都是失分最多的题型;基础稍差的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题型难以理解,失分较多。班中两极分化的现象极为严重。

  三、试后反思

  通过这次测试,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抓好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还要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学语文不单纯是课本的知识,还是对课外阅读的延伸。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只有在不断大量的阅读中,学生的语言积累才会提升,理解能力才会提高,才能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努力方向

  1、继续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在后期的期末复*工作中,要制定好科学的学*和复*计划,对所学知识及时进行复*巩固,及时梳理归类,并通过多种形式加强练*,积极为学生创设运用知识的情景,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2、继续重视学生语言的积累运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惯,同时指导学生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积累写作素材,从而提高*作水*。

  3、继续抓好“培优”及“辅差”辅导工作,双管齐下,努力去提高本班学生的学*成绩。

小学六年级语文期末试卷质量分析2

  一、答题情况分析

  1.全区统计样本数17070,*均分85.78,合格率95%,优秀率76.5%。

  2.本次考试,从学生的答卷来看,基础知识学生都掌握得比较扎实,阅读方面,课内阅读中要求展开想象的题目能够体现出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作文的语言比较通畅,内容具体。学生感悟和理解的能力比较强。作文的取材范围比较广,比较灵活,学生基本不会跑题。

  第一题:听写句子(4分)

  本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听写句子的能力,本题的*均得分3.4,得分率85.7%。失分原因是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较差,因此对“初生、眷恋、温暖、悠悠”等词写错,部分学生对句子不熟悉,有漏字、添字。这些学生*时在读书的时候也是不够认真。

  第二题:按要求填空(31分)

  第1题读拼音,写词语(4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对生字的掌握,学生掌握得比较好,本题本题的*均得分3.5,得分率95.6%,失分原因是写错字,写错“怨”和“嗽”字,个别学生不会拼读。

  第2题:给行*字组词(4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学期形*字的区别,本题的*均得分3.8,得分率95.8%。失分原因是个别学生不会用“塑”组词。

  第3题:把词语补充完整,然后选择词语填空(8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积累及运用,本题*均得分7.6,得分率96.8%。失分原因是写错“德”字,有的学生不理解句意,应填“饱经风霜”却写了“雅俗共赏”的脸上。

  第4题:按课文填空(6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要求的背诵的文段的掌握,从而培养学生语言的积累,本题*均得分5.5,得分率97.67%,失分原因是默写的时候不是写漏就是写错字,或写了同音字,例如把“的”写成“地”,可见学生对要求背的日积月累不过关。

  第5题:按提示填空(4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积累知识的运用,本题*均得分3.6,得分率96.3%。失分原因是学生没有按要求来写,只是写了珍惜时间的句子,而不是《门外文谈》中写的句子。

  第6题:按要求写句子(3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表达形式不同的句子的掌握,本题*均得分2.9,得分率79.9%。失分原因是有的学生扩写的内容不符合情,有的.只扩写一处,有的不会改写陈述句,有的用关联词连句没用上递进关系的关联词。

  第7题:选择正确答案(2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课外阅读知识,本题*均得分1.5,得分率93.8%。失分原因是部分学生课外知识贫乏,*时没有看《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等名著。课外知识少,不能正确判别答题中的三个故事。

  第三题:阅读课内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15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课内阅读知识的理解,本题*均得分12.9,得分率89.4%,课内阅读失分的原因有:有的学生题目中的“虫”写成“从”,回答第6小题,要求学生想象作者还会看见的情景,较多同学写得不具体,只写看见什么,没写在干什么,有的同学没按课文中的去写;第7小题要求找出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学生没能正确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导致找句子也不够准确。此外,老师复*的时候没有重视这篇课文,比较忽略,没有详细地给学生复*;而学生对文章原文的具体内容和思想感情的掌握方面比较差,理解能力也不太好,加上表达能力不强,所以回答问题不尽人意,失分较多。

  第四题:阅读课外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20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本题*均得分16.8,得分率83.2%,失分的原因:写近义词,有个别同学不会“忽略”近义词是什么;词语解释掌握欠佳,没有按上下文理解词语,对“羞涩”、“家喻户晓”理解不够准确;对“一座金矿”没理解好,导致失分较多;概括能力差,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还不够精炼,个别同学太啰嗦,有的扯得太远,不简洁。

  回答问题时,未能紧文章中心谈感想,语言表达不够准确,不够通顺,较多同学不太善于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抓准关键词句理解文章的能力不强。

小学六年级语文期末试卷质量分析3

  一、试卷评价

  纵观整份期末试卷,命题紧扣课程标准,以教材为基本点,以学生学*能力培养情况为主要对象,密切联系学生实际与社会生活,关注学生心灵,较好地渗透新课程理念。学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积累运用的量不足,阅读*惯的养成和独立阅读能力欠功夫。下面就本年级情况做具体分析:

  二、试题分析

  1.从整个卷面来看,基础知识学生掌握较好。学生在拓展阅读的能力这方面知识欠缺太多。学生成语积累与运用能力失分率原因为:一是积累的量少,虽有一定的积累量,但错别字太多。可见学生*时的积累*惯没养成;在积累方法上只注重背,忽略写;语文课外阅读量不够。

  2诗词园地。老生常谈!诗句背过了,但默写时错别字魅力无穷,势不可挡!甚至有的学生上周学的这周忘,昨天学的今天忘,上午学的下午忘,总之,就是一个字忘。学生啊,给我一千个愁人的理由。

  3.课内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课内阅读能力,反映出对学生阅读*惯的培养欠功夫。最集中的表现是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句子的能力薄弱,一是对词语体会不准确,意义完全不对;二是体会句子的意思还停留在表层意义上;三是根本不做答。语文阅读重在过程,学生阅读态度不认真,文章浏览一遍即开始作答,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不去认真揣摩,体会,感悟。今后要注意培养学生在积累方面的吸收与内化,逐步形成能力。

  4.课外阅读,失分相对教多,学生积累比较少,思维不够开阔,只要是老师没有讲到的,就不会做,做不好!反映出*时对学生阅读*惯的培养欠功夫。阅读部分学生在分析、概括、语言表达能力三方面失分率高,明显地反映出学生缺乏举一反三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惯。

  5.*作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读书”为题目,贴合学生实际,学生有话可说,应该会有好的分数。但有的学生还没有养成修改文章的*惯,在分段、错别字、标点符号等问题上而被分也不少。与《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有待加强和提高。

  三、反思与建议

  1.重视学**惯的培养。

  *时要注重加强读题、审题的训练,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答题,耐心检查,认真书写的好*惯。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对个别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辅导和教育,培养他们仔细认真的学**惯,教给学*方法,不断提高他们的学*成绩。

  2.继续抓好语文知识能力的训练,特别是理解和阅读能力。

  *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惯,认真思考的*惯。*时教学中多引导学生自主地对课文进行阅读理解,引导督促学生多阅读,多思考。要经常给学生介绍好的阅读材料,当然,还要多从方法上指导阅读方法。

  3.注意对学生学*方法的指导。

  教材中出现过的训练形式,要指导学生举一反三,在反复练*掌握的基础上,能够进行拓展练*。要重在教规律,教方法,而不是告诉学生某题的正确答案。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练*。在小处把握好学生的解答中的细小语病,在大处要教活激活学生的思维,要求要严,方法要活,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

  4.读写结合加强作文训练。

  目前看学生的作文问题也很突出。要提高学生的*作水*,就必须要打开学生练笔的各个渠道。一篇篇优美的课文不应该再是师生分析讨论的中心,而应该成为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的蓝本。老师的责任就是借助于这些课文和语境,创设各种各样的语言训练的机会,让学生进行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训练,读写结合的渠道有很多,需要老师们不断地去摸索,去尝试。通过各种途径,使学生养成勤动笔的*惯,增加生活体验,丰富语言储备,提高写作能力。


小学六年级语文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小学六年级语文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菁华3篇)(扩展1)

——四年级语文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菁华3篇)

四年级语文期末试卷质量分析1

  一、测试的基本情况

  本学年*小学四年级有2个教学班。参考人数为94人,参考率是100%。学生的分数段(90——100)33人;(80——89)40人;(70——79)14人;(60——69)5人;(60)以下的2人。

  学生语文考试总分为7985;人评84.95;及格率97.8%;优秀率77.7%;综合指数为0.869。

  二、试卷命题分析

  本次试卷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对本册的要求,也体现了襄州区的“二五五”及“六推六让”的教学理念。整个试题既面向了全体学生,又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将语文与生活巧妙的融合在一起。试卷主要从拼音、字、词、句和段的阅读与写作等方面,全面考查了学生一学期以来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与基本能力状况;考查了学生的生活常识与语基相结合的能力和初步的阅读积累与*作的能力

  此外,试题的命题难易适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状况。

  三、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一)积累与展示

  这一大题共28分,学生应得2632分,学生实得2162分。

  a、学生得分的原因

  基础知识大部分学生掌握的比较扎实。如

  (1)看拼音写词语,学生掌握扎实,做起来得心应手,做错的少;

  (2)在加点的字正确读音下画横线,学生对常用的多音字掌握的比较好,失分现象少见;

  (3)照样子连一连学生对课文中的文学常识记的牢,故没有失分想现象。

  (4)按原文填空,完成练*。由于学生对本册的古诗词、歇后语、日积月累的内容学的扎实再加上复*时又多次强调,这体学生做的很好。

  b、学生失分的原因

  部分学生对笔画多一点的字容易写错;对不常见的字的读音把握不住,如“蚀”;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差;个别学生对课文的背诵还记的不是很牢。

  (二)实践与运用

  这一大题共19分,学生应得1786分,学生实得1436分。

  a、学生得分的原因

  这一大题的(2)结合语言环境,根据括号里的意思在横线上写四字词语(3)照样子写句子(4)体会句子的感情这几个环节学生掌握的还是好的。从这几个方面可以看出学生的记忆、理解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可以看出学生的基本功训练扎实。同时可以看出学生对课外生活中的现象、问题注意了观察,并能熟练运用。

  b、学生失分的原因

  (1)找出每组词语是正确的在( )里打“√”。很有一部分学生失分,原因是学生对易混淆的字把握不准照成的其余几题有少量失分也是错别字的原因。

  (三)快乐阅读

  这一大题共23分,学生应得2162分,学生实得1974分。

  a、学生得分的原因

  这部分包括两部分的内容,一是课内阅读,二是课外阅读,从卷面上看学生以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学生知道要带着问题去阅读、思考、分析和感悟,这充分说明了“二五五”及“六推六让”的教学理念,在导学中不可估量的作用。

  b、学生失分的原因

  虽然学生以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但是有时学生对某些问题是明心不明口,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或者表达意思不全面等。

  (四)轻松作文

  这一大题共30分,学生应得282分,学生实得2313分。

  a、学生得分的原因

  这次*作要求学生写《第一次xxx》。从作文来看,学生能认真审题,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选择的内容比较广泛,用词准确,语言通顺流畅,字迹工整。

  b、学生失分的原因

  个别学生不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有错字、别字现象;文章不够生动、感人。

  四、改进的办法及措施

  1、综合能力薄弱。

  由于学生*时学的知识较规范,缺乏对知识整合的处理,故失分较多。本次考核的内容不仅涉及拼音、词义、逻辑思维训练,还考核学生对短文内容准确理解能力及*时积累词语的能力由于我在导学中注重教材的系统的导学。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归类、整理及对新旧知识前后渗透的训练相对较少,导致学生对综合性较强试题缺乏独立分析的能力,失分较多。有各别学生审题能力差,有的不读题乱答一气,有的没能真正领会句子含义,更缺乏理解的深度。

  2、生学的太“规范”。

  从学生答卷可以看出我们的学生学的太“规范”,如:阅读中的根据上下文内容理解词语的意思,有的学生无从下手,不知所措,根本没有认真的去读短文,凭自己的感觉,想当然的回答。

  3、教会学*方法,提高学*能力。

  “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学生养成好的读书方法,掌握“活”的读写有机结合的方法,将有助于提高阅读与*作的效能。因此,在导学过程中,应加强渗透学*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进行实践,获取的不仅仅是问题的答案,而是吸取知识的方法。充分发挥“受之以渔”的重要作用。

  4、充分发挥学生学*的积极性,培养创新精神。

  在今后的导学中,我将更充分发挥学生的学*积极性,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状态,充分让其独立思考,不要一味灌输知识。要在学生掌握方法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点燃其创新思维的火花。

  5、要树立大语文观,拓展思维。

  树立大语文观,立足于课内,延伸于课外,注重课内外知识点交融渗透,融会贯通。

四年级语文期末试卷质量分析2

  一、测试的基本情况

  本学年*小学四年级有2个教学班。参考人数为94人,参考率是100%。学生的分数段(90——100)33人;(80——89)40人;(70——79)14人;(60——69)5人;(60)以下的2人。

  学生语文考试总分为7985;人评84.95;及格率97.8%;优秀率77.7%;综合指数为0.869.

  二、试卷命题分析

  本次试卷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对本册的要求,也体现了襄州区的“二五五”及“六推六让”的教学理念。整个试题既面向了全体学生,又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将语文与生活巧妙的融合在一起。试卷主要从拼音、字、词、句和段的.阅读与写作等方面,全面考查了学生一学期以来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与基本能力状况;考查了学生的生活常识与语基相结合的能力和初步的阅读积累与写作的能力。

  此外,试题的命题难易适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状况。

  三、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一)积累与展示

  这一大题共28分,学生应得2632分,学生实得2162分。

  a、学生得分的原因

  基础知识大部分学生掌握的比较扎实。如:

  (1)看拼音写词语,学生掌握扎实,做起来得心应手,做错的少;

  (2)在加点的字正确读音下画横线,学生对常用的多音字掌握的比较好,失分现象少见;

  (3)照样子连一连学生对课文中的文学常识记的牢,故没有失分想现象。

  (4)按原文填空,完成练*。由于学生对本册的古诗词、歇后语、日积月累的内容学的扎实再加上复*时又多次强调,这体学生做的很好。

  b、学生失分的原因

  部分学生对笔画多一点的字容易写错;对不常见的字的读音把握不住,如“蚀”;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差;个别学生对课文的背诵还记的不是很牢。

  (二)实践与运用

  这一大题共19分,学生应得1786分,学生实得1436分。

  a、学生得分的原因

  这一大题的(2)结合语言环境,根据括号里的意思在横线上写四字词语(3)照样子写句子(4)体会句子的感情这几个环节学生掌握的还是好的。从这几个方面可以看出学生的记忆、理解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可以看出学生的基本功训练扎实。同时可以看出学生对课外生活中的现象、问题注意了观察,并能熟练运用。

  b、学生失分的原因

  找出每组词语是正确的在( )里打“√”。很有一部分学生失分,原因是学生对易混淆的字把握不准照成的其余几题有少量失分也是错别字的原因。

  (三)快乐阅读

  这一大题共23分,学生应得2162分,学生实得1974分。

  a、学生得分的原因

  这部分包括两部分的内容,一是课内阅读,二是课外阅读,从卷面上看学生以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学生知道要带着问题去阅读、思考、分析和感悟,这充分说明了“二五五”及“六推六让”的教学理念,在导学中不可估量的作用。

  b、学生失分的原因

  虽然学生以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但是有时学生对某些问题是明心不明口,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或者表达意思不全面等。

  (四)轻松作文

  这一大题共30分,学生应得282分,学生实得2313分。

  a、学生得分的原因

  这次*作要求学生写《第一次×××》。从作文来看,学生能认真审题,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选择的内容比较广泛,用词准确,语言通顺流畅,字迹工整。

  b、学生失分的原因

  个别学生不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有错字、别字现象;文章不够生动、感人。

  四、改进的办法及措施

  1、综合能力薄弱。

  由于学生*时学的知识较规范,缺乏对知识整合的处理,故失分较多。本次考核的内容不仅涉及拼音、词义、逻辑思维训练,还考核学生对短文内容准确理解能力及*时积累词语的能力由于我在导学中注重教材的系统的导学。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归类、整理及对新旧知识前后渗透的训练相对较少,导致学生对综合性较强试题缺乏独立分析的能力,失分较多。有各别学生审题能力差,有的不读题乱答一气,有的没能真正领会句子含义,更缺乏理解的深度。

  2、生学的太“规范”。

  从学生答卷可以看出我们的学生学的太“规范”,如:阅读中的根据上下文内容理解词语的意思,有的学生无从下手,不知所措,根本没有认真的去读短文,凭自己的感觉,想当然的回答。

  3、教会学*方法,提高学*能力。

  “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学生养成好的读书方法,掌握“活”的读写有机结合的方法,将有助于提高阅读与*作的效能。因此,在导学过程中,应加强渗透学*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进行实践,获取的不仅仅是问题的答案,而是吸取知识的方法。充分发挥“受之以渔”的重要作用。

  4、充分发挥学生学*的积极性,培养创新精神。

  在今后的导学中,我将更充分发挥学生的学*积极性,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状态,充分让其独立思考,不要一味灌输知识。要在学生掌握方法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点燃其创新思维的火花。

  5、要树立大语文观,拓展思维。

  树立大语文观,立足于课内,延伸于课外,注重课内外知识点交融渗透,融会贯通。

四年级语文期末试卷质量分析3

  这次的试卷出得很有水*,打开它,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会感到试题变得更灵活了,更务实了,一切都更贴*学生的生活实际了。

  一、命题目的、范围及特点。

  通观四年级的语文试卷,我们不难看出其命题目的、范围及特点。这份试卷命题坚持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拓宽语文教学领域,打通课内外学*语文的渠道,检查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及课内外阅读能力。命题人员希望通过试卷,对教师的教学提出建议:不要只围绕课本教书,而应注重课外阅读的辅导,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试卷力求通过一些开放性的试题,答案多元的试题,引导学生设计出自己理想的答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试卷还力求体现人文性、趣味性和灵活性,打破旧的命题模式。同时整份试卷还体现了“三重”,即重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能力(识字能力、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积累运用能力),重创新(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次试卷内容共分为四大板块:第一大题是积累与运用、第二大题是口语交际、第三大题是阅读理解、第四大题是*作展示。下面我来谈谈学生的答题情况。

  二、学生答题情况。

  (一)、第一大题的第一小题是选择正确的读音。这一题中多数学生都做得很好,就是“营”是前后鼻音拿不准,有20%的学生选错了,选成后鼻音了,看来在中年级的教学中不能忽视字音的教学,打好基础是关键。第二小题是“字如其人”在田字格中,看拼音写词语。在书写过程中有少数同学把“泰山”写成了“烫伤”,把“装饰”的“饰”写成了金字旁,“求饶”的“饶”画蛇添足多写一点。看来在教学中要加强生的正确书写的能力,每个单元的词语盘点中的词语要学生都能正确的书写,把字词教学落到实处。第三小题是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这一题大多数学生都能写对,正确率很高,锻炼了学生在语境中理解词语的能力,这一题很符合本册第四组课文的教学要求。第四小题是按要求写成语。这些成语都出自课本中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他们都是些历史故事、寓言故事、描写人物品质的词语、自然风光的词语、与战争有关的成语。学生都会说,也会被这些成语,就是少数学生不会正确的写,这也以此为戒,在以后的学*中不但教他们会背更重要的是要他们会写,书写要紧密结合。对学*要严格要求。第五小题是选词填空。多数学生不能正确的理解这些相*词语的意思,填的时候错误率都很高,失分很严重。第六小题是按要求写句子。这一题做得很理想,得分率很高。第七小题判断题。这一题占分比例很高4分,也就是这一题能拉开学生之间的分值,我个人认为这一题地分值太高。同时它又是一个多项选择题,正确答案是1、4。学生弄不明白是多项选择题,都选了一个答案,失分太多。但是也给了我们一个提醒,在*时的讲课文的过程中要把文本所表达的重点讲透,不能“蜻蜓点水般”的掠过。必要的时候啰嗦、重复还是需要的。第八小题按要求写句子。这题同学们做得都很好。这一大题也是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检测,分值占42%。体现重基础知识与技能。

  (二)、口语交际。分值占10%。内容是“今年6月5日是李芳同学妈妈的生日,李芳准备给当地人民广播电台《真情点歌》栏目打电话为她妈妈点播一首歌,请你设计一组他们的对话。这一题体现教学目标中的情感目标。很重视生的亲情教育,教学生懂的回报及感恩,同时,也让学生注意说话时要有礼貌、有条理性,这考察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这一题做得很不好,在以后的教学中,语文园地里的口语交际要踏踏实实的开展,培养和锻炼这一方面的能力。

  (三)阅读理解。

  这一大题,要求学生在对短文反复阅读的基础上,阅读题就是为了更进一步考察学生灵活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检验教师是否教给学生学*语文的金钥匙的重要标志。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课内阅读中的第一个阅读较难多数学生回答不正确;第二个阅读学生们做得还好,不难理解。这一大题6分,只能得到4分,满分的很少。课外阅读是:水的自白。这个阅读出的真好。题目很灵活,能发挥生的自主能动性,锻炼生的概括和理解能力。以后是还不能讲的太多,要让生动眼、动心、动脑,培养他们的各项能力,而师只能做辅助引导。

  (四)*作展示

  “你我最亲密的人是谁?他(她)有什么特点(爱好、性格……)?从哪些事例可以看出这个特点?仔细想一想,在写下来,题目自拟”。设计思路是注意唤起学生对已有体验的记忆,重视学生个体的独特感受。因为选材于学生的生活中亲密的人,学生马上就能有素材可写,拓展了学生的选材思路,放手让学生自由选材,尊重学生特有感受,突破*作难点。让学生乐于*作,善于*作,写好作文。这个设计优点是对于那些不善于选材的学生可以起到一定的帮助。学生在自由选材的基础上得到了很好的写作技能训练。这样既使教师指导作文有思路,引导学生有办法。这样既降低了学生写作文的门坎,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并且又克服了学生背作文的顽症,还可以克服学生写些无病**的作文。多数学生的作文得分在18分左右,位居B等,A等太少,要加强*作指导。

  三、从考卷中发现的问题。

  这份试题做到全、新、活,合学生的知识水*,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在考查“双基”的基础上求提高、求发展。以适应新课标提出的“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的总目标。纵观这次质量检测,可以看出还存在许多问题。

  (1)词语积累不够。

  重视积累,就等于给了学生一把学好语文的金钥匙,语文教学效率就会迅速提高。学生*时缺乏大量的阅读、积累、欣赏、感悟,遇到一些较灵活的题,就感到束手无策。

  (2)综合能力薄弱。

  由于学生*时学的知识较规范,缺乏对知识整合的处理,故失分较多。本次考查的内容不仅涉及拼音、词义、逻辑思维训练,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准确理解能力及*时积累词语的能力。由于我在教学中注重教材的系统讲解,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归类、整理及对新旧知识前后渗透的训练相对少些,导致学生对综合性较强

  对试题缺乏独立分析能力,失分较多。由于学生基础相对较差,对学生的综合训练见效慢,收效不明显,以至于学生审题能力较差。有的不读题乱写一气,有的`没能真正领会句子含义,更缺乏理解的深度。

  (3)逻辑思维能力欠佳。

  本次质量检测作文素材虽都来源于学生自身的生活实践,但由于学生基本功不够扎实,逻辑思维训练太少,所写作文语序散乱,没有很好的逻辑联系。空话、套话、假话太多,童真、童趣则瘳瘳无几。可见在这方面,我班学生还是较为薄弱。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更应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4)书写不规范。

  从整体卷面看,四年级学生的书写情况不容乐观。书写不够端正,字体潦草不规范。

  (5)学生学得太“规范”。

  透过整张试卷,不难看到我们学生学得太“规范”化,以至于对一些开放性题无所适从,没能真正读通、读懂、领会。更有甚者,部分学生不愿读题,凭自己的感觉,想当然地回答。由此我想到我们的语文教学:老师捧着教科书、教参费力宣讲,学生心不在焉地似听非听,似答非答,似练非练的情况还是普遍存在。教学目标落实不够,训练力度不够。难怪课堂上教师讲得累,学生学得累,收效又甚微。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语文教学是不是应该彻底加以改革了。

  四、教学反思。

  1、要继续重视识字和积累。

  从本次考试可以看出,识字和积累得分率较高,学生掌握较好,因此在今后教学中必须继续重视这方面教学。

  2、教会学*方法,提高学*能力。

  “方法比知识更为重要”。学生养成好的读书方法,掌握“活”的读写有机结合的方法,将有助于提高阅读与*作的效能。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度地渗透学*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进行实践,获取的不仅仅是问题的答案,而是吸取知识的方法。充分发挥“授之以渔”的重要作用,多教怎么学,少教怎么做。

  3、充分发挥学生学*的积极性,培养创新精神。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更充分发挥学生的学*积极性,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状态,充分让其独立思考,不要一味灌输知识。要在学生掌握方法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点燃其创新思维的火花。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营造一种宽松的民主氛围,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争辩,善于思考的创新能力。这样学生就不至于对于开放性的试题感到十分茫然,或只求答案唯一。

  4、要树立大语文观,拓展思维。

  要树立大语文观,立足于课内,延伸于课外,注重课内外知识点交融渗透,融会贯通。首先教师要多读书,不仅自己能读懂,而且有所感悟,有所积淀;其次要求教师能多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让学生学会读各种文章。这样,学生*时就有了充实的阅读素材,增加了对语言的悟性,提升了语文综合素养。

  总之,要教好语文,让学生真正学好语文,必须靠广大语文教师本着一颗积极探索、努力钻研的心去不断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适应时代的要求才行。


小学六年级语文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菁华3篇)(扩展2)

——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菁华3篇)

期末试卷质量分析1

  一、试卷特点:

  1、试卷内容从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涵盖了拼音、识字、词语、句子的积累、理解和运用,以及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考查。

  2、题目表述凸显童趣,试题表述充满人文关怀。增强了试卷表述的亲和力,有利于消除学生们的紧张感和恐惧心理。使他们感到试卷()既有趣又亲切,缩短了试卷与学生们的心理距离。

  二、学生们答题情况分析:

  在本次考试中大部分学生们都能完成试卷,书写也比较工整,试卷也比较整洁。针对本班情况,现将一些试题分析如下:

  第1题:卷面书写。本题有5分,学生们写字都很认真,完成交好。

  第2题: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要求书写24个生字,完全正确的占94.5%,这样看来对于基础知识学生们掌握还是非常扎实。

  第3题:读句子,我会按不同的读音打钩。这题总分是15分,写7组同音字,完全正确的有57人,错的比较多的是“兴奋”“来不及”,有6个学生们没有写正确,占91%。

  第4题:补充四字词语。总分6分,要求6个词语。在这题中“焕然一新“填写错误率较高。正确率只有86%,所以我们老师就必须反思()今后的教学是不是应该把要求在扩大些,不仅要求要写的字要完全掌握,要认的字也根据学生们情况要求学生们掌握呢。

  第5题:积累运用。本题工11分,有很多学生们都不能准确地完成,特别是退步的退未学过。

  第6题:阅读。此题中大部分学生们都能完成,但是全部正确的就较少,有些学生们没把题目看仔细,没能写正确。正确率为89%。

  第7题:课外阅读。本题共14分,学生们完成较好。正确率为95%。

  第8题:看图写话:大部分学生们都能用通顺完整的语言把图意写清楚,有的学生们还能展开想像,依据图意编成一段优美有趣的小故事。标点正确,条理清晰。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些后进生语句较短,不能完整地叙述图意,书写不够规范。

  三、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切实加强基本功的训练,使学生们在小学低年级起步阶段把该掌握的字、词、句的`基础知识不仅让学生们扎实掌握,还应在学生们学*过程中*得方法,学会学*,以便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形成基本的技能技巧。

  2、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该背的课文要求学生们不仅会背,还应让学生们会写。

  3、要从小培养学生们的审题能力。

期末试卷质量分析2

  期末考试已经结束,我校学生的考试成绩离预期目标还有一定距离,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现将期末考试的相关情况小结如下:

  这次期末考试的试卷一二年级由我校自行设计项目测评,四年级由县统一安排测试、改卷。三、五、六年级由教研室统一提供,由学校统一调配监考和统一阅卷,本次考试成绩的真实性较高,基本反应出*时的教学情况。先从三个方面分析一下我校的这次期末开始成绩;成绩分析,原因分析,今后的措施。

  一、语数英科成绩分析

  从以上成绩看,我校各科成绩及格率基本达标,但优秀率不是很理想。

  二、原因分析

  部分年级学科在这次期末考试中没有考好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1、学校领导不够重视主导方向偏差,*时督导不力、过程管理不够精细化。

  2、课后辅导、单元把关制度没有得到很好地落实,也是这次应该吸取的重要教训。部分老师只满足于该教的教了,至于学生掌握得怎么样,他自己心中也没有太大的数,学生对学过的知识不扎实,不牢固,似是而非的现象严重,因此考试看着答上了,实际错误百出。*时学校对单元过关考试没有重视,教师也不够严格,就像做练*一样,让学生做了练*,没有从考试到阅卷到分析高度重视起来,因此没有起到查缺补漏的良好效果。

  3.影响这次考试成绩不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班级出现的学困生太多,尤其是数学学科,有的班级不及格的学生5、6个,很多学生考了230分,还有个别学生智力有差别,考了三四十分,这也是影响学科成绩的一个重要原因。

  4、教师间的合作交流不够,互助不够,研讨不够。

  5、学校、教师与家长协调沟通不够,家长作用发挥不好,没有形成教育合力,家长对学生的学*不够重视,很多家长意识不高,对学生的学*不闻不问,只为了多挣钱,多干活,所以无暇顾忌学生的学*,因此学生拿着学*也不够重视。

  6、学生的学**惯不是很好,如审题能力,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保持心态的*和,克服浮躁情绪。

  三、今后改进措施:

  本次考试反映出教学常规工作缺少实效。表面看起来,各项常规工作都很到位,实际问题还是很多:教师的备课基本上是为了应付学校检查,敷衍了事;很少有教师是自己备课后上课的,相当一部分教师是搬照抄教案书或翻新以前的备课笔记;课堂上一些教师还是“满堂灌”,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学生学*还是很被动;作业训练形式单调,基础知识练*较多,课外积累与拓展训练较少,练*册辅导跟不上新课节奏,造成训练不全面,以至学生难以适应那种注重能力考查的试题;*时检测只注重数据统计,未进行深入分析,查找原因,阶段性努力目标不明。

  今后要转变观念,强化质量意识,端正工作态度。结合本次考试情况,提出如下改进措施:

  1、领导重视是关键,教师教学是核心。教育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也是学校的生命线,现在家长所看的和社会认可的是学校教育教学和成绩的取得。部分教师会因为种种主客观原因,对教学和自己的专业成长缺乏热情,对质量意识淡薄,为此学校领导要做好工作,培养教师树立良好的质量意识。

  2、为进一步增强质量意识。每位教师要将教学当作事业追求,增强责任意识、忧患意识、服务意识,切不可安于现状。做到认认真真教书,踏踏实实做事,我们必须从低年级起,消灭不及格现象。

  3、努力提高业务能力。一些教师在教学上下了很大功夫,可教学成绩却不尽人意。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学基本功不扎实。要提高业务能力,就一定要挤出时间阅读,和外出学*取经,还可以进行“网上学*”。

  4、功夫放在课前,力量用在课内,补学困放在课后,这是提高教学成绩的瓶颈。具体要求是:

  (1)认真备课,设计最佳方案。在教学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前,教师先要吃透教材,先把课本读几遍,然后看各类教学参考书,最后根据自己的领悟备课。还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手段,这就要了解自己班中的学生,知道他们的知识基础和答题能力。有些教师使用教育资源库的资料,一定要结合本校本班实际,重新备课。

  (2)以学定教,改进课堂教学。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要科学、简明、可测,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要贯彻“少、精、活”的原则,精心安排教学步骤,注意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优化。分课时的教学过程,要详细写明学生学*的内容和学*方法等。练*设计要根据自己班级的具体情况,设计练*内容及达成要求,以便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学*程度,并改进教学。把握教学的节奏与容量,使教学时间安排得科学合理,保证学生在课堂里能主动积极地学*,实实在在地训练,学会动手动脑。

  (3)落实训练,加强过程控管。学生作业教师要及时批改,最好是面批面改。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学生订正,进行补差,真正做到堂堂清、周周清、月月清。抓好学科单元测试,学校加强单元考试成绩的监控,学校对每次单元试卷阅卷和质量分析都做好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深入课堂,开展教学研讨。学校领导、教研组要深入课堂,开展推门听课活动,及时发现、处理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之间也要相互听课,进行交流探讨,取长补短。

  (5)对每位学困生制定出提高成绩的措施,跟踪辅导,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不能流于形式,真正把转化学困生重视起来,只要班级的学困生提高了,整个班级的成绩才能提高。

  5、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惯,与学生多交流、多沟通,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惯,加强方法指导,严格要求学生。

  6、学校、教师应与学生家长多联系,多沟通,进而形成对学生教育的合力。

  提高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质量不是一朝一夕、立竿见影的事,但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朝夕必争,言必谈教学质量、行必为教学质量。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全校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必定会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个质的飞跃。

期末试卷质量分析3

  20XX年1月20日,我区进行了本学期期末测试,现对本次考试情况作如下分析。

  本次试卷依然延续了往年的风格和样式,并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新颖试题。试卷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拼音,汉字,词语,句子。着重考察学生对汉字的音、形、义的掌握及词和句的理解运用能力。第二部分是积累与课内理解。属于语言积累能力的考查范畴。重点考查学生对本册课内的古诗词,日积月累及课文内容的.理解、熟练及掌握程度。第三部分课外阅读理解。本次课外阅读理解题共分两篇,第一篇为小古文,第二篇为现代文。去年的期末试卷课外阅读考查的是古诗和现代文。个人认为,对古诗文的考查,折射出了六年级的语文教学应与初中七年级语文教学紧密联系,更要达到一定比例的契合度。该试卷与往年相比,只少了一项对口语交际能力的考察。所以第四部分是写作。本次写作详细的提出了写作要求。即:半命题作文,写人,写真情实感,规范书写及字数要求。如果说写作是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的运用,那学生的语文素养水*,更得通过课外阅读水*的高低才能凸显出来。所以个人感觉第三部分对课外阅读能力的考查上篇幅少,题量小。

  统观本次试题,我认为,该试卷的知识点覆盖较全面,但又指向明确,点面结合,形式灵活。其中多处考查均体现出了“大语文”思想。即:把语文知识同发展语文能力、发展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语文教学与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

  下面对学生的答题情况一一分析。

  第一大题的第1小题,出现错误较多的仍是拼音。如重磅的“磅”,苍穹的“穹”,金銮殿的“銮”,焖米饭的“焖”。第4小题,对关联词的考察避开了参考资料上的热点,只考察了18课和23课文中的一句话,其中有这句话:“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此题错误最多。第5小题是对标点符号的考查,此题的正确率和错误率各占一半。第6小题,修改病句。由于题目中没有明确给出使用修改符号还是在下面的空白处修改,结果13人中有9人在原句上用了修改符号,所以在评卷时,我的评判标准是:改对即给分。第6小题的第(2)题改双重否定句和第(3)题依次序排列句子出错率最高,究其原因还是学生们不会灵活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

  第二大题得分率普遍较高,总分19分,最高满分,最低15分。尤其是对《少年闰土》结尾一句话的理解,所有的学生都是依据自己的理解给出了答案,但并没有拘泥于标准答案。

  第三部分是课外阅读,统观一张张试卷,真是成也“课外阅读”,败也“课外阅读”。可见课外阅读水*成了学生成绩优秀和普通的“分水岭”。就第一篇小古文来说,它选自元末明初文学家陶宗仪撰写的《南村辍耕录》中的一个片段。通过讲述寒号鸟做窝过冬的态度和结果,生动有趣具体形象的告诉学生一个道理:要认真对待生活,不能得过且过,更不能懒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后人据此引出了“得过且过”这一成语。题目中既注明了古文来源又有注释。学生依据注释,准确的写出了第一题答案,可是第2小题让用“得过且过”这个成语造句,可谓是难倒了一大片。有两个聪明的同学抄了第3小题选择题中的B选项答案,“作者讽刺了这种人:得势时狂妄自大,失势时狼狈不堪,得过且过。”可谓是“现学现用”,也未尝不可。

  最后说说写作。此次作文是半命题作文,弄清了题目之后,就要考虑补充文题了,题目要求中给了几个例子,如:好老师,鲁迅先生,偶像等”为学生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也在让学生充分利用半命题作文选择自由的特点填写,或自己认为较容易写的,或选择自己熟悉的内容填写,题目中要求是写人的文章,所以要注意两点:一,要用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等描写把人物形象的鲜明特点写出来。二,要结合事件,选取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形象,并做到详略得当。很多同学都能够做到以上两点,但整体文章的质量仍旧不高,普遍出现错别字多,语序颠倒,表达不清,中心不突出等问题。这更暴露出了*时学生写作的水*,也引起我对学生在考场作文方面的重视,找到了自己指导写作的薄弱环节。此次考试,也暴露了很多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问题。

  教师“教”的问题

  此次考试让我深深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诸如“认真备课,钻研教材”之类的话自不必说,自认为*时的备课工作做得很扎实,那么我的语文课堂到底该教给孩子什么呢?就像一位有经验的语文老师说的那样,学生自己能学会的,可以不用教,学生在“最*发展区”通过个人努力可以学会的也不用教。学生离他们各自“最*发展区”很远的知识更不用提前教,那么教师要教给他们在“最*发展区”之外的,通过老师的帮助能够达到的学*目标和知识,方才显出语文老师的课堂教学价值。所以在以后的课堂中,我要充分发挥老师的课堂教学价值。首先要提高课堂效率,尽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听懂。其次要学会高度关注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并因人而异的传授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加高效专注的学*。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惯。小学阶段孩子之间的差异归根到底就是*惯的差异,因此最重要的是*惯的养成,我更要坚持不懈的培养学生的书写,朗读,听讲,巩固,背诵,积累,记笔记等等良好的学**惯,尤其是广泛阅读的*惯。

  学生“学”的问题

  此次考试暴露出了学生最大的问题,就是“积懒成笨”的问题。他们懒得反复练*,懒得去巩固知识,懒得反复检查,更是懒得养成好*惯。这一切的“懒”又归结为什么问题呢?如:学*兴趣,学*基础,个人性格,家庭环境,学校环境,教师方面的因素等等,有待于日后好好探讨并一一解决!

  这次考试我班*均成绩比期中考试*均成绩有小幅提升,但仍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教学工作是一份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未来可期,我将继续努力!


小学六年级语文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菁华3篇)(扩展3)

——小学语文期末试卷质量分析报告实用5份

  小学语文期末试卷质量分析报告 1

  1、试卷总体情景

  试卷设计,凸现双基要求,强调积累运用,关注学生的本事发展。着力引导教师在教学中打牢“双基”,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本事,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惯,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①体现重点:要求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②体现实践性,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本事,体现了学以致用的原则。

  ③试题体现开放性。*作题开放了选择材料的空间,照顾了不一样层次学生的*作本事。

  2、各题得分情景

  第一大题:基础部分

  1题,易题。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本事,准确率这73%。从准确率看出,学生基础不是很扎实。

  2、5题,易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成语积累,准确率为90%。从准确率看出,学生掌握的比较扎实。

  3题,易题。主要考查学生音序,准确率为92%。从准确率看出,学生掌握的比较扎实。

  4题,易题。主要考查学生词语,准确率为50%。从准确率看出,学生不是很好,近义词难以分辨。

  6题,较题。此大题重在考查学生积累教材中积累名言警句的情景。准确率为32%,能够看出学生积累名言掌握差。

  7题,易题。此大题重在考查学生句子运用的情景。准确率为85%,能够看出学生掌握比较好。

  8题,难题。此大题重在考查学生理解句子的本事。准确率为2.7%,能够看出学生掌握的实在太差。

  9、10题,易题。此大题重在考查学生课文经典句子的积累情景。准确率为95%,能够看出学生掌握比较好。但涉及课外的“梁山英雄好汉”的一处,得分率仅为56.7%,学生阅读了但忘记了较多。

  第二大题:阅读部分

  课内阅读,易题。考查学生课文本事,准确率为64.8%。从准确率看出,学生从词语、句子、标点三个方面修改文章的本事和*惯都很好。但理解深刻句子含义的本事较差。

  第三大题:课外阅读

  较难题。该题重在考查学生概括理解本事,准确率仅为29.7%。从准确率看出,学生理解本事不强,不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确定其意思;回答问题的条理不强。

  第四大题:*作题

  该题的准确率为67.4%。从准确率看出,65%以上的学生能写出贴合题目要求的*作。可是也有35%的学生的做题*惯较差,在没有认真读题,弄明白题意的情景下就动笔写作;还有一部分学生*惯了过程性检测中与教材*作资料完全一样的*作试题,*惯了用“预制板”*作来参加考试,对稍作变化的*作试题就不能适应,*作本事不强。

  小学语文期末试卷质量分析报告 2

  一、整体情况分析

  这次四年级的语文试题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书写展示。第二部分是基础盘点。第三部分,快乐阅读。第四部分,开心*作。

  命题的形式多样,并体现了新颖性和灵活性。能够照顾大多数学生,题目容量适中,难度不大,无怪题偏题。它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大多数题型都是课文中或*时训练中所接触过的,为学生应知应会的,如:看拼音写词语、把诗句补充完整、选词填空、按要求写句子、把诗句补充完整等。

  二、试卷结构及特点

  第一部分体现了我们汉字的魅力,让学生从小就把汉字书写规范、美观。

  第二部分前五道题是检测学生对本册课本中汉语拼音的拼读能力和字词的掌握运用情况,六题检测学生古诗句的积累情况,七检测学生的对本册教材的掌握理解情况和实践内容。

  第三部分,快乐阅读,这主要是考查学生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及课外阅读的积累。

  第四部分,开心*作主要是考查学生围绕中心写具体。

  三、存在的问题

  1、按要求填空失分较多。主要表现在积累少、记得不牢靠,加上写错别字扣分。

  2、实践内容丢分严重

  3、按课文内容填空,出错较多,一是课文没背熟,二是写错别字,这很不应该。

  4、阅读题比较复杂,虽然*时训练过,但学生答的仍然比较差。

  5、作文的主要问题是内容写不具体,篇幅较短。

  主要是因为:

  1、学生语文基础知识不扎实

  2、教学方法不够灵活,

  3、学生*时书写不过关,不重视积累优美词句,不注意观察,*作要求不明确,没仔细读题目的要求,作文无话可说,主要是教师*时要求不严格,指导不到位。,语言表达不清晰,语句不够通顺,有明显的语病。

  4、阅读不认真,盲目乱作不认真的思考,阅读形式单一,只注重课内训练,课外阅读由于训练较少,达不到本年级段阅读的基本要求:

  5、教师对课改理念渗透不够。对教科版理解、钻研不够。

  四、应对措施

  1、加强写字教学,严格要求,扎实训练坚持不懈,要让学生把字写正确、工整和规范。

  2、继续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为了学生的今后发展,必须夯实基础。对缩句、改比喻句、拟人句除多读懂的方法,还要多练*,多巩固。

  3、重视语言积累,重视过程评价。强调*时对“优美词句”“成语”“名言警句”“优秀诗文”等汉语言精华的积累,并激励学生在广泛的课外阅读中积累。

  4、作文教学是今后长期努力抓的工作。*时加大写作能力及写作兴趣的培养。教会他们观察事物,创设写作氛围,提供写作素材。针对个别学生表达方式单一,相似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表达,写出真情实感。*时还要多练*审题。作文书写要规范、整齐。

  小学语文期末试卷质量分析报告 3

  一、参考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

  全班参加考试的学生为23人。*均分74.32,及格人数为20人,及格率为87.0%。优秀人数为10人,优秀率43.5%。

  二、对试卷的分析

  本次检测的内容依托于冀教版第八册教材一到八单元内容。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对本学段的目标要求,本次试卷共设计了三大板块,分别是:第一部分,基础训练。基本上是七个题型。有看拼音写词语;给加点的字选正确的读音;形*字组词;选词填空;补充成语并选择合适的填入句子中;根据提示,把内容写具体;主动积累。第二部分是快乐阅读,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第三部分,自由*作。题目从写人的作文以及想象作文中二选一。

  命题的形式多样,并体现了新颖性和灵活性。能够照顾大多数学生,题目容量适中,难度不大,无怪题偏题。它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大多数题型都是课文中或*时训练中所接触过的,为学生应知应会的,如:看拼音写词语、把诗句补充完整、选词填空、把诗句补充完整等。

  第一部分前六道题是检测学生对本册课本中汉语拼音的拼读能力和字词的掌握运用情况,第七题检测学生对课文诗词的背诵与理解以及综合学*能力的考察。第二部分是快乐阅读,这主要是考查学生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及课外阅读的积累。第三部分,自由*作主要是考查学生通过具体事例描写人物特点以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三、失分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1、选词填空失分较多。主要表现在理论知识掌握住了,但实际应用不会运用。例如学生都知道“纸老虎”其实指的是表面上强壮其实内心空虚的人,但一换成“困难”就不知道其实也是“纸老虎”而不少学生选填了“活雷锋”,证明他们并不理解“活雷锋”的含义。虽然课本中没有涉及到,但也是常识性问题。由此可以看出学生们的知识面狭窄。虽然书本中的知识掌握了,但还是差距很大。说明语文的知识是很宽泛的。学*应该是无止境的。

  2、根据提示,把句子写具体,写生动丢分严重。这样的题型其实是学生根据*时教师讲解课文内容时的概括。学生在*时对课文内容理解不够深刻,所以回答起来比较吃力。

  3、作文的主要问题是内容写得不具体,事例选择不生动,对人物的特点体现的不突出。

  四、存在的问题

  1、学生语文基础知识不扎实。

  2、教学方法不够灵活。

  3、学生*时书写不过关,不重视积累优美词句,不注意观察,*作要求不明确,没仔细读题目的要求,作文无话可说,主要是教师*时要求不严格,指导不到位。语言表达不清晰,语句不够通顺,有明显的语病。

  4、阅读不认真,盲目乱作不认真的思考,阅读形式单一,只注重课内训练,课外阅读由于训练较少,达不到本年级段阅读的基本要求:

  5、教师对课改理念渗透不够。对教科版理解、钻研不够。

  五、努力方向及措施

  1、加强写字教学,严格要求,扎实训练坚持不懈,要让学生把字写正确、工整和规范。

  2、继续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为了学生的今后发展,必须夯实基础 。

  3、重视语言积累,重视过程评价。强调*时对“优美词句”“成语”“名言警句”“优秀诗文”等汉语言精华的积累,并激励学生在广泛的课外阅读中积累。

  4、作文教学是今后长期努力抓的工作。*时加大写作能力及写作兴趣的培养。教会他们观察事物,创设写作氛围,提供写作素材。针对个别学生表达方式单一,相似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表达,写出真情实感。*时还要多练*审题。作文书写要规范、整齐。

  小学语文期末试卷质量分析报告 4

  一、整体情况分析

  这次四年级的语文试题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书写展示。第二部分是基础盘点。第三部分,快乐阅读。第四部分,开心*作。

  命题的形式多样,并体现了新颖性和灵活性。能够照顾大多数学生,题目容量适中,难度不大,无怪题偏题。它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大多数题型都是课文中或*时训练中所接触过的,为学生应知应会的,如:看拼音写词语、把诗句补充完整、选词填空、按要求写句子、把诗句补充完整等。

  二、试卷结构及特点

  第一部分体现了我们汉字的魅力,让学生从小就把汉字书写规范、美观。

  第二部分前五道题是检测学生对本册课本中汉语拼音的拼读能力和字词的掌握运用情况,六题检测学生古诗句的积累情况,七检测学生的对本册教材的掌握理解情况和实践内容。

  第三部分,快乐阅读,这主要是考查学生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及课外阅读的积累。

  第四部分,开心*作主要是考查学生围绕中心写具体。

  三、存在的问题

  1、按要求填空失分较多。主要表现在积累少、记得不牢靠,加上写错别字扣分。

  2、实践内容丢分严重

  3、按课文内容填空,出错较多,一是课文没背熟,二是写错别字,这很不应该。

  4、阅读题比较复杂,虽然*时训练过,但学生答的仍然比较差。

  5、作文的主要问题是内容写不具体,篇幅较短。

  主要是因为:

  1、学生语文基础知识不扎实

  2、教学方法不够灵活,

  3、学生*时书写不过关,不重视积累优美词句,不注意观察,*作要求不明确,没仔细读题目的要求,作文无话可说,主要是教师*时要求不严格,指导不到位。,语言表达不清晰,语句不够通顺,有明显的语病。

  4、阅读不认真,盲目乱作不认真的'思考,阅读形式单一,只注重课内训练,课外阅读由于训练较少,达不到本年级段阅读的基本要求:

  5、教师对课改理念渗透不够。对教科版理解、钻研不够。

  四、应对措施

  1、加强写字教学,严格要求,扎实训练坚持不懈,要让学生把字写正确、工整和规范。

  2、继续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为了学生的今后发展,必须夯实基础。对缩句、改比喻句、拟人句除多读懂的方法,还要多练*,多巩固。

  3、重视语言积累,重视过程评价。强调*时对“优美词句”“成语”“名言警句”“优秀诗文”等汉语言精华的积累,并激励学生在广泛的课外阅读中积累。

  4、作文教学是今后长期努力抓的工作。*时加大写作能力及写作兴趣的培养。教会他们观察事物,创设写作氛围,提供写作素材。针对个别学生表达方式单一,相似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表达,写出真情实感。*时还要多练*审题。作文书写要规范、整齐。

  小学语文期末试卷质量分析报告 5

  一、命题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夯实双基”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之所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应在小学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更是他们终身发展的基础。显而易见,鉴于此,命题时,我立足于学生的长期发展,着眼于三个维度:知识与本事,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夯实双基为本,把扎实学*基础知识,努力提高基本技能放在首位。并以此为载体,将发展学生思维,陶冶学生情操有机的融入夯实双基之中。在命题中力求做到:“卷面图文并茂、生动活泼,资料全面丰富,形式灵活多样,关注个体差异,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二、检测资料分析

  本次检测的资料依托于人教版教材的资料。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对本学段的目标要求,本次试卷共设计了四大板块,分别是“字词百花园”“句子实验室”“课文联系站”“阅读小天地”和“写作展示台”。其中,“字词百花园”包括六个题目,有抄写句子、看音节写词语、选择字音、形*字和音*字填空、选择适宜的词语和反义词的区分、应用;“句子实验室”有两个题目:仿写“一……就……”的句子和句型变换;“课文联系站”包括按课文资料填空和选择正确的读音;“阅读小天地”为课外阅读部分;“写作展示台”设计的是请学生写一写自我的“六一”儿童节是怎样过的,最有意思的是什么事。

  三、测查情景分析

  总体情景:本次测试人数59人,优秀人数43人,优秀率为72.8%,达标人数56人,达标率为94.9%,*均成绩为85.49分。差距是显而易见的,尽管原因有客观的,但我们必须立足于教学这一根本,来分析主观原因,找到差距,并进行科学理性的反思,不断改善自我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具体分析

  1、字词百花园:共有六题,占卷面总分的50%,正确率为79.5%。

  第一题:抄写句子,努力做到字迹端正美观。考查的是学生书写本事。答题情景普遍较好,绝大部分学生能认真抄写,并且书写工整。

  第二题:读音节、写词语。考查的是学生认读音节,书写词语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生大多在田字格中书写较为规范,正确率较高。

  第三题:将正确的读音和相关的字连一连。以连线的形式考查的是多音字的区别与应用。

  第四题:选择正确的字填空。考查的是学生对形*字和音*字的掌握情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选错字的现象比较普遍。

  第五题:填上适宜的词语。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词语积累,并准确运用的本事。问题主要集中在数量词的运用上。由此可见,学生在对此类词语的区别应用中存在困难,需要在*日的教学过程中,经过不一样形式的练*帮忙学生品读、辨析。

  2、句子实验室:此部分有两道题目,仿写和句型变换。占卷面总分的6%。经过率为62%。

  仿写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关联词“一……就……”的运用本事。句型变换采用照样貌,变一变的形式,引导学生练*运用不一样的句型来表达同一个意思,也是为学生的写作奠定基础的练*。

  这两道题目,从学生的答题情景来看,主要是不熟悉此种练*形式,导致审题不明。究其原因,是*日缺乏此类型题目的练*。经过与教师们交流了解到出现这一情景的原因在于教材没有安排此类练*,所以教学过程中也就忽略了。这又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问题。大家明白新课改理念倡导我们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就给我们执教者留有很大的再创造空间,我们应当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依托于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进行自我的教学实践。应对学生学*写作片断的实际,需要练*使用各种不一样的句型来表达自我的思想,此时教师的任务又是什么?所以,提议教师们研读课标,明确方向,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3、课文联系站、阅读小天地:这一版块由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两部分组成,占卷面总分的33%。此题正确率为73、6%

  从课内阅读来看,学生掌握的较好。从课外阅读看,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查字典的方法,并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但由于没有认真审题,所写的反义词并不是短文中的词语。

  提议教师们在*日的阅读教学中以课程标准中的要求为目标,充分发挥自我的创造性,以教材为依托,设计灵活多样的练*,力求到达举一反三的效果。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触类旁通建构式的学*,而非简单相加累积式的学*。另外还应帮忙学生推荐适宜的课外读物,教给他们读书的方法,引导他们多读书,在读中积累,在读中提高本事。

  4、写作展示台

  本次*作题目鉴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依据课标要求旨在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乐于书面表达。从两个方面分析本次*作:

  (1)审题:多数学生能够仔细审题,联系实际写出资料比较具体的作文。从这次考试中能够看出,大部分学生的*作水*还能够,这与教师的指导训练,学生的日常积累是分不开的。同时,也存在相当一部分学生审题不清,甚至不会审题。存在的现象有少数学生将写实文章写成了想象文章。

  (2)资料:从学生的*作来看,多数学生书写比较认真、规范。大部分学生能够联系实际,比较具体的描述自我觉得最有意思的事情,语句比较通顺、连贯,有的还能加上语言、动作等描述,把文章写生动。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乐观:

  (1)标点。*作中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甚至有不少的孩子通篇都没有加标点。标点符号使用格式上也存在不少问题,如有部分学生把逗号、句号、写在了一行的开头位置,有的学生不明白标点符号应占一个格。在作文教学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一向是一个难点问题,学生对于每一个标点符号蕴含的意义搞不明白,因而导致不知在何时、何处应当怎样使用每一个标点。这个问题是值得所有语文教师进行思考的。

  (2)书写。本次考试的*作能够看出学生的书写存在很多问题,除错别字的问题外,主要表此刻书写质量两极分化比较严重,有的学生书写美观大方,甚而带有必须书法体的痕迹;而有的学生书写极其潦草,让人感觉态度极为不端正,甚至有的字让人看不懂,阅卷的教师反复揣摩才能读明白。写字教学应抓在*常,扎扎实实地落实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中,才能出成绩。

  四、改善教学的几点提议:

  1、面向全体,关注差异。我们允许差异,但我们更要关注差异。我们要经过检测及时发现学*暂困生,课上课下适当的加以“偏爱”,力求帮忙他们尽快找到适合自我的学*方法,建立学*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惯。不然,长期下去,他们由暂困变为特困时,必将难以弥补。

  2、要把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放在重要位置。尤其要加强识字教学,解决错别字多的“顽疾”。同时还要在提高学生文化品行、文化教养方面多下功夫。

  3、加强书写训练,要求学生不仅仅要把字写正确,还要写整洁、美观。

  4、要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要将学生的新奇感转化为求知欲。提倡语文学*活动化,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语文语言实践活动中学*语文。

  5、重视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对学*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惯。养成读书看报的*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养成观察周围事物的*惯,有意识地丰富自我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作素材。

  学生良好的*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可是必须努力培养,要让学生养成的好*惯有:集中精力、专心致志读书的*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用适合自我的方式做读书笔记的*惯。勤于使用工具书、根据需要收集有关资料的*惯。勇于质疑问难、积极参与讨论和争辩的*惯。善于倾听别人发言的*惯。努力解决自我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惯。

  关于本次检测,我们应重视、强化检测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而应弱化其甄别功能。愿经过本次检测的评价帮忙每位语文教师找到自我教学中的优点,将其发扬光大,同时找到存在的不足,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更重要的是帮忙每个学生找准努力的方向,最大程度的促进每个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小学六年级语文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菁华3篇)(扩展4)

——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3篇

  一、 基础巩固

  1、请你在每组拼音下面写出相对应的词语。

  qiú jìng qián fú sì nüè lè cǐ bù pí

  ( ) ( ) ( ) ( )

  zhān yǎng ɡē qiǎn mó liàn zhāng kǒu jié shé

  ( ) ( ) ( ) ( )

  2、请在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后的括号里打“√”,有错的用“____”标出来,并在括号里改正。(友情提示:错的每组有一个音节出错)

  A.暂时 zàn 顽劣 lüè 岷江 mín 坠落 zhuì( )

  B.机械 xiè 巢穴 xué 污渍 zì 膝盖 qī ( )

  C.踯躅 zhú 功勋 xūn 粗糙 cāo 思忖 cǔn ( )

  D.畸形 jī 解剖 pōu 坚韧rèng 狡黠 xiá ( )

  (三)美丽的字词花园

  1、请你仔细看,认真填。

  同音字填空:

  xié 威( )( )作 要( ) 和( )

  形*字组词:

  啄( ) 逐( ) 琢( ) 隧( )

  多音字选择(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序号):

  ① qiáng ②jiàng ③qiǎng

  勉强( ) 强度( ) 强词夺理( ) 倔强( )

  2、请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负:a、背 b、担负 c、依仗 d、享有 e、背弃,违背

  久负盛名( ) 忘恩负义( ) 负荆请罪( )

  手:

  a、拿着

  b、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

  c、手段,手法

  d、有某种特长的人

  行家里手( ) 心狠手辣( ) 手无寸铁( )

  3、动动脑,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相对应的句子里。

  严峻 严肃 严厉 严格

  (1)在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的活动中,同学们个个表情( ),衷心祝愿每一位逝者安息。

  (2)我还坚持我的意见,老班长突然( )地说:“小梁同志,*员要服从党的分配。”

  (3)我们的民族是坚强的民族,任何( )的考验都无法使我们屈服。

  (四)多彩的句子天地

  1、下面四句话中,与其它三句意思不同的是( )。

  A.答应别人的事能不守信用吗?

  B.答应别人的事非守信用不可。

  C.答应别人的事非守信用不可吗?

  D.答应别人的事不能不守信用。

  2、爸爸对小明说:“今天我去西安开会,你的作业让妈妈检查吧!” 妈妈回来了,小明应该这样说:

  3、童年像一首多彩的歌,每一个旋律的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童年像一个调味瓶,它记载着我们成长中的酸甜苦辣。

  请你仿写:。

  4、请你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学问学问,( )要学,( )要问,学和问是相辅相成的。( )在学中问,在问中学,( )能求得真知。

  5、请你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句子。

  (1)学*上,我们不应该盲目崇拜老师和怀疑精神。

  (2)这种不爱惜粮食,是不应该原谅的。

  (五)精彩的课文回放

  1、《索桥的故事》中提到的索桥名叫 ,本文的作者是 ,他的主要作品有 、 等。《我站在铁索桥上》中的“铁索桥”指的是 ,站在桥上我想到了 。

  2、《鹬蚌相争》选自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一句中,“舍”的意思是 ,“禽”的意思是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

  3、“ 来吧, 来吧, 都来吧, 那一条条被我们用脚踏出来的路, 才是 。”这句话中的“风、雨、雷、电”指 ,我们要 开辟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4、《大自然的秘密》一文作者是 国的 。文中结尾写道:“人是 然而 。”这句话的意思是:

  5、唐诗是我国文学宝库里的瑰宝,六年来你也积累了不少吧?当与好朋友离别时会吟出“ , 。” 这样的诗句;当读到“ , 。”这两句诗时,你的眼前马上浮现出了美丽的田园风光;当读到“不识庐山真面目, 。”这两句诗时,你一定悟出了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爱上经典吧,它定会让我们受益终生!

  二、实践活动

  1、注重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人们在日常交际中常常使用敬辞歉语。如:请人帮忙,可以说:“ 您了。”探望朋友,可以说:“特意登门 。”请人修改自己的著作,可以在书上写:“××先生,请 。”请别人不要抽烟,不说:“你不要抽烟。”而说:“ 。”

  2、临*毕业,请你针对班上同学的特点,并运用恰当的名言警句,在他(她)的留言册上写上一句勉励的话。

  不爱读课外书的同学:

  自己的知心朋友:

  三、开心阅读

  换一扇窗子

  一个美国的小男孩天生就有一个大鼻子,因为这个大鼻子,他在学校几乎成了每个学生嘲笑的对象。因此他成天闷闷不乐,从不和同学打交道,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只是趴在教室的最后一扇窗户旁看风景。

  老师玛利亚发现了小男孩的忧郁 一次课后 她走到小男孩身边问 你在看什么呢

  “我看见几个人正在埋葬那条可爱的小狗。” 小男孩满脸悲伤地回答着老师的问话。

  “那我们到前面的一扇窗户边看看吧。”玛利亚牵着小男孩的手到另一扇窗户边,“孩子,你看到了什么?”

  窗外是一片玫瑰花,开得艳丽而灿烂,小男孩的悲伤顿时一扫而光。他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他笑了。

  “孩子,你开错窗户了。”玛利亚抚摸着小男孩的头说,“你知道么?在老师的心目中,你的鼻子是最可爱的。”

  “大家都笑我啊。”小男孩委屈地说着。

  “那是因为你没有换一扇窗户,把你鼻子最可爱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看啊。”

  恰好学校要组织一台小型话剧演出,一个角色很符合小男孩。在玛利亚的指导下,小男孩鼓起勇气参加了,并获得了成功。因为他的大鼻子,人人都记住了这个校园里的小明星。后来,小男孩参加美国在线节目的演出,也名声大振。再后来他进入了好莱坞,成了最受欢迎的明星之一。这个小男孩叫斯格特,是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滑稽明星之一。

  当我们因某些缺陷而愁闷苦恼时,我们是否想到要换一扇窗子,你会看到别样的风景;换一种思考和行动方式,你将开启的是成功的大门。

  1、请给第二自然段加上标点。

  2、请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忧郁( ) 别样( )

  3、小男孩因为( )而闷闷不乐,因为( )而成为校园小明星,长大后成为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滑稽明星之一。

  4、请给划线的句子做批注。

  5、最后一段中“换一扇窗子”指什么?在生活中,如果你遇见了一个像小男孩这样自卑的孩子,你会怎么劝解他(她)呢?

  四、妙笔生花

  小学生活即将结束了,梳理自己的思绪时你难免心潮起伏:追梦的艰辛、成功的喜悦、师长的关爱、朋友的相助……把自己难忘的经历倾诉出来吧。请以“心声”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

  要求:

  (1)诗歌除外;

  (2)内容具体,语言流畅,表达真情实感;

  (3)书写整洁,字数不少于400字。

  一、字词小博士。(学*语文,字词是基础,细心完成吧!)(14分)

  1、根据拼音写工整美观的汉字。(8分)

  méi guī pú sa xī shēng táng láng bǔ chán

  ( ) ( ) ( ) ( )

  shòu xuē zhàng peng jiào huì yù zhuó bīng diāo

  ( ) ( ) ( ) ( )

  2、按照要求填上成语。(6分)

  评一评人物: 孔子( ) 孙悟空( )

  赞一赞景物: 烟台的海( ) 三亚落日( )

  聊一聊话题: 抗震救灾( ) 珍惜时光( )

  二、句子小精灵。(句子练*,请看清要求!)(7分)

  1、把句子写生动有趣。(2分)

  萤火虫在夜空飞来飞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上适当的关联词合并这三句话。(2分)

  天游峰的扫路人年过七十了。 天游峰的扫路人不愿意离开他深爱的岗位。

  天游峰的扫路人自信、豁达、以苦为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课外,你一定积累了很多古诗句吧!试着补充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__________。”“__________,一片冰心在玉壶。”“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3分)

  三、小小美文家。(调动*时积累,完成填空!)(17分)

  1、______,______,______,看不出______,也看不出______,无日______。(《夹竹桃》)(3分)

  2、孔子有关复*的名言有“______,______”。水在孔子的眼中是“____”“ ____”“ ____”“ ____”的真君子。朱熹也曾从水那儿得到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老师在我们心中永远是天使,永远是______,是______。福楼拜告诫莫泊桑:青年人贵在坚持,才气就是______。刘老师通过放理想的风筝,在学生的心田播下了___、___、___的种子。(3分)

  4、本学期,我们学*了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课文,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对战争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5、“那些秃顶在枫树下,微微泛着红光。遇到枫叶密集,偶尔有些空隙,那边有人走过时,就会一闪一闪地亮,像沙里的瓷片。”这段描写出自_____(谁)的小说《______ 》,写的是_____。(谁)我还知道小说中这些人物:_____、_____、_____。(3分)

  四、阅读小能手。(短文阅读,多读几遍,不要漏做哦!)(30分)

  广玉兰开花有早有迟,在同一棵树上,能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有的含羞待放,碧绿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刚刚绽(zhàn dìnɡ)放,几只小蜜蜂就迫不及待地钻(zuān zhuān)了进去,那里面椭圆形的花蕊约有一寸长。盛开着的玉兰花,洁白柔嫩得像婴儿的笑脸,甜美、纯洁,惹人喜爱。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广玉兰呢,花瓣虽然凋(diāo tiáo)谢了,花蕊却依然挺立枝头,它已长成两寸长的圆茎。圆茎上面缀满了像细珠似(sì shì)的紫红色的小颗粒,这就是孕育着新生命的种子。远远看上去,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

  1、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横线画出来)(2分)

  2、按要求写词语。(2.5分)

  “迫不及待”的近义词是______,“热热闹闹”的反义词是______,再写三个AABB式的词_____、 ______、_____。

  3、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一句比喻句。把_____比作____,这样比的好处:_________________。(1+0.5+0.5+1=3分)

  4、本段是按___的写法,写了广玉兰哪几种花开的形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分)

  5、“远远看上去,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是作者的联想,请选择一种喜欢的花,也写一个由此花引起的联想。

  一、看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正确、美观。

  kū wěi fěi cuì shū jí qīn shí piě zuǐ

  二、形*字组词.

  醋( )卓( )瞅( )峻( )

  腊( )悼( )愁( )骏( )

  蜡( )掉( )揪( )竣( )

  三、先补充成语,再填空。

  ( )气冲冲 ( )精会神 同心( )力 不( )一格

  ( )天动地 万( )更新 死得其( ) 独出心( ) 和 这两个成语,可以用来描写人的神情。请你再写一个这样的成语 。 和 这两个成语,可以用来歌颂人的贡献。请你用其中的 这个成语写一句话______ 。

  四、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句子练*。

  1、江心岛的夜晚是人们乘凉的好地方。(修改病句)

  2、端庄典雅的居里夫人与异常简陋的实验室,给这位美国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缩句)

  3、那多姿多彩的衣服给单调的沙漠*添了几分韵味。(改为比喻句)

  五、回顾课本中精彩的句段,填空。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这样赞誉居里夫人 。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常的事情。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 ),有所( ),有所( ),有所( )。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1、选词在文中填空。 发明 发现 成就 创造

  2、发现真理必须具备三个条件_____ __、___ ____、___ __ __,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举了三个事例,分别是①_______ __②_____ ___③______ ___

  3、读读划横线的句子,写下自己的感受。

  (二)20世纪30年代,英国一个不出名的小镇里,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自小就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父亲经常向她灌输这样的观点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做在别人前头 而不能落后于人 即使是坐公共汽车 你也要永远坐在前排 父亲从来不允许她说 我不能 或者 太难了 之类的话

  对年幼的孩子来说,他的要求可能太高了,但他的教育在以后的年代里被证明是非常宝贵的。正是因为从小受到父亲的“残酷”教育,才培养了玛格丽特积极向上的决心和信心。

  玛格丽特上大学时,学校要求学五年的拉丁文课程。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的精神,硬是在一年内全部学完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她的'考试成绩竟然 名列前茅 。 其实,玛格丽特不光是学业上出类拔萃 ,她在体育、音乐、演讲及学校的其他活动方面也都一直走在前列,是学生中凤毛麟角的佼佼者之一。当年她所在学校的校长评价她说:“她无疑是我们建校以来最优秀的学生,她总是雄心勃勃,每件事情都做得很出色。”

  正因为如此,四十多年以来,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政坛上才出现了一颗耀眼的明星。她就是连续四年当选保守党领袖,并于1979年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雄踞政坛长达11年之久,被世界政坛誉为“铁娘子”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

  “永远都要坐前排”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激发你一往无前的勇气和争创一流的精神。在这个世界上,想坐前排的人不少,真正能够坐在“前排”的却总是不多。许多人所以不能坐到“前排”,就是因为他们把“坐在前排”仅仅当成一种人生理想而没有采取具体行动。那些最终坐到“前排”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不但有理想,更重要的是他们把理想变成了行动。

  一位哲人说过:无论做什么事情,你的态度决定你的高度。撒切尔夫人的父亲对孩子的教育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1.第一自然段中空白处缺少标点,请你加上。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小学六年级语文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菁华3篇)(扩展5)

——二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6篇

  试题以教材为载体,立足基础、适当增加难度、增大容量、体现出灵活性、综合性。侧重考查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经,过必要的字、词、句、段的理解和体会,去理解、去感受、去运用。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本试卷评价导向功能的作用很明显。这次语文学科的试卷成绩基本反映出语文教学的现实状况。学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积累运用的量不足,阅读*惯的养成和独立阅读能力欠功夫,整个年级写话水*总体不错。我们自己对这次成绩还是比较满意的,八个班的*均分超过了一百分,全年级538人有一人不及格,80分到90分的'6人,450多人超过100分。下面就各方面情况做具体分析。

  从整个卷面来看,基础知识学生掌握较好。字词部分基本没出现失分,说明我们*时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比较到位,比如第一大题和第三大题的看拼音写词语和形*字组词,这些词语都是我们*时教学中抓的重点基础知识,是整个卷面最好的。关于词语的灵活运用体现在第四题和第五题,大多学生能根据所学过的知识灵活运用,做出正确的答案。句子的运用是用带点的词语自己写句子,有“好像”“已经”“一会儿……一会儿”,因为我们*时多次训练,所以学生大都写出了完整通顺的句子,并且都加上了标点符号。第七大题的“读一读,写一写”都是出自课本中要求背诵的课文摘录或园地中的读读背背,也因为*时训练较多,学生都完整认真的填写正确。

  阅读理解有两篇很短小的文章,第一篇是摘自《雷雨》一课,第二小题是让学生写出接下来的天气怎么样,这个题的答案是各种各样的,有的写下雨,有的写大风、电闪雷鸣、出现彩虹。也有的把课文内容照抄的。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理解水*和理解思路,只要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都是对的。第二个阅读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除了有几个同学把直线和曲线画的不规范以外,都能正确作答。

  看图写话是一幅体现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和互相帮助为主题的图画。题目要求是“看图,写几句意思连贯的话”。学生能根据图意按照写话的要求和格式完成。几个写话要素把握较准,比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有少数同学没有写题目而丢分,也有的个别学生叙述不清,句子不连贯,不通顺而丢分,这是我们今后要加强训练的方面,尤其是学*后进的学生。

  从整个年级卷面看,失分较多的有两的地方。一是第四大题,学生对知识本身掌握没有问题,要求是把括号内不合适的词语画去,减分的学生都是把正确的词语打了对号,整个题目是8分,凡是不按要求的一律减4分,全年级这个情况的超过了三十人,我们要引起重视,今后强调学生一定看准要求再做题,吸取这次的教训。第二个地方就是写话,因为学生水*参差不齐,每个班都有不同程度的丢分,而且整个年级大的失分都在写话上。

  对今后工作的反思:

  1、教师要进一步学*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落实三维目标。

  2、教学中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要让学生准确掌握字的音形义,。

  3、改变重背诵轻默写的定势,从*几年的调研情况看,学生不是不会背诵,而是不会写,往往在写上丢分。

  4、增加孩子的阅读量,在培养学生[此文转于初中化学资源网]的阅读能力及分析问题能力上下功夫。

  5、加强写话训练,要多为孩子创设写话机会,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

  6、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及读题、审题的能力。

  试题以教材为载体,立足基础、适当增加难度、增大容量、体现出灵活性、综合性。侧重考查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经,过必要的字、词、句、段的理解和体会,去理解、去感受、去运用。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本试卷评价导向功能的作用很明显。这次语文学科的试卷成绩基本反映出语文教学的现实状况。学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积累运用的量不足,阅读*惯的养成和独立阅读能力欠功夫,整个年级写话水*总体不错。我们自己对这次成绩还是比较满意的,八个班的*均分超过了一百分,全年级538人有一人不及格,80分到90分的6人,450多人超过100分。下面就各方面情况做具体分析。

  从整个卷面来看,基础知识学生掌握较好。字词部分基本没出现失分,说明我们*时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比较到位,比如第一大题和第三大题的看拼音写词语和形*字组词,这些词语都是我们*时教学中抓的重点基础知识,是整个卷面最好的。关于词语的灵活运用体现在第四题和第五题,大多学生能根据所学过的知识灵活运用,做出正确的答案。句子的运用是用带点的词语自己写句子,有“好像”“已经”“一会儿……一会儿”,因为我们*时多次训练,所以学生大都写出了完整通顺的句子,并且都加上了标点符号。第七大题的“读一读,写一写”都是出自课本中要求背诵的课文摘录或园地中的读读背背,也因为*时训练较多,学生都完整认真的填写正确。

  阅读理解有两篇很短小的文章,第一篇是摘自《雷雨》一课,第二小题是让学生写出接下来的天气怎么样,这个题的答案是各种各样的,有的写下雨,有的写大风、电闪雷鸣、出现彩虹。也有的把课文内容照抄的。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理解水*和理解思路,只要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都是对的。第二个阅读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除了有几个同学把直线和曲线画的不规范以外,都能正确作答。

  看图写话是一幅体现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和互相帮助为主题的图画。题目要求是“看图,写几句意思连贯的话”。学生能根据图意按照写话的要求和格式完成。几个写话要素把握较准,比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有少数同学没有写题目而丢分,也有的个别学生叙述不清,句子不连贯,不通顺而丢分,这是我们今后要加强训练的方面,尤其是学*后进的学生。

  从整个年级卷面看,失分较多的有两的地方。一是第四大题,学生对知识本身掌握没有问题,要求是把括号内不合适的词语画去,减分的学生都是把正确的词语打了对号,整个题目是8分,凡是不按要求的一律减4分,全年级这个情况的超过了三十人,我们要引起重视,今后强调学生一定看准要求再做题,吸取这次的教训。第二个地方就是写话,因为学生水*参差不齐,每个班都有不同程度的.丢分,而且整个年级大的失分都在写话上。

  对今后工作的反思:

  1.教师要进一步学*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落实三维目标。

  2.教学中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要让学生准确掌握字的音形义,。

  3.改变重背诵轻默写的定势,从*几年的调研情况看,学生不是不会背诵,而是不会写,往往在写上丢分。

  4.增加孩子的阅读量,在培养学生[此文转于初中化学资源网]的阅读能力及分析问题能力上下功夫。

  5.加强写话训练,要多为孩子创设写话机会,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

  6.要注意培养学生[此文转于初中化学资源网]良好的学**惯及读题、审题的能力。

  试题以教材为载体,立足基础、适当增加难度、增大容量、体现出灵活性、综合性。侧重考查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经,过必要的字、词、句、段的理解和体会,去理解、去感受、去运用。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本试卷评价导向功能的作用很明显。这次语文学科的试卷成绩基本反映出语文教学的现实状况。学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积累运用的量不足,阅读*惯的养成和独立阅读能力欠功夫,整个年级写话水*总体不错。我们自己对这次成绩还是比较满意的,八个班的*均分超过了一百分,全年级538人有一人不及格,80分到90分的6人,450多人超过100分。下面就各方面情况做具体分析。

  从整个卷面来看,基础知识学生掌握较好。字词部分基本没出现失分,说明我们*时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比较到位,比如第一大题和第三大题的看拼音写词语和形*字组词,这些词语都是我们*时教学中抓的重点基础知识,是整个卷面最好的。关于词语的灵活运用体现在第四题和第五题,大多学生能根据所学过的知识灵活运用,做出正确的答案。句子的运用是用带点的词语自己写句子,有“好像”“已经”“一会儿……一会儿”,因为我们*时多次训练,所以学生大都写出了完整通顺的句子,并且都加上了标点符号。第七大题的“读一读,写一写”都是出自课本中要求背诵的课文摘录或园地中的读读背背,也因为*时训练较多,学生都完整认真的填写正确。

  阅读理解有两篇很短小的文章,第一篇是摘自《雷雨》一课,第二小题是让学生写出接下来的天气怎么样,这个题的答案是各种各样的,有的写下雨,有的写大风、电闪雷鸣、出现彩虹。也有的把课文内容照抄的。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理解水*和理解思路,只要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都是对的。第二个阅读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除了有几个同学把直线和曲线画的不规范以外,都能正确作答。

  看图写话是一幅体现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和互相帮助为主题的图画。题目要求是“看图,写几句意思连贯的话”。学生能根据图意按照写话的要求和格式完成。几个写话要素把握较准,比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有少数同学没有写题目而丢分,也有的个别学生叙述不清,句子不连贯,不通顺而丢分,这是我们今后要加强训练的方面,尤其是学*后进的学生。

  从整个年级卷面看,失分较多的有两的地方。一是第四大题,学生对知识本身掌握没有问题,要求是把括号内不合适的词语画去,减分的学生都是把正确的词语打了对号,整个题目是8分,凡是不按要求的一律减4分,全年级这个情况的超过了三十人,我们要引起重视,今后强调学生一定看准要求再做题,吸取这次的教训。第二个地方就是写话,因为学生水*参差不齐,每个班都有不同程度的丢分,而且整个年级大的失分都在写话上。

  对今后工作的反思:

  1.教师要进一步学*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落实三维目标。

  2.教学中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要让学生准确掌握字的音形义,。

  3.改变重背诵轻默写的定势,从*几年的调研情况看,学生不是不会背诵,而是不会写,往往在写上丢分。

  4.增加孩子的阅读量,在培养学生[此文转于初中化学资源网]的阅读能力及分析问题能力上下功夫。

  5.加强写话训练,要多为孩子创设写话机会,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

  6.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及读题、审题的能力。

  一、整体情况

  本份试卷共九大题,题量不大,难易程度适中,既考查孩子知识的掌握情况,也是对孩子做题是否细心的考验,全班考试60人,*均分98﹒8分,满分的同学有:

  范育森,冯梓越,贺钰琪,李欣妤,李盈昆,李子涵,刘孟宸,刘一森,马腾龙,苗若琳,宋紫晗,陶怡霖,

  武子墨,武亦娇,许庭茹,翟展义,张丁文,赵静茹,赵森钰,郑佳颖。尤其是贺钰琪,刘一森,陶怡霖几个孩子,用自己的勤奋与细心,取得了满分的成绩,特别让人高兴。

  二、做题粗心而导致失分

  本份试卷失分最多的是阅读题的第四小题,主要原因——粗心。

  阅读短文《可爱的花孩子》

  我很喜欢这篇短文,我要把自己喜欢的句子下面画上横线。(2分)

  全班有13个同学掉题,分别是葛珂宇,葛宇轩,侯锟,贾卓衡,李桓宸,李肇星,苗书齐,齐夏莹,任宇航,王浩文,王文豪,卫梦倩,张鑫源。

  在*时的考试中也经常遇到这类题,让在文中画线,或在短文中选择正确的读音、正确的字形,总有同学掉题,尽管考试前一再强调做题要认真,检查要细致,可是从本题的失分情况看,不少孩子还是不够认真,这道题完全没有固定答案,只要在文中任意画一句或几句都对,可是这些孩子因为不细心而失了两分,不能不让人遗憾。

  同样因为粗心,不认真读题出错的还有第七大题:

  “脑”“筋”这两个字中都有“月”字旁,我能在田字格中写一写这两个字。

  然后下面给出田字格让写,可是孟翔宇、李天佑、李奕琛分别把写成“肥胖”、“检查”、“灿烂”,而李肇星则是抄错了字而失分。

  我最喜欢看童话故事,本册书中,我学了安徒生的童话,我还看过童话故事有。

  本题中的第一个空不少孩子就没认真读题,要求写本册书中学过的,那一定是《丑小鸭》,可是冯梓超、杜明哲、翟政曜、卢俊霖几个孩子写《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这些安徒生的其他童话,为此丢分,实在让人惋惜。

  三、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而失分

  本分试卷失分题还有第一题,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一手端着盛满水的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

  这句话里面考查三个字的读音:“盛”“蘸”“泼”,而错误全集中在“蘸”字上,本题出错的同学有:杜明哲,冯梓超,葛珂宇,贾卓衡,琚含芯,李林炫,李英凯,卢俊霖,苗书齐,卫恒宇,赵满宾。

  从本题的失分情况看,学生的基础知识仍需加强,不仅要孩子多看书,而且要开口读,读准字音。

  四、写话题过于简单导致失分

  本份试卷上的写话题是:我最喜欢吃,要求把自己喜欢的一种水果的样子,颜色,味道写下来。

  卫恒宇:西瓜长的又大又甜,颜色是绿色的,味道又甜又好吃。

  李梓松:我最喜欢吃香蕉,香蕉长得弯弯的,像一个月亮。香蕉是黄色的,味道是甜的。

  类似这样回答问题似的答案还有张江浩,王紫煜,王丁冉,李桓宸,贾梦瑶,都有不同程度的扣分。

  分析这些孩子的失分原因,一是读不懂题,写话题不是问答题,把答案写清就行了;二也可能存在懒惰想,不想写太多或是不会写太多,所以今后的写话题要加强训练。

  尽管不少孩子因为不同的原因而导致失分,但是依然有一部分孩子有很大的进步,像刘一森,陶怡霖,宋紫晗考了满分,像李英凯,卫恒宇考了95分,都带给我很大的惊喜,而且其它班第六大题词语接龙出现的错误较多,而我们班只有刘哲源和琚含芯两个孩子出错,可见*时孩子们的词语积累还是很丰富的,让我很欣慰。

  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希望今后能和孩子们一起吸取教训,查漏补缺;和同事们一起交流,取长补短。在今后的测试中,尽量少出现或不出现不该出现的错误!

  一、看拼音写汉字,看谁写得既正确又端正

  本题重在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及在“田”字格中的书写情况,绝大部分学生得到了较理想的分数,失分主要在于“舐犊之爱”及“智慧”两词上。

  二、给下面的字加偏旁,再分别组词

  本题既考查了学生对字的偏旁部首的认识又考查了学生对字的组词的能力。总体来看,学生对这部分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错,得分率在95%以上,失分最多的是“监、家”这两个部首,可能是因为这个部首学生认识起来有些困难或不太好组词的原因。

  三、仿照例子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某种词的用法。总体来看,学生作答的还是不错的,只是个别出现了错误,如:第二组中让依照例子进行,(缓缓)地流着,个别同学在填写时没有按照例子进行,只是写了(艰苦)地劳动,(欢乐)地歌唱等,失去一部分分。

  四、照样子写词语

  本题和三题失分的原因一样,要求是照样子写词语,如第一组“一心一意”有的学生写成了“三心二意,可见学生的知识面狭窄,今后要多加训练。

  五、选词填空

  本题学生选词非常正确,几乎所有学生都得了满分,得分率在99%以上,失分主要在于有的学生粗心,在填空的时候把字写错,字从上面抄下来就写错了,还有的本来是两个字的一个词填空时只写了一个字。

  六、按要求填空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字的部首、读音、组词等的综合认识。绝大部分学生对“世”的认识还是清楚的,有一部分学生对于“世”字应查的部首不知道,还有的学生组词不正确,还有一部分同学太粗心,明明上面有“世”字,组词时出现错误的“世”字,还有的出现错误的“界”字。

  七、按课文内容填空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通过作答可以看出学生对第1小题的掌握还是不错的,能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正确地填写,只是有部分同学出现错字,如“碰一下”,写成了“膀一下”等。答案也出现了不应该出现的错误如本是“捉到幼鸟”答案给出了“提到幼鸟”,本应是“朋友”而答案给出了“鸟是人类的朋友”这样的错误。第2小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课文的概括总结能力,学生做的均不好。如总结孝敬父母、关心他人的课文时学生没能写出,学生写的五花八门,可见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不强,应加强训练。

  八、读一读,完成练*

  在本题中学生都能分清楚这段话共有几个自然段,也能给第四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第3小题要求学生根据短文总结一下小花猫的尾巴、眼睛、胡子等各自的样子,有的学生不善于总结,抓不住主要的词来说明问题,失去一部分分。第4小题根据短文内容找出描写小花猫颜色的词语,绝大多数学生对颜色的掌握还是相当不错的,都能找出“黄、黑、白”三种,本小题得分率较高。第5小题分别用不同的线划出小花猫晚上和白天爱做的事,本题的得分率也较高,学生很容易地就可以找到。

  九、写话

  要求学生根据第八题的短文写一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也可以编一个有关动物的童话。应该说这样的要求是非常宽广的,学生肯定有自己喜欢的某种小动物,但受词汇和其它方面的限制,学生在本题上没有得到高分,绝大部分学生在8—9分左右,极少部分能达到10分以上。可见我们学生的写作能力的一般,应加强*作的训练,特别是根据某种特写的场景写一段话或写一篇文章。

  本次期末考试遵循了新课标中提出的“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一理念。

  一、试卷特点:

  1、试卷内容从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涵盖了拼音、识字、词语、句子的积累、理解和运用,以及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考查。

  2、题目表述凸显童趣,试题表述充满人文关怀。如:每道题都以“我会××”、“我能××”表述,增强了试卷表述的亲和力,有利于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和恐惧心理。使他们感到试卷既有趣又亲切,缩短了试卷与学生的心理距离。

  3、由于本学期试卷题型与*常的试卷完全不同,以至孩子感觉有点陌生。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在本次考试中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试卷,书写也比较工整,试卷也比较整洁。在试卷中抽了42份,现将一些试题分析如下:

  第一题:我会拼,还会写。本题有10分,要求书写10个生字,完全正确的占28.57%,这样看来对于基础知识学生掌握还不是非常扎实。

  第二题:我会按不同的读音组词。这题总分是9分,写3组同音字,完全正确的有9人,错的比较多的是“呼吸”的“吸”字和“蜜蜂”的“蜂”字,有32个学生没有写正确,这两个字在这学期中是没有作为要求写的,所以只有一些优等生能正确完成。


小学六年级语文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菁华3篇)(扩展6)

——语文期末试卷质量分析报告通用十篇

  总体情景汇报:xx小学20x学年第二学期共有606人参加语文测试。一年级的合格率为94%,二年级的合格率为90%,三年级的合格率为94%,四年级的合格率为88%,五年级的合格率为92%,六年级的合格率为91.7%。

  试卷难易分析:各年级难易度适中,一年级“第七题的3:把‘我们微笑着欢迎在好像山峰’组成通顺的'话对晓塘的学生而言有难度。67名学生仅有9人正确。二年级的试卷题型活泼,覆盖面广,是合格性检测的优质卷。三年级试卷覆盖面也很广。在第四题的词语分类中,“疑问”一词让学生很为难。第十一题“阅读短文”的第一题“查字典,给下列字注音”不应当出此刻期末测试的卷子上,会带来一些麻烦。四年级的试卷难度稍大,除了第五题“这段文字主要在写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这些声音的特点是和”有必须难度外,课外阅读中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文中人物对月亮的感受也相当不容易完成。五年级的试卷是一到六年级相对较为浅*的试卷,但对《绿》的填空可能不应当做要求吧。六年级的试卷中,学生错误较多的题型恰好是优秀的题型,贴合新课程标准的题型。如“写含义”与“梁山好汉有几位”,是贴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发展语言本事的同时,发展思维本事”,“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等目标要求的。

  错误焦点剖析:

  1、读题本事较差,有的是漏看,有的是误看,可见*时训练不够加强。

  2、做题比较随意,态度不够严谨。检查的意识与本事更是薄弱。

  3、不够灵活。四年级的看拼音写词语中“勉强”的拼音是错误的,但监考教师未发觉,学生就随意做成了“满腔”。虽然是本校自测,改卷时教师给这两种答案都给了肯定。但从侧面也反映出情景。

  可喜现象呈现:

  1、基础较为扎实。虽然每一题都有学生出错,但整体的正确率是能够的。

  2、作文水*比较令人满意。基本能到达题目要求,并且有优秀文章出现。例如六年级的“我发现母爱象红烛”与“我发现蜗牛也有爱”等,无论是立意还是笔墨都呈现很高的水准。

  提高措施列举:

  1、从低段起就加强课外阅读,让学生接触更多的经典读物,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升语言的敏锐度。

  2、*时注重小练笔,让学生在每一次谴词造句时做到文从字顺,直至作文时能具体明确。

  3、教师有必须的应试本事,让学生既学得到又学得简便,留出更多的时间畅游书籍的海洋。

  一、试卷结构

  此试卷由四大部分组成:

  (一)基础部分(54分)、包括字、词句的训练和考查;

  (二)知识回顾(14分);

  (三)阅读天地(12分);

  (四)*作(20分)。

  二、试题分析:

  本次期末考试试卷命题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材为基本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展现题型的多元而多样。

  综观这份试卷,其内容涵盖了“听说读写、字词句篇”,题型多样,力求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一是紧扣文本又超越文本,广泛地涉及到文本的各个知识点;

  二是三维目标有效渗透,字词句段篇有机融合。

  2、突出语文的实践与开放。

  知识积累题的灵活运用,看拼音写词语题的基本功训练,课外阅读题的灵活丰富以及作文题的广泛选材,都拓展了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并注重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

  3、注重课外的积累和运用。

  积累在语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语文学*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语言文字的积累过程。有了丰富的积累,才能厚积薄发。本次试题紧扣文本,较好地处理了课内学*和课外阅读实践的有机整合,体现了大语文观。

  三、得失分情况:

  1、第一部分:

  第一题,看拼音词语。学生容易写错的是“联合”和“唯独”,也有一些学生读题不认真,写错了词语。第二题中的多音字“载”出错率较高。第六题中2、3小题错得较多。其余题目完成的质量较好。

  2、第二部分:

  学生对课本知识掌握得比较牢固。第2题出错主要表现在学生看题不够细心。有些学生对第4题的第二问题回答得不够清晰,没有从安全角度写出自己的看法。

  3、第三部分:

  给文中第一自然段加标点符号和照样子写词语,学生做得很好;第3小题失分也较少;大约五分之一的学生在4、5题上失分,主要的问题是没读懂文章内容。

  4、第四部分:

  大部分学生能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合理想象,内容充实。个别学生书写潦草,语句不通顺,标点符号的使用不规范,也存在*作中心不够明确的情况。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基础知识方面:对学生实行课课清,让学生掌握课本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2.要更加重视学生书写*惯的培养,要求学生书写端正、规范、卷面整洁。

  3.重视学生学**惯的培养,教育学生仔细审题,认真答卷,细心检查。

  4.注重语言积累的灵活性以及课外阅读的*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一、参考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

  全班参加考试的学生为23人。*均分74.32,及格人数为20人,及格率为87.0%。优秀人数为10人,优秀率43.5%。

  二、对试卷的分析

  本次检测的内容依托于冀教版第八册教材一到八单元内容。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对本学段的目标要求,本次试卷共设计了三大板块,分别是:第一部分,基础训练。基本上是七个题型。有看拼音写词语;给加点的字选正确的读音;形*字组词;选词填空;补充成语并选择合适的填入句子中;根据提示,把内容写具体;主动积累。第二部分是快乐阅读,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第三部分,自由*作。题目从写人的作文以及想象作文中二选一。

  命题的形式多样,并体现了新颖性和灵活性。能够照顾大多数学生,题目容量适中,难度不大,无怪题偏题。它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大多数题型都是课文中或*时训练中所接触过的,为学生应知应会的,如:看拼音写词语、把诗句补充完整、选词填空、把诗句补充完整等。

  第一部分前六道题是检测学生对本册课本中汉语拼音的拼读能力和字词的掌握运用情况,第七题检测学生对课文诗词的背诵与理解以及综合学*能力的考察。第二部分是快乐阅读,这主要是考查学生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及课外阅读的积累。第三部分,自由*作主要是考查学生通过具体事例描写人物特点以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三、失分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1、选词填空失分较多。主要表现在理论知识掌握住了,但实际应用不会运用。例如学生都知道“纸老虎”其实指的是表面上强壮其实内心空虚的人,但一换成“困难”就不知道其实也是“纸老虎”而不少学生选填了“活雷锋”,证明他们并不理解“活雷锋”的含义。虽然课本中没有涉及到,但也是常识性问题。由此可以看出学生们的知识面狭窄。虽然书本中的知识掌握了,但还是差距很大。说明语文的知识是很宽泛的。学*应该是无止境的。

  2、根据提示,把句子写具体,写生动丢分严重。这样的题型其实是学生根据*时教师讲解课文内容时的概括。学生在*时对课文内容理解不够深刻,所以回答起来比较吃力。

  3、作文的主要问题是内容写得不具体,事例选择不生动,对人物的特点体现的不突出。

  四、存在的问题

  1、学生语文基础知识不扎实。

  2、教学方法不够灵活。

  3、学生*时书写不过关,不重视积累优美词句,不注意观察,*作要求不明确,没仔细读题目的要求,作文无话可说,主要是教师*时要求不严格,指导不到位。语言表达不清晰,语句不够通顺,有明显的语病。

  4、阅读不认真,盲目乱作不认真的思考,阅读形式单一,只注重课内训练,课外阅读由于训练较少,达不到本年级段阅读的基本要求:

  5、教师对课改理念渗透不够。对教科版理解、钻研不够。

  五、努力方向及措施

  1、加强写字教学,严格要求,扎实训练坚持不懈,要让学生把字写正确、工整和规范。

  2、继续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为了学生的今后发展,必须夯实基础 。

  3、重视语言积累,重视过程评价。强调*时对“优美词句”“成语”“名言警句”“优秀诗文”等汉语言精华的积累,并激励学生在广泛的课外阅读中积累。

  4、作文教学是今后长期努力抓的工作。*时加大写作能力及写作兴趣的培养。教会他们观察事物,创设写作氛围,提供写作素材。针对个别学生表达方式单一,相似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表达,写出真情实感。*时还要多练*审题。作文书写要规范、整齐。

  本试卷命题本着努力体现新课标中新理念的原则,除考查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外,还增加了一些开放性、实践性的考查,注重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难易适当,题型丰富,覆盖知识面广,对以后的学*有引领和促进作用。

  一、学生情况

  我班共有5人参加考试,一位学生因身体原因缺考,*均分67、5分,及格人数5人,及格率83%,85—99分2人,60—84分1人,优秀率50%。

  二、主要问题分析

  1、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

  表现在:个别学生还不能牢牢掌握本学期学*的生字,对练*中要求熟记和背诵的内容,还不能完全掌握,课文中要求背诵的内容,出现了会背但写错字的现象。

  2、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强

  本次检测中,所要填写的内容都是书本上要求掌握的,都是要求背诵的。但是学生实际做题并不太理想,主要原因是学生不能灵活运用知识。这给我们教学提了个醒:*日的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和学*方法的指导,练*的形式力求多样化,让学生接触各种类型题,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知识的能力。

  3、个别学生阅读能力不高

  在语文试卷中,对于课外阅读这部分,个别学生完成的情况不尽人意。课内知识相对较好,而课外知识及应用能力则不容乐观,学生明显表现出课外阅读量少,识字量少,阅读能力较弱。这在阅读短文中表现的最为突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⑴学生日常读书量还是少,一般的短文就无法读懂;

  ⑵识字量少,导致错别字较多。

  ⑶学生缺乏对文本的整体把握与概括能力,缺乏分析与理解的能力。

  对文章内容需要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阅读后,在理解和感悟基础上,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很多学生无话可说,这说明学生基本的阅读能力还不具备。

  4、答题*惯有待于加强。

  审题是正确答题的基础,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惯是十分必要的。这次检测中就有部分同学存在审题不认真的现象,如不细心读题的要求,看到问题大致差不多,就答题,写出来的词语不符合题意。其次,在答题过程中,同学们的随意性比较大,尤其表现在阅读分析中,很多同学只是粗略地读过短文之后就盲目地答题,往往是雾里看花,不得要领。同时,答题的完整性和规范性有待于加强。

  三、改进措施

  (一)教师:

  1、严格执行语文新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正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精心组织教学活动。特别是在过程与方法上要指导学生,使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惯。

  2、从本次考试可以看出,识字和积累得分率较高,学生掌握较好,因此在今后教学中必须继续重视这方面教学。

  3、注重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审题时,不能掰碎了喂给学生,要鼓励学生自己动脑思考,提高审题的能力。

  4、注重作文教学,*时让学生多练笔,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为写作提供素材。适当教给学生写作技巧,以提高作文水*。

  5、充分发挥学生学*的积极性,培养创新精神。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更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积极性。在课堂上,充分让其独立思考,不要一味灌输知识,要在学生掌握方法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点燃其创新思维的火花。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营造一种宽松的民主氛围,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争辩,善于思考的创新能力。这样学生就不至于考试过程中,对于开放性的题目感到十分茫然,或只求答案。

  6、*时把一些类型的题目训练贯穿在课堂中,不到期末临时抱佛脚。

  7、要树立大语文观,拓展思维。要树立大语文观,立足于课内,延伸于课外,注重课外知识点的渗入,融会贯通。首先教师要多读书,其次要求教师能多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让学生学会读各种文章。不仅自己能读懂,而且有所感悟,有所积淀。这样,学生*时就有了充实的阅读素材,增加了对语言的悟性,提升了语文综合素养。

  (二)学生:

  1、加强学生学**惯的养成。从卷面的情况看,学生在写字方面对汉字的基本笔画,间架结构的书写欠规范,学生在卷面上出现的错别字较多。教师*时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端正学生的学*态度,从字迹、审题,认真程度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2、培养学生的认真阅读态度,*时提高要求,端正态度,作业的质量等方面进一步加强;还要培养学生做完题认真检查的*惯。

  3、对个别学困生要加强辅导,特别是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倡学得少一点、学得浅一点、让他学得好点。学得少一点、学得浅一点,不是降低标准,而是为了学得好点,收到实际的效果。只有学得少一点、学得浅一点,才有可能学得好一点。因为每次试卷上多数是不难的和不太难的题。保证这些题不丢分,学困生成绩就上去了,积极性也提高了。

  4、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应立足于课堂。针对阅读部分失分严重这一现象,我认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立足课堂,立足课本。教学中,重视阅读方法的培养和良好阅读*惯的养成。要培养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

  一是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能力。

  二是体会重视词句含义的能力。

  三是自己提问题自己回答问题的能力。

  同时,还要将阅读延伸至课外,鼓励学生在课外多阅读一些有益的书籍,丰富积累,提高自身的阅读水*。

  5、作文教学改进作文方法的指导,注意学生思维的训练,减少作文的错别字,注意提高学生的阅读积累。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语文学*特点,字词教学应以积累为主,引导学生在*时的学*中多积累一些优美词句,养成自觉积累的*惯。要充分利用*作教材,让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重点进行片段练*。在批改、讲评学生的*作时,要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充分保护学生表达与交流的积极性,尽力让学生获得成功感,从而不断增强学生*作的自信心。

  总之,“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希望我们的学生学有所获。

  不会分析的人他不会寻找教训,不会从失败中寻找教训的人,他们不会成功。所以,这次考试结束后,我针对学生的考试情况做如下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本次的试题题型结构合理,试卷内容能紧扣教材出题,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能及时对学生进行阶段性的知识考查,题量适宜,难度适中,覆盖面广,没有怪题,适合考查全体学生。

  二、答卷分析

  从本班学生的答卷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的基础题做得相对好些,如看拼音写词语、按课文内容填空、选词填空等题型,都答得较好,基础知识还算掌握的不错;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按要求改写句子及课外阅读等题型,是致使许多学生失分最多的原因。在按要求改写句子的题型中,有些学生不太理解把陈述句改写成拟人句的方法,还有的学生是看漏题,没有做在原句上修改病句这道题,这些都是失分最多的题型;基础稍差的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题型难以理解,失分较多。班中两极分化的.现象极为严重。

  三、试后反思

  通过这次测试,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抓好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还要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学语文不单纯是课本的知识,还是对课外阅读的延伸。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只有在不断大量的阅读中,学生的语言积累才会提升,理解能力才会提高,才能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努力方向

  1、继续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在后期的期末复*工作中,要制定好科学的学*和复*计划,对所学知识及时进行复*巩固,及时梳理归类,并通过多种形式加强练*,积极为学生创设运用知识的情景,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2、继续重视学生语言的积累运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惯,同时指导学生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积累写作素材,从而提高*作水*。

  3、继续抓好培优及辅差辅导工作,双管齐下,努力去提高本班学生的学*成绩。

  一、参考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

  全班参加考试的学生为23人。*均分74.32,及格人数为20人,及格率为87.0%。优秀人数为10人,优秀率43.5%。

  二、对试卷的分析

  本次检测的内容依托于冀教版第八册教材一到八单元内容。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对本学段的目标要求,本次试卷共设计了三大板块,分别是:第一部分,基础训练。基本上是七个题型。有看拼音写词语;给加点的字选正确的读音;形*字组词;选词填空;补充成语并选择合适的填入句子中;根据提示,把内容写具体;主动积累。第二部分是快乐阅读,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第三部分,自由*作。题目从写人的作文以及想象作文中二选一。

  命题的形式多样,并体现了新颖性和灵活性。能够照顾大多数学生,题目容量适中,难度不大,无怪题偏题。它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大多数题型都是课文中或*时训练中所接触过的,为学生应知应会的,如:看拼音写词语、把诗句补充完整、选词填空、把诗句补充完整等。

  第一部分前六道题是检测学生对本册课本中汉语拼音的拼读能力和字词的掌握运用情况,第七题检测学生对课文诗词的背诵与理解以及综合学*能力的考察。第二部分是快乐阅读,这主要是考查学生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及课外阅读的积累。第三部分,自由*作主要是考查学生通过具体事例描写人物特点以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三、失分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1、选词填空失分较多。主要表现在理论知识掌握住了,但实际应用不会运用。例如学生都知道“纸老虎”其实指的是表面上强壮其实内心空虚的人,但一换成“困难”就不知道其实也是“纸老虎”而不少学生选填了“活雷锋”,证明他们并不理解“活雷锋”的含义。虽然课本中没有涉及到,但也是常识性问题。由此可以看出学生们的知识面狭窄。虽然书本中的知识掌握了,但还是差距很大。说明语文的知识是很宽泛的。学*应该是无止境的。

  2、根据提示,把句子写具体,写生动丢分严重。这样的题型其实是学生根据*时教师讲解课文内容时的概括。学生在*时对课文内容理解不够深刻,所以回答起来比较吃力。

  3、作文的主要问题是内容写得不具体,事例选择不生动,对人物的特点体现的不突出。

  四、存在的问题

  1、学生语文基础知识不扎实。

  2、教学方法不够灵活。

  3、学生*时书写不过关,不重视积累优美词句,不注意观察,*作要求不明确,没仔细读题目的要求,作文无话可说,主要是教师*时要求不严格,指导不到位。语言表达不清晰,语句不够通顺,有明显的语病。

  4、阅读不认真,盲目乱作不认真的思考,阅读形式单一,只注重课内训练,课外阅读由于训练较少,达不到本年级段阅读的基本要求:

  5、教师对课改理念渗透不够。对教科版理解、钻研不够。

  五、努力方向及措施

  1、加强写字教学,严格要求,扎实训练坚持不懈,要让学生把字写正确、工整和规范。

  2、继续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为了学生的今后发展,必须夯实基础 。

  3、重视语言积累,重视过程评价。强调*时对“优美词句”“成语”“名言警句”“优秀诗文”等汉语言精华的积累,并激励学生在广泛的课外阅读中积累。

  4、作文教学是今后长期努力抓的工作。*时加大写作能力及写作兴趣的培养。教会他们观察事物,创设写作氛围,提供写作素材。针对个别学生表达方式单一,相似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表达,写出真情实感。*时还要多练*审题。作文书写要规范、整齐。

  不会分析的人他不会寻找教训,不会从失败中寻找教训的人,他们不会成功。所以,这次考试结束后,我针对学生的考试情况做如下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本次的试题题型结构合理,试卷内容能紧扣教材出题,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能及时对学生进行阶段性的知识考查,题量适宜,难度适中,覆盖面广,没有怪题,适合考查全体学生。

  二、答卷分析

  从本班学生的答卷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的基础题做得相对好些,如看拼音写词语、按课文内容填空、选词填空等题型,都答得较好,基础知识还算掌握的不错;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按要求改写句子及课外阅读等题型,是致使许多学生失分最多的原因。在按要求改写句子的题型中,有些学生不太理解把陈述句改写成拟人句的方法,还有的学生是看漏题,没有做在原句上修改病句这道题,这些都是失分最多的题型;基础稍差的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题型难以理解,失分较多。班中两极分化的现象极为严重。

  三、试后反思

  通过这次测试,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抓好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还要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学语文不单纯是课本的知识,还是对课外阅读的延伸。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只有在不断大量的阅读中,学生的语言积累才会提升,理解能力才会提高,才能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努力方向

  1、继续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在后期的期末复*工作中,要制定好科学的学*和复*计划,对所学知识及时进行复*巩固,及时梳理归类,并通过多种形式加强练*,积极为学生创设运用知识的情景,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2、继续重视学生语言的积累运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惯,同时指导学生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积累写作素材,从而提高*作水*。

  3、继续抓好培优及辅差辅导工作,双管齐下,努力去提高本班学生的学*成绩。

  期末考试已经结束,手中拿着试卷及成绩表,既有看到一些孩子取得好成绩的欣慰,也有存在不足的失落。下面我针对我们二一班语文考试中的得与失,做一总结。

  一、全班成绩统计

  人数:全班39人,总分3594,*均分92。2,及格率100%、优秀率85%。

  二、考试试卷情况分析

  1、看拼音写词语部分:大部分学生书写正确,但还有小部分同学失分比较多,原因有不会读拼音,还有的是书写不规范而扣分。

  2、在比一比组词,写带有偏旁的字,这几个小题中,组词完成得较好,少数同学失分。

  3、按课文内容填空`:大部分学生对课文熟悉,但还有小部分同学课文背不熟练,错别字的出现,从而出现了失分。

  4、补充句子,大部分学生完成得较好,小部分同学说话、想象能力较差而失分。

  5、课外阅读:完成得不是很好,因为低年级学生阅读量不多,理解能力也不大好,有的学生漏做题目,对完成这样的题目有点困难。

  一、优势

  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的正确率比较高:字词部分孩子们都能熟练的`掌握,正确率较高。读读背背根据所学内容填空等题目学生掌握得不错,能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得分较高,说明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有关基础方面的拼音、字、词、课文内容还是抓的比较扎实的。

  二、不足

  错误率较高的题目:

  1、排列顺序题,这一题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本身就有很大的难度,共有6句话,要求排成一段通顺的话,很多同学失分。

  2、最后一个写话题,有的学生写得不具体,有的错别字比较多,但最突出的问题在不会审题,要求写150个字以上。而且需要加强检查*惯的训练培养,写完句子以后要读一读,看一看是否通顺。

  三、改进措施

  我打算在以下方面作出努力:

  1、知识学*偏重于积累,是能力培养的前提条件;能力培养是对知识的迁移和运用,也是知识学*的最终目的。遵循知识学*和能力培养相结合这一教学原则,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试卷答题情况就足以证明:知识与能力同样重要,抓双基是一项务实工程,只有务实,才能创新。在*时的语文教学中,一定要遵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既重视阅读和写作,又兼顾书写、背诵和积累,打实基础,提升能力,以求创新。

  2、这次考试结束后,很多老师和学生感觉试题类型和*时做的练*不太一样,而且*均分不高。分析原因,我认为最关键的问题不是试卷的题型跟*时的练*是否一样,而应该从我们自身找原因。这次试卷,开放性试题和拓展延伸的内容学生做得也不太好,而且一个知识点采用了跟以往所不同的呈现形式,学生就感觉无从下手了。因此,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培养学生诸方面能力便显得尤为重要。

  3、立足于课堂,培养阅读能力。阅读部分历来失分严重,本次考试也不例外,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立足于课堂,立足于课本,而不是仅仅依靠课外的大量阅读短文的练*。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阅读*惯和能力,更要提高学生的阅读水*。

  以上是本班语文期末考试情况分析,也许会有许多不当之处,但定会对我的教学有帮助,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好!

  一、试卷总体情况

  此次语文试卷主要从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和作文,等方面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了全面的检测。这份试卷凸现双基要求,强调积累运用,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着力引导教师在教学中打牢“双基”,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惯,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整套试题紧扣教材,注重学生实际,知识的灵活性适度,题量和难度适中,且知识的覆盖面较广,不失为一套优秀的综合检测试题。下面就学生的答题情况、考卷中发现的问题以及今后教学的改进等方面简要地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二、学生答题分析

  【基础知识】

  (一)看拼音,写词语

  从卷面来看,学生完成第一道题情况较好,这些词都是本学期要求必须掌握的。

  (二)选择正确的读音

  这道题中的“桂冠”“劲竹”等字的读音选择彰显学生的语文功底,而相当一部分同学选择错误,这也同时说明在某些容易混淆的多音字教学中,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好好掌握。

  (三)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其中一个造句。

  这道题丽的词语都是本学期常见的成语,学生理解和填写起来难度不大,造句的类型在期末复*卷中多次出现,学生并不陌生,故得分率较高,但有个问题值得注意,学生只为了得分,忽略了句子的质量问题,大多造的句子简短,水*不高。

  (四)把诗句名言补充完整,并选择相应的作家

  句子都是书上“日积月累”中出现的,难度不高,学生完成得比较满意。这也是很好地检测学生对于课内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句子加工厂。

  肯定句,比喻句,转述句,加关联词以及仿写,都是六年级常见的必须训练的句型,此次出现的句型训练比较全面,比较能真正检测出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这部分的分值相差较大,体现出学生*时训练的扎实程度。有些班级,特别是中心小学和霞光小学这两所学校的学生都完成得很好。

  (六)是非判断题

  这道题除了检测学生部分掌握的知识点外,还很好地检验学生的学**惯,检验学生的审题能力和是非养成细心的*惯。学生完成完成得不是很好。

  (七)语言实践

  写出三国的成语或歇后语,及设计一条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标语。这道题的出现,充分考查学生的课外知识面及语文综合能力。从卷面看,个别班级做得非常好,也有很多班级做得很差,可见教师*时训练不够到位。

  (八)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和作答

  这道题不但考查了个别课文的掌握情况,第3小题还概括了整个六年级上册的基本内容,从而更加体现这份考卷的整体性。

  (九)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学生做得比较好,都能很好地进行阅读和理解。

  从卷面上看第一小题比较简单,得分率较高,而第二题由于学生积累量有限,得分率就不那么尽人意了。

  句子:

  这一部分有两大题:名句天地和按要求写句子,既考查学生对文中的“读一读背一背”的掌握,又考查学生改写句子的能力。

  七、名句天地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