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五年级补充*题及答案 (菁华6篇)

首页 / 语文 / | 2022-10-03 00:00:00 *题,语文

语文五年级补充*题及答案1

  《搭石》

  一、读拼音,写词语。

  1.为了保持píng héng( ),他不得不伏下身子,降低自己的高度。

  2.班长发动大家xiézhù( )小明改掉lǎn duò( )的毛病。

  3.xùn qī( )刚过,大家赶紧投入的家园重建当中,所以,wǎn huí( )了不少损失。

  二、选词填空。

  间隔 隔开

  1.这座山把他们( )。

  2.石头按二尺左右的距离( )正合适。

  唯独 孤独

  3.大家都有,( )她没有,这样是不是显得不好?

  4.这位老人弯着腰慢慢走在路上,显得非常( )。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

  1.无论怎样着急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文整体梳理。

  这篇课文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乡亲们_____搭石,_____搭石,______搭石等情景,不仅体现出_________美,更体现出乡亲们的____________美。

  五、重点段落品析。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仿写词语。

  人影绰绰(ABC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方法。

  A引用

  B比喻

  3.选文描写的是___________的场景,描绘出一幅优美的图画。

  六、人们往往借助一件事物来表达情感,请你仿照本文的写法,借助一件事物来体现一种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1.*衡

  2.协助 懒惰

  3.汛期 挽回

  二、

  1.隔开

  2.间隔

  3.唯独

  4.孤独

  三、

  1.无论怎样生气,只要看到孩子有进步,他就会笑逐颜开。

  2.如果你不努力,就会被落下。

  3.落叶像蝴蝶在空中飞舞。

  四、

  摆 修 走 景色 人性

  五、

  1.天网恢恢 生机勃勃 文质彬彬

  2.A

  3.走搭石。

  六、

  示例:粉笔盒见证了老师的辛劳。刚开始的时候,一整盒粉笔整齐地排列在一起,一节课下来,有的粉笔就变成了粉笔头,几天下来,粉笔盒里就只剩下粉笔头,还有盒子上落下的一层粉笔灰。

语文五年级补充*题及答案2

  《太阳》

  一、读拼音,写词语。

  1.太阳表面的温度有六千shè shì dù( )。

  2.他们在这里种shū cài( ),种liáng shi( ),收成都很好。

  二、写出加粗词语的近义词。

  1.(太阳)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两千五百倍。( )

  2.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

  3.其中的水蒸气凝成了无数小水滴,漂浮在空中,变成云。( )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

  1.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用加粗的关联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用加粗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文整体梳理。

  这篇课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的说明方法,向我们介绍了太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告诉我们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五、重点段落品析。

  地面上的水被太阳晒着的时候,吸收了热,变成了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凝成了无数的小水滴,漂浮在空中,变成云。云层里的小水滴越聚(jǜ jù)越多,就变成雨或雪落下来。

  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多,那里的空气就比较热;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少,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空气有冷有热,才能流动,成为风。

  太阳光有杀菌的能力,我们可以利用它来预防和治疗(lē liáo)疾病。

  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不会有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1.划去括号里错误的读音。

  2.用横线画出能体现太阳重要作用的一句话。

  3.选文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来介绍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从而介绍太阳的重要性。

  六、太阳为地球、为人类散发着光和热,无私地奉献自己。看到这些,你受到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摄氏度 2.蔬菜粮食

  二、1.预计 2.亲密 3.飘荡

  三、1.这么远,箭射不到。

  2.虽然我们的距离远,但是我们的心离得很*。

  3.如果没有老师的教诲,我们不会获得这么多知识,也不会成为社会的栋梁。

  四、列数字 举例子 打比方 远 大 热

  五、1.jǜ lē

  2.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3.雨雪的形成 风的形成 杀菌能力

  六、示例:一想到太阳是那样无私,那样伟大,我就想到了和太阳一样无私伟大的人。他们无私地奉献自己,不求回报。他们让我感动,我要向他们学*。

语文五年级补充*题及答案3

  一、积累运用(28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3分)

  A、跳踉 liáng 自诩xǔ 警惕tì 赐给cì

  B、嗥叫háo 牛仔zǎi 滑稽jì 头衔xián

  C、赫然hè 够呛qiàng 陛下bì 撬去qiào

  D、膺惩yīng 弥漫mí 称职chèn 区寄ōu

  2、下列词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在方格内改正。(4分)

  横行无际 不屑一顾 昂首阔步 凶神恶煞 按捺不住 奄奄一息 如怨如诉 万籁具寂 殚智竭力 无以复加 下流无耻 喜笑颜开 赅人听闻 随声附和 钦差大臣 不可救药

  3、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欠妥的一组是( )(3分)

  A、我对他起初并无信心,姑妄从之。

  姑妄从之:姑且按照他的办法来做。

  B、贼易之。

  易:容易。

  C、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不可救药: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D、把全世界的地下宝藏都指点给他。

  指点:指出来使人知道。

  4、对作家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最后一片叶子》作者欧亨利英国小说家。

  B、《渔夫的故事》选自《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民族故事集。

  C、《农夫和蛇》选自《伊索寓言》相传为希腊被释的奴隶伊索所作。

  D、《童区寄传》的作者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5、下面是对散曲《天净沙秋思》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晚景图。

  B、第二句用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衬,更显出环境的幽静。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无思乡之情。

  6、默写填空。(5分)

  ①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_______。

  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_______________。

  ③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岁岁重阳。

  ⑤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_____。

  7、我国古典名著中有许多足智多谋的人物形象,请写出其中一位及相关故事名称。(示例中所给人物不可再用)(3分)

  示例:

  书名:《三国演义》

  人物:诸葛亮

  故事:草船借箭

  书名:

  人物:

  故事:

  8、参加下列综合性学*活动。学校举办“推广普通话活动周”,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这项活动。(4分)

  (1)请你设计一条富有感染力的宣传语。

  (2)你认为在活动周中应开展哪些语文活动?请列举三项。

  (3)就学校如何推广普通话问题,请你向校长提出一条富有创意的建议。

  (4)一个时期以来,广播电视上方言节目频频出现。校报记者请你结合此现象谈谈对推广普通话的看法。

  二、 阅读理解(42分)

  (一)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9-12题。(14分)

  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贼易之,对饮酒,醉。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因取刃杀之。

  逃未及远,市者还,得童,大骇,将杀童。遽曰:“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彼不我恩也;郎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市者良久计曰:“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幸而杀彼,甚善!”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缚牢甚。夜半,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虽疮手勿惮;复取刃杀市者。因大号。一虚皆惊。童曰:“我区氏儿也,不当为僮。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愿以闻于官。”

  虚吏白州。州白大府。大府召视儿,幼愿耳。刺史颜证奇之,留为小吏,不肯。与衣裳,吏护还之乡。

  乡之行劫缚者,侧日莫敢过其门,皆曰:“是儿少秦武阳二岁,而讨杀二豪,岂可*耶?”

  9、解释加点的文言词语。(4分)

  ①布囊其口。

  囊:

  ②恐栗,为儿恒状。

  栗:

  ③郎诚见完与恩。

  诚:

  ④吏护还之乡。

  之: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4分)

  ①力上下,得绝。

  ②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

  11、文章是如何体现区寄胆识过人、智勇双全的?(3分)

  12、结尾一段对表现区寄有什么作用?(3分)

  (二)阅读下列课内现代文语段,完成13-17题。(15分)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人都到哪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读书!”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13、以上文字主要写了玩耍和________两种情景,其中都写到气氛,最能体现各自气氛特点的词语是_______和_______。(3分)

  14、下面四项中,最能表现先生“严而不厉”性格的是( )(3分)

  A、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便大叫起来:“人都到那里去了!”

  B、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

  C、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

  D、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15、有人对“低下去,静下去”这六个字,加了圆点,并且从不同角度加以批注,其中最合理的一句是( )(3分)

  A、不写成“静下去,低下去”而写成“低下去,静下去”,这样记叙合理,符合声音的变化实际。

  B、不写成“低了,静了”,而写成“低下去,静下去”,这样体察入微,呈现声音的变化动态。

  C、不写成“不明显,听不清”,而写成“低下去,静下去”,这样照顾周到,表明并非被先生的读书声压低、吞没。

  D、不写成“放小,变静”,而写成“低下去,静下去”,这样用词讲究,暗示并非被先生的读书声吸引而放小音量或停止读书。

  16、学生读的文字没加标点,而先生读的文字加了标点符号,这是因为( )(3分)

  A、学生读的文字是间接引用,而先生读的文字是直接引用。

  B、学生读得快,先生读得慢。

  C、学生是放开喉咙读,先生是大声朗读。

  D、学生没读懂,先生读得懂。

  17、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上文对先生进行了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

  B、字里行间,表现了对封建教育的不满。

  C、“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这句话表明少年鲁迅天资聪颖,对先生所读文章的妙处心领神会。

  D、段末“拗”字生动描写了先生读书无限陶醉的神态。

  (三)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13分)

  冬季到台北来看雨

  ①来时,便听说台北是个多雨的城市,尤其是冬季,雨下得更是非同凡响,为世界上许多城市所不能比。我不是专门到台北来看雨的,我从家乡来,我说家乡话,我唱家乡戏,我带着家乡情来看家乡人。为*的文化交流,我们一行20人,应台湾名伶刘海燕女士的盛情邀请,到台湾演出河南豫剧。

  ②演出可谓盛况空前。我们的观众有的是驱车200多公里赶来的,有的是被人用轮椅推进剧场的。有的一来使当起了“义工”,贴戏报、打水扫地、搬运道具,看到什么活儿都抢着干。“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一时间,乡音乡韵一片,其情深深,其意切切,场面十分感人。

  ③对台北的河南老乡来说,他们来看家乡戏,主要是来找家乡情的。一位叫贾文斌的老人,在头一天看戏时,紧紧地抓住我的手久久不放开,他颤巍巍地说:“我一听到这梆子敲、板胡响就想回家……”80岁的老人说着说着就像小孩一样哭了起来。一位麻老先生对我们说:“我吃过台湾的几十种水果,世界上*百种水果,哪一种也没有家乡的榆钱和柿子有味,几十年不尝了,想啊!”台北河南同乡会的乔律师说:“我是喝黄河水长大的,生是河南人,死是河南鬼……”他们跟我们谈这些的时候,那黯然的神情,那铿锵的声音,不正是深沉的思乡情愫的袒露吗?他们的生命源头在故乡,那里有生养他们的老祖宗,那里有他们的根哪!

  ④舞台上,一出《卖苗郎》、几句《寻儿记》就使台下看戏的老乡们大哭失声几回。是想起了至今仍未找到的家乡的父母?是想起了年轻时手拉手陌上采桑的结发妻子?还是想起了当年挥洒“十八相送”的情景?数十年天各一方,演出的剧情勾起了他们人生际遇中最深刻的记忆,他们怎能不悲伤、不痛哭呢?

  ⑤屋外的雨还在无休无止地下着,下雨的天气给人带来惆怅。雨如信使,传达着一种情思,创造着一种怆然悲凉的气氛。我们归来时,老乡们冒雨赶来送行。车开了,透过雨幕,我只看到了使劲挥动的手,却无法看清他们脸上流的是雨还是泪……我在心里向老乡呼唤:回家看看吧!春天,一串串肥嘟嘟的榆钱,晚辈们会采下让您尝鲜;秋后,房前屋后,坡上路边,柿子黄澄澄红丢丢的一片,晚辈们会摘下送您手边。再听几回地道的家乡戏吧,原汤原水原汁原味……

  ⑥雨,台北的雨,不停不歇,下着,下着……

  18、题目是“冬季到台北来看雨”,文中也多次写到雨,对此,看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台北冬季确实多雨。

  B、密密的雨丝和绵绵的乡情有相通之处。

  C、融情于景,把浓浓的乡情融人对雨的描写之中,形象地表现了文章的中心。

  D、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与《荔枝蜜》一课写法相同。

  19、第③段中“紧紧”、“抓”、“久久”和“颤巍巍”四个词语,表现了贾文斌老人怎样的感情?(3分)

  20、第⑤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与前文哪句话相呼应?找出来写在下面。(3分)

  21、文中“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肥嘟嘟”等语句,十分通俗、口语化,而且富有地方特色。从文中再找出一例,写在下面。(4分)

  三、写作(50分)

  22、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作文。

  (1)请以《我二十年后某一天的日记》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2)“人间自有真情在,爱心暖如三春晖”。在我们的生活里,有着父子之爱、母女亲情,也常见邻里间和睦相处,亲友间真诚相待,同学间友谊真挚,师生间情感依依……请截取你熟悉的一段生活,以“真情”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

  期末测试题答案

  一、积累运用

  1、B 2、忌 俱 嬉 骇 3、B 4、A 5、D

  6、①霜叶红于二月花 ②将军白发征夫泪 ③便引诗情到碧霄 ④人生易老天难老 ⑤不尽长江滚滚来

  7、如:《西游记》孙悟空 三打白骨精。

  8、(1)[答案示例]普通话是我们沟通的桥梁。

  (2)[答案示例]演讲、辩论会、朗诵会、故事会、对口词等。

  (3)[答案示例] 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现代化手段施以正面影响。②把普通话纳入综合素质评定的内容。

  (4)[答案示例]①推广普通话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地方文化和地方传统的问题。②推广普通话并不意味着要消灭方言,但也不宜任意扩大方言的影响。③普通话虽作为正式交流用语,但不必在任何地方都使用普通话,那样不现实。④推广普通话应考虑我国的实际,不能一刀切,不能操之过急。

  点拨:第(1)小题应明确活动的意义、宗旨、特点等,只要涉及其中一个方面即可。第(2)小题符合背景要求,具有语文活动的特点,能举出三项活动即可。第(3)小题只要能给学校提出符合要求的建议,且有一定的创意即可。第(4)小题只要能就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艰巨性、复杂性及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推广普通话的方法等问题中的任何一个问题谈出自己的见解,不违背国家语言文字法,言之有理即可。

  二、阅读理解

  (一) 9、①囊:口袋,这里作动词。 ②栗:通“栗”,发抖。

  ③诚:果真,表示假设。 ④之:往。

  10、①用力地上下磨动,绳子断了。

  ②做两个主人的奴仆,哪里比得上做一个主人的奴仆呢?

  11、文章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他的品质,如伪儿啼哭、以缚背刃、以利诱贼、疮手勿惮、哭叫报官等。

  12、结尾通过劫缚者不敢过其门的侧面描写,烘托区寄精神的震撼力量。

  (二)13、读书 静悄悄 人声鼎沸(或放开喉咙)

  14、B 15、A 16、D 17、C

  (三)18、D

  19、盼到亲人来临,内心十分激动、喜悦。

  20、哪一种也没有家乡的榆钱和柿子有味。

  21、黄澄澄红丢丢。

语文五年级补充*题及答案4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44分)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4分)

  扒手()埋怨()载重()蛋卷()

  扒开()埋藏()记载()卷子()

  二、将下面词语补充完整。(6分)

  莫()()妙()己救人()然有序粗制()造

  天地()()落()而()失魂落()司空见()

  围()救()一尘不()得意忘()()明()义

  三、在句子中的错别字下面划线并改正。(4分)

  1、马头上有一穗迎风飘动的缨络,尾巴未梢还打了一个结。()

  2、几分钟后,暴雨停竭,马群消失,那惊心动魄的大场面一下不见了。()

  3、如果不时刻警踢守卫,怎能把这些“入侵者”消除。()

  4、海鸥被海上泻漏的石油粘住,再也飞不起来了。()

  四、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4分)

  1、我像是一只狼狈的小狗,被宋妈抱上了洋车。()

  2、两只小鸟在枝头悄悄地说话。()

  3、年轻人啊,谁又能不犯错误?()

  4、牛羊像星星在身边闪光,牧草像绿云在脚下翻着波涛。()

  五、按要求写句子。(8分)

  1、红柳和胡杨被生活在塔里木盆地的人们当做燃料。(改成“把”字句)

  2、我醒来知道不早了。爸爸已经在吃早点。(用关联词把两个句子连接起来)

  3、如果不细细体会是很难领略到的。(换个说法,不改变句意)

  4、我们不能听任这种悲剧重演。(改为反问句)

  六、修改病句。(4分)

  1、作为地球的公民,我们不能损坏生态环境。

  2、祖国的*需要我们来保卫。

  七、根据原文填空。(14分)

  1、与此同时,这个消息向传开了,人们都十分吃惊,这真是有生以来的奇案。

  2、那浪潮越来越*,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千万辆*同时并动,发出的响声。

  3、,古城玉门关。,不破楼兰终不还。

  4、白浪茫茫与海连,*沙四无边。,遂令东海变。

  5、水光晴方好,。欲把西湖比西子,。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25分)

  (一)郑人买履(10分)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尺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给下面的字注音。(2分)

  履()遂()宁()置()

  2、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置:度:操:坐: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何不试之以足?

  (2)宁信度,无自信也。

  4、这则寓言讽刺了什么样的人?(2分)

  (二)地球的清洁师(15分)

  一天,地球的老人在一棵大榆树上挂了一块牌子,牌子上写着“地球清洁师报名处”几个字。不到半天功夫,就来了许多报名的。大家七嘴八舌,争着向地球老人作自我介绍。地球老人说:“别急,别急,大家一个一个的讲。”

  “我第一个报名的,我先讲!”海鸥说,“我是海面的清洁师,我能把海面上漂着的死鱼、人们从船上倒下来的剩饭、剩菜都吃掉,让海面变得干净起来。你们说,我是不是地球的清洁师?”

  地球老人点点头说:“是,你是地球的清洁师。”

  长着一身黑羽毛的乌鸦说话了:“别看我长得丑陋,我专吃地面上的脏虫子,像蝇蛆啦,地蚕啦,我把虫子吃掉,地面就会干净多了。我能算一名地球的清洁师吗?”

  地球老人微笑着说:“乌鸦也是地球的清洁师!”

  这时,身上黑亮黑亮的、胸前还有六条腿的屎壳郎也说话了:“你们可能一听到我的名字便会捂起鼻子。我整天跟牛马粪便打交道,用牛粪、马粪做点心,没有我的话,那草原会出现粪山,牧场也要变得肮脏不堪。你们说,我算不算地球的清洁师?”

  地球老人笑着说:“屎壳郎也算地球的清洁师!”

  大榆树晃了晃身子说:“说到地球的清洁师,可别忘了我。我会吸收空气中里的灰尘和有毒气体,使地球周围的空气总是干净、清新!”

  地球老人听了大家的话,哈哈地笑起来:“你们能为我做那么多清洁工作,我真要谢谢你们哪!”

  5、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3分)

  蝇蛆()肮()脏不堪()地蚕()

  6、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3分)

  丑陋()清新()清洁()

  7、找出文中的一个成语并解释。(2分)

  8、在文中划横线的地方填上合适的关联词。(2分)

  9、这篇短文意在说明什么?(3分)

语文五年级补充*题及答案5

  《猎人海力布》练*题

  一、读拼音,写词语。

  1.看到他把老人fú qǐ( )来,我羞愧极了,很hòu huǐ( )没能及时帮老人一把。

  2.他在**面前fā shì( ),一定要维护**的尊严,维护国家的尊严。

  3.妈妈告诉我,shuō huǎng( )可不是好孩子。

  二、按要求仿写词语。

  千真万确(带数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世世代代(AAB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

  1.只要嘴里含着那颗宝石,就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用加点的关联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咱们在这山下住了好几代啦,老老小小这么多人,搬家可不容易呀!(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这篇课文介绍了主人公__________,救________,得_________,劝________,最后变成_________的故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海力布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五、重点段落品析。

  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他想到这里,就镇定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你们看,鸟都飞走了。”接着,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商量避难,以及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僵硬的石头。

  1.根据要求写词语。

  迟延近义词( )

  镇定反义词( )

  2.选择并填空。

  选文采用了( )描写,可以看出海力布是个______________的人。

  A动作

  B语言、心理

  3.想象一下,海力布变成石头后,人们会怎么说?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用简单的语言介绍一个你所熟悉的民间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扶起 后悔 2.发誓 3.说谎

  二、千奇百怪 一清二白 前前后后 老老实实

  三、

  1.只要你用心,就能很好地完成任务。

  2.咱们在这山下住了好几代啦,老老小小这么多人,搬家怎么是容易的事呢?

  四、海力布 白蛇 宝石 乡亲们离开 石头 善良、舍己为人

  五、

  1.推迟 慌张

  2.B 善良 舍己为人

  3.示例:人们非常后悔,热泪盈眶,他们扑向石头,叫着海力布的名字,久久不肯离开。

  六、示例:我熟悉的民间故事是《牛郎织女》,织女为了幸福偷偷下界和牛郎结婚,他们生活得很幸福,可是王母娘娘知道后,把织女带回天庭,并关起来。牛郎带着孩子追了上来,王母娘娘就画了一条银河阻止他们相聚。最后,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喜鹊们会搭鹊桥让牛郎织女相会。

语文五年级补充*题及答案6

  《太阳》

  一、读拼音,写词语。

  1.太阳表面的温度有六千shè shì dù( )。

  2.他们在这里种shū cài( ),种liáng shi( ),收成都很好。

  二、写出加粗词语的近义词。

  1.(太阳)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两千五百倍。( )

  2.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

  3.其中的水蒸气凝成了无数小水滴,漂浮在空中,变成云。( )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

  1.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用加粗的关联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用加粗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文整体梳理。

  这篇课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的说明方法,向我们介绍了太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告诉我们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五、重点段落品析。

  地面上的水被太阳晒着的时候,吸收了热,变成了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凝成了无数的小水滴,漂浮在空中,变成云。云层里的小水滴越聚(jǜ jù)越多,就变成雨或雪落下来。

  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多,那里的空气就比较热;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少,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空气有冷有热,才能流动,成为风。

  太阳光有杀菌的能力,我们可以利用它来预防和治疗(lē liáo)疾病。

  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不会有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1.划去括号里错误的读音。

  2.用横线画出能体现太阳重要作用的一句话。

  3.选文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来介绍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从而介绍太阳的重要性。

  六、太阳为地球、为人类散发着光和热,无私地奉献自己。看到这些,你受到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摄氏度 2.蔬菜粮食

  二、1.预计 2.亲密 3.飘荡

  三、1.这么远,箭射不到。

  2.虽然我们的距离远,但是我们的心离得很*。

  3.如果没有老师的教诲,我们不会获得这么多知识,也不会成为社会的栋梁。

  四、列数字 举例子 打比方 远 大 热

  五、1.jǜ lē

  2.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3.雨雪的形成 风的形成 杀菌能力

  六、示例:一想到太阳是那样无私,那样伟大,我就想到了和太阳一样无私伟大的人。他们无私地奉献自己,不求回报。他们让我感动,我要向他们学*。


语文五年级补充*题及答案 (菁华6篇)扩展阅读


语文五年级补充*题及答案 (菁华6篇)(扩展1)

——语文五年级补充*题及答案汇总5篇

  语文五年级补充*题及答案 1

  一、看拼音写词语。

  qīnɡ xī chā zuǐ fēn biàn fǔ mō jiè shào xīn jiānɡ xiàn rù

  ()()()()()()()

  hún huánɡ yì tǐ

  ()

  二、下面哪一组没有错别字,在后面打“√”,在错字上面画“○”,并改在括号里。

  1、混黄一体高大挺秀茫茫戈壁()

  2、风砂雨雪界限清析飞快闪过()

  3、抚模孩子望着窗外一丝微笑()

  4、陷入沉思举着雨伞新疆戈壁()

  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天和地都呈黄色,好像一个整体。()

  2、为自己去争论达到消除误会的目的。()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

  1、《白杨》一文的作者是(),课文采用了()的写法,以白杨树来比喻()。全文按照()的思路,歌颂了()。

  2、铁路沿线的一棵棵树好像一把把撑开的()。

  3、爸爸的微笑(),脸色变得()。他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长出粗壮的枝干。()遇到风沙还是雨雪,()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那么()那么(),不(),也不()。”

  五、品味探究

  1、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1)爸爸“微笑”是因为。

  (2)课文再一次通过父亲神情的变化来。

  答案:1、(1)想到孩子们也扎根边疆,为事业后继有人而感到欣慰。

  (2)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希望提供的白杨课后题,能够帮助大家学好语文这门课程,为今后的学*打好基础!

  语文五年级补充*题及答案 2

  《搭石》

  一、读拼音,写词语。

  1.为了保持píng héng( ),他不得不伏下身子,降低自己的高度。

  2.班长发动大家xiézhù( )小明改掉lǎn duò( )的毛病。

  3.xùn qī( )刚过,大家赶紧投入的家园重建当中,所以,wǎn huí( )了不少损失。

  二、选词填空。

  间隔 隔开

  1.这座山把他们( )。

  2.石头按二尺左右的距离( )正合适。

  唯独 孤独

  3.大家都有,( )她没有,这样是不是显得不好?

  4.这位老人弯着腰慢慢走在路上,显得非常( )。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

  1.无论怎样着急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文整体梳理。

  这篇课文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乡亲们_____搭石,_____搭石,______搭石等情景,不仅体现出_________美,更体现出乡亲们的____________美。

  五、重点段落品析。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仿写词语。

  人影绰绰(ABC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方法。

  A引用

  B比喻

  3.选文描写的是___________的场景,描绘出一幅优美的图画。

  六、人们往往借助一件事物来表达情感,请你仿照本文的写法,借助一件事物来体现一种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1.*衡

  2.协助 懒惰

  3.汛期 挽回

  二、

  1.隔开

  2.间隔

  3.唯独

  4.孤独

  三、

  1.无论怎样生气,只要看到孩子有进步,他就会笑逐颜开。

  2.如果你不努力,就会被落下。

  3.落叶像蝴蝶在空中飞舞。

  四、

  摆 修 走 景色 人性

  五、

  1.天网恢恢 生机勃勃 文质彬彬

  2.A

  3.走搭石。

  六、

  示例:粉笔盒见证了老师的辛劳。刚开始的时候,一整盒粉笔整齐地排列在一起,一节课下来,有的粉笔就变成了粉笔头,几天下来,粉笔盒里就只剩下粉笔头,还有盒子上落下的一层粉笔灰。

  语文五年级补充*题及答案 3

  1、《郑人买履》选自《___________》,该书的作者______是______末期_____家,______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刻舟求剑》选自《___________》,该书主编者______是______末期秦的丞相。(8分)

  2、解释句中加点字:(14分)

  郑人有欲买履者( )先自度其足()

  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

  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楚人有涉江者()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

  是吾剑之所从坠()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3、解释句中加点的虚词:(8分)

  之至之市()至之市,而忘操之( )

  而置之其坐()反归取之()

  是吾剑之所从坠()

  而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4、找出通假字,并加以解释:(6分)

  ①置之其坐: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归取之: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翻译句子:(8分)

  ①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两则古代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6分)

  ①《郑人买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刻舟求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综合提升卷

  时间(45分钟)分值(50分)

  文言文比较阅读一:

  (一)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①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②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韩非子》

  [注释]①鬻(yù):卖;②陷:穿透

  (二)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不自信也。”《韩非子》

  1、解释加点的字:(10分)

  誉之曰()吾矛之利()

  物莫能陷也()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而置之其坐()而忘操之()

  宁信度()遂不得履()

  2、下列句子中的“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4分)………………()

  例句:反归取之。

  A、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B、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C、至之市D、而忘操之

  3、解释下列句中的“其”字:(4分)

  又誉其矛曰()其人弗能应也()

  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4、翻译句子:(4分)

  ①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及反,市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楚人”听了别人的质问为什么“弗能应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比较二:

  (一)自护其短

  北人①生而不识菱者,仕②于南方。*上啖菱③,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雪涛小说》

  [注释]①北人:北方人;②仕:做官;③菱:即“菱角”,水生植物,可食。

  (二)刻舟求剑

  楚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

  6、解释加点字:(9分)

  *上啖菱()()并壳入口()

  啖菱须去壳()欲以清热也()

  何地不有()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

  7、解释句中的“于”字:(4分)

  仕于南方()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8、选出句中加点的“其”字用法不同的一项:(4分)……………………()

  A、其人自护其短B、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C、遽契其舟D、其人自护其短

  9、翻译句子:(4分)

  ①北土亦有此物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我们可以从《自护其短》中获得什么启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新颖考题集萃卷

  时间(45分钟)分值(50分)

  (一)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①,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②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

  [注释]①株:砍掉树干剩下来的树根,即“树墩子”。

  ②耒:即“耒耜(sì)”,古代耕地用的农具。耜用来翻土,耒是耜的把。

  1、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8分)

  ①兔走触株古义:()今义:()

  ②因释其耒而守株古义:()今义:()

  ③而身为宋国笑古义:()今义:()

  ④身为宋国笑古义:()今义:()

  2、解释句中“而”字的意思:(6分)

  A、折颈而死()B、因释其耒而守株()C、而身为宋国笑()

  3、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千金买骨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①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②年,千里马至者三。

  [注释]①涓人:指在君主左右担任洒扫的人,也指亲*的侍臣。②期(jī):一周年

  4、选加点词的意思正确的一项:(8分)

  ①君遣之:A、打发B、派遣C、使D、送()

  ②反以报君:A、返回B、反而C、回家D、谋反()

  ③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A、何必B、安全C、怎么D、安足()

  ④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A、市场B、闹市C、买D、卖()

  5、辨析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思:(8分)

  A、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

  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B、马今至矣()

  千里马至者三()

  6、这位侍臣“五百金”买下死马的骨头,其目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马价十倍

  人有卖骏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②。”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马价十倍。

  [注释]①比:连续,接连②贾:同“价”。

  7、辨析各句中加点的“之”字的意思:(8分)

  A、人莫知之()

  B、臣有骏马欲卖之()

  C、愿子还而视之()

  D、臣请献一朝之贾()

  8、指出下列句中的人称代词并解释:(4分)

  A、臣有骏马欲卖之():__________________

  B、愿子还而视之():__________________

  9、文中“马价十倍”的原因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故事中的“伯乐效应”使你联想到了什么生活现象?你是怎样看待今天的这种社会现象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五年级补充*题及答案 4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44分)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4分)

  扒手()埋怨()载重()蛋卷()

  扒开()埋藏()记载()卷子()

  二、将下面词语补充完整。(6分)

  莫()()妙()己救人()然有序粗制()造

  天地()()落()而()失魂落()司空见()

  围()救()一尘不()得意忘()()明()义

  三、在句子中的错别字下面划线并改正。(4分)

  1、马头上有一穗迎风飘动的缨络,尾巴未梢还打了一个结。()

  2、几分钟后,暴雨停竭,马群消失,那惊心动魄的大场面一下不见了。()

  3、如果不时刻警踢守卫,怎能把这些“入侵者”消除。()

  4、海鸥被海上泻漏的石油粘住,再也飞不起来了。()

  四、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4分)

  1、我像是一只狼狈的小狗,被宋妈抱上了洋车。()

  2、两只小鸟在枝头悄悄地说话。()

  3、年轻人啊,谁又能不犯错误?()

  4、牛羊像星星在身边闪光,牧草像绿云在脚下翻着波涛。()

  五、按要求写句子。(8分)

  1、红柳和胡杨被生活在塔里木盆地的人们当做燃料。(改成“把”字句)

  2、我醒来知道不早了。爸爸已经在吃早点。(用关联词把两个句子连接起来)

  3、如果不细细体会是很难领略到的。(换个说法,不改变句意)

  4、我们不能听任这种悲剧重演。(改为反问句)

  六、修改病句。(4分)

  1、作为地球的公民,我们不能损坏生态环境。

  2、祖国的**需要我们来保卫。

  七、根据原文填空。(14分)

  1、与此同时,这个消息向传开了,人们都十分吃惊,这真是有生以来的奇案。

  2、那浪潮越来越*,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千万辆**同时并动,发出的响声。

  3、,古城玉门关。,不破楼兰终不还。

  4、白浪茫茫与海连,*沙四无边。,遂令东海变。

  5、水光晴方好,。欲把西湖比西子,。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25分)

  (一)郑人买履(10分)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尺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给下面的字注音。(2分)

  履()遂()宁()置()

  2、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置:度:操:坐: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何不试之以足?

  (2)宁信度,无自信也。

  4、这则寓言讽刺了什么样的人?(2分)

  (二)地球的清洁师(15分)

  一天,地球的老人在一棵大榆树上挂了一块牌子,牌子上写着“地球清洁师报名处”几个字。不到半天功夫,就来了许多报名的。大家七嘴八舌,争着向地球老人作自我介绍。地球老人说:“别急,别急,大家一个一个的讲。”

  “我第一个报名的,我先讲!”海鸥说,“我是海面的清洁师,我能把海面上漂着的死鱼、人们从船上倒下来的剩饭、剩菜都吃掉,让海面变得干净起来。你们说,我是不是地球的清洁师?”

  地球老人点点头说:“是,你是地球的清洁师。”

  长着一身黑羽毛的乌鸦说话了:“别看我长得丑陋,我专吃地面上的脏虫子,像蝇蛆啦,地蚕啦,我把虫子吃掉,地面就会干净多了。我能算一名地球的清洁师吗?”

  地球老人微笑着说:“乌鸦也是地球的清洁师!”

  这时,身上黑亮黑亮的、胸前还有六条腿的屎壳郎也说话了:“你们可能一听到我的名字便会捂起鼻子。我整天跟牛马粪便打交道,用牛粪、马粪做点心,没有我的话,那草原会出现粪山,牧场也要变得肮脏不堪。你们说,我算不算地球的清洁师?”

  地球老人笑着说:“屎壳郎也算地球的清洁师!”

  大榆树晃了晃身子说:“说到地球的清洁师,可别忘了我。我会吸收空气中里的灰尘和有毒气体,使地球周围的空气总是干净、清新!”

  地球老人听了大家的话,哈哈地笑起来:“你们能为我做那么多清洁工作,我真要谢谢你们哪!”

  5、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3分)

  蝇蛆()肮()脏不堪()地蚕()

  6、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3分)

  丑陋()清新()清洁()

  7、找出文中的一个成语并解释。(2分)

  8、在文中划横线的地方填上合适的关联词。(2分)

  9、这篇短文意在说明什么?(3分)

  语文五年级补充*题及答案 5

  鸽子

  鸽子,在天空飞着。人们把哨子拴在它的腿上,从天空里,便飞来悠杨的哨响。

  天是晴朗的,只有一两片白云。鸽子在空中盘旋。鸽子的翻腾,从哨子发声的波折中,也可以听出来。

  鸽子一群一群地飞着,在罗马的古堡上飞着,当但丁第一次和碧蒂相遇的时候,鸽子就在那儿飞着。

  鸽子在***前飞着,在北京城刚刚建造起来的时候,它们就在着。

  鸽子有凤头的,有黑翅的,有纯白的,还有带芝麻点的。但,翅膀都同样的矫健。

  鸽子的眼睛,透着爱的光。它会把食物用嘴吐出来喂养小鸽子。据说鸽子老了,它孵养的鸽子,也会来喂养它……

  鸽子的翅膀,没有海鸥那么长,也没有鹞子那么大,更没有鹰那么会在高空中滑翔……但它的翅膀却比它们都强……

  鸽子是最喜欢群居的,但也能单独飞行,在它完成最远的行程的时候,常常是在单独的情况下做的。

  在这个远程的飞行里,它几乎是没有东西吃,也没有水喝,就是不停地飞。不达目的地不停止。鸽子横渡海洋,白天和黑夜都不停地飞行。在海面上没有什么可吃的,海水也是不能喝的,半途也没有地方歇息,要是有岩石的地方,那已是到了海的那一边了……

  骆驼能征服沙漠,鸽子能征服天空……

  骆驼不会像马那样奔驰,鸽子也不像海燕那样遨游。但鸽子和骆驼相比,同样都有耐力。它们的耐力是坚强的,漫卷的黄沙和凶猛的台风在它们面前,都为之失色……

  它们的耐力,使它们总是能到达它们要去的地方,在沙漠里几乎找不到中途倒在沙里的骆驼,在海洋里,也看不到中途跌落的鸽子。

  骆驼和鸽子,同样没有剑拔弩张的样子,它们的眼睛都含着羞怯的光。它们的眼睛,从不被沙子迷住,也从不怕狂风的吹打……

  骆驼的峰就是一座拱桥,它沟通了东方和西方的文化,驼铃是最可靠的信使,最动人的信息……

  鸽子是最忠诚的,它能把军事机密准确无误地带到指挥员的手中……

  鸽哨又在我的头上响起来了,我听到它,并不感到它的声音不大,而是觉得整个天空都在它的声音里变小了……

  1.把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1)“鸽子有凤头的,有黑翅的,有纯白的,还有带芝麻点的。”这句话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A.列举法B.比喻C.排比

  (2)“鸽子的翅膀,没有海鸥那么长,也没有鹞子那么大,更没有鹰那么会在高空中滑翔……但它的翅膀却比它们都强……”这句话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B.排比C.对比D.拟人

  2.缩句练*。

  (1)天空飞来悠扬的哨响。

  (2)鸽子的眼睛透着爱的目光。

  3.从这篇文章,你了解到鸽子具有哪些特点?

  4.如果你就是天空中飞翔的鸽子,你想对人们说些什么?

  5.你一定见过美丽的鸽子,能根据你的观察把鸽子画下来吗?

  参考答案:

  1.(1)C(2)C

  2.(略)

  3.鸽子是最喜欢群居的,但也能单独飞行,在它完成最远的行程的时候,常常是在单独的情况下做的。

  鸽子是最忠诚的,它能把军事机密准确无误地带到指挥员的手中

  4.(略)

  5.(略)


语文五年级补充*题及答案 (菁华6篇)(扩展2)

——六年级下册语文补充*题及答案通用五篇

  六年级下册语文补充*题及答案 1

  桃花心木

  【字词荟萃】

  1、读拼音写汉字。

  chā yānɡ kū wěi duàn liàn

  ( ) ( ) ( )

  yōu yǎ lún fān bó bó shēnɡ jī

  ( ) ( ) ( )

  2、形*字组词。

  秧( ) 锻( ) 番( ) 勃( )

  殃( ) 缎( ) 翻( ) 脖( )

  3、近义词填空。

  偶尔( ) 依赖( ) 特别( ) 模仿( )

  优雅( )

  【句段集锦】

  摘抄课文中对你有启发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链接】

  读句子,回答问题。

  (1)奇怪的是,他来得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这句话写种树人的奇怪做法,有两点奇怪: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句子中“不确定”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话:

  学*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字词荟萃】

  1、插秧 枯萎 锻炼

  优雅 轮番 勃勃生机

  2、秧(秧苗) 锻(锻炼) 番(轮番) 勃(勃发)

  殃(遭殃) 缎(绸缎) 翻(翻身) 脖(脖子)

  3、偶尔(偶然) 依赖(依靠) 特别(特殊) 模仿(仿照)

  优雅(优美)

  【句段集锦】

  略。

  【课文链接】

  (1)一是来的时间不确定,隔三差五,或十几天来一次;二是浇水的'量也不确定,时多时少。

  (2)“不确定”的意思是指生活中不可预料的一些坎坷、曲折、磨难。句子的意思是,只有经得起生活中风风雨雨的考验,才能成为坚强、有作为的人。

  【课外延伸】

  1、阅读:

  (1)闪闪发光 彬彬有礼 喋喋不休 他正在津津有味地吃饭。

  (2)镇定(沉着) 察看(观察)

  (3)略。

  2、写话:(略)

  六年级下册语文补充*题及答案 2

  一、写出下列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弈:

  通国:

  善:

  诲:

  援:

  俱:

  弗若:

  然:

  二、写出之在句子中的意思。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2、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3、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三、理解课文,回答问题。

  为什么两个人同时学下棋,后一个人却不如前一个人?

  四、仔细阅读课文后填空。

  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个(),一个(),告诉我们()。

  五、结合注释读古文,用自己的话写下来。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也。

  1、我所欲也:是我所想要的。

  2、熊掌:熊的脚掌,是珍贵的食品。

  3、亦:也。

  4、二者:指鱼和熊掌。

  5、兼:同时都得到。

  6、舍:舍弃。

  7、取:选择。

  8、生:生命。

  9、义:正义。

  答案:

  一、弈:下棋;通国:全国;善:善于,擅长;诲:教导;援:引,拉;俱:一起;弗若:不如;然:这样。

  二、1、的

  2、弈秋的教导;鸿鹄

  3、他,指前一个人

  三、因为后一个人不如前一个人专心。

  四、专心致志心不在焉学*必须专心致志的`道理

  五、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不能同时都得到时,我选择熊掌而舍弃鱼。生命是我所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想要的,生命和正义不能同时都得到时,我选择正义而舍弃生命。

  六年级下册语文补充*题及答案 3

  《北京的春节》

  一、给下列加黑的字注音。

  翡翠( )

  初( )

  骡马( )

  蜜( )

  正月( )

  娴熟( )

  榛子( )

  掺和( )

  二、根据拼音写词语。

  1.jiǎo( )子蘸着cù( )很好吃。

  2.我家有一个亲qi( )是fàn( )羊毛的。

  3.现在城里是不允许rán( )放爆竹的。

  4.元dàn( )一zhǎ( )眼就过完了,又要开始上补*班了。

  三、选字组词。

  摊 滩 难

  ( )开

  沙( )

  困( )

  半 拌 伴

  凉( )

  陪( )

  ( )天

  消 霄 宵

  元( )

  ( )息

  云( )

  四、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小林不约而同地反对我的意见。

  B.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

  C.节日的大街上张灯结彩,人声鼎沸。

  D.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吃团圆饭。

  五、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言行不一致的人,是一种极不好的*惯。

  B.一个连教育都得不到尊重的民族是很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C.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不睡觉,都要守岁。

  D.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和心情了。

  六、句子感悟场。

  1.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1)“农业展览会”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1)这句话在文中起_________的作用。

  (2)这句话写出了作者_________的心情。

  3.这些比赛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原名________,著有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等,1944年开始,创作金百万字的长篇巨著《________》。

  2.本文是以为线索进行叙述的,详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日子。

  八、课内阅读。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1.“到处是酒肉的香味”“各色的年画”“鞭炮声日夜不绝”从、、三个方面写出了除夕的热闹氛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的哪些活动体现了除夕的热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万不得已”“必定”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是怎么理解“守岁”一词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还知道哪些春节的*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春联知识考考你。

  刘欢在贴春联时,不小心把下面的三副对联弄乱了,你能把它们正确配对并分出上下联吗?

  ①迎新春年年如意

  ②日暖神州万木荣

  ③欢欣鼓舞度佳节

  ④接洪福步步登高

  ⑤张灯结彩迎新春

  ⑥春回大地千峰秀

  1.上联:__________下联:__________

  2.上联:__________下联:__________

  3.上联:__________下联:__________

  答案:

  一、

  fěi xún luó jiàn zhēng xián zhēn chān

  二、

  1.饺 醋

  2.戚 贩

  3.燃

  4.旦 眨

  三、

  摊 滩 难 拌 伴 半 宵 消 霄

  四、A

  五、B

  六、

  1.

  (1)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多得好像是聚在一起开展览会

  (2)比喻 老北京春节熬腊八粥这一民俗的特点

  2.(1)承上启下

  (2)依依不舍

  3.这句话反映了中华民族淳朴善良,崇尚劳动,热爱生活的优秀品质。

  七、

  1.老舍 舒庆春 骆驼祥子 猫城记 四世同堂

  2.时间 腊八 除夕 正月初一 元宵节

  八、

  1.香味 色彩 声音

  2.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吃团圆饭、放鞭炮、守岁。

  3.说明了人们很重视除夕夜“吃团圆饭”,因为这里包含着浓浓亲情,浸润着传统美德。

  4.“守岁”有两重意思:岁数大的人在除夕夜守岁有珍惜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则是为了给父母延寿。

  5.示例:祭灶、扫尘、贴春联、拜年。

  九、

  1.① ④

  2.② ⑥

  3.⑤ ③

  六年级下册语文补充*题及答案 4

  《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一、看拼音,写词语。

  làng fèi( ) píng mù( ) quán shén guàn zhù( ) bǐ yí( )

  二、把词语补充完整。

  ( )( )有味 不屑( )( ) 争论( )( ) ( )( )大笑

  三、按要求写句子。

  1.他们翻着已经发黄,皱皱巴巴的书页。(缩句)

  2.她总是不得不用计算器来做作业和试卷。(变成肯定句)

  四、课外阅读。

  我的老师

  我最喜欢教我英语的王老师,因为她最能理解我们的心情。

  记得五年级时有个转学来的陈晖同学,他对学英语毫无兴趣,很怕上英语课,连26个英语字母都认不出。王老师很理解他的心情和学英语的难处,就着重辅导陈晖,并用一些形象的图片、例子来增强陈晖对单词和语法的记忆。每当陈晖掌握一种语法或一个单词,甚至一个字母,王老师就会当众表扬他。陈晖学英语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

  王老师不但理解我们,还善于引导我们。那是在一节自*课上,她拿着试卷给我们评讲。正讲得起劲的时候,忽然,从操场上传来“嗡嗡嗡”的马达声。怎么回事?同学们都忍不住伸长了脖子向外观看。原来,是自然课老师在做飞机模型试航。同学们都希望去阳台上看一看。顿时,教室里轻轻骚动起来。

  王老师见我们不再认真听讲了,她先是一愣,露出疑惑的神情。当王老师转头看到自然老师在做飞机模型试航,回头又看到我们那充满期待的眼神时,才恍然大悟。她果断地一挥手,说:“到外面去看看吧!”同学们都高兴地欢呼起来。

  回到教室,同学们一时还安静不下来。王老师就微笑着说:“你们很喜欢飞机吧!可要知道现在国外航天事业比我国强得多,这就要求我们学*更多的`知识,而外语是学*研究国外先进技术的必要工具。”这时,教室里显得格外安静,大家又继续认真地听王老师评讲试卷了。

  这样的老师怎能不叫人喜欢呢?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迷惑——( )

  宁静——( )

  2、用“‖”把文章分成三段,并概括段意。

  3、你能给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换一种说法吗?

  4、“我”喜欢的王老师是一个__________的好老师。

  答案

  一、浪费 屏幕 全神贯注 鄙夷

  二、津津 一顾 不休 尖声

  三、1、他们翻着书页。

  2、她总是用计算器来做作业和试卷。

  四、1、疑惑 安静

  2、第一、二自然段:王老师十分理解“我们”。

  第三至五自然段:王老师还善于引导“我们”。

  第六自然段:“我们”都很喜欢王老师。

  3、这样的老师当然叫人喜欢了。

  4、了解学生心理、善于正确引导学生。

  六年级下册语文补充*题及答案 5

  《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一、看拼音,写词语。

  làng fèi( ) píng mù( ) quán shén guàn zhù( ) bǐ yí( )

  二、把词语补充完整。

  ( )( )有味 不屑( )( ) 争论( )( ) ( )( )大笑

  三、按要求写句子。

  1.他们翻着已经发黄,皱皱巴巴的书页。(缩句)

  2.她总是不得不用计算器来做作业和试卷。(变成肯定句)

  四、课外阅读。

  我的老师

  我最喜欢教我英语的王老师,因为她最能理解我们的心情。

  记得五年级时有个转学来的陈晖同学,他对学英语毫无兴趣,很怕上英语课,连26个英语字母都认不出。王老师很理解他的心情和学英语的难处,就着重辅导陈晖,并用一些形象的图片、例子来增强陈晖对单词和语法的记忆。每当陈晖掌握一种语法或一个单词,甚至一个字母,王老师就会当众表扬他。陈晖学英语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

  王老师不但理解我们,还善于引导我们。那是在一节自*课上,她拿着试卷给我们评讲。正讲得起劲的时候,忽然,从操场上传来“嗡嗡嗡”的马达声。怎么回事?同学们都忍不住伸长了脖子向外观看。原来,是自然课老师在做飞机模型试航。同学们都希望去阳台上看一看。顿时,教室里轻轻骚动起来。

  王老师见我们不再认真听讲了,她先是一愣,露出疑惑的神情。当王老师转头看到自然老师在做飞机模型试航,回头又看到我们那充满期待的'眼神时,才恍然大悟。她果断地一挥手,说:“到外面去看看吧!”同学们都高兴地欢呼起来。

  回到教室,同学们一时还安静不下来。王老师就微笑着说:“你们很喜欢飞机吧!可要知道现在国外航天事业比我国强得多,这就要求我们学*更多的知识,而外语是学*研究国外先进技术的必要工具。”这时,教室里显得格外安静,大家又继续认真地听王老师评讲试卷了。

  这样的老师怎能不叫人喜欢呢?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迷惑——( )

  宁静——( )

  2、用“‖”把文章分成三段,并概括段意。

  3、你能给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换一种说法吗?

  4、“我”喜欢的王老师是一个__________的好老师。

  答案

  一、浪费 屏幕 全神贯注 鄙夷

  二、津津 一顾 不休 尖声

  三、1、他们翻着书页。

  2、她总是用计算器来做作业和试卷。

  四、1、疑惑 安静

  2、第一、二自然段:王老师十分理解“我们”。

  第三至五自然段:王老师还善于引导“我们”。

  第六自然段:“我们”都很喜欢王老师。

  3、这样的老师当然叫人喜欢了。

  4、了解学生心理、善于正确引导学生。


语文五年级补充*题及答案 (菁华6篇)(扩展3)

——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3篇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一、选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画“ ——”线。

  阻挠(náo ráo) 勉强(qiǎnɡ qiánɡ) 厌恶(wù è )

  投奔(bēn bèn) 称心(chèn chènɡ) 倔强(jué juè)

  二、看拼音写词语

  xuàn rǎn yòu zhì dǎn qiè è hào fēnɡ kuánɡ

  dù jì páo xiào wǔ rǔ pò zhàn chōng jǐng

  三、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并按要求写词语 。

  A.垂头丧气 娓娓动听 目瞪口呆 巧舌如黄

  B.负荆请罪 完壁归赵 天衣无缝 脸声屏气

  C.鞠躬尽瘁 赴汤蹈火 肝胆相照 愚公移山

  按要求写成语:AABB ABCC ABAC

  写出带“马”字成语:

  四、选择题

  1、把下列中不属于四大名著选出来( )。

  A《史记》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西游记》

  2、“小嘎子”是作家( )的儿童小说《小兵张嘎》中的主人公。

  A、林海音 B、徐光耀 C、老舍

  3、《草船借箭》出自哪一部名著( )。

  A、《西游记》 B、《水浒传》 C、《红楼梦》D《三国演义》

  4、《舟过安仁》是哪位诗人写的( )。

  A、 吕岩 B、 杨万里 C、 辛弃疾

  5、严监生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 )中的一个人物。

  A、《儒林外史》 B、《西游记》 C、吴承恩 D、吴敬梓

  五、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改成陈述句)

  2.裤子没有毛病。裤子非常合您的身。(合并成一句话。)

  3.古老的威尼斯沉沉地入睡了。(缩句)

  4.河南省的人口是我国最多的省份。(改病句)

  六、请细细回忆本学期所学内容,按要求填空。

  1.良药____________,忠言 ____________ 。

  2.折花逢驿使,____________。

  3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_______________。

  4.一叶渔船两小童, 。

  5. ,吾将上下而求索。

  七、经典诗文填空。

  1、___________,志在千里;___________,壮心不已。

  2、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

  3、___________,一枝红杏出墙来。

  八、选词填空。

  诚心 爱心 信心 恒心 关心 耐心

  1、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要有( ),做事要有( ),学*要有( ),与人交往要有( ),对有困难的人要去( ),向他们奉献自己的( )。

  如果……就…… 虽然……但是…… 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 即使……也……

  2、( )全家数我最小,( )受到奶奶的偏爱。

  有时和姐姐吵嘴,( )是我的过错,外婆( )不责骂我。

  现在奶奶( )离开了我们,( )我永远忘不了她。

  九、连连看。(语文主题学*部分)。

  水上城市 荷兰

  花之国,水之国,风车之国 威尼斯

  破釜沉舟 《史记》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巨鹿之战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

  十、阅读《“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片段,回答下列问题。

  一语未了(liǎo lē),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zēnɡ cénɡ)迎接远客。” 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 )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xì jì)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来。这个人打扮与众不同( ):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 zhāo cháo)阳五凤挂珠钗;项下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罩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的打量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1、请在括号里用“√”给本文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请为画横线的词语写一个近义词,将其填在旁边的括号里。

  3、本片段的主要内容是:

  4、请用“ _”画出描写王熙凤衣着的句子。

  5、《“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个片段是节选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_,文段通过________ 和_______两个方面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的人物形象。


语文五年级补充*题及答案 (菁华6篇)(扩展4)

——六年级上册语文补充*题及答案3篇

  

  一、填空题。

  1.《秋》的作者是__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__,是*杰出的____________

  2.《秋》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为《____________》。

  3.《秋》是____________的第一部,也是最后一部,也就是结局。

  4.《秋》主要讲了____________家的艰苦生活。

  5.《秋》这一故事中写了一位叫____________的父亲连续将自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入火坑。

  6.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威胁下,惠才得到存身之地。

  7.惠的弟弟叫____________,才17岁就患上____________。

  8.淑英的丫头叫____________,她敬佩觉新的为人,觉新娶了她。

  9.觉民是个____________的人,他的妻子是____________

  10.《秋》这本书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在《秋》里,巴金给了( )一个幸福的结局。

  A.觉新B.觉民C.觉慧D.四小姐淑贞

  2.在高家,( )一死,整个家里就乱了。

  A.克定B.克明C.枚少爷D.惠

  3.姑母因五叔在居丧期中将( )收房。

  A.喜儿B.婉儿C.海儿

  4.觉新抱着( )的愚蠢念头,别人就会谅解他,感激他。

  A.一切总会过去的B.往后混C.牺牲我一人,幸福全家人

  5.觉民是个( )的人。

  A.唯唯诺诺B.默默承受C.独立的,有自己信仰和追求

  6.倩儿生病了,主人的态度是( )。

  A.积极治疗B.撒手不管任其自生自灭C.请四小姐照顾

  7.倩儿、淑贞等许多人都死于( )。

  A.生病B.别人的打骂C.封建礼教

  8.在《秋》的结局处,( )也反抗了一回,顶天立地的当了次男子汉。

  A.觉新B.觉民C.琴

  9.《秋》这本书给我们的启示是( )

  A.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B.委曲求全事情会向好的方面发展

  C.做人不能没有个性和原则,要按自己的想法去活。

  10.关于觉民与琴的婚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没有婚礼B.举行封建式婚礼C.举行了新式婚礼

  三、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在《秋》里发生了几件大事,但是都是悲剧。( )

  2.《秋》揭示了高家这个大家庭正在逐步走向灭亡。( )

  3.《秋》写的第一件大事是周家的枚少爷结婚,新娘是冯乐山的女儿。( )

  4.枚少爷的婚姻是封建社会的包办婚姻。( )

  5.四小姐淑贞最后投河自 杀。( )

  6.《秋》反映的是封建社会大家庭最终的必然结果。( )

  7.“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些句子都是在激励我们:不要灰心,不要丧气,大风大浪之后,必有属于我们的春天!( )

  8.鲁迅笔下的“旧礼教吃人”真的在《秋》中出现了。( )

  9.《激流三部曲》中最有光辉的形象是家庭的叛逆者,但最成功的是觉新。( )

  10.克明被他的两个弟弟气得去世。( )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巴金 李尧堂 文学大师

  2.《家》《春》《激流三部曲》

  3.《激流三部曲》

  4.高

  5.周伯涛 女儿 儿子

  6.觉新 觉民

  7.枚 肺病

  8.翠环

  9.有信仰 琴

  10.没有一个永久的秋天,秋天就要过去了。

  二、选择题。

  A B A C C B C A C C

  三、判断题

  √ √ × √ × √ √ √ √ √

  古今贤文

  一、填空题

  1.冰生于水而寒于水,____________。熟能生巧,____________。

  2.保护环境,____________。树木成阴,____________。绿了大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遍地都是好庄稼。

  3.一根篱笆三个桩,____________。一花独放不是春,____________。

  4.欲知天下事,____________。学了就用处处行,____________。好曲不厌百回唱,____________。读书贵能疑,____________。

  5.兼听则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谦受益。____________,闻过则喜。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____。

  6.为什么在同一个班级,同样的老师教我们,有的同学成绩比较好,而又有的同学比较差呢?老师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不论你干哪一行,只要热爱本职工作,都能做出优异的成绩。这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8.这道题我想了半天都没做出来,和大家一商量,就得出了答案,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啊!

  9.一本好书值得你去读很多遍,每读一次你都会有新的收获,正所谓“好曲不厌百回唱,____________”。同时读书的过程中还要学会从书中发现疑问,多疑多思才能从书中收益,正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没有记者深入调查,你们天天坐在办公室,怎么知道地沟油不大可能流向餐桌?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非经过不知难”这副劝勉联出自谁之口?( )

  A.杜甫B.白居易C.陆游D.苏轼

  2.“长江后浪推前浪”的下一句是( )

  A.前浪死在沙滩上B.世上今人胜古人

  C.江山代有才人出D.一代新人胜前人

  3.“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意思是我们学*、工作要( )

  A.三心二意B.虎 头蛇尾C.劳逸结合D.一心一意

  4.“山上树木光”的下一句是( )

  A.黄沙满天飞B.山下走泥浆C.山下水长流D.有土保不住

  5.“豆角开花藤牵藤,朋友相处心连心。”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B.拟人C.对仗D.比喻和对仗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诗是出自唐朝谁之口?( )

  A.王勃B.白居易C.李白D.杜甫

  7.“人心齐,泰山移。”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B.夸张C.对仗D.拟人

  8.“不入虎子,焉得虎子”这个成语故事出自典故( )

  A.《孔子家语》B.《后汉书班超传》

  C.《与傅全美》D.《吕氏春秋尽数》

  9.“知过必改,闻过则喜”中“知过必改”所包含的意思( )

  ①不怕别人指出错误②知道错了不自欺欺人,自己仔细分析错误的由来③坚决地改正错误

  A.③B.①②C.①③D.①②③

  10.“满招损,谦受益”中“满”的意思是( )

  A.全部充实B.全C.骄傲D.满足

  三、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中“青出于蓝”用作成语指学生通过刻苦努力,知识和学问超过老师。( )

  2.“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

  3.“植树造林,功在当代,造福子孙”这句话主要讲的是多植树给下一代带来经济效益。( )

  4.“远水难救*火,远亲不如*邻”意思是遇有急难,远道的亲戚就不如*旁的邻居那样能及时帮助。( )

  5.“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喻指我们要团结,人多力量大,不要一个人做事。( )

  6.读着“学了就用处处行,光学不用等于零”,我们就会想起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7.“三人同行有我师”的原因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别人总会有你所没有的优点与长处。( )

  8.“钟不敲不响,话不说不明”意思是我们不要轻易发表自己的想法。( )

  9.成语“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就是从魏征劝太宗的话演变而来。这个成语告诫人们办事要广泛听取意见,不要听信于一人,才能把事情办好。( )

  10.“满招损,谦受益”和“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两句话的意思是相*的。( )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业精于勤

  2人人有责 空气清新 润了人心 植树造林镇风沙

  3一个好汉三个帮 万紫千红春满园

  4须读古今书 光学不用等于零 好书不厌百回读 疑能得教益

  5偏听则暗 谦受益 知过必改 忠言逆耳利于行

  6师 父领进门,修行在自身

  7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8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9好书不厌百回读 读书贵能疑,疑能得教益

  10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二、选择题

  1C 2B 3.D 4B 5D 6A 7B 8B 9D 10C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古今贤文

  一、填空题

  1.冰生于水而寒于水,____________。熟能生巧,____________。

  2.保护环境,____________。树木成阴,____________。绿了大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遍地都是好庄稼。

  3.一根篱笆三个桩,____________。一花独放不是春,____________。

  4.欲知天下事,____________。学了就用处处行,____________。好曲不厌百回唱,____________。读书贵能疑,____________。

  5.兼听则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谦受益。____________,闻过则喜。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____。

  6.为什么在同一个班级,同样的老师教我们,有的同学成绩比较好,而又有的同学比较差呢?老师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不论你干哪一行,只要热爱本职工作,都能做出优异的成绩。这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8.这道题我想了半天都没做出来,和大家一商量,就得出了答案,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啊!

  9.一本好书值得你去读很多遍,每读一次你都会有新的收获,正所谓“好曲不厌百回唱,____________”。同时读书的'过程中还要学会从书中发现疑问,多疑多思才能从书中收益,正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没有记者深入调查,你们天天坐在办公室,怎么知道地沟油不大可能流向餐桌?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非经过不知难”这副劝勉联出自谁之口?( )

  A.杜甫B.白居易C.陆游D.苏轼

  2.“长江后浪推前浪”的下一句是( )

  A.前浪死在沙滩上B.世上今人胜古人

  C.江山代有才人出D.一代新人胜前人

  3.“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意思是我们学*、工作要( )

  A.三心二意B.虎 头蛇尾C.劳逸结合D.一心一意

  4.“山上树木光”的下一句是( )

  A.黄沙满天飞B.山下走泥浆C.山下水长流D.有土保不住

  5.“豆角开花藤牵藤,朋友相处心连心。”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B.拟人C.对仗D.比喻和对仗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诗是出自唐朝谁之口?( )

  A.王勃B.白居易C.李白D.杜甫

  7.“人心齐,泰山移。”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B.夸张C.对仗D.拟人

  8.“不入虎子,焉得虎子”这个成语故事出自典故( )

  A.《孔子家语》B.《后汉书班超传》

  C.《与傅全美》D.《吕氏春秋尽数》

  9.“知过必改,闻过则喜”中“知过必改”所包含的意思( )

  ①不怕别人指出错误②知道错了不自欺欺人,自己仔细分析错误的由来③坚决地改正错误

  A.③B.①②C.①③D.①②③

  10.“满招损,谦受益”中“满”的意思是( )

  A.全部充实B.全C.骄傲D.满足

  三、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中“青出于蓝”用作成语指学生通过刻苦努力,知识和学问超过老师。( )

  2.“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

  3.“植树造林,功在当代,造福子孙”这句话主要讲的是多植树给下一代带来经济效益。( )

  4.“远水难救*火,远亲不如*邻”意思是遇有急难,远道的亲戚就不如*旁的邻居那样能及时帮助。( )

  5.“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喻指我们要团结,人多力量大,不要一个人做事。( )

  6.读着“学了就用处处行,光学不用等于零”,我们就会想起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7.“三人同行有我师”的原因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别人总会有你所没有的优点与长处。( )

  8.“钟不敲不响,话不说不明”意思是我们不要轻易发表自己的想法。( )

  9.成语“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就是从魏征劝太宗的话演变而来。这个成语告诫人们办事要广泛听取意见,不要听信于一人,才能把事情办好。( )

  10.“满招损,谦受益”和“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两句话的意思是相*的。( )


语文五年级补充*题及答案 (菁华6篇)(扩展5)

——六年级奥数练*题及答案3篇

  甲、乙、丙三辆汽车在环形马路上同向行驶,甲车行一周要36分钟,乙车行一周要30分钟,丙车行一周要48分钟,三辆汽车同时从同一个起点出发,问至少要多少时间这三辆汽车才能同时又在起点相遇?

  答案与解析:要求多少时间才能在同一起点相遇,这个时间必定同时是36、30、48的倍数。因为问至少要多少时间,所以应是36、30、48的最小公倍数。36、30、48的最小公倍数是720。

  答:至少要720分钟(即12小时)这三辆汽车才能同时又在起点相遇。

  题目:

  一块牧场长满了草,每天均匀生长。这块牧场的'草可供10头牛吃40天,供15头牛吃20天。可供25头牛吃多少天?

  答案与解析:

  假设1头牛1天吃草的量为1份

  (1)每天新生的草量为:(10×40-15×20)÷(40-20)=5(份);

  (2)原来的草量为:10×40-40×5=200(份);

  (3)安排5头牛专门吃每天新长出来的草,这块牧场可供25头牛吃:200÷(25-5)=10(天)。

  甲、乙两人分别以每小时6千米和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从相距30千米的两地向对方的出发地前进.当两人之间的距离是10千米时,他们走了________小时.

  答案与解析:

  本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甲、乙两人还未相遇过,此时两人一共走了30-10=20(千米),另一种是甲、乙两人相遇过后继续向前走到相距10千米,一共走了30+10=40(千米),所以有两种答案:(30-10)(6+4)=2(小时);或(30+10)(6+4)=4(小时).


语文五年级补充*题及答案 (菁华6篇)(扩展6)

——五年级字谜及答案 (菁华5篇)

  一物生来强,每天织网忙。织完静*,专等蚊虫撞。 打一动物

  谜底/答案:蜘蛛

  会飞不是鸟,总在树上叫。夸口全知道,其实不知道。 打一动物

  谜底/答案:蝉

  红眼睛,白皮袍,短尾巴,长耳朵。爱吃青菜和萝卜,走起路来蹦蹦跳。 打一动物

  谜底/答案:兔子

  年纪不算大,胡子一大把。不管看见谁,总是叫“妈妈”。 打一动物

  谜底/答案:山羊

  两角弯弯像香蕉,身上长着白卷毛。浑身是宝贡献大,最爱吃的是青草。 打一动物

  谜底/答案:绵羊

  一只小鸟真漂亮,红色嘴巴绿衣裳。张嘴就爱学人话,你说啥来它说啥。 打一动物

  谜底/答案:鹦鹉

  白天待在家,夜晚当警察。就睁一只眼,也能把鼠抓。 打一动物

  谜底/答案:猫头鹰

  头戴红帽子,身穿白袍子。走路摆架子,说话伸脖子。 打一动物

  谜底/答案:鹅

  鼻子像钩子,耳朵像扇子,大腿像柱子,尾巴像辫子。 打一动物

  谜底/答案:大象

  一朵红花头上戴,一件花衣身上盖。天还没亮就起床,唱得太阳升起来。 打一动物

  谜底/答案:公鸡

  我是蛙泳发明家,说起话来呱呱呱。小时有尾没有腿,长大有腿没有尾。 打一动物

  谜底/答案:青蛙

  胡子不多两边翘,张嘴爱说妙妙妙。厨房粮库它放哨,老鼠见了把命逃。 打一动物

  谜底/答案:猫

  大眼睛,黑眼圈,圆圆胖胖逗人爱。攀得高,爬得快,竹笋野果当饭菜。 打一动物

  谜底/答案:熊猫

  一人 ,猜一个字。 答案是:大

  一人一张口,口下长只手,猜一字。 答案是:拿

  一人在内,猜一字。 答案是:肉

  一人挑两小人,猜一字。 答案是:夹

  一人腰上挂把弓,猜一字。 答案是:夷

  一口吃掉牛尾巴,猜一个字。 答案是:告

  一口咬定,猜一字。 答案是: 交

  一大二小,猜一个字。 答案是:奈

  一斗米,猜一个字。 答案是:料

  一月七日,猜一个字。 答案是:脂

  一加一,猜一字。 答案是: 王

  一半儿,猜一个字。 答案是:臼

  一字十三点,难在如何点 ,猜一个字。 答案是:汁

  一百减一 ,猜一个字。 答案是:白

  一夜又一夜,猜一字。 答案是:多

  一个人搬两个土 ,猜一个字。 答案是:佳

  一个礼拜 ,猜一个字。 答案是:旨

  一家十一口,猜一字。 答案是:吉

  一家有七口,种田种一亩,自己吃不够,还养一条狗 ,猜一个字。 答案是:兽

  一根木棍,吊个方箱,一把梯子,搭在中央 ,猜一个字。 答案是:面

  一只牛,猜一个字。 答案是:生

  一只狗四个口,猜一个字。 答案是:器

  一一箭穿心,猜一字。 答案是:必

  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南洋有个人,只有一寸长,猜一个字。 答案是:府

  一边是水,一边是山,猜一个字。 答案是:汕

  一边是红,一边是绿,一边喜风,一边喜雨,猜一个字。 答案是:秋

  七人八只眼,猜一个字。 答案是:货

  七人头上长了草,猜一字。 答案是:花

  七十二小时,猜一个字。 答案是:晶

  七个人有八只眼,十人亦有八只眼,西洋人也眼八只,家母同样眼八只,猜四个字。 答案是:货真价实

  九十九,猜一字。 答案是:白

  九只鸟,猜一个字。 答案是:鸠

  九号,猜一字。 答案是: 旭

  九辆车,猜一个字。 答案是:轨

  九点,猜一字。 答案是:丸

  二八佳人 ,猜一个字。 答案是:妙

  二小姐 ,猜一个字。 答案是:姿

  二兄弟,各自立 ,猜一个字。 答案是:竞

  人不在其位 ,猜一个字。 答案是:立

  人有他则变大,猜一个字。 答案是:一

  一物生来强,每天织网忙。织完静*,专等蚊虫撞。 打一动物

  谜底/答案:蜘蛛

  会飞不是鸟,总在树上叫。夸口全知道,其实不知道。 打一动物

  谜底/答案:蝉

  红眼睛,白皮袍,短尾巴,长耳朵。爱吃青菜和萝卜,走起路来蹦蹦跳。 打一动物

  谜底/答案:兔子

  年纪不算大,胡子一大把。不管看见谁,总是叫“妈妈”。 打一动物

  谜底/答案:山羊

  两角弯弯像香蕉,身上长着白卷毛。浑身是宝贡献大,最爱吃的是青草。 打一动物

  谜底/答案:绵羊

  一只小鸟真漂亮,红色嘴巴绿衣裳。张嘴就爱学人话,你说啥来它说啥。 打一动物

  谜底/答案:鹦鹉

  白天待在家,夜晚当警察。就睁一只眼,也能把鼠抓。 打一动物

  谜底/答案:猫头鹰

  头戴红帽子,身穿白袍子。走路摆架子,说话伸脖子。 打一动物

  谜底/答案:鹅

  鼻子像钩子,耳朵像扇子,大腿像柱子,尾巴像辫子。 打一动物

  谜底/答案:大象

  一朵红花头上戴,一件花衣身上盖。天还没亮就起床,唱得太阳升起来。 打一动物

  谜底/答案:公鸡

  我是蛙泳发明家,说起话来呱呱呱。小时有尾没有腿,长大有腿没有尾。 打一动物

  谜底/答案:青蛙

  胡子不多两边翘,张嘴爱说妙妙妙。厨房粮库它放哨,老鼠见了把命逃。 打一动物

  谜底/答案:猫

  大眼睛,黑眼圈,圆圆胖胖逗人爱。攀得高,爬得快,竹笋野果当饭菜。 打一动物

  谜底/答案:熊猫

  谜面:法官进羊圈 (打一辽宁地名,梨花格)

  谜底:沈阳

  解析:沈阳(审羊)

  谜面:白日依山尽 (打一辽宁地名)

  谜底:沈阳

  谜面:东北地区辽宁省 (打一字)

  谜底:黠

  解析:谜题中的`“省”别解为“省略”,东北地区“省略”了辽宁,剩下“黑”龙江和“吉”林。

  谜面:刀兵相向 (打一辽宁地名)

  谜底:彰武

  谜面:垦荒 (打一辽宁地名)

  谜底:开原

  谜面:八一勋章 (打一辽宁地名)

  谜底:彰武

  谜面:一日千里说大雁 (辽宁名胜)

  谜底:辽阳白塔

  谜面:株 (打一辽宁地名)

  谜底:丹东

  谜面:辕门 (打一辽宁地名)

  谜底:营口


语文五年级补充*题及答案 (菁华6篇)(扩展7)

——小学奥数*题及答案 (菁华3篇)

  小梅数她家的鸡与兔,数头有16个,数脚有44只。问:小梅家的鸡与兔各有多少只?

  答案与解析:

  假设16只都是鸡,那么就应该有2×16=32(只)脚,但实际上有44只脚,比假设的情况多了44-32=12(只)脚,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把兔当作鸡了。如果我们以同样数量的兔去换同样数量的鸡,那么每换一只,头的数目不变,脚数增加了2只。因此只要算出12里面有几个2,就可以求出兔的只数。

  解:有兔(44-2×16)÷(4-2)=6(只),有鸡16-6=10(只)。

  答:有6只兔,10只鸡。

  当然,我们也可以假设16只都是兔子,那么就应该有4×16=64(只)脚,但实际上有44只脚,比假设的情况少了64-44=20(只)脚,这是因为把鸡当作兔了。我们以鸡去换兔,每换一只,头的数目不变,脚数减少了4-2=2(只)。因此只要算出20里面有几个2,就可以求出鸡的只数。

  有鸡(4×16-44)÷(4-2)=10(只),有兔16-10=6(只)。

  【换一换】

  1、第一个盘子里有5个梨,第二个盘子里有4个梨,把第一个盘里拿1个放到第二个盘里,现在一共有多少个梨?

  2、小华有10个红气球,小花有8个黄气球。小华用4个红气球换小花3个黄气球,现在小华、小花各有几个气球?

  【答案】

  1.“把第一个盘里拿1个放到第二个盘里”的结果是第一个盘子少一个,第二个盘子多一个,但是总数不变,因此一共有5+4=9(个)梨。

  2.小华有10-4+3=9,小花有8-3+4=9个。怎么换,他们所有的气球的总数是不变的,检验:9+9=18=10+8。

  公式1.已知总头数和总脚数,求鸡、兔各多少:

  方法一:(总脚数-每只鸡的脚数总头数)(每只兔的脚数-每只鸡的脚数)=兔数;

  总头数-兔数=鸡数。

  方法二:(每只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每只兔脚数-每只鸡脚数)=鸡数;

  总头数-鸡数=兔数。

  例1 有鸡、兔共36只,它们共有脚100只,鸡、兔各是多少只?

  解法一 (100-236)(4-2)=14(只)

  36-14=22(只)鸡。

  解法二 (436-100)(4-2)=22(只)

  36-22=14(只)兔。

  公式2.已知总头数和鸡兔脚数的差数,当鸡的总脚数比兔的总脚数多时,求鸡、兔各多少:

  方法一:(每只鸡脚数总头数-脚数之差)(每只鸡的脚数+每只兔的脚数)=兔数;

  总头数-兔数=鸡数

  方法二:(每只兔脚数总头数+鸡兔脚数之差)(每只鸡的脚数+每只免的脚数)=鸡数;

  总头数-鸡数=兔数。

  公式3.已知总数与鸡兔脚数的差数,当兔的总脚数比鸡的总脚数多时,求鸡、兔各多少。

  方法一:(每只鸡的脚数总头数+鸡兔脚数之差)(每只鸡的脚数+每只兔的脚数)=兔数;

  总头数-兔数=鸡数。

  方法二:(每只兔的脚数总头数-鸡兔脚数之差)(每只鸡的脚数+每只兔的脚数)=鸡数;

  总头数-鸡数=兔数。(例略)

  公式4.得失问题(鸡兔问题的推广题)的解法,可以用下面的公式:

  (1只合格品得分数产品总数-实得总分数)(每只合格品得分数+每只不合格品扣分数)=不合格品数。或者是总产品数-(每只不合格品扣分数总产品数+实得总分数)(每只合格品得分数+每只不合格品扣分数)=不合格品数。

  例如,灯泡厂生产灯泡的工人,按得分的多少给工资。每生产一个合格品记4分,每生产一个不合格品不仅不记分,还要扣除15分。某工人生产了1000只灯泡,共得3525分,问其中有多少个灯泡不合格?

  解一 (41000-3525)(4+15)

  =47519=25(个)

  解二 1000-(151000+3525)(4+15)

  =1000-1852519

  =1000-975=25(个)(答略)

  (得失问题也称运玻璃器皿问题,运到完好无损者每只给运费元,破损者不仅不给运费,还需要赔成本元。它的解法显然可套用上述公式。)

  公式5.鸡兔互换问题(已知总脚数及鸡兔互换后总脚数,求鸡兔各多少的问题),可用下面的公式:

  方法一:〔(两次总脚数之和)(每只鸡兔脚数和)+(两次总脚数之差)(每只鸡兔脚数之差)〕2=鸡数;

  方法二:〔(两次总脚数之和)(每只鸡兔脚数之和)-(两次总脚数之差)(每只鸡兔脚数之差)〕2=兔数。

  例如,有一些鸡和兔,共有脚44只,若将鸡数与兔数互换,则共有脚52只。鸡兔各是多少只?

  解 〔(52+44)(4+2)+(52-44)(4-2)〕2

  =202=10(只)鸡

  〔(52+44)(4+2)-(52-44)(4-2)〕2

  =122=6(只)兔(答略)


语文五年级补充*题及答案 (菁华6篇)(扩展8)

——五年级字谜语及答案范文5份

  采购象棋打一常用成语

  谜底/答案:招兵买马

  条条道路宽,大家齐向前打一常用成语

  谜底/答案:兼程并进

  车马炮出击,将士相助战打一常用成语

  谜底/答案:按兵不动

  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打一常用成语

  谜底/答案:各得其所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打一常用成语

  谜底/答案:后会有期

  以夏进炉,以冬奏扇打一常用成语

  谜底/答案:不合时宜

  没有调查,无发言权打一常用成语

  谜底/答案:不明不白

  十口分离,十口回家打一常用成语

  谜底/答案:解甲归田

  一叶扁舟,重游赤壁打一常用成语

  谜底/答案:驾轻就熟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打一常用成语

  谜底/答案:谈何容易

  有方有圆,有红有绿打一常用成语

  谜底/答案:形形色色

  谜忌直,直则无味打一常用成语

  谜底/答案:妙趣横生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打一常用成语

  谜底/答案:因时制宜

  天文学家观星斗打一常用成语

  谜底/答案:司空见惯

  假日同亲人在一起打一常用成语

  谜底/答案:国计民生

  人口增长纳入计划打一常用成语

  谜底/答案:人尽其才

  成都草堂暂停开放打一常用成语

  谜底/答案:异曲同工

  刀出鞘,弓上弦打一常用成语

  谜底/答案:花好月圆

  滚滚长江去不回打一常用成语

  谜底/答案:司空见惯

  黄河之水天上打一常用成语

  谜底/答案:喜出望外

  车马炮出击,将士相助战成语

  谜底/答案:按兵不动

  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猜一成语

  谜底/答案:远走高飞

  一叶扁舟,重游赤壁四字成语

  谜底/答案:驾轻就熟

  做了皇帝想成仙打成语一

  谜底/答案:贪心不足

  做广播操打成语一

  谜底/答案:手舞足蹈

  柞蚕吐丝打成语一

  谜底/答案:作茧自缚

  坐收渔翁之利打成语一

  谜底/答案:不劳而获

  坐飞船打成语一

  谜底/答案:大路朝天

  左擂鼓右打锣打成语一

  谜底/答案:旁敲侧击

  天天躲山洞,夜晚出来唧唧叫,从不做亏心事。打一动物

  谜底/答案:蝙蝠

  年年有水里游打一动物

  谜底/答案:鱼

  小小姑娘满身黑,秋去江南春来归,从小立志除害虫,身带剪刀满天飞。(一动物)。一动物

  谜底/答案:燕子

  唱歌不用嘴,声音真清脆,嘴尖像根锥,专吸树枝水。(一动物)。一动物

  谜底/答案:蝉

  身子像个小逗点,摇着一根小尾巴,从小就会吃孑孓,长大吃虫叫哇哇。(一动物)。一动物

  谜底/答案:蝌蚪

  一物像人又像狗,爬杆上树是能手,擅长模仿人动作,家里没有山里有。(一动物)。一动物

  谜底/答案:猴

  身体肥,头儿大,脸儿长方宽嘴巴,名字叫马却没毛,常在水中度生涯。(一动物)。一动物

  谜底/答案:河马

  嘴像小铲子,脚像小扇子,走路左右摆,水上划船子。(一动物)。一动物

  谜底/答案:鸭

  头戴大红花,身穿什锦衣,好象当家人,一早催人起。(一动物)。一动物

  谜底/答案:公鸡

  黑夜林中小哨兵,眼睛限像两盏灯,瞧瞧西来望望东,抓住盗贼不留情。(一动物)。一动物

  谜底/答案:猫头鹰

  身穿皮袍黄又黄,呼啸一声百兽慌,虽然没率兵和将,威风凛凛山大王。(一动物)。一动物

  谜底/答案:虎

  说它是虎它不像,金钱印在黄袄上,站在山上吼一声,吓跑猴子吓跑狼。(一动物)。一动物

  谜底/答案:金钱豹

  头像绵羊颈似鹅,不是牛马不是骡,戈壁滩上万里行,能耐渴来能忍饿。(一动物)。一动物

  谜底/答案:骆驼

  四蹄飞奔鬃毛抖,拉车驮货多面手,农民夸它好伙伴,骑兵爱它如战友。(一动物)。一动物

  谜底/答案:马

  八只脚,抬面鼓,两把剪刀鼓前舞,生来横行又霸道,嘴里常把泡沫吐。(打一动物)。打一动

  谜底/答案:螃蟹

  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打一动物)。打一动

  谜底/答案:大象

  一物长来真奇怪,肚皮下面长口袋,孩子袋里吃和睡,跑得不快跳得快。(打一动物)。打一动

  谜底/答案:袋鼠

  头小颈长四脚短,硬壳壳里把身安,别看胆小又怕事,要论寿命大无边。(打一动物)。打一动

  谜底/答案:龟

  身披花棉袄,唱歌呱呱叫,田里捉害虫,丰收立功劳(打一动物)。打一动

  谜底/答案:青蛙

  有头没有颈,身上冷冰冰,有翅不能飞,无脚也能行(打一动物)。打一动

  谜底/答案:鱼

  先修十字街,在修月花台,身子不用动,口粮自动来(打一动物)。打一动

  谜底/答案:蜘蛛

  头戴红帽子,身披五彩衣,从来不唱戏,喜欢吊嗓子(打一动物)。打一动

  谜底/答案:公鸡

  大姐用针不用线,二姐用线不用针,三姐点灯不干活,四姐做活不点灯。(打四种动物)打四种

  谜底/答案:蜜蜂,蜘蛛,萤火虫,纺织娘

  天生脖子长,身穿花斑衣。想吃嫩叶子,不用费力气。打一动物

  谜底/答案:长颈鹿

  小小尾巴高高翘,不会走路只会跳。房檐树洞是它家,爱吃谷物不吃草。打一动物

  谜底/答案:麻雀

  尖尖的长嘴,细细的小腿,拖一条大尾,疑神又疑鬼。打一动物

  谜底/答案:狐狸

  粗壮尾巴短前臂,弯曲前爪最有力。大大脑袋尖牙齿,称霸晚期白垩纪。打一动物

  谜底/答案:霸王龙

  家住美丽大森林,擅长爬树动作灵。行动像人最聪明,喜怒哀乐有表情。打一动物

  谜底/答案:猩猩

  身穿硬甲袍,横行又霸道。随身带剪刀,不会裁衣袍。打一动物

  谜底/答案:螃蟹

  水族馆,大明星,跳圈顶球样样行。温顺聪明又可爱,小朋友们夸它灵。打一动物

  谜底/答案:海豚

  海上有种鸟,爱跟船儿跑。寻找海中鱼,从不怕风暴。打一动物

  谜底/答案:海鸥

  1. 天下之大(打一字) —— 谜底: 一

  2. 重赏之下(打一字) —— 谜底: 坝

  3. 森林火灾(打一字) —— 谜底: 焚

  4. 钱财各一半(打一字) —— 谜底: 贱

  5. 曾经最爱的宝贝(打一字) —— 谜底: 赠

  6. 水田插秧(打一字) —— 谜底: 油

  7. 二小姐(打一字) ——谜底:姿

  8. 十二点(打一字)—— 谜底:斗

  9. 一口咬住多半截(打一字) ——谜底:名

  10. 一夜又一夜(打一字) ——谜底:多

  11. 一千零一夜(打一字) ——谜底:歼

  12. 一撇一竖一点(打一字)—— 谜底:压

  13. 一撇一竖一点(打一字)—— 谜底:压

  14. 给一半,留一半(打一字))—— 谜底:细

  15. 两人陷在泥巴里(打一字) —— 谜底: 坐(泥巴=土)

  16. 雨后天晴太阳隐(打一字) —— 谜底: 清

  17. 一点一撇长,木头底下躺(打一字) —— 谜底: 床

  18. 欲说无言因心直(打一字) —— 谜底: 悦

  19. 弓箭之中夹稻谷(打一字) —— 谜底: 粥(稻谷=米)

  20. 人来鹊鸟飞(打一字) —— 谜底: 借

  21. 僧人不露面(打一字) —— 谜底: 曾

  22. 我和太阳(打一字) —— 谜底: 晤

  23. 鲜鱼吃多了(打一字) —— 谜底: 羊

  24. 听说读写,耳眼心口(打一字) —— 谜底: 聪

  25. 质量差的瓦片 (打一字) —— 谜底: 瓷。

  26. 白首下官归田里(打一字) —— 谜底: 阜

  27. 盲目行动(打一字) —— 谜底: 亡

  28. 一女牵牛过板桥(打一字) —— 谜底: 姓

  29. 水车不得进油库(打一字) —— 谜底: 庙

  30. 十二人组成一家(打一字) —— 谜底: 全

  31. 九横六竖打一字 —— 谜底: 晶

  32. 又在村里 (打一字) —— 谜底: 树

  33. 冬瓜长虫病重了(打一字) —— 谜底: 疼

  34. 一头大来一头小,末端锐利最为妙(打一字) —— 谜底: 尖

  35. 你要主动一点,即使旁人不在(打一字) —— 谜底: 玺

  36. 他答对一半(打一字) —— 谜底: 符

  37. 没有一点黑颜色(打一字) —— 谜底: 鸟

  38. 文成武德(打一字) —— 谜底: 斌

  39. 虽已分开,十月又相会(打一字) —— 谜底: 蝴

  字谜是一种智力游戏,可以帮助锻炼脑力。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字谜大全及答案五年级,如何教学生猜字谜?来看看吧!

  2110,猜一个字。答案是:言

  4个人搬个木头,猜一个字。答案是:杰

  一人,猜一个字。答案是:大

  一人一张口,口下长只手,猜一字。答案是:拿

  一人在内,猜一字。答案是:肉

  一人挑两小人,猜一字。答案是:夹

  一人腰上挂把弓,猜一字。答案是:夷

  一口吃掉牛尾巴,猜一个字。答案是:告

  一口咬定,猜一字。答案是:交

  一大二小,猜一个字。答案是:奈

  一斗米,猜一个字。答案是:料

  一月七日,猜一个字。答案是:脂

  一加一,猜一字。答案是:王

  一半儿,猜一个字。答案是:臼

  一字十三点,难在如何点,猜一个字。答案是:汁

  一百减一,猜一个字。答案是:白

  一夜又一夜,猜一字。答案是:多

  一个人搬两个土,猜一个字。答案是:佳

  一个礼拜,猜一个字。答案是:旨

  一家十一口,猜一字。答案是:吉

  一家有七口,种田种一亩,自己吃不够,还养一条狗,猜一个字。答案是:兽

  一根木棍,吊个方箱,一把梯子,搭在中央,猜一个字。答案是:面

  一只牛,猜一个字。答案是:生

  一只狗四个口,猜一个字。答案是:器

  一一箭穿心,猜一字。答案是:必

  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南洋有个人,只有一寸长,猜一个字。答案是:府

  一边是水,一边是山,猜一个字。答案是:汕

  一边是红,一边是绿,一边喜风,一边喜雨,猜一个字。答案是:秋

  七人八只眼,猜一个字。答案是:货

  七人头上长了草,猜一字。答案是:花

  七十二小时,猜一个字。答案是:晶

  七个人有八只眼,十人亦有八只眼,西洋人也眼八只,家母同样眼八只,猜四个字。答案是:货真价实

  九十九,猜一字。答案是:白

  九只鸟,猜一个字。答案是:鸠

  九号,猜一字。答案是:旭

  九辆车,猜一个字。答案是:轨

  九点,猜一字。答案是:丸

  二八佳人,猜一个字。答案是:妙

  二小姐,猜一个字。答案是:姿

  二兄弟,各自立,猜一个字。答案是:竞

  人不在其位,猜一个字。答案是:立

  人有他则变大,猜一个字。答案是:一

  谜面:半天不动,忽然一动,上面欢喜,下面好痛。(打一行为活动)

  谜底:钓鱼

  谜面:我在上,你在下,你不动,我不动,我一动你就痛,你出水我高兴。(打一行为活动)

  谜底:钓鱼

  谜面:水对竹家亲,浮家做媒人,丁家转了脚,害死吴家一家门。(打一行为活动)

  谜底:钓鱼

  谜面:望见文王便弃竿(打一行为活动)

  谜底:钓鱼

  谜题:乌龟在它的龟壳里盖了间房子,然后钻了进去。(打一保健品)

  谜底:盖中盖

  谜题:乌龟把房子拆了,又盖了间房子,然后钻了进去。(打一保健品)

  谜底:新盖中盖

  谜题:乌龟又把房子拆了,又盖了间房子,然后钻了进去。(打一保健品)

  谜底:巨能钙

  谜题:全国人民实行计划生育。(打一保健品)

  谜底:中华鳖精

  谜题:脑子一片空白,眼冒金星。(打一保健品)

  谜底:脑白金

  1. 武断(打一成语)—— 谜底:不容分说

  2. 哈哈镜 (打一成语) ——谜底:相映成趣

  3. 八十岁的老太太敲锣鼓(打一四字成语) —— 谜底: 有气无力

  4. 不管做什么从未出差错(打一成语) —— 谜底: 无事生非

  5. 居家*安(打一成语) —— 谜底: 在所难免

  6. 抗洪抢险(打一成语) —— 谜底: 生拖死拽

  7. 孕妇逛街(打一四字成语) —— 谜底: 挺身而出

  8. 毛线堆里放皮筋(打一四字成语) —— 谜底: 胡搅蛮缠

  9. 中秋渡蜜月猜一成语 —— 谜底: 喜出望外

  10. 千门万户曈曈日猜一成语 —— 谜底: 无所不晓

  11. 矮子当模特(打一四字成语) —— 谜底: 自不量力

  12. 皇阿玛开金口(打一四字成语) —— 谜底: 一言九鼎


语文五年级补充*题及答案 (菁华6篇)(扩展9)

——英语练*题及答案实用五篇

  一、选择题

  1、A group of young people _____ several tents in the woods for camping.( A )

  A、set up B、set about C、set out D、set off

  2、I don’t want to leave, but I can’t ____ with it. I’m having a bad headache. ( C )

  A、go into B、go out C、go on D、go over

  3、_____ I’d like to welcome you to the conference. ( B )

  A、 All first B、 First of all

  C、 Of all the first D、 All of the first

  4、We are _____ aware that we should be grateful for good health. ( B )

  A、too often B、all too C、too much D、very good

  5、You are asking too much _____your son. After all, he is only ten. ( A )

  A、of B、from C、on D、up

  6、 It is _____ I don’t want to go to the party, _____ I’m really too busy to afford the time. ( A )

  A、notbut B、not thatbut that

  C、not onlybut also D、bothand

  7、 They accepted my _____ to join the club. ( A )

  A、application B、 demand C、registration D、 offer

  8、Everything _____ he said at yesterday’s meeting seemed quite reasonable. ( C )

  A、which B、who C、that D、what

  9、She gets tired of the noisy life in the city, so she has decided to move _____the country. ( D )

  A、 in B、 around C、 on D、 to

  10、A 6-year-old child is not worth _____.( B )

  A、getting angry B、getting angry with

  C、to get angry D、to get angry with

  11、 I think the best way to get to London is to go _____ train. It will save you a lot of time. ( B )

  A、on B、by C、for D、with

  12、You should remember it ,_____ , you should get it right. ( B )

  A、more or less B、and what’s more

  C、otherwise D、on the other hand

  13、I think this problem should _____ quickly. ( D )

  A、treat B、treated with

  C、deal with D、be dealt with

  14、It was difficult for us _____ any conclusion from the discussion. ( C )

  A、drawn B、to drawing C、to draw D、drew

  15、Please _____ your telephone number on the application form. ( C )

  A、depend on B、fill with C、fill out D、find out

  16、London has _____ any other city in the United Kingdom. ( A )

  A、a larger population than B、a large population than

  C、as a larger population as D、as a large population than

  17、The other people _____ live in the house are really friendly. ( A )

  A、who B、whom C、when D、which

  18.Some of the stamps belong to me, while the rest are. ( B )

  A.him and her B.his and hers C.his and her D.him and hers

  19、She is _____ as a strong candidate for the job. ( D )

  A、discovered B、detected C、looked D、viewed

  20.I am sorry it's ( D ) my power to make a final decision on the project.

  A.over B.above C.off D.beyond

  21.The village is far away from here indeed. It's ( D ) walk.

  A . a four hour B. a four hour's

  C. a four-hours D. a four hours'

  22、Betty was late for school yesterday _____ the heavy rain. ( B )

  A、in spite of B、because of C、despite D、caused by

  23.As a rule, domestic servants doing odd jobs are paid( A ).

  A. by the hour B. by hour C. by an hour D. by hours

  24、Your pen is same _____ mine. ( B )

  A、 on B、 as C、 by D、 of

  25.You might just as well tell the manufacturer that male customers ( C ) not like the design of the furniture.

  A.must B.shall C.may D.need

  26. No one in the department but Tom and I ( A ) that the director is going to resign.

  A. knows B. know C. have known D. am to know

  27. There is no light in the dormitory. They must have gone to the lecture,( D )?

  A. didn't they B. don't they

  C. mustn't they D. haven't they

  28、 It is very important _____ the freshmen _____ how to learn English. ( A )

  A、for to know B、 of to know

  C、 with knowing D、 of knowing

  9. Although he has lived with us for years, he( D ) us much impression.

  A. hadn't left B. didn't leave

  C. doesn't leave D. hasn't left

  30.( A ), some famous scientists have the qualities of being both careful and careless.

  A. Strangely enough B. Enough strangely

  C. Strange enough D. Enough strange

  31.I'm going to the supermarket this afternoon. Do you have anything ( B )?

  A.to be buying B.to buy C.for buying D.bought

  32、I was disturbed to hear that there had been ____ murder the night before. ( A )

  A、another B、other C、the other D、others

  33. A fast food restaurant is the place ( B ) , just as the name suggests, eating is performed quickly.

  A. which B. where C. there D. what

  34. It was only with the help of the local guide( B ).

  A. was the mountain climber rescued

  B. that the mountain climber was rescued

  C. when the mountain climber was rescued

  D. then the mountain climber was rescued

  35、The old man was seriously ill and he was in _____ need of treatment. ( C )

  A、main B、popular C、urgent D、upset

  36.The other day, my brother drove his car down the street a( C ) I thought

  was a dangerous speed.

  A.as B.which C.what D.that

  37. The pilot asked all the passengers on board to remain ( C ) as the plane was making a landing.

  A.seat B.seating C.seated D.to be seating

  38.Victor apologized for ( C ) to inform me of the change in the plan.

  A. his being not able B. him not to be able

  C. his not being able D. him to be not able

  39.Come tomorrow and give the application to that man _____ at that desk. ( B )

  A、sat B、sitting C、sit D、set

  40、Along with the letter was his promise ( B ) he would visit me this coming Christmas.

  A.which B.that C.what D.whether

  二、完型填空

  Open a savings account. Savings accounts are good for _1、_ reasons. First , you have money __2、_ you need it . A good rule is to save enough money to pay __3、_ three months of your living expenses, just in case you get sick or have other problems. Second, you can __4、_ money by saving money. Banks, savings and loan companies , and credit unions all pay interest on money _5、_ in savings accounts.

  You can _6、_ an account at the bank _7、_ you have your checking account. Or you can look for _8、_ place to save your money --- another bank , a savings

  41、I first met Catherine three years ago when she ___ in a department store. ( D )

  A、has worked B、has been working C、had worked D、was working

  42、Some people _____ too much of life and were always disappointed.( B )

  A、offered B、cared C、admitted D、expected

  43、If you _____ too hot during the night, turn down the central heating.( C )

  A、feels B、felt C、feel D、will feel

  44、There are _____ in the parks on weekdays as on weekends.答:D

  A、not so much people B、as not many people

  C、much more people D、not so many people

  45、Vanessa _____ well with other children in the class. ( C )

  A、exchanges B、trades C、gets D、interacts

  46、The book is overdue. If you don’t take it back to the library tomorrow, you _____ to pay a fine.( B )

  A、have B、will have C、has D、have had

  47、It was such a big menu that I didn’t know_____.( C )

  A、to choose what B、choose what

  C、what to choose D、what it chooses

  48、If you don’t speak good English, you’ll be _____ a big disadvantage when you try to get a job.( A )

  A、at B、for C、in D、over

  49、You needn’t thank me. This is _____ I ought to do.C

  A、how B、which C、what D、that

  50、She placed the money , _____ the change, back in the drawer. ( C )

  A、with along B、along together C、along with D、with together

  一、单项选择。(10分)

  ( ) 1. Wood from trees.

  A. come B. is coming C. comes

  ( ) 2. They use a knife the apple.

  A. cutting B. to cut C. cut

  ( ) 3. —Would you like juice? —No, thanks .

  A. some B. any C. many

  ( ) 4. —Do you like chess? —Yes,I do.

  A.playing B.plays C.play

  ( ) 5. Mr. Wang and his students a lesson now.

  A.are having B.had C.have

  二、情境匹配。(10分)

  ( )1.Is it your birthday today? A. No, I’m not.

  ( )2.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B. I can’t find my pen.

  ( )3.Are you from England? C. Yes, I’m very happy.

  ( )4.Which one do you like? D. I’m going to watch TV.

  ( )5.What’s the matter? E. I like the yellow one.

  三、阅读理解。(20分)

  A:阅读短文,并判断正(T)误(F)。(10分)

  There is a special city in the world. It is the city of Venice. It is in Italy(意大利). People do not drive cars in that city. There are no streets in Venice. But there are c***s(运河,水道). The c***s look like streets. There is much water in those c***s. In Venice people travel around the city in boats. Your father and mother go to work in a bus. In Venice, people go to work in boats.

  ( ) 1. There are many cars in Venice.

  ( ) 2. Venice is in Italy.

  ( ) 3. There are some streets in Venice.

  ( ) 4. There is much water in c***s.

  ( ) 5. Sometimes people in Venice go to work by bus.

  B.阅读短文,选择正确答案。(10分)

  The Spring Festival is our Chinese people’s festival. There are different names for each year. We all call it the year of Monkey, the year of Dog…and this year is the year of Horse.

  Before the day of the festival, people are busy shopping and cleaning. On the Eve, there is a big family dinner. After dinner, all the family stay up late (守夜) to welcome the new year. 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 we have some dumplings and watch TV. On the first day of the New Year, people wear new clothes to visit their relatives and say” Happy New Year” to each other..

  ( )1.There are ______ different names for Chinese years.

  A.10 B 11 C. 12

  ( ) 2. When is the Chinese New Year’s Eve?

  A. The evening of the Spring Festival

  B. The evening before the Spring Festival

  C. The evening after the Spring Festival

  ( ) 3. People ________ before the Spring Festival.

  A. Sing and dance. B. play games C. go shopping and clean the house

  ( ) 4. ________ are the favourite food for Chinese people on the Eve.

  A. Cakes B. Dumplings C. Noodles

  ( ) 5. On the festival people usually ________.

  A. wear new clothes B. go to visit their relatives C. A and B

  四、书面表达。(10分)

  一个健康的饮食对我们很重要,请以“My healthy diet”为题写一段话,不少于5句。

  My healthy diet

  五、填空题:(14分)

  1. 中国民歌丰富多彩,有 、 、 等等。

  2.中国睦邻友好的“三邻”政策是 , 和 。

  3. 口令“向右转走”的动令落于 。

  4. 前滚翻时头部着地的部位是 。

  5. 奥运会的标志由 个不同颜色的圆环组成,象征各大洲的团结。

  6. *时我们所说的煤气中毒,其实是 中毒。

  7. 向后转时应从身体的 侧转。

  8. 绝大多数的微生物只有在 下才能看到。

  9. 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10. 青霉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 .

  六、判断题:(在括号里画“√”或“×”)(11分)

  1、一个人的成长与成熟意味着他将要更加自觉的去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 )

  2、外出旅游可以搭乘陌生人的顺路车。 ( )

  3、人人都希望健康,但是人的一生往往难免会生病。 ( )

  4、 四三拍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 ( )

  5、谷建芬是当代著名的女作曲家,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她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歌声与微笑》就是适合我们儿童演唱的歌曲。 ( )

  6、拍号2∕4,表示以二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四拍。 ( )

  7.画中国画必需的材料工具主要有文房四宝、毛毡、刮刀、笔洗等。 ( )

  8、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油画大师。 ( )

  9、色彩有冷暖之分,冷色给人以冷的感觉,暖色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 )

  10、梅兰芳是我国著名的京剧艺术大师。 ( )

  11、北京颐和园是现存中国皇家园林的代表;苏州拙政园是中国私家园林的代表,它们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 )

  七、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20分)

  1.( )是我国的国粹,被誉为“国戏”,已有二百多年历史。

  A. 昆剧 B.京剧 C.越剧 D.粤剧

  2.“二胡”属于我国的------。( )。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