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2课 40句菁华

首页 / 语文 / | 2022-10-12 00:00:00 语文

1、双龙洞——雄伟、惊险、神奇

2、荷兰——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

3、乡村生活—自然和谐、充满诗意、无拘无束

4、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的山水天下第一(甲:第一)

5、父亲(中彩那天)——诚实,讲信用

6、父亲(万年牢)——认真、实在、正直

7、一个*孩子——热爱和*、憎恨战争

8、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画技高超

9、蔡桓公——固执己见、自以为是、讳疾忌医

10、学*了第3单元,我感受到了只要你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就会有所发现。

11、学*了《桂林山水》,我感受到了桂林的山是多么的奇秀险,桂林的水是多么的静清绿啊!

12、学*了《夜莺的歌声》,我明白了面对敌人时,我们要镇定自如,机智勇敢。

13、《永生的眼睛》,启示我们:以自己的爱心给他人带来幸福,生命才更有意义。

14、《花的勇气》,激励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阴风冷雨并不可怕,要以无所畏惧的勇气面对一切艰难险阻。

15、学*了《牧场之国》,荷兰的景色真让人着迷啊!

16、学*了《古诗词三首》,古人描写的乡村生活多么富有情趣啊!

17、学*了《全神贯注》,告诉我们学*或是做事要有执著追求的精神和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以及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18、景物地点同(都属于江南)

19、诗词内容同(都写景,都是写景抒情的)

20、体裁形式不同(前两首是诗,后一首是词)

21、桂林山水——陈淼 桂林水:静、清、绿,桂林山:奇、秀、险

22、小英雄雨来——管桦

23、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高洪波

24、触摸春天—吴玉楼

25、永生的眼睛—美国 琳达里弗斯

26、麦哨——陈益 盛夏乡间田野景色和孩子们无拘 无束嬉戏的情景。

27、和——和谐,这里指水色月色融为一体。

28、潭面——指湖面。

29、湖光——湖水的光。

30、磨——磨拭。

31、谙——熟悉

32、胜——超过、胜过

33、子规——杜鹃鸟

34、了——结束

35、供——从事

36、箬笠——用竹蔑箬叶编制的斗笠

37、因为它是比喻句,比喻能让句子变得生动、形象!

38、特殊含义——“辩论家”、“侦察兵”、“打扫” 。

39、词——《渔歌子》

  (唐 张志和)————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得的生活情趣。

  ①诗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②诗意::西塞山附*,白鹭展翅飞,桃花夹岸的溪水中,鳜鱼肥美。头戴青斗笠,身披绿蓑衣,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儿不想回家。

  六、作者、要点

40、乡下人家——陈醉云

  表达作者对乡村生活和乡村景色的喜爱之情。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2课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2课 40句菁华(扩展1)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教案 (菁华3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教案1

  教学目标:

  1.自主学*本课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

  3、激发学生对“不劳而获、贪得无厌”的老太婆的厌恶之情。教育学生做事情要有主见,不能像渔夫那样懦弱。

  4.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小组合作探究,知道金鱼为什么把一切都变回原来的样.

  教学重点:

  知道金鱼为什么把一切变回原来的样子,感悟其中的道理:贪得无厌终归是没有好下场的

  教学准备:

  师生可共同查阅有关普希金的生*资料,包括人物照片、主要作品、创作成就、诗人的生活经历等,以加深对本课思想内容的理解。

  课时: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同学们听说过《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吗?听说过《神灯》吗?是这些故事伴随我们长大,是这些故事给了我们无数的幻想,是这些故事教我们分辨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今天我们还要学*一个同样的故事《渔夫和金鱼》。

  2.今天学一篇诗歌体裁的外国名著。关于普希金,大家了解些什么?

  3.(板书课题)本课是一首童话诗,又是外国文学作品,在表现形式和语言*惯上与已往学过的诗歌有较大的差异。如有小节间隔;有诗句上的重叠表现;有括号内的注解说明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朗读。

  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反馈。(渔夫打到一条会说话的金鱼,金鱼哀求渔夫放了它,并许诺要用贵重的报酬答谢老人。渔夫的妻子老太婆向金鱼提出各种要求,金鱼一一答应了她。当老太婆提出要当海上的女霸王时,金鱼收回了她的一切,老太婆回到了从前,变得一无所有。)

  3.分组分节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理清线索。

  1.快速阅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全诗线索。

  第1节:交代故事的起因。(老头儿打鱼网上了一条会说话的金鱼,金鱼哀求渔夫放了它,并许诺要用贵重的报酬答谢老人。)

  第2—9节:讲述事情发展的经过。(老太婆向金鱼提出要木盆、要木房子、要当贵妇人,金鱼一一答应。)

  第10、11节:讲述事情发展的结果。(老太婆提出要当海上的女霸王,金鱼收回了她的一切,老太婆回到了从前,变得一无所有。)

  2.按“起因——经过——结果”三部分读课文。

  四、细读课文,探究人物特点。

  1.自由读课文。

  思考:①课文的人物各有什么特点?

  ②用“—”标出老太婆提出要求的诗句;用“﹏”标出老太婆态度变化的词句。

  2.讨论交流。

  (1)研读描写老太婆的诗句。

  ①老太婆向金鱼提出了几次要求?每次的要求是什么?(四次。她向金鱼“要新木盆——要木房子——要做贵妇人——要做海上女霸王”。)

  ②她的态度有哪些变化?(指着老头儿就骂——骂得更厉害——指着丈夫破口痛骂——脾气发得更厉害。)

  ③老太婆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贪得无厌、凶狠残暴)

  (2)研读描写渔夫和金鱼的诗句。

  ①渔夫做了哪些事情?说明了什么?(帮助老太婆做了不安守本分的事。如:帮助老太婆向金鱼不断地索要不属于自己的物品、权力、地位:要洗衣服用的木盆子;要住的木房子;要贵妇人的名分;要女霸王的权力,甚至要求金鱼供她使唤。说明他心地善良,但对老太婆一味迁就,显得过分软弱。)

  ②金鱼面对老太婆的要求是怎样做的?(老太婆提出的前三次要求金鱼都一一答应了。当老太婆提出要当海上的女霸王,金鱼收回了她的一切。)

  3.课文中的几个人物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老太婆凶狠残暴、贪得无厌;渔夫心地善良,但过分软弱;金鱼心地善良,知恩图报,并信守诺言,言而有信。)

  4.引导学生了解“大海”在诗中的态度变化和它的象征意义。

  (1)用着重点标出描写大海风浪变化的语句。(轻微地起着波浪——海水发起浑来——海水不安静起来——海面上起了黑色的大风浪,激怒的波涛翻动起来,奔腾、狂吼。)

  (2)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诗中“大海”没有说一句话,但在全诗中它是“正义”的化身。“蔚蓝的大海”有强烈的爱憎情感,随着老太婆“蛮横无理、贪得无厌”一步步升级,大海随之变化:轻微地起着波浪——海水发起浑来——海水不安静起来——海面上起了黑色的大风浪,激怒的波涛翻动起来,奔腾、狂吼。它在诗中的态度变化既代表着金鱼姑娘,也代表着人世间一切正义人们的共同心声。)

  五、表演故事,深化理解。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老师这里有几张图画,看看谁能按照故事的剧情把它们按顺序排列出来?

  3.师:今天我们来将这个故事改编成一个小音乐剧,为了让观众看得清楚明白,我们需要把它划分出几幕来演,你们觉得把它编成几幕比较合适?

  ①指导学生把握诗中不同人物形象的语气,展开想象,补充情节、补充语言。

  ②在小组内表演。

  ③指名表演,评议。

  六、总结全诗,拓展延伸。

  1.读了普希金的这首诗,你体会到了什么?(贪得无厌终归是没有好下场的。美好的生活要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去创造。)

  2.如果请你去和课文中的角色交谈,你准备和谁说些什么?

  课外实践

  1.朗读课文,写一篇读后感。

  2.把课文改成课本剧演一演。

  3.课外阅读其他古典诗歌名著。

  板书设计:

  贪

  当女霸王

  贪

  当贵妇

  贪贪得无厌

  贪要木房一无所有

  要木盆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精致”“情愿”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讲一讲这个故事。

  过程与方法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合作学*的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讨论交流,读、说、议中理解课的内容,体会故事蕴涵的做人处事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爷爷的敬佩和赞叹的思想感情。

  2、启迪教育学生要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事情,并尽自己所能努力反民事情做得完美。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感悟课文所蕴涵的人生哲理。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学*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讲一讲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课题,全班读课题。

  2、教师导读:同学们,这篇课文围绕国王的宝碗讲了一件什么事?又将给我们是什么启示呢?请大家自读课文。

  二、出示要求,学生自读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把生字词多读几遍。

  2、思考:课文围绕国王的宝碗讲了一件什么事?

  3、画出乌斯曼老爹说的话,并读一读。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读,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三、检查生字,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新词

  (1)教师出示本课的生字新词,指名读—读,其他正音,教师再强调。字音:“曼”是前鼻音;“瓷”是*舌音;“拢”的声母址“|”字形:注意“陶”字的右边里面足“伍”;“傻”下中部分的撇和点不能丢,注意区别“意”和“竞”。

  (2)教师再出示生字词语卡片,让学生在读中巩固

  2、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学生读通课文的情况。

  3、指名说一说课文国王的宝碗讲厂—件什么事?(国王的宝碗不小心打碎了。他要求陶工们把碗补好,不然就绞死他们。陶工们只好请乌斯曼老爹帮忙,乌斯曼老爹用了—年时间研制出和国王的宝碗—样的碗,但却没有把这个秘密告诉国王和陶工们)

  (反馈白读的情况,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多边互动作用,交流学生的情况。重点认读生字,积累词语,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要点语,说一说,巩固对生字的认读和书写,整体温表感知课文内容。

  四、理清条理,讲故事

  1、引导学生想—想事情的起因

  2、指名反馈。

  起因:国王的宝碗不小心打碎了,他要求陶工们把碗补好,不然就绞死他们。

  经过:陶工们只好请乌斯曼老爹帮忙,乌斯曼老答应他们用一年的时间试

  结果:一年后,乌斯曼老爹研制出—个和国王的宝碗一样的瓷碗。却不肯把方法告诉大家。加法尔发现了其中的秘密。

  3、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这个故事说—说。

  4、指名说一说这个故事。(在讲故事,让学生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训练学生说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同学们,乌斯曼老爹的秘密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下节课再来探讨这个问题。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乌斯曼老爹话的含义,从中悟出道理。

  2、总结全文,明白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新课

  1、听写下列词语;

  精致观赏陶工浑身裂缝奇妙情愿沉默笑眯眯

  2、师导:今天,我们来看看乌斯曼老爹的秘密到底是什么?

  二、理解句子、感悟道理

  1、师导:同学们,请大家再读课文,想一想乌斯曼老爹的秘密到底是什么?

  2、指名反馈,教师引导,(乌斯曼老爹换给国王的宝碗并不是原来的那个,而是他自己重新做的)

  3.教师质疑:是呀,这只宝碗并不是补好的,而是重新做的。同学们,这只宝碗能修补的没有一点儿裂缝吗?(不可能)那乌斯曼老爹为什么要答应帮助陶工们呢?(指名反馈:因为如果他不答应,陶工们就必死无疑)

  4.教师出示句子,引导读一读。我们来看看乌斯曼老爹当初是怎么答应陶工的请求的。乌斯曼老爹想了想说:“到你们国王那儿去,让他给我一年期限,也许我能想出办法来。”

  (1)教师:同学们,乌斯曼老爹真的是要用一年的时间去想修补宝碗的办法吗?(不是)

  (2)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像:你能想像一下,他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呢?(这个宝碗肯定是修不好的,可是如果我不答应,这些陶工就都会被绞死。如果我用一年的时间试着去重新研制一个和这个宝碗一样的瓷碗,成功的话,他们才有可能获救??)

  5.教师:乌斯曼老爹成功了吗?(成功了)可是他没有把这个秘密告诉任何人,这是为什么呢?(保住大家的性命),

  6.教师导读:乌斯曼老爹想保住大家的性命,所以没有把自己的办法告诉大家,可是大家就是好奇,把乌斯曼老爹围起来,想问个明白。这时老爹是怎么说的呢?(指名读,教师出示句子)我和你们做的一样,没有什么秘密。我认真对待每一件陶器,努力把它做得精致完美。

  (1)指名说说乌斯曼老爹的秘密是什么?(认真、努力)

  (2)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吗?(只要认真、努力地去做一件事情,就能事情做得完美)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7.教师引导;乌斯曼老爹说的话中还有哪一句和这一句的意思差不多?(指名反馈)热爱自己的工作吧,只要认真对待每一件陶器,就没有做不到韵事。

  (1)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这句话的意思。(乌斯曼老爹认真对待每一件陶器,努力研究,一次又一次地尝试,终于研制出和国王的宝碗一样的瓷碗。本来根本做不到的事情他用自已的认真和努力做到了)

  (2)从乌斯曼老侈说的这句话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学生自由地说一说)

  (3)教师出示下列句子,学生读一读,加深学生对这个道理的感悟。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志者事竟成。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话。(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抓住乌斯曼老爹说的话,进行深入的探究,在理解句子意思的过程中,感悟其中的道理,使学生受到启发)

  三、总结全文,谈感想

  1、教师:同学们,乌斯曼老爹用自己的认真和努力,研制出一个和国王的宝碗一模一样的瓷碗,挽救了所有陶工的生命。这本来是不可能的事情,但经过乌斯曼老爹的努力,这件事情成了可能。你们想对乌斯曼老爹说什么呢?(学生抒发自己的感要卢)

  2、教师:这个故事又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学生自由地说一说,教师适当地引导:要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事情,并尽自己所能努力把事情做得完美)

  四、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同学们,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们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事情,并努力地去把这件事情做好,你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国王的宝碗

  宝碗破碎一年后宝碗“完璧归赵”

  认真、努力(重新研制)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教案3

  教学目标:

  1.认读“粽、檐、辅、措、诬、颂”6个生字,会写“佩、戴、措、施、疏、颂、驾、尸、俗”9个生字,掌握“佩戴、爱戴、措施、诬陷、尸体、*俗”等词语。

  2.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学*复述课文。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知道爱国诗人屈原的事迹并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教学重难点:

  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了解并复述端午节的由来。

  课前准备:

  1.生字词投影片。

  2.课文中屈原插图。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国有很多传统的节日,你们都知道哪些?

  2.每一个节日的.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来学*第30课《端午节的由来》,看看端午节背后有什么样感人的故事。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提出学*要求。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和新词。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学生根据学*要求自读。

  三、集体反馈,掌握生字

  1.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读。(展示课件第二屏)

  佩戴措施传颂尸体*俗疏远

  诬陷爱戴粽子屋檐辅佐驾着

  2.教师根据学生认读的情况,进行强调。

  字音:“措、颂、俗”是*舌音,“尸、疏”是翘舌音。

  字形:“施”的右半边不要写成“也”。“疏”的左半边最后一笔是提,右半边第四笔的点不要漏掉。

  3.齐读词语。

  4.理解词语的意思。

  爱戴:衷心敬爱与拥护,多用于对长辈。

  诬陷:诬告陷害。

  谗言:陷害人的坏话。

  5.指名反馈: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我国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的由来,是为了纪念忧国忧民、愤然跳江的屈原,人们纷纷把食物投入江中,保护屈原的尸体不受水族侵害。后来,人们在每年的五月初五都往水中投粽子,一直流传到现在。)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试着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段意。

  2.组内交流。

  3.代表反馈。

  第一段(第1、2自然段):介绍端午节的日期和*俗。

  第二段(第3—6自然段):具体介绍端午节的由来。

  第三段(第7自然段):至今人们仍保留在端午节那天吃粽子、赛龙舟的*俗。

  4.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课堂小结

  课文主要介绍了端午节的由来,文章把人们纪念屈原的活动记录得十分详细。下节课,我们再继续学*课文,感受屈原那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

  六、板书设计

  端午节的由来

  吃粽子赛龙舟

  (纪念屈原)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揭题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谁能简要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课文分为几部分?每部分都讲了什么?

  3.这节课,我们继续学*课文,深入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二、学*第一、三部分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展示课件第三屏)

  (1)农历()月()日是端午节,端午节的*俗有()、()、()、()等。

  (2)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国的()。端午节已有()年的历史。

  2.学生自由读后和同桌讨论。

  3.指名答。

  4.齐读。

  三、学*课文第二部分

  (一)学*第三自然段。

  1.屈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值得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怀念?

  指名读本段,其余同学边听边用笔画出介绍屈原的有关语句。

  指名答。(的诗人、有名望的官员、忠诚爱国、很有才干……)

  2.就是这样一个爱国、有才干、深受百姓爱戴的人,却受到了朝廷中有些权贵的诬陷和楚王的疏远,这又是为什么呢?谁能在文中快速找出来。

  指名答。(因为他们对屈原提出的改革措施非常不满,这些措施触犯了他们的利益。)

  3.权贵们是怎样对待屈原的?

  指名答。(他们想方设法诬陷屈原,无中生有地在楚王面前说他的坏话。)

  4.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什么叫“想方设法”“无中生有”?

  想方设法:开动脑筋,思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无中生有:指没有事实依据而凭空捏造。

  5.昏庸的楚王听信了谗言,把屈原流放到南方,即使如此,屈原依然热爱祖国,写下了许多广为传颂的诗歌。

  学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屈原诗歌,读一读。

  (1)长太息以掩泣兮,哀民生之多艰。(我擦拭着辛酸的眼泪,声声长叹,哀叹人民的生活充满了艰辛。)

  (2)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即使是身死,壮士们的灵魂也还在继续战斗着,那魂魄依然可以在鬼魅的世界中称雄。)

  指名读;齐读。

  (二)学*第四自然段。

  1.这样一位忧国忧民的大诗人为什么要跳江?

  默读本段,找出原因。

  指名读。(楚国灭亡,屈原万分悲愤)

  什么叫“万分悲愤”?(悲伤愤怒到了极点。)

  2.出示文中插图,问:屈原在江边伫立,万分悲愤,他的心中在想些什么?

  指名答。(国家的灭亡,百姓的苦难、自己报国无门)

  3.指导感情朗读本段。

  4.从屈原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指名答。(热爱祖国、不畏权贵、坚持正义、不怕艰难险阻、不怕迫害、不屈不挠斗争------)

  (三)学*第五、六自然段。

  1.屈原投江后,当时的百姓是怎么做的?后来,人们又是怎么做的呢?

  2.小组交流后派代表答。

  3.比较句子。(展示课件第四屏)

  指名答。(“像潮水一样”说明百姓都十分爱戴屈原,来救他的人很多。)(“想啊,想啊”“终于”说明大家动了很多脑筋,想了很多办法,最后才找到了一个好办法。)

  4.驾小船、投粽子这些活动,流传到今天,逐渐演变成了吃粽子和赛龙舟等*俗,表达了人们对屈原的深深怀念。

  展示搜集到的屈原诗歌并进行交流,通过诗歌中流露出的忧国忧民情怀,可以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屈原的爱国精神。

  文中的插图表现的是屈原大义凛然地站在江边的情景。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屈原在楚国灭亡后万分悲愤的心情,为理解屈原的投江做了铺垫。

  比较句子环节,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如何把句子写得生动、感人。

  复述课文,既加深了学生

  四、复述课文

  1.看板书,在学*小组内复述。

  2.指名复述。

  五、拓展延伸

  每一个民族都有其民族的传统节日,它是一个民族悠久文化的凝结,是维系着一个民族凝聚力的巨大精神力量。我国都有哪些传统节日呢?在这些节日里有什么风俗?

  指名答。

  六、课堂小结

  作为华夏子孙的一员,让我们缅怀先辈,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把民族精神延续和继承下去!

  七、板书设计

  端午节的由来

  屈原忠诚爱国不畏权贵关爱百姓

  百姓十分爱戴万分悲痛深深怀念

  民族精神,代代相传!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2课 40句菁华(扩展2)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教案优选【5】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教案 1

  语文园地一

  教材分析

  本次语文园地包括口语交际、*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和宽带网。口语交际的内容是赞美祖国壮丽河山,启发学生走向大自然去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作的要求是观察一处景物再把观察到的景物写下来。“我的发现”以对话的方式对本组课文表达方式作了回顾和总结。日积月累选编了5句有关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名句。宽带网是一项搜集祖国锦绣河山图片资料的语文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本单元字词,积累古诗名句。

  过程与方法:学会制定春游方案;能按一定顺序观察景物并具体生动的奥写下来;发现排比句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同时培养孩子们搜集信息的能力和兴趣。

  学情分析:

  本次语文园地的内容与以往差不多,口语交际与作文都与景物有关,学生已经写过多次,并不陌生。难点是如何把景物写具体写生动。这就要求学生课下多观察,细观察。古诗名句理解需要教师点播,宽带网重在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搜集信息,提高搜集信息的能力。

  教法与学法:课下细致观察与课上指导交流相结合,口语表达与书面表达相结合

  教学准备:课下按一定顺序观察校园一处景物

  教学时间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导入新课

  谈话引入:春天已经悄悄地来了,你从什么地方感受到了春的气息?你们想出去找找春天吗?今天我们就要商量商量,怎样才能快乐、安全、有意义地找到春天。

  二、读课题,明要要求。

  1、自读课题,弄明白说话的主题是什么。(春游计划)

  2、围绕这个中心,要说清楚哪几个要点呢?

  (1)时间、地点

  (2)准备工作

  (3)开展的活动

  3、除了书上提到的这几个方面,你觉得还有必要说清楚什么。自由补充

  三、分小组讨论

  1、提出要求

  (1)围绕中心话题进行讨论。

  (2)分工合作,团结协作。

  (3)学会倾听

  (4)作好记录,形成书面计划草案。可以表格的形式进行。

  时间

  地点

  活动内容

  准备工作

  分工

  其它

  2、自由组合。并选出组长

  3、进行讨论。

  4、各小组进行汇报。

  5、评一评:取长补短,统一意见,形成班级的春游方案

  第二、三课时

  *作

  一、导入新课

  谈话引入:春天来了,校园也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生机,同学们在课前仔细观察了校园。你觉得我们的校园美吗,最美的是什么。(自由发言)想把这些美用笔记录下来吗?

  二、读题:明要求。

  1、自读题目,弄清写作的内容和要求。

  2、梳理:内容:

  (1)校园的一处景物

  (2)别处的景物

  (3)发生在校园的一件事

  要求:顺序清楚,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三、指导选材:

  1、典型***:写一处景物,选择最美的、自己观察得最仔细的。

  2、新颖:善于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

  四、指导写法:

  1、要有一定的顺序

  2、怎样写具体:观察要细致;采用多种表现手法;语言优美。

  五、相互交流:

  1、分小组交流自己的构思,在交流中得到启发。

  2、提出自己在思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六、拟定草稿。教师指导,及时发现优点和问题。

  七、学生完成后,选择一篇较为典型的文稿做点评,肯定优点,指出问题,然后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一、复*导入。

  检查读词语盘点里的词语,有选择地听写。

  二、我的发现。

  1.分角色读对话。

  2.说说小林和小东发现了什么?

  3.读句子,回到课文中去找这些句子,再读一读,说说这样的句式有什么好处?

  4.全班交流。

  5.摘抄。

  6.想一想:我们在哪些课文中也读到过这样的句子。

  三、日积月累。

  1.自由朗读诗句。

  2.说说自己读懂了意思的诗句,提出难以理解的诗句。

  3.教师点评释译。

  4.比一比,看谁背得多,看谁背得快。

  四、宽带网。

  1.自读。看图,读文,说说从中了解的知识。

  2.小组交流:说说自己了解的五岳和五湖。

  3.拓展知识:搜集或下载资料,遨游祖国的山山水水

  4.集体交流:图片附文交流,或者就图片口头介绍,或者借助投影仪口头介绍。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教案 2

  学*目标:

  1.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自主阅读,读中感悟,从精彩片段中体会汤姆的性格特点。

  3.在片断赏析过程中选取一个语言训练点,让孩子展开想象进行小练笔。

  4.浏览精彩片段,体会精彩所在,激起学生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

  教学重点:

  浏览精彩片段,体会精彩所在,激起学生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

  教学难点:

  在片断赏析过程中选取一个语言训练点,让孩子展开想象进行小练笔。

  学*过程:

  一、单元整合,自然导入新课

  1.同学们,回顾第四组课文,我们已经学*了哪些外国名家的作品?

  2.今天魏老师又给大家推荐一部外国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板书),你知道它的作者是谁?马克·吐温,你了解他吗?课前有谁收集到他的信息,我们来交流一下。(板书:幽默夸张)

  二、初读梗概,了解主要内容。

  请同学们翻开课文,我们先来学*文章的梗概部分:

  1.阅读梗概,自学要求:

  (1)请快速阅读整部作品的梗概,想想文中主要写了汤姆几次历险,用小标题的形式来概括。

  (2)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

  2.自主学*,交流反馈:

  (1)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五次历险

  (2)现在谁能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呢?

  汤姆索亚历险记主要记叙了以汤姆为首的一群孩子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呆板的生活,所作出的种种冒险经历以及与强盗乔埃斗争的过程。

  三、自主交流,领悟历险精彩

  1.了解了梗概部分的主要内容,接下来让我们走进精彩片段!请同学们浏览作品的精彩片段,想想这属于哪一次历险后的故事?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些什么?

  A.自由读课文。

  B.检查反馈。

  2.在初读我们对精彩片段有了初步的了解,精彩片段到底精彩在哪儿呢?

  出示自学要求:

  (1)默读精彩片段,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句段,写写自己的心得体会。

  (2)请在独立学*的基础上与同桌交流自己的学*心得。

  3.自主学*,交流学*成果

  重点交流:他给他们讲着这次精彩的历险过程,同时还夸张地吹嘘了一番,最后又描述了他怎样离开贝琪去探险,如何在风筝线能达到的情况下顺着那两条通道向前探路,如何又去探索第三条通道,直到风筝线不够用了为止。

  A.指名读,说说自己的体会。

  B.课堂练笔:洞内岔道横生,漆黑一片,如同迷宫一样,当贝琪绝望的事情,而汤姆却能用手中仅有的风筝线来探路。汤姆是怎样离开贝琪去探险,如何在风筝线能达到的情况下顺着那两条通道向前探路,如何又去探索第三条通道,直到风筝线不够用了。如果你是汤姆,你会怎样向大家“吹嘘”自己用风筝线探路的经过呢?展开我们的想想,来写一写吧!

  C.反馈练笔情况。

  D.此时,你对汤姆有了怎样的认识?(机智勇敢积极乐观)

  四、谈话交流,激起阅读兴趣

  1.同学们,从刚才的交流中我们体会到了“山洞历险片段”的“精彩”所在,其他几次历险,作者又是怎样写的呢?同学们想知道吗?那么,如果现在就让你读《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你想先读哪部分呢?

  2.师小结:《汤姆所亚历险记》是马克·吐温文学作品中一颗闪亮的明珠,读着它,我们仿佛在与文学大师进行交流。相信读完整本书,你会发现更多的精彩!

  五、拓展延伸,走向生活

  1.马克·吐温是作者的笔名,关于他笔名的来历还有一段故事呢,你能否去找找?

  2.读课文,完成阅读卡片。

  3.选购《汤姆·索亚历险记》,认真阅读。

  板书设计:

  梗概精彩片段

  墓地试胆

  荒岛当“海盗”幽默夸张

  鬼屋寻宝乐观勇敢足智多谋顽皮可爱

  山洞迷路

  洞中挖宝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教案 3

  教学目标:

  1.自主学*本课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

  3、激发学生对“不劳而获、贪得无厌”的老太婆的厌恶之情。教育学生做事情要有主见,不能像渔夫那样懦弱。

  4.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小组合作探究,知道金鱼为什么把一切都变回原来的样.

  教学重点:

  知道金鱼为什么把一切变回原来的样子,感悟其中的道理:贪得无厌终归是没有好下场的

  教学准备:

  师生可共同查阅有关普希金的生*资料,包括人物照片、主要作品、创作成就、诗人的生活经历等,以加深对本课思想内容的理解。

  课时: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同学们听说过《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吗?听说过《神灯》吗?是这些故事伴随我们长大,是这些故事给了我们无数的幻想,是这些故事教我们分辨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今天我们还要学*一个同样的故事《渔夫和金鱼》。

  2.今天学一篇诗歌体裁的外国名著。关于普希金,大家了解些什么?

  3.(板书课题)本课是一首童话诗,又是外国文学作品,在表现形式和语言*惯上与已往学过的诗歌有较大的差异。如有小节间隔;有诗句上的重叠表现;有括号内的注解说明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朗读。

  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反馈。(渔夫打到一条会说话的金鱼,金鱼哀求渔夫放了它,并许诺要用贵重的报酬答谢老人。渔夫的妻子老太婆向金鱼提出各种要求,金鱼一一答应了她。当老太婆提出要当海上的女霸王时,金鱼收回了她的一切,老太婆回到了从前,变得一无所有。)

  3.分组分节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理清线索。

  1.快速阅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全诗线索。

  第1节:交代故事的起因。(老头儿打鱼网上了一条会说话的金鱼,金鱼哀求渔夫放了它,并许诺要用贵重的报酬答谢老人。)

  第2—9节:讲述事情发展的经过。(老太婆向金鱼提出要木盆、要木房子、要当贵妇人,金鱼一一答应。)

  第10、11节:讲述事情发展的结果。(老太婆提出要当海上的女霸王,金鱼收回了她的一切,老太婆回到了从前,变得一无所有。)

  2.按“起因——经过——结果”三部分读课文。

  四、细读课文,探究人物特点。

  1.自由读课文。

  思考:①课文的人物各有什么特点?

  ②用“—”标出老太婆提出要求的诗句;用“﹏”标出老太婆态度变化的词句。

  2.讨论交流。

  (1)研读描写老太婆的诗句。

  ①老太婆向金鱼提出了几次要求?每次的要求是什么?(四次。她向金鱼“要新木盆——要木房子——要做贵妇人——要做海上女霸王”。)

  ②她的态度有哪些变化?(指着老头儿就骂——骂得更厉害——指着丈夫破口痛骂——脾气发得更厉害。)

  ③老太婆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贪得无厌、凶狠残暴)

  (2)研读描写渔夫和金鱼的诗句。

  ①渔夫做了哪些事情?说明了什么?(帮助老太婆做了不安守本分的事。如:帮助老太婆向金鱼不断地索要不属于自己的物品、权力、地位:要洗衣服用的木盆子;要住的木房子;要贵妇人的名分;要女霸王的权力,甚至要求金鱼供她使唤。说明他心地善良,但对老太婆一味迁就,显得过分软弱。)

  ②金鱼面对老太婆的要求是怎样做的?(老太婆提出的前三次要求金鱼都一一答应了。当老太婆提出要当海上的女霸王,金鱼收回了她的一切。)

  3.课文中的几个人物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老太婆凶狠残暴、贪得无厌;渔夫心地善良,但过分软弱;金鱼心地善良,知恩图报,并信守诺言,言而有信。)

  4.引导学生了解“大海”在诗中的态度变化和它的象征意义。

  (1)用着重点标出描写大海风浪变化的语句。(轻微地起着波浪——海水发起浑来——海水不安静起来——海面上起了黑色的大风浪,激怒的波涛翻动起来,奔腾、狂吼。)

  (2)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诗中“大海”没有说一句话,但在全诗中它是“正义”的化身。“蔚蓝的大海”有强烈的爱憎情感,随着老太婆“蛮横无理、贪得无厌”一步步升级,大海随之变化:轻微地起着波浪——海水发起浑来——海水不安静起来——海面上起了黑色的大风浪,激怒的波涛翻动起来,奔腾、狂吼。它在诗中的态度变化既代表着金鱼姑娘,也代表着人世间一切正义人们的共同心声。)

  五、表演故事,深化理解。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老师这里有几张图画,看看谁能按照故事的剧情把它们按顺序排列出来?

  3.师:今天我们来将这个故事改编成一个小音乐剧,为了让观众看得清楚明白,我们需要把它划分出几幕来演,你们觉得把它编成几幕比较合适?

  ①指导学生把握诗中不同人物形象的语气,展开想象,补充情节、补充语言。

  ②在小组内表演。

  ③指名表演,评议。

  六、总结全诗,拓展延伸。

  1.读了普希金的这首诗,你体会到了什么?(贪得无厌终归是没有好下场的。美好的生活要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去创造。)

  2.如果请你去和课文中的角色交谈,你准备和谁说些什么?

  课外实践

  1.朗读课文,写一篇读后感。

  2.把课文改成课本剧演一演。

  3.课外阅读其他古典诗歌名著。

  板书设计:

  贪

  当女霸王

  贪

  当贵妇

  贪贪得无厌

  贪要木房一无所有

  要木盆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教案 4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读了山写给海的信。收到这封信后,海很快地给山写了回信。这节课,我们就来读一读海写给山的回信。

  二、初读书信

  1、翻开书,104页,预*的时候已经读过这封信了,现在再来读,我们一定能把字音读准、语句读顺。一定能,大声读吧!

  2、(课件出示词语:晴空万里青春翠绿意气风发风雨交加巍然屹立不屈不挠山雾飘起千变万化夜幕降临)读完了?看到这几个词,自己试着读读。你觉得哪些字不容易读准,来,提醒我们。(给“晴、青、挠、临、风、巍”六个字正音。)咱们想的一样,我觉得这几个字也不好读,试试。记住这些字正确的读音,谁再来读,一起读。

  三、读文感悟

  1、这其中有许多形容山的词语。其实,山我们见过不少。你看咱们身边就有——龟山、蛇山、磨山,远点儿还有黄山、庐山、泰山……去过吧!来,说说我们看到的山。

  预设:学生谈到山的绿时,师指向课件中出示的词语“青春翠绿”,说:“嗯,青春翠绿的山”;学生谈到山的挺拔、高大时,师指向课件中出示的词语“巍然屹立”,说:“挺拔、高大不就是巍然屹立嘛!”

  2、高大、挺拔、翠绿,这是我们眼中的山,海眼中的山是怎样的呢?快速地浏览这封信。来,告诉我们。

  预设:学生就自己对文章的初步感知,谈到“外表看似安静,其实个性非常活泼。”“青春翠绿”“巍然屹立”“神奇”“英勇”……

  3、面对这翠绿、巍然屹立、神奇、英勇的德山,海该怎样向她倾诉呀!自己读!

  预设目的、指导:通过读文把握书信中海对山的赞美、喜爱、仰慕之情。

  你觉得你读出了海对山的什么感情?

  小结:赞美、喜爱、仰慕……还有很多,一个字——情。【板书:情】心中有情,文字传情,读才动情。

  4、我们再来读这封信,大声地读,看看信中的哪些内容打动了我们,使我们清楚地感觉到海对山的这份浓浓的情意!

  ①学生自由读文,寻找文本中感情体验之处。

  ②教师巡视,在学生中寻找第二段的切入点。

  5、我们能从哪儿感受到?

  (1)第二自然段精读指导预设:

  ①你来!(生:我从第二自然段感受到的)咱们有同感。

  书拿起来,都看到第二自然段,你读吧!说说!

  指导:好一个白云朵朵,千变万化!(好一个青春翠绿,意气风发;巍然屹立,不屈不挠;英勇的武士!)又何止是这一种情景。晴空万里时(接着读)……风雨交加时……山雾飘起时……夜幕降临时……(师引读生跟读)

  ②瞧,山在海的眼里有着这样丰富的形象,不同的时候有着不同的模样。谁能带着这不同的感受来完整地读这段!

  指导:师引疑:

  -你在读的时候,我在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翠绿的山,就像同学们前面谈到的长得郁郁葱葱的山,它怎么就青春呢?怎么还像一个人,像一个青年,还是意气风发的青年?我们该怎么想?谁来谈谈!(n生作答,一生再读这个部分。反复:青春翠绿,生机勃勃啊!读。精神振奋、活力四射啊!读。意气风发的青年,昂着头,挺着胸,向上不断追求,多么令人敬佩啊!带上动作读。)

  -你在读的时候,我就在想,山就是巍然屹立的,而风雨交加时,巍然屹立的山怎么就是不屈不挠的勇士?怎么想?(生作答,指名练读。)③多么生动的画面啊!这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再来完整地读这一段。谁来?(全班齐读)

  ④(课件出示画面)读着读着,我们仿佛能看到一幅又一幅美妙的画面?

  (课件播放过程中,师随课件出现的画面解说:青春翠绿,意气风发;巍然屹立,不屈不挠;白云朵朵,千变万化;英勇的武士。)

  ⑤这只是我找到的一些图片,也许这些图片还没有你读到的画面那么丰富,感受那么深。那么,我们回到这段话,请您们都看到大屏幕,咱们再来读这段话。

  (出示文本,将文本中的“你”换成“山”)发现了什么?你觉得有什么问题?你觉得哪个字用得好?(生感受到“你”字更容易抒发海对山的喜爱之情)

  是呀,说得对,海在这封信里,就是这样直接地赞美着山,深情地倾诉着!请你读吧!

  抓住这个字,抓住这段话中关键的词语来读出这赞美,这喜爱,这深情。我们一起读。

  ⑥过度:读着读着,我们仿佛就成了那对山充满浓浓深情地海,读着读着,我们还能这样……

  ⑦(课件出示填空内容)。自己先试试。谁来?

  -一生读填空,众生跟读。

  -让我们都注意到这,分号、分号、分号、句号,如果把这个句号也改成分号,山的模样又何止这些时候啊……

  -(课件加入文本:大雪纷飞时,)看,大雪纷飞时,山又会是什么样儿的呢?(就像一个穿得严严实实的娃娃;像一个可爱的大雪人……)

  -还有什么?

  小结:这就是海眼中的山,也是我们眼中的山。他不仅是郁郁葱葱,他还有着意气风发的面貌;它不仅是巍然屹立,他还有着不屈不挠的精神;它不仅是云雾袅绕,他还有着令人惊喜的魔力;它不仅是高大英勇,他还有着保护我们的力量。【板书:强壮】

  (2)其它段落读议预设:

  这段话是回信中的一段话,表达着海对山的赞美,海对山的浓浓的情谊。(面对个别)是的吗?(面向全体)你读出来了吗?你还能从哪里读出这样的情意来?

  ①重点抓“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师导:朋友,好朋友,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无话不谈呐,这就是(学生补白)。虽然我没有机会拜访你,但我十分愿意和你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如果有这样的情谊是多么幸福啊!多让人羡慕啊!让我们衷心的祝愿海和山能成为这样的朋友。带着这份深情,我们一起读这一句。

  ②海就是这样深情地、久久地注视着山,欣赏着自己的朋友。

  ③听了燕子和小河的赞赏,海对山倍加了解,也更加的喜爱了。

  ④它想与山交朋友的愿望是多么的强烈呀!

  ⑤这份礼物包含着什么?(是海对山的一片真情)是呀,礼轻情意重,它是多么珍惜这段友情呀!

  6、读全文

  ①(课件播放诵读)这就是海给山的回信。现在让我们来到海边,静静地倾听海的诉说。

  ②这是海深情的回信,前面还有一封同样深情的书信,传递着山对海的赞美与喜爱。(教师深情朗诵第一封信)

  ③来,给我你的回信吧!(全班学生齐读第二封信)

  四、总结:

  山和海相互关注着、欣赏着,用书信表达着自己的情意。让我们祝愿神秘的海永远美丽,强壮的山永远健康!

  板书设计:

  18山和海的书信

  神秘

  山情海

  强壮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教案 5

  教学目标:

  1.认读“粽、檐、辅、措、诬、颂”6个生字,会写“佩、戴、措、施、疏、颂、驾、尸、俗”9个生字,掌握“佩戴、爱戴、措施、诬陷、尸体、*俗”等词语。

  2.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学*复述课文。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知道爱国诗人屈原的事迹并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教学重难点:

  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了解并复述端午节的由来。

  课前准备:

  1.生字词投影片。

  2.课文中屈原插图。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国有很多传统的节日,你们都知道哪些?

  2.每一个节日的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来学*第30课《端午节的由来》,看看端午节背后有什么样感人的故事。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提出学*要求。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和新词。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学生根据学*要求自读。

  三、集体反馈,掌握生字

  1.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读。(展示课件第二屏)

  佩戴措施传颂尸体*俗疏远

  诬陷爱戴粽子屋檐辅佐驾着

  2.教师根据学生认读的情况,进行强调。

  字音:“措、颂、俗”是*舌音,“尸、疏”是翘舌音。

  字形:“施”的右半边不要写成“也”。“疏”的左半边最后一笔是提,右半边第四笔的点不要漏掉。

  3.齐读词语。

  4.理解词语的意思。

  爱戴:衷心敬爱与拥护,多用于对长辈。

  诬陷:诬告陷害。

  谗言:陷害人的坏话。

  5.指名反馈: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我国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的由来,是为了纪念忧国忧民、愤然跳江的屈原,人们纷纷把食物投入江中,保护屈原的尸体不受水族侵害。后来,人们在每年的五月初五都往水中投粽子,一直流传到现在。)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试着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段意。

  2.组内交流。

  3.代表反馈。

  第一段(第1、2自然段):介绍端午节的日期和*俗。

  第二段(第3—6自然段):具体介绍端午节的由来。

  第三段(第7自然段):至今人们仍保留在端午节那天吃粽子、赛龙舟的*俗。

  4.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课堂小结

  课文主要介绍了端午节的由来,文章把人们纪念屈原的活动记录得十分详细。下节课,我们再继续学*课文,感受屈原那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

  六、板书设计

  端午节的由来

  吃粽子赛龙舟

  (纪念屈原)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揭题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谁能简要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课文分为几部分?每部分都讲了什么?

  3.这节课,我们继续学*课文,深入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二、学*第一、三部分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展示课件第三屏)

  (1)农历()月()日是端午节,端午节的*俗有()、()、()、()等。

  (2)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国的()。端午节已有()年的历史。

  2.学生自由读后和同桌讨论。

  3.指名答。

  4.齐读。

  三、学*课文第二部分

  (一)学*第三自然段。

  1.屈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值得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怀念?

  指名读本段,其余同学边听边用笔画出介绍屈原的有关语句。

  指名答。(的诗人、有名望的官员、忠诚爱国、很有才干……)

  2.就是这样一个爱国、有才干、深受百姓爱戴的人,却受到了朝廷中有些权贵的诬陷和楚王的疏远,这又是为什么呢?谁能在文中快速找出来。

  指名答。(因为他们对屈原提出的改革措施非常不满,这些措施触犯了他们的利益。)

  3.权贵们是怎样对待屈原的?

  指名答。(他们想方设法诬陷屈原,无中生有地在楚王面前说他的坏话。)

  4.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什么叫“想方设法”“无中生有”?

  想方设法:开动脑筋,思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无中生有:指没有事实依据而凭空捏造。

  5.昏庸的楚王听信了谗言,把屈原流放到南方,即使如此,屈原依然热爱祖国,写下了许多广为传颂的诗歌。

  学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屈原诗歌,读一读。

  (1)长太息以掩泣兮,哀民生之多艰。(我擦拭着辛酸的眼泪,声声长叹,哀叹人民的生活充满了艰辛。)

  (2)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即使是身死,壮士们的灵魂也还在继续战斗着,那魂魄依然可以在鬼魅的世界中称雄。)

  指名读;齐读。

  (二)学*第四自然段。

  1.这样一位忧国忧民的大诗人为什么要跳江?

  默读本段,找出原因。

  指名读。(楚国灭亡,屈原万分悲愤)

  什么叫“万分悲愤”?(悲伤愤怒到了极点。)

  2.出示文中插图,问:屈原在江边伫立,万分悲愤,他的心中在想些什么?

  指名答。(国家的灭亡,百姓的苦难、自己报国无门)

  3.指导感情朗读本段。

  4.从屈原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指名答。(热爱祖国、不畏权贵、坚持正义、不怕艰难险阻、不怕迫害、不屈不挠斗争------)

  (三)学*第五、六自然段。

  1.屈原投江后,当时的百姓是怎么做的?后来,人们又是怎么做的呢?

  2.小组交流后派代表答。

  3.比较句子。(展示课件第四屏)

  指名答。(“像潮水一样”说明百姓都十分爱戴屈原,来救他的人很多。)(“想啊,想啊”“终于”说明大家动了很多脑筋,想了很多办法,最后才找到了一个好办法。)

  4.驾小船、投粽子这些活动,流传到今天,逐渐演变成了吃粽子和赛龙舟等*俗,表达了人们对屈原的深深怀念。

  展示搜集到的屈原诗歌并进行交流,通过诗歌中流露出的忧国忧民情怀,可以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屈原的爱国精神。

  文中的插图表现的是屈原大义凛然地站在江边的情景。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屈原在楚国灭亡后万分悲愤的心情,为理解屈原的投江做了铺垫。

  比较句子环节,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如何把句子写得生动、感人。

  复述课文,既加深了学生

  四、复述课文

  1.看板书,在学*小组内复述。

  2.指名复述。

  五、拓展延伸

  每一个民族都有其民族的传统节日,它是一个民族悠久文化的凝结,是维系着一个民族凝聚力的巨大精神力量。我国都有哪些传统节日呢?在这些节日里有什么风俗?

  指名答。

  六、课堂小结

  作为华夏子孙的一员,让我们缅怀先辈,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把民族精神延续和继承下去!

  七、板书设计

  端午节的由来

  屈原忠诚爱国不畏权贵关爱百姓

  百姓十分爱戴万分悲痛深深怀念

  民族精神,代代相传!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2课 40句菁华(扩展3)

——五年级下册语文书第7单元作文3篇

  班级就是一个大江湖,每个班级里都有各式各样的人。今天,我就来晒一晒我们班的“牛人”。

  狮吼人——老凯

  她经常穿一身土色的衣服,他的嗓门都可以和大象相比了。每次上课有同学回答问题错了,他就会哈哈大笑起来。关键是声音还特别大,震的地都抖三抖。每次下课,他就特别疯。尤其是他大声说话的时候,教室里就被震的特别安静。然后自己又来一句:“最怕空气突然安静。”每次他喊我的时候,我都得离他八丈远,生怕耳朵被震聋了。

  音痴——黑洞婷

  她五音不全,唱起歌来堪比猪嚎,甚至说猪都比她唱的好听。每次上音乐课,老师让她起来唱首歌。她的调就没在一个上,就好像照着歌词读的。但她却一直梦想成为一只百灵鸟。每次我们说她时,他都会翻一个大白眼,他翻白眼的样子特别可爱。

  表情帝——小马子

  她就是我的同桌,说是同桌,一起学*的`。但实际上我就像一个相机一样,记录下她所有的喜怒哀乐。她的表情特别多,每一个表情能传达出很多情态,有时还能逗到你。有一次上语文课的时候,老师让她起来回答问题。小马子同学极其缓慢地抬起头,眉毛向上挑的极高,小眼睛瞪得很大,眼珠似乎要掉下来一般。一副“为什么又是我的”表情。老师悠闲的说:“来,展示一下。”她悲壮的站了起来,却流利地背出了课文。

  正是我们班拥有这些“牛人”,才让我们的学*生活“其乐无穷”!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值得称赞、值得尊敬,因为他们有着关心别人、照顾弱者的品德。我的同桌黄志聪,就有关爱他人的品德。

  有一次,我们班的林忠梁同学发高烧生病了。在数学课上,林忠梁吐了。苏老师让他去卫生间处理一下,黄志聪也跟了上去。林忠梁的同桌就说:“又要用土来盖,才能扫起来。”听见这句话,我真想对忠梁的同桌说:“你要多帮帮他,不应该这样说。”可是,这节课是数学,我不敢说话。

  下午,林忠梁来到学校,精神百倍。黄志聪一来,看见林忠梁病好了,立刻冲到座位上,把书包放下就跑过去跟林忠梁玩。我一看,差点笑了出来。因为晓青来了,我不敢说话,怕会被记上来。我看到林忠梁和黄志聪玩得开开心心的,我偷笑了。

  但我的同桌也有缺点,那就是知错不改。今天,苏老师讲《金牌练*》,黄志聪有两题错了,就是不改,还频频举手。我小组都说黄志聪知错不改,我觉得这就是他的缺点。

  还有一次,数学老师让我们做数学题,我们互相对答案。他做错了,还抄我的。当老师说“做对的举手”时,我看到了不诚实的同桌,我叫他放下,他还把嘴巴翘起来,然后吐了吐舌头。

  在此,我想对志聪同学说:“虽然你能关爱别人,但是你缺少了诚实的态度。你可要知错能改哟。”

  我家有个”开心果“,就是我的弟弟。他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透出天真无邪的稚气,高鼻梁小嘴巴,俨然一个小帅哥,虎头虎脑的见到他的人没有不喜欢他的。我非常喜欢这个可爱的小弟弟。

  记得他在两岁的那年,妈妈教他数数。妈妈竖起食指告诉他这是“1”,弟弟很聪明很快就学会了。妈妈接着又竖起了中指,正准教弟弟数“2”弟弟歪着小脑袋,眼睛眨着,嘴里嘟囔着说:“这是爸爸在抽烟!”逗得全家哈哈大笑。

  还有一件事,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很可笑。一天,爸爸妈妈带我和弟弟去姥姥家。到了姥姥家,舅舅给我们买了好多好吃的,其中有弟弟最爱吃的芝麻糖。舅舅故意逗弟弟把糖倒在桌子上让弟弟数。这可是弟弟的拿手好戏,对弟弟来说小菜一碟!弟弟很快就数出来,一共十颗。舅舅问弟弟:“你给舅舅四颗还有几颗?”弟弟把糖一个一个放在舅舅手里,并把剩下的数了数,还有六颗。舅舅接着又问:“你再给舅舅六颗还剩几颗?”弟弟又一个一个把糖放在舅舅手里,当弟弟数到最后一颗时,迅速抢回舅舅手里的糖,大声哭叫起来;‘骗人’骗人,不给‘不给’再给,我一个都没有了……“你说笑不笑人呐!

  我还记得有一次,那是夏夜,弟弟一边看动画片一边睡觉。弟弟说:”妈妈我睡不着。“妈妈过去一看,弟弟原来一直眼看动画片一只眼睡觉呢!

  弟弟的古灵精怪,天真可爱使他有了个称号——”搞笑专家“他给我家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2课 40句菁华(扩展4)

——四年级语文下册总复* 40句菁华

1、词——《渔歌子》

2、说拟人句有什么特点。个别说。

3、教育目标:教育学生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4、个别发言

5、修改病句:

6、造句:

7、牛群吃草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什么。

8、火药时我国的四大发明。

9、香山——红叶似火

10、父亲(中彩那天)——诚实,讲信用

11、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勤劳朴实

12、罗丹——做事全神贯注、一丝不苟、执著追求

13、知识目标:进一步巩固写作知识,要求学生写出内容具体、通顺的文章。

14、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15、飞卫——堪称名师

16、扁鹊——医术高超

17、蔡桓公——固执己见、自以为是、讳疾忌医

18、复*记叙文的六要素。

19、我敬佩的人。

20、《走,我们去植树》这首诗中把树、森林比作绿色工厂和绿色宝库,把枝叶比作快乐的音符。其中3、4、5小节着重讲了植树的作用和意义。

21、学*了第1单元,我感受到了祖国的风景是那么的奇妙无比,引人入胜。

22、学*了第3单元,我感受到了只要你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就会有所发现。

23、学*了第6单元,我体会到了乡村的风光是如此的独特迷人、自然和谐啊!

24、学*了《桂林山水》,我感受到了桂林的山是多么的奇秀险,桂林的水是多么的静清绿啊!

25、含有两个动物名称的成语

26、学*了《七月的天山》,我感受到了七月的天山是多么的奇妙无比,引人入胜啊!

27、含有颜色的成语

28、描写四季的成语:

29、《花的勇气》,激励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阴风冷雨并不可怕,要以无所畏惧的勇气面对一切艰难险阻。

30、学*了《乡下人家》,我感受到了乡下人家的田园生活真让人向往。

31、学*了《古诗词三首》,古人描写的乡村生活多么富有情趣啊!

32、《渔夫的故事》告诉我们,拥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强大的.,不可战胜的。

33、学*了《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让我明白了对.要尊重,但不应该盲从,我们有疑问应该反复求证,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34、古诗——《独坐敬亭山》

  (唐 李白)———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之情。

  ①诗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诗意:许多鸟都高飞远去,看不见了,一片白云悠闲的独自飘远。此时此刻,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凝望,彼此都看不够。

35、寓言成语:

  守株待兔 叶公好龙 画龙点睛 惊弓之鸟 井底之蛙 刻舟求剑 掩耳盗铃 亡羊补牢

36、含有数字的成语

  一分为二 二三其得 三心二意 四面八方 五体投地 六亲不认 七上八下 八仙过海

  九牛一毛 十全十美 百发百中 千军万马 万无一失

37、含有反义词的成语

  大惊小怪 生死存亡 始终如一 转败为胜 大同小异 东奔西走 来龙去脉

  不进则退 同甘共苦 自始至终 出生入死 取长补短 声东击西 口是心非

38、扩写句子:

  ①()沙滩上有()的贝壳。

  ②()公园里有()花。

  ③()同学们()玩游戏。

39、《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的。其中,怀古的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诗句中,“映”的意思是掩映,“郭”的意思是依山而建的城墙。 《春日偶成》的作者是程颢,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2课 40句菁华(扩展5)

——四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四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说教材

  《海底的女儿》是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节选自《海的女儿》的结尾部分,通过介绍小人鱼亲自参加王子的婚礼,忍受身体和精神的苦痛,一步步变成泡沫,走向死亡的故事。这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二、说目标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港、宴”等13个生字,积累生字组成的新词。

  2.自由阅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体会人鱼公主的美好心灵。

  3.激励学生从小为人大度,常抱有处处为别人着想的思想。

  教学重点:体会美人鱼宁可牺牲自己也不伤害王子的品质。

  教学难点:了解故事大意,体会海公主的美好心灵。

  三、说学法、教法

  学法:学生做学*的主人,自主阅读故事,合作交流,谈体会,谈感受,完成对文本的对话。

  教法: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读通文章之后出示一些重点语句。我在教学中能够放手给学生,让他们在文本中充分品味挖掘语言的内涵。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由理解句子表面的意思过渡到感悟作者蕴藏在句子中的情感,小组讨论阶段,学生在充分讨论的过程中对作者的情感就有了一定的感悟,再通过教师的点拨指导,认识上就更深一层次,对今后阅读安徒生的作品帮助很大。

  四、说教学流程

  (一)师生谈话,导入课题。

  1.出示美人鱼图片,问:“同学们,你们看见过这张图片吗?”对,这个图片画的是海的女儿。(板书课题:海的女儿)

  2. 安徒生简介,学生初步了解。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 (1805-1875),19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既是世界文学童话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他出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穷的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父亲是鞋匠,母亲是佣人。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受父亲和民间口头文学影响,他从小爱文学。11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为追求艺术,他14岁时只身来到首都哥本哈根。经过8年奋斗,终于在诗剧《阿尔芙索尔》中崭露才华。因此,被皇家艺术剧院送进斯拉格尔塞文法学校和赫尔辛欧学校免费就读。历时5年。1828年,升入哥本哈根大学。毕业后始终无工作,主要靠稿费维持生活。1838年获得作家奖金——国家每年拨给他200元非公职津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A.初读,解决字词。

  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标上记号,自己想办法解决。

  2.在读书过程中,标记优美的词句,写上自己的体会,不同意见可以与同桌交流。

  3.出示词语。

  都城 港口 兵士 宴会 睫毛 婚礼 喜讯

  神圣 仪式 旗帜 铺陈 垫子 永恒 抚弄

  4. 指名读词语,相机解释词语意思。

  B.读懂文意

  1.快速朗读课文,这是《海的女儿》的结尾部分,如果让你给这个部分取个题目,你认为是什么题目较合适?

  预设:

  (1)王子结婚,美人鱼化为泡沫

  (2)王子结婚,美人鱼没有加害王子

  (板书:王子结婚,美人鱼化为泡沫)

  2.再读课文,如果给课文划分段落,你认为会划为几个部分?在文中标示出来。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

  第一部分(1-10):美人鱼眼睁睁地看着王子娶了别的公主。

  第二部分(11-13):美人鱼没有加害王子,自己却变成了泡沫。

  C.再读课文,深入分析。

  1.快速朗读课文,把打动你的地方多读几遍,圈画出来,做一下批注,和同学交流你的体会。

  2.展示交流

  “小人鱼亲吻着王子的手。她觉得自己的心在破碎。”

  谈谈你的体会。

  预设:(1)小人鱼很伤心,因为王子误会了这件事,明明救活王子的是自己,却被认为是别人。

  (2)这将意味着自己将会变为泡沫,将会死去。

  “小人鱼知道,这是她能看到王子的最后一个夜晚——为了他,她离开了自己的族人和家庭,交出了她美妙的声音;为了他,每天忍受着没有止境的痛苦,他却一点儿也不知道。”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的体会。

  (小人鱼为了爱情,孤身一人来到海上,为了爱情,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离开家人、族人,把自己的声音交给了巫婆,但是最后却什么都没有得到,遍体鳞伤,忍受苦痛的她,还要面临着死亡。多么伟大的小人鱼,多么可怜的小人鱼!)

  “小人鱼拿着刀的手在发抖,但是,……刀落下的地方,浪花迸发出一道耀眼的红光,好像一滴滴鲜血从水中喷溅出来。”

  预设:这是小人鱼有了重生的机会,而选择放弃,为了她心爱的王子,宁愿牺牲自己,成全他人。(板书:牺牲自己,成全他人)

  预设:这是一位处处为别人着想的小人鱼。

  D.分组探讨,体悟感情。

  1.学生结合课文讨论,教师巡视。

  2.学生反馈汇报,教师指导:

  这篇课文写了小人鱼怎么一步步变成了泡沫,虽然有一次重生回到原来的机会,可是却放弃了,表达了作者对小人鱼的这种“宁愿牺牲自己,伤害自己,也要保护他人,处处为别人着想”精神的赞美之情。

  E.课文小结1.这节课我们读了《海的女儿》的结尾部分,故事非常精彩、感人,这是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令人感动。我们被小人鱼所打动。

  2.学*了本文,你想对小人鱼说些什么?

  五、说板书设计:

  海的女儿

  王子结婚,美人鱼化为泡沫

  牺牲自己,成全他人

  一、说教材

  《忆江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绝唱之笔。作者以如画之笔描绘出一幅江南春景图,在人们记忆中留下难忘的印象。“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唤起人们对江南绚丽春色的向往,反问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诗,更真切有力地表达了对江南的眷恋之情。同时,“词”这种体裁在湘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中是首次出现,选编这首词,意在使学生对词这种体裁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初步感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开拓学生的视野,感觉中国经典诗词的无限魅力。

  二、说设计思路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历经千百年而传诵至今的古诗词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灿烂奇葩,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然而在古诗词的教学中,不少教师包括我自己都曾切身体会到:教师激情有余,学生悟性不足;教师情有独钟,学生却无动于衷。原因何在?往往由于教师在教学上的情感灌输,造成学生的情感距离,未体现经典诗词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因此,本堂课的教学重在体现语文新课标中“以读为本”的理念,使学生走进文本、亲*文字;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渗透古诗词教学“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诗”的共性规律,使学生学会品读语言、诵读情感、美读意境,让学生在语言的感悟和情感的熏陶中,提高欣赏古诗词的品味和审美情趣,力求营造一种“简约而不简单,随意却不随便”的和谐语文课堂。

  本首词的教学过程我设定为四个环节:

  (一)谈“忆”导入,情境揭题。(二)“胖”读全词,古词新谈。(三)“瘦”读全词,搜寻词眼。(四)牵引“忆”线,拓展延情。

  三、说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忆”导入,情境揭题。1、(师生问好后,教师板书“忆”字)①师:请同学们读这个字。能给“忆”字组几个词吗?我们的祖先是怎样创造这个字的呢?(课件一:演示“忆”的演变过程)②师:由此,你想到了“忆”的本意是什么呢?(引导学生说出回想、思念)。③师:古往今来,有人思念家乡,有人思念亲人,也有人思念故友,今天,我们将和诗人白居易一同去“思念江南”。(板书:江南,学生齐读课题)2、师:首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课件二:江南风光视频:小桥、流水、垂柳、凉亭??及词作者和写作背景的录音伴奏)。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配上乐曲可以唱。词不同于诗,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又称为长短句。《忆江南》这首词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写,诗人白居易50多岁时曾在江南的苏州、杭州任职做官,江南的秀丽风光给他留下终生难忘的记忆。回到洛阳12年以后,他对江南依旧魂牵梦萦,67岁那年,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忆江南》。

  (教师配着古乐范读)[设计理念:教师巧妙地把词、作者和写作背景与江南美景融为一体,在这种无意注意之下,教师细腻、传神、声情并茂的朗读,将使学生心中荡漾起淡淡的愉悦之情,把学生带入一种对江南的向往之中,进而有种渴望要了解,朗读这首诗的心情,激发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热情。]

  (二)“胖”读全词,古诗新谈。[设计理念: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以读为本”,教师刚才的范读已潜移默化地激发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的求知欲望。“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胖”读全词,不在于质好,只在于量大,让学生在反复自由地读字、读词、读句的训练过程中,先领悟诗的大意,初步感悟诗的意境。]这一环节分以下步骤进行教学:1、学生自由朗读并提出循序渐进的要求:读准字音,读正确,读通顺,争取熟读成诵。2、小组合作,探究学*。出示课件三:重要词的注解。要求:①根据注释读懂词的大意,不懂的地方能质疑提问并作上记号。②书写“谙”字两个,在自己与同伴都认为美观的字下画“☆”。

  (三)“瘦”读全词,搜寻词眼[设计理念:一个既浅又俗的“好”字,包罗了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作者的赞扬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同时,只因“好”字之甚,方能“忆”之不休,“好”和“忆”二字在词中相互验证,相得益彰,实为绝妙之笔]1、品析佳句,引导想象。(1)江南好,好在何处?(景美)(2)词中写了哪些景物?用“ ”把它画出来。(太阳、花、水、春天)(3)分别抓住景物的什么特点来进行描写?(色彩)教师引导学生口头填充:( )的花儿 ( )的江水( )的太阳 ( )的春天课件四出示:“日出江花红胜地红,春来江水绿如蓝。”①轻读句子。②说说这个句子写得怎样?用了什么修辞手法?③把词中的“胜”换成“似”、“像”,比较朗读,进一步理解“胜”的妙处。④江边的花为什么会红胜火,江花为什么会绿如蓝呢?(太阳很红,花儿在太阳的照射下,更红了,胜地过了火焰。美丽的江水绿得很纯净,如同蓝草一般)⑤心诵词句。(提示学生眼睛看着文字,嘴上说着语句,脑海想像画面)

  课件五:出示江南美景图:日出→江花→江水→全景。①说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这时的江南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②如果你身临其境,你会怎么说?会怎么做?(会大声感叹,会把它画下来,拍下来,会流连忘返?)2、搜寻词眼,品读“江南好”。师:刚才,大家解译词意,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不知不觉就把这首词读“胖”了。如果把我们刚才说的话全写下来,那该是多长一篇文章啊!但我们看这首词,它只有几个字?(27字)。这就是词的优美、简洁、凝练、含蓄的魅力所在。想把这首诗读“瘦”吗?请再放声地读读全词,看能不能把整首词读成一个词语?找找整首词是围绕哪一个词来写的?提问引导学生质疑:江南好,除了景色美,还好在哪些地方呢?(引导学生说:天气好、人好、人杰地灵、美食多??),师:一个“好”字,包罗了诗人对江南的无限赞叹和向往之情,你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引导学生想象诗人当时赞美、回忆江南的表情、神态来读,或者想像诗人作诗的心情,大声的赞诵读,或小声的感叹读,读出自己的体会)。

  (四)牵引“忆”线,拓展延情。师反问:对比洛阳,如此美丽的江南春色,叫诗人怎“能不忆江南”呢?

  1、对比句子,说说更喜欢哪句?为什么?出示课件六:能不忆江南?应该忆江南。

  2、创设情境,诗人曾在江南做官十年,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杭州人民对他和他的感情非常深厚,在他辞官离任时,诗人刘禹锡在《白太守行》中写道:“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 出示课件七:引导学生读一遍,课件更换一种字体。师:江南人民对诗人如此的爱戴,让诗人生:接着读——“能不忆江南?”师:诗人对江南人民如此深切的思念,让诗人生:接着读——“能不忆江南?”师:诗人对江南春色的无限的眷恋之情,让诗人生:接着读——“能不忆江南?”师:诗人心中那忘不掉、抹不掉的江南情结,让诗人生接着读——“能不忆江南?”再次对着你对《忆江南》的独特感受,齐读全词。

  3、结束语:同学们,古诗词是我国文学中的艺术瑰宝,好的古诗词、好的现代文一定要背,我们正处在背诵诗文、学*语言的最佳时期,我的老师曾送给我一句话,今天我想把它送给大家:谁拥有了语言,谁就拥有了智慧。

  谢谢大家,下课!

  一、说教材

  这是一篇根据《左传》改写的历史故事。课文简练的笔触,生动的语言,讲述了祁黄羊让位荐贤的事。表现了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思想境界,塑造了一个做事出以公心,行事光明磊落的人物形象。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阅读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有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不过这种历史题材的文章,内容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学生不易理解,所以在表达自己的感受方面,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综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要求,我拟定了一下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了解课文大意。

  2、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 借助课文具体语言材料,领会祁黄羊公私分明、一心为公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嫩联系上下文体会“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五、教法学法

  根据素质教育新思想和语文课程标准新理念,充分考虑学生实际,在教学中,我会通过初读 指名读理解文章层次;讨论分角色读,领会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的精神;最后,在通过复述文章,进行点评,理解祁黄羊崇高的思想境界。

  本节课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学法指导:

  1、 自读自悟法,以读促讲,以读促悟,以读悟情。

  2、 不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勤于动笔,乐于思考

  3、 自主合作的学*方法

  六、教学流程

  (一) 谈话导入

  1、 揭示课题,简介祁黄羊在晋国的身份,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在读顺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谈谈课文讲了什么故事,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2、 初读之后,鼓励学生质疑,教师提炼重要问题。

  (二) 精读课文 重点感悟

  指导学生精读可以从人物的对话入手,感悟祁黄羊一身正气,一心为国的精神。

  (1)、 指名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2)、 在讨论交流中,理解 “几个大国 ” “征伐”

  (3)、 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祁黄羊辞职的原因。板书:因病辞职

  出示第三自然段 讨论:“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是怎么一回事?

  1、 理解 外举不避仇

  ① 引读悼公和祁黄羊的第一次对话,体会悼公对祁黄羊的重用和信任。从祁黄羊“想了想”“郑重”体会举荐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② 引导读第二次对话,体会祁黄羊的公私分明,不计前嫌的高尚品德。

  ③ 指导分角色对

  2、 理解内举不避亲

  ① 自读8到11段,你体会到了什么?

  ② 从“只有”“想了想”“郑重”这些词语中体会祁黄羊举荐儿子是无奈而慎重的决定。从悼公的惊讶神态和反问中,体会祁黄羊的举荐是出人意料的。

  ③ 指导学生读好祁黄羊的话,理解祁黄羊举荐儿子的原因。

  七、小结

  采用即兴表演的方式,让学生评议:祁黄羊是一个怎样的人?

  一、说教材:

  《扁鹊治病》取材于战国时期名医扁鹊的传说故事。写扁鹊拜见蔡桓公,几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处,劝他赶快治疗。蔡桓公坚信自己没有病,因而对扁鹊的态度由不相信到不理睬,到最后的不高兴,致使延误了病情,病入膏肓,无药可医。故事以蔡桓公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警示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不堪设想。选编这则寓言:一是使学生在读中感悟故事所要阐明的道理;二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提倡个性化解读文本。

  二、说目标

  根据以上我对教材的理解,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1.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有关的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读好人物的对话,揣摩人物的想法,准确的理解寓言的寓意。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2.体会到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教学重点: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说教法

  1、根据教材的特点和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本课的教学中,采用“自主学*,自能阅读”的教学方法。即引导学生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使学生在读中领悟故事所要阐明的道理,并在阅读实践中逐步掌握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惯,从而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创设愉悦和谐的情感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提倡个性化解读文本。以成功达成目标。

  四、说学法

  1、让学生品读重点句,感悟人物特征,体味人物心理想法,感受人物态度变化。

  2、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寓意。

  五、说教学过程

  学生是学*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让学生在“读、悟、议”这种宽松民主中的氛围中学*。作为教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的桥梁,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参与其中,推动学生去深入地感受。因此,我的教学设计如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都学过哪些寓言故事啊?大家一起回忆回忆,(课件出示图片)什么是寓言呢?

  今天,老师带着你们一起再来学*一则新的寓言。这则寓言叫《扁鹊治病》(板书:扁鹊治病)

  【目的是通过对之前学过的寓言故事做一个复*,引出对寓言的解释,顺势导出课题。】

  2、教师出示课件,介绍扁鹊。

  (二)、初读感知

  1、带着下面的问题第一遍读课文:

  课文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正确读写下面的词语;

  2、再读课文,根据自读提示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过渡:课文大意我们已经了解了,那文中的这两个人给大家留下了什么印象呢?(出示扁鹊和蔡桓公图像)

  (三)、细读研讨

  1、汇报交流。引导分析扁鹊和蔡桓公的特点。

  快速默读课文,谁来说说你眼中的扁鹊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回答。

  边读边用曲线画出能证明他是名医的句子,并说说你的理解。【这里我的设计打破常规,不逐段分析,而是以“名医”为线索,让学生在找句子的过程中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扁鹊,能归纳他的特点。】

  (板书:扁鹊 医术高明)形容一个人医术高明,我们还学过哪些词?(出示课件)课件显示:救死扶伤 药到病除 妙手回春 对症下药 起死回生 杏林春满

  2、这些成语都是对技术精湛、道德高尚的医生的高度赞美,而扁鹊恰恰就是这样一位名医,请同学们带着赞美之情一起来读读这些成语吧。(齐读)希望大家能牢牢地记住这些美妙深远的成语,并把它们运用于自己的学*和生活中。

  3、这么好的医生怎么就没治好蔡桓公的病呢?分析原因:课文中扁鹊几次请求给蔡桓公治病?蔡桓公是怎么说的?

  大家再浏览一遍课文,根据课件中的表格,小组合作试着表演扁鹊与蔡桓公的对话,同时体会两个人物的心理。你能不能用四字词语来形容一下蔡桓公生气时的样子?(怒发冲冠勃然变色 愤愤不* 咬牙切齿 暴跳如雷 怒气冲冲 怒火冲天 恼羞成怒 拍案而起 火冒三丈 怒不可遏 怒火中烧 勃然大怒 暴跳如雷 气急败坏 大发雷霆 )

  这里让学生用四字词语来形容一下蔡桓公生气时的样子,目的在于丰富学生的积累,并通过这些词语形象地体会到人物的心情。

  【课文的主要部分我让学生自读自悟,合作学*,品读扁鹊和蔡桓公各自表现的句子,让学生感悟人物的特征,体会人物品质,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朗读能力。】

  4、因为蔡桓公对扁鹊的不信任、不高兴、不理睬,一次又一次拒绝了扁鹊治病的请求,才是导致他病死的直接原因。最后他后悔了吗?从哪个自然段看出来?指名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你从什么地方看出蔡桓公也相信他是一位名医了?(抓住“请”字理解蔡桓公的后悔。)

  5、当蔡桓公要去请扁鹊治病的时候,已经过了医治疾病的时机,扁鹊走了,病入骨髓、浑身疼痛的蔡桓公只能等死。你想象一下,此时此刻,蔡桓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6、汇报交流,教师顺势引导提问:蔡桓公的病是一下子就不可救药了吗?他的病根到底在哪里?【这个设计是让学生理解寓意打基础。】

  7、蔡桓公根本就不相信扁鹊,(相机板书:固执己见 讳疾忌医)可扁鹊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劝说蔡桓公治病呢?说明了什么?(板书:医德高尚)【这个问题的讨论,是让学生从扁鹊的坚持和担心中体会扁鹊高尚的医德。】

  8、从这个小故事中,我们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生活中,我们身边有蔡桓公这样的人吗?

  (四)、拓展想象

  如果能跨越时空,你想对蔡桓公说些什么?

  【引导学生从蔡桓公的身上想到生活中的不良*惯,并进行拓展练*,是要进行知识的迁移,将寓意升华,提高分辨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作业

  1、把《扁鹊治病》这个寓言故事讲给你身边的人听。

  2、课外读《伊索寓言》。【作业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熟悉并掌握课文内容,整合课外资源,开阔眼界。】

  六、板书设计

  这课的板书,我以归纳人物自身的性格特点和品质,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得出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的道理。

  一、说教材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2课 40句菁华(扩展6)

——四年级下册语文作文 (菁华3篇)

  道德是最美丽的花儿,最圣洁的心灵,它让人问心无愧,心胸坦荡。有时道德是一种感恩。从小到大,我做过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如:在公交车上让位,去福利院献爱心,在小区里捡起一片垃圾等,它们就像一只只小船,在我脑海里回荡。其中,最令我记忆深刻的是:去福利院献爱心。

  记得那天,天空一碧如洗。我,岳之阳等六位同学和家长一同去常州市儿童福利院献爱心。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不一会儿,就来到常州市儿童福利院。

  哇!里面的教室可真多,有小姐妹教师,康复室,作业室等。来到一楼教室,这里大约有15人,老师正在教他们儿歌,唐诗······我们把带来的文具以及玩具分给他们,他们非常高兴。我们还表演了节目,有唱歌,弹吉他等。他们也给我们唱了:《春天在哪里》。接着,我们来到小姐妹教室,一位阿姨正在教她们剪纸,画画,做手工。阿姨说:“墙上的作品全部是她们做得。”我觉得她们很了不起。我们又进了康复室,里面的康复器材可真多啊!有滑滑梯,秋千,大圆球等。康复室旁边有一块展板,这里全是福利院小朋友的作品。突然,一个问题让我疑惑不解,我问妈妈:“为什么这里的小朋友都姓常?”妈妈回答我:“因为他们都是被父母抛弃的,没有名字,福利院给他们取名字的时候,就把他们的姓都取为常。”“哦,原来如此。”我想:天下竟然有这么狠心的父母,抛弃自己的亲生儿女。他们的道德去哪儿了?我们来到二楼,这里的小朋友只有三,四岁,他们都坐在椅子上,玩玩具,格外安静。一位阿姨告诉我们:“他们有的聋哑,有的脑瘫,有的是盲人······各种各样。”我觉得他们非常可怜。我想:要不是有社会上的好心人,他们的生活还不知道是什么样呢?

  不一会儿,我们就要走了。福利院的小朋友和我们依依不舍。回家的路上,我的心情久久不能*静。同在一片蓝天下,他们那么可怜,而我们却衣食无忧,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我们一定要珍惜这美好的童年。同时,我以后也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更希望那些抛弃自己孩子的父母,做一个有责任心,有道德的人。这样,社会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某年春天,妈妈带回了一粒种子。她对我说:“这是一粒车前草的种子。”我想:车前草是什么东东?是长在车前的草吗?

  我每天都观察车前草,可是车前草都没动静,直到有一天……那一天天气良好,万里无云,我观察车前草时,惊奇的发现了两片小叶子,有指甲一般大小,显得十分可爱。

  随着时间推移,车前草越长越茂盛。现在叶子已经长到了拇指般大小了,再看它的“室友”一个比一个无精打采,我仔细打量车前草,发现车前草的叶子是按螺旋形来排列的,我猜测这种排列方法一定和车前草长的茂盛有关系。

  我赶快打开电脑用百科全书――百度来查找相关资料。没一会儿,我就查到了,这种排列方法果然和车前草长得茂盛有关系。原来这样排列可以让每一片叶子得到阳光,有利于植物生长。车前草名字的由来是因为三只马吃了一种草,它们患的尿血病不治而愈,正好这株草长在车前,所以叫车前草。我又想:这个发现可以帮助我吗?我抬头一看,发现大阳台架子上的花有些得不到阳光,我灵光一现,我想:我们家的花儿也可以这样摆放吗?我立马叫爸爸妈妈过来,向他们说了说我的想法,爸妈都同意我的观点,说可以帮我一下,我开心极了。按这种摆放了一个月后,花儿明显长快了许多,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

  大自然呀!你让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发明出许多东西。

  自从和师傅唐僧、师弟猪八戒和沙僧取经回来,孙悟空被玉皇大帝赐封为斗战神佛。孙悟空开心极了,每天和猴子们在花果山里游山玩水,快活极了。可是没过多久,孙悟空就厌烦了这种生活。

  有一天,他来到天庭玩耍,听众仙说人间变了个样。现在人间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多媒体电视、多功能空调、GPS手机、*......更神气的是科学家们进竟能利用火箭、人造卫星上天,用潜水艇下水藏宝......孙悟空心痒痒了,便决定下人间走一回。

  孙悟空翻了一个筋斗 来到人间,人世果然变化很大,不同凡响,到处是百科商店、游乐园、 超市、花园、环保工厂、高级宾馆、美丽的乡村、亭台楼阁......孙悟空看的眼花缭乱。

  这时,悟空见高速公路上一辆辆五花八门的汽车急驰而过。悟空玩心大起,决心和汽车比比速度。正巧一辆奔驰小轿车从他眼前一晃而过,悟空立马架起筋斗云追了上去。可小轿车就像后脑勺有眼睛似的.,不急不缓总在悟空前面晃。任悟空使劲儿了吃奶的劲儿,也只能在人家屁股后面当“跟班”。孙悟空不由得叹了口气说:“看来,这筋斗云也过时了。我也买辆“奔驰”开开。”

  过了不久,悟空真的真的买了一辆“奔驰”。他逢人便说:“还是汽车好,比我架筋斗云轻松多了。”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2课 40句菁华(扩展7)

——四年级语文第1课观潮教学设计合集五篇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朗读一遍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体会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

  2、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积累课文中描写潮来时的重点句子;

  3、学*作者抓住多个特点,有次序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重点:

  体会钱塘江大潮的神奇壮观;

  教学难点:积累课文重点语句,想象文中描绘的大潮景象;

  三、教学方法:

  情景创设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钱塘江大潮来潮的声音音频,钱塘江大潮视频;

  五、教学流程:

  (一)复*旧知,激趣导入

  1.出示词语:(课件出示)

  横贯江面人声鼎沸人山人海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漫天卷地齐头并进奔腾西去

  风号浪吼白浪翻滚颤动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我们知道自古以来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这节课我们就让我一起来感受钱塘江的奇特之处。在此之前,来回顾一下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这些词语描写钱塘江大潮来临之时的场景,你们有信心能读好吗?请一个小组来读一读。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的掌握情况。】

  2.播放课件中潮来时的声音(课件出示)

  教师:听!这是什么声音?(学生自由说)

  【设计意图:播放浪潮的声音,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提高了学生对课文学*的兴趣】

  3.既然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想去看一看钱塘江大潮的景象,那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到农历八月十八日的盐官镇。

  (二)细品课文,领略壮观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说。(*静人山人海)

  2.谁能读一读这句话,读出人们的心情。(期待)

  “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设计意图:体会潮来之前江面风*浪静,以及江岸上观潮人之多、盼望之切。】

  3.到底是怎样神奇壮观的景象让人们如此期盼呢?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3、4自然段,一边读一遍划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读完后思考作者是怎样把钱塘江大潮这一奇观写具体的。(学生自由朗读)

  4.请同学们互相分享你最喜欢的句子,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5.全班共同交流,分享心得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出示课件)

  谁愿意为大家朗读你最喜欢的句子?

  (1)“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雷声是怎样?(轰隆隆)现在江面上是怎样的情景?(风*浪静)是的,江面上毫无动静,却已经听见大潮的声音。如果你是观潮人群中的一员,未见其景先闻其声,你此时此刻心情怎样?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采访学生,并让学生表演)

  你想看潮,她也想看潮,你蹦一下,她跳一下.....人群越来越激动,说话声越来越大,就像锅里煮开的水一样,这就是“人声鼎沸”,谁能这个词语来造句?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学生彷佛是观潮人群中的一员,更能体会人们的激动之情。】

  (2)“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潮水的隆隆响声变得越来越大,人群有什么变化?为什么用了一个“又”字?(因为这时候大潮出现了一条白线,人们很激动)刚刚已经人声鼎沸,现在又沸腾。说明随着潮声越来越大,大潮开始出现,人们的心情变得更加怎样?(激动不已)。等了这么久,终于看到了大潮的影子了。多高兴,多激动啊,谁愿意来读出人们的心情,读出潮声的变化。

  这条白线出现在哪里?(水天相接的地方)让我们看一看水天相接是哪里(出示图片)。原来大潮离我们还很远呢,但是声音却很响。这真是“奇观”。

  (3)“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刚刚白线还在水天相接的远处,一瞬间白线已经向我们移过来了。这速度可真是快啊!白线的形态也发生了变化,越来越长,越来越粗,气势怎样?(滂沱)

  (4)“再*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这是一个比喻句,作者把白线比喻成什么?(一堵水墙)这堵水墙两丈多高,一丈等于3.3米,两丈等于6.6米,相当于两层楼的高度。这样高的浪潮,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气势汹汹势不可挡)

  我们来看一看这是怎样的景象(播放视频)。

  谁能来读出浪潮的气势汹汹?

  (5)“浪潮越来越*,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犹如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这一句写出了大潮的声音和形态,还有那位同学喜欢这一句?老师也最喜欢这一句。想来读一读?想把这句话读好可不容易,先得读好关键词语。(指导朗读“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山崩地裂”。)

  现在老师想来读一读这句话(范读)还有谁想来尝试一下?多么富有力量的语句啊。让我们一起来读一遍。(齐读)你们的朗读让老师看到了白浪翻滚排山倒海而来,听到了千万匹战马咆哮嘶吼的声音。真是震撼人心啊!

  同学们,如果老师把这句话改得简洁一点,你们感受一下哪一句更好。为什么?(更形象地写出了大潮的气势)

  出示:

  ①浪潮越来越*,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犹如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②浪潮越来越*,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奔腾而来;那

  声音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设计意图:通过删减原句中的重点词语,让学生感受到优美词语对描写景物和塑造语句气势的作用,引导学生积累、应用好词好句。】

  6.退潮的景象

  钱塘江来潮时气势如此澎湃,怪不得说它是天下奇观呢!退潮之后又是怎样呢?让我们齐读第五自然段。

  “霎时”让你感受到了什么?(退潮之快)

  谁来说说退潮后的景象?(奔腾西去漫天卷地风号浪吼)

  钱塘江大潮来时是那样的排山倒海,可瞬间就奔腾而去,这何尝不是一种奇观呢?就算退潮后江面也依然久久不能*静,江水涨了两丈高,可以感受到钱塘江大潮来势汹汹,真真可谓是一场“天下奇观”啊!

  (三)写法总结,学以致用

  1.现在老师要考一考大家,看谁能以最快速度把序号填在括号里。(出示课件)

  填完以后,你发现了什么?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潮来时的景象呢?(由远及*)

  2.潮水的声音是如何变化的呢?(闷雷滚动——越来越大——山崩地裂)

  3.潮水的形态发生了什么变化?(一条白线——白色城墙——白色战马)

  作者由远及*远仔细观察,抓住了潮水声音和形态两个方面的变化特点,运用恰当的比喻和贴切的词语,将钱塘江大潮这幅震撼人心的画面搬到了我们眼前。我们在写作时,也可以学*作者的写作方法,让自己描写的景物栩栩如生。

  (四)课堂延伸

  同学们,大自然中还有各种各样的壮丽景色等着我们去发现(出示图片),请你们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景点,抓住两三个关键特点,用上贴切的好词,有次序地写上一段介绍语。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有次序的观察*惯,锻炼学生锤炼语言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2、在文中学会生词,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并能积累和运用。

  3、学*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的*惯。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背诵3、4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1、课文3、4自然段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学*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2课 40句菁华(扩展8)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一单元作文450字:我的建议优选【五】篇

  我建议大家去黄龙一游,那里的山高耸入云,那里的水清澈见底。

  暑假,妈妈带我到九寨沟旅游。让我印象深刻的便是黄龙之行。黄龙位于九寨沟南面,同属阿坝州。经过曲折蜿蜒的山路,汽车盘旋而上。坐在车内,透过车窗眺望远方,感觉天离我们无比的*。一路上,导游告诉我们,这里海拔高,易缺氧,*原的人会不大适应。车内不能睡觉,要保持大脑清醒。果然,当汽车艰难地行至4800米海拔高度的时候,一车的人都难受头胀耳鸣,胸闷气短。不少人都吐了。然而在这高耸入云的地方映入眼帘的却是一番绝无仅有的壮观。远处座座群山与云相连,层层叠叠虚无缥缈,感慨大自然的壮观,感叹人类的渺小。两个小时后我们终于到了“人间仙境”黄龙景区。远远望去它像一位高大威猛的大将。大将的心脏就是黄龙的主心骨五彩池。

  我们沿栈道拾级而上,看钙化上彩池层叠,听飞瀑流泉,还有奇花异草点缀其上,正似“玉璋参天一径苍松迎白雪,金沙铺地千层碧水走黄龙。”由于我体力跟不上,走了一半实在吃不消,停在原地休息,妈妈独自前行,去一赏五彩池的美景。这是我此行最遗憾的地方。

  下山的路上,途径黄龙的原始森林它像一块翠绿的玉。在这里,我发现了一只可爱的小松鼠,这让耷拉着脑袋,提不起精神的我突然为之一振。

  想看这高耸入云的山峰,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吗?如果你也心动了,不如行动吧。赶快踏上黄龙之旅,还有更多的惊喜等着你呢!

  我建议同学们到乡下去春游,理由如下:

  那里桃红柳绿,河边青蛙伸个懒腰,正享受着春天的气息,小鸟有的在唱歌,有的在自由飞翔,小燕子也从南方赶来,正在天空中玩耍呢!

  房屋后边,有一大片一大片金黄的油菜花,花香扑鼻,嫩嫩的高高的,一阵阵春风吹来,它随风摇摆,好像在和我们招手,欢迎我们呢!从高处看,好似一个金黄的大地毯,让人一看就想躺在上面睡一觉呢!

  油菜花旁,有成群的碧绿的小草,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像在说悄悄话,又好像在开会,讨论怎样度过这美好的春天呢!这小草碧绿碧绿的,这新鲜的嫩绿准是春这个多彩的调色盘中最美丽的颜色。从高处看,这些小草好似一块绿翡翠,在阳光照耀下晶莹剔透,美丽至极。

  随着一阵阵蜂鸣,我抬头看见了几株亭亭玉立的桃树,啊!那毛茸茸的嫩芽,伴着一朵朵明艳的笑脸,真讨人喜欢!看着桃枝,有的虬曲多姿,有的修长细柔,看那桃花,有粉红的,有殷红的,也有玫红的,芳香扑鼻。这桃树远看像一把粉红的大伞,*看才发现是一颗美丽的桃树。

  小河沟里,清水在潺潺流动,水中有许多小鱼小虾正在玩耍,河水清澈见底,连海藻都能看清楚,真美!

  人们有的在阳光下津津有味地读着报纸,有的正沉浸在这迷人的花香中,流连忘返,久久不能自拔。在这里,偶尔有人吆喝几声,一切都非常宁静。

  希望我的建议能被大家采纳!

  简评:小作者以优美的文笔从不同视角描绘了草、花、小动物、人物,春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心驰神往!

  一、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我的建议》,了解文中“建议”的材料选择和安排。

  2、读懂“*作要点讨论”,领悟关于为某件事情而提出“建议”的一般写法。

  3、按“*作要求”,选择一件使自己冬青的事,写一篇日记,要能表达真情实感。

  二、教学时间

  2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学*例文《我的建议》。

  1、自己先读读《我的建议》主要写了什么?

  2、交流。

  A小作者建议你做什么?

  B你能接受他的建议吗?为什么?

  3、小结。

  因为小作者把去的理由写得很充分。是啊,那里的景物虽然很普通,但作者写得很美,写出了别人没有观察到的东西,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对“最米人的池塘”,他没有具体写,这样,同学们不是更想去了吗?

  二、宣布本次*作内容:《我的建议》。

  春天来了,大家想去春游吗?你认为到哪里去最好?请仿照例文写个建议。

  (三)拓展思路,*作指导。

  1想清楚你知道的哪个地方最值得人留连往返?

  板书:

  我的建议

  交代地点 简洁

  2、要以理服人。抓住关键的景点,有序、仔细地介绍这一景点。尽力把这一景点介绍清楚,介绍具体,能吸引读者。

  板书:

  主要景点 具体 文章结尾 点题

  (四)学生*作练*。教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

  交代地点 简洁

  我的建议 主要景点 具体

  文章结尾 点题

  早春二月,尽管寒风依旧,担仍然挡不住春姑娘的脚步。漫山遍野,湖前湖后长满了嫩绿的野菜和探头探脑的无名野花。空气中弥漫着阵阵沁人心脾的清香。 公园,紫金山等等我们都去过了n次了,now我建议同学们去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那我们到哪儿呢?哈哈!

  你们就跟着我这个小导游到乡下来走一走,瞧一瞧吧! 瞧!春天里那广阔的麦田铺上了鲜艳的地毯,而天机低矮的太阳在上面投下了绿宝石般的光辉,地面披上了美丽的苔藓。华丽的长春藤涂上金色的斑纹。报春花,紫罗兰和粉色玫瑰偷偷的微笑。由于地势的起伏,由于偶然的机缘,还有其它几种花儿躲过严寒幸存下来,随时让你感到意想不到的欢愉。 田埂上,花丛中,处处可见颜色艳丽的蝴蝶翩翩起舞,再加上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花朵,大地看起来十分缤纷。 远望,农田里人们在辛勤而幸福地劳作,听!他们还不时传来爽朗的笑声,他们在笑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吧!看!小朋友在自家门前悠闲地放着纸鸢,好不惬意啊!再看!老人聚在一起拉家常,晒太阳,好温暖!

  抬头仰望,看到淡淡的天空中飘着云,好美!好心情啊! 这里的春天是大自然赋予的。

  来吧!快来这里休闲放松吧!

  我建议大家去嘉荫看一看,因为那里不仅风光好,还有许多惊人的历史。

  也许你在高速公路上,就看到了遍地都是山。五颜六色的树把山装点得犹如在仙境一般。

  到了伊春,你肯定觉得和大庆没什么不同。但是你再往里出发,过二百公里,到嘉荫县,那才是真正的伊春!不过首先,你要在农村宾馆住一晚,因为那儿的宾馆太昂贵了,一天就要一千多!你别看农村都很穷,但是早上你能听到公鸡打鸣,走在羊肠小道上,是多么的惬意呀。

  到了嘉荫,你第一眼看到的肯定是俄罗斯商店。但你不要以为到俄罗斯了,你只是到了中国的边境,这是靠俄罗斯最*的地方。如果你有时间可以去码头坐轮船,在黑龙江上游一圈。你也可以扔块石头,写上自己的名字,它就代表你出国了。

  坐完轮船,你去恐龙馆看看,你一定会大吃一惊。在嘉荫,一共发现了三具完整的恐龙化石和三百多块恐龙牙齿和几十块零散的骨头。你一定会说:哇!小小的一个县,居然有这么多恐龙化石,那它是是不是全国发现恐龙化石最多的地方啊?是的,目前全国还没有某个地方突破这个数字,因此也被誉为恐龙之乡。

  怎么样?是不是特别想去嘉荫呢?那就跟着我的脚步,一起出发吧。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