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学期政治重要知识点归纳3篇

首页 / 知识 / | 2022-07-11 06:28:38 政治,初一

初一上学期政治重要知识点归纳1

  ★1、在日常生活中,青少年可能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等方面的侵害。

  2、对于侵害,青少年能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等方面的保护。

  3、青少年受到侵害的原因:

  答:青少年自身还不成熟,社会经验不足;②生活环境复杂,存在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③自身警惕性差;遇到侵害行为时,慌张而不冷静,缺乏自我保护有效方法;受到不法侵害后,怕打击报复或其他心理的影响,不敢用法律武器来*。

  4、为何要加强自我保护?(青少年学会自我保护必要性和重要性)

  答:①青少年自身还不成熟,社会经验不足;②社会环境复杂,纯在着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③具备自我保护意识是未成年人向成熟迈进的重要一步;④社会、学校、家庭保护不能及时到位时,我们就要尽自己所能,用智慧和法律保护自己。

  5、保持高度警惕是避免侵害的前提。

  6、青少年在遭受不法侵害,实行有效自我保护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力量对比;②周围环境的利用;③机智求助他人;④主观心理的调节;⑤人身安全第一;⑥避免无谓地激怒对方;⑦暂时妥协,事后报案。

  ★7、怎样加强自我保护?

  答:①提高警惕;②用智慧保护自己;③用法律保护自己。

  ★8、遭遇意外伤害或遭遇不法分子的侵害时,我们该怎么办?(怎样用智慧保护自己?)

  答:①遭遇意外险情和伤害时:需要冷静,要运用最有效的救助方法;②遭遇不法侵害时:a、有能力将其制服时,当然要勇敢地与其搏斗;b、如没有能力将其制服时,可采取“呼救法”、“周旋法”、“恐吓法”等及时脱身,c、万不得已时,争取将损失降到最低,保住最大的权益。

  ★9、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要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两部关于未成年人的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初一上学期政治重要知识点归纳2

  ★1、如何尽快适应初中新的学*生活?七年级是人生的新起点,如何把握好这个新起点?

  答:①及时调整心态,适应新的环境;②确立奋斗目标,迎接新的挑战;③加强自我管理,克服依赖心理。④建立新的友谊,融入集体生活。⑤掌握新的方法,科学管理学*。【至少答出三点】

  ★2、如何创建优秀班集体?(你心目中良好班集体是什么样子的?)

  答:①共同的目标,前进的动力; ②(集体成员要)各尽其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③(集体成员要)团结协作,互助前行。

  ★3、你希望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班集体中?【开放试题,需灵活作答,不必生搬硬套、死记硬背。】

  答:团结、友爱、文明、守纪、干净、有序,有浓厚的学*氛围和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4、如何结识新的友谊?(结识新同学有哪些好方法?)

  答:①真诚*等,互帮互谅; ②尊重对方,自重自爱; ③坦诚待人,坚持原则。

  5、几个知识点的详解:

  答:①七年级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新的起点,让我们珍惜这个新起点吧!②我们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和谐共处、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集体中。③一个班级有着共同的期望,这个期望就是共同的目标,如果没有共同的目标,班级就像一盘散沙,不可能成为优秀班集体,有了共同的目标,就有了团结奋斗的动力。④班级的美丽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特独性。每个人都能在班级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谁都无法代替。当每个人把自己的智慧和热情贡献给集体时,班集体就会展现迷人的风采。⑤没有团结协作,即使我们每个人都能奏出最美的音符,也只能是杂乱无章的噪音;只有团结协作,我们才能奏响最优美的班级乐章,在集体中不断成长。

  ★6、体现出“团结就是力量”的诗词俗语有哪些?

  答:①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②众人拾柴火焰高。③人心齐,泰山移. 第二课 把握学*新节奏

  ★7、初中学*的新特点有哪些?(同小学相比,初中的学*有了那些不同?)

  答:①学*科目增多了;②难度加深了,作业量增多了;③老师讲课的方式变了;④学*的方式方法变了:更强调自主学*,强调学*的方法策略,强调学*的计划性。 我们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学到更多的知识,而且可以运用已经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学*一些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在回答这道题时,不要忘记加上这句话。】

  ★8、搞好初中学*的有效方法和策略有哪些?(如何成为学*的管理者?)

  答:①学会自主学*;②提高学*效率;③科学安排时间。

初一上学期政治重要知识点归纳3

  第1课:珍惜新起点

  1、怎样尽快适应新的学*环境?

  (1)我们首先要从心理上认可和接受。要及时分析原因,调整心态,并采取适当措施加以调节,使自己尽快适应新环境。(2)目标是方向,也是动力。确立新的'目标,是我们在新环境中成长的需要。

  (3)加强自我管理,克服依赖心理。自我管理要求:学*上做到自主,改进学*的方式方法,提高自主学*的能力;生活上做到自理、自立,行为上严格要求自己。2.如何与新同学交往,建立新友谊?

  (1)主动向同学介绍自己,让同学了解自己,展现自己的个性。

  (2)结交更多的新朋友,一起在学*生活中分享成长的快乐。

  (3)与新朋友结伴成长,和谐相处,共同进步,生活在一个团结友爱的集体中。

  3、良好的班集体对个人成长有什么作用?

  良好的班集体能形成巨大的教育力量,有利于我们良好品德的形成,有利于我们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发展特长、陶冶情操,促进我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4、怎样融入新的班集体?

  (1)建立纯朴、融洽的同学关系,创设一个和谐、愉快的班级氛围。

  (2)纪律是集体利益的可靠保证。自觉遵守并维护集体纪律,就会很自然的融入到集体中。

  (3)树立主人翁意识,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努力为集体添光彩。

  第2课:把握学*新节奏

  1.如何正确认识学*中的“苦”与“乐”?

  (1)学*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苦乐交织的。

  (2)因为学*是一个探究和发现的过程,需要克服困难,刻苦努力。

  (3)也是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发现自身的潜能,获得一种超越自己快乐。

  (4)学*中有苦更有乐,我们要珍惜学*的机会,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5)初中三年的学*是我们终身学*的重要基础,将使我们终身受益。

  2.如何学会做学*的管理者(或搞好初中学*的有效方法和策略是什么)?

  (1)学会自主学*,做学*的主人。

  (2)提高学*效率,抓好各个环节。

  (3)科学安排时间,合理规划。补充:

  (4)明确奋斗目标,自我对照。

  (5)养成良好的学**惯。

  了解:

  A、学*过程四环节:课前认真预*,课内专心听讲,课后及时复*,认真完成作业。

  B、制定学*计划必须遵循的三条原则:弹性原则、自然原则和增强原则。

  3.学*中的快乐:

  (1)从学*中逐渐了解世界的奥秘;

  (2)好奇心在学*中得以满足;

  (3)通过学*发现自己潜能;

  4.怎样理解“学*有法,学无定法”?

  恰当的学*方法和策略是实现学*目标的有效手段,但学*方法和策略多种多样,我们需要针对具体的学科,个人*惯和能力等,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方法和策略,这样才能顺利打开知识宝库大门。七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


初一上学期政治重要知识点归纳3篇扩展阅读


初一上学期政治重要知识点归纳3篇(扩展1)

——初一上册英语知识点归纳3篇

初一上册英语知识点归纳1

  一般疑问句及特殊疑问句

  1、一般疑问句:能用Yes或No来回答的问句。一般疑问句句尾读升调。

  2、特殊疑问句:不能用Yes或No来回答的问句。特殊疑问句句尾读降调。

  、可数名词变复数

  可数名词变复数时,有规则变化和不规则变化两种。

  1、规则变化:

  (1)一般情况直接在词尾加"-s ",如:cake-cakes, bag-bags, day-days, face-faces, orange-oranges等;

  (2)以s, x, sh, ch结尾的词,要在词尾加"-es ",如:bus-buses, watch-watches, box-boxes等;

  (3)以辅音字母加y结尾的词,变y为i再加"-es ",如:baby-babies, country-countries, family-families等;

  (4)部分以f (e)结尾的词,变f (e)为"ves ",如:knife-knives, half-halves等;

  (5)以o结尾的词,加"-s "或"-es ",如:zoo-zoos, photo-photos, tomato-tomatoes, potato-potatoes等。记忆口诀:除了"英雄"hero外,凡是能吃的,加"-es ",不能吃的加"-s "。

  2、不规则变化:

  (1)改变单数名词中的元音字母:man-men, woman-women, foot-feet, tooth-teeth等;

  (2)单、复同形:

  -sheep, Chinese-Chinese, Japanese-Japanese等;

  (3)其他形式:mouse-mice, child-children等。

  简单句的成分及主谓一致原则

  最基本构成:主语+谓语+宾语,其中谓语由动词来充当。

  主谓一致原则,就是句子的谓语要始终与主语保持数量上的一致性。当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简称"三单")时,谓语动词也要相应变成单数形式;当主语非"三单"时,谓语动词就用原形。实意动词变"三单"的规则如下:

  (1)一般动词在词尾加"-s ",如:like-likes, tell-tells, play-plays等;

  (2)以字母s, x,ch, sh结尾的动词加"-es ",如:guess-guesses, teach-teaches, watch-watches等;

  (3)以o结尾的动词一般加"-es ",如:do-does, go-goes等;

  (4)以辅音字母加y结尾的动词,先变y为i,再加"-而是",如:fly-flies, carry-carries等;

  (5)have的三单形式是has。

初一上册英语知识点归纳2

  本册的介词较少,主要用在介词短语里面,如

  on:on sale (销售) on weekends (在周末) on April 8th, (在四月八日) on the desk (在桌子上) on TV (在电视上)

  in:in English (用英语) in the afternoon (在下午) in the case (在盒子里)

  T-shirt in red (红色T恤) be in the movie(出演这部电影) in September (在九月)

  be in our school music festival (参加我们学校的音乐节)

  at:call sb.at 3356 (拨打3356找某人) at your school (在你们学校里) at Huaxing Clothes Store (在华兴服装店) at a very good price (以非常优惠的价格) at six (六点钟)

  have a look at (看一看)

  of:a set of (一串…) the photo of your family (你的全家照) lots of =a lot of (许多)

  date of birth(birthday)(生日)

  with:with sb. (同某人一起) be good with (和…相处得好) help sb. with sth. (帮助某人做某事)

  for:thanks for =thank you for (谢谢某人的….) bag for sports (运动包) pants for $30 (卖30元的裤子) see for yourself (亲自看看) for girls (对女孩子来说) like sth. for lunch (喜欢吃……当作午餐)

  about:about Chinese history (有关*历史)

  under:under the desk (在桌子下面)

初一上册英语知识点归纳3

  ①一套a set of a set of keys一串钥匙a set of books一套书A set of+物品的复数

  ②打扰一下Excuse me

  ③帮助某人学*某物help sb with sth帮助我学*英语help me with my English

  ④教某人学某物teach sb sth teach us English教我们学英语

  ⑤失物招领Lost and Found在失物招领盒子里In the Lost and Found case

  ⑥Call sb at+号码sb要用宾格

  ⑦e-mail sb at+网址给某人发邮件

  ⑧what about=How about

  What about you?你呢?What about saying it in English?用英语说它怎么样?About+动词的ing形式


初一上学期政治重要知识点归纳3篇(扩展2)

——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归纳3篇

  海上龙卷风产生条件

  A、是空气必须具有高温、高湿。温度高低反映其热能的大小,空气湿度大,一旦发生凝结现象,大量的潜热就释放出来,变成动能、位能。

  B、要有旺盛的积雨云。积雨云是强对流的产物,在强对流运动中易形成涡环。

  C、是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间的切变要大,也就是说两者气流方向相反,各自的速度要大,才能形成强切变。

  总结:海龙卷的移动路径一般为直线,移动速度*均每小时50千米左右。

  世界人口的增长:

  人口的增长速度在世界特别各洲是不同的,非洲是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洲,其次是南美洲,欧洲的人口增长速度最慢。欧洲为2%;亚洲为15%;

  北美洲为10%;南美洲为17%;大洋洲为14%;非洲为27%。

  铁煤石油的分布:

  世界上铁、煤、石油的分布情况如下:

  (1)世界上的铁矿主要分布在俄罗斯、马西、国、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和美国。

  这七个国家的铁的储量约占世界的90%。

  (2)煤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亚欧大陆和北美洲中部,在世界各国中,煤储量居世界前列

  的有*、美国、俄罗斯等国。

  (3)世界上石油资源的分布很集中,中东地区约占世界石油储量的一半还多。主要输往日本、欧洲和北美洲等地。

  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森林有调节大气成分、净化空气、含蓄水源、增加空气湿度、防风护田、保持水土等作用。所以,人们把森林叫做“大自然的总调节室”。世界有森林面积40 亿公顷,主要在以针叶林和阔叶林为主。全球森林资源绝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

  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

  地球上的水主要有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三种存在形式。

  陆地水又有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沼泽水、河水和生物水等多种存在形式。地球上的水

  总量很多,但是 96%以上的是海洋水。在淡水资源中,冰川中储存的水量最多,现在人们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水、湖泊水(淡水湖的水)和部分地下水。保护水资源,主要途径有:节约和合理用水,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防止和治理水污染;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淡化海水,扩大淡水来源。

  土地资源

  土地的利用类型:

  土地的利用类型可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类型。

  土地资源的分布:

  温带湿润的*原地的地势*坦,气候温暖,适宜发展农业,是世界耕地的主要分布地区。

  气候冷湿的亚寒带地区和炎热多雨的热带地区,保留了大片的针叶林和雨林。热带和温带半干旱地区草地面积广阔,是世界畜牧业的主要分布区。

  【降水与生活】

  1. 降水是人们熟知的大气现象,学生也都已有认识。因此,教学时可请学生发言,补充降水的形式(雨、雪、雹等),而对于降水的成因和条件不必多讲,对于降水的概念也不需要作严谨的解释。

  2. 降雨等级的教学,不必讲解严格的划分标准,而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描述各等级降雨的情况及人们的感受。同学们描述的即使不太准确,也不必细究,因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是根据经验判断降雨等级。

  3. 人们讲到某地的降水量,和气温一样,一般都指观测的`数据。因此,与“气温的观测”相对应,教材也安排了阅读材料“降水量的观测”。由此,学生能加深对降水量的理解。

  4. 活动第1题,教学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让学生阅读第一项教材给出的影响案例,以此做参照,思考降水从哪些方面影响人类的活动。

  (2)把学生分成三组,每组讨论剩余三项中的一项,并形成共同意见。

  (3)各组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宣读本组的结论。

  教学时需要注意,对于学生的回答,不要求全面,能说出两三个方面就很不错。关键是由此项活动使学生加深认识降水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本着这一原则,对于活动第2题,学生在相互讨论中,要能认识到:降水适时、适量,对农作物生长非常有利。

  【降水的变化】

  1. 降水的季节变化可从降水柱状图上作直观判读。主要应抓住两点,其一是全年各季节降水分配是否均匀;其二是哪个季节多,哪个季节少。

  2. 阅读活动中的图3.20,在完成教材要求后,还应提醒学生将图3.20与图3.19A、B相比较,认识到不同地区降水季节变化的不同。此外,还可补充几例让学生判读。该活动的答案:10、11两个月份降水多,5、6、7三个月份降水少;或10~3月降水较多,4~9月降水较少;或该地降水夏半年少,冬半年多。

  3. 绘制降水柱状图活动的教学,可参照上一节绘制气温曲线图中的教学建议。

  【降水的分布】

  1. 降水空间分布的规律不如气温的明显,但因主要影响因素与气温的一样(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所以在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上,仍然能看出明显的规律。这些规律教材通过活动设问引出。这些问题可引导学生逐一读图回答。

  (1)赤道附*降水多,年降水量多在2 000毫米以上。

  (2)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3)南北回归线附*,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

  (4)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5)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即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降水量最贫乏的地区即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学*可以这样来看,它是一个潜移默化、厚积薄发的过程。编辑了初一上册地理第三单元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①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②世界气候分布图参见课本第58页。

  ③赤道附*(热带雨林气候);两极地区(寒带气候);回归线附*的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回归线附*的大陆西岸(热带沙漠气候);中纬度内陆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热带雨林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特点:高温时期少雨,低温时期多雨。

  ⑤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初一上学期政治重要知识点归纳3篇(扩展3)

——初一上册英语知识点梳理总结3篇

  首先,注意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

  A. 数的区别:可数名词有单、复数,其复数形式一般是在其后加上-(e)s。不可数名词只有单数形式,而没有复数的变化。

  B. 量的表达区别:可数名词前可用a(n)及数词来表示其量,也可借助于其它的可数名词,用of介词来表示其量,此时,表示量的可数名词有单、复数变化,表示事物的可数名词本身则必须用复数。不可数名词前则不可用a(n)及数词来表示其量,只可借助于其它可数名词,表示量的可数名词有单、复数的变化,不可数名词没有数的变化。

  C. 修饰词的差异: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前都可用some, any来修饰,表示“一些”之意,而表示“很多”之意时,可数名词(复数形式)前应用many或a lot of;不可数名词(只可用单数形式)前应用much 或a lot of。询问可数名词的量用how many, 而询问不可数名词的量则应用how much。

  其次,注意名词所有格的用法。有生命事物名词的所有格应在其后加上s。

  方法:

  A. 单数名词在其后直接加s。

  B. 以-s结尾的复数名词,在其后加上’, 而不可加s。

  C. 以非s结尾的复数名词,需在其后加上s。

  D. 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有某个人或某个事物时,只需将最后一个名词变为所有格,前面的各个名词无需变为所有格。

  E. 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分别有某人或某物时,各个名词均需变为所有格形式。

  注意:表示无生命事物的名词一般应用of介词短语来构成其所有格。

  2. 英语限定词的用法

  英语名词前一般常会用上a(n), the, some, any等词修饰它,这些词都叫限定词。限定词的使用应注意选择,不可滥用、混用。

  首先,注意冠词的用法。a(n)为不定冠词,它常用在单数可数名词前,表示不确定的人或事物。a用在以辅音音素开头的词、数字、字母、符号等前;an用在以元音音素开头的词前。the为定冠词,可用在单数可数名词、不可数名词或复数可数名词前表示确定的人或事物。

  其次,注意some和any表示“一些”之意的用法。some一般用于肯定句中,any用于否定句和疑问句中,在表示请求或希望对方作出肯定回答的疑问句中一般用some,而不能用any。

  3. 人称代词和物主代词的用法

  人称代词是用以代替某个人或某个事物的代词,有主、宾格之分。主格在句中充当主语,宾格则充当宾语。

  物主代词用以表示某个人或某个事物属于某个人或某个事物所有,有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和名词性物主代词之分。形容词性物主代词放在名词或代词前修饰该名词或代词,名词性物主代词本身便代替了某个人或某个事物,其后不可再用名词或代词了。

  4. There be句型

  There be结构表示 “在某地或某时存在有某物”,be为句子的谓语,后面的名词是句子的主语。

  A. 注意其中be的人称和数:后面的名词为单数可数名词或不可数名词时,be用is。后面的名词为可数名词复数时,be用are。如果不可数名词前有可数名词修饰,后面的动词be的人称和数应和可数名词保持一致。而后面的名词不止一个时,be的人称和数应和与其最为靠*的一个名词的人称和数保持一致。

  B. 注意There be和have (has)的不同用法:There be结构表示“存在”有某人或某物;而have (has)则表示某人或某物归某人“所有”。在表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时,There be结构和have (has)常可互换使用。

  5. 祈使句

  祈使句常用来表示命令、请求、建议等语气,它的主语为you,通常省略,而以动词原形开头。表示命令语气的祈使句一般用降调来朗读,而表示请求或建议语气的.祈使句一般用升调来朗读。其否定形式是在实义动词前加上dont,即使动词是be也是如此。

  6. 介词(短语)的用法

  介词一般用于名词或代词之前,表示主语与介词后面的名词或代词和句子其它成份的关系。介词和其后的名词或代词构成介词短语。介词短语在句中常用作表语、状语、定语等。不同的介词有不同的用法,在此不作赘述。

  7. 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和选择疑问句

  一般疑问句一般以动词be或助动词do开头,常用yes或no作回答;特殊疑问句则以特殊疑问词开头,不用yes或no作回答。如果在一般疑问句中有or连接了选择项,则该疑问句便为选择疑问句,选择疑问句也不用yes或no作回答,而应根据具体情况直接作出回答。

  8. 注意同义词的辨析

  初一上学期的重点同义词有:a, an和one; no和not; excuse me和sorry; its和its; who和what; look like和look the same; lets和let us; good, nice; fine, well和all right; look; look at; see和watch; and和or; family, house和home; with和and; what, which和who;one和it; whose和whos; put on, wear和in; other和else; say, speak, talk和tell;get和get to等。

  9. 常用口语及话题

  初一上学期要求我们掌握的口语有:问候、介绍、告别、打电话、感谢与应答、意愿、道歉与应答、提供帮助及应答、请求允许与应答、表示同意与不同意、喜好与厌恶、表示感情、请求帮助、询问时间等。话题有:谈论家庭、朋友和周围的人、日常生活、兴趣与爱好、文体活动、健康、食品与饮料、服饰、职业等。

  1.Goodmorning/afternoon/evening早上(上午)/下午/晚上好。答语相同。在熟人或家人之间可省略good.熟人之间的问候可加上称呼语,称呼语放在问候语之后且用逗号隔开。如:Goodmorning,class!同学们,早上好!△Goodnight!晚安(晚间告别用语)

  2.Hello,Frank!你好,弗兰克。

  3.A;Howareyou?你(身体)好吗?

  B;(I’m)fine/Verywell/I’mOK,Than./thanks.Andyou?我很好,谢谢。你呢?

  A:(I’m)fine/OK,too.我也很好

  4.thanks=than谢谢

  5.HB(铅笔芯)硬黑CD光盘**

  StarterUnit2What’sthisinEnglish

  1.What’sthis/that?这/那是什么?

  It’sa/an+物品(△不说This/Thatis...)

  1)What’sthis/that?这/那是什么?2)What’sthis/that?这/那是什么?

  It’saruler.(这/那是)直尺。It’sanapple.(这/那是)苹果。

  2.What’sthis/thatinEnglish?这/那用英语怎么说?

  It’sa/an+物品(△不说This/Thatis...)

  in+语言:用某种语言inChinese/English/Japanese用汉/英/日语

  3.a和an是不定冠词,只用在可数名词单数前面,表示“一”。a用在以辅音音素开头的单词前;an用在以元音音素开头的单词前。这里的元音音素和辅音音素是指读音,而不是指字母。如:

  apen/pen/一支钢笔(/p/为辅音音素)

  anorange//一个桔子(//为元音音素)

  4.P停车(区)NBA(美国)全国篮球协会kg千克

  5.Spellit,please.=Pleasespellit.请拼读它。

  K–E-Y.

  Spell“pen”,please.=Pleasespellpen.请拼读“pen”。

  P–E-N.

  注:please置于句末时,前面要加逗号。

  StarterUnit3Whatcolorisit?

  1.What’sthis/that?这/那是什么?

  It’sV.这是V。

  V是字母,是专有名词,前面不必加冠词,但表示某一类东西,则在其单数名词前加a或an。

  2.问颜色:Whatcolor

  1)Whatcoloris+单数名词?2)Whatcolorare+复数名词?

  It’s/Itis+颜色.They’re/Theyare+颜色.

  如1)Whatcoloristhekey?(这把)钥匙是什么颜色的?

  It’s(Itis)yellow.(它是)黄色的。

  2)Whatcolorarethekeys?这些钥匙是什么颜色的?

  They’re(Theyare)red..(它们)是红色的。

  3.color1)n.颜色2)v.给......着色,把......染成某种颜色colorsth+颜色Colorthepencilred.把铅笔涂成红色。

  4.It’sblackandwhite.它是黑白相间色。

  5.S小号M中号L大号UFO不明飞行物CCTV*中央电视台UN联合国

  6.Thekeyisyellow.钥匙是黄色的。

  The是定冠词,表示“这(个),那(个),这些,那些”,在元音音素前读//,在辅音音素前读//。它可以用在名词前,表示特指说话双方都知道的人或物,或上文提到的人或物。

  1)Thebookonthedeskismine.桌子上的书是我的。(特指)

  2)Whereistheteacher?老师在哪?(双方都知道)

  3)Hehasapen,thepenisblack.他有支钢笔,钢笔是黑色的。(指上文提到的事物)

  7.5个元音字母:AaEeIiOoUu

  1.动词be(is,am,are)的用法

  我(I)用am,你(you)用are,is跟着他(he),她(she),它(it)。单数名词用is,复数名词全用are。变否定,更容易,be后not加上去。变疑问,往前提,句末问号莫丢弃。还有一条须注意,句首大写莫忘记。

  2.this,that和it用法

  (1)this和that是指示代词,it是人称代词。

  (2)距离说话人*的人或物用this,距离说话人远的人或物用that。如:

  Thisisaflower.这是一朵花。(*处)

  Thatisatree.那是一棵树。(远处)

  (3)放在一起的两样东西,先说this,后说that。如:

  Thisisapen.Thatisapencil.这是一支钢笔。那是一支铅笔。

  (4)向别人介绍某人时说Thisis…,不说Thatis…。如:

  ThisisHelen.Helen,thisisTom.这是海伦,海伦,这是汤姆。

  (5)Thisis不能缩写,而Thatis可以缩写。如:

  Thisisabike.That’sacar.这是一辆自行车。那是一辆轿车。

  (6)打电话时,介绍自己用this,询问对方用that。如:

  —Hello!IsthatMissGreen?喂,是格林小姐吗?

  —Yes,thisis.Who’sthat?是的,我是,你是谁?

  注意:虽然汉语中使用“我”和“你”,但英语中打电话时绝不可以说:Iam…,Areyou…?/Whoareyou?

  (7)在回答this或that作主语的疑问句时,要用it代替this或that。如:

  ①—Isthisanotebook?这是笔记本吗?

  —Yes,itis.是的,它是。

  ②—What’sthat?那是什么?

  —It’sakite.是只风筝。

  3.these和those用法

  this,that,these和those是指示代词,these是this的复数形式,指时间,距离较*的或下面要提到的人或事;those是that的复数形式,指时间、距离较远或前面已经提到过的人或事物。

  ①Thisismybed.ThatisLily’sbed.这是我的床。那是莉莉的床。

  ②Thesepicturesaregood.那些画很好。

  ③Arethoseappletrees?那些是苹果树吗?

  在回答主语是these或those的.疑问句时,通常用they代替these或those以避免重复。如:

  ④Arethese/thoseyourapples?这些(那些)是你的苹果吗?

  Yes,theyare.是的,他们是。

  4.名词+’s所有格

  Jim’s coat 吉姆的外套 Jeff’s mother杰夫的妈妈

  以s结尾的复数名词,只加“’”Teachers’ Day教师节 the twins’ books双胞胎的书

  不以s结尾的不规则的名词复数,加“ ’s ”Children’s Day 儿童节 men’s shoes男式鞋

  表示两者共同拥有时,只在最后一个名词后加’sLucy and Lily’s mother 露茜和莉莉的妈妈(共同的妈妈,一个妈妈)

  表示两者各自拥有时,要在每个名词后加’sLucy’s and Kate’s rooms 露茜和凯特的房间(各自的房间,两间房子)

  5.There be句型

  (1)There be 句型主要用以表达“某处(某时)有某人(某物)。”其基本结构为“There be+某物(某人)+某地(某时)”其中there是引导词,没有词义;主 语是be后面的名词, be是谓语动词,在一般现在时中be只用is和are两种形式。下面这首歌诀可帮你巧记there be句型结构:

  There be放句首,主语跟在后。地、时放句末,强调置前头。如:There is a book on the desk.有时为了强调地点,也可把介词短语放在句首。

  如:

  On the desk there is a book.

  (2)There be 句型中的be动词如何确定呢?请先看看下面这首歌诀:Be动词,有三个,am,is还有are。“There be”真特别,不留am只留俩,那就是is 还有are。要用is还是are,须看其后的名词是单数还是复数。若是单数或不可数名词用is,否则就用are。

  如:①There is a tree behind the house.

  ②There is some water(水)in the bottle(瓶子).

  ③There are some pears in the box.

  (3) 注意:如果“be”后的主语是由and连接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那么be的形式要遵循“远亲不如*邻”的原则。也就是说,“be”的形式是由与它最* 的那个名词来确定的。若那个名词是单数或不可数名词要用is,是复数就用are。

  如:①There is a book and some pens on the floor.②There are some pens and a book on the floor.

  6.like一词的用法

  like一词的用法like用作及物动词,译为“喜欢”

  (1)后接名词或代词,表示喜欢某人或某物。如:I like the baby very much. 我非常喜欢这个小孩。

  (2)后接动名词(v. -ing),表示“喜欢做某事”,着重于*惯、爱好。如:Tom likes playing football. 汤姆喜欢踢足球。

  (3)后接动词不定式(to do ),表示“偶尔地喜欢做某事”,着重于某次具体的行为。如:I like reading, but I like to watch TV this evening. 我喜欢读书,但我今晚想看电视。

  7.句子单数变复数

  句子单数变复数,注意以下五要素:

  (1)主格人称代词要变成相应的复数主格人称代词,即I→we, you→you,

  she,he,it→ they。

  如:She is a girl. →They are girls.

  (2)am,is要变为are。如:I’m a student. →We are students.

  (3)不定冠词a,an要去掉。如:He is a boy. →They are boys.

  (4)普通单数名词要变为复数形式。如:It is an apple. →They are apples.


初一上学期政治重要知识点归纳3篇(扩展4)

——初一上册知识点总结数学

初一上册知识点总结数学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写总结有利于我们学*和工作能力的提高,因此十分有必须要写一份总结哦。总结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一上册知识点总结数学,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代数式:用运算符号“+-×÷”连接数及表示数的字母的式子称为代数式。

  注意:用字母表示数有一定的限制,首先字母所取得数应保证它所在的式子有意义,其次字母所取得数还应使实际生活或生产有意义;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2.列代数式的几个注意事项:

  13(1)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要把带分数改成假分数形式,如a×1应写成a;

  223(2)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用分数线将被除式和除式联系,如3÷a写成的形式;

  a3.几个重要的代数式:(m、n表示整数)

  (1)a与b的*方差是:a2-b2;a与b差的*方是:(a-b)2;

  (2)若a、b、c是正整数,则两位整数是:10a+b,则三位整数是:100a+10b+c;

  (3)若m、n是整数,则被5除商m余n的数是:5m+n;偶数是:2n,奇数是:2n+1;三个连续整数是:n-1、n、n+1;4.有理数:(1)凡能写成

  q(p,q为整数且p0)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不是有理数。p正整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整数零正分数(2)有理数的分类:①有理数零②有理数负整数

  负整数正分数负有理数分数负分数负分数(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4)自然数包括:0和正整数。5.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a(a0)a(a0)(2)绝对值可表示为:a0(a0)或a;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aa1a0;

  aa1a0;

  aba。b(4)|a|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0;注意:|a||b|=|ab|,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3)a2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2≥0;若a2+|b|=0a=0,b=0;

  0.120.012底数的小数点移动一位,*方数的小数点移动二位。(4)据规律112101006.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这种记数法叫科学记数法。

  7.*似数的精确位:一个*似数,四舍五入到那一位,就说这个*似数的精确到那一位。

  8.有效数字:从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起,到精确的位数止,所有数字,都叫这个*似数的有效数字。9.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10.等式的性质:

  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11.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并且含未知数项的系数不是零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①.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ax+b=0(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且a≠0)。②.一元一次方程的最简形式:ax=b(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且a≠0)。

  ③.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整理方程,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检验方程的解)。

  ④.移项:改变符号后,把方程的项从一边移到另一边叫移项.移项的依据是等式性质1。12.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常用公式:

  (1)行程问题:距离=速度时间速度距离距离时间;时间速度(2)工程问题:工作量=工效工时工效工作量工作量工时;工时工效(3)比率问题:部分=全体比率比率部分部分全体;全体比率(4)顺逆流问题: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5)商品价格问题:售价=定价折

  售价成本1,利润=售价-成本,利润率100%;

  成本10(6)周长、面积、体积问题:C圆=2πR,S圆=πR2,C长方形=2(a+b),S长方形=ab,C正方形=4a,

  1S正方形=a2,S环形=π(R2-r2),V长方体=abc,V正方体=a3,V圆柱=πR2h,V圆锥=πR2h。

  3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初一下册知识点总结

  1.同底数幂的乘法:aman=am+n,底数不变,指数相加。2.同底数幂的除法:am÷an=am-n,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3.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am)n=amn,底数不变,指数相乘;(ab)n=anbn,积的乘方等于各因式乘方的积。4.零指数与负指数公式:(1)a0=1(a≠0);a-n=

  1an,(a≠0)。注意:00,0-2无意义。

  (2)有了负指数,可用科学记数法记录小于1的数,例如:0.0000201=2.01×10-5。

  5.(1)*方差公式:(a+b)(a-b)=a2-b2,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方差;(2)完全*方公式:

  ①(a+b)2=a2+2ab+b2,两个数和的*方,等于它们的*方和,加上它们的积的2倍;②(a-b)2=a2-2ab+b2,两个数差的*方,等于它们的*方和,减去它们的积的2倍;※③(a+b-c)2=a2+b2+c2+2ab-2ac-2bc6.配方:

  p(1)若二次三项式x+px+q是完全*方式,则有关系式:q;

  22

  2※(2)二次三项式ax2+bx+c经过配方,总可以变为a(x-h)2+k的形式。注意:当x=h时,可求出ax2+bx+c的最大(或最小)值k。1※(3)注意:x2x2。

  xx2127.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单项式中不为零的数字因数,叫单项式的数字系数,简称单项式的系数;

  系数不为零时,单项式中所有字母指数的和,叫单项式的次数。

  8.多项式的项数与次数:多项式中所含单项式的个数就是多项式的项数,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

  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

  注意:(若a、b、c、p、q是常数)ax2+bx+c和x2+px+q是常见的两个二次三项式。9.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单项式是同类项。10.合并同类项法则:系数相加,字母与字母的指数不变。

  11.去(添)括号法则:去(添)括号时,若括号前边是“+”号,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号;若括号前边是“-”号,括号里的各项都要变号。

  注意:多项式计算的最后结果一般应该进行升幂(或降幂)排列。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面几何部分

  1、补角重要性质: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余角重要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2、①直线公理: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②有关垂线的定理:(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2)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结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比例尺:比例尺1:m中,1表示图上距离,m表示实际距离,若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m厘米.3、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4、n边形的对角线公式:

  n(n-3)2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5、n边形的内角和公式:180(n-2);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6、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①a+b>c(ab为最短的两条线段)②a-b

  扩展阅读: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提分数学

  提分数学七年级上知识清单

  第一章有理数

  一.正数和负数

  ⒈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负数:比0小的数正数:比0大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注意:①字母a可以表示任意数,当a表示正数时,-a是负数;当a表示负数时,-a是正数;当a表示0时,-a仍是0。(如果出判断题为:带正号的数是正数,带负号的数是负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例如+a,-a就不能做出简单判断)

  ②正数有时也可以在前面加“+”,有时“+”省略不写。所以省略“+”的正数的符号是正号。2.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若正数表示某种意义的量,则负数可以表示具有与该正数相反意义的量,比如:零上8℃表示为:+8℃;零下8℃表示为:-8℃

  支出与收入;增加与减少;盈利与亏损;北与南;东与西;涨与跌;增长与降低等等是相对相反量,它们计数:比原先多了的数,增加增长了的数一般记为正数;相反,比原先少了的数,减少降低了的数一般记为负数。3.0表示的意义

  ⑴0表示“没有”,如教室里有0个人,就是说教室里没有人;⑵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二.有理数

  1.有理数的概念

  ⑴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0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⑵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⑶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理解:只有能化成分数的数才是有理数。①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不是有理数。②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化成分数,都是有理数。

  注意:引入负数以后,奇数和偶数的范围也扩大了,像-2,-4,-6,-8也是偶数,-1,-3,-5也是奇数。2.(1)凡能写成

  q(p,q为整数且p0)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p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不是有理数;

  提分数学

  正整数正有理数正分数(2)有理数的分类:①按正、负分类:有理数零

  负整数负有理数负分数正整数整数零②按有理数的意义来分:有理数负整数正分数分数负分数总结:①正整数、0统称为非负整数(也叫自然数)②负整数、0统称为非正整数③正有理数、0统称为非负有理数④负有理数、0统称为非正有理数

  (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自然数0和正整数;a>0a是正数;a<0a是负数;

  a≥0a是正数或0a是非负数;a≤0a是负数或0a是非正数.

  三.数轴

  ⒈数轴的概念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注意:⑴数轴是一条向两端无限延伸的直线;⑵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三者缺一不可;⑶同一数轴上的单位长度要统一;⑷数轴的三要素都是根据实际需要规定的。2.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关系

  ⑴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正有理数可用原点右边的点表示,负有理数可用原点左边的点表示,0用原点表示。

  ⑵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但数轴上的点不都表示有理数,也就是说,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不是一一对应关系。(如,数轴上的点π不是有理数)3.利用数轴表示两数大小

  ⑴在数轴上数的大小比较,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⑵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⑶两个负数比较,距离原点远的数比距离原点*的数小。

  提分数学

  4.数轴上特殊的最大(小)数

  ⑴最小的自然数是0,无最大的自然数;⑵最小的正整数是1,无最大的正整数;⑶最大的负整数是-1,无最小的负整数5.a可以表示什么数

  ⑴a>0表示a是正数;反之,a是正数,则a>0;⑵a提分数学

  ⑴一般地,数a的相反数是-a,其中a是任意有理数,可以是正数、负数或0。当a>0时,-a0,那么|a|=a;②如果a0),则x=±a;

  ⑸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的绝对值相等。即:|-a|=|a|或若a+b=0,则|a|=|b|;|a|是重要的非负数,即

  提分数学

  |a|≥0;注意:|a||b|=|ab|,

  abab⑹绝对值相等的两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即:|a|=|b|,则a=b或a=-b;

  ⑺若几个数的绝对值的和等于0,则这几个数就同时为0。即|a|+|b|=0,则a=0且b=0。(非负数的常用性质:若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有且只有这几个非负数同时为0)4.有理数大小的比较

  ⑴利用数轴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数轴上的两个数相比较,左边的数总比右边的数小,或者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⑵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异号两数比较大小,正数大于负数。

  (3)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4)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5)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6)大数-小数>0,小数-大数<0.5.绝对值的化简

  ①当a≥0时,|a|=a;②当a≤0时,|a|=-a6.已知一个数的绝对值,求这个数

  一个数a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一般地,绝对值为同一个正数的有理数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绝对值为0的数是0,没有绝对值为负数的数。

  六.有理数的加减法.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⑴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⑵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⑶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和为零;⑷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2.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⑴加法交换律:a+b=b+a⑵加法结合律:(a+b)+c=a+(b+c)

  在运用运算律时,一定要根据需要灵活运用,以达到化简的目的,通常有下列规律:①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先相加“相反数结合法”;

  提分数学

  ②符号相同的两个数先相加“同号结合法”;③分母相同的数先相加“同分母结合法”;④几个数相加得到整数,先相加“凑整法”;⑤整数与整数、小数与小数相加“同形结合法”。3.加法性质

  一个数加正数后的和比原数大;加负数后的和比原数小;加0后的和等于原数。即:⑴当b>0时,a+b>a⑵当b提分数学

  Ⅲ.把分母相同或便于通分的加数相结合(同分母结合法)--

  313217+-+-524528321137)+(-+)+(+-)55224818原式=(--

  =-1+0-

  =-1

  Ⅳ.既有小数又有分数的运算要统一后再结合(先统一后结合)(+0.125)-(-3

  18312)+(-3)-(-10)-(+1.25)4833121)+(-3)+(+10)+(-1)4834原式=(+)+(+3

  18=+3

  183121-3+10-14834=(3

  31112-1)+(-3)+1044883=2

  12-3+102316=-3+13

  =10

  16617-12+41122151761)+(-)

  5151122Ⅴ.把带分数拆分后再结合(先拆分后结合)-3+10

  15原式=(-3+10-12+4)+(-+

  =-1+

  411+1522提分数学

  =-1+

  815+3030=-

  730Ⅵ.分组结合

  2-3-4+5+6-7-8+9+66-67-68+69

  原式=(2-3-4+5)+(6-7-8+9)++(66-67-68+69)

  =0

  Ⅶ.先拆项后结合

  (1+3+5+7+99)-(2+4+6+8+100)

  七.有理数的乘除法

  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法则一: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专指“两数相乘”的情况,如果因数超过两个,就必须运用法则三)法则二: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法则三: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是负数;法则四: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因数为0,则积等于0.2.倒数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其中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倒数,用式子表示为a

  1=1(a≠0),就是说aa和

  111互为倒数,即a是的倒数,是a的倒数。aaa1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若a≠0,那么a的倒数是;倒数是本身的数

  a是±1;若ab=1a、b互为倒数;若ab=-1a、b互为负倒数.注意:①0没有倒数;

  ②求假分数或真分数的倒数,只要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分母点颠倒位置即可;求带分数的倒数时,先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再把分子、分母颠倒位置;

  ③正数的倒数是正数,负数的倒数是负数。(求一个数的倒数,不改变这个数的性质);④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数是1或-1,不包括0。3.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

  提分数学

  ⑴乘法交换律:一般地,有理数乘法中,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即ab=ba⑵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即(ab)c=a(bc).⑶乘法分配律:一般地,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在把积相加。即a(b+c)=ab+ac4.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1)除以一个不等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即无意义(2)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5.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

  (1)乘除混合运算往往先将除法化成乘法,然后确定积的符号,最后求出结果。

  (2)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如无括号指出先做什么运算,则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进行。

  a0八.有理数的乘方

  1.乘方的概念

  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a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1)a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0;若a+|b|=0a=0,b=0;

  0.120.01211(2)据规律2底数的小数点移动一位,*方数的小数点移动二位

  101002

  22

  n2.乘方的性质

  (1)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的正数;注意:当n为正奇数时:(-a)=-a或(a-b)=-(b-a),当

  n为正偶数时:(-a)=a或(a-b)=(b-a).

  (2)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nnnnnnnn

  九.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做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应注意以下运算顺序: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十.科学记数法

  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的形式(其中1a10,n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法是科学记数法

  -9-

  n提分数学

  *似数的精确位:一个*似数,四舍五入到那一位,就说这个*似数的精确到那一位.

  有效数字:从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起,到精确的位数止,所有数字,都叫这个*似数的有效数字.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注意:怎样算简单,怎样算准确,是数学计算的最重要的原

  则.

  特殊值法:是用符合题目要求的数代入,并验证题设成立而进行猜想的一种方法,但不能用于证明.

  等于本身的数汇总:相反数等于本身的数:0倒数等于本身的数:1,-1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正数和0*方等于本身的数:0,1立方等于本身的数:0,1,-1.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一.用字母表示数(代数初步知识)

  1.代数式:用运算符号“+-÷”连接数及表示数的字母的式子称为代数式.注意:用字母表示数有一定的限制,首先字母所取得数应保证它所在的式子有意义,其次字母所取得数还应使实际生活或生产有意义;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用基本运算符号把数和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如n,-1,2n+500,abc。2.代数式书写规范:

  (1)数与字母相乘,或字母与字母相乘中通常使用“”乘,或省略不写;(2)数与数相乘,仍应使用“”乘,不用“”乘,也不能省略乘号;(3)数与字母相乘时,一般在结果中把数写在字母前面,如a5应写成5a;13(4)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要把带分数改成假分数形式,如a1应写成a;

  223(5)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用分数线将被除式和除式联系,如3÷a写成的形式;

  a

  提分数学

  (6)a与b的差写作a-b,要注意字母顺序;若只说两数的差,当分别设两数为a、b时,则应分类,写做

  a-b和b-a.

  出现除式时,用分数表示;

  (7)若运算结果为加减的式子,当后面有单位时,要用括号把整个式子括起来。3.几个重要的代数式:(m、n表示整数)

  (1)a与b的*方差是:a-b;a与b差的*方是:(a-b);

  (2)若a、b、c是正整数,则两位整数是:10a+b,则三位整数是:100a+10b+c;

  (3)若m、n是整数,则被5除商m余n的数是:5m+n;偶数是:2n,奇数是:2n+1;三个连续整数

  是:n-1、n、n+1;

  (4)若b>0,则正数是:a+b,负数是:-a-b,非负数是:a,非正数是:-a.

  2222222

  二.整式

  1.单项式:表示数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2.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单项式中不为零的数字因数,叫单项式的数字系数,简称单项式的系数;

  3.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

  4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常数项的次数为0。注意:(若a、b、c、p、q是常数)ax+bx+c和x+px+q是常见的两个二次三项式.

  5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即凡不含有除法运算,或虽含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字母的代数式叫整式.整式分类为:整式2

  2

  单项式多项式.

  注意:分母上含有字母的不是整式。


初一上学期政治重要知识点归纳3篇(扩展5)

——初一生物上学期知识点总结

初一生物上学期知识点总结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给人努力工作的动力,不如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总结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生物上学期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二、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三、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5、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6、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7、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8、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9、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10、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1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12、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13、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注意DDT的例子(富集)课本26页。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一、显微镜的结构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二、显微镜的使用

  1、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2、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3、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三、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1、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P42

  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支持、保护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液泡:细胞液

  3、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即: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

  4、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5、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四、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五、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

  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六、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七、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二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二者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八、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

  九、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1、多莉羊的例子p55,

  2、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3、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4、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5、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6、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十、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十一、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1、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2、细胞的分裂

  (1)染色体进行复制

  (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3)细胞质分成两份

  (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十二、新生命的开端———**卵

  1、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2、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3、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

  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4、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5、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6、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7、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十三、单细胞生物


初一上学期政治重要知识点归纳3篇(扩展6)

——政治经济学重要的知识点归纳 (菁华3篇)

  1、政治经济学为什么具有阶级性

  政治经济学,无论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包括当代西方经济学还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这是因为,政治经 济学的研究内容,涉及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而经济利益关系在存在阶级关系的社会中,会表现为阶级利益关系。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从其整个思想体系来说,是为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服务的。政治经济学都是有阶级性的。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一方面,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已经成熟,无产阶级作为新生产力的代表登上了政治舞台,并开展了强大的工人运动。

  另一方面,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理论来源。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科学因素,揭示了资本主义的运动规律。在继承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并以此为基础,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3)马克思和*所创立的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并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体制提出了一些预见性设想。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不断发展和创新的经济学科,它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开放中获得重大发展发。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总体上说,是研究特定社会制度中的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利益关系,揭示社会历史发展中的经济规律。

  (2)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它属于经济利益关系。

  (3)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直接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人与人的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诸环节、诸方面的关系,既包括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关系,也包括分配关 系、交换关系、消费关系。

  (4)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时,不是研究它的表面现象,而是揭示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即研究各种客观经济规律。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同社会主义部分的研究对象有什么异同?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与资本主义部分的研究对象,既相统一,又有差异。

  (1)二者有统一面。二者都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利益关系,揭示经济运动规律。

  (2)二者有差异面。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重在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研究,揭示其内在矛盾、阶级对抗性和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与灭亡的客观规律,揭示资本主义终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则重在研究怎样巩固、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经济利益。

  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

  1、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但商品一定是劳动产品。

  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不同商品使用价值不同,所以才需要交换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不同商品都有价值,所以才能够按照一定比例相互交换。

  2、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

  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当贵金属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时,货币就出现了。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基本职能: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它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则需要现实的货币。

  3、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计算公式P5。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商品的价格总额=待售商品量x价格水*)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例,而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例。

  4.纸币的产生和发展P6:

  (1)纸币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在铸币的基础上产生的。

  (2)纸币的含义:它必须由国家(或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一是由国家发行的。如果不是本国国家发行的,就不是法定货币,而是伪币假币,在市场上不能流通。制造假币的行为在各个国家都是犯罪行为。二是国家现在正在强制使用的。国家以前强制使用的而现在不再强制使用的,则不能在市场上流通。这两方面是缺一不可的。

  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含义物价总水*的持续上涨。物价总水*的持续下跌。

  表现需求旺盛,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经济过热。需求不足,物价下跌,纸币升值,经济衰退。

  本质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流通中的纸币量过多。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流通中的纸币量过少。

  成因①纸币发行过多;②社会需求旺盛;③成本上升等。①纸币发行过少;②社会需求不足等。

  影响适度的通货膨胀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但通货膨胀直接使纸币贬值,而居民收入水*没有提高,就会导致人民生活水*下降,社会经济秩序混乱,影响经济发展。适度的通货紧缩可以挤去经济泡沫,抑制投资过热;通货紧缩在一定程度上对居民生活有好处,但从长远看会严重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居民的消费心理,导致恶性的价格竞争,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不利。

  对策可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可采取扩张的财政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

  备注:

  ①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物价上涨有多种情况、多种原因,所以物价上涨不一定是通货膨胀。

  ②通货膨胀是宏观上的卖方市场;但卖方市场有宏观、微观之分,所以卖方市场不一定就是通货膨胀。

  1、政治经济学为什么具有阶级性

  政治经济学,无论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包括当代西方经济学还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这是因为,政治经 济学的研究内容,涉及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而经济利益关系在存在阶级关系的社会中,会表现为阶级利益关系。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从其整个思想体系来说,是为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服务的。政治经济学都是有阶级性的。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一方面,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已经成熟,无产阶级作为新生产力的代表登上了政治舞台,并开展了强大的工人运动。

  另一方面,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理论来源。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科学因素,揭示了资本主义的运动规律。在继承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并以此为基础,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3)马克思和*所创立的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并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体制提出了一些预见性设想。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不断发展和创新的经济学科,它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开放中获得重大发展发。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总体上说,是研究特定社会制度中的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利益关系,揭示社会历史发展中的经济规律。

  (2)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它属于经济利益关系。

  (3)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直接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人与人的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诸环节、诸方面的关系,既包括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关系,也包括分配关 系、交换关系、消费关系。

  (4)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时,不是研究它的表面现象,而是揭示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即研究各种客观经济规律。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同社会主义部分的研究对象有什么异同?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与资本主义部分的研究对象,既相统一,又有差异。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