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知识 40句菁华

首页 / 知识 / | 2022-10-13 00:00:00 知识,小学语文

1、读准声调

2、他虽然很顽皮,但是学*很好。

3、大写字母的几种用法⑴

4、认识隔音符号。

5、疑问句:疑问句是提出一个问题。是非问句要求作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是或不是)。选择问句列出两项或几项,让人选择其中一项,常用关联词语还是是还是等,也可不用。特指问句是是有所指而问,句中常用谁、什么、怎么等词。反问句是无疑问句,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的意思,不要求回答。反复问句用肯定和否定相叠的方式提问。句末用问号。

6、他对熬夜已*以为常。

7、借技巧,抓关键,透过现象看本质

8、春天里的河水碧绿,犹如一面绿色的大镜子,倒影出我们的笑脸。

9、人物描写的外貌描写中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五种描写方法。

10、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两个句子或短语表达意思相*相关或相反的。

11、考虑词语搭配的*惯。如“提高水*”,“改进方法”,“改善生活”等。

12、着重号:表示文中特别重要,需要注意的字词句。

13、船到桥头--------自会直

14、陈述句:用于告诉别人一件事或一个道理,表示陈述语气的句子,一般语调*和,句尾一般用句号。

15、霸王敬酒--------不干也得干

16、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17、奇:奇妙。

18、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

19、钉头碰钉子--------硬碰硬

20、无一不是在彰显人的主体性,在展示人类战天斗地的精神。

21、一度喜欢在房间自得其乐的伊拉克政要们也未能幸免。

22、认识隔音符号的作用和用法。

23、注意把字写正确。

24、主要内容

25、一声*、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

26、老虎拉车--------谁敢

27、八仙聚会--------神聊

28、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29、我解缆,你推船--顺水人情

30、老太太吃汤圆--------囫囵吞

31、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32、放虎归山——后患无穷

33、打蛇打在七寸上---击中了要害

34、二踢脚上天——空想(空响)。

35、十点才到九点六——差点四(事)

36、五个人住两地——三心二意。

37、凿壁偷光——孔明

38、(地头蛇)强横无赖,称霸一方的`人。

39、(孺子牛)鞠躬尽瘁、为民造福的人。

40、“说普通话”公益广告词 :


小学语文知识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小学语文知识 40句菁华(扩展1)

——小学语文总结知识归纳 40句菁华

1、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偏旁部首、间架结构。

2、量词和“的、地、得”的用法。 能够准确填出数词与名词之间所适合的量词的、地、得用法:

3、近义词、反义词的词语归类。 能够熟练填出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4、格言、经典诗句以及小升初必备古诗80首的背诵及默写。

5、分辨实写与联想的语句。了解联想与比喻的异同点。

6、体会文章详略的方法及作用。

7、人物描写的外貌描写中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五种描写方法。

8、写景、状物的记叙文

9、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记住26个大、小写字母的写法。

10、熟练、准确地拼读音节,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阅读和学*普通话。

11、读准声调,按汉语拼写规则给音节标声调。

12、读准声调。

13、认识常用的汉字3000个左右,掌握常用汉字2500个,能读准字音,认准字形,了解字义。

14、辨析形*字、同音字、多音和多义字。

15、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行列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16、注意运用的对象。如:“爱戴”和“爱抚”,前者用于党、领袖、英雄,后者用于老一辈对后代。

17、形容秋天的成语: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红叶似火、金风送爽、秋风**、硕果累累

18、形容冬天的成语:冰天雪地、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白雪皑皑、鹅毛大雪、寒冬腊月

19、描写山水的成语:湖光山色、山清水秀、山明水秀、青山绿水、山水相依、山水一色

20、描写花的成语:花团锦簇、繁花似锦、百花齐放、姹紫嫣红、万紫千红、鸟语花香、花红柳绿

21、描写天空景色的成语:万里无云、碧空如洗、湛蓝如洗、天高云淡、乌云密布、晴空万里

22、描写月亮的'成语:明月清风、春花秋月、浩月千里、风清月朗、皓月当空、玉兔东升

23、描写太阳的成语:夕阳如丹、夕阳西下、 艳阳高照、 骄阳似火、烈日炎炎

24、描写人物慌张的成语:心慌意乱、惊慌失措、惶恐不安、慌不择路、落荒而逃

25、表示诚信的成语:拾金不昧、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光明正大、光明磊落、路不拾遗

26、描写人物仪态、风貌的成语:憨态可掬、文质彬彬、风度翩翩、相貌堂堂、容光焕发、

27、描写人物动作的成语:走马观花、扶老携幼、手舞足蹈、促膝谈心、前俯后仰、跋山涉水

28、描写友情成语:亲密无间、推心置腹、肝胆相照、情同手足、忘年之交、友好相处、天涯比邻、一见如故

29、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四面楚歌、纸上谈兵、背水一战、负荆请罪、卧薪尝胆、洛阳纸贵

30、形容考试的成语:冥思苦想、东张西望、抓耳挠腮、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左顾右盼

31、表示英勇行为的成语:前赴后继、冲锋陷阵、赴汤蹈火、视死如归、奋不顾身、舍生忘死

32、有恒心、有毅力的成语: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有始有终、绳锯木断、坚持不懈

33、描写建筑物的:金碧辉煌、鳞次栉比、富丽堂皇、造型细致、古香古色、气势雄伟、摩天大楼

34、含有夸张的:地动山摇、惊天动地、气吞山河、震天动地、气壮山河、气贯长虹、顶天立地

35、描写害怕的成语:胆战心惊、魂飞魄散、惊心动魄 、心惊肉跳、心惊胆寒

36、描写伤心的成语:心如刀绞、泪如雨下、呼天抢地、 失声痛哭

37、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38、排比。排比是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39、按所叙述的问题来抓文章的主要内容;

40、根据文章的标题,加以补充。


小学语文知识 40句菁华(扩展2)

——小学语文知识 60句菁华

1、认识隔音符号。

2、词语的逻辑归类。

3、判断句:对事物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的句子。可以分为两个系列:者,也系列和乃、为系列。

4、积累、运用鉴赏知识

5、她对背景音乐已经*以为常了。

6、按需要、看搭配,注意表达合语境

7、广场上,一面鲜艳的*迎风招展。

8、喜欢吹嘘的人犹如一面大鼓,响声大腹中空。

9、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10、分辨实写与联想的语句。了解联想与比喻的异同点。

11、面对敌人的卑劣手段,我们决定以毒攻毒,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12、我们只能用爱情治愈爱情,以毒攻毒了。

13、与其和敌人正面冲突,不如使他们互相内斗,耗损战力,这是以毒攻毒的高招。

14、字

15、词

16、填上适当的词

17、其基本原理是「以毒攻毒」,即对患者施予在健康人身上会引起类似该待治病症的物质。

18、用“渡”组词表达

19、请选择下面的祝词填空

20、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两个句子或短语表达意思相*相关或相反的。

2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2、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23、问号:表示一个疑问句末尾的停顿和语气。

24、早开的红梅-------一枝独秀

25、感叹号:用于表示强烈感情的句子末尾的停顿和语气。

26、冒号: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

27、虎落*阳--------被犬欺

28、连接号:表示时间、地点、数目等起止的标点。

29、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30、她认为,梳上蓬松的卷发,穿上时髦的连衣裙,唱着抒情的歌曲,以此来取得丈夫的欢心,就像自得其乐地把自己梳妆打扮一番一样可笑。

31、老头儿有个老伴儿,带一个伙计,就这么活着,倒也自得其乐。

32、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增强了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人类对自然的态度也由古代的屈服变为征服和占有的态度,似乎人类只有战天斗地才能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才能使生产发展生活富裕。

33、虽然许多人跳民族舞蹈是自得其乐,但全国各地也有职业的舞蹈演员。

34、充分利用身边的条件,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开辟各种各样的体育健身场所,自得其乐地开展体育活动阎。

35、掌握汉字的音、形、义。

36、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

37、感叹句:用于抒发感情、表示感叹的句子,句尾用叹号。

38、偷鸡不成--------蚀把米

39、对子歌

40、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41、扁担挑水--------一心挂了两头

42、菜刀切豆腐--------两面光

43、歪嘴讲故事--斜(邪)说

44、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45、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46、到火神庙求雨--------找错了门

47、挂羊头卖狗肉--------虚情假意

48、窗户边吹喇叭——名声在外

49、程咬金的斧头——就这三下子

50、木匠带枷——自作自受

51、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52、毒蜈蚣---自有雄鸡来吃

53、对牛弹琴---不看对象

54、狗吃热肉——又爱又怕

55、四两棉花十张弓——从何弹(谈)起。

56、六月连阴天——不见清(晴)。

57、四月里的梅子——多少带点亲(青)

58、“尊敬老人” 公益广告词 :

59、“说普通话”公益广告词 :

60、“注意交通安全”公益广告:


小学语文知识 40句菁华(扩展3)

——小学语文知识点 40句菁华

1、递进关系:不仅……而且 不是……甚至 不但……而且 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还(又、也)

2、反语:故意说反话,用一种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表达意思。

3、对比:把正反两个事物或者事物的正反两方面一起对照。

4、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两个句子或短语表达意思相*相关或相反的.。

5、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而是借用和这个事或人相关的人或事。

6、打破砂锅——问到底

7、虎落*阳——被犬欺

8、井底青蛙——目光短浅

9、大海捞针——没处寻

10、竹篮打水——一场空

11、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12、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13、芝麻开花——节节高

14、瞎子点灯——白费蜡

15、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16、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17、三九天吃冰棍——寒了心

18、霸王敬酒——不干也得干

19、板上订钉——跑不了

20、竹笋出土——节节高

21、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22、带反义词的成语:远*闻名、黑白相间、轻重倒置、左右为难、黑白分明、舍*求远、因小失大、头重脚轻、积少成多、舍本逐末、贪小失大

23、反义词:高―矮、胖―瘦、明―暗、美―丑、忙―闲、新―旧、熟―生、冷―暖、重―轻、沉―浮、进―出、升―降、香―臭、是―非、长―短、老―少、慢―快、宽―窄、强―弱、穷―富、胜―败、贵―贱、内―外、恶―善、加―减、清―浊、廉――贪、功―罪、正―偏、奖―罚、优―劣、勤―懒、进―退、买―卖、正―反、爱―恨、贫―富、饥寒―温饱、索取―奉献、真诚―虚假、冷漠―热忱、安全―危险、复杂―简单、虚心―骄傲、热情―冷淡、诚实―虚伪、傲慢―谦虚、懦弱―勇敢、丑陋―美丽、愚蠢―聪明

24、并列关系:……一边……一边…………一面……一面……不是……而是……有时……有时……既……又……又……又……那么……那么……

25、因果关系:因为……所以由于……因此……因故……之所以……是因为既然……就……因此……

26、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预期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

27、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28、车到山前--------必有路

29、井底青蛙--------目光短浅

30、竹篮打水--------一场空

31、兔子尾巴--------长不了

32、壶中无酒--------难留客

33、竹笋出土--------节节高

34、孔夫子搬家--------净是书

35、报酬—酬劳悲哀—悲伤崩塌—倒塌必然—必定避免—幸免

36、诧异—惊诧颤动—抖动沉浸—沉醉惩罚—惩处迟延—拖延

37、聪明—聪慧催促—督促璀璨—明亮打扮—装扮打搅—打扰

38、发誓—宣誓发展—进展繁殖—生殖反抗—抵抗防御—防备

39、服侍—侍侯浮现—出现赋予—给予告别—告辞恭敬—尊敬

40、控制—操纵款待—招待愧疚—内疚劳苦—劳累冷艳—艳丽


小学语文知识 40句菁华(扩展4)

——小学语文的基础知识 40句菁华

1、j、q、x遇到ü ,两个小点要拿去;

2、表示文艺作品的量词:封、则、首、篇、道、幅。一封信、一则笑话、一首歌、一篇散文、一幅画。

3、并列关系: 一边...一边... ;一面...一面 ... ;不是...而是... ;有时...有时... ;既...又... ;又...又 ...; 那么...那么...

4、承接关系:一...就...;首先...然后 ...;又...;...就...;接着...

5、夸张:对某一个事物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描述,但不是豪无边际没有原则无限的,不同于说大话,而是艺术的扩大或缩小。

6、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预期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

7、双关: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故意让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获得双重意义。

8、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而是借用和这个事或人相关的人或事。

9、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一般性停顿。

10、冒号: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

11、书名号:表示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戏曲、图画等的名称。

12、间隔号:表示时间、民族、书名、人名之间的分界。

13、专名号:表示人名、地名、国家名等。

14、打开天窗——说亮话

15、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16、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17、老虎屁股——摸不得

18、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19、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20、壶中无酒——难留客

21、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22、对牛弹琴——白费劲

23、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

24、孔夫子搬家——净是书

25、担着胡子过河——谦虚过度

26、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27、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28、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29、上鞋不用锥子——真行

30、瘸子上炕——一搬一上

31、黄牛追兔子——有劲使不上

32、猪鼻子里插葱——装象

33、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34、池塘里的风波——大不了

35、陈述句:用于告诉别人一件事或一个道理,表示陈述语气的句子,一般语调*和,句尾一般用句号。

36、祈使句:表示命令、请求、希望或者劝阻的句子,根据语句语调可以用叹号、也可用句号。

37、AABB式

38、ABAC式

39、一个又一个的形式

40、不强调进步


小学语文知识 40句菁华(扩展5)

——小学语文11个基础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

1、句子开头的首字母要大写;汉语人名的开头字母要大写;专有名词的开头字母要大写例:Beijing;文章标题开头字母要大写。

2、表示人的量词:个、位、条。一个男孩,一位老师,一条好汉

3、承接关系:一……就……;首先……然后、……;又……;……就……;接着……

4、拟人:是把人的特征给予事物,让事物如人一样说话、活动、有感情。

5、夸张:对某一个事物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描述,但不是豪无边际没有原则无限的,不同于说大话,而是艺术的扩大或缩小。

6、反语:故意说反话,用一种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表达意思。

7、设问:可以直白的说就是自问自答。

8、句号:用于一句完整话的最后停顿。

9、双引号:表明文中直接引用别人的话、书上的话、人物的话等。

10、括号:标明文中注释的部分。

11、破折号:表示出现种种不同的语境、情态和语法意义。

12、专名号:表示人名、地名、国家名等。

13、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14、虎落*阳——被犬欺

15、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16、竹篮打水——一场空

17、打开天窗——说亮话

18、百米赛跑——分秒必争

19、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20、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21、新官上任——三把火

22、老虎屁股——摸不得

23、壶中无酒——难留客

24、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25、三九天吃冰棍——寒了心

26、对牛弹琴——白费劲

27、霸王敬酒——不干也得干

28、孔夫子搬家——净是书

29、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30、泼出去的水——收不回

31、担着胡子过河——谦虚过度

32、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33、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34、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35、瘸子上炕——一搬一上

36、开水里煮空笼——不争包子争口气

37、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

38、过年娶媳妇——双喜临门

39、池塘里的风波——大不了

40、陈述句:用于告诉别人一件事或一个道理,表示陈述语气的句子,一般语调*和,句尾一般用句号。


小学语文知识 40句菁华(扩展6)

——小学语文文学常识知识点 40句菁华

1、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西游记。

2、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是:(夏衍)包身工。

3、先秦时期的两大显学是:儒、墨。

4、“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反对旧礼教,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5、三从四德中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品德、辞令、仪态、女工。

6、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群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7、三姑六婆:三姑:尼姑、道姑、卦姑。六婆:媒婆、师婆(巫婆)、牙婆、虔婆、药婆、接生婆。

8、三教九流:三教:儒、道、释。九流:儒家、道家、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

9、三苏:苏洵、苏轼、苏辙、三军:上中下/左中右/海陆空。

10、三秦:雍王(西)、塞王(东)、瞿王(陕西北)。

1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12、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13、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14、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15、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16、*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

17、“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18、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19、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20、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开创楚辞新诗体,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主要作品有《离骚》、《九章》、《天问》、《九歌》等。这种新诗体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传统。《离骚》和《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骚”,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21、杜甫字子美人称诗圣,主要作品有《兵车行》、《春夜喜雨》等,他的作品达到了现实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

22、俞伯牙、钟子期:相传为春秋时代人,关于二人成为知音的传说,《列子》《吕氏春秋》等古书均有记载,也流传于民间。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明代小说家冯梦龙根据这个传说创作了《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收在《警世通言》里。

23、*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

24、道教四大名山: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四川青城山安徽齐云山

25、四大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

26、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27、*四大名楼;岳阳楼黄鹤楼腾王阁太白楼

28、古代祥瑞四灵:龙凤麒麟龟

29、宋中兴四诗人:陆游杨万里范大成尤袤

30、三班父子:班彪班固班昭

31、三书指:魏书蜀书吴书后人将其合为一本称三国志。

32、左思的三都赋指:蜀都赋(成都)吴都赋(南京)魏都赋(邺)

33、南朝三谢:谢灵运谢惠连谢眺

34、新来瘦,非千病酒,不是悲秋。

35、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三大散文作家是:刘白羽杨朔秦牧

36、高尔其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37、世界作品中三大吝啬鬼指:老葛朗台夏洛克泼留希金

38、我国古代有四个大城市称四京:东京-汴梁西京-长安南京-金陵北京-顺天

39、鲁迅之相关文学考点: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无产阶级现代文化的奠基人。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著名短篇小说《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记《而已集》、《二心集》、《三闲集》等。《朝花夕拾》是鲁讯写于1926年2月间的散文集,共10篇。《故乡》选自小说集《呐喊》;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选自《朝花夕拾》;课文《雪》选自《野草》(《鲁讯全集》第2卷);《阿Q正传》是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

40、柳宗元之相关文学考点: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文的成就大于诗。其《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为唐代七律名篇,绝句《江雪》在唐人绝句中也是不可多得之作。《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


小学语文知识 40句菁华(扩展7)

——语文高考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瓮、绳: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名作动,用破瓮作,用草绳系)

2、解题建议:(准确答题有“几看”)

3、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在后面又阐明了学*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6、以月亮作比,描写世间万物变化的规律的句子是: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17.从不变的角度,描述人与万物的关系: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7、诗人怨恨楚怀王昏聩糊涂,轻信谣言的语句是: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8、《离骚》中用方圆不相合说明自己和世俗小人不相容的两句: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9、杜甫在《登高》中发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10、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11、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2、《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13、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以水喻愁的名句,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的句子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4、是以见放

15、师:

16、表害怕的:畏、惧、惮、骇、患

17、表行动的:步、趋、走、遁、亡、逃、徙、匿

18、《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19、《离骚》中屈原通过加高自己的帽子和佩带表明要使自己品格更加高洁的两句: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20、《劝学》:是一篇论述学*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的散文。本文的特色是以喻明理的论证艺术。

2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2、结构推形。

23、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

24、鬼门关:比喻僻远险阻的地方,也指克服困难的关键所在。

25、爱屋及乌——比喻因喜爱一个人而连带喜爱跟他有关的人或物。

26、两个叹词连用,一般后一个用叹号,前一个用逗号。

27、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28、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王勃《滕王阁序》)

29、形*字

  形*字,是指有相同偏旁部首的字,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1)形似音异字

  如:“戮”与“戳”、“栗”与“粟”、“瞻”与“赡”、“缀”与“辍”、“杳”与“沓”、“管”与“菅”等。

  (2)形似音同字

  如:“喧”与“暄”、“蔼”与“霭”、“竞”与“竟”、“陨”与“殒”、“腊”与“蜡”等。

  尽管字形错误的原因很多,情况多样,但辨析、识记字形,我们还是有“法”可依的。

  ①以义为本,依义辨形:即通过分析词语的意义来辨析字的书写是否正确。如“陨落”与“殒身”、“指责”与“指摘”、“杂糅”与“揉搓”、“蒙蔽”与“时弊”,都是正确的写法。而将“入不敷出”写成“入不付出”,将“胸无城府”写成“胸无成府”,

  ②依据形旁,析疑选字:如“不胫而走”的“胫”,其形旁就与走路有关。“插科打诨”的“诨”跟言语有关。“寒暄”的“暄”跟太阳有关。“眼花缭乱”的“缭”与丝织品的缠绕有关。

  ③依据结构,析难定字:如“谈笑风生”中的“生”字,“风声鹤唳”中的“声”字,就可以用这种办法来确定。再如,“人情事故”中的“事”不正确,应改为“世”,因为“情”“故”对应,“人”“世”对应,意思是为人处世的道理。“惹事生非”的“事”不正确,应改为“是”,因为“惹”“生”对应,“是”“非”对应,而“事”与“非”是不对应的。

  ④依声联想,推敲取字:如“针砭”中的“砭”是一种石针,“一泻千里”的“泻”应为流泻的“泻”,“众口铄金”的“铄”为“熔化”,“铄”不能写成“烁”。

  ⑤*体互析,区别定字:如“病入膏肓”的“肓”,不要误写为“盲”。

  文言实词

30、则:

  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转折连词,却)

  ②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条件连词,就)

  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副词,表判断,译为"就是")

31、音形义皆*的字。

  如“风采”不能写成“风彩”,“摩擦”不能写成“磨擦”,“甜言蜜语”不能写成“密”等。

32、来源推形。

  对于不解词语来源而写错的字,我们可以采用联想来源的方式推断。如

  ①“针贬时弊”与古时中医治病的石针有关,应为“砭”,不能误作“贬”。

  ②“世外桃园”与陶渊明有关,他曾写下闻名的《桃花源记》;应为“源”,不能误作“园”。

  练*

  (1)“默守成规”与墨子有关,战国时的墨翟以善于守城著名,后因称善守者为墨守;应为“墨”,不能误作“默”。

  (2)“黄梁美梦”是《枕中记》中的故事:一书生在梦中享尽荣华富贵,一觉醒来,一锅小米饭还没有煮熟;应为“粱”,不能误作“梁”。

  (3)“悬梁刺骨”的“骨”应为“股”,该词就来源于古代“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

33、语境推字。

  对于给定语境辨析错别字的,我们一定要依托语境的限定、选择功能来判断。例如“他俩为了迷惑敌人,化妆成夫妻”一句中“化妆”的意思是“用脂粉等使容貌美丽”,而根据语境,应是“假扮成夫妻”的意思,所以此处应该是用“化装”。

  以上是识别错别字的几种方法,可以综合运用。以词推字,以意断字,以音定字,对于错别字的识别还是比较行之有效的。

  三、复*方法指导。

  熟练掌握字形辨析题的类别和技巧对于考生备考应试而言是很重要的,但要想在高考中不丢分,还要注意*时的积累和在考场上的活用两大环节。

34、表降低官职的词语

  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贬:降职。如:贬连州刺史。(《刘禹锡传》)

  放:放逐。如: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卜居》)

  左迁:贬官,降职。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并序)》]

35、序、朝:序八州而朝同列(序:名作动,引,招致;朝:名词使动,使来朝见)

  五、难句翻译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