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调研报告实用二十份

首页 / 报告 / |

  农村环境调研报告 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村环境卫生作为建设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工作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为进一步搞好农村环境卫生,*期,我们深入全县17个乡镇30个行政村进行了调查。从调查情况来看,我们总体感觉是,虽然做了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要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仍需下大气力,进一步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

  一、目前现状和存在问题

  我们泽州县的基本县情是农业、农村和农民,搞好爱国卫生工作,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亮点也在农村。正是基于这一认识,*年来,我们在县委、县**的高度重视下,始终坚持以东四义为典范,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全县爱国卫生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从调查情况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农村环境明显改善。连续三年大打了以清除四堆八乱为突破口的农村环境整治战役,精心组织实施了以建立健全爱国卫生长效机制为重点的《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办法》。据不完全统计,全县仅2003年就清除垃圾100余万吨,清运生活用煤10余万吨,石灰消杀1000余万*方米,拆除违章建筑2000余处。二是农村改厕稳步推进。按照“行政村建公厕、行政事业单位改公厕、农户用卫生厕所”的指导方针,大打了农村改厕攻坚战,全县公厕建设走在了全市前列。三是农村改灶初见成效。通过大力推广川底乡煤球火改造和南山村沼气建设经验,目前全县农户改灶率达到了70%以上。

  虽然*年来我们通过不断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农村环境卫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少数领导认识不到位。有部分领导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加快经济发展上,认为环境卫生工作微不足道,可有可无,更谈不上组织和发动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二是大卫生观念不强。少数人治理,多数人污染的问题始终未能解决。三是组织机构不全。主要表现在部分农村卫生队伍不健全,环卫设施不配套,长效机制不完善。四是资金严重不足。比如农村改厕工作**投入资金有限,而农户又不愿投入,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此项工作的开展等等。

  二、今后工作思路

  从我县目前现状和存在问题出发,按照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我们初步确立了今后工作思路是大力实施 “151”工程。即:健全一个机制,抓好五项工作,实现一个突破。

  (一) 健全一个机制。即:建立健全爱国卫生长效管理机制。根据“中心集镇建垃圾处理场,行政村建垃圾填埋场,自然村建垃圾池,农户建生活用煤煤池和乡村建环卫队”的工作要求,力争到2010年,全县卫生管理站达到20个,卫生专业队达到300个。同时,建成500个垃圾填埋场,5000个垃圾池和5000个煤池。

  (二) 抓好五项工作。

  一是改水改厕工作。中心集镇、经济条件好的'行政村和重点旅游景区要突出公厕建设,五年内建公厕100座(无害化处理10座);旧村改造和群众积极性较高的村,要突出户厕建设,五年内全县改建户厕5000座(无害化处理500座),力争到2010年,全县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55%,全县98%的人吃上卫生水,94%的人饮用上自来水。

  二是卫生创建工作。积极开展创建卫生村镇和单位活动,力争到2010年,创建国家级卫生镇1个、卫生村5个、卫生单位3个;创建省级卫生镇10个、卫生村30个、卫生单位15个;全县60%的村和单位达到市级卫生村标准。同时,创建东四义式卫生模范村50个。

  三是健康教育工作。全面开展健康教育,不断改善人居环境,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惯,力争到2010年,全县中小学健康教育开课率达到100%,农村开课率达到60-80%,卫生知识知晓率达到80%,卫生行为形成率达到70%,公共场所禁烟率达到80%。

  四是除害灭病工作。以疾病防控宣传为重点,全面加大除四害工作力度,把四害密度控制到不足为害的程度。

  五是农户改灶工作。要千方百计指导和教育农民使用煤球火、沼气等炉灶,力争到2010年,全县改灶率达到80%以上。

  (三) 实现一个突破。即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目标,实现爱国卫生工作“全市闻名,全省领先,全国挂号”的新突破。

  三、主要措施

  爱国卫生工作,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泽州小康社会的一项长期工作。为此,我们必须切实采取措施,认真做好我县的农村环境卫生工作。

  (一) 加强领导,高度重视爱国卫生工作。各级各部门要把爱国卫生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十一五”期间经济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规划,把农村改厕、除害灭病、健康教育、卫生创建等重点项目列入财政预算。要成立各级爱卫会,设立爱卫会办公室,组建环境卫生专业队,配备必要的环卫设施。特别是爱卫会成员单位要各尽其职、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确保爱国卫生工作全面开展。

  (二)因地制宜,建立健全爱国卫生长效机制。爱国卫生工作,需要发动群众,需要集中整治,更需要建立长效机制。要因地制宜推广东四义“小扫天天有、大扫三六九”和南山村“三包”责任制经验;要充实和壮大乡村卫生专业队伍,配全环境卫生专用设施;要把垃圾填埋场、垃圾池、煤池建设作为硬仗,坚持不懈地打好打胜。同时,农村改厕要把握重点,严格标准,明确分工,责任到村(户);卫生创建要乡村有目标,年年有创新;农户改灶要上档升级再出成果;除害灭病要协调配合全面铺开,从而,全面推进爱国卫生工作向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迈进。

  (三) 强化监督,严格考核爱国卫生工作。爱国卫生工作是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泽州形象,构建和谐社会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要确定标准、分解任务、定期督查、严格考核、综合排队、及时通报,从而扎实推进我县的爱国卫生工作,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做出应有的贡献。

  农村环境调研报告 2

  *年来,市委、市**在扎实推进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加强村庄规划布局,引导农村社区建设,高度重视农村环境建设,把村容整洁摆在了十分重要位置,明确要求大力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不断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始终把土地整治工作与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把土地置换安置小区建设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抓手,注重加强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村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一些试点示范村镇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但也有不少乡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比较严重。其城管局所驻的镇村也不例外,村有4259人,1065户,16个村民小组卫生脏、乱、差较为突出的小组有:河边、学堂下、胡屋坪、老安置地、新屋、老屋、火车站及邱屋、杨屋等。虽然工作队进驻后与镇、村一起不定期进行装运,但由于经费、人员等问题的困扰及村民素质的问题有待提高等客观因素制约着多项工作的总体推进。“三送”工作队就此开展专题调研活动,现报告如下:

  一、当前农村环境卫生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生活污染不断加剧。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的不断提高,随之生活污水和垃圾数量也持续增多。现场观察到,农民生活污水和垃圾,大部分未经处理,就随意倾倒、随意排放,日积月累,垃圾越堆越多,污染越来越重,局部地区沟渠淤塞,污水横流。本村河边小组(老一中对面)有一个村委的简易垃圾池,周边300多户的生活垃圾全部倾倒在河边,大雨来时直接被大水冲走,由于车子进不去,给周边的村民带来很大的健康隐患。

  (二)公共设施配套不齐全。

  大多数村只注意农民住房主体工程建设,而对新村道路、供电、供水、排污、卫生、绿化、美化、亮化、垃圾和污水处理等附属设施大多没有同步建设、及时配套。

  (三)管理机制缺失。

  一是部分村级卫生队伍不健全,环卫设施不配套;二是大部分村缺乏公共卫生管理机构,环境卫生长期处于无人抓、无人管、放任自流状态;三是没有形成村环境卫生工作机制,收集、处理垃圾(污水)的责任没有落实到位。

  (四)饮用水安全难以保障。

  目前村自来水水源大多为地表水,极易受到各类污染源的侵蚀,水质差,且大部分无处理设备;不少地方供水能力不足,严重影响农民生活用水。村处于城乡结合部,部分村民还未安装自来水,问题比较突出的如老屋小组黄日春等25户,要求安装自来水问题多次与工作队联系,但由于目前火车站的自来水压力不够,只能等到206国道改建后,新增自来水新管线方能解决。

  二、主要原因分析

  当前统筹城乡发展的环境污染问题,是由多种因素长期累积所致,其根源在于发展不足或发展不当。

  一是重视不够。长期以来,城乡分治的二元结构使得环境整治的`重心几乎全部放在了城市,对农村环保工作重视不够,广大农民的生存环境权益未能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与城市和工业污染防治相比,农村污染防治工作,既无全面系统的措施,也无强有力的管理手段,使得农村环境卫生工作基础十分薄弱,在政策扶持、资金投入、技术支撑、监督考核等方面亟需进一步加强。

  二是投入不足。城乡公共服务水*差距较大,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欠帐较多,加上缺乏有效的公共服务投融资机制和政策,导致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虽然每年村有5000元的环卫经费,但到现在一直未到位,每次的垃圾装运都要村委及“三送”工作队先行垫付。

  三是意识不强。不少群众对环境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日常生产生活行为缺乏必要的环卫知识作指导,尚未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惯。相关部门环卫宣传教育力度不大,未能达到进村入户、家喻户晓,导致农民参与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不高,统筹城乡发展的主体作用远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加快推进新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几点建议

  目前我统筹城乡发展环境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已经成为影响各地扎实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突出问题,应引起各级党委、**高度重视。为此建议:

  (一)将农村清洁工程列为市**民生工程,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是一项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统筹发展,造福百姓的基础工程。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实现村容整洁势在必行。建议各级党委、**以统筹城乡发展和苏区振兴发展为契机,进一步重视抓好农村的环境卫生整治,将农村清洁工程纳入各级**的民生工程,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工作推进机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改善农民人居环境。

  (二)坚持规划先行,研究制定农村环境保护规划。

  要科学编制乡镇、村庄建设规划,统筹安排建设村镇基础设施,推进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区域共建共享。要以市、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基础,认真编制农村环保规划和垃圾处理等专项规划,明确农村环境整治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推进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向农村覆盖延伸。

  (三)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农村环境整治投入力度。

  在积极争取国家、省项目资金支持的同时,市、县**应从城市建设维护费和土地出让金中安排一定的比例,用于乡(镇)、村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中转补助;市、乡财政应对垃圾运输和养护保洁经费予以保证;村庄清扫保洁费用可适当由村集体(置换土地收益,建立部分集体房用于卫生所、超市等公益收益,部分土地出让所得)和农民自筹,也可设立“村卫生保洁基金”。从长远看,各级**应将农村环保和环境卫生整治项目纳入各级财政预算,逐年提高占地方生产总值的比重,建立农村环保长期、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

  (四)重视抓好项目资源整合。

  目前,国家和地方对农村环境整治投入有限且涉及多个部门,建议在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以市(县)为单位,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和涉农环保奖金,将农村环保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新农村建设示范工程、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程、村村通工程、农村饮用水工程、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农村清洁工程、文明村镇建设、农村改水改厕、农网改造、村卫生室建设等有机结合,聚合有限财力,集中区域,统筹使用,抓好试点示范,从而产生集聚效应。

  (五)注重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建设。

  各级党委、**应把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纳入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总体安排,抓紧制定农村环境整治规划和农村清洁工程实施方案,将环境整治纳入市县**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加强乡村环卫队伍建设,制定和完善环境卫生管理村规民约,加大对环境整治的宣传教育力度,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文明意识和环保意识,逐步建立适应农村环保工作需要的监管体系和环境卫生保洁运行管理的长效机制。

  (六)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环境整治。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当前,应锁定有限目标,在统筹规划建筑垃圾、污水和粪便处理设施的同时,把垃圾集中处理作为新农村环境整治的切入点,加快推进覆盖市乡村三级生活垃圾收集、中转和处理网络建设,因地制宜建立各具特色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有条件的地方,应建立完善收运系统,将农村生活垃圾转运到城镇垃圾处理场处理或实行垃圾分片划区集中处理;在缺乏垃圾处理场的地方,鼓励农民开展简易、有效方式处理。

  农村环境调研报告 3

  国家在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高度重视农村环境卫生建设,把环境治理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但*年来农村环境卫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要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步伐,需下大气力,进一步加大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力度。

  一、主要问题

  (一)垃圾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用于农业生产的农家肥料被化学肥料所代替,原先的垃圾多数是一些容易沤烂的生活垃圾,积攒一年的垃圾都会在春耕的时候运送到地里当肥料,现在种田都用化肥,很少有人使用农家肥,垃圾就越来越多。

  (二)缺乏良好的卫生*惯,导致各种传染病时有发生。农民群众的个体素质参差不齐,相当一部分群体缺乏自我保健意识,沿袭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甚至保留一些生活上的陈规陋*等,使不少农民群众易发生皮肤病、肠炎等传染性疾病,特别是夏秋高温干燥、不良的卫生*惯等因素,对少年儿童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三)城乡建设加快,配套建设滞后。污水不能集中排放、净化处理;生活垃圾不能集中填埋、焚烧,环境治理措施滞后。

  二、建议及对策

  (一)创新农村垃圾处理处置模式

  1大力推进农村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工作。全面清除陈年垃圾,通过开展全面“大扫除”活动,我乡每月的16日定为“村居环境大整治日”,采取评级措施,有效促进“清洁工程”的整体*衡推进。积极推行散居农户自建垃圾填埋坑,集中居住区域实行固定垃圾桶,逐步建立村社区环境卫生“门前三包、分区包干、定责定薪、联合考核”的长效保洁机制。雨、污水有序排放,雨水就*流入自然水体,污水排入化粪池或沼气池。

  2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全面消除农村露天粪坑茅厕。根据农户无卫生厕所的具体情况,指导帮助农户建造能有效处理粪便的卫生厕所,通过改厕,力争农户卫生厕所覆盖率达到90%以上;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确保每个村都实现卫生室建设标准化。

  3治理农村河道池塘水沟。全面治理农村河道和池塘水沟,做好池塘水沟清淤,清除水面有害漂浮物,恢复河道基本功能,使村域内水面得到较好保护,水质基本达标。

  4提高村庄绿化水*。以绿化美化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把村庄周围和农家庭院绿化紧密结合,扎实抓好村林、行道树、庭院绿化美化工程建设。做到村旁、宅旁、水旁充分绿化。

  (二)制定工作措施,加大垃圾治理资金的投入力度

  垃圾处理长期被视为一项公益事业,其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和地方财政下拨的农村公共服务资金。随着垃圾产量的增加和环保要求的提高,对垃圾处理的投入虽然有所增加,但只能满足垃圾的一般处理要求。一是要建立起垃圾收集转运的管理队伍;二是对于无固定的垃圾收集点,无垃圾清运工具、无处理垃圾专用场地等所有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资金的铺垫,建议引起重视,加大此项工作经费的投入;三是由村建立垃圾集中处理场,对垃圾进行填埋、堆肥或焚烧,要求每村每户对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垃圾进行分类,不可回收的全部运送到集中处理场进行处理。

  (三)提高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良好的卫生*惯

  做好农村环境卫生保护工作,需要广大农村居民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因此,普及环保知识,加强环境意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一是充分发挥现有广播、板报、标语的作用,让村民熟悉和掌握一些环境保护常识,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解不同性质的污染物会给周围环境造成不同的危害以及常用的处理方法,并在日常工作中引导村民从自身做起,人人参与环保活动,养成不随意丢弃垃圾的好*惯,共同把农村垃圾处理好。二是可以在农村的中小学中,加强环境意识方面的教育,使易接受新事物的学生成为农村家庭中的环保先行军,潜移默化地改变整个家庭的卫生*惯,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四)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涉及面广、动态性强、反复性大,这一问题始终是农村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各级组织的共同努力,提高对农村垃圾问题的认识,加大投入,同时引导农民群众增强环保意识,最终建起覆盖农村的良好环境管理体系。

  农村环境调研报告 4

  国家在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高度重视农村环境卫生建设,把环境治理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但*年来农村环境卫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要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步伐,需下大气力,进一步加大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力度。

  一、主要问题

  (一)垃圾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用于农业生产的农家肥料被化学肥料所代替,原先的垃圾多数是一些容易沤烂的生活垃圾,积攒一年的垃圾都会在春耕的时候运送到地里当肥料,现在种田都用化肥,很少有人使用农家肥,垃圾就越来越多。

  (二)缺乏良好的卫生*惯,导致各种传染病时有发生。农民群众的个体素质参差不齐,相当一部分群体缺乏自我保健意识,沿袭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甚至保留一些生活上的陈规陋*等,使不少农民群众易发生皮肤病、肠炎等传染性疾病,特别是夏秋高温干燥、不良的卫生*惯等因素,对少年儿童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三)城乡建设加快,配套建设滞后。污水不能集中排放、净化处理;生活垃圾不能集中填埋、焚烧,环境治理措施滞后。

  二、建议及对策

  (一)创新农村垃圾处理处置模式

  1大力推进农村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工作。全面清除陈年垃圾,通过开展全面“大扫除”活动,我乡每月的16日定为“村居环境大整治日”,采取评级措施,有效促进“清洁工程”的整体*衡推进。积极推行散居农户自建垃圾填埋坑,集中居住区域实行固定垃圾桶,逐步建立村社区环境卫生“门前三包、分区包干、定责定薪、联合考核”的长效保洁机制。雨、污水有序排放,雨水就*流入自然水体,污水排入化粪池或沼气池。

  2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全面消除农村露天粪坑茅厕。根据农户无卫生厕所的具体情况,指导帮助农户建造能有效处理粪便的.卫生厕所,通过改厕,力争农户卫生厕所覆盖率达到90%以上;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确保每个村都实现卫生室建设标准化。

  3治理农村河道池塘水沟。全面治理农村河道和池塘水沟,做好池塘水沟清淤,清除水面有害漂浮物,恢复河道基本功能,使村域内水面得到较好保护,水质基本达标。

  4提高村庄绿化水*。以绿化美化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把村庄周围和农家庭院绿化紧密结合,扎实抓好村林、行道树、庭院绿化美化工程建设。做到村旁、宅旁、水旁充分绿化。

  (二)制定工作措施,加大垃圾治理资金的投入力度

  垃圾处理长期被视为一项公益事业,其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和地方财政下拨的农村公共服务资金。随着垃圾产量的增加和环保要求的提高,对垃圾处理的投入虽然有所增加,但只能满足垃圾的一般处理要求。一是要建立起垃圾收集转运的管理队伍;二是对于无固定的垃圾收集点,无垃圾清运工具、无处理垃圾专用场地等所有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资金的铺垫,建议引起重视,加大此项工作经费的投入;三是由村建立垃圾集中处理场,对垃圾进行填埋、堆肥或焚烧,要求每村每户对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垃圾进行分类,不可回收的全部运送到集中处理场进行处理。

  (三)提高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良好的卫生*惯

  做好农村环境卫生保护工作,需要广大农村居民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因此,普及环保知识,加强环境意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一是充分发挥现有广播、板报、标语的作用,让村民熟悉和掌握一些环境保护常识,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解不同性质的污染物会给周围环境造成不同的危害以及常用的处理方法,并在日常工作中引导村民从自身做起,人人参与环保活动,养成不随意丢弃垃圾的好*惯,共同把农村垃圾处理好。二是可以在农村的中小学中,加强环境意识方面的教育,使易接受新事物的学生成为农村家庭中的环保先行军,潜移默化地改变整个家庭的卫生*惯,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四)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涉及面广、动态性强、反复性大,这一问题始终是农村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各级组织的共同努力,提高对农村垃圾问题的认识,加大投入,同时引导农民群众增强环保意识,最终建起覆盖农村的良好环境管理体系。

  农村环境调研报告 5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本世纪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在人们环保意识匮乏的情况下,环境遭受了环境巨大地破坏。环境污染成为当今人们面临的一大严重难题。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的垃圾排放量达6000—7000亿吨。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对环境作出了极大地破坏。因此,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50。8%的人口居住在农村,而且今年来城市工业化开始向农村转移,农村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党的十六届五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环境治理就成为了一项重要举措。

  我的家乡在宁夏南部山区属干旱地带。*年来环境也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其原因有:

  (一)家禽养殖污染

  *年,农村养殖业快速发展,我村的牛,羊,猪的养殖量逐年增加。但人们普遍缺乏环保意识给环境带了巨大压力。养殖户将畜禽粪便未经过利用就直接排放,造成了浅层地下水中的微生物无法存活,形成了有机污染。农户更将粪便随意堆放在道路上,在炎热的天气不仅臭气熏天,而且滋生细菌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下雨天,更是污水横流,危害人们的饮水安全。

  (二)白色污染

  人们在享受了塑料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是饱受了苦恼。为发展经济,农村建起了塑料大棚,种上了薄膜玉米,但废旧的塑料却无发得到正确的处理。就地掩埋是农户最长做的 ,但薄膜在土壤中极难分解,会严重的污染土地,造成土地的无法再次利用。此外,在有风时,薄膜被吹的到处都是,造成视觉污染。

  (三)农药、化肥污染

  由于地处干旱地带农作物多虫害,人们为保证收成会加大对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农药、化肥不仅会被作物吸收,在人类使用后危害健康,而且会进入土壤,污染土壤和地下水,*而对人们的水源形成威胁。

  (四)大气污染

  农村的机动车,*年来快速增加,相应的对燃料的需求也大幅增加。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破坏大气环境。另一方面,植被的大量砍伐也造成了大气的污染和水土流失。

  (五)**原因

  **在鼓励人们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对环境的`保护力度却很小。在我村,**没有安装任何的垃圾箱或建造垃圾回收点。对环境保护的宣传也不到位。

  人不可能独立于环境之外。如何解决农村的环境问题,我的建议是:

  1、**应加大环保的宣传力度,将农村污染防治作为一项长久的工作。村长要高度重视环境工作,落实专人负责,建立长效的保洁队伍,保持村道、河道清洁的正规化。

  2、合理布置畜禽养殖场,治理养殖场粪便污染。应该加派养殖技术人员到乡村去,推广科学养殖和处理技术,实现畜禽粪便的全部合理利用。

  3、科学合理施用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治理农村的化学污染。发挥基层植保站的功能,科学施肥。培育发展无公害、绿色蔬菜。

  人类可以改造自然,但却不能征服自然。为了实现人类的长久发展,我们就要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环境调研报告 6

  按照县**xx年重点工作安排,*期,由副**带队,抽调县**有关委办、环保局、住建局、农牧局负责人和部分**委员组成调研组,先后深入到太极镇下古村、盛邦牧业有限公司,盐锅峡镇污水处理厂施工现场、垃圾集中填埋场,王台镇中心卫生院、xx回中,三塬镇废旧地膜处理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12个点,通过现场察看、听取汇报、座谈讨论等形式,对全县农村环境整治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同时,召开全县农村环境整治情况议**商会,县环保局、住建局和农牧局汇报了全县农村环境整治情况,县发改局、刘家峡镇等20个单位和乡镇作了交流发言。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年来,县委、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农村环境整治作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断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并结合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州创建,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全县农村环境面貌和人居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主要表现在:

  一是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县委、县**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与重点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形成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牵头抓,部门组织协调,乡镇为责任主体的工作格局。各乡镇和部门高度重视,把城乡环境整治作为一项政治任务,细化工作方案,靠实工作责任,狠抓工作落实,扎实开展环境整治各项工作。县委、县**督查室适时跟踪督查,掌握工作动态,及时通报督查情况,督促整改落实,确保环境整治稳步有序开展。

  二是污染治理成效明显。大力推进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和禁烧工作,集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百日大会战”行动,实现秸秆饲料化利用16万吨,利用率达75%;

  建成刘家峡、太极镇等秸秆饲料化利用示范乡镇7个,示范点52个,利用率达到90%以上。积极探索废旧农膜“以旧换新”回收机制,按照1:10的兑换比例,去年共回收废旧农膜1880吨,回收率达65%。全面开展乡村燃煤小锅炉污染整治,完成乡村企事业单位燃煤小锅炉提标改造27台。集中对古城新区周边禁养区畜禽污染进行专项治理,21家养殖场全部关停、转产或搬迁,农业白色污染和大气污染治理成效明显,农村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三是基础建设重点突出。投资亿元和1800万元,先后动工实施了古城新区、盐锅峡镇污水处理工程建设项目。配备玉米秸秆加工机械212台(套),新建秸秆饲料化永久性窖池万立方米,累计达万立方米。鼓励兴建废旧塑料回收加工企业5家,回收站点35个,机动回收点16个。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修建垃圾分拣站5处,购置垃圾压缩车、转运车13辆,手推式垃圾清运车359辆,户用分类式垃圾桶3500多个。实施清洁能源工程,安装天然气管道64公里,刘家峡、太极镇和三条岘乡10个行政村用上了干净、方便的天然气。

  四是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大力实施危旧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刘盐八地质灾害综合治理搬迁避让等安居工程,全县农村d级危房得到全面消除,先后建成搬迁点42个,搬迁安置困难群众6860余户。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村36个,环境整洁村48个。集中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拆违排危专项行动,排查登记认定违法建筑259处,危墙、危房、废弃院落等6883处,已拆除1260余处。大力实施农村垃圾清运工程,县财政按照1:1的比例配套补助资金523万元,用于农村垃圾收集转运处理,探索出了“五个一”农村环境治理新模式。以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州创建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大整治,排查清理城乡陈年垃圾6万余吨,农村人居环境大为改观。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年来,我县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的目标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

  一是环保意识有待提高。部分乡(镇)、村干部政治站位不高,对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综合性、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认为环境整治就是突击打扫环境卫生,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不强,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多数群众环保意识淡薄,主动参与意识不强,乱扔乱倒、乱采乱挖、乱搭乱建等现象仍然存在。

  二是管理机制亟需完善。农村环境整治涉及内容多、范围广,乡镇和相关部门在监管治理方面协调联动机制不健全,不同程度存在“各自为阵”的现象。乡镇作为农村环境整治责任主体,工作中行政执法权有限,对私搭乱建、乱倒乱烧等违法违规行为监管执法难度大。城乡结合部、乡镇交界处环境卫生存在监管盲区和卫生死角。大多村“两委”班子作用发挥不充分,组织动员群众能力弱。村庄建设缺少统一规划布局和管理,无序建设普遍存在。

  三是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全县农村生产生活垃圾基本以简易填埋方式处理,部分填埋点选址不科学,也没有无害化处理设施,二次污染风险较大,如盐锅峡镇垃圾填埋场,垃圾和污水沉淀池长期处于裸露状态,如遇暴雨天气,很有可能造成盐锅峡集镇和黄河水质的二次污染。全县除县城周边部分村庄外,其他村均未建设排污管网、污水集中处理池等污水处理设施。大部分乡村社没有配备垃圾清运车、垃圾箱等基本保洁设施。农村文化、体育、娱乐、休闲等公共基础设施普遍不足,绿化、美化、亮化等基础建设整体滞后。

  四是资金投入十分有限。全县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主要依靠涉农、环保项目建设资金带动开展,县级财政投入有限,民间资本带动不足,资金投入缺乏针对性、连续性和稳定性,整体进展缓慢。

  五是整治力度仍需加强。全县拆违排危量大面广,综合整治任务依然艰巨。西河镇等高原夏菜主产区,大量尾菜堆积田间地头,缺乏大批量处理的有效途径。畜禽养殖污染仅完成了县城周边禁养区的治理任务,大部分乡镇禁养区养殖户转产搬迁工作进展缓慢。乡镇卫生院医疗垃圾仍然以简单焚烧方式处理,达不到彻底无害化的要求。村庄废品收购站杂物乱堆乱放,环境卫生差,安全隐患大。农药化肥施用粗放,流失过量,造成农田及周围环境交叉污染。白色污染、秸秆随意焚烧现象依然存在,控制与治理任重道远。

  三、对策建议

  根据调研了解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注重建立长效机制,着力提升环境整治水*。一要坚持规划引领。结合全域旅游总体规划及现有各项行业专项规划,科学编制乡村建设规划和农村环境整治规划,合理安排空间布局、整治任务,突出规划引领作用,确保乡村建设和环境整治健康有序推进。二要加强监管执法。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加深各乡镇和相关部门对农村环境整治的认知和重视程度,树牢“一盘棋”思想,落实“一把手”责任,加强联合监管执法,切实形成上下联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下放部门行政执法权,利用乡镇现有的行政执法框架体系,创新乡镇行政执法体制,整合乡镇辖区内具有行政执法和管理职能的机构、编制、人员及财政等资源,在乡镇建立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全面加大日常综合监管执法力度。三要推行自治管理。充分发挥村级阵地作用,积极推行村民自治管理,制定村规民约,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将环境整治责任落实到村社干部,细化到背街小巷、村民院落。优先选择有劳动能力、热心公益事业的低保户和发放报酬的社干部、生态护林员等担任村社保洁员、环境监督管理员,调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四要狠抓制度建设。严格落实《***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精神,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研究制定出台“禁塑令”,在全县开展“禁塑”工作。完善落实环境违法举报奖励、处罚、信息公开制度和乡村垃圾收集清运管理、环境检查评比等日常工作制度,推动农村环境整治制度化、常态化。

  (二)大力推进集中整治,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一要加大村庄整治力度。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拆违排危专项行动,继续整顿空心村、废弃危房和棚圈等残垣断壁,并结合此次专项行动,对道路两旁、村庄周围、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的环境卫生进行全面整治,彻底消除卫生死角,全面清理陈年垃圾;

  对农村废品收购站点进行集中摸排整治,依法查处关停无照经营和拆迁、整改不规范不达标的废品收购站点,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二要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在开展农膜“以旧换新”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推广使用生物降解农膜,从源头上减少农业白色污染。进一步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推进农作物秸秆饲料化、肥料化、燃料化、原料化,不断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积极引进、示范推广成熟的田间堆沤肥和尾菜还田等经济实用型处理技术,引导鼓励农户开展尾菜资源化利用,达到尾菜清理、养分还田的目的。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指导农民科学施用农药化肥。三要推进养殖污染治理。结合实际,科学划定禁养、限养区域,集中精力扎实开展村庄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治理行动,对剩余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和规模养殖户限期搬迁、转产或关闭,彻底改变人畜混居现象。严把新建畜禽养殖项目审批关,对新建、改建和扩建的规模化养殖场,严格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从源头防止污染源的产生。四要规范医疗垃圾处理。设立乡村医疗垃圾回收站,由乡镇卫生院负责辖区内医疗垃圾回收、暂存,回收站负责统一转运、集中,并交有资质的机构销毁处置,实现医疗垃圾无害化处理。

  (三)积极拓宽投入渠道,切实增强资金保障能力。

  一是强化项目带动。紧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三区三州”脱贫攻坚规划和“三农”政策导向,提前做好项目策划,及时对接争取项目资金向环境整治重点区域、重点乡镇和村社倾斜,以项目建设带动促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质量改善。

  二是打造整治亮点。在积极争取专项资金的同时,将农村环境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景区景点打造、易地扶贫搬迁等工作相融合,有效统筹整合资金,集中财力重点抓好美丽乡村示范村、旅游村镇、易地扶贫搬迁点的环境综合整治,高标准、高质量打造一批农村环境整治的'典范和样板,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三是撬动社会资本。坚持“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研究制定优惠补贴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生产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领域。充分运用“一事一议”政策规定,在做好群众工作、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用足用活政策,做好筹资筹劳。

  (四)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稳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一是加快实施刘家峡库区农村生活垃圾综合治理工程及贫困村环境综合整治后续项目建设,配齐配强农村垃圾清运车、分类式垃圾箱、户用垃圾桶等环卫设施,开展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改造和建设,推进全县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二是统一谋划,科学选址,按照垃圾就*处理原则,在全县范围内分片建设3-4个标准化垃圾填埋场,乡镇负责拉运集中填埋处理,彻底杜绝垃圾二次污染;

  积极谋划建设标准化垃圾处理厂,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

  三是加快实施县城周边和盐锅峡片区为重点的农村污水管网建设,争取早日并入古城新区、盐锅峡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在其他有条件的乡(镇)村逐步计划实施排污管道、污水集中处理池等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确保截污收集到位、安全有序排放。四是大力实施清洁能源工程,继续扩大天然气通村面,争取有条件的乡村早日使用天然气;

  制定出台奖励和补助政策,鼓励农村实施“改气、改电、改炕、改灶、改暖”工程;

  全力加快乡村企事业单位燃煤小锅炉改气、改电、除尘等提标改造进度;

  尽快建设县城煤炭集中交易中心、乡镇煤炭销售配送网点,加强民用煤炭市场管控,从源头减少农村大气和面源污染。

  五是进一步完善农村文化、体育、娱乐、休闲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安全饮水、道路、绿化、路灯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

  (五)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大力提升全民环保意识。一要注重面对面宣传。将农村环境整治与精准扶贫、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基层组织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发挥相关部门、乡(镇)村干部和驻村帮扶工作队、帮扶责任人的优势,面对面向群众宣传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并经常性督促指导农户搞好自家环境卫生,不断提高群众环境意识,形成讲文明、爱卫生、树新风的良好*惯。二要坚持全方位覆盖。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站、微信、手机短信等媒介多视角、全方位强化宣传,加大舆论监督和曝光力度,注重树立和推广典型,通过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使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三要开展集中式活动。妇联、团委、文明办、文广局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开展各种鲜活生动的主题教育和群众文化活动,不断提高群众的文明道德素养;

  乡(镇)村社要定期组织村民参加农村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切实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努力营造大家动手,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四要重视青少年教育。在中小学广泛开展以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创建美丽家园、建设生态文明排头兵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多形式组织中小学生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监督治理活动,在教育培养学生从小树立良好环境意识的同时,通过学生影响家长及周边群众,形成“小手拉大手,小手管大用”的良好效应。

  农村环境调研报告 7

  按照县**xx年重点工作安排,*期,由副**带队,抽调县**有关委办、环保局、住建局、农牧局负责人和部分**委员组成调研组,先后深入到太极镇下古村、盛邦牧业有限公司,盐锅峡镇污水处理厂施工现场、垃圾集中填埋场,王台镇中心卫生院、xx回中,三塬镇废旧地膜处理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12个点,通过现场察看、听取汇报、座谈讨论等形式,对全县农村环境整治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同时,召开全县农村环境整治情况议**商会,县环保局、住建局和农牧局汇报了全县农村环境整治情况,县发改局、刘家峡镇等20个单位和乡镇作了交流发言。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年来,县委、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农村环境整治作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断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并结合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州创建,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全县农村环境面貌和人居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主要表现在:

  一是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县委、县**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与重点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形成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牵头抓,部门组织协调,乡镇为责任主体的工作格局。各乡镇和部门高度重视,把城乡环境整治作为一项政治任务,细化工作方案,靠实工作责任,狠抓工作落实,扎实开展环境整治各项工作。县委、县**督查室适时跟踪督查,掌握工作动态,及时通报督查情况,督促整改落实,确保环境整治稳步有序开展。

  二是污染治理成效明显。大力推进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和禁烧工作,集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百日大会战”行动,实现秸秆饲料化利用16万吨,利用率达75%;

  建成刘家峡、太极镇等秸秆饲料化利用示范乡镇7个,示范点52个,利用率达到90%以上。积极探索废旧农膜“以旧换新”回收机制,按照1:10的兑换比例,去年共回收废旧农膜1880吨,回收率达65%。全面开展乡村燃煤小锅炉污染整治,完成乡村企事业单位燃煤小锅炉提标改造27台。集中对古城新区周边禁养区畜禽污染进行专项治理,21家养殖场全部关停、转产或搬迁,农业白色污染和大气污染治理成效明显,农村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三是基础建设重点突出。投资亿元和1800万元,先后动工实施了古城新区、盐锅峡镇污水处理工程建设项目。配备玉米秸秆加工机械212台(套),新建秸秆饲料化永久性窖池万立方米,累计达万立方米。鼓励兴建废旧塑料回收加工企业5家,回收站点35个,机动回收点16个。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修建垃圾分拣站5处,购置垃圾压缩车、转运车13辆,手推式垃圾清运车359辆,户用分类式垃圾桶3500多个。实施清洁能源工程,安装天然气管道64公里,刘家峡、太极镇和三条岘乡10个行政村用上了干净、方便的天然气。

  四是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大力实施危旧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刘盐八地质灾害综合治理搬迁避让等安居工程,全县农村d级危房得到全面消除,先后建成搬迁点42个,搬迁安置困难群众6860余户。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村36个,环境整洁村48个。集中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拆违排危专项行动,排查登记认定违法建筑259处,危墙、危房、废弃院落等6883处,已拆除1260余处。大力实施农村垃圾清运工程,县财政按照1:1的比例配套补助资金523万元,用于农村垃圾收集转运处理,探索出了“五个一”农村环境治理新模式。以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州创建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大整治,排查清理城乡陈年垃圾6万余吨,农村人居环境大为改观。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年来,我县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的目标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

  一是环保意识有待提高。部分乡(镇)、村干部政治站位不高,对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综合性、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认为环境整治就是突击打扫环境卫生,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不强,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多数群众环保意识淡薄,主动参与意识不强,乱扔乱倒、乱采乱挖、乱搭乱建等现象仍然存在。

  二是管理机制亟需完善。农村环境整治涉及内容多、范围广,乡镇和相关部门在监管治理方面协调联动机制不健全,不同程度存在“各自为阵”的现象。乡镇作为农村环境整治责任主体,工作中行政执法权有限,对私搭乱建、乱倒乱烧等违法违规行为监管执法难度大。城乡结合部、乡镇交界处环境卫生存在监管盲区和卫生死角。大多村“两委”班子作用发挥不充分,组织动员群众能力弱。村庄建设缺少统一规划布局和管理,无序建设普遍存在。

  三是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全县农村生产生活垃圾基本以简易填埋方式处理,部分填埋点选址不科学,也没有无害化处理设施,二次污染风险较大,如盐锅峡镇垃圾填埋场,垃圾和污水沉淀池长期处于裸露状态,如遇暴雨天气,很有可能造成盐锅峡集镇和黄河水质的二次污染。全县除县城周边部分村庄外,其他村均未建设排污管网、污水集中处理池等污水处理设施。大部分乡村社没有配备垃圾清运车、垃圾箱等基本保洁设施。农村文化、体育、娱乐、休闲等公共基础设施普遍不足,绿化、美化、亮化等基础建设整体滞后。

  四是资金投入十分有限。全县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主要依靠涉农、环保项目建设资金带动开展,县级财政投入有限,民间资本带动不足,资金投入缺乏针对性、连续性和稳定性,整体进展缓慢。

  五是整治力度仍需加强。全县拆违排危量大面广,综合整治任务依然艰巨。西河镇等高原夏菜主产区,大量尾菜堆积田间地头,缺乏大批量处理的有效途径。畜禽养殖污染仅完成了县城周边禁养区的治理任务,大部分乡镇禁养区养殖户转产搬迁工作进展缓慢。乡镇卫生院医疗垃圾仍然以简单焚烧方式处理,达不到彻底无害化的要求。村庄废品收购站杂物乱堆乱放,环境卫生差,安全隐患大。农药化肥施用粗放,流失过量,造成农田及周围环境交叉污染。白色污染、秸秆随意焚烧现象依然存在,控制与治理任重道远。

  三、对策建议

  根据调研了解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注重建立长效机制,着力提升环境整治水*。一要坚持规划引领。结合全域旅游总体规划及现有各项行业专项规划,科学编制乡村建设规划和农村环境整治规划,合理安排空间布局、整治任务,突出规划引领作用,确保乡村建设和环境整治健康有序推进。二要加强监管执法。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加深各乡镇和相关部门对农村环境整治的认知和重视程度,树牢“一盘棋”思想,落实“一把手”责任,加强联合监管执法,切实形成上下联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下放部门行政执法权,利用乡镇现有的行政执法框架体系,创新乡镇行政执法体制,整合乡镇辖区内具有行政执法和管理职能的机构、编制、人员及财政等资源,在乡镇建立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全面加大日常综合监管执法力度。三要推行自治管理。充分发挥村级阵地作用,积极推行村民自治管理,制定村规民约,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将环境整治责任落实到村社干部,细化到背街小巷、村民院落。优先选择有劳动能力、热心公益事业的低保户和发放报酬的社干部、生态护林员等担任村社保洁员、环境监督管理员,调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四要狠抓制度建设。严格落实《***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精神,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研究制定出台“禁塑令”,在全县开展“禁塑”工作。完善落实环境违法举报奖励、处罚、信息公开制度和乡村垃圾收集清运管理、环境检查评比等日常工作制度,推动农村环境整治制度化、常态化。

  (二)大力推进集中整治,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一要加大村庄整治力度。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拆违排危专项行动,继续整顿空心村、废弃危房和棚圈等残垣断壁,并结合此次专项行动,对道路两旁、村庄周围、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的环境卫生进行全面整治,彻底消除卫生死角,全面清理陈年垃圾;

  对农村废品收购站点进行集中摸排整治,依法查处关停无照经营和拆迁、整改不规范不达标的废品收购站点,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二要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在开展农膜“以旧换新”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推广使用生物降解农膜,从源头上减少农业白色污染。进一步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推进农作物秸秆饲料化、肥料化、燃料化、原料化,不断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积极引进、示范推广成熟的田间堆沤肥和尾菜还田等经济实用型处理技术,引导鼓励农户开展尾菜资源化利用,达到尾菜清理、养分还田的目的。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指导农民科学施用农药化肥。三要推进养殖污染治理。结合实际,科学划定禁养、限养区域,集中精力扎实开展村庄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治理行动,对剩余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和规模养殖户限期搬迁、转产或关闭,彻底改变人畜混居现象。严把新建畜禽养殖项目审批关,对新建、改建和扩建的规模化养殖场,严格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从源头防止污染源的产生。四要规范医疗垃圾处理。设立乡村医疗垃圾回收站,由乡镇卫生院负责辖区内医疗垃圾回收、暂存,回收站负责统一转运、集中,并交有资质的机构销毁处置,实现医疗垃圾无害化处理。

  (三)积极拓宽投入渠道,切实增强资金保障能力。

  一是强化项目带动。紧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三区三州”脱贫攻坚规划和“三农”政策导向,提前做好项目策划,及时对接争取项目资金向环境整治重点区域、重点乡镇和村社倾斜,以项目建设带动促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质量改善。

  二是打造整治亮点。在积极争取专项资金的同时,将农村环境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景区景点打造、易地扶贫搬迁等工作相融合,有效统筹整合资金,集中财力重点抓好美丽乡村示范村、旅游村镇、易地扶贫搬迁点的环境综合整治,高标准、高质量打造一批农村环境整治的典范和样板,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三是撬动社会资本。坚持“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研究制定优惠补贴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生产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领域。充分运用“一事一议”政策规定,在做好群众工作、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用足用活政策,做好筹资筹劳。

  (四)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稳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一是加快实施刘家峡库区农村生活垃圾综合治理工程及贫困村环境综合整治后续项目建设,配齐配强农村垃圾清运车、分类式垃圾箱、户用垃圾桶等环卫设施,开展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改造和建设,推进全县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二是统一谋划,科学选址,按照垃圾就*处理原则,在全县范围内分片建设3-4个标准化垃圾填埋场,乡镇负责拉运集中填埋处理,彻底杜绝垃圾二次污染;

  积极谋划建设标准化垃圾处理厂,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

  三是加快实施县城周边和盐锅峡片区为重点的农村污水管网建设,争取早日并入古城新区、盐锅峡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在其他有条件的乡(镇)村逐步计划实施排污管道、污水集中处理池等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确保截污收集到位、安全有序排放。四是大力实施清洁能源工程,继续扩大天然气通村面,争取有条件的乡村早日使用天然气;

  制定出台奖励和补助政策,鼓励农村实施“改气、改电、改炕、改灶、改暖”工程;

  全力加快乡村企事业单位燃煤小锅炉改气、改电、除尘等提标改造进度;

  尽快建设县城煤炭集中交易中心、乡镇煤炭销售配送网点,加强民用煤炭市场管控,从源头减少农村大气和面源污染。

  五是进一步完善农村文化、体育、娱乐、休闲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安全饮水、道路、绿化、路灯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

  (五)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大力提升全民环保意识。一要注重面对面宣传。将农村环境整治与精准扶贫、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基层组织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发挥相关部门、乡(镇)村干部和驻村帮扶工作队、帮扶责任人的优势,面对面向群众宣传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并经常性督促指导农户搞好自家环境卫生,不断提高群众环境意识,形成讲文明、爱卫生、树新风的良好*惯。二要坚持全方位覆盖。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站、微信、手机短信等媒介多视角、全方位强化宣传,加大舆论监督和曝光力度,注重树立和推广典型,通过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使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三要开展集中式活动。妇联、团委、文明办、文广局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开展各种鲜活生动的主题教育和群众文化活动,不断提高群众的文明道德素养;

  乡(镇)村社要定期组织村民参加农村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切实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努力营造大家动手,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四要重视青少年教育。在中小学广泛开展以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创建美丽家园、建设生态文明排头兵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多形式组织中小学生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监督治理活动,在教育培养学生从小树立良好环境意识的同时,通过学生影响家长及周边群众,形成“小手拉大手,小手管大用”的良好效应。

  农村环境调研报告 8

  *年来,长沙县委、县**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农村环境建设,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村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一些试点示范村镇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但也有不少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比较严重。加强农村环境整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建立与之相配套的长效管理机制作保障。通过本人在果园镇工作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并对有关材料的分析综合,现对这一问题提出相关思路与办法。

  一、当前农村环境整治存在的突出问题

  1、环保意识淡薄,宣传发动未真正到位。

  一些村,尤其是聚居地环境卫生脏乱差,虽为生活*惯所致,但关键仍是思想认识上的问题,目前我县大部分乡镇都相当重视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但是宣传发动工作仍未全面铺开,常常镇上召开大会布臵环境整治工作,村上并没有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有些村虽然召开了组长和村民代表大会,但是组上农户并没有完全了解开展农村环境整治的工作内容和整治目标,还是停留在以会议落实会议的层面上,没有真正的上门上户宣传发动,导致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无法真正落实到位。

  2、生活垃圾处理不当,垃圾分类处理缺乏长效机制。

  由于农村千百年来生活*惯的影响,人畜混居、乱丢垃圾的现象仍然存在,生活垃圾在水塘沟渠、道旁地头,随意乱倒堆积,基本是处于自生自灭的无组织状态,虽然果园镇在农村垃圾分类处理方面探索出了一条分户收集、分类处理、村民自治、**补贴、合作社运营的模式,很多乡镇也给农户修建了垃圾池,成立了环保合作社和环保队伍,但是缺乏长效的运行机制,部分镇村的环保合作社形同虚设,许多农户的垃圾池也从未投入使用,并没有真正的从源头上减少了农村的垃圾产出量,部分村组采取应付检查的短期行为,没有很好的建立长效机制。

  3、畜禽污染治理措施效果不佳,污染仍然较严重。

  由于前几年我县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养殖专业户越来越多,规模逐渐扩大,确实增加了农民收入。*年来,长沙县大力开展畜禽污染治理工作和四池净化工程,但效果并不明显,大多数养殖专业户对畜禽场排放废弃物的处理和贮运能力不足,畜禽产生的固体粪便随意露天堆放,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无害化处理,臭气四溢,粪水横流;畜禽场产生的废液污水,多数就直接排入水沟渠塘,导致农民生产和生活环境和污染加剧,饮用水源也受到严重影响。

  4、水资源保护措施不多,植被保护监管不力。

  今年以来,全县集中开展了以捞刀河、浏阳河为主的两河流域整治,各责任单位也在县直部门的领导下积极开展打捞水葫芦、革命草等河道漂浮物,但由于河水流动性的特点,导致镇与镇之间工作不*

  衡,虽然花费了大量的经费,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另外,由于工业生产、日常生活、畜禽污染、农药化肥等方面造成地下水污染,使得群众的饮水安全不能得到保障。同时,我县的森林植被保护措施不力和小型木材加工厂较多,造成树木滥砍滥伐现象严重,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水体流失。

  5、环保部门公共服务有所欠缺,信息公开不够。

  环保局作为全县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部门,负责监督管理全县废气、废水、粉尘、固体废物、化学品以及噪声、机动车尾气等污染的防治工作,但是环保部门在做好饮用水源、空气质量、企业排污、牲畜排污等相关指标测试的同时,并没有将测试结果进行及时公开公示。由于无法了解实际情况,人民群众也并不知道自己所处的生态环境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有多大的影响。

  6、环保资金投入不足,与实际需要存在差距。

  当前我县对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投入了一定的经费,但仍存在明显不足。例如果园镇虽然给予每个村1.5万元每年的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经费,但由于农村垃圾涉及面广,垃圾种类多,大量的生产生活垃圾需要进行收、运、销处理,这使得经费压力日益增大。由于城乡二元化体制的阻碍,公共服务投入的'不均衡,导致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环保队伍自身建设难以跟上形势需要,环保机构设臵滞后,缺乏有效的手段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二、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对策建议

  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应明确相应的领导协调机构,以乡镇为业务主体,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落实机构、人员、经费,实行典型试点示范,逐步推开,建立起一套长效管理机制至关重要,必须坚持常抓不懈,才能达到新的层次和水*。

  1、正确宣传引导,增强环保意识。

  坚持舆论先行的原则。改变农村落后现状和农民的*惯生活方式,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需要村党支部、村委会长期的宣传引导和艰苦细致的思想工作,因此,要脚踏实地,广泛发动机关干部和村组干部经常性的到农户住所去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使保护环境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作用,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环境保护写进《村规民约》,推动农村环保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2、加大环保投入,完善公共服务。

  将农村环境整治经费纳入县财政年度预算,进一步加大垃圾处理、畜禽治理、污水处理等方面的财政投入,完善基础设施条件,确保污染排放达到标准,减少污染源头。同时,环保部门要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对工业排污、土壤、饮用水等环境监测指标进行检测,并将结果如实的进行公开,推行农村环境质量公告制度,定期发布农村环境质量,确保农村环境整治的成果能够人人知晓,人人共享。

  3、加强畜禽治理,防止水体污染。

  加大畜禽转产扶助的补贴力度,对于禁养区内的养殖大户责令搬离该区域,对于散户争取在一定期限内引导转产,并进行生态补偿;

  考虑引进1-2家有机生态牲猪养殖公司,引导农户采用零排放技术进行订单式生态养殖;要求有关部门对全县范围内所经销的饲料品牌进行重金属检测,对于重金属超标的饲料不能进入我县市场销售,防止畜禽污染引起的水体、土壤污染,确保畜禽治理工作取得真正成效。

  4、明确部门职责,建立长效机制。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是系统工程,涉及各个层次,方方面面。各部门之间要明确责任,加强协调配合,充分发挥部门自身的行业优势和专业特长,根据自身的特点,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建立长效机制。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森林保护、饮用水保护、生活垃圾处理等环境治理工作的相关制度,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标准,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二是将河流水域、森林保护、生活垃圾处理等工作按照属地原则明确责任主体,将任务分解到各个职能部门和各个乡镇,并建立一把手负责制,确保各项工作责任主体明确,考核对象确定。

  三是采取监管和打击相结合的方式,确保环境治理工作取得成效,例如林业部门要加大对滥砍滥伐行为的监管,加大对木材运输的管理,必要时对全县范围内的小型木制加工企业进行清理,严厉打击偷树、贩树行为。

  四是健全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加大公共服务投入,将城市保洁机制引入到农村,对农村垃圾实行分类处理,逐步取消垃圾集中处理方案;探讨实行垃圾废品特许经营制度,采取市场化运营的方式引导有实力的公司进行卫生保洁、垃圾收购等工作,降低生活垃圾处理成本。

  农村环境调研报告 9

  为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共同打造宜居、和谐、幸福的新渡,xx年6月份,镇人大向镇域市镇***发出调研通知和《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调查问卷》,要求每位市镇***走访5户以上村民进行问卷调查了解,7月5日前由各村***工作室召集人集中收集驻室代表的走访、调查问卷,并进行问卷答复汇总,写出调查报告交镇人大办公室。xx年7月11日镇人大**团组织了部分市镇***,并邀请镇环境保护和规划建设管理分局、镇综合执法办公室、农业办等相关部门分管领导和部门负责人,通过座谈、听汇报、实地察看等方式对全镇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进行了调研。

  一、调研方式

  (一)问卷调查

  全镇84名镇级***、驻镇18名市级***,除少数代表外出务工等特殊原因没有参与问卷调查,市镇***有94人参与问卷走访调查,问卷设计共24项。发出问卷470张,收回问卷470张。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得知本镇村民对目前我镇的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看法:目前我镇环境卫生整治存在不少死角,有待于加大力度解决。

  (二)听汇报、代表座谈。

  (三)集中乘车到大关镇小关村参观学*,到本镇老梅村实地察看。

  二、目前我镇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情况

  当前我镇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着,镇**召开动员会、下发文件,要求每10天报一次进度,9月底完成专项整治任务。截止目前,已组织上千人上路清扫、清理垃圾480吨,陈旧卫生死角580处、草堆、柴垛500处,投入铲车、汽车180台次,拆除乱搭乱建80处,整治乱摆摊点、占道经营420处,清理牛皮癣280处,空中悬挂物、横幅170处,有效的改善了我镇农村环境。但陈旧垃圾、违章建筑、改水改厕、环境卫生、亮化绿化、长效机制建立等还存在不小差距。

  三、新渡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中的存在的问题

  (一)村民思想认识不够,环境卫生意识急需加强

  村民公共卫生意识和环保意识普遍比较差,村民不但垃圾乱丢、杂物乱放,而且对村中的“脏、乱、差”长期视而不见,这种观念和陋*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

  (二)农村基础条件差

  一是农村长期来缺乏环境卫生方面的宣传教育。在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推进过程中难免会发现“上边热、下边冷”的现象,部分村干部和村民对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不够积极主动,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自我要求过低,对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缺乏足够认识,从而造成了在整治过程中的群众性、基础性工作难以深层次推进。

  二是村庄布局规划滞后。我镇部分村庄布局规划不尽合理,整体布局散乱,没有综合考虑排水、排污、绿化、杂物堆放、家畜饲养等农村实际问题,给农村综合整治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三是乱堆乱放、垃圾成山等历史遗留问题普遍存在。大部分村普遍存在房前屋后乱堆乱放现象,且不同程度存在乱倒建筑、生活垃圾现象,这些问题也影响了我镇环境卫生的整治效果。

  (三)综合整治经费得不到保障

  环境整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很大的投入,而我镇农村环境治理资金远不能满足建设要求,因此在落实配套整治资金过程中存在很大难处。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中转、处理以及运输等多个环节尚未步入正常轨道。而垃圾清运、保洁,环卫设施建设及维护,环卫设备购买、更新及日常维护等等仅靠一次性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

  (四)长效管理机制不完善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而非一项一劳永逸的工作,必须建立健全一个统一管理机制。

  一是缺乏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总体规划。长期来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没有对农村的环境卫生的总体规划进行统筹,农村环境保护条件不充分,工作很难全面、协调、有序地开展。

  二是农村环境卫生保洁队伍力量薄弱。

  三是农村环保宣传教育未深入。受人力、资金等条件限制,保护农村环境的宣传教育还没有真正深入到农村。

  四、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一)提高村民思想认识,加强宣传教育

  改变农村面貌,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关系着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成效,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党委、**要把农村环境卫生问题当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事来抓,要认识到农村环境卫生差不仅会影响农村的村容村貌,而且有可能造成土壤与地下水污染,危害生态环境。要改变农民长期形成的不良生产、生活*惯,需要长期的宣传、教育、引导和管理。

  第一,进行经常性地宣传教育。可以以发放宣传单、流动广播、树立宣传栏等形式,进村入户,加大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目的、意义、措施方法的宣传教育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卫生和健康知识的常态化宣传普及,引导群众自觉保护环境,增**生观念,使环卫知识真正深入人心。

  第二,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拓宽宣传途径。可以从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细化出以“讲文明,爱卫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为主题的中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将其纳入初中、小学甚至幼儿园的日常课程安排中去,让学生充当环境卫生整治的宣传者和实践者,让他们从小树立环境卫生良好思想观念,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惯,通过他们进而带动父母长辈自觉参与到全镇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来。

  第三,以典型促发展。可以在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好的工作经验、工作成效、典型人物、典型事例加以宣传推广,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和良好的工作环境,树立和推广典型,促使我镇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二)科学规划,加快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

  科学的规划是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取得长远成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村庄建设规划是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取得长远成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规划不合理,势必影响农村的后序建设与发展。

  第一,要高度重视镇村规划工作,真正实现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进行农村村镇建设规划,结合当地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综合考虑道路、水沟、公共场所、公益事业设施、绿化美化等多种因素,标准要高、要实用、要注重体现人文特色和生态特色。

  第二,在美丽乡村和布点村庄建设规划时,要综合考虑道路、水沟、公共场所、公益事业设施、绿化美化等多种因素,派专业人员进行建设指导,使村庄建设科学合理,整洁美观。

  第三,尊重村民意愿,号召全民参与,确保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效性。村庄的整治与规划必须充分尊重村民的意愿,使整治规划成为广大村民的共同认识。在整治规划与方案中,要广泛了解村民的需要。农民是村庄整治工程的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在推进村庄整治工程的过程中,没有村民们的广泛参与是难以正常进行的,只有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设计出村庄整治的最好规划与方案。

  (三)拓宽资金渠道,建立整治投入机制

  在整治农村环境卫生工作方面,长效管理要想顺利进行,除了要有完备的长效管理制度,重要的是要有长效管理的资金来源。为此建议:

  第一,**主导。**对实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项目资金支持补助,以填补资金运转难的空缺。

  第二,部门帮扶。尤其是环境、农业、林业等职能部门,要积极参与农村环境整治和垃圾处理工作,提供项目、技术等方面的扶持,帮助联系村解决环境“脏、乱、差”的问题。

  第三,村民参与。要想把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与村民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就必须让村民加入到整治的全过程中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卫生保洁费制度,使村民形成环境保护的自觉性,保障长效管理走得更远。

  (四)健全长效机制,确保整治成果。

  机制既是活力、动力的源泉,又是约束的保证。建立和落实长效工作机制是搞好农村环境卫生的关键,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点多线长面广,是一项高难度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动态性和反弹性的特点,仅靠紧一阵子是根本搞不好的,必须结合实际,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才能确保工作“不断线”,持续深入有效开展。

  第一,继续强化领导机构管理。现有环境卫生整治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配备好专职人员,明确工作职责,统一指导和管理农村环境卫生工作的开展。制定年度整治计划,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农村环境卫生大扫除,引导村民自觉对门前占道及乱堆乱放现象进行清理、保洁。

  第二,强化考核,实行滚动式管理。要对村建立年度目标责任制、督促协调机制、动态管理制度。严格进行考核评比,镇环境卫生整治领导小组对各村采取不定期的明查暗访、跟踪互查。经过考评考核验收达到合格要求的村,由**给予适当奖励补助。

  对未达到合格要求的村责令整改,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教育谈话。

  第三,设立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意见箱”。在镇主干道或者各村垃圾集中处理地段安放意见箱,广集民智,向村民取经,并对能提出实用性意见的村民进行嘉奖表彰,在无形中营造“爱护家园,全民参与”的氛围。

  农村环境调研报告 10

  为了进一步加大我镇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全面提升农村环境品质,对照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三整治一改造”的任务要求,切实抓好我镇环境整治工作。

  一、工作完成情况及主要做法。

  1、工作完成情况。到目前为止,按照“三整治一改造”的要求,全镇共完成植被修复2万*方米,完成拉丝厂拆除一个;配置保洁员31人,安排垃圾收集大桶386个,每天完成垃圾清扫和收集工作,按要求做到城乡垃圾一体化;拆除沿街乱搭乱建遮阳雨棚160来个,沿街乱搭乱建的厨房6个,拆除猪牛栏等临时建筑2000多*方米,拆除危旧房6000多*方米,拆除养殖场一个;完成房屋改造100来栋。集镇街道进行划线经营,每到圩日以居委会干部为骨干的圩市秩序监管队,解决了以往圩市乱停乱放、占道经营问题,让群众赶圩赶的舒心。

  2、主要做法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让群众对环境综合治理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发放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宣传单,与集镇街道店为了进一步加大我镇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全面提升农村环境品质,对照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三整治一改造”的任务要求,切实抓好我镇环境整治工作。

  二是加大监管力度,充分发挥农村环境卫生义务监督员的作用。为巩固环境整治成果,引导村民养成良好卫生保洁*惯,组建了以农村五老人员为主的环境卫生义务监督员队伍,对村庄环境卫生进行日常巡查监督。

  三是开展集镇圩市环境专项整治,加强集镇经营管理力度。拆除圩市沿街店面雨棚、土灶,对圩市进行划线管理,并成立了以居委会干部为骨干的圩市秩序监管队,解决了以往圩市乱停乱放、占道经营问题,让群众赶圩赶的舒心。

  四是做好移风易移工作,把环境整治与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有机结合。挖掘本地先贤文化,建设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广场(如芙蓉洲状元文化广场),将先贤文化和移风易俗内容制作油画上墙,既美化了村庄环境,又让村民接受教育,提高村民的文明素养,激发村民更加热爱家乡,改善家乡面貌。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1、存在环境整治“干部热,群众冷”问题,群众参与配合度还不高,影响了工作进度,特别是面对一些群众对拆危旧房和猪牛栏工作不支持,提出补偿要求的问题,我们没有偏硬的政策操作措施,只能不厌其烦地做思想工作,工作偏软。

  2、项目资金保障、施工标准、请款手续不够清晰明确,使得我们在环境整治项目建设上有点缩手缩脚,进而影响工程进度。

  3、偏重环境整治的美观性和当前性,长效管理机制尚未建立,整治后容易反弹。

  4、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职能部门的意见不能达成一致,导致在项目实施特别是在项目办理招投标手续过程中存在各个部门意见不能统一的现象,增加了项目实施的难度,也推迟了项目实施的时间,不能及时完成县委县**下达的工作任务。

  三、几点建议

  1、建议出台统一规范的立面改造施工技术标准、价格标准、项目请款操作细则,以便提高施工和请款效率。

  2、建议县里组织有关部门大造环境整治宣传声势,要像当年宣传计生政策一样,如印发通告,出动宣传车、电视宣传等,进一步宣传好农村环境整治工作。

  3、建议出台有关推进危旧房拆除等可操作性强的环境整治政策文件,让基层放下思想包袱,甩开胳膊抓环境整治。

  4、建议县里加大统一调度力度,在项目手续的办理过程中各部门意见一致,步调一致,使项目手续办理中节约时间,从而推动项目的实施进度。

  四、治理工作的时间安排

  经镇班子会议研究,我镇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根据县百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的要求,具体时间作出安排:一是拆危旧工作时间安排,岭下村沙塘组拆危旧时间在9月底完成,集镇到杭桥及杭桥组、到十三五贫困村的熊极线各村的拆危旧时间为10月15日之前完成。二是立面改造时间芙蓉洲9月15日之前完成,集镇新区段10月底完成;街道的仿古排廊10月底完成。

  农村环境调研报告 11

  环境的污染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继续发展。农村产业化经营与旅游业开发是当今农村发展最快的路子,也是最热门但又最难以实施的路子。如今城市兴起吃绿色、吃健康,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有机农作物生产的必要条件。

  生态环境质量下降,使农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随着个别物种的消失和一些异地植物的入侵,农田间病虫害爆发率上升,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明显下降。

  为响应xx大会议召开,充分的认识并认真解读“科学发展观”,将理论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为实现自然与人类和谐发展,环境与经济共荣,共同携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1、调查对象:田间地头,路边和村头垃圾的多少与分布。

  调查方法:将农田划分为几个区域,将路段等分为小路段,将村庄划分为小的区域(以道路为基础)并都以数字命名,如“农田1区”、“11号路段”、“村庄1区”。

  2、调查对象:农村水渠和池塘中水的质量问题。

  调查方法:对以上区域的水分别取样,并观察其清澈程度,闻其气味,并用物理化学方法粗测分析其污染物的成分。

  3、调查对象:污水与垃圾的来源。

  调查方法:通过走访咨询居民,询问垃圾的来源与排放垃圾的时间。

  4、调查对象、:树木覆盖率(村庄)。

  调查方法:将全村以街道为界划分为块,随机抽取五块,算出覆盖率,求出*均值。

  5、调查对象:*年来田间野生生物的数目变化与种类的变迁。

  调查方法:用样方法统计各种野生植物的数量和分布,用表格对比三年来农田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比例的变化。

  6、调查对象:调查村民对环保的认识与生态农业的态度。

  调查方法:随即在居民名单中抽出十名,对其进行环境方面的采访。

  7、调查对象:调查村民的*几年健康状况,并与相对的环境对比,找出二者的关系。

  调查方法:与年龄相对较高的居民进行访谈,在大队中查阅有关村民健康的资料并列出表格与环境对比。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经调查,垃圾主要分布在路、农田、村庄和水沟相对集中的地方,约占45。在城乡交会的道路旁边,垃圾也相对较多,约占32。在村里的大路边,有15的垃圾。在农田中,有2的垃圾。在小巷和其他地方的垃圾约占6。

  分析:由垃圾的分布来看,在人活动越频繁的地方,垃圾的量也越多,垃圾堆积主要是人为产生的和任意丢弃造成的。从中反映了人们的环保意识并不高,责任心也不强。

  2、农村水渠中水的清澈度不高并且有异味,不符合国家二等水的标准。经过滤,发现水中浮游生物甚多,并且有很多蚊子的幼虫。有些水渠已经淤塞,水道中充满了垃圾,并发出阵阵恶臭。池塘的水为绿色,是以为水中有很多藻类而产生的水华现象。水中的鱼类尚多,水有腥味,且不清澈。经过过滤蒸馏等处理,未发现有毒物质。

  分析:水质变坏,但未发现有害化学物质,说明目前水体主要是受固体垃圾污染所至。由此可推,由于垃圾堆积,无人清理导致垃圾入水;另外村民乱排污也使水体受到了污染,使水质变坏。

  3、经过调查发现,村头垃圾主要是生活用品废弃物,来源于村民。村民图方便、省钱,便将生活垃圾倒在村头。在离城较*的路旁,臭气冲天,招来了很多苍蝇。这里的垃圾主要是县城里的人倒的。因为把垃圾倒在农村省去了向垃圾处理厂交钱,而且也省时间。时间久了,便都往这里倒垃圾。污水的主要来源是生活污水,未发现有工厂在此排污。

  分析:既然没有工厂,村民都把环境污染成这样,成堆的垃圾无人管,乱仍乱排,只图自己方便而不顾集体形象,说明村民缺乏责任心与环保意识,村民素质有待提高。

  4、居民几乎家家都有树,有的院子竟然全被大树遮着,而有的院子只是沾到一点树阴。总体来讲,全村树木覆盖率约在40-50。

  分析:村里人都有在院子里栽树的*惯,树木为村民带来了很多好处,且美化了自己的家园。表明村民希望生活在一个好的环境里。这样有利于环保工作的进行。

  5、年份青蛙蛇麻雀菜青虫螳螂刺苋刺蔓田鼠

  分析:经询问农民得知,对于蛇,因其生的丑陋,虽然无毒,仍然遭到人类的杀害。还有的就把它当作野味,数量锐减。对于麻雀,因其偷吃粮食,一直得不到人类的喜欢,也遭屠杀。同时在农药的作用下螳螂的数量也在急剧下降,而害虫与田鼠却顽强的抵抗住了农药。在人为的作用下生态在悄悄的.变化,推测将来虫害与鼠害仍会上升。人对刺苋的讨厌恨不得将其斩尽杀绝;而同时又有种刺蔓蔓延。可见人类的爱憎对环境是有作用的,更不用说在生活中的不良*惯对环境的伤害有多大了。

  6、调查人数:40方法:抽样法结果如下:

  认为环境问题很重要无所谓不清楚

  人数71221

  分析:目前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不够,重视不足。很多人都未曾考虑过环境恶化的后果,还有一些人说那是杞人忧天,只有少数人认识到了环境的重要性,说明关于环保知识尚未普及,宣传工作仍要进行。

  7、年份05060708

  出生人数16181914

  非意外死亡人数12151418

  癌症死亡人数3679

  由表对比可知,得癌症死亡的人比例在逐年升高。经调查得知,环境与肿瘤的产生有很大的关系。即,随着环境的恶化,细胞癌变比率也在升高。由此说明,环境与居民的健康的关系十分密切。

  三、问题与建议

  1、农民对于环境问题缺乏了解,不能认识透彻,对于集体的生活环境,缺乏责任感和主人公意识。所以要加强宣传力度,开展教育会议,改变村民原本不负责的的观念。

  2、作为新世纪的青年要走在时代的前列,要积极的配合环保工作,做好自己家人的思想工作,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号召大家共建美好家园。

  3、在村委会成立环卫小组,定期对村里的环境进行整治美化。在中小学成立志愿者,鼓励中小学生保护环境。

  4、对于城市的个别企业提出警告,要求其停止对村里环境的破坏,并对已造成的不良后果要求赔偿。对于不听警告者进行劝导教育,若仍任意妄为则追究其法律责任。

  5、学*科学发展观,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理论相结合,为农村的和谐发展提供精神支柱。

  四、结语:

  为了这个世界更加美丽和谐,让我们共同携手,把我们自己的家园“打扮”的更加美丽,让我们为自己的美好生活共同努力!

  农村环境调研报告 12

  农村环境整治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事关农村群众的人居生活质量,事关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了深入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期围绕镇农村环境整治问题,深入全镇32个村(居),重点对垃圾集中处理、墓园集中管理、村容集中治理“三集中”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镇“三集中”建设的基本情况

  *年来,按照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深入开展“三集中”建设为抓手,大力整治农村环境,农村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截止目前,全镇共建垃圾池1818口,辐射全镇32个村(居)242个村民小组,共落实垃圾填埋场83处,落实墓园53处,疏挖沟疏21.17千米,修建下水道3.5千米。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扎实推进“三集中”建设。

  1、统一思想,专题动员。*年来,镇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成效显著。目前,全镇32个村(居)全部实现了通水泥路、通有线电视,大部分村用上了自来水,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大幅改善。但与此同时,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相对滞后,很多村庄柴草杂物乱堆乱放,垃圾污水乱泼乱倒,老人墓地乱建乱放,农村生态环境不容乐观,村容村貌不尽人意,与如火如荼的新农村建设极不协调。整治农村环境,改变村容村貌已经刻不容缓。为了提高认识,统一思想,镇委建设新农村办公室组织片总支**和村支部**,专程到仙洪试验区参观学*农村环境整治先进经验。参观学*后,在统一思想、集中讨论、制定方案的基础上,全镇迅速专题召开农村环境整治“三集中”建设动员大会,对“三集中”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和具体部署。结合实际,垃圾集中处理以318国道沿线村为示范点,墓园集中建设以闵台村、伍家场村、秦杨村为试点村,试点示范,以点带面,带动全镇“三集中”建设全面推进。

  2、加强领导,成立专班。镇委高度重视“三集中”建设工作,成立了以党委副**、副镇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片总支**为成员的全镇“三集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村也相应成立了由支部**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由各村干部具体抓,所有村干部包组到湾,形成**负总责、干部齐上阵的工作格局。同时,明确要求各村配齐配足保洁员。各村根据清洁范围的大小分别配备了1—2名清洁员,“318”国道沿线各村分别配备了1—2名保洁员。目前,全镇共配备清洁员34名,配备保洁员11名,墓地管理员5名。

  3、加大投入,完善设施。在“三集中”建设上,我们坚持以**投入为主体,集体、农户投入为补充,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农村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建设垃圾池。在去年已建1300多口垃圾池的基础上,今年对全镇沿大沟大路、湾子的死角补建垃圾池518口。每口垃圾池建设投入为280元,其中**补贴150元。二是配备垃圾清运板车。由**统一出资,全镇30个村共配备垃圾清运板车32辆。三是落实垃圾填埋场。按照每村2处以上的要求,以村废沟、废塘为主,共落实垃圾填埋场83处。四是落实集体墓园。按照每村1—2个的`要求,共落实集体墓园53个。墓园建设由集体调田,**出资绿化配套。五是养殖排泄物无害处理。结合“一建三改”工程建设,全镇共计建池达2130口。

  4、建立机制,规范管理。主要建立了三大机制。一是干部工作目标激励机制。村主职干部人*拿出300元工资用于“三集中”工作结帐。由镇农委组织专班,对各村“三集中”建设工作进行检查评比验收。好的得300元,较好的得200元,一般的得100元,较差的不得工资。墓地建设村干部人均拿100元工资挂钩,落实墓地的得50元,能实施的得50元,没有落实墓地的不拿工资。二是清洁员工作目标考核机制。对各村清洁员工作职责进行了明确要求,并由镇农委和村居委员会进行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督办。村容保洁工作与清洁员工资紧密挂钩,清洁员每人每月拿出100元考核结帐,好的得全额,一般的得50元,较差的不得,连续三次评为较差的,由村进行撤换。三是农户考评机制。村委会每月组织一次清洁卫生大检查,每次评出最清洁、清洁、不清洁农户,检查结果张榜公布,并督促不清洁农户限期整改。

  二、镇“三集中”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分农民环保意识不强。由于受长年的生活陋*影响,部分农民群众传统的生活方式未得到根本转变,环保卫生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比较薄弱,不能自觉做到保护环境、讲究卫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三集中”建设的规范运作和工作成效。

  2、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三集中”工作是一项资金投入较大的公益事业。垃圾集中入池清运、填埋以及墓园的集中管理,每村*均投入需3万多元。*年来,镇“三集中”建设投入没有向社会或村民收取任何费用,全部由镇、村两级财政全额投入。由于资金投入上的严重不足,专职保洁队伍难以稳定,长效管理机制难以建立,已经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在治理后又出现反弹,部分地方“脏、乱、差”的情况再次出现。

  3、农村基层组织重视不够。部分农村基层组织对环境整治“三集中”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在资金投入、人员配备、规范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工作力度还不够大,严重影响了“三集中”工作的开展。

  三、加快“三集中”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1、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农村环境整治是直接影响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与农民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市、镇、村三级组织要进一步加大“三集中”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基础设施,落实管理经费,保障“三集中”建设持续开展的同时,要坚持“**主导、多元投入”的原则,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三集中”建设,从而x筹资难题,加快农村环境治理。

  2、进一步完善长效运作机制。一是推行“三集中”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将“三集中”工作纳入乡镇基层干部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考核体系,明确目标,强化责任,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二是建立一支稳定的专职保洁队伍,提供稳定的保洁经费来源,保障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的日常化、规范化。

  3、进一步加强农民环保教育。要在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农民群众环保知识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树立健康环保文明的生活方式,从根源上缓解环保压力,赢得工作支持。

  农村环境调研报告 13

  随着对环保的日益重视,城市地区对企业的环保门槛越来越高。为降低生产成本,大量企业开始向农村地区转移。由于面临发展经济的压力,这些地区在放宽招商引资标准的同时忽视了环境保护,使污染转嫁现象有了可乘之机。于此同时,农民为保护自身的生活环境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活动,有些**活动甚至造成了农民与当地企业、**关系的僵化。如何协调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成为实现农村和谐发展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

  本次调研主要是在实地考査县镇村环境污染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当地农民的环境意识,分析当地农民**特点及形成原因,其中着重阐述了农民环境**的困境,并以此为出发点提出一些改善**困境的建议。

  关键词 污染转嫁 农民 环境意识 **困境

  一、村环境转嫁状况

  经过实地走访,我们认为,村污染转嫁问题主要体现在鲍邱河的水质污染和外来垃圾污染上。

  (一)鲍邱河的水质污染

  根据调查问卷,村民们认为排在第一位造成鲍邱河水质恶化的原因是“企业污水排放”,排在第二位的是“生活垃圾”,这印证了村的环境污染是由污染转嫁引起的。根据学界的通说,污染转嫁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工艺和生产线的转移,即将高污染、搞耗能的产业、工艺、设备转移到另一区域,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直接排放到被转移地;另一种是废物、危险品的转移,即通过一定的传导机制将含有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污染废弃物、含有放射性的废物、有毒有害物质及其他危险废物转移到另一区域。“企业污水排放”属于工艺和生产线的转移,据村民们介绍,鲍邱河的主要污染源是附*的两家钢铁企业,这两家企业是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黑色金属制品业(属于高污染产业)的龙头企业,企业排放的未达标的污水污染了鲍邱河。“生活垃圾”则属于废物、危险品的转移,上游燕郊产生的生活垃圾未经处理排入鲍邱河,这些污染废弃物顺着水流到达村,造成了当地的河水污染。

  (二)外来垃圾污染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还意外的发现了外来垃圾污染,其触目惊心的程度是我们没有料想到的。据村民们介绍,外来垃圾是一些本村村民从附*的北京、廊坊等地运来的,他们把可以卖钱的垃圾回收,其余的直接就地丢弃。村里外来垃圾堆放点的规模令我们乍舌。以一座收废旧的房子为中心,方圆2-3*方公里全是垃圾,特别是房子背后的一眼池塘,塞满了各色各样的垃圾,垃圾发酵后混杂在一起的恶臭让人无法呼吸。  二、农民环境意识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我们总结出一些污染转嫁背景下农民环境意识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第一,农民的环境认知意识正在逐步提高,但理性认知意识仍有待加强。随着电视、广播等大众媒体在农村的普及,农民与外部世界联系越来越密切,他们通过大众媒体对环保方面的知识也有了一定的接触,了解了环保的重要性。但由于国家的环保宣传主要集中在城市、宣传内容也以城市居民为受众设计,贴*农民的环保宣传少之又少,加上受到自身文化水*的限制,农民的环境认知意识在理性层面仍较欠缺。

  第二,农民有提高环境认知意识的愿望和需求。随着环境污染由城市转向农村,环境污染对于农民不再是一个遥远的词汇,农民都有了解更多环保信息的愿望。对与自身关系密切的环保信息,例如遭到环境侵权后如何维护自身权益、当地环境质量信息等,成为农民最迫切想得到的环保信息。他们普遍抱着“学以致用”态度对待环保信息,希望掌握这些信息后能更好的解决自身面临的环境问题。

  第三,农民的环境**意识有较强的滞后性。只有当环境污染严重影响到自身生产生活时,农民才会想到**。我们在访谈中了解到,村村民**始于村里的饮用水受到污染,已无法饮用。在企业污染环境的初期,农民并不知晓,或者虽然知晓,却由于自身没有受到实质损害而未及时**,环保知识的缺乏和权利意识的薄弱导致了农民**意识的滞后。

  第四,农民的环境**意识有一定的狭隘性。农民在环境**中对**有极大的依赖。从环境监管、接受环境投诉、到负责解决环境问题,只要出现了问题,农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与我国传统的“父母官”思想根深蒂固有关。传统中国,行**力强大,行**力同时行使了司法权和部分立法权,演变延续至今就成了“只要找**一切问题就能解决”的现象。但在没有分析各种**方式利弊的情况下,盲目依赖**,会使农民**的道路越走越窄。而且当找**后问题仍得不到解决时,这种对**的严重依赖会转化成对**的严重失望。当然,农民**意识的狭隘性也与其对其他**方式的不了解以及其他**方式的无效性有关。以环境诉讼为例,我们的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民对环境诉讼不了解,就更不用说利用诉讼**了,而现阶段环境诉讼本身的缺陷也使其难以进入农民**的视野。

  三、农民**的困境

  为什么农民的**之路如此艰辛?村村民在问卷中给予了我们一些启示,结合调研中的所见所闻,我们对农民**的困境也做了一些思考。

  1.国家政策的偏差、**在诸多领域的缺位与农民对**的依赖之间的矛盾

  我国长期以来的政策都体现了“重城市、轻农村”的特点,不仅农村经济发展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而且农村的环境和农民环境权的保护也为公共政策所忽略。虽然这几年国家不断出台各种惠农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扶持,之前的政策偏差有所纠正,但几十年积聚产生的'问题不可能马上得到解决。

  此外,**在农村环境保护的诸多领域存在缺位现象,具体表现在:第一,农村环境保护的资金及其他资源投放严重不足。中国环境保护投资几乎全部用于城市和工业,农村的环保设施投入几乎为零。 这一问题在村也存在:村里没有集中收集生活垃圾的设施,生活垃圾随意倾倒;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鲍邱河。第二,农村环保机构不健全,监管力度不足。我国的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在以城市和重要点源污染防治的基础上的,对农村环境污染及其特点重视不够。当前,最基层的环保系统是县一级环保机构,只有少数乡一级**设有环保办公室、环保助理、环保员等,但这些机构和人员的工作职责并不明确,使得广大农村地区基本属于环境监管的空白状态,无法在事前或事中有效控制环境污染的发生。

  中国农村松散的组织结构在集体行动方面的能力很弱,特别是在提供像环境保护这种公共物品方面的能力先天不足。 因而在环境**过程中,农民表现出对**的严重依赖,但国家政策的偏差和**的缺位使得农民无法从**获得其期望的结果。这一矛盾已成为农民**活动中最显著的矛盾。

  2.**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理念之间的矛盾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之间本应该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但由于多年来我国奉行“经济指标至上”的发展观念,一些农村地区的基层**在发展过程中“唯经济论”,盲目扩大招商引资规模,降低招商引资门槛,哪怕引进高污染、高能耗的项目也在所不顾。引进上述项目之后不但不对其进行环境监管,反而为其污染环境提供种种便利,对触犯环境法律的责任人百般包庇,gdp不断增长的同时当地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先污染、后治理”这种本末倒置的发展理念本应该予以摒弃,但对经济增长的盲目追求使得这一错误观念仍有生存空间。

  3.农民对自然环境的严重依赖与其在环境保护中的双重弱势地位之间的矛盾

  农业是最大限度依赖于自然的生产部门,农民的生活资料又很大程度上直接取自于自然资源,如饮用水、燃料、食物等。虽然随着生活水*的提高,农民获得生活资料的途径更加广泛,但从自然界直接获取仍是最主要的途径,这使得自然环境对于农民的生存和发展质量有更直接的影响。但农民在环境保护中却处于双重弱势地——相对于污染企业的弱势和相对于城市居民的弱势。 相对于污染企业的弱势地位,使农民在与污染企业谈判和抗争中处于劣势;相对于城市居民的弱势地位,使得农民在分配环境保护资源、组织城市污染转嫁等方面处于劣势。这一矛盾使得农民的环境权益更容易受到侵害。

  4.农民环境**能力的薄弱与环境**的复杂性、高成本之间的矛盾

  首先,由于受到教育程度的限制,农民的环境**意识不强,缺乏抵制环境污染的主观能动性;或者虽然有较强的**意识,但不了解必要的**知识,不知如何**。其次,小农经济在当今农村仍普遍存在,农民之间的联系较为松散,这使得对集体力量依赖性较强的环境**在农村难以开展。再次,基层**的不支持也减弱了农民的环境**能力。有的基层**与污染企业关系密切,甚至包庇、纵容污染企业的违法行为;有的基础**对农民**活动抱有偏见,认为农民是在“胡闹”,为了保持当地社会稳定,对农民的环境**活动进行压制。另外,农民的经济条件也极大的限制了他们的环境**能力。

  与此同时,环境**比一般**更复杂、成本也更高。主要表现在:第一,证据收集的难度很大。环境污染损害的滞后性和复杂性使得环境污染案件的因果关系难以认证;另外,环保部门摄于**的压力常常不敢出具鉴定或者不敢出具真实的鉴定。第二,环境**的成本很高。证据的收集、因果关系的证明等都需要律师或其他专业人士的介入,这必然产生高昂的律师费、鉴定费用,受到自身收入水*的限制,农民无法支付这些**成本。第三,**结果的不确定性。即便农民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收集证据、并向有关部门反映了相关情况,结果并不一定是公正的。污染企业大多是当地**的利税来源,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环境执法。

  四建议

  完善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等立法方面的建议,早已引起国家的关注,我们无需“老生常谈”,我们在该部分提出的建议主要结合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的农民**困境,围绕“如何在实践层面保护农民环境权益”这一主题展开。

  (一)建立农村环保机构,保证环境保护资源的公*分配

  鉴于现实中环保部门往往受制于地方**,无法公正执法,因此应建立一个独立于地方**,直接受环境保护部管辖的环保执法系统。为了弥补**在农村环境保护方面的缺位,**应建立农村环保机构并配备相应人员,提高基层环保执法者的业务能力;明确农村环保机构的职责和执法手段,防止权责不分,互相推诿现象的出现;扩大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投入,确保农村环境保护经费充足,环境检测设备齐全,为农村环境执法提供人力、制度和物质上的保障。

  (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民在环境**方面对**有严重的依赖性,因此作为沟通**与农民桥梁的村委会无疑应该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目前我国农村已经普遍建立了村委会。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村委会有负责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职责,这其中当然包括代表和维护村民的环境权益。村委会的普遍性和职责的法定性,由村委会代表农民主张环境权益无疑是一个“性价比高”的选择

  但现实中村委会作为代表维护农民权益仍存在不少困难,第一,村委会代表农民维护环境权益没有经费支持。目前村委会的经费很少,假如将本来就少的经费拿出一部分用于环境权益的维护,村级财政将更加捉襟见肘。为此,国家可以加大对村级财政的转移支付,提高村委会的活动能力;还可以赋予村委会为采取环境**行动合理筹措资金的权利,但同时也要建立监督机制,防止该权利成为村委会谋取私利的手段。第二,村委会代表村民提起诉讼的资格在法庭上常受到质疑。现实中,法院常以村委会“与案件没有直接利害关系”为由,拒绝村委会代表村民提起诉讼,鉴于农民**力量的薄弱性、环境污染的集体危害性、环境**的复杂性等原因,法律应该确定村委会可以以原告的身份代表本村村民提起诉讼。

  (三)完善环境宣传教育体系,提高农民的**意识

  农民是农村环境污染的直接受害者,提高农民的**意识,对于改善农村环境意义重大。首先,应借助社会舆论、媒体等途径,增强广大农民对环保知识、环境**等的认识能力,鼓励农民积极维护自己的环境权益。调查中我们发现,大众媒体在环境信息的传播方面已成为农民的首选,因此社会各界应利用好这个*台,提供更多易于农民接受的环保信息。其次,建立农村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目前地方**或者对本地的环境状况不甚了解,或者有所了解但不对农民公开,这些做法是与我国的信息公开立法相违背的。因此,应尽快建立农村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为农民监督当地环境提供条件。再次,支持各种ngo向农民提供环境**服务。这可以有效解决**对农村环境资源供给不足和农民对环境资源需求方面的矛盾。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农民对ngo的了解较少造成农民在遇到环境问题时向ngo寻求帮助的意愿较小,因此,**应该创造宽松的政策、法律环境,并加强引导,让更多的ngo走进农村和农民,为他们提供相关环境服务。

  (四)扩大法律援助制度的适用范围

  目前中国的法律援助对象主要是生活困难的城市居民和居住在城市的农民工,不包括在农村居住的农民。其原因主要有:一,法律援助要求接受援助的对象“生活困难”,但农民没有固定收入,难以证明自己的收入状况。二,农村贫困面太大。我国农村人口比例较大,法律援助机构的力量和资源本身并不充裕,无法满足农村的需要。三,可以申请法律援助的事项较窄,农民因环境污染所受到的损失往往不符合申请法律援助的范围。

  由于中国农村人口多,贫困人口数目较大,对农民提供法律援助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因此,我国应针对农民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法律援助机制。为了解决法律援助资源紧张的状况,该机制可以是一个多方参与的机制。一方面,**应充分依托现有的法律援助机构和资源向农村倾斜,;另一方面,**应鼓励并积极创造条件,让社会各界为农民提供相关的法律帮助。

  农村环境调研报告 14

  农村卫生工作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关系到保护农村生产力、振兴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发展和稳定局。为促进我县卫生事业的发展,年初,县人常会把农村卫生工作列为今年一项重要的审议议题。审议前,组织了调查组,在县人常会副主任张建*的带领下,对我县农村卫生工作进行了调查。

  先后听取了县卫生局有关工作汇报,深入走下各、福应等12个乡镇、街道,实地走县人民医院等5家县级医疗机构和8家乡镇(中心)卫生院,分别召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13个相关部门及相关医疗机构负责人座谈会,听取意见,了解情况。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年来,县**及***门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贯彻党和国家一系列关于农村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建立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一)农村卫生工作得到各级**的重视

  *年来,县**把农村卫生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县“xxx”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先后制订出台《关于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试行意见》等相关政策文件。省、市、县重视农村卫生事业投入,xx年共投入4450万元,其中县财政投入1895万元,加了对公共卫生和医疗事业的投入力度。积极开展卫生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和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各乡镇(街道)重视卫生工作,明确分管领导,建立工作机制,强化工作落实,抓好本区域内的农村卫生工作。

  (二)农村公共卫生工作扎实推进。

  一是实施农民健康工程成效显著。“农民健康工程”是xx年省、市、县**为民办实事工程。我县全面开展农村公共卫生三类12项服务,xx年为13万多名农民进行免费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实行分类管理。该工程受到了上级有关领导的肯定,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先后进行采报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转有序,三年来,已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框架,初步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xx年,全县参保人数33万多人,参保率达78%,累计有*40万人次享受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参保农民患者的医疗负担。

  二是农村疾病预防控制有效开展。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高度重视非典、人禽流感等传染病的预防工作,重点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实施免疫规划,儿童“五苗”接种率均达95%以上。积极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全县无重疫情发生。

  三是积极做好农村妇幼保健工作。扎实开展“母婴健康工程”工作, xx年孕产妇首次实现零死亡,儿童死亡率逐年下降。四是力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以改水改厕为重点的卫生环境整治力度加。目前,全县共有560个自然村建起了自来水站,19万多人用上了自来水,拆除露天粪坑8000多只,建成公厕349座,完成4.7万户厕所改造。五是无偿献血工作成绩突出。全县无偿献血工作6次被评为省、市“无偿献血先进县”。xx年10月,县**作为全国唯一的县级单位荣获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

  (三)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完善。

  一是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形成了7家县级医疗卫生机构、18家乡镇(中心)卫生院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2个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

  二是对乡镇(中心)卫生院推行股份责任制,在中心卫生院全面实行经济目标管理责任制。实施农民健康工程,改进服务模式,乡镇(中心)卫生院经营状况得到了一定的好转。

  三是农村卫生人员队伍建设得到加强。严把人员入口关,严格要求,考录优秀毕业生,充实到农村医疗机构。实施了乡村卫生技术人员素质提升工程,通过开展“十佳驻村医生”评选、举办各类业务培训、组织各类学历教育等形式,进一步提高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四是全力抓好医疗质量建设。制订了《仙居县医疗质量建设工作方案》,加强医疗单位自身能力建设,通过开展等级评审,提高了医院的管理层次和服务水*。

  开展了“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争创百日无事故”活动,切实加强医疗安全教育,实行医疗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增强医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制订完善了乡镇(中心)卫生院医疗质量考核标准,建立每月督查通报制度,抓好督查落实。五是卫生监督工作不断加强。认真贯彻《食品卫生法》和《职业病防治法》,抓好食品安全、卫生许可、职业卫生等专项整治,加农村卫生综合执法力度,促进食品卫生和用药安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卫生工作的氛围还不浓。各级**及相关部门对做好农村卫生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到位,社会发展以人为本、人的发展以健康为本的意识及卫生理念还不强,未形成农村卫生工作合力。卫生法律法规政策及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还不够,广群众卫生主体意识不强,缺乏保健康的理念和基本卫生保健知识,预防为主的思想还没有形成共识,重治疗轻预防的观念仍然没有改变。

  (二)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还不够强。

  一是医疗机构基础建设滞后。我县医疗机构普遍缺少发展规划,经营场所十分紧张。县人民医院作为全县最的综合性医院,占地面积仅40亩,医疗用房十分拥挤,远远满足不了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xx年医院迁建工程完成了工程立项和土地报批,但由于各种原因,至今未动工,严重制约了医院的建设和发展;中医院、妇保院、精神病院等县级医院和横溪、白塔、下各等中心卫生院的经营场所不足,精神病院房屋紧张、条件简陋,县疾控中心、池医院至今还在租用房屋办公;多数医疗单位普遍存在设施设备落后等问题,乡镇卫生院还没有配备救护车,难于开展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是医疗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相适应。全县医疗卫生人才缺乏,特别是高学历和高职称人才严重缺少,在全县1350名卫生技术人员中,本科学历仅占14.9%,高级职称只占6.8%;乡村卫生技术力量更加薄弱,514名卫生技术人员,本科学历只有16人,高级职称仅有6人,中级职称也只有96人,人才问题严重影响医疗技术水*、医疗质量和医疗可信度;基层医务人员工作环境差、压力、工资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基本社会保障还未落实。

  三是医疗质量仍需提高,医疗秩序有待规范。医务人员服务意识不够强,病人外流现象不少;医疗纠纷发生呈上升趋势,医~件时有发生,处理难度较;个体医疗单位数量多,管理较难,打击非法行医难度。四是村级卫生服务网络薄弱,全县722个行政村只有42个村级服务站,群众就医不便映较。

  (三)农村公共卫生建设缓慢。

  一是疾病预防控制和妇幼保健工作还有薄弱环节。各类传染病预防及重疾病防治任务依然很重,群众疾病预防观念不强。

  二是食品安全隐患和药品监管问题映较。农产品调入问题越来越突出,农产品检测体系不健全,检测设施设备落后,粮食、蔬菜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问题突出。农村药品供应网络不够健全,药品监管相对薄弱,群众用药安全难以保障。

  三是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任务艰巨。农村饮用水水质安全问题较为突出,横溪、白塔等乡镇及周边*原村、城郊结合部等没有集中供水设施,直接饮用地下水,由于地下水污染,饮水安全问题突出,群众呼声较;露天粪坑仍普遍存在,改厕任务较重,有的村虽然建了公共厕所,但后续管理工作跟不上,没有发挥作用;县生活垃圾处理工程进展缓慢,城镇、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运作机制缺乏,环卫设施缺少,垃圾处理问题突出;排污问题没有引起重视,排污设施没有配套,地下污染严重。上述公共卫生问题的存在,致病返贫现象突出。

  (四)农村卫生投入相对不足。县财政虽然每年对卫生事业的投入不断增加,但卫生事业经费所占同级财政支出比例却不断下降。社会资金投入卫生事业渠道不宽,数量不多。由于投入不足,制约着疾病预防控制、卫生执法监督、改水改厕等公共卫生建设以及医疗卫生单位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更新,影响了我县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速度。

  (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还不够完善。

  一是对农医保的政策宣传不够,部分农民对农医保的认识存在偏差,群众参保积极性还不高。

  二是农医保政策还不够完善。群众对门诊报销、在外地看病报销手续、额度、参保率任务指标等意见较多。

  三是筹资难度较。我县外出人口较多,以户为单位收取难度较,部分乡村干部存在畏难情绪。有集体经济的村由集体支付,影响村经济发展,干部响较。

  三、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强化保健康促发展理念,营造全社会共同做好农村卫生工作的良好氛围。健康是人生最的财富。做好农村公共卫生工作、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是造福人民的一件事,使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项重任务,是各级党**义不容辞的.责任。县**要从落实执政为民的职责出发,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重意义,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卫生工作的综合领导。要深入贯彻、省、市关于农村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制订农村卫生事业发展规划,明确目标,落实相关部门及乡镇(街道)在农村卫生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加强组织协调,形成相关部门、乡镇(街道)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要重视和加强对卫生法律法规政策及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卫生主体意识,增强预防保健理念,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做好农村卫生工作,营造保健康、促发展的社会氛围。

  (二)进一步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建设,提高医疗技术服务水*

  一要加强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要对各医疗机构发展作出统筹规划,明确发展规模。要高度重视县人民医院建设,尽快研究,科学确定建设方案,积极组织实施,加快解决目前县人民医院用房紧张的突出问题。重视县级医疗机构和乡镇(中心)卫生院的发展,抓紧县疾控中心、池医院的迁建工程建设,积极助解决县中医院、妇保院和横溪、白塔、下各等中心卫生院的扩建问题,重视解决县精神病院用房紧缺、医疗条件落后、经费缺少等实际问题和一些乡镇卫生院的危房问题。更新医疗机构的设施设备,提高医疗检查可信度,适应医疗发展需求。

  二要加强医疗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医疗机构的生存与发展,关键取决于医疗技术水*,医疗技术人才决定着医疗技术水*。因此,要加医疗技术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建立和完善人才引进机制,改进人才引进和考录政策,合理配置人才。加强在职医务人员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中、高级医师及执业医师的从业比例,进一步提升医疗技术人员整体素质。重视解决医疗卫生人员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基本社会保障问题。

  三要加强医疗质量建设,规范医疗秩序。县人民医院要培养和集聚高、精、尖医疗专家,不断推进全县医疗卫生技术上新台阶,减少病人外流。乡镇(中心)卫生院要加强医疗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全科医术水*。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要重视发挥中医药在农村卫生服务中的优势和作用,积极挖掘、收集和整理民间医药技术及祖传秘方。要加强医疗卫生行风建设,抓好医德医风,增强医务人员服务意识和职业自律意识。加强对个体医疗单位管理,发挥个体医疗单位方便山区群众就医的积极作用,坚决打击各类危害农民群众健康的非法行医行为,规范医疗秩序。

  四要深化医疗卫生管理体制。要遵循**主导、社会参与、转换机制、加强监管的原则,从解决群众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入手,深化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完善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强化公共服务职能,规范服务行为。要推进乡镇(中心)卫生院,合理配置资源,改进服务模式,形成有生机活力的用人机制和分配激励机制,提高效率。加强村级卫生社区服务网络建设,担负常见病初诊治及预防保健任务。发挥社会个人举办的医疗机构作用,完善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提高整体效能。

  (三)进一步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建设,为农民健康提供基本保障。公共卫生是人民健康的源头。

  一要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加强重点传染病、职业病等重疾病的预防控制,健全农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处理重疫情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要加强妇幼保健工作。要认真实施母婴健康工程,重视产科、儿科建设,加强孕产妇和儿童保健工作,提高出生人口基础素质。

  三要加强药品、食品卫生安全管理。要建立健全农村药品供应和监督网络,加药品购销监管力度,组织对农村卫生机构的药品采购渠道、质量、期限及药价的检查,保证农民用上安全、有效、价廉的药品。要以实施“食品放心工程”为载体,积极开展卫生综合执法监督,加对食品生产、加工、销售及餐饮业的监管力度,加对化肥、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和生长激素等农业投入品整治力度,从源头上防止农产品污染。加强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尽快建立县药品农产品综合检测中心。

  四要进一步重视以改水改厕为重点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要加快横溪水厂建设,及早解决横溪、白塔等乡镇的饮用水问题,加强城郊结合部的自来水管网设施建设,切实解决城郊居民饮用水水质安全问题。要加强农村卫生户厕建设,公共厕所建设要因地制宜,发挥已建公共厕所的作用。要抓紧县垃圾处理工程建设,力争如期建成使用。改善农村垃圾处理设施,提高处理能力,建立符合我县实际的城镇、乡村垃圾分级处理运作机制。要重视乡村排污设施建设,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要充分发挥居民、村民的主体作用,引导建立良好的卫生*惯,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提高生活质量。

  (四)进一步加投入,为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证。要严格按照、省级有关农村卫生工作政策规定,增加对农村卫生的投入,其增长幅度不低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长幅度。卫生事业经费投入占同级财政支出的比例逐年有所提高,每年增加的卫生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发展农村卫生事业,保证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和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经费及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设资金。

  要合理安排乡镇(中心)卫生院基本医疗服务经费和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建设资金,加强农村卫生经费管理,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多渠道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卫生事业,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投入体制。

  (五)进一步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解决农民因病致贫、返贫问题。

  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切实提高广干部群众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认识,广泛深入地开展政策宣传和典型引导,提高农民的自我保障意识、互相共济意识和健康风险意识,调动农民参保的积极性,提高参保率,减轻村级经济负担。

  二要认真研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从管理制度上加以完善。对医疗报销、手续办理、报销额度、参保率任务指标、定点医院设置等问题,要专题研究,加以改进。

  三要积极做好农医保的筹资工作,形成有效的筹资机制,用好、管好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保证合作医疗资金有序运转,发挥农村合作医疗的最有效的作用,提高农民健康水*。

  农村环境调研报告 15

  根据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江县20xx年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实施方案》(通委农领办)﹝20xx﹞51号文件要求,我镇围绕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的总体目标,认真对照整治要求、细化整治内容、明确整治范围、严格整治标准、跟踪督查考核、走实步骤节点,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形成领导带头,驻村工作队,村级干部,人人参与,村村争先的良好氛围,全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攻坚行动,着力打造农村人居新环境,现将整治情况做如下汇报:

  一、强化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

  一是思想重视,精心安排部署。成立了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实施方案,召开了全镇农村环境集中整治自查动员会,细化具体工作举措,认真排查摸底,分解工作任务,制定自查标准,明确自查重点,严格把握时间节点,从严狠抓落实。要求全镇干部在思想认识上务必高度重视,行动上务必见真碰硬,全力开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自查工作。二是传导压力,靠实工作责任。先后多次召开“两委”干部整治工作推进会和进展情况汇报会,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自查措施。实行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捆绑式”制度,班子成员包片、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负责,定村组、定路段、定标准、定时限,将责任层层细化分解。镇村干部全部深入一线,带头参与整治,不等不靠不推诿,使狠劲、动真格、下苦功,形成了全民动员、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有力确保了全镇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行动的顺利推进。

  二、突出重点,开展综合整治

  (一)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以“整治三条主干公路,提升一条主街道,树立1个省级示范村,两个市级卫生村”为目标,一是坚持以治“脏”为重点。全面清除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彻底清除了大街小巷“乱堆”现象,实行“户分类——村收集——村清运——村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已建设好2处垃圾填埋场,实施定点收集、定点倾倒、定时清运、集中转运处理。现有垃圾运输车辆2台,建有垃圾池35个、垃圾箱25个,预计新建垃圾池、垃圾箱30个。各村利用贫困户中公益性岗位成立了清扫保洁队伍共计68人,2020年度收运处置体系建设和运行投入已达70万元。

  (三)农村污水治理情况。坚持以治“污”为重点。重点整治农村污水横流问题,加大村内排水设施建设,6个建制村全面进行“厕所革命”已成功改建卫生厕所1088所,场镇污水处理厂加快进度建设,预计年底正常投入使用。

  (三)是坚持以长效机制运行为重点。在全面整治的基础上全镇6个建制村根据各自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环境卫生长效运行机制,切实巩固整治的成果。同时各村成立了领导机构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并完善了《保洁员管理制度》、《垃圾清运制度》、《环境卫生监督员制度》和《奖惩制度》等相关制度,真正做到了抓早、抓常、抓出实效。

  三、强化督导,时时跟进

  镇党委**进一步加大对城乡环境集中整治行动的督导检查力度,各包村干部全部下乡监督所包村的环境整治工作。镇行动领导组对全镇6个村1个居委会环境整治工作进展情况实行不间断督查,建立督查台账,跟踪问题整改,对整治行动迟缓、工作推进不力的干部,进行逐级约谈督办、通报批评问责。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年度考核,直接与农村环境卫生经费和绩效考核挂钩。

  四、存在的问题。

  目前,虽然我们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离上级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存在:一是各村环境卫生长效机制还不够完善,制度作用发挥不明显;二是各村集体经济薄弱,基础环卫设施建设相对短缺滞后,环境卫生整治配套资金严重短缺不足;三是各村垃圾倾倒点规划不够;四是农村生活污水和中小型企业污水需加强官网建设。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20xx年底,我镇将全面完成年初下达任务,继续深化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抓重点,攻难点,按照市、县委“改革抢先机,发展站前列,各项工作创一流”的要求,紧紧围绕县委、县**的战略目标,努力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示范样板美丽乡村。

  (一)是继续强化教育、宣传和引导,努力提升村民素质。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文明乡村、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大力促进乡风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素养、生活品味,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改变落后、陈旧的生活方式和*惯,确保村民既用心参与活动,又享受劳动成果,进一步营造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

  (二)是继续完善农村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要坚持把集中整治与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完善各项整治规划,完善村规民约。要进一步细化任务、明确奖惩措施,执行落实好已经建立的卫生打扫、垃圾清运、全天保洁、门前三包等机制,绝不能“一阵风”,让制度成为摆设。

  (三)是继续强化督查问责,巩固成果。镇党委**进一步加大对此项工作的督导检查力度。要增加检查次数,扩大检查覆盖面。将对工作成效显著的进行典型宣传,对工作推进不力的进行公开曝光,让先进有光有彩,让后进无地自容。同时要将督查结果、工作成效与下拨专项资金、干部考核紧密挂钩,年底对此项工作进行评比。真正通过强有力的督查考核,推动城乡环境集中整治达到预期目的。

  农村环境调研报告 16

  按照县**xx年重点工作安排,*期,由副**带队,抽调县**有关委办、环保局、住建局、农牧局负责人和部分**委员组成调研组,先后深入到太极镇下古村、盛邦牧业有限公司,盐锅峡镇污水处理厂施工现场、垃圾集中填埋场,王台镇中心卫生院、xx回中,三塬镇废旧地膜处理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12个点,通过现场察看、听取汇报、座谈讨论等形式,对全县农村环境整治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同时,召开全县农村环境整治情况议**商会,县环保局、住建局和农牧局汇报了全县农村环境整治情况,县发改局、刘家峡镇等20个单位和乡镇作了交流发言。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年来,县委、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农村环境整治作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断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并结合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州创建,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全县农村环境面貌和人居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主要表现在:

  一是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县委、县**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与重点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形成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牵头抓,部门组织协调,乡镇为责任主体的工作格局。各乡镇和部门高度重视,把城乡环境整治作为一项政治任务,细化工作方案,靠实工作责任,狠抓工作落实,扎实开展环境整治各项工作。县委、县**督查室适时跟踪督查,掌握工作动态,及时通报督查情况,督促整改落实,确保环境整治稳步有序开展。

  二是污染治理成效明显。大力推进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和禁烧工作,集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百日大会战”行动,实现秸秆饲料化利用16万吨,利用率达75%;

  建成刘家峡、太极镇等秸秆饲料化利用示范乡镇7个,示范点52个,利用率达到90%以上。积极探索废旧农膜“以旧换新”回收机制,按照1:10的兑换比例,去年共回收废旧农膜1880吨,回收率达65%。全面开展乡村燃煤小锅炉污染整治,完成乡村企事业单位燃煤小锅炉提标改造27台。集中对古城新区周边禁养区畜禽污染进行专项治理,21家养殖场全部关停、转产或搬迁,农业白色污染和大气污染治理成效明显,农村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三是基础建设重点突出。投资亿元和1800万元,先后动工实施了古城新区、盐锅峡镇污水处理工程建设项目。配备玉米秸秆加工机械212台(套),新建秸秆饲料化永久性窖池万立方米,累计达万立方米。鼓励兴建废旧塑料回收加工企业5家,回收站点35个,机动回收点16个。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修建垃圾分拣站5处,购置垃圾压缩车、转运车13辆,手推式垃圾清运车359辆,户用分类式垃圾桶3500多个。实施清洁能源工程,安装天然气管道64公里,刘家峡、太极镇和三条岘乡10个行政村用上了干净、方便的天然气。

  四是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大力实施危旧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刘盐八地质灾害综合治理搬迁避让等安居工程,全县农村d级危房得到全面消除,先后建成搬迁点42个,搬迁安置困难群众6860余户。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村36个,环境整洁村48个。集中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拆违排危专项行动,排查登记认定违法建筑259处,危墙、危房、废弃院落等6883处,已拆除1260余处。大力实施农村垃圾清运工程,县财政按照1:1的比例配套补助资金523万元,用于农村垃圾收集转运处理,探索出了“五个一”农村环境治理新模式。以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州创建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大整治,排查清理城乡陈年垃圾6万余吨,农村人居环境大为改观。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年来,我县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的目标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

  一是环保意识有待提高。部分乡(镇)、村干部政治站位不高,对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综合性、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认为环境整治就是突击打扫环境卫生,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不强,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多数群众环保意识淡薄,主动参与意识不强,乱扔乱倒、乱采乱挖、乱搭乱建等现象仍然存在。

  二是管理机制亟需完善。农村环境整治涉及内容多、范围广,乡镇和相关部门在监管治理方面协调联动机制不健全,不同程度存在“各自为阵”的现象。乡镇作为农村环境整治责任主体,工作中行政执法权有限,对私搭乱建、乱倒乱烧等违法违规行为监管执法难度大。城乡结合部、乡镇交界处环境卫生存在监管盲区和卫生死角。大多村“两委”班子作用发挥不充分,组织动员群众能力弱。村庄建设缺少统一规划布局和管理,无序建设普遍存在。

  三是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全县农村生产生活垃圾基本以简易填埋方式处理,部分填埋点选址不科学,也没有无害化处理设施,二次污染风险较大,如盐锅峡镇垃圾填埋场,垃圾和污水沉淀池长期处于裸露状态,如遇暴雨天气,很有可能造成盐锅峡集镇和黄河水质的二次污染。全县除县城周边部分村庄外,其他村均未建设排污管网、污水集中处理池等污水处理设施。大部分乡村社没有配备垃圾清运车、垃圾箱等基本保洁设施。农村文化、体育、娱乐、休闲等公共基础设施普遍不足,绿化、美化、亮化等基础建设整体滞后。

  四是资金投入十分有限。全县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主要依靠涉农、环保项目建设资金带动开展,县级财政投入有限,民间资本带动不足,资金投入缺乏针对性、连续性和稳定性,整体进展缓慢。

  五是整治力度仍需加强。全县拆违排危量大面广,综合整治任务依然艰巨。西河镇等高原夏菜主产区,大量尾菜堆积田间地头,缺乏大批量处理的有效途径。畜禽养殖污染仅完成了县城周边禁养区的治理任务,大部分乡镇禁养区养殖户转产搬迁工作进展缓慢。乡镇卫生院医疗垃圾仍然以简单焚烧方式处理,达不到彻底无害化的要求。村庄废品收购站杂物乱堆乱放,环境卫生差,安全隐患大。农药化肥施用粗放,流失过量,造成农田及周围环境交叉污染。白色污染、秸秆随意焚烧现象依然存在,控制与治理任重道远。

  三、对策建议

  根据调研了解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注重建立长效机制,着力提升环境整治水*。一要坚持规划引领。结合全域旅游总体规划及现有各项行业专项规划,科学编制乡村建设规划和农村环境整治规划,合理安排空间布局、整治任务,突出规划引领作用,确保乡村建设和环境整治健康有序推进。二要加强监管执法。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加深各乡镇和相关部门对农村环境整治的认知和重视程度,树牢“一盘棋”思想,落实“一把手”责任,加强联合监管执法,切实形成上下联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下放部门行政执法权,利用乡镇现有的行政执法框架体系,创新乡镇行政执法体制,整合乡镇辖区内具有行政执法和管理职能的机构、编制、人员及财政等资源,在乡镇建立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全面加大日常综合监管执法力度。三要推行自治管理。充分发挥村级阵地作用,积极推行村民自治管理,制定村规民约,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将环境整治责任落实到村社干部,细化到背街小巷、村民院落。优先选择有劳动能力、热心公益事业的低保户和发放报酬的社干部、生态护林员等担任村社保洁员、环境监督管理员,调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四要狠抓制度建设。严格落实《***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精神,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研究制定出台“禁塑令”,在全县开展“禁塑”工作。完善落实环境违法举报奖励、处罚、信息公开制度和乡村垃圾收集清运管理、环境检查评比等日常工作制度,推动农村环境整治制度化、常态化。

  (二)大力推进集中整治,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一要加大村庄整治力度。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拆违排危专项行动,继续整顿空心村、废弃危房和棚圈等残垣断壁,并结合此次专项行动,对道路两旁、村庄周围、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的环境卫生进行全面整治,彻底消除卫生死角,全面清理陈年垃圾;

  对农村废品收购站点进行集中摸排整治,依法查处关停无照经营和拆迁、整改不规范不达标的废品收购站点,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二要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在开展农膜“以旧换新”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推广使用生物降解农膜,从源头上减少农业白色污染。进一步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推进农作物秸秆饲料化、肥料化、燃料化、原料化,不断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积极引进、示范推广成熟的田间堆沤肥和尾菜还田等经济实用型处理技术,引导鼓励农户开展尾菜资源化利用,达到尾菜清理、养分还田的目的'。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指导农民科学施用农药化肥。三要推进养殖污染治理。结合实际,科学划定禁养、限养区域,集中精力扎实开展村庄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治理行动,对剩余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和规模养殖户限期搬迁、转产或关闭,彻底改变人畜混居现象。严把新建畜禽养殖项目审批关,对新建、改建和扩建的规模化养殖场,严格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从源头防止污染源的产生。四要规范医疗垃圾处理。设立乡村医疗垃圾回收站,由乡镇卫生院负责辖区内医疗垃圾回收、暂存,回收站负责统一转运、集中,并交有资质的机构销毁处置,实现医疗垃圾无害化处理。

  (三)积极拓宽投入渠道,切实增强资金保障能力。

  一是强化项目带动。紧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三区三州”脱贫攻坚规划和“三农”政策导向,提前做好项目策划,及时对接争取项目资金向环境整治重点区域、重点乡镇和村社倾斜,以项目建设带动促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质量改善。

  二是打造整治亮点。在积极争取专项资金的同时,将农村环境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景区景点打造、易地扶贫搬迁等工作相融合,有效统筹整合资金,集中财力重点抓好美丽乡村示范村、旅游村镇、易地扶贫搬迁点的环境综合整治,高标准、高质量打造一批农村环境整治的典范和样板,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三是撬动社会资本。坚持“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研究制定优惠补贴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生产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领域。充分运用“一事一议”政策规定,在做好群众工作、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用足用活政策,做好筹资筹劳。

  (四)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稳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一是加快实施刘家峡库区农村生活垃圾综合治理工程及贫困村环境综合整治后续项目建设,配齐配强农村垃圾清运车、分类式垃圾箱、户用垃圾桶等环卫设施,开展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改造和建设,推进全县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二是统一谋划,科学选址,按照垃圾就*处理原则,在全县范围内分片建设3-4个标准化垃圾填埋场,乡镇负责拉运集中填埋处理,彻底杜绝垃圾二次污染;

  积极谋划建设标准化垃圾处理厂,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

  三是加快实施县城周边和盐锅峡片区为重点的农村污水管网建设,争取早日并入古城新区、盐锅峡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在其他有条件的乡(镇)村逐步计划实施排污管道、污水集中处理池等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确保截污收集到位、安全有序排放。四是大力实施清洁能源工程,继续扩大天然气通村面,争取有条件的乡村早日使用天然气;

  制定出台奖励和补助政策,鼓励农村实施“改气、改电、改炕、改灶、改暖”工程;

  全力加快乡村企事业单位燃煤小锅炉改气、改电、除尘等提标改造进度;

  尽快建设县城煤炭集中交易中心、乡镇煤炭销售配送网点,加强民用煤炭市场管控,从源头减少农村大气和面源污染。

  五是进一步完善农村文化、体育、娱乐、休闲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安全饮水、道路、绿化、路灯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

  (五)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大力提升全民环保意识。一要注重面对面宣传。将农村环境整治与精准扶贫、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基层组织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发挥相关部门、乡(镇)村干部和驻村帮扶工作队、帮扶责任人的优势,面对面向群众宣传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并经常性督促指导农户搞好自家环境卫生,不断提高群众环境意识,形成讲文明、爱卫生、树新风的良好*惯。二要坚持全方位覆盖。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站、微信、手机短信等媒介多视角、全方位强化宣传,加大舆论监督和曝光力度,注重树立和推广典型,通过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使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三要开展集中式活动。妇联、团委、文明办、文广局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开展各种鲜活生动的主题教育和群众文化活动,不断提高群众的文明道德素养;

  乡(镇)村社要定期组织村民参加农村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切实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努力营造大家动手,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四要重视青少年教育。在中小学广泛开展以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创建美丽家园、建设生态文明排头兵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多形式组织中小学生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监督治理活动,在教育培养学生从小树立良好环境意识的同时,通过学生影响家长及周边群众,形成“小手拉大手,小手管大用”的良好效应。

  农村环境调研报告 17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本世纪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在人们环保意识匮乏的情况下,环境遭受了环境巨大地破坏。环境污染成为当今人们面临的一大严重难题。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的垃圾排放量达6000—7000亿吨。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对环境作出了极大地破坏。因此,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50。8%的人口居住在农村,而且今年来城市工业化开始向农村转移,农村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党的十六届五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环境治理就成为了一项重要举措。

  我的家乡在宁夏南部山区属干旱地带。*年来环境也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其原因有:

  (一)家禽养殖污染

  *年,农村养殖业快速发展,我村的牛,羊,猪的养殖量逐年增加。但人们普遍缺乏环保意识给环境带了巨大压力。养殖户将畜禽粪便未经过利用就直接排放,造成了浅层地下水中的微生物无法存活,形成了有机污染。农户更将粪便随意堆放在道路上,在炎热的天气不仅臭气熏天,而且滋生细菌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下雨天,更是污水横流,危害人们的饮水安全。

  (二)白色污染

  人们在享受了塑料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是饱受了苦恼。为发展经济,农村建起了塑料大棚,种上了薄膜玉米,但废旧的塑料却无发得到正确的处理。就地掩埋是农户最长做的 ,但薄膜在土壤中极难分解,会严重的污染土地,造成土地的无法再次利用。此外,在有风时,薄膜被吹的到处都是,造成视觉污染。

  (三)农药、化肥污染

  由于地处干旱地带农作物多虫害,人们为保证收成会加大对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农药、化肥不仅会被作物吸收,在人类使用后危害健康,而且会进入土壤,污染土壤和地下水,*而对人们的水源形成威胁。

  (四)大气污染

  农村的机动车,*年来快速增加,相应的对燃料的需求也大幅增加。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破坏大气环境。另一方面,植被的大量砍伐也造成了大气的污染和水土流失。

  (五)**原因

  **在鼓励人们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对环境的保护力度却很小。在我村,**没有安装任何的垃圾箱或建造垃圾回收点。对环境保护的'宣传也不到位。

  人不可能独立于环境之外。如何解决农村的环境问题,我的建议是:

  1、**应加大环保的宣传力度,将农村污染防治作为一项长久的工作。村长要高度重视环境工作,落实专人负责,建立长效的保洁队伍,保持村道、河道清洁的正规化。

  2、合理布置畜禽养殖场,治理养殖场粪便污染。应该加派养殖技术人员到乡村去,推广科学养殖和处理技术,实现畜禽粪便的全部合理利用。

  3、科学合理施用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治理农村的化学污染。发挥基层植保站的功能,科学施肥。培育发展无公害、绿色蔬菜。

  人类可以改造自然,但却不能征服自然。为了实现人类的长久发展,我们就要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环境调研报告 18

  为促进我县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按照《xx县人大常委会xx年工作要点》安排,3月下旬至xx上旬,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庞清明带领调研组,先后深入到xx、涧池、xx、xx、双河口等镇及村、社区、规模化养殖企业、搬迁安置点,xx、月河沿线,围绕农村生活垃圾处置情况、环保设施建设情况、水质及水源地保护情况、大气污染防治情况、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情况,通过视察、暗访、座谈等形式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较为全面的掌握了*年来我县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基本情况

  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是深入实施生态立县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抓手,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从调研情况看,*年来,我县坚持生态立县、循环发展的工作理念,采取建管并重、综合治理等各项措施,全县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一)垃圾清运保洁实现全覆盖。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移民搬迁快速推进,我县农村生活垃圾清运保洁任务逐年加重,各级对农村生活垃圾清运保洁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断提高,积极探索了垃圾清运保洁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xx年率先在全市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清运保洁试点工作,在逐年扩面推广的基础上,xx年,我县再次修订完善了《xx县农村生活垃圾清运保洁工作方案》,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440万元用于农村生活垃圾清运保洁专项补助及绩效考核奖励,在全县全面推行“确保重点、覆盖一般、市场运作、**监管”的运行机制,在80个重点保洁村,采取“农户收集、公司清运、集中处理”的保洁模式,在59个一般保洁村,采取“农户自我管理、公司定期清运”的保洁模式,实现了全县农村生活垃圾清运保洁全覆盖。自xx年xx份以来xx镇与博元公益推行的“扶贫+环保+公路养护”模式,共投入经费50余万元,配备保洁员及公路养护员40名,实现了全镇“所有路段有人管、河道垃圾有人清、归集垃圾有人运”的良好局面。xx镇镇人代会作出《农村生活垃圾费收缴实施办法》的决定,有力促推了该镇农村垃圾费征收工作。xx镇中坝村从xx年开始,在全县农村率先实施了村级生活垃圾费收缴,每年收取卫生费10万元左右,对村内生活垃圾进行集中收集、集中清运、分类处置,初步探索出了一条村级垃圾清运保洁的长效机制。xx镇原大兴村将河道垃圾清捡分段承包贫困户管理,实现了河道无白色垃圾污染目标。在涧池镇的率先创新示范带动下,全县10个镇相继结合本镇实际,普遍推行了农村生活垃圾清运保洁公司化运作模式,运营机制逐步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清运保洁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二)农村环保设施设备不断完善,*几年来,县**及县环保、财政、住建、农林科技等部门,积极向上争取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相关项目资金8000余万元,且不断加快项目实施和设备采购,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的相关设施建设、设备配置逐步完善。累计新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33个、污水收集管网8400米、检查井210座;

  新建垃圾中转站24个、垃圾填埋场32个;

  配备垃圾转运车45辆、配套垃圾转运箱596个、垃圾桶2万余个。通过项目支持、合力共建,农村环保配套设施设备不断完善,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夯实了硬件基础。

  (三)水质及水源地保护进一步加强。围绕水污染防治,加强水源地保护,确保全县饮用水安全和“一江清水送北京”,县**制定并组织实施了《xx县月河水质治理达标工作方案》。xx年以来,县镇两级财政投资1000余万元,建成xx、月河沿线6镇15处集镇生活污水治理过渡性工程,生活污水向xx、月河直排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投入中央水污染专项资金1000万元,实施*梁至xx段污水管网建设,及时解决了*梁集镇至xx段沿线生活污水收集,并引入县城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达标排放;

  对全县*40户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开展专项整治,11户规模化养殖企业补办环评手续,配套建设畜禽粪便沼气处理设施,基本根治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问题;

  通过下达禁采令,联合执法,依法对月河沿岸24家采(洗)砂企业非法采(洗)砂行为进行了整治,盗采行为得到有效制止;

  通过**举债投入专项基金500万元,实施月河河床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月河生态拦砂坝12道,促进了月河河床加快生态修复;

  对月河工业集中区15户涉水企业进行重点监管,督促新入驻企业严格按照环保“三同时”要求配备建设环保设施,规范了涉水企业排污行为;

  积极推进河长制,制定了《xx县境内河流河长制管理工作方案》,逐级签订了河长责任书,落实了“源头严控、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工作要求,夯实11位河长、92位巡河长水质监管工作职责,切实促进了水质保护工作;

  进一步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积极争取秦岭生态、水污染保护项目资金300余万元,建成xx水库水源地和大木坝水源一级保护区围网工程17公里,规范设置了水源地交通警示牌、界标牌、宣传牌,落实了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应急预案,同时严格按照加强水源地保护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将2个水源地列入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区域,从源头上控制了污染产生,县城2个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全县医疗机构废弃物定期统一运往市医疗废物中心进行集中处置,各镇卫生院医源性废水处置系统于xx年底全部建成投用,确保了医源性废水不直排污水管网和河流。

  (四)大气污染防治取得新成效。

  一是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有效控制秸秆焚烧造成的大气污染,严格落实镇村属地管理和三级网格管理责任制,将农作物秸秆禁烧工作细化到田、责任落实到人,对县内重点禁烧区域,实行宣传车巡回宣传、24小时轮守、集中收购、财政以奖代补、严格考核通报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疏堵措施,xx年夏季秸秆焚烧现象较上年同比下降90%以上,xx年县**制定印发了《xx县“铁腕治霾.保卫蓝天”xx年工作方案》,秸秆禁烧工作以更加有效的措施在全县全面推行,并取得初步成效。

  二是不断深化燃煤污染治理,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加快清洁能源推广使用,加大“气化xx”推进力度,以工业园区企业为重点的锅炉“煤改气”扎实有效推进,冒黑烟污染大气现象基本杜绝。

  三是相关部门和各镇逐步将建筑工地,道路扬尘管理纳入重点监管范围,对道路、施工场地、砂石及渣土车运输分别采取洒水、围挡、覆盖等抑尘措施。

  (五)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年来,我县深入推进科学施肥,大力推广施用有机肥,开展耕地质量保护提升,减少不合理化肥投入,xx年化肥施用量4万吨,同比减少%,商品有机肥施用量达万吨,同比增加50%;

  大力推广新型农药,推进绿色防控,实现农药减量控害,xx年农药使用量吨,同比减少%。农药、化肥用量实现“零增长”,商品有机肥用量实现大幅增长,有效减轻了农业面源污染。我县以规模化畜禽养殖大户为重点,按照畜禽养殖项目建设“三同时”的要求,走“圈—沼—菜”种养结合循环发展之路,全县规模化养殖企业大部分都配建有沼气池及粪污沉淀池,并流转有一定面积的种植用地,用于消纳畜禽粪污,有效控制了农业面源污染。xx年,县**印发实施了《xx县土壤污染防治方案》,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二、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研情况来看,我县在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面对农村环境治理设施建设历史欠账大,农村环境污染源点多、量大、面广的实际,以及中、省环保督察巡查交办的信访举报案件来看,我县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应引起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环保法的宣传有待加强。部分群众对环境污染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参与农村环境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没有认识到自己既是环境污染的制造者,也是环境污染的受害者。部分监管干部对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缺乏紧迫感责任感,对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重视不够,缺乏有效手段。部分单位和企业在处理发展与环保的问题上,没有做到统筹兼顾,重发展、轻环保的问题依然存在。

  (二)投融资渠道单一,农村环境治理项目建设滞后。目前我县农村环境治理硬件设施短板不少,急需建设的.项目多,主要依靠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和本级财政投入,资金缺口大,导致xx、月河沿线6镇两厂(场)及配套管网建设滞后,部分镇村无力配建垃圾转运站,部分镇村非标准化垃圾填埋场无力改造整治,全县垃圾清运车辆及配套收集箱配备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保持农村清运保洁全覆盖、常态化、标准化需要的资金量大,群众筹集部分落实不到位,仅靠财政预算资金难以提质增效。针对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基本属于公益性项目,社会资本投入积极性不高,两厂(场)运营ppp合作模式尚未进入实质性阶段,群众环卫保洁自筹资金不到位,上级专项及本级财政资金有限等问题,如何解决多元化投资,加快项目建设,提升农村环卫保洁水*问题十分紧迫。

  (三)执法监管不到位,环境污染问题仍然突出。

  一是农村垃圾清运保洁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不高。公路沿线、搬迁安置小区、重要景区等区域三堆六乱现象仍然严重,清扫保洁还不及时,垃圾收集转运时效低;

  人为破坏环卫设施的行为时有发生。

  二是水污染防治形势依然严峻。集镇居民生活垃圾污水随意向河道倾倒、排放现象依然存在;

  月河沿线豆制品加工小作坊生产废水直排问题时有发生;

  各镇现有污水处理设施运营不正常,难以实现全面收集、有效处理、达标排放;

  部分地方小河小沟污染严重;

  xx水源地保护区内存在居民未搬迁问题,越网垂钓现象时有发生,污染影响较难控制;

  月河沿线偷挖盗采砂石现象未能完全杜绝,网格化、“河长制”制度执行不力,基层巡河长水质监管职责履行不到位,xx、月河水质令人担忧;

  2106年安康市水质监测通报显示,月河三同出境断面水质在全市14大支流监测点位排名倒数第二,较上年呈变差趋势,出境断面水质达不到国家地表水ii类水体标准的要求;

  矿产开采及尾矿库造成的水污染不容忽视。

  三是污染大气现象有禁难止,影响空气质量。群众主动配合参与秸秆禁烧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露天焚烧秸秆落叶、垃圾现象时有发生;

  建筑工地抑尘措施监管不到位,运输砂石、渣土车没有实现全覆盖,沿途抛洒现象十分严重;

  个别企业生产仍存在冒黑烟的问题。监测显示今年1-xx我县、pm10*均浓度持续高位,空气质量指数在陕南各县区中排名靠后。

  四是农村面源污染不容忽视。部分畜禽养殖企业在禁养区和限养区内依河而建,配套治污设施简陋、容量小,畜禽粪便没有及时有效处置,就地排放河道的问题依然存在。五是农村医疗废弃物管理还存在短板。村卫生室医疗垃圾、医源性废水处理不到位,医疗废弃物处置还不够及时,未达到相关法律规定的每两天收集一次的要求。

  (四)主体责任不清,农村环境综合监管力量薄弱。目前,我县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机制不够健全。部门之间、部门与各镇之间责任分工还不够明确,协调配合不够有力,治理措施还不够有效。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主要依靠政策宣传、行政推动,刚性执法手段运用较少。随着农村环境治理工作任务的加重,各镇没有农村环境治理日常监管工作机构,未配备专职的监管工作人员,难以保证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监管工作正常有效开展。

  三、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建议

  (一)加强法制宣传,提高环保意识。县**及县环保、司法等部门要以“七五”普法为契机,把新《环保法》及配套法规作为我县“七五”普法的一项重要内容,运用多种形式开展更为广泛、深入的法制宣传,切实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和文明意识,增强民众保护环境、防治污染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二)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快环保项目建设。要继续加大向上争取环保项目资金的力度;

  根据财力情况,逐年提高县本级财政对环境保护的预算资金投入;

  要大力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环保项目建设;

  加快推进ppp合作模式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广泛实施;

  要借鉴外县的好经验,积极探索推进农村垃圾清运保洁“全民缴费、有偿清运”制度,有效弥补清运保洁经费严重不足问题。要切实加快推进xx、月河沿线6镇两厂(场)及配套管网建设进度,对镇村新增规范化垃圾转运站、增配清运保洁设备作出项目清单,适时建设。

  (三)强化执法监管,整治环境污染突出问题。针对本次调研指出的执法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建议由县环保局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再次梳理汇总,查明问题原因,列出整改清单,明确整改责任单位,督导限期整改到位。

  (四)强化责任落实,加强农村环境综合监管。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长效推进机制,各责任部门、各镇主要领导要把环境保护工作摆上重要日程,真正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工作措施到位、责任落实到位。部门之间,部门与镇之间要协调配合、整合资源、信息共享形成工作合力。充分发挥好“县、镇、村三级网路”的环境监管体系作用。要充实基层环保力量,保障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监管工作正常开展。严格执行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对不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工作不力、弄虚作假、失职渎职的,要依法依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农村环境调研报告 19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20xx年工作要点安排和市人大常委会要求,9月30日,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德*带领区人大城环委委员和部分***,对全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视察调研,听取了有关镇街、部门的工作汇报,实地察看了镇、街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情况,就如何搞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行了座谈。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年来,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关于实施六大重点工程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在全市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通知》精神,以加快农村环卫体系和基础建设为重点,以整治环境脏乱差为着力点,集中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农村环境卫生面貌明显改观,综合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加强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全市农村六大重点工程建设动员大会和全市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现场会召开后,区**高度重视,迅速落实,召开了全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暨农村六大重点工程建设动员大会,部署安排全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组建了由区**分管副区长任指挥长,纪委、组织部、综合执法、**、工商、卫生等部门负责人和各镇街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市中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专门负责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印发了《济宁市市中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将任务目标细化量化,责任到人。重点解决垃圾围城、围村、围田、围路以及粪堆、垃圾堆、柴草堆“三大堆”等镇街村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彻底消除村级环境卫生管理“无机构、无人员、无设施”的三无状态,打造清洁舒适、整洁优美、文明和谐、宜居宜业的城乡环境。

  (二)强化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区**制定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宣传方案》,开辟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在行动”专题专栏,在黄金时段连续播放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标语口号、济宁市十大不文明行为等宣传内容。在《运河之都.济宁中区》、《运河传媒网》开设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专栏,集中报道工作进展、经验做法和优秀典型,曝光不良现象。印制了份《关于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通告》宣传材料,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张贴、发放。各镇街和村居、社区制作悬挂宣传标语,出动宣传车巡回宣传,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开展。

  (三)突出重点,推进综合整治。坚持“抓长效、见实效”的原则,理顺镇(街)村环卫管理体制,组建环卫保洁队伍,健全管理机制,扎实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一是健全完善机制。设立管理机构,组建专业保洁队伍,健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成了“竖到底、横到边、全覆盖、无缝隙”的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网络。为两街一镇211个行政村配备了508名村级专职保洁员,统一配发服装和工具、保洁车辆。推行环卫保洁市场化,通过公开招标外包给专业保洁公司,保洁质量与城区同标准、同要求。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区财政列支20xx万元用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购置车辆、工具等环卫设备,并按时定额配发服装、工具,有力地保障了农村环卫体系的正常运行。三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按照“户清扫-村收集-镇运输-集中处理”的原则,规划建设了一批生活垃圾收集和处理设施。建设3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场,建设6处农村生活垃圾中转站,新建垃圾池975个、垃圾箱1537个,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设施的全覆盖。四是开展城乡环境卫生集中治理行动。自2月份开始,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城乡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月行动,对镇街驻地、村庄、国省道及沿线、河道等重点区域、部位,进行了大规模、全方位的环境卫生综合清理,彻底清除了可视范围内的积存垃圾。五是搞好环境卫生示范村创建活动。启动实施了环境卫生示范村创建活动,制定了《环境卫生示范村标准》,研究确定了6个区级、6个镇街级环境卫生示范村,实行区级领导包保制度,并拨付专项资金用于示范村建设。健全完善环卫保洁制度,加强文明卫生宣传阵地建设,树立起“村美街净人文明”的`示范村良好形象。

  二、存在问题

  一是多数镇街、村居财力有限、环卫基础设施欠账多;二是部分村居群众卫生意识较为淡薄;三是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创新。

  三、几点建议

  (一)加强宣传教育,树立良好风尚。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教育群众树立良好的卫生*惯和行为,培养良好的文明*惯,规范村(居)民的行为。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标语、墙报、专栏、宣传牌等多种形式,引导农民树立起清洁乡村意识,着力转变农民生活*惯、树立环保意识,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通过运用各种宣传手段和载体,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好宣传教育工作,为扎实推进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程取得成效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完善保障机制,加大扶持力度。把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随着区财力的增长和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加快、规模扩大、任务增加及管理手段更新适度增长。加强对上级有关农村环境整治财政扶持政策的研究,积极向上协调争取资金扶持。制定相应优惠政策,运用市场机制,积极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城乡公用设施的建设、经营和管理。

  (三)健全长效机制,改善环境面貌。健全完善“精细化、网格化、市场化”的环卫保洁新机制,高质量推进城乡环卫管理一体化。探索推行农村垃圾收集分类制度,实现垃圾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完善农村环卫保洁作业标准和管理制度,严格落实“一日两普扫、坚持巡回保洁、垃圾随产随清”和“六净八无”的道路保洁标准。建立农户自我约束管理机制,全面落实农户门前三包责任制。积极引进市场化竞争机制,鼓励专业保洁公司、物业公司通过竞标参与村庄保洁。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工作水*。按照属地管理重心下移原则,突出镇街在城市管理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配强城市管理执法力量,增加执法人员编制,满足区划调整后管辖范围大幅度扩增的现实需要。建立网格化管理体系,加强业务指导及监督协调等工作,全面提升农村环境卫生执法水*。

  (五)加大创建力度,提升管理水*。进一步加大对环境卫生示范村创建的支持力度,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创建的积极性,确保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的作用和效率。按照“精品化示范、专业化改造、综合化利用、物业化服务”的要求,对示范村改造建设实行整体规划设计,切实抓好基础设施和管理服务两方面的建设,全面提升环境卫生管理水*。及时总结研究示范村建设成功经验,并及时推广铺开。

  (六)严格考核奖惩,推进任务落实。对环卫保洁机构建立考核和评议问责制度,强化正负激励,形成严查严管、奖罚分明的奖惩机制。进一步加大考核力度,采取明察暗访和组织***、**委员、基层群众代表评议等多种形式,对整治工作进行考核。对整治活动成绩突出的予以奖励,对工作推进不力、任务落实不到位的予以惩戒,确保各项整治任务的圆满完成。

  农村环境调研报告 20

  随着对环保的日益重视,城市地区对企业的环保门槛越来越高。为降低生产成本,大量企业开始向农村地区转移。由于面临发展经济的压力,这些地区在放宽招商引资标准的同时忽视了环境保护,使污染转嫁现象有了可乘之机。于此同时,农民为保护自身的生活环境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活动,有些**活动甚至造成了农民与当地企业、**关系的僵化。如何协调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成为实现农村和谐发展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

  本次调研主要是在实地考査xx县xx镇xx村环境污染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当地农民的环境意识,分析当地农民**特点及形成原因,其中着重阐述了农民环境**的困境,并以此为出发点提出一些改善**困境的建议。

  关键词 污染转嫁 农民 环境意识 **困境

  一、xx村环境转嫁状况

  经过实地走访,我们认为,xx村污染转嫁问题主要体现在鲍邱河的水质污染和外来垃圾污染上。

  (一)鲍邱河的水质污染

  根据调查问卷,村民们认为排在第一位造成鲍邱河水质恶化的原因是“企业污水排放”,排在第二位的是“生活垃圾”,这印证了xx村的环境污染是由污染转嫁引起的。根据学界的通说,污染转嫁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工艺和生产线的转移,即将高污染、搞耗能的产业、工艺、设备转移到另一区域,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直接排放到被转移地;另一种是废物、危险品的转移,即通过一定的传导机制将含有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污染废弃物、含有放射性的废物、有毒有害物质及其他危险废物转移到另一区域。“企业污水排放”属于工艺和生产线的转移,据村民们介绍,鲍邱河的主要污染源是附*的两家钢铁企业,这两家企业是xx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黑色金属制品业(属于高污染产业)的龙头企业,企业排放的未达标的污水污染了鲍邱河。“生活垃圾”则属于废物、危险品的转移,上游燕郊产生的生活垃圾未经处理排入鲍邱河,这些污染废弃物顺着水流到达xx村,造成了当地的河水污染。

  (二)外来垃圾污染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还意外的发现了外来垃圾污染,其触目惊心的程度是我们没有料想到的。据村民们介绍,外来垃圾是一些本村村民从附*的北京、廊坊等地运来的,他们把可以卖钱的垃圾回收,其余的直接就地丢弃。村里外来垃圾堆放点的规模令我们乍舌。以一座收废旧的房子为中心,方圆2-3*方公里全是垃圾,特别是房子背后的一眼池塘,塞满了各色各样的垃圾,垃圾发酵后混杂在一起的恶臭让人无法呼吸。

  二、农民环境意识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我们总结出一些污染转嫁背景下农民环境意识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第一,农民的环境认知意识正在逐步提高,但理性认知意识仍有待加强。随着电视、广播等大众媒体在农村的普及,农民与外部世界联系越来越密切,他们通过大众媒体对环保方面的知识也有了一定的接触,了解了环保的重要性。但由于国家的环保宣传主要集中在城市、宣传内容也以城市居民为受众设计,贴*农民的环保宣传少之又少,加上受到自身文化水*的限制,农民的环境认知意识在理性层面仍较欠缺。

  第二,农民有提高环境认知意识的愿望和需求。随着环境污染由城市转向农村,环境污染对于农民不再是一个遥远的词汇,农民都有了解更多环保信息的愿望。对与自身关系密切的环保信息,例如遭到环境侵权后如何维护自身权益、当地环境质量信息等,成为农民最迫切想得到的环保信息。他们普遍抱着“学以致用”态度对待环保信息,希望掌握这些信息后能更好的解决自身面临的环境问题。

  第三,农民的环境**意识有较强的滞后性。只有当环境污染严重影响到自身生产生活时,农民才会想到**。我们在访谈中了解到,xx村村民**始于村里的饮用水受到污染,已无法饮用。在企业污染环境的初期,农民并不知晓,或者虽然知晓,却由于自身没有受到实质损害而未及时**,环保知识的缺乏和权利意识的薄弱导致了农民**意识的滞后。

  第四,农民的环境**意识有一定的狭隘性。农民在环境**中对**有极大的依赖。从环境监管、接受环境投诉、到负责解决环境问题,只要出现了问题,农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与我国传统的“父母官”思想根深蒂固有关。传统中国,行**力强大,行**力同时行使了司法权和部分立法权,演变延续至今就成了“只要找**一切问题就能解决”的现象。但在没有分析各种**方式利弊的情况下,盲目依赖**,会使农民**的道路越走越窄。而且当找**后问题仍得不到解决时,这种对**的严重依赖会转化成对**的严重失望。当然,农民**意识的狭隘性也与其对其他**方式的不了解以及其他**方式的无效性有关。以环境诉讼为例,我们的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民对环境诉讼不了解,就更不用说利用诉讼**了,而现阶段环境诉讼本身的缺陷也使其难以进入农民**的视野。

  三、农民**的困境

  为什么农民的**之路如此艰辛?xx村村民在问卷中给予了我们一些启示,结合调研中的所见所闻,我们对农民**的困境也做了一些思考。

  1.国家政策的偏差、**在诸多领域的缺位与农民对**的依赖之间的矛盾

  我国长期以来的政策都体现了“重城市、轻农村”的特点,不仅农村经济发展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而且农村的环境和农民环境权的保护也为公共政策所忽略。虽然这几年国家不断出台各种惠农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扶持,之前的政策偏差有所纠正,但几十年积聚产生的问题不可能马上得到解决。

  此外,**在农村环境保护的诸多领域存在缺位现象,具体表现在:第一,农村环境保护的资金及其他资源投放严重不足。中国环境保护投资几乎全部用于城市和工业,农村的环保设施投入几乎为零。 这一问题在xx村也存在:村里没有集中收集生活垃圾的设施,生活垃圾随意倾倒;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鲍邱河。第二,农村环保机构不健全,监管力度不足。我国的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在以城市和重要点源污染防治的基础上的,对农村环境污染及其特点重视不够。当前,最基层的环保系统是县一级环保机构,只有少数乡一级**设有环保办公室、环保助理、环保员等,但这些机构和人员的工作职责并不明确,使得广大农村地区基本属于环境监管的空白状态,无法在事前或事中有效控制环境污染的发生。

  中国农村松散的组织结构在集体行动方面的能力很弱,特别是在提供像环境保护这种公共物品方面的能力先天不足。 因而在环境**过程中,农民表现出对**的严重依赖,但国家政策的偏差和**的缺位使得农民无法从**获得其期望的结果。这一矛盾已成为农民**活动中最显著的矛盾。

  2.**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理念之间的矛盾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之间本应该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但由于多年来我国奉行“经济指标至上”的发展观念,一些农村地区的基层**在发展过程中“唯经济论”,盲目扩大招商引资规模,降低招商引资门槛,哪怕引进高污染、高能耗的项目也在所不顾。引进上述项目之后不但不对其进行环境监管,反而为其污染环境提供种种便利,对触犯环境法律的责任人百般包庇,gdp不断增长的同时当地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先污染、后治理”这种本末倒置的发展理念本应该予以摒弃,但对经济增长的盲目追求使得这一错误观念仍有生存空间。

  3.农民对自然环境的严重依赖与其在环境保护中的双重弱势地位之间的矛盾

  农业是最大限度依赖于自然的生产部门,农民的生活资料又很大程度上直接取自于自然资源,如饮用水、燃料、食物等。虽然随着生活水*的提高,农民获得生活资料的途径更加广泛,但从自然界直接获取仍是最主要的途径,这使得自然环境对于农民的生存和发展质量有更直接的影响。但农民在环境保护中却处于双重弱势地——相对于污染企业的弱势和相对于城市居民的弱势。 相对于污染企业的弱势地位,使农民在与污染企业谈判和抗争中处于劣势;相对于城市居民的弱势地位,使得农民在分配环境保护资源、组织城市污染转嫁等方面处于劣势。这一矛盾使得农民的环境权益更容易受到侵害。

  4.农民环境**能力的薄弱与环境**的复杂性、高成本之间的矛盾

  首先,由于受到教育程度的限制,农民的环境**意识不强,缺乏抵制环境污染的主观能动性;或者虽然有较强的**意识,但不了解必要的**知识,不知如何**。其次,小农经济在当今农村仍普遍存在,农民之间的联系较为松散,这使得对集体力量依赖性较强的环境**在农村难以开展。再次,基层**的不支持也减弱了农民的环境**能力。有的基层**与污染企业关系密切,甚至包庇、纵容污染企业的违法行为;有的基础**对农民**活动抱有偏见,认为农民是在“胡闹”,为了保持当地社会稳定,对农民的环境**活动进行压制。另外,农民的经济条件也极大的限制了他们的环境**能力。

  与此同时,环境**比一般**更复杂、成本也更高。主要表现在:第一,证据收集的难度很大。环境污染损害的滞后性和复杂性使得环境污染案件的因果关系难以认证;另外,环保部门摄于**的压力常常不敢出具鉴定或者不敢出具真实的鉴定。第二,环境**的成本很高。证据的收集、因果关系的证明等都需要律师或其他专业人士的介入,这必然产生高昂的律师费、鉴定费用,受到自身收入水*的限制,农民无法支付这些**成本。第三,**结果的不确定性。即便农民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收集证据、并向有关部门反映了相关情况,结果并不一定是公正的。污染企业大多是当地**的利税来源,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环境执法。

  四、建议

  完善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等立法方面的建议,早已引起国家的关注,我们无需“老生常谈”,我们在该部分提出的建议主要结合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的农民**困境,围绕“如何在实践层面保护农民环境权益”这一主题展开。

  (一)建立农村环保机构,保证环境保护资源的公*分配

  鉴于现实中环保部门往往受制于地方**,无法公正执法,因此应建立一个独立于地方**,直接受环境保护部管辖的环保执法系统。为了弥补**在农村环境保护方面的缺位,**应建立农村环保机构并配备相应人员,提高基层环保执法者的业务能力;明确农村环保机构的职责和执法手段,防止权责不分,互相推诿现象的出现;扩大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投入,确保农村环境保护经费充足,环境检测设备齐全,为农村环境执法提供人力、制度和物质上的保障。

  (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民在环境**方面对**有严重的依赖性,因此作为沟通**与农民桥梁的村委会无疑应该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目前我国农村已经普遍建立了村委会。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村委会有负责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职责,这其中当然包括代表和维护村民的环境权益。村委会的普遍性和职责的法定性,由村委会代表农民主张环境权益无疑是一个“性价比高”的选择

  但现实中村委会作为代表维护农民权益仍存在不少困难,第一,村委会代表农民维护环境权益没有经费支持。目前村委会的经费很少,假如将本来就少的经费拿出一部分用于环境权益的维护,村级财政将更加捉襟见肘。为此,国家可以加大对村级财政的转移支付,提高村委会的活动能力;还可以赋予村委会为采取环境**行动合理筹措资金的权利,但同时也要建立监督机制,防止该权利成为村委会谋取私利的手段。第二,村委会代表村民提起诉讼的资格在法庭上常受到质疑。现实中,法院常以村委会“与案件没有直接利害关系”为由,拒绝村委会代表村民提起诉讼,鉴于农民**力量的薄弱性、环境污染的集体危害性、环境**的复杂性等原因,法律应该确定村委会可以以原告的身份代表本村村民提起诉讼。

  (三)完善环境宣传教育体系,提高农民的**意识

  农民是农村环境污染的直接受害者,提高农民的**意识,对于改善农村环境意义重大。首先,应借助社会舆论、媒体等途径,增强广大农民对环保知识、环境**等的认识能力,鼓励农民积极维护自己的环境权益。调查中我们发现,大众媒体在环境信息的传播方面已成为农民的首选,因此社会各界应利用好这个*台,提供更多易于农民接受的环保信息。其次,建立农村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目前地方**或者对本地的环境状况不甚了解,或者有所了解但不对农民公开,这些做法是与我国的信息公开立法相违背的。因此,应尽快建立农村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为农民监督当地环境提供条件。再次,支持各种ngo向农民提供环境**服务。这可以有效解决**对农村环境资源供给不足和农民对环境资源需求方面的矛盾。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农民对ngo的了解较少造成农民在遇到环境问题时向ngo寻求帮助的意愿较小,因此,**应该创造宽松的政策、法律环境,并加强引导,让更多的ngo走进农村和农民,为他们提供相关环境服务。

  (四)扩大法律援助制度的适用范围

  目前中国的法律援助对象主要是生活困难的城市居民和居住在城市的农民工,不包括在农村居住的农民。其原因主要有:一,法律援助要求接受援助的对象“生活困难”,但农民没有固定收入,难以证明自己的收入状况。二,农村贫困面太大。我国农村人口比例较大,法律援助机构的力量和资源本身并不充裕,无法满足农村的需要。三,可以申请法律援助的事项较窄,农民因环境污染所受到的损失往往不符合申请法律援助的范围。

  由于中国农村人口多,贫困人口数目较大,对农民提供法律援助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因此,我国应针对农民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法律援助机制。为了解决法律援助资源紧张的状况,该机制可以是一个多方参与的机制。一方面,**应充分依托现有的法律援助机构和资源向农村倾斜,;另一方面,**应鼓励并积极创造条件,让社会各界为农民提供相关的法律帮助。


农村环境调研报告实用二十份扩展阅读


农村环境调研报告实用二十份(扩展1)

——农村环境整治调研报告3篇

农村环境整治调研报告1

  *日,中办、国办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指明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根据安排,笔者就相关问题在家乡进行调研并形成以下报告。

  一、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现实情况

  (一)河道沟渠水塘

  乡镇的河道较以往垃圾遍布*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现在河道*、田地的沟渠附*不再到处是白色的塑料袋、洗过蔬菜和衣服后抛下的垃圾,水塘里漂浮的白色垃圾也基本上看不见踪影。对于上述情况的改善,主要是1至2个小的自然村聘请1名保洁员,大的自然村甚至聘请2名保洁员,每周1至2次对河道内的垃圾进行打捞、捡拾岸边的白色垃圾等,对沟渠附*的垃圾及时清理。因鱼食料会对水塘造成污染,以前承包所签订的合同已经终止了的,不再允许私人承包鱼塘。

  (二)居民生活垃圾

  居民生活垃圾也不再是像以前随意丢弃,如今进行了妥善安置。现在镇*给每家每户都发放了一个垃圾桶,放在各家门口,居民将家中的垃圾集中放在自家门前垃圾桶内,聘请的保洁员每天会将居民生活垃圾收拾到大的垃圾箱,最后定期由垃圾车将大垃圾箱的运走。现在村民的家门口变得干净很多,夏天也看不到满天飞舞的蚊蝇。

  (三)家畜家禽养殖

  具有一定规模的养殖场已经不容易看到,超过100栏的猪场,将不允许建在水库附*,水库的水质也得到了很大改善,并且强制要求猪场必须建设化粪池。家畜家禽养殖产生的粪便很大一部分都作了农家肥。鸡在山上养,粪肥大部分都集中卖个了他人作农家肥或在树下掩埋。

  (四)居民环境理念

  该乡镇居民现都感受到了干净整洁的乡村环境带来的益处,他们也在逐步提升自己的爱护环境的理念。辖区内各村加大宣传力度,每个村委会都安排一个干部专门负责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村里各显眼处都张贴宣传标语,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二、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主要问题

  (一)河底的垃圾打捞难度大。现在河*垃圾很难看到,但河底的废弃物却不少,虽有一定程度的打捞,但是打捞这些垃圾费时费力费财,难度很大。

  (二)居民的垃圾分类理念淡薄。虽然垃圾定点投放取得了一定初步成效,但目前基本上未在垃圾分类领域进行宣传,农村卫生环境整治依然处于粗放管理阶段。

  (三)乡村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各行政村村内巷道硬化参差不齐、标准不一、衔接性差,甚至有小部分行政村巷道基本没有硬化,影响村民出行。厕所革命也未完全推开,旱厕依旧占很大部分。文体基础设施在行政村一级很难见到。

  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一些建议

  (一)强化领导,发挥行政推动优势。要实现快速推进、快速见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政推动的力度。对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应及时制定适宜方案、加强督查指导、注重宣传教育、加大政策扶持、落实相关责任。

  (二)以人为本,激发村民参与热情。群众是农村的主人,也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主体,要把组织发动群众作为第一抓手,多形式、多角度、多层面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充分激发群众参与其中的积极性、创造性。

  (三)因地制宜,切实把握整治整点。村与村之间特点不同,情况各异,要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在整治中注意引导各乡镇立足村情、村貌、村需指定不同目标、推进力度和推进措施。在具体实施中,要牢牢把握卫生、道路、河塘、民房、路灯、杆线、绿化、场所等八大要素。

  “*要美,农村必须美”。我相信,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深入,农村人居环境也将得到长效管理和不断完善,逐步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愿景。

农村环境整治调研报告2

  7月31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哈薇带领调研组对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进行专题调研,调研的重点是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三大革命”。调研期间,实地察看了谯城区牛集镇、魏岗镇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情况,听取了市住建委、市美丽办、市城管执法局、谯城区*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情况汇报。从总体情况来看,调研活动富有实效,既看到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取得的成绩,同时也发现一些问题和不足。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农村垃圾整治情况。我市农村垃圾处理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区)处理”的模式进行运作,20xx年共清理农村生活垃圾约26万吨,集中清理陈年垃圾5.8万吨,完成15个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的整治。20xx年我市13个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工作已经全面完成。全市已建设有害垃圾回收点1057个,回收有毒有害垃圾3225吨。今年以来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共接收农村生活垃圾2.3万吨,确保了转运的农村生活垃圾全接收,且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

  (二)改厕工作情况。20xx年我市共完成10.2526万户农村改厕。20xx年省厅下达我市*万户改厕任务,市*岗位目标任务为10万户(每县区2.5万户),目前已开工31035户,完成进度占比31.04%。其中谯城区6900户,完成进度占比27.60%。涡阳县9850户,完成进度占比39.40%。蒙城县7055户,完成进度占比28.22%。利辛县7230户,完成进度占比28.92%。

  (三)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度情况。1.集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情况:全市80个集镇污水处理设施,涡阳县20个、蒙城县16个、利辛县22个、谯城区22个。已开工建设35个。纳入城市管网的5个。已建成运营26个(其中需扩建7个)其中涡阳县建成2个,蒙城县建成10个,利辛县建成4个,谯城区建成10个。未建成14个。2.建制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情况:全市40个建制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目前已建成14个,其中涡阳县4个,蒙城县6个,谯城区4个。14个污水处理设施中6个采用改厕式、8个采用管道+站式污水处理技术。

  二、主要做法

  (一)立足全面“清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面貌。

  20xx年5月全市实施农村清洁工程以来,全市所有村庄和沿线沿边,全面开展多年积存垃圾清理工作。

  一是高标准。按照“垃圾全面整治、农村全面覆盖、设施全面配套”的总要求,围绕农村环境“无暴露性垃圾、无水面垃圾漂浮物、无乱贴乱画、无乱堆乱放、无污水横流、无公共场所垃圾”的六无目标,重点清理农村生活垃圾。

  二是配设施。按照“农村人口300—500人配备1名保洁员”的标准配备保洁员1.81万人,“每个自然村至少设1个垃圾收集点和1辆垃圾收集车”的标准建设*6万个垃圾收集点、购置2.1万辆收集车,为农村垃圾整治工作常态化开展夯实了基础。同时,为减少农村生活垃圾运转频次和二次污染,试点推广“不见垃圾桶·垃圾不落地”。

  三是推分类。20xx年,在全市全面推行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实施垃圾源头分类。采取可利用废品市场回收、有毒有害垃圾*有偿回收、厨余无害垃圾堆肥填埋等方式,构建了适合当地的“农户分类”“有害回收”“无害填埋”垃圾分类处理体系。目前,全市已建设有害垃圾回收点1057个,回收有毒有害垃圾3225吨。

  四是重长效。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5000万元,用于以奖代补,县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不少于4000万元,五年来,全市共投入资金10亿多元,确保农村清洁工程能长期开展。采取抽样暗访、日常督查、委托第三方测评等方式进行督查,建立了农村清洁工程“一月一测评、一月一通报”的督查制度,年终综合考评结果作为市级专项资金以奖代补的重要依据,确保农村保洁取得常态长效。目前,全市已建立了稳定的农村保洁队伍、行之有效的农村保洁机制,在广大农村全面消除了成片成堆垃圾。

  (二)抓住关键“改厕”,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水*。

  把改厕工作作为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改变农村面貌的重要工作。

  一是合理选择改厕模式。各县区结合实际,坚持群众自愿、试点先行的原则,有效实施三格式和窨井式两种模式,不断推动农村改厕工作提档升级。

  二是加快推进改厕进程。按照群众接受、经济适用、维护方便、不污染公共水体的要求,坚持速度与质量并重,有力有序推进农村改厕工作落实落细。20xx年我市共完成10.2526万户农村改厕。20xx年省下达我市*万户改厕任务,市*岗位目标任务为10万户(每县区2.5万户),目前已开工3.1035万户,完成进度占比31.04%。

  三是探索实施粪污治理。加强改厕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有效衔接,积极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将厕所粪污、畜禽养殖废弃物一并处理并资源化利用。四是充分利用资金支持。农村改厕县区级每户补助500元,市级每户补助300元,省级每户补助400元,合计1200元/户。改厕资金的充分利用,助推了此项工作的纵深开展。

  (三)突出重点“治污”,强化农村人居环境基础。

  结合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和美丽乡村建设,抓住乡镇*驻地和示范中心村这两个关键,以点带面扎实推进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一是规划布点先行。编制县域生活污水处理规划,建立全市污水处理设施布点体系,在选点布点上,优先选择乡镇*驻地、省级中心村、列入“十三五”农村环境整治任务的建制村及重点流域周边、水源地重点地区及环境敏感区的村庄,重点打造敏感地带村落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二是因地制宜处理。结合区位、人口等因素,坚持因“地”施策,科学选择处理模式。乡镇*驻地建成区通过以下两种模式进行建设,一是建设污水处理厂(站),如古井镇污水处理厂、许疃镇污水处理厂、高炉镇污水处理厂等,日处理规模2000—3000吨,其他乡镇*驻地建成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规模500—1500吨左右。

  三是城区*郊的乡镇直接接入城区污水管网集中处理,如谯城区十八里镇、蒙城县双涧镇。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及建制村通过管网+污水处理站、管网+大三格式化粪池、户用改厕等三种模式进行。自然村中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主要采用户用改厕模式,与扶贫相结合,优先在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中进行户用改厕。

  四是统筹协调推进。乡镇*驻地、省级中心村和建制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省美丽乡村建设同步部署、同步施工、同步督查、同步考核,统筹使用资金,确保污水处理厂(站)建设运行按序时进度推进、如期完成目标。目前,全市80个乡镇*驻地污水处理设施已全部启动建设,建成运营26个,20xx年底基本全部投入运营。省级中心村、建制村污水处理设施分别建成72个、80个,分别在建85个、40个。20xx年完成改厕10.2526万户,20xx年截至目前完成改厕3.1035万户。养殖场治污设施覆盖率达98%。这为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存在问题

  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系统谋划有待提升。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还基本处于探索实践阶段,任务还十分艰巨。我市各级相关部门在系统谋划方面,要进一步提高科学思维、整体谋划和长远观念。

  (二)群众参与度急需提高。引导群众参与环境整治机制还不健全,农民群众自主投工投劳的热情和积极性还有待提高。比如,有的群众环境卫生意识淡薄,认为垃圾清理是环卫工人的事,存在垃圾随意扔的现象。有的个别农户厕所建成后,基本没使用,还是继续老传统用厕方式。有的个别农户对污水处理的意识还不强。

  (三)保障机制有待健全。环保设施的长效管护运营机制、*投入机制、资金保障机制、高效的治理评估机制与监督机制等还有待完善。

  (四)资金投入压力较大。农村地区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还很不足,长效保障资金等仅靠*单方投入压力较大。

  四、几点建议

  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及存在问题,就如何抓好农村环境治理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重大意义和迫切要求,聚焦重点问题和关键环节,精准发力,综合施策,认真抓好农村环境垃圾治理、改厕、污水处理“三大革命”,加快补齐短板,积极推动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

  (二)坚持科学谋划。农村环境整治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要立足长远,科学谋划。

  一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当前农村主要污染问题,主要污染源,根据污染特征,加大力度优先整治。

  二要坚持因地制宜,根据各村经济发展水*和规划建设等不同实际,合理确定整治任务目标,分步分类实施,做到逐步提升、逐年完善。比如,要将整治和投资的重点放在规划保留的村庄,非保留村庄主要以环境提升、满足农民基本生活需要为主,避免以后村庄撤并,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三要注重文化保护,要根据不同村庄的自然环境、民俗*惯和历史文化等,在环境整治中重点加强保护和修复。

  (三)健全保障机制。

  一要健全*投入机制。*应发挥独有的动员组织优势,进一步做好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等运行费用的资金保障工作。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环境“三大革命”、易地扶贫拆迁、危房改造等相关项目时,统筹考虑同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发挥好*投资撬动作用,创新*支持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是健全督查考核机制。建立全面的考核评价监督制度,将环境保护治理和环保项目建设等情况纳入领导干部责任目标,纳入环保督查重要内容,同时加强环保日常监督考评,以考核为抓手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持久改善。

  三是健全资金保障机制。一方面要继续加大资金的多渠道筹措力度,形成“本级财政奖补、上级单位争取、部分投入整合、受益群体自筹、集体经济补充、社会捐赠赞助”的多元化格局,着重挖掘社会企业、在外乡贤等资源,深入交流,凝聚共识,争取互利共赢。另一方面要明确资金使用范围、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强化工程跟踪管理,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实效性及资金拨付的规范性。

  (四)营造良好氛围。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不仅要提升“硬件”,“软件”也非常重要,良好的社会氛围是提升“软环境”,持续提升农村环境水*的重要保障。

  一要通过环境整治相关工作的逐步开展,进一步提升乡村特色、改善村庄环境,激发村民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从而引导群众珍惜环境整治成果,自觉遵守村规民约,积极参与村民自治。

  二要积极组织开展农村美丽庭院评选、环境卫生光荣榜等活动,增强农民保护人居环境的荣誉感。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和网络新媒体,广泛宣传推广各地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良好氛围。

农村环境整治调研报告3

  为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共同打造宜居、和谐、幸福的新渡,xx年6月份,镇人大向镇域市镇*发出调研通知和《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调查问卷》,要求每位市镇*走访5户以上村民进行问卷调查了解,7月5日前由各村*工作室召集人集中收集驻室代表的走访、调查问卷,并进行问卷答复汇总,写出调查报告交镇人大办公室。xx年7月11日镇人大*团组织了部分市镇*,并邀请镇环境保护和规划建设管理分局、镇综合执法办公室、农业办等相关部门分管领导和部门负责人,通过座谈、听汇报、实地察看等方式对全镇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进行了调研。

  一、调研方式

  (一)问卷调查

  全镇84名镇级*、驻镇18名市级*,除少数代表外出务工等特殊原因没有参与问卷调查,市镇*有94人参与问卷走访调查,问卷设计共24项。发出问卷470张,收回问卷470张。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得知本镇村民对目前我镇的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看法:目前我镇环境卫生整治存在不少死角,有待于加大力度解决。

  (二)听汇报、代表座谈。

  (三)集中乘车到大关镇小关村参观学*,到本镇老梅村实地察看。

  二、目前我镇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情况

  当前我镇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着,镇*召开动员会、下发文件,要求每10天报一次进度,9月底完成专项整治任务。截止目前,已组织上千人上路清扫、清理垃圾480吨,陈旧卫生死角580处、草堆、柴垛500处,投入铲车、汽车180台次,拆除乱搭乱建80处,整治乱摆摊点、占道经营420处,清理牛皮癣280处,空中悬挂物、横幅170处,有效的改善了我镇农村环境。但陈旧垃圾、违章建筑、改水改厕、环境卫生、亮化绿化、长效机制建立等还存在不小差距。

  三、新渡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中的存在的问题

  (一)村民思想认识不够,环境卫生意识急需加强

  村民公共卫生意识和环保意识普遍比较差,村民不但垃圾乱丢、杂物乱放,而且对村中的“脏、乱、差”长期视而不见,这种观念和陋*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

  (二)农村基础条件差

  一是农村长期来缺乏环境卫生方面的宣传教育。在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推进过程中难免会发现“上边热、下边冷”的现象,部分村干部和村民对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不够积极主动,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自我要求过低,对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缺乏足够认识,从而造成了在整治过程中的群众性、基础性工作难以深层次推进。

  二是村庄布局规划滞后。我镇部分村庄布局规划不尽合理,整体布局散乱,没有综合考虑排水、排污、绿化、杂物堆放、家畜饲养等农村实际问题,给农村综合整治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三是乱堆乱放、垃圾成山等历史遗留问题普遍存在。大部分村普遍存在房前屋后乱堆乱放现象,且不同程度存在乱倒建筑、生活垃圾现象,这些问题也影响了我镇环境卫生的整治效果。

  (三)综合整治经费得不到保障

  环境整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很大的投入,而我镇农村环境治理资金远不能满足建设要求,因此在落实配套整治资金过程中存在很大难处。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中转、处理以及运输等多个环节尚未步入正常轨道。而垃圾清运、保洁,环卫设施建设及维护,环卫设备购买、更新及日常维护等等仅靠一次性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

  (四)长效管理机制不完善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而非一项一劳永逸的工作,必须建立健全一个统一管理机制。

  一是缺乏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总体规划。长期来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没有对农村的环境卫生的总体规划进行统筹,农村环境保护条件不充分,工作很难全面、协调、有序地开展。

  二是农村环境卫生保洁队伍力量薄弱。

  三是农村环保宣传教育未深入。受人力、资金等条件限制,保护农村环境的宣传教育还没有真正深入到农村。

  四、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一)提高村民思想认识,加强宣传教育

  改变农村面貌,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关系着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成效,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党委、*要把农村环境卫生问题当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事来抓,要认识到农村环境卫生差不仅会影响农村的村容村貌,而且有可能造成土壤与地下水污染,危害生态环境。要改变农民长期形成的不良生产、生活*惯,需要长期的宣传、教育、引导和管理。

  第一,进行经常性地宣传教育。可以以发放宣传单、流动广播、树立宣传栏等形式,进村入户,加大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目的、意义、措施方法的宣传教育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卫生和健康知识的常态化宣传普及,引导群众自觉保护环境,增*生观念,使环卫知识真正深入人心。

  第二,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拓宽宣传途径。可以从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细化出以“讲文明,爱卫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为主题的中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将其纳入初中、小学甚至幼儿园的日常课程安排中去,让学生充当环境卫生整治的宣传者和实践者,让他们从小树立环境卫生良好思想观念,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惯,通过他们进而带动父母长辈自觉参与到全镇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来。

  第三,以典型促发展。可以在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好的工作经验、工作成效、典型人物、典型事例加以宣传推广,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和良好的`工作环境,树立和推广典型,促使我镇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二)科学规划,加快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

  科学的规划是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取得长远成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村庄建设规划是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取得长远成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规划不合理,势必影响农村的后序建设与发展。

  第一,要高度重视镇村规划工作,真正实现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进行农村村镇建设规划,结合当地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综合考虑道路、水沟、公共场所、公益事业设施、绿化美化等多种因素,标准要高、要实用、要注重体现人文特色和生态特色。

  第二,在美丽乡村和布点村庄建设规划时,要综合考虑道路、水沟、公共场所、公益事业设施、绿化美化等多种因素,派专业人员进行建设指导,使村庄建设科学合理,整洁美观。

  第三,尊重村民意愿,号召全民参与,确保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效性。村庄的整治与规划必须充分尊重村民的意愿,使整治规划成为广大村民的共同认识。在整治规划与方案中,要广泛了解村民的需要。农民是村庄整治工程的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在推进村庄整治工程的过程中,没有村民们的广泛参与是难以正常进行的,只有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设计出村庄整治的最好规划与方案。

  (三)拓宽资金渠道,建立整治投入机制

  在整治农村环境卫生工作方面,长效管理要想顺利进行,除了要有完备的长效管理制度,重要的是要有长效管理的资金来源。为此建议:

  第一,*主导。*对实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项目资金支持补助,以填补资金运转难的空缺。

  第二,部门帮扶。尤其是环境、农业、林业等职能部门,要积极参与农村环境整治和垃圾处理工作,提供项目、技术等方面的扶持,帮助联系村解决环境“脏、乱、差”的问题。

  第三,村民参与。要想把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与村民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就必须让村民加入到整治的全过程中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卫生保洁费制度,使村民形成环境保护的自觉性,保障长效管理走得更远。

  (四)健全长效机制,确保整治成果。

  机制既是活力、动力的源泉,又是约束的保证。建立和落实长效工作机制是搞好农村环境卫生的关键,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点多线长面广,是一项高难度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动态性和反弹性的特点,仅靠紧一阵子是根本搞不好的,必须结合实际,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才能确保工作“不断线”,持续深入有效开展。

  第一,继续强化领导机构管理。现有环境卫生整治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配备好专职人员,明确工作职责,统一指导和管理农村环境卫生工作的开展。制定年度整治计划,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农村环境卫生大扫除,引导村民自觉对门前占道及乱堆乱放现象进行清理、保洁。

  第二,强化考核,实行滚动式管理。要对村建立年度目标责任制、督促协调机制、动态管理制度。严格进行考核评比,镇环境卫生整治领导小组对各村采取不定期的明查暗访、跟踪互查。经过考评考核验收达到合格要求的村,由*给予适当奖励补助。

  对未达到合格要求的村责令整改,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教育谈话。

  第三,设立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意见箱”。在镇主干道或者各村垃圾集中处理地段安放意见箱,广集民智,向村民取经,并对能提出实用性意见的村民进行嘉奖表彰,在无形中营造“爱护家园,全民参与”的氛围。


农村环境调研报告实用二十份(扩展2)

——农村环境调研报告 (菁华5篇)

农村环境调研报告1

  国家在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高度重视农村环境卫生建设,把环境治理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但*年来农村环境卫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要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步伐,需下大气力,进一步加大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力度。

  一、主要问题

  (一)垃圾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用于农业生产的农家肥料被化学肥料所代替,原先的垃圾多数是一些容易沤烂的生活垃圾,积攒一年的垃圾都会在春耕的时候运送到地里当肥料,现在种田都用化肥,很少有人使用农家肥,垃圾就越来越多。

  (二)缺乏良好的卫生*惯,导致各种传染病时有发生。农民群众的个体素质参差不齐,相当一部分群体缺乏自我保健意识,沿袭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甚至保留一些生活上的陈规陋*等,使不少农民群众易发生皮肤病、肠炎等传染性疾病,特别是夏秋高温干燥、不良的卫生*惯等因素,对少年儿童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三)城乡建设加快,配套建设滞后。污水不能集中排放、净化处理;生活垃圾不能集中填埋、焚烧,环境治理措施滞后。

  二、建议及对策

  (一)创新农村垃圾处理处置模式

  1大力推进农村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工作。全面清除陈年垃圾,通过开展全面“大扫除”活动,我乡每月的16日定为“村居环境大整治日”,采取评级措施,有效促进“清洁工程”的整体*衡推进。积极推行散居农户自建垃圾填埋坑,集中居住区域实行固定垃圾桶,逐步建立村社区环境卫生“门前三包、分区包干、定责定薪、联合考核”的长效保洁机制。雨、污水有序排放,雨水就*流入自然水体,污水排入化粪池或沼气池。

  2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全面消除农村露天粪坑茅厕。根据农户无卫生厕所的具体情况,指导帮助农户建造能有效处理粪便的卫生厕所,通过改厕,力争农户卫生厕所覆盖率达到90%以上;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确保每个村都实现卫生室建设标准化。

  3治理农村河道池塘水沟。全面治理农村河道和池塘水沟,做好池塘水沟清淤,清除水面有害漂浮物,恢复河道基本功能,使村域内水面得到较好保护,水质基本达标。

  4提高村庄绿化水*。以绿化美化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把村庄周围和农家庭院绿化紧密结合,扎实抓好村林、行道树、庭院绿化美化工程建设。做到村旁、宅旁、水旁充分绿化。

  (二)制定工作措施,加大垃圾治理资金的投入力度

  垃圾处理长期被视为一项公益事业,其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和地方财政下拨的农村公共服务资金。随着垃圾产量的增加和环保要求的提高,对垃圾处理的投入虽然有所增加,但只能满足垃圾的一般处理要求。一是要建立起垃圾收集转运的管理队伍;二是对于无固定的垃圾收集点,无垃圾清运工具、无处理垃圾专用场地等所有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资金的铺垫,建议引起重视,加大此项工作经费的投入;三是由村建立垃圾集中处理场,对垃圾进行填埋、堆肥或焚烧,要求每村每户对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垃圾进行分类,不可回收的全部运送到集中处理场进行处理。

  (三)提高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良好的卫生*惯

  做好农村环境卫生保护工作,需要广大农村居民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因此,普及环保知识,加强环境意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一是充分发挥现有广播、板报、标语的作用,让村民熟悉和掌握一些环境保护常识,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解不同性质的污染物会给周围环境造成不同的危害以及常用的处理方法,并在日常工作中引导村民从自身做起,人人参与环保活动,养成不随意丢弃垃圾的好*惯,共同把农村垃圾处理好。二是可以在农村的中小学中,加强环境意识方面的教育,使易接受新事物的学生成为农村家庭中的环保先行军,潜移默化地改变整个家庭的卫生*惯,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四)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涉及面广、动态性强、反复性大,这一问题始终是农村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各级组织的共同努力,提高对农村垃圾问题的认识,加大投入,同时引导农民群众增强环保意识,最终建起覆盖农村的良好环境管理体系。

农村环境调研报告2

  调查人:李xx

  课题背景: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小康展开之际,围绕城乡和谐一体发展关注农村环境,为缩小农村发展短板提供可行性视角。

  调查范围:xx农村

  调查时间:20xx.9.29---20xx.10.3

  调查方式:实地考察,查阅资料,问卷调查。

  生存环境现状:

  生存环境总体优良,但成恶化趋势,随着工业郊区化和农村盲目招商引资,大量高污染企业扎根郊区和农村。以xx,xx为例,主要交通线路烟囱林立,绿化极不到位。

  植树补贴的刺激不够,森林覆盖率小有上升但质量下降。

  垃圾处理方式不完善,基本靠掩埋焚化,垃圾围村已经小具规模。

  能源来源成低水*多元化,秸秆燃烧没能有效减少。

  水资源逐渐短缺(部分支援城市),喝水难,浇水难,绝大多数河湖干涸,污染严重(以xx为甚)。子牙河专项治理不持续,不系统,资金利用率低。

  短板:

  技术短板,技术人员下乡不到位,无监管,无实效,存在吃吃喝喝现象。

  资金短板,财政对农村支持力度不够,某农业大县只给了50台农机购置补贴……现有资金利用不到位。

  政策短板,政策不落实,口惠而实不至。

  交通短板,公路损毁严重,维修滞后。

  人才短板,金凤凰不往回飞。

  前景及对策:

  政策回头看。增强资金可持续性,建立城乡一体发展机制,落实环境审批。

  工业带头走。完善区位规划,引入农产品加工,秸秆建材,农村沼气,集中供暖等惠民项目。

  人才排头走。建立农业大学,农科院等机构与农村合作机制,下乡常态化,完善奖惩制度,鼓励技术员把成绩写在土地上,把荣誉挂在庄稼上。

  发展环境现状;

  发展环境总体水*较低,可持续性差。政策指导性差,农村在彷徨中成长。

  发展效益低,增收难,增收慢,城乡差距拉大。

  城市经济辐射不够,发展空间狭小,现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急需改革进化。

  农村特色不完善,传统民居和农村文化保护力度不够,农村面临过度模式化。

  短板:

  宣传短板,有特产没知名度。

  市场短板,华北总体消费水*低,农家乐不成规模。

  文化短板,农民文化素质总体较低(道德素质优良),农村文化站,图书馆未普及。

  工业短板,发展模式水*低,粗放落后,土地利用率低,规划不合理。

  前景及对策:

  城市总体合理规划,功能分区完善。

  加大宣传力度,广告优惠(cctv7)。

  电影下乡,兴建农村图书馆等文化措施。

  建立文化保护专项制度及资金,维护农村特色。

  联系农业发展银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绿色工业。

农村环境调研报告3

  *年来,市委、市*在扎实推进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加强村庄规划布局,引导农村社区建设,高度重视农村环境建设,把村容整洁摆在了十分重要位置,明确要求大力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不断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始终把土地整治工作与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把土地置换安置小区建设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抓手,注重加强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村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一些试点示范村镇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但也有不少乡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比较严重。其城管局所驻的镇村也不例外,村有4259人,1065户,16个村民小组卫生脏、乱、差较为突出的小组有:河边、学堂下、胡屋坪、老安置地、新屋、老屋、火车站及邱屋、杨屋等。虽然工作队进驻后与镇、村一起不定期进行装运,但由于经费、人员等问题的困扰及村民素质的问题有待提高等客观因素制约着多项工作的总体推进。“三送”工作队就此开展专题调研活动,现报告如下:

  一、当前农村环境卫生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生活污染不断加剧。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的不断提高,随之生活污水和垃圾数量也持续增多。现场观察到,农民生活污水和垃圾,大部分未经处理,就随意倾倒、随意排放,日积月累,垃圾越堆越多,污染越来越重,局部地区沟渠淤塞,污水横流。本村河边小组(老一中对面)有一个村委的简易垃圾池,周边300多户的生活垃圾全部倾倒在河边,大雨来时直接被大水冲走,由于车子进不去,给周边的村民带来很大的健康隐患。

  (二)公共设施配套不齐全。

  大多数村只注意农民住房主体工程建设,而对新村道路、供电、供水、排污、卫生、绿化、美化、亮化、垃圾和污水处理等附属设施大多没有同步建设、及时配套。

  (三)管理机制缺失。

  一是部分村级卫生队伍不健全,环卫设施不配套;二是大部分村缺乏公共卫生管理机构,环境卫生长期处于无人抓、无人管、放任自流状态;三是没有形成村环境卫生工作机制,收集、处理垃圾(污水)的责任没有落实到位。

  (四)饮用水安全难以保障。

  目前村自来水水源大多为地表水,极易受到各类污染源的侵蚀,水质差,且大部分无处理设备;不少地方供水能力不足,严重影响农民生活用水。村处于城乡结合部,部分村民还未安装自来水,问题比较突出的如老屋小组黄日春等25户,要求安装自来水问题多次与工作队联系,但由于目前火车站的自来水压力不够,只能等到206国道改建后,新增自来水新管线方能解决。

  二、主要原因分析

  当前统筹城乡发展的环境污染问题,是由多种因素长期累积所致,其根源在于发展不足或发展不当。

  一是重视不够。长期以来,城乡分治的二元结构使得环境整治的重心几乎全部放在了城市,对农村环保工作重视不够,广大农民的生存环境权益未能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与城市和工业污染防治相比,农村污染防治工作,既无全面系统的措施,也无强有力的管理手段,使得农村环境卫生工作基础十分薄弱,在政策扶持、资金投入、技术支撑、监督考核等方面亟需进一步加强。

  二是投入不足。城乡公共服务水*差距较大,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欠帐较多,加上缺乏有效的公共服务投融资机制和政策,导致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虽然每年村有5000元的环卫经费,但到现在一直未到位,每次的垃圾装运都要村委及“三送”工作队先行垫付。

  三是意识不强。不少群众对环境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日常生产生活行为缺乏必要的环卫知识作指导,尚未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惯。相关部门环卫宣传教育力度不大,未能达到进村入户、家喻户晓,导致农民参与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不高,统筹城乡发展的主体作用远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加快推进新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几点建议

  目前我统筹城乡发展环境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已经成为影响各地扎实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突出问题,应引起各级党委、*高度重视。为此建议:

  (一)将农村清洁工程列为市*民生工程,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是一项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统筹发展,造福百姓的基础工程。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实现村容整洁势在必行。建议各级党委、*以统筹城乡发展和苏区振兴发展为契机,进一步重视抓好农村的环境卫生整治,将农村清洁工程纳入各级*的民生工程,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工作推进机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改善农民人居环境。

  (二)坚持规划先行,研究制定农村环境保护规划。

  要科学编制乡镇、村庄建设规划,统筹安排建设村镇基础设施,推进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区域共建共享。要以市、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基础,认真编制农村环保规划和垃圾处理等专项规划,明确农村环境整治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推进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向农村覆盖延伸。

  (三)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农村环境整治投入力度。

  在积极争取国家、省项目资金支持的同时,市、县*应从城市建设维护费和土地出让金中安排一定的比例,用于乡(镇)、村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中转补助;市、乡财政应对垃圾运输和养护保洁经费予以保证;村庄清扫保洁费用可适当由村集体(置换土地收益,建立部分集体房用于卫生所、超市等公益收益,部分土地出让所得)和农民自筹,也可设立“村卫生保洁基金”。从长远看,各级*应将农村环保和环境卫生整治项目纳入各级财政预算,逐年提高占地方生产总值的比重,建立农村环保长期、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

  (四)重视抓好项目资源整合。

  目前,国家和地方对农村环境整治投入有限且涉及多个部门,建议在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以市(县)为单位,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和涉农环保奖金,将农村环保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新农村建设示范工程、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程、村村通工程、农村饮用水工程、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农村清洁工程、文明村镇建设、农村改水改厕、农网改造、村卫生室建设等有机结合,聚合有限财力,集中区域,统筹使用,抓好试点示范,从而产生集聚效应。

  (五)注重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建设。

  各级党委、*应把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纳入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总体安排,抓紧制定农村环境整治规划和农村清洁工程实施方案,将环境整治纳入市县*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加强乡村环卫队伍建设,制定和完善环境卫生管理村规民约,加大对环境整治的宣传教育力度,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文明意识和环保意识,逐步建立适应农村环保工作需要的监管体系和环境卫生保洁运行管理的长效机制。

  (六)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环境整治。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当前,应锁定有限目标,在统筹规划建筑垃圾、污水和粪便处理设施的同时,把垃圾集中处理作为新农村环境整治的切入点,加快推进覆盖市乡村三级生活垃圾收集、中转和处理网络建设,因地制宜建立各具特色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有条件的地方,应建立完善收运系统,将农村生活垃圾转运到城镇垃圾处理场处理或实行垃圾分片划区集中处理;在缺乏垃圾处理场的地方,鼓励农民开展简易、有效方式处理。

农村环境调研报告4

  一、基本情况

  xx市位于xx省西北部,xx河中下游,地处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全市行政区域面积1852*方公里,辖11镇3乡3个街道,90个行政村,34个社区,总人口31.4万人,二调耕地面积34.67万亩。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源为农业投入品、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以及农作物秸秆和规模养殖场粪污。由于农业生产活动的广泛性和普遍性,农业面源污染涉及范围广、随机性大、隐蔽性强,加之不易监测、难以量化、控制难度大,已逐渐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瓶颈。

  二、农业面源污染及农村环境整治的现状

  为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力打造“天蓝、地绿、水清、气静”的农村生态环境,我市坚持以“治污治水·洁净家园”五年攻坚行动和“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为抓手,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改造“10+n”和“七改一增两治理”行动计划,整合各部门专项资金,采用bt、bot、ppp等模式,拓宽环境治理投资渠道,全面启动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和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以及农作物秸秆、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综合利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大力开展生活垃圾治理设施建设,垃圾收运系统进一步完善

  *年来,我市着力健全垃圾收集处置系统建设,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广西鸿生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启动日处理200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为减少原有垃圾填埋场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投入500万元对原垃圾填埋场进行封场处理。投资3500万元,完成xx市城乡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工程建设,建成垃圾压缩中转站14座(其中城区2座、乡镇12座),配置转运车10台、勾臂式垃圾车48台、可卸式垃圾箱600个。积极探索乡镇生活垃圾源头处理模式,投资66.88万元,采购“分散式生活垃圾处理站”设备2台,在石堡乡、葫市镇开展生活垃圾就地处理试点工作,采购垃圾箱125个、垃圾钩臂车9辆,并分配至各乡镇、村,进一步提升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能力。目前,我市生活垃圾收运设施覆盖全市17个乡镇(街道)和79个行政村,乡(镇)覆盖率100%,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以上。

  (二)大力开展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污水处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按照省委关于“坚守发展和生态保护两条底线,努力把xx河打造成为全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改革先河”的要求,我市从2014年起,采取bt、bot以及ppp等模式,大力实施城乡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工作。

  1.大力开展集镇污水治理设施建设,覆盖率达到100%。投资*1.8亿元,采用aao+mbr+紫外线杀毒工艺,建成大同、复兴、丙安、旺隆、元厚、葫市、长沙、官渡、长期等9个集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生活污水7300吨,出水水质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投资2200余万元,采取“生化+人工湿地”工艺,建成宝源、两河口、石堡、白云、丙安5个集镇人工生态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日处理生活污水1500吨,出水水质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引进了xx金水源水务有限公司对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第三方运行管理,确保了污水处理设施长期有效运转。全市17个乡镇(街道)集镇污水治理设施实现全覆盖,城镇污水处理率达90%以上;

  2.全面推进农村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农村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结合“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和“治污治水·洁净家园”五年攻坚行动,整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清洁工程、清洁小流域治理和xx河流域环保专项资金以及财政“一事一议”资金,采取人工湿地工艺、一体化生活污水净化系统和一体化净化器+人工湿地等工艺,在农村居民聚居点、高速公路沿线、xx河沿线和景区沿线,大力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工作。已建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45套,在建农村污水治理设施8套。编制完成《xx市整体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项目实施方案(20xx—20xx年)》,计划实施污水、垃圾治理项目221个,总投资43386.78万元。其中,污水治理项目128个,总投资42136.78万元,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项目93个,总投资1250万元。力争用3年时间,利用人居环境改造资金着力改善全市100个行政村人居环境,重点打造精品型村庄18个、提升型村庄30个、普及型村庄52个,进步一完善农村污水治理设施,实现农村污水垃圾治理设施全覆盖。

  (三)着力控制化肥、农药施用,确保总量实现“零增长”

  通过开展科普宣传、强化日常监管、推广标准化生产等方式,不断提高规模化生产经营主体和农户绿色生产意识,20xx年,建成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通过评定,列入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大幅提升。

  1.推广绿色疫病防控技术,实现农药使用“负增长”。在水稻生产上推广使用太阳能杀虫灯、稻鱼共生、稻鸭共育模式和生物农药,在金钗石斛生产上推广应用农业、物理、生态调控配套生物农药,在蔬菜生产上推广太阳能杀虫灯配套生物农药,在果园管理上推广养鸡放鸭、糖醋液诱杀、人工捡拾处理等措施。同时,依托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实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品种农药,提高生物农药使用比例,达到农药减量控害和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2016年,全市农药使用量16.17吨(折百量,按纯度100%计算),化肥施用量控制在250公斤(折纯)/公顷以内,同比下降6.9%,实现负增长。

  2.大力推广科学用肥,实现化肥使用“零增长”。根据《xx省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工作方案》《xx省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技术方案》和《农村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规定(试行)》的要求,在全市范围内选取了涵盖种植型、工业型、生态型3种村庄类型的5个具有代表性的村庄15个点位开展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每年按照20万亩的总体目标,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施用有机肥,指导农民科学购肥、用肥,2016年全市化肥施用强度130.5公斤/公顷,全市化肥施用强度实现稳中有降。

  (四)严管严控,着力提高畜禽规模养殖粪污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

  1.规模养殖场畜禽污染处理实现全覆盖。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完成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划定,通过市乡两级分级负责巡查、经营主体建立完善台账等方式,对规模化养殖场(小区)粪污处理进行常态化监管。目前,我市共有规模养殖场12家,年产生粪便26755吨左右,全部采用雨污分离、干湿分离和垫料*养等方法,通过将养殖粪污集中收集用于生产有机肥、堆肥、沼气池处理等方式,年综合利用25430吨以上,综合利用率达95.05%。

  2.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不断提升。*年来,我市结合生态市创建和森林防火工作要求,不断加大宣传和查处力度,严禁野外焚烧秸秆。通过免费发放腐熟剂等方式,推广秸秆腐熟还田还土技术,在避免造成环境污染的同时,又改良与培肥了土壤。目前,我市还在积极与有关企业接触,洽谈生物质发电项目,进一步拓宽秸秆综合利用途径。2011-2016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均达到96%以上。

  (五)以脱贫攻坚为统揽,农村综合环境得到大幅改善

  1.着力改善群众居住条件。2009年至2016年,全市共实施农村危房改造25439户。20xx年,我市按照脱贫攻坚有关要求,投资3.5亿元,集中开展了农村危旧房屋整治,共整治各类危旧房8215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对象2431户,新修建597户,全面消除农村群众住房难问题。

  2.着力开展小康房建设。按照《遵义市“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小康房行动计划20xx年度实施方案》要求,投资800万元,完成复兴镇凯旋村、两河口镇盘龙村、葫市镇小关子村200户小康房建设任务。

  3.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2016年,我市投资9000万元,打造完成天台镇凤凰村、复兴镇张家湾、两河口盘龙村、大同镇民族村、丙安镇三佛村、宝源乡玉丰村等6个精品型村庄。20xx年,计划投资8400万元,实施整体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示范单元项目10个村庄,已在复兴镇凯旋村、旺隆镇富顺村等10个村全面开始实施,累计完成投资6831万元;

  计划投资13.76亿元,在葫市镇天堂村、官渡镇玉皇村等16个乡镇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造点150个(其中,精品型18个、提升型40个、普及型92个),已完成投资10.97亿元。

  三、存在的问题

  *年来,我市通过开展脱贫攻坚集中整治、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和财政一事一议项目等方式,在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有:

  (一)群众环保意识薄弱。群众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的认识不到位,环保意识薄弱,未充分认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和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二)监管、保障体系不健全。与城市系统、严密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相比,农村地区的监督管理相对滞后。加之农村面源污染点多面广、牵涉部门多,多数地方几乎是监管死角。

  (三)资金投入不足。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和环境综合整治涉及农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加之我市群众居住分散,农业生产以户为主,建立完善处理系统和后续维护投入很高,地方财政难以承担。

  四、对策与建议

  (一)切实提高群众素质。在农村地区大力开展环保知识宣传,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切实提高其生态环保意识,为建设美丽乡村夯实思想基础。

  (二)加大资金投入。各部门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充分发挥财政资的支持和杠杆作用;

  积极引进第三方投资、社会资本运营的ppp模式,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社会资本和经营主体参与;

  统筹整合项目和资金,按照“渠道不变、整合使用、各计其功”的原则,避免分散投入、重复实施等现象,实现项目效果的最大化。

  (三)建立完善农村环保监管网络。落实生产经营主体责任,结合“河长制”组织体系,建立专职机构、兼职人员、志愿者相互补充,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全覆盖监管体系,实现从被动应付到主动监管的转变。

  为切实提高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水*,建议上级在以下几个方面给予基层更大的支持:一是加大对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和规模养殖场粪污综合利用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夯实美丽乡村建设基础。二是规划建设区域性的农膜和化肥、农药、饲料等农业生产投入品包装物回收系统,提高农村生产垃圾处理利用率。三是建立农药、兽药、动物疫苗等有毒有害物质专业回收处置机构,避免对农村环境和群众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农村环境调研报告5

  《*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农村沼气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切入点,是炊能革命、有机肥革命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受到了我县广大干部群众的欢迎。

  一、我县农村沼气建设的基本情况

  *年来,县委、县*把沼气池建设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措施和建设生态县的重要内容来抓,把沼气池建设、庭院经济和文明生态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农村沼气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目前我县已建成农村户用沼气池61个,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9处,年产沼气10.77万立方米,折标煤76.9吨。

  沼气建设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当前,过量施用化肥和农药直接导致了农产品品质下降,人体健康受到危害,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降低。沼液、沼渣肥效高,病虫病菌少,能有效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提高农产品品质。一个户用沼气池年产沼液沼渣25~30吨,可满足2~3亩无公害瓜菜的用肥需要,减少20%以上的农药和化肥施用量。用沼液喷洒作物叶面,可灭菌杀虫,肥壮秧苗,粮食能增产15%~20%,蔬菜能增产30%~40%。同时,农村沼气将畜牧业与种植业发展链接起来,形成了以沼气为纽带的农村循环经济基本模式,延长了农业产业链,多渠道地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沼气建设有效地解决了农民生活用能,保护了生态环境。三溪乡井南村是沼气建设示范村,建有沼气池26个,村民照明、做饭、洗澡都用上了沼气。他们说:“有了沼气池,不仅可以节省电费,还带动了养猪业发展,保护了生态环境。”据专家调查测算,一个沼气池年产气量可替代燃烧薪柴1.5吨左右,相当于3.5亩薪炭林或6亩林地的年生长量,同时还可减少两吨二氧化碳的排放。发展农村沼气,解决了农民“没有柴烧就砍树”的问题,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

  沼气建设改善了村容村貌,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在建沼气池过程中,*引导农民把沼气池建设与改厕、改圈、改灶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禽畜圈养,畜厕分离,有效地治理了农村的脏、乱、差,改善了村容村貌。以前村里猪粪猪尿横流,臭气熏天,但现在村里路面干净,人和禽畜的粪便排入沼气池密封起来,空气清新了很多,蚊子、苍蝇也减少了。农民的健康水*和生活质量得到了较大提高。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县农村沼气工程建设成效明显,但在建设及推广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1、认识程度不够。有些干部对农村沼气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责任心和紧迫感不强;沼气知识普及不够,部分农户对沼气建设的好处还不太了解,持等待观望态度;七十年代建的旧式沼气池因应用技术科技含量不高,技术不够成熟,质量差,现已无法使用或者说有的在当时就是效果不好,在群众头脑中的不良印象一时还难以消除。

  2、自然条件不好。建一个沼气池需要二、三十个*方米的空地,而我县的村庄大都是依山而建,空间较少,比较拥挤,缺少建沼气池所需的场地;乡村外出人口多,家庭人口简单,饲养牲畜又不多,难以保证沼液量。

  3、后续服务不到位。一方面,新建沼气池农户缺乏经验,管理维护意识较差,故障池不能得到及时维修,导致少数农户使用情况不理想。另一方面,沼气服务机构不健全,配套物资供应不上,存在配套环节上的死角。

  4、技工素质不高。我县参加过市能源部门培训的沼气技术人员只有2人,而且还没有职业资格证书,技术力量相当薄弱,再加上有些农民技工的责任心不强,从而出现个别沼气池建设质量不过关,如管道安装不规范、不产气、漏气等现象。

  5、建设资金不足。虽然现在国家对沼气国债项目的补助力度较大,但我县曾在XX年对国债沼气项目进行可行性调查,调查显示我县沼气工程上国债项目的条件无法具备,所以争取不到中央的补助,只能靠群众自筹资金和少许的县补助,农户感到建设成本太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沼气的建设和推广。

  三、对策建议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面向社会广泛宣传实施农村沼气工程的目的、意义和内容。通过组织干部群众参观、召开现场会、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深入宣传沼气建设知识,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基层干部群众建设沼气工程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加强领导,扎实推进。把发展农村沼气、建设生态家园纳入农业、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特别是要作为解决农村生产生活用能、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保护水质、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列入*工作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坚持“*引导、政策推动、农民为主、自建自用”的原则,加强组织领导,通过示范点、示范村的建设,辐射、带动沼气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3、多方筹资,加大投入。在充分发挥农户自主投入主体作用的同时,采取“五个一点”的办法筹集沼气发展资金,即积极创造条件上国债项目,向中央财政争取一点、从公益生态林保护资金及新农村建设资金中划出一点、各级财政安排一点、各有关部门投入一点、发动和鼓励社会各界人士捐助一点,建立起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同时,各级*应在政策、资金和服务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不断提高农村沼气建设的规模和水*。

  4、配套建设,综合利用。农村户用沼气要积极推动“一池三改”,在建设沼气池的同时,对圈舍、厕所和厨房进行改造,并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经济条件和农业产业结构,采取“猪—沼—果”、“四位一体”等能源生态建设模式,引导农户将沼气建设与种养业发展结合起来。在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要积极实施“一池三建”,将大中型沼气池与原料预处理设施、沼气利用设施和沼肥利用设施结合建设,并尽可能将养殖业、沼气工程和周边农田、鱼塘等进行统一筹划、系统安排。通过各种配套建设,同时实现解决环境污染、生产清洁优质能源、环境治理和综合利用等目标,节约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高沼气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5、健全体系,提高服务。建立相应机构和沼气服务站,面向农户提供“一条龙”式服务,帮助搞好沼气池的设计、建设、安装,沼气配件的维修、供应,沼液、沼渣的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服务推广等工作。加强技术人员培训,将品德高尚、技术过硬的农村泥瓦工吸收到沼气建设队伍中,并有针对性地加强技术培训,切实提高技术水*。同时,做好沼气技术入户工作,在项目村定期开办培训班,向农民群众讲解沼气知识,使其逐步掌握沼气技术,确保沼气池的使用率。


农村环境调研报告实用二十份(扩展3)

——农村环境整治调研报告实用十篇

  农村环境整治调研报告 1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文明理念在农村居民生活中的表现形式,是农村居民拥有实实在在获得感、幸福感的实现载体。年初,中央、省都对此项工作作出了安排,8月份,我市结合实际情况出台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

  9月上旬,市**组织五个调研组,分赴我市八县两区,并到山东、安徽、湖北等相邻省份,深入到乡村一线,通过实地调研、开座谈会、听取汇报、查看资料等方式就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本次调研主要围绕农村垃圾治理、厕所粪污治理、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管护机制建设等五个方面进行,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总体向好,农村环境面貌有了较大改观。

  (一)治理垃圾全面开展。按照农村垃圾治理“扫干净、转运走、处理好、保持住”四个环节的要求,加大了对设施设备的修建投入力度,共配置垃圾桶8万余个,修建垃圾池*2万座,购置各类垃圾收集运输车辆*8千辆。积极探索垃圾分类处置,从源头减少垃圾的产生量,比如新县在新集金河村、陈店梅花村开展垃圾分类试点,采取“两次四分法”将可腐烂和不可腐烂垃圾进行初分,然后对可回收和不可回收进行再分,垃圾的产量减少了70%,极大地减少了垃圾运输成本和处理成本。

  (二)粪污治理分类实施。推进“厕所革命”,排查摸底,建立台账,对验收合格厕所进行补助,引导群众主动改厕。坚决防治畜禽污染,督促环保基础较好的规模养殖场提升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依法关停不达标的养殖场;禁止农户家庭畜禽粪污随意堆放,做好退出散养、退出庭院、退出村庄,进入规模场、进入合作社、进入市场的引导工作。

  (三)污水治理梯次推进。因地制宜,采取截污纳管、建人工湿地、修生态沉淀池等方式分类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比如,淮滨县已建成污水处理厂2座,收集县城区及周边农村生活污水,日处理生活污水4万吨,处理后均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进行排放,有效保护水体生态环境。同时,各县区结合“河长制”推进工作,持续开展清河行动,强化河道综合治理,不断把污水治理工作引向深入。

  (四)村容村貌明显提升。大力开展村容村貌整治,通过规范建房、硬化亮化道路、绿化田园、净化村庄环境等多种措施协调推进,促进村容村貌改观。比如,商城县专门印发了《关于开展村容户貌“12345678”集中整治大提升活动的实施方案》,在脱贫攻坚为引领下,不断提升工作成效。

  (五)管护机制逐步完善。各县区均成立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协调督导,乡镇成立专门部门,对接落实工作,有制度、有方案、有队伍、有经费的管护制度正逐步形成。目前,全市通过直接购买或实施PPP模式,每年投资6亿元以上,引进了38家公司,创造了4万多个公益岗位,*均比例约占农村总人口的4‰,基本实现保洁服务全覆盖。

  二、存在问题

  (一)要素欠缺,投入不充分。改善人居环境,既要投入大量资金到基础设施建设之中,又要总体统筹协调各乡村打造自己的特色,所有的这些,都离不开**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强有力帮助。

  现阶段

  一是缺少建设资金。投入无法做到全包全揽、面面俱到,各村镇之间竞争激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僧多粥少”的现象;全市统筹宣传不够,没有一个完整的宣传计划,城市投资者对农村现实情况了解不多,环境治理项目吸引力低,社会资本投入有限;农民收入普遍不高,自有资金投入能力不足。

  二是缺少建设人才。一方面农村很多年轻人为了赚到更多的钱,选择到城市打拼,留下老人和孩子在家生活,适龄劳动力缺乏;另一方面限于公共服务不完善等因素制约,美丽乡村建设缺乏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农村人才缺失,尤其是污水处理技术人才严重缺乏。

  三是缺基础设施。道路、房屋、排污排水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娱乐设施、医疗卫生设施、环保设施、教育设施等各个方面,仍然相对滞后。比如,排污管网配套不足,截污纳管集中处理率偏低,人工湿地、生态沉淀池修建数量较少,部分排水渠设计不合理,排出的污水也是流入农田和村庄外围的宅基地,带来二次污染。

  (二)力度不均,推进不*衡。

  一是党政推进和群众参与不*衡。

  各地党政能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作为助力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建立领导小组,完善工作机制,出台实施方案。但是部分农民群众由于生活*惯,对改善环境参与度不高,维护环境卫生的自律意识不够,爱护村庄的.基础设施设备的意识薄弱,存在“**干、群众看”的现象。

  二是具体工作和长效机制不*衡。

  一些“专项行动”、“重点工程”成效显著,但没有形成系统的工作思路和操作办法,缺乏长效的管护机制,特别是合理的付费机制。三是乡村之间工作开展不*衡。由于历史原因各村的环境状况不一样,整体来看,南部山区县情况较好,北部*原县问题突出。

  在行动过程中,基础相似村镇因重视程度不一样,反映在工作成效上也差别明显。有的村工作组织有力、思路清晰、措施得当,亮点纷呈;有的村工作相对滞后,领导干部重视不够,把此项工作当成临时工作应付检查,推动力度不足,广度深度不够,短板弱项明显。部分村镇面源污染问题突出,化肥农药利用率低,塑料地膜等农业废弃物随意丢弃,逐年积累危害土壤生态环境;部分村镇把水产养殖作为主导产业,换水清塘时往往不经处理直接排放,造成河流和土壤污染;部分村镇存在大量不按要求治污的散养户,甚至出现“畜进人退”的现象。

  (三)整合不足,系统不完善。

  一是缺少科学规划。

  部分乡镇规划缺乏前瞻性,编制滞后于建设发展的实际,建设项目不在村庄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导致在规划审批中,因缺乏法定依据,制约了项目的后续建设。部分乡镇规范缺乏立体性,虽然也制定了相应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镇区控制性规划和部分村建设规划,但未结合特色产业、山水资源、革命老区等优势制定发展规划。

  二是缺少部门合力。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基层不少公共服务部门还属于垂直管理,*惯于在自己业务范围内开展工作,缺乏沟通配合,对建设标准和建设内容要求不一,上下联动、部门协作、齐抓共管的格局尚未形成。三是缺内生动力。美丽乡村最终需要产业来带动和支撑,如果没有产业带动,那么建到最后也将会是一个空壳村、空心村。目前我市农村普遍都存在着主导产业弱,产业组织化和发育程度低,知名品牌少,市场竞争力弱,产业规模效益不明显,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等问题。

  (四)疏于管理,保持不到位。环境治理改善涉及面广,直接经济效益不高,在长效管理中存在困难。

  一是管理体制不健全。

  部分县区还没有完善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主要依靠村、镇自行管理,以致出现“中阻梗”。比如随着陈年垃圾清理和日常卫生保洁工作的全面覆盖,乡镇中转垃圾量剧增,由于中转运力不足,处理不及时,垃圾外溢情况突出。

  二是购买服务岗管理难。

  **通过直接购买服务或实施PPP模式,委托企业对农村垃圾治理进行管理过程中,一些乡镇在与中标服务公司签订合同之后,监督、管理和服务没跟上,缺乏督查考评措施。

  三是动员群众保持难。

  一些农村地区群众*惯了农村安逸*静的生活,对国家出台政策不够理解,不愿意去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配合程度不够。比如,一些农村外出人员返乡后,填塘埋田、大拆大改,修建了一些偏离农村风格的房屋,破坏了村庄原有风貌和自然环境;一些村镇除了主干公路沿线外,其余地方存在垃圾乱丢、杂物乱堆现象,特别是一些偏远的村落,陈年垃圾处理问题依然严峻。

  三、意见建议

  (一)规划引领、产业支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需要合理的规划作为指导,规划不仅是长期发展的遵循依据,也是*期投资的成本考量。要立足农村自然文化资源禀赋,随行就市、量力而行,要强化整体性、前瞻性和系统性,科学确定建设内容、建设任务、建设方案、投资规模,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分层次推进。同时,要明确乡村环境改善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现实体现,要注重发挥环境改善和产业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乡村环境改善并非“烧钱”,农村环境治理带来的良好生态环境,能催生农家乐民宿、养老养生、观光休闲、采摘体验等绿色文化旅游活动,推动农村众创空间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带动广大农民创业就业和增收致富。要把改善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和产业发展协调推进,狠抓“多彩田园”示范工程创建,把投入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价值,做好跟进扶持,发展农业保险,为农村产业保驾护航。

  (二)增强合力,健全机制。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乡村振兴的首篇文章,在全域范围内,加大投入,全力推进。

  一是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合理分配公共财政对农村投入,真正让公共财政投入对美丽乡村建设起到引导、支撑和保障作用。

  二是理顺部门责权关系,相关部门应积极整合项目,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

  三是健全农村环境投资回报机制,吸纳社会资本。通过村企结对共建、金融资本参与、社会捐资、民间投资等方式,集聚更多的资源、资金,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农村环境改善中来。将本地区的优势资源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向外推广,让投资者清楚地“看”到乡村发展的优势资源,投资乡村建设的经济回报,主动到农村投资建设,形成循环资金链,使美丽乡村建设能够持续稳定的发展。

  (三)明确责任,加强督导。

  一是进一步强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领导机构。设立专门的办公室,建立乡、村、组三级卫生保洁网格化管理机制,明确各级具体责任人和片区责任保洁员,切实加强对各责任辖区的环境卫生日常化监管。并鼓励各中标服务企业乡级办公地点与其同设置,以便于沟通协调和监督管理。

  二是进一步完善农村人居环境目标管理责任制和督查、协调、考核工作机制。采取抽查、督查等办法,提升考核实效,加强考核成绩运用,奖优罚劣。建立**购买岗位激励机制,建议中标环卫企业设立绩效工资,由乡、村两级和中标环卫企业每月对保洁员工作情况进行绩效考评,核发绩效工资,以增强保洁员责任感和积极性。

  三是进一步明确标准。建议出台《农村人居环境达标村标准》,包括垃圾收集处理标准、污水收集处理标准、村庄环境清洁标准、住房饮水用电安全标准、长效机制建设标准等方面,以促进农村人居环境评价更客观全面。

  (四)提升素质,营造氛围。村容村貌的改善与农民素质提升紧密相连,环境治理需要走入群众内心。要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编写宣传材料、书写固定标语等方式,教育和引导村民树立良好的卫生*惯和行为,遵守村规民约、实行门前“三包”、自觉做好房前屋后的环境清洁和绿化美化建设。应当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采纳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的合理意见,激发和调动农民群众的参与热情。

  此外,还建议大力开展帮扶及帮建活动,动员和发动各级部门及各级干部深入村屯、农户家中了解民情民意,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最终形成美丽乡村共享共建的良好格局。

  农村环境整治调研报告 2

  为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共同打造宜居、和谐、幸福的新渡,xx年6月份,镇人大向镇域市镇***发出调研通知和《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调查问卷》,要求每位市镇***走访5户以上村民进行问卷调查了解,7月5日前由各村***工作室召集人集中收集驻室代表的走访、调查问卷,并进行问卷答复汇总,写出调查报告交镇人大办公室。xx年7月11日镇人大**团组织了部分市镇***,并邀请镇环境保护和规划建设管理分局、镇综合执法办公室、农业办等相关部门分管领导和部门负责人,通过座谈、听汇报、实地察看等方式对全镇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进行了调研。

  一、调研方式

  (一)问卷调查

  全镇84名镇级***、驻镇18名市级***,除少数代表外出务工等特殊原因没有参与问卷调查,市镇***有94人参与问卷走访调查,问卷设计共24项。发出问卷470张,收回问卷470张。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得知本镇村民对目前我镇的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看法:目前我镇环境卫生整治存在不少死角,有待于加大力度解决。

  (二)听汇报、代表座谈。

  (三)集中乘车到大关镇小关村参观学*,到本镇老梅村实地察看。

  二、目前我镇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情况

  当前我镇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着,镇**召开动员会、下发文件,要求每10天报一次进度,9月底完成专项整治任务。截止目前,已组织上千人上路清扫、清理垃圾480吨,陈旧卫生死角580处、草堆、柴垛500处,投入铲车、汽车180台次,拆除乱搭乱建80处,整治乱摆摊点、占道经营420处,清理牛皮癣280处,空中悬挂物、横幅170处,有效的改善了我镇农村环境。但陈旧垃圾、违章建筑、改水改厕、环境卫生、亮化绿化、长效机制建立等还存在不小差距。

  三、新渡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中的存在的问题

  (一)村民思想认识不够,环境卫生意识急需加强

  村民公共卫生意识和环保意识普遍比较差,村民不但垃圾乱丢、杂物乱放,而且对村中的“脏、乱、差”长期视而不见,这种观念和陋*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

  (二)农村基础条件差

  一是农村长期来缺乏环境卫生方面的宣传教育。在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推进过程中难免会发现“上边热、下边冷”的现象,部分村干部和村民对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不够积极主动,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自我要求过低,对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缺乏足够认识,从而造成了在整治过程中的群众性、基础性工作难以深层次推进。

  二是村庄布局规划滞后。我镇部分村庄布局规划不尽合理,整体布局散乱,没有综合考虑排水、排污、绿化、杂物堆放、家畜饲养等农村实际问题,给农村综合整治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三是乱堆乱放、垃圾成山等历史遗留问题普遍存在。大部分村普遍存在房前屋后乱堆乱放现象,且不同程度存在乱倒建筑、生活垃圾现象,这些问题也影响了我镇环境卫生的整治效果。

  (三)综合整治经费得不到保障

  环境整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很大的投入,而我镇农村环境治理资金远不能满足建设要求,因此在落实配套整治资金过程中存在很大难处。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中转、处理以及运输等多个环节尚未步入正常轨道。而垃圾清运、保洁,环卫设施建设及维护,环卫设备购买、更新及日常维护等等仅靠一次性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

  (四)长效管理机制不完善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而非一项一劳永逸的工作,必须建立健全一个统一管理机制。

  一是缺乏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总体规划。长期来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没有对农村的环境卫生的总体规划进行统筹,农村环境保护条件不充分,工作很难全面、协调、有序地开展。

  二是农村环境卫生保洁队伍力量薄弱。

  三是农村环保宣传教育未深入。受人力、资金等条件限制,保护农村环境的宣传教育还没有真正深入到农村。

  四、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一)提高村民思想认识,加强宣传教育

  改变农村面貌,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关系着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成效,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党委、**要把农村环境卫生问题当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事来抓,要认识到农村环境卫生差不仅会影响农村的村容村貌,而且有可能造成土壤与地下水污染,危害生态环境。要改变农民长期形成的不良生产、生活*惯,需要长期的宣传、教育、引导和管理。

  第一,进行经常性地宣传教育。可以以发放宣传单、流动广播、树立宣传栏等形式,进村入户,加大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目的、意义、措施方法的宣传教育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卫生和健康知识的常态化宣传普及,引导群众自觉保护环境,增**生观念,使环卫知识真正深入人心。

  第二,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拓宽宣传途径。可以从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细化出以“讲文明,爱卫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为主题的中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将其纳入初中、小学甚至幼儿园的日常课程安排中去,让学生充当环境卫生整治的宣传者和实践者,让他们从小树立环境卫生良好思想观念,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惯,通过他们进而带动父母长辈自觉参与到全镇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来。

  第三,以典型促发展。可以在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好的工作经验、工作成效、典型人物、典型事例加以宣传推广,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和良好的工作环境,树立和推广典型,促使我镇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二)科学规划,加快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

  科学的规划是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取得长远成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村庄建设规划是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取得长远成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规划不合理,势必影响农村的后序建设与发展。

  第一,要高度重视镇村规划工作,真正实现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进行农村村镇建设规划,结合当地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综合考虑道路、水沟、公共场所、公益事业设施、绿化美化等多种因素,标准要高、要实用、要注重体现人文特色和生态特色。

  第二,在美丽乡村和布点村庄建设规划时,要综合考虑道路、水沟、公共场所、公益事业设施、绿化美化等多种因素,派专业人员进行建设指导,使村庄建设科学合理,整洁美观。

  第三,尊重村民意愿,号召全民参与,确保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效性。村庄的整治与规划必须充分尊重村民的意愿,使整治规划成为广大村民的共同认识。在整治规划与方案中,要广泛了解村民的需要。农民是村庄整治工程的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在推进村庄整治工程的过程中,没有村民们的广泛参与是难以正常进行的,只有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设计出村庄整治的最好规划与方案。

  (三)拓宽资金渠道,建立整治投入机制

  在整治农村环境卫生工作方面,长效管理要想顺利进行,除了要有完备的长效管理制度,重要的是要有长效管理的资金来源。为此建议:

  第一,**主导。**对实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项目资金支持补助,以填补资金运转难的空缺。

  第二,部门帮扶。尤其是环境、农业、林业等职能部门,要积极参与农村环境整治和垃圾处理工作,提供项目、技术等方面的扶持,帮助联系村解决环境“脏、乱、差”的问题。

  第三,村民参与。要想把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与村民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就必须让村民加入到整治的全过程中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卫生保洁费制度,使村民形成环境保护的自觉性,保障长效管理走得更远。

  (四)健全长效机制,确保整治成果。

  机制既是活力、动力的源泉,又是约束的保证。建立和落实长效工作机制是搞好农村环境卫生的关键,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点多线长面广,是一项高难度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动态性和反弹性的特点,仅靠紧一阵子是根本搞不好的,必须结合实际,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才能确保工作“不断线”,持续深入有效开展。

  第一,继续强化领导机构管理。现有环境卫生整治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配备好专职人员,明确工作职责,统一指导和管理农村环境卫生工作的开展。制定年度整治计划,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农村环境卫生大扫除,引导村民自觉对门前占道及乱堆乱放现象进行清理、保洁。

  第二,强化考核,实行滚动式管理。要对村建立年度目标责任制、督促协调机制、动态管理制度。严格进行考核评比,镇环境卫生整治领导小组对各村采取不定期的明查暗访、跟踪互查。经过考评考核验收达到合格要求的村,由**给予适当奖励补助。

  对未达到合格要求的村责令整改,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教育谈话。

  第三,设立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意见箱”。在镇主干道或者各村垃圾集中处理地段安放意见箱,广集民智,向村民取经,并对能提出实用性意见的村民进行嘉奖表彰,在无形中营造“爱护家园,全民参与”的氛围。

  农村环境整治调研报告 3

  按照xx市城管理局《转发省住建厅<关于开展全省农村环境卫生工作检查的通知>的通知》要求,xx市城乡管理局对照考核内容,认真组织开展了农村环境卫生工作的检查自评,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市环境卫生管理职责

  20xx年,xx市**印发《xx市城乡容貌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xx政文〔20xx〕37号),将全市乡镇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纳入**工作议事日程;编制了全市城乡环境卫生专项规划;2000年成立xx市城乡管理局,负责全市城乡环境卫生工作的管理、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1988年成立xx市环境卫生管理处,为城管局二级机构,负责城区26条主次干道清扫保洁和垃圾清运工作,管理机构健全,人员编制到位,工作经费市(县)财政纳入预算给予了保障;每年有计划开展了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今年已印发《xx市城乡一体化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实施方案》(xx政办〔20xx〕25号)和《xx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实施方案》(xx政文〔20xx〕77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城乡环境卫生大整治,初步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2007年开始,先在城区及部分乡镇开展了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工作,逐年向其他乡镇推进;城区及周边的xx镇、xx办事处、xx办事处、xx镇、xx镇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村扫、乡运、市处理”环卫长效机制;20xx年,xx市**印发《xx市城市管理责任单位监督考核暂行办法》(xx政文〔20xx〕74号),将各有关职能部门及各乡镇列为责任单位,把环境卫生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考核,由市城管指挥中心牵头,实施监督检查和排名考核,建立了机制完善,行之有效的城乡环境卫生考评奖罚体系。

  二、乡镇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全市22个乡镇(办事处)均成立了专门的环卫管理机构,行使环卫管理和运行职能,机构领导和人员已全部到位,建立了各项管理制度,经费得到了基本保障,其中城区百泉镇、城关办事处、胡桥办事处、孟庄镇四个乡镇(办事处)及薄壁镇、峪河镇由城管局直接派驻,城区四乡镇清扫保洁经费纳入了乡财政预算,清运处理费用已纳入市(县)财政给予了保障。各乡镇在乡镇**所在地成立了清扫保洁队伍,结合本地实际,不同程度开展了道路清扫保洁及乡镇过境道路、主要沿街道路的“门前三包”和乡镇容貌卫生的管理工作,初步建立了垃圾乱堆乱倒、摊点乱摆放日常管理制度,各乡镇道路设置了一定数量的垃圾收集点(池),特别是城区四乡镇背街小巷垃圾点设置较为完善,管理较为规范;20xx年,利用省配套资金为全市11个建制镇配建了垃圾中转站和垃圾收集运输车辆,20xx年又为9个建制乡配发了后装式垃圾压缩车,专人负责环卫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保证了设施整洁,为及时清运垃圾发挥了作用。

  三、村庄环境卫生管理职责

  全市533个行政村都建立了清扫保洁制度,其中,334个村庄成了环卫队伍,特别是新建入住的新型农村社区、新农村示范村建立了固定的环卫队伍,运作完善;从事乡镇环卫工作的工人工资得到了足额发放,部分乡镇为环卫队伍配发了工作服等劳保用品;全市农村共设立了2913个垃圾临时堆放点或垃圾池,达到了凡是有环卫工人的村庄就有垃圾池的要求,初步实行了定点收集、定时清运,其中,孟庄镇全镇生活垃圾实现了日产日清;孟庄镇曾获全国生态文明村、省生态乡镇、省文明乡镇等荣誉,孟庄镇南李庄、高村曾获得省文明村称号。

  四、存在的问题

  1、环卫投入有待提高。各乡镇因经济条件、重视程度、区域位置不同,对环卫工作的人力、物力等投入大小不一,部分乡镇环卫工作进展缓慢,管理效果参差不齐,整体上与级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2、环卫队伍建设和垃圾收集设施建设发展不*衡。部分乡镇、村庄虽有环卫队伍和建立了垃圾收集设施,但有些设施设置不合理,还远没有达行业标准要求,还有相当一部分村庄没有成立环卫保洁队伍,垃圾收集设施没有建设到位,环境卫生质量亟待改善。

  3、垃圾中转站运作遇到经费制约。北方农村生活垃圾多由垃圾袋、树叶、煤灰组成,成分不一,运到中转站难以压制成形成块,增加了机械运输量,部分乡镇离垃圾处理场较远,最远达50多公里,运输成本费用较高,加上部分设备维护维修费用,乡镇财政难以落实到位,目前,11座建制镇垃圾中转站,正常运转3座,8座因上述原因不能正常运转。

  4、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率较低。大部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费还没有开征,需加大推进力度。

  5、长效机制有待完善。部分乡镇环卫工作运作不规范,垃圾清理不及时,多数靠突击整治,需进一步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管理的长效机制。

  农村环境整治调研报告 4

  村庄环境整治,是加快我县美丽乡村建设步伐,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的重要工作,也是发展乡村旅游,推进旅游全域化,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县的必然要求。因此,上半年,县**专门组织相关人员,对我县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的基本情况展开了专题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及原因分析

  我县村庄环境整治工作起步较早。2003年,县委、县**结合“生态文明塆落”创建,对全县大部分村庄环境展开过一次综合整治,取得较好成效,在全省产生了较好影响。2013年,为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县”,县委、县**又专门召开全县动员大会,与各乡镇签订责任状,并结合开展“三万”活动,在村庄环境整治工作上又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在整治效果和成果保持上仍不理想。调查发现,多数村庄塆落出现反弹,环境状况令人担忧,大部分塆落仍然是生产生活垃圾遍布,柴草杂物乱堆乱垛,电线水管交错无序,厕所畜圈乱搭乱建,道路崎岖狭窄难行,“脏乱差”现象依然十分突出,与城镇化建设步伐形成了较大落差。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俗观念陈旧,认识存在偏差。一是传统的生产生活*性和思想观念相对落后。虽然城市文明已经开始向农村渗透和传播,并在青年人当中产生了一定影响,但这一群体基本都在外务工,而对于留守在家、且年纪较大的村民却影响不大,传统的生产生活陋*根深蒂固,老的观念和“节俭随意,自由自在”的*性难以改变,对所处环境的质量没有过高要求。二是在认识上存在一定偏差。有的村民认为,农村环境本来就如此,早已*惯,是否卫生整洁,并不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也有极少数村民认为,农村环境整治是“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其主动性、积极性不高,在整治投入上,存在严重的“等、靠、要”依赖思想。

  (二)专项规划滞后,执法管理不到位。2010年以来,我县虽然加大了村庄建设规划力度,但规划覆盖率仍然很低,按照现行规划进度,全县行政村的规划编制工作将要到2016年才能完成。*些年,因农村收入普遍提高,为改善庭院条件,私人建设迅猛,任意搭建行为十分严重,“我的地盘我做主”意识强烈,村民在自己的地块上任意建设住房、厕所、猪圈、收捡屋等现象较为普遍,给村容村貌造成极大影响。因管理体制及管理队伍力量等多种原因,执法部门对此监管缺位,乡镇、村更无可奈何。

  (三)建设投入不足,配套设施跟不上。总体来看,在农村“五改五通五配套”系列工程建设及垃圾清运、处理等方面的投入上,**主体和社会投入等机制尚未形成,仅靠整合一些项目资金、涉农资金,部门援助和少量社会捐助,对于广阔的农村而言,可谓杯水车薪,也只能培育极少“盆景式村庄”而已。因此,农村公共性配套设施建设的覆盖面小,推进力弱,在整治工作的跟进上实为力不从心。据了解,多数村在垃圾清运、处置经费上感到压力较大。

  (四)体制机制不全,长效管理较薄弱。目前,我县还没有专门研究、制定出台《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实施办法》,也未明确综合整治牵头部门,虽然职责明确,但职能分散,难以统筹协调。在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的组织机构、目标任务、实施步骤、措施要求及管理考核等体制机制上没有系统、明确要求,更无刚性约束,整治工作仅处于一般号召和“阵风式”状态,缺乏可持续性和长效性,导致工作出现较大的临时性和波动性,因此,连极少“盆景式村庄”的整治成效也难以保持。

  二、对策建议

  村庄环境整治涉及面宽泛,基础性极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因此,应从我县县情出发,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统筹推进,治管并重,长抓不懈”的原则,现提出如下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一是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充分认识村庄环境整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把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纳入县、乡两级**的重要议事日程,并要着眼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业经济转型,发展乡村旅游,推进城乡一体化,将村庄环境整治工作落到实处。二是要尽快完善相对稳定的组织体系,切实加强领导。县级应成立村庄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将各乡镇主要负责人及县直相关部门负责人纳入领导小组成员,明确工作目标,落实责任分工,形成协调合力。三是各乡镇要设立相应的工作机构,配备专(兼)职人员主抓整治工作。各村和村民小组应选定专人牵头,具体负责当地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形成机构网络。

  (二)加快规划,规范建设。要加快制定村庄发展总规和建设详规。

  一是规划应坚持“四个结合”,即:与城乡发展一体化相结合;与生态保护和发展全域旅游相结合;与历史文化和古镇古村保护修复相结合;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

  二是规划中要明确重点区域、重点地带村庄(景区、交通主干道沿线及集镇周边)建设发展的重点项目及具体标准,包括“五改”、沼气池建设、垃圾处置及公共基础设施等内容。

  三是规划中要尊重村民意愿,因地制宜,坚持投资少、见效果的原则,整体布局,分段实施,力争通过5—10年的整治、保护、建设和发展,使我县70%以上的村庄塆落达到新农村建设标准,并成为广大村民的宜居山庄及游客的好去处。

  (三)整合资源,加大投入。

  一是县财政应根据财力,每年给予一定整治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逐年适当增加投入,加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各自建设1—3个环境整治试点村庄,以点带面,逐步推广。

  三是进一步加大涉农资金的整合力度,实行“以奖促治”政策,使各项综合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利用拼盘资金,通过“以奖促改”政策,动员鼓励一部分有经济条件的农户加快“五小”规范建设。

  四是在垃圾清扫清运资金上,借鉴成功经验,可经村民代表大会,通过“一事一议”,采取“村集体拿一点,每户出一点,社会资助一点”的办法解决。

  五是通过政策引导,进一步拓展资金渠道,鼓励动员社会募捐,对某一地带、某一村庄或某一项目的建设进行资助。通过以上措施,逐步形成“**引导,政策支持,村民自主,社会帮助”的综合投入机制。

  (四)完善机制,长效推进。应按照“**主导、乡镇主责、部门协作、村组及村民主体”的工作原则,建立“县考核、乡镇督查、村管理”的三级管理体系,完善执法体制,加大监管力度,并建立“四项机制”。

  一是建立考核机制。将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纳入乡镇、村及部门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作为各级各部门干部考评要素。

  二是建立推进机制。根据县情,进行全面系统研究分析,由牵头部门制定全县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总体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实施步骤和工作措施。各乡(镇)应担当整治工作主责,在县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根据总体整治目标任务,步骤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提出切实可行方案,制定短、中、长期整治具体计划,分期分项,逐步实施,强力推进。各村应积极组织实施,使各项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三是建立协同机制。应明确一个综合牵头部门主抓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发改、财政、住建、规划、交通、水电、国土、环保、能源、卫计、农业等部门通力配合,协调联动,切实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格局。

  四是建立村民自治机制。通过制订村规民约,定期与不定期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组织村民参与整治运行管理和维护,使村庄环境整治成为每一位村民的自觉行动。各村组可根据实际情况,每个自然塆落都应配专人或按户轮流等方式进行长期清扫清运。同时,教育引导村民对垃圾“减量分类”,从源头控制垃圾总量,并及时分类收集,能回收的尽量回收,不能回收的,利用区域废弃土地进行垃圾堆肥或填埋等无害化处置,逐步向“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一体化模式过渡。

  (五)扩大宣传,再造氛围。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村庄环境整治的目的意义,增强干部群众生态环保理念,形成全民支持、人人参与、自觉维护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的良好氛围。

  一要着力宣传整治工作的相关政策、办法、措施,让广大村民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要在乡镇开展整治工作评优和星级文明村庄创建评比活动,对先进乡镇和星级文明村庄予以资金或物质奖励,以奖代补,以奖促治。大力宣传村民当中讲文明,讲卫生,积极投身环境整治工作的先进人物、典型事例,对突出的反面典型事例进行及时曝光,及时教育和引导。

  三要积极宣传推广各地整治工作的好经验、好作法,好效果,将整治工作引向深入,使我县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轨道。

  农村环境整治调研报告 5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20xx年工作要点安排和市人大常委会要求,9月30日,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德*带领区人大城环委委员和部分***,对全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视察调研,听取了有关镇街、部门的工作汇报,实地察看了镇、街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情况,就如何搞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行了座谈。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年来,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关于实施六大重点工程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在全市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通知》精神,以加快农村环卫体系和基础建设为重点,以整治环境脏乱差为着力点,集中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农村环境卫生面貌明显改观,综合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加强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全市农村六大重点工程建设动员大会和全市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现场会召开后,区**高度重视,迅速落实,召开了全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暨农村六大重点工程建设动员大会,部署安排全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组建了由区**分管副区长任指挥长,纪委、组织部、综合执法、**、工商、卫生等部门负责人和各镇街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市中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专门负责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印发了《济宁市市中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将任务目标细化量化,责任到人。重点解决垃圾围城、围村、围田、围路以及粪堆、垃圾堆、柴草堆“三大堆”等镇街村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彻底消除村级环境卫生管理“无机构、无人员、无设施”的三无状态,打造清洁舒适、整洁优美、文明和谐、宜居宜业的城乡环境。

  (二)强化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区**制定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宣传方案》,开辟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在行动”专题专栏,在黄金时段连续播放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标语口号、济宁市十大不文明行为等宣传内容。在《运河之都.济宁中区》、《运河传媒网》开设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专栏,集中报道工作进展、经验做法和优秀典型,曝光不良现象。印制了份《关于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通告》宣传材料,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张贴、发放。各镇街和村居、社区制作悬挂宣传标语,出动宣传车巡回宣传,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开展。

  (三)突出重点,推进综合整治。坚持“抓长效、见实效”的原则,理顺镇(街)村环卫管理体制,组建环卫保洁队伍,健全管理机制,扎实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一是健全完善机制。设立管理机构,组建专业保洁队伍,健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成了“竖到底、横到边、全覆盖、无缝隙”的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网络。为两街一镇211个行政村配备了508名村级专职保洁员,统一配发服装和工具、保洁车辆。推行环卫保洁市场化,通过公开招标外包给专业保洁公司,保洁质量与城区同标准、同要求。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区财政列支20xx万元用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购置车辆、工具等环卫设备,并按时定额配发服装、工具,有力地保障了农村环卫体系的正常运行。三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按照“户清扫-村收集-镇运输-集中处理”的原则,规划建设了一批生活垃圾收集和处理设施。建设3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场,建设6处农村生活垃圾中转站,新建垃圾池975个、垃圾箱1537个,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设施的全覆盖。四是开展城乡环境卫生集中治理行动。自2月份开始,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城乡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月行动,对镇街驻地、村庄、国省道及沿线、河道等重点区域、部位,进行了大规模、全方位的环境卫生综合清理,彻底清除了可视范围内的积存垃圾。五是搞好环境卫生示范村创建活动。启动实施了环境卫生示范村创建活动,制定了《环境卫生示范村标准》,研究确定了6个区级、6个镇街级环境卫生示范村,实行区级领导包保制度,并拨付专项资金用于示范村建设。健全完善环卫保洁制度,加强文明卫生宣传阵地建设,树立起“村美街净人文明”的示范村良好形象。

  二、存在问题

  一是多数镇街、村居财力有限、环卫基础设施欠账多;二是部分村居群众卫生意识较为淡薄;三是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创新。

  三、几点建议

  (一)加强宣传教育,树立良好风尚。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教育群众树立良好的卫生*惯和行为,培养良好的文明*惯,规范村(居)民的行为。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标语、墙报、专栏、宣传牌等多种形式,引导农民树立起清洁乡村意识,着力转变农民生活*惯、树立环保意识,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通过运用各种宣传手段和载体,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好宣传教育工作,为扎实推进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程取得成效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完善保障机制,加大扶持力度。把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随着区财力的增长和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加快、规模扩大、任务增加及管理手段更新适度增长。加强对上级有关农村环境整治财政扶持政策的研究,积极向上协调争取资金扶持。制定相应优惠政策,运用市场机制,积极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城乡公用设施的建设、经营和管理。

  (三)健全长效机制,改善环境面貌。健全完善“精细化、网格化、市场化”的环卫保洁新机制,高质量推进城乡环卫管理一体化。探索推行农村垃圾收集分类制度,实现垃圾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完善农村环卫保洁作业标准和管理制度,严格落实“一日两普扫、坚持巡回保洁、垃圾随产随清”和“六净八无”的道路保洁标准。建立农户自我约束管理机制,全面落实农户门前三包责任制。积极引进市场化竞争机制,鼓励专业保洁公司、物业公司通过竞标参与村庄保洁。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工作水*。按照属地管理重心下移原则,突出镇街在城市管理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配强城市管理执法力量,增加执法人员编制,满足区划调整后管辖范围大幅度扩增的现实需要。建立网格化管理体系,加强业务指导及监督协调等工作,全面提升农村环境卫生执法水*。

  (五)加大创建力度,提升管理水*。进一步加大对环境卫生示范村创建的`支持力度,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创建的积极性,确保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的作用和效率。按照“精品化示范、专业化改造、综合化利用、物业化服务”的要求,对示范村改造建设实行整体规划设计,切实抓好基础设施和管理服务两方面的建设,全面提升环境卫生管理水*。及时总结研究示范村建设成功经验,并及时推广铺开。

  (六)严格考核奖惩,推进任务落实。对环卫保洁机构建立考核和评议问责制度,强化正负激励,形成严查严管、奖罚分明的奖惩机制。进一步加大考核力度,采取明察暗访和组织***、**委员、基层群众代表评议等多种形式,对整治工作进行考核。对整治活动成绩突出的予以奖励,对工作推进不力、任务落实不到位的予以惩戒,确保各项整治任务的圆满完成。

  农村环境整治调研报告 6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20xx年工作要点安排和市人大常委会要求,9月30日,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德*带领区人大城环委委员和部分***,对全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视察调研,听取了有关镇街、部门的工作汇报,实地察看了镇、街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情况,就如何搞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行了座谈。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年来,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关于实施六大重点工程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在全市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通知》精神,以加快农村环卫体系和基础建设为重点,以整治环境脏乱差为着力点,集中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农村环境卫生面貌明显改观,综合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加强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全市农村六大重点工程建设动员大会和全市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现场会召开后,区**高度重视,迅速落实,召开了全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暨农村六大重点工程建设动员大会,部署安排全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组建了由区**分管副区长任指挥长,纪委、组织部、综合执法、**、工商、卫生等部门负责人和各镇街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市中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专门负责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印发了《济宁市市中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将任务目标细化量化,责任到人。重点解决垃圾围城、围村、围田、围路以及粪堆、垃圾堆、柴草堆“三大堆”等镇街村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彻底消除村级环境卫生管理“无机构、无人员、无设施”的三无状态,打造清洁舒适、整洁优美、文明和谐、宜居宜业的城乡环境。

  (二)强化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区**制定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宣传方案》,开辟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在行动”专题专栏,在黄金时段连续播放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标语口号、济宁市十大不文明行为等宣传内容。在《运河之都.济宁中区》、《运河传媒网》开设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专栏,集中报道工作进展、经验做法和优秀典型,曝光不良现象。印制了份《关于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通告》宣传材料,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张贴、发放。各镇街和村居、社区制作悬挂宣传标语,出动宣传车巡回宣传,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开展。

  (三)突出重点,推进综合整治。坚持“抓长效、见实效”的原则,理顺镇(街)村环卫管理体制,组建环卫保洁队伍,健全管理机制,扎实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一是健全完善机制。设立管理机构,组建专业保洁队伍,健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成了“竖到底、横到边、全覆盖、无缝隙”的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网络。为两街一镇211个行政村配备了508名村级专职保洁员,统一配发服装和工具、保洁车辆。推行环卫保洁市场化,通过公开招标外包给专业保洁公司,保洁质量与城区同标准、同要求。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区财政列支20xx万元用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购置车辆、工具等环卫设备,并按时定额配发服装、工具,有力地保障了农村环卫体系的正常运行。三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按照“户清扫-村收集-镇运输-集中处理”的原则,规划建设了一批生活垃圾收集和处理设施。建设3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场,建设6处农村生活垃圾中转站,新建垃圾池975个、垃圾箱1537个,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设施的全覆盖。四是开展城乡环境卫生集中治理行动。自2月份开始,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城乡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月行动,对镇街驻地、村庄、国省道及沿线、河道等重点区域、部位,进行了大规模、全方位的环境卫生综合清理,彻底清除了可视范围内的积存垃圾。五是搞好环境卫生示范村创建活动。启动实施了环境卫生示范村创建活动,制定了《环境卫生示范村标准》,研究确定了6个区级、6个镇街级环境卫生示范村,实行区级领导包保制度,并拨付专项资金用于示范村建设。健全完善环卫保洁制度,加强文明卫生宣传阵地建设,树立起“村美街净人文明”的示范村良好形象。

  二、存在问题

  一是多数镇街、村居财力有限、环卫基础设施欠账多;二是部分村居群众卫生意识较为淡薄;三是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创新。

  三、几点建议

  (一)加强宣传教育,树立良好风尚。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教育群众树立良好的卫生*惯和行为,培养良好的文明*惯,规范村(居)民的行为。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标语、墙报、专栏、宣传牌等多种形式,引导农民树立起清洁乡村意识,着力转变农民生活*惯、树立环保意识,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通过运用各种宣传手段和载体,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好宣传教育工作,为扎实推进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程取得成效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完善保障机制,加大扶持力度。把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随着区财力的增长和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加快、规模扩大、任务增加及管理手段更新适度增长。加强对上级有关农村环境整治财政扶持政策的研究,积极向上协调争取资金扶持。制定相应优惠政策,运用市场机制,积极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城乡公用设施的建设、经营和管理。

  (三)健全长效机制,改善环境面貌。健全完善“精细化、网格化、市场化”的环卫保洁新机制,高质量推进城乡环卫管理一体化。探索推行农村垃圾收集分类制度,实现垃圾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完善农村环卫保洁作业标准和管理制度,严格落实“一日两普扫、坚持巡回保洁、垃圾随产随清”和“六净八无”的道路保洁标准。建立农户自我约束管理机制,全面落实农户门前三包责任制。积极引进市场化竞争机制,鼓励专业保洁公司、物业公司通过竞标参与村庄保洁。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工作水*。按照属地管理重心下移原则,突出镇街在城市管理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配强城市管理执法力量,增加执法人员编制,满足区划调整后管辖范围大幅度扩增的现实需要。建立网格化管理体系,加强业务指导及监督协调等工作,全面提升农村环境卫生执法水*。

  (五)加大创建力度,提升管理水*。进一步加大对环境卫生示范村创建的支持力度,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创建的积极性,确保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的作用和效率。按照“精品化示范、专业化改造、综合化利用、物业化服务”的要求,对示范村改造建设实行整体规划设计,切实抓好基础设施和管理服务两方面的建设,全面提升环境卫生管理水*。及时总结研究示范村建设成功经验,并及时推广铺开。

  (六)严格考核奖惩,推进任务落实。对环卫保洁机构建立考核和评议问责制度,强化正负激励,形成严查严管、奖罚分明的奖惩机制。进一步加大考核力度,采取明察暗访和组织***、**委员、基层群众代表评议等多种形式,对整治工作进行考核。对整治活动成绩突出的予以奖励,对工作推进不力、任务落实不到位的予以惩戒,确保各项整治任务的圆满完成。

  农村环境整治调研报告 7

  按照县**xx年重点工作安排,*期,由副**带队,抽调县**有关委办、环保局、住建局、农牧局负责人和部分**委员组成调研组,先后深入到太极镇下古村、盛邦牧业有限公司,盐锅峡镇污水处理厂施工现场、垃圾集中填埋场,王台镇中心卫生院、xx回中,三塬镇废旧地膜处理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12个点,通过现场察看、听取汇报、座谈讨论等形式,对全县农村环境整治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同时,召开全县农村环境整治情况议**商会,县环保局、住建局和农牧局汇报了全县农村环境整治情况,县发改局、刘家峡镇等20个单位和乡镇作了交流发言。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年来,县委、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农村环境整治作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断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并结合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州创建,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全县农村环境面貌和人居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主要表现在:

  一是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县委、县**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与重点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形成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牵头抓,部门组织协调,乡镇为责任主体的工作格局。各乡镇和部门高度重视,把城乡环境整治作为一项政治任务,细化工作方案,靠实工作责任,狠抓工作落实,扎实开展环境整治各项工作。县委、县**督查室适时跟踪督查,掌握工作动态,及时通报督查情况,督促整改落实,确保环境整治稳步有序开展。

  二是污染治理成效明显。大力推进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和禁烧工作,集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百日大会战”行动,实现秸秆饲料化利用16万吨,利用率达75%;

  建成刘家峡、太极镇等秸秆饲料化利用示范乡镇7个,示范点52个,利用率达到90%以上。积极探索废旧农膜“以旧换新”回收机制,按照1:10的兑换比例,去年共回收废旧农膜1880吨,回收率达65%。全面开展乡村燃煤小锅炉污染整治,完成乡村企事业单位燃煤小锅炉提标改造27台。集中对古城新区周边禁养区畜禽污染进行专项治理,21家养殖场全部关停、转产或搬迁,农业白色污染和大气污染治理成效明显,农村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三是基础建设重点突出。投资亿元和1800万元,先后动工实施了古城新区、盐锅峡镇污水处理工程建设项目。配备玉米秸秆加工机械212台(套),新建秸秆饲料化永久性窖池万立方米,累计达万立方米。鼓励兴建废旧塑料回收加工企业5家,回收站点35个,机动回收点16个。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修建垃圾分拣站5处,购置垃圾压缩车、转运车13辆,手推式垃圾清运车359辆,户用分类式垃圾桶3500多个。实施清洁能源工程,安装天然气管道64公里,刘家峡、太极镇和三条岘乡10个行政村用上了干净、方便的天然气。

  四是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大力实施危旧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刘盐八地质灾害综合治理搬迁避让等安居工程,全县农村d级危房得到全面消除,先后建成搬迁点42个,搬迁安置困难群众6860余户。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村36个,环境整洁村48个。集中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拆违排危专项行动,排查登记认定违法建筑259处,危墙、危房、废弃院落等6883处,已拆除1260余处。大力实施农村垃圾清运工程,县财政按照1:1的比例配套补助资金523万元,用于农村垃圾收集转运处理,探索出了“五个一”农村环境治理新模式。以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州创建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大整治,排查清理城乡陈年垃圾6万余吨,农村人居环境大为改观。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年来,我县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的目标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

  一是环保意识有待提高。部分乡(镇)、村干部政治站位不高,对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综合性、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认为环境整治就是突击打扫环境卫生,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不强,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多数群众环保意识淡薄,主动参与意识不强,乱扔乱倒、乱采乱挖、乱搭乱建等现象仍然存在。

  二是管理机制亟需完善。农村环境整治涉及内容多、范围广,乡镇和相关部门在监管治理方面协调联动机制不健全,不同程度存在“各自为阵”的现象。乡镇作为农村环境整治责任主体,工作中行政执法权有限,对私搭乱建、乱倒乱烧等违法违规行为监管执法难度大。城乡结合部、乡镇交界处环境卫生存在监管盲区和卫生死角。大多村“两委”班子作用发挥不充分,组织动员群众能力弱。村庄建设缺少统一规划布局和管理,无序建设普遍存在。

  三是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全县农村生产生活垃圾基本以简易填埋方式处理,部分填埋点选址不科学,也没有无害化处理设施,二次污染风险较大,如盐锅峡镇垃圾填埋场,垃圾和污水沉淀池长期处于裸露状态,如遇暴雨天气,很有可能造成盐锅峡集镇和黄河水质的二次污染。全县除县城周边部分村庄外,其他村均未建设排污管网、污水集中处理池等污水处理设施。大部分乡村社没有配备垃圾清运车、垃圾箱等基本保洁设施。农村文化、体育、娱乐、休闲等公共基础设施普遍不足,绿化、美化、亮化等基础建设整体滞后。

  四是资金投入十分有限。全县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主要依靠涉农、环保项目建设资金带动开展,县级财政投入有限,民间资本带动不足,资金投入缺乏针对性、连续性和稳定性,整体进展缓慢。

  五是整治力度仍需加强。全县拆违排危量大面广,综合整治任务依然艰巨。西河镇等高原夏菜主产区,大量尾菜堆积田间地头,缺乏大批量处理的有效途径。畜禽养殖污染仅完成了县城周边禁养区的治理任务,大部分乡镇禁养区养殖户转产搬迁工作进展缓慢。乡镇卫生院医疗垃圾仍然以简单焚烧方式处理,达不到彻底无害化的要求。村庄废品收购站杂物乱堆乱放,环境卫生差,安全隐患大。农药化肥施用粗放,流失过量,造成农田及周围环境交叉污染。白色污染、秸秆随意焚烧现象依然存在,控制与治理任重道远。

  三、对策建议

  根据调研了解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注重建立长效机制,着力提升环境整治水*。一要坚持规划引领。结合全域旅游总体规划及现有各项行业专项规划,科学编制乡村建设规划和农村环境整治规划,合理安排空间布局、整治任务,突出规划引领作用,确保乡村建设和环境整治健康有序推进。二要加强监管执法。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加深各乡镇和相关部门对农村环境整治的认知和重视程度,树牢“一盘棋”思想,落实“一把手”责任,加强联合监管执法,切实形成上下联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下放部门行政执法权,利用乡镇现有的行政执法框架体系,创新乡镇行政执法体制,整合乡镇辖区内具有行政执法和管理职能的机构、编制、人员及财政等资源,在乡镇建立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全面加大日常综合监管执法力度。三要推行自治管理。充分发挥村级阵地作用,积极推行村民自治管理,制定村规民约,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将环境整治责任落实到村社干部,细化到背街小巷、村民院落。优先选择有劳动能力、热心公益事业的低保户和发放报酬的社干部、生态护林员等担任村社保洁员、环境监督管理员,调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四要狠抓制度建设。严格落实《***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精神,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研究制定出台“禁塑令”,在全县开展“禁塑”工作。完善落实环境违法举报奖励、处罚、信息公开制度和乡村垃圾收集清运管理、环境检查评比等日常工作制度,推动农村环境整治制度化、常态化。

  (二)大力推进集中整治,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一要加大村庄整治力度。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拆违排危专项行动,继续整顿空心村、废弃危房和棚圈等残垣断壁,并结合此次专项行动,对道路两旁、村庄周围、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的环境卫生进行全面整治,彻底消除卫生死角,全面清理陈年垃圾;

  对农村废品收购站点进行集中摸排整治,依法查处关停无照经营和拆迁、整改不规范不达标的废品收购站点,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二要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在开展农膜“以旧换新”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推广使用生物降解农膜,从源头上减少农业白色污染。进一步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推进农作物秸秆饲料化、肥料化、燃料化、原料化,不断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积极引进、示范推广成熟的田间堆沤肥和尾菜还田等经济实用型处理技术,引导鼓励农户开展尾菜资源化利用,达到尾菜清理、养分还田的目的。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指导农民科学施用农药化肥。三要推进养殖污染治理。结合实际,科学划定禁养、限养区域,集中精力扎实开展村庄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治理行动,对剩余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和规模养殖户限期搬迁、转产或关闭,彻底改变人畜混居现象。严把新建畜禽养殖项目审批关,对新建、改建和扩建的`规模化养殖场,严格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从源头防止污染源的产生。四要规范医疗垃圾处理。设立乡村医疗垃圾回收站,由乡镇卫生院负责辖区内医疗垃圾回收、暂存,回收站负责统一转运、集中,并交有资质的机构销毁处置,实现医疗垃圾无害化处理。

  (三)积极拓宽投入渠道,切实增强资金保障能力。

  一是强化项目带动。紧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三区三州”脱贫攻坚规划和“三农”政策导向,提前做好项目策划,及时对接争取项目资金向环境整治重点区域、重点乡镇和村社倾斜,以项目建设带动促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质量改善。

  二是打造整治亮点。在积极争取专项资金的同时,将农村环境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景区景点打造、易地扶贫搬迁等工作相融合,有效统筹整合资金,集中财力重点抓好美丽乡村示范村、旅游村镇、易地扶贫搬迁点的环境综合整治,高标准、高质量打造一批农村环境整治的典范和样板,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三是撬动社会资本。坚持“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研究制定优惠补贴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生产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领域。充分运用“一事一议”政策规定,在做好群众工作、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用足用活政策,做好筹资筹劳。

  (四)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稳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一是加快实施刘家峡库区农村生活垃圾综合治理工程及贫困村环境综合整治后续项目建设,配齐配强农村垃圾清运车、分类式垃圾箱、户用垃圾桶等环卫设施,开展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改造和建设,推进全县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二是统一谋划,科学选址,按照垃圾就*处理原则,在全县范围内分片建设3-4个标准化垃圾填埋场,乡镇负责拉运集中填埋处理,彻底杜绝垃圾二次污染;

  积极谋划建设标准化垃圾处理厂,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

  三是加快实施县城周边和盐锅峡片区为重点的农村污水管网建设,争取早日并入古城新区、盐锅峡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在其他有条件的乡(镇)村逐步计划实施排污管道、污水集中处理池等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确保截污收集到位、安全有序排放。四是大力实施清洁能源工程,继续扩大天然气通村面,争取有条件的乡村早日使用天然气;

  制定出台奖励和补助政策,鼓励农村实施“改气、改电、改炕、改灶、改暖”工程;

  全力加快乡村企事业单位燃煤小锅炉改气、改电、除尘等提标改造进度;

  尽快建设县城煤炭集中交易中心、乡镇煤炭销售配送网点,加强民用煤炭市场管控,从源头减少农村大气和面源污染。

  五是进一步完善农村文化、体育、娱乐、休闲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安全饮水、道路、绿化、路灯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

  (五)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大力提升全民环保意识。一要注重面对面宣传。将农村环境整治与精准扶贫、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基层组织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发挥相关部门、乡(镇)村干部和驻村帮扶工作队、帮扶责任人的优势,面对面向群众宣传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并经常性督促指导农户搞好自家环境卫生,不断提高群众环境意识,形成讲文明、爱卫生、树新风的良好*惯。二要坚持全方位覆盖。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站、微信、手机短信等媒介多视角、全方位强化宣传,加大舆论监督和曝光力度,注重树立和推广典型,通过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使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三要开展集中式活动。妇联、团委、文明办、文广局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开展各种鲜活生动的主题教育和群众文化活动,不断提高群众的文明道德素养;

  乡(镇)村社要定期组织村民参加农村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切实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努力营造大家动手,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四要重视青少年教育。在中小学广泛开展以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创建美丽家园、建设生态文明排头兵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多形式组织中小学生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监督治理活动,在教育培养学生从小树立良好环境意识的同时,通过学生影响家长及周边群众,形成“小手拉大手,小手管大用”的良好效应。

  农村环境整治调研报告 8

  为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共同打造宜居、和谐、幸福的新渡,xx年6月份,镇人大向镇域市镇***发出调研通知和《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调查问卷》,要求每位市镇***走访5户以上村民进行问卷调查了解,7月5日前由各村***工作室召集人集中收集驻室代表的走访、调查问卷,并进行问卷答复汇总,写出调查报告交镇人大办公室。xx年7月11日镇人大**团组织了部分市镇***,并邀请镇环境保护和规划建设管理分局、镇综合执法办公室、农业办等相关部门分管领导和部门负责人,通过座谈、听汇报、实地察看等方式对全镇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进行了调研。

  一、调研方式

  (一)问卷调查

  全镇84名镇级***、驻镇18名市级***,除少数代表外出务工等特殊原因没有参与问卷调查,市镇***有94人参与问卷走访调查,问卷设计共24项。发出问卷470张,收回问卷470张。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得知本镇村民对目前我镇的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看法:目前我镇环境卫生整治存在不少死角,有待于加大力度解决。

  (二)听汇报、代表座谈。

  (三)集中乘车到大关镇小关村参观学*,到本镇老梅村实地察看。

  二、目前我镇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情况

  当前我镇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着,镇**召开动员会、下发文件,要求每10天报一次进度,9月底完成专项整治任务。截止目前,已组织上千人上路清扫、清理垃圾480吨,陈旧卫生死角580处、草堆、柴垛500处,投入铲车、汽车180台次,拆除乱搭乱建80处,整治乱摆摊点、占道经营420处,清理牛皮癣280处,空中悬挂物、横幅170处,有效的改善了我镇农村环境。但陈旧垃圾、违章建筑、改水改厕、环境卫生、亮化绿化、长效机制建立等还存在不小差距。

  三、新渡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中的存在的问题

  (一)村民思想认识不够,环境卫生意识急需加强

  村民公共卫生意识和环保意识普遍比较差,村民不但垃圾乱丢、杂物乱放,而且对村中的“脏、乱、差”长期视而不见,这种观念和陋*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

  (二)农村基础条件差

  一是农村长期来缺乏环境卫生方面的宣传教育。在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推进过程中难免会发现“上边热、下边冷”的现象,部分村干部和村民对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不够积极主动,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自我要求过低,对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缺乏足够认识,从而造成了在整治过程中的群众性、基础性工作难以深层次推进。

  二是村庄布局规划滞后。我镇部分村庄布局规划不尽合理,整体布局散乱,没有综合考虑排水、排污、绿化、杂物堆放、家畜饲养等农村实际问题,给农村综合整治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三是乱堆乱放、垃圾成山等历史遗留问题普遍存在。大部分村普遍存在房前屋后乱堆乱放现象,且不同程度存在乱倒建筑、生活垃圾现象,这些问题也影响了我镇环境卫生的整治效果。

  (三)综合整治经费得不到保障

  环境整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很大的投入,而我镇农村环境治理资金远不能满足建设要求,因此在落实配套整治资金过程中存在很大难处。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中转、处理以及运输等多个环节尚未步入正常轨道。而垃圾清运、保洁,环卫设施建设及维护,环卫设备购买、更新及日常维护等等仅靠一次性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

  (四)长效管理机制不完善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而非一项一劳永逸的工作,必须建立健全一个统一管理机制。

  一是缺乏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总体规划。长期来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没有对农村的环境卫生的总体规划进行统筹,农村环境保护条件不充分,工作很难全面、协调、有序地开展。

  二是农村环境卫生保洁队伍力量薄弱。

  三是农村环保宣传教育未深入。受人力、资金等条件限制,保护农村环境的宣传教育还没有真正深入到农村。

  四、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一)提高村民思想认识,加强宣传教育

  改变农村面貌,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关系着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成效,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党委、**要把农村环境卫生问题当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事来抓,要认识到农村环境卫生差不仅会影响农村的村容村貌,而且有可能造成土壤与地下水污染,危害生态环境。要改变农民长期形成的不良生产、生活*惯,需要长期的宣传、教育、引导和管理。

  第一,进行经常性地宣传教育。可以以发放宣传单、流动广播、树立宣传栏等形式,进村入户,加大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目的、意义、措施方法的宣传教育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卫生和健康知识的常态化宣传普及,引导群众自觉保护环境,增**生观念,使环卫知识真正深入人心。

  第二,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拓宽宣传途径。可以从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细化出以“讲文明,爱卫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为主题的中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将其纳入初中、小学甚至幼儿园的日常课程安排中去,让学生充当环境卫生整治的宣传者和实践者,让他们从小树立环境卫生良好思想观念,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惯,通过他们进而带动父母长辈自觉参与到全镇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来。

  第三,以典型促发展。可以在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好的工作经验、工作成效、典型人物、典型事例加以宣传推广,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和良好的工作环境,树立和推广典型,促使我镇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二)科学规划,加快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

  科学的规划是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取得长远成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村庄建设规划是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取得长远成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规划不合理,势必影响农村的后序建设与发展。

  第一,要高度重视镇村规划工作,真正实现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进行农村村镇建设规划,结合当地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综合考虑道路、水沟、公共场所、公益事业设施、绿化美化等多种因素,标准要高、要实用、要注重体现人文特色和生态特色。

  第二,在美丽乡村和布点村庄建设规划时,要综合考虑道路、水沟、公共场所、公益事业设施、绿化美化等多种因素,派专业人员进行建设指导,使村庄建设科学合理,整洁美观。

  第三,尊重村民意愿,号召全民参与,确保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效性。村庄的整治与规划必须充分尊重村民的意愿,使整治规划成为广大村民的共同认识。在整治规划与方案中,要广泛了解村民的需要。农民是村庄整治工程的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在推进村庄整治工程的过程中,没有村民们的广泛参与是难以正常进行的,只有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设计出村庄整治的最好规划与方案。

  (三)拓宽资金渠道,建立整治投入机制

  在整治农村环境卫生工作方面,长效管理要想顺利进行,除了要有完备的长效管理制度,重要的是要有长效管理的资金来源。为此建议:

  第一,**主导。**对实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项目资金支持补助,以填补资金运转难的空缺。

  第二,部门帮扶。尤其是环境、农业、林业等职能部门,要积极参与农村环境整治和垃圾处理工作,提供项目、技术等方面的扶持,帮助联系村解决环境“脏、乱、差”的.问题。

  第三,村民参与。要想把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与村民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就必须让村民加入到整治的全过程中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卫生保洁费制度,使村民形成环境保护的自觉性,保障长效管理走得更远。

  (四)健全长效机制,确保整治成果。

  机制既是活力、动力的源泉,又是约束的保证。建立和落实长效工作机制是搞好农村环境卫生的关键,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点多线长面广,是一项高难度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动态性和反弹性的特点,仅靠紧一阵子是根本搞不好的,必须结合实际,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才能确保工作“不断线”,持续深入有效开展。

  第一,继续强化领导机构管理。现有环境卫生整治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配备好专职人员,明确工作职责,统一指导和管理农村环境卫生工作的开展。制定年度整治计划,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农村环境卫生大扫除,引导村民自觉对门前占道及乱堆乱放现象进行清理、保洁。

  第二,强化考核,实行滚动式管理。要对村建立年度目标责任制、督促协调机制、动态管理制度。严格进行考核评比,镇环境卫生整治领导小组对各村采取不定期的明查暗访、跟踪互查。经过考评考核验收达到合格要求的村,由**给予适当奖励补助。

  对未达到合格要求的村责令整改,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教育谈话。

  第三,设立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意见箱”。在镇主干道或者各村垃圾集中处理地段安放意见箱,广集民智,向村民取经,并对能提出实用性意见的村民进行嘉奖表彰,在无形中营造“爱护家园,全民参与”的氛围。

  农村环境整治调研报告 9

  农村环境整治事关农业的持续发展、农民的切身利益、农村的和谐稳定,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在12月31日发布的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协调推进并尽快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探索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县**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对全县农村环境开展调研,并到全省农村环境整治示范县攸县进行了学*考察。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当前我县农村环境的状况

  *年,省委、省**开展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各级**组织力量对农村环境卫生进行了集中整治和连片推进,农村环境面貌大为改观。县委、县**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强化治理,为改善农村环境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的提高,人口基数的增加,农村综合开发日益扩大,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情况日趋严重,农村环境的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仍面临严峻的挑战。

  (一)生活污染越来越多。

  历来我县农村以群居的形式发展,农村建设缺乏规划,环保基础设施严重缺乏,环保意识淡薄,生活污水乱流乱排,到处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生活垃圾乱堆、乱丢、乱倒、乱放,农药瓶、塑料袋、泡沫、煤渣、烂衣烂鞋等生活废弃物随处可见,遍地开花,不少垃圾堆放在道路两旁、田边地头、水塘沟边,有的还成了垃圾山、垃圾河。另外,由于农村天地广阔、管理松散,城市生活、建筑、工业、医疗垃圾往往也向农村转移,更加快了垃圾围乡围村现象的形成。我县农村每年约产生生活污水约万吨,生活垃圾*3万吨,大部分得不到有效处理,严重影响农村环境卫生。

  (二)面源污染越来越大。

  农村面源染主要来自化肥、农药、农膜等农用物资使用不科学和处置不妥当。据统计我县化肥使用量为65582吨(226公斤/亩),农膜的使用量为1178吨,农药使用量为801吨,一般来讲,化肥、农药只有少部分利用,而其他的部分则流失在土壤、水体和空气中,给农村空气、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带来不小危害;不少农膜及各种塑料废弃物,没有及时收集处理,散落在田间地头,破坏了土壤结构,影响了农作物的品质。农村小规模和散养的畜禽粪尿大多直排或没有经过无害化处理,导致水体环境污染,过去清澈的溪水已不存在,“70年代淘米洗菜,80代年勉强灌溉,90年代垃圾覆盖”已成为了真实现状。据统计,我县规模化养殖业已有28家,喂一头猪的污物排放量相当于10个人的污物排放量,养一头牛的污物排放量相当于35个人的物污排放量,一只鸡、鸭的污物排放量相当于3个人的污物排放量。另外,秸杆焚烧是一个新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我县每年要产生60多万吨的秸杆,至少有一半以上就在田间地头焚烧,产生大量烟雾浮尘,不仅浪费了资源,破坏了土壤结构,还污染了农村和城区的空气和环境,还影响了公共交通安全。

  (三)企业污染越来越重。

  全县现有的乡镇企业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排放总量极大,据统计so2(二氧化硫)年排放量487吨,cod(化学需氧量)年排放总量3328吨,远远大于环境承载能力。少数企业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不惜以身试法,有的虽有治污设施,但长期闲置,没有正常运行,废水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有的企业甚至私设排污口,偷排现象严重;不少锅炉、窑炉、生活大灶烟尘超标严重,影响了广大农村的环境质量。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和根源

  我县农村环境保护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但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思想认识存在偏差。

  因环保宣传教育的力度不够大,人们对“什么是环保,为什么要环境,怎样才能环境”缺乏充分的认识和认知,导致部分领导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和政绩,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没有把环境和生态优先考虑,没有将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在处理环境与经济关系时,片面强调眼前和局部利益;广大群众环境保护意识不强,有些根本就没有环保意识,没有想过环境污染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部分群众往往会对涉及自身利益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举报或投诉,而对自身破坏或影响环境的行为缺乏自我约束。

  (二)传统*惯难以改变。

  我县农村生产技术较落后,科学文化水*不高,几千年来农民养成了许多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不良生产生活*惯。譬如缺少科学种田的指导,滥用化肥、农药;生活垃圾随处扔、污水随便排;稻草、秸秆一烧了之等等,这种淡薄和落后的环保意识在人们身上根深蒂固,难以根治。

  (三)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目前,全县338个村(居)中除几个城中村和乡镇镇区村省市县乡财政安排了少量环境治理资金,其它大部分村几乎没有投入,村中缺乏基本的环保设施,也没有环卫人员。*年组织实施的一些示范村由于治理资金不足,垃圾污水处理设施没能配套建设,后续管理跟不上,也出现了脏乱差反弹现象。

  (四)科技推广尚欠到位。

  因科技在农村中没得到根本的重视,尤其在农业生产中,测土配方施肥,合里使用农药、除草剂,作物病虫防治,畜禽养殖场合理设置和规范运营、水产养殖与农村饮水安全等等在很大程度上都存在科技普及不到位。

  (五)监管体系还不健全。

  农村环境治理的范围广,涉及部门多,目前我县农村环境治理缺乏统一管理,出现多头管、重复建设、存在死角的现象。

  三、农村环境整治的建议

  面对环境保护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开展城乡同治,统筹城乡发展。

  (一)要形成统一认识,以强大的合力组织整治。

  环境整治不像项目建设那样创造财富、不像城市建设那样立竿见影,但事关未来发展、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必须要有高度的认识和强大的合力组织实施。

  一是统一思想认识。

  形成治理共识,环境整治涉及范围广、人口多、投入大、任务重,全面开展难度非常之大。但当前开展城乡环境整治逐渐成社会的热点和各级**工作的重心,因此,我们要抓住千载难逢的机遇,站在为民谋福祉、谋健康的高度,用抓项目建设、生态建设的力度抓环境整治工作,上下齐心,统一认识,全县“一盘棋”推动环境整治工作的实施。

  二是组建高规格班子。

  环境整治牵涉的职能部门多,为统一指挥调度,县委、县**要组建由县委**任顾问,**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高规格领导小组,设立常设办公室(或与“三创办”合并设立城乡环境同治办),由一名处级干部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全县环境整治工作的组织实施。

  三是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在县委、县**的组织下,各单位和各乡镇要迅速将行动统一到工作安排上来,全县动员,全民参与,全力投入,下定决心,坚决打赢环境整治这场攻坚战、持久战。

  (二)要深化宣教形式,以浓厚的氛围推动整治。

  环境综合整治,**是主导,群众是主体。要以营造环境保护氛围,提高环保意识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大环境整治宣教力度。

  一是注重宣教媒介立体化。

  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宣传资料等媒体,制作丰富多彩的视频、画册、读本等广泛宣传和普及环保知识,让广大民众明白“什么是环保,为什么要环保,怎样才能环保”。

  二是注重宣教内容多样化。

  要科学归纳宣传的内容,突出宣传的重点,如将环境整治的政策、环保带来的效果、环境污染的影响、垃圾分类处理、文明*惯等内容制成内容丰富的宣传资料,向广大居民广泛宣传,让广大居民积极投身到环境整治行动中来;要结合县城建设、新农村建设、三创工作,引导农民群众正确处理好**扶持和自身努力的关系,发动群众积极投工投劳搞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要通过正反典型案例向居民、群众说明“污水乱泼、垃圾乱倒、粪土乱堆、柴草乱垛、畜禽乱跑”对生活环境的危害,增强居民群众爱护生活环境的自觉性,促进广大居民观念由“要我环保”向“我要环保”转变。

  三是注重宣教形式广泛化。

  要积极搭建参与*台,充分发挥工共妇、义工、协会等群团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组织企业、学校、居民广泛参与以城乡环境治理为主题的活动,引导群众积极投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形成全民参与、携手共建的社会氛围。

  (三)要强化工作举措,以有力的措施开展整治。

  环境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要用科学的理念、创造性的工作,持之以恒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才能组织开展,推动深入,达到效果。

  一是抓住治理重点。

  要加强饮用水源的保护,科学划定和调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建立水源保护牌,切实加大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力度,消除养殖废水污染,实施雨污分流,确保饮水安全。

  垃圾的治理要出台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方案,制定对现有垃圾和今后产生垃圾的处理措施,如攸县形成了“户分类、村收集、乡集运、县处理”处置流程,每家设“四筐三桶”,户处建焚烧池,能回收的垃圾就回收,可以焚烧的焚烧,有机垃圾田土中填埋转化有机肥,剩下不多的收集处理。同时,进一步加快城乡环卫基础设施和保洁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城乡生活垃圾清运处理体系,形成垃圾清运处理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污水的治理要坚持区域统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技术可靠、经济适用的原则,加快城乡污水处理厂、村级污水集中处理池、人工湿地、沼气池等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配套完善生活污水收集管网,有序推进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要加强日常运行管理,严格执行相关规范和标准,提高企业污水收集处理率,减少废水废气废料排放,确保达标排放;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环保科技支撑体系,积极发展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加强农药、化肥控制,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等技术,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继续实施生态绿化攻坚,加快路边、水边、山边生态建设,美化居住环境。陋*的破除要加强文明礼仪宣传教育,着力破除随地吐痰、乱扔乱放、乱写乱贴等顽症陋*,营造“洁、齐、美”的城乡环境。

  二是着力多元投入。

  城乡环境整治是一项只有投入、惠泽于民的民生工程,要拓宽筹资渠道,形成多元投入路径,逐步建立**保障、项目带动、居民尽责、社会参与的投入长效机制,保障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持续开展。财政预算投入就是县乡两级财政要加大环境整治投入力度,有计划地用于“三清四化五普六改”和垃圾池、垃圾站、垃圾车、污水管网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治理有基本的资金保障。县财政还要建立“以奖促治”的'管理机制,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争资立项投入就是县乡两级**要整合项目,如:新农村建设、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废水治理、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农村饮用水的安全和保护和小城镇建设等方面的资金,聚集资金,集中整治,整体推进;职能部门要抓住国家加大对农村环境综合治理资金投入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大争资立项力度,争取更多地项目资金,用于乡村环保规划编制、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生活垃圾处理、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生态文明创建等工程建设,确保农村环保投入稳定。投资捐助投入就是拓宽融资渠道,用积极有效的政策吸引和鼓励民营企业、个体私营业主投资、捐资支持城镇、乡村建设,带动环境配套设施建设。制定奖励政策,鼓励在外的工商业主、民营企业家以及有良好社会影响的代表人士联系,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关系争取外援,推动农村环境治理。

  三是严格监督考核。

  加强督查监管,建立健全舆论监督制度,报刊、电视台、网站设立城乡环境治理曝光栏目,对治理不扎实、整改不到位和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推进整治的开展。严格考核考评,将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纳入各级各部门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实行年终考核与日常考核、单项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做到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并依据考核结果严格奖惩,对治理工作开展得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公开表彰,并作为年度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对治理工作中不履行职责、失职渎职和治理效果差的单位和个人通报批评,并严肃追究责任。乡镇参照考核办法实行到村考核,考核结果全镇公开,村考核到组,组评比到户,形成后进赶先进,先进更先进的竞争氛围。

  (四)要建立长效机制,以科学的模式持续整治。

  环境整治是一项多部门、多人员的全局性系统工程,是一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的长期性、艰巨性工作,因此,要建立长效机制,加强考核监管,形成工作合力。

  一是坚持认识的高度。

  明确一把手负总责、具体要求抓,落实年度目标考核“一票否决”,筑牢打攻坚战、持久战的思想基础,确保人力、物力、财力,促进全县环境保护工作的*衡发展。

  二是坚持管理的密度

  把管理内容具体化、管理指标区域化、管理责任网格化,推进治理工作制度化、常态化,真正形成城乡环境治理联动机制,推进无缝隙管理。

  三是坚持发展的速度。

  把整治工作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升级、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国际宜居城市建设等结合起来,统筹思考、协调推进,逐步实现城乡环境治理的全覆盖。

  四是坚持问责的力度。

  建立健全城乡环境整治的领导机制、考核机制、运行机制,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能和干部职责,探索建立问责制,强化督促检查,做到奖惩分明。()职能部门要加大日常环境监督执法力度,对不执行环境影响评价、违反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制度、不正常运转治理设施、超标排污、违规采矿造成生态破坏等违法行为,要坚决严厉查处,决不姑息迁就。

  五是坚持健全的制度。

  按照城市和市容环境卫生、环境保护相关法律和条例规定,健全和完善政策和规章、制度,推进依法治理步伐。相关部门和乡镇要大力推广农村环境保洁,实行“户分类、村收集、乡处理”和“组保洁、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办法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建立农村生活垃圾,道路、水塘、河道保洁制度;要积极探索自我管理的保洁机制,增强居民的自主保护环境能力,促进我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农村环境整治调研报告 10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文明理念在农村居民生活中的表现形式,是农村居民拥有实实在在获得感、幸福感的实现载体。年初,中央、省都对此项工作作出了安排,8月份,我市结合实际情况出台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

  9月上旬,市**组织五个调研组,分赴我市八县两区,并到山东、安徽、湖北等相邻省份,深入到乡村一线,通过实地调研、开座谈会、听取汇报、查看资料等方式就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本次调研主要围绕农村垃圾治理、厕所粪污治理、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管护机制建设等五个方面进行,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总体向好,农村环境面貌有了较大改观。

  (一)治理垃圾全面开展。按照农村垃圾治理“扫干净、转运走、处理好、保持住”四个环节的要求,加大了对设施设备的修建投入力度,共配置垃圾桶8万余个,修建垃圾池*2万座,购置各类垃圾收集运输车辆*8千辆。积极探索垃圾分类处置,从源头减少垃圾的产生量,比如新县在新集金河村、陈店梅花村开展垃圾分类试点,采取“两次四分法”将可腐烂和不可腐烂垃圾进行初分,然后对可回收和不可回收进行再分,垃圾的产量减少了70%,极大地减少了垃圾运输成本和处理成本。

  (二)粪污治理分类实施。推进“厕所革命”,排查摸底,建立台账,对验收合格厕所进行补助,引导群众主动改厕。坚决防治畜禽污染,督促环保基础较好的规模养殖场提升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依法关停不达标的养殖场;禁止农户家庭畜禽粪污随意堆放,做好退出散养、退出庭院、退出村庄,进入规模场、进入合作社、进入市场的引导工作。

  (三)污水治理梯次推进。因地制宜,采取截污纳管、建人工湿地、修生态沉淀池等方式分类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比如,淮滨县已建成污水处理厂2座,收集县城区及周边农村生活污水,日处理生活污水4万吨,处理后均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进行排放,有效保护水体生态环境。同时,各县区结合“河长制”推进工作,持续开展清河行动,强化河道综合治理,不断把污水治理工作引向深入。

  (四)村容村貌明显提升。大力开展村容村貌整治,通过规范建房、硬化亮化道路、绿化田园、净化村庄环境等多种措施协调推进,促进村容村貌改观。比如,商城县专门印发了《关于开展村容户貌“12345678”集中整治大提升活动的实施方案》,在脱贫攻坚为引领下,不断提升工作成效。

  (五)管护机制逐步完善。各县区均成立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协调督导,乡镇成立专门部门,对接落实工作,有制度、有方案、有队伍、有经费的管护制度正逐步形成。目前,全市通过直接购买或实施PPP模式,每年投资6亿元以上,引进了38家公司,创造了4万多个公益岗位,*均比例约占农村总人口的4‰,基本实现保洁服务全覆盖。

  二、存在问题

  (一)要素欠缺,投入不充分。改善人居环境,既要投入大量资金到基础设施建设之中,又要总体统筹协调各乡村打造自己的特色,所有的这些,都离不开**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强有力帮助。

  现阶段

  一是缺少建设资金。投入无法做到全包全揽、面面俱到,各村镇之间竞争激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僧多粥少”的现象;全市统筹宣传不够,没有一个完整的宣传计划,城市投资者对农村现实情况了解不多,环境治理项目吸引力低,社会资本投入有限;农民收入普遍不高,自有资金投入能力不足。

  二是缺少建设人才。一方面农村很多年轻人为了赚到更多的钱,选择到城市打拼,留下老人和孩子在家生活,适龄劳动力缺乏;另一方面限于公共服务不完善等因素制约,美丽乡村建设缺乏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农村人才缺失,尤其是污水处理技术人才严重缺乏。

  三是缺基础设施。道路、房屋、排污排水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娱乐设施、医疗卫生设施、环保设施、教育设施等各个方面,仍然相对滞后。比如,排污管网配套不足,截污纳管集中处理率偏低,人工湿地、生态沉淀池修建数量较少,部分排水渠设计不合理,排出的污水也是流入农田和村庄外围的宅基地,带来二次污染。

  (二)力度不均,推进不*衡。

  一是党政推进和群众参与不*衡。

  各地党政能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作为助力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建立领导小组,完善工作机制,出台实施方案。但是部分农民群众由于生活*惯,对改善环境参与度不高,维护环境卫生的自律意识不够,爱护村庄的基础设施设备的意识薄弱,存在“**干、群众看”的现象。

  二是具体工作和长效机制不*衡。

  一些“专项行动”、“重点工程”成效显著,但没有形成系统的工作思路和操作办法,缺乏长效的管护机制,特别是合理的付费机制。三是乡村之间工作开展不*衡。由于历史原因各村的环境状况不一样,整体来看,南部山区县情况较好,北部*原县问题突出。

  在行动过程中,基础相似村镇因重视程度不一样,反映在工作成效上也差别明显。有的村工作组织有力、思路清晰、措施得当,亮点纷呈;有的村工作相对滞后,领导干部重视不够,把此项工作当成临时工作应付检查,推动力度不足,广度深度不够,短板弱项明显。部分村镇面源污染问题突出,化肥农药利用率低,塑料地膜等农业废弃物随意丢弃,逐年积累危害土壤生态环境;部分村镇把水产养殖作为主导产业,换水清塘时往往不经处理直接排放,造成河流和土壤污染;部分村镇存在大量不按要求治污的散养户,甚至出现“畜进人退”的现象。

  (三)整合不足,系统不完善。

  一是缺少科学规划。

  部分乡镇规划缺乏前瞻性,编制滞后于建设发展的实际,建设项目不在村庄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导致在规划审批中,因缺乏法定依据,制约了项目的后续建设。部分乡镇规范缺乏立体性,虽然也制定了相应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镇区控制性规划和部分村建设规划,但未结合特色产业、山水资源、革命老区等优势制定发展规划。

  二是缺少部门合力。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基层不少公共服务部门还属于垂直管理,*惯于在自己业务范围内开展工作,缺乏沟通配合,对建设标准和建设内容要求不一,上下联动、部门协作、齐抓共管的格局尚未形成。三是缺内生动力。美丽乡村最终需要产业来带动和支撑,如果没有产业带动,那么建到最后也将会是一个空壳村、空心村。目前我市农村普遍都存在着主导产业弱,产业组织化和发育程度低,知名品牌少,市场竞争力弱,产业规模效益不明显,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等问题。

  (四)疏于管理,保持不到位。环境治理改善涉及面广,直接经济效益不高,在长效管理中存在困难。

  一是管理体制不健全。

  部分县区还没有完善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主要依靠村、镇自行管理,以致出现“中阻梗”。比如随着陈年垃圾清理和日常卫生保洁工作的全面覆盖,乡镇中转垃圾量剧增,由于中转运力不足,处理不及时,垃圾外溢情况突出。

  二是购买服务岗管理难。

  **通过直接购买服务或实施PPP模式,委托企业对农村垃圾治理进行管理过程中,一些乡镇在与中标服务公司签订合同之后,监督、管理和服务没跟上,缺乏督查考评措施。

  三是动员群众保持难。

  一些农村地区群众*惯了农村安逸*静的生活,对国家出台政策不够理解,不愿意去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配合程度不够。比如,一些农村外出人员返乡后,填塘埋田、大拆大改,修建了一些偏离农村风格的房屋,破坏了村庄原有风貌和自然环境;一些村镇除了主干公路沿线外,其余地方存在垃圾乱丢、杂物乱堆现象,特别是一些偏远的村落,陈年垃圾处理问题依然严峻。

  三、意见建议

  (一)规划引领、产业支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需要合理的规划作为指导,规划不仅是长期发展的遵循依据,也是*期投资的成本考量。要立足农村自然文化资源禀赋,随行就市、量力而行,要强化整体性、前瞻性和系统性,科学确定建设内容、建设任务、建设方案、投资规模,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分层次推进。同时,要明确乡村环境改善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现实体现,要注重发挥环境改善和产业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乡村环境改善并非“烧钱”,农村环境治理带来的良好生态环境,能催生农家乐民宿、养老养生、观光休闲、采摘体验等绿色文化旅游活动,推动农村众创空间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带动广大农民创业就业和增收致富。要把改善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和产业发展协调推进,狠抓“多彩田园”示范工程创建,把投入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价值,做好跟进扶持,发展农业保险,为农村产业保驾护航。

  (二)增强合力,健全机制。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乡村振兴的首篇文章,在全域范围内,加大投入,全力推进。

  一是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合理分配公共财政对农村投入,真正让公共财政投入对美丽乡村建设起到引导、支撑和保障作用。

  二是理顺部门责权关系,相关部门应积极整合项目,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

  三是健全农村环境投资回报机制,吸纳社会资本。通过村企结对共建、金融资本参与、社会捐资、民间投资等方式,集聚更多的资源、资金,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农村环境改善中来。将本地区的优势资源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向外推广,让投资者清楚地“看”到乡村发展的优势资源,投资乡村建设的经济回报,主动到农村投资建设,形成循环资金链,使美丽乡村建设能够持续稳定的发展。

  (三)明确责任,加强督导。

  一是进一步强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领导机构。设立专门的办公室,建立乡、村、组三级卫生保洁网格化管理机制,明确各级具体责任人和片区责任保洁员,切实加强对各责任辖区的环境卫生日常化监管。并鼓励各中标服务企业乡级办公地点与其同设置,以便于沟通协调和监督管理。

  二是进一步完善农村人居环境目标管理责任制和督查、协调、考核工作机制。采取抽查、督查等办法,提升考核实效,加强考核成绩运用,奖优罚劣。建立**购买岗位激励机制,建议中标环卫企业设立绩效工资,由乡、村两级和中标环卫企业每月对保洁员工作情况进行绩效考评,核发绩效工资,以增强保洁员责任感和积极性。

  三是进一步明确标准。建议出台《农村人居环境达标村标准》,包括垃圾收集处理标准、污水收集处理标准、村庄环境清洁标准、住房饮水用电安全标准、长效机制建设标准等方面,以促进农村人居环境评价更客观全面。

  (四)提升素质,营造氛围。村容村貌的改善与农民素质提升紧密相连,环境治理需要走入群众内心。要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编写宣传材料、书写固定标语等方式,教育和引导村民树立良好的卫生*惯和行为,遵守村规民约、实行门前“三包”、自觉做好房前屋后的环境清洁和绿化美化建设。应当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采纳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的合理意见,激发和调动农民群众的参与热情。

  此外,还建议大力开展帮扶及帮建活动,动员和发动各级部门及各级干部深入村屯、农户家中了解民情民意,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最终形成美丽乡村共享共建的良好格局。


农村环境调研报告实用二十份(扩展4)

——农村环境调研报告 (菁华5篇)

  国家在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高度重视农村环境卫生建设,把环境治理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但*年来农村环境卫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要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步伐,需下大气力,进一步加大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力度。

  一、主要问题

  (一)垃圾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用于农业生产的农家肥料被化学肥料所代替,原先的垃圾多数是一些容易沤烂的生活垃圾,积攒一年的垃圾都会在春耕的时候运送到地里当肥料,现在种田都用化肥,很少有人使用农家肥,垃圾就越来越多。

  (二)缺乏良好的卫生*惯,导致各种传染病时有发生。农民群众的个体素质参差不齐,相当一部分群体缺乏自我保健意识,沿袭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甚至保留一些生活上的陈规陋*等,使不少农民群众易发生皮肤病、肠炎等传染性疾病,特别是夏秋高温干燥、不良的卫生*惯等因素,对少年儿童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三)城乡建设加快,配套建设滞后。污水不能集中排放、净化处理;生活垃圾不能集中填埋、焚烧,环境治理措施滞后。

  二、建议及对策

  (一)创新农村垃圾处理处置模式

  1大力推进农村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工作。全面清除陈年垃圾,通过开展全面“大扫除”活动,我乡每月的16日定为“村居环境大整治日”,采取评级措施,有效促进“清洁工程”的整体*衡推进。积极推行散居农户自建垃圾填埋坑,集中居住区域实行固定垃圾桶,逐步建立村社区环境卫生“门前三包、分区包干、定责定薪、联合考核”的长效保洁机制。雨、污水有序排放,雨水就*流入自然水体,污水排入化粪池或沼气池。

  2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全面消除农村露天粪坑茅厕。根据农户无卫生厕所的具体情况,指导帮助农户建造能有效处理粪便的卫生厕所,通过改厕,力争农户卫生厕所覆盖率达到90%以上;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确保每个村都实现卫生室建设标准化。

  3治理农村河道池塘水沟。全面治理农村河道和池塘水沟,做好池塘水沟清淤,清除水面有害漂浮物,恢复河道基本功能,使村域内水面得到较好保护,水质基本达标。

  4提高村庄绿化水*。以绿化美化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把村庄周围和农家庭院绿化紧密结合,扎实抓好村林、行道树、庭院绿化美化工程建设。做到村旁、宅旁、水旁充分绿化。

  (二)制定工作措施,加大垃圾治理资金的投入力度

  垃圾处理长期被视为一项公益事业,其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和地方财政下拨的农村公共服务资金。随着垃圾产量的增加和环保要求的提高,对垃圾处理的投入虽然有所增加,但只能满足垃圾的一般处理要求。一是要建立起垃圾收集转运的管理队伍;二是对于无固定的垃圾收集点,无垃圾清运工具、无处理垃圾专用场地等所有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资金的铺垫,建议引起重视,加大此项工作经费的投入;三是由村建立垃圾集中处理场,对垃圾进行填埋、堆肥或焚烧,要求每村每户对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垃圾进行分类,不可回收的全部运送到集中处理场进行处理。

  (三)提高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良好的卫生*惯

  做好农村环境卫生保护工作,需要广大农村居民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因此,普及环保知识,加强环境意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一是充分发挥现有广播、板报、标语的作用,让村民熟悉和掌握一些环境保护常识,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解不同性质的污染物会给周围环境造成不同的危害以及常用的处理方法,并在日常工作中引导村民从自身做起,人人参与环保活动,养成不随意丢弃垃圾的好*惯,共同把农村垃圾处理好。二是可以在农村的中小学中,加强环境意识方面的教育,使易接受新事物的学生成为农村家庭中的环保先行军,潜移默化地改变整个家庭的卫生*惯,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四)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涉及面广、动态性强、反复性大,这一问题始终是农村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各级组织的共同努力,提高对农村垃圾问题的认识,加大投入,同时引导农民群众增强环保意识,最终建起覆盖农村的良好环境管理体系。

  调查人:李xx

  课题背景: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小康展开之际,围绕城乡和谐一体发展关注农村环境,为缩小农村发展短板提供可行性视角。

  调查范围:xx农村

  调查时间:20xx.9.29---20xx.10.3

  调查方式:实地考察,查阅资料,问卷调查。

  生存环境现状:

  生存环境总体优良,但成恶化趋势,随着工业郊区化和农村盲目招商引资,大量高污染企业扎根郊区和农村。以xx,xx为例,主要交通线路烟囱林立,绿化极不到位。

  植树补贴的刺激不够,森林覆盖率小有上升但质量下降。

  垃圾处理方式不完善,基本靠掩埋焚化,垃圾围村已经小具规模。

  能源来源成低水*多元化,秸秆燃烧没能有效减少。

  水资源逐渐短缺(部分支援城市),喝水难,浇水难,绝大多数河湖干涸,污染严重(以xx为甚)。子牙河专项治理不持续,不系统,资金利用率低。

  短板:

  技术短板,技术人员下乡不到位,无监管,无实效,存在吃吃喝喝现象。

  资金短板,财政对农村支持力度不够,某农业大县只给了50台农机购置补贴……现有资金利用不到位。

  政策短板,政策不落实,口惠而实不至。

  交通短板,公路损毁严重,维修滞后。

  人才短板,金凤凰不往回飞。

  前景及对策:

  政策回头看。增强资金可持续性,建立城乡一体发展机制,落实环境审批。

  工业带头走。完善区位规划,引入农产品加工,秸秆建材,农村沼气,集中供暖等惠民项目。

  人才排头走。建立农业大学,农科院等机构与农村合作机制,下乡常态化,完善奖惩制度,鼓励技术员把成绩写在土地上,把荣誉挂在庄稼上。

  发展环境现状;

  发展环境总体水*较低,可持续性差。政策指导性差,农村在彷徨中成长。

  发展效益低,增收难,增收慢,城乡差距拉大。

  城市经济辐射不够,发展空间狭小,现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急需改革进化。

  农村特色不完善,传统民居和农村文化保护力度不够,农村面临过度模式化。

  短板:

  宣传短板,有特产没知名度。

  市场短板,华北总体消费水*低,农家乐不成规模。

  文化短板,农民文化素质总体较低(道德素质优良),农村文化站,图书馆未普及。

  工业短板,发展模式水*低,粗放落后,土地利用率低,规划不合理。

  前景及对策:

  城市总体合理规划,功能分区完善。

  加大宣传力度,广告优惠(cctv7)。

  电影下乡,兴建农村图书馆等文化措施。

  建立文化保护专项制度及资金,维护农村特色。

  联系农业发展银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绿色工业。

  *年来,市委、市*在扎实推进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加强村庄规划布局,引导农村社区建设,高度重视农村环境建设,把村容整洁摆在了十分重要位置,明确要求大力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不断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始终把土地整治工作与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把土地置换安置小区建设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抓手,注重加强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村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一些试点示范村镇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但也有不少乡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比较严重。其城管局所驻的镇村也不例外,村有4259人,1065户,16个村民小组卫生脏、乱、差较为突出的小组有:河边、学堂下、胡屋坪、老安置地、新屋、老屋、火车站及邱屋、杨屋等。虽然工作队进驻后与镇、村一起不定期进行装运,但由于经费、人员等问题的困扰及村民素质的问题有待提高等客观因素制约着多项工作的总体推进。“三送”工作队就此开展专题调研活动,现报告如下:

  一、当前农村环境卫生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生活污染不断加剧。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的不断提高,随之生活污水和垃圾数量也持续增多。现场观察到,农民生活污水和垃圾,大部分未经处理,就随意倾倒、随意排放,日积月累,垃圾越堆越多,污染越来越重,局部地区沟渠淤塞,污水横流。本村河边小组(老一中对面)有一个村委的简易垃圾池,周边300多户的生活垃圾全部倾倒在河边,大雨来时直接被大水冲走,由于车子进不去,给周边的村民带来很大的健康隐患。


农村环境调研报告实用二十份(扩展5)

——农村环境调查报告

农村环境调查报告

  在生活中,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农村环境调查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前言:我国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污染问题却越来越严重。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是我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关键所在。但是由于经济发展和各种人为因素以及自然的损毁退化,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

  环境现状分析:

  通过xx村的环境调查以及其他农村的环境调查资料显示,大致可以分析得到农村的污染现状:

  1、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不得当。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提高,现代化的商品和新的生活方式迅速蔓延到农村,各种生产、生活垃圾也快速出现。在街道上,垃圾堆随处可见。有塑料泡沫、塑料袋、碎玻璃、烂酒瓶等,不仅影响农业生产,还成为疾病的传染源,危及人体健康,破坏人们的生存环境。还有一些牲畜的放养造成了村中道路环境较差。

  2、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低。农村的生活污水处于无序排放的状态。每家每户的生活污水都是顺着自制的排水沟流到田地里。在生产力水*较低的时期,农村生活污水成分简单,可以自然降解。但是随着我国农村的城镇化不断发展,生活污水的成分不再简单,加上农民对环保意识的欠缺,同时也受目前经济发展水*限制,造成城镇生活环境的污染程度不断加深。据村名告知,在许鹏村的唯一的一个池塘曾经十分清澈,池内常常养有不少鱼类等水生生物,而现在,由于水污染导致,池塘发臭,池内生物腐化。

  3、土地污染日趋严重。在农村,由于缺乏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和公众环境意识,不是靠改良种苗提高抗病能力来提高产量,而是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遇到雨水冲刷,化肥农药便渗入地下或流入河流。农用化学品的过量使用,不仅导致农田土壤污染,造成土壤板结、肥力下降。同时,还通过农田径流造成了对水体的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并威胁到农村人口的健康。

  4、空气污染日趋严重。在农村,特别是在农耕时节,大面积的焚烧作物,屡见不鲜,直接导致了空气污染严重。除此之外,工业污染也会导致空气质量下降。

  农村污染原因分析:

  目前的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经过分析,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就有以下几点:

  1、部分农村居民的环境意识不高。长期以来,农村生产技术落后,信息资源匮乏,科学文化素质不高,农民养成了许多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不良生产、生活*惯,譬如缺少科学种田的指导,滥用化肥和农药;卫生条件差,垃圾随处扔等等。环境意识的淡薄使农民养成了不注重环保的生产及生活*惯。

  2、农村环境治理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在目前我国的发展形势下,针对城市的环境治理资金尚且不足,更不用说广大的农村了。环保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环保队伍自身建设跟上形势需要,环保机构设置滞后,缺乏有效的手段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许多改善环境质量的措施得不到落实

  3、农村环境监管力量过于薄弱。国家环境保护的重点都在于城市的污染问题,而农村污染问题则长期没有受到重视。环保政策、环保机构、环保人员以及环保基础设施均供给不足,虽然现在许多地方乡镇一级**也建立了环保机构,设立分管领导,但是多属空架子,基本没有认真履行环保职责。

  4、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高污染企业想农村转移。例如在xx村周围的化工厂,浓烟四起,给村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农村环境污染改善方案:

  对造成农村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要彻底解决农村环境问题,我们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工作:

  1、大力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及参与环境保护的消极性是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的'难度所在,所以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与治理,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务之急。应当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和普及农村环境保护知识,提高农民群众的环保意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积极向农民推广先进农业技术,解决好农村产业布局不合理的问题。农民的许多不够环保的生产*惯多缘于落后的生产技术,应加大**对农村事业的投入,多向农民宣传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农村环境治理工作是一项工作难度大、资金投入多的公益工作,应成立农村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协调各方面工作。只有基层人员的各项素质提高了,农村的环保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目标也才能尽早的实现。

  3、加强领导,保证队伍的清正廉洁,营造农村环境保护浓厚氛围。**应高度重视环境治理工作,努力做到各项活动负责到人,建立长效保洁队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的今天,不能重蹈工业化“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尽量避免因为环境问题而阻碍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如果不重视农村环境问题,势必会出现农村环境污染规模和影响的不断扩大,进而最终影响到城市,这不符合“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目标。如果上述各项措施能够切实落实到位,农村的树才能更多、更绿,水才能更清,天才能更蓝,农村的生态和生活环境才能有明显的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会更快、更稳。


农村环境调研报告实用二十份(扩展6)

——农村环境社会实践报告菁选

农村环境社会实践报告

  在现实生活中,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农村环境社会实践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实践主题:

  通过对白色污染进行调查,了解“白色污染”对地球与人类的危害,以便对环境有更深刻的认识,提高环保意识。培养不随意丢弃垃圾的个人*惯。提高个人素质和实践能力。走出课题,培养社会实践能力,增加同学间的协作能力,宣传环保概念。因此,我们对白色垃圾以及废旧电池等对环境有极大危害垃圾进行实践调查。

  二、实践形式:

  1、对各年龄段的人群进行询问

  2、在草坪捡拾废旧电池

  3、去快餐店进行实地访问

  4、上网查询资料

  三、实践时间:

  20xx年12月1日到20xx年12月7日

  四、实践地址:

  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附*

  五、实践人:

  杨建

  调查时间安排

  12月1日确定课题,做准备工作

  12月2日在网上或图书馆搜查相关资料

  12月3日明确调查目的与拟定计划

  12月4日实地考察,收集数据和拍摄

  12月5日整理数据并分析

  12月6日总结活动体会

  12月7日撰写调查报告及修改漏洞

  六、实践报告正文:

  前言:为了贯彻***“又快又好”发展战略目标,把我国建立成绿色节约性社会,***下达了怎样加强环境保护的诸多建议,也为之做出了很多努力。在这股改革之风的吹动下,我校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对各级同学鼓励,鼓励我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加环境保护行动。我院更加身先士卒,因此,我对环境保护做出了初步调查。让孩子们从小就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和形势的严峻性,必将对环境保护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我们可以把有关环境的知识写进教材,可以多在大学校园组织环保讲座。这样,从青年学生抓起,环境保护便有了后劲,便会生生不息地延续下去。

  七、实践体会与结论:

  经历这次的实践,我们更加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要保护环境,又要发展经济,就需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当前,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突出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大力宣传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伦理价值观。

  2、建立健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觉策体系。

  3、建立以循环经济为重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

  4、积极宣传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

  5、大力发展和应用环境友好的科学技术。

  6、不断培育环境友好的文化氛围。

  人类共同居住的地球和共同享有的天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为了地球上的生命,为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我相信有了科学地方法,加上我们的实际行动,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将拥有一片美丽而完整的蓝天。

  社会实践时间:20xx.1.20-20xx.2.20

  社会实践地点:灵山县伯劳镇那春村

  一、社会实践的背景和地点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不断提高,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与此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现如今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采取了积极的治理措施,可是农村环境污染的问题至今仍未有过多的关注,农村正面临着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作为一名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为了深入了解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让更多的人关注农村环境污染,我利用寒假的机会对我的家乡—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伯劳镇那春村的环境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

  灵山县伯劳镇那春村位于伯劳镇东五公里,全村共85户居民,主要靠种植甘蔗、香蕉和水稻,养殖猪鸭等获得收入。目前村民都已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中,吃得饱穿得暖,均已步入了小康生活的行列。

  本次调查的对象以伯劳镇那春村村民家庭居住环境为主体,以其居住的周围环境为辅。调查通过实地走访和对当地居民的采访来进行。对当地老一代的居民就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入了解,他们都表示*几十年来村里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了。

  二、调查结果及现状

  1、村民居住环境现状

  村民居住环境是与其身心健康密切相关的,但是村民居住环境可谓恶劣。村民生活环境“脏乱差”现象严重,“柴草乱堆、污水乱流、粪土乱丢、垃圾乱倒、杂物乱放、畜禽散养”等问题普遍存在,不仅影响村貌,还对大气、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一定的污染。

  就像我家,我家的西面、南面、北面都是养猪场,经常飘来阵阵猪屎味,让人恶心。我的卧室的窗外就是一条臭水沟,每当刮风之际,只得关上窗才能免遭其害。每当夏天的时候,臭水沟引来的苍蝇就在我房间里飞来晃去,让人烦心。而很多的村民家中都如我家一样,忍受着这种煎熬,更有甚者已经*以为常,熟不知这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是很有害的。

  2、村里水污染现状

  据了解流经村落的小河很多年以前一直都是清澈见底,河里有很多的鱼游来游去,因为河水清澈村里的人都是拿衣服到河里洗,小孩子也经常到河里洗澡。现在因为水体富营养化、倒入垃圾和生活污水、纸厂污水的排入而变得乌烟瘴气,

  恶臭无比。清澈的河水一去不复返,人们只能打更深的井,才能够水洗衣服。居民的粪便和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到河里更加深了村里的水污染。在小河里随处可以见到漂浮的粪便、腐烂的鸡鸭尸体和各种生活垃圾。

  3、村里土地环境状况

  首先是土地沙化严重,人民砍伐树林,种植甘蔗,使用过多的肥料所致。虽然**已经实施了“退耕还林”等政策,但对大地母亲的伤害,是绝不可能那么快就能够复原的。特别是冬季砍完甘蔗过后,放眼望去,只有一个个光秃秃的山头和一块块光秃秃田地,到处呈现出一片荒凉的景象。再者,土地的盐碱化也很严重。应该另外,一些小工厂排放的污水、废渣等污染物也会造成此影响。土地的质量已经严重下降。

  村里的三大爷跟我说以前他们小时候,经常看到成群的小鸟在天上飞来飞去,现在树木没有了,鸟儿也不懂到那里去了。见到的只有垃圾袋在天空飘了,说时,眼里是无限的感伤。

  4、村里大气污染情况

  *年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根据人们的需要,在农村也开了一些制造薯粉之类的小工厂。这些工厂排放的废气混入了大气中影响了环境质量。不过最主要的还是车辆的剧增而导致排放的氮氧化物增多,污染了环境空气。还有修路建房、土地沙化的加剧以及刮风天气的频繁使得空气中悬浮颗粒增多,影响空气质量。此外,农民焚烧甘蔗叶,水稻秆也使得原本就受到污染的空气中,更是增多了二氧化碳。使得农村空气进一步恶化。每年夏秋两季就会出现焚烧秸秆的现象。秸秆焚烧时所产生的烟尘,降低了大气环境质量。

  4、村里噪声污染情况

  为了农村居民的交通方便,**提出了“要想富,先修路”的口号,道路有了,买车的也多了,经常鸣笛,安静的农村不再安静,更有甚者------一些年轻人在车上装上扩音喇叭疾驰而过,对当地居民造成了严重的噪声污染。

  村民中打铁户家的打铁声音总是在村里回荡,也对村里造成了噪声的污染。

  5、村里农药、化肥污染现状

  村民大量使用农药、化肥造成了有毒有害物质的大量残留。20xx年,我村化肥使用量80多吨,农药使用量为1吨多。专家指出,过量使用化肥造成的污染惊人。化学肥料施于土壤中,被农作物吸收的只是其中的极小部分,大部分在雨水的作用下渗透到地下,污染地下水,将导致水中的硝酸盐、亚硝酸盐过多,容易引起食道癌、胃癌等消化系统的癌症。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土壤的有害物质残留非常严重,对环境生物和人类产生不良影响。调查表明,癌症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与农药化肥使用量呈*行关系,农村中40-50的儿童白血病患者,其发病原因是农药残留的化学物质。

  三分析原因

  1、农村基层组织对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的紧迫和重要性认识不足,重经济发展轻环保的思想依然存在,对环境治理工作缺乏长效治理。同时,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又是一项工作难度大,资金投入多的公益工作,经济效益的相对较低和奖励机制的欠缺,直接造成治理资金投入的不足,制约了治理工作的发展。

  2、农村环境治理普遍存在人员,资金的欠缺,治理的工作走上边污染,边治理的恶性循环。目前治理以自主投入为主,**补贴为辅的模式,在基层组织经济更力不强的情况下农村环境治理中人员,资金不到位的情况比较普遍。据我的`调查,那春村环境治理投入没有向村民收取一分卫生资,全部由村败政全额投入。与此同时,由于资金的投入上的严重不足,保洁队伍和长效管理几乎难以落实到位,部分居民生活区脏乱差的情况屡见不鲜。

  3、大部分农民环保意识薄弱,农村环境污染呈多元化。一方面,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极大的冲击了农民转流的生活方式,部分农民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结和传统陋*的长期存在,严重制约了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的成效,另一方面,农村环境污染呈多元化特点,由过去单一的生活垃圾向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业垃圾转变。

  4、**监管不力。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既无规划,又缺乏环保监督检查力量,环保指标没有纳入有关部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未建立起以问责制为核心有效的监管机制,由此造成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管理上的缺位。

  5、农村环境立法缺位,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匮乏、环境保护职责权限分割并与污染的性质不匹配、基本没有形成环境监测和统计工作体系。我国目前的诸多环境法规,如《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对农村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具体困难考虑不够。例如,目前对污染物排放实行的总量控制制度只对点源污染的控制有效,对解决面源污染问题的意义不大;对诸多小型企业的污染监控,也由于成本过高而难以实现。而未建立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制度。资源家底不清,对自然这样的利用动态缺乏真实的了解,不能不是我国农村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的一个基本原因。

  四、建议与措施

  1、**应该加大宣传保护环境的力度,将农村污染防治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各村要高度重视环境治理工作,落实专人负责,建立长效保污队伍确保村通、河道清理保洁的正规化。

  2、合理布局畜禽养殖场,科学合理的处理畜禽粪便,实现畜禽粪便全部综合利用。

  3、合理布局村民的楼房,让人畜分开居住。

  4、建设好农村水利,疏通地下水道,完善农村排污系统。

  5、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化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农用化学物质,治理农村化学污染。发挥基层工作站,植保站的指导作用,大力推广科学施肥施药,培育和发展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引导农民形成绿色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6、建立和完善农村环保的投入机制

  一是充分发挥公共财政作用,始终坚持公*原则。财政每年要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和建设。二是建立适应市场体制的生态环境保护多渠道投机机制,制定和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政策。通过**政策引导,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吸纳社会基金用于农村环境保护,扩展农业环保资金的开源渠道,改变环保投机分配机制,逐步形成**主导,多元投资,企业经营的市场运行机制,使农村环境保护真正走上法制化、市场化的道路。

  7、依靠科技力量,大力发展新型农业

  要把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相结合,采取秸秆还田、作物倒茬轮作和生物固氮等措施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地力。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的培育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积极引导农民科学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提倡和推广使用有机肥料。逐步取消关闭小型饲养场,支持创办规模化的畜禽饲养场,采用科学化的排污治理手段。把种植业和林业、牧业、渔业以及相关加工业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能耗低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走循环经济之路,这样及解决面源污染问题,又带来经济效益,使农业经济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与持续发展目标,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统一。

  总结:

  我们对环境的保护,归根结底是基于保护地球上日益故萎的资源,保护我们生存发展的最起码条件。当工业文明进入20世纪后它对环境的破坏日益趋严重,对资源的使用灭了滥用,这引起了人们越来越高度的警惕。各国**为了保护环境,尤其是农村的自然环境,采取了许多措施,环境保护取得了长期的进展,并且成为人类社会的共识,今天提起环境保护,几乎没有什么人会反对,但是真正做到自觉长久地保护环境。保护资源,还有许多工作在等待着我们去做。我认为首要的就是要在全民族树立起环保意识,具体的说就是树立意识,生存意识,要让大家都认识到保护环境与资源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保护环境不仅是关于子孙后代得千秋大业,而且已经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今天的生存,不能抱着环保多我一人少我一人差别不大的思想,也不能对保护环境有任何松懈和怕麻烦的思想。**部门对环境保护固然富有重要的责任,而且每个单位,每个企业,每个人对此更是担负了更为直接更为具体的责任。只要我们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大家共同努力持之以恒,就一定能为社会,也为自己留下一片碧水蓝天。

  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有电视媒体也曾报道过“垃圾围村”的现象。以前人们只重视城市环境污染的问题,处于边缘位置的农村地区的环境破坏问题往往被忽视。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重视村容村貌的整洁,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得到普遍的重视。

  我通过实地考察和在农村生活对农村环境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和了解,简要论述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背景原因、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及其解决方案。

  本文以余姚市康山村为例,分析了造成该村环境污染的原因,还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意见措施。

  一、余姚市康山村简介

  康山村地处余姚市区北首,距市中心2公里,区域面积3。 5*方公里。东靠北郊村,南临丰山前村,西隔姚江与畈周村相望,北止旗山、新桥村。交通发达,梁周一级公路,余禾公路穿村而过,给我村提供了有利的地理条件。村土地总面积3026。6亩,其中耕地面积1384。6亩,山林1162亩,水面100亩。总人口2240人,下辖13个村民小组,农户849户,党员99名,社员代表39人,村民代表40人。20xx年村总收入45110。3万元,农业收入1935。3万元,工业收入3906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0589。84元元,村集体可用资金212。7万元。先后获得余姚市卫生村,余姚市计生工作先进单位,街道先进党组织等荣誉称号。村境属姚江以北*原,地形*坦,间有小山丘,属古泻湖地貌,多粉泥土、黄斑泥。气候温暖多雨,属亚热带季风区。

  *十年来,康山村新建了多家公司企业、工厂和化工厂,也发展起了农禽业、畜牧业和养殖业,为村子的发展带来了动力,创造了条件。但在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为村子带来了污染。污水、废气的排放、大量垃圾的产生都使村子的河流、土地、大气有了不同程度的污染。针对这些情况,村委会也实施了各项措施,进行了治理。

  二、康山村环境恶化的现象、特征及危害

  (一)康山村环境污染现象简述

  康山村的环境污染问题一直都存在,但*些年尤为突出。该村的环境污染主要是沿溪流区域部分,而又以有居民带更胜。康山村各个自然团都有小溪,这些水量并不丰富的溪流是当地主要的自然水源,不仅灌溉农田,有些当地居民和外地务工人员还经常用以涤衣洗菜和清洗器具。除此之外,在兴建了许多工厂之后,大量的污水排放到河流之中,虽然已及时处理过该问题,但也对环境造成了影响。曾经的河流还是相当清澈的,没有水藻,鱼虾也丰富,*时不仅用以洗米,还有许多人去游泳。但是现在已经俨然不是那般模样,小河里沉积了厚厚的淤泥,水藻、水葫芦遍布,湖水也发绿发臭,部分流段出现断流现象。

  处于这样的生活环境之下当地村民虽不满这些情况,已很少使用河水,但也没有人会主动清理河流。有的居民还在门前溪流中喂养家禽家畜,排放物如鸭粪直接排放到溪流中,而人们还在这样的水质中洗衣物甚至洗菜,根据食物链的原理,最后伤及当地居民在所难免。

  除了水污染,垃圾污染也是比较严重的。经常有村民在路边或者田里焚烧垃圾或农作物剩余。焚烧时产生的大量浓烟和焚烧后剩的垃圾灰不仅污染了大气,也影响了农田的质量。此外,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不如城市居民,即使已经建造了一些公厕和大垃圾箱,但随地大小便、随地吐痰、随手扔垃圾的现象还是屡见不鲜。

  另外,在化肥、农药被推广之后,大量化肥和农药被用于田地中,并且随着水流进入河流之中,这不仅对土地有污染,对河流也造成了污染,更会间接影响到人和动物的身体健康。

  (二)康山村环境污染的特征

  1、污染来源多样。污染源有当地农业生产所产生的污染、生活垃圾和工业生产排放的垃圾,如农作物垃圾、化肥农药、家禽家畜粪便、瓜果皮、塑料袋、污水等。

  2、主要表现为水源污染、垃圾污染。水中产生的水藻过多过快,家禽家畜粪便排放,污染远远超过了溪水的自净能力;生活垃圾过多,垃圾随处乱扔。

  3、污染区域集中于居民区、工农业生产区。很多居民为图方便就*倾倒垃

  圾,所以很多门前和路口段都堆积了很多垃圾废物。

  4、污染时间的全年性。

  5、治理的艰难性。环境破坏了需要治理,但是农村环境的治理起码受到一下两个因素的制约:

  (1)农民文化素质低下,环保意识薄弱,对环境污染问题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工厂不愿治理排放的污水废气,因为会影响他们的利益。人们对公共卫生的维护还缺乏认识。

  (2)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奇缺。污染起来是举手之劳,而要治理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大规模的治理、清除和保护没有一定的经济支持是不现实的。

  (三)康山村环境污染的危害

  这样的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危害的严重性和广泛性事毋庸置疑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破坏当地生态*衡。被污染的小溪内鱼虾大量减少,土质遭到破坏。

  2、不利于饲养家禽家畜的健康。容易引起瘟疫的流行。

  3、不利于人的身体健康。人是环境污染的最终和最大的受害者。因为人所食用的是在污染的环境下成长的家禽家畜,是污水洗涤后的蔬菜;人们所呼吸的是恶臭难闻的被污染后的空气。

  4、间接危害到城市区域。当地被污染的农产品可能流向城市,而间接危害到城市的居民。

  5、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以环境换取的繁荣一定是不持久的'。总有一天人们将面临无水可用的局面。它将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时代的一个不和谐音符。

  6、对当地形象影响不好。环境的破坏是人们素质低下的表现。

  总而言之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时百害而无一利,应该引起**相关部门和当地居民的重视,抓紧治理。

  三、康山村环境污染的治理

  纵然是困难重重,总不能因噎废食。权衡利弊,人们还是支付不起环境污染的沉重代价。它所带来的危害不只影响一个人,而是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每一个人;它所危害的也不只是我们这一代人,还有今后的子子孙孙??

  治理环境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治理农村环境污染措施的制定需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一)因地制宜。要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条件的措施,这样才具有可行性。不能盲目照搬其他地区的方法。

  (二)依靠广大群众。“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脱离了群众,一切都是空谈,毫无价值。

  (三)从根本入手,标本兼治。这个根本就是要通过环保教育提高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和忧患意识,发扬热爱家乡热爱家乡河山的精神,杜绝不良卫生*惯,积极爱护公共环境。人的觉悟提高了,自然就不会再做有害生态环境的事,环境治理好了,也就能保护好。

  (四)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这是我国在治理环境污染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根据上述几点原则方针,我提出了以下几个建议:

  (一)加强环保教育,提高村民环保意识,从分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危害。宣传教育工作应该由村委会安排人员专人专办,这项工作应该长期坚持不容放松。

  (二)制定本村的环境保护工程表。比如先增加公用垃圾箱的数量,并每天增加清理次数;同时开展河流治理,定期打捞河流中的垃圾、清理水藻等。

  (三)制定相关的保护措施,全体共同协商制定后严格执行,必要时可使用强制措施。

  (四)责任到户,责任到人。每户居民负责自家门前路段流域的环境卫生。

  (五)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设卫生监督员巡视本村卫生。污染公共环境者应给予一定的罚款。

  (六)探索新的运作模式。一个村可以成立一个环保合作组织,每个组设分理处。每个自然团应该选择合适场所作为垃圾处理场,垃圾焚烧场应远离居民区。将垃圾分类处理,并进行适当的回收利用。

  (七)开展卫生评比工作。在本村辖区范围内的各个小组或自然团之间进行卫生评比工作,定期评比一次,评比出最佳卫生团队和最差卫生团寨通报全村,表扬先进批评落后。

  (八)严禁在上游河段饲养或放养家禽家畜,以免动物粪便造成水质污染。

  (九)要控制农村工业污染。认真落实国家产业政策,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关,禁止淘汰的、落后的生产工艺和污染严重的技术、产品向农村转移。加强对企业进站废水检测,防止超标排放废水进入管网。继续抓好化工产业的整治,最好能建立污水处理站,并与城市污水管网相连接。对农村的企业实行分类治理,关停淘汰一批非法小加工点,搬迁整合一批基本符合条件、有一定规模的企业,确保水质提升。结合行业实际,提出准入条件和排放要求,通过治理来整合提升一批,淘汰取缔一批,促进该行业的规范健康发展。

  (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对新改扩建的规模畜禽养殖企业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对已投产的规模养殖场,按要求建设污染处理设施并进行限期达标排放。争取在三年内完成80%畜禽养殖户污染治理,20%农户的生活污水得到处理,全村生活垃圾实现无害化处置。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治理,加大投入,争取出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补助政策,因地制宜利用管网接入集中处理和厌氧动力、生化处理和人工湿地处理等办法,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进度。推广大岚镇有机垃圾太阳能处理的模式。

  四、结语

  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我们并不希望生活早污浊不堪的环境当中,我们呼唤青山绿水,那就要从我们每一个做起,从日常的点点滴滴做起,有时候文明只是举手之劳。

  关于全市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情况的调查报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而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市农村环境形势严峻,环境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因此,加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和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改善农村环境状况,提高环境质量,建设村容整洁、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我市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畜禽养殖污染严重。在对新郑市几个乡镇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多数村庄养殖户的养殖设施简单,除少数村庄外,大多数村都没有对畜禽粪便进行综合利用处理,如养殖户聚集的新郑市八千乡南部的几个村庄,多数养殖户都是在自己的家里进行饲养。少则几千只,多则上万只,空气质量十分恶劣。并由此滋生了大量的苍蝇,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生活环境。

  (二)生产生活污水和生产生活垃圾大部分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在我们调查的几个乡镇中,池塘边、小河旁、村边地头多数成为了农村的生活垃圾场;乡镇企业较发达的乡镇,都没有污水处理厂,企业的生产废水、废渣和生活污水都直接排入河流或渗入地下。特别是地处城乡结合部的一些乡村,个体企业较多,产生的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无人管理,环境监管失控。造成农村污水横流,垃圾遍地,使农村饮用水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到目前为止,流经新郑的双洎河水质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农村水环境的恶化不仅危及农民的身体健康,也影响了农产品的食品安全。

  (三)农业生产中过度使用化肥、农药。这是多年来农村普遍存在的现象。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不但使农田土壤层有害元素含量超标、板结硬化,水源污染等问题突出,同时也使农产品农药残留问题突出,降低了农产品质量。农产品残留通过“米袋子”、“菜篮子”最终也将影响到城乡居民的食品安全。

  (四)能源利用方式落后,清洁能源利用率底。目前,我市农村的主要能源依然是薪材和煤炭,液化气、沼气等清洁能源利用率不高。这样既浪费了木材、破坏了植被,又污染了大气环境。有些农村燃烧秸秆现象仍时有发生,产生的烟尘也给城市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五)思想认识不到位、资金投入不足。地方**、有关部门和企业包括当地农民在内都对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和治理工作的紧迫性认识不足,尚未引起高度重视,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思想依然存在。同时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是一项工作难度大、资金投入多的工程,更多的是体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对较低,这就造成治理资金投入上有一定困难和不足,制约了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工作的开展。

  二、几点建议

  (一)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立法。我市应尽快依法制定和实施一批地方性农村环境保护法规、规章和标准。使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坚持综合利用,实现有效治理。一是要通过综合规划和设计配套,使畜禽粪便资源化,尽量实现零排放,解决污染治理设施投资大,运行费用高的难题。二是对新、改、扩建规模化养殖项目,在项目立项、

  选址、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严格把关,引导鼓励企业走综合利用的路子,实现养殖业可持续发展,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源。三是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农牧、鱼牧、果牧相结合的牧—沼—果、牧—沼—鱼、牧—沼—菜等种养模式,实现对有机营养物质进行多层次的利用,达到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新郑市新村镇的文士湾村农民发展猪-沼-果种养模式已有十几年的历史,这种模式不仅使农民一年四季不用买煤,也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同时也使饮用水安全得到了保障。

  (三)加快农村改水改厕工作步伐。各地要结合文明村建设,协同农办、水利等有关部门,在政策和资金上予以扶持,加快农村改水改厕步伐。在这项工作中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可提供的资金和农民的承受能力来制定方案,避免操之过急,造成新的不安定因素。

  (四)加快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程度。各级**应采取一些扶持政策,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予以重点补助。可以先选择基础条件好的乡镇,建设污水处理厂,其他乡镇以后逐步建设。建制镇要单独或联合建设生活垃圾处理厂(场),提高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

  (五)积极推行生态村镇建设,大力推广和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生态村镇对农村环境建设具有榜样和示范作用。可以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特色和产业特色探索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方式,推进生态村镇建设。

  (六)加大对乡镇企业环境监管力度,确保生产废水、废气、废渣的达标排放。一是要加大对乡镇企业环境监管力度,建设一套完善的环

  境监管制度,确保乡镇企业生产符合环境管理要求;二是要对污染严重的企业予以关停;三是严格控制村庄新办企业,并逐步引导村办企业进入乡镇工业园区,便于集中管理,确保达标排放。

  (七)广泛宣传发动,提高思想认识。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和普及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及时报道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揭露和批评违法行为,提高农民群众的环境意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维护农民群众的环境权益,尊重农民群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农村环境质量评价结果应定期向农民群众公布,对涉及农民群众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应当听取当地农民群众的意见。

  题目:农村环境污染与治理措施

  姓名:吴泽永

  学号:20xx1509

  学院:文史学院

  专业:新闻学

  20xx年2月15日

  农村环境污染与治理措施

  前言

  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有电视媒体也曾报道过“垃圾围村”的现象。以前人们只重视城市环境污染的问题,处于边缘位置的农村地区的环境破坏问题往往被忽视。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重视村容村貌的整洁,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得到普遍的重视。 笔者通过实地考察和在农村生活多年的经验并加以深入思考,理论结合实际精心撰写了本文。简要论述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背景原因、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及其解决方案。笔者认为其言论无论多么精妙都只是高阁之谈,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还需要得到实践的检验。

  本文以湖南省靖州县新厂镇营寨村为例,分析了造成该村环境污染的原因,还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意见措施,笔者认为或多或少有其合理之处。

  一、营寨村简述

  新厂镇营寨村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地处靖州县边陲,与通道县县溪镇接壤。全村共六个自然团,20xx名多村民。营寨村是典型的山地村,交通极为不便,境内没有大河和水路航道,目前全村也还没有一条正式的公路,通往镇**驻地的公路正在铺筑当中,工程竣工估计还需要一段时间。多年以来当地村民都是经过泥泞的盘山公路去往通道县县溪镇,而很少再到新厂镇赶集。 该村的落后与闭塞全县闻名,虽然如此,由于当地村民勤劳能干,坐山吃山也是温饱有余,这些年生活水*也有很大的提高。这得益于当地的香菌种植产业。该村相当一部分的村民都从事香菌

  。

  (四)加快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程度。各级**应采取一些扶持政策,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予以重点补助。可以先选择基础条件好的乡镇,建设污水处理厂,其他乡镇以后逐步建设。建制镇要单独或联合建设生活垃圾处理厂(场),提高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

  (五)积极推行生态村镇建设,大力推广和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生态村镇对农村环境建设具有榜样和示范作用。可以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特色和产业特色探索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方式,推进生态村镇建设。

  (六)加大对乡镇企业环境监管力度,确保生产废水、废气、废渣的达标排放。一是要加大对乡镇企业环境监管力度,建设一套完善的环

  境监管制度,确保乡镇企业生产符合环境管理要求;二是要对污染严重的企业予以关停;三是严格控制村庄新办企业,并逐步引导村办企业进入乡镇工业园区,便于集中管理,确保达标排放。

  (七)广泛宣传发动,提高思想认识。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和普及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及时报道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揭露和批评违法行为,提高农民群众的环境意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维护农民群众的环境权益,尊重农民群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农村环境质量评价结果应定期向农民群众公布,对涉及农民群众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应当听取当地农民群众的意见。

  一、我市农村环境污染概况

  (一)畜禽养殖污染现状*年来,我市农村畜禽养殖得到较快发展,给农村环境带来了沉重压力。据有关部门统计,20xx年全市生猪出栏数达xxxx头、牛出栏数xxxx头、羊出栏数xxxx只、禽出栏数xxxx只。而这些畜禽粪便至少有三分之二以上未得到利用就直接排放,根据国家***推荐的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系数计算,20xx年我市畜禽污水产生量约为xxxx吨。畜禽粪便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高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许多中型畜禽养殖场缺乏处理能力,只能将粪便倒入河流或随意堆放。这些粪便进入水体或渗入浅层地下水后,量消耗氧气,使水中的其他微生物无法存活,从而产生严重的“有机污染”。我们在调研中还发现,有些养猪场未经规划建在乡村水源的上游。畜禽粪便要经自然晾晒15天,臭气熏天,蚊蝇滋生,遇有雨水天气,在村庄内四处横流,以致河流、沟渠及地下水源遭受严重污染,不仅造成当地村民饮水困难,而且给村民健康也带来严重威胁。这些已造成**不投入巨资就无法治理的被动局面。

  (二)农药、化肥污染现状

  农村量使用农药、化肥造成了有毒有害物质的量残留。20xx年,我市化肥使用量xxxx吨,农药使用量为4130吨。专家指出,过量使用化肥造成的污染惊人。化学肥料施于土壤中,被农作物吸收的只是其中的极小部分,部分在雨水的.作用下渗透到地下,污染地下水,将导致水中的硝酸盐、亚硝酸盐过多,容易引起食道癌、胃癌等消化系统的癌症。农药的量使用,导致土壤的有害物质残留非常严重,对环境生物和人类产生不良影响。调查表明,癌症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与农药化肥使用量呈*行关系,农村中4050的儿童白血病患者,其发病原因是农药残留的化学物质。

  (三)农村生活污染现状

  首先表现为垃圾数量越来越多,以保守估计,按每人*均每天产0.25公斤垃圾测算,我市农村每天将有425吨的垃圾产生。据统计,20xx年全市污水排放量约为xxxx吨,其中,生活污水排放量为xxxx吨。其次农村生活垃圾的成份也呈多样化的趋势,除了常见的塑料制品外,有机磷成份也明显增加。许多xxx的垃圾向农村运送扩散,而部分农村并没有最基本的垃圾填埋处理场地,广阔的天地成了垃圾的天然排放场,严重影响到农村土壤、水源和空气的质量,不仅损害农民健康,危及农民生存,最终将危及城市的环境安全和社会稳定。

  二、造成我市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由于监管不力。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既无规划,又缺乏环保监督检查力量,环保指标没有纳入有关部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未建立起以问责制为核心有效的监管机制,由此造成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管理上的缺位。

  二是由于农村环境治理资金匮乏。据了解,在乡镇级还没有设立环保专项基金,乡镇的环境治理经费主要从县级环保治理基金和乡镇财政中支出。由于目前经费紧张,因此,用于乡镇进行环境治理的资金难以落实,乡镇环境治理难以保证,更谈不上乡村环境的治理了。

  三是群众环保意识差,加之社会宣传不到位,使广农民甚至城市居民都没有认识到农村环境污染的严重危害性,造成对已发生在身边的污染问题熟视无睹,听之任之。

  三、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立环保责任制。把环境保护纳入**任期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将农村污染防治费用纳入财政预算和建设项目投资计划,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

  (二)合理布局畜禽养殖场(点),治理畜禽养殖场粪便污染。对畜禽养殖场进行总体规划,规划后在区外新建的畜禽养殖场必须限期予以拆除,规划前已建的区外畜禽养殖场必须于20xx年底前治理达标,未按期达标的一律搬迁或关闭。推广畜禽养殖业粪便综合利用和处理技术,对规模化的畜禽养殖场必须要有一定的综合利用和污染处理设施,实现畜禽粪便全部综合利用或废水达标排放。

  (三)科学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农用化学物质,治理农村化学污染。发挥基层土肥站、植保站的指导作用,力推广科学施肥施药。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培育和发展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基地。引导农民形成“绿色”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按照**县员会办公室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县生态环境系统化保护和建设的专题调研方案》文件要求,现将涉及我单位的耕地、农业发展等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耕地情况

  今年全县完成播种面积451.5万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420.4万亩,占播种面积的93.2%。粮食作物中玉米、高粱、谷子、绿豆等作物播种面积较,分别为:163万亩、78万亩、48.7万亩和76.74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7.56万亩,占播种面积的6.1%,饲料作物面积3万亩,占播种面积的0.7%。今年我县将继续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确定发展优质高蛋白豆1000公顷、辣椒800公顷、棉花150公顷、甜玉米xxxx公顷、藜麦200公顷、脱毒马铃薯150、蒲公英60公顷。目前,各相关企业已与农户完成订单签订工作。


农村环境调研报告实用二十份(扩展7)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汇报范本十份

  我镇在市、县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会议和县现场会后,立即行动起来,针对省道丰柏线贯穿**镇全境,历来公路二侧出现脏、乱、差,垃圾乱堆乱放十分严重的现象,迅速行动,对**镇农村卫生环境进行综合整治。现将*段时间来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作如下的汇报:

  一、加强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制。

  市县农村环境整治卫生工作会议后,我镇就召开了党政联*会议,贯彻县动员大会精神,并对**镇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建设工作领导进行调整和充实,由镇长任组长,从城建、党政办、财政等部门抽调精兵强将组成。第二天就召开有镇全体机关同志、各村支部**、村主任、各部门负责人及整治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参加的动员大会,进行整治发动,要求整治建设领导小组、各驻片工作组、各村、各部门要加强领导,切实抓好工作责任制的落实,各驻片工作组、各村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把搞好辖区内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作为当前的一件大事来抓,认真研究落实工作目标责任制,将镇道、村道和村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目标任务进行量化分解,分工落实各驻村同志、村干部包干到具体地段、具体区域和村组,实行包干负责到人。

  二、广泛宣传,营造浓烈氛围。

  镇**通过在丰柏线悬挂横幅,从乌洋村到顶厝村4公里路段张挂横幅3条,公路两旁张帖标语200多张,向各村民发送《致全镇人民的一封信》以及有线电视台、出动宣传车28次等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活动,营造氛围,把“**是我家,环境卫生靠大家”,“经济要发展,环境卫生要搞好”,“搞好卫生,保持村容整洁,建设新农村”等理念传送给村民,使搞好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建设的重要意义深入人心,发动全镇干部群众积极投入到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热潮中去,使群众认识到搞好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建设是中央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一项重要内容,增强全镇村民的卫生意识和环保观念,使保护农村环境卫生成为我镇广大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三、精心组织,确保措施到位。

  为确保我镇的.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落到实处,我镇对此项工作进行了精心布置:

  1、深入调研,分析问题。镇动员大会后,镇长带着领导小组的成员深入丰柏线沿线六个行政村进行实地的调研,和村干部、村民一起探讨怎样对丰柏线沿线的环境卫生进行综合整治。

  2、试点先行,以点带面。进行调研后,大多数村干部和村民都形成共识,认为要对全镇的环境卫生进行综合治理,那么就必须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建立垃圾填埋场,对垃圾进行收集;二是要对垃圾进行袋装化,然后由卫生员把从袋装垃圾运送垃圾场进行处理。为更好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我镇以乌洋村作为试点村,拨付6000元作为乌洋村袋装垃圾的启动资金,5月1日乌洋村在帮扶单位--县建设局的帮助支持下,投入资金10万元对原一口鱼池进行修理后作为垃圾填埋场,然后在主村实行了袋装垃圾化,目前该村的袋装垃圾及填埋场实施后,该村的环境卫生大有改善。我镇以此为契机,以点带面,要求沿省道丰柏线六个行政村必须按照乌洋村的模式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目前顶厝村和新楼村已经完成对垃圾填埋场的选址工作,正在进行青苗补偿等工作,下半年将实行垃圾袋装化。其它村此项工作也正在进行中。

  3、投入资金,建设队伍。我镇成立了临时垃圾清理队伍,同时也要求各村要相应成立环境综合整治专业队,对镇村的环境卫生能够在节日前进行大清除。我镇于6月1日,组织全镇中小学学生在各校区、各路口、镇区**圩、红十字博爱新村、外宫礤尾灾民新村等进行了大扫除;6月5日各片工作组、各驻村同志协同各村进行镇道、村道、垃圾堆及房前屋后、公共场所、臭水沟、杂草进行整治;今年来,我镇投入5万元,对公路两旁积存多年的垃圾进行彻底的大清除,每次都对省道丰柏线的9个垃圾池运走垃圾50多车,然后对各个垃圾点进行消毒。

  四、加大投入,建立长效机制

  为切实建立健全我镇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的长效机制,避免我镇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建设工作出现“一阵风”,我镇对环境卫生进行综合整治的下一步措施是:一是镇**争取上级资金帮助,在新楼村的**陈村后山建立垃圾处理场,作为全镇的垃圾集中处理点,目前已和县建设局的有关领导协商函接,准备早日动工兴建。二是乌洋村、镇区、新楼村居民每户每月按3―5元标准、各单位和厂区每户按20元标准收取卫生管理费,作为垃圾运输人员的工资,镇**另拟每年拨付5000元作为垃圾运输车和环卫人员的经费补偿。

  通过本次的卫生环境综合治理,明显改善了我镇的环境卫生,为我镇投资环境的改善、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镇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镇将加大力度,要为改变**的环境卫生面貌而不懈地努力奋斗!

  为了深入贯彻省委关于深化*安贵州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建设*安贵州治安整治行动总体方案》,在新形势下加强“*安医院”建设的重要举措,净化医院周边环境,我院按照卫生厅的部署,将本次整治行动与开展群众路线实践活动、关注民生、促进医学科学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结合我院工作实际,制定了系统的环境整治实施方案并将整治工作按步实施,现将整治工作情况汇总如下:

  一、 制定总体目标:

  全院职工同志以党的***精神为指导,进一步提高认识开展医院环境整治行动的重要意义,将环境整治工作纳入我院重要工作日程中,加强负责区域的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强化环境治理工作,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一个安全、方便、快捷、有效的就医环境,同时也为医疗护理工作正常运行提供保障,通过多部门配合,实现“三降二升二确保”的工作目标,奠定建设*安医院的基础。

  二、工作部署:

  围绕本次医院环境整治活动的总体部署要求,结合我院中心工作任务、职责职能和实际情况,将工作内容进行部署。

  (一)加强医院环境整治管理的组织建设:

  活动开始以后成立了医院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医院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活动实施方案落实和日常工作,并将活动情况汇总及时上报。

  (二)建立制度,明确分工,落实管理任务:

  由医院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完善《医院环境整治工作制度》,把医院的环境整治工作作为常规任务,结合本院实际及特点,将医院环境整治的具体工作任务和责任明确分工,各科室加强配合,确保工作任务落实到位,明确职责,确保人员落实到位,工作落实到位,加强对特殊区域和重点区域的管理工作。

  (三)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服务技能和职业素养:

  加强对医护人员职业道德、业务技能、职业素养的.培训,加大对干部职工的教育和管理,增强服务意识和文明意识,规范各科服务流程,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水*,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四)治理突出问题,建立良好医院环境服务群众:

  加强全院对法律法规的学*和医德医风的教育,强化对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治理,加大查处本院行风案件的力度,严肃本院行业纪律,进一步完善制度,扎实做好医德医风建设和患者满意度调查工作,建立良好的医院环境,务求让患者在我院得到满意的医疗服务。

  三、工作实施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落实:

  本次整治活动开展以来,我院医院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围绕本次活动的核心,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整治工作计划,由主要领导人进行科学分工和部署,明确责任人,狠抓落实,不放过任何管理死角,

  (二)动员全员学*,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认识。

  1、医院召开了一次环境整治动员大会,通过工作简报、宣传标语、宣传资料、宣传板报、健康教育等形式宣传医院环境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医院环境整治的目的和意义渗透到各个角落,深入人心。

  2、各科室各部门就开展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了一次学*讨论,引导我院医护人员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营造出全院动手开展环境整治的浓厚氛围,各部门各科室已将学*和讨论记录报医院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

  3、强化全员“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加强业务学*和业务培训,将陈旧不适用的服务流程更新,切实将基础管理的抓手落到实处。

  (三)把提供满意医疗服务和改善医患关系与创建*安医院活动贯穿一线。

  1、大力普及卫生行业文明服务,医护人员真心从患者角度出发,切身考虑患者实际状况,让患者得到及时,方便、安全的优质医疗服务。

  2、坚持预防优先的原则,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尽可能的减轻患者的病痛及经济负担。

  3、健全医院的安全管理,加大医疗质量检查力度,避免发生医疗差错和事故,强化医务人员的执业管理,严格执行医疗安全规章制度,将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的原则放在首位,将医疗风险控制到最低。

  4、加强医患沟通,面对患者的各种问题,要求全体医护人员做到耐心做答,细心解释,改进沟通方式,注意沟通技巧,避免因沟通不良导致的投诉和纠纷。

  5、建立医疗纠纷投诉台帐,认真接待和处理患者的投诉,从源头上预防化解医疗纠纷。对每起投诉和纠纷做到,有登记、有核实、有反馈、有总结。对医院有发生群事件倾向的情况做到主动上报,对于可能导致医患矛盾激化的'隐患,相关部门能够做到及时发现、及时介入,防止事态激化超出可控范围。

  6、健全我院医疗纠纷的三方调解机制,坚持“调解优先”的原则,将人民调解的优势尽可能充分发挥,将医患矛盾在医院范围内进行最大限度的化解。

  (四)全面配合综治办开展医院及周边治安环境整治。

  1、全体医护人员提高警惕,细心观察,在医院内外发现“医托”,无证行医,“号贩子”和散发虚假医药广告的违法行为,要积极向综治办提供线索,协助查办。

  2、安保人员加强院内及病房巡视,对院内出现的扒窃和盗窃等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确保医患生命财产的安全。

  3、积极协助综治办将医院大门及周边乱停乱放车辆进行清理,对院内停放车辆进行有序停放,保障急救车辆出入顺畅,切实保证生命通道畅通无阻。

  (五)强化医院治安管理,保障医患安全。

  1、根据我院制定的突发事件及医疗纠纷处理预案,提高我院治安防范能力,确保就医环境安全,让群众放心就医。

  2、加强医院安保队伍的人员配备,配备专职保卫干部,强化医院技防系统的建设,提高先期处理突发事件和涉医治安案件的能力,奠定医院安保管理工作基础。

  3、加强院内保卫巡逻力度,加强门诊和收费处等人员集中场所的监控和巡查,及时将安全隐患消除,确保医患环境安全。

  4、我院正积极联系在院内建立警务室,维护我院内部、药门诊及医院周边地区的治安秩序,将医警协作的机制落实到位。

  (六)深入查找,限期整改。

  1、领导班子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结合我院实际展开调研,认真对照本次活动要求,查找各科室在履行职责,行风建设,服务满意度,业务质量上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各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2、对于查出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找出问题根源,并根据问题分组展开讨论,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整改时限,指定责任人,抓好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

  (七)强化督导考核、推动工作落实。

  我院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针对我院各部门的整治情况,采取明察暗访,不定期抽查等方式进行检查和考核,一旦发现问题,立即追究责任人。不论问题大小,查到一个问题就要有针对这个问题的配套解决方案,总结和推广好的做法和经验,并建立长效机制,推动整治工作的细节落实,促进整治成果的巩固,及时通报整治工作的开展情况。

  根据《北集坡镇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工作精神,中心小学积极行动,认真落实方案要求。于开学初开始对校园环境进行整治筹备,先将环境整治工作汇报如下:

  1、校园杂草清理

  经过两个月的假期,校园内杂草较多,开学首先利用两个下午时间集中对校园杂草进行了清理,全体师生齐动员,不怕脏、不怕累。使校园环境有了大的改善,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动员学校领导班子对校门外两边杂草、垃圾进行了集中清理,利用两个上午时间,领导班子成员调整课程,清理校门外建筑垃圾和杂草。使校园周边整体环境得以提升。

  2、门口绿化

  在办事处领导的亲切关怀、关心下,学校积极配合进行校外绿化。联系施工人员开挖树坑。绿化苗木移栽期间,办事处领导亲自靠上抓,筹划安排移栽方案,布置移栽工作,使绿化苗木移栽得以顺利完成。学校后期进行多次浇水,呵护培育,努力使之成活,为校园环境增辉。

  绿化树木的栽种,有力的改善了校园环境,提升了校园文化。

  3、校园墙体整修

  校园东墙自建成使用以来,高低不*,并前期倒塌、修补多次,既存在安全隐患,又对校园整体环境造成影响。在办事处领导的'协调帮助下,在北集坡村委张主任的亲自安排下,重新整修了东墙,一同把学校厕所外面的危墙也进行了整修。既消除了安全隐患,又对校园环境有了大的提升。

  4、教学楼文化氛围更新

  为提升校内文化环境氛围,与全镇步调一致,对教学楼标语进行了更新。重新整理励志性标语口号张贴,利用醒目字体增强视觉冲击。使之起到教育学生目的。各教室门口选取班主任制定的各自班风、班训及班主任寄语为内容制作的牌匾,激励各班学生,增强班级文化,提升班级环境。

  5、校园垃圾桶更换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环境卫生意识,重新更换了新颖的校园垃圾桶。利用学生对新颖奇特造型的好奇心,进一步加强学生卫生*惯的培养,使学生得到良好的卫生*惯教育。

  6、下一步工作目标:

  建立健全学校校园环境管理体系,切实建立环境整治措施,加大校园环境整治力度,扎实推进校园“净化”“美化”,营造良好育人氛围,建设和谐校园。

  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20xx年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积极扎实的推进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会议部署明责任

  按照市委市**要求,我镇积极召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会,层层落实责任,镇成立了以党委**、镇长为双组长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专门的整治工作法案。明确目标任务和奖惩措施,层层分配、明确责任担当,构建了镇领导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社、社干部包户的三级责任体系,实行网格化管理。广泛宣传动员,营造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浓厚氛围,充分调动各部门共同参与,形成工作合力。

  二、紧盯目标任务,行动明确抓落实

  紧紧围绕我镇农村人居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力推进各项整治工作,建立规范激励机制,进一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一是改建农村垃圾收集池10个,配备清扫保洁员20人;全面完成市委市**下达的`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千余户;已经完成护垭场污水处理站建设,望垭场污水处理站正在建设中。

  二是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积极开展鳌溪河护河行动,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实施村镇排水一体化工程,全面展开望垭场污水管网的铺设。

  三是重点做好了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坚决杜绝露天焚烧和粪污直排的现象发生。

  四是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三改一建和土坯房改造,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大力宣传动员群众参与,从清扫庭院做起,把村内环境搞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提高改善农民清洁卫生意识和行为*惯。

  五是建立规范激励机制,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传统村庄保护等纳入村规民约,推行门前“三包”等管理制度,鼓励群众讲卫生、树新风、除陋*,摒弃乱扔、乱吐、乱贴等不文明行为,营造和谐、文明的社会新风尚。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步建议

  一是农村居民对垃圾收集处理的认识不足,垃圾分类难度依然较大,随手乱扔乱倒的现象还时有出现。要充分提高农村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加大宣传力度,改变老百姓传统思想。

  二是第三方监管仍有缺失,第三方监管人员不足,资金短缺,导致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理机制落实不到位,进而导致出现农户扔垃圾难,扔了难处理,垃圾堆积现象时有发生。下一步我们要加大人员、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当前环境管理机制中存在的漏洞,明确具体责任主体,严格执行监督内容,力求农村垃圾整治中“无遗漏”。

  根据州委关于开展城乡环境卫生大整治集中行动的工作要求和临夏市文明城市创建暨环境建设管理提升动员大会工作安排,市城管执法局自3月1起召开动员大会,按照《市城管执法局环境建设管理工作方案》要求,迅速开展临夏市城乡环境卫生大整治工作。

  在开展城乡环境卫生大整治工作中我局突出重点、把握难点,局班子成员分组带领干部职工,加班加点对瓦窑头广场、兰郎路、环城东路、老花市、红园路、新华街、军民街、刘临路、城东二路、迎宾大道、中心广场、**路、前河沿路等路段存在的超门店经营、占道经营、流动经营、非机动车乱停乱放、栓绑钉挂、乱倒垃圾、乱堆乱放、破损门头广告牌、“牛皮癣”小广告等乱象进行了集中整治。整治过程中,我局执法人员规范着装,佩戴执法仪,文明用语,与沿街商户耐心沟通,引导帮助商户把超门店经营的商品、物件整齐摆放到店内,将晾晒在人行道隔离栏、路边的拖把、衣物等及时收回,要求沿街商铺、企事业单位严格落实“门前五包七禁”责任制;并组织环卫工人将人行道、道牙边、绿化带、路面死角等处堆积的垃圾、杂物进行全面清理清运;安排洗扫车、洒水车对主次街道路面、人行道进行了全面冲洗。

  截止今日,我局共计整治超门店经营345起、占道经营61起、流动经营101起、乱堆乱放62起,清理横幅32条、小广告88处、门头广告8起、乱贴乱画200余处,拆除户外违规设置广告牌17块、小灯箱12处。

  通过*期的集中整治,市区内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有了很大的'改观。下一步,我局将持续加大城乡环境卫生的集中整治力度,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公园化城市奠定基础。

  一、创建情况

  (一)强化分类工作领导。成立由街道办事处主任为组长的街道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xx街道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公室,明确职责分工,并将垃圾分类工作与党建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好党建引领作用。同时,出台《扎实推进xx区xx街道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规范分类标准,借鉴先进经验,指导街道社区有序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二)探索多元管理模式。如何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有效落地,健全工作机制尤为重要。xx街道因地制宜,探索物业小区、半开放小区、开放式小区“三类”小区分类模式,在物业小区形成以物业企业作为垃圾分类的责任主体的“xxxx”模式;在半开放小区打造“社区为主、党员引领、多方参与”的“支部"模式;在开放式小区采取以“环卫公司为主、志愿服务引导、定时定点投放”的“公司+”模式,以点带面推动全区域小区开展垃圾分类。

  (三)实行闭环分类收运。xx街道积极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的垃圾处理体系,正按序时建设xx座分类屋(亭)任务,新购或改装部分类收运车辆,建立xx名收运队伍,合理规划垃圾收运线路,并在全街道区域设置xxxx组四分类垃圾桶,实现分类收容器全覆盖。此外,结合创城,xx街道先撤除主次干道的可移动式垃圾桶,设立分类桶,专门安排车辆按时间点上门收运,推行生活垃圾定点定时收运模式。以街道社区为单位规划x条收运路线,形成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和其他垃圾x大收运体系。

  (四)推进全域宣传引导。xx街道线上线下齐发力,充分利用宣传墙、宣传角、LED显示屏等各类载体积极进行公益广告刊播宣传,依托主题党日活动、志愿服务等大力普及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并采取垃圾分类进小区、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医院“五进”工作法,广泛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培训和“垃圾分类板报评比”、“废物利用”等主题活动,现场指导垃圾分类工作,让垃圾分类宣传入脑入心,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同时,发动“党员志愿+督导员”,不定期深入居住小区、沿街商铺开展入户宣传垃圾分类,共发放宣传手册xxxxx份,xxxxx个可降解生活垃圾袋。目前全街道共聘用专(兼)职督导员xx多人,志愿者xxxx多人,形成了志愿宣讲团“教”、社区劝导员“导”、邻里督导队“督”,“三位一体”立体式宣教体系,居民分类知晓率达xx%以上、参与率达xx%以上。

  二、存在问题

  (一)分类意识待加强。宣传发动不够深入,居民分类*惯的.改变非一朝一夕之功。目前还缺乏一套成熟的激励和奖惩机制。

  (二)合理联动待提升。部分社区培训力度不够,经办人业务能力不够强,在推进过程中方法不多,部门联动不够密切,未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分类工作进度。

  三、下一步计划

  (一)加强宣传引导。通过网络媒体、广电广播,利用端午节、中秋节等重点节假日,联合各牵头部门,采用“集中式”、“轰炸式”方式在整个街道、机关单位、学校的医院等全面铺开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模式。同时,探索生活垃圾分类激励模式,通过建立居民“绿色账户”、“环保档案”、“以旧换新”“分类兑换”等方式,从而激励居民主动参与分类工作和源头减量行动中来,使垃圾分类工作深入民心,切实提高xx街道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

  (二)完善体制机制。从粗放管理向微循环精细化管理转变,从关注设施建设向全过程管理转变,从立足无害化处理向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并重转变,建立多方面共同参与的垃圾分类治理模式。加强管理,严格考核,切实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和检查考评机制,确保生活垃圾分类省级示范片区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三)加快执法保障。持续开展日常执法检查和专项执法行动,重点围绕源头减量制度、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义务、公共场所分类投放规定执行情况开展执法检查;发挥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作用,推动全社会形成知法、守法的良好氛围。

  按照县委、县**要求,我镇把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从今年三月份开始,对全镇环境卫生进行了全面整治。初步实现了城镇容貌整洁、干净、亮丽的目标,使我镇环境面貌得到了大大改观。现就工作开展状况汇报如下:

  一、具体做法

  (一)广泛宣传,营造氛围。根据我镇实际,制定了《七沟镇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充分利用宣传栏、标语、悬挂条幅等形式,广泛宣传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重要性,与农户签订门前“三包”职责状3000余份,使居民自觉参与维持公共卫生,爱护生活环境。共刷写宣传标语5条,悬挂横幅3条。构成了人人关心城镇环境建设、人人参与环境整治的良好局面。

  (二)强化措施,全力整治。我镇把4月份确定为卫生整治攻坚月,在全镇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重点对101国道两侧及沿线各村的各种生活垃圾、废弃物进行了彻底清理、清运。至这天,共动用拉运车辆200余辆(次),清运垃圾1500多方,修复边沟4000延长米。同时加强日常环境卫生管理,专门成立了9人的卫生保洁队伍,新建垃圾池15个,购置垃圾清运车1台,建成占地3000*方米的固定垃圾填埋场一处。制定了《保洁人员管理制度》、《垃圾清运制度》,加强了保洁人员的管理。

  (三)加强督查,保障到位。为了使这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取得实效,彻底改变我镇环境卫生面貌,镇里成立了由党委**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每5天检查一次,每3天抽查一次,并制定了《七沟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督查表》,发现问题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并和各村、有关单位签订职责书,实行*时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的目标管理职责制,构成了严密的监管体系和层层负责,层层推进的工作制度,从组织上保证了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我镇居民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二、存在问题

  (一)群众环保意识淡薄,整治难度较大。虽然镇里多次对群众进行环境卫生整治的宣传和教育,但群众对此项工作的`理解程度还是不尽如人意,主动配合更是相差较远,“前扫后到”,“边走边扔”的现象仍较为严重,虽有垃圾池、但“无人问津”,村民自觉持续良好的卫生*惯仍未构成,同时对保洁工作的配合不够,给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增添了很大的难度。

  (二)经费不足,与实际需要存在差距。由于当前我镇财政压力较大,对环境卫生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少,造成对环境卫生治理经费的投入明显不足。

  三、下一步打算

  (一)进一步加大环境整治经费投入力度。透过镇财政拿一点,沿街商铺和企业出一点的方式不断拓宽筹资渠道,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力争在今年10月末在各村和101国道两侧部分地段新建垃圾池65个,每个村成立一支2―3人的保洁队伍,负责日常垃圾清运和卫生管理。

  (二)进一步健全卫生持续长效机制。抓好长效机制的完善落实以及保洁员队伍的建设。在持续原有保洁队伍不变的状况下,在全镇各村实行低保户保洁义务工制度,从各村低保户中挑选出部分有劳动潜力的人员充实到保洁队伍。

  (三)进一步完善卫生监督管理机制。我们计划从各村老党员、老干部以及村民代表中选出一部分职责心强的人员,成立一支环境卫生监督队伍,对村民和保洁人员进行监督。一方面监督村民自觉爱护环境,构成良好的卫生*惯,另一方面监督保洁员认真履行自我的职责,为保洁工作打分,与保洁员工资直接相联系。

  我镇在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虽然取得了必须的成绩,但距上级部门的要求相比还有必须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多向其他兄弟乡镇学*好的做法与经验,寻找和正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一步强化措施,严格职责,加大环境整治工作力度,改善城镇环境面貌,对外展示*泉“西大门”的新形象。

  我镇在市、县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会议和县现场会后,立即行动起来,针对省道丰柏线贯穿**镇全境,历来公路二侧出现脏、乱、差,垃圾乱堆乱放十分严重的现象,迅速行动,对**镇农村卫生环境进行综合整治。现将*段时间来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作如下的汇报:

  一、加强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制。

  市县农村环境整治卫生工作会议后,我镇就召开了党政联*会议,贯彻县动员大会精神,并对**镇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建设工作领导进行调整和充实,由镇长任组长,从城建、党政办、财政等部门抽调精兵强将组成。第二天就召开有镇全体机关同志、各村支部**、村主任、各部门负责人及整治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参加的动员大会,进行整治发动,要求整治建设领导小组、各驻片工作组、各村、各部门要加强领导,切实抓好工作责任制的落实,各驻片工作组、各村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把搞好辖区内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作为当前的一件大事来抓,认真研究落实工作目标责任制,将镇道、村道和村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目标任务进行量化分解,分工落实各驻村同志、村干部包干到具体地段、具体区域和村组,实行包干负责到人。

  二、广泛宣传,营造浓烈氛围。

  镇**通过在丰柏线悬挂横幅,从乌洋村到顶厝村4公里路段张挂横幅3条,公路两旁张帖标语200多张,向各村民发送《致全镇人民的一封信》以及有线电视台、出动宣传车28次等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活动,营造氛围,把“**是我家,环境卫生靠大家”,“经济要发展,环境卫生要搞好”,“搞好卫生,保持村容整洁,建设新农村”等理念传送给村民,使搞好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建设的重要意义深入人心,发动全镇干部群众积极投入到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热潮中去,使群众认识到搞好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建设是中央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一项重要内容,增强全镇村民的卫生意识和环保观念,使保护农村环境卫生成为我镇广大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三、精心组织,确保措施到位。

  为确保我镇的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落到实处,我镇对此项工作进行了精心布置:

  1、深入调研,分析问题。镇动员大会后,镇长带着领导小组的成员深入丰柏线沿线六个行政村进行实地的调研,和村干部、村民一起探讨怎样对丰柏线沿线的环境卫生进行综合整治。

  2、试点先行,以点带面。进行调研后,大多数村干部和村民都形成共识,认为要对全镇的环境卫生进行综合治理,那么就必须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建立垃圾填埋场,对垃圾进行收集;二是要对垃圾进行袋装化,然后由卫生员把从袋装垃圾运送垃圾场进行处理。为更好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我镇以乌洋村作为试点村,拨付6000元作为乌洋村袋装垃圾的启动资金,5月1日乌洋村在帮扶单位--县建设局的帮助支持下,投入资金10万元对原一口鱼池进行修理后作为垃圾填埋场,然后在主村实行了袋装垃圾化,目前该村的袋装垃圾及填埋场实施后,该村的环境卫生大有改善。我镇以此为契机,以点带面,要求沿省道丰柏线六个行政村必须按照乌洋村的模式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目前顶厝村和新楼村已经完成对垃圾填埋场的选址工作,正在进行青苗补偿等工作,下半年将实行垃圾袋装化。其它村此项工作也正在进行中。

  3、投入资金,建设队伍。我镇成立了临时垃圾清理队伍,同时也要求各村要相应成立环境综合整治专业队,对镇村的环境卫生能够在节日前进行大清除。我镇于6月1日,组织全镇中小学学生在各校区、各路口、镇区**圩、红十字博爱新村、外宫礤尾灾民新村等进行了大扫除;6月5日各片工作组、各驻村同志协同各村进行镇道、村道、垃圾堆及房前屋后、公共场所、臭水沟、杂草进行整治;今年来,我镇投入5万元,对公路两旁积存多年的垃圾进行彻底的大清除,每次都对省道丰柏线的9个垃圾池运走垃圾50多车,然后对各个垃圾点进行消毒。

  四、加大投入,建立长效机制

  为切实建立健全我镇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的长效机制,避免我镇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建设工作出现“一阵风”,我镇对环境卫生进行综合整治的下一步措施是:一是镇**争取上级资金帮助,在新楼村的**陈村后山建立垃圾处理场,作为全镇的垃圾集中处理点,目前已和县建设局的有关领导协商函接,准备早日动工兴建。二是乌洋村、镇区、新楼村居民每户每月按3―5元标准、各单位和厂区每户按20元标准收取卫生管理费,作为垃圾运输人员的工资,镇**另拟每年拨付5000元作为垃圾运输车和环卫人员的经费补偿。

  通过本次的卫生环境综合治理,明显改善了我镇的环境卫生,为我镇投资环境的改善、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镇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镇将加大力度,要为改变**的环境卫生面貌而不懈地努力奋斗!

  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20xx年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积极扎实的推进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会议部署明责任

  按照市委市**要求,我镇积极召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会,层层落实责任,镇成立了以党委**、镇长为双组长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专门的整治工作法案。明确目标任务和奖惩措施,层层分配、明确责任担当,构建了镇领导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社、社干部包户的三级责任体系,实行网格化管理。广泛宣传动员,营造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浓厚氛围,充分调动各部门共同参与,形成工作合力。

  二、紧盯目标任务,行动明确抓落实

  紧紧围绕我镇农村人居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力推进各项整治工作,建立规范激励机制,进一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一是改建农村垃圾收集池10个,配备清扫保洁员20人;全面完成市委市**下达的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千余户;已经完成护垭场污水处理站建设,望垭场污水处理站正在建设中。

  二是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积极开展鳌溪河护河行动,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实施村镇排水一体化工程,全面展开望垭场污水管网的铺设。

  三是重点做好了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坚决杜绝露天焚烧和粪污直排的现象发生。

  四是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三改一建和土坯房改造,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大力宣传动员群众参与,从清扫庭院做起,把村内环境搞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提高改善农民清洁卫生意识和行为*惯。

  五是建立规范激励机制,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传统村庄保护等纳入村规民约,推行门前“三包”等管理制度,鼓励群众讲卫生、树新风、除陋*,摒弃乱扔、乱吐、乱贴等不文明行为,营造和谐、文明的社会新风尚。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步建议

  一是农村居民对垃圾收集处理的认识不足,垃圾分类难度依然较大,随手乱扔乱倒的现象还时有出现。要充分提高农村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加大宣传力度,改变老百姓传统思想。

  二是第三方监管仍有缺失,第三方监管人员不足,资金短缺,导致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理机制落实不到位,进而导致出现农户扔垃圾难,扔了难处理,垃圾堆积现象时有发生。下一步我们要加大人员、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当前环境管理机制中存在的漏洞,明确具体责任主体,严格执行监督内容,力求农村垃圾整治中“无遗漏”。

  一、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效、举措

  (一)农村“厕所革命”。20xx年我镇旱厕改造任务为47户,完成并通过验收改厕60户,其中一体化装配式三格化粪池43户,砖砌式三格化粪池17户,全部按照国标组织施工完成。改厕举措,一是常态化巡查;二是阶段性重点工作推进;三是调度机制及承诺制。

  (二)农村水环境综合整治。我镇有东山、练山、新水、里仁、xx5个污水处理管网及终端,目前xx、xx、xx管网及终端运行良好,xx、xx的`管网及终端因当时建造标准不高,现处理效果不佳,已申报20xx年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改造提升项目。

  (三)农村垃圾清扫保洁、“生态美”超市建设。


农村环境调研报告实用二十份(扩展8)

——农村环境的倡议书实用5篇

村全体村民:

  自从我村被县**定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以来,村委会为切实改变我村状况做了一定的努力。为了保持环境美化,公司和村委会决定在村中建广场,硬化道路,安装路灯,修绿化带,安放垃圾箱,安排专人负责打扫全村主要道路,而我们舒适的生活环境需要靠大家共同去维护。现在我们倡议:

  一、要保持道路净化。不在村内道路及公共场所,河道乱倒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乱堆乱放杂物,自觉爱护道路的整洁卫生,如果确实需要临时占道,应当尽快清理。

  二、要保持房前屋后整洁,无乱堆乱放,无臭水沟,做到垃圾入桶(池)、家禽家畜围栏圈养(不能让牲畜粪便流到路上),净化、美化环境,杜绝垃圾二次污染。

  三、要保持公共设施完好。爱护公共设施,垃圾箱池、公共休闲场所等维护良好。村内道路路面完整,保持畅通。

  四、保持环境优美。杜绝乱搭建、乱张贴、乱堆放等行为。

  是我家,村民是环境整治的受益者,也是建设者。村内环境的维护和保持需要广大村民的'一起参与,不注重公共卫生的人将受到全村村民的谴责。大家要以构建和谐家园为己任,自觉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去。只要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文明礼貌、生活富裕的村,一定会展现在大家眼前。

广大村民朋友们: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卫生是人类健康的基本需求,爱护环境卫生人人有责。为了我们的家园更美好,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为此,我们发出以下倡议:

  从现在起,让我们争做一名整治环境卫生的参与者。积极参与到清垃圾、清杂物、清污泥、清沟渠的活动中,按照“门前三包”责任制要求,对房前屋后等身边场所进行清扫,保持房前屋后卫生整洁,杜绝乱堆乱放、乱涂乱画等现象的出现。

  从现在起,让我们争做一名环境卫生保洁员。我们要培养良好的'道德风尚,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公共环境卫生意识,自觉做到:垃圾袋装,定时定点投放,不乱贴乱画,不随地吐痰,不乱扔乱倒垃圾,不沿街沿路燃放烟花爆竹,不践踏花木草坪,不破坏公共设施。我们要勤动手,主动捡掉地上的果皮、纸屑、塑料袋等垃圾,养成讲文明讲卫生的良好*惯。

  从现在起,让我们争做一名环境卫生监督员。环境卫生涉及千家万户、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生活和工作。不仅需要各级各部门和每一位村民的积极参与,更需要村民各方面的监督。每一位村民都要认真履行维护环境卫生的监督义务,对乱倒垃圾、乱泼污水、乱张贴、乱涂画、乱停放等不良行为进行劝阻、劝说,形成全体村民监督管理环境卫生的良好局面。我们要积极维护好环境卫生,对损害环境卫生的行为进行劝导、举报和坚决制止,形成一个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支持环境卫生工作的浓厚氛围。

  从现在起,让我们争做一名环境卫生宣传员。我们要积极宣传安全、文明、卫生的行为规范,让环境卫生知识家喻户晓、老少皆知。我们要身体力行,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带动身边的人,形**人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的良好局面。

  “是我家,洁净靠大家”,让我们迅速行动起来,积极参与到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中,用我们的热情和真诚,用我们的辛勤和汗水,为提升我村环境卫生质量和水*,建设美丽乡村做出积极的贡献。

  为打造“洁净、绿色、秀美、和谐”的农村生态宜居环境,3月上旬至6月上旬,全街道集中开展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程大干100天行动,彻底清除“六大堆”、整治主要街道两侧小菜园、加强村庄排水设施建设、整治村庄背街小巷、疏通河沟塘湾渠、加强村庄进出村路环境整治,全力打造规整美观的村庄新形象。

  当前,我街道村庄环境整治进入全面推进的'关键阶段,敬请全街道广大村民们积极行动起来,共同把村庄环境整治和长效管理不断提高到新的水*。

  一、争当参与者。增强环境意识和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拿出实际行动,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清洁家园,做到整洁有序。增强大局观念,自觉服从需要,倾力支持整治工作,自觉清理房前屋后堆积的“六大堆”,清扫大街小巷,背街小巷内不摆放各种物件、建材、草垛等,绿化、美化到位。

  二、争当宣传者。村民是环境整治的主体,大家要做好家庭、邻里、亲友的宣传工作,认识环境整治和长效管理的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把智慧和力量发挥出来,共同为搞好环境整治作出贡献。

  三、争当监督者。村庄环境整治是一项需要长期努力的任务。大家要以优化人居环境为上,对乱扔垃圾、乱堆杂物、乱塔乱建等行为及时劝阻,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

  让我们团结一心、携手并肩,共同打造整洁、优美、文明、舒适的宜居环境,为美丽宜居龙泉建设做出新贡献!

各位村民:

  大家好!

  乡是我们工作、生活、居住的地方,而我们舒适的生活环境需要靠大家共同去维护。现在为切实改变我乡环境“脏、乱、差”状况,保持“道路畅通、池水清澈、宅旁绿化、房屋整洁、环境美化”。我们倡议:

  一、要保持道路美化。不在集镇道路及公共场所乱倒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乱堆乱放杂物,自觉爱护道路的整洁卫生。

  二、要保持水池净化。要对房前屋后的沟池定期进行清理,保持沟池清澈、沟渠畅通、沟边整洁,无臭水沟。

  三、要保持房前屋后清洁整齐。自觉搞好“门前三包”(包环境卫生、包无乱堆乱放、包绿化),做到垃圾入池、家禽家畜围栏圈养,净化、美化环境,杜绝垃圾二次污染

  四、要保持公共设施完好。爱护公共设施,垃圾池、公共休闲场所等维护良好。

  五、保持环境整洁。杜绝乱搭建、乱张贴、乱堆放等行为。残墙断壁及时清除,破旧房屋、猪栏、厕所等及时整修。

  乡是我家,环境整治靠大家。广大群众是环境整治的`直接受益者,也是建设主体。农村环境的维护和保持需要广大群众的共同参与。大家要以构建美好、和谐家园为己任,自觉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去。我们坚信,只要通过你们的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舒适度更高、人民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一定会展现在大家面前!

自从我村被县**定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以来,村委会和狮子山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切实改变我村“脏、乱、差”状况,做了一定的努力。为了保持“道路畅通、渠水清澈、宅旁绿化、房屋整洁、环境美化”,公司和村委会决定在村中建广场,硬化道路,安装路灯,修绿化带,安放垃圾箱,安排专人负责打扫全村主要道路,而我们舒适的生活环境需要靠大家共同去维护。现在我们倡议:

  一、要保持道路净化。不在村内道路及公共场所,河道乱倒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乱堆乱放杂物,自觉爱护道路的整洁卫生,如果确实需要临时占道,应当尽快清理。

  二、要保持房前屋后整洁,无乱堆乱放,无臭水沟,做到垃圾入桶(池)、家禽家畜围栏圈养(不能让牲畜粪便流到路上),净化、美化环境,杜绝垃圾二次污染。

  三、要保持公共设施完好。爱护公共设施,垃圾箱池、公共休闲场所等维护良好。村内道路路面完整,保持畅通。

  四、保持环境优美。杜绝乱搭建、乱张贴、乱堆放等行为。

  狮子山是我家,环境整治靠大家。广大村民是环境整治的直接受益者,也是建设者。村内环境的维护和保持需要广大村民的共同参与,不注重公共卫生的人将受到全村村民的谴责。大家要以构建和谐家园为己任,自觉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去。我们坚信,只要通过你们的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文明礼貌、生活富裕的狮子山村,一定会展现在大家面前。

  农村环境卫生倡议书篇广大村民朋友们:

  当前,要深入贯彻落实省、,泉州市及南安市关于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的`决策部署,按照眉山乡**关于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实施方案,把村庄建设为“美丽乡村”的基础性工作,以“七个好”(村庄规划好、建筑风貌好、环境卫生好、配套设施好、绿化美化好、自然生态好、管理机制好)为目标,为此,我们发出以下倡议:

  从现在起,让我们争做一名整治环境卫生的参与者。积极参与到清垃圾、清杂物、清污泥、清沟渠的活动中,按照“门前三包”责任制要求,对房前屋后等身边场所进行清扫,保持房前屋后卫生整洁,杜绝乱堆乱放、乱涂乱画等现象的出现。

  从现在起,让我们争做一名环境卫生保洁员。我们要培养良好的道德风尚,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公共环境卫生意识,自觉做到:垃圾袋装,定时定点投放,不乱贴乱画,不随地吐痰,不乱扔乱倒垃圾,不沿街沿路燃放烟花爆竹,不践踏花木草坪,不破坏公共设施。我们要勤动手,主动捡掉地上的果皮、纸屑、塑料袋等垃圾,养成讲文明讲卫生的良好*惯。

  从现在起,让我们争做一名环境卫生监督员。环境卫生涉及千家万户、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生活和工作。不仅需要各级各部门和每一位村民的积极参与,更需要村民各方面的监督。每一位村民都要认真履行维护环境卫生的监督义务,对乱倒垃圾、乱泼污水、乱张贴、乱涂画、乱停放等不良行为进行劝阻、劝说,形成全体村民监督管理环境卫生的良好局面。我们要积极维护好环境卫生,对损害环境卫生的行为进行劝导、举报和坚决制止,形成一个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支持环境卫生工作的浓厚氛围。

  从现在起,让我们争做一名环境卫生宣传员。我们要积极宣传安全、文明、卫生的行为规范,让环境卫生知识家喻户晓、老少皆知。我们要身体力行,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带动身边的人,形**人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的良好局面。

  观山是我家,洁净靠大家”,让我们迅速行动起来,积极参与到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中,用我们的热情和真诚,用我们的辛勤和汗水,为提升我村环境卫生质量和水*,建设美丽乡村做出积极的贡献。


农村环境调研报告实用二十份(扩展9)

——农村环境整治项目绩效报告优选【五】份

  今年以来,我村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新农村,推进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为重点,结合本村实际,积极开展落实好各项工作,通过扎实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我村实际情况,认真制订了《黄渠桥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安排》,按照安排细化目标任务,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各队队长具体抓。

  2、广泛宣传,提高认识。新农村建设主体是农民,号召群众自己动手,建设家园,发动、调动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深入村组,利用村民大会、村干部会议等有利时机,制作横幅、印刷标语、以及黑板报等形式,广泛宣传新农村建设及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意义。村干部深入一线,对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广泛深入宣传的同时,特别仔细地讲明新农村建设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群众谋利益,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水*,从而营造人人动手,户户整治,村村文明的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统一广大干群思想,形成工作合力。

  3、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我村先后开展三次集中的大规模整顿,清理道路两侧、排水沟卫生死角,对各条通村道路及村内环境卫生进行全面整理,并采取有力的奖惩制度,保障工作落实到位。在环境整治的基础上,为了使环境整治落到实处,建立了管理制度,做到有人管事、有章理事。

  4、加强考核,确保实效

  为巩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成果,实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我们坚持结合本地实际,落实长效治理措施。我们不定期的对各队环境卫生进行检查,确保活动实效。

  二、工作成效

  1、村容村貌有了新变化。通过环境整治,道路的硬化、村庄的清扫,彻底改变了农村的“脏、乱、差”现象,卫生保洁制度的健全,使环境卫生得到长效管理机制的保障,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2、群众环保意识有了新提高。通过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群众不但对庭院卫生意识有了转变,对公共卫生也有了讲究,树立起讲卫生、美环境的新意识,形成“人人讲文明、个个爱清洁、户户讲卫生”的良好氛围。

  3、团结协作精神有了新突破。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群策群力,齐动手,齐出工,做了大量的工作。全村上下拧成一股绳,团结协作精神得到进一步发挥。

  4、村班子号召力、战斗力、凝聚力有了新转变。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通过各项方案的实施,进一步体现了党员干部的战斗力;在各项实事工程的建设中,进一步提高了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号召力、凝聚力。干部的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增强,村班子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作风得到了明显转变。

  5、认真组织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围绕实现农业特色优质化、道路房屋整洁化、村风民俗文明化、社会秩序和谐化的要求,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整体推进,通过新农村建设实现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体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更加完善,各种制度建立健全,农民收入稳步增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容村貌明显改观,村民素质明显提高,村风民俗文明进步,社会环境安定有序,使社区成为文明村、富裕村、和谐村,在全乡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自全县开展农村环境集中整治工作以来,我镇行动迅速,措施得力,齐心协力,狠抓落实,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阿胶镇XX年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小结如下:

  一、组织领导到位,明确相应责任

  为全面有效推进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镇上成立了由镇党委**xx任组长,由镇长及其他党政领导任副组长,驻镇各单位、各相关企业负责人及各村党支部**任成员的阿胶镇农村环境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xx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协调。根据县委办安排部署,制定下发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细化了工作任务,明确了时限要求。为加强工作力量,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抽调镇机关分管领导和驻镇各有关单位负责人组成了阿胶镇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督导组,负责全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日常检查、督促和指导工作,确保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二、宣传引导到位,营造浓厚氛围

  镇机关定期召开镇村干部例会,通过以会代训的方式,多次宣传农村环境集中整治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使镇村干部统一思想,增强工作责任感。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召开座谈会、上门征求意见、制作宣传专栏、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积极宣传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出现的好做法、好典型、好经验,营造宣传氛围,不断增强了党员干部的卫生意识和环保意识,提高了群众自觉参与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工作落实到位,改善人居环境

  (一)居民住宅建设有序推进。一是在飞燕村实施新农村居民示范点建设项目,由甘农牧产业有限公司投资修建,新建高标准农宅102套,配套建设标准化家庭舍饲养殖暖棚204座,硬化道路3公里,铺设人行道及绿化带3公里,架设供电线路0.5公里、自来水管道3.35公里。项目建成后,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全镇草食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从根本上改善飞燕村人居环境。截止目前已完成场地*整、水电架设和65套新农宅主体建设,预计10月底全面完工。二是在阿胶村实施居民集中示范点建设项目,由镇**征用阿胶村二社土地30亩,新建高标准新农宅50套,改造维修农宅40套。新农宅单户占地面积600㎡,前院和后院分为生活区和生产区,生活区占地面积240㎡,建设高标准砖混结构*房82㎡;生产区占地面积360㎡,建设标准化家庭舍饲养殖暖棚2座,配套完成示范点道路、人行道、绿化带、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截止目前,已完成12户新农宅主体建设,预计10月份全面完工。

  (二)镇区环境整治成效显著。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投资292万元,对镇区北街入口两侧绿化带、垃圾、杂物等进行集中清理,铺设北大街人行道XX㎡、污水管网2.5公里,硬化道路面积8000㎡,新建污水沉淀池3座、100㎡冲水式公厕1座,在道路两侧栽植云杉80株。配套压缩式3吨位垃圾收集车1辆、移动式垃圾箱20个、分类式垃圾箱60个、地埋式垃圾箱25个、手推式垃圾车4辆。二是加强街道清扫保洁工作。配齐配强管理人员和环卫工作人员。按照“分片到人、责任到位”的原则,对镇区四大街进行划分,安排专人负责打扫。由镇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对各路段的环境卫生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并将评比结果作为年终核发工资和评选先进的依据,使环卫人员工作职责进一步明确,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三是加强绿化美化工作。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组织镇机关、驻镇单位干部职工,各村农民技术员、防疫员,党员、群众代表等200余人,在邵家庄村五社永民公路沿线开展为民服务义务植树活动。共栽植松树1600棵,杨树4000棵,红柳1600棵,为乡村增添了一抹新绿。四是加强食品卫生管理。镇食药所联同工商所、派出所等职能部门对镇区10家餐馆、30家商店进行了拉网式检查,对不合格、卫生条件差的餐馆进行了限期整改,对商店出售的过期食品进行了清查没收,有效预防了食物中毒现象的发生。五是规范交通管理秩序。由镇环卫所会同西河交警大队对镇区街道十车辆乱停乱靠现象进行了集中整治,在主街道划定了停车位,确保了道路行驶畅通无阻。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村群众环卫意识还有待加强。二是村庄内道路两侧“三堆”乱堆乱靠,房屋破旧凌乱,严重影响了农村环境整体面貌。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注重宣传引导,在提高思想认识上下功夫。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及时宣传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积极引导党员群众投身到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来,亲力亲为,带头开展整治工作。对脏、乱、差的单位要公开曝光,强化舆论监督,让党员群众在村容村貌整治工作中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加快实现农村环境面貌和精神面貌的整体改善。

  (二)注重加强整治,在常态管理上下功夫。以此次整治工作为契机,迅速制定和完善农村环境集中整治实施细则和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出农村环境集中整治领导小组和督导组作用,组建村容村貌集中整治管理队伍,促进管理重心下移,切实处理好集中整治与日常管理的关系。

  (三)注重规划先行,在源头控制上下功夫。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针,着力抓好农村规划建设工作,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积极创造整洁、优美的农村环境。

  (四)注重典型推广,在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认真总结农村环境集中整治中总结出来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制度完善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管理的政策措施,不断形成镇、村干部群众齐抓共管的“环境卫生整治”大格局,促进农村环境面貌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为了切实改善城乡环境面貌,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生产生活质量,三店街按照区委、区**的总体安排,开展了以“山清水秀街干净,社会和谐人文明”为目标的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活动,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三店街现有行政村67个,总面积118*方公里,自然湾302个,576个村民小组,19762户,总人口78192人。20xx年至20xx年67个村全部实施了家园建设行动。总计修建公共垃圾池2480个,公共厕所2420个,户用垃圾桶5700个,改建新建塘堰210口,绿化植树10万株。新建生活排水管网53600米,绝大部分村安排了长效管理人员清扫、清运生活垃圾,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改观。67个村全部新建改建村委会办公地点,基本实现四通、四改,即:水通、电通、路通、信息通,改水、改厕、改圈、改垃圾堆放形式。

  二、指导思想及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民富、村美、和谐为目标,以为民办实事为宗旨,以“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农业生产清洁化、城乡环保一体化、村庄发展生态化”为主题,科学规划、统一组织,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立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机制,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保障农民身体健康,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基本原则

  **主导、农民主体。农民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主体,要坚持以人为本,走群众路线,尊重群众意愿,尊重群众选择,依靠群众力量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切实履行农村公共事务管理和服务职能,着力教育和引导农民,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不强迫命令,不大包大揽。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根据村庄区位和发展阶段,尊重客观规律,从现有经济基础出发,明确阶段性目标,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先易后难、逐步升级,思想上不急于求成,行动上有紧迫感。不举债、不攀比,不搞齐步走、不搞一刀切。

  因村制宜、科学指导。一切从实际出发,结合村庄发展水*,采取综合整治、局部改造等方式,培育建设生态型的农村环境整治典型。建章立制,规范操作。牢固树立“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意识,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健全社会事务管理机构,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各项管理制度,建立长效的村庄环境管理机制。不流于形式,不建形象工程。

  三、取得实效

  今年以来,三店街**高度重视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多次召开班子会,研究讨论了《三店街卫生管理办法》《三店街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和《三店街集中开展环境整治月活动安排意见》、成立了领导机构,明确了工作职责,并通过召开职工会、村干部会和机关单位负责人会,全面安排部署,广泛动员宣传。

  各村和各机关单位都相继召开了安排部署会议,同时召开各种形式的宣传动员会议10场(次),制作宣传版面500*方米,悬挂横幅21条,办板报、宣传专栏12期,印发宣传资料和环境保护倡议书2000余张;街道投资50万元,配备环卫人员40名,购买垃圾清运车20个,安装垃圾箱200个,修建简易垃圾场160处,公共厕所正在设计,规划出租车停放点30处,拆除破旧门牌60多面,清除乱贴乱画1000余张,拆除乱搭乱建40多处。

  四、主要做法

  (一)精心组织部署,建立长效机制

  1、由街**成立全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负责组织领导、规划协调工作,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布署有关活动,及时解决工实行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的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作机制,做到了任务层层落实,责任明确到位,同时要求领导靠前指挥,保证在限定的时间内,高标准地完成整治任务。

  2、定期督查对全镇农村环境卫生工作进行检查,重点对白色污染、垃圾治理、牲畜排污等进行督导。检查中要按照相关标准,量化评分,及时通报检查工作。

  3、定期做好饮用水源、空气质量、土壤、噪声等相关指标测试的公告以及开展环保小知识,加大宣传环保力度。拓宽宣教渠道,创新宣教手段,让“清洁家园,从我做起”、“村容整洁,人人有责”的理念深入人心,不断提高村民维护环境卫生的自觉意识,充分调动村民自觉参与的积极性,使农村环境面貌得到全面改善。

  4、坚持奖惩激励、曝光问责。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考核结果纳入镇党委、**年终综合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对搞得好的进行表彰奖励,对落实不力,推诿扯皮、贻误工作的,要追究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的责任,对问题突出,工作不力的要进行曝光。

  (二)广泛宣传动员,社会多方参与

  街**先后召开三级干部会议和群众代表会议广泛宣传、积极发动,镇团委和妇联向社会各界发放倡议书1000余份,并录制了宣传音像,在街区和各个村庄进行巡回播放宣传,同时,我们通过办专题板报、挂宣传横幅、印发宣传资料等多种手段,进一步宣传环境整治活动目的和意义,组织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参与此项活动。经过广泛宣传,营造了良好的环保氛围,社会各界都不同程度参与到了这项工作中,“五一”期间组织500多名学生进行义务大扫除,其他机关单位干部职工也走上街头,参与垃圾清理、拉运、破旧拆除等工作。

  (三)行动落实到位,整治效果明显

  一是从自身做起,为工作开展树立榜样。把街**环境整治工作

  放在重要的位置,由镇长亲自抓,街道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参与,每天保洁,每周一、三、五全体职工大扫除,房前屋后,逐楼层、逐科室做到不留死角,达到“绿化、硬化、美化、亮化”,为其他单位个人树立榜样。

  二是把街区做为工作突破口,重点整治。按照“高标准、全天候、精细化、严管理”的要求,对街区环境进行全面扎实整治,街道投资50万元,配备环卫人员40名,购买垃圾清运车20个,安装垃圾箱200个,修建简易垃圾场160处,公共厕所正在设计,规划出租车停放点30处,拆除破旧门牌60多面,清除乱贴乱画1000余张,拆除乱搭乱建40多处。街**和街区机关单位、个体户和沿街农户签订了门前“三包”责任书,并发动他们每天清早清扫街区卫生,逢集日组织清洁工彻底打扫,生活垃圾由环卫人员统一收集、统一清运、统一掩埋;为配合整治工作顺利开展,同时也为了巩固整治效果,我街道多次组织执法人员深入到街区进行宣传,对机关单位、个体户、游商发放《三店街卫生管理办法》和各类通告,规劝其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三是加强村级环境整治。各村共确定垃圾填埋场22处,投工投劳3418人(次),垃圾清运14.3吨,出动车辆35台(次),整修道路边沟76.5公里,涂白行道树18000余棵,整治村部、学校、居民点等重点区域36处,村民小组进行“卫生文明户”检查评比116次。

  1、镇村道路整修。街道投入专项资金20余万元,以新徐公路、108国道为重点,路段实行包干责任,彻底铲除阳沟中的杂草杂物,粪堆柴草和各种生活垃圾,并对两边行道树进行涂白。

  2、重点区域整治。为了彻底改变村庄“脏、乱、差”现象,整治工作围绕村部、学校、农宅居住点等重点区域向四周辐射,就*确定了垃圾填埋场,清运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5.7吨,硬化、绿化400多*方米。

  3、农户院落整治。结合新农村建设,对农户的柴草、厕所、畜禽圈舍进行规划调整,动员全民对自己庄前屋后、房屋院落进行了彻底大清扫,并以组为单位开展了“卫生文明户”评比活动,形**人讲卫生的良好风尚。

  虽然我们最*做了一些工作,环境卫生得到了改善,但距离区委、区**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对日常保洁和群众的卫生*惯引导工作上更要下功夫,争取把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做得更细更好。

  (四)严格督查考核,明确实行奖罚。为了督促环境整治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镇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定期不定期的对全镇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进行专项督查,发现问题,当场纠改,并印发督查通报5期。同时为了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在全镇范围内形成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环境整治工作局面,街**于5月4日组织班子成员和支部**对各村环境卫生进行综合考评,并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环境卫生整治效果突出的李河村等4个村予以奖励。同时对整治不够彻底的村进行了现金处罚,并责令限期整改。

  五、今后工作方向

  一是不断加强组织领导。按照区委、区**统一部署,三店街**继续紧紧围绕“建设美丽新新洲”这一主题,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环境问题为根本出发点,具体问题具体研究解决,确立今年我镇深入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总体目标,切实加强长期组织领导,固定工作机构和工作人员,逐步实现了城乡环境卫生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

  二是不断深入宣传引导。通过设置大型宣传广告、召开专题会议、等形式,大力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目的、意义和方法措施,努力营造“千家万户知环境、千军万马治环境”的浓厚氛围。组织机关干部职工上街义务清扫,形成周五大扫除制度,引导广大居民积极参与。在全镇中小学广泛开展“文明劝导"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努力营造“人人讲文明、个个抓环境、处处展形象”的良好局面。

  三是不断改善城乡面貌。以巩固整治成果为主攻方向,特别突出建设管理,组建得力队伍,严格规章制度。机关单位要实行周末大扫除,卫生评比,反面典型曝光等措施,严厉打击非法建设,杜绝乱修乱建,规范市场秩序,做到摊位归位,车辆停放有序,继续完善“五个一”建设,提高居民文明卫生素质,促进环保成果巩固。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用于红毛镇草南村委会人居环境整治,主要涉及五项直观工程、裸露地面硬化工程、挡土墙工程、防水工程、饮水工程、楼梯扶手工程及厕所改造。

  (二)项目绩效目标、绩效指标设定或调整情况,包括预期总目标及阶段性目标。

  1、项目预期总目标:严格把控人居环境工作经费的使用,该资金主要用途为推进人居环境工作,创新社会治理,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2、项目应实现的具体绩效目标:解决农村脏乱差难问题,治理污水乱排,改善居住条件,改善人居环境。

  (三)项目基本性质、用途和主要内容、涉及范围。

  该资金的主要用途为我局人居环境整治相关工作支出。

  二、项目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

  (一)项目资金到位情况分析

  截止20XX年,县财政局已拨付城乡污水垃圾农村厕所改造157168.64元,无其他自筹资金。

  (二)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分析

  资金使用方面,我们做到了专户储存,专款专用,支付范围、标准、进度、依据符合规定。拨款全部用于我单位工作的推进、实施。

  (三)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分析

  为保障项目资金安全,确保资金专款专用,我局会同县财政局从资金申请、资金使用、会计核算三个环节加强资金管理。在项目资金申请环节,严格按照国库集中支付流程向县财政局申请财政资金;在资金使用环节,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严格按照我局资金财务审批流程办理款项支付。在会计核算环节,对本项目资金实际单独核算,确保专款专用。通过上述三个环节的管理,极力避免挪用、挤占、截留项目资金的现象,保证财政资金安全有效使用。

  三、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一)项目组织情况

  为了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经费形成专款专用的模式,我局成立领导小组,统筹项目整体规划,由财务办公室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与管理工作。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明确责任,合理分工,密切协作,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二)项目管理情况。

  1.制定了工作计划,明确工作任务,确保项目实施有条不紊地进行。

  2.制定年度实施计划。我局根据《项目实施管理办法》,提前做好项目计划工作。

  3.加强监管,真正建立账务公开、民主监督的管理运行机制,确保项目实施的质量和安全。

  四、项目绩效情况

  1、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20XX年我局城乡污水垃圾农村厕所改造157168.64元,共支出157168.64元。

  其中受益群众215户,739人。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