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鼋头渚导游词 (菁华3篇)

首页 / 导游词 / | 2022-12-01 00:00:00 导游词

无锡鼋头渚导游词1

  各位游客:

  现在前往游览的是有“太湖第一名胜”之称的鼋头渚。它距无锡市区18公里,是无锡境内太湖西北岸的一个半岛,因有巨石突入湖中,状如浮重翘首而得名。山清水秀的鼋头渚是无锡最佳游览胜地,著名文学家郭沫若曾有“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的诗赞,道出了重头清今人神往的意境。游客们:在前往鼋头渚的途中,让我先来介绍一下太湖。

  【太湖概况—民间传说—成因和物产】

  有关太湖的来历,民间有多种说法:相传在很久以前,王母做寿,在天宫大设皤桃宴,玉皇大帝命四大金刚送去一份寿礼,是一个大银盒,里面装有72颗特大的翡翠,外表还雕饰着千姿百态、五颜六色的飞禽走兽,如同一只聚宝盆,令在场的各路神仙赞不绝口。但王母设宴时没请孙悟空,于是这位齐天大圣就大闹天宫。当他看见王帝送的这只大银盒时,一棒打翻,银盒便从空中翻落下来,砸到地上成了一大坑,银盒立即化成了湖水。因湖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天”字上的一横落在下面成一点,就是“太”,所以此湖取名为“太湖”。而72颗翡翠分撒在太湖之中,变成了72峰。本来银盒是圆的,被孙悟空打了一棒,这便是太湖不圆的原因。

  游客们:太湖的传说,发人遐想。其实,太湖原是一个大海湾,约在5000多年前,这里地壳下陷,东部的泥沙不断淤积,导致长江三角洲向东伸展,西部的洼地便形成烟波浩森的太湖。然而,民间传说更增添了太湖的神秘感。

  太湖为我国第三大淡水湖,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雨量充足,物产特别丰富,水产品种多达30多种。其中以银鱼、青蟹、白虾最为有名。各种水生植物也深受客人的喜爱,如莲藕、菱白。水芹、药菜等已成为人们品尝“绿色植物”的.美味佳肴。

  【鼋头渚所处的位置—人文景观的营建经过】

  各位游客:我们的车开过宝界桥后,就进入了充山(也叫南犊山)。重头清就位于南犊山西端,请看山形突入太湖水中,三面临水,好像一只巨大鼋头伸出水面。这就是鼋头渚。鼋头渚独占地势,在这里可以眺望太湖,三山仙岛随波浮动,如同仙境一般,令人心驰神往。因此,在明朝时,这里早已被称为“世外桃源”,是富人们郊游踏青的地方。

  【充山隐秀—聂耳亭—鹿顶迎晖—舒天阁—范蠡堂—西子池—中日樱花友谊林—江南兰苑】

  沿着空中列车站的石路向上,便到春花区内,大家看到的水池名叫“翠湖”,它利用地势,顺其自然回旋在幽谷之中。水边的土山是人工堆积的,种植着桃李、杏梅、玉兰、杜鹃、月季等花卉和竹、柳、香樟等树木。在翠湖的水面上,架设着一曲一直两座桥,直桥名为“跨绿”,曲桥名为“俯青”。水边两层楼是供游人品茗小憩的地方,上层为“醉方楼”,下层为“春风人座”。楼边的方亭,名叫“家风”。大家绕过“寥风”小亭,穿过“俯青”曲桥,便看到山坡上林边有一六角形的“竹亭”。6根柱子仿照毛竹形状,十分逼真。因“个”字形如竹叶,此亭命名为“个亭”。

  各位游客:穿过“荇春”桥亭,我们到达夏荫景区,这里有许多名贵的树木。其中两株苦櫧,高20米,已有六七百年的树龄,而高大挺拔的大王松,是当年若圃园主陈仲言栽种的。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鹿顶山的“十里芳径”景点。它是由茂盛的树木、开山留下的池塘、石壁串连在一起的游步小道组成。每到秋天,这里漫山遍地的原野景色,令游人置身其中,仿佛如在画中畅游。

无锡鼋头渚导游词2

  鼋头渚风景区始建于1916年,现面积达539公顷。有充山隐秀、鹿顶迎晖、鼋渚春涛、横云山庄、广福寺、太湖仙岛、江南兰苑,中日樱花友谊林等众多景观,各具风貌。长春桥是园主在1936年仿照北京颐和园昆明湖上的玉带桥所建的。湖堤两边所种的是日本的“染井吉野”,在日本的樱花品种中,“染井吉野”是公认较美的一种。每年4月这里樱花夹道,缤纷艳丽。长春桥是一座拱石桥,高耸湖面,堤岸遍植樱花,挡住了外湖的景色,分隔了水面和空间,丰富了景色层次,它与涵万轩、绛雪轩和东面山坡自成一个空间,构成长春花漪的景色。

  原为“横云山庄”门楼,始建于1931年,结构古典,北式风格,斗拱连接,琉璃顶、飞檐翘角。1975年根据郭沫若诗句并集其手迹制额。牌坊右侧,有砖彻拱门,正反面有砖刻“利涉”、“问津”。1934年前的鼋头渚,都要乘渡船到此,渡船在此停泊,故称“利涉”。渡船将游人送到这里,不知“桃花源”在何处,就得“问津”。进牌坊,立以照壁,饰以凤穿牡丹。壁后临水而筑“涵万轩”水榭,轩内悬挂“湖山罨画”一额,系乾隆手笔。1934年,园主得之于北京地安门外烟袋斜街,据说还是圆明园中故物。

  七桅帆船是吴地船文化的一个缩影,距今已有200年历史。原来传说是岳飞的水师战船,岳飞屈死风波亭后,把战船改良成鱼船,战士们靠打渔为生,它的航行速度相当快,顺风时每小时可以达到20公里,逆风时成之字行行走。据记载曾经有四艘同样的船在一起一网捕起了3600公斤的银鱼,可见它是捕捉银鱼的主力船只。它是目前太湖流域中船帆较多,船型较大的木制船只,被称为“渔船博物馆”。

  澄澜堂建于1931年,是仿照宋、明宫殿式样营建的,面阔5间,四周游廊,气宇不凡,是“鼋渚春涛”的主建筑。“澄”是指水*静清澈,“澜”则是波浪起伏之意。取名“澄澜堂”是说在这里可以饱赏太湖多变的天然景色。鼋头渚本身变化万千,阵雨过后又有雾气,而且这里居高临下,远眺*览,春夏秋冬,早中晚,雨阴晴,景色各异,真是“浪涛与松涛齐名,碧水共长天一色”!

  屹立于长春桥畔船坞处,面临太湖,斗拱飞檐,古朴清雅。背额“横云山庄”。具区,是太湖古称;横云山庄则是公园的原名。牌坊前正中,湖石耸立,状如作揖迎客。前行还有王荫之的“到此忘机”刻,以示游人到此凡念顿消,超然世外。

  赏樱阁位于鼋头渚樱花林核心地带,是樱花林内标志性建筑景观,登临赏樱阁,居高临下,眺目四望,漫山遍野樱花花海,是鼋头渚风景区内的赏樱佳境。登楼品茗,领略太湖山水之美,然后乘船渡湖,一探太湖仙岛灵秀、神幻之妙。

  “鼋渚春涛”四字是在1906年题书的,每逢春天,这里会出现神话般的奇景:春涛好似古梅在水上开花一般,显得美丽极了;无锡正处在太湖北岸,春天时多东南风,太湖无日不起浪,尤以鼋头渚一带水势浩大,波涛汹涌,声势雄壮。鼋渚涛声是这里的一大特色。若遇风和日暖,微波涟漪,涛声则清缓而流畅,和谐而有节奏;若遇狂风怒号,浊浪滔天,则轰然巨鸣,犹如万马奔腾,真有“涛声吼鼋渚,地胜十洲三岛”的感觉。

  绛雪轩是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的汉族宫殿建筑,位于北京故宫御花园的东南,为一座小型殿宇,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是御花园中赏景休息之处。园主仿建绛雪轩,贴水而建。立于涵万轩中纵目而观,从长春桥北堍起,视线先随着桥面渐次升高、过桥拱后又渐次降低,直到绛雪轩的低处。视线越过绛雪轩,则见鼋头渚青山横斜,如一带翠嶂般西延而去,直入湖滨。绛雪轩南为一座开阔庭院,左手一道月洞门,门外山麓,建有云逗楼,楼后山坡上有花神庙,内奉花神女夷像。

  鹿顶山,位于鼋头渚充山之东,山高96米,地理位置优越,视野开阔。1983年,无锡市人民*决定建“鹿顶迎晖”一景,1984年动工兴建,1986年元旦正式开放。通鹿顶山的道路有四条,还有一条盘山公路,一般游人多从挹秀桥登山。

无锡鼋头渚导游词3

  太湖鼋头渚风景区位于江苏省无锡市西南。郭沫若先生赞为“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鼋头渚风景区层峦叠翠,林壑优美,山环水抱,融淡雅清秀与雄奇壮澜于一体,组合成了太湖山水风光的最美处,向有“天然画图”之美誉。鼋头渚公园曾是蒋介石的私家园林,堪称“无锡第一胜景”。青山绿水之中,长春桥、澄澜堂、飞云阁、劲松楼、光福寺、陶朱阁等园林建筑点缀其间,太湖仙岛、具区胜景、鼋渚春涛、万浪卷雪、鹿顶迎辉、充山隐秀等六大景区各具特色。登上鼋头,浩瀚壮阔的太湖展现眼前,心旷神怡。

  鼋头渚的美丽景致,在明代以前就为人们所向往,被认为是无锡境内的“桃花源”。明初,“太湖春涨”被列为“无锡八景”之一。明末,东林首领高攀龙常在此踏浪吟咏,留有“鼋头渚边濯足”遗迹。清末,无锡知县廖伦在临湖峭壁上题书的“包孕吴越”和“横云”摩崖石刻既赞美了太湖的雄伟气势,也是对此尽纳吴越山水之美的高度评价。 1918年,鼋头渚始建园林,社会名流、达官贵人纷纷在鼋头渚附*营造私家花园和别墅。先后建有横云山庄、广福寺、陶朱阁、太湖别墅、陈园(若圃)、郑园等,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园林建筑逐年增多。建国后,这些私家花园和别墅大都由*接管,合并成“鼋头渚公园”。

  80年代后,经统一规划布局,精心缀连,又大规模扩建新景点,使这一太湖风景名胜游览之区日趋完美,面积扩大到500公顷,成为江南最大的山水园林之一。现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鼋头渚风景区地广景多,可先登临鹿顶山舒天阁,远眺四方,一洗胸襟,再上鼋头渚,或步行盘桓于花径,或赤足涉水于低滩,或乘船弄涛湖面,坐礁凝思,登楼品茗,领略太湖山水之美,最后乘船渡湖,一探太湖仙岛灵秀、神幻之妙。


无锡鼋头渚导游词 (菁华3篇)扩展阅读


无锡鼋头渚导游词 (菁华3篇)(扩展1)

——鼋头渚导游词9篇

鼋头渚导游词1

  鼋头渚

  [yuán tóu zhǔ]

  鼋头渚是横卧太湖西北岸的一个半岛,位于无锡,因巨石突入湖中形状酷似神龟昂首而得名。鼋头渚风景区始建于1916年,现面积达539公顷。有充山隐秀、鹿顶迎晖、鼋渚春涛、横云山庄、广福寺、太湖仙岛、江南兰苑,中日樱花友谊林等众多景观,各具风貌。风景区已成为中外驰名的旅游度假休养胜地。

  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您来太湖鼋头渚游览,我是导游员小萌。今天有幸陪同大家游览太湖鼋头渚,共度美好时光,我感到十分荣幸。

  现在前往游览的是有"太湖第一名胜"之称的鼋头渚。它距无锡市区18公里,是无锡境内太湖西北岸的一个半岛,因有巨石突入湖中,状如浮重翘首而得名。山清水秀的鼋头渚是无锡最佳游览胜地,著名文学家郭沫若曾有"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的诗赞,道出了重头清今人神往的意境。游客们:在前往鼋头渚的途中,让我先来介绍一下太湖。

  太湖概况—民间传说—成因和物产

  太湖地处长江三角洲,横贯江、浙两省,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湖泊面积为2427.8*方公里,除去湖中51个岛屿,湖泊实际面积为2338.l*方公里,号称"三万六千顷",南北长68公里,湖面海拔3米,*均水深约2米。湖边的山和湖中的岛台称"72峰",尤以鼋头渚、三山、洞庭东西山最为著名。湖中遗存着大量的文物古迹,是吴越文化的发源地。

  有关太湖的来历,民间有多种说法:相传在很久以前,王母做寿,在天宫大设皤桃宴,玉皇大帝命四大金刚送去一份寿礼,是一个大银盒,里面装有72颗特大的翡翠,外表还雕饰着千姿百态、五颜六色的飞禽走兽,如同一只聚宝盆,令在场的各路神仙赞不绝口。但王母设宴时没请孙悟空,于是这位齐天大圣就大闹天宫。当他看见王帝送的这只大银盒时,一棒打翻,银盒便从空中翻落下来,砸到地上成了一大坑,银盒立即化成了湖水。因湖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天"字上的一横落在下面成一点,就是"太",所以此湖取名为"太湖"。而72颗翡翠分撒在太湖之中,变成了72峰。本来银盒是圆的,被孙悟空打了一棒,这便是太湖不圆的原因。

  游客们:太湖的传说,发人遐想。其实,太湖原是一个大海湾,约在5000多年前,这里地壳下陷,东部的泥沙不断淤积,导致长江三角洲向东伸展,西部的洼地便形成烟波浩森的太湖。然而,民间传说更增添了太湖的神秘感。

  太湖为我国第三大淡水湖,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雨量充足,物产特别丰富,水产品种多达30多种。其中以银鱼、青蟹、白虾最为有名。各种水生植物也深受客人的喜爱,如莲藕、菱白。水芹、药菜等已成为人们品尝"绿色植物"的美味佳肴。

  鼋头渚所处的.位置—人文景观的营建经过

  各位游客:我们的车开过宝界桥后,就进入了充山(也叫南犊山)。重头清就位于南犊山西端,请看山形突入太湖水中,三面临水,好像一只巨大鼋头伸出水面。这就是鼋头渚。鼋头渚独占地势,在这里可以眺望太湖,三山仙岛随波浮动,如同仙境一般,令人心驰神往。因此,在明朝时,这里早已被称为"世外桃源",是富人们郊游踏青的地方。

  关于鼋头渚的营建历史,可以追述到1918年。当时,杨翰西在这里购得60亩山地,开始对鼋头渚进行最初开发,建造了仿帝王宫苑的"横云山庄"。20年代起又陆续兴建了王心如的"太湖别墅",陈仲言的"若圃",郑明山的"郑园",何辑五的别墅和蔡缄的"退庐"。到建国以后逐渐规划建成完整的鼋头渚公园。现面积达500公顷。有充山隐秀、湖山真意、十里芳径、万浪卷雪、鹿顶迎晖、鼋渚春涛、江南兰苑、太湖仙岛等十多个景观,各具风貌。

  充山隐秀—聂耳亭—鹿顶迎晖—舒天阁—范蠡堂—西子池—中日樱花友谊林—江南兰苑

  各位游客:进人大门后,我们正式进入鼋头渚景区。首先参观"充山隐秀"景点。充山隐秀位于充山最高处鹿顶山的东南面,原来是陈家花园的所在地。陈家花园,也叫"若圃",是1928年无锡本地民族工商业者陈仲言所建。1984年开始建设"充山隐秀"景点。种植了各种花草树木,分为春花、夏荫、秋色、冬景四个区。面积为13.3公顷。

  沿着空中列车站的石路向上,便到春花区内,大家看到的水池名叫"翠湖",它利用地势,顺其自然回旋在幽谷之中。水边的土山是人工堆积的,种植着桃李、杏梅、玉兰、杜鹃、月季等花卉和竹、柳、香樟等树木。在翠湖的水面上,架设着一曲一直两座桥,直桥名为"跨绿",曲桥名为"俯青"。水边两层楼是供游人品茗小憩的地方,上层为"醉方楼",下层为"春风人座"。楼边的方亭,名叫"家风"。大家绕过"寥风"小亭,穿过"俯青"曲桥,便看到山坡上林边有一六角形的"竹亭"。6根柱子仿照毛竹形状,十分逼真。因"个"字形如竹叶,此亭命名为"个亭"。

  各位游客:穿过"荇春"桥亭,我们到达夏荫景区,这里有许多名贵的树木。其中两株苦櫧,高20米,已有六七百年的树龄,而高大挺拔的大王松,是当年若圃园主陈仲言栽种的。

  各位游客:现在看到的建筑是聂耳亭。这里原来是陈仲言于1928年所建的一座花园。1934年,22岁的聂耳随电影《大路》摄制组来无锡时就居住在这里,并谱写了著名的《大路歌》和《开路先锋》两首插曲。当年,这里正在修建公路,聂耳来到筑路工地,将《大路歌》唱给民工们听。电影尚未拍完,歌曲已在民工中传开了。1959年无锡市*主修了这座小阎,为纪念这位人民的音乐家,取名"聂耳亭"。1981年还雕塑了聂耳胸像供游人们瞻仰。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鹿顶山的"十里芳径"景点。它是由茂盛的树木、开山留下的池塘、石壁串连在一起的游步小道组成。每到秋天,这里漫山遍地的原野景色,令游人置身其中,仿佛如在画中畅游。

  现在我们登上了鹿顶山,这里海拔96米,是鼋头渚景区的制高点。鹿顶山还有一个传说:南极仙翁的天鹿触犯了无规,被仙翁一掌打下云头。仙鹿下凡时,看中了水草丰美的太湖,于是就在湖边化成了美丽的山峰,永远守护着太湖。鹿顶山共有6个山顶,在无锡"鹿"和"六"同音,所以此山也叫"六顶山"。1984年,在这里建造了"鹿顶迎晖"景区。

  舒天阁是鹿顶山的最高点,坐落在600*方米的*台上,阁高24米,三层八角四重檐,黄色琉璃瓦顶,意为"四时有景,八方入画"。登阁北望五里湖波光点点,南望整个鼋头渚一览无遗,真有"极目楚天舒,饱览鼋头渚"的意境。

  舒天阁东南是"范蠡堂"和"西子池",相传,越国大夫范蠡和西施隐居五里湖时,经常来鹿顶山。范蠡堂的屋顶为歇山式建筑,庄重大方。里面有泥塑彩绘的范蠡像,西边墙上青铜色浮雕分别为《泛舟》、《养鱼》、《制陶》、《经商》,记叙了范蠡生前的事迹。

  向上走,便是西子池。池壁上刻"照影"两字,故叫"照影池",据说西施曾在浣纱溪边,以水为镜,鱼儿见她美貌无比,羞得纷纷潜入池底,从而有"沉鱼之容"的传说。池边还有一轩一亭,分别叫"西子"、"淡抹"。整个景致清远幽静,别具情趣。再向上走,金沤亭展现在眼前,亭名取自郭沫若的《游鼋头渚》诗中的"四周腾黛浪,万顷泛金沤"。亭立在峭壁之上,居高临下,向东眺望,远处五里湖上的宝界桥如长龙卧波;北岸的鱼池星罗棋布;南岸山峰绵绵,绿树成荫;湖面上波光粼粼,美不胜收。此情此景,各位游客想要细细品味,还可以到旁边的"环碧楼"、"静观"茶室坐下来,慢慢体会。

  往前,是"碑刻影壁"。正面刻有艺术大师刘海粟手书的"鹿顶迎晖"4宇,是刘大师90高龄时书写的,气势雄伟,笔力苍劲。背面刻沙陆墟撰稿的《鹿顶迎晖建设记》。最后看到的是"准望亭",这里原是鹿顶山的最高点,海拔96.6米的三级测量点就设在这里。后来用石亭取代了原先的三脚架,所以取名"准望亭"。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沿着环山路向面穿过鹿碑,来到了中日樱花友谊林。樱花是日本的国花。80年代中期,日本青年友好访问团来到无锡,为了日中青年友谊长存,世世代代友好下去,中日青年在鹿顶山上种下樱花树,还建筑"中日友谊亭"。现在,这些樱花树已经很深叶茂,春天盛开的樱花象征着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万古长青。

  沿林间小路向西,来到的是"江南兰苑"。这是一个小巧精致的建筑,一面开敞的亭子,面对着一塘池水,掩映在茂密的竹林中,他中莲叶浮动,体现着江南园林特有的精致——幽静、淡雅。

  鼋头渚门楼—"太湖佳绝处"牌坊—照壁—涵万轩—绛云轩—长春桥—"具区胜境"牌坊—菊花深处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的便是鼋头渚门楼、这座琉璃瓦顶,飞檐翘角的门楼是1973年建造的。正面"鼋头渚"3个馏金大宇;背面"山辉川媚"四字,点明了鼋头渚风景的特点。门楼左边是"太湖别墅"门楼。顺小路上山可到达广福寺。右边有一巨大的盆景,是一棵百年柏树,树高7米,树冠直径6米,重达10吨,是1978年从梅园水厂移植来的。它姿态如云冠,配上假山湖石,似在欢迎各位游客的到来。

  顺着大道往前,是300多米的杜鹃坡。如果春天到此,山坡上的杜鹃花漫山遍野,映红周围。右边则是高大的香樟树、枫树、大山樱等树木与花草相互映衬,构成了美丽的图画。

  各位游客:前面的又一座牌坊,上写"太湖佳绝处"5个大字,只见牌坊外形古朴典雅,斗拱相连,飞檐翘角。此牌坊是鼋头渚公园的老大门,于1931年建造,当时有题额"山辉川媚",1973年移到"鼋头渚"牌楼处。1981年,以郭沫若手迹制作现在的匾额。牌楼右边门洞两面分别题有"问津"、"利涉",表明这里原来是游船停靠的码头。1934年以前鼋头渚不通陆路。游人进入重头猪,只能走水路,渡船停泊在此,名"利涉";而游人上岸,却不知道"桃花源"在何处,所以要"问津"。

  穿过"太湖佳绝处"门洞,是一块照壁,起到挡住园中景色的作用,这是造园艺术中"障景"的巧妙运用。照壁上装饰的"凤戏牡丹"图案是1981年制作的。照壁后临水的小轩名为"涵万轩",上方有朱汝珍书写的匾额,呈扇形,取意"亭小,却能包涵万顷波涛";另~块匾额是清乾隆御书的"湖山置画",原在北京静明园内,1934年园主人从北京*外烟袋斜街购得后,制匾挂在这里。

鼋头渚导游词2

  各位来宾,我们走过了幽曲的“藕花深处”翻过了一道小小的山梁,来到了大家心仪已久,景色豁然开朗的太湖佳绝处鼋头渚。

  您看:三万六千顷的浩淼烟波奔来眼底,浓淡相宜,七十二峰缥渺可辩。

  三十六和七十二,在*古人的心目中,代表3的阳数之极即九的四倍数和八倍数,具有阴阳调和,吉祥完美的意义,用来概括太湖的水域面积和山、岛的数量,是赞美这里既有海的雄伟,又有湖的秀丽。

  真是“山不高而清秀,湖不深而辽阔”,一派山外有山,湖中有湖的“天然图画”,把太湖*远山水的审美特征,展示得淋漓尽致。

  请大家往左面看:那里山势连绵,重岗复岭,有12个山渚伸突湖中,称为“湖东十二渚,现在已建有中央电视台的“影视城”,还有建设中的“山水城”。

  请大家转向右边看:那里从青龙山到闾江口,沿湖有18个山湾,简称“湖西十八湾”;它的前端就是马山岛,岛上有国家级的度假区,更有高88米的“灵山大佛”,遐迩闻名。

  再请大家往中间看:那好象由三个小岛组成的“三山岛”,既有秀气,又有灵气,更象“蓬莱三岛”那样有点儿仙气,已被建成中外驰名的“太湖仙岛”。

  再远点那座像笠帽一样隐约可辨的小岛,叫“拖山岛”,这拖山岛的南面,就是一片汪洋的外太湖了。

  在这里,我还想向大家补充讲一讲:这湖东十二渚、湖面十八湾和拖山岛之间的太湖,归无锡管辖,在古代又称作“梅梁湖”。

  它的得名来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三千年前,陕西*周太王的长子泰伯“南奔荆蛮”,在无锡“梅里”,也就是今天的梅村镇,开创了吴国五百多的的基业。

  当时用梅树的树干做成房屋的正梁,被赋于了神圣的色彩。

  一次吴国运送梅梁的船只,把梅梁翻入了湖心,这样到了每年的春季,湖面就会飘出朵朵洁白的梅花。

  请大家回过身子,欣赏一下太湖航行的保护神“鼋渚灯塔”。

  因为鼋头渚处于太湖和蠡湖航道的突出位置,因此在1920年,就有人在这里立杆挂灯,为夜行船只导航。

  1924年,锡湖轮船公司通航,地方人士建灯塔表示祝贺,当时灯塔的形状,象一枚弹头朝上通红的炮弹。

  1982年结合灯塔翻修,改成民族形式的紫酱色,琉璃瓦重檐塔顶;并在砖砌墙身上用粉红色金山石贴面,高度也从原来的12.56米加高到13.1米,使灯塔显得更加典雅挺拨,成为鼋头渚的标志性建筑。

  请大家向前走。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鼋头渚景区鼋头渚位于无锡西南郊的太湖之滨,距离市区约18公里。它是国家5A级景区。渚是指三面临水的小陆地,因为它状如鼋头而叫鼋头渚。它可以说是独占太湖最美的`一角。在这一片真山真水的自然景色中辅之以别具匠心的人工点缀,使之成为观赏太湖最为理想的游览胜地。鼋头渚以其“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辽阔”的无边风月和春花秋月、夏荷冬雪的四时之景吸引着无数游人。我们所要重点游览的就是鼋渚春涛景区了,他的基础就是1918年由杨翰西所建的横云山庄,它是整个园林的精华所在。

  下面让我介绍一下本次的游览路线:今天我们游览的路线为:太湖绝佳处牌坊——长春花漪——藕花深处——无锡旅情刻石——灯塔——鼋渚春涛——摩崖石刻——澄澜堂。下面开始我们的游览吧。

  【太湖佳绝处牌坊】我们面前的这座牌坊结构古雅、斗拱相连,建於1931年,原是鼋头渚的老大门,上书“太湖佳绝处”是郭沫若老先生的手迹。牌坊后面有一照壁,壁间饰以“凤穿牡丹”的图案,它挡住了院中景色,起到了欲扬先抑的效果。

  【长春花漪】 绕过涵万轩,我们来到长春桥,我们看到的这座长春桥是园主为了改变原来的横云山庄用地局促,所以利用湖边的芦苇荡,拦水围堤,堤上架“长春桥”,在桥头两侧的长堤上,种植了日本樱花的著名品种“染井吉野”,长春桥是仿照颐和园昆明湖上的玉带桥所建。她是一座拱石桥,高耸湖面,它挡住了外湖的景色,分隔了水面和空间,从*面上看,增加了变化,使浩大的湖面产生了大小、虚实、动静的对比;从立面上看,丰富了景色层次,它与涵万轩、绛雪轩和东面山坡自成一个空间,构成长春花漪的景色。这里又有一座“具区胜境”牌坊,具区是太湖的别称之一,在这个牌坊的背面写着“横云山庄”,它是这座风景区原来的名字。

  【藕花深处】各位朋友,这组被称为“藕花深处”的庭园建筑是景区中最幽静的地方,这里的水池中遍植荷花,来到此地,似乎进入了“兴尽晚归舟,误入藕花深处”的诗情画意。藕花深处景区包含荷塘、小岛、曲桥,芳亭、湖石,轩厅等景点。

  【无锡旅情】 现在在我们眼前的这块巨石上刻有无锡早期的旅游口号——无锡,充满温情与水。温情是指无锡人温文尔雅,待人热情。至于“水”,那是指无锡的旅游资源以水为主,以水出名,有太湖、京杭大运河,还有长江。因此,说无锡充满温情与水当之无愧。背面刻的是《无锡旅情》的中文歌词。这是无锡市为了提高知名度邀请了日本作曲家和音乐出版社长来无锡旅游,他们回国后便出版发行了《无锡旅情》,由日本当红歌星演唱。《无锡旅情》从此风靡日本全境,许多日本友人纷纷慕名前来无锡旅游。

  【鼋渚灯塔】 各位来宾,走过了幽静的藕花深处,我们来到景色豁然开朗的太湖佳绝处——鼋头渚。请大家向右看,那里从青龙山到闾江口,沿湖有18个山湾,简称“湖西十八湾”;它的前端就是马山岛,岛上有国际度假区,更有“灵山大佛”遐迩闻名。在请大家往中间看,那好像由三个小岛组成的“三山岛”,既有秀气,又有灵气,更像“蓬莱仙岛”那样有点仙气,已被建成中外驰名的“太湖仙岛”。请大家回过身,欣赏一下太湖航行的保护神“鼋渚灯塔”。它是作导航之用。1920年,就有人在这里立杆挂灯,为也行船只导航。1924年,锡湖轮船公司首航太湖,地方人士集资建一座灯塔以示祝贺鼋头渚导游词范文导游。

  【鼋渚春涛】 请大家向前走,这里是鼋头渚的景名刻石,这块“鼋头渚”的刻石高2米,正面的“鼋头渚”三字是由无锡举人秦敦世书写的。另一面刻“鼋渚春涛”4字,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状元刘春霖写的。“鼋渚春涛”的“春”字用的最妙,一是刘春霖来锡时正是仲春时节;二是这里面对着太湖的一个内湖,叫梅梁湖。根据《具区志》记载:“梅梁湖在夫椒山(今马山)东,吴时进梅梁至此,舟沉失梁,后每至春首则水面生花

  阿里云

  ”后人据此典故把鼋头渚、马山、拖山之间的水面称为“梅梁湖”。每逢春天,这里会出现神话般的奇景:春涛好似古梅在水上开花一般,显得美丽极了;三是无锡正处在太湖北岸,春天时多东南风,太湖无日不起浪,尤以鼋头渚一带水势浩大,波涛汹涌,声势雄壮。鼋渚涛声是这里的一大特色。若遇风和日暖,微波涟漪,涛声则清缓而流畅,和谐而有节奏;若遇狂风怒号,浊浪滔天,则轰然巨鸣,犹如万马奔腾,真有“涛声吼鼋渚,地胜十洲三岛”的感觉。所以鼋渚春涛是鼋渚涛声中最神奇的。

鼋头渚导游词3

各位游客:

此刻前往游览的是有“太湖第一名胜”之称的鼋头渚。它距无锡市区18公里,是无锡境内太湖西北岸的一个半岛,因有巨石突入湖中,状如浮重翘首而得名。山清水秀的鼋头渚是无锡最佳游览胜地,著名文学家郭沫若曾有“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的诗赞,道出了重头清今人神往的意境。游客们:在前往鼋头渚的途中,让我先来介绍一下太湖。

  【太湖概况—民间传说—成因和物产】

  太湖地处长江三角洲,横贯江、浙两省,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湖泊面积为2427.8*方公里,除去湖中51个岛屿,湖泊实际面积为2338.l*方公里,号称“三万六千顷”,南北长68公里,湖面海拔3米,*均水深约2米。湖边的山和湖中的岛台称“72峰”,尤以鼋头渚、三山、洞庭东西山最为著名。湖中遗存着超多的文物古迹,是吴越文化的发源地。

  有关太湖的来历,民间有多种说法:相传在很久以前,王母做寿,在天宫大设皤桃宴,玉皇大帝命四大金刚送去一份寿礼,是一个大银盒,里面装有72颗特大的翡翠,外表还雕饰着千姿百态、五颜六色的飞禽走兽,如同一只聚宝盆,令在场的各路神仙赞不绝口。但王母设宴时没请孙悟空,于是这位齐天大圣就大闹天宫。当他望见王帝送的这只大银盒时,一棒打翻,银盒便从空中翻落下来,砸到地上成了一大坑,银盒立即化成了湖水。因湖是从天空上掉下来的,“天”字上的一横落在下面成一点,就是“太”,所以此湖取名为“太湖”。而72颗翡翠分撒在太湖之中,转成了72峰。本来银盒是圆的,被孙悟空打了一棒,这便是太湖不圆的原因。

  游客们:太湖的传说,发人遐想。其实,太湖原是一个大海湾,约在5000多年前,那里地壳下陷,东部的泥沙不断淤积,导致长江三角洲向东伸展,西部的'洼地便构成烟波浩森的太湖。然而,民间传说更增添了太湖的神秘感。

  太湖为我国第三大淡水湖,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雨量充足,物产个性丰富,水产品种多达30多种。其中以银鱼、青蟹、白虾最为有名。各种水生植物也深受客人的喜爱,如莲藕、菱白。水芹、药菜等已成为人们品尝“绿色植物”的美味佳肴。

  【鼋头渚所处的位置—人文景观的营建经过】

  各位游客:我们的车开过宝界桥后,就进入了充山(也叫南犊山)。重头清就位于南犊山西端,请看山形突入太湖水中,三面临水,仿佛一只巨大鼋头伸出水面。这就是鼋头渚。鼋头渚独占地势,在那里能够眺望太湖,三山仙岛随波浮动,如同仙境一般,令人心驰神往。因此,在明朝时,那里早已被称为“世外桃源”,是富人们郊游踏青的地方。

  关于鼋头渚的营建历史,能够追述到1918年。当时,杨翰西在那里购得60亩山地,开始对鼋头渚进行最初开发,建造了仿帝王宫苑的“横云山庄”。20年代起又陆续兴建了王心如的“太湖别墅”,陈仲言的“若圃”,郑明山的“郑园”,何辑五的别墅和蔡缄的“退庐”。到建国以后逐渐规划建成完整的鼋头渚公园。现面积达500公顷。有充山隐秀、湖山真意、十里芳径、万浪卷雪、鹿顶迎晖、鼋渚春涛、江南兰苑、太湖仙岛等十多个景观,各具风貌。

  【充山隐秀—聂耳亭—鹿顶迎晖—舒天阁—范蠡堂—西子池—中日樱花友谊林—江南兰苑】

  各位游客:进人大门后,我们正式进入鼋头渚景区。首先参观“充山隐秀”景点。充山隐秀位于充山最高处鹿顶山的东南面,原先是陈家花园的所在地。陈家花园,也叫“若圃”,是1928年无锡本地民族工商业者陈仲言所建。1984年开始建设“充山隐秀”景点。种植了各种花草树木,分为春花、夏荫、秋色、冬景四个区。面积为13.3公顷。

  沿着空中列车站的石路向上,便到春花区内,大家看到的水池名叫“翠湖”,它利用地势,顺其自然回旋在幽谷之中。水边的土山是人工堆积的,种植着桃李、杏梅、玉兰、杜鹃、月季等花卉和竹、柳、香樟等树木。在翠湖的水面上,架设着一曲一向两座桥,直桥名为“跨绿”,曲桥名为“俯青”。水边两层楼是供游人品茗小憩的地方,上层为“醉方楼”,下层为“春风人座”。楼边的方亭,名叫“家风”。大家绕过“寥风”小亭,穿过“俯青”曲桥,便看到山坡上林边有一六角形的“竹亭”。6根柱子仿照毛竹形状,十分逼真。因“个”字形如竹叶,此亭命名为“个亭”。

  各位游客:穿过“荇春”桥亭,我们到达夏荫景区,那里有许多名贵的树木。其中两株苦槠,高20米,已有六七百年的树龄,而高大挺拔的大王松,是当年若圃园主陈仲言栽种的。

  各位游客:此刻看到的建筑是聂耳亭。那里原先是陈仲言于1928年所建的一座花园。1934年,22岁的聂耳随电影《大路》摄制组来无锡时就居住在那里,并谱写了著名的《大路歌》和《开路先锋》两首插曲。当年,那里正在修建公路,聂耳来到筑路工地,将《大路歌》唱给民工们听。电影尚未拍完,歌曲已在民工中传开了。1959年无锡市*主修了这座小阎,为纪念这位人民的音乐家,取名“聂耳亭”。1981年还雕塑了聂耳胸像供游人们瞻仰。

  各位游客:此刻我们来到鹿顶山的“十里芳径”景点。它是由茂盛的树木、开山留下的池塘、石壁串连在一齐的游步小道组成。每到秋天,那里漫山遍地的原野景色,令游人置身其中,仿佛如在画中畅游。

  此刻我们登上了鹿顶山,那里海拔96米,是鼋头渚景区的制高点。鹿顶山还有一个传说:南极仙翁的天鹿触犯了无规,被仙翁一掌打下云头。仙鹿下凡时,看中了水草丰美的太湖,于是就在湖边化成了秀丽的山峰,永久守护着太湖。鹿顶山共有6个山顶,在无锡“鹿”和“六”同音,所以此山也叫“六顶山”。1984年,在那里建造了“鹿顶迎晖”景区。

  舒天阁是鹿顶山的最高点,坐落在600*方米的*台上,阁高24米,三层八角四重檐,黄色琉璃瓦顶,意为“四时有景,八方入画”。登阁北望五里湖波光点点,南望整个鼋头渚一览无遗,真有“极目楚天舒,饱览鼋头渚”的意境。

  舒天阁东南是“范蠡堂”和“西子池”,相传,越国大夫范蠡和西施隐居五里湖时,经常来鹿顶山。范蠡堂的屋顶为歇山式建筑,庄重大方。里面有泥塑彩绘的范蠡像,西边墙上青铜色浮雕分别为《泛舟》、《养鱼》、《制陶》、《经商》,记叙了范蠡生前的事迹。

  向上走,便是西子池。池壁上刻“照影”两字,故叫“照影池”,据说西施曾在浣纱溪边,以水为镜,鱼儿见她美貌无比,羞得纷纷潜入池底,从而有“沉鱼之容”的传说。池边还有一轩一亭,分别叫“西子”、“淡抹”。整个景致清远幽静,别具情趣。再向上走,金沤亭展此刻眼前,亭名取自郭沫若的《游鼋头渚》诗中的“四周腾黛浪,万顷泛金沤”。亭立在峭壁之上,居高临下,向东眺望,远处五里湖上的宝界桥如长龙卧波;北岸的鱼池星罗棋布;南岸山峰绵绵,绿树成荫;湖面上波光粼粼,美不胜收。此情此景,各位游客想要细细品味,还能够到身旁的“环碧楼”、“静观”茶室坐下来,慢慢体会。

  往前,是“碑刻影壁”。正面刻有艺术大师刘海粟手书的“鹿顶迎晖”4宇,是刘大师90高龄时书写的,气势雄伟,笔力苍劲。背面刻沙陆墟撰稿的《鹿顶迎晖建设记》。最后看到的是“准望亭”,那里原是鹿顶山的最高点,海拔96.6米的三级测量点就设在那里。之后用石亭代替了原先的三脚架,所以取名“准望亭”。

  各位游客;此刻我们沿着环山路向面穿过鹿碑,来到了中日樱花友谊林。樱花是日本的国花。80年代中期,日本青年友好访问团来到无锡,为了日中青年友谊长存,世世代代友好下去,中日青年在鹿顶山上种下樱花树,还建筑“中日友谊亭”。此刻,这些樱花树已经很深叶茂,春天盛开的樱花象征着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万古长青。

  沿林间小路向西,来到的是“江南兰苑”。这是一个小巧精致的建筑,一面开敞的亭子,应对着一塘池水,掩映在茂密的竹林中,他中莲叶浮动,体现着江南园林特有的精致——幽静、淡雅。

  【鼋头渚门楼—“太湖佳绝处”牌坊—照壁—涵万轩—绛云轩—长春桥—“具区胜境”牌坊—菊花深处】

  各位游客:此刻我们来到的便是鼋头渚门楼、这座琉璃瓦顶,飞檐翘角的门楼是1973年建造的。正面“鼋头渚”3个馏金大宇;背面“山辉川媚”四字,点明了鼋头渚风景的特点。门楼左边是“太湖别墅”门楼。顺小路上山可到达广福寺。右边有一巨大的盆景,是一棵百年柏树,树高7米,树冠直径6米,重达10吨,是1978年从梅园水厂移植来的。它姿态如云冠,配上假山湖石,似在欢迎各位游客的到来。

  顺着大道往前,是300多米的杜鹃坡。如果春天到此,山坡上的杜鹃花漫山遍野,映红周围。右边则是高大的香樟树、枫树、大山樱等树木与花草相互映衬,构成了秀丽的图画。

  各位游客:前面的又一座牌坊,上写“太湖佳绝处”5个大字,只见牌坊外形古朴典雅,斗拱相连,飞檐翘角。此牌坊是鼋头渚公园的老大门,于1931年建造,当时有题额“山辉川媚”,1973年移到“鼋头渚”牌楼处。1981年,以郭沫若手迹制作此刻的匾额。牌楼右边门洞两面分别题有“问津”、“利涉”,证明那里原先是游船停靠的码头。1934年以前鼋头渚不通陆路。游人进入重头猪,只能走水路,渡船停泊在此,名“利涉”;而游人上岸,却不明白“桃花源”在何处,所以要“问津”。

  穿过“太湖佳绝处”门洞,是一块照壁,起到挡住园中景色的作用,这是造园艺术中“障景”的巧妙运用。照壁上装饰的“凤戏牡丹”图案是1981年制作的。照壁后临水的小轩名为“涵万轩”,上方有朱汝珍书写的匾额,呈扇形,取意“亭小,却能包涵万顷波涛”;另~块匾额是清乾隆御书的“湖山置画”,原在北京静明园内,1934年园主人从北京*外烟袋斜街购得后,制匾挂在那里。

  涵万轩对面的水轩,1981年建造,名叫“绿云轩”,而在绛云轩前依山而建的是“云逗楼”和花神庙。云逗楼于1931年建造,呈四方形朱门黄顶,上有蔡元培题额。楼边石壁上是1983年刻的“渐入佳境”4宇。云逗楼上是花神庙,内有白矾石雕塑的“女夷”像,女夷为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花神。

  从右边走是樱堤,堤上的这座石拱桥,名叫“长春桥”。该桥建于1936年,桥的前后有湖堤与太湖分隔。桥呈拱形,太阳照耀时成浑圆形,像颐和园的玉带桥。整个长堤种植着日本大山樱树,枝干粗大,是30年代从日本引进的。每年4月,是那里的最美季节,樱花盛开,缤纷绚丽,华丽幽雅,此景称为“长春樱花”。

  过樱堤看到的是“具区胜境”牌坊。斗拱飞檐,一面为何绍基手书“具区胜境”;另一面书“横云山庄”。“具区”是太湖的古称,牌坊前的太湖石名“古云石”,系杨斡西家旧物。

  由牌坊继续往前过曲桥,荷塘上的方亭题名为“藕花深处”,取自李清照“兴尽晚回舟,误人藕花深处”的词意。匾额是田原在1981年题写的。再往前是“清芬屿”,四面临水,宫殿式建筑,原先是杨家洞堂。1978年8月李苦禅题堂额“诵芬”,请看两边槛联写道:湖阔鱼飞跃,山阴草木香。调堂后面的亭子为;“诵芬亭”,堂前太湖石亭亭玉立,给周围景观增添不少神韵。清芬屿对岸坡下,“净香水树”和“山光照槛水绕廊”,临水而立,东面的水谢为“牡丹坞”,棚后山坡上种植着牡丹。整个“藕花深处”建筑疏密错落,小中见大,既有江南水乡特色,又有古典园林风格。

  【鼋头渚灯塔—“鼋渚春涛”刻石—涵虚亭—“包孕吴越”—“震泽神鼋”雕塑】

  从诵芬堂沿石阶而上就来到鼋头。站在鼋头眺望,对面的“三山仙岛”若隐若现,湖水拍打岩石,不愧为观赏太湖风景最佳之地。鼋头渚上的灯塔,建于工924年,用于夜间导航。1982年进行了翻新,加固底部和中心,四周装饰金山石,并且把塔高从12.56米增加到13.1米。鼋渚灯塔外观呈粉红色,造型十分雅致,是鼋头渚的标志性建筑。

  游客们:参观完灯塔,请大家再来看一下鼋头渚刻石。这块二米多高的刻石,正面刻“鼋头渚”3字,为秦敦世所书。另一面所刻的“鼋渚春涛”4字,原由清代最后一个状元刘春霖于1906年书写。十年动乱中被毁,此刻我们看到的是1974年从清代后陀为“花神庙”所书的检联中,集取四字加以恢复的。鼋头春涛,是鼋头渚一大特色景观,在此摄影留念具有纪念好处。

  由石碑向前,是八角形的“涵虚亭”。亭中悬挂着清光绪年间进士*龙1919年书写的匾额。那里是观赏大湖山水的最佳地方。涵虚亭下崖壁上刻有“明高忠宪公濯足处”8个字。说的是明末东林*领高攀龙,隐居蠡湖,常到鼋头渚湖滩“濯足”,以“沧浪之水浊矣,能够濯吾足”之意,表示避世隐身,知足常乐。高攀龙因得罪明代宦官魏忠贤,遭到放逐,归隐无锡蠡湖,自号“湖上老人”,不谈时事,以花鸟为伴,但是魏党仍不放过他,逼得高攀龙于1626年3月17日清晨,在水曲巷住宅池中自尽。

  站在高公濯足处,涂望对面绝壁上分别刻有“横云”、“包孕吴越”六字,这是清末无锡县令廖纶于1891年所书。这年的正月初八,廖给同朋友一齐乘船到此游览,挥笔题写这6个字,后镌刻在石壁上。“包孕吴越”形容太湖气魄宏大,春秋时吴越两国在此孕育生息,抚育了吴越儿女。“横云”意思是说从湖中远处眺望鼋头渚,水天一色,湖岸好似横在半空的彩云,轻轻飘移。

  由涵虚亭前行,是“震泽神鼋”青铜雕塑。“震泽”是太湖的古称。“鼋”在古代被尊称为神物。相传它是龙和龟所生的长子,呈龙头龟身。古时太湖发洪水,淹没了大片土地。大禹来治水,劈开犊牛山,才使洪水退去。大禹治完水在太湖边看到一块色泽青润的大石头,敲起来声音悦耳动听,于是用开山斧凿了一只石鼋,昂头而立,神气十足。大禹用五色宝石在石鼋身上划出许多花纹,石鼋身上便有了鳞甲,这只石鼋就是“震泽神重”,也叫“镇妖石”,镇住太湖水龙,从此太湖地区就风调雨顺。此刻,大家看到的神鼋是用青铜制作的,长1.7米,高1.3米,宽1.1米,重达700多公斤,由著名雕塑家徐宝庆创作,上面镌刻朱复戡的“震泽神鼋”篆书。这是上海青铜文化复兴公司在1985年5月送给无锡首届“太湖之春艺术节”的礼物。

  【澄澜堂—光明亭—飞云阁—广福寺—“七十二峰山馆”—万浪桥—苍鹰渚—“湖山真意”景区】

  顺山坡而上,大家看到的是一座仿宋、明宫殿式建筑“澄澜堂”,建于1931年。面阔5间,游廊环抱,宽畅豁达,气宇不凡。那里是鼋头渚的高处,应对太湖,居高临下视野开阔。湖中72峰点缀清波,犹如出水芙蓉。堂内匾额,原是清末书法家华世奎所书,因湖水*静清澈,波浪起伏,取名“澄澜”。同时,在此地能够饱览太湖四时多变的景色,为此中堂挂着“天然图画”匾,字由谭瓶斋书写,此刻看到的两块匾都是在1974年复制的。两边抱柱上是陈夔龙撰写的对联:山横马迹,渚峙鼋头,尽纳湖光开绿野;雨卷珠帘,云飞画栋,此间风景胜洪都。

  由澄澜堂而上是“光明亭”,这座重檐攒尖顶黄色亭子,于1953年开始建造,盖到一半时因资金缺乏,被迫停工。1954年春,*元帅来无锡游览重头绪,看到未完工的亭子说:“天空上光明。”之后在刘帅关怀下最终完工,并在1957年题名“光明亭”,表达老一辈革命家对太湖的赞美。

  站在湖边“飞云阁”前回望鼋头渚,只见巨石卧水,浪花拍岸,红色灯塔,直刺青天。飞云阁建于1931年,两层建筑。章浸书写匾额。下层为“长生未央馆”由杨天骥书写。馆名中的“长生殿”、“未央宫”是西安唐宫中建筑,为唐玄宗、杨贵妃寝宫和召见之处,以此命名,可见园主人的用意。

  从飞云阁到广福寺,各位游客还可看到“秋叶涧”、“慈亭”、“戊辰亭”、“一勺泉”诸景点。秋叶洞是山径中段的一条林荫深逢的洞峡。洞上用黄石架一个洞口,原名“秋一洞”,园主为怀念早逝的长女,在洞上刻石纪念。1980年改为“秋叶洞”。憩亭,呈四方形,原有俞件还题额“云阶”,以及弥勒佛石像一尊。1980年改称“憩亭”。1981年又移入《湖山歌》碑石一块,这块碑是1978年在宝界山湖山草堂遗址发现的。

  戊辰亭于1928年初建造,这一年是成辰年,便命名为“戊辰亭”。匾额由尉天池题写。楼高三层,琉璃瓦顶,雄伟高大,登楼观湖,尽收眼底。*亲王曾在此品茗观景。

  在成辰亭东坡岩旁有“一勺泉”,是以“有源之水聚而为一勺,散而为三万六千顷”而得名。相传很久以前,一青年打柴飘过此地,见两位老者在此下棋。一老者见青年有个水葫芦,便向他要水喝,老者喝过水后,用手杖在地上一揭,说:“喝你壶水,送你一勺泉”。说罢,两老者拂袖而去,而老者手杖捣过的地方,一股清泉冒出。在泉边崖壁上有明进士王问“源头一勺”、“天开峭壁”、“劈了泰华”等题字。

  从一勺泉循台阶而上,就是广福寺。1924年,杨翰西将一亩多地捐给量如和尚。量如原是北伐时军人,后削发为僧,将后山的广福庵(又名削岩寺)迁到那里。据说,原寺虽小,却建于萧梁,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1925年建成广福寺,取“广士众民同登庙地洞天”之意命名。寺前三拱因门意为“三解脱门”。寺虽小,却也香烟综绕,信徒众多。

  “72峰馆”在鼋头渚后山最高处,是1927年无锡王心如建造的太湖别墅中的主要建筑物,它是一个五门敞开中西结合的厅,具有江南*代建筑风格。厅后有山泉小池,坡上是桂花、龙柏,馆前*台石栏,应对太湖,从那里能够遥望三山、马山。馆背面的这些湖石假山,细细数来也合72之数,故称“72峰山馆”。此刻,山馆已辟为王昆仑纪念馆。王昆仑是原民革中央*,太湖别墅主人王心如的儿子。

  从72峰山馆顺山路而下,是万浪桥。那里是一个天然水湾。30年代,筑曲堤,上面建小拱桥。浪打岩石,如万马奔腾,所以叫“万浪桥”,又称“万浪卷雪”。万浪桥还有一奇,就是晨曦之景。春夏清晨,晨庵渐露,薄疾重重,忽然红日跃起,远山*水湖天一色,相映成趣,使人流连忘返。

  万浪桥南侧是“苍鹰渚”,是太湖著名的“湖东12渚”之一。因势如雄鹰昂首伸入湖中,*青山,如鹰展翅,所以称“苍鹰渚”。1984年,清上立一块巨石,高2.2米,宽1.2米,厚0.35米,上刻“苍鹰渚”三字,为著名文学家周而复所书。渚上建有“卷雪亭”,四角攒尖顶,典雅明丽,那里是观浪最佳的地方。

  由“卷雪亭”循山路往上,就是“湖山真意”景区,摩崖上“湖山真意”额为原*长姬鹏飞所书。那里地势较高,眺望太湖,美景尽收眼底。

  “湖山真意”主建筑是建于1986年的“天远楼”,取意于文徵明《太湖》诗中的名句:“天远洪涛翻日月,春寒泽国隐鱼龙。”天远楼是眺望梅梁湖山水真趣的最佳处。因太湖北端人无锡市内,构成一个袋形湖湾——梅梁湖。梅梁湖可称太湖山水组合最美的一区,整个湖湾,东面12淆,西面18湾。

  天远楼北行,在石丛中有一个洞口,长有几十米,是1931年郑明山建郑家花园时的遗物。出洞口可看到“半亭”和“红亭”。滑石级下山,便到了十字路口。从那里向东过“拒秀桥”,就可回到鼋头渚大门。

  游客们:素有“太湖之冠”之称的鼋头渚即将游览结束了。在您充分领略鼋头渚那清新迷人的风光后,想必它的“真山真水”务必给各位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如果说鼋头渚给您带来的是秀气、灵气的话,那么继续游览太湖三山将赋予您更多的仙气和福气。下面请大家跟我乘上游船,前去游览太湖的另一处“人间仙境”——太湖仙岛。

鼋头渚导游词4

各位来宾:

  大家好!我们走过了幽曲的"藕花深处"翻过了一道小小的山梁,来到了大家心仪已久,景色豁然开朗的太湖佳绝处鼋头渚。您看:三万六千顷的浩淼烟波奔来眼底,浓淡相宜,七十二峰缥渺可辩。三十六和七十二,在*古人的心目中,代表3的阳数之极即九的四倍数和八倍数,具有阴阳调和,吉祥完美的意义,用来概括太湖的水域面积和山、岛的数量,是赞美这里既有海的雄伟,又有湖的秀丽。真是"山不高而清秀,湖不深而辽阔",一派山外有山,湖中有湖的"天然图画",把太湖*远山水的审美特征,展示得淋漓尽致。请大家往左面看:那里山势连绵,重岗复岭,有12个山渚伸突湖中,称为"湖东十二渚,现在已建有中央电视台的"影视城",还有建设中的"山水城"。

  请大家转向右边看:那里从青龙山到闾江口,沿湖有18个山湾,简称"湖西十八湾";它的前端就是马山岛,岛上有国家级的度假区,更有高88米的"灵山大佛",遐迩闻名。再请大家往中间看:那好象由三个小岛组成的"三山岛",既有秀气,又有灵气,更象"蓬莱三岛"那样有点儿仙气,已被建成中外驰名的"太湖仙岛"。再远点那座像笠帽一样隐约可辨的小岛,叫"拖山岛",这拖山岛的南面,就是一片_的外太湖了。

  在这里,我还想向大家补充讲一讲:这湖东十二渚、湖面十八湾和拖山岛之间的太湖,归无锡管辖,在古代又称作"梅梁湖"。它的得名来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三千年前,陕西*周太王的长子泰伯"南奔荆蛮",在无锡"梅里",也就是今天的梅村镇,开创了吴国五百多的的基业。当时用梅树的树干做成房屋的正梁,被赋于了神圣的色彩。一次吴国运送梅梁的船只,把梅梁翻入了湖心,这样到了每年的春季,湖面就会飘出朵朵洁白的梅花。请大家回过身子,欣赏一下太湖航行的保护神"鼋渚灯塔"。因为鼋头渚处于太湖和蠡湖航道的突出位置,因此在1920年,就有人在这里立杆挂灯,为夜行船只导航。1924年,锡湖轮船公司通航,地方人士建灯塔表示祝贺,当时灯塔的形状,象一枚弹头朝上通红的炮弹。1982年结合灯塔翻修,改成民族形式的紫酱色,琉璃瓦重檐塔顶;并在砖砌墙身上用粉红色金山石贴面,高度也从原来的12。56米加高到13。1米,使灯塔显得更加典雅挺拨,成为鼋头渚的标志性建筑。

鼋头渚导游词5

  俗话说,“到无锡必游太湖,游太湖必去鼋头渚。”鼋头渚究竟是个怎样的所在啊?

  听爸爸讲,鼋头渚这个地方不仅景美,就连它的来历都充满神秘色彩——其实,它是太湖西北岸的一个半岛,传说有巨石突入湖中,状如神话中的神鼋浮在水面,故而得名。

  坐了三个多小时的车,我们终于来到了太湖边。资料上说太湖的面积有2427。8*方公里,举目远眺,顿觉心胸开阔。浩瀚无垠的太湖水就在我眼前,可我的心儿早已飞到了鼋头渚。

  来到鼋头渚,我们先去游览“樱花谷”,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忘不掉”。那里简直就是樱花的海洋,樱花的世界。四面八方,放眼望去,枝头、树下、河面,满是粉红的樱花,它们像俊俏的娃娃,一个个露出灿烂的笑容,却各有各的姿态,引得游人纷纷驻足观看,拍照留影。这里的樱花树足足有三万余棵,被称为世界第三大樱花种植地。我们来得也正是时候,这里正举行“国际樱花节”,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有什么能挡住游客赏花的热情呢?

  我们走一路,樱花就陪一路香一路,最后我全身都是香的了。实在走累了,我们便躺在树下休息,可眼睛却怎么也舍不得闭上。一阵微风吹过,树上的风铃发出悦耳的“叮叮”声,从枝头飘下无数花瓣,像是在下一场漫天花雨,好不美丽!

  我们在码头登上游船前往“太湖仙岛”景点。站在船尾,凉爽的海风吹过面颊,我整个人一下子神清气爽起来。一群群红嘴鸥紧随船尾飞行,游客把小块面包扔向空中,它们竟然一下子就用嘴夹住了。游船行一路,海鸥跟一路,场面好不生动!

  游完“太湖仙岛”,天色已晚,是时候跟这里说“再见”了,尽管我仍然意犹未尽。太湖、鼋头渚,以后有机会我还会回来看你们的!等我。

鼋头渚导游词6

各位游客:

  国庆节,爷爷带我去看太湖。我们下了火车,再乘40分钟的公交车就到了位于无锡东南角的太湖。郭沫若先生说过:“太湖绝佳处,毕竟在鼋头。”鼋头渚是无锡境内太湖西北岸的一个半岛,因有巨石突入湖中,状如浮鼋翘首而得名。在那里,不仅能尽揽鼋头渚的风光,更可以欣赏到整个太湖的景色。

  我们走进鼋头渚的充山大门,乘坐景区专用的旅游大巴,沿“大鼋的唇边”——湖边的马路缓缓前进,一边是鼋头渚的绿树翠竹,一边是烟波浩淼的太湖,这天然的湖光山色使我心旷神怡,目不暇接。不一会儿,汽车到站了,我看到许多人排着长队在等候上船。我指着远处湖中一个绿宝石似的小岛问爷爷:“船是开到那里去的吗?”爷爷说:“对!那就是所谓太湖仙岛,我们也上去看看。”于是,我们也乘上了豪华的游船。我们站在游船的最上层,那波光粼粼、一望无际的太湖就展现在我们眼前,远望湖面上白帆点点,一只只小船像树叶一样飘在水上。而较*处,有一艘艘接送游客的快艇,箭一般在湖面上来回穿梭。

  太湖仙岛又名三山岛,岛上松竹留翠,枫叶染红,掩映在一片淡淡的雾霭之中。我们下了船,随着观光的人流,来到了岛上的灵霄宫。从这里看下去,一片太湖水就在脚下,*静得像一面镜子,和蓝色的天空浑然一体,我不禁脱口赞叹:“啊!太湖真美啊!”

  不知不觉间,太阳竟快要下山了,我们该走了,可是我仍然久久凝望着这美丽的太湖,舍不得离开。

鼋头渚导游词7

  国庆节,爷爷带我去看太湖。我们下了火车,再乘40分钟的公交车就到了位于无锡东南角的太湖。郭沫若老师说过:“太湖绝佳处,事实在鼋头。”鼋头渚是无锡境内太湖西北岸的一个半岛,因有巨石闯入湖中,状如浮鼋翘首而得名。在哪里,不只能尽揽鼋头渚的风物,更可以浏览到整个太湖的景致。

  我们走进鼋头渚的充山大门,乘坐景区专用的旅游大巴,沿“大鼋的唇边”——湖边的马路渐渐提高,一边是鼋头渚的绿树翠竹,一边是烟波浩淼的太湖,此日然的湖光山色使我赏心悦目,目不暇接。纷歧会儿,汽车到站了,我看到很多人排着长队在期待上船。我指着远处湖中一个绿宝石似的小岛问爷爷:“船是开到哪里去的吗?”爷爷说:“对!那就是所谓太湖仙岛,我们也上去看看。”于是,我们也乘上了豪华的游船。我们站在游船的最上层,那波光粼粼、一望无际的太湖就展此刻我们面前,眺望湖面上白帆点点,一只只小船像树叶一样飘在水上。而较*处,有一艘艘接送旅客的快艇,箭一样*常在湖面上往返穿梭。

  太湖仙岛又名三山岛,岛上松竹留翠,枫叶染红,掩映在一片淡淡的雾霭之中。我们下了船,跟着参观的人流,来到了岛上的灵霄宫。从这里看下去,一片太湖水就在脚下,安静得像一面镜子,和蓝色的天空美满无缺,我不禁脱口惊叹:“啊!太湖真美啊!”

  不知不觉间,安徽导游词,太阳竟将*下山了,我们该走了,然则我如故久久凝视着这瑰丽的太湖,舍不得分开。

鼋头渚导游词8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太湖鼋头渚风景区位于江苏省无锡市西南。郭沫若先生赞为“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鼋头渚风景区层峦叠翠,林壑优美,山环水抱,融淡雅清秀与雄奇壮澜于一体,组合成了太湖山水风光的最美处,向有“天然画图”之美誉。鼋头渚公园曾是蒋介石的私家园林,堪称“无锡第一胜景”。青山绿水之中,长春桥、澄澜堂、飞云阁、劲松楼、光福寺、陶朱阁等园林建筑点缀其间,太湖仙岛、具区胜景、鼋渚春涛、万浪卷雪、鹿顶迎辉、充山隐秀等六大景区各具特色。登上鼋头,浩瀚壮阔的太湖展现眼前,心旷神怡。

  鼋头渚的秀丽景致,在明代以前就为人们所向往,被认为是无锡境内的“桃花源”。明初,“太湖春涨”被列为“无锡八景”之一。明末,东林首领高攀龙常在此踏浪吟咏,留有“鼋头渚边濯足”遗迹。清末,无锡知县廖伦在临湖峭壁上题书的“包孕吴越”和“横云”摩崖石刻既赞美了太湖的雄伟气势,也是对此尽纳吴越山水之美的高度评价。1920年,鼋头渚始建园林,社会名流、达官贵人纷纷在鼋头渚附*营造私家花园和别墅。先后建有横云山庄、广福寺、陶朱阁、太湖别墅、陈园(若圃)、郑园等,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园林建筑逐年增多。建国后,这些私家花园和别墅大都由*接管,合并成“鼋头渚公园”。

  80年代后,经统一规划布局,精心缀连,又大规模扩建新景点,使这一太湖风景名胜游览之区日趋完美,面积扩大到500公顷,成为江南最大的山水园林之一。现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鼋头渚风景区地广景多,可先登临鹿顶山舒天阁,远眺四方,一洗胸襟,再上鼋头渚,或步行盘桓于花径,或赤足涉水于低滩,或乘船弄涛湖面,坐礁凝思,登楼品茗,领略太湖山水之美,最后乘船渡湖,一探太湖仙岛灵秀、神幻之妙。

鼋头渚导游词9

各位游客:

  现在前往游览的是有“太湖第一名胜”之称的鼋头渚。它距无锡市区18公里,是无锡境内太湖西北岸的一个半岛,因有巨石突入湖中,状如浮重翘首而得名。山清水秀的鼋头渚是无锡最佳游览胜地,著名文学家郭沫若曾有“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的诗赞,道出了重头清今人神往的意境。游客们:在前往鼋头渚的途中,让我先来介绍一下太湖。

  【太湖概况—民间传说—成因和物产】

  有关太湖的来历,民间有多种说法:相传在很久以前,王母做寿,在天宫大设皤桃宴,玉皇大帝命四大金刚送去一份寿礼,是一个大银盒,里面装有72颗特大的翡翠,外表还雕饰着千姿百态、五颜六色的飞禽走兽,如同一只聚宝盆,令在场的各路神仙赞不绝口。但王母设宴时没请孙悟空,于是这位齐天大圣就大闹天宫。当他看见王帝送的这只大银盒时,一棒打翻,银盒便从空中翻落下来,砸到地上成了一大坑,银盒立即化成了湖水。因湖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天”字上的一横落在下面成一点,就是“太”,所以此湖取名为“太湖”。而72颗翡翠分撒在太湖之中,变成了72峰。本来银盒是圆的,被孙悟空打了一棒,这便是太湖不圆的原因。

  游客们:太湖的传说,发人遐想。其实,太湖原是一个大海湾,约在5000多年前,这里地壳下陷,东部的泥沙不断淤积,导致长江三角洲向东伸展,西部的洼地便形成烟波浩森的太湖。然而,民间传说更增添了太湖的神秘感。

  太湖为我国第三大淡水湖,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雨量充足,物产特别丰富,水产品种多达30多种。其中以银鱼、青蟹、白虾最为有名。各种水生植物也深受客人的喜爱,如莲藕、菱白。水芹、药菜等已成为人们品尝“绿色植物”的美味佳肴。

  【鼋头渚所处的位置—人文景观的营建经过】

  各位游客:我们的车开过宝界桥后,就进入了充山(也叫南犊山)。重头清就位于南犊山西端,请看山形突入太湖水中,三面临水,好像一只巨大鼋头伸出水面。这就是鼋头渚。鼋头渚独占地势,在这里可以眺望太湖,三山仙岛随波浮动,如同仙境一般,令人心驰神往。因此,在明朝时,这里早已被称为“世外桃源”,是富人们郊游踏青的地方。

  【充山隐秀—聂耳亭—鹿顶迎晖—舒天阁—范蠡堂—西子池—中日樱花友谊林—江南兰苑】

  沿着空中列车站的石路向上,便到春花区内,大家看到的水池名叫“翠湖”,它利用地势,顺其自然回旋在幽谷之中。水边的土山是人工堆积的,种植着桃李、杏梅、玉兰、杜鹃、月季等花卉和竹、柳、香樟等树木。在翠湖的水面上,架设着一曲一直两座桥,直桥名为“跨绿”,曲桥名为“俯青”。水边两层楼是供游人品茗小憩的地方,上层为“醉方楼”,下层为“春风人座”。楼边的方亭,名叫“家风”。大家绕过“寥风”小亭,穿过“俯青”曲桥,便看到山坡上林边有一六角形的“竹亭”。6根柱子仿照毛竹形状,十分逼真。因“个”字形如竹叶,此亭命名为“个亭”。

  穿过“荇春”桥亭,我们到达夏荫景区,这里有许多名贵的树木。其中两株苦櫧,高20米,已有六七百年的树龄,而高大挺拔的大王松,是当年若圃园主陈仲言栽种的。

  现在我们来到鹿顶山的'“十里芳径”景点。它是由茂盛的树木、开山留下的池塘、石壁串连在一起的游步小道组成。每到秋天,这里漫山遍地的原野景色,令游人置身其中,仿佛如在画中畅游。


无锡鼋头渚导游词 (菁华3篇)(扩展2)

——鼋头渚导游词 (菁华6篇)

鼋头渚导游词1

  各位游客朋友,很高兴今天能有幸陪同大家游览太湖。

  太湖水域面积达2400多*方公里,在我国五大淡水湖泊中占了第三位。

  想必大家都听过无锡名歌《太湖美》吧,可能有人会问最能代表太湖的经典是哪一处呢?当代大文豪郭沫若先生用优美的诗句作了明确的回答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

  因此有人把它解释为不到鼋头渚,等于没有到太湖。

  鼋头渚由于深入湖中三面临水的一块巨石状如鼋头而得名。

  鼋是一种大型的海龟,在*古代,乌龟被看作是长寿的灵物。

  1916年,地方绅士杨翰西,购买了这里包括鼋头渚在内的60亩山地,从1918年开始构筑别墅园林横云山庄。

  杨翰西是清末举人,有相当的文化素养,在造园时有意识地发挥真山真水的环境优势,因势布局,巧妙点缀,所谓三分人意,七分天然,这别墅园林造的很是不俗。

  好,给位朋友,鼋头渚的概况就介绍到这里,今天我们的游览路线是这样为大家安排的:我们由太湖佳绝处牌坊,进入景区,漫步樱花烂漫的长春桥,经过净香水榭和衡云山庄牌坊,我们就进入了优雅娴静的藕花深处了,穿过诵芬堂,接着我们将看到可在巨石上的无锡旅游口号无锡,充满温情和水然后请大家回过身来,欣赏一下太湖航行的保护神鼋渚灯塔。

  在刻着鼋渚春涛四个字的刻石边留影后我们会亲眼看到神鼋铜像,最后我们将在澄澜堂前领略太湖气象万千的魅力风光。

  各位游客朋友,接下来请允许我重点介绍一下鼋头渚的代表景点藕花深处。

  建筑被称为凝固的音乐,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组庭院建筑被称为藕花深处,建于1931年,它仿佛是一曲优美旋律中的休止符号,让您在走进太湖之前,有个短暂的停留。

  在大片湖水的映衬下,蜿蜒小溪,曲桥清流,别有情趣。

  前面有个方亭,因为位于荷花丛中,所以亭上悬挂藕花深处匾额,此匾酸奶1981年有田园书写的。

  藕花深处这个名字其实还有一个典故,这里的水池中,种满了荷花,有人到了此地,就好像进入了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兴尽晚归舟,误入藕花深处的诗情画意之中,具有一种幽趣闲适的感觉。

  藕花深处是鼋头渚最幽静的地方。

  各位游客可能感觉到有些不解,在进入气象万千的鼋头渚景区之前,为什么先让游客步入这样一个温柔小巧的江南园林呢?这正是园主人的良苦用心所在,主人意在以藕花深处之静,来称太湖之动,藕花深处之小,来称太湖之大,藕花深处之细腻,来称太湖之粗犷,以此来增加各位游客对太湖了旅游的期望值。

  好了,说了这么多想必大家迫不及待的想去细细的欣赏这美丽的湖光山色了吧,下面是给位朋友的自由游览的时间,一小时过后我们再到这里集合上车。

鼋头渚导游词2

  太湖,古称具区、震泽、笠泽、五湖等。《尔雅》中有“吴越之间具区”之句。太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是长江流域的重要湖泊,总面积2400*方公里,有两个香港/四个新加坡/四百个西湖那么大,号称三万六千顷。水发源于茅山、天目山,经吴江、黄浦江流入东海,是长江中下游的一个良好的天然蓄水库。

  那么太湖是怎么形成的呢?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年,王母娘娘要做寿了,玉皇大帝叫四大金刚抬去了一份厚礼。王母娘娘看见后,高兴的连嘴都合不拢了。原来玉皇大帝送的是一个大银盆,里面有72颗特大的翡翠,而且还有千姿百态的各种五色玉石雕凿的飞禽走兽,简直是一个聚宝盆;远远望去,还活象一只精致的大盆景呢,各路神仙都赞不绝口。大家看过《西游记》都知道,王母娘娘设蟠桃会,没请弼马温,结果齐天大圣孙悟空发了脾气,大闹天宫。他见一样打一样,当他看见玉帝送的这只大银盆,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棒打了下去,银盆便从天上落了下来,跌到地上砸了个大洞,银子便化作白花花的水,形成了三万六千顷的湖,因此湖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天”字上面的一横落在下面就为一点,也就是“太”字,所以此湖就叫“太湖”。72颗翡翠就成了72座山峰,分布在太湖中间。玉石雕刻的鱼,就是现在太湖里肌白如银、肉嫩味鲜的银鱼。玉石雕刻的飞禽,变成了对对鸳鸯。只有走兽没有活成。

  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并无科学根据。据考证,真正的太湖是一个海迹湖,地理上称“泻湖”。原来这里是一个大海湾,由于长江、钱塘江泥沙的冲积,长江三角洲不断向东延伸,海湾因湾口被泥沙淤积成的沙坝所封闭而形成了太湖,以后在河水和雨水的作用下,海水逐年淡化,于是就成了淡水湖。因此也有人说他是“海的儿子”。

  关于太湖的成因还有很多种说法,如1986年,*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用自制的走航式地层剖析仪,在湖上行使200多公里,对湖底穿透程度40—80米,最终查明,太湖之底是坚硬的黄土层,上面覆盖着10—200厘米不等的软泥。在黄土层上,还有许多掩埋的古道河的浅洼地痕迹,这却清楚的说明太湖并不是一个泻湖,而是一个黄土覆盖的冲积*原环境。科学研究尚未统一,就不要说民间的传说了。

  这里呢还有一个“沉落山阳县,汆出无锡城”的传说,传说在远古时代,太湖在山阳县,这里的人作恶多端,天上玉皇大帝听说后,派太白金星在下凡去看看是否真的如此。太白金星下凡后呢,在山阳县遇到一个孩子,他每天打柴侍奉老母。于是太白金星就变作一个老乞丐向孩子要吃的,孩子看他很可怜就把身边唯一的一个馒头给了他。太白金星看到孩子这么好心,决定拯救这个孩子。他告诉孩子,说:“如果山阳县狱庙前的石狮子眼中淌血,就又洪水冲垮山阳县,你赶快背着老母往西北逃命。”于是这个孩子就每天到狱庙前去看石狮子的眼睛,这个秘密被一个屠夫知道了,便和孩子开玩笑,将猪血涂在狮子眼睛里。孩子一见,立即背着母亲香西北跑,边跑边喊:“山阳县要沉了,赶快逃命!”可是人们都以为孩子疯了,没有理睬。谁知孩子前脚刚走,洪水后脚就到。孩子跑啊跑,最后实在跑不动了,就停了下来,洪水也就在孩子的脚下停了。后来人们发现,在孩子背母逃命时,在一个地方歇了三歇,这地方就长出三个山峰,就是现在湖中的三山——乌龟山;母子最后停留的地方就是鼋头渚。太湖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严寒年代才全湖结冰,*650年中全湖结冰仅10次。它的*均深度只有2米左右,最深处也只有4。87米,自然条件好,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天然饲料丰富,是我国著名的淡水水产基地。湖中有鱼类、虾类、贝类等水产一百五十多种,其中最著名的太湖三白“白鱼、白虾、银鱼”更是名扬天下,现在先让我们去领略一下太湖的无边风光,中午再品尝太湖的水产。

鼋头渚导游词3

  鼋头渚风景区始建于1916年,现面积达539公顷。有充山隐秀、鹿顶迎晖、鼋渚春涛、横云山庄、广福寺、太湖仙岛、江南兰苑,中日樱花友谊林等众多景观,各具风貌。长春桥是园主在1936年仿照北京颐和园昆明湖上的玉带桥所建的。湖堤两边所种的是日本的“染井吉野”,在日本的樱花品种中,“染井吉野”是公认较美的一种。每年4月这里樱花夹道,缤纷艳丽。长春桥是一座拱石桥,高耸湖面,堤岸遍植樱花,挡住了外湖的景色,分隔了水面和空间,丰富了景色层次,它与涵万轩、绛雪轩和东面山坡自成一个空间,构成长春花漪的景色。

  原为“横云山庄”门楼,始建于1931年,结构古典,北式风格,斗拱连接,琉璃顶、飞檐翘角。1975年根据郭沫若诗句并集其手迹制额。牌坊右侧,有砖彻拱门,正反面有砖刻“利涉”、“问津”。1934年前的鼋头渚,都要乘渡船到此,渡船在此停泊,故称“利涉”。渡船将游人送到这里,不知“桃花源”在何处,就得“问津”。进牌坊,立以照壁,饰以凤穿牡丹。壁后临水而筑“涵万轩”水榭,轩内悬挂“湖山罨画”一额,系乾隆手笔。1934年,园主得之于北京地安门外烟袋斜街,据说还是圆明园中故物。

  七桅帆船是吴地船文化的一个缩影,距今已有200年历史。原来传说是岳飞的水师战船,岳飞屈死风波亭后,把战船改良成鱼船,战士们靠打渔为生,它的航行速度相当快,顺风时每小时可以达到20公里,逆风时成之字行行走。据记载曾经有四艘同样的船在一起一网捕起了3600公斤的银鱼,可见它是捕捉银鱼的主力船只。它是目前太湖流域中船帆较多,船型较大的木制船只,被称为“渔船博物馆”。

  澄澜堂建于1931年,是仿照宋、明宫殿式样营建的,面阔5间,四周游廊,气宇不凡,是“鼋渚春涛”的主建筑。“澄”是指水*静清澈,“澜”则是波浪起伏之意。取名“澄澜堂”是说在这里可以饱赏太湖多变的天然景色。鼋头渚本身变化万千,阵雨过后又有雾气,而且这里居高临下,远眺*览,春夏秋冬,早中晚,雨阴晴,景色各异,真是“浪涛与松涛齐名,碧水共长天一色”!

  屹立于长春桥畔船坞处,面临太湖,斗拱飞檐,古朴清雅。背额“横云山庄”。具区,是太湖古称;横云山庄则是公园的原名。牌坊前正中,湖石耸立,状如作揖迎客。前行还有王荫之的“到此忘机”刻,以示游人到此凡念顿消,超然世外。

  赏樱阁位于鼋头渚樱花林核心地带,是樱花林内标志性建筑景观,登临赏樱阁,居高临下,眺目四望,漫山遍野樱花花海,是鼋头渚风景区内的赏樱佳境。登楼品茗,领略太湖山水之美,然后乘船渡湖,一探太湖仙岛灵秀、神幻之妙。

  “鼋渚春涛”四字是在1906年题书的,每逢春天,这里会出现神话般的奇景:春涛好似古梅在水上开花一般,显得美丽极了;无锡正处在太湖北岸,春天时多东南风,太湖无日不起浪,尤以鼋头渚一带水势浩大,波涛汹涌,声势雄壮。鼋渚涛声是这里的一大特色。若遇风和日暖,微波涟漪,涛声则清缓而流畅,和谐而有节奏;若遇狂风怒号,浊浪滔天,则轰然巨鸣,犹如万马奔腾,真有“涛声吼鼋渚,地胜十洲三岛”的感觉。

  绛雪轩是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的汉族宫殿建筑,位于北京故宫御花园的东南,为一座小型殿宇,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是御花园中赏景休息之处。园主仿建绛雪轩,贴水而建。立于涵万轩中纵目而观,从长春桥北堍起,视线先随着桥面渐次升高、过桥拱后又渐次降低,直到绛雪轩的低处。视线越过绛雪轩,则见鼋头渚青山横斜,如一带翠嶂般西延而去,直入湖滨。绛雪轩南为一座开阔庭院,左手一道月洞门,门外山麓,建有云逗楼,楼后山坡上有花神庙,内奉花神女夷像。

  鹿顶山,位于鼋头渚充山之东,山高96米,地理位置优越,视野开阔。1983年,无锡市人民*决定建“鹿顶迎晖”一景,1984年动工兴建,1986年元旦正式开放。通鹿顶山的道路有四条,还有一条盘山公路,一般游人多从挹秀桥登山。

鼋头渚导游词4

各位来宾:

我们走过了幽曲"藕花深处"翻过了一道小小山梁,来到了大家心仪已久,景色豁然开朗太湖佳绝处鼋头渚。您看:三万六千顷浩淼烟波奔来眼底,浓淡相宜,七十二峰缥渺可辩。三十六和七十二,在*古人心目中,代表3阳数之极即九四倍数和八倍数,具有阴阳调和,吉祥完美意义,用来概括太湖水域面积和山、岛数量,是赞美这里既有海雄伟,又有湖秀丽。真是"山不高而清秀,湖不深而辽阔",一派山外有山,湖中有湖"天然图画",把太湖*远山水审美特征,展示得淋漓尽致。请大家往左面看:那里山势连绵,重岗复岭,有12个山渚伸突湖中,称为"湖东十二渚,现在已建有中央电视台"影视城",还有建设中"山水城"。

  请大家转向右边看:那里从青龙山到闾江口,沿湖有18个山湾,简称"湖西十八湾";它前端就是马山岛,岛上有国家级度假区,更有高88米"灵山大佛",遐迩闻名。再请大家往中间看:那好象由三个小岛组成"三山岛",既有秀气,又有灵气,更象"蓬莱三岛"那样有点儿仙气,已被建成中外驰名"太湖仙岛"。再远点那座像笠帽一样隐约可辨小岛,叫"拖山岛",这拖山岛南面,就是一片汪洋外太湖了。

  在这里,我还想向大家补充讲一讲:这湖东十二渚、湖面十八湾和拖山岛之间太湖,归无锡管辖,在古代又称作"梅梁湖"。它得名来源于一个美丽传说:三千年前,陕西*周太王长子泰伯"南奔荆蛮",在无锡"梅里",也就是今天梅村镇,开创了吴国五百多基业。当时用梅树树干做成房屋正梁,被赋于了神圣色彩。一次吴国运送梅梁船只,把梅梁翻入了湖心,这样到了每年春季,湖面就会飘出朵朵洁白梅花。请大家回过身子,欣赏一下太湖航行保护神"鼋渚灯塔"。

  因为鼋头渚处于太湖和蠡湖航道突出位置,因此在1920年,就有人在这里立杆挂灯,为夜行船只导航。1924年,锡湖轮船公司通航,地方人士建灯塔表示祝贺,当时灯塔形状,象一枚弹头朝上通红炮弹。1982年结合灯塔翻修,改成民族形式紫酱色,琉璃瓦重檐塔顶;并在砖砌墙身上用粉红色金山石贴面,高度也从原来12。56米加高到13。1米,使灯塔显得更加典雅挺拨,成为鼋头渚标志性建筑。

鼋头渚导游词5

  太湖,古称具区、震泽、笠泽、五湖等。《尔雅》中有“吴越之间具区”之句。太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是长江流域的重要湖泊,总面积2400*方公里,有两个香港/四个新加坡/四百个西湖那么大,号称三万六千顷。水发源于茅山、天目山,经吴江、黄浦江流入东海,是长江中下游的一个良好的天然蓄水库。

  那么太湖是怎么形成的呢?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年,王母娘娘要做寿了,玉皇大帝叫四大金刚抬去了一份厚礼。王母娘娘看见后,高兴的连嘴都合不拢了。原来玉皇大帝送的是一个大银盆,里面有72颗特大的翡翠,而且还有千姿百态的各种五色玉石雕凿的飞禽走兽,简直是一个聚宝盆;远远望去,还活象一只精致的大盆景呢,各路神仙都赞不绝口。大家看过《西游记》都知道,王母娘娘设蟠桃会,没请弼马温,结果齐天大圣孙悟空发了脾气,大闹天宫。他见一样打一样,当他看见玉帝送的这只大银盆,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棒打了下去,银盆便从天上落了下来,跌到地上砸了个大洞,银子便化作白花花的水,形成了三万六千顷的湖,因此湖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天”字上面的一横落在下面就为一点,也就是“太”字,所以此湖就叫“太湖”。72颗翡翠就成了72座山峰,分布在太湖中间。玉石雕刻的鱼,就是现在太湖里肌白如银、肉嫩味鲜的银鱼。玉石雕刻的飞禽,变成了对对鸳鸯。只有走兽没有活成。

  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并无科学根据。据考证,真正的太湖是一个海迹湖,地理上称“泻湖”。原来这里是一个大海湾,由于长江、钱塘江泥沙的冲积,长江三角洲不断向东延伸,海湾因湾口被泥沙淤积成的沙坝所封闭而形成了太湖,以后在河水和雨水的作用下,海水逐年淡化,于是就成了淡水湖。因此也有人说他是“海的儿子”。

  关于太湖的成因还有很多种说法,如1986年,*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用自制的走航式地层剖析仪,在湖上行使200多公里,对湖底穿透程度40—80米,最终查明,太湖之底是坚硬的黄土层,上面覆盖着10—200厘米不等的软泥。在黄土层上,还有许多掩埋的古道河的浅洼地痕迹,这却清楚的说明太湖并不是一个泻湖,而是一个黄土覆盖的冲积*原环境。科学研究尚未统一,就不要说民间的传说了。

  这里呢还有一个“沉落山阳县,汆出无锡城”的传说,传说在远古时代,太湖在山阳县,这里的人作恶多端,天上玉皇大帝听说后,派太白金星在下凡去看看是否真的如此。太白金星下凡后呢,在山阳县遇到一个孩子,他每天打柴侍奉老母。于是太白金星就变作一个老乞丐向孩子要吃的,孩子看他很可怜就把身边唯一的一个馒头给了他。太白金星看到孩子这么好心,决定拯救这个孩子。他告诉孩子,说:“如果山阳县狱庙前的石狮子眼中淌血,就又洪水冲垮山阳县,你赶快背着老母往西北逃命。”于是这个孩子就每天到狱庙前去看石狮子的眼睛,这个秘密被一个屠夫知道了,便和孩子开玩笑,将猪血涂在狮子眼睛里。孩子一见,立即背着母亲香西北跑,边跑边喊:“山阳县要沉了,赶快逃命!”可是人们都以为孩子疯了,没有理睬。谁知孩子前脚刚走,洪水后脚就到。孩子跑啊跑,最后实在跑不动了,就停了下来,洪水也就在孩子的脚下停了。后来人们发现,在孩子背母逃命时,在一个地方歇了三歇,这地方就长出三个山峰,就是现在湖中的三山——乌龟山;母子最后停留的地方就是鼋头渚。太湖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严寒年代才全湖结冰,*650年中全湖结冰仅10次。它的*均深度只有2米左右,最深处也只有4。87米,自然条件好,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天然饲料丰富,是我国著名的淡水水产基地。湖中有鱼类、虾类、贝类等水产一百五十多种,其中最著名的太湖三白“白鱼、白虾、银鱼”更是名扬天下,现在先让我们去领略一下太湖的无边风光,中午再品尝太湖的水产。

鼋头渚导游词6

各位游客:

  这几天领略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风景后。今天我们又来到了美丽的无锡。听人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游无锡必游太湖,游太湖必游无锡”。

  让我不禁的想起了当代大文豪郭沫若赞美太湖的一句话“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所以我们也要去亲自去看看太湖的美景。我们座上游船,站在船尾。仰望太湖,太湖的水很绿很绿,如同碧绿的翡翠一样。海水在阳光的的照射下,显得波光粼粼。像金子一样,发出闪闪的光芒。

  海水波涛起伏,一浪高过一浪,海浪拍打着船身发出了一阵阵悦耳的音乐,美妙极了。船缓缓地行驶着,船下的水面荡起层层涟漪,一圈一圈,扩至水天交接处。远处的群山在迷蒙的云雾中若隐若现。瞧,湖心有座小岛,看上去很小很小,样子很像一只乌龟,我想就因此而得名吧!不知不觉船已靠岸,温暖的春风送来春天的芳香气息,令人心旷神怡。

  我们上了岸,看到一块高高耸立的岩石上写着《太湖仙岛》。我在心里想,这里一定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我拉着妈妈蹦蹦跳跳上山了,我们沿着台阶拾掇而上,看到了木牌上写着,>。天街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玩意,古色古香。仿佛步入了仙境。我们又走过了会仙桥,我就好奇地问妈妈,妈妈说:“说不定在这这里我们还能碰到神仙呢”?可我们运气不好,没有看到神仙,呵呵。接着我们又来到了一座猴山,猴山上树木葱茏,遮天蔽日,又高又陡的,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啊!

  突然,一尊石像引起了我的注意。只见两只小猴子正偎依在猴妈妈的怀抱里津津有味地吃着桃子。多么温馨可爱的画面啊。接着我们又玩了许多景点七十二峰、广福寺、天都洞府……直到一轮红日倒映在湖面上,我们才恋恋不舍得离开了鼋头渚。


无锡鼋头渚导游词 (菁华3篇)(扩展3)

——无锡鼋头渚风景导游词(5)份

  无锡鼋头渚风景导游词 1

各位来宾:

  俗话说,“到无锡必游太湖,游太湖必去鼋头渚。”鼋头渚究竟是个怎样的所在啊?

  听爸爸讲,鼋头渚这个地方不仅景美,就连它的来历都充满神秘色彩——其实,它是太湖西北岸的一个半岛,传说有巨石突入湖中,状如神话中的神鼋浮在水面,故而得名。

  坐了三个多小时的车,我们终于来到了太湖边。资料上说太湖的面积有2427。8*方公里,举目远眺,顿觉心胸开阔。浩瀚无垠的太湖水就在我眼前,可我的心儿早已飞到了鼋头渚。

  来到鼋头渚,我们先去游览“樱花谷”,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忘不掉”。那里简直就是樱花的海洋,樱花的世界。四面八方,放眼望去,枝头、树下、河面,满是粉红的樱花,它们像俊俏的娃娃,一个个露出灿烂的笑容,却各有各的姿态,引得游人纷纷驻足观看,拍照留影。这里的樱花树足足有三万余棵,被称为世界第三大樱花种植地。我们来得也正是时候,这里正举行“国际樱花节”,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有什么能挡住游客赏花的热情呢?

  我们走一路,樱花就陪一路香一路,最后我全身都是香的了。实在走累了,我们便躺在树下休息,可眼睛却怎么也舍不得闭上。一阵微风吹过,树上的风铃发出悦耳的“叮叮”声,从枝头飘下无数花瓣,像是在下一场漫天花雨,好不美丽!

  我们在码头登上游船前往“太湖仙岛”景点。站在船尾,凉爽的海风吹过面颊,我整个人一下子神清气爽起来。一群群红嘴鸥紧随船尾飞行,游客把小块面包扔向空中,它们竟然一下子就用嘴夹住了。游船行一路,海鸥跟一路,场面好不生动!

  游完“太湖仙岛”,天色已晚,是时候跟这里说“再见”了,尽管我仍然意犹未尽。太湖、鼋头渚,以后有机会我还会回来看你们的!等我。

  无锡鼋头渚风景导游词 2

各位来宾:

  太湖,古称具区、震泽、笠泽、五湖等。《尔雅》中有“吴越之间具区”之句。太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是长江流域的重要湖泊,总面积2400*方公里,有两个香港/四个新加坡/四百个西湖那么大,号称三万六千顷。水发源于茅山、天目山,经吴江、黄浦江流入东海,是长江中下游的一个良好的天然蓄水库。

  那么太湖是怎么形成的呢?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年,王母娘娘要做寿了,玉皇大帝叫四大金刚抬去了一份厚礼。王母娘娘看见后,高兴的连嘴都合不拢了。原来玉皇大帝送的是一个大银盆,里面有72颗特大的翡翠,而且还有千姿百态的各种五色玉石雕凿的飞禽走兽,简直是一个聚宝盆;远远望去,还活象一只精致的大盆景呢,各路神仙都赞不绝口。大家看过《西游记》都知道,王母娘娘设蟠桃会,没请弼马温,结果齐天大圣孙悟空发了脾气,大闹天宫。他见一样打一样,当他看见玉帝送的这只大银盆,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棒打了下去,银盆便从天上落了下来,跌到地上砸了个大洞,银子便化作白花花的水,形成了三万六千顷的湖,因此湖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天”字上面的一横落在下面就为一点,也就是“太”字,所以此湖就叫“太湖”。72颗翡翠就成了72座山峰,分布在太湖中间。玉石雕刻的鱼,就是现在太湖里肌白如银、肉嫩味鲜的银鱼。玉石雕刻的飞禽,变成了对对鸳鸯。只有走兽没有活成。

  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并无科学根据。据考证,真正的太湖是一个海迹湖,地理上称“泻湖”。原来这里是一个大海湾,由于长江、钱塘江泥沙的冲积,长江三角洲不断向东延伸,海湾因湾口被泥沙淤积成的沙坝所封闭而形成了太湖,以后在河水和雨水的作用下,海水逐年淡化,于是就成了淡水湖。因此也有人说他是“海的儿子”。

  关于太湖的成因还有很多种说法,如1986年,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用自制的走航式地层剖析仪,在湖上行使200多公里,对湖底穿透程度40—80米,最终查明,太湖之底是坚硬的黄土层,上面覆盖着10—200厘米不等的软泥。在黄土层上,还有许多掩埋的古道河的浅洼地痕迹,这却清楚的说明太湖并不是一个泻湖,而是一个黄土覆盖的冲积*原环境。科学研究尚未统一,就不要说民间的传说了。

  这里呢还有一个“沉落山阳县,汆出无锡城”的传说,传说在远古时代,太湖在山阳县,这里的人作恶多端,天上玉皇大帝听说后,派太白金星在下凡去看看是否真的如此。太白金星下凡后呢,在山阳县遇到一个孩子,他每天打柴侍奉老母。于是太白金星就变作一个老乞丐向孩子要吃的,孩子看他很可怜就把身边唯一的一个馒头给了他。太白金星看到孩子这么好心,决定拯救这个孩子。他告诉孩子,说:“如果山阳县狱庙前的石狮子眼中淌血,就又洪水冲垮山阳县,你赶快背着老母往西北逃命。”于是这个孩子就每天到狱庙前去看石狮子的眼睛,这个秘密被一个屠夫知道了,便和孩子开玩笑,将猪血涂在狮子眼睛里。孩子一见,立即背着母亲香西北跑,边跑边喊:“山阳县要沉了,赶快逃命!”可是人们都以为孩子疯了,没有理睬。谁知孩子前脚刚走,洪水后脚就到。孩子跑啊跑,最后实在跑不动了,就停了下来,洪水也就在孩子的脚下停了。后来人们发现,在孩子背母逃命时,在一个地方歇了三歇,这地方就长出三个山峰,就是现在湖中的三山——乌龟山;母子最后停留的地方就是鼋头渚。太湖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严寒年代才全湖结冰,*650年中全湖结冰仅10次。它的*均深度只有2米左右,最深处也只有4。87米,自然条件好,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天然饲料丰富,是我国著名的淡水水产基地。湖中有鱼类、虾类、贝类等水产一百五十多种,其中最著名的太湖三白“白鱼、白虾、银鱼”更是名扬天下,现在先让我们去领略一下太湖的无边风光,中午再品尝太湖的水产。

  无锡鼋头渚风景导游词 3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太湖鼋头渚风景区位于江苏省无锡市西南。郭沫若先生赞为“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鼋头渚风景区层峦叠翠,林壑优美,山环水抱,融淡雅清秀与雄奇壮澜于一体,组合成了太湖山水风光的最美处,向有“天然画图”之美誉。鼋头渚公园曾是蒋介石的私家园林,堪称“无锡第一胜景”。青山绿水之中,长春桥、澄澜堂、飞云阁、劲松楼、光福寺、陶朱阁等园林建筑点缀其间,太湖仙岛、具区胜景、鼋渚春涛、万浪卷雪、鹿顶迎辉、充山隐秀等六大景区各具特色。登上鼋头,浩瀚壮阔的太湖展现眼前,心旷神怡。

  鼋头渚的秀丽景致,在明代以前就为人们所向往,被认为是无锡境内的“桃花源”。明初,“太湖春涨”被列为“无锡八景”之一。明末,东林首领高攀龙常在此踏浪吟咏,留有“鼋头渚边濯足”遗迹。清末,无锡知县廖伦在临湖峭壁上题书的“包孕吴越”和“横云”摩崖石刻既赞美了太湖的雄伟气势,也是对此尽纳吴越山水之美的高度评价。1920年,鼋头渚始建园林,社会名流、达官贵人纷纷在鼋头渚附*营造私家花园和别墅。先后建有横云山庄、广福寺、陶朱阁、太湖别墅、陈园(若圃)、郑园等,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园林建筑逐年增多。建国后,这些私家花园和别墅大都由**接管,合并成“鼋头渚公园”。

  80年代后,经统一规划布局,精心缀连,又大规模扩建新景点,使这一太湖风景名胜游览之区日趋完美,面积扩大到500公顷,成为江南最大的山水园林之一。现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鼋头渚风景区地广景多,可先登临鹿顶山舒天阁,远眺四方,一洗胸襟,再上鼋头渚,或步行盘桓于花径,或赤足涉水于低滩,或乘船弄涛湖面,坐礁凝思,登楼品茗,领略太湖山水之美,最后乘船渡湖,一探太湖仙岛灵秀、神幻之妙。

  无锡鼋头渚风景导游词 4

各位来宾:

  你们好!

  今天有幸陪同大家游览太湖,共渡美好时光,我感到很高兴。有人讲,太湖的"太"字真有意思,因为它比大字还要多一点,太湖确实很大,仅水域面积就有2400多*方公里,在我国五大淡水湖泊中占了第三位。很多人又喜欢唱《太湖美》,太湖确实很美,而且美的景点又不少。有的来宾一定会问,那末最能代表太湖美的景点是谁呢?当代大文豪郭沫若先生用美丽的诗句,作了明确的回答:"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请大家抬头看,那牌坊上五个潇洒的大字,就是郭老的手迹。

  因此有人通俗地把它解释为:不到鼋头渚,等于没有到太湖。这牌坊左面的山峰,叫做充山,又名南犊山。"自古名山僧占多",早在1400多年前的南朝萧梁时,充山的后山就建起了"广福庵",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这里最早的风景开发。到了明清时,不少文人雅士就常到这湖边游览,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文;还在湖边的山崖石壁上,刻上了言简意赅的摩崖石刻。其中明末有位叫做王永积的,在他编写的《锡山景物略》中,对这里的景物作了记载:"更有一巨石,直瞰湖中,如鼋头状,因呼为鼋头渚"。鼋是一种大型的海龟。在中国古代,乌龟被看作是长寿的灵物,俗话说得好:"到了乌龟的头,万事不用愁。"鼋头渚因此被赋于了吉祥的含义。

  1916年,地方绅士杨翰西,用做稻谷生意赚来的2000块大洋,向朱某人购买了这里包括鼋头渚在内的60亩山地,从1918年开始构筑别墅园林"横云山庄"。杨翰西是清末举人,有相当的文化素养。在造园时有意识地发挥真山真水的环境优势,因势布局,巧妙点缀,融情入景,恰到好处,所谓"三分人意,七分天然",这别墅园林造得很是不俗。但杨的民族气节不好,抗战时,曾担任汪伪**的水利委员长。抗战胜利后,横云山庄被当局接收,改为"横云花园"。建国后,又把这里与附*的太湖别墅、陈园、郑园等联成一片,组成"鼋头渚公园"。到了八、九十年代,公园进一步扩充,形成了游览面积达130公顷的鼋头渚风景区,包括充山隐秀、鹿顶迎晖、湖山真意、江南兰苑、十里芳径、万浪卷雪、鼋渚春涛、太湖仙岛等八大景点。如果把这各具千秋的"鼋渚八景"统统游一遍,大约需要整整一天时间。

  今天我们的游程安排得比较紧凑,因此重点游览精品中的极品"鼋渚春涛",该景点的基础就是刚才所说的"横云山庄"。

  无锡鼋头渚风景导游词 5

各位来宾:

  我们走过了幽曲"藕花深处"翻过了一道小小山梁,来到了大家心仪已久,景色豁然开朗太湖佳绝处鼋头渚。您看:三万六千顷浩淼烟波奔来眼底,浓淡相宜,七十二峰缥渺可辩。三十六和七十二,在中国古人心目中,代表3阳数之极即九四倍数和八倍数,具有阴阳调和,吉祥完美意义,用来概括太湖水域面积和山、岛数量,是赞美这里既有海雄伟,又有湖秀丽。真是"山不高而清秀,湖不深而辽阔",一派山外有山,湖中有湖"天然图画",把太湖*远山水审美特征,展示得淋漓尽致。请大家往左面看:那里山势连绵,重岗复岭,有12个山渚伸突湖中,称为"湖东十二渚,现在已建有中央电视台"影视城",还有建设中"山水城"。

  请大家转向右边看:那里从青龙山到闾江口,沿湖有18个山湾,简称"湖西十八湾";它前端就是马山岛,岛上有国家级度假区,更有高88米"灵山大佛",遐迩闻名。再请大家往中间看:那好象由三个小岛组成"三山岛",既有秀气,又有灵气,更象"蓬莱三岛"那样有点儿仙气,已被建成中外驰名"太湖仙岛"。再远点那座像笠帽一样隐约可辨小岛,叫"拖山岛",这拖山岛南面,就是一片汪洋外太湖了。

  在这里,我还想向大家补充讲一讲:这湖东十二渚、湖面十八湾和拖山岛之间太湖,归无锡管辖,在古代又称作"梅梁湖"。它得名来源于一个美丽传说:三千年前,陕西**周太王长子泰伯"南奔荆蛮",在无锡"梅里",也就是今天梅村镇,开创了吴国五百多基业。当时用梅树树干做成房屋正梁,被赋于了神圣色彩。一次吴国运送梅梁船只,把梅梁翻入了湖心,这样到了每年春季,湖面就会飘出朵朵洁白梅花。请大家回过身子,欣赏一下太湖航行保护神"鼋渚灯塔"。

  因为鼋头渚处于太湖和蠡湖航道突出位置,因此在1920年,就有人在这里立杆挂灯,为夜行船只导航。1924年,锡湖轮船公司通航,地方人士建灯塔表示祝贺,当时灯塔形状,象一枚弹头朝上通红炮弹。1982年结合灯塔翻修,改成民族形式紫酱色,琉璃瓦重檐塔顶;并在砖砌墙身上用粉红色金山石贴面,高度也从原来12.56米加高到13.1米,使灯塔显得更加典雅挺拨,成为鼋头渚标志性建筑。


无锡鼋头渚导游词 (菁华3篇)(扩展4)

——游鼋头渚作文6篇

  3月24日,我们去游玩了鼋头渚。

  路上,我们在车里开心地谈论着,大约行了两三小时的路程,就看见了朦胧的远山与浩渺的'湖水,这就到了鼋头渚。

  进入园内,许多樱花映入我们的眼帘。阵阵微风吹来,那樱花如霏雪般,婉转而下。黛粉的花瓣遍布着整片天。花虽落,香犹在,逸逸的被我们嗅入,泌人心脾。樱花粉里透着白,白里透着黄,摸上去又软又嫩,在微风中,樱花时而相拥;时而低头窃窃私语,触动着每个人的神经,我们在观赏的同时,不停的用手机和ipad拍下那美丽的樱花。

  我们又乘船去三山岛玩,上了船,海风吹着我的脸颊,使我有种飘飘然的感觉。马达的轰鸣声告诉了我们船已启动。一些小白鹭自在的在天空中飞翔,毫不畏惧我们,小白鹭时而扇动翅膀,向我们头顶飞来,时而又扎个猛子从水中叼走我们投下的食物。

  湖面上,波光粼粼,如一面明镜,映入大自然的无限风光,在三山岛游玩后,我们原路返回。最后,我们来到大草坪。我们在那开心的玩耍,那爽朗的笑声成为我们永远的回忆,给小学之旅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今天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也是春游的好日子,我和爸妈高高兴兴地来到了无锡鼋头渚。这可是被称为国家5A级旅游景点的地方呢,我来这里要好好体验春光的沐浴。

  一进门,就可以看到一排排高大的树木矗立在路旁,树上有一个鸟窝,但它并不是名副其实的鸟窝,而是一个路灯。树的旁边就是一望无际的太湖,高大的树木婀娜多姿地“站”在湖中,感觉还能听见那凉凉的流水声萦绕在我的耳畔。

  继续往里走,可以看到一个圆形喷泉,它好像被赋予了生命,它竟在那里“哗哗”的唱歌。这歌声洗净了我的双耳,让我感觉十分的美妙。喷泉旁边有好几棵樱花树,这樱花有的已经绽开了笑脸,有的还是花骨朵儿,有的正在含苞待放……这樱花开得粉嫩粉嫩的,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向纵深行进,就到了我最期待的时刻,我们要坐船去太湖仙岛了。经过漫长的等待,我终于踏上了轮船,迫不及待的跑上了轮船的最顶层。站在船上登高远眺,船下的景色一览无余。望着那波光粼粼的湖面,我不禁想到了当代诗人郭沫若写的诗句:“太湖绝佳出,毕竟在鼋头”。天空中不时有白色的海鸥飞过,水是那么绿,天是那么蓝,这水天一色的样子,真是美不胜收。轮船在飞速前进着,只有那柔和的微风拂过我的脸颊……

  下了船,我们就来到被称为“三山”的太湖仙岛,我们还在这里参观了南天门,长春桥等地方。

  夕阳西下,我怀着不舍的心情离开了无锡鼋头渚,无锡鼋头渚真是个令人流连忘返的地方!

  星期五,我校全体师生去鼋头渚春游。

  我们来到鼋头渚,只见正门上“鼋头渚”三个大字金光闪闪,雄浑有力。穿过正门,我们走过长春桥来到码头,乘坐“神仙号”游轮驶向美丽的太湖仙岛。下了船,我们沿着山路来到天街,天街可真高啊,同学们拾级而上,有的都爬出了一身汗。离开天街,我们来到一条名叫“银河”的人工瀑布前,只见瀑布像一条白练悬挂在山崖上,清凉的太湖水直落下来,溅起的水花随风飘洒在游人的脸上、身上,人们嬉笑着、躲闪着……

  在山上玩了不久,我们来到雕刻世界——大觉湾。这里浓缩了我国各大石窟中的佛像雕塑,观赏着这些神态各异,少见重复的佛像,不禁对劳动人民鬼斧神工的艺术创造产生敬佩之情。

  游玩了太湖仙岛,我们乘船回鼋头渚。在船上,我看见了一个中学生模样的外国女孩。为了满足自己用英语与外国人交流的愿望,我大胆地走上前去,很礼貌地和她用英语打招呼。通过交流,我知道了她叫马克斯·迪娜,来自意大利,是个中学生,还会一点中文。李镕荣、李辰昊、贺子屹几位同学见我和这位意大利女孩聊得很开心,也上前与她打招呼。不一会儿,其他同学纷纷走过来,她象是一个大明星似的被同学们围在中间。船靠岸了,我和她说了再见,就随同学们下了船。李HP

  上得岸来,沿着湖边一条石板路,我们来到太湖绝佳处,走过万浪桥,观赏了万浪卷雪景观。虽然今天风和日丽,但湖面上还是有点点波光。

  不知不觉,春游活动结束了。虽然有点累,但收获也很大。特别是与意大利女孩的交流,使我深深感到,学好英语是多么的重要。所以,我要努力学好英语,用熟练、流利的英语把无锡、把祖国介绍给世界,让游鼋头渚公园

  鼋头渚公园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太湖之滨,是无锡最大的水上乐园。今天,我们有幸来到这里欣赏优美的湖景,并体验快艇游轮的刺激。

  从鼋头渚公园大门到太湖三山,一路都市连绵的山脉,绿树成荫,桂花飘香。湖面波光粼粼,让我们沉醉其中不能自拔。

  我们首先来到“太湖佳绝处”和“问津”,听妈妈说这里是观看太湖最好的地方,这是郭沫若爷爷的亲笔题词。接着我们来到了碧绿碧绿的荷花池,那里的荷叶大者如盘,小者如钱很是好看。然后,我们又来到了太湖边,湖里的小船整齐的排列着,供游人观看。无锡最有名的三山就坐落在太湖中央。接着,我们来到了鼋的铜像边,很远就看见有许多人在投幸运钱,妈妈说,相传只要谁投到鼋的身体无论哪个部位都会交好运我们也兴致勃勃地投了起来,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哦!我真的投中了鼋的头部哦!大家都替我感到高兴。

  后来,我们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快艇旁边,我们激动的穿上救生衣,迅速走上一艘快艇,静静地等待惊险的一刻,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来到了,游艇开起来了,风驰电掣的感觉让我的心腾飞起来。只见白花花的浪花迎头扑来,又迅速的向后奔去,好像要把这艘快艇吞没。很多人都惊呼起来,我把手伸出去触摸浪花,凉丝丝的真爽!整个太湖都好像随着动起来了。

  最合我们又去了太湖三山,那里人山人海,比肩接踵。经典别致有趣。

  去无锡鼋头渚公园真开心啊!我只是粗略的介绍了一下,如果你去了那里,肯定印象会更加深刻的!

  “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在太湖水水上有白帆哪啊……”听完这首《太湖美》,大家应该就知道我们这次春游要到无锡鼋头渚去找春天了吧!

  刚下车,我们就接受了一场漫天的“樱花雨”的洗礼,瞬间我们宛如来到了人间仙境。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乘坐着“神仙号”游船,前往太湖仙岛。路程到一半的时候,一群白鹭出现在了我们的视线里。船上的人都“哇”的一声叫起来。它们在游船上空盘旋,果然是名副其实的白鹭,浑身洁白无暇。胆子大点儿的白鹭在我们人群中滑翔,哦!这时我才发现,白鹭的尾巴那还藏着两只红色的脚。突然,一只白鹭像一道白色的闪电,冲到水中,像鸭子一样在水中捕食。

  来无锡鼋头渚,怎能不来“中日樱花友谊林”?这不,吃完午饭我们就来到了“中日樱花友谊林”。只见那里的樱花已经开了不少啦!有的才展开了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了淡黄色的花蕊;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天空瓦蓝瓦蓝的,小草碧绿碧绿的,青草里边还夹着一些淡紫色的花朵儿。我们一行人爬上了塔顶,放眼望去,啊!一棵棵挨挨挤挤的樱花树多么像一道道灿烂的彩霞!

  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我真不想离开。在我们走前,又下了一场樱花雨。呀!樱花们是在为我们送别呐!

  鼋头渚是横卧太湖西北的一个半岛,因巨石突入湖中形状酷是神龟,所以昂首得名"鼋头渚"。

  4月4日我们来到这个风景如画的地方。一到鼋头渚我们便乘船去欣赏湖面风光。"嘟--"开船了,我一上船就被湖面景色吸引了。碧绿的湖水就像一个无瑕的翡翠,金色的阳光洒在湖面上,波光万道,微风吹过,湖面荡漾起一层又一层的涟漪,一圈一圈,一波一波向湖边荡去。从高处往下看,多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啊!

  一群白鹭在我们头顶盘旋,飞翔。它们时而高,时而低,时而快,时而慢。有的从天空中俯冲下来,在离湖面很*时,又扬起翅膀往空中飞去;有的把自己沉进水里,捕捉小鱼;有的一直在我们身边盘旋,好像在说:"把美食分我们一点吧,分我们一点吧!"

  太湖作为*的第三大淡水湖,又处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中心位置,无锡是太湖明珠。 茫茫太湖36000顷,集雄伟、秀丽于一身。兼巨苏州园林之精巧与杭州西湖的神韵,步步有景,如入仙境。太湖湖域开阔,水位极浅,约为两米。景点包括:鼋头渚、梅园、三国城等,但是,我最喜欢的景点要数太湖。太湖美就美在太湖的水。

  我们首先来到淡水珍珠博物馆。在那里,我看到了有许多蚌,上面栓着线,沉入水中,是管理人员精心培育6、7年的大蚌。我们还看到了"杀蚌取珠"的现场表演。只见管理人员拿着大三角蚌,把刀放在大蚌的"嘴里",使劲一拜,"嘎"的一声,蚌就被辟成了两半。"哇"一声声惊叹声传入了我的耳朵。只看见,管理人员把蚌壳上的肉包弄开,一颗颗晶莹而又纯洁的珍珠映入了我的眼帘,"哇噻"!我不由得尖叫了起来,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看见真的珍珠。啊!我多么想要一个啊!哪怕是一颗小小的珍珠!老天保佑我,只见管理员把一粒粒珍珠从蚌肉中取了出来,说:"这次,为了迎接大家,我们*水产科学院淡水鱼业研究中心要送给你们一个小小的礼品,看谁的运气好!"只见她把取到手粒的珍珠,"哗"的一下全撒在桌子上,我们就"呼"的一下,全都抢珍珠。幸好,我们拿到了两颗圆圆的珍珠,洁白圆滑。淡水珍珠是太湖一绝。

  在淡水珍珠博物馆,我增长不少知识:珍珠不仅有白色的、粉色的,而且还有紫色的和黑色的。其中黑色的珍珠最罕见了,也是最宝贵的了,珍珠越圆滑,质量等级越高。

  我们坐上游船远望,感觉有一种心胸开阔、眼前顿时明亮了的感觉。碧绿的湖水中,还带着几条活蹦乱跳的小红鱼。它们一看见我,好像也想当人,游遍祖国世界各地。真不愧是音乐里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还有清风吹斜阳"。轮船游过太湖三岛,也称乌龟山,如神龟静伏水面,恍如"蓬莱仙岛"。岛上玉宇琼楼,石窟灵通,林木苍翠……处处美伦美奂,给我留下了"疑在画中,犹在镜里"的难忘记忆。

  我爱太湖,那如诗如画的美景,会在我脑海最深处的记忆中永留。


无锡鼋头渚导游词 (菁华3篇)(扩展5)

——鼋头渚作文 (菁华6篇)

  阳光灿烂的今天有点热,妈妈带着我和弟弟一起去无锡太湖鼋头渚玩。

  一路风尘的我们赶到了太湖边上。太湖: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鼋头渚是无锡境内太湖西北岸的一个半岛,因为有巨石突入湖中,状如浮鼋昂首而得名。

  我们买了门票来到码头,坐船来到了岛上。一下船我们就被岛上的风景迷住了,鸟语花香,清风阵阵。我们先来到“老子铜像”,看到一座巨大的古人“老子”铜像,他的手上还拿着一本书。我们连忙给我们拍照留念。

  我们接着来到了“灵霄宫”,灵霄宫很高,是一座塔,里面有个大佛,这大佛比六层楼都还要高,一直顶到塔的顶端。抬头仰望看不见大佛的头。我们又漫步来到“银河瀑布”,瀑布从很高的山上流下来,一片哗哗的水声,美极了!

  最后来到湖边,导游在那里解说:那有一块大石头突入水中,就是传说中的鼋头了,鼋是一种长着龙的头龟的身体一种动物……

  太湖的景色实在太美了。令人流连忘返!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星期四——同学们期待已久的春游。今天虽然有些冷,但同学兴奋不已,全身暖洋洋的,都感觉不到寒意。七点半,所有人都上了车,准备去鼋头渚。

  来到鼋头渚,我们就跟随导游登上了前往太湖仙岛的客轮。客轮缓缓驶出港湾,我望向窗外,太湖水在船桨地拍打下,泛出了一朵朵浪花,仿佛在欢迎我们的到来。一道道金光洒在湖面上,湖面上出现了许多金色的波浪。突然,我听到一阵阵鸟叫声,是海鸥吗?不对,这里可是太湖,定眼一看,原来是水鸟呀!只见它们时而围着客轮转圈,时而冲上天空,时而在湖面上自由飞翔。这时,我发现有一只水鸟快速从水中啄了什么出来,翼尖沾了一下水面。哈哈,水鸟原来叼出了一条小鱼,它是不是也想尝一尝太湖白。

  大概半个小时后,轮船慢慢靠岸了,我们随着长长的人流涌上了太湖仙岛。极目远眺,翠绿色的湖中仙岛宛如一颗碧绿色的大宝石,镶嵌在湖光之间中,又好似一只巨大的乌龟在湖中睡觉。沿着古朴的堤坝、连廊,我们走*小岛,山中到处是一片路绿油油,耳畔不时传来小鸟“叽叽喳喳”地唱歌声。来到繁华的天街,这儿的商品琳琅满目,有可爱精致的怀表,有美丽的泥人……同学们纷纷进入商店挑选喜欢的物品。

  欣赏完风景如画的太湖仙岛,我们乘船返回,来到了世外桃园——樱花谷。迈入园中,一片片金黄的油菜花,火红的海棠花,雪白的梨花在郁郁葱葱的树木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美丽。一层金、一片白、几抹红,一簇簇,一丛丛,一团团,构成了浓浓的春意。一阵微风吹来,樱花雪白的花瓣随风飘扬,这简直就是一场樱花雨!络绎不绝的人们看着这美丽的樱花,久久不愿离去,已被这烂漫的樱花谷深深迷醉。

  乡情莫问天边月,自有樱花胜洛阳。这鼋头渚美丽的山水,绚烂的樱花,让我们意犹未尽,我想今晚的梦一定又香又甜吧!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转眼,春天又来了,大地复苏,阳光明媚。此刻,鼋头渚的湖光山色更是美不胜收。这一次春游,我们便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这“人间仙境”游玩。

  经过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游船码头。登上游船,我们开始向太湖仙岛进发。随着船速加快,湖风不停的拍打着我们的脸庞,让人真想大喊一声:“爽!”湖面波光粼粼,静时,宛如一面铜镜。动时,便翻涌着雪白的浪花。再往前看,就能看到湖中心有一座小岛若隐若现,真是“白银盘里一青螺”啊!一只只水鸟围绕着船只,这些水鸟全身洁白如雪,只有爪子和喙是红色的。它们成群结队,时而高飞,时而俯冲,时而盘旋,还不停的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似乎在欢迎我们的到来。这么可爱机灵的小家伙,我们怎么能不喜欢呢?许多同学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纷纷拿出零食扔给它们吃。看着它们,我仿佛也成了它们中的一员,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在蓝天中自由翱翔!

  过了一会儿,我们登上了太湖仙岛,仙岛上树木葱茏、藤萝摇曳,风景如诗如画,别有一番情趣。再往前走,便看到一面硕大的铜钱立在地上,我们在铜钱面前留影纪念,在仙岛上留下了我们的足迹。

  吃完中饭,我们来到了樱花谷。那朵朵清纯得纤尘不染的樱花花傲立枝头,宛如出水芙蓉,如绢、似纱、像玉……一阵微风吹来,樱花如雨般纷纷扬扬的飘落,在空中优美的跳着华尔兹。同学们身临其境,仿佛都变成了一朵朵花儿,随风飘散,缓缓落下。有几位同学甚至躺在草地上,任花瓣飘到自己脸上,欣赏着这美丽动人的情景,尽情的用鼻子闻着这沁人心脾的芳香。旁边的油菜花也是生机勃勃,与樱花交相辉映,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愉快的时光总是短暂的,顷刻间,已到了回学校的时候。朋友,春天在哪里?记住,春天无处不在,就看你有没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去发现春天。

  新的一年到了,大家都是一片新的气象,早就听说早春的鼋头渚别有一番特色,太湖也可以比作人间仙境,今天我们就慕名而来。

  一进大门,一阵凉风扑面而来,一看,哇!这就是远*闻名的太湖,一眼望不着边,还有一座桥在远处,真有诗意。前方就是被称为‘’中日友谊林‘’的樱花林了,可惜樱花不是这个季节开放的,不能大饱眼福了。走了许久,才发现,刚才的一路好风景都只是给鼋头渚增加了一份神秘,面前的才是真正的鼋头渚!

  郭沫若说:太湖绝佳处,毕竟在鼋头。这个别致的名字是因为有一块巨石突入湖中,因像浮鼋翘首而得名。这一份自然的奇特更是让我惊叹。在这里有着著名的‘太湖三白’:白虾,白鱼,银鱼。还有一家著名的饭店,叫做横云饭店。太湖船菜同样著名,用太湖水在以舟为家的穿上**现烧太湖里的鱼虾等,太湖船宴是因为无锡风景优美,为了给贵人享受,形成的一种特色。说起这里的一切还有一名著名的旅游家不得不提——徐霞客。有一艘船,叫霞客号,他当年就是乘着这艘船从这里出发,开始他的旅行的。那有一座他的雕像,写着‘游圣——徐霞客’,他抬着头,眼睛眺望着远方,十分有神,好像是发现了什么值得去探索的东西。手紧握刀柄,表现了他的坚定不移。终于看到了必不可少的一个场景——太湖仙岛。这里一共有三座岛,原称三山岛,这三座岛由大矶,小矶,东鸭,西鸭诸岛组成,三座岛离这里比较远,如仙境一般若隐若现。远处那直直的一条‘线’,‘线’上那突出的三座小岛真是美丽。

  终于下了山,迎接我们的就是海鸥与海风了。走过2字形的小路,低头看见了西湖,岸上爬满了绿色的青苔,一丝丝柔和的风吹了过来,海鸥边叫边飞,潮水不断拍打着湖岸。我感觉,我投入了她,西湖的怀抱。

  羊年初三的早晨,爸爸妈妈决定带我去风景如画的鼋头渚游玩,虽然天气有些阴沉,但是我们游兴不减,兴高采烈地上了车,直奔风景区。从车窗往外看街面上张灯结彩,人流如潮,田野里一片葱绿。我仿佛闻到了春天的气息,真是令人心旷神怡。

  车行半小时,我们来到了鼋头渚大门口,下车一看,游客真多,买票的窗口排成了一条长龙。幸好,我们有园林卡,不用排队买票,直接进园。从鼋头渚大门到景区有一段比较长的路,这里有巴士和电瓶车可以乘坐,我们选择徒步前行,一路上我和爸爸妈妈观赏到了美丽的湖景,偶尔还会看见有几只水鸭在湖中嬉戏。路边的腊梅花儿散发着芬芳的香气,却让我想起了一首诗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走到了鼋头渚牌楼,这就算是正式进入景区了。鼋头渚是我们无锡有名的风景名胜区,而且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底蕴。进园一看,果然名不虚传。这里有蜿蜒曲折的长廊,碧波荡漾的湖水,不是西湖,胜似西湖。更有那万浪桥似彩虹,迎各地来宾。特别是烟波浩渺,一碧万顷的太湖,衬托了鼋头渚的青山绿水,使鼋头渚成为太湖边上的一颗明珠。

  我们一路漫步,太湖佳绝处牌坊、长春桥、七桅帆船、鼋头渚灯塔、鼋渚春涛、震泽神龟……这些景点一一映入眼帘。我眼前一亮,看见湖边石壁上的“包孕吴越”四个大字,我转念想到了语文课上学到的课文《卧薪尝胆》,那些历史人物仿佛就在眼前。我赞叹,我默然,我肃然起敬!

  观赏了一路,我们来到轮渡码头,准备乘船前往“三山”,这是一座湖中小岛,是镶嵌在太湖中的一颗明珠。*看是三个不相连的小岛,远看像一只伏在太湖中的龟,所以俗称“乌龟山”。

  我们乘上了渡船,随着一声汽笛声响起,渡船起航了。开出去不远,突然听有乘客惊呼,快看,好多的鸟啊!我随声抬头一看,哇,数百只的白色水鸟在船尾上空翱翔,时而俯冲,时而滑翔,更稀奇的是,游客们抛向空中的食物,它们都能准确的叼住。它们还能像直升机一样悬浮停留在空中很长时间。有很多的摄影爱好者都带着来相机拍摄下鸟儿觅食的瞬间,大家都在问:“这是什么鸟儿呢”?有内行的游客说这是“红嘴鸥”。因为太湖的生态环境好,所以鸟儿们也愿意来这栖息了。我默默的记下了这美丽的风景,还有这种鸟的名字“红嘴鸥”。

  从三山返回,已是夕阳西下,这趟游玩虽然只是走马观花,但是以后我还是会在不同的季节来鼋头渚,来这里感受她的“美”,生为一个无锡人,我很骄傲,要不辜负如此“多娇江山”,我只有学*,学*再学*!努力,努力再努力!

  太湖风光,融淡雅清秀与雄奇壮阔于一体,碧水辽阔,烟波浩淼,峰峦隐现,气象万千。号称“太湖明珠”的无锡就位于太湖之滨。旧时人们称无锡为“乌龟看太湖”,其实这中间并无半点对无锡人的揶揄和不敬。无锡旧城形似一只浮游在湖水中的巨鼋,椭园形的环城路酷似乌龟的顶盖,鼋头渚就是从太湖中浅水浮游伸出来的鼋头。无锡与太湖,亲*得须臾不可分离,而鼋头渚实在是观赏太湖的极佳处。

  一脉青峰,从充山逶迤而下,伸入太湖洪涛之中,而后又奇峰突起,那块被神化了的渚头巨石,在三面湖水的拥抱中冲波兀立,山峦峻秀,林木苍翠,而危亭高楼,高踞卓立,登高望远,视野空阔。北面是清波绿漪的蠡湖,有杭州西湖的妩媚,更有一种杭州西湖所没有的深秀;南向则是烟波浩渺的太湖,波光粼粼,帆影点点,更有一种跨越时空的深邃和奇妙。*观三山,宛如翡翠镶玉盘;远眺马迹,动如骏马驰疆场。郭沫若曾有登鼋头诗纪之:“信步上鼋头,龟丘水面浮。四周横碧波,万顷泛金沤。范蠡祠犹在,女夷风正遒,光明无上处,帆影与孤舟”。鼋头渚以其山不高而景色绮丽,水不深却风月无边而动人心旌。那浩渺的湖水,涤尽了人间的嚣尘;苍茫的远山,开阔了游人的胸襟。“鸥侣无猜,四面云水谁作主;鸱夷安在,五湖烟雨独忘机”。烟波变幻春阴夏雨,涛声吟哦明月清风,山头路边充盈着春花秋树的清芬淡香,长亭高阁留下了历代文人的浅斟低唱:明时华云铺陈“瑶台倒映参差树,玉镜屏开远*山”之句,无锡的状元孙继皋也写下了“天浮一鼋也,山挟万龙趋”。当代文坛巨擘郭沫若留下了“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的感叹,一代大师赵朴初也发出了“鼋头渚景色胜天堂”的赞扬。

  从“太湖佳绝处”牌坊入园,墙壁上饰有凤凰牡丹图案,背面有半亭“涵万轩”。右侧樱堤分隔湖水,一泓碧水中,高耸着一座形似颐和园中的玉带桥的古式拱桥,桥洞映日成浑圆形,桥堤两侧遍植樱花。每当4月,花开如云,淡红粉白相间,在青山绿水的掩映下,分外明媚鲜艳,灿烂如锦,而幽香微透,沁人心脾,“长春樱花”便自然成了景名。长春桥后有绛雪轩,古式楼阁半露水面,毗连的还有云逗楼、在山亭、涧阿小筑、松下清斋等亭台。坡上有花神庙,建于1931年,中供“花神女夷”像,高髻云裳,姿态端丽。唐驼为“花神庙”书有联句“春色斗燕支,天教万紫千红,都归主宰;涛声吼鼋渚,地胜十洲三岛,合住神仙”,恰尽无锡花神庙的妙处。

  登上建有灯塔的山渚岩石,三万六千顷浩淼烟波奔趋而来,使人为之胸襟开阔。鼋头渚上的灯塔,是1924年夏锡湖轮船公司通航时所设。1982年翻修,加重檐琉璃顶,金山石贴面,高度从原来的12。6米增加为13。1米。灯塔之后,兀立着高2米余的鼋头渚刻石,正面刻“鼋头渚”三字,为光绪间无锡举人秦敦世所书。背面题刻“鼋渚春涛”,原为清末状元刘春霖所书,毁于“十年动乱”,后集唐驼题“花神庙”联补刻。由此向东,随山势错落布置涵虚亭、霞绮亭、阆风亭、飞云阁等。从涵虚亭一带下坡,沿湖滩,攀巨石,越小坡,涉水而进。山脚下有一个大水湾,奇峰怪石危峙耸立,绝壁悬崖。如云横天际,吐波吞涛,而巅连峰接,宛如石阵,称作“横云”石壁。这里有地质景观“海蚀*台”,还有许多摩崖石刻,其中二处最为人称道。一处为明末东林*高攀龙的遗迹“明高宗宪公濯足处”,高攀龙心系国家安危却不为朝廷信用,只能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佤可心以濯我足”来高标清韵,“马鞍山上振衣,鼋头渚下濯足;一任闲来闲往,笑看世人局促。”便是他无奈的感慨,虽然东林党人没有大的建树,但他们那“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忧国忧民情操却深深打动了世人。另一个著名的石刻则是无锡县令廖伦所题的“包孕吴越”摩崖,四个大字,气势恢宏,蕴涵无比,回味隽永,写出了太湖波澜壮阔的雄浑气魄,写出了无锡人襟怀天下的壮志豪情,游人驻目,不由击节长叹。无锡人钟爱此山此水,却含蓄地把那份珍爱巧妙地蕴寓在一句“千金能买太湖石,难买断岸此千尺”的赞誉中,那份自豪,那份惬意,着实让人艳羡。

  澄澜堂位于鼋头渚的高处,雄峙于充山半山腰,是一座仿明式宫殿建筑,初建于1931年。“澄澜堂”面阔五间,四周游廊,宽敞豁达,气宇不凡。堂上有清末无锡华世奎所书的匾额“澄澜堂”,澄澜堂的“澄”是指湖水清澈,水天一碧,云悠山闲;“澜”则指波澜起伏,风去变幻,气象万千。堂上挂有林开谟书于1933年的楹联:“吴越有具区,襟江带湖,经始楼台都入画;春秋多佳日,陶元浴素,默参龙象欲逃禅”。而中间的匾额直书“天然图画”,可谓画龙点睛,毕尽此景诗情画意。澄澜堂踞山临水,惊涛来自脚底,长风起于眼前,沙鸥翱翔林间,孤帆游移天际,波涛偕松涛齐鸣,秋水共长天一色。如此风景,就连唐朝文学家王勃《滕王阁序》中的“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佳句也黯然失色。在澄澜堂看太湖,那见地,那气势,不知比赣江要壮观多少倍;那神韵,那风味,不知要比滕王阁醇醲多少倍,那感受,那回味,不知又要入梦多少回,沁心又几层!难怪清末江苏巡抚陈夔龙言出铿锵:“山横马迹,渚峙鼋头,尽纳湖光开绿野;雨卷珠帘,云飞画栋,此间风景胜洪都。”


无锡鼋头渚导游词 (菁华3篇)(扩展6)

——无锡太湖导游词 (菁华3篇)

  无锡的太湖风景区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沿湖附*有著名的无锡山水、苏州园林等,形成了闻名中外的太湖风景区。太湖,*第三大淡水湖,面积2250*方公里,跨江浙两省,烟波浩淼,气势磅礴。无锡濒临太湖北半圈,占有太湖最美一角。南屏马迹,北枕龙山,中犊山如流砥柱;大箕山、小箕山三山鼎立,湖广山秀。鼋头渚、蠡园等均在太湖风景区范围内。

  太湖位于江苏和浙江两省的交界处,长江三角洲的南部,这里山清水秀,极富江南水乡风味。浩瀚如海的太湖,散布这48个岛屿,这些岛屿连同沿途的山峰和半岛,号称72峰,它们是由浙江天目山绵延而来,或止于湖畔,或纷纷入湖,形成了山水环抱形式,组成一幅山外有山,湖外有湖的天然图画。

  位于湖的南部面积有62.5公里的洞庭西山是太湖最大的也是最美的岛,和洞庭东山隔水遥对。太湖72峰,西山占41座。耸立于到中央的主峰缥缈峰,又叫杳眇峰,海拔336米,山中除寺宇和避暑建筑外,主要以自然美取胜,秋月、梅雪之类的景物最具特色,另外西山上的怪石嶙峋,洞穴颇多,玲珑剔透的太湖石,将全岛点缀得颇为别致。太湖东面的洞庭东山,其主峰的大尖顶是72峰之一,山中主要古迹有紫金庵的宋代泥塑像,元代轩辕宫,明代砖刻门楼以及*代的雕花大楼等。太湖的名胜古迹精华集中在太湖北岸。最著名的有鼋头渚、蠡湖。

各位游客:

  在游览了重头清后,我们将从北岸的渡船码头乘船前往鼋头渚景区内的一组湖中小岛——“太湖仙岛”去参观。我们从船上眺望三山,只见岛上松竹苍翠,枫香染红,距我们约2.6公里处的湖中小岛,如神龟静优水面,绰约多姿。

  太湖仙岛的原名叫“太湖三山”,三山是著帽山、乌龟山及笔架山的俗称,由东鸭、西鸭、大矶、小矶4个小岛组成,总面积约2*方公里,周长约2.5公里。岛内景色迷人,素有“三山映碧”之称。1993年,凭借天然山水,巧设人文建筑,建成了一处太湖旅游的新景观,有道是:太湖佳绝在鼋头,三山仙岛胜天堂。

  游客们:我们走过长长的游船码头,首先看到的是用汉白玉大理石雕刻的太湖仙岛牌坊。这座三重飞檐翘角的牌坊,红色琉璃瓦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正中有“太湖仙岛”4字。门楼前的台阶上雕刻着一条盘龙,形态逼真,栩栩如生。

  牌坊后是“玉帝巡天图”汉白玉浮雕。玉帝端坐在龙椅之上,文武群臣簇拥左右,仙鹤道游云间,游人置身其中真好像仙境浮现人间。

  现在我们右转沿山路向上,便可到“洞天福地”景区。这里有花果山、水帘洞、演武场,还可以观赏歌舞,如有雅兴还可观看猴戏,逗逗猴子。

  向东走是“会仙桥”,它连接着西鸭山和大矶山,是通往三山岛的主景区。此桥原名“五洞环桥”,是座仿古建筑,桥上建有四面开敞的亭子,雕梁画栋,仿佛引导人们由此进入仙境。

  过了会仙桥,来到的是“南天门”,现在我们就一同进入“天境”。沿着台阶一级级“登天”,仿佛我们离世外天国越来越*了。“南天门”是座汉白玉建筑,顶端刻有篆书“天门”二字,左右有副对联:“离尘了却几间事,到此逍遥星汉间。”横批“梯云直上”点出跨入此间,各位游客便可彻底脱离几间,畅游“天国仙境”了。

  进入“仙境”,首先看到是飞檐翘角的“摘星亭”。登上此亭,仿佛浩瀚星际触手可及。亭前水池前是仿青铜器“太湖宝鼎”,香烟综绕,飘飘似仙。

  沿左边台阶向上,过彩绘门楼是“天街”的人口。进入门内便是“天国”热闹的街市。请看右边墙上有一个钱型的图案,中间一个方孔,两边写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公*交易童史无欺”。再看前面是二层楼的“天香楼”,右转台阶上为“天韵台”,后测是“天都仙府”,入内左边房中有财神端坐其中,手中元宝闪闪发光,期盼大家人人发财。右边房内有“药王”孙思邈在恭迎佳宾,保佑各位,身体健康,无病无灾。

  各位游客:在天街最开阔的地方,是一羽仙茶楼”,游客可在此品茗赏景,透过薄雾眺望对面的“鼋头渚”。

  穿过“兀衢”门洞,沿山坡向下,过摩云亭便到了大觉湾,我们在此可“一览人间石窟景”,这些石窟雕刻群,再现了*古代石窟建筑艺术的精华之作。这里有长达49米的卧佛;那面湖端坐,高达6米,若有所思的老者就是我国道教创始人老子的塑像。

  沿着“仙人洞”石阶向上,可到达“仙岛”最高处——“灵霄官”。一侧为“王母府”,只见那王母正在瑶池中尽情享乐。对面的灵霄宫宏伟挺拔,里面的玉皇大帝站像,高18米,为国内玉皇塑像之最。只见五帝双手合十,昭示天下,展示帝王之气。沿梯而上,两边墙上画有各路神仙飞天图案。二楼后室内,是复制的“永乐宫壁画”以及神道真人彩绘壁画。这些壁画,被誉为“东方艺术之冠”。

  灵霄宫后山上是三层圆形天坛,摆设镇山之宝——太乙丹炉。沿林间小路下山,可以到达后山的“月老词”,里面有“鸿喜堂”。

  游客们,太湖仙岛我们就游览到这里,最后出南天门,乘船返回鼋头渚。再去下一个景点游览。谢谢大家!

  各位游客:

  现在前往游览的是有“太湖第一名胜”之称的鼋头渚。它距无锡市区18公里,是无锡境内太湖西北岸的一个半岛,因有巨石突入湖中,状如浮重翘首而得名。山清水秀的鼋头渚是无锡最佳游览胜地,著名文学家郭沫若曾有“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的诗赞,道出了重头清今人神往的意境。游客们:在前往鼋头渚的途中,让我先来介绍一下太湖。

  【太湖概况—民间传说—成因和物产】

  有关太湖的来历,民间有多种说法:相传在很久以前,王母做寿,在天宫大设皤桃宴,玉皇大帝命四大金刚送去一份寿礼,是一个大银盒,里面装有72颗特大的翡翠,外表还雕饰着千姿百态、五颜六色的飞禽走兽,如同一只聚宝盆,令在场的各路神仙赞不绝口。但王母设宴时没请孙悟空,于是这位齐天大圣就大闹天宫。当他看见王帝送的这只大银盒时,一棒打翻,银盒便从空中翻落下来,砸到地上成了一大坑,银盒立即化成了湖水。因湖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天”字上的一横落在下面成一点,就是“太”,所以此湖取名为“太湖”。而72颗翡翠分撒在太湖之中,变成了72峰。本来银盒是圆的,被孙悟空打了一棒,这便是太湖不圆的原因。

  游客们:太湖的传说,发人遐想。其实,太湖原是一个大海湾,约在5000多年前,这里地壳下陷,东部的泥沙不断淤积,导致长江三角洲向东伸展,西部的洼地便形成烟波浩森的太湖。然而,民间传说更增添了太湖的神秘感。

  太湖为我国第三大淡水湖,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雨量充足,物产特别丰富,水产品种多达30多种。其中以银鱼、青蟹、白虾最为有名。各种水生植物也深受客人的喜爱,如莲藕、菱白。水芹、药菜等已成为人们品尝“绿色植物”的美味佳肴。

  【鼋头渚所处的位置—人文景观的营建经过】

  各位游客:我们的车开过宝界桥后,就进入了充山(也叫南犊山)。重头清就位于南犊山西端,请看山形突入太湖水中,三面临水,好像一只巨大鼋头伸出水面。这就是鼋头渚。鼋头渚独占地势,在这里可以眺望太湖,三山仙岛随波浮动,如同仙境一般,令人心驰神往。因此,在明朝时,这里早已被称为“世外桃源”,是富人们郊游踏青的地方。

  【充山隐秀—聂耳亭—鹿顶迎晖—舒天阁—范蠡堂—西子池—中日樱花友谊林—江南兰苑】

  沿着空中列车站的石路向上,便到春花区内,大家看到的.水池名叫“翠湖”,它利用地势,顺其自然回旋在幽谷之中。水边的土山是人工堆积的,种植着桃李、杏梅、玉兰、杜鹃、月季等花卉和竹、柳、香樟等树木。在翠湖的水面上,架设着一曲一直两座桥,直桥名为“跨绿”,曲桥名为“俯青”。水边两层楼是供游人品茗小憩的地方,上层为“醉方楼”,下层为“春风人座”。楼边的方亭,名叫“家风”。大家绕过“寥风”小亭,穿过“俯青”曲桥,便看到山坡上林边有一六角形的“竹亭”。6根柱子仿照毛竹形状,十分逼真。因“个”字形如竹叶,此亭命名为“个亭”。

  各位游客:穿过“荇春”桥亭,我们到达夏荫景区,这里有许多名贵的树木。其中两株苦櫧,高20米,已有六七百年的树龄,而高大挺拔的大王松,是当年若圃园主陈仲言栽种的。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鹿顶山的“十里芳径”景点。它是由茂盛的树木、开山留下的池塘、石壁串连在一起的游步小道组成。每到秋天,这里漫山遍地的原野景色,令游人置身其中,仿佛如在画中畅游。


无锡鼋头渚导游词 (菁华3篇)(扩展7)

——江苏无锡景点导游词 (菁华3篇)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将去游览的是无锡市内最主要的风景名胜区——锡惠公园。它位于无锡市西2.5公里处,包括锡山和惠山,全园面积达6.85*方公里。

  【公园概况和名称由来】

  游客们:锡惠公园因山而得名,西部是惠山,东部是锡山。惠山高329米,周围约20多公里,素有“江南第一山”的美称。它是天目山的支脉,从东南连绵而来,山有九峰,境蜒似龙,又称“九龙山”。惠山因晋代开山禅师慧照在此建寺,后人就用慧照命名“惠山”。古时慧、惠两字相通,惠山就由此得名。惠山以泉著名,有天下第二泉、龙眼泉等十多处,名胜古迹有春申涧、惠山寺、听松石床、竹炉山房等数十处。

  锡山背靠惠山,高75米,周围长约1.5公里,相传因周秦时盛产锡矿而得名。锡山是惠山东峰脉断处突起的小峰。山顶建有龙光塔和龙光寺,山下有龙光洞。1958年开凿映山湖后与惠山连成一片,使之形成“真山假水”,产生“山水掩映”的情趣。

  游客们:锡惠公园全国分为三个游览观赏区:一是名胜古迹区,包括惠山寺、寄畅园、天下第二泉等;二是自然风景区,包括映山湖、愚公谷、春申涧等;三是文娱活动区,在锡山南麓。下面就请大家跟我前往参观游览。

  【锡山:龙光塔—龙光洞—吴文化福寿天地】

  各位游客:请随我进入锡山大门。锡山大门,面对大运河,飞檐翘角,大门正中高悬“山色溪光”横匾,为当年康熙南巡时所书。进人大门,一块巨石屹立于水池之畔,上刻“锡山”两个大字。各位请看:下刻《无锡金匾县志》所载无锡和锡山的几句话,点出了此处地名的来历。

  沿山路向上,锡山顶上就是龙光塔。关于龙光塔,还有这么一段历史传说:明朝正德初年,礼部大臣昆山人顾鼎臣,游览锡惠胜景后说;“惠山是龙身,锡山是龙头,无锡所以自南宋以来长期无状元的原因,是龙头上无角的缘故。”听了这位大臣的话,人们信以为真,于是后人就在锡山顶上建了一座实心的石塔。此后几十年仍没有人中状元,于是有人又提出“龙以角听,塔中宜空”。因此又在万历二年(1574年),建成七层八角的楼阁式砖塔,并由当时常州知府施观民取名“龙光塔”,寓意龙光普照。龙光塔建造以来,屡次被毁。1924年重修时把培改成钢筋混凝土结构,塔顶铸重1.5吨,高2.85米铜刹,塔的高度也增加到32.3米。1992年又一次加固,纠正倾斜,把墙面由杏黄色改成深红色,使古塔更为挺拔端庄,英姿焕发。

  锡山脚下是龙光洞,为地下游览场所,于1979年春建成。洞前回廊、楼亭相连,人口处拱门上砖刻“隐辰”两字,“辰”属龙年,“隐辰”是把龙隐于山内之意。洞内有三百多米长的通道,两边壁上灯火通明。东部的地下剧场,可容纳五六百人。另有13个厅室,陈列工艺、陶瓷、泥人等。这里的气温常年保持18“C,冬暖夏凉,游人至此,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沿山路向南,前面看到的便是九龙壁。它由壁座、壁身、琉璃瓦顶三部分组成,彩陶烧制,以花岗岩为基座,金星绿琉璃瓦顶,全长26.71米,高4.09米,九龙腾空,气势不凡。再向西是“吴文化福寿天地”。它沿锡山山坡而建,前面立的石碑上,刻着著名书画家朱屺瞻102岁时题写的景点名称。石阶上是金石砌成的承露台,台前石柱上有巨大的福寿石桃,往上正面刻:“福星殷殷邀依琼林赴宴;寿仙默默为我海屋添筹。”背面是:“行善方可多福,守仁自然长寿。”绕过承露台,上面两座方亭合并而成的双亭,名“降福亭”。亭柱上对联写道:“国泰尽福地,民安多寿星。”亭名和对联均由我国书法家协会代*沈鹏书写。

  锡山就参观到此,下面我们再去参观惠山。首先前去惠山寺遗址。

  【惠山:惠山寺遗址—山门—唐宋石经幢】

  惠山寺在惠山东麓,早在南北朝时,刘宋司徒长史湛挺就在此建造“历山草堂”,后改为“华山精舍”。梁朝大同三年(537年),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惠山寺。由于寺院地处福地,又因与天下第二泉同处名山胜景,于是名闻遐迩。

  游客们:我们来到了惠山寺山门前,看到这座黄色拱形建筑门上刻有“古华山门”4个金色题字,因惠山古称“华山”,惠山寺原是“华山精舍”,所以惠山头山门就叫“古华山门”,大门背面门槛上刻有“胜地名泉”4字。这个山门是1954年惠山街拓宽时王耀庭重新设计的,拱门顶端有双龙戏珠的装饰。

  现在我们来到了山门内,各位看到的两座古老的石经幢,南侧一座建于唐代乾符三年(876年),是无锡现存最古老的石刻经幢。八角形幢身上刻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由白鹿山人李瑞符书写,经幢高6.26米,由幢基、幢身、幢顶三部分组成,雕刻精美,充分显示了唐代的艺术风格。北侧一座建于宋代熙宁三年(107年),幢高6.22米,形制和雕刻模仿店幢,幢身刻“大白伞盖神咒”。这种刻咒而不刻经的做法,是宋代以后才在佛教界流行的。两座石幢分别用几块圆形湖石垒成,极具历史价值。

  【山门殿—日月池和香花桥—听松石床—古银杏树】

  进入古华山门,迎面是金刚殿,也叫“山门殿”。始建于明正统十年(1445年),改建于1976年。正中高悬“惠山寺”匾,匾额最早为明代陈勉所写,清雍正时蒋衡重书,现在看到的是1979年根据影片《无锡景》画面复制而成。

  大殿廊柱上挂有清代无锡知县廖纶所撰的对联:“大哉王言,山为第一,泉第二;巍然庙貌,调为教孝,寺教忠。”由著名书法家武中奇重书。大殿背面,上悬“江南第一山”横匾,系我国名画家李可染所书,它为古殿*添了几分光彩。

  过金刚殿,一泓池水,水中睡莲静卧,名“日月他”。池上架一石桥,名“香花桥”。池是南北朝刘宋元徽二年(474年)开凿的,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了。香花桥是明代建造的,他和桥的名称取自佛经:信佛升天,进入无量寿之时,日月飞升,天佛放大光明,以香花伎乐相迎。香花桥的正中石板上刻有“鲤鱼跳龙门”的圆形浮雕,中间两扇石门,一开一闭,表示虔诚的善男信女可以从开着的佛门进入,若是恶人佛门则永闭不纳。所谓佛门半开,有缘进来,或者说;善门开,恶门闭。游人过桥,都会在开着的石门上踏一脚,表示愿做善人。

  各位游客:下面请大家进二山门,请看古银杏树下有座六角小亭,亭中横卧一石,名“听松石床”,长1.99米,宽0.87米,高0.56米,它是驰名全国的江南奇石之一。石块天然断裂形成,质地坚硬,一端翘起,宛如石床。唐高宗时著名书法家李阳冰应无锡县丞公孙罗之邀请同游惠山,特地篆写“听松”两字,刻于石床枕端,以示纪念,虽经1200多年风雨,字迹依然清晰可见。床边原有两棵古松,毁于元末。

  “听松石床”前的古树为银杏,相传为明代洪武初年(1368年)惠山寺僧人普真(字性海)所植,已经历了600多年风霜。据说当时共种有18棵,象征佛门18罗汉,现仅存这一棵。此树高21 米,直径1.91米,为雄性银杏,只开花不结果,离地6米的树洞中寄生的一株薛荔,也有200多年树龄了,却结出了圆圆的果实。但在1982年,这棵雄性古银杏,居然也结出了7粒白果。古银杏旁的石壁中,嵌有“頫察仰观”4个篆字,是清代无锡书法家邵涵初所写。意思是说人们在此可以“俯察古树之茂盛,仰观锡惠之秀色”。

  【大同殿—竹炉山房】

  大同殿,也叫大雄宝殿,始建于梁朝大同三年(537年)。到清同治年间,大同殿及周围建筑被毁。后来在此旧址建造了一所树堂名“昭忠词”。前厅里壁上嵌有李鸿章所撰《敕建惠山昭忠词记》等两道石碑。请看这组洞堂的建筑特色,青瓦白墙,梁枋、柱头、门楼都画栋雕梁。图案为戏文风景、花卉鸟兽等。大同殿是保存十分完整的清代树堂建筑,具有我国古代建筑的特点。殿后天井中还保留三株老桂,已有1300多年树龄。中秋时节,桂花飘香,使这座建筑显得更为清雅。

  由大同殿出南边门,不远处就是“竹炉山房”。这里原是惠山寺弥陀殿,始建于明洪武初年。房前*台,檐廊古朴典雅,头门边两块磐陀石。正中匾额“竹炉山房”是1979年李苦禅重题。两旁柱上的对联:“削竹编炉,原是山房旧物;烧松煮雪,久为衲子珍藏。”为无锡书法家朱家驻题写。

  相传明洪武初年,明太祖朱元津曾私访惠山寺。寺僧性海砍倒一根竹子,一截为三,搭成竹炉,上架钵益,用二泉水煮茶,接待朱元津。朱元津品尝了竹炉上煮的茶,极为满意,赞扬性海是罗汉下凡、后来性海和尚重建惠山寺,并创建听松庵,退居庵内,品茗听松。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性海请湖州竹工,编制竹茶炉,上圆下方,象征“天圆地方”。竹炉高不过一尺,外面用竹编织,里面填土,炉心装铜栅,形似道家的乾坤壶,叩之有金石之声。性海常用它煮二泉水泡茶,招待客人。当时名画家王紴作画,学士王达题诗,合成《竹炉图卷》共四卷,使竹茶炉流芳于世。明代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曾任湖广提学副使的邹迪光重建弥陀寺时改名“竹炉山房”,专门在这里用竹炉煮茶招待四方宾客。后原炉多次被毁,康熙年间,无锡著名词人顾贞观在1684年重制了两只竹炉。竹炉山房也几经重修,现在的建筑是清光绪年间重建的。1984年把乾隆诗碑移到山房门厅和廊下。正中一块正面刻的是乾隆1751年首次来无锡写的《咏惠泉》诗,背面刻着乾隆第四次来无锡时写的4首诗。东边一块碑上刻乾隆第三、四次来无锡的诗句。

  【“天下第二泉”—二泉亭—漪澜堂—阿炳墓】

  出竹炉山房南行,就是闻名于世的“天下第二泉”所在地。惠山一带,林木茂盛,泉水丰富,自古素有“九龙十三泉”之称。其中“二泉”更是出名。“天下第二泉”得名于唐朝,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唐代茶圣陆羽,遍尝天下名泉名茶,认为“庐山康王泉第一,惠山石泉第二”,从此惠山泉就以“天下第二泉”的美名享誉四海。

  “二泉”得名以来留下了许多人文古迹。唐代时无锡地方官把“二泉”水送往长安。到宋徽宗时“二泉”水被列为贡品,“月进百坛”。苏东坡品饮“二泉”水后,赞称“色味两奇绝”。清代康熙、乾隆两帝六次南巡至无锡,每次必到“二泉”品茗,并吟诗题字。20世纪40年代,著名民间音乐家华彦钧(瞎子阿炳),作二胡曲,取名《二泉映月》,更使“二泉”驰名中外。

  “天下第二泉”泉址于1954年进行了全面整修。1992年6月对“二泉”进一步清理疏浚。现在“二泉”泉水随山势自西向东,分上、中、下三池。上池为八角形泉井,深1.94米,水质最好;中池深1米,正方形,紧靠上池,两池都是石底,青石围栏。池上的“二泉亭”,初建于南宋初期,是宋高宗赵构到此巡游时特地下令建造的,并题有“源头活水”四字。亭顶装饰双龙戏珠。现在的亭子重建于清同治初年(豆862年)。亭壁上石刻“天下第二泉”出自元代书法家赵孟頫手书。泉水通过暗渠从港澜堂底流入下池。

  漪澜堂位于二泉庭院正中,四周游廊环绕,游客们在此可小想品茗。苏东坡有“还将尘土足,一步漪澜堂”的诗句。乾隆多次在此设御座品茗,堂前匾额是现代书法家费新我所书。大门柱上有苏东坡的诗:“雪萍为我求阳羡,乳水君应怕惠泉。”

  三池中下池最大,长8.6米,宽5.7米,深0.33米,是北宋明道二年(1033年)开凿的。西池壁正中有一石螭首(俗称龙头),双爪前踞,龙颈弯突,张开大口,清泉白龙口倾注而出,构成“螭吻飞泉”胜景。石始建于明朝弘治初年,最初采用无锡本地黄色阳山石雕凿而成,至今已有*500年的历史,为“天下第二泉”内现存年代最早的一件古迹。池前一组太湖石,叠成观音立于鳌背像,世称“观音石”,右为龙女,左为善才。观音石下有一段铭文,落款“蕙岩”,说明这是原礼部尚书顾可学别墅“蕙岩小筑”中的遗物,清乾隆年间才移到此地。

  无锡历史上最著名的民间音乐家阿炳——华彦钩的墓,坐落在锡惠公园春申涧流向映山湖的洞口南边的山坡上,音乐台背后山头墓地林间,树立着这位民间音乐家的铜像。阿炳信道教,道名彦钧,无锡东亭人。生于1893年8月20日。从小跟父亲学*音乐,对民族乐器琵琶、二胡有很深的造诣,后来双目失明,流落街头。直到**后重获新生。阿炳墓原在河口灿山下“一和山房”道教墓地。1983年12月,迁葬于此。

  阿炳的代表作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创作于1939年,是作者心声的流露及生活的写照。全曲由引子和6个阶段构成,是循环变奏的曲式结构。《二泉映月》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0周年时作为国礼赠送外宾。美国、意大利、法国、日本等纷纷改编,成为一支誉满国际的名曲。

  【愚公谷—春申涧—映山湖—惠山泥人一条街】

  二泉东侧就是“愚公谷”,原是惠山寺的净月住所,名“龙泉精舍”,是明代晚期极负盛名的我国四大私家园林之一。它是无锡人邹迪光在明万历年间建造的,占地约50亩,先后用十多年时间建成。国邹迪光以愚公自勉,故命名为“愚公谷”。

  现在的“愚公谷”于1958年重建,具有明代古典园林特色。“愚公谷”匾是1960年郭沫若题写的。人门向南,由长廊通向荷花池畔,廊k一轩二亭,轩名“荷轩”,由著名画家吴作人书额。轩前对联“得山水清气,极大地大观”,是当代山水画家邑人钱松岳于84岁时书写的。荷轩以南的泉亭,名“滤泉”。泉边枝峰阁有唐代古联:“扫石月盈帚,滤泉花满筛。”南边廊内的对联“老龙听法,顽石点头”,巧妙地写出了当年惠山寺高僧讲经,老龙也前来听法,使大同殿前听松石连连点头的情景,反映惠山寺高僧佛学的博大精深。由滤泉穿过小石桥,只见假山旁有一株古玉兰,树龄已达400多年。

  游客们:现在我们前往参观惠山“金粟堂”西南的“春申涧”。春申涧又名“黄公涧”,现为无锡观瀑的景观,因战国时代楚国国相春申君黄歇曾率军在此饮马而得名。山涧前石牌坊,古拙雅致。洞中一块大石横卧,如中流低柱,使洞水分流而下。石上刻有“卧云”两字,是明代南京礼部尚书邵宝为纪念惠山寺住持圆显而题写的,卧云是圆显的号。涧边三角亭,名“卧云亭”。

  顺春申涧东下,位于锡、惠两山之间的是映山湖,古时称“秦皇坞”。1958年这里开挖出1400*方米的湖面,清澈如镜的水面使锡、惠两山的景色融为一体,翠峰、古塔、秀亭倒映湖中,风景更加美妙动人。湖畔周围精心种植乔木、灌木、花草。东面建有一石牌坊,题有“映山湖”匾额。牌坊对面,各位请看春申涧出口处的那块石头,上刻“翠螺”两字,形容锡惠山峰如少女的发会。

  各位游客:锡惠公园的参观就到此为止,下面随我去观赏一下惠山直街,大家可以随意选购一些无锡的土特产“惠山泥人”。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惠山东端的五里街,这条路原是赴惠山寺朝山进香的必经之路。现为“惠山泥人一条街”。惠山泥人历史悠久,已有400多年历史,起源于惠山山麓,故名“惠山泥人”,是无锡著名手工艺品。它采用惠山脚下特别细腻洁净的黑泥,在艺术家手里经过捶泥、打稿、捏塑、制模、翻模、泥胚、整修、上粉、上色、开相和上油等十几道工序制作而成。惠山泥人分两类:一类为“粗货”,是泥人的传统产品,以胖娃娃、动物为题材;另一类为“细货”,即“手控戏文”,以戏曲、神话故事、舞蹈为题材,其中代表作有“大阿福”。传说惠山古时林木参天,一对猛兽常下山伤人。后来,一家生了一对双胞胎,一男一女,取名阿

  各位游客:现在前往游览的是有“太湖第一名胜”之称的鼋头渚。它距无锡市区18公里,是无锡境内太湖西北岸的一个半岛,因有巨石突入湖中,状如浮重翘首而得名。山清水秀的鼋头渚是无锡最佳游览胜地,著名文学家郭沫若曾有“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的诗赞,道出了重头清今人神往的意境。游客们:在前往鼋头渚的途中,让我先来介绍一下太湖。

  【太湖概况—民间传说—成因和物产】

  太湖地处长江三角洲,横贯江、浙两省,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湖泊面积为2427.8*方公里,除去湖中51个岛屿,湖泊实际面积为2338.l*方公里,号称“三万六千顷”,南北长68公里,湖面海拔3米,*均水深约2米。湖边的山和湖中的岛台称“72峰”,尤以鼋头渚、三山、洞庭东西山最为著名。湖中遗存着大量的文物古迹,是吴越文化的发源地。

  有关太湖的来历,民间有多种说法:相传在很久以前,王母做寿,在天宫大设皤桃宴,玉皇大帝命四大金刚送去一份寿礼,是一个大银盒,里面装有72颗特大的翡翠,外表还雕饰着千姿百态、五颜六色的飞禽走兽,如同一只聚宝盆,令在场的各路神仙赞不绝口。但王母设宴时没请孙悟空,于是这位齐天大圣就大闹天宫。当他看见王帝送的这只大银盒时,一棒打翻,银盒便从空中翻落下来,砸到地上成了一大坑,银盒立即化成了湖水。因湖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天”字上的一横落在下面成一点,就是“太”,所以此湖取名为“太湖”。而72颗翡翠分撒在太湖之中,变成了72峰。本来银盒是圆的,被孙悟空打了一棒,这便是太湖不圆的原因。

  游客们:太湖的传说,发人遐想。其实,太湖原是一个大海湾,约在5000多年前,这里地壳下陷,东部的泥沙不断淤积,导致长江三角洲向东伸展,西部的洼地便形成烟波浩森的太湖。然而,民间传说更增添了太湖的神秘感。

  太湖为我国第三大淡水湖,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雨量充足,物产特别丰富,水产品种多达30多种。其中以银鱼、青蟹、白虾最为有名。各种水生植物也深受客人的喜爱,如莲藕、菱白。水芹、药菜等已成为人们品尝“绿色植物”的美味佳肴。

  【鼋头渚所处的位置—人文景观的营建经过】

  各位游客:我们的车开过宝界桥后,就进入了充山(也叫南犊山)。重头清就位于南犊山西端,请看山形突入太湖水中,三面临水,好像一只巨大鼋头伸出水面。这就是鼋头渚。鼋头渚独占地势,在这里可以眺望太湖,三山仙岛随波浮动,如同仙境一般,令人心驰神往。因此,在明朝时,这里早已被称为“世外桃源”,是富人们郊游踏青的地方。

  关于鼋头渚的营建历史,可以追述到1918年。当时,杨翰西在这里购得60亩山地,开始对鼋头渚进行最初开发,建造了仿帝王宫苑的“横云山庄”。20年代起又陆续兴建了王心如的“太湖别墅”,陈仲言的“若圃”,郑明山的“郑园”,何辑五的别墅和蔡缄的“退庐”。到建国以后逐渐规划建成完整的鼋头渚公园。现面积达500公顷。有充山隐秀、湖山真意、十里芳径、万浪卷雪、鹿顶迎晖、鼋渚春涛、江南兰苑、太湖仙岛等十多个景观,各具风貌。

  【充山隐秀—聂耳亭—鹿顶迎晖—舒天阁—范蠡堂—西子池—中日樱花友谊林—江南兰苑】

  各位游客:进人大门后,我们正式进入鼋头渚景区。首先参观“充山隐秀”景点。充山隐秀位于充山最高处鹿顶山的东南面,原来是陈家花园的所在地。陈家花园,也叫“若圃”,是1928年无锡本地民族工商业者陈仲言所建。1984年开始建设“充山隐秀”景点。种植了各种花草树木,分为春花、夏荫、秋色、冬景四个区。面积为13.3公顷。

  沿着空中列车站的石路向上,便到春花区内,大家看到的水池名叫“翠湖”,它利用地势,顺其自然回旋在幽谷之中。水边的土山是人工堆积的,种植着桃李、杏梅、玉兰、杜鹃、月季等花卉和竹、柳、香樟等树木。在翠湖的水面上,架设着一曲一直两座桥,直桥名为“跨绿”,曲桥名为“俯青”。水边两层楼是供游人品茗小憩的地方,上层为“醉方楼”,下层为“春风人座”。楼边的方亭,名叫“家风”。大家绕过“寥风”小亭,穿过“俯青”曲桥,便看到山坡上林边有一六角形的“竹亭”。6根柱子仿照毛竹形状,十分逼真。因“个”字形如竹叶,此亭命名为“个亭”。

  各位游客:穿过“荇春”桥亭,我们到达夏荫景区,这里有许多名贵的树木。其中两株苦櫧,高20米,已有六七百年的树龄,而高大挺拔的大王松,是当年若圃园主陈仲言栽种的。

  各位游客:现在看到的建筑是聂耳亭。这里原来是陈仲言于1928年所建的一座花园。1934年,22岁的聂耳随电影《大路》摄制组来无锡时就居住在这里,并谱写了著名的《大路歌》和《开路先锋》两首插曲。当年,这里正在修建公路,聂耳来到筑路工地,将《大路歌》唱给民工们听。电影尚未拍完,歌曲已在民工中传开了。1959年无锡市*主修了这座小阎,为纪念这位人民的音乐家,取名“聂耳亭”。1981年还雕塑了聂耳胸像供游人们瞻仰。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鹿顶山的“十里芳径”景点。它是由茂盛的树木、开山留下的池塘、石壁串连在一起的游步小道组成。每到秋天,这里漫山遍地的原野景色,令游人置身其中,仿佛如在画中畅游。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将去游览的景点是蠡园。蠡园距无锡市区10公

  里,位于前湖北岸的青祁村,是一处以“堆造假山、巧借真水”而闻名的江南水乡园林。

  【蠡园简史:得名由来—创建历史—景区分布】

  蠡园因蠡湖而得名,蠡湖原名“五里湖”,是太湖东北岸的一个内湖,湖面9.5*方公里。相传2000多年前,越国大夫范合助越王灭亡吴国后,功成名就,携西施隐居于此。后人把范蠡、西施当年泛舟的五里湖叫做“蠡湖”,蠡园也因此而得名。

  蠡园的建设,最早是在民国初年,当时的青祁村人虞循真在蠡湖岸边种植了柳树、菱藕,然后筑堤围坎,建造茅亭,形成了“梅埠香雪”、“南堤春晓”、“曲渊观鱼”等“青祁八景”,并设立“山明水秀之区”牌额以示游人,从而奠定了蠡园风景开发的基础。

  1927年,又一位青祁村人王禹卿,在上海经营面粉生意致富后,回到乡里,在“青祁八景”的基础上辟地30亩,凿池引水,叠石为峰,历时三年建成蠡园。1930年,台园的另一位建造者陈梅芳在蠡园旁建造了另一个园林,据范蠡在此与乡亲们一起养鱼的传闻,取名“渔庄”,并声称要胜过蠡园,因名“赛蠡园”。1936年,王禹卿的儿子王亢元,又分别营建了湖心亭、凝春塔等建筑。**后,1952年无锡市*经全面整修,在台园与渔庄之间,建筑了一条千步长廊,从而将两国连成一体,统称“蠡园”。1978年又在长廊之东拓建新园,形成了如今的规模。

  台园现占地123亩,其中水面占40%以上,全园分为四个景区:东部有百花山房、月波*眺、南堤春晓和四季亭;西部有千步长廊、湖心亭、凝春塔;中部有假山群、莲防;新辟的有春秋阁等名胜景观。


无锡鼋头渚导游词 (菁华3篇)(扩展8)

——游鼋头渚作文500字(精选五篇)

  今天,我们就要去春游啦,这让我兴奋无比、激动万分。

  在无锡的鼋头渚,我们先去坐游轮,“这还是我第一次坐游轮呢!”这让我心跳加速、激动无比。“真不知道坐游轮是什么感觉?”一来到游轮上,我就被这里的景色给吸引了:一只只洁白如雪的鸟展翅高飞,像一架架白色的高音速飞机,一会儿向天空飞去,一会儿又向水面俯冲过去。湛蓝的湖面上一阵阵波浪从船边掠过,还有几只鸟落在湖面上了。一边看着美丽的风景,一边品尝着妈妈给我做的甜点,真让人心情舒畅。后来,我们又在游轮上玩起了同学带来的车模。这小车一会儿冲向同学的鞋子,一会儿又往我的书包上撞,还有两次差点就开到湖里去了,幸好有惊无险。

  吃完午饭后,我们就前往我们的第二个目的地——樱花谷。

  一来到樱花谷,就看见满山遍野的樱花。这里的樱花,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花芯。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微风轻轻一吹,樱花就随风飞扬。“哇!下‘樱花雨’了!好漂亮啊!”我情不自禁的说:“真的!这‘樱花雨’实在是太美了!”同学孙博文看了这“樱花雨”,目瞪口呆。还有一些人在用双手接樱花的花瓣儿,很快我也加入了这个游戏。一片片樱花花瓣儿在空中翩翩起舞,舞姿优雅美丽。而我们呢,这些花瓣儿飞来飞去,我们一过去抓它们,它们就飞走了;有时,我们本来抓到了一片,微风轻轻一吹,它们就从我们的手掌心中飞走了。

  在这一天内,我们不仅坐了游轮,还在“樱花雨”下玩耍,真是太开心了!希望今年的秋游也能像春游一样开开心心的。

  “水宿烟雨寒,洞庭霜落微,月明移舟去,夜静魂梦归,暗觉海风度,萧萧闻雁飞。”这首诗描写的是无锡有名的太湖美景。如今,我们也要来亲眼看看这让所有人为之赞叹的景色。

  来到太湖旁的景区-——鼋头渚,“开”字形的大门立在我们眼前,我们先来到码头上等船。排了整整一条长龙后,船来了,这是一艘大轮船,分为两层,第二层是露天*台,船牌上写着“徐霞客”号。船上坐满了人。不一会儿,船发动了,发动机后面总是跟着一群可爱的海鸥,它们时而在广阔的天空滑翔,时而在*静的水面停栖,时而去捡食游客抛下来的食物。仔细观察,这些海鸥一身洁白,嘴巴呈嫩黄色,它们像一群飞着的小天使一样活泼可爱。

  下船来到了另一座小岛上,再向湖面望去,一幅美丽迷人的画映入我的眼帘:湖面在阳光下波光粼粼,泛着层层的绿光,后面是连绵起伏的山峦,一大片翠绿中点缀着星星点点的粉红色,那不知是杏花,还是桃花。这样一幅迷人的美景引来了一群一群流连忘返的游客,我不禁想起了李清照的“沉醉不知归路”。

  下午我们去了樱花谷。放眼望云,一簇簇的粉红色把我们的眼球吸引住了,当微风拂过,这些樱花像一阵粉红的波浪。风停了,花瓣纷纷扬扬地落下来,我们淋了一场香喷喷的“樱花雨”。站在樱花树前,只见那些花朵层层叠叠,仿佛是一座喷花的飞泉,游人们有的拿着自拍杆,倚靠着樱花树与樱花“合影”。还有的一边走一边对樱花树指指点点,似乎是在赞叹那满树的繁花。

  时间似水,我们也该离去了,虽然人走了,但这鼋头渚的美和它带给我们的快乐会永远印在我们的脑海里!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今天虽然不是讲的“苏杭”,但也是毫不逊色。它就是被誉为“太湖明珠”的无锡。

  “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是诗人郭沫若用来形容无锡太湖的风景的。鼋头渚是无锡境内的太湖的一个半岛,因为因为湖中有一块巨石突出水面,状如浮鼋翘首得名, 是国家五A风景区。

  一次,我们去了鼋头渚。先是要越过第一道“防线”–人群,才能上轮船。终于,我们上了船,开始超过湖面向湖中小岛进发,即使是小湖也是“巾帼不让须眉”—-美丽无比,太湖果然是“王母娘娘”撒下的一串珍珠。让人印象深刻。

  好不容易超过湖面,又要开始了“抢滩登陆战”。

  经过“漫漫”而又“危险”的“抢滩登陆战”终于胜利(其实,我们也是最后一个下船的)。下了船,我们开始“环岛大冒险”,在路上,我们看见一个个卖的手工艺品,十分精美,我很有感触,走了一段路,我看见个男子随地乱扔了一个纸屑,但旁边一个老爷爷却捡起来扔进垃圾桶。我很有感触,过了一会儿,天气炎热,我们找了一个地方坐了下来,我见导游口渴还没水喝,便给了她水喝,她很感谢。开始走了,一个陌生的年迈的老爷爷问导游有没有水,导游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给了他,我问导游:“你不渴吗?”导游说“渴,但我可以忍,可那老爷爷年纪大了……”听了导游的话,我很有感触。

  这一天下来,我的感触是:老爷爷的环保,不怕辛苦,导游的乐于助人,舍已为人,手工艺品的精美 ,让我明白要好好传承文化。

  环保,不怕辛苦,乐于助人,舍已为人,很好地传承了民族文化,这就是我对鼋头渚的印象。

  阳春三月,大地复苏。此刻,无锡鼋头渚的风光更是美不胜收,令人向往。那就让我们背起背包,一起去那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鼋头渚游玩吧!

  大巴车把我们带到了目的地。我们随着络绎不绝的人潮来到了鼋头渚大门口,这里的景色一下子就把我们给吸引住了。我们在李老师的带领下直奔码头,准备乘船去第一景点——太湖仙岛。站在船上,太湖美景一览无余,烟波浩渺的太湖一望无际,阳光洒到湖面上,湖面上波光粼粼,千万块耀眼的光斑在湖面上闪烁着,就像千万条银色的小鱼儿在跳动着。船缓缓地行驶着,周围的水面上泛起了层层涟漪,一圈一圈,扩至水天交接处。湖面上成群的白鸥就像离弦的箭似的,时而飞向天空,直冲云霄;时而盘旋回首,俯视大地;时而又飞回湖面上捕鱼、戏水;自由自在地玩耍着!湖面闪着金光,白鸥在阳光下, 羽毛闪闪发亮,有的略弯双翅,在空中翱翔;有的振动翅膀,伸直双脚,在空中飞舞;还有的迅速掠过,在天际划过一道完美的弧线,让人觉得仿佛在画中一般,真是美极了!不知不觉船已靠岸,一袭微风送来了春天的气息,顿时令人心旷神怡。

  中午,我们从太湖仙岛返回鼋头渚。此时的鼋头渚已经成了花的海洋,花儿争奇斗艳,竞相开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穿着十层淡粉纱裙的樱花姑娘。樱花谷里一树树樱花都绽开了粉红的笑脸。走*细细品味,樱花的花瓣粉中带白,白中透粉,摸起来软软的,柔柔的,像小朋友嫩嘟嘟的脸。樱花一朵挨着一朵,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时间过得真快,不经意间一天的游玩结束了,快乐的时光总是很短暂,我们意犹未尽,流连忘返。再见,美丽的无锡,美丽的鼋头渚,明年初春再来看你!

  星期二,学校组织我们去鼋头渚春游。

  来到鼋头渚,我们首先乘着船来到了太湖仙岛。下了船后,我们立刻走过一道石桥,来到了太胡边,站在太湖边上极目远眺,*静的湖面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闪烁着星星点点的亮光,像是谁洒了一把碎银子,煞是迷人。又如春姑娘打碎了一个美丽的银盘子,落在湖面上银星点点。远处在朦胧之中的山峰,显得十分翠绿。一阵微风吹过,我感到好凉爽,令我心旷神怡,神清气爽。

  见过了美丽的太湖,我们又来到了长春桥。这座桥坐落在纵横湖面的堤岸上,桥虽不长,但呈拱形。那一米多宽的石子路上,铺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头,走在上面,脚掌总感觉有几个地方微微有点疼痛,好像在按摩似的。在长春桥上放眼望去,湖的**青翠欲滴,满眼春光。

  走下长春桥,堤岸的两边种植着许多樱花树,樱花树上的樱花大多数都已凋落,长出了绿叶,但总还有几片顽强的花瓣,不肯离去,藏在碧绿的嫩叶中,也为它们增添了色彩。

  我们大家一路向前走,沿着山路从山脚下爬到了一座亭子里,从亭子边缘向下俯视,一棵棵大树笔直地站在那儿,枝繁叶茂。大树下面杂草丛生,还有一朵朵小花竞相开放。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到了回校的时间了。于是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鼋头渚,心想:美丽的鼋头渚,我们一定会再来看你的!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