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政园导游词范文10份

首页 / 导游词 / |

  拙政园导游词 1

  大家好!

  欢迎游览我国四大名园之一的——苏州拙政园。是我国私家园林的代表之作,并且拙政园被称为“天下园林之母”。

  好,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园林。拙政园分为三部分,其中精华部分在中间一部分。为什么取名为拙政园呢?因为拙政园的主人是王献臣,他的意思就是说:我不适合当官,当官的我是个傻傻的人。 经过拙政园的墙门和“通幽”“入胜”腰门,我们就来到了拙政园的东部。东部花园的南部有一座三开间的堂屋,名为“兰雪堂”。“兰雪”两字出自李白“春风洒兰雪”之句,象征着主人潇洒如春风,洁净如兰雪的高尚情操。除了“兰雪堂”,还有"秫香馆"、"天泉阁"、"芙蓉榭"等。

  现在我们将走进精华部分。走廊墙壁上有的各式各样的窗花,如果往里看的话,将会看到25幅不同风格的画。现在,我们继续向前走,前面的是“倒影楼”。"倒影楼"前面有一条曲折婉蜒的水廊。池面上波光粼粼。看看楼顶,好像一把扇子,楼顶的瓦面像折扇的扇面,后面"笠亭"的尖顶恰似折扇的扇把,简直连接得天衣无缝。

  这次的游览到这就结束了,游客朋友们再见!

  拙政园导游词 2

  拙政园、江�K省�K州市娄�Tの中に入った。は�K州4大古名�@の一つだ。初めは唐の诗人陆龟蒙の住宅で、元の�龊悉洗蠛晁隆C髡�德年同暗行御王献臣辞任で�⑧_し、买い下寺�bを建てオタクの园を借り晋代参考』「嗣居�x」の中で、「……、うとく拙者の力では政も」の�Zを取り、「拙政と字を园名だった。1860 ~ 1863年は考�]していない、太*天国忠集まっての一部だ。1954年に�_放する予定だ。

  拙政园又分ドンウォン)、中园、私の3つだ。

  ドンウォン山の池に�Tり、装饰されは秫香�^、�m雪堂などの建�B物だ。西部の水面を迂回し、なげ、背山�R水(建�Bは亭�wで、このうち主体建�Bおしどり�丐稀⒌笔堡卧爸魅摔苏Tわれ、�e客と闻いて曲の�鏊�であり、�啬冥侮�述を豪华だ。青いガラス�越しに晴れた空、室内を�Q�E屋外景色绘花漆のような雪景色です。木は、「�lかと一�wに�」乃に扇亭は、�I�趣�gの壁に写されたものが开いている二つのrailway空の�、一つは「おしどり�亍工坤戎��し、面会所の山のその�の中でまたちょうど映だった

  入の山の笠亭、笠亭の「がとなって完全な扇子だった。「�lかと一�wにお)や清风、私」だから、一见、�K�|坡看板を思い浮かべるだろうし、忽ちにここで可赏水中の月を受けることができるように风の�莩证沥摔胜搿�

  中园は拙政园の普及しなければならず、その全体の配置は池を中心に、亭台楼榭は全て�O接水に建ち、ある亭榭はストレ�`トを水中に行われるためには、江南水�_の特色です。主体建�B�h香堂に位置している池南岸を�gに挟んで池と主景�uの海岸に�|西に、知り合い清い�诖螭恰�あまねく植(ハスの花、山田�u、街路树匝地エッジウォ�`タ�`藤萝纷披、�I山�l谷

  间架があり、山の岛に�eに一亭、西は雪香云蔚亭、�|を待霜亭、四季景色が�`う。�h香堂の西の「もたれる玉�」よりもの西船放形の「香洲」好、�I者をこまめに北面の「荷�L四面亭」成の三つ巴の�椁い扦�る事ができ次第で势赏くださいますよう。もたれる玉轩の西の一曲と水湾に深く南部に居ただけで、ここは三�g水阁「小文」で、「小飞虹北方面の廊桥」に割れ空�gでは、人员。内密な水であり、香洲すなわちここ松浦湾口の�I�趣碎_いた。拙政园中园のレイアウト、池を中心に、远くに香堂が主体の建物を、池の中で二�uはその主景、その他の建物の大方の�O接水を面

  �h香堂、建物からからも分かるように、

  大半が、花にも�v系している。王献臣がなぜ、そうではない」と大々的な宣�护颏筏蓼筏俊%膝工位à稀⒅鳏吮憩Fするために彼は孤高不恭のとかキャラクタ�`です。同�@は水を中心に、水面上の5分の3、メ�`ンプレスセンタ�`多�O接水を抱き、明代の清逸古风で质朴なガ�`デニングスタイルで、中国で江南(カンナム)の庭园の代表的な作品だ。1997年12月4日に「世界�z�bに登�dされた"です。

  拙政园导游词 3

  现在我们位于的是苏州古城东北面最大的名园“拙政园”。它与北 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合称为中国“四大名园”,被誉为“天下园林之 母”。有人说,拙政园酷似我国古代文学巨著《红楼梦》中所描述的大观园,这 话究竟有没有道理?还是请大家跟我走进拙政园,去探寻一下大观园的影子吧!现在我们看到高高的砖砌墙门的正上方, 有砖雕贴金的门额“拙政园”三个字。

  拙政园始建于明代正德四年(1509 年)。明代御史王献臣因官场失意而还乡, 以大弘寺址拓建为园,借西晋潘岳《闲居赋》“拙者之为政”句意,自我解嘲,取 名为“拙政园”。王献臣死后,他的儿子以拙政园为 ,一夜之间输掉了。自此 拙政园 400 余年来,屡易其主,历经沧桑,几度兴衰。拙政园与苏州其他古典园林一样,是典型的宅园合一,有宅有园,前宅有园 的格局。拙政园的花园分东园、中园、西园三部分,整个造园以山水并重,以水 池为中心, 水面占全园的五分之三, 亭榭楼阁皆临水而立, 倒映水中, 相互映衬。各位游客:现在从园门进去便是东花园。入园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东花园 的主厅“兰雪堂 兰雪堂”。“兰雪”二字出自李白“春风洒兰雪”之句,有清香高洁、超凡脱 兰雪堂 俗之意。厅堂面宽三间,中间屏门上有一幅漆雕画,是拙政园的全景图。从图上 看,拙政园氛围三个部分:东部,曾取名为“归园田居”,以田园风光为主;中部, 称为“复园”,以池岛假山取胜,也是拙政园的精华所在;西部,称为“补园”,以 清代建筑为主。

  整个院子没有明显的中轴线, 也不对称, 但错落有致, 疏密得体, *乎自然,是苏州园林中布局最为精巧的一座。走出兰雪堂,迎面有一组太湖石假山。这块名为“缀云峰”的假山高耸在绿树 竹荫中,与西侧凉快形状怪异的石峰并立,叫做“联壁”。水池边山峰外形似船, 俗名“翻转划龙船”。

  走到这里, 似乎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大家可能都会联想到 《红 楼梦》中大观园进门处的假山,同这座假山极为相似。 兰雪堂的东北面,临水而筑的这座卷棚歇山顶的建筑,就是“芙蓉榭 芙蓉榭”。此榭 芙蓉榭 为东花园夏日赏荷的绝佳之处。面对荷花池,背倚高墙,一边开阔,一边封闭, 给人一种宁静的气氛。加拿大温哥华“逸园”中的水榭,就是参照此榭设计的。芙蓉榭以北是一片紫薇草坪,中间耸立的那座重檐攒尖八角亭,名为“天泉 天泉 阁”。阁中有“天泉井”,相传此井为元代大弘寺东斋的遗迹。夏日可在此阁欣赏 紫薇花。这座建筑物,从外面看似乎是两层,在里面看却只有一层。欣赏苏州园 林里的建筑物,高的楼阁要仰视。如果您站在“天泉阁”的戗角下,凝视飘动的浮 云,您似乎感到楼阁正在蓝天中翱翔。这就是苏州园林建筑物上大都建有戗角的 奥秘。这些戗角,除了有利于采光和通风外,主要是增加了动感和美感,成了苏 州建筑的地方特色之一。那座外观轻快明朗,体量较大的四面厅,称“秫香馆 秫香馆”。顾名思义,就是欣赏 秫香馆 稻麦飘香的地方。“楼可四观,每当夏秋之交,家田种秫,皆在观望中。”现在所 见到的“秫香馆”,其主体建筑是 60 年代重修拙政园时从东山搬迁过来的,体量 偏大,与原景略有不同。秫香馆西南,隔溪有一土山,上有长方亭,名“放眼亭 放眼亭”,取唐代白居易“放眼 放眼亭 看青山”诗意,亦曾叫“补拙亭”。在亭中居高临下放眼四望,东园景色尽收眼底。东中花园以这条复廊分隔,复廊的墙壁上开有 25 个漏窗,不同的团被水中 波纹反射叠印,随着步移花窗的变换,园内景色也不断地变化。穿过复廊的黑漆 大门,便到了中部花园。看这座半亭倚墙而作,亭中有一圆拱门,三面凌空,长 廊似虹,故名“倚虹亭”。站在倚虹亭旁,向西眺望,极远处又有一亭,亭内也有 一圆拱门,这就是西花园的“别有洞天”园门。而在亭台楼阁旁,小桥流水之上, 古树花木之间,屹立着一座宝塔,那就是园外远处的北寺塔,给人以一种“庭院 深深深几许”的感觉。这一借景的手法,运用得很成功,园主确实费尽了心机。

  因为中部花园东西长,南北窄,有一种压抑感,浴室园主利用低洼的地势凿池叠 山。

  用假山遮住两边的围墙, 而池面上留出了大量的空间, 使人感到开阔而深远。

  中部花园里的建筑物,大小不同,形状各异,高低错落,疏密有致。中园是拙政园的主体部分和精华所在。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分布着高低 错落的建筑物,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现在各位请看池岛假山,池岸曲折,水绕山 转。假山上的“悟竹幽居”,山顶的“待霜亭”和“雪香云蔚亭”点缀其上。从东面看, 一山高过一山;从南面看,一山连接一山;从西面看,一山压倒众山,具有中国 山水画的传统构图特色,也体现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的意境。下面我们先来观赏“悟竹幽居 悟竹幽居”。此亭俗称“月到风来亭”。与众不同的它是一 悟竹幽居 个方亭,4 个大大的圆洞门使人马上会联想到八月十五的月亮。人站在其中向外 看,犹如四个巨大的镜框镶嵌着苏州园林一年四季的风光:北面青竹石笋,西面 嫩荷吐尖,南面梧桐秋雨,东面梅花怒放。亭内有文征明的书额和对联:“爽借 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慢慢品味,似乎有皓月当空、清风徐徐和远望 群山、*看流水的那种赏心悦目的感受。跨过九曲石板桥,沿着弯弯曲曲的山间小路缓步登山,这座轻巧若飞的亭子 就是“待霜亭 待霜亭”。“待霜”取义于唐代诗人曾任苏州刺史的韦应物的诗:“书后欲提三 待霜亭 百颗,洞庭须待满林霜。”字里行间透出了一股霜浓橘红的山野气息和泥土芳香。穿过丛林,越过小溪,步上石阶,就到了“雪香云蔚亭 雪香云蔚亭”。它位于岛的中央制 雪香云蔚亭 高点。居高临下,与远香堂遥遥相对,站在亭内,园中各处亭台楼阁一览无余。

  停住上有文征明手书的对联,上方还有明代画家倪云露的“山花野鸟之间”题额。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中部花园的中心池边,这里四面环水,三面植柳, 围绕水面,有荷风四面亭、香洲、见山楼、倚玉轩、小飞虹、小沧浪和远香堂等 景点。 湖中岛上的“荷风四面亭 荷风四面亭”上有一幅很有趣的楹联,不仅描绘了此处的景色特 荷风四面亭 点,还巧妙地点出了四季景:“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楹联上联仿 济南大明湖“小沧浪”清代书法家铁保所书的`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 城湖”,

  《楚辞·渔 小沧浪 夫》,原话是“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用现 代的语言来解释,就是倘若朝廷清明,我就洗洗帽缨,准备出仕辅助朝纲;倘若 朝廷昏庸,我就洗洗双脚,决心引退逍遥自在。“小沧浪”是一座三开间的水阁, 南窗北槛,两面临水,跨水而居,构成一个闲静的水院。站在“小沧浪”前往北看, 廊桥“小飞虹”倒映在水里,水波荡漾,犹如彩虹。这里是观赏水景的最佳去处。

  只见藕香榭前各路水源汇聚一池,似乎“浩浩荡荡,横无际涯”,到了香洲前,突 然分流四去,其中一条支流弯弯曲曲,扑面而来,经过“小飞虹”,过“小沧浪”, 有种余味未尽的感觉。 从小沧浪往东走,就来到了“远香堂 远香堂”。远香堂位于中部花园的中心位置,回 远香堂 抱于山池之间,后面宽阔的*台连接荷花池。夏日荷花盛开时,荷风扑面,清香 远送,所以称为“远香堂”。远香堂建筑形体高大,而且厅内没有一根阻碍行动和 视线的庭柱,四面都镶有玻璃,可以坐在厅里品茶、聊天、看景。厅的南边是一 座峻峭的黄石假山,北边是池岛假山,东边山坡上有“绣绮亭”,西边池塘边有“倚 玉轩”,给人以*山远水,山高水低的感觉。“远香堂”匾额原为乾隆年间著名学者 沈德潜手笔,现为*代书法家张辛稼补书。两边有一副对联,共 80 字,是苏州 诸多园林中最长的对联,记载了当年八旗奉直会馆达官贵人聚会时的盛况。苏州 古典园林建筑物,十分重视意境的设计,用大量的匾额楹联书法作点缀,既记述 了名园的历史,又点明了景点的精华,还书法了园主的情怀。远香堂的东南角圆洞门中,深藏着一组各具特色的小建筑,闲庭别院,这里 被称为拙政园中的“园中园”,因种有枇杷而得名“枇杷园 枇杷园”。各位游客走到这里, 枇杷园 见到前面一道云墙,两面种有牡丹,正当“山穷水尽疑无路”时,再往前走就发现 黄石堆砌的假山遮住了旁边的一个门洞。当我们步步走*时,门洞渐渐扩大,你 会发现门洞像一轮明月,镶嵌在白色的云墙上。穿过门洞后,这轮明月又被这边 的黄石假山慢慢地遮住了。从月洞门外向南看,嘉实亭掩映于枇杷丛中;入洞门 回首北望,掩映于烟波林木中的雪香云蔚亭与月洞门、嘉实亭同在一条视线内, 收到了隐蔽对景的效果,由此可见,苏州古典园林在辟门开窗时,除考虑到出入 和采光外,力求处处有景,景随步移。枇杷园以庭院建筑为主,有玲珑馆、嘉实亭、听雨轩和海棠春坞等。这些建 筑把空间分为 3 个小院,而小院既隔又连,相叠穿插,空间和景物处理上富有变 化。每个庭院的天井,用肉眼看大小一般,但用脚步量一下却发现相差甚大。原 来“玲珑馆”前的云墙造得较矮,视野开阔就显得大。而“海棠春坞”尺寸比较小, 但开了几个漏窗,使天井显得比较宽敞。“听雨轩”前的天井面积比较大,就开了 一个小池塘,使天井大小适宜,园景丰富。当年园主喜欢同家眷在这里,一边品 尝苏州的船点,一边细听那余地打在瓦楞片上、芭蕉叶上、碎石地上,发出各种 声音,陶醉在大自然的音乐创作之中。“嘉实亭”里有一幅对联“春秋多佳日;山水 有清音”,用在这里,惟妙惟肖。从中花园穿过“别有洞天”的圆洞门后,就来到了西花园。西花园的主体建筑 “卅六鸳鸯馆 卅六鸳鸯馆”和“十八曼陀罗花馆 十八曼陀罗花馆”是鸳鸯厅结构。

  外面看是一个屋顶, 里面是四 卅六鸳鸯馆 十八曼陀罗花馆 个屋面;外面看是一个大厅,里边分为两个客厅,北面客厅是夏天纳凉用的,南 面客厅是冬天取暖用的。进门时,圆洞门上方的“得少佳趣”篆体砖雕把我们引入 佳境。北厅“卅六鸳鸯馆”馆名为清代状元洪钧所书,南厅的“十八曼陀罗花馆”馆 名出自清代状元陆润庠的手笔。鸳鸯是美满姻缘的代名词,曼陀罗花是延年益寿 的吉祥物。曼陀罗花即是山茶花的别名,园主在小院中种了各种山茶花 18 种, 故取名“十八曼陀罗花馆”。这个大厅造型别致,椽子为弓形和弧形,四角有耳房, 相传是园主听昆曲的地方。这里四面窗格上都嵌有菱形蓝白相间的玻璃,构成美 丽的图案,每当剩下烈日时,阳光透过窗户变成一道道蓝白相间的光束,洒在地 上泛起阵阵凉意。如果游客们有兴趣的话,可以靠*蓝色玻璃窗往外看,只见屋 顶上、树枝上、石块上、荷叶上,都像是洒上了一层白雪。西北面的“留听阁 取唐代诗人李商隐诗“秋阴不散霜飞晚, 留听阁”, 留得枯荷听雨声” 留听阁 之意命名。南面飞罩是银杏木立体雕刻松、竹、海、雀的花纹,构图匀称,手法 精巧。楠木镂雕的云龙图案落地罩和隔扇裙板上的蟠龙图案,相传是太*天国忠 王府内的遗物。在“卅六鸳鸯馆”北面池塘里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幢楼阁的倒影,这幢楼阁便是 “倒影楼 倒影楼”。楼阁下层“拜文揖沈之斋”,就是“文征明先生和沈周先生纪念馆”。沈 倒影楼 周是文征明的老师,后人将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四位画家合称“明四家”。

  到影楼中间屏门上雕刻着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的无根竹图,并配有诗词。隔岸池边有一座小轩,像一把打开的折扇,俗称扇亭,取名“与谁同坐轩 与谁同坐轩”, 与谁同坐轩 取义于苏东坡的词句: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扇面状屋面和扇亭与后山屋面恰 似扇把的“笠亭”构成了一把完整的折扇。 各位游客:拙政园的主要景观就游赏到此。让我们在以拙政园为代表的苏州 园林,在“咫尺山林”再现大自然的湖光山色中,在那富有诗情画意的、可望、可 行、可游、可居的小园林里,享受一份温馨的家庭气氛吧。

  拙政园导游词 4

  大家好!欢迎游览我国四大名园之一的苏州拙政园。是我国私家园林的代表之作,并且拙政园被称为“天下园林之母”。

  好,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园林。拙政园分为三部分,其中精华部分在中间一部分。为什么取名为拙政园呢?因为拙政园的主人是王献臣,他的意思就是说:我不适合当官,当官的我是个傻傻的人。

  经过拙政园的墙门和“通幽”“入胜”腰门,我们就来到了拙政园的东部。东部花园的南部有一座三开间的堂屋,名为“兰雪堂”。“兰雪”两字出自李白“春风洒兰雪”之句,象征着主人潇洒如春风,洁净如兰雪的高尚情操。除了“兰雪堂”,还有"秫香馆"、"天泉阁"、"芙蓉榭"等。

  现在我们将走进精华部分。走廊墙壁上有的各式各样的窗花,如果往里看的话,将会看到25幅不同风格的画。现在,我们继续向前走,前面的是“倒影楼”。"倒影楼"前面有一条曲折婉蜒的水廊。池面上波光粼粼。看看楼顶,好像一把扇子,楼顶的瓦面像折扇的扇面,后面"笠亭"的尖顶恰似折扇的扇把,简直连接得天衣无缝。

  这次的游览到这就结束了,游客朋友们再见!

  拙政园导游词 5

  拙政园是我国“四大名园”之一。1961年3月4日***颁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属于园林方面的有四处:拙政园、颐和园、避暑山庄、留园。其中两处在北方,是我国皇家园林的代表作品;两处在苏州,是我国私家园林的代表作品。

  拙政园之所以有这么高的知名度,其中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拙政园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江南古典园林中的佳作,其布局设计、建筑造型、书画雕塑、花木园艺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被誉为“天下园林之母”。另一个原因是,拙政园曾为许多在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的人物提供了活动场所。其中,有江南文豪钱牧斋和爱妾柳如是;有明末御史、刑部侍郎王心一;有清初海宁籍弘文院大学士、礼部尚书陈之遴;有*西王吴三桂的女儿、女婿;有太*天国忠王李秀成;有江苏巡抚李鸿章和张之万。辛亥革命后江苏都督程德全通告全省,在园内召开江苏临时省议会;抗战胜利后,爱国诗人柳亚子在园内办过“社会教育学院”。相传,康熙年间,《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担任苏州织造,织造衙门设在葑门,而家眷住在拙政园内。曹寅升迁江宁织造时,推荐内弟李煦接替,家眷住在园内达二三十年之久。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在高高的清水砖砌墙门的正门上方有砖雕贴金的门额“拙政园”三个字。拙政园始建于明代正德四年(1509年)。御史王献臣(字敬止,号槐雨)因官场失意而还乡,以大弘寺址拓建为园,园内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古木参天。拙政园的园名是据西晋潘岳的《闲居赋》中“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之句缩写而成的。根据苏州市园林管理局提供的资料,王献臣于明代弘治六年(1493年)中进士,升为御史,但仕途不顺利,曾两次被东厂缉事诬陷,动过刑,下过狱,被贬为广东驿丞,后任永嘉知县,罢官后居家,心里的痛楚无法言表。他对文征明讲:“昔潘岳氏仕宦不达,故筑室种树,灌国鬻蔬,曰:’此亦拙者之为政也’。……吾仅以一郡倘�y退林下,其为政殆有拙于岳者,园所以识也。”意思是说,我之所以要起“拙政园”这个名字,就是要像潘岳一样隐退于林泉之下,要像陶渊明一样守拙归田园。这个园名,反映了王献臣当时那种既无可奈何,又想自我解嘲的复杂心态。

  经过拙政园的墙门和“通幽”“入胜”腰门,我们就来到了拙政园的东部。东部花园的南部有一座三开间的堂屋,名为“兰雪堂”。“兰雪”两字出自李白“春风洒兰雪”之句,象征着主人潇洒如春风,洁净如兰雪的高尚情操。中间屏门上有一幅漆雕画,是拙政园的全景图。从图上看,拙政园为三个部分:东部,曾取名为“归田园居”,以田园风光为主;中部,也称为“复园”,以池岛假山取胜,是拙政园的精华所在;西部,也称为“补园”,园内建筑物大都建成于清代,其建筑风格明显有别于东部和中部。从图上看,拙政园没有明显的中轴线,没有传统的对称格局,大都是因地制宜,错落有致,疏朗开阔,*乎自然,是苏州诸多园林中布局最为成功的范例。

  走出“兰雪堂”,迎面看到一座假山,青翠的竹丛和古树,簇拥着一座巨大的石峰,状如云朵,岿然兀立,西侧有两块形状怪异的湖石,两石中间夹着一条羊肠小道。中间这座石峰叫做“缀云峰”,像一个巨大的屏风,挡住来宾们的视线,这种“开门见山”的造园手法,被称作为“障景”,起着引人入胜的作用。许多人来到这里,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是因为许多来宾都看过中国古典文学巨著《红楼梦》,书中描写的大观园进门处的假山,同这座假山极为相似。

  过了假山,来宾们看到的是拙政园的东部主要景色。明代崇祯年间,刑部侍郎王心一买下东部后,建造“归田园居”。园内有山岛、荷池、松冈、竹坞,好一派田园风光。这一部分的主要建筑物,除了“兰雪堂”外,还有“秫香馆”、“天泉阁”、“芙蓉榭”等。

  “芙蓉榭”,就是建筑在荷花池边上的水榭。榭,是苏州园林建筑中的一种类型,造型轻巧,建在水边或高坡上,下面架空或半架空。芙蓉,有木芙蓉和水芙蓉。木芙蓉是一种变色花,早晨朝霞初现时是淡红色,中午阳光直射时变成紫红色,傍晚夕阳西下时又变成粉红色,甚为珍贵。水芙蓉,是指荷花或莲花。*****诗词中“芙蓉国里尽朝晖”,指的是水芙蓉。“芙蓉榭”的正面一池荷花,背后是一堵高墙,一边开阔、一边封闭的强烈反差,恰如其分地烘托了宁静的气氛。加拿大温哥华“逸园”中的水榭,就参照了这个设计,前面是一泓池水,后面是一堵高墙,很有苏州古典园林的味道。

  如果您走到芙蓉榭的门前向西面看,可以见到这个水榭进门的门框上装了一个雕花的圆光罩,透过这个圆光罩可以看到前面的小桥流水,犹如一幅镶嵌在圆形镜框里的油画。如果您走过去再看看仔细,又可以发现这个水榭临水的门框上装了一个雕花的长方形落地罩,前面的河水曲折婉蜒,**桃红柳绿,把人引入了一种宁静安谧、淳朴自然的境界中去。这是苏州园林中一种比较常见的造景手法,叫做“框景”。园主想通过这种手法,把来宾们的视线集中到最佳角度,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天泉阁”,矗立在一片翠绿的草坪上,攒尖戗角,重檐八面,在蓝天白云下显得格外醒目。相传,这里原来是元代大弘寺的遗址。筑园时,在寺井上造了“天泉阁”。这座建筑物,从外面看似乎是两层,在里边看却只有一层。欣赏苏州园林里的建筑物,高的楼阁要仰视。如果您站在“天泉阁”的戗角下,凝视飘动的浮云,您似乎感到楼阁正在蓝天中翱翔。这就是苏州园林建筑物上大都建有戗角的奥秘。这些戗角,除了有利于采光和通风外,主要是增加了动感和美感,成了苏州建筑的地方特色之一。

  “秫香馆”,顾名思义,就是观赏稻麦飘香的地方。明代“归田园居”的主人在园林内造有秫香楼,“楼可四望,每当夏秋之交,家田种秫,皆在望中。”现在见到的“秫香馆”,其主体建筑是60年代重修拙政园时从东山搬迁而来,体型偏大,与原景略有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西南角樟树旁,有一处池岛假山小品。这座湖石假山上顶着一块大石头,外形很像一只翻底待修的小木船。前面湖面开阔,四周灌木丛生,不远处有几株芦苇,正像太湖边上一个小小的港湾。古代苏州园林的园主,有的是朝廷大臣,有的是封疆大吏,有的是外放州县,也曾经“安邦济世”,劳碌了一阵子,因为种种原因卸任还乡,在远离京都的苏州,他们找到了安静的“港湾”。这里风俗清雅,物产丰富,既可以享尽清福,又可以避开政敌,成了达官贵人隐退后选择的最佳地点。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他们对佛教的“空无学说”、道教的“出世思想”、儒家的“隐逸主张”特别欣赏,就以“避世、淡泊”为主题,营造山林野趣,想在独立的小天地里实现自己的人格理想。正所谓,“扁舟一叶,浪迹天涯,人迹罕至,方为我家”。

  当我们打开复廊里的黑漆大门,就来到了中部花园。来宾们站在倚虹轩旁,向西眺望时,大家的第一印象应该是,这里池面宽广,景色秀丽。细心的朋友们还可以发现,在亭台楼阁之旁,在小桥流水之上,在古树花木之间,屹立着一座宝塔,给人以一种“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感觉。这一借景手法,运用得很成功,园主确实是费尽了心机。因为中部花园东西长,南北窄,有一种压抑感,于是园主利用低洼的地势凿池叠山。用假山遮住两边的围墙,而池面上留出了大量的空间,使人感到开阔而深远。中部花园里的建筑物,大小不同,形状各异,高低错落,疏密有致。每一个建筑物都是一个极佳的观景点,而每一个建筑物也都是景点的重要组成部分。

  拙政园的中部花园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景区。来宾们通过游览三个各具特色的景区,游兴可逐步达到高潮。

  第一个景区,以池岛假山为主,包括假山山堍的“梧竹的居”,假山山顶的“待霜”亭和“雪香云蔚”等景点。池岛假山,也称为水陆假山,是中部的主体假山。这“一池三岛”基本上是苏州假山的传统格局,其要领是:“池岸曲折,水绕山转”。这座假山设计极佳,确实是“大手笔”,完全符合我国山水画的传统技法。从东面看,一山高过一山;从南面看,一山连接一山;从西面看,一山压倒众山。用绘画术语来讲,分别是“深远山水”“*远山水”“高远山水”,表达的是宋代苏东坡诗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的意境。

  下面,我们先来观赏“梧竹幽居”。“梧竹幽居”,俗称“月到风来亭”,位于中部花园的最东面,同“倚虹亭”相邻。“倚虹亭”是因为靠在形似长虹的复廊上而得名。“梧竹幽居”造型非常别致,四个大大的圆洞门使人马上联想起八月十五晚上的月亮。如果您站在亭子里向外看,这四个圆洞门又恰似四个巨大的镜框,镶嵌着苏州园林一年四季的风光。南面桃红柳绿,西面嫩荷吐尖,北面梧桐秋雨,东面梅花怒放。亭内有“梧竹幽居”的楹额。

  梧桐,是圣洁高昂的树;翠竹,是刚柔忠义之物。正所谓:“家有梧桐树,何愁凤不至。”两旁有一副对联:“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慢慢品味,细细咀嚼,眼前似乎出现了两幅山水图画:一幅是皓月当空,夜色朦胧,清风徐来,沁人肺腑;另一幅是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心动水动,心静山静。用心琢磨一下园主此时此刻的心境,大概同张大千讲的“心似闲蛩无一事,细看贝叶立多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如果有的来宾读过孔子《论语》,看了这副对联,可能有另外一种心得。孔子讲:“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那么,是否可以讲,这副对联的上联是用清风明月来描绘自然风光的无限美好,下联是用乐山乐水来揭示旅游观光对陶冶情操的作用。只有到了这个时候,来宾们才会逐步领悟到苏州古典园林既要模拟自然山水之美景,以达到“悦耳悦目”的艺术效果,更重要的是要创造诗情画意的韵味,以追求“悦心悦意”的心理感觉,再升华到“悦志悦神”的精神享受。如果您作会到了这种韵味,那么您就开始入门了。

  当我们跨过九曲石板桥,沿着弯弯曲曲的山间小道缓步登山时,迎面见到的是“待霜”亭。“待霜”出自唐代苏州刺史韦应物“书后欲题三百颗,洞庭须待满林霜”的诗句,字里行间透出了一股霜浓橘红的山野气息和泥土芳香。

  当来宾们在第一景区游览,游兴到达高潮时,园主又及时将我们的注意力转向了另一个角度,从山上移到了池塘。这就是中部花园的第二个景区。第二个景区是以荷花池水为中心,围绕水面有“荷风四面”“香洲”“见山楼”“小飞虹”“小沧浪”“倚玉轩”“远香堂”等景点。

  湖中岛上有“荷风四面亭”,这里四面环水,三面植柳,真是绝佳的风景点。“荷风四面亭”上挂有一副对联:“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廖廖几笔,勾画出了拙政园春夏秋冬的风景特色。其妙处还有,联中蕴含着一、二、三、四的序数。这副对联的上联,仿照济南大明湖“小沧浪”清代书法家铁保所书的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副对联的下联,仿照唐代诗人李洞的诗句“看待诗人无别物,半潭秋水一房山”。内容略作改动,用在这里,恰到好处。

  “香洲”同“荷风四面亭”隔水相望。“香洲”的“洲”同“舟”同音,实际上是一座船型建筑物,可称为石舫或旱船,似乎是一只官船在荷花丛里徐徐而行。值得一提的是,“香洲”这艘石舫,集中了亭、台、楼、阁、榭五种建筑种类。船头为荷花台,茶室为四方亭,船舱为面水榭,船楼为澄观楼,船尾为野航阁。实际上,在苏州诸多园林中,几乎都建有石舫。从地理原因来讲,苏州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代大都以舟代步,家家临河,处处通船,在花园里建石舫以应景。从建筑角度来讲苏州园林建筑的种类有亭台楼阁,厅堂馆斋,轩榭廊桥,再加上舫,可以使建筑物形状多样,多姿多彩。再从政治角度来讲,石舫可以经常提醒人们“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园主想借此表白自己“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心迹。

  经过九曲石桥,沿着游廊走,就来到了“见山楼”,古代叫做“藕香榭”。“见山楼”三面环水,似乎苍龙嬉水。“见山楼”是龙头,爬山廊是龙身,云墙是龙尾,门洞是龙嘴,曲桥是龙须。“见山楼”上层有蠡壳和合窗,楼下用落地长窗,室内明式桌椅茶几,梁上悬挂小方什景灯,完整地保留着那种古色古香的风貌。

  从“见山楼”沿着游廊往南走,可以来到“小沧浪”。“见山楼”位于第二景区的北部,是主景区,视野开阔,“疏可走马”。而“小沧浪”、“小飞虹”、“得真亭”这一带是第二景区的南部,是次景区,空间窄小,“密不透风”。“小沧浪”的出典是《楚辞.渔父》,原话是“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用现代的语言来解释,就是倘若朝廷清明,我就洗洗帽缨,准备出仕辅助朝纲;倘若朝廷昏庸,我就洗洗双脚,决心隐退逍遥自在。

  “小沧浪”是一座三开间的水阁,南窗北槛,两面临水,跨水而居,构成一个闲静的水院。站在“小沧浪”前往北看,廊桥“小飞虹”倒映在水里,水波荡漾,犹如彩虹。这里是观赏水景的最佳去处。只见藕香榭前各路水源汇聚一池,似乎“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到了香洲前,突然分流回去,其中一条支流弯弯曲曲,扑面而来,经过“小飞虹”,过“小沧浪”,有一种余味未尽的感觉。这样的理水手法,符合苏州古典园林关于“水面有聚有散,聚处以辽阔见长,散处以曲折取胜”的要领,可称一绝。

  拙政园中部花园的第三个景区是“枇杷园”。“枇杷园”位于“远香堂”的东南面,是拙政园中部花园里的园中园,因种有枇杷树而得名。“枇杷园”的园门设计得很巧妙。来宾们走到这里,见到前面一道云墙,两面种有牡丹,正所谓“山穷水尽疑无路”了。真没有料到,只要再往前走,就可以发现,黄石堆砌的假山遮住了旁边的一个门洞。随着人们一步一步走*,门洞就一点点扩大。到了门口,才发现门洞像一轮明月,镶嵌在白色的云墙上。过门洞后再往前走,这轮明月又被这边的`湖石假山慢慢地遮住了。看着月洞门和牡丹花,不禁使人想到“闭月羞花”的典故。这个月洞门又像一个巨大的宝镜,庭院里的景物似乎是院外景物的影子。园主巧妙地选择了辟月洞门最佳位置,使“雪香云蔚亭”“月洞门”“嘉实亭”三点同处在一条视线上,并通过月洞门联系前后佳景,从而组成一组对景。由此可见,苏州古典园林在辟门开窗时,除考虑到出入和采光外,尤其注意撷取画面,力求处处有景,景随步移。

  第三个景区是以庭院建筑为主,有“玲珑馆”“嘉实亭”“听雨轩”和“海棠春坞”等。这些建筑物又把空间分割为三个小院。这种造景手法,称为“隔景”,以便丰富园景,掩藏新景。三个小院,既隔又连,互相穿插,在空间处理和景物设置方面富有变化。每个庭院的天井,用肉眼看大小一般,但用脚步量一下却发现相差甚大。原来“玲珑馆”前的云墙造得较矮,视野开阔就显得大。“海棠春坞”尺寸比较小,但开了几个漏窗,使天井显得比较宽敞。

  “听雨轩”前的天井面积比较大,就开了一个小池塘,使天井大小适宜,园景丰富。当年,园主喜欢同家眷在这里,一边品尝苏州的船点,一边细听那雨滴打在瓦楞片上、芭蕉叶上、碎石地上,发出“滴滴答答”“淅淅沥沥”“劈里啪啦”的声音,陶醉在大自然的音乐创作之中。这里似乎是中部花园交响乐的第三乐章。第一乐章,可称为“高山之颠”;第二乐章,可称之为“沧海之滨”;第三乐章,可称之为“天伦之乐”。“嘉实亭”里有一副对联“春秋多佳日;山水有清音”,用在这里,惟妙惟肖。

  当来宾们从中部花园,穿过“别有洞天”的圆洞门后,就来到了西部花园。西部花园的主体建筑是“卅六鸳鸯馆”和“十八曼陀罗花馆”。这座建筑物是美化了的“鸳鸯厅”结构;外面看是一个屋顶,里边是四个屋面;外面看是一个大厅,里边分为两个客厅;北面客厅是夏天纳凉用的,南面客厅是冬天取暖用的。进门时,圆洞门上方有四个砖雕的篆体字“得少佳趣”。意思是说,进得门来,才能渐入佳境,稍得乐趣。这个大厅建于清代,精雕细刻,摆设考究,气派非凡。北厅的楹额“卅六鸳鸯馆”是清代状元洪钧墨宝,南厅的楹额“十八曼陀罗花馆”,是清代状元陆润庠佳作。

  “留听阁”位于“卅六鸳鸯馆”的西面,楹额由清代湖南巡抚吴大澄所书。“留听阁”出自唐代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之句。“留听阁”南面飞罩是银杏木立体雕刻松、竹、海、雀的花纹,构图匀称,手法精巧。隔扇裙板上刻有蟠螭(夔龙)图案,据说是太*天国忠王府内的遗物,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倒影楼”位于“卅六鸳鸯馆”的北面。之所以取名为“倒影楼”,是因为从前面的池塘里可以清楚地看到这幢楼阁的倒影。楼的下层,叫“拜文揖沈之斋”。用时髦的话来讲,就是“文征明先生和沈石田先生纪念馆”。文征明是明代“四大才子”之一。有的资料说,他参与了拙政园的规划设计。也有的资料说,他依照园景画了31幅图,各配以诗词,并作了《王氏拙政园记》,使名园增辉。沈石田先生曾经是文征明先生绘画方面的指导老师。他们对苏州文化艺术的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倒影楼”中间屏门上雕刻有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无根竹图,并配有诗词,也是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

  “倒影楼”前面有一条曲折婉蜒的水廊,地面贴着池面。池面上波光粼粼,地面上高低起伏,使人感到正踩在池面上随水飘浮。水廊的西面有一组楼阁群,最*的是“与谁同坐轩”。轩,是形似车厢的建筑物,两头有门框而不上门,随意进出;两旁墙上开有窗口,以便观景。“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这是苏东坡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孤芳自赏的心情。园主借此表示自己的清高。仔细再看,“与谁同坐轩”,好像一把扇子,轩顶的瓦面像折扇的扇面,后面“笠亭”的尖顶恰似折扇的扇把,简直连接得天衣无缝。

  以拙政园为代表的苏州园林,处处是充满着诗情画意的青山绿水,时时是洋溢着温情脉脉的家庭气氛,全园体现了淡泊明志的人生哲理,正是古人们苦苦追求的“人间天堂”。

  拙政园导游词 6

  欢迎大家来拙政园参观。

  拙政园和我市的留园、北京的颐和园、承德的避暑山庄合称为我国的“四大名园”。后两个属北方皇家园林,规模宏大,装饰繁复,金碧辉煌,充满满清的审美趣味;而我们苏州的两个花园是典型的南方文人写意园,宅园紧凑小巧,素朴精雅,是文人现实生活中的桃花源。

  拙政园是中国古代造园艺术的集大成者。风格疏朗,创造的山水亲和喜人,蕴含着丰富多彩的人生哲学,是中国最典型的明代园林作品。同时,在中部花园山水处理上的伟大成就,“一池三岛”的格局成为了后世园林创作的范本。被世人誉为“中国园林之母”。

  拙政园也是苏州最大的私家花园,占地5公顷。它的创意构思由当时最著名的画家之一、“明四家”中的文征明先生执笔而成。拙政园始建于1509年,从画到园,前后历时16年。历史上几经兴废,园主几经变更,其中包括太*天国忠王李秀成。相传中国最著名的古典小说《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先生曾经住在这里,所以有关大观园的许多描写都与拙政园的园景相吻合。

  第一任园主王献臣是明朝的监察使,相当于现在的检察官,监督地方的吏政情况,职位显赫;官场失意后还乡,在苏州城内东北角置地建屋,就是现在的“拙政园”。名字源于晋代潘岳的文章,“灌园鬻蔬”,“此亦拙者之为政也”。自嘲地说,自己才学浅薄不能得到皇帝的赏识而行治国*天下的壮志,只配回家作一农夫,从此不理朝政,享受隐退林泉的雅兴。就象这座“兰雪堂”的名字,取自诗句“清风洒兰雪”,表达主人洁白自持、潇洒大方的志趣。

  在这幅漆雕屏风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拙政园由两条游廊分成三部分:东部以田园风光为主,明代王心一买下后取名为“归田园居”。曾经遭到严重的破坏,保留的建筑很少。如今在这一部分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高大的.珍贵树种和典型的古典建筑。中部是全园的精华所在,又称“复园”,完好地保留了明代简雅而铺张、敦厚而轻灵的风格,在布局设计、建筑造型、书画雕塑、花木园艺上有很高的艺术造诣。西部是清代主人张履谦重修的,称“补园”,色彩上有了蓝色的装点,风格上带有明显的清代时尚特征。

  同时,我们从这幅漆雕画上可以看到,园中绝大部分的建筑都与水相邻,面对水面或者挑起凌空于水面之上,它们的名字也都得灵感于流动着连接着园中各处的水,把江南水乡特有的风致描摹得精彩绝伦。特别是水中遍植的荷花,或拥翠堆绿,或红白点缀,或枯枝待雨,古人赋予它的“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情操和园主青睐于它的“香远益清”,这些催发诗人清愁的物事在这里都因园景需要各有表现。如今,拙政园一年一度的“荷花节”,不但集及了百余种荷花品种,还精心使千年古莲子发芽,并培育出碗莲等珍贵的观赏品种,赢得了游客啧啧称赞。

  【出兰雪堂西门,在缀云峰前】

  一来到花园里,园主给我们观赏的竟然是一块巨大的湖石,遮挡了园中秀丽的景色,反而更激起我们游园的兴趣。进门见山这种处理方法,在造园手法上,称作“抑景”。既是屏障,相当于园门入口处屏风的功能;又因自身的美感淡化了它本身的实用功能而成为一景。就好象“犹抱琵琶半遮面”一样,遮遮挡挡的,却使欣赏者更想见识“庐山真面目”了。含蓄而委婉的表达艺术是蕴藉在我们东方人血液中的,也正是所谓的“东方魅力”吧。在拙政园的任何一点看花园,你都看不到它的全部,以围墙、游廊、树木等把整个花园分割并连接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园中有园,园外还有园,别有洞天。一个个障景,象眼前的“缀云峰”,闭合、展开的过程谱写了游园的节奏之美。而园中道路曲折起伏,连石桥都是一波三折,使我们观园的视角时刻发生变化,园林景色在光影变化中精彩纷呈,达到“移步换景”的审美感觉,如同展开一幅描绘主人心迹的山水古画。在这点上,拙政园由画而园、游园成画的特色是中国画和苏州古典园林相互结合、相互影响最好的例证了。

  中西方文化截然不同,以凡尔赛宫为代表的西方花园是古典主义时期笛卡儿理论的实践。它的开阔与部分功能和我们先秦的宫苑有相似之处。走出宫殿,整个花园一览无遗,可以一直望到尽头的阿波罗池塘,好象和西方人的直率不谋而合。在中轴线大道两旁,苗圃以各种几何形图案修剪排列着,工整有序,同时树木也修成锥形、柱形或圆形,用笛卡儿几何原理来塑造自然,来迎合当时朝廷讲究礼仪、寻求秩序的潮流。它产生的背景是路易十四希望迁都凡尔赛,重造王室的威望,所以成为园中最重要的“阿波罗”。也许因为其直也失去了很多“柳暗花明”的乐趣。

  我们的拙政园和法国的凡尔赛花园都是一种文化的沉淀和时代的产物。尽管在形式上两者千差万别,但都是把人类的意志强加于大自然,按主人的趣味、文化加以修饰,只不过我们的花园更自然化,已经超越了第一次的抽象,把抽象再赋予具体的自然形式,进入返朴归真的新境界。同时我们还在建筑上创造了千变万化的建筑形式,优美的曲线与自然的曲折相映衬,使人类的活动一直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整饬山水而使野趣天成,这一理念同时极大地影响了十八世纪的欧洲造园事业,在德国、法国、英国、都出现了仿苏州式的花园的出现。

  熟悉《红楼梦》的游客注意往左看,两座湖石站在路口象守护神一样,正好和书中描述的大观园门口的情况一致,一象猛兽,一象鬼怪。右面这鬼怪石,藤萝似散发,有耳有鼻,形神兼备。曹雪芹先生的祖父在苏州织造府为官多年,小时候居住园中,耳濡目染,把拙政园的胜景嫁接到他心目中的大观园也在情在理,秫香馆也成了稻香村,见山楼成了藕香榭等等,为我们的拙政园也添色不少。

  拙政园导游词 7

  拙政园在江苏苏州市娄门内。是苏州四大古名园之一。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元时为大宏寺。明正德年同御史王献臣辞职回乡,买下寺产,改建成宅园,并借用晋代潘岳《嗣居赋》中:“此亦拙者之力政也”的语意,取“拙政”二字为园名。1860~1863年曾为太*天国忠王府的一部分。1954年对外开放。

  拙政园又分东园、中园、西园三部分。

  东园山池相间,点缀有秫香馆、兰雪堂等建筑。西部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其中主体建筑鸳鸯厅是当时园主人宴请宾客和听曲的场所,厅内陈设考究。晴天由室内透过蓝色玻璃窗观看室外景色犹如一片雪景。园中“与谁同坐轩”乃为扇亭,扇面两侧实墙上开着两个扇形空窗,一个对着“鸳鸯厅”,而后面面山的那一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顶盖又恰好配成一个完整的扇子。“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所以一见匾额,就会想起苏东坡,并立时感到这里可赏水中之月,可受清风之爽。

  中园是拙政园的精华部分,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主体建筑远香堂位于水池南岸,隔池与主景东西两山岛相望,池水清澈广阔,遍植荷花,山岛上林荫匝地,水岸藤萝纷披,两山溪谷间架有小桥,山岛上各建一亭,西为雪香云蔚亭,东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时而异。远香堂之西的“倚玉轩”与其西面船舫形的“香洲”遥遥相对,两者与其北面的“荷风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势,都可随势赏荷。倚玉轩之西有一曲水湾深入南部居宅,这里有三间水阁“小沧浪”,它以北面的廊桥“小飞虹”分隔空间,构成一个幽静的水院,而香洲即位于这一水湾口之两侧。

  拙政园中园的布局以荷花池为中心,远香堂为其主体建筑,池中两岛为其主景,其他建筑大都临水并面向远香堂,从建筑物名称来看,也大都与荷花有关。王献臣之所以要如此大力宣扬荷花,主要是为了表达他孤高不群的清高品格。此园以水为主,水面的占五分之三,建筑群多临水,保持了明代清逸古朴的造园风格,是我国江南园林的代表作品。1997年12月4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拙政园导游词 8

尊敬的游客:

  大家好,欢迎来到苏州,我叫华瀚韬,大家叫我小华或华导游,苏州有许多园林,其中拙政园是我国“四大名园”之一,也是江南古典园林中的佳作,今天,我先带你们游览拙政园,大约要两个小时左右。

  拙政园是我国私家园林代表作品,在1961年3月4日由***颁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它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被誉为“天下园林之母”。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拙政园的正门,大家可以看到正门上方有“拙政园”三个大字,拙政园始建于明代正德四年,御史王献臣因官场失意而返乡,以大弘寺原址拓建为园,园内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古木参天。拙政园的园名是由《闲居赋》中的“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一句缩写而成的。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一座三开门的堂屋就是兰雪堂。“兰雪”两字出自李白“春风洒兰雪”这句,象征着主人潇洒如春风,洁净如兰雪的高尚情操。中间屏门上有一幅漆雕画,是拙政园的全景图。

  下面,我们去游览“梧竹幽居”,它位于花园的最东面,俗称“月到风来亭”,它的造型非常别致,四个大大的圆洞门使我们联想起了八月十五晚上的月亮。如果你们站在亭子里往外看,这四个圆洞门又恰似四个巨大的镜框。

  这就是闻名天下的苏州拙政园,欢迎大家以后再来苏州游玩,再见。

  拙政园导游词 9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黄浩,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游览著名的拙政园。拙政园是典型的明代园林作品,宅园紧凑小巧,素朴精雅。拙政园全园以水为中心。她共分为东、中、西三个部分。

  我们首先来到的是东园,请看,东部东侧为面积旷阔的草坪,草坪西面堆土山,上有木构亭,四周萦绕流水,岸柳低垂,间以石矶、立峰,临水建有水榭、曲桥,它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多美啊!

  穿过东园,我们就来到了中园。中园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大家请看,那间古色古香的房子就是以荷香喻人品的主厅远香堂,四面长窗通透,可环览园中景色。各位,请大家一起来到厅北,这里有临池*台,隔池可欣赏岛山和远处亭榭。这里的池水清澈,遍植荷花,山岛上林荫匝地,四季景色因时而异,美不胜收啊!

  让我们再往西走,就可以看到西园。西部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那就是西园的主要建筑是三十六鸳鸯馆,是当时园主人宴请宾客和听曲的场所。晴天由室内透过蓝色玻璃窗观看室外景色犹如一片雪景。三十六鸳鸯馆的水池呈曲尺形。

  拙政园到处都有秀丽的景色,三天三夜都说不完,请你们慢慢游览。大家在游览的时候请注意卫生与安全,不要乱扔垃圾。

  拙政园导游词 10

  各位游客 :现在我们位于的是苏州古城东北面最大的名园“拙政园”。它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合称为中国“四大名园”,被誉为“天下园林之母”。有人说,拙政园酷似我国古代文学巨著《红楼梦》中所描述的大观园,这话究竟有没有道理?还是请大家跟我走进拙政园,去探寻一下大观园的影子吧!

  现在我们看到高高的砖砌墙门的正上方,有砖雕贴金的门额“拙政园”三个字。拙政园始建于明代正德四年(1509年)。明代御史王献臣因官场失意而还乡,以大弘寺址拓建为园,借西晋潘岳《闲居赋》“拙者之为政”句意,自我解嘲,取名为“拙政园”。王献臣死后,他的儿子以拙政园为赌注,一夜之间输掉了。自此拙政园400余年来,屡易其主,历经沧桑,几度兴衰。

  拙政园与苏州其他古典园林一样,是典型的宅园合一,有宅有园,前宅有园的格局。拙政园的花园分东园、中园、西园三部分,整个造园以山水并重,以水池为中心,水面占全园的五分之三,亭榭楼阁皆临水而立,倒映水中,相互映衬。

  各位游客:现在从园门进去便是东花园。入园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东花园的主厅“兰雪堂”。“兰雪”二字出自李白“春风洒兰雪”之句,有清香高洁、超凡脱俗之意。厅堂面宽三间,中间屏门上有一幅漆雕画,是拙政园的全景图。从图上看,拙政园氛围三个部分:东部,曾取名为“归园田居”,以田园风光为主;中部,称为“复园”,以池岛假山取胜,也是拙政园的精华所在;西部,称为“补园”,以清代建筑为主。整个院子没有明显的中轴线,也不对称,但错落有致,疏密得体,*乎自然,是苏州园林中布局最为精巧的一座。

  走出兰雪堂,迎面有一组太湖石假山。这块名为“缀云峰”的假山高耸在绿树竹荫中,与西侧凉快形状怪异的石峰并立,叫做“联壁”。水池边山峰外形似船,俗名“翻转划龙船”。走到这里,似乎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大家可能都会联想到《红楼梦》中大观园进门处的假山,同这座假山极为相似。

  兰雪堂的东北面,临水而筑的这座卷棚歇山顶的建筑,就是“芙蓉榭”。此榭为东花园夏日赏荷的绝佳之处。面对荷花池,背倚高墙,一边开阔,一边封闭,给人一种宁静的气氛。加拿大温哥华“逸园”中的水榭,就是参照此榭设计的。

  芙蓉榭以北是一片紫薇草坪,中间耸立的那座重檐攒尖八角亭,名为“天泉阁”。阁中有“天泉井”,相传此井为元代大弘寺东斋的遗迹。夏日可在此阁欣赏紫薇花。这座建筑物,从外面看似乎是两层,在里面看却只有一层。欣赏苏州园林里的建筑物,高的楼阁要仰视。如果您站在“天泉阁”的戗角下,凝视飘动的浮云,您似乎感到楼阁正在蓝天中翱翔。这就是苏州园林建筑物上大都建有戗角的奥秘。这些戗角,除了有利于采光和通风外,主要是增加了动感和美感,成了苏州建筑的地方特色之一。

  那座外观轻快明朗,体量较大的四面厅,称“秫香馆”。顾名思义,就是欣赏稻麦飘香的地方。“楼可四观,每当夏秋之交,家田种秫,皆在观望中。”现在所见到的“秫香馆”,其主体建筑是60年代重修拙政园时从东山搬迁过来的,体量偏大,与原景略有不同。

  秫香馆西南,隔溪有一土山,上有长方亭,名“放眼亭”,取唐代白居易“放眼看青山”诗意,亦曾叫“补拙亭”。在亭中居高临下放眼四望,东园景色尽收眼底。

  东中花园以这条复廊分隔,复廊的墙壁上开有25个漏窗,不同的团被水中波纹反射叠印,随着步移花窗的变换,园内景色也不断地变化。穿过复廊的黑漆大门,便到了中部花园。看这座半亭倚墙而作,亭中有一圆拱门,三面凌空,长廊似虹,故名“倚虹亭”。站在倚虹亭旁,向西眺望,极远处又有一亭,亭内也有一圆拱门,这就是西花园的“别有洞天”园门。而在亭台楼阁旁,小桥流水之上,古树花木之间,屹立着一座宝塔,那就是园外远处的北寺塔,给人以一种“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感觉。这一借景的手法,运用得很成功,园主确实费尽了心机。因为中部花园东西长,南北窄,有一种压抑感,浴室园主利用低洼的地势凿池叠山。用假山遮住两边的围墙,而池面上留出了大量的空间,使人感到开阔而深远。中部花园里的建筑物,大小不同,形状各异,高低错落,疏密有致。

  中园是拙政园的主体部分和精华所在。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分布着高低错落的建筑物,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现在各位请看池岛假山,池岸曲折,水绕山转。假山上的“悟竹幽居”,山顶的“待霜亭”和“雪香云蔚亭”点缀其上。从东面看,一山高过一山;从南面看,一山连接一山;从西面看,一山压倒众山,具有中国山水画的传统构图特色,也体现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的意境。

  下面我们先来观赏“悟竹幽居”。此亭俗称“月到风来亭”。与众不同的它是一个方亭,4个大大的圆洞门使人马上会联想到八月十五的月亮。人站在其中向外看,犹如四个巨大的镜框镶嵌着苏州园林一年四季的风光:北面青竹石笋,西面嫩荷吐尖,南面梧桐秋雨,东面梅花怒放。亭内有文征明的书额和对联:“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慢慢品味,似乎有皓月当空、清风徐徐和远望群山、*看流水的那种赏心悦目的感受。

  跨过九曲石板桥,沿着弯弯曲曲的山间小路缓步登山,这座轻巧若飞的亭子就是“待霜亭”。“待霜”取义于唐代诗人曾任苏州刺史的韦应物的诗:“书后欲提三百颗,洞庭须待满林霜。”字里行间透出了一股霜浓橘红的山野气息和泥土芳香。

  穿过丛林,越过小溪,步上石阶,就到了“雪香云蔚亭”。它位于岛的中央制高点。居高临下,与远香堂遥遥相对,站在亭内,园中各处亭台楼阁一览无余。停住上有文征明手书的对联,上方还有明代画家倪云露的“山花野鸟之间”题额。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中部花园的中心池边,这里四面环水,三面植柳,围绕水面,有荷风四面亭、香洲、见山楼、倚玉轩、小飞虹、小沧浪和远香堂等景点。

  湖中岛上的“荷风四面亭”上有一幅很有趣的楹联,不仅描绘了此处的景色特点,还巧妙地点出了四季景:“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楹联上联仿济南大明湖“小沧浪”清代书法家铁保所书的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下联则仿照唐代诗人李洞的“看待诗人无别物,半潭秋水一房山”。

  与“荷风四面亭”隔山相望的是“香洲”。“香洲”的“洲”同“舟”同音,实际上是一座船型建筑物,可称为石坊或旱船,似乎是一只官船在荷花丛里徐徐而行。而这艘石坊由亭、台、楼、阁、榭五种典型建筑组合而成:船头为荷花台,茶室为四方亭,船舱为面水榭,船楼为澄观楼,船尾为野航阁。苏州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代大都以舟代步,家家临河,处处通船,所以在园林中也建有石坊。同时石坊也可以经常提醒人们“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借此表白园主“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心迹。

  经过九曲石桥,沿着游廊走,就见到“见山楼”,古代叫做“藕香榭”。见山楼语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名句。它三面环水,似苍龙嬉水,楼是龙头,水廊是龙身,云墙是龙尾,门洞是龙嘴,曲桥是龙须。相传此楼曾被用作太*天国忠王李秀成的办公之处。登楼远眺,可见苏州西南的灵岩山。这里视野开阔,为北部的主景区,与南部次景区小沧浪、小飞虹和得真亭的空间窄小的布局形成对照。

  从“见山楼”沿着游廊往南走,可以来到“小沧浪”。“小沧浪”的出典是《楚辞。渔夫》,原话是“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用现代的语言来解释,就是倘若朝廷清明,我就洗洗帽缨,准备出仕辅助朝纲;倘若朝廷昏庸,我就洗洗双脚,决心引退逍遥自在。“小沧浪”是一座三开间的水阁,南窗北槛,两面临水,跨水而居,构成一个闲静的水院。站在“小沧浪”前往北看,廊桥“小飞虹”倒映在水里,水波荡漾,犹如彩虹。这里是观赏水景的最佳去处。只见藕香榭前各路水源汇聚一池,似乎“浩浩荡荡,横无际涯”,到了香洲前,突然分流四去,其中一条支流弯弯曲曲,扑面而来,经过“小飞虹”,过“小沧浪”,有种余味未尽的感觉。

  从小沧浪往东走,就来到了“远香堂”。远香堂位于中部花园的中心位置,回抱于山池之间,后面宽阔的*台连接荷花池。夏日荷花盛开时,荷风扑面,清香远送,所以称为“远香堂”。远香堂建筑形体高大,而且厅内没有一根阻碍行动和视线的庭柱,四面都镶有玻璃,可以坐在厅里品茶、聊天、看景。厅的南边是一座峻峭的黄石假山,北边是池岛假山,东边山坡上有“绣绮亭”,西边池塘边有“倚玉轩”,给人以*山远水,山高水低的感觉。“远香堂”匾额原为乾隆年间著名学者沈德潜手笔,现为*代书法家张辛稼补书。两边有一副对联,共80字,是苏州诸多园林中最长的对联,记载了当年八旗奉直会馆达官贵人聚会时的盛况。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物,十分重视意境的设计,用大量的匾额楹联书法作点缀,既记述了名园的历史,又点明了景点的精华,还书法了园主的情怀。

  远香堂的东南角圆洞门中,深藏着一组各具特色的小建筑,闲庭别院,这里被称为拙政园中的“园中园”,因种有枇杷而得名“枇杷园”。各位游客走到这里,见到前面一道云墙,两面种有牡丹,正当“山穷水尽疑无路”时,再往前走就发现黄石堆砌的假山遮住了旁边的一个门洞。当我们步步走*时,门洞渐渐扩大,你会发现门洞像一轮明月,镶嵌在白色的云墙上。穿过门洞后,这轮明月又被这边的黄石假山慢慢地遮住了。从月洞门外向南看,嘉实亭掩映于枇杷丛中;入洞门回首北望,掩映于烟波林木中的雪香云蔚亭与月洞门、嘉实亭同在一条视线内,收到了隐蔽对景的效果,由此可见,苏州古典园林在辟门开窗时,除考虑到出入和采光外,力求处处有景,景随步移。

  枇杷园以庭院建筑为主,有玲珑馆、嘉实亭、听雨轩和海棠春坞等。这些建筑把空间分为3个小院,而小院既隔又连,相叠穿插,空间和景物处理上富有变化。每个庭院的天井,用肉眼看大小一般,但用脚步量一下却发现相差甚大。原来“玲珑馆”前的云墙造得较矮,视野开阔就显得大。而“海棠春坞”尺寸比较小,但开了几个漏窗,使天井显得比较宽敞。“听雨轩”前的天井面积比较大,就开了一个小池塘,使天井大小适宜,园景丰富。当年园主喜欢同家眷在这里,一边品尝苏州的船点,一边细听那余地打在瓦楞片上、芭蕉叶上、碎石地上,发出各种声音,陶醉在大自然的音乐创作之中。“嘉实亭”里有一幅对联“春秋多佳日;山水有清音”,用在这里,惟妙惟肖。

  从中花园穿过“别有洞天”的圆洞门后,就来到了西花园。西花园的主体建筑 “卅六鸳鸯馆”和“十八曼陀罗花馆”是鸳鸯厅结构。外面看是一个屋顶,里面是四个屋面;外面看是一个大厅,里边分为两个客厅,北面客厅是夏天纳凉用的,南面客厅是冬天取暖用的。进门时,圆洞门上方的“得少佳趣”篆体砖雕把我们引入佳境。北厅“卅六鸳鸯馆”馆名为清代状元洪钧所书,南厅的“十八曼陀罗花馆”馆名出自清代状元陆润庠的手笔。鸳鸯是美满姻缘的代名词,曼陀罗花是延年益寿的吉祥物。曼陀罗花即是山茶花的别名,园主在小院中种了各种山茶花18种,故取名“十八曼陀罗花馆”。这个大厅造型别致,椽子为弓形和弧形,四角有耳房,相传是园主听昆曲的地方。这里四面窗格上都嵌有菱形蓝白相间的玻璃,构成美丽的图案,每当剩下烈日时,阳光透过窗户变成一道道蓝白相间的光束,洒在地上泛起阵阵凉意。如果游客们有兴趣的话,可以靠*蓝色玻璃窗往外看,只见屋顶上、树枝上、石块上、荷叶上,都像是洒上了一层白雪。

  西北面的“留听阁”,取唐代诗人李商隐诗“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之意命名。南面飞罩是银杏木立体雕刻松、竹、海、雀的.花纹,构图匀称,手法精巧。楠木镂雕的云龙图案落地罩和隔扇裙板上的蟠龙图案,相传是太*天国忠王府内的遗物。

  在“卅六鸳鸯馆”北面池塘里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幢楼阁的倒影,这幢楼阁便是“倒影楼”。楼阁下层“拜文揖沈之斋”,就是“文征明先生和沈周先生纪念馆”。沈周是文征明的老师,后人将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四位画家合称“明四家”。到影楼中间屏门上雕刻着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的无根竹图,并配有诗词。

  隔岸池边有一座小轩,像一把打开的折扇,俗称扇亭,取名“与谁同坐轩”,取义于苏东坡的词句: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扇面状屋面和扇亭与后山屋面恰似扇把的“笠亭”构成了一把完整的折扇。

  各位游客:拙政园的主要景观就游赏到此。让我们在以拙政园为代表的苏州园林,在“咫尺山林”再现大自然的湖光山色中,在那富有诗情画意的、可望、可行、可游、可居的小园林里,享受一份温馨的家庭气氛吧。


拙政园导游词范文10份扩展阅读


拙政园导游词范文10份(扩展1)

——拙政园的导游词实用10份

  拙政园的导游词 1

各位游客:

  现在我们位于的是苏州古城东北面最大的名园“拙政园”。它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合称为中国“四大名园”,被誉为“天下园林之母”。有人说,拙政园酷似我国古代文学巨著《红楼梦》中所描述的大观园,这话究竟有没有道理?还是请大家跟我走进拙政园,去探寻一下大观园的影子吧!

  现在我们看到高高的砖砌墙门的正上方,有砖雕贴金的门额“拙政园”三个字。拙政园始建于明代正德四年(1509年)。明代御史王献臣因官场失意而还乡,以大弘寺址拓建为园,借西晋潘岳《闲居赋》“拙者之为政”句意,自我解嘲,取名为“拙政园”。王献臣死后,他的儿子以拙政园为赌注,一夜之间输掉了。自此拙政园400余年来,屡易其主,历经沧桑,几度兴衰。

  拙政园与苏州其他古典园林一样,是典型的宅园合一,有宅有园,前宅有园的格局。拙政园的花园分东园、中园、西园三部分,整个造园以山水并重,以水池为中心,水面占全园的五分之三,亭榭楼阁皆临水而立,倒映水中,相互映衬。

  各位游客:现在从园门进去便是东花园。入园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东花园的主厅“兰雪堂”。“兰雪”二字出自李白“春风洒兰雪”之句,有清香高洁、超凡脱俗之意。厅堂面宽三间,中间屏门上有一幅漆雕画,是拙政园的全景图。从图上看,拙政园氛围三个部分:东部,曾取名为“归园田居”,以田园风光为主;中部,称为“复园”,以池岛假山取胜,也是拙政园的精华所在;西部,称为“补园”,以清代建筑为主。整个院子没有明显的中轴线,也不对称,但错落有致,疏密得体,*乎自然,是苏州园林中布局最为精巧的一座。

  走出兰雪堂,迎面有一组太湖石假山。这块名为“缀云峰”的假山高耸在绿树竹荫中,与西侧凉快形状怪异的石峰并立,叫做“联壁”。水池边山峰外形似船,俗名“翻转划龙船”。走到这里,似乎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大家可能都会联想到《红楼梦》中大观园进门处的假山,同这座假山极为相似。

  兰雪堂的东北面,临水而筑的这座卷棚歇山顶的建筑,就是“芙蓉榭”。此榭为东花园夏日赏荷的绝佳之处。面对荷花池,背倚高墙,一边开阔,一边封闭,给人一种宁静的气氛。加拿大温哥华“逸园”中的水榭,就是参照此榭设计的。

  芙蓉榭以北是一片紫薇草坪,中间耸立的那座重檐攒尖八角亭,名为“天泉阁”。阁中有“天泉井”,相传此井为元代大弘寺东斋的遗迹。夏日可在此阁欣赏紫薇花。这座建筑物,从外面看似乎是两层,在里面看却只有一层。欣赏苏州园林里的建筑物,高的楼阁要仰视。如果您站在“天泉阁”的戗角下,凝视飘动的浮云,您似乎感到楼阁正在蓝天中翱翔。这就是苏州园林建筑物上大都建有戗角的奥秘。这些戗角,除了有利于采光和通风外,主要是增加了动感和美感,成了苏州建筑的地方特色之一。

  那座外观轻快明朗,体量较大的四面厅,称“秫香馆”。顾名思义,就是欣赏稻麦飘香的地方。“楼可四观,每当夏秋之交,家田种秫,皆在观望中。”现在所见到的“秫香馆”,其主体建筑是60年代重修拙政园时从东山搬迁过来的,体量偏大,与原景略有不同。

  秫香馆西南,隔溪有一土山,上有长方亭,名“放眼亭”,取唐代白居易“放眼看青山”诗意,亦曾叫“补拙亭”。在亭中居高临下放眼四望,东园景色尽收眼底。

  东中花园以这条复廊分隔,复廊的墙壁上开有25个漏窗,不同的团被水中波纹反射叠印,随着步移花窗的变换,园内景色也不断地变化。穿过复廊的黑漆大门,便到了中部花园。看这座半亭倚墙而作,亭中有一圆拱门,三面凌空,长廊似虹,故名“倚虹亭”。站在倚虹亭旁,向西眺望,极远处又有一亭,亭内也有一圆拱门,这就是西花园的“别有洞天”园门。而在亭台楼阁旁,小桥流水之上,古树花木之间,屹立着一座宝塔,那就是园外远处的北寺塔,给人以一种“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感觉。这一借景的手法,运用得很成功,园主确实费尽了心机。因为中部花园东西长,南北窄,有一种压抑感,浴室园主利用低洼的地势凿池叠山。用假山遮住两边的围墙,而池面上留出了大量的空间,使人感到开阔而深远。中部花园里的建筑物,大小不同,形状各异,高低错落,疏密有致。

  中园是拙政园的主体部分和精华所在。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分布着高低错落的建筑物,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现在各位请看池岛假山,池岸曲折,水绕山转。假山上的“悟竹幽居”,山顶的“待霜亭”和“雪香云蔚亭”点缀其上。从东面看,一山高过一山;从南面看,一山连接一山;从西面看,一山压倒众山,具有中国山水画的传统构图特色,也体现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的意境。

  下面我们先来观赏“悟竹幽居”。此亭俗称“月到风来亭”。与众不同的它是一个方亭,4个大大的圆洞门使人马上会联想到八月十五的月亮。人站在其中向外看,犹如四个巨大的镜框镶嵌着苏州园林一年四季的风光:北面青竹石笋,西面嫩荷吐尖,南面梧桐秋雨,东面梅花怒放。亭内有文征明的'书额和对联:“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慢慢品味,似乎有皓月当空、清风徐徐和远望群山、*看流水的那种赏心悦目的感受。

  跨过九曲石板桥,沿着弯弯曲曲的山间小路缓步登山,这座轻巧若飞的亭子就是“待霜亭”。“待霜”取义于唐代诗人曾任苏州刺史的韦应物的诗:“书后欲提三百颗,洞庭须待满林霜。”字里行间透出了一股霜浓橘红的山野气息和泥土芳香。

  穿过丛林,越过小溪,步上石阶,就到了“雪香云蔚亭”。它位于岛的中央制高点。居高临下,与远香堂遥遥相对,站在亭内,园中各处亭台楼阁一览无余。停住上有文征明手书的对联,上方还有明代画家倪云露的“山花野鸟之间”题额。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中部花园的中心池边,这里四面环水,三面植柳,围绕水面,有荷风四面亭、香洲、见山楼、倚玉轩、小飞虹、小沧浪和远香堂等景点。

  湖中岛上的“荷风四面亭”上有一幅很有趣的楹联,不仅描绘了此处的景色特点,还巧妙地点出了四季景:“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楹联上联仿济南大明湖“小沧浪”清代书法家铁保所书的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下联则仿照唐代诗人李洞的“看待诗人无别物,半潭秋水一房山”。

  与“荷风四面亭”隔山相望的是“香洲”。“香洲”的“洲”同“舟”同音,实际上是一座船型建筑物,可称为石坊或旱船,似乎是一只官船在荷花丛里徐徐而行。而这艘石坊由亭、台、楼、阁、榭五种典型建筑组合而成:船头为荷花台,茶室为四方亭,船舱为面水榭,船楼为澄观楼,船尾为野航阁。苏州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代大都以舟代步,家家临河,处处通船,所以在园林中也建有石坊。同时石坊也可以经常提醒人们“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借此表白园主“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心迹。

  经过九曲石桥,沿着游廊走,就见到“见山楼”,古代叫做“藕香榭”。见山楼语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名句。它三面环水,似苍龙嬉水,楼是龙头,水廊是龙身,云墙是龙尾,门洞是龙嘴,曲桥是龙须。相传此楼曾被用作太*天国忠王李秀成的办公之处。登楼远眺,可见苏州西南的灵岩山。这里视野开阔,为北部的主景区,与南部次景区小沧浪、小飞虹和得真亭的空间窄小的布局形成对照。

  从“见山楼”沿着游廊往南走,可以来到“小沧浪”。“小沧浪”的出典是《楚辞。渔夫》,原话是“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用现代的语言来解释,就是倘若朝廷清明,我就洗洗帽缨,准备出仕辅助朝纲;倘若朝廷昏庸,我就洗洗双脚,决心引退逍遥自在。“小沧浪”是一座三开间的水阁,南窗北槛,两面临水,跨水而居,构成一个闲静的水院。站在“小沧浪”前往北看,廊桥“小飞虹”倒映在水里,水波荡漾,犹如彩虹。这里是观赏水景的最佳去处。只见藕香榭前各路水源汇聚一池,似乎“浩浩荡荡,横无际涯”,到了香洲前,突然分流四去,其中一条支流弯弯曲曲,扑面而来,经过“小飞虹”,过“小沧浪”,有种余味未尽的感觉。

  从小沧浪往东走,就来到了“远香堂”。远香堂位于中部花园的中心位置,回抱于山池之间,后面宽阔的*台连接荷花池。夏日荷花盛开时,荷风扑面,清香远送,所以称为“远香堂”。远香堂建筑形体高大,而且厅内没有一根阻碍行动和视线的庭柱,四面都镶有玻璃,可以坐在厅里品茶、聊天、看景。厅的南边是一座峻峭的黄石假山,北边是池岛假山,东边山坡上有“绣绮亭”,西边池塘边有“倚玉轩”,给人以*山远水,山高水低的感觉。“远香堂”匾额原为乾隆年间著名学者沈德潜手笔,现为*代书法家张辛稼补书。两边有一副对联,共80字,是苏州诸多园林中最长的对联,记载了当年八旗奉直会馆达官贵人聚会时的盛况。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物,十分重视意境的设计,用大量的匾额楹联书法作点缀,既记述了名园的历史,又点明了景点的精华,还书法了园主的情怀。

  远香堂的东南角圆洞门中,深藏着一组各具特色的小建筑,闲庭别院,这里被称为拙政园中的“园中园”,因种有枇杷而得名“枇杷园”。各位游客走到这里,见到前面一道云墙,两面种有牡丹,正当“山穷水尽疑无路”时,再往前走就发现黄石堆砌的假山遮住了旁边的一个门洞。当我们步步走*时,门洞渐渐扩大,你会发现门洞像一轮明月,镶嵌在白色的云墙上。穿过门洞后,这轮明月又被这边的黄石假山慢慢地遮住了。从月洞门外向南看,嘉实亭掩映于枇杷丛中;入洞门回首北望,掩映于烟波林木中的雪香云蔚亭与月洞门、嘉实亭同在一条视线内,收到了隐蔽对景的效果,由此可见,苏州古典园林在辟门开窗时,除考虑到出入和采光外,力求处处有景,景随步移。

  枇杷园以庭院建筑为主,有玲珑馆、嘉实亭、听雨轩和海棠春坞等。这些建筑把空间分为3个小院,而小院既隔又连,相叠穿插,空间和景物处理上富有变化。每个庭院的天井,用肉眼看大小一般,但用脚步量一下却发现相差甚大。原来“玲珑馆”前的云墙造得较矮,视野开阔就显得大。而“海棠春坞”尺寸比较小,但开了几个漏窗,使天井显得比较宽敞。“听雨轩”前的天井面积比较大,就开了一个小池塘,使天井大小适宜,园景丰富。当年园主喜欢同家眷在这里,一边品尝苏州的船点,一边细听那余地打在瓦楞片上、芭蕉叶上、碎石地上,发出各种声音,陶醉在大自然的音乐创作之中。“嘉实亭”里有一幅对联“春秋多佳日;山水有清音”,用在这里,惟妙惟肖。

  从中花园穿过“别有洞天”的圆洞门后,就来到了西花园。西花园的主体建筑“卅六鸳鸯馆”和“十八曼陀罗花馆”是鸳鸯厅结构。外面看是一个屋顶,里面是四个屋面;外面看是一个大厅,里边分为两个客厅,北面客厅是夏天纳凉用的,南面客厅是冬天取暖用的。进门时,圆洞门上方的“得少佳趣”篆体砖雕把我们引入佳境。北厅“卅六鸳鸯馆”馆名为清代状元洪钧所书,南厅的“十八曼陀罗花馆”馆名出自清代状元陆润庠的手笔。鸳鸯是美满姻缘的代名词,曼陀罗花是延年益寿的吉祥物。曼陀罗花即是山茶花的别名,园主在小院中种了各种山茶花18种,故取名“十八曼陀罗花馆”。这个大厅造型别致,椽子为弓形和弧形,四角有耳房,相传是园主听昆曲的地方。这里四面窗格上都嵌有菱形蓝白相间的玻璃,构成美丽的图案,每当剩下烈日时,阳光透过窗户变成一道道蓝白相间的光束,洒在地上泛起阵阵凉意。如果游客们有兴趣的话,可以靠*蓝色玻璃窗往外看,只见屋顶上、树枝上、石块上、荷叶上,都像是洒上了一层白雪。

  西北面的“留听阁”,取唐代诗人李商隐诗“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之意命名。南面飞罩是银杏木立体雕刻松、竹、海、雀的花纹,构图匀称,手法精巧。楠木镂雕的云龙图案落地罩和隔扇裙板上的蟠龙图案,相传是太*天国忠王府内的遗物。

  在“卅六鸳鸯馆”北面池塘里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幢楼阁的倒影,这幢楼阁便是“倒影楼”。楼阁下层“拜文揖沈之斋”,就是“文征明先生和沈周先生纪念馆”。沈周是文征明的老师,后人将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四位画家合称“明四家”。到影楼中间屏门上雕刻着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的无根竹图,并配有诗词。

  隔岸池边有一座小轩,像一把打开的折扇,俗称扇亭,取名“与谁同坐轩”,取义于苏东坡的词句: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扇面状屋面和扇亭与后山屋面恰似扇把的“笠亭”构成了一把完整的折扇。

  各位游客:拙政园的主要景观就游赏到此。让我们在以拙政园为代表的苏州园林,在“咫尺山林”再现大自然的湖光山色中,在那富有诗情画意的、可望、可行、可游、可居的小园林里,享受一份温馨的家庭气氛吧。

  拙政园的导游词 2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早上好,很高兴和大家相约美丽的苏州园林,我是此次苏州园林之旅的导游,我姓窦,大家叫我小窦好了。我身边的这位师傅姓陈,是此行的司机,在接下来的旅途中就由我和陈师傅为大家提供服务。在整个游览过程中,各位有什么问题,请随时提出,我将尽力为各位解答。祝愿大家都能不虚此行,玩得尽兴。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苏州园林中最大的名园“拙政园”。它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合称为中国“四大名园”,被誉为“天下园林之母”。

  明武宗正德四年,御史王献臣因官场失意而还乡,以大弘寺址拓建为园,借西晋潘岳《闲居赋》“拙者之为政”句意,自我解嘲,取名为“拙政园”。王献臣死后,他的儿子以拙政园为赌注,一夜之间输掉了。自此拙政园400余年来,屡易其主,历经沧桑,几度兴衰。

  拙政园与苏州其他古典园林一样,是典型的宅园合一。拙政园的花园分东园、中园、西园三部分,园林设计以水池为中心,亭榭楼阁临水而立,倒映水中,相互映衬。

  各位游客:现在从园门进去便是东花园。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东花园的主厅“兰雪堂”。“兰雪”二字出自李白“春风洒兰雪”之句,有清香高洁、超凡脱俗之意。厅堂面宽三间,中间屏门上有一幅漆雕画,是拙政园的全景图。从图上看,拙政园氛围三个部分:东部,曾取名为“归园田居”,以田园风光为主;中部,称为“复园”,以池岛假山取胜,也是拙政园的精华所在;西部,称为“补园”,以清代建筑为主。

  走出兰雪堂,迎面有一组太湖石假山。这块名为“缀云峰”的假山高耸在绿树竹荫中,与西侧凉快形状怪异的石峰并立,叫做“联壁”。水池边山峰外形似船,俗名“翻转划龙船”。

  兰雪堂的东北面,临水而筑的这座建筑,就是“芙蓉榭”。此榭为东花园夏日赏荷的绝佳之处。面对荷花池,背倚高墙,一边开阔,一边封闭,给人一种宁静的气氛。加拿大温哥华“逸园”中的水榭,就是参照此榭设计的。

  芙蓉榭以北是一片紫薇草坪,中间耸立的那座重檐八角亭,名为“天泉阁”。阁中有“天泉井”,相传此井为元代大弘寺东斋的遗迹。夏日可在此阁欣赏紫薇花。欣赏苏州园林里的建筑物,高的楼阁要仰视。如果您站在“天泉阁”的戗角下,凝视飘动的浮云,您似乎感到楼阁正在蓝天中翱翔。这就是苏州园林建筑物上大都建有戗角的奥秘。这些戗角,除了有利于采光和通风外,主要是增加了动感和美感,成了苏州建筑的地方特色之一。

  好了,游客朋友们,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亭子是“放眼亭”,取唐代白居易“放眼看青山”诗意,亦曾叫“补拙亭”。在亭中居高临下放眼四望,东园景色尽收眼底。

  东中花园以这条复廊分隔,复廊的墙壁上开有25个漏窗,不同的团被水中波纹反射叠印,随着步移花窗的变换,园内景色也不断地变化。

  穿过复廊的黑漆大门,便到了中部花园。

  中园是拙政园的主体部分和精华所在。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分布着高低错落的建筑物,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现在各位请看池岛假山,池岸曲折,水绕山转。从东面看,一山高过一山;从南面看,一山连接一山;从西面看,一山压倒众山,具有中国山水画的传统构图特色,也体现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的意境。

  下面我们先来观赏“悟竹幽居”。此亭俗称“月到风来亭”。与众不同的它是一个方亭,4个大大的圆洞门使人马上会联想到八月十五的月亮。人站在其中向外看,犹如四个巨大的镜框镶嵌着苏州园林一年四季的风光:北面青竹石笋,西面嫩荷吐尖,南面梧桐秋雨,东面梅花怒放。亭内有文征明的书额和对联:“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慢慢品味,似乎有皓月当空、清风徐徐和远望群山、*看流水的那种赏心悦目的感受。

  跨过九曲石板桥,沿着弯弯曲曲的山间小路缓步登山,这座轻巧若飞的亭子就是“待霜亭”。“待霜”取义于唐代诗人曾任苏州刺史的韦应物的诗:“书后欲提三百颗,洞庭须待满林霜。”字里行间透出了一股浓密的山野气息和泥土芳香。

  穿过丛林,越过小溪,步上石阶,就到了“雪香云蔚亭”。它位于岛的中央制高点。居高临下,与远香堂遥遥相对,站在亭内,园中各处亭台楼阁一览无余。停住上有文征明手书的对联,上方还有明代画家倪云露的“山花野鸟之间”题额。

  各位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到中部花园的中心池边,这里四面环水,三面植柳,围绕水面,有荷风四面亭、香洲、见山楼、倚玉轩、小飞虹、小沧浪和远香堂等众多景点,我就不一一讲解了,大家可以慢慢欣赏,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问我。

  从中花园穿过“别有洞天”的圆洞门后,就来到了西花园。西花园的主体建筑“卅六鸳鸯馆”和“十八曼陀罗花馆”是鸳鸯厅结构。外面看是一个屋顶,里面是四个屋面;外面看是一个大厅,里边分为两个客厅,北面客厅是夏天纳凉用的,南面客厅是冬天取暖用的。北厅“卅六鸳鸯馆”馆名为清代状元洪钧所书,南厅的“十八曼陀罗花馆”馆名出自清代状元陆润庠的手笔。这里四面窗格上都嵌有菱形蓝白相间的玻璃,构成美丽的图案,每当剩下烈日时,阳光

  透过窗户变成一道道蓝白相间的光束,洒在地上泛起阵阵凉意。如果游客们有兴趣的话,可以靠*蓝色玻璃窗往外看,只见屋顶上、树枝上、石块上、荷叶上,都像是洒上了一层白雪。

  西北面的“留听阁”,取唐代诗人李商隐诗“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之意命名。南面飞罩是银杏木立体雕刻松、竹、海、雀的花纹,构图匀称,手法精巧。楠木镂雕的云龙图案落地罩和隔扇裙板上的蟠龙图案,相传是太*天国忠王府内的遗物。

  在“卅六鸳鸯馆”北面池塘里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幢楼阁的倒影,这幢楼阁便是“倒影楼”。楼阁下层“拜文揖沈之斋”,就是“文征明先生和沈周先生纪念馆”。沈周是文征明的老师,后人将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四位画家合称“明四家”。到影楼中间屏门上雕刻着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的无根竹图,并配有诗词。

  隔岸池边有一座小轩,像一把打开的折扇,俗称扇亭,取名“与谁同坐轩”,取义于苏东坡的词句: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扇面状屋面和扇亭与后山屋面恰似扇把的“笠亭”构成了一把完整的折扇。

  各位游客朋友们,短暂的拙政园之旅到这里就基本结束了。希望以拙政园为代表的富有诗情画意的苏州园林,给你留下了美好的记忆。非常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我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还请大家多批评指正。希望以后能有缘和大家再次相逢。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拙政园的导游词 3

  拙政园是我国“四大名园”之一。1961年3月4日***颁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属于园林方面的有四处:拙政园、颐和园、避暑山庄、留园。其中两处在北方,是我国皇家园林的代表作品;两处在苏州,是我国私家园林的代表作品。

  拙政园之所以有这么高的知名度,其中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拙政园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江南古典园林中的佳作,其布局设计、建筑造型、书画雕塑、花木园艺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被誉为“天下园林之母”。另一个原因是,拙政园曾为许多在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的人物提供了活动场所。其中,有江南文豪钱牧斋和爱妾柳如是;有明末御史、刑部侍郎王心一;有清初海宁籍弘文院大学士、礼部尚书陈之遴;有*西王吴三桂的女儿、女婿;有太*天国忠王李秀成;有江苏巡抚李鸿章和张之万。辛亥革命后江苏都督程德全通告全省,在园内召开江苏临时省议会;抗战胜利后,爱国诗人柳亚子在园内办过“社会教育学院”。相传,康熙年间,《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担任苏州织造,织造衙门设在葑门,而家眷住在拙政园内。曹寅升迁江宁织造时,推荐内弟李煦接替,家眷住在园内达二三十年之久。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在高高的清水砖砌墙门的正门上方有砖雕贴金的门额“拙政园”三个字。拙政园始建于明代正德四年(1509年)。御史王献臣(字敬止,号槐雨)因官场失意而还乡,以大弘寺址拓建为园,园内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古木参天。拙政园的园名是据西晋潘岳的《闲居赋》中“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之句缩写而成的。根据苏州市园林管理局提供的资料,王献臣于明代弘治六年(1493年)中进士,升为御史,但仕途不顺利,曾两次被东厂缉事诬陷,动过刑,下过狱,被贬为广东驿丞,后任永嘉知县,罢官后居家,心里的痛楚无法言表。他对文征明讲:“昔潘岳氏仕宦不达,故筑室种树,灌国鬻蔬,曰:’此亦拙者之为政也’。……吾仅以一郡倘倅退林下,其为政殆有拙于岳者,园所以识也。”意思是说,我之所以要起“拙政园”这个名字,就是要像潘岳一样隐退于林泉之下,要像陶渊明一样守拙归田园。这个园名,反映了王献臣当时那种既无可奈何,又想自我解嘲的复杂心态。

  经过拙政园的墙门和“通幽”“入胜”腰门,我们就来到了拙政园的东部。东部花园的南部有一座三开间的堂屋,名为“兰雪堂”。“兰雪”两字出自李白“春风洒兰雪”之句,象征着主人潇洒如春风,洁净如兰雪的高尚情操。中间屏门上有一幅漆雕画,是拙政园的全景图。从图上看,拙政园为三个部分:东部,曾取名为“归田园居”,以田园风光为主;中部,也称为“复园”,以池岛假山取胜,是拙政园的精华所在;西部,也称为“补园”,园内建筑物大都建成于清代,其建筑风格明显有别于东部和中部。从图上看,拙政园没有明显的中轴线,没有传统的对称格局,大都是因地制宜,错落有致,疏朗开阔,*乎自然,是苏州诸多园林中布局最为成功的范例。

  走出“兰雪堂”,迎面看到一座假山,青翠的竹丛和古树,簇拥着一座巨大的石峰,状如云朵,岿然兀立,西侧有两块形状怪异的湖石,两石中间夹着一条羊肠小道。中间这座石峰叫做“缀云峰”,像一个巨大的屏风,挡住来宾们的视线,这种“开门见山”的造园手法,被称作为“障景”,起着引人入胜的作用。许多人来到这里,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是因为许多来宾都看过中国古典文学巨著《红楼梦》,书中描写的大观园进门处的假山,同这座假山极为相似。

  过了假山,来宾们看到的是拙政园的东部主要景色。明代崇祯年间,刑部侍郎王心一买下东部后,建造“归田园居”。园内有山岛、荷池、松冈、竹坞,好一派田园风光。这一部分的主要建筑物,除了“兰雪堂”外,还有“秫香馆”、“天泉阁”、“芙蓉榭”等。

  “芙蓉榭”,就是建筑在荷花池边上的水榭。榭,是苏州园林建筑中的一种类型,造型轻巧,建在水边或高坡上,下面架空或半架空。芙蓉,有木芙蓉和水芙蓉。木芙蓉是一种变色花,早晨朝霞初现时是淡红色,中午阳光直射时变成紫红色,傍晚夕阳西下时又变成粉红色,甚为珍贵。水芙蓉,是指荷花或莲花。*****诗词中“芙蓉国里尽朝晖”,指的是水芙蓉。“芙蓉榭”的正面一池荷花,背后是一堵高墙,一边开阔、一边封闭的强烈反差,恰如其分地烘托了宁静的气氛。加拿大温哥华“逸园”中的水榭,就参照了这个设计,前面是一泓池水,后面是一堵高墙,很有苏州古典园林的味道。

  如果您走到芙蓉榭的门前向西面看,可以见到这个水榭进门的门框上装了一个雕花的圆光罩,透过这个圆光罩可以看到前面的小桥流水,犹如一幅镶嵌在圆形镜框里的油画。如果您走过去再看看仔细,又可以发现这个水榭临水的门框上装了一个雕花的长方形落地罩,前面的河水曲折婉蜒,**桃红柳绿,把人引入了一种宁静安谧、淳朴自然的境界中去。这是苏州园林中一种比较常见的造景手法,叫做“框景”。园主想通过这种手法,把来宾们的视线集中到最佳角度,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天泉阁”,矗立在一片翠绿的草坪上,攒尖戗角,重檐八面,在蓝天白云下显得格外醒目。相传,这里原来是元代大弘寺的遗址。筑园时,在寺井上造了“天泉阁”。这座建筑物,从外面看似乎是两层,在里边看却只有一层。欣赏苏州园林里的建筑物,高的楼阁要仰视。如果您站在“天泉阁”的戗角下,凝视飘动的浮云,您似乎感到楼阁正在蓝天中翱翔。这就是苏州园林建筑物上大都建有戗角的奥秘。这些戗角,除了有利于采光和通风外,主要是增加了动感和美感,成了苏州建筑的地方特色之一。

  “秫香馆”,顾名思义,就是观赏稻麦飘香的地方。明代“归田园居”的主人在园林内造有秫香楼,“楼可四望,每当夏秋之交,家田种秫,皆在望中。”现在见到的“秫香馆”,其主体建筑是60年代重修拙政园时从东山搬迁而来,体型偏大,与原景略有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西南角樟树旁,有一处池岛假山小品。这座湖石假山上顶着一块大石头,外形很像一只翻底待修的小木船。前面湖面开阔,四周灌木丛生,不远处有几株芦苇,正像太湖边上一个小小的港湾。古代苏州园林的园主,有的是朝廷大臣,有的是封疆大吏,有的是外放州县,也曾经“安邦济世”,劳碌了一阵子,因为种种原因卸任还乡,在远离京都的苏州,他们找到了安静的“港湾”。这里风俗清雅,物产丰富,既可以享尽清福,又可以避开政敌,成了达官贵人隐退后选择的最佳地点。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他们对佛教的“空无学说”、道教的“出世思想”、儒家的“隐逸主张”特别欣赏,就以“避世、淡泊”为主题,营造山林野趣,想在独立的小天地里实现自己的人格理想。正所谓,“扁舟一叶,浪迹天涯,人迹罕至,方为我家”。

  当我们打开复廊里的黑漆大门,就来到了中部花园。来宾们站在倚虹轩旁,向西眺望时,大家的第一印象应该是,这里池面宽广,景色秀丽。细心的朋友们还可以发现,在亭台楼阁之旁,在小桥流水之上,在古树花木之间,屹立着一座宝塔,给人以一种“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感觉。这一借景手法,运用得很成功,园主确实是费尽了心机。因为中部花园东西长,南北窄,有一种压抑感,于是园主利用低洼的地势凿池叠山。用假山遮住两边的围墙,而池面上留出了大量的空间,使人感到开阔而深远。中部花园里的建筑物,大小不同,形状各异,高低错落,疏密有致。每一个建筑物都是一个极佳的观景点,而每一个建筑物也都是景点的重要组成部分。

  拙政园的中部花园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景区。来宾们通过游览三个各具特色的景区,游兴可逐步达到高潮。

  第一个景区,以池岛假山为主,包括假山山堍的“梧竹的居”,假山山顶的“待霜”亭和“雪香云蔚”等景点。池岛假山,也称为水陆假山,是中部的主体假山。这“一池三岛”基本上是苏州假山的传统格局,其要领是:“池岸曲折,水绕山转”。这座假山设计极佳,确实是“大手笔”,完全符合我国山水画的传统技法。从东面看,一山高过一山;从南面看,一山连接一山;从西面看,一山压倒众山。用绘画术语来讲,分别是“深远山水”“*远山水”“高远山水”,表达的是宋代苏东坡诗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的意境。

  下面,我们先来观赏“梧竹幽居”。“梧竹幽居”,俗称“月到风来亭”,位于中部花园的最东面,同“倚虹亭”相邻。“倚虹亭”是因为靠在形似长虹的复廊上而得名。“梧竹幽居”造型非常别致,四个大大的'圆洞门使人马上联想起八月十五晚上的月亮。如果您站在亭子里向外看,这四个圆洞门又恰似四个巨大的镜框,镶嵌着苏州园林一年四季的风光。南面桃红柳绿,西面嫩荷吐尖,北面梧桐秋雨,东面梅花怒放。亭内有“梧竹幽居”的楹额。

  梧桐,是圣洁高昂的树;翠竹,是刚柔忠义之物。正所谓:“家有梧桐树,何愁凤不至。”两旁有一副对联:“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慢慢品味,细细咀嚼,眼前似乎出现了两幅山水图画:一幅是皓月当空,夜色朦胧,清风徐来,沁人肺腑;另一幅是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心动水动,心静山静。用心琢磨一下园主此时此刻的心境,大概同张大千讲的“心似闲蛩无一事,细看贝叶立多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如果有的来宾读过孔子《论语》,看了这副对联,可能有另外一种心得。孔子讲:“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那么,是否可以讲,这副对联的上联是用清风明月来描绘自然风光的无限美好,下联是用乐山乐水来揭示旅游观光对陶冶情操的作用。只有到了这个时候,来宾们才会逐步领悟到苏州古典园林既要模拟自然山水之美景,以达到“悦耳悦目”的艺术效果,更重要的是要创造诗情画意的韵味,以追求“悦心悦意”的心理感觉,再升华到“悦志悦神”的精神享受。如果您作会到了这种韵味,那么您就开始入门了。

  当我们跨过九曲石板桥,沿着弯弯曲曲的山间小道缓步登山时,迎面见到的是“待霜”亭。“待霜”出自唐代苏州刺史韦应物“书后欲题三百颗,洞庭须待满林霜”的诗句,字里行间透出了一股霜浓橘红的山野气息和泥土芳香。

  当来宾们在第一景区游览,游兴到达高潮时,园主又及时将我们的注意力转向了另一个角度,从山上移到了池塘。这就是中部花园的第二个景区。第二个景区是以荷花池水为中心,围绕水面有“荷风四面”“香洲”“见山楼”“小飞虹”“小沧浪”“倚玉轩”“远香堂”等景点。

  湖中岛上有“荷风四面亭”,这里四面环水,三面植柳,真是绝佳的风景点。“荷风四面亭”上挂有一副对联:“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廖廖几笔,勾画出了拙政园春夏秋冬的风景特色。其妙处还有,联中蕴含着一、二、三、四的序数。这副对联的上联,仿照济南大明湖“小沧浪”清代书法家铁保所书的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副对联的下联,仿照唐代诗人李洞的诗句“看待诗人无别物,半潭秋水一房山”。内容略作改动,用在这里,恰到好处。

  “香洲”同“荷风四面亭”隔水相望。“香洲”的“洲”同“舟”同音,实际上是一座船型建筑物,可称为石舫或旱船,似乎是一只官船在荷花丛里徐徐而行。值得一提的是,“香洲”这艘石舫,集中了亭、台、楼、阁、榭五种建筑种类。船头为荷花台,茶室为四方亭,船舱为面水榭,船楼为澄观楼,船尾为野航阁。实际上,在苏州诸多园林中,几乎都建有石舫。从地理原因来讲,苏州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代大都以舟代步,家家临河,处处通船,在花园里建石舫以应景。从建筑角度来讲苏州园林建筑的种类有亭台楼阁,厅堂馆斋,轩榭廊桥,再加上舫,可以使建筑物形状多样,多姿多彩。再从政治角度来讲,石舫可以经常提醒人们“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园主想借此表白自己“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心迹。

  经过九曲石桥,沿着游廊走,就来到了“见山楼”,古代叫做“藕香榭”。“见山楼”三面环水,似乎苍龙嬉水。“见山楼”是龙头,爬山廊是龙身,云墙是龙尾,门洞是龙嘴,曲桥是龙须。“见山楼”上层有蠡壳和合窗,楼下用落地长窗,室内明式桌椅茶几,梁上悬挂小方什景灯,完整地保留着那种古色古香的风貌。

  从“见山楼”沿着游廊往南走,可以来到“小沧浪”。“见山楼”位于第二景区的北部,是主景区,视野开阔,“疏可走马”。而“小沧浪”、“小飞虹”、“得真亭”这一带是第二景区的南部,是次景区,空间窄小,“密不透风”。“小沧浪”的出典是《楚辞.渔父》,原话是“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用现代的语言来解释,就是倘若朝廷清明,我就洗洗帽缨,准备出仕辅助朝纲;倘若朝廷昏庸,我就洗洗双脚,决心隐退逍遥自在。

  “小沧浪”是一座三开间的水阁,南窗北槛,两面临水,跨水而居,构成一个闲静的水院。站在“小沧浪”前往北看,廊桥“小飞虹”倒映在水里,水波荡漾,犹如彩虹。这里是观赏水景的最佳去处。只见藕香榭前各路水源汇聚一池,似乎“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到了香洲前,突然分流回去,其中一条支流弯弯曲曲,扑面而来,经过“小飞虹”,过“小沧浪”,有一种余味未尽的感觉。这样的理水手法,符合苏州古典园林关于“水面有聚有散,聚处以辽阔见长,散处以曲折取胜”的要领,可称一绝。

  拙政园中部花园的第三个景区是“枇杷园”。“枇杷园”位于“远香堂”的东南面,是拙政园中部花园里的园中园,因种有枇杷树而得名。“枇杷园”的园门设计得很巧妙。来宾们走到这里,见到前面一道云墙,两面种有牡丹,正所谓“山穷水尽疑无路”了。真没有料到,只要再往前走,就可以发现,黄石堆砌的假山遮住了旁边的一个门洞。随着人们一步一步走*,门洞就一点点扩大。到了门口,才发现门洞像一轮明月,镶嵌在白色的云墙上。过门洞后再往前走,这轮明月又被这边的湖石假山慢慢地遮住了。看着月洞门和牡丹花,不禁使人想到“闭月羞花”的典故。这个月洞门又像一个巨大的宝镜,庭院里的景物似乎是院外景物的影子。园主巧妙地选择了辟月洞门最佳位置,使“雪香云蔚亭”“月洞门”“嘉实亭”三点同处在一条视线上,并通过月洞门联系前后佳景,从而组成一组对景。由此可见,苏州古典园林在辟门开窗时,除考虑到出入和采光外,尤其注意撷取画面,力求处处有景,景随步移。

  第三个景区是以庭院建筑为主,有“玲珑馆”“嘉实亭”“听雨轩”和“海棠春坞”等。这些建筑物又把空间分割为三个小院。这种造景手法,称为“隔景”,以便丰富园景,掩藏新景。三个小院,既隔又连,互相穿插,在空间处理和景物设置方面富有变化。每个庭院的天井,用肉眼看大小一般,但用脚步量一下却发现相差甚大。原来“玲珑馆”前的云墙造得较矮,视野开阔就显得大。“海棠春坞”尺寸比较小,但开了几个漏窗,使天井显得比较宽敞。

  “听雨轩”前的天井面积比较大,就开了一个小池塘,使天井大小适宜,园景丰富。当年,园主喜欢同家眷在这里,一边品尝苏州的船点,一边细听那雨滴打在瓦楞片上、芭蕉叶上、碎石地上,发出“滴滴答答”“淅淅沥沥”“劈里啪啦”的声音,陶醉在大自然的音乐创作之中。这里似乎是中部花园交响乐的第三乐章。第一乐章,可称为“高山之颠”;第二乐章,可称之为“沧海之滨”;第三乐章,可称之为“天伦之乐”。“嘉实亭”里有一副对联“春秋多佳日;山水有清音”,用在这里,惟妙惟肖。

  当来宾们从中部花园,穿过“别有洞天”的圆洞门后,就来到了西部花园。西部花园的主体建筑是“卅六鸳鸯馆”和“十八曼陀罗花馆”。这座建筑物是美化了的“鸳鸯厅”结构;外面看是一个屋顶,里边是四个屋面;外面看是一个大厅,里边分为两个客厅;北面客厅是夏天纳凉用的,南面客厅是冬天取暖用的。进门时,圆洞门上方有四个砖雕的篆体字“得少佳趣”。意思是说,进得门来,才能渐入佳境,稍得乐趣。这个大厅建于清代,精雕细刻,摆设考究,气派非凡。北厅的楹额“卅六鸳鸯馆”是清代状元洪钧墨宝,南厅的楹额“十八曼陀罗花馆”,是清代状元陆润庠佳作。

  “留听阁”位于“卅六鸳鸯馆”的西面,楹额由清代湖南巡抚吴大澄所书。“留听阁”出自唐代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之句。“留听阁”南面飞罩是银杏木立体雕刻松、竹、海、雀的花纹,构图匀称,手法精巧。隔扇裙板上刻有蟠螭(夔龙)图案,据说是太*天国忠王府内的遗物,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倒影楼”位于“卅六鸳鸯馆”的北面。之所以取名为“倒影楼”,是因为从前面的池塘里可以清楚地看到这幢楼阁的倒影。楼的下层,叫“拜文揖沈之斋”。用时髦的话来讲,就是“文征明先生和沈石田先生纪念馆”。文征明是明代“四大才子”之一。有的资料说,他参与了拙政园的规划设计。也有的资料说,他依照园景画了31幅图,各配以诗词,并作了《王氏拙政园记》,使名园增辉。沈石田先生曾经是文征明先生绘画方面的指导老师。他们对苏州文化艺术的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倒影楼”中间屏门上雕刻有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无根竹图,并配有诗词,也是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

  “倒影楼”前面有一条曲折婉蜒的水廊,地面贴着池面。池面上波光粼粼,地面上高低起伏,使人感到正踩在池面上随水飘浮。水廊的西面有一组楼阁群,最*的是“与谁同坐轩”。轩,是形似车厢的建筑物,两头有门框而不上门,随意进出;两旁墙上开有窗口,以便观景。“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这是苏东坡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孤芳自赏的心情。园主借此表示自己的清高。仔细再看,“与谁同坐轩”,好像一把扇子,轩顶的瓦面像折扇的扇面,后面“笠亭”的尖顶恰似折扇的扇把,简直连接得天衣无缝。

  以拙政园为代表的苏州园林,处处是充满着诗情画意的青山绿水,时时是洋溢着温情脉脉的家庭气氛,全园体现了淡泊明志的人生哲理,正是古人们苦苦追求的“人间天堂”。

  拙政园的导游词 4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位于的是苏州古城东北面最大的名园“拙政园”。它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合称为中国“四大名园”,被誉为“天下园林之母”。现在我们看到高高的砖砌墙门的正上方,有砖雕贴金的门额“拙政园”三个字。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该园占地面积约78亩,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拙政园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元朝为大弘寺。明嘉靖年间御史王献臣仕途失意归隐苏州将其买下,历时16年建成,借用西晋文人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是亦拙者之为政也。”之句取园名,暗喻自己把浇园种菜作为自己的“政”事。园建成不久,王献臣去世,其子在一夜豪赌中把整个园子输给了徐氏。500多年来,拙政园屡换园主。

  拙政园与苏州其他古典园林一样,是典型的宅园合一,有宅有园,前宅有园的格局。拙政园的花园分东园、中园、西园三部分,整个造园以山水并重,以水池为中心,水面占全园的五分之三,亭榭楼阁皆临水而立,倒映水中,相互映衬。

  各位游客,现在从园门进去便是东花园。入园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东花园的主厅“兰雪堂”。是我们游览的第一厅。兰雪两字出自诗仙李白的“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象征着主人潇洒如春风,洁净如兰雪的高尚情操。兰雪堂坐北朝南三开间,“兰雪堂”匾额高挂,长窗落地。据园主王心一《归园田居》记载,兰雪堂为五楹草堂。堂前两棵白皮松苍劲古拙,墙边修竹苍翠欲滴。湖石玲珑,绿草夹径,东西院墙相连。中间屏门上有一幅漆雕画,是拙政园的全景图。从图上看,拙政园氛围三个部分:东部,曾取名为“归园田居”,以田园风光为主;中部,称为“复园”,以池岛假山取胜,也是拙政园的精华所在;西部,称为“补园”,以清代建筑为主。整个院子没有明显的中轴线,也不对称,但错落有致,疏密得体,*乎自然,是苏州园林中布局最为精巧的一座。同时我们从这幅漆雕画上可以看到园中绝大部分建筑都与水相邻,把江南水乡特有的风情,描摹的精彩绝伦。屏门北面为《翠竹图》,全部采用苏州传统的漆雕工艺,*门两边的隔扇裙板上刻有人物山水,显出江南文人园林主要厅堂的庄重和典雅。

  在兰雪堂东北面荷花池边,临水而筑的这座卷棚歇山顶的建筑,就是芙蓉榭。榭,是苏州园林建筑中的一种类型,造型轻巧,建在水边或高坡上,下面架空或者半架空。芙蓉,有木芙蓉和水芙蓉。(木芙蓉是一种变色花,早晨初现时是淡红色,中午阳光直射时变成紫红色,傍晚夕阳西下时又变成粉红色,很是珍贵。水芙蓉,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荷花或莲花。)芙蓉榭的正面是一池荷花,背后是一堵高墙,一边开阔,一边封闭的强烈反差,恰如其分的烘托了宁静的气氛。加拿大温哥华“逸园”中的水榭就参照了这个设计,很有苏州古典园林的味道。走到芙蓉榭门前向西看,可以看到水榭的门框上装有一个雕花圆光罩,透过圆光罩可以看到前面的小桥流水,犹如一幅镶嵌在圆形镜框里的油画。走过去再仔细看看,又可以发现水榭临水的门框上,装有一个雕花长方形落地罩,这是一种框景的造景手法。园主想通过这种手法把来宾们的视线集中到最佳角度,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我们继续往前走看到的是一座重檐八角亭,名叫天泉亭。出檐高挑,外部形成回廊,既庄重又质朴。四周草坪环绕,花木众多。亭北*岗小坡,林木葱郁。亭子之所以叫“天泉”这个名字,是因为它的下面有一口井,这口井终年不涸,水质甘甜,因而被称为“天泉”,相传它是元朝大德年间的大宏寺的遗物。天泉亭从外部看是两层建筑,不过走进亭子大家会发现其实它只有一层。苏州是个水乡,河多、桥多、井也多,但被载入史册的并不多见。王心一建“归园田居”时,保留了这井,也使园中*添几许田园风光。

  从天泉亭往北边看右手边是民间手工艺坊展览和大片的花卉,它突出了整个东部花园的田园风光。左手边则是紫藤长廊。政园中的紫藤为明代书画家文征明所种植,园内一照墙题有:“蒙茸一架自成林”。下面立着一块青石碑。上面写着:“文衡山先生手植紫藤”。每到夏季,游客穿过紫藤长廊时,紫藤花开,水汽喷雾,顿时会让人有一种清凉舒适之意。两廊之间,则种植着许多种类的花草树木。游客驻足此间,野趣油然而生,韵味无穷,给拙政园增添了一景。

  那座外观轻快明朗,体量较大的四面厅,称“秫香馆”。顾名思义,就是欣赏稻麦飘香的地方。“楼可四观,每当夏秋之交,家田种秫,皆在观望中。”现在所见到的“秫香馆”,其主体建筑是60年代重修拙政园时从东山搬迁过来的,体量偏大,与原景略有不同。

  秫香馆的西南方向,隔着溪水有一座土山,上面有个长方亭,名“放眼亭”,取唐代白居易“放眼看青山”诗意,亦曾叫“补拙亭”。在亭中居高临下放眼四望,东园景色尽收眼底。

  我们可以从秫香馆的前门通往后门,入眼的就是纪念品商店,连接秫香馆和复廊的是具有特色花纹的小路。低头看脚下,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象征子孙满堂,富贵满堂的鱼、蟾蜍等花纹。

  接着我们来到了将东中花园分隔的复廊,复廊的墙壁上开有25个漏窗,不同的团被水中波纹反射叠印,随着步移花窗的变换,园内景色也不断地变化。穿过复廊的黑漆大门,便到了中部花园。看这座半亭倚墙而作,亭中有一圆拱门,三面凌空,长廊似虹,故名“倚虹亭”。站在倚虹亭旁,向西眺望,极远处又有一亭,亭内也有一圆拱门,这就是西花园的“别有洞天”园门。而在亭台楼阁旁,小桥流水之上,古树花木之间,屹立着一座宝塔,那就是园外远处的北寺塔,给人以一种“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感觉。这一借景的手法,运用得很成功。

  下面,我们来观赏“梧竹幽居”,俗称“月到风来亭”。它位于中部花园的最东边,同“倚红亭”相邻。梧竹幽居造型独特,以往大家所见的亭是圆形,而它的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是方亭。亭四周的白墙都是方形的,方墙上又有圆洞门,一座天圆地方,表示园主追求“天人合一”,把自己融入自然的意境。人站在亭中向外看,犹如四个巨大的镜框镶嵌着园。南面桃红柳绿,西面嫩荷吐尖,北面梧桐秋雨,东面梅花怒放。亭内有"梧竹幽居"的楹额和对联:“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慢慢品味,似乎有皓月当空、清风徐徐和远望群山、*看流水的那种赏心悦目的感受。

  随着我们跨过了九曲石板桥,沿着弯弯曲曲的山间小道缓步登山后,我们来到了待霜亭。待霜亭位于园中部池中东岛高处的六角景亭。循梧竹幽居北侧游路西去,跨过一座三曲*桥,便踏上池中东岛。待霜"出自唐代苏州刺史韦应物"书后欲题三百颗,洞庭须待满林霜"的诗句,字里行间透出了一股霜浓橘红的山野气息和泥土芳香。待霜亭所处位置甚佳,东、西、南、北四面隔水与梧竹幽居、雪香云蔚亭、绣绮亭和绿漪亭互为对景,正是:“处处有水处处景,翠竹绿树四相围。”

  亲爱的游客,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位于远香堂对面的雪香云蔚亭。“雪香云蔚亭”是园林中部的至高点,雪香,指梅花。云蔚,指花木繁盛。亭为长方形,在池中西部土山上,外观质朴而轻快。亭旁植梅,暗香浮动,是早春赏梅佳处,是四亭中的冬亭。亭内有“雪香云蔚”及“山花野鸟之间”两块匾额,点出了周围竹丛青翠,林木葱郁,禽鸟飞鸣,溪涧盘行,颇有山林野趣的意境。亭柱上还有文徽明所书写的楹联:“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这副对联取自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的诗句,运用寂处有声、以声显静的艺术手法,表现出静态美的园林意境。

  游客们,您现在来到的是位于中部花园西山下池水中央的“荷风四面亭”,“荷风四面”顾名思义:四面临水,夏日荷花在四面盛开,有阵阵荷香从亭周围飘来。有着“柳浪接双桥,荷风来四面”的美景。亭名因荷而得,所以最适合的是欣赏夏景,因而此亭为四亭中的夏亭。荷风四面亭位于湖中岛上,四面临水,三面植柳。且位于三条路的交叉口,可供游人休息赏景。亭中有抱柱联:“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勾画出拙政园春夏秋冬的景色。春柳轻,夏荷艳,秋水明,冬山静,使得荷风四面亭不仅最宜夏暑,更是四季皆宜。荷风四面亭亭为六角攒尖,四面通透,临池莲花亭亭净植,岸边柳枝婆娑。所在的小岛与待霜亭、雪香云蔚亭所在的二岛构成“一水三山”的海上神山境界,象征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形容园林美境恍如仙境。

  与“荷风四面亭”隔山相望的是“香洲”。“香洲”的“洲”同“舟”同音,实际上是一座船型建筑物,可称为石坊或旱船,似乎是一只官船在荷花丛里徐徐而行。而这艘石坊由亭、台、楼、阁、榭五种典型建筑组合而成:船头为荷花台,茶室为四方亭,船舱为面水榭,船楼为澄观楼,船尾为野航阁。苏州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代大都以舟代步,家家临河,处处通船,所以在园林中也建有石坊。同时石坊也可以经常提醒人们“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借此表白园主“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心迹。

  经过九曲石桥,沿着游廊走,就见到“见山楼”,古代叫做“藕香榭”。见山楼语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名句。它三面环水,似苍龙嬉水,楼是龙头,水廊是龙身,云墙是龙尾,门洞是龙嘴,曲桥是龙须。相传此楼曾被用作太*天国忠王李秀成的办公之处。登楼远眺,可见苏州西南的灵岩山。这里视野开阔,为北部的主景区,与南部次景区小沧浪、小飞虹和得真亭的空间窄小的布局形成对照。

  从“见山楼”沿着游廊往南走,可以来到“小沧浪”。“小沧浪”的出典是《楚辞·渔夫》,原话是“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用现代的语言来解释,就是倘若朝廷清明,我就洗洗帽缨,准备出仕辅助朝纲;倘若朝廷昏庸,我就洗洗双脚,决心引退逍遥自在。“小沧浪”是一座三开间的水阁,南窗北槛,两面临水,跨水而居,构成一个闲静的水院。站在“小沧浪”前往北看,就是苏州园林中极为少见的廊桥----小飞虹。朱红色桥栏倒映水中,水波粼粼,宛若飞虹,故以此得名。古人以虹喻桥,别具一格。冬天在桥上看雪景也是极佳的,雪落湖面,荡起一圈圈涟漪。此桥不仅是连接水面和陆地的通道,而且构成了以桥为中心的独特景观,是拙政园的经典景观。到了香洲前,突然分流回去,其中一条支流弯弯曲曲,扑面而来,经"小飞虹",过"小沧浪",有一种余味未尽的感觉。这样的理水手法,符合苏州古典园林关于"水面有聚有散,聚处以辽阔见长,散处以曲折取胜"的要领,可称一绝。

  小沧浪往东走,就来到了“远香堂”。远香堂是在中部花园的中心位置,山池环绕,后面是荷花池。夏日荷花盛开时,清香远送,一一风荷举,是赏荷的佳处。远香堂建筑形体高大,视野开阔,没有庭柱阻隔,而且四周都是玻璃,在厅里品茶、聊天、看景,最惬意不过了。厅的南边是一座黄石假山,这在苏州园林里是很少见的,北边是池岛假山,东边山坡上有“绣绮亭”,西边池塘边有“倚玉轩”,给人以*山远水,山高水低的感觉。“远香堂”匾额原为乾隆年间著名学者沈德潜手笔,现为*代书法家张辛稼补书。两边有一副对联,共80字,是苏州诸多园林中最长的对联,记载了当年八旗奉直会馆达官贵人聚会时的盛况。

  远香堂的东南角圆洞门中,深藏着一组各具特色的`小建筑,闲庭别院,这里被称为拙政园中的“园中园”,因种有枇杷而得名“枇杷园”。枇杷园以庭院建筑为主,有玲珑馆、嘉实亭、听雨轩和海棠春坞等。“听雨轩”前的天井面积比较大,就开了一个小池塘,使天井大小适宜,园景丰富。当年园主喜欢同家眷在这里,一边品尝苏州的船点,一边细听那余地打在瓦楞片上、芭蕉叶上、碎石地上,发出各种声音,陶醉在大自然的音乐创作之中。“嘉实亭”里有一幅对联“春秋多佳日;山水有清音”,用在这里,惟妙惟肖。

  从中花园穿过“别有洞天”的圆洞门后,就来到了西花园。此处有一条波形水廊。水廊,凌跨于水上,真所谓浮廊可渡,将水面的空间半通半隔,增加了水源深度和水面的辽阔,拙政园的宜两亭下至倒影楼这段水廊,造型优美,似卧虹临水,人行其上宛如凌波踏水,饶有情趣,又因它如水波起伏不停,故又称波形廊。

  在别有洞天的西南方向,卅六鸳鸯馆坐落于此。卅六鸳鸯馆是拙政园西部的主建筑,精美华丽,南部为“十八曼陀罗花馆”,北部名“卅六鸳鸯馆”。这是古建筑中的一种鸳鸯厅形式。

  北厅是卅六鸳鸯馆,因临池曾养三十六对鸳鸯而得名。从外面看是一个屋顶,而里面则是两个屋面;外面看是一个大厅,里面则分为两个客厅。由于主人张履谦爱好听昆曲,因而这座鸳鸯厅较其他而言多设了戏台,馆内四角都增设了耳房,演员可以在耳房休息、化妆,*日里客人来了,佣人随从也在耳房休息。馆内屋顶采用弓形,营造出了余音绕梁的效果。卅六鸳鸯馆四面菱形玻璃蓝白相间。由内向外望去,一窗一景。

  南厅是十八曼陀罗花馆,厅南向阳,小院围墙既挡风又聚暖,并使室内有适量的阳光照射,宜于冬、春居处。厅前有小院,栽植多株名贵山茶花,山茶又别名曼陀罗花,为与北厅相呼应,题额作“十八曼陀罗花馆”。据园史资料,明末清初之际,古园最负盛名的花树景是几株山茶中最名贵、最华丽的宝珠山茶。馆内悬清未状元陆润庠(xiáng)行楷写的额匾“十八曼陀罗花馆”,两侧挂着已故人大副委员长胡厥文先生补书的原有景联:“迎春地暖花争诉,茂苑莺声雨后新”。这座容南北两厅的建筑除春冬赏花、秋夏观荷纳凉之外,在考虑赏景之外,厅堂建造还如此周到地考虑园林中生活起居的方便,这正是我国古典园林“游”、“居”结合艺术目的性的很好体现。

  西北面的“留听阁”,取唐代诗人李商隐诗“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之意命名。留听阁为单层阁,体型轻巧,四周开窗,阁前置*台,是赏秋荷听雨的绝佳处。南面飞罩是银杏木立体雕刻松、竹、海、雀的花纹,构图匀称,手法精巧。楠木镂雕的云龙图案落地罩和隔扇裙板上的蟠龙图案,相传是太*天国忠王府内的遗物。

  "倒影楼"位于"卅六鸳鸯馆"的北面。之所以取名为"倒影楼",是因为从前面的池塘可以看到其他楼阁,树木的倒影。“倒影楼”是一座两层建筑,楼的下层,叫"拜文揖沈之斋"。用时髦的话来讲,就是"文征明先生和沈石田先生纪念馆"。文征明是明代"四大才子"之一。有的资料说,他参与了拙政园的规划设计。也有的资料说,他依照园景画了31幅图,各配以诗词,并作了《王氏拙政园记》,使名园增辉。"倒影楼"中间屏门上雕刻有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无根竹图,并配有诗词,也是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

  隔岸池边有一座小轩,*面形状为扇形,屋面、轩门、窗洞、石桌、石凳及轩顶、灯罩、墙上匾额、半栏均成扇面状,故又称作“扇亭”取名“与谁同坐轩”,取义于苏东坡的词句: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扇面状屋面和扇亭与后山屋面恰似扇把的“笠亭”构成了一把完整的折扇。

  各位游客:拙政园的主要景观就游赏到此。让我们在以拙政园为代表的苏州园林,在“咫尺山林”再现大自然的湖光山色中,在那富有诗情画意的、可望、可行、可游、可居的小园林里,享受一份温馨的家庭气氛吧。

  拙政园的导游词 5

  拙政园在江苏苏州市娄门内。是苏州四大古名园之一。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元时为大宏寺。明正德年同御史王献臣辞职回乡,买下寺产,改建成宅园,并借用晋代潘岳《嗣居赋》中:“……,此亦拙者之力政也”的语意,取“拙政”二字为园名。1860~1863年曾为太*天国忠王府的一部分。1954年对外开放。拙政园又分东园、中园、西园三部分。

  东园山池相间,点缀有秫香馆、兰雪堂等建筑。西部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其中主体建筑鸳鸯厅是当时园主人宴请宾客和听曲的场所,厅内陈设考究。晴天由室内透过蓝色玻璃窗观看室外景色犹如一片雪景。园中“与谁同坐轩”乃为扇亭,扇面两侧实墙上开着两个扇形空窗,一个对着“鸳鸯厅”,而后面面山的那一窗中又正好映 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顶盖又恰好配成一个完整的扇子。“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所以一见匾额,就会想起苏东坡,并立时感到这里可赏水中之月,可受清风之爽。

  中园是拙政园的精华部分,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主体建筑远香堂位于水池南岸,隔池与主景东西两山岛相望,池水清澈广阔,遍植荷花,山岛上林荫匝地,水岸藤萝纷披,两山溪谷 间架有小桥,山岛上各建一亭,西为雪香云蔚亭,东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时而异。远香堂之西的“倚玉轩”与其西面船舫形的“香洲”遥遥相对,两者与其北面的`“荷风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势,都可随势赏荷。倚玉轩之西有一曲水湾深入南部居宅,这里有三间水阁“小沧浪”,它以北面的廊桥“小飞虹”分隔空间,构成一个幽静的水院,而香洲即位于这一水湾口之两侧。拙政园中园的布局以荷花池为中心,远香堂为其主体建筑,池中两岛为其主景,其他建筑大都临水并面 向远香堂,从建筑物名称来看, 也大都与荷花有关。

  王献臣之所以要如此大力宣扬荷花,主要是为了表达他孤高不群的清高品格。此园以水为主,水面的占五分之三,建筑群多临水,保持了明代清逸古朴的造园风格,是我国江南园林的代表作品。1997年12月4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拙政园的导游词 6

  拙政园、江南(カンナム)庭园の代表、苏州庭园の中で最大の古典山水園林は、苏州の4大古名園であり、苏州庭园の中で最大の、最も著名なに建っていたとして「世界文化遺産に登載された」と言われるほど、中国の私設庭园の経典だ。于明朝正德建設され、年間今园辖市床面積約80三点五ムー、開放の面積は約

  拙政园敷地面積5万*方メートル、また分ドンウォン)、中园、私の3つだ。ドンウォン山の池に塗り、装饰されは秫香館、蘭雪堂などの建築物だ。西部の水面を迂回し、なげ、背山臨水(建築は亭閣で、このうち主体建築おしどり庁は、当时の园主人に誘われ、賓客と闻いて曲の場所であり、庁内の陳述を豪华だ。中园は拙政园の普及しなければならず、その全体の配置は池を中心に、亭台楼榭は全て隣接水に建ち、ある亭榭はストレートを水中に行われるためには、江南水郷の特色です。主体建築遠香堂に位置している池南岸を間に挟んで池と主景島の海岸に東西に、知り合い清い広大で、あまねく植(ハスの花、山田島、街路树匝地エッジウォーター藤萝、両纷披山谷间架架かっている山島が別に一亭、西は雪香云蔚亭、東を待霜亭、四季景色が違う。遠香堂の西の「もたれる玉軒」よりもの西船放形の「香洲」好、両者をこまめに北面の「荷風四面亭」成の三つ巴の戦いである事ができ次第で势赏くださいますよう。

  拙政园日语导游词3篇

  拙政园的导游词 7

各位朋友:

  大家好!

  我叫苏杭,是你们拙政园的导游。

  现在我带大家去游览一个大户人家的私家花园-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它在我国是唯一同时拥有四项头衔的景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特殊旅游参观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一个曾经的私家园林为什么会有如此的荣誉呢?我们就去探访个究竟吧?

  这高高的清水砖砌墙门的正门上方有砖雕贴金的门额“拙政园”三个字。拙政园的建造者名叫王献臣,他是明朝的一位高管,因官场失意回到故里,以一座寺庙的旧址为基础,开始兴建拙这座宅园。为了使宅园更赋文化品味,他邀请了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徵明为首*设计师,参与设计蓝图,并留有《文待诏拙政园图》。江南四大才子的文徵明以一个画家的审美情趣,用传统的笔墨勾勒出了整个园林的总体布局,历时十多年,终于建造完成这座后来名冠江南的杰作。

  文徵明的设计,以水为主,疏朗*淡,*乎自然的园林风格,强烈地表现出中国山水画中审美意境。至此,以真实的自然山水为蓝本,融入中国画的艺术再现手法,成为了苏州古典园林布局的一大宗旨。园子取名拙政园是借用西晋文人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是亦拙者之为政也,”之句取园名。暗喻自己把浇园种菜作为自己(拙者)的“政”事。园建成不久,王献臣去世,其子在一夜豪赌中,把整个园子输给徐氏。500多年来,拙政园屡换园主,历史上曾一分为二,又一分为三,再合而为一,沧桑变迁,园名各异,或为私园,或为官府,或散为民居,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才完璧合一,恢复初名“拙政园”。在拙政园众多的历史人物中,文徵明、曹雪芹、李秀成等格外引人注目,我们在游览景点时会一一向大家介绍的。

  兰雪堂是东部的主要厅堂,堂名取意于李白“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的诗句。堂坐北朝南三开间,环境幽僻。堂正中有屏门相隔,我们来看屏门南面的这幅采用苏州传统的漆雕工艺制作的漆雕作品《拙政园全景图》。

  拙政园始建于公元十五世纪的明代正德年间,是现存苏州古典园林中最大的一个,占地面积78亩,以水为主,建筑多临水而建,山地水廊起伏曲折,处处流通顺畅。这一大观园式的古典豪华园林,以其布局的山岛、竹坞、松岗、曲水之趣,被胜誉为“天下园林之典范”。全园分为东、中、西和住宅四个部分。住宅是典型的苏州民居。拙政园中现有的建筑,大多是清咸丰九年(1850年)拙政园成为太*天国忠王府花园时重建。

  东部占地约31亩,原称“归田园居”,是因为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园东部归侍郎王心一而得名。这里呈现的是一幅田园风光,建筑点缀在河岸与树丛之中,溪流在假山的脚下穿行,构建出一个充满山林野趣的开阔空间。

  中部占地约18亩,花木繁茂,山水秀丽,亭榭典雅,是拙政园的精华所在。总体布局以水为中心,各式建筑傍水安置,造型古朴典雅,亭台楼榭均临水而建,有点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假山四周,池水环绕,山头高低错落,宛如湖中的岛屿,整个空间充满了自然的风韵,气氛宁静而又幽远,显示出十六世纪中国明代的造园格局,基本保持保持了明代园林设计者文徵明时的园林艺术风格-浑厚、质朴、疏朗。

  西部原为“补园”,面积约12.5亩,其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因被大加改建,所以乾隆后形成的工巧、造作的`艺术的风格占了上风,但水石部分同中部景区仍较接*,而起伏、曲折、凌波而过的水廊、溪涧则是苏州园林造园艺术的佳作。现在的格局维持着晚清园主富商张履谦的风貌。

  “缀云峰”是明代遗留下来的'归田园居名峰,当年由叠山大师陈似云堆叠。它耸立于兰雪堂后的假山上,犹如一朵云彩降落凡间,点缀着园景,也象一道屏障,将谊大的花园与无限画意隐在了背后。"缀云峰"挡住来宾们的视线的这种"开门见山"的造园手法,被称作为"障景",起着引人入胜的作用。

  我们一进花园,看到的不是一览无余的池塘,而是这块巨大的湖石。这恰似那欲迎还羞的少女,"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情怀,东方女性独有的魅力就在这里吧,留有一份神秘,一份令人前去探幽的期待。

  王心一《归园田居记》,兰雪堂前有池,“池南有峰特起,云缀树杪,名之曰缀云峰。池左两峰并峙,如掌如帆,谓之联壁峰。”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缀云峰和联壁峰,两座湖石站在路口象守护神一样,正好和书中描述的大观园门口的情况一致,一象猛兽,一象鬼怪。右面这鬼怪石,藤萝似散发,有耳有鼻,形神兼备。两峰为明末叠石名家陈似云作品,所用湖石,玲珑细润,以元末赵松雪山水画为范本。1943年夏夜,缀云峰突然倾圮。后来,在园林专家汪星伯的指导下,重新堆成了这座高达两丈、玲珑夭矫的奇峰,如今此峰苔藓斑驳,藤蔓纷披,不乏古意。

  拙政园的导游词 8

  拙政园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由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征明历时17年设计建造而成,园内回廊起伏,水中倒影如画,景色绝佳,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拙政园的取名来自于晋朝《闲居赋》中的一段话:“筑室种树,逍遥自得……此亦拙者之为政也”。然而在以后五百年里此园屡易其主,闹鬼之事不绝,不断传出侍妾投井自尽、儿童意外溺亡等事件,毫无逍遥自得之乐。尽管历代园主非富即贵,却无人能摆脱魔咒,可谓是谁住谁倒霉。首任园主王献臣去世仅一年,其子一夜豪赌就把整个园子给输掉了,而贵为皇亲国戚的曹雪芹家族购买此园后也家道中落晚景凄凉。有人分析拙字寓意不好,有挥手即出的含意,至于此园多灾多难的真正原因,咱们先来看门口的假山。

  这座缀云峰本意是用来做影壁,既可挡门外煞气,也为藏富不张扬。不过此山怪石嶙峋煞气很重,1945年终于天降神雷,将之劈倒,1951年园主张氏后人将此园捐献给了国家,60年来经有关部门大力整修精心管理,这座假山又被重新修复。

  大小双龟假山是龙龟形制的演化,龙龟为四大瑞兽之一,有衣锦还乡荣归故里之意,一般放在屋后。设计师文征明不知何故将它摆在了前院。

  拙政园的特点是园林布局非常巧妙,看似在园中的一座宝塔,其实是相距2500多米之外的北寺塔,文征明这种别出心裁的.借景,几百年来为游客带来意外的惊喜。不过在雾霾的今天,能否借到宝塔,主要看天气。园子里池塘面积*六亩,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风水学认为水为阴性,水多加上林木多,使得拙政园的阴气重,损伤人气。

  拙政园里的建筑屋顶采用歇山顶技艺,在古代只有皇宫寺庙才有资格使用,老百姓如果强行使用在法律上属于“逾制”,是仅次于谋反的大罪。就算园林建造者王献臣身为御史又做过锦衣卫高管,还是被东厂弹劾得辞官告老还乡。

  卅六鸳鸯馆是唱昆曲的地方,善解人意的园主担心演唱者怯场,在鸳鸯馆边另建一座“留听阁”,演唱者厅里唱,主人阁里听。为听得更清楚,卅六鸳鸯馆内顶棚采用拱型状,既弯曲美观遮掩顶上梁架,又利用这弧形屋顶来反射声音,增强音响效果,使得余音袅袅,绕梁萦回。

  拙政园里公认的灵异地点是大书房里鬼魂出没的六角门,因为受到惊吓的人太多,如今这个六角门被搬到苏州园林博物馆里,胆大的朋友可以前往观赏。

  园主在房间里摆放了很多辟邪瑞兽石雕供人抚摸,以旺阳气,几百年来已经被摸得看不出模样。

  为了向隐逸江南梅妻鹤子的北宋著名诗人林逋致敬,拙政园内也栽梅养鹤,每年一月腊梅绽放,香气四溢,成为冬游拙政园的最大看点。

  可是古谚有云:梅花家里栽一年,霉到卖屋又卖田。这应该也是拙政园不可做家居,只能当画看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拙政园里故事叠叠层层,要想了解更多有趣的秘密,最好的游览方式是听导游讲解。

  蹭导游的朋友看见这棵空心树时切记离远一点,因为这里的导游词是: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树不要皮,必死无疑……正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大家都是有身份的人难免会尴尬。

  拙政园邮局是苏州首个园林邮局,这里是铁杆集邮者趋之若鹜的地方,因为邮戳上印的是“拙政园”,而且还是印有拙政园风景的风景戳,十分难得。讲解结束后导游一般会预留二十分钟时间给大家写信盖戳。

  邮局里游客很多,建议群发明信片的朋友提前先买好写好,毕竟时间也是旅游的重要成本。

  拙政园的导游词 9

  拙政园在江苏苏州市娄门内。是苏州四大古名园之一。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元时为大宏寺。明正德年同御史王献臣辞职回乡,买下寺产,改建成宅园,并借用晋代潘岳《嗣居赋》中:“此亦拙者之力政也”的语意,取“拙政”二字为园名。1860~1863年曾为太*天国忠王府的一部分。1954年对外开放。

  拙政园又分东园、中园、西园三部分。

  东园山池相间,点缀有秫香馆、兰雪堂等建筑。西部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其中主体建筑鸳鸯厅是当时园主人宴请宾客和听曲的场所,厅内陈设考究。晴天由室内透过蓝色玻璃窗观看室外景色犹如一片雪景。园中“与谁同坐轩”乃为扇亭,扇面两侧实墙上开着两个扇形空窗,一个对着“鸳鸯厅”,而后面面山的那一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顶盖又恰好配成一个完整的扇子。“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所以一见匾额,就会想起苏东坡,并立时感到这里可赏水中之月,可受清风之爽。

  中园是拙政园的精华部分,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主体建筑远香堂位于水池南岸,隔池与主景东西两山岛相望,池水清澈广阔,遍植荷花,山岛上林荫匝地,水岸藤萝纷披,两山溪谷间架有小桥,山岛上各建一亭,西为雪香云蔚亭,东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时而异。远香堂之西的“倚玉轩”与其西面船舫形的“香洲”遥遥相对,两者与其北面的“荷风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势,都可随势赏荷。

  倚玉轩之西有一曲水湾深入南部居宅,这里有三间水阁“小沧浪”,它以北面的廊桥“小飞虹”分隔空间,构成一个幽静的水院,而香洲即位于这一水湾口之两侧。拙政园中园的布局以荷花池为中心,远香堂为其主体建筑,池中两岛为其主景,其他建筑大都临水并面向远香堂,从建筑物名称来看,也大都与荷花有关。王献臣之所以要如此大力宣扬荷花,主要是为了表达他孤高不群的清高品格。此园以水为主,水面的占五分之三,建筑群多临水,保持了明代清逸古朴的造园风格,是我国江南园林的代表作品。1997年12月4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拙政园的导游词 10

  Bonjour tout le monde!Bienvenue à Suzhou Zhuozheng Garden, l'un des quatre jardins célèbres de Chine.C'est un chef - d'?uvre du jardin privé chinois.Ce jardin mal géré est appelé "la mère du jardin du monde".

  Entrons.Le jardin.Le jardin est divisé en trois parties.Pourquoi appelons - nous cela un jardin politique humble?Parce que le propriétaire du jardin est Wang xianshen.Il veut dire que je ne suis pas un fonctionnaire, je suis un idiot.Il passe par la porte du mur et la porte de taille du jardin Zhuo. ? l'est du jardin Zhuo, il y a une chambre de trois Chambres au sud du jardin est, appelée "salle de neige bleue".Le mot "neige bleue" vient du printemps de Li Bai, et le vent et la neige bleue symbolisent le sentiment noble du ma?tre, libre comme la brise printanière, aussi frais que la brise.Lanxue en plus de "lanxue Hall", il y a aussi "kunxiang Hall", "Tianquan Hall", "Furong Sky", etc.

  Passons maintenant à un jeu important.Il y a toutes sortes de fenêtres sur les murs du couloir.Si vous regardez à l'intérieur, vous verrez 25 peintures de différents styles.Maintenant, nous continuons tout droit, devant le miroir et devant le cinéma inversé, il y a une voie navigable sinueuse.La surface de la piscine est inégale.Regarde le toit, on dirait un ventilateur.Les tuiles du toit ressemblent à des ventilateurs pliants.La montagne derrière le pavillon Li ressemble à un ventilateur pliant, presque sans couture.

  C'est la fin du voyage.Au revoir à tous les visiteurs!


拙政园导游词范文10份(扩展2)

——江苏苏州拙政园导游词范文5份

  江苏苏州拙政园导游词 1

  尊敬的游客,今天我们来到的是苏州古典园林之一--拙政园。拙政园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占地78亩,全园分东、中、西三部分,始建于明代正德四年。相传王献臣以晋代潘岳自比,潘岳的《闲居赋》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庶浮云之志,筑室种树,逍遥自得。池沼足以渔钓,春税足以代耕。灌园粥蔬,以供朝夕之膳;牧羊酤酪,以俟伏腊之费。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此亦拙者之为政也。"王献臣取其中"拙政"二字为园名,借以发泄胸中之郁愤。这样美丽的环境,请游客们注意卫生、保持清洁。

  游客们,我们现在来到的是十景塘,相信大家已经看到了,满池荷花齐开放,非常的美丽,稍后大家可以在这里拍照留念。这些荷花有的还是花苞,圆鼓鼓的,有些荷花已经长出了小莲蓬,还有的是新长出的嫩芽。请大家爱护这些荷花,不要向水塘里抛垃圾。

  游客们,我们现在来到的是伊人园。伊人园里有许多奇花异草,还有各种形状怪异的石头。这里的花五颜六色,真可以称得上是人间仙境啊!大家可以站在这块石头上拍照,可以拍到全景。

  游客们,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拙政园中唯一的一座廊桥--小飞虹。朱红色的廊桥倒映在水中,水波粼粼,宛若飞虹。虹,是雨过天晴后横跨大地的一架绚丽的彩桥,古人以虹喻桥,用意绝妙。它不仅是连接水面和陆地的通道,而且构成了以桥为中心的独特景观,是一座精美的廊桥。

  好了,游客们,今天我的导游任务到此结束,下面给大家一个小时的时间,大家可以在拙政园中拍照留念、细细游赏。祝大家玩得尽兴。

  江苏苏州拙政园导游词 2

尊敬的游客:

  大家好!

  今天我们来到的是苏州古典园林之一 ——拙政园。拙政园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占地78亩,全园分东、中、西三部分,始建于明代正德四年。相传王献臣以晋代潘岳自比,潘岳的《闲居赋》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庶浮云之志,筑室种树,逍遥自得。池沼足以渔钓,春税足以代耕。灌园粥蔬,以供朝夕之膳;牧羊酤酪,以俟伏腊之费。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此亦拙者之为政也。”王献臣取其中“拙政”二字为园名,借以发泄胸中之郁愤。这样美丽的环境,请游客们注意卫生、保持清洁。

  游客们,我们现在来到的是十景塘,相信大家已经看到了,满池荷花齐开放,非常的美丽,稍后大家可以在这里拍照留念。这些荷花有的还是花苞,圆鼓鼓的,有些荷花已经长出了小莲蓬,还有的是新长出的嫩芽。请大家爱护这些荷花,不要向水塘里抛垃圾。

  游客们,我们现在来到的是伊人园。伊人园里有许多奇花异草,还有各种形状怪异的石头。这里的花五颜六色,真可以称得上是人间仙境啊!大家可以站在这块石头上拍照,可以拍到全景。

  游客们,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拙政园中唯一的一座廊桥——小飞虹。朱红色的廊桥倒映在水中,水波粼粼,宛若飞虹。虹,是雨过天晴后横跨大地的一架绚丽的彩桥,古人以虹喻桥,用意绝妙。它不仅是连接水面和陆地的通道,而且构成了以桥为中心的独特景观,是一座精美的廊桥。

  好了,游客们,今天我的导游任务到此结束,下面给大家一个小时的时间,大家可以在拙政园中拍照留念、细细游赏。祝大家玩得尽兴。

  江苏苏州拙政园导游词 3

  欢迎大家来拙政园参观。

  拙政园和我市的留园、北京的颐和园、承德的避暑山庄合称为我国的“四大名园”。后两个属北方皇家园林,规模宏大,装饰繁复,金碧辉煌,充满满清的审美趣味;而我们苏州的两个花园是典型的南方文人写意园,宅园紧凑小巧,素朴精雅,是文人现实生活中的桃花源。

  拙政园是中国古代造园艺术的集大成者。风格疏朗,创造的山水亲和喜人,蕴含着丰富多彩的人生哲学,是中国最典型的明代园林作品。同时,在中部花园山水处理上的伟大成就,“一池三岛”的格局成为了后世园林创作的范本。被世人誉为“中国园林之母”。

  拙政园也是苏州最大的私家花园,占地5公顷。它的创意构思由当时最著名的画家之一、“明四家”中的文征明先生执笔而成。拙政园始建于1509年,从画到园,前后历时16年。历史上几经兴废,园主几经变更,其中包括太*天国忠王李秀成。相传中国最著名的古典小说《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先生曾经住在这里,所以有关大观园的许多描写都与拙政园的园景相吻合。

  第一任园主王献臣是明朝的监察使,相当于现在的检察官,监督地方官员的吏政情况,职位显赫;官场失意后还乡,在苏州城内东北角置地建屋,就是现在的“拙政园”。名字源于晋代潘岳的文章,“灌园鬻蔬”,“此亦拙者之为政也”。自嘲地说,自己才学浅薄不能得到皇帝的赏识而行治国*天下的壮志,只配回家作一农夫,从此不理朝政,享受隐退林泉的雅兴。就象这座“兰雪堂”的名字,取自诗句“清风洒兰雪”,表达主人洁白自持、潇洒大方的志趣。

  在这幅漆雕屏风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拙政园由两条游廊分成三部分:东部以田园风光为主,明代王心一买下后取名为“归田园居”。曾经遭到严重的破坏,保留的建筑很少。如今在这一部分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高大的珍贵树种和典型的古典建筑。中部是全园的精华所在,又称“复园”,完好地保留了明代简雅而铺张、敦厚而轻灵的风格,在布局设计、建筑造型、书画雕塑、花木园艺上有很高的艺术造诣。西部是清代主人张履谦重修的,称“补园”,色彩上有了蓝色的装点,风格上带有明显的清代时尚特征。

  同时,我们从这幅漆雕画上可以看到,园中绝大部分的建筑都与水相邻,面对水面或者挑起凌空于水面之上,它们的名字也都得灵感于流动着连接着园中各处的水,把江南水乡特有的风致描摹得精彩绝伦。特别是水中遍植的荷花,或拥翠堆绿,或红白点缀,或枯枝待雨,古人赋予它的“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情操和园主青睐于它的“香远益清”,这些催发诗人清愁的物事在这里都因园景需要各有表现。如今,拙政园一年一度的“荷花节”,不但集及了百余种荷花品种,还精心使千年古莲子发芽,并培育出碗莲等珍贵的观赏品种,赢得了游客啧啧称赞。

  【出兰雪堂西门,在缀云峰前】

  一来到花园里,园主给我们观赏的竟然是一块巨大的湖石,遮挡了园中秀丽的景色,反而更激起我们游园的兴趣。进门见山这种处理方法,在造园手法上,称作“抑景”。既是屏障,相当于园门入口处屏风的功能;又因自身的美感淡化了它本身的实用功能而成为一景。就好象“犹抱琵琶半遮面”一样,遮遮挡挡的,却使欣赏者更想见识“庐山真面目”了。含蓄而委婉的表达艺术是蕴藉在我们东方人血液中的,也正是所谓的“东方魅力”吧。在拙政园的任何一点看花园,你都看不到它的全部,以围墙、游廊、树木等把整个花园分割并连接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园中有园,园外还有园,别有洞天。一个个障景,象眼前的“缀云峰”,闭合、展开的过程谱写了游园的节奏之美。而园中道路曲折起伏,连石桥都是一波三折,使我们观园的视角时刻发生变化,园林景色在光影变化中精彩纷呈,达到“移步换景”的审美感觉,如同展开一幅描绘主人心迹的山水古画。在这点上,拙政园由画而园、游园成画的'特色是中国画和苏州古典园林相互结合、相互影响最好的例证了。

  中西方文化截然不同,以凡尔赛宫为代表的西方花园是古典主义时期笛卡儿理论的实践。它的开阔与部分功能和我们先秦的宫苑有相似之处。走出宫殿,整个花园一览无遗,可以一直望到尽头的阿波罗池塘,好象和西方人的直率不谋而合。在中轴线大道两旁,苗圃以各种几何形图案修剪排列着,工整有序,同时树木也修成锥形、柱形或圆形,用笛卡儿几何原理来塑造自然,来迎合当时朝廷讲究礼仪、寻求秩序的潮流。它产生的背景是路易十四希望迁都凡尔赛,重造王室的威望,所以成为园中最重要的“阿波罗”。也许因为其直也失去了很多“柳暗花明”的乐趣。

  我们的拙政园和法国的凡尔赛花园都是一种文化的沉淀和时代的产物。尽管在形式上两者千差万别,但都是把人类的意志强加于大自然,按主人的趣味、文化加以修饰,只不过我们的花园更自然化,已经超越了第一次的抽象,把抽象再赋予具体的自然形式,进入返朴归真的新境界。同时我们还在建筑上创造了千变万化的建筑形式,优美的曲线与自然的曲折相映衬,使人类的活动一直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整饬山水而使野趣天成,这一理念同时极大地影响了十八世纪的欧洲造园事业,在德国、法国、英国、都出现了仿苏州式的花园的出现。

  熟悉《红楼梦》的游客注意往左看,两座湖石站在路口象守护神一样,正好和书中描述的大观园门口的情况一致,一象猛兽,一象鬼怪。右面这鬼怪石,藤萝似散发,有耳有鼻,形神兼备。曹雪芹先生的祖父在苏州织造府为官多年,小时候居住园中,耳濡目染,把拙政园的胜景嫁接到他心目中的大观园也在情在理,秫香馆也成了稻香村,见山楼成了藕香榭等等,为我们的拙政园也添色不少。

  江苏苏州拙政园导游词 4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

  欢迎游览我国四大名园之一的.——苏州拙政园。是我国私家园林的代表之作,并且拙政园被称为“天下园林之母”。

  好,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园林。拙政园分为三部分,其中精华部分在中间一部分。为什么取名为拙政园呢?因为拙政园的主人是王献臣,他的意思就是说:我不适合当官,当官的我是个傻傻的人。 经过拙政园的墙门和“通幽”“入胜”腰门,我们就来到了拙政园的东部。东部花园的南部有一座三开间的堂屋,名为“兰雪堂”。“兰雪”两字出自李白“春风洒兰雪”之句,象征着主人潇洒如春风,洁净如兰雪的高尚情操。除了“兰雪堂”,还有"秫香馆"、"天泉阁"、"芙蓉榭"等。

  现在我们将走进精华部分。走廊墙壁上有的各式各样的窗花,如果往里看的话,将会看到25幅不同风格的画。现在,我们继续向前走,前面的是“倒影楼”。"倒影楼"前面有一条曲折婉蜒的水廊。池面上波光粼粼。看看楼顶,好像一把扇子,楼顶的瓦面像折扇的扇面,后面"笠亭"的尖顶恰似折扇的扇把,简直连接得天衣无缝。

  这次的游览到这就结束了,游客朋友们再见!

  江苏苏州拙政园导游词 5

  大家好,欢迎来到苏州,我叫华瀚韬,大家叫我小华或华导游,苏州有许多园林,其中拙政园是我国“四大名园”之一,也是江南古典园林中的佳作,今天,我先带你们游览拙政园,大约要两个小时左右。

  拙政园是我国私家园林代表作品,在1961年3月4日由***颁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它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被誉为“天下园林之母”。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拙政园的正门,大家可以看到正门上方有“拙政园”三个大字,拙政园始建于明代正德四年,御史王献臣因官场失意而返乡,以大弘寺原址拓建为园,园内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古木参天。拙政园的园名是由《闲居赋》中的“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一句缩写而成的。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一座三开门的堂屋就是兰雪堂。“兰雪”两字出自李白“春风洒兰雪”这句,象征着主人潇洒如春风,洁净如兰雪的高尚情操。中间屏门上有一幅漆雕画,是拙政园的全景图。

  下面,我们去游览“梧竹幽居”,它位于花园的最东面,俗称“月到风来亭”,它的造型非常别致,四个大大的圆洞门使我们联想起了八月十五晚上的月亮。如果你们站在亭子里往外看,这四个圆洞门又恰似四个巨大的镜框。

  这就是闻名天下的苏州拙政园,欢迎大家以后再来苏州游玩,再见。


拙政园导游词范文10份(扩展3)

——江苏的拙政园导游词范文5份

  江苏的拙政园导游词 1

  尊敬的游客,今天我们来到的是苏州古典园林之一——拙政园。拙政园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占地78亩,全园分东、中、西三部分,始建于明代正德四年。相传王献臣以晋代潘岳自比,潘岳的《闲居赋》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庶浮云之志,筑室种树,逍遥自得。池沼足以渔钓,春税足以代耕。灌园粥蔬,以供朝夕之膳;牧羊酤酪,以俟伏腊之费。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此亦拙者之为政也。”王献臣取其中“拙政”二字为园名,借以发泄胸中之郁愤。这样美丽的环境,请游客们注意卫生、保持清洁。

  游客们,我们现在来到的是十景塘,相信大家已经看到了,满池荷花齐开放,非常的美丽,稍后大家可以在这里拍照留念。这些荷花有的还是花苞,圆鼓鼓的,有些荷花已经长出了小莲蓬,还有的是新长出的嫩芽。请大家爱护这些荷花,不要向水塘里抛垃圾。

  游客们,我们现在来到的是伊人园。伊人园里有许多奇花异草,还有各种形状怪异的石头。这里的花五颜六色,真可以称得上是人间仙境啊!大家可以站在这块石头上拍照,可以拍到全景。

  游客们,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拙政园中唯一的一座廊桥——小飞虹。朱红色的廊桥倒映在水中,水波粼粼,宛若飞虹。虹,是雨过天晴后横跨大地的一架绚丽的彩桥,古人以虹喻桥,用意绝妙。它不仅是连接水面和陆地的通道,而且构成了以桥为中心的独特景观,是一座精美的廊桥。

  好了,游客们,今天我的导游任务到此结束,下面给大家一个小时的时间,大家可以在拙政园中拍照留念、细细游赏。祝大家玩得尽兴。

  江苏的拙政园导游词 2

  大家好,欢迎来到苏州,我叫华瀚韬,大家叫我小华或华导游,苏州有许多园林,其中拙政园是我国“四大名园”之一,也是江南古典园林中的佳作,今天,我先带你们游览拙政园,大约要两个小时左右。

  拙政园是我国私家园林代表作品,在1961年3月4日由***颁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它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被誉为“天下园林之母”。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拙政园的正门,大家可以看到正门上方有“拙政园”三个大字,拙政园始建于明代正德四年,御史王献臣因官场失意而返乡,以大弘寺原址拓建为园,园内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古木参天。拙政园的园名是由《闲居赋》中的“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一句缩写而成的。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一座三开门的堂屋就是兰雪堂。“兰雪”两字出自李白“春风洒兰雪”这句,象征着主人潇洒如春风,洁净如兰雪的高尚情操。中间屏门上有一幅漆雕画,是拙政园的全景图。

  下面,我们去游览“梧竹幽居”,它位于花园的最东面,俗称“月到风来亭”,它的造型非常别致,四个大大的圆洞门使我们联想起了八月十五晚上的月亮。如果你们站在亭子里往外看,这四个圆洞门又恰似四个巨大的镜框。

  这就是闻名天下的苏州拙政园,欢迎大家以后再来苏州游玩,再见。

  江苏的拙政园导游词 3

  各位游客 :现在我们位于的是苏州古城东北面最大的名园“拙政园”。它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合称为中国“四大名园”,被誉为“天下园林之母”。有人说,拙政园酷似我国古代文学巨著《红楼梦》中所描述的大观园,这话究竟有没有道理?还是请大家跟我走进拙政园,去探寻一下大观园的影子吧!

  现在我们看到高高的砖砌墙门的正上方,有砖雕贴金的门额“拙政园”三个字。拙政园始建于明代正德四年(1509年)。明代御史王献臣因官场失意而还乡,以大弘寺址拓建为园,借西晋潘岳《闲居赋》“拙者之为政”句意,自我解嘲,取名为“拙政园”。王献臣死后,他的儿子以拙政园为赌注,一夜之间输掉了。自此拙政园400余年来,屡易其主,历经沧桑,几度兴衰。

  拙政园与苏州其他古典园林一样,是典型的宅园合一,有宅有园,前宅有园的格局。拙政园的花园分东园、中园、西园三部分,整个造园以山水并重,以水池为中心,水面占全园的五分之三,亭榭楼阁皆临水而立,倒映水中,相互映衬。

  各位游客:现在从园门进去便是东花园。入园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东花园的主厅“兰雪堂”。“兰雪”二字出自李白“春风洒兰雪”之句,有清香高洁、超凡脱俗之意。厅堂面宽三间,中间屏门上有一幅漆雕画,是拙政园的全景图。从图上看,拙政园氛围三个部分:东部,曾取名为“归园田居”,以田园风光为主;中部,称为“复园”,以池岛假山取胜,也是拙政园的精华所在;西部,称为“补园”,以清代建筑为主。整个院子没有明显的中轴线,也不对称,但错落有致,疏密得体,*乎自然,是苏州园林中布局最为精巧的一座。

  走出兰雪堂,迎面有一组太湖石假山。这块名为“缀云峰”的假山高耸在绿树竹荫中,与西侧凉快形状怪异的石峰并立,叫做“联壁”。水池边山峰外形似船,俗名“翻转划龙船”。走到这里,似乎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大家可能都会联想到《红楼梦》中大观园进门处的假山,同这座假山极为相似。

  兰雪堂的东北面,临水而筑的这座卷棚歇山顶的建筑,就是“芙蓉榭”。此榭为东花园夏日赏荷的绝佳之处。面对荷花池,背倚高墙,一边开阔,一边封闭,给人一种宁静的气氛。加拿大温哥华“逸园”中的水榭,就是参照此榭设计的。

  芙蓉榭以北是一片紫薇草坪,中间耸立的那座重檐攒尖八角亭,名为“天泉阁”。阁中有“天泉井”,相传此井为元代大弘寺东斋的遗迹。夏日可在此阁欣赏紫薇花。这座建筑物,从外面看似乎是两层,在里面看却只有一层。欣赏苏州园林里的建筑物,高的楼阁要仰视。如果您站在“天泉阁”的戗角下,凝视飘动的浮云,您似乎感到楼阁正在蓝天中翱翔。这就是苏州园林建筑物上大都建有戗角的奥秘。这些戗角,除了有利于采光和通风外,主要是增加了动感和美感,成了苏州建筑的地方特色之一。

  那座外观轻快明朗,体量较大的四面厅,称“秫香馆”。顾名思义,就是欣赏稻麦飘香的地方。“楼可四观,每当夏秋之交,家田种秫,皆在观望中。”现在所见到的“秫香馆”,其主体建筑是60年代重修拙政园时从东山搬迁过来的,体量偏大,与原景略有不同。

  秫香馆西南,隔溪有一土山,上有长方亭,名“放眼亭”,取唐代白居易“放眼看青山”诗意,亦曾叫“补拙亭”。在亭中居高临下放眼四望,东园景色尽收眼底。

  东中花园以这条复廊分隔,复廊的墙壁上开有25个漏窗,不同的团被水中波纹反射叠印,随着步移花窗的变换,园内景色也不断地变化。穿过复廊的黑漆大门,便到了中部花园。看这座半亭倚墙而作,亭中有一圆拱门,三面凌空,长廊似虹,故名“倚虹亭”。站在倚虹亭旁,向西眺望,极远处又有一亭,亭内也有一圆拱门,这就是西花园的“别有洞天”园门。而在亭台楼阁旁,小桥流水之上,古树花木之间,屹立着一座宝塔,那就是园外远处的北寺塔,给人以一种“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感觉。这一借景的手法,运用得很成功,园主确实费尽了心机。因为中部花园东西长,南北窄,有一种压抑感,浴室园主利用低洼的地势凿池叠山。用假山遮住两边的围墙,而池面上留出了大量的空间,使人感到开阔而深远。中部花园里的建筑物,大小不同,形状各异,高低错落,疏密有致。

  中园是拙政园的主体部分和精华所在。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分布着高低错落的建筑物,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现在各位请看池岛假山,池岸曲折,水绕山转。假山上的“悟竹幽居”,山顶的“待霜亭”和“雪香云蔚亭”点缀其上。从东面看,一山高过一山;从南面看,一山连接一山;从西面看,一山压倒众山,具有中国山水画的传统构图特色,也体现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的意境。

  下面我们先来观赏“悟竹幽居”。此亭俗称“月到风来亭”。与众不同的它是一个方亭,4个大大的圆洞门使人马上会联想到八月十五的月亮。人站在其中向外看,犹如四个巨大的镜框镶嵌着苏州园林一年四季的风光:北面青竹石笋,西面嫩荷吐尖,南面梧桐秋雨,东面梅花怒放。亭内有文征明的书额和对联:“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慢慢品味,似乎有皓月当空、清风徐徐和远望群山、*看流水的那种赏心悦目的感受。

  跨过九曲石板桥,沿着弯弯曲曲的山间小路缓步登山,这座轻巧若飞的亭子就是“待霜亭”。“待霜”取义于唐代诗人曾任苏州刺史的韦应物的诗:“书后欲提三百颗,洞庭须待满林霜。”字里行间透出了一股霜浓橘红的山野气息和泥土芳香。

  穿过丛林,越过小溪,步上石阶,就到了“雪香云蔚亭”。它位于岛的中央制高点。居高临下,与远香堂遥遥相对,站在亭内,园中各处亭台楼阁一览无余。停住上有文征明手书的对联,上方还有明代画家倪云露的“山花野鸟之间”题额。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中部花园的中心池边,这里四面环水,三面植柳,围绕水面,有荷风四面亭、香洲、见山楼、倚玉轩、小飞虹、小沧浪和远香堂等景点。

  湖中岛上的“荷风四面亭”上有一幅很有趣的楹联,不仅描绘了此处的景色特点,还巧妙地点出了四季景:“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楹联上联仿济南大明湖“小沧浪”清代书法家铁保所书的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下联则仿照唐代诗人李洞的“看待诗人无别物,半潭秋水一房山”。

  与“荷风四面亭”隔山相望的是“香洲”。“香洲”的“洲”同“舟”同音,实际上是一座船型建筑物,可称为石坊或旱船,似乎是一只官船在荷花丛里徐徐而行。而这艘石坊由亭、台、楼、阁、榭五种典型建筑组合而成:船头为荷花台,茶室为四方亭,船舱为面水榭,船楼为澄观楼,船尾为野航阁。苏州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代大都以舟代步,家家临河,处处通船,所以在园林中也建有石坊。同时石坊也可以经常提醒人们“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借此表白园主“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心迹。

  经过九曲石桥,沿着游廊走,就见到“见山楼”,古代叫做“藕香榭”。见山楼语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名句。它三面环水,似苍龙嬉水,楼是龙头,水廊是龙身,云墙是龙尾,门洞是龙嘴,曲桥是龙须。相传此楼曾被用作太*天国忠王李秀成的办公之处。登楼远眺,可见苏州西南的灵岩山。这里视野开阔,为北部的主景区,与南部次景区小沧浪、小飞虹和得真亭的空间窄小的布局形成对照。

  从“见山楼”沿着游廊往南走,可以来到“小沧浪”。“小沧浪”的出典是《楚辞。渔夫》,原话是“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用现代的语言来解释,就是倘若朝廷清明,我就洗洗帽缨,准备出仕辅助朝纲;倘若朝廷昏庸,我就洗洗双脚,决心引退逍遥自在。“小沧浪”是一座三开间的水阁,南窗北槛,两面临水,跨水而居,构成一个闲静的水院。站在“小沧浪”前往北看,廊桥“小飞虹”倒映在水里,水波荡漾,犹如彩虹。这里是观赏水景的最佳去处。只见藕香榭前各路水源汇聚一池,似乎“浩浩荡荡,横无际涯”,到了香洲前,突然分流四去,其中一条支流弯弯曲曲,扑面而来,经过“小飞虹”,过“小沧浪”,有种余味未尽的感觉。

  从小沧浪往东走,就来到了“远香堂”。远香堂位于中部花园的中心位置,回抱于山池之间,后面宽阔的*台连接荷花池。夏日荷花盛开时,荷风扑面,清香远送,所以称为“远香堂”。远香堂建筑形体高大,而且厅内没有一根阻碍行动和视线的庭柱,四面都镶有玻璃,可以坐在厅里品茶、聊天、看景。厅的南边是一座峻峭的黄石假山,北边是池岛假山,东边山坡上有“绣绮亭”,西边池塘边有“倚玉轩”,给人以*山远水,山高水低的感觉。“远香堂”匾额原为乾隆年间著名学者沈德潜手笔,现为*代书法家张辛稼补书。两边有一副对联,共80字,是苏州诸多园林中最长的对联,记载了当年八旗奉直会馆达官贵人聚会时的盛况。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物,十分重视意境的设计,用大量的匾额楹联书法作点缀,既记述了名园的历史,又点明了景点的精华,还书法了园主的情怀。

  远香堂的东南角圆洞门中,深藏着一组各具特色的小建筑,闲庭别院,这里被称为拙政园中的“园中园”,因种有枇杷而得名“枇杷园”。各位游客走到这里,见到前面一道云墙,两面种有牡丹,正当“山穷水尽疑无路”时,再往前走就发现黄石堆砌的假山遮住了旁边的一个门洞。当我们步步走*时,门洞渐渐扩大,你会发现门洞像一轮明月,镶嵌在白色的云墙上。穿过门洞后,这轮明月又被这边的黄石假山慢慢地遮住了。从月洞门外向南看,嘉实亭掩映于枇杷丛中;入洞门回首北望,掩映于烟波林木中的雪香云蔚亭与月洞门、嘉实亭同在一条视线内,收到了隐蔽对景的效果,由此可见,苏州古典园林在辟门开窗时,除考虑到出入和采光外,力求处处有景,景随步移。

  枇杷园以庭院建筑为主,有玲珑馆、嘉实亭、听雨轩和海棠春坞等。这些建筑把空间分为3个小院,而小院既隔又连,相叠穿插,空间和景物处理上富有变化。每个庭院的天井,用肉眼看大小一般,但用脚步量一下却发现相差甚大。原来“玲珑馆”前的云墙造得较矮,视野开阔就显得大。而“海棠春坞”尺寸比较小,但开了几个漏窗,使天井显得比较宽敞。“听雨轩”前的天井面积比较大,就开了一个小池塘,使天井大小适宜,园景丰富。当年园主喜欢同家眷在这里,一边品尝苏州的船点,一边细听那余地打在瓦楞片上、芭蕉叶上、碎石地上,发出各种声音,陶醉在大自然的音乐创作之中。“嘉实亭”里有一幅对联“春秋多佳日;山水有清音”,用在这里,惟妙惟肖。

  从中花园穿过“别有洞天”的圆洞门后,就来到了西花园。西花园的主体建筑 “卅六鸳鸯馆”和“十八曼陀罗花馆”是鸳鸯厅结构。外面看是一个屋顶,里面是四个屋面;外面看是一个大厅,里边分为两个客厅,北面客厅是夏天纳凉用的,南面客厅是冬天取暖用的。进门时,圆洞门上方的“得少佳趣”篆体砖雕把我们引入佳境。北厅“卅六鸳鸯馆”馆名为清代状元洪钧所书,南厅的“十八曼陀罗花馆”馆名出自清代状元陆润庠的手笔。鸳鸯是美满姻缘的代名词,曼陀罗花是延年益寿的吉祥物。曼陀罗花即是山茶花的别名,园主在小院中种了各种山茶花18种,故取名“十八曼陀罗花馆”。这个大厅造型别致,椽子为弓形和弧形,四角有耳房,相传是园主听昆曲的地方。这里四面窗格上都嵌有菱形蓝白相间的玻璃,构成美丽的图案,每当剩下烈日时,阳光透过窗户变成一道道蓝白相间的光束,洒在地上泛起阵阵凉意。如果游客们有兴趣的话,可以靠*蓝色玻璃窗往外看,只见屋顶上、树枝上、石块上、荷叶上,都像是洒上了一层白雪。

  西北面的“留听阁”,取唐代诗人李商隐诗“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之意命名。南面飞罩是银杏木立体雕刻松、竹、海、雀的花纹,构图匀称,手法精巧。楠木镂雕的云龙图案落地罩和隔扇裙板上的蟠龙图案,相传是太*天国忠王府内的遗物。

  在“卅六鸳鸯馆”北面池塘里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幢楼阁的倒影,这幢楼阁便是“倒影楼”。楼阁下层“拜文揖沈之斋”,就是“文征明先生和沈周先生纪念馆”。沈周是文征明的老师,后人将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四位画家合称“明四家”。到影楼中间屏门上雕刻着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的无根竹图,并配有诗词。

  隔岸池边有一座小轩,像一把打开的折扇,俗称扇亭,取名“与谁同坐轩”,取义于苏东坡的词句: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扇面状屋面和扇亭与后山屋面恰似扇把的“笠亭”构成了一把完整的折扇。

  各位游客:拙政园的主要景观就游赏到此。让我们在以拙政园为代表的苏州园林,在“咫尺山林”再现大自然的湖光山色中,在那富有诗情画意的、可望、可行、可游、可居的小园林里,享受一份温馨的家庭气氛吧。

  江苏的拙政园导游词 4

  大家好!欢迎来到苏州园林参观。我是你们的导游,姓潘,就叫我小潘或潘导好了。下面就让我带你们去参观吧!

  苏州园林以山水秀丽,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那里既有湖光山色,烟波浩淼的气势,又有江南水乡小桥流水的诗韵。

  现在我们来到了拙政园。拙政园是我国四大古典名园之一。它位于苏州娄门内,是苏州最大的一处园林,也是苏州园林的代表作。你们看,拙政园建筑布局是不是疏落相宜、构思巧妙,风格清新秀雅、朴素自然?它的布局主题以水为中心,池水面积约占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各种亭台轩榭多临水而筑。主要建筑有远香堂、雪香云蔚亭、待霜亭、留听阁、十八曼陀罗花馆、三十六鸳鸯馆等。下面大家拍拍照吧,小心点,不要掉到水里或乱扔垃圾了!

  参观了拙政园,现在大家跟我来到了沧浪亭。沧浪亭是苏州最古老的一所园林。沧浪亭园内以山石为主景。瞧,迎面一座土山,沧浪石亭便坐落其上。假山东南部的明道堂是园林的主建筑,此外还有五百名贤祠、看山楼、翠玲珑馆、仰止亭和御碑亭等建筑与之衬映。造园艺术与众不同,未进园门便设一池绿水绕于园外。山下凿有水池,山水之间以一条曲折的复廊相连,多美丽啊!

  下面大家看到的是狮子林。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因园内石峰林立,多状似狮子,故名“狮子林”。林内的湖石假山多且精美,建筑分布错落有致,主要建筑有燕誉堂、见山楼、飞瀑亭、问梅阁等。狮子林主题明确,景深丰富,个性分明,假山洞壑匠心独具,一草一木别有风韵。

  最后,让我们参观留园。留园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始建于明代。留园占地约50亩,中部以山水为主,是全园的精华所在。主要建筑有涵碧山房、明瑟楼、远翠阁曲溪楼、清风池馆等处。留园内建筑的数量在苏州诸园中居冠,充分体现了古代造园家的高超技艺和卓越智慧。

  现在,我们已经把苏州园林的几个名园都不得参观完了。我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游览这些名园,谢谢大家对我工作的的支持!再见!

  江苏的拙政园导游词 5

  欢迎大家来拙政园参观。

  拙政园和我市的留园、北京的颐和园、承德的避暑山庄合称为我国的“四大名园”。后两个属北方皇家园林,规模宏大,装饰繁复,金碧辉煌,充满满清的审美趣味;而我们苏州的两个花园是典型的南方文人写意园,宅园紧凑小巧,素朴精雅,是文人现实生活中的桃花源。

  拙政园是中国古代造园艺术的集大成者。风格疏朗,创造的山水亲和喜人,蕴含着丰富多彩的人生哲学,是中国最典型的明代园林作品。同时,在中部花园山水处理上的伟大成就,“一池三岛”的格局成为了后世园林创作的范本。被世人誉为“中国园林之母”。

  拙政园也是苏州最大的私家花园,占地5公顷。它的创意构思由当时最著名的画家之一、“明四家”中的文征明先生执笔而成。拙政园始建于1509年,从画到园,前后历时16年。历史上几经兴废,园主几经变更,其中包括太*天国忠王李秀成。相传中国最著名的古典小说《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先生曾经住在这里,所以有关大观园的许多描写都与拙政园的园景相吻合。

  第一任园主王献臣是明朝的监察使,相当于现在的检察官,监督地方的吏政情况,职位显赫;官场失意后还乡,在苏州城内东北角置地建屋,就是现在的“拙政园”。名字源于晋代潘岳的文章,“灌园鬻蔬”,“此亦拙者之为政也”。自嘲地说,自己才学浅薄不能得到皇帝的赏识而行治国*天下的壮志,只配回家作一农夫,从此不理朝政,享受隐退林泉的雅兴。就象这座“兰雪堂”的名字,取自诗句“清风洒兰雪”,表达主人洁白自持、潇洒大方的志趣。

  在这幅漆雕屏风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拙政园由两条游廊分成三部分:东部以田园风光为主,明代王心一买下后取名为“归田园居”。曾经遭到严重的破坏,保留的建筑很少。如今在这一部分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高大的珍贵树种和典型的古典建筑。中部是全园的精华所在,又称“复园”,完好地保留了明代简雅而铺张、敦厚而轻灵的风格,在布局设计、建筑造型、书画雕塑、花木园艺上有很高的艺术造诣。西部是清代主人张履谦重修的,称“补园”,色彩上有了蓝色的装点,风格上带有明显的清代时尚特征。

  同时,我们从这幅漆雕画上可以看到,园中绝大部分的建筑都与水相邻,面对水面或者挑起凌空于水面之上,它们的名字也都得灵感于流动着连接着园中各处的水,把江南水乡特有的风致描摹得精彩绝伦。特别是水中遍植的荷花,或拥翠堆绿,或红白点缀,或枯枝待雨,古人赋予它的“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情操和园主青睐于它的“香远益清”,这些催发诗人清愁的物事在这里都因园景需要各有表现。如今,拙政园一年一度的“荷花节”,不但集及了百余种荷花品种,还精心使千年古莲子发芽,并培育出碗莲等珍贵的观赏品种,赢得了游客啧啧称赞。

  【出兰雪堂西门,在缀云峰前】

  一来到花园里,园主给我们观赏的竟然是一块巨大的湖石,遮挡了园中秀丽的景色,反而更激起我们游园的兴趣。进门见山这种处理方法,在造园手法上,称作“抑景”。既是屏障,相当于园门入口处屏风的功能;又因自身的美感淡化了它本身的实用功能而成为一景。就好象“犹抱琵琶半遮面”一样,遮遮挡挡的,却使欣赏者更想见识“庐山真面目”了。含蓄而委婉的表达艺术是蕴藉在我们东方人血液中的,也正是所谓的“东方魅力”吧。在拙政园的任何一点看花园,你都看不到它的全部,以围墙、游廊、树木等把整个花园分割并连接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园中有园,园外还有园,别有洞天。一个个障景,象眼前的“缀云峰”,闭合、展开的过程谱写了游园的节奏之美。而园中道路曲折起伏,连石桥都是一波三折,使我们观园的视角时刻发生变化,园林景色在光影变化中精彩纷呈,达到“移步换景”的审美感觉,如同展开一幅描绘主人心迹的山水古画。在这点上,拙政园由画而园、游园成画的特色是中国画和苏州古典园林相互结合、相互影响最好的例证了。

  中西方文化截然不同,以凡尔赛宫为代表的西方花园是古典主义时期笛卡儿理论的实践。它的开阔与部分功能和我们先秦的宫苑有相似之处。走出宫殿,整个花园一览无遗,可以一直望到尽头的阿波罗池塘,好象和西方人的直率不谋而合。在中轴线大道两旁,苗圃以各种几何形图案修剪排列着,工整有序,同时树木也修成锥形、柱形或圆形,用笛卡儿几何原理来塑造自然,来迎合当时朝廷讲究礼仪、寻求秩序的潮流。它产生的背景是路易十四希望迁都凡尔赛,重造王室的威望,所以成为园中最重要的“阿波罗”。也许因为其直也失去了很多“柳暗花明”的乐趣。

  我们的拙政园和法国的凡尔赛花园都是一种文化的沉淀和时代的产物。尽管在形式上两者千差万别,但都是把人类的意志强加于大自然,按主人的趣味、文化加以修饰,只不过我们的花园更自然化,已经超越了第一次的抽象,把抽象再赋予具体的自然形式,进入返朴归真的新境界。同时我们还在建筑上创造了千变万化的建筑形式,优美的曲线与自然的曲折相映衬,使人类的活动一直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整饬山水而使野趣天成,这一理念同时极大地影响了十八世纪的欧洲造园事业,在德国、法国、英国、都出现了仿苏州式的花园的出现。

  熟悉《红楼梦》的游客注意往左看,两座湖石站在路口象守护神一样,正好和书中描述的大观园门口的情况一致,一象猛兽,一象鬼怪。右面这鬼怪石,藤萝似散发,有耳有鼻,形神兼备。曹雪芹先生的祖父在苏州织造府为官多年,小时候居住园中,耳濡目染,把拙政园的胜景嫁接到他心目中的.大观园也在情在理,秫香馆也成了稻香村,见山楼成了藕香榭等等,为我们的拙政园也添色不少。


拙政园导游词范文10份(扩展4)

——学校导游词范文10份

  “xx小学”导游词

  嗨!大家好!我是四年级xxx班的小学生,今天由我带领大家去参观我的学校——*遥xxx小学,相信你一定会大饱眼福的。*遥xxx小学是全*遥县xxx的xxx小学,她座落在--------,建校已有x年的历史。

  一到校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遥县xxx小学”x个金光闪闪的大字。辛勤的工作人员在校门口栽种了许多花草,春天来到时,它们定会用最动人的笑脸欢迎你的到来。

  现在,让我们进校园里瞧瞧吧!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贵宾:

  下午好!大家一路辛苦了。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全体师生对大家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我(是)来自旅行社管理系(的学生某某,大家可以叫我小某),能够陪同大家一起参观我们美丽的校园我感到无比的荣幸(今天由我来给大家做导游,浏览我们美丽的校园),希望我的讲解能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我们(旅游职业学院)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深厚的校园文化。在游览过程中如果您有什么疑问或意见请一定提出来,我会尽力为大家解答,希望您在学院逗留期间能够过得开心、愉快。好了,在开始参观之前我们一起来简单了解一下学院的基本情况(为了更好的了解我们学院,请大家跟我走)。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的前身是山东省旅游学校,1988年由国家旅游局与山东省人民**共同投资建设,山东省旅游局直接管理。原校址位于美丽的燕子山下,占地86亩,于1991年开始在山东省17地市及胜利油田招生,是山东省第一所专门培养旅游人才的普通中等专业学校。20xx年改建为山东旅游职业学院,也是山东省唯一一所培养旅游专业人才的旅游高等职业院校。20xx年学院迁至章丘大学城,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美丽的校园就是于20xx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学院新校区。

  我们的新校区与老校区相比面积更大,设施设备更齐全,满足了学院不断发展的需要。它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坐南朝北,靠山面路,风水绝佳,景色秀丽。占地面积1000亩,校舍建筑面积9.5万*方米,现有在校生6000多人。学院环境幽雅,被评为省级卫生先进单位。学院建筑采用了我国传统的纵横双方扩展的形式,又具有非对称的现代设计风格。学院总体布局分为五大区域,分别是行政区、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和综合实验区。

  学院(我们学院)综合办学条件优良,基础设施齐全,配有多功能厅、形体训练房、健身房、实*酒吧、模拟客房、模拟餐厅、模拟导游室、中西餐实*厨房、电子阅览室等,同时建有一处四星级实*酒店及高尔夫球训练场。(一会我将引导大家浏览)

  学院(我们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既有一批具有丰富旅游业从业实践经验、在旅游企业担任过总经理、副总经理、部门经理等职务的专业课教师,又有一批多年从事旅游职业教育及高等教育并取得一定成果的基础课教师,还有20多位赴英国、美国、德国、瑞士、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韩国等国留学进修的“海归”教师,同时还聘请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十几名外籍教师任课。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学院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院企合作、产学合作、国际合作,多措并举,为学生的技能培训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多年来,学院培养的学生以其优雅的气质,娴熟的技能,流利的外语,完备的知识及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受到了海内外旅游业界和相关行业的高度评价。学院毕业生年年供不应求,20xx年毕业生供需比为1:8。学院荣获国家教育部首批公布的“全国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先进学校”称号。

  好了,各位领导,学校的概况就为大家介绍这些,接下来请大家和我一起走进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去感受浓浓的专业气息和深厚的校园文化吧。

  大门

  各位来宾,大家请看山东旅游职业学院这八个大字是山东旅游局原局长李德明先生亲笔题写的,我院自建校以来就一直备受上级领导的关心和关注,题字前面的标志是我院的校徽,其核心是山水人。山是东岳泰山,水是济南的泉水,人是指我国的文化巨匠至圣先师——孔子。孔子在这里诞生,泉水在这里喷涌,泰山在这里崛起。这水上有山,山上是(立)人,也充分体现了我们学院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

  奇石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是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化和生态化学院。走进校园,绿草腹(覆)地,树木葱茏,你会强烈的感受到盎然的青春气息和浓郁的文化氛围。(领导们在这里是不是也能感受到我们学院盎然的青春气息和浓郁的文化氛围呢?)(我们)旅院人匠心独运的将校园营造成文明的摇篮,艺术的园地。请看在我左手这一立一卧的两块奇石,都是从老校区移过来的。卧着的叫护龙犀牛,(名字的来历)立着的叫做小龙神石(名字的来历)。这块(大家看)石头上刻着两行字:走进来勤奋学*,走出去卓越服务社会。(这是在)时时刻刻提醒并告诫同学们肩负的使命。

  中日友谊之林各位朋友,大家现在看到的这片樱花林叫做中日友谊之林,它是由日本宾馆友好协会会长石原清一先生赠与我院的。(这块碑文就是由石原清一先生所题,大家请看)我院从1998年就与日本开展了互送研修生项目,至今已有10多年的历史,研修生数目也越来越多,已经达到700多人。大家都知道樱花是日本的国花,相信随着这片樱花林的成长与绽放,中日友谊也会越来越密切。

  一九九七迄今十载,旅院与日本国际友好宾馆协会合作,遴遣赴日研修主凡五百六十二人。辟旅游教育国际化之新途。日本持赠樱树三百株,遂成兹林。石原清一会长并题石铭庆。

  唯夫斯木,发于东隅,安之海右,百脉璇渊,双山帷幄。樱时花见,满目簇玉联珠,若莘莘学子然。观其凝山间之灵芬,播宇内之箐华,一如育天下英才而散于天下者,亦何快哉!

  歌曰:众芳所在,馨芬弥章,中日友谊,山高水长。

  (我院从1998年就与日本开展了互送研修生项目,至今已有10多年的历史,研修生数目也越来越多,已经达到700多人。大家都知道樱花是日本的国花,相信随着这片樱花林的成长与绽放,中日友谊也会越来越密切。旅游学院的国际化办学的道路也会越走越远)

  行政楼

  尊敬的各位领导,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我们学院的CPU——行政楼,这栋大楼采用了中国的传统颜色——长城灰作为主题颜色,而且我院的大部分建筑的主体颜色也是这种长城灰。中国最高的两座艺术院校中国美院和中央美院的建筑都是采用的这种主体颜色,看上去会显得大气,庄重。而且作为山东省唯一一座高等旅游院校来说,我院一直以来讲究天人合一,这也是我院建筑的理念之一,在灰雨蒙蒙的天气里您会发现(这)是建筑与自然的完美结合。你还会发现,它与后面的(青翠)山,兰兰(蔚蓝)的天,(以及)前面(正北面对)的经十大道相得益彰。行政楼分为东西两部分,中间以透明廊道相连,使整栋楼既稳重大气又增强了空间的通透感,大楼西半部分是图书馆阅览室,东半部分是学院领导老师们办公的地方,请各位随我进大厅参观。

  各位领导来宾,进入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副高14米宽5米的巨型壁画。这是我院极具代表性的装饰之一,名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我们也称其为“齐鲁文化墙”。(这)是由我院的狄保荣**构思,张敬斌老师设计创作的,创作历时45天。整幅壁画由中国美术学院的师生用综合材料制作:以木雕为主,同时采用了金箔、珐琅材、琉璃、不锈钢等材质和多种制作工艺。整幅壁画色彩绚丽,大气磅礴,给人以心胸开阔之感。笔墨生花的《兰亭集序》,好客形象大使迎客松,高耸如云的十八盘,跨越5000年历史长河的齐长城。无论是古代文明还是美丽的自然风光,都将自然和人文的和谐之美展现的淋漓尽致。我们山东自古人杰地灵,风光秀丽,有山有水有圣人,正如我们的宣传口号“文化圣地,度假天堂”。这里有孔圣人的故乡,黄河的入海口,喷涌的泉水,还有五岳独尊的泰山耸日。大家看,画中上方是山东极负盛名的旅游景观,有“人间仙境”蓬莱阁,“五岳独尊”泰山,青岛标志栈桥,“天下第一泉”趵突泉及孔孟之乡曲阜等等。在(这幅壁画运用了)独特的景泰蓝——珐琅制作工艺下,如果晚上来到这里,在灯光的照射下,闪烁的七彩的光芒一定令人(会令大家)流连忘返。整幅壁画最吸引人的地方还数这棵占据大幅面积。

  大家好,欢迎来到市桥实验小学,我是四年(1)班的曾凌菲,也就是你们的导游,你们可以叫我小曾。

  我们学校得了很多奖,番禺区的奖啊,广州市的奖啊,甚至是广东省的奖我们都得到了很多。市桥实验小学是个书香校园,建筑典雅,我来给你们介绍一番吧!走进大门,呈现在你们眼前的是幸福广场。先看看左边,冰心奶奶正坐在椅子上看书呢,她看得多么专注啊,不愧是现代著名作家。

  中间有一棵茂盛的橡树,那棵树多么的高大、挺拔,真像草原上的一名哨兵,几个小朋友手牵着手,一会儿唱歌,一会儿跳舞,快活极了。右边有一块大石头,四旁围着鲜艳的花朵,石头上写着“做有根的现代中国人”,这石头鼓励我们要继续努力,做传统的华夏人民。

  欣赏完幸福广场,我们继续向前走,就来到了有名的英语风情街。英语风情街的知识让我们目瞪口呆,瞧!天花板上有许多奇特的星球,分别是水星、木星、土星、火星、海王星……宇宙上所有的星都在上方,这可以提高同学们的科学知识。两旁的木板印有许多小动物,还有英语翻译,如兔子(rabbit)……这可以提高同学们的英语知识。往右边探索,同学们日日相伴的操场映入我们的眼眶。

  青青的草坪、茂盛的树木、长长的跑道,构成了我们美丽的操场。草坪上,蜻蜓飞过,蝴蝶飞过,大地犹如披上了一件绿衣裳,如画一般的美感。两旁的树木郁郁葱葱的,一棵棵的,排成了一个强大的队形。体育馆分成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体育办公室,第二个部分是乒乓球馆,地三个部分是羽毛球馆。

  *时如果有哪个同学上体育课受了伤,老师可以把他带到办公室里抹点药,如果还不行,就只得打电话给家长了。乒乓球场和羽毛球场白天供小学生打,晚上都是大人来打,学校这样分配真好!听完我的介绍,你们一定会喜欢上我们的“书香校园”吧!

  大家好,我姓谢,大家叫我谢导游就行了。今天,我们的目的地是一所全国闻名的学校,沙面小学。位于沙面岛上。她创于1947年的春天,1994年还被评为省一级的学校呢!现在,校舍建筑面积7066*方米,拥有31个班,有1190个学生,而且在多次比赛取得好成绩。真是沙面岛上的翡翠啊!“正所谓不到沙面非尖子,不游珠江真遗憾。”

  时间过得真快,来到学校了。请大家有次序地下车。学校的外墙是米黄色的,窗户是奶白色的,美吧?

  大家跟我走进学校,走进学校,就看见了校风。原来校风还有一段故事呢!由于学校成绩突出,郭沫若曾接见过老师和学生。还为小学题词:“百丈在百丈,攀登高峰上。”后来,还成了学校的校风。鼓励着历届师生取得好成绩。在左边,还有小朋友最喜欢的图书馆,体育馆,小操场,游泳馆。

  大家跟我走上二楼,这里是电脑室。大家都知道,“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时小朋友在电脑室打字,上网阅读和查阅资料。而且这里还是行政办公室。

  大家快集合,跟我上三楼,三至五楼都是课室。请大家不要吵着孩子们上课。学校所有的班机都是“小班教育”。老师用爱心和真情去感化学生。用技巧去辅导学生。你会发现孩子们德――之――体――美――劳得到全面地发展。请大家跟我上楼梯,小心碰头啊。来到六楼,就是天台了。在天台,有袖珍绿趣园,动物园。在绿趣园里,有同学们亲手栽培的豆芽,还有职务。在动物园里,有驼鸟,赡养,小兔等动物。而且,孔雀还特别好看。

  这次旅行晚了,我代表学校祝你们旅途愉快!再见!

  我姓韩,名子烨,芳龄9岁,大家叫我韩导游就行了。

  今天呢,就由我韩导游带领大家参观我们局小的美丽校园,请大家多多指导,多多指导,首先呢,我们学校位于古城中路,进入校门,你们看到的一定是一座美丽的小花园,里面有一座挺威武的假山耸立在一个小水池里,有时,水里还隐隐约约能看见几条可爱的小鱼。

  然后,你会看见南教学楼,里面是老师工作的地方,接着呢,你会看见旧教学楼,里面都是学前班的小朋友和一年级小朋友上课的地方,我上一年级的时候和上学前班的时候就是在这上的,靠都得地方是一个升旗台,和学校间简介,里面有三好学生和文明学生里面写的学校简介,比我说的好的多的多。

  一座威武的新教学楼,它是20xx年工人叔叔花了五天五夜建成的。听我们老师说这座教学楼整整花了700万!记得当时全班不约而同,不,几乎是同时叫了一声:“哇!”这座教学楼它的外衣是红线条和白线条组成的,它一共有六层一到五楼都是教室。到时候,你一定会问我:“那六楼是什么哩?”我告诉你吧!六楼是会议室!

  我们的学校不错吧!我们学校随时欢迎你们来参观!再见!

  大家好!欢迎到我们陈七中心小学来参观,我们的学校座落在柳屯镇陈村,占地面积6500*方米,始建于1985年。这里不仅环境优美,而且远*闻名,是一所规范化学校。

  进入大门,主干道的两边是两个方形的大花坛,花坛里种植着各种各样的花,花开季节芳香浓郁,沁人心脾,是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主干道的正前方,一面***在高高的旗杆上迎风飘扬,每周一我们全校的师生都要在这里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学校优秀的学生在这神圣的地方接受老师对他们的表彰。旗杆的北面是我们的北教学楼―启智楼,启智楼的中间是我们学校的校徽,主标志有汉语拼音“C”、“Q”围成一个圆,右下角两只大手紧紧握在一起,中间是一株勃勃生机的小花。寓意着陈七中心小学在全体教职工尽职尽责齐心合力办学宗旨呵护下,孩子们像一朵朵可爱的花儿活泼健康茁壮成长。这座教学楼共两层,一层生活学*着活泼可爱的学前班的小朋友,每个班级的墙壁上不仅张贴着活泼可爱的卡通图画,而且还有他们用稚嫩的小手亲自写的字、画的画,启蒙教育从这里开始,他们快快乐乐的在知识的海洋里徜徉。

  二层是我们学校的仪器室、实验室。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科学实验室,这里是孩子们最爱来的地方,一节节实验课是培养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天空。他们在这里亲自动手,亲自实验,寻找大自然的奥秘,真正做到了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请各位领导随我走进仪器室,*两年我校加大了仪器实验设施的投资力度,超标配备。仪器按使用范围分为:计量、挂图、模型、标本、玻璃仪器、药品及其它实验材料。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仪器的使用,使教学仪器充分发挥作用。

  接着请各位游客去参观参观我们的东教学楼,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我们的东教学楼――探索楼,这座教学楼共两层,每层教学楼的走廊上都悬挂着名人介绍,展示了名人成功的背后付出了很多艰辛,以激发孩子们探索知识的欲望,每个班的教室前都张帖着班级信息表,信息表共分四大块――班主任简介、爱心寄语,课题表及作息时间表,使学生和家长对任课教师有了更充分的了解。教室的墙壁上依然闪烁着睢小画童的智慧之花。睢小的每一面墙壁都在说话,每一处景点都在启智,润物细无声,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浸润心灵,放飞理想。

  请随我来,这是我们学校的图书室。藏书35600册,按类摆放,上下管理。学校充分利用现有图书,大力开展师生读书活动,如美文诵读,诗歌朗诵等,扩大师生的阅读面。

  参观了图书室,接着我会带大家去参观我们学校的体育器材室:体育器材室配备了田径类、体操类、球类、举重、绳类及其它项目的器材,满足我校体育教学的需要。这里有完整的器材管理制度和借用制度。依靠充实的体育器材,在体育教师的统筹安排下,我校认真施行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积极推广并认真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和课间体育活动。为确保学生每天在校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每天下午都安排了四十分钟的活动时间。还经常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丰富的体育娱乐活动,为活跃校园气氛、培养师生情趣,创造和谐校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图书室和体育室的后面是我们学校的操场,操场上有篮球架、乒乓球台、健身器材,应有尽有。

  体育课、阳光体育活动都在这里举行。这里天天欢声阵阵,笑语不断,弛骋着孩子们的快乐与梦想!

  刚才可能大家都注意到了我们学校的'围墙,在我们学校的每一面围墙上都画着图画,有活跃气氛的卡通图画,有书香浓郁的学*图画,有热爱运动的健身图画,在学*的同时,让孩子们的身心得到了放松。

  尊敬的各位领导,辛苦了!我们的校园之行至此结束,欢迎你们下次再来!谢谢!

  “xx小学”导游词

  嗨!大家好!我是四年级xxx班的小学生,今天由我带领大家去参观我的学校――*遥xxx小学,相信你一定会大饱眼福的。*遥xxx小学是全*遥县xxx的xxx小学,她座落在--------,建校已有x年的历史。

  一到校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遥县xxx小学”x个金光闪闪的大字。辛勤的工作人员在校门口栽种了许多花草,春天来到时,它们定会用最动人的笑脸欢迎你的到来。

  现在,让我们进校园里瞧瞧吧!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

  你们好!我是这次的导游杨涛鸣,今天由我来带领大家参观我们的学校——阳江市二中附小。希望我的介绍能给大家带来轻松和快乐。

  我们现在来到了学校的东门,上面挂着“二中附小”这几个大字。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葱郁的树丛,旁边有一根高耸而起的旗杆,像一位挺立的士兵在守护着我们的校园。旗杆对面是一个大型的运动场,每到放学期间,我们都会在这里跑步、玩游戏和玩双杠……运动场前面是一栋教师宿舍楼,前面就是我们上课的教学楼了。看,上面有一座天桥,它和宿舍楼是相通的,站在天桥往下看时,能够看到整个运动场。我们这里还有一个音乐室,每天,音乐室都会传来像百灵鸟一般动听的歌曲,让人听了心旷神怡!

  我们学校有一个“黄金基地”——植物园。那里有着十几个班级栽种的小植物,我们班每天都会派人去浇水,除草和施肥。*时,我们还可以在植物园里玩躲猫猫的游戏呢!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参观完毕了,相信大家对我们的学校有了充分的了解。我作为学校的一员,非常热爱我的学校。谢谢大家的配合,欢迎下次光临。

  大家好!

  我是三小的一名小小导游员,我叫庞小�础=裉煊晌掖�领大家去参观我们的学校调兵山市第三小学。希望我的介绍能给大家带来轻松和快乐。

  我们学校位于调兵山市中央大街中段。占地面积2万多*米。2幢色彩明快的教学楼南北并立,有学生一千三百多人,九十八名教师,三十三个教学班,他们是朝气蓬勃、团结向上的集体。

  现在我将带领大家参观我们的南楼,南楼分四个楼层,一层是我们学校的幼儿园,二、三四层分别是一年、三年、四年三个年部,我们学校注重学生特长的培养,瞧,走廊版画就是我校学生的美术作品,看出我们学生的美术功底,南楼还有三个光盘播放室,一个卫星接收室,看,*时我们学生就要到这里上课,老师利用课程资源向大家展示丰富多彩的内容,同学们非常喜欢这样。看,这是我们学校的微机教室,*时各班同学有课便会来到这里,学*有关电脑知识,与现代技术靠*。

  下面我将带大家参观我们的北楼,北楼的走廊更具有特色,有中外名家展板和世界一流大学的概况,从中可以看出学校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花费了许多心思。从小让我们树立远大志向。看,这张书法家竹石图,竹子细挺有韧性,因为竹子虚心自强,生而有节,就像我们三小人一样谦虚向上,更具有生命力。

  我们这座教学楼里更有特色的还有古筝室、扬琴室。每当训练时,教室里就会传出悠扬的琴声和清脆典雅的乐曲声,让我们感受到孩子的潜力是广大的。看,这些都是我们的学生教室,教室内布置学校基本上整齐划一,我们每天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心情格外舒畅。

  不知不觉,我们已参观完毕,也相信大家对我们学校有了充分的了解,我作为一名小学生,我喜欢我的学校,也希望大家喜欢。谢谢今天与大家的合作。

  欢迎来到宏力学校,这边请。这是我们的艺术楼。他有五种因素为一身“声、乐、舞、画、作”,这是一楼,有老师写的字,还有老师画的画。也有的是老师辅导学生画的画,和写的字,还有几个音乐教室和琴房;二楼,是音乐天地,有几个舞蹈教室;三楼,是我们小学部的同学们用努力和汗水创造出来的画,和手工。

  这是我们的报告厅,大型的讲坛,和表演都在这里举行。

  那是初中部,听书声琅琅的。

  再往前,就是我们的小学部了。那里下课时欢声笑语,上课时书声琅琅的,这也是我们学校的特色之一呀!

  看,那是我们的体育馆,人称风雨操场,里面有乒乓球桌,篮球场,和羽毛球场。

  这是我们的高中部,他有一块独立的地区,可能是因为学*吧!

  这是我们的操场,我们可以在这里上体育课,还可以参加比赛呢?

  这里,是我们的餐厅,他可以容下很多人,我们初中学生、教师、小学部的同学们。都在这里吃饭。

  这里,是我们的宿舍,它可以装下一千多人。

  这里是我们学校最美的地方了,看他柳树成荫,鸟语花香。

  这是我们学校的幼儿园,这个地方是许多人向往的地方,也是我向往的地方。

  这个就是我们的行政楼。一楼有开价书库,有阅览室。还有一个典藏室,里面藏着不外界的书籍;二楼有监控室,那里可以查到我们学校的历史记录;三楼,是空空的,是用来存放书籍的。

  哈哈,我们宏力学校不仅人才济济还卧虎藏龙。风景也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呀!


拙政园导游词范文10份(扩展5)

——茶马古道导游词范文10份

  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马古道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域称谓,是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最壮观,文化最为神秘的'旅游绝品线路,它蕴藏着开发不尽的文化遗产。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茶马古道分川藏、滇藏两路,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境内,直到西亚、西非红海海岸。滇藏茶马古道大约形成茶马古道历史照片。

  茶马古道于公元六世纪后期,它南起云南茶叶主产区思茅、普洱,中间经过今天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和丽江地区、香格里拉进入**,直达**。有的还从**转口印度、尼泊尔,是古代中国与南亚地区一条重要的贸易通道。普洱是茶马古道上独具优势的货物产地和中转集散地,具有着悠久的历史。

  茶马古道风景区下辖三个单元景区:关山峡谷游览区、高城文化体验景区、川岩景区。关山峡谷以“雄、险”见长,适合探险攀爬体验,惊险刺激;高城是体验高山人家民俗民风以及安化茶文化的景区,适合休闲度假,是厌倦城市喧嚣的人们可以“让心放下的地方”;川岩景区景观秀美奇特,阴凉而幽雅,被人称作“骑在马背上的峡谷”,带给人骑马观光的独特体验。

  藏客走过的茶马古道有迹可寻,而源自束河的另一条古道却从来没有踪影,这条无形的道上走着另一群人,他们“只要一把锥子,一扎纱线就能走遍天下”,他们是束河皮匠。

  假期中,我和家人一起到丽江去游玩。丽江古城附*有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叫拉市海,那儿的茶马古道骑行活动非常地有吸引力,于是我们报团参加了。

  古代的丽江,唯一的特长是茶叶,仅有的交通工具是马匹,当地的纳西族人需要的`其他物质都必须用马匹驮着茶叶远赴他乡去交换,有时一走就是十年、甚至二十年。世世代代的纳西族人牵着马来回地走,终于走出了我们今天将去骑行的茶马古道,也走出了丽江古城富饶的城池。

  到了马场,一匹匹高头大马精神抖擞、整装待发。我从没骑过马,初看到这些高我几个头的马匹,心里有些紧张,想:它会受我的控制吗?这时,一匹棕色的大马向我走来,皮毛油光发亮,一副王者风范,黑溜溜的大眼睛看着我,但是眼神却十分温和,好像在说:“小朋友,欢迎你远道而来。”我在它温顺的眼光中,渐渐放松心情,手持缰绳,脚蹬马镫,一鼓作气地爬上马背。马儿缓缓走着,还真*稳呢!不一会儿,我就完全不紧张了,甚至敢双手放开缰绳,手舞足蹈地尽情享受马背上的悠闲时光。你看,姨妈在马背上东倒西歪,外婆也紧张得双手死死地抓着缰绳,哪有我这么轻松自在?我得意地哼着小曲,俨然像一个技术娴熟的小骑士。

  不一会儿,马队来到一座小山面前。马夫告诉我们,接下来我们将经历一段原汁原味的茶马古道。之间这山上根本没有路,只有一串串深深浅浅的坑,这就是世世代代驮着物质的马匹踩出来的路。这一段古道高高低低、非常颠簸,走得游客们人仰马翻,惊叫连连。但我牢牢记住马夫叔叔的教导,上坡时压低身体,贴在马背上,下坡时身体向后仰,双脚向前蹬直马镫,安然无恙地走完这段原始的茶马古道。

  完成骑行后,马夫叔叔表扬我说:“你在这些游人中年纪最小,但骑得最好,我最放心的就是你,根本不用我照顾!”呵呵,看来我是天生的小骑士呢!

  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和西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二战后期最为昌盛,分川藏和滇藏两线。

  滇藏茶马古道南起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和思茅(今普洱市),经大理、丽江、香格里拉进入地区,并转口至印度、尼泊尔和不丹境内;川藏茶马古道东起雅安,经打箭炉(康定),最后到达**。茶马古道是中国古代一条重要的贸易通道,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更是地区与内地联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茶马古道不仅是贸易之路,更是文化之路。在茶马古道上,多元文化开始融合,教徒与商队结伴而行,为沿途地区带来了不同的.文化和信仰,增进了沿途各民族之间的友谊。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导游小陈,非常荣幸能为大家讲解,希望我的讲解会使你们满意,预祝朋友们在这里玩得开心,过得愉快!

  川西环线贯穿成都、阿坝、甘孜、雅安四个市州的行政区范围。雅安是世界上第一只熊猫的发现地,周公山、上里古镇,加上碧峰峡而深受人们喜欢,而甘孜被称为“蓝色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堪称中国一绝。自然景观以稻城、香城名扬四海,海螺沟风景区享誉海内外,以康巴文化为特征的藏族民俗风情丰富多彩,蜀山之王贡嘎山,蜀山之后四姑娘山更是让全世界为之震撼,这里既是茶马古道最重要的通道,也是红军长征最重要的路线,丹巴美人谷、康定溜溜城,都令人心驰神往。

  游客朋友们,我们今天的路线是从成都出发,经新津、蒲江、岷江、雅安、天泉,穿过二郎山,前往今天的.目的地康定。全程300多千米,坐车约6小时。

  现在,我们已经在泸定县内了。

  请大家看窗外边的这条河,有人知道它叫什么河吗?有诗句这样说“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对,这就是著名的大渡河了。

  大渡河是岷江最大的支流,古称“沫水”,全长852千米,以泸定和铜街子为界,划分为上中下游三段,全年流量丰沛稳定。同时它也是一条历史长河,太*天国时的翼王石达开,在大渡河全军覆没;72年后1935年工农红军被迫进行长征,在这里留下了强渡大渡河的壮举。在不到百年的时间里,这里就发生了两大历史事件。所以说它见证了历史。

  现在已经进入泸定了,泸定有“康巴东大门”之称,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说到这里,可能有人就对茶马古道感兴趣,实际上我们走的这条路,是茶马古道的一部分。所谓茶马古道,是一条以马为交通的国际贸易通道。它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茶马互市’是用中原地区的“茶”换藏族聚居区的“马”。从隋唐开始,到清代止,历经了漫长岁月,商人在西北、西南边陲,用自己的双脚,踏出了一条崎岖的文明古道,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只有两条线路,一条是滇藏茶马古道,另外一条是川藏茶马古道。今天我们走的是川藏茶马古道。泸定最早以前是不毛之地,自茶马古道以来,它就成了川滇最大的茶马互市的交易站。所以泸定的经济、文化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好的,朋友们,我们还有60多千米、1小时的车程就到达康定了。请大家稍作休息,一会儿再给大家介绍康定的情况。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导游小陈,非常荣幸能为大家讲解,希望我的讲解会使你们满意,预祝朋友们在这里玩得开心,过得愉快!

  川西环线贯穿成都、阿坝、甘孜、雅安四个市州的行政区范围。雅安是世界上第一只熊猫的发现地,周公山、上里古镇,加上碧峰峡而深受人们喜欢,而甘孜被称为“蓝色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堪称中国一绝。自然景观以稻城、香城名扬四海,海螺沟风景区享誉海内外,以康巴文化为特征的藏族民俗风情丰富多彩,蜀山之王贡嘎山,蜀山之后四姑娘山更是让全世界为之震撼,这里既是茶马古道最重要的通道,也是红军长征最重要的路线,丹巴美人谷、康定溜溜城,都令人心驰神往。

  游客朋友们,我们今天的路线是从成都出发,经新津、蒲江、岷江、雅安、天泉,穿过二郎山,前往今天的目的地康定。全程300多千米,坐车约6小时。

  现在,我们已经在泸定县内了。

  请大家看窗外边的这条河,有人知道它叫什么河吗?有诗句这样说“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对,这就是著名的大渡河了。

  大渡河是岷江最大的支流,古称“沫水”,全长852千米,以泸定和铜街子为界,划分为上中下游三段,全年流量丰沛稳定。同时它也是一条历史长河,太*天国时的翼王石达开,在大渡河全军覆没;72年后1935年工农红军被迫进行长征,在这里留下了强渡大渡河的壮举。在不到百年的时间里,这里就发生了两大历史事件。所以说它见证了历史。

  现在已经进入泸定了,泸定有“康巴东大门”之称,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说到这里,可能有人就对茶马古道感兴趣,实际上我们走的这条路,是茶马古道的一部分。所谓茶马古道,是一条以马为交通的国际贸易通道。它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茶马互市’是用中原地区的“茶”换藏族聚居区的“马”。从隋唐开始,到清代止,历经了漫长岁月,商人在西北、西南边陲,用自己的双脚,踏出了一条崎岖的文明古道,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只有两条线路,一条是滇藏茶马古道,另外一条是川藏茶马古道。今天我们走的.是川藏茶马古道。泸定最早以前是不毛之地,自茶马古道以来,它就成了川滇最大的茶马互市的交易站。所以泸定的经济、文化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好的,朋友们,我们还有60多千米、1小时的车程就到达康定了。请大家稍作休息,一会儿再给大家介绍康定的情况。

  在中国汗青上,有一条隐秘的古道,其源头在思茅,她向南延长到东南亚;向北直达昆明,入昆后可快马直上北京,往西蜿蜒直上青藏高原。她具有悠悠1800年的汗青沧桑……古道沿途高山逶迤,峡谷纵横,风物旖旎,天气多变,风气古朴。她曾经见证过普洱茶商业的盛衰,她是博大博识的普洱茶文化的重要载体。她,就是闻名的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的源头思茅、普洱是中国西南方疆少数民族聚居地、普洱茶的原产地和集散中心。普洱茶和其他产物互换畅通以马帮为首要驮运器材,是海内也是民间国际商业、茶文化交换的通道。古道由思茅为始发点,经景东、大理、丽江、中甸等进入**,沿途为火食希罕的高山深谷,原始丛林,险绝的雪山,缺氧的高原,酷热的`澜沧江、李仙江、元江、金沙江河谷,哀牢山、无量山、梅里雪山,海拔从普洱茶的产区千余米到4千多米。古道莽莽苍苍,悠悠漫漫,让众人深深感觉到开道者的艰苦与无畏。

  思茅、普洱等地的麻栗坡、那柯里、茶庵塘茶马古道遗址,现今仍保存着 1030公里石头、石条、石板铺成的阶梯,路宽1。52米。茶马古道的一块块石头、石条、石板经验了数百年风雨,现石板上都长满了青苔、杂草等。茶马古道的石板上还保存着几厘米深的马蹄印,这就是古道的汗青见证。

  茶马古道,是双向物资交换的通道,马帮将普洱茶驮运到海外后,又将哪里的家产品、土特产物驮运到云南普洱、思茅等地,互通有无,各得其利。

  山间铃响马帮来,蹄嗒蹄嗒……的马蹄声和响亮动听的铃铛声,华南地区,使边远的盗窟、沉寂的山林布满了朝气。也让山里人布满了对外界的联想。古道马帮一样*常由20―50人乃至百人以上构成,每人都要随身携带刀、枪等器材,浩浩大荡。赶马人傍边还要有人分明沿途少数民族说话、风尚和蹊径、天时地利、马帮宿营所在是否有草料等。在茶马古道上,马帮毗连起来长达3―5公里,从一个山谷到另一个山谷,从一个村寨到另一个村寨,浩浩大荡,甚为壮观。

  假期中,我和家人一起到丽江去游玩。丽江古城附*有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叫拉市海,那儿的茶马古道骑行活动非常地有吸引力,于是我们报团参加了。

  古代的丽江,唯一的特长是茶叶,仅有的交通工具是马匹,当地的纳西族人需要的其他物质都必须用马匹驮着茶叶远赴他乡去交换,有时一走就是十年、甚至二十年。世世代代的纳西族人牵着马来回地走,终于走出了我们今天将去骑行的茶马古道,也走出了丽江古城富饶的`城池。

  到了马场,一匹匹高头大马精神抖擞、整装待发。我从没骑过马,初看到这些高我几个头的马匹,心里有些紧张,想:它会受我的控制吗?这时,一匹棕色的大马向我走来,皮毛油光发亮,一副王者风范,黑溜溜的大眼睛看着我,但是眼神却十分温和,好像在说:“小朋友,欢迎你远道而来。”我在它温顺的眼光中,渐渐放松心情,手持缰绳,脚蹬马镫,一鼓作气地爬上马背。马儿缓缓走着,还真*稳呢!不一会儿,我就完全不紧张了,甚至敢双手放开缰绳,手舞足蹈地尽情享受马背上的悠闲时光。你看,姨妈在马背上东倒西歪,外婆也紧张得双手死死地抓着缰绳,哪有我这么轻松自在?我得意地哼着小曲,俨然像一个技术娴熟的小骑士。

  不一会儿,马队来到一座小山面前。马夫告诉我们,接下来我们将经历一段原汁原味的茶马古道。之间这山上根本没有路,只有一串串深深浅浅的坑,这就是世世代代驮着物质的马匹踩出来的路。这一段古道高高低低、非常颠簸,走得游客们人仰马翻,惊叫连连。但我牢牢记住马夫叔叔的教导,上坡时压低身体,贴在马背上,下坡时身体向后仰,双脚向前蹬直马镫,安然无恙地走完这段原始的茶马古道。

  完成骑行后,马夫叔叔表扬我说:“你在这些游人中年纪最小,但骑得最好,我最放心的就是你,根本不用我照顾!”呵呵,看来我是天生的小骑士呢!

  茶马古道风景区在思茅(普洱)州普洱(宁洱)县的那柯里村,区内遗存有一条铺就于崇山峻岭的石子大道——茶马古道。由人工磨制的条石和砾石铺成,石板上深达两厘米的马蹄印是古道的最好见证。

  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和西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茶马古道分川藏、滇藏两路,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尼泊尔、印度境内(此为滇越茶马古道),直到西亚、西非红海海岸。

  陕甘茶马古道,由明代陕西商人与古代西北边疆的茶马互市形成。而此时所谓的茶马古道主要的运输工具是骆驼。而茶、马,指的是贩茶换马(这里的茶和马均是商品)。之所以用骆驼是因为明朝时要有数百万斤茶叶要贩运(从四川到西北),到清朝时达到了数千吨,马不能胜任,所以用骆驼。由于明清时**对贩茶实行**管制,贩茶分区域,因此陕甘茶马古道是当时唯一可以在国内跨区贩茶的茶马古道。

  川藏茶马古道始于唐代,东起雅州边茶产地雅安,经打箭炉(今康定),西至****,最后通到不丹、尼泊尔和印度,全长*四千余公里,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是古代**和内地联系必不可少的桥梁和纽带。

  要进束河古村,村口的青龙桥是必经之路。虽然它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却依然宽阔*整。清得发蓝的青龙河从桥下流过,河边有茂密的白杨树和柳树。白的梨花、红的海棠花和桃花年年开放,为村里人提供香甜的果实。这家乡的美味,是古道藏客和走四方的束河皮匠永远的记忆。

  沿青龙桥向西走,有一条五花石板路,石头上暗红的线条至今可见。老人说,这是束河一帮常年奔波在茶马古道上的商人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捐资铺砌的。因他们常和**做生意,当地人叫他们“藏客”。束河街是他们的牵挂,也是他们商旅生涯的起点和最终的期盼。

  束河像一个街心大花园,有四条巷道从束河街上向四面延伸出去。向东的一条穿过丽江古城,往南的一条通往古济行政村,往北的一条通向白沙行政村,往西北的一条是过去通往迪庆藏区的要道,即“茶马古道”。

  沿着源自九鼎龙潭和坡底小潭的小河,藏客走上两条艰险的商旅古道:一条从松云村通往西南方向的古关隘黄山哨,从拉市到石鼓、巨甸、鲁甸,翻越栗地坪,过维西保和镇,到澜沧江边后,沿江北上,过燕子岩栈道,到德钦后再从溜筒江过溜索进藏;第二条路,从九鼎龙潭和坡底小潭边经过,蜿蜒伸向西部的玉龙雪山。经过文海村直达丽江龙蟠,渡金沙江,翻越十二栏杆,到中甸县城,然后过上桥头,从奔子栏用独木舟渡江,翻越白茫雪山抵德钦城,然后再从溜筒江过溜索,翻梅里雪山进藏。两条古道行程各六千里,走一趟需要三个多月。

  栈道、溜索、雪山,古道上的每处险路都可能是藏客的归宿。在他们勇敢而壮美的一生中,往往需要浪漫的牵挂,一些藏客在家娶一个“披星戴月”勤劳孝顺的姑娘,在藏区娶一个温柔贤良的“卓玛”。远隔千山万水,许多纳西姑娘和卓玛一辈子没见过面,确都会在心里宽容甚至感激对方,在那个“把头别在腰带上”的男人身上,倾注悠长的思念。这样的传统如今已不存在,但因藏客而成为亲戚的纳西人和**却常常在束河相聚。因此在束河喝到纯正的酥油茶并不是一件难事。

  藏客走过的茶马古道有迹可寻,而源自束河的另一条古道却从来没有踪影,这条无形的道上走着另一群人,他们“只要一把锥子,一扎纱线就能走遍天下”,他们是束河皮匠。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条神秘的古道,其源头在思茅,她向南延伸到东南亚;向北直达昆明,入昆后可快马直上北京,往西蜿蜒直上青藏高原。她具有悠悠1820年的历史沧桑。古道沿途高山逶迤,峡谷纵横,风光旖旎,气候多变,民风古朴。她曾经见证过普洱茶贸易的盛衰,她是博大精深的普洱茶文化的重要载体。她,就是著名的茶马古道。


拙政园导游词范文10份(扩展6)

——杜甫草堂的导游词范文10份

  杜甫草堂导游词1

  各位团友:大家好,杜甫在《客至》一诗中写道到”花径未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今天我借用这个诗句欢迎大家游览成都杜甫草堂。我们沿着中轴线参观,游览的时间是两个小时,游览时请大家紧跟团队,注意安全。

  成都杜甫草堂,是在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遗址上建立起来的纪念性建筑,蜚声全球的著名文学胜地。

  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草堂,是经元、明、清各时期的修葺和扩建,特别是明弘治13年和清嘉庆16年两次大规模的扩建形成的规模和格局。各位团友,刚才我们参观了大廨、诗史堂。

  现在我们来到草堂最后一重也是最重要的纪念性建筑工部祠。大家请看,工部祠东边的这栋建筑叫做”水竹居”,取自杜甫诗句”懒性从来水竹居”。西边的这栋建筑叫做”恰受航轩”,取自杜甫诗句”野航恰受两三人”。这两栋建筑与工部祠形成一品字形的小院,突出了工部祠作为祭祀享殿的主体地位。

  工部祠是供奉杜甫的祠宇,因杜甫曾为剑南节度使严武的幕僚,任”检校工部员外郎”,人称杜工部,工部祠因此得名。工部祠是清嘉庆16年时重建的,虽经后世多次修葺,但基本上保持了原貌。

  请大家看工部祠外的这幅对联,上联是:锦水春风公占却;下联是:草堂人日我归来。

  人日是指正月初七,这幅对联向我们讲述了发生在正月初七的一段轶事。杜甫流寓成都时,好友高适正在蜀州就是今天成都的崇州市作刺史,杜甫生活上常得到高适的帮助。唐肃宗上元2年也就是761年人日这天,高适赋诗《人日寄杜二拾遗》赠给杜甫,表达了对杜甫的思念和牵挂。五年后高适病死与长安。

  十年过去了,到了唐代宗大历五年就是770年正月二十一这天,正漂泊在湖南湘江上的杜甫查找旧诗文,无意中在书箱里发现了高适的这首诗。此时,杜甫的老友故旧大都已不在人世,杜甫自己已老病交加。看见故友的赠诗,不禁伤感十分,只有借诗文表答对古人的思念,于是写下了《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一诗。全诗感情真切,泪洒字里行间,感人至深。

  对联作者何绍基,时任四川学政,以书法名于当时,其诗作在咸丰、同治年间被誉为学苏东坡能得其精髓之第一人,他熟知杜甫与高适人日唱和的故事。清咸丰4年也就是1854年,何绍基在南充主持完科举考试后,在返成都的`途中拟成此联。到正月初七人日这天,何绍基在草堂题就对联。

  上联指杜甫独享锦水春光,将浣花溪的秀丽风光变成了优美的诗篇。下联借用杜甫高适人日唱和的故事,表达了对前贤的景仰。

  请大家注意,对联中何绍基以”我”与”公”相对,并使用了”归来”二字。显然,何绍基含蓄地表达了自命是杜甫继承者的深意。

  这幅对联挂出后,文人墨客竞相效仿,每年人日这天都来到草堂,挥毫吟诗,凭吊杜甫。人日游草堂就逐渐成为了成都的风俗。

  现在我们进入工部祠参观,大家请看,中间的这尊塑像就是杜甫。左边的是南宋诗人陆游,右边的是北宋诗人黄庭坚。工部祠里为什么会有陆游与黄庭坚的塑像呢?清嘉庆年间,草堂重修完工后,乾隆时的拔贡杨方灿建议塑陆游像配祀杜甫,主要理由是陆游与杜甫忠君爱民”心迹相同”。到了清光绪年间培修草堂时,又以”心迹相同”的原则,为黄庭坚塑像。陆游、黄庭坚二人在诗歌创作上都十分推崇杜甫,同时三人都曾流寓成都,去蜀后都不曾忘记蜀地。由于三位古代贤哲共祀一堂,所以,工部祠又叫三贤堂。

  好,工部祠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各位团友可以在少陵草堂碑亭前照相留念,随后我们去参观按照杜甫诗意恢复的茅屋景区。

  我的景点讲解完了,谢谢!

  杜甫草堂导游词2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今天带大家游览的是杜甫草堂,杜甫草堂位于成都市西郊的浣花溪畔,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居所。

  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就是正门。在旁边我们可以看到一条小溪,这就是浣花溪。浣花溪属岷江水系,由温江西来,经苏坡桥至成都。正门正中有一匾额,上书”草堂”二字,是清代康熙第十七子,雍正皇帝之弟果亲王允礼的手笔。

  大廨是草堂中轴线上的第二重建筑。”廨”是官署,古代官吏办公的地方。由于杜甫曾做过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人出于尊崇,将这重建筑作了如此命名。

  穿过大廨,我们便来到了草堂的主厅——诗史堂。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战乱的时局把他卷入颠沛流离的人群中,使他真实而深刻地接触和认识了当时的种种社会景象。他忧国忧时,挥毫赋诗,直书情怀。留传至今的一千四百五十多首诗歌,思想与艺术造诣极高,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作也反映了唐朝转折时期的社会动荡,民间疾苦,读其诗,如同读一部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他的诗被后世誉为”诗史”。他是我国诗坛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集大成者,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也被尊为”诗圣”。

  出诗史堂,我们看见一条小溪穿插在建筑群之间,上面有一座小石桥勾连交通。小桥左侧竹丛中,有”水槛”横跨溪上;过小桥,”柴门”迎面而开。”水槛”与”柴门”都是当年杜甫的草堂曾经有过的建筑,杜诗中有”新添水槛供垂钓”、”柴门不正逐江开”的描述。所谓”水槛”,就是搭在水亭上的木栏,”柴门”也不过是茅屋的篱笆门,可以说都是很简朴的,远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现在的”水槛”与”柴门”,是后人重修草堂、扩大庭园时所造的象征性建筑,但我们仍可以睹物思人,想象出当年诗人在这里迎送客人或凭栏垂钓的情景。

  柴门楹柱上悬挂着明人何宇度撰写一副对联:”万丈光芒、信有文章惊海内;千年艳慕、犹劳车马驻江干。”对联构思非常巧妙。上联”万丈光芒”,出自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诗句”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而”信有文章惊海内”与下联”犹劳车马驻江干”,则出自杜甫《宾至》诗中”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两句。杜甫诗的意思是:我哪有什么名篇佳作震动天下呢?既然如此也就空劳宾客乘着车马到江边来相访了!这本是诗人的自谦之语,但何宇度将两句诗各改动了一个字:把”岂”改为”信”(信,确实、果然之意),”漫”(漫,徒自、枉自之意)改为”犹”(犹,还、仍之意),整个对联的意思就变成了赞誉之辞:您先生的大作确实称得上光芒万丈,可以震动海内,因此千年之后人们仍然怀着景仰倾慕的心情,乘车骑马来到浣花溪畔,瞻仰您的草堂故址。

  过柴门,就是纪念建筑的最后一个庭院。只见三幢建筑呈”品”字排列,”工部祠”居中,前边两侧西为”恰受航轩”,取自杜诗”野航恰受两三人”;东为”水竹居”,也取自杜诗”懒性从来水竹居”。这令人怀想到诗人在此居住时的那种怡然自得的田园生活。”工部祠”是供奉杜甫塑像的飨殿,因杜甫曾被授”检校工部员外郎”之衔,人称”杜工部”,所以如此命名。祠前有清代学者、书法家何绍基撰写的著名对联:”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从这副对联,可以引出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与杜甫同时代有一位叫高适的诗人,高、杜二人年轻时曾一起漫游祖国名山大川,登临抒怀,饮酒赋诗,畅论国事,结为诗友。杜甫避乱入蜀时,高适正巧也在成都附*作官,在经济上给了杜甫不少资助。二人常互寄诗歌,传递友情。

  工部祠内正中为清代建塑的杜甫泥像,东西两侧,分别是清代所塑的北宋诗人黄庭坚和南宋诗人陆游。为什么要塑黄、陆像来配杜甫像呢?原因主要有三个:第一,黄庭坚、陆游与杜甫”心迹相同”(志向相同),二人都是后世学杜并获得极高成就的诗人;第二、黄、陆与杜甫一样,都不是蜀人但都曾经寓居蜀地,写下不少吟咏蜀中风物的诗篇,而且又”去蜀而不忘蜀”,故深得蜀地百姓的敬重;第三,殿内若只塑杜甫一人,异乡作客,未免过于孤单,如果三人一堂,则既能共论诗艺,免除冷清,又可同受祭礼,以盛香火。这真是一个十分周到的安排!祠内清人的一副对联”荒江结屋公千古,异代升堂宋两贤”对此作了很好的总结。对联意思是:当年在郊野溪畔筑茅屋而居的杜公是千古不朽的;与他生活在不同时代的黄、陆继承了他的衣钵,升堂而入室,成就显赫,堪称宋代的两位贤哲。

  游览草堂不能亲眼目睹杜甫写出不朽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那座名扬古今的茅屋,怎么讲也是一件十分令人遗憾的事情。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依据杜甫诗歌的描写以及明代重修草堂时的格局恢复重建的”茅屋景区”。景区内溪流环抱,绿树成荫,竹篱柴扉,芳草青青,营造出”舍南舍北皆春水”、”卜居必林泉”、”柴门古道旁”、”野老篱边江岸回”、”草深迷市井”等杜甫诗句描绘的郊野景象。推开咐呀作响的柴门,左植”四松”,右栽”五桃”,古楠接茅亭,绵竹上青霄,菜圃青青,药栏郁郁,诗人的老妻所画的棋盘仍留在石上,他的小儿女垂钓的钓丝还倚靠在篱边……,所有这一切,都使人感受到诗人生活在这里时那种浓浓的田园情趣。而依川西乡间民居风格建造的简朴茅屋,又印证了杜甫”熟知茅斋绝低小”的描写,令不觉间吟诵出杜甫的《江村》诗:”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参观杜甫草堂,值得一游的地方还有红墙夹道、修竹掩映的花径,碎瓷镶嵌、古雅别致的草堂影壁以及风景秀丽、独具魅力的梅苑。妙境入目,各自都有体会,就不用我一一介绍了。谢谢大家!

女士们、先生们:

  现在我们来到了杜甫草堂的诗史堂。以诗的形式像画卷一般勾勒唐王朝由兴及衰的杜甫,在此给我们留下了一段耐人寻味的畅想。

  少年杜甫,正值开元盛世,他“七岁思即壮,开口咏凤凰”,继而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及至青年,其诗歌内容也是充满理想、激情和浪漫。那“放荡齐赵间,裘马颇轻狂”的放歌正是他富有时代气息的真实写照。

  中年杜甫,怀才济天,大量诗歌,志存高远,他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声明其主张。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其抱负。

  然而求官不得,考试落榜的杜甫,初尝生活艰辛,开始趋于现实,贴*生活。安史之乱,折射出唐王朝的腐败,兵刀相残,更现出苍生的苦难。从“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的悲叹到“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的哭诉,杜甫由高山流水的浪漫诗人转而成为一个为民间疾苦呐喊的批判现实主意诗人。“三吏”、“三别”犹如封建王朝统治下的一面镜子,将历史场景真实、生动地再现在我们眼前。郭沫若先生用““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的对联归纳了杜老先生作为一个现实主意诗人的至高境界。

  流离成都的杜甫,在一种*静的环境里忧国忧民,更深层次地对国家的命运和生活的意义进行思考。此间他大量诗作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情操。我们从“忽闻关军收蓟北,初闻啼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吟唱中,读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独有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爱国激情。

  杜甫的一生,伴随着唐朝的兴衰。他在各阶段诗风迥异,但都不同层次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现象,除却他在诗歌上独尊天下的艺术魅力,更为可敬的是他用诗的形式,记载了一段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留给我们一幅幅漫长而发人深思的画卷。今天我们来到杜甫草堂,在诗史堂便能解读他以诗证史、以诗补史的非凡成就。

  杜甫留给历史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影响巨大,在下一个景点——工部祠我将为各位作进一步的介绍。请随我从这里穿过柴门。

各位游客:

  我们早上去了宽窄巷,所以现在小游会带你去一个景点——杜甫草堂。顾名思义,杜甫草堂就是杜甫曾经住过的草堂。之所以现在还有这个景点,是因为以前的草堂太旧太破旧,所以**出钱给草堂装修。杜甫草堂也成为外国游客来成都必去的景点之一。所以我们要去看看。

  现在我们就像茅草屋。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尊杜甫雕像。你可以看到杜甫穿着一件大斗篷跪在地上,双手放在膝盖上,好像在想什么。大家都说杜甫有一双写诗好的手。谁碰它,谁就能拿起光环,写出好文章。所以想写作文或者想写好文章的孩子可以去摸摸,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好运。

  随着我们的继续,你是否好奇为什么这里有一个很古老的房子,就是城宅,也就是杜甫住过的房子,里面有九间房子。杜甫一生穷困潦倒,生活十分艰难。这座草堂是在朋友的帮助下建造的。

  看着眼前的`湖水,你会大吃一惊。看,这个湖是蓝色的.....多样而美丽。看那条白色的小金鱼嗖的一声从水里游了出来。我猜它是在欢迎每个人。

  杜甫草堂虽然很简陋,但是它的主人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美好的诗篇。相信大家都深受感动。好吧,我们现在一起出去吧。

  谢谢大家!

  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今日,我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参观了杜甫在成都的故居——杜甫草堂。

  刚刚挎入朱红的大门,古色古香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两旁的仿古建筑,古朴,仿佛进入了历史的大门。两旁的鸟鸣正此起彼伏地想起,如影如随,又见一丛丛竹枝倚靠在那里,发出沙沙之声,从林中飞过几只成双成对的蝴蝶,不禁让我想起了杜甫的诗句“江畔独步寻花” “黃四娘家满溪,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蹀时时舞,自在娇茑恰恰啼。”

  接着跟着讲解员进入了诗史堂,铜色的杜甫像,恢宏古朴,工部祠堂内供奉有杜甫的泥塑像,栩栩如生,让后人无不感受到了杜甫的博大,爱国使人顿生敬慕之情。草堂内小桥流水梅园竹林交错其中。与外面热闹、繁华的城市相比,这里的幽静,就如一个与世隔绝的仙境一般。

  进入杜甫故居,故居内陈设极其筒陋,只有简单的家具,当然这都是经过历代修筑,改造而成的。想当年,杜甫在追着满天飞舞的茅草之时,想到的并不是让自己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想到的却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当时杜甫的生活巳是如比穷困潦倒,自已都快吃不上饭了。想到的、牵挂的、依然是别人,他虽然和我们相隔l300多年,我们就算没有穿越到那个时代,但那颗炽热之心,却是永恒不变的,站在杜甫的故居之前,我们是否觉得自己很渺小昵。

  来到浣花溪,闻着两旁竹叶那淡淡的`清香,看着浣花溪下的一流清泉,漫步在那天鹅绒般的草坪上,呼吸着凊新的空气,使我不由地联想到当年杜甫一定是在此处吟诗眺望吧!

  跟着队伍向前走,我沉思了,杜甫草堂给我们带来的只是美景吗?不,其实更多的是心灵启示。

  杜甫草堂位于成都市青羊区浣花南路浣花溪畔,是中国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故居。公元七五九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由陇右入蜀,营建茅屋而居,称“成都草堂”。

  杜甫先后在此居住*四年,创作诗歌流传至今的有二百四十余首。其中《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现已成为不少地区学生必学课。草堂故居被视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杜甫离开成都后,草堂便不存,五代前蜀时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经宋、元、明、清多次修复,其中最大的两次重修,是在明弘治十三年(1500)和清嘉庆十六年(1811),基本上奠定了杜甫草堂的规模和布局,演变成一处集纪念祠堂格局和诗人旧居风貌为一体的博物馆,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的著名文化圣地。一九六一年三月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九八五年五月成立杜甫草堂博物馆,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是现存杜甫行踪遗迹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最具特色和知名度的一处。

  梅园位于草堂西北角,占地数十亩,原是一私家花园,后划归草堂管理。过诗史堂折向西,经水槛,穿月洞门,至梅园。站在月洞门外,便可见一四层砖塔耸立湖畔,一座曲桥横跨湖上,塔名“一览亭”。取杜甫《望岳》诗“一览众山小”句意。塔影倒映水面,与曲桥形成绝妙呼应,月洞门则成取景框,塔、桥、湖、花、树,浑然构成一精美画面。

  梅园内植物以梅花为主,间植海棠、玉兰等,水面养荷,形成浓郁川西林园风格。每当冬去春来,园内灿若烟霞红梅,或红或粉海棠,纤尘无染玉兰次第开放,满苑繁花在一泓碧水衬映下,显出无尽妖饶与恣媚。在春意最浓、花事最盛时,如登一览亭凭窗俯瞰,那关不住满园春色,与远处*畴绿野,工部祠堂。草堂古寺翠竹苍楠融汇在一起,顿会心旌摇动,神采飞扬,逻思无际。

各位游客:

  早上我们去了宽窄巷子,那么现在小优就就带大家去领一个景点――杜甫草堂,顾名思义,杜甫草堂就是杜甫以前住过的草堂,之所以有现在这个景点,是由于以前的草堂太破太旧,所以**出资又把草堂重新修了一下。而杜甫草堂也成了外地游客来成都必去的景点之一。所以我们也要去看一看。

  现在我们呢金额如草堂,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尊杜甫的塑像,大几可以看见杜甫身穿大披风跪在地上,双手放在膝盖上,好像在思考什么,大家都说,杜甫有一双写得好诗歌的手,谁摸了就能占了他的灵气,写得一手好文章。所以小朋友要写作文的或者是想写好文章的,都可以去摸一摸,希望给大家带来好运。

  我们继续向前走,大家是不是很好奇为什么这里有一个很古老的房子,市的,没错,那就是杜甫住的房子,里面有九个屋子,杜甫一生穷困潦倒,日子过得很艰难,这个草堂还是在朋友的资助下才建成的。

  大家看看前面的那个湖,一定会让你们惊喜的,看到了吧啊,湖里有蓝色……多种多样特别漂亮。大家看那一条白色的小金鱼“嗖”的一下窜出水面了,我估计它是在欢迎大家吧。

  杜甫草堂虽然很简陋,但是它的主人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的优美诗歌。相信大家还是深有感触的,好了,那现在我们就一起出去了吧。

  谢谢大家!

  各位朋友:欢迎大家游览杜甫草堂,我是杜甫草堂旅公司来的,大家可以叫我“小郝。”

  成都杜甫草堂,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居所。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由陇右(今甘肃省南部)入蜀。靠亲友的帮助,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第二年春天,茅屋落成,称“成都草堂”。

  在这里,诗人先后居住了将*四年,所作诗歌流传到现在的有240多首。由于成都远离战乱的中原,而草堂又地处郊野,因此诗人的生活比较安定,心绪也较为宁静,这就使他在草堂的诗歌创作大都具有田园风味,如《堂成》、《江村》、《春夜喜雨》等篇章都是如此。然而杜甫毕竟是一位有远大政治抱负的诗人,对国家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心与忧虑,使他始终不能忘怀现实。因此忧国忧民的诗歌作品,仍然是他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写成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恨别》、《病桔》-、《枯棕》等著名诗篇都是感人至深的现实主义不朽之作。正因为杜甫在成都的诗歌创作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所以,后世把成都杜甫草堂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

  1961年,***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正门

  我们来到草堂的正门,就看见一条波光翻翻的河流从门前环流而过,这就是杜甫诗中多次提到的浣花溪。

  说到“浣花溪”这个充满诗意的名字的由来,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呢。相传唐时溪边住着一位姓任的姑娘,貌美而心善。一天,她正在溪畔洗衣,走来一位浑身疮疥的和尚,行人都躲得远远的,唯有这位任姑娘不避让。于是那和尚脱下沾满脓血的架裟求她浣洗,任姑娘欣然接受。哪知架裟一入水,霎时满溪泛起莲花朵朵,再看那和尚,却早已不知去向。人们十分惊异,就把这条河命名为浣花溪了。

  其实,浣花溪的得名与任氏无关。比较可信的说法是,因为当时沿溪居住者多以造纸为业,他们取溪水来制十色彩笺,“其色如花”,溪因此而得名。浣花溪在唐代江阔水深,能行大舟,溪畔风光秀丽,杜甫的一首《绝句》作了生动的描绘:“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成都西面为岷山山脉,古代空气澄净,能远眺雪山),门泊东吴万里船(浣花溪属长江水系,由此乘船出府河可直下东吴)。正门匾额”草堂“二字,是清代康熙皇帝的第十七子、雍正皇帝的弟弟果亲王所书。”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这副对联,是杜甫《怀锦水居止》诗中的句子,它点明了草堂的地理方位:”万里桥“就在现在的南门大桥,史载三国时蜀相诸葛亮送费韦出使东吴,在此设宴饯别,诸葛亮深感费韦此行路途遥远,联吴抗魏任务艰巨,故说道:”万里之行始于此。“桥因此而得名。草堂正在桥的西边;”百花潭“是浣花溪上游现名”龙爪堰“的地方,它的得名有人说是因为这里水浅滩急,翻涌起一片浪花好似百花开放;又有人说是因当时浣花溪畔花树繁茂,”二十里路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陆游诗)花飞花谢,满潭溢香。所以,草堂正在潭的北面。而不是成都现在的百花潭公园,现在的百花潭是清人黄云鹄寻访古百花潭旧址时,听信当地人随口所言而树碑误定的。

  步入正门,我们看到整个庭园竹树成荫,绿水萦回,一派自然天成的清幽景色,这正体现出杜甫的诗意:”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

  大廨

  ”廨“是官署,古代官吏办公的地方。由于杜甫曾做过左拾遗和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人出于尊崇,就把这处建筑作了如此命名。

  厅中的杜甫塑像,是中央美术学院著名雕塑家钱绍武先生的杰作。这尊铜像呈跪姿,身材精瘦,以较为抽象和夸张的艺术造型,来表现诗人饱经忧患的一生和他忧国忧民的情怀。我们在此驻足凝视,似乎感到时光已经倒流回一千二百多年前,诗人正漂泊在江河之上,他跪立船头,手抚诗卷,头部微仰,双眉紧蹙,仿佛正向苍天发出”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的沉重慨叹。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公元712年出生于河南巩县,770年因贫病交困,死于湖南湘江的一条船上。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王朝。由于他具有”致君尧舜上“的远大政治抱负,却始终得不到重用,一生颠沛流离,饱经忧患,因此,能更深刻地认识到当时社会存在的种种矛盾和弊端,体验到下层百姓生活的艰辛和困苦,并用诗歌把这一切反映了出来。他传世的1400多首诗,大都是这种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不朽作品。如”三吏三别“、《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等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名篇。因为杜甫有着深沉而博大的思君、忧国、爱民的情怀,还因为他的诗歌代表着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所以后世把他尊为”诗圣“。***元帅曾撰书对联评价说杜甫写诗,笔锋直指社会弊端与逆臣贼子,他的爱国忧民情怀与日月同辉而长存天地间。这正是对杜甫的思想及其诗歌创作的极高评价。

  大廨东西两壁还悬挂有一副清代学者顾复初的名联。上联”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意思是:我(作者)与你(杜甫)生活在不同的朝代,试问这人杰地灵的神州河山,古往今来,在众多诗人墨客中,能有几个像你我这样才华横溢、立志报国?但却不能为世所重,只能如蜷龙卧虎,不得伸展凌云壮志! 下联”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是说:您杜少陵先生和我一样,也是流寓作客在蜀中,但您却留下了这座伴随着明月清风而流芳千古的草堂,与天地共存。言外之意是同为流寓,我的命运更为不幸,什么也没留给后人,身后只能是形销而迹灭了。可是作者却没有想到,正是因为撰写了这副对联,所以他的名字竟得与草堂共存。这副对联写得非常含蓄婉致而耐人寻味。1958年***同志游览草堂时在这里仔细观赏,久久沉思。郭沫若称赞它是”句丽词清,格高调永“。您能品出它的独特韵味来吗?”大廨内还可以看到杜甫草堂全景图。杜甫于公元765年春天离开成都,顺长江向东飘泊。诗人离去不久,草堂便毁损颓败。

  五代时,诗人韦庄在成都做前蜀**的宰相,他寻找到“柱砥犹存”的草堂遗址,便“重结茅屋”来表达对杜甫的怀念之情。北宋元丰年间(11世纪),成都知府吕大防再次重修,并把杜甫像画在墙壁上,使草堂具有了纪念祠堂的性质。以后历代,草堂多次重修,其中最大的两次,是在明代弘治十三年(公元 1500年)和清代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基本上奠定了今日草堂的规模和布局。经过一千多年的演变,杜甫当年“诛茅初一亩”的草堂故居,已成为今天供人们瞻仰、凭吊“诗圣”的纪念性建筑群,面积也扩展到240多亩(包括建国后扩建的梅苑与原草堂寺)。由于它既是诗人的故居旧址,又具有纪念祠堂的性质,因此整个园林与建筑便有机地融汇了这两者的特点:建筑风格古朴典雅,不作雕梁画栋的处理,也不很高大,而是接*于民居;建筑格局则以一条中轴线贯穿始终,主体建筑从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到工部祠都在这条线上,两旁以对称的附属建筑相配,其间又有溪流索回,小桥相连,竹树掩映,显得既庄重肃穆,又清幽雅洁;漫步其中,我们不仅可以瞻仰凭吊诗圣,表达心中的敬意,还可以返璞归真,发思古之幽情。所以说,草堂是纪念性建筑与园林景观相结合的成功典范。

  诗史堂

  诗史堂是杜甫草堂纪念性祠宇的中心建筑。因为杜甫的诗歌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到衰的历史,素有“以诗证史,以诗补史”的说法,故被誉为“诗史”,建筑以此为名。

  厅堂中央,安放着我国著名雕塑家刘开渠所塑的杜甫半身铜像。塑像两侧是**同志撰写的对联:“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这副对联道出了杜甫和他的`故居草堂在人们心目中崇高而不朽的地位。

  诗史堂内还悬挂有现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诗人及书法家郭沫若撰写的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此联高度概括了杜诗忧国(上联)与忧民(下联)的两个方面,内容深刻,对仗工稳,书法潇洒而富激情,历来受到人们的称道。

  水槛和柴门

  出诗史堂,我们看见一条小溪穿插在建筑群之间,上面有一座小石桥勾连交通。小桥左侧竹丛中,有“水槛”横跨溪上;过小桥,“柴门”迎面而开。 “水槛”与“柴门”都是当年杜甫的草堂曾经有过的建筑,杜诗中有“新添水槛供垂钓”、“柴门不正逐江开”的描述。所谓“水槛”,就是搭在水亭上的木栏, “柴门”也不过是茅屋的篱笆门,可以说都是很简朴的,远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现在的“水槛”与“柴门”,是后人重修草堂、扩大庭园时所造的象征性建筑,但我们仍可以睹物思人,想象出当年诗人在这里迎送客人或凭栏垂钓的情景。柴门楹柱上悬挂着明人何宇度撰写、今人陈云诰补书的一副对联:“万丈光芒、信有文章惊海内;千年艳慕、犹劳车马驻江干。”对联构思非常巧妙。上联“万丈光芒”,出自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诗句“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而“信有文章惊海内”与下联“犹劳车马驻江干”,则出自杜甫《宾至》诗中“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两句。杜甫诗的意思是:我哪有什么名篇佳作震动天下呢? 既然如此也就空劳宾客乘着车马到江边来相访了! 这本是诗人的自谦之语,但何宇度将两句诗各改动了一个字:把“岂”改为“信”(信,确实、果然之意),“漫”(漫,徒自、枉自之意)改为“犹”(犹,还、仍之意),整个对联的意思就变成了赞誉之辞:您先生的大作确实称得上光芒万丈,可以震动海内,因此千年之后人们仍然怀着景仰倾慕的心情,乘车骑马来到浣花溪畔,瞻仰您的草堂故址。不是吗,我们今天也加入了这个行列,不远千里万里来游草堂。可见对联作者还是很有“预见”的呢!

  碑亭

  工部祠的东边有一间小小的茅亭,内立石碑一通,上刻“少陵草堂”四字,也是果亲王的手迹。


拙政园导游词范文10份(扩展7)

——崂山导游词范文10份

  各位朋友大家好:

  欢迎您来青岛崂山参观游览。青岛地区大小山峰几十座,崂山则为大自然的神来之笔。崂山风景区总面积446*方公里,其中绕山海崖线长达87。3公里,主峰高1133米,堪称崛地而起,拔海而立。崂山气候清新而湿润,年*均气温为12。6摄氏度,冬季*均气温为―0。2摄氏度,夏季*均气温为23摄氏度。崂山历史悠久,古迹荟萃。远在一亿四千万年前的白垩纪早期,崂山即已形成,五、六千年前,先民们已在此聚居生息,创造了灿烂的龙山文化。《后汉书。逢萌传》、《南史。明僧铭传》等均有记载。

  崂山自然景观独具天然特色。山海相连、海天一色、雄伟壮观;山内群峰耸立、怪石嶙峋、层峦叠嶂、壁削如刀、涧深谷幽,每座峰上形象石比比皆是,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碧海无涯、山高林密、云气离合、岚光变幻;海崖线曲折蜿蜒,或广阔幽静、烟波浩淼、或惊涛拍岸,谷应山鸣。

  崂山名泉圣水富有特色。神水泉、圣水泉、金液泉、六乙泉等清泉各领风骚;潮音瀑、龙潭瀑等名瀑各具神韵。著名的青岛啤酒和崂山矿泉水均依此水酿就而成。崂山林木苍郁、花繁草茂,区内仅古树名花就有110多株,有的树龄高达2500余年。山深处,春日一片翠绿,夏天浓荫蔽日,秋季满谷金黄,严冬则处处玉树琼花。

  崂山以其山海奇观、深邃幽静之胜景,“神仙窟宅”,“洞天福地”之美誉,倍受帝王将相、文人雅士、名道高僧之推崇。唐代诗人李白在此留下了“我若东海上,崂山餐紫霞”的著名诗句。清代蒲松龄以崂山风物为内容写出了《香玉》、《崂山道士》等名篇。山中宫观寺庵星罗棋布,鼎盛时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说。

  总之,清新而湿润的空气,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独具特色的人文和自然景观,构成了崂山旅游的丰富内涵。

  各位游客们,你们好!今天,我们来的是青岛崂山,我们从这可以喝到崂山的泉水。

  进了崂山的大门,你们还要走一段路,但是这一段路上都是各种鲜花,你们可以在这里拍到一些市区见不到的花。走完这一段路,就到了山下,你们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坐索道,一种是爬上去的。坐滑雪索道直接可以到半山腰,但是还要走一段路才能到山顶。但爬上去的话,可以边爬山边看美景。我先 给大家说说爬山的话能看到什么,你先爬一会,会看到一个堡垒,但并不高,你要爬上去才能继续走。你走一段时间后,可能会看到一个有野猴的地方,有可能会看见猴子,但你不可以给它吃东西,因为它可能会食物中毒。你走着走着就会看到一个分岔口,我建议你们走左边,因为右边比较难走,从左边走一小会,你就会到一个小石头山,到了那,你可以看见石头峰,但石头山上没有路,所以只能原路回去,然后去右边。你去了右边后,就会看到你到了一个陡峭的半山腰上,再往前走几分钟,就能看见索道的终点――半山腰。再走几个钟头,就来到了觅天洞,里面很黑,你可以去买头灯,10元一个,租一个5元。觅天洞有4层楼那么高,有些地方要趴着走,走完觅天洞,就快到山顶了,站在一块高大的石块上,崂山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碧蓝的海水,葱郁的山林。再走一会,就到了崂山山顶,山顶的景色更壮观了,石头峰、太*宫……等等。

  下山有两种选择:坐索道或走下山,如果你很累或者想坐一次索道,那就选择第一种吧,因为也可以看看大海。下了山以后,你就可以去对面的沙滩玩,那里也有卖海鲜的,也可以去那里看看捕鱼的渔民和渔船。海滩旁边有很多餐馆,你可以去找一个坐落在海边的餐馆,边看大海边吃饭,我想那是一个不错的想法。如果在黄昏下,那我想你会有不错的食欲吧?

  那,我们今天就说到这了,希望你们玩的愉快!

  崂山位于青岛东部,它东、南两面濒临黄海,有“海上第一名山”的美名,最高峰为海拔1133米的巨峰。崂山以其雄伟、壮观、奇特、秀丽成为了著名的道教名山,崂山的道教宫观、日出与云海,都极富盛名。

  崂山风景区主要是由巨峰、流清、太清、棋盘石、仰口、北九水、华楼、7大风景游览区组成。游览线路共有四条,其中陆路三条(南线,东线,中线),水路一条。这些景区的风光:巨峰旭照、太清水月、海峤仙墩、华楼叠石、九水明漪等共同组成崂山十二景。

  由于华楼远离大海,且不在崂山区,所以游客基本不会前往。北九水虽以水为美,可惜是溪水、泉水而不是海水,尽管风景秀美,但这等景色它处亦多,不足为奇。因此对于一般的游客而言,真正值得游览的也就是巨峰和流清-仰口一线,其中,这两条线路各玩一天就足够了。巨峰和仰口也正是崂山自然美景的所在。

  流清-仰口又称南线,是崂山景区最早开发最负盛名的。它紧贴海岸线,拥有著名人文景点太清宫,是绝大多数人游崂山的线路。进入景区的基本线路是流清-太清宫风景区-华严寺,最后是仰口。由于这条线路的精髓在于最后的仰口,建议游玩前面的景点可自己安排好时间。

  太清宫――聊斋中崂山道士的故事发生地。当年因蒲松龄来到此地,看到太清宫有感而发在此写出了《崂山道士》。游客在此可以看到蒲松龄笔下崂山道士穿墙越壁的那面墙。华严寺――崂山中现存唯一佛寺。景点之间有大巴接送,车票需另行购买。

  由于仰口靠*黄海,在这里可以看海、吹风。当然,仰口除了美景外,就是富于挑战性的觅天洞,此洞蜿蜒、陡峭、狭窄,最暗处完全伸手不见五指,最窄处卡着身子才能勉强过,大大增加了该景点的可玩性。可步行也可坐缆车前往觅天洞,登上山顶可拍照、看风景、远眺黄海。另外记住必须带手电筒,如果没有可以在景区门口花钱租一个,回来归还就可以了。

  除了仰口,崂山的第二个美景就在巨峰风景区。巨峰是崂山主峰所在,其中的崂顶为最高点。该风景区主要以爬山为主,是崂山旅游最耗体力之处。巨峰乱石叠嶂,气势恢宏,晴天可看海,阴天可观云海,而在崂顶观日出,“巨峰旭照”又是一种美不胜收的迷人画面。

  太清宫位于山东青岛东50里崂山老君峰下、崂山海湾之畔,是崂山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一处道教殿堂,迄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崂山地处海滨,岩幽谷深,素有“神窟仙宅”之说。崂山方圆百里,宫观星罗棋布,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说,其中以太清宫最负盛名。据记载,汉时有江西瑞州府张廉夫弃官来崂山修道,筑茅庵一所,供奉三官大帝,名“三官庙”。唐天佑元年(公元904年),道士李哲玄来此修建殿宇,供奉三皇神像,名“三皇庵”,后称“太清宫”。金章宗明昌年间,全真道士丘处机、刘长生等曾在此弘阐全真道。刘长生在此创全真随山派,信众甚多,太清宫便成为道教全真随山派之祖庭。

  太清宫俗称下宫。“峰抱三方列,潮迎一面来”,位于崂山南麓,太清湾北岸宝珠山之老君峰下。三面环山,大海当前,局势之雄,当推崂山第一。据元代大学士张起岩《聚仙宫碑》记载,宫建于宋代初年。又据《太清宫志》记载,西汉建元元年(前140年),张廉夫曾在此处创三官庵。唐天v元年(904年),道士李哲玄又在今三皇殿处建三皇庵。宋建隆元年(960年),道人刘若拙被敕封为“华盖真人”,奉敕回崂山修建道院,公元980年前后在此处创建太清宫。

  金泰和八年(1208年),邱处机到崂山,在太清宫谈玄传道,名声大噪。全真道北七真之一的刘处玄于金明昌六年(1195年)到崂山太清宫讲授经典,太清宫道众从此归宗,并成为道教北七真随山派的祖庭。嗣后,许多著名道士闻名而来,如徐复阳、张三丰、齐本守等都曾在太清宫栖居修道。明万历十七年,发生了一起僧道相互争夺太清宫庙址的公案。官司一直打到朝廷,历时十余年,终以道士胜诉而告终。现太清宫前有“海印寺遗址”镌碑记载:“明万历十三年憨山大师建海印寺于宫前,二十八年降旨毁寺复宫。”

  明代万历十三年至二十八年(1585~1600年)间,太清宫旧道院曾倾圮。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又重新确定太清宫的“四至”:东至张仙塔,西至八水河,南至大海,北至分水河。现在的太清宫大体是这一时期重建的,但分为三院三殿则是天启二年(1622年)道人赵复会重修时所为。此次重修,确定了三官、三清、三皇各殿为三院的格局,在三官殿东侧有一处两进的堂院,是清代翰林尹琳基修建的“翰林院”,现为太清宫的客堂。三院都有围墙,各立山门,并有便门相通,共147间殿宇,加上道舍、客房共计240间,建筑面积2500*方米,占地面积3万*方米。后又增建元辰阁、元君阁、祖师殿、钟楼、鼓楼等殿堂。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我们的汽车现在已经进入了崂山的风景区内,从这到我们今天要参观游览的太清宫景区还有20多分钟的车程,接下来小蒋利用这段时间给大家先就崂山做一下简单的介绍,崂山位于山东半岛东南部,崂山的主峰名为“巨峰”,又称“崂顶”,海拔1132.7米,是我国18000海岸线上唯一的一座高度在千米以上的山峰,因而崂山又被称为“*海名山”。崂山有"海上名山第一”, “神仙窟宅”“灵异之府”。之美称,同时,崂山也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名山。1982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1年,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4A级旅游景区。

  那么我们今天要参观游览的太清宫呢,他是属于崂山南线上的一个著名景点,同时也是崂山内规模最大的一座道观。崂山太清宫它始建于西汉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其创始人是江西才子张廉夫,当张廉夫年从终南山云游崂山,在此修建了一所庙,称“三官庙”,又建起了“三清殿”,两殿合成“太清宫”。唐朝末年,道士李哲玄来到崂山,续建了“三皇殿”。到了宋朝时期,道士刘若拙又重修了太清宫,从此太清宫就基本形成了今天的规模。后又经过了丘处机、张三丰的发扬光大,到了今天才闻名天下。好了,说着呢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太清宫门前,我们待会呢会从东门进,西门出,全程不走回头路,由于正值旅游旺季景区大,游人多,所以,请大家待会互相提醒,跟着小蒋,以防走散。大家注意一下哈,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太清宫的正门前,首先大家看到的是太清牌坊,又称牌楼,其高8米,宽16米,由底座、立柱、额枋、字板四部分组成,为四柱三门式。他呢建于1997年,上面写着“崂山太清宫”五个大字,

  继续前行,我们现在来到了太清宫的正门。此正门与2004年4月建成,2005年5月1日正式开放。山门内两侧供奉着道教的四大护法天师:三眼灵光马灵耀、黑虎玄坛赵公明、威灵瘟元帅温琼和南宋名将岳飞。走进山门,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两侧的钟楼和鼓楼。在我国古代有晨钟暮鼓之说,其目的呢是警示众道士勤修苦练,不可虚度光阴。

  我们继续往前走,大家可以看懂啊在道路的左右两边呢有两座雄伟的建筑,他们分别是元辰阁和元君阁。元辰阁正中供奉的是斗姆元君,元君阁供奉碧霞元君。我们再往前走,好了我们现在已经穿过太清宫的第二个正门——仪门,来到了三官殿的正门前,三官殿主要供奉的是天官、地官、水官。三官大帝,也就是我们的三位祖先尧、舜、禹。相传尧敬天爱民,上应天象,风调雨顺,被人尊为“天官”。舜在位时,民风高尚,地不生灾,被誉为“地官”。

  大禹呢继承了父业,三过家门而不入,治理了水患,理所当然地被尊称为“水官”。走出三官殿,我们会看到一块大石头,上面雕刻着“逢仙桥”三个字。相传宋代的道长刘若拙除夕迎神,在这里遇到了一位白须飘飘的老翁,于是他走上前来与老翁交谈。正想问其姓名时,老翁却不见了,只在雪地上留下了两个脚印。于是刘若拙认为自己遇到了仙人,所以就将此桥称为“逢仙桥”。过了逢仙桥我们就已经来到了山上,我们首先会看到的是康有为石刻,上面还有丘祖殿、文昌阁、财神殿。由于时间有限呢我们就不上去了。好了,大家现在呢跟着我往左拐,此时大家会看到这里有一颗弯弯曲曲的榆树,因为它是唐朝道长李哲玄亲手栽植的,所以呢称之为“唐榆”,又因为它树干盘曲,形状似龙头,又被称为“龙头榆”。

  参观完龙头榆,我们再往前走,现在我们来到的这个大殿就是太清宫三大殿的主殿三清殿。三清殿是道教供奉主神“三清“的地方,正殿内供奉的是三**神。中间的这位是玉清----元始天尊,他手持元珠,象征洪元;右边的这位是上清----灵宝天尊,他怀抱如意,象征混元,左边这位是太清----道德天尊,也就是老子,他手持宝扇,象征太初。三清是道教的最高境界,这三位天尊也是道教信奉的三位最高尊神。

  崂山风景名胜区是1982年***公布的首批全国44个风景名胜区之一,以“海上名山第一”着称。位于山东半岛的南部,青岛市区东北端,面积446*方公里,东临崂山湾,南濒黄海,海山相连,水气岚光,变幻无穷,雄奇壮阔,灵秀幽清,为内地名山所不及。

  风景区由青岛海滨和崂山两处景区组成。

  崂山景区:位于青岛市区东南约30公里,面积300 多*方公里。以崂山为主体,地域辽阔, 崂山景区景点甚多,可分为六个小区:南线太清宫区,东线太*宫区,中线北九水区,西线华楼宫区,北线鹤山景区和巨峰崂顶区。

  崂山位于青岛东部的黄海之滨,主峰海拔1133米, 是中国18000公里海岸线上最高的山峰,也是我国海岸线上唯一一座海拔超千米的高山。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游览、避暑、疗养胜地,全年*均气温12摄氏度。崂山拔海而立,山海相连,峰雄壑险,水秀云奇,自古被传为“神窟仙宅”、 “灵异之府”。

  崂山曾是道教的一个重要传播地,始于汉、唐,宋元两代发展到鼎盛时期,明、清不衰, 素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说,道士曾逾千人。至今保存完好的道观尚有10余处。$$孔林导游词 ・山东曲阜导游词 ・青岛导游词 ・山东泰山导游词

  崂山山脉系燕山期花岗岩地貌景观,山石造型奇特。海拔500米以上的山脊上奇峰突兀, 怪石嶙峋,象形石比比皆是,素有天然雕塑公园之称。 崂山植物资源和物产也十分丰富,尤以古树名木着称,有汉柏、唐榆、宋朝银杏、元朝耐冬等。此外还有高山杜鹃以及满山遍谷的落叶松和千余种奇花异草。崂山旅游的最佳时节为每年3月中旬至11月中旬。 崂山的特产有崂山矿泉水,崂山啤酒,崂山海底绿石等。

  崂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尤以“明霞散绮”、“云洞蟠松”等十二景为最。崂山的主要景点有:龙潭瀑与八水河、太清宫、上清宫、明霞洞、八仙墩、太*宫、白云洞、华严寺、百福庵、华楼宫、九水、巨峰、蔚竹庵、塘子观、法海寺。

  太清宫又名下清宫,始建于西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前临太清湾,背依七峰,为崂山道教祖庭,是崂山最大的道观。全真道天下第二丛林。道教的“返璞归真”与崂山自然生态互为诠释,浑然天成。位于崂山南麓老君峰下,三面环山,前濒面海,四季葱茏赛江南。现占地3万*方米,建筑面积约2500*方米,共有房舍150余间。太清宫共分三个独立院落,每个院落都有独立的围墙,单开山门。

  道都以“玉清、上清、太清”为三清,“太清”乃太上清净之界,也就是“神仙”的天堂。太清宫的全部建筑由“三官殿”、“三皇殿”、“三清殿”组成。风格清淡简朴。

  三官殿这组建筑最大,前后三进院落。殿内塑有天、地、水三官以及真武、雷神等神像。院内有紫薇、银杏、牡丹、耐冬等花木。特别是正殿前院的两棵干粗合抱的耐冬(山茶花),一棵开红花,一棵开白花,每逢冬尽春临之际,拳头的花朵开满枝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花期持续三个月。寒冬季节,满树绿叶滴翠,红花娇艳,犹如落下一层绛雪。据说这两棵耐冬,是明永乐年间道士张三丰从海岛上移植于此。

  三皇殿院子里有两株古柏,汉代所植。太清宫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周围有许多景点和刻石。因此,太清宫一带就成了崂山游览区的中心。

  蒲松龄写《聊斋志异》,多次以崂山为背景。宫中原有白牡丹,高及屋檐。当年蒲松龄寓于此,与牡丹、山茶相对,孕育出优美神话故事《香玉》,写白牡丹和红山茶变成美丽的女子,与一位书生相恋的故事,为《聊斋志异》中的佳作。

  崂山风景名胜区位于青岛市区以东的黄海之滨,面积为446*方公里,“三围大海,背负*川”,山海相连,雄伟壮观。最高峰叫“巨峰”,俗称“崂顶”,海拔1132.7米,是我国万里海岸线上的第一峰,被誉为“海上名山第一”。

  崂山的山体由岩浆岩构成,属于花岗岩地貌景观,山势峭拔雄伟,奇峰、怪石、象形石随处可见,可谓是“天然雕塑公园”。

  崂山年*均气温为12.6℃,夏季*均气温为24℃,冬季*均气温为―2℃,冬暖夏凉,气候温和宜人,是旅游、疗养、度假的理想之地。

  山有多高,水有多长。崂山最高的名泉是“天乙泉”,又名“原泉”,位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极为罕见。崂山泉水清澈丰富,水质优良,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经常饮用,延年益寿。历代崂山道士中,年逾百岁的多有记载。闻名中外的青岛啤酒就是用崂山泉水酿制而成。

  崂山植物品种繁多,古树名木葱郁苍劲,更令人称奇的是南北花木盘根共存。据不完全统计,崂山有各种植物1600余种,其中不少亚热带植物长势良好,数百年的耐冬和一二千年的银杏、柏树、黄杨、赤松等枝繁叶茂,挺拔苍翠,为著名的国家森林公园。

  崂山还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自古就是道家方士修仙炼丹的风水宝地,鼎盛时期曾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说,为崂山*添了深邃神秘的色彩。著名道士如唐代的李哲玄,宋代的刘若拙,元代的丘处机、刘处玄、刘志坚,明代的张三丰、徐复阳、孙玄清、齐本守等都曾受到过帝王的敕封。崂山的佛教也是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著名的庙殿古刹有法海寺、潮海院、华严寺等,法显、憨山、慈沾、善和等高僧都曾在此弘扬佛法。为世界佛教所推崇的那罗延窟坐落在崂山东麓棋盘石游览区,《华严经》记载:“震旦国有一住处,名那罗延窟,从昔已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那罗延窟被佛教界称为“世界第二大窟”。崂山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奇特的自然景观和厚重的人文景观相映生辉、绮丽无比,尤其以“明霞散绮”、“棋盘仙弈”、“岩瀑潮音”、“蔚竹鸣泉”、“太清水月”、“海峤仙墩”、“龙潭喷雨”、“华楼叠石”、“巨峰旭照”、“狮岭横云”、“那罗延窟”等崂山著名景点为最。

  崂山风景名胜区共分7个风景游览区,分别是巨峰、流清、太清、仰口、棋盘石、北九水、华楼风景游览区。进入崂山共有4条线路,即南线、北线、中线和一条海上观光游览线。南线:可分两条线游览。一条从崂山游客服务中心,经盘山公路到巨峰山门,乘索道至自然碑,沿巨峰游览线路环游巨峰;另一条是自崂山游客服务中心出发,经流清河至太清游览区。游完太清游览区,可乘索道前往上清游览区。也可乘车前行至棋盘石游览区,华严寺、那罗延窟座落于此。继续北行,可至仰口游览区。

  北线:从仰口景区南行便是棋盘石游览区、太清游览区。

  中线:沿滨海大道经北宅街道办事处,直达华楼游览区和北九水游览区。游览结束后可返回滨海大道,继续北行到达仰口游览区。

  海上线路:起点为青岛奥帆中心,终点为崂山太清湾码头,途经小麦岛、石老人雕塑园、栲栳岛、老公岛等岛屿,整个航程约1个小时。在太清湾码头还可乘船至崂山头,欣赏八仙墩。海上看崂山,为游客提供了新的观光视角,带来全新的旅游感受。

  巨峰,又称崂顶,地处北纬36°10′,东经120°37′,海拔1132.7米,峰顶面积约1.5*方公里,为崂山的主峰。

  巨峰位于崂山中部群峰之中,海拔1127.3米。为崂山九大风景游览区中最高最险峻的一个景区。有一线天,黑风口,五指峰比高崮,灵旗峰,自然碑等景观。巨峰极顶有一块几尺见方的岩石,名“盖顶”,又称“磕掌”,仅能容三四人巨峰山势陡峭,攀登艰难。西从柳树台东上15公里。南从烟云涧行10余公里,西北由鱼鳞口向东南攀行约5-6公里,东由上清宫或明霞洞西去,西南循大圈子,迷魂涧均可抵达巨峰。

  “云海奇观”、“旭照奇观”、“彩球奇观”是巨峰景物中的三大奇观。特别是“旭照奇观”,绮丽壮美,被列为崂山十二景之冠,称“巨峰旭照”。巨峰为 中国观日出最早佳境之一,观“日出海上”,则唯崂山独具。清代乾隆年间即墨知县尤淑孝有诗赞曰:“振衣直上最高峰,如发扶桑一线通。只有仙灵营窟宅,更无人迹惹天风。群山岳岳凭临外,大海茫茫隐现中。持较岱宗应特绝,碧天咫尺彩云红。”

  崂山风景名胜区是1982年***公布的首批全国44个风景名胜区之一,以“海上名山第一”著称。位于山东半岛的南部,青岛市区东北端,面积446*方公里,东临崂山湾,南濒黄海,海山相连,水气岚光,变幻无穷,雄奇壮阔,灵秀幽清,为内地名山所不及。

  风景区由青岛海滨和崂山两处景区组成。

  崂山景区:位于青岛市区东南约30公里,面积300多*方公里。以崂山为主体,地域辽阔,崂山景区景点甚多,可分为六个小区:南线太清宫区,东线太*宫区,中线北九水区。西线华楼宫区,北线鹤山景区和巨峰崂顶区。

  崂山位于青岛东部的黄海之滨,主峰海拔1133米,是 中国18000公里海岸线上最高的山峰,也是我国海岸线上唯一一座海拔超千米的高山。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游览、避暑、疗养胜地,全年*均气温12摄氏度。崂山拔海而立,山海相连,峰雄壑险,水秀云奇,自古被传为“神窟仙宅”、“灵异之府”。

  崂山曾是道教的一个重要传播地,始于汉、唐,宋元两代发展到鼎盛时期,明、清不衰,素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说,道士曾逾千人。至今保存完好的道观尚有10余处。


拙政园导游词范文10份(扩展8)

——天涯海角导游词范文10份

  椰风海韵,碧海蓝天,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海南岛,来到祖国最南端的城市三亚观光旅游。首先请大家打开车窗感受一下,海南纯净无污染的空气、阳光、海水、沙滩和良好的环境!我们车现在行驶的这条路,就是三亚最特色的一条路——滨海路。在车左边,浮在海面上的那两个小岛屿,就是“东玳瑁州岛”和“西玳瑁州岛”。东玳瑁州岛现在还未对外开放,西玳瑁州岛由宝岛商人投资十多亿开发。现在成为游人感受自然风光和娱乐的最佳地点,被人称为“水上小蓬莱”,这两个岛就是是三亚八景之一的“波浮双玳”。

  朋友们,相信大家都听过《请到天涯海角来》这一首歌吧,这首歌把天涯海角唱红了大江南北,总所周知,许多人来三亚都会来“天涯海角”看一看。有句话说的好,来海南不来三亚——等于没来海南,来三亚不去天涯海角——等于没来三亚。现在我们就将前往“天涯海角”风景区,去圆一圆大家心中那天涯海角梦。那天涯海角在哪里呢?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们更是这样张开想象的翅膀,把遥远的地方定位在天涯海角。天涯海角被用来形容遥远的难于临至、即使能够临至也要是经过千般磨难的地方。

  天涯海角游览区坐落与中国最南的三亚市西郊26公里处,我们还要二十分钟就可到达。今天各位闯天涯下海角的多年愿望很快就可以实现了。天涯海角游览去是海南旅游最精彩的节目之一,是海南之行的主题曲。今天让我们在一次回归大自然,开开心心的度过这美好的日子,留下一个难忘的回忆。该景区主要是有热带海滩花岗岩风景区、购物区和度假村组成,集成热带海洋风光,历史遗迹,中华民俗文化为一体的旅游风景区,我们主要是游览该景区的主题景观,天涯、海角、南天一柱等景观。

  各位团友,天涯海角很快就要到了,那么,我们如何理解天涯海角呢?在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天涯海角”这样一个地方吗?这正是我要告诉大家的。

  第一、我们先可以从字面上来看,简单来说,天涯就是天之涯,海角就是海之角。相信这样的结果大家是不会满意的。通常认为天是无边无际的,因此无所谓天涯海角。但是海角,既海的湾是真实存在的,海角不是到处都有吗?真是太*常了,我们所说的海角就是各位现在看到左侧这一汪海角,这就是海之角。显然人们*时所说的天涯海角并没有那么简单,天涯海角是用来形同虚设遥远而难于临至或者需经千辛万苦才能到达的地方,由此可见,从古到今,人们常说的天涯海角并不是特指某一个地方。那么,为什么偏偏选择这个地方称之为天涯海角呢?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去游览,去揭开心中的这个迷。“天涯海角”这一名称是根据古代宗教学说“天圆地方”这一理论延伸出来的,这种理论认为:天是圆的而地是方的。假如这种理论成立的话,那么在这个世界上肯定有某个地方是边缘或者是尽头,即“天边”。那么它又在哪里?历史上的说法是,它在这,就在这——海南岛的最南端、三亚(市向西走24公里,天涯海角也就是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

  第二、众所周知,苏联有个叫西伯利亚的地方。那里一年四季冰天雪地、荒无人烟、萧瑟凄凉,是专门用来流放犯人的。在我国古代尤其是唐宋两朝,这一带就是中原地区的“西伯利亚”,是封建王朝的流放地。为什么要选择这儿而不选择别处呢?因为这里交通闭塞,人烟稀少,瘟疫流行,常年干旱,天气酷热,环境极为恶劣。

  第三、唐宋两朝,许多被流放至此的人由于路途艰难,初到伊始,人地生疏、水土不服,加之情绪低落、悲观失望,极少有生还中原的。他们个个无不怀着走天涯、下海角的感受。“天涯海角”在他们看来,不仅仅是指地球的尽头,而且意味着人生末日的到来。难怪被流放至此的唐朝两度宰相李德裕称之为“鬼门关”。

  他的全诗是:“一去一万里,千去千不还;崖州在何处,生度鬼门关。”

  这可以说是当时的真实写照啊!

  由于以上三个原因,即理论上的原因、地理上的原因和历史上的原因,所以人们称此地为“天涯海角”。

  如果说今天我们去“体验”一下作为一个流放者走天涯下海角的心情。不如说,作为旅游者,我们不但没有情绪不佳,反而心花怒放,我相信,你们会为能前往这么一个带有神奇色彩,令人向往的古迹胜地而感到欣慰的。

  在北京旅游人们常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今天我要说:“不到天涯海角誓不罢休。”我为诸位能有机会到此一游而感到骄傲,大家想想,在我们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假如有机会到过天涯海角,这个被李德裕“高度赞誉”为“鬼门关”的地方,试问在我们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还有什么克服不了的艰难困苦呢?一切困难与天涯海角相比皆显得无足轻重、暗淡无关了。这是我此时的第一个想法。此外,我发现在我们中间有许多成双成对的伴侣,有成年的老夫老妻,也有卿卿我我的年轻情侣,我羡慕你们,为你们高兴。你们想过吗?你们手拉着手,肩并着肩来到天涯海角,作丈夫的把妻子带到天涯海角,妻子则跟着丈夫到了天之边、海之角,请问你们这一辈子还会分开吗?我相信你们一定会更加相亲相爱,心心相印,白头偕老,永不分离。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天涯海角游览区的停车场,我们所乘坐的观光车就停在这里,该是“束马悬车”的时候了,旅客朋友们,请大家按好秩序慢慢下车,我们已经到了我们的目的地,也就是天涯海角风景区,游览时间是一个半小时,在游览的过程中或许比较辛苦。因为景区天涯、海角是根据天涯行苦役,海角路漫漫。来刻意营造的。大家想要看到天涯、海角的石刻,需要经过一段漫长的热带海岸沙滩才能到达。达到目的地以后,还得原路返回,如此经过千辛万苦才能体会到前人,闯天涯海角的滋味。千年走一回,天涯海角,这时候人生的一大乐趣。朋友,让我们一起去天涯系日,海角揽月,留着这美好的时光。

  天涯海角在出三亚市沿海滨西行26公里,到达了马岭山下,便是“天涯海角”奇景,似乎有一种到了天地之尽头的感觉。“天涯海角”意为天之边缘、海之尽头。古时候交通闭塞,“飞鸟尚需半年程”的琼岛,人烟稀少,荒芜凄凉,是封建王朝流放“逆臣”之地。来到这里的人,来去无路。望海兴叹,故谓之“天涯海角”。宋朝名臣胡诠哀叹:“区区万里天涯路,野草若烟正断魂”。唐朝宰相李德裕用“一去一万里,千之千不还”的诗句倾吐了谪臣的际遇。这里记载着历史上谪臣贬官的悲剧人生,经历代文人墨客的题咏描绘,成为我国富有神奇色彩的著名游览胜地。

  女士们,先生们!经过停车场,我们很快就要到达风景区大门了,现在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几个主要的景点。诸位见到的第一座巨石上面刻着四个大字“南天一柱”。根据中国传统的说法,天是圆的,它由地上四个角的四根柱子支撑着,这就是其中的一根柱子的化身,它支撑着南天,让人民安居乐业。除此之外,我认为,它更能代表海南人民坚强、勇敢的性格即海南人民的象征。到了天涯海角,诸位会看见两座巨石,上面分别刻有“天涯”、“海角”的字样,这就是我们的目的地。在此我有一个提议,到了天涯海角咱们来个集体合影好吗?希望这张合影能给各位留下永久的记忆。谢谢!

各位朋友:

  大家好!一曲《请到天涯海角来》以其优美的旋律、欢快的节奏和火热的激情,将大家从五湖四海召唤到了美丽的三亚。而作为三亚主要景区的天涯海角也凭借着它那份神秘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海内外游客。这份神秘到底是什么呢?美丽的风景?还是独特的文化?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来探寻探寻其中的奥秘吧。古有“一去一万里,千之千不还。涯洲何处在,生度鬼门关”,唐代杨炎用简单的文字描绘了当时流放海南的心情,被朝廷贬谪到祖国的最南端,一去就是几万里,再也没有回来的希望了,这是多么的绝望啊。又有胡铨的“区区万里天涯路,野草荒烟正断魂”,诗人从繁华富饶的中原大地流放到了这天之尽头,无不郁郁寡欢,更是用断魂表现了当时海南凄凉的一面。难道说在古人眼中海南永远是末路的代名词吗?那倒未必,在大文学家苏轼的眼中海南就是资源富饶的宝地,他曾写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生”,意思就是,在这南荒之地死九次都没有怨恨,这次游历是他这一生最奇妙的旅程。经过历史的沉淀,现在的景区赋予了新的含义“美丽海角,浪漫天涯”。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来体会神秘中不失浪漫的“天涯海角”吧!

  大家随坡而下,出现在眼前的就是“天涯海角星”,它是为了纪念一颗编号为9668号的小行星而修建的。期望借此为这个充满神奇的旅游胜地注入现代科学文化的内涵。透过天涯海角星,大家可以看到两块巨石,左右相对,若即若离,一书“日”,一书“月”,这便是“日月双帆石”,其寓意为:天涯海角,日月同辉。

  沿着海边我们直接参观景区的精华所在——摩崖石刻区。大家看到的这块石头是景区中最早的摩崖石刻“海判南天”,关于这块石头的来历有几种不同的说法,而说法最多,也深受大家认同的就是清朝三位分别姓苗、绰、汤的钦差大人,受皇帝之命寻找中国最南端的地标。他们来到这里,认为这里就是中国的南极地标,并在此地立石作为标志,于是就有了我们今天的“海判南天”了。

  大家继续向前走,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就是两元人民币背面所描绘的景观“南天一柱”。“南天一柱”四个端庄有力的大字是宣统元年最后一位崖州知州范云梯所题。宣统是大清朝的尾声,西洋列强的铁蹄踏破了国门,大清王朝内忧外患,四面楚歌,在风雨飘摇之中,祖国的南疆岌岌可危。南方唯一的海上屏障——南海舰队,早在1885年中法福建马尾港海战中全军覆没。当时的范云梯虽然只是一名远在天涯的小小知州,但“位卑未敢忘国忧”。来到此地,只见南海惊涛拍岸,胸中豪迈之情汹涌澎湃,于是写下了这遒劲雄健的“南天一柱”四个字,意在激励国人重振河山,振兴国家。正是这种激情与豪迈,让“南天一柱”石在沙滩与海面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的高大,使它能够与珠穆朗玛峰、万里长城、泰山等一起成为了人民币上象征国家形象的图案。

  延着沙滩继续300米左右,正前方十多米高的花岗岩小山,就是著名的巨石景观所在地——“天涯海角”。传说一对热恋的青年男女分别来自两个世仇家族,他们发誓不管到天涯海角也要永远在一起。在其家丁的追赶下,被迫逃到此地。前面是茫茫大海,身后是追赶而来的众家丁,两人无路可逃,拥抱着奔向大海。此刻,电闪雷鸣,风雨大作,一声"轰"响,他们化成两块巨石,永远相视相对。后人为纪念他们坚贞的爱情故事,在此石头上刻下“天涯”“海角”。大家请看,这块石头就是“天涯石”了,它是由清代崖州知州程哲所题。而后方的“海角石”呢?据说是出自清末文人之手,虽有种。种传闻,但至今无从考证。不过这两块石头却起到了善解人意的作用,圆了人们天涯海角的梦,也让有情人在有生之年,相依相伴来这天之涯、海之角,观赏海的波涛,倾听爱的呼唤。忠贞长久的爱情是浪漫的,正如汉乐府所说:“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两个人能在茫茫人海之中结为夫妻是难得的缘分,而两个结为夫妻的人能够并肩同游“天涯海角”更是缘分中的缘分了。现在每年年底这里将会举行盛大的“天涯海角”国际婚庆节,来自全世界的新婚夫妇在“鹿回头”山盟,再到这里海誓。以巨石为证,大海为媒,默念甜蜜的爱情宣言。加之世界选美大赛在此地举行,又为景区增添了时尚的气息。看辽阔的大海,欣赏身材火辣的美女,相信要是古人再访“天涯海角”,可能个个都会像苏公子一样“兹游奇绝冠*生”了吧!

  朋友们,不到长城非好汉,不来三亚不了愿。天涯海角春常在,椰风海韵耐人寻,阳光沙滩美如画,游人如织走天涯。这就是我们心中或浪漫或惊喜或悠闲的“天涯海角”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要带大家去美丽的天涯海角游玩,希望大家在天涯海角可以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大家紧跟队伍,不要乱扔垃圾……

  一走进天涯海角的大门,就可以看到一块大石头,上面刻着“天涯海角”四个大字。石头后面还有一个太空球,两旁栽满了树木、花草,路边还有一列红色的小火车,大家可以在这里拍照留念。

  一直向前走,我们来到了一座白色的桥,站在桥上可以看到一望无际的大海。桥的旁边有一排阶梯,顺着阶梯下去,就是沙滩。沙滩上的沙子很细腻,走在上面就像走在棉花上似的,大家可以感受一下。看!海滩上有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看那两块大石头,远远望去真像两只大鲨鱼呢!我们在沙滩上稍作停留,大家可以自由活动,海滩上有很多漂亮的贝壳哦。

  现在我们去游客休息场休息一下,对面有一个商场,里面有贝壳、石头等制作的各种手工艺术品,十分精美,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前去选购。口渴的游客可以尝试下海南特产的金椰子,金椰子清甜解渴,是海南人的最爱。离这里不远还有一个购物广场,里面有海南的特产,美丽的宝石,热带特有的水果,还有漂亮的沙滩裙。如果有游客想要为亲朋好友选购礼物的,那里可以满足你的各种需求。

  天涯海角是那么美丽,那么迷人,我说也说不尽,你们慢慢游赏吧,尽情地感受海南独有的热带风情!

  天涯海角游览区坐落与中国最南的三亚市西郊26公里处,该景区主要是有热带海滩花岗岩风景区、购物区和度假村组成,集成热带海洋风光,历史遗迹,中华民俗文化为一体的旅游风景区。

  “南天一柱”据说是清代宣统年间崖州知州范云梯所书。"南天一柱"来历还有传说。相传很久以前,陵水黎族有两位仙女知道后偷偷下凡,立身于南海中,为当地渔家指航打渔。王母娘娘恼怒,派雷公雷母抓她们回去二人不肯,化为双峰石,被劈为两截,一截掉在黎安附*的海中,一截飞到天涯之旁,成为今天的"南天一柱"。

  远古先民的“地方天圆”,认为大地是方形的,故有东南西北的说法,天是圆的,天笼盖着“四方大地”,大地东南西北分别有四跟柱子支撑着天空,如此的南天一拄迎合了人们的地方天圆之说。人们见此“南天一拄”大可不必担心天要塌崩下来。

  1986版的两圆人民币的背面图案采用的就就是这“南天一柱”的风景图。

  这里碧水蓝天一色,烟波浩翰,帆影点点,椰林婆娑,奇石林立,那刻有:"天涯"、"海角"、"南天一柱"、"海南南天"等巨石雄峙海滨,使整个景区如诗如画,美有胜收,据记载,"天涯"题刻,是清代雍正年间崖州知府程哲所书。

  景点之名的来历:古时候交通不便,此地远离中原,是人迹罕至的蛮荒之地,古代帝王往往将这里作为流放“逆臣”的地方。被流放的人跋山涉水来到这里,面对着茫茫大海,他们发出了“到了天之涯,海之角”的感叹。清代雍正年间,当地官员程哲于命人在此镌刻了“天涯”二字,后又有文人在另一块巨石上题刻"海角"二字,从此以后,这里就成为一处天下闻名的风景点了。

  传说:“天涯”和“海角”这两块大石头也是有来历的,传说一对热恋的男女分别来自两个有世仇的家族,他们的爱情遭到各自族人的反对,于是被迫逃到此地双双跳进大海,化成两块巨石,永远相对。后人为纪念他们的坚贞爱情,刻下“天涯”“海角”的字样,后来男女恋爱常以“天涯海角永远相随”来表明自己的心迹。

  又有说古时候交通闭塞,"鸟飞尚需半年程"的琼岛,人烟稀少,荒芜凄凉,是封建王朝流放"逆臣"之地。来到这里的人,来去无路,望海兴叹,故谓之"天涯海角"。宋朝名臣胡铨哀叹"区区万里天涯路,野草若烟正断魂"。唐代宰相要德裕用"一去一万里,千之千不还"的诗句倾吐了谪的际遇。

  这里记载着历史上贬官逆臣的悲剧人生,经历代文人墨客的题咏描绘,成为我国富有神奇色彩的著名游览胜地。这里碧水蓝天一色,烟波浩瀚,帆影点点,椰林婆娑,奇石林立,那刻有:"天涯"、"海角"、"南天一柱"、"海判南天"等巨石雄峙海滨,使整个景区如诗如画,美有胜收,据记载,"天涯"题刻,是清代雍正年间崖州知府程哲所书。

  南天一柱"据说是清代宣统年间崖州知州范云梯所书。"南天一柱"来历还有传说。相传很久以前,陵水黎族有两位仙女偷偷下凡,立身于南海中,为当地渔家指航打渔。王母娘娘知道后非常恼怒,派雷公雷母抓她们回去,二人不肯,化为双峰石,被劈为两截,一截掉在黎安附*的海中,一截飞到天涯之旁,成为今天的"南天一柱"。

  现在景区内还建有海水浴场、***及海上游艇等设施,一座座由现代建筑和仿古典传统园林式建筑风格相结合的"天涯购物寨"、"天涯漫游区"、"天涯画廊"、"天涯民族风情园"、"天涯历史名人雕像"等屹立在海角景区,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附*有"点火台"、"望海阁"、"怀苏亭"和曲径通幽组成的多层次游览胜地。

各位朋友:

  大家好!

  一曲《请到天涯海角来》以其优美的旋律、欢快的节奏和火热的激情,将大家从五湖四海召唤到了美丽的三亚。而作为三亚主要景区的天涯海角也凭借着它那份神秘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海内外游客。这份神秘到底是什么呢?美丽的风景?还是独特的文化?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来探寻探寻其中的奥秘吧。 古有"一去一万里,千之千不还。涯洲何处在,生度鬼门关",唐代杨炎用简单的文字描绘了当时流放海南的心情,被朝廷贬谪到祖国的最南端,一去就是几万里,再也没有回来的希望了,这是多么的绝望啊。又有胡铨的"区区万里天涯路,野草荒烟正断魂",诗人从繁华富饶的中原大地流放到了这天之尽头,无不郁郁寡欢,更是用断魂表现了当时海南凄凉的一面。难道说在古人眼中海南永远是末路的代名词吗?那倒未必,在大文学家苏轼的眼中海南就是资源富饶的宝地,他曾写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生",意思就是,在这南荒之地死九次都没有怨恨,这次游历是他这一生最奇妙的旅程。经过历史的沉淀,现在的景区赋予了新的含义"美丽海角,浪漫天涯"。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来体会神秘中不失浪漫的"天涯海角"吧!

  大家随坡而下,出现在眼前的就是"天涯海角星",它是为了纪念一颗编号为9668号的小行星而修建的。期望借此为这个充满神奇的旅游胜地注入现代科学文化的内涵。透过天涯海角星,大家可以看到两块巨石,左右相对,若即若离,一书"日",一书"月",这便是"日月双帆石",其寓意为:天涯海角,日月同辉。

  沿着海边我们直接参观景区的精华所在——摩崖石刻区。大家看到的这块石头是景区中最早的摩崖石刻"海判南天",关于这块石头的来历有几种不同的说法,而说法最多,也深受大家认同的就是清朝三位分别姓苗、绰、汤的钦差大人,受皇帝之命寻找中国最南端的地标。他们来到这里,认为这里就是中国的南极地标,并在此地立石作为标志,于是就有了我们今天的'"海判南天"了。

  大家继续向前走,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就是两元人民币背面所描绘的景观"南天一柱"。"南天一柱"四个端庄有力的大字是宣统元年最后一位崖州知州范云梯所题。宣统是大清朝的尾声,西洋列强的铁蹄踏破了国门,大清王朝内忧外患,四面楚歌,在风雨飘摇之中,祖国的南疆岌岌可危。南方唯一的海上屏障——南海舰队,早在1885年中法福建马尾港海战中全军覆没。当时的范云梯虽然只是一名远在天涯的小小知州,但"位卑未敢忘国忧"。来到此地,只见南海惊涛拍岸,胸中豪迈之情汹涌澎湃,于是写下了这遒劲雄健的"南天一柱"四个字,意在激励国人重振河山,振兴国家。正是这种激情与豪迈,让"南天一柱"石在沙滩与海面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的高大,使它能够与珠穆朗玛峰、万里长城、泰山等一起成为了人民币上象征国家形象的图案。

  延着沙滩继续300米左右,正前方十多米高的花岗岩小山,就是著名的巨石景观所在地——"天涯海角"。传说一对热恋的青年男女分别来自两个世仇家族,他们发誓不管到天涯海角也要永远在一起。在其家丁的追赶下,被迫逃到此地。前面是茫茫大海,身后是追赶而来的众家丁,两人无路可逃,拥抱着奔向大海。此刻,电闪雷鸣,风雨大作,一声"轰"响,他们化成两块巨石,永远相视相对。后人为纪念他们坚贞的爱情故事, 在此石头上刻下"天涯""海角"。大家请看,这块石头就是"天涯石"了,它是由清代崖州知州程哲所题。而后方的"海角石"呢?据说是出自清末文人之手,虽有种种传闻,但至今无从考证。不过这两块石头却起到了善解人意的作用,圆了人们天涯海角的梦,也让有情人在有生之年,相依相伴来这天之涯、海之角,观赏海的波涛,倾听爱的呼唤。忠贞长久的爱情是浪漫的,正如汉乐府所说:"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两个人能在茫茫人海之中结为夫妻是难得的缘分,而两个结为夫妻的人能够并肩同游"天涯海角"更是缘分中的缘分了。现在每年年底这里将会举行盛大的"天涯海角"国际婚庆节,来自全世界的新婚夫妇在"鹿回头"山盟,再到这里海誓。以巨石为证,大海为媒,默念甜蜜的爱情宣言。加之世界选美大赛在此地举行,又为景区增添了时尚的气息。看辽阔的大海,欣赏身材火辣的美女,相信要是古人再访"天涯海角",可能个个都会像苏公子一样"兹游奇绝冠*生"了吧!

  朋友们,不到长城非好汉,不来三亚不了愿。天涯海角春常在,椰风海韵耐人寻,阳光沙滩美如画,游人如织走天涯。这就是我们心中或浪漫或惊喜或悠闲的"天涯海角"。

  天涯海角游览区坐落与中国最南的三亚市西郊26公里处,该景区主要是有热带海滩花岗岩风景区、购物区和度假村组成,集成热带海洋风光,历史遗迹,中华民俗文化为一体的旅游风景区。

  “南天一柱”据说是清代宣统年间崖州知州范云梯所书。"南天一柱"来历还有传说。相传很久以前,陵水黎族有两位仙女知道后偷偷下凡,立身于南海中,为当地渔家指航打渔。王母娘娘恼怒,派雷公雷母抓她们回去二人不肯,化为双峰石,被劈为两截,一截掉在黎安附*的海中,一截飞到天涯之旁,成为今天的"南天一柱"。

  远古先民的“地方天圆”,认为大地是方形的,故有东南西北的说法,天是圆的,天笼盖着“四方大地”,大地东南西北分别有四跟柱子支撑着天空,如此的南天一拄迎合了人们的地方天圆之说。人们见此“南天一拄”大可不必担心天要塌崩下来。

  1986版的两圆人民币的背面图案采用的就就是这“南天一柱”的风景图。

  这里碧水蓝天一色,烟波浩翰,帆影点点,椰林婆娑,奇石林立,那刻有:"天涯"、"海角"、"南天一柱"、"海南南天"等巨石雄峙海滨,使整个景区如诗如画,美有胜收,据记载,"天涯"题刻,是清代雍正年间崖州知府程哲所书。

  景点之名的来历:古时候交通不便,此地远离中原,是人迹罕至的蛮荒之地,古代帝王往往将这里作为流放“逆臣”的地方。被流放的人跋山涉水来到这里,面对着茫茫大海,他们发出了“到了天之涯,海之角”的感叹。清代雍正年间,当地官员程哲于命人在此镌刻了“天涯”二字,后又有文人在另一块巨石上题刻"海角"二字,从此以后,这里就成为一处天下闻名的'风景点了。

  传说:“天涯”和“海角”这两块大石头也是有来历的,传说一对热恋的男女分别来自两个有世仇的家族,他们的爱情遭到各自族人的反对,于是被迫逃到此地双双跳进大海,化成两块巨石,永远相对。后人为纪念他们的坚贞爱情,刻下“天涯”“海角”的字样,后来男女恋爱常以“天涯海角永远相随”来表明自己的心迹。

  又有说古时候交通闭塞,"鸟飞尚需半年程"的琼岛,人烟稀少,荒芜凄凉,是封建王朝流放"逆臣"之地。来到这里的人,来去无路,望海兴叹,故谓之"天涯海角"。宋朝名臣胡铨哀叹"区区万里天涯路,野草若烟正断魂"。唐代宰相要德裕用"一去一万里,千之千不还"的诗句倾吐了谪的际遇。

  这里记载着历史上贬官逆臣的悲剧人生,经历代文人墨客的题咏描绘,成为我国富有神奇色彩的著名游览胜地。这里碧水蓝天一色,烟波浩瀚,帆影点点,椰林婆娑,奇石林立,那刻有:"天涯"、"海角"、"南天一柱"、"海判南天"等巨石雄峙海滨,使整个景区如诗如画,美有胜收,据记载,"天涯"题刻,是清代雍正年间崖州知府程哲所书。

  南天一柱"据说是清代宣统年间崖州知州范云梯所书。"南天一柱"来历还有传说。相传很久以前,陵水黎族有两位仙女偷偷下凡,立身于南海中,为当地渔家指航打渔。王母娘娘知道后非常恼怒,派雷公雷母抓她们回去,二人不肯,化为双峰石,被劈为两截,一截掉在黎安附*的海中,一截飞到天涯之旁,成为今天的"南天一柱"。

  现在景区内还建有海水浴场、***及海上游艇等设施,一座座由现代建筑和仿古典传统园林式建筑风格相结合的"天涯购物寨"、"天涯漫游区"、"天涯画廊"、"天涯民族风情园"、"天涯历史名人雕像"等屹立在海角景区,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附*有"点火台"、"望海阁"、"怀苏亭"和曲径通幽组成的多层次游览胜地。

  大家好,这次我是大家的导游,我姓许,大家就叫我许导吧。

  索溪峪的名字,是土家话翻译过来的,这三个字寓意为:(suo)雾,(xi)大,(yu)山庄,连起来是:“雾大的山庄”。

  索溪峪位于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总面积为25400公顷。景区呈现盆状,四周高,中间低,山,丘,川并存,峰洞,湖具备。峰秀、谷幽、水碧、洞奥为其景观的主要特征。现已开发小景区8个,即:西海峰林、十里画廊、水绕四门、百丈峡、宝峰湖、黄龙洞,一线天,一共约300多个景点。

  索溪峪的景观,以山水为依托。不仅山奇、水秀,而且桥险、洞幽。由于处于砂岩与石灰岩交接处和峰林地貌比较发育,索溪峪的山没有张家界那么峭峻,但却也巍巍层列。站在索溪镇或进入“十里画廊”、“西海峰林”等观景区,只见深沟幽谷中的石峰,一座簇拥着一座,绵延一、二十里,尤如一幅水墨长卷,煞是壮观。幽深中带着恬淡,粗犷中含着娇媚,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

  索溪峪水,也有另一番风韵,神堂湾潜流飞瀑,一泻直下。素有“人间瑶池”美称的高峡*湖宝峰湖,湖光潋艳,波*如镜。湖崖峰峦高耸,湖内群山倒映。还有无数汩汩小溪,一年四季,常流不息,淅沥叮咚之声,不绝于耳,信步漫游,悠然自得,情趣盎然。

  桥险,是索溪峪的一独特景观。索溪峪境内各种形状的险桥很多,个个都让游客望而生畏。其中自生桥为最有特色,该桥全长约有26米左右,宽却不足2米,厚也不过30至40厘米。桥两头的岩石夹缝中,青松傲立,从桥上往下俯视,满目岩壑深谷,令人不敢出足前行。

  索溪峪,因溪水状如绳索而得名。这里洞穴奇异,峡湖倚天,飞禽走兽多,植物种类全。景观独特,可以连片纵观,也可以分园细览,可谓景中有景,园外有园,如黄龙洞、宝峰湖等即是。

  好了,接下时间里大家自己去游览吧,3小时后我们在这里结合。

  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今天我们去参观一个新的旅游景点,这就是:天涯海角。

  为什么要将此地称之为“天涯海角”呢?世间上真的有“天涯海角”这样一个地方吗?这正是我要告诉大家的。

  一、“天涯海角”的名称是根据古代宗教学说“天圆地方”这一理论延伸出来的,这种理论认为:天是圆的而地是方的。假如这种理论成立的话,那么在这个世间上肯定有某个地方是边缘或者是尽头,即“天边”。那么它又在哪呢?历史上的说法是,它在这里----海南岛最南端的三亚市,出三亚市向西24公里,天涯海角,就是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这是原因之一,即理论依据。

  二、众所周知,苏联有个叫西伯里亚的地方。那是一年四季冰天雪地、荒芜人烟、萧瑟凄凉,是专门用来流放犯人的。在我国古代尤其是唐宋两朝,这一带就是中原地区的“西伯里亚”,是封建王朝惯用的流放地。为什么要选择这儿而不选择别处呢?因为这里交通闭塞,人烟稀少,常年干旱,天气酷热,环境极为恶劣。这是原因之二,可以说是地理因素。

  三、唐宋两朝,许多被流放至此的人由于路途艰难,初到伊始,人地生疏、水土不服,加之情绪低落、悲观失望,及少有生还中原的。他们个个无不怀着走天涯、下海角的心绪。“天涯海角”在他们看来,不仅仅是指地球的尽头,而且以为人生末日的到来。难怪被流放至此的唐朝两度宰相李德裕称之为“鬼门关”。他在诗中写道:“一去一万里,千去千不还。崖州在何处,生度鬼门关。”(唐代称“三亚”市为“崖州”)这可以说是当时的真实写照啊!此乃原因之三,即历史的原因。

  今天我们去“体验”一下作为一个流放者走天涯、下海角的心情。但是,我相信作为旅游者,大家不但没有情绪不佳,还会为能前往这么一个带有神奇色彩的地方而感到兴奋的。

  在北京旅游人们常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今天我要说“不到天涯海角誓不罢休。”

  我为诸位能有机会到此一游而感到骄傲,大家想想,在我们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假如有机会达到天涯海角,这个被李德裕“高度赞誉”为“鬼门关”的地方,试问在我们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还有什么克服不了的艰难困苦呢?一切困难与天涯海角相比皆显得无足轻重。这是我此时的第一个想法。另外,我发现在我们中间有许多成双成对的伴侣,我羡慕你们,为你们高兴。你们想过吗?你们手拉着手、肩并着肩来到天涯海角,请问你们这一辈子还会分开吗?我相信你们一定回更加相亲相爱,心心相印,白头偕老,永不分离。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很快就要到达目的地了,现在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几个主要的景点。诸位见到的第一座巨石上面刻着四个大字“南天一柱”。根据中国传说的说法,天是圆的,它由地上四个角的四根柱子撑着,这就是其中的一个柱子的化身,它支撑着南天,让人民安居乐业。除此之外,我认为,它更能代表海南人民坚强、勇敢的性格。到了天涯海角,诸位会看见两座巨石,上面分别刻有“天涯”、“海角”的字样,这就是我们的目的地。在此我有一个提议,到了天涯海角咱们来个集体合影好吗?希望这张合影能给各位留下永久的记忆。

  天涯海角导游词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