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游洞导游词实用10篇

首页 / 导游词 / |

  三游洞导游词 1

亲爱的游客们:

  大家好!

  我是你们的导游,林导游。欢迎你们来宜昌的旅游胜地――三游洞,很高兴和你们在三游洞度过美好的时光。

  我先来介绍地点吧,三游洞是国家4A级景区,位于宜昌西北7公里,是西陵山北峰峭壁上的巨大山洞。它背靠长江三峡的.西陆峡口,面临下牢溪,洞奇景异,山水秀丽,是湖北省著名名胜古迹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三游洞的由来是这样的,相传唐元和十四年,白居易、白行简、元稹三人会于彝陵,同游洞中,各赋诗一首,并由白居易作《三游洞序》,写在洞壁上,三游洞即由此而得名,这是人们称之为“前三游”。到了宋代,著名文学家苏?t、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也来游洞中,各提诗一首于洞壁之上,人们称之为“后三游”。

  现在来介绍它的景点吧,三游洞地势险峻,形如覆蓬,冬暖夏凉,洞室开阔,呈不规则长方形,深约30米,宽约23米,高约9米,是古代地下水沿岩溶洞。其悠久的历史文化,琳琅满目的历代摩崖石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研究宜昌三峡地域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是长江沿线著名的名胜景区。景区现开发有碑刻,陆游泉,张飞擂鼓台,巴楚乐宫等。

  三游洞就介绍到这里,大家可以继续参观。最后,请大家注意保护文物和注意安全,祝你们玩得愉快!

  三游洞导游词 2

  三游洞,位于宜昌西北的南津关西陵山上。它背靠长江三峡的西陵峡口,面临下牢溪,洞奇景异,山水秀丽。风景区内主要有三游洞、至喜亭、楚塞楼、陆游泉、张飞擂鼓台等。

  三游洞生于绝壁之上,地势险峻,有栈道可达。其形如覆蓬,冬暖夏凉,洞室开阔,约深30米、宽20米、高10米。洞中横排3根钟乳石柱。洞内列有历代碑刻,洞外崖壁上刻满历代游客的诗文。洞顶之悬石,击之有声,名为“天钟”;地面之凸石,跺之有声,取名“地鼓”,故有“天钟地鼓”之说。

  三游洞得名于唐代三个大文豪。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大诗人白居易由江州改任忠州刺史赴任途中,与其弟白行简途经夷陵(宜昌古称),在此遇到大诗人元稹。三人结伴到西陵山一游。发现这个“天生一洞”。三位诗人各赋诗一首,并由白居易“序而记之”。因此洞由他们三人始游,故得名“三游洞”。137年后北宋年间,又有三位文豪苏洵、苏轼和苏辙父子同游此洞。同样苏氏父子也各题诗一首,留于洞壁。白氏兄弟与元稹之行,称为“前三游”;苏氏父子之行,称为“后三游”。

  在三游洞旁的崖壁还刻有抗战时期的爱国名将冯玉祥题写的“是谁杀害了我们的父母兄弟”十二个大字。

  出洞沿崖壁上的栈道攀向山顶,在栈道的尽头便是漂亮的三层亭子―“至喜亭”。至喜亭,始建于宋代,因为小船在三峡中历经千难万险,出峡到达宜昌,至此江宽阔已无险而喜,故得名于“至喜亭”。宋景?三年(公元1036年),宋代文豪欧阳修贬任夷陵县令,上任为此亭写了《峡州至喜亭记》。

  离开至喜亭,攀至山顶就是楚塞楼。楚塞楼也是一座重修的古建筑,楼高三层。在一楼大厅可以欣赏到古乐器―编钟奏出的音乐。登至三楼,峡口风景尽收眼底。

  下了楚塞楼往南就是一尊塑像立于江边一巨型石台上,这就是“张飞擂鼓台”。据《三国志・蜀书》记载,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刘备任命张飞为宜都太守。张飞任命期间在此擂鼓练兵,因此而得名。

  在山北,沿石阶而下,到了山腰,便可见到“陆游泉”了,陆游泉是一方型小石潭。潭边崖壁石缝间,一股清泉涓涓入潭,潭水清澈。因南宋诗人陆游来三游洞在此取水煮茶,饮后味极美,乃题诗于潭边岩石上,而得名“陆游泉”。

  三游洞导游词 3

各位尊敬的游客:

  你们好,欢迎加入西陵旅行社举办的旅游团,我是大家本次之行的导游——覃导,下面就由我带领大家参观三游洞。

  三游洞位于西陵峡外,距宜昌市10公里左右。三游洞的名字有两个典故,唐代诗人白居易、白行简、元稹三人曾一行游过此洞,人称“前三游”,到宋代,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也一同游过此洞,人称“后三游”。

  好,话不多说,让我们开始旅行。首先我们来到陆游泉。据地方记载,宋代爱国诗人陆游路经夷陵,游览三游洞,他发现下牢溪上方有一潭清澈的泉水,他取水煎茶,气香味甘,赞赏有加并留下诗词:“囊中日铸传天下,不是名泉不舍尝”,这便是陆游泉的由来。

  现在大家顺着我的右前方,可以看到旁边山顶上的一座亭子—至喜亭,它始建造于宋朝,当时文学家欧阳修被贬为宜昌县令,峡州太守朱庆基建此亭后,委托欧阳修专为此作记文,即《峡州至喜亭记》,从而使此亭成为峡州三大胜境之一。由于战乱和其他人为的因素,宜昌西坝庙咀古建筑群被毁,至喜亭、至喜亭“匾额”和东湖知县林有*精美的八十个字的长联均先后被毁,十分可惜。大家看到的至喜亭是新建的,飞檐红柱,重檐三叠,玻璃瓦面,青石雕花栏杆,通高8米,亭分层,楼中设螺旋式楼梯,亭内还有欧阳修《峡州至喜亭》及古今诗画数十幅。在亭上,大家可以体验到“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看完了至喜亭,大家请跟我来到江边,可以清晰地看见一座小房子,那就是古军垒的遗址。古军垒始建于南北朝时并延用至六朝,也是峡口唯一的古军事遗址,在这里出土了古代镞及东汉纪年砖第。站立在古代雄关前,西陵峡口的美景尽收眼底,同时也让人有一种雄壮之感。

  一天的美好时光总是过的那么快,又到了分别的时候。希望大家对我的服务满意,谢谢!

  三游洞导游词 4

亲爱的游客们:

  大家好!

  我是你们的导游,林导游。欢迎你们来宜昌的旅游胜地——三游洞,很高兴和你们在三游洞度过美好的时光。

  我先来介绍地点吧,三游洞是国家4A级景区,位于宜昌西北7公里,是西陵山北峰峭壁上的巨大山洞。它背靠长江三峡的西陆峡口,面临下牢溪,洞奇景异,山水秀丽,是湖北省著名名胜古迹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三游洞的由来是这样的,相传唐元和十四年,白居易、白行简、元稹三人会于彝陵,同游洞中,各赋诗一首,并由白居易作《三游洞序》,写在洞壁上,三游洞即由此而得名,这是人们称之为“前三游”。到了宋代,著名文学家苏?t、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也来游洞中,各提诗一首于洞壁之上,人们称之为“后三游”。

  现在来介绍它的'景点吧,三游洞地势险峻,形如覆蓬,冬暖夏凉,洞室开阔,呈不规则长方形,深约30米,宽约23米,高约9米,是古代地下水沿岩溶洞。其悠久的历史文化,琳琅满目的历代摩崖石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研究宜昌三峡地域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是长江沿线著名的名胜景区。景区现开发有碑刻,陆游泉,张飞擂鼓台,巴楚乐宫等。

  三游洞就介绍到这里,大家可以继续参观。最后,请大家注意保护文物和注意安全,祝你们玩得愉快!

  三游洞导游词 5

  三游洞位于宜昌西北7公里,是西陵山北峰峭壁上的巨大山洞。它背靠长江三峡的西陵峡口,面临下牢溪,洞奇景异,山水秀丽,是湖北省著名名胜古迹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相传唐元和十四年(819年),白居易、白行简、元稹三人会于夷陵(今湖北宜昌),同游洞中,各赋诗一首,并由白居易作《三游洞序》,写在洞壁上,三游洞即由此而得名,这是人们称之为“前三游”。到了宋代,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东坡)、苏辙父子三人,也来游此洞,各题诗。

  东汉

  据《三国志蜀书》记载:东汉建安三年(公元208年)刘备联合孙权火攻赤壁,大败曹军之后,又挥师南下,攻打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大约在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前后。“先主既定江南,以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张飞为扼守三峡关卡,曾在西陵山峰顶擂鼓,日夜操演兵马。

  南朝

  梁元帝承圣年间(公元553年)梁将陆洪和在峡口筑“七胜城”,南朝陈太建五年(公元573年),宣帝征江陵,在峡口筑“安陆城”,以备蜀犯,在西陵山下牢溪*台上仍留有六朝军垒遗址和城市遗迹。

  唐朝

  唐宪宗元和三年(公元808)白居易在任左拾遗(皇帝跟前的谏官)时,因性情耿直得罪当朝太监和权臣。同僚元稹遭宦官刘士元鞭打,唐宪宗李纯非但不问罪刘士元,反将元稹贬职通州(今四川达川市),白居易曾三次上书为其辩解。元和十年(公元815)因上书朝政,揭发朝廷内部谋杀宰相武元衡而受迫害,降职任江州(江西九江)司马,元和十四年(公元819)白居易由江州司马升忠州(重庆忠县)刺史,其弟白行简同行赴任与元稹意外在西陵峡中恰遇,在峡口饮宴时又偶然发现一奇特天然(溶)洞府由元稹提议:“吾人难相逢,斯境不易得,请各赋古调诗二十韵,书于石壁”并由白居易做“序”而纪之,《序》尾言道“以吾三人始游,故为三游洞”。三游洞即此而得名,从唐代诗人白居易三人发现此洞以后。

  北宋

  宋仁宗景佑二年(公元1035年)博学好贤的文人宋庆基调任峡州知州,对夷陵县进行了一系列的民俗改革和街道、城栅的修缮,宜昌的草房变瓦屋也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的,景佑三年(公元1036年)。宋庆基在夷陵西塞门外的江津处建了一亭,取名“至喜”,并请这年五月被贬至夷陵任县令的文学家欧阳修,为该亭撰写了一篇《峡州至喜亭记》 。由宋代著名书法家黄庭坚书写碑刻,亭以文显,这座小亭借欧阳修之笔,声名大振,后被列为夷陵三大胜景之一,至喜亭自建九百多年以来,经历了二次移迁的兴废历程,1981年,重建于西陵山北峰望乡台。

  南宋

  南宋考宗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十月八日,陆游随军旅生活,入蜀时道经夷陵,在三游洞。陆游见到黄庭坚,欧阳修等文人的题刻,感慨万千,尽兴之余,取潭中泉水煎茶,水甚奇,茶味美,小潭倚山临溪,陆游流连忘返,题《三游洞前岩下潭水甚奇取之煎茶》待以潭旁岩壁上,从此这眼无名山泉,被世人称为“陆游泉”。

  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下牢溪成为阻隔日军的天然屏障。下牢溪南岸的南津关即为日军的占领区,而当时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陈诚的作战指挥部即设于此地附*。1938年10月,湖北省**代**兼民政部长严立三,带领省**要员张难光、石��等**官员移位于三游洞内办公,主持全省抗日救亡工作。

  三游洞导游词 6

  三游洞是宜昌著名的风景区。星期天,我来到三游洞,首先我看见门柱上有一副对联,上联是“蜀巴荆楚之间有此奇观〞下联是“白苏黄而后游者其谁〞。今天我就是个后游者。

  一进大门用青石板铺成的梯子上有许多像宝塔一样的“震旦角石〞。据有关专家考证,发现这是一种古代生物的化石属于软体形,距今已有4.4亿多年了,具有很好的考古价值。

  沿着石梯往前走我看见了许多摩崖石刻,在三游洞室外耳洞的左侧的'石壁上,醒目地存留着冯玉祥将军充满悲愤和爱国之情的隶书题刻:“是谁杀了我们的同胞父母和兄弟。〞这是冯玉祥将军告诉我们无忘国耻。

  顺着小路走下去就进了一个山洞。我首先看到了一个巨大的石碑,上面刻的是白居易写的《三游洞序》,它告诉我们了公元819年诗人白居易与他的朋友元稹和弟弟白行简一同来游玩此洞,所以白居易就把它叫做“三游洞〞,这就是三游洞的由来。

  走过三游洞,我就来到了至喜亭。至喜亭顾名思意,至此而喜,就是到了这个地方很快乐的意思。据说以前葛州坝和三峡大坝还没有建,水直冲而下非常急,古时候的船都是木船,船过三峡的时候就像过鬼门关,到了三游洞这里水就变缓了,船员和游人到了这里都要喝酒庆祝过了鬼门关。

  再往前走就是张飞鼓台了,那刻着张飞在打鼓,张飞威风凌凌两眼瞪的大大的。站在张飞擂鼓台上还可以看见葛州坝。

  三游洞你不仅风景优美,而且有着许多深厚的文化咧!我还要来玩三游洞。

  三游洞导游词 7

  三游洞是宜昌著名的风景区。星期天,我来到三游洞,首先我看见门柱上有一副对联,上联是“蜀巴荆楚之间有此奇观”下联是“白苏黄而后游者其谁”。今天我就是个后游者。

  一进大门用青石板铺成的'梯子上有许多像宝塔一样的“震旦角石”。据有关专家考证,发现这是一种古代生物的化石属于软体形,距今已有4.4亿多年了,具有很好的考古价值。

  沿着石梯往前走我看见了许多摩崖石刻,在三游洞室外耳洞的左侧的石壁上,醒目地存留着冯玉祥将军充满悲愤和爱国之情的隶书题刻:“是谁杀了我们的同胞父母和兄弟。”这是冯玉祥将军告诉我们无忘国耻。

  顺着小路走下去就进了一个山洞。我首先看到了一个巨大的石碑,上面刻的是白居易写的《三游洞序》,它告诉我们了公元819年诗人白居易与他的朋友元稹和弟弟白行简一同来游玩此洞,所以白居易就把它叫做“三游洞”,这就是三游洞的由来。

  走过三游洞,我就来到了至喜亭。至喜亭顾名思意,至此而喜,就是到了这个地方很高兴的'意思。据说以前葛州坝和三峡大坝还没有建,水直冲而下非常急,古时候的船都是木船,船过三峡的时候就像过鬼门关,到了三游洞这里水就变缓了,船员和游人到了这里都要喝酒庆祝过了鬼门关。

  再往前走就是张飞鼓台了,那刻着张飞在打鼓,张飞威风凌凌两眼瞪的大大的。站在张飞擂鼓台上还可以看见葛州坝。

  三游洞你不仅风景优美,而且有着许多深厚的文化咧!我还要来玩三游洞。

  三游洞导游词 8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众所周知,三游洞是宜昌市享誉海峡内外风景之首,是举世闻名的宜昌美丽风景之一。它位于宜昌市南�锕乇卑叮�西陵山北峰峭之腹北长江西陵口,宽约22米,高约9米,深约30米,是石灰岩溶。

  相传唐代诗人白居易、白行简、元稹三人一同游玩,看见四周风景如画,不由一同赞扬此洞美景,这被人们称为“先三游”。到了宋代: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也一同游览此洞,这被人们称为“后三游”。这就是三游洞的由来。

  我们先来参观张飞擂鼓台,在三游洞的西陵山顶面临大江处,有一座柱石峰,上有**台,这便是张飞擂鼓台。远看它气魄雄伟,十分壮观。*看张飞擂鼓台,张飞目光炯炯,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想如何战胜敌人。他思考时神态庄重,双手握拳,在考虑他的计谋。先别激动,我们继续前行。

  绕过几座小山,最引人注意的就是至喜亭了!它位于三游洞顶,临*下牢溪口的山峰上有一座重檐三叠,金瓦朱栏,由“品”字形成三亭组成的亭阁,这便是至喜亭。葱郁的树林在至喜亭的四周环绕,至喜亭是上朱红的柱子,金黄的房瓦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美丽极了。

  这美丽的地方说也说不尽道不完,希望你有机会,也去细细游赏!

  三游洞导游词 9

  三游洞位于宜昌西北7公里,是西陵山北峰峭壁上的巨大山洞。它背靠长江三峡的西陵峡口,面临下牢溪,洞奇景异,山水秀丽,是湖北省著名名胜古迹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相传唐元和十四年(819年),白居易、白行简、元稹三人会于夷陵(今湖北宜昌),同游洞中,各赋诗一首,并由白居易作《三游洞序》,写在洞壁上,三游洞即由此而得名,这是人们称之为“前三游”。到了宋代,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东坡)、苏辙父子三人,也来游此洞,各题诗。

  东汉

  据《三国志蜀书》记载:东汉建安三年(公元208年)刘备联合孙权火攻赤壁,大败曹军之后,又挥师南下,攻打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大约在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前后。“先主既定江南,以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张飞为扼守三峡关卡,曾在西陵山峰顶擂鼓,日夜操演兵马。

  南朝

  梁元帝承圣年间(公元553年)梁将陆洪和在峡口筑“七胜城”,南朝陈太建五年(公元573年),宣帝征江陵,在峡口筑“安陆城”,以备蜀犯,在西陵山下牢溪*台上仍留有六朝军垒遗址和城市遗迹。

  唐朝

  唐宪宗元和三年(公元808)白居易在任左拾遗(皇帝跟前的谏官)时,因性情耿直得罪当朝太监和权臣。同僚元稹遭宦官刘士元鞭打,唐宪宗李纯非但不问罪刘士元,反将元稹贬职通州(今四川达川市),白居易曾三次上书为其辩解。元和十年(公元815)因上书朝政,揭发朝廷内部谋杀宰相武元衡而受迫害,降职任江州(江西九江)司马,元和十四年(公元819)白居易由江州司马升忠州(重庆忠县)刺史,其弟白行简同行赴任与元稹意外在西陵峡中恰遇,在峡口饮宴时又偶然发现一奇特天然(溶)洞府由元稹提议:“吾人难相逢,斯境不易得,请各赋古调诗二十韵,书于石壁”并由白居易做“序”而纪之,《序》尾言道“以吾三人始游,故为三游洞”。三游洞即此而得名,从唐代诗人白居易三人发现此洞以后。

  北宋

  宋仁宗景佑二年(公元1035年)博学好贤的文人宋庆基调任峡州知州,对夷陵县进行了一系列的民俗改革和街道、城栅的修缮,宜昌的'草房变瓦屋也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的,景佑三年(公元1036年)。宋庆基在夷陵西塞门外的江津处建了一亭,取名“至喜”,并请这年五月被贬至夷陵任县令的文学家欧阳修,为该亭撰写了一篇《峡州至喜亭记》 。由宋代著名书法家黄庭坚书写碑刻,亭以文显,这座小亭借欧阳修之笔,声名大振,后被列为夷陵三大胜景之一,至喜亭自建九百多年以来,经历了二次移迁的兴废历程,1981年,重建于西陵山北峰望乡台。

  南宋

  南宋考宗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十月八日,陆游随军旅生活,入蜀时道经夷陵,在三游洞。陆游见到黄庭坚,欧阳修等文人的题刻,感慨万千,尽兴之余,取潭中泉水煎茶,水甚奇,茶味美,小潭倚山临溪,陆游流连忘返,题《三游洞前岩下潭水甚奇取之煎茶》待以潭旁岩壁上,从此这眼无名山泉,被世人称为“陆游泉”。

  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下牢溪成为阻隔日军的天然屏障。下牢溪南岸的南津关即为日军的占领区,而当时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陈诚的作战指挥部即设于此地附*。1938年10月,湖北省**代**兼民政部长严立三,带领省**要员张难光、石��等**官员移位于三游洞内办公,主持全省抗日救亡工作。

  三游洞导游词 10

  三游洞是宜昌著名的风景区。星期天,我来到三游洞,首先我看见门柱上有一副对联,上联是“蜀巴荆楚之间有此奇观”下联是“白苏黄而后游者其谁”。今天我就是个后游者。

  一进大门用青石板铺成的梯子上有许多像宝塔一样的“震旦角石”。据有关专家考证,发现这是一种古代生物的化石属于软体形,距今已有4.4亿多年了,具有很好的考古价值。

  沿着石梯往前走我看见了许多摩崖石刻,在三游洞室外耳洞的左侧的石壁上,醒目地存留着冯玉祥将军充满悲愤和爱国之情的隶书题刻:“是谁杀了我们的同胞父母和兄弟。”这是冯玉祥将军告诉我们无忘国耻。

  顺着小路走下去就进了一个山洞。我首先看到了一个巨大的石碑,上面刻的是白居易写的《三游洞序》,它告诉我们了公元819年诗人白居易与他的朋友元稹和弟弟白行简一同来游玩此洞,所以白居易就把它叫做“三游洞”,这就是三游洞的由来。

  走过三游洞,我就来到了至喜亭。至喜亭顾名思意,至此而喜,就是到了这个地方很高兴的'意思。据说以前葛州坝和三峡大坝还没有建,水直冲而下非常急,古时候的'船都是木船,船过三峡的时候就像过鬼门关,到了三游洞这里水就变缓了,船员和游人到了这里都要喝酒庆祝过了鬼门关。

  再往前走就是张飞鼓台了,那刻着张飞在打鼓,张飞威风凌凌两眼瞪的大大的。站在张飞擂鼓台上还可以看见葛州坝。

  三游洞你不仅风景优美,而且有着许多深厚的文化咧!我还要来玩三游洞。


三游洞导游词实用10篇扩展阅读


三游洞导游词实用10篇(扩展1)

——三游洞导游词6篇

三游洞导游词1

  三游洞,位于宜昌西北的南津关西陵山上。它背靠长江三峡的西陵峡口,面临下牢溪,洞奇景异,山水秀丽。风景区内主要有三游洞、至喜亭、楚塞楼、陆游泉、张飞擂鼓台等。

  三游洞生于绝壁之上,地势险峻,有栈道可达。其形如覆蓬,冬暖夏凉,洞室开阔,约深30米、宽20米、高10米。洞中横排3根钟乳石柱。洞内列有历代碑刻,洞外崖壁上刻满历代游客的诗文。洞顶之悬石,击之有声,名为“天钟”;地面之凸石,跺之有声,取名“地鼓”,故有“天钟地鼓”之说。

  三游洞得名于唐代三个大文豪。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大诗人白居易由江州改任忠州刺史赴任途中,与其弟白行简途经夷陵(宜昌古称),在此遇到大诗人元稹。三人结伴到西陵山一游。发现这个“天生一洞”。三位诗人各赋诗一首,并由白居易“序而记之”。因此洞由他们三人始游,故得名“三游洞”。137年后北宋年间,又有三位文豪苏洵、苏轼和苏辙父子同游此洞。同样苏氏父子也各题诗一首,留于洞壁。白氏兄弟与元稹之行,称为“前三游”;苏氏父子之行,称为“后三游”。

  在三游洞旁的崖壁还刻有抗战时期的爱国名将冯玉祥题写的“是谁杀害了我们的父母兄弟”十二个大字。

  出洞沿崖壁上的栈道攀向山顶,在栈道的尽头便是漂亮的三层亭子—“至喜亭”。至喜亭,始建于宋代,因为小船在三峡中历经千难万险,出峡到达宜昌,至此江宽阔已无险而喜,故得名于“至喜亭”。宋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宋代文豪欧阳修贬任夷陵县令,上任为此亭写了《峡州至喜亭记》。

  离开至喜亭,攀至山顶就是楚塞楼。楚塞楼也是一座重修的古建筑,楼高三层。在一楼大厅可以欣赏到古乐器—编钟奏出的音乐。登至三楼,峡口风景尽收眼底。

  下了楚塞楼往南就是一尊塑像立于江边一巨型石台上,这就是“张飞擂鼓台”。据《三国志·蜀书》记载,建安十五年(公元22019年),刘备任命张飞为宜都太守。张飞任命期间在此擂鼓练兵,因此而得名。

  在山北,沿石阶而下,到了山腰,便可见到“陆游泉”了,陆游泉是一方型小石潭。潭边崖壁石缝间,一股清泉涓涓入潭,潭水清澈。因南宋诗人陆游来三游洞在此取水煮茶,饮后味极美,乃题诗于潭边岩石上,而得名“陆游泉”。

三游洞导游词2

  三游洞是宜昌著名的风景区。星期天,我来到三游洞,首先我看见门柱上有一副对联,上联是“蜀巴荆楚之间有此奇观”下联是“白苏黄而后游者其谁”。今天我就是个后游者。

  一进大门用青石板铺成的梯子上有许多像宝塔一样的“震旦角石”。据有关专家考证,发现这是一种古代生物的化石属于软体形,距今已有4.4亿多年了,具有很好的考古价值。

  沿着石梯往前走我看见了许多摩崖石刻,在三游洞室外耳洞的左侧的石壁上,醒目地存留着冯玉祥将军充满悲愤和爱国之情的隶书题刻:“是谁杀了我们的同胞父母和兄弟。”这是冯玉祥将军告诉我们无忘国耻。

  顺着小路走下去就进了一个山洞。我首先看到了一个巨大的石碑,上面刻的是白居易写的《三游洞序》,它告诉我们了公元819年诗人白居易与他的朋友元稹和弟弟白行简一同来游玩此洞,所以白居易就把它叫做“三游洞”,这就是三游洞的由来。

  走过三游洞,我就来到了至喜亭。至喜亭顾名思意,至此而喜,就是到了这个地方很高兴的'意思。据说以前葛州坝和三峡大坝还没有建,水直冲而下非常急,古时候的船都是木船,船过三峡的时候就像过鬼门关,到了三游洞这里水就变缓了,船员和游人到了这里都要喝酒庆祝过了鬼门关。

  再往前走就是张飞鼓台了,那刻着张飞在打鼓,张飞威风凌凌两眼瞪的大大的'。站在张飞擂鼓台上还可以看见葛州坝。

  三游洞你不仅风景优美,而且有着许多深厚的文化咧!我还要来玩三游洞。

三游洞导游词3

亲爱的游客们:

  大家好!

  我是你们的导游,林导游。欢迎你们来宜昌的旅游胜地——三游洞,很高兴和你们在三游洞度过美好的时光。

  我先来介绍地点吧,三游洞是国家4A级景区,位于宜昌西北7公里,是西陵山北峰峭壁上的巨大山洞。它背靠长江三峡的西陆峡口,面临下牢溪,洞奇景异,山水秀丽,是湖北省著名名胜古迹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三游洞的由来是这样的,相传唐元和十四年,白居易、白行简、元稹三人会于彝陵,同游洞中,各赋诗一首,并由白居易作《三游洞序》,写在洞壁上,三游洞即由此而得名,这是人们称之为“前三游”。到了宋代,著名文学家苏?t、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也来游洞中,各提诗一首于洞壁之上,人们称之为“后三游”。

  现在来介绍它的景点吧,三游洞地势险峻,形如覆蓬,冬暖夏凉,洞室开阔,呈不规则长方形,深约30米,宽约23米,高约9米,是古代地下水沿岩溶洞。其悠久的历史文化,琳琅满目的历代摩崖石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研究宜昌三峡地域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是长江沿线著名的名胜景区。景区现开发有碑刻,陆游泉,张飞擂鼓台,巴楚乐宫等。

  三游洞就介绍到这里,大家可以继续参观。最后,请大家注意保护文物和注意安全,祝你们玩得愉快!

三游洞导游词4

  经过一周紧张的学*,周末终于到来了。

  星期五的晚上,爸爸说:明天我们到三游洞去玩,我一听兴奋极了。晚上我在床上翻来覆去地想,三游洞的水真的有人们说的那么蓝吗?那里的山真的有人们说的那么绿吗?

  第二天,我早早的起了床,爸爸妈妈已经准备好了行李,在等着我出发呢。乘上到三游洞的车,很快就到了一座大桥上,桥下是一条小河,看上去非常蓝也很干净,两边是高高的.山,碧绿的连成一片。在桥上我看到勇敢的人们正玩着蹦极、有人在桥下的河中划着船、有人在水中游着泳、还有的在爬山。兴奋的我拉着爸爸闹着去划船,沿着石阶我们来到了河边选了一艘漂亮的小汽艇,开汽艇的叔叔非常欢迎我们,并告诉我们要注意安全。我们坐上了小汽艇,小汽艇很快就像飞起来了一样,两边的水花像一对翅膀,我拍打着水花像抚摩着翅膀,感觉我就像是飞翔在水面上的鹰一样激动。不久小汽艇在一块岩石旁停了下来,我上岸一看,原来江边的岸有一个大水潭,一座小桥弯曲的向水潭上延伸,中间还有一座小亭子,远处一道从山上飞溅下来的瀑布,下面有一架水车,被落下的瀑布冲击的缓缓动着,我看到水里停着两条小划船,就拉着爸爸爬上了小船,在水中荡起了双浆。

  一眨眼就到要回家的时间了,坐上回家的汽车,我还在回头张望着刚刚划过船的小河,真不希望太阳这么早落山,让快乐的时光停留住它匆匆地脚步。

三游洞导游词5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众所周知,三游洞是宜昌市享誉海峡内外风景之首,是举世闻名的宜昌美丽风景之一。它位于宜昌市南冿关北岸,西陵山北峰峭之腹北长江西陵口,宽约22米,高约9米,深约30米,是石灰岩溶。

  相传唐代诗人白居易、白行简、元稹三人一同游玩,看见四周风景如画,不由一同赞扬此洞美景,这被人们称为“先三游”。到了宋代: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也一同游览此洞,这被人们称为“后三游”。这就是三游洞的由来。

  我们先来参观张飞擂鼓台,在三游洞的西陵山顶面临大江处,有一座柱石峰,上有*台,这便是张飞擂鼓台。远看它气魄雄伟,十分壮观。*看张飞擂鼓台,张飞目光炯炯,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想如何战胜敌人。他思考时神态庄重,双手握拳,在考虑他的计谋。先别激动,我们继续前行。

  绕过几座小山,最引人注意的就是至喜亭了!它位于三游洞顶,临*下牢溪口的山峰上有一座重檐三叠,金瓦朱栏,由“品”字形成三亭组成的亭阁,这便是至喜亭。葱郁的树林在至喜亭的四周环绕,至喜亭是上朱红的柱子,金黄的房瓦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美丽极了。

  这美丽的地方说也说不尽道不完,希望你有机会,也去细细游赏!

三游洞导游词6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众所周知,三游洞是宜昌市享誉海峡内外风景之首,是举世闻名的宜昌美丽风景之一。它位于宜昌市南冿关北岸,西陵山北峰峭之腹北长江西陵口,宽约22米,高约9米,深约30米,是石灰岩溶。

  相传唐代诗人白居易、白行简、元稹三人一同游玩,看见四周风景如画,不由一同赞扬此洞美景,这被人们称为“先三游”。到了宋代: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也一同游览此洞,这被人们称为“后三游”。这就是三游洞的由来。

  我们先来参观张飞擂鼓台,在三游洞的西陵山顶面临大江处,有一座柱石峰,上有*台,这便是张飞擂鼓台。远看它气魄雄伟,十分壮观。*看张飞擂鼓台,张飞目光炯炯,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想如何战胜敌人。他思考时神态庄重,双手握拳,在考虑他的计谋。先别激动,我们继续前行。

  绕过几座小山,最引人注意的就是至喜亭了!它位于三游洞顶,临*下牢溪口的山峰上有一座重檐三叠,金瓦朱栏,由“品”字形成三亭组成的亭阁,这便是至喜亭。葱郁的树林在至喜亭的四周环绕,至喜亭是上朱红的.柱子,金黄的房瓦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美丽极了。

  这美丽的地方说也说不尽道不完,希望你有机会,也去细细游赏!


三游洞导游词实用10篇(扩展2)

——三游洞导游词 (菁华5篇)

三游洞导游词1

  三游洞地势险峻,形如覆蓬,冬暖夏凉,洞室开阔,呈不规则长方形,深约30米,宽约23米,高约9米,是古代地下水沿岩层岩面不断溶蚀,并经塌陷而形成的石灰岩溶洞。它的地层地质年代为寒武纪,距今约五亿至六亿年,洞中岩石褶皱起伏,断裂纵横,千姿百态,有似圆若方的钟乳石柱三根,垂直*行横列,将洞隔成相通的前后两室:前室明旷,诗文满壁;后室幽奥,旁有耳洞,可通于外。后室顶部空圆若悬钟,以石投击,其声如钟,石子落地,其响如鼓,故有“天钟地鼓”之说。

  三游洞景色奇丽,曾被古人喻为“幻境”。历代途经夷陵(宜昌)的人,大都到此一游,并以楷、隶、行、草各种字体和诗歌、散文、壁画、题记等形式写景抒怀,镌刻于石壁之上。至今洞内外尚存有宋代欧阳修题记、明代重刻之《三游洞序》等各种壁刻和碑文40余件,留下了宝贵的文化史料。

  三游洞前,是清澈碧透的下牢溪,水石相击,飞珠溅玉。沿洞旁小路登上山顶的至喜亭,西眺可见大江雄姿;在那峰峦叠嶂之中,长江像一把利斧,辟开一线通道,直泻西陵峡口,激流咆哮,破门而出,流经三游洞旁,则水势*,江面豁然开阔,呈现险夷交替之奇观。

  三游洞不仅是著名的古迹胜地,同时也是重要的革命遗址。土地革命时期,这里曾是*鄂西特和宜昌县委的地下交通联络站,当时庙中“道士”有的是我党地下交通员。**后年3月1日,*为实现*“高峡出*湖”的宏伟蓝图,造福子孙后代,曾沿着陡滑的小道,亲临三游洞察看了岩石的层次,作了极为重要的指示。

  沿陡危的.小道依栏而下,至山腰间的悬崖下有一小潭,细泉涓涓流入,长年不歇,潭边草茂竹翠,这便是宜昌市的名胜古迹——陆游泉。宋代诗人陆游于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10月8日来三游洞时曾在此潭取水煎茶,并赋诗一首,书于石壁上。后人称之为“陆游泉”。

三游洞导游词2

  三游洞位于宜昌西北7公里,是西陵山北峰峭壁上的巨大山洞。它背靠长江三峡的西陵峡口,面临下牢溪,洞奇景异,山水秀丽,是湖北省著名名胜古迹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相传唐元和十四年(819年),白居易、白行简、元稹三人会于夷陵(今湖北宜昌),同游洞中,各赋诗一首,并由白居易作《三游洞序》,写在洞壁上,三游洞即由此而得名,这是人们称之为“前三游”。到了宋代,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东坡)、苏辙父子三人,也来游此洞,各题诗。

  东汉

  据《三国志蜀书》记载:东汉建安三年(公元208年)刘备联合孙权火攻赤壁,大败曹军之后,又挥师南下,攻打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大约在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前后。“先主既定江南,以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张飞为扼守三峡关卡,曾在西陵山峰顶擂鼓,日夜操演兵马。

  南朝

  梁元帝承圣年间(公元553年)梁将陆洪和在峡口筑“七胜城”,南朝陈太建五年(公元573年),宣帝征江陵,在峡口筑“安陆城”,以备蜀犯,在西陵山下牢溪*台上仍留有六朝军垒遗址和城市遗迹。

  唐朝

  唐宪宗元和三年(公元808)白居易在任左拾遗(皇帝跟前的谏官)时,因性情耿直得罪当朝太监和权臣。同僚元稹遭宦官刘士元鞭打,唐宪宗李纯非但不问罪刘士元,反将元稹贬职通州(今四川达川市),白居易曾三次上书为其辩解。元和十年(公元815)因上书朝政,揭发朝廷内部谋杀宰相武元衡而受迫害,降职任江州(江西九江)司马,元和十四年(公元819)白居易由江州司马升忠州(重庆忠县)刺史,其弟白行简同行赴任与元稹意外在西陵峡中恰遇,在峡口饮宴时又偶然发现一奇特天然(溶)洞府由元稹提议:“吾人难相逢,斯境不易得,请各赋古调诗二十韵,书于石壁”并由白居易做“序”而纪之,《序》尾言道“以吾三人始游,故为三游洞”。三游洞即此而得名,从唐代诗人白居易三人发现此洞以后。

  北宋

  宋仁宗景佑二年(公元1035年)博学好贤的文人宋庆基调任峡州知州,对夷陵县进行了一系列的民俗改革和街道、城栅的修缮,宜昌的草房变瓦屋也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的,景佑三年(公元1036年)。宋庆基在夷陵西塞门外的江津处建了一亭,取名“至喜”,并请这年五月被贬至夷陵任县令的文学家欧阳修,为该亭撰写了一篇《峡州至喜亭记》 。由宋代著名书法家黄庭坚书写碑刻,亭以文显,这座小亭借欧阳修之笔,声名大振,后被列为夷陵三大胜景之一,至喜亭自建九百多年以来,经历了二次移迁的兴废历程,1981年,重建于西陵山北峰望乡台。

  南宋

  南宋考宗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十月八日,陆游随军旅生活,入蜀时道经夷陵,在三游洞。陆游见到黄庭坚,欧阳修等文人的题刻,感慨万千,尽兴之余,取潭中泉水煎茶,水甚奇,茶味美,小潭倚山临溪,陆游流连忘返,题《三游洞前岩下潭水甚奇取之煎茶》待以潭旁岩壁上,从此这眼无名山泉,被世人称为“陆游泉”。

  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下牢溪成为阻隔日军的天然屏障。下牢溪南岸的南津关即为日军的占领区,而当时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陈诚的作战指挥部即设于此地附*。1938年10月,湖北省*代*兼民政部长严立三,带领省*要员张难光、石渶等*官员移位于三游洞内办公,主持全省抗日救亡工作。

三游洞导游词3

  经过一周紧张的学*,周末终于到来了。

  星期五的晚上,爸爸说:明天我们到三游洞去玩,我一听兴奋极了。晚上我在床上翻来覆去地想,三游洞的水真的有人们说的那么蓝吗?那里的山真的有人们说的那么绿吗?

  第二天,我早早的起了床,爸爸妈妈已经准备好了行李,在等着我出发呢。乘上到三游洞的车,很快就到了一座大桥上,桥下是一条小河,看上去非常蓝也很干净,两边是高高的.山,碧绿的连成一片。在桥上我看到勇敢的人们正玩着蹦极、有人在桥下的河中划着船、有人在水中游着泳、还有的在爬山。兴奋的我拉着爸爸闹着去划船,沿着石阶我们来到了河边选了一艘漂亮的小汽艇,开汽艇的叔叔非常欢迎我们,并告诉我们要注意安全。我们坐上了小汽艇,小汽艇很快就像飞起来了一样,两边的水花像一对翅膀,我拍打着水花像抚摩着翅膀,感觉我就像是飞翔在水面上的鹰一样激动。不久小汽艇在一块岩石旁停了下来,我上岸一看,原来江边的岸有一个大水潭,一座小桥弯曲的向水潭上延伸,中间还有一座小亭子,远处一道从山上飞溅下来的瀑布,下面有一架水车,被落下的瀑布冲击的缓缓动着,我看到水里停着两条小划船,就拉着爸爸爬上了小船,在水中荡起了双浆。

  一眨眼就到要回家的时间了,坐上回家的汽车,我还在回头张望着刚刚划过船的小河,真不希望太阳这么早落山,让快乐的时光停留住它匆匆地脚步。

三游洞导游词4

  三游洞,位于宜昌西北的南津关西陵山上。它背靠长江三峡的西陵峡口,面临下牢溪,洞奇景异,山水秀丽。风景区内主要有三游洞、至喜亭、楚塞楼、陆游泉、张飞擂鼓台等。

  三游洞生于绝壁之上,地势险峻,有栈道可达。其形如覆蓬,冬暖夏凉,洞室开阔,约深30米、宽20米、高10米。洞中横排3根钟乳石柱。洞内列有历代碑刻,洞外崖壁上刻满历代游客的诗文。洞顶之悬石,击之有声,名为“天钟”;地面之凸石,跺之有声,取名“地鼓”,故有“天钟地鼓”之说。

  三游洞得名于唐代三个大文豪。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大诗人白居易由江州改任忠州刺史赴任途中,与其弟白行简途经夷陵(宜昌古称),在此遇到大诗人元稹。三人结伴到西陵山一游。发现这个“天生一洞”。三位诗人各赋诗一首,并由白居易“序而记之”。因此洞由他们三人始游,故得名“三游洞”。137年后北宋年间,又有三位文豪苏洵、苏轼和苏辙父子同游此洞。同样苏氏父子也各题诗一首,留于洞壁。白氏兄弟与元稹之行,称为“前三游”;苏氏父子之行,称为“后三游”。

  在三游洞旁的崖壁还刻有抗战时期的爱国名将冯玉祥题写的“是谁杀害了我们的父母兄弟”十二个大字。

  出洞沿崖壁上的栈道攀向山顶,在栈道的尽头便是漂亮的三层亭子—“至喜亭”。至喜亭,始建于宋代,因为小船在三峡中历经千难万险,出峡到达宜昌,至此江宽阔已无险而喜,故得名于“至喜亭”。宋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宋代文豪欧阳修贬任夷陵县令,上任为此亭写了《峡州至喜亭记》。

  离开至喜亭,攀至山顶就是楚塞楼。楚塞楼也是一座重修的古建筑,楼高三层。在一楼大厅可以欣赏到古乐器—编钟奏出的音乐。登至三楼,峡口风景尽收眼底。

  下了楚塞楼往南就是一尊塑像立于江边一巨型石台上,这就是“张飞擂鼓台”。据《三国志·蜀书》记载,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刘备任命张飞为宜都太守。张飞任命期间在此擂鼓练兵,因此而得名。

  ·天门导游词 ·大水井导游词 红楼导游词 ·木兰天池导游词 ·武汉长江大桥导游词

  在山北,沿石阶而下,到了山腰,便可见到“陆游泉”了,陆游泉是一方型小石潭。潭边崖壁石缝间,一股清泉涓涓入潭,潭水清澈。因南宋诗人陆游来三游洞在此取水煮茶,饮后味极美,乃题诗于潭边岩石上,而得名“陆游泉”。

三游洞导游词5

各位尊敬的游客:

  你们好,欢迎加入西陵旅行社举办的旅游团,我是大家本次之行的导游——覃导,下面就由我带领大家参观三游洞。

  三游洞位于西陵峡外,距宜昌市10公里左右。三游洞的名字有两个典故,唐代诗人白居易、白行简、元稹三人曾一行游过此洞,人称“前三游”,到宋代,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也一同游过此洞,人称“后三游”。

  好,话不多说,让我们开始旅行。首先我们来到陆游泉。据地方记载,宋代爱国诗人陆游路经夷陵,游览三游洞,他发现下牢溪上方有一潭清澈的泉水,他取水煎茶,气香味甘,赞赏有加并留下诗词:“囊中日铸传天下,不是名泉不舍尝”,这便是陆游泉的由来。

  现在大家顺着我的右前方,可以看到旁边山顶上的一座亭子—至喜亭,它始建造于宋朝,当时文学家欧阳修被贬为宜昌县令,峡州太守朱庆基建此亭后,委托欧阳修专为此作记文,即《峡州至喜亭记》,从而使此亭成为峡州三大胜境之一。由于战乱和其他人为的因素,宜昌西坝庙咀古建筑群被毁,至喜亭、至喜亭“匾额”和东湖知县林有*精美的八十个字的长联均先后被毁,十分可惜。大家看到的至喜亭是新建的,飞檐红柱,重檐三叠,玻璃瓦面,青石雕花栏杆,通高8米,亭分层,楼中设螺旋式楼梯,亭内还有欧阳修《峡州至喜亭》及古今诗画数十幅。在亭上,大家可以体验到“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看完了至喜亭,大家请跟我来到江边,可以清晰地看见一座小房子,那就是古军垒的遗址。古军垒始建于南北朝时并延用至六朝,也是峡口唯一的古军事遗址,在这里出土了古代镞及东汉纪年砖第。站立在古代雄关前,西陵峡口的美景尽收眼底,同时也让人有一种雄壮之感。

  一天的美好时光总是过的那么快,又到了分别的时候。希望大家对我的服务满意,谢谢!


三游洞导游词实用10篇(扩展3)

——贵州织金洞导游词 (菁华6篇)

  *是“洞穴之国”,有着成千上万个洞穴;已开发的有41个,其中梦幻织金洞最为美丽。

  梦幻织金洞位于贵州省毕节地区的乌江旁,在三岔河与六冲河之间,气候潮湿、凉爽。

  织金洞全长12.1公里,有四层共五个支洞,每个支洞中还有五至七个小洞。总面积约70万*方米,比*广场还要大出44万*方米。这五个支洞中属“十万大山”洞最大,其面积相当于10个足球场!宏伟壮观便成了织金洞的最大特点。

  织金洞的另一个特点就是颜色鲜艳。洞内的“珊瑚瑶池”、“石柱”,五颜六色,而且形态各异。再加上洞中湿度较大,有的地方有刺鼻的气体,有时在人的眼前就会出现幻觉,因此得名“梦幻织金洞”。

  织金洞中还有两件奇物:“霸王盔”和“银雨树”。巧妙的是,这两件奇物都位于“广寒宫”中。“广寒宫”的面积为5万*方米,其中有许多石笋、石柱,可这些都是与两件奇物无法相比的。

  “霸王盔”是一种特殊的帽状石笋,十分坚固,因其外表像一顶战争时用的头盔而得名,它有30多米高,5米宽,可谓是“石笋之最”。

  “银雨树”则是钟乳石,高5、6米,看似一棵用石片一层层累成的小树,表面呈淡黄色。据推算,“银雨树”还需要15万年来完成生长。

  那么这个美丽的洞穴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据考古学家调查,120万年以前,这里还是一块*地。但是有一天,地壳发生了变化,乌江水流的一部分流到了现在织金洞的位置并开始冲刷、腐蚀这里。95万年后,地壳又开始发生变化,水不再涌到这里。又过了120xx年左右,洞内大部分水已经干涸,并开始逐渐变成现在的样子。又过了几十年,一群野猪跑到了这里,在洞内生活、繁殖,并产生了“石洞野猪”这个种群。约2万年后,气候变得潮湿,“石洞野猪”不再适应当时的气候并灭绝了,但他们的.角、牙等却给人类留下了很有价值的财富。

  梦幻织金洞,真是既宏伟又神秘,不愧为*的“洞穴之首”!

  织金洞[1]地处乌江源流之一的六冲河南岸,属于高位旱溶洞。洞中遍布石笋、石柱、石芽、钟旗等四十多种堆积物,形成千姿百态的岩溶景观。洞道纵横交错,石峰四布,流水、间歇水塘、地下湖错置其间。被誉为“岩溶瑰宝”、“溶洞奇观”。

  织金洞之所以被人们称为“溶洞之王”在于它在世界溶洞中具有多项世界之最。如整个洞已开发部分就达35万*方米;洞内堆积物的多品类、高品位为世间少有;洞厅的最高、最宽跨度属于至极;神奇的银雨树,精巧的卷曲石举世罕见。最大的景物是金塔宫内的塔林世界,在1.6万*方米的洞厅内,耸立着100多座金塔银塔,而且隔成11个厅堂。金塔银塔之间,石笋、石藤、石幔、石帏、钟旗、石鼓、石柱遍布,与塔群遥相呼应。

  [2]洞内空间开阔,岩质复杂拥有40多种岩溶堆积形态,包括世界溶洞中主要的形态类别,被称为“岩溶博物馆”。洞外还有布依、苗、彝等少数民族村寨。谷牧的“此景闻说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游。”*作家协会副会长冯牧有诗曰:“黄山归来不看岳,织金洞外无洞天。琅嬛胜地瑶池境,始信天宫在人间。”二牧之词被认为是绝唱。

  2景点概况编辑

  根据不同的景观和特点,分为迎宾厅、讲经堂、雪香宫、寿星宫、广寒宫、灵霄殿、十万大山、塔林洞、金鼠宫、望山湖、水乡泽国等景区,有47个厅堂、150多个景点。洞内有各种奇形怪状的石柱、石幔、石花等,组成奇特景观,身临其境如进入神话中的奇幻世界。

  最大的洞厅面积达3万多*方米。每座厅堂都有琳琅满目的钟乳石,大的有数十丈,小的如嫩竹笋,千姿百态。还有玲珑剔透、洁如冰花的卷曲石。霸王盔、玉玲珑、双鱼赴广寒、水母石、碧眼金鼠等景观,形态逼真,五彩缤纷。特别是那高17米的“银雨树”,挺拔秀丽,亭亭玉立于白玉盘中,人人赞叹。织金洞不仅有很高的旅游、美学价值,而且对于研究*的古地理、古气象学等都有极高的科学价值。[3]

  九四年唯一代表亚洲加入国际洞穴旅游协会,与黄果树、龙宫、红枫湖三个国家级景区形成了贵州西部旅游黄金环线。

  织金洞已开发的洞厅47个,洞厅最宽处173米,一般高50—60米,最高达150米。洞内地形复杂,有迎宾厅、万寿宫等10个景点、40多种岩溶形态,有“岩溶博物馆”之称。

  规模宏大,形态万千,色彩纷呈,是织金洞景观的显著特色。察洞内长度达12.1公里,相对高差150多米,已勘最宽跨度175米,一般宽高在60米一100米,总面积达70多万*方米,堆积物*均高度为40米左右,最高的达70米,囊括了全世界溶洞堆积物类别的40多种堆积形态,呈现出万干气象,无限风光,雄伟壮观的“地下塔林”、虚无缥缈的“铁山云雾”、一望无涯的“寂静群山”、磅礴而下的“百尺垂帘”、深奥无穷的“广寒宫”、神秘莫测的“灵霄殿”、豪迈挺拔的“银雨树”、纤细玲成的“卷曲石”、栩栩如生的“普贤骑象”、“婆媳情深”……一幅幅大画卷,一处处小场景,令人心魄震惊,叹为观止。据专家考察比较,织金洞规模体量、形态类别、景观效果都比誉冠全球的法国和南斯拉夫的溶洞更为宏大、齐全、美观。

  瑰丽多姿的喀斯特地貌风光,把织金洞映衬得气势恢宏。在织金洞地表周围约5*方公里范围内分布有典型的罗圈盆、天生桥、天窗谷、伏流及峡谷等,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被国际知名的地貌学家威廉姆称为“世界第一流的喀斯特景观”。

  洞外有地面岩溶、峡谷、溪流、瀑布等自然景观与布依、苗、彝族村寨。整个风景名胜区面积450*方公里,除织金洞景区外有织金古城、裸结河峡谷、洪家渡景区。织金城建于公元1382年,三面环山,一水贯城,城内有71处清泉,庵堂寺庙50余处,有结构奇特的财神庙、洞庙结合的保安寺等。

  20xx年织金洞风景名胜区成功升级为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

  *是“洞穴之国”,有着成千上万个洞穴;已开发的有41个,其中梦幻织金洞最为美丽。

  梦幻织金洞位于贵州省毕节地区的`乌江旁,在三岔河与六冲河之间,气候潮湿、凉爽。

  织金洞全长12。1公里,有四层共五个支洞,每个支洞中还有五至七个小洞。总面积约70万*方米,比*广场还要大出44万*方米。这五个支洞中属“十万大山”洞最大,其面积相当于10个足球场!宏伟壮观便成了织金洞的最大特点。

  织金洞的另一个特点就是颜色鲜艳。洞内的“珊瑚瑶池”、“石柱”,五颜六色,而且形态各异。再加上洞中湿度较大,有的地方有刺鼻的气体,有时在人的眼前就会出现幻觉,因此得名“梦幻织金洞”。

  织金洞中还有两件奇物:“霸王盔”和“银雨树”。巧妙的是,这两件奇物都位于“广寒宫”中。“广寒宫”的面积为5万*方米,其中有许多石笋、石柱,可这些都是与两件奇物无法相比的。

  “霸王盔”是一种特殊的帽状石笋,十分坚固,因其外表像一顶战争时用的头盔而得名,它有30多米高,5米宽,可谓是“石笋之最”。

  “银雨树”则是钟乳石,高5、6米,看似一棵用石片一层层累成的小树,表面呈淡黄色。据推算,“银雨树”还需要15万年来完成生长。

  那么这个美丽的洞穴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据考古学家调查,120万年以前,这里还是一块*地。但是有一天,地壳发生了变化,乌江水流的一部分流到了现在织金洞的位置并开始冲刷、腐蚀这里。95万年后,地壳又开始发生变化,水不再涌到这里。又过了100年左右,洞内大部分水已经干涸,并开始逐渐变成现在的样子。又过了几十年,一群野猪跑到了这里,在洞内生活、繁殖,并产生了“石洞野猪”这个种群。约2万年后,气候变得潮湿,“石洞野猪”不再适应当时的气候并灭绝了,但他们的角、牙等却给人类留下了很有价值的财富。

  梦幻织金洞,真是既宏伟又神秘,不愧为*的“洞穴之首”!

  *是“洞穴之国”,有着成千上万个洞穴;已开发的有41个,其中梦幻织金洞最为美丽。

  梦幻织金洞位于贵州省毕节地区的乌江旁,在三岔河与六冲河之间,气候潮湿、凉爽。

  织金洞全长12.1公里,有四层共五个支洞,每个支洞中还有五至七个小洞。总面积约70万*方米,比*广场还要大出44万*方米。这五个支洞中属“十万大山”洞最大,其面积相当于10个足球场!宏伟壮观便成了织金洞的最大特点。

  织金洞的另一个特点就是颜色鲜艳。洞内的“珊瑚瑶池”、“石柱”,五颜六色,而且形态各异。再加上洞中湿度较大,有的地方有刺鼻的气体,有时在人的眼前就会出现幻觉,因此得名“梦幻织金洞”。

  织金洞中还有两件奇物:“霸王盔”和“银雨树”。巧妙的是,这两件奇物都位于“广寒宫”中。“广寒宫”的面积为5万*方米,其中有许多石笋、石柱,可这些都是与两件奇物无法相比的。

  “霸王盔”是一种特殊的帽状石笋,十分坚固,因其外表像一顶战争时用的头盔而得名,它有30多米高,5米宽,可谓是“石笋之最”。

  “银雨树”则是钟乳石,高5、6米,看似一棵用石片一层层累成的小树,表面呈淡黄色。据推算,“银雨树”还需要15万年来完成生长。

  那么这个美丽的洞穴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据考古学家调查,120万年以前,这里还是一块*地。但是有一天,地壳发生了变化,乌江水流的一部分流到了现在织金洞的位置并开始冲刷、腐蚀这里。95万年后,地壳又开始发生变化,水不再涌到这里。又过了100年左右,洞内大部分水已经干涸,并开始逐渐变成现在的样子。又过了几十年,一群野猪跑到了这里,在洞内生活、繁殖,并产生了“石洞野猪”这个种群。约2万年后,气候变得潮湿,“石洞野猪”不再适应当时的气候并灭绝了,但他们的角、牙等却给人类留下了很有价值的财富。

  梦幻织金洞,真是既宏伟又神秘,不愧为*的“洞穴之首”!

各位游客们:

  大家好,我是您们的导游小李,首先欢迎大家来到贵州。

  织金洞由于堆积物形态的多变,构成了不同的层次复杂的画面,旅游价值和科研价值极高。洞中遍布着石笋、石柱、石塔、石鼓、石盾、石花、石芽、钟旗、卷曲石、月乃石、鸡血石、蛇皮石、松子石、晶芽、云盘、云碟、穴罐、谷针田、梅花田、珍珠田和边石坝等多种堆积物,形成千姿百态的岩溶景观。洞道纵横交错,石峰四布,流水、间歇水塘、地下湖散置其间。高大的石幔、石帷垂天而下,色彩斑斓;地下阴河雾气飘渺,深邃莫测,被誉为“岩溶瑰宝”、“溶洞奇观”。因其岩溶景观有如传说中的天宫,故又被美称为“织金天宫”。织金洞按其岩溶景观及组合特征,全洞初步划分为迎宾厅、讲经堂、万寿宫、望山湖、广寒宫、灵霄殿、雪香宫、塔林洞、十万大山、江南泽国、黄土高原和金鼠宫等12个大景区、47个厅堂。其中:

  迎宾厅:长200余米、宽50余米、高80余米。因洞口有阳光射入,厅内长满苔藓。岩溶堆积物形如巨狮、如玉蟾、如松树,顶部一侧有直径10余米的天窗,阳光可直射洞底。天窗边沿有水珠成串滴落,在阳光照耀下如挂万千金线、如撒万千金钱,名“圆光一洞天”,又名“落钱洞”。厅旁又有一个小厅,小厅中有一棵10余米高的钟乳石,形状如原子弹爆炸后冉冉升起的蘑菇云,名“蘑菇厅”。小厅内还有直径4米的圆水塘,站在塘边可以观赏石笋和天窗的倒影,名为“影泉”。

  织金洞原名打鸡洞,位于贵州省织金县城东北二十三公里处的官寨乡,它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溶洞,空间宽阔,是*目前发现的一座规模宏伟、造型奇特的洞穴资源宝库。织金洞最显著的特征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大、奇、全。”

  “大”是指织金洞的空间及景观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奇”是指景观及空间造型奇特。“全”是指洞内景观形态丰富,类型奇全。

  看了有关织金洞的`资料,我们穿过了一片树林,来到了洞口,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迫不及待地来到了织金洞内。洞内很深很宽,在游览的过程中导游向我们介绍了雄伟壮观的“地下塔林”、虚无缥缈的“铁山云雾”、一望无涯的“寂静群山”、磅礴而下的“百尺垂帘”、深奥无穷的“广寒宫”、神秘莫测的“灵霄殿”、豪迈挺拔的“银雨树”、纤细玲珑的“卷曲石”、栩栩如生的“普贤骑象”…..一处处场景让我们留恋忘返。

  美丽、壮观的织金洞,果然“名不虚传”。


三游洞导游词实用10篇(扩展4)

——三游洞导游词 (菁华5篇)

  三游洞地势险峻,形如覆蓬,冬暖夏凉,洞室开阔,呈不规则长方形,深约30米,宽约23米,高约9米,是古代地下水沿岩层岩面不断溶蚀,并经塌陷而形成的石灰岩溶洞。它的地层地质年代为寒武纪,距今约五亿至六亿年,洞中岩石褶皱起伏,断裂纵横,千姿百态,有似圆若方的钟乳石柱三根,垂直*行横列,将洞隔成相通的前后两室:前室明旷,诗文满壁;后室幽奥,旁有耳洞,可通于外。后室顶部空圆若悬钟,以石投击,其声如钟,石子落地,其响如鼓,故有“天钟地鼓”之说。

  三游洞景色奇丽,曾被古人喻为“幻境”。历代途经夷陵(宜昌)的人,大都到此一游,并以楷、隶、行、草各种字体和诗歌、散文、壁画、题记等形式写景抒怀,镌刻于石壁之上。至今洞内外尚存有宋代欧阳修题记、明代重刻之《三游洞序》等各种壁刻和碑文40余件,留下了宝贵的文化史料。

  三游洞前,是清澈碧透的下牢溪,水石相击,飞珠溅玉。沿洞旁小路登上山顶的至喜亭,西眺可见大江雄姿;在那峰峦叠嶂之中,长江像一把利斧,辟开一线通道,直泻西陵峡口,激流咆哮,破门而出,流经三游洞旁,则水势*,江面豁然开阔,呈现险夷交替之奇观。

  三游洞不仅是著名的古迹胜地,同时也是重要的革命遗址。土地革命时期,这里曾是*鄂西特和宜昌县委的地下交通联络站,当时庙中“道士”有的是我党地下交通员。**后年3月1日,*为实现*“高峡出*湖”的宏伟蓝图,造福子孙后代,曾沿着陡滑的小道,亲临三游洞察看了岩石的层次,作了极为重要的指示。

  沿陡危的.小道依栏而下,至山腰间的悬崖下有一小潭,细泉涓涓流入,长年不歇,潭边草茂竹翠,这便是宜昌市的名胜古迹——陆游泉。宋代诗人陆游于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10月8日来三游洞时曾在此潭取水煎茶,并赋诗一首,书于石壁上。后人称之为“陆游泉”。

  三游洞位于宜昌西北7公里,是西陵山北峰峭壁上的巨大山洞。它背靠长江三峡的西陵峡口,面临下牢溪,洞奇景异,山水秀丽,是湖北省著名名胜古迹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相传唐元和十四年(819年),白居易、白行简、元稹三人会于夷陵(今湖北宜昌),同游洞中,各赋诗一首,并由白居易作《三游洞序》,写在洞壁上,三游洞即由此而得名,这是人们称之为“前三游”。到了宋代,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东坡)、苏辙父子三人,也来游此洞,各题诗。

  东汉

  据《三国志蜀书》记载:东汉建安三年(公元208年)刘备联合孙权火攻赤壁,大败曹军之后,又挥师南下,攻打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大约在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前后。“先主既定江南,以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张飞为扼守三峡关卡,曾在西陵山峰顶擂鼓,日夜操演兵马。

  南朝

  梁元帝承圣年间(公元553年)梁将陆洪和在峡口筑“七胜城”,南朝陈太建五年(公元573年),宣帝征江陵,在峡口筑“安陆城”,以备蜀犯,在西陵山下牢溪*台上仍留有六朝军垒遗址和城市遗迹。

  唐朝

  唐宪宗元和三年(公元808)白居易在任左拾遗(皇帝跟前的谏官)时,因性情耿直得罪当朝太监和权臣。同僚元稹遭宦官刘士元鞭打,唐宪宗李纯非但不问罪刘士元,反将元稹贬职通州(今四川达川市),白居易曾三次上书为其辩解。元和十年(公元815)因上书朝政,揭发朝廷内部谋杀宰相武元衡而受迫害,降职任江州(江西九江)司马,元和十四年(公元819)白居易由江州司马升忠州(重庆忠县)刺史,其弟白行简同行赴任与元稹意外在西陵峡中恰遇,在峡口饮宴时又偶然发现一奇特天然(溶)洞府由元稹提议:“吾人难相逢,斯境不易得,请各赋古调诗二十韵,书于石壁”并由白居易做“序”而纪之,《序》尾言道“以吾三人始游,故为三游洞”。三游洞即此而得名,从唐代诗人白居易三人发现此洞以后。

  北宋

  宋仁宗景佑二年(公元1035年)博学好贤的文人宋庆基调任峡州知州,对夷陵县进行了一系列的民俗改革和街道、城栅的修缮,宜昌的草房变瓦屋也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的,景佑三年(公元1036年)。宋庆基在夷陵西塞门外的江津处建了一亭,取名“至喜”,并请这年五月被贬至夷陵任县令的文学家欧阳修,为该亭撰写了一篇《峡州至喜亭记》 。由宋代著名书法家黄庭坚书写碑刻,亭以文显,这座小亭借欧阳修之笔,声名大振,后被列为夷陵三大胜景之一,至喜亭自建九百多年以来,经历了二次移迁的兴废历程,1981年,重建于西陵山北峰望乡台。

  南宋

  南宋考宗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十月八日,陆游随军旅生活,入蜀时道经夷陵,在三游洞。陆游见到黄庭坚,欧阳修等文人的题刻,感慨万千,尽兴之余,取潭中泉水煎茶,水甚奇,茶味美,小潭倚山临溪,陆游流连忘返,题《三游洞前岩下潭水甚奇取之煎茶》待以潭旁岩壁上,从此这眼无名山泉,被世人称为“陆游泉”。

  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下牢溪成为阻隔日军的天然屏障。下牢溪南岸的南津关即为日军的占领区,而当时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陈诚的作战指挥部即设于此地附*。1938年10月,湖北省*代*兼民政部长严立三,带领省*要员张难光、石渶等*官员移位于三游洞内办公,主持全省抗日救亡工作。

  经过一周紧张的学*,周末终于到来了。

  星期五的晚上,爸爸说:明天我们到三游洞去玩,我一听兴奋极了。晚上我在床上翻来覆去地想,三游洞的水真的有人们说的那么蓝吗?那里的山真的有人们说的那么绿吗?

  第二天,我早早的起了床,爸爸妈妈已经准备好了行李,在等着我出发呢。乘上到三游洞的车,很快就到了一座大桥上,桥下是一条小河,看上去非常蓝也很干净,两边是高高的.山,碧绿的连成一片。在桥上我看到勇敢的人们正玩着蹦极、有人在桥下的河中划着船、有人在水中游着泳、还有的在爬山。兴奋的我拉着爸爸闹着去划船,沿着石阶我们来到了河边选了一艘漂亮的小汽艇,开汽艇的叔叔非常欢迎我们,并告诉我们要注意安全。我们坐上了小汽艇,小汽艇很快就像飞起来了一样,两边的水花像一对翅膀,我拍打着水花像抚摩着翅膀,感觉我就像是飞翔在水面上的鹰一样激动。不久小汽艇在一块岩石旁停了下来,我上岸一看,原来江边的岸有一个大水潭,一座小桥弯曲的向水潭上延伸,中间还有一座小亭子,远处一道从山上飞溅下来的瀑布,下面有一架水车,被落下的瀑布冲击的缓缓动着,我看到水里停着两条小划船,就拉着爸爸爬上了小船,在水中荡起了双浆。

  一眨眼就到要回家的时间了,坐上回家的汽车,我还在回头张望着刚刚划过船的小河,真不希望太阳这么早落山,让快乐的时光停留住它匆匆地脚步。

  三游洞,位于宜昌西北的南津关西陵山上。它背靠长江三峡的西陵峡口,面临下牢溪,洞奇景异,山水秀丽。风景区内主要有三游洞、至喜亭、楚塞楼、陆游泉、张飞擂鼓台等。

  三游洞生于绝壁之上,地势险峻,有栈道可达。其形如覆蓬,冬暖夏凉,洞室开阔,约深30米、宽20米、高10米。洞中横排3根钟乳石柱。洞内列有历代碑刻,洞外崖壁上刻满历代游客的诗文。洞顶之悬石,击之有声,名为“天钟”;地面之凸石,跺之有声,取名“地鼓”,故有“天钟地鼓”之说。

  三游洞得名于唐代三个大文豪。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大诗人白居易由江州改任忠州刺史赴任途中,与其弟白行简途经夷陵(宜昌古称),在此遇到大诗人元稹。三人结伴到西陵山一游。发现这个“天生一洞”。三位诗人各赋诗一首,并由白居易“序而记之”。因此洞由他们三人始游,故得名“三游洞”。137年后北宋年间,又有三位文豪苏洵、苏轼和苏辙父子同游此洞。同样苏氏父子也各题诗一首,留于洞壁。白氏兄弟与元稹之行,称为“前三游”;苏氏父子之行,称为“后三游”。

  在三游洞旁的崖壁还刻有抗战时期的爱国名将冯玉祥题写的“是谁杀害了我们的父母兄弟”十二个大字。

  出洞沿崖壁上的栈道攀向山顶,在栈道的尽头便是漂亮的三层亭子—“至喜亭”。至喜亭,始建于宋代,因为小船在三峡中历经千难万险,出峡到达宜昌,至此江宽阔已无险而喜,故得名于“至喜亭”。宋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宋代文豪欧阳修贬任夷陵县令,上任为此亭写了《峡州至喜亭记》。

  离开至喜亭,攀至山顶就是楚塞楼。楚塞楼也是一座重修的古建筑,楼高三层。在一楼大厅可以欣赏到古乐器—编钟奏出的音乐。登至三楼,峡口风景尽收眼底。

  下了楚塞楼往南就是一尊塑像立于江边一巨型石台上,这就是“张飞擂鼓台”。据《三国志·蜀书》记载,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刘备任命张飞为宜都太守。张飞任命期间在此擂鼓练兵,因此而得名。

  ·天门导游词 ·大水井导游词 红楼导游词 ·木兰天池导游词 ·武汉长江大桥导游词

  在山北,沿石阶而下,到了山腰,便可见到“陆游泉”了,陆游泉是一方型小石潭。潭边崖壁石缝间,一股清泉涓涓入潭,潭水清澈。因南宋诗人陆游来三游洞在此取水煮茶,饮后味极美,乃题诗于潭边岩石上,而得名“陆游泉”。

各位尊敬的游客:

  你们好,欢迎加入西陵旅行社举办的旅游团,我是大家本次之行的导游——覃导,下面就由我带领大家参观三游洞。

  三游洞位于西陵峡外,距宜昌市10公里左右。三游洞的名字有两个典故,唐代诗人白居易、白行简、元稹三人曾一行游过此洞,人称“前三游”,到宋代,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也一同游过此洞,人称“后三游”。

  好,话不多说,让我们开始旅行。首先我们来到陆游泉。据地方记载,宋代爱国诗人陆游路经夷陵,游览三游洞,他发现下牢溪上方有一潭清澈的泉水,他取水煎茶,气香味甘,赞赏有加并留下诗词:“囊中日铸传天下,不是名泉不舍尝”,这便是陆游泉的由来。

  现在大家顺着我的右前方,可以看到旁边山顶上的一座亭子—至喜亭,它始建造于宋朝,当时文学家欧阳修被贬为宜昌县令,峡州太守朱庆基建此亭后,委托欧阳修专为此作记文,即《峡州至喜亭记》,从而使此亭成为峡州三大胜境之一。由于战乱和其他人为的因素,宜昌西坝庙咀古建筑群被毁,至喜亭、至喜亭“匾额”和东湖知县林有*精美的八十个字的长联均先后被毁,十分可惜。大家看到的至喜亭是新建的,飞檐红柱,重檐三叠,玻璃瓦面,青石雕花栏杆,通高8米,亭分层,楼中设螺旋式楼梯,亭内还有欧阳修《峡州至喜亭》及古今诗画数十幅。在亭上,大家可以体验到“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看完了至喜亭,大家请跟我来到江边,可以清晰地看见一座小房子,那就是古军垒的遗址。古军垒始建于南北朝时并延用至六朝,也是峡口唯一的古军事遗址,在这里出土了古代镞及东汉纪年砖第。站立在古代雄关前,西陵峡口的美景尽收眼底,同时也让人有一种雄壮之感。

  一天的美好时光总是过的那么快,又到了分别的时候。希望大家对我的服务满意,谢谢!


三游洞导游词实用10篇(扩展5)

——新安江灵栖洞导游词

新安江灵栖洞导游词

  作为一名尽职尽责的导游,编写导游词是必不可少的,导游词具有极强的实用性,涉及的知识十分广泛。我们应该怎么写导游词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新安江灵栖洞导游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嗨,大家好,我叫蒋宗轩,是你们这次旅行的导游,很高兴能陪伴大家一起度过快乐的旅途时光。今天我们要去的是有着“地下艺术宫殿”美誉称号的灵栖洞。

  灵栖洞位于建德市中心西侧35公里的石屏乡境内,分为灵泉、清风、霭云三洞。这三洞各有各的特点:灵泉洞以水取胜,清风洞以风著称,霭云洞以云雾称奇。古代诗人李频在灵栖洞留下过“石上生灵笋,泉中落异花”的著名诗句。相传此洞有“龙、凤、龟、麟”,四灵兽出没,颇具灵气,故得“灵栖”美名。耳听为虚,不如眼见为实。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灵栖洞,感受它的神奇与魅力吧!

  国庆节,我们一家三口、小舅一家和外公去建德灵栖洞游玩。

  从大门走入景区,映入眼帘的是一池碧绿的湖水。湖边是一条绿树环绕的小路,沿着小路来到景区的第一个洞——灵泉洞。灵泉洞洞口位于一个深潭的中央,一股清泉从洞口缓缓流出。我们一行人坐上小船,船娘把船桨在水中轻轻一拨,我们便滑进了洞内。洞内河道九曲八折,船行水中,灯光下五颜六色的钟乳石倒映在水中,真有“石上生灵笋,泉中落异花”的意境。在“水晶宫”旁的水潭中,1986年拍摄《西游记》时留下的小白龙仍然矗立在那里,它昂着头,扭动着身子,好像在水中嬉戏。

  顺着山路往上走,没走多远就来到了第二洞——清风洞。刚走到洞口,一阵凉风迎面吹来,把我身上的汗珠吹得不翼而飞,清风洞果然名不虚传啊!洞内的地面上,每走几步就有一个书法家定的“风”字,有王羲之、柳公权、欧阳询、颜真卿……像一个“文化长廊”。洞内景色奇妙多姿,我最喜欢“五岳对峙”。五座高大的石笋紧紧靠在一起,石笋上的突起像嶙峋的怪石,真像缩小版的“五岳”啊!

  从清风洞出来,山越来越陡,我的脚也越来越酸。来到一个凉亭,我一屁股坐下就不愿意起来了。外公鼓励我:“无限风光在险峰,坚持住,马上就到了。”来到第三个洞——蔼云洞,我们已经精疲力尽了。当看到洞里长长的阶梯时,妈妈等几个人打起了退学鼓,就剩下我、爸爸和舅舅三个人了。蔼云洞没有让我失望,我看到了最美的景色。一路走来,“水中龙宫”、“垂天罗帐”、“海底世界”……让人目不暇接。最让我惊叹的是“定海神针”,只见一根细长的石棍从洞顶垂挂入地面,笔直笔直,我真想像孙悟空一样一把抓起,把它变成我的金箍棒!

  灵栖洞真是名不虚传的“地下艺术宫殿”啊!

  金秋时节的一个周末,我和妈妈去灵栖洞游玩。沿途山青水秀,一座座宁静的小山村晃眼而过,开了一大段路的车子,终于到达了灵栖洞门口。

  我和妈妈买了票,就步行进入景区。一条弯曲的石板路伸向前方,两边水杉树参天耸立着,下午景区没有游客,很安静。偶尔只听到一声清脆的鸟叫。

  到了一个洞,我看着洞口的山石上写着“洞泉灵?”我念了出来,妈妈急忙纠正我说:“是灵泉洞,古人都是从右往左读的。”妈妈把我拉上一艘小船,船缓缓地动了,向第一个景点前进。进入洞内,哇!大开眼界!洞内有许多奇形怪状的钟乳石,映着幽绿、深红、淡黄、浅蓝的灯光显得非常神秘。导游指着一处说:“这是鳄鱼倒挂!”我抬头看,那石头仿佛一只鳄鱼,它张着大大的怪异的嘴巴,仿佛要吞噬着什么。忽然一滴水落在我头上,“是幸福水!”导游解释道。游客们纷纷笑了起来。

  出了灵泉洞,我们又走进了清风洞。一步入,就感觉一阵凉风袭来,我一哆嗦,身上寒毛立刻竖起。洞内有许多书法家书写的各种“风”字,很别致。走着走着,来到了一处叫“百鸟归巢”的景点,我看到许多小钟乳石如同可爱的小鸟一样栖息在五光十色的`石壁上。还有火炬迎宾,我倒觉得更像两根快融化了的冰淇淋,软软的,湿湿的。

  到了最大的蔼云洞,里面更有趣了。立在我们面前的叫定海神针,是一根又细又长的钟乳石,很像孙悟空的金箍棒。西海龙宫更美妙,只是一池水,但从水里望去,水面映出整个光怪陆离的山洞,仿佛是龙王富丽堂皇、精致又深邃的水晶宫。还有嫦娥奔月、吴刚伐桂花树做出来的桂花酒,新奇又好玩!

  灵栖洞真美!“石上生灵笋,泉中落异花。”难怪千年前的诗人李频会这样夸赞它。

  嗨!大家好,我叫曾俊奥,我是你们这次的导游,你们可以叫我曾导。很高兴可以和你们度过这快乐的一天。

  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是灵栖洞。灵栖洞位于建德市中心西侧35公里的石屏乡境内,分为灵泉洞,清风洞,蔼云洞三个洞。这三个洞各有各的特点:灵泉洞以水取胜,清风洞以风著称,蔼云洞以云雾称奇。古代诗人李?在灵栖洞留下过“石上生灵笋,泉中落异花”的著名诗句。相传此洞有“龙,风,鬼,麒”四兽出没,颇有灵气,所以取名灵栖洞。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下面请大家跟随我一起去洞里看看吧!

  我们先来到灵泉洞,这条洞长一千多米,我们需要乘坐小船进去,洞内两边都是奇形怪状的石头,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看看这些石头像什么。接下来我们要去的是清风洞,洞里冬暖夏凉,在大夏天的时候,人们最喜欢来这里玩,因为在这个时候,它就是一台免费的自然空调。最后我们要去的是蔼云洞,洞里有一根高达十多米的“定海神针”,西游记曾经在这里取景拍摄。

  现在大家可以自由拍照留念,但不可以随意扔垃圾,希望今天的旅游能使大家留下美好的回忆。最后也请大家注意安全。祝大家玩得愉快。


三游洞导游词实用10篇(扩展6)

——河南鸡冠洞导游词 (菁华3篇)

  期待很久的一天,终于到了。我们很早就起来了,爸爸带我们开车奔驰在路上,我们要去的地方叫做“鸡冠洞”,这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这个地方很远,需要三个小时。走到栾川时旁边到处都是山,从远处看,云雾中的一座座山交叉着,真是又美丽又壮观啊!

  终于到了“鸡冠洞”,但想进去可没那么容易,需要先走一公里路,这还才是到达洞口下,还要走许多许多的台阶才能到达洞口。弟弟提议,我们比赛谁先上去。刚开始,我迅速地上,在第一大节楼梯中,成了第一名,因为过度用力,在第二大节楼梯中和弟弟并列第一,在后两大节楼梯中,没有了力量,落后了,最终,弟弟第一,我第二,爸爸第三。

  经过重重磨难,终于进洞了。真凉快啊!一阵清凉的空气扑面而来,后来听过解说才知道,洞内长年恒温18度,非常的舒适。先进去的地方叫做“玉柱潭”,一根根钟乳石,自上而下,像一根根玉柱,又像一支支快要融化的冰激凌,从旁边经过时,我用手轻轻的摸了一下石柱,又凉又滑,手感很舒适。接下来还有“溢彩殿”、“叠帏宫”、“迎宾厅”、“瑶池宫”等等。里面还有许多造型奇特的石头,如“鲤鱼跃龙门”、“天狗望月”、“仙人指路”等等,一个个唯妙唯肖,要知道这可是天然形成的啊!此类奇观,真是前所未闻,不愧被人们称为“北国第一洞”啊!最后看到的“中华第一柱”,更是“鸡冠洞”的标志性景观,据说,鸡冠洞这么大一个地下宫殿。都是靠它来支撑住的,这个地方我一定要留张影!

  走出洞口,外面依旧炎热,我好想再回到洞中啊!可是终究是要离开的,我们心满意足的走了,可我的思绪还停留在五光十色的鸡冠洞中。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朋友们来到省级名胜区河南十佳景区――鸡冠洞观光游览。我是月亮旅行社的一名优秀导游,我姓李,你们可以叫我李导。

  鸡冠洞洞长4600米,现在已开发1800米。观赏面积23000余*方米。整个游览过程需60多分钟,鸡冠洞坐落于鸡冠山半山腰,因而得名――鸡冠洞。

  鸡冠洞发现于清朝乾隆年间,1992年9月开发,1993年9月对外开放。目前全洞已开发8个景区,依次为“玉柱潭”、“溢彩殿”、“叠帏宫”、“洞天河”、“聚仙阁”、“瑶池宫”、“藏秀阁”、“石林坊”八大景区连缀而成,全洞大小景点188个,各个景观姿态奇异,形象逼真,备受广大游客青睐。

  大家快看,这就是石柱,这根石柱这没有连接在一起,你们相信吗?在这80年后,这两根石柱才能连接在一起。

  看这儿,这墙上的石花五颜六色,姿态不一,没有哪两朵石花是一样的。石花的样子有椭圆形的,有半圆形的,还有正方形的,千姿百态。

  快看这里,这些石笋真漂亮啊!有的叶子是打开的,有的叶子是合拢的,还有的叶子是找开一半的,什么样子的都有。

  快看那里――瑶池宫,五彩缤纷,红色的、黄色的、绿色的、蓝色的……什么颜色都有。

  你们快看,那玉柱潭,玉术潭上有千百根柱子,甚至有上千根柱子,因为它的柱子都像是玉,容易碎,所以取名玉柱潭。

  朋友们,今天的*就结束了,希望你们回到宾馆以后睡个好觉,明天精精神神的。

  当地民间传说中,鸡冠山是由偷偷进洞寻宝而被天鹰镇压的雄鸡化骨而成,远望此山,其轮廓极似雄鸡扬冠高啼,故而得名。鸡冠洞就蕴藏于鸡冠山山体之中,山以形名,洞以山名。鸡冠山上白皮松盘根于岩石中,白桦成林,连翘遍野,还有一簇簇杜鹃染红步道两旁。山上有两座彩绘精美的庙宇,每逢初一、十五,这里便成香客祭祀还愿的重要场所。四面八方不约而同前来朝拜,还愿者络绎不绝。

  在景区入口处路右,设立有景区标志石,这是一块取自于伊河之源栾川县陶湾镇闷顿岭的天然岩石,它呈椭圆形,属花岗岩岩石,周身呈米黄色,直径2米,重10吨。岩石的正反两面均镌刻有名人墨宝。正面是*著名诗人汪国真题写的“鸡冠洞”,背面是原新华社社长穆青的题词“北国第一洞”。标志石安置在高1。2米的基座上,基座由数十块方形粗颗粒花岗岩堆砌而成,占地面积5*方米。基座的正面和背面,分别镶有刻在黑色大理石上的“国家AAAA级景区”和“河南省十佳旅游景区”的字样。

  由景区小双堂河逆流而上,依次修建了金鸡桥、凤鸣桥、龙吟桥、*云桥、步云桥、彩虹桥、启明桥、晨曦桥、朝阳桥等九座拱形桥梁,形成景区外围景观的又一亮点。这些拱桥栏杆均由汉白玉雕镂而成,远望一座座桥梁犹如一条条白色丝带飘舞空中,再加上桥下溪水潺潺而过,确有小桥流水的诗情画意。

  距景区标志石110米,有一座明清建筑模式的彩绘牌楼,宽20米,高15米,四柱三门,三楼五彩。牌楼上前后正中各悬挂一面长2。5米,宽1。3米的黑色扁额,并镌刻有*会副委员长廖汉生题写的“北国第一洞”,整体古朴典雅,气宇轩昂。而景区中心广场46级石阶上方有另一座牌楼,高8米,宽11米,也属明清建筑模式,四柱三门,三楼五彩,十一斗拱,上面悬挂长2米,宽1米的扁额,扁额上的五个溜金大字是原新华社社长穆青于1993年到景区采风时题写的“北国第一洞”,字体苍劲有力。而牌楼上描绘的图案,浮雕更是古色古香,又不失富丽堂皇,四根直径0。5米的圆柱构成牌楼的支撑体。牌楼上有56条形态各异的龙浮雕,与四柱顶端描绘的吉祥彩云,寓意56个民族团结奋进。


三游洞导游词实用10篇(扩展7)

——大足石刻圆觉洞导游词实用10篇

  大足石刻规模之宏大,艺术之精湛,资料之丰富,保存之完好,更是世界罕见。众多国内外政要、名人为之惊叹并大加赞誉,是中外游客川渝之行的必游之地。下头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几篇关于大足石刻的导游词,欢迎大家阅读!

  游客朋友们,此刻我们来到大足石刻精华之所在――宝顶山。

  宝顶山位于大足县城龙岗镇东北15公里处的宝顶镇,海拔527.83米。宝顶山石刻包括以圣寿寺为中心的大佛湾、小佛湾造像,由号称"第六代祖师传密印"的赵智凤于公元1174-1252年间(南宋淳熙至炉子佑年间)。历时70余年,有总体构思组织开凿而成,是一座造像*万尊的大型佛教**道场。同时,也是大足石刻精华之所在,并把中国石窟艺术推上了最高峰。

  圣寿寺依山构筑,雄伟状观。南宋赵智凤创立,后遭元、明兵燹,明、精两度重修。现存山门、天王殿、帝释殿、大雄殿、三世佛殿、燃灯殿和维摩殿七重殿宇,为清代重建,建筑面积1631.68*方米。

  大佛湾位于对寿寺左下一个形似"u"字形的山湾。崖面长约500米,高约8-25米。造像刻于东、南、北三面崖壁上,通编为31号。其资料前后连接,无一雷同,尤如一幅图文并茂的画卷。

  小佛湾位于圣寿寺右侧,坐南面北,其主要建筑为一座石彻的坛台,高2.31米,东西宽16.50米,进深7.90米。坛台上用条石彻成石壁、石室,其上遍刻佛、菩萨像,通编为9号。

  宝顶山石刻表现出有异于中国前期石窟多方面的特点:

  1、宝顶山石刻是中国罕见的大型佛教**石窟道场。大佛湾是为广大世俗众生进行说教的外道场,小佛湾是信徒受戒、修行的内院,体系完备而有特色。在石窟的显著部位,图文并茂地刻有号称"唐瑜伽部主总持王"柳本尊的行化事迹图,并在二十多处造像的主尊位置刻柳本尊、赵智凤"即身成佛"的形象。

  2、宝顶山石刻的表现形式在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大佛湾数千尊造像题材不重复,龛窟间既有教义上的内在联系,又有形式上的相互衔接,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资料始之以六趣唯心,终之以柳本尊正觉成佛。其间有教有理,有行有果,构成系统。经变相对应配刻经文、偈语、颂词等,图文并茂,且与藏经有异,是历代藏经未收入的藏外佛教石刻文献,对佛教典籍的研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3、造像注重阐述哲理,把佛教的基本教义与中国儒家的伦理、理学的心性及道教的学说融为一体,兼收博采,显示了中国宋代佛学思想的特色。

  4、宝顶山石刻是中国石窟艺术民族化、生活化的典范。造像资料和表手法都力求生活化。如父母恩重经变相经过求子、怀胎、临产,以及养育子女的过程,形象生动,感人肺腑。牧牛图长达30余米,刻出林泉山涧,云雾缭绕,其间穿插"十牛、十牧",抒情诗般地再现了牧牛生活。又如横笛独奏的"吹笛女",充满内心喜悦的"养鸡女",酒后昏乱的"父子不识"、"夫妻不识"、"兄弟不识"、"姐妹不识"的"醉酒图"等等,无不活灵活现。雕刻大师们体验生活之精微,再现生活之准确,令人叹服。

  5、宝顶山石刻是石窟艺术的集大成之作,在诸方面都有创造性的发展。造像以能慑服人心为其创作原则,借以激发信众对佛法的虔诚。造像、装饰、布局、排水、采光、支撑、透视等,都十分注重形式美和意境美。如千手观音1007只手屈伸离合、参差错落,有如流光闪烁的孔雀开屏。这不可是中国千手观音之最,也是世界佛教艺术中一大奇观。释迦涅般像,又称卧佛,全长31米,只露半身,其构图有"意到笔伏,画外之画"之妙,给人以藏而不露的美感。

  这是中国山水画于有限中见无限这一传统美学思想的成功运用。地狱变相龛刻阴森恐怖的十八层地狱;牛头马面狰狞强悍,受罪人呼天号地;尖刀、锯解、油锅、寒冰、沸汤诸般酷刑惨不忍睹,令人触目惊心。圆觉洞内的数十尊造像刻工精细,衣衫如丝似绸,台座酷似木雕。洞口上方开一天窗采光,光线直射窟心,使洞内明暗相映,神秘莫测。高大的华严三圣像依崖屹立,身向前倾,成功地避免了透视变形,袈裟绉褶舒展,披肩持肘,直至脚下,支撑手臂,使文殊手中所托数百斤重的石塔历千年而不下堕。九龙浴太子图利用崖上的自然山泉,于岩壁上方刻九龙,导泉水至中央龙口而出,让涓涓清泉长年不断地洗涤着释迦太子,给造像*添了一派生机,堪称因地制宜的典范。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参观大足石刻。大足石刻始建于唐永徽元年(650年),历经五代,盛于两宋,余绪延至明、清,是中国晚期石艺术的代表作品。大足石刻是重庆市大足县境内主要表现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现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摩崖造像多达75处,雕像5万余身,铭文10万余字。其中,以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摩崖造像最具特色。大足石刻于1999年12月1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做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北山石刻北山摩崖造像位于大足县城龙岗镇北1.5千米处,开凿于唐景福元年至南宋绍兴三十一年(892年-1162年),通编为290号,造像的万尊,以其雕刻细腻、精美、典雅著称于世,展示了晚唐至宋中国民间佛教信仰及石窟艺术风格的发展、变化,被誉为唐宋石刻艺术陈列馆。北山晚唐造像端庄丰满,气质浑厚,衣纹细密,薄衣贴体,具有盛唐遗风。尤其是第245号观无量寿佛经变相资料丰富,层次分明,刻有人物造像539身,各种器物460余件,保存了多方面的形象史料。在中国石窟同类题材造像中首屈一指。

  五代作品占北山造像的三分之一以上,是中国此期造像最多的地区,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其特点是小巧玲珑,体态多变,神情潇洒,文饰渐趋繁丽,呈现出由唐至宋的过渡风格。北山宋代造像以观音最为突出,被誉为“中国观音造像的陈列馆”。这一时期的作品更加贴*生活,体现了宋代的审美情趣。造像具有人物个性鲜明,体态优美,比例匀称,穿戴艳丽等特点。最具代表性的是第136号转轮经藏窟,被公认为是“中国石窟艺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宝顶石刻宝顶山摩崖造像位于大足县城东北15千米处,由宋代高僧赵智凤于南宋淳熙至淳年间(1174年-1252年),历时70余年,以大佛湾、小佛湾为中心,有总体构思组织开凿而成,是一处造像逾万尊、在石窟中罕见的完备而有特色的大型佛教**道场,它把中国**史入后延续了400年左右,为中国佛教**史增添了新页。宝顶山摩崖造像的表现形式在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万余尊造像题材不重复,龛窟间既有教义上的内在联系,又有形式上的相互衔接,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资料始之以六趣唯心,终之以柳本尊正觉成佛,有教有理,有行有果,系统完备而有特色。

  宝顶山摩崖造像以能慑服人心为其创作原则,借以激发信众对佛法的虔诚。造像、装饰、布局、排水、采光、支撑、透视等,都十分注重形式美和意境美。如千手观音1007只手屈伸离合,参差错落,有如流光闪烁的孔雀开屏。释迦涅磐像全长31米,只露半身,其构图有“意到笔伏,画外有画”之妙,给人以藏而不露之美感,这是中国山水画于有限中见无限这一传统美学思想的成功运用。九龙浴太子利用崖上的自然山泉,于崖壁上方刻九龙,导泉水至中央龙口而出,让涓涓清泉长年不断地洗涤着释迦太子,给造像*添了一派生机,堪称因地制宜的典范。南山摩崖造像开凿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年-1162年),通编为15号,是一处极其重要的道教造像区。

  石篆山摩崖造像开凿于北宋元丰五年至绍圣元年(1082年-1096年),通编为10号,系典型的释、道、儒三教合一造像区。石门摩崖造像开凿于北宋绍圣元年至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094年-1151年),通编为16号,为佛教、道教合一造像区,尤以道教造像最具特色。

  中国石窟艺术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个时期都积淀了自我独具特色的模式及内涵。作为晚期石窟艺术代表作的大足石刻在吸收、融化前期石窟艺术精华的基础上,于题材选择、艺术形式、造型技巧、审美情趣诸方面都较之前代有所突破,以鲜明的民族化、生活化特色,成为具有中国风格的石窟艺术的典范,与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一齐构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石窟艺术史。大足石刻题材多样,资料丰富,儒、释、道“三教”造像俱全,有别于前期石窟。大足石刻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有重要贡献。它注重雕塑艺术自身的审美规律和形式规律,是洞窟造像向摩崖造像方向发展的佳例。大足石刻在诸多方面都开创了石窟艺术的新形式,成为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以及体现中国传统审美思想和审美情趣的石窟艺术的典范。大足石刻是石窟艺术生活化的典范。

  总之,论其规模之大,造诣之精,资料之丰富,大足石刻都堪称是一项伟大的艺术杰作。它既是中国石窟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公元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世界石窟艺术中最为壮丽辉煌的一页。

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重庆中国国际旅行社的导游员。在我身后的这位呢,就是我们本次行程的司机张师傅。我很荣幸能有机会为大家服务,非常欢迎大家来到重庆游览观光,待会儿,我将带领大家游览素有“石刻之乡”美称的大足石刻。大足石刻距重庆主城约有130公里,行车时间约两个半小时,在这段时间里我先把大足石刻的概况为大家做个简要的介绍。

  大足石刻是重庆大足县境内所有摩崖石刻造像艺术的总称,反映了佛教中国化、世俗化、生活化的进程,是集儒道佛三教造像于一体的大型石窟造像群,最初开凿于初唐永徽年间(650年),历经晚唐、五代,盛于两宋,明、清时期亦有所增刻。最终形成了一处规模庞大,集中国石刻艺术之大成的石刻群,堪称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与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和莫高窟齐名,1999年12月1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07年被评为国家5A级景区。大足石刻群共有石刻造像70多处,总计5万余尊,铭文10万余字。其中,以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五处石窟最具特色。

  关于大足石刻名称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是大足为传统农业区,气候温和,风调雨顺,收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为大足大丰之地,故得名。还有就是与佛教传说有关,相传佛祖在涅槃前夕曾到过大足,在其讲佛之地留下了一双大脚,故人们叫当地为大足。

  北山石刻位于大足县城北面约1公里处,共有摩崖造像5000于尊,由唐末刺史韦君靖开凿于唐景福元年,后由地方官吏、乡绅、僧尼等续建,至南宋绍兴年间(892年-1162年)结束,历时250年。以其雕刻细腻、精美、典雅著称于世,展示了晚唐至宋中国民间佛教信仰及石窟艺术风格的发展、变化,尤以观音造像最为突出,被誉为“中国观音造像陈列馆”。北山石刻以当时流行的佛教艺术为主,体现了佛教的世俗化,其转轮经藏窟被公认为是“中国石窟艺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宝顶山石刻位于大足县城东北约15千米处,由宋代高僧赵智凤于南宋淳熙至淳佑年间(1174年-1252年)主持建造,历时70余年,以圣寿寺为中心,包括大佛湾、小佛湾等13处造像群,共有摩崖造像*万余尊,题材以佛教**故事人物为主,整个造像群宛若一处大型的佛教圣地,展现了石刻艺术的精华。宝顶山有千手观音、释迦涅槃像、九龙浴太子等著名景点。

  南山石刻位于大足县城东南,始刻于南宋时期,共有造像15窟,以道教造像为主,刻工细腻、造型丰满,是我国石刻艺术中雕刻最精美、神系最完整的道教石刻造像区

  石篆山石刻位于大足县城西南25千米处,始刻于北宋元丰五年至绍圣年间(1082年-1096年)结束,是中国石窟中典型的释、道、儒三教合一的造像区。

  石门山石刻位于大足县城20千米处,始刻于北宋绍圣元年至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094年-1151年),为佛教、道教合一的造像区,尤以道教造像最具特色。石门山造像共分为13龛,有药师佛、释迦佛、观音洞、孔雀明王等龛窟。

  各位游客朋友们,在听完大足石刻的简介后,是不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去一睹为快呢,不过不用着急,因为我们即将要到达目的地——大足石刻了。

  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大足石刻的宝顶山,接下来我们主要参观的是宝顶山的大佛湾石刻造像群。大家请看,在你们面前的就是六道轮回图,又名“六趣图”。佛教中有个经典的理论“因果报应、转世轮回”。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每个人都有前世今生,每个人死后都要经过轮回投胎转世,这幅造像就集中反映了业力果报和生死轮回的佛教基本观念。

  首先我们来看这个抱着轮子的蓝面巨人,他叫做转轮王,四川人称为之“无常鬼”。“无常”是佛教中的一个名词,是指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瞬息万变、刹那生灭的,这里把无

  常人格化就成了“无常鬼”,由他来掌握生死轮回,表示世间万物没有什么是永恒的,它怒目獠齿死咬轮盘,两臂紧钳轮盘,象征着业力即因果报应不可逆转。

  六道轮回图共分四圈。我们依次从里往外看,轮盘的中心圈中坐着一个人,表示修行的众生,从其心际飞出了六道佛光,把整个轮盘划分为六个部分。即佛教中所说的,万源发于心。每道光上有若干小圆圈,圈内刻着佛或菩萨,表示“众生皆有佛性,众生皆可成佛”。正中的圆圈旁的猪、蛇、鸽分别代表了贪嗔痴三毒。

  第二圈则为生死轮回的六道。大家请看,以中间的这条佛光为界,上面三道称为“上三道”。上三道的正中为天道,右边为阿修罗道,左边为人道。下面为“下三道”,下三道的中间为地狱道,右边为饿鬼道。

  轮盘的第三圈是佛教十二因缘说的形象表现。十二因缘阐明了人生的变化无常,生死轮回的过程及因果关系,它将人生现象分为从“无明”到“老死”十二个部分。任何生命在没获得解脱之前,都在这个过程中循环,佛教认为这个过程都是痛苦的,只有皈依佛门修成正果才能摆脱这种痛苦。这十二因缘的具体内容,以及生、老、病、死诸般痛苦,工匠师都用生动的图画表现了出来。例如“生苦”,这里表现的是一位孕妇正坐在床前生孩子。佛家认为,孩子倒挂悬垂于狭小的母腹内四肢不得伸展,其母喝一口热汤,孩子如下油锅地狱;喝一口冷茶,又如坠寒冰地狱??生命在形成之时,就已开始受苦了

  第四圈共有18个小龛,每个龛内都刻有一个皮囊,皮囊裹着一个生命,请大家仔细看,皮囊里的尾部表示前生,头部表示来世,比如最下面的这幅图,头部是鱼,尾部是蛇,就表示它上辈子是蛇,下辈子成了鱼,接下来的图是马头鱼尾巴就表示它又从鱼变成了马。皮囊则是灵魂,佛教认为不管躯体如何变化,灵魂是永恒不变的。

  轮盘左下方有一官一卒,这两个表示贪;右下方有一只猴子,一边抚摸下身,一边望着身后的少女,表示爱,这两幅图的意思是说正是因为众生的贪爱之心才让轮盘旋转不休。

  各位游客,现在你们看到的就是释迦涅槃图,又称卧佛,这是大佛湾中最宏伟的一龛造像了,侧卧的释迦佛半身像长31米,表现的是释迦牟呢涅槃时的情景。据《涅槃经》记载,释迦牟呢涅槃时,大地发出六种震动,树倒房塌,众弟子慌乱。早期的涅槃像多这样表现,后来逐渐发生了变化,画面变得肃穆宁静。大佛湾的这龛造像就恰好表现出了释迦牟呢涅槃时的安详之态。造像前有一道“九曲黄河”,据说涅槃之际,众弟子依依不舍,于是佛祖便用手划出一条大河将弟子们隔开。卧佛上面站着的是他的家眷,据说是释迦之母摩耶夫人听闻了佛祖涅槃的消息,率众眷属从天而下,持香花水果,游虚空以赞圣德。

  游客朋友们,这就是九龙浴太子。相传释迦之母摩耶夫人40岁尚未有子。一晚,梦见一孩子乘六牙白象从她的右腋跑进肚子里,于是她便怀孕了。怀胎十月,按古印度风俗回娘家分娩。路经蓝毗尼花园时,她刚抬起右手摘花之时,佛祖就从其右腋钻出。他一落地便是芳香遍地,祥云缭绕。他朝东南西北四方各走七步,步步生莲。然后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称“天下地下,唯我独尊”。这时两位力士手捧金盆凌空而至,又飞来九龙吐冷暖二水为他洗礼。这龛造像匠心独运,是因地制宜的典范。此处以前是一缺口,溪水终年流淌不息。工匠们先将水积于卧佛上面的池塘里,再用石头把这个缺口垒起,打上九龙和太子,然后通过暗道,使水经最大的龙嘴缓缓吐出,沐浴金盆中初生的太子。绢绢细流长年不断地从太子身上滑过,流入下面的小池,再经旁边的“九曲黄河”排出去。工匠师们不仅巧妙地解决了排水问题,而且使造像静中寓动,充满园林之趣。

  游客朋友们,由于时间关系,我们的大足石刻之行就要到此结束了,祝大家旅途愉快!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重庆市的大足石刻以其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题材多样、内涵丰富和保存完整而著称于世。它集中国佛教、道教、儒家“三教”造像艺术的精华,以鲜明的民族化和生活化特色,成为中国石窟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史料,从不同侧面展示了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中国石刻艺术的风格和民间宗教信仰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刻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具有前代石窟不可替代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许多欧洲人、尤其是法国人,对大足石刻宠爱倍加。

  大足石刻是大足区境内主要表现为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大足是石刻之乡,全县有40多处石刻,造像达5万多个。其中最著名、规模最大的有两处,一处叫宝顶山,一处叫北山。这两处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晚唐以后石窟艺术的代表作。大足县是重庆市所辖郊县,始建于唐乾元元年(758年),以“大丰大足”而得名,是驰名中外的“石刻之乡”、“五金之乡”,全国首批甲级开放区,国家确定的长江三峡旅游县的起点,全国生态农业先进区,重庆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大足区历史悠久,人文景观、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区境内石刻造像星罗棋布,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摩崖造像多达75处,雕像5万余身,铭文10万余字。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大足石刻其规模宏大,刻艺精湛,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在中国古代石窟艺术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国内外誉为神奇的东方艺术明珠,是天才的艺术,是一座独具特色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宝库,是一座开发潜力巨大的旅游金矿,是旅游观光的上佳去处。

  大足石刻开凿于唐永徽元年(公元650年),盛于宋代。现存摩崖石刻造像5万余尊,铭文10万余宁,遍布100多处。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北山(包括北塔)、宝顶山、南山、石门、石篆山石刻,是大足石刻中规模最大艺术价值最高的石刻造像代表。

  石刻以佛教造像为主,兼有儒、道造像。具有石窟造像的特征,属于石窟艺术的范畴。早期的“庙宇殿堂”式结构,完全是摩崖造像,如大佛湾造像全都裸露在外,与山崖连成一片,给人一种非常直观的感觉。突破了一些宗教的约束,使造像更具人性化。雕刻形式有圆雕、高浮雕、浅浮雕、凸浮雕、阴雕五种,但主要以高浮雕为主,辅以其他形式。不仅有不计其数的各阶层人物形象,以及众多的社会生活场面,而且还配有大量的文字记载,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各位游客大家好!中国有句话说要活到老学到老,那来到了重庆呢,首先我们也要学*一下三个代表:第一、我谨代表重庆人民对各位远道而来的客人表示热烈的欢迎;第二、我谨代表我们朝阳旅行社欢迎大家参加本次快乐之旅,欢迎,欢迎。第三个代表呢是我代表我本人和司机师傅,做个简单的介绍,我姓冉,大家可以叫我小冉。我长的虽然称不上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但是我的笑容绝对的灿烂,我对工作绝对的是认真负责!那接下来呢,我要为大家隆重的介绍一下在我们本次旅游中占有绝对重要位置的人,那就是为我们保驾护航的司机刘师傅,我们业内呢,有这样的说法,司机到了吉林是急着开,到了蒙古是猛开,到了上海是胡开,那有没有人能想到来了我们重庆是怎么开啊?还是我来接开谜底吧,我们重庆的师傅呢,比较特殊,他们是在黑白两道都能开,为什么这样说呢,那就要说到我们重庆的气候了,“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雾”,所以呢我们的师傅是黑白两道都混的很熟,所以大家对我们这几天的行车安全尽可以放心了。我相信这次的大足之旅我们都会游的尽兴而归。

  大足以“大丰大足”而得名,是驰名中外的“石刻之乡”、“五金之乡”,全国首批甲级开放县,国家确定的长江三峡旅游县的起点,全国生态农业先进县,重庆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全县有40多处石刻,造像达5万多个。大足石刻是唐末、宋初时期的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题材为主,尤以北山摩崖造像和宝顶山摩崖造像最为著名,是我国晚唐以后石窟艺术的代表作。在我国古代石窟艺术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国内外誉为神奇的东方艺术明珠,是天才的艺术,是一座独具特色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宝库,是一座开发潜力巨大的旅游金矿,是旅游观光的上佳去处。

  大家都非常期待对不对,我看到那位游客都有些等不及了。不要慌,大家跟着我的脚步。好,跟我出发,现在我们就去观赏宝顶山摩崖造像。

  宝顶山摩崖造像始凿于南宋年间,四周2.5千米内山岩上遍刻佛像,包括以寿寺为中心的大佛湾、小佛湾造像。以大足大佛湾为主体,小佛湾次之,大家可以看到都分布在东、南、北三面。大家在仔细看看巨型雕刻多少幅呢?看了答对有奖哦。对,恭喜这位游客,是360余幅。以六道轮回,广大宝楼阁、华严二圣像、千手观音像等最为著名。它的刻艺这么精湛,大家一定很想知道是谁构思的呢?很不错,大家观察都非常仔细。宝顶石刻是由号称“第六代祖师传密印”的赵智凤总体构思组织开凿而成,是一座造像*万尊的大型佛教**道场。

  大家请往这边看,这是柳本尊佛。柳本尊名居直。传说是因为当年乐山城北有一棵大柳树,那柳树长的一个大疫瘤逐年长大,后来那瘪瘪裂开,生出一个婴儿。被嘉州地方官收养,出家前名居直;出家后,前往弥牟、广汉、成都、新津等地设教坛,弘扬密教,专持大轮五部密咒,苦修炼,成正果,为信徒、弟子鼓吹得神乎其神,成为贤圣祖师。 赵智凤青少年时代生活环境、出家情况、人生道路、追随的地方宗教等,与柳本尊相*,终于成为柳的传人,于是在宝顶山建造了“柳本尊十炼图”,还留下柳氏传碑1通。 大家过来参观“柳本尊十炼图”,它高20米,宽24米,分三层,大家过来数数,看是不是有14幅画面呢,不错,这就是神话当年柳祖的修炼历程。

  接下来我们就着重去参观一下大佛湾。

  大家看到那边的一个形似“U”字形的山湾就是大佛湾了。崖面长约500米,高约8~25米。造像刻于东、南、北三面崖壁上,通编为31号。依次刻护法神像、六道轮回图、广大宝楼阁、世家三尊、千手观音、佛传故事、释迦涅磐圣迹图、九龙浴太子、孔雀明王经变相、毗卢洞、父母恩重经变相、雷音图、大方便佛报恩经变相、观无量寿佛经变相、六耗图、地狱变相、柳本尊行化图、十大明王、牧牛图、圆觉洞、柳本尊正觉像等。全部造像图文并茂,无一重复。

  相信大家早已经注意到了,那三尊擎天柱般的立像,非常醒目。中为毗卢舍那佛,左右为文殊、普贤二菩萨。三尊像合称世家三尊。大家估量一下它有多高?它高7米、肩宽2.9米、胸厚1.4米。头顶崖檐,脚踏莲台,袈裟皱褶如刀斧劈出,看起来舒展自如。居中的毗卢舍那佛螺髻金身,顶现毫光,左手结印,右手*伸。毗卢舍那为梵文音译。意译为光明普照,大日。**认为,毗卢舍那即大日如来(摩河毗卢舍那),身上可以具现上天下地的一切,是理智不二的法身佛,为**崇尊的主要偶像。佛教认为,佛有法身、应身、报身三种身。一般指法身佛为毗卢舍那佛,应身佛为释迦佛,报身佛为卢舍那佛。法身相对生身而言。释迦由生到死是生身。死后生身虽不存在,但其功德和法性是永恒的,他悟得的真理,传播的言教,即法是永存的。由于有法才有佛存在,所以佛以法为身,称为法身。

  毗卢舍那佛左侧的普贤头戴五佛宝冠,手捧舍利宝塔。右侧的文殊亦头戴花冠,左手掌中托七重宝塔,右手扶塔身。值得注意的是,此塔虽高1.8米,重约千斤,却历千年不坠。这是由于艺术大师们利用菩萨袈裟,把一幅大衣襟搭在右臂的手腕上斜着下垂,与膝部相接,使塔的重力经袈裟落传到脚下的基座上,

  而不是全凭悬空的手掌承受的缘故。如此巧妙地处理,无疑是古代大师成功地把建筑力**用于艺术创作中的典范。普贤和文殊都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佛教认为,普贤有大行,专司理、德,相传其显灵说法的道场在四川峨眉山,艺术形象多骑白象。文殊有大智,专司智慧相传其显灵说法的道场在山西五台山,艺术形象多骑雄狮。

  在世家三尊像后壁,还有八十一个小圆龛。每个小圆龛直径0.76米。大家可以看到龛内均有一小佛像。加上毗卢舍那佛和舍利塔上的六尊小佛,大家猜一猜共有多少佛呢?很难了,其实共有八十八佛。此外,在三像之间,立有一通《宋宇文配诗碑》。碑高1.74米、宽0.91米。诗四句二十八字,跋后六十字。大家现在就到后面去看看,它里面到底蕴藏了一些什么呢?大家可以看到,赵智宗,可能是赵智凤之俗名,赵智凤为法名。宋宇文是与赵智凤同时的昌州刺史,四川双流人。因此,仅管此碑跋语甚短,确是考定宝顶石窟年代的铁证,值得珍视。

  好了,今天的快乐之旅就到此结束了。一路走来我们欢声笑语,相信大家都满载而归,认识了这么多的朋友,是一次值得的旅行。大足石刻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广大中外游客,成为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它会焕发出新的生机。我们会以更优质的旅游服务、更优美的旅游环境迎接着大家下一次的到来!

xxx:

  您们好!我很荣幸能当您们的导游,我姓黄,叫黄雨峰,大家可以叫我小黄人。今天我要带大家去观赏大足时刻,请大家准备相机。

  这们司机叫朱世冰,一九九六年曾获得最佳司机的荣誉牌。他开车您们大大放心。

  接下来,我给您们讲一下大足石刻:大足石刻主要的景点是千手观音和石窟。石窟中除佛像和道教造像外,也有儒、佛、道同在一窟中的三教造像。

  不远处有个休息地,如果觉得疲劳,不用给我说,直接去休息就是了。下面,我要给大家叙述宝顶山;宝顶山海拔527.83米,山的四周2.5千米内山岩上遍刻石像,包括以圣寿寺为心的大佛湾,小佛湾;以大佛湾为主体,分布在东、南、北三面,巨型雕刻三百六十余幅,以六道轮回、广大宝阁楼、华严三圣像、千手观音像等最为著名。

  跟着往前走,我们去大佛湾。大佛湾崖面长约500米,高约8到25米。东、南、北三面岩壁上刻释迦涅盘圣迹图、九龙浴太子、孔雀明王经变相、毗卢洞、父母恩重经变相、雷音图、大方便佛报恩经变相等。全部造像图文并茂,无一龛重复。

  大家向我的右边看,那里就是小佛湾,小佛湾主要建筑为一座石砌的坛台,高2.31米、东西宽16.5米、进深7.9米。坛台石壁上遍刻佛、菩萨像,主要有祖师法身经目塔、七佛龛壁、报恩经变洞、殿堂月轮佛龛及十恶罪报图等。

  由于时间关系,我无法再为您们叙述大足时刻了,敬请谅解!现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动,看有什么问题可以问我,我给大家讲解,十六点半准时在大佛湾集合。

  最后,我送您们几句祝福;祝您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如果有机会,欢迎您们再次到大足石刻来游玩噢!

  北山石刻,位于大足区主城北1.5公里的北山山巅(俗称佛湾),由唐末昌州刺史、昌普渝合四州都指挥韦君靖于唐景福元年(892年)首先开凿,后经地方官绅、士庶、僧尼等相继营建,至南宋绍兴末年(1162年),方具现存规模。

  北山石刻造像依岩而建,造像崖面长约300米,高约7—10米,形若新月。龛窟密如蜂房,分为南、北两段,通编为290号,其中造像264龛窟,*万尊,阴刻图1幅,经幢8座。北山石刻造像主要为世俗祈佛出资雕刻,题材丰富,以**造像为主,约占总数的二分之一以上。

  北山石刻晚唐造像题材有12种类型,以观音及观音、地藏合龛和阿弥陀佛胁侍观音、地藏居多。晚唐造像端庄丰满,气质浑厚,衣纹细密,薄衣贴体,具有盛唐遗风。

  五代造像占北山石刻的三分之一以上,题材有18种,出现了药师经变、陀罗尼经变等新的内容,是中国这一时期造像最多的地区。五代造像小巧玲珑,体态多变,神情潇洒,衣饰渐趋繁丽,呈现出由唐至宋的过渡风格。

  北山石刻以其精美典雅,时代特征显著,雕刻细腻,艺精技绝,保存完好而著称于世,又集晚唐、五代、两宋作品于一体,展示了晚唐以后各个时期石窟艺术的不同风貌和发展演变,被誉为“唐宋石刻艺术陈列馆”。

  196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12月1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北山第177号“泗州大圣龛”,刻于北宋靖康元年。正壁刻泗州和尚,左右壁刻志公、万回等僧人像。泗州等僧人作为圣僧崇拜,是佛教中国化、世俗化的重要代表。

尊敬的朋友们:

  大家好!

  我是你们的导游,请叫我张导吧,欢迎你们来到我们重庆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

  在参观前让我们先了解了解大足石刻吧。大足石刻于1999年12月1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位于重庆市大足县,大足石刻群有石刻造像70多处,总计10万多躯,其中以宝顶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为著名,是中国晚期石窟像艺术的典范。规摸之宏大,艺术之精湛,内容之丰富,与敦煌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齐名。达到了中国石刻艺术巅峰。

  请大家跟我去参观宝顶山的石刻吧!看这就是宝顶山的石刻,也是佛教圣地之一。主要造像有"护法神像""六道轮回""牡牛道场"。其中最著名地就是数"千手观音"了。大家瞧!那刻在88*方米的石崖上的千手观音,它有1007只手屈身离合,参差错落,有如流光闪烁的孔雀开屏。千手观音还有一个传说呢!大家想听吗?好,我讲啰。

  相传古时候妙庄王有三位美丽的公主,长女妙金,二女妙银,最小的叫妙善。larr;妙善从小虔诚信佛,出家当了尼姑。妙庄王一怒之下,拆了庙宇,赶走了和尚。可哪曾想到,这下惊动了天神,天神便让妙庄王长了500个大脓疮妙庄王四处求医,均逛商店治不愈。后来,一位医生说要亲骨肉的一手一眼才能治好,妙善知后,献出了一手一眼,果然妙庄王病好了,如来佛深受感动,便赏赐了她千手千眼,从此,妙善便成了千手千眼观音菩萨了。


三游洞导游词实用10篇(扩展8)

——北京石花洞导游词合集五篇

  石花洞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房山世界地质公园溶洞群观光区。

  石花洞为多层多支的层楼式结构,洞体分上、下7层,1至6层为旱洞,7层是地下暗河,目前已开放4层,游程2500米。洞中沉积物种类齐全,有毛细水、渗透水、滴水、流水、停滞水和飞溅水6种沉积类型和40多种沉积形态。其资源具有典型性、多样性、自然性、完整性和稀有性。

  石花洞是理想的科学殿堂和旅游观光的好去处。石花洞风景名胜区四周群山环抱、空气清新、景色怡人,园区内绿树成荫、溪水潺潺,果园、菜地、池塘相映成趣。有颐年山庄、玫瑰园、北台民俗村、将军坨等以疗养休闲为主体,集旅游、休闲、度假、商务会议、培训服务、住宿餐饮为一体的特大型生态疗养、休闲度假生态园区。

  参观到这里石花洞洞体全长5华里我们就全部游览完毕,后祝愿大家旅途愉快,一路顺风,并欢迎您再次光临。

  大家来到了三层的入口处,它是95年8月18日新开放的,它的洲了水游览路线呈往返形式,有800米长,我们所在的是景区-石花长廊。首先请看前面有一块石盾,取名“龙女绣花台”,它有1.2米高直径1.5米,是洞内的石盾,在灯光的打照射下,我们能看到它是通体透明的。

  好,接着大家抬头看,洞顶上面,这是石钟乳、鹅管、石枝、石花生长密集的地方,它们全部倒挂在洞顶,景观取名“石花满挂”,您在这里看到的石花是与众不同的,象海底的珊瑚一样,而我们看到的钟乳石,离我们比较*,能看到它是空心的,水顺着圆孔滴下来,所以它是慢慢生长的,不过速度太慢了,我们不容易看出来。

  大家现在来到了悬空寺,在空中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度,而这儿比三层入口处低了0.6度,这是很奇特的。您看前方是雷峰塔,在塔的旁边,有一根竖起的小石柱,是白娘子,压在这个塔下,还没有被许仙救走,大家请往远处看,有两颗小石笋,矮的是许仙,高的这颗石笋,是被许仙请来的观音。许仙请来观音帮忙,才能把白娘子救走。现在呢,我们看到许仙没有救走白娘子是其中还有原因,那是为什么呢?请大家回过头来看,我们看到这颗白色石钟乳和地面上长的石笋,中间距离只差5公分,没有连接上,需要的时间大约200年,在200年后,石笋和钟乳石连接上了,许仙和白娘子也相见了,在此我衷心祝愿大家长寿,您200年以后再来参观,看到石笋和钟乳石相接的同时,许仙和白娘子也就相见了。

  大家来到第二景区-戏台大厅,在我们前方您看到了装饰华丽的这就是个舞台,它的帷幕已经拉开,您能看到这个椭圆门,它有16.8米宽,门口的高度有米,我们经过这里,可到东厢看台,它分一、二、三层,站在这儿,就能看到大戏台的节目,现在帷幕已经拉开,但是没有节目演出,是因为关公坐在上面还在审查着节目单,您看我手电筒打照的地方,很象一个人坐在那,回过头来,我们看山坡上有一只海龟,抬着头正奋力的向上爬,想去偷吃上面的灵芝,也就是灯光打照下的石笋,但是我们看到,这只龟现在还没有吃到,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二郎真君正坐在上面看守着。

  大家来到景区-幽谷花丛,它的落差有30米,您看到前面两颗石柱,取名迎门玉柱,一层当中,我们看到的“玉树蟠桃”、“蟠龙玉柱”,刚才进三层时,在定海神针后面的两根大石柱,取名“擎天鸳鸯柱”,还有大家现在看到的“迎门玉柱”,三根柱子都是高度相等,而且成因相同,在每一层与另一进口的交汇处,您都能看到,这是很奇特的景观。它们被称为洞天三柱。也就是下面还能看到的四层入口的位置,你注意脚下安全。

  各位游客,您们好,欢迎您到石花洞来参观游览。今天由我担任您的导游和解说工作。我是xxx号导游员,首先我把石花洞的概况向大家作一简单介绍。石花洞原名潜真洞,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境内,距市中心50公里,最早发现于明代公元1446年,一位叫圆广的法师云游到此发现此洞的。石花洞多层多支,现已探明六层,对外开放的是一、二、三层,游览路线5华里。现在我们来看洞内第一个自然景观,这是一头由岩溶形成的石狮子,狮子的头部、身部和尾部五官具备,在狮子头部上方,可以清楚的看到眼睛、鼻子和嘴,它正回头观望洞口,欢迎着每一位前来参观的客人。景观取名“雄狮迎客”并赋小诗一首:

  东方雄狮醒,一吼当世惊。

  回头喜迎客,让路进仙宫。

  下面我就陪同大家走进石花洞这座地下岩溶的艺术博物馆。

  现在大家来到了第二个景观,我们可以看到前方有一道天然形成的石板墙,就象是能工巧匠雕刻成的石屏风一样,在它的前面,一些高低不同的小石笋,构成了一片石林、石林深处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向远方,这些石笋,又好象是一群仙人,在此恭候着大家。请看最高的一座,好象是一位老仙翁,怀中抱着一位童子,景观取名“众仙迎客”,这真是:

  石林有小径,迎面一翠屏。

  众仙喜迎客,请您往前行。

  现在我们大家站在这个小桥头来看前方,在对面的石壁上有一块突出的石笋,它象是一条肥大的鲤鱼。圆圆的眼睛清晰可见,在它的头部上方,是鲤鱼的尾巴。鲤鱼不甘忍受水中的寂寞,高高的跃出了水面,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正是:

  曲径回廊小桥头,红波绿水荡花绸。

  鲤鱼跳到龙门上,要看青山楼外楼。

  景观取名“鲤鱼戏水”。这洞内的景观都是三分形象七分想象,您说象就象,您说不象就不象。

  现在大家来到了第一大厅――蓬莱仙境。站在这里,我们大家来看里面,绿光打照的景观取名“仙宫别院”。三位仙人正在围着桌子下棋,两位仙人棋逢对手,中间一位观棋不语,又似一位裁判。这里除了棋盘、棋子是人工摆设之外,三位仙人都是天然形成的,由于双方的棋艺都很高超,所以至今都没有决出胜负,我们说这是一盘永远下不完的棋。正是:

  仙宫有别院,内有对棋翁,

  拼杀几万年,不见输和赢。

  回过头来,我们看红光照射的景观,叫蓬莱仙岛。在这岛的上面有两位仙人,正在幽闲的打坐,是一前一后,一胖一瘦,由于打坐的时间长了,前面的这位老仙人都有些驼背了。

  我们走到这里,请看对面的石壁上,电筒照射的地方,有一个一尺高的小石笋,它的外部形状就象一支雄鸡,正在迎着霞光引吭高歌,报晓着黎明的到来,取名“金鸡报晓”。在它的旁边,有一棵枝繁叶茂的松树,有树干、树冠,上面还积压着厚厚的白雪,下面挂着冷冷的冰锥,此时正弯下腰身,迎接着远道而来的客人,我们叫它“迎客松”现在大家请看前方,我手电筒照的是一道天然形成的石门,在门的里面有一个一人高的石笋,它好象一位老仙人一样,在这里观看前方飞流直下的石瀑布,景观取名“仙人观瀑”。

  现在我们来到了仙人休息的地方,在我们前方用红光打照的景观,特别象一顶蚊帐,帐子的顶端是由石盾形成的,帐帘是由石幔形成的,看起来是千苍百孔,破烂不堪的,可见仙人们也一直保持着艰苦朴素的精神,我们送它小诗一首:

  仙人一去不知年,空留仙帐在人间。

  谁人能来帐中住,不需休炼自成仙。

  这里是“后宫仙帐”。

  通过奥来门,我们来到了第三景区――洞天福地。您现在看到的是水帘洞,它是石幔垂挂而成。洞的里面张灯结彩,收拾得非常干净,可惜大家来得不凑巧,孙悟空去龙宫探宝去了,不能在此欢迎您的到来。临走的时候,吩咐了手下的猴兵猴将,来迎接我们大家,请大家看看我们前方的花果山,山上面是层层花果叠落,旁边这一突出的石笋,好象是一对互相背抱的石猴,正奋力向上攀登,抢摘上面的是花果。花果我们是谁也摘不到的,这是因为:

  花果本是仙人物,凡胎肉眼难识形。

  谁人识得花果面,龙体凤眼亦仙成。

  也就是说,谁要是看到了山上的花和果,谁就可以得到成仙了,这就是花果山和水帘洞?

  通过小天池和南天门,我们大家就来到了第二大厅,这大厅的垂直高度是27米,长64米,宽23米。我们看到前方有一条支洞,这是一条天然形成的换气孔,长有20多米,一直通到山上的岩石缝隙。象这样的通风换气孔,洞内非常多,全都是天然形成的。洞内就是靠这些换气孔自然通风的。

  现在呈观在我们眼前的是王母娘娘欣赏荷花的地方“瑶池石莲”。形成这些莲花的是月奶石,月奶石是国宝,在我国洞穴中前所未闻首次发现。它形成了3。4万年左右。这些似荷、似莲又似宝的大菜花的月奶石形成物,被列为国内的第一大奇观。我们大家抬头看一看,今天王母娘娘正端坐在中央,这一左一右的两个石笋就好象是两个贴身仕女一样。一位老作家观后盛赞“瑶池石莲”:

  半池清水半池花,十里香魂十里家。

  深埋洞俯三千日,潜真仙境绽奇葩。

  请大家回过头来看这里,有两根天然形成的石柱子,前面这根因在顶端有一个双嘴的大桃子,取名叫“玉树蟠桃”,据说是一万年左右成熟一次,谁要是吃到它,即可以长生不老了。第二根柱子上天然形成的图案尤如一条青龙盘绕而上,所以取名“盘龙玉柱”,并赋小诗一首:

  万年玉柱擎天厅,默默无闻建奇切,

  青龙玉柱腾空势,喜看蟠桃落日红。

  回过头来,我们看洞顶上方有一座空中楼阁,传说是玉皇大帝办公的地方,叫凌宵宝殿。如今玉皇大帝已不在默守陈规,在上面装了彩灯,准备举行一个大型的音乐晚会,大家谁要是收到了请柬,请您准时参加,千万不要错过了机会,这是“凌宵宝殿”。

  石花洞一层348米,到此就全部游览完毕,下面我们通过人工开凿的连接洞,进入第二层,它的坡长是47米,可以说是坡陡路滑,大家走的时候,请注意安全。

  下了47米的连接洞,我们来到了第二层,第一个大厅:“神洲胜境”。眼前的景观是“竹篱茅舍”,好象是农家住的房子一样,房子上面铺了厚厚的稻草,墙壁是由一捆捆竹子扎成的,您看中间一根草绳穿连。看房子的左边有一扇门,那边是鱼塘,这里田园,真可谓是:

  竹篱茅舍小康家,琼楼玉阁不如它,

  男耕女织中原景,胜似桃园一仙家。

  石花洞内的温度是一年四季恒温13度,冬暖夏凉,温暖湿润,有人写了这样的对联:“北京城四季分明,石花洞天天如春”。

  下面我们要游览的是“银旗洞府”,银旗洞府于94年4月9日正式对外开放,因洞内发现一块罕见的洁白大石旗,称“银旗洞府”。因为中心大厅向西扩展,又称西支洞,游览呈巡回路线,右边进左边出,长288米,好了,下面我们大家就进去看一看。

  好,现在我们大家来到了太上老君兜率宫,老君堂60米长,垂直高度将*10米,请看前面有棵人状石笋,象天兵天将把守在两旁,中间的两根筒状石柱,是太上老君炼丹炉,而太上老君还悠闲地坐在这儿,头上梳了一个高高的发髻,传说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就是从这炼出来的。上面这几个石笋就好像是天兵天将,正准备把五花大绑的孙悟空投入炼丹炉内,大家知道孙悟空是会72变的,请看他已经变成了一只鹦鹉站在这里。

  现在我们来到了银旗洞府的最高处,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洞顶上方垂下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石钟乳,它们是由于石灰岩质的纯净所造成的。请看我手电筒照的这叫石旗,旁边是石花、石蛇、石剑,它们相竟峥嵘,一比高低,取名“白玉天蓬”。右前方是一块巨大洁白的石旗,这就是洞内的第二大奇观—银旗漫卷。银旗垂直高度2.18米,宽度有2.1米,受洞内气流的吹动,经过几万年的时间,它才刚卷起了一道边。在我们的溶洞中,它是石旗的典型代表,外部形状好象是一只大海螺,又似一只倒挂的马蹄莲。

  来到这里我们看前方是一个大型的石瀑布,3丈高,20余米宽,由泥沙冲积而成的,在我们的溶洞中是比较大的。7、8月份雨水丰沛,雨水会顺着瀑布往下流,整个景观非常状观,所以取名“腾流瀑布”。

  现在我们大家看我手电筒照的这块石笋,它是通体透明的。外部形状好象一盏灯一样,象这样的石头在洞中是非常多的,看旁边几块都是透明的。这里有一块钙华物,看上去象一只狗,此时正抬头张望着天空,寻找着月亮,月亮在哪里呢?大家回过头来看一下洞壁上方,我电筒照的石壁上有一块天然形成的白色岩石,它好象一轮圆圆的明月,悬在半空,叫“天犬晓月”。

  现在我们看桥的下面,这是一个长约22米的“月奶溶潭”,里面是月奶石,形成约2.2万年左右,首先发现在石花洞是82年1月23日,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碳酸镁组成。月奶石的特点是外部坚硬,里面柔软细腻,用手指轻轻一拈,会成为白色粉沫,是一种稀有的矿物质,堪称国宝。请您抬头看一看,已请来了南海的观世音菩萨在此看守着它,取名“观音看宝”。

  过了灵隐寺大殿,我们抬头往上看,洞壁上方有两片薄薄的石盾,相比之下,我们大家看灯光打照的这一片薄薄的石盾它的直径*1000毫米,厚度却只有7毫米,是洞内第一薄盾,用游客的话说,象山东的大煎饼一样,看上边有两根小石笋,形似两根大葱。银旗洞府全长288米到这就参观完毕了。从这我们来看洞内第三奇观—黄河瀑泻,请看上面红色灯光打照的景观,它象黄河的底部被戳穿一样,黄河水顺流而下。在红色灯光打照下,又象是一把火炬在熊熊燃烧。它的垂直高度18米,直径3米,是洞内最大的石钟乳,列入石花洞第三大奇观。

  站在这里,我们看到眼前有水的地方,取名“江南春早”,看起来象南方的水稻田,尚未插秧,旁边还留下了农民的脚印,这是:

  江南鱼米香,水稻未插秧,

  下次您到此,一片稻谷香。

  下次您来的时候,我们再一起享受这丰收的喜悦。

  回过头来,我们可以看到这里有几座高低不同的山峰,请看最高一座象是一位饱经风霜的老渔翁,他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正在凝神远望。第二座山峰象是一座面目可怕的骷髅。第三座象是一位长寿老人,手拄拐杖,向洞中缓缓走来,有人说他象美国的自由女·神像。第四座是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砚台里的水是常年由上面滴下来的,景观取名“群峰竟秀”,请看下面这是“张国老倒骑毛驴”。

  走下楼梯,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小的水池,取名龙潭。石钟乳倒影在小池里非常好看,我们回头看这座宝塔,

  玲珑宝塔塔玲珑,您说几层就几层。

  李靖闻知宾客到,献出宝塔表真情。

  我们现在来到了中心大厅的东南侧,这是洞内第四大奇观—龙宫竖琴,它高10米,宽15米,由540片石幔组成,由于石幔的长短、薄厚不同,轻轻敲击,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来,不过现在该景观已列为重点保护对象,因此您只能看,不能敲击。它好象是一幅大型的舞台帏幕还没有拉开,请看帏幕前面还有一位报幕员小姐,身穿落地纱裙,手拿麦克风,还准备报告节目。

  龙宫竖琴胜编钟,琼浆玉液石幔成,

  破阵还宫奏二曲,五湖四海庆太*。

  通过幔幕的一角,我们将进入一、二层的最深处,第六景区龙宫。

  现在大家来到的龙宫宝殿是一、二层的最深处,距地面的垂直高度为78米。在我们面前有两根粗细均匀的大柱子,好似在支撑着这个大厅,取名擎天鸳鸯柱,列为洞内第五大奇观。

  脚踏龙宫深处,头顶玉皇门户,

  今日终成栋梁,并非三日雕塑。

  在它前方闪光的石笋长约3.2米,碗口粗细,这就是定海神针,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而孙悟空是高高在上,到观赏台上休息一会。

  现在我们大家来到了第四大厅第七景区—天国御园,厅宽12米,长88米左右,站在这里我们看眼前的景观,眼前是一幅大型的立体版画,上面是一片高低不同的塔林,下面是千姿百态石花,在灯光的照射下争奇斗艳,取名叫“玉花千堆”美丽的景色吸引了一位仙人在这里表演倒立。看左方,这位仙人的两条腿是一长一短,一精一细,相传是铁拐李来到了石花洞中。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