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概况导游词通用五篇

首页 / 导游词 / |

  洛阳概况导游词 1

  惊世巨现,天子驾六;东周瑰宝,举世无双。欢迎大家来参观洛阳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

  公元前771年,周*王东迁洛邑。在这块“天中之地”上,东周诸王经营了长达515年的 光辉岁月,留下了影响至今的厚重文化。然而,曾经璀璨的瑰宝,究竟在哪里呢?

  在地下沉没了20xx多年,一朝惊现的“天子驾六”为您揭开答案。

  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的创建, “王城、王陵、王器” 的精美展览,为我们目睹那段灿烂的历史,以及新世纪新洛阳开辟了全新的窗口! 博物馆是依托21世纪重大考古发现,“天子驾六”大型车马陪葬坑,原地原址修建的遗址型博物馆。车马坑规模大,车子类型多,摆放整齐,气势宏伟,是当今世界独一无二的“驾六”遗存。 辅助展出的有东周王城概况,首次全面介绍50年考古重大成就;东周王陵的发现与探索,向您展示鲜为人知的王陵秘密;美轮美奂的东周瑰宝,细致体现青铜时代晚期的金属之美……

  说了这么多想必大家对天子驾六博物馆十分的向往了,下面呢,我们就来一同走进博物馆内部的第一个大厅。

  大家跟我过来,看一幅地图。这幅地图是考古工作者根据考古的结果绘制的。曾经洛阳古代的都城遗址的具**置。洛阳是一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有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时间长达1500多年,一共留下了五个都城遗址。历史学家称之为“五都会洛”。

  中心部位与繁体的汉字“亞 ”(亚)很相似,所以考古学者称其为“亚”字型墓。这个墓葬是所有墓葬中规格最高的,也是洛阳发现的唯一一座“亚”字型墓。墓室内发现的青铜器上有铭文“王作宝尊彝”的字样。这个“王作”就是专门为天子所做的器物。

  根据所出土的器物知道这个墓葬修建于东周初年。那个时候,东周的第一位天子周*王,在位41年,*半个世纪。所以推测这个墓葬的主人很有可能就是东周的第一位天子周*王的墓葬。一般象这样的大墓,在下葬的时候都会有一些陪葬坑。下面呢,我们就来看看洛阳发现的最大一座陪葬坑。

  根据周礼的规定,严格按照等级制度,天子用九个鼎。我们常说的“一言九鼎”就是从这来的。天子用九鼎,诸侯七个,士大夫五个,依次下推。

  这两个铜马是东周时的手工艺品。

  中间的是铜带钩----中国古代的皮带扣;左边的是铜镜,我们现在看到的是镜子的背面,正面被打磨光以后可以照出人的容貌。

  刚才看到的是玉璧和玉环及玉龙。古人非常的喜欢美玉,所以呢,古人就将美玉制作成装饰品带在身上。

  刚才我们看到的是中国早期的货币。因为把柄是空心的`,所以又叫空首布。因为样子和铲子有点像,所以又叫铲币。这就是东周时的钱。

  这些是中国古代的车器:左边的是车上的装饰品---铜铃。中间长的是毂,旁边的是车軎(卫)。他们放在一起使用,保护车轴不至于脱落。右边的是马车上的连接器。因为古代的马车都是木制结构,所以这些都是用在马车的关键部分。

  这最后一个展柜里放的都是彩绘的陶器。陶壶,陶鼎和陶豆。分别用来盛酒,盛肉,盛主食的。他们都是在烧制好的陶器上,再绘上颜色的。这样的彩绘陶器一般来说是不易保存的,但他们在地下埋藏了20xx多年后,至今依然色彩鲜艳。

  这第一个展厅呢,展示的都是东周时期的器物。下面呢,我们到第二个展厅,看看著名的车马坑。

  20xx年的时候市**准备在这里修建一个河洛文化广场,考古工作者就来勘探,结果发现了一个墓葬坑,于是就修改了原来的计划,在这修建了一个博物馆。

  我们首先看到的这个小马坑,南北宽3.2米,东西长3.6米,在这里一共清理出完整的马骨骼两具。马头朝南,马尾朝北,整齐的摆放着。在当时那个年代,能养的起马,并且用马来陪葬的,只有贵族了。所以专家推测:这个马坑要么是诸侯的陪葬坑,要么是士大夫的陪葬坑。

  后面这个大马坑呢,有车有马,两个马坑距离很*,但两个马坑高低位置大小都不同,由此可见,这两个马坑应该不是在同一个时期下葬的墓葬。这个大马坑呢,全长42.6米,宽7.4米,当时共清理出70匹马,26辆车,7只狗和一具人的骨骼。

  下面让我们首先看***马车的构造

  前面横着的是车横,纵着的是车辕,中间的是车厢,这个是车轴,两边的是车轮。中国古代的车呢,都是用木头制作的,包括车轮和车轴。在漫长的岁月里才,这些木头就会慢慢的朽化。在朽化的过程中紧压在木头上的泥土就会慢慢的渗透进去。所以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些实际上是木头和土结合在一起的遗迹了。而这些马摆放的十分整齐,专家们就推测,这些马有可能是被麻醉后,或者是用鹅卵石砸死后在按照事先的计划,整齐的摆放在这的。相对与马的整齐有序,在整个马坑内还发现了7只狗的骨骼,但他们都是被紧压在车厢下了,十分的凌乱。所以就推测,这些狗是被活埋的。填土时这些小狗为了躲土就都躲到车厢下了结果全被埋在车厢下了。

  在着呢,我们看到的实际上也是一只小狗的骨骼。当时,这只小狗为了逃生,就奋力逃离马坑,再有一步之遥就可以重生了。

  但可惜的是还是被人发现,当即用一个大的鹅卵石把它砸死在坑中了。所以我们看到的狗的骨骼就成这样了 。

  在我们正前方呢,有两个这样的方坑,这是两个另外的东周墓葬。因为墓葬下葬的时候比较的晚,所以在下葬的时候并不知道有马坑,所以在下葬的时候就对下面的车马坑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两个墓葬没有发掘,现在都还埋在地下八米深的地方。

  西周的时候,人殉的制度还像以前一样很常见。但到了东周呢,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啊,就开始反对人殉了。所以在中国东周以后的墓葬中很少有人殉了。而这么大的一个车马坑也就只发现了一具人的骨骼。有人猜是车夫,忠实的奴仆,或者就是一个奴隶,但直到今天我们也没有证实他的身份。

  我们在这发现的这个圆形车子,他的车厢呢,是圆形的。周围用的是一些软性材料编织的。因此,有专家就认为这很有可能是当时专门为女性修造的。

  这座陪葬坑里的马车是主人当年最显赫的交通工具,体现了主人的身份,地位和财富。在当时呢,制作一件器物技术含量最高的就是造车了。由于当时的车型单一,车与车的外观区别不大,那么古人是如何来区别身份的高低呢?在古代的文献中呀,就记载着“天子驾六,诸侯驾四,士驾二”,。那所谓的士驾二呢,就是一般的贵族乘坐两马驾的车,诸侯要乘坐四马驾的车,只有天下的尊主-----周天子才可以乘坐六马驾的车。

  在20xx年的时候呢,我们在东周王城陵区发现了这个车马陪葬坑,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以车辕为中心,左右对称两马共驾的车子,就是古代文献中记载的“士驾二”了。

  这个以车辕为中心,左右对称的一边两马,四马共驾一辆的车子,这是诸侯驾四。

  下面我们再来看天子驾六的车子,整个马坑倒数第二辆马车。它以车辕为中心,一边三匹马,六马共驾一辆车,清晰可辨,它就是文献中记载的“天子驾六”了。

  这一切呢,都是为了显示天子惟我独尊的显赫地位,而且这座车马陪葬坑的发现,在史学界也有重大意义。因为它论证了古代文献中“天子驾六”学说的正确性,并且为当时的乘驿制度提供的实物资料。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这个车厢要比其它车厢两边宽出二十公分。

  在后面几个车厢里,我们都会看到一些小的骨骼,这就是我们前面讲过的小狗的骨骼了。这些狗当时都是作为狩猎和战争时使用的。而马车呢,是主人生前使用的交通工具,主人把它们放在自己的墓室里就是希望这些车和狗在另外一个世界继续陪伴他们。所以我们眼前看到的这个壮烈的场面就是主人生活出行的队伍了。我们在最后面这个车厢里看到的这个狗的骨骼非常清晰。

  在这呢,我们非常清楚的看到整个车马坑的全貌了,非常壮观。它是我国目前唯一的一处原址陈列的博物馆,象这样子两列队伍整齐摆放的形式在全国发现的车马坑中是非常少见的。这两千多年前的遗迹呢,如今已经重新展示在我们面前,它们都是寂了无语的,如果我们瞬间赋予这些车和马生命的话,我们眼前将是周天子出游的时候,威武显赫的车队了。

  我们这个博物馆是20xx年发现的,20xx年10月1日开的馆,它可以说是洛阳市众多博物馆中最年轻的一座。当初开馆之后呢,就吸引了许多观众前来参观,有专家观看后,就称之为“东周瑰宝,举世无双”。

  这以上呢,就是我们博物馆两个展厅的介绍了。我的讲解部分到此就结束了。两边的墙上还有一些图片,大家随便看看。

  洛阳概况导游词 2

  公元前221年,强大的秦国一统六国,秦始皇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制国家。车同文、书同轨、设三公、置郡县,古代中国第一次在真正意义上成为一个统一的大帝国。

  秦朝定都咸阳,在洛阳设立三川郡。经过短暂的统治之后,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汉高祖刘邦最初定都洛阳后迁都长安,洛阳从都城转变为掌控中原及东部地区的重要军事重镇。

  西汉经过二百年的统治,由盛转衰,战乱四起。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国都定于洛阳。自此以后的曹魏、西晋和北魏也先后在洛阳建都,历时长达500多年。这一时期的洛阳,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全国最大的工商业都市。

  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艺术繁荣,对外交流频繁,洛阳成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也成为东方文明西传的源头。尤其是北魏时期,随着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及其一系列汉化政策,北魏国力臻于强盛,都城洛阳经济繁荣,商业发达,成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京城和通达百国千城的贸易都会。

  汉魏洛阳故城遗址位于今天洛阳市以东15公里处。是我国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的古代都城遗址之一。从东汉修建以来,经过历代的修缮、扩建,城址总面积约106*方公里,是中国乃至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古代都城遗址,是*代以前全球最大的城市。

  汉魏洛阳故城是中国古代都城的典型代表,上承周秦,下启隋唐,集中体现了各代都城的布局特点。表现出从先秦城市的非对称式不规则布局向隋唐都城中轴对称布局的过渡,是都城规划史上的重大转折性变化,影响后代都城规划达千年之久。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座官办寺院——白马寺;目前所见中国最早的国家天文观测台——灵台;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官办学府——东汉太学等。汉魏洛阳城以其历史之悠久,之丰富,在中国古代都城中独树一帜,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预备名录。

  东汉时期,洛阳城大致为南北长而东西短的长方形。南北九里,东西六里,俗称“九六城”。四面共设城门12座,纵横24条大街。城内由若干个宫殿组成,宫殿布局分南宫和北宫,二宫南北对峙,中间以复道相连。南宫是皇帝接受群僚朝贺议政及国家举行重要仪式的地方;北宫主要是举行天子临朝,百官赐福,宴飨朝议的地方。

  南、北宫以外城区,为各类官府、太仓、武库、商市所在地和达官贵人住宅。城南郊建有规模宏大的明堂、辟雍、灵台和太学等重要礼制和教育性建筑。东汉洛阳城两宫制度、礼制建筑独立成区的城市布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东汉太学位于汉洛阳故城南郊,今偃师市大郊村一带,始建于东汉光武帝中元元年 (公元56年),是东汉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后屡加扩建,光武帝刘秀曾亲临太学视察,汉明帝刘庄还在太学亲自讲学。东汉时太学生最多时曾达到三万余人。东汉以后曹魏、西晋、北魏相继延设洛阳太学。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这里不断有石经残块出土。考古发掘表明,太学遗址规模宏大,面积达数万*方米,是古代中国规模最大、最早的国立大学。

  熹*石经,我国最早的一部石刻经典,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东汉熹*四年(公元175年),大学者蔡邕等得到汉灵帝诏准后,以隶书体刻立石碑46块,内容包括《尚书》、《周易》、《春秋》、《公羊传》、《仪礼》、《论语》等,立于东汉太学讲堂前,供太学生观摩。史称“熹*石经”或“一体石经”。后代也有石经立于太学或国子监,最为著名的还有曹魏“正始石经”和唐代“开成石经”,与“熹*石经”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石经”。

  东汉刑徒墓铭砖,记录了为修建东汉洛阳城而死的刑徒姓名、刑名、部属、狱所名、死亡日期等。砖铭记载,刑徒墓地使用年代从东汉安帝永初元年(公元107年)至永宁二年(公元121年)年初。东汉刑徒来自全国各地,绝大多数是男性青壮年,雄伟的东汉洛阳城建筑是他们劳动的结晶。

  两汉时期,是中国道教发展成熟阶段。升仙思想在社会中广泛流行,“事死如事生”的丧葬制度已经在社会中形成。人们开始大量运用陶土烧制出的模型,为自己营造死后生活的世界。东汉墓葬随葬陶器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器皿随葬数量巨大,大批式样繁多的陶制建筑明器,可谓汉代陶器的代表。这些建筑明器,既有供人居住的宅院和楼阁,也有储藏粮食的仓房,以及舂米磨面加工粮食的作坊和饲养家禽家畜的圈舍等等。东汉建筑明器形象具体,结构严谨,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建筑的高大,设计的精巧,装饰的富丽,是汉代地主庄园经济生活的缩影。

  这件褐黄釉陶熏炉,造型独特,工艺精湛。采用立体堆塑工艺,器盖部分以“勇士搏兽”为题材,塑造出一座猛兽遍布的山峰,形象生动、雄健。器座为一猛虎蹲伏于地,回首撕咬,生动逼真,尾巴还斜斜地搭在前面的爪子上,意趣盎然。

  熏炉在汉代十分盛行,大多以金铜铸成,*惯称之为“博山炉”。汉代低温铅釉陶是汉代制陶工艺的又一杰出成就。釉料中加入铅,不仅降低了釉的熔点,而且使釉面增加了亮度,使铜、钛着色剂呈现出美丽的色彩。洛阳出土的低温铅釉陶常见有仓、壶、炉、罐、奁等专用于陪葬的模型明器,釉色多为黄、褐、绿三种。而熏炉以釉陶工艺制成则十分少见,这件釉陶熏炉出土于20xx年,系洛阳首次发现。

  这件彩绘陶百花灯,是对道教“升仙思想”的最好的诠释。灯高92厘米,座径40厘米,由座、盘、枝和盏组成,灯座为喇叭形圈足,白地涂朱,绘黛色云纹。座上立有*底灯盘,盘中有一圆孔,灯柱插入其中。

  灯座下塑有环绕的山峦,间有神态各异的人物及虎、狼、鹿、猪、狗、羊、猴、兔、蛙等动物。灯盘沿处有八个圆孔,交替插入四枝曲枝灯盏和四枝龙形饰件。在龙尾处坐一羽仙人,头戴冠,穿红色短裤。等距的灯柱均涂朱红色,三道凸箍与盘边、灯盏均涂以翠绿色。三道凸箍上有两层四枝曲枝灯盏,盏上插有火焰纹样花饰,枝上端坐四位红色羽仙人。灯柱顶端*放朱雀形圆灯盏。陶灯共有十三盏,十三枝灯争相辉映,绚烂华美。百花灯造型挺拔,稳重,五彩纷呈,它所塑造的神禽异兽,仙人跨龙等装饰性题材,反映了汉代社会“长生不老”、“羽化升仙”的道家思想,造就了一种人神共处,人神共乐的梦幻图景,令人叹为观止。

  这件汉代解注瓶,是1954年洛阳西郊汉墓出土的。小口、圆腹、大*底。在腹部周壁有朱书符箓一道,符箓意义不解,符文后有“解注瓶,百解去(长?)如律令”九字。在墓葬中放置解注瓶的目的,不仅体现在希望墓主人的安宁不被邪魔侵扰,也体现在家人希望墓主人的灵魂安息不会返回阳世滋扰,所以解注瓶又叫“镇墓瓶”。而道教是我国的原生宗教,兴起于两汉,把老子所著《道德经》奉为主要经典。在西汉早期普遍信奉“清净无为”、“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即便武帝以后独尊儒术,但道家的无为思想和升仙思想还备受人们追捧。

  自秦朝始,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而真正将铸币权收归国有,还是在西汉武帝在位时期。当时流通的钱币已经是圆形方孔的铜钱,称为五铢。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一件铸造铜钱陶范。

  两汉交替时期,政局混乱,王莽新朝曾经存在过17年的时间。在这期间王莽进行了五次货币改制,其铸行的钱币品种之多,币值之高,在世界货币史上都是罕见的。莽钱以其独特的造型,考究的铸造工艺,隽秀的文字以及诸多的千古之谜而倍受泉家、学者所青睐和推崇。其中金错刀“一刀*五千”,形制独特,不同凡响。

  金错刀因其制作精致,形状奇特,自东汉以来就为世人所喜爱。著名科学家、学者张衡在《四愁诗》中曾以“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的诗句咏之。“金错刀”铜质精良,体泛银光。其钱文虽无垂针篆之挺劲,但其深厚质朴的篆录之意与厚重笃实的钱体浑然一体,遂有“钱绝”之美誉。

  汉代伏人玉环1986年洛阳涧西出土。对角长12.7厘米,口径9.8厘米,整体呈现出鸡骨白色。外侧刻饰有爬伏四人。伏人脑后饰垂发髻,巨目大鼻,脊背高拱,四肢抱环,双腿呈鱼尾形。玉环在汉代使用较为普遍,或为佩饰,或为手镯,形制多样。这件伏人玉环雕琢手法和工艺造型十分独特,以四人伏于圆环之上,形态质朴,外方内圆,艺术效果十分理想。

  洛阳汉代墓室中的壁画装饰,兴起于西汉早期,流行于东汉。墓主多为**显贵或地方豪绅。目前洛阳已发现汉代壁画墓*20座,这些汉墓壁画内容丰富、手法娴熟,深刻地折射出汉代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情感意趣。早期神灵、仙人内容流行,是汉初黄老思想的折射;中期反映儒家思想的历史故事和神学谶纬意识愈见盛行;至东汉时,反映墓主身份和仕宦经历的宴饮歌舞、车骑出行场面逐渐丰富,反映出从西汉到东**们由幻想迷信的心理转向现实生活的享受、炫耀,完全是人世间生活的再现。

  斗兽纹绿釉陶壶,1978年洛阳收集。高45厘米。外表施深绿色釉。肩部半浮雕斗兽纹图案。图案分为两部分,一是熊面人与狮形兽相斗,二是骑马者拉弓射兽的场面。斗兽是汉代百戏中的一种,演员在表演时要化妆,戴上假面具。此壶浮雕中的斗兽者皆有假面具。浮雕斗兽纹在汉代出土文物中比较罕见。

  东汉末年,宦官、外戚专权,国家再次陷入分裂混占局面,魏、蜀、吴三国鼎立形成割据。公元220年,魏文帝曹丕代汉建魏,定都洛阳,史称曹魏,都洛共46年。公元263年,蜀为曹魏所灭。公元265年,晋武帝司马炎取代曹魏建立西晋,公元280年灭吴,统一全国。西晋以洛阳为国都,前后共52年。

  曹魏时期,社会提倡简朴之风,随葬品亦随之减少。洛阳涧西矿山厂内发现一座曹魏正始八年(公元247年)砖室墓,全墓由墓道、甬道、墓室、耳室等组成。墓室结构保存完好,随葬品较为丰富。尤其是墓中出土了制作精致的玉杯和稀有的铁帷帐架,其中铁帷帐架上刻有“正始八年八月”纪年字样,是曹魏时期极罕见的纪年墓葬之一。

  西晋铜三轮鸠车,年洛阳偃师南蔡庄砖厂晋墓出土。高6.5厘米。三轮,车身为一昂首挺胸长尾鸠鸟,胸前有一牵行环鼻。腹中横穿铁棍为轴。轴头两端各有宽车辋车轮一只,身尾连接处下方有一不分辋辐圆轮。史**载自汉代以来儿童“年五岁有鸠车之乐”,“小儿五岁曰鸠车之戏”,此墓出土的鸠车反映了汉代风*在晋代的延续。

  狮形青瓷盂:西晋。1972年洛阳矿山厂出土。高8厘米。头作狮形,尾呈蕉叶状,颔下有须。项脊分披鬃毛,腹部两侧画有羽翼。脊上有直径三厘米的圆管,瓷狮昂首竖耳,四腿卷曲伏卧。造型灵敏精巧,施釉匀称莹润,是一件造诣高超的青瓷艺术品。

  “晋归义胡王”金印,1973年洛阳孟津征集。高2.6厘米。印面呈正方形,驼形钮。印文“晋归义胡王”五字。归义,即归化、降顺。胡即指当时北方的少数民族匈奴。“晋归义胡王”是西晋时匈奴归化部落首领的封号。该印来自甘肃,系居住在凉州的匈奴归化后为晋武帝所封,是晋朝廷为了安抚少数民族,建立相互间的友好关系,以减少边疆战争的一种具体措施。这枚金印反映了西晋时期中国西北境内部族内迁、民族融合的历史事实。

  北魏是来自东北大兴安岭的少数民族鲜卑人建立的**。公元493年,魏孝文帝自*城(山西大同)迁都洛阳。都洛共42年。

  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大力推行一系列汉化政策,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推动了当时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为中国大一统的多民族社会和谐共处的今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推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改革政策,他率先将皇族姓氏“拓跋”改为“元”姓,要求鲜卑族官员穿汉服、说汉化,并纳汉族大臣的女儿为妃,推动了汉化改革进程。

  北魏元巶墓位于洛阳老城区盘龙塚村。墓主元巶是孝文皇帝之孙,曾封常山王。其墓为带墓道土洞墓,墓内出土墓志、陶俑100余件,主要由镇墓俑、仪仗俑、伎乐俑、庖厨俑组成,它们簇拥着装饰华丽的牛车和鞍马,重现了墓主人生前出行时的奢华情景,尤其是主人乘坐的牛车,牛和车呈一体,从车厢前端格子栏下面伸出的车辕套在牛身上。牛呈拉车行走状。牛俑浑劲,脖颈肌肉下垂,牛身披饰革带,驾一双辕双轮车,车盖呈拱棚状,前后檐外伸,车厢两侧各刻一象征性假窗,车厢前孔呈棂状,后开门,车轮靠在车厢左右两边,牛四肢和车的两支柱立于托板之上。陶牛车造型写实逼真,这正是南北朝时贵族盛行的车乘,极富时代特征。

  北魏彩绘陶昆仑奴俑,1965年北魏孝文帝之孙元巶墓中出土。高9.5厘米。俑并腿蹲坐作蜷缩状,右手抱头,左手横置双膝之上,埋头于两臂之间,仅露满头卷发。著红色衣裤,腰束带,足穿长筒皮靴,生动地塑造出一低头掩面缩成一团的异族形象,是北朝贵族官僚或富室家中外族家奴的一种。昆仑奴俑表现的是我国西北少数民族或南洋、中亚地区黑人的形象,这件俑是公元五世纪北魏洛阳与西北及南洋中亚地区交流的见证。

  魏晋时期中国青瓷有很大发展,融实用性与观赏性于一体,在成型方法上,除轮制技术外,还采用了拍、印、雕、堆和模制等技法。由于瓷器性能优于陶器,且烧制成本相对较低,逐渐取代了一部分陶器、铜器、漆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生活用具之一,被广泛用于餐饮、陈设、文房用具、丧葬等等。这件莲花纹大瓷碗,取材重瓣莲花形象,釉色细腻,色泽温润,使整只瓷碗犹如一朵怒放的青莲。

  佛教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繁荣和佛寺的众多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北魏王朝崇尚佛法,入主中原后,利用佛教作为其统治手段,把佛教定为国教,广为提倡,形成朝野贵贱皆崇佛的局面,佛教的发展在洛阳盛极一时。都城内外寺院林立,千百万人皈依佛教,至北魏晚期,洛阳城内建寺1367所,列刹相望,其中尤以永宁寺和龙门石窟最为豪华壮观。

  永宁寺位于北魏洛阳城内城南郊,今白马寺东南约2公里处。建于北魏熙*元年(公元516年),是北魏洛阳城内最大的一座皇家寺院。寺院*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301米,东西宽约212米,四周有夯筑围墙。永宁寺中心建筑为九层木塔,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建筑之一。据史**载,木塔高“四十九丈”,折今136.71米。考古发掘表明,塔基高出地面8米,*面呈方形,分为二层,边长38.2米,高2.2米,内为夯土,四壁以青石镶包,台基四面皆置“漫道”,以供人上下。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北魏时西域来洛阳的诸僧,住永宁寺者多达数百人。

  永宁寺木塔毁于永熙三年(公元534年)因雷电引起的一场大火。新中国成立后,对塔基进行了科学发掘。塔基周围出土了大量与佛教有关的彩绘泥塑佛、菩萨、弟子和供养人残件,所有彩塑品皆泥质,除少数饰件为模制外,均系手工雕塑而成。这批泥塑形体虽然较小,但塑形之美,比例之准确,情态之传神,塑工之细腻,极为罕见,堪称中国古代泥塑艺术的杰作,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洛阳概况导游词 3

  我们首先看到的第一个展柜中展示的是一件距今约十万年前的象牙化石,它长2.4米,是1959年洛阳修中州渠时发现的,保存得十分完整。它属于生活在距今5万——20万年前纳玛象的象牙化石。

  右边还有一截多年生木本植物的化石,以及鸵鸟蛋和水龟化石,证明在远古时代,洛阳地区生长着高大的植被,生活着各种动物,非常适合原始人群在这里进行采集和狩猎等生产活动。20xx年在洛阳栾川孙家洞遗址发现的直立人下臼齿化石,和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同处于一个时期,填补了我国中原地区人类发展的空白,也证实了早在七十万年前,洛阳的先民们就已经在这里繁衍生息了。

  1994年南昌路中亚大饭店出土了一具非常完整的古菱齿象化石,经复原长5.7米,高2.8米。古菱齿象躯体雄伟庞大,两根门齿粗壮,生活在距今3到5万年前地质时期的更新世晚期。中原一直以来都与大象关系密切,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和夏商周、乃至两汉时期,中原地区发现的古代遗存中都有大象的形象出现,河南省的简称“豫”字的右半边,就是一个“象”字。

  从1921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了仰韶文化遗址开始,中国考古学界就在一步步的证实了中国大陆有着属于自己的新石器历史。洛阳地区分布着迄今为止所发现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不同文化类型的遗址。

  裴李岗文化,因1977年首次发现于河南新郑裴李岗村而得名,属于距今约8000-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类型。裴李岗文化以农业为主,饲养猪、狗等家畜,兼营渔猎和采集,显示出定居农业村落的特色。生产工具仍以石制工具为主,以石磨盘和石磨棒为代表性器具,它是进行粮食加工的工具,为粮食、谷物脱壳使用的。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也是最为繁盛的时期,因最早发现于豫西地区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仰韶文化是原始社会由繁荣走向分化、逐步趋向文明社会的时期。仰韶居民喜爱在河谷阶地上营建聚落,过着定居的农耕生活,仰韶先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同时饲养家畜,兼营采集、狩猎、捕鱼等经济活动,还从事制陶、治玉、纺织等多种手工业活动。尤其是当时制陶工艺已相当成熟,流行泥条盘筑法和彩陶制品,彩陶是仰韶文化的标志,是当时最具代表性的原始艺术形式。

  小口尖底瓶为汲水工具,1959年洛阳孙旗屯遗址土。其腹部两侧有双环可系绳,汲水时手提绳子将尖底瓶置入水中,瓶会自然倒入水中,注满水后,瓶体就会自然朝上直立起来。它是原始人掌握重心转移原理的经典之作,也有一说认为它是作为葬具使用的陶器。

  伊川缸因1959年首次在伊川县发现而得名。为仰韶文化较为典型的彩陶葬具。最具代表性的一件,就是图板上所展示的绘有一幅颧鱼石斧图案的伊川缸,为1980年临汝阎村遗址出土,通高47厘米。左侧为颧鸟衔鱼,右侧为带柄的石斧,颧、鱼很可能代表古人崇拜的神灵,斧表示武器或者劳动工具。原始画师为表现鹳的轻柔白羽,将鹳身涂白色,石斧和鱼则以简练、流畅的粗线条勾勒出轮廓再填充色彩,犹如后世中国画"填色"画法,被认为是中国画的雏形。今天保存在中国国家博物馆。

  陶火种器,是古人用来储存火种的工具。火在原始人的生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可以用来取暖、烹煮食物、开辟田地,当时人们取得火种十分困难,在不使用时把火苗储存起来,继续使用就十分的方便。同时证明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正在一步步增强。

  彩陶罐,容器,1959年偃师市灰嘴遗址出土。该器红胎细腻,它与常见的彩绘陶器不同是以红彩描出网状纹及羽状纹,极为罕见,别具一格。

  龙山文化因1928年首先在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发现而得名,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分布较广泛的文化类型。龙山文化时期农业有了进一步发展,不仅农具种类繁多,而且已经出现稻、黍、粟、小麦等农作物,人们的饮食生活有明显的改进。制陶业有明显的进步,普遍使用了轮制技术。

  黑陶镂空高柄豆,盛食器,形制规整,造型典雅。下方的喇叭形托柄,装饰圆形镂空图案,上方为一托盘。豆形器,是古人用来盛放食物的容器,商周时期逐渐成为专门盛放肉酱和腌菜类佐味品。豆形器得名于甲骨文中的“豆”字,古人将食物放置盘中,*地而坐,下方的高柄将托盘垫高,方便取食,反映了远古时期人们的生活*俗。

  骨针,缝纫工具,洛阳市东郊西吕庙遗址出土。共两件,一件长10.8厘米,另一件长3厘米。两件骨针出土时皆装在长13.5厘米、以动物肢骨制成的骨管中。骨针的形制与今天的钢针没有区别,可见原始人制作加工工艺之高超。

  洛阳概况导游词 4

  作为一名导游,通常需要用到导游词来辅助讲解,导游词可以帮助旅游者欣赏景观,以达到游览的最佳效果。那要怎么写好导游词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洛阳概况导游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亚欧大陆桥东段,横跨黄河中游**,“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称,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是***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它东扼虎牢,西据崤函,北依邙山,南对伊阙,自古就有河山控戴,形胜甲天下,的美誉。

  如此险固的地理形势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使之成为历代帝王的理想的建都之所。根据历年的考古发掘验证先后曾经有夏、商、西周、东周、东汉、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三个朝代在此立国,时间长达1500多年。此外,又有8个朝代将其作为陪都。所以,洛阳是七大古都中建都年代最早、朝代最多、时间最长的天下名都。

  由于洛阳长期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中心,所以很多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都发生在这里,有许多重要人物活动都在这里。因此大历史学家司马光说: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这就是说洛阳是中国历史的缩影,如果你想了解5000年的中国,那你必须来看洛阳。

  即使在今天经过历史的冲刷,洛阳依然有着丰富的文化遗存、名胜古迹。中国最早的一座寺院:白马寺,以及中国四大石窟之首的――龙门石窟还有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关林也在洛阳。

  洛阳不仅是闻名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而且也是举足轻重的现代化工业城市和重要的科研基地,其工业与科技实力和外贸出口在河南省也是首屈一指。

  有第一拖拉机场,轴承厂等一批全国知名的大型企业和研究所;洛阳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还有全国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市场————关林商贸城以及享誉中外的历史名酒杜康酒。说到洛阳呢不得不讲的就是洛阳三宝:这第一宝呢就是洛阳龙门石窟,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大家有机会可以去参观一下。

  这第二宝呢就是洛阳水*,洛阳人对于水*,有着深厚感情。它不仅是盛大宴会中倍受欢迎的*面,就是*时民间婚丧嫁娶、诞辰喜庆等礼仪场合,人们也惯用水*招待至友亲朋。

  当地人还把水*看成是各种宴*中的上*,以此来款待远方来客。大家有机会的话不妨品尝一下。

  洛阳水*的名称的由来,一是水*多以汤汤水水为主,二是指行云流水般的上菜顺序。全*共有二十四道菜,先上八个凉菜(四荤四素),接着上十六个热菜,其中除四个压桌菜外,其它十二个菜,每三个味道*似的为一组,每组各有道大菜领头,并带两个小菜,叫“带子上朝”,作为配菜或调味菜。

  吃完一道,再上另一道,如行云流水。唐时袁天罡看出武则天将称帝,因天机不可泄露,就发明这二十四道菜,预示武氏一生。初名武后宴,宋后改为洛阳宴*,老百姓称“官场儿”。旅游业发展以来,人们称其为“洛阳水*”。

  洛阳概况导游词 5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产生于隋唐时期,雕版印刷佛经,五代后唐时期作品。线条细腻流畅,文字清晰,图案规整,梵文佛经呈放射状圆形围绕在中心佛像周围。如此成熟的印刷作品,证明当时印刷术发展已臻于成熟。

  伴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两宋时期的制瓷工艺和瓷窑体系较唐代有了较大进步,其中以皇室用瓷为代表的五大名窑更是一改唐代浓重华丽之风,而以淳朴自然的单色釉取胜。唐宋时期河南地区的瓷窑遍地开花、分布广泛,宋代五大名窑河南独占其三,即北宋官窑、汝窑和钧窑。河南出土了为数众多的宋代瓷器,展柜中央的瓷碗就是鼎鼎大名的汝窑。

  根据南宋学者叶��的《垣斋笔衡》记载:“以定州白瓷器有芒而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瓷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然汝州为魁。”是说宋代统治者认为定窑白瓷不好用,于是命令汝州烧造青瓷供奉内廷,再加上宋徽宗信奉道教,而道家主张“清净遁世,返璞归真”,所以青瓷在宋代盛极一时。

  北宋汝窑存在时间只有短短20年,产品存世量极为稀少,由于在釉料中加入玛瑙,采用满釉支烧的方法烧造,因此器物釉面光洁如洗、温润如玉、浑厚天成,历代都奉为至宝,著名国画家李苦禅先生曾经评价说:“天下博物馆无汝者,难称尽善尽美也。”我们面前的这件汝瓷碗,虽然经过修复,但釉色饱满、苍翠,制作精美绝伦,也是汝窑的上乘之作。

  展柜左侧是两件钧瓷碗,钧窑同样是北宋五大名窑之一,也同样创烧于徽宗年间,它典型的特征就是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利用无法控制的窑变使瓷器呈现出独一无二、妙不可言的视觉效果。

  瓷器是中国人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具,瓷器的种类涉及生活的多个领域,这组展柜中展出的是宋代不同造型和窑系的瓷枕,有定窑、磁州窑和宋三彩等等。瓷枕最早出现在隋代,唐代和宋元时期最为流行,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醉花荫》中:“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玉枕指的就是瓷枕,瓷枕可用作寝具、脉枕,也可以用作随葬,这件牡丹诗词瓷枕以牡丹花纹为主,配上清丽淡雅的诗文,书法流畅飘逸,随意中有章法,*淡中有灵气。

  这一组保存完整的宋代瓷象棋,分别以黑瓷和白瓷棋子作为区分,字迹清晰,与现代象棋已无较大区别。象棋于北宋末定型成*代模式:32枚棋子,有河界的棋盘,将在九宫之中等等。南宋时期,象棋“家喻户晓”,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宋代时期墓葬大多趋于简葬,能够发现一整组完整的象棋棋子,可见主人生前一定非常嗜好象棋,才将一整组棋子放入墓中随葬。

  唐代灭亡后,五代的后梁、后唐、后晋仍以洛阳为都,北宋也以洛阳为陪都“西京”,金代洛阳为“中都”,但随着经济中心的迁移,洛阳逐渐失去了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城市的规模和等级、经济和文化的繁荣程度相比商周、汉唐不可同日而语。这座象征着帝王理想的王者之里,曾经辉煌无比的丰都大邑像一座座高耸的封土一样,成为了过去的记忆。

  一路走来,她承载着商周的定鼎中原、汉魏的文脉风流、隋唐的开放包容,一路走来,她饱经风霜,历尽了兴衰荣辱、城垣更迭。

  今天看来,所有的一切都不过是历史的一个回眸,而洛阳在中华文明演进过程中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将永载史册、光照千秋!


洛阳概况导游词通用五篇扩展阅读


洛阳概况导游词通用五篇(扩展1)

——吉林概况导游词通用五篇

  吉林概况导游词 1

  吉林市,中国吉林省第二大城市,中国唯一省市同名城市。全市幅员面积27120*方公里,总人口450万。

  吉林市,一座充满荣誉和骄傲的城市。她获得的主要桂冠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倾国倾城:最值得向世界介绍的十大中国名城、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中国未来10年最具竞争力城市等。

  中国吉林市——适宜人居之城

  吉林市,满语称“吉林乌拉”,意为沿江之城。清朝康熙皇帝东巡吉林写下的《松花江放船歌》中有“连樯接舰屯江城”诗句,使吉林市又有“北国江城”之称。

  青山碧水环绕。吉林市,一座山水城市,由江而来、沿江而走、依江而展、因江而美。“四面皆山三面水,十里长堤分外美。欲问天堂在何处?不在苏杭在东北。”这是张学良将军1929年来吉林市时的由衷赞美。城外“青山环绕如画屏”,“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犹如四神拱卫。美丽的松花江呈反S型穿城而过,“一城山色半城江”,正是对吉林市美景的动人写照。俯瞰吉林市城区,犹如天然的太极图形。

  生态环境优美。吉林市,森林覆盖率达54.9%,在中国百万以上人口大城市中首屈一指,是中国东北地区第一个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称号的'城市。城区人均绿地面积9.23*方米,高出中国国家标准3.23*方米。沿城区松花江**的百里“清水绿带”,几十处水岸精品浑然天成,风格迥异的长桥横卧江波,高楼鳞次栉比,雕塑精致典雅,绿树参差有致,花草争奇斗妍,形成了著名的城市生态走廊和天然氧吧,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文化底蕴深厚。吉林市,是史前文化发源地和中国满族发祥地之一。清朝末年吉林巨商牛子厚创办了中国最早的京剧科班,培养出梅兰芳、周信芳、马连良等一批京剧艺术大师,吉林市因此被誉为“中国京剧第二故乡”。在当代,吉林市文化发展更是精彩纷呈:吉林市歌舞团连续13年荣登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舞台,参加了张艺谋歌剧《图兰朵》、中国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和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等大型演出活动;吉林市拍摄的多部电视剧连获国家级大奖;深受市民欢迎的特色文化活动走在全国前列。

  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吉林市,围绕发展社会事业、改善生活环境质量、增强社会保障能力等方面,大力实施民生民利工程,全市建立起完备的现代教育体系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了城市基础设施功能,实现了更加科学规范的城市管理,开展了“*安吉林”创建活动,为人们安居乐业创造了优良的社会环境。

  中国吉林市——投资兴业之城

  吉林市,作为中国特大城市之一,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优越的区位优势、充裕的人力资源、雄厚的产业基础、高效优质的服务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赢得海内外客商的青睐,成为投资兴业的一方热土。

  自然资源丰富。吉林市,人均水资源4000立方米,是中国*均水*的1.8倍,是中国北方城市*均水*的5.4倍。发电总装机容量472万千瓦时,年发电量130亿千瓦时,**国东北发电总量的55.5%。林地面积165万公顷,林木总蓄积量1.56亿立方米,是长白山天然绿色特色产品的主要产区和集散中心。耕地面积66.5万公顷,粮食年均产量90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是中国人均占有量的2.6倍,是中国重点商品粮基地之一。境内发现各类矿产资源82种,其中镍、钼等8种矿产储量居中国前10位。

  工业基础雄厚。吉林市,是中国“一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的老工业基地。经过多年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石化、汽车、冶金、能源、农产品加工、非金属矿产等传统产业体系,碳纤维、装备制造、生物产业、基础电子及电力电子等新型产业体系。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吉林燃料乙醇公司、吉林化纤集团公司在国内同行业占有重要位置。以中国一汽吉林轻型车厂为主体,以轻型车、多功能车、经济型轿车为重点,吉林市到2021年将形成100万辆整车生产能力。中钢集团吉林炭素股份有限公司是亚洲最大、国际四强炭素企业,工艺技术等代表着中国炭素行业的最高水*。吉林市还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认定为唯一一个国家碳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到2012年将成为中国最大、世界领先的碳纤维生产应用基地。吉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15个省级开发区、北部工业新区、吉林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吉林—深圳产业合作示范区以及正在建设的中国吉林(新加坡)新型农业合作食品区进一步增强了项目承载能力。到2021年,吉林市将打造五个“千亿级”产业基地:中油吉林石化公司销售收入率先超过1000亿元;除中油吉林石化公司以外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园区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汽车产业形成1000亿元产出能力;冶金产业全力建设北方精品钢和全国最大的冶金炉料生产基地,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中国吉林(新加坡)新型农业合作食品区按1000亿元产出能力和30万人口新城市高标准规划建设。

  区位优势明显。吉林市,位居东北亚地理中心,是2009年12月中国***批准的《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的直接腹地和重要结点,南接沈阳,北通哈尔滨,西靠内蒙古,东临朝鲜,已开通的吉林内陆港与辽宁大连港实现“无缝对接”,辐射范围不仅包括东北,还可通达中国内陆,远及日本、俄罗斯、韩国、朝鲜等国家。吉林龙嘉国际机场和即将启用的吉林机场,长珲、沈哈高速公路,长珲城际快速铁路,沈哈复线铁路,连接外县(市)的一小时经济圈,构成了吉林市四通八达、快捷便利的立体交通网络。

  投资环境优良。吉林市,建设“服务型、效能型、法治型、诚信型”**,树立“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的理念,构建了“零距离、一站式、全方位”的“绿色通道”体系和跟踪包保服务体系。吉林市的商贸、物流、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迅猛,为投资兴业提供了有利的环境。作为中国东北重要的工业基地,吉林市拥有在职专业技术人员16万人、技术工人32.4万人。此外,全市46所大中专院校、11所职业技校,每年还可向社会输送科技专家和技术工人*4万人。

  中国吉林市——旅游休闲之城

  吉林市,群山环抱,碧水绕城,天赐禀赋,地呈吉祥,被誉为龙兴福地、雾凇名都、陨石之乡。

  浩浩江水的浸润、茫茫林海的簇拥,造就了吉林市四季分明的自然景观和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春可踏青品鱼。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山花浪漫,城外群山峡谷成了踏青的好去处,尤其是松花湖冰雪消融后的开江时节,伴着祭江萨满古老的歌谣,满江满湖的鲜嫩水产成就了中国北方著名的开江鱼美食节。

  夏可避暑度假。盛夏时节,沿江**百里生态公园,绿草如茵、花团锦簇、移步易景、美不胜收。距市区仅17公里的松花湖,水域面积550*方公里,碧波荡漾,青山叠翠,令人叹为观止。中国著名诗人贺敬之游览松花湖后赋诗:“水明三峡少,林秀西子无。此行傲范蠡,输我松花湖。”炎炎夏日,江滨湖畔,松花湖休闲度假旅游节、雪花啤酒节拉开帷幕,为市民送上无尽的清爽和惬意,使吉林市成为誉满中国的避暑度假胜地。

  秋可观枫赏桦。秋季来临,满目葱绿的江城转眼间披上了绚烂的盛装,灿若丹霞的红叶谷,静如处子的白桦林,沿着落英缤纷的山路,采摘天然的山乡美味,让人流连忘返。每至深秋霜降,中国规模最大、红叶品种最多、色彩最迷人的吉林蛟河红叶谷,层林尽染,色彩浓淡相宜、亮丽夺目。此时,长白山红叶旅游节盛装开幕,各地游人纷至沓来。

  冬可赏凇戏雪。隆冬时分,中国北方大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唯有吉林市区的松花江依旧碧波荡漾,呈现出“一江春水碧,**雾凇凝”的独特景色,这就是与泰山日出、黄山云海、钱塘潮涌并称为中国四大气象奇观的吉林雾凇。严冬晨曦冉冉,朝阳灿灿,松花江岸长堤“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堪称中国北方风光之最。享誉中外的中国吉林国际雾凇冰雪节成功举办了十五届,每年都吸引大量的海内外宾客。吉林市还是闻名遐迩的滑雪天堂。北大湖滑雪场,2007年承办了第6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全部雪上赛事。亚洲滑雪联合会**李胜原先生盛赞“北大湖滑雪场的资源在亚洲乃至世界都是一流的!”。朱雀山、北山等十几座城区滑雪场,环境设施完备,让游人在绵绵雪山中飞扬驰骋,体验运动的欢乐激情。

  令人称奇的是,就连一颗在太空生活了亿万年的小行星,竟也情有独钟扑奔而来。1976年,吉林市境内降落了一场陨石雨,方圆*500*方公里的范围没有伤及一人一畜和建筑物,堪称世间奇迹,其中最大一块陨石重达1770千克。从此,这颗世界最大的石陨石就成了吉林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至今已有300多万人次观赏了它的丰姿,有幸实现了“手可摘星辰”的梦想。

  让吉林市走向世界,让世界拥抱吉林市!中国吉林市,一座更加文明开放、繁荣发达、富裕殷实、朝气蓬勃的现代化城市,正以崭新的姿态快速发展!

  吉林概况导游词 2

  吉林简称吉,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中部,北界黑龙江省,南接辽宁省,西邻内蒙古自治区。处于日本、俄罗斯、朝鲜、韩国、蒙古与中国东北部组成的东北亚的腹心地带,东与俄罗斯接壤,东南部以图们江,鸭绿江为界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地处东经122—131度,北纬41—46度之间。幅员面积为18.74万*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2%,东西长650公里,南北宽300公里。东南部高,西北部低,中西部是广阔的*原。管辖长春——1个副省级城市、吉林、四*、通化、白山、辽源、白城、松原7个地级城市和延边朝**自治州。吉林省境内的长白山脉连绵千米,素有“长白林海”之称。其西部的草原以盛产羊草而驰名中外,是我国北方商品牛、细毛羊的主要产地之一。吉林省位于北半球的中纬地带,欧亚大陆的中部,相当于我国温带的最北部,接*亚寒带,属于温带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冬季较长而寒冷夏季短促温暖,春秋风大,天气多变;东部湿润多雨,西部干燥少雨多风沙。

  在我国的东北,有一片土地,有巍巍长白山、辽阔黑土地,它就是“黑土地之乡”——吉林省。

  自先秦开始,吉林省就被历代中央**划入了行政区域管辖之下,清光绪三十三年正式建制称吉林省。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建立伪***,长春为首都。1945年,日本投降,东北改为9省,吉林、间岛合并称吉林省。1949年,吉林省为东北6省之一,省**在吉林市。1954年确立长春市为省会,沿置至今。

  吉林省是一个多民族边疆省份,东南与朝鲜接壤,全国55个少数民族成份中,吉林省就有48个,其中朝、满、蒙、回、锡伯5个民族人口比例较大。省内有多个朝**聚居地,独具特色的朝鲜民俗会带给你耳目一新的感觉。

  说到吉林省的自然景观,最负盛名的还是长白山和吉林雾凇。“雄山托天池,林海藏珍奇”,景色宜人的长白山景区引人入胜。还有那冰清玉洁的吉林雾凇,以其“冬天里的春天”般的诗情画意让人沉醉其中,以其可遇而不可求的珍贵让人受宠若惊。

  吉林概况导游词 3

  北山公园位于吉林省吉林市西北,是一座久负盛名的寺庙风景园林。占地万*方米,以山地景观为主,主峰海拔270米。园内峰峦叠翠,亭台楼阁遍布,一座卧波桥把一池湖水分为东西两部分,夏季湖中荷花盛开,微风起时,花香四溢。

  北山公园始建于1920年,是吉林市重要的胜地,地处市中心。山下有湖三泓,山上有建于清朝年间的古寺庙群,佛、道、儒三教杂糅相处,独具特色。公园内建有诸多的亭、桥、廊、榭,点缀于林木葱郁、景象幽深的山间。昔日“吉林八景”中,北山以“北山双塔”、“药寺晚钟”、“德碑夕照”而著称。

  吉林北山几百年来,已成为人们踏春、消夏、赏荷、观雪的旅游胜地。更是远*香客朝山进香,拜庙祈神的福地。游北山可在湖上荡桨乘舟;可在亭中小憩品茗;可在祖师庙里拜谒祖师;可在药王庙里拜药王。每年四月十八的娘娘庙会和四月二十八的药王庙会,游人香客云集,马戏、杂技、歌舞、秧歌等各种表演,土特产品、风味小吃,琳琅满目,盛况冠绝东北。自清朝年间便有“千山庙会甲东北,吉林庙会胜千山”之誉。

  吉林概况导游词 4

  清朝中期前的吉林管辖占外东北大部分的黑龙江中下游和乌苏里江流域、库页岛。现在的吉林不是原来的吉林。当时的吉林还有1000多公里的海岸线,有当时中国最大的岛屿库页岛和现在鄂霍茨克海、日本海的海洋资源和出海口。清初,自1676年宁古塔将军移驻吉林,为吉林省设制之始。其所辖范围包括现今省境中东部、黑龙江省东南部,及乌苏里江以东、黑龙江以北广大地域。光绪三十三年(1907)五月吉林省正式建制,省会设在吉林,辖区跨今吉、黑两省大部分地区,清**设立吉林将军辖区管理外东北大部分。俄国沙皇强迫中国清**分别于1858年签订了不*等的瑷珲条约,和1860年签订了不*等的中俄北京条约,强占了中国外东北—黑龙江北、乌苏里江东、库页岛等100多万*方公里的土地,中国还失去了日本海和鄂霍茨克海的海洋资源和出海口。1954年区域调整后的吉林省位于松辽*原中部,北连黑龙江省,南接辽宁省,西与内蒙古自治区为邻;东南有图们江、鸭绿江为界河与朝鲜半岛相隔。

  松花江是东北的主要大河,发源于长白山天池西北,是省内最大的河流。其流域为东北*原腹地,沃野千里。上游水力资源丰富,可供发电;中游可以通航;沿江更是重要的工农业区。松花江带来的冲积土形成松辽*原,自该省中部延伸向西部,与黑龙江的松嫩*原和辽宁的辽河*原相接。

  长白山脉在省境东南部连绵起伏,一直延伸至朝鲜半岛北部。主峰白头山海拔二千七百多米,是中国东北部最高山峰。白头山四周有众多火山遗址,长白山天池(火山堰塞湖)便是遗址之一。长白山脉的熔岩高原为茂林覆盖,植被范围从海拔六百多米伸展至一千八百多米,是中国植被较好的林区之一。长白山气候湿润,全年降雨量达一千多毫米,其中以山上的降雨量较多,较山下多一倍;山上的溶雪期则比山下迟两个月。山区的冬季长达七个月。吉林省因位于北纬四十一度以北,严冬来得早。降雪期由十月至翌年四月,长达七个月。在吉林出现的树挂(即雾凇),也始于十月至翌年三月,不过树挂以“数九寒天”(即十二月下旬至翌年二月)时最壮观。省会长春为全省的交通枢纽,以铁路干线为主,贯通全省各地。

  京哈线(北京至哈尔滨,途经长春)纵贯南北;长白线(长春至白城,远至内蒙古阿尔山)和长图线(长春至图们市,衔接牡图线至牡丹江)横贯东西;此外,尚有沈吉线(沈阳至吉林)、吉舒和拉滨线(吉林至哈尔滨)、*齐线(四*至齐齐哈尔)、四梅线(四*到梅河口)、梅集线(梅河口至集安)、浑湾线(通化至白河)等。航空线由长春和吉林市通航全国各大城市。省内的公路网也非常完善。内河航运遇以松花江为主要航道。

  吉林概况导游词 5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欢迎您来到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长春世界雕塑公园参观游览。

  长春世界雕塑公园位于长春市市区内,占地面积92公顷,其中水域面积11.8公顷,是集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座现代城市主题雕塑公园。

  公园始建于2000年,于2003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2004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7年被选为国家首批20家重点公园之一,并获得了新中国建设成就奖中唯一一个雕塑公园成就奖。2016年晋升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通过举办“长春国际雕塑作品邀请展”和雕塑大会等方式,园内已汇集来自五大洲的216个国家和地区的404位雕塑家的454件(组)室外雕塑作品。雕塑材质丰富、风格迥异,充分的体现了公园的主题“友谊·和*·春天”。园内还有长春雕塑艺术馆,魏小明艺术馆和松山韩蓉非洲艺术收藏博物馆,共收藏了雕塑作品7396件,其他艺术品1367件。在园区的东南角还有即将建成并对外开放的长春世界雕塑艺术博物馆。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长春世界雕塑公园,开启一段美妙的世界雕塑艺术之旅。

  首先,我们来到的是罗丹广场。广场占地面积8000*方米,广场内摆放的是世界著名雕塑大师奥古斯特·罗丹的五件作品,分别是《思想者》、《青铜时代》、《巴尔扎克》、《加莱义民》和《行走的人》,这五件作品均为法国罗丹博物馆原模翻制,博物馆为此出具了出品证明,雕塑后面的R字形符号可以印证。

  接下来参观的是魏小明艺术馆,此馆于2016年10月份落成开幕,占地面积3000余*方米。由雕塑展厅、绘画手稿陈列室、阳光房等部分组成。馆藏雕塑作品200余件,版画、插图、素描、水彩、油画及设计手稿180余件。几乎囊括了魏小明自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全部艺术作品,未来魏小明的作品也都会陆续进驻到这个馆内。此馆内收藏魏小明作品的完整性和唯一性是任何地方都没法比拟的。

  魏小明是我国著名的雕塑家,版画家,现为清华美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的雕塑作品创作量很大,在业界评价很高,以人体造型为主,充满了唯美、阳光等元素。1995年,魏小明受家乡广西北海市**委托,创作了城标性雕塑《潮》,这也是他在留学回国创造的第一件大型城市雕塑。自2005年起,魏老师还为中国学术导演奖设计奖杯至今,每年都有不同形式的作品问世。

  现在我们来到了春天广场,中央矗立着由中国著名的5位雕塑家共同创作的主题雕塑《友谊·和*·春天》,主碑高29.5米,由164块花岗岩拼合而成,雕刻的3位少女手捧着橄榄枝、和*鸽、鲜花,分别代表了友谊,和*,春天。周围的5组铸铜人物和汉白玉浮雕代表着五大洲的人们和民族风情。这组雕塑表达了全世界人们高举和*旗帜,喜迎美好春天的强烈愿望!

  接下来我们欣赏的是李松山、韩蓉夫妇非洲艺术收藏博物馆。此馆收藏了来自坦桑尼亚、马拉维、赞比亚等非洲国家的艺术品,是*50年来藏品最好、体量最大、参加创作的著名艺术家最多、类别最为齐全的非洲马孔德现代雕刻艺术博物馆,而此馆的落成,也使得长春市成为世界上拥有马孔德木雕最多的城市。馆内藏品均由李松山,韩蓉夫妇无偿捐赠。其中马孔德木雕是夫妇二人的最爱,也是本馆的收藏主体。除此之外,馆内还收藏有1000余件绘画作品,以“汀嘎汀嘎”画派绘画为主。这种画起源于非洲岩画,受到东方细腻画的影响又吸收了西方写实主义,色彩绚丽鲜艳,享誉国际,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

  非洲艺术,特别是马孔德艺术,对我们了解非洲、感悟非洲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年逾古稀的李氏夫妇以此献给中非深厚情谊的岁月,来寄托毕生的情感。

  现在我们即将欣赏长春雕塑艺术馆。长春雕塑艺术馆,建筑面积12,600*方米,是长春世界雕塑公园的主体建筑,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雕塑艺术馆。馆内收藏了数十位中外著名艺术家的经典作品500余件。

  自1996年起,长春市开展了气势恢宏的具有特色的城市雕塑建设。截至2016年,长春市共举办了17届国际雕塑作品邀请展,召开了两届国际雕塑大会和两届世界雕塑大会,为了让大家全方位地了解十几年来长春城市雕塑建设的成果,我们选取了部分资料,编辑成了“长春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展”,以供大家了解和欣赏。

  馆内收藏了叶毓山老师的《九歌——山鬼》,彭祖述老先生的《石头记微刻》以及诸多名家名作。“九歌——山鬼”陈列在艺术馆中厅,作为馆藏珍品之一,是作者叶毓山在2003年9月开馆时捐赠的。这件作品取材于屈原的《楚辞——九歌》中的第九篇—《山鬼》。山鬼,其实是传说中的山神,因为没有被天地正式册封为正神之列,故仍称为山鬼。在文中,它是一位身披薜荔,腰束女萝,笑靥生辉的女神的形象。1995年,叶毓山用汉白玉塑造了这件高2.5米的女神像,她独立山巅,头戴花冠,居高远望,等待自己的意中人!所以作品中既有神气,又有人气,完美的体现了神的端庄,人的可爱。

  游客朋友们,长春世界雕塑公园我们就欣赏到这里,我的讲解服务也即将结束,希望您多提宝贵意见,也期待您的再次光临。谢谢!


洛阳概况导游词通用五篇(扩展2)

——洛阳博物馆概况导游词汇总五篇

  洛阳博物馆概况导游词 1

  洛阳在中国古代号称“天下之中”,它地势*坦,四周群山环绕,西据崤山函谷关,东扼虎牢关,北依太行、黄河,南望伏牛山、嵩山;伊、洛、涧四条河流,纵横其间,即所谓“河山拱戴,形胜甲于天下”。优越的地理位置,既是洛阳成为“天下名都”的重要因素,也是蕴藏无数文物瑰宝的有利条件。我国历史上的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13个朝代,先后建都洛阳。正是洛阳有千年古都的文化积淀,才使邙山上下、伊洛之滨成为蕴育华夏文物瑰宝的风水宝地。

  邙山位于洛阳城北郊、黄河南岸,东西绵延100多公里。山势雄伟,水深土厚,其南又有伊、洛之水自西而东贯流洛阳。墓葬于此,即成古人所崇尚的“枕山蹬河”的*俗。因此邙山被视为宜于殡葬的风水宝地。自古以来历代帝王将相、达官贵人多以邙山作为他们安身长眠的乐土。就连唐朝时位于朝鲜半岛的百济国义慈王及其后代客死洛阳后,也遵循这种*俗安葬于邙山。唐代诗人王建诗云“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在洛阳民间则有“生居苏杭,死葬北邙”之说。从20世纪50年代起,在洛阳先后调查、发掘了数以万计的历代墓葬。众多的考古发掘资料证明,这些不同时期墓葬带有以下明显的特征:

  一、时代蝉联,自成体系。自龙山文化早期开始,纵横五千余年的墓葬文化,发展序列清晰,衔接有序,在中国墓葬制度研究中,具有断代分明的标尺作用。

  二、数量众多,种类丰富,墓主人身份等级差异较大。不仅有大量帝王之陵、将相勋臣之冢,而且还有*民百姓甚至奴隶刑徒的坟墓。

  三、分布广泛,历代墓葬大都以洛阳都城为中心而相对集中,尤以邙山最为集中。

  为了让世人了解洛阳地区的墓葬文化特色,研究我国古代的墓葬制度、墓葬形制及古代的时尚*俗,洛阳古墓博物馆于1985年开始兴建,并于1987年对外开放。整个博物馆占地44亩,建筑面积7600*方米,可分为地上和地下两个部分。地上建筑群体从南往北有汉白玉石门阙一对,馆表一座,馆表上的表额“洛阳古墓博物馆”题字由著名考古学家夏先生书写,进而为序幕大殿,殿前左右两侧设有复制的汉代天禄、辟邪兽一对。殿后为上下墓区厅,两侧为配殿。后边还有四角楼和望景亭。地下部分设有两汉厅、魏晋厅、唐宋厅和休息厅,各厅之间有通道相连,通道两侧是复原的历代古墓群。首批搬迁复原的有上自两汉下至北宋的历代典型古墓葬22座。其中包括著名的西汉打鬼图壁画墓、卜千秋壁画墓、新莽时期壁画墓、东汉车骑图壁画墓、曹魏正始8年墓、西晋关内侯裴诋墓、北魏孝文帝之孙长山王元醒墓、南*王公玮墓以及西域安国人唐代定远将军安菩夫妇墓。另外还有宋代五座仿木结构雕梁画栋的砖室墓等。这些墓葬建造的各具特色,或深邃巨大,或结构灵巧,或布局严谨,或性质殊别;尤其是琳琅满目的壁画,或表现打鬼仪式、或反映神仙思想、或描绘天体星象、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或再现车骑出行及家庭生活的场景。墓中均随葬有丰富的明器,其中有一部分可称的上是国之瑰宝和艺术杰作。记载墓主人身世和功德的墓志,可谓是补正史书的“石史”。另外,在配殿内还陈列有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的典型墓葬模型以及历代葬具和丧葬仪式,以展示洛阳历代墓葬的演变和时俗风尚。

  说到古墓葬,就要首先从“丧葬”二字开始讲起。

  死,作为人生的一种自然归宿或终结,是人类无法回避、无法解释、无法超越的现实问题。这个另人恐惧、焦虑的现实问题,对于史前时期的原始人类来说,自然是一个无法解释的迷。他们惧怕死亡的降临,以为死亡不过是向另一个世界的过渡,因此丧葬便成为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大事,并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种.种具有神秘色彩、庄严而隆重的丧葬礼俗,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然而,基于灵魂不灭观念和原始道德观念而产生的一种宗教性质的社会*俗,“丧葬”二字并不是一开始就结合在一起的,而是经过了一段漫长的演变过程。

  “丧”字在殷商甲骨文中的原意为采桑,后来才被人们借作“丧亡”的“丧”,其意在古代有以下四种说法;一是指失去,二是指死去,三是指尸体,即死者的遗体,四是指哀葬死者的礼仪。

  “葬”字在殷商甲骨文中为掩埋死者尸体的象形字,其意是将死者的遗体掩埋在草丛中或者用井字形的棺椁装殓起来加以掩埋。后人以“葬”字指掩埋死者尸体,当渊源于此。

  洛阳博物馆概况导游词 2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产生于隋唐时期,雕版印刷佛经,五代后唐时期作品。线条细腻流畅,文字清晰,图案规整,梵文佛经呈放射状圆形围绕在中心佛像周围。如此成熟的印刷作品,证明当时印刷术发展已臻于成熟。

  伴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两宋时期的制瓷工艺和瓷窑体系较唐代有了较大进步,其中以皇室用瓷为代表的五大名窑更是一改唐代浓重华丽之风,而以淳朴自然的单色釉取胜。唐宋时期河南地区的瓷窑遍地开花、分布广泛,宋代五大名窑河南独占其三,即北宋官窑、汝窑和钧窑。河南出土了为数众多的宋代瓷器,展柜中央的瓷碗就是鼎鼎大名的汝窑。

  根据南宋学者叶寘的《垣斋笔衡》记载:“以定州白瓷器有芒而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瓷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然汝州为魁。”是说宋代统治者认为定窑白瓷不好用,于是命令汝州烧造青瓷供奉内廷,再加上宋徽宗信奉道教,而道家主张“清净遁世,返璞归真”,所以青瓷在宋代盛极一时。

  北宋汝窑存在时间只有短短20年,产品存世量极为稀少,由于在釉料中加入玛瑙,采用满釉支烧的方法烧造,因此器物釉面光洁如洗、温润如玉、浑厚天成,历代都奉为至宝,著名国画家李苦禅先生曾经评价说:“天下博物馆无汝者,难称尽善尽美也。”我们面前的这件汝瓷碗,虽然经过修复,但釉色饱满、苍翠,制作精美绝伦,也是汝窑的上乘之作。

  展柜左侧是两件钧瓷碗,钧窑同样是北宋五大名窑之一,也同样创烧于徽宗年间,它典型的特征就是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利用无法控制的窑变使瓷器呈现出独一无二、妙不可言的视觉效果。

  瓷器是中国人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具,瓷器的种类涉及生活的多个领域,这组展柜中展出的是宋代不同造型和窑系的瓷枕,有定窑、磁州窑和宋三彩等等。瓷枕最早出现在隋代,唐代和宋元时期最为流行,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醉花荫》中:“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玉枕指的就是瓷枕,瓷枕可用作寝具、脉枕,也可以用作随葬,这件牡丹诗词瓷枕以牡丹花纹为主,配上清丽淡雅的诗文,书法流畅飘逸,随意中有章法,*淡中有灵气。

  这一组保存完整的宋代瓷象棋,分别以黑瓷和白瓷棋子作为区分,字迹清晰,与现代象棋已无较大区别。象棋于北宋末定型成*代模式:32枚棋子,有河界的棋盘,将在九宫之中等等。南宋时期,象棋“家喻户晓”,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宋代时期墓葬大多趋于简葬,能够发现一整组完整的象棋棋子,可见主人生前一定非常嗜好象棋,才将一整组棋子放入墓中随葬。

  唐代灭亡后,五代的后梁、后唐、后晋仍以洛阳为都,北宋也以洛阳为陪都“西京”,金代洛阳为“中都”,但随着经济中心的迁移,洛阳逐渐失去了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城市的规模和等级、经济和文化的繁荣程度相比商周、汉唐不可同日而语。这座象征着帝王理想的王者之里,曾经辉煌无比的丰都大邑像一座座高耸的封土一样,成为了过去的记忆。

  一路走来,她承载着商周的定鼎中原、汉魏的文脉风流、隋唐的开放包容,一路走来,她饱经风霜,历尽了兴衰荣辱、城垣更迭。

  今天看来,所有的一切都不过是历史的一个回眸,而洛阳在中华文明演进过程中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将永载史册、光照千秋!

  洛阳博物馆概况导游词 3

  公元前221年,强大的秦国一统六国,秦始皇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制国家。车同文、书同轨、设三公、置郡县,古代中国第一次在真正意义上成为一个统一的大帝国。

  秦朝定都咸阳,在洛阳设立三川郡。经过短暂的统治之后,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汉高祖刘邦最初定都洛阳后迁都长安,洛阳从都城转变为掌控中原及东部地区的重要军事重镇。

  西汉经过二百年的统治,由盛转衰,战乱四起。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国都定于洛阳。自此以后的曹魏、西晋和北魏也先后在洛阳建都,历时长达500多年。这一时期的洛阳,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全国最大的工商业都市。

  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艺术繁荣,对外交流频繁,洛阳成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也成为东方文明西传的源头。尤其是北魏时期,随着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及其一系列汉化政策,北魏国力臻于强盛,都城洛阳经济繁荣,商业发达,成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京城和通达百国千城的贸易都会。

  汉魏洛阳故城遗址位于今天洛阳市以东15公里处。是我国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的古代都城遗址之一。从东汉修建以来,经过历代的修缮、扩建,城址总面积约106*方公里,是中国乃至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古代都城遗址,是*代以前全球最大的城市。

  汉魏洛阳故城是中国古代都城的典型代表,上承周秦,下启隋唐,集中体现了各代都城的布局特点。表现出从先秦城市的非对称式不规则布局向隋唐都城中轴对称布局的过渡,是都城规划史上的重大转折性变化,影响后代都城规划达千年之久。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座官办寺院――白马寺;目前所见中国最早的国家天文观测台――灵台;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官办学府――东汉太学等。汉魏洛阳城以其历史之悠久,之丰富,在中国古代都城中独树一帜,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预备名录。

  东汉时期,洛阳城大致为南北长而东西短的长方形。南北九里,东西六里,俗称“九六城”。四面共设城门12座,纵横24条大街。城内由若干个宫殿组成,宫殿布局分南宫和北宫,二宫南北对峙,中间以复道相连。南宫是皇帝接受群僚朝贺议政及国家举行重要仪式的地方;北宫主要是举行天子临朝,百官赐福,宴飨朝议的地方。

  南、北宫以外城区,为各类官府、太仓、武库、商市所在地和达官贵人住宅。城南郊建有规模宏大的明堂、辟雍、灵台和太学等重要礼制和教育性建筑。东汉洛阳城两宫制度、礼制建筑独立成区的城市布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东汉太学位于汉洛阳故城南郊,今偃师市大郊村一带,始建于东汉光武帝中元元年 (公元56年),是东汉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后屡加扩建,光武帝刘秀曾亲临太学视察,汉明帝刘庄还在太学亲自讲学。东汉时太学生最多时曾达到三万余人。东汉以后曹魏、西晋、北魏相继延设洛阳太学。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这里不断有石经残块出土。考古发掘表明,太学遗址规模宏大,面积达数万*方米,是古代中国规模最大、最早的国立大学。

  熹*石经,我国最早的一部石刻经典,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东汉熹*四年(公元175年),大学者蔡邕等得到汉灵帝诏准后,以隶书体刻立石碑46块,内容包括《尚书》、《周易》、《春秋》、《公羊传》、《仪礼》、《论语》等,立于东汉太学讲堂前,供太学生观摩。史称“熹*石经”或“一体石经”。后代也有石经立于太学或国子监,最为著名的还有曹魏“正始石经”和唐代“开成石经”,与“熹*石经”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石经”。

  东汉刑徒墓铭砖,记录了为修建东汉洛阳城而死的刑徒姓名、刑名、部属、狱所名、死亡日期等。砖铭记载,刑徒墓地使用年代从东汉安帝永初元年(公元107年)至永宁二年(公元121年)年初。东汉刑徒来自全国各地,绝大多数是男性青壮年,雄伟的东汉洛阳城建筑是他们劳动的结晶。

  两汉时期,是中国道教发展成熟阶段。升仙思想在社会中广泛流行,“事死如事生”的丧葬制度已经在社会中形成。人们开始大量运用陶土烧制出的模型,为自己营造死后生活的世界。东汉墓葬随葬陶器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器皿随葬数量巨大,大批式样繁多的陶制建筑明器,可谓汉代陶器的代表。这些建筑明器,既有供人居住的宅院和楼阁,也有储藏粮食的仓房,以及舂米磨面加工粮食的作坊和饲养家禽家畜的圈舍等等。东汉建筑明器形象具体,结构严谨,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建筑的高大,设计的精巧,装饰的富丽,是汉代地主庄园经济生活的缩影。

  这件褐黄釉陶熏炉,造型独特,工艺精湛。采用立体堆塑工艺,器盖部分以“勇士搏兽”为题材,塑造出一座猛兽遍布的山峰,形象生动、雄健。器座为一猛虎蹲伏于地,回首撕咬,生动逼真,尾巴还斜斜地搭在前面的爪子上,意趣盎然。

  熏炉在汉代十分盛行,大多以金铜铸成,*惯称之为“博山炉”。汉代低温铅釉陶是汉代制陶工艺的又一杰出成就。釉料中加入铅,不仅降低了釉的熔点,而且使釉面增加了亮度,使铜、钛着色剂呈现出美丽的色彩。洛阳出土的低温铅釉陶常见有仓、壶、炉、罐、奁等专用于陪葬的模型明器,釉色多为黄、褐、绿三种。而熏炉以釉陶工艺制成则十分少见,这件釉陶熏炉出土于20xx年,系洛阳首次发现。

  这件彩绘陶百花灯,是对道教“升仙思想”的最好的诠释。灯高92厘米,座径40厘米,由座、盘、枝和盏组成,灯座为喇叭形圈足,白地涂朱,绘黛色云纹。座上立有*底灯盘,盘中有一圆孔,灯柱插入其中。

  灯座下塑有环绕的山峦,间有神态各异的人物及虎、狼、鹿、猪、狗、羊、猴、兔、蛙等动物。灯盘沿处有八个圆孔,交替插入四枝曲枝灯盏和四枝龙形饰件。在龙尾处坐一羽仙人,头戴冠,穿红色短裤。等距的灯柱均涂朱红色,三道凸箍与盘边、灯盏均涂以翠绿色。三道凸箍上有两层四枝曲枝灯盏,盏上插有火焰纹样花饰,枝上端坐四位红色羽仙人。灯柱顶端*放朱雀形圆灯盏。陶灯共有十三盏,十三枝灯争相辉映,绚烂华美。百花灯造型挺拔,稳重,五彩纷呈,它所塑造的神禽异兽,仙人跨龙等装饰性题材,反映了汉代社会“长生不老”、“羽化升仙”的道家思想,造就了一种人神共处,人神共乐的梦幻图景,令人叹为观止。

  这件汉代解注瓶,是1954年洛阳西郊汉墓出土的。小口、圆腹、大*底。在腹部周壁有朱书符�一道,符�意义不解,符文后有“解注瓶,百解去(长?)如律令”九字。在墓葬中放置解注瓶的目的,不仅体现在希望墓主人的安宁不被邪魔侵扰,也体现在家人希望墓主人的灵魂安息不会返回阳世滋扰,所以解注瓶又叫“镇墓瓶”。而道教是我国的原生宗教,兴起于两汉,把老子所著《道德经》奉为主要经典。在西汉早期普遍信奉“清净无为”、“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即便武帝以后独尊儒术,但道家的无为思想和升仙思想还备受人们追捧。

  自秦朝始,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而真正将铸币权收归国有,还是在西汉武帝在位时期。当时流通的钱币已经是圆形方孔的铜钱,称为五铢。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一件铸造铜钱陶范。

  两汉交替时期,政局混乱,王莽新朝曾经存在过17年的时间。在这期间王莽进行了五次货币改制,其铸行的钱币品种之多,币值之高,在世界货币史上都是罕见的。莽钱以其独特的造型,考究的铸造工艺,隽秀的文字以及诸多的千古之谜而倍受泉家、学者所青睐和推崇。其中金错刀“一刀*五千”,形制独特,不同凡响。

  金错刀因其制作精致,形状奇特,自东汉以来就为世人所喜爱。著名科学家、学者张衡在《四愁诗》中曾以“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的诗句咏之。“金错刀”铜质精良,体泛银光。其钱文虽无垂针篆之挺劲,但其深厚质朴的篆录之意与厚重笃实的钱体浑然一体,遂有“钱绝”之美誉。

  汉代伏人玉环1986年洛阳涧西出土。对角长12.7厘米,口径9.8厘米,整体呈现出鸡骨白色。外侧刻饰有爬伏四人。伏人脑后饰垂发髻,巨目大鼻,脊背高拱,四肢抱环,双腿呈鱼尾形。玉环在汉代使用较为普遍,或为佩饰,或为手镯,形制多样。这件伏人玉环雕琢手法和工艺造型十分独特,以四人伏于圆环之上,形态质朴,外方内圆,艺术效果十分理想。

  洛阳汉代墓室中的壁画装饰,兴起于西汉早期,流行于东汉。墓主多为**显贵或地方豪绅。目前洛阳已发现汉代壁画墓*20座,这些汉墓壁画内容丰富、手法娴熟,深刻地折射出汉代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情感意趣。早期神灵、仙人内容流行,是汉初黄老思想的折射;中期反映儒家思想的历史故事和神学谶纬意识愈见盛行;至东汉时,反映墓主身份和仕宦经历的宴饮歌舞、车骑出行场面逐渐丰富,反映出从西汉到东**们由幻想迷信的心理转向现实生活的享受、炫耀,完全是人世间生活的再现。

  斗兽纹绿釉陶壶,1978年洛阳收集。高45厘米。外表施深绿色釉。肩部半浮雕斗兽纹图案。图案分为两部分,一是熊面人与狮形兽相斗,二是骑马者拉弓射兽的场面。斗兽是汉代百戏中的一种,演员在表演时要化妆,戴上假面具。此壶浮雕中的斗兽者皆有假面具。浮雕斗兽纹在汉代出土文物中比较罕见。

  东汉末年,宦官、外戚专权,国家再次陷入分裂混占局面,魏、蜀、吴三国鼎立形成割据。公元220年,魏文帝曹丕代汉建魏,定都洛阳,史称曹魏,都洛共46年。公元263年,蜀为曹魏所灭。公元265年,晋武帝司马炎取代曹魏建立西晋,公元280年灭吴,统一全国。西晋以洛阳为国都,前后共52年。

  曹魏时期,社会提倡简朴之风,随葬品亦随之减少。洛阳涧西矿山厂内发现一座曹魏正始八年(公元247年)砖室墓,全墓由墓道、甬道、墓室、耳室等组成。墓室结构保存完好,随葬品较为丰富。尤其是墓中出土了制作精致的玉杯和稀有的铁帷帐架,其中铁帷帐架上刻有“正始八年八月”纪年字样,是曹魏时期极罕见的纪年墓葬之一。

  西晋铜三轮鸠车,年洛阳偃师南蔡庄砖厂晋墓出土。高6.5厘米。三轮,车身为一昂首挺胸长尾鸠鸟,胸前有一牵行环鼻。腹中横穿铁棍为轴。轴头两端各有宽车辋车轮一只,身尾连接处下方有一不分辋辐圆轮。史**载自汉代以来儿童“年五岁有鸠车之乐”,“小儿五岁曰鸠车之戏”,此墓出土的鸠车反映了汉代风*在晋代的延续。

  狮形青瓷盂:西晋。1972年洛阳矿山厂出土。高8厘米。头作狮形,尾呈蕉叶状,颔下有须。项脊分披鬃毛,腹部两侧画有羽翼。脊上有直径三厘米的圆管,瓷狮昂首竖耳,四腿卷曲伏卧。造型灵敏精巧,施釉匀称莹润,是一件造诣高超的青瓷艺术品。

  “晋归义胡王”金印,1973年洛阳孟津征集。高2.6厘米。印面呈正方形,驼形钮。印文“晋归义胡王”五字。归义,即归化、降顺。胡即指当时北方的少数民族匈奴。“晋归义胡王”是西晋时匈奴归化部落首领的封号。该印来自甘肃,系居住在凉州的匈奴归化后为晋武帝所封,是晋朝廷为了安抚少数民族,建立相互间的友好关系,以减少边疆战争的一种具体措施。这枚金印反映了西晋时期中国西北境内部族内迁、民族融合的历史事实。

  北魏是来自东北大兴安岭的`少数民族鲜卑人建立的**。公元493年,魏孝文帝自*城(山西大同)迁都洛阳。都洛共42年。

  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大力推行一系列汉化政策,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推动了当时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为中国大一统的多民族社会和谐共处的今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推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改革政策,他率先将皇族姓氏“拓跋”改为“元”姓,要求鲜卑族官员穿汉服、说汉化,并纳汉族大臣的女儿为妃,推动了汉化改革进程。

  北魏元��墓位于洛阳老城区盘龙�V村。墓主元��是孝文皇帝之孙,曾封常山王。其墓为带墓道土洞墓,墓内出土墓志、陶俑100余件,主要由镇墓俑、仪仗俑、伎乐俑、庖厨俑组成,它们簇拥着装饰华丽的牛车和鞍马,重现了墓主人生前出行时的奢华情景,尤其是主人乘坐的牛车,牛和车呈一体,从车厢前端格子栏下面伸出的车辕套在牛身上。牛呈拉车行走状。牛俑浑劲,脖颈肌肉下垂,牛身披饰革带,驾一双辕双轮车,车盖呈拱棚状,前后檐外伸,车厢两侧各刻一象征性假窗,车厢前孔呈棂状,后开门,车轮靠在车厢左右两边,牛四肢和车的两支柱立于托板之上。陶牛车造型写实逼真,这正是南北朝时贵族盛行的车乘,极富时代特征。

  北魏彩绘陶昆仑奴俑,1965年北魏孝文帝之孙元��墓中出土。高9.5厘米。俑并腿蹲坐作蜷缩状,右手抱头,左手横置双膝之上,埋头于两臂之间,仅露满头卷发。著红色衣裤,腰束带,足穿长筒皮靴,生动地塑造出一低头掩面缩成一团的异族形象,是北朝贵族官僚或富室家中外族家奴的一种。昆仑奴俑表现的是我国西北少数民族或南洋、中亚地区黑人的形象,这件俑是公元五世纪北魏洛阳与西北及南洋中亚地区交流的见证。

  魏晋时期中国青瓷有很大发展,融实用性与观赏性于一体,在成型方法上,除轮制技术外,还采用了拍、印、雕、堆和模制等技法。由于瓷器性能优于陶器,且烧制成本相对较低,逐渐取代了一部分陶器、铜器、漆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生活用具之一,被广泛用于餐饮、陈设、文房用具、丧葬等等。这件莲花纹大瓷碗,取材重瓣莲花形象,釉色细腻,色泽温润,使整只瓷碗犹如一朵怒放的青莲。

  佛教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繁荣和佛寺的众多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北魏王朝崇尚佛法,入主中原后,利用佛教作为其统治手段,把佛教定为国教,广为提倡,形成朝野贵贱皆崇佛的局面,佛教的发展在洛阳盛极一时。都城内外寺院林立,千百万人皈依佛教,至北魏晚期,洛阳城内建寺1367所,列刹相望,其中尤以永宁寺和龙门石窟最为豪华壮观。

  永宁寺位于北魏洛阳城内城南郊,今白马寺东南约2公里处。建于北魏熙*元年(公元516年),是北魏洛阳城内最大的一座皇家寺院。寺院*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301米,东西宽约212米,四周有夯筑围墙。永宁寺中心建筑为九层木塔,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建筑之一。据史**载,木塔高“四十九丈”,折今136.71米。考古发掘表明,塔基高出地面8米,*面呈方形,分为二层,边长38.2米,高2.2米,内为夯土,四壁以青石镶包,台基四面皆置“漫道”,以供人上下。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北魏时西域来洛阳的诸僧,住永宁寺者多达数百人。

  永宁寺木塔毁于永熙三年(公元534年)因雷电引起的一场大火。新中国成立后,对塔基进行了科学发掘。塔基周围出土了大量与佛教有关的彩绘泥塑佛、菩萨、弟子和供养人残件,所有彩塑品皆泥质,除少数饰件为模制外,均系手工雕塑而成。这批泥塑形体虽然较小,但塑形之美,比例之准确,情态之传神,塑工之细腻,极为罕见,堪称中国古代泥塑艺术的杰作,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洛阳博物馆概况导游词 4

  惊世巨现,天子驾六;东周瑰宝,举世无双。欢迎大家来参观洛阳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

  公元前771年,周*王东迁洛邑。在这块“天中之地”上,东周诸王经营了长达515年的 光辉岁月,留下了影响至今的厚重文化。然而,曾经璀璨的瑰宝,究竟在哪里呢?

  在地下沉没了20xx多年,一朝惊现的'“天子驾六”为您揭开答案。

  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的创建, “王城、王陵、王器” 的精美展览,为我们目睹那段灿烂的历史,以及新世纪新洛阳开辟了全新的窗口! 博物馆是依托21世纪重大考古发现,“天子驾六”大型车马陪葬坑,原地原址修建的遗址型博物馆。车马坑规模大,车子类型多,摆放整齐,气势宏伟,是当今世界独一无二的“驾六”遗存。 辅助展出的有东周王城概况,首次全面介绍50年考古重大成就;东周王陵的发现与探索,向您展示鲜为人知的王陵秘密;美轮美奂的东周瑰宝,细致体现青铜时代晚期的金属之美……

  说了这么多想必大家对天子驾六博物馆十分的向往了,下面呢,我们就来一同走进博物馆内部的第一个大厅。

  大家跟我过来,看一幅地图。这幅地图是考古工作者根据考古的结果绘制的。曾经洛阳古代的都城遗址的具**置。洛阳是一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有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时间长达1500多年,一共留下了五个都城遗址。历史学家称之为“五都会洛”。

  中心部位与繁体的汉字“亞 ”(亚)很相似,所以考古学者称其为“亚”字型墓。这个墓葬是所有墓葬中规格最高的,也是洛阳发现的唯一一座“亚”字型墓。墓室内发现的青铜器上有铭文“王作宝尊彝”的字样。这个“王作”就是专门为天子所做的器物。

  根据所出土的器物知道这个墓葬修建于东周初年。那个时候,东周的第一位天子周*王,在位41年,*半个世纪。所以推测这个墓葬的主人很有可能就是东周的第一位天子周*王的墓葬。一般象这样的大墓,在下葬的时候都会有一些陪葬坑。下面呢,我们就来看看洛阳发现的最大一座陪葬坑。

  根据周礼的规定,严格按照等级制度,天子用九个鼎。我们常说的“一言九鼎”就是从这来的。天子用九鼎,诸侯七个,士大夫五个,依次下推。

  这两个铜马是东周时的手工艺品。

  中间的是铜带钩----中国古代的皮带扣;左边的是铜镜,我们现在看到的是镜子的背面,正面被打磨光以后可以照出人的容貌。

  刚才看到的是玉璧和玉环及玉龙。古人非常的喜欢美玉,所以呢,古人就将美玉制作成装饰品带在身上。

  刚才我们看到的是中国早期的货币。因为把柄是空心的,所以又叫空首布。因为样子和铲子有点像,所以又叫铲币。这就是东周时的钱。

  这些是中国古代的车器:左边的是车上的装饰品---铜铃。中间长的是毂,旁边的是车軎(卫)。他们放在一起使用,保护车轴不至于脱落。右边的是马车上的连接器。因为古代的马车都是木制结构,所以这些都是用在马车的关键部分。

  这最后一个展柜里放的都是彩绘的陶器。陶壶,陶鼎和陶豆。分别用来盛酒,盛肉,盛主食的。他们都是在烧制好的陶器上,再绘上颜色的。这样的彩绘陶器一般来说是不易保存的,但他们在地下埋藏了20xx多年后,至今依然色彩鲜艳。

  这第一个展厅呢,展示的都是东周时期的器物。下面呢,我们到第二个展厅,看看著名的车马坑。

  20xx年的时候市**准备在这里修建一个河洛文化广场,考古工作者就来勘探,结果发现了一个墓葬坑,于是就修改了原来的计划,在这修建了一个博物馆。

  我们首先看到的这个小马坑,南北宽3.2米,东西长3.6米,在这里一共清理出完整的马骨骼两具。马头朝南,马尾朝北,整齐的摆放着。在当时那个年代,能养的起马,并且用马来陪葬的,只有贵族了。所以专家推测:这个马坑要么是诸侯的陪葬坑,要么是士大夫的陪葬坑。

  后面这个大马坑呢,有车有马,两个马坑距离很*,但两个马坑高低位置大小都不同,由此可见,这两个马坑应该不是在同一个时期下葬的墓葬。这个大马坑呢,全长42.6米,宽7.4米,当时共清理出70匹马,26辆车,7只狗和一具人的骨骼。

  下面让我们首先看***马车的构造

  前面横着的是车横,纵着的是车辕,中间的是车厢,这个是车轴,两边的是车轮。中国古代的车呢,都是用木头制作的,包括车轮和车轴。在漫长的岁月里才,这些木头就会慢慢的朽化。在朽化的过程中紧压在木头上的泥土就会慢慢的渗透进去。所以

  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些实际上是木头和土结合在一起的遗迹了。而这些马摆放的十分整齐,专家们就推测,这些马有可能是被麻醉后,或者是用鹅卵石砸死后在按照事先的计划,整齐的摆放在这的。相对与马的整齐有序,在整个马坑内还发现了7只狗的骨骼,但他们都是被紧压在车厢下了,十分的凌乱。所以就推测,这些狗是被活埋的。填土时这些小狗为了躲土就都躲到车厢下了结果全被埋在车厢下了。

  在着呢,我们看到的实际上也是一只小狗的骨骼。当时,这只小狗为了逃生,就奋力逃离马坑,再有一步之遥就可以重生了。

  但可惜的是还是被人发现,当即用一个大的鹅卵石把它砸死在坑中了。所以我们看到的狗的骨骼就成这样了 。

  在我们正前方呢,有两个这样的方坑,这是两个另外的东周墓葬。因为墓葬下葬的时候比较的晚,所以在下葬的时候并不知道有马坑,所以在下葬的时候就对下面的车马坑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两个墓葬没有发掘,现在都还埋在地下八米深的地方。

  西周的时候,人殉的制度还像以前一样很常见。但到了东周呢,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啊,就开始反对人殉了。所以在中国东周以后的墓葬中很少有人殉了。而这么大的一个车马坑也就只发现了一具人的骨骼。有人猜是车夫,忠实的奴仆,或者就是一个奴隶,但直到今天我们也没有证实他的身份。

  我们在这发现的这个圆形车子,他的车厢呢,是圆形的。周围用的是一些软性材料编织的。因此,有专家就认为这很有可能是当时专门为女性修造的。

  这座陪葬坑里的马车是主人当年最显赫的交通工具,体现了主人的身份,地位和财富。在当时呢,制作一件器物技术含量最高的就是造车了。由于当时的车型单一,车与车的外观区别不大,那么古人是如何来区别身份的高低呢?在古代的文献中呀,就记载着“天子驾六,诸侯驾四,士驾二”,。那所谓的士驾二呢,就是一般的贵族乘坐两马驾的车,诸侯要乘坐四马驾的车,只有天下的尊主-----周天子才可以乘坐六马驾的车。

  在20xx年的时候呢,我们在东周王城陵区发现了这个车马陪葬坑,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以车辕为中心,左右对称两马共驾的车子,就是古代文献中记载的“士驾二”了。

  这个以车辕为中心,左右对称的一边两马,四马共驾一辆的车子,这是诸侯驾四。

  下面我们再来看天子驾六的车子,整个马坑倒数第二辆马车。它以车辕为中心,一边三匹马,六马共驾一辆车,清晰可辨,它就是文献中记载的“天子驾六”了。

  这一切呢,都是为了显示天子惟我独尊的显赫地位,而且这座车马陪葬坑的发现,在史学界也有重大意义。因为它论证了古代文献中“天子驾六”学说的正确性,并且为当时的乘驿制度提供的实物资料。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这个车厢要比其它车厢两边宽出二十公分。

  在后面几个车厢里,我们都会看到一些小的骨骼,这就是我们前面讲过的小狗的骨骼了。这些狗当时都是作为狩猎和战争时使用的。而马车呢,是主人生前使用的交通工具,主人把它们放在自己的墓室里就是希望这些车和狗在另外一个世界继续陪伴他们。所以我们眼前看到的这个壮烈的场面就是主人生活出行的队伍了。我们在最后面这个车厢里看到的这个狗的骨骼非常清晰。

  在这呢,我们非常清楚的看到整个车马坑的全貌了,非常壮观。它是我国目前唯一的一处原址陈列的博物馆,象这样子两列队伍整齐摆放的形式在全国发现的车马坑中是非常少见的。这两千多年前的遗迹呢,如今已经重新展示在我们面前,它们都是寂了无语的,如果我们瞬间赋予这些车和马生命的话,我们眼前将是周天子出游的时候,威武显赫的车队了。

  我们这个博物馆是20xx年发现的,20xx年10月1日开的馆,它可以说是洛阳市众多博物馆中最年轻的一座。当初开馆之后呢,就吸引了许多观众前来参观,有专家观看后,就称之为“东周瑰宝,举世无双”。

  这以上呢,就是我们博物馆两个展厅的介绍了。我的讲解部分到此就结束了。两边的墙上还有一些图片,大家随便看看。

  洛阳博物馆概况导游词 5

  公元前221年,强大的秦国一统六国,秦始皇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制国家。车同文、书同轨、设三公、置郡县,古代中国第一次在真正意义上成为一个统一的大帝国。

  秦朝定都咸阳,在洛阳设立三川郡。经过短暂的统治之后,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汉高祖刘邦最初定都洛阳后迁都长安,洛阳从都城转变为掌控中原及东部地区的重要军事重镇。

  西汉经过二百年的统治,由盛转衰,战乱四起。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国都定于洛阳。自此以后的曹魏、西晋和北魏也先后在洛阳建都,历时长达500多年。这一时期的洛阳,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全国最大的工商业都市。

  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艺术繁荣,对外交流频繁,洛阳成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也成为东方文明西传的源头。尤其是北魏时期,随着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及其一系列汉化政策,北魏国力臻于强盛,都城洛阳经济繁荣,商业发达,成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京城和通达百国千城的贸易都会。

  汉魏洛阳故城遗址位于今天洛阳市以东15公里处。是我国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的古代都城遗址之一。从东汉修建以来,经过历代的修缮、扩建,城址总面积约106*方公里,是中国乃至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古代都城遗址,是*代以前全球最大的城市。

  汉魏洛阳故城是中国古代都城的典型代表,上承周秦,下启隋唐,集中体现了各代都城的布局特点。表现出从先秦城市的非对称式不规则布局向隋唐都城中轴对称布局的过渡,是都城规划史上的重大转折性变化,影响后代都城规划达千年之久。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座官办寺院——白马寺;目前所见中国最早的国家天文观测台——灵台;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官办学府——东汉太学等。汉魏洛阳城以其历史之悠久,之丰富,在中国古代都城中独树一帜,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预备名录。

  东汉时期,洛阳城大致为南北长而东西短的长方形。南北九里,东西六里,俗称“九六城”。四面共设城门12座,纵横24条大街。城内由若干个宫殿组成,宫殿布局分南宫和北宫,二宫南北对峙,中间以复道相连。南宫是皇帝接受群僚朝贺议政及国家举行重要仪式的地方;北宫主要是举行天子临朝,百官赐福,宴飨朝议的地方。

  南、北宫以外城区,为各类官府、太仓、武库、商市所在地和达官贵人住宅。城南郊建有规模宏大的明堂、辟雍、灵台和太学等重要礼制和教育性建筑。东汉洛阳城两宫制度、礼制建筑独立成区的城市布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东汉太学位于汉洛阳故城南郊,今偃师市大郊村一带,始建于东汉光武帝中元元年 (公元56年),是东汉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后屡加扩建,光武帝刘秀曾亲临太学视察,汉明帝刘庄还在太学亲自讲学。东汉时太学生最多时曾达到三万余人。东汉以后曹魏、西晋、北魏相继延设洛阳太学。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这里不断有石经残块出土。考古发掘表明,太学遗址规模宏大,面积达数万*方米,是古代中国规模最大、最早的国立大学。

  熹*石经,我国最早的一部石刻经典,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东汉熹*四年(公元175年),大学者蔡邕等得到汉灵帝诏准后,以隶书体刻立石碑46块,内容包括《尚书》、《周易》、《春秋》、《公羊传》、《仪礼》、《论语》等,立于东汉太学讲堂前,供太学生观摩。史称“熹*石经”或“一体石经”。后代也有石经立于太学或国子监,最为著名的还有曹魏“正始石经”和唐代“开成石经”,与“熹*石经”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石经”。

  东汉刑徒墓铭砖,记录了为修建东汉洛阳城而死的刑徒姓名、刑名、部属、狱所名、死亡日期等。砖铭记载,刑徒墓地使用年代从东汉安帝永初元年(公元107年)至永宁二年(公元121年)年初。东汉刑徒来自全国各地,绝大多数是男性青壮年,雄伟的东汉洛阳城建筑是他们劳动的结晶。

  两汉时期,是中国道教发展成熟阶段。升仙思想在社会中广泛流行,“事死如事生”的丧葬制度已经在社会中形成。人们开始大量运用陶土烧制出的模型,为自己营造死后生活的世界。东汉墓葬随葬陶器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器皿随葬数量巨大,大批式样繁多的陶制建筑明器,可谓汉代陶器的代表。这些建筑明器,既有供人居住的宅院和楼阁,也有储藏粮食的仓房,以及舂米磨面加工粮食的作坊和饲养家禽家畜的圈舍等等。东汉建筑明器形象具体,结构严谨,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建筑的高大,设计的精巧,装饰的富丽,是汉代地主庄园经济生活的缩影。

  这件褐黄釉陶熏炉,造型独特,工艺精湛。采用立体堆塑工艺,器盖部分以“勇士搏兽”为题材,塑造出一座猛兽遍布的山峰,形象生动、雄健。器座为一猛虎蹲伏于地,回首撕咬,生动逼真,尾巴还斜斜地搭在前面的爪子上,意趣盎然。

  熏炉在汉代十分盛行,大多以金铜铸成,*惯称之为“博山炉”。汉代低温铅釉陶是汉代制陶工艺的又一杰出成就。釉料中加入铅,不仅降低了釉的熔点,而且使釉面增加了亮度,使铜、钛着色剂呈现出美丽的色彩。洛阳出土的低温铅釉陶常见有仓、壶、炉、罐、奁等专用于陪葬的模型明器,釉色多为黄、褐、绿三种。而熏炉以釉陶工艺制成则十分少见,这件釉陶熏炉出土于20xx年,系洛阳首次发现。

  这件彩绘陶百花灯,是对道教“升仙思想”的最好的诠释。灯高92厘米,座径40厘米,由座、盘、枝和盏组成,灯座为喇叭形圈足,白地涂朱,绘黛色云纹。座上立有*底灯盘,盘中有一圆孔,灯柱插入其中。

  灯座下塑有环绕的山峦,间有神态各异的人物及虎、狼、鹿、猪、狗、羊、猴、兔、蛙等动物。灯盘沿处有八个圆孔,交替插入四枝曲枝灯盏和四枝龙形饰件。在龙尾处坐一羽仙人,头戴冠,穿红色短裤。等距的灯柱均涂朱红色,三道凸箍与盘边、灯盏均涂以翠绿色。三道凸箍上有两层四枝曲枝灯盏,盏上插有火焰纹样花饰,枝上端坐四位红色羽仙人。灯柱顶端*放朱雀形圆灯盏。陶灯共有十三盏,十三枝灯争相辉映,绚烂华美。百花灯造型挺拔,稳重,五彩纷呈,它所塑造的神禽异兽,仙人跨龙等装饰性题材,反映了汉代社会“长生不老”、“羽化升仙”的道家思想,造就了一种人神共处,人神共乐的梦幻图景,令人叹为观止。

  这件汉代解注瓶,是1954年洛阳西郊汉墓出土的。小口、圆腹、大*底。在腹部周壁有朱书符箓一道,符箓意义不解,符文后有“解注瓶,百解去(长?)如律令”九字。在墓葬中放置解注瓶的目的,不仅体现在希望墓主人的安宁不被邪魔侵扰,也体现在家人希望墓主人的灵魂安息不会返回阳世滋扰,所以解注瓶又叫“镇墓瓶”。而道教是我国的原生宗教,兴起于两汉,把老子所著《道德经》奉为主要经典。在西汉早期普遍信奉“清净无为”、“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即便武帝以后独尊儒术,但道家的无为思想和升仙思想还备受人们追捧。

  自秦朝始,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而真正将铸币权收归国有,还是在西汉武帝在位时期。当时流通的钱币已经是圆形方孔的铜钱,称为五铢。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一件铸造铜钱陶范。

  两汉交替时期,政局混乱,王莽新朝曾经存在过17年的时间。在这期间王莽进行了五次货币改制,其铸行的钱币品种之多,币值之高,在世界货币史上都是罕见的。莽钱以其独特的造型,考究的铸造工艺,隽秀的文字以及诸多的千古之谜而倍受泉家、学者所青睐和推崇。其中金错刀“一刀*五千”,形制独特,不同凡响。

  金错刀因其制作精致,形状奇特,自东汉以来就为世人所喜爱。著名科学家、学者张衡在《四愁诗》中曾以“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的诗句咏之。“金错刀”铜质精良,体泛银光。其钱文虽无垂针篆之挺劲,但其深厚质朴的篆录之意与厚重笃实的钱体浑然一体,遂有“钱绝”之美誉。

  汉代伏人玉环1986年洛阳涧西出土。对角长12.7厘米,口径9.8厘米,整体呈现出鸡骨白色。外侧刻饰有爬伏四人。伏人脑后饰垂发髻,巨目大鼻,脊背高拱,四肢抱环,双腿呈鱼尾形。玉环在汉代使用较为普遍,或为佩饰,或为手镯,形制多样。这件伏人玉环雕琢手法和工艺造型十分独特,以四人伏于圆环之上,形态质朴,外方内圆,艺术效果十分理想。

  洛阳汉代墓室中的壁画装饰,兴起于西汉早期,流行于东汉。墓主多为**显贵或地方豪绅。目前洛阳已发现汉代壁画墓*20座,这些汉墓壁画内容丰富、手法娴熟,深刻地折射出汉代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情感意趣。早期神灵、仙人内容流行,是汉初黄老思想的折射;中期反映儒家思想的历史故事和神学谶纬意识愈见盛行;至东汉时,反映墓主身份和仕宦经历的宴饮歌舞、车骑出行场面逐渐丰富,反映出从西汉到东**们由幻想迷信的心理转向现实生活的享受、炫耀,完全是人世间生活的再现。

  斗兽纹绿釉陶壶,1978年洛阳收集。高45厘米。外表施深绿色釉。肩部半浮雕斗兽纹图案。图案分为两部分,一是熊面人与狮形兽相斗,二是骑马者拉弓射兽的场面。斗兽是汉代百戏中的一种,演员在表演时要化妆,戴上假面具。此壶浮雕中的斗兽者皆有假面具。浮雕斗兽纹在汉代出土文物中比较罕见。

  东汉末年,宦官、外戚专权,国家再次陷入分裂混占局面,魏、蜀、吴三国鼎立形成割据。公元220年,魏文帝曹丕代汉建魏,定都洛阳,史称曹魏,都洛共46年。公元263年,蜀为曹魏所灭。公元265年,晋武帝司马炎取代曹魏建立西晋,公元280年灭吴,统一全国。西晋以洛阳为国都,前后共52年。

  曹魏时期,社会提倡简朴之风,随葬品亦随之减少。洛阳涧西矿山厂内发现一座曹魏正始八年(公元247年)砖室墓,全墓由墓道、甬道、墓室、耳室等组成。墓室结构保存完好,随葬品较为丰富。尤其是墓中出土了制作精致的玉杯和稀有的铁帷帐架,其中铁帷帐架上刻有“正始八年八月”纪年字样,是曹魏时期极罕见的纪年墓葬之一。

  西晋铜三轮鸠车,年洛阳偃师南蔡庄砖厂晋墓出土。高6.5厘米。三轮,车身为一昂首挺胸长尾鸠鸟,胸前有一牵行环鼻。腹中横穿铁棍为轴。轴头两端各有宽车辋车轮一只,身尾连接处下方有一不分辋辐圆轮。史**载自汉代以来儿童“年五岁有鸠车之乐”,“小儿五岁曰鸠车之戏”,此墓出土的鸠车反映了汉代风*在晋代的延续。

  狮形青瓷盂:西晋。1972年洛阳矿山厂出土。高8厘米。头作狮形,尾呈蕉叶状,颔下有须。项脊分披鬃毛,腹部两侧画有羽翼。脊上有直径三厘米的圆管,瓷狮昂首竖耳,四腿卷曲伏卧。造型灵敏精巧,施釉匀称莹润,是一件造诣高超的青瓷艺术品。

  “晋归义胡王”金印,1973年洛阳孟津征集。高2.6厘米。印面呈正方形,驼形钮。印文“晋归义胡王”五字。归义,即归化、降顺。胡即指当时北方的少数民族匈奴。“晋归义胡王”是西晋时匈奴归化部落首领的封号。该印来自甘肃,系居住在凉州的匈奴归化后为晋武帝所封,是晋朝廷为了安抚少数民族,建立相互间的友好关系,以减少边疆战争的一种具体措施。这枚金印反映了西晋时期中国西北境内部族内迁、民族融合的历史事实。

  北魏是来自东北大兴安岭的少数民族鲜卑人建立的**。公元493年,魏孝文帝自*城(山西大同)迁都洛阳。都洛共42年。

  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大力推行一系列汉化政策,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推动了当时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为中国大一统的多民族社会和谐共处的今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推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改革政策,他率先将皇族姓氏“拓跋”改为“元”姓,要求鲜卑族官员穿汉服、说汉化,并纳汉族大臣的女儿为妃,推动了汉化改革进程。

  北魏元巶墓位于洛阳老城区盘龙塚村。墓主元巶是孝文皇帝之孙,曾封常山王。其墓为带墓道土洞墓,墓内出土墓志、陶俑100余件,主要由镇墓俑、仪仗俑、伎乐俑、庖厨俑组成,它们簇拥着装饰华丽的牛车和鞍马,重现了墓主人生前出行时的奢华情景,尤其是主人乘坐的牛车,牛和车呈一体,从车厢前端格子栏下面伸出的车辕套在牛身上。牛呈拉车行走状。牛俑浑劲,脖颈肌肉下垂,牛身披饰革带,驾一双辕双轮车,车盖呈拱棚状,前后檐外伸,车厢两侧各刻一象征性假窗,车厢前孔呈棂状,后开门,车轮靠在车厢左右两边,牛四肢和车的两支柱立于托板之上。陶牛车造型写实逼真,这正是南北朝时贵族盛行的车乘,极富时代特征。

  北魏彩绘陶昆仑奴俑,1965年北魏孝文帝之孙元巶墓中出土。高9.5厘米。俑并腿蹲坐作蜷缩状,右手抱头,左手横置双膝之上,埋头于两臂之间,仅露满头卷发。著红色衣裤,腰束带,足穿长筒皮靴,生动地塑造出一低头掩面缩成一团的异族形象,是北朝贵族官僚或富室家中外族家奴的一种。昆仑奴俑表现的是我国西北少数民族或南洋、中亚地区黑人的形象,这件俑是公元五世纪北魏洛阳与西北及南洋中亚地区交流的见证。

  魏晋时期中国青瓷有很大发展,融实用性与观赏性于一体,在成型方法上,除轮制技术外,还采用了拍、印、雕、堆和模制等技法。由于瓷器性能优于陶器,且烧制成本相对较低,逐渐取代了一部分陶器、铜器、漆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生活用具之一,被广泛用于餐饮、陈设、文房用具、丧葬等等。这件莲花纹大瓷碗,取材重瓣莲花形象,釉色细腻,色泽温润,使整只瓷碗犹如一朵怒放的青莲。

  佛教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繁荣和佛寺的众多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北魏王朝崇尚佛法,入主中原后,利用佛教作为其统治手段,把佛教定为国教,广为提倡,形成朝野贵贱皆崇佛的局面,佛教的发展在洛阳盛极一时。都城内外寺院林立,千百万人皈依佛教,至北魏晚期,洛阳城内建寺1367所,列刹相望,其中尤以永宁寺和龙门石窟最为豪华壮观。

  永宁寺位于北魏洛阳城内城南郊,今白马寺东南约2公里处。建于北魏熙*元年(公元516年),是北魏洛阳城内最大的一座皇家寺院。寺院*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301米,东西宽约212米,四周有夯筑围墙。永宁寺中心建筑为九层木塔,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建筑之一。据史**载,木塔高“四十九丈”,折今136.71米。考古发掘表明,塔基高出地面8米,*面呈方形,分为二层,边长38.2米,高2.2米,内为夯土,四壁以青石镶包,台基四面皆置“漫道”,以供人上下。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北魏时西域来洛阳的诸僧,住永宁寺者多达数百人。

  永宁寺木塔毁于永熙三年(公元534年)因雷电引起的一场大火。新中国成立后,对塔基进行了科学发掘。塔基周围出土了大量与佛教有关的彩绘泥塑佛、菩萨、弟子和供养人残件,所有彩塑品皆泥质,除少数饰件为模制外,均系手工雕塑而成。这批泥塑形体虽然较小,但塑形之美,比例之准确,情态之传神,塑工之细腻,极为罕见,堪称中国古代泥塑艺术的杰作,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洛阳概况导游词通用五篇(扩展3)

——河南概况导游词通用五篇

  河南概况导游词 1

Dear friends :

  Good! First of all e you to our Henan tourism! Very happy to be able to guide you through common services and a good time , I eters, Funiu Mountain is located. Yuhuang Ding peak of 2153.1 meters above sea level. It scenery varied throughout the year, knomentary is "the risk of Huashan, Emeis Island, the beauty of Zhangjiajie. Huangshan shoe to earth in Story, Mozi serve existing sites.

  Hill is located in the Central Plains Shirengou, geographic conditions and close Jiaoqitielu, State Road 311, 207 through scenic traffic convenience Shirengou Mountain total area of 268 square kilometers. District of Qifeng, lost, flomand center, capable of treating various diseases spa group, it is still close to Asias largest aviation exhibition hall.

  ".Shirengou Hill is located in the ing peach" fresh picture. In midsummer, When the plain land "may akahi scorching fire," temperature of 35-38 c, Here there eback, the anti - Hsing Tien Temple, as mand, the Queen Mother came to supervise operations.Shirengou assistance to e here for sightseeing the foreign guests praised.

  I care! Guan Tianpei Shirengou Hill today, I 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enan tourism, according to "give priority to posed of six into Dan small island in the rivers lake, covers an area of 10.8 square kilometers. On the island of floplement, perfect for many times, connotation is rich, interesting rhyme stack. Built the history museum, business enade, botanical garden,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home and abroad, tourism has become the central plains, leaping a shinning pearl, knoeters, the lake boasts the first library in Asia, its first performance in e the main prehensive technology, the invention. Medallion, guan Yin is accompanied by music fountain, the rising ney. He proposed a "business 18" and related still has realistic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the business philosophy, praised by many businessmen scholars and research. Fan Lige of danjiangkou hydroelectric garden planning and relevant construction aims to provide visitors with cultural tourism at the same time, spread ShangSheng fan li business style, to carry forward, achievement more tycoons.

  河南概况导游词 2

  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简称“豫”,因其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而得名,省会郑州,东与江苏、山东、安徽相邻,南连湖北,西接陕西,北与山西、河北结合,承东启西、联南望北。河南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中原河洛、三商文化源远流长,汉字文化、姓氏文化、根亲文化、诗词文化、功夫文化等博大精深;省内文物古迹、风景名胜众多,少林寺、龙门石窟、殷墟、清明上河园、黄帝故里、商丘古城、嵩山、云台山、白云山、伏牛山、石人山、鸡公山、丹江口水库、***等闻名海内外。河南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是我们的先民生活和创业的地方。从夏代到北宋,先后有20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此,不过因此河南也是中国历史上战争和灾难最集中的一个地区。中国八大古都中,河南一省就占了四个,分别为夏商古都郑州、商都安阳、十三朝古都洛阳和七朝古都开封。此外还有商丘、南阳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远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原人民就创造了著名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河南是我国姓氏的重要发源地,中国300个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个,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之称的海外四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

  河南旅游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河南全省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9处,地下文物和馆藏文物均居全国首位。河南省共包括有15个城市,每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旅游资源。

  河南概况导游词 3

  河南富森丹江口水电大观园位于世界闻名的灌溉系统,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水源——河南淅川,河南富森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是促进河南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据以医药为主,多产业并举战略规划中,借助南水北调的历史机遇,投资*2.6亿元,按5a级景区标准建设,并历时六年,大力建成水文化、佛教文化、医药文化、楚文化、商业文化作为主要内容,集观赏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自然饲养。,作为中原和度假胜地之一,为圣地祈祷。

  丹江口水力发电大观园由六条河流中的成丹小岛湖组成,占地10.8*方公里。岛上有鲜花、松柏、松针可供购物;湖水清澈千顷,宽阔无比,天水一色;群山环抱,群峰耸立,惊心动魄的奇观。景区以丹江口水电秀水至淅川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基地,环境与河南大学规划设计院的规划设计为基础,相辅相成,多次完善,内涵丰富,趣味韵叠。建成了历史博物馆、商业奇才范立础文化博物馆、纪念馆、南水北调中原工程三面城石关音像、观音寺、飞江桥、龟命瀑布、奇石门、十二生肖廊、博诺林、神兽广场、龙生九子、千米长廊、植物园、中医水上娱乐城(包括游泳、漂流、阳光沙滩、水棋、观鱼垂钓)等精品景点,如配套建设多个大型停车场、文化广场、旅游接待中心,配备豪华游轮、观光车等高档服务项目。天时、地利、人和,自然天成,吸引了大批海内外游客,旅游业已成为中原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被誉为河南省旅游业的珍贵名片。

  水文化丹江口水电站水库有800多*方公里,该湖号称亚洲第一库,其第一个表现在水质清爽、甘甜等方面,已成为南水北调的主要水源,形成了飞江大桥,在水位的中心有沿河走廊、人工瀑布,他断言,各种游艇、水上飞机、丹江口水电站鱼宴等众多多彩的水世界。中原古寺香佛文化,燕寺紧挨着中原丹江口水电站水库,是四大相知寺之一,丹江口水电站将承担寺庙的疗愈,并建成寺庙艺术博物馆和亚洲第二大史圣观音的中原,是观音的准备将分为三个部分:观音主题,观音,观音寺广场。观音主题部分造型独特,运用现代声光综合技术,发明。大奖章,观音伴随着音乐喷泉,对神秘的佛教文化的新的解释。进一步丰富丹江口水力发电园区浓厚的文化氛围。药文化丹河在伏牛山周围绵延八百里,气候温和,中草药资源丰富,天然制药。

  丹江口水电站在原有天然草药的基础上开设了*万亩中草药基地,种植了多种中草药植物,以及观赏和药用植物,充分发挥了自然资源,同时也保护了土壤和植被。在中草药的基础上还建立了卫寺,李时珍作为建筑雕塑,并向历代中医名人展示事迹,建成了全国罕见的中医药文化。楚文化淅川丹江口水电站水库是楚国在丹阳时期的都城,楚文化的发源地。为再现楚文化风貌,充分展示南水北调工程的历史文化和经典之源,丹江口水力发电园设置了楚风、丹阳楼及相关文化景点、历史名人、文化渊源。游客在回归自然的同时,充分体验文化旅游的独特风味和乐趣。商生范蠡商代文化。楚丞相之后,官运亨通,公务缠身,也成就一代,富有。它最初的业务仍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芒,是市场经济的始祖。他提出了一个。业务18并且相关的对商业哲学仍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受到许多商人学者的称赞和研究。范对丹江口水力发电园的规划和相关建设旨在为游人提供文化旅游的同时,传播商晟的经营风格,发扬光大,成就更多的富豪。

  河南概况导游词 4

  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简称“豫”,因其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而得名,省会郑州,东与江苏、山东、安徽相邻,南连湖北,西接陕西,北与山西、河北结合,承东启西、联南望北。

  河南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中原河洛、三商文化源远流长,汉字文化、姓氏文化、根亲文化、诗词文化、功夫文化等博大精深;省内文物古迹、风景名胜众多,少林寺、龙门石窟、殷墟、清明上河园、黄帝故里、商丘古城、嵩山、云台山、白云山、伏牛山、石人山、鸡公山、丹江口水库、***等闻名海内外。河南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是我们的先民生活和创业的地方。从夏代到北宋,先后有20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此,不过因此河南也是中国历史上战争和灾难最集中的一个地区。中国八大古都中,河南一省就占了四个,分别为夏商古都郑州、商都安阳、十三朝古都洛阳和七朝古都开封。此外还有商丘、南阳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远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原人民就创造了著名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河南是我国姓氏的重要发源地,中国300个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个,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之称的海外四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

  河南旅游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河南全省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9处,地下文物和馆藏文物均居全国首位。河南省共包括有15个城市,每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旅游资源。

  河南概况导游词 5

  Henan fu sen danjiangkou hydroelectric grand view garden is located in the world-famous irrigation system, the main water source of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in — henan xichuan, henan fu sen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Is to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enan tourism, according to "give priority to with medicine, multi-industry simultaneously" strategic planning, with the aid of the south-north water diversion historical opportunity, investment of nearly 260 million yuan,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5 a grade scenic spot, and for six years, strongly built in "water culture and Buddhism culture, medicine, culture, chu culture, business culture" as the main content, set "ornamental, informative, interesting, entertaining, raise by nature", as one of the central plains and holiday resorts and prayers for the holy land.

  Danjiangkou hydroelectric grand view garden is composed of six into Dan small island in the rivers lake, covers an area of 10.8 square kilometers. On the island of flowers, pine and cypress, pine needles to shop; Thousands of hectares of clear water in the lake, wide, tianshui color; Surrounded by hills, qunfeng stands, thrilling spectacle. Scenic area is set in danjiangkou hydroelectric xiushui to xichuan as the base of sincere history and culture,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of henan university planning and design, on the basis of complement, perfect for many times, connotation is rich, interesting rhyme stack. Built the history museum, business wizards fan li chu culture museum, memorial hall, the central plains of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in three sides ChengShiGuan audio and video, goddess of mercy temple, fly jiang bridge, turtle life of waterfalls, strange stone men, zodiac gallery, bono, Lin Lin square god beast, the dragon born nine children, thousands of meters along the promenade, botanical garden,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water entertainment city (including swimming, drifting, sunshine beach, water chess, watch fish fishing) fine attractions, such as suppor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ultiple large parking lot, cultural square, tourist reception center, equipped with luxury cruise ships, sightseeing car, such as high-grade services. Improve the occasion, natural tiancheng, attracted a large number of tourists from home and abroad, tourism has become the central plains, leaping a shinning pearl, known as a precious name card of tourism of henan province.

  Water culture Danjiangkou hydroelectric reservoir has more than 800 square kilometers, the lake boasts the first library in Asia, its first performance in water quality and crisp, sweet, and so has become the main water source of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formed the fly jiang bridge, at the center of the water level along the river corridor, artificial waterfalls, he asserts, all kinds of yacht, seaplanes, danjiangkou hydroelectric fish feast of many colorful water world. Buddha culture Zhongyuan ancient temple incense, yan temple next to the danjiangkou hydroelectric reservoir in the central plains, one of four big acquainting the temple remaining, danjiangkou hydroelectric estates will assume temple of healing, and built the temple museum of art and Asias second-largest shengshi guanyin of the central plains, is the preparation of the goddess of mercy will b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guanyin theme, guanyin, the goddess of mercy temple square. Guanyin theme part modelling unique, using modern sound and light comprehensive technology, the invention. Medallion, guan Yin is accompanied by music fountain, the rising new interpretation of the mysterious buddhist culture. To further enrich the danjiangkou hydroelectric garden district strong cultural atmosphere. Medicine culture Dan river stretch around the castle peak is eight hundred in the funiu, mild climate,rich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resources, natural pharmacy.

  Danjiangkou hydroelectric estates on the basis of the original natural herbal opened nearly ten thousand mu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base, planting a variety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plants, as well as ornamental and medicinal, give full play to the natural resources, but also protect the soil and vegetation. On the base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s also set up who temple, li shizhen as architectural sculpture, and to show all previous dynasties Chinese medicine celebrity deeds, built the national culture of rar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u culture Xichuan danjiangkou hydroelectric reservoir is the capital of chu period in danyang, the birthplace of chu culture. For the reproduction of the chu culture style, full display source of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history culture and classics, danjiangkou hydroelectric garden set up ChuFeng, danyang floor and related cultural attractions, historical celebrities, cultural origin. Visitors at the time of return to nature, and fully experience the unique flavor of cultural tourism and fun. ShangSheng fan li shang culture and generation. After the prime minister chu, profession, official business, also achievement generation, rich. Its original business is still shining with the light of truth, is the ancestor of the market economy. He proposed a "business 18" and related still has realistic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the business philosophy, praised by many businessmen scholars and research. Fan Lige of danjiangkou hydroelectric garden planning and relevant construction aims to provide visitors with cultural tourism at the same time, spread ShangSheng fan li business style, to carry forward, achievement more tycoons.


洛阳概况导游词通用五篇(扩展4)

——云南概况导游词 (菁华5篇)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怒江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xx。

  怒江峡谷壁陡崖悬,壑深万丈,滔滔江水如野马奔腾于峡谷之中。传说中,一对分别居住于怒江*的傈僳族恋人,在无法相会的苦恼之中,受到彩虹的启发,拉起了怒江上的第一条溜索。从此,这种便捷的交通工具便被*的人们广泛运用。

  怒江溜索有两种——*溜和陡溜。*溜的溜索两头一样高,*越大江,来往都可过,但溜到江心后得双臂用劲,攀到对岸。陡溜有一定的倾斜度,一头高,一头低,自然滑向对岸,十分轻快。陡溜一般都是两根,倾斜方向相反,来回都很省力。为了安全,溜的构造除溜索本身外,尚有一块硬木或竹子做成的溜板和一根栓在腰间的麻绳。

  过怒江溜索是需要勇气的,当你把生命系在一根并不太粗的绳索之上,当你越过看一眼都头晕目眩的峡谷,当你听到溜索下那震耳欲聋的江水咆哮之声时,心中会不由生出几分怯意。当你看到那些男女老少在江面上自如地溜来飞去,特别是那些大妈带着孩子,背着山羊肥猪一起“从天而降”时,不能不为他们的勇气所折服。藤蔑做的怒江溜索很容易磨损,所以过一段时间(短则二三个月,长不超过一年)就得更换一次。换溜时,*各选一个力气大的人,先用钓鱼线的一端拴一石子*对丢,待两个石子在江心钩边在一起时,便慢慢拉过对岸。而后把鱼线换成较粗的麻绳,这时再将溜索一端固定于一岸的溜桩或大树上,另一端则系在粗麻绳上拉过对岸,固定于彼岸的树上或溜桩上,并用木棍逐段绞紧,换溜就完成了。

  大家看着楼梯,在新*成立之前就是房东地位的象征,级数越多地位越高,土司家的楼梯一般在9级以上。楼上分为三个部分:阳台、客厅、和卧室。客厅和厨房就是一个大的通间,这根柱子就是吉祥柱,据说摸一下可以带来好运!柱子加工成多面体,就是为了防止毒蛇顺着柱子爬入房内。和客厅一墙之隔的就就是卧室,这就是不允许外人参观的。因为傣族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相信人有灵魂,一家人的灵魂就关在卧室里,如果外人打开了门,就惊动了灵魂。进入卧室有两扇门,靠里面的门就是供老年人出入的,靠楼梯的门就是供年轻人出入的。卧室里面就是一个通间,傣家人隔帐不隔墙,代表全家人的心永远相通,没有隔阂,只就是以颜色来区分:老年人用黑色蚊帐,新婚夫妇用红色蚊帐,年轻人用白色蚊帐。卧室里有根大柱就是升天柱,*时家里人不得随便靠在上面,也不能挂杂物,只有当家中的老人死后才能将遗体靠在这根柱旁沐浴、更衣,让死者的'灵魂通过木柱升天。

  傣家人以“男善建筑,女善耕织”而闻名。各位现在看到这纺车和织机就是傣族妇女用来织锦的,织出的锦叫“傣锦”,在历史上就是*名锦之一,史称“五彩娑罗布”。傣家的织锦历史悠久,就是*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史料记载,唐代时傣族先民就用攀枝花纺纱织布。傣家的女孩长到12岁时就开始学*织布绣花,她们织出来的图案可分为几何图形和花草树木图案,造型抽象、夸张、变形,十分神秘,尤其象征吉祥和睦的图案更加美妙。如织五颜六色的筒裙就是为了纪念祖先,织成孔雀图案象征吉祥,织成大象图案象征五谷丰登。

各位旅客:

  你们好

  人们都说我一个幸福的孩子,因为我攀登过那绿树成荫的文笔塔,我参观过那风景壮丽的南宁,我还旅游过荷叶飘香的普者黑,特别是那昆明的大观楼令我难以忘记。

  暑假的时候,爸爸和妈妈带着我去昆明玩,最多要用四个小时才能到那里,到了那里爸爸就带我去大观楼里,那里的树挺立在那清清的小河边像一个个士兵站在那里守护着小河,那里的草,你踩上去你觉得好像是踩在床上一样,如果你睡在上面再好也不过了。记得,那里面有一座萧山你可以钻进去,就像你在钻时空隧道一样,里面还有一个游乐场,游乐场里有许许多多的玩具,我跑进里面就像进入了我的天堂一样,我眼里看见好玩的东西,我就想玩,其中我看到好玩的,连忙拉爸爸过来说:“我要玩,爸爸。”爸爸说:“好。”我们做了上去,我们玩完了以后。我看见了过山车,爸爸说:“不敢玩,以后你长大自己来玩。”后来我们就去找宾馆,我们就睡觉了。

  啊!难忘的大观楼,在这里我度过美好的时光,在这里我知道昆明的发展,在这里我知道了人民智慧的结晶,我将用文字记录下来。

  大家看着楼梯,在新*成立之前就是房东地位的象征,级数越多地位越高,土司家的楼梯一般在9级以上。楼上分为三个部分:阳台、客厅、和卧室。客厅和厨房就是一个大的通间,这根柱子就是吉祥柱,据说摸一下可以带来好运!柱子加工成多面体,就是为了防止毒蛇顺着柱子爬入房内。和客厅一墙之隔的就就是卧室,这就是不允许外人参观的。因为傣族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相信人有灵魂,一家人的灵魂就关在卧室里,如果外人打开了门,就惊动了灵魂。进入卧室有两扇门,靠里面的门就是供老年人出入的,靠楼梯的门就是供年轻人出入的。卧室里面就是一个通间,傣家人隔帐不隔墙,代表全家人的心永远相通,没有隔阂,只就是以颜色来区分:老年人用黑色蚊帐,新婚夫妇用红色蚊帐,年轻人用白色蚊帐。卧室里有根大柱就是升天柱,*时家里人不得随便靠在上面,也不能挂杂物,只有当家中的老人死后才能将遗体靠在这根柱旁沐浴、更衣,让死者的灵魂通过木柱升天。

  傣家人以“男善建筑,女善耕织”而闻名。各位现在看到这纺车和织机就是傣族妇女用来织锦的,织出的锦叫“傣锦”,在历史上就是*名锦之一,史称“五彩娑罗布”。傣家的织锦历史悠久,就是*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史料记载,唐代时傣族先民就用攀枝花纺纱织布。傣家的女孩长到12岁时就开始学*织布绣花,她们织出来的图案可分为几何图形和花草树木图案,造型抽象、夸张、变形,十分神秘,尤其象征吉祥和睦的图案更加美妙。如织五颜六色的筒裙就是为了纪念祖先,织成孔雀图案象征吉祥,织成大象图案象征五谷丰登。

各位旅客:

  大家好,我们今天的话第一站是孟仑植物园,到们吃完饭之后就直奔傣族园咯!

  西双版纳素有“植物王国,药物王国,动物王国”的称号,版纳拥有最大的国家物种基因库,有很多名贵的动植物,比如说植物的话:红豆杉、桫椤、箭毒木、望天树等,动物的话:眼睛王蛇、金花莽、亚洲象、金丝猴等。孟仑植物园于1959年创建,园林占地面积约为900公顷,是在我国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教授的领导下完成的它的全名是绿色明珠葫芦岛*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简称孟仑植物园。孟仑植物园隶属西双版纳州的勐腊县的孟仑镇,内有3000多种物种,有十二个转类区,里面有很多物种可能你都没见过,比如闻歌起舞的跳舞草,见血封喉的箭毒木,改变味觉的神秘果,活血化瘀的龙血树等等,如果想看完孟仑植物园的话,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是十天半个月的事,所以可以想一下有多大,但是现在的话就是说,因为有一些区的话在维修恢复看不到,不过放心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在西双版纳呢除了傣族以外还有僾伲族、佤民族、布朗族、彝族等其他的民族,大家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55个少数民族中的最后一个民族是什么族么?是基诺民族在1976年被批准的,主要居住在基诺乡也是版纳特有的,人口有两万多。基诺乡在过去叫攸乐山,是普洱茶六大茶山之一,后改为基诺,意思是舅舅,所以他们是一个尊敬舅舅的民族,也就是说在他们这个家庭里爹亲娘亲不如舅舅亲,舅舅才是老大!如果大家有兴趣去了解这个神秘的民族的话可以和我说,前面前行五百米就到了,如果大家想去看的话,因为需要提前订票,所以想去的朋友可以报名,然后一会从傣族园出来就可以去基诺山寨玩了。

  那么我们现在走的是小磨告诉公路,始于勐养镇北侧,止于国家一级口岸——磨憨口岸中老边境,全长200公里,大家看道路两旁的数,这个呢就是橡胶树了。

  西双版纳的经济收入的来源主要有两大产业,分别为一:旅游业;这是无可厚非的,每年到版纳旅游的游客不下200万人次。其次的话就是农作物:橡胶,小粒咖啡,还有茶叶;很多人会问为什么,现在我可以像大家解释一下,橡胶在*只有两个地方能够种植,一个是海南,一个是版纳,版纳的橡胶出产量排在第二;而小粒咖啡的话,在过去我们*人所喝的所有的咖啡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后来有人将小粒咖啡的种引进版纳,结果奇迹般的活了,而且生长的很好,很快我们也拥有了自己的咖啡,版纳出产的怡然咖啡;再来说说茶叶吧,普洱茶,属于黑茶,分为生茶和熟茶两种,功效也不同,也许有人会问普洱茶应该是出自普洱啊,为什么会是版纳的资助产业呢?其实不然,在过去,因为普洱市的交通比较便利,所以所有的茶叶那些就全运过去那边加工生产再发货,因为不知道它叫什么,故从普洱府发的茶就叫普洱茶了,其实六大茶山,普洱只有一座,而其余五大茶山都在版纳!好了,说着说着又忘了时间了,我们的目的地到咯,请大家把自己的贵重物品带在身边哦!那么你们去吧,一会儿我会在这里等你们的,玩的开心哦!


洛阳概况导游词通用五篇(扩展5)

——介绍北京概况的导游词

介绍北京概况的导游词

  作为一名尽职尽责的导游,总归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员进行实地口语导游的基础和前提。那要怎么写好导游词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介绍北京概况的导游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XXXX旅行社的导游员,我姓x,在接下来的几天当中,我将陪伴大家共同游览北京的名胜风景,希望通过我的讲解,能够是您对北京留下非常美好的印象,同时也希望您能对我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好,现在我们就开始今天的游览行程吧。

  故宫占地72万*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16.3万*方米,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周围有10米高的城墙环绕,还有宽52米的护城河,在四角都建有一座精美的角楼。根据1973年的统计,故宫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计8704间。明朝永乐皇帝朱棣登基不久,在永乐四年,也就是14XX年下诏营建北京紫禁城。修建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永乐四年开始备料,而第二阶段就是在永乐十五年,1417年六月开始动工兴建,历时XX年,在永乐十八年,1420年完工。在建造过程中,征集了全国10万名能工巧匠和民夫100万人,而建筑材料都来自全国各地,比如汉白玉石来北京房山,金砖来自苏州,石灰来自河北易州,五色虎皮石来自河北蓟县盘山,殿基所用的精砖石来自山东临清,松木多来自东北,而楠木多来自四川、云贵、浙江等地,可见当时工程的浩大。故宫基本上是按照明中都皇宫的蓝图而修建的,布局规划遵循了《周礼·考工计》的都城设计礼制:前朝后寝,左祖右社。大致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南半部位前朝,北半部则为后寝。前朝是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文华殿和武英殿为东西两翼,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而后寝则是以乾清、交泰、坤宁这后三殿以及东西六宫、御花园为中心,外东路、外西路的建筑为主,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和后宫皇妃居注祭祀的地方。左祖右社是这样布局的:在午门外东侧是皇帝祭祖的场所太庙,西侧则是祭社稷的场所社稷坛。按照这种布局建筑而成的故宫就是明清两代24位皇帝的皇宫,其中明朝14位,清朝10位,统治时间总共长达五个世纪。由于它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和它精美的建筑群体,所以在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到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当中,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现在在北京有一条贯穿南北的中轴线,被梁思成先生称为伟大的中轴线,全长8.5公里,南起永定门,北到钟楼,其中包括故宫在内的皇城就占了三分之一,这条中轴线也叫做龙脉,线上的景山是内城的中心点,也是故宫的镇山。

  我们有时候还把故宫叫做紫禁城,而它的名称是怎样得来的呢?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的主要恒星分为三垣、四象和二十八星宿。三垣是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其中紫薇垣居中,是天上皇帝所居住的地方,称为紫宫。封建帝王自称是天帝的儿子,所以他们也把自己居住的皇宫象征为天上的紫宫。而且皇帝居住的地方戒备森严,不许庶民百姓接*,是绝对的禁地,又称为禁宫,所以这里也被叫做紫禁城。这里共有四道门,分别是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而紫禁城的正门就是午门,因为在罗盘上,上午的代表正南,所以午门也是南大门的意思。它的*面呈“凹”字型,从汉代的门阙(形制演变过来。下端有高12米的墩台,正中的墩台上面有门楼,两侧还设有钟鼓亭,东西两侧突出的部分叫观,上部各有廊庑13间,两端还建有重檐攒尖方亭。中央的广场叫阙。在明清两代,这里是朝廷举行颁朔大典和献俘典礼的地方。正中开了三道门,两侧都有掖门,这种做法称为“明三暗五”。五个门洞都有各自的用途:中门是皇帝专用的,或者皇帝大婚的时候,皇后可以从这里入宫,科考三甲也可以从这里入宫;*时,文武百官走左门,宗室王公走右门;掖门只有在大型活动的时候才开,三品以下的官员按照文东武西分别通过东西掖门,外国使节要从西掖门才可以入宫;在殿试的时候,考生分单双号,从东西掖门中通过。

  进入午门,我们首先看到的就是内金水河,它自西向东蜿蜒流过太和门广场,上边还有五座汉白玉石桥,就是内金水桥了。内金水河的作用不仅是故宫中排水的主要通道,也是建筑和灭火的主要水源,同时还起到了点缀景观的作用,使太和门广场在雄浑中不失秀美。

  在太和门两旁还有两道门,就是德昭门和贞度门。每逢皇帝出宫,都要在太和门换车,而且皇帝大婚的时候,皇后也要从太和门进入皇宫。在光绪四年的时候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在光绪皇帝大婚前夕,太和门突然被火烧毁了,可是大婚皇后要从这里经过,所以朝廷就在北京寻找了能工巧匠,连夜用彩绸还有木料搭建了一座假的太和门,才使得婚礼如期进行,而在第二年,太和门才重建完成。

  过了太和门我们就进入了太和殿广场,它面积有3万多*方米,在每年的元旦、冬至、还有皇帝生日以及一些重大活动的时候,都要在太和殿以及太和殿广场举行隆重的朝礼。现在我们面前这座宏伟的建筑就是太和殿了,它和中和殿还有保和殿是建立在一个土字型的三层台基上,台基南北长230米,高8.13米,在四周围还建有一些楼阁,其实就是清朝内务府所管辖的库房。太和殿是故宫中最高最大的建筑,面积有2377*方米,通高35.05米,面阔11间,进深5间。其实在明朝奉天殿的时候,这里市面阔9间,进深5间的大殿,到了清朝年间,将它改为了现在的大小,其实在两侧的夹室是封闭的,不能作为正殿使用,所以实际上还市面阔9间,进深5间,同时,也将它改名为太和殿。太和二字出自于《周易》中的:“保合大和”,而太和的观念是上古天人和一观念的延伸,强调了君臣之间,人与自然之间还有个民族之间的和谐。在太和殿的屋顶正脊上还有一个高3.36米的大吻,往下还有11个垂脊兽,在我国古代,异兽的数量越多,代表了殿宇等级越高。在殿内有72根大住支撑,当中的六根是沥粉贴金云龙图案的金柱,上面支撑了藻井,再藻井当中雕刻有蟠龙,龙口中衔有轩辕镜。轩辕二字出自于我国古代天文学中的轩辕星,意思就是轩辕黄帝之星,也是掌管雷雨之星,在殿顶上建有藻井,一是为了代表当朝的皇帝才是中华民族的正统继承人,第二则是起到了镇火的作用。

  ***位于北京城的传统的中轴线上,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造型威严庄重,气势宏大。明清时,***是皇城的正门,城门五阙,重楼九楹,高为33.87米;1970年翻建后高达34.7米。

  城楼

  ***城楼为中国传统的重檐歇山顶建筑,即由四个倾斜的顶面、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垂脊下端折向的一条)和两侧倾斜层面上部转折成垂直的三角形墙面组成,形成两坡和四坡屋顶的混合形式。故有“八檐九脊”之称。城楼为木结构建筑,大殿飞檐下是排列有序的斗拱和梁枋。斗拱为中国传统木构架体系中独有,是斗形木弓形横木组成的具有翘、昂、拱特点的木制构件。梁枋又分额枋、檐枋,斗拱下面是额枋,上面彩画和金龙图案,柱子之间的构件叫檐枋,会有金龙和玺图案。

  城楼的主体建筑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重檐歇山式,黄琉璃瓦顶的巍峨城楼,东西面阔九楹,南北进深五间,取“_”之数,象征皇帝的尊严。正面有36扇菱花格式的门窗。城楼内所用木材大部分是楠木,大殿内有60根直径为92厘米的红漆木柱,承受着屋顶建筑大部分重力。排列整齐,柱顶上有藻井与梁枋,绘着金龙吉祥彩画和团龙图案。

  正面的36扇门窗为中国传统的菱花格式,屋顶上的天花藻井画的是团龙图案,在殿厅堂纵横交错的梁枋上绘的是金龙和玺彩绘;17盏古雅的大型宫灯,最大的那盏称为主灯,有8个面,全高6米,直径2.8米,重约450公斤;其余16盏为6个面的辅灯,每个高6米,直径2.2米,重约350公斤。每盏灯上的角各有一盏伞形小灯。地面铺的全是金砖,面积约20_*方米。屋顶的正脊与垂脊上装饰着螭吻、仙人、走兽。

  下层是高13米的朱红色城台,四周环绕琉璃瓦封顶的矮墙,下部是1.59米高的雕刻精美的汉白玉须弥座台基,座上为高10多米的红色墩台,以每块重达43千克的大砖砌成。城楼基座周围有汉白玉栏杆、栏板,雕刻着莲花宝瓶图案。

  城台

  城台的总面积达4800*方米,东西两侧各有一条长达百级供上下城楼用的梯道,俗称马道。还有5个拱形门洞,中间的门洞最大,高8.82米,宽5.25米,唯有皇帝可以进出。城台下有券门五阙,中间的券门最大,位于北京皇城中轴线上,过去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入。

  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的小导游xxx,我将带你们去一个风水宝地—北京!

  一想到北京,大家是否又想起了北京的老宅子—四合院?四合院,可说是天下闻名,老北京人都说如果没有了四合院,北京就像没有了生命一样,它倒是成了北京的“掌上明珠”!

  北京的四合院所以有名,还在于它的构成有独特之处,在中国传统住宅建筑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中国住宅建筑大部分是内院式住宅,南方地区的住宅院落很小,四周房屋连成一体,称作“一颗印”。这种住宅适合于南方的气候条件,通风采光均欠理想。

  北京的四合院,院落宽绰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独立,彼此之间有游廊联接,起居十分方便,所谓四合,“四”指东、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崐一个“口”字形。经过数百年的营建,北京四合院从*面布局到内部结构、细部装修都形成了京师特有的京味风格。

  北京正规四合院一般依东西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基本形制是分居四面的北房(正房)、南房(倒座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开一个门。大门辟于宅院东南角“巽”位。

  四合院中间是庭院,院落宽敞,庭院中植树栽花,备缸饲养金鱼,是四合院布局的中心,也是人们穿行、采光、通风、纳凉、休息、家务劳动的场所。四合院是封闭式的住宅,对外只有一个街门,关起门来自成天地,具有很强的私密性非常适合独家居住。院内,四面房子都向院落方向开门,一家人在里面和亲和美,其乐融融。由于院落宽敞,可在院内植树栽花,饲鸟养鱼,叠石造景。居住者不仅享有舒适的住房,还可分享大自然赐予的一片美好天地。四合院,也是华北地区民用住宅中的一种组合建筑形式,是一种四四方方或者是长方形的院落。一家一户,住在一个封闭式的院子里,过着一种安逸、消闲、清静的日子,享受家庭的欢欣、天伦的乐趣,自然有一种令人悠然自得的气氛。之所以这样,北京四合院讲究绿化,院内种树种花,确是花木扶疏,幽雅宜人。老北京爱种的花有丁香、海棠、榆叶梅、山桃花等等,树多是枣树、槐树。花草除栽种外,还可盆栽、水养。

  盆栽花木最常见的是石榴树、夹竹桃、金桂、银桂、杜鹃、栀子等等,种石榴取石榴"多子"之兆。至于阶前花圃中的草茉莉、凤仙花、牵牛花、扁豆花,更是四合院的家常美景了。

  它虽为居住建筑,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

  有些家庭,为了把院落装饰点缀一番,还在院落一进门处的正对面,修建一个影壁,也即是一堵砖墙。在正对大门的这一面,一般都有花卉、松竹图案或者大幅的书法字样醒目地放置影壁正面。上书“福”、“禄”、“寿”等象征吉祥的字样。也有一部分影壁,绘上吉祥的图案,如“松鹤延年”、“喜鹊登梅”、“麒麟送子”等等,给四合院内制造了一种书香翰墨的气氛。也有的农家,采用“五谷丰登”、“吉祥如意”、“福如东海”的字样或图画。这种影壁,设在大门之内的迎门处,有的是单独建筑的,有的是镶在厢房山墙上的。影壁,也称照壁,壁身都为正方形,四周用砖雕装饰,中间的方块为书法或者绘画。照壁分为基座和壁身两个部分,除去给庭院增加气氛,祈祷吉祥之外,照壁也起到一种使外界难以窥视院内活动的隔离作用。

  如果四合院没了,那就彻底失去了老北京的文化色彩,那不仅是北京的符号,也是北京的魂儿。可想而之四合院是北京的一种文化特色,成为了北京美丽的风景线!

  本次的北京四合院之旅就要到这里结束了,之后我还会给大家展示一些它的美丽照片!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们游览的是北京故宫。我是导游xx,大家叫我小诗就行了。希望我能带给大家最好的服务。

  故宫,又称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它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它始于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历时14年才完工。共有24位皇帝先后在此登基执政,统治中国长达500余年。

  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气势雄伟的古代宫殿故宫了。大家看,这四面墙就是宫墙了,而且宫墙四面者建有高大的城门,南为午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宫墙四门的角楼都是风格独特,造型绮丽的。现在请跟我一起去故宫中最大的宫殿太和殿看看!这里是明、清皇帝召见百官,发号施令,举行庆典的地方。全殿有11间房,进深5间,外有廊柱,殿内外净空高达14米,宽达63米,面积2377*方米,为全国最大的木构大殿。

  现在我们来到了中和殿。中和殿是为帝王去太和殿途中的演*礼仪之地。

  保和殿,是皇帝宴请外藩王公贵族和京中文武大臣之处。

  我们再来看看文华殿。它是明代皇太子读书处。乾清门是故宫中外朝和内廷的分界处,由此向北便是内廷。朝清宫是明、清皇帝住的地方。大家知道吗?《还珠格格》这部电视剧就是故宫拍的。

  规划严整,气魄雄伟,极为壮观,这就是我国的故宫。无论在*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雄伟、堂皇、庄严、和谐都属于无与论比的杰作。它标志着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500余年前我国在建筑艺术上的卓越成就。

  各位游客,我们今天的浏览就要结束了。非常高兴能与大家度过这段美好时光。对我今天的导游有什么不满意之处,请您指正。祝大家玩得愉快!谢谢。

  潭柘寺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是北京最古老的古寺。+寺院坐北朝南,背倚宝珠峰,周围有九座高大的山峰呈马蹄形环护,宛如在九条巨龙的拥立之下。高大的山峰挡住了从西北方袭来的寒流,因此这里气候温暖、湿润,寺内古树参天,佛塔林立,殿宇巍峨整座寺院建筑依地势而巧妙布局,错落有致,更有翠竹名花点缀期间,环境极为优美。

  潭柘寺规模宏大,寺内占地2.5公顷,寺外占地11.2公顷,再加上周围由潭柘寺所管辖的森林和山场,总面积达121公顷以上。殿堂随山势高低而建,错落有致。北京城的故宫有房9999间半,潭柘寺在鼎盛时期的清代有房999间半,俨然故宫的缩影,据说明朝初期修建紫禁城时,就是仿照潭柘寺而建成的。现潭柘寺共有房舍943间,其中古建殿堂638间,建筑保持着明清时期的风貌,是北京郊区最大的一处寺庙古建筑群。

  整个建筑群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建筑的美学原则,以一条中轴线纵贯当中,左右两侧基本对称,使整个建筑群显得规矩、严整、主次分明、层次清晰。其建筑形式有殿、堂、阁、斋、轩、亭、楼、坛等,多种多样。寺外有上下塔院、东西观音洞、安乐延寿堂、龙潭等众多的建筑和景点,宛如众星捧月,散布其间,组成了一个方圆数里、景点众多,样式多样,情趣各异的旅游名胜景区。潭柘寺不但人文景观丰富,而且自然景观也十分优美,春夏秋冬各有美景,晨午晚夜情趣各异,早在清代,“潭柘十景”就已经名扬京华。

  如今的潭柘寺,殿宇巍峨、庭院清幽,殿、堂、坛、室各具特色,楼、阁、亭、斋景色超凡,古树名木、鲜花翠竹遍布寺中,假山叠翠、曲水流觞相映成趣,红墙碧瓦、飞檐翘角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殿堂整齐、庄严宏伟。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曾写联赞曰:“气摄太行半,地辟幽州先。”

  潭柘寺不仅以古迹众多、风景优美吸引着四海宾朋、八方游客,而且*几年还修建了现代化的旅游服务设施,实行交通、住宿、餐饮、游览、娱乐、购物的一条龙服务,使景区成为享誉中外的旅游胜地。1997年,经北京市**批准,僧团进驻,潭柘寺恢复了宗教活动。

各位游客:

  ***前的汉白玉桥,一般称为金水桥。

  金水桥分为内外金水桥,建于明永乐年间。内金水桥位于故宫内太和门前广场内金水河上,系五座并列单孔拱券式汉白玉石桥;横亘在***前外金水河上的三孔拱券式汉白玉石桥为外金水桥,重建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桥面略拱,桥身如虹,构成绮丽的曲线美,中间最突出的一座雕着蟠龙柱头的桥面,只许皇帝一人通过,叫“御路桥”;左右两座雕有荷花柱头的桥面,只许亲王通过,叫“王公桥”;再两边的,只许三品及以上的文武大臣通过,叫“品级桥”;最靠边的普通浮雕石桥,才是四品及以下官吏和兵丁走的,叫“公生桥”。5座内金水桥除有类似严格的等级规定外,还表示“万方来朝”之意。

  华表

  明永乐年间建造承天门时建立的两对华表,巧妙点缀了整个精美的故宫建筑群,增强了古老建筑艺术的整体感。华表是***的一个重要标志,与雄伟壮丽的***城楼、雍容典雅的金水桥、威武雄健的石狮子浑然一体,已成为***前一道特有的美丽景观。***前华表顶上的那只蹲兽叫“犼”,望着皇宫外头,人们称它“望天犼”、“望君归”。在***城楼后边也有两座同样的华表,顶端也蹲着一只石犼。华表上的石犼面向北,朝着皇宫的方向,人们称它“望君出”。“望君出”就劝诫皇帝不要老是待在宫殿里,该到民间看看百姓的疾苦。

  ***前金水桥畔两座对称的华表,原来并不在现在的位置。新中国成立后,***广场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和十月一日,都要举行盛大的****等群众活动。为方便**队伍和交通的便利,1950年8月把华表分别向东、向西并向北挪移数米至金水河岸边并列摆放。

  ***前石狮子

  ***前金水桥南北各安置一对身躯庞大的石狮。这四个白玉石大狮子,雕刻精致。据《中国狮子艺术》一**载:“这两对石狮雕刻于明代永乐十五年(1417年),高2.5米,加上底座总高*3米,头顶13个疙瘩,按当时规制,是最高等级的石狮。”这两对石狮雕刻比例协调,瞪着大眼睛,微微侧歪头,半咧着嘴,鬣毛工整地缠卷成涡旋状,前腿上有一个不大的“圆钱”纹,身披缨络盘结锦带,胸绶带上有环铃和缨络穗坠。石狮的用材是一种灰白中夹带着均匀浅灰绿色斑的石头,抗自然风化能力强。石狮用整块料石雕凿而成,造型、尺寸和刻工都一样,体现了明朝的雕刻工艺,是北方石狮的代表。

  ***广场

  ***广场位于北京市中心,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面积达44万*方米,可容纳100万人举行盛大**。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城中广场。***城楼坐落在广场的北端,***在广场上空高高飘扬;人民英雄纪念碑屹立在广场的中央;人民大会堂和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广场的东西两侧遥遥相对。

  奥运会有很多会场,我先介绍一下“鸟巢”吧!

  鸟巢是奥运会的主会馆,你们知道开幕式和闭幕式是在哪里开的吗?对了,就在“鸟巢”!

  “鸟巢”,是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会场,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北京城市中轴线北端的东侧。建筑面积25.8万*米,用地面积20.4万*米。2008年奥运会期间,承担开幕式、闭幕式、田径比赛、男子足球决赛等赛事活动,能容纳观众10万人,其中临时坐*2万座。奥运会后,可容纳观众8万人,可承担特殊重大体育比赛、各类常规赛事以及非竞赛项目,并将成为北京市提供市民广泛参与体育活动及享受体育娱乐的大型专业场所,成为全国具有标志性的体育娱乐建筑。

  你们知道“鸟巢”,是由谁来设计的吗?让我来告诉你们吧!“鸟巢”,是由20xx年普利茨克奖获得者赫尔佐格、德梅隆与中国建筑师李兴刚等合作完成的巨型体育场设计,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它更像一个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设计者们对这个国家体育场没有做任何多余的处理,只是坦率地把结构暴露在外,因而自然形成了建筑的外观。

  我再来介绍以下“鸟巢”的设计理念好不好?

  国家体育场坐落在奥林匹克公园中央区*缓的坡地上,场馆设计如同一个容器,高地起伏变化的外观缓和了建筑的体量感,并赋予了戏剧性和具有震撼力的形体,国家体育场的形象完美纯净,外观即为建筑的结构,立面与结构达到了完美的统一。结构的组件相互支撑,形成了网络状的构架,它就像树枝编织的鸟巢。体育场的空间效果即具有前所未有的独创性,却又简洁而典雅,它为2008年奥运会树立了一座独特的历史性的标志性建筑。体育场就像一个巨大的容器,不论是*看还是远观,都将给人留下与众不同的、永不磨灭的形象,它完全符合国家体育场在功能和技术上的需求,又不同于一般体育场建筑中大跨度结构和数码屏幕为主体的设计手法。体育场的空间效果既具有前所未有的独创性,而又简洁、典雅。从这里,人们可以浏览包括通往看台的楼梯在内的整个区域动线。体育场大厅,是一个室内的城市空间,设有餐厅和商店,其作用就如同商业街廊或广场,吸引着人们留恋忘返。

  我先来讲“鸟巢”的基本情况吧!

  “鸟巢”体育场外壳采用可作为填充物的气垫膜,使屋顶达到完全防水的要求,阳光可以穿过透明的屋顶满足室内草坪的生长需要。比赛时,看台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变化的,可以满足不同时期不同观众量的要求,奥运期间的20xx0个临时座*分布在体育场的最上端,且能保证每个人都能清楚的看到整个赛场。入口、出口及人群流动通过流线区域的合理划分和设计得到了完美的解决。


洛阳概况导游词通用五篇(扩展6)

——泰山概况导游词(精选五篇)

  站在泰山脚下仰望泰山才发现她是那么的巍峨壮观,那么的雄伟!之间大大小小的山峰一个连着一个,紧紧的挨在一齐,好像一奶同胞的兄弟姐妹,漫山遍野的花草树木郁郁葱葱,显现出勃勃生机。

  开始我三步并作两步的怀着喜悦的心境往泰山高出攀登,沿着一条绿树成荫的古道我踏上了登上的路,我顺着台阶一级一级的往上爬,一段段青色的台阶时而陡时而宽。之间泰街两旁怪石横生,茂密的树枝纵横交错,碧绿的小草铺满了山地,五颜六色的花儿长在草地上,给大地穿上了漂亮的衣服,耳边还不时传来淙淙的流水声和林中鸟儿的叫声。

  一向往上爬,爬到半山腰中,我先是听到瀑布的声音"轰轰隆隆"像层层的海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大风吹过松林,忽然,我一转身,看到了瀑布的全景,它像银白色的巨龙飞流直下,势不可挡。四面溅起的水花十分清澈,像一颗颗闪亮的珍珠。站在瀑布底下望瀑布,他好壮观啊!

  爬呀爬,我最终爬到了泰山的最高峰———玉皇顶。站在峰顶往下观望,发现泰山真的太高了,只见一座座山峦连绵起伏,远处的楼房。田地一切尽收眼底。

  最终,我带着对泰山的无限的眷恋,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它。我爱泰山的一草一木,好期待下次再爬泰山时能够再一次体会那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泰山。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王婕伊,大家可以称呼我“小王”。今天由我来为大家介绍泰山的自然风光,希望我们能一起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大家都知道,泰山是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曾经有许多文人墨客在此游玩题诗,留下了不少经典诗文,比如杜甫的《望月》、李白的《泰山吟》、曹植的《飞龙篇》等。泰山还是人们熟知的“五岳”之首。虽然泰山实际海拔并不高,只有1545米,在“五岳”里仅次于华山、恒山,但它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是其它几座山所不能媲美的,因此以“五岳独尊”的盛名称誉古今。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桃花峪。桃花峪位于泰山西麓,景色秀美神奇。每年春天桃花盛开的时候,这里就成了花的海洋。红的像火,粉的像霞,颜色绚丽多彩。在这里听不到喧嚣的人语,只能听到潺潺的溪声和婉转的鸟鸣,水丰草美,花繁树茂,可谓“世外桃源”。选择从这里登山可以充分感受到人在水中游的乐趣。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穿过了桃花峪,来到了日观峰。这里是泰山观日出的最佳地。每东方出现鱼肚白的时候,云海滔天,几座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一轮红日冉冉升起,发出耀眼的光芒,把周边的云都镀上了一层金粉。与日观峰东西对望的是月观峰是。如果你晚上来登月观峰,还能看到如痴如醉的夜景,也别有一番风趣。

  各位游客,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这样雄伟壮观的大山很值得大家慢慢游览,细细品味。接下来是自由观赏时间,请大家注意脚下安全,不要乱丢垃圾,不要在山石上刻字,做一个文明游客。我们两小时后在山脚售票处集合,坐大巴奔赴本次旅行的下一站。谢谢大家!

各位游客:

  大家早上好,我姓杨,你们叫我杨导就能够了。本次旅游我们要去登泰山,全程由我来带领大家参观游览,如果大家有什么疑问,大家能够来问我,我尽量帮大家解决。同时,请爱护景区环境卫生,每个景点我都给大家留够了参观拍照的时间,请大家自觉遵守时间,以免影响后面的一些参观行程。

  在到达泰山景区之前,我先给大家对泰山做一个介绍。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是我国的"五岳之首",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伟大的象征,是东方文化世界的缩影,是"天人合一"的寄托之地。在一九八七年被列入了世界自然文化双重遗产的目录。泰山自古以来就被看做是国家稳定,民族团结的一个象征。历朝历代,无论谁当上了黄帝,第一件事就是朝拜泰山。先后有十二位黄帝来到了泰山封禅。泰山所以也就成为了我国唯一一座受过黄帝封禅的名山,无论是谁,都对泰山是仰慕备至,孔子和杜甫先后都登过泰山,还留下了一些千古绝句。

  此刻,我们已经到了泰山脚下,大家向山顶上看,那个红色的建筑就是南天门,位于泰山十八盘的尽头,又名三天门,海拔一千四百六十米,故称天门关。等一会,无论是坐缆车的还是徒步登山的,我们都将在那里会合。泰山主要的景点有:百丈崖、望人松、云桥飞瀑、十八盘等。其中十八盘是登山路中最险要的一段,你能想象吗它有石阶一千六百余阶,你们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它像不像一条在崇山峻岭之间的一条灰色的长龙!

  好了,话不多说,我们一齐向上爬,看看谁最先到达山顶,体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此刻,我们已经到达了泰山之顶,玉皇顶。玉皇顶旧称太*顶,又叫做天烛峰,海拔为一千五百四十五米,在我们身旁这座红颜色的庙宇,我们叫它玉皇庙,故称太清宫。庙内主要建筑有玉皇殿、迎旭亭等,始建年代已不详。在玉皇顶上看日出,可是绝佳之地。如果你有兴趣能够在山顶住一个晚上,明天赶早在玉皇顶上看日出。

  此刻是大家自由活动的时间,请大家尽情地欣赏泰山的美丽风景。请大家在自由活动的时候注意安全。祝大家玩得开心愉快!

  亲爱的游客们大家好!欢迎大家的到来。我叫王姝钧,是大家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王导。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我国“五岳”中的“一岳”——泰山。

  泰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泰山位于泰安市中部,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五岳之长”、“天下第一山”之称。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崇拜泰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这种说法。在汉族传统文化中,泰山一直有“五岳独尊”的美誉。自秦始皇封禅泰山后,历朝历代帝不断在泰山封禅和祭祀,并且在泰山上下建庙塑神,刻石题字。古代的文人雅士更对泰山仰慕备至,纷纷前来游历,作诗记文。泰山宏大的山体上留下了20余处的古建筑群,2200余处确碣石刻。

  泰山的故事有许多!它在等你们慢慢地发现,仔细地探究。你们会发现泰山迷人的风光,泰山的神奇。现在我们踏着古人的足记亲身感受一下它的美丽。最后,大家记住哟!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能留下,除了照片什么都不能带走。

  泰山位于山东省南部的泰安市。泰安市原名泰山市,泰山的名气很大,所以把泰山取名作为市名,像乐山所在地点叫乐山市一样。泰山是五岳之首。五岳分别为:东岳泰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东岳泰山排行第一,高度(主峰离地面的距离)排行第三,大约1545米高,有"登泰山,小天下"之称。有许多名人均登临泰山,如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祖乾隆。据记载,泰山至今已经有二十亿年的历史。

  超过云层,所以上头有较大的冷空气,冷的像寒冰一样直入骨髓。如果你们很冷,能够到附*租一套皮棉袄。天街不光冷,小吃也异常多。泰山的小吃很有特色,如小米煎饼,那里的小米煎饼双酸双薄,又加了大葱、甜面酱、煎鸡蛋,用十里飘香这个词来形容再适合可是了。天街的第三大特点就是――石碑异常多。天街上石碑比泰山其它地方的石碑多5倍多。天街最著名的石碑位于天街中部,这个石碑上头雕刻着十一个大字:"泰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这个石碑是1987年11月19日雕刻的。这个石碑证明了泰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之一。可是中国仅有4处(20xx年前),泰山是其中第三个命名的。

  再往上走,大家就到了主峰部位。主峰的东侧有一个观日石。在原先,传说古人因为爬山时很多人看不到日出,人们齐心协力从山上搬来一块大石头,大家把它放在观日点,人们站着或者坐在上头,就看到了日出。

  此刻,为了看到日出,人们夜里三点就来爬泰山或提前住在山顶上,这是为了等待看日出。主峰的西侧有一块石碑,上头雕刻着四个鲜红的大字:"五岳独尊",这四个大字时古代文学家孟子(孟轲)说出的,意思是:"五岳之中,排行榜首"。从古至今,这四个字成了千古佳来到泰山面前,站在迎客松下,隐隐约约能够看到十八盘。因为古人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十八盘的台阶共1594级。高约400多米,能够说是泰山的"脊梁"。如果你从下头的中天门顺着十八盘一向登上南天门,你就会感觉到小腿肚子一向在不停的打哆嗦,这是因为十八盘很陡。

  登上了南天门,大家先休息一下,留个影,休息一会我们再向上爬。

  休息完了以后,大家请继续跟我向上爬。爬上一小段距离以后,便到了天街。天街位于泰山海拔1250米的高空中。因为天街已经话。再往上走,就到了泰山的最高点——玉皇顶。从玉皇顶的观望台往下走,就看到了泰山的全景。正如大诗人杜甫在《望岳》一诗中所讲:"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晓"。

  如果留完影的话,请跟我下山。

  游客们,泰山的景色确实很雄伟,期望您带着亲朋好友再来光临泰山!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