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的导游词(精选5篇)

首页 / 导游词 / |

  江西的导游词 1

  赣州历史文化悠久,尤其在宋代最为著名。赣州已成为当时全国最重要的36座名城之一,是当时东南地区长江流域,闽江流域的商贸重镇,交通枢纽。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赣州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各项社会事业和经济建设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现已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良好的自然条件塑造了赣州如画的山水,悠久的的历史赋予了赣州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这就使得赣州的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且类型多样。既有风景秀美的三百山,江南第一石窟----通天岩,风光旖旎的'翠微峰,人间仙境的龙南武当山等自然景观,又有保存完好的宋代赣州城墙,巍然高耸的八境台和郁孤台等历史文化名胜,更有以瑞金为代表的现代革命史迹群落。由于较好的保存宋文化遗产为特色的人文景观,赣州被誉为宋代博物馆,是江西三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下面我来介绍下郁孤台。郁孤台以山势高大,郁然孤寺而得名。赣州宋代古城自台下逶迤而过,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12月被列为第一批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郁孤台始建年代距今至少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现台于1984年9月建成,著名书法家,原全国书法协会名誉**舒同为台题额。郁孤台为赣州一大名胜,文天祥,苏东坡,辛弃疾,郭沫若等历代文人墨客登临题咏。当我们进入郁孤台时,就能够看到那些题词。

  江西的导游词 2

  抚州市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辖11个县(区),市**设在临川区;全市面积1。88万*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83万亩;人口400万,其中市区人口30万。

  抚州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东靠浙江,南邻福建,距省会城市南昌仅l 00公里,有国家一级公路直达。鹰厦、浙赣、向乐铁路穿境而过,抚州火车站(二级站)离市区6公里;沪瑞高速公路抚州至上海段今年年底通车,5小时可到达;京福高速公路(北京至福州)今年四月份开工建设,预计xxxx年通车;昌厦高速公路已全面开通,320、316、206国道横穿市境;距南昌昌北机场仅l 00公里,至香港、深圳、广州、厦门、上海、宁波、北京等各大城市均有航班;中国远洋国际货运集团公司(中转港上海)在南昌设有集装箱码头,承接外运货物,抚州距集装箱码头和海关仅100公里,抚州的产品能及时、快捷、顺畅地运往世界各地。

  抚州自然资源丰富,物产富饶,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特色农产品众多,南丰蜜桔、广昌白莲、崇仁麻鸡、临川西瓜;黎川茶薪菇闻名遐迩,南丰、广昌、崇仁、临川等县区分别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蜜桔之乡、中国白莲之乡、中国麻鸡之乡、中国西瓜之乡;森林覆盖率高达61%,是江西主要木竹产区9有林面积84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3000万立方,毛竹*3亿根;目前已探明的金属和非金属40多种;水能源理论蕴藏量70.25万千瓦,各种水面面积88.74公顷,可利用水面26.74公顷。可开发的荒草坡面积133.1万亩,滩涂14.2万亩。抚州山清水秀,被列入省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有40多处,省级自然保护区3个,可供开发的旅游项目众多。

  抚州人文鼎盛,自古就有才子之乡”、文化之邦”的美誉。勤劳智慧的抚州人民创造了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临川文化”,是赣文化”的主要支脉;晏殊、曼几道、王安石、曾巩、陆九渊、汤显祖等名儒巨匠,象一颗颗璀璨的明星,闪耀在历史的天空。

  抚州自然和人文景观荟萃,现开辟抚州金三角”旅游线,即临川金山寺——南城麻姑山——金溪疏山寺;南丰桔乡游线路,即南昌—临川—南丰。抚州天主堂”名列全国第三;汤显祖文化艺术中心主要由四梦村”,迎宾村”,娱乐村”组成,南城麻姑山也是省级风景名胜区,素有洞天福地”之称。

  江西的导游词 3

各位游客:

  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来到有江西煤都之美誉的城市,萍乡市。

  萍乡市位于江西省西部,地处湘赣边界,萍乡市总面积3827*方千米,2008年统计的人口总数为185万。全市的森林覆盖率达到55.4%,并在2009年成功获得了国家园林城市的称号。

  萍乡因楚昭王在此地得到萍实而得名,据说春秋战国楚昭王渡江时,江中漂来一物,又红又圆,大小如斗。他问遍了满朝文武都无人知道,于是派使者到鲁国问孔子,孔子道:此物为萍实,集天地精华而成,千年难得一遇,是吉祥物,只有称霸的人才能得到。于是,后人便把楚王得萍实的地方称之为萍乡,即“萍实之乡”。

  山水蕴灵秀,人物自风流。有中国保尔之称的吴运铎先生就是出自萍乡,吴运铎是我国兵工事业的开拓者,是新中国第一代工人作家。他撰写的自传《把一切献给党》,曾教育了整整一代人。除此之外,***创始人之一的张国焘也是出自萍乡。

  萍乡的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其中有省级风景名胜区杨**,水景独特的孽龙洞,此外,安源是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秋收起义的发祥地和中国少年先锋队的诞生地,红色旅游的资源非常丰富。萍乡保留下来的傩文化之丰富完整全国罕见,具有非常宝贵的文化价值和欣赏价值。

  下面我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武功山,武功山风景区位于萍乡市芦溪县东南边境,面积达260*方千米,武功山主峰1918.24米,是江西境内的最高峰,集雄奇峻秀自然风光于一身。武功山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遗产预备名录山。景区分为金顶、九龙山、发云界、灵芝峰四大景区。上有着南方罕见的高山草甸十万亩和众多的瀑布群,保存有大量的原始次森林和国家一二级珍稀的动植物资源。历史上武功山曾与庐山、衡山并称为东南三大天柱,是佛道两家的胜景福地,武功山上至今仍保存完整的古祭坛群。好了,武功山就先介绍到这里。

  游客朋友们,好酒需要品尝,好景点也需要亲临观赏,祝愿大家在这次旅行中能够玩的开心和尽兴,我相信,大家一定会不虚此行!

  江西的导游词 4

  景德镇坐落在江西省东北部,黄山、怀玉山余脉与鄱阳湖*原过渡地带,是中外著名的瓷都,与广东佛山、湖北汉口、河南朱仙镇并称为明清时期的中国四大名镇,景德镇是***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和甲类对外开放城市。到20xx年,景德镇已经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卫生城市,江西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等称号。景德镇市总人口为156.51万人。

  中国的英文名称“CHINA”的小写就是“瓷器”的意思,“CHINA”的英文发音源自景德镇的历史名称“昌南”,并以此突出景德镇瓷器在世界上的影响和地位。从汉朝开始烧制陶器,距今1800多年,从东晋开始烧制瓷器,距今1600多年。

  景德镇素有“瓷都”之称。诗人陈志岁《景德镇》诗云:“莫笑挖山双手粗,工成土器动王都。历朝海外有人到,高岭崎岖为坦途。”景德镇瓷器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独特风格蜚声海内外。青花、玲珑、粉彩、色釉,合称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薄胎瓷人称神奇珍品,雕塑瓷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

  江西的导游词 5

  武功山位于萍乡市东南边缘,罗霄山脉北段,绵亘起伏120公里,为萍乡、宜春、莲花、安福四地天然屏障,上峰白鹤峰海拔1918.3米,是华东地区第一高峰。

  武功山奇峰罗列。瑰崎壮丽;怪石林立,形态诡异处处深壑幽谷,美妙绝伦;峰峰悬崖峭壁,涌泉飞瀑。站立远眺,村庄、田野尽收眼底,大有“万进而云山齐到眼,九霄日月可摩肩”之意境。早在宋代,武功山就小有名气。

  宋代诗人郑强曾登临武功山,并赋诗一首《登武功山》:“绿色青黛梁群山,院锁屋恋迭嶂间,金顶插天云漠漠,飞瀑泻地不潺潺。拔地凌穹吊马桩,巍然在望葛仙坛。灯荧星点清霄静。炉烟燎绕白云还。俯瞰日山齐到眼,江南尽境属吴邦。疑是神仙真洞府,公余幸得一跻攀。”1638年,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冬游武功山。为山中奇景所陶醉,写下了《游武功山》:“千峰嵯峨碧玉簪,五岭堪比武功山。观日景如金在冶,游人履步彩云间。”武功山游记当然地成为《徐霞客游记》中的一部分,因而名声鹊起,成了文人雅士,僧侣道人游览凭吊的胜地。

  武功山也是天然的动植物园。多少珍禽异兽,奇花宝树生长在这里。如黄腹角雉、华南虎、短尾猴、水鹿、白鹇、娃娃鱼等就属于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珍稀植物有台湾松、云锦杜鹃、猴头杜鹃、粗榧、水桠木、独花兰等。被誉为“植物三元老”的银杏树连片成林,最大的一株高达24.5米,树围12.1米,直树径3.63米,年逾千载,相传乾隆帝曾名这曰“山中树王”。

  武功山的松品种繁多,古老巷劲,浓绿幽美,盘根错节,形态奇特,十进而台湾松更给人以浩瀚无边之感。武功山主要景观有:龙王潭、尽心桥、仙池、风火洞、三包盐、吊马栓、鸡冠岩、千丈崖、万松岩、潭口瀑、三叠泉、鸟龙潭、迎宾松等。


江西的导游词(精选5篇)扩展阅读


江西的导游词(精选5篇)(扩展1)

——江西导游词6篇

江西导游词1

  走进篁岭,迎面就是那高大、巍峨的石牌坊。在过去的徽州大地上,各式各样的牌坊遍布乡村。徽州牌坊是与徽州民居、徽州祠堂并存的古建筑,共同构成徽州独具一格的人文景观,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之一。徽州牌坊种类很多,有功名坊、孝义坊、科第坊、百岁坊、贞节坊等。

  篁岭在明清时期人才辈出,被载入县志的就有六七十人。1949年**前,篁岭有多座牌坊,但是,多数都在中被毁,这是唯一幸存的一座,经过巨资整修,基本恢复了原貌。

  这座牌坊属于功名坊,叫“功勋坊”。整个结构属于五凤楼格式,雕刻的图案以五子登科、高中及第、步步高升等主题为主,也配有梅兰竹菊等雅趣的表现。正面高处“圣旨”二字,表明此坊的建造是得到皇帝的批准的,是恩宠荣耀的象征。两侧的对联是:“旌自国家,操捷雪沙菱镜;建诸天地,微流壁水兰基。”

  牌坊的背面,高处“御赐”二字与正面“圣旨”相呼应。有意思的是,中间嵌入的匾额“上善诺水”。

  哲学家老子说:"上善若水"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如同水的品性一样,可以滋养与造福万物,却不与万物争名利……。

  上善:至善完美;水:避高趋下是一种谦逊,人生犹如奔流到海的江水是一种追求,刚柔相济是一种能力,海纳百川是一种大度,滴水穿石是一种毅力,洗涤污淖是一种奉献。乐善好施不图报,淡泊明志谦如水。(简化版可不用,但导游要了解。)

  牌坊上把“若”字加上訁字旁,是曹氏家族要求族人信守承诺,言而有信。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

  上善“诺”水,在乎人道之心境!有人说是美德,有人说是错字,见仁见智。

  (注:“上善若水”这四个字,出自于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第一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五桂堂]

  五桂堂是篁岭古民居中占地面积最大的,正屋占地约120*方米,加上圈围内的院子,总占地超过200*方米。这样的房屋,在篁岭,自然也是大户人家。

  走进院门,左种香柿,右植红梅,还有芭蕉和天竺,再加右边这座半月形“泮池”和院墙上的漏花窗饰,清新雅趣已是先声夺人。“泮池”一般建于文庙前,其用意是鼓励族人致力科举,光宗耀祖。民居建泮池是很少见的,其用心不言而喻。

  走进大门,挡在我们面前是的一道“屏门”,也叫中门。在篁岭的民居中,设有中门的,独此一家。中门的好处是,正堂与门口相对隔开,主人在正堂会客或休息,外人站在大门口往里面看,却看不到什么;真正有事上门的人,就通过中门的偏门,走到堂前来。在过去,中门*日不开,但是遇到婚嫁或丧殡大事,或者有贵客临门,才开中门。

  五桂堂正屋分为前堂和后堂两部分。前堂是典型的对朝堂结构,四披水檐天井下的坍池,已经没有明代坍池那么深了,这也体现了清代建筑的风格。天井上方则是“跑马楼”,也就是说,楼上靠天井的四面都是通的,可以围着天井跑一圈。

  天井下两边的隔厢上,是《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这是朱熹的第十七代孙、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著名学者、江苏昆山人朱柏庐(原名朱用纯)所撰写的,是用来教导后代儿孙的“人生守则”。《朱子家训》的影响非常大,在封建社会,甚至一直到民国时期,《朱子家训》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增广贤文》《弟子规》等传统文化读本一样,也是儿童入学后必须学*的,那时候的儿童,常常有事没事就背诵:“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堂前是典型的徽州厅堂摆设格局:上门头,在堂匾下,是中堂画和对联;再下则是厢椅桌,中间摆座钟,两边摆花瓶、方镜等。八仙桌摆在堂前正中央,宴请、会客、议事等正式活动,往往需要在八仙桌上完成。堂前往往体现庄重和威严。

  五桂堂原主人曹廷启,是曹文埴的生身父亲。曹文埴,字*薇,号荠原,歙县籍篁岭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进士,历任经筵讲官,派充南书房供奉,晋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兼管顺天府府尹事。为不忘身世,倡导孝友,曹文埴在显贵之后,出巨资兴建了这座五桂堂送给父亲曹廷启,以报答曹廷启的生育之恩。

  据家谱记载,五桂堂与篁岭曹氏宗族的族房有关。篁岭曹氏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形成了以五桂堂出去的五兄弟为代表的五大房。这五大房均统称五桂堂。所以,在过去,凡是结婚、出嫁、建房、出葬等红白喜事,文帖、器物上常常要郑重地写上“篁里五桂堂”这五个大字,家家如此,无一例外。

  看了前堂看后堂。后堂的布置格局与前堂差不多,但这里是住在这屋里那一家人的重要生活区,就没有前堂那样讲究庄重肃穆了。后天井下仍摆着八仙桌,一家人吃饭在这桌上,家人要做小手工也在这桌上,孩子读书做作业,也在这桌上。厢倚桌上仍摆座钟、花瓶,还可以摆食盒、菜篮等生活日用品。这些东西摆在这里比较恰当,如果摆在正堂,那就闹出大笑话了。

  后堂与厨房往往连在一起。在这里可以看到篁岭人家厨房里一般的陈设:锅灶、水缸、水桶、饭甑、菜橱、菜篮、饭箩、笊篱,还有腊肉、干鱼等等,可以说,厨房里必备的东西,这里都有了。

  住在这屋里的人,晚上睡觉要么在楼底的两边厢房,要么在楼上的偏房。

  从厨房门出,去外面的小院子看看。院子里有水井,水位高,水量大,取水很方便。院墙上的石雕,两边是梅竹,中间的大图案是鲤鱼跳龙门。而正堂的屋墙上,本来的人头槛(窗)被做成了宝瓶、葫芦、芭蕉叶形状,真是别具一格、别有意味啊。

  [晒工坊]

  晒工坊其实是一栋普通的民居,但也有它的特别之处。大家对“篁岭晒秋”都耳熟能详,那么,那些晒的南瓜、辣椒、萝卜等等是怎么切的,怎么晒的?有兴趣的朋友都可以在这晒功坊里探究它的谜底了。它也是了解篁岭民俗的一个很好的展示窗口,有兴趣的朋友还可以亲自参与切菜和晒菜,体验农家乐呢!

  晒工坊的楼台顶上也是篁岭很好的摄影点。站在这里,篁岭村的村貌,还有远山的景致,都尽收眼底。把它们摄入相机,带回去,正是篁岭留给您的美好记忆。

  [竹山书院]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竹山书院。婺源是书乡,历来重视读书,尊师重教。篁岭也不例外,明清以来一直科第绵延,人才辈出。历史上的篁岭竹山书院,还与歙县雄县有密切联系、因为捐资兴建书院的,正是歙县籍篁岭人、被誉为“父子尚书”的曹文埴、曹振镛父子。原来,曹振镛的曾祖父曹国昌是乾隆年间江南的大盐商,富甲天下。曹国昌出资,由曹振镛的祖父曹景宸在雄村建造了竹山书院之后,就有了曹文埴、曹振镛这对“父子进士”、“父子尚书”。传说,曹景宸并未生育子女,而曹文埴是篁岭曹廷启的儿子,是出生后过继给歙县雄村曹景宸的。曹文埴、曹振镛都清楚自己的“**”其实在篁岭。这就是曹文埴、曹振镛父子为什么要捐建篁岭书院的原因。

  现在这座竹山书院是在原址上重建的,规模和形制基本沿袭了老样。整座书院占地420*方米,三进三开间三天井,一二进为单层,第三进为两层,整个格局简洁明朗、宽敞大方,体现了书院的功能。

  当年进行书院选址时,是颇有讲究的:书院大门对着祠堂,一方面是让篁岭曹氏先祖护佑后代儿孙读书上进,科甲联登;另一方面是警策读书士子,面对列祖列宗,应该慎终追远,严格要求自己,争取早日金榜题名,光宗耀宗。曹氏先人的用意真可谓深远啊。

  [曹氏宗祠]

  建于篁岭村口的这座曹氏宗祠,原祠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现祠是在原祠基础上重建的,占地约360*方米,为中轴歇山式建筑,三进五开间。第一进叫仪门,第二进叫亨堂,第三进叫寝室。一二进为单层。享堂,是祖宗享子孙朝拜的地方,是宗族祭祖、族人*的场所,也是宗族的执法公庭,是族人心中的圣殿,也是最能体现宗祠威严、神圣的地方。第三进为两层,二楼设香火宫,也叫“寝室”,是供奉列祖列宗牌位的处所,这就是寝室的来由。

  篁岭曹氏,是明代宣德年间从邻*的上晓鳙迁居而来的,与上晓鳙曹氏一样,在宗祠内祭祀先贤上蔡侯曹恤、唐节度使忠烈公曹全晸以及他的两个儿子忠愍公曹翊、忠武公曹翔。原祠正堂上方的匾额,是太史汪思题写的“上蔡世家”。

  汪思,大畈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授刑科给事中,历云南副使。

  [怡心堂]

  眼前这座木雕特别精美的民居建筑,叫怡心堂。先看看它金碧辉煌的门面朩雕吧。上排从左至右:刘备赴江东、夜访寇准、杨业战韩昌、文王访贤、弃官寻母;下排从左至右:子孙满堂、战长沙、八仙祝寿、讨荆州、连中三元。朩雕画面还有丹凤朝阳、金玉满堂、梅兰竹菊、荷叶、圆月、宝瓶……等等,*承续了千百年传统木雕“教训子孙、礼义廉耻”的题材,都在这座怡心堂门面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徽州木雕很少飞金描彩,而这座怡心堂却是五彩缤纷、美仑美奂。原来,这座怡心堂的前身,是婺源许村镇建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文化站老屋,是当时闻名江南的茶商许畅芝(又名许云薪)的客馆。

  许村镇属于婺源的西南乡,与乐*市、德兴市毗邻,自古以来就与赣鄱大地联系密切,深受赣文化影响。从这座怡心堂的雕刻风格来看,就带有鲜明的赣雕特色,是徽雕与赣雕相融合后开出的艳丽奇葩,被誉为徽式建筑的精品。从1987年以来,就有《聊斋》等电视剧把怡心堂作为拍摄基地。

  把怡心堂从许村搬迁、“改嫁”到篁岭来,这是我们景区独创的“传统古建异地搬迁保护模式”,让异地古建筑在篁岭获得第二次生命,并以它们的绝世风华让后人感受它,真实地触摸到它,亲眼看到它的重生。对于这种异地搬迁保护模式,虽然受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古建筑专家的称赞,但我们还在摸索中,特别欢迎见多识广、博学多才的朋友们给我们提出宝贵意见。

  (进入怡心堂)

  整个怡心堂属于徽州传统的三间结构,但两边的边厢都没有房间,就使得本来不大的'厅堂显得宽敞起来。抬头看看头顶那圆形木雕、环环相扣,谁知道它叫什么吗?对了,叫藻井。藻井本来专用于祠堂、亭阁的天花板装饰,很少用于家居的,但怡心堂的原主人就在家居的客馆里构建了藻井,可见他的别出心裁、财大气粗。

  整个怡心堂,包括一楼、二楼的门窗、天花板、天井四围板和窗板,飞金雕刻的主题主要是花开富贵、金玉满堂、双凤朝阳、梅兰竹菊等。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细细欣赏,慢慢玩味。

  [怪屋]

  眼前这栋不起眼的甚至显得比较窄小的民居,它有个独特的名称,叫“怪屋”,怎么个怪法?还是让我们走进去,亲身感受和体验吧。

  怪屋的一楼是“斜屋”,地面是斜的,木柱和板壁是斜的,门和窗户是斜的,什么都是斜的。大家有什么感觉?头晕站不住了吧?(原理:因为人*惯了*地生活,一下进入倾斜地带,大脑就会感觉失去了*衡,会东倒西歪,自然而然,大脑在这东倒西歪的时候,残留的晕向记忆就苏醒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惯了正常房子的空间位置,在大脑中已存在着某种意志,突然遇到斜屋就会感觉空间错乱,)告诉大家一个避免头晕的诀窍吧:不能直着站,要斜着站。

  怪屋的二楼就叫“倒屋”。什么东西都倒过来了,天花板成了地面,地面成了天花板,桌子、椅子……什么东西都颠倒着。

  [五桂堂]

  五桂堂是篁岭古民居中占地面积最大的,正屋占地约120*方米,加上圈围内的院子,总占地超过200*方米。这样的房屋,在寸土寸金的篁岭,自然也是大户人家。

  走进院门,左种香柿,右植红梅,还有芭蕉和天竺,再加上半月形水池和院墙上的漏花窗饰,清新雅趣已是先声夺人。

  走进大门,挡在我们面前是的一道“屏门”,也叫中门。在篁岭的民居中,设有中门的,独此一家。中门的好处是,正堂与门口相对隔开,主人在正堂会客或休息,外人站在大门口往里面看,却看不到什么;真正有事上门的人,就通过中门的偏门,走到堂前来。在过去,中门*日不开,但是遇到婚嫁或丧殡大事,或者有贵客临门,才开中门。

  整个五桂堂正屋分为前堂和后堂两部分。前堂是典型的对朝堂结构。抬头望天,那就是徽州典型的四披水檐天井。天井四方的梁柱上,雕刻的主题特别能反映主人对后代的期许。靠堂前一方是“麒麟送子”,靠大门一方是“福禄双寿”,两边为“六郎出山”和“一马当先”。

  再看看四披水檐天井下的坍池,已经没有那么深了,这也体现了明末清初建筑的风格。天井上方则是“跑马楼”,也就是说,楼上靠天井的四面都是相通的,可以围着天井跑一圈。

  天井下两边的隔厢上,是《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是朱熹的第十七代孙、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著名学者、江苏昆山人朱柏庐(原名朱用纯)所撰写的,是用来教导后代儿孙的“人生守则”。《朱子家训》的影响非常大,在封建社会,甚至一直到民国时期,《朱子家训》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增广贤文》、《弟子规》等传统文化读本一样,也是儿童入学后必须学*的启蒙读本,那时候的儿童,常常有事没事就背诵:“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与《朱子家训》匹配一起的一个个小型木雕图案,它们的主题都是围绕着琴棋书画、梅兰竹菊、八仙器物等来表现的,表现的是古人的一些文化活动的场景,大家不妨细细欣赏。

  堂前是典型的徽州厅堂摆设格局:上门头,在堂匾下是中堂画和对联;再下则是厢椅桌,中间摆座钟,两边摆花瓶、方镜等,寓意“终生*静”。八仙桌摆在堂前正中央,宴请、会客、议事等正式活动,往往需要在八仙桌上完成。堂前往往体现庄重和威严。

  这座五桂堂的原主人,是明代万历至崇祯年间的篁岭人曹永护。据光绪八年[1882]《婺源县志·质行传》所记载:曹永护,字义千。他的祖父曹彦张、父亲曹宗善,都是乐善好施、见义勇为的人,在乡村很有口碑。曹永护从小就受家训影响,能继承祖传的美德。他性情宽厚,待人接物温和谦恭,从不干伤天害命的事。即便有蛮横的人找上门来寻衅滋事,他也能处之泰然。有人把听来的别人背后中伤他的话传给他,他对那报信者说:“你一定是听错了,别人不会说那样的话。”因为篁岭历来地皮非常紧张,他居住的这栋房子与邻居相连,物产也互相交错,而遇有争议,曹永护总是主动退让。每当饥困月份,或是到了年关岁末,他就暗暗观察哪些人家困苦无依,把别人急需的东西偷偷送去,做好事善事从不张扬。他曾在自家庭院内手植了五株桂花树,还把自己的居屋自号为“桂轩”。他对儿子曹希例说:“我们家,从你曾祖到你,四代单传。你虽然没有兄弟,比较孤单,但要始终注意培植心中的善根,千万不可失当自大,做出有违祖训的事。”曹希例恭敬地继承了父亲的遗志,继续乐善好施、见义勇为,美德美名比父亲曹永护的影响还要大。四代行善积德,最终获得丰厚回报。后来,曹希例果然有了五个儿子,二十七个孙子,曾孙、玄孙有二百多人。连大学士叶向高都欣然为曹永护父子的居所题写“五桂堂”的堂匾呢!

  有趣的是,五桂堂还与篁岭曹氏宗族的族房有关。据说,篁岭曹氏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就形成了以五桂堂出去的五兄弟为代表的五大房。这五大房均统称五桂堂。所以,在过去,凡是结婚、出嫁、建房、出葬等红白喜事,文帖、器物上常常要郑重地写上“篁里五桂堂”这五个大字,家家如此,无一例外。

  看了前堂看后堂。后堂的布置格局与前堂差不多,但这里是住在这屋里那一家人的重要生活区,就没有前堂那样讲究庄重肃穆了。后天井下仍摆着八仙桌,一家人吃饭在这桌上,家人要做小手工也在这桌上,孩子读书做作业也在这桌上。厢倚桌上仍摆座钟、花瓶,还可以摆食盒、菜篮等生活日用品。

  后堂与厨房往往连在一起。在这里可以看到篁岭人家厨房里一般的陈设:锅灶、水缸、水桶、饭甑、菜橱、菜篮、饭箩、笊篱,还有腊肉、干鱼等等,可以说,厨房里必备的东西,这里都有了。篁岭种田种地所需的农具,在这后堂也有摆布。

  住在这屋里的人,晚上睡觉要么在楼底的两边厢房,要么在楼上的偏房。

  从厨房门出,外面有小院子。院子里有水井,方便取水。院墙上的石雕,两边是梅竹,中间的大图案是鲤鱼跳龙门。而正堂的屋墙上,本来的人头窗被做成了宝瓶、葫芦、芭蕉叶的形状,别具一格。

  附:光绪壬午《婺源县志·质行传》原文:曹永护,字义千,篁岭人。祖彦张,父宗善,皆好义。护能世其德。性尤宽厚,与物无忤。横逆至,处之泰然。或以侵侮告,曰:“君误听尔。”居产与乡人连,有争,必举而让之。每荒月及岁杪,密察邻家之急,阴馈之,不以语人。尝手植五桂于庭,自号“桂轩”。谓子希例曰:“汝虽只立,培以善根,勿失当自大。”例敬承父志,益加扩焉。后例果举五子,二十七孙,曾元二百有馀焉。

  [晒功坊]

  晒功坊其实是一栋普通的民居,但也有它的特别之处。大家对“篁岭晒秋”都耳熟能详,那么,那些晒的南瓜、辣椒、萝卜等等是怎么切的,怎么晒的?切的时候有什么讲究,晒的时候又有什么讲究?有兴趣的朋友都可以在这晒功坊里探究它的谜底了。它也是了解篁岭民俗的一个很好的展示窗口,有兴趣的朋友还可以亲自参与切菜和晒菜,体验农家乐呢!

  晒功坊的楼台顶上也是篁岭很好的摄影点。站在这里,篁岭村的村貌,还有远山的景致,都尽收眼底。把它们摄入相机,带回去,正是篁岭留给您的美好记忆。

  [竹山书院]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篁岭的竹山书院,顾名思义,它就是一所学校,一所乡村的高级学校。虽然在传统的婺源县志里没有篁岭竹山书院的记载,但它的名气却很大,因为歙县雄村,也就是曹文埴、曹振镛的家乡,就有同名的竹山书院。

  这座竹山书院,位于曹氏宗祠侧边,原书院由曹文埴的儿子曹振镛捐赀创建。曹振镛,字怿嘉,歙县籍篁岭人,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进士,官至大学士。把竹山书院建于曹氏宗祠侧畔,含有“仰承祖宗以绵世泽”的意思。

  原来,曹振镛的曾祖父曹国昌是乾隆年间江南的大盐商,富甲天下。曹国昌出资,由曹振镛的祖父曹景宸在雄村建造了竹山书院之后,就有了曹文埴、曹振镛这对“父子进士”、“父子尚书”。由此看来,篁岭的竹山书院比雄村的竹山书院要晚好几十年。但是,它们又都与曹文埴、曹振镛有关联,其中有许多传说故事,真是极具传奇色彩,非常引人入胜哩。

  书院大门前,靠山一边的这个类似塔楼的小建筑,它叫焚纸塔,也叫字纸炉,古代人“敬惜字纸”, 对有文字的纸张不能随意丢弃,否则有辱斯文,焚纸塔就是供书院师生焚烧废弃字纸的。当然,隔壁宗祠里烧过的香签、废纸、枯枝败叶什么的,也可以扫拢来,放进这焚纸塔内彻底焚烧。

  书院的功用在于教育,古代教育特别强调“敬慎”。所以,整个书院的建筑风格体现简洁朴素、慎终追远、格物致知而远离奢华。

  先看大门的门楼。门楼上的砖雕造型是典型的徽州五凤楼格式,整体上是一卷打开的书卷或画轴。“竹山书院”之上是“喜上梅梢”,之下是“望子成龙”,左为“兄弟登科”,右为“孟母教子”。都与读书有关,寄托了篁岭人对后代儿孙的殷切期望。

  走进大门,有风雨廊,遮风挡雨。侧边墙壁上的“忠孝廉节”四个大字是朱熹为岳麓书院题写的碑刻,它不仅是岳麓书院的核心思想,也是大部分以传播朱子理学为主的书院的核心思想,其“孝悌忠信、守节自重、廉洁自律、济世救民”的思想,作为书院教育的优秀传统,被世代继承和发扬着。婺源是朱子故里,他既是婺源人的骄傲,顶礼膜拜的偶像,他的学说和思想也深深地影响了世世代代的婺源人,扎根于婺源人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就像基因流淌在婺源人的血脉里。

  竹山书院分前堂和后堂两大部分,我们现在站的前堂是教学区,类似一个开放大教室,读书士子就是在这里接受先生教诲和指点的。墙壁上的万字砖图案,两边厢的行书屏风,都对讲堂起烘托、对学子起警策的作用。

  书院的后堂,正中是读书处,相当于阅览室。楼上是藏书楼,准确说是藏经阁。而在书院教学的先生,则住在后堂的边厢。

  可能有朋友会心存疑问:后堂的厢板上怎么会装了这么多花玻璃?大家都知道,玻璃是西方人的发明。是的,篁岭的竹山书院建于乾隆末期,在此后的二百多年间曾数毁数建。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是根据村中老人回忆民国时期的竹山书院恢复重建的。清末民初,西洋货越来越多地进入*,当时的*人,凡是有钱有势的,都以居室安装西洋花玻璃窗为荣,相互攀比,彼此夸耀。

  现在我们走出书院,看看书院后门(其实也是边门)上方的砖雕图案吧,那些砖雕图案,场面宏大,人物生动传神,是真正的徽州砖雕的精彩表现。谁能看出上下两块砖雕图案的主题?原来,上图是“校场赛艺”,下图是“畅游琼林”。两块合在一起,就隐含着文武双全的意思,当然也是篁岭人对后代儿孙的期望。

  [曹氏宗祠]

  建于篁岭村口的这座曹氏宗祠,原祠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现祠是在原祠基础上重建的,占地约360*方米,为中轴歇山式建筑,三进五开间。第一进叫仪门,第二进叫亨堂,第三进叫寝室。一二进为单层。享堂,是祖宗享子孙朝拜的地方,是宗族祭祖、族人*的场所,也是宗族的执法公庭,是族人心中的圣殿,也是最能体现宗祠威严、神圣的地方。第三进为两层,二楼设香火宫,也叫“寝室”,是供奉列祖列宗牌位的处所,这就是寝室的来由。

  篁岭曹氏,是明代宣德年间从邻*的上晓鳙迁居而来的,与上晓鳙曹氏一样,在宗祠内祭祀先贤上蔡侯曹恤、唐节度使忠烈公曹全晸以及他的两个儿子忠愍公曹翊、忠武公曹翔。原祠正堂上方的匾额,是太史汪思题写的“上蔡世家”。

  汪思,大畈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授刑科给事中,历云南副使。

江西导游词2

  通天岩之名源于“石峰环列如屏,巅有一窍通天”。离市区6.8公里的景区交通便利,是一座开凿于唐朝,兴盛于宋代的石窟寺,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为一体,被称为“江南第一石窟”。

  古时曾有一位大仙想保住赣州城的好风光,他在蓬莱仙境挑选了两座十分漂亮的仙山,想把这两座山放在储潭西岸和东岸的储山一起锁住水口。当这位大仙挑山走到通天岩附*时,不料被这里的土地公公发现了,这位土地公公看见如此漂亮的两座仙山,心想何不把它留在本地呢?于是这位土地公公便学公鸡叫。神仙是不能在白天做事的,因为他们怕被凡人看破,回不了仙界。这位大仙正挑山行走,忽闻公鸡报晓,以为天就要亮了,便慌忙将两座山撂下就走了,以后,这两座仙山便留在了通天岩。至今,通天岩景区的忘归岩和礼佛岩,各有一个贯通的山洞,传说就是当年那位大仙挑山时用竹扛串出来的。

  正德十一年(公元1520x年),王阳明在赣州任赣南巡抚,后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定过“宸濠之乱”。阳明先生在忘归岩题刻一首五言诗:“青山随地佳,岂必故圆好,但得此身闲,尘寰亦蓬岛。西林日初暮,明月来何早,醉卧石床凉,洞云秋未扫”。

  苏轼落职过虔(即赣州)时,曾多次游览通天岩。至今这里还保存有阳行先、苏东坡、李存3尊刻像,并有东坡真迹。宋代秘监阳孝本(字行先)及进士李存自熙宁年间辞官从京师还赣后,曾隐居通天岩20x年之久。

江西导游词3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们今天将来到东台著名的景点——西溪。我姓陈名逸,大家可以叫我小逸,希望大家能玩得开心。

  西溪一是国家4A级景区,那里景色秀丽,还是有“东台之根”的美誉呢!现在,我们就在董永七仙女文化园,看上面,这就是董永和七仙女的雕像。董永七仙女文化园,整体定位为汉唐风格,围绕孝贤文化和爱情传说两大主题,园内还建有董孝贤祠、浮雕长廊、十八里亭、老槐树、凤凰池、摹手阁、双鞋庄、鹤落埨、舍子头等24个景点,怎么样,是不是很壮观?

  往前走,看,我们到了!前面是什么台呀?它就是海春轩塔!海春轩塔建于唐贞观年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它为江苏第一古塔,由唐朝名将尉迟敬德监造,故称“尉迟塔”。此塔能为航海船舶回归导航,故又称“定海针”,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塔为砖塔,高20多米,七级八面。海春轩塔与千年古刹泰山寺交相辉映,形成了素斋馆、莲花广场、广福禅寺、慈孝文化馆和佛教文化集中体验区等特色景点。

  时间不多了,也该说再见了,还真有点舍不得,不过下次你们来的时候,我还会做你们的导游!

江西导游词4

  赣州市位于江西南部,赣江上游。它附*依山,三面对水,洋溢着浓烈的南国风情,古有“华美江城”之称。赣州市总面积479*方公里,生齿40多万,栖身有汉、回、壮、舍等16个民族。它把守赣、湘、闽、粤四省要冲,秦汉以来一向是兵家必争之地,现为赣南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赣州是一座迂腐的都市,自汉高祖六年设县至今,已经有二千一百多年的汗青了。古时曾名虔州,又称虎人城。汗青上赣州曾是雷同赣、湘、粤、闽的南边重镇,素称“闽粤咽喉”,素来与广东及东南亚有着细密的商业往来。昔时借着赣江黄金水道和岭南古驿道之便,这里“商贾云集,货品如雨”,留下了“南边丝绸之路”的隽誉。透过汗青的烟云,我们似乎看到一队队马帮驮着景瓷、香茗、竹木等士特名产,过赣州、越梅岭、绵绵不断运往广州以至南洋。

  赣州是一座汗青文假名城,从东门到西门的宋代古城墙,沿江而筑,婉蜒三千六百多米,历尽宋、元、明、清、民国多代,垛墙、炮城、马面、城弟子存仍旧,宋城的雄姿仍旧,古韵犹存,被专家们誉为宋城博物馆。赣州市胜景事业甚多,堪称江西石窟艺术宝库的通天岩建于唐末,是华东地域最大的石窟寺,被列为世界重点文物掩护单元。矗立在章贡两江合流处的名胜八境台始建于北宋,现为三层,飞檐斗拱,画梁朱柱,宏伟挺秀,巍然壮观。位于贺兰山上的郁孤台是最引人仰慕的行止,南宋闻名词人辛弃疾在这里留下了千古绝唱:“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几多行人泪”一曲《菩萨蛮》使赣州名闻遐迩。尚有巍峨的慈云塔,形若游龙的古浮桥,局限弘大的七里镇古瓷窑,全省压倒统统的文庙,苏阳长谈的夜话亭,客家风情浓烈的民居构筑群,一随处事业,一座座胜景,如同群星,把赣州装点得烂漫璀灿。

  青山围绕,绿水环抱,赣州宛若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赣汁的源头。市内绿树成荫,碧湖成群。六大公园漫衍个中,景致各异,有的波光浮翠,流水淙淙;有的奇葩群集,花似锦;有的曲径通幽,园林隐瞒。

  赣州交通便利,四通八达,空运、水运、铁路、公路相团结的交通运输收集已经形成。黄金机场航班可达广州、厦门、内昌等地;赣州港是江西六大口岸之一,沿赣江上下飞行,可与区内、省内及长江沿线的省市相通,有明明的水运上风。意会我国南北九个省市的京九铁路,把北京、香港与赣州连成一体,赣州成为了世界铁路网上的一点,与各多半会相通。以赣州市为中心的公路骨干线幅射四方:北行,经昌赣二级公路可至南昌;南行,有多条干道通广东,经大余可至韶关,赣粤西线二级公路可达广东、深圳,沿赣汕公路,经梅州可抵达汕头;东行,沿赣闽柏油公路,经瑞金,可达福建长汀、龙岩、厦门、泉州;西行,经崇义,遂川、井冈山、莲花,可抵湖南郴州、衡阳。

  赣州江山佳人,风物旖旎,汗青久长,事业甚多,有着富厚的旅游资源,已成为江西旅游热线之一。赣州市有古构筑300余处,古墓群10处,古遗址10处,古石龛摩岩石刻5处,革命遗址5处,胜景16处,这些都是旅游参观的好行止。

江西导游词5

  神奇龟峰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自然瑰宝,也是景区标志性的奇特景观,它是由一块巨大的裸露花岗岩石形成的山体,俊俏挺拔、气势宏伟,海波1260米,堪称世界地质奇迹。说到龟峰山的来历,相传在远古时代,龟峰山本是一片汪洋大海,在海里有一只龟经潜心修炼千年终成正果,神龟用它修来的千年道行为人间疾苦的人们行善,一次不小心得罪了玉帝之子—太阳,被贬落人间化成一座大山,就是今天的龟峰山,从此神龟就在这里日日夜夜守护着这一方的人们。大家请往我手指的地方看去,神龟昂首问天,好像正在张大嘴要吞掉天上的太阳一样。神奇的传说为龟峰山涂抹了神奇的色彩,也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里不仅有天然神龟,还可以颂龟、观龟、赏龟、品龟、饮龟、食龟等以龟为文化核心的长寿文化。

  龟峰山是长寿山:一是从龟峰到龟尾全场16公里,宽7公里,方圆100多公里,人称“天下第一龟”;二是龟是动物界寿命最长的动物,自古作为长寿、健康、吉祥的象征;三是龟峰山有“天然氧吧”、“绿色宝库”之称,景区森林覆盖率95%,生态环境一流、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高;四是游客来这里可以吃山野菜、喝山泉水、饮岩绿茶,白天登山旅游,晚上看民俗演出,心情愉悦,延年益寿;四是龟峰山民风淳朴、勤劳善良,有着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在这里您能看到老人们即使年老体迈,仍坚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轻微的农活,看到他们那种乐观的情绪、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的心态及浓厚的爱心,您会想要和他们一起去生活、去劳作、去运动、去锻炼当地还流传一句顺口溜:“经常运动,百病不碰”。到了冬家家户户,烤兜子火、喝老米酒,享受着“兜子火,老米酒,除了皇帝就是我”的自由自在神仙般的生活。智者寿,仁者寿,这就是龟峰长寿的奥秘吧!

  我们赏完龟峰胜景,接下来前往千年古寺—能仁禅寺。能仁禅寺,原名普化寺。始建于汉桓帝年间,是我国佛教最早的寺院之一,**前毁于兵火之中。相传曹操曾朝拜能仁寺,并亲笔撰写了“名山名刹名僧此日名传原是龟峰名胜境,古寺古人古圣当时古迹俨然天竺古能仁”这一千古传颂的楹联,既赞美了龟峰山仙景,又表明了对能仁禅寺的景仰推崇之情,充分证明佛教圣地能仁寺在当时已颇具名气。唐初,唐太宗李世民征战中原,也曾游幸龟峰山,并在能仁禅寺留下千古佳句。其鼎盛时期,寺内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及寮房等*百间,僧众达千余人。东晋仁法禅师、唐代真应禅师、虚应禅师、灵应禅师、宋代圆喜禅师、明代道一禅师、修一禅师等高僧大德先后在此住持,香火一直旺盛。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能仁寺第一期工程——玉佛殿!这座殿是2008年4月动工兴建,采用仿唐式二重檐古代建筑。一楼是念佛堂,是供僧人和信众念佛修行之用。中间供奉的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左边的观世音菩萨,右边是大势至菩萨,她们协助阿弥陀佛弘扬西方净土的修行方法。二楼是玉佛殿,因为殿中供奉的是由缅甸白玉精雕而成的释迦牟尼佛像而得名,这尊佛像高达4米,重达15吨左右,是我们华中地区第一大玉佛!大家可以进来礼拜一下,保佑大家吉祥*安!释迦牟尼佛的左右的是“苦行第一”的迦叶尊者,右边的是“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他们侍奉释迦牟尼佛的两边。在殿内的左边是“普贤菩萨”,她象征是真理,她的座骑是大象,寓意吉祥、谨慎、稳重!在殿内的左上角是“文殊菩萨”,她象征的是大智慧,她的座骑是狮子,寓意佛法的威严,如果我们的香客是学生的或者家里有读书或要考大学的一定要来拜拜文殊菩萨心诚则灵确保金榜题名!

  殿内释迦牟尼佛神态和善、安宁,大家可以进来礼拜一下,保佑大家吉祥*安。如果大家有心,不防为能仁禅寺的重建出份力捐款积德,不在多少,为家人祈求*安,佛曰:瑬一缕黄金,蓄财富,取之不尽,福相随。

江西导游词6

  走进篁岭,迎面就是那高大、巍峨的石牌坊。在过去的徽州大地上,各式各样的牌坊遍布乡村。徽州牌坊是与徽州民居、徽州祠堂并存的古建筑,共同构成徽州独具一格的人文景观,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之一。徽州牌坊种类很多,有功名坊、孝义坊、科第坊、百岁坊、贞节坊等。

  篁岭在明清时期人才辈出,被载入县志的就有六七十人。1949年**前,篁岭有多座牌坊,但是,多数都在中被毁,这是唯一幸存的一座,经过巨资整修,基本恢复了原貌。

  这座牌坊属于功名坊,叫“功勋坊”。整个结构属于五凤楼格式,雕刻的图案以五子登科、高中及第、步步高升等主题为主,也配有梅兰竹菊等雅趣的表现。正面高处“圣旨”二字,表明此坊的建造是得到皇帝的批准的,是恩宠荣耀的象征。两侧的对联是:“旌自国家,操捷雪沙菱镜;建诸天地,微流壁水兰基。”

  牌坊的背面,高处“御赐”二字与正面“圣旨”相呼应。有意思的是,中间嵌入的匾额“上善诺水”。

  哲学家老子说:"上善若水"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如同水的品性一样,可以滋养与造福万物,却不与万物争名利……。

  上善:至善完美;水:避高趋下是一种谦逊,人生犹如奔流到海的江水是一种追求,刚柔相济是一种能力,海纳百川是一种大度,滴水穿石是一种毅力,洗涤污淖是一种奉献。乐善好施不图报,淡泊明志谦如水。(简化版可不用,但导游要了解。)

  牌坊上把“若”字加上訁字旁,是曹氏家族要求族人信守承诺,言而有信。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

  上善“诺”水,在乎人道之心境!有人说是美德,有人说是错字,见仁见智。

  (注:“上善若水”这四个字,出自于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第一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五桂堂]

  五桂堂是篁岭古民居中占地面积最大的,正屋占地约120*方米,加上圈围内的院子,总占地超过200*方米。这样的房屋,在篁岭,自然也是大户人家。

  走进院门,左种香柿,右植红梅,还有芭蕉和天竺,再加右边这座半月形“泮池”和院墙上的`漏花窗饰,清新雅趣已是先声夺人。“泮池”一般建于文庙前,其用意是鼓励族人致力科举,光宗耀祖。民居建泮池是很少见的,其用心不言而喻。

  走进大门,挡在我们面前是的一道“屏门”,也叫中门。在篁岭的民居中,设有中门的,独此一家。中门的好处是,正堂与门口相对隔开,主人在正堂会客或休息,外人站在大门口往里面看,却看不到什么;真正有事上门的人,就通过中门的偏门,走到堂前来。在过去,中门*日不开,但是遇到婚嫁或丧殡大事,或者有贵客临门,才开中门。

  五桂堂正屋分为前堂和后堂两部分。前堂是典型的对朝堂结构,四披水檐天井下的坍池,已经没有明代坍池那么深了,这也体现了清代建筑的风格。天井上方则是“跑马楼”,也就是说,楼上靠天井的四面都是通的,可以围着天井跑一圈。

  天井下两边的隔厢上,是《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这是朱熹的第十七代孙、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著名学者、江苏昆山人朱柏庐(原名朱用纯)所撰写的,是用来教导后代儿孙的“人生守则”。《朱子家训》的影响非常大,在封建社会,甚至一直到民国时期,《朱子家训》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增广贤文》《弟子规》等传统文化读本一样,也是儿童入学后必须学*的,那时候的儿童,常常有事没事就背诵:“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堂前是典型的徽州厅堂摆设格局:上门头,在堂匾下,是中堂画和对联;再下则是厢椅桌,中间摆座钟,两边摆花瓶、方镜等。八仙桌摆在堂前正中央,宴请、会客、议事等正式活动,往往需要在八仙桌上完成。堂前往往体现庄重和威严。

  五桂堂原主人曹廷启,是曹文埴的生身父亲。曹文埴,字*薇,号荠原,歙县籍篁岭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进士,历任经筵讲官,派充南书房供奉,晋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兼管顺天府府尹事。为不忘身世,倡导孝友,曹文埴在显贵之后,出巨资兴建了这座五桂堂送给父亲曹廷启,以报答曹廷启的生育之恩。

  据家谱记载,五桂堂与篁岭曹氏宗族的族房有关。篁岭曹氏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形成了以五桂堂出去的五兄弟为代表的五大房。这五大房均统称五桂堂。所以,在过去,凡是结婚、出嫁、建房、出葬等红白喜事,文帖、器物上常常要郑重地写上“篁里五桂堂”这五个大字,家家如此,无一例外。

  看了前堂看后堂。后堂的布置格局与前堂差不多,但这里是住在这屋里那一家人的重要生活区,就没有前堂那样讲究庄重肃穆了。后天井下仍摆着八仙桌,一家人吃饭在这桌上,家人要做小手工也在这桌上,孩子读书做作业,也在这桌上。厢倚桌上仍摆座钟、花瓶,还可以摆食盒、菜篮等生活日用品。这些东西摆在这里比较恰当,如果摆在正堂,那就闹出大笑话了。

  后堂与厨房往往连在一起。在这里可以看到篁岭人家厨房里一般的陈设:锅灶、水缸、水桶、饭甑、菜橱、菜篮、饭箩、笊篱,还有腊肉、干鱼等等,可以说,厨房里必备的东西,这里都有了。

  住在这屋里的人,晚上睡觉要么在楼底的两边厢房,要么在楼上的偏房。

  从厨房门出,去外面的小院子看看。院子里有水井,水位高,水量大,取水很方便。院墙上的石雕,两边是梅竹,中间的大图案是鲤鱼跳龙门。而正堂的屋墙上,本来的人头槛(窗)被做成了宝瓶、葫芦、芭蕉叶形状,真是别具一格、别有意味啊。

  [晒工坊]

  晒工坊其实是一栋普通的民居,但也有它的特别之处。大家对“篁岭晒秋”都耳熟能详,那么,那些晒的南瓜、辣椒、萝卜等等是怎么切的,怎么晒的?有兴趣的朋友都可以在这晒功坊里探究它的谜底了。它也是了解篁岭民俗的一个很好的展示窗口,有兴趣的朋友还可以亲自参与切菜和晒菜,体验农家乐呢!

  晒工坊的楼台顶上也是篁岭很好的摄影点。站在这里,篁岭村的村貌,还有远山的景致,都尽收眼底。把它们摄入相机,带回去,正是篁岭留给您的美好记忆。

  [竹山书院]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竹山书院。婺源是书乡,历来重视读书,尊师重教。篁岭也不例外,明清以来一直科第绵延,人才辈出。历史上的篁岭竹山书院,还与歙县雄县有密切联系、因为捐资兴建书院的,正是歙县籍篁岭人、被誉为“父子尚书”的曹文埴、曹振镛父子。原来,曹振镛的曾祖父曹国昌是乾隆年间江南的大盐商,富甲天下。曹国昌出资,由曹振镛的祖父曹景宸在雄村建造了竹山书院之后,就有了曹文埴、曹振镛这对“父子进士”、“父子尚书”。传说,曹景宸并未生育子女,而曹文埴是篁岭曹廷启的儿子,是出生后过继给歙县雄村曹景宸的。曹文埴、曹振镛都清楚自己的“**”其实在篁岭。这就是曹文埴、曹振镛父子为什么要捐建篁岭书院的原因。

  现在这座竹山书院是在原址上重建的,规模和形制基本沿袭了老样。整座书院占地420*方米,三进三开间三天井,一二进为单层,第三进为两层,整个格局简洁明朗、宽敞大方,体现了书院的功能。

  当年进行书院选址时,是颇有讲究的:书院大门对着祠堂,一方面是让篁岭曹氏先祖护佑后代儿孙读书上进,科甲联登;另一方面是警策读书士子,面对列祖列宗,应该慎终追远,严格要求自己,争取早日金榜题名,光宗耀宗。曹氏先人的用意真可谓深远啊。

  [曹氏宗祠]

  建于篁岭村口的这座曹氏宗祠,原祠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现祠是在原祠基础上重建的,占地约360*方米,为中轴歇山式建筑,三进五开间。第一进叫仪门,第二进叫亨堂,第三进叫寝室。一二进为单层。享堂,是祖宗享子孙朝拜的地方,是宗族祭祖、族人*的场所,也是宗族的执法公庭,是族人心中的圣殿,也是最能体现宗祠威严、神圣的地方。第三进为两层,二楼设香火宫,也叫“寝室”,是供奉列祖列宗牌位的处所,这就是寝室的来由。

  篁岭曹氏,是明代宣德年间从邻*的上晓鳙迁居而来的,与上晓鳙曹氏一样,在宗祠内祭祀先贤上蔡侯曹恤、唐节度使忠烈公曹全晸以及他的两个儿子忠愍公曹翊、忠武公曹翔。原祠正堂上方的匾额,是太史汪思题写的“上蔡世家”。

  汪思,大畈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授刑科给事中,历云南副使。

  [怡心堂]

  眼前这座木雕特别精美的民居建筑,叫怡心堂。先看看它金碧辉煌的门面朩雕吧。上排从左至右:刘备赴江东、夜访寇准、杨业战韩昌、文王访贤、弃官寻母;下排从左至右:子孙满堂、战长沙、八仙祝寿、讨荆州、连中三元。朩雕画面还有丹凤朝阳、金玉满堂、梅兰竹菊、荷叶、圆月、宝瓶……等等,*承续了千百年传统木雕“教训子孙、礼义廉耻”的题材,都在这座怡心堂门面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徽州木雕很少飞金描彩,而这座怡心堂却是五彩缤纷、美仑美奂。原来,这座怡心堂的前身,是婺源许村镇建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文化站老屋,是当时闻名江南的茶商许畅芝(又名许云薪)的客馆。

  许村镇属于婺源的西南乡,与乐*市、德兴市毗邻,自古以来就与赣鄱大地联系密切,深受赣文化影响。从这座怡心堂的雕刻风格来看,就带有鲜明的赣雕特色,是徽雕与赣雕相融合后开出的艳丽奇葩,被誉为徽式建筑的精品。从1987年以来,就有《聊斋》等电视剧把怡心堂作为拍摄基地。

  把怡心堂从许村搬迁、“改嫁”到篁岭来,这是我们景区独创的“传统古建异地搬迁保护模式”,让异地古建筑在篁岭获得第二次生命,并以它们的绝世风华让后人感受它,真实地触摸到它,亲眼看到它的重生。对于这种异地搬迁保护模式,虽然受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古建筑专家的称赞,但我们还在摸索中,特别欢迎见多识广、博学多才的朋友们给我们提出宝贵意见。

  (进入怡心堂)

  整个怡心堂属于徽州传统的三间结构,但两边的边厢都没有房间,就使得本来不大的厅堂显得宽敞起来。抬头看看头顶那圆形木雕、环环相扣,谁知道它叫什么吗?对了,叫藻井。藻井本来专用于祠堂、亭阁的天花板装饰,很少用于家居的,但怡心堂的原主人就在家居的客馆里构建了藻井,可见他的别出心裁、财大气粗。

  整个怡心堂,包括一楼、二楼的门窗、天花板、天井四围板和窗板,飞金雕刻的主题主要是花开富贵、金玉满堂、双凤朝阳、梅兰竹菊等。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细细欣赏,慢慢玩味。

  [怪屋]

  眼前这栋不起眼的甚至显得比较窄小的民居,它有个独特的名称,叫“怪屋”,怎么个怪法?还是让我们走进去,亲身感受和体验吧。

  怪屋的一楼是“斜屋”,地面是斜的,木柱和板壁是斜的,门和窗户是斜的,什么都是斜的。大家有什么感觉?头晕站不住了吧?(原理:因为人*惯了*地生活,一下进入倾斜地带,大脑就会感觉失去了*衡,会东倒西歪,自然而然,大脑在这东倒西歪的时候,残留的晕向记忆就苏醒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惯了正常房子的空间位置,在大脑中已存在着某种意志,突然遇到斜屋就会感觉空间错乱,)告诉大家一个避免头晕的诀窍吧:不能直着站,要斜着站。

  怪屋的二楼就叫“倒屋”。什么东西都倒过来了,天花板成了地面,地面成了天花板,桌子、椅子……什么东西都颠倒着。

  [五桂堂]

  五桂堂是篁岭古民居中占地面积最大的,正屋占地约120*方米,加上圈围内的院子,总占地超过200*方米。这样的房屋,在寸土寸金的篁岭,自然也是大户人家。

  走进院门,左种香柿,右植红梅,还有芭蕉和天竺,再加上半月形水池和院墙上的漏花窗饰,清新雅趣已是先声夺人。

  走进大门,挡在我们面前是的一道“屏门”,也叫中门。在篁岭的民居中,设有中门的,独此一家。中门的好处是,正堂与门口相对隔开,主人在正堂会客或休息,外人站在大门口往里面看,却看不到什么;真正有事上门的人,就通过中门的偏门,走到堂前来。在过去,中门*日不开,但是遇到婚嫁或丧殡大事,或者有贵客临门,才开中门。

  整个五桂堂正屋分为前堂和后堂两部分。前堂是典型的对朝堂结构。抬头望天,那就是徽州典型的四披水檐天井。天井四方的梁柱上,雕刻的主题特别能反映主人对后代的期许。靠堂前一方是“麒麟送子”,靠大门一方是“福禄双寿”,两边为“六郎出山”和“一马当先”。

  再看看四披水檐天井下的坍池,已经没有那么深了,这也体现了明末清初建筑的风格。天井上方则是“跑马楼”,也就是说,楼上靠天井的四面都是相通的,可以围着天井跑一圈。

  天井下两边的隔厢上,是《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是朱熹的第十七代孙、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著名学者、江苏昆山人朱柏庐(原名朱用纯)所撰写的,是用来教导后代儿孙的“人生守则”。《朱子家训》的影响非常大,在封建社会,甚至一直到民国时期,《朱子家训》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增广贤文》、《弟子规》等传统文化读本一样,也是儿童入学后必须学*的启蒙读本,那时候的儿童,常常有事没事就背诵:“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与《朱子家训》匹配一起的一个个小型木雕图案,它们的主题都是围绕着琴棋书画、梅兰竹菊、八仙器物等来表现的,表现的是古人的一些文化活动的场景,大家不妨细细欣赏。

  堂前是典型的徽州厅堂摆设格局:上门头,在堂匾下是中堂画和对联;再下则是厢椅桌,中间摆座钟,两边摆花瓶、方镜等,寓意“终生*静”。八仙桌摆在堂前正中央,宴请、会客、议事等正式活动,往往需要在八仙桌上完成。堂前往往体现庄重和威严。

  这座五桂堂的原主人,是明代万历至崇祯年间的篁岭人曹永护。据光绪八年[1882]《婺源县志·质行传》所记载:曹永护,字义千。他的祖父曹彦张、父亲曹宗善,都是乐善好施、见义勇为的人,在乡村很有口碑。曹永护从小就受家训影响,能继承祖传的美德。他性情宽厚,待人接物温和谦恭,从不干伤天害命的事。即便有蛮横的人找上门来寻衅滋事,他也能处之泰然。有人把听来的别人背后中伤他的话传给他,他对那报信者说:“你一定是听错了,别人不会说那样的话。”因为篁岭历来地皮非常紧张,他居住的这栋房子与邻居相连,物产也互相交错,而遇有争议,曹永护总是主动退让。每当饥困月份,或是到了年关岁末,他就暗暗观察哪些人家困苦无依,把别人急需的东西偷偷送去,做好事善事从不张扬。他曾在自家庭院内手植了五株桂花树,还把自己的居屋自号为“桂轩”。他对儿子曹希例说:“我们家,从你曾祖到你,四代单传。你虽然没有兄弟,比较孤单,但要始终注意培植心中的善根,千万不可失当自大,做出有违祖训的事。”曹希例恭敬地继承了父亲的遗志,继续乐善好施、见义勇为,美德美名比父亲曹永护的影响还要大。四代行善积德,最终获得丰厚回报。后来,曹希例果然有了五个儿子,二十七个孙子,曾孙、玄孙有二百多人。连大学士叶向高都欣然为曹永护父子的居所题写“五桂堂”的堂匾呢!

  有趣的是,五桂堂还与篁岭曹氏宗族的族房有关。据说,篁岭曹氏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就形成了以五桂堂出去的五兄弟为代表的五大房。这五大房均统称五桂堂。所以,在过去,凡是结婚、出嫁、建房、出葬等红白喜事,文帖、器物上常常要郑重地写上“篁里五桂堂”这五个大字,家家如此,无一例外。

  看了前堂看后堂。后堂的布置格局与前堂差不多,但这里是住在这屋里那一家人的重要生活区,就没有前堂那样讲究庄重肃穆了。后天井下仍摆着八仙桌,一家人吃饭在这桌上,家人要做小手工也在这桌上,孩子读书做作业也在这桌上。厢倚桌上仍摆座钟、花瓶,还可以摆食盒、菜篮等生活日用品。

  后堂与厨房往往连在一起。在这里可以看到篁岭人家厨房里一般的陈设:锅灶、水缸、水桶、饭甑、菜橱、菜篮、饭箩、笊篱,还有腊肉、干鱼等等,可以说,厨房里必备的东西,这里都有了。篁岭种田种地所需的农具,在这后堂也有摆布。

  住在这屋里的人,晚上睡觉要么在楼底的两边厢房,要么在楼上的偏房。

  从厨房门出,外面有小院子。院子里有水井,方便取水。院墙上的石雕,两边是梅竹,中间的大图案是鲤鱼跳龙门。而正堂的屋墙上,本来的人头窗被做成了宝瓶、葫芦、芭蕉叶的形状,别具一格。

  附:光绪壬午《婺源县志·质行传》原文:曹永护,字义千,篁岭人。祖彦张,父宗善,皆好义。护能世其德。性尤宽厚,与物无忤。横逆至,处之泰然。或以侵侮告,曰:“君误听尔。”居产与乡人连,有争,必举而让之。每荒月及岁杪,密察邻家之急,阴馈之,不以语人。尝手植五桂于庭,自号“桂轩”。谓子希例曰:“汝虽只立,培以善根,勿失当自大。”例敬承父志,益加扩焉。后例果举五子,二十七孙,曾元二百有馀焉。

  [晒功坊]

  晒功坊其实是一栋普通的民居,但也有它的特别之处。大家对“篁岭晒秋”都耳熟能详,那么,那些晒的南瓜、辣椒、萝卜等等是怎么切的,怎么晒的?切的时候有什么讲究,晒的时候又有什么讲究?有兴趣的朋友都可以在这晒功坊里探究它的谜底了。它也是了解篁岭民俗的一个很好的展示窗口,有兴趣的朋友还可以亲自参与切菜和晒菜,体验农家乐呢!

  晒功坊的楼台顶上也是篁岭很好的摄影点。站在这里,篁岭村的村貌,还有远山的景致,都尽收眼底。把它们摄入相机,带回去,正是篁岭留给您的美好记忆。

  [竹山书院]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篁岭的竹山书院,顾名思义,它就是一所学校,一所乡村的高级学校。虽然在传统的婺源县志里没有篁岭竹山书院的记载,但它的名气却很大,因为歙县雄村,也就是曹文埴、曹振镛的家乡,就有同名的竹山书院。

  这座竹山书院,位于曹氏宗祠侧边,原书院由曹文埴的儿子曹振镛捐赀创建。曹振镛,字怿嘉,歙县籍篁岭人,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进士,官至大学士。把竹山书院建于曹氏宗祠侧畔,含有“仰承祖宗以绵世泽”的意思。

  原来,曹振镛的曾祖父曹国昌是乾隆年间江南的大盐商,富甲天下。曹国昌出资,由曹振镛的祖父曹景宸在雄村建造了竹山书院之后,就有了曹文埴、曹振镛这对“父子进士”、“父子尚书”。由此看来,篁岭的竹山书院比雄村的竹山书院要晚好几十年。但是,它们又都与曹文埴、曹振镛有关联,其中有许多传说故事,真是极具传奇色彩,非常引人入胜哩。

  书院大门前,靠山一边的这个类似塔楼的小建筑,它叫焚纸塔,也叫字纸炉,古代人“敬惜字纸”, 对有文字的纸张不能随意丢弃,否则有辱斯文,焚纸塔就是供书院师生焚烧废弃字纸的。当然,隔壁宗祠里烧过的香签、废纸、枯枝败叶什么的,也可以扫拢来,放进这焚纸塔内彻底焚烧。

  书院的功用在于教育,古代教育特别强调“敬慎”。所以,整个书院的建筑风格体现简洁朴素、慎终追远、格物致知而远离奢华。

  先看大门的门楼。门楼上的砖雕造型是典型的徽州五凤楼格式,整体上是一卷打开的书卷或画轴。“竹山书院”之上是“喜上梅梢”,之下是“望子成龙”,左为“兄弟登科”,右为“孟母教子”。都与读书有关,寄托了篁岭人对后代儿孙的殷切期望。

  走进大门,有风雨廊,遮风挡雨。侧边墙壁上的“忠孝廉节”四个大字是朱熹为岳麓书院题写的碑刻,它不仅是岳麓书院的核心思想,也是大部分以传播朱子理学为主的书院的核心思想,其“孝悌忠信、守节自重、廉洁自律、济世救民”的思想,作为书院教育的优秀传统,被世代继承和发扬着。婺源是朱子故里,他既是婺源人的骄傲,顶礼膜拜的偶像,他的学说和思想也深深地影响了世世代代的婺源人,扎根于婺源人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就像基因流淌在婺源人的血脉里。

  竹山书院分前堂和后堂两大部分,我们现在站的前堂是教学区,类似一个开放大教室,读书士子就是在这里接受先生教诲和指点的。墙壁上的万字砖图案,两边厢的行书屏风,都对讲堂起烘托、对学子起警策的作用。

  书院的后堂,正中是读书处,相当于阅览室。楼上是藏书楼,准确说是藏经阁。而在书院教学的先生,则住在后堂的边厢。

  可能有朋友会心存疑问:后堂的厢板上怎么会装了这么多花玻璃?大家都知道,玻璃是西方人的发明。是的,篁岭的竹山书院建于乾隆末期,在此后的二百多年间曾数毁数建。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是根据村中老人回忆民国时期的竹山书院恢复重建的。清末民初,西洋货越来越多地进入*,当时的*人,凡是有钱有势的,都以居室安装西洋花玻璃窗为荣,相互攀比,彼此夸耀。

  现在我们走出书院,看看书院后门(其实也是边门)上方的砖雕图案吧,那些砖雕图案,场面宏大,人物生动传神,是真正的徽州砖雕的精彩表现。谁能看出上下两块砖雕图案的主题?原来,上图是“校场赛艺”,下图是“畅游琼林”。两块合在一起,就隐含着文武双全的意思,当然也是篁岭人对后代儿孙的期望。

  [曹氏宗祠]

  建于篁岭村口的这座曹氏宗祠,原祠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现祠是在原祠基础上重建的,占地约360*方米,为中轴歇山式建筑,三进五开间。第一进叫仪门,第二进叫亨堂,第三进叫寝室。一二进为单层。享堂,是祖宗享子孙朝拜的地方,是宗族祭祖、族人*的场所,也是宗族的执法公庭,是族人心中的圣殿,也是最能体现宗祠威严、神圣的地方。第三进为两层,二楼设香火宫,也叫“寝室”,是供奉列祖列宗牌位的处所,这就是寝室的来由。

  篁岭曹氏,是明代宣德年间从邻*的上晓鳙迁居而来的,与上晓鳙曹氏一样,在宗祠内祭祀先贤上蔡侯曹恤、唐节度使忠烈公曹全晸以及他的两个儿子忠愍公曹翊、忠武公曹翔。原祠正堂上方的匾额,是太史汪思题写的“上蔡世家”。

  汪思,大畈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授刑科给事中,历云南副使。


江西的导游词(精选5篇)(扩展2)

——江西导游词(精选10篇)

  江西导游词 1

  井冈山,革命历史辉煌,自然风光绚烂,红绿辉映,融为一体,是全国著名的革命圣地和5A级旅游景区。井冈山,以其辉煌灿烂的革命历史,铸就了蜚声中外的“红色摇篮”。井冈山,以其绚丽多姿的自然风光,被世人赞叹为“绿色宝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井冈山享有“天然动植物园”的美誉。这里千峰竞秀,万壑争流,苍茫―,飞瀑流泉,融雄、险、幽、奇、秀为一体。春天,群山叠翠,郁郁葱葱,杜鹃花开,艳丽多姿,尽显秀美景色;夏天,山高气温低,林茂而风起,故盛夏虽热而无酷暑;秋天,满目黄杉红枫,漫山遍野,层林尽染,宛如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冬天,银装素裹,冰晶似玉,一派北国风光。井冈山森林覆盖率达到86%以上,这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每立方厘米空气中含负氧离子数超过80000个,人称“天然氧吧”,是理想的旅游避暑休闲疗养胜地。井冈山,以其深邃的红色文化底蕴,成为人们心中的“精神家园”。巍巍五百里井冈,100多处革命旧址遗迹散落其间,已经成为一个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成为人们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升境界、坚定信念的生动课堂,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

  *年来,井冈山先后获得了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国家卫生城、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全国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体育先进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等20余项国家级荣誉称号,入选“2012年度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2014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4。7亿元,同比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41亿元,同比增长17。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8亿元,同比增长13。5%;财政总收入6。95亿元,同比增长6。6%,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8亿元,同比增长10。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81元,同比增长13。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19元,同比增长1***%;全年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71。71亿元、贷款余额44。09亿元,存贷比达61。49%;个体工商户同比增长19。75%,达5834户。成功引进3个亿元以上项目,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1。4亿元,增加值8。7亿元。成功创建首批“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荣获“中国十大最具投资潜力旅游目的地”,全年来山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大关,旅游收入*90亿元。

  江西导游词 2

  大家好,我是方导,在这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大家就随我一起去观赏西施故里的美景吧!

  我们首先来到大门口,映入眼帘的当然就是门旁的大石头了石头上雕刻着“西施故里”,这四个红大字,大门里的两旁花繁叶茂,绿树成荫,让人有个好心情。

  往里走,我们就来到了大大的荷花池,池里的荷花五颜六色,白如雪,红如火,粉如霞,绿如玉,朵朵荷花像个亭亭玉立的小姑娘站在荷花池里,再往前走,就上了弯如月的拱桥。

  请往右边看,那里有几个石像人,他们在做不同的事情有的在洗衣服,有的在玩耍,有的在淘米,还有的在晒谷,这不仅会让我们想起西施娘娘,她可是我们中国四大美女之一,她美若天仙。她死后,人们为了纪念她,还特意照了几尊石像。

  在往前看,那可是历代名媛馆,名人馆里有许多英雄的照片和雕像,如花木兰等。历代名媛馆是像四合院那样的结构,颜色是黑白相间的。

  在往里走,就来到了美食街,美食街上有很多商铺,有的是珍珠店,可以去那买洁白的珍珠,有的是茶楼可以去那喝喝茶,有的是麻糍店,在那可以买到上好的麻糍。在这儿最有名的就数做豆腐了,做豆腐色香味俱全,看一看,闻一闻就可以让人口水直流,如果有兴趣还可以去品尝一下呢!

  在不知不觉中,时间已经过了,我要回去了,再见!

  江西导游词 3

各位游客:

  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来到“赣东北明珠”――上饶旅游。

  上饶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东邻浙江衢州,南接福建武夷山,北连安徽黄山,西部是著名的鄱阳湖*原,素有“豫章第一门户”之称。上饶市总面积2.28万*方千米,总人口648.99万。

  上饶古属杨州,春秋为吴越之地,别名饶州,得名于“山郁珍奇,上乘富饶”,素有富饶之地的美誉。自东汉建安年间设置鄱阳郡以来,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

  山水蕴灵秀,人物自风流。上饶历史上曾出现过西汉“江西第一人杰”吴芮、东晋开国名臣陶侃、南宋理学大师朱熹、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等等。

  上饶市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世界自然遣产――三清山;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遣产(中国丹霞)的六大组成部分之一――弋阳龟峰;世界稻作文化之源――万年仙人洞;“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还有鄱阳湖国家级候鸟保护区和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

  下面我为大家详细介绍下上饶的三清山景区。三清山位于上饶市玉山县与德兴市交界处,怀玉山脉中段。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峻拔、如三清列坐其巅”而得名。三清山目前是江西惟一一个世界自然遣产,也是著名的道教名山。三清山自古为道家福地洞天,道教在这里拥有悠久的历史,相关的文化积淀十分浓厚,这使得三清山的历代宫观与雄险奇秀的

  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都令人叹为观止。三清山奇峰怪石不可胜数,云雾宝光叹为观止,其美美在古朴自然,奇在形神兼备。所以三清山无愧于“江南第一仙峰,天下无双福地”。三清山就先介绍到这了。

  游客朋友们,好酒需要品尝,好景点也需要亲临观赏,祝愿大家在这次旅行中能够玩的开心和尽兴,我相信,大家一定会不虚此行!

  江西导游词 4

  说起美味佳肴,你们一定会忍不住地问是什么?我告诉你们江西的美味佳肴可不同,它有着一股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那种感觉,一定大不相同!

  江西的名点名菜,你都品尝过吗?记得在《豫章记》曾称江西“嘉疏精稻,擅味八方”。赣菜,如史料记载,虽不属八大菜系,却以广泛的选材和精良的制作而积淀出一股乡土气息。

  我们江西的美味佳肴在烹饪技法上,注重火候,以烧、焖、炖、蒸、炒为主。而在选料上,崇尚绿色、生态、健康理念。江西生态环境很好,赣菜选料大部分都是本省的特产,如鄱阳湖的藜蒿,井冈山的竹笋,军山湖的大闸蟹,余干的辣椒等。这些都是赣菜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江西美味佳肴的根本。

  在味型上,赣菜以辣为主。与川菜的麻辣、湘菜的辛辣不同,赣菜的辣是香辣、鲜辣、辣味适中。正如白糖糕、啤酒烤鸭、粉蒸肉、南昌炒粉那样有滋有味,越吃越有劲。

  说起江西的名菜,最有名的要属藜蒿炒腊肉了,这个做法容易,作料又少,只要买些藜蒿、腊肉、干椒、姜末。这一切轻松了,只要按照方法去做,一盘美味的佳代肴就好了。

  “鄱阳湖的草,南昌人的宝。”说的就是藜蒿。藜蒿营养成分,药用价值很高,有关它的故事也不少。相传当年朱元璋在争夺天下时,他的战船被围困在鄱阳湖附*的草滩上,朱元璋为此十天吃不下新鲜蔬菜,心情很不好。一天,一位伙夫去采摘了一些嫩草茎,与腊肉同炒后呈上,朱元璋吃后味品大开,精神振奋,一举挫败了敌军,之后赐名此草为藜蒿。从此藜蒿身价百倍。“藜蒿炒腊肉”也成了江西的一道名菜。

  江西的名菜有许多,但赣菜一直享有不同的地位,因为它的魅力。江西美食的独特之处在于坚持原汁原味。烧也好,炒也好、蒸也好,江西菜注重的就是突出原料本身的包、香、味。王勃赞誉江西“物华天空宝”,这在赣菜中的取材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山青水秀的江西可谓是一处资源宝地——单单鄱阳湖里的170多种鱼就能反映江西物产的丰饶。

  赣菜的烹饪师傅们认为,原料里内藏的新鲜味儿是任何佐料大替代不了的,三杯鸡、粉蒸肉、井冈山的烟笋、兴国豆腐、萍乡熏肉、南昌狮子头等,都是原汁原味的江西风味美食的代表。

  这些江西的美味佳肴怎么样?有兴趣就品尝一下,试一试你肯定会流连忘返,我爱江西,更爱江西的那些美味佳肴,你呢?

  江西导游词 5

  三清山又名少华山,位于上饶市玉山县与德兴县的交界处,国家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这些头衔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她的存在。虽比不过黄山的羞,庐山的奇,但三清山独特的花岗岩峰林地貌,一年中200多个云雾天气,让三清山自古就享有“清绝尘嚣天下无双福地,高凌云汉江南第一仙峰”之殊誉。

  三清山有着许多造型奇特,形神兼备的奇石,巨蟒出山、司春女神、猴王献宝、玉女开怀、老道拜月,都是三清山标志性的奇景。

  栈道是三清山另一特色。阳光海岸位于三清山的东部,与三清山西海岸、三清宫两大景区形成一条海拔1600米的高空环型旅游线路,是观赏三清山东部瑰丽风光的最佳之处。其中叫绝的有以下几大奇观:日出、壮阔云海、百里松林、惊险刺激的索桥透明玻璃观景台、幽深峡谷、不同角度的东方女神和巨蟒出山等等。

  西海岸位于三清山的西部,是三清山最为开阔的景区,*均海拔1600米。西海岸有四大奇观:高空栈道、云海、大峡谷、古树名木群。漫步在海拔1660多米的高空栈道上,一边是悬崖绝壁,一边是幽深的峡谷,远处是连绵群山,这种体验不容错过;西海岸的云海尤其壮观。除了普通的云海,还有轰鸣的“响云”、汹涌的“瀑布云”等;当你站在栈道上俯瞰大峡谷,也是一种难得的体验。

  三清宫是三清山人文景观集中的景区,只有游览三清宫,才能发现道教文化在塑造三清山的品性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三清宫景区古建筑群的“先天八卦”布局方式非常值得细细玩味,它是整个布局的核心,其它建筑围绕这个核心往八方辐射,各占一卦的位置。三清宫景区的景点造型设计非常特别。这里的建筑规模都不大,但在造型上却有很高的造诣。风雷塔的设计、龙虎殿的选址等,都体现了道家“道法自然”的运用和对“天人合一”的追求。人文、自然景观浑然交融,不分彼此。

  西华台景区位于三清山北麓,是宋明以来的登山石级古道,范围从汾水村至风门。西华台景区以田园风光和幽静古道为胜。步云古道早在唐代就是信州太守王鉴退隐之处,这里水转山环、梯田如画,岭上人家是畲族村寨,至今保持着非常淳朴的民风。

  玉京峰景区是三清山最高而又最中心的景区,海拔1816.9米。所谓“地到无边天作界,山登绝顶我为峰”,观山不至顶,总有些缺憾。只有站在玉京峰顶,俯瞰脚下千山万壑时,三清山的壮阔才会完整展现。除了顶峰的壮丽之外,玉京峰景区内的云海、雾涛、日出、日落,同样气势磅礴、绚丽多姿,玉京峰正是观日出、日落的绝佳位置。

  三洞口景区位于三清山西部,最可观之处在于幽谷与瀑布。这里有三清山最大最深的沟壑飞仙谷,最深处垂直切割为1000米,是百川汇集之穴,形如迷宫八卦阵,地形复杂奇险,沟壑纵横交错,断层极多,人不能通行。这里也有三清山景区内最为奇特的瀑布“八祭龙潭”,龙潭瀑布高约30多米,远远望去犹如一条白龙闪耀。瀑布水帘中隐约可见一龙头,探首峭壁外,龙头、龙目、龙嘴惟妙惟肖。

  玉灵观为三清东麓登山游人必经之路,休憩之所。观中有清泉一股,由石隙用竹管引入水池,供人引用,长年不竭。此处松篁茂密,景物清幽,于路转峰回处,有小石桥跨涧而过,古木参天,绿荫覆盖。林中鸟声唱和,令人尘烦尽洗。观南谷中,石峰石笋,拔地而起,高的有六七十米,低的二三十米,参差高下,蔚然成“林”,为三清山奇特的“石林景观”。人游其间,纵横交错,宽者如通衢,窄者如小巷,高如摩天大厦,细小者如碧玉琅矸,使人如同进入神话世界。

  简单地游玩都需半天时间,若要细细观奇山,看云海,看日路,至少需要一至两天的时间。婺源与三清山相隔不远,如果到了婺源,去一趟三清山,是不虚此行的。

  江西导游词 6

澳门大学的诞生可追溯到1981年3月。当年ricci island west limited获澳门**批租土地,创办澳门首间大学——私立东亚大学,也就是澳门大学的前身。东亚大学的创立,标志着澳门现代高等教育的开始。

东亚大学成立初年,大部份学生均来自香港。其后,为配合澳门**移交过渡期的人力资源需求,1988年澳门基金会收购东亚大学并进行重组,设立文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社会及人文科学学院和科技学院,将三年制课程改为四年制;随后,又设立法学院和教育学院。教学语言仍以英语为主。

1991年制定新大学章程,东亚大学正式改名为公立澳门大学,并以培养澳门人才为目标。大学重组后,学生人数急剧上升,由最初的数百人升至目前的五千多人,而澳门本地学生的比重也由建校时所占的39%增至目前的90%。

经过20多年的转变,澳门大学已具备一套完善的教学体系,现设有工商管理学院、社会及人文科学学院、科技学院、法学院、教育学院、预科课程中心和校外课程及特别计划中心。颁授学士、硕士、博士及高等专科学位。澳门大学拥有一支350多人的教师队伍,均具有丰富的教学与专业经验,部分毕业于加拿大、中国、欧洲、香港、日本、中国台湾、英美的着名大学。他们在多个国际研讨会及国际学术期刊上已发表论文几百篇,已有三项科研成果获专利注册。目前,澳门大学已参与及完成由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十项资助科研项目,及四个欧盟组织的尤里卡研究与发展项目。

澳门大学校园内有约千多部电脑和百多部具强大运算能力的工作站和伺服器,并建立澳门地区最大型无线校园网路。校内40多个实验室因课程需要而设立,以配合教学和研究。澳门大学国际图书馆锐意朝电子化方面发展,现有藏书虽只有逾18万册,但电子资料正在不断增加中。图书馆设有全东南亚资料藏量最多的国际组织文献中心。

澳门大学是多个国际大学组织成员,如国际大学协会、国际大学校长协会、亚太大学协会等,并于1991年开始展开国际交流,目前与中国、欧洲、日本、纽西兰及美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0多所大学签订学术合作或交换生协议,每年有百多名外国交换生来澳大就读。除了向港澳台等地招生外,澳大自20_年起可以在中国内地14个省市进行招生工作。澳门大学为澳门高等教育的先驱,以为澳门提供高素质的高等教育为目标。为回应将来的社会发展要求,澳大将扩建教学楼、实验室、办公室、研究中心、学生活动中心及宿舍,并设置配合社会发展的课程。

澳门大学教学与科研并重,今后将继续朝着这两个目标迈进,并做好充分准备,迎接一切挑战,使澳门大学成为一间在本地区重要的具国际水*的高等学府。

  江西导游词 7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坐落于浙江杭州市区西部,距离杭州西湖五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中国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占地面积约11.5*方公里,分为东部湿地生态保护培育区、中部湿地生态旅游休闲区和西部湿地生态景观封育区。园区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正所谓“一曲溪流一曲烟”,整个园区六条河流纵横交汇,水道如巷、河汊如网、鱼塘栉比如鳞、诸岛棋布,形成了西溪独特的湿地景致,集生态湿地、城市湿地、文化湿地于一身,堪称中国湿地第一园。

  1、历史沿革

  远古雏形,在四、五千年前,西溪的低湿之地,如受天目山春夏洪水的冲流,此处被淹没便成了湖泊,而干旱之时,湿地也就出现。湿地随隐随现的现象,因此可以把它称为雏形阶段。从东汉熹*元年(172年)建造南湖算起,到唐末五代为止,大约有一千多年时间,是西溪湿地形成期。

  宋元发展到了宋元时期,在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年),朝廷正式在此建置西溪镇,这是西溪进入新阶段的开始,这也说明了西溪是个千年古镇。

  明清时期,西溪**的社会经济与文化,得到了多方面的进展,养鱼育蚕、种竹培笋与茶叶果蔬等农副业得到发展,成为郊区农业的特色民国萎缩民国后,湿地日渐萎缩。

  到了20世纪五十年代,西溪地域多个乡镇的建立,工厂企业的发展,使西溪湿地范围逐渐缩小。

  2、地理环境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区西部,横跨西湖区与余杭区两区,离杭州主城区武林门只有6公里,距西湖仅5公里。公园总面积约为11.5*方公里。

  地质地貌: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河流总长100多公里,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等水域,其间水道如巷、河汊如网,鱼塘栉比、诸岛棋布;陆地绿化率在85%以上,土壤主要有红壤、岩性土和水稻土3个土类,其中以红壤和水稻土分布最为广泛。气候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5.17℃,年*均相对湿度78%,年*均降水量1399mm,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较长,四季分明。

  3、自然资源

  动物资源:昆虫: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昆虫标本有480种,两栖类:溪国家湿地公园有两栖类1目4科10种爬行类: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有爬行类3目8科15种鸟类: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有鸟类15目41科126种,其中有松雀鹰、雀鹰、普通�\、红隼、燕隼、游隼、褐翅鸦鹃和斑头鸺�V等8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兽类: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有兽类5目7科14种鱼类: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有鱼类45种,隶属6目14科35属,其中10种鱼类为人工养殖品种。

  4、生态价值

  西溪湿地是杭州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能够调节大气环境,湿地内的丰富的动植物群落,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同时它还能吸收有害气体,达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应对城市空气污染问题,为城市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和良好的气候条件。

  西溪湿地还是一个典型的多样化生态系统,湿地复杂多样的植物群落,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是鸟类、两栖类动物的繁殖、栖息、迁徙、越冬的场所,对于提高城市物种多样性有重要的作用。

  江西导游词 8

  欢迎词:

  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要去的万寿园,是一个处处都体现了中国传统福寿文化的景区。它是三清山最富人文关怀和民俗特色的地方。到了万寿园,你一定会更多地体味到大自然的灵性和情趣,感受到天地之气给予人类生命的活力。三清山万寿园的神韵和灵气会给你添福添寿。

  在这里,你还可以欣赏到历代书家“寿”字的摩崖石刻,大的高达数米,小的只有手掌这么大。这些“寿”字摹刻在奇峰巧石间,谁也没有找全过。大家进去后可以找找看,万寿园里到底有多少个“寿”字。“寿”字找的越多,你的运气当然就越好��!

  彭祖祝寿

  彭祖是长寿的神仙,他姓键(竹加钱)名铿,颛顼的孙子,经常食用山中珍品桂芝,善于采天地灵气来养身,他先后娶了49个妻子,有过54个儿子,他活了800岁。据说彭祖曾敬奉山雉汤给玉帝,玉帝喝了十分高兴,就赏他延年益寿。

  彭祖在万寿园的门前为大家祝寿了,祝大家身体健康,长命八百岁,与彭祖齐寿!

  寿山(会仙谷、老子山、参道坪)

  人们常说“寿比南山”,其实呀,我们这里正是南山,三清山的南山。你们抬头看,这座山峰多像一个老寿星,飘逸脱俗,道骨仙风。老寿星作为万寿园的主人,日复一日地在此迎候,祝福客人们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万寿园的老寿星名气大得很,许多客人都专程来向老寿星祈求幸福和*安。有位诗人还因此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履迹遍神州,独思三清游。青峰明老眼,寿园乐白头。

  三树共生“福禄寿”

  大家注意了,这里一棵松树、一棵柏树、一棵杜鹃,它们怎么长在一块呢?原因哪谁也说不清楚。但这种现象在万寿园里到处都是,所以,有人给它取了个很好的名字,叫三树共生“福禄寿”。这是因为,松树雍容华贵,象征着“福”;柏树,原来就叫寿柏,是种寿树;而杜鹃呢,它花开的特别灿烂,有“前程似锦”的含意。这“福禄寿”都齐全了,说不定会给我们带来好运呢。

  观音台

  这里是观音台,也叫会仙台。你们看,对面就是南天门,仙人们一个个列队站着,而观世音却端坐在那里,好象是在给众仙讲经。有人说,神仙们想多长点学问,好提升等级,特意邀请她来办学的。这里是听观音讲课最好的地方,有哪位愿意留下来听她讲一课啊?

  注意了,万寿园观音赐福,大家要是拜上三拜,一定会有所收获的。这观音台上是第一拜。三拜观音有什么结果,将在最后揭晓。

  白头偕老峰(鸽子峰、情侣山)

  那是一对老伴,白头相拥。他们年轻时相亲相爱,无比甜蜜和幸福。年老时仍旧恩恩爱爱,相依为命,享受生活给予的无比温馨。

  止门

  前面是“止门”。为什么会叫“止门”呢?因为门那头已经没有路了。可如果你真的选择回头,那就大错特错了!俗话说,人生多磨难,生活中会碰到许多挫折和难关。要是都不敢往前走,便会失去很多机会。不信,大家走过来看看――其实啊,这道门正是蕴含了人生中常常会遇到的一种玄机。

  养生谷

  这条谷叫养生谷,又叫快乐谷。因为山谷中常年弥漫着道家的氛围,充满着快乐的因子。在这里,一块山石、一株青草、一缕清风、一声鸟鸣,都会使你心情格外放松,灵魂得到净化,修身养性,从而将一切人间的烦恼抛到一边。朋友们,其实快乐遍地都是。有的人却看不见,自然也不会去拣拾。但只要你心情放松,心态*和,快乐就会伴随在你的身边。

  鹤寿顶(琴台)

  这里是鹤寿顶,也叫琴台。鹤,不但寿命长,而且还有点仙风道骨。在古人眼里,鹤与寿本来就是一个意思。

  这里还有一位仙翁,他正在松下抚琴吟唱。鹤闻琴起舞,又与松树组成了一幅吉祥如意的松鹤图。在鹤寿顶还可以看到观音赐福,大家可以二拜观音。

  三排尖主峰

  在这里看三排尖与在流霞台大不相同。因为离得*,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刀切斧削般的悬崖峭壁,更真切地感受到它的雄伟和横空出世般的气势。三排尖海拔有1500多米,峰顶视野开阔,因此,吸引了不少摄影家。有年冬天,浙江有个摄影家,一个人背着摄影器材爬上了三排尖的顶峰。上去后,他被难得碰到的晚霞美景迷住了。到了天黑,他还没有回到住地。管理局的同志急得一夜没睡,分几个组上山营救,可天那么黑,到哪去找呢?第二天天亮,大家正准备开始第二轮搜索时,这位老兄却奇迹般地回来了,还得意地说他拍到了最好的晚霞照片。后来,这张作品真的得了国际大奖。他说,是三清山给他带来了好运。

  三叠龟

  这个景点你们看像什么,乌龟?对了,像乌龟,而且是三个乌龟叠在了一起,因此叫三叠龟。所谓千年王八万年龟,龟可是长寿之王啊,更何况三个乌龟叠在一起,更是福中添福,寿上加寿,吉利得很啊!

  蒲牢鸣天 神龟引月(海狮吞月、神龟)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幅惟妙惟肖的绝景,这就是蒲牢鸣天,神龟引月。蒲牢,是古代传说中龙生九子中的一子。它喜欢鸣叫,是种瑞兽,因此,古代铸钟时都把它作为钟钮的装饰。神龟呢,是长寿的,它正引颈望着月亮呢。

  树崩石

  你们看,这株松树的根居然把整块巨石崩掉了半边。三清山的树大多是长在石壁上的。它怎么生根呢?人人都百思不得其解。看了这“树崩石”,才算是找到了答案。这顽强的生命力,曾经激动过许多游客,也留给人们无穷的启示。

  笔架石

  这是个笔架石。谁用这么大的笔架呢?架上的笔又在哪里呢?原来是吕洞宾正在给三清山万寿园写一万个不同样的“寿”字。有的寿字早就写好了,而且已经刻到了岩壁上,想必过些日子他就会把笔放回来了。

  得禄台

  前面福和寿讲了许多,应该轮到说“禄”了。你看前边那山崖之上的岩石象不象一具棺材?棺材棺材,升官发财,大好的事啊!连带着这观景台也沾染着“官”气,取名就叫得禄台。

  得禄石上三拜观音。当地人对三拜观音的说法是,一拜观音求*安,二拜观音得健康,得禄石上第三拜,财运官运一齐来。

  *安桥

  这拱桥虽小,却很精巧。这虽然是座新造的桥,但选在这里建,却很有一番用心。不信,你走走看。过了这桥,你一定会感到急促的心境多了一份*和,一份安静。所以,人们都把它称作是“*安桥”。

  牛背石

  前面就要上牛背石了。传说,这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间的那头吃草的神牛。它怎么也吃不完田里的野草,就干脆躺在这里了。牛背石看上去有点险,大家不要紧张。只要手抓牢点,脚踩稳点,很轻松的也就过去了。

  千年黄杉

  在三清山,黄衫大多分布在北坡,而南山却很少见。这棵黄衫树龄高达1000多年,是万寿园植物王国的一个老寿星。

  江西导游词 9

  欢迎来到我们诸暨的风景名胜区——西施殿,它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

  现在,我们进入西施殿,映入眼帘的是一座西施的雕塑,被尊称为荷花神,古代的四大美女之首(有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玉环,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的美称)。她姓施,名夷光,世居诸暨苎萝山下,居西村,故得西施。艺术家们将她的容貌刻制得栩栩如生,使西施如仙女下凡一般。

  接下来我们到了古越台,古越台中屹立着范蠡、勾践和文种三人的雕像。范蠡,字少伯,楚国宛子;勾践,越王,最后称霸中原;文种,也作文仲,字会、少禽,春秋末期著名的谋略家。

  下面我们到苎萝山,又名罗山,碑廊南面是苎萝山的最高点,上建一亭,名“苎萝亭”。亭为八角三重檐造型,内置三层,可逐级登陵,一共40个碑。

  跟我走,我们到了西施长廊这儿有很多石碑,石碑上都有画,是用刀子刻上去的,石碑的左下角各写有绝世双娇、国人争观、大义为重、以身许国……的字样,个个都是那么富有诗意。

  穿过桥,我们到了西施故里,它们都充分展示古越文化和故里风情,将本区域建设成为一处自然风光优美、文化内涵丰富、游览设施健全、经济效益良好、具有时代活力的风景游览胜地。

  进入名媛馆,名媛馆的西施不同于西施殿里那个供奉着香坛,她只是一个普通的纤弱女子。名媛馆里展示了威严的女皇武则天、贤良淑德的长孙皇后、情深意重的虞姬……白驹过隙,她们早已随落花飘散红尘中。

  我们这次的旅游结束了,欢迎下次参加。

  江西导游词 10

  大家好,我是新华游旅行社的优秀导游李凡,你们可以叫我李导,我的联系电话是……,

  庐山导游词汇总。接下来这两天将由我陪大家度过。下面我跟大家简要介绍一下庐山的优美风光。

  庐山座落于江西省北部,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北接鄱阳湖,是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旅游圣地。

  庐山是中国第四纪冰川学说的诞生地,被称为中国的"地质公园",众多的奇峰、怪石、瀑布、岩洞形成了奇特瑰丽的山岳景观。它的风光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以"奇、秀、险、雄"闻名于世,现主要有12个景区、37个景点、230个景物景观,"春山如滴,夏山如翠,秋山如醉,冬山如玉"是庐山风景的最好写照。

  庐山的生物资源丰富,有植物3000余种,鸟类170多种,在鄱阳湖鸟类保护区越冬的鸟达100万余只,真可以称为鸟的天堂呢!

  庐山自古就是旅游圣地,众多历史名人留下了描写庐山美景的诗篇。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听完我的介绍,你们被庐山秀丽的风景吸引住了吗?让我们一起到庐山中去领略大自然的美景吧!


江西的导游词(精选5篇)(扩展3)

——江西景德镇导游词9篇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带大家去参观的就是号有*瓷都之称的景德镇市瑶里风景区, 我们大家从热闹的都市来到此地,远离了喧嚣,想必都有一种特别的舒适感。而我们今天要去的瑶里的,更是犹如瑶池仙境一般,都说瑶池是神仙西王母住的地方,那景德镇的瑶里同样也是美丽而又令人向往的地方。但其实在很早以前,这里的名字是叫另一个“窑里”(瓷窑的窑),为什么称为这个窑里呢?这是因为瓷窑的窑,代表的就是烧窑制瓷的家乡,远在唐代时期,这里就有了手工制瓷作坊。由于这里的瓷矿石和瓷釉矿量多而且质量优,所以这里称为了景德镇瓷业的发源地之一。

  宋初时,瑶里的制瓷业达到了高峰期,那时这里的瓷窑有*80多座,粉碎瓷矿石的水碓就有200多乘,制瓷业的规模颇为可观。清末才更名为现在的瑶里。只因后来随着窑厂向景德镇的集中,瑶里的窑炉逐步停烧,转而以生产制瓷原料为主了,所以直到现在,依然向景德镇的瓷厂中源源不断的提供着原料,尤其是釉料,深受制瓷厂家的好评。 瑶里位于景德镇的东部,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是瑶里镇镇*,距景德镇市区55公里,总面积150*方公里,瑶里的山和水构成了它美丽的自然风光,三银深潭、南山瀑布、原始森林等是人们自然,放松身心的理想之地,这里的陶瓷和建筑文化更是瑶里悠久历史与深厚文化的优秀代表。

  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瑶里的古镇游览区了,整座古镇在西汉末年建村,此镇沿东河而建,处于青山环抱之中,由于建镇年代久远,所以保留有不少古建筑,例如民宅、祠堂、店铺等其中以明清时期的居多,又因这里与安徽相邻,所以这里的古建筑也多以徽派特色为主。 在古镇游览,有一景绝不能错过,那就是“观鱼”,各位可能都去过杭州,那里的“花港观鱼”是西湖著名的一景,而瑶里古镇的观鱼与之相比,可说是另有特色了,那就是大气、野趣。这座古镇,千人居住,一水中流,四桥横跨,站在任何一座桥上,都可尽情的欣赏鱼趣。更有意思的是这里的鱼品种多样、颜色各异、大小不一,鱼见人是不怕不惊不躲,悠然自乐。古镇还有一个禁渔协会,有一个乡规,古镇河段严禁捕捞,其他水域是有计划捕捞,至于投毒、电击等野蛮捕捞方法则是严令禁止的。

  接着经过了古镇,我们现在来到就是汪湖风景区了,这是一个汪姓和胡姓的村庄。这里同样也是群山环抱。请大家随着我沿着这条石径小道再往前走一小段,你现在看到的这一条古道,就是以前通向古徽州地区的休宁县的,所以称它为“徽州大道”,它也是古时候的一条国道,所以至今在瑶里镇还可以见到清代乾隆年间设置的“徽州大路转弯”的青石路碑。至今古道上保留最完好的是一座单孔石拱桥,名叫“复原桥”,用大块麻石条砌成,距今有七八十年的.历史了,只因此桥是屡毁屡修,故而得名。走上它,便可遐想起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古诗中的意境。 走过复原桥,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汪湖的原始森林区了,看到这么好的环境,可能大家会说这里过去窑炉众多,瓷业兴盛,那一定是需要耗费大量的木材吧,然而事实远非如此。各位请看这山脚下的一块石头,上面刻着一个字,有哪位朋友认识么?不知道么?其实这个字在字典上是查不到的,因为这是当地老百姓造出来的,在“罪”字上面叫了一个“山”,意思是说,破坏山林有罪。由此可见,瑶里人把保护山林看得有多么重要了吧。 各位游客,接着往前走,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三银圆深潭,它是位于梅岭之巅,因为有三条溪水注入其中而得名,在深潭的南面还有一座山叫高际山,那里还有一片颇为壮观的瀑布群,全场400多米,总落差就有220米,其主瀑布南山瀑布宽有20多米,落差100多米,

  只见飞流直下,声震山野,数里之外可闻其声,真是“瀑布飞流、声如霹雳、势如云霞”。 下面我们去参观的就是饶南村古瓷窑遗址,这是一处在瑶里规模较大、时间较早、延续时间较长的窑厂。是唐末詹姓人在此建村,因村子靠南面大山,河水绕山而过才得名。

  在村子附*有三处重要的瓷窑遗址,就是栗树滩、东山阙和窑旮旯。其中经专家发现,栗树滩的明代青花瓷片在南京明代故宫遗址和北京一些建筑工地上都有大量出土,从而说明了这里当时的瓷器产量不仅大,而且销路广。

  现在就请大家跟随我,一起去看看在陶土坊中保存的最完好的龙窑,去瞧一瞧瓷器到底是如何烧制的吧。龙窑是陶瓷窑炉中最重要的一个类型,它因形而得名。窑体依山而建,窑头在下。窑尾在上,恰似一条俯冲而下的火龙,因南方丘陵地形是其产生和存在的自然条件,所以龙窑大多分布在南方,考古发现,我国商代就出现了龙窑。因其依山而建,不与农业争地,不受地下水影响,可以就*取用燃料,还可以更方便的控制烧成温度和气氛。在烧窑过程中,窑烟经窑尾烟囱排出,靠自然的抽力,可使窑温快速上升,达1200度以上。加上窑内各部分的温度和气氛不一样,因此可装烧多种产品,窑头前部多装杯碟等小件,中部装壶瓶等大件,窑尾就放置烘烤的胚件,可见其热量利用的较为充分。自龙窑的发明后,不断地完善,它历经了2000多年,从未间断,被广泛的应用,还曾烧出了龙泉瓷、影青瓷、玳瑁等著名产品。也为烧瓷窑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于是结合龙窑与马蹄窑的优点,还创造出了葫芦窑,又在葫芦窑的基础上创造了举世闻名的镇窑,也就是柴窑,而在我们面前大家看到的这座龙窑,当时还烧制了景德镇四大名瓷之首的青花瓷,可想而知它的地位了。

  好了,在瑶里的参观游览活动就到此结束了,回到镇上后,大家还可以去品一品这里的茶,还可以尝一尝咱们这里的河鲜、红薯、南瓜等特产,也希望大家喜欢,谢谢各位。

  古代的景德镇是“三面环山一面水,半城松木一城窑”。这两句话说出了景德镇之所以成为著名瓷都的重要原因,即拥有发展瓷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山,储有丰富的制瓷原料和烧瓷松柴;这水,在古代,不仅交通必不可少,而且瓷器生产也须臾不可离。人们常说:“是土、水、火托起了这座城市”,这话是颇有道理的。今天我们的游览主要是去考察一下景德镇的土和水,参观古代制瓷原料的加工作坊——水碓房。

  景德镇的水以昌江河为骨干,它发源于安徽省的祁门县,最后注入鄱阳湖。古代的景德镇紧挨其南,故曾有“昌南”之名。现在由于城市的发展,城区范围扩大了,昌江变成穿城而过。就交通运输而言,现在它是退居次要地位了,可在古代它却是枢纽,这里的瓷器就是通过它先到鄱阳湖,再蓟长江,然后走向全国和世界。不仅如此,它有50多条大小支流,形成纵横交错的河网。古代的景德镇人充分利用天然水流落差为动力。在有水流的地方安装水轮车和水碓.用以粉碎瓷矿石,加工制瓷原料。可以想见,占代时每当春夏雨季,昌江支流附*一定是车轮旋转,水碓繁忙,响声隆隆,形成所谓“重重水碓夹江开,未雨殷传数里雷”的壮观场面。

  各位请注意,我们乘坐的汽车现在正开到了城区的南面,我们的右边就是著名的湖田古瓷窑遗址,再往南大约两公里,就到了杨梅亭古瓷窑遗址,这是景德镇唐末至北宋时期有代表性的窑址之一。继续往南约四公里就到了景德镇最古老的瓷矿石产地——三宝蓬矿。在我们眼前的这个区域,有山有水,古老的三宝矿至今仍在开采,仍有水碓在运转,加上著名的古瓷窑遗址,所有这些告诉我们。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区域,而是一个曾经十分兴盛的古陶瓷生产区。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我们能参观到堪称“活文物”的水碓就不奇怪了。

  好了,我们的车来到了水碓房旁,请各位下车进去参观。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瓷矿石的加工过程,从矿山开采来的瓷石,先以人工用铁锤敲碎至鸡蛋般大小,再放入水碓坑内,舂打击碎至粉状。然后让碓停止工作,将矿石粉从碓舂内掏至旁边水池中浸泡,并用木棍搅动。这样,颗粒较粗的矿石粉和杂质沉淀下来,工人再将上面的乳浊液引入邻*的另一个池中,并让其继续沉淀,过一段时闾后,水池上面的水变清了,沉在下面的就是泥料,泼去上面的清水,把泥料取出来晾到适当程度。工人便用铁丝弦的方弓把泥料切成砖头大小的泥块,这就是制瓷原料——白不(dun)子。请看,这边有码得很整齐的白不子,这个码法也是很讲究的,要使其通风,以便干燥得快一些,待干燥后即可提供给工厂使用。当然,这仅仅是经过了粗加工的原料,在用于制作瓷坯前,还要进行配料和精加工,这道工序是在瓷坯成型的作坊内完成的。

  水碓是一种古老的粉碎工具,它以水为原动力。早在东汉时期的江南,就已普遍采用舂打谷类,除去谷子的皮壳。据此推断,水碓粉碎瓷矿石,可能在制瓷业初创时,就已开始使用了,水碓由水轮、碓体、碓坑三部分组成,碓体又包括碓杆、碓嘴等零部件。具有一定落差的水流,驱动水轮旋转,通过板头拨碓杆上抬,板头脱开后碓杆自动下落,碓杆上的碓嘴就舂击碓坑中的瓷石,所以水碓是水能转化成机械能的装置,它设计巧妙、构造合理、使用方便。尤其令人称奇的是水碓在粉碎瓷石过程中,碓坑中的瓷石颗粒,不需要人工帮助搅动,而能自动翻滚,不会出现部分瓷石舂细了,而另一部分又没有舂着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呢?有哪位游客发现了其中的奥妙没有?

  仔细观察一下碓坑的结构,就可明白这里面的道理。碓坑是方锥形的,上大下小,其三面是石块砌结,唯有靠里的一面是用厚实的木板砌结。由于木板有弹性,在力的作用下会产生振动,因而使碓坑内的瓷石自行翻动。碓嘴的运动轨迹是以支点为圆心的圆弧,碓嘴的舂击力可分解成水*和垂直两个分力。垂直分力作用于矿石,起粉碎作用;水*分力则作用于木质碓坑壁,使其振动,拨动物料下翻。由此可见,碓坑的简单而又巧妙的构造,大大改善了水碓的功能,使其成为半自动化的机械,降低了劳力成本,提高了效率。

  用水碓粉碎加工的制瓷原料,其颗粒是多面体,而非球体,与现代粉碎设备(如球磨机)相比,这是它的优点。颗粒为多面体的原料可塑性好,坯体的干燥强度高,所以这种古老的方法现在仍在使用。为了克服干旱少雨季节枯水的影响,后来人们改用电力代替水力。如今若来到市郊的制瓷原料产地,仍可目睹成群的“水碓”(准确地讲,应该是“电碓”)繁忙的工作场景。

  各位游客,这古老的`原料加工作坊看似非常简陋,建筑四面通风,没有遮挡。原本屋顶是用草盖的,每年的枯水季节,管理人员利用空闲时间进行更换。用茅草盖顶的屋子有一个优点,就是冬暖夏凉。到了现代人们为了省去每年更换茅草的麻烦,才改用瓦顶。然而简陋屋子里的原料加工设备和工艺过程却非常科学严谨,最大的优越性是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其使用的能源——水力,是呵以再生的。另外,由于它的半自动化性质,管理非常方便,投入的劳力相对较少;而且水碓工作和矿山生产在劳力使用上,有很大的互补性,景德镇地区在每年的三月至八月,一般多雨,正适宜水碓运转,这时的矿山又由于雨水影响不宜开工,到下半年的九月至次年的二月,河水干涸,水碓停工,正好是矿山开采的火红之时,所以开矿和看管水碓一点都不矛盾。当地的农民有不少身兼三职,既种田,又开矿,还管理水碓。可见,这种原料加工作坊的设计建造和管理都达到了最优。

  古代的景德镇是“三面环山一面水,半城松木一城窑”。这两句话说出了景德镇之所以成为著名瓷都的重要原因,即拥有发展瓷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山,储有丰富的制瓷原料和烧瓷松柴;这水,在古代,不仅交通必不可少,而且瓷器生产也须臾不可离。人们常说:“是土、水、火托起了这座城市”,这话是颇有道理的。今天我们的游览主要是去考察一下景德镇的土和水,参观古代制瓷原料的加工作坊——水碓房。

  景德镇的水以昌江河为骨干,它发源于安徽省的祁门县,最后注入鄱阳湖。古代的景德镇紧挨其南,故曾有“昌南”之名。现在由于城市的发展,城区范围扩大了,昌江变成穿城而过。就交通运输而言,现在它是退居次要地位了,可在古代它却是枢纽,这里的瓷器就是通过它先到鄱阳湖,再蓟长江,然后走向全国和世界。不仅如此,它有50多条大小支流,形成纵横交错的河网。古代的景德镇人充分利用天然水流落差为动力。在有水流的地方安装水轮车和水碓.用以粉碎瓷矿石,加工制瓷原料。可以想见,占代时每当春夏雨季,昌江支流附*一定是车轮旋转,水碓繁忙,响声隆隆,形成所谓“重重水碓夹江开,未雨殷传数里雷”的壮观场面。

  各位请注意,我们乘坐的汽车现在正开到了城区的南面,我们的右边就是著名的湖田古瓷窑遗址,再往南大约两公里,就到了杨梅亭古瓷窑遗址,这是景德镇唐末至北宋时期有代表性的窑址之一。继续往南约四公里就到了景德镇最古老的瓷矿石产地——三宝蓬矿。在我们眼前的这个区域,有山有水,古老的三宝矿至今仍在开采,仍有水碓在运转,加上著名的古瓷窑遗址,所有这些告诉我们。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区域,而是一个曾经十分兴盛的古陶瓷生产区。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我们能参观到堪称“活文物”的水碓就不奇怪了。

  好了,我们的车来到了水碓房旁,请各位下车进去参观。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瓷矿石的加工过程,从矿山开采来的.瓷石,先以人工用铁锤敲碎至鸡蛋般大小,再放入水碓坑内,舂打击碎至粉状。然后让碓停止工作,将矿石粉从碓舂内掏至旁边水池中浸泡,并用木棍搅动。这样,颗粒较粗的矿石粉和杂质沉淀下来,工人再将上面的乳浊液引入邻*的另一个池中,并让其继续沉淀,过一段时闾后,水池上面的水变清了,沉在下面的就是泥料,泼去上面的清水,把泥料取出来晾到适当程度。工人便用铁丝弦的方弓把泥料切成砖头大小的泥块,这就是制瓷原料——白不(dun)子。请看,这边有码得很整齐的白不子,这个码法也是很讲究的,要使其通风,以便干燥得快一些,待干燥后即可提供给工厂使用。当然,这仅仅是经过了粗加工的原料,在用于制作瓷坯前,还要进行配料和精加工,这道工序是在瓷坯成型的作坊内完成的。

  水碓是一种古老的粉碎工具,它以水为原动力。早在东汉时期的江南,就已普遍采用舂打谷类,除去谷子的皮壳。据此推断,水碓粉碎瓷矿石,可能在制瓷业初创时,就已开始使用了,水碓由水轮、碓体、碓坑三部分组成,碓体又包括碓杆、碓嘴等零部件。具有一定落差的水流,驱动水轮旋转,通过板头拨碓杆上抬,板头脱开后碓杆自动下落,碓杆上的碓嘴就舂击碓坑中的瓷石,所以水碓是水能转化成机械能的装置,它设计巧妙、构造合理、使用方便。尤其令人称奇的是水碓在粉碎瓷石过程中,碓坑中的瓷石颗粒,不需要人工帮助搅动,而能自动翻滚,不会出现部分瓷石舂细了,而另一部分又没有舂着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呢?有哪位游客发现了其中的奥妙没有?

  仔细观察一下碓坑的结构,就可明白这里面的道理。碓坑是方锥形的,上大下小,其三面是石块砌结,唯有靠里的一面是用厚实的木板砌结。由于木板有弹性,在力的作用下会产生振动,因而使碓坑内的瓷石自行翻动。碓嘴的运动轨迹是以支点为圆心的圆弧,碓嘴的舂击力可分解成水*和垂直两个分力。垂直分力作用于矿石,起粉碎作用;水*分力则作用于木质碓坑壁,使其振动,拨动物料下翻。由此可见,碓坑的简单而又巧妙的构造,大大改善了水碓的功能,使其成为半自动化的机械,降低了劳力成本,提高了效率。

  用水碓粉碎加工的制瓷原料,其颗粒是多面体,而非球体,与现代粉碎设备(如球磨机)相比,这是它的优点。颗粒为多面体的原料可塑性好,坯体的干燥强度高,所以这种古老的方法现在仍在使用。为了克服干旱少雨季节枯水的影响,后来人们改用电力代替水力。如今若来到市郊的制瓷原料产地,仍可目睹成群的“水碓”(准确地讲,应该是“电碓”)繁忙的工作场景。

  各位游客,这古老的原料加工作坊看似非常简陋,建筑四面通风,没有遮挡。原本屋顶是用草盖的,每年的枯水季节,管理人员利用空闲时间进行更换。用茅草盖顶的屋子有一个优点,就是冬暖夏凉。到了现代人们为了省去每年更换茅草的麻烦,才改用瓦顶。然而简陋屋子里的原料加工设备和工艺过程却非常科学严谨,最大的优越性是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其使用的能源——水力,是呵以再生的。另外,由于它的半自动化性质,管理非常方便,投入的劳力相对较少;而且水碓工作和矿山生产在劳力使用上,有很大的互补性,景德镇地区在每年的三月至八月,一般多雨,正适宜水碓运转,这时的矿山又由于雨水影响不宜开工,到下半年的九月至次年的二月,河水干涸,水碓停工,正好是矿山开采的火红之时,所以开矿和看管水碓一点都不矛盾。当地的农民有不少身兼三职,既种田,又开矿,还管理水碓。可见,这种原料加工作坊的设计建造和管理都达到了最优。

尊贵的各位客人:

自从你刚踏下飞机,刚从你繁忙的工作中,抽空来到景德镇的那一个时刻起,你就是这块土地上最爱欢迎的客人,这里由于你们的到来空气变得更加明朗,景色变得更加迷人,由于你们的参与,我们的这次活动显得分外的重要。我是本次旅游团的导游员,我姓王,从这一时刻起,我们就是真诚的朋友,我非常非常的希望我们的团队在你我的真诚的交流中成为一个非常难忘的旅行!

  车已经启动,景德镇向我们扑面而来,一种气息,一种深沉的文化,一种千年的江南古镇独有的魅力,一种大街小苍处处散发的陶瓷信息,我们在这里将迎来短暂的两个小时的旅行,作为一个在地图上都很难找到经纬度的这样一个小城,在迎来了千年庆典后,这个江南的小城已经不在是个面积只有5247.9*方公里,人口152万这样一个数字性的概念了,它更多的是一种展示瓷都风彩的一个*台,一个窗口,一个让全国,甚至世界都为之惊叹的文化之都,陶瓷之城。景德镇,是因为公元1004年,也就是宋景德年间烧制的陶瓷,作为贡品,而得名。景德镇汉称新*,*代叫昌南。在发展了1000年以后景德镇已经成为集现代文明与古老文化与一体的著名城体。说到古老,我们不得说我们的陶瓷,这是我们的骄傲。在景德镇你可以看到世界各地著名的陶瓷的精品在这里都能够得到展示,我们当然有自己为之叫绝的特产,青花,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是我们的'四大精品。瓷都人民是那样的热情,就象窗外的那条昌江,几千年来见证着这里的一幕一幕。昌江属于江西五大水系中的饶河,他东流鄱阳湖,最**注东海。

  昌江*杨柳依依,微风袭人,边上的一些历史的沉淀物让我们还可以依稀可见当年这里的繁华,问问景德镇的老一辈,也可以问问我们景德镇陶瓷馆的各位专家,他会告诉你们,这里曾经有那么多的柴窖,以前昌江5000*方米的上空红光四见,代表着何止是一条昌江水系,寂静的夜晚来临,秋风还是那样的疯狂逼人,可是昌江一点都没有沉睡,也没有看见滚滚的昌江之水,因为他真的不象长江那么雄浑有力,也没有济南大明湖的那份幽静,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得到的只是那红红的火光印称着*古树昏鸦的叫声。清晨,当太阳还没来的及普光照射,*已经热闹非凡,要知道这里是重要的瓷器港口,以前这时没有桥,没有这么方便的水陆交通网,没有九景高速,没有206国道,没有方便的火车,更不要说现在的罗家机场,直飞上海、深圳、北京、厦门、武汉、郑州6条航线。陶瓷是世界的,靠得就是大量的民工挑着离开昌江,离开景德镇。我们非常感谢我们的先辈在为景德镇所作的一切一切的贡献。有一位外国客人来到景德镇是这样说的,没有昌江也就没有陶瓷,我不知道他说得话到底能包含多少内容,至少我们应该这样称呼这条河,母亲河,景德镇的母亲河,如今的昌江已经成为景德镇重要的水上运输渠道,可以直通鄱阳湖,直入九江,通过长江水运,把我们这里的一切一切告诉世界。看看江两边的高楼,再看一块块的绿化地,我不知道是不是景德镇的母亲河在变,还是我的心在变。

  景德镇,属于亚热带气候,他四季分明,冬冷夏热,降水量丰富,就因为此,森森覆盖率达到60.2%,在全省的连续三年城市空气质量评估中排名第一位,古老深厚的陶瓷文化,明朗清新的空气,热情善良的人民,这里还缺少什么?对了,我们的景观到处可见,市中心的景德镇的标志,龙珠阁,座落在瓷都大道后面的陶瓷博物馆,郊外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瑶里。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的行程显得那样的匆忙,其实我向你讲述的只是我们这个江南小镇的点点滴滴,我非常的遗憾。真诚的希望你们下次有机会再来,谢谢!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景德镇古窑厂,我是你们的导游。现在我利用路上的时间给你们讲一些陶瓷知识。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而食就需要器,可见陶瓷与人类文明息息相关。我们人类早在五六千年前就发明了陶器,而瓷是在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瓷与陶相比,比陶更细腻。光滑。坚硬。烧制的温度也要求更高,还有一点就是瓷是以瓷矿石为原料而陶是以陶土为原料的。瓷器在国外与*齐名是*的另一种解释。而最具代表性的瓷器是在景德镇,景德镇素有瓷都之称,就连”景德镇”也是来由与瓷器的。在古代,因景德镇地处昌江之南,所以称之为昌南镇,后又有新*镇,浮梁镇之称。直到北宋年间宋真宗赵恒因看中影青瓷的产地将它定为御瓷,工匠们每制一批瓷都烧上“景德年制”,于是朝廷将这种瓷器的出处地叫“景德镇”。而让景德镇人自豪的瓷器是“青花瓷,玲珑瓷,粉彩瓷,颜色釉和薄胎瓷。”它们具有“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磬,薄如纸”的特点。

  好,现在我们来到了西市区的蹯龙岗,这一片树木掩映,错落有致的古代建筑就是我们今天要参观的古窑瓷厂,象眼前这样的瓷厂,当今世界据我所知仅只一个。大家有谁知道它为什么叫“古窑”瓷厂吗?因为这个厂采用的是景德镇明清时期的方法制造瓷器的,制瓷工艺,工具,作坊和窑都是古老的,产品也大多是仿古的,所以称之。

  下面请随我进去参观。进入这一幅坯房大家可以看到古代的制瓷作坊是由正间,廒间,泥房和内院四个部分组成,正间与廒间南北相配,两相*行,泥房居西,中间为长方形内院。其中正间是坯房的主体,坐北朝南,采光充足,瓷坯制造的各道工*全在这里完成,着是辘轳车是制瓷坯的主要设备,廒间就是仓库的意思是存放原料的场所。泥房里面存放的是经过精制的泥料,而内院是瓷坯自然干燥的地方,在内院的中间有一个晒架塘,这是古老作坊内最重要的设备,而且非常的巧妙,有谁知道它的妙处在哪吗?它的妙处在于水池和晒塘一上一下利用了空间减少了占地。

  过来看这位师傅,他正在辘轳车头放一团泥,他双手相桴,随着车盘的`旋转,一个碗的雏形就出现了,这就是“做坯”俗称拉坯。再来看这里,这位师傅正在聚精会神地旋坯,拉制的初坯至一定程度再在辘轳车上用刀削成符合要求的坯体,俗称“旋坯”或“利坯”当然古窑瓷厂的工艺流程还包括画瓷,上釉,入窑,看这些师傅就在这画瓷,大家看一下表画一个碗要多久,对,只要10秒钟的时间,碗坯上就布满了色彩丰富的茶花。

  大家跟我往这边走,我们现在去看一下把瓷坯变为瓷器的窑房吧!用窑房烧制瓷器靠的是工人们的实践经念,严密的劳动组合和精细的分工。全窑有一位技术总监,称之“把庄师傅”。说到把庄师傅就不能说到童宾了。他是万历年间著名的把庄师傅,他技术高明为人正直,深受窑工们的敬仰。他当时受命烧制特大号的青花龙缸,童宾和瓷工们想尽一切办法多次烧制都没有成功,眼看交货期逼*皇命难违,为了瓷工们的身家性命他在再一次的烧制过程中的关键时刻毅然跳进了熊熊大火。

  说来也奇怪这次真的成功了,人们说是因为童宾显灵,后来人们封他为“风火仙”这是关于把庄师傅的传去故事——童宾跳窑。把庄师傅是柴窑烧制工艺的总负责人,烧制过程中的个种技术难题都由他全权处理,在瓷器的烧至将熟而又未熟的时候停火时机最为关键,烧制时间过头瓷器会烧黄甚至会出现倒窑的现象,火侯不到又会烧不熟,这时就完全靠把庄师傅的一双眼睛。

  先生们,女士们,今天的参观就到此结束了,希望以后能有机会为你们导游。谢谢!!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XX,欢迎大家来到千年瓷都景德镇旅游。

  景德镇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北与安徽交界,东南西三面与上饶接壤。地势周高中低,形似盆状。境内有昌江和乐安河。总面积5200多*方千米,总人口约156万。初听“景德镇市”,大家可能会觉得很奇怪,一方面是“市”一方面又是“镇”,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景德镇市最初只是一个小镇,名为昌南,到了宋代瓷器烧造比较有名,赵恒景德元年用皇帝号易名为“景德镇”,新*成立后,经*批准,景德镇升格为省辖市,考虑到了瓷都名城的延续,所以就没有把镇字去掉。

  景德镇名为瓷都,这里的瓷器当然是最有名的了。这里创造出了无数陶瓷精品,尤以青花,粉彩,玲珑,颜色釉四大名瓷着称于世,享有“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罄”的美誉。

  原来景德镇还留传着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窑里佬,名叫童宾,为了解救窑工,而以身祭瓷。便跳进了烧得通红的窑里。数日后开窑,瓷器果然都烧成了,件件洁白如玉,个个端端正正。为了纪念这位献身的烧窑师傅,陶工们把他的骨灰安葬在镇里的凤凰山上,为他建了一个庙,塑了雕像,奉为“风火仙师”。景德镇景点众多,主要有陶瓷历史博览区,高岭—瑶里风景区,浮梁古县衙,洪岩仙境风景区等。

  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浮梁的古县衙。该县衙始建于唐元和十一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现在保存下来的是清代道光年间重修的,县衙前有中门,一条长石砌成的路直通门内,院中石板铺路,旁植古柏数株。大堂为五开间,大堂后面各置园门,整个衙门的设计给人的感觉是庄严与轻松并存,厚重与俏雅交辉,很有艺术性。

  当然大家还可以在此品位油炸馄饨,饺子耙,凉拌冷粉,碱水耙等着名风味小吃。我是XX,祝大家旅途愉快。

  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曾名景德镇陶瓷历史博览区)位于景德镇西市区的枫树山蟠龙岗,于1980年开始建设。当时为配合城区改造,保护一批历史文化遗迹,*决定把散落在市区的部分古窑场、古作坊、古建筑异地集中保护,形成了占地83公顷,集文化博览、陶瓷体验、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文化旅游景区,是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江西省园林化单位。2004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级景区。整个博览区由古窑和景德镇陶瓷民俗博物馆两大景区组成,是景德镇最重要的陶瓷文化旅游区之一,也被国内外专家和陶瓷爱好者称为"活的陶瓷博物馆"。

  博览区入口处有一座大理石牌坊,牌坊高7.2m,宽3.6m,风格简约典雅,牌坊东南侧濒临繁华的瓷都大道,西北面则为博览区的山口森林环抱。牌坊临街一面的横梁上刻有国学大师启功先生的题字“景德镇陶瓷历史博览区”,另一面则为“红军书法家”舒同同志所书“江南雄镇”。有趣的是此牌坊似乎没有正反面之分,从临街一侧穿过牌坊可谓进入了“景德镇陶瓷历史博览区”,但若从林荫道穿出牌坊,则是从静谧幽雅的博览区山口森林中来到了繁华的“江南雄镇”。

  迎宾林荫道

  穿过大理石牌坊后,是长约1km的林荫道,又名古窑路。古窑路分为山间道和湖滨道,中间以博览区游客接待中心为界。山间道穿越了枫树山的蟠龙岗丘陵,因而起伏不*,两旁是由苍翠古朴的枫树山原生树种大叶枫以及樟树、杉树等乔木构成的混交林,这里是枫树山林场的一部分,原本与景德镇国家森林公园连为一体,两者因景德镇市昌江区的开发和瓷都大道的建设而隔开。该林荫道是景德镇中心城区中难有的清幽之地,牌坊外是车水马龙的瓷都大道,开门子大酒店、*银行大楼、人民银行大楼紧临而立,而牌坊之内鸟鸣山幽,游人有幸甚至可以在黄昏时分偶遇麂子等城市中难得一见的野生动物。

  湖滨道沿博览区的风景湖蜿蜒而进,将游人引入博览区的中心广场。博览区风景湖是为庆祝景德镇置镇千年(1004-2004)而于2004年新建的人工湖。湖滨遍植翠竹、女贞等草木,沿着湖滨道往景区前行,朝左望去是在树木掩映中若隐若现的满池清水,另一边则是藤萝裹身松涛起伏的江南丘陵。风景湖中在冬春两季常有小野鸭飞临,夏秋时节则有水雉活动。

  东区——古窑

  古窑由风火仙师庙、圆器作坊、琢器作坊、镇窑、致美轩、瓷行等景点组成,向人们展示了景德镇独特的瓷业*俗、古代工业建筑布局和明清时期景德镇手工制瓷的工艺过程。

  风火仙师庙

  该庙是祭祀“风火神”童宾的民间俗神庙,反映了景德镇的业瓷传统与多神信仰。 “风火神”,本名童宾(公元1567一1599年)字定新,明代浮梁里村人。幼年读书,秉性刚直,因父母早丧,遂投师学艺,执役窑业。死后尊他为风火神,把在“佑陶灵祠”。公元1599年(万历二十七年),太监潘风火仙师牌位

  -相任江西矿使兼理景德镇窑务,督造大器青龙缸,久不成功。潘相便对窑户进行“例外苛索”,派役于民并对瓷工进行鞭笞以至捕杀。瓷工衣食不得温饱,还要受到-,处境十分凄惨。童宾目睹同役瓷工的苦况,非常愤慨,竞以自己身体为炼瓷的窑柴,纵身火内以示*。据说次日开窑一看,所烧炼的龙缸果然成功了。这种缸直径三尺,高二尺多,外围环绕着青龙,下面有潮水纹。能烧成这样大的龙缸,在当时确实是烧制瓷器的一大奇迹。童宾投窑焚身后,余骸葬在凤凰山。童宾之死,激起了工匠们的义愤,全镇起来-,焚烧税署和官窑厂房,潘相只身逃走。

  事后,封建官府为了缓和人心,在瓷工和镇民的强烈要求下,不得不为那因大众利益而牺牲自己生命的童宾立桐在御器厂的东侧,并号之为“风火仙”,祠名“佑陶灵祠”,至今尚保留有瓷制的“佑陶灵祠”匾额。祠内供奉的是童宾坐像,即风火仙师像,两边是窑厂烧炼工人神像,有把桩、托坯、架表、收兜脚、打杂、小手、二手、二手等(都是瓷业烧窑工种名称)各脚师祖。烧窑业还定出行规,二十年一届开禁迎神,招收徒工,定升工种岗位,并举行迎神盛会。这种迎神会既庄重,又热闹,成为当时全镇陶人的盛典。邻*各县的农民、商人和工人的家属都赶来观光,一时人山人海,街道挤得水泄不通。

  过去景德镇有日食“千猪万米”码头的说法,如果按当时迎神盛会的流动人口来计算,确实不算过分。这种迎神盛会,一直延续到1949年才自然消失。清代唐英督陶时,曾令人将明代落选的损器、已脱底的一口青龙缸,从憎明寺抬到火神柯,筑台高置,并写有《火神传》、《龙缸记》。另一个督陶宫年希尧也写有《重修风火神庙碑记》。这些关于童宾事迹的记载,至今仍存于地方文献中。窑业工人常以其激励自己忠于职守。这正说明童宾“其志气之凛洌在一成,而精神所注贯在百世”。-

  圆器作坊

  圆器作坊

  “圆器”,景德镇的瓷业专用术语,见《景德镇陶录》。指可在陶轮上拉坯成型的盘

  碗杯碟等。景德镇制做圆器分大小二件,大作制做一尺至二三尺大器坏件,小作制做一尺以下小器坯件。制坯后须经过阴干、刮坯、修坯、施釉、装匣、满窑、烧窑等工序,始能成器。而古窑中的圆器作坊就是生产圆器的手工作坊,该作坊完整的呈现了从制坯到施秞的全部工序。在历史上,圆器行是景德镇从业者最多的一个行帮,完全由都昌籍人士控制,而景德镇的城市居民中以都昌籍的最多,这也是圆器业在整个景德镇陶瓷生产所占地位的生动体现。

  琢器作坊

  “琢器”,同“圆器”一样,是在陶瓷造型上的一种分类,属立体造型,如尊、瓶、罐等。琢器是旧时景德镇制瓷业两大系列之一,其产品既有圆形,又有异形,既有日用瓷,也有陈设瓷,它的产品不仅与园器有别,就连坯房布局、工种称谓、生产工艺、行规*俗等也与园器迥然不同,都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琢器行在从业人数上少于圆器行,基本由抚州籍人士控制,而祖籍抚州的景德镇市民亦不在少数。在古窑中的琢器作坊人们可以完整的领略到琢器的制造过程。琢器作坊

  琢器跟圆器最大的区别就是生产圆器业所不能制造的,如汤匙、带柄茶碗、茶壶、肥皂盒等,琢器业下有粉定、大件、官盖、描坛、淡描、滑石、雕削等七个子行业,民国初年,景德镇总商会对圆琢二器所属的子行业作了调整,规定:一非圆器之器形,二非用圆器之生产工艺的异形品种,全部归属琢器业。于是一些既非圆器、又非琢器的博古、针匙、灯盏等业均为琢器行业,抗争前后出现的电瓷、卫生瓷、纺织瓷等,也归属了琢器业。

  由于琢器行业跟圆器不同,它生产的工艺、工人的工种也是不同的,比如讲有打杂工搞泥巴的,另外还有二码头、三码头、装坯工,他主要器形的两个人,一个是做坯的,一个是利坯的,它没有印坯这个工种也没有刹合坯这个工种,它的泥巴由打杂工搞好后,做坯工做好,做好后,那么二码头、三码头就捧去晒,把坯整整好,要上釉了,这都是由二码头、三码头、装坯工来完成,装坯工不仅要装坯,而且要负责里面的荡釉,码头工要做利坯工,做坯工所有以外的杂事,全部承包下来,其中三码头是最累的工种,要挑水,挑坯,所以过去有名行话叫“码头工要累的做牛叫”,所以琢器与圆器不同的地方在这里,它请工辞工也和圆器不同,琢器一般都为小窑户,老板没有请多少工人,都是由老板自己去请,请好了以后,有个介绍人,三个人上茶馆去吃泡茶,吃泡茶就算定事,定了事以后,你就到我这里来做事,琢器老板对工人也很尊重的,夏天有泡茶、冬天有热水洗脸,老板要做好饭给工人吃,很尊重工人劳动。

  镇窑


江西的导游词(精选5篇)(扩展4)

——江西风景导游词 (菁华3篇)

  各人好,接待来到好汉城----南昌。我是小李。此刻我来先容下南昌的轮廓南昌是江西省省会。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一座具有久长汗青和庆幸革命传统的都市。位于江西省中部偏北处,赣江、抚河下流,鄱阳湖*原地区内。总面积约为7402*方千米,总生齿约为462万人。全市有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湾里区、青山湖区等五区及南昌、新建、进贤、安义四县。南昌之名始于西汉,寓意“昌大南疆”和“南边郁勃”。南昌始建于公元前202年,汉朝建国名将颖阳侯灌婴衔命率兵进驻南昌一带,并正式配置豫章郡和南昌县。次年(前二零一年),在南昌筑一土城称“灌城”。这就是南昌建成的开始。

  南昌市处我国南北交通要道。现已建成的水、陆、空交通收集,可通往全省和全各地。新*的第一架飞机,第一辆轮式拖沓机,第一辆摩托车,第一枚海防导弹都再这里降生。连年来,南昌的家产经济获得了长足成长,起源形成了汽车,医药与食物,纺织打扮,电子信息与家电,新原料等五大支柱财富,并在奋力建树成为世界当代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和地区经济中心都市。农业经济和第三财富也有了飞速成长,商贸畅通活泼,一派繁荣情况。

  南昌风光胜景浩瀚,旅游资源富厚,青海导游词,据不完全统计,南昌具有开拓代价和开拓的旅游资源104处,个中天然景观26处,人文景观28处,个中以江南三台甫楼之首的`滕王阁为首要代表的古文化旅游,有以八一叛逆批示部旧址为代表的赤色旅游,以梅岭为代表的绿色旅游,有以南昌宝葫芦农庄为首要代表的特色休闲度假旅游。

  下面我来简朴先容下滕王阁,滕王阁素有西江大一楼之称。滕王阁有唐高祖李渊四子李元婴所建。贞观年间,李元婴受封为滕王,,故名为滕王阁。滕王阁之以是名声全国,让我们不得不提起“初唐四杰”的王勃的《滕王阁序》。传说,年青的王勃探路寻亲时,正好遇上了都督阎伯屿大宴来宾的晚会,于是兴致大发,叫人拿出文字,就地写下了千古名篇《滕王阁序》。各人请看这里,门栏上写这两行字,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两句话可谓是千古绝唱,传播至今。

  南昌饮食极具特色,在这里我们可以品尝藜蒿炒腊肉,鄱阳湖狮子头,三杯鸡,三杯狗肉,三杯脚鱼,皇禽烤卤,赣味乳狗肉,酿冬瓜圈,五元龙凤汤等特色好菜,也可以品尝南昌米粉,石头街麻花,老家锅巴,麻辣烫和油炸小品等民间风味小吃。

  武功山奇景

  群峰俊秀、层峦叠嶂、绝壁千仞、突龙峥嵘、耸峙拱列、巍峨瑰绮。

  奇岩怪石、星罗棋布、峥嵘峻峭、鬼斧神工、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古木参天、山色含黛、草甸凝绿、杉竹滴翠、山花烂漫、争奇斗艳。

  鸣潭幽泉、清凉甘甜、溪流蜿蜒、如琴如瑟、飞瀑似练,主带空悬。

  如丝如絮、若隐若现、云锁雾笼、神奇莫测、公卷海涌、浩瀚无际。

  武功山的奇观还不止于上述,在武功山的奇骏险峰之中,还有着令人叫绝的水景,武功山中大小瀑布有200多处,有的飞流直下,有的瑰丽异常。更加奇特的是,武功山中还有具有保健功能的温泉,能舒经活骨,沁人心脾。

  除此之外,同纬度的山峰中,武功山有着其他山峰绝无仅有的高山草甸,占地10万的高山草甸,春夏绿油油,秋季金灿灿,冬天白皑皑,游人无需远赴边陲,便可领略北国风光。

  在萍乡羊狮幕大王庙景区,有着巨型灵芝的景观。小两棵依附在一棵古树上,大的直径约1米,高约0.5米,小的如草帽大小,已生长100多年,,世界上最大的,保存最完好的活体灵芝。

  武功山顶还可露营,欢迎大家去征服这座海拔较高的山峰。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南昌游玩。我是导游王祚瑞。下面我将要带领大家参观滕王阁景点。

  大家都知道滕王阁的由来吧?对了,滕王阁是西江第一楼,他与黄鹤楼、岳阳楼并称为三大名楼。

  滕王阁是唐高祖李渊之子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建的,洪州指的就是现在的南昌了。在贞观年间,李元婴曾被封为腾王,他所建造的阁楼当然以他的封号命名,所以就叫滕王阁。从腾王阁的始建到现在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在这千百年来,他兴废交替多达29次,于1983年奠基,1985年破土动工,10月8日重阳节主阁竣工。现在我们看到的滕王阁的匾额是宋代书法家怀素的狂草书法,被誉为是“天下第一草书匾”,这四个字高度概括了腾王额的独特之处,它取自韩愈的诗句“余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因此,腾王阁就有了西江第一楼的美誉。

  现在我们要进入滕王阁主阁游览了,请大家在游玩时注意安全,不要将头伸出栏杆外;不要攀爬。我们在中午12点整到滕王阁阁下集合。滕王阁的阶梯有89级,它的含义是:现在的29代滕王阁,是重建成的,“89”指的就是这个时间。滕王阁的主阁高57.5米,有九层,可是现在大家看到的才三层呀!怎么可能变成了九层了呢?

  这是因为滕王阁的结构是明三暗七,再加上两层基座,就是九层了。主阁两侧还建有“压江”和“邑翠”两亭,如果在高空鸟瞰滕王阁,就发现他像一只正欲展翅高飞的巨大鲲鹏。好了,我介绍完了,请没有观览完的游客继续观赏,现在解散!


江西的导游词(精选5篇)(扩展5)

——浙江西施故里导游词 (菁华3篇)

  大家好,我是方导,在这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大家就随我一起去观赏西施故里的美景吧!

  我们首先来到大门口,映入眼帘的当然就是门旁的大石头了石头上雕刻着“西施故里”,这四个红大字,大门里的`两旁花繁叶茂,绿树成荫,让人有个好心情。

  往里走,我们就来到了大大的荷花池,池里的荷花五颜六色,白如雪,红如火,粉如霞,绿如玉,朵朵荷花像个亭亭玉立的小姑娘站在荷花池里,再往前走,就上了弯如月的拱桥。

  请往右边看,那里有几个石像人,他们在做不同的事情有的在洗衣服,有的在玩耍,有的在淘米,还有的在晒谷,这不仅会让我们想起西施娘娘,她可是我们*四大美女之一,她美若天仙。她死后,人们为了纪念她,还特意照了几尊石像。

  在往前看,那可是历代名媛馆,名人馆里有许多英雄的照片和雕像,如花木兰等。历代名媛馆是像四合院那样的结构,颜色是黑白相间的。

  在往里走,就来到了美食街,美食街上有很多商铺,有的是珍珠店,可以去那买洁白的珍珠,有的是茶楼可以去那喝喝茶,有的是麻糍店,在那可以买到上好的麻糍。在这儿最有名的就数做豆腐了,做豆腐色香味俱全,看一看,闻一闻就可以让人口水直流,如果有兴趣还可以去品尝一下呢!

  在不知不觉中,时间已经过了,我要回去了,再见!

  尊敬的游客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四大美女之一西施的故乡——诸暨,大家可以叫我汤导。

  现在我向你们介绍一下西施。她生于二千五百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的越国。当时越国与吴国大战,越王勾践大败,回国后发誓雪耻,便使用美人计。从此之后,吴王整天不务正业,越王终于打败了吴王,越国终于东山再起了。介绍完西施,我就为你们介绍一下西施故里最有名的景点——名媛馆。

  名媛馆占地面积有6521*方米,共有100多个*古代女性人物。分成两大类,有巾帼英雄、才情淑女等。大家跟我过来,这就是*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俗话说,西施有沉鱼落雁之美。果然,刚刚在水中玩耍的鱼儿看见了西施,都躲了起来。

  我的介绍已经结束了,下面请你们自已参观,请记住不要乱丢垃圾,下午一点时请大家到这里集合。

  欢迎来到我们诸暨的风景名胜区——西施殿,它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

  现在,我们进入西施殿,映入眼帘的是一座西施的雕塑,被尊称为荷花神,古代的四大美女之首(有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玉环,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的美称)。她姓施,名夷光,世居诸暨苎萝山下,居西村,故得西施。艺术家们将她的容貌刻制得栩栩如生,使西施如仙女下凡一般。

  接下来我们到了古越台,古越台中屹立着范蠡、勾践和文种三人的雕像。范蠡,字少伯,楚国宛子;勾践,越王,最后称霸中原;文种,也作文仲,字会、少禽,春秋末期著名的谋略家。

  下面我们到苎萝山,又名罗山,碑廊南面是苎萝山的最高点,上建一亭,名“苎萝亭”。亭为八角三重檐造型,内置三层,可逐级登陵,一共40个碑。

  跟我走,我们到了西施长廊这儿有很多石碑,石碑上都有画,是用刀子刻上去的,石碑的左下角各写有绝世双娇、国人争观、大义为重、以身许国……的字样,个个都是那么富有诗意。

  穿过桥,我们到了西施故里,它们都充分展示古越文化和故里风情,将本区域建设成为一处自然风光优美、文化内涵丰富、游览设施健全、经济效益良好、具有时代活力的风景游览胜地。

  进入名媛馆,名媛馆的西施不同于西施殿里那个供奉着香坛,她只是一个普通的纤弱女子。名媛馆里展示了威严的女皇武则天、贤良淑德的.长孙皇后、情深意重的虞姬……白驹过隙,她们早已随落花飘散红尘中。

  我们这次的旅游结束了,欢迎下次参加。


江西的导游词(精选5篇)(扩展6)

——江西景德镇导游词范文10份

各位游客:

  你们好!

  今天带大家去参观的就是号有中国瓷都之称的景德镇市瑶里风景区, 我们大家从热闹的都市来到此地,远离了喧嚣,想必都有一种特别的舒适感。而我们今天要去的瑶里的,更是犹如瑶池仙境一般,都说瑶池是神仙西王母住的地方,那景德镇的瑶里同样也是美丽而又令人向往的地方。但其实在很早以前,这里的名字是叫另一个“窑里”(瓷窑的窑),为什么称为这个窑里呢?这是因为瓷窑的窑,代表的就是烧窑制瓷的家乡,远在唐代时期,这里就有了手工制瓷作坊。由于这里的瓷矿石和瓷釉矿量多而且质量优,所以这里称为了景德镇瓷业的发源地之一。

  宋初时,瑶里的制瓷业达到了高峰期,那时这里的瓷窑有*80多座,粉碎瓷矿石的水碓就有200多乘,制瓷业的规模颇为可观。清末才更名为现在的瑶里。只因后来随着窑厂向景德镇的集中,瑶里的窑炉逐步停烧,转而以生产制瓷原料为主了,所以直到现在,依然向景德镇的瓷厂中源源不断的提供着原料,尤其是釉料,深受制瓷厂家的好评。 瑶里位于景德镇的东部,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是瑶里镇镇**,距景德镇市区55公里,总面积150*方公里,瑶里的山和水构成了它美丽的自然风光,三银深潭、南山瀑布、原始森林等是人们回归自然,放松身心的理想之地,这里的陶瓷和建筑文化更是瑶里悠久历史与深厚文化的优秀代表。

  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瑶里的古镇游览区了,整座古镇在西汉末年建村,此镇沿东河而建,处于青山环抱之中,由于建镇年代久远,所以保留有不少古建筑,例如民宅、祠堂、店铺等其中以明清时期的居多,又因这里与安徽相邻,所以这里的古建筑也多以徽派特色为主。 在古镇游览,有一景绝不能错过,那就是“观鱼”,各位可能都去过杭州,那里的“花港观鱼”是西湖著名的一景,而瑶里古镇的观鱼与之相比,可说是另有特色了,那就是大气、野趣。这座古镇,千人居住,一水中流,四桥横跨,站在任何一座桥上,都可尽情的欣赏鱼趣。更有意思的是这里的鱼品种多样、颜色各异、大小不一,鱼见人是不怕不惊不躲,悠然自乐。古镇还有一个禁渔协会,有一个乡规,古镇河段严禁捕捞,其他水域是有计划捕捞,至于投毒、电击等野蛮捕捞方法则是严令禁止的。

  接着经过了古镇,我们现在来到就是汪湖风景区了,这是一个汪姓和胡姓的村庄。这里同样也是群山环抱。请大家随着我沿着这条石径小道再往前走一小段,你现在看到的这一条古道,就是以前通向古徽州地区的休宁县的,所以称它为“徽州大道”,它也是古时候的一条国道,所以至今在瑶里镇还可以见到清代乾隆年间设置的“徽州大路转弯”的青石路碑。至今古道上保留最完好的是一座单孔石拱桥,名叫“复原桥”,用大块麻石条砌成,距今有七八十年的历史了,只因此桥是屡毁屡修,故而得名。走上它,便可遐想起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古诗中的意境。 走过复原桥,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汪湖的原始森林区了,看到这么好的环境,可能大家会说这里过去窑炉众多,瓷业兴盛,那一定是需要耗费大量的木材吧,然而事实远非如此。各位请看这山脚下的一块石头,上面刻着一个字,有哪位朋友认识么?不知道么?其实这个字在字典上是查不到的,因为这是当地老百姓造出来的,在“罪”字上面叫了一个“山”,意思是说,破坏山林有罪。由此可见,瑶里人把保护山林看得有多么重要了吧。 各位游客,接着往前走,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三银圆深潭,它是位于梅岭之巅,因为有三条溪水注入其中而得名,在深潭的南面还有一座山叫高际山,那里还有一片颇为壮观的瀑布群,全场400多米,总落差就有220米,其主瀑布南山瀑布宽有20多米,落差100多米,

  只见飞流直下,声震山野,数里之外可闻其声,真是“瀑布飞流、声如霹雳、势如云霞”。 下面我们去参观的就是饶南村古瓷窑遗址,这是一处在瑶里规模较大、时间较早、延续时间较长的窑厂。是唐末詹姓人在此建村,因村子靠南面大山,河水绕山而过才得名。

  在村子附*有三处重要的瓷窑遗址,就是栗树滩、东山阙和窑旮旯。其中经专家发现,栗树滩的明代青花瓷片在南京明代故宫遗址和北京一些建筑工地上都有大量出土,从而说明了这里当时的瓷器产量不仅大,而且销路广。

  现在就请大家跟随我,一起去看看在陶土坊中保存的最完好的龙窑,去瞧一瞧瓷器到底是如何烧制的吧。龙窑是陶瓷窑炉中最重要的一个类型,它因形而得名。窑体依山而建,窑头在下。窑尾在上,恰似一条俯冲而下的火龙,因南方丘陵地形是其产生和存在的自然条件,所以龙窑大多分布在南方,考古发现,我国商代就出现了龙窑。因其依山而建,不与农业争地,不受地下水影响,可以就*取用燃料,还可以更方便的控制烧成温度和气氛。在烧窑过程中,窑烟经窑尾烟囱排出,靠自然的抽力,可使窑温快速上升,达1200度以上。加上窑内各部分的温度和气氛不一样,因此可装烧多种产品,窑头前部多装杯碟等小件,中部装壶瓶等大件,窑尾就放置烘烤的胚件,可见其热量利用的较为充分。自龙窑的发明后,不断地完善,它历经了2000多年,从未间断,被广泛的应用,还曾烧出了龙泉瓷、影青瓷、玳瑁等著名产品。也为烧瓷窑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于是结合龙窑与马蹄窑的优点,还创造出了葫芦窑,又在葫芦窑的基础上创造了举世闻名的镇窑,也就是柴窑,而在我们面前大家看到的这座龙窑,当时还烧制了景德镇四大名瓷之首的青花瓷,可想而知它的地位了。

  好了,在瑶里的参观游览活动就到此结束了,回到镇上后,大家还可以去品一品这里的茶,还可以尝一尝咱们这里的河鲜、红薯、南瓜等特产,也希望大家喜欢,谢谢各位。

  景德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雄踞长江之南,素有"江南雄镇"之称,历史上与广东佛山、湖北汉口、河南朱仙镇并称全国四大名镇,是***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国家甲类对外开放城市。1953年6月政务院批准景德镇市为江西省辖市,现辖一市一县两区,即乐*市、浮梁县、珠山区、昌江区,面积5256*方公里,人口152万,其中市区人口40多万。

  景德镇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西北与安徽东至县交界,南与万年县为邻,西同波阳县接壤,东北倚安徽祁门县,东南和婺源县毗连,坐落在黄山、怀玉山余脉与鄱阳湖*原过渡地带,居东经116°57′-117°42′,北纬28°44′-29°56′,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山峰层叠,河流密布,山环水绕,景色秀丽。市区*均海拔320米,年*均气温17°C,年降雨量1763.5毫米,年*均日照时数为2009.8小时。

  景德镇是中外著名的瓷都,制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史籍记载,"新*冶陶,始于汉世",可见早在汉代就开始生产陶瓷。宋景德元年(1004年),宫廷诏令此地烧制御瓷,底款皆署"景德年制",景德镇因此而得名。自元代开始至明清历代皇帝都派员到景德镇监制宫廷用瓷,设瓷局、置御窑,创造出无数陶瓷精品,尤以青花、粉彩、玲珑、颜色釉四大名瓷著称于世。"***用瓷"、上海"APEC"用瓷及国宾馆用瓷以及各类艺术陶瓷倍受世人赞赏。景德镇瓷器享有"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明如镜"的美誉。郭沫若先生曾以"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的诗句盛赞景德镇灿烂的陶瓷历史和文化,陶瓷把景德镇与世界紧密相连。

  景德镇市旅游资源内涵丰富、独具优势。包括陶瓷文化、人文景观、生态环境等,尤以陶瓷资源独具优势。全市现已发现30多处陶瓷历史遗址,如古代著名的瓷用原料产地及***称制瓷原料高岭土命名地高岭、湖田古窑遗址、明清御窑厂遗址等等,分别列为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景德镇市的风景名胜和景观众多,有保留完好的明清古建筑村、徽派建筑群、古戏台;有号称中国第二、江南第一的浮梁古县衙;有以三闾大夫屈原命名的古建筑三闾庙;有宋太祖朱元璋作战时藏身的红塔和瑶里的仰贤台、洪源仙境、太阳岛、月亮湖、阳府寺、历居山、翠屏湖等。景德镇也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地区,著名的新四军瑶里改编就在浮梁县瑶里镇,红十军的诞生地在乐*市众埠镇。1997年,我市被国家旅游局等单位推介为97’中国旅游年全国35个王牌景点之一。

  景德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雄踞长江之南,素有"江南雄镇"之称,历史上与广东佛山、湖北汉口、河南朱仙镇并称全国四大名镇,是***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国家甲类对外开放城市。1953年6月政务院批准景德镇市为江西省辖市,现辖一市一县两区,即乐*市、浮梁县、珠山区、昌江区,面积5256*方公里,人口152万,其中市区人口40多万。

  景德镇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西北与安徽东至县交界,南与万年县为邻,西同波阳县接壤,东北倚安徽祁门县,东南和婺源县毗连,坐落在黄山、怀玉山余脉与鄱阳湖*原过渡地带,居东经116°57′-117°42′,北纬28°44′-29°56′,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山峰层叠,河流密布,山环水绕,景色秀丽。市区*均海拔320米,年*均气温17°C,年降雨量1763.5毫米,年*均日照时数为2009.8小时。

  景德镇是中外著名的瓷都,制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史籍记载,"新*冶陶,始于汉世",可见早在汉代就开始生产陶瓷。宋景德元年(1004年),宫廷诏令此地烧制御瓷,底款皆署"景德年制",景德镇因此而得名。自元代开始至明清历代皇帝都派员到景德镇监制宫廷用瓷,设瓷局、置御窑,创造出无数陶瓷精品,尤以青花、粉彩、玲珑、颜色釉四大名瓷著称于世。"***用瓷"、上海"APEC"用瓷及国宾馆用瓷以及各类艺术陶瓷倍受世人赞赏。景德镇瓷器享有"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明如镜"的美誉。郭沫若先生曾以"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的诗句盛赞景德镇灿烂的陶瓷历史和文化,陶瓷把景德镇与世界紧密相连。

  景德镇市旅游资源内涵丰富、独具优势。包括陶瓷文化、人文景观、生态环境等,尤以陶瓷资源独具优势。全市现已发现30多处陶瓷历史遗址,如古代著名的瓷用原料产地及***称制瓷原料高岭土命名地高岭、湖田古窑遗址、明清御窑厂遗址等等,分别列为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景德镇市的风景名胜和景观众多,有保留完好的明清古建筑村、徽派建筑群、古戏台;有号称中国第二、江南第一的浮梁古县衙;有以三闾大夫屈原命名的古建筑三闾庙;有宋太祖朱元璋作战时藏身的红塔和瑶里的仰贤台、洪源仙境、太阳岛、月亮湖、阳府寺、历居山、翠屏湖等。景德镇也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地区,著名的新四军瑶里改编就在浮梁县瑶里镇,红十军的诞生地在乐*市众埠镇。1997年,我市被国家旅游局等单位推介为97’中国旅游年全国35个王牌景点之一。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景德镇古窑厂,我是你们的导游XX。现在我利用路上的时间给你们讲一些陶瓷知识。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而食就需要器,可见陶瓷与人类文明息息相关。我们人类早在五六千年前就发明了陶器,而瓷是在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瓷与陶相比,比陶更细腻。光滑。坚硬。烧制的温度也要求更高,还有一点就是瓷是以瓷矿石为原料而陶是以陶土为原料的。瓷器在国外与中国齐名是中国的另一种解释。而最具代表性的瓷器是在景德镇,景德镇素有瓷都之称,就连”景德镇”也是来由与瓷器的。在古代,因景德镇地处昌江之南,所以称之为昌南镇,后又有新*镇,浮梁镇之称。直到北宋年间宋真宗赵恒因看中影青瓷的产地将它定为御瓷,工匠们每制一批瓷都烧上“景德年制”,于是朝廷将这种瓷器的出处地叫“景德镇”。而让景德镇人自豪的瓷器是“青花瓷,玲珑瓷,粉彩瓷,颜色釉和薄胎瓷。”它们具有“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磬,薄如纸”的特点。

  好,现在我们来到了西市区的蹯龙岗,这一片树木掩映,错落有致的古代建筑就是我们今天要参观的古窑瓷厂,象眼前这样的瓷厂,当今世界据我所知仅只一个。大家有谁知道它为什么叫“古窑”瓷厂吗?因为这个厂采用的是景德镇明清时期的方法制造瓷器的,制瓷工艺,工具,作坊和窑都是古老的,产品也大多是仿古的,所以称之。

  下面请随我进去参观。进入这一幅坯房大家可以看到古代的制瓷作坊是由正间,廒间,泥房和内院四个部分组成,正间与廒间南北相配,两相*行,泥房居西,中间为长方形内院。其中正间是坯房的主体,坐北朝南,采光充足,瓷坯制造的各道工*全在这里完成,着是辘轳车是制瓷坯的主要设备,廒间就是仓库的意思是存放原料的场所。泥房里面存放的是经过精制的泥料,而内院是瓷坯自然干燥的地方,在内院的中间有一个晒架塘,这是古老作坊内最重要的设备,而且非常的巧妙,有谁知道它的妙处在哪吗?它的妙处在于水池和晒塘一上一下利用了空间减少了占地。

  过来看这位师傅,他正在辘轳车头放一团泥,他双手相桴,随着车盘的旋转,一个碗的雏形就出现了,这就是“做坯”俗称拉坯。再来看这里,这位师傅正在聚精会神地旋坯,拉制的初坯至一定程度再在辘轳车上用刀削成符合要求的坯体,俗称“旋坯”或“利坯”当然古窑瓷厂的工艺流程还包括画瓷,上釉,入窑,看这些师傅就在这画瓷,大家看一下表画一个碗要多久,对,只要10秒钟的时间,碗坯上就布满了色彩丰富的茶花。

  大家跟我往这边走,我们现在去看一下把瓷坯变为瓷器的窑房吧!用窑房烧制瓷器靠的.是工人们的实践经念,严密的劳动组合和精细的分工。全窑有一位技术总监,称之“把庄师傅”。说到把庄师傅就不能说到童宾了。他是万历年间著名的把庄师傅,他技术高明为人正直,深受窑工们的敬仰。他当时受命烧制特大号的青花龙缸,童宾和瓷工们想尽一切办法多次烧制都没有成功,眼看交货期逼*皇命难违,为了瓷工们的身家性命他在再一次的烧制过程中的关键时刻毅然跳进了熊熊大火。

  说来也奇怪这次真的成功了,人们说是因为童宾显灵,后来人们封他为“风火仙”这是关于把庄师傅的传去故事--童宾跳窑。把庄师傅是柴窑烧制工艺的总负责人,烧制过程中的个种技术难题都由他全权处理,在瓷器的烧至将熟而又未熟的时候停火时机最为关键,烧制时间过头瓷器会烧黄甚至会出现倒窑的现象,火侯不到又会烧不熟,这时就完全靠把庄师傅的一双眼睛。

  先生们,女士们,今天的参观就到此结束了,希望以后能有机会为你们导游。谢谢!

各位游客:

  你们好!

  景德镇是历史悠久名闻中外的古瓷都。从宋朝景德元年皇帝赐名为景德镇算来已有1千年了。1千年来景德镇为皇宫烧制瓷器的御窑熊熊炉火从未熄灭过,无数精美的瓷器由丝绸之路传到世界各地,被许多国家的博物馆视为无价之宝珍藏着。

  暑假里,我回到了我的家乡景德镇。一进城,景德镇新开辟马路通向四方,那路边的灯柱都已经变成陶瓷的啦。瓷灯花花俏俏,各式各样,这种景观在任何一个其他城市都是看不到的。在景德镇,到处都是瓷器,街上的瓷器店一家接着一家,琳琅满目的瓷器,使人目不暇接。在景德镇,大部分的人,都以造瓷为生。大大小小的窑厂,遍布景德镇。走到哪里,都可以看到院中摆满了各种形态的泥坯。工人们把这些泥坯放到窑里就烧出了一件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我的舅姥姥郑云云,在那里可是名气很大呢!她的陶瓷艺术品,真是说不出的漂亮!她笔端流泻的青花瓷,真是栩栩如生。小至唧唧复唧唧的小蟋蟀,嬉游于荷叶间的小红鱼,大至迎风飞扬的阳光神骏,搏击长空的大漠雄鹰,君子竹的淡雅,芍药画的娇媚;似在摇曳的风荷,恰待展翅的江鸟总之,用一句诗来表达就是:珍珠白沁就烟雨,孔雀蓝映着月光,莹透的素颜,莹透的素颜,朦胧了琴弦上一缕檀香啊!

  这天,我到舅姥姥的工作室去参观。我在一个画面优雅的瓷缸前停了下来,我看到在荷叶与菡萏之间,似有一群小小鱼儿在游动。定睛看时,不错,它们真的在游动着。这些小鱼儿,置于碧荷清水中,悠游自得。

  景德镇作为中国古老的瓷都,依然焕发着青春活力。

各位游客:

  你们好!

  今天带大家去参观的就是号有中国瓷都之称的景德镇市瑶里风景区,我们大家从热闹的都市来到此地,远离了喧嚣,想必都有一种特别的舒适感。而我们今天要去的瑶里的,更是犹如瑶池仙境一般,都说瑶池是神仙西王母住的地方,那景德镇的瑶里同样也是美丽而又令人向往的地方。但其实在很早以前,这里的名字是叫另一个“窑里”(瓷窑的窑),为什么称为这个窑里呢?这是因为瓷窑的窑,代表的就是烧窑制瓷的家乡,远在唐代时期,这里就有了手工制瓷作坊。由于这里的瓷矿石和瓷釉矿量多而且质量优,所以这里称为了景德镇瓷业的发源地之一。

  宋初时,瑶里的制瓷业达到了高峰期,那时这里的瓷窑有*80多座,粉碎瓷矿石的水碓就有200多乘,制瓷业的规模颇为可观。清末才更名为现在的瑶里。只因后来随着窑厂向景德镇的集中,瑶里的窑炉逐步停烧,转而以生产制瓷原料为主了,所以直到现在,依然向景德镇的瓷厂中源源不断的提供着原料,尤其是釉料,深受制瓷厂家的好评。瑶里位于景德镇的东部,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是瑶里镇镇**,距景德镇市区55公里,总面积150*方公里,瑶里的山和水构成了它美丽的`自然风光,三银深潭、南山瀑布、原始森林等是人们回归自然,放松身心的理想之地,这里的陶瓷和建筑文化更是瑶里悠久历史与深厚文化的优秀代表。

  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瑶里的古镇游览区了,整座古镇在西汉末年建村,此镇沿东河而建,处于青山环抱之中,由于建镇年代久远,所以保留有不少古建筑,例如民宅、祠堂、店铺等其中以明清时期的居多,又因这里与安徽相邻,所以这里的古建筑也多以徽派特色为主。在古镇游览,有一景绝不能错过,那就是“观鱼”,各位可能都去过杭州,那里的“花港观鱼”是西湖著名的一景,而瑶里古镇的观鱼与之相比,可说是另有特色了,那就是大气、野趣。这座古镇,千人居住,一水中流,四桥横跨,站在任何一座桥上,都可尽情的欣赏鱼趣。更有意思的是这里的鱼品种多样、颜色各异、大小不一,鱼见人是不怕不惊不躲,悠然自乐。古镇还有一个禁渔协会,有一个乡规,古镇河段严禁捕捞,其他水域是有计划捕捞,至于投毒、电击等野蛮捕捞方法则是严令禁止的。

  接着经过了古镇,我们现在来到就是汪湖风景区了,这是一个汪姓和胡姓的村庄。这里同样也是群山环抱。请大家随着我沿着这条石径小道再往前走一小段,你现在看到的这一条古道,就是以前通向古徽州地区的休宁县的,所以称它为“徽州大道”,它也是古时候的一条国道,所以至今在瑶里镇还可以见到清代乾隆年间设置的“徽州大路转弯”的青石路碑。至今古道上保留最完好的是一座单孔石拱桥,名叫“复原桥”,用大块麻石条砌成,距今有七八十年的历史了,只因此桥是屡毁屡修,故而得名。走上它,便可遐想起“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古诗中的意境。走过复原桥,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汪湖的原始森林区了,看到这么好的环境,可能大家会说这里过去窑炉众多,瓷业兴盛,那一定是需要耗费大量的木材吧,然而事实远非如此。各位请看这山脚下的一块石头,上面刻着一个字,有哪位朋友认识么?不知道么?其实这个字在字典上是查不到的,因为这是当地老百姓造出来的,在“罪”字上面叫了一个“山”,意思是说,破坏山林有罪。由此可见,瑶里人把保护山林看得有多么重要了吧。各位游客,接着往前走,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三银圆深潭,它是位于梅岭之巅,因为有三条溪水注入其中而得名,在深潭的南面还有一座山叫高际山,那里还有一片颇为壮观的瀑布群,全场400多米,总落差就有220米,其主瀑布南山瀑布宽有20多米,落差100多米,

  只见飞流直下,声震山野,数里之外可闻其声,真是“瀑布飞流、声如霹雳、势如云霞”。下面我们去参观的就是饶南村古瓷窑遗址,这是一处在瑶里规模较大、时间较早、延续时间较长的窑厂。是唐末詹姓人在此建村,因村子靠南面大山,河水绕山而过才得名。

  在村子附*有三处重要的瓷窑遗址,就是栗树滩、东山阙和窑旮旯。其中经专家发现,栗树滩的明代青花瓷片在南京明代故宫遗址和北京一些建筑工地上都有大量出土,从而说明了这里当时的瓷器产量不仅大,而且销路广。

  现在就请大家跟随我,一起去看看在陶土坊中保存的最完好的龙窑,去瞧一瞧瓷器到底是如何烧制的吧。龙窑是陶瓷窑炉中最重要的一个类型,它因形而得名。窑体依山而建,窑头在下。窑尾在上,恰似一条俯冲而下的火龙,因南方丘陵地形是其产生和存在的自然条件,所以龙窑大多分布在南方,考古发现,我国商代就出现了龙窑。因其依山而建,不与农业争地,不受地下水影响,可以就*取用燃料,还可以更方便的控制烧成温度和气氛。在烧窑过程中,窑烟经窑尾烟囱排出,靠自然的抽力,可使窑温快速上升,达1200度以上。加上窑内各部分的温度和气氛不一样,因此可装烧多种产品,窑头前部多装杯碟等小件,中部装壶瓶等大件,窑尾就放置烘烤的胚件,可见其热量利用的较为充分。自龙窑的发明后,不断地完善,它历经了2000多年,从未间断,被广泛的应用,还曾烧出了龙泉瓷、影青瓷、玳瑁等著名产品。也为烧瓷窑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于是结合龙窑与马蹄窑的优点,还创造出了葫芦窑,又在葫芦窑的基础上创造了举世闻名的镇窑,也就是柴窑,而在我们面前大家看到的这座龙窑,当时还烧制了景德镇四大名瓷之首的青花瓷,可想而知它的地位了。

  好了,在瑶里的参观游览活动就到此结束了,回到镇上后,大家还可以去品一品这里的茶,还可以尝一尝咱们这里的河鲜、红薯、南瓜等特产,也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谢谢各位。

各位游客:

  你们好!

  景德镇是历史悠久名闻中外的古瓷都。从宋朝景德元年皇帝赐名为景德镇算来已有1千年了。1千年来景德镇为皇宫烧制瓷器的御窑熊熊炉火从未熄灭过,无数精美的瓷器由丝绸之路传到世界各地,被许多国家的博物馆视为无价之宝珍藏着。

  暑假里,我回到了我的家乡景德镇。一进城,景德镇新开辟马路通向四方,那路边的灯柱都已经变成陶瓷的啦。瓷灯花花俏俏,各式各样,这种景观在任何一个其他城市都是看不到的。在景德镇,到处都是瓷器,街上的瓷器店一家接着一家,琳琅满目的瓷器,使人目不暇接。在景德镇,大部分的人,都以造瓷为生。大大小小的窑厂,遍布景德镇。走到哪里,都可以看到院中摆满了各种形态的泥坯。工人们把这些泥坯放到窑里就烧出了一件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我的舅姥姥郑云云,在那里可是名气很大呢!她的陶瓷艺术品,真是说不出的漂亮!她笔端流泻的青花瓷,真是栩栩如生。小至唧唧复唧唧的小蟋蟀,嬉游于荷叶间的小红鱼,大至迎风飞扬的阳光神骏,搏击长空的大漠雄鹰,君子竹的淡雅,芍药画的娇媚;似在摇曳的风荷,恰待展翅的江鸟总之,用一句诗来表达就是:珍珠白沁就烟雨,孔雀蓝映着月光,莹透的素颜,莹透的素颜,朦胧了琴弦上一缕檀香啊!

  这天,我到舅姥姥的工作室去参观。我在一个画面优雅的瓷缸前停了下来,我看到在荷叶与菡萏之间,似有一群小小鱼儿在游动。定睛看时,不错,它们真的在游动着。这些小鱼儿,置于碧荷清水中,悠游自得。

  景德镇作为中国古老的瓷都,依然焕发着青春活力。


江西的导游词(精选5篇)(扩展7)

——江西庐山的导游词范文5份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来到太乙村旅游。

  去过庐山的人很多,但去过太乙村的人却很少。其实太乙村实在是一个值得一去的地方。传说当年有十八位粤籍将军厌倦于尘世,决定退出江湖,隐居深山。经过一番策划,他们在庐山的太乙峰下修建了十八栋别墅,这就是今天的太乙村。因为有了这样有趣的故事,太乙村就格外令我向往。为了给湖北美术出版社写一本《到庐山看老别墅》的书,今年春天,我专程跑了一趟太乙村。

  太乙村在庐山山南太乙峰下。因地质的变化和溪水长年的切割,庐山山南山高谷深、层峦叠翠,到处可见兀立千仞的绝壁和飞流直下的瀑布,风景比之山北要漂亮得多。所以,庐山一直都有一个说法:庐山美景在山南。但风景如果只是自然风景,没有人气的注入,没有这十八个将军隐居的传说,没有充满人性色彩的别墅建筑群组,没有太乙村暗杀蒋介石的惊天秘闻,太乙村也就没有多少的吸引力。正因为传说的存在,建筑的存在,秘闻的存在,同时,又因为这所有的存在都置放在太乙峰下空寂清幽、禅意深浓的风景里,那么,太乙村留给我们的印象就全然不同于普通的风景了。

  走进太乙村,沿着竹林一幢幢别墅看过,觉得太乙村真是一处修身养性的好地方。它避开了公路,躲开了人群,单独成村落,独自成风景。村中每一幢别墅都倚势借景,或利用岩石,或背靠山崖,或濒临小溪,或深藏竹林。有一股山泉从山间宛转流出,绕行于每一幢别墅,然后流走;起伏于树间的石级小径,有如串珠一样,将十八幢别墅一线串连,很有“曲径通幽”以及“小桥流水”的中国之风。

  太乙村最居高临下的一幢房子雅号叫“晚庵”。别墅的主人是原粤军第八师师长曾晚归。最初在庐山隐居的动议似乎就是他提出来的。曾经当过湖北省代**的严重的别墅位于柳庄,因别墅门前有两棵松树紧紧地相依相伴,因此这幢别墅又叫同松别墅。严重在此隐居了十年,他是最像隐者的一个人。三柳巢别墅的主人是蔡廷锴,这是一个我们熟悉的名字,它的门口有三棵漂亮的柳杉,别墅的名字也因此而来;吴氏院是曾经做过江防司令的吴奇伟的,站在院子里抬头上望,太乙峰有如一个睡美人躺在天边。松庄别墅是陈诚的,这幢别墅与蒋介石的桂庄别墅相比,就显得没什么看相了。老蒋的别墅房屋一侧有汩汩泉水,因而又被叫作“月泉别墅”。这幢别墅前有***亲植的桂花树两株,“桂庄”一名正是由此而来。1975年蒋介石在台湾去世之时,桂树突然死去一株,剩下的一株仍然花枝繁茂。太乙村最初的住户倒是隐士,不过,大多的人隐了没几年,又都出山做官了。到后来,一些并非隐士的人也住进了村里。比方蒋介石,他住在太乙村当然不是为了隐居 整个别墅群坐北朝南,虽是山中,阳光却是十分充足。明镜似的鄱阳湖尽铺眼前。站在每一家别墅的阳台上,都可以看到广阔的鄱阳湖面和层叠的山峦。村里有游泳池,有练武场。最有意思的是,为防不测,村头村尾还修有碉堡,这碉堡一下子就把文人和武人的做派区别开来。文人没有防范之心,他们是断断不会想到隐居生活还需要这些玩艺。1937年,日本人打过来了,多少防线都没能挡住鬼子,太乙村的两个碉堡自然也抵挡不住,自此太乙村人去楼空。

  今天,将军们的身姿早已不在,但太乙村却依然保持着当年的格局。人们修复了一半以上的别墅,又新辟了登山公路,把这里变成了旅游度假村。旅游旺季时,纷至沓来的游客以他们特别的喧闹,打碎太乙的宁静,时尚的服饰和流行音乐,使隐居的气息荡然无存。只是在淡季,游人离去,太乙村立即就回复到它旧日的情调,清冷而幽静。有几缕炊烟,有几句低吟。夜风起来时,村里飘着淡淡的幽香,历史的余味便夹在这幽幽的香气里,在山间飘浮。

  今天我的讲解就到此结束了,下面是大家自由参观的时间,我们大概在30分钟后在门口集合,希望这次参观能给大家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预祝大家能玩的开心,谢谢

  接待各人来到风物奇丽、景致怡人的庐山,我是你们的导游,各人可以叫我小刘。

  庐山的气候变革多端,苏东坡上庐山时恰恰碰着的是云雾气候,什么都没有望见,以是他不由的叹息说:哎,这么大的雾,什么都看不见,连庐山是什么样都不知道。不外人家事实是墨客,固然什么都没有望见,但照旧写下了“不识庐山真脸孔,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千古绝句。我们庐山的气候啊,就像是小孩的脸,说变就变,适才照旧晴空万里,说不定一会儿就下雨了。以是说,我们在必然要筹备好雨具,以防万一。

  我们先来看秀峰瀑布,这里有李白诗下的庐山秀峰瀑布,像白色的带子从天而降,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各人坐好了,顿时就要到气吐江湖的含鄱(pó)口,在哪里可以看到翻滚的云海,很是壮观。还会颠末风物奇丽的俊丽谷,俊丽谷由于一年四序花开光辉灿烂,四序如春,就像一块五彩斑斓的俊丽而得名。此刻到了神仙洞,下车后各人随着往里走,内里有一块专供游人照相的悬空大石板,传说:有一对情侣在照相时,一阵风把女孩的帽子吹走了,她下意识的捡帽子,不意掉下悬崖,但愿你们摄影的时辰必然要留意安详,以防不测!各人也要留意掩护庐山的情形,不要乱丢垃圾

  本日下战书各人必然很累了吧,苏息一会儿,晚饭后为各人布置看影戏《庐山恋》,但愿各人喜好!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本趟庐山之旅的导游刘嘉昕,大家可以亲切的叫我嘉嘉。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今天能和大家相聚在这有山又有水的庐山,真可谓是仁智双全的选择。希望在接下来的旅程中,导游我能带领大家吃好、玩好、心情好。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这一座千古文化名山——庐山。

  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京九线和长江交汇点,北临长江,东傍鄱阳湖,自古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是我国的一座千古文化名山。庐山风景名胜区面积302*方千米,主峰为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庐山是一座独特的地垒式断块山,外险内秀,素有“地质公园”之称。风景区内有16处自然奇观,474处景点,形成了名山、大江、大湖交汇的磅礴气势和“春山如梦、夏山如滴、秋山如醉、冬山如玉”的美景。

  曾经有人说过:云雾是山的灵魂,流水是山的血脉,一峰千态匡庐云,一雨百瀑匡庐水。那接下来就让我们随着这云雾,去细细品味这庐山的峰,这庐山的瀑。

  唐代诗人李白的诗中写道: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庐山最雄伟奇险之胜景——五老峰。

  各为游客朋友们,请随着我手指的方向看,五老峰五峰相连,高高低低,绵延数里,如同五位老人,并坐在鄱阳湖畔。五老峰峰峰有景,气象万千。其中三峰最为陡峭,削壁千丈。深不见底的山谷中,耸立着一座座石笋般挺立的山峰,峰尖上长着翠枝尽展的青松,苍鹰在石笋般的丛山间盘旋,云雾在石笋般的丛山间缭绕,颇有神秘感。三峰的峭壁上,长着一棵刚劲舒展的古松,根插石壁,枝指长空,如仙鹤展翅,造型极美,与身后的绝壁、前面的万里江天构成一幅极壮阔的图景,成为声山的标志之一。而五峰最为辽阔,石壁上刻有“目无障碍”四个大字。若站在五峰上,头顶是万里蓝天,脚下是浩渺的鄱阳湖水,四周是连绵起伏的群山。茫茫宇宙,任你的目光上下驰骋,心胸为之无比开阔,所有的烦恼都烟消云散。

  品味完这庐山的峰,接下来就让我们去感受庐山的瀑——三叠泉瀑布。古时候,人们总是将女人比作水,那么这由水而形成的瀑布可能就是现在大家口中的女汉子了吧。不知道我们的游客朋友们中有没有瀑布般的女汉子呢?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去看看这女汉子的真面目吧!

  朋友们,看到这瀑布,大家是不是想起了一句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三叠泉瀑布是庐山众多瀑布中最大、最壮观的瀑布,其落差长达155米,分三叠从高空坠入深谷。第一叠直垂而下,落差20多米,像一面水晶帘子,挂在苍崖前。第二级落差50余米,瀑布像千军万马争先恐后奔赴战场,在两旁岩壁和断崖凸出的岩石上不断撞出巨大的水浪,烟雾腾腾,溅起的浪花像千万只银白色的蝴蝶在山谷中拍翅乱飞,令人眼花缭乱。第三叠最长,80余米,洪流倾泻,如一条桀骜不驯的银龙,在峡谷中左冲右撞,轰然冲人巨大的潭中,溅起半空水雾,在阳光的照射下,化作缤纷的彩虹。

  讲到这,我们的庐山之旅就要接*尾声了,今天,我们游览最雄伟奇险的五老峰,也感受了绚丽壮观的三叠泉瀑布。很高兴能与各位共度这美好的一天,希望今天的庐山之旅能在大家的.回忆中留下美好的记忆,如果导游我有什么不足之处,也欢迎大家积极指出,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我们有缘再会!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本趟庐山之旅的导游刘嘉昕,大家可以亲切的叫我嘉嘉。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今天能和大家相聚在这有山又有水的庐山,真可谓是仁智双全的选择。希望在接下来的旅程中,导游我能带领大家吃好、玩好、心情好。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这一座千古文化名山――庐山。

  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京九线和长江交汇点,北临长江,东傍鄱阳湖,自古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是我国的一座千古文化名山。庐山风景名胜区面积302*方千米,主峰为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庐山是一座独特的地垒式断块山,外险内秀,素有“地质公园”之称。风景区内有16处自然奇观,474处景点,形成了名山、大江、大湖交汇的磅礴气势和“春山如梦、夏山如滴、秋山如醉、冬山如玉”的美景。

  曾经有人说过:云雾是山的灵魂,流水是山的血脉,一峰千态匡庐云,一雨百瀑匡庐水。那接下来就让我们随着这云雾,去细细品味这庐山的峰,这庐山的瀑。

  唐代诗人李白的诗中写道: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庐山最雄伟奇险之胜景――五老峰。

  各为游客朋友们,请随着我手指的方向看,五老峰五峰相连,高高低低,绵延数里,如同五位老人,并坐在鄱阳湖畔。五老峰峰峰有景,气象万千。其中三峰最为陡峭,削壁千丈。深不见底的山谷中,耸立着一座座石笋般挺立的山峰,峰尖上长着翠枝尽展的青松,苍鹰在石笋般的丛山间盘旋,云雾在石笋般的丛山间缭绕,颇有神秘感。三峰的峭壁上,长着一棵刚劲舒展的古松,根插石壁,枝指长空,如仙鹤展翅,造型极美,与身后的绝壁、前面的万里江天构成一幅极壮阔的图景,成为声山的标志之一。而五峰最为辽阔,石壁上刻有“目无障碍”四个大字。若站在五峰上,头顶是万里蓝天,脚下是浩渺的鄱阳湖水,四周是连绵起伏的群山。茫茫宇宙,任你的目光上下驰骋,心胸为之无比开阔,所有的烦恼都烟消云散。

  品味完这庐山的峰,接下来就让我们去感受庐山的瀑――三叠泉瀑布。古时候,人们总是将女人比作水,那么这由水而形成的瀑布可能就是现在大家口中的女汉子了吧。不知道我们的游客朋友们中有没有瀑布般的女汉子呢?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去看看这女汉子的真面目吧!

  朋友们,看到这瀑布,大家是不是想起了一句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三叠泉瀑布是庐山众多瀑布中最大、最壮观的瀑布,其落差长达155米,分三叠从高空坠入深谷。第一叠直垂而下,落差20多米,像一面水晶帘子,挂在苍崖前。第二级落差50余米,瀑布像千军万马争先恐后奔赴战场,在两旁岩壁和断崖凸出的岩石上不断撞出巨大的水浪,烟雾腾腾,溅起的浪花像千万只银白色的蝴蝶在山谷中拍翅乱飞,令人眼花缭乱。第三叠最长,80余米,洪流倾泻,如一条桀骜不驯的银龙,在峡谷中左冲右撞,轰然冲人巨大的潭中,溅起半空水雾,在阳光的照射下,化作缤纷的彩虹。

  讲到这,我们的庐山之旅就要接*尾声了,今天,我们游览最雄伟奇险的五老峰,也感受了绚丽壮观的三叠泉瀑布。很高兴能与各位共度这美好的一天,希望今天的庐山之旅能在大家的回忆中留下美好的记忆,如果导游我有什么不足之处,也欢迎大家积极指出,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我们有缘再会!

  大家好!

  今天我将陪伴大家游览庐山风景名胜区,希望通过我的讲解,能使您对庐山留下非常美好的印象。同时欢迎您对我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大家听我念一首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唐代大诗人苏轼没有揭开庐山真面目,今天我就带大家揭开庐山的面纱吧!

  庐山位于九江市南边,面积达302*方公里,共有99座山峰,这座山为什么叫庐山呢?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相传在周朝时有匡氏兄弟上山修道,结庐为舍,后来他们得道成仙,人去庐空,所以这座山叫庐山。庐山自古以来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名。庐山还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庐山因高,气候寒冷,就是盛夏也只有16.7度,是著名的避暑胜地,而且庐山一年中一般都是大雾天。

  庐山位于江西省的北部,东经115度52分——116度零8分,北纬29度26分——29度41分。它的北面,有一条大河滚滚而下,就是中国的黄金水道----万里长江,而它的东面和南面,是中国的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在地形上,它形成了一江一湖夹一山的格局。全山面积有三百多个*方公里,山体是呈椭圆形的,呈东北西南走向,并且全山由99座山峰组成,其中五老峰是庐山的代表山峰,但是它只是算比较险峻和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它有不同的造型,并不是最高,庐山的最高峰为汉阳峰。庐山奇特瑰丽的山水景观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

  庐山是中国山水诗的策源地、中国山水画的发祥地。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黄庭坚、陆游、康有为、陈三立、胡适、徐志摩 、郭沫若等1500余位诗人相继登山,写诗4000余首,其中名篇佳作灿若珠玑。

  庐山1996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还是中国十大名山之一,下面大家自由活动,请大家在游览过程中注意保护风景区的环境。

  各位团友: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是具有“庐山第一峡”之称的庐山东林大峡谷景区。家喻户晓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就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遍游庐山和神秘的庐山东林大峡谷后,在庐山东林大峡谷谷口的西林寺留下的千古绝句—《题西林壁》。

  庐山东林大峡谷由卧云垄和剪刀峡两大景区构成。景区起自庐山东林寺,西林寺,终于庐山旅游中心牯岭街街心花园。全长约20xx年东晋慧远大师南下寻觅宏-法宝地,至庐山东林大峡谷内,见其清雅宁静,足以息心。于是筑龙泉精舍,后聚高僧、名士123人,种莲结社,创立佛教“净土宗”。在建立东林寺后,为感谢乌龙潭神龙的帮助,在慧远大师倡导下“每年六月六广大僧众都要在乌龙潭双叠瀑布下祭祀神龙,延续至今。庐山又称为匡庐,周朝时,有位匡续隐士结庐修炼于—庐山东林大峡谷内,后成仙飞升而去,后人以其姓加所居之庐,故而得名匡庐,道教也因此认定此地为“道教第三十六福地”,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官方民间都要在匡续祠祭祀匡真君----和瘟先生,祈求*安幸福,健康长寿,形成一大*俗。晋代大诗人陶渊明自公元409-415在此结西庐而居六年,正是有了这六年的隐居生活为他以后创作《桃花源记》提供了原型。历代文人墨客钟情于东林大峡谷的秀美景色,给它留下了众多不朽的千古名句。

  剪刀峡景区由于据今约7000万年前的燕山造山运动和第四纪冰川的挫磨,形成深邃的峡谷,形态呈弯曲状槽谷,宛如剪刀。而且峡谷内又有双瀑布似飞剪所以称为剪刀峡。山因水而活,水因山而灵。自古庐山因瀑布之多,之美而闻名天下。瀑布赋予庐山以雄奇秀丽的姿色,让人心旷神怡,观赏瀑布是游览庐山的主要内容。景区内溪水长流,泉瀑交替,景致幽诡雄奇,谷内的山泉水从峡谷两边流向谷底形成一道道形态各异的瀑布。从而形成了庐山最大的瀑布群。而东林大峡谷的水量又为庐山众峡谷之最,又是庐山唯一的一年四季可赏瀑布的景区。沿着山谷的山径、石道可一路饱赏瀑布、潭水风光和丰富的植物,剪刀峡景区自古以来就笼罩着神秘的色彩,只有身入其中才能领略其妙。


江西的导游词(精选5篇)(扩展8)

——江西庐山旅游导游词优选【5】篇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

  我是带领你们游览庐山的导游晏梦真,大家就称我为晏导或小晏,请大家多多关照。

  今天我们的行程包括庐山的三叠泉和白鹿洞书院,请大家跟随我的脚步游览美丽的庐山。庐山位于九江以南,耸立在长江中下游*原与鄱阳湖。自东向南延伸25公里,宽约15公里,它并不像泰山、黄山那样高大雄伟,它的闻名在于它美丽的景色。

  好了,我们已经来到了大名鼎鼎的白鹿洞书院。这里被称作“庐山国学”名扬天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曾在这里讲学,大家请看,这栋房子就是朱熹讲学的场所,朱熹以“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天下”的教学理念教诲学生,教风严谨,当时在白鹿洞书院培育出大批国家栋梁之材,白鹿洞书院因此名扬天下,来求学的学子络驿不绝。为何取名白鹿洞书院呢?唐朝的大诗人李勃曾在此隐居,饲养一白鹿,这只白鹿很聪明,能帮助人干活,不过由于人类的大量捕杀,白鹿已濒临灭绝了。

  游完了白鹿洞书院,我们下一站要到举世无双的三叠泉了。走上林间小道,欣赏着周围的森林雾所环绕,如神来之笔。可真正的精华还在后头呢!大家跟好队伍向三叠泉出发。三叠泉到了,大家抬头往上看,三叠泉有三股瀑布,上面一股垂直,往下分流作两股,瀑布如银色的水流倾泻而下,水珠飞花碎玉般乱溅开来。响声好似万马奔腾,雄狮怒吼,壮观极了。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描写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是指这儿。要是在暮春初夏或多雨季节来就更好看了,那时候,瀑布如同发怒的玉龙,冲破青天,凌空飞下,更为壮观。

  今天的游览到此结束,庐山的美景远远不止这些,下次欢迎你们再次到庐山游玩,细品庐山的美丽景色。

  庐山最重要的地层遗迹是古元古代星子x地层剖面遗迹主要出露有两处:一是栖贤寺至阮家棚剖面,位于河谷内。沿途可见星子x各种片岩、变粒岩、石英岩、大理岩。二是归宗至金轮峰剖面,沿途可见星子x的各种变粒岩、片岩及斜长角闪岩(基性火山熔岩)。其遗迹不但完整,而且保存自然。

  庐山还有第四纪更新世冰碛泥砾地层遗迹。第四纪更新世冰碛泥砾地层剖面遗迹在庐山出露最全。早更新世早期的'大排岭冰碛泥砾剖面遗迹就在大排岭南。早更新世晚期的鄱阳期冰碛泥砾剖面在金定山上,另一处在鄱阳湖边的白龙寺旁。中更新世大姑期冰碛泥砾剖面遗迹有多处,其中以下青山最为典型。另外还有冰碛与冰水混杂堆积剖面遗迹两处。这些遗迹保存自然完整。

  庐山三大类岩石(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遗迹均有分布,且保存完整,其中最重要的是岩浆岩和变质岩。庐山东南部观音桥、秀峰、归宗等地见有花岗岩体侵入于古元古代星子x中,其同位素年龄为8。47亿年,属晚元古代。东牯山、玉京山、海会、石牛山等地的花岗岩体侵入于古元古代星子x中,同位素年龄为1.37亿~1.04亿年,属中生代。庐山南部谢家山、隘口、塘家湾等地的古、中元古代变质岩中,见有基性岩墙x的出现,同位素年龄为1。36亿年,属中生代。基性岩墙x是地壳伸展背景下,来自下地壳或上地幔的基性岩浆侵入体。庐山基性岩墙x的出现,是地壳处于拉张伸展应力状态下的标志。

  古元古代角闪岩相变质岩遗迹分布较广,老虎潭瀑布、红山洼瀑布两处的绿帘变粒岩最完整而新鲜。下双剑峰、玉帘泉瀑布、卧龙岗瀑布、醉石几处的变粒岩遗迹保存最完整且有美学观赏价值。另外还有矽线石片岩、兰晶石片岩等。

  有一定美学观赏价值的沉积岩遗迹主要有震旦纪早期的砾岩中的大量紫红色玉燧砾石和奥陶纪晚期紫红色网纹状石灰岩等。

  庐山山南黄龙山下的星子温泉、鸟儿崖的报春泉、海会的金竹泉,流量大于1200t/d,均为断层带内的上升泉。庐山的瀑布称为“天下三奇之一”,以水量大、高差大、瀑布多闻名于世。

  以下是庐山水系及其演变情况:

  1、水系的形态:在地质构造影响下,河流流向与构造走向一致,两者相互*行,作北东—南西向,少数河流流向与构造垂直,作南东—北西向。

  2、河流袭夺:河流袭夺的原因主要是庐山上升之前,山体内的河流已发育为成熟的老河谷阶段,即河流循软弱岩层发育和沿岩层走向流动。

  3、瀑布:由于溯源侵蚀作用,即流水向沟谷源头侵蚀,随着侵蚀作用不断加强,侵蚀面不断后退,转折点坡度变大,水流到次便会形成跌水,形成瀑布,如三叠泉瀑布、大口瀑布。

  一是构造地貌遗迹,包括断层崖、由垂直剪切节理发育和构造剥蚀作用形成的许多悬崖、奇峰巉岩等地貌遗迹;

  二是冰川地貌遗迹,这在庐山世界地质公园内是最重要的地质遗迹之一,包括角峰、冰川U形谷、悬谷、刃脊、冰坡及冰溜面、冰笕、冰坎、冰溢口、冰阶、冰川条痕石、冰桌、表皮构造、冲断构造、冰川压入构造、鼻山尾、羊背石、冰川漂砾等地质遗迹;

  三是峡谷地貌遗迹,重要的有石门涧、栖贤大峡谷、锦绣谷、青牛谷、康王谷、剪刀峡、龙门沟、卧龙岗等;四是洞穴遗迹,包括砂岩潜蚀洞穴遗迹、岩块崩塌堆叠洞穴遗迹、石灰岩溶洞遗迹三类。

  大家好,我是天地游旅行社的优秀导游李一凡,你们可以叫我李导。这两天将由我陪大家度过。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庐山的优美风光。

  庐山座落于江西省北部,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北接鄱阳湖,是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旅游圣地。

  庐山是中国第四纪冰川学说的诞生地,被称为中国的"地质公园"。众多的奇峰、怪石、瀑布、岩洞形成了奇特瑰丽的山岳景观。它的风光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以"奇、秀、险、雄"闻名于世,现主要有12个景区、37个景点、230个景物景观,"春山如滴,夏山如翠,秋山如醉,冬山如玉"是庐山风景的最好写照。

  庐山的生物资源丰富,有植物3000余种,鸟类170多种,在鄱阳湖鸟类保护区越冬的鸟达100万余只,真可以称为鸟的天堂呢!

  庐山自古就是旅游圣地,众多历史名人留下了描写庐山美景的诗篇。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听完我的介绍,你们被庐山秀丽的风景吸引住了吗?让我们一起到庐山中去领略大自然的美景吧!

  庐山最重要的地层遗迹是古元古代星子x地层剖面遗迹主要出露有两处:一是栖贤寺至阮家棚剖面,位于河谷内。沿途可见星子x各种片岩、变粒岩、石英岩、大理岩。二是归宗至金轮峰剖面,沿途可见星子x的各种变粒岩、片岩及斜长角闪岩(基性火山熔岩)。其遗迹不但完整,而且保存自然。

  庐山还有第四纪更新世冰碛泥砾地层遗迹。第四纪更新世冰碛泥砾地层剖面遗迹在庐山出露最全。早更新世早期的大排岭冰碛泥砾剖面遗迹就在大排岭南。早更新世晚期的鄱阳期冰碛泥砾剖面在金定山上,另一处在鄱阳湖边的白龙寺旁。中更新世大姑期冰碛泥砾剖面遗迹有多处,其中以下青山最为典型。另外还有冰碛与冰水混杂堆积剖面遗迹两处。这些遗迹保存自然完整。

  庐山三大类岩石(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遗迹均有分布,且保存完整,其中最重要的是岩浆岩和变质岩。庐山东南部观音桥、秀峰、归宗等地见有花岗岩体侵入于古元古代星子x中,其同位素年龄为8。47亿年,属晚元古代。东牯山、玉京山、海会、石牛山等地的花岗岩体侵入于古元古代星子x中,同位素年龄为1.37亿~1.04亿年,属中生代。庐山南部谢家山、隘口、塘家湾等地的古、中元古代变质岩中,见有基性岩墙x的出现,同位素年龄为1。36亿年,属中生代。基性岩墙x是地壳伸展背景下,来自下地壳或上地幔的基性岩浆侵入体。庐山基性岩墙x的出现,是地壳处于拉张伸展应力状态下的标志。

  古元古代角闪岩相变质岩遗迹分布较广,老虎潭瀑布、红山洼瀑布两处的绿帘变粒岩最完整而新鲜。下双剑峰、玉帘泉瀑布、卧龙岗瀑布、醉石几处的变粒岩遗迹保存最完整且有美学观赏价值。另外还有矽线石片岩、兰晶石片岩等。

  有一定美学观赏价值的沉积岩遗迹主要有震旦纪早期的砾岩中的大量紫红色玉燧砾石和奥陶纪晚期紫红色网纹状石灰岩等。

  庐山山南黄龙山下的星子温泉、鸟儿崖的报春泉、海会的金竹泉,流量大于1200t/d,均为断层带内的上升泉。庐山的瀑布称为“天下三奇之一”,以水量大、高差大、瀑布多闻名于世。

  以下是庐山水系及其演变情况:

  1、水系的形态:在地质构造影响下,河流流向与构造走向一致,两者相互*行,作北东—南西向,少数河流流向与构造垂直,作南东—北西向。

  2、河流袭夺:河流袭夺的原因主要是庐山上升之前,山体内的河流已发育为成熟的老河谷阶段,即河流循软弱岩层发育和沿岩层走向流动。

  3、瀑布:由于溯源侵蚀作用,即流水向沟谷源头侵蚀,随着侵蚀作用不断加强,侵蚀面不断后退,转折点坡度变大,水流到次便会形成跌水,形成瀑布,如三叠泉瀑布、大口瀑布。

  一是构造地貌遗迹,包括断层崖、由垂直剪切节理发育和构造剥蚀作用形成的许多悬崖、奇峰巉岩等地貌遗迹;

  二是冰川地貌遗迹,这在庐山世界地质公园内是最重要的地质遗迹之一,包括角峰、冰川U形谷、悬谷、刃脊、冰坡及冰溜面、冰笕、冰坎、冰溢口、冰阶、冰川条痕石、冰桌、表皮构造、冲断构造、冰川压入构造、鼻山尾、羊背石、冰川漂砾等地质遗迹;

  三是峡谷地貌遗迹,重要的有石门涧、栖贤大峡谷、锦绣谷、青牛谷、康王谷、剪刀峡、龙门沟、卧龙岗等;四是洞穴遗迹,包括砂岩潜蚀洞穴遗迹、岩块崩塌堆叠洞穴遗迹、石灰岩溶洞遗迹三类。

  庐山的地形成因是断裂隙起的断块山,周围断层颇多,特别是东南部和西北部,呈东北――西南走向的断层规模较大,由于这种断层块构造而形成的山体,故多奇峰峻岭,悬崖峭壁,千姿百态,有的浑圆如华盖,有的绵延似长城;有的高摩天穹,有的俯瞰波涛,有的象船航巷海,有的如龟行大地,雄伟状观、气象万千。山地的周围则满布着断崖峭壁,峙谷幽深;但从牯岭街至汉阳峰及其他山峰的相对高度却不大,走伏较小,谷地宽广,形成“外陡里*”的奇特地形,极便于旅游。

  庐山被誉为世界地质公园,其中发育有地垒式断块山与第四纪冰川遗迹,以及第四纪冰川地层剖面和早元古代星子岩x地层剖面。迄今为止,在庐山共发现一百余处重要冰川地质遗迹,完整地记录了冰雪堆积、冰川形成、冰川运动、侵蚀岩体、搬运岩石、沉积泥砾的全过程,是中国东部古气候变化和地质特征的历史记录。与欧洲阿尔卑斯地区及北美地区第四纪冰川活动特征有许多相似之处庐山地质公园内发育有地垒式断块山与第四纪冰川遗迹,以及第四纪冰川地层剖面和早元古代星子岩x地层剖面。

  庐山处于亚热带湿润季风区,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宜人,盛夏季节是高悬于长江中下游“热海中”的“凉岛”。庐山的年降水量可达1950-20xx毫米,而山下的九江则为1400毫米左右,故山中温差大,云雾多,千姿百态,变幻无穷。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