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普陀寺导游词实用5篇

首页 / 导游词 / |

  南普陀寺导游词 1

  南普陀寺位于福建省厦门市东南五老峰下,面临碧澄海港,该寺占地面积25.8万*方米,建筑面积2.1270万*方米,

  始建于朝末年,称为泗洲寺,宋治*年间改名为普照寺,明朝初年,寺院荒芜,直到清朝康熙年间才得到重建。因其供奉观世音菩萨,与浙江普陀山观音道场类似,又在普陀山以南而得名“南普陀寺”,为闽南佛教胜地之一。寺内明万历年间**《妙法莲华经》和何朝宗名作白瓷观音等最为名贵。

  厦门南普陀寺导游词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南普陀寺,它历史悠久,始于唐朝,但由于多次被毁,又多次重修,所以整个寺庙的建筑还是比较新。原称为“普照寺”后被毁,在康熙二十三年施琅将军在此重建寺庙,因与浙江普陀山一样与供奉观世音菩萨为主,又处于普陀山之南,所以称其为“南普陀寺”,南普寺原是临济宗派世袭主持,1924年改为十方丛林选贤制,选拔贤能之人当任主持,自那时起已有十一任主持了,现任的主持是圣辉法师,南普陀寺庙的建筑也别具一格,现在,就随小吴一同前往参观一下吧!那我们所需要的时间为一个半小时。

  各位来宾,现在请随我一同入寺参观,这是天王殿,1981年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题写的天王殿匾额。走进这天王殿,弥勒佛慈眉笑眼,耳垂双肩,袒胸露脐,笑容可掬,似乎对每一位游客都表示恭候光临。弥勒佛出生于印度,后来出家拜佛为师,佛预言他将继承释迦牟尼为未来佛,在五十七亿六万年之后在龙华树下成佛,分三会说法,以其代释迦佛说教之意。我们现在看到的已不是印度的弥勒佛,现在中国大多寺庙里供奉的是笑口常开胖弥勒像,他为五代时的契此和尚,今宁波奉化人,他常常拿一布袋,云游四方,无忧无虑,常劝人信佛,且总是眉开颜笑,和善待人,因而人们也称其为“布袋和尚”,后来他在岳林寺磐石坐化,口中念念有词:“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不自识”,人们才醒悟他是弥勒佛的化身。

  南普陀寺导游词 2

  各位团友,大家好。再过五分钟,我们便可以到“千年古刹”南普陀寺了。

  现在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它的沿革。南普陀寺最初建于唐朝。初名普照寺,五代时,改名“泗洲院”,宋时称“无尽岩”。清康熙二十三年由靖海侯施琅再次重建。大家也许都知道,在浙江省有座普陀山,那它与南普陀寺有什么联系吗?对,有的。因为南普陀寺与普陀山普济寺同祀观音,又在它的南边,故称南普陀寺。南普陀寺位于五老峰下,为子午坐向,依山面海以中轴线为中心,主体建筑为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阁,依次层层托起,相互呼应。东西两侧建筑物钟楼鼓楼对称排列,显得雄伟壮观。各建筑物错落有致,浑然一体,带有明显的民族建筑风格。

  各位团友,南普陀寺已到了,请大家下车。

  各位团友,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南普陀寺的山门,这边是西山门,在东边还有东山门。请大家招头看,“鹭岛名山”。这是原中国佛协会会长赵朴初所题。山门两边对联为明书法家虞愚所书。“广厦岛连沧海阔,大心量比五峰高”。这道出了南普陀寺依山面海,佛境清幽的情致。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往佛塔和莲花池参观。

  在我右手边现在大家可以远远看见的是莲花池,夏日荷花盛开时,蓝天、白塔、绿叶、花海,展示出这里清净的佛门净地。

  池后为七座汉白玉如来佛塔和两座万寿塔。万寿塔高18米,11层高。为印度佛教建筑风格,顶端层层托起,高耸入云,中部四面有佛法修行的种种雕像,底部为须弥座,又名金钢座。如来佛塔高5米,整齐有序地排列于万寿塔前。在塔的中间为放生池。善男信女在此放生以表自己的慈悲为怀,那么,为什么庙前要设一个放生池呢?其实,放生原为我国的一项风俗*惯,后与佛教“慈悲”教义相结合,成为一种佛事话动,流传至今。

  各位团友,现在请随我入寺参观。这是天王殿,又称弥勒殿。天王殿是1925年,会泉法师任方丈时重建的。它正中供奉弥勒佛,两侧四大天王,背后供护法天神韦驮,这种格局和全国寺庙都是一样的。

  这便是弥勒佛。它盘坐正中,倚着布袋,袒胸托膝,十分可爱。相传弥勒为五代梁朝明洲奉化人,号长汀子。他常常杖着一布袋,云游四方,自由自在,劝人信佛,而且总是眉开眼笑,和善待人,因此人们称他为布袋和尚。布袋和尚圆寂时,口含一偈“弥勒真弥协,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人们这才酌情其为弥勒的化身,在我国,常有“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的楹联来形容其皆大欢喜的形象。

  各位团友,现在请往两侧看,这是四大天王,中国俗称“四大金刚”。据印度佛教称,世界中心为须弥山,四方有四大部洲。四大天王住在须弥山山腰的犍陀罗山,山有四峰,各住一天王,各护一方天下,河、山、森林,都是他们的庇护范围。中国的“天王”是依照《封神捞演义》所塑造的,这是东方持国王、雪白的身躯,身着甲胃,手持无弦琵琶,意为“弦弹破苦”,修生养性,南方堵广天王,身青,手持宝剑,意斩尽妖魔,佛法不可侵犯;西方广目天王,身红,右手绕龙或蛇,有的左手还持珠,意即吉祥如意;北方多闻天王,身绿,右手持宝伞,又称宝幡,用来制伏妖魔;右手握银鼠,意为苦海慈航。四大天王的法器是各有含义的;剑;锋利也,谐喻“风”;琵琶,暗指调;伞,隐喻雨;龙,有通的含义,暗:指顺。

  这样一来,四样法器合起来便是“风调雨顺”,四大天王成了护国安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佛教天王,吉祥的象征。

  弥勒菩萨后面,是护法天神韦驮。佛教相信他是南方堵广天王的八神之一,居三十二将之首。相传在释迦牟尼湿后,希释天手持七宝瓶准备取下佛牙舍利回去建塔供养,时有罗刹邪魔将舍利夺走。韦驮奋不顾身,奋起直追,夺回了舍利。佛教传入中国后,韦驮为少年武将形象,身着甲胃,驱矣除魔。传说如果韦驮手持着地金刚杵,表示寺庙并不富裕,对外来云游俗人不开放,不可留宿;假如金刚杵是横放在手臂上,刚表示寺庙较为富裕,是十方丛林,可免费食宿;若韦驮左手卡腰,右手持金刚杵过额,则说明对游要适当收费。

  南寺原为世袭制子孙庙,韦驮的金刚杵为看地的,改十方丝林制后金刚杵仍保持原样。但按十方丝林制规定是可以免费食宿的。

  各位团友,两侧的廊院,是对称排列的种楼和鼓楼。值得一提的是在五老峰上有钟鼓两山。钟鼓山与钟鼓楼两两相对,堪称一绝。各位团友,这是寺院的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又称大殿。大家可以看到大庭*展舒广,正中为一宝鼎香炉,两侧白石宝塔耸立于两侧,显示出大殿的肃穆。

  大雄宝殿主要供奉“三世佛”。莲花座上的为佛祖释迦牟尼。大家可以看到佛祖眼睛向前凝视,左手置于盘脚,右手微招至胞前,仿佛正在给人们讲经布道,造型生动。释迦牟尼原名乔达多・急达多。据说,他是古印度加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他从小善于沆思,深感人世间的生、老、病、死等种种苦难,他认为只有出家才能拯救人类。所以,释迦牟尼29岁便出家苦修6年,后来又在菩提伽耶静思人生真缔,最终大彻大悟,得到后,他便开始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后来传教45年,在那迦羽化升天,这便叫“涅”。

  大家请往后边走,殿后供的是“西方三圣”。中间为阿弥陀佛,左边为观音菩萨,右为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为西方极乐世界教主。观音菩萨为大乘教菩萨。她能解救众生,每当遇难时,只要含中名,观音便会来解救,所以叫“观音”。从唐朝开始,观音便开始摆脱印度模式,形成中国化女神形象。大势至菩萨所到之处,可以息火、血、刀、光之灾。

  各位团友,大家还可以看到大雄宝殿建筑颇具园林色彩。有“清风摇影”“禅河淋浴”等山水连环画。大家抬头看,大殿屋背里卷棚式弦形,燕尾式飞檐,如弯月起翘。这与墙身*实稳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得更为庄重秀丽,体现了浓厚的民族特色。

  大家请跟我来,这便是大悲殿。大悲殿屹立于石阶之顶,高约20米,呈六角形的建筑风格,三重飞檐,殿顶正中立一葫芦宝塔,宏观伟壮观。大悲殿正中祀观音菩萨。正面为双手观音,其余三面为48手观音,各臂执物各有不同,表示观音有不同的渡众愿望。

  各位团友,最后一殿是藏经阁,建于1936年,上层为经堂,下层为法堂。这里有中外佛书经典数万卷。其中较珍贵的有《明大藏经》《佛说阿弥陀经》。

  各位朋友,下面我们前往素菜馆用素斋。

  这是普照楼,它作为素食馆,迎接海内我嘉宾。南普陀寺的素食独具一格,以清纯素雅而闻名,被誉为“素菜瑰宝”。

  各位团友,南普陀的介绍到此结束,谢谢各位的合作。

  南普陀寺导游词 3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来到的是福建省香火最旺的南普陀寺,它位于五老锋下,为子五座向,依山面海以中轴线为中心,主体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阁,南普陀寺始建于唐朝,占地面积有3万多亩,距今已有1200多年了,1684年由靖海侯重建,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快牌匾“南普陀”是当时的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在1981年写的。

  现在我们就一起进去看它的一些主体建筑,这是天王殿,在1925年改建的,我们看它的建筑结构是木构架结构的,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位嘻嘻哈哈的菩萨是弥勒菩萨,他是一坐艺术品,他是采用福建省特有工艺“脱胎漆器”而制作的,要先用泥做出他的泥身,难后用金漆精描细画千遍,最后再破去泥胎才完工的。这种工艺品不仅美观、坚固、而且还不怕火,因此很深受游客的喜欢。佛预言在56.7亿年之后他将继承释迦牟尼佛的佛道因此人们称他为未来佛。这是四大金刚,_中曾被破坏,这是经过重塑的金身,他们的职责是护卫天下,我们看他们的兵器和形象都不同,这是东方持国天王,这是南方增长天王;这是西方广目天王,这是北方多闻天王,他们手上拿的法器都有不同的含义:剑,锋也,比喻风;琵琶,暗指调;伞,隐含着雨的意思;龙,有青龙的含义,暗指顺。“风调雨顺”乃是万事如意,国泰民安。

  我们看到这四大天王的一只角是悬挂在空中的,你们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吗?关于这个有一个传说:明朝皇帝朱元璋出生在农家,小时侯家境很贫寒,经常饿着肚子,于是就到庙里做小沙弥,负责清扫,他扫到天王殿的时候看到四大天王的角周围不干净,于是就叫四大天王把脚抬起来,因为朱元璋是真命天子,天王不好不从,结果打扫干净后,小家伙就听到开饭的钟声,于是就顾不得眼前的事,就放下扫帚,跑去吃饭,四大天王的脚就一直抬到今天了。那么只要谁能命令四大天王把脚放回去谁就是真命天子,这是跟大家开个小玩笑。那我们来看一下后面的这是0天神韦驮,他曾是南方增长天王的八神之一,据说佛在捏磐时,有邪魔将释迦的佛舍利偷走,韦驮历经艰难,把舍利追了回来。所以我们现在看到他身穿甲胃,手持金刚杵就是保护佛祖,降妖的。韦驮手上拿的法器不同就表示这个寺庙的制度,如果韦驮手上的金刚杵是着的的,是表明寺庙是子孙庙,对外来的游僧不开放,最多只能吃两餐,不能住宿;假如韦驮的金刚杵是横放在手臂上的,表示寺庙是十方丛林制的,游僧可免费食宿;若韦驮左手叉腰,右手握着金刚杵过额头就说明这寺庙对外来的游僧要适当收费。南普陀寺原为世袭制子孙庙,韦驮的金刚杵是着地的,改为十方丛林制后,金刚杵没有改为横放在手比臂上,仍保持原来的,按十方丛林的规矩,云游僧人是可以免食宿的。

  我们现在走到天王殿后面这一花岗岩铺地的大庭院,建筑上称为“埕”石埕左右分为钟楼和鼓楼;“晨钟暮鼓“是寺庙的制度每天早上和晚上都会敲钟的,听到这钟声可以解脱人的108种烦恼,钟楼是供奉地藏菩萨,鼓楼是供奉伽蓝菩萨。

  我们在继续走带上面,这是大雄宝殿,为何把它称为 “大雄”呢?那是对佛主至高无上的尊称。我们看到门前的这副对联:“经始朔唐朝与开元而并古,曙光被厦岛对太武以增挥”;这副对联将寺庙的开基的年代和地理位置说得很清楚,寺庙在唐朝就有了,据说最早到岛上开发的是陈氏家族。五代时这里称为泗洲院,宋初叫无尽岩,后来改为普照寺、普照院,因与浙江的普陀山是同供奉观音菩萨的,且又地处普陀山的南面,因此就把它称为南普陀寺。大雄宝殿基本采用了花岗岩,朴素,端庄,有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翘角飞檐,草龙飞舞,看上去非常的精致灵巧,并且也融入了道家思想;主殿供奉的是竖世三佛,中间是释迦牟尼佛,东边为药师佛,西边为阿弥陀佛,他们的莲花座上都刻有释迦传记和唐三藏取经的故事。

  释迦两旁站立的,东边是大弟子迦叶尊者,西边是他的唐弟阿难陀尊者,前面是千手千眼观音,观音菩萨和百姓之间可说是缘情深厚,她的传说世人都在纷纷说道:(古时候有一老汉,年纪大了患眼急就要失明,到处去求医都没有用,最后得到别人的指点,需要用人的眼睛做药引才能好,结果他的大女儿、二女儿都不愿用自己的眼睛做药引来给他的父亲治眼睛,惟独他的小女儿毫不犹豫的献出自己的眼睛换来父亲的光明,结果就感动了天地,释迦牟尼佛就赐她千眼让她能够普视人间的一切苦恼,千手截难保佑人间。观音菩萨座下还放着一个木鱼主要是用木鱼的方法让僧人在念1是提神的。大雄宝殿的背后还有三尊佛像,他们被称为“西方三圣”中间是阿弥陀佛,左右两边是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本寺的主体建筑之一大悲殿,殿前的这两棵佛家圣树菩提树,十分的干净,连蜘蛛网都不结,当年释迦牟尼佛就是在菩提树下修成正果的。大悲殿原来为砖木结构,在1928 年因香火过旺而被烧毁,在1962年进行大翻修,主题改用钢筋水泥,保持斗拱推叠但不承受重力,用于装饰。殿高20米,三重飞檐,以彩绘装饰造形巧妙,结构严密,称为蜘蛛结网。殿内供奉四尊观音菩萨正面为双手观音,其余三面为48臂观音,各臂都有拿者不同的物品,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悲愿;常会有人对观音的性别表示怀疑,究竟是男还是女?门住是这副对联解释得很巧妙:菩门无定向,慈悲济世即观音。实际上考证,唐宋时期画观音的名家有很多,但都是不画妇女形象,但宋代之后,观音就成为了女身,一直到明代,大概是观音具有“菩萨心肠”与女性特点更家的相协调,因而就刻画成女像就流传了下来。

  最后这一边是大殿的藏经阁,建于1936年,这个藏经阁的建筑很有特色,有中西合并的韵味,上层为歇山式屋顶,下为西洋式架构,上层是藏经,下层是法堂如果你们想更多的了解佛教法那么可以到上面去看看。

  使南普陀寺享有盛名的还有“闽南佛学院”创办于1925年,现在的佛学院已经是僧教育的重点学院。

  好了南普陀寺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大家的'配合。

  南普陀寺导游词 4

  各位来宾,现在请随我一同入寺参观,这是天王殿,1981年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题写的天王殿匾额。走进这天王殿,弥勒佛慈眉笑眼,耳垂双肩,袒胸露脐,笑容可掬,似乎对每一位游客都表示恭候光临。弥勒佛出生于印度,后来出家拜佛为师,佛预言他将继承释迦牟尼为未来佛,在五十七亿六万年之后在龙华树下成佛,分三会说法,以其代释迦佛说教之意。

  我们现在看到的已不是印度的弥勒佛,现在中国大多寺庙里供奉的是笑口常开胖弥勒像,他为五代时的契此和尚,今宁波奉化人,他常常拿一布袋,云游四方,无忧无虑,常劝人信佛,且总是眉开颜笑,和善待人,因而人们也称其为“布袋和尚”,后来他在岳林寺磐石坐化,口中念念有词:“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不自识”,人们才醒悟他是弥勒佛的化身。

  弥勒佛身后的是韦驮,他手持金刚杵是佛教中的护法神,据说,如果寺庙中韦驮着地的金刚杵表明这个寺庙是子孙庙,对外来的云游僧人不开放,最多可吃两餐,不得留宿,如果韦驮将金刚杵横放在手臂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十方丛林,云游僧人可以免费食宿,如果韦驮一手将金刚杵高举过额,表示寺庙对云游僧人的食宿要收取一定的费用。

  南普陀寺原先为子孙庙,所以韦驮的金刚杵是着地,后改为十方丛林,但这尊韦驮却没有更改外形,其实云游僧人到此是可以免费食宿的。

  天王殿内两旁的便是四大天王,分别代表风、调、雨、顺,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琶,意为调,南方增长天王手持宝剑,意为风,西方广目天王一手拿圆珠,一手拿蛇或龙,意为顺,北方多闻天王手持一伞,意为雨。

  现在我们走出天王殿,寺庙呈中轴线递次向上,向左右对称展开,现在看,左右两边分别是钟、鼓楼!寺庙中一般都是晨钟暮鼓!而钟鼓楼第一层分别又供奉着地藏王菩萨和伽蓝菩萨,正前方是大雄宝殿,这是寺院的主体中心,是一座重檐歇山顶两层蹿角式的建筑,绿瓦石柱,雕梁画栋,屋上铺琉璃瓦,殿顶绘有九鲤化龙、麒麟奔走、龙凤呈样等磁画,色彩鲜丽,金碧辉煌。南普陀寺始于唐朝,在大雄宝殿前的石柱上有一对联为证,“经始溯唐朝与开元并古,普光被厦岛对太武以增辉”,大雄宝殿中供奉着竖三世佛,分别是过去佛、现在佛与未来佛,中间的就是现在佛,即释迦牟尼佛,据说真有其人,原名乔达摩。

  悉达多,是古印度加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十九岁那年于四门出游,感悟到人生的生老病死的状况,于是决心出家,以摆脱生老病死的困苦,最终经过艰难的修行,在菩提树下觉悟,就成为现在的释迦牟尼。站在释迦牟尼两旁的是他两个弟子阿难与迦叶,前面还有一尊千手观音。在殿的后面供奉着西方三圣,中间为阿弥陀佛,左为观音菩萨,右为大势至菩萨。

  在大雄宝殿的左右分别是十八罗汉,相传当年罗汉传入中国时只有十六罗汉,后加入了《法住记》作者庆友法师与此书的翻译者玄藏。

  各位来宾,这是大悲殿,供奉着观世音菩萨,因为观世音菩萨又称为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所以称为大悲殿,观音原名观世音、观自在,慈悲之意就是给人与快乐,拔除悲痛。殿内供奉四尊观世音菩萨,安排四方,正中是一尊双臂观音,端坐在莲花座上,双目垂帘,神态安详。其余三尊为四十八臂观音,手上各雕一只小眼,持多种神器,姿态各一。游人香客必到此参观朝拜。大殿原为木结构,八角三重飞檐,全以斗拱架叠建成,殿内藻井,全用木料斗拱,不用一支铁钉。由于香火太盛这儿多次烧,所以等会儿要烧香的朋友请不要把香火带到殿内,在殿外烧就可以了。

  前方便是藏经阁,为中轴主体的最高层,这阁建筑颇有特色,有中西合璧的韵味,上为歇山式屋顶,下为西洋式架构,重檐双层阁楼,上层藏经,下层法堂,二楼有宽敞的天台。这里面藏着明末用信徒和沙弥刺血写成的血经书,还有著名艺术家何朝东的作品白瓷观音、缅甸白玉卧佛等等。

  各位来宾随我再往山上走,这儿有一个大佛字,是闽南寺院中最大的一个,高4米多,宽3米多,是清光绪三十一年振慧所书。

  现在留下一些半个小时时间给大家自由活动,现在是下午五点,五点半大家在车上集合,记住我们的车号是闽D88888。

  今天我们的行程到此结束,南普陀有着他独特的文化与历史,这一行给你们留下一些什么样的感觉呢?我们即将分离,天下没有不散的宴*,欢迎各位有机会下次再带上你们的亲朋好友让我们再次相聚厦门、相聚明天美好的未来!谢谢各位对我工作的至此!

  南普陀寺导游词 5

  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南普陀寺,它历史悠久,始于唐朝,但由于多次被毁,又多次重修,所以整个寺庙的建筑还是比较新。因与浙江普陀山一样与供奉观世音菩萨为主,又处于五老峰下之南,所以称其为“南普陀寺”。在中国佛教历史上,厦门的南普陀寺有其重要的`地位,它是佛教在闽南一带的传播基地。南普陀的几任住持,在中国佛学界都享有盛誉。/1920x年起任南普陀住持兼闽南佛学院院长的太虚法师,曾到南洋、欧美各国讲学、传道,影响很大。而且他提倡的佛教改革,团结教派,也很有成效,为佛教作出了极大贡献,这也使南普陀寺的声名在海内外广为传扬。

  南普陀寺坐子向午,依山面海,全寺的整个建筑,布局匀称,结构严谨,富有民族风格,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艺术。站在远处眺望,从无尽岩到五老峰山腰,在南北的中轴线上,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藏金阁四落建筑层层托高,层次分明,俯仰相应。左右厢房、庑廊、钟鼓楼对称排列,回护着三殿,形成一个整体,显示出南普陀寺的雄伟壮观的气势,有一种佛法无边的威严。

  在南普陀寺院的门前,屹立着七座汉白玉的如来佛塔和两座11层高的万寿塔,塔前是放生池。塔间的放生池,是专门为施主放生而设立的。放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种风俗*惯,是一种比较普遍的佛事活动。这里池子里有着许多的鲶鱼和乌龟,可是也是因为大家都太乐于积善德吧,而导致池子里面的鱼和乌龟超出了池子所能承受的范围了,而寺庙也不会把这些动物拿来杀生,所以导致里面的荷花(根茎)都吃掉了,所以现在放生池已经限制放生了。


南普陀寺导游词实用5篇扩展阅读


南普陀寺导游词实用5篇(扩展1)

——南普陀寺导游词 (菁华5篇)

南普陀寺导游词1

  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南普陀寺,它历史悠久,始于唐朝,但由于多次被毁,又多次重修,所以整个寺庙的建筑还是比较新。因与浙江普陀山一样与供奉观世音菩萨为主,又处于五老峰下之南,所以称其为“南普陀寺”。在*佛教历史上,厦门的南普陀寺有其重要的地位,它是佛教在闽南一带的传播基地。南普陀的几任住持,在*佛学界都享有盛誉。/1920x年起任南普陀住持兼闽南佛学院院长的太虚法师,曾到南洋、欧美各国讲学、传道,影响很大。而且他提倡的佛教改革,团结教派,也很有成效,为佛教作出了极大贡献,这也使南普陀寺的声名在海内外广为传扬。

  南普陀寺坐子向午,依山面海,全寺的整个建筑,布局匀称,结构严谨,富有民族风格,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艺术。站在远处眺望,从无尽岩到五老峰山腰,在南北的中轴线上,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藏金阁四落建筑层层托高,层次分明,俯仰相应。左右厢房、庑廊、钟鼓楼对称排列,回护着三殿,形成一个整体,显示出南普陀寺的雄伟壮观的气势,有一种佛法无边的威严。

  在南普陀寺院的门前,屹立着七座汉白玉的如来佛塔和两座11层高的万寿塔,塔前是放生池。塔间的放生池,是专门为施主放生而设立的。放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种风俗*惯,是一种比较普遍的佛事活动。这里池子里有着许多的鲶鱼和乌龟,可是也是因为大家都太乐于积善德吧,而导致池子里面的鱼和乌龟超出了池子所能承受的范围了,而寺庙也不会把这些动物拿来杀生,所以导致里面的荷花(根茎)都吃掉了,所以现在放生池已经限制放生了。

南普陀寺导游词2

  南普陀寺位于福建省厦门市东南五老峰下,面临碧澄海港,该寺占地面积25.8万*方米,建筑面积2.1270万*方米,

  始建于朝末年,称为泗洲寺,宋治*年间改名为普照寺,明朝初年,寺院荒芜,直到清朝康熙年间才得到重建。因其供奉观世音菩萨,与浙江普陀山观音道场类似,又在普陀山以南而得名“南普陀寺”,为闽南佛教胜地之一。寺内明万历年间*《妙法莲华经》和何朝宗名作白瓷观音等最为名贵。

  厦门南普陀寺导游词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南普陀寺,它历史悠久,始于唐朝,但由于多次被毁,又多次重修,所以整个寺庙的建筑还是比较新。原称为“普照寺”后被毁,在康熙二十三年施琅将军在此重建寺庙,因与浙江普陀山一样与供奉观世音菩萨为主,又处于普陀山之南,所以称其为“南普陀寺”,南普寺原是临济宗派世袭主持,1924年改为十方丛林选贤制,选拔贤能之人当任主持,自那时起已有十一任主持了,现任的主持是圣辉法师,南普陀寺庙的建筑也别具一格,现在,就随小吴一同前往参观一下吧!那我们所需要的时间为一个半小时。

  各位来宾,现在请随我一同入寺参观,这是天王殿,1981年原*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题写的天王殿匾额。走进这天王殿,弥勒佛慈眉笑眼,耳垂双肩,袒胸露脐,笑容可掬,似乎对每一位游客都表示恭候光临。弥勒佛出生于印度,后来出家拜佛为师,佛预言他将继承释迦牟尼为未来佛,在五十七亿六万年之后在龙华树下成佛,分三会说法,以其代释迦佛说教之意。我们现在看到的已不是印度的弥勒佛,现在*大多寺庙里供奉的是笑口常开胖弥勒像,他为五代时的契此和尚,今宁波奉化人,他常常拿一布袋,云游四方,无忧无虑,常劝人信佛,且总是眉开颜笑,和善待人,因而人们也称其为“布袋和尚”,后来他在岳林寺磐石坐化,口中念念有词:“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不自识”,人们才醒悟他是弥勒佛的化身。

南普陀寺导游词3

  本来计划是去玩鼓浪屿就进厦大一游,但因厦大比较难进入,就把南普陀寺列为我旅行的第二站了。来之前就了解到厦大旁边有一个南普陀寺,香火旺盛,寺庙依山而建,由下往上,一层层井然有序。寺庙背后的山是五峰山,海拔不是很高,也就一千米左右。我本人是不怎么信佛的,来着玩主要是冲着登山来的,因而还背了一行李包和一背包,完全是负重旅行的打算。

  寺门上写“鹭岛名山”四字 ,的确是名山,孕育了一代代人才,很多人在这里得到山的灵秀,看厦大的学妹就知道了,钟天地之灵秀。今天我来这儿,也是想沾点灵气伴身。进了寺门,是一条大道,道路一侧有几座高耸的佛塔和两个放生池,池里面养满了乌龟和鱼,两者相安得乐。一路往前很快就到了寺道,通往高处的`寺庙。沿着寺道一路往上走,首先到达的是慈堂,旁边有弘一法师的铜像,但因我对佛不敢兴趣,没有过多关注,只是手痒,把他的头像拍下来欣赏。继续往前,就到了禅堂。以前在看武侠小说时经常提到禅堂。今天到了现场,很想一观究竟,只可惜门前写着谢绝游客参观,只能看到整个禅堂的外形——飞檐雕栋,八角环绕神龙,而不能一窥其内部奇妙。禅堂旁边有专门供游客和市民烧香的地方,我还亲眼目睹了几位市民带着备好的香纸,把香纸放进烧香炉,一时烟雾缭绕,香火果然鼎盛。再往前就到了灵堂,里面可以摆放灵位,灵牌都是黄金色,金光闪闪,在灵璧上一排排一列列摆放得很整齐,看得我两眼发光,如果这些真是黄金且属于我就好了。哎,有点对先人不敬,惭愧惭愧!我在里面参观,还听到一位市民向知客僧表示捐赠多少多少钱以给其母亲购买灵位,难怪寺庙富如油,真是生财有道。不赘述,继续我们的旅程。接着是功德楼,可捐赠以显功德,没什么好说的。接下来是法堂,法堂应该是研究佛法的地方吧,我也不是很确信,因为进不去只能继续前行。再前行就到了登山大道,终于可以开始我的登山之旅了。

  沿着登山大道往上走,一路上道路两侧的`石壁或石头上都刻了不少佛偈,但因年代太久远,字都看不怎么清楚了,且我对这也不感兴趣,所以也没心思细看。继续往前走,经过了洗心池,在俗世这么久了,一身污垢,我也想洗洗心 ,但水池的水并不清澈,未免越洗越脏,还是留待后缘了。前面还有饮和泉、做成玉如意状的石凳、舍利塔两座、拱桥、池中塔、飞檐斗俏的凉亭、莲花石等等,景致开始丰富起来。有一处岩石下摆放了许多小佛像;又有如来舍利塔居中而立,后有石刻“法性常留”。再往前,登山大道开始变得陡峭起来,有两座石壁相对而峙,中间仅留一条石缝,最窄处只能容一人通过。有大岩石居中劈开而形成的石堑,大自然之鬼斧神工,不外如是。路边不时有不知名的野花盛放,树林郁郁葱葱,翠绿色的海洋一望无边。有些树木的枝桠横过小道,山林中还遍布种.种奇形怪状的石头,一时目不暇接。我最喜欢的是路边的厦门市树——凤凰木,树上开满了花,红色压满枝头,春色溢然,让我联想到了凤求凰。石道曲折向上,我选的是最佳景观大道,旁边还有好几条岔道,通往五老峰的不同峰头。每隔一段路,都会有一些石亭,供游客休息。偶尔能看到几座寺中高僧圆寂的塔,大家都静静地伫立默观。随着山势往上,旁边有一些突出山体的岩石或*台,可以爬上去俯瞰山下的风景和厦门城市轮廓,视野中最清晰的当然是山脚旁的厦门大学了。途中还看到一年轻后生背靠大石玩倒立,心羡不已,年轻真好。更有清秀女孩从两块紧挨在一起的岩石下的狭窄空隙下钻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让人心旷神怡。路边一石头上还刻着一首小诗,“五脑意如何,最怕火星落;谁知五脑意,要问郭沫若”,这儿竟然跟郭沫若扯上联系,让人大惑不解,至今不知所云。再往前就是峰顶揽月景点了,一路流水流汗,终于快到山顶了,大为振奋,加劲往前走,很快上了山顶。山顶上建了一小屋,可惜是白天,不能揽月,颇为遗憾。不过往下看,整个岛内市区尽收眼底,心情多少有点澎湃,差不多就要学*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了。

  在山顶呆了几分钟就往回走,回程很快,虽然脚有点酸,但也挡不住归心似箭的心情。回途经过观音寺,驻足偷拍了几张照片,可惜被寺里僧人发现,赶紧落慌而逃 。很快就跑到寺庙区,与来时经过的寺庙不同,这里是南普陀寺另一主体建筑群:大悲殿、妙相庄严殿、千佛殿、天王殿、南普陀寺正门等,殿檐神龙怒啸,殿上正中间有题字,殿的柱梁上都写满了佛语,旁边有走廊连着其他寺庙房间,走廊上挂满了金龙鱼、玉蟾蜍,正门前有两座小佛塔,这一区域挤满了游人,大家争相拍照留影,人声鼎沸。我不喜这嘈杂的氛围,就出了寺庙,来到放生池,坐在旁边的草坪上,看看长寿龟,看看和*鸽,看看佛塔,轻松写意。累了就干脆躺在草坪上闭目养神,听着寺庙里传出来的钟声、念经声,灵魂慢慢澄净、空明,不知不觉就进入梦乡。

  醒来已*七点,朋友的车也到了,趁着暮色迅速离开了南普陀寺。

南普陀寺导游词4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来到的是福建省香火最旺的南普陀寺,它位于五老锋下,为子五座向,依山面海以中轴线为中心,主体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阁,南普陀寺始建于唐朝,占地面积有3万多亩,距今已有1200多年了,1684年由靖海侯重建,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快牌匾“南普陀”是当时的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在1981年写的。

  现在我们就一起进去看它的一些主体建筑,这是天王殿,在1925年改建的,我们看它的建筑结构是木构架结构的,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位嘻嘻哈哈的菩萨是弥勒菩萨,他是一坐艺术品,他是采用福建省特有工艺“脱胎漆器”而制作的,要先用泥做出他的泥身,难后用金漆精描细画千遍,最后再破去泥胎才完工的。这种工艺品不仅美观、坚固、而且还不怕火,因此很深受游客的喜欢。佛预言在56.7亿年之后他将继承释迦牟尼佛的佛道因此人们称他为未来佛。这是四大金刚,_中曾被破坏,这是经过重塑的金身,他们的职责是护卫天下,我们看他们的兵器和形象都不同,这是东方持国天王,这是南方增长天王;这是西方广目天王,这是北方多闻天王,他们手上拿的法器都有不同的含义:剑,锋也,比喻风;琵琶,暗指调;伞,隐含着雨的意思;龙,有青龙的含义,暗指顺。“风调雨顺”乃是万事如意,国泰民安。

  我们看到这四大天王的一只角是悬挂在空中的,你们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吗?关于这个有一个传说:明朝皇帝朱元璋出生在农家,小时侯家境很贫寒,经常饿着肚子,于是就到庙里做小沙弥,负责清扫,他扫到天王殿的时候看到四大天王的角周围不干净,于是就叫四大天王把脚抬起来,因为朱元璋是真命天子,天王不好不从,结果打扫干净后,小家伙就听到开饭的钟声,于是就顾不得眼前的事,就放下扫帚,跑去吃饭,四大天王的脚就一直抬到今天了。那么只要谁能命令四大天王把脚放回去谁就是真命天子,这是跟大家开个小玩笑。那我们来看一下后面的这是0天神韦驮,他曾是南方增长天王的八神之一,据说佛在捏磐时,有邪魔将释迦的佛舍利偷走,韦驮历经艰难,把舍利追了回来。所以我们现在看到他身穿甲胃,手持金刚杵就是保护佛祖,降妖的。韦驮手上拿的法器不同就表示这个寺庙的制度,如果韦驮手上的金刚杵是着的的,是表明寺庙是子孙庙,对外来的游僧不开放,最多只能吃两餐,不能住宿;假如韦驮的金刚杵是横放在手臂上的,表示寺庙是十方丛林制的,游僧可免费食宿;若韦驮左手叉腰,右手握着金刚杵过额头就说明这寺庙对外来的游僧要适当收费。南普陀寺原为世袭制子孙庙,韦驮的金刚杵是着地的,改为十方丛林制后,金刚杵没有改为横放在手比臂上,仍保持原来的,按十方丛林的规矩,云游僧人是可以免食宿的。

  我们现在走到天王殿后面这一花岗岩铺地的大庭院,建筑上称为“埕”石埕左右分为钟楼和鼓楼;“晨钟暮鼓“是寺庙的制度每天早上和晚上都会敲钟的,听到这钟声可以解脱人的108种烦恼,钟楼是供奉地藏菩萨,鼓楼是供奉伽蓝菩萨。

  我们在继续走带上面,这是大雄宝殿,为何把它称为 “大雄”呢?那是对佛主至高无上的尊称。我们看到门前的这副对联:“经始朔唐朝与开元而并古,曙光被厦岛对太武以增挥”;这副对联将寺庙的开基的年代和地理位置说得很清楚,寺庙在唐朝就有了,据说最早到岛上开发的是陈氏家族。五代时这里称为泗洲院,宋初叫无尽岩,后来改为普照寺、普照院,因与浙江的普陀山是同供奉观音菩萨的,且又地处普陀山的南面,因此就把它称为南普陀寺。大雄宝殿基本采用了花岗岩,朴素,端庄,有*传统的建筑风格翘角飞檐,草龙飞舞,看上去非常的精致灵巧,并且也融入了道家思想;主殿供奉的是竖世三佛,中间是释迦牟尼佛,东边为药师佛,西边为阿弥陀佛,他们的莲花座上都刻有释迦传记和唐三藏取经的故事。

  释迦两旁站立的,东边是大弟子迦叶尊者,西边是他的唐弟阿难陀尊者,前面是千手千眼观音,观音菩萨和百姓之间可说是缘情深厚,她的传说世人都在纷纷说道:(古时候有一老汉,年纪大了患眼急就要失明,到处去求医都没有用,最后得到别人的指点,需要用人的眼睛做药引才能好,结果他的大女儿、二女儿都不愿用自己的眼睛做药引来给他的父亲治眼睛,惟独他的小女儿毫不犹豫的献出自己的眼睛换来父亲的光明,结果就感动了天地,释迦牟尼佛就赐她千眼让她能够普视人间的一切苦恼,千手截难保佑人间。观音菩萨座下还放着一个木鱼主要是用木鱼的方法让僧人在念1是提神的。大雄宝殿的背后还有三尊佛像,他们被称为“西方三圣”中间是阿弥陀佛,左右两边是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本寺的主体建筑之一大悲殿,殿前的这两棵佛家圣树菩提树,十分的干净,连蜘蛛网都不结,当年释迦牟尼佛就是在菩提树下修成正果的。大悲殿原来为砖木结构,在1928 年因香火过旺而被烧毁,在1962年进行大翻修,主题改用钢筋水泥,保持斗拱推叠但不承受重力,用于装饰。殿高20米,三重飞檐,以彩绘装饰造形巧妙,结构严密,称为蜘蛛结网。殿内供奉四尊观音菩萨正面为双手观音,其余三面为48臂观音,各臂都有拿者不同的物品,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悲愿;常会有人对观音的性别表示怀疑,究竟是男还是女?门住是这副对联解释得很巧妙:菩门无定向,慈悲济世即观音。实际上考证,唐宋时期画观音的名家有很多,但都是不画妇女形象,但宋代之后,观音就成为了女身,一直到明代,大概是观音具有“菩萨心肠”与女性特点更家的相协调,因而就刻画成女像就流传了下来。

  最后这一边是大殿的藏经阁,建于1936年,这个藏经阁的建筑很有特色,有中西合并的韵味,上层为歇山式屋顶,下为西洋式架构,上层是藏经,下层是法堂如果你们想更多的了解佛教法那么可以到上面去看看。

  使南普陀寺享有盛名的还有“闽南佛学院”创办于1925年,现在的佛学院已经是僧教育的重点学院。

  好了南普陀寺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大家的配合。

南普陀寺导游词5

  今天咱们要旅行的是南普陀寺,它历史长久,始于唐朝,但因为屡次被毁,又多次重修,所以全部寺庙的修建仍是比拟新。原称为“普照寺”后被毁,在康熙二十三年施琅将军在此重建寺庙,因与浙江普陀山一样与供奉观世音菩萨为主,又处于普陀山之南,所以称其为“南普陀寺”,南普寺原是临济宗派世袭主持,1924年改为十方丛林选贤制,提拔贤能之人当任主持,自那时起已有十一任主持了,现任的主持是圣辉法师,南普陀寺庙的修筑也标新立异,当初,就随小吴一起前往参观一下吧!那我们所须要的时光为一个半小时。

  各位来宾,现在请随我一同入寺参观,这是天王殿,1981年原*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题写的天王殿匾额。走进这天王殿,弥勒佛慈眉笑眼,耳垂双肩,袒胸露脐,笑颜可掬,仿佛对每一位游客都表示恭候光顾。弥勒佛诞生于印度,后来出家拜佛为师,佛预言他将继续释迦牟尼为未来佛,在五十七亿六万年之后在龙华树下成佛,分三会说法,以其代释迦佛说教之意。我们现在看到的已不是印度的弥勒佛,现在*大多寺庙里供奉的是笑口常开胖弥勒像,他为五代时的契此和尚,今宁波奉化人,他经常拿一布袋,云游四方,无牵无挂,常劝人信佛,且老是眉开颜笑,和气待人,因此人们也称其为“布袋和尚”,后来他在岳林寺磐石坐化,口中念念有词:“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众人,世人不自识”,人们才觉悟他是弥勒佛的化身。

  弥勒佛身后的是韦驮,他手持金刚杵是佛教中的护法神,据说,如果寺庙中韦驮着地的金刚杵表明这个寺庙是子孙庙,对外来的云游僧人不开放,最多可吃两餐,不得留宿,如果韦驮将金刚杵横放在手臂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十方丛林,云游僧人可免得费食宿,假如韦驮一手将金刚杵高举过额,表现寺庙对云游僧人的食宿要收取必定的用度。

  南普陀寺本来为子孙庙,所以韦驮的金刚杵是着地,后改为十方丛林,但这尊韦驮却不更改形状,实在云游僧人到此是可以免费食宿的。

  天王殿内两旁的便是四大天王,分别代表风、调、雨、顺,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琶,意为调,南方增加天王手持宝剑,意为风,西方广目天王一手拿圆珠,一手拿蛇或龙,意为顺,北方多闻天王手持一伞,意为雨。

  现在我们走出天王殿,寺庙呈中轴线递次向上,向左右对称开展,现在看,左右两边分别是钟、鼓楼!寺庙中个别都是晨钟暮鼓!而钟鼓楼第一层分别又供奉着地藏王菩萨和伽蓝菩萨,正前方是大雄宝殿,这是寺院的主体核心,是一座重檐歇山顶两层蹿角式的建筑,绿瓦石柱,雕梁画栋,屋上铺琉璃瓦,殿顶绘有九鲤化龙、麒麟奔忙、龙凤呈样等磁画,颜色鲜丽,金碧光辉。南普陀寺始于唐朝,在大雄宝殿前的石柱上有一对联为证,“经始溯唐朝与开元并古,普光被厦岛对太武以增辉”,大雄宝殿中供奉着竖三世佛,分离是从前佛、现在佛与将来佛,中间的就是现在佛,即释迦牟尼佛,据说真有其人,原名乔达摩。悉达多,是古印度加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十九岁那年于四门出游,感悟到人生的生老病死的状态,于是信心出家,以解脱生老病逝世的困苦,终极经由艰巨的修行,在菩提树下觉醒,就成为现在的释迦牟尼。站在释迦牟尼两旁的是他两个弟子阿难与迦叶,前面还有一尊千手观音。在殿的后面供奉着西方三圣,旁边为阿弥陀佛,左为观音菩萨,右为大势至菩萨。

  在大雄宝殿的左右分辨是十八罗汉,相传当年罗汉传入*时只有十六罗汉,后参加了《法住记》作者庆友法师与此书的翻译者玄藏。

  各位来宾,这是大悲殿,供奉着观世音菩萨,由于观世音菩萨又称为大慈大达观世音菩萨,所以称为大悲殿,观音原名观世音、观自由,慈善之意就是给人与快活,拔除悲哀。殿内供奉四尊观世音菩萨,部署四方,正中是一尊双臂观音,端坐在莲花座上,双目垂帘,情态安详。其余三尊为四十八臂观音,手上各雕一只小眼,持多种神器,姿势各一。游人香客必到此参观朝拜。大殿原为木构造,八角三重飞檐,全以斗拱架叠建成,殿内藻井,全用木料斗拱,不必一支铁钉。因为香火太盛这儿多次烧,所以等会儿要烧香的友人请不要把香火带到殿内,在殿外烧就能够了。

  前便利是藏经阁,为中轴主体的最高层,这阁建造颇有特点,有中西合璧的韵味,上为歇山式屋顶,下为西洋式架构,重檐双层阁楼,上层藏经,下层法堂,二楼有宽阔的天台。这里面藏着明末用信徒跟沙弥刺血写成的血经书,还有有名艺术家何朝东的作品白瓷观音、缅甸白玉卧佛等等。

  各位来宾随我再往山上走,这儿有一个大佛字,是闽南寺院中最大的一个,高4米多,宽3米多,是清光绪三十一年振慧所书。

  现在请各位与我一同往回走,南普陀是全国佛教高等教导的基地,这是闽南佛学院,开办于1925年,由当时南普陀的主持会泉巨匠为首任院长,他将佛学院作为改造*僧侣的教育试验园地,使之成为中外著名的佛教高级学府,1937年抗日军兴,学院停办,,1985年又正式复办,由赵朴初会长重写了院额,现设有男女两部,男部在南普陀,女院在金榜公园内的紫竹林寺内,学院的每任校长都是由南普陀现任主持当任,所以现在的校长就是圣辉师。

  各位来宾,看对面的普照楼,是专门供给素斋的处所,南普陀素菜以其清纯素雅的奇特风味驰誉中外,抛开了素菜仿造荤腥样子容貌的传统,保持素菜素料、素菜素做、素菜素名,其中有道菜名为“半月沉江”这是郭沫若先生所取的名,1962年郭沫若先生偕夫人来到南普陀寺,参观品味素菜,他看过菜单后便把菜名排列编成韵律诗句,边吃边打拍子唱,兴趣甚高,当端受骗归香菇冬笋面筋汤时,见其一半香菇为墨色,一半面筋为白色,宛如半轮月影沉入江底,于是便为这道菜取名为“半月沉江”。


南普陀寺导游词实用5篇(扩展2)

——福建南普陀寺导游词实用5篇

  福建南普陀寺导游词 1

  南普院寺坐北朝南,依山面海而建,规模宏大,气势庄严,中轴线主建筑为天王殿、大雄宝、乐途殿、大悲殿、藏经阁;其中,天王殿位于寺院中轴线的最前端前殿正中供奉笑容可掬的弥勒佛,两侧立有怒目环视的四大天王,殿后有韦陀菩萨覆掌按杵而立,威武异常。殿阁依山层层升高,层次分明,俯仰相应。东西两侧依次升高的回廊,回护三殿两侧,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大雄宝殿是整个寺院的中心,具有典型的闽南佛殿的特点,大殿正中供奉三世尊佛高大的塑像,殿后供奉西方三圣。大悲殿呈八角形三重飞檐,中间藻井由斗拱层层迭架而成,无一根铁钉,构造极其精巧;殿内正中奉祀观音菩萨,其余各面为48臂观音,造型优美、姿态多样;又因闽南信众均崇奉观音菩萨,所以此殿香火异常鼎盛。天王殿前有广场,广场前为长宽均约30米的正方形放生池,和约百米长七八十米宽的莲花池。莲花池外围盖有琉璃瓦顶的矮墙,东西设对称重檐牌坊式山门,题额为“鹭岛名山”,系原中国佛教学会会长赵朴初所题。

  寺内所有建筑,一律采用古代宫殿式的重檐飞脊大屋盖,饰以杏黄琉瓦,使之统一协调。再以石构围墙将全寺建筑群环抱起来,如散珠承盘,形成一个整体。藏经阁是中轴线上的最高层建筑,为歇山重檐式双层楼阁,一层为法堂,是僧人讲经说法的地方,二层为玉佛殿,内供28尊缅甸玉佛,并藏有数万卷古今中外的佛典经书及一些珍贵的文物。

  福建南普陀寺导游词 2

  南寺原为世袭制子孙庙,韦驮的金刚杵为看地的,改十方丝林制后金刚杵仍保持原样。但按十方丝林制规定是可以免费食宿的。

  各位团友,两侧的廊院,是对称排列的种楼和鼓楼。值得一提的是在五老峰上有钟鼓两山。钟鼓山与钟鼓楼两两相对,堪称一绝。各位团友,这是寺院的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又称大殿。大家可以看到大庭*展舒广,正中为一宝鼎香炉,两侧白石宝塔耸立于两侧,显示出大殿的肃穆。

  大雄宝殿主要供奉“三世佛”。莲花座上的为佛祖释迦牟尼。大家可以看到佛祖眼睛向前凝视,左手置于盘脚,右手微招至胞前,仿佛正在给人们讲经布道,造型生动。释迦牟尼原名乔达多·急达多。据说,他是古印度加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他从小善于沆思,深感人世间的生、老、病、死等种种苦难,他认为只有出家才能拯救人类。所以,释迦牟尼29岁便出家苦修6年,后来又在菩提伽耶静思人生真缔,最终大彻大悟,得到后,他便开始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后来传教45年,在那迦羽化升天,这便叫“涅”。

  大家请往后边走,殿后供的是“西方三圣”。中间为阿弥陀佛,左边为观音菩萨,右为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为西方极乐世界教主。观音菩萨为大乘教菩萨。她能解救众生,每当遇难时,只要含中名,观音便会来解救,所以叫“观音”。从唐朝开始,观音便开始摆脱印度模式,形成中国化女神形象。大势至菩萨所到之处,可以息火、血、刀、光之灾。

  各位团友,大家还可以看到大雄宝殿建筑颇具园林色彩。有“清风摇影”“禅河淋浴”等山水连环画。大家抬头看,大殿屋背里卷棚式弦形,燕尾式飞檐,如弯月起翘。这与墙身*实稳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得更为庄重秀丽,体现了浓厚的民族特色。

  大家请跟我来,这便是大悲殿。大悲殿屹立于石阶之顶,高约20米,呈六角形的建筑风格,三重飞檐,殿顶正中立一葫芦宝塔,宏观伟壮观。大悲殿正中祀观音菩萨。正面为双手观音,其余三面为48手观音,各臂执物各有不同,表示观音有不同的渡众愿望。

  各位团友,最后一殿是藏经阁,建于1936年,上层为经堂,下层为法堂。这里有中外佛书经典数万卷。其中较珍贵的有《明大藏经》《佛说阿弥陀经》。

  各位朋友,下面我们前往素菜馆用素斋。这是普照楼,它作为素食馆,迎接海内我嘉宾。南普陀寺的素食独具一格,以清纯素雅而闻名,被誉为“素菜瑰宝”。

  各位团友,南普陀的介绍到此结束,谢谢各位的合作。

  现在给大家40分钟的自由活动时间,大家可以上山看看摩牙石刻,也可以去大雄宝殿烧香祈愿。我们将在11点30分在停车场集合,我们的车号为闽D3688,谢谢。

  福建南普陀寺导游词 3

  南寺原为世袭制子孙庙,韦驮的金刚杵为看地的,改十方丝林制后金刚杵仍保持原样。但按十方丝林制规定是可以免费食宿的。

  各位团友,两侧的廊院,是对称排列的种楼和鼓楼。值得一提的是在五老峰上有钟鼓两山。钟鼓山与钟鼓楼两两相对,堪称一绝。各位团友,这是寺院的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又称大殿。大家可以看到大庭*展舒广,正中为一宝鼎香炉,两侧白石宝塔耸立于两侧,显示出大殿的肃穆。

  大雄宝殿主要供奉“三世佛”。莲花座上的为佛祖释迦牟尼。大家可以看到佛祖眼睛向前凝视,左手置于盘脚,右手微招至胞前,仿佛正在给人们讲经布道,造型生动。释迦牟尼原名乔达多·急达多。据说,他是古印度加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他从小善于沆思,深感人世间的生、老、病、死等种种苦难,他认为只有出家才能拯救人类。所以,释迦牟尼29岁便出家苦修6年,后来又在菩提伽耶静思人生真缔,最终大彻大悟,得到后,他便开始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后来传教45年,在那迦羽化升天,这便叫“涅”。

  大家请往后边走,殿后供的是“西方三圣”。中间为阿弥陀佛,左边为观音菩萨,右为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为西方极乐世界教主。观音菩萨为大乘教菩萨。她能解救众生,每当遇难时,只要含中名,观音便会来解救,所以叫“观音”。从唐朝开始,观音便开始摆脱印度模式,形成中国化女神形象。大势至菩萨所到之处,可以息火、血、刀、光之灾。

  各位团友,大家还可以看到大雄宝殿建筑颇具园林色彩。有“清风摇影”“禅河淋浴”等山水连环画。大家抬头看,大殿屋背里卷棚式弦形,燕尾式飞檐,如弯月起翘。这与墙身*实稳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得更为庄重秀丽,体现了浓厚的民族特色。

  大家请跟我来,这便是大悲殿。大悲殿屹立于石阶之顶,高约20米,呈六角形的建筑风格,三重飞檐,殿顶正中立一葫芦宝塔,宏观伟壮观。大悲殿正中祀观音菩萨。正面为双手观音,其余三面为48手观音,各臂执物各有不同,表示观音有不同的渡众愿望。

  各位团友,最后一殿是藏经阁,建于1936年,上层为经堂,下层为法堂。这里有中外佛书经典数万卷。其中较珍贵的有《明大藏经》《佛说阿弥陀经》。

  各位朋友,下面我们前往素菜馆用素斋。

  这是普照楼,它作为素食馆,迎接海内我嘉宾。南普陀寺的素食独具一格,以清纯素雅而闻名,被誉为“素菜瑰宝”。

  各位团友,南普陀的介绍到此结束,谢谢各位的合作。

  现在给大家40分钟的自由活动时间,大家可以上山看看摩牙石刻,也可以去大雄宝殿烧香祈愿。

  我们将在11点30分在停车场集合,我们的车号为,谢谢。

  福建南普陀寺导游词 4

  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南普陀寺,它历史悠久,始于唐朝,但由于多次被毁,又多次重修,所以整个寺庙的建筑还是比较新。因与浙江普陀山一样与供奉观世音菩萨为主,又处于五老峰下之南,所以称其为“南普陀寺”。在中国佛教历史上,厦门的南普陀寺有其重要的地位,它是佛教在闽南一带的传播基地。南普陀的几任住持,在中国佛学界都享有盛誉。1920年起任南普陀住持兼闽南佛学院院长的太虚法师,曾到南洋、欧美各国讲学、传道,影响很大。而且他提倡的佛教改革,团结教派,也很有成效,为佛教作出了极大贡献,这也使南普陀寺的声名在海内外广为传扬。

  南普陀寺坐子向午,依山面海,全寺的整个建筑,布局匀称,结构严谨,富有民族风格,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艺术。站在远处眺望,从无尽岩到五老峰山腰,在南北的中轴线上,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藏金阁四落建筑层层托高,层次分明,俯仰相应。左右厢房、庑廊、钟鼓楼对称排列,回护着三殿,形成一个整体,显示出南普陀寺的雄伟壮观的气势,有一种佛法无边的威严。

  在南普陀寺院的门前,屹立着七座汉白玉的如来佛塔和两座11层高的万寿塔,塔前是放生池。塔间的放生池,是专门为施主放生而设立的。放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种风俗*惯,是一种比较普遍的佛事活动。这里池子里有着许多的鲶鱼和乌龟,可是也是因为大家都太乐于积善德吧,而导致池子里面的鱼和乌龟超出了池子所能承受的范围了,而寺庙也不会把这些动物拿来杀生,所以导致里面的荷花(根茎)都吃掉了,所以现在放生池已经限制放生了。

  福建南普陀寺导游词 5

  南寺原为世袭制子孙庙,韦驮的金刚杵为看地的,改十方丝林制后金刚杵仍保持原样。但按十方丝林制规定是可以免费食宿的。

  各位团友,两侧的廊院,是对称排列的种楼和鼓楼。值得一提的是在五老峰上有钟鼓两山。钟鼓山与钟鼓楼两两相对,堪称一绝。各位团友,这是寺院的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又称大殿。大家可以看到大庭*展舒广,正中为一宝鼎香炉,两侧白石宝塔耸立于两侧,显示出大殿的肃穆。

  大雄宝殿主要供奉“三世佛”。莲花座上的为佛祖释迦牟尼。大家可以看到佛祖眼睛向前凝视,左手置于盘脚,右手微招至胞前,仿佛正在给人们讲经布道,造型生动。释迦牟尼原名乔达多・急达多。据说,他是古印度加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他从小善于沆思,深感人世间的生、老、病、死等种种苦难,他认为只有出家才能拯救人类。所以,释迦牟尼29岁便出家苦修6年,后来又在菩提伽耶静思人生真缔,最终大彻大悟,得到后,他便开始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后来传教45年,在那迦羽化升天,这便叫“涅”。

  大家请往后边走,殿后供的是“西方三圣”。中间为阿弥陀佛,左边为观音菩萨,右为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为西方极乐世界教主。观音菩萨为大乘教菩萨。她能解救众生,每当遇难时,只要含中名,观音便会来解救,所以叫“观音”。从唐朝开始,观音便开始摆脱印度模式,形成中国化女神形象。大势至菩萨所到之处,可以息火、血、刀、光之灾。

  各位团友,大家还可以看到大雄宝殿建筑颇具园林色彩。有“清风摇影”“禅河淋浴”等山水连环画。大家抬头看,大殿屋背里卷棚式弦形,燕尾式飞檐,如弯月起翘。这与墙身*实稳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得更为庄重秀丽,体现了浓厚的民族特色。

  大家请跟我来,这便是大悲殿。大悲殿屹立于石阶之顶,高约20米,呈六角形的建筑风格,三重飞檐,殿顶正中立一葫芦宝塔,宏观伟壮观。大悲殿正中祀观音菩萨。正面为双手观音,其余三面为48手观音,各臂执物各有不同,表示观音有不同的渡众愿望。

  各位团友,最后一殿是藏经阁,建于1936年,上层为经堂,下层为法堂。这里有中外佛书经典数万卷。其中较珍贵的有《明大藏经》《佛说阿弥陀经》。

  各位朋友,下面我们前往素菜馆用素斋。

  这是普照楼,它作为素食馆,迎接海内我嘉宾。南普陀寺的素食独具一格,以清纯素雅而闻名,被誉为“素菜瑰宝”。

  各位团友,南普陀的介绍到此结束,谢谢各位的合作。

  现在给大家40分钟的自由活动时间,大家可以上山看看摩牙石刻,也可以去大雄宝殿烧香祈愿。

  我们将在11点30分在停车场集合,我们的车号为,谢谢。


南普陀寺导游词实用5篇(扩展3)

——南普陀导游词 (菁华5篇)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来到的是福建省香火最旺的南普陀寺,它位于五老锋下,为子五座向,依山面海以中轴线为中心,主体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阁,南普陀寺始建于唐朝,占地面积有3万多亩,距今已有1200多年了,1684年由靖海侯重建,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快牌匾“南普陀”是当时的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在1981年写的。

  现在我们就一起进去看它的一些主体建筑,这是天王殿,在1925年改建的,我们看它的建筑结构是木构架结构的,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位嘻嘻哈哈的菩萨是弥勒菩萨,他是一坐艺术品,他是采用福建省特有工艺“脱胎漆器”而制作的,要先用泥做出他的泥身,难后用金漆精描细画千遍,最后再破去泥胎才完工的。这种工艺品不仅美观、坚固、而且还不怕火,因此很深受游客的喜欢。佛预言在56。7亿年之后他将继承释迦牟尼佛的佛道因此人们称他为未来佛。这是四大金刚,_中曾被破坏,这是经过重塑的金身,他们的职责是护卫天下,我们看他们的兵器和形象都不同,这是东方持国天王,这是南方增长天王;这是西方广目天王,这是北方多闻天王,他们手上拿的法器都有不同的含义:剑,锋也,比喻风;琵琶,暗指调;伞,隐含着雨的意思;龙,有青龙的含义,暗指顺。“风调雨顺”乃是万事如意,国泰民安。

  我们看到这四大天王的一只角是悬挂在空中的,你们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吗?关于这个有一个传说:明朝皇帝朱元璋出生在农家,小时侯家境很贫寒,经常饿着肚子,于是就到庙里做小沙弥,负责清扫,他扫到天王殿的时候看到四大天王的角周围不干净,于是就叫四大天王把脚抬起来,因为朱元璋是真命天子,天王不好不从,结果打扫干净后,小家伙就听到开饭的钟声,于是就顾不得眼前的事,就放下扫帚,跑去吃饭,四大天王的脚就一直抬到今天了。那么只要谁能命令四大天王把脚放回去谁就是真命天子,这是跟大家开个小玩笑。那我们来看一下后面的这是天神韦驮,他曾是南方增长天王的八神之一,据说佛在捏磐时,有邪魔将释迦的佛舍利偷走,韦驮历经艰难,把舍利追了回来。所以我们现在看到他身穿甲胃,手持金刚杵就是保护佛祖,降妖的。

  韦驮手上拿的法器不同就表示这个寺庙的制度,如果韦驮手上的金刚杵是着的的,是表明寺庙是子孙庙,对外来的游僧不开放,最多只能吃两餐,不能住宿;假如韦驮的金刚杵是横放在手臂上的,表示寺庙是十方丛林制的,游僧可免费食宿;若韦驮左手叉腰,右手握着金刚杵过额头就说明这寺庙对外来的游僧要适当收费。南普陀寺原为世袭制子孙庙,韦驮的金刚杵是着地的,改为十方丛林制后,金刚杵没有改为横放在手比臂上,仍保持原来的,按十方丛林的规矩,云游僧人是可以免食宿的。

  我们现在走到天王殿后面这一花岗岩铺地的大庭院,建筑上称为“埕”石埕左右分为钟楼和鼓楼;“晨钟暮鼓“是寺庙的制度每天早上和晚上都会敲钟的,听到这钟声可以解脱人的108种烦恼,钟楼是供奉地藏菩萨,鼓楼是供奉伽蓝菩萨。

  我们在继续走带上面,这是大雄宝殿,为何把它称为“大雄”呢?那是对佛主至高无上的尊称。我们看到门前的这副对联:“经始朔唐朝与开元而并古,曙光被厦岛对太武以增挥”;这副对联将寺庙的开基的年代和地理位置说得很清楚,寺庙在唐朝就有了,据说最早到岛上开发的`是陈氏家族。五代时这里称为泗洲院,宋初叫无尽岩,后来改为普照寺、普照院,因与浙江的普陀山是同供奉观音菩萨的,且又地处普陀山的南面,因此就把它称为南普陀寺。大雄宝殿基本采用了花岗岩,朴素,端庄,有*传统的建筑风格翘角飞檐,草龙飞舞,看上去非常的精致灵巧,并且也融入了道家思想;主殿供奉的是竖世三佛,中间是释迦牟尼佛,东边为药师佛,西边为阿弥陀佛,他们的莲花座上都刻有释迦传记和唐三藏取经的故事。

  释迦两旁站立的,东边是大弟子迦叶尊者,西边是他的唐弟阿难陀尊者,前面是千手千眼观音,观音菩萨和百姓之间可说是缘情深厚,她的传说世人都在纷纷说道:(古时候有一老汉,年纪大了患眼急就要失明,到处去求医都没有用,最后得到别人的指点,需要用人的眼睛做药引才能好,结果他的大女儿、二女儿都不愿用自己的眼睛做药引来给他的父亲治眼睛,惟独他的小女儿毫不犹豫的献出自己的眼睛换来父亲的光明,结果就感动了天地,释迦牟尼佛就赐她千眼让她能够普视人间的一切苦恼,千手截难保佑人间。观音菩萨座下还放着一个木鱼主要是用木鱼的方法让僧人在念1是提神的。大雄宝殿的背后还有三尊佛像,他们被称为“西方三圣”中间是阿弥陀佛,左右两边是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本寺的主体建筑之一大悲殿,殿前的这两棵佛家圣树菩提树,十分的干净,连蜘蛛网都不结,当年释迦牟尼佛就是在菩提树下修成正果的。大悲殿原来为砖木结构,在1928年因香火过旺而被烧毁,在1962年进行大翻修,主题改用钢筋水泥,保持斗拱推叠但不承受重力,用于装饰。殿高20米,三重飞檐,以彩绘装饰造形巧妙,结构严密,称为蜘蛛结网。殿内供奉四尊观音菩萨正面为双手观音,其余三面为48臂观音,各臂都有拿者不同的物品,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悲愿;常会有人对观音的性别表示怀疑,究竟是男还是女?门住是这副对联解释得很巧妙:菩门无定向,慈悲济世即观音。实际上考证,唐宋时期画观音的名家有很多,但都是不画妇女形象,但宋代之后,观音就成为了女身,一直到明代,大概是观音具有“菩萨心肠”与女性特点更家的相协调,因而就刻画成女像就流传了下来。

  最后这一边是大殿的藏经阁,建于1936年,这个藏经阁的建筑很有特色,有中西合并的韵味,上层为歇山式屋顶,下为西洋式架构,上层是藏经,下层是法堂如果你们想更多的了解佛教法那么可以到上面去看看。

  使南普陀寺享有盛名的还有“闽南佛学院”创办于1925年,现在的佛学院已经是僧教育的重点学院。好了南普陀寺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大家的配合。

  今天咱们要旅行的是南普陀寺,它历史长久,始于唐朝,但因为屡次被毁,又多次重修,所以全部寺庙的修建仍是比拟新。原称为“普照寺”后被毁,在康熙二十三年施琅将军在此重建寺庙,因与浙江普陀山一样与供奉观世音菩萨为主,又处于普陀山之南,所以称其为“南普陀寺”,南普寺原是临济宗派世袭主持,1924年改为十方丛林选贤制,提拔贤能之人当任主持,自那时起已有十一任主持了,现任的主持是圣辉法师,南普陀寺庙的修筑也标新立异,当初,就随小吴一起前往参观一下吧!那我们所须要的.时光为一个半小时。

  各位来宾,现在请随我一同入寺参观,这是天王殿,1981年原*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题写的天王殿匾额。走进这天王殿,弥勒佛慈眉笑眼,耳垂双肩,袒胸露脐,笑颜可掬,仿佛对每一位游客都表示恭候光顾。弥勒佛诞生于印度,后来出家拜佛为师,佛预言他将继续释迦牟尼为未来佛,在五十七亿六万年之后在龙华树下成佛,分三会说法,以其代释迦佛说教之意。我们现在看到的已不是印度的弥勒佛,现在*大多寺庙里供奉的是笑口常开胖弥勒像,他为五代时的契此和尚,今宁波奉化人,他经常拿一布袋,云游四方,无牵无挂,常劝人信佛,且老是眉开颜笑,和气待人,因此人们也称其为“布袋和尚”,后来他在岳林寺磐石坐化,口中念念有词:“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众人,世人不自识”,人们才觉悟他是弥勒佛的化身。

  弥勒佛身后的是韦驮,他手持金刚杵是佛教中的护法神,据说,如果寺庙中韦驮着地的金刚杵表明这个寺庙是子孙庙,对外来的云游僧人不开放,最多可吃两餐,不得留宿,如果韦驮将金刚杵横放在手臂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十方丛林,云游僧人可免得费食宿,假如韦驮一手将金刚杵高举过额,表现寺庙对云游僧人的食宿要收取必定的用度。

  南普陀寺本来为子孙庙,所以韦驮的金刚杵是着地,后改为十方丛林,但这尊韦驮却不更改形状,实在云游僧人到此是可以免费食宿的。

  天王殿内两旁的便是四大天王,分别代表风、调、雨、顺,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琶,意为调,南方增加天王手持宝剑,意为风,西方广目天王一手拿圆珠,一手拿蛇或龙,意为顺,北方多闻天王手持一伞,意为雨。

  现在我们走出天王殿,寺庙呈中轴线递次向上,向左右对称开展,现在看,左右两边分别是钟、鼓楼!寺庙中个别都是晨钟暮鼓!而钟鼓楼第一层分别又供奉着地藏王菩萨和伽蓝菩萨,正前方是大雄宝殿,这是寺院的主体核心,是一座重檐歇山顶两层蹿角式的建筑,绿瓦石柱,雕梁画栋,屋上铺琉璃瓦,殿顶绘有九鲤化龙、麒麟奔忙、龙凤呈样等磁画,颜色鲜丽,金碧光辉。南普陀寺始于唐朝,在大雄宝殿前的石柱上有一对联为证,“经始溯唐朝与开元并古,普光被厦岛对太武以增辉”,大雄宝殿中供奉着竖三世佛,分离是从前佛、现在佛与将来佛,中间的就是现在佛,即释迦牟尼佛,据说真有其人,原名乔达摩。悉达多,是古印度加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十九岁那年于四门出游,感悟到人生的生老病死的状态,于是信心出家,以解脱生老病逝世的困苦,终极经由艰巨的修行,在菩提树下觉醒,就成为现在的释迦牟尼。站在释迦牟尼两旁的是他两个弟子阿难与迦叶,前面还有一尊千手观音。在殿的后面供奉着西方三圣,旁边为阿弥陀佛,左为观音菩萨,右为大势至菩萨。

  在大雄宝殿的左右分辨是十八罗汉,相传当年罗汉传入*时只有十六罗汉,后参加了《法住记》作者庆友法师与此书的翻译者玄藏。

  各位来宾,这是大悲殿,供奉着观世音菩萨,由于观世音菩萨又称为大慈大达观世音菩萨,所以称为大悲殿,观音原名观世音、观自由,慈善之意就是给人与快活,拔除悲哀。殿内供奉四尊观世音菩萨,部署四方,正中是一尊双臂观音,端坐在莲花座上,双目垂帘,情态安详。其余三尊为四十八臂观音,手上各雕一只小眼,持多种神器,姿势各一。游人香客必到此参观朝拜。大殿原为木构造,八角三重飞檐,全以斗拱架叠建成,殿内藻井,全用木料斗拱,不必一支铁钉。因为香火太盛这儿多次烧,所以等会儿要烧香的友人请不要把香火带到殿内,在殿外烧就能够了。

  前便利是藏经阁,为中轴主体的最高层,这阁建造颇有特点,有中西合璧的韵味,上为歇山式屋顶,下为西洋式架构,重檐双层阁楼,上层藏经,下层法堂,二楼有宽阔的天台。这里面藏着明末用信徒跟沙弥刺血写成的血经书,还有有名艺术家何朝东的作品白瓷观音、缅甸白玉卧佛等等。

  各位来宾随我再往山上走,这儿有一个大佛字,是闽南寺院中最大的一个,高4米多,宽3米多,是清光绪三十一年振慧所书。

  现在请各位与我一同往回走,南普陀是全国佛教高等教导的基地,这是闽南佛学院,开办于1925年,由当时南普陀的主持会泉巨匠为首任院长,他将佛学院作为改造*僧侣的教育试验园地,使之成为中外著名的佛教高级学府,1937年抗日军兴,学院停办,,1985年又正式复办,由赵朴初会长重写了院额,现设有男女两部,男部在南普陀,女院在金榜公园内的紫竹林寺内,学院的每任校长都是由南普陀现任主持当任,所以现在的校长就是圣辉师。

  各位来宾,看对面的普照楼,是专门供给素斋的处所,南普陀素菜以其清纯素雅的奇特风味驰誉中外,抛开了素菜仿造荤腥样子容貌的传统,保持素菜素料、素菜素做、素菜素名,其中有道菜名为“半月沉江”这是郭沫若先生所取的名,1962年郭沫若先生偕夫人来到南普陀寺,参观品味素菜,他看过菜单后便把菜名排列编成韵律诗句,边吃边打拍子唱,兴趣甚高,当端受骗归香菇冬笋面筋汤时,见其一半香菇为墨色,一半面筋为白色,宛如半轮月影沉入江底,于是便为这道菜取名为“半月沉江”。

  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南普陀寺,它历史悠久,始于唐朝,但由于多次被毁,又多次重修,所以整个寺庙的建筑还是比较新。原称为“普照寺”后被毁,在康熙二十三年施琅将军在此重建寺庙,因与浙江普陀山一样与供奉观世音菩萨为主,又处于普陀山之南,所以称其为“南普陀寺”,南普寺原是临济宗派世袭主持,1924年改为十方丛林选贤制,选拔贤能之人当任主持,自那时起已有十一任主持了,现任的主持是圣辉法师,南普陀寺庙的建筑也别具一格,现在,就随小吴一同前往参观一下吧!那我们所需要的时间为一个半小时。

  各位来宾,现在请随我一同入寺参观,这是天王殿,1981年原*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题写的天王殿匾额。走进这天王殿,弥勒佛慈眉笑眼,耳垂双肩,袒胸露脐,笑容可掬,似乎对每一位游客都表示恭候光临。弥勒佛出生于印度,后来出家拜佛为师,佛预言他将继承释迦牟尼为未来佛,在五十七亿六万年之后在龙华树下成佛,分三会说法,以其代释迦佛说教之意。我们现在看到的已不是印度的弥勒佛,现在*大多寺庙里供奉的'是笑口常开胖弥勒像,他为五代时的契此和尚,今宁波奉化人,他常常拿一布袋,云游四方,无忧无虑,常劝人信佛,且总是眉开颜笑,和善待人,因而人们也称其为“布袋和尚”,后来他在岳林寺磐石坐化,口中念念有词:“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不自识”,人们才醒悟他是弥勒佛的化身。

  弥勒佛身后的是韦驮,他手持金刚杵是佛教中的护法神,据说,如果寺庙中韦驮着地的金刚杵表明这个寺庙是子孙庙,对外来的云游僧人不开放,最多可吃两餐,不得留宿,如果韦驮将金刚杵横放在手臂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十方丛林,云游僧人可以免费食宿,如果韦驮一手将金刚杵高举过额,表示寺庙对云游僧人的食宿要收取一定的费用。

  南普陀寺原先为子孙庙,所以韦驮的金刚杵是着地,后改为十方丛林,但这尊韦驮却没有更改外形,其实云游僧人到此是可以免费食宿的。

  天王殿内两旁的便是四大天王,分别代表风、调、雨、顺,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琶,意为调,南方增长天王手持宝剑,意为风,西方广目天王一手拿圆珠,一手拿蛇或龙,意为顺,北方多闻天王手持一伞,意为雨。

  现在我们走出天王殿,寺庙呈中轴线递次向上,向左右对称展开,现在看,左右两边分别是钟、鼓楼!寺庙中一般都是晨钟暮鼓!而钟鼓楼第一层分别又供奉着地藏王菩萨和伽蓝菩萨,正前方是大雄宝殿,这是寺院的主体中心,是一座重檐歇山顶两层蹿角式的建筑,绿瓦石柱,雕梁画栋,屋上铺琉璃瓦,殿顶绘有九鲤化龙、麒麟奔走、龙凤呈样等磁画,色彩鲜丽,金碧辉煌。南普陀寺始于唐朝,在大雄宝殿前的石柱上有一对联为证,“经始溯唐朝与开元并古,普光被厦岛对太武以增辉”,大雄宝殿中供奉着竖三世佛,分别是过去佛、现在佛与未来佛,中间的就是现在佛,即释迦牟尼佛,据说真有其人,原名乔达摩。悉达多,是古印度加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十九岁那年于四门出游,感悟到人生的生老病死的状况,于是决心出家,以摆脱生老病死的困苦,最终经过艰难的修行,在菩提树下觉悟,就成为现在的释迦牟尼。站在释迦牟尼两旁的是他两个弟子阿难与迦叶,前面还有一尊千手观音。在殿的后面供奉着西方三圣,中间为阿弥陀佛,左为观音菩萨,右为大势至菩萨。

  在大雄宝殿的左右分别是十八罗汉,相传当年罗汉传入*时只有十六罗汉,后加入了《法住记》作者庆友法师与此书的翻译者玄藏。

  各位来宾,这是大悲殿,供奉着观世音菩萨,因为观世音菩萨又称为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所以称为大悲殿,观音原名观世音、观自在,慈悲之意就是给人与快乐,拔除悲痛。殿内供奉四尊观世音菩萨,安排四方,正中是一尊双臂观音,端坐在莲花座上,双目垂帘,神态安详。其余三尊为四十八臂观音,手上各雕一只小眼,持多种神器,姿态各一。游人香客必到此参观朝拜。大殿原为木结构,八角三重飞檐,全以斗拱架叠建成,殿内藻井,全用木料斗拱,不用一支铁钉。由于香火太盛这儿多次烧,所以等会儿要烧香的朋友请不要把香火带到殿内,在殿外烧就可以了。

  前方便是藏经阁,为中轴主体的最高层,这阁建筑颇有特色,有中西合璧的韵味,上为歇山式屋顶,下为西洋式架构,重檐双层阁楼,上层藏经,下层法堂,二楼有宽敞的天台。这里面藏着明末用信徒和沙弥刺血写成的血经书,还有著名艺术家何朝东的作品白瓷观音、缅甸白玉卧佛等等。

  各位来宾随我再往山上走,这儿有一个大佛字,是闽南寺院中最大的一个,高4米多,宽3米多,是清光绪三十一年振慧所书。

  现在请各位与我一同往回走,南普陀是全国佛教高等教育的基地,这是闽南佛学院,创办于1925年,由当时南普陀的主持会泉大师为首任院长,他将佛学院作为改革*僧侣的教育实验园地,使之成为中外著名的佛教高等学府,1937年抗日军兴,学院停办,1985年又正式复办,由赵朴初会长重写了院额,现设有男女两部,男部在南普陀,女院在金榜公园内的紫竹林寺内,学院的每任校长都是由南普陀现任主持当任,所以现在的校长就是圣辉师。

  各位来宾,看对面的普照楼,是专门供应素斋的地方,南普陀素菜以其清纯素雅的独特风味驰名中外,抛开了素菜仿制荤腥模样的传统,坚持素菜素料、素菜素做、素菜素名,其中有道菜名为“半月沉江”这是郭沫若先生所取的名,1962年郭沫若先生偕夫人来到南普陀寺,参观品尝素菜,他看过菜单后便把菜名排列编成韵律诗句,边吃边打拍子唱,兴致甚高,当端上当归香菇冬笋面筋汤时,见其一半香菇为墨色,一半面筋为白色,宛如半轮月影沉入江底,于是便为这道菜取名为“半月沉江”。

  各位团友,大家好。再过五分钟,我们便可以到“千年古刹”南普陀寺了。

  现在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它的沿革。南普陀寺最初建于唐朝。初名普照寺,五代时,改名“泗洲院”,宋时称“无尽岩”。清康熙二十三年由靖海侯施琅再次重建。大家也许都知道,在浙江省有座普陀山,那它与南普陀寺有什么联系吗?对,有的。因为南普陀寺与普陀山普济寺同祀观音,又在它的南边,故称南普陀寺。南普陀寺位于五老峰下,为子午坐向,依山面海以中轴线为中心,主体建筑为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阁,依次层层托起,相互呼应。东西两侧建筑物钟楼鼓楼对称排列,显得雄伟壮观。各建筑物错落有致,浑然一体,带有明显的民族建筑风格。

  各位团友,南普陀寺已到了,请大家下车。

  各位团友,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南普陀寺的山门,这边是西山门,在东边还有东山门。请大家招头看,“鹭岛名山”。这是原*佛协会会长赵朴初所题。山门两边对联为明书法家虞愚所书。“广厦岛连沧海阔,大心量比五峰高”。这道出了南普陀寺依山面海,佛境清幽的.情致。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往佛塔和莲花池参观。

  在我右手边现在大家可以远远看见的是莲花池,夏日荷花盛开时,蓝天、白塔、绿叶、花海,展示出这里清净的佛门净地。

  池后为七座汉白玉如来佛塔和两座万寿塔。万寿塔高18米,11层高。为印度佛教建筑风格,顶端层层托起,高耸入云,中部四面有佛法修行的种种雕像,底部为须弥座,又名金钢座。如来佛塔高5米,整齐有序地排列于万寿塔前。在塔的中间为放生池。善男信女在此放生以表自己的慈悲为怀,那么,为什么庙前要设一个放生池呢?其实,放生原为我国的一项风俗*惯,后与佛教“慈悲”教义相结合,成为一种佛事话动,流传至今。

  各位团友,现在请随我入寺参观。这是天王殿,又称弥勒殿。天王殿是1925年,会泉法师任方丈时重建的。它正中供奉弥勒佛,两侧四大天王,背后供护法天神韦驮,这种格局和全国寺庙都是一样的。

  这便是弥勒佛。它盘坐正中,倚着布袋,袒胸托膝,十分可爱。相传弥勒为五代梁朝明洲奉化人,号长汀子。他常常杖着一布袋,云游四方,自由自在,劝人信佛,而且总是眉开眼笑,和善待人,因此人们称他为布袋和尚。布袋和尚圆寂时,口含一偈“弥勒真弥协,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人们这才酌情其为弥勒的化身,在我国,常有“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的楹联来形容其皆大欢喜的形象。

  各位团友,现在请往两侧看,这是四大天王,*俗称“四大金刚”。据印度佛教称,世界中心为须弥山,四方有四大部洲。四大天王住在须弥山山腰的犍陀罗山,山有四峰,各住一天王,各护一方天下,河、山、森林,都是他们的庇护范围。*的“天王”是依照《封神捞演义》所塑造的,这是东方持国王、雪白的身躯,身着甲胃,手持无弦琵琶,意为“弦弹破苦”,修生养性,南方堵广天王,身青,手持宝剑,意斩尽妖魔,佛法不可侵犯;西方广目天王,身红,右手绕龙或蛇,有的左手还持珠,意即吉祥如意;北方多闻天王,身绿,右手持宝伞,又称宝幡,用来制伏妖魔;右手握银鼠,意为苦海慈航。四大天王的法器是各有含义的;剑;锋利也,谐喻“风”;琵琶,暗指调;伞,隐喻雨;龙,有通的含义,暗:指顺。

  这样一来,四样法器合起来便是“风调雨顺”,四大天王成了护国安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佛教天王,吉祥的象征。

  弥勒菩萨后面,是护法天神韦驮。佛教相信他是南方堵广天王的八神之一,居三十二将之首。相传在释迦牟尼湿后,希释天手持七宝瓶准备取下佛牙舍利回去建塔供养,时有罗刹邪魔将舍利夺走。韦驮奋不顾身,奋起直追,夺回了舍利。佛教传入*后,韦驮为少年武将形象,身着甲胃,驱矣除魔。传说如果韦驮手持着地金刚杵,表示寺庙并不富裕,对外来云游俗人不开放,不可留宿;假如金刚杵是横放在手臂上,刚表示寺庙较为富裕,是十方丛林,可免费食宿;若韦驮左手卡腰,右手持金刚杵过额,则说明对游要适当收费。

  南寺原为世袭制子孙庙,韦驮的金刚杵为看地的,改十方丝林制后金刚杵仍保持原样。但按十方丝林制规定是可以免费食宿的。

  各位团友,两侧的廊院,是对称排列的种楼和鼓楼。值得一提的是在五老峰上有钟鼓两山。钟鼓山与钟鼓楼两两相对,堪称一绝。各位团友,这是寺院的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又称大殿。大家可以看到大庭*展舒广,正中为一宝鼎香炉,两侧白石宝塔耸立于两侧,显示出大殿的肃穆。

  大雄宝殿主要供奉“三世佛”。莲花座上的为佛祖释迦牟尼。大家可以看到佛祖眼睛向前凝视,左手置于盘脚,右手微招至胞前,仿佛正在给人们讲经布道,造型生动。释迦牟尼原名乔达多·急达多。据说,他是古印度加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他从小善于沆思,深感人世间的生、老、病、死等种种苦难,他认为只有出家才能拯救人类。所以,释迦牟尼29岁便出家苦修6年,后来又在菩提伽耶静思人生真缔,最终大彻大悟,得到后,他便开始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后来传教45年,在那迦羽化升天,这便叫“涅”。

  大家请往后边走,殿后供的是“西方三圣”。中间为阿弥陀佛,左边为观音菩萨,右为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为西方极乐世界教主。观音菩萨为大乘教菩萨。她能解救众生,每当遇难时,只要含中名,观音便会来解救,所以叫“观音”。从唐朝开始,观音便开始摆脱印度模式,形成*化女神形象。大势至菩萨所到之处,可以息火、血、刀、光之灾。

  各位团友,大家还可以看到大雄宝殿建筑颇具园林色彩。有“清风摇影”“禅河淋浴”等山水连环画。大家抬头看,大殿屋背里卷棚式弦形,燕尾式飞檐,如弯月起翘。这与墙身*实稳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得更为庄重秀丽,体现了浓厚的民族特色。

  大家请跟我来,这便是大悲殿。大悲殿屹立于石阶之顶,高约20米,呈六角形的建筑风格,三重飞檐,殿顶正中立一葫芦宝塔,宏观伟壮观。大悲殿正中祀观音菩萨。正面为双手观音,其余三面为48手观音,各臂执物各有不同,表示观音有不同的渡众愿望。

  各位团友,最后一殿是藏经阁,建于1936年,上层为经堂,下层为法堂。这里有中外佛书经典数万卷。其中较珍贵的有《明大藏经》《佛说阿弥陀经》。

  各位朋友,下面我们前往素菜馆用素斋。

  这是普照楼,它作为素食馆,迎接海内我嘉宾。南普陀寺的素食独具一格,以清纯素雅而闻名,被誉为“素菜瑰宝”。

  各位团友,南普陀的介绍到此结束,谢谢各位的合作。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来到的是福建省香火最旺的南普陀寺,它位于五老锋下,为子五座向,依山面海以中轴线为中心,主体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阁,南普陀寺始建于唐朝,占地面积有3万多亩,距今已有1200多年了,1684年由靖海侯重建,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快牌匾“南普陀”是当时的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在1981年写的。

  现在我们就一起进去看它的一些主体建筑,这是天王殿,在1925年改建的,我们看它的建筑结构是木构架结构的,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位嘻嘻哈哈的菩萨是弥勒菩萨,他是一坐艺术品,他是采用福建省特有工艺“脱胎漆器”而制作的,要先用泥做出他的泥身,难后用金漆精描细画千遍,最后再破去泥胎才完工的。这种工艺品不仅美观、坚固、而且还不怕火,因此很深受游客的喜欢。佛预言在56。7亿年之后他将继承释迦牟尼佛的佛道因此人们称他为未来佛。这是四大金刚,_中曾被破坏,这是经过重塑的金身,他们的职责是护卫天下,我们看他们的兵器和形象都不同,这是东方持国天王,这是南方增长天王;这是西方广目天王,这是北方多闻天王,他们手上拿的法器都有不同的含义:剑,锋也,比喻风;琵琶,暗指调;伞,隐含着雨的意思;龙,有青龙的含义,暗指顺。“风调雨顺”乃是万事如意,国泰民安。

  我们看到这四大天王的一只角是悬挂在空中的,你们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吗?关于这个有一个传说:明朝皇帝朱元璋出生在农家,小时侯家境很贫寒,经常饿着肚子,于是就到庙里做小沙弥,负责清扫,他扫到天王殿的时候看到四大天王的角周围不干净,于是就叫四大天王把脚抬起来,因为朱元璋是真命天子,天王不好不从,结果打扫干净后,小家伙就听到开饭的钟声,于是就顾不得眼前的事,就放下扫帚,跑去吃饭,四大天王的脚就一直抬到今天了。那么只要谁能命令四大天王把脚放回去谁就是真命天子,这是跟大家开个小玩笑。那我们来看一下后面的这是天神韦驮,他曾是南方增长天王的八神之一,据说佛在捏磐时,有邪魔将释迦的佛舍利偷走,韦驮历经艰难,把舍利追了回来。所以我们现在看到他身穿甲胃,手持金刚杵就是保护佛祖,降妖的。

  韦驮手上拿的法器不同就表示这个寺庙的制度,如果韦驮手上的金刚杵是着的的,是表明寺庙是子孙庙,对外来的游僧不开放,最多只能吃两餐,不能住宿;假如韦驮的金刚杵是横放在手臂上的,表示寺庙是十方丛林制的,游僧可免费食宿;若韦驮左手叉腰,右手握着金刚杵过额头就说明这寺庙对外来的游僧要适当收费。南普陀寺原为世袭制子孙庙,韦驮的金刚杵是着地的,改为十方丛林制后,金刚杵没有改为横放在手比臂上,仍保持原来的,按十方丛林的规矩,云游僧人是可以免食宿的。


南普陀寺导游词实用5篇(扩展4)

——南山寺导游词 (菁华5篇)

各位团友:

  大家好!欢迎你们来漳州观光旅游。今天我为大家导游讲解的景点是南山寺。

  南山寺位于九龙江畔的丹霞山下,是一座闻名海内外的佛教大寺院。南山寺始建于唐开元年间,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现存的建筑群是清代末年重修的。

  据《漳州府志》记载和历史传说,南山寺原是唐太子太傅陈邕的住宅。因为宅院的规模过大,而且形式又象皇宫,超过了当时封建等级。有人暗中告他僭越之罪。一场大祸就要降到陈邕头上。陈邕束手无策,他的女儿陈金花急中生智,劝父亲献宅为寺,自己则削发为尼,从而使陈邕一家得以消灾避祸。

  山门横披“南山寺”三个字,是明代大学士黄道周所书。

  这一殿是天王殿。正中端坐的这尊菩萨是弥勒佛。您看,他正笑哈哈地迎接我们呢。两旁是四大天王。弥勒佛背后这尊菩萨是韦陀,它是佛教的守护神之一,也称韦陀将军。据说,出家人进住寺庙时,首先要参拜韦陀,看它手中的“摩杵”的姿势怎样,然后才决定自己是否长住,或者只作短留。

  好,我们现在到大雄宝殿游览。这一殿最早建于唐代,经过多次修葺,殿堂高大雄伟,气象巍峨。中间这尊金身坐像是佛教的创始人释加牟尼。左边这尊是西方阿弥陀佛,右边这尊坐像是东方药师佛,眼睛都上挑,下巴较尖,双肩削狭,身体部分裸露,袈裟全部汉化。这是宋代雕塑艺术的特征。三尊坐佛盘膝跏跌,貌似凝思,肃穆庄严。两旁站立的是护法天神阿立和伽叶尊者。

  殿中右侧这口巨大的铜钟,是南山寺的宝贵文物之一。它的口径1。15米,高1。84米,重1300多斤。大钟本来是唐代铸的',以后蚀坏了。到了元代延佑年间,南山寺规模得以扩大,香火旺盛。住持僧决心重铸一口大钟。全寺僧众分头出动,四方化募。一位孤苦伶仃的老阿婆没有钱,就捐献出她仅有的一支铜钗;一个流落街头的乞丐,捐出仅有的两文铜钱,表示善男信女的一点心意。可是化募的和尚认为区区小物,随便把铜钗和铜钱扔到寺院的墙角里。说来也奇怪,浇铸铜钟时,大钟始终留有两个空洞和一处隙缝。后来几次翻铸,仍然没有办法填补好。寺里的主持无计可施,只好领着僧众念经拜佛,请佛祖指点。

  时住持梦见韦陀对他说:“大钟不全,还欠两钱,裂缝难合,实少一钗”。住持醒后,问僧众:“谁化缘回来,少交一钗和两文钱”。这时化缘的和尚恍然大悟地说:“是我看那东西太小,就把它们丢到墙角里”。住持听了就说:“你已是出家人了,还脱不尽势利心。富人施舍几两银,也不过是他们家财的一部分,而老阿婆的一支铜钗,却是她唯一的宝贝,乞丐的两文钱,就是他的全部家当。这一支铜钗和两文钱的轻重,怎能小看?你们应该从此参透禅机,*等待人”。

  住持叫人找出那支铜钗和两只铜钱,郑重地投入熔炉,恰巧弥补了空洞和隙缝。现在这口铜钟有元代主持僧古愚的题铭,还留有铜钗和铜钱的痕迹,成为寺院僧人用来宣扬众生*等的佳话。诸位有兴趣的话,不妨找找看。

  这一殿叫藏经殿,也叫玉佛殿。殿中供奉的这尊玉佛,是由整块纯白大理石雕琢而成,高2米,重达4000斤,净碧如玉,晶莹润滑。这尊玉佛是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由住持僧妙莲向缅甸华侨化募请来的。当时进口的一共有三尊玉佛,一尊安奉在北京团城内;一尊安奉在上海的玉佛寺,南山寺这尊是最大的,所以十分珍贵。您看佛面容恬静安详,双耳垂肩,姿态优雅而不失端庄,袈裟右袒,胸臂裸露,圆滑光洁,显然是缅甸的体制。藏经殿里还藏有清光绪皇帝颁赐的《三藏经论》等。

 这是石佛阁。中间这尊石佛及莲花坛座高达6米,是我国现存最高的立式石佛。这里原来没有佛阁,只有一块天然的石笋,巍然耸立。建造南山寺时,一位石匠利用天然石笋雕成这尊立式大石佛像。其雕技优美细致,形态真实,面部丰满,两耳垂肩,肩部略垂,眼睛凸起而明澈,两手过膝,法相庄严,线条粗犷古博,保存着唐代的造像艺术风格。经考古专家鉴定,这尊立式石佛像的艺术价值,堪与去岗、天龙各寺的石像相媲美。佛像雕好后,才建起这佛阁。您们看这石柱上有一幅明朝天启年诗人柯兴邦的题联:

  石骨金身何处来,无始无终自在;

  慈云法雨从空下,亘天亘地悠然。

  刚才我们在大雄宝殿中看到的六根高大石柱,是当时雕刻这尊石佛劈下的材料。但是,您如果仔细观看,就会发现这尊佛像的鼻孔略嫌小了些。这有一个很有趣的民间传说。

  这尊石佛雕成后,石匠为了炫耀自己的雕技,扬言如果有人能找出这尊佛像雕刻的毛病,他情愿不拿一分工钱。果然,全城的官绅、名人学者、佛门信徒观赏了石佛后,无不赞赏佛像的雕技,谁也找不出毛病。突然有一个小孩指着大佛像问道:“嘻嘻,这大佛像的手指头那么大,而鼻孔那么小,他怎么挖鼻孔呢?”

  众人一看,果然如此,不禁大哗。石匠听后,羞红着脸走了。佛家以此来宣扬智人有愚、愚人有智的道理。其实我国唐代的造像与绘画一样,追求神似,不那么讲究比例。所以丝毫不影响尊石佛的艺术价值。

  大石佛的左右两尊是后人塑造的观世音、大势至菩萨,合称为“西方三圣”。

  这间屋子叫德星堂,原来是供来客住宿的。1930年至1931年间,陶铸同志担任闽南特委*时,就住在这里。在陶铸同志的领导下,南山寺的僧俗人都同情革命,拥护*。在他们的掩护下,*闽南特委机关隐蔽在寺内,领导着闽南革命活动。那时,*漳州县委*李金发和王占春同志,在陶铸同志的领导下,组织起一支游击队,在九龙江*开展武装斗争,后来发展成为闽南工农红军游击队。

各位团友:

  大家好!欢迎你们来漳州观光旅游。今天我为大家导游讲解的景点是南山寺。

  南山寺位于九龙江畔的丹霞山下,是一座闻名海内外的佛教大寺院。南山寺始建于唐开元年间,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现存的建筑群是清代末年重修的。

  据《漳州府志》记载和历史传说,南山寺原是唐太子太傅陈邕的住宅。因为宅院的规模过大,而且形式又象皇宫,超过了当时封建等级。有人暗中告他僭越之罪。一场大祸就要降到陈邕头上。陈邕束手无策,他的女儿陈金花急中生智,劝父亲献宅为寺,自己则削发为尼,从而使陈邕一家得以消灾避祸。

  山门横披“南山寺”三个字,是明代大学士黄道周所书。

  这一殿是天王殿。正中端坐的这尊菩萨是弥勒佛。您看,他正笑哈哈地迎接我们呢。两旁是四大天王。弥勒佛背后这尊菩萨是韦陀,它是佛教的守护神之一,也称韦陀将军。据说,出家人进住寺庙时,首先要参拜韦陀,看它手中的“摩杵”的姿势怎样,然后才决定自己是否长住,或者只作短留。

  好,我们现在到大雄宝殿游览。这一殿最早建于唐代,经过多次修葺,殿堂高大雄伟,气象巍峨。中间这尊金身坐像是佛教的创始人释加牟尼。左边这尊是西方阿弥陀佛,右边这尊坐像是东方药师佛,眼睛都上挑,下巴较尖,双肩削狭,身体部分裸露,袈裟全部汉化。这是宋代雕塑艺术的特征。三尊坐佛盘膝跏跌,貌似凝思,肃穆庄严。两旁站立的是护法天神阿立和伽叶尊者。

  殿中右侧这口巨大的铜钟,是南山寺的宝贵文物之一。它的口径1。15米,高1。84米,重1300多斤。大钟本来是唐代铸的,以后蚀坏了。到了元代延佑年间,南山寺规模得以扩大,香火旺盛。住持僧决心重铸一口大钟。全寺僧众分头出动,四方化募。一位孤苦伶仃的老阿婆没有钱,就捐献出她仅有的一支铜钗;一个流落街头的乞丐,捐出仅有的两文铜钱,表示善男信女的一点心意。可是化募的和尚认为区区小物,随便把铜钗和铜钱扔到寺院的墙角里。说来也奇怪,浇铸铜钟时,大钟始终留有两个空洞和一处隙缝。后来几次翻铸,仍然没有办法填补好。寺里的主持无计可施,只好领着僧众念经拜佛,请佛祖指点。

  时住持梦见韦陀对他说:“大钟不全,还欠两钱,裂缝难合,实少一钗”。住持醒后,问僧众:“谁化缘回来,少交一钗和两文钱”。这时化缘的和尚恍然大悟地说:“是我看那东西太小,就把它们丢到墙角里”。住持听了就说:“你已是出家人了,还脱不尽势利心。富人施舍几两银,也不过是他们家财的一部分,而老阿婆的一支铜钗,却是她唯一的宝贝,乞丐的两文钱,就是他的全部家当。这一支铜钗和两文钱的轻重,怎能小看?你们应该从此参透禅机,*等待人”。

  住持叫人找出那支铜钗和两只铜钱,郑重地投入熔炉,恰巧弥补了空洞和隙缝。现在这口铜钟有元代主持僧古愚的题铭,还留有铜钗和铜钱的痕迹,成为寺院僧人用来宣扬众生*等的佳话。诸位有兴趣的话,不妨找找看。

  这一殿叫藏经殿,也叫玉佛殿。殿中供奉的这尊玉佛,是由整块纯白大理石雕琢而成,高2米,重达4000斤,净碧如玉,晶莹润滑。这尊玉佛是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由住持僧妙莲向缅甸华侨化募请来的。当时进口的一共有三尊玉佛,一尊安奉在北京团城内;一尊安奉在上海的玉佛寺,南山寺这尊是最大的,所以十分珍贵。您看佛面容恬静安详,双耳垂肩,姿态优雅而不失端庄,袈裟右袒,胸臂裸露,圆滑光洁,显然是缅甸的体制。藏经殿里还藏有清光绪皇帝颁赐的《三藏经论》等。

 这是石佛阁。中间这尊石佛及莲花坛座高达6米,是我国现存最高的立式石佛。这里原来没有佛阁,只有一块天然的石笋,巍然耸立。建造南山寺时,一位石匠利用天然石笋雕成这尊立式大石佛像。其雕技优美细致,形态真实,面部丰满,两耳垂肩,肩部略垂,眼睛凸起而明澈,两手过膝,法相庄严,线条粗犷古博,保存着唐代的造像艺术风格。经考古专家鉴定,这尊立式石佛像的艺术价值,堪与去岗、天龙各寺的石像相媲美。佛像雕好后,才建起这佛阁。您们看这石柱上有一幅明朝天启年诗人柯兴邦的题联:

  石骨金身何处来,无始无终自在;

  慈云法雨从空下,亘天亘地悠然。

  刚才我们在大雄宝殿中看到的六根高大石柱,是当时雕刻这尊石佛劈下的材料。但是,您如果仔细观看,就会发现这尊佛像的鼻孔略嫌小了些。这有一个很有趣的民间传说。

  这尊石佛雕成后,石匠为了炫耀自己的雕技,扬言如果有人能找出这尊佛像雕刻的毛病,他情愿不拿一分工钱。果然,全城的官绅、名人学者、佛门信徒观赏了石佛后,无不赞赏佛像的雕技,谁也找不出毛病。突然有一个小孩指着大佛像问道:“嘻嘻,这大佛像的手指头那么大,而鼻孔那么小,他怎么挖鼻孔呢?”

  众人一看,果然如此,不禁大哗。石匠听后,羞红着脸走了。佛家以此来宣扬智人有愚、愚人有智的道理。其实我国唐代的造像与绘画一样,追求神似,不那么讲究比例。所以丝毫不影响尊石佛的艺术价值。

  大石佛的左右两尊是后人塑造的观世音、大势至菩萨,合称为“西方三圣”。

  这间屋子叫德星堂,原来是供来客住宿的。1930年至1931年间,陶铸同志担任闽南特委*时,就住在这里。在陶铸同志的领导下,南山寺的僧俗人都同情革命,拥护*。在他们的掩护下,*闽南特委机关隐蔽在寺内,领导着闽南革命活动。那时,*漳州县委*李金发和王占春同志,在陶铸同志的领导下,组织起一支游击队,在九龙江*开展武装斗争,后来发展成为闽南工农红军游击队。

  南山寺是一座仿古盛唐风格居山面海大型寺院。整个气势恢宏,为*50年来新建最大道场,也是南国规模最大寺庙。园内景致与雕塑相协调,建筑与绿化相融合,既规整肃穆,又幽雅清净。名山、名寺、名僧,闪相辉映,相得益彰。仁王殿内供奉寺庙门神哼哈二将,明清后,这种殿式建筑逐渐演变成牌坊式建筑——山门。天王殿当中供奉天冠弥勒和两个侍者,两旁立护法神四大天王。天王殿两侧分别是钟楼和转轮藏。从天王殿穿过游廊,便可进入大雄宝殿,殿内供奉主尊为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和药师佛,还有文殊、普贤、迦叶、阿难、帝释、梵天、两尊供养菩萨和十六罗汉塑像。

  “不二法门”是一个由大型唐代风格六楼、建筑、群像雕塑、经幢、石刻、浮雕、园 林组成的景点。这里的每个小品与建筑都体现出佛家思想精髓——“不二”理念。不二法门广场被高大的的木棉树和鲜红的木棉花簇拥着,广场里建须弥山,须弥山住众多护法天神。绕过须弥山,便进入“圆通经幢”,其四周是“天龙八部”群像雕塑。由经幢前行,便见“天女散花”石刻,石刻之后是一尊高大的“达摩面壁”浮雕。达摩在嵩山少林面壁九年,被尊为西天禅宗第28祖、*禅宗初祖。

  从不二法门广场下到曲桥,便是面积为2200玉米的“八宝莲”,仿海义世界而建,内有各种珊瑚石、海藻、水下灯具及琉璃制品,也有形态各异热带海洋观赏鱼穿梭其间,在灯光照射下,让人仿佛置身于神奇海底世界。沿着曲桥前行一尊巨大“耳根圆通”石刻,“耳根圆通”1象徵观菩萨修炼法门,“闻声救苦”,遍及十方。“耳根圆通”旁边,建成有观音阁,阁上安放一尊金碧辉煌的金玉观音,高3.8米,造价约人民币1. 9亿元,观音阁一侧是“宝瓶净水”雕刻,另一侧是种满莲花的莲花池。莲花素来被佛教信徒视为圣物,认为它能启迪人们不为外物所役,“出淤泥而不染”。花架对面是巨大“慈般普渡”木雕,木雕旁是刻满书法的碑亭和观音菩萨的坐具——“莲花宝座”石刻。由茶社前行星期达300米的《心经》石刻前是紫竹林。

  由“吉祥如意”石刻拾级而上,是古色古香吉祥钟亭,内有一座高1.8米,重0.8吨的铸铜大钟,遇上重大节庆日,这里便有隆重的撞钟仪式,祈福消灾。由吉祥钟亭向前,穿过茂林修竹,便可见仿古竹简巨幅石刻,上刻《吉祥经》。吉祥经周围布满名家书法石刻。吉祥如意园南边是“如意花榭”,花榭当中是一巨大天然如意石,既像一老鹰踞石,又似烈马惊跃。偏居花榭一隅的是一座日本遣唐僧空海和尚铜像。空海大各尚西渡*求学时,曾为台风所阻,漂至南山,于此休整后赴长安。 三亚南山海上观音圣像高108米,凌波伫立在直径120米的海上金刚洲(观音岛)上。像体为 正观音的一体化三尊造型,宝相庄严,脚踏一百零八瓣莲花宝座,莲花座下为金刚台,金刚台 内是面积达15700*方米的圆通宝殿。金刚洲由长280米的普济桥与陆岸相连,并与面积达60 000*方米的观音广场及广场两侧主题公园,共同组成占地面积*30万*方米的“观音净苑” 景区。

  位于南山中枢的三十三观音堂是一座展示观音文化、龙五爷财神文化、民俗文化为一体的佛教文化场所,占地3300*方米,投资六千多万元兴建,由130余名工艺师,历时四载精心打造而成。院内主要供奉的有观世音菩萨三十三种应化法身群像、观世音菩萨三灾八难浮雕全图、观世音菩萨十二大愿转经柱、人间第一财神龙五爷、天下第一聚宝盆、南海第一祈福龙门等等。院内文化项目富有深刻哲理寓意,信众在参与的同时,能够启迪心智、教化人生。使人思想升华,心灵净化,心情愉悦!

  总之,南山寺是一座融佛教文化、建筑园林、观光休憩于一体的现代佛新兴寺院。1993年,海南省*特邀国内佛教界知名长老、南京栖霞山住持圆湛法师来南山选址建地,并正式聘请圆湛大师担任南山寺首任住持。圆湛法师来南山选址建地,并正式聘请圆湛大师担任南山寺首任住持。圆湛大师原籍江苏人,现年86岁,兼任海南省佛教协会筹备组长,海南省*常员三亚南山寺和南山寺是同义词,已合并。

  大家好!欢迎你们来漳州观光旅游。今天我为大家导游讲解的景点是南山寺。

  南山寺位于九龙江畔的'丹霞山下,是一座闻名海内外的佛教大寺院。南山寺始建于唐开元年间,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现存的建筑群是清代末年重修的。

  据《漳州府志》记载和历史传说,南山寺原是唐太子太傅陈邕的住宅。因为宅院的规模过大,而且形式又象皇宫,超过了当时封建等级。有人暗中告他僭越之罪。一场大祸就要降到陈邕头上。陈邕束手无策,他的女儿陈金花急中生智,劝父亲献宅为寺,自己则削发为尼,从而使陈邕一家得以消灾避祸。

  山门横披“南山寺”三个字,是明代大学士黄道周所书。

  [天王殿]这一殿是天王殿。正中端坐的这尊菩萨是弥勒佛。您看,他正笑哈哈地迎接我们呢。两旁是四大天王。弥勒佛背后这尊菩萨是韦陀,它是佛教的守护神之一,也称韦陀将军。据说,出家人进住寺庙时,首先要参拜韦陀,看它手中的“摩杵”的姿势怎样,然后才决定自己是否长住,或者只作短留。

  [大雄宝殿]好,我们现在到大雄宝殿游览。这一殿最早建于唐代,经过多次修葺,殿堂高大雄伟,气象巍峨。中间这尊金身坐像是佛教的创始人释加牟尼。左边这尊是西方阿弥陀佛,右边这尊坐像是东方药师佛,眼睛都上挑,下巴较尖,双肩削狭,身体部分裸露,袈裟全部汉化。这是宋代雕塑艺术的特征。三尊坐佛盘膝跏跌,貌似凝思,肃穆庄严。两旁站立的是护法天神阿立和伽叶尊者。

  殿中右侧这口巨大的铜钟,是南山寺的宝贵文物之一。它的口径1.15米,高1.84米,重1300多斤。大钟本来是唐代铸的,以后蚀坏了。到了元代延佑年间,南山寺规模得以扩大,香火旺盛。住持僧决心重铸一口大钟。全寺僧众分头出动,四方化募。一位孤苦伶仃的老阿婆没有钱,就捐献出她仅有的一支铜钗;一个流落街头的乞丐,捐出仅有的两文铜钱,表示善男信女的一点心意。可是化募的和尚认为区区小物,随便把铜钗和铜钱扔到寺院的墙角里。说来也奇怪,浇铸铜钟时,大钟始终留有两个空洞和一处隙缝。后来几次翻铸,仍然没有办法填补好。寺里的主持无计可施,只好领着僧众念经拜佛,请佛祖指点。

  时住持梦见韦陀对他说:“大钟不全,还欠两钱,裂缝难合,实少一钗”。住持醒后,问僧众:“谁化缘回来,少交一钗和两文钱”。这时化缘的和尚恍然大悟地说:“是我看那东西太小,就把它们丢到墙角里”。住持听了就说:“你已是出家人了,还脱不尽势利心。富人施舍几两银,也不过是他们家财的一部分,而老阿婆的一支铜钗,却是她唯一的宝贝,乞丐的两文钱,就是他的全部家当。这一支铜钗和两文钱的轻重,怎能小看?你们应该从此参透禅机,*等待人”。

  住持叫人找出那支铜钗和两只铜钱,郑重地投入熔炉,恰巧弥补了空洞和隙缝。现在这口铜钟有元代主持僧古愚的题铭,还留有铜钗和铜钱的痕迹,成为寺院僧人用来宣扬众生*等的佳话。诸位有兴趣的话,不妨找找看。

  [藏经殿]这一殿叫藏经殿,也叫玉佛殿。殿中供奉的这尊玉佛,是由整块纯白大理石雕琢而成,高2米,重达4000斤,净碧如玉,晶莹润滑。这尊玉佛是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由住持僧妙莲向缅甸华侨化募请来的。当时进口的一共有三尊玉佛,一尊安奉在北京团城内;一尊安奉在上海的玉佛寺,南山寺这尊是最大的,所以十分珍贵。您看佛面容恬静安详,双耳垂肩,姿态优雅而不失端庄,袈裟右袒,胸臂裸露,圆滑光洁,显然是缅甸的体制。藏经殿里还藏有清光绪皇帝颁赐的《三藏经论》等。

  [石佛阁]这是石佛阁。中间这尊石佛及莲花坛座高达6米,是我国现存最高的立式石佛。这里原来没有佛阁,只有一块天然的石笋,巍然耸立。建造南山寺时,一位石匠利用天然石笋雕成这尊立式大石佛像。其雕技优美细致,形态真实,面部丰满,两耳垂肩,肩部略垂,眼睛凸起而明澈,两手过膝,法相庄严,线条粗犷古博,保存着唐代的造像艺术风格。经考古专家鉴定,这尊立式石佛像的'艺术价值,堪与去岗、天龙各寺的石像相媲美。佛像雕好后,才建起这佛阁。您们看这石柱上有一幅明朝天启年诗人柯兴邦的题联:

  石骨金身何处来,无始无终自在;

  慈云法雨从空下,亘天亘地悠然。

  刚才我们在大雄宝殿中看到的六根高大石柱,是当时雕刻这尊石佛劈下的材料。但是,您如果仔细观看,就会发现这尊佛像的鼻孔略嫌小了些。这有一个很有趣的民间传说。

  这尊石佛雕成后,石匠为了炫耀自己的雕技,扬言如果有人能找出这尊佛像雕刻的毛病,他情愿不拿一分工钱。果然,全城的官绅、名人学者、佛门信徒观赏了石佛后,无不赞赏佛像的雕技,谁也找不出毛病。突然有一个小孩指着大佛像问道:“嘻嘻,这大佛像的手指头那么大,而鼻孔那么小,他怎么挖鼻孔呢?”

  众人一看,果然如此,不禁大哗。石匠听后,羞红着脸走了。佛家以此来宣扬智人有愚、愚人有智的道理。其实我国唐代的造像与绘画一样,追求神似,不那么讲究比例。所以丝毫不影响尊石佛的艺术价值。

  大石佛的左右两尊是后人塑造的观世音、大势至菩萨,合称为“西方三圣”。

  [德星堂]这间屋子叫德星堂,原来是供来客住宿的。1930年至1931年间,陶铸同志担任闽南特委*时,就住在这里。在陶铸同志的领导下,南山寺的僧俗人都同情革命,拥护*。在他们的掩护下,*闽南特委机关隐蔽在寺内,领导着闽南革命活动。那时,*漳州县委*李金发和王占春同志,在陶铸同志的领导下,组织起一支游击队,在九龙江*开展武装斗争,后来发展成为闽南工农红军游击队。城乡的工农革命运动,在闽南游击队的武装支持下,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后来,这支游击队扩编为红军独立第三团,而南山寺的僧众肖达如等七人在陶铸教育和影响下,卸下袈裟,参加红军,跟随*前往江西中央苏区,几十年转战南北,为*革命做出了贡献。陶铸同志在**后重返漳州时,曾赋怀旧诗云:

  南山古寺规模在,含笑依然花满枝。

  鬓白重来千百感,江山妖媚故人稀。

  德星堂现在辟为文物陈列室。这几页是*《华严经》。它是明朝天启年间,寺僧莲山、僧雄和尼姑莲,用三年的时间,绝盐食,间歇地刺血写成的,笔迹秀丽,字显金黄色,字迹犹新。可是大部分在文化革命中遭受毁灭,仅剩这几页,是稀世珍品。

  从台怀中心区沿公路南下至杨柏峪村,转向西过清水河,行数百米,就来到南山寺所坐落的山脚下了。南山寺依山而建,海拔一千七百多米,面积九十多亩,计有殿堂楼房窑三百多间。南山寺整个寺院由七层三大部分组成,下三层名极乐寺,上三层名佑国寺,中间一层名善德堂,南山寺是它们的总称。该寺创建于元代,以现存寺内元代至元五年(公元1268年)八月所立石碑为证,当时称“大万圣佑国寺”。清光绪九年再行修建,称为极乐寺。清代末年,有一个皈依佛门的九宫道首领叫普济,是寺院的住持和尚,他同清*关系密切,慈禧太后亲笔题写“真如自在”木匾赐普济,普济还将其字刻印在石上,供奉起来。民国初年,由东北信徒捐资,普济和尚将原有的极乐寺、佑国寺、善德堂三处合建在一起,称为南山寺。普济死后,寺院修建未停,建筑工程浩大,规模壮观,连续动工二十三年,后因“七七事变”停工未竣。经过大规模的修建,南山寺建筑样式别具一格,多以青石和汉白玉石构成,石雕内容兼有佛、道、儒三家的色彩。


南普陀寺导游词实用5篇(扩展5)

——湖北归元寺导游词实用五份

  归元寺属曹洞宗,又称归元禅寺,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汉阳城内翠微路上。归元寺与宝通禅寺、溪莲寺、正觉寺今称为武汉佛教的四大丛林。

  归元禅寺创建于清顺治十五年(1658),归元寺之名取佛经“归元性不二,方便有多门”之语意。占地4.67公顷,有殿舍200余间。1920年建的新阁是归元寺的一大宝藏,初藏经外,还有佛像、法物、石雕、木刻、书画碑贴及外国友人赠品。又两件令人惊叹的珍品:一是在长宽不过6寸的纸面写着由5424个字组成的“佛”字。写着全部《金刚经》和《心经》原文;二是**《华严经》和《法华经》。建筑布局分为中院、南院、北院三组。中院有放生池。池两侧为钟鼓楼,正中为韦驮殿,再进是大雄宝殿。其南北两厢为客堂和斋堂,其后为禅堂。南院罗汉堂供奉有500尊以脱塑工艺制作的罗汉塑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是中国传统塑像艺术中的上品。北院有藏经阁、大士阁、翠微井等建筑。藏经阁一层为陈列室,陈列有北魏石刻、唐代观音及历代雕塑的其他佛像,以及各种珍贵法器、字画等;二层收藏佛教经典7000多卷,其中有印度、缅甸、泰国、斯里兰卡等国刻印的经卷和贝叶经。是***首批公布的开展宗教活动的重点寺庙。现任住持是隆印法师。

  归元寺由北院、中院和南院三个各具特色的庭院组成,分别拥有藏经阁、大雄宝殿和罗汉堂等三组主体建筑群。山门之内是中院,院内有钟鼓楼、斋堂、念佛堂等建筑,还有翠微泉、翠微古池、翠微亭等景观。院内梅花、桂花、玉兰、紫薇等百花吐艳,松柏、棕榈相映,山石盆景相辉,形成景色宜人的“翠微妙境”。这里的翠微泉,泉水晶莹澄澈,取之不竭,经有关部门检测,泉水里含多种营养成份,适合酿制各类饮料。翠微亭边的墙壁上,镶嵌着白光的《翠微泉》一诗。

  归元寺创建以来,迭经战乱,屡败屡兴。归元寺是清顺治十五年(1658)浙江僧人白光、主峰来此创建的。现存建筑,系清同治三年(1864年)、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及民国初年陆续所建。新中国以来,**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护文物古迹,不断对归元寺进行维护修聋,使归元寺的面貌为之一新。“0”中,在-的关怀和保护下,寺庙没有遭到破坏,宗教设施及珍贵文物也完好地保存下来。从1973年至今,归元寺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大雄宝殿、藏经阁、五百罗汉堂、大士阁、钟鼓楼、翠微亭等建筑翻修一新。1983年,被***列为汉族地区佛教中国重点寺院。归元寺现占地面积17500多*方米,建筑面积为1万多*方米。现有僧人数十名,住持为隆印法师。寺内古树参天,花木繁茂,泉清水绿,曲径通幽,被称为“汉西一境”。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江城——武汉,我是大家此行的导游,我的名字叫王晶,晶是晶莹剔透的晶,期望能够用我晶莹剔透的心为大家带来优质的导游服务,大家也能够叫我小王或王导。我旁边的这位就是我们的司机张师傅,他的车技十分娴熟,有着多年的驾驶经验,大家能够放心乘坐。期望在我和老搭档张师傅的配合下,大家能够行得安全,游得愉快,玩的开心!

  这天我们将要游览的是武汉市一处著名的4A级风景区——归元禅寺。它与宝通寺,溪莲寺,古德寺并称为武汉的四大丛林,是武汉和湖北省对外友好往来接待的知名旅游景点之一。归元寺位于汉阳城内翠微路,建立于清顺治十五年,也就诗元1658年,规模宏大,好处非凡。相传归元寺的开山祖师是白光、主峰两位大师,他们祖籍浙江,云游到武汉的汉阳兴国寺研究藏经,同时行医,行善三载,普度世人。汉阳富商孙耀光、戴天成等人深感恩德,故此民间出钱修建了归元寺。而归元寺这“归元”二字便是出自佛经《楞(leng)严经》“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意为万法归一,方便于人的门道有很多。

  好了,说着说着我们已经到了归元寺的门口了,请大家带齐随身物品随我一齐下车去里面参观,让我们正式踏上这求佛之旅吧!

  此刻在大家面前的书元寺的三门,也就书元寺的大门,佛教寺庙的三门又称山门,左右分别为无相门和无作门,细心的各位游客,您能看出归元寺的三门呈什么形状吗?对了,就是“八字形”,归元寺的三门呈八字形,意为广结善缘,普渡众生,寓意着吉祥。熟悉佛学的人可能会感到奇怪,大多数寺庙的铭牌,都是横书悬嵌在寺庙三门的门楣之上,但书元寺却是为直匾,全国罕见,原先是当年白光、主峰两位法师行善积德、功德无量,清道光皇帝特御赐玉玺一方,从此寺名便改为只有皇帝御赐玉玺的建筑方可使用的直书了。

  归元寺是由北院,中院和南院三个院落组成的,那此刻我们就先从北院开始参观吧。此刻我们到了北院的主体建筑——藏经阁,那里虽不像武侠小说中描述的那样有各种各样的武林秘籍,却也书元寺宝物的集中地。那里藏有许多佛教文物,除藏经外,还有佛像、法物、石雕、书画碑帖及外文典籍,竖内收藏佛像较多的一个佛寺。来到藏经阁,有两件珍品是不能不提的。请游客朋友们跟我来,此刻我们看到的是其中之一,这是清光绪年间69岁的老人李舜千书写的“佛”字,“佛”字在长宽但是六寸的纸上,由《金刚经》和《心经》原文共5424个字组成,每个字只有芝麻大小,单凭肉眼根本分辨不清,用三十倍的放大镜看,才能看到那些字飘逸挺拔,笔力遒劲,确实是书法中的珍品。这边陈列着另外一件珍品,这件珍品就相当有传奇色彩了,是武昌僧人妙荣和尚刺血调和金粉抄成的《严华经》和《法华经》,字体娟秀,堪称精品。

  参观完精巧壮观的藏经阁,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我们已进入另一番天地—罗汉堂,罗汉堂是南院的主体建筑,让我们一齐去瞻仰一下五百罗汉的风采吧!但是进去之前我还要提醒大家一件事,罗汉堂书元寺最为搞笑和神奇的地方。说到搞笑莫过于数罗汉了,而数罗汉也有必须的方法,总的来说有三种:一是,按照男左女右的惯例,男士从左边开始数,女士从右边开始数;二是,随缘数,就是从任意一尊开始数;三是,哪只脚先踏进罗汉堂就从哪边开始数,但是殊途同归,最后都是数到你此刻的年龄为止,然后记住那尊罗汉的身份,表情和动作,据说这些能够昭示你这一年的运势哦,大家待会儿不妨数一数,看看自己这一年的运势如何。

  那里的罗汉不仅仅能够供大家参观祈福,还能够让大家进一步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工艺文化。归元寺的罗汉在工艺上采用“脱胎漆塑”,又称“金身托沙塑像”的手法。先用泥胎塑成模型,然后用葛布生漆逐层沾贴套塑,称为漆布空塑,最后饰以金粉。它的特点是抗潮湿,防虫蛀,经久不变。这样的罗汉很适应武汉地势低洼,湿度大的环境。1954年武汉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很多地方成为汪洋,这些罗汉也被浸在水里。湖水退后,正当大家都以为归元寺的罗汉损失惨重时,却欣喜的发现罗汉完好无损,安然无恙。这也就难怪会有“上有宝光,下有西园,北有碧云,中有归元“了,也就是说这四个寺院的罗汉是最具代表性的,是佛教塑像的精华。好了,数完罗汉,相信大家对罗汉堂的布局都有了必须的认识吧,而看到这些千姿百态惟妙惟肖的罗汉,想必大家也对中国的塑像文化感到无比惊叹和骄傲吧!

  游完归元寺,我们的武汉之旅到那里也就接*尾声了,但是我们的友谊却是又得到了升华,大家说是不是啊?既然如此,期望大家在回程中不要伤感悲伤,而要满载着朋友的真心祝福开开心心的踏上回家的路!接下来我要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是你们的支持给予我动力,让这次的旅途圆满的画上句号,谢谢!最后,千言万语化作这首《传奇》的歌,我相信这是一次传奇之旅。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首先让我代表海航乐游旅行社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江城—武汉观光游览。我是您此行的导游,我姓许,大家可以叫我小许或者许导就好了,在我右手边的了是我们的司机刘师傅,刘师傅啊有多年的驾驶经验,车技相当娴熟,大家可以放心乘坐。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呢,将由我为大家提供导游讲解服务。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和要求,可以尽管提出,我会尽力为大家解决。同时,在这里预祝大家有个愉快、难忘的武汉之旅。

  在这春意盎然的时节,能够陪同您游览以独特的规模和五百罗汉堂,而极富盛名的归元禅寺,一同领略佛教寺院的魅力,用佛教的话来说,那可真是“随喜”了。

  说着说着,我们今天游览的目的地就在眼前了,请随我一同下车游览吧!

  归元禅寺坐落于武汉市汉阳区翠微路西侧,是清顺治十五年也就是1658年,,由浙江的两位僧人白光、主峰来此创建的。取名“归元”出自《楞严经》“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是超出生灭还归于真寂本源的意思。现今的归元禅寺占地*5公顷,建筑面积达2万*方米。现存殿堂楼阁28栋,殿舍200余间,庄严雄伟、井然有序。在武汉呢,归元寺与宝通寺、溪莲寺、正觉寺合称为武汉的“四大丛林”。

  大家可以看到,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这座杏黄色的大门,佛教寺院的大门也叫作“三门”。 即佛经里的三解脱门,中间的是空门,左右分别是无相和无作门。这个寺院的三门八字朝阳开,象征着广结良缘、普度众生,寓意吉祥。抬头呢,可以看到,三门上方正中镶着一块长方形的直匾,直书“归元禅寺”四个大字。说到这儿,可能有的朋友会问了:“这寺名怎么不是横着写的呢?”确实,全国佛教古刹不少,可寺名直书的却不多见,因为直书寺名只有皇帝御赐匾额的寺庙才可以使用,可见归元禅寺这座民间寺庙在佛教丛林中的地位了之高。

  走进寺内,不知道大家是否觉得这个寺庙的布局有点儿与众不同呢?

  寺院作为佛、法、僧三宝的常住地,是讲究一定格局的。一般说来,我国明清寺院建筑的传统格局是:在中轴线上最前面的是三门,进三门左右为钟楼和鼓楼,迎面为天王殿,进而是大雄宝殿,其后是藏经楼,其他殿堂则分布于中轴两侧。然而,归元禅寺却不是这样中轴对称的格局,这是由它独特的建造历史而决定的。在清顺治十七年禅院就落成了,第二年修建大雄宝殿,又在康熙三年祖堂、韦驮殿和方丈室完工,五年后藏经阁等建筑也一一落成,道光三十年又继续增修了罗汉堂。从而形成了目前的东、西、南、北、中五个院落的独特布局,俨然形成了“袈裟”状。

  了解完归元寺的独特布局后,就让我们继续向里面参观吧。

  现在,大家所看见的这座雄伟的建筑就是大雄宝殿。大殿正中供奉着佛教最高神—释迦牟尼,您看他“偏袒右肩,结跏而坐”,显得是那么的庄严而又肃穆。两侧是他的弟子阿南和迦叶,整个塑像都是托沙雕塑而成。佛像背后是一组海岛观音像,只见海岛观音赤足站在鳌头上,左右侍立着龙女和童子,整个塑像向前倾覆。仰视上去,观音的衣袖好像在飘动一样,正在汹涌的波涛上迎面向我们浮来。这样的.设计更增加了宗教艺术的感染力。

  大雄宝殿的前面呢,就是韦驮殿。您看他,身穿铠甲,手持宝杵,多么威武挺立啊。传说,韦陀是“四天王三十二将”之首的护法神。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呢,他就是保安队队长。这尊韦驮像是用整块樟木雕刻而成,线条刀法都极具唐雕风格,是归元寺的艺术珍品,也是我国雕刻艺术品中的一件宝贵遗产。

  请大家小心脚下,继续随我往前走,接下来我们就要前往罗汉堂了。

  大家知道,现在全国寺庙中保存比较完好的罗汉堂已经为数不多了:东有苏州西园寺,南有昆明筇竹寺,西有成都宝元寺,北有北京碧云寺,中有武汉归元寺。但其中最负盛名、最具特色的就要数我们武汉的归元寺了。

  归元禅寺的罗汉堂*面布局呈“田”字形建筑格局,给庞大深邃的殿堂提供了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条件。另外,“田”在汉字里恰好又是佛教中正反两个“**”的相叠加,这种布局暗示着一种善神降世的吉祥和神秘感。

  我国有句俗话说“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而我们归元寺的罗汉就不能这样说了,因为啊,这里的罗汉既不是木雕也不是泥塑,而是采用的一种盛行于唐代的独特工艺—“脱胎漆塑”,它的制作过程十分复杂。首先要用黏土做成等身的人形胎膜;等到干了以后,用生漆将丝绸或夏布黏附在它的上面;再用生漆将膏灰、木粉混合调匀,涂刮塑造细部;阴干后再打磨抛光;然后在塑漆像后取一小孔,向里面注水将泥化成浆,从而脱出胎膜并冲洗干净;晾干后用木块封口;再刷上生漆,敷上用漆调匀的金粉或贴上金箔;然后上彩涂色;最后涂上桐油或亮漆以保持光泽。这样,一尊佛像才算完工了。

  “脱胎漆塑”的制作方法,虽然造价很高,但所采用的工艺不仅省料,而且体质轻盈、坚固、不透水,很适合武汉地势低洼、冬燥夏湿的气候特点。两百年来罗汉堂几次遭受洪水侵袭,但洪水退后罗汉任旧完好无损。如此看来别说是让罗汉过江了,就是让他们飘扬过海也不成问题。

  我们仔细看来,会发现,罗汉们的形象极其生动。动作上,有的在研读诗书、有的在驱邪除恶;表情上,有的天真憨厚、有的饱经沧桑、有的英勇神武,个个惟妙惟肖,而且五百尊中竟然没有一个雷同,这实在令人称奇。

  这罗汉堂除了可供参观外,还可以用它预测一年内的祸福。每逢节假日,人们就会来到这里数罗汉。所谓的数罗汉就是,根据首先踏入殿堂的那只脚确定方向,然后随意选定一尊罗汉为起点,依照自己的年龄,顺序往下默数,数到现有的岁数为止,这最后一尊罗汉的身份、表情和动作就可以昭示数者的命运。因此,“数罗汉”也成为了大家参观罗汉堂的趣是一件。

  好了,各位游客朋友们,今天的归元寺之旅就到此结束了。希望归元寺的佛教魅力能给您留下深刻的印象。非常感谢您对我工作的支持与配合,不足之处还请您批评指出。美丽的江城期待着与您再次相逢,最后祝大家旅途愉快,谢谢,再见!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您此次归元寺之行的导游,大家能够叫我小朱。在那里,我代表我们旅行社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最最热烈的欢迎。旁边这位是我们的司机师傅——***。***有着长达十年的驾驶经验,车技娴熟,大家尽可放心乘坐。在接下来的行程中,我们将竭力为大家带给最优质的服务。期望大家这天玩的舒心,游的尽兴。

  下面就请大家和我一齐去游览一下有着湖北”四大丛林”之一之称的归元禅寺。

  归元禅寺,又名归元寺,是一座具有三百多年历史的古寺院,始建于清顺治十五年,后不断增修。其位于武汉汉阳翠微峰下,与古琴台相邻。佛家言“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归元寺寺名即来源于此。归元,亦称归真,即归于真寂本源、得道成佛之意。

  归元寺给人的一个突出印象是它的建筑风格与其他寺院不大一致。它不具有整齐对称的宏大格局,甚至略显杂乱。它有东西南北中五个院落,俨然一个“袈裟”状。关于归元寺的*面布局呈“袈裟”状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传说明宗祯末年,一富豪无名指断了,听说翠微草庵的长老医道非凡,便来求他为其再接断指。长老见其心诚,果然为他接活断指。富豪感恩戴德,愿为长老新建寺庙,就其规模请问长老时,长老随手将破袈裟抛向天空说:“就此一袈裟之地。”顿时,袈裟越变越大,徐徐降落,竟覆地五十余亩,富豪见长老有如此法力,欣然买得这一袈裟之地,聘全国能工巧匠,选各地上等材石,历经数年方才修建成功,并由法师以“归元”为寺命名。也有一种说法是,初建寺院时,化缘的和尚无法在短期内凑齐足够多的钱做一个整体的安排。有钱时就赶快买地抢修,否则等到钱筹集足够时,周围构想中的地方则已被别人抢先买下了。和尚们不得已,只能够有一笔钱就修一处。这就构成了此刻这个“袈裟”状的布局。

  说话间我们已经到了,请大家带好随身物品随我下车。此刻在大家面前的就是归元寺的山门了,也就是归元寺的大门。各位细心的游客能够看出,高大的山门呈八字朝阳开,意为广结善缘,普渡众生,寓意吉祥。大家看这山门上方中间的这块竖匾,上书“归元禅寺”四个大字。相传是当年归元禅寺的开山祖师白光法师在寺院建成要离去的时候,各位禅师率领众僧挽留未果后,请求白光禅师题写寺名,以此来永做纪念,在大家的真诚邀请之下,白光禅师便提笔写下了这归元禅寺四字。

  好了,各位游客,我们此刻所在的位置,就是归元寺的主体建筑之一的藏经阁了。说到藏经阁,大家可能在各类的武侠小说和电视剧中见到过,但是呢,归元禅寺里可没有什么武功秘籍可供寻找,那里主要是一座用于收藏、陈列佛教经典艺术珍品及各种法器的殿堂。

  在藏经阁旁边的就是大士阁了,主要是供奉观音菩萨的殿堂。大家能够看到左侧墙壁上的杨柳观音像。画像为唐代闫立本所绘。画像中的观音,文静安详,体态丰满、身姿轻盈,显示了唐代以丰满为美的审美观念。看完了大雄宝殿后,我们再到韦驮殿去看看!我们所看到的这尊右手持杵在地的雕像便是韦驮了,不明白大家注意到了没有,为什么各个寺院韦驮持杵的姿势会不同呢大家能够尽情的发挥一下自己的想象力。其实,韦驮持杵的不同姿势,与寺庙的规模大小有着密切的关系。韦驮左手持杵在肩,则证明该寺庙太小,既不供吃也不供住;两手持杵的,则证明寺庙为中等规模;供吃但不供住。我们此刻所看到的这尊韦驮像持杵在地,则证明归元寺的规模很大,既能供吃又能供住。

  接下来请大家和我一齐去游览罗汉堂。罗汉堂是归元寺最值得一游的地方了。全国寺庙中保存比较好的罗汉堂已经为数不多,其中最负盛名的要算武汉归元寺的罗汉堂了。其他寺庙的五百罗汉塑像有木刻也有泥塑,唯有归元寺的五百罗汉既非木刻也非泥塑,而是采用的一种盛行于唐代的独特的工艺——“脱胎漆塑”制成的脱纱像,又称干漆像。乃国内稀世珍品。

  另外关于归元寺500罗汉的神态也有一个传说。相传归元寺建成,要建500罗汉时,特意从黄陂请来两父子塑罗汉,当时的罗汉谱一套在浙江,一套在湖南,老塑匠跋山涉水到湖南把罗汉谱描画好才回来动手塑像,但他不愿意照葫芦画瓢,觉得罗汉谱上画的罗汉神态过于单一,他想塑出罗汉的各种神态,而当时归元寺周围有很多农民种地休息飘过或者在树下睡觉,神态各异,于是老塑匠便巧妙的把他们化成罗汉的神态,有时候还把附*的孩子找来故意逗他们嬉闹,记住他们的调皮样貌然后塑在罗汉身上。

  这罗汉堂除了可供参观外,人们还喜欢用它来预测一年内的祸福,也就是武**说的“数罗汉”。数罗汉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是,不论男女,跨门槛时如果左脚先跨入则从左边开始,如右脚先跨入则从右边开始;第二种方法是,男左女右,进入罗汉堂后,男士从左边开始,女士从右边开始;第三种方法是,随意选中一尊罗汉,然后顺着数下去,数到自己的年龄数时停下,与之对应的罗汉则象征了您一年的运势。

  接下来的时间就留给大家自己安排,大家能够四处参观一下,也能够去数一数罗汉,看看自己运势怎样样。我们下午四点钟的时候在旅游车停放处再见。期望大家及时准时到达。然后,提醒大家随时携带好自己的随身物品,注意安全。无论有什么事,记得,记得什么?没错,记得有事找小朱。

  好了,各位朋友,完美的时光总是让人觉得短暂,我们的归元寺之旅就到此结束了。感谢大家这天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若我工作中有什么不足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这次能和大家相识,我感到十分高兴,也期望能有机会再次为大家服务。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全家幸福。谢谢!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痛并快乐着旅行社”的导游员机器猫,在这里我对大家光临武汉市表示热烈的欢迎,在接下去的时间里将由我为各位提供导游讲解服务,我一定会尽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这次旅游活动中感到开心愉快。

  好,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去参观武汉市的古刹归元禅寺。

  这归元禅寺呢是建于清顺治十五年,也就是1685年,整个寺庙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院落,占地约两万余*方米,整个*面布局呈袈裟形状,(关于这个袈裟形状呢我先卖个小关子,请大家听我的讲解,待会儿自然就明白了。)归元寺现存殿堂楼阁二十八栋。据说是禅宗的白光法师在明朝汉阳诗人王氏葵园旧址上兴建的,关于当时修建归元禅寺的说法有几种,有说是白光、主峰两位法师明末战乱时募化于汉阳府城凤山门外,见尸骨遍野,一片凄凉,欲行善事,建“普同塔”和“归元禅寺”,掩埋白骨,超度亡魂,园主王章浦好释,问何为归元禅寺,法师答:“‘元’,数之始、道之极、物之总也。‘归元’即归真、归化、归本,出生灭界,还归真寂本元,义同‘圆寂’。‘圆’是一切功德圆满,‘寂’是一切烦恼寂灭。归元便是得道成佛之义也。”。如此一说,王章浦心悦诚服,深知法师道行无量,便将葵园献出,作为建寺之地。还有一说,明宗祯末年,一富豪无名指断,幕翠微草庵长老医道非凡,隧穿草鞋来进香,祈求再接断指。长老见其心诚,果然为他接活断指,口讼“归本归元”。富豪感恩戴德,愿为长老新建寺庙,即就其规模请问长老,长老法事完毕,随手将破袈裟抛向天空:就此一袈裟之地,顿时,袈裟越变越大,徐徐降落,覆地五十余亩,富豪见长老有如此法力,欣然买得这一袈裟之地,聘全国能工巧匠,选各地上等材石,经数年营造方告成功,并由法师以“归元”为寺命名。相信我讲到这儿大家应该已经知道我前面提到的“*面布局呈袈裟形状”是怎么一回事了吧?

  好了,说着说着我们已经到了归元禅寺了,下面请大家下车和我一起到里面去参观。

  现在在大家面前的就是归元寺的三门,也就是归元寺的大门,佛寺的大门称三门,即佛经里的三解脱门,中间的是空门,左右分别是无相和无作门。这门的建筑形式也是有说法的,象此寺的三门八字朝外开,就是象征着广结善缘,普度众生,喻意吉祥。大家再看门上方的直匾,相传当年白光法师要离去,主峰及众僧挽留不住,只好请他题写寺名,永志纪念,白光盛意难却,便在临行时亲笔写下了这归元禅寺四个字。

  步入三门,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这晚清文人张日煜的手迹“南无阿弥陀佛”,意思呢就是皈依阿弥陀佛。现在在大家右边的是北院,里面主要有念佛堂、藏经阁等几座建筑,下面我们就从北院开始游览。

  大家看这圆形门上的“翠微妙境”,“翠微”二字还是源于王氏葵园,据记载,当年王章浦购得太湖石,在葵园中垒砌了一座高大假山,雅称翠微峰,供高朋玩赏,当年的翠微峰比现在的藏经阁还要高,可惜的.是在明朝末年毁于战乱。建造归元寺的时候又搬掉了颓废的残石,翠微峰便名存实亡,白光法师感到很惋惜,就将此石移到了寺右后方的小石山上至今。现在归元寺附*的“翠微街”等皆是由此而得名。这里的“妙境”两个字则是蕴藏着宗教的色彩。


南普陀寺导游词实用5篇(扩展6)

——河南白马寺导游词实用5份

  说到白马寺,不少游人都会把它和“唐僧取经”的故事联系在一起。其实从时间上看,白马寺要比“唐僧取经”早560多年。

  我们眼前的这两匹石马,原是宋代太师太保、右卫将军、驸马都尉魏咸信墓前之物,是两件优秀的宋代石雕作品。1935年前后,主持僧德浩法师重修白马寺时,将它们迁置于山门前。大家看到的这座山门,为牌坊式歇山顶,建于明代。1987年翻修了顶部,木质匾额上的“白马寺”三字,是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的。三个门洞,象征着佛教所说的“三解脱门”佛教称之为涅磐之门。三个门洞都是用砖和青石券砌而成的,部分券石上刻有工匠的姓氏名字,从字体上看此种券石应是东汉遗物,是白马寺内现存最早的文物。

  白马寺山门内西侧,有一巨大的半截残碑,残高约1.7米,宽1.4米,相传此碑为宋代翰林学士、著名文人苏易简撰,因其碑文不是由上到下一长行通写到底,而是用短行分成几排写出来,别具格式,故称“断文碑”,为白马寺六景之一。

  山门东侧,为元代所遗存的《洛京白马寺祖庭记》碑,通高3.5米,宽1.15米,碑额“洛京白马寺祖庭记”八字为篆书。此碑立于元代至顺四年(公元1333年;,由元代华严名僧仲华文才撰文,内有“上梦金人,自西飞至,身光炜,以迟旦告所梦于臣下”,“遣遵偕郎中蔡音、秦景等十八人,西访至天竺,遇沙门迦摄摩腾、竺法兰”等句子,碑文称白马寺为“祖庭”和“释源”,并说“释源居中天,权舆佛法之地”,实为“腾、兰二神僧开教之绪”。仲华文才后来到了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五台山,成为五台山名刹佑国寺的开山第一代主持。这篇碑文,应是他卓锡白马寺时所撰。碑文楷书,字体潇洒工整,丰神秀骨,实为不可多得的书法艺术珍品。因此碑不曾留下书丹者姓名,碑文究竟出自谁手,遂成一桩悬案。但字体为“赵体”。

  洛阳,是一座千年古都。闻名天下的古迹是一定少不了的,像龙门石窟、天津桥、白马寺等等等等,很多。我最喜欢的就是白马寺了。

  在我七八岁的时候,曾有幸去过一回白马寺。我完全被这座历经两千年风雨的中国第一古刹吸引住了。

  这座古刹始建于公元68年。在1961年就被***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白马寺内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等很多壮观的建筑物。而且,白马寺还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还被尊称为“祖庭”和“释源”。

  据说:公元67年的某天晚上,汉明帝刘庄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位神仙,金色的身体有光环绕,轻盈飘荡从远方飞来,降落在御殿前。汉明帝非常高兴。第二天一上朝,他把自己的梦告诉群臣,并询问是何方神圣。太史傅毅博学多才,他告诉汉明帝:“听说西方天竺(印度)有位得道的神,号称佛,能够飞身于虚幻中,全身放射着光芒,皇帝您梦见的大概是佛吧!”于是汉明帝派使者秦景、王遵等13人去西域,求佛道。三年后,他们同两位印度僧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回到洛阳,带回一批经书和佛像,并开始翻译了其中一部分佛经,相传《四十二章经》就是其中之一。皇帝命令在首都洛阳建造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以安置德高望重的印度名僧,储藏他们带来的宝贵经像等物品,此寺今天的洛阳白马寺。

  白马寺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古寺,还是一个有许多生动传神的佛像和宏伟建筑的地方。

  我到白马寺旅游的时候,看到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佛像。不仅有形象生动有趣“欢喜佛”弥勒佛,还有威风凛凛的四大天王。形成了很大的反差。还有一个景物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就是齐云塔。这座佛塔虽然不是十分壮丽,但有弧度的塔身,给人以玲珑、小巧的感觉。

  白马寺,是一座历经千年风雨的古刹,是我们洛阳人的心中的骄傲!

  各们朋友们,我们今天参观的下一站是享有“中国第一古刹”之称的白马寺。白马寺位于洛阳城东约12千米处,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了。白马寺初创于东汉永*十一年,即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府创办的第一座寺院,是源于南亚次大陆的佛教在辽阔的中华大地上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第一座提道声,被佛教界尊称是“祖庭”和“释源”。“祖庭”即祖师之庭院,“释源”即佛教的发源地。它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对促进中外思想文分化交流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提到白马寺呢,我想大家的脑海里会更清晰的浮现出唐僧取经的那匹白马吧,那告诉大家的是,它可比唐僧取经早560多年呢!

  说到“白马寺”三个字,大家会问,既然不是白龙马的马,又为什么叫“白马寺”呢。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寺”字。那“寺”字是源于我国封建社会交外机构鸿胪寺的“寺”,后来成为我国的寺院的通称。白马寺呢,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白马驮经的故事。在东汉永*七年的一个晚上,刘秀之子汉明帝刘庄夜宿南宫,梦见一个身高丈六,头顶放光的金人自西而来,在殿庭飞绕。第二天早上,汉明帝召集大臣,把这个梦告诉大臣们,博学的傅毅启奏道:臣听说,西方有佛,就像您梦到的那样。明帝听罢,信以为真,于是派蔡音,秦景等十余人出使西域求佛经。蔡秦余人于公元65年离开洛阳,踏上了“西天取经”之路。大月氏中(今阿富汉)遇到印度高僧摄摩滕和竺法兰,见到了佛经和释迦牟尼的像,诚恳请二位高僧东赴中国弘扬佛法。公元67年,二位高僧应邀和东汉使者一道,用白马驮载佛像,佛经返回国都洛阳。汉明帝见之非常高兴,对二位高僧极为礼重,并安排他们在当时负责外交事务的官署鸿胪寺暂住。公元68年,明帝下令在洛阳建寺院,为纪念白马驮经之功,取名“白马寺”。

  1961年,***公布白马寺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又公布白马寺为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寺院,2001年6月,白马寺被国家旅游局定为国家4A级景区。

  话说到这里,白马寺到了,请大家关好车窗,带好贵重物品,记清我们停车的位置和车牌号码及集合的时间,地点。随我下车去参观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吧!白马寺游览示意图及导游词

  游客朋友们,我们现在便来到了白马寺的山门前了。寺前的这两匹白马,是宋江代附马都尉魏咸信墓前之物,是两件优秀的宋江代石刻。1935年前后,主持僧德浩法师重修白马寺时,将他们置于山门前。我们看到的这座山门呢,始建于明代,1981年翻修顶部,“白马寺”三个字是原中国佛教协会

  会长赵赴初先生题写的'。山门这三个洞称“三解脱门”即无作门,无相门和空门。现在清各位随我进入白马寺。在我的左手侧有鼓楼,右手侧有钟楼。在钟楼以东鼓楼以西,分别是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的墓。他们共同译出了第一本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不去参观了。请大家随我直接进入第一重殿——天王殿。

  迎面坐的大肚佛是弥勒佛,他笑容满面,左手握布带,右手持念珠,形象生动有趣为明代造像品。要告诉大家的是啊,在中国汉族的佛寺中,第一座大殿通常供奉弥勒佛,人们进入佛寺后,首先看到这一乐呵呵的形象,使人们对佛门产生一种亲切之感。四周贡奉的是四大天王,东方持国一,西方广目,南方增长一龙,北方多闻一年。四大天王喻意风调调雨顺。四大天王为清代泥塑。在天王殿东西两侧,有许多石榴树,人们说“五月石榴红似水“,而白马寺的石榴是白色的。

  这尊面北泥像佛为韦驮天将,被称做“护法神“,著武将装,立弥勒佛后,正对大佛殿的释迦牟尼佛,执行着维护讲经道场,不许邪摩侵扰的任务,为清代泥塑。第年农历四月份,树上开满了晶莹洁白的石榴,真是“五月榴花白如雪啊”!

  天王殿参观到此结束,请大家随我继续向前走,参观白马寺第二重大殿——大佛殿。朋友们,我们现在便进入大佛殿了。大佛殿是寺内主要殿堂,重大的佛事活动均在这里举行。现存大佛殿是明代重修的。殿内正中供奉七尊造像。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供养天人共七尊。主佛释迦牟尼佛,坐须弥座上,像高2.4米,据说这是他不语说法时的样子。大佛胸口的字符表示大佛“福德无量”。释迦牟尼左侧为大弟子摩汤珈叶,在这次“不语说法”中,惟有他懂得佛祖的真正用意,从而破颜微笑,后被推为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中国禅宗推举他为在印度传承佛法的第一代祖师。在侧为大弟子阿难,他博闻强识,被称“多闻第一”,中国禅宗推举他为在印度传承佛法的第二代祖师。珈叶左侧为文殊菩萨,右手持经书《般若经》以知识渊博,聪明智慧著称,阿难右侧为普贤菩萨,手持如意钩,德阳行圆满,功过天地,以“行愿”著称。释迦牟尼与文殊,普贤菩萨合称“释迦三圣”。东西待立的两位供养天人,手持鲜花,体态娇娜,也称“散花天女”,在大佛讲经时,供养天人在高高的天上,纷纷散花,“天花乱坠”由此而来。还告诉大家的是大佛殿东南角是一口重2500斤的明代大钟,殿西南角为大法鼓。现在请大家随我进入下一个殿——大雄殿。

  朋友们,现在我们看到的便是第三重殿——大雄殿。本为元代

  所建是明清重修的。佛龛内的三尊圣佛,皆盘双膝于莲花座中,正中为释迦牟尼佛,尊称大雄,即像大力士那样神通广大,法力无边。给人以庄严圣洁之感。释迦牟尼左侧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右侧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三尊佛左右相对韦驮,韦力二位护法神,殿内两侧供置”十八罗汉“。值得一提的是:大雄空殿的三主佛,二天将,十八罗汉都是元代造像与天王殿的弥勒佛共24尊,是1973年从北京故宫慈宁宫大佛堂调入的,采用夹干漆造像工艺,为传世文物瑰宝。其中十八罗汉为国内仅存一套是白马寺等之宝。殿内天相月上,画有鲜艳的莲花图案,殿中央的木雕贴金,双层佛龛。在上层龛额正中,浮雕着一只大鹏金翅鸟。佛教传说,大鹏金翅鸟的两侧,还各有三条龙,大鹏鸟喜欢吃龙,龙万般无奈,只好找如来佛祖告状,如来从身上所披加沙上抽出一束丝,用一根丝覆盖一条龙。从此,龙爱如来保护,不再担心爱大鹏鸟的伤害了。如来又运用神通,让贡品变化无限多,让贡品代替龙,满足了大鹏鸟的要求,实现双赢,龙鸟皆大欢喜,佛龛上的图案,大概也就勇于这个故事。现在请各位随我进入接引殿。

  据说佛教徒修行到一定程度,有一定功课,可由阿弥陀佛接引到西方极乐世界。正中主佛为阿弥陀佛,右手向前作接引状,左手指西方“极乐世界“两侧分别为观音和大势至菩萨,他们三个合称”西方三圣“,为清代泥塑。接引殿在日治年间毁于火灾,光绪年间重建,是白马寺最晚最小的建筑。

  现在请各位随我一起登上清凉台,相传汉明帝刘庄小时候曾在此避暑,后来二位印度高僧在此居住,并译经传教,《四十二章经》就在此译出。现在我们来到的是白马寺最后一重殿眦卢阁。整个台上以眦卢阁为中心,周围配僧房和廊庑等,构成一个封闭式院落,为明代重修,殿内佛坛上中间为眦卢遮那佛,意为“大日佛“,象征的是光明普照,佛法广大无边,眦卢佛是佛教中一具重要教派**所信奉最高的神。两侧为观音和大势至菩萨,他们三个合称“华严三圣”,清凉台两侧建有藏经阁和法空阁,分别供奉泰国送的中华吉佛和印度前拉奥赠送的释迦牟尼铜像。朋友,导游讲解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现在给大家15分钟自由活动进间,15分钟后大门口集合,请大家抓紧时间。好了,自由活动吧!

各位游客:

  白马寺位于洛阳白马镇,距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了。

  我们经过了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在白马寺的停车场停下。一下车,就看见白马寺的空地上有一匹白马,这一定是白马寺的标志吧!我一边看着这匹白马,一边观望四周。呀!好美呀!你看白马旁有一片翠绿的柳林,枝条繁茂,风儿一吹,像美丽的少女在翩翩起舞,游人们三三两两在柳树下乘凉、谈笑……

  “哗哗哗……”一阵银铃般的流水声吸引了我。我好奇地循声望去,只见柳树旁有一个清澈见底的人工湖。我疾步走过去,兴奋地呼喊起来,你看,灿烂的阳光照射在*静的湖面上,反射出点点磷光,蓝天白云映照在碧绿的湖中,使湖水变得更加绚丽多姿。满池的荷叶也拥挤着,荷叶有的是鲜黄色,有的是浅绿色,有的是深绿色……你如果仔细看,在不少荷叶上还会有一颗颗小水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盛夏正是荷花盛开的季节,从那大片大片的荷叶中冒出来一只只荷花,有粉的、有白的,像一个个害羞的姑娘,羞答答地开放着。湖底的小鱼、小虾成群可见,那些小乌龟们则成群地爬到湖边的石头上晒太阳,真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啊!

  再往里走,大佛便映入了我们的眼帘,那青铜的佛体,足足有三四米高,使我们不得不仰视。在大雄宝殿外那个特大的香炉内直立着几百柱点燃的香,一节叠着一节,远远看去好似一片冒烟的竹林……这里有太多的佛像,我也记不全了,可是对于释迦牟尼佛大殿我却一直不能忘记。因为在释迦牟尼佛大殿内,我们遇到了一个和尚,那和尚看见我之后说:“佛堂上有我的吃物,请你带走。”说着他拿起一个大甜瓜送到我面前,在一旁的人们看后纷纷议论说我吃了甜瓜会沾上灵气,变得更聪明,听了众人的话,我欢欢喜喜地接住了它。

  最后,我们来到了塔林,在那塔林中有几只鹰在空中盘旋,许多叫不出名字的鸟在那里歌唱。一阵微风吹来,夹杂着淡淡的花香,叫人心旷神怡,夕阳将那余光洒落在塔上,像一个金色的光环,反射出万道光芒。

  转眼夕阳西下,夜幕降临,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白马寺,汽车开出去很远了,我仿佛还能听到寺内那洪亮的钟声……

  各们朋友们,我们今天参观的下一站是享有“中国第一古刹”之称的白马寺。白马寺位于洛阳城东约12千米处,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了。白马寺初创于东汉永*十一年,即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府创办的第一座寺院,是源于南亚次大陆的佛教在辽阔的中华大地上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第一座提道声,被佛教界尊称是“祖庭”和“释源”。“祖庭”即祖师之庭院,“释源”即佛教的发源地。它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对促进中外思想文分化交流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提到白马寺呢,我想大家的脑海里会更清晰的浮现出唐僧取经的那匹白马吧,那告诉大家的是,它可比唐僧取经早560多年呢!

  说到“白马寺”三个字,大家会问,既然不是白龙马的马,又为什么叫“白马寺”呢。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寺”字。那“寺”字是源于我国封建社会交外机构鸿胪寺的“寺”,后来成为我国的寺院的通称。白马寺呢,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白马驮经的故事。在东汉永*七年的一个晚上,刘秀之子汉明帝刘庄夜宿南宫,梦见一个身高丈六,头顶放光的金人自西而来,在殿庭飞绕。第二天早上,汉明帝召集大臣,把这个梦告诉大臣们,博学的傅毅启奏道:臣听说,西方有佛,就像您梦到的那样。明帝听罢,信以为真,于是派蔡音,秦景等十余人出使西域求佛经。蔡秦余人于公元65年离开洛阳,踏上了“西天取经”之路。大月氏中(今阿富汉)遇到印度高僧摄摩滕和竺法兰,见到了佛经和释迦牟尼的像,诚恳请二位高僧东赴中国弘扬佛法。公元67年,二位高僧应邀和东汉使者一道,用白马驮载佛像,佛经返回国都洛阳。汉明帝见之非常高兴,对二位高僧极为礼重,并安排他们在当时负责外交事务的官署鸿胪寺暂住。公元68年,明帝下令在洛阳建寺院,为纪念白马驮经之功,取名“白马寺”。

  1961年,***公布白马寺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又公布白马寺为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寺院,2001年6月,白马寺被国家旅游局定为国家4A级景区。

  话说到这里,白马寺到了,请大家关好车窗,带好贵重物品,记清我们停车的位置和车牌号码及集合的时间,地点。随我下车去参观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吧!白马寺游览示意图及导游词

  游客朋友们,我们现在便来到了白马寺的山门前了。寺前的这两匹白马,是宋江代附马都尉魏咸信墓前之物,是两件优秀的宋江代石刻。1935年前后,主持僧德浩法师重修白马寺时,将他们置于山门前。我们看到的这座山门呢,始建于明代,1981年翻修顶部,“白马寺”三个字是原中国佛教协会

  会长赵赴初先生题写的。山门这三个洞称“三解脱门”即无作门,无相门和空门。现在清各位随我进入白马寺。在我的左手侧有鼓楼,右手侧有钟楼。在钟楼以东鼓楼以西,分别是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的墓。他们共同译出了第一本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不去参观了。请大家随我直接进入第一重殿——天王殿。

  迎面坐的大肚佛是弥勒佛,他笑容满面,左手握布带,右手持念珠,形象生动有趣为明代造像品。要告诉大家的是啊,在中国汉族的佛寺中,第一座大殿通常供奉弥勒佛,人们进入佛寺后,首先看到这一乐呵呵的形象,使人们对佛门产生一种亲切之感。四周贡奉的是四大天王,东方持国一,西方广目,南方增长一龙,北方多闻一年。四大天王喻意风调调雨顺。四大天王为清代泥塑。在天王殿东西两侧,有许多石榴树,人们说“五月石榴红似水“,而白马寺的石榴是白色的。

  这尊面北泥像佛为韦驮天将,被称做“护法神“,著武将装,立弥勒佛后,正对大佛殿的释迦牟尼佛,执行着维护讲经道场,不许邪摩侵扰的任务,为清代泥塑。第年农历四月份,树上开满了晶莹洁白的石榴,真是“五月榴花白如雪啊”!

  天王殿参观到此结束,请大家随我继续向前走,参观白马寺第二重大殿——大佛殿。朋友们,我们现在便进入大佛殿了。大佛殿是寺内主要殿堂,重大的.佛事活动均在这里举行。现存大佛殿是明代重修的。殿内正中供奉七尊造像。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供养天人共七尊。主佛释迦牟尼佛,坐须弥座上,像高2.4米,据说这是他不语说法时的样子。大佛胸口的字符表示大佛“福德无量”。释迦牟尼左侧为大弟子摩汤珈叶,在这次“不语说法”中,惟有他懂得佛祖的真正用意,从而破颜微笑,后被推为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中国禅宗推举他为在印度传承佛法的第一代祖师。在侧为大弟子阿难,他博闻强识,被称“多闻第一”,中国禅宗推举他为在印度传承佛法的第二代祖师。珈叶左侧为文殊菩萨,右手持经书《般若经》以知识渊博,聪明智慧著称,阿难右侧为普贤菩萨,手持如意钩,德阳行圆满,功过天地,以“行愿”著称。释迦牟尼与文殊,普贤菩萨合称“释迦三圣”。东西待立的两位供养天人,手持鲜花,体态娇娜,也称“散花天女”,在大佛讲经时,供养天人在高高的天上,纷纷散花,“天花乱坠”由此而来。还告诉大家的是大佛殿东南角是一口重2500斤的明代大钟,殿西南角为大法鼓。现在请大家随我进入下一个殿——大雄殿。

  朋友们,现在我们看到的便是第三重殿——大雄殿。本为元代

  所建是明清重修的。佛龛内的三尊圣佛,皆盘双膝于莲花座中,正中为释迦牟尼佛,尊称大雄,即像大力士那样神通广大,法力无边。给人以庄严圣洁之感。释迦牟尼左侧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右侧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三尊佛左右相对韦驮,韦力二位护法神,殿内两侧供置”十八罗汉“。值得一提的是:大雄空殿的三主佛,二天将,十八罗汉都是元代造像与天王殿的弥勒佛共24尊,是1973年从北京故宫慈宁宫大佛堂调入的,采用夹干漆造像工艺,为传世文物瑰宝。其中十八罗汉为国内仅存一套是白马寺等之宝。殿内天相月上,画有鲜艳的莲花图案,殿中央的木雕贴金,双层佛龛。在上层龛额正中,浮雕着一只大鹏金翅鸟。佛教传说,大鹏金翅鸟的两侧,还各有三条龙,大鹏鸟喜欢吃龙,龙万般无奈,只好找如来佛祖告状,如来从身上所披加沙上抽出一束丝,用一根丝覆盖一条龙。从此,龙爱如来保护,不再担心爱大鹏鸟的伤害了。如来又运用神通,让贡品变化无限多,让贡品代替龙,满足了大鹏鸟的要求,实现双赢,龙鸟皆大欢喜,佛龛上的图案,大概也就勇于这个故事。现在请各位随我进入接引殿。

  据说佛教徒修行到一定程度,有一定功课,可由阿弥陀佛接引到西方极乐世界。正中主佛为阿弥陀佛,右手向前作接引状,左手指西方“极乐世界“两侧分别为观音和大势至菩萨,他们三个合称”西方三圣“,为清代泥塑。接引殿在日治年间毁于火灾,光绪年间重建,是白马寺最晚最小的建筑。

  现在请各位随我一起登上清凉台,相传汉明帝刘庄小时候曾在此避暑,后来二位印度高僧在此居住,并译经传教,《四十二章经》就在此译出。现在我们来到的是白马寺最后一重殿眦卢阁。整个台上以眦卢阁为中心,周围配僧房和廊庑等,构成一个封闭式院落,为明代重修,殿内佛坛上中间为眦卢遮那佛,意为“大日佛“,象征的是光明普照,佛法广大无边,眦卢佛是佛教中一具重要教派**所信奉最高的神。两侧为观音和大势至菩萨,他们三个合称“华严三圣”,清凉台两侧建有藏经阁和法空阁,分别供奉泰国送的中华吉佛和印度前拉奥赠送的释迦牟尼铜像。朋友,导游讲解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现在给大家15分钟自由活动进间,15分钟后大门口集合,请大家抓紧时间。好了,自由活动吧!


南普陀寺导游词实用5篇(扩展7)

——福建的南普陀寺导游词通用5篇

  各位来宾,现在请随我一同入寺参观,这是天王殿,1981年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题写的天王殿匾额。走进这天王殿,弥勒佛慈眉笑眼,耳垂双肩,袒胸露脐,笑容可掬,似乎对每一位游客都表示恭候光临。弥勒佛出生于印度,后来出家拜佛为师,佛预言他将继承释迦牟尼为未来佛,在五十七亿六万年之后在龙华树下成佛,分三会说法,以其代释迦佛说教之意。我们现在看到的已不是印度的弥勒佛,现在中国大多寺庙里供奉的是笑口常开胖弥勒像,他为五代时的契此和尚,今宁波奉化人,他常常拿一布袋,云游四方,无忧无虑,常劝人信佛,且总是眉开颜笑,和善待人,因而人们也称其为“布袋和尚”,后来他在岳林寺磐石坐化,口中念念有词:“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不自识”,人们才醒悟他是弥勒佛的化身。

  弥勒佛身后的是韦驮,他手持金刚杵是佛教中的护法神,据说,如果寺庙中韦驮着地的金刚杵表明这个寺庙是子孙庙,对外来的'云游僧人不开放,最多可吃两餐,不得留宿,如果韦驮将金刚杵横放在手臂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十方丛林,云游僧人可以免费食宿,如果韦驮一手将金刚杵高举过额,表示寺庙对云游僧人的食宿要收取一定的费用。

  南普陀寺原先为子孙庙,所以韦驮的金刚杵是着地,后改为十方丛林,但这尊韦驮却没有更改外形,其实云游僧人到此是可以免费食宿的。

  天王殿内两旁的便是四大天王,分别代表风、调、雨、顺,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琶,意为调,南方增长天王手持宝剑,意为风,西方广目天王一手拿圆珠,一手拿蛇或龙,意为顺,北方多闻天王手持一伞,意为雨。

  现在我们走出天王殿,寺庙呈中轴线递次向上,向左右对称展开,现在看,左右两边分别是钟、鼓楼!寺庙中一般都是晨钟暮鼓!而钟鼓楼第一层分别又供奉着地藏王菩萨和伽蓝菩萨,正前方是大雄宝殿,这是寺院的主体中心,是一座重檐歇山顶两层蹿角式的建筑,绿瓦石柱,雕梁画栋,屋上铺琉璃瓦,殿顶绘有九鲤化龙、麒麟奔走、龙凤呈样等磁画,色彩鲜丽,金碧辉煌。南普陀寺始于唐朝,在大雄宝殿前的石柱上有一对联为证,“经始溯唐朝与开元并古,普光被厦岛对太武以增辉”,大雄宝殿中供奉着竖三世佛,分别是过去佛、现在佛与未来佛,中间的就是现在佛,即释迦牟尼佛,据说真有其人,原名乔达摩。悉达多,是古印度加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十九岁那年于四门出游,感悟到人生的生老病死的状况,于是决心出家,以摆脱生老病死的困苦,最终经过艰难的修行,在菩提树下觉悟,就成为现在的释迦牟尼。站在释迦牟尼两旁的是他两个弟子阿难与迦叶,前面还有一尊千手观音。在殿的后面供奉着西方三圣,中间为阿弥陀佛,左为观音菩萨,右为大势至菩萨。

  在大雄宝殿的左右分别是十八罗汉,相传当年罗汉传入中国时只有十六罗汉,后加入了《法住记》作者庆友法师与此书的翻译者玄藏。

  各位来宾,这是大悲殿,供奉着观世音菩萨,因为观世音菩萨又称为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所以称为大悲殿,观音原名观世音、观自在,慈悲之意就是给人与快乐,拔除悲痛。殿内供奉四尊观世音菩萨,安排四方,正中是一尊双臂观音,端坐在莲花座上,双目垂帘,神态安详。其余三尊为四十八臂观音,手上各雕一只小眼,持多种神器,姿态各一。游人香客必到此参观朝拜。大殿原为木结构,八角三重飞檐,全以斗拱架叠建成,殿内藻井,全用木料斗拱,不用一支铁钉。由于香火太盛这儿多次烧,所以等会儿要烧香的朋友请不要把香火带到殿内,在殿外烧就可以了。

  前方便是藏经阁,为中轴主体的最高层,这阁建筑颇有特色,有中西合璧的韵味,上为歇山式屋顶,下为西洋式架构,重檐双层阁楼,上层藏经,下层法堂,二楼有宽敞的天台。这里面藏着明末用信徒和沙弥刺血写成的血经书,还有著名艺术家何朝东的作品白瓷观音、缅甸白玉卧佛等等。

  各位来宾随我再往山上走,这儿有一个大佛字,是闽南寺院中最大的一个,高4米多,宽3米多,是清光绪三十一年振慧所书。

  现在留下一些半个小时时间给大家自由活动,现在是下午五点,五点半大家在车上集合,记住我们的车号是闽D88888。

  今天我们的行程到此结束,南普陀有着他独特的文化与历史,这一行给你们留下一些什么样的感觉呢?我们即将分离,天下没有不散的宴*,欢迎各位有机会下次再带上你们的亲朋好友让我们再次相聚厦门、相聚明天美好的未来!谢谢各位对我工作的至此!

  南寺原为世袭制子孙庙,韦驮的金刚杵为看地的,改十方丝林制后金刚杵仍保持原样。但按十方丝林制规定是可以免费食宿的。

  各位团友,两侧的廊院,是对称排列的种楼和鼓楼。值得一提的是在五老峰上有钟鼓两山。钟鼓山与钟鼓楼两两相对,堪称一绝。各位团友,这是寺院的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又称大殿。大家可以看到大庭*展舒广,正中为一宝鼎香炉,两侧白石宝塔耸立于两侧,显示出大殿的肃穆。

  大雄宝殿主要供奉“三世佛”。莲花座上的为佛祖释迦牟尼。大家可以看到佛祖眼睛向前凝视,左手置于盘脚,右手微招至胞前,仿佛正在给人们讲经布道,造型生动。释迦牟尼原名乔达多·急达多。据说,他是古印度加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他从小善于沆思,深感人世间的生、老、病、死等种种苦难,他认为只有出家才能拯救人类。所以,释迦牟尼29岁便出家苦修6年,后来又在菩提伽耶静思人生真缔,最终大彻大悟,得到后,他便开始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后来传教45年,在那迦羽化升天,这便叫“涅”。

  大家请往后边走,殿后供的是“西方三圣”。中间为阿弥陀佛,左边为观音菩萨,右为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为西方极乐世界教主。观音菩萨为大乘教菩萨。她能解救众生,每当遇难时,只要含中名,观音便会来解救,所以叫“观音”。从唐朝开始,观音便开始摆脱印度模式,形成中国化女神形象。大势至菩萨所到之处,可以息火、血、刀、光之灾。

  各位团友,大家还可以看到大雄宝殿建筑颇具园林色彩。有“清风摇影”“禅河淋浴”等山水连环画。大家抬头看,大殿屋背里卷棚式弦形,燕尾式飞檐,如弯月起翘。这与墙身*实稳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得更为庄重秀丽,体现了浓厚的民族特色。

  大家请跟我来,这便是大悲殿。大悲殿屹立于石阶之顶,高约20米,呈六角形的建筑风格,三重飞檐,殿顶正中立一葫芦宝塔,宏观伟壮观。大悲殿正中祀观音菩萨。正面为双手观音,其余三面为48手观音,各臂执物各有不同,表示观音有不同的渡众愿望。

  各位团友,最后一殿是藏经阁,建于1936年,上层为经堂,下层为法堂。这里有中外佛书经典数万卷。其中较珍贵的有《明大藏经》《佛说阿弥陀经》。

  各位朋友,下面我们前往素菜馆用素斋。

  这是普照楼,它作为素食馆,迎接海内我嘉宾。南普陀寺的素食独具一格,以清纯素雅而闻名,被誉为“素菜瑰宝”。

  各位团友,南普陀的介绍到此结束,谢谢各位的合作。

  现在给大家40分钟的自由活动时间,大家可以上山看看摩牙石刻,也可以去大雄宝殿烧香祈愿。

  我们将在11点30分在停车场集合,我们的车号为闽D3688,谢谢。

  各位团友,大家好。再过五分钟,我们便可以到“千年古刹”南普陀寺了。

  现在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它的沿革。南普陀寺最初建于唐朝。初名普照寺,五代时,改名“泗洲院”,宋时称“无尽岩”。清康熙二十三年由靖海侯施琅再次重建。大家也许都知道,在浙江省有座普陀山,那它与南普陀寺有什么联系吗?对,有的。因为南普陀寺与普陀山普济寺同祀观音,又在它的南边,故称南普陀寺。南普陀寺位于五老峰下,为子午坐向,依山面海以中轴线为中心,主体建筑为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阁,依次层层托起,相互呼应。东西两侧建筑物钟楼鼓楼对称排列,显得雄伟壮观。各建筑物错落有致,浑然一体,带有明显的民族建筑风格。

  各位团友,南普陀寺已到了,请大家下车。

  各位团友,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南普陀寺的山门,这边是西山门,在东边还有东山门。请大家招头看,“鹭岛名山”。这是原中国佛协会会长赵朴初所题。山门两边对联为明书法家虞愚所书。“广厦岛连沧海阔,大心量比五峰高”。这道出了南普陀寺依山面海,佛境清幽的情致。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往佛塔和莲花池参观。

  在我右手边现在大家可以远远看见的是莲花池,夏日荷花盛开时,蓝天、白塔、绿叶、花海,展示出这里清净的佛门净地。

  池后为七座汉白玉如来佛塔和两座万寿塔。万寿塔高18米,11层高。为印度佛教建筑风格,顶端层层托起,高耸入云,中部四面有佛法修行的种种雕像,底部为须弥座,又名金钢座。如来佛塔高5米,整齐有序地排列于万寿塔前。在塔的中间为放生池。善男信女在此放生以表自己的慈悲为怀,那么,为什么庙前要设一个放生池呢?其实,放生原为我国的一项风俗*惯,后与佛教“慈悲”教义相结合,成为一种佛事话动,流传至今。

  各位团友,现在请随我入寺参观。这是天王殿,又称弥勒殿。天王殿是1920年,会泉法师任方丈时重建的。它正中供奉弥勒佛,两侧四大天王,背后供护法天神韦驮,这种格局和全国寺庙都是一样的。

  这便是弥勒佛。它盘坐正中,倚着布袋,袒胸托膝,十分可爱。相传弥勒为五代梁朝明洲奉化人,号长汀子。他常常杖着一布袋,云游四方,自由自在,劝人信佛,而且总是眉开眼笑,和善待人,因此人们称他为布袋和尚。布袋和尚圆寂时,口含一偈“弥勒真弥协,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人们这才酌情其为弥勒的化身,在我国,常有“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的楹联来形容其皆大欢喜的形象。

  南寺原为世袭制子孙庙,韦驮的金刚杵为看地的,改十方丝林制后金刚杵仍保持原样。但按十方丝林制规定是可以免费食宿的。

  各位团友,两侧的廊院,是对称排列的种楼和鼓楼。值得一提的是在五老峰上有钟鼓两山。钟鼓山与钟鼓楼两两相对,堪称一绝。各位团友,这是寺院的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又称大殿。大家可以看到大庭*展舒广,正中为一宝鼎香炉,两侧白石宝塔耸立于两侧,显示出大殿的肃穆。

  大雄宝殿主要供奉“三世佛”。莲花座上的为佛祖释迦牟尼。大家可以看到佛祖眼睛向前凝视,左手置于盘脚,右手微招至胞前,仿佛正在给人们讲经布道,造型生动。释迦牟尼原名乔达多·急达多。据说,他是古印度加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他从小善于沆思,深感人世间的生、老、病、死等种种苦难,他认为只有出家才能拯救人类。所以,释迦牟尼29岁便出家苦修6年,后来又在菩提伽耶静思人生真缔,最终大彻大悟,得到后,他便开始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后来传教45年,在那迦羽化升天,这便叫“涅”。

  大家请往后边走,殿后供的是“西方三圣”。中间为阿弥陀佛,左边为观音菩萨,右为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为西方极乐世界教主。观音菩萨为大乘教菩萨。她能解救众生,每当遇难时,只要含中名,观音便会来解救,所以叫“观音”。从唐朝开始,观音便开始摆脱印度模式,形成中国化女神形象。大势至菩萨所到之处,可以息火、血、刀、光之灾。

  各位团友,大家还可以看到大雄宝殿建筑颇具园林色彩。有“清风摇影”“禅河淋浴”等山水连环画。大家抬头看,大殿屋背里卷棚式弦形,燕尾式飞檐,如弯月起翘。这与墙身*实稳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得更为庄重秀丽,体现了浓厚的民族特色。

  大家请跟我来,这便是大悲殿。大悲殿屹立于石阶之顶,高约20米,呈六角形的建筑风格,三重飞檐,殿顶正中立一葫芦宝塔,宏观伟壮观。大悲殿正中祀观音菩萨。正面为双手观音,其余三面为48手观音,各臂执物各有不同,表示观音有不同的渡众愿望。

  各位团友,最后一殿是藏经阁,建于1936年,上层为经堂,下层为法堂。这里有中外佛书经典数万卷。其中较珍贵的有《明大藏经》《佛说阿弥陀经》。

  各位朋友,下面我们前往素菜馆用素斋。

  这是普照楼,它作为素食馆,迎接海内我嘉宾。南普陀寺的素食独具一格,以清纯素雅而闻名,被誉为“素菜瑰宝”。

  各位团友,南普陀的介绍到此结束,谢谢各位的合作。

  现在给大家40分钟的自由活动时间,大家可以上山看看摩牙石刻,也可以去大雄宝殿烧香祈愿。

  我们将在11点30分在停车场集合,我们的车号为xxxx,谢谢。

  南普院寺坐北朝南,依山面海而建,规模宏大,气势庄严,中轴线主建筑为天王殿、大雄宝、乐途殿、大悲殿、藏经阁;其中,天王殿位于寺院中轴线的最前端前殿正中供奉笑容可掬的弥勒佛,两侧立有怒目环视的四大天王,殿后有韦陀菩萨覆掌按杵而立,威武异常。殿阁依山层层升高,层次分明,俯仰相应。东西两侧依次升高的回廊,回护三殿两侧,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大雄宝殿是整个寺院的中心,具有典型的闽南佛殿的特点,大殿正中供奉三世尊佛高大的塑像,殿后供奉西方三圣。大悲殿呈八角形三重飞檐,中间藻井由斗拱层层迭架而成,无一根铁钉,构造极其精巧;殿内正中奉祀观音菩萨,其余各面为48臂观音,造型优美、姿态多样;又因闽南信众均崇奉观音菩萨,所以此殿香火异常鼎盛。

  天王殿前有广场,广场前为长宽均约30米的正方形放生池,和约百米长七八十米宽的莲花池。莲花池外围盖有琉璃瓦顶的矮墙,东西设对称重檐牌坊式山门,题额为“鹭岛名山”,系原中国佛教学会会长赵朴初所题。

  寺内所有建筑,一律采用古代宫殿式的重檐飞脊大屋盖,饰以杏黄琉瓦,使之统一协调。再以石构围墙将全寺建筑群环抱起来,如散珠承盘,形成一个整体。藏经阁是中轴线上的最高层建筑,为歇山重檐式双层楼阁,一层为法堂,是僧人讲经说法的地方,二层为玉佛殿,内供28尊缅甸玉佛,并藏有数万卷古今中外的佛典经书及一些珍贵的文物。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