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同里古镇导游词6篇

首页 / 导游词 / | 2022-09-28 00:00:00 导游词

江苏同里古镇导游词1

  同里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典型水乡风格的古镇。同里旧称“富土”。唐初改为“铜里”。宋时将旧名拆字为“同里”。同里风景优美,镇外四面环水,镇内由15条河流纵横分割为7个小岛,由49座桥连接。镇内家家临水,户户通舟;明清民居,鳞次栉比;宋元明清桥保存完好。它以小桥流水人家的格局赢得“东方小威尼斯”的美誉。同里隶属江苏省吴江市,位于太湖之滨,京杭大运河畔,全镇总面积为133.15*方公里,人口5.5万。同里以“醇正水乡,旧时江南”的特色闻名于海内外,1980年被列为国家太湖风景区景点之一,1982年又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镇,著名景点“退思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它像一颗珍珠镶嵌在同里、叶泽、南星、庞山、九里5个湖泊之中。镇区被川字形的河道及纵横交叉的支流分割成7个小岛,由于同里处于泽国河网之中,历史上交通不便而少有兵燹之灾,古建筑保存较多,是江苏省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水乡古镇之一。因水成园,家家连水,户户通船,构成层次错落有致的优美画卷。自古以来,诗人墨客对此赞美不绝。

  嘉荫堂

  嘉荫堂在同里竹行埭尤家弄口,旧称柳宅,建于民国十一年间(1922年),宅主柳炳南,与爱国诗人柳亚子先生同宗。柳亚子先生曾在此居住。嘉荫堂的正门采用石库门式的墙门,其墙面所用原料比较细腻又用经过水磨加工的细清水砖砌成,并加以灰浆勾维,使墙面更显得整洁光亮。虽未登堂入室,却已给人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穿过门厅抬起头来,只见‘福、寿、禄”三星跃居正脊中心,额首微笑,似乎正在欢迎来自远方的朋友。嘉荫堂的主建筑俗称“纱帽厅’,系仿明结构,整座大厅高大宽敞,肃穆庄重。厅内到处刻着图案,五架梁两侧刻有八骏图”,梁两端刻有‘风寒牡丹,梁底则刻有“称心如意”、“必定高中”等图案,就连拳头大小的一块“峰头’,也刻上了寓意“连生贵子”的莲蓬,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更为罕见的是,纱帽翅(即棹木)上也刻上了(三国演义》中的“古城会”、“三英战吕布”、“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等八幅形象逼真、呼之欲出的图画,让人不由拍案叫奇。这组木雕现已被(*戏曲志·苏州分卷)收录。

  崇本堂

  崇本堂位于江苏吴江富观街长庆桥北堍,坐北朝南,面水而筑,东与嘉荫堂隔河相望,西与长庆桥等三桥相连,整齐的石驳岸护卫着这座古朴的宅第。如果把同里比作是一座古建筑的博物馆的话,那么崇本堂就是这座博物馆中一件雕刻精致的艺术品,其精湛的.技艺和深刻的内涵,让每一位游人赞叹不已。走进庭院,只见叠有湖石花台的小院里,天竺和红枫相映成趣,砖雕门楼面北伫立,门楼上方设置了仿木结构的飞椽斗拱,拱眼板上刻有祥龙细纹,下面是花岗岩制作的条石门槛,中置“黄狼箱”活络门闩,“一块玉”两端饰有如意香草纹,蹭的“包袱巾”上刻着宝相花,里面还有暗喻升官发财的“鲤鱼跳龙门”的深浮雕。门楼的字牌两侧各有一幅人物山水画,字牌上端庄有力地写着“崇德思本”四个朋字。德乃世人安身立命之根本,亦是宅第主人崇尚的为人之道。砖雕正脊还有一幅“望子成龙”图,上面人欢鱼跃,使人浮想联翩。

  大家向右走,现在大家来到的就是古西街.街道不宽,全是青石板铺就的路,两侧民居多建于明清时代,古西街原长五百来米,曾号称五里古街.三河镇在古时交通闭塞的情况下具有水乡交通便捷的优势,使这里的商品经济一时得到空前的繁荣.

  同里明清街

  退思园

  退思园位于江苏省吴江市,建于清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公元1885-1887年)。园主任兰生,字畹香,号南云。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内阁学士周德润勋任兰生盘踞利津、营私肥已。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正月,解任候处分,旋因查所勋都不实,部议革职位。任兰生落职回乡,花十万两银子建造宅园,取名“退思”。其弟任艾生哭兄诗有“题取退思期补过,*泉草木漫同看”之句,可见园名取《左传》“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退思园的设计者袁龙,字东篱,诗文书画皆通。他根据江南水乡特点,因地制宜,精巧构思,历时两年建成此园。园占地仅九亩八分,既间朴无华,又素静淡雅,具晚清江南园林建筑风格。退思园布局独特,亭、台、楼、阁、廊、坊、桥、榭、厅、堂、房、轩,一应俱全,并以池为中心,诸建筑如浮水上。格局紧凑自然,结合植物配置,点缀四时景色,给人以清澈、幽静、名郎之感。2001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请大家向前看,这就是桥头堡,桥的南北各有一对,高为70米,桥头堡上各有三面红旗,象征着50年代的人民公社、*和总路线。请大家往左边看,这座塑像上5个人物,是当时的5大组成部分,即工、农、兵、学、商。他们共举*昂首向前,象征着团结一致革命的苦干精神。大桥两侧整齐地排列着的是150对白玉兰花灯,每当夜幕降临,华灯齐放,万盏灯火,把大桥雄姿勾勒得更加清晰、迷人,着实是一幅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画面。天堑飞虹作为金陵四十景之一,可谓名副其实。

  同里三桥

  同里三桥是指太*桥、吉利桥和长庆桥。太*桥,跨于东柳、漆字两圩。桥为梁式,小巧玲珑,桥上有联一副,曰:“永济南北太*路,落成嘉庆廿三年。吉利桥跨漆字、两圩,处太*桥、长庆桥中间。桥型为拱形桥,桥之南北两侧都有桥联,南侧一联曰:浅渚波光云影,小桥流水江村。北侧一联曰:“吉利桥横形半月,太*桥峙映双虹。站在吉利桥北,环顾三桥,河水明净如镜,小桥如飞虹卧波,波光桥影,美不胜收。长庆桥,俗名谢家桥,跨东柳、两圩,旧名福建桥,又称广利桥。桥上有桥联一副,曰:公解囊金成利济,好留柱石待标题。桥联表明建桥者义结同心,为民造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江苏同里古镇导游词2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同里游览。

  大家看到的牌楼是仿明建筑,它是同里古镇众多明清建筑的代表,“*历史文化名镇”由原*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先生题写。

  走过三元桥,我们就进人了具有一千多年建镇史的同里古镇区。根据清嘉庆年间的《同里志》记载,同里“唐初名铜,宋改为同。旧名富士,以其名太侈,乃析田加土为同里”。而改富土为同里则另有一个民间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浙江富阳一带灾荒不断,不少人背井离乡来到这里垦荒种地。辛勤劳作加上风调雨顺,而使物产丰饶,人们安居乐业,就将这里称为“富土”。直到隋炀帝即位,因其骄奢淫逸,不理朝政,致使国库日渐亏空,有一年北旱南涝,许多地方粮食歉收,交不上“皇粮”。于是,皇上下旨,江南富土咳嗽鼋扇斗粮,限十天缴清,违者将处以重罚。富土百姓得讯,焦急万分。便请教当时镇上一名姓金的秀才,金秀才便如此这般地作了安排?/p>

  转眼十天限期已到,催粮的钦差乘船来到富土。金秀才率众乡亲在岸上跪地迎候,钦差一上岸,便催问加缴皇粮之事,金秀才从容答道:“今年受灾,收成大减,难以为缴”。钦差不信,大怒“休得胡言!富土乃富有之地,焉能无粮?若不如数上缴,定要遵旨重罚。”金秀才不卑不亢,陪笑解释说:“大人息怒,请听在下细说。此地原叫‘同里’,并非‘富士’,请大人明察。”钦差听后迷惑不解,顺着街面东西南北巡视了一大圈,见到的都是“同里”,而绝无半点“富上”痕迹,于是只好罢休。哪位游客能猜出金秀才作了什么安排?原来金秀才关照众乡亲用拆字法,将“富”字一拆为二,上去一点,拆田连土,便成为“同里”二字。而当时的书写*惯与今日不同,是竖写的,因此化险为夷,躲过了这一劫难。同里同里,同为乡里,看着叫着都很*白、亲切,因而沿用至今。

江苏同里古镇导游词3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同里游览。

  大家看到的牌楼是仿明建筑,它是同里古镇众多明清建筑的代表,“*历史文化名镇”由原*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先生题写。

  走过三元桥,我们就进人了具有一千多年建镇史的同里古镇区。根据清嘉庆年间的《同里志》记载,同里“唐初名铜,宋改为同。旧名富士,以其名太侈,乃析田加土为同里”。而改富土为同里则另有一个民间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浙江富阳一带灾荒不断,不少人背井离乡来到这里垦荒种地。辛勤劳作加上风调雨顺,而使物产丰饶,人们安居乐业,就将这里称为“富土”。直到隋炀帝即位,因其骄奢淫逸,不理朝政,致使国库日渐亏空,有一年北旱南涝,许多地方粮食歉收,交不上“皇粮”。于是,皇上下旨,江南富土每人增缴三斗粮,限十天缴清,违者将处以重罚。富土百姓得讯,焦急万分。便请教当时镇上一名姓金的秀才,金秀才便如此这般地作了安排。

  转眼十天限期已到,催粮的钦差乘船来到富土。金秀才率众乡亲在岸上跪地迎候,钦差一上岸,便催问加缴皇粮之事,金秀才从容答道:“今年受灾,收成大减,难以为缴”。钦差不信,大怒“休得胡言!富土乃富有之地,焉能无粮?若不如数上缴,定要遵旨重罚。”金秀才不卑不亢,陪笑解释说:“大人息怒,请听在下细说。此地原叫‘同里’,并非‘富士’,请大人明察。”钦差听后迷惑不解,顺着街面东西南北巡视了一大圈,见到的都是“同里”,而绝无半点“富上”痕迹,于是只好罢休。哪位游客能猜出金秀才作了什么安排?原来金秀才关照众乡亲用拆字法,将“富”字一拆为二,上去一点,拆田连土,便成为“同里”二字。而当时的书写*惯与今日不同,是竖写的,因此化险为夷,躲过了这一劫难。同里同里,同为乡里,看着叫着都很*白、亲切,因而沿用至今。

  今天,我给大家讲解同里的一园二堂三桥,请各位随我一起寻找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韵味。

  同里古镇布局与众不同,市河如网,小桥遍布,街市民居依水而成,并拥有大量的深宅大院和园林古迹。因此在1982年就有幸成为江苏省文物保护镇。

  现在,我们来到了被余秋雨先生称为*古典园林中特别让他称心满意的和最吸引人的去处,这就是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增补名单的退思园。

  退思园建于1885~1887年。园主任兰生,字畹香,号南云,生于1838年,26岁时到安徽投靠巡抚乔松年,并在前敌营务处任职。因作战有功,先后担任记名盐运史、候补道布政使,并兼淮北*厘局及凤阳钞关等职。光绪五年(1879年)始任凤颖六泗兵备道,筑城垣,治驿路,建桥梁,开船塘及设育婴堂、戒烟局等,综合治理,效果显著。光绪十一年(1885年)因镇压捻军不力,被人参奏,革职回乡。取《左传》“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建造了退思园。

  退思园占地九亩八分,因为地形所限,不能由南向北纵深发展,所以在本镇一位叫袁龙的杰出艺术家的巧妙设计下,退思园自西向东构筑了左宅、中庭、右园的新颖格式。

  宅分为内宅和外宅,外宅有轿厅、茶厅以及正厅三进。我们现在位于茶厅,刚才进园时走过的是轿厅。轿厅和茶厅是停轿及接待一般客人所用的场所,如果遇上主人家的婚嫁喜事、祭祖典礼或有贵宾造访,园主必敞开正厅大门,以示隆重。各位都是同里人民尊贵的客人,请走正厅大门入内。从厅内陈设可以看出,正厅的接待规格要明显高于茶厅,*时正厅大门关闭时,只能从陪弄出入。

  现在我们去参观一下内宅。内宅是园主与家眷起居之处,主人任兰生,因为长期在安徽生活,所以建造了别具徽州特色的大走马楼,使各位能在这里见到江南少有的建筑。那么,为什么要建两个楼梯呢?东西两侧的楼廊既遮阳、避风、挡雨雪,又方便主仆上下楼时避让,一举多得。

  大家看这两扇与退思园一样年龄的门。大门内木外砖,看似笨重,其实作用不小。谁能猜出它的作用吗?砖木结构,青砖能防火,门上闩后可防盗。现在我们来到宅之尾,园之序的中庭。

  中庭设计围绕“待客”两字展开。与漏窗陪弄相接隐去船尾的旱船似一艘刚靠岸的客船,将远道而来的客人载到热情的主人家。再看旱船两旁,右侧是园主任兰生亲手栽种的广玉兰,左侧这棵白玉兰是修复退思园时移栽的,玉兰树是春天开花较早的植物,所以它象征春景。那么为什么要种玉兰树,而不是种桃树或其他在春天开花的树种呢?一是园主名字叫兰生,既为兰生,就不可无“兰”。二是玉兰寄意“金玉”,玉兰飘香意为金玉满堂。“扁舟系岸不忍去,秋风斜日鲈鱼乡”,如果远道而来的亲朋好友要作多日盘桓,坐春望月楼既可四季望月,吟诗酬唱,也可楼前踏月,静赏花木,使客人不觉客居异乡。岁寒居是主人在岁暮风雪之时,与知己围炉品茗论诗之所。因为园主被革职回乡而建园,经营多年的仕途毁于一旦,所幸好友左宗棠和彭玉麟的鼎力相助,才未被慈禧要了脑袋。因此,主人将自己与左、彭两人誉为岁寒三友。透过花窗,可见清幽的腊梅,坚毅的苍松和神秀的翠竹。浑然天成的“岁寒三友图”,使主客共叙的品位得到提升。

  菰雨生凉轩贴水而筑,菰雨生凉四字取意于彭玉麟题西湖三潭印月联句:“凉风生菰叶,细雨落*波。”隔屏正中的镜子是园主之子任传薪从德国带回,置身镜前香妃榻上犹如沐浴湖水之中,顿生凉意。“种竹养鱼安乐法;读书织布吉祥声”的楹联,也是当年朝中大臣彭玉麟对园主任兰生的劝诫。

  天桥北侧,矗立一块独体太湖巨石,形着驻足老人,故称老人峰。老人峰巅有灵壁石,酷似昂首寿龟,神形兼备。灵壁石原产地在楚霸王爱妾虞姬故里的安徽灵壁,俗称美人石。一般常见的灵壁石体积不大,而这块灵壁石体积硕大,十分罕见,它与太湖石自成一体,天衣无缝。在闹红一舸石舫后的九曲回廊处,有九扇纹饰各异的漏窗,漏窗上嵌有取意李白《襄阳歌》“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诗句的石鼓文“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道出了退思园建筑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和表现自然的高超艺术。因而灵壁石、石鼓文漏窗纹饰和退思草堂内的《归去来辞》碑拓合称退思园三宝。

  退思园“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堪称江南园林经典,因为它同时具备了琴棋书画、春夏秋冬八景。其中的琴棋书画四景指的是琴房、眠云亭、辛台、览胜阁。

  请大家注意一下在退思草堂西后侧的揽胜阁,揽胜阁与坐春望月楼相连悬挑在花园西北角,独具匠心的设计,既可使宾客中的女眷足不出户就可饱览满园景色,又能按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的要求顺乎自然地将男女分开。轻推花窗,窗外美景如画展现眼前。它在成为全园制高点的同时又恰到好处地弥补了北墙与西墙之间的呆板死角,使整个建筑布局有了动感。

  我们再说春夏秋冬四景。春景是“坐春望月”,夏景是“菰雨生凉”,冬景是“岁寒三友”。现在我们来到的是秋景“天香秋满”所在。大家请看,这里遍植丛桂,每当桂花飘香之时,馥郁芬芳,盈室绕阶,红枫与金桂、银桂相间,衬以蓝天白云,粉墙黛瓦,更觉秋高气爽。若在清风明月之夜,邀三五知己在此品茗赏花,更是使人心旷神恰。

  从进园以来我们一直在感受着退思园带给我们的.美的享受,在结束退思园的游览之前,请大家关注自己脚下,我们现在所踩的是一块福地。请看,中间的“寿”字,隐意长命百岁,周围五只蝙蝠隐意富贵、康宁、善德、好运、长寿五福,幸福之福。五福捧寿,有寿有福,围绕福寿转一转,福寿双全轮回转。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绕“福寿”一圈,再随我出退思园。

  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退思园以贴水园而著称于世,同时因为设计者袁龙继承了明代著名的造园大师、《园冶》作者计成的造园艺术,使得退思国成为*造园史上的杰出作品而得到世人的关注。1986年,美国纽约市以退思园为蓝本在该市斯坦顿岛植物园建造了一座江南庭院,取名“退思庄”。可见退思园已不是同里人的退思园,而是全世界的退思园了。

  现在我们来到了古镇的中心。不知大家对“小桥、流水、人家”这句话所概括的江南水乡特征有什么样的感性认识?大家只要留意小河两旁的石驳岸,单落水或双落水的河埠,镶在驳岸上系船用的缆船石,那造型各异、散于各处的古朴中透着精神的桥梁,还有铺排整齐的块石路面,以及面水或依水的民宅,也许就会像余秋雨先生那样有一种要在这里觅房安居的心愿。

  是崇本堂,整个建筑占地不足一亩,沿中轴线向北纵深发展。从沿街门厅、正厅、前楼、后楼到下房共分五进,从正厅到后楼,建筑里前低后高结构,民间称之为“连升三级”,是江南宅园纵深扩展的范例,它的实用价值在于通风和采光。

  同里古镇以三多闻名,一是桥多,全镇有49座风格迥异的石桥。最古老的桥是建于南宋宝佑年间的思本桥,距今虽有七百多年,但仍巍然屹立。二是名人多,从宋朝到清朝嘉庆年间,共出状元1人,进士42人,文武举人90多人,如元代进士、翰林承旨徐纯夫,明代著名造园家计成,辛亥革命风云人物陈去病,*代著名教育家金松岑,《文汇报》创始人严宝礼等都是同里人。三是深宅大院、私家园林多。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柳亚子先生早年生活过的嘉荫堂,请大家随我一同进去参观。

  嘉荫堂旧称柳宅,主人柳炳南是著名爱国诗人柳亚子先生的亲戚。因经营油坊有方,发迹后从北厍迁到同里,花了两万两白银于1922年建起了嘉荫堂,堂内各处建筑都有十分精细的雕刻,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我们先看正厅,厅内高大宽敞,颇有几分侯门气派。因为梁头棹木像明代官帽的帽翅,所以正厅也被俗称为纱帽厅,大家可以数一下,帽翅上一共刻着八幅《三国演义》戏文透雕,有古城会、三英战吕布、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等,形象逼真,呼之欲出。这组透雕已被《*戏曲志。苏州分卷》收录。

  再请看,五架梁正中雕刻着八骏图,梁的两端刻有凤穿牡丹,凤即凤凰,又称吉祥鸟,牡丹又叫富贵花,凤穿牡丹隐意富贵吉祥。梁底的两幅图案请大家辨认一下是什么?它们分别是称心如意和必定高中,以图会意,讨个好口彩。

  这是一座仿木结构的清水砖雕门楼,大家已经注意到门楼上枋的浅浮雕图案与刚才庭院地上的图案一致。有谁知道它们叫什么?这一组图案叫做“暗八仙”,八仙即民间传说中的八位仙人,所谓“暗八仙”就是见物不见人,见物似见人。上面的每一种图案分别代表一位神仙。如葫芦指铁拐李,宝剑指吕纯阳,朝板指曹国舅,笛子指韩湘子,鱼鼓指张果老,荷花指何仙姑,花蓝指蓝采和,扇子指汉钟离。将“暗八仙”放在上枋,是暗喻做生意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字牌上 “厚道传家”四字则是主人希望后人将诚恳和宽容的待人之道世代相传。下枋中央部位的“福禄寿”深浮雕,是祈盼未来生活能够三星高照。整个门楼砖雕简单朴素,寓意丰富,能够使人产生美好联想。

  在结束今天的讲解之前,请大家一起到明清街去走走。明清街因街道两旁建筑为明清风格而得名。1983年谢铁骊导演以崇本堂为主场景,以明清街、三桥景区为外景地,拍摄了《包氏父子》。从此同里古镇就成为众多影视导演心目中的天然摄影棚。1999年4月,*电影家协会将同里古镇指定为影视摄制基地。

  在这条街上,店家销售的大多为旅游纪念品和旅游食品,最富有同里特色的旅游食品有状元蹄、腌菜苋、闵饼、芡实、小熏鱼以及各种精美糕点等。大家可以放心购买,当然,为了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益,购买时请向店家索要购物凭证。

江苏同里古镇导游词4

  同里镇,位于太湖之畔古运河之东。建于宋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名副其实的水乡古镇。同里距苏州市18公里,距上海80公里,是为江南六大著名水乡之一,面积33公顷,为五个湖泊环抱,由网状河流将镇区分割成七个岛。古镇风景优美,镇外四面环水。同里连同周庄、甪直三个江南水乡古镇也已经列*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遗产名单。神秀的翠竹。浑然天成的“岁寒三友图”,使主客共叙的品位得到提升。

  中庭与右园有“退闲小筑、云烟锁月”月洞门相通,园内有“九曲回廊”曲径通幽,漫游其间,步移景异。

  退思园尽管只占9.8亩地,但园内亭台楼阁、廊船桥榭、厅堂房轩、一应俱全,且建筑尺度适宜,花木水石布局得体,既小巧玲珑,又朴实无华。园以池为中心,各式建筑皆紧贴水面,如浮水上,被当代园林学者、上海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誉之为“贴水园”。

  退思草堂是全园的主景,古朴素雅,稳重气派,体现了主人的身份。退思草堂内隔屏后有元代书画家赵孟頫所书的《归去来辞》碑拓,原碑与太仓墨妙亭同时遭毁,故碑拓愈显珍贵。置身堂前贴水*台,环顾四周,一幅浓淡相宜、恬澹静谧的山水画长卷正缓缓展开。

  大家请看!闹红一舸由湖石托出,半浸碧水,水流漩越湖石孔窍,潺潺之声不绝于耳。人站船头,因波荡而似船行,因鱼游而显船动,更有行云倒影浮动,恍若扁舟启航,别有情趣。

  再看水地对岸,天桥与辛台相联,天桥上为桥,下为廊,它模拟秦王朝阿房宫的复道建筑。横空出世,飞越山巅,将菰雨生凉轩与辛台连为一体,循山洞经石径拾级而上,登临天桥,使人豁然开朗。1985年评选*十大风景名胜时,专家首推天桥代表苏州古典园林的杰作。天桥楼廊尽处,有“行至桥端似无路,随山拾级豁然通”的辛台。辛台当为求学之所,当年园主苦心教子读书,虽未必“头悬梁、锥刺股”,却也曾付出“为觅一佳句,捋断三根须”的代价。因而,有任兰生之子任传薪追随革命,倡导钱钟书之父),书法家钱祖翼以及范烟桥、任传鹤、顾乃复等,使得“远方童女,也担簦负笈而来”。开*代*女子受教育风气之先。

  出草堂往东,有三曲桥*卧水面,清波倒影,形似凌波。桥南古木参天,假山叠翠,桥北水涯山坞边琴房掩映花树间。

  假山之巅的眠云亭,拔地而起,亭下周叠湖石,上亭下洞,为江南园林所仅见。登亭迎风待月,楚河汉界,飘飘欲仙。

  菰雨生凉轩贴水而筑,菰雨生凉四字取意于彭玉麟题西湖三潭印月联句:“凉风生菰叶,细雨落*波。”隔屏正中的镜子是园主之子任传薪从虞姬故里的安徽灵壁,俗称美人石。一般常见的灵壁石体积不大,而这块灵壁石体积硕大,十分罕见,它与太湖石自成一体,天衣无缝。在闹红一舸石舫后的九曲回廊处,有九扇纹饰各异的漏窗,漏窗上嵌有取意李白《襄阳歌》“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柳亚子先生早年生活过的嘉荫堂,请大家随我一同进去参观。

  嘉荫堂旧称柳宅,主人柳炳南是著名爱国诗人柳亚子先生的亲戚。因经营油坊有方,发迹后从北厍迁到同里,花了两万两白银于1922年建起了嘉荫堂,堂内各处建筑都有十分精细的雕刻,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我们先看正厅,厅内高大宽敞,颇有几分侯门气派。因为梁头棹木像明代官帽的帽翅,所以正厅也被俗称为纱帽厅,大家可以数一下,帽翅上一共刻着八幅《韩湘子,鱼鼓指张果老,荷花指何仙姑,花蓝指蓝采和,扇子指汉钟离。将“暗八仙”放在上枋,是暗喻做生意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字牌上“厚道传家”四字则是主人希望后人将诚恳和宽容的待人之道世代相传。下枋中央部位的“福禄寿”深浮雕,是祈盼未来生活能够三星高照。整个门楼砖雕简单朴素,寓意丰富,能够使人产生美好联想。

  在结束今天的讲解之前,请大家一起到明清街去走走。明清街因街道两旁建筑为明清风格而得名。1983年谢铁骊导演以崇本堂为主场景,以明清街、三桥景区为外景地,拍摄了《包氏父子》。从此同里古镇就成为众多影视导演心目中的天然摄影棚。1999年4月,*电影家协会将同里古镇指定为影视摄制基地。

  在这条街上,店家销售的大多为叶茵构筑别业,称“水竹墅别业”,园有十景,如“曲水流觞”、“竹风水月”、“峭壁寒潭”等,都是与水相联的水上景色。元代,同里的“水花园”为叶振宗所居,地广数里,在同里湖畔。明代同里有“湖林别业”,为任秀之园第,地处庞山湖畔。清代有著名的贴水名园"退思园",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指出:任氏退思园于江南园林中独辟蹊径,具贴水园之特例,山、亭、馆、廊、轩、榭等皆紧贴水面,园如出水上。陈从周教授还高度姜夔描绘的景色如此具象,园艺师用至阴至柔至幻的物种磨灭了建筑的棱角,以致于游者绝倒于幽谧中琴声催开的紫藤花落、带着莲香的水汽、桂香浸泡的水中月影和冰雪寒窗的笔墨纸香。正如我们身边的这条游廊花窗里嵌着几个字写道:清风明月不须一文钱买。文字属石鼓文,字出自李太白的诗《襄阳歌》:清风明月不须一文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

  整个建筑布局依琴棋书画四大主题来布置,依次是琴室、眠云亭、辛台和水香榭,两高两低,在水两侧互为犄角。园总体是以退思草堂为中心,由揽胜阁向菰雨生凉逐层往低,向东南方敞开。如果说全园灵魂从琴室曲桥处引气,那么在菰雨生凉和眠云亭之间则作漏气处理。在空中另有揽胜阁、眠云亭、辛台复道天桥相互成为对景,把阿旁宫勾心斗角的华美曲线勾画地美不胜收。作为建筑上的成就,首先要提到的就是江南园林一绝的天桥,在空中划出一条优美的曲线,登者若白云在握;而眠云亭如同一座凌空的楼阁,假山即是它的基础,又形成了一个阴凉的石室;再者,天桥前面的一座巨大的太湖石假山,似人仙境不愿离去的老者,峰顶还有一块色*的灵璧石,是不是象醉饮了这里的玉露琼浆昂头向月呢?如此天成的配合真是天下无双了。

  而在退思草堂内鸳鸯厅北面隔扇上藏有元代书法家赵孟所书的《归去来辞》的珍贵碑拓,爱好书法的朋友可以有幸观摩一下他的真迹了。其实,在南侧的菰雨生凉的一幅侯遗范”、“商贤遗泽”,体现主人作为一名商人的良好品德指出了福泽后代的经世良药。

  虽然在外观上崇本堂保留了与古典园林同样的特征,但在艺术上远逊于后者;特别是在人与自然的沟通、人本化的自然的生活之道上、天人合一的追求上,作为商贾大产的崇本堂已经与前人的艺术生活相去甚远了。不过,今天我们在崇本堂里设置了小型的民俗博物馆倒相得益彰。走三桥的朋友,不妨继续你们的参观,去“喜堂”、“寿堂’’看看当年花轿送女、红绿绸带结姻缘、媒婆点婚的蜡人场面;还有老寿星龙头拐杖、“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祝福。

  这里是书香门第柳炳南的私家住宅,名“嘉荫堂”建于1922年,占地一亩四分,共四进三十二间。整个建筑前临街后临河,正对崇本堂,车船方便,带有明显的水乡建筑特点;同时由于建筑年代较*,受到相邻建筑的限制,建筑因地制宜,*面上前牛部小后半部大,中轴不对称。虽然是民国建筑,但是却不象年代稍远的崇本堂那样一味堆砌雕刻图案,在细节处理上极具文化性。在整个建筑方面,虽然没有退思园一样精细优美的园林布局,但是在正厅和后宅之间却辟出——大块空地,青瓦为墨,粉墙作纸,屋脊线、窗檐线、走廊线条、门亭屋面曲线等构成了一幅生动而沉静的图案。由围廊牵引,廊间蕉竹小品点缀,青枫金桂墙前,疏朗有秩,明风犹存,在这一点上比崇本堂更人文化。还在堂楼衍庆楼后另筑水秀阁,借窗外水景入屋中,给呆板的建筑带来了许多生气,给沉滞的生活带来了些许灵动。而同时正厅“嘉荫堂”仿明纱帽厅的形式,也许是读书人对明代文化江南正宗的尊崇吧。

  在细节处理上,我们注意看大厅的廊轩,棚顶呈棱行,俗称“鹤胫一枝香”;后面衍庆楼的廊轩顶中部又设斗搁绗条“菱角一枝香”。同样是纱帽翅,大厅里作《三国演义》英雄忠义故事,内宅作孝亲传道的透雕。总体上一致,细微处做文章。总之,含蓄简雅的明风扑面而来,各种雕刻细腻传神,比如“暗八仙”的砖刻,“博古图’,的木刻,“称心如意”“笔锭高中”的铺地石纹。

  在文化内涵上,我们不难发现诗书世家对于“学而优则仕”的理想追求、“渎书为上品”的人生信条。在嘉荫堂梁顶云遮雾绕的装饰性雕刻中有“鹤鸣九皋’’的雄心壮志,门板上有“蟾宫折桂”的仕途理想,更有“必定高中”的暗喻。

  而对于装饰图案,又以人格化的梅兰荷菊作为首选,清雅可人,书卷气十足。整个建筑的气氛可以由门厅里的—幅楹联作为总结:闲居足以养老,至乐莫如渎书。“万般皆下品,唯有渎书高”。柳家为代表的书香门第,深居简出,以不甘寂寞的生活态度,在渎书过程中追求出入头地的官运亨通,同时在个人的精神世界追求极致完美。

  深厚长久的文化传统不但使同里人才辈出,还使同里民风淳厚,真正做到了“厚道传家”的思想传承,还使同里古镇真正做到了“出世”“人世”的两相不悖。巨大的宽容使我们今天在同里还能看到退思园、崇本堂、嘉荫堂和*相处,三种不同的文化—仕、商、书膑足而居,在“思、德、道”交错的涟漪中增添了文化古镇——同里的魅力。

江苏同里古镇导游词5

  大家看到的牌楼是仿明建筑,它是同里古镇众多明清建筑的代表,“*历史文化名镇”由原*的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先生题写。

  走过三元桥,我们就进人了具有一千多年建镇史的同里古镇区。根据清嘉庆年间的《同里志》记载,同里“唐初名铜,宋改为同。旧名富士,以其名太侈,乃析田加土为同里”。而改富土为同里则另有一个民间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浙江富阳一带灾荒不断,不少人背井离乡来到这里垦荒种地。辛勤劳作加上风调雨顺,而使物产丰饶,人们安居乐业,就将这里称为“富土”。直到隋炀帝即位,因其骄奢淫逸,不理朝政,致使国库日渐亏空,有一年北旱南涝,许多地方粮食歉收,交不上“皇粮”。于是,皇上下旨,江南富土每人增缴三斗粮,限十天缴清,违者将处以重罚。富土百姓得讯,焦急万分。便请教当时镇上一名姓金的秀才,金秀才便如此这般地作了安排。

  转眼十天限期已到,催粮的钦差乘船来到富土。金秀才率众乡亲在岸上跪地迎候,钦差一上岸,便催问加缴皇粮之事,金秀才从容答道:“今年受灾,收成大减,难以为缴”。钦差不信,大怒“休得胡言!富土乃富有之地,焉能无粮?若不如数上缴,定要遵旨重罚。”金秀才不卑不亢,陪笑解释说:“大人息怒,请听在下细说。此地原叫‘同里’,并非‘富士’,请大人明察。”钦差听后迷惑不解,顺着街面东西南北巡视了一大圈,见到的都是“同里”,而绝无半点“富上”痕迹,于是只好罢休。哪位游客能猜出金秀才作了什么安排?原来金秀才关照众乡亲用拆字法,将“富”字一拆为二,上去一点,拆田连土,便成为“同里”二字。而当时的书写*惯与今日不同,是竖写的,因此化险为夷,躲过了这一劫难。同里同里,同为乡里,看着叫着都很*白、亲切,因而沿用至今。

  今天,我给大家讲解同里的一园二堂三桥,请各位随我一起寻找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韵味。

  同里古镇布局与众不同,市河如网,小桥遍布,街市民居依水而成,并拥有大量的深宅大院和园林古迹。因此在1982年就有幸成为江苏省文物保护镇。

  现在,我们来到了被余秋雨先生称为*古典园林中特别让他称心满意的和最吸引人的去处,这就是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增补名单的退思园。

  退思园建于1885~1887年。园主任兰生,字畹香,号南云,生于1838年,26岁时到安徽投靠巡抚乔松年,并在前敌营务处任职。因作战有功,先后担任记名盐运史、候补道布政使,并兼淮北*厘局及凤阳钞关等职。光绪五年(1879年)始任凤颖六泗兵备道,筑城垣,治驿路,建桥梁,开船塘及设育婴堂、戒烟局等,综合治理,效果显著。光绪十一年(1885年)因镇压捻军不力,被人参奏,革职回乡。取《左传》“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建造了退思园。

  退思园占地九亩八分,因为地形所限,不能由南向北纵深发展,所以在本镇一位叫袁龙的杰出艺术家的巧妙设计下,退思园自西向东构筑了左宅、中庭、右园的新颖格式。

  宅分为内宅和外宅,外宅有轿厅、茶厅以及正厅三进。我们现在位于茶厅,刚才进园时走过的是轿厅。轿厅和茶厅是停轿及接待一般客人所用的场所,如果遇上主人家的婚嫁喜事、祭祖典礼或有贵宾造访,园主必敞开正厅大门,以示隆重。各位都是同里人民尊贵的客人,请走正厅大门入内。从厅内陈设可以看出,正厅的接待规格要明显高于茶厅,*时正厅大门关闭时,只能从陪弄出入。

  现在我们去参观一下内宅。内宅是园主与家眷起居之处,主人任兰生,因为长期在安徽生活,所以建造了别具徽州特色的大走马楼,使各位能在这里见到江南少有的建筑。那么,为什么要建两个楼梯呢?东西两侧的楼廊既遮阳、避风、挡雨雪,又方便主仆上下楼时避让,一举多得。

  大家看这两扇与退思园一样年龄的门。大门内木外砖,看似笨重,其实作用不小。谁能猜出它的作用吗?砖木结构,青砖能防火,门上闩后可防盗。现在我们来到宅之尾,园之序的中庭。

  中庭设计围绕“待客”两字展开。与漏窗陪弄相接隐去船尾的旱船似一艘刚靠岸的客船,将远道而来的客人载到热情的主人家。再看旱船两旁,右侧是园主任兰生亲手栽种的广玉兰,左侧这棵白玉兰是修复退思园时移栽的,玉兰树是春天开花较早的植物,所以它象征春景。那么为什么要种玉兰树,而不是种桃树或其他在春天开花的树种呢?一是园主名字叫兰生,既为兰生,就不可无“兰”。二是玉兰寄意“金玉”,玉兰飘香意为金玉满堂。“扁舟系岸不忍去,秋风斜日鲈鱼乡”,如果远道而来的亲朋好友要作多日盘桓,坐春望月楼既可四季望月,吟诗酬唱,也可楼前踏月,静赏花木,使客人不觉客居异乡。岁寒居是主人在岁暮风雪之时,与知己围炉品茗论诗之所。因为园主被革职回乡而建园,经营多年的仕途毁于一旦,所幸好友左宗棠和彭玉麟的鼎力相助,才未被慈禧要了脑袋。因此,主人将自己与左、彭两人誉为岁寒三友。透过花窗,可见清幽的腊梅,坚毅的苍松和神秀的翠竹。浑然天成的“岁寒三友图”,使主客共叙的品位得到提升。

  菰雨生凉轩贴水而筑,菰雨生凉四字取意于彭玉麟题西湖三潭印月联句:“凉风生菰叶,细雨落*波。”隔屏正中的镜子是园主之子任传薪从德国带回,置身镜前香妃榻上犹如沐浴湖水之中,顿生凉意。“种竹养鱼安乐法;读书织布吉祥声”的楹联,也是当年朝中大臣彭玉麟对园主任兰生的劝诫。

  天桥北侧,矗立一块独体太湖巨石,形着驻足老人,故称老人峰。老人峰巅有灵壁石,酷似昂首寿龟,神形兼备。灵壁石原产地在楚霸王爱妾虞姬故里的安徽灵壁,俗称美人石。一般常见的灵壁石体积不大,而这块灵壁石体积硕大,十分罕见,它与太湖石自成一体,天衣无缝。在闹红一舸石舫后的九曲回廊处,有九扇纹饰各异的漏窗,漏窗上嵌有取意李白《襄阳歌》“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诗句的石鼓文“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道出了退思园建筑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和表现自然的高超艺术。因而灵壁石、石鼓文漏窗纹饰和退思草堂内的《归去来辞》碑拓合称退思园三宝。

  退思园“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堪称江南园林经典,因为它同时具备了琴棋书画、春夏秋冬八景。其中的琴棋书画四景指的是琴房、眠云亭、辛台、览胜阁。

  请大家注意一下在退思草堂西后侧的揽胜阁,揽胜阁与坐春望月楼相连悬挑在花园西北角,独具匠心的设计,既可使宾客中的女眷足不出户就可饱览满园景色,又能按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的要求顺乎自然地将男女分开。轻推花窗,窗外美景如画展现眼前。它在成为全园制高点的同时又恰到好处地弥补了北墙与西墙之间的呆板死角,使整个建筑布局有了动感。

  我们再说春夏秋冬四景。春景是“坐春望月”,夏景是“菰雨生凉”,冬景是“岁寒三友”。现在我们来到的是秋景“天香秋满”所在。大家请看,这里遍植丛桂,每当桂花飘香之时,馥郁芬芳,盈室绕阶,红枫与金桂、银桂相间,衬以蓝天白云,粉墙黛瓦,更觉秋高气爽。若在清风明月之夜,邀三五知己在此品茗赏花,更是使人心旷神恰。

  从进园以来我们一直在感受着退思园带给我们的美的享受,在结束退思园的游览之前,请大家关注自己脚下,我们现在所踩的是一块福地。请看,中间的“寿”字,隐意长命百岁,周围五只蝙蝠隐意富贵、康宁、善德、好运、长寿五福,幸福之福。五福捧寿,有寿有福,围绕福寿转一转,福寿双全轮回转。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绕“福寿”一圈,再随我出退思园。

  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退思园以贴水园而著称于世,同时因为设计者袁龙继承了明代著名的造园大师、《园冶》作者计成的造园艺术,使得退思国成为*造园史上的杰出作品而得到世人的关注。1986年,美国纽约市以退思园为蓝本在该市斯坦顿岛植物园建造了一座江南庭院,取名“退思庄”。可见退思园已不是同里人的退思园,而是全世界的退思园了。

  现在我们来到了古镇的中心。不知大家对“小桥、流水、人家”这句话所概括的江南水乡特征有什么样的感性认识?大家只要留意小河两旁的石驳岸,单落水或双落水的河埠,镶在驳岸上系船用的缆船石,那造型各异、散于各处的古朴中透着精神的桥梁,还有铺排整齐的块石路面,以及面水或依水的民宅,也许就会像余秋雨先生那样有一种要在这里觅房安居的心愿。

  是崇本堂,整个建筑占地不足一亩,沿中轴线向北纵深发展。从沿街门厅、正厅、前楼、后楼到下房共分五进,从正厅到后楼,建筑里前低后高结构,民间称之为“连升三级”,是江南宅园纵深扩展的范例,它的实用价值在于通风和采光。

  同里古镇以三多闻名,一是桥多,全镇有49座风格迥异的石桥。最古老的桥是建于南宋宝佑年间的思本桥,距今虽有七百多年,但仍巍然屹立。二是名人多,从宋朝到清朝嘉庆年间,共出状元1人,进士42人,文武举人90多人,如元代进士、翰林承旨徐纯夫,明代著名造园家计成,辛亥革命风云人物陈去病,*代著名教育家金松岑,《文汇报》创始人严宝礼等都是同里人。三是深宅大院、私家园林多。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柳亚子先生早年生活过的嘉荫堂,请大家随我一同进去参观。

  嘉荫堂旧称柳宅,主人柳炳南是著名爱国诗人柳亚子先生的亲戚。因经营油坊有方,发迹后从北厍迁到同里,花了两万两白银于1922年建起了嘉荫堂,堂内各处建筑都有十分精细的雕刻,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我们先看正厅,厅内高大宽敞,颇有几分侯门气派。因为梁头棹木像明代官帽的帽翅,所以正厅也被俗称为纱帽厅,大家可以数一下,帽翅上一共刻着八幅《三国演义》戏文透雕,有古城会、三英战吕布、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等,形象逼真,呼之欲出。这组透雕已被《*戏曲志。苏州分卷》收录。

  再请看,五架梁正中雕刻着八骏图,梁的两端刻有凤穿牡丹,凤即凤凰,又称吉祥鸟,牡丹又叫富贵花,凤穿牡丹隐意富贵吉祥。梁底的两幅图案请大家辨认一下是什么?它们分别是称心如意和必定高中,以图会意,讨个好口彩。

  这是一座仿木结构的清水砖雕门楼,大家已经注意到门楼上枋的浅浮雕图案与刚才庭院地上的图案一致。有谁知道它们叫什么?这一组图案叫做“暗八仙”,八仙即民间传说中的八位仙人,所谓“暗八仙”就是见物不见人,见物似见人。上面的每一种图案分别代表一位神仙。如葫芦指铁拐李,宝剑指吕纯阳,朝板指曹国舅,笛子指韩湘子,鱼鼓指张果老,荷花指何仙姑,花蓝指蓝采和,扇子指汉钟离。将“暗八仙”放在上枋,是暗喻做生意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字牌上“厚道传家”四字则是主人希望后人将诚恳和宽容的待人之道世代相传。下枋中央部位的“福禄寿”深浮雕,是祈盼未来生活能够三星高照。整个门楼砖雕简单朴素,寓意丰富,能够使人产生美好联想。

  在结束今天的讲解之前,请大家一起到明清街去走走。明清街因街道两旁建筑为明清风格而得名。1983年谢铁骊导演以崇本堂为主场景,以明清街、三桥景区为外景地,拍摄了《包氏父子》。从此同里古镇就成为众多影视导演心目中的天然摄影棚。1999年4月,*电影家协会将同里古镇指定为影视摄制基地。

  在这条街上,店家销售的大多为旅游纪念品和旅游食品,最富有同里特色的旅游食品有状元蹄、腌菜苋、闵饼、芡实、小熏鱼以及各种精美糕点等。大家可以放心购买,当然,为了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益,购买时请向店家索要购物凭证。

江苏同里古镇导游词6

  今天,我给大家讲解同里的一园二堂三桥,请各位随我一起寻找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韵味。

  同里古镇布局与众不同,市河如网,小桥遍布,街市民居依水而成,并拥有大量的深宅大院和园林古迹。因此在1982年就有幸成为江苏省文物保护镇。

  现在,我们来到了被余秋雨先生称为*古典园林中特别让他称心满意的和最吸引人的去处,这就是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增补名单的退思园。

  退思园建于1885~1887年。园主任兰生,字畹香,号南云,生于1838年,26岁时到安徽投靠巡抚乔松年,并在前敌营务处任职。因作战有功,先后担任记名盐运史、候补道布政使,并兼淮北*厘局及凤阳钞关等职。光绪五年(1879年)始任凤颖六泗兵备道,筑城垣,治驿路,建桥梁,开船塘及设育婴堂、戒烟局等,综合治理,效果显著。光绪十一年(1885年)因镇压捻军不力,被人参奏,革职回乡。取《左传》“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建造了退思园。

  退思园占地九亩八分,因为地形所限,不能由南向北纵深发展,所以在本镇一位叫袁龙的杰出艺术家的巧妙设计下,退思园自西向东构筑了左宅、中庭、右园的新颖格式。

  宅分为内宅和外宅,外宅有轿厅、茶厅以及正厅三进。我们现在位于茶厅,刚才进园时走过的是轿厅。轿厅和茶厅是停轿及接待一般客人所用的场所,如果遇上主人家的婚嫁喜事、祭祖典礼或有贵宾造访,园主必敞开正厅大门,以示隆重。各位都是同里人民尊贵的客人,请走正厅大门入内。从厅内陈设可以看出,正厅的接待规格要明显高于茶厅,*时正厅大门关闭时,只能从陪弄出入。


江苏同里古镇导游词6篇扩展阅读


江苏同里古镇导游词6篇(扩展1)

——江苏同里古镇导游词合集十篇

  江苏同里古镇导游词 1

  大家看到的牌楼是仿明建筑,它是同里古镇众多明清建筑的代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由原***的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先生题写。

  走过三元桥,我们就进人了具有一千多年建镇史的同里古镇区。根据清嘉庆年间的《同里志》记载,同里“唐初名铜,宋改为同。旧名富士,以其名太侈,乃析田加土为同里”。而改富土为同里则另有一个民间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浙江富阳一带灾荒不断,不少人背井离乡来到这里垦荒种地。辛勤劳作加上风调雨顺,而使物产丰饶,人们安居乐业,就将这里称为“富土”。直到隋炀帝即位,因其骄奢淫逸,不理朝政,致使国库日渐亏空,有一年北旱南涝,许多地方粮食歉收,交不上“皇粮”。于是,皇上下旨,江南富土每人增缴三斗粮,限十天缴清,违者将处以重罚。富土百姓得讯,焦急万分。便请教当时镇上一名姓金的秀才,金秀才便如此这般地作了安排。

  转眼十天限期已到,催粮的钦差乘船来到富土。金秀才率众乡亲在岸上跪地迎候,钦差一上岸,便催问加缴皇粮之事,金秀才从容答道:“今年受灾,收成大减,难以为缴”。钦差不信,大怒“休得胡言!富土乃富有之地,焉能无粮?若不如数上缴,定要遵旨重罚。”金秀才不卑不亢,陪笑解释说:“大人息怒,请听在下细说。此地原叫‘同里’,并非‘富士’,请大人明察。”钦差听后迷惑不解,顺着街面东西南北巡视了一大圈,见到的都是“同里”,而绝无半点“富上”痕迹,于是只好罢休。哪位游客能猜出金秀才作了什么安排?原来金秀才关照众乡亲用拆字法,将“富”字一拆为二,上去一点,拆田连土,便成为“同里”二字。而当时的书写*惯与今日不同,是竖写的,因此化险为夷,躲过了这一劫难。同里同里,同为乡里,看着叫着都很*白、亲切,因而沿用至今。

  今天,我给大家讲解同里的一园二堂三桥,请各位随我一起寻找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韵味。

  同里古镇布局与众不同,市河如网,小桥遍布,街市民居依水而成,并拥有大量的深宅大院和园林古迹。因此在1982年就有幸成为江苏省文物保护镇。

  现在,我们来到了被余秋雨先生称为中国古典园林中特别让他称心满意的和最吸引人的去处,这就是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增补名单的退思园。

  退思园建于1885~1887年。园主任兰生,字畹香,号南云,生于1838年,26岁时到安徽投靠巡抚乔松年,并在前敌营务处任职。因作战有功,先后担任记名盐运史、候补道布政使,并兼淮北*厘局及凤阳钞关等职。光绪五年(1879年)始任凤颖六泗兵备道,筑城垣,治驿路,建桥梁,开船塘及设育婴堂、戒烟局等,综合治理,效果显著。光绪十一年(1885年)因镇压捻军不力,被人参奏,革职回乡。取《左传》“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建造了退思园。

  退思园占地九亩八分,因为地形所限,不能由南向北纵深发展,所以在本镇一位叫袁龙的杰出艺术家的巧妙设计下,退思园自西向东构筑了左宅、中庭、右园的新颖格式。

  宅分为内宅和外宅,外宅有轿厅、茶厅以及正厅三进。我们现在位于茶厅,刚才进园时走过的是轿厅。轿厅和茶厅是停轿及接待一般客人所用的场所,如果遇上主人家的婚嫁喜事、祭祖典礼或有贵宾造访,园主必敞开正厅大门,以示隆重。各位都是同里人民尊贵的客人,请走正厅大门入内。从厅内陈设可以看出,正厅的接待规格要明显高于茶厅,*时正厅大门关闭时,只能从陪弄出入。

  现在我们去参观一下内宅。内宅是园主与家眷起居之处,主人任兰生,因为长期在安徽生活,所以建造了别具徽州特色的大走马楼,使各位能在这里见到江南少有的建筑。那么,为什么要建两个楼梯呢?东西两侧的楼廊既遮阳、避风、挡雨雪,又方便主仆上下楼时避让,一举多得。

  大家看这两扇与退思园一样年龄的门。大门内木外砖,看似笨重,其实作用不小。谁能猜出它的作用吗?砖木结构,青砖能防火,门上闩后可防盗。现在我们来到宅之尾,园之序的中庭。

  中庭设计围绕“待客”两字展开。与漏窗陪弄相接隐去船尾的旱船似一艘刚靠岸的客船,将远道而来的客人载到热情的主人家。再看旱船两旁,右侧是园主任兰生亲手栽种的广玉兰,左侧这棵白玉兰是修复退思园时移栽的,玉兰树是春天开花较早的植物,所以它象征春景。那么为什么要种玉兰树,而不是种桃树或其他在春天开花的树种呢?一是园主名字叫兰生,既为兰生,就不可无“兰”。二是玉兰寄意“金玉”,玉兰飘香意为金玉满堂。“扁舟系岸不忍去,秋风斜日鲈鱼乡”,如果远道而来的亲朋好友要作多日盘桓,坐春望月楼既可四季望月,吟诗酬唱,也可楼前踏月,静赏花木,使客人不觉客居异乡。岁寒居是主人在岁暮风雪之时,与知己围炉品茗论诗之所。因为园主被革职回乡而建园,经营多年的仕途毁于一旦,所幸好友左宗棠和彭玉麟的鼎力相助,才未被慈禧要了脑袋。因此,主人将自己与左、彭两人誉为岁寒三友。透过花窗,可见清幽的腊梅,坚毅的苍松和神秀的翠竹。浑然天成的“岁寒三友图”,使主客共叙的品位得到提升。

  菰雨生凉轩贴水而筑,菰雨生凉四字取意于彭玉麟题西湖三潭印月联句:“凉风生菰叶,细雨落*波。”隔屏正中的镜子是园主之子任传薪从德国带回,置身镜前香妃榻上犹如沐浴湖水之中,顿生凉意。“种竹养鱼安乐法;读书织布吉祥声”的楹联,也是当年朝中大臣彭玉麟对园主任兰生的劝诫。

  天桥北侧,矗立一块独体太湖巨石,形着驻足老人,故称老人峰。老人峰巅有灵壁石,酷似昂首寿龟,神形兼备。灵壁石原产地在楚霸王爱妾虞姬故里的安徽灵壁,俗称美人石。一般常见的灵壁石体积不大,而这块灵壁石体积硕大,十分罕见,它与太湖石自成一体,天衣无缝。在闹红一舸石舫后的九曲回廊处,有九扇纹饰各异的漏窗,漏窗上嵌有取意李白《襄阳歌》“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诗句的石鼓文“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道出了退思园建筑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和表现自然的高超艺术。因而灵壁石、石鼓文漏窗纹饰和退思草堂内的《归去来辞》碑拓合称退思园三宝。

  退思园“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堪称江南园林经典,因为它同时具备了琴棋书画、春夏秋冬八景。其中的.琴棋书画四景指的是琴房、眠云亭、辛台、览胜阁。

  请大家注意一下在退思草堂西后侧的揽胜阁,揽胜阁与坐春望月楼相连悬挑在花园西北角,独具匠心的设计,既可使宾客中的女眷足不出户就可饱览满园景色,又能按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的要求顺乎自然地将男女分开。轻推花窗,窗外美景如画展现眼前。它在成为全园制高点的同时又恰到好处地弥补了北墙与西墙之间的呆板死角,使整个建筑布局有了动感。

  我们再说春夏秋冬四景。春景是“坐春望月”,夏景是“菰雨生凉”,冬景是“岁寒三友”。现在我们来到的是秋景“天香秋满”所在。大家请看,这里遍植丛桂,每当桂花飘香之时,馥郁芬芳,盈室绕阶,红枫与金桂、银桂相间,衬以蓝天白云,粉墙黛瓦,更觉秋高气爽。若在清风明月之夜,邀三五知己在此品茗赏花,更是使人心旷神恰。

  从进园以来我们一直在感受着退思园带给我们的美的享受,在结束退思园的游览之前,请大家关注自己脚下,我们现在所踩的是一块福地。请看,中间的“寿”字,隐意长命百岁,周围五只蝙蝠隐意富贵、康宁、善德、好运、长寿五福,幸福之福。五福捧寿,有寿有福,围绕福寿转一转,福寿双全轮回转。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绕“福寿”一圈,再随我出退思园。

  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退思园以贴水园而著称于世,同时因为设计者袁龙继承了明代著名的造园大师、《园冶》作者计成的造园艺术,使得退思国成为中国造园史上的杰出作品而得到世人的关注。1986年,美国纽约市以退思园为蓝本在该市斯坦顿岛植物园建造了一座江南庭院,取名“退思庄”。可见退思园已不是同里人的退思园,而是全世界的退思园了。

  现在我们来到了古镇的中心。不知大家对“小桥、流水、人家”这句话所概括的江南水乡特征有什么样的感性认识?大家只要留意小河两旁的石驳岸,单落水或双落水的河埠,镶在驳岸上系船用的缆船石,那造型各异、散于各处的古朴中透着精神的桥梁,还有铺排整齐的块石路面,以及面水或依水的民宅,也许就会像余秋雨先生那样有一种要在这里觅房安居的心愿。

  是崇本堂,整个建筑占地不足一亩,沿中轴线向北纵深发展。从沿街门厅、正厅、前楼、后楼到下房共分五进,从正厅到后楼,建筑里前低后高结构,民间称之为“连升三级”,是江南宅园纵深扩展的范例,它的实用价值在于通风和采光。

  同里古镇以三多闻名,一是桥多,全镇有49座风格迥异的石桥。最古老的桥是建于南宋宝佑年间的思本桥,距今虽有七百多年,但仍巍然屹立。二是名人多,从宋朝到清朝嘉庆年间,共出状元1人,进士42人,文武举人90多人,如元代进士、翰林承旨徐纯夫,明代著名造园家计成,辛亥革命风云人物陈去病,*代著名教育家金松岑,《文汇报》创始人严宝礼等都是同里人。三是深宅大院、私家园林多。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柳亚子先生早年生活过的嘉荫堂,请大家随我一同进去参观。

  嘉荫堂旧称柳宅,主人柳炳南是著名爱国诗人柳亚子先生的亲戚。因经营油坊有方,发迹后从北厍迁到同里,花了两万两白银于1922年建起了嘉荫堂,堂内各处建筑都有十分精细的雕刻,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我们先看正厅,厅内高大宽敞,颇有几分侯门气派。因为梁头棹木像明代官帽的帽翅,所以正厅也被俗称为纱帽厅,大家可以数一下,帽翅上一共刻着八幅《三国演义》戏文透雕,有古城会、三英战吕布、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等,形象逼真,呼之欲出。这组透雕已被《中国戏曲志。苏州分卷》收录。

  再请看,五架梁正中雕刻着八骏图,梁的两端刻有凤穿牡丹,凤即凤凰,又称吉祥鸟,牡丹又叫富贵花,凤穿牡丹隐意富贵吉祥。梁底的两幅图案请大家辨认一下是什么?它们分别是称心如意和必定高中,以图会意,讨个好口彩。

  这是一座仿木结构的清水砖雕门楼,大家已经注意到门楼上枋的浅浮雕图案与刚才庭院地上的图案一致。有谁知道它们叫什么?这一组图案叫做“暗八仙”,八仙即民间传说中的八位仙人,所谓“暗八仙”就是见物不见人,见物似见人。上面的每一种图案分别代表一位神仙。如葫芦指铁拐李,宝剑指吕纯阳,朝板指曹国舅,笛子指韩湘子,鱼鼓指张果老,荷花指何仙姑,花蓝指蓝采和,扇子指汉钟离。将“暗八仙”放在上枋,是暗喻做生意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字牌上“厚道传家”四字则是主人希望后人将诚恳和宽容的待人之道世代相传。下枋中央部位的“福禄寿”深浮雕,是祈盼未来生活能够三星高照。整个门楼砖雕简单朴素,寓意丰富,能够使人产生美好联想。

  在结束今天的讲解之前,请大家一起到明清街去走走。明清街因街道两旁建筑为明清风格而得名。1983年谢铁骊导演以崇本堂为主场景,以明清街、三桥景区为外景地,拍摄了《包氏父子》。从此同里古镇就成为众多影视导演心目中的天然摄影棚。1999年4月,中国电影家协会将同里古镇指定为影视摄制基地。

  在这条街上,店家销售的大多为旅游纪念品和旅游食品,最富有同里特色的旅游食品有状元蹄、腌菜苋、闵饼、芡实、小熏鱼以及各种精美糕点等。大家可以放心购买,当然,为了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益,购买时请向店家索要购物凭证。

  江苏同里古镇导游词 2

  退思园是古镇同里最有名的私家园林,是江南古镇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退思园仅占地九亩八分,既简朴无华,又素静淡雅,具有晚清江南园林建筑风格。园内布局独特,亭、台、楼、阁、廊、坊、桥、榭、厅、堂、房、轩一应俱全,并以池为中心,诸建筑如浮水上。退思园庭中遍植丛桂,金秋时节,馥郁芬芳,风清月明夜,于园中楼阁品茗赏花,心怡神往,更给人“人行空翠中,秋闻十里香”的享受。

  中庭为住宅的结尾,也是住宅向花园的过渡。庭院以“坐春望月楼”为主体,楼的东部延伸至花园部分,设一不规则的五角形楼阁,名为“揽胜阁”。楼前置一旱船,船头向东,直向“云烟锁钥”月洞门,宛如待航之舟,将游人引向东部花园。庭前植香樟、玉兰,苍劲古朴。小院所用笔墨不多,却引人入胜,衔接自然,为花园起到绝好的铺垫作用。退思园的花园以水为中心,建筑、假山沿水边布置,建筑多贴水而筑,突出了水面的汪洋之势,故有“贴水园”的美称。退思园水面处理独到之处就是水与建筑的紧密、贴进,整个园子象浮在水上,与其他园林相比,*添一分动感。

  “闹红一舸”为一船舫形建筑,船头采用悬山形式,屋顶榜口稍低;船身由湖石托起,外舱地坪紧贴水酉。水穿石隙,潺流不绝,仿佛航行于江海之中;船头红鱼游动,点明“闹红”之趣。退思国有两处船肪建筑,一个在池中,另一个在旱院中庭。我国古代江南水乡,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园林的石舫、旱船自然是寄情于水、寄情于船的象征,这是一种江南地区汉族水乡文化的特征。

  “菰雨生凉”是一处临水小轩,位于水池东南。轩面水开四扇长窗,轩内隔屏正中置大镜一面,镜前设一小榻,夏日卧于榻上,背后的镜里反映出池中一片莲荷,仿佛置身于荷花丛中。以镜面扩大园林空间是苏州园林中常见的手法,而此处运用之巧妙,真可谓独具匠心。

  退思园全园布局紧凑,一气呵成,有序幕,有高潮。跌宕起伏,象一曲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乐章。

  江苏同里古镇导游词 3

  同里退思园,是苏州园林散落在江南古镇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或是晴天丽日或是细雨迷蒙,带着不同的心境独步于园中,最能启发遐想、撩人情思的莫过于她的旱船和闹红一舸这两艘船了。

  栖泊在中庭的一艘有头无尾的船型建筑就是旱船,船两侧有高大的白玉兰和广玉兰各一棵。据说这树是主人任兰生当年造园时亲手所植,其意园主名有“兰”字,与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异曲同工。再者是园主当时心境所至,身为朝廷三品重臣,无数次奔走于黄河水患堤岸、解囊赈灾,遭人弹劾返乡“退思”,为证明自己做官的清白和心地无私的广博,“白”和“广”就不失是园主向朝廷、向世人隐喻的一种呐喊。

  挑一个晴天丽日的下午,在这旱船里消暑纳凉,那是最惬意不过的事情。因旱船四周的窗或门都是用活络榫头相配,可启可卸。两棵高大的玉兰树把整个船身蔽护在了绿荫之下,窗门外无处不是绿幽幽、翠莹莹的。特别是船的正前方,配以由假山、小树和奇花异草等组成的景致,若伫立船头,给人的是种行舟归岸的踏实感觉。这不正是一位半生仕途、疲惫归乡老人所渴求的安宁与慰藉吗?旱船两侧分别是坐春望月楼男女宾朋的卧室和冬景“松竹梅”岁寒三友茶客室,这印证着园主待客的周全和热忱。

  园占地仅九亩八分,既间朴无华,又素静淡雅,具晚清江南园林建筑风格。退思园布局独特,亭、台、楼、阁、廊、坊、桥、榭、厅、堂、房、轩,一应俱全,并以池为中心,诸建筑如浮水上。格局紧凑自然,结合植物配置,点缀四时景色,给人以清澈、幽静、名郎之感。退思园因地形所限,更因园主不愿露富,建筑格局突破常规,改纵向为横向,自西向东,西为宅,中为庭,东为园。宅分外宅、内宅,外宅有轿厅、花厅、正厅三进。轿厅、花厅为一般作接客停轿所用,遇婚嫁喜事、祭祖典礼或贵宾来临之时,则开正厅,以示隆重。正厅两侧原有"钦赐内阁学士、""凤颍六泗兵备道"、"肃静"、"回避"四块执事牌,重门洞开,庄重肃穆,令人望而却步。

  退思园住宅分内外两部分。外宅三进——轿厅(门厅)、茶厅、正厅,沿轴线布置,等级分明。外宅主要用于会客、婚嫁盛事、祭祖典礼。内宅建有南北两幢五楼五底的跑马楼,名日“畹多楼”,楼间由双重廊贯通。廊下设梯,既遮风雨,又主仆分开。内、外宅可分可合,布局紧凑。

  中庭为住宅的结尾,也是住宅向花园的过渡。庭院以“坐春望月楼”为主体,楼的东部延伸至花园部分,设一不规则的五角形楼阁,名为“揽胜阁”。楼前置一旱船,船头向东,直向“云烟锁钥”月洞门,宛如待航之舟,将游人引向东部花园。庭前植香樟、玉兰,苍劲古朴。小院所用笔墨不多,却引人入胜,衔接自然,为花园起到绝好的铺垫作用。

  退思园的花园以水为中心,建筑、假山沿水边布置,建筑多贴水而筑,突出了水面的汪洋之势,故有“贴水园”的美称。退思园水面处理独到之处就是水与建筑的紧密、贴进,整个园子象浮在水上,与其他园林相比,*添一分动感。“退思草堂”是花园的主景建筑,草堂朴素淡雅,不求华丽,无论是门窗装饰,还是家具陈设,处处体现了这一思想,这在园林建筑中是少见的。退思草堂坐北朝甫,隔池与苑雨生凉、天桥、辛台和闹红一舸相对。与草堂相连的是环水池而筑的“九曲回廊”。此廊蜿蜒曲折,高低起伏,而墙上的漏花窗刻“清风明月不须一钱买”诗句,借以寄托对大自然的感激之情。这种将诗句制作于漏花窗上的做法,在苏州园林中仅此一例。

  “闹红一舸”为一船舫形建筑,船头采用悬山形式,屋顶榜口稍低;船身由湖石托起,外舱地坪紧贴水酉。水穿石隙,潺流不绝,仿佛航行于江海之中;船头红鱼游动,点明“闹红”之趣。退思国有两处船肪建筑,一个在池中,另一个在旱院中庭。我国古代江南水乡,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园林的石舫、旱船自然是寄情于水、寄情于船的象征,这是一种水乡文化的特征。

  “菰雨生凉”是一处临水小轩,位于水池东南。轩面水开四扇长窗,轩内隔屏正中置大镜一面,镜前设一小榻,夏日卧于榻上,背后的镜里反映出池中一片莲荷,仿佛置身于荷花丛中。以镜面扩大园林空间是苏州园林中常见的手法,而此处运用之巧妙,真可谓独具匠心。

  退思园的水面较开阔,而园内建筑体量均较小巧,处理不好则有散、乱之感。要解决这个问题,建筑的单体组合、临水立面的变化以及建筑与水的进退关系,都必须处理好。退思园水池甫岸就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甫岸的“辛台”是一幢二层小楼,与“菰雨生凉”相隔一段距离,无论从空间比例上,还是立面变化上看,均略显不足,但通过“天桥”将两者连接后,即变成一组活泼的建筑群。“天桥”为二层楼廊,与园西北部的“揽胜阁”遥相呼应,两处均为欣赏退思园全景的最佳处。

  退思园全国布局紧凑,一气呵成,有序幕,有高潮。跌宕起伏,象一曲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乐章。

  江苏同里古镇导游词 4

  旅客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同里古镇游玩。

  同里镇,江南六大古镇之一,同里旧称“富土”,唐初改为“铜里”,宋时将旧名拆字为“同里”。始建于宋代,截至20xx年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中国水乡文化古镇。

  同里古镇属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宋代建镇。镇区内始建于明清两代的花园、寺观、宅第和名人故居众多,“川”字形的15条小河把古镇区分隔成七个小岛,而49座古桥又将其连成一体,以“小桥、流水、人家”著称。

  大家看到的牌楼是仿明建筑,它是同里古镇众多明清建筑的代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由原***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先生题写。

  同里是江南六大水乡古镇,也是一个常常被游客遗忘的地方,因名气不大,加之距离西塘、乌镇以及周庄太*,所以它极少的出现在人们的旅行计划里。

  同里古镇于1986年对外开放,至今还是曾经清丽古朴的样子,在同里明清建筑多,小船小桥多,名人志士也多。在古镇之中有明清时期的宅院38处,以及众多的名人故居,这些建筑大多临水而建,老百姓们也都择水而居,家家户户为了方便,在临水的一面也都修建了石阶,甚至一些有钱人家还会搭建伸向河面的小阁楼,在阁楼上有吊桶,可以随时取水,尤其在阁楼上一边品茗一边欣赏河边的风光,很是惬意。

  走过三元桥,我们就进人了具有一千多年建镇史的同里古镇区。相传很久以前,浙江富阳一带灾荒不断,不少人背井离乡来到这里垦荒种地。辛勤劳作加上风调雨顺,而使物产丰饶,人们安居乐业,就将这里称为“富土”。直到隋炀帝即位,因其骄奢淫逸,不理朝政,致使国库日渐亏空,有一年北旱南涝,许多地方粮食歉收,交不上“皇粮”。于是,皇上下旨,江南富土每人增缴三斗粮,限十天缴清,违者将处以重罚。富土百姓得讯,焦急万分。便请教当时镇上一名姓金的秀才,金秀才便如此这般地作了安排。

  转眼十天限期已到,催粮的钦差乘船来到富土。金秀才率众乡亲在岸上跪地迎候,钦差一上岸,便催问加缴皇粮之事,金秀才从容答道:“今年受灾,收成大减,难以为缴”。钦差不信,大怒“休得胡言,富土乃富有之地,焉能无粮?若不如数上缴,定要遵旨重罚。”金秀才不卑不亢,陪笑解释说:“大人息怒,请听在下细说。此地原叫‘同里’,并非‘富土’,请大人明察。”钦差听后迷惑不解,顺着街面东西南北巡视了一大圈,见到的都是“同里”,而绝无半点“富土”痕迹,于是只好罢休。原来金秀才关照众乡亲用拆字法,将“富”字一拆为二,上去一点,拆田连土,便成为“同里”二字。而当时的书写*惯与今日不同,是竖写的,因此化险为夷,躲过了这一劫难。同里同里,同为乡里,看着叫着都很*白、亲切,因而沿用至今。

  在同里,最著名的建筑为:“一园、两堂、三桥”,一园为世界文化遗产退思园;两堂为崇本堂和嘉荫堂,其中崇本堂的特色是各种雕刻,嘉荫堂最吸引人的是高大宽敞的建筑设计;三桥为太*桥、吉利桥和长庆桥,这三座桥相距不足50米,成品字形排列,有桥中一品的美称,是同理古镇的桥中之宝。同里人也有走三桥的风俗,三座桥每一座都有不同的象征含义,太*桥是主身体的,**安安就是福;吉利桥是主生意的,大吉大利为祈祷;长庆桥是主青春的,长生不老是愿望。所以,每逢节日的时候,走三桥,就成了同里人的地方特色。如果你来到同里,也不妨在三桥之上走一走,在桥上不仅能看到美景还可以有美好的幸运相伴。

  同里古镇布局与众不同,市河如网,小桥遍布,街市民居依水而成,并拥有大量的深宅大院和园林古迹。因此在1982年就有幸成为江苏省文物保护镇。

  同里中园林非常多,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退思园”了。退思园建于1885~1887年。园主任兰生,字畹香,号南云,生于1838年,26岁时到安徽投靠巡抚乔松年,并在前敌营务处任职。因作战有功,先后担任记名盐运史、候补道布政使,并兼淮北*厘局及凤阳钞关等职。光绪五年(1879年)始任凤颖六泗兵备道,筑城垣,治驿路,建桥梁,开船塘及设育婴堂、戒烟局等,综合治理,效果显著。光绪十一年(1885年)因镇压捻军不力,被人参奏,革职回乡。取《左传》“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建造了退思园。

  退思园占地九亩八分,因为地形所限,不能由南向北纵深发展,所以在本镇一位叫袁龙的杰出艺术家的巧妙设计下,退思园自西向东构筑了左宅、中庭、右园的新颖格式。

  宅分为内宅和外宅,外宅有轿厅、茶厅以及正厅三进。我们现在位于茶厅,刚才进园时走过的是轿厅。轿厅和茶厅是停轿及接待一般客人所用的场所,如果遇上主人家的婚嫁喜事、祭祖典礼或有贵宾造访,园主必敞开正厅大门,以示隆重。各位都是同里人民尊贵的客人,请走正厅大门入内。从厅内陈设可以看出,正厅的接待规格要明显高于茶厅,*时正厅大门关闭时,只能从陪弄出入。

  现在我们去参观一下内宅。内宅是园主与家眷起居之处,主人任兰生,因为长期在安徽生活,所以建造了别具徽州特色的大走马楼,使各位能在这里见到江南少有的建筑。那么,为什么要建两个楼梯呢?东西两侧的楼廊既遮阳、避风、挡雨雪,又方便主仆上下楼时避让,一举多得。

  大家看这两扇与退思园一样年龄的门。大门内木外砖,看似笨重,其实作用不小。谁能猜出它的作用吗?砖木结构,青砖能防火,门上门后可防盗。现在我们来到宅之尾,园之序的中庭。

  中庭设计围绕“待客”两字展开。与漏窗陪弄相接隐去船尾的旱船似一艘刚靠岸的客船,将远道而来的客人载到热情的主人家。再看旱船两旁,右侧是园主任兰生亲手栽种的广玉兰,左侧这棵白玉兰是修复退思园时移栽的,玉兰树是春天开花较早的植物,所以它象征春景。

  那么为什么要种玉兰树,而不是种桃树或其他在春天开花的树种呢?一是园主名字叫兰生,既为兰生,就不可无“兰”。二是玉兰寄意“金玉”,玉兰飘香意为金玉满堂。“扁舟系岸不忍去,秋风斜日鲈鱼乡”,如果远道而来的亲朋好友要作多日盘桓,坐春望月楼既可四季望月,吟诗酬唱,也可楼前踏月,静赏花木,使客人不觉客居异乡。岁寒居是主人在岁暮风雪之时,与知己围炉品茗论诗之所。因为园主被革职回乡而建园,经营多年的仕途毁于一旦,所幸好友左宗棠和彭玉麟的鼎力相助,才未被慈禧要了脑袋。因此,主人将自己与左、彭两人誉为岁寒三友。透过花窗,可见清幽的腊梅,坚毅的苍松和神秀的翠竹。浑然天成的“岁寒三友图”,使主客共叙的品位得到提升。

  江苏同里古镇导游词 5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同里游览。

  大家看到的牌楼是仿明建筑,它是同里古镇众多明清建筑的代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由原***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先生题写。

  走过三元桥,我们就进人了具有一千多年建镇史的同里古镇区。根据清嘉庆年间的《同里志》记载,同里"唐初名铜,宋改为同。旧名富士,以其名太侈,乃析田加土为同里"。而改富土为同里则另有一个民间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浙江富阳一带灾荒不断,不少人背井离乡来到这里垦荒种地。辛勤劳作加上风调雨顺,而使物产丰饶,人们安居乐业,就将这里称为"富土"。直到隋炀帝即位,因其骄奢淫逸,不理朝政,致使国库日渐亏空,有一年北旱南涝,许多地方粮食歉收,交不上"皇粮"。于是,皇上下旨,江南富土每人增缴三斗粮,限十天缴清,违者将处以重罚。富土百姓得讯,焦急万分。便请教当时镇上一名姓金的秀才,金秀才便如此这般地作了安排。

  转眼十天限期已到,催粮的钦差乘船来到富土。金秀才率众乡亲在岸上跪地迎候,钦差一上岸,便催问加缴皇粮之事,金秀才从容答道:"今年受灾,收成大减,难以为缴"。钦差不信,大怒"休得胡言!富土乃富有之地,焉能无粮?若不如数上缴,定要遵旨重罚。"金秀才不卑不亢,陪笑解释说:"大人息怒,请听在下细说。此地原叫‘同里’,并非‘富士’,请大人明察。"钦差听后迷惑不解,顺着街面东西南北巡视了一大圈,见到的都是"同里",而绝无半点"富上"痕迹,于是只好罢休。哪位游客能猜出金秀才作了什么安排?原来金秀才关照众乡亲用拆字法,将"富"字一拆为二,上去一点,拆田连土,便成为"同里"二字。而当时的书写*惯与今日不同,是竖写的,因此化险为夷,躲过了这一劫难。同里同里,同为乡里,看着叫着都很*白、亲切,因而沿用至今。

  今天,我给大家讲解同里的一园二堂三桥,请各位随我一起寻找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韵味。

  同里古镇布局与众不同,市河如网,小桥遍布,街市民居依水而成,并拥有大量的深宅大院和园林古迹。因此在1982年就有幸成为江苏省文物保护镇。

  现在,我们来到了被余秋雨先生称为中国古典园林中特别让他称心满意的和最吸引人的去处,这就是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增补名单的退思园。

  退思园建于1885~1887年。园主任兰生,字畹香,号南云,生于1838年,26岁时到安徽投靠巡抚乔松年,并在前敌营务处任职。因作战有功,先后担任记名盐运史、候补道布政使,并兼淮北*厘局及凤阳钞关等职。光绪五年(1879年)始任凤颖六泗兵备道,筑城垣,治驿路,建桥梁,开船塘及设育婴堂、戒烟局等,综合治理,效果显著。光绪十一年(1885年)因镇压捻军不力,被人参奏,革职回乡。取《左传》"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建造了退思园。

  退思园占地九亩八分,因为地形所限,不能由南向北纵深发展,所以在本镇一位叫袁龙的杰出艺术家的巧妙设计下,退思园自西向东构筑了左宅、中庭、右园的新颖格式。

  宅分为内宅和外宅,外宅有轿厅、茶厅以及正厅三进。我们现在位于茶厅,刚才进园时走过的是轿厅。轿厅和茶厅是停轿及接待一般客人所用的场所,如果遇上主人家的婚嫁喜事、祭祖典礼或有贵宾造访,园主必敞开正厅大门,以示隆重。各位都是同里人民尊贵的客人,请走正厅大门入内。从厅内陈设可以看出,正厅的接待规格要明显高于茶厅,*时正厅大门关闭时,只能从陪弄出入。

  现在我们去参观一下内宅。内宅是园主与家眷起居之处,主人任兰生,因为长期在安徽生活,所以建造了别具徽州特色的大走马楼,使各位能在这里见到江南少有的建筑。那么,为什么要建两个楼梯呢?东西两侧的楼廊既遮阳、避风、挡雨雪,又方便主仆上下楼时避让,一举多得。

  大家看这两扇与退思园一样年龄的门。大门内木外砖,看似笨重,其实作用不小。谁能猜出它的作用吗?砖木结构,青砖能防火,门上闩后可防盗。现在我们来到宅之尾,园之序的中庭。

  中庭设计围绕"待客"两字展开。与漏窗陪弄相接隐去船尾的旱船似一艘刚靠岸的客船,将远道而来的客人载到热情的主人家。再看旱船两旁,右侧是园主任兰生亲手栽种的广玉兰,左侧这棵白玉兰是修复退思园时移栽的,玉兰树是春天开花较早的植物,所以它象征春景。那么为什么要种玉兰树,而不是种桃树或其他在春天开花的树种呢?一是园主名字叫兰生,既为兰生,就不可无"兰"。二是玉兰寄意"金玉",玉兰飘香意为金玉满堂。"扁舟系岸不忍去,秋风斜日鲈鱼乡",如果远道而来的亲朋好友要作多日盘桓,坐春望月楼既可四季望月,吟诗酬唱,也可楼前踏月,静赏花木,使客人不觉客居异乡。岁寒居是主人在岁暮风雪之时,与知己围炉品茗论诗之所。因为园主被革职回乡而建园,经营多年的仕途毁于一旦,所幸好友左宗棠和彭玉麟的鼎力相助,才未被慈禧要了脑袋。因此,主人将自己与左、彭两人誉为岁寒三友。透过花窗,可见清幽的腊梅,坚毅的苍松和神秀的翠竹。浑然天成的"岁寒三友图",使主客共叙的品位得到提升。

  菰雨生凉轩贴水而筑,菰雨生凉四字取意于彭玉麟题西湖三潭印月联句:"凉风生菰叶,细雨落*波。"隔屏正中的镜子是园主之子任传薪从德国带回,置身镜前香妃榻上犹如沐浴湖水之中,顿生凉意。"种竹养鱼安乐法;读书织布吉祥声"的楹联,也是当年朝中大臣彭玉麟对园主任兰生的劝诫。

  天桥北侧,矗立一块独体太湖巨石,形着驻足老人,故称老人峰。老人峰巅有灵壁石,酷似昂首寿龟,神形兼备。灵壁石原产地在楚霸王爱妾虞姬故里的安徽灵壁,俗称美人石。一般常见的灵壁石体积不大,而这块灵壁石体积硕大,十分罕见,它与太湖石自成一体,天衣无缝。在闹红一舸石舫后的九曲回廊处,有九扇纹饰各异的漏窗,漏窗上嵌有取意李白《襄阳歌》"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诗句的石鼓文"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道出了退思园建筑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和表现自然的高超艺术。因而灵壁石、石鼓文漏窗纹饰和退思草堂内的《归去来辞》碑拓合称退思园三宝。

  退思园"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堪称江南园林经典,因为它同时具备了琴棋书画、春夏秋冬八景。其中的琴棋书画四景指的是琴房、眠云亭、辛台、览胜阁。

  请大家注意一下在退思草堂西后侧的揽胜阁,揽胜阁与坐春望月楼相连悬挑在花园西北角,独具匠心的设计,既可使宾客中的女眷足不出户就可饱览满园景色,又能按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的要求顺乎自然地将男女分开。轻推花窗,窗外美景如画展现眼前。它在成为全园制高点的同时又恰到好处地弥补了北墙与西墙之间的呆板死角,使整个建筑布局有了动感。

  我们再说春夏秋冬四景。春景是"坐春望月",夏景是"菰雨生凉",冬景是"岁寒三友"。现在我们来到的是秋景"天香秋满"所在。大家请看,这里遍植丛桂,每当桂花飘香之时,馥郁芬芳,盈室绕阶,红枫与金桂、银桂相间,衬以蓝天白云,粉墙黛瓦,更觉秋高气爽。若在清风明月之夜,邀三五知己在此品茗赏花,更是使人心旷神恰。

  从进园以来我们一直在感受着退思园带给我们的美的享受,在结束退思园的游览之前,请大家关注自己脚下,我们现在所踩的是一块福地。请看,中间的"寿"字,隐意长命百岁,周围五只蝙蝠隐意富贵、康宁、善德、好运、长寿五福,幸福之福。五福捧寿,有寿有福,围绕福寿转一转,福寿双全轮回转。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绕"福寿"一圈,再随我出退思园。

  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退思园以贴水园而著称于世,同时因为设计者袁龙继承了明代著名的造园大师、《园冶》作者计成的造园艺术,使得退思国成为中国造园史上的杰出作品而得到世人的关注。1986年,美国纽约市以退思园为蓝本在该市斯坦顿岛植物园建造了一座江南庭院,取名"退思庄"。可见退思园已不是同里人的退思园,而是全世界的退思园了。

  现在我们来到了古镇的中心。不知大家对"小桥、流水、人家"这句话所概括的江南水乡特征有什么样的感性认识?大家只要留意小河两旁的石驳岸,单落水或双落水的河埠,镶在驳岸上系船用的缆船石,那造型各异、散于各处的古朴中透着精神的桥梁,还有铺排整齐的块石路面,以及面水或依水的民宅,也许就会像余秋雨先生那样有一种要在这里觅房安居的心愿。

  是崇本堂,整个建筑占地不足一亩,沿中轴线向北纵深发展。从沿街门厅、正厅、前楼、后楼到下房共分五进,从正厅到后楼,建筑里前低后高结构,民间称之为"连升三级",是江南宅园纵深扩展的范例,它的实用价值在于通风和采光。

  同里古镇以三多闻名,一是桥多,全镇有49座风格迥异的石桥。最古老的桥是建于南宋宝佑年间的思本桥,距今虽有七百多年,但仍巍然屹立。二是名人多,从宋朝到清朝嘉庆年间,共出状元1人,进士42人,文武举人90多人,如元代进士、翰林承旨徐纯夫,明代著名造园家计成,辛亥革命风云人物陈去病,*代著名教育家金松岑,《文汇报》创始人严宝礼等都是同里人。三是深宅大院、私家园林多。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柳亚子先生早年生活过的嘉荫堂,请大家随我一同进去参观。

  嘉荫堂旧称柳宅,主人柳炳南是著名爱国诗人柳亚子先生的亲戚。因经营油坊有方,发迹后从北厍迁到同里,花了两万两白银于19xx年建起了嘉荫堂,堂内各处建筑都有十分精细的雕刻,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我们先看正厅,厅内高大宽敞,颇有几分侯门气派。因为梁头棹木像明代官帽的帽翅,所以正厅也被俗称为纱帽厅,大家可以数一下,帽翅上一共刻着八幅《三国演义》戏文透雕,有古城会、三英战吕布、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等,形象逼真,呼之欲出。这组透雕已被《中国戏曲志.苏州分卷》收录。

  再请看,五架梁正中雕刻着八骏图,梁的两端刻有凤穿牡丹,凤即凤凰,又称吉祥鸟,牡丹又叫富贵花,凤穿牡丹隐意富贵吉祥。梁底的两幅图案请大家辨认一下是什么?它们分别是称心如意和必定高中,以图会意,讨个好口彩。

  这是一座仿木结构的清水砖雕门楼,大家已经注意到门楼上枋的浅浮雕图案与刚才庭院地上的图案一致。有谁知道它们叫什么?这一组图案叫做"暗八仙",八仙即民间传说中的八位仙人,所谓"暗八仙"就是见物不见人,见物似见人。上面的每一种图案分别代表一位神仙。如葫芦指铁拐李,宝剑指吕纯阳,朝板指曹国舅,笛子指韩湘子,鱼鼓指张果老,荷花指何仙姑,花蓝指蓝采和,扇子指汉钟离。将"暗八仙"放在上枋,是暗喻做生意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字牌上 "厚道传家"四字则是主人希望后人将诚恳和宽容的待人之道世代相传。下枋中央部位的"福禄寿"深浮雕,是祈盼未来生活能够三星高照。整个门楼砖雕简单朴素,寓意丰富,能够使人产生美好联想。

  在结束今天的讲解之前,请大家一起到明清街去走走。明清街因街道两旁建筑为明清风格而得名。1983年谢铁骊导演以崇本堂为主场景,以明清街、三桥景区为外景地,拍摄了《包氏父子》。从此同里古镇就成为众多影视导演心目中的天然摄影棚。1999年4月,中国电影家协会将同里古镇指定为影视摄制基地。

  在这条街上,店家销售的大多为旅游纪念品和旅游食品,最富有同里特色的旅游食品有状元蹄、腌菜苋、闵饼、芡实、小熏鱼以及各种精美糕点等。大家可以放心购买,当然,为了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益,购买时请向店家索要购物凭证。

  江苏同里古镇导游词 6

  4、崇本堂位于富观街长庆桥北堍,坐北朝南,面水而筑,东与嘉荫堂隔河相望,西与长庆桥等三桥相连,整齐的石驳岸护卫着这座古朴的宅第。如果把同里比作是一座古建筑的博物馆的话,那么崇本堂就是这座博物馆中一件雕刻精致的艺术品,其精湛的技艺和深刻的内涵,让每一位游人赞叹不已。

  5、耕乐堂,位于西柳圩,陆家埭中段,朝东面河,系明代处士朱祥所建,由时任南京国子监学正里人莫旦撰文作记。朱祥,字廷瑞,号耕乐。堂名取其号。

  同里的街道是古老的,明清年间古镇东南为居民住宅区,这里"地方五里,居民千余家",街巷逶迤,室宇丛密,高墙深院的住宅建筑,给老街披上了一层幽幽深深的神秘色彩。古镇同里水多桥多,因水成街、因水成市。镇区由九个圩以桥梁连结而成组成,河**以条石砌成的石驳岸,长达十三里之遥。居民家家临水、户户上河桥,打破了江南集镇那种“一条河道两面街,后为居民前店”的格局。

  6、街:同里镇现有八条主要街道,它们是:竹行街、富观街、新填街、上元街、三元街、东溪街、鱼行街、南新街。八条街道都有自己各自的特色,有的宁静恬淡,有的绿树掩映,有的依水傍屋,有的店铺林立。有些老式的商店装起了霓虹灯,有些石库门的楼屋换上了铝合金窗,有的被粉刷得亮亮堂堂,有的正在播放着年轻人喜欢的乐曲,但这些变化无损于老街给予每个游人的那份浓浓的风情。老街是同里一条溜淌着生活暖溜与生命色彩的小河,它的变与不变,都将给古老的小镇带来一种新的希望。

  7、桥:同里古镇上最富有神话色彩的古桥是富观桥。在此桥的龙门石上,有一幅惟妙惟肖的"桃花浪里鱼化石"的石雕。乌金桥坐落在镇西北郊,是当年苏州到同里的必经之路,也是古镇的重要入口。中元桥又称赌气桥,是一座梁式三孔石桥。

  同里的桥以三桥(即太*桥、吉利桥和长庆桥)最有代表性。同里人有过三桥的*俗,取其消灾解难、幸福吉祥之意。太*桥和吉利桥均是乾隆十二年,同里人范景烈等重建的。前者属梁式桥,小巧精致;后者属半月行拱桥,处太*桥与长庆桥之间。长庆桥俗名谢家桥,又称广利桥,是明代同里人陈镛、谢忱改建的'。如今走三桥已是游客不可少的项目,使三桥成为同里人气最旺的桥。

  江苏同里古镇导游词 7

  同里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典型水乡风格的古镇。同里旧称“富土”。唐初改为“铜里”。宋时将旧名拆字为“同里”。同里风景优美,镇外四面环水,镇内由15条河流纵横分割为7个小岛,由49座桥连接。镇内家家临水,户户通舟;明清民居,鳞次栉比;宋元明清桥保存完好。它以小桥流水人家的格局赢得“东方小威尼斯”的美誉。同里隶属江苏省吴江市,位于太湖之滨,京杭大运河畔,全镇总面积为133.15*方公里,人口5.5万。

  同里以“醇正水乡,旧时江南”的特色闻名于海内外,1980年被列为国家太湖风景区景点之一,1982年又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镇,著名景点“退思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它像一颗珍珠镶嵌在同里、叶泽、南星、庞山、九里5个湖泊之中。镇区被川字形的河道及纵横交叉的支流分割成7个小岛,由于同里处于泽国河网之中,历史上交通不便而少有兵燹之灾,古建筑保存较多,是江苏省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水乡古镇之一。因水成园,家家连水,户户通船,构成层次错落有致的优美画卷。自古以来,诗人墨客对此赞美不绝。

  嘉荫堂

  嘉荫堂在同里竹行埭尤家弄口,旧称柳宅,建于民国十一年间(1922年),宅主柳炳南,与爱国诗人柳亚子先生同宗。柳亚子先生曾在此居住。嘉荫堂的正门采用石库门式的墙门,其墙面所用原料比较细腻又用经过水磨加工的细清水砖砌成,并加以灰浆勾维,使墙面更显得整洁光亮。虽未登堂入室,却已给人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穿过门厅抬起头来,只见‘福、寿、禄”三星跃居正脊中心,额首微笑,似乎正在欢迎来自远方的朋友。

  嘉荫堂的主建筑俗称“纱帽厅’,系仿明结构,整座大厅高大宽敞,肃穆庄重。厅内到处刻着图案,五架梁两侧刻有八骏图”,梁两端刻有‘风寒牡丹,梁底则刻有“称心如意”、“必定高中”等图案,就连拳头大小的一块“峰头’,也刻上了寓意“连生贵子”的莲蓬,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更为罕见的是,纱帽翅(即棹木)上也刻上了(三国演义》中的“古城会”、“三英战吕布”、“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等八幅形象逼真、呼之欲出的图画,让人不由拍案叫奇。这组木雕现已被(中国戏曲志·苏州分卷)收录。

  崇本堂

  崇本堂位于江苏吴江富观街长庆桥北堍,坐北朝南,面水而筑,东与嘉荫堂隔河相望,西与长庆桥等三桥相连,整齐的石驳岸护卫着这座古朴的宅第。如果把同里比作是一座古建筑的博物馆的话,那么崇本堂就是这座博物馆中一件雕刻精致的艺术品,其精湛的技艺和深刻的内涵,让每一位游人赞叹不已。走进庭院,只见叠有湖石花台的小院里,天竺和红枫相映成趣,砖雕门楼面北伫立,门楼上方设置了仿木结构的飞椽斗拱,拱眼板上刻有祥龙细纹,下面是花岗岩制作的条石门槛,中置“黄狼箱”活络门闩,“一块玉”两端饰有如意香草纹,蹭的“包袱巾”上刻着宝相花,里面还有暗喻升官发财的“鲤鱼跳龙门”的深浮雕。门楼的字牌两侧各有一幅人物山水画,字牌上端庄有力地写着“崇德思本”四个朋字。德乃世人安身立命之根本,亦是宅第主人崇尚的为人之道。砖雕正脊还有一幅“望子成龙”图,上面人欢鱼跃,使人浮想联翩。

  同里明清街

  同里镇内的明清街,全长160米,古街保存了原来的条石路面,街两旁的建筑多为明清年代所造,保持了原来的建筑风貌,一路前去,古街上很有品味的店铺栉比鳞次,有的出售当地土特产,有的摆满了各种字画墨宝,有的挂着各种精美的工艺品,还有的正在现做现卖各种香喷喷的小吃,而写着店的各色小旗在古街上空飘动,给人一种古风悠悠扑面而来的感觉。费孝通先生为古街题写的“明清遗风”四个大字,被镶嵌在古扑庄重、高高耸立的大理石门楼上,远远望去,很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沧桑感。

  退思园

  退思园位于江苏省吴江市,建于清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公元1885—1887年)。园主任兰生,字畹香,号南云。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内阁学士周德润勋任兰生盘踞利津、营私肥已。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正月,解任候处分,旋因查所勋都不实,部议革职位。任兰生落职回乡,花十万两银子建造宅园,取名“退思”。其弟任艾生哭兄诗有“题取退思期补过,*泉草木漫同看”之句,可见园名取《左传》“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退思园的设计者袁龙,字东篱,诗文书画皆通。他根据江南水乡特点,因地制宜,精巧构思,历时两年建成此园。园占地仅九亩八分,既间朴无华,又素静淡雅,具晚清江南园林建筑风格。退思园布局独特,亭、台、楼、阁、廊、坊、桥、榭、厅、堂、房、轩,一应俱全,并以池为中心,诸建筑如浮水上。格局紧凑自然,结合植物配置,点缀四时景色,给人以清澈、幽静、名郎之感。20xx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同里三桥

  同里三桥是指太*桥、吉利桥和长庆桥。太*桥,跨于东柳、漆字两圩。桥为梁式,小巧玲珑,桥上有联一副,曰:“永济南北太*路,落成嘉庆廿三年。吉利桥跨漆字、两圩,处太*桥、长庆桥中间。桥型为拱形桥,桥之南北两侧都有桥联,南侧一联曰:浅渚波光云影,小桥流水江村。

  北侧一联曰:“吉利桥横形半月,太*桥峙映双虹。站在吉利桥北,环顾三桥,河水明净如镜,小桥如飞虹卧波,波光桥影,美不胜收。长庆桥,俗名谢家桥,跨东柳、两圩,旧名福建桥,又称广利桥。桥上有桥联一副,曰:公解囊金成利济,好留柱石待标题。桥联表明建桥者义结同心,为民造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江苏同里古镇导游词 8

  天桥北侧,矗立一块独体太湖巨石,形着驻足老人,故称老人峰。老人峰巅有灵壁石,酷似昂首寿龟,神形兼备。灵壁石原产地在楚霸王爱妾虞姬故里的安徽灵壁,俗称美人石。一般常见的灵壁石体积不大,而这块灵壁石体积硕大,十分罕见,它与太湖石自成一体,天衣无缝。在闹红一舸石舫后的九曲回廊处,有九扇纹饰各异的漏窗,漏窗上嵌有取意李白《襄阳歌》“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诗句的石鼓文“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道出了退思园建筑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和表现自然的高超艺术。因而灵壁石、石鼓文漏窗纹饰和退思草堂内的《归去来辞》碑拓合称退思园三宝。

  退思园“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堪称江南园林经典,因为它同时具备了琴棋书画、春夏秋冬八景。其中的琴棋书画四景指的是琴房、眠云亭、辛台、览胜阁。

  请大家注意一下在退思草堂西后侧的揽胜阁,揽胜阁与坐春望月楼相连悬挑在花园西北角,独具匠心的设计,既可使宾客中的女眷足不出户就可饱览满园景色,又能按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的要求顺乎自然地将男女分开。轻推花窗,窗外美景如画展现眼前。它在成为全园制高点的同时又恰到好处地弥补了北墙与西墙之间的呆板死角,使整个建筑布局有了动感。

  我们再说春夏秋冬四景。春景是“坐春望月”,夏景是“菰雨生凉”,冬景是“岁寒三友”。现在我们来到的是秋景“天香秋满”所在。大家请看,这里遍植丛桂,每当桂花飘香之时,馥郁芬芳,盈室绕阶,红枫与金桂、银桂相间,衬以蓝天白云,粉墙黛瓦,更觉秋高气爽。若在清风明月之夜,邀三五知己在此品茗赏花,更是使人心旷神恰。

  江苏同里古镇导游词 9

  同里镇,位于太湖之畔古运河之东。建于宋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名副其实的水乡古镇。同里距苏州市18公里,距上海80公里,是为江南六大著名水乡之一,面积33公顷,为五个湖泊环抱,由网状河流将镇区分割成七个岛。古镇风景优美,镇外四面环水。同里连同周庄、甪直三个江南水乡古镇也已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遗产名单。神秀的翠竹。浑然天成的“岁寒三友图”,使主客共叙的品位得到提升。

  中庭与右园有“退闲小筑、云烟锁月”月洞门相通,园内有“九曲回廊”曲径通幽,漫游其间,步移景异。

  退思园尽管只占9。8亩地,但园内亭台楼阁、廊船桥榭、厅堂房轩、一应俱全,且建筑尺度适宜,花木水石布局得体,既小巧玲珑,又朴实无华。园以池为中心,各式建筑皆紧贴水面,如浮水上,被当代园林学者、上海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誉之为“贴水园”。

  退思草堂是全园的主景,古朴素雅,稳重气派,体现了主人的身份。退思草堂内隔屏后有元代书画家赵孟頫所书的《归去来辞》碑拓,原碑与太仓墨妙亭同时遭毁,故碑拓愈显珍贵。置身堂前贴水*台,环顾四周,一幅浓淡相宜、恬澹静谧的山水画长卷正缓缓展开。

  大家请看!闹红一舸由湖石托出,半浸碧水,水流漩越湖石孔窍,潺潺之声不绝于耳。人站船头,因波荡而似船行,因鱼游而显船动,更有行云倒影浮动,恍若扁舟启航,别有情趣。

  再看水地对岸,天桥与辛台相联,天桥上为桥,下为廊,它模拟秦王朝阿房宫的复道建筑。横空出世,飞越山巅,将菰雨生凉轩与辛台连为一体,循山洞经石径拾级而上,登临天桥,使人豁然开朗。1985年评选中国十大风景名胜时,专家首推天桥代表苏州古典园林的杰作。天桥楼廊尽处,有“行至桥端似无路,随山拾级豁然通”的辛台。辛台当为求学之所,当年园主苦心教子读书,虽未必“头悬梁、锥刺股”,却也曾付出“为觅一佳句,捋断三根须”的代价。因而,有任兰生之子任传薪追随革命,倡导钱钟书之父),书法家钱祖翼以及范烟桥、任传鹤、顾乃复等,使得“远方童女,也担簦负笈而来”。开*代中国女子受教育风气之先。

  出草堂往东,有三曲桥*卧水面,清波倒影,形似凌波。桥南古木参天,假山叠翠,桥北水涯山坞边琴房掩映花树间。

  假山之巅的眠云亭,拔地而起,亭下周叠湖石,上亭下洞,为江南园林所仅见。登亭迎风待月,楚河汉界,飘飘欲仙。

  菰雨生凉轩贴水而筑,菰雨生凉四字取意于彭玉麟题西湖三潭印月联句:“凉风生菰叶,细雨落*波。”隔屏正中的镜子是园主之子任传薪从虞姬故里的安徽灵壁,俗称美人石。一般常见的灵壁石体积不大,而这块灵壁石体积硕大,十分罕见,它与太湖石自成一体,天衣无缝。在闹红一舸石舫后的九曲回廊处,有九扇纹饰各异的漏窗,漏窗上嵌有取意李白《襄阳歌》“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柳亚子先生早年生活过的嘉荫堂,请大家随我一同进去参观。

  嘉荫堂旧称柳宅,主人柳炳南是著名爱国诗人柳亚子先生的亲戚。因经营油坊有方,发迹后从北厍迁到同里,花了两万两白银于1922年建起了嘉荫堂,堂内各处建筑都有十分精细的雕刻,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我们先看正厅,厅内高大宽敞,颇有几分侯门气派。因为梁头棹木像明代官帽的帽翅,所以正厅也被俗称为纱帽厅,大家可以数一下,帽翅上一共刻着八幅《韩湘子,鱼鼓指张果老,荷花指何仙姑,花蓝指蓝采和,扇子指汉钟离。将“暗八仙”放在上枋,是暗喻做生意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字牌上 “厚道传家”四字则是主人希望后人将诚恳和宽容的待人之道世代相传。下枋中央部位的“福禄寿”深浮雕,是祈盼未来生活能够三星高照。整个门楼砖雕简单朴素,寓意丰富,能够使人产生美好联想。

  在结束今天的讲解之前,请大家一起到明清街去走走。明清街因街道两旁建筑为明清风格而得名。1983年谢铁骊导演以崇本堂为主场景,以明清街、三桥景区为外景地,拍摄了《包氏父子》。从此同里古镇就成为众多影视导演心目中的天然摄影棚。1999年4月,中国电影家协会将同里古镇指定为影视摄制基地。

  在这条街上,店家销售的大多为叶茵构筑别业,称“水竹墅别业”,园有十景,如“曲水流觞”、“竹风水月”、“峭壁寒潭”等,都是与水相联的水上景色。元代,同里的“水花园”为叶振宗所居,地广数里,在同里湖畔。明代同里有“湖林别业”,为任秀之园第,地处庞山湖畔。清代有著名的贴水名园"退思园",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指出:任氏退思园于江南园林中独辟蹊径,具贴水园之特例,山、亭、馆、廊、轩、榭等皆紧贴水面,园如出水上。陈从周教授还高度姜夔描绘的景色如此具象,园艺师用至阴至柔至幻的物种磨灭了建筑的棱角,以致于游者绝倒于幽谧中琴声催开的紫藤花落、带着莲香的水汽、桂香浸泡的水中月影和冰雪寒窗的笔墨纸香。正如我们身边的这条游廊花窗里嵌着几个字写道:清风明月不须一文钱买。文字属石鼓文,字出自李太白的诗《襄阳歌》:清风明月不须一文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

  整个建筑布局依琴棋书画四大主题来布置,依次是琴室、眠云亭、辛台和水香榭,两高两低,在水两侧互为犄角。园总体是以退思草堂为中心,由揽胜阁向菰雨生凉逐层往低,向东南方敞开。如果说全园灵魂从琴室曲桥处引气,那么在菰雨生凉和眠云亭之间则作漏气处理。在空中另有揽胜阁、眠云亭、辛台复道天桥相互成为对景,把阿旁宫勾心斗角的华美曲线勾画地美不胜收。作为建筑上的成就,首先要提到的就是江南园林一绝的天桥,在空中划出一条优美的曲线,登者若白云在握;而眠云亭如同一座凌空的楼阁,假山即是它的基础,又形成了一个阴凉的石室;再者,

  天桥前面的一座巨大的太湖石假山,似人仙境不愿离去的老者,峰顶还有一块色*的灵璧石,是不是象醉饮了这里的玉露琼浆昂头向月呢?如此天成的配合真是天下无双了。

  而在退思草堂内鸳鸯厅北面隔扇上藏有元代书法家赵孟?所书的《归去来辞》的珍贵碑拓,爱好书法的朋友可以有幸观摩一下他的真迹了。其实,在南侧的菰雨生凉的一幅侯遗范”、“商贤遗泽”,体现主人作为一名商人的良好品德指出了福泽后代的经世良药。

  虽然在外观上崇本堂保留了与古典园林同样的特征,但在艺术上远逊于后者;特别是在人与自然的沟通、人本化的自然的生活之道上、天人合一的追求上,作为商贾大产的崇本堂已经与前人的艺术生活相去甚远了。不过,今天我们在崇本堂里设置了小型的民俗博物馆倒相得益彰。走三桥的朋友,不妨继续你们的参观,去“喜堂”、“寿堂’’看看当年花轿送女、红绿绸带结姻缘、媒婆点婚的蜡人场面;还有老寿星龙头拐杖、“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祝福。

  [过长庆桥,穿过对面小巷,左折入,进嘉荫堂正厅,在庭院中央]

  这里是书香门第柳炳南的私家住宅,名“嘉荫堂”建于1922年,占地一亩四分,共四进三十二间。整个建筑前临街后临河,正对崇本堂,车船方便,带有明显的水乡建筑特点;同时由于建筑年代较*,受到相邻建筑的限制,建筑因地制宜,*面上前牛部小后半部大,中轴不对称。 虽然是民国建筑,但是却不象年代稍远的崇本堂那样一味堆砌雕刻图案,在细节处理上极具文化性。在整个建筑方面,虽然没有退思园一样精细优美的园林布局,但是在正厅和后宅之间却辟出——大块空地,青瓦为墨,粉墙作纸,屋脊线、窗檐线、走廊线条、门亭屋面曲线等构成了一幅生动而沉静的图案。由围廊牵引,廊间蕉竹小品点缀,青枫金桂墙前,疏朗有秩,明风犹存,在这 一点上比崇本堂更人文化。还在堂楼衍庆楼后另筑水秀阁,借窗外水景入屋中,给呆板的建筑带来了许多生气,给沉滞的生活带来了些许灵动。而同时正厅“嘉荫堂”仿明纱帽厅的形式,也许是读书人对明代文化江南正宗的尊崇吧。

  在细节处理上,我们注意看大厅的廊轩,棚顶呈棱行,俗称“鹤胫一枝香”;后面衍庆楼的廊轩顶中部又设斗搁绗条“菱角一枝香”。同样是纱帽翅,大厅里作《三国演义》英雄忠义故事,内宅作孝亲传道的透雕。总体上一致,细微处做文章。总之,含蓄简雅的明风扑面而来,各种雕刻细腻传神,比如“暗八仙”的砖刻,“博古图’,的木刻,“称心如意”“笔锭高中”的铺地石纹。

  在文化内涵上,我们不难发现诗书世家对于“学而优则仕”的理想追求、“渎书为上品”的人生信条。在嘉荫堂梁顶云遮雾绕的装饰性雕刻中有“鹤鸣九皋’’的雄心壮志,门板上有“蟾宫折桂”的仕途理想,更有“必定高中”的暗喻。

  而对于装饰图案,又以人格化的梅兰荷菊作为首选,清雅可人,书卷气十足。整个建筑的气氛可以由门厅里的—幅楹联作为总结:闲居足以养老,至乐莫如渎书。“万般皆下品,唯有渎书高”。柳家为代表的书香门第,深居简出,以不甘寂寞的生活态度,在渎书过程中追求出入头地的官运亨通,同时在个人的'精神世界追求极致完美。

  深厚长久的文化传统不但使同里人才辈出,还使同里民风淳厚,真正做到了“厚道传家”的思想传承,还使同里古镇真正做到了“出世”“人世”的两相不悖。巨大的宽容使我们今天在同里还能看到退思园、崇本堂、嘉荫堂和*相处,三种不同的文化—仕、商、书膑足而居,在“思、德、道”交错的涟漪中增添了文化古镇——同里的魅力。

  江苏同里古镇导游词 10

  今天,我给大家讲解同里的一园二堂三桥,请各位随我一起寻找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韵味。

  同里古镇布局与众不同,市河如网,小桥遍布,街市民居依水而成,并拥有大量的深宅大院和园林古迹。因此在1982年就有幸成为江苏省文物保护镇。

  现在,我们来到了被余秋雨先生称为中国古典园林中特别让他称心满意的和最吸引人的去处,这就是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增补名单的退思园。

  退思园建于1885~1887年。园主任兰生,字畹香,号南云,生于1838年,26岁时到安徽投靠巡抚乔松年,并在前敌营务处任职。因作战有功,先后担任记名盐运史、候补道布政使,并兼淮北*厘局及凤阳钞关等职。光绪五年(1879年)始任凤颖六泗兵备道,筑城垣,治驿路,建桥梁,开船塘及设育婴堂、戒烟局等,综合治理,效果显著。光绪十一年(1885年)因镇压捻军不力,被人参奏,革职回乡。取《左传》“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建造了退思园。

  退思园占地九亩八分,因为地形所限,不能由南向北纵深发展,所以在本镇一位叫袁龙的杰出艺术家的巧妙设计下,退思园自西向东构筑了左宅、中庭、右园的新颖格式。

  宅分为内宅和外宅,外宅有轿厅、茶厅以及正厅三进。我们现在位于茶厅,刚才进园时走过的是轿厅。轿厅和茶厅是停轿及接待一般客人所用的场所,如果遇上主人家的婚嫁喜事、祭祖典礼或有贵宾造访,园主必敞开正厅大门,以示隆重。各位都是同里人民尊贵的客人,请走正厅大门入内。从厅内陈设可以看出,正厅的接待规格要明显高于茶厅,*时正厅大门关闭时,只能从陪弄出入。


江苏同里古镇导游词6篇(扩展2)

——江苏同里古镇的导游词(十)份

  江苏同里古镇的导游词 1

  同里镇,位于太湖之畔古运河之东。建于宋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名副其实的水乡古镇。同里距苏州市18公里,距上海80公里,是为江南六大著名水乡之一,面积33公顷,为五个湖泊环抱,由网状河流将镇区分割成七个岛。古镇风景优美,镇外四面环水。同里连同周庄、甪直三个江南水乡古镇也已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遗产名单。神秀的翠竹。浑然天成的“岁寒三友图”,使主客共叙的品位得到提升。

  中庭与右园有“退闲小筑、云烟锁月”月洞门相通,园内有“九曲回廊”曲径通幽,漫游其间,步移景异。

  退思园尽管只占9。8亩地,但园内亭台楼阁、廊船桥榭、厅堂房轩、一应俱全,且建筑尺度适宜,花木水石布局得体,既小巧玲珑,又朴实无华。园以池为中心,各式建筑皆紧贴水面,如浮水上,被当代园林学者、上海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誉之为“贴水园”。

  退思草堂是全园的主景,古朴素雅,稳重气派,体现了主人的身份。退思草堂内隔屏后有元代书画家赵孟頫所书的《归去来辞》碑拓,原碑与太仓墨妙亭同时遭毁,故碑拓愈显珍贵。置身堂前贴水*台,环顾四周,一幅浓淡相宜、恬澹静谧的山水画长卷正缓缓展开。

  大家请看!闹红一舸由湖石托出,半浸碧水,水流漩越湖石孔窍,潺潺之声不绝于耳。人站船头,因波荡而似船行,因鱼游而显船动,更有行云倒影浮动,恍若扁舟启航,别有情趣。

  再看水地对岸,天桥与辛台相联,天桥上为桥,下为廊,它模拟秦王朝阿房宫的复道建筑。横空出世,飞越山巅,将菰雨生凉轩与辛台连为一体,循山洞经石径拾级而上,登临天桥,使人豁然开朗。1985年评选中国十大风景名胜时,专家首推天桥代表苏州古典园林的杰作。天桥楼廊尽处,有“行至桥端似无路,随山拾级豁然通”的辛台。辛台当为求学之所,当年园主苦心教子读书,虽未必“头悬梁、锥刺股”,却也曾付出“为觅一佳句,捋断三根须”的代价。因而,有任兰生之子任传薪追随革命,倡导钱钟书之父),书法家钱祖翼以及范烟桥、任传鹤、顾乃复等,使得“远方童女,也担簦负笈而来”。开*代中国女子受教育风气之先。

  出草堂往东,有三曲桥*卧水面,清波倒影,形似凌波。桥南古木参天,假山叠翠,桥北水涯山坞边琴房掩映花树间。

  假山之巅的眠云亭,拔地而起,亭下周叠湖石,上亭下洞,为江南园林所仅见。登亭迎风待月,楚河汉界,飘飘欲仙。

  菰雨生凉轩贴水而筑,菰雨生凉四字取意于彭玉麟题西湖三潭印月联句:“凉风生菰叶,细雨落*波。”隔屏正中的镜子是园主之子任传薪从虞姬故里的安徽灵壁,俗称美人石。一般常见的灵壁石体积不大,而这块灵壁石体积硕大,十分罕见,它与太湖石自成一体,天衣无缝。在闹红一舸石舫后的九曲回廊处,有九扇纹饰各异的漏窗,漏窗上嵌有取意李白《襄阳歌》“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柳亚子先生早年生活过的嘉荫堂,请大家随我一同进去参观。

  嘉荫堂旧称柳宅,主人柳炳南是著名爱国诗人柳亚子先生的亲戚。因经营油坊有方,发迹后从北厍迁到同里,花了两万两白银于1922年建起了嘉荫堂,堂内各处建筑都有十分精细的雕刻,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我们先看正厅,厅内高大宽敞,颇有几分侯门气派。因为梁头棹木像明代官帽的帽翅,所以正厅也被俗称为纱帽厅,大家可以数一下,帽翅上一共刻着八幅《韩湘子,鱼鼓指张果老,荷花指何仙姑,花蓝指蓝采和,扇子指汉钟离。将“暗八仙”放在上枋,是暗喻做生意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字牌上 “厚道传家”四字则是主人希望后人将诚恳和宽容的待人之道世代相传。下枋中央部位的“福禄寿”深浮雕,是祈盼未来生活能够三星高照。整个门楼砖雕简单朴素,寓意丰富,能够使人产生美好联想。

  在结束今天的讲解之前,请大家一起到明清街去走走。明清街因街道两旁建筑为明清风格而得名。1983年谢铁骊导演以崇本堂为主场景,以明清街、三桥景区为外景地,拍摄了《包氏父子》。从此同里古镇就成为众多影视导演心目中的天然摄影棚。1999年4月,中国电影家协会将同里古镇指定为影视摄制基地。

  在这条街上,店家销售的大多为叶茵构筑别业,称“水竹墅别业”,园有十景,如“曲水流觞”、“竹风水月”、“峭壁寒潭”等,都是与水相联的水上景色。元代,同里的“水花园”为叶振宗所居,地广数里,在同里湖畔。明代同里有“湖林别业”,为任秀之园第,地处庞山湖畔。清代有著名的贴水名园"退思园",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指出:任氏退思园于江南园林中独辟蹊径,具贴水园之特例,山、亭、馆、廊、轩、榭等皆紧贴水面,园如出水上。陈从周教授还高度姜夔描绘的景色如此具象,园艺师用至阴至柔至幻的物种磨灭了建筑的棱角,以致于游者绝倒于幽谧中琴声催开的紫藤花落、带着莲香的水汽、桂香浸泡的水中月影和冰雪寒窗的笔墨纸香。正如我们身边的这条游廊花窗里嵌着几个字写道:清风明月不须一文钱买。文字属石鼓文,字出自李太白的诗《襄阳歌》:清风明月不须一文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

  整个建筑布局依琴棋书画四大主题来布置,依次是琴室、眠云亭、辛台和水香榭,两高两低,在水两侧互为犄角。园总体是以退思草堂为中心,由揽胜阁向菰雨生凉逐层往低,向东南方敞开。如果说全园灵魂从琴室曲桥处引气,那么在菰雨生凉和眠云亭之间则作漏气处理。在空中另有揽胜阁、眠云亭、辛台复道天桥相互成为对景,把阿旁宫勾心斗角的华美曲线勾画地美不胜收。作为建筑上的成就,首先要提到的就是江南园林一绝的天桥,在空中划出一条优美的曲线,登者若白云在握;而眠云亭如同一座凌空的楼阁,假山即是它的基础,又形成了一个阴凉的石室;再者,

  天桥前面的一座巨大的太湖石假山,似人仙境不愿离去的老者,峰顶还有一块色*的灵璧石,是不是象醉饮了这里的玉露琼浆昂头向月呢?如此天成的配合真是天下无双了。

  而在退思草堂内鸳鸯厅北面隔扇上藏有元代书法家赵孟?所书的《归去来辞》的珍贵碑拓,爱好书法的朋友可以有幸观摩一下他的真迹了。其实,在南侧的菰雨生凉的一幅侯遗范”、“商贤遗泽”,体现主人作为一名商人的良好品德指出了福泽后代的经世良药。

  虽然在外观上崇本堂保留了与古典园林同样的特征,但在艺术上远逊于后者;特别是在人与自然的沟通、人本化的自然的生活之道上、天人合一的追求上,作为商贾大产的崇本堂已经与前人的艺术生活相去甚远了。不过,今天我们在崇本堂里设置了小型的民俗博物馆倒相得益彰。走三桥的朋友,不妨继续你们的参观,去“喜堂”、“寿堂’’看看当年花轿送女、红绿绸带结姻缘、媒婆点婚的蜡人场面;还有老寿星龙头拐杖、“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祝福。

  [过长庆桥,穿过对面小巷,左折入,进嘉荫堂正厅,在庭院中央]

  这里是书香门第柳炳南的私家住宅,名“嘉荫堂”建于1922年,占地一亩四分,共四进三十二间。整个建筑前临街后临河,正对崇本堂,车船方便,带有明显的水乡建筑特点;同时由于建筑年代较*,受到相邻建筑的限制,建筑因地制宜,*面上前牛部小后半部大,中轴不对称。 虽然是民国建筑,但是却不象年代稍远的崇本堂那样一味堆砌雕刻图案,在细节处理上极具文化性。在整个建筑方面,虽然没有退思园一样精细优美的园林布局,但是在正厅和后宅之间却辟出——大块空地,青瓦为墨,粉墙作纸,屋脊线、窗檐线、走廊线条、门亭屋面曲线等构成了一幅生动而沉静的图案。由围廊牵引,廊间蕉竹小品点缀,青枫金桂墙前,疏朗有秩,明风犹存,在这 一点上比崇本堂更人文化。还在堂楼衍庆楼后另筑水秀阁,借窗外水景入屋中,给呆板的建筑带来了许多生气,给沉滞的生活带来了些许灵动。而同时正厅“嘉荫堂”仿明纱帽厅的形式,也许是读书人对明代文化江南正宗的尊崇吧。

  在细节处理上,我们注意看大厅的廊轩,棚顶呈棱行,俗称“鹤胫一枝香”;后面衍庆楼的廊轩顶中部又设斗搁绗条“菱角一枝香”。同样是纱帽翅,大厅里作《三国演义》英雄忠义故事,内宅作孝亲传道的透雕。总体上一致,细微处做文章。总之,含蓄简雅的明风扑面而来,各种雕刻细腻传神,比如“暗八仙”的砖刻,“博古图’,的木刻,“称心如意”“笔锭高中”的铺地石纹。

  在文化内涵上,我们不难发现诗书世家对于“学而优则仕”的理想追求、“渎书为上品”的人生信条。在嘉荫堂梁顶云遮雾绕的装饰性雕刻中有“鹤鸣九皋’’的雄心壮志,门板上有“蟾宫折桂”的仕途理想,更有“必定高中”的暗喻。

  而对于装饰图案,又以人格化的梅兰荷菊作为首选,清雅可人,书卷气十足。整个建筑的气氛可以由门厅里的—幅楹联作为总结:闲居足以养老,至乐莫如渎书。“万般皆下品,唯有渎书高”。柳家为代表的书香门第,深居简出,以不甘寂寞的`生活态度,在渎书过程中追求出入头地的官运亨通,同时在个人的精神世界追求极致完美。

  深厚长久的文化传统不但使同里人才辈出,还使同里民风淳厚,真正做到了“厚道传家”的思想传承,还使同里古镇真正做到了“出世”“人世”的两相不悖。巨大的宽容使我们今天在同里还能看到退思园、崇本堂、嘉荫堂和*相处,三种不同的文化—仕、商、书膑足而居,在“思、德、道”交错的涟漪中增添了文化古镇——同里的魅力。

  江苏同里古镇的导游词 2

  同里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典型水乡风格的古镇。同里旧称“富土”。唐初改为“铜里”。宋时将旧名拆字为“同里”。同里风景优美,镇外四面环水,镇内由15条河流纵横分割为7个小岛,由49座桥连接。镇内家家临水,户户通舟;明清民居,鳞次栉比;宋元明清桥保存完好。它以小桥流水人家的格局赢得“东方小威尼斯”的美誉。同里隶属江苏省吴江市,位于太湖之滨,京杭大运河畔,全镇总面积为133.15*方公里,人口5.5万。同里以“醇正水乡,旧时江南”的特色闻名于海内外,1980年被列为国家太湖风景区景点之一,1982年又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镇,著名景点“退思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它像一颗珍珠镶嵌在同里、叶泽、南星、庞山、九里5个湖泊之中。镇区被川字形的河道及纵横交叉的支流分割成7个小岛,由于同里处于泽国河网之中,历史上交通不便而少有兵燹之灾,古建筑保存较多,是江苏省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水乡古镇之一。因水成园,家家连水,户户通船,构成层次错落有致的优美画卷。自古以来,诗人墨客对此赞美不绝。

  嘉荫堂

  嘉荫堂在同里竹行埭尤家弄口,旧称柳宅,建于民国十一年间(1922年),宅主柳炳南,与爱国诗人柳亚子先生同宗。柳亚子先生曾在此居住。嘉荫堂的正门采用石库门式的墙门,其墙面所用原料比较细腻又用经过水磨加工的细清水砖砌成,并加以灰浆勾维,使墙面更显得整洁光亮。虽未登堂入室,却已给人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穿过门厅抬起头来,只见‘福、寿、禄”三星跃居正脊中心,额首微笑,似乎正在欢迎来自远方的朋友。嘉荫堂的主建筑俗称“纱帽厅’,系仿明结构,整座大厅高大宽敞,肃穆庄重。厅内到处刻着图案,五架梁两侧刻有八骏图”,梁两端刻有‘风寒牡丹,梁底则刻有“称心如意”、“必定高中”等图案,就连拳头大小的一块“峰头’,也刻上了寓意“连生贵子”的莲蓬,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更为罕见的是,纱帽翅(即棹木)上也刻上了(三国演义》中的“古城会”、“三英战吕布”、“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等八幅形象逼真、呼之欲出的图画,让人不由拍案叫奇。这组木雕现已被(中国戏曲志·苏州分卷)收录。

  崇本堂

  崇本堂位于江苏吴江富观街长庆桥北堍,坐北朝南,面水而筑,东与嘉荫堂隔河相望,西与长庆桥等三桥相连,整齐的石驳岸护卫着这座古朴的宅第。如果把同里比作是一座古建筑的博物馆的话,那么崇本堂就是这座博物馆中一件雕刻精致的艺术品,其精湛的技艺和深刻的内涵,让每一位游人赞叹不已。走进庭院,只见叠有湖石花台的小院里,天竺和红枫相映成趣,砖雕门楼面北伫立,门楼上方设置了仿木结构的飞椽斗拱,拱眼板上刻有祥龙细纹,下面是花岗岩制作的条石门槛,中置“黄狼箱”活络门闩,“一块玉”两端饰有如意香草纹,蹭的“包袱巾”上刻着宝相花,里面还有暗喻升官发财的“鲤鱼跳龙门”的'深浮雕。门楼的字牌两侧各有一幅人物山水画,字牌上端庄有力地写着“崇德思本”四个朋字。德乃世人安身立命之根本,亦是宅第主人崇尚的为人之道。砖雕正脊还有一幅“望子成龙”图,上面人欢鱼跃,使人浮想联翩。

  大家向右走,现在大家来到的就是古西街.街道不宽,全是青石板铺就的路,两侧民居多建于明清时代,古西街原长五百来米,曾号称五里古街.三河镇在古时交通闭塞的情况下具有水乡交通便捷的优势,使这里的商品经济一时得到空前的繁荣.

  同里明清街

  退思园

  退思园位于江苏省吴江市,建于清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公元1885-1887年)。园主任兰生,字畹香,号南云。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内阁学士周德润勋任兰生盘踞利津、营私肥已。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正月,解任候处分,旋因查所勋都不实,部议革职位。任兰生落职回乡,花十万两银子建造宅园,取名“退思”。其弟任艾生哭兄诗有“题取退思期补过,*泉草木漫同看”之句,可见园名取《左传》“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退思园的设计者袁龙,字东篱,诗文书画皆通。他根据江南水乡特点,因地制宜,精巧构思,历时两年建成此园。园占地仅九亩八分,既间朴无华,又素静淡雅,具晚清江南园林建筑风格。退思园布局独特,亭、台、楼、阁、廊、坊、桥、榭、厅、堂、房、轩,一应俱全,并以池为中心,诸建筑如浮水上。格局紧凑自然,结合植物配置,点缀四时景色,给人以清澈、幽静、名郎之感。2001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请大家向前看,这就是桥头堡,桥的南北各有一对,高为70米,桥头堡上各有三面红旗,象征着50年代的人民公社、***和总路线。请大家往左边看,这座塑像上5个人物,是当时的5大组成部分,即工、农、兵、学、商。他们共举***昂首向前,象征着团结一致革命的苦干精神。大桥两侧整齐地排列着的是150对白玉兰花灯,每当夜幕降临,华灯齐放,万盏灯火,把大桥雄姿勾勒得更加清晰、迷人,着实是一幅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画面。天堑飞虹作为金陵四十景之一,可谓名副其实。

  同里三桥

  同里三桥是指太*桥、吉利桥和长庆桥。太*桥,跨于东柳、漆字两圩。桥为梁式,小巧玲珑,桥上有联一副,曰:“永济南北太*路,落成嘉庆廿三年。吉利桥跨漆字、两圩,处太*桥、长庆桥中间。桥型为拱形桥,桥之南北两侧都有桥联,南侧一联曰:浅渚波光云影,小桥流水江村。北侧一联曰:“吉利桥横形半月,太*桥峙映双虹。站在吉利桥北,环顾三桥,河水明净如镜,小桥如飞虹卧波,波光桥影,美不胜收。长庆桥,俗名谢家桥,跨东柳、两圩,旧名福建桥,又称广利桥。桥上有桥联一副,曰:公解囊金成利济,好留柱石待标题。桥联表明建桥者义结同心,为民造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江苏同里古镇的导游词 3

  同里镇,位于太湖之畔古运河之东。建于宋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名副其实的水乡古镇。同里距苏州市18公里,距上海80公里,是为江南六大著名水乡之一,面积33公顷,为五个湖泊环抱,由网状河流将镇区分割成七个岛。古镇风景优美,镇外四面环水。同里连同周庄、甪直三个江南水乡古镇也已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遗产名单。神秀的翠竹。浑然天成的“岁寒三友图”,使主客共叙的品位得到提升。

  中庭与右园有“退闲小筑、云烟锁月”月洞门相通,园内有“九曲回廊”曲径通幽,漫游其间,步移景异。

  退思园尽管只占9。8亩地,但园内亭台楼阁、廊船桥榭、厅堂房轩、一应俱全,且建筑尺度适宜,花木水石布局得体,既小巧玲珑,又朴实无华。园以池为中心,各式建筑皆紧贴水面,如浮水上,被当代园林学者、上海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誉之为“贴水园”。

  退思草堂是全园的主景,古朴素雅,稳重气派,体现了主人的身份。退思草堂内隔屏后有元代书画家赵孟頫所书的《归去来辞》碑拓,原碑与太仓墨妙亭同时遭毁,故碑拓愈显珍贵。置身堂前贴水*台,环顾四周,一幅浓淡相宜、恬澹静谧的山水画长卷正缓缓展开。

  大家请看!闹红一舸由湖石托出,半浸碧水,水流漩越湖石孔窍,潺潺之声不绝于耳。人站船头,因波荡而似船行,因鱼游而显船动,更有行云倒影浮动,恍若扁舟启航,别有情趣。再看水地对岸,天桥与辛台相联,天桥上为桥,下为廊,它模拟秦王朝阿房宫的复道建筑。横空出世,飞越山巅,将菰雨生凉轩与辛台连为一体,循山洞经石径拾级而上,登临天桥,使人豁然开朗。1985年评选中国十大风景名胜时,专家首推天桥代表苏州古典园林的杰作。天桥楼廊尽处,有“行至桥端似无路,随山拾级豁然通”的辛台。辛台当为求学之所,当年园主苦心教子读书,虽未必“头悬梁、锥刺股”,却也曾付出“为觅一佳句,捋断三根须”的代价。因而,有任兰生之子任传薪追随革命,倡导钱钟书之父),书法家钱祖翼以及范烟桥、任传鹤、顾乃复等。开*代中国女子受教育风气之先。

  出草堂往东,有三曲桥*卧水面,清波倒影,形似凌波。桥南古木参天,假山叠翠,桥北水涯山坞边琴房掩映花树间。假山之巅的眠云亭,拔地而起,亭下周叠湖石,上亭下洞,为江南园林所仅见。登亭迎风待月,楚河汉界,飘飘欲仙。菰雨生凉轩贴水而筑,菰雨生凉四字取意于彭玉麟题西湖三潭印月联句:“凉风生菰叶,细雨落*波。”隔屏正中的镜子是园主之子任传薪从虞姬故里的安徽灵壁,俗称美人石。一般常见的灵壁石体积不大,而这块灵壁石体积硕大,十分罕见,它与太湖石自成一体,天衣无缝。在闹红一舸石舫后的九曲回廊处,有九扇纹饰各异的漏窗,漏窗上嵌有取意李白《襄阳歌》“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柳亚子先生早年生活过的嘉荫堂,请大家随我一同进去参观。

  嘉荫堂旧称柳宅,主人柳炳南是著名爱国诗人柳亚子先生的亲戚。因经营油坊有方,发迹后从北厍迁到同里,花了两万两白银于1922年建起了嘉荫堂,堂内各处建筑都有十分精细的雕刻,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我们先看正厅,厅内高大宽敞,颇有几分侯门气派。因为梁头棹木像明代官帽的帽翅,所以正厅也被俗称为纱帽厅,大家可以数一下,帽翅上一共刻着八幅《韩湘子,鱼鼓指张果老,荷花指何仙姑,花蓝指蓝采和,扇子指汉钟离。将“暗八仙”放在上枋,是暗喻做生意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字牌上“厚道传家”四字则是主人希望后人将诚恳和宽容的待人之道世代相传。下枋中央部位的“福禄寿”深浮雕,是祈盼未来生活能够三星高照。整个门楼砖雕简单朴素,寓意丰富,能够使人产生美好联想。

  在结束今天的讲解之前,请大家一起到明清街去走走。明清街因街道两旁建筑为明清风格而得名。1983年谢铁骊导演以崇本堂为主场景,以明清街、三桥景区为外景地,拍摄了《包氏父子》。从此同里古镇就成为众多影视导演心目中的天然摄影棚。1999年4月,中国电影家协会将同里古镇指定为影视摄制基地。

  在这条街上,店家销售的大多为叶茵构筑别业,称“水竹墅别业”,园有十景,如“曲水流觞”、“竹风水月”、“峭壁寒潭”等,都是与水相联的水上景色。元代,同里的“水花园”为叶振宗所居,地广数里,在同里湖畔。明代同里有“湖林别业”,为任秀之园第,地处庞山湖畔。清代有著名的`贴水名园"退思园",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指出:任氏退思园于江南园林中独辟蹊径,具贴水园之特例,山、亭、馆、廊、轩、榭等皆紧贴水面,园如出水上。陈从周教授还高度姜夔描绘的景色如此具象,园艺师用至阴至柔至幻的物种磨灭了建筑的棱角,以致于游者绝倒于幽谧中琴声催开的紫藤花落、带着莲香的水汽、桂香浸泡的水中月影和冰雪寒窗的笔墨纸香。正如我们身边的这条游廊花窗里嵌着几个字写道:清风明月不须一文钱买。文字属石鼓文,字出自李太白的诗《襄阳歌》:清风明月不须一文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

  整个建筑布局依琴棋书画四大主题来布置,依次是琴室、眠云亭、辛台和水香榭,两高两低,在水两侧互为犄角。园总体是以退思草堂为中心,由揽胜阁向菰雨生凉逐层往低,向东南方敞开。如果说全园灵魂从琴室曲桥处引气,那么在菰雨生凉和眠云亭之间则作漏气处理。在空中另有揽胜阁、眠云亭、辛台复道天桥相互成为对景,把阿旁宫勾心斗角的华美曲线勾画地美不胜收。作为建筑上的成就,首先要提到的就是江南园林一绝的天桥,在空中划出一条优美的曲线,登者若白云在握;而眠云亭如同一座凌空的楼阁,假山即是它的基础,又形成了一个阴凉的石室;再者,天桥前面的一座巨大的太湖石假山,似人仙境不愿离去的老者,峰顶还有一块色*的灵璧石,是不是象醉饮了这里的玉露琼浆昂头向月呢?如此天成的配合真是天下无双了。

  而在退思草堂内鸳鸯厅北面隔扇上藏有元代书法家赵孟?所书的《归去来辞》的珍贵碑拓,爱好书法的朋友可以有幸观摩一下他的真迹了。其实,在南侧的菰雨生凉的一幅侯遗范”、“商贤遗泽”,体现主人作为一名商人的良好品德指出了福泽后代的经世良药。

  虽然在外观上崇本堂保留了与古典园林同样的特征,但在艺术上远逊于后者;特别是在人与自然的沟通、人本化的自然的生活之道上、天人合一的追求上,作为商贾大产的崇本堂已经与前人的艺术生活相去甚远了。不过,今天我们在崇本堂里设置了小型的民俗博物馆倒相得益彰。走三桥的朋友,不妨继续你们的参观,去“喜堂”、“寿堂’’看看当年花轿送女、红绿绸带结姻缘、媒婆点婚的蜡人场面;还有老寿星龙头拐杖、“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祝福。

  [过长庆桥,穿过对面小巷,左折入,进嘉荫堂正厅,在庭院中央]

  这里是书香门第柳炳南的私家住宅,名“嘉荫堂”建于1922年,占地一亩四分,共四进三十二间。整个建筑前临街后临河,正对崇本堂,车船方便,带有明显的水乡建筑特点;同时由于建筑年代较*,受到相邻建筑的限制,建筑因地制宜,*面上前牛部小后半部大,中轴不对称。虽然是民国建筑,但是却不象年代稍远的崇本堂那样一味堆砌雕刻图案,在细节处理上极具文化性。在整个建筑方面,虽然没有退思园一样精细优美的园林布局,但是在正厅和后宅之间却辟出——大块空地,青瓦为墨,粉墙作纸,屋脊线、窗檐线、走廊线条、门亭屋面曲线等构成了一幅生动而沉静的图案。由围廊牵引,廊间蕉竹小品点缀,青枫金桂墙前,疏朗有秩,明风犹存,在这一点上比崇本堂更人文化。还在堂楼衍庆楼后另筑水秀阁,借窗外水景入屋中,给呆板的建筑带来了许多生气,给沉滞的生活带来了些许灵动。而同时正厅“嘉荫堂”仿明纱帽厅的形式,也许是读书人对明代文化江南正宗的尊崇吧。

  在细节处理上,我们注意看大厅的廊轩,棚顶呈棱行,俗称“鹤胫一枝香”;后面衍庆楼的廊轩顶中部又设斗搁绗条“菱角一枝香”。同样是纱帽翅,大厅里作《三国演义》英雄忠义故事,内宅作孝亲传道的透雕。总体上一致,细微处做x。总之,含蓄简雅的明风扑面而来,各种雕刻细腻传神,比如“暗八仙”的砖刻,“博古图’,的木刻,“称心如意”“笔锭高中”的铺地石纹。在文化内涵上,我们不难发现诗书世家对于“学而优则仕”的理想追求、“渎书为上品”的人生信条。在嘉荫堂梁顶云遮雾绕的装饰性雕刻中有“鹤鸣九皋’’的雄心壮志,门板上有“蟾宫折桂”的仕途理想,更有“必定高中”的暗喻。

  而对于装饰图案,又以人格化的梅兰荷菊作为首选,清雅可人,书卷气十足。整个建筑的气氛可以由门厅里的—幅楹联作为总结:闲居足以养老,至乐莫如渎书。“万般皆下品,唯有渎书高”。柳家为代表的书香门第,深居简出,以不甘寂寞的生活态度,在渎书过程中追求出入头地的官运亨通,同时在个人的精神世界追求极致完美。

  深厚长久的文化传统不但使同里人才辈出,还使同里民风淳厚,真正做到了“厚道传家”的思想传承,还使同里古镇真正做到了“出世”“人世”的两相不悖。巨大的宽容使我们今天在同里还能看到退思园、崇本堂、嘉荫堂和*相处,三种不同的文化—仕、商、书膑足而居,在“思、德、道”交错的涟漪中增添了文化古镇——同里的魅力。

  江苏同里古镇的导游词 4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同里游览。

  大家看到的牌楼是仿明建筑,它是同里古镇众多明清建筑的代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由原***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先生题写。

  走过三元桥,我们就进人了具有一千多年建镇史的同里古镇区。根据清嘉庆年间的《同里志》记载,同里“唐初名铜,宋改为同。旧名富士,以其名太侈,乃析田加土为同里”。而改富土为同里则另有一个民间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浙江富阳一带灾荒不断,不少人背井离乡来到这里垦荒种地。辛勤劳作加上风调雨顺,而使物产丰饶,人们安居乐业,就将这里称为“富土”。直到隋炀帝即位,因其骄奢淫逸,不理朝政,致使国库日渐亏空,有一年北旱南涝,许多地方粮食歉收,交不上“皇粮”。于是,皇上下旨,江南富土每人增缴三斗粮,限十天缴清,违者将处以重罚。富土百姓得讯,焦急万分。便请教当时镇上一名姓金的秀才,金秀才便如此这般地作了安排。

  转眼十天限期已到,催粮的钦差乘船来到富土。金秀才率众乡亲在岸上跪地迎候,钦差一上岸,便催问加缴皇粮之事,金秀才从容答道:“今年受灾,收成大减,难以为缴”。钦差不信,大怒“休得胡言!富土乃富有之地,焉能无粮?若不如数上缴,定要遵旨重罚。”金秀才不卑不亢,陪笑解释说:“大人息怒,请听在下细说。此地原叫‘同里’,并非‘富士’,请大人明察。”钦差听后迷惑不解,顺着街面东西南北巡视了一大圈,见到的都是“同里”,而绝无半点“富上”痕迹,于是只好罢休。哪位游客能猜出金秀才作了什么安排?原来金秀才关照众乡亲用拆字法,将“富”字一拆为二,上去一点,拆田连土,便成为“同里”二字。而当时的书写*惯与今日不同,是竖写的,因此化险为夷,躲过了这一劫难。同里同里,同为乡里,看着叫着都很*白、亲切,因而沿用至今。

  今天,我给大家讲解同里的一园二堂三桥,请各位随我一起寻找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韵味。

  同里古镇布局与众不同,市河如网,小桥遍布,街市民居依水而成,并拥有大量的深宅大院和园林古迹。因此在1982年就有幸成为江苏省文物保护镇。

  现在,我们来到了被余秋雨先生称为中国古典园林中特别让他称心满意的和最吸引人的去处,这就是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增补名单的退思园。

  退思园建于1885~1887年。园主任兰生,字畹香,号南云,生于1838年,26岁时到安徽投靠巡抚乔松年,并在前敌营务处任职。因作战有功,先后担任记名盐运史、候补道布政使,并兼淮北*厘局及凤阳钞关等职。光绪五年(1879年)始任凤颖六泗兵备道,筑城垣,治驿路,建桥梁,开船塘及设育婴堂、戒烟局等,综合治理,效果显着。光绪十一年(1885年)因镇压捻军不力,被人参奏,革职回乡。取《左传》“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建造了退思园。

  退思园占地九亩八分,因为地形所限,不能由南向北纵深发展,所以在本镇一位叫袁龙的杰出艺术家的巧妙设计下,退思园自西向东构筑了左宅、中庭、右园的新颖格式。

  宅分为内宅和外宅,外宅有轿厅、茶厅以及正厅三进。我们现在位于茶厅,刚才进园时走过的是轿厅。轿厅和茶厅是停轿及接待一般客人所用的场所,如果遇上主人家的婚嫁喜事、祭祖典礼或有贵宾造访,园主必敞开正厅大门,以示隆重。各位都是同里人民尊贵的客人,请走正厅大门入内。从厅内陈设可以看出,正厅的接待规格要明显高于茶厅,*时正厅大门关闭时,只能从陪弄出入。

  现在我们去参观一下内宅。内宅是园主与家眷起居之处,主人任兰生,因为长期在安徽生活,所以建造了别具徽州特色的大走马楼,使各位能在这里见到江南少有的建筑。那么,为什么要建两个楼梯呢?东西两侧的楼廊既遮阳、避风、挡雨雪,又方便主仆上下楼时避让,一举多得。

  大家看这两扇与退思园一样年龄的门。大门内木外砖,看似笨重,其实作用不小。谁能猜出它的作用吗?砖木结构,青砖能防火,门上闩后可防盗。现在我们来到宅之尾,园之序的中庭。

  中庭设计围绕“待客”两字展开。与漏窗陪弄相接隐去船尾的旱船似一艘刚靠岸的客船,将远道而来的客人载到热情的主人家。再看旱船两旁,右侧是园主任兰生亲手栽种的广玉兰,左侧这棵白玉兰是修复退思园时移栽的,玉兰树是春天开花较早的植物,所以它象征春景。那么为什么要种玉兰树,而不是种桃树或其他在春天开花的树种呢?一是园主名字叫兰生,既为兰生,就不可无“兰”。二是玉兰寄意“金玉”,玉兰飘香意为金玉满堂。“扁舟系岸不忍去,秋风斜日鲈鱼乡”,如果远道而来的亲朋好友要作多日盘桓,坐春望月楼既可四季望月,吟诗酬唱,也可楼前踏月,静赏花木,使客人不觉客居异乡。岁寒居是主人在岁暮风雪之时,与知己围炉品茗论诗之所。因为园主被革职回乡而建园,经营多年的仕途毁于一旦,所幸好友左宗棠和彭玉麟的鼎力相助,才未被慈禧要了脑袋。因此,主人将自己与左、彭两人誉为岁寒三友。透过花窗,可见清幽的腊梅,坚毅的苍松和神秀的翠竹。浑然天成的“岁寒三友图”,使主客共叙的品位得到提升。

  中庭与右园有“退闲小筑、云烟锁月”月洞门相通,园内有“九曲回廊”曲径通幽,漫游其间,步移景异。

  退思园尽管只占9。8亩地,但园内亭台楼阁、廊船桥榭、厅堂房轩、一应俱全,且建筑尺度适宜,花木水石布局得体,既小巧玲珑,又朴实无华。园以池为中心,各式建筑皆紧贴水面,如浮水上,被当代园林学者、上海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誉之为“贴水园”。

  退思草堂是全园的主景,古朴素雅,稳重气派,体现了主人的身份。退思草堂内隔屏后有元代书画家赵孟頫所书的《归去来辞》碑拓,原碑与太仓墨妙亭同时遭毁,故碑拓愈显珍贵。置身堂前贴水*台,环顾四周,一幅浓淡相宜、恬澹静谧的山水画长卷正缓缓展开。

  江苏同里古镇的导游词 5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同里游览。

  大家看到的牌楼是仿明建筑,它是同里古镇众多明清建筑的代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由原***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先生题写。

  走过三元桥,我们就进人了具有一千多年建镇史的同里古镇区。根据清嘉庆年间的《同里志》记载,同里“唐初名铜,宋改为同。旧名富士,以其名太侈,乃析田加土为同里”。而改富土为同里则另有一个民间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浙江富阳一带灾荒不断,不少人背井离乡来到这里垦荒种地。辛勤劳作加上风调雨顺,而使物产丰饶,人们安居乐业,就将这里称为“富土”。直到隋炀帝即位,因其骄奢淫逸,不理朝政,致使国库日渐亏空,有一年北旱南涝,许多地方粮食歉收,交不上“皇粮”。于是,皇上下旨,江南富土每人增缴三斗粮,限十天缴清,违者将处以重罚。富土百姓得讯,焦急万分。便请教当时镇上一名姓金的秀才,金秀才便如此这般地作了安排。

  转眼十天限期已到,催粮的钦差乘船来到富土。金秀才率众乡亲在岸上跪地迎候,钦差一上岸,便催问加缴皇粮之事,金秀才从容答道:“今年受灾,收成大减,难以为缴”。钦差不信,大怒“休得胡言!富土乃富有之地,焉能无粮?若不如数上缴,定要遵旨重罚。”金秀才不卑不亢,陪笑解释说:“大人息怒,请听在下细说。此地原叫?同里?,并非?富士?,请大人明察。”钦差听后迷惑不解,顺着街面东西南北巡视了一大圈,见到的都是“同里”,而绝无半点“富上”痕迹,于是只好罢休。哪位游客能猜出金秀才作了什么安排?原来金秀才关照众乡亲用拆字法,将“富”字一拆为二,上去一点,拆田连土,便成为“同里”二字。而当时的书写*惯与今日不同,是竖写的,因此化险为夷,躲过了这一劫难。同里同里,同为乡里,看着叫着都很*白、亲切,因而沿用至今。

  今天,我给大家讲解同里的一园二堂三桥,请各位随我一起寻找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韵味。

  同里古镇布局与众不同,市河如网,小桥遍布,街市民居依水而成,并拥有大量的深宅大院和园林古迹。因此在1982年就有幸成为江苏省文物保护镇。

  同里古镇全称苏州市同里古镇景区,位于苏州太湖之畔古运河之东。她建于宋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名副其实的水乡古镇。同里镇距*临上海、浙江等地,是为江南六大著名水乡之一,为五个湖泊环抱,由网状河流将镇区分割成七个岛。古镇风景优美,镇外四面环水。她是江苏省最早,也是唯一将全镇作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古镇。是江苏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其中水乡古镇和退思园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 同里镇内自成水网,民用水河桥比比皆是,悠悠绿水,水活水清,“家家临水,户户通舟”。形成“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柳桥通水市,河港入湖田”的独特景观,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古镇。

  同里风景优美,镇外四面环水,镇内由15条河流纵横分割为7个小岛,由49座桥连接。镇内家家临水,户户通舟;明清民居,鳞次栉比;宋元明清桥保存完好。它以小桥流水人家的格局赢得“东方小威尼斯”的美誉。现存著名的有退思园、耕乐堂、环翠山庄、三谢堂、侍御第、卧云庵、城隍庙、尚义堂、嘉荫堂、崇本堂等园林和古建筑。

  1、退思园,建于清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具晚清江南园林建筑风格。退思园布局独特,亭、台、楼、阁、廊、坊、桥、榭、厅、堂、房、轩一应俱全,并以池为中心,诸建筑如浮水上。格局紧凑自然,结合植物配置,点缀四时景色,给人以清澈、幽静、明朗之感。建筑格纵向为横向,自西向东,西为宅,中为庭,东为园。宅分外宅、内宅,外宅有轿厅、花厅、正厅三进。轿厅、花厅为一般接客停轿所用。其退思园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古风园位于公园桥东侧、南濠弄内,南与退思园一弄之隔,设在原晶体管厂里。该馆分百床、木雕和古玩三大区,古风园展示的古玩,种类繁多,包括瓷器、铜器、珠玉、文房四宝、紫砂等。每件古玩,都由故宫博物院专家标注年代和名称。木雕戏文故事由四川戏曲专家还原故事,百床、木雕、古玩由作家车前子撰写解说词。

  3、松石悟园,简称“悟园”,即“同里镇松屏石展馆”所在地,古镇区石皮弄中,毗邻吉利、太*、长庆三桥,与珍珠塔景区一墙之隔,由富观桥南行百步即抵。

  嘉荫堂,位于竹行街尤家弄口,建于民国初年,有四进,门窗梁栋皆雕刻精美。房主柳炳南,北厍人,先于芦墟开设油坊,发迹后迁于同里营建宅第,共耗白银贰万两。与著名爱国诗人柳亚子先生同宗。嘉荫堂主建筑系仿明代结构,俗称“纱帽厅”。

  4、崇本堂位于富观街长庆桥北堍,坐北朝南,面水而筑,东与嘉荫堂隔河相望,西与长庆桥等三桥相连,整齐的石驳岸护卫着这座古朴的宅第。如果把同里比作是一座古建筑的博物馆的话,那么崇本堂就是这座博物馆中一件雕刻精致的艺术品,其精湛的技艺和深刻的内涵,让每一位游人赞叹不已。

  5、耕乐堂,位于西柳圩,陆家埭中段,朝东面河,系明代处士朱祥所建,由时任南京国子监学正里人莫旦撰文作记。朱祥,字廷瑞,号耕乐。堂名取其号。

  同里的街道是古老的,明清年间古镇东南为居民住宅区,这里"地方五里,居民千余家",街巷逶迤,室宇丛密,高墙深院的住宅建筑,给老街披上了一层幽幽深深的神秘色彩。古镇同里水多桥多,因水成街、因水成市。镇区由九个圩以桥梁连结而成组成,河**以条石砌成的石驳岸,长达十三里之遥。居民家家临水、户户上河桥,打破了江南集镇那种“一条河道两面街,后为居民前店”的格局。

  6、街:同里镇现有八条主要街道,它们是:竹行街、富观街、新填街、上元街、三元街、东溪街、鱼行街、南新街。八条街道都有自己各自的特色,有的宁静恬淡,有的绿树掩映,有的依水傍屋,有的店铺林立。有些老式的商店装起了霓虹灯,有些石库门的楼屋换上了铝合金窗,有的被粉刷得亮亮堂堂,有的正在播放着年轻人喜欢的乐曲,但这些变化无损于老街给予每个游人的那份浓浓的风情。老街是同里一条溜淌着生活暖溜与生命色彩的`小河,它的变与不变,都将给古老的小镇带来一种新的希望。

  7、桥:同里古镇上最富有神话色彩的古桥是富观桥。在此桥的龙门石上,有一幅惟妙惟肖的"桃花浪里鱼化石"的石雕。乌金桥坐落在镇西北郊,是当年苏州到同里的必经之路,也是古镇的重要入口。中元桥又称赌气桥,是一座梁式三孔石桥。

  同里的桥以三桥(即太*桥、吉利桥和长庆桥)最有代表性。同里人有过三桥的*俗,取其消灾解难、幸福吉祥之意。太*桥和吉利桥均是乾隆十二年,同里人范景烈等重建的。前者属梁式桥,小巧精致;后者属半月行拱桥,处太*桥与长庆桥之间。长庆桥俗名谢家桥,又称广利桥,是明代同里人陈镛、谢忱改建的。如今走三桥已是游客不可少的项目,使三桥成为同里人气最旺的桥。

  江苏同里古镇的导游词 6

  在结束今天的讲解之前,请大家一起到明清街去走走。明清街因街道两旁建筑为明清风格而得名。1983年谢铁骊导演以崇本堂为主场景,以明清街、三桥景区为外景地,拍摄了《包氏父子》。从此同里古镇就成为众多影视导演心目中的天然摄影棚。1999年4月,中国电影家协会将同里古镇指定为影视摄制基地。

  在这条街上,店家销售的大多为叶茵构筑别业,称“水竹墅别业”,园有十景,如“曲水流觞”、“竹风水月”、“峭壁寒潭”等,都是与水相联的水上景色。元代,同里的“水花园”为叶振宗所居,地广数里,在同里湖畔。明代同里有“湖林别业”,为任秀之园第,地处庞山湖畔。清代有著名的贴水名园"退思园",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指出:任氏退思园于江南园林中独辟蹊径,具贴水园之特例,山、亭、馆、廊、轩、榭等皆紧贴水面,园如出水上。陈从周教授还高度姜夔描绘的景色如此具象,园艺师用至阴至柔至幻的物种磨灭了建筑的棱角,以致于游者绝倒于幽谧中琴声催开的紫藤花落、带着莲香的水汽、桂香浸泡的水中月影和冰雪寒窗的笔墨纸香。正如我们身边的这条游廊花窗里嵌着几个字写道:清风明月不须一文钱买。文字属石鼓文,字出自李太白的诗《襄阳歌》:清风明月不须一文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

  整个建筑布局依琴棋书画四大主题来布置,依次是琴室、眠云亭、辛台和水香榭,两高两低,在水两侧互为犄角。园总体是以退思草堂为中心,由揽胜阁向菰雨生凉逐层往低,向东南方敞开。如果说全园灵魂从琴室曲桥处引气,那么在菰雨生凉和眠云亭之间则作漏气处理。在空中另有揽胜阁、眠云亭、辛台复道天桥相互成为对景,把阿旁宫勾心斗角的华美曲线勾画地美不胜收。作为建筑上的成就,首先要提到的就是江南园林一绝的天桥,在空中划出一条优美的曲线,登者若白云在握;而眠云亭如同一座凌空的楼阁,假山即是它的基础,又形成了一个阴凉的石室;再者,天桥前面的一座巨大的太湖石假山,似人仙境不愿离去的老者,峰顶还有一块色*的灵璧石,是不是象醉饮了这里的玉露琼浆昂头向月呢?如此天成的配合真是天下无双了。

  江苏同里古镇的导游词 7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同里游览。

  大家看到的牌楼是仿明建筑,它是同里古镇众多明清建筑的代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由原***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先生题写。

  走过三元桥,我们就进人了具有一千多年建镇史的同里古镇区。根据清嘉庆年间的《同里志》记载,同里“唐初名铜,宋改为同。旧名富士,以其名太侈,乃析田加土为同里”。而改富土为同里则另有一个民间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浙江富阳一带灾荒不断,不少人背井离乡来到这里垦荒种地。辛勤劳作加上风调雨顺,而使物产丰饶,人们安居乐业,就将这里称为“富土”。直到隋炀帝即位,因其骄奢淫逸,不理朝政,致使国库日渐亏空,有一年北旱南涝,许多地方粮食歉收,交不上“皇粮”。于是,皇上下旨,江南富土每人增缴三斗粮,限十天缴清,违者将处以重罚。富土百姓得讯,焦急万分。便请教当时镇上一名姓金的秀才,金秀才便如此这般地作了安排。

  转眼十天限期已到,催粮的钦差乘船来到富土。金秀才率众乡亲在岸上跪地迎候,钦差一上岸,便催问加缴皇粮之事,金秀才从容答道:“今年受灾,收成大减,难以为缴”。钦差不信,大怒“休得胡言!富土乃富有之地,焉能无粮?若不如数上缴,定要遵旨重罚。”金秀才不卑不亢,陪笑解释说:“大人息怒,请听在下细说。此地原叫‘同里’,并非‘富士’,请大人明察。”钦差听后迷惑不解,顺着街面东西南北巡视了一大圈,见到的都是“同里”,而绝无半点“富上”痕迹,于是只好罢休。哪位游客能猜出金秀才作了什么安排?原来金秀才关照众乡亲用拆字法,将“富”字一拆为二,上去一点,拆田连土,便成为“同里”二字。而当时的书写*惯与今日不同,是竖写的,因此化险为夷,躲过了这一劫难。同里同里,同为乡里,看着叫着都很*白、亲切,因而沿用至今。

  今天,我给大家讲解同里的一园二堂三桥,请各位随我一起寻找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韵味。

  同里古镇布局与众不同,市河如网,小桥遍布,街市民居依水而成,并拥有大量的深宅大院和园林古迹。因此在1982年就有幸成为江苏省文物保护镇。

  现在,我们来到了被余秋雨先生称为中国古典园林中特别让他称心满意的和最吸引人的去处,这就是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增补名单的退思园。

  退思园建于1885~1887年。园主任兰生,字畹香,号南云,生于1838年,26岁时到安徽投靠巡抚乔松年,并在前敌营务处任职。因作战有功,先后担任记名盐运史、候补道布政使,并兼淮北*厘局及凤阳钞关等职。光绪五年(1879年)始任凤颖六泗兵备道,筑城垣,治驿路,建桥梁,开船塘及设育婴堂、戒烟局等,综合治理,效果显著。光绪十一年(1885年)因镇压捻军不力,被人参奏,革职回乡。取《左传》“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建造了退思园。

  退思园占地九亩八分,因为地形所限,不能由南向北纵深发展,所以在本镇一位叫袁龙的杰出艺术家的巧妙设计下,退思园自西向东构筑了左宅、中庭、右园的新颖格式。

  宅分为内宅和外宅,外宅有轿厅、茶厅以及正厅三进。我们现在位于茶厅,刚才进园时走过的是轿厅。轿厅和茶厅是停轿及接待一般客人所用的场所,如果遇上主人家的婚嫁喜事、祭祖典礼或有贵宾造访,园主必敞开正厅大门,以示隆重。各位都是同里人民尊贵的客人,请走正厅大门入内。从厅内陈设可以看出,正厅的接待规格要明显高于茶厅,*时正厅大门关闭时,只能从陪弄出入。

  现在我们去参观一下内宅。内宅是园主与家眷起居之处,主人任兰生,因为长期在安徽生活,所以建造了别具徽州特色的大走马楼,使各位能在这里见到江南少有的建筑。那么,为什么要建两个楼梯呢?东西两侧的楼廊既遮阳、避风、挡雨雪,又方便主仆上下楼时避让,一举多得。

  大家看这两扇与退思园一样年龄的门。大门内木外砖,看似笨重,其实作用不小。谁能猜出它的作用吗?砖木结构,青砖能防火,门上闩后可防盗。现在我们来到宅之尾,园之序的中庭。

  中庭设计围绕“待客”两字展开。与漏窗陪弄相接隐去船尾的旱船似一艘刚靠岸的客船,将远道而来的客人载到热情的主人家。再看旱船两旁,右侧是园主任兰生亲手栽种的广玉兰,左侧这棵白玉兰是修复退思园时移栽的,玉兰树是春天开花较早的植物,所以它象征春景。那么为什么要种玉兰树,而不是种桃树或其他在春天开花的树种呢?一是园主名字叫兰生,既为兰生,就不可无“兰”。二是玉兰寄意“金玉”,玉兰飘香意为金玉满堂。“扁舟系岸不忍去,秋风斜日鲈鱼乡”,如果远道而来的亲朋好友要作多日盘桓,坐春望月楼既可四季望月,吟诗酬唱,也可楼前踏月,静赏花木,使客人不觉客居异乡。岁寒居是主人在岁暮风雪之时,与知己围炉品茗论诗之所。因为园主被革职回乡而建园,经营多年的仕途毁于一旦,所幸好友左宗棠和彭玉麟的鼎力相助,才未被慈禧要了脑袋。因此,主人将自己与左、彭两人誉为岁寒三友。透过花窗,可见清幽的腊梅,坚毅的苍松和神秀的翠竹。浑然天成的“岁寒三友图”,使主客共叙的品位得到提升。

  菰雨生凉轩贴水而筑,菰雨生凉四字取意于彭玉麟题西湖三潭印月联句:“凉风生菰叶,细雨落*波。”隔屏正中的镜子是园主之子任传薪从德国带回,置身镜前香妃榻上犹如沐浴湖水之中,顿生凉意。“种竹养鱼安乐法;读书织布吉祥声”的楹联,也是当年朝中大臣彭玉麟对园主任兰生的劝诫。

  天桥北侧,矗立一块独体太湖巨石,形着驻足老人,故称老人峰。老人峰巅有灵壁石,酷似昂首寿龟,神形兼备。灵壁石原产地在楚霸王爱妾虞姬故里的安徽灵壁,俗称美人石。一般常见的灵壁石体积不大,而这块灵壁石体积硕大,十分罕见,它与太湖石自成一体,天衣无缝。在闹红一舸石舫后的九曲回廊处,有九扇纹饰各异的漏窗,漏窗上嵌有取意李白《襄阳歌》“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诗句的石鼓文“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道出了退思园建筑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和表现自然的高超艺术。因而灵壁石、石鼓文漏窗纹饰和退思草堂内的《归去来辞》碑拓合称退思园三宝。

  退思园“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堪称江南园林经典,因为它同时具备了琴棋书画、春夏秋冬八景。其中的琴棋书画四景指的是琴房、眠云亭、辛台、览胜阁。

  请大家注意一下在退思草堂西后侧的揽胜阁,揽胜阁与坐春望月楼相连悬挑在花园西北角,独具匠心的.设计,既可使宾客中的女眷足不出户就可饱览满园景色,又能按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的要求顺乎自然地将男女分开。轻推花窗,窗外美景如画展现眼前。它在成为全园制高点的同时又恰到好处地弥补了北墙与西墙之间的呆板死角,使整个建筑布局有了动感。

  我们再说春夏秋冬四景。春景是“坐春望月”,夏景是“菰雨生凉”,冬景是“岁寒三友”。现在我们来到的是秋景“天香秋满”所在。大家请看,这里遍植丛桂,每当桂花飘香之时,馥郁芬芳,盈室绕阶,红枫与金桂、银桂相间,衬以蓝天白云,粉墙黛瓦,更觉秋高气爽。若在清风明月之夜,邀三五知己在此品茗赏花,更是使人心旷神恰。

  从进园以来我们一直在感受着退思园带给我们的美的享受,在结束退思园的游览之前,请大家关注自己脚下,我们现在所踩的是一块福地。请看,中间的“寿”字,隐意长命百岁,周围五只蝙蝠隐意富贵、康宁、善德、好运、长寿五福,幸福之福。五福捧寿,有寿有福,围绕福寿转一转,福寿双全轮回转。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绕“福寿”一圈,再随我出退思园。

  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退思园以贴水园而著称于世,同时因为设计者袁龙继承了明代著名的造园大师、《园冶》作者计成的造园艺术,使得退思国成为中国造园史上的杰出作品而得到世人的关注。1986年,美国纽约市以退思园为蓝本在该市斯坦顿岛植物园建造了一座江南庭院,取名“退思庄”。可见退思园已不是同里人的退思园,而是全世界的退思园了。

  现在我们来到了古镇的中心。不知大家对“小桥、流水、人家”这句话所概括的江南水乡特征有什么样的感性认识?大家只要留意小河两旁的石驳岸,单落水或双落水的河埠,镶在驳岸上系船用的缆船石,那造型各异、散于各处的古朴中透着精神的桥梁,还有铺排整齐的块石路面,以及面水或依水的民宅,也许就会像余秋雨先生那样有一种要在这里觅房安居的心愿。

  是崇本堂,整个建筑占地不足一亩,沿中轴线向北纵深发展。从沿街门厅、正厅、前楼、后楼到下房共分五进,从正厅到后楼,建筑里前低后高结构,民间称之为“连升三级”,是江南宅园纵深扩展的范例,它的实用价值在于通风和采光。

  同里古镇以三多闻名,一是桥多,全镇有49座风格迥异的石桥。最古老的桥是建于南宋宝佑年间的思本桥,距今虽有七百多年,但仍巍然屹立。二是名人多,从宋朝到清朝嘉庆年间,共出状元1人,进士42人,文武举人90多人,如元代进士、翰林承旨徐纯夫,明代著名造园家计成,辛亥革命风云人物陈去病,*代著名教育家金松岑,《文汇报》创始人严宝礼等都是同里人。三是深宅大院、私家园林多。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柳亚子先生早年生活过的嘉荫堂,请大家随我一同进去参观。

  嘉荫堂旧称柳宅,主人柳炳南是著名爱国诗人柳亚子先生的亲戚。因经营油坊有方,发迹后从北厍迁到同里,花了两万两白银于1922年建起了嘉荫堂,堂内各处建筑都有十分精细的雕刻,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我们先看正厅,厅内高大宽敞,颇有几分侯门气派。因为梁头棹木像明代官帽的帽翅,所以正厅也被俗称为纱帽厅,大家可以数一下,帽翅上一共刻着八幅《三国演义》戏文透雕,有古城会、三英战吕布、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等,形象逼真,呼之欲出。这组透雕已被《中国戏曲志。苏州分卷》收录。

  再请看,五架梁正中雕刻着八骏图,梁的两端刻有凤穿牡丹,凤即凤凰,又称吉祥鸟,牡丹又叫富贵花,凤穿牡丹隐意富贵吉祥。梁底的两幅图案请大家辨认一下是什么?它们分别是称心如意和必定高中,以图会意,讨个好口彩。

  这是一座仿木结构的清水砖雕门楼,大家已经注意到门楼上枋的浅浮雕图案与刚才庭院地上的图案一致。有谁知道它们叫什么?这一组图案叫做“暗八仙”,八仙即民间传说中的八位仙人,所谓“暗八仙”就是见物不见人,见物似见人。上面的每一种图案分别代表一位神仙。如葫芦指铁拐李,宝剑指吕纯阳,朝板指曹国舅,笛子指韩湘子,鱼鼓指张果老,荷花指何仙姑,花蓝指蓝采和,扇子指汉钟离。将“暗八仙”放在上枋,是暗喻做生意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字牌上 “厚道传家”四字则是主人希望后人将诚恳和宽容的待人之道世代相传。下枋中央部位的“福禄寿”深浮雕,是祈盼未来生活能够三星高照。整个门楼砖雕简单朴素,寓意丰富,能够使人产生美好联想。

  在结束今天的讲解之前,请大家一起到明清街去走走。明清街因街道两旁建筑为明清风格而得名。1983年谢铁骊导演以崇本堂为主场景,以明清街、三桥景区为外景地,拍摄了《包氏父子》。从此同里古镇就成为众多影视导演心目中的天然摄影棚。1999年4月,中国电影家协会将同里古镇指定为影视摄制基地。

  在这条街上,店家销售的大多为旅游纪念品和旅游食品,最富有同里特色的旅游食品有状元蹄、腌菜苋、闵饼、芡实、小熏鱼以及各种精美糕点等。大家可以放心购买,当然,为了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益,购买时请向店家索要购物凭证。

  江苏同里古镇的导游词 8

  同里镇,位于太湖之畔古运河之东。建于宋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名副其实的水乡古镇。同里距苏州市18公里,距上海80公里,是为江南六大著名水乡之一,面积33公顷,为五个湖泊环抱,由网状河流将镇区分割成七个岛。古镇风景优美,镇外四面环水。同里连同周庄、�f直三个江南水乡古镇也已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遗产名单。神秀的翠竹。浑然天成的“岁寒三友图”,使主客共叙的品位得到提升。

  中庭与右园有“退闲小筑、云烟锁月”月洞门相通,园内有“九曲回廊”曲径通幽,漫游其间,步移景异。

  退思园尽管只占9.8亩地,但园内亭台楼阁、廊船桥榭、厅堂房轩、一应俱全,且建筑尺度适宜,花木水石布局得体,既小巧玲珑,又朴实无华。园以池为中心,各式建筑皆紧贴水面,如浮水上,被当代园林学者、上海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誉之为“贴水园”。

  退思草堂是全园的主景,古朴素雅,稳重气派,体现了主人的身份。退思草堂内隔屏后有元代书画家赵孟�\所书的《归去来辞》碑拓,原碑与太仓墨妙亭同时遭毁,故碑拓愈显珍贵。置身堂前贴水*台,环顾四周,一幅浓淡相宜、恬澹静谧的山水画长卷正缓缓展开。

  大家请看!闹红一舸由湖石托出,半浸碧水,水流漩越湖石孔窍,潺潺之声不绝于耳。人站船头,因波荡而似船行,因鱼游而显船动,更有行云倒影浮动,恍若扁舟启航,别有情趣。

  江苏同里古镇的导游词 9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同里游览。

  大家看到的牌楼是仿明建筑,它是同里古镇众多明清建筑的代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由原***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先生题写。

  走过三元桥,我们就进人了具有一千多年建镇史的同里古镇区。根据清嘉庆年间的《同里志》记载,同里“唐初名铜,宋改为同。旧名富士,以其名太侈,乃析田加土为同里”。而改富土为同里则另有一个民间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浙江富阳一带灾荒不断,不少人背井离乡来到这里垦荒种地。辛勤劳作加上风调雨顺,而使物产丰饶,人们安居乐业,就将这里称为“富土”。直到隋炀帝即位,因其骄奢淫逸,不理朝政,致使国库日渐亏空,有一年北旱南涝,许多地方粮食歉收,交不上“皇粮”。于是,皇上下旨,江南富土每人增缴三斗粮,限十天缴清,违者将处以重罚。富土百姓得讯,焦急万分。便请教当时镇上一名姓金的秀才,金秀才便如此这般地作了安排。

  转眼十天限期已到,催粮的钦差乘船来到富土。金秀才率众乡亲在岸上跪地迎候,钦差一上岸,便催问加缴皇粮之事,金秀才从容答道:“今年受灾,收成大减,难以为缴”。钦差不信,大怒“休得胡言!富土乃富有之地,焉能无粮?若不如数上缴,定要遵旨重罚。”金秀才不卑不亢,陪笑解释说:“大人息怒,请听在下细说。此地原叫?同里?,并非?富士?,请大人明察。”钦差听后迷惑不解,顺着街面东西南北巡视了一大圈,见到的都是“同里”,而绝无半点“富上”痕迹,于是只好罢休。哪位游客能猜出金秀才作了什么安排?原来金秀才关照众乡亲用拆字法,将“富”字一拆为二,上去一点,拆田连土,便成为“同里”二字。而当时的书写*惯与今日不同,是竖写的,因此化险为夷,躲过了这一劫难。同里同里,同为乡里,看着叫着都很*白、亲切,因而沿用至今。

  今天,我给大家讲解同里的一园二堂三桥,请各位随我一起寻找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韵味。

  同里古镇布局与众不同,市河如网,小桥遍布,街市民居依水而成,并拥有大量的深宅大院和园林古迹。因此在1982年就有幸成为江苏省文物保护镇。

  同里古镇全称苏州市同里古镇景区,位于苏州太湖之畔古运河之东。她建于宋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名副其实的水乡古镇。同里镇距*临上海、浙江等地,是为江南六大著名水乡之一,为五个湖泊环抱,由网状河流将镇区分割成七个岛。古镇风景优美,镇外四面环水。她是江苏省最早,也是唯一将全镇作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古镇。是江苏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其中水乡古镇和退思园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 同里镇内自成水网,民用水河桥比比皆是,悠悠绿水,水活水清,“家家临水,户户通舟”。形成“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柳桥通水市,河港入湖田”的独特景观,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古镇。

  同里风景优美,镇外四面环水,镇内由15条河流纵横分割为7个小岛,由49座桥连接。镇内家家临水,户户通舟;明清民居,鳞次栉比;宋元明清桥保存完好。它以小桥流水人家的格局赢得“东方小威尼斯”的美誉。现存著名的有退思园、耕乐堂、环翠山庄、三谢堂、侍御第、卧云庵、城隍庙、尚义堂、嘉荫堂、崇本堂等园林和古建筑。

  1、退思园,建于清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具晚清江南园林建筑风格。退思园布局独特,亭、台、楼、阁、廊、坊、桥、榭、厅、堂、房、轩一应俱全,并以池为中心,诸建筑如浮水上。格局紧凑自然,结合植物配置,点缀四时景色,给人以清澈、幽静、明朗之感。建筑格纵向为横向,自西向东,西为宅,中为庭,东为园。宅分外宅、内宅,外宅有轿厅、花厅、正厅三进。轿厅、花厅为一般接客停轿所用。其退思园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古风园位于公园桥东侧、南濠弄内,南与退思园一弄之隔,设在原晶体管厂里。该馆分百床、木雕和古玩三大区,古风园展示的古玩,种类繁多,包括瓷器、铜器、珠玉、文房四宝、紫砂等。每件古玩,都由故宫博物院专家标注年代和名称。木雕戏文故事由四川戏曲专家还原故事,百床、木雕、古玩由作家车前子撰写解说词。

  3、松石悟园,简称“悟园”,即“同里镇松屏石展馆”所在地,古镇区石皮弄中,毗邻吉利、太*、长庆三桥,与珍珠塔景区一墙之隔,由富观桥南行百步即抵。

  嘉荫堂,位于竹行街尤家弄口,建于民国初年,有四进,门窗梁栋皆雕刻精美。房主柳炳南,北厍人,先于芦墟开设油坊,发迹后迁于同里营建宅第,共耗白银贰万两。与著名爱国诗人柳亚子先生同宗。嘉荫堂主建筑系仿明代结构,俗称“纱帽厅”。

  4、崇本堂位于富观街长庆桥北堍,坐北朝南,面水而筑,东与嘉荫堂隔河相望,西与长庆桥等三桥相连,整齐的石驳岸护卫着这座古朴的宅第。如果把同里比作是一座古建筑的博物馆的话,那么崇本堂就是这座博物馆中一件雕刻精致的艺术品,其精湛的技艺和深刻的内涵,让每一位游人赞叹不已。

  5、耕乐堂,位于西柳圩,陆家埭中段,朝东面河,系明代处士朱祥所建,由时任南京国子监学正里人莫旦撰文作记。朱祥,字廷瑞,号耕乐。堂名取其号。

  同里的街道是古老的,明清年间古镇东南为居民住宅区,这里"地方五里,居民千余家",街巷逶迤,室宇丛密,高墙深院的住宅建筑,给老街披上了一层幽幽深深的神秘色彩。古镇同里水多桥多,因水成街、因水成市。镇区由九个圩以桥梁连结而成组成,河**以条石砌成的石驳岸,长达十三里之遥。居民家家临水、户户上河桥,打破了江南集镇那种“一条河道两面街,后为居民前店”的格局。

  6、街:同里镇现有八条主要街道,它们是:竹行街、富观街、新填街、上元街、三元街、东溪街、鱼行街、南新街。八条街道都有自己各自的特色,有的宁静恬淡,有的绿树掩映,有的依水傍屋,有的店铺林立。有些老式的商店装起了霓虹灯,有些石库门的楼屋换上了铝合金窗,有的被粉刷得亮亮堂堂,有的正在播放着年轻人喜欢的乐曲,但这些变化无损于老街给予每个游人的那份浓浓的风情。老街是同里一条溜淌着生活暖溜与生命色彩的小河,它的变与不变,都将给古老的小镇带来一种新的希望。

  7、桥:同里古镇上最富有神话色彩的古桥是富观桥。在此桥的龙门石上,有一幅惟妙惟肖的"桃花浪里鱼化石"的石雕。乌金桥坐落在镇西北郊,是当年苏州到同里的必经之路,也是古镇的重要入口。中元桥又称赌气桥,是一座梁式三孔石桥。

  同里的桥以三桥(即太*桥、吉利桥和长庆桥)最有代表性。同里人有过三桥的*俗,取其消灾解难、幸福吉祥之意。太*桥和吉利桥均是乾隆十二年,同里人范景烈等重建的。前者属梁式桥,小巧精致;后者属半月行拱桥,处太*桥与长庆桥之间。长庆桥俗名谢家桥,又称广利桥,是明代同里人陈镛、谢忱改建的。如今走三桥已是游客不可少的项目,使三桥成为同里人气最旺的桥。

  江苏同里古镇的导游词 10

  同里退思园,是苏州园林散落在江南古镇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或是晴天丽日或是细雨迷蒙,带着不同的心境独步于园中,最能启发遐想、撩人情思的莫过于她的旱船和闹红一舸这两艘船了。

  栖泊在中庭的一艘有头无尾的船型建筑就是旱船,船两侧有高大的白玉兰和广玉兰各一棵。据说这树是主人任兰生当年造园时亲手所植,其意园主名有“兰”字,与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异曲同工。再者是园主当时心境所至,身为朝廷三品重臣,无数次奔走于黄河水患堤岸、解囊赈灾,遭人弹劾返乡“退思”,为证明自己做官的清白和心地无私的广博,“白”和“广”就不失是园主向朝廷、向世人隐喻的一种呐喊。

  挑一个晴天丽日的下午,在这旱船里消暑纳凉,那是最惬意不过的事情。因旱船四周的窗或门都是用活络榫头相配,可启可卸。两棵高大的玉兰树把整个船身蔽护在了绿荫之下,窗门外无处不是绿幽幽、翠莹莹的。特别是船的正前方,配以由假山、小树和奇花异草等组成的景致,若伫立船头,给人的是种行舟归岸的踏实感觉。这不正是一位半生仕途、疲惫归乡老人所渴求的安宁与慰藉吗?旱船两侧分别是坐春望月楼男女宾朋的卧室和冬景“松竹梅”岁寒三友茶客室,这印证着园主待客的周全和热忱。

  园占地仅九亩八分,既间朴无华,又素静淡雅,具晚清江南园林建筑风格。退思园布局独特,亭、台、楼、阁、廊、坊、桥、榭、厅、堂、房、轩,一应俱全,并以池为中心,诸建筑如浮水上。格局紧凑自然,结合植物配置,点缀四时景色,给人以清澈、幽静、名郎之感。退思园因地形所限,更因园主不愿露富,建筑格局突破常规,改纵向为横向,自西向东,西为宅,中为庭,东为园。宅分外宅、内宅,外宅有轿厅、花厅、正厅三进。轿厅、花厅为一般作接客停轿所用,遇婚嫁喜事、祭祖典礼或贵宾来临之时,则开正厅,以示隆重。正厅两侧原有"钦赐内阁学士、""凤颍六泗兵备道"、"肃静"、"回避"四块执事牌,重门洞开,庄重肃穆,令人望而却步。

  退思园住宅分内外两部分。外宅三进——轿厅(门厅)、茶厅、正厅,沿轴线布置,等级分明。外宅主要用于会客、婚嫁盛事、祭祖典礼。内宅建有南北两幢五楼五底的跑马楼,名日“畹多楼”,楼间由双重廊贯通。廊下设梯,既遮风雨,又主仆分开。内、外宅可分可合,布局紧凑。

  中庭为住宅的结尾,也是住宅向花园的过渡。庭院以“坐春望月楼”为主体,楼的东部延伸至花园部分,设一不规则的五角形楼阁,名为“揽胜阁”。楼前置一旱船,船头向东,直向“云烟锁钥”月洞门,宛如待航之舟,将游人引向东部花园。庭前植香樟、玉兰,苍劲古朴。小院所用笔墨不多,却引人入胜,衔接自然,为花园起到绝好的铺垫作用。

  退思园的花园以水为中心,建筑、假山沿水边布置,建筑多贴水而筑,突出了水面的汪洋之势,故有“贴水园”的美称。退思园水面处理独到之处就是水与建筑的紧密、贴进,整个园子象浮在水上,与其他园林相比,*添一分动感。“退思草堂”是花园的主景建筑,草堂朴素淡雅,不求华丽,无论是门窗装饰,还是家具陈设,处处体现了这一思想,这在园林建筑中是少见的。退思草堂坐北朝甫,隔池与苑雨生凉、天桥、辛台和闹红一舸相对。与草堂相连的是环水池而筑的“九曲回廊”。此廊蜿蜒曲折,高低起伏,而墙上的漏花窗刻“清风明月不须一钱买”诗句,借以寄托对大自然的感激之情。这种将诗句制作于漏花窗上的做法,在苏州园林中仅此一例。

  “闹红一舸”为一船舫形建筑,船头采用悬山形式,屋顶榜口稍低;船身由湖石托起,外舱地坪紧贴水酉。水穿石隙,潺流不绝,仿佛航行于江海之中;船头红鱼游动,点明“闹红”之趣。退思国有两处船肪建筑,一个在池中,另一个在旱院中庭。我国古代江南水乡,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园林的石舫、旱船自然是寄情于水、寄情于船的象征,这是一种水乡文化的特征。

  “菰雨生凉”是一处临水小轩,位于水池东南。轩面水开四扇长窗,轩内隔屏正中置大镜一面,镜前设一小榻,夏日卧于榻上,背后的镜里反映出池中一片莲荷,仿佛置身于荷花丛中。以镜面扩大园林空间是苏州园林中常见的手法,而此处运用之巧妙,真可谓独具匠心。

  退思园的水面较开阔,而园内建筑体量均较小巧,处理不好则有散、乱之感。要解决这个问题,建筑的单体组合、临水立面的变化以及建筑与水的进退关系,都必须处理好。退思园水池甫岸就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甫岸的“辛台”是一幢二层小楼,与“菰雨生凉”相隔一段距离,无论从空间比例上,还是立面变化上看,均略显不足,但通过“天桥”将两者连接后,即变成一组活泼的建筑群。“天桥”为二层楼廊,与园西北部的“揽胜阁”遥相呼应,两处均为欣赏退思园全景的最佳处。

  退思园全国布局紧凑,一气呵成,有序幕,有高潮。跌宕起伏,象一曲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乐章。


江苏同里古镇导游词6篇(扩展3)

——同里古镇导游词6篇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同里游览,下面由我来给大家讲一讲同里古镇吧。

  同里,位于苏州东南18公里,地处江苏、浙江、上海;省交界处,凭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传统的文化、教育气氛,同里古镇素有“小桥流水、琴韵书声’’的美誉。七世纪开始开凿的京杭大运河由北往南自古以来一直是发达的水上货运干线,同里正处于苏州、杭州之间,以往舟楫来往的盛景是“富土”同里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现在苏州一吴江一同里省道大致与古运河相*行,路上满载货物、乘客满座的车流与水上驳船争流、汽笛鸣响的船队形成了两道最鲜活、最充满活力的私营经济的物流。建国后,318国道、205省道为主的公路交通网十分 便利繁忙,马—亡就要建成的常熟—苏州—嘉兴、上海—吴江的高速公路将连接原有的嘉兴—杭州高速公路,这一切直接地带来了外商的投资兴厂,一路上吴江电子工业园已初见规模。两年前还是稻田飘香、犁地禾苗的农家景象,现在是标准厂房、欣欣向荣的工业景象。只有在*同里古镇的路上还能稍见到桑田新绿、莲塘井然、橘树小片、农舍新翻的安静恬然的场面。

  [同里入口牌坊前]

  同里古镇[995年被评为江苏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而同里镇上百年历史的退思园与“苏州古典园林”同宗同源,更被列为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值得一提的是,*古代治园宝典《园冶》的作者—计成正是水乡泽国同里人。同里的文化特质不但表现在古代科举场上折桂的这批状元举人们,还表现在众多古建筑中各具特色的代表作上—官宦人家退思园、商贾大户崇本堂、书香门第嘉荫堂,更多地表现在同里古镇在五湖环抱的地理环境中、在水乡灵动的清越气氛里、用儒家的坦然和从容规范了古镇的工整和恬淡。

  也许同里本身的名字由原来的“富土”拆字为“同里”,已经说明了宋以来小镇的质朴却殷实的书卷气。小小乡镇农耕渔织,里人勤奋攻渎,一向知书达理、*和而温良,不但培养出了一个状元、百位举人进士,还有无数文化人南园激扬文字、指点江山,在中庸的国度寻求真理的伸张。据说**前富饶的同里90%以上的居民是地主身份,殷实的生活、养花养草的生活小情趣、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在这一点上体现的正是旧时江南的正宗。

  在整体上,同里布局井然,居住区与商业区错开。如今我们看到的“明清街”一带正是以前的新填地商业中心,招牌飘扬,热闹而不嘈杂;各行业因水聚集成市,鱼行、竹行现已成了地名,安安静静的,让今人因揣摩而向往古时文雅的市民生活。同里镇内7条河流连着外围众多湖泊,如同莲叶脉络舒展;49座古桥下输送着袅袅的小船,自古而今;保留着大量的沿河明清建筑,一律深宅大院,沉默如智慧的老者,任由你去猜测过往它都淡然一笑;而街巷深处门前倚坐的老婆婆还在熟练地剥着水产—鸡头米,在暗黑的外壳里抖落出精白的圆润的珠粒,好象经过她的双手同里的精髓就这么不经意地层漏了出来,不经由任何文字。 同里双棋盘的格局区别与用直的乡野,这里的水道更开阔而生出不凡的气度,水码头工整而优雅;区别于周庄商业化的世故,无处不在的文化气息把“醇正扛南”的韵味勾兑了出来:文化千年的润泽、乐天知命的坦然、繁华而不张扬的*常心态。

  [退思园—茶厅内,面对影壁]

  现在我们来到了江南名园—退思园。退思园建成寸:1887年光绪年间,由著名画师袁龙设计。作为晚清园林艺术日益被浮夸的装饰风格所占据,人文化因素日渐式微的时代,退思园不愧是当时难得的佳构,还保留着苏州古典园林一贯的退隐作风、朴素格调与步步诗文。整个园子占地9亩日分,分为四部分:外宅接待部分、内宅居住部分、中庭宴居部分和内园退闲吟游部分。伞园风格一致,*和而安谧,虽是朱门显示主人身份和生活的富足,但空间组织疏朗有秩,全然没有一般清末园林的空间逼涩感;虽然只有内园的一泓池水,却在红花绿叶间弥漫着柔和婉丽的气息;虽然在组织上庭院部分占了全园的四分之三,却因为在各部分的细节处理上多处引入自然景致,以框景的形式作点睛之笔,使得庭、园的过渡自然而婉转,并且把占四分之一面积的东园作为构园的高潮和收笔,好象金戈铁马后的一曲鸟投林,把园主且退且思、且退且闲、且退且隐

  同里镇,位于太湖之畔古运河之东。建于宋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名副其实的水乡古镇。同里距苏州市18公里,距上海80公里,是为江南六大著名水乡之一,面积33公顷,为五个湖泊环抱,由网状河流将镇区分割成七个岛。古镇风景优美,镇外四面环水。同里连同周庄、甪直三个江南水乡古镇也已经列*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遗产名单。神秀的翠竹。浑然天成的“岁寒三友图”,使主客共叙的品位得到提升。

  中庭与右园有“退闲小筑、云烟锁月”月洞门相通,园内有“九曲回廊”曲径通幽,漫游其间,步移景异。

  退思园尽管只占9。8亩地,但园内亭台楼阁、廊船桥榭、厅堂房轩、一应俱全,且建筑尺度适宜,花木水石布局得体,既小巧玲珑,又朴实无华。园以池为中心,各式建筑皆紧贴水面,如浮水上,被当代园林学者、上海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誉之为“贴水园”。

  退思草堂是全园的主景,古朴素雅,稳重气派,体现了主人的身份。退思草堂内隔屏后有元代书画家赵孟頫所书的《归去来辞》碑拓,原碑与太仓墨妙亭同时遭毁,故碑拓愈显珍贵。置身堂前贴水*台,环顾四周,一幅浓淡相宜、恬澹静谧的山水画长卷正缓缓展开。

  大家请看!闹红一舸由湖石托出,半浸碧水,水流漩越湖石孔窍,潺潺之声不绝于耳。人站船头,因波荡而似船行,因鱼游而显船动,更有行云倒影浮动,恍若扁舟启航,别有情趣。

  再看水地对岸,天桥与辛台相联,天桥上为桥,下为廊,它模拟秦王朝阿房宫的复道建筑。横空出世,飞越山巅,将菰雨生凉轩与辛台连为一体,循山洞经石径拾级而上,登临天桥,使人豁然开朗。1985年评选*十大风景名胜时,专家首推天桥代表苏州古典园林的杰作。天桥楼廊尽处,有“行至桥端似无路,随山拾级豁然通”的辛台。辛台当为求学之所,当年园主苦心教子读书,虽未必“头悬梁、锥刺股”,却也曾付出“为觅一佳句,捋断三根须”的代价。因而,有任兰生之子任传薪追随革命,倡导钱钟书之父),书法家钱祖翼以及范烟桥、任传鹤、顾乃复等,使得“远方童女,也担簦负笈而来”。开*代*女子受教育风气之先。

  出草堂往东,有三曲桥*卧水面,清波倒影,形似凌波。桥南古木参天,假山叠翠,桥北水涯山坞边琴房掩映花树间。

  假山之巅的眠云亭,拔地而起,亭下周叠湖石,上亭下洞,为江南园林所仅见。登亭迎风待月,楚河汉界,飘飘欲仙。

  菰雨生凉轩贴水而筑,菰雨生凉四字取意于彭玉麟题西湖三潭印月联句:“凉风生菰叶,细雨落*波。”隔屏正中的镜子是园主之子任传薪从虞姬故里的安徽灵壁,俗称美人石。一般常见的灵壁石体积不大,而这块灵壁石体积硕大,十分罕见,它与太湖石自成一体,天衣无缝。在闹红一舸石舫后的九曲回廊处,有九扇纹饰各异的漏窗,漏窗上嵌有取意李白《襄阳歌》“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柳亚子先生早年生活过的嘉荫堂,请大家随我一同进去参观。

  嘉荫堂旧称柳宅,主人柳炳南是著名爱国诗人柳亚子先生的亲戚。因经营油坊有方,发迹后从北厍迁到同里,花了两万两白银于1922年建起了嘉荫堂,堂内各处建筑都有十分精细的雕刻,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我们先看正厅,厅内高大宽敞,颇有几分侯门气派。因为梁头棹木像明代官帽的帽翅,所以正厅也被俗称为纱帽厅,大家可以数一下,帽翅上一共刻着八幅《韩湘子,鱼鼓指张果老,荷花指何仙姑,花蓝指蓝采和,扇子指汉钟离。将“暗八仙”放在上枋,是暗喻做生意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字牌上 “厚道传家”四字则是主人希望后人将诚恳和宽容的待人之道世代相传。下枋中央部位的“福禄寿”深浮雕,是祈盼未来生活能够三星高照。整个门楼砖雕简单朴素,寓意丰富,能够使人产生美好联想。

  在结束今天的讲解之前,请大家一起到明清街去走走。明清街因街道两旁建筑为明清风格而得名。1983年谢铁骊导演以崇本堂为主场景,以明清街、三桥景区为外景地,拍摄了《包氏父子》。从此同里古镇就成为众多影视导演心目中的天然摄影棚。1999年4月,*电影家协会将同里古镇指定为影视摄制基地。

  在这条街上,店家销售的大多为叶茵构筑别业,称“水竹墅别业”,园有十景,如“曲水流觞”、“竹风水月”、“峭壁寒潭”等,都是与水相联的水上景色。元代,同里的“水花园”为叶振宗所居,地广数里,在同里湖畔。明代同里有“湖林别业”,为任秀之园第,地处庞山湖畔。清代有著名的贴水名园"退思园",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指出:任氏退思园于江南园林中独辟蹊径,具贴水园之特例,山、亭、馆、廊、轩、榭等皆紧贴水面,园如出水上。陈从周教授还高度姜夔描绘的景色如此具象,园艺师用至阴至柔至幻的物种磨灭了建筑的棱角,以致于游者绝倒于幽谧中琴声催开的紫藤花落、带着莲香的水汽、桂香浸泡的水中月影和冰雪寒窗的笔墨纸香。正如我们身边的这条游廊花窗里嵌着几个字写道:清风明月不须一文钱买。文字属石鼓文,字出自李太白的诗《襄阳歌》:清风明月不须一文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

  整个建筑布局依琴棋书画四大主题来布置,依次是琴室、眠云亭、辛台和水香榭,两高两低,在水两侧互为犄角。园总体是以退思草堂为中心,由揽胜阁向菰雨生凉逐层往低,向东南方敞开。如果说全园灵魂从琴室曲桥处引气,那么在菰雨生凉和眠云亭之间则作漏气处理。在空中另有揽胜阁、眠云亭、辛台复道天桥相互成为对景,把阿旁宫勾心斗角的华美曲线勾画地美不胜收。作为建筑上的成就,首先要提到的就是江南园林一绝的`天桥,在空中划出一条优美的曲线,登者若白云在握;而眠云亭如同一座凌空的楼阁,假山即是它的基础,又形成了一个阴凉的石室;再者,

  天桥前面的一座巨大的太湖石假山,似人仙境不愿离去的老者,峰顶还有一块色*的灵璧石,是不是象醉饮了这里的玉露琼浆昂头向月呢?如此天成的配合真是天下无双了。

  而在退思草堂内鸳鸯厅北面隔扇上藏有元代书法家赵孟?所书的《归去来辞》的珍贵碑拓,爱好书法的朋友可以有幸观摩一下他的真迹了。其实,在南侧的菰雨生凉的一幅侯遗范”、“商贤遗泽”,体现主人作为一名商人的良好品德指出了福泽后代的经世良药。

  虽然在外观上崇本堂保留了与古典园林同样的特征,但在艺术上远逊于后者;特别是在人与自然的沟通、人本化的自然的生活之道上、天人合一的追求上,作为商贾大产的崇本堂已经与前人的艺术生活相去甚远了。不过,今天我们在崇本堂里设置了小型的民俗博物馆倒相得益彰。走三桥的朋友,不妨继续你们的参观,去“喜堂”、“寿堂’’看看当年花轿送女、红绿绸带结姻缘、媒婆点婚的蜡人场面;还有老寿星龙头拐杖、“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祝福。

  [过长庆桥,穿过对面小巷,左折入,进嘉荫堂正厅,在庭院中央]

  这里是书香门第柳炳南的私家住宅,名“嘉荫堂”建于1922年,占地一亩四分,共四进三十二间。整个建筑前临街后临河,正对崇本堂,车船方便,带有明显的水乡建筑特点;同时由于建筑年代较*,受到相邻建筑的限制,建筑因地制宜,*面上前牛部小后半部大,中轴不对称。 虽然是民国建筑,但是却不象年代稍远的崇本堂那样一味堆砌雕刻图案,在细节处理上极具文化性。在整个建筑方面,虽然没有退思园一样精细优美的园林布局,但是在正厅和后宅之间却辟出——大块空地,青瓦为墨,粉墙作纸,屋脊线、窗檐线、走廊线条、门亭屋面曲线等构成了一幅生动而沉静的图案。由围廊牵引,廊间蕉竹小品点缀,青枫金桂墙前,疏朗有秩,明风犹存,在这 一点上比崇本堂更人文化。还在堂楼衍庆楼后另筑水秀阁,借窗外水景入屋中,给呆板的建筑带来了许多生气,给沉滞的生活带来了些许灵动。而同时正厅“嘉荫堂”仿明纱帽厅的形式,也许是读书人对明代文化江南正宗的尊崇吧。

  在细节处理上,我们注意看大厅的廊轩,棚顶呈棱行,俗称“鹤胫一枝香”;后面衍庆楼的廊轩顶中部又设斗搁绗条“菱角一枝香”。同样是纱帽翅,大厅里作《三国演义》英雄忠义故事,内宅作孝亲传道的透雕。总体上一致,细微处做文章。总之,含蓄简雅的明风扑面而来,各种雕刻细腻传神,比如“暗八仙”的砖刻,“博古图’,的木刻,“称心如意”“笔锭高中”的铺地石纹。

  在文化内涵上,我们不难发现诗书世家对于“学而优则仕”的理想追求、“渎书为上品”的人生信条。在嘉荫堂梁顶云遮雾绕的装饰性雕刻中有“鹤鸣九皋’’的雄心壮志,门板上有“蟾宫折桂”的仕途理想,更有“必定高中”的暗喻。

  而对于装饰图案,又以人格化的梅兰荷菊作为首选,清雅可人,书卷气十足。整个建筑的气氛可以由门厅里的—幅楹联作为总结:闲居足以养老,至乐莫如渎书。“万般皆下品,唯有渎书高”。柳家为代表的书香门第,深居简出,以不甘寂寞的生活态度,在渎书过程中追求出入头地的官运亨通,同时在个人的精神世界追求极致完美。

  深厚长久的文化传统不但使同里人才辈出,还使同里民风淳厚,真正做到了“厚道传家”的思想传承,还使同里古镇真正做到了“出世”“人世”的两相不悖。巨大的宽容使我们今天在同里还能看到退思园、崇本堂、嘉荫堂和*相处,三种不同的文化—仕、商、书膑足而居,在“思、德、道”交错的涟漪中增添了文化古镇——同里的魅力。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同里游览。

  大家看到的牌楼是仿明建筑,它是同里古镇众多明清建筑的代表,“*历史文化名镇”由原*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先生题写。

  走过三元桥,我们就进人了具有一千多年建镇史的同里古镇区。根据清嘉庆年间的《同里志》记载,同里“唐初名铜,宋改为同。旧名富士,以其名太侈,乃析田加土为同里”。而改富土为同里则另有一个民间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浙江富阳一带灾荒不断,不少人背井离乡来到这里垦荒种地。辛勤劳作加上风调雨顺,而使物产丰饶,人们安居乐业,就将这里称为“富土”。直到隋炀帝即位,因其骄奢淫逸,不理朝政,致使国库日渐亏空,有一年北旱南涝,许多地方粮食歉收,交不上“皇粮”。于是,皇上下旨,江南富土每人增缴三斗粮,限十天缴清,违者将处以重罚。富土百姓得讯,焦急万分。便请教当时镇上一名姓金的秀才,金秀才便如此这般地作了安排。

  转眼十天限期已到,催粮的钦差乘船来到富土。金秀才率众乡亲在岸上跪地迎候,钦差一上岸,便催问加缴皇粮之事,金秀才从容答道:“今年受灾,收成大减,难以为缴”。钦差不信,大怒“休得胡言!富土乃富有之地,焉能无粮?若不如数上缴,定要遵旨重罚。”金秀才不卑不亢,陪笑解释说:“大人息怒,请听在下细说。此地原叫‘同里’,并非‘富士’,请大人明察。”钦差听后迷惑不解,顺着街面东西南北巡视了一大圈,见到的都是“同里”,而绝无半点“富上”痕迹,于是只好罢休。哪位游客能猜出金秀才作了什么安排?原来金秀才关照众乡亲用拆字法,将“富”字一拆为二,上去一点,拆田连土,便成为“同里”二字。而当时的书写*惯与今日不同,是竖写的,因此化险为夷,躲过了这一劫难。同里同里,同为乡里,看着叫着都很*白、亲切,因而沿用至今。

  今天,我给大家讲解同里的一园二堂三桥,请各位随我一起寻找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韵味。

  同里古镇布局与众不同,市河如网,小桥遍布,街市民居依水而成,并拥有大量的深宅大院和园林古迹。因此在1982年就有幸成为江苏省文物保护镇。

  现在,我们来到了被余秋雨先生称为*古典园林中特别让他称心满意的和最吸引人的去处,这就是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增补名单的退思园。

  退思园建于1885~1887年。园主任兰生,字畹香,号南云,生于1838年,26岁时到安徽投靠巡抚乔松年,并在前敌营务处任职。因作战有功,先后担任记名盐运史、候补道布政使,并兼淮北*厘局及凤阳钞关等职。光绪五年(1879年)始任凤颖六泗兵备道,筑城垣,治驿路,建桥梁,开船塘及设育婴堂、戒烟局等,综合治理,效果显著。光绪十一年(1885年)因镇压捻军不力,被人参奏,革职回乡。取《左传》“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建造了退思园。

  退思园占地九亩八分,因为地形所限,不能由南向北纵深发展,所以在本镇一位叫袁龙的杰出艺术家的巧妙设计下,退思园自西向东构筑了左宅、中庭、右园的新颖格式。

  宅分为内宅和外宅,外宅有轿厅、茶厅以及正厅三进。我们现在位于茶厅,刚才进园时走过的是轿厅。轿厅和茶厅是停轿及接待一般客人所用的场所,如果遇上主人家的婚嫁喜事、祭祖典礼或有贵宾造访,园主必敞开正厅大门,以示隆重。各位都是同里人民尊贵的客人,请走正厅大门入内。从厅内陈设可以看出,正厅的接待规格要明显高于茶厅,*时正厅大门关闭时,只能从陪弄出入。

  现在我们去参观一下内宅。内宅是园主与家眷起居之处,主人任兰生,因为长期在安徽生活,所以建造了别具徽州特色的大走马楼,使各位能在这里见到江南少有的建筑。那么,为什么要建两个楼梯呢?东西两侧的楼廊既遮阳、避风、挡雨雪,又方便主仆上下楼时避让,一举多得。

  大家看这两扇与退思园一样年龄的门。大门内木外砖,看似笨重,其实作用不小。谁能猜出它的作用吗?砖木结构,青砖能防火,门上闩后可防盗。现在我们来到宅之尾,园之序的中庭。

  中庭设计围绕“待客”两字展开。与漏窗陪弄相接隐去船尾的旱船似一艘刚靠岸的客船,将远道而来的客人载到热情的主人家。再看旱船两旁,右侧是园主任兰生亲手栽种的广玉兰,左侧这棵白玉兰是修复退思园时移栽的,玉兰树是春天开花较早的植物,所以它象征春景。那么为什么要种玉兰树,而不是种桃树或其他在春天开花的树种呢?一是园主名字叫兰生,既为兰生,就不可无“兰”。二是玉兰寄意“金玉”,玉兰飘香意为金玉满堂。“扁舟系岸不忍去,秋风斜日鲈鱼乡”,如果远道而来的亲朋好友要作多日盘桓,坐春望月楼既可四季望月,吟诗酬唱,也可楼前踏月,静赏花木,使客人不觉客居异乡。岁寒居是主人在岁暮风雪之时,与知己围炉品茗论诗之所。因为园主被革职回乡而建园,经营多年的仕途毁于一旦,所幸好友左宗棠和彭玉麟的鼎力相助,才未被慈禧要了脑袋。因此,主人将自己与左、彭两人誉为岁寒三友。透过花窗,可见清幽的腊梅,坚毅的苍松和神秀的.翠竹。浑然天成的“岁寒三友图”,使主客共叙的品位得到提升。

  中庭与右园有“退闲小筑、云烟锁月”月洞门相通,园内有“九曲回廊”曲径通幽,漫游其间,步移景异。

  退思园尽管只占9。8亩地,但园内亭台楼阁、廊船桥榭、厅堂房轩、一应俱全,且建筑尺度适宜,花木水石布局得体,既小巧玲珑,又朴实无华。园以池为中心,各式建筑皆紧贴水面,如浮水上,被当代园林学者、上海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誉之为“贴水园”。

  退思草堂是全园的主景,古朴素雅,稳重气派,体现了主人的身份。退思草堂内隔屏后有元代书画家赵孟頫所书的《归去来辞》碑拓,原碑与太仓墨妙亭同时遭毁,故碑拓愈显珍贵。置身堂前贴水*台,环顾四周,一幅浓淡相宜、恬澹静谧的山水画长卷正缓缓展开。

  大家请看!闹红一舸由湖石托出,半浸碧水,水流漩越湖石孔窍,潺潺之声不绝于耳。人站船头,因波荡而似船行,因鱼游而显船动,更有行云倒影浮动,恍若扁舟启航,别有情趣。

  再看水地对岸,天桥与辛台相联,天桥上为桥,下为廊,它模拟秦王朝阿房宫的复道建筑。横空出世,飞越山巅,将菰雨生凉轩与辛台连为一体,循山洞经石径拾级而上,登临天桥,使人豁然开朗。1985年评选*十大风景名胜时,专家首推天桥代表苏州古典园林的杰作。天桥楼廊尽处,有“行至桥端似无路,随山拾级豁然通”的辛台。辛台当为求学之所,当年园主苦心教子读书,虽未必“头悬梁、锥刺股”,却也曾付出“为觅一佳句,捋断三根须”的代价。因而,有任兰生之子任传薪追随革命,倡导教育救国,20岁时以退思园为校舍,出巨资,聘名师,创办私立丽则女学。受聘的教师中有国学大师钱基博(钱钟书之父),书法家钱祖翼以及范烟桥、任传鹤、顾乃复等,使得“远方童女,也担簦负笈而来”。开*代*女子受教育风气之先。

  出草堂往东,有三曲桥*卧水面,清波倒影,形似凌波。桥南古木参天,假山叠翠,桥北水涯山坞边琴房掩映花树间。

  假山之巅的眠云亭,拔地而起,亭下周叠湖石,上亭下洞,为江南园林所仅见。登亭迎风待月,楚河汉界,飘飘欲仙。

  菰雨生凉轩贴水而筑,菰雨生凉四字取意于彭玉麟题西湖三潭印月联句:“凉风生菰叶,细雨落*波。”隔屏正中的镜子是园主之子任传薪从德国带回,置身镜前香妃榻上犹如沐浴湖水之中,顿生凉意。“种竹养鱼安乐法;读书织布吉祥声”的楹联,也是当年朝中大臣彭玉麟对园主任兰生的劝诫。

  天桥北侧,矗立一块独体太湖巨石,形着驻足老人,故称老人峰。老人峰巅有灵壁石,酷似昂首寿龟,神形兼备。灵壁石原产地在楚霸王爱妾虞姬故里的安徽灵壁,俗称美人石。一般常见的灵壁石体积不大,而这块灵壁石体积硕大,十分罕见,它与太湖石自成一体,天衣无缝。在闹红一舸石舫后的九曲回廊处,有九扇纹饰各异的漏窗,漏窗上嵌有取意李白《襄阳歌》“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诗句的石鼓文“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道出了退思园建筑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和表现自然的高超艺术。因而灵壁石、石鼓文漏窗纹饰和退思草堂内的《归去来辞》碑拓合称退思园三宝。

  退思园“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堪称江南园林经典,因为它同时具备了琴棋书画、春夏秋冬八景。其中的琴棋书画四景指的是琴房、眠云亭、辛台、览胜阁。

  请大家注意一下在退思草堂西后侧的揽胜阁,揽胜阁与坐春望月楼相连悬挑在花园西北角,独具匠心的设计,既可使宾客中的女眷足不出户就可饱览满园景色,又能按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的要求顺乎自然地将男女分开。轻推花窗,窗外美景如画展现眼前。它在成为全园制高点的同时又恰到好处地弥补了北墙与西墙之间的呆板死角,使整个建筑布局有了动感。

  我们再说春夏秋冬四景。春景是“坐春望月”,夏景是“菰雨生凉”,冬景是“岁寒三友”。现在我们来到的是秋景“天香秋满”所在。大家请看,这里遍植丛桂,每当桂花飘香之时,馥郁芬芳,盈室绕阶,红枫与金桂、银桂相间,衬以蓝天白云,粉墙黛瓦,更觉秋高气爽。若在清风明月之夜,邀三五知己在此品茗赏花,更是使人心旷神恰。

  从进园以来我们一直在感受着退思园带给我们的美的享受,在结束退思园的游览之前,请大家关注自己脚下,我们现在所踩的是一块福地。请看,中间的“寿”字,隐意长命百岁,周围五只蝙蝠隐意富贵、康宁、善德、好运、长寿五福,幸福之福。五福捧寿,有寿有福,围绕福寿转一转,福寿双全轮回转。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绕“福寿”一圈,再随我出退思园。

  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退思园以贴水园而著称于世,同时因为设计者袁龙继承了明代著名的造园大师、《园冶》作者计成的造园艺术,使得退思国成为*造园史上的杰出作品而得到世人的关注。1986年,美国纽约市以退思园为蓝本在该市斯坦顿岛植物园建造了一座江南庭院,取名“退思庄”。可见退思园已不是同里人的退思园,而是全世界的退思园了。

  现在我们来到了古镇的中心。不知大家对“小桥、流水、人家”这句话所概括的江南水乡特征有什么样的感性认识?大家只要留意小河两旁的石驳岸,单落水或双落水的河埠,镶在驳岸上系船用的缆船石,那造型各异、散于各处的古朴中透着精神的桥梁,还有铺排整齐的块石路面,以及面水或依水的民宅,也许就会像余秋雨先生那样有一种要在这里觅房安居的心愿。

  这里是崇本堂,整个建筑占地不足一亩,沿中轴线向北纵深发展。从沿街门厅、正厅、前楼、后楼到下房共分五进,从正厅到后楼,建筑里前低后高结构,民间称之为“连升三级”,是江南宅园纵深扩展的范例,它的实用价值在于通风和采光。

  因布局紧凑,且多为木结构,所以在厅楼之间都建有风火墙,楼廊左右设蟹眼天井,备泻水防火之用。

  崇本堂共有三进门楼,分别刻有“崇德思本”“敬候遗范”和“商贤遗泽”,即有“德乃安身立命之本”之意和治家立业之志,又时刻提醒后代不要忘本,要“崇敬商”。说明原主人是一位诚实、守信、有文化的商人。

  崇本堂共有木雕一百多幅,内容各不相同,在崇本堂正厅长短窗的腰华板上刻有《西厢记》戏文故事十四幅,在前楼底层长窗的腰华板上刻着《红楼梦》十二金钗十幅。

  而游崇本堂最可品味的是具有各种隐意的木雕。如瓶和牡丹称之为“富贵*安”,笔和锭称之为“必定高中”,松鼠和葡萄象征“多子多孙”,喜鹊和红梅寄意“喜上眉梢”,满装金元宝、银元宝朝内宅飞奔的图案就是“日进斗金”等等。

  另外还有八仙图、渔樵耕读图、琴棋书画图、福禄寿禧图等隐藏在58幅木雕中,请大家随我一起到后楼寻找,看谁先找全。

  各位游客,刚才向大家介绍了商贾人家崇本堂,下面我把对同里人民具有特殊意义的三座桥介绍给大家。我们现在站的是长庆桥,正前方的梁式石桥为太*桥,左前方的拱形石桥是吉利桥。三桥小巧玲珑,构筑典雅,因呈“品”字形横跨河面,又有“桥中一品”的美称。同里人每逢婚嫁、生日等喜庆事,一定要约亲朋好友来太*、吉利、长庆三桥走一圈,以桥名求*安,图吉祥,保幸福。今天各位作客同里,就请一起走三桥吧。

  同里古镇以三多闻名,一是桥多,全镇有49座风格迥异的石桥。最古老的桥是建于南宋宝佑年间的思本桥,距今虽有七百多年,但仍巍然屹立。二是名人多,从宋朝到清朝嘉庆年间,共出状元1人,进士42人,文武举人90多人,如元代进士、翰林承旨徐纯夫,明代著名造园家计成,辛亥革命风云人物陈去病,*代著名教育家金松岑,《文汇报》创始人严宝礼等都是同里人。三是深宅大院、私家园林多。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柳亚子先生早年生活过的嘉荫堂,请大家随我一同进去参观。

  我们先看正厅,厅内高大宽敞,颇有几分侯门气派。因为梁头棹木像明代官帽的帽翅,所以正厅也被俗称为纱帽厅,大家可以数一下,帽翅上一共刻着八幅《三国演义》戏文透雕,有古城会、三英战吕布、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等,形象逼真,呼之欲出。这组透雕已被《*戏曲志。苏州分卷》收录。

  再请看,五架梁正中雕刻着八骏图,梁的两端刻有凤穿牡丹,凤即凤凰,又称吉祥鸟,牡丹又叫富贵花,凤穿牡丹隐意富贵吉祥。梁底的两幅图案请大家辨认一下是什么?它们分别是称心如意和必定高中,以图会意,讨个好口彩。

  这是一座仿木结构的清水砖雕门楼,大家已经注意到门楼上枋的浅浮雕图案与刚才庭院地上的图案一致。有谁知道它们叫什么?这一组图案叫做“暗八仙”,八仙即民间传说中的八位仙人,所谓“暗八仙”就是见物不见人,见物似见人。上面的每一种图案分别代表一位神仙。如葫芦指铁拐李,宝剑指吕纯阳,朝板指曹国舅,笛子指韩湘子,鱼鼓指张果老,荷花指何仙姑,花蓝指蓝采和,扇子指汉钟离。将“暗八仙”放在上枋,是暗喻做生意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字牌上“厚道传家”四字则是主人希望后人将诚恳和宽容的待人之道世代相传。下枋中央部位的“福禄寿”深浮雕,是祈盼未来生活能够三星高照。整个门楼砖雕简单朴素,寓意丰富,能够使人产生美好联想。

  在结束今天的讲解之前,请大家一起到明清街去走走。明清街因街道两旁建筑为明清风格而得名。1983年谢铁骊导演以崇本堂为主场景,以明清街、三桥景区为外景地,拍摄了《包氏父子》。从此同里古镇就成为众多影视导演心目中的天然摄影棚。1999年4月,*电影家协会将同里古镇指定为影视摄制基地。

  在这条街上,店家销售的大多为旅游纪念品和旅游食品,最富有同里特色的旅游食品有状元蹄、腌菜苋、闵饼、芡实、小熏鱼以及各种精美糕点等。大家可以放心购买,当然,为了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益,购买时请向店家索要购物凭证。

  我的讲解就到这里,感谢大家!

  同里古镇全称苏州市同里古镇景区,位于苏州太湖之畔古运河之东。她建于宋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名副其实的水乡古镇。同里镇距*临上海、浙江等地,是为江南六大著名水乡之一,为五个湖泊环抱,由网状河流将镇区分割成七个岛。古镇风景优美,镇外四面环水。她是江苏省最早,也是唯一将全镇作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古镇。是江苏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其中水乡古镇和退思园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同里镇内自成水网,民用水河桥比比皆是,悠悠绿水,水活水清,“家家临水,户户通舟”。形成“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柳桥通水市,河港入湖田”的独特景观,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古镇。

  同里风景优美,镇外四面环水,镇内由15条河流纵横分割为7个小岛,由49座桥连接。镇内家家临水,户户通舟;明清民居,鳞次栉比;宋元明清桥保存完好。它以小桥流水人家的格局赢得“东方小威尼斯”的美誉。现存著名的有退思园、耕乐堂、环翠山庄、三谢堂、侍御第、卧云庵、城隍庙、尚义堂、嘉荫堂、崇本堂等园林和古建筑。

  1、退思园,建于清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具晚清江南园林建筑风格。退思园布局独特,亭、台、楼、阁、廊、坊、桥、榭、厅、堂、房、轩一应俱全,并以池为中心,诸建筑如浮水上。格局紧凑自然,结合植物配置,点缀四时景色,给人以清澈、幽静、明朗之感。建筑格纵向为横向,自西向东,西为宅,中为庭,东为园。宅分外宅、内宅,外宅有轿厅、花厅、正厅三进。轿厅、花厅为一般接客停轿所用。其退思园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古风园位于公园桥东侧、南濠弄内,南与退思园一弄之隔,设在原晶体管厂里。该馆分百床、木雕和古玩三大区,古风园展示的古玩,种类繁多,包括瓷器、铜器、珠玉、文房四宝、紫砂等。每件古玩,都由故宫博物院专家标注年代和名称。木雕戏文故事由四川戏曲专家还原故事,百床、木雕、古玩由作家车前子撰写解说词。

  3、松石悟园,简称“悟园”,即“同里镇松屏石展馆”所在地,古镇区石皮弄中,毗邻吉利、太*、长庆三桥,与珍珠塔景区一墙之隔,由富观桥南行百步即抵。

  嘉荫堂,位于竹行街尤家弄口,建于民国初年,有四进,门窗梁栋皆雕刻精美。房主柳炳南,北厍人,先于芦墟开设油坊,发迹后迁于同里营建宅第,共耗白银贰万两。与著名爱国诗人柳亚子先生同宗。嘉荫堂主建筑系仿明代结构,俗称“纱帽厅”。

  4、崇本堂位于富观街长庆桥北堍,坐北朝南,面水而筑,东与嘉荫堂隔河相望,西与长庆桥等三桥相连,整齐的石驳岸护卫着这座古朴的宅第。如果把同里比作是一座古建筑的博物馆的话,那么崇本堂就是这座博物馆中一件雕刻精致的艺术品,其精湛的技艺和深刻的内涵,让每一位游人赞叹不已。

  5、耕乐堂,位于西柳圩,陆家埭中段,朝东面河,系明代处士朱祥所建,由时任南京国子监学正里人莫旦撰文作记。朱祥,字廷瑞,号耕乐。堂名取其号。

  同里的街道是古老的,明清年间古镇东南为居民住宅区,这里"地方五里,居民千余家",街巷逶迤,室宇丛密,高墙深院的住宅建筑,给老街披上了一层幽幽深深的神秘色彩。古镇同里水多桥多,因水成街、因水成市。镇区由九个圩以桥梁连结而成组成,河*以条石砌成的石驳岸,长达十三里之遥。居民家家临水、户户上河桥,打破了江南集镇那种“一条河道两面街,后为居民前店”的格局。

  6、街:同里镇现有八条主要街道,它们是:竹行街、富观街、新填街、上元街、三元街、东溪街、鱼行街、南新街。八条街道都有自己各自的特色,有的宁静恬淡,有的绿树掩映,有的依水傍屋,有的店铺林立。有些老式的商店装起了霓虹灯,有些石库门的楼屋换上了铝合金窗,有的被粉刷得亮亮堂堂,有的正在播放着年轻人喜欢的乐曲,但这些变化无损于老街给予每个游人的那份浓浓的风情。老街是同里一条溜淌着生活暖溜与生命色彩的小河,它的变与不变,都将给古老的小镇带来一种新的希望。

  7、桥:同里古镇上最富有神话色彩的古桥是富观桥。在此桥的龙门石上,有一幅惟妙惟肖的"桃花浪里鱼化石"的石雕。乌金桥坐落在镇西北郊,是当年苏州到同里的必经之路,也是古镇的重要入口。中元桥又称赌气桥,是一座梁式三孔石桥。

  同里的桥以三桥(即太*桥、吉利桥和长庆桥)最有代表性。同里人有过三桥的*俗,取其消灾解难、幸福吉祥之意。太*桥和吉利桥均是乾隆十二年,同里人范景烈等重建的。前者属梁式桥,小巧精致;后者属半月行拱桥,处太*桥与长庆桥之间。长庆桥俗名谢家桥,又称广利桥,是明代同里人陈镛、谢忱改建的。如今走三桥已是游客不可少的项目,使三桥成为同里人气最旺的桥。

  同里古镇全称苏州市同里古镇景区,位于苏州太湖之畔古运河之东。她建于宋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名副其实的水乡古镇。同里镇距*临上海、浙江等地,是为江南六大著名水乡之一,为五个湖泊环抱,由网状河流将镇区分割成七个岛。古镇风景优美,镇外四面环水。她是江苏省最早,也是唯一将全镇作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古镇。是江苏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其中水乡古镇和退思园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同里镇内自成水网,民用水河桥比比皆是,悠悠绿水,水活水清,“家家临水,户户通舟”。形成“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柳桥通水市,河港入湖田”的独特景观,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古镇。


江苏同里古镇导游词6篇(扩展4)

——江苏个园的导游词6篇

  各位游客:说起古典园林,大家都会想起苏州。然而,200多年前,江淮古城扬州的园林却要胜过苏州。早在清朝时曾有人对江南名胜作出过这样的评价:“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国亭胜。”可见当时江南一带,扬州是以园林之美而著称的。早在汉代,扬州就有规模较大的园林式建筑,以后又有创新,到清代时,由于手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盐业都十分发达,加之乾隆的六次南巡,扬州园林迅速兴盛。但历史上多次遭到兵灾战祸,园林毁坏甚多,现在幸存的仅个园、何国、小盘谷和后冶春园等为数不多的园林了。

  【个园的创建历史及名称来历】

  游客们:今天我们游览的是全国十大名园之一的个园。个园位于扬州市内东关街318号宅后,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两淮盐总黄玉鹤在明代寿艺园的旧址上重建。黄玉筠认为竹本固、心虚、体直、节贞,有君子之风;又因三片竹叶的形状似“个”字,取清袁枚“月映竹成千个字”的句意命名“个园”。苏东坡曾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道出了园主人以竹命名的本意。

  【造园概况—园林春景】

  “扬州以名园胜,名园以叠石胜”。个园就是以竹石为主体,以分峰用石为特色的城市山林。个园的假山采取分峰叠石的手法,运用不同的石头,表现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号称四季假山,为国内国林惟一孤例。个园的植物以竹为主,与竹最相配的造景材料是各种奇峰异石,像玲政透巧的太湖石峰,瘦削嶙嶙的石笋等。竹与石组合在一起,形成园林中很有特色的竹石小景。游客们,现在我们可看到在个园的人口处,造园者就别具匠心地设置了一组竹石小景,开宗明义地点出了这座园林以竹、石为中心的主题。

  个园就在黄家邸宅的后面,从住宅中间的小夹弄进入,往左一转,可以看到一左一右两个花台。台上翠竹亭亭,竹间叠放了参差的松布石笋,远远看去,就像刚破土的春笋,缕缕阳光把稀疏竹影映射在园门的墙上,形成“个”字形的花纹图案,烘托着国门正中的“个园”匾额。那在微风中摇曳的新算又象征着春日山林,这一真一假的竹景,被前面住宅部分的白墙一衬,立于园门两边,很有“春山是开篇”的意味。不知游客们是否领略到了春回大地,气象万千的感觉。这就是个国著名的四季假山景中的春景。

  【园林夏景:宜雨轩—夏山】

  欣赏完春景之后,我们再去观赏一下夏景的风采。那么夏季假山在哪儿呢?从两座花台春景中步入园门,迎面便是一座四面厅。厅前有两个用湖石*叠的花台。两台植竹,东台种桂,因而此厅原先称为桂花厅,现在匾额上已改名为“宜雨轩”。从厅中朝南而望,到处是绿意盎然,*处是青竹、丛桂。透过围墙上四个水磨石砌的漏窗及月洞门,还可以看到我们刚才路过的竹石小景。*景远景既内外有别,又隔而不闭。这种以内外互对互借来增加入园第一景的深度的造园手法,还是个国的独特之处,可谓别出心裁。从桂花厅沿着轩廊往西走,经过一片密密的竹林,便来到水池边上,隔水往北望去,只见蓝色的天幕下,巍峨屹立着一座苍古浓郁、玲政剔透的太湖石假山,山下有石洞,山上有石台,形姿多变,形状宛如天上的云朵,这就是夏山。山前有一泓清澈的水潭,水上有曲桥一座,通向洞口,巧妙地藏起了水尾,给人以“庭院深深深几许”的观感。池中遍植荷花,一眼望去,“映日荷花别样红”,突出了“夏”的主题意境。

  走在曲桥上,我们可以饱览夏山的秀色,只见两旁奇石有的如王鹤独立,形态自若;有的似犀牛望月,憨态可掬。抬头看,谷口上飞石外挑,恰如喜鹊登梅,笑迎宾客;跳远处,山顶上群猴戏闹,乐不可支。真是佳景俏石,使人目不暇接。进入洞室,刚开始觉得有点阴森,继而*惯了斜上方石隙中落下的丝丝光线,便觉得洞室宽敞。而小池里的水又分出一支流入洞中,加上湖石色呈青灰,夏日在洞中赏景,更觉凉爽。洞室可以穿行,拾级登上,转上数转使到山顶。上有一小亭子孤立于假山之上。亭前留有一株古松,伸出崖际,增添了夏山的葱郁的气氛。站在亭中,回首再看假山,在山洞石缝中,广玉兰盘根错节,石阶两旁,雨打芭蕉亭亭玉立。走在其间,只见浓荫披洒,绿影丛丛,真让人感到心已旷神怡。

  【园林秋景:黄山石—秋山】

  各位游客:如果夏景是以有清新柔美的曲线的太湖石表现秀雅恬静的意境,那么秋景则以黄山石粗扩豪放的直线表现雄伟阔大的壮观。因为黄山石既具有北方山岭之雄,又兼南方山水之秀,因此秋山是个园最富画意的假山。整座假山,都用悬岩峭壁的安徽黄石滩就,其石有的颜色呈储黄,有的赤红如染。假山主面向西,每当夕阳西下,红霞映照,色彩极为醒目。在悬崖石隙中,又有松柏傲立,其苍绿的枝叶与褐黄色的山石恰成对比,宛如一幅秋山图景。山巅建有四方亭,人在其中,俯瞰四周景观,往北远眺绿杨城郭,瘦西湖,*山堂及观音山诸景又—一招入园内,这也是*传统的造园手法之———借景。在我国古代,向有秋日登高远望的传统。个园黄山石是全国的制高点,又以重阳登高来渲染秋的主题。

  秋山的外形高峻突兀,内部结构复杂。石洞、石台、石磴、石梁与山中小筑交错融合在一起,形成一条扑朔迷离的山中立体游览通道,它不仅有*面的迂回,更有立体的盘曲。游客们,如果您感兴趣的话,可以因山而楼,再由楼两山,慢慢去领略这座设计巧妙、堆叠技法高超的扬州名山——秋山的风采。

  【园林冬景:透风漏月轩—漏商】

  从黄石假山往南看去,在三盈小楼的西面,有一个幽静的景区,这区域的主体建筑是一座南北敞达,东西用墙围闭的小厅,这些建筑给人的感觉好像带了某些“京味”。请看这些房子,屋角起翘较小,屋面较*缓,造型显得比较厚重,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在清朝盛世,帝王南巡,都要在扬州游玩。扬州盐商经济实力雄厚,为了所谓的“迎銮”,费尽心机来揣摩皇帝的喜好,因而有不少园林建筑就仿照了北京建筑的款式,渐渐地,扬州园林中有些建筑也带有了某些“京味”。这幢叫作“透风漏月”的小厅也不例外。在厅的南面有一座用宣石*叠的花台,台上倚着花园的南界墙,又有宣石堆起的小型倚壁假山,这就是冬山。宣石产于安徽的宣城,其色洁白如雪,人们又称它为雪石。这一景区,原是冬日围着火炉,边赏雪边品茶的地方。为了使假山在不下雪之时仍有雪意,便将宣石山置于南界墙北面的墙下,从厅中望去,台上小山一色皆白,犹如积雪未消。因为宣石中含有石英,其色虽白,但在阳光下会闪闪发光,如将其置于向阳处,就与赏雪的主题有些相违,冬山背阴,也可见叠山家观察的仔细了。

  宣石山的东侧界墙外,便是个园的人口处。为了使冬天的意味更足,造园家在墙上有规律地排列了24个圆洞,组成一幅别具一格的漏窗图景。每当阵风吹过,这些洞口犹如笛萧上的音孔,会发出不同的声响,像是冬天西北风呼叫,以声来辅助主题意境。更为奥妙的是,通过那几排透风漏月的圆润,看到的是春景的翠竹、石笋。不知朋友们有没有产生“冬去春来”的联想。

  【个园造园艺术总体概括】

  游客们:在个园景区规划时,园主人按照主要游览路线顺时针方向布置了春、夏、秋、冬四处假山石景,立意新颖,用材精细,配景融洽,结构严密。在这些以假山为主题的风景序列中,时令特征是创作的命题,春山是启示部,夏山是展开部,秋山是高潮,冬山是尾声,就像音乐的创作或写文章那样,有着严密的章法。

  各位游客:个园的假山概括了所谓“春山谈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与“春山宜游,夏山宜看,秋山宜登,冬山宜居”的画理。园内还有“宜雨轩”、“抱山楼”、“拂云亭”、“住秋阁”、“漏风透月轩”等古建筑。四季假山在这些楼台亭阁的映衬下,加之古树名木点缀其间,更显古朴典雅、幽深雄奇。有人说景石四标准:“皱、瘦、透、漏”,似乎已成定论,这不过是一般的叠石技巧,像个园这样分峰造石,构成四季假山,游园一周,似游一年,足见构园者的不同殊俗;更可贵者,这春夏秋冬都不是孤立的个体截然分开,而是浑然天成。冬景虽给人以积雪未消的凛冽之感。但靠春景的西墙却开了两个圆形的漏窗,只见枝枝翠竹过墙来,又给人们“严冬过尽绽春蕾”的深远意境,整个园景犹如一幅构制巨大的画卷,构成美的和谐。

  游客们:个园的主要景观已经游赏完毕了。在游罢个园后,也许您会与我同样发出由衷的感叹:扬州个园,的确是园林中的精华之园。

  个园是扬州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盐商园林,南临扬州著名古巷东关街,北对着扬州内河风光带盐阜东路,是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两淮盐总黄至筠的家宅。为扬州明清私家园林的经典代表。1998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和苏州拙政园并称为*四大名园。

  穿过一片建筑群,迎面看到一幢磨砖门楼,这就是何园大门,进入大门,就来到何园的后花园,整个后花园可分为东、西两部分。现在我们所站的位置就是东花园的过院,穿过“寄啸山庄”圆洞门就来到东园部分。东部以厅堂为中心构成一组院落,前面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有两座厅,南面嵌有“凤穿牡丹”砖雕的厅,我们称其为“牡丹厅”。这幅砖雕是扬州晚清时期一件不可多得的砖雕工艺品,正中还刻有牡丹、凤凰等图案,四周牡丹枝叶的形状有正有反,花纹有疏有密,刀工明快,线条流畅,整幅画面造型丰满,主题突出,层次分明,错落有致。

  在东部所有建筑群中,最精致的要数北面的船厅了,厅似船形,台阶前以鹅卵石、瓦片铺地,花纹作水波状,给人以水居的意境,北面铺设丹凤朝阳,象征着吉祥、长寿。在船厅正厅两旁柱上有对滥联:“月作主人梅作客,花为四壁船为家。”游客们,当您看了这幅祖联后,你或许已忘却这是一个陆上园林,仿佛漫步在湖滨,坐在脑内荡桨。我们不得不赞叹构园者在东园的山水楼阁中居然能使“无水而有水意,无山却有山情”。在船厅后侧风火墙上是一座秀丽的假山,长约60余米,上有盘山磴道,下有空谷相通,水绕山行,遍植梅树,山上有座小亭,过小亭可登串楼。远远望去,假山就像一幅祖国的大好河山图。如果把风火墙比作画家笔下的宣纸,那么眼前的贴壁假山就是刚画好的山水画,拐弯处给人以悠远的.感觉,令人无限通思。这就是东园。请自由参观和拍照。

各位游客:

  如果夏景是以有清新柔美的曲线的太湖石表现秀雅恬静的意境,那么秋景则以黄山石粗扩豪放的直线表现雄伟阔大的壮观。因为黄山石既具有北方山岭之雄,又兼南方山水之秀,因此秋山是个园最富画意的假山。整座假山,都用悬岩峭壁的安徽黄石滩就,其石有的颜色呈储黄,有的赤红如染。假山主面向西,每当夕阳西下,红霞映照,色彩极为醒目。在悬崖石隙中,又有松柏傲立,其苍绿的枝叶与褐黄色的山石恰成对比,宛如一幅秋山图景。山巅建有四方亭,人在其中,俯瞰四周景观,往北远眺绿杨城郭,瘦西湖,*山堂及观音山诸景又—一招入园内,这也是*传统的造园手法之——借景。在我国古代,向有秋日登高远望的传统。个园黄山石是全国的制高点,又以重阳登高来渲染秋的主题。

  秋山的外形高峻突兀,内部结构复杂。石洞、石台、石磴、石梁与山中小筑交错融合在一起,形成一条扑朔迷离的山中立体游览通道,它不仅有*面的迂回,更有立体的盘曲。游客们,如果您感兴趣的话,可以因山而楼,再由楼两山,慢慢去领略这座设计巧妙、堆叠技法高超的扬州名山——秋山的风采。

  从黄石假山往南看去,在三盈小楼的西面,有一个幽静的景区,这区域的主体建筑是一座南北敞达,东西用墙围闭的小厅,这些建筑给人的感觉好像带了某些“京味”。请看这些房子,屋角起翘较小,屋面较*缓,造型显得比较厚重,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在清朝盛世,帝王南巡,都要在扬州游玩。扬州盐商经济实力雄厚,为了所谓的“迎銮”,费尽心机来揣摩皇帝的喜好,因而有不少园林建筑就仿照了北京建筑的款式,渐渐地,扬州园林中有些建筑也带有了某些“京味”。这幢叫作“透风漏月”的小厅也不例外。在厅的南面有一座用宣石*叠的花台,台上倚着花园的南界墙,又有宣石堆起的小型倚壁假山,这就是冬山。宣石产于安徽的宣城,其色洁白如雪,人们又称它为雪石。这一景区,原是冬日围着火炉,边赏雪边品茶的地方。为了使假山在不下雪之时仍有雪意,便将宣石山置于南界墙北面的墙下,从厅中望去,台上小山一色皆白,犹如积雪未消。因为宣石中含有石英,其色虽白,但在阳光下会闪闪发光,如将其置于向阳处,就与赏雪的主题有些相违,冬山背阴,也可见叠山家观察的仔细了。

  宣石山的东侧界墙外,便是个园的人口处。为了使冬天的意味更足,造园家在墙上有规律地排列了24个圆洞,组成一幅别具一格的漏窗图景。每当阵风吹过,这些洞口犹如笛萧上的音孔,会发出不同的声响,像是冬天西北风呼叫,以声来辅助主题意境。更为奥妙的是,通过那几排透风漏月的圆润,看到的是春景的翠竹、石笋。不知朋友们有没有产生“冬去春来”的联想。

  个园是扬州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盐商园林,南临扬州著名古巷东关街,北对着扬州内河风光带盐阜东路,是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两淮盐总黄至筠的家宅。为扬州明清私家园林的经典代表。1998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和苏州拙政园并称为*四大名园。

  园主黄至筠为两淮商总五十余年,家资累积巨万。全园占地2.3公顷,整体布局采用古典园林前宅后园的传统形式,在造园上以竹石为主。植竹以品种丰富为旨归,万竿千姿,蔚为大观。叠石以分峰用石为特色,叠出独一无二的四季山,南北称奇,名闻遐迩。此外更有三路豪宅,宏达微著,余光遗响,彰显尽一代盐商家居生活的奢华气象。由于置景独特,构撰巧妙,于疏朗开阔之中,别有一种曲折幽深引人入胜的境界。

  个园名称中这个“个”字,最为耐人寻味,大家都知道,不管是字典里,还是语言*惯中,“个”都是用来作量词的,如:一个人,一个苹果。其实呢,“个”最早的意思是“竹一竿”,古书《史记正义》便有“竹曰个,木曰枚”的说法。这一点不奇怪,因为汉字原本就是象形文字,而“个”看上去不正是竹叶的形状吗?清代大才子、大诗人袁枚有“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的诗句,物象鲜明,意境空灵,可谓深得竹的神韵。另外黄至筠自己也以“个园”作为自己的别号,人与园合一,意味深长,园中竹居三一,石居三一,人居三一。分而独立成章,各奏华彩、合而大化天成,高潮迭起。人与竹与石浑然一体,宾主难分。是最具扬州地方特色的江南私家住宅园林。现在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它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风情万种生态竹

  进入北大门,迎面而来的就是万竿修竹,竹是个园的精魄,个园的灵魂,游个园,第一要观竹。黄至筠爱竹,并在园内种竹万竿,就连个园的名称也是由竹而来。其实竹在扬州的栽培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姚合的《扬州春词》里就写到扬州人“有地唯载竹,无家不养鹅”。“竹”历来也为*文人所爱,不仅是因为竹子姿态清雅,色如碧玉,更主要的因为它“正直,虚心,有气节”的品格。比如张九龄的“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苏东坡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板桥的“一枝一叶总关情”。1997年,个园在四季假山北建“品种竹观赏区”,逐渐恢复当初有竹“百种万竿”的历史原貌。目前是扬州城内最佳赏竹处。总占地面积12000*方米,现有竹60余种,*20000竿。设土山竹林,品种观赏,映碧水榭,竹西佳处等区域。

  在个园观竹,既是一次赏心悦目的审美享受,也是一门深奥有趣的学问。竹,既非草本.也非木本,它在植物界中自成特殊的一族。在植物分类学上,竹子是属于禾本科竹亚科,据记载全世界竹类植物约有50余属,1300余种。我国自然分布的竹种就约有30余属,500余种。分丛生和散生两大类,扬州地处江淮,适宜散生竹种和少数比较耐寒的丛生品种。园内现有60余种,从观赏角度可分为观秆和观叶两大类型。观秆类中,又有形与色的分别。像龟甲竹、方竹、螺节竹;佛肚竹、罗汉竹、辣韭矢竹、高节竹等是欣赏其秆形的不同寻常;而紫竹、黄皮刚竹、黄槽刚竹、小琴丝竹、黄金间碧玉竹、金镶玉竹、花毛竹、金明竹、黄皮乌哺鸡竹、花秆哺鸡竹、*、茶秆竹、紫蒲头石竹等则是欣赏秆色。观叶类中,有宽叶形的箬竹、狭长叶形的大明竹、和叶面有各种色彩条纹的菲白竹、铺地竹、黄条金刚竹等。此外,晏竹、芽竹、苦竹、红竹、唐竹、鹅毛竹、*竹、斑苦竹等散生品种,也可在园内找到身影。

  龟甲竹

  龟甲竹是园中最奇特的竹子,它是楠竹的变异品种,属自然生长的变异竹子,因此极为稀少,上千亩竹林中也难见其踪。是珍稀观赏竹种。龟甲竹的节片像龟甲又似龙鳞,凹凸,有致,坚硬粗糙,与其他灵秀、俊逸的竹相比,少了份柔弱飘逸,多了些刚强与坚毅。秆基部节间连续呈不规则的短缩肿胀,并交斜连续如龟甲状。象征着健康长寿,福如东海。

  慈孝竹

  这一品种称孝顺竹,也叫慈孝竹,丛生竹种,笋期在夏季,新笋紧靠老竹,像是遵从古训“父母在,不远游”。而老竹,则殷殷呵护、扶持着新竹免遭风雨侵袭,*安成长。正如板桥所言“新竹高于旧竹枝,全靠老杆来扶持。”因为气候的关系,个园内丛生竹较少,只有孝顺竹、凤尾竹和小琴丝竹几种。

  *

  在所有的竹子里,最具传奇色彩、也最令人伤感的就是*了。因为它和我们民族传说中一个优美动人的悲剧故事紧密联系在一起。绿色的竹秆上呈现着紫色的斑点,宛如泪痕。根据晋代博物学家张华《博物志》记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尧有两个女儿,一个叫娥皇、一个叫女英,姐妹俩同时嫁给继承皇位的舜帝为妃。舜帝驾崩后,失去了丈夫的姐妹俩昼夜啼哭,泣泪成血,洒到竹子上,长出来的竹子从此部满了斑点。人们把它叫做*。后来,娥皇、女英的泪哭干了,就投入湘江自尽了,传说做了湘水女神,所以*又叫湘妃竹。*是著名观赏竹。其实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的花纹应该是真菌腐蚀幼竹而成的。不过人们还是更愿意相信它是泪珠染成的,“*一枝千滴泪”所代表的忠贞的爱情,总是令人无限向往的。

  碧玉间黄金黄金间碧玉

  是园内最多的竹子。此竹色彩美丽,叶片披针形,为优良的观赏竹种。竹秆金黄色,节间带有绿色条纹是黄金间碧玉;竹秆碧绿色,节间是黄色条纹者即碧玉间黄金。具有极高的观赏性。

  竹西佳处(竹径)

  曲径通幽,是江南园林的审美要素之一。而悠长纤瘦的竹林小径,在体现园林意境美方面更胜一筹。进入竹生态区,即有一条数十米长的小路穿越其间,竹影横斜,竹香清幽,筛光漏月。行至竹径尽头,可见一匾额上题着“竹西佳处”。竹西”的来历,出自晚唐诗人杜牧吟咏扬州的诗句,“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到了宋代词人姜夔这里,又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的词句,后来人们便用“竹西佳处”来指称扬州。“竹西佳处”在这里回归了字面的本来意义,显然是在提示人们:此处竹景最佳。仔细琢磨回味,你会恍然大悟,其实,真正的竹西佳处,都在这条竹林小径上呢。走过竹径是一条由桂花树枝叶交错形成的林荫小径。桂花的花期大多在中秋前后,前后可持续20天左右,不过盛花期也就一个星期的样子,此时天清露冷,所以亦有“冷露无声湿桂花”的说法。每到花开的时候,满园都浮动着清清悠悠的芬芳,令人沉醉。这时,你若是来游园就可以尽情地享受这甜蜜的幽香。微风拂过的时候,细碎的桂花便如雨一般纷纷扬扬,落满你的发稍和衣襟。

  你现在看到的小楼是“丛书楼”。从名字可以知道这是主人藏书、读书之所。桂花向来和旧时人们仕途得意、飞黄腾达密切相连。黄至筠在园中植桂花、置书楼当然是希望子孙后辈才华出众,仕途通达。楼下有楹联:清气若兰,虚怀当竹:乐情在水,静趣同山。

  冠盖豪门盐商第

  过丛书楼向南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园主黄至筠的日常起居之所。依照坐北面南、前宅后园的传统,个园南部是主人的起居区,正门开在东关街上。大门对面是座豪华大八字磨砖砖雕照壁。陈从周先生在《园林丛话》中说;“华丽的照壁,贴水磨面砖,雕刻花纹,正中嵌‘福’字,像个园大门上的,制作精美。”清人金雪舫曾说个园是:“门庭旋马集名流”江苏个园的导游词范文5篇(五)

  清代扬州的盐商开始营造园林,至今还保留着许多优秀的古典园林,其中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最具艺术价值的,要算坐落在古城北隅的“个园”了。个园由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建于清嘉庆23年(公元1818年)。1988年个园被*授予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个园是以竹石取胜,连园名中的“个”字,也是取了竹字的半边,应合了庭园里各色竹子,主人的情趣和心智都在里面了。此外,它的取名也因为竹子顶部的每三片竹叶都可以形成“个”字,在白墙上的影子也是“个”字。

  游玩景点:

  个字园门,门外两边修竹劲挺,竹丛中,插植着石绿班驳的石笋,以“寸石生情”之态,状出“雨后春笋”之意。同时还巧妙地传达了传统文化中的“惜春”理念,提醒游园的人们,春景虽好,短暂易逝,需要用心品赏加倍珍惜,才能获得大自然的妙理真趣。春山宜游,原不在流程长短,而在游有所得,游有所乐。

  夏景位于园之西北,东与抱山楼相接。夏景叠石以青灰色太湖石为主,叠石似云翻雾卷之态,造园者利用太湖石的凹凸不*和瘦、透、漏、皱的特性,叠石多而不乱。山上古柏,山下有池塘,北阴处有一涓细流直落池塘,池中游鱼嬉戏穿梭于睡莲之间。池塘右侧有一曲桥直达夏山的洞穴,洞之幽深,颇具寒意,即使炎热的夏天,人们步入洞中,顿觉清爽。夏山宜看,远*高低都是景,让人左顾右盼,目不暇接。

  经过抱山楼的“一”字长廊,园之东部便是气势雄伟的秋景,相传出自清代大画家石涛之手笔。秋景用黄山石堆叠而成,山势较高,面积也较大。整个山体分中、西、南三座,有“江南园林之最”的美誉。整座山体峻峭凌云,显得壮丽雄伟。沿腹道攀援而上,至山顶拂云亭,满园佳境尽收眼底。秋山宜登,游走腾挪于尺幅之间,如历千山万壑,尽得攀登险趣。

  造园者将冬景安排在南墙之下,背靠高墙几乎终年不见阳光,远远望去似积雪未消,地面用白石铺成。冬山用宣石(石英石)堆叠,石质晶莹雪白,每块石头几乎看不到棱角,给人浑然而有起伏之感。冬山宜居,不过,最好的当然是仨俩知己,聚在这座面山而筑的透风漏月厅里,围炉赏雪、夜话。

  个园是扬州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盐商园林,南临扬州著名古巷东关街,北对着扬州内河风光带盐阜东路,是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两淮盐总黄至筠的家宅。为扬州明清私家园林的经典代表。1998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和苏州拙政园并称为*四大名园。

  穿过一片建筑群,迎面看到一幢磨砖门楼,这就是何园大门,进入大门,就来到何园的后花园,整个后花园可分为东、西两部分。现在我们所站的位置就是东花园的过院,穿过“寄啸山庄”圆洞门就来到东园部分。东部以厅堂为中心构成一组院落,前面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有两座厅,南面嵌有“凤穿牡丹”砖雕的厅,我们称其为“牡丹厅”。这幅砖雕是扬州晚清时期一件不可多得的砖雕工艺品,正中还刻有牡丹、凤凰等图案,四周牡丹枝叶的形状有正有反,花纹有疏有密,刀工明快,线条流畅,整幅画面造型丰满,主题突出,层次分明,错落有致。

  在东部所有建筑群中,最精致的要数北面的船厅了,厅似船形,台阶前以鹅卵石、瓦片铺地,花纹作水波状,给人以水居的意境,北面铺设丹凤朝阳,象征着吉祥、长寿。在船厅正厅两旁柱上有对滥联:“月作主人梅作客,花为四壁船为家。”游客们,当您看了这幅祖联后,你或许已忘却这是一个陆上园林,仿佛漫步在湖滨,坐在脑内荡桨。我们不得不赞叹构园者在东园的山水楼阁中居然能使“无水而有水意,无山却有山情”。在船厅后侧风火墙上是一座秀丽的假山,长约60余米,上有盘山磴道,下有空谷相通,水绕山行,遍植梅树,山上有座小亭,过小亭可登串楼。远远望去,假山就像一幅祖国的大好河山图。如果把风火墙比作画家笔下的宣纸,那么眼前的贴壁假山就是刚画好的山水画,拐弯处给人以悠远的感觉,令人无限通思。这就是东园。请自由参观和拍照。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扬州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扬州个园位于江苏省扬州市东关街的北段,是*园林中以叠石见长的著名园林景观,亦是全国的四大名园之一。个园是以竹石取胜,连园名中的`“个”字,也是取了竹字的半边,应合了庭园里各色竹子。个园的叠石艺术,采用分峰用石的手法,运用不同石料堆叠而成“春、夏、秋、冬”四景。四季假山各具特色,表达出“春景艳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景惨淡而如睡”和“春山宜游,夏山宜看,秋山宜登,冬山宜居”的诗情画意。个园旨趣新颖,结构严密,是*园林的孤例,也是扬州最富盛名的园景之一。


江苏同里古镇导游词6篇(扩展5)

——古镇的导游词

古镇的导游词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导游,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员在游览时为口头表达而写的讲解词。我们应该怎么写导游词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镇的导游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乐古镇以镇区古朴的街区和原味淳朴的川西民风民俗而著称。在古镇区内,可以尽情享受都市以外久违的那份古韵和恬静。剔除了现代文明的浮躁,看到那充满灵气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拥有的是放开心胸,忘记烦忧,纵情山水,任时光倒流…… 古镇九景

  *乐自古便成为“茶马古道第一镇、南丝绸之路的第一驿站”,在今天的*乐,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历史的足迹——九古:古街、古寺、古桥、古树、古堰、古坊、古道、古风、古歌。

  古镇明清建筑23.54万*方米,鳞次栉比,古风蔚然。素以“秦汉文化·川西水乡”风情著称。古镇共有老街33条,七弯八拐,曲径通幽。

  *乐古镇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古街两边的房屋多数为一楼一底的木结构建筑,一般为下层作铺面上层作居室,体现了浓郁的川西风格。千年古巷两边的店铺虽然已经是几经易手,却还在经着。*乐镇**正加速旅游业的发展,向世人展示千年古镇的风采。

  在民俗文化上,朴实的老百姓创造了山歌会、河灯会、牛儿灯、放生会、六月六观音会等。

  漫步古镇,游客将亲身体验到古街的种种风情,聆听古桥乐善的代代佳话,坐享古树黄桷的片片浓荫,观赏古堰分水的滚滚波涛,品味古民居大院的悠悠气息,加入古歌“竹麻号子”的声声呐喊……作为“茶马古道第一镇”,*乐曾是热闹非凡的水陆码头,物换星移,古镇在今天又焕发出其独特的魅力,那沿袭千年的民俗艺术、屹立百年的民居建筑,浸染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水光山色,成为川西水乡古镇的缩影和象征,演绎出一幅融古贯今的“清明上河图”。

  民俗风情院

  *乐民俗风情院又名天工应物馆,院里有农田、农家小院、耍坝,游人既可以在这里参与体会农事活动,也可以观看民俗文化表演。

  风情院里的主要建筑是天工别院,又叫王家大院。王家大院的主人原来是清朝河北定县州判王治统,他的后人后来迁居洪雅县,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在洪雅城隍街57号修建了一座四进合院,西南交大乡土建筑研究所所长季富政教授称誉他是“洪雅瑰宝”。2003年,洪雅县搞城市建设,虽然有阮仪三、冯骥才、季富政等著名人物呼吁留住这座古宅,但王家大院仍被拆除,主人将拆下的木料编号登记堆放在一起。三年后,*乐镇**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决定购买王家大院,异地搬迁保护,这样,王家大院就从百里之外被搬到了这里重建。

  镇外有景

  *乐古镇除古镇区外,还有四大风景区支撑:芦沟自然风景区、金华山风景区、花楸山风景区和秦汉古驿道风景区。

  木渎古镇是与苏州城同龄的水乡古镇,迄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相传春秋末年,吴越纷争,越国战败,越王勾践施用“美人计”,献美女西施于吴王。吴王夫差专宠西施,特地为她在秀逸的灵岩山顶建造馆娃宫,又在紫石山增筑姑苏台,“三年聚材,五年乃成”,源源而来的木材堵塞了山下的河流港渎,“木塞于渎”,木渎之名便由此而来。木渎古镇位于苏州西郊城西南15公里处的灵岩山麓,依山而筑,傍水而居,其独特的格局为江南诸多古镇少有,有“吴中第一镇”之称;坊间传“先有木渎镇、后有姑苏城”之说。木渎古镇又有“园林之镇”的美誉,有严家花园、古松园、榜眼府第等古典园林多处,镇上老街纵横,山塘、下塘、下沙、中市街,历经沧桑,风貌犹存。

  木渎景区名列太湖风景区十三个景区之首。木渎更是江南唯一的中国园林古镇。明清时有私家园林30多处,现已修复严家花园,虹饮山房、灵岩山馆、古松园、榜眼府第,盘隐草堂等,其中严家花园为江南名园,为台湾政要严家淦先生故居;虹饮山房是乾隆民间行宫,内有二十道清代圣旨,弥足珍贵。其深厚的文化蕴积,幽雅的园林环境,脍炙人口的历史传说,为现代都市人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陶冶情操的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木渎古镇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沉积,经国家批准的文物保护单位有12处。1983年被列为太湖13个风景区之一,享有“秀绝冠江南”之誉。镇西有风景名山灵岩山,山上建有“馆娃宫”,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山顶皇家花园,给后人留下了诸多遗迹。雄距山顶的灵岩寺为梁代建筑,气宇轩昂。灵岩山以中国佛教和游览胜地著称于世。清康熙、乾隆二帝多次南巡,皆驻跸灵岩山行宫。与灵岩山遥遥相对的天*山位于镇西北,更以“红枫、清泉、怪石”三绝闻名江南,“天*观枫”成为江南的一大奇观。木渎镇明清文化遗存丰富,清代《姑苏繁华图》描写木渎景致占一半。明清时代镇上有私家园林30余处,享有“园林之镇”的美誉。

  偏岩古镇也叫金刀峡古镇,位于重庆市北碚区的东北部,坐落在华蓥山脉西南面的两支余脉之间‘地处丘陵,呈东北高,西南低之势,*均海拔为520米,最高达942.9米。因镇北处有一岩壁倾斜高耸,悬空陡峭,故名偏岩镇。于2005年8月与金刀峡镇合并为金刀峡镇。

  我们现在的位置处于偏滩岩古镇的新开发区,你们看,围绕古镇的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这条小溪名叫“黑水滩”,这条小溪清澈得可以看见水底的黑石头,从远处看好像一条黑色的水滩,所以人们叫他“黑水滩”。在黑水滩的一旁矗立着一排排古老的建筑,据说这些建筑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些建筑多为木竹结构,皆以木头骨架,以木板或竹编篱笆糊粉为墙。屋顶多为硬山顶或悬山顶,茨瓦素墙,简陋中透出清新,朴素的气息。

  偏滩岩古镇最有特色之处的除了上面的古建筑之外,就要数小溪两旁的古老沧桑的黄角树了。那一棵棵黄角树据说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国家二级保护树。别看他们年龄大,但都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或屹立于小桥流水旁,或矗立在半山中,不管是在哪里,都像一位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守护着这古老的小镇。这“黑水滩”两旁古老的黄角树和古老建筑再加上古朴的小桥倒影在清澈的小溪里,构成了一幅水墨画,真有点“江南水乡”的韵味。

  我们过了一座古朴的小桥就来到“禹王寺”,这个寺庙也有很长的历史,但是他的建筑从简陋中透出清新,朴素的气息。这里除了“禹王寺”,东边还有石佛寺,西边还有龙兴寺,南有响水寺,北有皇寺。

  禹王寺的南面有一个古色古香的戏台。戏台上屋空间开敞,四周梁柱雕刻精美的古代戏剧图案,戏台下为暗屋,专供杂勤人员之用。节庆之时,周围乡邻与来往宾客云集于此,看戏娱乐,热闹非凡。

  顺着黑水滩就来到了“偏岩”,偏岩有一个传说:爆发成灾,民间传说系孽龙出山兴风作浪,遂将此地取名为“接龙”,以示*安吉祥。接龙场上场横街处有一高30米的悬崖向西北方向倾斜,人们将此称为“偏岩”,偏岩镇因此而得名。

  最后一个景点我们来到了偏岩古镇的正街街道,街道用青石铺筑而成,在阳光的照射下,金光闪闪,街道两旁是一家家店铺,街道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旅客们,偏岩古镇之旅到此结束。今天对大家照顾有不周之处请大家多多包涵。希望大家能把今天旅游的快乐心情带回给家里的亲人,下次再见。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一起陪你们游览今天的磁器口古镇,希望我们在一起的时光能够友好而愉快。因为磁器口很*,所以我们很快就能到达古镇,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带领大家前往素有“千年古镇”和“小重庆”之称的磁器口参观游览。

  各位朋友心目中一定有这样一个问题,这样的古镇在中国有的是,它到底独特在哪里呢?想要得到答案,各位朋友请随我一同去游览一翻。

  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就是磁器口了,大家现在所看到的这块牌坊便是磁器口古镇的大门,有人说:“走进这里,就感觉时光仿佛回到从前,让人做了一场数载的梦。”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呢?现在你们可以在这留个影做纪念。好了,大家留完影,就和我一起踏入磁器口。现在我们脚下的`是磁器口正街的一条支路,前方会比较窄,大家一定要紧跟着一起走。

  磁器口原名叫“白岩场”,传说明朝初年朱允?被迫削发为僧来渝,隐避于宝轮寺,故将原“白岩场”改名为“龙隐镇”。清朝初年,因盛产和转运瓷器,而得名磁器口。作为嘉陵江边重要的水陆码头,那经历千年不变的浓郁纯朴的古风,令其成为重庆江州古城的缩影和象征。

  一条小巷、一户人家,一不小心你就站在了三千年的历史上了,这种感觉,在磁器口您随处都能感受到。所以磁器口是一座真实的活着的古镇,不信看看脚下,大家是不是觉得比刚才走的路光滑多了,这就是著名的“一条石板路,千年磁器口。”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磁器口正街,据传它始建于明代,那时在街两旁植有芙蓉,盛开芙蓉花,名金蓉正街,又称大街。请看,路两旁是一栋栋古色古香的灰瓦房,多为竹木结构,雕梁画栋,窗花户棂图案十分精美。板墙青瓦在绿树溪河映衬下,素雅清淡,韵味无穷,用一位游客的话形容:仿佛是唐宋间延至现在的一个清淡的梦。国内外很多世界知名建筑大师到重庆都把磁器口作为必看的地方之一。

  各位朋友,这间店铺就是巴渝百年老字号聚森茂酱园作坊,最早由张正刚创办,1885年靠20两银子起家。1892年张正刚之子张杰三继承后取名“张记聚森茂酱园”。到了三、四十年代,重庆注册的酱园达130多家,但聚森茂和另外两家知名度最高,是具有深远影响的老字号酱园坊。

  大家看,这个墙壁雕有龙的图案,在墙壁前闭着眼睛转上几圈,然后向着墙壁对直走,如果能够摸到正中的珠子,说明好运就会降临到他的头上,朋友们不妨都试一试。

  我们现在的位置是磁器口横街,它与正街相交,长240米,宽2.5米,著名的宝轮寺就位于这条街上。大家看铺面一个紧接着一个,铺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民间艺术品,丝绸精品、精美的少数民族布娃娃与蜡染装饰布、能奏出悠扬乐声的云南葫芦丝、千姿百态的大红中国结,大家觉得美不美?

  在道路的两边,大家可以看到有很多卖小吃的地方。大家不要着急,等会我们参观完了,大家就可以尽情购买了。磁器口的小吃呢,最著名的有陈麻花、古镇鸡杂、软烩千张、毛血旺等等。每到节假日,特别是从外地来重庆的学生,工作的朋友们都会来磁器口排着队买上好几袋的陈麻花带回家。

  大家请看左边,这边有一家画坊,里面有很多关于老重庆的画,有经典的古镇民居,有上坡下砍的棒棒,还有很多美如仙境的风景画。

  好了游客朋友们,我们现在便来到了磁器口繁荣的重要起源地――磁器口码头。磁器口是古重庆的北大门,得嘉陵江水运之便,在明朝就成为了水陆交汇的商业码头。江上船只穿梭,镇上商贾云集,有人用“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来万盏明灯”来形容其繁华景象,曾是嘉陵江下游最繁华的水陆码头之一,水上运输的发达带动了餐饮,贸易等产业的发展,从而不断的聚集人气便形成了今天的古镇。

  好了各位朋友,今天我为大家的讲解就是这些了,大家有什么疑问的都可以来问我。大家现在可以自行参观,我们2点钟在下车的地方集合,谢谢大家,祝大家玩的愉快。

  黄姚古镇位于昭*县东北部,是一座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古镇,古镇山环水绕,民居散落在山光水色中,石板街静静地徜徉在时光的隧道里,斑驳的古门楼在向世人诉说着遥远的历史,这座被誉为梦境家园的黄姚古镇,是外国人最值得去的古镇之一。

  很早以前,黄姚只有黄姓和姚姓两户人家最先落籍定居,北宋开宝元年(972年),一位叫杨文广的将军率部到昭**战乱时路经此地,给取名黄姚,黄姚自此传开。

  黄姚是连接贺江和桂江横向通道上的一个陆路古镇,从古临贺县、富川县、冯乘县通往桂江的梧州存在着一条北陀古道,黄姚位于北陀古道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显要。明清时期,黄姚发展成为了比较繁荣的市镇。

  走进黄姚,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奇山秀水般的桂林山水风光画。峻美的姚峰和一座座喀斯特地貌的石山下,是一片溪流纵横的*地和村庄。小珠江、姚江和兴宁河三条小河流环绕着古镇,古镇里分布着300多座明清时期遗落的古民居,村庄里一株株古榕古树和小河岸边一丛丛翠竹掩映着一座座古民居,还有一尊尊天然奇石很自然地分布其间,给人的印象是一幅天人合一的天然园林。

  黄姚古镇的建筑风格是按照古代的九宫八卦进行布局设计的,没有人造的围墙,却有一道道以溪流和外围联结的房屋为界,一只只镇门、巷门、宅门守卫着古镇。在黄姚,山与水,桥与亭,民居与街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人类生存的一切功能包含其中,这样一座集安居、防卫、观赏、休闲于一体的古典式园林建筑在广西实为少见。

  古镇中比较著名的古建筑有黄姚古戏台、宝珠观、兴宁庙、文明阁等 。抗日战争后期,宝珠观是广西省工委和黄姚中学所在地。当时的省工委**钱兴同志率领一批革命先锋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怀着“只要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坚定意志,以教书等工作为掩护,开展革命活动。同时疏散到黄姚的还有何香凝、欧阳予倩等一大批文化界和民主人士,在黄姚还出版了《广西日报》昭*版。

  黄姚的老街始建于明清时期,全为青石板铺垫,安乐街是主商业街,街道上铺的青石板又长又大,两旁的商业铺面是十分典型的岭南风格,至今仍保存完好。其它横街如金德街、亭秀街、天然街规模要小一些,但每一条石板街都幽长而光滑,没有几百年时光岁月的洗磨,就不会有连结着300多栋斑斑驳驳古民居的石板街。

  古镇的另一个景致是河溪纵横,河溪**均用石墩砌筑成河堤,河堤筑有一座座的码头,向着石码头的是一座座恢宏的巷道门楼,透过门楼望去,又是一条条深深的巷道。河溪上建有多座石拱桥,石拱桥将一条条石板街连接起来,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最美观的是带龙桥和兴宁桥,弯月似的桥拱下,群鸭悠悠,碧水粼粼。

  位于古镇东门外姚江边天马山上的文明阁,是一幅很美的图画,自明万历年间以来,历代建有步云亭、文明首弟、土地祠、天然亭、福绿亭、惜字炉、财神殿、大堂正殿、不夏亭、桂花亭、魁星阁等十多座亭台楼阁,这些亭台楼阁格调雅致,古色古香。历代文人墨客在文明阁上留有众多摩崖石刻和诗词题字,唐朝韩某人所题的“鸢飞鱼跃”和清朝进士翰林院编修刘宗标所题写的“小西湖”,书法苍劲有力,雕刻工艺精湛。

  黄姚的中元节舞龙灯,是极少见的传统节日。每年的农历七月半有两个晚上,全镇人都集中到姚江边上,观看姚江水上舞龙灯。

  微山湖南阳古镇景区,长城是凝固的历史,运河是流动的文化。京杭大运河是一条黄金水道,可与都江堰相媲美的治水科技、货畅其流的运河漕运、空前繁荣的商贸业、兴旺发达的手工业、融南汇北的市井民俗文化和异彩纷呈的艺术文化等,砺炼成*千年的运河文化。运河**的古镇文化又为丰润的运河文化增添了更多的精彩,演绎着一幕幕"众星拱月"的故事,这其中的微山县南阳古镇(南阳岛),便因为地处京杭大运河相融的微山湖中,又属于运河四大名镇,而蕴涵了无穷的魅力,个中韵味与奇趣正期待着人们去探寻。

  在明、清时期,在这个湖中的小小陆地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商埠,有“晴天不见日,雨天不漏水”的说法,曾经吸引、云集了当时全国各地的商贾、名门,造就他的空前繁荣,乾隆皇帝也呈多次从这里经过南下并留有很多历史遗迹。现在,这里依然保持者水乡特有的历史、自然风貌;小镇四面环水,小桥跨过运河,出门就可看见湖水,人们以船代步、为家;青青的石版路、长长的门板房、幽深的街巷他们依然保持着那分古朴;周围绿水、水柳、荷花环抱、清风**是人们难得的旅游休闲的好去处。南阳镇,位于微山湖北端的南阳湖中,古老的京杭大运河穿镇而过。北依济宁城区,南靠江苏丰沛,东邻孔孟圣地曲阜、邹城、西通牡丹之乡菏泽,旧属鱼台,今属微山县。除南阳岛外,在空旷辽阔的南阳湖里,零星散落着80多个小岛屿,构成隔水相望的奇特北方水乡景观。这里拥有浩渺的南阳湖、清澈的运河,古朴的民风,沿运河而错落有致的民居,以船代步的叶叶小舟,千顷荷花与蓝天、碧水、野鸭、苇草,形成天然的水上游乐园,成为度假休闲的绝妙去处。南阳岛面积3。5*方公里,有居民1。5万人,座落在微山湖北部的南阳湖中,系顺运河堤筑而成的人工岛。

  远远望去。就象一把绿色的琵琶静静地斜放在烟波浩淼的南阳湖中。游人可从两城乡白沙港及鱼台县东渡口乘渡轮进入南阳岛。南阳湖湖水清澈如镜,湖中数十万亩荷花点缀着南阳岛。把南阳衬托得格外美丽。若扬帆湖中,湖风送来荷花的清香。沁人肺腑,令人心旷神恰。湖上还栖息着野鸭等飞禽。湖四周苇草生机盈然,郁郁葱葱。苇草内水道纵横,若乘船而入。置身其间,恰似迷宫,非经当地人指典引路而不得出。南阳岛上树木成林。古石桥与河水、绿树、古巷、古屋相映,颇具水乡的美学意韵。遇晴日,蓝天如洗,白云飞渡。彩霞映空,水流风动,更有神爽飞越之韵。乾隆皇帝南巡时,被其水乡风情、自然风光吸引,在此逗留,欣然为岛上马家题写了匾额。黄昏时南阳岛上是很静的,漫步在古老的青石板街,迎着夕阳,寻找晚霞,望着街旁古老的建筑物群,游人定会产生思古之幽情。古老的南阳每月初三的台会,更是吸引着各方游人。地方戏曲、京韵、大鼓、花腔、猫腔、渔歌、民间戏法应有尽有,也可算作是民间艺术的宝库了。

  古运河从镇中穿过,河湖串连,水路交错,时有数叶高舟穿过古老的石桥。早在元朝南阳即成为运河岸边重要的码头。那时,岛中运河上樯桅林立,篷帆遮云,船儿挨挨挤挤,如蚁如虫,满载着南方丝竹白米,细玩名吃的航船过往如云,人不分东西,货不分南北在这里集聚,河面上渔歌迭起,号子声声,热闹非凡。经济的流通、文化的交流,使这片土地迅速地繁荣起来,形成了古运河文化。妮娜多姿风景秀丽的南阳岛,每年正吸引着十几万游客纷至沓来观光旅游。岛上现有古街计晚、马家旗杆、土地神庙、乾隆行宫、古城遗址、石板街、**寺、运河龙桥、长虹卧波、运河古柳、数叶高舟、荷花映日、运河故道、湖上新苇等著名景点。风景秀丽的自然景观,古朴的水乡风情,古城、古街、古建筑,时常唤起人们对历史的追忆,游人仿佛又回到了南阳昔日的繁华景象。

  庐剧作为中国一个剧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江淮地区广为流传。三河是庐剧的发源地,庐剧的第一剧目——《小辞店》生活来源于三河,至今民间仍流传着《小辞店》里发生的缠绵纯洁的爱情故事。

  三河民俗文化丰富多彩,体现了中国南北文化的交融,至今,春节至元宵节期间,民间仍自发举办耍龙灯、闹旱船、河蚌舞等活动,端午节时,人们做粽子、玩龙舟;中秋节仍玩火把;婚丧娶嫁,仍抬花轿、请“良玩”,保存着淳厚的民风。

  三河饮食,以徽派菜系为底蕴,融百家菜系之长,堪称中国饮食的一大奇葩,闻名遐迩,传统宴*—“八八*”、“八四*”,无不传递着久远饮食文化的底蕴,“三河酥鸭”、“米粉虾”、“豆腐面鱼汤”等名菜无不展示水乡的风韵,“三河小米饺”、“三河马蹄酥”让你回味无穷,还有三河茶干、三河米酒,工艺品三河羽毛扇更让人流连忘返。至今,仍保存明清民谣《十大舍不得》:“一舍不得三河街花花世界,二舍不得大河水淘米洗菜……” 游览三河,观赏的是风景,感受的却是厚重的历史和文化;三河,这座镶嵌在巢湖岸畔璀璨的明珠,以“水乡古镇”独特的魅力,笑迎四方宾朋。

  三河镇位于肥西县南端肥西、舒城、庐江三县交界处,丰乐河、杭埠河在此汇合,经新河向东流约15公里入巢湖。北距合肥40公里,距上派镇24公里,南距***城32公里,西距舒城县城30公里。

  对三河古镇的简短介绍也是极为重要来到这里,便遇到了两位身穿暗红和米白色长袍的老大爷,他们咱跟我们详细的讲着这里的简单介绍,可我并没注意。跟着他们的步伐我们走到了两架像黄包车一样的三轮车,上面印着四个大大的字“三河古镇”。


江苏同里古镇导游词6篇(扩展6)

——江苏概况导游词 (菁华3篇)

  秦淮河是我国南京境内最大的一个河流,秦淮河有两个部分,一个市内河,在南京城里,它是十里秦淮最繁荣的地段;另一部分是外河。秦淮河有两个源头,东部的源头在句容市宝华山那里,南边的源头在溧水县的东庐山那里,东庐山是天生桥下面的胭脂河。这两个源头都在江宁区境内,总东水关一直流淌到南京城里。秦淮河从东向西一直贯穿整个市区,南边从西水关流出来,一直如此流淌着汇聚到长江中。

  秦淮河,在古代的时候,人们称它为淮水,它的本名是“龙藏浦”,流域面积很大,是南京地区最主要的一条河道,也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条河道。

  传说,在楚威王东游的时候,看见金陵尚空有紫色的空气上升,他将那认为是王气,所以就开凿了方山,后来的人错误的认为这水是秦朝的时候开凿的,所以给它取名为“秦淮”。

  秦淮河是我国南京市众多文化的摇篮,是秦淮河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南京人。早在石器时代的时候,那里就有人居住。东吴以后,那里也一直是一个繁华的地段,六朝的时候,成为众多名门望族居住的地方,商人也大都在这里汇聚。唐朝以后,这里开始没落,但是却有很多文人墨客在此吟诵佳句诗篇。宋朝以后,这里重新焕发出了活力。到了明清两代的时候,这里更加繁华。但是到了*代,由于发生了众多的战乱,所以,这里的建筑也遭到了破坏。

  扬州这几年的变化是举目共睹的,来扬州旅游的客人都夸扬州的变化日新月异,说扬州已从昔日的小家碧玉长成今日的大家之秀,变得更加成熟、端庄、秀丽、典雅,更加宜居。

  有人说:“第一眼的扬州,让你惊叹生态环境好,是一个生态城;第二眼的扬州,又让人感到浓浓的书卷气,越读越有味道,像个文化城。”这句话精妙地诠释了如今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如今给人的感觉。

  每到一处,你都会真切的体会到扬州这座古城的巨大变化。走在城区,放眼望去,以前的臭水沟变成了清水河,两旁的绿化带成了人们散步的好去处,以前的旧房子改造成环境幽雅的小区,一条条马路变得更加宽阔,一排排楼房更加整齐,一片片景观绿化带更加漂亮;夜晚的五颜六色的灯光,将扬州城区装扮得更加美丽,人们多姿多彩的夜生活,更增添了城市的魅力。

  走在水上,古运河风光带*你看到的已不再是那零乱、低矮、破旧的小屋与浑浊的河水,换之是整齐的驳岸、成片的绿化,现在的*是一片桃红柳绿,那昔日浑浊的河水,已是清波荡漾,滔滔的河水似乎告诉我们:现在环境变得越来越好了。泛舟水上,边赏*美景,边尝着扬州小吃,边听扬州小调,又怎不令人陶醉!

  走在园中,万花园的二期工程令我们赞叹不已,芳草如茵、百花盛开,仿佛是一个人间仙境,呈现出一幅天蓝、地绿、水清、人和的景象,宛如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飘落人间,置身画中,让人流连忘返。如今扬州人假日游玩的去处越来越多了,生活在这样一个城市,你会觉得是一种幸福。

  我觉得,想看扬州这几年的变化,看交通变化,你最好去看润扬大桥,看火车站,看川流不息的交通路况;看城市面貌变化,你可以看双东老城区,看古运河风光带,游一下扬州主要景点,通过这一切你会更深刻感受到扬州的巨大变化。

  可以说,如今的扬州在与时俱进,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有更多的挑战机遇,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与家乡共成长,让扬州变得更美好。

  各位游客好,此次*将由我带领大家,我是巧导游。

  这里就是我们的苏州园林了,从远处看,绿色的湖水,仿佛是天上的神仙把墨水瓶打翻了落到了水中。

  在进入园林时,请各位游客不要大声喧哗,并且要照顾好老人和小孩,园林中有一座小亭,是古代时人们花费自己的汗水与智慧搭建的,亭子的门与窗都是木制的,请各位游客不要触摸亭子中的物品。

  看,柳树的枝叶垂在水面上,好似一条条细带垂了下来。这里有一座拱桥,游客们可以在上面行走,但请大家不要乱扔垃圾,做个环保的游客。

  此处还有长长的环廊,可以拍照留作纪念,也可以试试脚感。湖中有荷叶、荷花,每片荷叶都像一个个圆盘,游客们可以在树下休息一会儿,欣赏园林的美景。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微风吹过,一簇簇树叶都散落在湖面上,从高处看,如同给湖水加上了一些装饰。

  在这样宁静的时刻,我仿佛能听见鸟儿扑翅的声音……这次游玩我们都很愉快,希望下次还可以做大家的导游,谢谢!


江苏同里古镇导游词6篇(扩展7)

——江苏导游词菁选

江苏导游词14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导游,总归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如何把导游词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江苏导游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各位游客们,欢迎诸位来江苏虞山参观游览,虞山为江苏省常熟市境内的一座山,横卧于常熟城西北,北濒长江,南临尚湖,因商周之际江南先祖虞仲(即仲雍)死后葬于此而得名。虞山东南麓伸入古城,故有“十里青山半入城”之誉。虞山景区分虞山公园及虞山国家森林公园两大组成部分,虞山公园在山脚的东部,北门大街上,以古城墙为界,为常熟市亮山工程的一部分。

  我叫小陈,是你们的导游,我来自旅行社。他叫老王,是我们的司机,他有11年驾驶经验的旅游司机,接下来我们就要开始游览今天美丽的虞山景点了。希望各位游客朋友们旅途愉快。

  虞山山体由西北向东南展布,峰峦连绵起伏,海拔263米,南北宽约3公里,东西长约7公里,山脚一圈约20公里。虞山位于常熟古城区的西北部,半入古城,古名乌目山、海隅山、海巫山。因状如卧牛,又称卧牛山,为什么又叫虞山,就和让国先贤仲雍有关,仲雍又叫虞仲是三千多年前商末古公亶父的儿子。

  虞山与古城、山南尚湖融为一体,构成独特的景观特色,自然山水秀雅,人文景观丰富,历为江南旅游胜地。虞山和尚湖组成虞山景区,面积40*方公里。1982年被列为国家级太湖风景名胜区的景区之一,同时被列为江苏省重点风景名胜区。由辛峰、维摩、兴福、剑门、小石洞、尚湖6个景区组成。三千多年前在渭水流域也就是现在的陕西**一带有一个非常强盛的周姓部落,首领是古公亶父,也就是周文王的.爷爷,他有三个儿子,老大叫泰伯,老二叫仲雍,老三叫季历,季历有个儿子叫昌,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古公亶父觉得昌很有才气,所以对昌十分宠爱,常对人说:“继我业者昌也。”因此古公亶父很想把王位传给姬昌,泰伯和仲雍理解父亲的心意。兄弟两以到南方采药为父亲治病为由,离开了部落,让父亲能顺理成章地传位给周文王。兄弟俩来到了史书上称为荆蛮之地的江南水乡。接受了当地断发纹身的*俗,也把黄河流域相对先进的农耕技术和文化带了过来,受到当地人们的拥戴,建立了“勾吴”小国,泰伯为王,泰伯死后葬在无锡。因泰伯无后代,由仲雍接位。仲雍死后就葬在这山上。百姓为了纪念虞仲,就把此山改称为虞山。虞山国家森林公园主要为虞山山上的部分,可以选择从兴福寺旁索道上山,也可从言子墓、兴福寺、虞山南路等处登山,沿途有维摩山庄、丹桂园、剑门、藏海寺等景点,秋天是最佳的观山季节。在剑门沿线可以远眺到山下尚湖的全貌。常熟历代名人墓葬成群,多集中在虞山之上,这些都是虞山文化精华体现。其中,东麓有常熟最古的墓葬,商代江南先祖虞仲(即仲雍)之墓。此墓北有“南方夫子”言子之墓,南侧为吴国第一代国君周章陵墓。

  虞山西鹁鸽峰北有小石洞,深3米,洞顶古树横卧而长,洞内泉溢成池,称洌泉,又名露珠泉;壁镌“天下名泉”。洞口紫藤盘根错节,绿荫覆盖洞顶,为明代所种。由洞而东有秦坡涧(亦称东涧),水自两峰间飞下,长约百米,虽为茂林掩映,然声如鼓鸣,涧流曲折,异景纷呈,蔚然奇观。小石洞东南麓为元代四大画家之一,常熟画派创始人黄公望之墓。

  这里还有许多美丽的景点,我的讲解到这里就完了。接下来我们就一一去游览这些景观,但愿今天的田子坊虞山之游能给您留下难忘的记忆。

  游客朋友们,你们好!欢迎大家来三国城景区参观游览。

  [城门广场]大家眼前看到的两尊石雕,称为天禄和辟邪,天禄和辟邪在传说都是古代的神兽,具有吉祥、喜庆的寓意,天禄又称“天鹿”,有“永绥百禄”的意思,辟邪有“祓除不祥”的意思。

  [城门楼]进入三国城后,我们首先看到的便是这座高大雄伟的城门楼,其实这里就是当年剧中诸葛亮智设空城计的拍摄场景。当年马谡(su)拒谏痛失街亭,致使司马懿十五万大军直逼诸葛亮的屯粮重地西城,而此时孔明身边并无大将,城中只有一班文官和二千五百军马,于是诸葛亮利用司马懿的多疑心理,巧设空城计,他特将西城门大开,让军士扮作百姓打扫街道,自已带领两个琴童,走上城楼,焚香抚琴,司马懿见状,以为城中有大军埋伏,于是率兵而退。

  [三国人物雕塑群]走进三国城门楼,在我们右边的山坡上有一组三国人物群雕,这组雕塑在拍完《三国演义》之后建成,正中是蜀国的人物,有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赵云等,右侧是吴国孙权,左侧是魏国。大家有兴趣不妨在此拍照留影。

  [汉鼎]现在我们看到在广场中间矗立首一尊大鼎,鼎早在原始时代就已经出现了,那时它是用粘土烧制的炊具,用来烧煮食物,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国家**和王位的`象征,每个朝代更换之际必铸新鼎,体现繁荣兴旺,国泰民安的意思,在中国历史上鼎有两种不同的样子,一种便是大家所看到的三足两耳型的,另一种便是商朝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呈四足两耳型。而这时里的鼎与古代大鼎不同,它不仅是三国城的标志,同时又寓意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意思,这尊大鼎全部由生铁铸成,重达15.8吨,高度有5.17米,其重量和高度均为世界之最。1997年4月19日,该鼎在三国城内正式载入世界吉尼斯评审委员会认定,载入吉尼斯记录,这尊大鼎的落成,不仅丰富了景区的游览内容,而且充实了景区的文化内涵。

  [跑马场]在古代,马是人们用来代替步行的最重要的一种工具,而马战也成为古代人极为重要的一种作战方式,在汉鼎左侧,就有一片周长400米的跑马场,在这里每天上午10:00推出大型古战争演示“三英战吕布”,参加演出的主要演员和40多匹骏马,都曾参加过电视剧<<三国演义>>的拍摄,现在他们每天在这里为大家演示这惊心动魄、场面宏大的战争场景。这场“三英战吕布”的名声已响誉海内外,每天三国城都有大批的东南亚和港澳台的团队来观看这场精彩的节目。

  [桃园]各位朋友都知道《三国演义》是从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桃园三结义开始的,这在全剧中占着重要的地位,所以这桃园就成了展示三国城建筑和风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年刘、关、张三位不甘寂寞的壮士不期而遇,都想在这乱世年代有所作为,于是一同来到较为富裕的张飞家,借着酒性在后院的桃园内指天发誓,为报国安邦立下忠贞誓言,结为生死兄弟。大家看到今天的桃园中,石径曲折,香案上青烟缭绕,园内桃花盛开,耳边不断有悲壮雄浑的《结义曲》,仿佛置身于其中。

  虎丘山海拔34.3米,面积0.19*方公里。山体由侏罗系火山岩浆构成,千人石、试剑石、剑池等山石为流纹岩。虎丘山往东、北、西三个方向的整个*原地区第四系冲积层之下都分布着侏罗系火山岩。

  景区现有面积100公顷,保护区面积475.9公顷,作为苏州的一个重要旅游窗口,虎丘屡获殊荣,先后被评为全国首批十佳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单位。虎丘,原名海涌山,据《史记》记载,吴王阖闾葬于此,传说葬后三日有“白虎蹲其上”,故名虎丘。又一说为“丘如蹲虎”,以形为名。虎丘山高仅30多米,却有“江左丘壑之表”的风范,绝岩耸壑,气象万千,并有三绝九宜十八景之胜,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云岩寺塔、剑池和千人石:云岩寺塔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世界第二斜塔,成为苏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剑池埋有吴王阖闾墓葬的千古之谜;千人石留下了“生公讲座,下有千人列坐”的佳话。

  位于虎丘东麓的万景山庄汇集苏派盆景之精华,借山光塔影,恬美如画。虎丘后山植被茂密,林相丰富,群鸟绕塔盘旋,蔚为壮观。*两年又恢复了“虎丘十景”中的“西溪环翠”和“书台松影”两处景点,2007又完成了虎丘山灯光亮化二期工程,千年斜塔在夜色的映衬下熠熠生辉,成为苏州古城夜景的新亮点。

  云龙湖地处市区中心,湖东有云龙山,湖南有珠山,湖西有小长山和卧牛山。景区内湖光浩渺,青山叠翠,古往今来,吸引了众多游子。北宋文学家苏轼任徐州知府时即情钟此湖。如今的云龙湖,东湖游览区以水上活动和参观游览主为,西湖游览区以疗养度假为主,湖南则主要以娱乐及宾馆为主。另有儿童水上乐园、沙滩浴场、万人游泳场等。

  小南湖景区:小南湖景区内有一池二岛、三轩五园,整个景区水面精巧、环湖布景,以“江南园林”特色的会馆艺苑、水乡人家、小桥流水、名苑流香、荷塘鱼藕为主体景观,形成“静湖幽园”的中国古典人文及自然景观特色。

  水上世界:坐落在云龙湖湖心岛上,由水族馆、海洋剧场、海洋珍奇标本馆、4D动感电影组成。水族馆七个主题展区展示了来自世界各地的200多种10000余条珍贵鱼种,置身其中仿佛潜入一个扑朔迷离的水中世界。

  滨湖公园:坐落在云龙湖北岸,东接云龙山,西连韩山,南依云龙湖,北靠滨湖绿地,是一座带状生态园林公园,内有万人游泳场。

  滨湖新天地:位于云龙湖北大堤,由市民广场、步行街和艺术馆组成,是集休闲、娱乐、餐饮、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都市滨湖生态休闲文化场所。

  南湖水街:原名南湖别院,位于小南湖景区内的半岛上,北临风光秀丽的云龙湖,东望蜿蜒起伏的云龙山,古朴典雅的白墙黛瓦与碧水环绕的自然景观相依相映,景色雅致。主要建设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商务会所,另一部分是企业会所,是融文化性、娱乐性、观赏性于一体的高档度假、餐饮、休闲娱乐消费街区。

  灵山位于太行山东麓,距朝歌城北10公里,游览面积10公里,游览时间大约需1个小时。这里交通*坦,位置优越,山青水秀,庙宇堂煌。四面环山,东有玉龙峰,西有灵鹫峰,南有灵龟山,北有伏牛岭,群山环抱,昼似莲花吐放,夜如众星捧月,不但景色优美迷人,而且历史源远流长,女娲在此炼石,捏土造人,殷纣王在这儿降香,姜太公在此钓鱼,唐太宗在此加封,究竟景色如何?还请您游览之后,自己作一番评价!

  今天当我们站在景区山门时,首先仰头抬望观看到 灵山 二字,是由20_年8月台湾混无禅留下的墨宝。

  走入山门,第一个印入我们眼帘的是这个高13米的女娲神像,它是由花岗岩材料做成的。女娲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据<<史记>><<尚书>><<列子>><<淮南子>>。等史记记载,妇娲是一位具有浓厚神话色彩的历史人物,她炼石补天,捏土造人,并首创婚姻制度,是东方世界古代人类和古代文明的伟大缔造者,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唯一的'伟大女性先祖。在远古时期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面对巨大的灾难,她挺身而出,无私奉献,造福人类,泽被万物,推进文明,是历史天地的伟大创世先祖。她的行为和事业是鼓舞激励世世代代中华儿女永远奋发向上的力量源泉。

  西山是洞庭山的简称,南北宽11公里,东西长15公里,面积79.8*方公里,系太湖第一大岛。西山景区是太湖风景名胜区的精华。它是以群岛风光、花果丛林、吴越以来的`古迹见长,以浏览、度假为主的湖岛区。它拥有湖中群岛、湖湾山水、山中坞谷、山顶峰峦四个风景层次。全区规划建设缥缈云场、水月问茶、林屋晚烟、消夏渔歌、?f里犁云、玄阳稻浪、肖山遗踪、毛公积雪、西湖夕照、石 公秋月,风凰烟雨、金铎松篁、文化巽峰、大沙观帆、罗汉古刹、鸡笼梅雪、明湾古村、?f角风涛、天王鱼国、横山旭日等二十个景点。景点的规划面积共计609.3公顷。

  “美丽的太湖,迷人的西山”这是上海社科院教授登上西山岛的第一句赞美词。太湖72峰,其中西山有山峰,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最高峰-----缥缈峰也只有300多米,但其中丰富的人文历内涵却赋予了她无穷无尽的魅力。

  林屋山,位于西山镇东北部,根据历史记载,早在大禹治水期间,大禹就在此留下过足迹,《吴地记》载“在县西一百三十里中有洞庭,深远世莫能测。吴王使灵威丈人入洞穴,十七日不能尽,因得禹水”。石公山,位于西山东南角,因山前原有巨型太湖石,状若老翁,故名“石公”。“石有族聚,太湖为甲”,唐代就已闻名天下的“花石纲”就采于此地,并留下了“联云障”等遗迹。山腰南部,四角翘飞的御墨亭,因中置清世祖顺治御书“敬佛”石碑而得名,作为镇山之宝。“御墨亭”三字由傅杰所书。“归云洞”三字为明代严?j草书,徐纲才楷书“读圣贤书,行仁义事,存忠孝心”等摩崖石刻。

  惠山古镇位于无锡锡惠公园北边,由大片古祠堂组成。祠堂建筑群始建于唐,盛于明清,现在看到的多是清代祠堂。这些祠堂涉及80多个姓氏,不妨在此寻踪问祖一回。另外,镇上的无锡泥人是不错的手信,美食也值得品尝。

  惠山古镇由南北走向的横街和东西走向的直街(绣嶂街)围成,直街的东端有写着“惠山古镇”四个大字的古镇大照壁,非常好认;横街的北端,即惠钱路与通惠西路的交汇处是售票点,进入古镇免费,只有参观一些小景点才需要门票。横街与直接的`交汇处毗邻锡惠公园的古华山门和秀璋门,往北一点有人杰地灵牌坊,惠山上的泉水汇入牌坊后的承水井,龙头河从这里由西南向东北流入大运河。

  祠堂主要集中在龙头河沿岸和直街上,横街上的祠堂稍少。除去门票上可入内参观的景点,有很多祠堂并不开放,只能在外面看看,祠堂门口都有介绍牌。祠堂多数为典型的江南建筑,白墙黑瓦,木头门窗,有的自带小小的园林,杨藕芳祠比较特别,融入西式建筑风格,有点像砖石砌成的石库门。

  门票上的景点:

  在龙头河沿岸的,由西南向东北依次为潜庐(留耕草堂)、无锡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杨藕芳祠、濂溪周夫子祠(光霁祠,周濂溪即写《爱莲说》的周敦颐)、惠山园(李公祠,李公即李鸿章的兄弟李鹤章)。从杨藕芳祠后面的小道可到达顾洞阳先生祠(顾可久祠),祠堂的园林中有块高大的太湖石。在直街上需要出示门票的景点,由西向东依次为倪云林先生祠、范文正公祠、陆宣公祠、徐孺子祠。

  龙头河沿岸最东北边的景点是中国泥人博物馆,也要出示门票。馆内既能看到南派的无锡大阿福,也能看到北派的泥人张,还能看到师傅制作泥人的过程。如果喜欢,在馆内就可以买到无锡泥人,当然,在馆外的古镇上逛逛,也可以淘到泥人。

  若追求小资情调,龙头河**绿树成荫,彩伞成排,坐在遮阳伞下的桌子边,喝喝咖啡,或者点一壶茶,河畔轻风吹过,别提有多惬意了。南京的先锋书店在古镇上开了分店(绣嶂街186号),木头花窗内,弥漫着文艺调子。

  古镇的美食也不容错过,惠山豆腐花(横街13号)经常排队;距它不远的忆秦园小笼包据说上过《舌尖上的中国》,蟹粉小笼是招牌;老菜馆(绣嶂街3号)主营精致的无锡菜;一亩三分田(绣嶂街24号)的苏式面很赞。油酥饼更是这里的特色,在古镇上走两步就能看见一家油酥饼店,可以买来边逛边吃。

  惠山古镇和锡惠公园可一并游览,公园里有著名的寄畅园、孕育出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天下第二泉等景点。

  导游词精典系列魅力江苏:江苏导游词精典

  欢迎大家来到江苏,很高兴能为你们介绍江苏,好,现在由我为你讲解吧。

  江苏省际陆地边界线3383公里,面积10.72万*方公里,**国的1.12%,人均国土面积在中国各省区中最少。江苏地形以*原为主,*原面积达7万多*方公里,占江苏面积的70%以上,比例居中国各省首位。2015年年末,江苏常住人口达7976.3万人,居中国第5位。2015年,江苏13市GDP全部进入中国前100名,人均GDP达87995元人民币,高居中国各省市首位。

  江苏辖江临海,扼淮控湖,经济繁荣,教育发达,文化昌盛。地跨长江、淮河南北,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拥有中原、江淮、金陵、吴四大多元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江苏地理上跨越南北,气候、植被也同时具有南方和北方的特征。江苏东临黄海、太*洋,与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山东省接壤,与日本九州岛、韩国济州岛隔海相望,已与加利福尼亚州缔结为姐妹省州。

  江苏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这里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有小桥流水人家的古镇水乡,有众口颂传的千年名刹,有精巧雅致的古典园林,有烟波浩渺的湖光山色,有规模宏大的帝王陵寝,有雄伟壮观的都城遗址,纤巧清秀与粗犷雄浑交汇融合,可谓是吴韵汉风,各擅所长。

  江苏的山虽不高,但多负盛名,其中有常州溧阳南山竹海,南京钟山,镇江北固山、金山,金坛和句容交界处的茅山,南通狼山,苏州天*山,徐州云龙山,新沂马陵山和连云港花果山等。

  江苏的水兼江河湖海,中国第一大河长江横穿东西,江面辽阔。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太湖及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烟波浩瀚,苏南第二大湖泊西太湖,碧波万顷。连云港的海滨浴场,南通盐城的'湿地滩涂则是江苏的沿海旅游资源。江苏的名泉极多,有天下第一泉镇江中泠泉,天下第二泉无锡惠山泉,苏州虎丘的天下第三泉及憨憨泉。

  各地区的景点:

  南京:中山陵,明孝陵,灵谷寺,秦淮风光带,夫子庙,江南贡院,莫愁湖,燕子矶

  镇江:金山、焦山、北固山、茅山、宝华山、南山、伯先公园、英国领事馆、西津渡、蒜山、招隐寺、圌山、五柳堂、五卅演讲厅

  扬州:瘦西湖、大明寺、个园、仙鹤寺、扬州汉陵苑、神居山、盂城驿、龙虬庄遗址、镇国寺塔、文游台、古悟空寺

  泰州:梅兰芳纪念馆,溱湖,湿地公园,溱潼,古镇,兴化,垛田,风光带

  南通:南通,濠河,风景区,南通博物苑,狼山景区,如皋,水绘园

  江苏省著名旅游景区

  全省有3处世界遗产(其中1处正申遗中)、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5A级景区15家、4A级景区超100家、2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处国家级地质公园、3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6个国家级森林公园、5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1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8座全国优秀旅游城市、12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4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世界遗产:苏州古典园林、明清皇家陵寝明孝陵、京杭大运河(正申遗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高邮民歌、昆曲、古琴、南京云锦织造技艺、中国雕版印刷技艺、中国剪纸、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端午节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太湖、南京钟山、云台山、蜀岗瘦西湖、三山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京、苏州、扬州(首批)、徐州、淮安、南通、镇江、常熟、无锡、宜兴、泰州

  拟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常州、江阴、高邮、昆山、宿迁、高淳

尊敬的来宾和朋友:

  大家早上好。很高兴见到你。我将陪你去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胜地苏州,看园林,享受人间天堂的一天。

  在到达景区之前,我先介绍一下苏州园林的'基本情况。“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是典型的江南水乡,素有“东方威尼斯”之称。当然,请注意环境卫生,做文明游客。

  我们立即到达了今天黄金之旅的第一站——柳园。好了,是时候呆在花园里了。柳园位于苏州市园林路。它采用了分离组合、明暗对比等对比手法。大家好好享受吧!

  如果我们不呆在花园里,我们去狮子森林吧!狮子森林来了。跟我来。《狮子林》变幻莫测,值得一看。

  穿过狮子林,出门5公里左右,可以看到寒山寺。你现在为什么不休息一下?说到寒山寺,你自然会想到“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去客船”这句诗!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初唐有个寒山,他还没在这里住过。目前,寺庙的一侧有一首张继写的诗《枫桥附*的夜泊》。

  告别寒山寺,大家还是舍不得走。希望能给你留下美好的回忆。

  亲爱的朋友们,今天我们在苏州度过了美好的一天,苏州是地球上的天堂。谢谢大家!祝大家旅途*安愉快。再见!

  关于导游词,各地各国的都有,如果一定要写导游词的话,我最想写的就是扬州瘦西湖的导游词。说一说关于扬州的传说,和关于瘦西湖的传说。

  唐代的杜牧,曾在《寄扬州韩绰判官》中写道:“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勾起了古今中外多少人对于明月扬州的幻想。那么扬州到底有那些不得错过的好地方呢?

  当然不得不提的是瘦西湖。清代汪沆吟诗一首,“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

  要是说杭州西湖是一位丰满妩媚的少妇的话,那么扬州瘦西湖就比的一位清秀娇娜的少女。西湖给人雍容华贵的韵味,而扬州瘦西湖给人的却是几分纤柔羞怯的情意。她的美主要在于蜿蜒曲折,湖面时宽时窄,**林木葱郁,园林建筑古朴多姿。泛舟湖上,景随水移,不断变换,引人入胜。

  她那独具的魅力,单单一个“瘦”字,就引出许许多多诗人的佳句,引出一段段才子佳人、花前月下的`风流韵事。“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的故事慢慢走远,但是人们在摇头叹息的同时,不得不眯起沉醉的眼,在历史的长廊里瘦西湖和扬州就是春色、就是明月和美梦。无怪乎,李白热情高呼“烟花三月下扬州”!

  早些年,邓拓游瘦西湖,对湖山风光赞赏不已,欣然赋诗:“板桥歌吹古扬州,我作扬州三日游;瘦了西湖情更好,人天美景不胜收。”

  不得不说,“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果真不错。游览一番古人梦想的瘦西湖也是人生一大美事。


江苏同里古镇导游词6篇(扩展8)

——同里导游词优选【5】篇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同里游览。

  大家看到的牌楼是仿明建筑,它是同里古镇众多明清建筑的代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由原***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先生题写。

  走过三元桥,我们就进人了具有一千多年建镇史的同里古镇区。根据清嘉庆年间的《同里志》记载,同里唐初名铜,宋改为同。旧名富士,以其名太侈,乃析田加土为同里。而改富土为同里则另有一个民间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浙江富阳一带灾荒不断,不少人背井离乡来到这里垦荒种地。辛勤劳作加上风调雨顺,而使物产丰饶,人们安居乐业,就将这里称为富土。直到隋炀帝即位,因其骄奢淫逸,不理朝政,致使国库日渐亏空,有一年北旱南涝,许多地方粮食歉收,交不上皇粮。于是,皇上下旨,江南富土每人增缴三斗粮,限十天缴清,违者将处以重罚。富土百姓得讯,焦急万分。便请教当时镇上一名姓金的秀才,金秀才便如此这般地作了安排。

  转眼十天限期已到,催粮的钦差乘船来到富土。金秀才率众乡亲在岸上跪地迎候,钦差一上岸,便催问加缴皇粮之事,金秀才从容答道:今年受灾,收成大减,难以为缴。钦差不信,大怒休得胡言!富土乃富有之地,焉能无粮?若不如数上缴,定要遵旨重罚。金秀才不卑不亢,陪笑解释说:大人息怒,请听在下细说。此地原叫同里,并非富士,请大人明察。钦差听后迷惑不解,顺着街面东西南北巡视了一大圈,见到的都是同里,而绝无半点富上痕迹,于是只好罢休。哪位游客能猜出金秀才作了什么安排?原来金秀才关照众乡亲用拆字法,将富字一拆为二,上去一点,拆田连土,便成为同里二字。而当时的书写*惯与今日不同,是竖写的,因此化险为夷,躲过了这一劫难。同里同里,同为乡里,看着叫着都很*白、亲切,因而沿用至今。

  今天,我给大家讲解同里的一园二堂三桥,请各位随我一起寻找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韵味。

  同里古镇布局与众不同,市河如网,小桥遍布,街市民居依水而成,并拥有大量的深宅大院和园林古迹。因此在1982年就有幸成为江苏省文物保护镇。

  现在,我们来到了被余秋雨先生称为中国古典园林中特别让他称心满意的和最吸引人的去处,这就是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增补名单的退思园。

  退思园建于1885~1887年。园主任兰生,字畹香,号南云,生于1838年,26岁时到安徽投靠巡抚乔松年,并在前敌营务处任职。因作战有功,先后担任记名盐运史、候补道布政使,并兼淮北*厘局及凤阳钞关等职。光绪五年(1879年)始任凤颖六泗兵备道,筑城垣,治驿路,建桥梁,开船塘及设育婴堂、戒烟局等,综合治理,效果显著。光绪十一年(1885年)因镇压捻军不力,被人参奏,革职回乡。取《左传》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建造了退思园。

  退思园占地九亩八分,因为地形所限,不能由南向北纵深发展,所以在本镇一位叫袁龙的杰出艺术家的巧妙设计下,退思园自西向东构筑了左宅、中庭、右园的新颖格式。

  宅分为内宅和外宅,外宅有轿厅、茶厅以及正厅三进。我们现在位于茶厅,刚才进园时走过的是轿厅。轿厅和茶厅是停轿及接待一般客人所用的场所,如果遇上主人家的婚嫁喜事、祭祖典礼或有贵宾造访,园主必敞开正厅大门,以示隆重。各位都是同里人民尊贵的客人,请走正厅大门入内。从厅内陈设可以看出,正厅的接待规格要明显高于茶厅,*时正厅大门关闭时,只能从陪弄出入。

  现在我们去参观一下内宅。内宅是园主与家眷起居之处,主人任兰生,因为长期在安徽生活,所以建造了别具徽州特色的大走马楼,使各位能在这里见到江南少有的建筑。那么,为什么要建两个楼梯呢?东西两侧的'楼廊既遮阳、避风、挡雨雪,又方便主仆上下楼时避让,一举多得。

  大家看这两扇与退思园一样年龄的门。大门内木外砖,看似笨重,其实作用不小。谁能猜出它的作用吗?砖木结构,青砖能防火,门上闩后可防盗。现在我们来到宅之尾,园之序的中庭。

  中庭设计围绕待客两字展开。与漏窗陪弄相接隐去船尾的旱船似一艘刚靠岸的客船,将远道而来的客人载到热情的主人家。再看旱船两旁,右侧是园主任兰生亲手栽种的广玉兰,左侧这棵白玉兰是修复退思园时移栽的,玉兰树是春天开花较早的植物,所以它象征春景。那么为什么要种玉兰树,而不是种桃树或其他在春天开花的树种呢?一是园主名字叫兰生,既为兰生,就不可无兰。二是玉兰寄意金玉,玉兰飘香意为金玉满堂。扁舟系岸不忍去,秋风斜日鲈鱼乡,如果远道而来的亲朋好友要作多日盘桓,坐春望月楼既可四季望月,吟诗酬唱,也可楼前踏月,静赏花木,使客人不觉客居异乡。岁寒居是主人在岁暮风雪之时,与知己围炉品茗论诗之所。因为园主被革职回乡而建园,经营多年的仕途毁于一旦,所幸好友左宗棠和彭玉麟的鼎力相助,才未被慈禧要了脑袋。因此,主人将自己与左、彭两人誉为岁寒三友。透过花窗,可见清幽的腊梅,坚毅的苍松和神秀的翠竹。浑然天成的岁寒三友图,使主客共叙的品位得到提升。

  中庭与右园有退闲小筑、云烟锁月月洞门相通,园内有九曲回廊曲径通幽,漫游其间,步移景异。

  退思园尽管只占9.8亩地,但园内亭台楼阁、廊船桥榭、厅堂房轩、一应俱全,且建筑尺度适宜,花木水石布局得体,既小巧玲珑,又朴实无华。园以池为中心,各式建筑皆紧贴水面,如浮水上,被当代园林学者、上海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誉之为贴水园。

  退思草堂是全园的主景,古朴素雅,稳重气派,体现了主人的身份。退思草堂内隔屏后有元代书画家赵孟頫所书的《归去来辞》碑拓,原碑与太仓墨妙亭同时遭毁,故碑拓愈显珍贵。置身堂前贴水*台,环顾四周,一幅浓淡相宜、恬澹静谧的山水画长卷正缓缓展开。

  大家请看!闹红一舸由湖石托出,半浸碧水,水流漩越湖石孔窍,潺潺之声不绝于耳。人站船头,因波荡而似船行,因鱼游而显船动,更有行云倒影浮动,恍若扁舟启航,别有情趣。

  再看水地对岸,天桥与辛台相联,天桥上为桥,下为廊,它模拟秦王朝阿房宫的复道建筑。横空出世,飞越山巅,将菰雨生凉轩与辛台连为一体,循山洞经石径拾级而上,登临天桥,使人豁然开朗。1985年评选中国十大风景名胜时,专家首推天桥代表苏州古典园林的杰作。天桥楼廊尽处,有行至桥端似无路,随山拾级豁然通的辛台。辛台当为求学之所,当年园主苦心教子读书,虽未必头悬梁、锥刺股,却也曾付出为觅一佳句,捋断三根须的代价。因而,有任兰生之子任传薪追随革命,倡导教育救国,20岁时(1906年)以退思园为校舍,出巨资,聘名师,创办私立丽则女学。受聘的教师中有国学大师钱基博(钱钟书之父),书法家钱祖翼以及范烟桥、任传鹤、顾乃复等,使得远方童女,也担簦负笈而来。开*代中国女子受教育风气之先。

  出草堂往东,有三曲桥*卧水面,清波倒影,形似凌波。桥南古木参天,假山叠翠,桥北水涯山坞边琴房掩映花树间。

  假山之巅的眠云亭,拔地而起,亭下周叠湖石,上亭下洞,为江南园林所仅见。登亭迎风待月,楚河汉界,飘飘欲仙。

  菰雨生凉轩贴水而筑,菰雨生凉四字取意于彭玉麟题西湖三潭印月联句:凉风生菰叶,细雨落*波。隔屏正中的镜子是园主之子任传薪从德国带回,置身镜前香妃榻上犹如沐浴湖水之中,顿生凉意。种竹养鱼安乐法;读书织布吉祥声的楹联,也是当年朝中大臣彭玉麟对园主任兰生的劝诫。

  天桥北侧,矗立一块独体太湖巨石,形着驻足老人,故称老人峰。老人峰巅有灵壁石,酷似昂首寿龟,神形兼备。灵壁石原产地在楚霸王爱妾虞姬故里的安徽灵壁,俗称美人石。一般常见的灵壁石体积不大,而这块灵壁石体积硕大,十分罕见,它与太湖石自成一体,天衣无缝。在闹红一舸石舫后的九曲回廊处,有九扇纹饰各异的漏窗,漏窗上嵌有取意李白《襄阳歌》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诗句的石鼓文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道出了退思园建筑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和表现自然的高超艺术。因而灵壁石、石鼓文漏窗纹饰和退思草堂内的《归去来辞》碑拓合称退思园三宝。

  退思园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堪称江南园林经典,因为它同时具备了琴棋书画、春夏秋冬八景。其中的琴棋书画四景指的是琴房、眠云亭、辛台、览胜阁。

  请大家注意一下在退思草堂西后侧的揽胜阁,揽胜阁与坐春望月楼相连悬挑在花园西北角,独具匠心的设计,既可使宾客中的女眷足不出户就可饱览满园景色,又能按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的要求顺乎自然地将男女分开。轻推花窗,窗外美景如画展现眼前。它在成为全园制高点的同时又恰到好处地弥补了北墙与西墙之间的呆板死角,使整个建筑布局有了动感。

  我们再说春夏秋冬四景。春景是坐春望月,夏景是菰雨生凉,冬景是岁寒三友。现在我们来到的是秋景天香秋满所在。大家请看,这里遍植丛桂,每当桂花飘香之时,馥郁芬芳,盈室绕阶,红枫与金桂、银桂相间,衬以蓝天白云,粉墙黛瓦,更觉秋高气爽。若在清风明月之夜,邀三五知己在此品茗赏花,更是使人心旷神恰。

  从进园以来我们一直在感受着退思园带给我们的美的享受,在结束退思园的游览之前,请大家关注自己脚下,我们现在所踩的是一块福地。请看,中间的寿字,隐意长命百岁,周围五只蝙蝠隐意富贵、康宁、善德、好运、长寿五福,幸福之福。五福捧寿,有寿有福,围绕福寿转一转,福寿双全轮回转。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绕福寿一圈,再随我出退思园。

  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退思园以贴水园而著称于世,同时因为设计者袁龙继承了明代著名的造园大师、《园冶》作者计成的造园艺术,使得退思国成为中国造园史上的杰出作品而得到世人的关注。1986年,美国纽约市以退思园为蓝本在该市斯坦顿岛植物园建造了一座江南庭院,取名退思庄。可见退思园已不是同里人的退思园,而是全世界的退思园了。

  现在我们来到了古镇的中心。不知大家对小桥、流水、人家这句话所概括的江南水乡特征有什么样的感性认识?大家只要留意小河两旁的石驳岸,单落水或双落水的河埠,镶在驳岸上系船用的缆船石,那造型各异、散于各处的古朴中透着精神的桥梁,还有铺排整齐的块石路面,以及面水或依水的民宅,也许就会像余秋雨先生那样有一种要在这里觅房安居的心

  这里是崇本堂,整个建筑占地不足一亩,沿中轴线向北纵深发展。从沿街门厅、正厅、前楼、后楼到下房共分五进,从正厅到后楼,建筑里前低后高结构,民间称之为连升三级,是江南宅园纵深扩展的范例,它的实用价值在于通风和采光。

  因布局紧凑,且多为木结构,所以在厅楼之间都建有风火墙,楼廊左右设蟹眼天井,备泻水防火之用。

  崇本堂共有三进门楼,分别刻有崇德思本敬候遗范和商贤遗泽,即有德乃安身立命之本之意和治家立业之志,又时刻提醒后代不要忘本,要崇敬商。说明原主人是一位诚实、守信、有文化的商人。

  崇本堂共有木雕一百多幅,内容各不相同,在崇本堂正厅长短窗的腰华板上刻有《西厢记》戏文故事十四幅,在前楼底层长窗的腰华板上刻着《红楼梦》十二金钗十幅。

  而游崇本堂最可品味的是具有各种隐意的木雕。如瓶和牡丹称之为富贵*安,笔和锭称之为必定高中,松鼠和葡萄象征多子多孙,喜鹊和红梅寄意喜上眉梢,满装金元宝、银元宝朝内宅飞奔的图案就是日进斗金等等。

  另外还有八仙图、渔樵耕读图、琴棋书画图、福禄寿禧图等隐藏在58幅木雕中,请大家随我一起到后楼寻找,看谁先找全。

  各位游客,刚才向大家介绍了商贾人家崇本堂,下面我把对同里人民具有特殊意义的三座桥介绍给大家。我们现在站的是长庆桥,正前方的梁式石桥为太*桥,左前方的拱形石桥是吉利桥。三桥小巧玲珑,构筑典雅,因呈品字形横跨河面,又有桥中一品的美称。同里人每逢婚嫁、生日等喜庆事,一定要约亲朋好友来太*、吉利、长庆三桥走一圈,以桥名求*安,图吉祥,保幸福。今天各位作客同里,就请一起走三桥吧。

  同里古镇以三多闻名,一是桥多,全镇有49座风格迥异的石桥。最古老的桥是建于南宋宝佑年间的思本桥,距今虽有七百多年,但仍巍然屹立。二是名人多,从宋朝到清朝嘉庆年间,共出状元1人,进士42人,文武举人90多人,如元代进士、翰林承旨徐纯夫,明代著名造园家计成,辛亥革命风云人物陈去病,*代著名教育家金松岑,《文汇报》创始人严宝礼等都是同里人。三是深宅大院、私家园林多。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柳亚子先生早年生活过的嘉荫堂,请大家随我一同进去参观。

  嘉荫堂旧称柳宅,主人柳炳南是著名爱国诗人柳亚子先生的亲戚。因经营油坊有方,发迹后从北厍迁到同里,花了两万两白银于1922年建起了嘉荫堂,堂内各处建筑都有十分精细的雕刻,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我们先看正厅,厅内高大宽敞,颇有几分侯门气派。因为梁头棹木像明代官帽的帽翅,所以正厅也被俗称为纱帽厅,大家可以数一下,帽翅上一共刻着八幅《三国演义》戏文透雕,有古城会、三英战吕布、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等,形象逼真,呼之欲出。这组透雕已被《中国戏曲志.苏州分卷》收录。

  再请看,五架梁正中雕刻着八骏图,梁的两端刻有凤穿牡丹,凤即凤凰,又称吉祥鸟,牡丹又叫富贵花,凤穿牡丹隐意富贵吉祥。梁底的两幅图案请大家辨认一下是什么?它们分别是称心如意和必定高中,以图会意,讨个好口彩。

  这是一座仿木结构的清水砖雕门楼,大家已经注意到门楼上枋的浅浮雕图案与刚才庭院地上的图案一致。有谁知道它们叫什么?这一组图案叫做暗八仙,八仙即民间传说中的八位仙人,所谓暗八仙就是见物不见人,见物似见人。上面的每一种图案分别代表一位神仙。如葫芦指铁拐李,宝剑指吕纯阳,朝板指曹国舅,笛子指韩湘子,鱼鼓指张果老,荷花指何仙姑,花蓝指蓝采和,扇子指汉钟离。将暗八仙放在上枋,是暗喻做生意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字牌上厚道传家四字则是主人希望后人将诚恳和宽容的待人之道世代相传。下枋中央部位的福禄寿深浮雕,是祈盼未来生活能够三星高照。整个门楼砖雕简单朴素,寓意丰富,能够使人产生美好联想。

  在结束今天的讲解之前,请大家一起到明清街去走走。明清街因街道两旁建筑为明清风格而得名。1983年谢铁骊导演以崇本堂为主场景,以明清街、三桥景区为外景地,拍摄了《包氏父子》。从此同里古镇就成为众多影视导演心目中的天然摄影棚。1999年4月,中国电影家协会将同里古镇指定为影视摄制基地。

  在这条街上,店家销售的大多为旅游纪念品和旅游食品,最富有同里特色的旅游食品有状元蹄、腌菜苋、闵饼、芡实、小熏鱼以及各种精美糕点等。大家可以放心购买,当然,为了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益,购买时请向店家索要购物凭证

  同里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典型水乡风格的古镇。同里旧称“富土”。唐初改为“铜里”。宋时将旧名拆字为“同里”。同里风景优美,镇外四面环水,镇内由15条河流纵横分割为7个小岛,由49座桥连接。镇内家家临水,户户通舟;明清民居,鳞次栉比;宋元明清桥保存完好。它以小桥流水人家的格局赢得“东方小威尼斯”的美誉。同里隶属江苏省吴江市,位于太湖之滨,京杭大运河畔,全镇总面积为133.15*方公里,人口5.5万。同里以“醇正水乡,旧时江南”的特色闻名于海内外,1980年被列为国家太湖风景区景点之一,1982年又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镇,著名景点“退思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它像一颗珍珠镶嵌在同里、叶泽、南星、庞山、九里5个湖泊之中。镇区被川字形的河道及纵横交叉的支流分割成7个小岛,由于同里处于泽国河网之中,历史上交通不便而少有兵燹之灾,古建筑保存较多,是江苏省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水乡古镇之一。因水成园,家家连水,户户通船,构成层次错落有致的优美画卷。自古以来,诗人墨客对此赞美不绝。

  嘉荫堂

  嘉荫堂在同里竹行埭尤家弄口,旧称柳宅,建于民国十一年间(1922年),宅主柳炳南,与爱国诗人柳亚子先生同宗。柳亚子先生曾在此居住。嘉荫堂的正门采用石库门式的墙门,其墙面所用原料比较细腻又用经过水磨加工的细清水砖砌成,并加以灰浆勾维,使墙面更显得整洁光亮。虽未登堂入室,却已给人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穿过门厅抬起头来,只见‘福、寿、禄”三星跃居正脊中心,额首微笑,似乎正在欢迎来自远方的朋友。嘉荫堂的主建筑俗称“纱帽厅’,系仿明结构,整座大厅高大宽敞,肃穆庄重。厅内到处刻着图案,五架梁两侧刻有八骏图”,梁两端刻有‘风寒牡丹,梁底则刻有“称心如意”、“必定高中”等图案,就连拳头大小的一块“峰头’,也刻上了寓意“连生贵子”的莲蓬,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更为罕见的是,纱帽翅(即棹木)上也刻上了(三国演义》中的“古城会”、“三英战吕布”、“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等八幅形象逼真、呼之欲出的图画,让人不由拍案叫奇。这组木雕现已被(中国戏曲志·苏州分卷)收录。

  崇本堂

  崇本堂位于江苏吴江富观街长庆桥北堍,坐北朝南,面水而筑,东与嘉荫堂隔河相望,西与长庆桥等三桥相连,整齐的石驳岸护卫着这座古朴的宅第。如果把同里比作是一座古建筑的博物馆的话,那么崇本堂就是这座博物馆中一件雕刻精致的艺术品,其精湛的技艺和深刻的内涵,让每一位游人赞叹不已。走进庭院,只见叠有湖石花台的小院里,天竺和红枫相映成趣,砖雕门楼面北伫立,门楼上方设置了仿木结构的飞椽斗拱,拱眼板上刻有祥龙细纹,下面是花岗岩制作的条石门槛,中置“黄狼箱”活络门闩,“一块玉”两端饰有如意香草纹,蹭的“包袱巾”上刻着宝相花,里面还有暗喻升官发财的“鲤鱼跳龙门”的深浮雕。门楼的字牌两侧各有一幅人物山水画,字牌上端庄有力地写着“崇德思本”四个朋字。德乃世人安身立命之根本,亦是宅第主人崇尚的为人之道。砖雕正脊还有一幅“望子成龙”图,上面人欢鱼跃,使人浮想联翩。

  大家向右走,现在大家来到的就是古西街.街道不宽,全是青石板铺就的路,两侧民居多建于明清时代,古西街原长五百来米,曾号称五里古街.三河镇在古时交通闭塞的情况下具有水乡交通便捷的优势,使这里的商品经济一时得到空前的繁荣.

  同里明清街

  退思园

  退思园位于江苏省吴江市,建于清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公元1885-1887年)。园主任兰生,字畹香,号南云。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内阁学士周德润勋任兰生盘踞利津、营私肥已。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正月,解任候处分,旋因查所勋都不实,部议革职位。任兰生落职回乡,花十万两银子建造宅园,取名“退思”。其弟任艾生哭兄诗有“题取退思期补过,*泉草木漫同看”之句,可见园名取《左传》“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退思园的设计者袁龙,字东篱,诗文书画皆通。他根据江南水乡特点,因地制宜,精巧构思,历时两年建成此园。园占地仅九亩八分,既间朴无华,又素静淡雅,具晚清江南园林建筑风格。退思园布局独特,亭、台、楼、阁、廊、坊、桥、榭、厅、堂、房、轩,一应俱全,并以池为中心,诸建筑如浮水上。格局紧凑自然,结合植物配置,点缀四时景色,给人以清澈、幽静、名郎之感。2001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请大家向前看,这就是桥头堡,桥的南北各有一对,高为70米,桥头堡上各有三面红旗,象征着50年代的人民公社、***和总路线。请大家往左边看,这座塑像上5个人物,是当时的5大组成部分,即工、农、兵、学、商。他们共举***昂首向前,象征着团结一致革命的苦干精神。大桥两侧整齐地排列着的是150对白玉兰花灯,每当夜幕降临,华灯齐放,万盏灯火,把大桥雄姿勾勒得更加清晰、迷人,着实是一幅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画面。天堑飞虹作为金陵四十景之一,可谓名副其实。

  同里三桥

  同里三桥是指太*桥、吉利桥和长庆桥。太*桥,跨于东柳、漆字两圩。桥为梁式,小巧玲珑,桥上有联一副,曰:“永济南北太*路,落成嘉庆廿三年。吉利桥跨漆字、两圩,处太*桥、长庆桥中间。桥型为拱形桥,桥之南北两侧都有桥联,南侧一联曰:浅渚波光云影,小桥流水江村。北侧一联曰:“吉利桥横形半月,太*桥峙映双虹。站在吉利桥北,环顾三桥,河水明净如镜,小桥如飞虹卧波,波光桥影,美不胜收。长庆桥,俗名谢家桥,跨东柳、两圩,旧名福建桥,又称广利桥。桥上有桥联一副,曰:公解囊金成利济,好留柱石待标题。桥联表明建桥者义结同心,为民造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今天,我去了位天苏州的同里古镇去旅游。同里是一个朴雅的典型江南水乡,以“小桥流水人家”为物色,人文景观的悠久历史而蜚声海内外。有东方威尼斯,明清建筑群,天然摄影棚之美誉。我怀着一颗期盼的心,跨进了同里。

  同里是一个水镇,四周环绕着水。碧绿的水像一条绿色的玉带镶嵌在古镇周围。说到水,大家肯定都会想到桥。没错!同里古镇还有著名的三座桥:吉利桥,太*桥,长庆桥。小桥下清澈的河水静静地从每家每户的.门前流过。岸边的小船上几只鸬鹚栖息着,看!多么宁静,美丽的画面呀!

  我们首先参观的是“珍珠塔”,珍珠塔顾名思义就是一座塔嘛!可是进去后,别说是塔,连塔的影子也没瞧见。经我一问才知道,原来珍珠塔并不是一座真的塔,而是一座高约10厘米由珍珠雕成的一座塔,因为被盗,所以至今下落不明。而故事就发生在这座庭园里。这时,我看到头顶有两根杆,便问导游:“这是什么?”导游说:“这是用来让乌鸦吃食和休息的地方,因为以前乌鸦帮他们打了胜仗,所以把它奉为"神鸟"。再往里面走,是一座高庙寺,正对面坐着我们的祖先"轩辕黄帝"边上放着504个姓氏的牌位,我很快就找到了"王氏"家族的位子,于是,我们对着我们的祖先祈福,心里默默地祝福着家人*安,健康。

  然后来到"退思园",它的建筑格局突破了常规,改纵向为横向。退思园是同里最漂亮的一个庭园。印象最深的是荷花池中间,一个亭子像船头一样停泊着,里面一块巨大的境子前放着一张床,四周都是木窗户。当我还在想它的用途时,导游告诉我们,这是夏天主人纳凉的地方。我恍然大悟,古人真有诗情画意。夏天,荷花盛开,鱼儿在水间嬉戏,主人躺在床上,木窗子里透进**凉风,镜子反照着外面的荷花,不真像章睡在荷花上吗?十分惬意。

  同里的水,令我陶醉,同里的亭,台,楼,阁,令我神往……

  同里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典型水乡风格的古镇。同里旧称“富土”。唐初改为“铜里”。宋时将旧名拆字为“同里”。同里风景优美,镇外四面环水,镇内由15条河流纵横分割为7个小岛,由49座桥连接。镇内家家临水,户户通舟;明清民居,鳞次栉比;宋元明清桥保存完好。它以小桥流水人家的格局赢得“东方小威尼斯”的美誉。同里隶属江苏省吴江市,位于太湖之滨,京杭大运河畔,全镇总面积为133.15*方公里,人口5.5万。同里以“醇正水乡,旧时江南”的特色闻名于海内外,1980年被列为国家太湖风景区景点之一,1982年又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镇,著名景点“退思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它像一颗珍珠镶嵌在同里、叶泽、南星、庞山、九里5个湖泊之中。镇区被川字形的河道及纵横交叉的支流分割成7个小岛,由于同里处于泽国河网之中,历史上交通不便而少有兵燹之灾,古建筑保存较多,是江苏省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水乡古镇之一。因水成园,家家连水,户户通船,构成层次错落有致的优美画卷。自古以来,诗人墨客对此赞美不绝。

  嘉荫堂

  嘉荫堂在同里竹行埭尤家弄口,旧称柳宅,建于民国十一年间(1922年),宅主柳炳南,与爱国诗人柳亚子先生同宗。柳亚子先生曾在此居住。嘉荫堂的正门采用石库门式的墙门,其墙面所用原料比较细腻又用经过水磨加工的细清水砖砌成,并加以灰浆勾维,使墙面更显得整洁光亮。虽未登堂入室,却已给人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穿过门厅抬起头来,只见‘福、寿、禄”三星跃居正脊中心,额首微笑,似乎正在欢迎来自远方的朋友。嘉荫堂的主建筑俗称“纱帽厅’,系仿明结构,整座大厅高大宽敞,肃穆庄重。厅内到处刻着图案,五架梁两侧刻有八骏图”,梁两端刻有‘风寒牡丹,梁底则刻有“称心如意”、“必定高中”等图案,就连拳头大小的一块“峰头’,也刻上了寓意“连生贵子”的莲蓬,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更为罕见的是,纱帽翅(即棹木)上也刻上了(三国演义》中的“古城会”、“三英战吕布”、“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等八幅形象逼真、呼之欲出的图画,让人不由拍案叫奇。这组木雕现已被(中国戏曲志·苏州分卷)收录。

  崇本堂

  崇本堂位于江苏吴江富观街长庆桥北堍,坐北朝南,面水而筑,东与嘉荫堂隔河相望,西与长庆桥等三桥相连,整齐的.石驳岸护卫着这座古朴的宅第。如果把同里比作是一座古建筑的博物馆的话,那么崇本堂就是这座博物馆中一件雕刻精致的艺术品,其精湛的技艺和深刻的内涵,让每一位游人赞叹不已。走进庭院,只见叠有湖石花台的小院里,天竺和红枫相映成趣,砖雕门楼面北伫立,门楼上方设置了仿木结构的飞椽斗拱,拱眼板上刻有祥龙细纹,下面是花岗岩制作的条石门槛,中置“黄狼箱”活络门闩,“一块玉”两端饰有如意香草纹,蹭的“包袱巾”上刻着宝相花,里面还有暗喻升官发财的“鲤鱼跳龙门”的深浮雕。门楼的字牌两侧各有一幅人物山水画,字牌上端庄有力地写着“崇德思本”四个朋字。德乃世人安身立命之根本,亦是宅第主人崇尚的为人之道。砖雕正脊还有一幅“望子成龙”图,上面人欢鱼跃,使人浮想联翩。

  大家向右走,现在大家来到的就是古西街.街道不宽,全是青石板铺就的路,两侧民居多建于明清时代,古西街原长五百来米,曾号称五里古街.三河镇在古时交通闭塞的情况下具有水乡交通便捷的优势,使这里的商品经济一时得到空前的繁荣.

  同里明清街

  退思园

  退思园位于江苏省吴江市,建于清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公元1885-1887年)。园主任兰生,字畹香,号南云。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内阁学士周德润勋任兰生盘踞利津、营私肥已。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正月,解任候处分,旋因查所勋都不实,部议革职位。任兰生落职回乡,花十万两银子建造宅园,取名“退思”。其弟任艾生哭兄诗有“题取退思期补过,*泉草木漫同看”之句,可见园名取《左传》“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退思园的设计者袁龙,字东篱,诗文书画皆通。他根据江南水乡特点,因地制宜,精巧构思,历时两年建成此园。园占地仅九亩八分,既间朴无华,又素静淡雅,具晚清江南园林建筑风格。退思园布局独特,亭、台、楼、阁、廊、坊、桥、榭、厅、堂、房、轩,一应俱全,并以池为中心,诸建筑如浮水上。格局紧凑自然,结合植物配置,点缀四时景色,给人以清澈、幽静、名郎之感。2001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请大家向前看,这就是桥头堡,桥的南北各有一对,高为70米,桥头堡上各有三面红旗,象征着50年代的人民公社、***和总路线。请大家往左边看,这座塑像上5个人物,是当时的5大组成部分,即工、农、兵、学、商。他们共举***昂首向前,象征着团结一致革命的苦干精神。大桥两侧整齐地排列着的是150对白玉兰花灯,每当夜幕降临,华灯齐放,万盏灯火,把大桥雄姿勾勒得更加清晰、迷人,着实是一幅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画面。天堑飞虹作为金陵四十景之一,可谓名副其实。

  同里三桥

  同里三桥是指太*桥、吉利桥和长庆桥。太*桥,跨于东柳、漆字两圩。桥为梁式,小巧玲珑,桥上有联一副,曰:“永济南北太*路,落成嘉庆廿三年。吉利桥跨漆字、两圩,处太*桥、长庆桥中间。桥型为拱形桥,桥之南北两侧都有桥联,南侧一联曰:浅渚波光云影,小桥流水江村。北侧一联曰:“吉利桥横形半月,太*桥峙映双虹。站在吉利桥北,环顾三桥,河水明净如镜,小桥如飞虹卧波,波光桥影,美不胜收。长庆桥,俗名谢家桥,跨东柳、两圩,旧名福建桥,又称广利桥。桥上有桥联一副,曰:公解囊金成利济,好留柱石待标题。桥联表明建桥者义结同心,为民造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同里游览,

  【退思园】

  现在,我们来到了被余秋雨先生称为中国古典园林中特别让他称心满意的和最吸引人的去处,这就是2010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退思园。

  退思园建于光绪年间。园主任兰生,26岁时到安徽投靠巡抚乔松年。因作战有功,先后担任各项官职。光绪五年(1879年)始任凤颖六泗兵备道,筑城墙,建桥梁,设育婴堂、戒烟局等,综合治理,效果显著。光绪十一年(1885年)因镇压捻军不力,被人参奏,革职回乡。取《左传》“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建造了退思园。

  退思园占地9.8亩,因地形所限,改纵向为横向,自西向东,西为宅,中为庭,东为园。

  宅分为内宅和外宅,外宅有轿厅、茶厅以及正厅三进。我们现在位于茶厅,刚才进园时走过的是轿厅。轿厅和茶厅是停轿及接待一般客人所用的场所,如果遇上主人家的婚嫁喜事、祭祖典礼或有贵宾造访,园主必敞开正厅大门,以示隆重。各位都是同里人民尊贵的客人,请走正厅大门入内。

  现在我们去参观一下内宅。内宅是园主与家眷起居之处,主人任兰生,因为长期在安徽生活,建筑带有明显的徽派风格,各位在这里见到江南少有的建筑。那么,为什么要建两个楼梯呢?东西两侧的楼廊既遮阳、避风、挡雨雪,又方便主仆上下楼时避让,一举多得。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中庭。

  中庭设计围绕“待客”两字展开。有头无尾的旱船似一艘刚靠岸的客船,将远道而来的客人载到热情的主人家。再看旱船两旁,分别种了广玉兰和白玉兰。那么为什么要种玉兰树呢?一是园主名字叫兰生,既为兰生,就不可无“兰”。二是玉兰寄意“金玉”,玉兰飘香意为金玉满堂。如果远道而来的亲朋好友要留多日,坐春望月楼既可吟诗酬唱,也可静赏花木,使客人不觉客居异乡。岁寒居是主人在岁暮风雪之时,与知己围炉品茶论诗之所。因为园主被革职回乡而建园,经营多年的仕途毁于一旦,所幸好友左宗棠和彭玉麟的鼎力相助,才未被慈禧要了脑袋。因此,主人将自己与左、彭两人誉为岁寒三友。透过花窗,可见腊梅,苍松和翠竹。

  退思园尽管只占9.8亩地,但园内亭台楼阁一应俱全,且建筑尺度适宜,既小巧玲珑,又朴实无华。园以池为中心,各式建筑皆紧贴水面,被当代园林学者、上海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誉之为“贴水园”。

  退思草堂是全园的主景,古朴素雅,稳重气派,体现了主人的身份。退思草堂内隔屏后有元代书画家赵孟頫所书的《归去来辞》碑拓,尤为珍贵。

  菰雨生凉轩贴水而筑,菰雨生凉四字取意于彭玉麟题西湖三潭印月联句:“凉风生菰叶,细雨落*波。”隔屏正中的镜子是园主之子任传薪从德国带回,虽锈迹斑斑,但质地很好,非常珍贵。

  天桥北侧,矗立一块独体太湖巨石,形着驻足老人,故称老人峰。老人峰巅有灵壁石,酷似昂首寿龟,神形兼备,有“健康长寿石之誉”。

  请大家注意一下在退思草堂西后侧的揽胜阁,揽胜阁与坐春望月楼相连悬挑在花园西北角,独具匠心的设计,既可使宾客中的女眷足不出户就可饱览满园景色,又能按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的要求顺乎自然地将男女分开。

  我们再说春夏秋冬四景。春景是“坐春望月”,夏景是“菰雨生凉”,冬景是“岁寒三友”。现在我们来到的是秋景“天香秋满”所在。大家请看,这里遍植丛桂,每当桂花飘香之时,衬以蓝天白云,粉墙黛瓦,更觉秋高气爽。

  从进园以来我们一直在感受着退思园带给我们的美的享受,在结束退思园的游览之前,请大家关注自己脚下,我们现在所踩的是一块福地。请看,中间的“寿”字,隐意长命百岁,周围五只蝙蝠是幸福之福,

  【崇本堂】

  这里是崇本堂,整个建筑占地不足一亩,从沿街门厅、正厅、前楼、后楼到下房共分五进,从正厅到后楼,建筑里前低后高结构,民间称之为“连升三级”。如果说同里是一座历史建筑博物馆,那么嘉荫堂就是一座雕刻精致的艺术品。

  因布局紧凑,且多为木结构,所以在厅楼之间都建有风火墙,楼廊左右设蟹眼天井,备泻水防火之用。

  崇本堂共有三进门楼,分别刻有“崇德思本”“敬候遗范”和“商贤遗泽”,即有“德乃安身立命之本”之意和治家立业之志,又时刻提醒后代不要忘本,要“崇敬商”。说明原主人是一位诚实、守信、有文化的商人。

  崇本堂共有木雕一百多幅,内容各不相同,在崇本堂正厅长短窗的腰华板上刻有《西厢记》戏文故事十四幅,在前楼底层长窗的腰华板上刻着《红楼梦》十二金钗十幅。

  而游崇本堂最可品味的是具有各种隐意的木雕。如瓶和牡丹称之为“富贵*安”,笔和锭称之为“必定高中”,松鼠和葡萄象征“多子多孙”,喜鹊和红梅寄意“喜上眉梢”,满装金元宝、银元宝朝内宅飞奔的图案就是“日进斗金”等等。

  另外还有八仙图、琴棋书画图、福禄寿禧图等隐藏在58幅木雕中,请大家随我一起到后楼寻找,看谁先找全。

  【三桥】

  各位游客,刚才向大家介绍了商贾人家崇本堂,下面我把对同里人民具有特殊意义的三座桥介绍给大家。我们现在站的是长庆桥,正前方的梁式石桥为太*桥,左前方的拱形石桥是吉利桥。同里人每逢婚嫁、生日等喜庆事,一定要约亲朋好友来太*、吉利、长庆三桥走一圈,以桥名求*安,图吉祥,保幸福。如今,走三桥又有了新的.含义:走过太*桥,一年四季身体好;走过吉利桥,生意兴隆步步高;走过长庆桥,青春常驻永不老。今天各位作客同里,就请一起走三桥吧。

  同里古镇以三多闻名,一是桥多,全镇有49座风格迥异的石桥。最古老的桥是建于南宋的思本桥,距今虽有七百多年,但仍巍然屹立。二是名人多,从宋朝到清朝嘉庆年间,共出状元1人,进士42人,文武举人90多人。三是深宅大院、私家园林多。

  【嘉荫堂】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嘉荫堂,请大家随我一同进去参观。

  嘉荫堂旧称柳宅,主人柳炳南是著名爱国诗人柳亚子先生的亲戚。因经营油坊有方,发迹后迁到同里,花了两万两白银于明国初年建起了嘉荫堂,堂内各处建筑都有十分精细的雕刻,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穿过后门,便来到了嘉荫堂的内宅衍庆楼。衍庆楼内是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名人轶事的木雕。西北角是水秀阁,修身养性的好去处。

  这是一座仿木结构的清水砖雕门楼。有谁知道它们叫什么?这一组图案叫“暗八仙”,八仙即民间传说的八位仙人,所谓“暗八仙”就是见物不见人,见物似见人。上面的每一种图案分别代表一位神仙。如葫芦指铁拐李,宝剑指吕纯阳,朝板指曹国舅,笛子指韩湘子,鱼鼓指张果老,荷花指何仙姑,花蓝指蓝采和,扇子指汉钟离。将“暗八仙”放在上枋,是暗喻做生意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字牌上 “厚道传家”四字则是主人希望后人诚恳和宽容待人。下枋中央部位的“福禄寿”深浮雕,是祈盼未来生活能够三星高照。

  我们现在来到正厅,厅内高大宽敞。因为梁头木像明代官帽的帽翅,所以正厅也被俗称为纱帽厅,大家可以数一下,一共刻着八幅《三国演义》戏文透雕,有古城会、三英战吕布、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等,形象逼真。

  再请看,五架梁正中雕刻着八骏图,梁的两端刻有凤穿牡丹,隐意富贵吉祥。梁底的两幅图案请大家辨认一下是什么?它们分别是称心如意和必定高中,讨个好口彩。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