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尧庙导游词 (菁华5篇)

首页 / 导游词 / | 2022-10-03 00:00:00 导游词

临汾尧庙导游词1

  临汾市是山西主要的粮食产区,该区境内有雄伟高峻的山峰,清澈奔涌的泉水,稀有珍贵的动植物。在普遍缺水的黄土高原上,临汾市的绿化成果相当可观,因而又有"花果城"之称,并正越来越受到中外游人的青睐。

  到临汾旅游主要是为了欣赏距其165公里处的壶口瀑布,至于临汾市本身的景点则是以历史文化遗迹为主。临汾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帝王——尧的都城,由此可知,在很久以前,这里就是人类生息劳作的场所。

  临汾景点以临汾为中心向四周呈现辐射状。洪洞县的霍山广胜寺,其飞虹塔是*最高的琉璃宝塔;古大槐树,是明初山西向中原大移民的集合出发地;明代监狱(又称苏三监狱)是*现存最早的古代县级衙狱;襄汾的丁村文化遗址,以发掘出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而闻名中外;丁村民俗博物馆,原为典型的明、清民居,现为展示晋南民俗文化的场所;侯马的晋国遗址,是春秋时代晋国都城新田所在地;尧庙和尧陵的'存在,足以证实尧都*阳之说。

临汾尧庙导游词2

  尧庙始建于西晋,距今有1700多年历史。旧址在汾河以西,,西晋元康年间迁至汾河东岸,唐高宗李治显庆三年(658年),庙址由府城西南迁至城南现址。尧庙是一座集纳丰富历史文化和五千年文明史的国祖庙,俗称三圣庙,是*专门纪念尧、舜、禹三位先祖的庙宇。尧在4000多年前就定都*阳,划定九州,形成*最早的格局,*阳成为华夏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素有华夏第一都之称。

  龙凤之脉

  尧宫甬道中间由龙凤图案刻制的中轴线叫“龙凤之脉”,从大门开始一直通到广运殿,长达300米。龙和凤均为尧时期的图腾,也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吉祥标志,这里的龙凤之脉就是*最吉祥的龙凤通道。

  文物雕塑

  陈列于尧宫甬道两旁的器物是出土于陶寺文化遗址的,700年前我们祖先的生产方式,其中包括生产工具、生活用品、生活器具、以及礼仪用品和乐器等。这些文物石雕生动地展示了尧时期的生活和文化,使尧庙更具有历史实证和文化内涵。

  仪门

  “仪门”就是礼仪之门。古时拜谒和祭祀帝尧的帝王君臣及*民百姓,凡到此处,必须“整冠弹尘,端庄仪表”,然后恭恭敬敬的严肃前行。仪门门额上的“文明始祖”题词,是对帝尧创始文明政治的最高评价。仪门背面题词“光披四表”,原是清康熙帝为尧殿题写的门匾,意为尧的功德象日月光浑润泽四方万民。

  五凤楼

  “五凤楼”始建于唐乾封年间(公元666年),是尧庙宫内历尽沧桑劫难而幸存的一座文物古建筑,系明清时其的建筑风格,为重檐歇山顶式,二层有边梯可上。

  “五凤楼”亦称“光天阁”,意为帝尧之功德,光天下之明,兆万民之福。人们把尧与他共同开创基业的四位大臣誉为“五凤”,在尧庙筑楼经念,遂有“五凤楼”。此楼象征君臣团结,天下大治。唐以后历代筑城建殿时都设“五凤楼”,以示河清海宴,国泰民安。 “五凤楼”下层三孔砖券门洞,直通“广运殿”。古代祭祀帝尧时,君主从中间步入,文武大臣从旁洞通行。

  尧井台

  井是人类文明进程中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上古时期,人们都是择水而栖,沿河而居。尧“寻蚁造井”,人类就围井而居,改变了依赖河流而住的状况,遂有了村落、乡镇、城市,形成了人类最早的文明。至今人们把城市称为市井,把城市文化、城市文明称为市井文化、市井文明,把井看做为家,把远离家乡叫做“背井离乡”。这口井也被称为“天下第一井”。

  尧宫古柏

  尧井四周有四棵沧桑的古柏,西侧这两棵为“柏抑楸”和“柏抱槐”,即柏树中又长出一棵楸树和槐树。

  柏抱楸,每年四五月间,柏枝丛中盛开红色楸花,游人无不称奇。柏抱槐据传是600多年前从西安慈恩寺移植而来,每逢夏初,柏树从中槐花盛开,芳香四溢,甚为可观。

  东侧这两棵古柏,一棵叫“鸣鹿柏”,一棵叫“夜笑柏”。传说唐代在寝宫雕塑帝尧与夫人鹿仙女的圣橡时,突然跑来一对梅花鹿在柏树下欢蹦鸣叫,故称此树为“鸣鹿柏”,至今它的枝丫树杈,长相酷似梅花鹿角。

  “夜笑柏”系古时一僧人从印度移植而来,昼伏夜长,树寿绵长,每年除夕夜晚,此柏便发出沙沙之声,颇似人的笑声,故称“夜笑柏”。

  蟠龙图雕

  镶在尧殿月台台阶上的这个“蟠龙图雕”,是根据1978年陶寺遗址出土的礼器“彩绘陶盘”上的蟠龙畋象放大制作的,这贴画蟠龙畋是我国最早的龙的图案,被称之为“天下第一龙”。龙型简洁古朴,龙嘴衔含稼禾,反映了人类对农业文明的追求与崇尚。

  广运殿楹联

  广运殿楹联是20xx年尧宫大修之后,由尧都区区长宿青*所撰,著名书法家樊*一先生书写。对联以根祖为题,高度概括了尧对中华民族的重要贡献,突出了尧庙的根祖本色。

  上联:“居*阳倚河汾深植民族之根”,意为尧定都*阳,依托黄河、汾河流域的优越条件,协和万邦,形成了统一的华夏民族,所以说,中华民族始于尧,尧都是民族根祖所在。

  下联:“启文明定中华垂誉国家先祖”,意为尧钦定历法,创建文字,开凿水井,结束了原始生产方式,开始实现向文明过渡的历史转折,并创建了中华民族古老的国家管理形式,因而才有“*之称始于尧”之说,尧被誉为国祖和文明先祖。

  广运殿

  “广运殿”亦称尧殿,是帝尧召见群臣的殿堂。殿宽9间,进深5间,周设围廊32间,内外共计77间,高达27米。广运殿取广以配天,运以配地之意,故曰“广运殿”。殿前彩楼两旁悬有“民无能名”四个大字,语出《论语。泰伯》,意思是说帝尧功德无量,人民简直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语言来赞颂他。尧与四位大臣的铜象是20xx年元朋18日安放的。威仪祥慈的帝尧坐像高达5米,形象逼真朴实的四大臣圣像高达4.1米。

  尧是五帝之一,姓伊祁,名放勋,13岁被封到陶地任职,15岁被封到唐地为唐侯,因而亦称陶唐氏。尧16岁被推为首领,在位90年,他定都*阳,划定九州,形成*最早的格局;钦定历法,广凿水井,推进农耕,用古朴的科学推动了人类的进步;设立“华表木”“敢谏鼓”,实行禅让,首开民主政治之先河;教化民众,协和万邦,创尧天舜日之盛世。孔子赞尧曰:“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帝尧高寿114岁而终,至今民间将高寿者亦称为“尧年”。

  尧两侧与尧并称为“五凤”的四位大臣是:四岳,尧时期掌管山岳祭祀的官儿。后稷,是主掌农业的大臣。羲和,尧时期的天文学家和掌管历法的官儿。皋陶,尧时期任大理之职,是方管刑律的大臣,他执法如山,公正廉明,据说“画地为牢”就是他民明的。

  广运殿为尧庙建筑群的主殿。该项目为国家级重点修复工程,建筑面积为2400余*米,工程造价为105万元(1983年造价)。建筑为清代无斗拱大木作建筑。由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的资深古建筑专家冯冬青先生根据现状构件和历史资料,主持勘测、复原设计和工程技术指导。该项目修复设计时间为1983年6月-- 1987年7月。

  寝宫

  尧的寝宫始建于唐麟德年间(公元664年),宫内供奉着帝尧与其夫人鹿仙女的塑像。传说帝尧定都*阳不久,去仙洞视察民情,巧遇鹿仙女,双方相爱,择日成婚。成婚之处就在鹿仙洞。成婚那夜,对面山峰红光照射,状如腊烛。此后,人们把帝尧与夫人分女成婚的山洞称之为“洞房”,世上才有了洞房花烛夜之说,所以华夏儿女反成婚之居皆称为“洞房”。

  祭祖堂

  *人自古以来有崇拜祖先的美德,尧舜禹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是伟大的先祖。尧庙祭祖堂是炎黄子孙祭祀先祖的殿堂,供奉着尧舜禹君臣后裔姓氏牌位,涵盖了千家姓大部分。在祭祖文化堂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先祖,知道自己的根脉,寻到血缘之根,精神之魂和根祖文化之源。

  虞舜殿

  舜殿的建筑风格是明清时期的模式,系重檐歇山顶式,殿高15.5米。殿内虞舜塑像高3.5米,打破了神化官化色彩,以人文先祖的形象进行了设计雕塑。尧在位70年时访到舜,考察三年后由舜辅政20年,禅让于舜,而后8年故世。舜又效仿帝尧,在老年将帝位禅让于禹。这就是*历史上被千古颂传的“尧舜禅让”。

  舜姓姚,名重华,属有虞氏,故称虞舜。舜接替尧位后,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减轻刑罚,广旋仁政,使四海宾服,国泰民安,将国家治理得政通人和,天下安乐,创建了千古颂扬的“尧天舜日”太*盛世。舜20岁时以孝闻名,30岁时尧举用他,50岁时代行天子政事,61岁接替尧登上帝位。登位39年到南方巡视,逝于苍梧境内,葬于江南九嶷山。

  大禹殿

  大禹殿建筑风格是明清时期的模式,系重檐歇山顶式,殿高15.5米。禹姓姒,名文命。尧任用鲧治理洪水,鲧采用拦挡堵截的办法治理,结果没有成功,被流放羽山而死。舜推荐禹治水。禹受命后劳苦身躯,精心治理,治水十三年,足迹遍九州,三过家门而不入,先后开通了九座大山,疏浚了九大湖泽,疏导了九条大河,划定了九州地界,终于完成了*治水土的大业,加而受到老百姓的热爱。于是帝舜便将其位禅让于禹。舜逝世,禹即天子位,国号为夏后,故禹也被儿为夏禹。殿内大禹塑像高3.5米,取材于“大禹治水”,突出了先祖对农业水利的贡献,塑像古朴自然,与我们更加贴*,充分体现了尧庙的祖庙特征。

  中华帝尧钟

  钟楼内悬挂的在华帝尧钟,重达21吨,喻指铸造于21世纪;高366公分,象征农历一年366天;直径240公分,象征一年24个节令;钟齿为12个,寓意一年12个月;钟面镶铸着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羲和制历,皋陶神判,和合议政,藜羹鹿裘,历山访贤,禅让虞舜八幅图案,展示着丰厚了尧文化底蕴,歌颂了“三圣”的业绩功德,赞誉了钟鸣鼎盛的尧天舜日。

  “尧典壁”廊

  “尧典壁”位于尧宫东侧,南北长达300米,高3.3米,镶有碑石380块,镌刻3万余字,是全国第一座雕刻尧、舜、禹历史文献的纪念壁,历史文化价值极高。碑文内容由南往北伸展,图文并茂,共分为13辑,即:《尚书。尧典》、《尧典图说》、《尚书。舜典》、《舜典图说》、《尚书。大禹谟》、《大禹谟图说》、《尚书。禹贡》、《禹贡图说》、《帝王赞尧》、《先贤咏尧》、《本纪尧传》、《典籍评尧》、《史载记尧》等。“尧典壁”是一部三圣功绩的精化史,“尧典壁廊”被誉为“天下第一廊”。

  天下第一鼓

  “中华帝尧鼓”称之为天下第一鼓。迄今为止,天下还没有比它大的鼓。这面鼓直径3.11米,高1.2米,鼓的两面均是整张牛皮而著,20xx年被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

  帝尧“敢谏鼓”,广开言路,开张圣听,纳谏除弊,开创了民主理政之先河,带来了“尧天舜日”之盛世。置鼓于尧庙,就是要弘扬帝尧精神,传承文明,恢弘正气。此鼓是襄汾县红跃鼓厂承制。厂长卫红跃历经半载,寻遍全国十三个省市才觅到了这两张牛皮,制成了这面象征先祖民主精神的大鼓。

  华表

  尧殿两侧木桩,是尧设立的“诽谤木”,亦称华表木。《辞海》记载:“华表,亦称桓表,古代用以表示王者纳谏或指路的木桩”。尧是开启华夏文明的贤明君主,设立诽谤木正是要博纳众谏,广泛听取民众意见,以便改进朝政。为了打消大家的顾忌,达到言者无罪,畅所欲言,就特意树起了这一诽谤木。可以说,“诽谤木”是体现尧民主政治的初评。随着时代的推移,诽谤木演变为雕刻精细的石柱,形成蟠龙缠绕的华表,但已失去帝尧设立诽谤木的本意,成了历代帝王皇宫的装饰物和帝王尊严的标志物。

  华表为尧所创,始于尧都。20xx年我们在尧都广场筑建了“尧都华表”,高达21米,寓意21世纪;柱身蟠曲着中华世纪龙,苍劲威武,顶端的冲天吼,生机勃勃,预示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底座有长城图案和黄河壶口瀑布图案,象征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社稷永固,为*第一华表。

  千家姓纪念壁

  在尧宫门前的广场西侧,有高达6.6米,长达100米的千家姓纪念壁,以长城造型,花岗岩构筑,气势宏伟,可谓天下之最。纪念壁镌刻1566个姓氏,以*传统书法真、草、隶、篆四种字体雕刻,并镶有“华夏子孙,同根共祖”八个显赫大字。纪念壁前的“叶落归根”大型铜雕,象征着中华民族源远根深,有着浓厚的血脉联系。

  *地形立体图

  位于华表广场的*地形立体图,是按十亿分之一的比例微缩制作,面积为9600*米,分为四种色区,山川、河流、高原、*原、湖泊、岛屿等立体展现,新颖别致,气势壮观,可谓全国最大的*地形立体微缩景观。

  二十四节气图

  尧任命羲和、羲仲等人观察天象,根据日月星辰运行规律,制定了历法,一年以366天为一周期,剩下的天数用润月的办法解决,这就是农历的来历。尧钦定历法,有序了农业,提高了生产力,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因而在宫前尧门通道两侧刻制了象征日月星辰的`石雕和二十四节气日历图,使帝尧功绩得以形象展现,国祖尧庙更具文化特色。

临汾尧庙导游词3

  临汾市是山西首要的粮食产区,该区境内有宏伟高大的山峰,清亮奔涌的泉水,罕有贵重的动植物。在广泛缺水的黄土高原上,临汾市的绿化成就相等可观,因而又有“花果城”之称,并正越来越受到中外游人的青睐。

  惠临汾旅游首要是为了浏览距其165公里处的壶口瀑布,至于临汾市自己的景点则是以汗青文化遗迹为主。临汾是我国汗青上第一个有笔墨记实的帝王——尧的国都,由此可知,在好久早年,这里就是人类生息劳作的场合。

  临汾景点以临汾为中心向附*泛起辐射状。洪洞县的霍山广胜寺,其飞虹塔是*最高的琉璃宝塔;古大槐树,是明初山西向华夏大移民的荟萃出发地;明代牢狱(又称苏三牢狱)是*现存最早的古代县级衙狱;襄汾的丁村文化遗址,以掘客出旧石器期间人类化石而有名中外;丁村*惯博物馆,原为典范的明、清民居,现为展示晋南*惯文化的场合;侯马的晋国遗址,是春秋期间晋国国都新境地址地;尧庙和尧陵的存在,足以证实尧都*阳之说。

临汾尧庙导游词4

  10月16日一大早,我们一行七人,就在导游的带领下赶往尧庙。尧庙坐落在临汾市区南三公里处。从停车场步行到山门,只见门额正中镶嵌着“古帝尧庙”四字,旁门东刻“就日”,西镌“瞻云”,这两个词出自《史记》:“就之如日,望之如云”,意为人们依附尧帝如葵花向太阳,万民瞻望尧帝如五谷盼甘霖。

  从山门走入,里面是石刻的二十四节气。《史记》记载:尧王命羲氏、和氏勤勉地顺应昊大的天象,推算日月星辰的运行,制定了历法,推演出了二十四节气,设置了闰月,这就是农历的前身。直到四千多年后的今天,农历仍然有着指导农业的现实意义,这是尧帝最最卓越的贡献之一。

  山门往里约百十米,为仪门。仪门高大而庄严,这是古代帝王朝拜尧庙时整理衣冠的地方。“人而无仪,不死何为?”人怎么能不讲礼仪呢?我也郑重地掸了掸身上的尘土,跨过了仪门。从仪门一直往里,过五凤楼到广运殿,是一条长长的甬道,甬道正中是连续的龙凤图案。导游姑娘说,龙凤代表吉祥,让我们都在图案上走走。走在宽阔的甬道上,我却有点不忍踩踏这中华民族曾经的伟大图腾,尧帝在位期间,融合了数不清的有各自图腾崇拜的小氏族,实现了空前的伟大融合。然后把这些部族各自的图腾进行组合,才有了“龙”和“凤”。这些氏族在尧帝的统一领导下,和谐相处,*等相待。甬道的两边展示的是襄汾丁村出土的尧时期陶器,当然,其中不少是仿制品,也是为了让当代人更多地了解旧石器晚期的人们的生产、生活状况。

  快到五凤楼下时,一块篆刻的石头吸引了我,凭借仅认识的几个篆字,我居然认出上面镌刻的红字是《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传说尧帝在位时期,有八、九十岁的老人在田间击壤而歌,歌词反映出的是当时人们的太*、和谐的生活,他们过得无忧无虑:太阳出来就干活,太阳落下就回家休息,开凿井泉就有水饮,耕种田地就有饭吃。他们自食其力,自得其乐,似乎帝王的统治跟他们没什么关系。其实,这首诗恰恰反映出帝尧确实是一代圣君,他不派赋税、不增徭役、不逞威、不扰民。通过无为而治,让人们感觉不到他的存在,而又都过上了自给自足、恬静安逸、陶然而乐的日子。难怪许多氏族都愿意依附尧帝、追随尧帝,这首歌被收入了《诗经》。

  五凤楼已经*在眼前了,仰望雄伟的无法那个楼,能看到楼顶有直立的陶人三十多个,陶狮为中。据说,尧王常同他的四个大臣登楼远眺,而当时人们又把他和他的四位大臣喻为“五凤”,故名“五凤楼”。尧虽是部落首领,可他从不以首领自居,依然过着*凡而普通的生活。《韩非子》有载:尧王住的茅草屋,吃的野菜根,不加调味,用土缸盛饮水,粗布仅掩身体,冬天披鹿皮,衣履不到破烂不堪不换。这大概也是他不仅受帝王追崇,也被后代民众景仰的原因。

  五凤楼的后面有尧井亭。这是一个六角星楼阁小亭,小巧玲珑。它始建于东晋太宁年间,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年。亭中水井据说是尧王为了民众不受河川水量限制亲手所掘。相传尧井下可通海,至今井下泉水汩汩,清冽可饮。一口小小的水井,同样能看出处处为民众着想,把民众的需要当作自己努力的方向。尧井亭旁边是距今已1600余年的汉代奇树柏抱槐、柏抱楸、鸣鹿柏、夜笑柏等一些奇树。

  尧井亭后面的尧宫,也叫广运殿。它是尧王召见众臣共商国事的地方,是庙内的主体建筑。殿宇高大宽敞。导游姑娘说这是唐代建筑,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大殿内,有一尊高二米八的尧王像,两边站着两位宰相和两位阁老。他们一个个慈眉善目,神态安详。尧宫前左右各立一根木柱,这就是著名的诋毁木,是当年尧王为广开言路,博纳众谏,听取民众意见。为了打消大家的顾忌,达到言者无罪,畅所欲言,就特意树起了这两根诋毁木。随着时代的推移,诋毁木演变成了雕刻精美的石柱,形成蟠龙缠绕的华表,成了历代帝王皇宫的'装饰物和帝王尊严的标志物,而一个个鲜活的柬臣形象,却永远载入了史册。邹忌用自己的亲历的“美我事件”告诫齐王,对自己说好话的人一定是有所顾虑,一定要广开言路,才能多听到批评意见;而唐代的魏征敢于直言进谏,被唐太宗称作是一面镜子。这些历史人物和事件,难道仅仅是在警示封建时代的帝王?不也是在提醒我们每一个来此的游客要听得进忠言,交得起诤友吗?

  在广运殿左右分别是舜帝和禹帝的宫殿。尧到了晚年,问众人,谁可以顺应天时继承帝位?大家先向他推荐他的儿子丹朱,尧认为丹朱愚顽又喜欢争功,不可以担当重任;大家又向他推荐共工,尧认为共工善于言辞,用意斜僻,表面恭敬,罪恶滔天,更不能用。最后他让四方诸侯推荐隐没在乡间的人才,诸侯们都向他推荐舜。舜用孝义来对待不守德义的盲人父亲、凶狠毒辣的继母和狂傲无理的弟弟,使他们上进从善,不至于奸恶。尧于是就把两个女儿嫁给舜,让她们观察舜的言行。经过二十年砺利,他才把帝位禅让给了舜。任人不唯亲,以德能取之。一切为部落联盟利益着想,没有任何私心杂念。这就是后人心中光明磊落的尧帝。我不知道后世帝王参拜尧庙的时候,有没有对着尧帝的塑像扪心自问,有没有为自己争权夺利、贪图享受而惭愧;也不知道今天来参拜尧庙的人中有多少是为了救赎灵魂而来。站立在伟大的尧帝和舜帝面前,一切灵魂都是自私的、渺小的,是需要忏悔的。

  广运殿后是寝宫,内塑尧王和夫人像。据说尧王的夫人叫鹿仙女,生于姑射山中。传说,尧王出访姑射山,差点被蟒蛇伤害,多亏鹿仙女相救。于是,二人一见钟情,定了终身。不久,他们以鹿仙女洞为新房,举行婚礼。当晚,对面的蜡烛山上光华耀眼,照得仙洞如同白昼一般。后来人们便称新婚之夜为“洞房花烛夜。”婚后,尧忙于治理部落事务,鹿仙女经常在射姑山关照牧马场。第二年,鹿仙女生了一个男孩,尧很高兴,为他起名为“朱”。

  从寝宫出来,我们又分别去了安放着被称为“天下第一鼓”的鼓楼和“华帝尧钟”的钟楼。鼓名“敢谏鼓”,同诋毁木一样,旨在张扬尧帝广开言路,开张圣听,纳谏除弊,开创了民主理政之先河的功绩。鼓用整张牛皮做面,直径有三米多,据说被载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钟高366厘米,直径240厘米,由12个齿组成。分别喻一年有366天、24个节气、12个月。旨在赞誉尧帝缔造钟鸣鼎盛的尧天圣日。

  尧庙的最后一个经典是“尧典壁”,伫立在300米的“尧典壁”前,我的思绪仿佛穿越了历史的时空,聆听着一代代帝王,一个个名人、学者对尧帝丰功伟绩的赞颂。“千古如天日,巍巍与善功。”没有哪颗星星的光芒可以和太阳相比,没有谁的功绩可以超越尧帝。

  尧帝——每一个后人都需仰望而见。

临汾尧庙导游词5

  尧庙始建于西晋,距今有1700多年历史。旧址在汾河以西,,西晋元康年间迁至汾河东岸,唐高宗李治显庆三年(658年),庙址由府城西南迁至城南现址。尧庙是一座集纳丰富历史文化和五千年文明史的国祖庙,俗称三圣庙,是*专门纪念尧、舜、禹三位先祖的庙宇。尧在4000多年前就定都*阳,划定九州,形成*最早的格局,*阳成为华夏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素有华夏第一都之称。

  龙凤之脉

  尧宫甬道中间由龙凤图案刻制的中轴线叫“龙凤之脉”,从大门开始一直通到广运殿,长达300米。龙和凤均为尧时期的图腾,也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吉祥标志,这里的龙凤之脉就是*最吉祥的龙凤通道。

  文物雕塑

  陈列于尧宫甬道两旁的器物是出土于陶寺文化遗址的,700年前我们祖先的生产方式,其中包括生产工具、生活用品、生活器具、以及礼仪用品和乐器等。这些文物石雕生动地展示了尧时期的生活和文化,使尧庙更具有历史实证和文化内涵。

  仪门

  “仪门”就是礼仪之门。古时拜谒和祭祀帝尧的帝王君臣及*民百姓,凡到此处,必须“整冠弹尘,端庄仪表”,然后恭恭敬敬的严肃前行。仪门门额上的“文明始祖”题词,是对帝尧创始文明政治的最高评价。仪门背面题词“光披四表”,原是清康熙帝为尧殿题写的门匾,意为尧的功德象日月光浑润泽四方万民。

  五凤楼

  “五凤楼”始建于唐乾封年间(公元666年),是尧庙宫内历尽沧桑劫难而幸存的一座文物古建筑,系明清时其的建筑风格,为重檐歇山顶式,二层有边梯可上。

  “五凤楼”亦称“光天阁”,意为帝尧之功德,光天下之明,兆万民之福。人们把尧与他共同开创基业的四位大臣誉为“五凤”,在尧庙筑楼经念,遂有“五凤楼”。此楼象征君臣团结,天下大治。唐以后历代筑城建殿时都设“五凤楼”,以示河清海宴,国泰民安。 “五凤楼”下层三孔砖券门洞,直通“广运殿”。古代祭祀帝尧时,君主从中间步入,文武大臣从旁洞通行。

  尧井台

  井是人类文明进程中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上古时期,人们都是择水而栖,沿河而居。尧“寻蚁造井”,人类就围井而居,改变了依赖河流而住的状况,遂有了村落、乡镇、城市,形成了人类最早的文明。至今人们把城市称为市井,把城市文化、城市文明称为市井文化、市井文明,把井看做为家,把远离家乡叫做“背井离乡”。这口井也被称为“天下第一井”。

  尧宫古柏

  尧井四周有四棵沧桑的古柏,西侧这两棵为“柏抑楸”和“柏抱槐”,即柏树中又长出一棵楸树和槐树。

  柏抱楸,每年四五月间,柏枝丛中盛开红色楸花,游人无不称奇。柏抱槐据传是600多年前从西安慈恩寺移植而来,每逢夏初,柏树从中槐花盛开,芳香四溢,甚为可观。

  东侧这两棵古柏,一棵叫“鸣鹿柏”,一棵叫“夜笑柏”。传说唐代在寝宫雕塑帝尧与夫人鹿仙女的圣橡时,突然跑来一对梅花鹿在柏树下欢蹦鸣叫,故称此树为“鸣鹿柏”,至今它的枝丫树杈,长相酷似梅花鹿角。

  “夜笑柏”系古时一僧人从印度移植而来,昼伏夜长,树寿绵长,每年除夕夜晚,此柏便发出沙沙之声,颇似人的笑声,故称“夜笑柏”。

  蟠龙图雕

  镶在尧殿月台台阶上的这个“蟠龙图雕”,是根据1978年陶寺遗址出土的礼器“彩绘陶盘”上的蟠龙畋象放大制作的,这贴画蟠龙畋是我国最早的龙的图案,被称之为“天下第一龙”。龙型简洁古朴,龙嘴衔含稼禾,反映了人类对农业文明的追求与崇尚。

  广运殿楹联

  广运殿楹联是20xx年尧宫大修之后,由尧都区区长宿青*所撰,著名书法家樊*一先生书写。对联以根祖为题,高度概括了尧对中华民族的重要贡献,突出了尧庙的根祖本色。

  上联:“居*阳倚河汾深植民族之根”,意为尧定都*阳,依托黄河、汾河流域的优越条件,协和万邦,形成了统一的华夏民族,所以说,中华民族始于尧,尧都是民族根祖所在。

  下联:“启文明定中华垂誉国家先祖”,意为尧钦定历法,创建文字,开凿水井,结束了原始生产方式,开始实现向文明过渡的历史转折,并创建了中华民族古老的国家管理形式,因而才有“*之称始于尧”之说,尧被誉为国祖和文明先祖。

  广运殿

  “广运殿”亦称尧殿,是帝尧召见群臣的殿堂。殿宽9间,进深5间,周设围廊32间,内外共计77间,高达27米。广运殿取广以配天,运以配地之意,故曰“广运殿”。殿前彩楼两旁悬有“民无能名”四个大字,语出《论语。泰伯》,意思是说帝尧功德无量,人民简直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语言来赞颂他。尧与四位大臣的铜象是20xx年元朋18日安放的。威仪祥慈的帝尧坐像高达5米,形象逼真朴实的四大臣圣像高达4.1米。

  尧是五帝之一,姓伊祁,名放勋,13岁被封到陶地任职,15岁被封到唐地为唐侯,因而亦称陶唐氏。尧16岁被推为首领,在位90年,他定都*阳,划定九州,形成*最早的格局;钦定历法,广凿水井,推进农耕,用古朴的科学推动了人类的进步;设立“华表木”“敢谏鼓”,实行禅让,首开民主政治之先河;教化民众,协和万邦,创尧天舜日之盛世。孔子赞尧曰:“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帝尧高寿114岁而终,至今民间将高寿者亦称为“尧年”。

  尧两侧与尧并称为“五凤”的四位大臣是:四岳,尧时期掌管山岳祭祀的官儿。后稷,是主掌农业的大臣。羲和,尧时期的天文学家和掌管历法的官儿。皋陶,尧时期任大理之职,是方管刑律的大臣,他执法如山,公正廉明,据说“画地为牢”就是他民明的。

  广运殿为尧庙建筑群的主殿。该项目为国家级重点修复工程,建筑面积为2400余*米,工程造价为105万元(1983年造价)。建筑为清代无斗拱大木作建筑。由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的资深古建筑专家冯冬青先生根据现状构件和历史资料,主持勘测、复原设计和工程技术指导。该项目修复设计时间为1983年6月-- 1987年7月。

  寝宫

  尧的寝宫始建于唐麟德年间(公元664年),宫内供奉着帝尧与其夫人鹿仙女的塑像。传说帝尧定都*阳不久,去仙洞视察民情,巧遇鹿仙女,双方相爱,择日成婚。成婚之处就在鹿仙洞。成婚那夜,对面山峰红光照射,状如腊烛。此后,人们把帝尧与夫人分女成婚的山洞称之为“洞房”,世上才有了洞房花烛夜之说,所以华夏儿女反成婚之居皆称为“洞房”。

  祭祖堂

  *人自古以来有崇拜祖先的美德,尧舜禹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是伟大的先祖。尧庙祭祖堂是炎黄子孙祭祀先祖的殿堂,供奉着尧舜禹君臣后裔姓氏牌位,涵盖了千家姓大部分。在祭祖文化堂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先祖,知道自己的根脉,寻到血缘之根,精神之魂和根祖文化之源。

  虞舜殿

  舜殿的建筑风格是明清时期的模式,系重檐歇山顶式,殿高15.5米。殿内虞舜塑像高3.5米,打破了神化官化色彩,以人文先祖的形象进行了设计雕塑。尧在位70年时访到舜,考察三年后由舜辅政20年,禅让于舜,而后8年故世。舜又效仿帝尧,在老年将帝位禅让于禹。这就是*历史上被千古颂传的“尧舜禅让”。

  舜姓姚,名重华,属有虞氏,故称虞舜。舜接替尧位后,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减轻刑罚,广旋仁政,使四海宾服,国泰民安,将国家治理得政通人和,天下安乐,创建了千古颂扬的“尧天舜日”太*盛世。舜20岁时以孝闻名,30岁时尧举用他,50岁时代行天子政事,61岁接替尧登上帝位。登位39年到南方巡视,逝于苍梧境内,葬于江南九嶷山。

  大禹殿

  大禹殿建筑风格是明清时期的模式,系重檐歇山顶式,殿高15.5米。禹姓姒,名文命。尧任用鲧治理洪水,鲧采用拦挡堵截的办法治理,结果没有成功,被流放羽山而死。舜推荐禹治水。禹受命后劳苦身躯,精心治理,治水十三年,足迹遍九州,三过家门而不入,先后开通了九座大山,疏浚了九大湖泽,疏导了九条大河,划定了九州地界,终于完成了*治水土的大业,加而受到老百姓的热爱。于是帝舜便将其位禅让于禹。舜逝世,禹即天子位,国号为夏后,故禹也被儿为夏禹。殿内大禹塑像高3.5米,取材于“大禹治水”,突出了先祖对农业水利的贡献,塑像古朴自然,与我们更加贴*,充分体现了尧庙的祖庙特征。

  中华帝尧钟

  钟楼内悬挂的在华帝尧钟,重达21吨,喻指铸造于21世纪;高366公分,象征农历一年366天;直径240公分,象征一年24个节令;钟齿为12个,寓意一年12个月;钟面镶铸着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羲和制历,皋陶神判,和合议政,藜羹鹿裘,历山访贤,禅让虞舜八幅图案,展示着丰厚了尧文化底蕴,歌颂了“三圣”的业绩功德,赞誉了钟鸣鼎盛的尧天舜日。

  “尧典壁”廊

  “尧典壁”位于尧宫东侧,南北长达300米,高3.3米,镶有碑石380块,镌刻3万余字,是全国第一座雕刻尧、舜、禹历史文献的纪念壁,历史文化价值极高。碑文内容由南往北伸展,图文并茂,共分为13辑,即:《尚书。尧典》、《尧典图说》、《尚书。舜典》、《舜典图说》、《尚书。大禹谟》、《大禹谟图说》、《尚书。禹贡》、《禹贡图说》、《帝王赞尧》、《先贤咏尧》、《本纪尧传》、《典籍评尧》、《史载记尧》等。“尧典壁”是一部三圣功绩的精化史,“尧典壁廊”被誉为“天下第一廊”。

  天下第一鼓

  “中华帝尧鼓”称之为天下第一鼓。迄今为止,天下还没有比它大的鼓。这面鼓直径3.11米,高1.2米,鼓的两面均是整张牛皮而著,20xx年被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

  帝尧“敢谏鼓”,广开言路,开张圣听,纳谏除弊,开创了民主理政之先河,带来了“尧天舜日”之盛世。置鼓于尧庙,就是要弘扬帝尧精神,传承文明,恢弘正气。此鼓是襄汾县红跃鼓厂承制。厂长卫红跃历经半载,寻遍全国十三个省市才觅到了这两张牛皮,制成了这面象征先祖民主精神的大鼓。

  华表

  尧殿两侧木桩,是尧设立的“诽谤木”,亦称华表木。《辞海》记载:“华表,亦称桓表,古代用以表示王者纳谏或指路的木桩”。尧是开启华夏文明的贤明君主,设立诽谤木正是要博纳众谏,广泛听取民众意见,以便改进朝政。为了打消大家的顾忌,达到言者无罪,畅所欲言,就特意树起了这一诽谤木。可以说,“诽谤木”是体现尧民主政治的初评。随着时代的推移,诽谤木演变为雕刻精细的石柱,形成蟠龙缠绕的华表,但已失去帝尧设立诽谤木的本意,成了历代帝王皇宫的装饰物和帝王尊严的标志物。

  华表为尧所创,始于尧都。20xx年我们在尧都广场筑建了“尧都华表”,高达21米,寓意21世纪;柱身蟠曲着中华世纪龙,苍劲威武,顶端的'冲天吼,生机勃勃,预示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底座有长城图案和黄河壶口瀑布图案,象征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社稷永固,为*第一华表。

  千家姓纪念壁

  在尧宫门前的广场西侧,有高达6.6米,长达100米的千家姓纪念壁,以长城造型,花岗岩构筑,气势宏伟,可谓天下之最。纪念壁镌刻1566个姓氏,以*传统书法真、草、隶、篆四种字体雕刻,并镶有“华夏子孙,同根共祖”八个显赫大字。纪念壁前的“叶落归根”大型铜雕,象征着中华民族源远根深,有着浓厚的血脉联系。

  *地形立体图

  位于华表广场的*地形立体图,是按十亿分之一的比例微缩制作,面积为9600*米,分为四种色区,山川、河流、高原、*原、湖泊、岛屿等立体展现,新颖别致,气势壮观,可谓全国最大的*地形立体微缩景观。

  二十四节气图

  尧任命羲和、羲仲等人观察天象,根据日月星辰运行规律,制定了历法,一年以366天为一周期,剩下的天数用润月的办法解决,这就是农历的来历。尧钦定历法,有序了农业,提高了生产力,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因而在宫前尧门通道两侧刻制了象征日月星辰的石雕和二十四节气日历图,使帝尧功绩得以形象展现,国祖尧庙更具文化特色。


临汾尧庙导游词 (菁华5篇)扩展阅读


临汾尧庙导游词 (菁华5篇)(扩展1)

——临汾尧庙导游词6篇

临汾尧庙导游词1

  尧庙始建于西晋,距今有1700多年历史。旧址在汾河以西,,西晋元康年间迁至汾河东岸,唐高宗李治显庆三年(658年),庙址由府城西南迁至城南现址。尧庙是一座集纳丰富历史文化和五千年文明史的国祖庙,俗称三圣庙,是*专门纪念尧、舜、禹三位先祖的庙宇。尧在4000多年前就定都*阳,划定九州,形成*最早的格局,*阳成为华夏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素有华夏第一都之称。

  龙凤之脉

  尧宫甬道中间由龙凤图案刻制的中轴线叫“龙凤之脉”,从大门开始一直通到广运殿,长达300米。龙和凤均为尧时期的图腾,也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吉祥标志,这里的龙凤之脉就是*最吉祥的龙凤通道。

  文物雕塑

  陈列于尧宫甬道两旁的器物是出土于陶寺文化遗址的,700年前我们祖先的生产方式,其中包括生产工具、生活用品、生活器具、以及礼仪用品和乐器等。这些文物石雕生动地展示了尧时期的生活和文化,使尧庙更具有历史实证和文化内涵。

  仪门

  “仪门”就是礼仪之门。古时拜谒和祭祀帝尧的帝王君臣及*民百姓,凡到此处,必须“整冠弹尘,端庄仪表”,然后恭恭敬敬的严肃前行。仪门门额上的“文明始祖”题词,是对帝尧创始文明政治的最高评价。仪门背面题词“光披四表”,原是清康熙帝为尧殿题写的门匾,意为尧的功德象日月光浑润泽四方万民。

  五凤楼

  “五凤楼”始建于唐乾封年间(公元666年),是尧庙宫内历尽沧桑劫难而幸存的一座文物古建筑,系明清时其的建筑风格,为重檐歇山顶式,二层有边梯可上。

  “五凤楼”亦称“光天阁”,意为帝尧之功德,光天下之明,兆万民之福。人们把尧与他共同开创基业的四位大臣誉为“五凤”,在尧庙筑楼经念,遂有“五凤楼”。此楼象征君臣团结,天下大治。唐以后历代筑城建殿时都设“五凤楼”,以示河清海宴,国泰民安。 “五凤楼”下层三孔砖券门洞,直通“广运殿”。古代祭祀帝尧时,君主从中间步入,文武大臣从旁洞通行。

  尧井台

  井是人类文明进程中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上古时期,人们都是择水而栖,沿河而居。尧“寻蚁造井”,人类就围井而居,改变了依赖河流而住的状况,遂有了村落、乡镇、城市,形成了人类最早的文明。至今人们把城市称为市井,把城市文化、城市文明称为市井文化、市井文明,把井看做为家,把远离家乡叫做“背井离乡”。这口井也被称为“天下第一井”。

  尧宫古柏

  尧井四周有四棵沧桑的古柏,西侧这两棵为“柏抑楸”和“柏抱槐”,即柏树中又长出一棵楸树和槐树。

  柏抱楸,每年四五月间,柏枝丛中盛开红色楸花,游人无不称奇。柏抱槐据传是600多年前从西安慈恩寺移植而来,每逢夏初,柏树从中槐花盛开,芳香四溢,甚为可观。

  东侧这两棵古柏,一棵叫“鸣鹿柏”,一棵叫“夜笑柏”。传说唐代在寝宫雕塑帝尧与夫人鹿仙女的圣橡时,突然跑来一对梅花鹿在柏树下欢蹦鸣叫,故称此树为“鸣鹿柏”,至今它的枝丫树杈,长相酷似梅花鹿角。

  “夜笑柏”系古时一僧人从印度移植而来,昼伏夜长,树寿绵长,每年除夕夜晚,此柏便发出沙沙之声,颇似人的笑声,故称“夜笑柏”。

  蟠龙图雕

  镶在尧殿月台台阶上的这个“蟠龙图雕”,是根据1978年陶寺遗址出土的礼器“彩绘陶盘”上的蟠龙畋象放大制作的,这贴画蟠龙畋是我国最早的龙的图案,被称之为“天下第一龙”。龙型简洁古朴,龙嘴衔含稼禾,反映了人类对农业文明的追求与崇尚。

  广运殿楹联

  广运殿楹联是20xx年尧宫大修之后,由尧都区区长宿青*所撰,著名书法家樊*一先生书写。对联以根祖为题,高度概括了尧对中华民族的重要贡献,突出了尧庙的根祖本色。

  上联:“居*阳倚河汾深植民族之根”,意为尧定都*阳,依托黄河、汾河流域的优越条件,协和万邦,形成了统一的华夏民族,所以说,中华民族始于尧,尧都是民族根祖所在。

  下联:“启文明定中华垂誉国家先祖”,意为尧钦定历法,创建文字,开凿水井,结束了原始生产方式,开始实现向文明过渡的历史转折,并创建了中华民族古老的国家管理形式,因而才有“*之称始于尧”之说,尧被誉为国祖和文明先祖。

  广运殿

  “广运殿”亦称尧殿,是帝尧召见群臣的殿堂。殿宽9间,进深5间,周设围廊32间,内外共计77间,高达27米。广运殿取广以配天,运以配地之意,故曰“广运殿”。殿前彩楼两旁悬有“民无能名”四个大字,语出《论语。泰伯》,意思是说帝尧功德无量,人民简直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语言来赞颂他。尧与四位大臣的铜象是20xx年元朋18日安放的。威仪祥慈的帝尧坐像高达5米,形象逼真朴实的四大臣圣像高达4.1米。

  尧是五帝之一,姓伊祁,名放勋,13岁被封到陶地任职,15岁被封到唐地为唐侯,因而亦称陶唐氏。尧16岁被推为首领,在位90年,他定都*阳,划定九州,形成*最早的格局;钦定历法,广凿水井,推进农耕,用古朴的科学推动了人类的进步;设立“华表木”“敢谏鼓”,实行禅让,首开民主政治之先河;教化民众,协和万邦,创尧天舜日之盛世。孔子赞尧曰:“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帝尧高寿114岁而终,至今民间将高寿者亦称为“尧年”。

  尧两侧与尧并称为“五凤”的四位大臣是:四岳,尧时期掌管山岳祭祀的官儿。后稷,是主掌农业的大臣。羲和,尧时期的天文学家和掌管历法的官儿。皋陶,尧时期任大理之职,是方管刑律的大臣,他执法如山,公正廉明,据说“画地为牢”就是他民明的。

  广运殿为尧庙建筑群的主殿。该项目为国家级重点修复工程,建筑面积为2400余*米,工程造价为105万元(1983年造价)。建筑为清代无斗拱大木作建筑。由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的资深古建筑专家冯冬青先生根据现状构件和历史资料,主持勘测、复原设计和工程技术指导。该项目修复设计时间为1983年6月-- 1987年7月。

  寝宫

  尧的寝宫始建于唐麟德年间(公元664年),宫内供奉着帝尧与其夫人鹿仙女的.塑像。传说帝尧定都*阳不久,去仙洞视察民情,巧遇鹿仙女,双方相爱,择日成婚。成婚之处就在鹿仙洞。成婚那夜,对面山峰红光照射,状如腊烛。此后,人们把帝尧与夫人分女成婚的山洞称之为“洞房”,世上才有了洞房花烛夜之说,所以华夏儿女反成婚之居皆称为“洞房”。

  祭祖堂

  *人自古以来有崇拜祖先的美德,尧舜禹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是伟大的先祖。尧庙祭祖堂是炎黄子孙祭祀先祖的殿堂,供奉着尧舜禹君臣后裔姓氏牌位,涵盖了千家姓大部分。在祭祖文化堂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先祖,知道自己的根脉,寻到血缘之根,精神之魂和根祖文化之源。

  虞舜殿

  舜殿的建筑风格是明清时期的模式,系重檐歇山顶式,殿高15.5米。殿内虞舜塑像高3.5米,打破了神化官化色彩,以人文先祖的形象进行了设计雕塑。尧在位70年时访到舜,考察三年后由舜辅政20年,禅让于舜,而后8年故世。舜又效仿帝尧,在老年将帝位禅让于禹。这就是*历史上被千古颂传的“尧舜禅让”。

  舜姓姚,名重华,属有虞氏,故称虞舜。舜接替尧位后,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减轻刑罚,广旋仁政,使四海宾服,国泰民安,将国家治理得政通人和,天下安乐,创建了千古颂扬的“尧天舜日”太*盛世。舜20岁时以孝闻名,30岁时尧举用他,50岁时代行天子政事,61岁接替尧登上帝位。登位39年到南方巡视,逝于苍梧境内,葬于江南九嶷山。

  大禹殿

  大禹殿建筑风格是明清时期的模式,系重檐歇山顶式,殿高15.5米。禹姓姒,名文命。尧任用鲧治理洪水,鲧采用拦挡堵截的办法治理,结果没有成功,被流放羽山而死。舜推荐禹治水。禹受命后劳苦身躯,精心治理,治水十三年,足迹遍九州,三过家门而不入,先后开通了九座大山,疏浚了九大湖泽,疏导了九条大河,划定了九州地界,终于完成了*治水土的大业,加而受到老百姓的热爱。于是帝舜便将其位禅让于禹。舜逝世,禹即天子位,国号为夏后,故禹也被儿为夏禹。殿内大禹塑像高3.5米,取材于“大禹治水”,突出了先祖对农业水利的贡献,塑像古朴自然,与我们更加贴*,充分体现了尧庙的祖庙特征。

  中华帝尧钟

  钟楼内悬挂的在华帝尧钟,重达21吨,喻指铸造于21世纪;高366公分,象征农历一年366天;直径240公分,象征一年24个节令;钟齿为12个,寓意一年12个月;钟面镶铸着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羲和制历,皋陶神判,和合议政,藜羹鹿裘,历山访贤,禅让虞舜八幅图案,展示着丰厚了尧文化底蕴,歌颂了“三圣”的业绩功德,赞誉了钟鸣鼎盛的尧天舜日。

  “尧典壁”廊

  “尧典壁”位于尧宫东侧,南北长达300米,高3.3米,镶有碑石380块,镌刻3万余字,是全国第一座雕刻尧、舜、禹历史文献的纪念壁,历史文化价值极高。碑文内容由南往北伸展,图文并茂,共分为13辑,即:《尚书。尧典》、《尧典图说》、《尚书。舜典》、《舜典图说》、《尚书。大禹谟》、《大禹谟图说》、《尚书。禹贡》、《禹贡图说》、《帝王赞尧》、《先贤咏尧》、《本纪尧传》、《典籍评尧》、《史载记尧》等。“尧典壁”是一部三圣功绩的精化史,“尧典壁廊”被誉为“天下第一廊”。

  天下第一鼓

  “中华帝尧鼓”称之为天下第一鼓。迄今为止,天下还没有比它大的鼓。这面鼓直径3.11米,高1.2米,鼓的两面均是整张牛皮而著,20xx年被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

  帝尧“敢谏鼓”,广开言路,开张圣听,纳谏除弊,开创了民主理政之先河,带来了“尧天舜日”之盛世。置鼓于尧庙,就是要弘扬帝尧精神,传承文明,恢弘正气。此鼓是襄汾县红跃鼓厂承制。厂长卫红跃历经半载,寻遍全国十三个省市才觅到了这两张牛皮,制成了这面象征先祖民主精神的大鼓。

  华表

  尧殿两侧木桩,是尧设立的“诽谤木”,亦称华表木。《辞海》记载:“华表,亦称桓表,古代用以表示王者纳谏或指路的木桩”。尧是开启华夏文明的贤明君主,设立诽谤木正是要博纳众谏,广泛听取民众意见,以便改进朝政。为了打消大家的顾忌,达到言者无罪,畅所欲言,就特意树起了这一诽谤木。可以说,“诽谤木”是体现尧民主政治的初评。随着时代的推移,诽谤木演变为雕刻精细的石柱,形成蟠龙缠绕的华表,但已失去帝尧设立诽谤木的本意,成了历代帝王皇宫的装饰物和帝王尊严的标志物。

  华表为尧所创,始于尧都。20xx年我们在尧都广场筑建了“尧都华表”,高达21米,寓意21世纪;柱身蟠曲着中华世纪龙,苍劲威武,顶端的冲天吼,生机勃勃,预示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底座有长城图案和黄河壶口瀑布图案,象征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社稷永固,为*第一华表。

  千家姓纪念壁

  在尧宫门前的广场西侧,有高达6.6米,长达100米的千家姓纪念壁,以长城造型,花岗岩构筑,气势宏伟,可谓天下之最。纪念壁镌刻1566个姓氏,以*传统书法真、草、隶、篆四种字体雕刻,并镶有“华夏子孙,同根共祖”八个显赫大字。纪念壁前的“叶落归根”大型铜雕,象征着中华民族源远根深,有着浓厚的血脉联系。

  *地形立体图

  位于华表广场的*地形立体图,是按十亿分之一的比例微缩制作,面积为9600*米,分为四种色区,山川、河流、高原、*原、湖泊、岛屿等立体展现,新颖别致,气势壮观,可谓全国最大的*地形立体微缩景观。

  二十四节气图

  尧任命羲和、羲仲等人观察天象,根据日月星辰运行规律,制定了历法,一年以366天为一周期,剩下的天数用润月的办法解决,这就是农历的来历。尧钦定历法,有序了农业,提高了生产力,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因而在宫前尧门通道两侧刻制了象征日月星辰的石雕和二十四节气日历图,使帝尧功绩得以形象展现,国祖尧庙更具文化特色。

临汾尧庙导游词2

  尧庙始建于西晋,距今有1700多年历史。旧址在汾河以西,,西晋元康年间迁至汾河东岸,唐高宗李治显庆三年(658年),庙址由府城西南迁至城南现址。尧庙是一座集纳丰富历史文化和五千年文明史的国祖庙,俗称三圣庙,是*专门纪念尧、舜、禹三位先祖的庙宇。尧在4000多年前就定都*阳,划定九州,形成*最早的格局,*阳成为华夏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素有华夏第一都之称。

  龙凤之脉

  尧宫甬道中间由龙凤图案刻制的中轴线叫“龙凤之脉”,从大门开始一直通到广运殿,长达300米。龙和凤均为尧时期的图腾,也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吉祥标志,这里的龙凤之脉就是*最吉祥的龙凤通道。

  文物雕塑

  陈列于尧宫甬道两旁的器物是出土于陶寺文化遗址的,700年前我们祖先的生产方式,其中包括生产工具、生活用品、生活器具、以及礼仪用品和乐器等。这些文物石雕生动地展示了尧时期的生活和文化,使尧庙更具有历史实证和文化内涵。

  仪门

  “仪门”就是礼仪之门。古时拜谒和祭祀帝尧的帝王君臣及*民百姓,凡到此处,必须“整冠弹尘,端庄仪表”,然后恭恭敬敬的严肃前行。仪门门额上的“文明始祖”题词,是对帝尧创始文明政治的最高评价。仪门背面题词“光披四表”,原是清康熙帝为尧殿题写的门匾,意为尧的功德象日月光浑润泽四方万民。

  五凤楼

  “五凤楼”始建于唐乾封年间(公元666年),是尧庙宫内历尽沧桑劫难而幸存的一座文物古建筑,系明清时其的建筑风格,为重檐歇山顶式,二层有边梯可上。

  “五凤楼”亦称“光天阁”,意为帝尧之功德,光天下之明,兆万民之福。人们把尧与他共同开创基业的四位大臣誉为“五凤”,在尧庙筑楼经念,遂有“五凤楼”。此楼象征君臣团结,天下大治。唐以后历代筑城建殿时都设“五凤楼”,以示河清海宴,国泰民安。 “五凤楼”下层三孔砖券门洞,直通“广运殿”。古代祭祀帝尧时,君主从中间步入,文武大臣从旁洞通行。

  尧井台

  井是人类文明进程中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上古时期,人们都是择水而栖,沿河而居。尧“寻蚁造井”,人类就围井而居,改变了依赖河流而住的状况,遂有了村落、乡镇、城市,形成了人类最早的文明。至今人们把城市称为市井,把城市文化、城市文明称为市井文化、市井文明,把井看做为家,把远离家乡叫做“背井离乡”。这口井也被称为“天下第一井”。

  尧宫古柏

  尧井四周有四棵沧桑的古柏,西侧这两棵为“柏抑楸”和“柏抱槐”,即柏树中又长出一棵楸树和槐树。

  柏抱楸,每年四五月间,柏枝丛中盛开红色楸花,游人无不称奇。柏抱槐据传是600多年前从西安慈恩寺移植而来,每逢夏初,柏树从中槐花盛开,芳香四溢,甚为可观。

  东侧这两棵古柏,一棵叫“鸣鹿柏”,一棵叫“夜笑柏”。传说唐代在寝宫雕塑帝尧与夫人鹿仙女的圣橡时,突然跑来一对梅花鹿在柏树下欢蹦鸣叫,故称此树为“鸣鹿柏”,至今它的枝丫树杈,长相酷似梅花鹿角。

  “夜笑柏”系古时一僧人从印度移植而来,昼伏夜长,树寿绵长,每年除夕夜晚,此柏便发出沙沙之声,颇似人的笑声,故称“夜笑柏”。

  蟠龙图雕

  镶在尧殿月台台阶上的这个“蟠龙图雕”,是根据1978年陶寺遗址出土的礼器“彩绘陶盘”上的蟠龙畋象放大制作的,这贴画蟠龙畋是我国最早的龙的图案,被称之为“天下第一龙”。龙型简洁古朴,龙嘴衔含稼禾,反映了人类对农业文明的追求与崇尚。

  广运殿楹联

  广运殿楹联是20xx年尧宫大修之后,由尧都区区长宿青*所撰,著名书法家樊*一先生书写。对联以根祖为题,高度概括了尧对中华民族的重要贡献,突出了尧庙的根祖本色。

  上联:“居*阳倚河汾深植民族之根”,意为尧定都*阳,依托黄河、汾河流域的优越条件,协和万邦,形成了统一的华夏民族,所以说,中华民族始于尧,尧都是民族根祖所在。

  下联:“启文明定中华垂誉国家先祖”,意为尧钦定历法,创建文字,开凿水井,结束了原始生产方式,开始实现向文明过渡的历史转折,并创建了中华民族古老的国家管理形式,因而才有“*之称始于尧”之说,尧被誉为国祖和文明先祖。

  广运殿

  “广运殿”亦称尧殿,是帝尧召见群臣的殿堂。殿宽9间,进深5间,周设围廊32间,内外共计77间,高达27米。广运殿取广以配天,运以配地之意,故曰“广运殿”。殿前彩楼两旁悬有“民无能名”四个大字,语出《论语。泰伯》,意思是说帝尧功德无量,人民简直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语言来赞颂他。尧与四位大臣的铜象是20xx年元朋18日安放的。威仪祥慈的帝尧坐像高达5米,形象逼真朴实的`四大臣圣像高达4.1米。

  尧是五帝之一,姓伊祁,名放勋,13岁被封到陶地任职,15岁被封到唐地为唐侯,因而亦称陶唐氏。尧16岁被推为首领,在位90年,他定都*阳,划定九州,形成*最早的格局;钦定历法,广凿水井,推进农耕,用古朴的科学推动了人类的进步;设立“华表木”“敢谏鼓”,实行禅让,首开民主政治之先河;教化民众,协和万邦,创尧天舜日之盛世。孔子赞尧曰:“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帝尧高寿114岁而终,至今民间将高寿者亦称为“尧年”。

  尧两侧与尧并称为“五凤”的四位大臣是:四岳,尧时期掌管山岳祭祀的官儿。后稷,是主掌农业的大臣。羲和,尧时期的天文学家和掌管历法的官儿。皋陶,尧时期任大理之职,是方管刑律的大臣,他执法如山,公正廉明,据说“画地为牢”就是他民明的。

  广运殿为尧庙建筑群的主殿。该项目为国家级重点修复工程,建筑面积为2400余*米,工程造价为105万元(1983年造价)。建筑为清代无斗拱大木作建筑。由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的资深古建筑专家冯冬青先生根据现状构件和历史资料,主持勘测、复原设计和工程技术指导。该项目修复设计时间为1983年6月-- 1987年7月。

  寝宫

  尧的寝宫始建于唐麟德年间(公元664年),宫内供奉着帝尧与其夫人鹿仙女的塑像。传说帝尧定都*阳不久,去仙洞视察民情,巧遇鹿仙女,双方相爱,择日成婚。成婚之处就在鹿仙洞。成婚那夜,对面山峰红光照射,状如腊烛。此后,人们把帝尧与夫人分女成婚的山洞称之为“洞房”,世上才有了洞房花烛夜之说,所以华夏儿女反成婚之居皆称为“洞房”。

  祭祖堂

  *人自古以来有崇拜祖先的美德,尧舜禹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是伟大的先祖。尧庙祭祖堂是炎黄子孙祭祀先祖的殿堂,供奉着尧舜禹君臣后裔姓氏牌位,涵盖了千家姓大部分。在祭祖文化堂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先祖,知道自己的根脉,寻到血缘之根,精神之魂和根祖文化之源。

  虞舜殿

  舜殿的建筑风格是明清时期的模式,系重檐歇山顶式,殿高15.5米。殿内虞舜塑像高3.5米,打破了神化官化色彩,以人文先祖的形象进行了设计雕塑。尧在位70年时访到舜,考察三年后由舜辅政20年,禅让于舜,而后8年故世。舜又效仿帝尧,在老年将帝位禅让于禹。这就是*历史上被千古颂传的“尧舜禅让”。

  舜姓姚,名重华,属有虞氏,故称虞舜。舜接替尧位后,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减轻刑罚,广旋仁政,使四海宾服,国泰民安,将国家治理得政通人和,天下安乐,创建了千古颂扬的“尧天舜日”太*盛世。舜20岁时以孝闻名,30岁时尧举用他,50岁时代行天子政事,61岁接替尧登上帝位。登位39年到南方巡视,逝于苍梧境内,葬于江南九嶷山。

  大禹殿

  大禹殿建筑风格是明清时期的模式,系重檐歇山顶式,殿高15.5米。禹姓姒,名文命。尧任用鲧治理洪水,鲧采用拦挡堵截的办法治理,结果没有成功,被流放羽山而死。舜推荐禹治水。禹受命后劳苦身躯,精心治理,治水十三年,足迹遍九州,三过家门而不入,先后开通了九座大山,疏浚了九大湖泽,疏导了九条大河,划定了九州地界,终于完成了*治水土的大业,加而受到老百姓的热爱。于是帝舜便将其位禅让于禹。舜逝世,禹即天子位,国号为夏后,故禹也被儿为夏禹。殿内大禹塑像高3.5米,取材于“大禹治水”,突出了先祖对农业水利的贡献,塑像古朴自然,与我们更加贴*,充分体现了尧庙的祖庙特征。

  中华帝尧钟

  钟楼内悬挂的在华帝尧钟,重达21吨,喻指铸造于21世纪;高366公分,象征农历一年366天;直径240公分,象征一年24个节令;钟齿为12个,寓意一年12个月;钟面镶铸着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羲和制历,皋陶神判,和合议政,藜羹鹿裘,历山访贤,禅让虞舜八幅图案,展示着丰厚了尧文化底蕴,歌颂了“三圣”的业绩功德,赞誉了钟鸣鼎盛的尧天舜日。

  “尧典壁”廊

  “尧典壁”位于尧宫东侧,南北长达300米,高3.3米,镶有碑石380块,镌刻3万余字,是全国第一座雕刻尧、舜、禹历史文献的纪念壁,历史文化价值极高。碑文内容由南往北伸展,图文并茂,共分为13辑,即:《尚书。尧典》、《尧典图说》、《尚书。舜典》、《舜典图说》、《尚书。大禹谟》、《大禹谟图说》、《尚书。禹贡》、《禹贡图说》、《帝王赞尧》、《先贤咏尧》、《本纪尧传》、《典籍评尧》、《史载记尧》等。“尧典壁”是一部三圣功绩的精化史,“尧典壁廊”被誉为“天下第一廊”。

  天下第一鼓

  “中华帝尧鼓”称之为天下第一鼓。迄今为止,天下还没有比它大的鼓。这面鼓直径3.11米,高1.2米,鼓的两面均是整张牛皮而著,20xx年被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

  帝尧“敢谏鼓”,广开言路,开张圣听,纳谏除弊,开创了民主理政之先河,带来了“尧天舜日”之盛世。置鼓于尧庙,就是要弘扬帝尧精神,传承文明,恢弘正气。此鼓是襄汾县红跃鼓厂承制。厂长卫红跃历经半载,寻遍全国十三个省市才觅到了这两张牛皮,制成了这面象征先祖民主精神的大鼓。

  华表

  尧殿两侧木桩,是尧设立的“诽谤木”,亦称华表木。《辞海》记载:“华表,亦称桓表,古代用以表示王者纳谏或指路的木桩”。尧是开启华夏文明的贤明君主,设立诽谤木正是要博纳众谏,广泛听取民众意见,以便改进朝政。为了打消大家的顾忌,达到言者无罪,畅所欲言,就特意树起了这一诽谤木。可以说,“诽谤木”是体现尧民主政治的初评。随着时代的推移,诽谤木演变为雕刻精细的石柱,形成蟠龙缠绕的华表,但已失去帝尧设立诽谤木的本意,成了历代帝王皇宫的装饰物和帝王尊严的标志物。

  华表为尧所创,始于尧都。20xx年我们在尧都广场筑建了“尧都华表”,高达21米,寓意21世纪;柱身蟠曲着中华世纪龙,苍劲威武,顶端的冲天吼,生机勃勃,预示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底座有长城图案和黄河壶口瀑布图案,象征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社稷永固,为*第一华表。

  千家姓纪念壁

  在尧宫门前的广场西侧,有高达6.6米,长达100米的千家姓纪念壁,以长城造型,花岗岩构筑,气势宏伟,可谓天下之最。纪念壁镌刻1566个姓氏,以*传统书法真、草、隶、篆四种字体雕刻,并镶有“华夏子孙,同根共祖”八个显赫大字。纪念壁前的“叶落归根”大型铜雕,象征着中华民族源远根深,有着浓厚的血脉联系。

  *地形立体图

  位于华表广场的*地形立体图,是按十亿分之一的比例微缩制作,面积为9600*米,分为四种色区,山川、河流、高原、*原、湖泊、岛屿等立体展现,新颖别致,气势壮观,可谓全国最大的*地形立体微缩景观。

  二十四节气图

  尧任命羲和、羲仲等人观察天象,根据日月星辰运行规律,制定了历法,一年以366天为一周期,剩下的天数用润月的办法解决,这就是农历的来历。尧钦定历法,有序了农业,提高了生产力,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因而在宫前尧门通道两侧刻制了象征日月星辰的石雕和二十四节气日历图,使帝尧功绩得以形象展现,国祖尧庙更具文化特色。

临汾尧庙导游词3

  尧庙始建于西晋,距今有1700多年历史。旧址在汾河以西,,西晋元康年间迁至汾河东岸,唐高宗李治显庆三年(658年),庙址由府城西南迁至城南现址。尧庙是一座集纳丰富历史文化和五千年文明史的国祖庙,俗称三圣庙,是*专门纪念尧、舜、禹三位先祖的庙宇。尧在4000多年前就定都*阳,划定九州,形成*最早的格局,*阳成为华夏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素有华夏第一都之称。

  龙凤之脉

  尧宫甬道中间由龙凤图案刻制的中轴线叫“龙凤之脉”,从大门开始一直通到广运殿,长达300米。龙和凤均为尧时期的图腾,也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吉祥标志,这里的龙凤之脉就是*最吉祥的龙凤通道。

  文物雕塑

  陈列于尧宫甬道两旁的器物是出土于陶寺文化遗址的,700年前我们祖先的生产方式,其中包括生产工具、生活用品、生活器具、以及礼仪用品和乐器等。这些文物石雕生动地展示了尧时期的生活和文化,使尧庙更具有历史实证和文化内涵。

  仪门

  “仪门”就是礼仪之门。古时拜谒和祭祀帝尧的帝王君臣及*民百姓,凡到此处,必须“整冠弹尘,端庄仪表”,然后恭恭敬敬的严肃前行。仪门门额上的“文明始祖”题词,是对帝尧创始文明政治的最高评价。仪门背面题词“光披四表”,原是清康熙帝为尧殿题写的门匾,意为尧的功德象日月光浑润泽四方万民。

  五凤楼

  “五凤楼”始建于唐乾封年间(公元666年),是尧庙宫内历尽沧桑劫难而幸存的一座文物古建筑,系明清时其的建筑风格,为重檐歇山顶式,二层有边梯可上。

  “五凤楼”亦称“光天阁”,意为帝尧之功德,光天下之明,兆万民之福。人们把尧与他共同开创基业的四位大臣誉为“五凤”,在尧庙筑楼经念,遂有“五凤楼”。此楼象征君臣团结,天下大治。唐以后历代筑城建殿时都设“五凤楼”,以示河清海宴,国泰民安。 “五凤楼”下层三孔砖券门洞,直通“广运殿”。古代祭祀帝尧时,君主从中间步入,文武大臣从旁洞通行。

  尧井台

  井是人类文明进程中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上古时期,人们都是择水而栖,沿河而居。尧“寻蚁造井”,人类就围井而居,改变了依赖河流而住的状况,遂有了村落、乡镇、城市,形成了人类最早的文明。至今人们把城市称为市井,把城市文化、城市文明称为市井文化、市井文明,把井看做为家,把远离家乡叫做“背井离乡”。这口井也被称为“天下第一井”。

  尧宫古柏

  尧井四周有四棵沧桑的古柏,西侧这两棵为“柏抑楸”和“柏抱槐”,即柏树中又长出一棵楸树和槐树。

  柏抱楸,每年四五月间,柏枝丛中盛开红色楸花,游人无不称奇。柏抱槐据传是600多年前从西安慈恩寺移植而来,每逢夏初,柏树从中槐花盛开,芳香四溢,甚为可观。

  东侧这两棵古柏,一棵叫“鸣鹿柏”,一棵叫“夜笑柏”。传说唐代在寝宫雕塑帝尧与夫人鹿仙女的圣橡时,突然跑来一对梅花鹿在柏树下欢蹦鸣叫,故称此树为“鸣鹿柏”,至今它的枝丫树杈,长相酷似梅花鹿角。

  “夜笑柏”系古时一僧人从印度移植而来,昼伏夜长,树寿绵长,每年除夕夜晚,此柏便发出沙沙之声,颇似人的笑声,故称“夜笑柏”。

  蟠龙图雕

  镶在尧殿月台台阶上的这个“蟠龙图雕”,是根据1978年陶寺遗址出土的礼器“彩绘陶盘”上的蟠龙畋象放大制作的,这贴画蟠龙畋是我国最早的龙的图案,被称之为“天下第一龙”。龙型简洁古朴,龙嘴衔含稼禾,反映了人类对农业文明的追求与崇尚。

  广运殿楹联

  广运殿楹联是20xx年尧宫大修之后,由尧都区区长宿青*所撰,著名书法家樊*一先生书写。对联以根祖为题,高度概括了尧对中华民族的重要贡献,突出了尧庙的根祖本色。

  上联:“居*阳倚河汾深植民族之根”,意为尧定都*阳,依托黄河、汾河流域的优越条件,协和万邦,形成了统一的华夏民族,所以说,中华民族始于尧,尧都是民族根祖所在。

  下联:“启文明定中华垂誉国家先祖”,意为尧钦定历法,创建文字,开凿水井,结束了原始生产方式,开始实现向文明过渡的历史转折,并创建了中华民族古老的国家管理形式,因而才有“*之称始于尧”之说,尧被誉为国祖和文明先祖。

  广运殿

  “广运殿”亦称尧殿,是帝尧召见群臣的殿堂。殿宽9间,进深5间,周设围廊32间,内外共计77间,高达27米。广运殿取广以配天,运以配地之意,故曰“广运殿”。殿前彩楼两旁悬有“民无能名”四个大字,语出《论语。泰伯》,意思是说帝尧功德无量,人民简直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语言来赞颂他。尧与四位大臣的铜象是20xx年元朋18日安放的。威仪祥慈的帝尧坐像高达5米,形象逼真朴实的四大臣圣像高达4.1米。

  尧是五帝之一,姓伊祁,名放勋,13岁被封到陶地任职,15岁被封到唐地为唐侯,因而亦称陶唐氏。尧16岁被推为首领,在位90年,他定都*阳,划定九州,形成*最早的格局;钦定历法,广凿水井,推进农耕,用古朴的科学推动了人类的进步;设立“华表木”“敢谏鼓”,实行禅让,首开民主政治之先河;教化民众,协和万邦,创尧天舜日之盛世。孔子赞尧曰:“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帝尧高寿114岁而终,至今民间将高寿者亦称为“尧年”。

  尧两侧与尧并称为“五凤”的四位大臣是:四岳,尧时期掌管山岳祭祀的官儿。后稷,是主掌农业的大臣。羲和,尧时期的天文学家和掌管历法的官儿。皋陶,尧时期任大理之职,是方管刑律的大臣,他执法如山,公正廉明,据说“画地为牢”就是他民明的。

  广运殿为尧庙建筑群的主殿。该项目为国家级重点修复工程,建筑面积为2400余*米,工程造价为105万元(1983年造价)。建筑为清代无斗拱大木作建筑。由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的资深古建筑专家冯冬青先生根据现状构件和历史资料,主持勘测、复原设计和工程技术指导。该项目修复设计时间为1983年6月-- 1987年7月。

  寝宫

  尧的寝宫始建于唐麟德年间(公元664年),宫内供奉着帝尧与其夫人鹿仙女的塑像。传说帝尧定都*阳不久,去仙洞视察民情,巧遇鹿仙女,双方相爱,择日成婚。成婚之处就在鹿仙洞。成婚那夜,对面山峰红光照射,状如腊烛。此后,人们把帝尧与夫人分女成婚的山洞称之为“洞房”,世上才有了洞房花烛夜之说,所以华夏儿女反成婚之居皆称为“洞房”。

  祭祖堂

  *人自古以来有崇拜祖先的美德,尧舜禹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是伟大的先祖。尧庙祭祖堂是炎黄子孙祭祀先祖的殿堂,供奉着尧舜禹君臣后裔姓氏牌位,涵盖了千家姓大部分。在祭祖文化堂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先祖,知道自己的根脉,寻到血缘之根,精神之魂和根祖文化之源。

  虞舜殿

  舜殿的建筑风格是明清时期的模式,系重檐歇山顶式,殿高15.5米。殿内虞舜塑像高3.5米,打破了神化官化色彩,以人文先祖的形象进行了设计雕塑。尧在位70年时访到舜,考察三年后由舜辅政20年,禅让于舜,而后8年故世。舜又效仿帝尧,在老年将帝位禅让于禹。这就是*历史上被千古颂传的“尧舜禅让”。

  舜姓姚,名重华,属有虞氏,故称虞舜。舜接替尧位后,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减轻刑罚,广旋仁政,使四海宾服,国泰民安,将国家治理得政通人和,天下安乐,创建了千古颂扬的“尧天舜日”太*盛世。舜20岁时以孝闻名,30岁时尧举用他,50岁时代行天子政事,61岁接替尧登上帝位。登位39年到南方巡视,逝于苍梧境内,葬于江南九嶷山。

  大禹殿

  大禹殿建筑风格是明清时期的模式,系重檐歇山顶式,殿高15.5米。禹姓姒,名文命。尧任用鲧治理洪水,鲧采用拦挡堵截的办法治理,结果没有成功,被流放羽山而死。舜推荐禹治水。禹受命后劳苦身躯,精心治理,治水十三年,足迹遍九州,三过家门而不入,先后开通了九座大山,疏浚了九大湖泽,疏导了九条大河,划定了九州地界,终于完成了*治水土的大业,加而受到老百姓的热爱。于是帝舜便将其位禅让于禹。舜逝世,禹即天子位,国号为夏后,故禹也被儿为夏禹。殿内大禹塑像高3.5米,取材于“大禹治水”,突出了先祖对农业水利的贡献,塑像古朴自然,与我们更加贴*,充分体现了尧庙的祖庙特征。

  中华帝尧钟

  钟楼内悬挂的在华帝尧钟,重达21吨,喻指铸造于21世纪;高366公分,象征农历一年366天;直径240公分,象征一年24个节令;钟齿为12个,寓意一年12个月;钟面镶铸着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羲和制历,皋陶神判,和合议政,藜羹鹿裘,历山访贤,禅让虞舜八幅图案,展示着丰厚了尧文化底蕴,歌颂了“三圣”的业绩功德,赞誉了钟鸣鼎盛的尧天舜日。

  “尧典壁”廊

  “尧典壁”位于尧宫东侧,南北长达300米,高3.3米,镶有碑石380块,镌刻3万余字,是全国第一座雕刻尧、舜、禹历史文献的纪念壁,历史文化价值极高。碑文内容由南往北伸展,图文并茂,共分为13辑,即:《尚书。尧典》、《尧典图说》、《尚书。舜典》、《舜典图说》、《尚书。大禹谟》、《大禹谟图说》、《尚书。禹贡》、《禹贡图说》、《帝王赞尧》、《先贤咏尧》、《本纪尧传》、《典籍评尧》、《史载记尧》等。“尧典壁”是一部三圣功绩的精化史,“尧典壁廊”被誉为“天下第一廊”。

  天下第一鼓

  “中华帝尧鼓”称之为天下第一鼓。迄今为止,天下还没有比它大的鼓。这面鼓直径3.11米,高1.2米,鼓的两面均是整张牛皮而著,20xx年被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

  帝尧“敢谏鼓”,广开言路,开张圣听,纳谏除弊,开创了民主理政之先河,带来了“尧天舜日”之盛世。置鼓于尧庙,就是要弘扬帝尧精神,传承文明,恢弘正气。此鼓是襄汾县红跃鼓厂承制。厂长卫红跃历经半载,寻遍全国十三个省市才觅到了这两张牛皮,制成了这面象征先祖民主精神的大鼓。

  华表

  尧殿两侧木桩,是尧设立的“诽谤木”,亦称华表木。《辞海》记载:“华表,亦称桓表,古代用以表示王者纳谏或指路的木桩”。尧是开启华夏文明的贤明君主,设立诽谤木正是要博纳众谏,广泛听取民众意见,以便改进朝政。为了打消大家的顾忌,达到言者无罪,畅所欲言,就特意树起了这一诽谤木。可以说,“诽谤木”是体现尧民主政治的初评。随着时代的推移,诽谤木演变为雕刻精细的石柱,形成蟠龙缠绕的华表,但已失去帝尧设立诽谤木的本意,成了历代帝王皇宫的装饰物和帝王尊严的标志物。

  华表为尧所创,始于尧都。20xx年我们在尧都广场筑建了“尧都华表”,高达21米,寓意21世纪;柱身蟠曲着中华世纪龙,苍劲威武,顶端的冲天吼,生机勃勃,预示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底座有长城图案和黄河壶口瀑布图案,象征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社稷永固,为*第一华表。

  千家姓纪念壁

  在尧宫门前的广场西侧,有高达6.6米,长达100米的千家姓纪念壁,以长城造型,花岗岩构筑,气势宏伟,可谓天下之最。纪念壁镌刻1566个姓氏,以*传统书法真、草、隶、篆四种字体雕刻,并镶有“华夏子孙,同根共祖”八个显赫大字。纪念壁前的“叶落归根”大型铜雕,象征着中华民族源远根深,有着浓厚的血脉联系。

  *地形立体图

  位于华表广场的*地形立体图,是按十亿分之一的比例微缩制作,面积为9600*米,分为四种色区,山川、河流、高原、*原、湖泊、岛屿等立体展现,新颖别致,气势壮观,可谓全国最大的*地形立体微缩景观。

  二十四节气图

  尧任命羲和、羲仲等人观察天象,根据日月星辰运行规律,制定了历法,一年以366天为一周期,剩下的天数用润月的办法解决,这就是农历的来历。尧钦定历法,有序了农业,提高了生产力,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因而在宫前尧门通道两侧刻制了象征日月星辰的`石雕和二十四节气日历图,使帝尧功绩得以形象展现,国祖尧庙更具文化特色。

临汾尧庙导游词4

  临汾市是山西主要的粮食产区,该区境内有雄伟高峻的山峰,清澈奔涌的泉水,稀有珍贵的动植物。在普遍缺水的黄土高原上,临汾市的绿化成果相当可观,因而又有“花果城”之称,并正越来越受到中外游人的青睐。

  到临汾旅游主要是为了欣赏距其165公里处的壶口瀑布,至于临汾市本身的景点则是以历史文化遗迹为主。临汾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帝王——尧的都城,由此可知,在很久以前,这里就是人类生息劳作的场所。

  临汾景点以临汾为中心向四周呈现辐射状。洪洞县的霍山广胜寺,其飞虹塔是*最高的琉璃宝塔;古大槐树,是明初山西向中原大移民的集合出发地;明代监狱(又称苏三监狱)是*现存最早的古代县级衙狱;襄汾的丁村文化遗址,以发掘出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而闻名中外;丁村民俗博物馆,原为典型的明、清民居,现为展示晋南民俗文化的场所;侯马的晋国遗址,是春秋时代晋国都城新田所在地;尧庙和尧陵的存在,足以证实尧都*阳之说。

临汾尧庙导游词5

  中华始祖之一的尧身后,后工钱了眷念他——古代的第一个名君,在临汾城南四公里的'处所构筑了尧庙。地址地叫尧庙村,因为帝尧建都临汾,因而史称“尧都*阳”。尧庙建于临汾,更证实了这一说法的正确。

  尧,听说是帝喾的后世,黄帝的五世孙,名放勋,号陶(音yao)唐氏,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一个古帝。孔子在《论语.泰伯》中说:“惟天为大,唯尧侧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可见尧王好事无量,众民爱慕。

  尧庙前有一古朴门楼,正中刻有“古帝尧庙”四个大字,东、西双方横楣上写着“就日”和“瞻云”。庙始建于晋代,后经唐、元、明、清历代建筑,不绝扩大。庙内前面有对象朝房、光天阁、尧井亭,后头有尧宫、舜宫、禹宫、万寿宫,最后是寝宫,对象双方尚有很多房舍、庭院。据史传,尧庙局限最大时占地七百八十余亩。

  进了尧庙,起首看到的是奇丽的五凤楼。它始建于唐代乾封年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汗青。楼高十九点三米,三层十二檐,楼底有砖建窑廊三孔,有直通三层角柱十三根,甚为宏伟。楼顶竖立陶人三十余个,陶狮为中,风吹可上下走动,异常雅观。听说,尧王常同他的四个大臣(既两位宰相。两位阁老)登楼远眺,而其时人们又把他和他的四位大臣喻为“五凤”,并有“一凤升天,四凤齐鸣”之说。“五凤楼”之名便由此而来。

  五凤楼的后头有尧井亭。该亭始建于东晋太宁年间,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汗青。亭为六角高檐楼阁情势,小巧玲珑,很是别致。亭中水井听说是尧王亲手所掘。井的直径八寸,井壁为两层,外层有卯榫砖九块一圈,叠圈砌成。相传尧井通海,至今井下泉水汩汩,清冽可饮。

  广运殿亦称尧宫,是召见众臣共商国是的处所,也是庙内的主体构筑。始建于唐显庆三年,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汗青。殿高二十三米,通进深二十六点三米,通面宽四十三米。殿内有十二米通顶立柱四十二根。柱下石基座镌刻风雅,狮子、麒麟有声有色,各式花草竟斗可妍,实为海内有数。大殿龛内,有高达二米八的唐塑尧王像,双方站着两位宰相和两位阁老。尧王,听说姓伊,是尧庙南八里伊村人。伊村现尚存刻有“帝尧茅茨土阶”的石碑。相传尧王早年就住在土阶上的茅草房子里。《韩非子.五蠹》中写道:尧王住的茅草屋,吃的野菜根,不加调味,用土缸盛饮水,粗布仅掩身材,冬天披鹿皮,衣履不到破烂不堪不换。可见尧王的糊口异常费力。

  广运殿后是寝宫,始建于唐代麟德年间,距今约一千三百多年。宫龛内塑有尧王和其老婆的像。听说尧王的老婆是鹿仙女,生于姑射山中。山上现有鹿仙女洞、鹿仙女照镜石(一亩多大)、梳妆台等。

  庙内苍劲的古柏,植于晋代,高十数米,直径两米多,异常有数。个中的柏抱槐、柏抱楸,每至夏季,柏树中间盛开着槐花、秋花、奇趣盎然,堪助游兴。

  尧陵位于尧庙东北30公里的郭村和涝河之间。尧陵的陵丘为纯净黄土建成,高五十米,环周八十米,陵上松柏翠,周围土崖环峙,涝河水经陵前南流。远眺如一高耸的丘峦,异常壮观。尧陵前筑有祠庙,听说是唐初建设。金泰和二年公元1202年)碑记说,唐太宗征辽曾驻跸于另外,因谒尧陵遂塑己像。元、明、清历代均有修缮。祠内现存有山门、牌楼、厢屋、献殿、垛殿、寝殿、碑亭等构筑,机关紧凑,木雕风雅,红墙绿瓦,分外精明。

  祠内,存有碑碣十余通,碑文记实了尧王故绩及尧陵沿革;明代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立的一块碑上刻有尧陵全图,至此生涯齐备。

临汾尧庙导游词6

  尧庙始建于西晋,距今有1700多年历史。旧址在汾河以西,,西晋元康年间迁至汾河东岸,唐高宗李治显庆三年(658年),庙址由府城西南迁至城南现址。尧庙是一座集纳丰富历史文化和五千年文明史的国祖庙,俗称三圣庙,是*专门纪念尧、舜、禹三位先祖的庙宇。尧在4000多年前就定都*阳,划定九州,形成*最早的格局,*阳成为华夏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素有华夏第一都之称。

  龙凤之脉

  尧宫甬道中间由龙凤图案刻制的中轴线叫“龙凤之脉”,从大门开始一直通到广运殿,长达300米。龙和凤均为尧时期的图腾,也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吉祥标志,这里的龙凤之脉就是*最吉祥的龙凤通道。

  文物雕塑

  陈列于尧宫甬道两旁的器物是出土于陶寺文化遗址的,700年前我们祖先的生产方式,其中包括生产工具、生活用品、生活器具、以及礼仪用品和乐器等。这些文物石雕生动地展示了尧时期的生活和文化,使尧庙更具有历史实证和文化内涵。

  仪门

  “仪门”就是礼仪之门。古时拜谒和祭祀帝尧的帝王君臣及*民百姓,凡到此处,必须“整冠弹尘,端庄仪表”,然后恭恭敬敬的严肃前行。仪门门额上的“文明始祖”题词,是对帝尧创始文明政治的最高评价。仪门背面题词“光披四表”,原是清康熙帝为尧殿题写的门匾,意为尧的功德象日月光浑润泽四方万民。

  五凤楼

  “五凤楼”始建于唐乾封年间(公元666年),是尧庙宫内历尽沧桑劫难而幸存的一座文物古建筑,系明清时其的建筑风格,为重檐歇山顶式,二层有边梯可上。

  “五凤楼”亦称“光天阁”,意为帝尧之功德,光天下之明,兆万民之福。人们把尧与他共同开创基业的四位大臣誉为“五凤”,在尧庙筑楼经念,遂有“五凤楼”。此楼象征君臣团结,天下大治。唐以后历代筑城建殿时都设“五凤楼”,以示河清海宴,国泰民安。 “五凤楼”下层三孔砖券门洞,直通“广运殿”。古代祭祀帝尧时,君主从中间步入,文武大臣从旁洞通行。

  尧井台

  井是人类文明进程中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上古时期,人们都是择水而栖,沿河而居。尧“寻蚁造井”,人类就围井而居,改变了依赖河流而住的状况,遂有了村落、乡镇、城市,形成了人类最早的文明。至今人们把城市称为市井,把城市文化、城市文明称为市井文化、市井文明,把井看做为家,把远离家乡叫做“背井离乡”。这口井也被称为“天下第一井”。

  尧宫古柏

  尧井四周有四棵沧桑的古柏,西侧这两棵为“柏抑楸”和“柏抱槐”,即柏树中又长出一棵楸树和槐树。

  柏抱楸,每年四五月间,柏枝丛中盛开红色楸花,游人无不称奇。柏抱槐据传是600多年前从西安慈恩寺移植而来,每逢夏初,柏树从中槐花盛开,芳香四溢,甚为可观。

  东侧这两棵古柏,一棵叫“鸣鹿柏”,一棵叫“夜笑柏”。传说唐代在寝宫雕塑帝尧与夫人鹿仙女的圣橡时,突然跑来一对梅花鹿在柏树下欢蹦鸣叫,故称此树为“鸣鹿柏”,至今它的枝丫树杈,长相酷似梅花鹿角。

  “夜笑柏”系古时一僧人从印度移植而来,昼伏夜长,树寿绵长,每年除夕夜晚,此柏便发出沙沙之声,颇似人的笑声,故称“夜笑柏”。

  蟠龙图雕

  镶在尧殿月台台阶上的这个“蟠龙图雕”,是根据1978年陶寺遗址出土的礼器“彩绘陶盘”上的蟠龙畋象放大制作的,这贴画蟠龙畋是我国最早的龙的图案,被称之为“天下第一龙”。龙型简洁古朴,龙嘴衔含稼禾,反映了人类对农业文明的追求与崇尚。

  广运殿楹联

  广运殿楹联是20xx年尧宫大修之后,由尧都区区长宿青*所撰,著名书法家樊*一先生书写。对联以根祖为题,高度概括了尧对中华民族的重要贡献,突出了尧庙的根祖本色。

  上联:“居*阳倚河汾深植民族之根”,意为尧定都*阳,依托黄河、汾河流域的优越条件,协和万邦,形成了统一的华夏民族,所以说,中华民族始于尧,尧都是民族根祖所在。

  下联:“启文明定中华垂誉国家先祖”,意为尧钦定历法,创建文字,开凿水井,结束了原始生产方式,开始实现向文明过渡的历史转折,并创建了中华民族古老的国家管理形式,因而才有“*之称始于尧”之说,尧被誉为国祖和文明先祖。

  广运殿

  “广运殿”亦称尧殿,是帝尧召见群臣的殿堂。殿宽9间,进深5间,周设围廊32间,内外共计77间,高达27米。广运殿取广以配天,运以配地之意,故曰“广运殿”。殿前彩楼两旁悬有“民无能名”四个大字,语出《论语。泰伯》,意思是说帝尧功德无量,人民简直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语言来赞颂他。尧与四位大臣的铜象是20xx年元朋18日安放的。威仪祥慈的帝尧坐像高达5米,形象逼真朴实的四大臣圣像高达4.1米。

  尧是五帝之一,姓伊祁,名放勋,13岁被封到陶地任职,15岁被封到唐地为唐侯,因而亦称陶唐氏。尧16岁被推为首领,在位90年,他定都*阳,划定九州,形成*最早的格局;钦定历法,广凿水井,推进农耕,用古朴的科学推动了人类的进步;设立“华表木”“敢谏鼓”,实行禅让,首开民主政治之先河;教化民众,协和万邦,创尧天舜日之盛世。孔子赞尧曰:“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帝尧高寿114岁而终,至今民间将高寿者亦称为“尧年”。

  尧两侧与尧并称为“五凤”的四位大臣是:四岳,尧时期掌管山岳祭祀的官儿。后稷,是主掌农业的大臣。羲和,尧时期的天文学家和掌管历法的官儿。皋陶,尧时期任大理之职,是方管刑律的大臣,他执法如山,公正廉明,据说“画地为牢”就是他民明的。

  广运殿为尧庙建筑群的主殿。该项目为国家级重点修复工程,建筑面积为2400余*米,工程造价为105万元(1983年造价)。建筑为清代无斗拱大木作建筑。由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的资深古建筑专家冯冬青先生根据现状构件和历史资料,主持勘测、复原设计和工程技术指导。该项目修复设计时间为1983年6月 -- 1987年7月。

  寝宫

  尧的寝宫始建于唐麟德年间(公元664年),宫内供奉着帝尧与其夫人鹿仙女的塑像。传说帝尧定都*阳不久,去仙洞视察民情,巧遇鹿仙女,双方相爱,择日成婚。成婚之处就在鹿仙洞。成婚那夜,对面山峰红光照射,状如腊烛。此后,人们把帝尧与夫人分女成婚的山洞称之为“洞房”,世上才有了洞房花烛夜之说,所以华夏儿女反成婚之居皆称为“洞房”。

  祭祖堂

  *人自古以来有崇拜祖先的美德,尧舜禹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是伟大的先祖。尧庙祭祖堂是炎黄子孙祭祀先祖的殿堂,供奉着尧舜禹君臣后裔姓氏牌位,涵盖了千家姓大部分。在祭祖文化堂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先祖,知道自己的根脉,寻到血缘之根,精神之魂和根祖文化之源。

  虞舜殿

  舜殿的建筑风格是明清时期的模式,系重檐歇山顶式,殿高15.5米。殿内虞舜塑像高3.5米,打破了神化官化色彩,以人文先祖的形象进行了设计雕塑。尧在位70年时访到舜,考察三年后由舜辅政20年,禅让于舜,而后8年故世。舜又效仿帝尧,在老年将帝位禅让于禹。这就是*历史上被千古颂传的“尧舜禅让”。

  舜姓姚,名重华,属有虞氏,故称虞舜。舜接替尧位后,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减轻刑罚,广旋仁政,使四海宾服,国泰民安,将国家治理得政通人和,天下安乐,创建了千古颂扬的“尧天舜日”太*盛世。舜20岁时以孝闻名,30岁时尧举用他,50岁时代行天子政事,61岁接替尧登上帝位。登位39年到南方巡视,逝于苍梧境内,葬于江南九嶷山。

  大禹殿

  大禹殿建筑风格是明清时期的模式,系重檐歇山顶式,殿高15.5米。禹姓姒,名文命。尧任用鲧治理洪水,鲧采用拦挡堵截的办法治理,结果没有成功,被流放羽山而死。舜推荐禹治水。禹受命后劳苦身躯,精心治理,治水十三年,足迹遍九州,三过家门而不入,先后开通了九座大山,疏浚了九大湖泽,疏导了九条大河,划定了九州地界,终于完成了*治水土的大业,加而受到老百姓的热爱。于是帝舜便将其位禅让于禹。舜逝世,禹即天子位,国号为夏后,故禹也被儿为夏禹。殿内大禹塑像高3.5米,取材于“大禹治水”,突出了先祖对农业水利的贡献,塑像古朴自然,与我们更加贴*,充分体现了尧庙的祖庙特征。

  中华帝尧钟

  钟楼内悬挂的在华帝尧钟,重达21吨,喻指铸造于21世纪;高366公分,象征农历一年366天;直径240公分,象征一年24个节令;钟齿为12个,寓意一年12个月;钟面镶铸着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羲和制历,皋陶神判,和合议政,藜羹鹿裘,历山访贤,禅让虞舜八幅图案,展示着丰厚了尧文化底蕴,歌颂了“三圣”的业绩功德,赞誉了钟鸣鼎盛的尧天舜日。

  “尧典壁”廊

  “尧典壁”位于尧宫东侧,南北长达300米,高3.3米,镶有碑石380块,镌刻3万余字,是全国第一座雕刻尧、舜、禹历史文献的纪念壁,历史文化价值极高。碑文内容由南往北伸展,图文并茂,共分为13辑, 即:《尚书。尧典》、《尧典图说》、《尚书。舜典》、《舜典图说》、《尚书。大禹谟》、《大禹谟图说》、《尚书。禹贡》、《禹贡图说》、《帝王赞尧》、《先贤咏尧》、《本纪尧传》、《典籍评尧》、《史载记尧》等。“尧典壁”是一部三圣功绩的精化史,“尧典壁廊”被誉为“天下第一廊”。

  天下第一鼓

  “中华帝尧鼓”称之为天下第一鼓。迄今为止,天下还没有比它大的鼓。这面鼓直径3.11米,高1.2米,鼓的两面均是整张牛皮而著,20xx年被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

  帝尧“敢谏鼓”,广开言路,开张圣听,纳谏除弊,开创了民主理政之先河,带来了“尧天舜日”之盛世。置鼓于尧庙,就是要弘扬帝尧精神,传承文明,恢弘正气。此鼓是襄汾县红跃鼓厂承制。厂长卫红跃历经半载,寻遍全国十三个省市才觅到了这两张牛皮,制成了这面象征先祖民主精神的.大鼓。

  华 表

  尧殿两侧木桩,是尧设立的“诽谤木”,亦称华表木。《辞海》记载:“华表,亦称桓表,古代用以表示王者纳谏或指路的木桩”。尧是开启华夏文明的贤明君主,设立诽谤木正是要博纳众谏,广泛听取民众意见,以便改进朝政。为了打消大家的顾忌,达到言者无罪,畅所欲言,就特意树起了这一诽谤木。可以说,“诽谤木”是体现尧民主政治的初评。随着时代的推移,诽谤木演变为雕刻精细的石柱,形成蟠龙缠绕的华表,但已失去帝尧设立诽谤木的本意,成了历代帝王皇宫的装饰物和帝王尊严的标志物。

  华表为尧所创,始于尧都。20xx年我们在尧都广场筑建了“尧都华表”,高达21米,寓意21世纪;柱身蟠曲着中华世纪龙,苍劲威武,顶端的冲天吼,生机勃勃,预示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底座有长城图案和黄河壶口瀑布图案,象征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社稷永固,为*第一华表。

  千家姓纪念壁

  在尧宫门前的广场西侧,有高达6.6米,长达100米的千家姓纪念壁,以长城造型,花岗岩构筑,气势宏伟,可谓天下之最。纪念壁镌刻1566个姓氏,以*传统书法真、草、隶、篆四种字体雕刻,并镶有“华夏子孙,同根共祖”八个显赫大字。纪念壁前的“叶落归根”大型铜雕,象征着中华民族源远根深,有着浓厚的血脉联系。

  *地形立体图

  位于华表广场的*地形立体图,是按十亿分之一的比例微缩制作,面积为9600*米,分为四种色区,山川、河流、高原、*原、湖泊、岛屿等立体展现,新颖别致,气势壮观,可谓全国最大的*地形立体微缩景观。

  二十四节气图

  尧任命羲和、羲仲等人观察天象,根据日月星辰运行规律,制定了历法,一年以366天为一周期,剩下的天数用润月的办法解决,这就是农历的来历。尧钦定历法,有序了农业,提高了生产力,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因而在宫前尧门通道两侧刻制了象征日月星辰的石雕和二十四节气日历图,使帝尧功绩得以形象展现,国祖尧庙更具文化特色。


临汾尧庙导游词 (菁华5篇)(扩展2)

——临汾尧庙导游词 (菁华5篇)

临汾尧庙导游词1

  临汾市是山西主要的粮食产区,该区境内有雄伟高峻的山峰,清澈奔涌的泉水,稀有珍贵的动植物。在普遍缺水的黄土高原上,临汾市的绿化成果相当可观,因而又有"花果城"之称,并正越来越受到中外游人的青睐。

  到临汾旅游主要是为了欣赏距其165公里处的壶口瀑布,至于临汾市本身的景点则是以历史文化遗迹为主。临汾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帝王——尧的都城,由此可知,在很久以前,这里就是人类生息劳作的场所。

  临汾景点以临汾为中心向四周呈现辐射状。洪洞县的霍山广胜寺,其飞虹塔是*最高的琉璃宝塔;古大槐树,是明初山西向中原大移民的集合出发地;明代监狱(又称苏三监狱)是*现存最早的古代县级衙狱;襄汾的丁村文化遗址,以发掘出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而闻名中外;丁村民俗博物馆,原为典型的明、清民居,现为展示晋南民俗文化的场所;侯马的晋国遗址,是春秋时代晋国都城新田所在地;尧庙和尧陵的'存在,足以证实尧都*阳之说。

临汾尧庙导游词2

  尧庙始建于西晋,距今有1700多年历史。旧址在汾河以西,,西晋元康年间迁至汾河东岸,唐高宗李治显庆三年(658年),庙址由府城西南迁至城南现址。尧庙是一座集纳丰富历史文化和五千年文明史的国祖庙,俗称三圣庙,是*专门纪念尧、舜、禹三位先祖的庙宇。尧在4000多年前就定都*阳,划定九州,形成*最早的格局,*阳成为华夏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素有华夏第一都之称。

  龙凤之脉

  尧宫甬道中间由龙凤图案刻制的中轴线叫“龙凤之脉”,从大门开始一直通到广运殿,长达300米。龙和凤均为尧时期的图腾,也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吉祥标志,这里的龙凤之脉就是*最吉祥的龙凤通道。

  文物雕塑

  陈列于尧宫甬道两旁的器物是出土于陶寺文化遗址的,700年前我们祖先的生产方式,其中包括生产工具、生活用品、生活器具、以及礼仪用品和乐器等。这些文物石雕生动地展示了尧时期的生活和文化,使尧庙更具有历史实证和文化内涵。

  仪门

  “仪门”就是礼仪之门。古时拜谒和祭祀帝尧的帝王君臣及*民百姓,凡到此处,必须“整冠弹尘,端庄仪表”,然后恭恭敬敬的严肃前行。仪门门额上的“文明始祖”题词,是对帝尧创始文明政治的最高评价。仪门背面题词“光披四表”,原是清康熙帝为尧殿题写的门匾,意为尧的功德象日月光浑润泽四方万民。

  五凤楼

  “五凤楼”始建于唐乾封年间(公元666年),是尧庙宫内历尽沧桑劫难而幸存的一座文物古建筑,系明清时其的建筑风格,为重檐歇山顶式,二层有边梯可上。

  “五凤楼”亦称“光天阁”,意为帝尧之功德,光天下之明,兆万民之福。人们把尧与他共同开创基业的四位大臣誉为“五凤”,在尧庙筑楼经念,遂有“五凤楼”。此楼象征君臣团结,天下大治。唐以后历代筑城建殿时都设“五凤楼”,以示河清海宴,国泰民安。 “五凤楼”下层三孔砖券门洞,直通“广运殿”。古代祭祀帝尧时,君主从中间步入,文武大臣从旁洞通行。

  尧井台

  井是人类文明进程中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上古时期,人们都是择水而栖,沿河而居。尧“寻蚁造井”,人类就围井而居,改变了依赖河流而住的状况,遂有了村落、乡镇、城市,形成了人类最早的文明。至今人们把城市称为市井,把城市文化、城市文明称为市井文化、市井文明,把井看做为家,把远离家乡叫做“背井离乡”。这口井也被称为“天下第一井”。

  尧宫古柏

  尧井四周有四棵沧桑的古柏,西侧这两棵为“柏抑楸”和“柏抱槐”,即柏树中又长出一棵楸树和槐树。

  柏抱楸,每年四五月间,柏枝丛中盛开红色楸花,游人无不称奇。柏抱槐据传是600多年前从西安慈恩寺移植而来,每逢夏初,柏树从中槐花盛开,芳香四溢,甚为可观。

  东侧这两棵古柏,一棵叫“鸣鹿柏”,一棵叫“夜笑柏”。传说唐代在寝宫雕塑帝尧与夫人鹿仙女的圣橡时,突然跑来一对梅花鹿在柏树下欢蹦鸣叫,故称此树为“鸣鹿柏”,至今它的枝丫树杈,长相酷似梅花鹿角。

  “夜笑柏”系古时一僧人从印度移植而来,昼伏夜长,树寿绵长,每年除夕夜晚,此柏便发出沙沙之声,颇似人的笑声,故称“夜笑柏”。

  蟠龙图雕

  镶在尧殿月台台阶上的这个“蟠龙图雕”,是根据1978年陶寺遗址出土的礼器“彩绘陶盘”上的蟠龙畋象放大制作的,这贴画蟠龙畋是我国最早的龙的图案,被称之为“天下第一龙”。龙型简洁古朴,龙嘴衔含稼禾,反映了人类对农业文明的追求与崇尚。

  广运殿楹联

  广运殿楹联是20xx年尧宫大修之后,由尧都区区长宿青*所撰,著名书法家樊*一先生书写。对联以根祖为题,高度概括了尧对中华民族的重要贡献,突出了尧庙的根祖本色。

  上联:“居*阳倚河汾深植民族之根”,意为尧定都*阳,依托黄河、汾河流域的优越条件,协和万邦,形成了统一的华夏民族,所以说,中华民族始于尧,尧都是民族根祖所在。

  下联:“启文明定中华垂誉国家先祖”,意为尧钦定历法,创建文字,开凿水井,结束了原始生产方式,开始实现向文明过渡的历史转折,并创建了中华民族古老的国家管理形式,因而才有“*之称始于尧”之说,尧被誉为国祖和文明先祖。

  广运殿

  “广运殿”亦称尧殿,是帝尧召见群臣的殿堂。殿宽9间,进深5间,周设围廊32间,内外共计77间,高达27米。广运殿取广以配天,运以配地之意,故曰“广运殿”。殿前彩楼两旁悬有“民无能名”四个大字,语出《论语。泰伯》,意思是说帝尧功德无量,人民简直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语言来赞颂他。尧与四位大臣的铜象是20xx年元朋18日安放的。威仪祥慈的帝尧坐像高达5米,形象逼真朴实的四大臣圣像高达4.1米。

  尧是五帝之一,姓伊祁,名放勋,13岁被封到陶地任职,15岁被封到唐地为唐侯,因而亦称陶唐氏。尧16岁被推为首领,在位90年,他定都*阳,划定九州,形成*最早的格局;钦定历法,广凿水井,推进农耕,用古朴的科学推动了人类的进步;设立“华表木”“敢谏鼓”,实行禅让,首开民主政治之先河;教化民众,协和万邦,创尧天舜日之盛世。孔子赞尧曰:“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帝尧高寿114岁而终,至今民间将高寿者亦称为“尧年”。

  尧两侧与尧并称为“五凤”的四位大臣是:四岳,尧时期掌管山岳祭祀的官儿。后稷,是主掌农业的大臣。羲和,尧时期的天文学家和掌管历法的官儿。皋陶,尧时期任大理之职,是方管刑律的大臣,他执法如山,公正廉明,据说“画地为牢”就是他民明的。

  广运殿为尧庙建筑群的主殿。该项目为国家级重点修复工程,建筑面积为2400余*米,工程造价为105万元(1983年造价)。建筑为清代无斗拱大木作建筑。由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的资深古建筑专家冯冬青先生根据现状构件和历史资料,主持勘测、复原设计和工程技术指导。该项目修复设计时间为1983年6月-- 1987年7月。

  寝宫

  尧的寝宫始建于唐麟德年间(公元664年),宫内供奉着帝尧与其夫人鹿仙女的塑像。传说帝尧定都*阳不久,去仙洞视察民情,巧遇鹿仙女,双方相爱,择日成婚。成婚之处就在鹿仙洞。成婚那夜,对面山峰红光照射,状如腊烛。此后,人们把帝尧与夫人分女成婚的山洞称之为“洞房”,世上才有了洞房花烛夜之说,所以华夏儿女反成婚之居皆称为“洞房”。

  祭祖堂

  *人自古以来有崇拜祖先的美德,尧舜禹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是伟大的先祖。尧庙祭祖堂是炎黄子孙祭祀先祖的殿堂,供奉着尧舜禹君臣后裔姓氏牌位,涵盖了千家姓大部分。在祭祖文化堂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先祖,知道自己的根脉,寻到血缘之根,精神之魂和根祖文化之源。

  虞舜殿

  舜殿的建筑风格是明清时期的模式,系重檐歇山顶式,殿高15.5米。殿内虞舜塑像高3.5米,打破了神化官化色彩,以人文先祖的形象进行了设计雕塑。尧在位70年时访到舜,考察三年后由舜辅政20年,禅让于舜,而后8年故世。舜又效仿帝尧,在老年将帝位禅让于禹。这就是*历史上被千古颂传的“尧舜禅让”。

  舜姓姚,名重华,属有虞氏,故称虞舜。舜接替尧位后,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减轻刑罚,广旋仁政,使四海宾服,国泰民安,将国家治理得政通人和,天下安乐,创建了千古颂扬的“尧天舜日”太*盛世。舜20岁时以孝闻名,30岁时尧举用他,50岁时代行天子政事,61岁接替尧登上帝位。登位39年到南方巡视,逝于苍梧境内,葬于江南九嶷山。

  大禹殿

  大禹殿建筑风格是明清时期的模式,系重檐歇山顶式,殿高15.5米。禹姓姒,名文命。尧任用鲧治理洪水,鲧采用拦挡堵截的办法治理,结果没有成功,被流放羽山而死。舜推荐禹治水。禹受命后劳苦身躯,精心治理,治水十三年,足迹遍九州,三过家门而不入,先后开通了九座大山,疏浚了九大湖泽,疏导了九条大河,划定了九州地界,终于完成了*治水土的大业,加而受到老百姓的热爱。于是帝舜便将其位禅让于禹。舜逝世,禹即天子位,国号为夏后,故禹也被儿为夏禹。殿内大禹塑像高3.5米,取材于“大禹治水”,突出了先祖对农业水利的贡献,塑像古朴自然,与我们更加贴*,充分体现了尧庙的祖庙特征。

  中华帝尧钟

  钟楼内悬挂的在华帝尧钟,重达21吨,喻指铸造于21世纪;高366公分,象征农历一年366天;直径240公分,象征一年24个节令;钟齿为12个,寓意一年12个月;钟面镶铸着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羲和制历,皋陶神判,和合议政,藜羹鹿裘,历山访贤,禅让虞舜八幅图案,展示着丰厚了尧文化底蕴,歌颂了“三圣”的业绩功德,赞誉了钟鸣鼎盛的尧天舜日。

  “尧典壁”廊

  “尧典壁”位于尧宫东侧,南北长达300米,高3.3米,镶有碑石380块,镌刻3万余字,是全国第一座雕刻尧、舜、禹历史文献的纪念壁,历史文化价值极高。碑文内容由南往北伸展,图文并茂,共分为13辑,即:《尚书。尧典》、《尧典图说》、《尚书。舜典》、《舜典图说》、《尚书。大禹谟》、《大禹谟图说》、《尚书。禹贡》、《禹贡图说》、《帝王赞尧》、《先贤咏尧》、《本纪尧传》、《典籍评尧》、《史载记尧》等。“尧典壁”是一部三圣功绩的精化史,“尧典壁廊”被誉为“天下第一廊”。

  天下第一鼓

  “中华帝尧鼓”称之为天下第一鼓。迄今为止,天下还没有比它大的鼓。这面鼓直径3.11米,高1.2米,鼓的两面均是整张牛皮而著,20xx年被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

  帝尧“敢谏鼓”,广开言路,开张圣听,纳谏除弊,开创了民主理政之先河,带来了“尧天舜日”之盛世。置鼓于尧庙,就是要弘扬帝尧精神,传承文明,恢弘正气。此鼓是襄汾县红跃鼓厂承制。厂长卫红跃历经半载,寻遍全国十三个省市才觅到了这两张牛皮,制成了这面象征先祖民主精神的大鼓。

  华表

  尧殿两侧木桩,是尧设立的“诽谤木”,亦称华表木。《辞海》记载:“华表,亦称桓表,古代用以表示王者纳谏或指路的木桩”。尧是开启华夏文明的贤明君主,设立诽谤木正是要博纳众谏,广泛听取民众意见,以便改进朝政。为了打消大家的顾忌,达到言者无罪,畅所欲言,就特意树起了这一诽谤木。可以说,“诽谤木”是体现尧民主政治的初评。随着时代的推移,诽谤木演变为雕刻精细的石柱,形成蟠龙缠绕的华表,但已失去帝尧设立诽谤木的本意,成了历代帝王皇宫的装饰物和帝王尊严的标志物。

  华表为尧所创,始于尧都。20xx年我们在尧都广场筑建了“尧都华表”,高达21米,寓意21世纪;柱身蟠曲着中华世纪龙,苍劲威武,顶端的冲天吼,生机勃勃,预示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底座有长城图案和黄河壶口瀑布图案,象征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社稷永固,为*第一华表。

  千家姓纪念壁

  在尧宫门前的广场西侧,有高达6.6米,长达100米的千家姓纪念壁,以长城造型,花岗岩构筑,气势宏伟,可谓天下之最。纪念壁镌刻1566个姓氏,以*传统书法真、草、隶、篆四种字体雕刻,并镶有“华夏子孙,同根共祖”八个显赫大字。纪念壁前的“叶落归根”大型铜雕,象征着中华民族源远根深,有着浓厚的血脉联系。

  *地形立体图

  位于华表广场的*地形立体图,是按十亿分之一的比例微缩制作,面积为9600*米,分为四种色区,山川、河流、高原、*原、湖泊、岛屿等立体展现,新颖别致,气势壮观,可谓全国最大的*地形立体微缩景观。

  二十四节气图

  尧任命羲和、羲仲等人观察天象,根据日月星辰运行规律,制定了历法,一年以366天为一周期,剩下的天数用润月的办法解决,这就是农历的来历。尧钦定历法,有序了农业,提高了生产力,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因而在宫前尧门通道两侧刻制了象征日月星辰的`石雕和二十四节气日历图,使帝尧功绩得以形象展现,国祖尧庙更具文化特色。

临汾尧庙导游词3

  临汾市是山西首要的粮食产区,该区境内有宏伟高大的山峰,清亮奔涌的泉水,罕有贵重的动植物。在广泛缺水的黄土高原上,临汾市的绿化成就相等可观,因而又有“花果城”之称,并正越来越受到中外游人的青睐。

  惠临汾旅游首要是为了浏览距其165公里处的壶口瀑布,至于临汾市自己的景点则是以汗青文化遗迹为主。临汾是我国汗青上第一个有笔墨记实的帝王——尧的国都,由此可知,在好久早年,这里就是人类生息劳作的场合。

  临汾景点以临汾为中心向附*泛起辐射状。洪洞县的霍山广胜寺,其飞虹塔是*最高的琉璃宝塔;古大槐树,是明初山西向华夏大移民的荟萃出发地;明代牢狱(又称苏三牢狱)是*现存最早的古代县级衙狱;襄汾的丁村文化遗址,以掘客出旧石器期间人类化石而有名中外;丁村*惯博物馆,原为典范的明、清民居,现为展示晋南*惯文化的场合;侯马的晋国遗址,是春秋期间晋国国都新境地址地;尧庙和尧陵的存在,足以证实尧都*阳之说。

临汾尧庙导游词4

  10月16日一大早,我们一行七人,就在导游的带领下赶往尧庙。尧庙坐落在临汾市区南三公里处。从停车场步行到山门,只见门额正中镶嵌着“古帝尧庙”四字,旁门东刻“就日”,西镌“瞻云”,这两个词出自《史记》:“就之如日,望之如云”,意为人们依附尧帝如葵花向太阳,万民瞻望尧帝如五谷盼甘霖。

  从山门走入,里面是石刻的二十四节气。《史记》记载:尧王命羲氏、和氏勤勉地顺应昊大的天象,推算日月星辰的运行,制定了历法,推演出了二十四节气,设置了闰月,这就是农历的前身。直到四千多年后的今天,农历仍然有着指导农业的现实意义,这是尧帝最最卓越的贡献之一。

  山门往里约百十米,为仪门。仪门高大而庄严,这是古代帝王朝拜尧庙时整理衣冠的地方。“人而无仪,不死何为?”人怎么能不讲礼仪呢?我也郑重地掸了掸身上的尘土,跨过了仪门。从仪门一直往里,过五凤楼到广运殿,是一条长长的甬道,甬道正中是连续的龙凤图案。导游姑娘说,龙凤代表吉祥,让我们都在图案上走走。走在宽阔的甬道上,我却有点不忍踩踏这中华民族曾经的伟大图腾,尧帝在位期间,融合了数不清的有各自图腾崇拜的小氏族,实现了空前的伟大融合。然后把这些部族各自的图腾进行组合,才有了“龙”和“凤”。这些氏族在尧帝的统一领导下,和谐相处,*等相待。甬道的两边展示的是襄汾丁村出土的尧时期陶器,当然,其中不少是仿制品,也是为了让当代人更多地了解旧石器晚期的人们的生产、生活状况。

  快到五凤楼下时,一块篆刻的石头吸引了我,凭借仅认识的几个篆字,我居然认出上面镌刻的红字是《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传说尧帝在位时期,有八、九十岁的老人在田间击壤而歌,歌词反映出的是当时人们的太*、和谐的生活,他们过得无忧无虑:太阳出来就干活,太阳落下就回家休息,开凿井泉就有水饮,耕种田地就有饭吃。他们自食其力,自得其乐,似乎帝王的统治跟他们没什么关系。其实,这首诗恰恰反映出帝尧确实是一代圣君,他不派赋税、不增徭役、不逞威、不扰民。通过无为而治,让人们感觉不到他的存在,而又都过上了自给自足、恬静安逸、陶然而乐的日子。难怪许多氏族都愿意依附尧帝、追随尧帝,这首歌被收入了《诗经》。

  五凤楼已经*在眼前了,仰望雄伟的无法那个楼,能看到楼顶有直立的陶人三十多个,陶狮为中。据说,尧王常同他的四个大臣登楼远眺,而当时人们又把他和他的四位大臣喻为“五凤”,故名“五凤楼”。尧虽是部落首领,可他从不以首领自居,依然过着*凡而普通的生活。《韩非子》有载:尧王住的茅草屋,吃的野菜根,不加调味,用土缸盛饮水,粗布仅掩身体,冬天披鹿皮,衣履不到破烂不堪不换。这大概也是他不仅受帝王追崇,也被后代民众景仰的原因。

  五凤楼的后面有尧井亭。这是一个六角星楼阁小亭,小巧玲珑。它始建于东晋太宁年间,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年。亭中水井据说是尧王为了民众不受河川水量限制亲手所掘。相传尧井下可通海,至今井下泉水汩汩,清冽可饮。一口小小的水井,同样能看出处处为民众着想,把民众的需要当作自己努力的方向。尧井亭旁边是距今已1600余年的汉代奇树柏抱槐、柏抱楸、鸣鹿柏、夜笑柏等一些奇树。

  尧井亭后面的尧宫,也叫广运殿。它是尧王召见众臣共商国事的地方,是庙内的主体建筑。殿宇高大宽敞。导游姑娘说这是唐代建筑,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大殿内,有一尊高二米八的尧王像,两边站着两位宰相和两位阁老。他们一个个慈眉善目,神态安详。尧宫前左右各立一根木柱,这就是著名的诋毁木,是当年尧王为广开言路,博纳众谏,听取民众意见。为了打消大家的顾忌,达到言者无罪,畅所欲言,就特意树起了这两根诋毁木。随着时代的推移,诋毁木演变成了雕刻精美的石柱,形成蟠龙缠绕的华表,成了历代帝王皇宫的'装饰物和帝王尊严的标志物,而一个个鲜活的柬臣形象,却永远载入了史册。邹忌用自己的亲历的“美我事件”告诫齐王,对自己说好话的人一定是有所顾虑,一定要广开言路,才能多听到批评意见;而唐代的魏征敢于直言进谏,被唐太宗称作是一面镜子。这些历史人物和事件,难道仅仅是在警示封建时代的帝王?不也是在提醒我们每一个来此的游客要听得进忠言,交得起诤友吗?

  在广运殿左右分别是舜帝和禹帝的宫殿。尧到了晚年,问众人,谁可以顺应天时继承帝位?大家先向他推荐他的儿子丹朱,尧认为丹朱愚顽又喜欢争功,不可以担当重任;大家又向他推荐共工,尧认为共工善于言辞,用意斜僻,表面恭敬,罪恶滔天,更不能用。最后他让四方诸侯推荐隐没在乡间的人才,诸侯们都向他推荐舜。舜用孝义来对待不守德义的盲人父亲、凶狠毒辣的继母和狂傲无理的弟弟,使他们上进从善,不至于奸恶。尧于是就把两个女儿嫁给舜,让她们观察舜的言行。经过二十年砺利,他才把帝位禅让给了舜。任人不唯亲,以德能取之。一切为部落联盟利益着想,没有任何私心杂念。这就是后人心中光明磊落的尧帝。我不知道后世帝王参拜尧庙的时候,有没有对着尧帝的塑像扪心自问,有没有为自己争权夺利、贪图享受而惭愧;也不知道今天来参拜尧庙的人中有多少是为了救赎灵魂而来。站立在伟大的尧帝和舜帝面前,一切灵魂都是自私的、渺小的,是需要忏悔的。

  广运殿后是寝宫,内塑尧王和夫人像。据说尧王的夫人叫鹿仙女,生于姑射山中。传说,尧王出访姑射山,差点被蟒蛇伤害,多亏鹿仙女相救。于是,二人一见钟情,定了终身。不久,他们以鹿仙女洞为新房,举行婚礼。当晚,对面的蜡烛山上光华耀眼,照得仙洞如同白昼一般。后来人们便称新婚之夜为“洞房花烛夜。”婚后,尧忙于治理部落事务,鹿仙女经常在射姑山关照牧马场。第二年,鹿仙女生了一个男孩,尧很高兴,为他起名为“朱”。

  从寝宫出来,我们又分别去了安放着被称为“天下第一鼓”的鼓楼和“华帝尧钟”的钟楼。鼓名“敢谏鼓”,同诋毁木一样,旨在张扬尧帝广开言路,开张圣听,纳谏除弊,开创了民主理政之先河的功绩。鼓用整张牛皮做面,直径有三米多,据说被载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钟高366厘米,直径240厘米,由12个齿组成。分别喻一年有366天、24个节气、12个月。旨在赞誉尧帝缔造钟鸣鼎盛的尧天圣日。

  尧庙的最后一个经典是“尧典壁”,伫立在300米的“尧典壁”前,我的思绪仿佛穿越了历史的时空,聆听着一代代帝王,一个个名人、学者对尧帝丰功伟绩的赞颂。“千古如天日,巍巍与善功。”没有哪颗星星的光芒可以和太阳相比,没有谁的功绩可以超越尧帝。

  尧帝——每一个后人都需仰望而见。

临汾尧庙导游词5

  尧庙始建于西晋,距今有1700多年历史。旧址在汾河以西,,西晋元康年间迁至汾河东岸,唐高宗李治显庆三年(658年),庙址由府城西南迁至城南现址。尧庙是一座集纳丰富历史文化和五千年文明史的国祖庙,俗称三圣庙,是*专门纪念尧、舜、禹三位先祖的庙宇。尧在4000多年前就定都*阳,划定九州,形成*最早的格局,*阳成为华夏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素有华夏第一都之称。

  龙凤之脉

  尧宫甬道中间由龙凤图案刻制的中轴线叫“龙凤之脉”,从大门开始一直通到广运殿,长达300米。龙和凤均为尧时期的图腾,也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吉祥标志,这里的龙凤之脉就是*最吉祥的龙凤通道。

  文物雕塑

  陈列于尧宫甬道两旁的器物是出土于陶寺文化遗址的,700年前我们祖先的生产方式,其中包括生产工具、生活用品、生活器具、以及礼仪用品和乐器等。这些文物石雕生动地展示了尧时期的生活和文化,使尧庙更具有历史实证和文化内涵。

  仪门

  “仪门”就是礼仪之门。古时拜谒和祭祀帝尧的帝王君臣及*民百姓,凡到此处,必须“整冠弹尘,端庄仪表”,然后恭恭敬敬的严肃前行。仪门门额上的“文明始祖”题词,是对帝尧创始文明政治的最高评价。仪门背面题词“光披四表”,原是清康熙帝为尧殿题写的门匾,意为尧的功德象日月光浑润泽四方万民。

  五凤楼

  “五凤楼”始建于唐乾封年间(公元666年),是尧庙宫内历尽沧桑劫难而幸存的一座文物古建筑,系明清时其的建筑风格,为重檐歇山顶式,二层有边梯可上。

  “五凤楼”亦称“光天阁”,意为帝尧之功德,光天下之明,兆万民之福。人们把尧与他共同开创基业的四位大臣誉为“五凤”,在尧庙筑楼经念,遂有“五凤楼”。此楼象征君臣团结,天下大治。唐以后历代筑城建殿时都设“五凤楼”,以示河清海宴,国泰民安。 “五凤楼”下层三孔砖券门洞,直通“广运殿”。古代祭祀帝尧时,君主从中间步入,文武大臣从旁洞通行。

  尧井台

  井是人类文明进程中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上古时期,人们都是择水而栖,沿河而居。尧“寻蚁造井”,人类就围井而居,改变了依赖河流而住的状况,遂有了村落、乡镇、城市,形成了人类最早的文明。至今人们把城市称为市井,把城市文化、城市文明称为市井文化、市井文明,把井看做为家,把远离家乡叫做“背井离乡”。这口井也被称为“天下第一井”。

  尧宫古柏

  尧井四周有四棵沧桑的古柏,西侧这两棵为“柏抑楸”和“柏抱槐”,即柏树中又长出一棵楸树和槐树。

  柏抱楸,每年四五月间,柏枝丛中盛开红色楸花,游人无不称奇。柏抱槐据传是600多年前从西安慈恩寺移植而来,每逢夏初,柏树从中槐花盛开,芳香四溢,甚为可观。

  东侧这两棵古柏,一棵叫“鸣鹿柏”,一棵叫“夜笑柏”。传说唐代在寝宫雕塑帝尧与夫人鹿仙女的圣橡时,突然跑来一对梅花鹿在柏树下欢蹦鸣叫,故称此树为“鸣鹿柏”,至今它的枝丫树杈,长相酷似梅花鹿角。

  “夜笑柏”系古时一僧人从印度移植而来,昼伏夜长,树寿绵长,每年除夕夜晚,此柏便发出沙沙之声,颇似人的笑声,故称“夜笑柏”。

  蟠龙图雕

  镶在尧殿月台台阶上的这个“蟠龙图雕”,是根据1978年陶寺遗址出土的礼器“彩绘陶盘”上的蟠龙畋象放大制作的,这贴画蟠龙畋是我国最早的龙的图案,被称之为“天下第一龙”。龙型简洁古朴,龙嘴衔含稼禾,反映了人类对农业文明的追求与崇尚。

  广运殿楹联

  广运殿楹联是20xx年尧宫大修之后,由尧都区区长宿青*所撰,著名书法家樊*一先生书写。对联以根祖为题,高度概括了尧对中华民族的重要贡献,突出了尧庙的根祖本色。

  上联:“居*阳倚河汾深植民族之根”,意为尧定都*阳,依托黄河、汾河流域的优越条件,协和万邦,形成了统一的华夏民族,所以说,中华民族始于尧,尧都是民族根祖所在。

  下联:“启文明定中华垂誉国家先祖”,意为尧钦定历法,创建文字,开凿水井,结束了原始生产方式,开始实现向文明过渡的历史转折,并创建了中华民族古老的国家管理形式,因而才有“*之称始于尧”之说,尧被誉为国祖和文明先祖。

  广运殿

  “广运殿”亦称尧殿,是帝尧召见群臣的殿堂。殿宽9间,进深5间,周设围廊32间,内外共计77间,高达27米。广运殿取广以配天,运以配地之意,故曰“广运殿”。殿前彩楼两旁悬有“民无能名”四个大字,语出《论语。泰伯》,意思是说帝尧功德无量,人民简直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语言来赞颂他。尧与四位大臣的铜象是20xx年元朋18日安放的。威仪祥慈的帝尧坐像高达5米,形象逼真朴实的四大臣圣像高达4.1米。

  尧是五帝之一,姓伊祁,名放勋,13岁被封到陶地任职,15岁被封到唐地为唐侯,因而亦称陶唐氏。尧16岁被推为首领,在位90年,他定都*阳,划定九州,形成*最早的格局;钦定历法,广凿水井,推进农耕,用古朴的科学推动了人类的进步;设立“华表木”“敢谏鼓”,实行禅让,首开民主政治之先河;教化民众,协和万邦,创尧天舜日之盛世。孔子赞尧曰:“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帝尧高寿114岁而终,至今民间将高寿者亦称为“尧年”。

  尧两侧与尧并称为“五凤”的四位大臣是:四岳,尧时期掌管山岳祭祀的官儿。后稷,是主掌农业的大臣。羲和,尧时期的天文学家和掌管历法的官儿。皋陶,尧时期任大理之职,是方管刑律的大臣,他执法如山,公正廉明,据说“画地为牢”就是他民明的。

  广运殿为尧庙建筑群的主殿。该项目为国家级重点修复工程,建筑面积为2400余*米,工程造价为105万元(1983年造价)。建筑为清代无斗拱大木作建筑。由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的资深古建筑专家冯冬青先生根据现状构件和历史资料,主持勘测、复原设计和工程技术指导。该项目修复设计时间为1983年6月-- 1987年7月。

  寝宫

  尧的寝宫始建于唐麟德年间(公元664年),宫内供奉着帝尧与其夫人鹿仙女的塑像。传说帝尧定都*阳不久,去仙洞视察民情,巧遇鹿仙女,双方相爱,择日成婚。成婚之处就在鹿仙洞。成婚那夜,对面山峰红光照射,状如腊烛。此后,人们把帝尧与夫人分女成婚的山洞称之为“洞房”,世上才有了洞房花烛夜之说,所以华夏儿女反成婚之居皆称为“洞房”。

  祭祖堂

  *人自古以来有崇拜祖先的美德,尧舜禹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是伟大的先祖。尧庙祭祖堂是炎黄子孙祭祀先祖的殿堂,供奉着尧舜禹君臣后裔姓氏牌位,涵盖了千家姓大部分。在祭祖文化堂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先祖,知道自己的根脉,寻到血缘之根,精神之魂和根祖文化之源。

  虞舜殿

  舜殿的建筑风格是明清时期的模式,系重檐歇山顶式,殿高15.5米。殿内虞舜塑像高3.5米,打破了神化官化色彩,以人文先祖的形象进行了设计雕塑。尧在位70年时访到舜,考察三年后由舜辅政20年,禅让于舜,而后8年故世。舜又效仿帝尧,在老年将帝位禅让于禹。这就是*历史上被千古颂传的“尧舜禅让”。

  舜姓姚,名重华,属有虞氏,故称虞舜。舜接替尧位后,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减轻刑罚,广旋仁政,使四海宾服,国泰民安,将国家治理得政通人和,天下安乐,创建了千古颂扬的“尧天舜日”太*盛世。舜20岁时以孝闻名,30岁时尧举用他,50岁时代行天子政事,61岁接替尧登上帝位。登位39年到南方巡视,逝于苍梧境内,葬于江南九嶷山。

  大禹殿

  大禹殿建筑风格是明清时期的模式,系重檐歇山顶式,殿高15.5米。禹姓姒,名文命。尧任用鲧治理洪水,鲧采用拦挡堵截的办法治理,结果没有成功,被流放羽山而死。舜推荐禹治水。禹受命后劳苦身躯,精心治理,治水十三年,足迹遍九州,三过家门而不入,先后开通了九座大山,疏浚了九大湖泽,疏导了九条大河,划定了九州地界,终于完成了*治水土的大业,加而受到老百姓的热爱。于是帝舜便将其位禅让于禹。舜逝世,禹即天子位,国号为夏后,故禹也被儿为夏禹。殿内大禹塑像高3.5米,取材于“大禹治水”,突出了先祖对农业水利的贡献,塑像古朴自然,与我们更加贴*,充分体现了尧庙的祖庙特征。

  中华帝尧钟

  钟楼内悬挂的在华帝尧钟,重达21吨,喻指铸造于21世纪;高366公分,象征农历一年366天;直径240公分,象征一年24个节令;钟齿为12个,寓意一年12个月;钟面镶铸着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羲和制历,皋陶神判,和合议政,藜羹鹿裘,历山访贤,禅让虞舜八幅图案,展示着丰厚了尧文化底蕴,歌颂了“三圣”的业绩功德,赞誉了钟鸣鼎盛的尧天舜日。

  “尧典壁”廊

  “尧典壁”位于尧宫东侧,南北长达300米,高3.3米,镶有碑石380块,镌刻3万余字,是全国第一座雕刻尧、舜、禹历史文献的纪念壁,历史文化价值极高。碑文内容由南往北伸展,图文并茂,共分为13辑,即:《尚书。尧典》、《尧典图说》、《尚书。舜典》、《舜典图说》、《尚书。大禹谟》、《大禹谟图说》、《尚书。禹贡》、《禹贡图说》、《帝王赞尧》、《先贤咏尧》、《本纪尧传》、《典籍评尧》、《史载记尧》等。“尧典壁”是一部三圣功绩的精化史,“尧典壁廊”被誉为“天下第一廊”。

  天下第一鼓

  “中华帝尧鼓”称之为天下第一鼓。迄今为止,天下还没有比它大的鼓。这面鼓直径3.11米,高1.2米,鼓的两面均是整张牛皮而著,20xx年被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

  帝尧“敢谏鼓”,广开言路,开张圣听,纳谏除弊,开创了民主理政之先河,带来了“尧天舜日”之盛世。置鼓于尧庙,就是要弘扬帝尧精神,传承文明,恢弘正气。此鼓是襄汾县红跃鼓厂承制。厂长卫红跃历经半载,寻遍全国十三个省市才觅到了这两张牛皮,制成了这面象征先祖民主精神的大鼓。

  华表

  尧殿两侧木桩,是尧设立的“诽谤木”,亦称华表木。《辞海》记载:“华表,亦称桓表,古代用以表示王者纳谏或指路的木桩”。尧是开启华夏文明的贤明君主,设立诽谤木正是要博纳众谏,广泛听取民众意见,以便改进朝政。为了打消大家的顾忌,达到言者无罪,畅所欲言,就特意树起了这一诽谤木。可以说,“诽谤木”是体现尧民主政治的初评。随着时代的推移,诽谤木演变为雕刻精细的石柱,形成蟠龙缠绕的华表,但已失去帝尧设立诽谤木的本意,成了历代帝王皇宫的装饰物和帝王尊严的标志物。

  华表为尧所创,始于尧都。20xx年我们在尧都广场筑建了“尧都华表”,高达21米,寓意21世纪;柱身蟠曲着中华世纪龙,苍劲威武,顶端的'冲天吼,生机勃勃,预示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底座有长城图案和黄河壶口瀑布图案,象征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社稷永固,为*第一华表。

  千家姓纪念壁

  在尧宫门前的广场西侧,有高达6.6米,长达100米的千家姓纪念壁,以长城造型,花岗岩构筑,气势宏伟,可谓天下之最。纪念壁镌刻1566个姓氏,以*传统书法真、草、隶、篆四种字体雕刻,并镶有“华夏子孙,同根共祖”八个显赫大字。纪念壁前的“叶落归根”大型铜雕,象征着中华民族源远根深,有着浓厚的血脉联系。

  *地形立体图

  位于华表广场的*地形立体图,是按十亿分之一的比例微缩制作,面积为9600*米,分为四种色区,山川、河流、高原、*原、湖泊、岛屿等立体展现,新颖别致,气势壮观,可谓全国最大的*地形立体微缩景观。

  二十四节气图

  尧任命羲和、羲仲等人观察天象,根据日月星辰运行规律,制定了历法,一年以366天为一周期,剩下的天数用润月的办法解决,这就是农历的来历。尧钦定历法,有序了农业,提高了生产力,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因而在宫前尧门通道两侧刻制了象征日月星辰的石雕和二十四节气日历图,使帝尧功绩得以形象展现,国祖尧庙更具文化特色。


临汾尧庙导游词 (菁华5篇)(扩展3)

——伏羲庙导游词9篇

  天水伏羲庙是明代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建筑群,是为纪念古代“人”傅而建。1963年,人民*宣布它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伏羲庙位于天水市秦城区西关伏羲路。瓜台山古建筑被彻底破坏;但由于天水市*门及时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天水市伏羲庙的主要建筑、雕像等文物基本保存完好。国内许多专家学者认为,重视对这一建筑群的保护,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探索明代建筑艺术、考察天水地方民俗具有十分重要的物质价值。根据历史记载,元朝的统治者对黄三非常尊敬。他们认为“黄三”应该是伏羲、神农、轩辕。

  伏羲庙,本名太昊宫,俗称仁宗寺。伏羲庙临街而建,庭院众多,四口四院。寺内古建筑包括10个剧场、牌楼、大门、礼仪门、先天堂、太极堂、钟楼、鼓楼、莱河堂。有六座新建筑,包括方超、北朗和展览馆。有76栋新老建筑。整个建筑群朝南。牌坊、大门、仪门、先天堂、太极堂沿纵轴依次排列,层层推进,庄严雄伟。

  所有寺庙、亭台楼阁、房屋、走廊等建筑都严格布置在贯穿南北的主轴线两侧。布局对称紧凑,密度适宜且有条理;主要建筑依次排列在主轴线上,引领全局,豪放端庄。当游客沿着天水市的西行大街来到伏羲路时,远远就能看到一个隐藏在绿芽中的大牌坊,也就是伏羲庙的正门。这座牌坊矗立在桥台上,高2米,宽6.5米,长17.6米。桥台四周是砖砌的纠察线,东西南北各有一条垂直的步行带。走上楼梯,可以看到牌楼三宽,山顶有单檐歇脚,主脊两端饰有浣熊;檐下斗拱铺砌四层七层,单拱六册,角斗拱两头,都是精雕细刻的佳作。对明代木结构建筑的研究有很大的参考价值。牌坊中央有一块巨大的牌匾,上面挂着“田凯明道”四个字,因在乾隆湟中观察石羊而受到游客的称赞。原来伏羲庙前东西两侧各有两座牌坊,正对着相位,上门楣分别题“建筑物”和“循天”,与前门牌匾上的“开天明道”一样,是对伏羲功德的极端讴歌。庙门南面,大门牌楼对面的街道上,有一座建于清代乾隆时期的戏楼,宽三层,高两层,飞檐走角,造型精美,深受群众喜爱。

  天水伏羲庙位于天水市秦城区。占地13000*方米,建于明朝郑德年间。寺庙是一个建筑综合体,有两个入口和三个门。从南到北有牌坊、寺庙、*台、碑亭、大殿、古柏,尤其是古柏按六十四卦排列。“先天庙”内有伏羲造像,屋顶六十四卦。大殿高26.7米,深13.5米,宽7米,长2*米。是典型的明朝风格建筑。

  自1988年以来,天水市*每年都在伏羲生日(传说中的龙的生日)举行盛大的公祭仪式,吸引了海内外许多*人的后代前来祭奠伏羲,*人的儿女们一起祭奠祖先。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正是因为开辟了世界闻名的道路,宣告了文明,我们才是一个古老而伟大的民族,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伏羲庙,又名太武关,俗称仁宗寺,是伏最大、最雄伟、保存最完好的礼庙。

  1963年被列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天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的重要场所。走进伏羲庙,可以看到庭院宽阔,古树茂密。相传,院内原有的64棵古柏,是按照伏羲先天64卦的方位栽种的。可惜只剩下37个了。这些古柏苍劲雄壮,自然受到山水专家的称赞。它们被誉为*罕见的古代木制品。安静优雅的环境反映了伏羲庙的《周易》,堪称世界经典,同时也促进了数学、物理、天文和地理等领域的发展。*代一些重要的科技进步与周易思想密切相关。正是因为伏羲以上古文明的巨大贡献,祭祀伏羲的仪式才得以世代延续,并延续了很久。每年春秋两次,正月十六是伏羲的生日,其实是春节。农历七月十九日,伏羲祭秋。前皇帝的故乡天水,更注重对这位人文始祖的祭祀。每年春秋两季在伏羲庙隆重举行,伏羲文化节多次在此举行,吸引海内外各界人士前来观光。

  寻幽访古,唱响我*人,迎来家中月色多亮!带着深深的怀念和深深的敬意,海峡*的专家学者,侨居异国的*人后裔,一批批跨过万水千山,轻轻踏入伏羲庙寻根祭祀庙宇,显示出优秀传统文化在*儿童中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

  大家好!现在我们来到了人文始祖伏羲的祭祀地——天水伏羲庙。

  天水是*历史文化名城,古称成纪、秦州,8000余年的悠久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成为华夏文明的摇篮。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哺育了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羲,开创了博大精深的伏羲文化。

  伏羲在我国历史上位居三皇之首,代表了我国原始社会的一个历史阶段——伏羲时代。伏羲的传说在*源远流长,最早见于先秦典籍《尚书》和《易经》等书,都对伏羲事迹、功德进行高度概括,从而奠定了伏羲在在*古史中的首*地位。

  根据我国古史记载,伏羲又称庖牺、宓羲、炮牺等多种称呼,它们均有“伏化牺牲”的意思。因此,我国著名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认为伏羲是我国原始社会渔猎畜牧经济时代的杰出代表。

  有关伏羲的出生有一段非常美妙而神奇的传说。相传他的母亲华胥氏,感孕一个巨大的足迹,12年后在天水生下了伏羲。古人以12年为一纪,伏羲的诞生地也就被称为成纪。这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感孕神话,反映了我*系氏族社会“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社会阶段。

  相传伏羲的外表奇特,“蛇身人首”。早在40年代,闻一多先生考证,“蛇身人首”实际上是我国远古时期龙图腾的遗迹,因此伏羲是中华民族龙的祖先。考古发掘证实,天水是龙图腾的起源地,天水史前文化曾发现我国最早的人首蛇形图案,被认为是伏羲的化身。

  伏羲是中华民族的先民们由野蛮向文明时期过渡的最杰出的代表之一。他仰观天象,俯查地理,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进行科学总结,创画了八卦,来教导人们趋吉避凶,表现万物的变化法则,对人类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伏羲创造了书契,取代了结绳记事的方法,后来促成*文字的产生。伏羲制定了男婚女嫁的婚姻礼制,确立了文明社会一夫一妻制的基础。伏羲发明了渔猎生产工具网和罟,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我国原始渔猎经济得到飞速发展。除此之外,伏羲还用八卦易经的原理治理社会;作历度,定节气,总结了24节气;钻木取货,教民熟食改善先民们的生活质量;尝百药,制九针,创立医学;制琴瑟,作乐曲,开创了*最古老的音乐艺术。他为*古代文化发展作出了多方面贡献,不愧为伟大的中华文化英雄。

  根据大量的史籍文献和现代的考古成果证实,天水是伏羲的诞生地,因此,天水自古以来被称为“羲皇故里”,历来是人们朝圣祭祖的圣地。明代在天水专立伏羲庙祭祀,成为展示伏羲文化的物质载体。

  天水伏羲庙,又称“太昊宫”,当地百姓俗称“人祖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根据庙内碑刻记载,伏羲庙建于明成化十九年至二十年间(1483—1484年),明清曾九次重修扩建,终于形成了这样一座整肃宏伟、布局严谨的古代建筑群。

  千百年来呢,我们中华民族一直把自己称为龙的传人并为此自豪,龙俨然已成为我们民族的徽标和崇高象征。要说起龙的来历呢,不得不提到就是三皇五帝了,三皇是指伏羲、神农、黄帝;伏羲为三皇之首,所以也被称为“太昊”。史*载,伏羲之母华胥氏在雷泽踩了巨人的脚印,于是怀孕生下了伏羲,听起来很可笑,但是古代人真的很相信这些都哦!伏羲“人首蛇身,有圣德”蛇身即龙身。民间传说啊,伏羲和女网都是人首蛇身,结成夫妻,繁衍后代。于是有了我们这群黄皮肤黑头发的龙的传人。所以说呢,伏羲氏我们民族的始祖。说对了,我们今天的目的地,就是伏羲庙,我们,就当是寻根祭祖来了。

  伏羲庙,原来被叫做“太昊宫”,俗称“人宗庙”,位于天水市秦城区西关,创建于元至正七年,也就是公元1347年,现在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个庙宇坐北朝南,包括戏楼、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钟楼、鼓楼、来鹤厅等10座古建筑,以及朝房、碑廊、展览厅等6座新建筑,现占地面积6000多*方米,庙宇有一条贯穿南北的主轴线,主体建筑前后排列在主轴线上,布局相当严谨规则。

  大门前的这座“开天明道”牌坊,是明嘉靖二年,也就是公元1523年建造的。当初匾额上本来是“太昊宫”三个字,后来遗失了。到了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西宁道杨应琚进京觐见后返回路过天水,天水知州李鋐请他书写“开天明道”匾额,补了空缺,这块牌坊檐楼三架庑殿顶,依旧保持着明代的风格。牌坊下各立一石,刻有铭文,告诫过往行人:骑马者下马,乘轿者下轿,以表示对伏羲的尊敬。一会路过的时候大家一定要虔诚哦。

  大门又称门坊,现在有5间,上面“与天地准”的匾额,是明代甘肃著名学者胡缵宗的手笔。门柱上还有副对联,现在呢,保密,一会啊,要考考大家谁理解的最好。

  重头戏来了。伏羲庙的主体在中院。中院是一个典型的四合院,主体建筑就是庄严雄伟的先天殿了。先天殿又称正殿、大殿,通高26.7米,纵深13.5米,面宽7间,通长26.7米。这里可是供奉伏羲的地方哦。先天殿里的伏羲泥塑彩绘像,浓眉长胡子,树叶为衣,手托八卦,赤膊跃足,俨然原始部族首领的形象,可是他的神情聪慧凝重,目光如炬,灵气逼人,又名副其实的“开天明道”“人文始祖”的化身。这个塑像是全国最大也是最精彩的。大殿雄踞在宽阔的露台之上,庄严雄伟,重檐歇山大顶,龙吻屋脊。上有雕花天公宝刹,显得高贵典雅,气度非凡。虽几经重修,却依旧保持了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大殿顶棚以井口天花和藻井配合装饰,井口天花是伏羲六十四卦卦象图,正中的藻井绘画着河图和伏羲先天八卦图,即是装饰,又颂扬了伏羲的业绩。大殿里面,右边有个浑身有鳞,长着翅膀的龙马,是古代传说中的吉祥物。它本是龙,但有个马达形状,从黄河中走来,鳞片下藏着图,就是藻井上画着的河图,也就是八卦。左边呢,还有一对叠在一起的磨盘,上面刻画着河图洛书。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在伏羲时代,天降洪水,人类大部分都被淹死了。只剩下伏羲和他的妹妹女娲(看,另一个版本吧)幸免遇难。为了使人类得以繁衍,他们决定结为夫妇。但这样做不和伦常,两人很为难。最后两个人各自上了昆仑山的南北两山,背着各自所带动磨盘,一起从山顶往下滚。他们发誓:如果两石结合,就表示上天同意他们结为连理。结果大家猜怎么着?天随人愿啊。磨盘滚到山脚居然合二为一。于是二人成婚,繁衍了我们的民族。那个磨盘啊,人们都说,已成婚的人摸了,夫妻会永远和睦。大家可要抓紧机会啦。

  还有很多很多的景点,等我们到了再一一介绍。忘了还有一个重要的景点,就是庙里的古树了。相传院里原有64株古柏,是按伏羲先天64卦方位排列种成的。但遗憾的是现在只剩下37棵了。这些古柏苍劲挺拔,被喻为国内罕见的古木珍品。一会啊,大家就会大饱眼福了。

  总之呢,伏羲庙浓浓的人文气息,是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千百年来呢,我们中华民族一直把自己称为龙的传人并为此自豪,龙俨然已成为我们民族的徽标和崇高象征。要说起龙的来历呢,不得不提到就是三皇五帝了,三皇是指伏羲、神农、黄帝;伏羲为三皇之首,所以也被称为“太昊”。史*载,伏羲之母华胥氏在雷泽踩了巨人的脚印,于是怀孕生下了伏羲,听起来很可笑,但是古代人真的很相信这些都哦!伏羲“人首蛇身,有圣德”蛇身即龙身。民间传说啊,伏羲和女网都是人首蛇身,结成夫妻,繁衍后代。于是有了我们这群黄皮肤黑头发的龙的传人。所以说呢,伏羲氏我们民族的始祖。说对了,我们今天的目的地,就是伏羲庙,我们,就当是寻根祭祖来了。

  伏羲庙,原来被叫做“太昊宫”,俗称“人宗庙”,位于天水市秦城区西关,创建于元至正七年,也就是公元1347年,现在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个庙宇坐北朝南,包括戏楼、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钟楼、鼓楼、来鹤厅等10座古建筑,以及朝房、碑廊、展览厅等6座新建筑,现占地面积6000多*方米,庙宇有一条贯穿南北的主轴线,主体建筑前后排列在主轴线上,布局相当严谨规则。

  大门前的这座“开天明道”牌坊,是明嘉靖二年,也就是公元1523年建造的。当初匾额上本来是“太昊宫”三个字,后来遗失了。到了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西宁道杨应琚进京觐见后返回路过天水,天水知州李鋐请他书写“开天明道”匾额,补了空缺,这块牌坊檐楼三架庑殿顶,依旧保持着明代的风格。牌坊下各立一石,刻有铭文,告诫过往行人:骑马者下马,乘轿者下轿,以表示对伏羲的尊敬。一会路过的时候大家一定要虔诚哦。

  大门又称门坊,现在有5间,上面“与天地准”的匾额,是明代甘肃著名学者胡缵宗的手笔。门柱上还有副对联,现在呢,保密,一会啊,要考考大家谁理解的最好。

  重头戏来了。伏羲庙的主体在中院。中院是一个典型的四合院,主体建筑就是庄严雄伟的先天殿了。先天殿又称正殿、大殿,通高26、7米,纵深13、5米,面宽7间,通长26、7米。这里可是供奉伏羲的地方哦。先天殿里的伏羲泥塑彩绘像,浓眉长胡子,树叶为衣,手托八卦,赤膊跃足,俨然原始部族首领的形象,可是他的神情聪慧凝重,目光如炬,灵气逼人,又名副其实的“开天明道”“人文始祖”的化身。这个塑像是全国最大也是最精彩的。大殿雄踞在宽阔的露台之上,庄严雄伟,重檐歇山大顶,龙吻屋脊。上有雕花天公宝刹,显得高贵典雅,气度非凡。虽几经重修,却依旧保持了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大殿顶棚以井口天花和藻井配合装饰,井口天花是伏羲六十四卦卦象图,正中的藻井绘画着河图和伏羲先天八卦图,即是装饰,又颂扬了伏羲的业绩。大殿里面,右边有个浑身有鳞,长着翅膀的龙马,是古代传说中的吉祥物。它本是龙,但有个马达形状,从黄河中走来,鳞片下藏着图,就是藻井上画着的河图,也就是八卦。左边呢,还有一对叠在一起的磨盘,上面刻画着河图洛书。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在伏羲时代,天降洪水,人类大部分都被淹死了。只剩下伏羲和他的妹妹女娲(看,另一个版本吧)幸免遇难。为了使人类得以繁衍,他们决定结为夫妇。但这样做不和伦常,两人很为难。最后两个人各自上了昆仑山的南北两山,背着各自所带动磨盘,一起从山顶往下滚。他们发誓:如果两石结合,就表示上天同意他们结为连理。结果大家猜怎么着?天随人愿啊。磨盘滚到山脚居然合二为一。于是二人成婚,繁衍了我们的民族。那个磨盘啊,人们都说,已成婚的人摸了,夫妻会永远和睦。大家可要抓紧机会啦。

  还有很多很多的景点,等我们到了再一一介绍。忘了还有一个重要的景点,就是庙里的古树了。相传院里原有64株古柏,是按伏羲先天64卦方位排列种成的。但遗憾的是现在只剩下37棵了。这些古柏苍劲挺拔,被喻为国内罕见的古木珍品。一会啊,大家就会大饱眼福了。

  总之呢,伏羲庙浓浓的人文气息,是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在我妈妈的家乡天水市有一座古老的庙宇,位于天水市西关伏羲路,它就是伏羲庙。

  天水伏羲庙,又名吴昊宫,俗称人宗庙,临街而建,院落重重,四进四院,宏阔幽深。庙内建筑包括戏楼,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钟楼,鼓楼,来鹤厅;新建筑有朝房,碑廊,展览厅等。

  在中院后部中央,是伏羲庙的主要建筑,这里供奉着伏羲的神像,他身披树叶,手捧八卦,大殿前沿起根彩绘柱子上也绘上了八卦图案。

  我们顶着烈日来到伏羲庙前,看见一大群人坐在树荫下津津有味地看戏。在高高的戏台上,有人在投入地大声演唱。可是,我一句也听不懂。爷爷告诉我他们在“吼”秦腔。走进庙门,映入眼帘的'是两排高大的苍柏。绕过苍柏,我们来到了伏羲正殿。伏羲是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位列三皇之首,伏羲是人面蛇身,龙的传人由他而来。在殿的中央,伏羲身穿草衣,手持太极图,两眼望着前方,挺身端坐。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拜了三拜。在伏羲正殿的四壁上画满了壁画,记述了当时的生活情况。穿过正殿,我们来到了太极殿。在这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龙和凤的两块木雕。据说已有五百年的历史,是国家一级文物。

  太极殿的后面是一个伏羲庙的博物馆,博物馆里有三个巨大的根雕,其中一根象巨龙,爸爸给我们拍照留念。由于时间原因,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伏羲庙。

  通过这次游览,我知道了我们为什么叫龙的传人,因为我们是伏羲传人。

各位游客:

  大家好!现在我们来到了人文始祖伏羲的祭祀地—————天水伏羲庙。

  天水是*历史文化名城,古称成纪、秦州,8000余年的悠久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成为华夏文明的摇篮。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哺育了中华民族始祖伏羲,开创了博大精深的伏羲文化。

  伏羲在我国历史上位居三皇之首,代表了我国原始社会的一个历史阶段—————伏羲时代。伏羲的传说在*源远流长,最早见于先秦典籍《尚书》和《易经》等书,都对伏羲事迹、功德进行高度概括,从而奠定了伏羲在在*古史中的首*地位。

  根据我国古史记载,伏羲又称庖牺、宓羲、炮牺等多种称呼,它们均有“伏化牺牲”的意思。因此,我国著名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认为伏羲是我国原始社会渔猎畜牧经济时代的杰出代表。

  有关伏羲的出生有一段非常美妙而神奇的传说。相传他的母亲华胥氏,感孕一个巨大的足迹,12年后在天水生下了伏羲。古人以12年为一纪,伏羲的诞生地也就被称为成纪。这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感孕神话,反映了我*系氏族社会“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社会阶段。

  相传伏羲的外表奇特,“蛇身人首”。早在40年代,闻一多先生考证,“蛇身人首”实际上是我国远古时期龙图腾的遗迹,因此伏羲是中华民族龙的祖先。考古发掘证实,天水是龙图腾的起源地,天水史前文化曾发现我国最早的人首蛇形图案,被认为是伏羲的化身。

  伏羲是中华民族的先民们由野蛮向文明时期过渡的最杰出的代表之一。他仰观天象,俯查地理,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进行科学总结,创画了八卦,来教导人们趋吉避凶,表现万物的变化法则,对人类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伏羲创造了书契,取代了结绳记事的方法,后来促成*文字的产生。伏羲制定了男婚女嫁的婚姻礼制,确立了文明社会一夫一妻制的基础。伏羲发明了渔猎生产工具网和罟,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我国原始渔猎经济得到飞速发展。除此之外,伏羲还用八卦易经的原理治理社会;作历度,定节气,总结了24节气;钻木取货,教民熟食改善先民们的生活质量;尝百药,制九针,创立医学;制琴瑟,作乐曲,开创了*最古老的音乐艺术。他为*古代文化发展作出了多方面贡献,不愧为伟大的中华文化英雄。

  根据大量的史籍文献和现代的'考古成果证实,天水是伏羲的诞生地,因此,天水自古以来被称为“羲皇故里”,历来是人们朝圣祭祖的圣地。明代在天水专立伏羲庙祭祀,成为展示伏羲文化的物质载体。1992年8月,*视察天水期间,欣然挥毫,题写了“羲皇故里”,充分肯定了天水作为羲皇故里的历史地位。

  天水伏羲庙,又称“太昊宫”,当地百姓俗称“人祖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根据庙内碑刻记载,伏羲庙建于明成化十九年至二十年间(1483—————1484年),明清曾九次重修扩建,终于形成了这样一座整肃宏伟、布局严谨的古代建筑群。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伏羲庙本名太昊宫,俗称人宗庙,在甘肃省天水市城区西关伏羲路。1963年人民*公布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xx年06月25日,伏羲庙作为明、清古建筑,被*批准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庙始建于明成化十九年至二十年间,前后历经九次重修,形成规模宏大的建筑群。清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第九次重修后,占地面积13000*方米,现存面积6600多*方米。伏羲庙临街而建,院落重重相套,四进四院,宏阔幽深。庙内古建筑包括戏楼、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钟楼、鼓楼、来鹤厅共10座;新建筑有朝房、碑廊、展览厅等共6座。新旧建筑共计76间。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沿纵轴线依次排列,层层推进,庄严雄伟。而朝房、碑廊沿横轴线对称分布,规整划一,具有鲜明的*传统建筑艺术风格。由于伏羲是古史传说中的第一代帝王,因此建筑群呈宫殿式建筑模式,为全国规模最大的伏羲祭祀建筑群。又因有伏羲庙,民国以前小西关城又叫伏羲城。先天殿又称正殿、大殿,在中院后部正中,是伏羲庙的主体建筑,巍然屹立于院子正北高1.7米的砖筑月台上。其高大雄伟的殿内,有伏羲彩塑巨像一尊。藻井顶棚正中绘太极河洛八卦图,四周等分为六十四格,内刻绘六十四卦图。先天殿后面为太极殿,又称退殿、寝殿、寝宫,依“前宫后寝”惯例而建,原供伏羲,后祀神农,建筑规模略小于先天殿伏羲庙各院内遍布古柏,为明代所植,原有64株,象征伏羲六十四卦之数,现存37株。挺拔苍翠,浓荫蔽日。伏羲庙大门内侧东西墙角原有古槐两株,相对而立。现存东边1株,树干中空,经鉴定为唐代听植。每逢正月十六伏羲诞辰日,周边群众扶老携幼,纷纷前来伏羲庙朝拜祭祀“人祖爷”。一时,宝烛辉煌,香烟缭绕,钟鼓鸣天,善男信女异常虔诚,庙内充满着一派庄严肃穆的景象。伏羲庙门坊又称大门、正门、前门、头门。明弘治三年创建,嘉靖二年、清顺治十年、乾隆四年重修。嘉庆十年至十二年间由原来的3间扩建至5间,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间又重修,始成今制。面阔5间计17米,进深2间计5.4米。悬山顶,绿瓦龙吻,质朴典雅。

  天水伏羲庙,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纪念上古"三皇"之一伏羲氏的明代建筑群。一九六三年人民*公布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伏羲庙址位于天水市秦城区西关伏羲路。卦台山的古建筑被破坏无遗;而天水城里的伏羲庙主要建筑、塑像和其它文物,却由于天水市*门及时地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基本保存完好。国内不少专家、学者认为:重视保护这一建筑群,对于研究我国远古历史、探讨明代建筑艺术、考察天水地方民俗风情等,有着相当重要的实物资料价值。史料记载,元代统治者对"三皇"特别推崇。他们认为,"三皇"应为伏羲、神农、轩辕。

  伏羲庙本名太昊宫,俗称人宗庙,伏羲庙临街而建,院落重重相套,四进四院,宏阔幽深。庙内古建筑包括戏楼、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钟楼、鼓楼、来鹤厅共10座;新建筑有朝房、碑廊、展览厅等共6座。新旧建筑共计76间。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沿纵轴线依次排列,层层推进,庄严雄伟。

  全庙坊、亭、房、廊等建筑,严格安排在纵贯南北的主轴线两侧,布局对称而紧凑,疏密相宜而有致;主体建筑依次排列在主轴线上,统领全局,雄浑端庄。当游人沿天水城内大街西行来到伏羲路时,远远就可望见一座掩映在绿萌之中的大牌坊,那便是伏羲庙前大门。这牌坊,巍然矗立于高二米、宽六点五米、长十七点六米的台基之上。台基围以砖砌勾栏,东、西、南三面均有垂带式踏跺。拾级而上,可见牌坊面宽三间,单檐歇山顶,正脊两端饰有鸱尾螭兽;檐下斗拱为四攒七铺作,六抄单拱,两柱头有转角斗拱,均系精雕细镂的上乘佳作。对于研究明代木构建筑很有参考价值。牌坊正中,悬有巨幅匾额,上书"开天明道"四个大字,为清乾隆湟中观察史杨应举手迹,笔力遒劲,潇洒流畅,向来为游人所称道。原先,伏羲庙门前东西两侧,还有横跨大街的两座牌坊,面向相,上楣分别题有"开物成务"、"继天立",与大门匾额之"开天明道"一样,都是对伏羲功德的极端颂词。庙门南面,与大门牌坊隔街相望,有一座建于清代乾隆年间的戏楼,三间宽,两层楼高,飞檐挑角,造型精巧,深受群众喜爱。

  天水伏羲庙,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纪念上古"三皇"之一伏羲氏的明代建筑群。一九六三年人民*公布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伏羲庙址位于天水市秦城区西关伏羲路。卦台山的古建筑被破坏无遗;而天水城里的伏羲庙主要建筑、塑像和其它文物,却由于天水市*门及时地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基本保存完好。国内不少专家、学者认为:重视保护这一建筑群,对于研究我国远古历史、探讨明代建筑艺术、考察天水地方民俗风情等,有着相当重要的实物资料价值。史料记载,元代统治者对"三皇"特别推崇。他们认为,"三皇"应为伏羲、神农、轩辕。

  伏羲庙本名太昊宫,俗称人宗庙,伏羲庙临街而建,院落重重相套,四进四院,宏阔幽深。庙内古建筑包括戏楼、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钟楼、鼓楼、来鹤厅共10座;新建筑有朝房、碑廊、展览厅等共6座。新旧建筑共计76间。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沿纵轴线依次排列,层层推进,庄严雄伟。


临汾尧庙导游词 (菁华5篇)(扩展4)

——岳王庙导游词 (菁华3篇)

  从西湖乘船回到岸上后,我和爷爷奶奶就去吃了午饭,然后便去了这次上海之旅的第十一站——杭州岳王庙。

  一进庙门,两棵香樟树首先映入我的眼帘,据说它们应经有五百多岁了,是岳飞出生入死的好伙伴。步入正殿,一尊威武的雕像就赫然显现在我的眼前,想必他一定就是岳飞了和我想象中的一模一样,高大威武,紫盔紫甲,身披战袍,两只眼睛炯炯有神,神情威严,手握一柄闪闪发光的宝剑。雕像的上面还有一块岳飞亲自写的金匾,“还我山河”四个大字写的铿锵有力,在阳光的照耀下更显得熠熠生辉,充分体现出了岳飞将军“精忠报国”的坚定决心和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庙的两侧还有许多壁画,在向我们讲述着岳飞和将士们抗击金兵的故事,庙顶的天花板上,绘画着许许多多栩栩如生的白鹤,一只只都在展翅高飞,非常壮观。

  我们又走进了“岳飞纪念馆”,纪念馆里有着关于岳飞的邮票、书籍等等,我还知道了岳飞是民族英雄,遭人诬陷遇害时年仅三十六岁,让人为岳飞悲惨的命运而感到悲哀。纪念馆的墙壁上,还有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先生抄写的《满江红》,看完后,我感觉热血沸腾。

  再往里走,我们就来到了岳飞的墓园里。墓园中间是岳飞坟墓,两边是岳飞的儿子岳云和女婿张宪的坟墓,这两人也为光复大宋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最后也和岳飞一样遇害于奸臣的手中。岳坟的对面有一道栅栏,里面跪着三个坏人的雕像,一个是大奸臣秦桧,一个是心如蛇蝎的秦桧的老婆,还有一个就是臭名昭著的万俟卨,我心里感到气愤极了,大宋皇帝竟然那么昏庸无道,岳飞一家对大宋立下了无数功劳,可他却听信奸臣秦桧的谎话,多么令人气愤,多么可悲啊!

  从岳王庙里出来,我的心情久久不能*静,岳飞是一位伟大的英雄,我们应该世世代代敬仰他,他在我们的心里会永垂不朽!

  离杭州西湖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听不到念经颂佛,也听不到悠然钟响的庙宇,它,就是岳王庙。乘学校秋游,我有幸去了神往已久的这处“似庙非庙”的名胜之地。

  我早从书上得知,岳飞是一代抗金名将。他足智多谋,英勇善战,率领的军队被称为“岳家军”。“岳家军”纪律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金兵非常害怕,不得不发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后来,由于奸相秦桧的出卖,岳飞被惨遭毒手。后人为纪念这位民族英雄,就兴建了这座岳王庙,供万众瞻仰。

  岳王庙巍峨庄严,气势雄伟。大门正上方是金光闪闪的镏金大字——岳王庙。门旁有一幅“百鹤图”,上面画着371只鹤,只只栩栩如生,令人赞叹。二道门内便是正殿,里面供奉着岳飞的塑像。塑像高4。54米,周围有12根铁栏杆围护着。岳飞头戴红色帅盔,身披紫色蟒袍,一只手紧握拳头,另一只手按着一把宝剑。他身材魁梧,神态庄严,显现出一个久经沙场、所向披麾的将帅风度。一幅“还我河山”的金字匾额挂在岳飞塑像的上方。这雄浑刚劲的大字是岳飞的手书,充分体现了英雄岳飞“精忠报国”的宏愿大志。殿两侧墙上的壁画,记载了岳飞和将士们抗金的的事迹,令人肃然起敬。旁边跪着秦桧等四个*。他们伤天害理,势必遭万世唾骂。一正一邪,形成鲜明的反差。为国捐躯的英雄必然流芳百世,卖国求荣的奸贼肯定遗臭万年。我呢?当然仰慕前者,唾弃后者。我知道,现在的求学是为了将来更好的报效祖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瞻仰岳王庙,不就是要进一步激发爱国之心、树立报国之志吗?“头可断,血可流,民族气节不可丢”,而这,正是我在岳飞凛然正气的感召下所立下的誓言。

  离开岳王庙,我脑海里一直浮现着岳飞威武的英雄形象,他将激励着我永远前进,永不屈服。

  岳王庙,庙址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畔栖霞岑下,始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1220年),南宋隆兴元(1163年),孝宗皇帝赵慎下诏为岳飞昭雪,将岳飞遗体从九曲从祠迁出,以“孤仪”(即一品礼)改葬于栖霞岑下。嘉定十四年,宋宁宗皇帝将岳飞墓傍的《智果观音院》改建为功德院,即《褒忠衍福禅寺》,以表彰岳飞的功德。

  元时庙废。明洪武四年(1371年)复建,宣德间毁于火灾,浙江右布政使黄敷仲重修。明英宗天顺元年九月二十七日,杭州府同知马伟等奏请为岳飞建庙,圣旨准建,天顺三年(1459年),马伟将“褒忠衍福禅寺”改建为《岳王庙》,后毁于兵火,宏治间太监麦秀重建。正德八年(1520年),都指挥李隆用铸铁铸制秦桧、王氏、万俟卨(莫棋谢)三跪像于岳飞墓前,由于游人痛恨这些民族败类,后采竟被击毁。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总督御使胡宗宪修复岳庙,重铸跪像,也被击坏。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按察使范涞重铸跪像,并增铸张俊跪像,以后至清代,于顺治八年(1651年),巡抚都御使范承谟,康熙二十一年(1732年)两淮转运使罗文瑜,康熙三十一年知府李铎,康熙五十四年(1720年)总督范时崇、雍正九年(1731年)总督李卫等多次重修。现在的岳王庙,大多是清代的建筑,经民国七年(1920年)大修。1961年3月4日,**批准公布杭州岳飞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66年秋岳墓被毁,岳庙亦破旧不堪。1979年7月,浙江省人民*,花人工五万六千余,币四十万元,重修岳庙,重建岳墓。一九八○年修复岳飞墓时,发现基道两侧各有石俑一具!其中一具完整,岳飞的墓穴虽未清理,但墓基四周条石已经发现,明岳飞墓穴在此。一九八一年*题词:“国花百万建岳庙,重在教育后人”。并书:“心昭天日”。岳飞墓碑上写着《宋岳鄂王墓》的字样。左侧为岳云墓、墓碑上写着《宋继忠侯岳云墓》字样。

  杭州西湖岳飞墓庙,历代为人们瞻仰拜谒之处。南宋亡国时,有太学生徐应镳率二子一女在岳飞墓前集体自焚,以示亡国之痛。清代一位姓秦的文士拜谒岳墓时,因感秦桧之恶责,耻于姓秦,故联诗曰:“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现岳飞墓庙每天拜谒的国内外人士,多的到一万多人!


临汾尧庙导游词 (菁华5篇)(扩展5)

——河南尧山导游词范本5份

  尧山(原石人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省*顶山市鲁山县西,地处伏牛山东段。石人山古称尧山,因尧孙刘累为祭祖立尧祠而的名,至此刘姓起源。战国时,伟大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墨翟降世于尧山脚下,现有墨子故里遗址。主峰玉皇顶(蛤蟆石)海拔2153.1米。石人山山峰奇特,瀑布众多,森林茂密,温泉优良,人文景观辉煌,集雄、险、秀、奇、幽于一体,分为冬凌潭、石扉玉章、三岔口、白龙潭、半仙居、石人、鸡冠石、白牛城、秘洞、温泉十大部分。 专家评价具有华山之险、峨嵋之峻、张家界之美、黄山之秀。是旅游观光、避暑、疗养、科研、探险的好地方。大山壁立,异峰如塑,怪石纷呈,是石人山自然风光的一大特色。站立主峰玉皇顶上,千岩万壑,飞龙走凤,远*高低,景色迥异,构成了一幅幅美不尽收的图画。新华社原社长穆青曾两次登上石人山,并为石人山的秀色所陶醉,欣然留下了“中原独秀”的墨宝。

  石人山古称尧山、大龙山,是尧的裔孙刘累立尧祠纪念先祖的地方,为天下刘姓发源地,又因山上众多石峰酷似人形,后史称之为石人垛、石人山。

  尧山(原石人山)的奇峰怪石、山花、红叶、飞瀑、温泉、湖面、云海、原始森林、珍禽异兽及人文景观构成了完整的风景体系,现已命名的景观有240多处;60-200米高的瀑布17处,高的石柱40多处,石人、将军峰、千丈岩、和合峰、白牛城口、王母轿、通天河、九曲瀑布、鬼门关、南天门、报晓峰、猴子拜观音等景点遍布景区。

  尧山(原石人山)地处亚热带与暖湿带分界线上,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尧山(原石人山)四季风光别致,春天鸟语花香,绿映溪吟;秋日满山红遍,层林尽染;冬季银装素裹,林海雪原。初夏时节使人领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清新景象。盛夏,当*原大地上赤日炎炎似火烧,气温达35-38度,这里只有23-26度,凉爽宜人。

  整个尧山(原石人山),几乎全部被绿林浓荫所覆盖。春风荡漾,团团簇簇的杜鹃花点缀于绿叶林莽之中,把山色妆扮得更加俏丽。夏日炎炎,时而碧天晴空,瞬间云遮雾障,忽而荡入云海,忽而托入蓝天。秋高气爽,枫叶满山遍野,核桃、猕猴桃、柿子、山梨、山葡萄等山果,串串累累,信手可取。冬雪降临,石人山银装素裹,48尊将军石,身披皑皑征袍;苍松翠竹,根根冰柱悬挂。尧山(原石人山)真可谓四季皆佳景,无时不诱人。

  尤其迷人的是那些山泉、溪流、瀑布与深潭。石人山的山泉,活泼俏皮,似呵似闹,如泣如诉,善于变化,富有生机。数百山泉汇成清澈的溪流,像山魂的精灵,淙淙潺潺,叮叮咚咚,一边与行人对歌,一边充当向导。沿着溪流从深山幽谷腾跳而出,遇到悬崖绝壁,形成大大小小的瀑布,轻盈飞泻者有,磅礴萧洒者有,丈二八尺者有,高悬数十丈者也有。滴水穿石,积水成潭。黑龙潭、白龙潭、百尺潭……藏身于陡涧,隐形于山林。在众多瀑布中,白龙潭瀑布最为壮观。水从山顶直泻而下,奔腾飞流如白龙降临,激越水声似虎吼雷鸣,声传数里之外。低处,水珠飘洒,浪花飞溅;高处,云水烟雾,弥漫凌。潭中游鱼,忽隐忽现,忽聚忽散,没浮自若。

  尧山(原石人山)还是禽兽的乐园。金钱豹、艾叶豹、金雕、大鲵、糜鹿、羚羊、水獭、獐子等二十余种珍贵动物,在这里怡然自乐。*年来,八方游人络绎不绝,无不为她的天然景色所倾倒。她是画,是诗,是歌。她幽得天然,奇得自然,险得飘然,雄得浑然,秀得怡然。她不染红尘,甘于寂寞。

  王安石曾言:夫夷以*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寡。而天下奇伟瑰怪之观,常在于险远。石人山深林野蔓,即使奇葩深藏也名不世传。然三十六处名胜,七十二个景点,处处绮丽如画,每处都有一段动人的历史故事和奇妙的神话传说。

  山是风景画,石是园林诗。石人山山体由花岗岩构成,由于花岗岩的节理发育,在大自然数千万年的雕塑下,使山体的脊线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石峰林立,绝壁层层,形成了千姿百态的花岗岩峰林景观。景区内海拔在2000米以上的山峰*百座,遥望诸峰,出于云烟之表,*睹山势,宛若秦宫汉阙。千丈崖大气磅礴,凤凰台壮美飘逸,姐妹峰洒脱舒展,白牛城雄浑苍郁,而冠领风景区大名的“石人”,则横空出世,俯瞰万象,令人感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瑰伟神奇。

  石,是山的筋骨,水是山的血脉,这筋骨与血脉,造就了石人山的锦绣风光。山中许多山峰,奇石,神气珍秀,浑然天成。已命名的240多处自然景观中,大小40座山峰,星罗棋布,错落有致,主峰玉皇顶2153米,真是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石人山,山峰多,石多,名也多。有的相形而起,有的取自优美的神话传说。登北观景台,远望主峰玉皇顶,只见玉皇顶如出水芙蓉,云遮雾绕,若隐若现。石人峰、老君峰、仙人峰,如西天飞灵。凤凰台翘首远望,大金龟窥日望月;青龙背如巨龙腾空昂首。矗立蛤蟆石,极目远眺,一览众山小。和合峰、象鼻峰、报晓峰,美不胜收。

  尧山(原石人山),山高松奇,由于高寒、光照、山峰、岩石与雾的影响,有许多松树,造型奇异多样,有的盘根错节,玲珑吐翠,有的根似龙爪,破石而立:还有的似松还似字,似画又似松,真乃奇松也。

  山无雨不雾,山无水不秀,石人山就拥有奇异众多的溪流、瀑布。黑龙潭、白龙潭、东龙潭,潭潭之上倾泻,瀑瀑之下,清水奔涌,有的如龙腾虎跃,声震峡谷;有的如思君淑女,水帘挂壁;还有的天地一线,齐秀无比。白龙潭瀑布,大雨过后,数不尽的'涓涓细流,汇成一道从天而降的银色巨流,狂妄不羁,轰然而坠,巨大的冲撞力,激起无数细小水珠,动天撼地,如风雷之势。

  清晨,太阳象橘红色的火球从广阔无垠的迷雾中迸出,由柔和渐趋强烈,给万水千山洒下了金色的辉晕。夕阳西下时,西方天际象罩上红色的帘幕,云蒸霞蔚,满天辉映,山恋犹如披上了红色的婚纱,呈现出玫瑰色的绚丽。石人山最绝妙的道路乃号称天下第一滑的石人山滑道,俗称滑滑梯,两千多米的花岗岩滑道,在密林中区区折折,顺山而下,真可谓天下第一滑。在这里,不管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可以尽情尽兴地滑,无拘无束地滑,置身其中那欢声和笑语,早已将登山的疲劳抛到九霄云外,那童年的欢乐又在大山中再现。石凤索道,在石人沟口至凤凰台南侧,全长999米,垂直341米,装有70个吊篮,一字拉开,循环转动,每小时可单线运客320人。这70个黄色吊篮,好似两串灯笼,在绿色的山谷中,缓缓上下飘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它不仅减轻了游人登山的疲劳,又给景区增添了一道风景。大将军峰处,可沿将军谷拾级而上,经红枫谷至银线瀑,乘1200米红枫谷索道,达南观景台或鸭嘴峰。赏红叶,观猴子拜观音;过飞云三谷,直达玉皇顶,一览众山小。

  “飞瀑挂绝壁,幽泉石上流。”石人山有无数迷人的山泉、溪流、瀑布与深潭。石人山的山泉,活泼俏皮,似呵似闹,如泣如诉,善于变化,富有生机。数百山泉汇成清澈的溪流,像山魂的精灵,淙淙潺潺,叮叮咚咚,一边与行人对歌,一边充当向导。沿着溪流从深山幽谷腾跳而出,遇到悬崖绝壁,形成大大小小的瀑布,轻盈飞泻者有,磅礴潇洒者有,丈二八尺者有,高悬数十丈者也有。滴水穿石,积水成潭。黑龙潭、白龙潭、百尺潭……藏身于陡涧,隐形于山林。在众多瀑布中,白龙潭瀑布最为壮观。水从山顶直泻而下,奔腾飞流如白龙降临,激越水声似虎吼雷鸣,声传数里之外。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石人山地理条件优越,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景区内植物种类繁多,建群种、优势种明显,区系复杂。据初步调查,石人山仅种子植物就有1211种,加之根生植物、蕨类植物等总计达4000种以上,其中有40多种已列入国家和省级保护。景区中现有大片原始森林和稀世古杜鹃林,千年古木15万株以上。丰富的植物资源,为众多的珍禽异兽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该区有陆栖脊椎动物125种以上,还有大量水生动物及非脊椎动物。走进景区,随处可见松鼠穿梭,鸟雀啁啾,猴子攀树,锦鸡起舞,如同置身天然动物园。

  “阴晴雾奇变,景随四时移。”由于石人山气候湿润,加之地形作用,每年雾日较多。浓雾弥漫时,山峰时隐时现,如大海中飘荡的小舟,薄雾缭绕时,如轻纱、缕烟,悠悠往来,或呈现云海波涛滚涌,隐现荡漾。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还会出现佛光,彩虹等气象景观,神奇缥缈,变幻无穷,宛若梦幻仙境。

  饱览了如梦如幻的自然风光后,你还可以在景区内洗洗温泉。在石人山脚下,沿沙河谷地一线,有上汤、中汤、下汤等五处天然温泉群。水温高达60多度,温泉含有20多种微量元素,具有很高的医疗价值。此外,石人山景区内还分布着原始古朴的百瀑峡民俗风情谷、千年古刹文殊寺、鲜为人知的秘洞山庄、亚洲最大的航空博览中心等景点。

  王安石曾言:夫夷以*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寡。而天下奇伟瑰怪之观,常在于险远。石人山深林野蔓,即使奇葩深藏也名不世传。然三十六处名胜,七十二个景点,处处绮丽如画,每处都有一段动人的历史故事和奇妙的神话传说。

  大自然钟情于尧山(原石人山),赋予她优美的风景和无尽的魅力。1980年后这里成为人们向往的旅游胜地,2002年被***公布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3年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级4A级旅游区(4A级景区)。

  尧山(原石人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省*顶山市鲁山县西,地处伏牛山东段。石人山古称尧山,因尧孙刘累为祭祖立尧祠而的名,至此刘姓起源。战国时,伟大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墨翟降世于尧山脚下,现有墨子故里遗址。主峰玉皇顶(蛤蟆石)海拔2153.1米。石人山山峰奇特,瀑布众多,森林茂密,温泉优良,人文景观辉煌,集雄、险、秀、奇、幽于一体,分为冬凌潭、石扉玉章、三岔口、白龙潭、半仙居、石人、鸡冠石、白牛城、秘洞、温泉十大部分。 专家评价具有华山之险、峨嵋之峻、张家界之美、黄山之秀。是旅游观光、避暑、疗养、科研、探险的好地方。大山壁立,异峰如塑,怪石纷呈,是石人山自然风光的一大特色。站立主峰玉皇顶上,千岩万壑,飞龙走凤,远*高低,景色迥异,构成了一幅幅美不尽收的图画。新华社原社长穆青曾两次登上石人山,并为石人山的秀色所陶醉,欣然留下了“中原独秀”的墨宝。

  石人山古称尧山、大龙山,是尧的裔孙刘累立尧祠纪念先祖的地方,为天下刘姓发源地,又因山上众多石峰酷似人形,后史称之为石人垛、石人山。

  尧山(原石人山)的奇峰怪石、山花、红叶、飞瀑、温泉、湖面、云海、原始森林、珍禽异兽及人文景观构成了完整的风景体系,现已命名的景观有240多处;60-200米高的瀑布17处,高的石柱40多处,石人、将军峰、千丈岩、和合峰、白牛城口、王母轿、通天河、九曲瀑布、鬼门关、南天门、报晓峰、猴子拜观音等景点遍布景区。

  尧山(原石人山)地处亚热带与暖湿带分界线上,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尧山(原石人山)四季风光别致,春天鸟语花香,绿映溪吟;秋日满山红遍,层林尽染;冬季银装素裹,林海雪原。初夏时节使人领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清新景象。盛夏,当*原大地上赤日炎炎似火烧,气温达35-38度,这里只有23-26度,凉爽宜人。

  整个尧山(原石人山),几乎全部被绿林浓荫所覆盖。春风荡漾,团团簇簇的杜鹃花点缀于绿叶林莽之中,把山色妆扮得更加俏丽。夏日炎炎,时而碧天晴空,瞬间云遮雾障,忽而荡入云海,忽而托入蓝天。秋高气爽,枫叶满山遍野,核桃、猕猴桃、柿子、山梨、山葡萄等山果,串串累累,信手可取。冬雪降临,石人山银装素裹,48尊将军石,身披皑皑征袍;苍松翠竹,根根冰柱悬挂。尧山(原石人山)真可谓四季皆佳景,无时不诱人。

  尤其迷人的是那些山泉、溪流、瀑布与深潭。石人山的山泉,活泼俏皮,似呵似闹,如泣如诉,善于变化,富有生机。数百山泉汇成清澈的溪流,像山魂的精灵,淙淙潺潺,叮叮咚咚,一边与行人对歌,一边充当向导。沿着溪流从深山幽谷腾跳而出,遇到悬崖绝壁,形成大大小小的瀑布,轻盈飞泻者有,磅礴萧洒者有,丈二八尺者有,高悬数十丈者也有。滴水穿石,积水成潭。黑龙潭、白龙潭、百尺潭……藏身于陡涧,隐形于山林。在众多瀑布中,白龙潭瀑布最为壮观。水从山顶直泻而下,奔腾飞流如白龙降临,激越水声似虎吼雷鸣,声传数里之外。低处,水珠飘洒,浪花飞溅;高处,云水烟雾,弥漫凌。潭中游鱼,忽隐忽现,忽聚忽散,没浮自若。

  尧山(原石人山)还是禽兽的乐园。金钱豹、艾叶豹、金雕、大鲵、糜鹿、羚羊、水獭、獐子等二十余种珍贵动物,在这里怡然自乐。*年来,八方游人络绎不绝,无不为她的天然景色所倾倒。她是画,是诗,是歌。她幽得天然,奇得自然,险得飘然,雄得浑然,秀得怡然。她不染红尘,甘于寂寞。

  王安石曾言:夫夷以*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寡。而天下奇伟瑰怪之观,常在于险远。石人山深林野蔓,即使奇葩深藏也名不世传。然三十六处名胜,七十二个景点,处处绮丽如画,每处都有一段动人的历史故事和奇妙的神话传说。

  山是风景画,石是园林诗。石人山山体由花岗岩构成,由于花岗岩的节理发育,在大自然数千万年的雕塑下,使山体的脊线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石峰林立,绝壁层层,形成了千姿百态的花岗岩峰林景观。景区内海拔在2000米以上的山峰*百座,遥望诸峰,出于云烟之表,*睹山势,宛若秦宫汉阙。千丈崖大气磅礴,凤凰台壮美飘逸,姐妹峰洒脱舒展,白牛城雄浑苍郁,而冠领风景区大名的“石人”,则横空出世,俯瞰万象,令人感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瑰伟神奇。

  石,是山的筋骨,水是山的血脉,这筋骨与血脉,造就了石人山的锦绣风光。山中许多山峰,奇石,神气珍秀,浑然天成。已命名的240多处自然景观中,大小40座山峰,星罗棋布,错落有致,主峰玉皇顶2153米,真是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石人山,山峰多,石多,名也多。有的相形而起,有的取自优美的神话传说。登北观景台,远望主峰玉皇顶,只见玉皇顶如出水芙蓉,云遮雾绕,若隐若现。石人峰、老君峰、仙人峰,如西天飞灵。凤凰台翘首远望,大金龟窥日望月;青龙背如巨龙腾空昂首。矗立蛤蟆石,极目远眺,一览众山小。和合峰、象鼻峰、报晓峰,美不胜收。

  尧山(原石人山),山高松奇,由于高寒、光照、山峰、岩石与雾的影响,有许多松树,造型奇异多样,有的盘根错节,玲珑吐翠,有的根似龙爪,破石而立:还有的似松还似字,似画又似松,真乃奇松也。

  山无雨不雾,山无水不秀,石人山就拥有奇异众多的溪流、瀑布。黑龙潭、白龙潭、东龙潭,潭潭之上倾泻,瀑瀑之下,清水奔涌,有的如龙腾虎跃,声震峡谷;有的如思君淑女,水帘挂壁;还有的天地一线,齐秀无比。白龙潭瀑布,大雨过后,数不尽的涓涓细流,汇成一道从天而降的银色巨流,狂妄不羁,轰然而坠,巨大的冲撞力,激起无数细小水珠,动天撼地,如风雷之势。

  清晨,太阳象橘红色的火球从广阔无垠的迷雾中迸出,由柔和渐趋强烈,给万水千山洒下了金色的辉晕。夕阳西下时,西方天际象罩上红色的帘幕,云蒸霞蔚,满天辉映,山恋犹如披上了红色的婚纱,呈现出玫瑰色的绚丽。石人山最绝妙的`道路乃号称天下第一滑的石人山滑道,俗称滑滑梯,两千多米的花岗岩滑道,在密林中区区折折,顺山而下,真可谓天下第一滑。在这里,不管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可以尽情尽兴地滑,无拘无束地滑,置身其中那欢声和笑语,早已将登山的疲劳抛到九霄云外,那童年的欢乐又在大山中再现。石凤索道,在石人沟口至凤凰台南侧,全长999米,垂直341米,装有70个吊篮,一字拉开,循环转动,每小时可单线运客320人。这70个黄色吊篮,好似两串灯笼,在绿色的山谷中,缓缓上下飘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它不仅减轻了游人登山的疲劳,又给景区增添了一道风景。大将军峰处,可沿将军谷拾级而上,经红枫谷至银线瀑,乘1200米红枫谷索道,达南观景台或鸭嘴峰。赏红叶,观猴子拜观音;过飞云三谷,直达玉皇顶,一览众山小。

  “飞瀑挂绝壁,幽泉石上流。”石人山有无数迷人的山泉、溪流、瀑布与深潭。石人山的山泉,活泼俏皮,似呵似闹,如泣如诉,善于变化,富有生机。数百山泉汇成清澈的溪流,像山魂的精灵,淙淙潺潺,叮叮咚咚,一边与行人对歌,一边充当向导。沿着溪流从深山幽谷腾跳而出,遇到悬崖绝壁,形成大大小小的瀑布,轻盈飞泻者有,磅礴潇洒者有,丈二八尺者有,高悬数十丈者也有。滴水穿石,积水成潭。黑龙潭、白龙潭、百尺潭……藏身于陡涧,隐形于山林。在众多瀑布中,白龙潭瀑布最为壮观。水从山顶直泻而下,奔腾飞流如白龙降临,激越水声似虎吼雷鸣,声传数里之外。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石人山地理条件优越,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景区内植物种类繁多,建群种、优势种明显,区系复杂。据初步调查,石人山仅种子植物就有1211种,加之根生植物、蕨类植物等总计达4000种以上,其中有40多种已列入国家和省级保护。景区中现有大片原始森林和稀世古杜鹃林,千年古木15万株以上。丰富的植物资源,为众多的珍禽异兽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该区有陆栖脊椎动物125种以上,还有大量水生动物及非脊椎动物。走进景区,随处可见松鼠穿梭,鸟雀啁啾,猴子攀树,锦鸡起舞,如同置身天然动物园。

  “阴晴雾奇变,景随四时移。”由于石人山气候湿润,加之地形作用,每年雾日较多。浓雾弥漫时,山峰时隐时现,如大海中飘荡的小舟,薄雾缭绕时,如轻纱、缕烟,悠悠往来,或呈现云海波涛滚涌,隐现荡漾。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还会出现佛光,彩虹等气象景观,神奇缥缈,变幻无穷,宛若梦幻仙境。

  饱览了如梦如幻的自然风光后,你还可以在景区内洗洗温泉。在石人山脚下,沿沙河谷地一线,有上汤、中汤、下汤等五处天然温泉群。水温高达60多度,温泉含有20多种微量元素,具有很高的医疗价值。此外,石人山景区内还分布着原始古朴的百瀑峡民俗风情谷、千年古刹文殊寺、鲜为人知的秘洞山庄、亚洲最大的航空博览中心等景点。

  王安石曾言:夫夷以*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寡。而天下奇伟瑰怪之观,常在于险远。石人山深林野蔓,即使奇葩深藏也名不世传。然三十六处名胜,七十二个景点,处处绮丽如画,每处都有一段动人的历史故事和奇妙的神话传说。

  大自然钟情于尧山(原石人山),赋予她优美的风景和无尽的魅力。1980年后这里成为人们向往的旅游胜地,2002年被***公布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3年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级4A级旅游区(4A级景区)。

  大山壁立,异峰如塑,怪石纷呈,是尧山景区自然风光的一大特色。站立主峰玉皇顶上,千岩万壑,飞龙走凤,远*高低,景色迥异,构成一幅幅美不尽收的图画。新华社原社长穆青曾两次登上尧山景区,并为尧山景区的秀色所陶醉,欣然留下“中原独秀”的墨宝。

  尧山景区也称大龙山,是尧的裔孙刘累立尧祠纪念先祖的地方,为天下刘姓发源地,又因山上众多石峰酷似人形,后史称之为石人垛、石人山。

  尧山景区的奇峰怪石、山花、红叶、飞瀑、温泉、湖面、云海、原始森林、珍禽异兽及人文景观构成完整的风景体系,现已命名的景观有240多处;60—200米高的瀑布17处,高的石柱40多处,石人、将军峰、千丈岩、和合峰、白牛城口、王母轿、通天河、九曲瀑布、鬼门关、南天门、报晓峰、猴子观音等景点遍布景区。

  尤其迷人的是那些山泉、溪流、瀑布与深潭。尧山景区的山泉,活泼俏皮,似呵似闹,如泣如诉,善于变化,富有生机。数百山泉汇成清澈的溪流,像山魂的精灵,淙淙潺潺,叮叮咚咚,一边与行人对歌,一边充当向导。沿着溪流从深山幽谷腾跳而出,遇到悬崖绝壁,形成大大小小的瀑布,轻盈飞泻者有,磅礴萧洒者有,丈二八尺者有,高悬数十丈者也有。滴水穿石,积水成潭。

  黑龙潭、白龙潭、百尺潭……藏身于陡涧,隐形于山林。在众多瀑布中,九曲瀑布和白龙潭瀑布最为壮观。九曲瀑布:由于水流下切磨蚀与岩石承受侵蚀能力不同等因素,断崖上形成数个深度0.3—1.5米不等的凹窝,呈之字形自上而下分布,使壁面凹凸不*,水流形成三弯九曲之状。白龙潭瀑布:水从山顶直泻而下,奔腾飞流如白龙降临,激越水声似虎吼雷鸣,声传数里之外。低处,水珠飘洒,浪花飞溅;高处,云水烟雾,弥漫凌。潭中游鱼,忽隐忽现,忽聚忽散,没浮自若。

  王安石曾言:夫夷以*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寡。而天下奇伟瑰怪之观,常在于险远。尧山景区深林野蔓,即使奇葩深藏也名不世传。然三十六处名胜,七十二个景点,处处绮丽如画,每处都有一段动人的历史故事和奇妙的神话传说。

  尧山景区不仅是一座以自然风光著称的大山,而且是一座有丰富传说故事的人文之山。考察尧山景区地区的传说,大致可将其分为几个类型。

  关于尧的传说。尧山景区得名很早,《山海经》中有“大尧之山”之称,关于称名尧山景区的原因,曾做过鲁阳太守的我国著名的地理学者北魏郦道元就认为:“鲁县立尧祠於西山,谓之尧山景区也。”尧是有伟大功业的中华文明先祖,又是传说时代的人物,许多地方都有其活动的传说,尧山景区也不例外。

  尧山景区之2800多米花岗岩滑道尧山景区最绝妙的道路乃号称天下第一滑的尧山景区滑道,俗称滑滑梯,2800多米的花岗岩滑道,在密林中区区折折,顺山而下,自揽胜台北下至白牛城口,以自然山势下延,盘旋曲折。全长2800米,分为六段,每段均在400米左右,滑道槽用抛光花岗岩板铺贴,槽宽60厘米,扶手高40厘米,依靠重力自然下滑,安全、舒适,游人乘坐滑道既减轻下山的疲劳,又可以享受下滑中的惊险刺激。沿途可观二将军、聚景台、青龙背、西城将军、巨蛙峰、和合峰、北城门等景观,真可谓天下第一滑。

  石凤索道,在石人沟口至凤凰台南侧,全长999米,垂直341米,装有70个吊篮,一字拉开,循环转动,每小时可单线运客320人。这70个黄色吊篮,好似两串灯笼,在绿色的山谷中,缓缓上下飘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在这里,不管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可以尽情尽兴地滑,无拘无束地滑,置身其中那欢声和笑语,早已将登山的疲劳抛到九霄云外,那童年的欢乐又在大山中再现它不仅减轻游人登山的疲劳,又给景区增添一道风景。

  尧山景区之九曲瀑布“飞瀑挂绝壁,幽泉石上流。”尧山景区有无数迷人的山泉、溪流、瀑布与深潭。尧山景区的山泉,活泼俏皮,似呵似闹,如泣如诉,善于变化,富有生机。数百山泉汇成清澈的溪流,像山魂的精灵,淙淙潺潺,叮叮咚咚,一边与行人对歌,一边充当向导。

  沿着溪流从深山幽谷腾跳而出,遇到悬崖绝壁,形成大大小小的瀑布,轻盈飞泻者有,磅礴潇洒者有,丈二八尺者有,高悬数十丈者也有。滴水穿石,积水成潭。九曲瀑布、黑龙潭、白龙潭、百尺潭……藏身于陡涧,隐形于山林。在众多瀑布中,九曲瀑布和白龙潭瀑布最为壮观。九曲瀑布:由于水流下切磨蚀与岩石承受侵蚀能力不同等因素,断崖上形成数个深度0.3―1.5米不等的凹窝,呈之字形自上而下分布,使壁面凹凸不*,水流形成三弯九曲之状。白龙潭瀑布:水从山顶直泻而下,奔腾飞流如白龙降临,激越水声似虎吼雷鸣,声传数里之外。

  饱览如梦如幻的自然风光后,你还可以在景区内洗洗温泉。在尧山景区脚下,沿沙河谷地一线,有上汤、中汤、下汤等五处天然温泉群。水温高达60多度,温泉含有20多种微量元素,具有很高的医疗价值。

  此外,尧山景区景区内还分布着世界第一大佛中原大佛、原始古朴的百瀑峡民俗风情谷、千年古刹文殊寺、鲜为人知的秘洞山庄、亚洲最大的航空博览中心等景点。

各位朋友: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今天的游览路线,我们已经到了伴仙居景区。眼前有三条路线,我们将沿中线去观赏大将军峰、伴仙居、太白醉酒、王母轿,进入白牛城景区,那儿有索道、滑道可以乘坐,另外大家可以观赏仙人峰、刘累峰、老君峰、青龙背、三松台。提醒大家,看山不走路,走路不看山,以免发生意外。我希望朋友们能同我一起游览。每讲完一处景点,我会留下拍照的时间。

  大家先来看一看这一高大的石柱,它像一个人,而且鼻子、眼睛、嘴巴都清晰可见,被我们称作大将军峰,是传说中的天兵天将之一。石人山属伏牛山系,有一个传说,天宫中的白牛被贬到这里,它勤奋劳作,使这里草木茂盛,果实累累,深受百姓拥护,这使玉帝很嫉妒,就派天兵天将下界来捉拿白牛,这就是伏牛山的来历。当然这只是传说,真正成因则是在远古时代,熔融的岩浆缓慢喷出地表冷凝之后形成的石针、石柱,具有人的形态。现任政治局的***同志在1993年游览石人山后将大将军峰命名为神笔峰,笔尖向上,直写蓝天。

  下面我们看到数千*方米的乱石阵,层层叠叠,历尽风雨沧桑,其表面都披上了一层深褐色的茵苔。您看,是不是恰如十万锦旗,百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奔而来,俨然金戈铁马,扬鬃奋蹄,嘶鸣嚎叫向前厮杀。因其势有奔马之意,故称跑马场。相传,白牛冲破困城后,曾在这里收集异类,训练士卒,走马*枪,准备反抗天庭,被玉帝镇压后成了现在的样子。其实是典型的石蛋地貌。石人山区史前曾发生过大规模的泥石流,裸露的岩体在雷雨的作用下,分裂成大块的石蛋堆积在山谷中。这样的石蛋地貌,我们还可以在老虎笼看到,相互叠压的如叠罗汉,有的像猴子、乌龟、虎豹。

  我们现在步入神道,往左上方看,那座石峰坐于山顶,乍看不伦不类,仔细审视,如一头戴学士帽,身穿道袍的老翁抱罐痛饮,这就是太白醉酒,相传,李白怀才不遇,便遍访天下名胜,寻好友邱生,不见邱生,却见美景,一时被美景陶醉,逗留在此不肯离去。“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石人山记下了这一诗坛逸事,让无数文人墨客凭吊在他的脚下。

  大家看那像不像一顶轿子呢?它是传说中王母娘娘观战的时候,突闻天鸡报晓,便匆匆返回天宫,慌乱之中将轿子留在了石人山,而这顶轿子的真正形成原因则是花岗岩按照横向节理、纵向节理风化所致,形态逼真,浑然天成。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这一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游石人山后写下的《鲁山山行》,称赞这里的景色。

  各位游客,这是石人山的其中一条索道——石人索道。从这里可以看到石人峰。您看,“石人”站立峰巅之上,看云海、观日出、赏晚霞,情致别异。传说它是刘累的化身,他屹立群峰之巅,将身躯化作一尊石人,供后人唏嘘凭吊。传说战国时代的墨子,参拜石人成一代宗师;东汉光武帝刘秀拜石人而大败王莽于昆阳;还有文字学家许慎、天文学家张衡等也来拜过石人。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