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调查报告9篇

首页 / 调查报告 / | 2022-06-01 20:30:28 调查报告,大学生

大学生的调查报告1

  我们大连地区的高校大学生的消费情况、消费理念又是怎样的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在大连地区选取了几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对其校的大学生的消费情况进行了调查。关注大连地区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消费的心理特征、行为和结构,引导在校大学生最终走向健康消费。

  一 调查目的:

  大学生消费问题正逐年为高校及国人所重视,作为收入很少的学生群体其购买力却在逐年增加,奢靡攀比之风日益增长,其消费结构和消费能力是否合理发人深省,我们既是以此为出发点,以问卷调查及采访等形式确定“大连市高校大学生消费结构调查与分析”为课题的社会实践,其意义和目的在于通过对部分高校的实地调研及调查、研究、分析:

  调查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消费与自身条件之间的联系”及冲突; 调查当代大学生消费的合理规划性、理性的成熟性;

  调查当代大学生消费结构和主要消费项目及消费心态及各人心目中理想的消费状况。

  实地调查之后做出分析总结规划,能够真实反映大连市大学生消费状况,为大学生消费提供合理的参考方案。

  倡导“节约型校园文化”。当然作为调查人员的我们要从自身做起,并影响到周围的同学。

  深层次的讲,通过调查并对结果的发布,希望结果能令当代大学生发人深省,意识到合理消费的重要性。这对形成我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起到重要作用,合理理财更对整个社会消费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二 问卷及采访概况

  1 问卷的发放

  本次问卷共发放450份,有效问卷410份,占所有问卷的91.1%。发放时,我们以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大连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为主,随机发放,基本上做到了男女生1:1的比例发放。

  2 问卷的内容

  问卷内容包括消费结构和消费理念两大部分,问题大致包括:月消费额及伙食费用、通讯及网络费用、恋爱支出、文娱方面、储蓄方面、购物态度和理念以及消费的自我满意度。

  3 采访的内容

  采访采取随机的形式,与问卷的发放和填写同时进行,随机选取同学进行交谈,内容与问卷内容相关,采访问题大致包括家庭经济状况、生活费来源状况、兼职方面、自我消费结构的评价及谈谈自身条件与自我消费合理性的联系等,问题由组员随机提出,在交谈中获取有效信息。

  三 数据统计与采访的分析

  1 大学生消费结构分析

  1)大学生消费结构总体概况

  统计结果表明:消费总额主要集中在500—800元和500以下。其中有54.07%的同学月消费集中在500—800元,23.98%集中在500元以下,而伙食费又占总消费的74.80%。由此看来,我们身边的大学生的消费还算合理。

  2)储蓄方面

  数据表明,37.40%的同学在拿到一个时期的生活费时,不会做什么安排,随意取用。占调查调查人数的大多数大学生无预期的计划和目标。从未思考过钱应该怎么花、花多少,而且消费的随意性很强,面对有奖销售、打折等促销手段容易冲动,不知不觉就把钱都花了。在调查中,只有24.39%的大学生选择先存一定数额的钱,剩下的当作此时期生活费,所以说大连地区的大学生储蓄观念并不强。

  3)生活资金来源

  其实出这个问题之前,答案就在我们意料之中了,不过九成以上的被调查者资金主要是由父母或家庭提供这个数据还是说明了一切,这种情况是当代*大学生的普遍情况。很多社会因素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很多人居然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即使做家教,也不是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或是尽早经济独立,大家经济独立意识之差可见一斑。

  大部分同学的家庭月收入都比较高,因此,再回头看前面大额的、惊人的月支出,就也可以理解了。但是,我们还要问一个问题,是不是赚得多了,就可以毫无顾忌的大手大脚的花钱?

  4)自我评价

  结果显示,53.2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消费结构比较合理,同时不合理和非常糟糕也占到了28.86%,也是一个不可小视的数字。

  综上所述,在消费结构方面,伙食费占去了生活费的很大一部分,有74%之多,其次是休闲娱乐和日常用品的花销,学*费用与人情交际费用排于其后,文娱方面消费逐渐增加,大学生受社会及周围同学的消费影响,攀比及虚荣心有滋长的苗头,这满足大学生作为纯消费群体的生活费状况,有强烈的消费欲望但尚未能获得经济独立所以在消费上又受到了很多的制约,消费结构是合情合理的又是满足大连当地物价等状况的。

  2.大学生消费理念

  1)合理消费是主流

  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41.46%的学生在购买商品时最注重的是价格合理,其次的是质量问题。因为*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其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他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4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10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他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73.98%的大学生遇见促销的商品只是偶尔购买,所以总体来说上大学生的消费比较理性,合理消费还是主流。

  2)时尚名牌“永葆青春”

  大学生处于时代的前沿,追求新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最突出的消费就是使用手机,所以我们在问卷中也提到了相关问题。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手机拥有率不低于85%。此外,电脑及相关消费也是他们的追求,小至一张几十元的上网卡,大至电脑都是当代大学生的宠物,用计算机系同学的话来形容,他们简直就把电脑当成自己的“情人知己”。再次是发型、服装、饰物等大学校园中都不乏追“新”族。在采访中,有同学介绍,有的女同学为了买名牌产品,以自己的身体为代价,节食—不仅保持身体苗条而且省钱。可见大学生对时尚名牌的热忠非同一斑。

  3)消费方式多元化

  如今的大学已不再是宿舍、教室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尽管书籍仍是主要的消费对象,但已不是首选的,更不是唯一的消费项目。大学生的消费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手机、旅游、电脑、影音娱乐是大学生的消费热点。调查中,当问及“在经济条件许可情况下,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时,大部分学生选择了“旅游”,其次是“买电脑”,反映出大学生具有想走出校园、融入社会与自然、拥有高质量生活的渴望。

  4)消费方式信息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跃发展,社会消费方式已经从原来单一的现金交易向现金、信用卡、支票等多样化的交易方式转变,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更趋方便快捷。大学生有着开放的思想意识,从不落后于时代的发展。那么在消费方式上是怎样的状况呢?在调查中发现,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方式已经进入了网络电子时代。许多大学生都有交通IC卡、银行取款卡、上网卡甚至运动健身卡等,“刷卡”逐渐在取代现金交易,刷卡逐渐成为现代大学生主要的支付手段。

  总的来说,大连地区高校大学生的消费理念符合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情况,与其他地区大学生的理念基本保持一致,力求合理消费、追求时尚名牌、消费方式多元化、消费方式信息化是我们身边大学生共有的特征。作为几乎的纯消费群体,我们都希望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生活费,进行理性的消费,但在现实中往往又不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消费欲,这是我们的弊病。绝大多数的同学不会很受外界广告的影响而大量地购买促销产品,更重视的是商品的质量即是否耐用、价格是否合理,当然也有少部分同学购买衣物及用品时讲求“稀奇有趣张扬个性”,这于家庭环境和个人的消费理念有很大的联系。在问及勤俭节方面时,51.22%的同学认为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提倡勤俭节约,43.50%的同学认同“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永远不会过时”,这是欣慰的。而追求时尚品牌又永远都是一个不老的话题,男女生装扮方面观念相当,有约12%的同学每月将要用去400元以上的费用来包装自己,消费理念影响着大家消费结构安排的合理性,我们要联系家庭的实际情况,不攀比,不盲从,不冲动,不盲目,针对需要的、必要的进行消费,将钱花在刀刃上做到精打细算才是正确消费理念塑造的关键步骤。

  四 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

  1 消费两极分化

  在关于月*均消费一栏的调查中,有23.98%的同学在500元以下的生活线上坚持学业;有54.07%的同学月消费在500--800元之间,有18.70%的同学月消费在800--1200元之间,有3.25%的同学有1200元以上高消费。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比较分明。现在高校校园里,不乏这样的“新新人类”,他们身上穿着阿迪达斯的T 恤,脚蹬耐克运动鞋,胸前挂着新款手机或 Mp3,出入高级的娱乐场所,一个月消费5000元是常事。当然高校校园里也不乏这样的贫困生,他们一个月的生活费不到100 元,有的甚至去拾别的同学吃剩的馒头或是不吃晚饭,他们的消费仅仅停留在生存这一层次。在采访中发现很大一部分的大学生生活消费主要来源于家庭供给、亲友资助,只有一小部分是勤工助学。由于生源来自不同地区,加之大学生生活的家庭背景也不尽相同,大多数学生勉强维持学业,只有月消费在800元以上者才比较自由、潇洒,才可以衣、食、游无忧。

  一般来讲,农村学生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两个集合的交集较大,从某种意义上讲,城市及城镇生源与农村生源在消费上的差异,更多地体现为经济状况良好的生源与经济状况困难的生源的消费差异。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的进一步提高,这一差距会逐渐缩小,问题会逐步得到改善。

  2 追求时尚品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调查中,不少同学说,他们之间的攀比远不止是学*,还表现在生活(吃穿住用)、娱乐、人际交往等方面。他们为了争得所谓的面子与其他同学比高低,就会不顾实际需要以及家庭的经济能力,超前购物消费,这是当前大学生消费行为中一种很普遍的不良现象。同时还指出有时为了拥有一款时尚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MP4,不少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满足自己的欲望。这使得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有意无意、自觉不自觉的“随大流”。这种从众行为是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3 人情交际消费愈演愈烈

  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通讯手段的便捷,大学生的社交活动越来越多,同学、朋友之间的来往越来越密切。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大学生人情消费有蔓延之势。同学过生日、入党提干、比赛获奖、评上奖学金等都要请客,否则便视为不够人情。请客者档次越高,被请者的随礼也就越高。在调查中,有七成以上的大学生有“人性消费”,每月的人情消费超过了100元。人情“包袱”给一些并不富裕的家庭增添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也给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

  五 大学生消费状况原因与分析

  当前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费、恋爱支出过度等问题,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不无关系。

  1 家庭熏陶

  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原则立场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有些父母本身消费观念存在误区,又何以正确指导自己的孩子呢?所以家庭是培养自己孩子的第一环境,要重视家庭的熏陶。

  2 社会影响

  大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当学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经济上满足较高的消费条件时,这些思想就会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上充分体现。更糟糕的情况是,有些家庭经济状况不允许高消费的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不惜作出一些损人利己甚至丧失人格、法理不容的犯罪行为。

  3 学校风气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 “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以及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开展,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指导目的。

  六 总结与对问题的应对之策

  1 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

  科学消费观是指人们在正确的人生观指导下,根据经济文化发展水*,自觉地运用科学知识进行合理消费,以实现消费者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一种消费态度和消费观念。当今的大学生在消费时往往比较冲动,他们缺少消费的理性,缺少消费中的算计,因而常易发生不自量力、盲目追潮、大手大脚无端浪费等不会花钱的现象,他们敢花钱但不会花钱,缺乏理财方面的知识。因此要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在消费实践中学会花钱,克服不自量力、盲目追潮、大手大脚无端浪费等毛病。另外我们认为大学可以在合适的课程中加入一些理财的内容,以指导大学生合理消费,使在校大学生懂得遵守一定的生活消费原则,吃要营养均衡,穿要耐穿耐看,住要简单实用,行要省钱方便。引导学生花钱要花在刀刃上,不要一味追求档次讲究攀比,更多地应考虑所购物品的性价比和自己的承受能力,教会学生学会记账和编制预算等。大学时代是理财的起步阶段,也是学*理财的黄金时期。在大学时期养成良好的理财*惯,往往可以受益终生。

  2 社会要积极开拓大学生消费市场,确立公正的市场环境

  对于社会而言,要积极开拓大学生消费市场,从产品的种类、价格、服务多方面满足不同经济条件大学生的需求,同时要规范市场秩序。为大学生确立一个公正的市场环境让其消费。

  3 学校加强学生对消费观念的培养,形成大学生良好消费风气

  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生活作风的有机组合。其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部分。一旦良好的消费*惯得到培养和加强,就会对良好校风的塑造起促进作用,并形成校风助学风的良性循环。因此,应该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以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促进良好生活作风的形成,进而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巩固与发展。

大学生的调查报告2

  发布时间:20XX-04-19

  调查时间:XX年2月11日

  调查地点:四川省资阳市保和镇中心小学

  调查对象:保和镇中心小学部分教师

  1、 调查内容:

  (1)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2) 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原因

  (3) 大学生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

  2、 调查方式:

  (1) 查阅相关书籍

  (2) 登陆网站搜索

  (3) 对教师进行访问

  3、 调查结果

  通过查阅相关书籍登陆网站搜索对教师进行访问等方式,我了解到,随着社会进步,大学生也越来越多,当今社会的岗位数远远少于大学的人数,因此多数教师认为,应该控制大学生的人数,提高大学生的质量,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提高大学生去基层就业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关于创业国家就多为大学生提供创业资金,为大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环境,鼓励大学生依托专业优势开拓市场,而高校也应该把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当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手段,引导和扶持大学进行创业。

  4、 经验体会

  我是一名刚入校不久的大学生,这次调查让我感受良多,我觉得除了社会和国家要帮助大学生以为,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也应该多学知识,掌握好技能,为自己出身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

  5、对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的评价

  我认为此次活动开展得既有价值,又有意义,而且实践的课题非常贴*生活,也都是同学们都有所闻,但又知之甚少的事情,非常适合同学们调查研究。我更希望学校能组织一次大型的调查活动,让全校师生一起参与。

大学生的调查报告3

  主要内容: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我们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我们的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我们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我们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和提高我们的“财商”,在当前就成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共同关注的课题。

  关键词:大学生x消费x心理x方法x行为

  核心提示

  20xx年5月8日至15日,本人通过对云南省昆明市昆明理工大学的全日制在读本、专科学生进行调查和收集数据,从消费意向、消费意识和消费心理上一定程度解读了目前大学生们的消费现状和消费趋势。

  此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其中本科类院校学生30人,专科类院校学生20人;男生25人,女生25人,男女比例约为1∶1。

  调查结果一

  吃饭穿衣花钱最多

  相关数据:大学生的消费支出中,食物支出占41%,衣物支出占13.1%

  调查和数据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的消费构成主要集中在基本生活费(衣、食、住、行),学*消费(学费、书籍杂费、考证费、电脑等),休闲娱乐消费(休闲、健身、旅游、娱乐等)以及人际交往消费(人情往来、恋爱)等四大方面。其中,在昆明理工大学大学生的消费内容主要集中在食物支出和衣物支出两大方面,其中食物支出占41%,衣物支出占13.1%。其他方面,休闲娱乐占6.1%,与学*相关的各方面支出占4.3%。尽管食物支出仍是当前在校大学生的主要支出之一—

  —约47.7%的被访者的食物支出约占总生活费的四成,约24.1%的被访者的食物支出约占总生活费的五成——但另一方面,大学生们走出校园食堂到外面聚餐的费用也在与日俱增,麦当劳、肯德基以及一些价格不菲的特色小吃已成为当前大学生尤其是校园情侣们经常光顾的地方。根据结果分析,作为大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成年人,他们更加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在这方面,女生的消费水*要高于男生,在被调查的女生中,*三成拥有价格在300元以上的品牌服装。调查结果二

  恋爱花费每月百元

  相关语录:馒头就咸菜,省钱谈恋爱

  如今,“馒头就咸菜,省钱谈恋爱”已成为不少校园爱情男主角的忠实信条。“尽管我们俩出去玩都十分节省,每个月还是要花费100多元钱的。”某一名大二男生说,他和女朋友都是农村的,而且是初中同学,尽管经济不宽裕,但两人要是出去玩,买个糖葫芦、冰淇淋还是经常的。

  “其实,有很多大学生都在谈恋爱,只不过有的人不愿意承认而已。”另一大学生说,有些学生之所以“保密”工作做得好,主要是担心万一走不到一起,会遭到同学笑话或非议。据调查结果显示,仅有不到两成(19%)的学生承认有男(女)朋友,其中有30%的“男主角”每月在女友身上的投入约有200元。据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恋爱费用的来源,有的是由“家里特别提供”的,有的是来自“勤工俭学”,更多的是从“生活费中支付”的。

  调查结果三

  聚会聚餐最高数千

  相关语录:同学过生日、考试得高分、当了学生干部、入了党、评上奖学金、

  比赛获奖等都要请客,要不人家会说你不够交情、不上路人情消费因为其形式多样和不确定性而相对难以统计。据统计结果显示,*六成大学生在各种形式的聚会聚餐中每年要花费500元左右,*三成的大学生这类花费在800元左右,更有极少数人每年要花费上千元甚至数千元。

  消费态度

  过半学生愿意打工

  相关数据:当生活费透支时,有61%的同学愿意节约开支或自己打工赚取“我来上学就已经花费了很多钱了,咋好意思再向父母伸手要钱呢。”某一大学生说,自己家是农村的,经济条件本来就很一般,再加上自己上学花钱,家里都快承受不了了,自己说啥也不愿意向父母再伸手了。她告诉我,自己经济上的“额外”收入,都是她*时做兼职挣的。“我宁愿去打工,也不愿意再向家里要钱。”另一大学生说,有时候,一不小心,生活费用都花超了,只好向同学或亲戚借点,等到了假期,自己再找份工作,挣点钱补“窟窿”。调查中,我了解到,像这样的大学生占很大比例,调查数据也表明,35.2%的学生存在生活费超支的现象,甚至一学期的生活费在两三个月花光的情况也屡见不鲜。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在个人理财方面,当前的大学生是较为冲动和盲目的。而当生活费透支时,只有不到一成(8.1%)的同学愿意张口向父母索取,20.9%的同学愿意借同学或朋友的,大部分(61.0%)的同学更愿意节约开支或自己打工赚取。

  经济来源

  大多学生要靠父母。

  相关数据:目前,93.7%的大学生还是把家庭供给作为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尽管大学生消费已经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但调查结果显示,目前93.7%的大学生

  还是把家庭供给作为最主要的经济来源。

  “尽管爸爸、妈妈都是工薪族,但还是尽最大努力供我上学。”昆明理工大学大三某一学生说,看到父母为自己上学花费很多,心里也感觉很是愧疚,但毕竟自己还没有上班,不能挣钱。假期打工挣的那点钱,贴补一下*常的生活还行,要是自己供应自己上学,确实十分困难,“没有办法,只能靠老爸、老妈了。”他说,只要自己能上班挣钱了,会全力回报父母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这一群体在经济消费水*、消费构成上存在着巨大差距和差别,其中年消费最高的达到13500元,而年消费最低的只有1800元,年消费支出均值为4963.96元(不包括学杂费和住宿费),这其中有93.7%的大学生把家庭供给作为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据分析有63%倾向于冲动型消费,女生在这方面的比例远远高于*均水*,有30%多认为自己属于精打细算型消费,9.9%认为自己属于今朝有酒今朝醉型消费,而大部分(55%)的大学生则说不清自己到底属于哪种类型的消费者。

  总述(分析报告):大学生多数是自进入大学开始,才更多的拥有选择消费的自*。有了更多消费自由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能否处理好,将关系到整个大学生活。消费的安排直接的影响生活的质量,毕竟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是来自家长,基本都是有限定的。不合理的消费会打乱个人的生活秩序,影响学*生活。同时,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直接体现了其生活观、享乐观、人行价值等价值观,这对他们的学*、生活乃至日后工作、成才都有着重要影响。加强对大学生的消费教育,帮助他们走出消费误区,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消费支出来源

  来源x父母x亲友x贷学金x奖学金x困难补助x勤工俭学x其它x。大学生的支配额也已

  逐年增长。但对周围同学的消费选择也进行了调查,仍然发现大学生还是没有走出一些消费的误区

  主要有——

  误区之一:消费的盲目性。部分学生消费没有计划,随意性很强。曾有调查说:

  (1)x3.7%的学生,竟不知道每月、每学期要花或花了多少钱,从未思考过钱是怎样花的,反正没了回家去拿,家里人给的时候也无定数,这类学生以城镇女孩居多;(2)有了钱就大手大脚地乱花一气,把本是几个月的生活费一块儿花,接下来只得过拮据日子,要么向家里求援,要么东挪西借;(3)在该买什么与不该买什么上没有主见,看到别人买啥自己也“随波逐流”,结果是钱花了于己用处却不大,造成了不小的浪费。

  针对这种盲目性消费的内在分析:由个性觉醒而引起的消费自主心理。对学生来讲,大学时期是一个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的阶段。伴随着自我意识觉醒而来的,他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强烈的自我支配要求。当代大学生大都是改革开放后才成长的,环境的塑造,使他们无论在思想上、生活上、学*上,还是在人际交往上,都有自己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情感。家长和教师会明显地感觉到,如果再像对中小学生那样,仍然用自以为正确的看法、想法和情感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情感,那将是十分困难的。虽然大学生的消费来源依赖于家庭,但他们对消费又具有强烈的自主要求:

  (l)开始行使对家庭消费的发言权。(2)开始要求自我消费选择权。时下的大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快,他们喜欢紧跟新潮走,喜欢追求个性,并根据自己的生活*惯、审美情趣和价值判断做出自主的选择。x(3)开始要求独立的消费支配权。当前,大学生的交友动机十分强烈,人际关系圈也比较宽,频繁的聚会或外出,必须有较强的经济实力作后盾。

  足够数量的“私房钱”,供自己自由支配,才能得以实现。而大学生仍是思想没完全成熟,如果缺乏适当的消费指导,就会出现消费的`盲目性。

  误区之二:重物质消费轻精神消费。绝大多数同学片面追求物质享受,把钱花在吃、喝、玩、乐上,而对精神生活投资甚少。以购书为例,统计有23.6%的同学未曾光顾过书店。据我们统计,在我校所有男生寝室中借《英语词典》,结果仅借到6本,也就是说*均每15个人才拥有一部这样的工具书。至于购书的同学中,投资也很有限,每学期不过是五十到一百元,更多的便寥寥无儿。与之绝然相反的镜头是学生们对吃喝穿上的“慷慨”,穿名牌时装不乏其人,名贵的化妆品倍受青睐,在一校门外四、五家餐馆终日高棚满座……

  误区的产生试分析:由尊重需要而引起的消费炫耀心理。尊重需要居于生理、安全、友谊和爱的需要之上而处于较高级的层次。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尊重需要,他们各方面的努力在相当程度上都是为了建立自尊和他尊体系,以实现其自我价值。炫耀心理实际上是一种超越自我客观价值的自我虚构,表现在生活消费领域,就是对物质生活的高欲望——追名牌、追流行。许多大学生就是这样以拥有各类名牌(而不是用优异的学业或特殊的才华)作为炫耀的资本。这种现象实际上反映出大学心理上的一个症结:用富裕的物质生活来充实美化自己的形象,并使之高大,或以此来提高自己在班集体中的地位和显示自己的社会价值,尤其是一些家庭富有而本人学*成绩却不甚理想的“纹绮子弟”,更想以此来塑造自己的形象,以求得自尊的满足和心理的*衡。这种现象也会对周围的同学产生影响,于是,重物质的消费蔚然成风。

  误区之三:消费的模仿趋向。许多学生在努力适应社会过程中最明显的表征就是消费选择的模仿化趋势。男生为装出男子汉的气质与风度,随波逐流地学抽烟,

  勉强地训练喝酒,刻意用白酒增强“内功”,女生则对时装、化妆品、各类首饰是情有独钟。再者是模仿港台影视歌坛上的俊男靓女的包装打扮生活方式,追逐此消彼长的名牌,看通宵电影,上高档次的舞厅去感受罗曼蒂克氛围。校园中掀起的“生日热”“旅游热”、“追星热”……无不与这种消费中的模仿心态有关。

  消费的模仿趋向,在一定程度上也由消费的攀比产生,也就是下面将谈到的。特别是所说的从众心理,“人有我亦应有”的从众心理。消费流行与消费心理相互的影响关系也促成列模仿趋势的出现。消费心理直接决定了消费流行的形成;在消费流行的冲击下,消费心理发生了许多微妙的变化。某种意义上说,攀比成风也将大学生的消费趋于相互模仿。

  误区之四:消费的攀比行为。同学们在推崇世俗化的物质享受时,在群体模仿式消费行为中自然会滋生压倒对方而求独领风骚的畸形心理。这样,相互攀比现象就有了产生的土壤。我们往往可以看到某寝室某女生穿了件时髦服装,不久,同寝室的其他女生也会悄悄地穿上与之媲美的时装。某女生家本清贫,可为了跟上步伐,穿上一件流行时装,省饭节菜地节俭了一个多月才如愿以偿,某男生买了一名牌产品暂时领了校园新潮流,其他同学也不甘落后,聚“财”力争。这样你追我赶,相互攀比,导致了高消费不断升温。

  由好胜心而引起的消费攀比心理。大学生争强好胜心理反映到消费上,就是追风赶潮、相互攀比,力争主宰校园文化消费的潮流。攀比心理表现在看似相互矛盾、实则本质相同的两个方面:

  (1)“人有我亦应有”的从众心理。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都有这样一些心理倾向,即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事物,个人也基本上乐意接受。大学生也不例外。就一般而言,对时兴的东西极端注意和极端不注意的大学生均属少数,而绝大多数人的注意力都是随着时尚的发展而转移的。

  (2)独辟蹊径的求异心理。喜欢变孩花样,寻求更时兴、更完善的东西,以达到身心各方面的满足,是大学生自发的求异心理。这种心理状态的存在,使某种时尚满足了大学生一时审美的心理需要之后,又必然会产生新的需要,渴望消费再有所变化和创新。

  领导校园文化消费的新潮流,是具有强烈好胜心和表现欲的大学生的梦寐以求的。分析问题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针对当今大学生的消费误区,应该相应地做出一定的消费指导,才能更有助于他们的学*和以后的生活。要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消费*惯,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首先,家庭要建立健康的消费文化环境。家长的消费行为及消费观都能在孩子身上有形或无形地反映出来。给予他们一定的消费自主的同时注意“家情”的教育,对消费要求有意识地给予区分,还可以安排一定的家务劳动,加强劳动教育,促成勤俭节约消费观的形。。

  同时,学校对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和消费行为应起好主导作用。要加强国情教育,提倡适度消费,加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教育,用优秀文化传统陶冶学生。,狠抓校风学风建设。最后,建立健康的社会消费大环境。当前大学生身上存在的种种不健康的娱乐方式、交往活动和消费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社会缺乏健康的消费文化方式的引导。基于社会环境对青少年身心巨大的影响作用,我们寄希望并依赖于社会的力量,按照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屏弃大学生中表现出来的不良消费行为,积极扶持和建立大学校园新风气、新消费文化的生长点。

大学生的调查报告4

  当今世界时代的主题虽是和*与发展,但充满着更为激烈的新一轮的竞争。我国在挑战中寻求发展的机遇,但可能受到外部敌对势力的阻挠。加强党的建设,尤其是培养年轻一代具有坚定政治信仰和现代知识的综合型复合人才人,是强国富民的重要基石。

  在*的大学里,学生往往是只学*专业知识,并没有更多地与社会接触。而在国外,如美国,它们的学生同样是采取休学分的制度,可是学校的政策放地更宽,学生可以在学*的同时,踏入社会,寻求工作。那样学生可以及时到了解自己的不足,了解现在社会上所需要的什么样的人才。对比之下,国外的大学生总体的竞争实力,就强于我国的大学生。

  所以,我国大学生应该走出过去那种单一的成才道路,要走多元化的道路,成为综合型复合人才,从而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新世纪面临着新机遇和新挑战,国际国内形势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在诸多因素、诸多矛盾交织发展的情况下,对人们产生较大冲击影响的国内或国际性、地区性的事件会不断发生。这些可预见或难以预见的重大事件,无一不牵涉着民族与国家的利益,大多包含着爱国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素材。大学生是不断成长的一代知识新人,对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一般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关注度。

  我国过去几年的高等教育发展,其焦点是外延规模的扩大,很多事例十分刺激人们的视神经,当外观视觉上的吸引力降低时,所有问题的焦点,现在转移到了内部。*高等教育将从数量时期全面进入一个质量时期,将从注重外延发展到打造内涵实质。育人的意义既广大又深远。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是高教改革的中心工作,而加强高校德育工作,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加强高校德育工作。教育出了问题,会在一代人甚至几代人中产生恶果。事实上,我们的教育制度的确发生了一些带有全局性的负面影响,我们的优秀人才,正在为他们的优秀付出代价;我们的社会,我们每个人,也将为此付出代价。解决教育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力量,需要每一个人都来关注。但*几年的大学生表现出低素质。低能力……这种种的现象已使大学生在公众心中的形象有所动摇。

  那么,大学四年,五年的生活到底给了我们这些当代大学生什么?是知识?品质?能力?还是一无所得?

  调查目的

  “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是我们最先触碰到时代的前沿;也是我们,心跳和着民族的脉搏;更是我们该去担起建设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大学生是社会的新鲜血液,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高低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而学校是培养大学生的主要基地,所以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为了更好的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情况,我调查小组特作此调查!

  调查问卷的分析

  1、调查的对象及范围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邯郸市内四所大学的在校生,即河北工程大学、邯郸学院、邯郸大学、河北司*职业学院的学生,调查总计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46份(来自城镇大学生:512人;来自农村的大学生:434人),回收率:94.6%。调查结果值得我们深思。

  2、调查的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主要以调查问卷为主,实地访问、网上调查为辅,对邯郸市内四所高校(河北工程大学、邯郸大学、邯郸学院、河北司*职业学院等)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

  3、调查的结果

  在所调查的大学生里,有的是一年级新生,也有的高年级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每人都有着各自的梦想,对未来的期待来到了大学!他们在没上大学的时候,在高中甚至更早就设想着自己的大学是什么样的,大学的学活是怎样的!但,他们一旦在大学里生活上一个月、一年、几年,他们有的人就会失望的说:“现在的大学生活和我当初所期待的完全不一样,简直是天壤之别!”在我们所调查的人群中有90.5%的大学生说他们的现在的生活和高中时所期待的不一样。有的抱怨说学校环境不好,有的抱怨说学校设施不全,有的抱怨说学校师资水*不够等等,表现出一系列的不满,却他们很少考虑自身的问题。

  在学*的过程中,他们遇到问题或困难的话,很少去查阅资料,自己解决它们,更有甚者会置之不理。但还是有52.3%学生会向讲师或同学们咨询,来解决。()大学应该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不能一遇到事就要寻求别人的帮助,应该学会独立的生活、独立的思考,做一个自强自立的人!

  大学的校园生活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的,各式各样的活动,让他们从中汲取着不同的营养,大学的生活已经很接*社会了,被人们称为“小社会”。在这小社会里每个人都可以尽情的发挥,展示自己的才华与能力。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处理突发事物的能力等等。58%的学生都积极的参加学校里的活动,都认为在活动中,不仅能锻炼自己的勇气,还增加了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交际圈也扩大了!但有*21%的学生却对于这些活动不予理会,认为这些都是些没有意义的事,不如将这些时间用在其他的事情上,如上网、谈对象等。

  恋爱,在大学里是很常见的事,这时的青年不再像儿童那样满足于血缘带来的亲*,而有意识地结交一些个人密友。大学生正处在这个发展迅速的关口,有许多烦恼不能也不愿向长辈倾诉。于是大多数人发现,如果没有一个可互相吐露心声的亲密知己,日子将很难过。到了青年中、晚期,亲密关系的需要进一步发展,此时的朋友已不仅仅是倾诉对象。人格的交流,背景的融会,这些对青年的交友影响都很大。进入大学校园,对大多数人来说意味着脱离以前的群体进入新环境。青年必须重新建立各种关系。烦恼、寂寞、通过交流完善自我等等多重目的使青年对亲密关系的需求空前强烈。亲密关系发展的顶点就是爱情。除了父母,青年恐怕不会承认有比恋人更亲密的人,而且恋人间的亲密在某些方面是父母子女间关系所比不上的。因此,对亲密关系的追求把孤独的大学生引向恋爱是极其自然的事。调查中有81.2%的学生认为恋爱在大学的校园生活里占有重要的地位,让不少大学生走进恋爱的大河。但也有部分人反映说,是“随风”走的,看见别人搞对象,自己也想搞一个,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调查时发现,有*40%的学生会因为多彩的生活,而忘记自己父母的生日,还有21.25%人说他们也不知会不会忘记,可能吧!父母给了我们生命,他们为我们呕心沥血,操劳大半辈子,希望我们有一个很好的前程,我们应怀以感恩的心来对待他们,让他们知道我们也时刻在想着他们。

  不同于紧张的高中生活,大学的生活是十分宽松的、自由的,很多时间成了学生的课余时间,他们对于这些时间,有不同利用方式。16.39%的学生选择去做家教或兼职,这样不仅可以减小家庭的负担,还可以增加自己的工作经验和生活阅历;34.32%的学生选择上网(玩游戏、聊天等),他们一旦闲下来,就觉得生活很空虚没意思;还有20.15%的学生选择学*,他们解释说:“一切都是虚的,只有自己学到了真本事,那才是真的!”当然还部分人会选择做些其他的事情来打发这些课余时间。总之,不管怎么利用这些时间,只要在不影响学*的情况下,过的充实,那么你就做的就很成功。

  专家建议,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应该在入学时开始,大学生从大一起就应该思考个人所学专业未来的发展,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和能力,掌握这门知识,能到哪些行业和企业去,自己是否喜欢未来的这个职业,而不是简单地根据教学安排和教材开始自己的大学学*和生活。在所调查的人群中14.7%有明确的规划,但有61.76%的人想过规划,但都没有做出来,还部分人根本就没规划过。在大学期间,大学生对自己的发展规划不明确,不能运用职业设计理论,规划未来的工作与人生发展方向,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就业的提前准备和准确定位,甚至影响对工作的适应性。另一方面,大学生也应该自觉到去做,不应产生依赖的心理,什么事都地别人帮忙,要学会自立!

  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工作经历中所包括的一系列活动和行为。职业生涯规划分为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组织的职业生涯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在对个人和内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个人兴趣、能力和个人发展目标的有效规划,以实现个人发展的成就最大化为目的的而做出的行之有效的安排。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职业生涯规划虽受社会发展的需求的制约,但更多的是受大学生个人自身素质影响,因为职业生涯规划不是社会或学校强加个人身上的实施方案,而是当事人在内心动力的驱使下,结合社会职业的要求和社会发展利益,依据现实条件和机会所制定的个人化的实施方案。但由于我国长期受“包分配”思想的影响,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手段落后,更谈不上对大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设计。随着社会形式、生活方式、就业方式、利益主体等方面的多样化,高校应建立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机构,按照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从多方面对大学生将来的职业规划提供科学的指导。我相信如果*每所都能这样作的话,*的大学生的未来会更加美好,*的未来将不可限量,中华民族将会走的更远!

大学生的调查报告5

  调查背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于大学生来说,旅游已经成为一种颇为流行的开阔视野的方式,然而,读万卷书反而变得不易。如今,有了来自网络上游戏、电影、追剧等的诱惑,或者面对更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读书时间是否被一再压缩?在手机上看电子书变得更加容易而且方便,而纸质书是否还受同学们的青睐?那么现在的大学生是否还能像过去一样读名著读到热血沸腾,还是他们有了新的更广阔的读书领域,亦或是沉浸在网络小说中无法自拔?而对于专业方面的书籍以及现在如火如荼的畅销书,同学们又秉持什么态度呢?

  (一)调查时间:

  20xx年8月5日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通过网上发布问卷调查的形式,借助微博、人人网等社交网站问卷链接,扩大问卷调查范围,面向各省高校学生进行调查。将通过填写得到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并用百分比的形式呈现出来。最后共收到122份调查问卷。

  (三)调查内容:

  从大学生阅读时间、阅读*惯、阅读领域以及大学生活等方面进行调查。具体内容见附在本文最后的调查问卷。

  (四)调查数据:

  1.收到有效问卷122份,其中男生56人(约占45.90%),女生66人(约占54.10%);大一学生50人(约占40.98%),大二学生70人(约占57.38%),大三学生2人(约占1.64%)。因此主要以大一、大二学生为主。

  2.在以最喜欢哪种途径读书及其大概比例中的调查结果为:约53.11%的同学阅读纸质书,约28.08%的同学阅读电子书和网上读书,约18.80%阅读报刊杂志。由此看出,纸质书仍然是大学生们阅读的主要途径,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书和网上阅读也以迅猛的势头增长。

  3.关于每天是否读书的问题,只有约19.67%的同学选择是,约55.74%的同学选择基本能做到,而24.59%的同学选择了不是,只是偶尔会读。超过半数的同学基本能做到每天都阅读。

  4.关于*均每天会花多长时间阅读,约6.56%的同学在三小时以上,约67.21%的同学在13小时之间,约22.95%的同学选择少于1小时,而约3.28%的同学选择了基本不看书。由此看来,大部分同学每天的阅读时间在13小时左右。

  5.除课本外*均每个月会读几本书,约6.56%的同学选择0本,约73.77%的同学选择13本,约14.75%的同学选择46本,约4.92%的同学选择了6本以上。

  6.在暑假生活中阅读了多少本书,约6.56%的同学选择0本,约50.82%的同学选择了12本(含2本),约34.43%的同学选择了34本(含4本),只有约8.2%的同学选择了5本及以上。

  7.面对丰富的大学生活,面对时间的安排,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倾向,他们最注重哪点,这道题给出了答案。约14.75%的同学更喜欢学*,当学霸,约27.87%的同学更喜欢阅读,增长知识,约14.75%的同学更喜欢看电影,放松身心,约3.28%的同学更喜欢上网,享受时光,约29.51%的同学更喜欢参加社团或者兼职,锻炼能力,而约9.84% =的同学选择了其他。因为很可能喜欢大学生活的许多部分,因此这道题设为单选题,由此评估出哪一方面最得大学生重视。而由该样本得到,参加社团和兼职来锻炼能力最为受喜欢,紧随其后的就是阅读。因此当代大学生还是很注重培养自己的能力和素质的。

  8.关于通常的阅读地点的问题,约55.74%的同学选择图书馆,36.07%的同学选择自*教室,约73.77%的同学选择寝室,约55.74%的同学选择家,约22.95%的同学选择书店,约1.64%的同学选择食堂,约6.56%的同学选择其他。由此可见,寝室、图书馆、家和自*教室还是比较大众的读书地点。

  9.关于阅读主要来源的问题,约70.49%的同学通过自己购买,约55.74%的同学通过到图书馆借阅,约42.62%的同学通过向他人借阅,约55.74%的同学通过下载到手机上阅读,约32.79%的同学通过网上阅读,约3.28%的人选择其他方式。由此可见,自己购买到图书馆借阅和下载到手机上阅读是阅读的主要来源。

  10.关于喜欢什么类型的书籍,约59.02%的同学选择了文学名著,约50.82%的同学选择通俗小说,约34.43%的同学选择历史传记,约21.31%的同学选择经济管理,约40.98%的同学选择生活励志,约14.75%的同学选择宗教哲学,约19.76%的同学选择自然科学,约6.56%的同学选择军事,约1.64%的同学选择法律,约32.79%的同学选择专业书籍,约14.75%的同学选择其他。排在前三名的是文学名著通俗小说和生活励志,而专业书籍得到的喜爱程度仍然不够。

  11.在更喜欢哪种类型的文学作品中,约72.13%的同学选择小说,约8.2%的同学选择散文,约3.28%的同学选择诗歌,约1.64%的同学选择其他,约11.48%的同学选择都喜欢,约3.28%的同学选择不喜欢文学类。因此小说仍然是同学们的首选。

  12.老师推荐的与专业相关的书是否积极去读的问题,约22.95%的同学选择通常都会找来看,约67.21%的同学选择看一些,约9.84%的同学选择从未。大部分的同学会看一些老师推荐的与专业相关的书籍。

  13.关于是否会做读书笔记的问题,约19.67%的同学选择会,约34.43%的同学选择不会,约45.9%的同学选择偶尔,一些。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有做一些读书笔记的*惯,但也有相当比例的同学没有做读书笔记的*惯。

  14.遇到喜欢的书,通常的做法,约59.02%的同学选择用最快的时间将它读完,约14.75%的同学选择按照自己的计划阅读,约21.31%的同学选择有时间就拿出来翻两页,约4.92%的同学选择虎头蛇尾,通常看不完。因此超过半数的同学还是对阅读充满兴趣,但要注意是否会因为读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甚至是小说),影响自己本来安排去做的事情。

  15.关于对自己读书量的评估,0%的同学认为自己读书很多,约4.92%的同学选择较多,约62.3%的同学选择一般,约22.95%的同学选择较少,约9.84%的同学选择很少。由此可见,大部分大学生的读书量还是不足,从中获取的知识更是不够。

  16.大学生是否会关注和阅读畅销书,约31.15%的同学选择会,约60.66%的同学选择只是知道大概,不会去读,约8.2%的同学选择不关注。大部分大学生知道知道大概,这是紧跟时代步伐的一种表现,不能对于时代潮流熟视无睹,但也要仔细甄别,不能跟风而动,选择适合自己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书。

  17.关于对于网络小说的看法,约24.59%的同学认为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比较符合年轻人的口味,约22.95%的同学认为充分利用现代载体,利于传播,约14.75%的同学认为内容和写作技巧有待进一步提高,约37.7%的同学认为整体品位不高,质量较差。比较多数的同学不看好网络小说,这是要在鱼目混杂的书堆里有双明辨的慧眼,当然也不可否认的是其中有一些比较优秀的网络小说,但不能只作为消遣的工具。

  18.读书应该是求质还是求量的问题,约34.43%的同学选择了宁可少读,也要读得有质量,约27.87%的同学选择了泛读,了解大意,能读更多的书,约37.7%的同学选择了努力既求质又求量,当然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这样看来,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三者的比例是差不多的,因此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同学做出自己不同的选择。怎样读得既有质又有量,值得我们的思考,我们是不是应该挤出更多的时间来阅读,或者做些读书笔记,提升我们读书的质量。

  19关于阅读动力的话题,完全出于兴趣爱好这一选项被选次数占有效问卷总数的百分率约为83.61%,提高学*成绩约为16.39%,拓展知识面,跟上时代步伐约为52.46%,提高个人素养和品位约为57.38%,消遣,打发时光约为45.9%,选择其他的约为4.92%。可见,阅读对于大学生们来说,并非是绝对功利的,绝大多数的阅读是出自兴趣爱好。提高个人素质也是大学生阅读所追求的目标之一,其对于未来人生的塑造也是很有帮助的,在讲究各方面素质发展的今天,大学生更应该拓宽知识面,阅读确实是一种良好的途径。

  20关于阅读最大困惑的问题,约21.31%的同学选择了不知道读什么,约14.75%的同学选择不知道怎样读,约19.67%的同学选择 不知道读了有什么意义,约57.38%的同学选择读了但记不住,约40.98%的同学选择读了但用不上或者不会用。相对来说,阅读之后记不住和不会用成为大学生们的阅读困惑。怎样学以致用,也许也是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思考的。

  21.阅读带来的最大帮助,约9.84%的同学选择学到了很多知识,有助于学业,约29.51%的同学认为阅读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提升素质,约21、31%的同学认为阅读活用了课余时间,使身心放松,约39.34%的同学认为阅读拓展了视野,拓宽了知识面,0%的同学认为没有帮助。由此可见,阅读总归是给大学生带来了正面效应,以这些样本来说,拓展视野和知识面尤其帮助大学生是在哪些方面,更加是出于其本身的主观能动性。

大学生的调查报告6

  当今世界时代的主题虽是和*与发展,但充满着更为激烈的新一轮的竞争。我国在挑战中寻求发展的机遇,但可能受到外部敌对势力的阻挠。加强党的建设,尤其是培养年轻一代具有坚定政治信仰和现代知识的综合型复合人才人,是强国富民的重要基石。

  在*的大学里,学生往往是只学*专业知识,并没有更多地与社会接触。而在国外,如美国,它们的学生同样是采取休学分的制度,可是学校的政策放地更宽,学生可以在学*的同时,踏入社会,寻求工作。那样学生可以及时到了解自己的不足,了解现在社会上所需要的什么样的人才。对比之下,国外的大学生总体的竞争实力,就强于我国的大学生。

  所以,我国大学生应该走出过去那种单一的成才道路,要走多元化的道路,成为综合型复合人才,从而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新世纪面临着新机遇和新挑战,国际国内形势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在诸多因素、诸多矛盾交织发展的情况下,对人们产生较大冲击影响的国内或国际性、地区性的事件会不断发生。这些可预见或难以预见的重大事件,无一不牵涉着民族与国家的利益,大多包含着爱国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素材。大学生是不断成长的一代知识新人,对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一般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关注度。

  我国过去几年的高等教育发展,其焦点是外延规模的扩大,很多事例十分刺激人们的视神经,当外观视觉上的吸引力降低时,所有问题的焦点,现在转移到了内部。*高等教育将从数量时期全面进入一个质量时期,将从注重外延发展到打造内涵实质。育人的意义既广大又深远。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是高教改革的中心工作,而加强高校德育工作,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加强高校德育工作。教育出了问题,会在一代人甚至几代人中产生恶果。事实上,我们的教育制度的确发生了一些带有全局性的负面影响,我们的优秀人才,正在为他们的优秀付出代价;我们的社会,我们每个人,也将为此付出代价。解决教育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力量,需要每一个人都来关注。但*几年的大学生表现出低素质。低能力……这种种的现象已使大学生在公众心中的形象有所动摇。

  那么,大学四年,五年的生活到底给了我们这些当代大学生什么?是知识?品质?能力?还是一无所得?

  调查目的

  “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是我们最先触碰到时代的前沿;也是我们,心跳和着民族的脉搏;更是我们该去担起建设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大学生是社会的新鲜血液,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高低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而学校是培养大学生的主要基地,所以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为了更好的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情况,我调查小组特作此调查!

  调查问卷的分析

  1、调查的对象及范围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邯郸市内四所大学的在校生,即河北工程大学、邯郸学院、邯郸大学、河北司*职业学院的学生,调查总计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46份(来自城镇大学生:512人;来自农村的大学生:434人),回收率:94.6%。调查结果值得我们深思。

  2、调查的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主要以调查问卷为主,实地访问、网上调查为辅,对邯郸市内四所高校(河北工程大学、邯郸大学、邯郸学院、河北司*职业学院等)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

  3、调查的结果

  在所调查的大学生里,有的是一年级新生,也有的高年级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每人都有着各自的梦想,对未来的期待来到了大学!他们在没上大学的时候,在高中甚至更早就设想着自己的大学是什么样的,大学的学活是怎样的!但,他们一旦在大学里生活上一个月、一年、几年,他们有的人就会失望的说:“现在的大学生活和我当初所期待的完全不一样,简直是天壤之别!”在我们所调查的人群中有90.5%的大学生说他们的现在的生活和高中时所期待的不一样。有的抱怨说学校环境不好,有的抱怨说学校设施不全,有的抱怨说学校师资水*不够等等,表现出一系列的不满,却他们很少考虑自身的问题。

  在学*的过程中,他们遇到问题或困难的话,很少去查阅资料,自己解决它们,更有甚者会置之不理。但还是有52.3%学生会向讲师或同学们咨询,来解决。大学应该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不能一遇到事就要寻求别人的帮助,应该学会独立的生活、独立的思考,做一个自强自立的人!

  大学的校园生活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的,各式各样的活动,让他们从中汲取着不同的营养,大学的生活已经很接*社会了,被人们称为“小社会”。在这小社会里每个人都可以尽情的发挥,展示自己的才华与能力。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处理突发事物的能力等等。58%的学生都积极的参加学校里的活动,都认为在活动中,不仅能锻炼自己的勇气,还增加了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交际圈也扩大了!但有*21%的学生却对于这些活动不予理会,认为这些都是些没有意义的事,不如将这些时间用在其他的事情上,如上网、谈对象等。

  恋爱,在大学里是很常见的事,这时的青年不再像儿童那样满足于血缘带来的亲*,而有意识地结交一些个人密友。大学生正处在这个发展迅速的关口,有许多烦恼不能也不愿向长辈倾诉。于是大多数人发现,如果没有一个可互相吐露心声的亲密知己,日子将很难过。到了青年中、晚期,亲密关系的需要进一步发展,此时的朋友已不仅仅是倾诉对象。人格的交流,背景的融会,这些对青年的交友影响都很大。进入大学校园,对大多数人来说意味着脱离以前的群体进入新环境。青年必须重新建立各种关系。烦恼、寂寞、通过交流完善自我等等多重目的使青年对亲密关系的需求空前强烈。亲密关系发展的顶点就是爱情。除了父母,青年恐怕不会承认有比恋人更亲密的人,而且恋人间的亲密在某些方面是父母子女间关系所比不上的。因此,对亲密关系的追求把孤独的大学生引向恋爱是极其自然的事。调查中有81.2%的学生认为恋爱在大学的校园生活里占有重要的地位,让不少大学生走进恋爱的大河。但也有部分人反映说,是“随风”走的,看见别人搞对象,自己也想搞一个,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调查时发现,有*40%的学生会因为多彩的生活,而忘记自己父母的生日,还有21.25%人说他们也不知会不会忘记,可能吧!父母给了我们生命,他们为我们呕心沥血,操劳大半辈子,希望我们有一个很好的前程,我们应怀以感恩的心来对待他们,让他们知道我们也时刻在想着他们。

  不同于紧张的高中生活,大学的生活是十分宽松的、自由的,很多时间成了学生的课余时间,他们对于这些时间,有不同利用方式。16.39%的学生选择去做家教或兼职,这样不仅可以减小家庭的负担,还可以增加自己的工作经验和生活阅历;34.32%的学生选择上网(玩游戏、聊天等),他们一旦闲下来,就觉得生活很空虚没意思;还有20.15%的学生选择学*,他们解释说:“一切都是虚的,只有自己学到了真本事,那才是真的!”当然还部分人会选择做些其他的事情来打发这些课余时间。总之,不管怎么利用这些时间,只要在不影响学*的情况下,过的充实,那么你就做的就很成功。

  专家建议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应该在入学时开始,大学生从大一起就应该思考个人所学专业未来的发展,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和能力,掌握这门知识,能到哪些行业和企业去,自己是否喜欢未来的这个职业,而不是简单地根据教学安排和教材开始自己的大学学*和生活。在所调查的人群中14.7%有明确的规划,但有61.76%的人想过规划,但都没有做出来,还部分人根本就没规划过。在大学期间,大学生对自己的发展规划不明确,不能运用职业设计理论,规划未来的工作与人生发展方向,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就业的提前准备和准确定位,甚至影响对工作的适应性。另一方面,大学生也应该自觉到去做,不应产生依赖的心理,什么事都地别人帮忙,要学会自立!

  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工作经历中所包括的一系列活动和行为。职业生涯规划分为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组织的职业生涯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在对个人和内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个人兴趣、能力和个人发展目标的有效规划,以实现个人发展的成就最大化为目的的而做出的行之有效的安排。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职业生涯规划虽受社会发展的需求的制约,但更多的是受大学生个人自身素质影响,因为职业生涯规划不是社会或学校强加个人身上的实施方案,而是当事人在内心动力的驱使下,结合社会职业的要求和社会发展利益,依据现实条件和机会所制定的个人化的实施方案。但由于我国长期受“包分配”思想的影响,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手段落后,更谈不上对大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设计。随着社会形式、生活方式、就业方式、利益主体等方面的多样化,高校应建立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机构,按照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从多方面对大学生将来的职业规划提供科学的指导。我相信如果*每所都能这样作的话,*的大学生的未来会更加美好,*的未来将不可限量,中华民族将会走的更远!

大学生的调查报告7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贫富差距的问题成为了*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地域差异造成的中西部差距,由于工业重工业分布不*衡造成的城乡差距...这些社会的差距直接或间接的导致了当代大学生之间的贫富差距。大学校园作为一个社会的缩影,亦缩略的表现出了贫富差距问题。在表面上面看来,大学生贫富差距问题只是物质性方面的问题,但是究其本质它体现了社会阶层分化,已经涉及到了社会认同等深层次的问题。面对这个表面看似简单实则很严峻的问题,我们作为大学生到底了解多少,对此,我开展了这次社会调查。

  摘要:

  一年一度的高考落幕了,从六月到八月,可谓是高考月,随着今年高考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远,伴随着即将入学的大学生们,无论是即将成大学生的,还是已经成为大学生的,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随着高校招生的逐年扩大,给越来越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当然也包括在为自己的前途和命运苦苦奋斗的贫困生们,也许在他们的眼里,只有通过高考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才是唯一的出路,才能最终改变他们的命运。在贫困大学生的问题日益变得严峻,已经成为了备受社会关注的问题时,高考前后各大媒体也不断地对此类问题进行报道时,也许被报道出来的贫困生们,将得到社会的关注,也许他们的命运也会因此而得到改变,但他们只是许许多多的贫困生中比较幸运的,还有更多的贫困大学生,他们的命运又将如何?

  国家为了保障贫困大学生不会因为学费问题而读不起大学,不能完成自己的学业,又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最普遍的也许就是国家助学贷款,但贫困生在申请的时候是否顺利?又会出现什么新的问题呢?助学贷款有没有真正的落到实处,发挥它的最大作用呢?

  入学之后,贫困大学生们的生活又会是什么样的呢?毕业之后他们又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呢?

  暑假期间我利用在家的时间在当地民政部门以及贫困生家庭做了以下调查,贫困生入学难的问题在经济本不发达的农村成为了更加严重的问题,学费也成为了农民肩上的又一负担,使农村贫困生问题又与农民问题紧紧联系在一起。

  关键词:

  高考;贫困;贫困大学生;命运;助学贷款;就业问题;生存;生活;脱贫;现状。

  正文:

  一、高考之后的困扰

  也许是长期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在广大*家长的心里仍然存在着这样一种想法:“学而优则仕”,学*好就是好学生就有能力,学*好就意味着将来会有一个好的前途……在城里人的脑子里这种想法尚且流行,更别说在知识,经济普遍不发达的农村,只有把学上好了才有出路,这种想法更是深入人心。对于家庭不富裕的学生来说,这一点更成了他们摆脱困境的出路,甚至被认为是唯一的出路。

  在我的印象之中,从小到大班里学*成绩好的好像总是那几个,而且那几个人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贫困生。他们的家庭一年的收入只有白领家庭一个月的工资,甚至还要少,而这些家庭的收入一大半都用于孩子的读书上。这些贫困生从小就被灌输只有通过学*才能过上好的生活,才能摆脱贫困,摆脱做农民的命运。因此这些贫困生在学校里面的成绩一般都很优秀,他们将读书不仅仅是看成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多的是他们走出贫困的一种手段。但这也只是总体情况,并不是每一个贫困生的学*成绩都是比较优秀的,这一部分的贫困生由于家庭的贫穷只好带着他们的读书梦,并希望它能在自己的下一代身上实现,从而这种思想不断地继承下去。

  由于贫困,这些学生们在择校时,尽管自己的分数很高,他们考虑的首先因素往往就转移到学校的学费多少上,这样的事情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暑期,我深入农村接触了不少贫困生,他们之中有成绩非常好的,也有高考落榜的。其中有一位留给了我深刻的印象。

  到他家去的时候,是个早晨,我走了大概三个小时的山路。路上很少有人家,不过只有一个感觉,就是我一直沿河上的,一段行程之后,在路人的指引下,我看见了一座用黄泥制成的土砖建筑的房屋。进去以后,林青(化名)和他母亲热情地接待了我,林青是一个挺活泼的人,很健谈。他今年已上大二,在西北工业大学读书。

  “我填志愿时,只考虑了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我不能上一个太差的大学,另一方面,学费是一个我不能不考虑的问题,所以我只能选择西北方向的学校,我不希望给家庭带来更多的负担。”

  林青在大学的成绩不错,接连四个学期都拿了奖学金,林青还有一个妹妹在读高中。据林青的母亲说,林青的父亲在外务工,她在家务农,一年的收入加起来也不过五六千块钱。除掉家里的日常开销,根本就无力供两个孩子读书。林青在无奈之下只好申请了助学贷款。在农村似乎家家户户都除了务农之外,还有一种赚钱的方式,没事的时候就摸锡纸,据说一打锡纸大概有一千多张,可以卖10元,*均一下,一张锡纸还不到一分钱,一天下来摸的熟练的也就一百来张。不光是这样,夏天的时候锡纸由于高温,常常会发出一种刺鼻的气味。林青的母亲没事的时候也就靠这个赚点钱,另外还制作一点香找人代销。就是这样也还不能满足林青的大学学费,更不用说生活费了。林青在大学里,不光要学*,还要做兼职。

  “我这个学期带了两份家教,勉强能够安排好时间,使学*与工作能够同时进行。“

  对于林青这样的学生来说,学费问题是家里的主演负担。但他总算是金榜题名,跨进了大学的大门。同时对于那些家庭状况不好,学*成绩又不怎么理想的学生来说,存在的问题就更多了。

  这样的情况在我身边就有很鲜活的例子。

  储娜(化名)是我小时候的玩伴,我们从小在一起长大,她比我低一个年级。

  她现在是宿州师范专科艺术系的一名学生。读高三时,她的父亲由于乙肝,最后演变为肝硬化,治疗无效死亡。父亲去世之前,家里的主要开支除了用在两个孩子的学费和家里的日常开销外,大部分用在了储娜父亲的治疗上,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仅仅就是储娜母亲经营的一家小鞋店。2019年高考储娜没有达本科线,在高中时储娜学的一直都是艺术,所以高考的时候她参加的是艺术类的考试,分数下来以后,储娜没有达本科线,但是她也不想从此就失去读书的机会,于是她报考了一所大专院校的艺术专业。众所周知,艺术类专业的学费一直很高,对于这样一个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储娜每年的学费接*8000元,真不是我们这样的家庭能够承受的,不光是储娜,还有储娜的弟弟,他今年读高二,下半年他也要读高三了……”

  “毕业以后也不知道就业情况怎么样……”

  在高考这种体制和氛围下,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不管是填志愿,还是招生人员的一个小小选择,决定的却是一个人的一生。这份名为《*贫困生调查报告》的公益调查结论显示,2019年,有6成贫困高考生凑不齐学费。报告称,包括生活费在内,*均每年每个贫困高考学生家庭的子女的教育支出在6780元左右,高于他们的*均家庭总收入4756元,超过2/3的家庭入不敷出,81%的家庭总收入尚不足以支付子女的教育费用,10.2%的家庭的教育支出比例高达79.8%,只有4.7%的家庭的教育支出比例在40%以内。*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一位官员尖锐地指出:“如果说高考是进入大学校门不可回避的门槛,那么对于那些贫困家庭而言,大学学费则是另外一道不可逾越的隐性门槛。筹措学费的困难,甚至远远超过高考的困难,现在,6成顺利通过高考的学生正面临这道比高考更难跨越的隐行门槛。大学新生的贫困问题,已经成为一个超越教育范畴的社会问题。”

  二、进入大学之后的困扰。

  今年来,*、*下大力气构筑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原来为家长揪心、学校担心、学生忧心的贫困生入学难、在校读书难的现象已经有了较大改观。其中一项重要的措施就是设立国家助学贷款。但是这项措施实施的到底怎么样?有没有真正的解决贫困大学生的问题呢?

  过去,助学贷款政策为解决贫困高考生的大学经济难题发挥了重要作用,通常人们认为,经济越困难的家庭越愿意选择贷款,但在*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关于贫困声问题的调查中,*青少年基金会意外地发现,贫困高考声对助学贷款的需求呈两头细中间粗的“纺锤状”分布:

  分析认为,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低收入家庭的贫困的学生更需要社会的资助,而中等收入家庭的孩子因为还贷款能力更强,对还贷能力的自信决定了他们更愿意申请助学贷款。而对于家庭收入稍高的贫困学生来说,上大学后勤工俭学等方式补贴生活费或者学费的选择更为突出,毕竟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在该群体中相对较强。

  报告披漏的一组数据让人感到吃惊。调查显示,截至2019年8月,我国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数是1561余万人,其中贫困大学生405万人,约占学生总数的26%。然而,截至2019年底全部大学生中,获得助学贷款的比例约为11.4%,约有178万贫困大学生未能取得助学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的提供总量和实际需求之间存在显著的缺口。”*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表示通过分析研究后,*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正中提出,第一学期学费能否解决决定着贫困大学生大学梦圆或破碎。

  在获得调查数据并根据既有资料的分析基础上,*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研究认为,在目前的贫困学生中,民族院校的贫困声比例最高,国家补贴院校贫困生比例较高。

  报告显示,12.7%的贫困生因交不起大学第一年学费可能放弃大学;6成贫困高考生不能凑齐大一第一学期的学费,大量考生高考前最担忧大学期间的学费来源.

  进入大学后,正如前面所说的,大学期间的学费来源是贫困声考虑最多的问题,许多贫困生也就将助学贷款作为自己的学费来源,但是问题是,不是每一个贫困学生都能申请到国家助学贷款,也不是每一个申请到国家助学贷款的人都是贫困生,贫困生在学费来源上得到解决后,所谓民以食为天,围绕贫困生的不仅仅是学费问题,还有生活问题,首先他们必须在学校里活下去,只有生活下去才有其他的可能性。

  在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一份贫困生问题调查报告中,据凋查,从家庭收入来看,这些贫困生家庭的*均收入在4100左右,庭收入不到400元(家庭月收入不超过330元)的占三分之二.而现在*均每个学舌功能每年学费就在5400元左右,其中还不包括日常生活费。

  据调查,贫困生的生活费每月只有217元,在大城市,这217元只能满足学生吃饭等基本需求,一半以上贫困家庭提供的生活费在101——300元之间,还有17%的家庭不提供生活费.而贫困生周围的同学有四分之三的人每月开支在300——700元之间,*均576元左右,是贫困生的两倍。

  三、贫困对于大学生的严重危害

  考上大学本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但面对几千甚至上万元的学费,穷孩子和家长们却乐不起来,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贫困生弃学打工、家长自杀的悲剧。*就曾报道过这样的事情(《考上大学与己位父亲之死》儿子考上梦寐以求的重点大学,父亲却惭愧于无力替孩子凑齐学费。他曾经向老板索取工钱,未果;借款,被拒。在尊严和现实面前,父亲选择了——从七楼跳下)

  贫困已经严重影响了贫困大学生的身体健康——

  高校收费致贫困生激增,三成贫困生无钱回家过年。原因是路费不足或打工凑下学期生活费。今年春节前后媒体的报道令人揪心,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由于贫困,不少贫困大学生只好选择在外打工甚至身兼数职来“拯救”自己。贫困大学生经济上“捉襟见肘”的窘迫和由此带来的心理尴尬,往往是外人很难感受到的。

  严重影响贫困生的生活、学业,损害其身心健康发展。调研表明,贫困生绝大多数基本生活难以保障,其生活状况远远低于学校所在地的最低生活水*。吃饭穿衣问题都甚为严重,一天只能吃两顿饭或饥一顿饱一顿的现象在贫困生中很普遍。贫困生的生活常常被描叙为“五个馒头过一天,一星期买一次菜,军训服装穿四年”,身体健康受到严重损害。而这些学生因经济上的重负,导致心理上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由此他们容易产生自卑、抑郁、焦虑、孤僻等心理问题,部分学生因此成为经济、身心“双困生”。

  成都高校一位辅导员表示,她的班上就有七八位来自贫困山区的学生,每到吃饭时,总不情愿和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同学一块就餐,常常单独一个人随便买些饭菜对付了事,有的甚至省到长期不敢吃肉。她说,社会上的贫富悬殊所带来的影响,已经深深在大学生身上显现出来。

  而许多高校轰轰烈烈的捐赠、助困活动,或在书本封皮标注“贫困生”,或请贫困生代表上台接受捐助,场面虽热,却使一些学生越发难过。一名女生愤然道:“我就是借钱,也不愿意接受贫困捐助”。进入寒假后,为了省钱,更为了避开同学就餐高峰,她以方便面度日。来自大学校园的调查不时撞击着人们的心灵:贫困生都是勤奋而富有才华的,但因为贫困,他们在奋发学*的同时必须忍受生计的煎熬。他们有的连每天在食堂吃素也要精打细算,由于缺少冬衣,我们时常见到他们在寒风中发抖的身影。最*媒体报道,在许多地方有不少农民家庭“因教致贫”。孩子上学就像赌博,为供养一个大学生,贫困的农民们四处借债,学生毕业后如果找不到工作,那笔债务将让他们一生都难以偿还。武汉中南财经大学的一位家境困窘的女大学生,经常到学校食堂捡别人吃剩下的馒头,而且一捡就是两年。她来自农村,她的餐卡消费明细表表明,2019年,她才花了八块三角五分钱。在南京也发现同样的事情,结果引起网站众多的跟贴,社会舆论哗然。

  如今的高额学费是的如今的大学里贫困生阶层急剧增多,他们的生存实在让人担忧:大学本来是个改变自己和家庭的机会,如今好像一切都变得模糊起来,不明朗的就业前景,高的吓人的学费,由于缺钱导致自己的竞争力明显不如有钱有关系的同学,长此下去实在是让人们对大学的前途产生疑惑,交了那么多钱,我得到了什么?

  在给贫困生带来身体问题的同时,贫困也已经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业。

  调查显示:37.3%的贫困大学生有靠勤工俭学补贴生活费的经历,他们也颇为无奈的表示,经常奔波打工挣钱对正常的学*造成了不少影响。2601%的贫困学生靠亲友的资助进行学业,还有11.1%的贫困学生的生活费靠*的助学贷款等各方面的资助。31.9%的贫困大学生家庭年收入在3000元以下,年收入在3001到5000元之间的家庭占26.1%。

  贫困生的月生活费约为普通学生的二分之一,甚至更低,连最起码的吃饭问题都无法保证。他们在生活上大多比较拮据,不得不时刻限制着自己生活上各个方面的花费,时常陷入窘境,乃至连学*用品都难以保证。贫困女大学生的调查显示:有45.6%的贫困大学生生活困难,只能靠勤工俭学勉强维持;有42.2%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紧张,手中的钱必须用心的计划,才能维持生活;还有高大6.6%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特别困难。已经无法维持,不能继续上学。84.7%的贫困女大学生承受着家庭经济困难的压力;42.0%的承受着学*紧张的压力;还有28.1%的承受着考试不理想的压力和怕与同学谈论钱方面事情的压力。

  在面队如此大的压力的同时,贫困生的学*目的大部分都是为了拿奖学金,与此同时,在另一方面他们就忽略了自身能力的培养。从而在以后的就业中,又多了障碍。

  贫困使大学生产生心理障碍乃至走向犯罪——

  从经济条件、地区差异、社会风气等方面客观地看待贫困生的心态,可分为乐观型、焦虑型、自卑型和敏感型。由于贫困生对生活事件的认识、评价、解释和信念不同,因而他们有的有心理障碍,有的没有。贫困生也有自己的心理优势,培养自尊、自强的意识;调整认识,重构自我,提高自身的能力;学校和社会应扩大和完善贫困生的支持网络,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贫困大学生承受着比一般大学生更大的身心压力。他们为了缓解经济压力,千方百计地找机会去打工,同时拼命地学*,以期再得到较高层次的奖学金。打工跟学*争时间,争精力,很多贫困大学生因此身心俱疲,久而久之,人格发生变化,甚至出现精神病症状。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还承受着来自同辈群体的压力。家庭富裕的同学出手大方,交友广泛,而贫困的大学生生活拮据,既要学*,又要为生计奔波,没有经济实力和精力今昔个更多人际交往,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于是,贫困生容易在心理上产生防卫反应,出现敌对态度和强迫症状。

  另外,贫困生在社会上也由于“寒酸”而倍受歧视、奚落和嘲笑。强烈的自尊心使他们对“金钱至上的社会文化表现出从蔑视到敌视的态度。

  性格内向,自卑心理较重,不善于表达,“不和群。一份首都高校贫困大学生状况调查资料显示,有60%的贫困生因贫困而感到羞愧难当;22.5%的贫困生感到很自卑,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并不可抑制地抗拒师生善意的同情;42.2%的贫困生不愿在因特网或其他每体上公开求助,不愿意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生活相当封闭;40%的贫困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受到打击;*20%的贫困生由于贫困而对社会持极端的观点,影响了心理健康。

  四、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曾刊登过这样一篇报道《毕业陷学债泥潭就业如镜花水月》,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深刻描叙了西部大学生的就业情况:

  同样的大学学费,在西部,这相当于一个强劳动力35年的收入

  同样的就业压力,在西部,这或许意味着多年待业靠搬砖头谋生

  知识没能改变他们的命运,相反可能加剧了他们的困境

  这一切,急需引起社会各界的警惕和关注

  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504万人,是1998年的4.7倍,高校在校人数达2300万人,规模跃居世界第一。有教育专家分析,*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只用4年时间就走过了美国27年的历程,堪称壮举。

  如此快速的扩招,在给更多人上大学机会的同时,后遗症也难以避免地开始频频发作,在西部贫困地区症状更为明显。

  与经济条件好的学生相比,贫困毕业生多来自穷乡僻壤或城镇低保家庭,没有可恃的经济基础;没有可依靠的“人脉”,只能靠自身奋斗;免得不菲的就业成本,背负着个人的夙愿、家庭的寄托,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

  因此,贫困毕业生的就业行为取向显示出迫于生计、更为务实的特点。

  ——毕业后发展的选择。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贫困生更趋向尽快分担家庭的重担,回报自己的家人。因此,贫困生考研比例明显低于非贫困生,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选择了直接就业。笔者对华中地区10所高校所做的专题调查表明,应届毕业贫困生考研的比例比非贫困生低40%左右。

  ——就业地的选择。大多树贫困生迫于生计,往往对争取留在大中城市不抱过高奢望,期望值较低。据笔者多年的工作观察与去年的调查表明:贫困生在大中城市求职成功的比例明显低于非贫困生,而到西部地区和基层单位就业,包括参加省资教行动计划的比例明显高于非贫困生。

  ——职业的选择。非贫困生在职业的稳定性方面要求教低,他们更偏好去机制比较灵活的企业单位求发展,青睐外企,中外合资或民营企业。而家庭状况不佳,拥有社会资本较少的贫困毕业生,更倾向与选择去比较稳定的党政机关与事业单位。

  ——求职的行为模式。贫困学生的求职常呈现为两种极端方式:一部分学生为“先行者”,认为自己无所依恃,早早即活跃在双向招聘等活动中,积极推销自己,一有接茬单位就很怕失去机会,很快提笔签约,这种情形常见之于贫困生中综合条件相对较好者。而另一部分自觉条件较差的贫困生,又常常认为一无家长出面相助,又缺求职盘缠资费,加之遭遇用人单位冷脸,此后便不免长吁短叹,甚至坐以待“毕”。

  贫困生就业行为心理成因分析

  如果说,贫困不只是单纯的经济困难的话,那么,大多数贫困生在就业阶段的弱势也是多方面的原因使然。

  ——国家整体就业形势的压力。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基础薄弱,生产力水*不高,就业形势严峻。我国农村现在至少有1.5亿剩余劳动力,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涌入城市谋生。过去作为用人大户的国有企业,现在为适应市场竞争,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各机关团体、事业单位都面临着精简机构、人员裁汰的压力,接受毕业生的数量也十分有限。在就业形势普遍紧张的情况下,加之高校连年扩招,大学生就业不能不受到影响,原来的“考上大学就有了铁饭碗”的就业情形已一去不复返,就业已成为当今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忧心忡忡的第一要务。

  ——用人单位公正选才方面的缺陷。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日益为求职择业的学子们所熟悉。但在*等竞争的用人机制尚未健全的今天,学生背后的各种社会关系对其就业常有着很大的影响。一些地方或单位领导常优先招录与自己有关系的人。这样就使得那些既无关系又无后台的贫困学生多半只能求职无门,望洋兴叹,进而使初涉世事、心理准备不足的他们心灵受到冲击和伤害,产生悲观消极的情绪与心理。

  ——“贫困心理”的影响。贫困作为一种生存状况,给了贫困学子以深深的精神束缚,一种是恐惧贫困。由于对品论刻骨铭心的体验,不少贫困生将择业作为自己告别贫困的最后机会,一心要“跳出农门”,不愿意下基层、到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害怕到了不理想的单位丢了面子,害怕单位解散或倒闭使自己再陷贫困。二是老实不激进。由于贫困生多年来接触到的是正统教育,面对接济救助,潜意识地认为应“感谢生活”,于是求职时得过且过,偶有所获即裹足不前,不再去尝试与追求。因此,许多就业机会与贫困生们擦肩而过。

  五.贫困大学生问题分析

  改革开放前,*高等教育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国家统包了个人的高等教育与生活费,

  因此贫困生问题尽管事实存在但未得以显现。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特别是实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改革以后,高等教育部分费用由个人、家庭负担,于是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具体来看,目前*高校贫困生问题凸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社会原因是贫困大学生产生的根本原因

  由于我国社会生产力仍较落后,教育基础薄弱,教育总体水*仍欠发达。2019年,首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中指出,我国目前仍处于教育欠发达国家行列,其中一重要体现是,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例低于4%。这一状况说明,我国的本科生教育不可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实行免费也不能在短时期内实现。

  在*,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和城市,也有了免费义务教育的试点。《北京晚报》报道,北京市170万中小学生将成为北京历史上第一次免费义务教育的受益者,开学报到一分钱的学杂费都不用带,全部由财政“埋单”。

  二、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尽管教育投入总量很大,人均教育支出却很低。*几年来,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我国教育经费投入总量有了较大的增加。2019年,全国教育投入总量达5480亿元。这一数额,比2019年的4638亿元增加842亿元,增长18.2%;比1997年的2532亿元增加2948亿元,增长11*%。1997年至2019年,教育投入*均每年增幅达16.7%。

  三、由于我国教育体制仍不健全,教育领域内仍存在的教育乱收费等问题家具了贫困生的负担。2019年,教育部、*纠风办等七部委联合进行了教育乱收费专项治理工作。全国累计取消教育违规收费项目2824项,降低收费标准1316项,涉及金额18.87亿元;制止强行征订教辅资料和降低教材价格,减轻学生负担6.12亿元;各地共查处教育乱收费问题8539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606人……

  四、家庭贫困是产生贫困大学生的直接原因。地区经济发展失衡社会贫富分化加剧,有统计表明,目前高校大半的贫困生来自“老、少、边、山、穷”地区。同时,*几年,城市贫困家庭尤其是下岗职工家庭数量日趋加大,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尽管国家已经尽最大力度采取了多种措施,2019年末,仅国有企业下岗未实现再就业工人数就为410万人;”现在整个就业形势还比较严峻,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率比前两年有所降低,大体上在30%到40%之间”,自1980年代以来日渐扩大的社会贫富差距也无可避免地体现在校园里。我国社会中,传统农村家庭和普通城镇家庭占绝大多数,这些家庭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脱贫致富,贫困大学生问题也就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彻底的解决。

  第二、教育产业化是贫困大学生问题产生的直接根源。

  教育体制改革,高校教育产业化,学费越收越多,生活费用越来越高,公寓费也日益见长。1996年以来,我国各类高校普遍“并轨,尽管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收费标准有所不同,但学生人均年缴费用大都在3000元~8000元,一些重点院校热门专业则高达万元,再加上住宿费、生活费等,培养一个大学生年*均费用为1万元甚至更多。一般家庭尚难支付,贫困家庭则更难承担,从而导致高校贫困生人数不断加大。随着高校在校生数量的快速增加,贫困生的绝对人数也不断上升,全国大学生中贫困生的比例达到了*30%,特困生比例为10%~15%,而在一些边远地区和山区,贫困生和特困生的比例更高,占到一半的比例。*几年,*、教育部门、高校和全社会都在关注和帮助贫困生,但关注和帮助主要集中在经济层面。贫困生问题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

  有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人的教育支出在家庭所有支出中,高居第一位,起比率几乎是世界之首。不少农民和城镇普通职工家庭“因教致贫”,为供养一个大学生,他们四处借债,倾家荡产。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大学生每月生活费用低于150元的比例从16%激增到41%,在北京,每月150元的生活费将意味着什么呢?

  第三、助学体系尚不完善,难从根本解决问题

  自1987年以来,党和*一直致力于建立一种比较完善的资助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目前已初步建立起一种以“奖、贷、助、补、减、免”为主要内容等多种方式助学体系。各高校、社会各界也以多种方式资助贫困生。应该充分肯定,我国高校贫困生助学工作尽了相当大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相对于日益扩大的贫困生需求,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助学工作及其体系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与不足,尚未建立起足够强有力的、稳定有效的工作机制,因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贷学金制度不健全,学生贷款难。面对逐年迅速增长的贫困生总数和奖、助学金等的局限,贷学金本应该成为解决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的基本途径。但遗憾的是,现在对贫困生的贷款比例、数额和次数等都有诸多限制。2019年规定,贫困生的贷款比例不得超过在校学生数的20%,每年可贷款不超过6000元;且贷款手续繁杂,时间、条件等障碍重重,使本已很少能申请的贫困生中往往只有12%~30%的人能够申请成功。而且,在校生只能一次性贷款,如四年学业期间中途突遭家庭、疾病等变故,则不能再次贷款;对于本科毕业继续攻读研究生的贫困生,如本科贷款不先偿还,则研究生期间不能再贷,使其学业难以为继。

  记者从北京部分高小的学生贷款管理部门了解到,今年除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三所知名高校,大部分学校的助学贷款都处在暂停阶段。高校的贫困生都面临着下学期开学的困难,因为银行都基本上停止向高校学生贷款。尽管老生逃避还贷是直接的原因,但深层的原因恐怕更多。现在银行强行停贷,尽管有其道理,但仍然有欺骗众人之嫌疑。众所周知,*各银行的呆帐坏帐主要不是学生贷款还贷低所造成的,而主要在于*的一些官员乱上马形象工程,奸商乘机搞虚浮的房地产泡沫所造成的。试想,学生每年的欠款不足100亿,而一个项目所造成的不良信贷可能高达千亿。

  每当要拯救经济危机的时候,有权有钱的人首先想到的是将代价最大限度地转嫁到穷人身上。高校教育产业化,增加了求知学*的成本,增加了本不富裕的*公民的负担——特别是农民学生的负担,可是否加大了高校的教学质量,是否提高了教学水*,是否增加了国家教育的整体水*?还是花费在政绩上、贪腐上、公饱私囊上呢?现实是残酷的,无论你是否相信,但眼见为实,高校的高楼越来越多,先生们的薪水越来越高,管理者的腰包越来越鼓,学生的脑子越来越空。

  各级各类奖、助学金只能满足极少数贫困生的需求。虽然目前国家和学校设有各种奖、助学金,但由于“奖优”和“助贫”界限不清,未能切实祈祷奖优、助贫的作用,且补助金额只能应急,操作上也不够规范。各种奖学金主要针对学*优秀生,而贫困生却常因经济、身心多重负担而影响学业较大,较难获得奖学金。据统计,贫困生占获奖者比例不超过10%。如贫困生能获得当年奖学金,奖金数额也仅为150-1000元;各高校尽管尽最大的努力拿出5%~10%的学费作为勤工俭学的基金,尽能为20%的学生提供助学的机会,且每人每月仅50-100元。新实施的国家奖学金制度,虽然额度较其他奖学金大得多,获一等奖学金者6000元/年,二等奖学金者4000元/年,另外所在学校减免其当年的全部学费,但因其级别高、竞争大,对贫困生来说难度则更大。据统计,特困生占获奖者比例不超过5%。

  获得减免学杂费和专门补助的贫困生比例更小,多数学校仅限于5%的特困生。这不仅难以满足日益扩大的贫困生需要,而且由于所减免的学费要由学校承担,给学校办学也造成了沉重的经济压力。

  第四,贫困大学生的产生,学生自身的因素也不可忽视

  一、一些贫困生自立程度较低,技能较差,使靠自立解决部分学费和生活费难以实现。由于校园环境的局限性和高校“打工”岗位不足,勤工助学渠道一直不很畅通,严重制约了其作用的发挥;走出校园,发掘社会资源也不理想。尽管有些贫困生高考成绩并不低,但自立程度、各方面实践能力却较差。

  我们羡慕发达国家中很多孩子很早就学会了自立,我国社会也不乏一些边上学边做兼职、读书阶段就赚了一大笔钱的学生。但必须承认的是,在我们周围,更多的是能力一般或较差的学生。也许考试时他们各门功课成绩也都不错,但当面临一份只须具备简单专业素质就能胜任的工作时,却只有望之兴叹。

  二、某些贫困生学*成绩不佳,影响了其克服贫困的机会。贫困生大多学*刻苦、成绩优异,又未必都如此。我身边就不乏一些家庭确实贫困,学*成绩也确实较差的同学。得不到奖学金倒也无妨,事实是还要常常去交补考费、重修费。“人穷志不穷”,可怜有些孩子似乎连志气也没有了,有时真的让人不解。

  三、少数贫困生不尽合理的生活方式加剧了其贫困的程度。贫困生大多生活简朴,舍不得花半分钱,也未必都如此。从农村进入城市,在都市的霓虹闪烁、喧嚣绚丽中,在各种各样的诱惑下,一些原本淳朴的孩子也易迷失方向。向往城市丰富的物质生活是正常心理,而没有钱,却依然要去攀比、去享受,却是可怕的事情。有个别学生,家庭条件本就不好,自己偏又迷恋上网络游戏,甚至沉于其中而不能自拔。偶尔玩一两次尚可,没有抑制地去玩,久而久之,这无疑又是笔不小的消费。

  六、小结

  综上所述,贫困大学生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峻的社会问题。在农村,大学的学费支出

  成为了农民的主要负担,从而与农民问题又联系在一起;贫困大学生在将国家助学贷款作为学费来源以后,从而又引发的助学贷款的申请的问题,进而涉及到整个贷款体制的问题;贫困大学生毕业以后能不能按照约定偿还贷款,又会引起以后的助学贷款的发放问题;四年大学毕业以后,大学生面临就业问题,贫困大学生在学*的同时,还要为了自己的生存奔波,在学业的完成上又将面临与常人不同的困难,有些贫困生过于看重奖学金,从而忽略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引起贫困生就业难的问题。贫困不仅仅给大学生带来的是经济问题,还在很大程度上是引起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与大学生犯罪也息息相关。贫困大学生问题不是能在短时间内就能解决的问题,它的解决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努力与帮助,同时,我认为更加重要的是,贫困大学生应该要一个健康的心态,一颗感恩的心,“人穷志不穷”努力学*,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回报家庭。

大学生的调查报告8

  一项针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显示,17%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交际困难、学*就业压力大、恋爱情感波动、人格缺陷成为困扰大学生的四大心理问题。

  这项调查结果是6月25日发布的,调查由福州博智市场研究有限公司完成,共访问了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大学、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医科大学、福建工程学院、福建农林大学等6所大中专院校的1200名大学生。

  调查显示,约有23%的大学生在人际关系上存在一定问题。有的同学有自闭倾向,不愿与人交往;有的同学为交际而交际,不惜牺牲原则随波逐流。

  除交际困难外,学*就业压力大、恋爱情感波动、人格缺陷等也是困扰大学生的重要问题。

  约有30%的大学生感觉压力很大。他们的压力部分来自于所学专业并非所爱,这使得他们长期处于内在冲突与痛苦之中。另外,课程负担过重、学*方法有问题、各种大小不断的考试、严峻的就业形势等,都会给他们带来压力。

  即将毕业的小张,已经参加了4场招聘会,都没有找到合适的职位,心情极度沮丧。“我今年要从医大毕业,却没有办法进入好医院工作,我甚至不敢想明天会是什么样子。我不是瞎的,但却是择业时的盲人。”

  还有*35%的大学生存在情感困惑,由恋爱失败导致的大学生心理变异是最为突出的现象,有的人因此而走向极端,甚至造成悲剧。“在大二时,我的前女友突然提出要和我分手。”一名姓黄的学生说,“我始终无法忘记那名女生,至今觉得无法解脱。”

  调查发现,14%的大学生出现抑郁症状,17%的人出现焦虑症状,12%的人存在敌对情绪。而且,学生心理问题分阶段各不相同,一年级大学生集中表现为新生活适应问题,兼有学*问题、专业问题、人际交往问题;二年级出现的问题依次为人际交往、学*与事业、情感与恋爱;三年级集中在自我表现发展与能力培养、人际交往、恋爱与情感问题;四年级则以择业问题为多数,兼有恋爱问题、未来发展和能力培养问题等。而和城镇大学生相比,农村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要更多一些。

  过度的压力使大学生们在情绪上容易失落苦闷。一名接受调查的大二学生说:“我总是有一种难以言状的苦闷和抑郁,感到前途渺茫,对一切都觉得索然无味,老是想哭,但又哭不出来,即使遇到喜事,也毫无喜悦的心情。现在我睡不好,经常做噩梦。”

  针对本次调查中显示出来的问题,心理测评师、哲学硕士*分析说,从个体身心发展的角度看,大学生处于青少年向成年的转变时期,这一阶段中,会出现自豪感与自卑感的矛盾冲突,强烈交往的需要与孤独感的矛盾冲突,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等一系列问题。这些矛盾冲突如果存在过于强烈和持久,在遭遇某种刺激时,就容易出现心理障碍,影响个体的健康发展。

  从现实生活来看,大学生们在中学时形成的优势消失,“中心”地位受到威胁,也会使之产生失落感和恐惧感。此外,当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占了很大的比重。独生子女常常带有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缺乏社会锻炼,心理较为脆弱,也容易引发上述问题。

大学生的调查报告9

  *几年,我国许多高等院校纷纷开设电子商务课程,学生反映强烈。北方交通大学是我国率先开展电子商务教学的高校之一,1992年就开设了《条码技术与电子 数据交换(EDI)》的选修课,1996年该课被列为物资管理和国际企业管理专业的 必修课程;在新制订的九八级教学大纲中,《电子商务》被列为管理工程专业的 必修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北方交大已经形成由教师的电子教案、学生的电子作 业、交互式的远程网络教学系统以及电子商务网络案例教学模拟试验等构成的全 方位多媒体教学体系。作为教育部远程网络教育试点,已经在因特网上实现了“ 电子商务”课程的远程网络教学。“电子商务”是北方交大学生们的热门话题之 一。 那么,在校大学生们是怎样看待电子商务这个问题的呢?1999年底,由与北方交通大学电子商务协会共同对北方交大的在校学生做了有关电子商务的问卷调查。调查采用书面问卷形式,受访大学生575人,研究生38人(其中MBA 20人),这些学生分别来自各个年级,涵盖了电信、经济、管理、法律、运输等多个专业,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调查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电子商务的认识,包括以下几个问题:

  1、你知道什么是电子商务吗?

  2、你能就电子商务对社会的影响谈谈自己的认识吗?

  3、你能说出电子商务的一般流程吗?

  4、你知道什么是EDI吗?

  5、你对电子货币了解吗?第二部分是获得电子商务的途径,包括以下几个问题:

  1、除了上课外,*时你从哪些方面了解电子商务的知识(依次举出三种途径)。

  2、请列出你阅读电子商务论文的具体报刊名称。

  3、你参观过电子商务的展览会吗?

  对电子商务的认知程度

  在被调查者中,60.5%的本科生和100%的研究生表示对电子商务的概念有一定了解。数据显示,大学生们对电子商务表现了较大的关注,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对此的认识也越深。在对电子商务的概念有一定了解的学生中,认为电子商务对社会 有很大影响的占23%;认为有一定影响,但短期内难以形成规模的学生占46%;认 为*目前发展电子商务尚有难度,对老百姓影响力有限的占31%。这一方面说明 在校大学生对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对社会的影响的认识还较为冷静,另一方面也说 明,我国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和在校教育与社会的需要还有一定的距离。 这不能不让我们担心,电子商务正以令人难以想象的高速度发展,而目前的教育及受教育者能否适应市场的需要?在对电子商务的了解程度进行深入调查时发现,问题确实很多。 表示对电子商务流程有明确认识的同学中,本科生仅占32%,MBA占80%,大部分非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对电子商务具体贸易流程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初级阶段。 在对EDI的认识上,仅有不到9%的人(研究生32%)表示曾有过了解;4%的人(研 究生18%)能就EDI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且这部分人全部是 经济管理类学生。可见,在深入系统的学*中,电子商务逐渐体现了它的学科性 ——以经济管理为主。在这方面,经济管理类的学生有其专业的优势。但是所占 比例之少,尤其是其他专业无人了解的现状实在令人担忧。 在对电子货币的调查中,仅有1人在网上使用过电子货币。本科生中仅有9人表示对此作过专门的研*,而且都集中在计算机专业和信息通信专业。研究生中也仅 有4人表示自己曾钻研过此类问题。另有10人表示对此很有兴趣,这个数字是相当 低的,仅占总人数的2%。电子商务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在涉及到电子商务发展 的关键问题——金融电子化与贸易安全上,电子专业、法律专业的学生有独特的 优势,但尚未引起经济管理专业的重视。就目前而言,真正认识到电子货币与自 己已经很*的学生并不多,对此投入很大精力的学生更少。

  对电子商务的学*途径

  第二部分的调查主要是想了解学生学*电子商务知识的途径,了解哪些报刊上刊载的文章学生引用次数最多。经分析,除去开设电子商务课程的专业,大部分本 科生是通过计算机类的杂志(43%)和报纸(30%)来了解电子商务知识的,从专 业书籍与广播电视上学*相关知识的并不多。 调查数据显示,被学生引用的电子商务方面的论文来自91种中英文报刊,一方面反映了学生的阅读面很大,另一方面反映了媒体对电子商务的报道数量也在加大,同时也反映了当前我国电子商务的专业报刊尚未面世,面向大众的宣传方式仍 是以面为主的普及,较少涉及具体的实施细节,系统介绍电子商务知识的报刊并 不多。 在普及电子商务方面受到学生们认可的媒介主要有《计算机世界》、《互联网世界》、《信息与电脑》、《*计算机用户》、《市场与电脑》等几家刊物。经 过进一步调查了解到,这些排名靠前的报刊,在1999年都专门设立了电子商务普 及类的专栏或专题讲座。在人们迫切想了解电子商务知识的时候,选择系列刊载 的报刊无疑是读者的首选。但是没有一家刊物所占的比例超过15%。 最后,在没有任何组织的前提下,大多数学生(本科生的65%和研究生的89%)都主动去过电子商务的展览会,从中了解电子商务的最新发展动态和最新技术应用。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们对电子商务都十分感兴趣,不少人通过阅读课外资料或参加展览了解电子商务,有目的地学*电子商务知识。但是,他们缺少系统 全面的学*。在电子商务成为21世纪贸易主要手段的趋势下,电子商务的普及与 教育工作若能更上一层楼,将会推动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壮大。


大学生的调查报告9篇扩展阅读


大学生的调查报告9篇(扩展1)

——大学生调查报告9篇

大学生调查报告1

  1社会实践,兼职打工。

  *社会调查事务所的调查结果显示,现代大学生打工的主要目的是:有35%的大学生是为了增加收入;有36%的大学生是想自食其力;有29%的大学生认为要锻炼自己的能力,对报酬无所谓。。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思想观念的转变,大学生打工的形式开始变得异常丰富起来 22%的大学生选择网络公司;4%的大学生选择假期教师;19%的大学生选择市场调研员;13%的大学生选择营销策划员;16%的大学生选择做志愿者;9%的大学生选择做促销;5%的大学生选择到快餐厅做钟点工;12%的大学生选择其它。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一条重要途径。到企事业单位实*的大学生也为数不少,这样既可锻炼自己,提高专业水*,又可开阔视野,接触社会,为日后工作积累社会经验。假期兼职打工赚钱是许多学生的选择。“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多吃点苦,父母少花点钱。”这是时下不少大学生“打工族”秉承的至理名言。传统的家教、推销翻译到现在的网吧管理员、市场调研员、快餐店钟点工、导游,甚至是一些大胆另类的选择,如替网络公司试玩游戏等都成为现在大学生打工时所选择的职业。有的大学生在假期里建立起了自己的网上商店,或者是在自己学校附*建立起了自己的摊点,为自己打工。尽管大学生“打工族”具备“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和自信,但他们也同样有着缺乏经验和辨别能力有限的“先天不足”。正因为如此,大学生因打工而上当受骗的事件才层出不穷,有的甚至被骗入传销组织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不少专家也纷纷呼吁,大学生打工要谨防陷阱,社会也应该关注和加强对大学生打工的规范和管理。

  2埋头苦读,继续深造。

  *年来,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加入wto后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知识就是力量”越来越激励着那些有志学子,“专升本”、“出国”、“考研”成为很多大学生的选择,继续深造以满足未来社会对人才的更高要求,暑假则成为这些大学生备战的“黄金时期”。参加各类培训班早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各类形形色色的招生广告在校园内随处可见,假期报名参加英语、电脑培训班的大学生,大都是为了在原有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将来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掌握多种专业知识,取得多个文凭、证书更有利于找到理想的工作。此外,也有不少大学生趁假期报名参加汽车培训,为了将来更方便找工作,即使找工作时用不上,也对自己有好处。此外,不少大学生到图书馆、书店“充电”,摄取精神食粮,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等。这些大学生如果能够劳逸结合,在用功学*的同时放松自己的心情,“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已经与时代不相吻合,假期是一个充电的好机会,也是一个了解社会的良机。

  3外出旅游,饱览风光。

  旅游,从个人活动、群体行为发展到当今的现代旅游业,已经成为涉及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旅游活动等的社会生活方式.大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接受美的熏陶,包揽祖国山河风光,使生活张弛相济、劳逸结合,使人脑得到精神保健、生命获得和谐运动,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潮流。部分大学生利用假期欣赏名山大川,不仅丰富了阅历,增长了经验,从外出经历中体会人生,感触社会,同时也能体验到出门在外的不易出行旅游,度假观光,与同伴相互照顾,增进了解,培养提高了与人交流的能力。

  4“无聊”一族

  在放假前早已经制定了周密的假期计划,但是回到家后睡觉、看电视、上网、看小说成了部分大学生在假期的主要活动,没有假期盼假期,假期到了又觉地无聊,由此这就引发出了一部分人整天过着中午睡到12点、晚上看到12点、吃到12分饱的无聊生活;还有一部分人干脆整天不回家,三五成群的结伴左窜窜、右溜溜,没事打牌、上网、喝酒、吸烟...... 短暂的几个月就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

  在被我问及的一些人中都是千篇一律的这样回答:回家太无聊、太没意思了......

  对于大学生们喊寒假无聊、没意思的这一客观事实,有以下几方面值得我们深思。其一,大学生们因为假期的到来,某种程度上达到极度兴奋以致自制力减弱过度放纵。其二,大学生们抱着在学校吃够了苦头,回家则要好好享享清福的念头,整天只顾自己清闲而忽略了多帮父母分担点家。其三,我们大学生不注意与父母沟通,由此常常造成两代人之间不能互相理解,*乎形成"冷战"。其四,大学生们缺少社会实践,往往安静的呆在家里而不敢或不想出去风风火火地闯一闯。

大学生调查报告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就业的激烈竞争,*年来,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出现了很多新动向,在社会实践的目的、组织、时间、内容等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很多学生针对社会实践领域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取得了显著成绩,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偏好不同,对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性程度认识不同。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挑战,加上我校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如何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精神,让学生正确面对社会现实,引导学生观念;更深入有效地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如何激励更多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何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创造更好条件并提供优质服务等诸多问题需要认真思考与探索。我们将就我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为我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一定参考。

  一. 调查概况

  为了了解本校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基本状况,了解大学生对参加社会实践的意见,态度和看法,以便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适应当今社会严峻的就业形势。进行了本次调查,调查的对象为西南政法大学全体学生。此次调查对象,我们根据年级、性别、专业划分出了三个维度进行具体的调查。10级的学生比例为34%,09级的学生比例为30%,08级学生的比例为20%,07级学生的比例为16%左右。男生占43%左右,女生占57%左右。法学专业学生占48%左右,管理学专业占11%左右,经济学专业展13%左右,刑侦专业占10%左右,新闻学专业占6%左右,语言学专业占6%左右,政治学专业占8%左右。

  二. 调查方式

  此次调查采取的是系统抽样方法,以全校学生所住宿舍号为样本,抽取1518个宿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 此次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以访谈为辅。此次调查问卷一共1518份,收回130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244份,有效回收率为82%左右;此次访谈随机抽取了15个访谈对象。

  三. 调查时间:

  xx年x月x日———xx年x月x日

  四. 调查内容

  1.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基本情况,包括大学生对参加社会实践的态度、意见和看法,参加社会实践的主要形式和内容,以及参加社会实践的场所取向等。(此次问卷调查我们一共设计了15个问题 )

  2. 访谈主要调查了一下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实践工作、实践困难、实践目的、对实践的态度、意见、看法。

  五. 调查说明

  1. 此次调查,我们发现在调查的实际状况中,有一部分拒访和不在宿舍的情况,还有一部分宿舍是辅导员办公室,由此导致我们的样本有小幅度减少。

  2. 此次数据统计,我们采取了控制变量法(年级)进行统计,因此我们的调查结果也将以年级为标准进行说明。

  3. 此次调查,我们是面向广大会员征召调查员和统计员,由于一部分调查员对问卷调查和统计并非十分了解,是本次调查的不足之处。

  六. 调查结果

  (一)问卷调查结果:

  从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经历来看,其中参加过社会实践的同学占四分之三左右,28%(没有参加过社会实践)

  从大学生认为参加社会实践的必要性来看,超过一半的同学认为非常有必要参加社会实践,那是必修课;也有较大一部分人认为参加社会实践是值得尝试一下的,只有一小部分同学认为参加社会实践是没必要的或者是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的。

  从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目的来看,各大年级的学生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社会经验,锻炼自己的能力,较大部分的同学是为了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突出表现在09级和08级。这说明大学生都很自然地把参加社会实践和就业、社会接触联系在一起了。同时,各年级大约有将*五分之一的同学参加社会实践是为了减轻家庭负担、挣取零花钱。当然为就业做准备更是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主要目的之一,这方面突出表现在08级和07级。还有一大部分同学是为了增长见识、广交朋友。

  从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途径来看,各年级有超过一半的人数会选择学校的途径,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对周围环境不熟悉,因此对学校的依赖比较大。还有大部分同学会选择自己找,只有较少的同学会选择广告和就业中介的途径。由此可见,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还是比较强的。

  从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形式和内容来看,绝大多数同学会选择与自己的专业相关的实践内容,只有较少数的同学不会选择与自己的专业相关的内容。其中以兼职为主要形式的,10级、09级、08级、07级的学生比例依次为63%、67%、70%、71%;以主题调研作为主要形式的10级、09级、08级、07级的学生比例依次为24%、29%、33%、40%;以参观交流为主要形式的10级、09级、08级、07级的学生比例依次为28%、33%、40%、36%;以 自主创业为主要形式的10级、09级、08级、07级的学生比例依次为21%、22%、25%、21%;还有一小部分会采用其他形式。

  参加社会实践) 居多数。选择*机关、学校、公益性组织作为自己的实*单位的大一、大二的同学相差不大,但是大三、大四的同学此时则偏向于选择*机关作为自己的实践单位。这可能与大学生的专业联系比较大。

  从大学生选择实践地点来看,绝大部分的同学会选择在商业区附*和学校附*,有较大一部分同学会选择在居民区附*,还有一小部分同学会选择在其他地点参加社会实践。

  从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选择来看,选择在寒暑假进行社会实践的同学占绝大多数,也有较大一部分同学会选择在课余实践和周末进行社会实践,还有较少一部分同学会选择在节日进行社会实践。

  从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天数来看,参加不到一天的同学10级、09级、08级、07级的比例分布依次为8%、7%、4%、21%;参加天数在1—15天的同学10级、09级、08级、07级比例分布依次为33%、43%、37%、36%;参加天数在16—30天的同学10级、09级、08级、07级比例依次为14%、18%、26%、27%;参加社会实践天数在30天以上的同学10级、09级、08级、07级比例依次为8%、11%、19%、26%,这则数据显示个年级的同学参加社会实践的天数集中在1—15天左右,而大三、大四的同学可能是因为课程比较少的缘故,参加社会实践的天数明显大于大一、大二的同学。

  从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面临的困难来看,联系合适的实践单位是各大年级同学参加社会实践面临的最大困难,由此我们可以多在联系实践单位方面对大学生加以帮助;同时各年级也有五分之一左右的同学认为在确定实践项目方面比较困难,这种情况突出表现在08、07级;而认为在组织实践团队、资金投入、政策保障方面还需加大力度的同学10级占21%左右,09级占27%左右,08级占35%左右,07级占30%左右。

  从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来看,极大一部分同学认为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时 间太短,无法真正进入角色;较大一部分同学认为相关的组织管理有待提高,活动不务实,*较强,没有什么创新性。

  当涉及到学校可以为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问题时,绝大部分同学希望学校应该多为大学生创造一些实践机会,联系实践单位;也有一部分同学希望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培训(讲座)进行正确引导;还有一部分同学希望可以多提供一些安全方面的保障。

  (二)访谈调查结果:

  据此次访谈结果显示:接受访谈对象都有过参加参加社会实践的经验,还有极个别学生经常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他们通常会选择在寒暑假、周末、节假日参加一些兼职、支教、实*、三下乡活动之类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了解访谈对象参加社会实践的目的,他们大部分是为了积累社会经验,锻炼自己的能力,为参加工作做准备。也有少部分人是为了挣零花钱补贴家用。通过对受访者参加社会实践所遇困难的了解,

  主要有兼职机会少、交通不便等客观困难,也有受访者个人毅力不够、缺乏耐心等主观因素。不过在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方面的政策,大部分受访者都不了解或是不太了解。通过对受访者参加社会实践的看法的了解,我们发现大多数受访者都很积极地参加社会实践,并希望以此锻炼自己的能力。

  七. 调查建议

  1. 学校多为广大同学联系合适的实践单位,以疏通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渠道。

  a. 学校可以与各大商场建立合作关系,为其提供兼职人员,商场为学生提供兼职机会,做一些节假日促销、销售类的工作。

  b. 学校可以根据广大学生的专业诉求,提供一些对口的实*单位。比如为法学专业的同学联系律师事务所,为管理专业的同学联系企事业单位等。

  2. 学校能够开设相关方面的课程,举行相关方面的讲座,进行正确的理论引导。

  a. 学校可以开设关于大学生实践方面的指导课程,让同学打好理论基础。

  b. 学校可以邀请一些知名企业的领袖现身说法,分享走向成功的社会实战经验。

  3. 学校能加大在组织和管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投入和支持。

  a. 学校可以在财力上加大对大学生参加实践的投入和支持,并制定成文的管理制度。

  b. 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大学生实践管理机构,对有意愿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登记注册管理。

  c. 学校应该为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供相关的证明。

  4. 大学生也要加强自己参加社会实践方面的能力锻炼与培养。

  a. 学生本身应该在夯实理论的基础上,加强对实践能力的锻炼。

  b. 学生应该强化自己的专业素养,以便找到对口的实*机会。

大学生调查报告3

  当今世界时代的主题虽是和*与发展,但充满着更为激烈的新一轮的竞争。我国在挑战中寻求发展的机遇,但可能受到外部敌对势力的阻挠。加强党的建设,尤其是培养年轻一代具有坚定政治信仰和现代知识的综合型复合人才人,是强国富民的重要基石。

  在*的大学里,学生往往是只学*专业知识,并没有更多地与社会接触。而在国外,如美国,它们的学生同样是采取休学分的制度,可是学校的政策放地更宽,学生可以在学*的同时,踏入社会,寻求工作。那样学生可以及时到了解自己的不足,了解现在社会上所需要的什么样的人才。对比之下,国外的大学生总体的竞争实力,就强于我国的大学生。

  所以,我国大学生应该走出过去那种单一的成才道路,要走多元化的道路,成为综合型复合人才,从而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新世纪面临着新机遇和新挑战,国际国内形势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在诸多因素、诸多矛盾交织发展的情况下,对人们产生较大冲击影响的国内或国际性、地区性的事件会不断发生。这些可预见或难以预见的重大事件,无一不牵涉着民族与国家的利益,大多包含着爱国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素材。大学生是不断成长的一代知识新人,对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一般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关注度。

  我国过去几年的高等教育发展,其焦点是外延规模的扩大,很多事例十分刺激人们的视神经,当外观视觉上的吸引力降低时,所有问题的焦点,现在转移到了内部。*高等教育将从数量时期全面进入一个质量时期,将从注重外延发展到打造内涵实质。育人的意义既广大又深远。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是高教改革的中心工作,而加强高校德育工作,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加强高校德育工作。教育出了问题,会在一代人甚至几代人中产生恶果。事实上,我们的教育制度的确发生了一些带有全局性的负面影响,我们的优秀人才,正在为他们的优秀付出代价;我们的社会,我们每个人,也将为此付出代价。解决教育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力量,需要每一个人都来关注。但*几年的大学生表现出低素质。低能力……这种种的现象已使大学生在公众心中的形象有所动摇。

  那么,大学四年,五年的生活到底给了我们这些当代大学生什么?是知识?品质?能力?还是一无所得?

  调查目的

  “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是我们最先触碰到时代的前沿;也是我们,心跳和着民族的脉搏;更是我们该去担起建设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大学生是社会的新鲜血液,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高低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而学校是培养大学生的主要基地,所以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为了更好的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情况,我调查小组特作此调查!

  调查问卷的分析

  1、调查的对象及范围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邯郸市内四所大学的在校生,即河北工程大学、邯郸学院、邯郸大学、河北司*职业学院的学生,调查总计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46份(来自城镇大学生:512人;来自农村的大学生:434人),回收率:94.6%。调查结果值得我们深思。

  2、调查的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主要以调查问卷为主,实地访问、网上调查为辅,对邯郸市内四所高校(河北工程大学、邯郸大学、邯郸学院、河北司*职业学院等)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

  3、调查的结果

  在所调查的大学生里,有的是一年级新生,也有的高年级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每人都有着各自的梦想,对未来的期待来到了大学!他们在没上大学的时候,在高中甚至更早就设想着自己的大学是什么样的,大学的学活是怎样的!但,他们一旦在大学里生活上一个月、一年、几年,他们有的人就会失望的说:“现在的大学生活和我当初所期待的完全不一样,简直是天壤之别!”在我们所调查的人群中有90.5%的大学生说他们的现在的生活和高中时所期待的不一样。有的抱怨说学校环境不好,有的抱怨说学校设施不全,有的抱怨说学校师资水*不够等等,表现出一系列的不满,却他们很少考虑自身的问题。

  在学*的过程中,他们遇到问题或困难的话,很少去查阅资料,自己解决它们,更有甚者会置之不理。但还是有52.3%学生会向讲师或同学们咨询,来解决。()大学应该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不能一遇到事就要寻求别人的帮助,应该学会独立的生活、独立的思考,做一个自强自立的人!

  大学的校园生活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的,各式各样的活动,让他们从中汲取着不同的营养,大学的生活已经很接*社会了,被人们称为“小社会”。在这小社会里每个人都可以尽情的发挥,展示自己的才华与能力。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处理突发事物的能力等等。58%的学生都积极的参加学校里的活动,都认为在活动中,不仅能锻炼自己的勇气,还增加了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交际圈也扩大了!但有*21%的学生却对于这些活动不予理会,认为这些都是些没有意义的事,不如将这些时间用在其他的事情上,如上网、谈对象等。

  恋爱,在大学里是很常见的事,这时的青年不再像儿童那样满足于血缘带来的亲*,而有意识地结交一些个人密友。大学生正处在这个发展迅速的关口,有许多烦恼不能也不愿向长辈倾诉。于是大多数人发现,如果没有一个可互相吐露心声的亲密知己,日子将很难过。到了青年中、晚期,亲密关系的需要进一步发展,此时的朋友已不仅仅是倾诉对象。人格的交流,背景的融会,这些对青年的交友影响都很大。进入大学校园,对大多数人来说意味着脱离以前的群体进入新环境。青年必须重新建立各种关系。烦恼、寂寞、通过交流完善自我等等多重目的使青年对亲密关系的需求空前强烈。亲密关系发展的顶点就是爱情。除了父母,青年恐怕不会承认有比恋人更亲密的人,而且恋人间的亲密在某些方面是父母子女间关系所比不上的。因此,对亲密关系的追求把孤独的大学生引向恋爱是极其自然的事。调查中有81.2%的学生认为恋爱在大学的校园生活里占有重要的地位,让不少大学生走进恋爱的大河。但也有部分人反映说,是“随风”走的,看见别人搞对象,自己也想搞一个,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调查时发现,有*40%的学生会因为多彩的生活,而忘记自己父母的生日,还有21.25%人说他们也不知会不会忘记,可能吧!父母给了我们生命,他们为我们呕心沥血,操劳大半辈子,希望我们有一个很好的前程,我们应怀以感恩的心来对待他们,让他们知道我们也时刻在想着他们。

  不同于紧张的高中生活,大学的生活是十分宽松的、自由的,很多时间成了学生的课余时间,他们对于这些时间,有不同利用方式。16.39%的学生选择去做家教或兼职,这样不仅可以减小家庭的负担,还可以增加自己的工作经验和生活阅历;34.32%的学生选择上网(玩游戏、聊天等),他们一旦闲下来,就觉得生活很空虚没意思;还有20.15%的学生选择学*,他们解释说:“一切都是虚的,只有自己学到了真本事,那才是真的!”当然还部分人会选择做些其他的事情来打发这些课余时间。总之,不管怎么利用这些时间,只要在不影响学*的情况下,过的充实,那么你就做的就很成功。

  专家建议,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应该在入学时开始,大学生从大一起就应该思考个人所学专业未来的发展,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和能力,掌握这门知识,能到哪些行业和企业去,自己是否喜欢未来的这个职业,而不是简单地根据教学安排和教材开始自己的大学学*和生活。在所调查的人群中14.7%有明确的规划,但有61.76%的人想过规划,但都没有做出来,还部分人根本就没规划过。在大学期间,大学生对自己的发展规划不明确,不能运用职业设计理论,规划未来的工作与人生发展方向,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就业的提前准备和准确定位,甚至影响对工作的适应性。另一方面,大学生也应该自觉到去做,不应产生依赖的心理,什么事都地别人帮忙,要学会自立!

  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工作经历中所包括的一系列活动和行为。职业生涯规划分为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组织的职业生涯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在对个人和内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个人兴趣、能力和个人发展目标的有效规划,以实现个人发展的成就最大化为目的的而做出的行之有效的安排。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职业生涯规划虽受社会发展的需求的制约,但更多的是受大学生个人自身素质影响,因为职业生涯规划不是社会或学校强加个人身上的实施方案,而是当事人在内心动力的驱使下,结合社会职业的要求和社会发展利益,依据现实条件和机会所制定的个人化的实施方案。但由于我国长期受“包分配”思想的影响,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手段落后,更谈不上对大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设计。随着社会形式、生活方式、就业方式、利益主体等方面的多样化,高校应建立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机构,按照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从多方面对大学生将来的职业规划提供科学的指导。我相信如果*每所都能这样作的'话,*的大学生的未来会更加美好,*的未来将不可限量,中华民族将会走的更远!

大学生调查报告4

  我们于xxxx年3月~5月,对渔峡口镇的两所初中学生的学*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农村初中学生的学*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一、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现状

  2.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特点

  3.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态度、学*需求和学*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渔峡口镇第一、第二初级中学进行,共发问卷1021份,回收有效问卷1004份,接*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2.座谈会及个案调查

  整个调查共召开了两次教师座谈会,四次学生座谈会。这些座谈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二、调查结果分析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以及多次教师、学生座谈结果显示,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初中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的作用是为了考中专和大学,16%的初中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农村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农村青年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高中中专毕业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小学毕业生挣钱多,只有2%的学生认为文盲能获得较高收入。

  2.学*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这与他们“考中专或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劳技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57%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许多教育工作者甚至把“特长”看做是“素质教育”的代名词对于这一认识的争议性,不属本文讨论的范畴。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在劳技课、活动课上学到较多的、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在对调查结果的整理中,我们得到了一组令教师们震惊的数据,52%的学生认为“学校老师能满足自己的学*需求”,48%的学生认为“学校老师能力有限,希望得到名师指点”。对于这一结果,也许我们对信息的有效度产生怀疑,或者强调它的地域性特点,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师行为滞后”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的认同,并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他们的学*。

  4.学*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初中毕业后的打算,55%的学生选择读高中或中专,18%的学生选择就业,27%的学生还没有考虑。有读大学愿望的占37%。

  初中学生对于“务农”的态度是我们调查的重要目标之一。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初中生大部分不愿意务农,其比例随年级变化,且该心态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波动,其波动特点为:初一为69%,初二为58%,初三为72%。

  (二)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与以往农村的初中生的学*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自己跳出“农门”,走向城市。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大学教育。

  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初中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初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中专生和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中专或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初中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更为严重的是,我们在教师座谈和学生家长访谈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对学生前途的失望,部分家长和教师也失去了对教育的信心,厌学情绪在受教育者和教育者身上同时滋生并蔓延,我们称这一现象为农村教育的世纪迷茫现象。不可否认,这一现象所反映的是一种消极的教育价值观。

  2.学*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初中生由于个人的学*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初中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中专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学*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3.学*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73%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们发现,学生的学*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或在农村非农产业就业的艰难性,但有67%的学生却表示不准备在农村务农。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但他们中48%的学生没准备接受高等教育,甚至不准备读高中中专,从而忽视了科学文化知识对于事业的

  发展所起的基础性作用。学生学*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33%的学生将准备在农村务农,但这部分学生在上劳动技术课时并不认真,*时也很少接触农业科技方面的资料。同时,37%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态度。

  三、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一)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状况成因分析

  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状况,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正在健康地成长,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不容忽视。

  1.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宏观角度看,农村初中生深深地感触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步伐,欣喜于辉煌的经济成就。调查结果显示,98%的学生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其中有82%的学生对“竞争”这一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了解较深。从微观角度看,市场经济在农村的逐步深入,使农业的生产结构、生产方式不断变化,而轰轰烈烈的农民打工队伍更使农村人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农村初中生对于这些变化极为兴奋,因为他们享受到了蕴藏其中的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们不愿生活在农村,且幼稚地想及早结束学业而外出打工。

  2.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上大学的机会,以至于部分学生对考大学信心十足。但是,我国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大。调查结果表明,26%的学生认为家庭难以负担未来读大学的高额费用而放弃考大学的愿望;52%的学生认为大学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从而在学*上漫无目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影响,使部分德、才兼备的学生感到迷茫和失望,并逐渐淡化了对学*的兴趣,失去了学*的积极性。

  3.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影响

  素质教育是一种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对于学生的积极作用,是使他们认识到了具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的重要意义,从而要求课堂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并自发地抵触以考试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方式。其对于学生的消极作用,是使部分学生过多地追求学*的功利性,而忽视了学术性较强的文化课程的基础性意义。

  4.家庭教育的影响

  当前,农村初中生中有一部分是独生子女,处于一种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备受家人的宠爱,他们一般表现为意志不坚强,缺乏进取精神,耽于生活享受。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接触众多的学生家长后,发现很多家长对学生的要求较低,且大多数侧重于纪律方面,而对学生提出考高中、特别是考大学要求的家长越来越少,从而在学*上对学生形成了一种内家庭松外学校紧的矛盾局面。

  5.学校教育的影响

  在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农村初中越来越重视特长教育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可是,由于资金和人才的制约,对于学生学*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无法满足,从而导致学生需求与学校教育之间的矛盾冲突。

  6.教师的影响

  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我们认为,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当前的问题是,由于教师行为滞后,所以使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对学生学*产生的制约和负面影响越来越大。

  (二)形成健康的学*心理的对策

  影响学生学*心理的因素非常复杂,因而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学*心理的任务十分艰巨。为了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要求,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应积极地帮助农村初中生形成健康的学*心理。

  1.增加投入,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当前,农村学生已经感受到了社会进步的快节奏,初步了解了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学*中,他们接触的却是落后的仪器设备、简陋的实验场所、过时的科技知识,这种强烈的反差必然使他们感到厌倦并产生抵触。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使仪器设备、实验场所、科技知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才能对学生产生求知的诱惑和刺激。

  2.帮助学生准确地了解和把握未来

  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农村初中生对国家市场经济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素质教育实施等的了解既不全面也不深入,所以有必要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向他们介绍国家市场经济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存在的困难以及未来的美好前景;向他们介绍高等教育改革中招生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收费制度的公*性、保护性,分配制度的灵活性、公正性;向他们介绍素质教育实施的具体内容、价值和未来取向,以帮助他们明辨是非,消除误导。进行职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主要是务农的特点、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使他们在学*期间确定自己的学*目标,在毕业时选择自己适合的就业岗位。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对学生进行学*动机、学*兴趣、学*能力、考试心理、学*适应性等内容的辅导是当务之急。

  3.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使农村初中生成长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1986年,原国家教委等四部委联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农村教育“应该从办学为了升学转到以为本地区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主,兼顾向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这个方向上来”。我们可以尝试在农村初中进行初中后职业教育——学期职业培训或“3+1”制的培训。但我们应该引以为鉴的是:传统的也是落后的农村职业高中教育,当前步入了关、停、并、转的恶劣境况。那么,在农村初中实施职业教育,则必须致力于追求教学内容的科技化和教学方法的科学化。

  4.紧扣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制定科学的课程教学计划和考核标准,主动适应学生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

  为了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在普教中渗透职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进行课程改革,相对均衡各学科在教学时间上的比重,淡化各学科考核的学术标准,以使学生具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各学科的均衡学*和最感兴趣的学科的强化学*。

  5.改善教师待遇,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

  发展经济学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国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学*方法简单和学*内容贫乏是与大多数教师能力差和缺乏主动性密切相关的,他们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工资,没有兴趣,也没有机会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我们的农村初中教育基本上是属于这种情况。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的有效办法:一是提高教师的工资水*,为他们提供接受继续教育和进行终身学*的经济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保证教师考核的公开性、公正性、科学性,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三是提高继续教育和终身学*的质量,改变当前继续教育中的*和低效局面。

大学生调查报告5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牙膏作为生活必需品,与牙刷一起陪同我们每一个早晚,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随着生活水*的提高,人们对牙膏已不仅仅是一种*惯性的需求,更成为人们提高生活品味,获得精神满足的一种手段。在校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在日常的消费中更是要在计算成本、选择优质产品的同时,也彰显着个人的品位与个性。那么,在校大学生的牙膏选用个情况是怎样的呢?就此,我们以大三学生为例,在长江大学经济学院内部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调查目的

  了解在校大学生的牙膏选用情况,以此为入口探讨大学生的消费*惯是否合理。

  二、调查对象及一般情况

  调查对象:长江大学经济学院08级学生

  一般情况:这部分人大多为*或90年出生,处于大学学*的中间阶段,具有一定的理财经验,能够较好的代表在校大学生。

  三、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随机问卷调查。发放问卷是在经济学院男女生宿舍中当场填写并收回。全院共发出调查问卷50份,收回50份,回收率达100%。

  四、调查时间

  20xx年10月17日——20xx年10月20日

  五、调查内容

  主要调查了在校大学生所选用的牙膏品牌、规格、价位。以及更换的频率和对牙膏功能口味的要求等。问卷共对被调查者提出了10个问题。(见附表)

  六、调查结果

  我们对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从同学们对牙膏品牌的选择看,佳洁士毫无疑问是获得认可最多的品牌,约44%的同学首选了佳洁士,其次,高露洁、中华、黑人、冷酸灵分别以18%、16%、16%的比例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另外,云南白药、牙博士等有特殊功效的品牌也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在此次调查中各占4%和2%。有30%的同学勾选了不固定这一项,这说明,在校大学生在品牌的选择上并不局限于某一种品牌,而是随时变更的。

  在对牙膏功能的要求上,有60%的同学将美白功能列为首选,其次30%的同学选择了去渍功能,16%的同学选择了固齿功能,另外约24%的同学选择了看牙齿的情况决定。由此可见,在校大学生对牙膏的要求并不是仅仅一条,但美白功能却是最为重要的。在校大学生年轻、富有活力,对外在的形象也要求较高,美丽、整齐、洁白的牙齿,也是他们考虑形象时要参照的重要指标之一。

  就对牙膏口味的选择来看,薄荷味、绿茶味、水果味各有一*之地,分别占有38%、12%、18%比例,另外有32%的同学选择了不固定。虽然薄荷味占据了最高比例的位置,但优势并不明显,可见,在校大学生对牙膏口味的要求也是多样化、富于个性化的。

  调查还显示了在校大学生对于牙膏包装规格的偏好,占据主流的是中型包装,约62%的同学选择了此项,另外20%的同学选择了大包装,而小包装、便携装也各占有6%的比例,视情况而定的选择同样占据了6%,以此来看,绝大部分同学还是偏向于中型包装,不仅价格合适,而且可以随具体情况来更换。

  值得注意的是,在可接受的牙膏价位的调查中,4~8元段以64%的绝对优势成为最大众化的选择,另外4元以下、8~15元、15~20元也各占14%、16%、4%的比率,仅有2%的同学选择了20元以上。在校大学生的生活费用有限,经济来源大都是父母的资助,在日常用品的选择上也都是以中等为主,贵重的日用品消费较少。

  在对影响牙膏购买的因素选择中,大多数同学考虑的都不只是一个因素,在不定项选择的统计结果中,价位、品牌、功能、口味、促销方式五个选项各有20%、32%、46%、22%、2%的选择率。仅有2%的同学对牙膏的选择会受到促销方式的影响,配送牙膏或杯子的活动以及现场促销、限时抢购等形式也有较多的同学支持。

  上面提到的在校大学生对牙膏品牌的选择并不局限,因此,更换所使用的牙膏品牌在所难免,在对各类原因的统计中,我们发现,认为牙膏不能固定使用一种的占了36%,认为是牙齿需要、牙膏没有起到预期效果的各有20%和18%的选择率。另外,选择尝试新品牌和只是想换换品牌的因素分别占了18%和16%。遇到其他品牌做活动而更换使用品牌的因素占4%。由此可见,大学生在牙膏的选择和更换上更看重的还是牙膏对牙齿健康的作用,是一种较理性的选择。

  此外,对牙膏更换频率的调查中,40%的同学选择了一个月左右,12%的同学选择了一个半月左右,20%的同学选择了两个月左右,选择两个半月和两个半月以上的各占2%。另外,还有24%的同学选择了“没有做过计算不清楚”,由此可以说明日用品的消费,对于大学生来说并不值得过分关注,顺其自然就好。

  在最后一项有关是否能接受新品牌的调查中,我们强调该品牌牙膏有多种功能可供选择,调查结果显示,有48%的同学选择了会尝试,理由有好奇、寻找新惊喜、体验新功能、寻找最合适自己的等。值得关注的是,有少数同学列出了寻找不含氟牙膏的理由,这是大学生环保意识的体现。选择不会尝试新品牙膏的同学占到了40%,理由有支持老品牌,不愿承担不知效果的风险、自我*惯等,还有一部分人是为了支持国产(主要是中华的消费者),这凸显了大学生的民族意识。还有12%的同学选择了看情况而定,先确定牙膏的功能和价格是否能满足自己需要后,再决定是否尝试。同时,好友的推荐对他们也有较大的影响。

  七、调查体会

  从调查结果来看,目前在校大学生在牙膏方面的消费处于一个较为合理的水*和层次,并不存在过于保守和过分消费等不良状况。在校大学生的消费有一个特色,就是消费的个性化,企业应抓住这一特点,生产出更受大学生青睐的产品。

  为此,我们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注重产品质量,不断丰富产品功能。

  不论有多么强调个性消费,大学生们都认识理性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仍是所有影响购买因素中最重要的。

  (二)降低生产成本,获得品牌效益。

  大学生的生活费用较为局限,在日用品的消费商只是处于中等水*,对于过分高昂的牙膏价格只能是更换选择。因此,企业应立足于生产更优质产品的同时,着力降低生产成本,真慢歌曲以品牌的影响力做到“薄利多销”。

  (三)创新宣传方式,增加个性化服务。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上升阶段,对于各类新鲜事物仍保持着较高的新鲜感。企业在生产牙膏时,若能添加个性化元素,使产品的宣传和功效等更获大学生的喜爱,那么,在校大学生市场的收益将会不断提高。

  上述建议是针对有志于扩大在校大学生市场占有率的企业提出的,对于其他销售侧重点不同的企业也有一些借鉴作用。但是由于此次问卷调查的范围较为局限,企业可以根据所在地区的不同,进行更加深入的市场调查和研究,以此为依据确定产品的生产方向。总之,大学生市场对于牙膏行业来说,仍是一个较有发展潜力的市场。由于大学生消费*惯的特殊性,企业要想在此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不断地推陈出新,更新生产销售战略。

大学生调查报告6

  调查报告是把调查得来的情况用书面形式向有关领导部门汇报的一种公文。调查报告的种类很多,大致可分为典型经验的调查、揭露问题的调查、历史沿革的调查,新情况新事物的调查,以及基本情况的调查等。其中常用的调查报告有两种:

  1、群众来信的调查报告。是对来信反映的情况或揭露的问题进行核实。包括调查了哪些人,所调查问题的真实情况以及对来信的处理意见。

  2、典型的调查报告。包括典型经验、典型事件的叙述和分析。

  调查报告的一般写法:

  标题。直截了当地把调查的问题写在标题里。

  概况。交代所调查问题的基本情况,点明调查的结论。

  调查内容。写清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及产生的影响、后果。可以按时间顺序写,也可以按问题性质从不同侧面来写。

  结论。对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性意见。

  最后写调查人姓名及整理调查报告的时间。

  写调查报告应注意。要深人群众,深人实际从各方面了解有关情况,包括直接的、间接的、正面的、反面的。要尽可能掌握大量的事实材料。要对掌握的材料作认真的分析研究,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得出正确的判断和结论。要如实反映调查情况,要具体,不要空洞。要简明,不要繁琐。要有点有面,要有观点,还要有说明观点的典型材料,不要笼统浮泛,不要以偏概全。要有叙有议,不要罗列现象,也不要空泛议论。要注意观点和材料的统一。要善于运用一些统计数字,还要善于运用群众生动活泼的语言。

  调查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和领导汇报调查情况的一种文书。其特点是具有写实性、针对性、逻辑性。

  根据调查报告的要求,对我校学生调查报告格式做如下要求:

  一、标题要求

  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

  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

  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陈述式如《东北师范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提问式如《为什么大学毕业生择业倾向沿海和京津地区》,正副标题结合式,正题陈述调查报告的主要结论或提出中心问题,副题标明调查的对象、范围、问题,如《高校发展重在学科建设DD××××大学学科建设实践 调查》等。

  二、列出调查的主要内容,格式如下:

  调查时间:

  大学生调查报告格式优秀范文大学生调查报告格式优秀范文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

  调查方法:

  调 查 人:

  调查分工:(以小组形式调查的要求,小组人数不得超过3人)

  三、报告正文。

  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2、主体。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3、结尾。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 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四、参考范文

  大学生调查报告(一)

  在思想道德中,社会公德是最基本的,也是最贴*我们生活实际的。它在第一时间体现一个人的素质涵养,同时又无处不在地伴随我们每一天的生活。针对当今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状况,我们做了一次社会调查。

  总体情况:

  调查显示,现在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整体上比较强。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院长武东生说:“今天的大学生是值得肯定的,与八九十年代相比,社会的进步在大学生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有49.2%的人对当代大学生的总体评价是“思想先进,有知识,有文化,但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差”。只有17.79%的人认为当代大学生“思想素质好,专业水*高和社会实践报告能力强,有社会责任感。”这就表明,在公德认识方面,大学生普遍表现得好。对基本的公德行为和范畴,他们都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但在具体表现的方面还有待提高,而且这种“知行脱节”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愈趋明显。

  助人为乐

  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问题,总有需要他人帮助和关心的时候。因此,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倡导的助人为乐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助人为乐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我国自古就有“君子**之美”、“为善最乐”、“博施济众”等广为流传的格言 。人有三乐:自得其乐,知足常乐,助人为乐。把帮助别人当成自己最快乐的事情,是博爱的表现,也是社会对大学生的殷切期盼。养成助人为乐的*惯,将是一生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正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大学生应当“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力所能及地关心和帮助他人。

  在本次调查当中,对于社会公益活动有57.75%的人选择“经常参加”,有37.97%的人选择“没兴趣,出于任务,偶尔应付”,另外有4.28%的人选择“不参加”。参加公益活动是大学生社会公德的良好表现,它体现了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于不太喜欢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同学,社会也应该给予积极的鼓励与引导。

  代大学生中,大部分同学很少接触社会,很少涉及世事纷争,也因此保存着那颗原始的善良的感恩之心。在我们的一个关于无偿献血的个人访谈中,接受采访者回答每个问题都干脆利落,毫不犹豫。献血时她自主争先,她觉得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当我们问到:“有人说献血很危险,甚至有可能感染疾病,你想过吗?”她回答很干脆:“没有,没想过。我只觉得我自己身体很好,抽点血没关系,何况还有很多人挣扎在死亡边缘,正等着我们献血来抢救呢!”从我们的调查数据中也显示,对于无偿献血,有58.63%的同学积极参与,还有36.31%的同学想去,但没时间,只有10.06%的同学认为这是医院在挣钱,不去献。

  文明礼貌是社会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而且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之处。比如:尊重师长,主动让座等。在我们的调查中,84.54%的被调查者在路上见到老师都会主动问好。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对尊师重教的认知程度较高,且能付诸行动。而在公交车上见到老弱病残时只有49.47%的被调查者会积极让座,48.47%的人会视情况而定,偶尔让座。这说明广大大学生对让座这一行为都是持肯定态度的,二者之和占了97.94%,但能始终如一,坚持将道德认知转化在每一件日常小事上的人却只有半数。这说明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在文明礼貌这一点上的素质还需提高一个新的档次。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也是社会公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我们周边环境的日益改善,大学生逐渐意识到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根据调查了解,当外出制造了垃圾却暂时找不到垃圾箱时,有87.05%的同学会“找到垃圾箱后再丢”,有6.22%的人选择“随手丢掉”,另外有6.74%的人可能碍于面子,会“找个角落再丢”。()在不破坏环境卫生这方面,大部分同学还做得不错,即能“独善其身”。然而对于真正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对待环境保护时,我们大学生做得还远不够,即不能“兼济天下”。比如,当看到地上有垃圾时,只有5.73%的人会马上弄干净,而有80.21%的人想弄干净但最终没做,其余14.06%的人干脆不理它。分析其原因,我们发现现在的大学生爱面子,觉得那些俗规矩太死板了,大家都不去做而我一个人做很别扭,所以在可以选择逃避的时候尽量逃避。对于以上这些现象,我们每一位有责任感的大学生都应该行动起来,不要以为是丢面子的事情,其实往往是那些最要面子的人最没面子。21世纪需要的是“弯腰精神”,多弯一次腰就给世界多一份洁净。另外,对于校园盛行的“课桌文化”,我们应持坚决反对的态度。在我们做任何事情前应想想它可能造成的后果与影响,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遵纪守法

  遵纪守法的实践是提高人们社会公德水*的一个重要途径。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人员构成复杂,素质参差不齐,正常生活秩序可能受到影响,这就需要用纪律与法规来维持。大学生应当全面了解各项法律法规,熟知校纪校规,牢固法制观念,“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自觉遵守相关纪律和法规。然而,当代大学生遵纪守法状况并不是很好,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考试作弊更是屡见不鲜。在我们关于考试舞弊的调查中,竟有93.2%的同学认为舞弊不足为怪,能够泰然处之。在20xx年南京某高校的一次调查中,居然有56.7%的人根本不相信有从未作弊的大学生的存在!这反映出的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道德问题,同时也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规则意识不强。许多大学生过早的有了世故圆滑、投机取巧的意识。诚然,要改变这一现状不仅要靠社会的正确引导,更主要的还是大学生自己增强思想道德与法律意识,自觉自主地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大学生调查报告(二)

  当今世界时代的主题虽是和*与发展,但充满着更为激烈的新一轮的竞争。我国在挑战中寻求发展的机遇,但可能受到外部敌对势力的阻挠。加强党的建设,尤其是培养年轻一代具有坚定政治信仰和现代知识的综合型复合人才人,是强国富民的重要基石。

  在*的大学里,学生往往是只学*专业知识,并没有更多地与社会接触。而在国外,如美国,它们的学生同样是采取休学分的制度,可是学校的政策放地更宽,学生可以在学*的同时,踏入社会,寻求工作。那样学生可以及时到了解自己的不足,了解现在社会上所需要的什么样的人才。对比之下,国外的大学生总体的竞争实力,就强于我国的大学生。

  所以,我国大学生应该走出过去那种单一的成才道路,要走多元化的道路,成为综合型复合人才,从而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新世纪面临着新机遇和新挑战,国际国内形势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在诸多因素、诸多矛盾交织发展的情况下,对人们产生较大冲击影响的国内或国际性、地区性的事件会不断发生。这些可预见或难以预见的重大事件,无一不牵涉着民族与国家的利益,大多包含着爱国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素材。大学生是不断成长的一代知识新人,对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一般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关注度。

  大学生调查报告格式优秀范文社会实践报告

  我国过去几年的高等教育发展,其焦点是外延规模的扩大,很多事例十分刺激人们的视神经,当外观视觉上的吸引力降低时,所有问题的焦点,现在转移到了内部。*高等教育将从数量时期全面进入一个质量时期,将从注重外延发展到打造内涵实质。育人的意义既广大又深远。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是高教改革的中心工作,而加强高校德育工作,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加强高校德育工作。教育出了问题,会在一代人甚至几代人中产生恶果。事实上,我们的教育制度的确发生了一些带有全局性的负面影响,我们的优秀人才,正在为他们的优秀付出代价;我们的社会,我们每个人,也将为此付出代价。解决教育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力量,需要每一个人都来关注。但*几年的大学生表现出低素质。低能力……这种种的现象已使大学生在公众心中的形象有所动摇。

  那么,大学四年,五年的生活到底给了我们这些当代大学生什么?是知识?品质?能力?还是一无所得?

  调查目的

  “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是我们最先触碰到时代的前沿;也是我们,心跳和着民族的脉搏;更是我们该去担起建设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大学生是社会的新鲜血液,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高低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而学校是培养大学生的主要基地,所以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为了更好的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情况,我调查小组特作此调查!

大学生调查报告7

  前言:

  一片叶子属于一个季节,年轻的莘莘学子,拥有绚丽的青春年华。谁说意气风发的我们年少轻狂,经不住暴风雨的洗礼?谁说象牙塔里的我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走出校园,踏入社会,我们不能辜负他人的期望,我们要为自己书写一份满意的答卷……

  调查背景与目的:

  大学生是社会上最为活跃、最富有朝气、充满活力的群体之一。*几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和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在不断地进行着变革来适应这个社会,使得大学生面临的学*、生活、情感和就业压力明显增大,由此产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高校的校园稳定,接连发生的大学生自杀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调查的基本方式:

  我们主要通过会议和访谈等形式来了解我系各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本次调查共分为三部分:

  1、资料收集:整理原有的相关材料,查看文献,收集相关信息。

  2、调查走访,开展会议。

  3、问卷调查

  4、资料整理:问卷分析研究,并且在分析思考的基础上成文。

  各年级的调查情况及解决方案:

  一、12级新生

  1、关于学校初进大学后,一些学生不适应教学方式的改变,面对宽松的学*方式有些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处理打断的空余时间。*解决方案:校方应开展一些讲座,对他们进行指导,让他们学会自己怎样规划人生,使他们更加了解大学生活。

  2、学*方面存在调剂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课不是很感兴趣,总觉得上课无趣,没有用处,且难以理解课程内容,学*压力大。*解决方案:班委应积极主动营造学*气氛,引导同学主动学*,建议制定学*计划,尽快投入到大学课程中。

  3、人际关系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发觉与周围的同学无法沟通交流,无法投其所好;与舍友相处不和睦,对于一些小问题无法合理解决。*解决方案:多开展一系列互动活动,增添班级同学间的交流,强调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学会宽容,学会与人相处之道。

  4、性格问题相对自闭,自卑,不敢表现自己,否定自己,无法自信、快乐地面对生活、面对大学——这个小社会,不知如何做到取舍。*解决方案:多参加一些团体活动,加入到集体中;而班委对于这些同学应多加关注,多与其沟通交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5、大学里基本是学生自主管理,班委担负的责任就更重大,工作与学*时常发生冲突。*解决方案:学会信任他人,将一些工作分与其他班委,但要在不涉及一些隐私及重要性大的情况,明白团队与团队之间的协作,以减少自己的工作量。

  6、环境适应进入大学后,一切的一切都需要重新开始,认识新的人、事、物等,会感到迷惘、失落、甚至想回到曾经的冲动。*解决方案:学会适应,慢慢调整心态,自我激励。

  总的来说,新生们已很好的适应大学生活,但仍存在小部分孩子有着不适。

  二、11级

  经过大一的适应,生活和学*都比较*淡了。很多大二的学生会面临一个相对艰难的缓和期,有些同学会对周围的事物提不起兴趣,时常感到无趣,有压迫感,爱瞎想等问题。这时,我们需要对这些同学进行积极正确地引导,鼓舞他们在不影响课业的情况下,积极参加一些团体互动活动。例如,可以与同学三五结伴,外出散散心,逛逛街,爬爬山等,多与人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心情。

  通过对我系大二学生的调查了解到,大二学生有些存在“三慌”,即“年龄恐慌”,“学业恐慌”,“爱情恐慌”。

  1、“年龄恐慌”很多学生存在着这样一种观念,“迈去入二头,已经开始奔三了”,觉得自己的青春正在快速地悄然流逝,且当有新生称呼“学长”“学姐”时,表示会有压力,所以不禁对自己的年龄产生恐慌。其实,只要我们以客观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年龄这个问题,认清事物总在发展的原则,不必太过在意,这个恐慌是能得到合理地解决。

  2、“学业恐慌”一进入大二,每个人都觉得学业压力加大了,看到大家都如此努力,我也要去努力才行,不甘落后,从而对学*产生一定程度的恐慌。其实,做好自己,给自己制定适宜的学*计划,并落到实处,你也能做一个很棒且不一样的自己。

  3、“爱情恐慌”爱情是校园里一个敏感的话题,对于大二的学生来说,已度过了一个懵懵懂懂的大一时光,因而便会开始担心自己这四年里没有机会去体验爱情,对待校园爱情便产生了恐慌。针对这一类问题,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制定一份个人的发展计划,用积极的态度来衡量与评价自我,相信能得到一定的疏导。

  针对在校大学生的一些心理健康问题,我们必须给予重视,并加大心理健康的宣传力度,积极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和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要求深入学生中,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的给予沟通与辅导,为在校大学生的校园生活营造出一种更友爱,更和谐的氛围。

  三、10级

  1、学*压力大三学生面临更大的学*,各种考试考证接踵而来,深入学*难懂复杂的专业知识,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学*压力。○解决方案:身为班委,应主动学*,*常与同学多沟通讨论学*上的问题,为班级营造学*氛围,有人请教时,应耐心解答。

  2、恋爱问题恋爱在校园里司空见惯,告别了大一大二的轻松日子,随着学生的年龄渐长,许多同学有了依恋。○解决方案:校方应对学生恋爱进行积极引导;而自身要把握尺度,保护好自己。

  3、人际困难有的同学较孤僻,喜欢单独行动,不愿参加集体活动。○解决方案:班级有活动应多鼓动同学们参加,让其感受到班级的氛围,融入班集体中。

  4、学业加重,班委的工作与学*容易发生冲突,不知道该如何选择。○解决方案:若工作不涉及隐私问题,班委应懂得信任他人,适当将工作分配给他人帮忙,同时也能让其他人了解班级内务,提升班级凝聚力。

  5、更换季节,天气变化也带来了心情改变。○解决方案:不要把时间排得太满当,节假日应多与同学出去放松放松,懂得认真工作,轻松玩。

  四、09级

  1、本学期大四学生已在紧张准备着毕业论文,选择导师,根据自己的课题准备着实验,查找文献,一切忙碌而有序进行中。部分学生已有明确的奋斗方向,如:参加考研、公务员队伍,但据说我校考研压力大,因为多数人选择报选外校,然而授课方式及资料差异,造成难度加大。

  2、据调查仍有部分学生未通过英语四级,因其与我们的学位证书密切相关,大家十分担心,正在紧张准备着即将到来的考试,但有小部分学生因自己能力有限而放弃。

  3、面临毕业,意味着即将踏进社会,即使已是足够优秀的学生也担忧着进入社会后无法适应激烈地竞争。

  4、积极应战的大队伍中仍隐藏着自我堕落的小群体,经寻访得知,当看到同学或舍友前去自*、做实验,发觉自己缺少了目标,会感到不安、失落。

  5、本学年首场毕业生招聘会已开展,据调查得知,此时,我们的简历还未准备好,或是发现简历上唯有荣誉缺少经验,或是简历上一片空白,种种问题令他们越发感到担忧和恐惧。

  总而言之,大多数学生已准备好成为促进社会进步发展的一份子,问题是有的,但总会解决的。我们已长大,要学会思考,学会承担,学会忍耐,。

  结论:

  当代大学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进程的关键力量,他们朝气蓬勃,奋发有为。从整体上看,我系大学生群体是好的,尽管他们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大学生这个随着高教改革日益壮大的青年群体仍保持着强烈的独特性,他们以出色的知识背景和极具魅力的年龄优势吸引着人们的视线,他们以其追求不同凡响的冲动和多梦的青春参与了社会的脉动。现代社会充满着机遇和挑战,竞争的日益激烈,事业的艰辛及生活节奏的加快,给每一个人,尤其是希望获得知识、赢得未来发展先机的大学生提出了很高的心理要求,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心理压力。

  一切都会从大学开始,大学虽然是人生中不长的几年,但因其汇聚了人们青春最炽热的年华而影响深远,是我们人生的黄金岁月,有人在这里立下了一生的宏愿,也有人在这里走向了永远的迷失。大学生活包含了青春的骄傲和沮丧,也充满了青春的美好与苦恼。大学风景线,永远是最动人的篇章。而大学生群体,永远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群体之一。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报告

  摘要:*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频频发生,这一现象引起了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多数苦读三年的高中生而言,步入大学校门无疑是一件喜事。而随着大学生活的开始,每个人都面临着一个崭新的环境,心态也会因此有所改变。大学正处于青春期,青春期是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也是心理发展的重大转折期,这一时期的大学生们往往在各种互相矛盾的心理状态中挣扎,如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自制性和冲动性的矛盾、渴求感与压抑感的矛盾等等。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尤其值得关注。

  关键词:大学生大学生活矛盾心理健康

  一、主题简介

  我们围绕大学生心理健康这一话题为主题,利用网络、实地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对我们身边的同学进行了心理健康调查。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面对着崭新的生活,无论是在生活上、学*上还是情感上,很多人都曾有过一段迷茫的时期。而*年来,关于大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悲剧报道也日益增多,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对同龄人的调查,总结出大家目前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提出宝贵的意见,向身边的同学宣传关注心理健康的必要性,帮助身边的同学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健康快乐地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涯,并为将来步入社会做好准备。

  二、活动日程

  1. 7月1-9日:准备阶段

  组员集中,分配任务,内部交流,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相关资料,谈论自己对大学生心理状况的看法,提出问题,制作调查问卷。

  校内调查:(1)口头询问,在宿舍、班级、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作为初步参考资料。(2)问卷调查,在校园内随机派发问卷进行调查。

  校外调查:将问卷以邮件的形式发送给其他大学的同学进行问卷调查。

  在扬州大学农学院进行实地调查,分小组行动并且讨论调查情况。

  4. 8月24-25日:咨询阶段

  将通过调查总结出的大学生主要面临的心理问题咨询相关的老师,听取他们的意见,并进行信息汇总。

  5. 8月26-28日:总结汇报阶段

  小组成员一起讨论整理材料,各自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后以书面报告形式进行总结。

  三、调查情况

  1.调查背景

  *年来,关于大学生由于心理健康问题而引发的负面报道越来越多,这一现象引起了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结合到我们的实际大学生活,我们也确实面临着学*压力、严峻的就业压力还有复杂的感情问题。

  2.调查目的

  我们想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从中寻找出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一些比较普遍的心理困难,向大家宣传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为大家提出一些适当有效的生活学*以及情感建议,帮助大家克服那些出现在我们多姿多彩大学生活中的小阻碍,为我们的健康成长提供动力与信心。

  3.调查对象

  本校的同学和江苏省其他各高校的一些大学生。

  4.调查方法或工具

  主要是问卷调查,通过网络以及实地调查两个方面进行实施。

  5.数据分析或问题与现状分析

  心理健康调查问卷问题分析

  (1)您认为您目前所在的大学与高中的整体氛围相差很大吗?

  a.特别大b.很大c.差不多d.无差别

  分析:12%的同学认为相差的氛围特别大,无论是学*上还是生活上。48%的同学认为相差很大,主要实在学*氛围和生活*惯上,大学的学*相对轻松而且老师也不会总是督促学*,大学都是住宿生活而很多人都是到了大学才离开家开始住在学校,这一方面很多人表示一开始真的很不*惯。40%的同学认为差不多,虽然大学与高中相比是一个崭新的环境,但他们表示自己很快就适应了这样的生活。0%的同学认为无差别。

  (2)您对目前的大学生活适应状况如何?

  a.很好b.还可以c.较差d.差

  分析:调查显示15%的同学认为对大学生活状况适应状况很好,而25%的同学对大学生活适应状况感觉较差,绝大部分的同学乐观的认为适应状况还可以。这说明大部分同学(60%)生活态度非常乐观他们懂得调节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然而小部分同学则值得注意,他们对生活中的事情处理的不是很乐观,由于他们思想太重,压力太大,所以他们需要更多的帮助和鼓励。

  (3)您认为压力在您的学*生活中对你的影响怎样?

  a.正面影响,学*的动力b.没影响c.有点影响,影响情绪d.负面影响,无心学*

  分析:有58%的同学认为压力是一种正面影响是他们学*的动力,这表明这些同学面对压力是有着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他们化压力为动力为自己的人生增添光彩,32%的同学认为有点影响,但并不严重,这样说明他们也能够逐渐地找到处理压力的方法而不是受挫沮丧,10%的同学认为压力是负面影响,会导致他们无心学*,这说明他们的心理素质还不是很好。

  (4)当您出现学*效率底下的情况时,您会觉得心烦气躁吗?

  a.经常会b.偶尔会c.很少会d.不会

  分析:调查表明有63%的同学认为偶尔会,20%的同学认为很少会,7%的同学认为不会,这表明绝大多数同学能够乐观地处理自己的学*问题,有着良好的心理素质,而10%的同学表示他们经常会觉得心烦气躁,他们需要加强锻炼。

  (5)您认为宿舍是否有利于您的学*?

  a.非常有利b.比较有利c.一般d.比较不利e.非常不利

  分析:从调查中发现没有同学认为宿舍非常有利于他们的学*,25%的同学认为比较有利,32%的同学认为一般,而38%的同学认为比较不利,5%的同学认为非常不利。这说明大多数同学还是把学*放在第一位的,但宿舍的学*氛围不是很好,所以大多数同学表示他们还是倾向于去图书馆或者自*室学*。

  (6)您是否对学校或者教学质量产生过不满心理?

  a.经常有.b.偶尔有c.很少有d.没有e.未考虑过

  分析:调查发现15%的同学经常有不满心理,说明他们时常在思考自己,反省自己,但又从未去试图改变现状,改变自己,有50%的同学偶尔会产生不满心理,说明大多数同学是乐观的,只是学*任务和不幸偶尔让他们心烦,只有20%的同学很少会出现不满心理,13%的同学从未不满,5%同学从未考虑过这一问题,这说明他们的心理素质非常好。

  (7)您与同学相处的状况是否让你感到压力?

  a.经常会b.偶尔会c.根本不会

  分析:从调查中发现有12%的同学经常会有压力,说明他们非常重视同学之间的友谊,但出于某些客观原因使他们对自己的友谊表示不满,有60%的同学偶尔会存在压力,这说明他们的交际能力和心理素质是很好的,而28%的同学则认为根本不存在,说明他们在交际上都是很乐观,总体来说同学们的交际交友都没有什么大的障碍。

  (8)遇到压力你会最先向谁求助?

  a.家**.知心朋友c.专业人士

  分析:据调查有42%的同学遇到困难会找家长,说明他们的依赖心理还是很强的,缺乏独立思考生活的能力,有58%的同学认为找知心朋友更好,这类同学适应性比较强,自我生活能力比较强,他们不想让父母担心最先想到的是知心朋友。

  (9)您赞成大学生谈恋爱吗?

  a.赞成b.不赞成c.有时好就可以谈了d.完全没有必要

  分析:有33%的同学赞成谈恋爱,他们觉得不管以后能不能走在一起,都会给自己留下美好的回忆,62%的同学认为有时好就可以谈了,这说明这部分同学会根据自身的条件状况来决定谈与不谈,而5%的同学认为大学生的任务仍然是学*,应该把学*放在首位,而且大学生的经济来源都是父母,谈恋爱需要花费,也会浪费学*的时间,影响学*。

  (10)您失恋后会伤心吗?

  a.不会b.会c.看情况d.无所谓或一点都不伤心

  分析:对大学生失恋问题,13%的同学不会,5%的同学认为无所谓或一点不伤心,谈恋爱只是在找异性朋友,失恋也许是对方的不足,或者是自己的缺点,而42%的同学认为会伤心,毕竟双方都是真心的最后如果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能在一起还是很难过的,40%的同学认为要看情况。

  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

  1.心理素质方面,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等。在困难与挫折面前,很容易束手无策、茫然,面对学*生活中的种种压力,不能调整好心态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他们。

  2.人际关系方面,冲动、不能*静地考虑问题是许多大学生的共同问题,缺乏沟通,不能融洽地与同学相处也是一部分同学的困难所在。

  3.情感方面,当面对学*生活中的一些挫折时,许多同学都会出现不良情绪,有些人能够正确地对待它们,而有些人却会因此造**生的悲剧。同样在大学生最敏感也最普遍的恋爱问题中,有些同学可能无法面对失恋最终自我堕落。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大学生一般年龄在十七、八岁至二十二、三岁,正处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

  1.客观原因

  1)学*的任务、内容、方法发生了变化。大学更加强调独立自学、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像中学有老师天天辅导,日日跟随。

  2)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进入大学,宿舍成为主要的生活区,生活需要自理,对于那些没有寄宿经历和依赖父母的同学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

  3)人际关系较中学时代要复杂。跨进大学,周围的人来自五湖四海,大家有着不同的生活*惯、语言、*俗等,形成了陌生的交流环境。

  4)对待社会工作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大学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我管理,除了学*之外,还需要参加一些社会工作来锻炼自己的能力,有些同学面对这些倍感压力。

  2.主观原因

  1)盲目自满与自我陶醉。考上大学之后很多人都不由自主地懈怠了下来,一方面大学里没有了中学里的学*压力,另一方面许多同学自认为中学里自己是个佼佼者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却不知大学里的人才比比皆是。

  2)失望与失宠感。很多同学都觉得目前的大学与自己理想中的大学相差甚远,因此产生了失落感,同时在大学里一下子不再是家庭与老师的重点保护对象也不免觉得有些失宠。

  3)畏首畏尾。面对崭新的环境以及激烈的竞争,很多同学此时却失去了信心,他们不敢表现自己展现自己的才华,久而久之还会产生自卑心理,这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6.解决方法

  (一)开展相关心理讲座,设立心理咨询室

  校方应充分发挥作用,积极引导同学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心理问题的出现很可能是由于同学们对自我和社会的认知不够,心理教育一方面可以向学生灌输正确的观念,另一方面也可以纠正大家过去的错误观念,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走出心理阴影,沐浴阳光。

  (二)积极参加活动,保持良好心态

  多数同学认为自己并不快乐,其实快乐隐藏在生活中的许多角落里。保持良好的心态,首先需要相信:快乐是自己寻找的。自我暗示也是一种有效方法。时刻相信自己是快乐的,就能在无意中将阴霾无限缩小直至消失。积极的参加社会活动,能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将自己的不快乐与快乐都学会与身边的'人分享,困难时寻求朋友的帮助,失落时寻求朋友的安慰,在这样的氛围中自己也体会到了助人为乐的快乐,进而形成乐观的生活态度。

  (三)降低压力,促进良性竞争

  现代的大学生虽然还没有步入社会,但是沉重的压力却已经在他们身边蔓延开来,就业压力,各种各样的竞争压力,来自父母老师的压力等等,这么多的压力往往压得许多人透不过气来。因此,一方面学生应学会自我调整,学会怎样把这种激烈的竞争环境转化为源源不断的动力,另一方面,学校与家庭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与鼓励,而不是一味地施加压力。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过多的压力压垮学生,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

  四、结语

  大学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一个满载梦想与希望的园地,大学也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在这里我们不断积累,在这里我们不断成长,在这里我们不断感悟,所以我们应当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正视一切困难,坚定自己的决心与信心,只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才能让我们更好地感受大学生活的美好,感受大学生活的多姿多彩,为自己的未来插上飞翔的翅膀。

  在这次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的社会实践中,我们受益颇多,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天,但是这十天里的经历却是一分宝贵的财富。

  十天里锻炼的是我们的能力。在实地问卷调查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小困难,例如遇到有些同学的不配合,成员之间的意见分歧等等,但是我们都认真耐心地去解决这些小困难。我们总是带着诚恳的微笑去与每一位接受我们调查的同学进行交流,我们总是心*气和地进行小组讨论,我们总是积极地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去。这十天我深刻地意识到与人交流沟通的重要性,沟通是人与人和睦相处的重要*台,沟通也是人与人之间互相了解的重要工具,沟通更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磨合的润滑剂。与朋友的沟通,与陌生人的沟通,与老师的沟通,面对不同的对象,需要的是不同的沟通方式,但无论怎么样,真诚的心*静的态度都是或不可缺的金钥匙。这十天我也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力量,团队合作不仅仅体现在学校体现在班级里,它还是我们步入社会的一个重要考验。作为小组的小组长,我担负着使组员默契配合的重要责任,团队里既要体现团队合作的精神,也要发挥每一位组员的能力。

  十天里帮助我们树立了积极乐观的态度。参加问卷调查的同学都是我们身边的同龄人,对于*年来频繁发生的由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悲剧我们也深有感触,自杀、伤害他人这些原本不该出现在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里的事,只因为同学们的一念之差而酿成了千年之恨。通过我们自己的实践调查,大家对身边的朋友同学以及自己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充分认识到了拥有健康的心态,快乐的心灵对于自我生活学*的重要性。

大学生调查报告8

  根据咨询2008年6月推出的网民连续用户行为研究系统的数据显示,在交友社区类网站中,校内网以16.34%的网民到达率位居首位,月度覆盖人数达到2707万人。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大学生群体在校内网上的交友状况,从而分析校内网对于大学生交友的影响。

  本次调查选取了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交通大学和甘肃政法大学5所高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为样本,采取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相结合的办法,发放问卷实施调查,并且进行了个案访谈。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的有效样本为493份,其中男性260人,女性233人。

  一、大学生校内网上交友的特点

  1、校内网交往范围的普遍现实化

  调查显示,80.9%的用户是通过周围朋友知道并且开始使用校内网的。81.1%的校内网用户的好友人数在200人以内。用户的好友中原本就认识的人数在一半以上的,占调查总数的67.6%,原本就认识的人数占80%以上的,占调查总数的36.9%。校内网用户添加好友的途径主要有站内搜索、他人申请和通过好友链接,分别占59.1%、58.9%、55.6%。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校内网的发展扩散方式主要是通过朋友熟人的介绍,用户的交往范围主要是原本认识的朋友和具有某一相同特点(比如相同的兴趣爱好、家乡等)的人群,用户大多无意于过多寻求虚拟世界的朋友。因此,校内网是现实人际交往的补充和网络上的延伸。

  2、地缘群体、业缘群体、趣缘群体的易于接受性

  添加好友时的依据,由重要到不重要的顺序选择三项排序,结果显示如表

  1,我们对第一、二、三位进行赋值,分别为3分、2分和1分,经计算得出,选择好友的依据比较重要的三项是学校和专业、家乡所在城市和兴趣爱好,而对于相貌、性别和年龄等个人本质特点,则相对来讲不构成大多数人选择好友的依据。

  ②按照社会学的概念,即地缘性、业缘性和趣缘性成为大多数人在校内网上选择好友的主要标准。

  3、交往动机的去功利性

  在使用校内网经常做的事情的调查中,按照选择人数百分比由多到少进行排列,位于前三名的是查看好友的空间、状态,看帖并且回复、更新自己的空间,查看留言并回复和搜索寻找熟人(同学、同事、朋友),分别占总数的59.1%、55.6%、50.0%,均超过半数。还有44.4%的人选择和好友聊天。

  在使用校内网的过程中,大学生用户经常做的事情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交流沟通,包括查看校内空间(主要是好友空间和自己空间以及新的到访者空间)和校内沟通(主要是查看留言、站内信息或者回复);

  二是寻找熟人。85.7%的用户表示不经常浏览陌生人的空间,只有9.3%的用户会经常和陌生人打招呼。

  由此说明,大学生用户使用校内网的功利性不强,一般只是单纯的交流沟通和寻找熟人。绝大多数用户对于查看陌生人的空间动态、和陌生人聊天并不积极,也就不存在带有结识对自己发展有益的人的目的去交往一些特定人。校内网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累人脉的作用,但是这种作用是否会发挥实质性的影响,有待更深入的调查。

  4、遵循线上线下交往两分法则

  线上线下交往两分法则,主要是指朋友之间的交往*惯,一部分朋友之间的交往仅限于在网络上进行,一部分交往则是按照原有的方式进行(比如日常见面、发短信、打电话等)并且辅以网络交往。在本次调查中,具体是指,一部分朋友,只是在校内网上保持联系,而在实际生活中基本没有联络,而有些朋友则是在现实生活中和校内网上都保持着联系。这种情况不仅仅出现在校内网的使用中,在其他网络交往中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二、校内网对大学生现实世界交友的影响并不大

  通过调查,笔者发现校内网对于大学生现实世界交友的影响并不大,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用户使用校内网前后的人际关系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

  调查中,有76.1%的人认为,使用校内网后跟生活中原来朋友的关系没有什么变化。认为校内网使原有朋友关系更加亲密的用户仅占23.6%,这部分用户主要通过校内网寻找到失去联系的老朋友、老同学,从而重新建立现实联系。

  很多被调查者纷纷表示,自己的朋友关系与校内网的使用关联不大。通常的情况是,原本现实世界就经常联系的朋友不仅在校内网上经常互相访问查看,而且在现实中仍旧保持原有关系;而对于另外一些*常就疏于联络的朋友、同学,通过校内网找到后,也仅仅只限于在校内网上保持着非经常性的联系,现实世界中的联系仍旧几乎没有。

  2、对于通过校内网新结识的朋友,未能实现线上交往线下化

  这里通过校内网新结识的朋友指的是加为我的好友的人,不包括浏览的陌生人。调查中,用[]户的好友中原本就认识的人数在一半以上的,占调查总数的67.6%,也就是说通过校内网新结识的朋友占少数。同时,对于校内网上结交的新朋友,在线下经常联系的仅占调查总数的9.1%,也就是说,大多数校内网用户对于校内网上结交的新朋友基本不会在线下往来,即未能实现线上交往线下化。

  校内网对于大学生现实世界交友的影响不大,原因有两个:

  其一,校内网是基于现实人际关系建立起来的网络*台。这种基于现实人际关系建立起来的网络*台,可以说是现实人际交往的补充方式和现实人际交往在网络世界的延伸。

  其二,大学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其接触网络媒介的素质相对其他人群较高,心态比较冷静、理智、成熟。调查显示,他们无意于寻求虚拟世界的朋友,无意于浪费太多时间在寻求自我肯定和认同的网聊空间,当然也就更不会把网络上的朋友带到现实世界中来。

大学生调查报告9

  当今世界时代的主题虽是和*与发展,但充满着更为激烈的新一轮的竞争。我国在挑战中寻求发展的机遇,但可能受到外部敌对势力的阻挠。加强党的建设,尤其是培养年轻一代具有坚定政治信仰和现代知识的综合型复合人才人,是强国富民的重要基石。

  在*的大学里,学生往往是只学*专业知识,并没有更多地与社会接触。而在国外,如美国,它们的学生同样是采取休学分的制度,可是学校的政策放地更宽,学生可以在学*的同时,踏入社会,寻求工作。那样学生可以及时到了解自己的不足,了解现在社会上所需要的什么样的人才。对比之下,国外的大学生总体的竞争实力,就强于我国的大学生。

  所以,我国大学生应该走出过去那种单一的成才道路,要走多元化的道路,成为综合型复合人才,从而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新世纪面临着新机遇和新挑战,国际国内形势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在诸多因素、诸多矛盾交织发展的情况下,对人们产生较大冲击影响的国内或国际性、地区性的事件会不断发生。这些可预见或难以预见的重大事件,无一不牵涉着民族与国家的利益,大多包含着爱国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素材。大学生是不断成长的一代知识新人,对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一般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关注度。

  我国过去几年的高等教育发展,其焦点是外延规模的扩大,很多事例十分刺激人们的视神经,当外观视觉上的吸引力降低时,所有问题的焦点,现在转移到了内部。*高等教育将从数量时期全面进入一个质量时期,将从注重外延发展到打造内涵实质。育人的意义既广大又深远。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是高教改革的中心工作,而加强高校德育工作,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加强高校德育工作。教育出了问题,会在一代人甚至几代人中产生恶果。事实上,我们的教育制度的确发生了一些带有全局性的负面影响,我们的优秀人才,正在为他们的优秀付出代价;我们的社会,我们每个人,也将为此付出代价。解决教育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力量,需要每一个人都来关注。但*几年的大学生表现出低素质。低能力……这种种的现象已使大学生在公众心中的形象有所动摇。

  那么,大学四年,五年的生活到底给了我们这些当代大学生什么?是知识?品质?能力?还是一无所得?

  调查目的

  “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是我们最先触碰到时代的前沿;也是我们,心跳和着民族的脉搏;更是我们该去担起建设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大学生是社会的新鲜血液,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高低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而学校是培养大学生的主要基地,所以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为了更好的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情况,我调查小组特作此调查!

  调查问卷的分析

  1、调查的对象及范围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邯郸市内四所大学的在校生,即河北工程大学、邯郸学院、邯郸大学、河北司*职业学院的学生,调查总计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46份(来自城镇大学生:512人;来自农村的大学生:434人),回收率:94.6%。调查结果值得我们深思。

  2、调查的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主要以调查问卷为主,实地访问、网上调查为辅,对邯郸市内四所高校(河北工程大学、邯郸大学、邯郸学院、河北司*职业学院等)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

  3、调查的结果

  在所调查的大学生里,有的是一年级新生,也有的高年级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每人都有着各自的梦想,对未来的期待来到了大学!他们在没上大学的时候,在高中甚至更早就设想着自己的大学是什么样的,大学的学活是怎样的!但,他们一旦在大学里生活上一个月、一年、几年,他们有的人就会失望的说:“现在的大学生活和我当初所期待的完全不一样,简直是天壤之别!”在我们所调查的人群中有90.5%的大学生说他们的现在的生活和高中时所期待的不一样。有的抱怨说学校环境不好,有的抱怨说学校设施不全,有的抱怨说学校师资水*不够等等,表现出一系列的不满,却他们很少考虑自身的问题。

  在学*的过程中,他们遇到问题或困难的话,很少去查阅资料,自己解决它们,更有甚者会置之不理。但还是有52.3%学生会向讲师或同学们咨询,来解决。()大学应该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不能一遇到事就要寻求别人的帮助,应该学会独立的生活、独立的思考,做一个自强自立的人!

  大学的校园生活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的,各式各样的活动,让他们从中汲取着不同的营养,大学的生活已经很接*社会了,被人们称为“小社会”。在这小社会里每个人都可以尽情的发挥,展示自己的才华与能力。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处理突发事物的能力等等。58%的学生都积极的参加学校里的活动,都认为在活动中,不仅能锻炼自己的勇气,还增加了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交际圈也扩大了!但有*21%的学生却对于这些活动不予理会,认为这些都是些没有意义的事,不如将这些时间用在其他的事情上,如上网、谈对象等。


大学生的调查报告9篇(扩展2)

——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9篇

  调查目的:

  主要了解在校大学生就业期望,自身素质的评价,学校就业指导,对就业形势的看法,旨在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影响;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更好地调节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供需关系;为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作一个新的描述;帮助大学生尽快认识自我,学校为学生提供就业引导,使学生能谋取理想职业。为同学们在今后的求职就业过程中提供参考。

  调查结论及建议:

  一.大学生对就业前景的关注的比较少

  在调查中了解到,大学生对就业信息的关注还是比较少的,只有24%的同学表示一直在关注就业信息,而71%的同学只是偶尔关注,在看到时留意下。而对就业情景的关注程度,直接影响了对为所选职业所做的准备程度和将来职业所带来的成就高低。同学们大都表示对未来的工作有担心,但在实际生活中却缺少了这种基本的努力。典型的眼高手低表现。

  总结照成这方面的原因:1.因为学生现在仍在安逸,舒适的校园中生活,对激烈的社会生活没有足够的了解。在经济上仍依赖父母,忘却了就业压力带来的紧张感,每天仍是如中学生活,上课、下课,对就业缺乏了准确的了解和认识。2.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不到位。同学们表示,虽然学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只是泛泛的讲些大道理,缺少了实际的操作能力。

  二.大学生个人能力存在缺陷,自我认识不足

  自我认识包括个人的兴趣与特长、个人的性格与价值观、个人所选定的目标与需求、个人的情商、个人的工作经验、个人的学历与能力、个人的生理情况等个方面,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对部分用人单位的了解,发现社会所需要的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综合素质应该包括思想健康和道德、自律、讲诚信,善于协调、容易与他人合作的品格,以及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基本的法律法规知识。

  调查显示,有60%的'大学生认为造成就业难的状况,除了社会压力大,企业用人少的因素外,主要问题还是在于自身的工作经验的缺乏,缺少实战经验是致命的因素。目前大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缺失,突出表现为相对缺乏社会实际工作经验,缺乏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缺乏艰苦创业精神,在与人合作与沟通方面存在着障碍。在调查中发现,有57%的同学认为自我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关系是自己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难题。

  职业生涯目标是指可预想到的、有一定实现可能的目标。而职业目标的选择并无定式可言,关键是要依据自我实际,这就要求我们要对自己有所了解。通过个人分析认识自己,估计自己的能力,确认自己的性格,发现自己的兴趣,明确自己的优势,衡量自己的差距,并以此来开发自己塑造自己,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然而调查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兴趣、职业倾向都缺乏深度了解,自然对职业生涯目标是模糊的。

  三.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职业期望状况

  影响职业期望因素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声望地位稳定性因素(地理位置与单位性质、社会经济因素),内在价值因素(是否能发挥自己的才能、自己的理想),外在价值因素(家庭的经济条件、薪水和福利、)。在调查中,被调查者薪酬和福利、地理位置、单位性质、自己的理想、家庭的经济条件、父母的决定、社会经济因素、是否能发挥自己的才能,按自身在选择工作时所起作用从大到小排序。其中在职业选择中考虑的首要因素的选择情况,薪酬和福利、地理位置、单位性质和父母的决定为同学们所所首先考虑下的,接下来是自己的理想、是否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家庭的经济条件、社会经济因素,男女生没有显著的差异。

  据调查发现,以往的学生对自己就业后工作的要求,无论是单位性质反面还是薪资方面,要求都比较高,但现在的就业形势似乎不允许初出茅庐的学生有挑工作的机会了,大学生们的要求也降低了很多,大部分同学都表示可以接受“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对于以后将从事非专业的工作,有61%的同学都表示可以接受,看招聘单位给出的工资待遇和发展前景。但在就业公司选择时,有58%的同学希望可以再外资企业和*部门工作,对那些民资企业只有极少部分的同学表示会考虑,这也是大学生好高骛远的表现,似乎也有点不切实际。

  几点意见:

  从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对就业的态度表现为:1.对就业形势的关注度比较少。2.个人能力存在缺陷,自我认识不足,缺少实战经验是致命因素,没有准确的目标3.大学生的职业期望还是比较高。

  (1) 学校要切实做好学生的就业工作, 尽快完善就业指导体系

  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的工作同等重要。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属于就业匹配的促进措施。其核心在解决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通过向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接受职业指导, 帮助他们进行有效的职业决策。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高等院校应通过改革传统的管理体制,逐步形成和建立一支高素质和职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 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和就业帮助。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系统, 并与全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联网,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建立职业指导机构,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估、职业开发以及制定工作寻找战略,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信息与指导服务;建立职业指导课程,列入学校教育课程内容和教学计划,实施在校学生的就业指导与实*政策等等。

  (2) 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

  首先大学毕业生要认清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当前全社会就业形势比较严峻,除了表现在就业需求与劳动力供给的矛盾外,城镇和农村就业问题同时出现,新生劳动力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这为大学生就业增加了困难。因此大学生要消除“眼高手低、有业不就”的思想,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正确的就业观。调整自己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想法,到基层去谋求发展,到艰苦的地方去创业。其次转变到灵活就业,先就业、后择业的动态就业上来,转变到行行出状元,“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的敬业观念上来。最后认清自身的素质和条件,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不盲目攀比,寻找与自身条件相适应的、适合于自己的用人单位。毕业生应当给自己做出一个正确的评价,自我评价要全面、客观,既要看到长处的一面,又要看到短处的一面,既要对某一方面的特殊素质进行具体的评价,又要对其他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既要考虑全面的整体因素,又要考虑到其中占主导地位的重点因素。

  (三)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的能力,在校期间也可以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如学校安排的社会实践,社团的下乡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招聘会,也可以在不影响自己学业的前提下去找一份兼职,提前适应社会生活,了解现在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积累一些社会经验,丰富自己的阅历。这些都是将来找工作的资本。

  那么到底*的大学生教育和就业发生了什么问题,我认为有必要进行客观和较为深入的探讨,在暑假期间我在山东大学以及山东农业大学做了调查。经过调查,我发现三方面状况:第一。大学生就业难很大原因是因为对收入要求过高。第二。在本科生出现就业报酬低的状况后很大一部分人选择了继续考研。第三。随着考研大军的不断扩大,出现了一大批“校漂族”,即那些大学己经毕业,却仍留连在校园内或者学校周围的人群。下面分别对以上情况做一下介绍:

  调查过程:

  一、大学生就业难,普遍觉得报酬太低。原因何在?

  首先,从人力资本投资和收益的角度看,不能片面地责难大学生对工作岗位,特别是对收入水*的抉择,大学生谋求较高收入的工作岗位是有道理的。在查阅相关资料计算后发现:城镇小学、初中、高中和中专、大专和本科、硕士、博士各学历阶段毕业人力资本量分别为20xx年价格人民币3.1万、4.9万、7.4万、19.4万、31.6万、49.8万;各阶段新增人力资本边际收益率(高学历与低学历收入之差比以本学*阶段投资新增人力资本量),分别为9.8%、22.2%、11.0%、4.7%、18.8%、14.6%。可以看出,从中等教育水*培养到高等教育水*,需要人力资本投资12.1万元,边际投资很大。据有关调查资料,目前大学毕业的*均工资水*为每月1700元左右,高中和中等教育毕业的为1500元左右,大学投资收益率仅为4.7%。这样低的边际收益率,对大学阶段的人力资本投资是极不合算的。因此,大学生及其家长找一个能回报大学阶段投资的收入水*的工作岗位,就是投资对合理收益的追求,是经济人最理性的反应,而简单说大学生择业条件太高,挑三拣四,从成本收益理论讲,是毫无道理的。否则,从投资回收角度讲,他无法收回大学阶段的教育投资,实际是亏损的,那又何必要上大学呢?

  再次,大学生需求方面也存在着深层次的体制问题。主要是民间投资受到制约,中小企业数量人少,民问中介、社区等组织不发达,自由职业者受到限制。日本1.25亿人口有660万个中小企业,**13亿人口只有700万个。从世界性的规律来看,一个国家的企业,99.5%以上是中小企业;观察中小企业数量与在企业中就业人员的关系,中小企业*均从业者为10人左右:而从就业的结构看,一个国家65%——80%的劳动者在中小企业就业;随着发展水*的不同,每千人企业数量也不同,发达国家中小企业数量*均每千人50个左右;而许多大学生毕业后,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工人、管理人员、创业者等,中小企业就是大学生就业的最多去处。*为什么就业难,就是因为每千人中小企业数太少。除了社会、家长和大学生“吃皇粮”、官本位等观念外,办企业市场准入门槛高、时间长、手续多、成本大,开办企业后贷款难,*收费项目多,中小企业很难经营和成活,是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太少的最主要体制原因。

  二、考研又在逐步演变成很多人的“独木桥”考研大军急剧增加。“校漂族”实在太难。

  大学毕业了,但仍有人“漂”在校园……

  “校漂族”在扩军,这已成为社会和媒体关注的一个热点。所谓,是指那些已经毕业,却仍留连再校园内或者学校周围,经常到学校用餐,到学校图书馆查阅资料或参加学校一些讲座,闲暇是逛学校周边的小店……

  “校漂族”到底有多大比例,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生活到底是精彩还是无味?让我们走进“校漂族”,了解一下他们的生存与心理状态。

  “坚决拼一个美好的未来”是他们的目标。他们已经觉得没有退路了。所以他们很苦——这是我的感觉。

  “6点多起床,接着到教室自*,然后在学校食堂吃饭,晚上自学到10点多,最后回到自己租的小屋。”在山东大学的自*教室里,我跟这位“校漂族”的一员聊了起来。再大四考研失败后,他决定再考。我们是校园里的“大五”生,从外表看,我们跟师弟师妹们没什么两样,宿舍、食堂、图书馆三点一线。我们在依赖和利用学校的资源,只是我们的心不再为外边多彩的世界所诱惑了,我们没有多少“漂”的资本呀。

  另外,我还见到一位三次冲击“考研”的。前两次都是功亏一篑,尽管他的精神压力很大,但他说“我已经没有退路了”,他家庭状况不是很好。

  他只能节衣缩食,每天天未亮就从自己与别人合租的小屋于出来,在教室一呆就是一天,晚上很晚才回家,一天三餐几乎都在啃面包或方便面。“拼一个美好未来”,这几乎是所有“校漂考研族”的共同心愿。一时找不到一个好工作,考研也许就是一个别无选择的选择了。对“校漂族”而言,或许是人生的一个新的起点。

  去年,国家就业制度规定: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学校可根据本人意愿,其户口两年内可继续保留在原就读的高校,待落实工作单位后,将户口迁至工作单位所在地。这一规定的出台,使户口留在学校的尚未找到就业单位的学子,更是把校园作为一个人生的缓冲地带。

  暂缓就业成为许多大学生的选择。住在学校附*,他们感到有一份安全,有一份归属与依靠,这也许是他们心中本能的选择。有专家说,部分学生进入社会后心理上仍然未“断奶”,无法适应社会,因此选择重回学校寻求心灵的依靠。这种解释虽过于绝对,但对“校漂族”而言,对校园的归依情结确是无法排解的。

  当然,“校漂族”工作暂无着落,经济拮据,也是他们选择继续留住校园的重要原因。“住在学校附*,傍依学校的食堂、图书馆等,生活经济实惠而方便,还可以充充电,查查资料。就连学校周围的各种商店卖什么,哪家东西最便宜、哪个餐馆有什么地方菜,我们都一清二楚。”这是一位山东的“校漂族”告诉我他们在学校附*的原因。

  “哪儿漂都是漂,干吗浪费学校这份难得的资源呢?”有许多“校漂族”,他们更多是看重了学校的资源和校园氛围。

  “毕业之后,在选择居住环境时,总是不自觉地把所选地点和校园做比较,后来虽然也曾在单位附*租过房子,但学校里的图书馆、阅览室、自*教室,这些曾经让我留下汗水和身影的故地,总也挥之不去,最后,我又搬回了校园。刚毕业半年多,对于家在外地的我,校园是我对这座城市最熟悉的地方,也是精神上的一个“家”。

  但很多学校认为,轻易办理暂缓就业而加入“校漂族”这一群体,不应提倡。一方面,他们占用了学校资源,对那些即将毕业的高校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也不利于学校的管理;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放弃正当时候的就业机会,盲目地被这一群体同化而做“校漂族”,将来就业会更困难,“先就业再择业”应该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再一方面,选择“校漂”,其实对学生本人也不利,“校漂”期间档案记录是中空白的,容易使用人单位产生疑问,不利于本人就业。

  调查总结:

  两天的时间中,我接触了很这样的“校漂族”,很多时候我都被他们的这种精神感动着。他们真的很苦!我感觉到他们所承受的不仅仅是生活上的拮据,而更大是他们所承受的巨大精神压力,用他们的话说,他们己经没有退路了。从心底里我佩服这些人。但我觉得这不是一种正常的状况,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毕业后勇敢面向社会,理性分析,理性选择,去寻找适合发挥自己才智的新天地,自立自强,回报社会,这才是进取的人生态度,而不应该把考研作为自己的全部。“校漂族”的形成,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多数应该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他们漂泊的生涯也是为了寻找更好的人生起点,这是它的积极意义。它作为人生角色转换的缓冲带,从容地规划一下人生生涯,也许半年,也许一年,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但这种生存状态不宜过长,不应该成为一种生存常态。一味沉迷其间,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是不可取的。“漂”的感觉很自由,但毕竟无根,不稳定,成本也比较高。另外,作为学校,也要及时调整教育内容,除传授系统学科知识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让学生顺利完成校园与社会的对接。就业难,考研难。对于以上问题,首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收益低问题,一是高等教育要进行调整和改革,从吃皇粮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调整专业,改革课程,加大技术技能专业的设置;另外,大专和本科所有专业,在毕业前一年内,开设必修的创业课程,使大学生掌握必要的创业谋划,寻找合伙人。签订合伙协议、注册登记企业、经营管理生意等方面的知识。二是*要网开一面,各部门要降低注册登记企业的门槛,缩短开办企业的时间,减少开办企业的审批手续,减免开办企业的各种收费,放开较多的行业让中小企业进入;在企业开办后。银行应当积极地为中小企业贷款,发展较多的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和银行可推出大学生创业小额贷款,杜绝*各部门向中小企业收费和罚款。这样才能增加对大学生的需求,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难。另外作为考研一族应该积极面对社会,理性分析,理性选择,去寻找适合发挥自己才智的新天地,自立自强,回馈社会,这才是进取的人生态度,而不应该把考研作为自己的全部。但愿随着制度的改革,观念的提高,以上状况能够得到改善,解决。

  理想,是人生的指路灯,是生命的奠基石。生命因为有了理想而有奋斗的动力,因为有了理想而精彩。没有理想的人如同一具行尸走肉,这样的人只剩下躯壳,碌碌一生,无所作为,这是人生的一大悲剧。大学里的莘莘学子更是胸怀大志,谁不想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谁不不想充当一个叱咤风云的时代宠儿。当今的大学生,他们满怀激情,满怀憧憬,构筑自己未来的蓝图。我们就大学生就业憧憬问题,对5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一、发展空间与薪酬

  根据调查显示,8%的人选择在1000元以下,41%的人选择在1000—20xx,30%的人选择在20xx—3000,21%的人选择在3000以上,

  由此可以看出,当提出第一年期望的工资是多少这一问题,大部分人选了1000~20xx元。有人说,不注重第一年的工资,关键是第二年,第三年的。看来大家普遍都注重的是自己的发展空间。求职时,应该明白自己看重的是什么、渴望得到什么、未来发展如何,个人的发展前景与待遇发生矛盾的时候,每个人的选择都会不一样。显然薪金不再是大学生最为看重的因素了。理性地对待薪金这是个正确的心态,一心想高薪,反而影响了工作的表现,积累经验才是第一位的。

  根据调查显示,63%的人选择在沿海开放城市工作,13%的人选择回家乡,12%的人是去内地省会城市,7%的人选择去国外发展,5%的人选择在边远/大西北/农村工作。

  由此可以看出,不少大学生还是认为留在沿海开放城市,就业发展的机会比较多,才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和特长。而且从数据中更可看出当代大学生还缺乏吃苦耐劳和奉献精神,偏远地区经济发展较落后,很多大学生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情愿留在大城市发展。

  二、要高薪还是要爱好

  据调查显示,46%的人对与自己专业有关的工作感兴趣,36%的人考虑个人爱好,还有18%的人只考虑金钱因素。

  任何你再喜欢的工作都会有厌烦的时候,什么工作都一样,特别是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不要把工作当作事业,它只是谋生的手段而已,因此更多的人回选择与专业有关的事业从事。当你有一定经历后你才可能有事业,当然有可能有些人一辈子只有工作而没有事业。还有大部分人认为,爱好很重要,只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才可能百分之百的投入和做好,做自己所擅长的事情才有开创一片天地的可能。

  三、大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的信心程度

  据调查显示,2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就业前景广阔,56%的人认为就业前景尚可,11%的人认为现在考虑此问题毫无用处,13%的人则表示不知道。

  信心是成功的第一要诀。在考虑自己就业前景过程中,信心不仅给大学生带来勇气和力量,也会使用人单位,首先从气势上产生认同感。要使自己在择业过程中保持坚定的信心,首先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能够胜任工作。其次,要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要抓住自己的特点,发挥自己的优势,尽量避开自己的不足,这样,就有可能使你在择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其三是要有一腔打动用人单位的热情。要给人感觉到,我是热爱生活、热爱事业的。

  为了了解当今大学生的就业意向我们对怀化学院的公共事业管理、广播电视新闻学、旅游管理、汉语言文学、物流管理、国贸、人文教育、法学、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经济学系、社会管理等专业及系别中随机抽取了4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我们分析了问卷调查的结果发现:

  一、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大学生存在就业困难,总的原因是高校毕业生总量逐年增长明显,就业市场需求却增长不快,导致今明两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前景不容乐观,形势严峻 。

  二、高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离

  调查中大学生大部分认为目前的高校教育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高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轨,以致大学毕业生就业时在选择单位与职业过程存在困难。从目前情况看,高校专业结构设置落后于市场发展。99年扩招使大学生数量急增,但扩招专业相对集中,高等教育大众化,但专业相对集中、促使某些专业人才供大于求,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存在一定困难。

  三、 大学生就业意向现状分析:

  根据数据调查统计显示,在求职意向方面,有52.5%的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去就业,仅有2%的学生选择升学,这可能与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有关,对大学生择业影响最主要的因素的酬薪待遇,说明大学生对自己的工资待遇多少比较看重。而且大部分的学生都追求稳定的工作 。在求职准备中,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流程及国家政策的了解程度方面,有62.5%的学生对其有所了解,说明大学生比较关心自己就业前景,作为学生,为了更好地就业,有33.3%的学生是通过努力学好的专业知识的方式去实现的,另外,通过兼职或实*获取工作经验和参加职业资格培训各占21.7%。在就业观念中,有65%的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有大体的了解,反映了大学生对就业形势的关心,在面临就业时,22.5%的人认为自己最欠缺的是共同协调能力,而对于专业技能方面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在就业需要方面,47.5的学生认为学校最需要提供的就业服务是引进用人单位和提供就业信息,反映出的问题是学校在这方面做得不够,需要对这方面进一步加深,认为本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存在最主要的问题是内容陈旧、形式单一的学生占62.5%,比例最少的是没有设为必修课,为7.5%,有45%的学生认为学校举办校园招聘会最适宜的形式是形式多样的小型专场招聘月。在这次调查中让我们大致了解了本校大学生的求职意向。

  四、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1、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的就业是越来越不容乐观。大学生要在大学里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就很多毕业生而言,与其说就业困难,不如说是就业迷茫,不知道自己应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对自己的未来发展缺乏科学的规划,这往往成为他们面对就业压力时感到手无足措的一个重要原因。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是提升就业能力的基础。

  2、在校求学期间,不能只注重专业知识,而忽视了心理质的情况。在求职过程中,有些学生一旦遭遇失改,便一蹶不振,这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大学生应该注意锻炼自己的坚忍不拔的性格,在求职中充分了解就业信息,觉着、冷静应对所有遇到的困难,用积极的的心态扫除成功路上的障碍。

  3、正确的择业心态,转变就业观念

  (1)首先,要极积、动寻求就业主,而不能被动的“等、靠、要”。很多大学了生把就业寄托于在社会关系资源上,或是企求学校解决就业问题。事实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已经实现用工制度的双向选择,大学生主动推销自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现就业途径,因为能否胜任还得靠实力说话。

  (2)其次,要破除传统就业观念,实现多元化就业。大学生在择业时往往会受到来自社会和家庭中传统观念和传统心理的压力。不少人选择大城市、“铁饭碗”,还有外企,很少人选择西部和基层。这就使就业成了过“独木桥”。大学生在这时应该改变一下就业观念,面对现实,就能较快的找到能够以挥自己特长的工作。

  (3)最后,避免盲目追求,正确认识自我。我国高等教育现在正向“大众教育”转变,一些大学生缺乏危机意识,“眼高手低”,盲目追求就业中的高层次,高薪酬,在择业类型和择业区域上出现“扎堆”现象,造成了供求脱节,这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大学生只有改变以前的“精英就业”观念,树立人职匹配的“大众化”就业观,才有可能实现就业。

  调研背景:虽然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的问题一直存在,但只有今年,这个问题成为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的确,全球金融风暴的愈演愈烈已经是超过半数的企业蒙受损失,毕业生就业的形势更加不容乐观。为了更好的帮助我校学生解决以后的就业问题,现对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调研思路:参考已有的 大学生就业情况调研 ,我们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院应届毕业生进行分析:

  1、毕业生设定的'目标或愿景

  1》对未来的设计或愿景,见第2、19、14、25题

  2》就业前的准备情况,见第5题

  3》与是否专业对口,见第7题

  4》地域意愿,见第10、11题

  5》对用人单位的意愿,见第16、17、20题

  2、毕业生对就业信息的获取(包括获取方式和程度两方面),见第8、9题

  3、毕业生对就业以及外部环境的认知,见第3、6题

  4、应届毕业生就业实际情况,见第4、15题

  5、应届生的反思、经验(含要求学校校,见第21、22题;要求自己,见第23、24、26、12、13题)

  通过对以上五大方面共25道问题的调查,我们希望分析出我院毕业生对就业的选择、认知的程度以及作为院方应当做什么样的工作来帮助毕业生应对就业问题。

  调查分析:

  一、热能专业

  1、毕业生设定的目标或愿景

  1)对未来的设计或愿景:毕业生未来选择的大体方向是考研、就业两个,共占72%,其中选择就业的占51%。特别注意到有9%的同学选择了自主创业,11%的同学选择出国留学。对于选择考研的理由,多数人是因为研究生毕业能获得更高的收入、学术深造。择业观念方面,82%的同学选择先就业再择业、一步到位,很少有人选择考研。25题中,15%的同学坚决不接受最差的机会。

  2)就业前的准备情况:有13%的同学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其余都没有明确的目标,甚至没有考虑过。

  3)与是否专业对口方面:逾八成的同学以找到工作为第一目标,对于专业对口性不很关心。

  4)地域意愿:北京、天津、上海是同学们的首选,其余依次为东部沿海、生源地,有11%的同学没有固定意向。对于地域的选择,同学们的首选标准是工作待遇和发展机会要大。

  5)对用人单位的意愿:性质方面,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是同学们的首选,其他选择比较*均,没有人选择自主创业。对于首份工资75%同学选择1500--3000,没有人选择800--1000。

  2、信息获取方面:就信息获取的程度,对于我校就业政策很了解的人占15%,不关心的占5%;就信息获取的方式,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选择并且方式很多样,其中通过学校就业网站和网上信息获取信息的人最多,各占17%,其它方式如辅导员老师通知、、学校就业网站、就业市场招聘广告等都有人选择,但人数不多,*均在10%左右。

  3、毕业生对就业以及外部环境的认知:有21%的同学认为自己有实力找到工作。

  4、应届毕业生就业实际情况:有52%的同学没有签约任何单位,只有6%。

  5、应届生的反思、经验:对学校,25%的同学需要职业生涯规划辅导,30%的同学需要区域与行业发展形势报告,只有28%的同学需要就业常识和应聘技巧或求职心理辅导,有37%的同学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意义不大;对自己,不同的同学认为自己欠缺的素质不同,分布很*均,其中最主要的素质是交流表达能力、改革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对于想要自主创业的同学,四成认为需要资金36%认为需要能力和经验。大多同学讲毕业生就业不顺利的原因归为就业人数太多、金融风暴、实践经验少。

  二、环境专业

  1、毕业生设定的目标或愿景

  1)对未来的设计或愿景:有七成同学选择就业,择业观念方面,69%的同学选择先就业再择业,没有人愿意一步到位,虽然很少有人选择考研,但很多考研的同学渴望更好的教育环境。25题中,八成的同学可以接受最差的机会。

  2)就业前的准备情况:有21%的同学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

  3)与是否专业对口方面:选择各个方面的同学人数很*均。

  4)地域意愿:北京、天津、上海是同学们的首选,高达61%,其余依次为东部沿海、广州深圳,没有人愿意回到生源地。对于地域的选择,同学们的首选标准是更好的学*机会,其次则是岗位多元化和工作待遇。

  5)对用人单位的意愿:性质方面,国有企业、民样大型企业是同学们的首选,其次是外企,*部门、民营单位不被同学们看好。对于首份工资六成同学选择1500--3000,没有人选择800--1000。

  2、信息获取方面:就信息获取的程度,对于我校就业政策很了解的人占17%,不关心的占11%,了解比较少的共有74%;就信息获取的方式,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选择并且方式很多样,其中通过网上相关信息获取信息的人最多,占19%,其它方式如辅导员老师通知、学校就业网站、学员就业网站等都有人选择,但人数不多,*均在15%左右。

  3、毕业生对就业以及外部环境的认知:72%的同学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而且只有14%的同学认为自己有实力找到工作。

  4、应届毕业生就业实际情况:有81%的同学没有任何签约单位

  5、应届生的反思、经验:对学校,五成的同学需要区域与行业发展形势报告,有32%的同学需要就业常识和应聘技巧或求职心理辅导,因而有49%的同学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意义不大;对自己,不同的同学认为自己欠缺的素质不同,分布很*均,其中最主要的素质是信息收集、汇总、分析、处理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自我学*提高能力。对于想要自主创业的同学,五成认为需要资金五成认为需要能力和经验。大多同学讲毕业生就业不顺利的原因归为在校参加技术锻炼机会少、没有适合自己的岗位、实践经验少。

  三、建环专业

  1)对未来的设计或愿景:毕业生未来选择的大体方向是考研、就业两个,共占78%,其中选择就业的要略高一些。特别注意到有10%的同学选择了自主创业。共有43人选择考研,对于选择考研的理由,多数人是因为缓解就业压力、学术深造。择业观念方面,83%的同学选择先就业再择业、一步到位,很少有人选择考研。25题中,九成的同学可以接受最差的机会。

  2)就业前的准备情况:只有4%的同学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其余都没有明确的目标,甚至没有考虑过。

  3)与是否专业对口方面:逾六成的同学以找到工作为第一目标,对于专业对口性不很关心。

  4)地域意愿:北京、天津、上海是同学们的首选,其余依次为东部沿海、生源地,有16%的同学没有固定意向。对于地域的选择,同学们的首选标准是岗位的多元化和发展机会要大,其次则是工作待遇和国际化水*。

  5)对用人单位的意愿:性质方面,国有企业、民样大型企业是同学们的首选,其次是*部门,外企、事业单位不被同学们看好,值得一提的是有 11%的同学愿意选择自主创业。对于首份工资五成同学选择1000--2000,极少数选择800--1000或2000--30000

  3、信息获取方面:就信息获取的程度,对于我校就业政策很了解的人占27%,不关心的占9%,了解比较少的共有65%;就信息获取的方式,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选择并且方式很多样,其中通过学院张贴通知公告获取信息的人最多,占24%,其它方式如辅导员老师通知、、学校就业网站、就业市场招聘广告等都有人选择,但人数不多,*均在10%左右。

  3、毕业生对就业以及外部环境的认知:62%的同学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而且只有13%的同学认为自己有实力找到工作。

  4、应届毕业生就业实际情况:有76%的同学已经签约了3个以上的单位

  5、应届生的反思、经验:对学校,四成的同学需要职业生涯规划辅导,16%的同学需要区域与行业发展形势报告,只有16%的同学需要就业常识和应聘技巧或求职心理辅导,因而有37%的同学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意义不大;对自己,不同的同学认为自己欠缺的素质不同,分布很*均,其中最主要的素质是沟通协调能力和自我学*提高能力。对于想要自主创业的同学,五成认为需要资金五成认为需要能力和经验。大多同学讲毕业生就业不顺利的原因归为就业人数太多、金融风暴、实践经验少。

  调研结论:

  一、纵向比较

  对于热能专业,目前仍有过半的同学没有签约就业,有的选择出国留学或考研。除了金融风暴对于产业的影响,大学阶段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招聘信息、区域产业发展信息流通不畅也是主要原因,同学们在学校训练的数据处理能力、获得的专业职业证书并不如交流沟通能力、信息搜集处理能力重要,特别是同学们并没有在大学期间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对于环境专业,与以往相同八成的同学没有就业,其中多数选择考研,另外多数同学认为自己欠缺数据出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素质较低。对于建环专业就业,同学们的就业率突破七成,但仍认为学校的就业信息支持比较匮乏

  二、横向比较

  1、比较实际就业情况,建环专业的同学就业率最高,其次为热能和环境,其中环境专业的同学考研人数最多。

  2、在大学期间,有自己职业规划的同学不足三成,其中环境专业最高为21%,其余同学对于未来没有明确的认知。

  3、面临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同学们的普遍认识实现就业后择业,能够接受工资待遇较低的工作,专业是否对口已不再成为同学们择业的首要标准,国有企业依然是同学们的首选。

  4、归纳同学们的经验教训,学校的信息支持、在校期间职业规划教育的普及、自学能力的培养是首先需要重视的方面。

  综上所述,作为学校应当在职业规划教育、自主学*教育、实*实践教育以及信息支持方面加强工作;作为同学自己,应当为自己的未来早作准备,认清当前的外部环境,明确自己的目标,找到理想与现实的交汇点,通过提高自己的各项素质来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有利的位置。

  关键词:学生,就业,调查


大学生的调查报告9篇(扩展3)

——大学生旅游调查报告9篇

  一、调查说明

  (一)、调查目的

  *些年来,随着我们生活水*的提高,精神文化需求也越来越旺盛,旅游也就成现在的热门词汇。在整个旅游的群体当中,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具有一定的经济独立能力和自我生活能力,有相对宽松的时间,具有更多的冒险精神和追梦遐想,这些促成大学生旅游热。因此,大学生作为一支旅游生力军的地位确实不容忽视。根据数据统计,*有大学生,2468.1万人,可见大学生旅游是一个庞大的市场。所以,大学生旅游的意义在哪?

  大学生如何选择旅游路线,以及如何在旅游中确保自己的安全。这一系列问题就有必要做一份调查报告来分析一下。所以,我们通过问卷形式做相关调查。并在本校发放调查问卷。通过对学生的旅游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对得到的相关数据进行解释分析。

  (二)、调查时间

  20xx年5月8日至5月9日

  (三)、调查地点

  淮南师范学院

  (四)、调查对象

  淮南师范学院部分在校学生

  (五)、调查方法

  由于本次调查时间有限,且考虑到科学性和可行性。采用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计发放100份问卷,实际收回100份问卷。 方式:采取在校内随机发放填写问卷

  二、报告正文

  (一)、调查结果及分析

  1、样本结构分析

  (1)、性别结构特征

  本次调查的女生占73%,男生占27%。女生比例大于男生比例。

  (2)、年级分布特征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大一占40%,大二占33%,大三占26%,大四占1%。大一学生居多。

  2、旅游基本特征分析

  (1)、旅游喜好

  根据统计结果,非常喜欢旅游的人占26%,喜欢的占61%。

  (2)、旅游次数

  根据显示,本次调查中至少每年旅游次数在1次以上的比例为78%,2次以上的比例为43%。

  (3)、旅游花费

  调查表明1000元以下的学生所占比例为73%。1000元以上所占比例为27%。 说明大部分大学生经济条件有限,在旅游花费上面投入不多。

  (4)、旅游时间

  根据调查显示,多数人选择寒暑假旅游,占总人数的48%,选择在法定假日旅游的比例排第二,占38%,周末旅游的人数占总调查人数的24%。说明寒暑假比较长适宜长时间的外出旅游。

  3、旅游的目的地及意义

  (1)、旅游地点的选择

  92%的人选择国内游,仅有8%的人选择国外游。国内游中,省外占的最多,为47%。说明大学生旅游地点的选择呈现多元化。

  (2)、旅游景点的选择

  这个问题的选择上,调查中显示大学生偏好于名山大川等自然文化景观,其人数占到总数的38%。其次是历史文化景观,人数比例占总数的31%。而对于其他景观和现代都市文化景观只占到20%。这说明大学生旅游景点的选择偏好自然和历史文化。

  (3)、旅游的意义

  调查中发现,休闲娱乐为主要意义,占总人数比例的47%。增长知识为意义的有24%。走亲访友为目的的则有10%。

  (二)、建议与结论

  大学生旅游市场前景广阔,旅游市场庞大。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综上所述,给出以下结论和建议:

  结论:

  1、本次调查中男女比例失调,女生过多。

  2、法定假日和寒暑假是出游高峰。

  3、多数大学生喜欢旅游且偏爱自然和历史人文景观。对现代都市人文景观兴趣较低。

  4、制定旅游计划时要根据大学生的经济状况来定。

  建议:

  1、薄利多销

  旅游价格制定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旅游产品的竞争力,影响着市场开拓的效果。大学生旅游市场相对集中,规模大,但是大学生的旅游费用来源相对单一,大部分是来自于家中给予的零花钱和兼职所赚。金钱成为大学生出游的重要考虑因素,对价格非常敏感。因此旅游企业要想取得大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利用它的市场特点,降低成本,充分考虑大学生的价格承受力,才能取得价格优势,激发大学生的出游热情,形成规模市场,通过“薄利多销”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2、机动灵活,诚信为本

  大学生思想活跃,精力旺盛,旅游动机多样化且追求个性化,因此要灵活推出旅游产品组合,令旅游方式多样化。

  3、推出多种符合学生需求的主题旅游产品

  像体育旅游、探险旅游、生态旅游等等,以吸引大学生的关注度,提高旅游企业的知名度及信誉度。

  4、采取多种旅游促销方式

  比如与高校社团合作、培养学生直销店、利用网络促销、采用宣传单及海报等宣传形式宣传。

  的生活旅游消费变得越来越热出外旅游已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在旅游群体当中大学生整个旅游市场的而又独立的组成大学生社会的特殊群体的经济独立能力和自我生活能力有宽松的更多的冒险精神和追梦遐想促成了大学生旅游热大学生一支旅游生力军的地位确实不容当今全国高校已达xx多所在校生人数超过xx万人可见的大学生旅游巨大的市场

  国内的旅行社达1.6万个竞争非常激烈大学生旅游却很少选择旅行社这条途径大学生的原因旅行社的原因呢?另一旅行社大学生市场的潜力很明了鉴于这两点对当今大学生旅游的调查就显得有必要的

  我搭建的个人网站“一起旅游吧-大学生自助游”做了调查此次调查的目的在于当今大学生旅游的大体情况大学生对旅行社的解大学生旅游市场状况最直接最的数据对调查结果分析为大学生的旅游市场开发可行的建议

  一、大学生旅游的意向

  在旅游意向上有接*95%的大学生表示非常喜欢旅游5%的大学生表示喜欢但来自城市和农村的学生却有的差异几乎100%来自城市的学生有旅游意向而接*85%来自农村的学生非常旅游引起差异的主要原因由来自城市与农村的学生的经济条件的差异的对旅游没感觉的大学生有66%主要钱其自农村的学生占74%

  去旅游的目的欣赏景观、增长见识(62%)和休闲散心(21%)找同学、熟人玩接*16%而纯粹娱乐性质上的游玩、观光不大受大学生的欢迎

  调查也显示80%的大学生出游最的金钱15%左右的大学生出游的因素而5%左右的大学生伙伴、宣传地、朋友意见

  在调查中还不同学大学生专业的差异有些同学出于专业的目的而选择去哪里旅行例如旅游管理专业勘探专业的大学生学*目的而选择旅游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受到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的故对旅游的喜爱不同但大人喜欢旅游来欣赏景观、增长见识金钱着多数大学生出游的主要因素

  二、大学生旅游的地点与

  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偏爱自然风景区占了总人数的54%表明大学生更愿意与大自然亲*

  旅游目的地选*族风俗区有30%左右;有一人选择繁华城市区和海滨城市区分别约占总人数的9%和5%反而红色旅游革命区和高校校园不大受大学生的欢迎

  在旅游段的安排上最多人选择的段不想去就去占了总人数的56%左右说明了大学生都喜欢把外出旅游的由自由安排不受约束在段上最多人选择的段国庆、五一长假约占了总人数的52%选择寒暑假期*常的周末出游的人少分别约占总人数的20%和24%原因一寒暑假的假期长大多数学生都喜欢留在家看电视看书而不外出旅游;而普通周末较短旅游前的工作和旅行后的休息不利于出游;另一大学生的课业重会周末复*或预*新知识还有大学生课余做兼职或参加活动;故国庆、五一长假大学生旅游的高峰(56%)大学生有更多的可以自由分配而且还可以趁黄金周的休息

  三、大学生旅游的消费

  在选择旅游消费上更多的大学生选择自助游约占51%;选择个人游的占21%;而28%的大学生选择跟旅游团

  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意识在选择自助游和个人游的学生中高年级多于低年级这高年级有更多的社会知识和经验;来自城市的学生多于来自农村的学生这与学生的个性

  四、大学生旅游的

  在调查中大学生以往出游时出游选择与同学结伴而游的(约52%)占大多数与男(女)友一起的约占21%数字表明大学生大多数喜欢跟同年龄段的人一起外出旅游而与家人一起(约6%)和独自一人出游(约21%)也占比例在旅伴的选择上人选择跟男(女)友一起去旅游这大学生旅游的一大特点大学生正感情萌发的时期与情侣同游一可以体验生活旅游乐趣解决旅途中的另一又可以双方的培养兴趣、双方的感情相反选择与父母亲人同游的人很少只占6%这也表明大学生自主独立的意识在

  大学生选择旅游地点的因素个人消费的差异旅途距离长短个人爱好等等原因大学生选择了不同的出行

  五、大学生旅游的次数(每年)

  调查显示大学生每年出游次数为1次为约32% 2次为约53%3次为约10%4次约3% 和5次为约2%

  由调查结果可知大多数大学生*均每年出游次数为一到两次有条件的学生也有年出游次数为三到四次的但每年出游次数为五次的很少

  六、大学生旅游的消费状况

  在以往外出旅游的花费上游览、门票占其主要占总数的约67%吃的约占14%交通约占19%而对旅游地的风味小吃上感觉约占33%喜欢约占46%而喜欢仅约占13%由此可见当地的风味小吃将其就许多大学生对在品尝时的期望值偏高而真正品尝之后其期望值大打折扣毕竟青年人对新鲜事物在感官上都会的评价而一旦去体验之后其想象的好时将会大所失望这也许其感觉对其旅游地的风味小吃上感觉的比例占较高的原因在住宿上学生(约53%)选择30元左右(人/每晚)可见大学生旅游消费的要求体现了节约原则这表明现代的大学生着俭朴节约的优良传统也有大学生的旅游

  费用大家庭资助有80%左右大学生的生活费来自家庭资助的

  在旅游途中约76%大学生愿意投入到购物中的比重10—20%表明购物在大学生旅游中也占主要活动安全在大学生旅游中感觉最的约占43%费用的约为23%舒适度约为22%旅游的经历约为12%

  总体来看大学生的旅游消费中等偏下旅游范围及也趋向保守选择徒步及旅行自行车出游的人数也占了一的比例显然大学生旅游有的需要旅行社可以考虑徒步、自行车旅游的项目市场需求≤范文 网整理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七、大学生旅游的信息渠道

  调查表明亲朋好友介绍的旅游景点可信度高(约占53%)网络搜索约占33%报刊广告约占12%旅行社咨询约占2%可看出亲朋好友亲身游玩过的景点的好坏对周围的同学产生的而种种因素的报刊广告、旅行社对大学生并到关键收集旅游信息大学生来说只较容易在收集旅游信息出游费用最关注的景点的吸引力住宿条件、安全问题、交通便利也受到程度的关注各景点、旅行社及其它媒体的信息与享用服务自建的距离相差由此可见的信息与景观大相径庭

  调查一半大学生表明学校极少组织大学生出去旅游并且大学生极少参加学生组织的旅游活动可见学校对大学生的旅游足够的大学生旅游的市场空间.

  八、大学生对旅行社的满意程度

  从调查显示的结果看大学生对随团旅游的评价的确不高约75%左右的大学生对旅行社不满意

  大学生不满意的主要原因“导游未尽职责”和旅行社“降低等级标准”这两项的比例分别约34%和28%“擅自变更行程安排” 约占23%和“配套设施不” 约占15%

  在整个旅游过程中游客与旅行社的接触更多的在出游前期的报名环节而在旅行途中导游则成分上充当了旅行社的代表游客对旅行社服务的不满意在得导游的妥善后则很容易转化成对导游的不满

  九、大学生旅游的优点

  (1)开拓视野

  旅游最的优点可谓拓宽视野来自于川大的is同学说:“我觉得出去旅游最大的优点开拓了我的视野我这次去了西塘见识了不少地方的风土人情也到当地居民的生活*惯这旅游我也从中学到了知识我还在旅游期间吃了那儿的地方特产那里的水果也甜并且比这里便宜总之我觉得旅游好处多”

  (2)强身健体

  出外旅游乘车徒步旅行一件很辛苦的事情旅游可以强身健体来自于武大陈应同学五一期间游玩了杭州的景点在我跟他聊天时他讲到道:“我出省旅游只在杭州逛了几天也不用带太多的行李不过也累得够呛走了这么多路我也锻炼了身体”

  (3)放松心情

  走出学校学业的可以尽情地舒展的身心来于中财王聪同学他笑着说道“旅游旅的心*时在学校里除了看书那样的活动很少有闲下来的'时候五一黄金周正放松心情的好的机会我带着愉快的心情出去旅游的我看到了那么多的美景身心放松我可以忘掉所有疲惫沉醉在美景中我觉得在*时疲惫的生活中要多出去走走让疲惫的身躯舒展一下轻松一下”

  (4)增进友谊

  在我交谈中的几个同学与朋友一同出外旅游的问及旅游的优点都说可以的增进友谊来于川音小谢同学说:“旅游我与朋友们之间的感情更深了在旅游过程中互相帮助互相照顾在旅游期间可以地增进朋友之间的感情”

  从上述的调查结果分析表明大学生旅游呈现特点:

  1、出行固定大学生的空闲以学课程安排为准出行很固定主要在五一、国庆黄金周

  2、消费较低大学生大都还独立的经济收入旅游的钱从的生活费或辛苦打工的所得中省的“穷大学生”选择最便宜最划算的旅游路线和方案在旅游中的购买力弱

  3、旅游出行目的大学生旅游主要欣赏景观、增长见识选择的景点主要自然风景区

  4、信息来源单一大学生经济上还完全独立大学生旅游要考虑资金的问题故旅游前的功课点我搭建了大学生自助游的*台

  传统的随团旅游衣食住行不用操心但代价失去了自由;出行随意安排的自由但凡事都需操办难免玩得尽兴自助旅游似乎了两者的取长补短而调查结果也说明新型旅游潜力巨大这意味着在自助旅游市场上令一场战争又要开始了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旅游市场在不断扩大,出外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这些旅游群体当中,青年旅游者是整个旅游市场的一个重要而又独立的组成部分。而在青年旅游者中至少有半数是青年学生(主要是大学生)。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它具有一定的经济独立能力和自我生活能力,有相对宽松的时间,具有更多的冒险精神和追梦遐想,这些促成了大学生旅游热。因此,青年大学生作为一支旅游生力军的地位确实不容忽视。

  调查目的:为了解广大青年大学生旅游意向和旅游期间的消费结构之类的旅游为,对洛阳理工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指导我们对广大大学生的旅游为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调查地区:洛阳理工学院西校区

  调查对象:洛阳理工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系所有学生

  调查时间:20XX年2月29日—20XX年3月7日

  调查项目:出游意向、出游时间和地点、出游态度和偏好、出游次数、旅游方式、

  调查分析:

  (一)出游意向

  在旅游意向上,表示很喜欢的占30%较喜欢占43.3%无所谓占16.7%不喜欢的占10%,其中女生很喜欢占30.8%,较喜欢占46.2%,无所谓占15.4%不喜欢占7.7%;男生很喜欢的是29.4%,较喜欢的41.%,无所谓的17.6%,不喜欢的11.8%。

  在300份调查问卷中,大学生外出旅游的目的:放松一下占60%,寻找乐趣占46.7%,学*、获取知识占13.3%,追求刺激占6.7%,探亲访友占3.3%,其他的占10%。说明大部分学生旅游的目的不止一种,其中目的主要是休闲散心(106.7%)和增长见闻(13.3%),纯粹娱乐性质上的游玩、观光、探亲访友的不大受大学生的欢迎。

  (二)出游地点和时间

  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偏爱民族风俗区和风景名胜区。其中,旅游目的地选择自然风景区的最多,占了总人数的65%,表明大学生更愿意与大自然亲*;有相当一部分人选择人文历史古迹和民族风情区,分别占总人数的23.3%和26.7%。

  在对于旅游时间段的安排上,最多人选择的时间段是不定时间,占了总人数的36.7%,说明了大学生都喜欢把外出旅游的时间由自己自由安排,不受约束。选择寒暑假期以及除五一、十一以外的节假日出游的人分别占总人数的18.3%和15%。原因可能是一方面寒暑假的假期长,大多数学生都喜欢留在家看电视看书而不外出旅游;而普通节假日由于时间较短,没有充分时间做好旅游前的准备工作和旅行后的休息调整,不利于出游;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的课业比较重,一般会利用周末进行复*或吸收新知识,还有相当部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或参加各种活动;另外,五一、国庆黄金周是大学生旅游的另一高峰(20%),大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可以自由分配,而且还可以趁黄金周的时间休息调整。

  (三)出游态度和偏好

  从调查中表明了,大学生出游的态度都是良好的,他们都乐意或喜欢出游,这跟他们的出游意向是完全符合的。而且大学生在准备外出旅游前,关注的问题通常是出游的费用(53.3%)、景点的吸引力大小(43.3%)、交通便利(10%)、距离远*(16.7%)、住宿条件(16.7%)和安全问题(20%)。

  (四)出游次数

  被调查大学生在过去的一年中出游(超过24小时的过夜旅游)次数为:0次5%,1次为27.1%,2次为53.6%,3次为10.7%,4次为3.6%和5次以上为0%。

  (五)旅游的方式

  在调查中,大学生以往出游时,出游方式选择与同学结伴而游的(70%)占大多数,与恋人一起的占13.3%,数字说明大学生大多数喜欢跟同年龄段的人一起外出旅游,而与家人一起(16.7%)和独自一人出游(13.3%)也占一定比例,只有3.3%的人愿意选择随旅游团。

  (六)旅游花费来源

  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每个月的消费水*在300-400元和400-500元各都占30%,其次是200-300元、500-600元各占16.7%和15%,600元以上的占8.3%。除了家里提供生活费外,而已有15%的大学生每月具有兼职收入,其中*均月收入约为85元,由此看来,大学生消费水*偏低,原因其一就洛阳市整体消费水*来看相对不高,因而洛阳大学生的月消费水*不高就不足为奇了。其二,大学生绝大部分的消费都来自家庭资助,因而学生对生活费有一定的控制,这也是导致大学生消费水*偏低的重要原因。同时大学生具有兼职收入的较少,这对大学生的消费水*有一定的影响。

  (七)旅游消费状况

  在以往外出旅游的花费上,景点门票占其主要,占总数的47.2%,其次是食宿占13.9%,交通占9.4%。而对旅游地的风味小吃、特色娱乐项目上,感觉一般占33.3%,喜欢占26.7%。而特别喜欢仅占13.3%。由此可见,当地的风味小吃没有将其特色表现出来,就深入了解,许多大学生对在没有品尝时给予的期望值偏高,而真正品尝之后,其期望值大打折扣,毕竟青年人对新鲜事物在感官上都会给予很高的评价,而一旦去体验之后,没有其想象的好时,将会大所失望,这

  也许是其感觉对其旅游地的风味小吃上感觉一般的比例占较高的原因。在旅游途中,76.7%选择购物,表明购物在大学生旅游中也占主要活动。出游时,偏向购买纪念品的占54.5%,其次为特产(3*%),其他的(10%)为不多。

  调查费用:调查问卷300份,一份0.07元,共计21元。

  如今在校的大学生们,其经济来源还仅靠父母支援,而大部分的大学生未能经济独立,旅游费用还仅凭自身的经济能力,由此在行动上有了较大的局限性。进而价格就成为大学生们外出旅游首要考虑的条件,吃、住、行是基本的消费项目。

  最不愿意接受的便是进店购物,这同旅游公司以购物来填补团费的运营模型有了较大的矛盾。虽大学生也有旅游购物花费,可一般金额较少,而有着较大的吸引性则是富有当地特色的纪念物或特产。一般不考虑娱乐项目。

  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实施方法

  (一)旅游企业要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做好校园营销

  1、将校园营销与大学生课堂相结合

  同高校教学部协作,把授课内容同旅游结合一起,增加课堂的生动性,并能为旅游公司带来生意。例如思想政治课里,便结合进红色旅游项目,召集大学生旅游参观革命景区;可将乡村旅游项目推荐给专业是农林动的大学生,促使他们能径直地感受农村生活,并有较强烈的兴趣。

  2、加大旅游企业在高校的宣传力度

  如今大学生获得旅游资料,一般都通过互联网或是亲朋好友。可大学生作为其旅游公司的市场,还未从本质里受到关注,所以一般没在广告或宣传方面进行投入。旅游公司应扩大对大学生的宣传度,经不同的渠道,如校园里分发宣传海报、旅游单及支持学生活动项目等,能增强旅游公司在大学生里的知晓度。

  (二)做好市场调查工作,设计适合大学生的特色线路

  1、树立“薄利多销”的营销理念

  旅游公司需从本质里关注大学生,建立起“薄利多销”的销售观。纵使市场利润不是很大,但此市场潜在的规模较大,所以公司需有专门人员进行负责,经不同方式的调查,如访谈、问卷等,凭大学生对旅游意向来安排具体线路。

  2、与高校学生社团合作

  同高校社团进行协作,让大学生一同进行线路的开发。旅游公司不仅需做好市场调研,还需举办各项活动,让大学生真正地加入开发旅游项目中。譬如开展校园设计旅游路线比赛,依据大学生的情况来安排具体线路,且评选出“最高人气路线”奖,而受大学生欢迎的路线需增强宣传力度,由此使参与旅游的大学生人数增加。

  (三)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大学生作为观念活跃、易接受新鲜事物的团体,所以旅游公司更应提供给他们充足的有着丰富经验的导游团队,经旅游过程提供的高品质服务来博得他们的信赖。

  与此同时,还需研究出相关纪念意义的旅游产品,虽大学生不会花费过多的旅游开销,可*惯为亲朋好友带回纪念品,所以导游需在恰当时间,引领他们进到相关商店进行采购,特别是有品质保证、价格低且迎合大学生审美观的旅游纪念品。

  市场前景

  1、大学生旅游动机强烈

  依大学生对旅游兴趣的相关调查表明,有浓厚兴趣者占80.8%,兴趣一般占14.2%,而反对者仅占5%,因其较高的学历、知识及素质,较强的好奇心与旅游动机,所以,旅游便成为大学生们最愿意选择的休闲形式。

  2、大学生闲暇时间较多作为国内的大学生来说,大概拥有占据全年时间47%的休假日,即约172天,包含寒暑假及国家规定的节日假;与此同时,国家教育部还提供给大学生较多的自*及社会实践的时间。所以,他们具有较充沛的旅游时间,且能自由地选择旅游时间。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尽管大学生消费受制于自身经济能力的限制,但从旅游动机和闲暇时间上来看,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前景较为乐观。在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方面,旅游企业要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做好校园营销;做好市场调查工作,设计适合大学生的特色线路;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以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利用闲暇时间进行旅游消费,这样一来,不仅有利于旅游市场的开发,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可以使大学生缓解学*、就业及生活的压力,娱乐身心,领略大自然的瑰丽与神奇,增长见闻,磨砺心志,做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

  一、调查基本情况

  调查时间:20xx年4月,

  调查地点:XX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调查对象:XX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全体学生。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

  问卷情况:本次抽查共发放调查问卷80份,收回调查问卷80份,有效问卷80份。

  调查目的:了解大学生旅游状况以及大学生对待旅游的相关看法。

  二、调查结果分析

  对XX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全体学生进行了调查,然后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一)XX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每年旅游次数适中,并且对待旅游态度较合理。通过我们的问卷调查,发现我院学生43.75%每年旅游两次,且仅有7.5%的少量学生每年旅游次数多于4次。对于大学生而言,每年旅游4次以上为过度旅游,这将花费很多的时间以及金钱。所以我们应该适量控制,合理对待旅游。

  (二)XX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旅游花费较合理。统计数据表明:我院学生22.5%旅游花费在300元以下,48.75%的大学生旅游花费在300~500元,仅有28.75%的学生花费在500元以上。对于广大的大学生而言,我们的生活费及其有限,除了在校的日常开销之外,我们没有过多的积蓄。所以旅游的每次花费不应该过多,300~500之间较合理。

  (三)XX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更喜欢与熟人一起旅游。调查统计数据显示:与朋友一起旅游的占统计总数的60%,和班级同学一起出游的占1.25%,这都是与熟人一起出游。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单独出游不能给予自己安全感,依赖感较强的90后更喜欢与熟人一起旅游。所以单独出游的人数仅占了13.75%,和旅游团出游占到了18.75%。

  (四)XX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更热衷于选择短期假日出游。我院学生一部分需要通过转本来提高自己的学历,有的则要面临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他们更需要通过旅游来舒缓压力,放松心情。周末时间短暂,所以选择这个时间点出游的人数较少,仅占总人数的11.25%。寒暑假绝大多数人会选择兼职,所以此时出游不是最好的时机,只有30%的同学会选择。而像清明五一这样的短期假日受到了大学生的青睐,有50%的大学生选择在这个时候去放松一下。

  (五)费用问题成为我院学生旅游出行的决定性因素,旅游的安全性不受重视。俗话说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如果没有足够的旅游费用,那么出游就变得异常艰难。所以我院40%的人选择了费用作为影响旅游的决定性因素。只有25%的被调查者认为旅游途中的安全十分重要,这才是关键因素。当今交通事故频发,在旅游中受伤甚至丧命的游客层出不穷。作为大学生更应该注重安全,而不能将安全问题忽视。

  三、总结与建议

  (一)XX信息职业学院学生旅游现象普遍,并且旅游在大学生心目中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不难看出,我院学生基本每年至少都有一次旅游经历。这对放松心情舒缓压力都有很大的帮助,一年两次旅游安排较为合理,部分学生一年旅游次数达到了四次以上。对于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我们也能够充分享受旅游带来的乐趣与便利。所以我们更应该支持与提倡大学生旅游。

  (二)XX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在旅游上的花费比较合理。大学生每个月的生活费十分有限,除了日常开销之外,每个月也只剩下很少一部分钱,所以在旅游的花费上应该做到用钱有度。48.75 %的学生旅游花费合理,花费适中,值得提倡。多于500元的同学应该适量控制,避免多余的开销,杜绝过度消费的现象。作为大学生更应该以节约为荣,适度消费。

  (三)XX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忽视旅游过程中安全问题。“旅游热”这一词汇为大家所熟知,如今旅游业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往往是这些问题不受大家重视。每次到了短期假日,黄金周,大家纷纷选择出游来缓解工作或者学*的压力。这使得安全问题凸显,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在旅游中受伤的游客。安全问题永远是第一位的,我院学生则把旅游的费用放在首位,作为制约旅游的决定性因素。只有极少一部分同学重视安全,我们更应该通过这份调查问卷让大学生重视安全问题,维护好自己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只有这样,旅游才具有意义与价值。

  (四)XX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较多选择与熟人一起旅游。对于爱旅游的游客来说,当自己看到喜爱的景色时更多的是分享。这时就需要一个或者多个好友结伴而行,既能相互照应又能分享喜悦,这是个相当不错的选择。在此我想提以下几点建议:

  1、随着旅行社数目的不断增加,服务质量也参差不齐,我们更应该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一旦自己权益被侵犯,要学会拿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但不可以走极端做违法的事情。

  2、网络是把双刃剑,随着它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很多虚假信息通过网络传播,我们千万不要轻易相信这些信息。在选取旅游目的地信息时,一定要选择正规的网站,必要时可以到旅行社亲自了解相关信息。

  3、现在经常出现导游强制游客消费的情况,我们对此应该学会抵制,必要时可以向相关部门进行举报,同时做到理性消费。

  4、旅游对大学生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大家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一定要做好规划,最主要的是一定要注意出行的安全。

  旅游业是一个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朝阳企业’,*年来,*的旅游业一直是处于快速增长的模式,而且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旅游消费需求也大幅度上升,这是旅游业持续心旺发展的动力,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有着一定的经济独立能力和生活独立能力,有相对宽松的时间。最重要的是他们具有更多的冒险精神和追梦遐想。为了了解大学生的旅游消费现状以及前景,我们小组针对大学生消费做了一份市场调查报告,通过这次调查,我们总结出了几点:

  一:基本调查情况

  1、 调查目的:

  (1)了解大学生旅游消费的特点、态度和看法。

  (2)通过具体的调查工作,以此分析影响大学生旅游消费的主要原因。

  (3)针对大学生在旅游消费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

  2、 调查时间: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

  3、 调查地点:湘潭职业技术学院校内

  4、 调查对象:职院在校大学生

  5、 调查的方式:按年级的不同进行分群,对不同的年级不同的专业的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选取1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实际发放100份,收回99份。

  二:调查结果分析

  1、 从对待旅游的态度上可以看出,有96%的人是喜欢出去旅游的,这与我们的年龄有关,加上大学期间时间相对充裕,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通过旅游开拓自己的视野,扩大自己的见识;而不喜欢出去旅游的同学占4%,这说明有部分学生更加注重学*,当然也可能是出于对经济情况的考虑。

  2、 大学生旅游经费有限。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用主要在500---800元之间,并且我们的旅游经费主要是靠自己省吃俭用来的,可见总体上大学生还不具有独立的经济能力,这是限制我们出游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3、 在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出闲暇时间也是限制大学生旅游的主要原因。虽然大学生相对来说时间比较充裕,但因为闲暇时间比较分散,所以有60%的学生认为时间的欠缺影响了自己的出游计划;除了这个因素外,还有20%的学生对旅游的服务质量处于怀疑状态。还有15%的学生认为出游太累,太危险。

  4、 多数大学生有出游的经历。从大学生每年出游次数图中可以看出,每年一次也不出游的学生占到23%,出游一次的占到37%,出游二次的占到16%,出游三次的占到14%,出游三次以上的占到9%。这说明除了部分学生外,有70%以上的人每年都有出游的经历,大学生的旅游热情是非常足的。

  5、 开拓视野,愉悦身心是主要的旅游动机。从调查表中可以看出很多的大学生选择的是休闲度假和观光旅游。这符合大学生这个年龄的探险猎奇和追梦遐想,其中将锻炼身体和探亲访友放在次要的地位。

  6、 出游的范围大多数学生都选择在张家界和凤凰,这可以看出大学生都喜欢自然风光类。

  7、 出游时间大多集中在寒暑假,法定假期和周末所占的比例只有20%左右,可见寒暑假时大学生出游的主要时间安排,这与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课程存在着必要的联系。

  三:解决对策

  1:大学生是一个有文化、素质较高的群体,他们有着较高的精神追求,在大学生群体中尽管目前购买力较低,但从欲望人数上来看,任占较大的优势。旅游业部门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要有长远的目标,必须根据大学生市场的特点和需求,适当的降低成本,实行薄利多销的战略以取得价格优势,激发市场。

  2:旅行社可以根据大学生的求知欲望、好奇心、精力旺盛、喜欢探险、追求刺激等特点来开发生态旅游等特色产品,同时要树立企业形象,以诚信为本,为大学生提供优质服务,在大学生中留下一个良好的形象,大学生可能因为现在经济原因等而放弃旅游,但是他们一旦参加工作有钱了就会选择出游,这不仅为企业做了免费的宣传也赢得了大学生市场的肯定。

  3:针对大学生旅游时担心的安全问题,一方面需要社会的法制体系进一步健全,社会整体道德提高了,就不会出现那些所谓的坑骗行为等不良现象。另一方面,旅游景点景区也要进一步规范化和标准化,同时大学生旅游者也要不断增强自身的安全意识。

  总之,大学生旅游市场,是一个庞大的潜在市场,相关的旅游企业和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只要大学生这个旅游市场做好了,就能够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所以大家一起努力。

  旅游业是一个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朝阳企业’,*年来,*的旅游业一直是处于快速增长的模式,而且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旅游消费需求也大幅度上升,这是旅游业持续心旺发展的动力,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有着一定的经济独立能力和生活独立能力,有相对宽松的时间。最重要的是他们具有更多的冒险精神和追梦遐想。为了了解大学生的旅游消费现状以及前景,我们小组针对大学生消费做了一份市场调查报告,通过这次调查,我们总结出了几点:

  一:基本调查情况

  1、 调查目的:(1)了解大学生旅游消费的特点、态度和看法。(2)通过具体的调查工作,以此分析影响大学生旅游消费的主要原因。(3)针对大学生在旅游消费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

  2、 调查时间:20xx年xx月5日星期三------20xx年xx月7日星期五

  3、 调查地点:湘潭职业技术学院校内

  4、 调查对象:职院在校大学生

  5、 调查的方式:按年级的不同进行分群,对不同的年级不同的专业的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选取1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实际发放100份,收回99份。

  二:调查结果分析

  1、 从对待旅游的态度上可以看出,有96%的人是喜欢出去旅游的,这与我们的年龄有关,加上大学期间时间相对充裕,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通过旅游开拓自己的视野,扩大自己的见识;而不喜欢出去旅游的同学占4%,这说明有部分学生更加注重学*,当然也可能是出于对经济情况的考虑。

  2、 大学生旅游经费有限。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用主要在500---800元之间,并且我们的旅游经费主要是靠自己省吃俭用来的,可见总体上大学生还不具有独立的经济能力,这是限制我们出游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3、 在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出闲暇时间也是限制大学生旅游的主要原因。虽然大学生相对来说时间比较充裕,但因为闲暇时间比较分散,所以有60%的学生认为时间的欠缺影响了自己的出游计划;除了这个因素外,还有20%的学生对旅游的服务质量处于怀疑状态。还有15%的学生认为出游太累,太危险。

  4、 多数大学生有出游的经历。从大学生每年出游次数图中可以看出,每年一次也不出游的学生占到23%,出游一次的占到37%,出游二次的占到16%,出游三次的占到14%,出游三次以上的占到9%。这说明除了部分学生外,有70%以上的人每年都有出游的经历,大学生的旅游热情是非常足的。

  5、 开拓视野,愉悦身心是主要的旅游动机。从调查表中可以看出很多的大学生选择的是休闲度假和观光旅游。这符合大学生这个年龄的探险猎奇和追梦遐想,其中将锻炼身体和探亲访友放在次要的地位。

  6、 出游的范围大多数学生都选择在张家界和凤凰,这可以看出大学生都喜欢自然风光类。

  7、 出游时间大多集中在寒暑假,法定假期和周末所占的比例只有20%左右,可见寒暑假时大学生出游的主要时间安排,这与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课程存在着必要的联系。

  三:解决对策

  1:大学生是一个有文化、素质较高的群体,他们有着较高的精神追求,在大学生群体中尽管目前购买力较低,但从欲望人数上来看,任占较大的优势。旅游业部门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要有长远的目标,必须根据大学生市场的特点和需求,适当的降低成本,实行薄利多销的战略以取得价格优势,激发市场。

  2:旅行社可以根据大学生的求知欲望、好奇心、精力旺盛、喜欢探险、追求刺激等特点来开发生态旅游等特色产品,同时要树立企业形象,以诚信为本,为大学生提供优质服务,在大学生中留下一个良好的形象,大学生可能因为现在经济原因等而放弃旅游,但是他们一旦参加工作有钱了就会选择出游,这不仅为企业做了免费的宣传也赢得了大学生市场的肯定。

  3:针对大学生旅游时担心的安全问题,一方面需要社会的法制体系进一步健全,社会整体道德提高了,就不会出现那些所谓的坑骗行为等不良现象。另一方面,旅游景点景区也要进一步规范化和标准化,同时大学生旅游者也要不断增强自身的安全意识。

  总之,大学生旅游市场,是一个庞大的潜在市场,相关的旅游企业和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只要大学生这个旅游市场做好了,就能够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所以大家一起努力。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法

  调查时间:20xx年2月6日至2月15日

  调查人:刘圣祥

  抽样人群:来九寨沟旅游的人

  09年年初四川省灾后重振和危机应对政策初见成效,解脱降落趋势,今年“春节”逐渐有回热征兆,春节旅游调查报告。我组于09年2月5日至2月15日“春节”黄金周期间对游客在九寨沟的旅游情形进行抽样调查,现将所调查的有关内容综合并剖析如下:

  四川暗藏着一处桃源仙境――九寨沟。那里有重重的山峦和茂密的森林,;有彩色的湖泊和奔涌的飞瀑;还有各种鸟类和珍禽等。九寨沟的独特和它出色的神话故事如梦如幻,因此人们*惯的将它称之为“神话世界”。在春节黄金周旅游安全上,节前和节日期间,成都市假日办和相干部分,加大了对重要景区(点)的旅游安全的领导检讨,从源头上确保了节日期间的旅游市场安全有序。春节期间,全市无重大旅游安全义务事故和旅游投诉,实现了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同一”。

  一、“春节”旅游市场的总体情形

  1客源市场呈上升趋势

  5.12汶川大地震产生,九寨沟有震感,但并没有对景区的自然景观和旅游服务设施造成损坏。地震过后,九寨沟治理局马上组织全局所有职工对景区各景点、步游栈道、观景台、景区公路、护栏进行拉网式排查,没有发明破坏和安全隐患。九寨沟地域的宾馆、饭店、公路、娱乐、购物等旅游基本设施均完好无损。统计剖析表明地震后愿意来九寨沟旅游的占86。65%,以为地震对九寨沟没有任何影响色游客占59。12%。从此可看出九寨沟已经解脱降落趋势客源开端升温。

  “2009*生态旅游年九寨沟首游式”将于2009年1月1日在九寨沟景区举办,调查报告《春节旅游调查报告》。今年的“生态之旅”包含:“相约世界最艳丽湖泊―五花海”新年祈福、“新年贺礼―走进躲寨”、“九寨画院”成立等各项运动,。这一运动增添了客源量,据工作职员先容:九寨沟景区从08年11月16日到年今年3月31日履行淡季票价80元,观光车票也降至80元;同时还履行二次进沟政策(即假如要二次进沟,只需多买一次观光车票外加20元工费),二次进沟总费用为260元(不含保险),比旺季节俭360元,目前春节期间天天旅游人数已经超过2000人。

  2营销力度加强

  这次游客基础情形的调查,共计发出调查表50份,回收50份,回收率100%。统计剖析表明,在九寨沟旅游游客中按性别构成分,男性游客占47%,女性游客占53%;按年纪构成分,80后和70后游客占92。4%,90后和60后游客占7。6%;按职业分,公司、事业单位职员占53。6%;由上可见,九寨沟游客群中,以80后和70后游客为主,公司及事业单位职员为主。无须多加说明,这样的一个顾客群主体,在假日休闲购物餐饮上,七天大假对购物餐饮、花费市场具有较好的拉动作用,全市重要贸易、餐饮业企业销售额较同期均有必定水*增加。随着九寨沟营销力度的加强,特殊是实行了有效的冬季营销,加强了九寨沟冬季旅游对游客的吸引力,当天九寨沟招待的进境游客同比增加达345%。游客多了自然收入额就上往了。

  3旅游地商品价钱与质量

  人们旅游对其旅游地购物动机必定是请求商品档次高、购物环境好、商品德量好和服务好。在统计分析中表明占62。96%的游客以为旅游区购物是个“被宰”的运动,商品价格往往比一般商场高出一倍到数倍以上,而且还可能充满着假冒伪劣商品,所以一些游客为了不在旅游区购物而愿意多付30%以上的旅游团费加入所谓的“纯玩团”,不过他们在九寨沟旅游购物中,彼此对商品价格与质量发表自己的看法,仍然在纵情购物。

  因此,今后的义务还须要在经营商品和服务上再下一番工夫,以更好地逢迎不同的客群,在巩固和发展有必定档次和个性的顾客的同时,争夺精力文明和物资文明的双丰产。

  的生活旅游消费变得越来越热出外旅游已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在旅游群体当中大学生整个旅游市场的而又独立的组成大学生社会的特殊群体的经济独立能力和自我生活能力有宽松的更多的冒险精神和追梦遐想促成了大学生旅游热大学生一支旅游生力军的地位确实不容当今全国高校已达xx多所在校生人数超过xx万人可见的大学生旅游巨大的市场

  国内的旅行社达1.6万个竞争非常激烈大学生旅游却很少选择旅行社这条途径大学生的原因旅行社的原因呢?另一旅行社大学生市场的潜力很明了鉴于这两点对当今大学生旅游的调查就显得有必要的

  我搭建的个人网站“一起旅游吧-大学生自助游”做了调查此次调查的目的在于当今大学生旅游的大体情况大学生对旅行社的解大学生旅游市场状况最直接最的数据对调查结果分析为大学生的旅游市场开发可行的建议

  一、大学生旅游的意向

  在旅游意向上有接*95%的大学生表示非常喜欢旅游5%的大学生表示喜欢但来自城市和农村的学生却有的差异几乎100%来自城市的学生有旅游意向而接*85%来自农村的学生非常旅游引起差异的主要原因由来自城市与农村的学生的经济条件的差异的对旅游没感觉的大学生有66%主要钱其自农村的学生占74%

  去旅游的目的欣赏景观、增长见识(62%)和休闲散心(21%)找同学、熟人玩接*16%而纯粹娱乐性质上的游玩、观光不大受大学生的欢迎

  调查也显示80%的大学生出游最的金钱15%左右的大学生出游的因素而5%左右的大学生伙伴、宣传地、朋友意见

  在调查中还不同学大学生专业的差异有些同学出于专业的目的而选择去哪里旅行例如旅游管理专业勘探专业的大学生学*目的而选择旅游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受到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的故对旅游的喜爱不同但大人喜欢旅游来欣赏景观、增长见识金钱着多数大学生出游的主要因素

  二、大学生旅游的地点与

  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偏爱自然风景区占了总人数的54%表明大学生更愿意与大自然亲*

  旅游目的地选*族风俗区有30%左右;有一人选择繁华城市区和海滨城市区分别约占总人数的9%和5%反而红色旅游革命区和高校校园不大受大学生的欢迎

  在旅游段的安排上最多人选择的段不想去就去占了总人数的56%左右说明了大学生都喜欢把外出旅游的由自由安排不受约束在段上最多人选择的段国庆、五一长假约占了总人数的52%选择寒暑假期*常的周末出游的人少分别约占总人数的20%和24%原因一寒暑假的假期长大多数学生都喜欢留在家看电视看书而不外出旅游;而普通周末较短旅游前的工作和旅行后的休息不利于出游;另一大学生的课业重会周末复*或预*新知识还有大学生课余做兼职或参加活动;故国庆、五一长假大学生旅游的高峰(56%)大学生有更多的可以自由分配而且还可以趁黄金周的休息

  三、大学生旅游的消费

  在选择旅游消费上更多的大学生选择自助游约占51%;选择个人游的占21%;而28%的大学生选择跟旅游团

  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意识在选择自助游和个人游的学生中高年级多于低年级这高年级有更多的社会知识和经验;来自城市的学生多于来自农村的学生这与学生的个性

  四、大学生旅游的

  在调查中大学生以往出游时出游选择与同学结伴而游的(约52%)占大多数与男(女)友一起的约占21%数字表明大学生大多数喜欢跟同年龄段的人一起外出旅游而与家人一起(约6%)和独自一人出游(约21%)也占比例在旅伴的选择上人选择跟男(女)友一起去旅游这大学生旅游的一大特点大学生正感情萌发的时期与情侣同游一可以体验生活旅游乐趣解决旅途中的另一又可以双方的培养兴趣、双方的感情相反选择与父母亲人同游的人很少只占6%这也表明大学生自主独立的意识在

  大学生选择旅游地点的因素个人消费的差异旅途距离长短个人爱好等等原因大学生选择了不同的出行

  五、大学生旅游的次数(每年)

  调查显示大学生每年出游次数为1次为约32% 2次为约53%3次为约10%4次约3% 和5次为约2%

  由调查结果可知大多数大学生*均每年出游次数为一到两次有条件的学生也有年出游次数为三到四次的但每年出游次数为五次的很少

  六、大学生旅游的消费状况

  在以往外出旅游的花费上游览、门票占其主要占总数的约67%吃的约占14%交通约占19%而对旅游地的风味小吃上感觉约占33%喜欢约占46%而喜欢仅约占13%由此可见当地的风味小吃将其就许多大学生对在品尝时的期望值偏高而真正品尝之后其期望值大打折扣毕竟青年人对新鲜事物在感官上都会的评价而一旦去体验之后其想象的好时将会大所失望这也许其感觉对其旅游地的风味小吃上感觉的比例占较高的原因在住宿上学生(约53%)选择30元左右(人/每晚)可见大学生旅游消费的要求体现了节约原则这表明现代的大学生着俭朴节约的优良传统也有大学生的旅游

  费用大家庭资助有80%左右大学生的生活费来自家庭资助的

  在旅游途中约76%大学生愿意投入到购物中的比重10—20%表明购物在大学生旅游中也占主要活动安全在大学生旅游中感觉最的约占43%费用的约为23%舒适度约为22%旅游的经历约为12%

  总体来看大学生的旅游消费中等偏下旅游范围及也趋向保守选择徒步及旅行自行车出游的人数也占了一的比例显然大学生旅游有的需要旅行社可以考虑徒步、自行车旅游的项目市场需求≤范文 网整理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大学生的调查报告9篇(扩展4)

——大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报告9篇

  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本调查旨在分析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了解他们目前的消费情况,以期挖掘潜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有效的改善措施。结果表明,大学生月消费总额贫富差距大,“游玩费”、“通信费”、“恋爱费”逐渐增长,消费呈现向多元化发展,理财和储蓄观念仍十分淡薄。因此,应形成更好的消费氛围,指导大学生合理规划自身消费构成,增强理财意识,注重精神消费,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从表面上看,消费是个人行为,但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消费心理、消费意向、消费意识、消费嗜好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从这一意义上说,校园里出现的不良消费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它不仅加重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影响了家长和学生的感情;还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校园人际关系,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对学生个人来说,这一时期形成的道德观念可能会影响他一生的消费行为,并且与其人生观、价值观、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密切相关。所以,正视*当代大学生消费问题,刻不容缓!

  本调查旨在分析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了解他们目前的消费情况,以期挖掘潜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有效的改善措施,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惯,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笔者对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汕头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商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等面向全国招生的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学生进行随机性匿名问卷调查和访谈。接受调查共320人,*均年龄20.8岁,*均年级为2.1年级。

  2.方法:一是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内容是根据大学生消费的相关情况自行设计,经预试、反复修改后形成,问卷题型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本次调查共收回问卷发145份,有效问卷138份;二是网络问卷调查,通过qq、email、留言板等方式让各大高校的部分学生网上答卷。填写网上调查问卷的人数110人,问卷做到了随机发放;三是一对一谈话或座谈会等形式获取信息,进一步了解被调查者的消费心理和价值取向。访谈的方式随机选择了愿意接受访问的65人.三种形式形成互补,相互促进,使我们的研究更具客观性。

  3.资料处理:全部原始数据采用exelxx进行分析和统计。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月消费总额贫富差距大。大学生总体的月消费额主要集中在35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这一幅度,少于350元或多于1200元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少。而备案贫困生的消费额基本是少于350元。贫困生的生活标准与消费能力与普通学生差距相当大。

  2.饮食方面开销大。无论是否贫困生,饮食开支在消费总额中占了绝大部分,这是符合健康的消费构成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中还兴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请同学吃饭的热潮,这方面的开支虽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学生消费高的一个原因,这说明大学生已经逐渐有了社会交际方面的消费。

  3.通讯网络费用过高。被调查人群中,对手机的拥有率为92%,其中70%的贫困生也拥有手机。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集中在50元~100元,贫困生的手机费用一般能控制在50元以下。也有14%的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高达150元以上。

  4.“游玩费”、“恋爱费”逐渐增长。随着旅游的概念进入现代消费,大学生也逐渐有了这方面的花费。据了解,大学生*均一年内会出游两次,跟集体出游或是与三两好友同游。另外,调查中占30%的大学生在谈恋爱,他们每月用于恋爱的费用都是200元~350元之高。这是当代大学生中出现的一种不甚合理的消费。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消费的趋附性强,娱乐消费占全部消费额的比重很大。

  5.先进的消费方式悄然成风。大部分学生购物都喜欢现金消费,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学喜欢银行卡信用卡消费方式。可见,一些比较先进的消费方式已经进入了大学生的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校园卡、银行借记卡会成为大学生钱包里的必备品。学生使用信用卡也逐渐悄然成风。

  6.男女生间的消费差异。调查结果显示:现代的大学生中,男女方恋爱支出基本成持*趋势,部分女生恋爱支出还甚至超过了男生。在建立和培养自己人际关系方面,男生的开销远比女生大,而在形象包装方面,女生又会略胜一酬。在对于是否会

  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本调查旨在分析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了解他们目前的消费情况,以期挖掘潜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有效的改善措施。结果表明,大学生月消费总额贫富差距大,游玩费、通信费、恋爱费逐渐增长,消费呈现向多元化发展,理财和储蓄观念仍十分淡薄。因此,应形成更好的消费氛围,指导大学生合理规划自身消费构成,增强理财意识,注重精神消费,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从表面上看,消费是个人行为,但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消费心理、消费意向、消费意识、消费嗜好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从这一意义上说,校园里出现的不良消费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它不仅加重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影响了家长和学生的感情;还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校园人际关系,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对学生个人来说,这一时期形成的道德观念可能会影响他一生的消费行为,并且与其人生观、价值观、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密切相关。所以,正视*当代大学生消费问题,刻不容缓!

  本调查旨在分析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了解他们目前的消费情况,以期挖掘潜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有效的改善措施,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惯,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笔者对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汕头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商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等面向全国招生的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学生进行随机性匿名问卷调查和访谈。接受调查共320人,*均年龄20.8岁,*均年级为2.1年级。

  2.方法:一是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内容是根据大学生消费的相关情况自行设计,经预试、反复修改后形成,问卷题型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本次调查共收回问卷发145份,有效问卷138份;二是网络问卷调查,通过qq、email、留言板等方式让各大高校的部分学生网上答卷。填写网上调查问卷的人数110人,问卷做到了随机发放;三是一对一谈话或座谈会等形式获取信息,进一步了解被调查者的消费心理和价值取向。访谈的方式随机选择了愿意接受访问的65人.三种形式形成互补,相互促进,使我们的研究更具客观性。

  3.资料处理:全部原始数据采用exelxx进行分析和统计。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月消费总额贫富差距大。大学生总体的月消费额主要集中在35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这一幅度,少于350元或多于1200元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少。而备案贫困生的消费额基本是少于350元。贫困生的生活标准与消费能力与普通学生差距相当大。

  2.饮食方面开销大。无论是否贫困生,饮食开支在消费总额中占了绝大部分,这是符合健康的消费构成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中还兴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请同学吃饭的热潮,这方面的开支虽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学生消费高的一个原因,这说明大学生已经逐渐有了社会交际方面的消费。

  3.通讯网络费用过高。被调查人群中,对手机的拥有率为92%,其中70%的贫困生也拥有手机。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集中在50元~100元,贫困生的手机费用一般能控制在50元以下。也有14%的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高达150元以上。

  4.游玩费、恋爱费逐渐增长。随着旅游的概念进入现代消费,大学生也逐渐有了这方面的花费。据了解,大学生*均一年内会出游两次,跟集体出游或是与三两好友同游。另外,调查中占30%的大学生在谈恋爱,他们每月用于恋爱的费用都是200元~350元之高。这是当代大学生中出现的一种不甚合理的消费。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消费的趋附性强,娱乐消费占全部消费额的比重很大。

  5.先进的消费方式悄然成风。大部分学生购物都喜欢现金消费,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学喜欢银行卡信用卡消费方式。可见,一些比较先进的消费方式已经进入了大学生的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校园卡、银行借记卡会成为大学生钱包里的必备品。学生使用信用卡也逐渐悄然成风。

  6.男女生间的消费差异。调查结果显示:现代的大学生中,男女方恋爱支出基本成持*趋势,部分女生恋爱支出还甚至超过了男生。在建立和培养自己人际关系方面,男生的开销远比女生大,而在形象包装方面,女生又会略胜一酬。在对于是否会计划月生活费的这一项调查中,选择有计划的女同学仅为28.4%,男同学则为37.1%。

  一、调查前言

  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脑迅速普及、而作为大学生、无论是工作、学*还是生活娱乐、电脑都是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作为一种方便高效的现代工具、电脑正在被当作必备生活和学*的工具而大量的涌入宿舍。当今的大学生乐于创新、易于接受新事物、他们往往追随或引领时尚潮流。电脑作为一种方便高效的现代化工具、似乎与大学生有一种天然的紧密的联系、它正在被当作必备的生活和学*工具而大量地涌入学生宿舍。在当前社会电脑普及率并不高的情况下、大学生可以说是又一次站在了信息时代的前沿。虽然学生的消费能力有限、但国内家庭用户对电脑的投资、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他们子女购买的、而这群年青人显然对这种高科技时尚产品更了解。*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的不断提高和电脑的日益降价、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拥有了自己的电脑。大学生们将电脑用于工作、学*和娱乐等各个方面、电脑已经从最初的辅助性工具成为很多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部分、对他们的生活和学*的影响也日益突出。所以当前的笔记本电脑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二、调查目的。

  1、了解现在大学生对笔记本电脑的使用情况和使用用途分析购买偏好

  2、 了解目前我国市面上常见的笔记本电脑品牌及市场现状

  3、 了解大学生购买笔记本电脑时的购买方式的选择

  4、了解电脑品牌在大学的销售情况;

  5、了解电脑品牌售后服务在大学生心中的印象;

  6、为了让本公司的客户服务中心对大学生笔记电脑市场有更多的了解、为客户打造优质的服务。

  三、调查对象。

  重庆邮电大学全体学生。

  四、调查时间。

  20xx年11月12日—20xx年11月26日

  五、调差内容。

  1、购买的电脑品牌;

  2、对购买品牌售后服务的满意度;

  3、售后服务在你买电脑时比重占多大;

  4、你现在最中意的售后服务品牌及原因;

  5、售后服务的内容;

  6、大学生对于售后服务的需求。

  六、调查形式及方法 。

  形式:

  问卷调查。

  方法:

  由工作人员在重庆邮电大学中心食堂外随机派发调查问卷。调查人员向同学们说明目的、并特别声明在调查结束后将会赠送被调查者一份精美的小礼品、请求同学们帮忙协助调查、并向同学们表明谢意。调查人员应引导被调查者积极参与、有效的回答问卷中的各个问题、以得到最真实的答案。调查过程中、调查人员应耐心等待、不能催促。

  七、调查组织领导与分工。

  调查督导:阿卜杜乃比·拜克尔

  调查人员:阿卜杜乃比·拜克尔、阿巴拜科日·阿卜杜外力、刘金君

  复核员:阿卜杜乃比·拜克尔

  八、经费预算。

  调查问卷300份、30元。

  精美小礼品300份、90元。

  改革开放以来,*人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大为改善,伴随而来的是日益提高的消费水*。当今的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生活消费呈现出独有的特征,总的来说比较科学合理。但是也有部分大学生的高消费情况令人担忧。高消费的背后是大学生们为了自身的舒适体验而大手大脚,更是因为面子工程想要在同学面前显示出优越感作祟。大学生普遍的过度消费问题已经亟待社会的关注与思考。

  大学生的过度消费主要分以下三种:

  第一种是“超前性消费”

  即为了提前享受或追赶潮流,不惜用举债的方式来提高生活档次。大学生们刚刚成年进入社会,银行为了尽早拉住这些潜在消费者,往往用各种优惠政策来吸引大学生办信用卡,打开皮夹有4,5张信用卡的同学绝对不在少数。新闻中也时不时会提到大学生卡奴,还不出信用卡债时只能拆东墙补西墙,外出打零工来还钱,影响了自己正常的学*生活不说,最后若不能完全还款还会影响将来进入社会以后的信用程度,除了满足一时的快感,百害而无一利。

  第二种是“炫耀性消费”

  目的是通过消费炫耀“我有钱”以满足虚荣心。现在的大学生们都是从五湖四海招收而来的,每个人的家庭背景都不尽相同,有的父母可能只是辛苦劳作的农民,有的是工薪阶层,还有的却是大老板。在这样的环境下,部分有钱的同学便会经常买一些并不需要的奢侈品以显示自己的生活水*。在许多大学生都使用的社交网络人人网上,时常有同学会发一些奢侈品代购的信息,起初我看到时觉得他们并不会有生意,因为那些香奈儿,LV的包包动辄上万的价格并不是普通大学生能承受的。可是看到他们接收到的大量的来访询问以及订单,我才发现自己低估了很多同学的消费水*。

  第三种是“病态性消费”

  通过消费活动来满足自己内心一些不成熟的心态。尽管大学时代是曾经家长口口声声说的悠闲轻松的一段时光,但是在重点院校中是绝对不可能这么悠闲的,学霸多以至于在学*方面一刻都不能掉以轻心。由此,有的同学便会想方设法寻求放松的压力,其中暴饮暴食、买各种新衣服就是其中的一种,,以此满足自己内心的压抑,空虚以及不满,渐渐的就养成了这样一个过度消费的坏*惯。还有一种“病态性消费”源于身边的同学买了新产品,为了不落于人后,无论多少钱都舍得去花,就像上文中那个要买“苹果三件套”的女生,其实可能她并不知道乔布斯的发展史,也可能并不知道苹果到底好在哪里,可是大家都有所以她也就要,否则会有被同学看不起的可能。这样的一种觉得别人的东西总是比自己的好的病态畸形的内心活动,对于即将踏足社会的`大学生是绝对不可取的。

  综上所述,大学生消费行为及心理构成是很复杂的,鉴于他们的自我意识以及消费观的不成熟,辅导员们应该多加引导同学,加强大学生消费文化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培养理智的消费行为,形成合理的消费结构,使消费为大学生的素质提高和发展服务,这是高校不可推卸的责任。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消费的主体,吃穿住用行永远是人类离不开的话题。据网上查证,全国各地在校大学生已达1700万以上。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服装永远大学生茶余饭后永不过时的话题,大学生对服装的追求已超出服装本身是原有的意义了,通过对大学生购买服装的调查也能反映出现代大学生的生活风貌。

  一、调查目的

  调查服装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消费情况。

  二、调查方法

  1、口头提问及问卷调查。

  2、日常的观察总结。

  3、调查完成后,对调查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4、撰写调查报告。

  三、调查数据统计

  1)热衷的服装类型:运动装23.3%、休闲装53.3%、正装3.3%、时装9.9%、其它9.9%。

  2)购买衣服频率:一个月以内10%、二至三个月以内33.3%、半年13.3%、一年0%、不固定43.3%。

  3)这次调查的男生占27%,女生占73%。

  4)常去那里买衣服:泉城路35.5%、山师20.0%、老东门15.5%、洛口5%、其他14%。

  5)服装价格是否会影响你的购买意愿:会63.3%、不会36.6%。

  6)购买服装的诱因:天气变化16.1%,节假日促销16.1%,看到同学购买新衣服15.3%,逛街时随意看中13.6%,零用钱增加13.7%,看心情12.6%,受广告杂志影响12.4%。

  7)是否会选择网上购买服装:会35.7%,不会64.3%。

  8)是否有钟情的服装品牌:有33.3%,没有66.6%(品牌有:李宁,真维斯,361,nike等)。

  9)每个月服装商的消费:50以下2占0%,50-100占36.6%,100-200占33.3%,200以上占3.3%。

  10)品牌服装的效益:品牌就是好耐穿有面子16.6%,主要是因为心情愉快生活质量提高了33.3%,没考虑跟随社会潮流33.3%,其他30%。

  四、数据统计具体分析

  1、大学生对服装的需求度较高:21世纪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的时代,步入这一时代的大学生们不再满足于宿舍、教室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尽管书籍仍是主要的消费对象,但已不是首选的,更不是的消费项目。大学生的消费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对于美的追求已成上升趋势

  2、理性消费占主体: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服装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因此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当代大学生更会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但质量显然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3、女生对服装的需求意识比男生高:通过调查显示:女生购买服装的频率远远大于男生,但男生追求的百分比却大于女生。说明在对于美的追求方面男女之间还是有较大差异的。但无论是购买次数较多还是重视度较强都能在一定程度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存在一定的虚荣心和攀比心理。

  4、大学生能正确控制自己消费欲 望:物价上涨后,大学生们的消费支出增加,其中餐饮消费支出最多。就普遍产生了一个特别的现象:大学生在服饰方面的支出降低了。调查者分析认为:物价上涨后,服饰日用品、化妆品及娱乐消费的价格并未下降,而是小幅上涨,大学生们的消费支出却少了,这说明他们是有意地减少了在这些对大学生来说的享受型消费,把钱用在餐饮、学*等必要的地方。

  五、问题现象

  1、从购买服装的频率看

  (1)购买服装的消费还是合理的:调查结果显示购买服装的频率都集中在一个月一次和二至三个月一次这个结果表明大学生够买服装的主要原因还是生理需求,但也不排除存在满足虚荣心,但消费分配的主方向还是对的。

  (2)还存在服装的的消费还是不合理的现象:调查结果显示还存在小部分人购买服装的频率较高,过分重视的现象仍然存在。通过对服装消费的不合理能从侧面反映出对每月生活费分配的不合理,或者存在每月生活费过多的问题。

  2、从那方面吸引购买服装的角度看

  (1)当代大学生能够把握购买服装的主要目的和作用:服装的主要作用是对因季节气候变化而对人体产生一定的保护,其次是为了美观,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通过调查反映出学生重视服装的质量,喜欢经济实惠耐穿的衣服,不会盲目因为对一件衣服的喜欢而不考虑价格的购买。

  (2)追求时髦是大学生永恒不变的话题:大学生总是的程度的现象十分严重,有时可能为了追求而选择自己不喜欢的服装。却忽视了服装本身原有存在的价值。

  六、政策建议

  1、量身定制一个合理的消费计划。绝大部分的大学生已是成年人,具有较高的知识和能力。定制一个合理的消费计划,可以正确规划自己的支出,为以后建立一个良好的理财观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良好的规划*惯。

  2、调整消费结构。在当今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消费时尚瞬息万变。而大学生是最容易被卷入时尚潮流的群体,有些消费甚至失去了理性。大学生应克服从众心理,在既定的消费支出约束下,合理调整自己的消费结构,以达到最少的支出带来效用的效果。不要盲目购买产品,以免过度浪费。

  3、树立一个良好的消费观。消费观是消费者对消费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态度,是消费者对消费内容、消费目标、消费方式和消费模式等涉及整个消费活动诸因素的一种价值判断的态度。高校应加强消费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自力更生、独立自主的理念,树立节约消费和适度消费的观念,避免和克服虚荣心、攀比心理,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消极主义的影响,不奢侈浪费。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应对自己的每项开支做出预算和记录,经常反思自己的开支是否合理。

  现在的在校大学生正是目前社会普遍关注的“90后”,是当前社会舆论的焦点话题:有的说他们是贪慕虚荣、有的说他们是依赖性的一代。那么,这些大学生走进校园开始独立生活后,实际的消费观念和思想行为是否真像人们说的那样:大手大脚、不知节俭、无独立意识呢?

  为了更好地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的实际消费状况,观察大学生独立适应社会环境和社会生存能力,我们决定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总体趋于理性、合理。虽然他们生长在优越的物质条件下,但并没有因此就养成贪慕虚荣的生活*惯和思想行为,而是脚踏实地理性地过着大学生生活,适度消费,即使在恋爱消费中也充分显示出大学生的独立、自爱、自强的思想意识。因此,此次调查的实施,对社会关注大学生消费行为和思想意识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直接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他们的学*、生活乃至日后的工作成才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学术界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研究通常有两个视角:一是基于消费心理的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二是基于特定商品的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

  1.基于消费心理的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

  从消费心理研究消费行为重点分析消费者的心理过程,一般采用的研究工具是价值系统。价值观与消费者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价值观在消费者行为学研究领域的重要作用也得到了众多专家和学者的认可。

  2.基于特定商品的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

  这类研究主要聚焦于大学生对不同商品的功能属性的偏好以及购买使用*惯等。在研究方法上,这类研究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揭示大学生消费行为和特征,以定量研究为主。选择特定商品研究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优点是研究结论贴*市场、实践性强。将大学生消费心理和特定商品结合起来分析大学生消费现状和特点。

  一、调查目的:

  1.调查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消费与自身条件之间的联系”及冲突;

  2.调查当代大学生消费的合理规划性、是否理性;

  3.调查当代大学生消费结构和主要消费项目及消费心态及各人心目中理想的消费状况。

  4.实地调查之后做出分析总结规划,能够真实反映武汉市大学生消费状况,为大学生消费提供合理的参考方案。

  二、调查方法及数据分析

  (一)调查方法:采用随机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在末尾)

  设计电子版的调查问卷,随机选择了原意填写问卷的120人进行,问卷内容是根据大学生消费的相关情况自行设计,经修改后形成,问卷题型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问题大致包括家庭经济状况、生活费来源状况、自我消费结构的评价及谈谈自身条件与自我消费合理性的联系等,问题随机提出,在交谈中获取有效信息。

  (二)数据分析

  1.月消费总额贫富差距大。

  大学生总体的月消费额主要集中在700元~900元和900元~1100元这一幅度,少于500元或多于1100元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少。而备案贫困生的消费额基本是少于500元。贫困生的生活标准与消费能力与普通学生差距相当大。

  2.饮食方面开销大。

  无论是否贫困生,饮食开支在消费总额中占了绝大部分,这是符合健康的消费构成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中还兴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请同学吃饭的热潮,这方面的开支虽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学生消费高的一个原因,这说明大学生已经逐渐有了社会交际方面的消费。

  3.通讯网络费用过高。

  被调查人群中,对手机的拥有率为100%,其中70%的贫困生也拥有手机。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集中在50元~100元,贫困生的手机费用一般能控制在50元以下。也有14%的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高达150元以上。

  4.“游玩费”、“恋爱费”逐渐增长。

  随着旅游的概念进入现代消费,大学生也逐渐有了这方面的花费。据了解,大学生*均一年内会出游两次,跟集体出游或是与三两好友同游。另外,调查中占58.3%的大学生在谈恋爱,他们每月用于恋爱的费用都是200元~4000元之高。

  这是当代大学生中出现的一种不甚合理的消费。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消费的趋附性强,娱乐消费占全部消费额的比重很大。

  5.先进的消费方式悄然成风。

  大部分学生购物都喜欢现金消费,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学喜欢银行卡信用卡消费方式。可见,一些比较先进的消费方式已经进入了大学生的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校园卡、银行借记卡会成为大学生钱包里的必备品。学生使用信用卡也逐渐悄然成风。

  6.男女生间的消费差异。

  调查结果显示:现代的大学生中,男女方恋爱支出基本成持*趋势,部分女生恋爱支出还甚至超过了男生。在建立和培养自己人际关系方面,男生的开销远比女生大,而在形象包装方面,女生又会略胜一酬。在对于是否会计划月生活费的这一项调查中,选择有计划的女同学仅为28.4%,男同学则为37.1%。

  7.日常资金来源和家庭收入。

  调查发现,大学生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家里提供。其中贫困生勤工俭学的人数比普通学生多出十个百分点。而贫困生对于外出兼职比普通学生有更热切的期望,也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可见,贫困生有着更迫切地锻炼自己、早日投入社会的意识。

  8.大学生对自身消费现状的看法。

  无论贫困生还是非贫困生,对于自身的消费现状,三分之一的人表示是觉得刚刚好的,一成的贫困生觉得自身消费现状偏低。而剩下的大部分,都是认为自身的消费现状是偏高的,同学们普遍都有在不知不觉中花了钱的体验,但大多数的同学都没有切实地想过要如何去正视自身消费过高的问题以及想出应对措施,可见,大学生还未养成良好的消费*惯和成熟的消费观。

  三、结果分析

  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大学生的消费构成跟上社会发展的潮流,与社会接轨。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外出聚餐、请朋友吃饭、外出旅游、通讯网络方面的费用较多,俨然大学生圈子也成了一个小社会,大学生更多地意识到了要提早接触社会上的一些新的生活消费方式,进而提早融入社会。而银行卡、信用卡等消费方式也受到大学生们欢迎,可见,大学生作为社会上一个活跃的群体,虽然在经济实力上未能跟上社会,但消费意识上却早已和社会发展同步。

  2.理性消费仍为消费主流。

  大学生的绝大部分支出是用于饮食方面,而玩乐方面的支出不算多。由此可见,大学生还是清楚知道自身的使命还是以学*知识为主,而不会沉迷于玩乐。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消费时都会较为谨慎,尽量精挑细选,不会一味求贵,或者只注重便宜的价格而不注重质量。所以较为理性的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流。

  3.消费呈现向多元化发展。

  大学生在实现温饱的同时,也在服饰装扮这一方面明显消费。而作为饱读圣贤书的天之骄子们,学*之余也会不忘逛逛学*用品店和书店,为取得各类证书的补课充电也成了大学生的一个消费热点。部分手头宽余的学生还手头上还会拥有一些如照相机、MP3等数码产品。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取向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4.恋爱费用支出过高。

  大学生刚开始恋爱为稳固恋情和讨恋人欢心所付出的“恋爱费”比较高,这是大学生消费中很不合理的一部分支出,因谈恋爱而每月的生活费入不敷出的大学生大有人在。这种不合理的消费也会导致一种错误价值观的形成,容易让大学生们认为爱情是建立在金钱之上的。所以,恋爱支出过高的现象应制止。

  5.贫困生的消费水*虽然偏低,但消费构成比较合理。

  贫困生因为消费能力有限,他们日用的资金来源除了家里提供之外,还有国家、社会资助和勤工俭学等途径。正因为他们的钱得来不易,故他们会对生活的各种开支精打细算。他们主要的花费在于饮食、生活用品和学*充电方面。另外,由于对接触社会的要求更为强烈,他们能够把握到社会一定的消费动向,而能否择优地去跟随。

  6.合理理财和储蓄观念仍十分淡薄。

  调查中,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消费组成不很合理,但极少数的大学生会有规划自己的消费组成的意识。他们大多会在不知不觉中盲目地追随了流行于校园中的消费大潮,而缺乏了自我判断和自主意识。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用都超出了预计,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能够在银行帐号上拥有自己的一笔积蓄。

  四、当前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偏颇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消费构成不合理的因素分析。大学生本身的心理素质还不成熟,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成熟。容易被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迷惑。但笔者认为,当前大学生中出现的这种种消费不合理现象,不仅仅与大学生本身这个特殊的消费群体的特性有关,还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密不可分。

  1.社会不良消费风气影响。

  首先,学生的高消费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社会整体消费结构不合理。目前,社会上重视高消费,这种导向错误的助长了学生之间的攀比风。另外,现今社会上流行着透支的消费方式,大学生是对社会潮流有敏锐触角的群体,加之相对缺乏自主判断力,若没有得到适当的引导,很容易就会从此走进了消费的误区。

  2.校园错误消费氛围的催化。

  学校也是一个消费*惯与方式迅速传播的一个介体。大学里面一般都是同龄群体,对大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它的群体规模和价值往往被大学生作为个人行为的重要参考系。一旦攀比之风,追求之风,请客之风在同学之中有了苗头,大学生们就会竟相效仿。加之高校教育中普遍缺乏对树立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教育。就算有类似的教育,但一般都是深度不够或教育意义不强。

  3.家长不当消费观念的延伸。

  家庭在培养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普遍对正确消费观念的教育不足。传统的家庭教育首先注重的是孩子德育的培养,现代的家庭教育注重的是德,智,体多方面的培养,但一直以来,家庭教育中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是对孩子消费的培养。另外,许多家长自身没有一个健康的消费观念。家长们怕比别人差,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与其他孩子一样穿好,吃好,玩好,从而助长了孩子大手大脚的消费*惯。

  五、总结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的消费状况虽然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总体上还是乐观的,消费还是比较理性的。对此我提出几点建议,强化大学生的健康消费观,从而可以形成大学生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创建节约型校园文化。

  1.增强独立意识,培养和加强理财能力。

  现今的大学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那独立理财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财不是简单的四则运算,不是简单的收支*衡,它需要长期的理性基奠,个人盲目的冲动不是独立,是任性的表现,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脑中有独立的概念,更迫切的是独立的行动和理性的思考。

  主要由两方面的内容:

  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

  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

  2.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费。

  大学生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所以在消费的过程中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要选择适合大学生群体的消费标准,而不能因为攀比而一味追求和高标准、高消费。要克服这种心理,大学生们就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

  3.大学校园应形成更好的消费氛围。

  学校氛围的影响对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消费*惯至关重要。但是,针对大学生年龄和消费行为的特点,在校内开展消费道德教育不应是单纯的说教,而应该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加以引导。

  所以,我们在此呼吁学校方面应注重对大学生消费方面的引导和教育,同时可以把勤俭节约这项*的传统美德加以发扬,能够在校规、校训上加以体现。这样的措施不仅能使大学生们重新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还能从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抓起,从而使广大学生有良好的生活*惯,进而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

  4.注重精神消费,养成健康*惯。

  对于尚未有固定经济来源的大学生而言,精神消费不但能弥补物质生活上的不足,还能让大学生有更深的精神内涵和更丰富的精神生活。所以,大学生应通过各种教育和文化活动,把娱乐和知识摄取结合进行,以陶冶性情,获取知识。另外,要注意强调绿色消费,反对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行为。

  养成合适的消费观对大学生的未来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所以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必须从现在做起,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养成好的消费*惯!

  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本调查旨在分析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了解他们目前的消费情况,以期挖掘潜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有效的改善措施。结果表明,大学生月消费总额贫富差距大,“游玩费”、“通信费”、“恋爱费”逐渐增长,消费呈现向多元化发展,理财和储蓄观念仍十分淡薄。因此,应形成更好的消费氛围,指导大学生合理规划自身消费构成,增强理财意识,注重精神消费,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从表面上看,消费是个人行为,但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消费心理、消费意向、消费意识、消费嗜好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从这一意义上说,校园里出现的不良消费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它不仅加重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影响了家长和学生的感情;还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校园人际关系,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对学生个人来说,这一时期形成的道德观念可能会影响他一生的消费行为,并且与其人生观、价值观、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密切相关。所以,正视*当代大学生消费问题,刻不容缓!

  本调查旨在分析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了解他们目前的消费情况,以期挖掘潜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有效的改善措施,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惯,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笔者对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汕头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商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等面向全国招生的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学生进行随机性匿名问卷调查和访谈。接受调查共320人,*均年龄20.8岁,*均年级为2.1年级。

  2.方法:一是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内容是根据大学生消费的相关情况自行设计,经预试、反复修改后形成,问卷题型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本次调查共收回问卷发145份,有效问卷138份;二是网络问卷调查,通过qq、email、留言板等方式让各大高校的部分学生网上答卷。填写网上调查问卷的人数110人,问卷做到了随机发放;三是一对一谈话或座谈会等形式获取信息,进一步了解被调查者的消费心理和价值取向。访谈的方式随机选择了愿意接受访问的65人。三种形式形成互补,相互促进,使我们的研究更具客观性。

  3.资料处理:全部原始数据采用exelx分析和统计。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月消费总额贫富差距大。

  大学生总体的月消费额主要集中在35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这一幅度,少于350元或多于1200元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少。而备案贫困生的消费额基本是少于350元。贫困生的生活标准与消费能力与普通学生差距相当大。


大学生的调查报告9篇(扩展5)

——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报告9篇

  诚信,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但是*年来受到社会风气、社会环境和就业压力等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比如迟到早退、考试作弊、论文抄袭、伪造简历、拖欠助学贷款等等诚信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为了了解大学生在校的诚信状况,我们对xx财经大学在校本科生进行了诚信状况调查,20xx年通过问卷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总计发放了120份问卷进行调查,全部回收,其中有效问卷113份。通过此次问卷调查,初步了解了xx财经大学在校生的诚信状况。

  一、xx财经大学在校大学生诚信现状

  现状一:日常大部分时间能做到诚信,认为人际交往中诚信仍是评价他人的重要标准

  调查结果显示,在日常生活中,受访同学中仅有13.6%能够完全做到诚信,74.2%的在大部分情况下能做到诚信,一般情况下能做到诚信的约占11.1%,而较少和几乎不能做到诚信的只占1.08%。而在人际交往中,50.9%的同学表示很看重他人的诚信,比较看重他人诚信的占了44.7%,而不太看重或不看重他人诚信的同学仅占了0.7%。

  诚信作为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基本行为规范,是否诚信影响着人际关系,影响着社会总体的诚信水*。由调查结果可见,目前我校学生的诚信水*总体上还是比较高的,大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基本上做到诚信,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如社会环境,校园风气等因素影响,仍然有部分学生无法做到诚信,所以在校大学时的诚信水*仍然需要改进和提高。一个人是否诚信决定了他和别人交往时是否能够真心付出,是否可靠。调查中绝大部分的同学表示很看重或比较看重他人的诚信,说明在如今的社会中,诚信仍然被看作为评价和选择一个人的标准。

  现状二:在校大学生在学业上的诚信状况令人担忧

  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同学中,受访同学中16.8%的同学认为上课迟到、早退和旷课很不合适,36.3%表示不太合适,26.1%中立,超过两成的同学认为可以理解。而对于不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12.0%受访同学认为很不合适,14.4%认为可以理解,27.8%认为是否按时完成作业是一样的,有*一半同学认为不太合适。面对考试作弊,在受访同学中有44.9%对考试作弊表示很不合适、坚决反对,29.1%的同学认为不合适,16.2%中立,但有9.8%认为可以理解。

  从数据上看,大学生在学业上诚信状况很是令人担忧,这也很可能与大学较自由宽松的环境有关,很多学生上了大学后就逐渐变得慵懒,迟到旷课早已是普遍的现象,而且大部分学生都持着不以为然的态度,没有相应的处罚,学生也大部分认为这个不涉及诚信的问题。由于大学里缺乏管束,很多学生在*时都没好好学*,浑浑噩噩,到期末考时,为了通过考试,不得不通过抄袭的方式,不过毕竟还是少数。

  现状三:不同性别、年级、政治面貌的学生诚信状况有差别

  调查结果显示,男生的学业诚信得分均值为3.89,女生为4.04,男生的诚信水*显低于女生。一、二年级学生的诚信水*明显高于三、四年级的学生。党员和团员得分均值为3.94和4.10,相对高于群众和其他*的3.44和3.50。

  大一大二的同学刚进大学时,还带着高中时的单纯和幼稚,到大三大四就相对变得老油条了,这样的风气也渐渐影响整个校园的风气。而党员和团员,在入党入团时就已经经过一定的筛选,思想觉悟、综合素质相对较高,故而诚信度也相对较高。

  现状四:在校大学生认为诚信在社会中很重要,但认为当今社会的总体诚信水*一般

  调查结果显示,当询问到诚信在当今社会中所占的地位时,*九成的同学认为诚信在社会中是重要的。而约58.3%的受访学生认为我国社会诚信总体水*在一般的.。

  虽然诚信缺失状况存在,但是大部分学生还是认为诚信是很中重要的,这一点还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大学生的眼中,我国当前的社会总体的诚信状况还不令人满意,可以说是令人担忧的。我国一直致力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看起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二、建议

  建议一: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大学生从自身作起

  大学生作为祖国的中坚力量,他们的诚信状况将会深深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由调查中可以看出,在校大学生的诚信状况还没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所以我们需要加大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力度。比如开展诚信论坛,国学课堂等等活动,让大学生加深对诚信重要性的认识。

  而作为大学生自己,也要保持自己的诚信,不要被校园和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所影响,坚持自我,不要被身边的不诚信行为所影响。

  建议二:改革大学教育体制

  大学教育体制需要改革和调整,大学教育本来是自由自觉式的教育形式,但是有时由于过于过分宽松的环境,许多学生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大学里过着得过且过的生活,没有认识到大学一样需要好好学*,到考试时不得不使出各种办法以求得考试的通过。所以校方可以在体制上加以改革,把这种以考试成绩为目标的教育体制进行改革,加大*时考核的比重,而不以期末成绩作为学*的唯一指标,多加赋予学生以创造性的作业和课题,让同学们乐于去学*。

  建议三:营造诚信的校园风气、校园环境

  作为校方,需要以身作则,给所有学生做好诚信表率。同样的,老师更要注重他们的言行,首先做到诚信,才能正面积极地去引导学生。对于学生出现不诚信的状况,给予教育、警告,以教为主。

  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将会深深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和社会的发展,所以我们需要注意学生的诚信水*。通过对xx财经大学在校大学生的诚信状况调查,初步了解了大学生诚信的基本状况,不是特别令人满意,虽然大部分学生有诚信的意识,但是却还是不能从行为上严格的要求自己。放眼世界,西方发达社会,在诚信上他们做得是比我们好的,或许使他们的法制建设比我们健全的缘故,但是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我们自己,我们需要提高自身的素质。*些年来,论文抄袭、贪污舞弊等状况*些年频频爆出,世博会上观众为省时间不排队,“角色扮演”走绿色通道甚至强行通过等等现象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我国一直致力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大学生的诚信水*会不断提高,为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的。

  一、 摘要

  大学生是新生代的力量,是未来社会的主要生力军。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如何,将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成功,关系到能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学生诚信属于特定社会群体的公民道德,因此大学生的道德取向,是一个社会道德的风向标,它的好坏可以直接反映出这个社会所存在的问题。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现状是令人困惑的,在就业、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压力下,大学生的道德现状也是值得思考的。在本次调查中,大二学生和即将毕业的大三学生对诚信问题的关注比较多,而在调查问卷中反映同学们对校园的缺失诚信问题都感到了危机,因此就此问题我做了一次在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问卷调查。 由于现代社会风气不正,虚假事物过多等严重腐蚀了大学生的健康思想,使大学生对社会事物的诚信度逐渐下降。现从大学生对社会、学校、家庭、诚信问题是否影响就业诚信现状进行归纳总结。

  二、 调查概况

  1、 研究背景及目的

  社会诚信在当代看来是最重要的,诚信做人才可以做的光名磊落。可是随着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的改变,诚信受到了很大的挑战,这才是最值得我们去注意的事情。诚信开始在社会上出现了很大的裂痕,在不断的成长中得到更大的发展,这才是最重要的,将诚信进行下去。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美德。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诚信度在逐渐下降。这种现象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了青少年一代。在当今这个物质为主导的社会里,正确的道德和崇高的思想尤为重要。特别对于当今的大学生来说,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仅是大学生立身做人的内在需要,可以促进大学生脚踏实地的追求学*和提高自身素质,在社会活动中讲信用,讲信誉,诚实不欺。同时,加强大学生诚信道德培养,还可以促进学校规范自身行为,树立诚信观念,实现依法办学和以德治校。

  目的:我希望通过这次调查能够真实的反映出大学生的诚信问题,为教育机构提供真实信息来掌握我们大学生的实际情况。

  三、 研究方法

  为了了解大学生的诚信现状,现对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总共发出了问卷200份,收回200份,占100%,收回的问卷全部是有效答卷,而且卷面干净整洁。

  诚信,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但是*年来受到社会风气、社会环境和就业压力等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比如迟到早退、考试作弊、论文抄袭、伪造简历、拖欠助学贷款等等诚信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为了了解大学生在校的诚信状况,我们对xx财经大学在校本科生进行了诚信状况调查,20xx年通过问卷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总计发放了120份问卷进行调查,全部回收,其中有效问卷113份。通过此次问卷调查,初步了解了xx财经大学在校生的诚信状况。

  一、xx财经大学在校大学生诚信现状

  现状一:日常大部分时间能做到诚信,认为人际交往中诚信仍是评价他人的重要标准

  调查结果显示,在日常生活中,受访同学中仅有13.6%能够完全做到诚信,74.2%的在大部分情况下能做到诚信,一般情况下能做到诚信的约占11.1%,而较少和几乎不能做到诚信的只占1.08%。而在人际交往中,50.9%的同学表示很看重他人的诚信,比较看重他人诚信的占了44.7%,而不太看重或不看重他人诚信的同学仅占了0.7%。

  诚信作为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基本行为规范,是否诚信影响着人际关系,影响着社会总体的诚信水*。由调查结果可见,目前我校学生的诚信水*总体上还是比较高的,大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基本上做到诚信,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如社会环境,校园风气等因素影响,仍然有部分学生无法做到诚信,所以在校大学时的诚信水*仍然需要改进和提高。一个人是否诚信决定了他和别人交往时是否能够真心付出,是否可靠。调查中绝大部分的同学表示很看重或比较看重他人的诚信,说明在如今的社会中,诚信仍然被看作为评价和选择一个人的标准。

  现状二:在校大学生在学业上的诚信状况令人担忧

  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同学中,受访同学中16.8%的同学认为上课迟到、早退和旷课很不合适,36.3%表示不太合适,26.1%中立,超过两成的同学认为可以理解。而对于不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12.0%受访同学认为很不合适,14.4%认为可以理解,27.8%认为是否按时完成作业是一样的,有*一半同学认为不太合适。面对考试作弊,在受访同学中有44.9%对考试作弊表示很不合适、坚决反对,29.1%的同学认为不合适,16.2%中立,但有9.8%认为可以理解。

  从数据上看,大学生在学业上诚信状况很是令人担忧,这也很可能与大学较自由宽松的环境有关,很多学生上了大学后就逐渐变得慵懒,迟到旷课早已是普遍的现象,而且大部分学生都持着不以为然的态度,没有相应的处罚,学生也大部分认为这个不涉及诚信的问题。由于大学里缺乏管束,很多学生在*时都没好好学*,浑浑噩噩,到期末考时,为了通过考试,不得不通过抄袭的方式,不过毕竟还是少数。

  现状三:不同性别、年级、政治面貌的学生诚信状况有差别

  调查结果显示,男生的学业诚信得分均值为3.89,女生为4.04,男生的诚信水*显低于女生。一、二年级学生的诚信水*明显高于三、四年级的学生。党员和团员得分均值为3.94和4.10,相对高于群众和其他*的3.44和3.50。

  大一大二的同学刚进大学时,还带着高中时的单纯和幼稚,到大三大四就相对变得老油条了,这样的风气也渐渐影响整个校园的风气。而党员和团员,在入党入团时就已经经过一定的筛选,思想觉悟、综合素质相对较高,故而诚信度也相对较高。

  现状四:在校大学生认为诚信在社会中很重要,但认为当今社会的总体诚信水*一般

  调查结果显示,当询问到诚信在当今社会中所占的地位时,*九成的同学认为诚信在社会中是重要的。而约58.3%的受访学生认为我国社会诚信总体水*在一般的。

  虽然诚信缺失状况存在,但是大部分学生还是认为诚信是很中重要的,这一点还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大学生的眼中,我国当前的社会总体的诚信状况还不令人满意,可以说是令人担忧的。我国一直致力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看起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二、建议

  建议一: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大学生从自身作起

  大学生作为祖国的中坚力量,他们的诚信状况将会深深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由调查中可以看出,在校大学生的诚信状况还没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所以我们需要加大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力度。比如开展诚信论坛,国学课堂等等活动,让大学生加深对诚信重要性的认识。

  而作为大学生自己,也要保持自己的诚信,不要被校园和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所影响,坚持自我,不要被身边的不诚信行为所影响。

  建议二:改革大学教育体制

  大学教育体制需要改革和调整,大学教育本来是自由自觉式的教育形式,但是有时由于过于过分宽松的环境,许多学生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大学里过着得过且过的生活,没有认识到大学一样需要好好学*,到考试时不得不使出各种办法以求得考试的通过。所以校方可以在体制上加以改革,把这种以考试成绩为目标的教育体制进行改革,加大*时考核的比重,而不以期末成绩作为学*的唯一指标,多加赋予学生以创造性的作业和课题,让同学们乐于去学*。

  建议三:营造诚信的校园风气、校园环境

  作为校方,需要以身作则,给所有学生做好诚信表率。同样的,老师更要注重他们的言行,首先做到诚信,才能正面积极地去引导学生。对于学生出现不诚信的状况,给予教育、警告,以教为主。

  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将会深深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和社会的发展,所以我们需要注意学生的诚信水*。通过对xx财经大学在校大学生的诚信状况调查,初步了解了大学生诚信的基本状况,不是特别令人满意,虽然大部分学生有诚信的意识,但是却还是不能从行为上严格的要求自己。放眼世界,西方发达社会,在诚信上他们做得是比我们好的,或许使他们的法制建设比我们健全的缘故,但是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我们自己,我们需要提高自身的素质。*些年来,论文抄袭、贪污舞弊等状况*些年频频爆出,世博会上观众为省时间不排队,“角色扮演”走绿色通道甚至强行通过等等现象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我国一直致力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大学生的诚信水*会不断提高,为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的。

  诚信,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但是*年来受到社会风气、社会环境和就业压力等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比如迟到早退、考试作弊、论文抄袭、伪造简历、拖欠助学贷款等等诚信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为了了解大学生在校的诚信状况,我们对xx财经大学在校本科生进行了诚信状况调查,2010年通过问卷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总计发放了120份问卷进行调查,全部回收,其中有效问卷113份。通过此次问卷调查,初步了解了xx财经大学在校生的诚信状况。

  一、xx财经大学在校大学生诚信现状

  现状一:日常大部分时间能做到诚信,认为人际交往中诚信仍是评价他人的重要标准

  调查结果显示,在日常生活中,受访同学中仅有13.6%能够完全做到诚信,74.2%的在大部分情况下能做到诚信,一般情况下能做到诚信的约占11.1%,而较少和几乎不能做到诚信的只占1.08%。而在人际交往中,50.9%的同学表示很看重他人的诚信,比较看重他人诚信的占了44.7%,而不太看重或不看重他人诚信的同学仅占了0.7%。

  诚信作为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基本行为规范,是否诚信影响着人际关系,影响着社会总体的诚信水*。由调查结果可见,目前我校学生的诚信水*总体上还是比较高的.,大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基本上做到诚信,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如社会环境,校园风气等因素影响,仍然有部分学生无法做到诚信,所以在校大学时的诚信水*仍然需要改进和提高。一个人是否诚信决定了他和别人交往时是否能够真心付出,是否可靠。调查中绝大部分的同学表示很看重或比较看重他人的诚信,说明在如今的社会中,诚信仍然被看作为评价和选择一个人的标准。

  现状二:在校大学生在学业上的诚信状况令人担忧

  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同学中,受访同学中16.8%的同学认为上课迟到、早退和旷课很不合适,36.3%表示不太合适,26.1%中立,超过两成的同学认为可以理解。而对于不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12.0%受访同学认为很不合适,14.4%认为可以理解,27.8%认为是否按时完成作业是一样的,有*一半同学认为不太合适。面对考试作弊,在受访同学中有44.9%对考试作弊表示很不合适、坚决反对,29.1%的同学认为不合适,16.2%中立,但有9.8%认为可以理解。

  从数据上看,大学生在学业上诚信状况很是令人担忧,这也很可能与大学较自由宽松的环境有关,很多学生上了大学后就逐渐变得慵懒,迟到旷课早已是普遍的现象,而且大部分学生都持着不以为然的态度,没有相应的处罚,学生也大部分认为这个不涉及诚信的问题。由于大学里缺乏管束,很多学生在*时都没好好学*,浑浑噩噩,到期末考时,为了通过考试,不得不通过抄袭的方式,不过毕竟还是少数。

  现状三:不同性别、年级、政治面貌的学生诚信状况有差别

  调查结果显示,男生的学业诚信得分均值为3.89,女生为4.04,男生的诚信水*显低于女生。一、二年级学生的诚信水*明显高于三、四年级的学生。党员和团员得分均值为3.94和4.10,相对高于群众和其他*的3.44和3.50。

  大一大二的同学刚进大学时,还带着高中时的单纯和幼稚,到大三大四就相对变得老油条了,这样的风气也渐渐影响整个校园的风气。而党员和团员,在入党入团时就已经经过一定的筛选,思想觉悟、综合素质相对较高,故而诚信度也相对较高。

  现状四:在校大学生认为诚信在社会中很重要,但认为当今社会的总体诚信水*一般

  调查结果显示,当询问到诚信在当今社会中所占的地位时,*九成的同学认为诚信在社会中是重要的。而约58.3%的受访学生认为我国社会诚信总体水*在一般的。

  虽然诚信缺失状况存在,但是大部分学生还是认为诚信是很中重要的,这一点还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大学生的眼中,我国当前的社会总体的诚信状况还不令人满意,可以说是令人担忧的。我国一直致力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看起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诚信,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但是*年来受到社会风气、社会环境和就业压力等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比如迟到早退、考试作弊、论文抄袭、伪造简历、拖欠助学贷款等等诚信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为了了解大学生在校的诚信状况,我们对xx财经大学在校本科生进行了诚信状况调查,20xx年通过问卷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总计发放了120份问卷进行调查,全部回收,其中有效问卷113份。通过此次问卷调查,初步了解了xx财经大学在校生的诚信状况。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