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读书笔记3篇

首页 / 读书笔记 / | 2022-06-17 14:25:07 读书笔记

《庄子》读书笔记1

  《秋水》是《庄子》中篇幅较长的一篇,全文从河伯与海神若之间的对话开始,以庄子和惠子游于濠梁上的故事结尾,中间又杂以孔子和公孙龙的故事,貌似没有支点的和主题,延续了庄子一贯的风格。但是,看完全文后却不会产生错乱的感觉,因为庄子在其中埋藏了一条隐秘而连绵的线索——那就是庄子希望告诉我们的处世态度。

  *来,学业开始繁忙起来,难免由心底升起些许急躁,其实静下心来,回头看看却只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免有些沮丧,于此就倍添了对于庄周的羡慕。在他看来,世间万物或大或小,都因为命运的限制而不能看清自己,就像河伯一样。人属毫末,只需安于自然天“道”就好。譬如海神说“夫自细视大者不尽,自大视细者不明。”

  又说“井鼃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尔将可与语大理矣。”有时人生的迷雾“只缘身在此山中”,参悟了大道,就不再迷惘了,孔子在匡的游历正是这样一个例子。

  最后,庄子与惠施的故事放在这里也就不显得突兀了。对于庄周来说,河流比之沧海、人比之万物、天下比之天地,都是毫末,对于天下的争夺和名望的博取更是嗤之以鼻,因为他们是在以有限的智慧去追求对他们本身来说过于大的东西。如此,我也了解了我的繁忙与疲敝,只是我追求的窥度了而已,要适度,要控制膨胀的欲望才行啊。

  但是,我还是不得不说,庄子所说容易让人想起“一切都是命运,一切都是烟云”,看来也只能是浅尝辄止了。

《庄子》读书笔记2

  昨天早上读完了《大学》,总的感觉是正直之人、饱学之士一般是身死却留下美名的结局,而奸佞小人、善弄权术者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确也是少数。大多数随波逐流者过着比较安稳的日子,也许这就是今人随大流的缘故吧。

  从今天开始,读《庄子》。

  译注者(纪琴)卷首语:急功*名者,服之可当清凉散;萎靡不振者,服之可当益智膏。

  从以上这句话来看,作者是写给世人作为中药医治心病的,我读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研究,另外一个目的是享受。毕竟高中毕业之后,很少看古文了。工作之初买了一本《古文观止》,也只翻了几页。十几年了,现在除了纸张略显陈旧外,里面还是几乎空白。日后一定抽出时间研读。目的却是为了提高古文素养和理解能力。基于此,我读这本书,显得容易一些。仅读原文,现在对我来说很费力气。

  今天早上读完了逍遥游。记得去年登泰山时遇见一块逍遥游的崖刻,就在山涧、架桥的东边,我立即让同事予我拍照留念。现在想想,何必如此心急?心中有佛,还在乎非得日日见得佛的样子吗?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借大鹏之翅、许由之言舒心中之的境界,读来快哉!看来庄子不仅仅是想象,他认为大鹏飞在万里之上,也就是在狂风之上,才能御风自在而行。这里,一方面符合自然规律,即在对流层之上,飞得才会*稳,客机不是这样吗?另一方面,符合社会规律,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此山中,只有再高一个层次,才能看的更清楚,才能更游刃有余!

《庄子》读书笔记3

  随着自己博客里文章页码的增加,逐渐感觉自己腹中渐空,笔墨文字亦日渐乏力无味,我也忽然地想起:自己好多年没有认真地读过书了。能想起的记忆仅仅是大学泡图书馆的日子了,想着想着不禁汗颜,连文字也不敢轻易涂鸦了,是时候该读读书了,否则腹中无物,写下的都是些酒囊饭袋之物,羞于他人看也!

  这几日看了于丹的《庄子》心得,对于于老师的《论语》《庄子》解读,社会上褒贬不一,研究儒家文化的学者认为她是在将古人的举世遗著简易化,让孔老先生的深奥文化突然间变的简单;听众中有的认为她将古文古理通俗话,将那些晦涩难懂的文字变得浅显易懂,而且还增加了些许情感的东西。

  无论褒贬,我作为读者,在拜读了北师大于教授的心得之后,觉得还是很有值得我们去领悟的哲理。其实于丹能立于百家讲坛,肯定有她能吸引听众的一面,那就是将《论语》《庄子》这些难懂的古文,换化为一些富有哲理的寓言和小故事,从中提炼做人,做事,看待人生的道理,让人觉得,哲理就在点滴之中,就在闪念之间。

  于丹老师文中有个故事,是些兄弟俩爬80层楼的故事,以前曾听说过,但是没有多深的领悟,而于丹对于此故事的解读分析,让人联系到人的一生,追求什么,丢弃了什么,最后还是要回归。

  将此故事和于丹老师的解读放至博客,来和朋友共享。

  有这样一个寓言,说兄弟俩他们家住在一个80层的高楼上。两个人回家的时候,恰好忘记了看通知,就在停电梯的那一天,他们深夜才回。电梯已经不走了,兄弟俩背着大包小包,走到楼底下就非常发愁,说那怎么办呢?两个人商量一下说一鼓作气,怎么也得回家。开始爬楼。

  爬到20楼的时候开始觉得负担很重了,所以商量一下说咱们这样吧,把背包存在20楼,然后呢,到时候咱们回过头来取。就卸下了背包,两个人觉得很轻松,说说笑笑,继续往前爬。 爬到40楼的时候,已经很累了。于是两个人就开始互相抱怨指着,哥哥说,你为什么不看通知啊?弟弟说,那你为什么也没看通知啊。哥哥说,我看过了但是给忘了。弟弟说,那你怎么不提醒啊。两个人开始吵吵闹闹。

  吵到60楼的时候,他们俩是实在太累了,说安安静静地爬吧。然后他们又很安静地爬,终于爬到了80楼。

  在80楼家门口的时候,两个人互相对看了一眼,想起来一件事,说钥匙忘记在20楼的背包里。 这就是人的一生。

  人在最初看到人生的这条通道时,假设它是80个年头倒计时,摆在眼前的时候,人人都是意气风发的,我们背负着沉沉的行囊,行囊里装着理想,装着抱负,装着很多很多的愿望,我们不畏艰险,从脚底下第一个台阶开始,一个一个台阶开始上路了。

  爬到20岁的时候,这就是人走入社会的时候,开始认同规则了,觉得社会给了我们很多负担,我们托起自己,已经足够疲惫,谁还背着那么多梦想呢。先把它安顿下吧,等到衣食无忧,有了温饱,有了社会名份,回过头来我们再捡起梦想实现不迟。放下以后呢,又有这么一段轻松。大家很好,开始往前走。

  走着走着,人生随着越来越年长,积累越来越多,争斗越来越猛,内心越来越焦虑,人不免抱怨,这就是兄弟互相指责的时候,都觉得社会辜负了自己,都觉得自己付出太多,回报太少,自己内心仓惶犹豫。所以吵吵闹闹,一路走上去。

  真正走到40岁的时候,所谓年届不惑的时候,所有那些意气风发的东西都过去了,人开始变得疲惫不堪,颓唐,互相扶持着再走,走到60岁就沉默了。觉得晚年的时光应该是美好的,是珍惜的,让我们安顿一下吧,不要再抱怨了。

  这个时候,可能就到了孔夫子说的“而耳顺”,心顺应了,少了很多指责,最好终于走到了80楼,站到最后的终点上,突然之间怅然若失,想起来这一生最宝贵的东西留在了20楼的行囊里,那就是一直还没打开的梦想,从来没有放飞过,从来它都没有跟随过自己,徒然一生走完了一生的历程,但是20楼回不去了,这是一条不归路。


《庄子》读书笔记3篇扩展阅读


《庄子》读书笔记3篇(扩展1)

——《庄子秋水》读书笔记3篇

《庄子秋水》读书笔记1

  人心为什么有自由?因为人可以不在乎。人的一生只能被你真正在乎的事情拘束住。如果你不在乎,那么,还有什么可以束缚你,得一本好书,犹如寻一位好友,将受益终身。读一本好书,犹如品一杯香茗,余味徘徊于心,不曾散去。一本《庄子心得》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上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一样,就好像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

  于丹教授紧扣21世纪人类面临的心灵困惑,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从独特的个性视角把国学的经典著作《庄子》用简单的语言和故事铭刻在了我们的心灵之上。细细品味书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是一种快乐,它都在给我娓娓道来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告诉我怎样才会成为一个幸福快乐的人,告诉我们怎样修养道德品性,让情感智慧得到升华。

  有人说年轻人读了《于丹庄子心得》会受到不求上进的影响,但在我认为那里是一个遥远又*在咫尺的世界;那是一种难以理解的豁达。他包容万千,将一切化为乌有。于丹在心得三中感悟与超越中提到了名利二字,说了三个故事,其一,据说大清皇帝下江南的时候,在镇江金山寺,他问当时的高僧法磐:长江中船只来来往往,这么繁华,一天到底要过多少条船啊?法磐回答:只有两条船。乾隆问:怎么会只有两条船呢?法磐说:一条为名,一条为利,整个长江中来往的无非就是这两条船。其二,司马迁在《史记》中说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其三,又举了尧让天下于许由的故事。这三则故事都顺应了一个主题淡泊。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会置身于这样的茫然中。所以人需要看清自己的目的,看清自己的方向,看清眼前的权衡。诗人纪伯伦曾经感叹: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出发。于丹又指导我们要看到大境界,在于我们有没有安静的心灵,有没有智慧的眼睛。只要我们可以让心静下来,真正拥有了空灵之境,我们才能真正看到内心。一个人要在自己的形骸之外,保有一双灵魂的眼睛。

  只要你心中有大境界,你才能够看清超越言行的内心真正的质地。也就是说,内心里面的这种真正的大道、大辨、大仁、大廉、大勇,一切都不是表露于外的,是内敛于心而不张扬的。

  台湾著名的教授傅佩荣先生在研究庄子之后,得出一个心得,他说:真正看懂《庄子》就会明白,世界上总有路可走。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局或是一个终点。人是不断地经历许许多多的过程,长时间从磨练活出灿烂的今天。人一生中,可能遭遇痛苦、烦恼、悲哀、无奈等很多负面的情绪,但这些其实都只是磨练我们成长的过程而已。于丹告诉我们,用*和的心态和积极的努力去对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难,让我们领略到这样一种大智慧,是对自己得失的正确对待,是对身边朋友的理智看待,是一种心态,一种融入在现在社会中的理性道德,让我们霍然开朗,让我们坦然微笑,还让我们掩卷而思。

  人活一世,草活一秋,能够快快乐乐、开开心心的过一生,这是每个人心中的梦。雨果说过:比海洋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心灵。但如果我们的心灵总是被自私、贪婪、卑鄙、懒惰所笼罩,不论我们富甲天下或是位极至尊;也不可能求得快乐。但如果我们的心灵能不断得到善良、坚韧、顽强、刻苦、纯朴之泉的灌溉,不论我们一贫如洗或者位卑如蚁,同样可以获得快乐的每一天!在现实社会中,所谓的孔孟、老庄已经离人们越来越远,圣贤与经典也逐渐模糊,纷繁世界的庸俗烦琐和思想的高贵纯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链接。而于丹教授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以人生诠释人性,以人性安顿人心,体悟经典的普适智慧,把两千多年前的思想用一个现代人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演绎出来,催生而出的是一种纯粹的积极的态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华。

  我曾读到一短语说:用佛家的理论来养心,让自己宅心仁厚,很善顺,善待身边所有应善待的人和事,一颗石头丢进去心里的时候,也只是起一点点的涟漪而已,用道家的东西来养身,注意*常的呼吸调理,以儒家的理论来克行,用儒家的思想来克制自己的的行为。今天读到于丹的庄子心得,倒真是让我有了一种空灵的感觉!恨己知识太浅,于丹是要随庄子去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当然,俺是一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本人的见解纯属胡言,请匆见笑!且大多为只言片语,不成篇章,更不成体统谢谢!

《庄子秋水》读书笔记2

  《秋水》中,“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至于北海。望洋向若叹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尚书》曰:“满招损,谦得益”人们无论身处何种状态,面对人或事,都应该本着谦逊的态度。狂妄自大,骄傲自满,是人性劣根的体现,不宜提倡。

  文章开始,河伯骄傲自满的情绪达到了极至。一个“尽”字充分体现了此时的河伯片面的、绝对的、主观的看问题、看这繁复的大千世界!孰不知,此时的河伯只是身处无数江河之一的黄河。河伯在有限的空间里,以为“天下之美尽在己”。使河伯过于自负,这是一种见识的浅陋。

  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学*中,无论观察人或物都要用全面的、客观的,发展的观点。只站在个人主观的、狭隘的立场上看问题,就会犯河伯那样的错误。我们更不能骄傲自满。为自己取得点滴成绩而得意忘形。要跳出自身主观的狭隘圈子,开阔视野。骄傲的人是难以有所作为的。

  河伯至北海,面对无垠的大海,在现实面前惭愧自责。这种勇于纠正自己错误,谦虚的态度是可贵的。今天更应提倡。画家齐白石,当看到明代徐渭的画作时,佩服得五体投地,遂刻了一方印章“甘为青藤门下走狗”其虔诚、谦虚的态度令人敬仰。通过他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前无古人的一代国画宗师。如果河伯没有改变骄傲的心态,那么,他将永远看不到大海,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渺小,那将是更加悲哀的!

  宇宙之大,人是渺小的,人生是有限的。但是,人类讨论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既人类应该如何认识外部事物的认知行为是无限的。这也是庄子《秋水》留给后人的`中心课题。我们应该怀着膜拜的心,谦虚的向大自然求教,去探讨发现真理。

  我们只有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态度,人生之旅才能受益无穷,才能实现人生的理想。虚心学*世界上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巩固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果。才能建设好真正的和谐社会。

《庄子秋水》读书笔记3

  道家文化与哲学是中华文化传统最深邃博大的根源之一,以它的崇尚自然的精神风骨、包罗万象的广阔胸怀而成为中华文化立足于世界的坚实基础。而在源远流长的道家文化与哲学的历史发展中,庄子的思想可称得上是道家思想之正脉,并且庄子之文亦以雄奇奔放、绚丽多姿的特色而被视为先秦诸子散文中的奇葩。庄子的思想被辑录成书,即为今天所见到的《庄子》。《庄子》一书其体例有三部分,也就是大家都熟悉的内篇、外篇和杂篇。而此三篇中惟外篇中的《秋水》最得庄子汪洋恣肆而行云流水之妙。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径流之大,*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于己。

  文章一开篇,直契入题,引众人开始进入文章自身的世界之中,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时值秋季,雨水连绵,乃逐渐成势,由文本身而看,川当为支流,而河就是干流了,河水由支流而渐渐汇集到干流之中,互相增益,于是乎终于达到了径流之大,*之间,不辨牛马的浩大场景,这就难怪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于己了。应该说河伯的心态也是人之常情,试想,如果我们忽然间也拥有了一大笔财富,谁又不会象河伯一样沾沾自喜呢?什么叫自满?这就叫自满,自以为满,可怜(也可以说幸运)河伯不知道后面将有一个多么广阔的世界展现在他面前!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见大海无边无垠,水天一色,海天相接,乃望洋兴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则见笑于大方之家。北海若曰:井蛙不足以论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语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语至道者,束于教也

  等到河伯顺流而到达大海之后,见到了大海的辽阔景象,才明白先前自己的自满是多么可笑——不过,河伯的可贵之处在于:当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后,能够及时自我反省,于是就有了下面一段自我批评的话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意思大约是说:俗话说,自己知道一点东西就自以为了不起,以为老子天下第一,唉,这难道不是在说我吗?看来河伯在海神面前很不好意思,于是就对海神说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则见笑于大方之家。大方之家,就是广大广阔的大海,佛学有时也称佛为大方广佛,极言其广大无边也。海神你老人家千万别和我计较,我看到你如此广阔才知道自己以前的想法太可笑了,可让你老人家见笑了。海神闻听之下,就顺承着河伯的意思并启发他逐步超越自己的局限井蛙不足以论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语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语至道者,束于教也。三句话意思相*而强调的重点有别,井蛙之所以不足以论海,那是受空间的限制;夏虫之所以不可以语冰,那是受时间的限制;而曲士之所以不可以语至道,那是受自己的限制,偏见太深而不能接受相反还排斥最高的真理。总之,人因为受到各种限制或束缚而无法听闻大道,乃至于即使有机会听闻大道也加以排斥,岂不闻老子曰: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之语?一个人如果自己的偏见太深,你和他讲道理,白费口舌,甚至还有可能遭到嘲笑乃至痛骂,所以就连圣人也只能*之外,圣人存而不论;*之内,圣人论而不议,唉,难啊,难啊。你看,河伯作了自我批评,还是被海神骂了个一无是处。不过海神绝对是个很好的教育家,你不是自满吗,那我先打打你的嚣张气焰,狠狠的贬你一顿,等到你自己贡高我慢的坏毛病消除了,再告诉你真理,于是,下面海神话锋一转,说道今尔出于江河,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行,你能知错就改,孺子可教。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承认自己的渺小正是开始超越局限,走向伟大的开始,看来我还是可以给你讲一讲大道理的。海神接下来讲的什么大道理呢?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止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大海是天下万水之源,之归宿,虽然万川归之,并不见海水溢出,虽然尾闾不断倾泻,也不见海水干涸,四季或旱涝的变化也对大海没有影响,为什么如此?很简单,因为海的容量太巨大了。各位看到这里也许要问:刚说了河伯自满,海神怎么又重蹈覆辙,在这里自吹自擂?非也,因为这几句话只是一个引子,后面紧跟着的一句话表明海神有对自己有着清醒的自我认识而吾未尝以此自多也,我从来就没有觉得自己这样有多么了不起,因为我深深知道我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不似罍空之在大泽乎?*之在四海,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罍空,小酒杯那么大一点空,一小汪汪水而已。我,大海在天地之间简直太渺小了。


《庄子》读书笔记3篇(扩展2)

——《厚黑学》读书笔记3篇

  西方有句著名的谚语说道“尽管星星都有光明,却不敢比太阳更亮”,厚着脸皮装糊涂的人,别人还以为他是个傻子。而实际上,他比谁都精明着呢!估计在他心里,你更像一个小丑罢了。这种装糊涂的伎俩别人不以为然,但它却是最实用的,最有效的方式。为人处世,糊涂一回又何妨呢?

  文中写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例子,有一个小孩,人们都说他是个傻子,因为每当别人让他从一元硬币和五角钱硬币中选择的时候,他总是选择五角钱硬币,好多人都不相信,都去一一尝试,结果都是同样的结果,有人问他,为啥每次喜欢选择五角钱的硬币而不拿一块钱的硬币,小孩小声的说:"如果我选择了一块钱的硬币,以后就不会有人和我玩这种游戏了!”

  那么,现在还有人说,这个小孩傻吗?无疑,这正是小孩的聪明之处,装糊涂,继续和你玩游戏,从而细水长流,最终他拿到的,比自认为聪明的你更多。

  古语有云: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再聪明的人,也会犯傻,再精干的人,也会失算,所以不要计较生活中的得与失,错与对,人生难得糊涂,切莫聪明反被聪明!

  很久以前就听到许多人评论厚黑学中很多观点,因为性格与环境差距,不经常看书,所以一向没有拜读,前段时光,不经意在书店看到,就翻阅几页,为此稍有感悟,写出感言。

  自古出书者,不计其数,能称精华的,屈指可数。然李宗吾出书于民国,却能在*文化中有辉煌一笔,必有过人之处,后简单翻阅,发现他之所以敢自称厚黑教主,的确文采与思维超越常人,外加旧时读书人内在的一种狂傲,民国时期中西文化碰撞,造就了如此一位文坛奇葩,以圣贤自居,评论天下。

  厚黑学以三国英雄、楚汉名将为主论叙脸厚心黑之心得,以三步工夫为总结,强调黑与厚的不一样概念。李宗吴对人性的理解,以恶为先,所以论人,先看到恶的一面,然后放下人性善的一面,讲自古英雄都是用仁义道德的外表,来体现?人之初,性本恶?的个人观点。所谓成功之人必有成功之处,历来英雄,先不论出身,其成功的前提,主要来源个人魄力,周围人因个人人格,舍命相护,助成就大业,如只明白厚黑之术,何来民心所向?如果人们每一天只明白修*厚黑,增长世智辩聪,勾心斗角,抛弃生命本来,人格分裂之人,只会越来越多。乱世之中,单凭仁义道德,的确不易生存,然只懂厚黑,也许生存不成问题,但内心恶越来越重,没有善念洗涤内心,不足以成其霸业。秦始皇用秦朝几代努力的基础,以个人才能统一六国,*之下,数年后,天下大乱。

  厚黑学用三步概括厚黑三种境界之人,其一,厚如城墙,黑如煤炭;其二,厚而硬,黑而亮;其三,厚而无形,黑而无色。从书中所看,李宗吾仅仅看到第二种境界,对第三种境界,只靠普通善恶无法诠释,所以避而不谈。

  六祖慧能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获得禅宗衣钵,而此诗中字字指向?无?字,厚黑学第三种境界以?无形无色?为总结,也指向?无?字,所以个人认为,参悟佛法与理解厚黑学,先从?无?字入手。道德经中?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就指出,天地与圣人之心永远相同,天地滋养万物,不求回报,万物践踏、侮骂天地,天地也没有报复众生,圣人也是如此,用无我无私之心对待百姓。如果以道德经此观点来看厚黑学,那么第三种境界中的?厚而无形,黑而无色?从基本立足点就出现差别,大智之人,不是厚而不厚,黑而不黑,而是已经超越常人对厚与不厚,黑与不黑的理解,到达与天地同在的深层价值观念,只是作者还没领悟其中境界。如果用这种无我无私之心反观过来,书中所论王明阳的?致良知?与?厚黑学?,一善一恶,都属一家之言,分开人性,强行对立。

  厚黑学之所以能立足与世,经久不衰,根本就在?厚黑?两字。一般人往往只在意眼前利益,如果用第一种境界?厚如城墙,黑如煤炭?的方法,能立马见到效益,但不能长远。比一般人聪明一点的人,要的是长远利益,不在意当前,就用?厚而硬,黑而亮?之法,能够到达最终目的,且久远。如企业生存,不讲诚信,短期可得益,然不能长久,最多可得温饱,讲诚信者,有时宁愿亏钱,打造品牌,谋求长远利益。

  总体来讲,李宗吾对人性的理解与概括潜力,打破两千多年的*传统文化思维,矛头直指?人之初,性本善?的文化模式,大胆揭露人性的黑暗面,以不一样观点解读人性,其学说所造成的社会冲击,足以在*传统文化中评为精华。

  对厚黑学讲述的博弈理论楼主好象有不赞成的看法。显然你没有满怀激动的情绪,感叹找到了真理??楼主潜意识在道德框架压迫下没有接收到事物运行的原型,所以看到厚黑学这种描述事物运行本质的理论时,潜意识没有激活强烈的神经通路来印证,随着大脑的处理结果就是按基本的认知图式来解析。能够看出楼主富含道德的情感对自私是很有抵触的。

  那里有必要跟你说说什么道德。潜意识和整体潜意识是联系在一齐的。因此,在潜意识中有一个自然的反应就是维护系统的*衡和稳定。因为个体会觉察到只有当整体安全的时候,个体才能够安然无恙,个体会自然愿意维持系统的稳定存在。这是系统运作的规律。个体的行为贴合系统的运作规律就会得到系统的呵护。因此,贴合道德的行为是能够维护系统*衡的行为。

  此刻明白了道德是为了个体的利益。当然,这发生在不予表达的潜意识,毋庸质疑。它的精华之处用厚黑语讲就是深得厚黑之精华,自私表面盖上利他,因而大家都会理解,因为这?利他?有利自私。所以道德的本质就是宣扬道德,而不能做。若是做了一些,也只为更大的宣扬。雷锋精神的本质就是宣扬此精神,但不做。此刻人的.智力自然选取不做,是因为潜意识已经接收到了道德的原型,有的明白有的不明白。但都存在于潜意识中。就如你此刻看到我关于道德的解释觉得有理,那遍是激活了你潜意识中此原型,从而印证了想法,产生对我的认可。

  说到楼主,也许你此刻还认为我说的不好,是坏人,是邪恶。只因你未跳出诸多情感的框架(解决办法能够用追述事物本质的方式来解决,例如跟你解析道德感情)。道德感情会使你否定我,我违背了群体的利益,也就是违背了你的利益。这时的潜意识出现了非理性,你最大的利益其实是明白这事物的本质。这也是厚黑学想传达的思想。

  也许你不明白从何开始,我们需要抛下的各种情感,主要来源于群体心理意识。跳出各种心理群体(包括朋友家庭民族国家等),客观看待群体运行的规律,这是研究博弈理论的基本思路。

  第三种境界中的?厚而无形,黑而无色?,说的就是好人,英雄,名人,伟人。仅从他们成功这一得到群体认可的事实即能证明。当然他们并不是这么邪恶,能够理解为,是一群拥有完美应对社会某些情境的幸运儿,他们的思想,也就是认知事物的图式产生于特定环境。不要为什么是他们,而不是你我。因为也可看作社会环境产生了万千思想,总有部分是能影响群众的,他们既是我们此刻看到的大人物,如厚黑等说的,他们有的知晓有的不知晓,但潜意识拥有在各种社会博弈理论的原型是肯定的。

  写厚黑的李和一些心理学家一样都是把它理出来的人。清楚出来的比较清晰的理论,是我十分喜欢的。

  最后,期望楼主明白人类社会一向以来,竞争生存资源的博弈本质。基因携带的东西再怎样掩饰也是为了有利于竞争。该做的是直到找到世界推不倒的真理。

  你不懂你恼火的*哲学。本和现代心理学产生于同样的思维原型,想描述的是相同的理论。但恼火的*哲学被禁锢的封印千年。交流上跟如今社会有代钩。

  例如老半正反说进去,老把天地极端说进去,老把善恶说进去,不就是一个博弈理论辨证看待事物的基本思路吗。仅仅激活了点事物本质理论的神经通路,就能够先入为主成为你思想认知事物的基本图式了吗。这么落后的编码,已经被我一句恼火的*哲学推倒了。

  厚黑学我刚看到第二篇厚黑原理。真是抓狂。现代来看真是胡说八道,爱因斯坦,物理学,数学,牛顿,全给强拉去当它理论支持。行为能够理解,但也让我看的吐血,可怜老李不晓得能理出他思想的各种应用心理学正在西方发展。虽然它对潜意识的编码让我吐血,但不改变其包含的博弈本质,从中找到几句能激活超多原型的理论才是我目的。

  例如:人们受各种思想、感情和*惯所左右。这是我们的本性使然。各种制度和法律是我们性格的外在表现,反映着它的需要。作为其产物的各种制度和法律,是不能改变这种性格的。?

  描述了道德是产生于个体的自私。

  进步在于阅读,成长在于阅读在大一的的生活里,我阅览了一本书《厚黑学》,从此中感悟到了一些道理并叙其感言。

  这本书是由李宗吾先生所作,读本书之前我对厚黑的概念不是很清楚,正所谓:自古出书者,不计其数,能称精华者,屈指可数。那么我想说,李宗吾虽然出书于民国,但他能在*文化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读了这本书,我对为人处世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名人名言大全摘抄

  李宗吾先生其的文采与思维超越常人,还有读书人内在的一种狂傲,民国时期中西文化碰撞,造就了如此一位文坛奇葩,以圣贤自居,评论天下的能者。这是网络上比较火的对李宗吾的看法。

  《厚黑学》以三国英雄、楚汉名将为主论叙脸厚心黑之心得,以三步工夫为总结,强调黑与厚的不一样概念。(veryok)《厚黑学》中用了三步概括厚、黑三种境界的人:一、厚如城墙,黑如煤炭;二、厚而硬,黑而亮;三、厚而无形,黑而无色。从书中所看,李宗吾仅仅看到了第二种境界,其对人性的明白,以恶为先,因此评论世人。先看到恶的一面,然后放下人性善良的一面,讲自古英雄都是用仁义道德的外表,来体现人之初,性本恶的个人观点。而对于第三种境界,只靠普通善恶是无法诠释的,因此他避而不谈。

  在为人处事方面,《厚黑学》也有所写,他写道:为人处世非有厚的功夫不可,如果为人内向须腆,不能忍受各种在处世交往中的屈辱,太过于顾及自己的虚荣心,就不能够与朋友和敌人相处,更不可能抓住机会展示自己,即使本身有出众的才智,也会淹没在芸芸众生里面,这是十分可惜的。因此在我看来,李宗吾先生所主张的厚黑在为人处事方面,虽主张黑,但同时强调在了世间行使恶,只是为了每个人以一种适合自己的方式在人生中赢得真正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

  在这本书中,黑也绝不能以不择手段,放下道德为代价,而换取自己的名利。这本书中所说的黑,不是简单的诡计多端、阴险狡诈,它更包容了睿智、谋略与高瞻远瞩的深刻内涵。谁想要充分的展示自我的个人价值,那么,就要拥有比别人更多的智慧与韬略,这是现代人想要成功所需要的。

  在现实的社会中,在世事纷繁、人心不古,为人处世举步艰难的时候,我们怎样才能在越来越复杂的社会中站稳脚跟、呼风唤雨、左右逢源、一帆风顺地使自己的人生更为完美呢?

  俗话说:君子立身处事贫贱不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然而,能真正做到的人却越来越少了,但是,只要我们本着仁爱处世、以宽待人的原则,我坚信我们的人生定会放耀出灿烂的光芒。我想对于我这样一个还在上大学的人来讲,厚黑对于我个人而言,可能有着不一样的定义。


《庄子》读书笔记3篇(扩展3)

——《白鹅》读书笔记3篇

  当我初读《白鹅》这本好书时,我对里面的内容一点也不明白,不知在说些什么?当我重读这本好书时,才明白这是著名作家——丰子恺快乐的童年与生死离别的青年时代都深深的谱写在《白鹅》中。丰子恺的童年是那么纯美、有趣。《白鹅》的封面就是他三岁时的作品,令人感觉柔和、纯美、震撼。这是一本多么震撼心灵的华彩美文,滋养着我们的精神与生命!这触动灵魂的优美文字,源自文学大师的心灵深处,在岁月的长河里,如宝石般熠熠生辉陪伴着我们一路远行。

  冰心奶奶与丰子恺都很喜爱孩子,但有各的观点,冰心奶奶是对孩子的的一种体贴入微的爱,这可是她散文里的特色。而丰子恺是描写一个儿童的纯真与苦难。在散文中丰子恺讴歌了儿童天真、活泼的性格,把童年时代看作是人生中的黄金时代,对儿童生活有着无限的憧憬。

  丰子恺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将深刻的艺术理论、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对艺术的理解及感悟娓娓道来,精辟、透彻。其深厚的艺术修养、读起来是一种特别的艺术享受。

  丰子恺这类借物抒情或者托物言志的文章无不寓情于景,将主观思想融入到客观事物中,将描写对象拟人化,创造出一种浓浓的诗意。语言风格*淡朴素、清新隽永,具有一种淡淡的“禅味”。其实这种“禅味”,是作者对自然万物发自内心的感悟,真率而有余味。

  丰子恺写的散文,小中见大,构思精巧。虽然是以琐碎的小事说明大道理,丰子恺的文章却没有生硬的感觉,反而让人感觉很自然,而且妙趣横生。作者在文章中融入了自己对于人生意义的感悟和理解,在其*淡朴素的文字底下,充溢着浓郁的哲理,让人信服。

  丰子恺的一句名言说得好:“无论贫贱之人,丑陋之人,劳动者,黄包车夫,只要是顺其自然的天性而动,都是美的姿态的所有者,都可礼赞。”

  这本书是丰子恺先生写的,本书的背景是抗日时期,丰子恺住在简陋的屋里。在抗日时期背景的衬托下,写下了一篇篇意味深长的文章。

  书中有四大块内容,让我最回味的是赞美童真和感悟自然这两块。

  赞美童真讲了丰子恺先生看到自己的儿子、女儿,回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并发出阵阵感慨,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虽然文章的字词不华丽,但是让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真情实感。

  感悟自然主要写了丰子恺先生观赏大自然,对生命的感悟。丰子恺先生细细感受春光,告诉人们不同时节的变化,并对那些顽强的生命,发出赞美之情。

  听了我上面的介绍,你是不是想读一读,那就去感受一下丰子恺先生文笔的魅力吧!

  静静地读完了丰子恺先生的《白鹅》,我陷入了沉思。丰子恺先生在这部书中写下了许多与常人不同的观点。 do、re、mi、fa、sol、la、si这是我们熟悉的音符,丰子恺先生却按照谐音,将其凑成了一句颇有*古典文学意境的诗句独揽梅花扫腊雪。

  这难道不是丰子恺先生的创意吗?桂林山水之美世人皆知,自古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说法,文人墨客无不为之倾心。丰子恺先生的桂林的山这篇文章中却有着独到的见解。丰子恺先生形象地把桂林比作一个大庭院,把桂林的山比作院子里的大笋,令人捧腹,却又不得不佩服他比喻的贴切。再否认了世人的公论后,丰子恺先生又提出了一种新的说法:桂林山水奇天下。他认为甲有尽善尽美的意思,而美是具足圆满的,不一定奇;奇是罕有少见的,不一定美。美与奇不能混淆一气。桂林的山,奇而不美。水仙花淡雅朴素,是文人雅士的爱物。

  人们历来对它吟咏不断,但将它作为民族之魂的则颇为少见。而这又是丰子恺先生一大创新。许多人都喜欢狗与猫,而丰子恺先生却不这样想。他喜欢鸭,在养鸭这篇文章中有所体现。他认为狗是贪婪势利的,猫是凶狠谄媚的,只有鸭子样子自然天真,不摇尾乞怜,不贪婪争食,有履霜坚冰之操,不食嗟来之食,是可爱的动物。在《白鹅》这本书中,我找到了许多与常人不同的理论,我喜欢这本书!今天,我阅读了《白鹅》这篇课文。

  课文中写了白鹅是一个高傲的动物,连鸡、狗都敢咬,课文中有一处我非常清楚,附*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了。从这里我可以知道连狗也敢咬,真是厉害!

  从课文中我知道这是一只架子十足的鹅!

  在这个寒假里,我读了《白鹅》这本书感受很大。

  别看它的书名叫白鹅,其实书中只有一篇文章写到可白鹅。这本*录了丰子恺的44篇散文作品,全面的'概括了作者在各类题材上的代表性篇目,生活记趣,时代评论,学术见解,童话故事,故人轶事等等。是一本内容丰富的“文章标本”。

  其中我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是《养鸭》,这篇文章主要讲作者养了两只小鸭子,一天晚上雄鸭子被黄鼠狼杀死了,雌鸭子满不在乎,之后作者又买了一只雄鸭,谁知又被杀死了,只见雌鸭一连几天都在那“轧轧”七也哀鸣。最后作者托人又带来了一只雄鸭。

  我感受到了作者对鸭子的喜爱,给予动物“天真”“自得其乐”“偷偷摸摸”等属于人类性格的词。另外,文中保留了作者的幽默,情趣。


《庄子》读书笔记3篇(扩展4)

——《锁麟囊》读书笔记3篇

  一早来上班,单位静悄悄的,只有我一人,自在!一边健身,一边听《锁麟囊》录音,听着听着不由心猿意马,又想看戏了!

  这段录音是2015年5月底在国家大剧院看张火丁的《锁麟囊》时录的,除了第一场那段四*调少录半句外,其他都非常完整,效果也很好。一个人时,听听这些现场录音,回味当日的种种美好,非常惬意。

  《锁麟囊》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出戏,唱腔文本都是大爱。短短一出戏,翁偶虹先生把人物的性格、命运写得那么细致伏贴,那么符合生活真实,而又意蕴无穷,引人深思,实在令人佩服!

  京剧多是演绎帝王将相、忠孝节义、道德教化的,像《锁麟囊》这样,演绎普通人人生际遇、悲欢离合的戏码还是比较少见的。

  每看这出戏,你会不由自主随着主人公薛湘灵的命运起伏或悲或喜。

  她本是富贵人家的千金小姐,因遭遇洪水,夫离子散,沦为人家的老妈子。富贵时她也曾颐指气使,撒娇使性,当老院公因为她的挑剔为难落泪时,她却能立刻收敛性情,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歉意。这就是湘灵的可爱之处,骄矜却不失善良。

  出嫁路上春秋亭避雨,遇到贫家女赵守贞,问明她痛哭悲啼的前因后果,湘灵满腹骄矜顿雪消,她明白了“世上何尝尽富豪,也有饥寒悲怀抱,也有失意痛哭嚎啕……”于是她慷慨解囊,相赠何止千金。

  几年后,湘灵因遭遇洪水流落异乡,机缘巧合到了守贞家里做老妈子。天上人间的命运反差,世态炎凉,激起她巨大的心灵震荡。难得的是她没有怨天尤人,而是自我反省:“这也是老天爷一番教训,他教我收余恨,免娇嗔,且自新,改性情,休恋逝水,苦海回生,早悟兰因。”

  这是《锁麟囊》中我深爱的一段戏文,“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一场灾难,让湘灵彻悟:富贵本无常,世事多变幻,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只有检点自我,方获救赎。

  “我只道铁富贵一生铸定,有谁知人生数顷该分明,想当年我也曾撒娇使性,到今朝哪怕我不信前尘。”一番劫难,让湘灵感悟到了穿越富贵贫贱的道理,这会让她以后的人生有更坚实的底蕴。

  这番道理,也给看戏人很深的人生启示:世事无常,风云多变,我们应该珍惜自己拥有的东西,而不是无缘无故寻愁觅恨。其实,何止富贵,权势、荣耀、地位、美貌、青春、亲朋等等皆如过眼云烟,稍纵即逝。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自然规律如此,谁也无法更改,唯有且行且珍惜!

  再来说说戏,守贞知道了湘灵就是当年春秋亭赠囊的恩人,奉其为上宾,帮助她与家人团聚,二人又义结金兰,是我们喜闻乐见的好人有好报的大团圆结局。

  团圆时湘灵唱到:“这才是人生难预料,不想团圆在今朝。回首繁华如梦渺,残生一线付惊涛。柳暗花明休啼笑,善果心花可自豪。种福得福得此报,愧我当初赠木桃!”

  这就是《锁麟囊》,正如一篇文章里说的:它演绎了人生的无常和世情的炎凉,却又哀而不伤,余韵无穷,有彻悟的欢喜。

  京剧《锁麟囊》薛小姐出场之词:“怕流水年华春去渺,一样心情别样娇,不是我无故寻烦恼,如意的珠儿手未操。”此段唱词意蕴深刻,加之程派唱腔婉转低回,断中有续,韵味强劲,不由得人不去反复品味。

  从薛湘灵后来的处世为人来看,她的确不是无故寻烦恼,只因为她对事物追求完美,无奈底下人的品味不高,没有多少文化意识,每每犯些低级错误,让她有些气愤,在别人眼里她就是“别样娇”了。但是她自己所说的“别样娇”,却是因为“怕流水年华春去渺”。(意思和“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回来”差不多,但高雅了好几个档次。)她感受到了青春的美好,又觉察到了青春的短暂,和别的女子一样,有着惜爱自己正当芳龄、但又担心芳龄难续的心理。但她之所以特别,是因为她对世间的人和事很敏感(《春秋亭》那段表现得极为突出),她有着强烈的个人意识,因此才“别样娇”。她表现出的娇气,是因为她觉得美好的青春和美好的事物一样,不能有瑕疵、有遗憾。从后面的剧情来看,薛小姐真正是不娇,不但不娇,而且比常人更具有同情心,更超越了人性。仅仅是萍水相逢,仅仅是不忍听见在青春年华、吉日良辰里的出嫁女子由于贫穷而哭泣,她就毫无顾忌地赠以价值巨大的锁麟囊。她不是冲动的人,但她能有这超乎寻常的举动,是因为她内心觉得,不仅仅是她,天下的妙龄女孩都应该在青春年华、吉日良辰这人生最美的时刻“别样娇”,这是她们应有的权利,这个权利决不能因为贫穷而被剥夺。她把人性中对美的理解,由己及人,做了推广和泛化。在旁人看来,她这个慷慨相赠的举动是人性的善,但是她只考虑到美,却没有往善那一方面去想,这就是善的极致。天下的女子如果都不因贫穷而不能娇,这是多么纯洁的思想,多么高贵的品性!这种高贵,是由内到外散发出来的,是做作不出的。

  再说一层。后来她因水灾,从富家夫人沦落为仆,原来的受赠者并没有像她那样慷慨,广施仁爱,而是因为反复盘问,得知她是从前的恩人以后,才另眼相待。如果她不是从前赠囊的薛小姐,那么她就只能得到仆人的待遇。她不会认为这样气质优美的薛妈,应该得到与其相称的生活地位。报恩,固然是值得肯定的,但比起薛湘灵那纯洁的相赠,也固然是渺小的。前者是大家之气,后者是一般人的做法。

  此段,程派唱腔之婉转、起伏、断续,与人物气质、心理丝丝入扣,达到了以声写心的境界。且表情、身段、水袖与唱词极为契合,无矫饰扭捏之气,有天然一体之效。

  《锁麟囊》是京剧最具代表性的经典剧目,自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由翁偶红先生编剧、程砚秋先生创演以来,至今久演不衰。剧中贯穿着的两个女人戏剧性命运起伏,浸透着中华民族“仗义怜贫”、“感恩图报”、“善有善报”的传统道德,滋养着几代观众。程派的声腔艺术更是在这出戏中发挥到极致。五十多年前,*指示要给程砚秋先生拍舞台艺术片,程砚秋先生首选的剧目就是《锁麟囊》,可惜未能如愿。当今,程派优秀传人,北京京剧院著名艺术家迟小秋将这出程派名剧搬上银幕,不仅是用现代数字传播手段对京剧艺术延展传承,亦是对程砚秋大师的最好纪念。

  京剧数字电影《锁麟囊》由少壮派导演黎涛任该片的导演。黄世骧、郎世林、张岚、李海青、徐梦珂、梅庆羊、李元贞等京剧名家加盟拍摄。演员阵容可谓是名家荟翠、强强联合。此次数字电影《锁麟囊》拍摄,在舞台表演艺术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保留京剧表演美学特征和程派艺术的精粹,整体风格清新流畅,表演更加细腻感人。同时该片还在电影叙事手法和镜头语汇与京剧美学特色结合上进行诸多有意义创新,使从未看过京剧的观众也能被深深吸引。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