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劳动教育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优选【5】份

首页 / 方案 / |

  幼儿劳动教育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1

  劳动教育是校风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同学们参与校风建设的途径之一,并以此可以培养全校同学的集体荣誉感和高度的责任感。为了让全校学生积极有效地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培养其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和良好的卫生*惯,增强其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学*的实际本领,学校、班级决定开设劳动教育课,现提出具体方案如下:

  一、劳动教育课安排方式

  每周安排两个班,每班三天,每天从早上7:40开始至中午放学,下午从14:00开始至晚自*前(晚餐之后重点做好保洁),实行全校全天公共区域、楼道等清洁大包干,其余时间各班只负责本班教室清洁扫除(因需要特别安排除外),这项内容视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由班级评分记入学生操行成绩。

  二、班级及个人职责

  (一)班级职责

  1、负责教学楼、实验楼的楼道、楼梯、及楼梯扶手、通风窗、镜子等的打扫及保洁;

  2、负责学校临时教学*房区、操场、游泳池、篮球场、绿化带的打扫及保洁;

  3、负责学校干道扫除及保洁;

  4、清除责任区内果皮屑箱内的废弃物,清洗果皮箱,做到随时清除;

  5、劳动课三天期间的常规值勤,秩序维持及违章纠正记录。

  (二)个人职责

  1、以身作则,模范遵守校规校纪,自觉争做五中小主人,用自己的表率作用带动校园的良好风尚;

  2、学生实行责任区域包干负责制,负责搞好班级分配给每个同学的责任区域的全天卫生和常规管理,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一个优美整洁的.校园;

  3、学生具体责任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打扫责任区卫生

  (2)责任区保洁

  (3)责任区常规值勤,违章纠正(包括乱吐乱扔,言行不文明等及有违反校规校纪的其他行为),记录并上报。

  三、组织职责

  (一)教导处

  负责活动安排,标准制定,目标检测考评,违章情况统计通报,劳动技术指导。

  (二)教导处

  负责物质保证,工具发放,回收。

  (三)班主任

  分配落实责任,组织督促,指导学生进行劳动保洁,评价每个学生的劳动情况,记入个人操行鉴定评分。安排科任教师的指导区域。

  (四)科任教师在所任班级劳动期间按课表规定的该班课程表时间到班上与班主任一起共同组织、指导学生劳动。

  四、劳动标准

  (一)楼道

  1、地面无尘、无迹、光亮;

  2、墙裙无污迹、洁净;

  3、墙面、墙角、屋顶无尘,光亮;

  4、及时清除责任区内果屑箱,有效维持区内秩序,有力纠正违章行为并填写“违章记录单”。

  (二)公共区

  1、无石块、纸屑、烟头等垃圾废弃物;

  2、无积水、痰迹;

  3、草坪、绿化地带无纸团,塑料袋等废弃物;

  4、每日清除两次以上果皮箱;

  5、有效维持责任区内秩序,及时纠正违章填写“违章记录单”。

  五、检查及评定

  检查实行定时检查和不定时检查相结合。定时检查时间是上午9:30、下午14:00及17:00,检查有普遍和重点抽查两种形式;班级不合格者除不能参加先进班级评比外,凡涉及到的有关个人该期社会实践不合格,操行评定不及格。

  六、注意事项

  (一)在劳动期间,值周教师应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

  1、着装上岗,不擅离岗位。

  2、见到师长,按礼仪标准统一称“老师好!”

  3、上课、下课及课余时间遇到老师要主动为其让道。

  4、不追逐、打闹,禁止不文明使用劳动工具。

  5、在教学楼区、实验楼和教学楼劳动的同学还应做到:

  (1)上课期间不在教室窗户外张望;

  (2)不在楼梯及楼道喧哗;

  (3)走路时脚步放轻。

  (二)可通过“联系本”、座谈会及家长会等形式检查了解在家的劳动情况。

  家庭劳动具体要求:

  1、寝室

  (1)干净整洁,物品用具摆放有序;

  (2)墙壁布置高雅,内容具有知识性和激励性;

  (3)叠被,枕套枕巾整理*整;

  (4)衣物自己收拾,并有序叠放;

  (5)书架无灰尘,书籍(破损书籍自己修补)摆放有序。

  2、个人卫生

  (1)不留长发,常理发;

  (2)勤洗衣服勤洗澡,身上无异味;

  (3)勤修指甲,不留长指甲;

  (4)不穿戴与中学生身份不相称的服饰。

  3、为父母分担部分家务,一周之内至少做到:

  (1)洗一次衣服;

  (2)煮一次饭(包括炒菜);

  (3)拖两次地板;

  (4)擦两次灰尘(家具用品等)。

  幼儿劳动教育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2

  活动目的:

  1.尝试用捆扎大小珠子扎染T恤。

  2.欣赏各种扎染作品,了解民族工艺,了解古代扎染的过程。

  3.乐于参与活动,感受扎染的奇妙,体会劳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古代扎染的图片或视频

  2、已经扎染好的T恤和各种扎染作品或作品图片(花布、衣服、围巾、包等)。

  3、纯棉浅色t恤,大小不同的.珠子、玻璃球、皮筋或毛线,染料、剪刀、颜料盆,清水桶,抹布。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教师出示已经扎染好的T恤、幼儿观察。

  ——小朋友们这件T恤好看吗?

  ——T恤上都有些什么颜色?

  ——你们知道这些颜色是怎么扎染上去的吗?

  二、学*扎染:

  1、欣赏扎染。

  (1)播放古代扎染的图片或视频,了解扎染过程。

  (2)欣赏各种扎染作品,引导幼儿讨论花布上有哪些图案?花布上图案的颜色特点。欣赏用裹珠子的方法扎染而成的t恤,感受图案的奇特。

  2、教师示范扎染的材料与操作过程。

  (1)示范扎染的过程,浸泡——晾干——捆扎——浸泡——晾干——烫*,知道用不同的方法。

  (2)引导幼儿观察制作材料,共同讨论材料的用途和操作方法,学*扎染。

  3、尝试在T恤上进行扎染,布置图案。

  (1)鼓励幼儿用大小珠子在T恤上进行扎染,设置图案。

  (2)教师观察幼儿操作并给予指导。

  三、教师指导:

  1、谁的作品扎染成功了,为什么?(扎紧了)

  2、谁的作品没有扎染成功,为什么?(没扎紧)

  3、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让橡皮筋扎的紧一点?(可以多绕几根)

  4、如果染完颜色后,橡皮筋拆不开可尝试用剪刀。

  5、制作完成后,用清水洗手,并擦干。

  四、结束部分:

  幼儿把扎染的作品晾干,欣赏同伴作品,教师进行总结点评。

  活动延伸:幼儿展示自己的扎染作品,并穿上自己扎染的衣服在表演区进行表演。

  幼儿劳动教育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3

  劳动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课程之一,搞好劳动课的教学工作可以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劳动方法,劳动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提高劳动技能,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高尚品质。因此为了搞好本学期的劳动教学工作,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本学期六年级共xx人,学生整体素质不错。但思想教浮躁,大多数同学热爱劳动,个别学生劳动态度不端正。

  二、掌握基本知识情况,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不爱动手操作,劳动态度需要端正。

  三、熟悉教学内容、重难点、课时安排本册劳动课共15课,内容分为三部分;

  ①自我服务和家务劳动;

  ②手工制作;

  ③生活小常识。这些内容不仅注意适应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而且具有思想性、科学性、实践性和趣味性。

  四、教材的重难点是手工制作这一部分,本学期共有19周,安排了16课时,每周一节正课。

  五、本学期教学工作安排通过我对班级情况的了解和对教材内容的熟悉,依据《新课程标准》和《劳动教学大纲》的要求,本学期对劳动课教学工作做以下安排。

  通过了解,班上的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惯,面对这种情况。

  1.对学生进行好的思想教育,告诉他们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是最光荣的,讲一些热爱劳动的小故事,来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好*惯。

  2.认真钻研学*《新课程标准》和《劳动教学大纲》,熟悉教材内容,备好每一节课。

  劳动课的教学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学生掌握劳动技能和各种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方法,学会总结规律,在学生掌握了简单劳动方法的同时,学会创新,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气氛,使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了技能,陶冶了品德。

  改变过去单一的理论测试的评价制度。

  3.本学期要从三个方面评价学生的劳动。

  ①*时的劳动(如值日、义务劳动)

  ②对待劳动课的态度

  ③家务劳动。即:一方面从学生*时的值日,义务劳动等情况,评出等级;第二方面从学生在劳动课各方面的表现评出等级;三从家长反映在家中的劳动情况评出等级,最后进行综合评定,这样全方位地调动了学生热爱劳动的兴趣。

  4.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热爱劳动的兴趣。

  5.经常带领学生参加适当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大胆创新、勇于竞争的实践能力。

  总之,在本学期教学中,要以以上的总体计划来完成劳动课的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幼儿劳动教育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4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区中小学家务劳动指南》,劳动教育作为塑造学生人格的重要手段,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大环境,培养学生劳动教育观念。特制定此方案。

  二、家务劳动目标

  通过家务劳动,学生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强化责任担当,切切实实地感受、体认到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劳动价值,进而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崇尚劳动。

  三、家务劳动基本内容

  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确定相应的家务劳动内容。

  [1-3年级]

  居家防疫:熟悉家务防疫内容,增强防疫意识。掌握口罩晾晒及处理、消毒通风等劳动技能。每日自测体温,健康出行。

  卫生清理:熟练使用卫生工具,有效完成卫生清理劳动。学会扫地拖地、灰尘清理、碗筷洗刷、马桶冲刷等。

  内务整理:掌握个人内务的整理技能,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学*折衣服、叠被子、系鞋带等。

  物品归整:学会物品分类摆放、学*归纳物品,增强自理能力。能够熟练整理收拾书桌,做到书本、文具分类摆放。

  加工食品:学会食品初期的简单处理,掌握择菜、洗菜、洗水果和1-2样简单食品加工技能。

  手工制作:尝试使用手工工具,熟悉一项手工技能。可学*缝制沙包、香包、编织、自制手工书皮等。

  衣物洗涤:学会洗涤自己的简单衣物、掌握简单洗涤技巧,会清洗袜子、内衣等小物品。

  垃圾分类:掌握垃圾类别,知道分类处理,自制分类垃圾桶,主动将家中垃圾进行分类。

  种植养护:掌握花草日常养护知识,能够有规律的浇水,施肥。给动物准备食物、帮助清理动物卫生等。

  照顾家人:懂得照顾家人、照看老人及幼儿,掌握简单照顾技巧。

  [4-5年级]

  居家防疫:掌握防疫知识,增强防疫意识。学会口罩晾晒及处理、消毒通风等防疫技能,监督家庭成员居家防疫。每日自测体温,健康出行。

  卫生清理:熟练使用卫生工具,掌握不同区域清理的方法和清理顺序,做到饭后收拾并擦干净桌子、收拾地面。

  内务整理:提高个人内务整理能力,有条理的整理自己的衣橱衣物,保持自己的衣橱衣物整齐。

  物品归整:掌握物品分类摆放、物品归纳技能,能够自己独立整理书橱、衣橱,并学会分类摆放。

  加工食品:学会安全使用烹饪工具、学会简单烹饪、掌握2-3样简单食品加工技能。

  手工制作:能够使用手工工具,掌握-项手工技能。尝试制作鸡毛毽、编织、贴绣、剪刻手工装饰等。

  衣物洗涤:掌握衣物洗涤分类,能够洗涤自己和家人的简单衣物、学会使用洗衣机。

  垃圾分类:掌握垃圾分类的`意义,带动身边的人能按照垃圾分类的原则进行垃圾分类处理。

  种植养护:根据花草的具体需求,对花草进行的修剪、浇水、换土和施肥,学会给动物消毒等。

  照顾家人:学会照顾家人,掌握一定照顾技巧。帮助穿衣换衣、简单喂食、哄睡等。

  四、家务劳动实施途径

  1.设立家务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学*相关的家务劳动技能,其他课程、其他活动也要结合学科特点、活动特征有机融入家务劳动教育内容,确保家务劳动教育全方位融入。

  2.家庭服务。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孝亲、敬老、爱幼”的美德思想,从家庭小事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参与家务劳动。一是让家长和学生共同确定孩子每天适当的常规家务劳动量,由家长负责督促检查,形成固定的家务劳动岗位。二是利用节假日期间,为学生布置适合学生身心年龄的实践活动,规定时间内学会做某一件事,每月安排一张劳动项目表,确定每月新学的一项劳动本领,由家长作指导,让孩子月月有所收获,要求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并在每一项完成后有简短收获或感悟,在实践中进行劳动教育,让学生在劳动中磨炼、成长,在劳动中体悟个人的幸福生活。

  3.定期开展家务劳动展评活动,将自己的劳动技能展示给老师和同学们,相互学*新的家务劳动技能。

  4.结合特定的节日和主题活动开展相关的家务劳动,如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等节日。

  五、家务劳动评价

  1.定期评选“家务劳动小能手”,班级先根据学生表现和家长评语进行评选,确定候选人,然后进行学校评选,颁发奖状,树立榜样。

  2.每学期末,班级以图文并茂总结性的形式汇报班级学生的劳动情况,学生将自己本学期的家务劳动情况以图文形式(A4纸)在班级展示。

  3.将学生家务劳动表现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幼儿劳动教育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5

  一、指导思想

  热爱劳动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然而,随着物质生活水*的提高,在学生中出现了许多怪现象,他们花钱如流水,独生子女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由于他们认识能力差,往往不知道父母的辛苦,不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为了使学生认识到没有劳动,人类就无法生存,社会就不能发展的道理,帮助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的观念;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自立,并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体会到爸爸妈妈劳动的`辛苦,做到尊敬长辈,热爱长辈。我校将根据学校实际,组织全体学生深入广泛开展“劳动最光荣”主题教育。

  二、活动目标

  1、全面发展学生素质,锻炼学生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培养良好的劳动*惯,明确劳动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及劳动是无上光荣的。

  2、使学生通过实践获得一定的劳动技能和劳动知识,明白劳动不只是动动手脚,而是手、脑、心、神并用的一种技能和技巧,有利于开发智能,促进大脑发育,使他们成为现实社会有用的人才。

  3、参加一些社会公益劳动,定期参加劳动基地的活动,通过实践得到知识和技能。

  三、活动时间

  xx年xx月xx日——xx年xx月xx日。

  四、活动安排

  (一)宣传动员。

  利用周一升旗仪式做好“劳动最光荣”主题教育月动员工作,向全体学生发出倡议,要求大家能积极行动起来,做学校里的热爱劳动小标兵,做家里的热爱劳动小成员。

  (二)实施阶段(xx—xx)。

  1、在5月13日母亲节这天进行“今天我当家”的家庭劳动实践活动。

  2、组织一次主题班队会:“劳动最光荣”。

  3、各班出好一期以“劳动最光荣”为主题的黑板报。

  4、组织一次以“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为主题的中队活动。

  (三)总结阶段(xx—xx)。

  1、围绕本月的主题教育,各班组织学生交流心得感受。

  2、各中队推荐评选2名“劳动之星”。

  3、各中队上交一份“劳动最光荣”主题教育总结。

  4、资料图片整理装订。

  五、活动要求

  1、各班主任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按学校要求有序开展工作。

  2、要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确保活动收到实效,避免走过场。

  3、活动形式要多样,并及时总结。

  4、所有活动都请形成文字材料,并请积累相关的活动照片素材。


幼儿劳动教育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优选【5】份扩展阅读


幼儿劳动教育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优选【5】份(扩展1)

——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优选【五】篇

  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 1

  活动目标

  1、从小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及其良好的行为*惯,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2、通过研究,提出小学生良好行为*惯的培养方案和不良*惯的矫正方案,做到良好*惯的培养和不良*惯的矫正相结合。

  3、教师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讨小学阶段学生劳动意识的形成、范围及培养途径。

  活动措施

  一、创设校园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

  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让学生在社会化、人性化和科学化的校园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劳动教育。例如在校园环境建设中注意营造劳动教育氛围,精心设计“劳动教育”长廊,让每一个地方,每一面墙壁,每一处角落都能说话,使校园形成潜移默化和具有导向性的`学*教育场所。在学校校门的宣传栏、教学大楼每层走廊墙壁上可以悬挂有关劳动的名人名言。校内黑板报等也可以充分地利用,大力地宣传,使全体师生了解劳动教育的基本内容、要求和重要意义,形成“人人知劳动”的良好氛围,为“人人爱劳动”打下舆论基础。另外在举行校园文化艺术节和运动会等集中性校园文化系列活动时,也要注意与劳动教育活动有机结合。如可以在学生的小品节目上表演、美术和手抄报作品的展示以及故事演讲中,进一步加强校园劳动教育的渗透性。

  二、创设班级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

  热爱劳动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重点内容,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因此除学校创设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外,在班级也可以创设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如班级的布置上,班级黑板报、专栏、等都可以围绕热爱劳动的内容。班里可开展一些有关劳动的活动,如开展“每天一分钟家务”,“整理小房间”,“养出最美的花”、“我不甘落后”等活动。种种实践活动,会使我们的“小皇帝”,“小公主”们再也不娇气了,个个成了爱父母,爱班级,爱学校,爱劳动的好儿童。同时班上还可以开展以“劳动”为主题的中队会;开展“学*身边人,评点身边事”的演讲;评选“班级劳动之星”,使“热爱劳动、劳动光荣”思想意识扎根学生心里。

  三、创设家庭劳动环境

  人不是孤立存在于世上的,是社会中人,因此他总要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生活的主要环境是家和学校,除了在学校接受教育外,家庭教育也很重要,有道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也是如此,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因此我们可利用家长会建议家长在家做到:

  1、给孩子机会,让他们尝试劳动。当孩子对某件事感兴趣时,家长要及时引导,大胆放手,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劳动。

  2、给孩子一段时间,学会劳动。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孩子学会劳动。开始会出现帮倒忙的现象,家长要接纳孩子从不会到会的渐进过程。

  3、给孩子良好的物质空间,自主劳动。从小培养孩子爱劳动很重要,所以家长要为孩子创造适合他们劳动的空间。比如低矮的家具放置孩子的物品,让孩子自己取放收拾,充分发挥自主劳动的积极性。

  4、给孩子良好的心里空间,享受劳动。要让孩子感受劳动的快乐,以鼓励为主。

  5、给孩子一个方法,学会劳动。家长开始要教给孩子劳动的技巧,使孩子能胜任劳动。可以用游戏的口吻引导孩子进入角色。

  6、给孩子一个要求,贯彻到底。提出要求和任务,成员要形成统一战线,坚持贯彻到底

  7、给孩子一个规则,体味劳动。制定一个劳动奖罚规则,让孩子看到自己劳动带来的荣誉,也能体验懒惰带来的后果,促使孩子最终爱劳动,自觉劳动。

  四、强化措施,规范劳动行为。

  在学生对劳动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教师不但要做出榜样,还要及时地规范学生的劳动行为。一是要加强预防,防微杜渐,及时纠正不良行为。二是要及时鼓励表扬。三是要循序渐进。根据低、中、高年级学生不同年龄及心理特点,在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按照本课题研究内容的指标体系,分层次、有梯度地对学生进行良好*惯的行为训练。每学期的行为规范训练有重点、有要求、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为了使学生形成稳定的*惯,行为训练要反复进行,持之以恒,训练内容滚动进行。在训练中,注意采取学生自我管理(红领巾文明卫生岗值日制度)、自我评估(学校、家庭评比表)等方法,进行自我教育,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评估时间:每天自评,每周互评,每月班主任小结,期末总结表彰,达到及时反思、不断强化的目的,促进良好*惯的形成。第一学期,本年级学生应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认真做好值日生”、“捡起身边的一张纸”为主;第二学期,以小学生行为*惯的养成教育为入手,从规范行为*惯做起,抓好文热爱劳动教育,调整行为偏差,矫正不良*惯,将养成的良好*惯由自觉状态走向自主、自动,把外显的动力逐步内化为个性品质,使*惯稳固化。

  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 2

  一、指导思想

  热爱劳动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然而,随着物质生活水*的提高,在学生中出现了许多怪现象,他们花钱如流水,独生子女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由于他们认识能力差,往往不知道父母的辛苦,不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为了使学生认识到没有劳动,人类就无法生存,社会就不能发展的道理,帮助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的观念;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自立,并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体会到爸爸妈妈劳动的辛苦,做到尊敬长辈,热爱长辈。我校将根据学校实际,组织全体学生深入广泛开展“劳动最光荣”主题教育。

  二、活动目标

  1、全面发展学生素质,锻炼学生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培养良好的劳动*惯,明确劳动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及劳动是无上光荣的。

  2、使学生通过实践获得一定的劳动技能和劳动知识,明白劳动不只是动动手脚,而是手、脑、心、神并用的一种技能和技巧,有利于开发智能,促进大脑发育,使他们成为现实社会有用的人才。

  3、参加一些社会公益劳动,定期参加劳动基地的活动,通过实践得到知识和技能。

  三、活动时间

  xx年xx月xx日——xx年xx月xx日。

  四、活动安排

  (一)宣传动员。

  利用周一升旗仪式做好“劳动最光荣”主题教育月动员工作,向全体学生发出倡议,要求大家能积极行动起来,做学校里的热爱劳动小标兵,做家里的热爱劳动小成员。

  (二)实施阶段(xx—xx)。

  1、在5月13日母亲节这天进行“今天我当家”的家庭劳动实践活动。

  2、组织一次主题班队会:“劳动最光荣”。

  3、各班出好一期以“劳动最光荣”为主题的黑板报。

  4、组织一次以“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为主题的中队活动。

  (三)总结阶段(xx—xx)。

  1、围绕本月的主题教育,各班组织学生交流心得感受。

  2、各中队推荐评选2名“劳动之星”。

  3、各中队上交一份“劳动最光荣”主题教育总结。

  4、资料图片整理装订。

  五、活动要求

  1、各班主任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按学校要求有序开展工作。

  2、要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确保活动收到实效,避免走过场。

  3、活动形式要多样,并及时总结。

  4、所有活动都请形成文字材料,并请积累相关的活动照片素材。

  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 3

  一、指导思想

  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为深入做好学生良好*惯养成教育工作,制定本方案。

  二、教育活动安排

  1、保护花草树木

  (1)学校在**下讲话中向全体老师和学生发出号召:人人参与植树节护绿、养绿系列活动,为美化、净化环境尽一份力。

  (2)中高年级可开展“我给小树写首诗”活动。

  (3)组织开展在校内植树、除草、松土、浇水、修枝等活动。

  (4)各班开展“种植区”的实践活动。

  2、自理劳动、家务劳动教育:

  (1)各班将劳动教育纳入“班级主题教育活动”,并和“家校一体”教育评价工作结合起来,利用

  “家长会”向家长和学生宣传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建立“学生家庭自理劳动、家务劳动基地”。

  (2)根据不同年级学生能力,通过“四项评比”等形式开展:不要大人喂饭,自己叠被整理房间,“认菜名”,拣菜洗菜,打扫卫生等家务劳动实践活动。

  (3)做好定期进行家务劳动(自理能力)的情况调查工作。(调查表各班根据班情自制)

  3、班级劳动

  (1)做好班级值日等日常劳动指导,确保每位学生参与班级劳动,劳动到位。

  (2)开展每月一次的学校大扫除活动,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对学生进行劳动技巧的指导。

  4、课堂教学

  三~六年级综合与实践与劳动课教师认真落实教育目标,开展必要的综合实践活动,积累活动材料并上交学校。(学校根据种植实践区情况,进行“劳动实践活动”评比。)

  5、节日教育

  各班在五一劳动节期间,开展“谁是最可爱的人”主题班会,学唱《劳动最光荣》,诵读《粒粒皆辛苦》等活动。

  三、家庭、学校教育做到“八不要”

  1、不要把劳动作为一种惩罚手段,如“不按时交作业,罚做清洁”。

  2、不要用“免劳”来奖励孩子,如“今天作业全对,扫地任务免了”。

  3、不要再孩子面前蔑视劳动,如“现在不好好学*,将来就要捡垃圾”。

  4、不要因为干不好就“不用”,如“你洗不干净,不用你洗”。

  5、不要因为一次失误而训斥,如“怎么把碗打破了,真够笨的”。

  6、不要用大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如“10分钟了,一件还没做完,我都做3件了”。

  7、不要否定孩子的劳动成果,如“看你洗的袜子,跟没洗有啥两样”。

  8、不要在孩子面前说一些“厌恶劳动”的话,如“居委会让大家扫雪,我才不去呢”。

  四、总结劳动教育活动。

  根据总结情况,少先队评选“最佳劳动基地”和“劳动小能手”。

  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 4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共青***、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意见》,切实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工作,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磨练意志品质、激发创造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努力把学生培养成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依据市教育局、县教科局相关要求,结合实际,特制定我校劳动教育实施细则。

  一、具体目标

  坚持学校和家庭相结合开展劳动*惯养成教育,突出抓好校园日常劳动训练、生活实践劳动教育、传统工艺劳动教育。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实践,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逐步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惯以及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思想引领。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学*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在劳动教育中“树德”、“增智”、“强体”、“审美”,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2、坚持有机融入。有效发挥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劳动教育功能,让学生在日常学*生活中形成劳动光荣的正确观念。

  3、坚持实际体验。让学生直接参与劳动过程,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惯,提高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坚持适当适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性别差异、身体状况等特点,选择合适的劳动项目和内容,安排适度的劳动时间和强度,同时要教育学生,劳动过程中学会自护,确保人身安全。

  三、主要任务

  1、课程的有机渗透。依据上级要求,开好国家规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其他学科教育中有效渗透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美德、劳动技术的教育。要结合综合实践课有机的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在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社会)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劳动观念和态度的培养。

  2、开展校内劳动。学校常规工作中要渗透劳动教育,组织学生做好值日,认真清扫校园,增强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开展结合学生实际的劳动竞赛活动,提高学生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开展与劳动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活动,进行手工制作、室内装饰、班务整理等实践活动;开展“爱学校集体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普及校园种植。可开辟专门区域种植花草树木或农作物,让班级、学生认领绿植或“责任田”,予以精心呵护,在为集体、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劳动的快乐,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以劳动为荣的观念和态度。培养责任感。

  3、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实际情况利用“学雷锋活动日”、“志愿者日”、“劳动节”、“元旦”、“春节”等节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结合农村实际,在农忙时节组织学生帮助家长进行适当的农业生产劳动,使学生通过实践获得一定的生活劳动技能和劳动知识,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以劳动为荣的观念和态度,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惯。

  4、鼓励参与家务劳动。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弘扬优良家风,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结合重大节假日、寒暑假,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适量的安排家庭劳动作业(如洗碗、扫地、洗衣、整理房间等),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体会父母的辛苦,为父母分忧;锻炼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增强劳动意识。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11月)

  1、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把劳动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保证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和多样性。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对学生家长进行劳动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引导家长认识劳动对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养成良好行为*惯的作用,使家长能积极主动的配合各项校内外教育活动。

  2、制定措施,提高认识。制定切合本校实际的劳动教育实施细则,组织教师学*细则,使全体教师明确人人为劳动教育的参与者、组织者、引领者。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XX年12月——20XX年5月)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组织相关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劳动教育培训,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通过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教学能力的提高。

  2、利用多种途径与载体。通过家长学校,指导家长重视孩子家务劳动意识的培养;通过校本课程,传授家务劳动方法,掌握家务劳动技能;通过不同形式的校园社团活动,加强学生家务劳动*惯的培养;通过学校开展的各种主题活动,营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主动做的正向引领。

  3、课程整合与渗透。利用学校各级课程进行整合与有效渗透,利用有利资源,丰富劳动教育内容。

  4、加强督导评价。建立学生劳动评价制度,评价内容包含参加劳动次数,劳动态度、实际操作、劳动成果等方面,突出家务劳动评价,形成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把具体的劳动情况和相关材料计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可作为评选“劳动小能手”、“三好学生”等的依据之一。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XX年6月)

  各校对劳动教育开展情况进行总结交流。做好劳动教育成果的积累(如汇总家务劳动日记,家务劳动的感受体会,家庭成员对孩子家务劳动的评价感受等等)。同时要做好相关资料的整理存档工作,并上报中心校,届时中心校将根据活动开展情况对评选出的家务劳动小能手、劳动好少年等进行表彰。

  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 5

  孩子的劳动观念必须从小养成,只有树立了劳动的观念,从小养成劳动的*惯,才会让孩子热爱劳动。那么,作为小学教师,应如何有效培养学生良好劳动*惯呢?我结合自己几年的教育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以劳动技术教育为主阵地,培养学生良好劳动*惯

  1、探求新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劳动意识的增强。劳动课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的实践,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把传授劳动知识技能与培养劳动*惯相结合,通过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对工作的责任心,养成良好的劳动*惯。

  2、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促进学生劳动能力的提高。比如,可以在小学生中定期举办自理能力测试、劳动能手竞赛、“今天我当家”中队主题会等活动,让孩子参与实践。在学校继续开展“雏鹰行动”系列活动,培养学生“五自能力”,还可以举行隆重的颁章仪式,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学生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和劳动实践,丰富了课余生活,增加了对劳动的兴趣,同时,自理能力、动手能力也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

  3、重视劳动过程的监督和考核评价。在确定劳动教学目标、内容的同时,要建立必要的监督机制,如采用制定“学校家庭劳动教育反馈”、等有效手段,注重学生在学*技能的过程中,从不会到会的各项需求,踏踏实实,真正使劳动教育自始至终落到实处。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良好劳动*惯

  1、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小学劳动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将更加有利于小学生良好劳动*惯的养成。通过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小学生良好劳动*惯的潜力很大,一要做到紧密联系教学实际,开展活动目的明确,计划性强,不加重学生负担;二是注意与其他的活动,如班级大扫除,少先队组织的参观调查活动等结合起来,收到一举多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深入社区开展各类实践活动。我们可以通过“假日小队”、“红领巾特别行动小队”等形式,定期带领学生参加社区劳动,参与社会公益劳动,尽量为学生劳动技能的提高创造条件。这些社会活动的开展,不但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惯也起到积极的作用,从而,促使学生在家里劳动态度的改变,在学校认真做好值日,在社会上自觉遵守文明规则。

  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培养学生良好劳动*惯

  1、要打破来自家庭教育的障碍。学校要指导家庭教育,帮助家长克服来自思想上的障碍,端正家长的教育思想,不断增强其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的意识。

  2、要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教水*。引导家长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改进家庭教育的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水*。

  四、健全家校合一的评价体系,培养学生良好劳动*惯

  当然,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和心血。我相信,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学生一定能够在劳动实践中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创新,最终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幼儿劳动教育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优选【5】份(扩展2)

——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优选【5】份

  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 1

  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为深入贯彻落实******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和《**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等文件要求,全面提升学生劳动能力与劳动素养,形成体现时代要求、符合育人规律、彰显学校特色的劳动教育体系,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育人的相互融合;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相互贯通,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进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总体目标

  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贯彻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和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培养学生具备胜任专业工作的劳动实践能力、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以及在劳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学生良好劳动*惯。

  三、基本原则

  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党的领导,本着德育为先、能力为重、育人为本的原则,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促进学生健康协调发展。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培育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诚实合法劳动的意识,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和报效国家、奉献社会的决心。

  坚持实践体验。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体会劳动艰辛,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惯,提高动手动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品质。

  坚持有机融入。有效发挥课程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就业指导、创新创业的劳动育人功能。尤其要注重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教育,通过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改进劳动教育方式,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注重新兴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新变化。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

  坚持因地制宜。根据学校实际,结合本地在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条件,充分挖掘行业企业、学科优势等可利用资源,开展具有学校特色的劳动教育,以体力劳动为主,注意手脑并用、安全适度。

  四、教育体系

  学生在校期间开设“劳动教育”课程2学分。其中通识必修课1学分,劳动综合实践1学分。

  (一)劳动理论教育体系

  1.设置劳动教育通识必修课

  将劳动教育纳入培养方案,面向所有专业大一新生开设1个学分的劳动教育通识必修课。系统性向全校学生普及通用劳动科学知识,引导学生认识人类劳动实践的创造本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劳动教育通识理论课。

  2.将劳动教育融入各类课程

  明确学*的本质是劳动。在思政类课程中融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安全和劳动法规等内容;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强调各专业课程具有的劳动属性和劳动指向,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品质,强化专业劳动伦理教育和专业未来劳动发展趋势教育。

  (二)劳动实践教育体系

  1.生活劳动实践教育体系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日常生活劳动*惯。在加强学生宿舍卫生管理,培养良好个人生活*惯和动手能力的基础上,学院结合各自实际情况,联合相关部门围绕学生宿舍、食堂、实验室、教学楼、图书馆等场所组织开展义务劳动,在集体劳动中提升个人生活技能,让劳动教育全面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

  2.专业劳动实践教育体系

  结合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和特色劳动教育资源,将专业相关的新技术、新工艺纳入教学内容,探索构建通识性与特色性相结合的劳动教育模式。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实践教育基地的劳动育人功能,系统开展课程设计、课程实*、毕业实*等环节的劳动实践教育;一方面通过指导学生参与企业帮扶、项目研发、创业实践等劳动过程,满足学生多样化劳动实践需求,增强学生对劳动精神的体验感受和认知理解,锻炼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社会劳动实践教育体系

  将劳动教育融入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依托社会调查、科技扶助、支教扫盲、文化宣传、环境保护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拓展劳动实践育人空间,为学生参与社会劳动提供广阔的空间和有利的条件。组织学生深入社会劳动第一线,感受劳动的魅力,在实践中印证、加深对生产劳动的认知与理解。

  将劳动教育融入各类公益志愿服务。组织学生自主选择并主动参与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志愿者日等主题公益劳动;依托社区、街道、敬老院、福利院等公共服务资源,建立志愿者服务基地,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培育学生主动担当社会责任、投身公益志愿服务的意识与能力。

  (三)劳动拓展教育体系

  1.推进校园劳动文化建设

  综合运用讲座、宣传栏、新媒体等渠道,广泛宣传劳动知识与劳动相关法律法规、榜样人物事迹,创建校园劳动文化环境;组织开展以劳动为主题的学生竞赛、专题报告、劳动成果展示等活动,营造校园劳动文化氛围;将劳动教育融入到铭记校史、牢记校训、传唱校歌等活动,打造校园劳动文化特色。

  2.选树劳动教育先进典型

  邀请大国工匠、劳动模范开展校园活动,让学生*距离感受工匠精神和劳模风范。依托“劳动之星”、“文明宿舍”等评选活动对劳动表现突出的学生予以表扬,树立一批优秀典型,提升劳动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五、考核机制

  学生必修取得“劳动教育”课程2个学分方可取得毕业资格。通识必修课1学分通过课程考核取得;劳动综合实践学分原则上由学生本人自主申报认定。

  申报认定程序如下:

  1.学生在第六学期考试周前集中填写“综合劳动情况鉴定表”(见附件)并撰写“劳动情况报告”(具体内容、格式院根据各自情况统一规定)。自评等级要依据充分、客观严谨,相关劳动经历或成绩须附劳动组织单位的证明材料或相应证书。

  2.辅导员对学生申报材料进行审查并初步给出学院评定结论。

  3.学院劳动教育工作组对存在争议的结论进行审议表决,并最终审议通过辅导员给出的评定结论,组织录入。

  4.学院按照试卷存档要求将学生的全套申报材料归档留存。

  5.鉴定为不合格的.学生不能取得学分,须在完成相应劳动内容后在第八学期再次申请评定,仍不合格者当年无法取得毕业资格。

  六、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以学校党委**、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学生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劳动教育体系设计、教学管理、劳动教育的组织协调和争议仲裁等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务处,办公室主任由教务处处长兼任。劳动教育工作办公室定期组织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分析、研讨、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相关职能部门要全力配合劳动教育的开展。

  2.注重育人实效

  各二级学院成立以学院党委**、院长为组长的学生劳动教育工作组,负责本学院劳动教育具体实施方案的制定和组织实施。要结合专业特点制定具体措施,细化责任分工,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各项工作统一有序、扎实有效地开展。

  3.强化安全管理

  要加强对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强化劳动风险意识,建立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安全保障体系,科学评估劳动实践活动的安全风险,消除劳动实践中的各种隐患。制订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

  4.做好监测预警

  构建院校两级监督预警机制。学院要强化组织管理,要将学生劳动实践完成情况纳入学业预警考评范畴,督促学生如期完成规定学*内容;学校要将学生劳动教育纳入日常督导与学院年度考核,以督查促落实,以督查促整改,确保决策部署落实到位。

  七、附则

  本实施方案由学生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自公布之日起实施,其他相关文件与本方案不一致的,以本方案为准。

  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 2

  一、指导思想

  热爱劳动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然而,随着物质生活水*的提高,在学生中出现了许多怪现象,他们花钱如流水,独生子女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由于他们认识能力差,往往不知道父母的辛苦,不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为了使学生认识到没有劳动,人类就无法生存,社会就不能发展的道理,帮助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的观念;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自立,并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体会到爸爸妈妈劳动的辛苦,做到尊敬长辈,热爱长辈。我校将根据学校实际,组织全体学生深入广泛开展“劳动最光荣”主题教育。

  二、活动目标

  1、全面发展学生素质,锻炼学生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培养良好的劳动*惯,明确劳动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及劳动是无上光荣的。

  2、使学生通过实践获得一定的劳动技能和劳动知识,明白劳动不只是动动手脚,而是手、脑、心、神并用的一种技能和技巧,有利于开发智能,促进大脑发育,使他们成为现实社会有用的人才。

  3、参加一些社会公益劳动,定期参加劳动基地的活动,通过实践得到知识和技能。

  三、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

  四、活动安排

  (一)宣传动员。

  利用周一升旗仪式做好“劳动最光荣”主题教育月动员工作,向全体学生发出倡议,要求大家能积极行动起来,做学校里的热爱劳动小标兵,做家里的热爱劳动小成员。

  (二)实施阶段(xx—xx)。

  1、在5月13日母亲节这天进行“今天我当家”的家庭劳动实践活动。

  2、组织一次主题班队会:“劳动最光荣”。

  3、各班出好一期以“劳动最光荣”为主题的黑板报。

  4、组织一次以“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为主题的中队活动。

  (三)总结阶段(xx—xx)。

  1、围绕本月的主题教育,各班组织学生交流心得感受。

  2、各中队推荐评选2名“劳动之星”。

  3、各中队上交一份“劳动最光荣”主题教育总结。

  4、资料图片整理装订。

  五、活动要求

  1、各班主任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按学校要求有序开展工作。

  2、要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确保活动收到实效,避免走过场。

  3、活动形式要多样,并及时总结。

  4、所有活动都请形成文字材料,并请积累相关的活动照片素材。

  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 3

  一、指导思想

  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是中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学校要正确认识劳动技术教育的育人价值与功能。劳动技术教育具有培养劳动技术技能、技术素养的主要功能,同时还具有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和以劳创新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功能。为了贯彻国家教育部、省市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培养新时代的劳动者教育,开展课程建设的要求以及*年来我校开发“劳动与技术”校本课程的经验,制定《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二、总体目标

  劳动技术是一门涉及面广,融知识性、技术性、实践性及教育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在培育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规定在高中一年级开设“劳动技术课”,高中二年级开设“通用技术课”,贯穿高中三个年级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在劳动技术教育中既要利用传统技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又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高新科技知识,具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更好地完成劳动技术教育的教学任务。

  三、具体措施

  1.加强学*,确立劳动教育的地位。

  每学期初组织教师进一步学*教育方针,认识“五育”发展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学*《**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和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意见》,从培养目标的高度,更多理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学*《劳动教学纲要》,明确劳动教育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学*各地劳动教育的先进经验,增强教育工作的时代感。

  同时,利用家长会,宣传劳动教育的意义和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家长协助学校开展这方面的教育。做好“三保证”:我们把劳动教育列入工作计划,学期结束时评估优劣。二要订好劳动教材做到人手一册,一人一份,保证劳动教育材料。三要建立劳动教育检查制度,保证劳动教育的正常性。从而确立了劳动教育的地位,促进了劳动教育的顺利开展。

  2.因地制宜,开辟劳动教育基地。

  劳动基地是进行劳动教育的物质保证。我们除在劳动课中认真进行爱劳动的教育和手工劳动实践外,还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促进劳动基地的开辟与建立。

  首先,利用我校现有的劳动教育基地。我校的食堂、宾馆每学年开展学生帮厨活动;我校的农场,每学年安排学生实践体验。*几年来,我们把这项工作作为学生进行劳动锻炼的一项任务。学校的绿化带、花坛和草坪,我们将其划分给班级包干,负责卫生保洁工作。

  其次,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到复兴社区参加公益性劳动,将复兴社区作为校外的劳动教育基地,由各年级学生轮流做好公益服务工作。

  此外,积极倡导学生在家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的事情帮着做,还通过定期的问卷调查,及时了解情况,使劳动教育落到实处。

  3.开展研究,提高劳动教育质量。

  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努力提高劳动课教学的质量,是优化劳动教育的关键。我校组织教师认真学*《劳动教学纲要》;深刻领会纲要对各年级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具体要求。以校本教材为依托,举行了劳动教学公开课,课后,重点讨论研究劳动课教学的基本模式。

  4.各班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有目的,有主题的组织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在劳动的过程中,遵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原则,并充分注意教育形势的趣、活、实。要求:每班进行一次关于劳动教育的主题班会,组织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一次劳动技能竞赛活动,组建一个劳动兴趣小组。并及时整理活动的过程性资料,学期末,学校将评选劳动先进班集体。

  5.学校开展全校学生征集“劳动小窍门”、“劳动金点子”,培养学生在劳动中实践、学*、创新的能力。

  6.各班组织学生开展“学一种劳动技术”、“写一篇劳动收获体会”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本领,做主人。

  7.举行竞赛,激发劳动教育情趣。

  8.开展评选“劳动能手”等活动。

  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 4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有关文件精神,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主要目标

  (一)总体目标。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惯、劳动品质和积极的劳动态度、劳动精神,明白“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道理,培养勤奋学*、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和劳动实践能力,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二)具体目标。用3年左右时间统筹资源,推动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重点打造1所本科高校教学实验农场、10个职业院校实*实训基地;遴选10个劳动教育示范县(市、区),遴选立项100个省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300所省级劳动教育项目试点学校,以点带面,实现“校校有场地、县县有基地”,带动全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深入开展。

  二、实施途径

  (三)在课程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

  发挥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幼儿园阶段要在生活中注重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鼓励幼儿承担力所能及的劳动任务。义务教育阶段要将劳动与技术、信息技术课程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劳动实践教育的重要渠道,充分结合当地资源开发开设家政、烹饪、手工、园艺、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特色等劳动实践类拓展课程。普通高中应结合当地产业和学生需求,开发丰富的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职业院校应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及当地产业发展需求,以实*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在跟岗实*、顶岗实*、生产实*、工业劳动、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中加强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能力的培养。普通高校要结合学校自身培养定位,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将大学生专业实*实践活动与劳动教育结合起来,服务社会,不断推进劳动教育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劳动教育培养目标,设置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结合学科专业课程特色,融专业教育、生产劳动教育、日常生活劳动教育、公益劳动和创新创业教育于一体。探索实施劳动实践教育,可邀请农技人员、农业种植能手等到学校面对面、手把手传授农业生产知识和技能。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创客空间,引导学生以项目学*的方式,进行创意制造实践。

  (四)在校内活动中嵌入劳动教育。

  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渗透劳动教育。设立宿舍管理、食堂帮厨、快递收发、校园绿化等勤工助学岗,引导学生走进劳动一线。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把学校草地、花坛、食堂、餐厅、宿舍、文体设施等作为学生接受劳动实践的场所,明确学生承担力所能及的学校日常管理、清洁卫生事务,参与校园绿化管理、文体设施清洁、学生宿舍整理、食堂餐厅保洁、餐具清洗等。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辟“校园农场”,设立校本劳动技能培训基地或“田园课堂”,适当开展种养劳动实践。结合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农民丰收节、志愿者日等,组织学生开展与劳动实践有关的活动,或到“校农结合”基地开展劳动实践。高校应当设置劳动实践月或实践周,在实训实践中积极开展劳动教育,明确学分计算方式。各级各类学校要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团队会、劳模报告会、手工劳技展演,提高学生劳动意识。

  (五)在家庭生活中强化劳动教育。

  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家长要引导和鼓励孩子主动承担家务劳动,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弘扬优良家风,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幼儿园要引导幼儿掌握自主穿衣、吃饭、如厕、收拾玩具等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协助家长完成择菜、浇花、摆放碗筷等简单的家务劳动。中小学可根据各年龄阶段学生特点,安排学生适量的劳动家庭作业,保障中小学1至2年级家庭劳动实践每周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要明确学生生活中的劳动事项和时间,纳入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劳动家庭作业以鼓励学生在家庭中立足自己的事自己做,并适当帮助父母或其他长辈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为主。小学低年级学生家务劳动以整理内务为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和中学生以内务整理、洗菜、煮饭、炒菜、洗碗、洗衣、家庭卫生保洁、购物、器具修理等日常家务劳动为主。中小学生每学年有针对性地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学生参加家务劳动和掌握生活技能的情况要按年度计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密切家校联系,转变家长观念,让家长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形成劳动教育合力。

  (六)在社会实践中拓展劳动教育。

  将社会实践纳入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小学、初中、高中每个学段都要安排一定时间的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实*等劳动实践。小学高年级以上校外劳动每学年不少于1次;高校结合专业实*实践开展校外劳动每学期不少于1次。中小学每学年设立“千村万户”劳动实践月或劳动体验周,让学生利用寒暑假走进田间地头与农民一起劳动。充分利用劳动实践教育基地、素质教育基地以及其他社会资源,结合团队日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城乡学生交流,组织学生学工学农。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走出教室,参与社会实践,如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勤工俭学、职业体验活动等。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要立足自身的办学定位,结合乡村振兴、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重大战略以及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需要,积极探索适应当前环境和条件的劳动教育内容和方式;发挥学生专业特长,以劳动互助和服务社会的方式,设立促进学生劳动情感养成、劳动能力提升的系列劳动教育品牌引领项目。

  三、基本要求

  (七)统筹课程设置。

  义务教育阶段1至4年级学生每学期分别至少完成1个主题活动,5至9年级学生每学期分别至少完成2个主题活动。普通高中一年级开展学生发展指导教育,二年级和三年级上学期开展社会实践、研究性学*等主题活动,每个主题活动要尽可能兼顾多种活动方式,整合实施。普通高校应围绕或依托专业实践、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等开展各种劳动教育活动。职业院校应以实*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专题劳动教育。

  (八)统筹课时安排。

  中小学劳动教育必修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课时中,安排一半以上时间采取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等方式开展劳动实践活动。职业院校专题劳动教育必修课不少于16学时。普通高等学校可在已有课程中设立劳动教育模块,也可以专门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在保证课时总数的前提下,根据实际需要,分散或集中安排课时,相关专题活动可以与地方课程、学校课程融合实施。小学三年级以上可设劳动日,每月1次;也可设劳动周,每学年1次。

  (九)统筹专业融合。

  坚持与各学科教育教学融合推进,积极推进跨学科实践教育,结合学校发展特色和课程建设计划,对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进行组合、优化和再开发,建构具有地域及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项目。中小学要加大对学生劳动观念和态度培养,动手操作和劳动技能训练。职业院校要结合专业人才培养,围绕就业创业,注重培养“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普通高校要将劳动教育与专业学*、专业实验、生产实*、工程实训、毕业设计、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田野调查等有机结合起来。

  (十)统筹成果呈现。

  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学生每学年完成1次社会服务和1种职业体验活动,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集体劳动,鼓励高年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1份考察探究方面的成果或作品,积极参加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初中学生每学年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至少2份较完整的考察探究方面的成果或劳动技术作品,完成至少2次社会服务和2种职业体验活动,积极进行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高一年级学生结合学生发展指导开展职业体验;高二、高三年级学生须自主(或合作)完成完整的课题研究报告或项目设计方案;高中三年期间,学生须参加至少1次志愿服务,并有完整的活动成果报告(或记录),选择至少一门专题教育内容,纳入综合素质评价。普通高校学生必须完成至少2次社会劳动教育活动。职业院校学生跟岗实*和顶岗实*的考核结果计入学生学业成绩。

  四、保障措施

  (十一)加强统筹领导。

  县级以上党委、**要加强对劳动教育的领导,明确劳动教育责任主体和责任部门。加强县级统筹,支持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参与型服务性劳动,确保劳动教育的时间、师资、经费、场地、设备等落实到位。加强校内统筹,既要发挥班主任、任课教师的积极性,也要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学生社团的作用。加强校外协调,积极借助家庭、社会,特别是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以及各类公益基金会、社会福利组织等力量,为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开展公益劳动、参与社会治理提供机会和*台。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家长配合支持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大力弘扬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主旋律,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

  (十二)加强经费投入。

  各市(州)、县(市、区)要统筹中央补助资金、省级相关专项资金和自有财力,以及通过接受社会捐赠等多种形式筹措资金,加快建设校内劳动教育场所和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立学校劳动教育器材、耗材补充机制。学校可按照规定统筹安排公用经费等资金开展劳动教育。各地要将劳动教育服务纳入**购买服务目录,并由主管部门在部门的购买服务目录中进行细化,加大**购买服务力度,促进社会力量提供更优质的劳动教育服务。

  (十三)加强师资建设。

  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学校劳动课教师在工资待遇、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优选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待遇。多渠道多举措加强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师资队伍建设,根据劳动实践教育基地的规模和特点,配备专兼职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支持普通中小学、普通高等学校与职业院校建立师资交流机制,充分发挥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优势,承担普通学校劳动教育教学任务。建立劳动课教师特聘制度,聘请能工巧匠、专业技术人员、劳动模范、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家长等担任劳动教育兼职教师。加强对劳动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配备专兼职教研员,组织经常性的教研活动,开展教学竞赛,不断提高劳动教育教学质量。

  (十四)加强资源开发。

  各地要把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纳入“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积极创造条件,因地因校制宜,扎根本土,充分挖掘、运用所在区域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资源,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和社区建设需要,加强劳动实践教育场地或实践基地建设。依托“校农结合”生产基地打造一批劳动教育教学实践基地,积极开展具有区域特色和学校特点的劳动体验教育。通过自建或利用社会资源,建立以生存体验、素质拓展、科学实践、创新创业等为主要内容的规模适当、富有特色、功能完备的劳动教育基地、劳动技术实践教室,满足劳动教育需要。农村地区要积极争取当地**和有关部门支持,确认一批土地、山林、草场等作为学农实践基地,确认一批厂矿企业作为学工实践基地,认定一批城乡社区、福利院、医院、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等事业单位、社会机构、公共场所作为服务性劳动基地。城镇地区要统筹建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或利用现有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青少年宫和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开展劳动实践教育。涉农涉工高校、职业院校要优化教学实验农场和教学实训中心教育教学功能,向全省大中小学开设劳动体验营。启动省级劳动实践教育和高校实验区创建工作。

  (十五)加强安全保障。

  以县为单位建立完善劳动教育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劳动安全教育,着力提高学生安全劳动意识。强化劳动实践活动安全风险评估,完善风险防控措施。依据学生身心发育情况,科学合理安排劳动实践活动。贯彻落实《贵州省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支持各地各学校依法妥善处理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纠纷。完善校方责任险和无过失责任险,探索开发与学生劳动安全密切相关的保险产品,发挥保险在化解学校安全风险方面的积极作用。

  (十六)加强督导检查。

  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开展劳动教育督导,对市(州)、县级**和有关部门保障劳动教育情况进行督导,将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情况纳入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内容,并建立长效机制。学校要建立学生劳动教育评价制度,将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次数、劳动实践态度、实际操作、劳动实践成果等具体劳动实践情况和相关事实材料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 5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共青***、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意见》,切实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工作,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磨练意志品质、激发创造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努力把学生培养成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依据市教育局、县教科局相关要求,结合实际,特制定我校劳动教育实施细则。

  一、具体目标

  坚持学校和家庭相结合开展劳动*惯养成教育,突出抓好校园日常劳动训练、生活实践劳动教育、传统工艺劳动教育。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实践,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逐步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惯以及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思想引领。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学*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在劳动教育中“树德”、“增智”、“强体”、“审美”,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2、坚持有机融入。有效发挥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劳动教育功能,让学生在日常学*生活中形成劳动光荣的正确观念。

  3、坚持实际体验。让学生直接参与劳动过程,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惯,提高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坚持适当适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性别差异、身体状况等特点,选择合适的劳动项目和内容,安排适度的劳动时间和强度,同时要教育学生,劳动过程中学会自护,确保人身安全。

  三、主要任务

  1、课程的有机渗透。依据上级要求,开好国家规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其他学科教育中有效渗透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美德、劳动技术的教育。要结合综合实践课有机的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在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社会)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劳动观念和态度的培养。

  2、开展校内劳动。学校常规工作中要渗透劳动教育,组织学生做好值日,认真清扫校园,增强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开展结合学生实际的劳动竞赛活动,提高学生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开展与劳动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活动,进行手工制作、室内装饰、班务整理等实践活动;开展“爱学校集体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普及校园种植。可开辟专门区域种植花草树木或农作物,让班级、学生认领绿植或“责任田”,予以精心呵护,在为集体、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劳动的快乐,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以劳动为荣的观念和态度。

  3、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实际情况利用“学雷锋活动日”、“志愿者日”、“劳动节”、“元旦”、“春节”等节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结合农村实际,在农忙时节组织学生帮助家长进行适当的农业生产劳动,使学生通过实践获得一定的生活劳动技能和劳动知识,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以劳动为荣的观念和态度,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惯。

  4、鼓励参与家务劳动。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弘扬优良家风,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结合重大节假日、寒暑假,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适量的安排家庭劳动作业(如洗碗、扫地、洗衣、整理房间等),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体会父母的辛苦,为父母分忧;锻炼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增强劳动意识。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11月)

  1、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把劳动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保证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和多样性。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对学生家长进行劳动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引导家长认识劳动对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养成良好行为*惯的作用,使家长能积极主动的配合各项校内外教育活动。

  2、制定措施,提高认识。制定切合本校实际的劳动教育实施细则,组织教师学*细则,使全体教师明确人人为劳动教育的参与者、组织者、引领者。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xx年12月——20xx年5月)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组织相关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劳动教育培训,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通过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教学能力的提高。

  2、利用多种途径与载体。通过家长学校,指导家长重视孩子家务劳动意识的培养;通过校本课程,传授家务劳动方法,掌握家务劳动技能;通过不同形式的校园社团活动,加强学生家务劳动*惯的培养;通过学校开展的各种主题活动,营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主动做的正向引领。

  3、课程整合与渗透。利用学校各级课程进行整合与有效渗透,利用有利资源,丰富劳动教育内容。

  4、加强督导评价。建立学生劳动评价制度,评价内容包含参加劳动次数,劳动态度、实际操作、劳动成果等方面,突出家务劳动评价,形成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把具体的劳动情况和相关材料计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可作为评选“劳动小能手”、“三好学生”等的依据之一。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xx年6月)

  各校对劳动教育开展情况进行总结交流。做好劳动教育成果的积累(如汇总家务劳动日记,家务劳动的感受体会,家庭成员对孩子家务劳动的评价感受等等)。同时要做好相关资料的整理存档工作,并上报中心校,届时中心校将根据活动开展情况对评选出的家务劳动小能手、劳动好少年等进行表彰。


幼儿劳动教育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优选【5】份(扩展3)

——学生劳动教育课题研究方案(五)份

  学生劳动教育课题研究方案 1

  一、活动主题:

  “我劳动,我光荣;我创造,我幸福。”

  想摆脱困境,你就去劳动;想创造未来,你就去劳动;想寻找快乐,你就去劳动;想实现梦想,你就去劳动。诚实的劳动,创造了美好的世界,也彰显了劳动的光荣。因此,“我劳动,我光荣;我创造,我幸福”便成为我校这次“5.1”假期体验活动的主旋律。

  二、活动目的:

  1.通过开展以“我劳动,我光荣;我创造,我幸福”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让同学们了解“劳动节”的由来,了解我国不同时代的劳模风采。

  2.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各类活动,从宣传“我劳动,我光荣;我创造,我幸福”这个主题思想转化到我们每个学生的实际行动中。

  3.通过在学校、家庭两个层面参与不同类型的劳动,培养爱劳动的热情,养成爱劳动的好*惯,争做“劳动小能手”。

  三、活动形式:

  (一)四至六年级开展征文比赛。

  具体要求:围绕“我劳动,我光荣;我创造,我幸福”主题。

  通过查找、阅读有关宣扬劳动美德、赞美人民劳动成果等内容的文章,或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有关热爱劳动的事例,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字数在500字左右。体裁不限,可以是诗歌、散文、记叙文等。

  (二)一至三年级开展劳动小能手活动。

  主题:“我是劳动小能手”

  具体要求:一至三年级的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庭劳动,尤其是从清理自己的小天地着手,如:整理铺床、整理书柜、洗碗等,并写一篇相关的记叙文。

  四、活动要求:

  1、各班同学利用“5.1”期间,根据活动主题,积极开展体验活动。

  2、各班于假期后先自行评比,并择优选送学校大队部。每班每种形式的作品各选送2份,大队部将组织评比,并对优秀作品给予不同形式的展示。

  一、指导思想

  开展以“快乐实践”为主题的第x届“劳动节”活动,让学生通过学*、实践,体验劳动所带来的快乐,从小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惯;通过在学校、家庭两个层面参与不同类型的劳动,培养少先队员积极劳动的热情,养成爱劳动的好*惯,并能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二、活动主题

  快乐实践。

  三、活动时间

  20xx年x月x日。

  四、活动内容

  家庭层面:

  低年级(1—2年级):

  1.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并能做到我的餐桌上没有一粒剩饭(菜);

  2.学会自己穿衣服、系鞋带、整理书包;

  3.学会帮助家长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

  中年级(3—4年级):

  1.知道2个全国劳模的名字和他们的事迹;

  2.学会帮助家人洗袜子、扫地;

  3.和爸爸妈妈一起对自己的家进行一次卫生大清扫;

  4.做一份“劳动最光荣”手抄报,每班上交五份。(上交时间:x月x日之前)

  高年级(5—6年级):

  1.在父母的协助下,会蒸米饭、学会做一道菜等;

  2.学会整理自己的“小天地”;

  3.“我和妈妈换一天岗”,做一天妈妈每天要做的家务活,体验劳动的甘苦。

  学生劳动教育课题研究方案 2

  一、活动背景

  3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植树节,以三月份植树节为契机,在全校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植树护绿行动和植树实践体验活动,做到人人参与,宣传与实际行动相结合,从而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加对植物生长的了解,增强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以达到为班级、学校、社会增添绿色,净化、美化环境的目的,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丽。

  二、活动目的

  1.通过亲身参与,对绿色、低碳有一个充分的认知,让大家知道环境保护、人人有责,提高全体学生的绿化意识。

  2.通过此次活动,培养爱护大自然的一草一木的*惯,更好地认识到绿色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从而规范自身日常行为,从而减少践踏草坪等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三、活动主题

  行动起来,争做护绿小使者

  四、活动时间

  20xx年3月11日至20xx年3月15日

  五、活动内容与活动安排

  1.值周中队、红领巾广播社

  利用校园广播、**下讲话进行有关“植树节”知识的宣传,发出号召:“学校是我家,绿化靠大家”,人人参与植树节护绿、养绿系列活动,为美化、净化环境尽一份力。

  2.具体活动安排

  活动一:“小手添新绿”

  (1)我为班级添绿:学生自愿带绿色植物进班级,进行养护,为班级增添一份绿色。

  活动对象:一、二年级

  活动时间:3月12日前

  活动要求:班主任将班级“绿化角”横向拍1张照片发送至辅导员群。

  (2)我为校园添绿:

  各班级:爱护环境卫生,不乱抛垃圾。爱护学校的花草树木,不随便踩草地。每班每天做好班级及公共区的卫生工作。

  大队部、值日生:开展拣垃圾、落叶、擦花坛、养护绿化(清理垃圾锄草、施肥)等活动。

  活动时间:3月12日

  (3)我为家庭添绿:在自家房前屋后或家里栽种一些小树木,种植一些小盆景、绿植或者蔬菜等。

  活动对象:全体队员、学生。

  活动时间:3月12日前(拍照发送至辅导员群)

  活动二:“我与小树共成长”(活动对象:三、四年级各中队)

  三、四年级以班级为单位的认养校园里的树木。队员们积极精心设计“认养卡”,内容包括:树名、认养中队、认养时间、对小树的成长愿景。完成后班级选择出制作最精美的一张由大队部组织把“认养卡”悬挂在树枝上,成为小树的“监护人”,照顾小树,与一起健康成长。

  活动对象:三、四年级各中队。

  活动时间:3月12日之前完成。

  活动三:“绿我家园齐行动”(对象:五、六各中队)

  说明:以下活动二选一完成。

  1.用自己的为环保出一份力,以“图”“画”结合的方式为爱护花草树木设计广告标语。(简洁大方、色彩鲜明)

  2.开展以“植树节”为主题的手抄报活动,内容以关于“植树节的来历”、“植树与环保”、“有关植树节的活动”为主,要结合环境保护教育,大队将会进行优秀作品展示。

  活动时间:3月15日之前

  活动要求:每班至少提交一份作品。(交到各校区少先队广播室)

  活动四:“我与小树有个约定”(对象:全校)

  3月12日大课间学校大队部组织“植树节倡议”活动。由在室外跑操的班级参加,其他班级在室内通过班班通举行。

  (1)大队委发起活动倡议。

  (2)展板签名活动。(室外的班级)

  (3)室内的班级学*“植树节手指操”(拍一张照片、录一小段植树手指操视频发到辅导员群)

  学生劳动教育课题研究方案 3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有关文件精神,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主要目标

  (一)总体目标。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惯、劳动品质和积极的劳动态度、劳动精神,明白“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道理,培养勤奋学*、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和劳动实践能力,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二)具体目标。用3年左右时间统筹资源,推动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重点打造1所本科高校教学实验农场、10个职业院校实*实训基地;遴选10个劳动教育示范县(市、区),遴选立项100个省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300所省级劳动教育项目试点学校,以点带面,实现“校校有场地、县县有基地”,带动全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深入开展。

  二、实施途径

  (三)在课程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

  发挥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幼儿园阶段要在生活中注重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鼓励幼儿承担力所能及的劳动任务。义务教育阶段要将劳动与技术、信息技术课程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劳动实践教育的重要渠道,充分结合当地资源开发开设家政、烹饪、手工、园艺、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特色等劳动实践类拓展课程。普通高中应结合当地产业和学生需求,开发丰富的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职业院校应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及当地产业发展需求,以实*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在跟岗实*、顶岗实*、生产实*、工业劳动、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中加强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能力的培养。普通高校要结合学校自身培养定位,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将大学生专业实*实践活动与劳动教育结合起来,服务社会,不断推进劳动教育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劳动教育培养目标,设置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结合学科专业课程特色,融专业教育、生产劳动教育、日常生活劳动教育、公益劳动和创新创业教育于一体。探索实施劳动实践教育,可邀请农技人员、农业种植能手等到学校面对面、手把手传授农业生产知识和技能。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创客空间,引导学生以项目学*的方式,进行创意制造实践。

  (四)在校内活动中嵌入劳动教育。

  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渗透劳动教育。设立宿舍管理、食堂帮厨、快递收发、校园绿化等勤工助学岗,引导学生走进劳动一线。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把学校草地、花坛、食堂、餐厅、宿舍、文体设施等作为学生接受劳动实践的场所,明确学生承担力所能及的学校日常管理、清洁卫生事务,参与校园绿化管理、文体设施清洁、学生宿舍整理、食堂餐厅保洁、餐具清洗等。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辟“校园农场”,设立校本劳动技能培训基地或“田园课堂”,适当开展种养劳动实践。结合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农民丰收节、志愿者日等,组织学生开展与劳动实践有关的活动,或到“校农结合”基地开展劳动实践。高校应当设置劳动实践月或实践周,在实训实践中积极开展劳动教育,明确学分计算方式。各级各类学校要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团队会、劳模报告会、手工劳技展演,提高学生劳动意识。

  (五)在家庭生活中强化劳动教育。

  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家长要引导和鼓励孩子主动承担家务劳动,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弘扬优良家风,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幼儿园要引导幼儿掌握自主穿衣、吃饭、如厕、收拾玩具等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协助家长完成择菜、浇花、摆放碗筷等简单的家务劳动。中小学可根据各年龄阶段学生特点,安排学生适量的劳动家庭作业,保障中小学1至2年级家庭劳动实践每周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要明确学生生活中的劳动事项和时间,纳入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劳动家庭作业以鼓励学生在家庭中立足自己的事自己做,并适当帮助父母或其他长辈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为主。小学低年级学生家务劳动以整理内务为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和中学生以内务整理、洗菜、煮饭、炒菜、洗碗、洗衣、家庭卫生保洁、购物、器具修理等日常家务劳动为主。中小学生每学年有针对性地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学生参加家务劳动和掌握生活技能的情况要按年度计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密切家校联系,转变家长观念,让家长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形成劳动教育合力。

  (六)在社会实践中拓展劳动教育。

  将社会实践纳入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小学、初中、高中每个学段都要安排一定时间的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实*等劳动实践。小学高年级以上校外劳动每学年不少于1次;高校结合专业实*实践开展校外劳动每学期不少于1次。中小学每学年设立“千村万户”劳动实践月或劳动体验周,让学生利用寒暑假走进田间地头与农民一起劳动。充分利用劳动实践教育基地、素质教育基地以及其他社会资源,结合团队日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城乡学生交流,组织学生学工学农。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走出教室,参与社会实践,如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勤工俭学、职业体验活动等。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要立足自身的办学定位,结合乡村振兴、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重大战略以及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需要,积极探索适应当前环境和条件的劳动教育内容和方式;发挥学生专业特长,以劳动互助和服务社会的方式,设立促进学生劳动情感养成、劳动能力提升的系列劳动教育品牌引领项目。

  三、基本要求

  (七)统筹课程设置。

  义务教育阶段1至4年级学生每学期分别至少完成1个主题活动,5至9年级学生每学期分别至少完成2个主题活动。普通高中一年级开展学生发展指导教育,二年级和三年级上学期开展社会实践、研究性学*等主题活动,每个主题活动要尽可能兼顾多种活动方式,整合实施。普通高校应围绕或依托专业实践、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等开展各种劳动教育活动。职业院校应以实*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专题劳动教育。

  (八)统筹课时安排。

  中小学劳动教育必修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课时中,安排一半以上时间采取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等方式开展劳动实践活动。职业院校专题劳动教育必修课不少于16学时。普通高等学校可在已有课程中设立劳动教育模块,也可以专门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在保证课时总数的前提下,根据实际需要,分散或集中安排课时,相关专题活动可以与地方课程、学校课程融合实施。小学三年级以上可设劳动日,每月1次;也可设劳动周,每学年1次。

  (九)统筹专业融合。

  坚持与各学科教育教学融合推进,积极推进跨学科实践教育,结合学校发展特色和课程建设计划,对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进行组合、优化和再开发,建构具有地域及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项目。中小学要加大对学生劳动观念和态度培养,动手操作和劳动技能训练。职业院校要结合专业人才培养,围绕就业创业,注重培养“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普通高校要将劳动教育与专业学*、专业实验、生产实*、工程实训、毕业设计、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田野调查等有机结合起来。

  (十)统筹成果呈现。

  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学生每学年完成1次社会服务和1种职业体验活动,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集体劳动,鼓励高年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1份考察探究方面的成果或作品,积极参加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初中学生每学年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至少2份较完整的考察探究方面的成果或劳动技术作品,完成至少2次社会服务和2种职业体验活动,积极进行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高一年级学生结合学生发展指导开展职业体验;高二、高三年级学生须自主(或合作)完成完整的课题研究报告或项目设计方案;高中三年期间,学生须参加至少1次志愿服务,并有完整的活动成果报告(或记录),选择至少一门专题教育内容,纳入综合素质评价。普通高校学生必须完成至少2次社会劳动教育活动。职业院校学生跟岗实*和顶岗实*的考核结果计入学生学业成绩。

  四、保障措施

  (十一)加强统筹领导。

  县级以上党委、**要加强对劳动教育的领导,明确劳动教育责任主体和责任部门。加强县级统筹,支持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参与型服务性劳动,确保劳动教育的时间、师资、经费、场地、设备等落实到位。加强校内统筹,既要发挥班主任、任课教师的积极性,也要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学生社团的作用。加强校外协调,积极借助家庭、社会,特别是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以及各类公益基金会、社会福利组织等力量,为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开展公益劳动、参与社会治理提供机会和*台。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家长配合支持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大力弘扬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主旋律,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

  (十二)加强经费投入。

  各市(州)、县(市、区)要统筹中央补助资金、省级相关专项资金和自有财力,以及通过接受社会捐赠等多种形式筹措资金,加快建设校内劳动教育场所和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立学校劳动教育器材、耗材补充机制。学校可按照规定统筹安排公用经费等资金开展劳动教育。各地要将劳动教育服务纳入**购买服务目录,并由主管部门在部门的购买服务目录中进行细化,加大**购买服务力度,促进社会力量提供更优质的劳动教育服务。

  (十三)加强师资建设。

  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学校劳动课教师在工资待遇、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优选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待遇。多渠道多举措加强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师资队伍建设,根据劳动实践教育基地的规模和特点,配备专兼职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支持普通中小学、普通高等学校与职业院校建立师资交流机制,充分发挥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优势,承担普通学校劳动教育教学任务。建立劳动课教师特聘制度,聘请能工巧匠、专业技术人员、劳动模范、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家长等担任劳动教育兼职教师。加强对劳动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配备专兼职教研员,组织经常性的教研活动,开展教学竞赛,不断提高劳动教育教学质量。

  (十四)加强资源开发。

  各地要把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纳入“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积极创造条件,因地因校制宜,扎根本土,充分挖掘、运用所在区域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资源,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和社区建设需要,加强劳动实践教育场地或实践基地建设。依托“校农结合”生产基地打造一批劳动教育教学实践基地,积极开展具有区域特色和学校特点的劳动体验教育。通过自建或利用社会资源,建立以生存体验、素质拓展、科学实践、创新创业等为主要内容的规模适当、富有特色、功能完备的劳动教育基地、劳动技术实践教室,满足劳动教育需要。农村地区要积极争取当地**和有关部门支持,确认一批土地、山林、草场等作为学农实践基地,确认一批厂矿企业作为学工实践基地,认定一批城乡社区、福利院、医院、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等事业单位、社会机构、公共场所作为服务性劳动基地。城镇地区要统筹建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或利用现有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青少年宫和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开展劳动实践教育。涉农涉工高校、职业院校要优化教学实验农场和教学实训中心教育教学功能,向全省大中小学开设劳动体验营。启动省级劳动实践教育和高校实验区创建工作。

  (十五)加强安全保障。

  以县为单位建立完善劳动教育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劳动安全教育,着力提高学生安全劳动意识。强化劳动实践活动安全风险评估,完善风险防控措施。依据学生身心发育情况,科学合理安排劳动实践活动。贯彻落实《贵州省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支持各地各学校依法妥善处理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纠纷。完善校方责任险和无过失责任险,探索开发与学生劳动安全密切相关的保险产品,发挥保险在化解学校安全风险方面的积极作用。

  (十六)加强督导检查。

  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开展劳动教育督导,对市(州)、县级**和有关部门保障劳动教育情况进行督导,将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情况纳入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内容,并建立长效机制。学校要建立学生劳动教育评价制度,将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次数、劳动实践态度、实际操作、劳动实践成果等具体劳动实践情况和相关事实材料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学生劳动教育课题研究方案 4

  劳动教育是校风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同学们参与校风建设的途径之一,并以此可以培养全校同学的集体荣誉感和高度的责任感。为了让全校学生积极有效地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培养其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和良好的卫生*惯,增强其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学*的'实际本领,学校、班级决定开设劳动教育课,现提出具体方案如下:

  一、劳动教育课安排方式

  每周安排两个班,每班三天,每天从早上7:40开始至中午放学,下午从14:00开始至晚自*前(晚餐之后重点做好保洁),实行全校全天公共区域、楼道等清洁大包干,其余时间各班只负责本班教室清洁扫除(因需要特别安排除外),这项内容视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由班级评分记入学生操行成绩。

  二、班级及个人职责

  (一)班级职责

  1、负责教学楼、实验楼的楼道、楼梯、及楼梯扶手、通风窗、镜子等的打扫及保洁;

  2、负责学校临时教学*房区、操场、游泳池、篮球场、绿化带的打扫及保洁;

  3、负责学校干道扫除及保洁;

  4、清除责任区内果皮屑箱内的废弃物,清洗果皮箱,做到随时清除;

  5、劳动课三天期间的常规值勤,秩序维持及违章纠正记录。

  (二)个人职责

  1、以身作则,模范遵守校规校纪,自觉争做五中小主人,用自己的表率作用带动校园的良好风尚;

  2、学生实行责任区域包干负责制,负责搞好班级分配给每个同学的责任区域的全天卫生和常规管理,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一个优美整洁的校园;

  3、学生具体责任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打扫责任区卫生

  (2)责任区保洁

  (3)责任区常规值勤,违章纠正(包括乱吐乱扔,言行不文明等及有违反校规校纪的其他行为),记录并上报。

  三、组织职责

  (一)教导处

  负责活动安排,标准制定,目标检测考评,违章情况统计通报,劳动技术指导。

  (二)教导处

  负责物质保证,工具发放,回收。

  (三)班主任

  分配落实责任,组织督促,指导学生进行劳动保洁,评价每个学生的劳动情况,记入个人操行鉴定评分。安排科任教师的指导区域。

  (四)科任教师在所任班级劳动期间按课表规定的该班课程表时间到班上与班主任一起共同组织、指导学生劳动。

  四、劳动标准

  (一)楼道

  1、地面无尘、无迹、光亮;

  2、墙裙无污迹、洁净;

  3、墙面、墙角、屋顶无尘,光亮;

  4、及时清除责任区内果屑箱,有效维持区内秩序,有力纠正违章行为并填写“违章记录单”。

  (二)公共区

  1、无石块、纸屑、烟头等垃圾废弃物;

  2、无积水、痰迹;

  3、草坪、绿化地带无纸团,塑料袋等废弃物;

  4、每日清除两次以上果皮箱;

  5、有效维持责任区内秩序,及时纠正违章填写“违章记录单”。

  五、检查及评定

  检查实行定时检查和不定时检查相结合。定时检查时间是上午9:30、下午14:00及17:00,检查有普遍和重点抽查两种形式;班级不合格者除不能参加先进班级评比外,凡涉及到的有关个人该期社会实践不合格,操行评定不及格。

  六、注意事项

  (一)在劳动期间,值周教师应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

  1、着装上岗,不擅离岗位。

  2、见到师长,按礼仪标准统一称“老师好!”

  3、上课、下课及课余时间遇到老师要主动为其让道。

  4、不追逐、打闹,禁止不文明使用劳动工具。

  5、在教学楼区、实验楼和教学楼劳动的同学还应做到:

  (1)上课期间不在教室窗户外张望;

  (2)不在楼梯及楼道喧哗;

  (3)走路时脚步放轻。

  (二)可通过“联系本”、座谈会及家长会等形式检查了解在家的劳动情况。

  家庭劳动具体要求:

  1、寝室

  (1)干净整洁,物品用具摆放有序;

  (2)墙壁布置高雅,内容具有知识性和激励性;

  (3)叠被,枕套枕巾整理*整;

  (4)衣物自己收拾,并有序叠放;

  (5)书架无灰尘,书籍(破损书籍自己修补)摆放有序。

  2、个人卫生

  (1)不留长发,常理发;

  (2)勤洗衣服勤洗澡,身上无异味;

  (3)勤修指甲,不留长指甲;

  (4)不穿戴与中学生身份不相称的服饰。

  3、为父母分担部分家务,一周之内至少做到:

  (1)洗一次衣服;

  (2)煮一次饭(包括炒菜);

  (3)拖两次地板;

  (4)擦两次灰尘(家具用品等)。

  学生劳动教育课题研究方案 5

  一、思想宗旨

  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新生活教育”理念,丰富“恪勤·日新”校训的精神内涵,践行“自主、合作、实践”的德育模式,注重在实践劳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劳动*惯,引导学生在劳动生活中发展个性,从而帮助学生创造新生活。

  二、参加对象

  高一年级

  三、实施方案

  一、承包责任田

  1、以班级为单位申请承包责任田。学校按面积*均划分好实践基地责任田,班级成立责任小组进行承包,每班承包1块田。

  2、种植计划。班级制定栽种计划,并将责任小组分组情况和详细栽种计划于9月17日之前上报团委,审批通过后,授予田地标识牌,并分发劳动工具。建议班级每个责任小组成员数不超过10人。

  3、松土播种。在9月底之前各责任小组应该根据本小组的计划完成除草、松土、施肥、栽种。(开垦仪式时间将另行通知)

  二、结对农工田

  1、除草等过程管理。与农工结对后,分配到各班固定的1块田,负责人提前与农工协调好,定期到田地中进行除草等过程管理。

  2、收获季采摘。田地的农作物到了可以收成的时候,按照农工的要求进行作物采摘。

  四、权利义务

  1、小组栽种中种子最好选择适合本季节的,比如:小白菜、大蒜、萝卜、菠菜、油菜、小麦等。学校将提供萝卜、油菜、小白菜的种子,涉及其他的种子、肥料等由班级(小组)自主购买,建议在班主任或者家长的指导下购买优良品种。从劳动基地收获的农作物由班级支配,鼓励学生通过义卖等方法资助社会弱势群体或做其它有意义的事。

  2、凡申请承包的小组,都必须严格按照小组计划进行栽种,并做到定期维护、适时保养,建议小组自主聘请有经验的`老师进行实地指导。凡空有计划却不栽种者,学校将收回田地,并予以严肃批评。

  3、承包小组必须设有小组长,同时要有清晰的组织结构,有完善的栽种计划,要有明确的任务分配,要责任到人,落实到事。

  五、活动评价

  学校将专门成立劳动实践基地监督领导小组,随时监督田地栽种和过程维护情况,在期末组织劳动实践基地活动成果评比,根据班级小组栽种计划、过程养护情况、劳动成果情况、活动资料(文字、图片、影像)等方面,评定学分,评出优秀劳动实践小组并给予奖励。


幼儿劳动教育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优选【5】份(扩展4)

——初中劳动教育实施方案3篇

  一、指导思想

  劳动实践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学校要正确认识劳动实践教育的育人价值与功能。《*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劳动技术教育具有培养劳动技术技能技术素养的主要功能,同时还具有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和以劳创新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功能。

  为了贯彻国家教育部、自治区教育厅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加强劳动技术教育,开展课程建设的要求以及*年来我校开发劳动与技术校本课程的经验,制定《冯家镇中心学校综合实践及劳动教育方案》:

  二、总体目标:

  劳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劳动观念、养成良好劳动*惯、培养真挚劳动情感、掌握必备劳动技能、训练创造性劳动思维,使学生具备崇尚劳动、尊重劳动、乐于劳动、解决问题、激发创造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为目的的教育活动。相较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而言,我们认为新时代劳动教育应具备其特有的、阶梯式的不同学段目标,即培养学生生活自理的能力、服务他人的能力、服务社会的能力,这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一些简单工具的使用方法,初步掌握自我服务劳动和一般家务劳动的基本方法。

  2.了解木工、金工等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

  3.了解植物栽培、动物饲养等简单知识。

  4.了解工艺品制作、编织技术、裁剪与缝制的知识。

  5.了解一些现代化文明生产的基础知识,了解最新科技信息。

  (二)能力目标

  1.学会自我服务性劳动,能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和工艺品。

  2.初步掌握编织、缝制技术,能制作简单的饰品。

  3.掌握初步的植物栽培技术,掌握小动物的饲养方法。

  4.学会木工、金工、电工、农具等常用工具的使用;能进行简单的识图和制图。

  5.在劳动技术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尝试有创新特色的小制作、小发明。

  (三)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树立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正确思想。

  2.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态度,使学生认识劳动是日常生产,发展生产、建设祖国、推动社会进步的基本手段,是每一位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惯,;通过劳动实践,对学生进行劳动纪律、爱护工具、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助人为乐的精神品质。

  4.培养良好的非智力素质,在劳动实践中使学生自觉磨练意志,陶冶情操,体验挫折与成功,增强积极进取、探索创新意识,初步具有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三、具体实施策略

  1.讲解说教,形成热爱劳动导向。

  通过**下讲话、红领巾广播站、综合实践课、家长会、社会实践、志愿服务队、少先队活动、红领巾街、垃圾分类等多渠道,对学生进行劳动意识强化教育。

  2.榜样激励,引导热爱劳动理念。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以身立教,以德育德,以行导行,用爱和诚感染学生,用言和行引导学生,用自身的劳动行为来为人师表。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有关热爱劳动的典型案例、典型人物、评选劳动卫士、优秀志愿者、先进个人,通过报告会、座谈会,上门参观、走访等形式,感受劳动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

  3.家校配合,共造热爱劳动的环境。

  (1)开展校内劳动

  一是,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渗透劳动教育,通过文明班评比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校园卫生保洁。大力开展与劳动有关的活动:像进行手工制作、班务整理、书包整理、教室装饰等实践活动。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垃圾分类等为主题的班队会、手工劳技展演,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

  二是,学校的劳动基地分为:菜园和种植园。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赏花、种菜,通过劳动课进行课间管理,让学生全程参与种植过程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体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教室前后分给各班的包干区,学生负责栽植、浇水、除草。

  三是,校内设立志愿者服务岗位若干,招募学生志愿者参与其中。

  (2)组织校外劳动

  将校外劳动纳入学校的教育工作计划,安排一定时间的农业生产、社区服务、服务业实*等劳动实践,主要到敬老院、社区、粮库、等进行学*体验。组织学生到马石山、冯德英文学馆、冯德英旧居等地参观学*。

  (3)鼓励家务劳动

  教育学生自己事情自己做,家里事情帮着做,弘扬优良家风,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学校应安排适量的家务劳动的项目化学*内容、有关劳动的家庭作业,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布置择菜、洗碗、洗衣、扫地、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家务。

  4.强化措施,规范劳动行为。

  一是要加强预防,防微杜渐,及时纠正不良行为。

  二是要及时鼓励表扬。三是要循序渐进。以班会课、综合实践课为抓手,根据低、中、高年级学生不同年龄及心理特点,在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分层次、有梯度地对学生进行劳动*惯的培养与训练,适当布置家庭劳动作业。每学期的劳动训练有重点、有要求、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为了使学生形成稳定的劳动*惯,我们注意采取学生自我管理(文明卫生岗值日制度)、自我评估(学校、家庭评比表)等方法,进行自我教育,发挥的学生主体能动作用。除了每天轮流的常规值日外,学校每周五下午最后一节课为固定的大扫除时间,每到这一天,老师们都能精心组织,学生全员参与,促进和强化学生将养成的劳动*惯由自觉状态走向自主、自动,把外显的动力逐步内化为个性品质,逐渐养成爱劳动的好*惯。

  5.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竞赛,提高学生劳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班级内可以开展比卫生活动,每天放学检查教室环境卫生,好的小组奖励一个五角星,每两天抽查个人卫生一次,好的个人奖励一个大拇指;开学初新书发到学生手中,便开展包书皮比赛。学校可以利用重大节日开展比赛:像在三八妇女节前夕,开展我帮妈妈活动,我疼我的(家人)活动通过多种劳动竞赛,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而且是他们懂得劳动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做贡献的道理。

  学校将不断加强劳动教育坚持学知识与劳动实践相结合,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自我服务能力和劳动能力,而且能培养出一代有知识爱劳动的高素质学生。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构建我校劳动教育体系,加强劳动育人功能,让学生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第二章总体目标

  第二条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正确理解劳动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认识劳动创造人、劳动创造价值、创造财富、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尊重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

  第三条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正确使用常见劳动工具,增强体力、智力和创造力,具备完成一定劳动任务所需要的设计、操作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第四条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领会“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内涵与意义,继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弘扬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的时代精神。

  第五条养成良好的劳动*惯和品质。能够自觉自愿、认真负责、安全规范、坚持不懈地参与劳动,形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质。珍惜劳动成果,养成良好的消费*惯,杜绝浪费。

  第三章基本原则

  第六条思想引领。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在劳动教育中树德增智、强身健体,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第七条有机融入。有效发挥专业教育、社会实践、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劳动教育功能,让学生在日常学*生活中形成劳动光荣的正确观念。

  第八条实践体验。坚持让学生参与劳动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服务岗位实践活动中,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主要措施

  第九条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各专业群将劳动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围绕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组织、劳动安全和劳动法规等方面,开设不少于16学时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普及与学生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通用劳动科学知识。

  第十条各专业按自身专业特点在1-4学期每学期开设4课时有关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劳育专题教育讲座,总课时不得低于16课时。纳入“第二课堂”A类学分计算范畴。

  第十一条开展劳动周活动。每学期安排一周作为劳动周,进行义务劳动。将劳动教育与学生的个人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丰富劳动体验,提高劳动能力,深化对劳动价值的理解。

  第十二条充分挖掘各类课程的劳动元素,在课程标准中体现劳动内容和评价指标,将劳动教育贯穿到课程教学过程中。在课堂教学结束前开展“三分钟微劳动”,纳入学生学业评价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

  第十三条营造校园劳动文化氛围。结合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等节日,开展丰富的劳动主题教育活动,将劳动*惯、劳动品质的养成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校园文化。

  第五章保障措施


幼儿劳动教育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优选【5】份(扩展5)

——劳动教育课题研究报告 (菁华3篇)

  在前不久举行的一场毕业生双选会上,某单位的招聘台前一下子挤来了个人,但其中只有人是求职者,另外人都是“参谋”——求职者的爷爷、奶奶和父母。对于类似现象,有社会学家指出,*的第一批独生子女正大规模地步入社会,他们的就业体现出不同的特点,应该引起高校和社会的重视。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多年来,独生子女的数量与日俱增,逐渐成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由于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备受宠爱,心理较脆弱,承受职场挫折与失败压力的能力相对较弱,在初次步入职场时,很多人感到无所适从。

  应聘:全家总动员

  杨强是南宁某高校届毕业生,是家中的独苗。从今年月开始,为了帮助杨强找工作,他的父亲特地从江西赶到南宁,在学校附*租了一间房子住下,准备打一场“就业持久战”。对于这样做的理由,杨强父亲的解释是“儿子还小,面对五花八门的招聘单位,不懂如何辨别真伪”。

  月下旬,广西人才市场专门举办了一场南博人才交流会。笔者看到,杨强的父亲边看边讲,俨然一位解说员,每走到一个招聘单位前,他都要先对该单位的岗位、薪金水*和发展前景进行一番深入的分析,再决定是否同意杨强投递简历。当看到杨强递过简历后老半天支支吾吾、不善言辞时,杨强的父亲连忙“挺身而出”,协助儿子……

  在今年广西全区首届人才交流会上,笔者看到这样“动人”的一幕:一名女生的父母分开在房地产公司的招聘台前同时排队,而女儿却悠闲地坐在后面一条长凳上无所事事,待快轮到递送简历时,女儿才有些不耐烦地将其父母替换下来,嘴里还嘟哝着“真麻烦!”。

  当笔者询问“为什么不让女儿自己排队?”时,女孩的母亲不以为然:“女儿辛辛苦苦读了十几年书,毕业找工作还要饱受折磨之苦,做父母的理所应当替她分担。”

  这样的现象在招聘会场上并不鲜见。一家长对记者说,之所以要跟着孩子来招聘会,是因为怕孩子“稀里糊涂,一不小心就明珠暗投”,父母亲自上阵“心里会踏实许多”。对于要选择哪一家单位,一般会全家人反复推敲,他们讨论的内容包括单位的工作地点、工作的稳定性、工资待遇及发展空间等等。

  心态:对未来雾里看花

  那么,独生子女的就业心态如何呢?请看广西大学学生会的一项调查:多名独生子女中,有*七成的人对前途存在不同程度的担忧,普遍认为用人单位对于工作经验、学历的要求过于苛刻,并且薪水达不到自己的预期设想;相当一部分学生希望找一个离家*、工作相对稳定的单位;在调查中,几乎没有独生子女有自己独立创业的想法。

  调查显示,独生子女普遍不能准确客观地为自己定位,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气质、性格、兴趣以及职业能力并不了解,自我评价偏高。另外,他们对职业和社会的了解存在很大局限性和片面性,把就业前景想象得过于美好或过于艰难,直接导致期望过高或畏缩不前。而且,他们比较注重经济利益,择业时往往把经济收入因素放在首位。

  调查还反映出独生子女就业的一些矛盾心理。许多学生对自我缺乏正确的分析,不考虑所选单位是否适合,而是盲目攀比,还有的同学想找一份“比较好听的工作”。不少独生子女寄希望于父母长辈的社会关系,眼高手低,“这山望着那山高”。还有的独生子女因专业技能、专业知识不扎实等种种原因,没有信心向用人单位展现自己。

  值得注意的是,在采访中我们发现,即将踏入社会的独生子女普遍有一种危机感,他们认为社会竞争太激烈,人际关系太复杂,自己难以适应。许多人选择读研或出国留学以争取一个缓冲期,有的甚至不愿意卷入激烈的竞争中,宁可选择成为一族。

  针对独生子女群体的职业心态,广西大学招生就业办负责人说,作为大学生的独生子女,一直囿于校园生活,经历简单,没有经受过挫折考验,所以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差,一旦遭遇挫折,则感到失落、悲观、失望,对未来失去信心。*年来,学校一直致力于学生的就业指导,从信息来源、联系工作、出面调节到心理辅导等等,方方面面都做了周到细致的工作,以便独生子女在毕业找工作时即使遇到挫折也一样可以充满自信,甚至越挫越勇。但是面临择业就业,还是有一部分学生有极大的心理压力,表现出茫然、不自信以及很强的依赖性。

  竞争: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林明是广西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去年通过自己联系实*,最后被北海某公司聘用。如今林明已是公司的技术骨干,他感觉公司员工热情,气氛活跃,工作中学有所用,很满意现在的状态。现在他正准备考托福,出国读硕士,拿到学位再回国发展。

  今年岁的小敏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英语专业,年毕业的她虽然只有两年的“工龄”,却已经跳了两次槽。令她感到自豪的是两份工作都是她自己找的。“第一份工作很累,老是加班加点,很少有自己的私人空间,而且和我的专业没有一点联系,所以干了一年,我就不干了。刚开始工作时,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被上司批评一两句,心里会难受好几天,还经常落泪。不过,现在已经完全适应和改变了。所以我觉得独生子女的适应能力并不差。”

  李彤是年湖南大学的毕业生,在人才市场投简历谋得深圳某酒店财务部会计一职。在该酒店工作年的李彤也有跳槽的打算,她说:“工资不太高,主要是觉得自己没太大的发展空间,所以我想跳槽去外企。我最大的心愿是找份好工作,买套大房子,接父母同住,只要我们一家三口在一起,比什么都快乐。”

  择业:扬长避短天地宽

  很多家长对子女择业不放心,但是有父母“亲自把关”是不是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呢?国凯房地产公司的负责人说,用人单位看重的是求职者的人品、学历和经验。独生子女们连找工作都要父母亲陪同,甚至帮忙查资料、填写表格,这不能不让人怀疑他们的独立能力。

  对此,社会心理学专家认为,独生子女有其特定的成长环境和空间,可以说是社会的特殊群体,在他们开始步入社会的时候,需要大家的关注和引导。一般来说,受过高等教育的独生子女经过几年大学集体生活的磨炼,已经具有一定的自理和交际能力。但他们在工作中的刻苦和创新精神相对弱些,需要用人单位的培养,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潜能。

  正如一位儿童心理、卫生专家提出的那样——“爱比维生素还重要”。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相对优越,家长对“独苗”教育比较重视,所以一般而言独生子女智力早熟、兴趣广泛、知识面宽。同时,独生子女享有父母充分的爱,在爱的阳光中成长,个性发展健全,多数独生子女性格活泼、开朗、大方、敢说敢想。可以说,在就业择业的过程中,只要善于扬长避短,独生子女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他们是有独立见解的一代,他们是*等意识、法律意识、环保意识很强的一代,也是市场经济观念很强的一代。

  海归就业季,出现了两种类型的海归求职者:一种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在课程中频繁回国应聘,为毕业后直接就业铺好路;另一种索性踏实等到毕业后再求职,甚至选择Gapyear(间隔年)进行实*或志愿活动,而不急于就业。快就业与慢就业分别适合怎样的留学生?不同的留学后选择会对他们的.未来职业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如何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就业方式?

  早有职业规划,快速收回成本

  7月12日,张龄(化名)一大早就拿到了体检报告,也走完了某知名证券公司的最后一道入职流程,此时距离他从芝加哥大学公共政策硕士项目毕业只有半个月,他几乎实现了毕业到就业的无缝衔接。“我比部分留学生在职场起步就快了一点,打下了这个基础,以后可能每个阶段都会比同龄人超前一些。”

  为了实现快就业,张龄从20xx年10月就开始投简历,甚至放弃了美国*一个学期的课程,20xx年11月到20xx年1月也一直留在国内实*和求职。“我出国之前就已经决定未来要回国从事金融行业,所以实*的那个学期选了一些相对简单也不需要考勤的课程,也顺利完成了考试。尽管牺牲了一些学*的机会,但就这个阶段而言,找工作是最重要的,要有取舍。”

  蔓藤教育*区总经理李依静认为,多数快就业的留学生不只是就业速度快,而是能够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并将其纳入留学计划中。但也有少部分留学生没有清晰的规划,而是希望边工作边调整,侧重于积累经验。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张西(化名)入学不久就开始赴深圳上海等地求职,并很快被某知名咨询公司录用,但入职后她逐渐发现自己并不适合所在岗位,最后,她跳槽到某知名互联网公司。此时,她的部分同学还在求职路上。

  张西认为:“快就业多了一次试错的机会,也获得了更多求职经验和自我提升。选择快就业还是慢就业,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个性和规划。”

  智联招聘高级职业顾问王一新认为,国内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增强了留学生求职的紧迫感。同时,留学需要付出的经济、精力等成本比较大,这促使海归希望尽快落实工作,获得回报。但另一方面,年轻人对待就业的心态正在变得开放,他们希望仔细甄别,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不是“一个萝卜一个坑”马上跳下去。尤其对于留学生来说,新的社会文化环境和背景各异的人会冲击他们原有的思想体系,刺激他们进行多样化的尝试,慢就业正在成为许多留学生的选择。

  有计划是增值,没选择是啃老

  “出国前我的计划是去体验一下美国文化同时镀个金,然后就赶紧回国找个好工作。但毕业前我问自己为什么要这样?我连自己真正想做什么都不知道!”

  本想毕业后立刻回国求职的哥伦比亚大学硕士生康尼(化名),暂缓了回国计划。毕业后,她来到华盛顿一家创业型媒体实*。“一方面能实现*距离观察大选的心愿,同时又能挖掘一下我的职业兴趣和能力。”在10个月的实*中,她发表了*20篇关于大选的分析性文章,策划了许多视频报道,并在重大*现场进行解说,而这些也成为了她在求职时的独特优势。回国后一个月,康尼就被北京一知名媒体评论部录用。

  前程无忧资深职场顾问王剑认为,慢就业者要有明确计划,去做一些对进入职场有意义的尝试。“如果空窗期比较长,期间求职者又没有使自己的个人价值增值,这在简历中就会成为减分项。真正的择业应该在就业之中进行,即使做了很多准备和选择,很多毕业生工作后依然会进行调整和改变,先就业这个动作还是必要的。”

  除了主动选择慢就业,也有不少海归由于毕业时间较晚或就业政策的限制而错过校招季,被动进入慢就业。

  为了满足出国留学满360天这一海归落户北京的必要条件,香港中文大学硕士生李田一直在香港“留守”到20xx年11月毕业后才回国求职,次年4月才拿到offer,7月正式入职。李田认为:“这个时间成本很高,我的同学现在都已经工作半年到一年了,这让我感到有一定的心理压力。年轻人还是少用慢就业来安慰自己,无目的的慢就业等于无业啃老。”

  **在全国教育大会提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应当重视的重点,对于社会主义接班人、建设者的培養十分重要,因此教育建设应当做到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新时期下,现代大学生往往缺乏劳动意识,其原因在于现代大学教育侧重于理论知识,忽略了劳动精神的培养,同时受家庭教育影响,很多家长从小溺爱孩子,大学生自小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惯,这种*惯也许会随着年岁增长淡化,但很难完全消失,代表大学生缺乏劳动精神。5月1日-5月4日对系部教师及17级、18级、19级学生分别开展劳动教育相关调查,得出以下结论;

  一、目前大学生劳动观念现状

  当前我校大学生均为95后学生,大部分学生处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状态中,从小学到大学,劳动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另外,目前我们的德育工作中也缺乏此类教育环节。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劳动以及社会实践的学时数比例远远低于在校总学时数。在学生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良*惯:

  1、不尊重他人劳动成果。不尊重校内保洁及勤工俭学学生劳动成果。在学校中随处可见教室墙壁、书桌上的脚印和乱涂乱画的痕迹。随处可见的纸屑、垃圾,食堂里剩饭剩菜成堆。很多学生无视父母辛苦,在消费上大手大脚,铺张浪费,互相攀比。

  2、劳动观念和劳动意识淡薄。很多大学生在学校组织的劳动活动中偷懒耍滑,一些必要的劳动比如个人清洁卫生也不愿意做,有的甚至在校期间没有打扫过寝室教室卫生,很少清洗自己的衣服和被褥,假期回家不愿意帮助家人分担家务,劳动意识淡漠,表现在学*上就是好逸恶劳,旷课违纪甚至考试时弄虚作假。

  二、原因分析

  1、从家庭层面来看,独生子女政策及学业竞争压力,导致劳动在家庭教育中被忽视,学生在家里基本不参与家务劳动,家长也不主张孩子参与劳动锻炼。家长往往只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只要努力学*,什么都不用干。

  2、从学校层面来看,没有开设劳动教育相关课程,劳动观念和劳动*惯培养较少。

  3、从社会层面来看,学生在社会大环境影响下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存在一些错误的思想,部分学生受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影响。一部分学生认为混张文凭只需拿到好分数,不需要有积极的劳动意识。学生之间的竞争也只是分数的竞争,没有人会对劳动的积极性进行竞争。同时受某些不劳而获错误思想的影响,导致出现看不起体力劳动、轻视劳动人民的现象。

  三、学生对劳动教育的意义的认识

  通过调查,学生对*中央、*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时代背景、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有所了解但了解不深入。学生普遍认为劳动教育有利于培养一个人良好的生活*惯,培养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感恩意识,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培养自己的责任心,对于参与社会竞争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对于学校劳动教育开展的建议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从小事入手,认真对待日常生活中水滴石穿的养成教育,入情入理地达到教育目的,帮助自我管理能力差、艰苦奋斗精神淡薄的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学*、生活*惯,树立克勤克俭、奋发向上、开拓进取、严谨踏实的艰苦奋斗作风。倡导一种健康向上的生活理念。

  2、加强劳动方面的教育。首先,加强劳动观念教育。劳动观念作为人们对劳动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通过参加适当的体力劳动,树立科学的劳动观念,端正劳动态度,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中,为弘扬中华民族热爱劳动的优良传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其次,进行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劳动人民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最直接创造者。国和民是密不可分的,爱国必爱民,爱民必爱国,这是爱国主义的基本涵义。再次,进行劳动技能教育。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劳动技能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劳动技能教育不仅要通过劳动理论课教育,而且要参加适当的劳动,使大学生学会各种劳动的实际操作规程,以保证劳动的安全和劳动的质量。

  3、积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意志和品格

  劳动教育应符合学生发展特点,激发学生劳动热情。开展形式应多样化,通过社区义务劳动、三下乡活动、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军训、勤工助学等活动,让学生广泛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在实践中培养劳动观念和热爱劳动人民的真正感情,培养全面人才,使大学生具有艰苦奋斗精神和健康向上的素质,锻炼大学生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意志品格。例如结合专业特点进行发明创造,实践操作,装扮校园,利用学校资源,开展结合社区义诊等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普及校园种植。开辟专门区域种植花草树木或农作物,让班级、学生认领绿植或“责任田”,予以精心呵护。大力开展与劳动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俱乐部活动,进行手工制作、班务整理、室内装饰、勤工俭学等实践活动。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团队会、劳模报告会、手工技能展示,提高学生劳动意识。重视每一次劳动成果,可在班级举行成果展示,激发大家劳动热情、创造火花,体验活动乐趣。

  4、完善劳动教育体制

  建立完善的劳动教育体制,使其更加规范化,日常化和*惯化。学校根据劳动教育需求,制定劳动教育计划,依照计划有序进行引导、实践教学,针对未能完成分配劳动事务或工作质量较低的学生,需要进行批评或处罚。


幼儿劳动教育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优选【5】份(扩展6)

——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优选【十】篇

  一、指导思想

  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学校要正确认识劳动技术教育的育人价值与功能。《**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结合我校加强劳动技术教育,开展课程建设的要求以及*年来我校开发劳动与技术校本课程的经验,制定《我校四从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二、总体目标要求

  劳动技术是一门涉及面广,融知识性、技术性、实践性及教育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在培育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规定从孩子入学起,开设“劳动技术课”,“劳动技术课”作为学生必修的课程。在劳动技术教育中既要利用传统技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又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高新科技知识,还要具备整理家务的技能,和服务社会的意识。才更好地完成劳动技术教育的教学任务。

  1.从入学背书包整理书包,摆放学具等,培养孩子的良好*惯

  2.了解一些简单工具的使用方法,初步掌握自我服务劳动和一般家务劳动的基本方法。

  3.学会自我服务性劳动,能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和工艺品。

  4.初步掌握编织、缝制技术,能制作简单的制品。

  5.掌握初步的植物栽培技术,掌握小动物的饲养方法。

  6.学会木工、金工、电工、农具等常用工具的使用;能进行简单的识图和制图。

  7.在劳动技术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尝试有创新特色的小制作、小发明。

  8.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惯。通过劳动实践,对学生进行遵守劳动纪律、爱护劳动工具和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助人为乐的精神品质。

  9.培养良好的非智力素质。在劳动实践中使学生自觉磨炼意志,陶冶情操,体验挫折与成功;增强积极进取、探索创新意识;初步具有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三、主要原则

  1.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是劳动技术课的基本特点。学生亲身参加劳动操作实践是劳动技术课的主要形式和基本方法。实践是劳动技术课必不可少的环节。创新素质只有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发展。学校要结合实际,创设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千方百计为学生创设劳动操作的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学校、教师要切实做好指导和管理工作,提高劳动技术课的'教学效果。还要和家庭、社会结合。

  2.基础性原则

  劳动技术是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劳动技能素质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应该使学生具备基本的技术处理能力,以适应未来的职业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在劳动技术课中,通过某些劳动技术项目的学*,使学生掌握相关的劳动知识,提高他们运用工具进行加工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将来的发展、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3.开放性原则

  教学内容应不拘泥于教材,做到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这对于改变学校劳技教育内容过于单一、要求过于统一的状况,有积极的意义。逐步构建学校、社会、家庭相互协调、互为补充的劳技教育体系,能够为劳动技术有特殊兴趣和爱好的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发挥自己天赋、才能和创造力的新思路。

  四、活动时间:

  20××年2月—20××年×月

  五、活动内容:

  1、利用**下讲话,举行四从劳动教育活动的启动仪式,进行动员与部署。

  2、积极宣传、营造氛围。学校利用宣传窗,对外显示屏、小广播、信息化载体等,向家长、学生宣传四从劳动活动意义,形**人参与,扩大“四从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社会影响。

  3、把“四从劳动”教育贯穿于整理书包、家务劳动、卫生扫除、快乐小农夫等社会实践活动中。

  一、活动背景

  3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植树节,以三月份植树节为契机,在全校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植树护绿行动和植树实践体验活动,做到人人参与,宣传与实际行动相结合,从而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加对植物生长的了解,增强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以达到为班级、学校、社会增添绿色,净化、美化环境的目的,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丽。

  二、活动目的

  1.通过亲身参与,对绿色、低碳有一个充分的认知,让大家知道环境保护、人人有责,提高全体学生的绿化意识。

  2.通过此次活动,培养爱护大自然的一草一木的*惯,更好地认识到绿色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从而规范自身日常行为,从而减少践踏草坪等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三、活动主题

  行动起来,争做护绿小使者

  四、活动时间

  20xx年3月11日至20xx年3月15日

  五、活动内容与活动安排

  1.值周中队、红领巾广播社

  利用校园广播、**下讲话进行有关“植树节”知识的宣传,发出号召:“学校是我家,绿化靠大家”,人人参与植树节护绿、养绿系列活动,为美化、净化环境尽一份力。

  2.具体活动安排

  活动一:“小手添新绿”

  (1)我为班级添绿:学生自愿带绿色植物进班级,进行养护,为班级增添一份绿色。

  活动对象:一、二年级

  活动时间:3月12日前

  活动要求:班主任将班级“绿化角”横向拍1张照片发送至辅导员群。

  (2)我为校园添绿:

  各班级:爱护环境卫生,不乱抛垃圾。爱护学校的花草树木,不随便踩草地。每班每天做好班级及公共区的卫生工作。

  大队部、值日生:开展拣垃圾、落叶、擦花坛、养护绿化(清理垃圾锄草、施肥)等活动。

  活动时间:3月12日

  (3)我为家庭添绿:在自家房前屋后或家里栽种一些小树木,种植一些小盆景、绿植或者蔬菜等。

  活动对象:全体队员、学生

  活动时间:3月12日前(拍照发送至辅导员群)

  活动二:“我与小树共成长”(活动对象:三、四年级各中队)

  三、四年级以班级为单位的认养校园里的树木。队员们积极精心设计“认养卡”,内容包括:树名、认养中队、认养时间、对小树的成长愿景。完成后班级选择出制作最精美的一张由大队部组织把“认养卡”悬挂在树枝上,成为小树的“监护人”,照顾小树,与一起健康成长。

  活动对象:三、四年级各中队

  活动时间:3月12日之前完成

  活动三:“绿我家园齐行动”(对象:五、六各中队)

  说明:以下活动二选一完成

  1.用自己的为环保出一份力,以“图”“画”结合的方式为爱护花草树木设计广告标语。(简洁大方、色彩鲜明)

  2.开展以“植树节”为主题的手抄报活动,内容以关于“植树节的来历”、“植树与环保”、“有关植树节的活动”为主,要结合环境保护教育,大队将会进行优秀作品展示。

  活动时间:3月15日之前

  活动要求:每班至少提交一份作品。(交到各校区少先队广播室)

  活动四:“我与小树有个约定”(对象:全校)

  3月12日大课间学校大队部组织“植树节倡议”活动。由在室外跑操的班级参加,其他班级在室内通过班班通举行。

  (1)大队委发起活动倡议。

  (2)展板签名活动。(室外的班级)

  (3)室内的班级学*“植树节手指操”(拍一张照片、录一小段植树手指操视频发到辅导员群)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有关文件精神,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主要目标

  (一)总体目标。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惯、劳动品质和积极的劳动态度、劳动精神,明白“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道理,培养勤奋学*、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和劳动实践能力,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二)具体目标。用3年左右时间统筹资源,推动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重点打造1所本科高校教学实验农场、10个职业院校实*实训基地;遴选10个劳动教育示范县(市、区),遴选立项100个省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300所省级劳动教育项目试点学校,以点带面,实现“校校有场地、县县有基地”,带动全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深入开展。

  二、实施途径

  (三)在课程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

  发挥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幼儿园阶段要在生活中注重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鼓励幼儿承担力所能及的劳动任务。义务教育阶段要将劳动与技术、信息技术课程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劳动实践教育的重要渠道,充分结合当地资源开发开设家政、烹饪、手工、园艺、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特色等劳动实践类拓展课程。普通高中应结合当地产业和学生需求,开发丰富的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职业院校应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及当地产业发展需求,以实*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在跟岗实*、顶岗实*、生产实*、工业劳动、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中加强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能力的培养。普通高校要结合学校自身培养定位,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将大学生专业实*实践活动与劳动教育结合起来,服务社会,不断推进劳动教育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劳动教育培养目标,设置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结合学科专业课程特色,融专业教育、生产劳动教育、日常生活劳动教育、公益劳动和创新创业教育于一体。探索实施劳动实践教育,可邀请农技人员、农业种植能手等到学校面对面、手把手传授农业生产知识和技能。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创客空间,引导学生以项目学*的方式,进行创意制造实践。

  (四)在校内活动中嵌入劳动教育。

  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渗透劳动教育。设立宿舍管理、食堂帮厨、快递收发、校园绿化等勤工助学岗,引导学生走进劳动一线。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把学校草地、花坛、食堂、餐厅、宿舍、文体设施等作为学生接受劳动实践的场所,明确学生承担力所能及的学校日常管理、清洁卫生事务,参与校园绿化管理、文体设施清洁、学生宿舍整理、食堂餐厅保洁、餐具清洗等。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辟“校园农场”,设立校本劳动技能培训基地或“田园课堂”,适当开展种养劳动实践。结合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农民丰收节、志愿者日等,组织学生开展与劳动实践有关的活动,或到“校农结合”基地开展劳动实践。高校应当设置劳动实践月或实践周,在实训实践中积极开展劳动教育,明确学分计算方式。各级各类学校要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团队会、劳模报告会、手工劳技展演,提高学生劳动意识。

  (五)在家庭生活中强化劳动教育。

  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家长要引导和鼓励孩子主动承担家务劳动,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弘扬优良家风,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幼儿园要引导幼儿掌握自主穿衣、吃饭、如厕、收拾玩具等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协助家长完成择菜、浇花、摆放碗筷等简单的家务劳动。中小学可根据各年龄阶段学生特点,安排学生适量的劳动家庭作业,保障中小学1至2年级家庭劳动实践每周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要明确学生生活中的劳动事项和时间,纳入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劳动家庭作业以鼓励学生在家庭中立足自己的事自己做,并适当帮助父母或其他长辈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为主。小学低年级学生家务劳动以整理内务为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和中学生以内务整理、洗菜、煮饭、炒菜、洗碗、洗衣、家庭卫生保洁、购物、器具修理等日常家务劳动为主。中小学生每学年有针对性地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学生参加家务劳动和掌握生活技能的情况要按年度计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密切家校联系,转变家长观念,让家长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形成劳动教育合力。

  (六)在社会实践中拓展劳动教育。

  将社会实践纳入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小学、初中、高中每个学段都要安排一定时间的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实*等劳动实践。小学高年级以上校外劳动每学年不少于1次;高校结合专业实*实践开展校外劳动每学期不少于1次。中小学每学年设立“千村万户”劳动实践月或劳动体验周,让学生利用寒暑假走进田间地头与农民一起劳动。充分利用劳动实践教育基地、素质教育基地以及其他社会资源,结合团队日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城乡学生交流,组织学生学工学农。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走出教室,参与社会实践,如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勤工俭学、职业体验活动等。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要立足自身的办学定位,结合乡村振兴、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重大战略以及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需要,积极探索适应当前环境和条件的劳动教育内容和方式;发挥学生专业特长,以劳动互助和服务社会的方式,设立促进学生劳动情感养成、劳动能力提升的系列劳动教育品牌引领项目。

  三、基本要求

  (七)统筹课程设置。

  义务教育阶段1至4年级学生每学期分别至少完成1个主题活动,5至9年级学生每学期分别至少完成2个主题活动。普通高中一年级开展学生发展指导教育,二年级和三年级上学期开展社会实践、研究性学*等主题活动,每个主题活动要尽可能兼顾多种活动方式,整合实施。普通高校应围绕或依托专业实践、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等开展各种劳动教育活动。职业院校应以实*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专题劳动教育。

  (八)统筹课时安排。

  中小学劳动教育必修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课时中,安排一半以上时间采取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等方式开展劳动实践活动。职业院校专题劳动教育必修课不少于16学时。普通高等学校可在已有课程中设立劳动教育模块,也可以专门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在保证课时总数的前提下,根据实际需要,分散或集中安排课时,相关专题活动可以与地方课程、学校课程融合实施。小学三年级以上可设劳动日,每月1次;也可设劳动周,每学年1次。

  (九)统筹专业融合。

  坚持与各学科教育教学融合推进,积极推进跨学科实践教育,结合学校发展特色和课程建设计划,对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进行组合、优化和再开发,建构具有地域及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项目。中小学要加大对学生劳动观念和态度培养,动手操作和劳动技能训练。职业院校要结合专业人才培养,围绕就业创业,注重培养“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普通高校要将劳动教育与专业学*、专业实验、生产实*、工程实训、毕业设计、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田野调查等有机结合起来。

  (十)统筹成果呈现。

  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学生每学年完成1次社会服务和1种职业体验活动,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集体劳动,鼓励高年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1份考察探究方面的成果或作品,积极参加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初中学生每学年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至少2份较完整的考察探究方面的成果或劳动技术作品,完成至少2次社会服务和2种职业体验活动,积极进行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高一年级学生结合学生发展指导开展职业体验;高二、高三年级学生须自主(或合作)完成完整的课题研究报告或项目设计方案;高中三年期间,学生须参加至少1次志愿服务,并有完整的活动成果报告(或记录),选择至少一门专题教育内容,纳入综合素质评价。普通高校学生必须完成至少2次社会劳动教育活动。职业院校学生跟岗实*和顶岗实*的考核结果计入学生学业成绩。

  四、保障措施

  (十一)加强统筹领导。

  县级以上党委、**要加强对劳动教育的领导,明确劳动教育责任主体和责任部门。加强县级统筹,支持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参与型服务性劳动,确保劳动教育的时间、师资、经费、场地、设备等落实到位。加强校内统筹,既要发挥班主任、任课教师的积极性,也要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学生社团的作用。加强校外协调,积极借助家庭、社会,特别是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以及各类公益基金会、社会福利组织等力量,为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开展公益劳动、参与社会治理提供机会和*台。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家长配合支持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大力弘扬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主旋律,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

  (十二)加强经费投入。

  各市(州)、县(市、区)要统筹中央补助资金、省级相关专项资金和自有财力,以及通过接受社会捐赠等多种形式筹措资金,加快建设校内劳动教育场所和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立学校劳动教育器材、耗材补充机制。学校可按照规定统筹安排公用经费等资金开展劳动教育。各地要将劳动教育服务纳入**购买服务目录,并由主管部门在部门的购买服务目录中进行细化,加大**购买服务力度,促进社会力量提供更优质的劳动教育服务。

  (十三)加强师资建设。

  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学校劳动课教师在工资待遇、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优选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待遇。多渠道多举措加强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师资队伍建设,根据劳动实践教育基地的规模和特点,配备专兼职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支持普通中小学、普通高等学校与职业院校建立师资交流机制,充分发挥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优势,承担普通学校劳动教育教学任务。建立劳动课教师特聘制度,聘请能工巧匠、专业技术人员、劳动模范、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家长等担任劳动教育兼职教师。加强对劳动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配备专兼职教研员,组织经常性的教研活动,开展教学竞赛,不断提高劳动教育教学质量。


幼儿劳动教育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优选【5】份(扩展7)

——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报告范文5份

  【摘要】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长期以来,各地区和学校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实践育人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也要看到,*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对此,全党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劳动教育。[1]综上,劳动启航实践队对劳动教育的现状展开了调查。

  【关键词】

  劳动教育学生

  一、前言

  劳动教育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惯的教育,是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

  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在原始社会中,人人都要劳动才能生存。在阶级社会中,出现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离与对立,剥削阶级把体力劳动者作为剥削和压迫的对象。在社会主义中国,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了剥削与压迫,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劳动是每一公民的光荣义务。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每一个公民都应该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劳动教育一是要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使他们懂得劳动的伟大意义。了解人类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历史;懂得辛勤的劳动是建设社会主义和***的根本保证;劳动是公民的神圣义务和权利;懂得轻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是数千年来剥削阶级思想残余;懂得把脑力劳动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重要意义。二是要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情感。养成劳动的*惯,形成以劳动为荣,以懒惰为耻的品质。抵制好逸恶劳、贪图享受、不劳而获、奢侈浪费等恶*的影响。我们要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投身劳动实践中去,在劳动中增长才干和磨炼意志;在劳动中锻炼身体,强健体魄;在劳动中发展智力、促进思维;在劳动中享受乐趣,感受生活的美。一个热爱劳动的人,必然是一个不怕苦、不怕累的人,做事勤快,兢兢业业;一个热爱劳动的人,能在劳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开发智力、提升能力;一个热爱劳动的人,不会被风雪、严寒所吓倒,身体得到锻炼,体魄自然增强;一个热爱劳动的人。最后,学*是学生的主要劳动,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将来担负起艰巨的建设任务。并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升学、就业和分配。

  二、关于劳动教育现状调查

  (一)调查目的

  现在学生的教育都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劳动教育作为其中之一本应受到重视,可现实却不是这样。在现在的社会中大多数的家长更加注重孩子的学*,并且很少让他们做家务劳动,再加上学校里劳动教育的缺失,导致了学生对劳动意义的忽视,以至现在很多青少年都轻视劳动甚至厌恶劳动。今年3月,**中央、***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为加强学生教育意识,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文件要求,在大(一)调查目的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此外,大中小学每学年设立劳动周,小学以校内为主,小学高年级可适当安排部分校外劳动;普通中学、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兼顾校内外,可在学年内或寒暑假安排,以集体劳动为主,由学校组织实施。此外,中小学每周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中劳动时间,小学1至2年级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要明确生活中的劳动事项和时间,纳入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可以看出国家在越来越重视,并着手发展学生的劳动教育。[4]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我们希望通过此次活动,为劳动教育的改革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进行大力的宣传,让更多人知道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调查对象

  对象也就是家乡范围内的教育管理工作者、教师和学生等群体,针对生源地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开展情况进行云调研。调查对象覆盖了各个年龄阶段及不同文化层次的人群,并且除此之外,还在网上发放了调查问卷,尽可能的扩大了调查范围,以使获得的数据更加真实有效。

  (三)调查方法

  (1)会议调查法:召集队员在腾讯会议上进行讨论,谈谈本次调查课题的情况以及他们对此课题内容的认识,提出建设性意见。

  (2)问卷调查法:通过在网上发放调查问卷,并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形成结论。

  (3)访谈调查法:活动过程中在个自家乡对教育管理工作者、教师和学生等人群进行线上和线下访谈,并对访谈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形成结论。

  (4)文献调查法:结合网络资源、报刊杂志等文献资料进行调研分析。通过知网、中国期刊、万方数据库等查阅劳动教育的相关知识。

  (5)统计调查与综合归纳法:对问卷调查、访谈结果进行统计与总结,高度凝练、集成,提炼观点,围绕着**的相关政策的落实情况等总结成调查报告。

  (四)问卷调查

  此次活动以“关注劳动教育,丰富教育内涵”为主题,并为之精心设计了问卷。全队共15人,共同选择出了内涵相对全面、覆盖面广的调查问卷。包括16道选择题以及一道主观题。调查问卷集合了我们十五个人全体的智慧,题目涉及还是比较全面和广泛,选题方面比较贴切且符合当下的社会环境实际情况,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

  (五)访谈调查

  本次活动,我们整个团队分为了三个小组:秘书部,组织部以及宣传部。大家每个人都需在线下进行走访,最初始的三天,我们去各自的小区居委会进行调查,询问一些有关于劳动教育类容的基本知识,并拍照记录。因为访谈来自于各自小区,所以市民也是非常积极的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热心的回答我们的各种问题。通过前期的访谈我们了解到了学生和青年人对劳动教育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以及其对此提出的一些建议进行了讨论。后期我们对我们高中的一些学生,老师以及一些教育工作者进行了访谈,老师们对劳动教育的了解确实比大众要深入的多,我们也及时的进行记录,这也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重点。

  (六)调查过程

  20xx年7月26日,在队长的组织下于腾讯会议举行了团队的第一次会议,每个队员都进行了自我介绍,并根据大家的能力将团队分为宣传部、组织部和秘书部三个小组,然后又将各组人员分配到三个小队里并选出负责人,同时也对本团队接下来的调查计划和每个部门应做的准备工作进行了明确,为后面活动的进行奠定了基础。

  20xx年7月29日,劳动启航实践队组长交流会成功展开,会议伊始,各组进行了前期准备工作记录汇报,秘书部负责人指出秘书部在前期进行了分工合作查阅资料,并对其归纳总结;组织部负责人表明组织部已初步拟定调查问卷;宣传部负责人则表示宣传部已完成预热活动中H5、宣传视频、海报的制作。随后各组组长对访谈内容以及形式展开讨论,确定问卷调查方向。最后,队长强调了团队纪律,并希望团队各组能通力合作,顺利完成此次任务。

  20xx年7月30日,在腾讯会议举行了暑调第二次全体会议,会议伊始,队长对实践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并确定了实践活动的时间、对象和形式;随后秘书部负责人强调了在访谈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访谈问题的针对性;接着宣传部负责人对宣传材料的相关要求进行了详细讲解;之后组织部负责人针对纪律、安全、效率等问题做出要求。接下来副队长进行了总结发言,并鼓励成员们在实践活动中去体会劳动教育的意义。最后,全体成员对相关问题进行了交流讨论。

  20xx年8月1日,经过前期的充分准备后,根据相关安排,劳动启航实践队的队员们各自在家乡开展暑调活动。本次的调查形式以线上和线下访谈的方式综合进行,队员们也根据实际情况各自安排时间,确认合适的调查方式开展本次活动,做好相关调查记录,并在访谈结束后进行整理。夏日炎炎,疫情肆虐,线下访谈活动显得更加艰巨,但队员们仍旧充满着热情,在防护工作做好的前提下积极开展调查活动。

  20xx年8月2日,自入伏以来,天气逐渐变热,队员们顶着烈日在各自的家乡开展着社会实践活动。本次实践活动分为线上云访谈和线下调研,而在这两天的调查中,劳动启航实践队的队员们发现大多数人并不了解劳动教育,大多数学校也并没有开设过相关的课程。针对这一现象,队员们在访谈的过程中也对劳动教育进行了科普。

  20xx年8月3日,访谈活动进行到第三天,队员们依旧能克服网络不畅、天气恶劣等各种不利因素,采取线上云采访和线下面对面采访的形式在各自的家乡进行访谈活动,深入了解当地人对劳动教育的看法和当地劳动教育的普及情况。通过每日的访谈了解到,许多地区劳动教育的普及率并不高,人们对劳动的态度比较淡然,劳动意识相对薄弱。队员们也通过此次与广大群众交谈的机会,对劳动教育进行解说,普及劳动教育的意义,提高人们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

  20xx年8月4日,副队长对第一阶段的调查活动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活动期间的注意事项,提醒队员们提前上交材料,以便宣传部的同学甄选照片,做好宣传。随后,秘书部负责人针对采访对象提出相关要求;接着,宣传部负责人主要说明了照片拍摄和上传的相关问题;之后,组织部负责人再次强调了在暑调期间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注意个人安全。会议最后,队长对后期的工作进行部署,并表示经过前期调查发现大部分受访者对劳动教育了解不多,提醒队员们在后面的调查工作中可以适当对劳动教育进行知识普及;同时,队长强调,在后面的工作中仍要重视调查问卷的填写情况,广泛发放问卷,让更多的人帮助填写。

  20xx年8月5日,劳动启航实践队走入校园,对老师以及教育工作者进行访谈。在访谈过程中队员们发现,相对于学生,老师对劳动教育的相关知识了解的更加充分。有部分老师一致强调劳动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日常保洁方面,应该深入到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等。学校也对劳动教育给予了一定的重视,在下学期将开展劳动相关的课程,潜移默化的让学生们更加重视劳动教育。要使全民普及劳动教育知识是一个艰巨的过程,但是只要学校、老师、同学们积极地开展相关的活动,就一定能让更多的人更加重视劳动教育。

  20xx年8月6日,根据前期安排,暑调活动的后半阶段要求队员们走进学校、教育机构进行访谈,深入了解教育工作者们对劳动教育的看法以及如何有效推行劳动教育。通过与教师、教育工作者的访谈了解到,*几年学校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但劳动课的开展还是相对较少,存在着劳动课让位于其他课程的情况。不过,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对推行劳动教育持赞成的态度,认为热爱劳动的*惯应该从小养成且应终身进行,并支持开展劳动实践课,在课程中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20xx年8月7日,在所有队员的努力下,为期七天的暑调活动顺利结束,尽管是活动最后一天,队员们也依旧没有懈怠,做好最后一天的采访及问卷的发放工作。在本次活动中,队员们分别对学生、老师、教育工作者进行了采访,也了解到了不同的人对劳动教育的看法,同时,自己也从被采访者的回答中对劳动教育有了更深的认识。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调查结果

  本次活动面向实践队队员各自的家乡以及关系网,共发放了200份问卷,共192份进行了回收,按总体有效回收份额为180份。通过数据处理,我们采取了Excel进行图表分析。

  本篇报告的调查结果将其中总体问卷数进行分析,通过大众对劳动教育知识的认识,从而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1.调查对象的性别和人员类别

  此次问卷调查及访谈对象的性别结构(如图1所示)相差有点大,主要是女性占一半以上,这可能与她们经常出门锻炼,感受美好环境和逛街的生活*惯有一定的关系,而男性相对较少,占有效调查的25%。其次,在人员类别上(如图2所示),调查对象涵盖了不同工作状态的群体,其中在职人员相对较少,占有效调查人数的一半以上,有19人,然次是退休人员,这群人为湖周围的常住居民,有26人,而学生群体人数相对较多。但是本次调查涉及的人员性质还是挺全面的,保证了调查结果的代表性和可信性。

  2.调查人员年龄组成

  本次调查的年龄占比比较集中,18岁以下占比3.62%,18-24岁占比为82.81%,24-30岁占比3.62%,40岁以上占比6.25%,可见调查年龄主要集中在18-24岁,此年龄正是青年时期,是深入思想,决定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此年龄具有一定的调表性。

  3.调查人员所受教育情况

  调查发现,我们的调查对象主要集中于大学,高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大学生是祖国的最新鲜的血液,其态度与思想教育关系到祖国的未来,故此次调查范围具有较强的研究价值。

  4.调查了大众在生活中参与了那些劳动活动类容

  就调查发现参与过实践活动的占比81.25%,做义工的占比43.75%,勤工俭学的占比35.42%,专业实*占比等31.25%,没有参与过实践活动的占比有8.33%,由此可发现,大多数人都参与过社会实践活动,而且是以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社会实践活动对人的动手与社会交际有着极为强大的功效,说明如今大众的社会实践表现良好,但对于那8.33%我们也不能就此放弃,我们对此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尽快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

  5.调查我国中小学存在哪些劳动教育问题

  具调查发现忽略或轻视劳动教育的占比82.29%,劳动课经常被占用占比84.9%,经费、场地不足。

  (二)总结及建议

  经过七天的调查活动,发现劳动教育的普及程度并不高,要改变现状,我认为必须从学校开始改变,才能提升青少年的劳动教育素养,以下是我结合资料提出的四点建议。

  1.加强学校管理人员的劳动教育认知

  学校管理人员认识到位是学校形成浓厚劳动教育氛围的前提。学校要加强劳动教育的实施,首先应该强化学校管理人员对劳动教育的本位认识。何为劳动教育的本位认识?即为劳动教育的目标、内容、方式、途径、评价。首先,学校可以组织管理人员反复学*上级关于加强劳动教育的文件精神,并要求将文件精神“吃透”、“弄懂”,适时可以组织考试检测管理人员是否完全“消化”;其次,学校可以组织管理人员开始进行不同项目的劳动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体会劳动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便于管理人员把握学校劳动教育的方向;最后,学校管理人员应该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学校实施劳动教育的方案。只有学校管理人员首先认识到位,教师们才能更好地扎实落实好对学生的劳动教育。

  2.对教师做好劳动教育培训

  开展专业的劳动教育培训是提升教师劳动基本素养的根本途径。目前全国高等院校中很少开设劳动教育专业,尤其是多数小初高教师没有上过专业的劳动教育课程。为了更好地落实劳动教育,学校可以邀请校内外“劳动实践导师”、“劳模”、“社会劳动方面的名流”等专业人士来校给老师们进行专业的培训指导,便于提升全校教师的基本劳动素养。如可开展“劳模进校园”活动,将劳模精神带到学校,同时可开展校内的劳模评选活动。只有专业的培训和学*,老师们才能更加专业的教育学生,真正达到劳动育人的良好效果。

  3.设置劳动教育相关课程

  设置因地适宜的劳动教育课程是促进劳动教育落地生根的核心。当学校和家庭对劳动教育认识到位后,学校应该提早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置相应的劳动教育课程。譬如:小学生在校内每周五最后一节进行一次大扫除课,在家中帮助父母打扫卫生;中学生在校内主动承包校内一块责任区的卫生保洁与维护工作,在家中可以帮助父母至少洗一次衣、做一顿饭;大学生则可以选择更为开放的公益活动,如利用休息时间主动参与由团委等部门组织的公益性活动,增强自身的劳动技能。学校应该对不同学段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育课程,并进行定期督促与检查,保障劳动教育课程落到实处。

  4.进行考评或举行活动增加学生积极性

  为了激发学生参与劳动课程的积极性,学校应当将劳动课程进行定期考评,如将劳动课程参与到学生学期末的综合素质评定中。同时,学校应该积极开张劳动实践或竞赛类活动,如:每学期举行“叠被子大赛”、“舌头尖上的美食大赛”、“优秀内务评选活动”、校内“师生劳模”等评选活动,定期组织学生到敬老院给老人们表演节目、洗衣做饭等。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学会了很多做饭技巧,在学生把自己的“手艺”带给别人享受的同时,自己也很有成就感。学生从劳动比赛和实践中既增长了技能,又获得了成长。何乐而不为?

  四、结语

  教育青少年热爱劳动,培养爱劳动的*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当今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亦是成就青少年幸福美满人生的有效途径。新时代下,我们要强调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要引导青少年弘扬劳动精神,要引导青少年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理解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当前教育仍存在着重智轻德、重知识轻能力、重文凭轻素质的问题,这既不利于青少年的素质提高,也是劳动实践能力培养的障碍。因此,我们需要转变观念,树立“劳动教育从少年抓起”的劳动教育观念,从小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养成劳动*惯。劳动教育对培青少年具有“树德”“增智”“强体”“审美”的功能,是其他教育形式所不能代替的。

  一、指导思想

  以实践为主,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具有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和以劳创新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功能。

  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注重教育实效,创新体制机制,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充分发挥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引导作用,建立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根据学生身体发育情况,科学设计课内外劳动实践项目,采取灵活多样形式,激发学生劳动的内在需求和动力。通过长期开展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惯。

  二、工作目标

  充分做好家校共育,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鼓励孩子自觉参与、自己动手,随时随地、坚持不懈进行劳动。创立家校合作实践课程,培养学生增加劳动知识、技能,加强家政学*,参与社区服务,适当参加生产劳动,使学生初步养成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品质和职业意识。

  帮助学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通过实践带领学生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

  (一)落实实践体验,坚持育人导向。

  劳动课程和劳动活动以引导学生亲身体验,自己动手实践为基本原则,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与成长需求,以体力劳动为主,注重手脑并用、安全适度。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报效国家,奉献社会。

  (二)注重创新探索,体现时代教育。

  劳动课教学内容要注重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培养。课程内容要常改常新,适应当代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针对劳动新形态,注重新兴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新变化。开设劳动技术课,职业体验课和劳动法律专题课等多样课程,强化诚实合法劳动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

  (三)多科协力合作,多面评价反馈。

  劳动教育要充分发挥学校现有课程与活动优势,与美术、综合等课程有机结合,与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相配套,打造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劳动课程。建立学生劳动实践动态评价体系,制定评价标准,强调过程和结果并重,注重情感和态度教育,建立激励机制,全面客观评价劳动教育成果。

  (四)结合本地文化,开展特色活动。

  劳动教育要体现大同地方特色文化,与大同一中校园文化传统相结合,综合结合省情教育,德育主题班会,主题团(队)会,校本课程相关内容,通过科技文化节等传统活动*台展示成果,打造“特色课程+特色活动+特色展示”三位一体的劳动实践教育体系。

  三、具体措施

  劳动教育需要家校高效合作,达成教育目标共识,有机多样地开展实践教育。2021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延期开学,学生居家网络学*期间,是开展劳动教育的特殊机会。学校积极进行劳动教育探索与尝试,通过综合健康课开展劳动知识教育,利用居家学*机会尝试家务劳动实践课,鼓励学生和家长合作学*,创造了家校合作共育的良好开端。通过对本次网络教学成果的研究与反思,制定如下具体实施措施。

  1.打造劳动教育工作团队

  成立学校劳动教育工作组,由校长担任工作领导组组长,负责总体工作;教科处、教务处和综合健康备课组主导课程体系建设,其他相关科目备课组辅助完善课程;德育处、团委和学校年级组组织开展专题活动,提供展示*台;年级组和德育处负责劳动教育过程评价与记录,教科处、团委和综合健康备课组负责劳动教育成果展示与宣传;全校各相应科任教师负责具体工作实施。

  2.打造劳动教育课程

  学校把握劳动教育基本内涵,打造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日常教学以综合健康课为课程主体,采用“必修+选修”日常劳动课程形式,开展个人居家生活劳动,日常家务劳动,庭台农植生产劳动,居家手工创作劳动等知识教育。知识类、方法类和*惯培养类课程在日常综合健康课中开展教学,动手实践类、手工创造类等课程与美术、物理、生物等科目结合开展,日常家庭家务类课程通过家校合作开展家庭实践课。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和班级环境卫生清扫劳动机会,抓住打理植物、清扫落叶、扫雪等季节性特殊劳动机会,建立校园内劳动实践课堂,打造全面完善课程体系。

  3.打造品牌创意活动

  结合学校现有教学环节与活动,融入劳动教育要素,让劳动教育渗透至学校常规教育教学工作。

  开展一课教师体验、一日班主任体验等主题体验活动,以学校课堂为重要展示*台,让学生通过换位了解教师职业,促进师生互相理解沟通,在体验职业劳动的同时促进学生提升学*兴趣。

  开展家长职业分享专题会,以每周班会和团(队)会为*台,家长分享职业体验与心得,让学生了解社会各种职业职能知识,同时体会父母工作不易,对父母产生感恩之情,学会尊重父母职业,进一步拓展到尊重社会不同职业。

  开展“寻找最美校园人”活动,让学生从身边开始,寻找校园中校医、保安、保洁最美工作瞬间。逐步开展同主题系列活动,在社会中继续寻找劳动者之美,让学生学会尊重每一位普通的劳动者,进而发自内心地热爱劳动。

  积极开发社会资源,加强家校合作,与可靠社会机构加强联动,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组织开展多样职业体验活动,如博物馆讲解员,图书馆管理员,交通疏导员等。利用学雷锋志愿活动和寒暑假假期实践机会,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志愿服务性活动,让学生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中强化社会责任,养成良好社会公德。

  4.建立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劳动教育评价要注重坚持基本原则,充分发挥劳动教育评价的作用,展示学生的劳动技术成果,促进学生创新品质形成和创新能力发展。劳动教育评价时既要注重过程记录,还要注重结果展示,还需要特殊注意情感和态度评估。评估时要关注个体内差异,以鼓励为主,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正向积极引导,提升学生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

  由德育处、年级组和综合健康课共同记录评价,通过视频、图片和文字全面记录学生劳动过程与感想,形成劳动日记、劳动心得等多样评价展示材料。注重多学科合作评价,定期评选劳动榜样,开展劳动实践成果展,开展劳动专题竞赛活动,多角度展示学生劳动收获与成果。逐步建立公示、审核制度,全面客观记录学生课内外劳动过程和结果,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

  四、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

  把劳动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履行职责,建立劳动教育的长效机制。由主管部门牵头,明确相关部门职责,统筹开发和整合劳动教育资源,协调学校设计劳动教育课程、实践项目、组织实践活动。成立专门机构加强对学校劳动教育的指导。教育督导部门要加强对劳动教育的督导评估,将劳动教育纳入督导体系,将学校劳动教育组织实施情况纳入督导内容,适时组织开展对各地劳动教育组织和实践基地建设情况的专项督导。

  (二)加强师资队伍保障

  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配备必要的专职教师,在工资待遇、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优树先、培养培训等方面与其他学科专业教师同等对待,保持劳动教育教师队伍的稳定与发展。积极探索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劳动实践教育教师队伍,从企业、社会聘请能工巧匠、专业技术人员及其他具有一技之长的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校外劳动实践基地要根据规模和特点,配备能满足基地教学和管理需要、结构合理、有专业特长的专任教师和管理人员。

  (三)建立经费保障机制

  建立**、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承担的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可争取采取**购买服务方式,吸引社会力量提供劳动教育服务。鼓励通过社会捐赠、公益性活动等形式支持开展校外劳动实践活动。中等职业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在坚持公益性原则下,可以发挥专业技能优势,适当开展一些经营性创收,减轻家庭负担。教育部门会同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推动将校外劳动实践纳入校方责任险范围,鼓励保险企业开发有针对性的产品,对投保费用实施优惠措施。

  (四)加强安全保障

  加强对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强化劳动风险意识,建立健全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安全保障体系。中等职业学校要制定劳动教育实践工作规程,校内外劳动实践教育均要强化安全措施,落实安全责任。各学校组织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要制定完备的活动方案和风险防控应急预案。科学评估劳动实践活动的安全风险,在场所设施选择、材料选用、工具设备和防护用品使用、活动流程等方面制定安全、科学的操作规范。学校开展校外劳动实践活动,要与家长签订协议书,明确学校、家长、学生的责任和权利。

  (五)加强宣传引导

  职业学校要结合职业教育特点,着重加强对劳动教育的宣传引导,大力宣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典型人物和事迹,弘扬技能宝贵、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主旋律,畅树奉献意识,引导学生树立在重大疫情、灾害面前的全局意识和责任担当,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

  【摘要】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长期以来,各地区和学校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实践育人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也要看到,*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对此,全党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劳动教育。[1]综上,劳动启航实践队对劳动教育的现状展开了调查。

  【关键词】

  劳动教育学生


幼儿劳动教育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优选【5】份(扩展8)

——教育部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通用5篇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区中小学家务劳动指南》,劳动教育作为塑造学生人格的重要手段,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大环境,培养学生劳动教育观念。特制定此方案。

  二、家务劳动目标

  通过家务劳动,学生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强化责任担当,切切实实地感受、体认到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劳动价值,进而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崇尚劳动。

  三、家务劳动基本内容

  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确定相应的家务劳动内容。

  [1-3年级]

  居家防疫:熟悉家务防疫内容,增强防疫意识。掌握口罩晾晒及处理、消毒通风等劳动技能。每日自测体温,健康出行。

  卫生清理:熟练使用卫生工具,有效完成卫生清理劳动。学会扫地拖地、灰尘清理、碗筷洗刷、马桶冲刷等。

  内务整理:掌握个人内务的整理技能,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学*折衣服、叠被子、系鞋带等。

  物品归整:学会物品分类摆放、学*归纳物品,增强自理能力。能够熟练整理收拾书桌,做到书本、文具分类摆放。

  加工食品:学会食品初期的简单处理,掌握择菜、洗菜、洗水果和1-2样简单食品加工技能。

  手工制作:尝试使用手工工具,熟悉一项手工技能。可学*缝制沙包、香包、编织、自制手工书皮等。

  衣物洗涤:学会洗涤自己的简单衣物、掌握简单洗涤技巧,会清洗袜子、内衣等小物品。

  垃圾分类:掌握垃圾类别,知道分类处理,自制分类垃圾桶,主动将家中垃圾进行分类。

  种植养护:掌握花草日常养护知识,能够有规律的浇水,施肥。给动物准备食物、帮助清理动物卫生等。

  照顾家人:懂得照顾家人、照看老人及幼儿,掌握简单照顾技巧。

  [4-5年级]

  居家防疫:掌握防疫知识,增强防疫意识。学会口罩晾晒及处理、消毒通风等防疫技能,监督家庭成员居家防疫。每日自测体温,健康出行。

  卫生清理:熟练使用卫生工具,掌握不同区域清理的方法和清理顺序,做到饭后收拾并擦干净桌子、收拾地面。

  内务整理:提高个人内务整理能力,有条理的整理自己的衣橱衣物,保持自己的衣橱衣物整齐。

  物品归整:掌握物品分类摆放、物品归纳技能,能够自己独立整理书橱、衣橱,并学会分类摆放。

  加工食品:学会安全使用烹饪工具、学会简单烹饪、掌握2-3样简单食品加工技能。

  手工制作:能够使用手工工具,掌握-项手工技能。尝试制作鸡毛毽、编织、贴绣、剪刻手工装饰等。

  衣物洗涤:掌握衣物洗涤分类,能够洗涤自己和家人的简单衣物、学会使用洗衣机。

  垃圾分类:掌握垃圾分类的意义,带动身边的人能按照垃圾分类的原则进行垃圾分类处理。

  种植养护:根据花草的具体需求,对花草进行的修剪、浇水、换土和施肥,学会给动物消毒等。

  照顾家人:学会照顾家人,掌握一定照顾技巧。帮助穿衣换衣、简单喂食、哄睡等。

  四、家务劳动实施途径

  1.设立家务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学*相关的家务劳动技能,其他课程、其他活动也要结合学科特点、活动特征有机融入家务劳动教育内容,确保家务劳动教育全方位融入。

  2.家庭服务。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孝亲、敬老、爱幼”的美德思想,从家庭小事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参与家务劳动。一是让家长和学生共同确定孩子每天适当的常规家务劳动量,由家长负责督促检查,形成固定的家务劳动岗位。二是利用节假日期间,为学生布置适合学生身心年龄的实践活动,规定时间内学会做某一件事,每月安排一张劳动项目表,确定每月新学的一项劳动本领,由家长作指导,让孩子月月有所收获,要求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并在每一项完成后有简短收获或感悟,在实践中进行劳动教育,让学生在劳动中磨炼、成长,在劳动中体悟个人的幸福生活。

  3.定期开展家务劳动展评活动,将自己的.劳动技能展示给老师和同学们,相互学*新的家务劳动技能。

  4.结合特定的节日和主题活动开展相关的家务劳动,如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等节日。

  五、家务劳动评价

  1.定期评选“家务劳动小能手”,班级先根据学生表现和家长评语进行评选,确定候选人,然后进行学校评选,颁发奖状,树立榜样。

  2.每学期末,班级以图文并茂总结性的形式汇报班级学生的劳动情况,学生将自己本学期的家务劳动情况以图文形式(A4纸)在班级展示。

  3.将学生家务劳动表现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有关文件精神,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主要目标

  (一)总体目标。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惯、劳动品质和积极的劳动态度、劳动精神,明白“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道理,培养勤奋学*、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和劳动实践能力,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二)具体目标。用3年左右时间统筹资源,推动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重点打造1所本科高校教学实验农场、10个职业院校实*实训基地;遴选10个劳动教育示范县(市、区),遴选立项100个省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300所省级劳动教育项目试点学校,以点带面,实现“校校有场地、县县有基地”,带动全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深入开展。

  二、实施途径

  (三)在课程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

  发挥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幼儿园阶段要在生活中注重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鼓励幼儿承担力所能及的劳动任务。义务教育阶段要将劳动与技术、信息技术课程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劳动实践教育的重要渠道,充分结合当地资源开发开设家政、烹饪、手工、园艺、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特色等劳动实践类拓展课程。普通高中应结合当地产业和学生需求,开发丰富的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职业院校应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及当地产业发展需求,以实*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在跟岗实*、顶岗实*、生产实*、工业劳动、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中加强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能力的培养。普通高校要结合学校自身培养定位,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将大学生专业实*实践活动与劳动教育结合起来,服务社会,不断推进劳动教育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劳动教育培养目标,设置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结合学科专业课程特色,融专业教育、生产劳动教育、日常生活劳动教育、公益劳动和创新创业教育于一体。探索实施劳动实践教育,可邀请农技人员、农业种植能手等到学校面对面、手把手传授农业生产知识和技能。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创客空间,引导学生以项目学*的方式,进行创意制造实践。

  (四)在校内活动中嵌入劳动教育。

  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渗透劳动教育。设立宿舍管理、食堂帮厨、快递收发、校园绿化等勤工助学岗,引导学生走进劳动一线。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把学校草地、花坛、食堂、餐厅、宿舍、文体设施等作为学生接受劳动实践的场所,明确学生承担力所能及的学校日常管理、清洁卫生事务,参与校园绿化管理、文体设施清洁、学生宿舍整理、食堂餐厅保洁、餐具清洗等。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辟“校园农场”,设立校本劳动技能培训基地或“田园课堂”,适当开展种养劳动实践。结合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农民丰收节、志愿者日等,组织学生开展与劳动实践有关的活动,或到“校农结合”基地开展劳动实践。高校应当设置劳动实践月或实践周,在实训实践中积极开展劳动教育,明确学分计算方式。各级各类学校要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团队会、劳模报告会、手工劳技展演,提高学生劳动意识。

  (五)在家庭生活中强化劳动教育。

  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家长要引导和鼓励孩子主动承担家务劳动,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弘扬优良家风,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幼儿园要引导幼儿掌握自主穿衣、吃饭、如厕、收拾玩具等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协助家长完成择菜、浇花、摆放碗筷等简单的家务劳动。中小学可根据各年龄阶段学生特点,安排学生适量的劳动家庭作业,保障中小学1至2年级家庭劳动实践每周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要明确学生生活中的劳动事项和时间,纳入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劳动家庭作业以鼓励学生在家庭中立足自己的事自己做,并适当帮助父母或其他长辈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为主。小学低年级学生家务劳动以整理内务为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和中学生以内务整理、洗菜、煮饭、炒菜、洗碗、洗衣、家庭卫生保洁、购物、器具修理等日常家务劳动为主。中小学生每学年有针对性地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学生参加家务劳动和掌握生活技能的情况要按年度计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密切家校联系,转变家长观念,让家长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形成劳动教育合力。

  (六)在社会实践中拓展劳动教育。

  将社会实践纳入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小学、初中、高中每个学段都要安排一定时间的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实*等劳动实践。小学高年级以上校外劳动每学年不少于1次;高校结合专业实*实践开展校外劳动每学期不少于1次。中小学每学年设立“千村万户”劳动实践月或劳动体验周,让学生利用寒暑假走进田间地头与农民一起劳动。充分利用劳动实践教育基地、素质教育基地以及其他社会资源,结合团队日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城乡学生交流,组织学生学工学农。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走出教室,参与社会实践,如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勤工俭学、职业体验活动等。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要立足自身的办学定位,结合乡村振兴、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重大战略以及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需要,积极探索适应当前环境和条件的劳动教育内容和方式;发挥学生专业特长,以劳动互助和服务社会的方式,设立促进学生劳动情感养成、劳动能力提升的系列劳动教育品牌引领项目。

  三、基本要求

  (七)统筹课程设置。

  义务教育阶段1至4年级学生每学期分别至少完成1个主题活动,5至9年级学生每学期分别至少完成2个主题活动。普通高中一年级开展学生发展指导教育,二年级和三年级上学期开展社会实践、研究性学*等主题活动,每个主题活动要尽可能兼顾多种活动方式,整合实施。普通高校应围绕或依托专业实践、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等开展各种劳动教育活动。职业院校应以实*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专题劳动教育。

  (八)统筹课时安排。

  中小学劳动教育必修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课时中,安排一半以上时间采取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等方式开展劳动实践活动。职业院校专题劳动教育必修课不少于16学时。普通高等学校可在已有课程中设立劳动教育模块,也可以专门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在保证课时总数的前提下,根据实际需要,分散或集中安排课时,相关专题活动可以与地方课程、学校课程融合实施。小学三年级以上可设劳动日,每月1次;也可设劳动周,每学年1次。

  (九)统筹专业融合。

  坚持与各学科教育教学融合推进,积极推进跨学科实践教育,结合学校发展特色和课程建设计划,对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进行组合、优化和再开发,建构具有地域及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项目。中小学要加大对学生劳动观念和态度培养,动手操作和劳动技能训练。职业院校要结合专业人才培养,围绕就业创业,注重培养“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普通高校要将劳动教育与专业学*、专业实验、生产实*、工程实训、毕业设计、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田野调查等有机结合起来。

  (十)统筹成果呈现。

  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学生每学年完成1次社会服务和1种职业体验活动,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集体劳动,鼓励高年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1份考察探究方面的成果或作品,积极参加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初中学生每学年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至少2份较完整的考察探究方面的成果或劳动技术作品,完成至少2次社会服务和2种职业体验活动,积极进行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高一年级学生结合学生发展指导开展职业体验;高二、高三年级学生须自主(或合作)完成完整的课题研究报告或项目设计方案;高中三年期间,学生须参加至少1次志愿服务,并有完整的活动成果报告(或记录),选择至少一门专题教育内容,纳入综合素质评价。普通高校学生必须完成至少2次社会劳动教育活动。职业院校学生跟岗实*和顶岗实*的考核结果计入学生学业成绩。

  四、保障措施

  (十一)加强统筹领导。

  县级以上党委、**要加强对劳动教育的领导,明确劳动教育责任主体和责任部门。加强县级统筹,支持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参与型服务性劳动,确保劳动教育的时间、师资、经费、场地、设备等落实到位。加强校内统筹,既要发挥班主任、任课教师的积极性,也要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学生社团的作用。加强校外协调,积极借助家庭、社会,特别是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以及各类公益基金会、社会福利组织等力量,为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开展公益劳动、参与社会治理提供机会和*台。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家长配合支持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大力弘扬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主旋律,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

  (十二)加强经费投入。

  各市(州)、县(市、区)要统筹中央补助资金、省级相关专项资金和自有财力,以及通过接受社会捐赠等多种形式筹措资金,加快建设校内劳动教育场所和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立学校劳动教育器材、耗材补充机制。学校可按照规定统筹安排公用经费等资金开展劳动教育。各地要将劳动教育服务纳入**购买服务目录,并由主管部门在部门的购买服务目录中进行细化,加大**购买服务力度,促进社会力量提供更优质的劳动教育服务。

  (十三)加强师资建设。

  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学校劳动课教师在工资待遇、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优选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待遇。多渠道多举措加强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师资队伍建设,根据劳动实践教育基地的规模和特点,配备专兼职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支持普通中小学、普通高等学校与职业院校建立师资交流机制,充分发挥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优势,承担普通学校劳动教育教学任务。建立劳动课教师特聘制度,聘请能工巧匠、专业技术人员、劳动模范、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家长等担任劳动教育兼职教师。加强对劳动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配备专兼职教研员,组织经常性的教研活动,开展教学竞赛,不断提高劳动教育教学质量。

  (十四)加强资源开发。

  各地要把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纳入“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积极创造条件,因地因校制宜,扎根本土,充分挖掘、运用所在区域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资源,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和社区建设需要,加强劳动实践教育场地或实践基地建设。依托“校农结合”生产基地打造一批劳动教育教学实践基地,积极开展具有区域特色和学校特点的劳动体验教育。通过自建或利用社会资源,建立以生存体验、素质拓展、科学实践、创新创业等为主要内容的规模适当、富有特色、功能完备的劳动教育基地、劳动技术实践教室,满足劳动教育需要。农村地区要积极争取当地**和有关部门支持,确认一批土地、山林、草场等作为学农实践基地,确认一批厂矿企业作为学工实践基地,认定一批城乡社区、福利院、医院、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等事业单位、社会机构、公共场所作为服务性劳动基地。城镇地区要统筹建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或利用现有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青少年宫和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开展劳动实践教育。涉农涉工高校、职业院校要优化教学实验农场和教学实训中心教育教学功能,向全省大中小学开设劳动体验营。启动省级劳动实践教育和高校实验区创建工作。

  (十五)加强安全保障。

  以县为单位建立完善劳动教育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劳动安全教育,着力提高学生安全劳动意识。强化劳动实践活动安全风险评估,完善风险防控措施。依据学生身心发育情况,科学合理安排劳动实践活动。贯彻落实《贵州省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支持各地各学校依法妥善处理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纠纷。完善校方责任险和无过失责任险,探索开发与学生劳动安全密切相关的保险产品,发挥保险在化解学校安全风险方面的积极作用。

  (十六)加强督导检查。

  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开展劳动教育督导,对市(州)、县级**和有关部门保障劳动教育情况进行督导,将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情况纳入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内容,并建立长效机制。学校要建立学生劳动教育评价制度,将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次数、劳动实践态度、实际操作、劳动实践成果等具体劳动实践情况和相关事实材料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劳动教育是校风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同学们参与校风建设的途径之一,并以此可以培养全校同学的集体荣誉感和高度的责任感。为了让全校学生积极有效地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培养其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和良好的卫生*惯,增强其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学*的实际本领,学校、班级决定开设劳动教育课,现提出具体方案如下:

  一、劳动教育课安排方式

  每周安排两个班,每班三天,每天从早上7:40开始至中午放学,下午从14:00开始至晚自*前(晚餐之后重点做好保洁),实行全校全天公共区域、楼道等清洁大包干,其余时间各班只负责本班教室清洁扫除(因需要特别安排除外),这项内容视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由班级评分记入学生操行成绩。

  二、班级及个人职责

  (一)班级职责

  1、负责教学楼、实验楼的楼道、楼梯、及楼梯扶手、通风窗、镜子等的打扫及保洁;

  2、负责学校临时教学*房区、操场、游泳池、篮球场、绿化带的打扫及保洁;

  3、负责学校干道扫除及保洁;

  4、清除责任区内果皮屑箱内的废弃物,清洗果皮箱,做到随时清除;

  5、劳动课三天期间的常规值勤,秩序维持及违章纠正记录。

  (二)个人职责

  1、以身作则,模范遵守校规校纪,自觉争做五中小主人,用自己的表率作用带动校园的良好风尚;

  2、学生实行责任区域包干负责制,负责搞好班级分配给每个同学的责任区域的全天卫生和常规管理,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一个优美整洁的校园;

  3、学生具体责任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打扫责任区卫生

  (2)责任区保洁

  (3)责任区常规值勤,违章纠正(包括乱吐乱扔,言行不文明等及有违反校规校纪的其他行为),记录并上报。

  三、组织职责

  (一)教导处

  负责活动安排,标准制定,目标检测考评,违章情况统计通报,劳动技术指导。

  (二)教导处

  负责物质保证,工具发放,回收。

  (三)班主任

  分配落实责任,组织督促,指导学生进行劳动保洁,评价每个学生的劳动情况,记入个人操行鉴定评分。安排科任教师的.指导区域。

  (四)科任教师在所任班级劳动期间按课表规定的该班课程表时间到班上与班主任一起共同组织、指导学生劳动。

  四、劳动标准

  (一)楼道

  1、地面无尘、无迹、光亮;

  2、墙裙无污迹、洁净;

  3、墙面、墙角、屋顶无尘,光亮;

  4、及时清除责任区内果屑箱,有效维持区内秩序,有力纠正违章行为并填写“违章记录单”。

  (二)公共区

  1、无石块、纸屑、烟头等垃圾废弃物;

  2、无积水、痰迹;

  3、草坪、绿化地带无纸团,塑料袋等废弃物;

  4、每日清除两次以上果皮箱;

  5、有效维持责任区内秩序,及时纠正违章填写“违章记录单”。

  五、检查及评定

  检查实行定时检查和不定时检查相结合。定时检查时间是上午9:30、下午14:00及17:00,检查有普遍和重点抽查两种形式;班级不合格者除不能参加先进班级评比外,凡涉及到的有关个人该期社会实践不合格,操行评定不及格。

  六、注意事项

  (一)在劳动期间,值周教师应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

  1、着装上岗,不擅离岗位。

  2、见到师长,按礼仪标准统一称“老师好!”

  3、上课、下课及课余时间遇到老师要主动为其让道。


幼儿劳动教育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优选【5】份(扩展9)

——幼儿园劳动教育实施方案(五)份

  劳动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课程之一,搞好劳动课的教学工作可以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劳动方法。提高劳动技能,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高尚品质。因此为了搞好本学期的劳动教学工作,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本学期共xx人,学生整体素质不错。但思想教浮躁,大多数同学热爱劳动,个别学生劳动态度不端正。

  二、掌握基本知识情况,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不爱动手操作,劳动态度需要端正。

  三、熟悉教学内容、重难点、课时安排本册劳动课共15课,内容分为三部分;

  ①自我服务和家务劳动;

  ②手工制作;

  ③生活小常识。这些内容不仅注意适应小朋友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而且具有思想性、科学性、实践性和趣味性。

  四、教材的重难点是手工制作这一部分,本学期共有19周,安排了16课时,每周一节正课。

  五、本学期教学工作安排通过我对班级情况的了解和对教材内容的熟悉,依据《新课程标准》和《劳动教学大纲》的要求,本学期对劳动课教学工作做以下安排。

  通过了解,班上的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惯,面对这种情况。

  1.对学生进行好的思想教育,告诉他们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是最光荣的,讲一些热爱劳动的小故事,来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好*惯。

  2.认真钻研学*《新课程标准》和《劳动教学大纲》,熟悉教材内容,备好每一节课。

  劳动课的教学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学生掌握劳动技能和各种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方法,学会总结规律,在学生掌握了简单劳动方法的同时,学会创新,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气氛,使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了技能,陶冶了品德。

  改变过去单一的理论测试的评价制度。

  3.本学期要从三个方面评价学生的劳动。

  ①*时的劳动(如值日、义务劳动)

  ②对待劳动课的态度

  ③家务劳动。即:一方面从学生*时的值日,义务劳动等情况,评出等级;第二方面从学生在劳动课各方面的表现评出等级;三从家长反映在家中的劳动情况评出等级,最后进行综合评定,这样全方位地调动了学生热爱劳动的兴趣。

  4.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热爱劳动的兴趣。

  5.经常带领学生参加适当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大胆创新、勇于竞争的实践能力。

  总之,在本学期教学中,要以以上的总体计划来完成劳动课的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一、指导思想

  教导幼儿从小酷爱劳动,从本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在本身的事情本身做的同时能为他人、为集体办事,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社会适应才能。让孩子们在“劳动真愉快”主题中亲身体验到“劳动的愉快、劳动的光荣”,从而萌发烧爱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感情。

  二、具体支配

  (一)参加人数:小班全体宝宝

  (二)运动所在:小班课堂

  (三)运动光阴:X月X日XX:XX——XX:XX

  (四)运动目标:

  1、相互学*穿鞋子、折手帕、穿裤子的生活技能,进步宝宝着手*惯,培养宝宝的着手才能。

  2、能开心的参加集体运动,体验集体运动的富厚和有趣。

  3、让每个宝宝都有展示的机会,得到胜利感。

  三、运动筹备

  1、部署课堂,感想感染“五一”节的到来

  2、手帕、裤子、鞋子多少、奖状、奖品人手一份

  3、音乐、手机(照相机)

  四、运动历程

  (一)、相互认识:

  1、小班的宝宝们相互听音乐找朋友。

  2、先生奉告宝宝:五一节是国际劳动节

  (二)、宝宝分组比赛:

  1、分组、贴牌。

  2、教师示范运动的历程,宝宝谛听。

  3、宝宝分组进行:穿鞋子、折手帕、穿裤子

  (三)、发奖:

  1、分组进行奖状的领取和拍照。

  2、领取奖品

  一、指导思想

  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学校要正确认识劳动技术教育的育人价值与功能。《**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结合我校加强劳动技术教育,开展课程建设的要求以及*年来我校开发劳动与技术校本课程的经验,制定《我校四从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二、总体目标要求

  劳动技术是一门涉及面广,融知识性、技术性、实践性及教育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在培育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规定从孩子入学起,开设“劳动技术课”,“劳动技术课”作为学生必修的课程。在劳动技术教育中既要利用传统技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又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高新科技知识,还要具备整理家务的技能,和服务社会的意识。才更好地完成劳动技术教育的教学任务。

  1.从入学背书包整理书包,摆放学具等,培养孩子的良好*惯

  2.了解一些简单工具的使用方法,初步掌握自我服务劳动和一般家务劳动的基本方法。

  3.学会自我服务性劳动,能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和工艺品。

  4.初步掌握编织、缝制技术,能制作简单的制品。

  5.掌握初步的植物栽培技术,掌握小动物的饲养方法。

  6.学会木工、金工、电工、农具等常用工具的使用;能进行简单的识图和制图。

  7.在劳动技术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尝试有创新特色的小制作、小发明。

  8.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惯。通过劳动实践,对学生进行遵守劳动纪律、爱护劳动工具和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助人为乐的精神品质。

  9.培养良好的非智力素质。在劳动实践中使学生自觉磨炼意志,陶冶情操,体验挫折与成功;增强积极进取、探索创新意识;初步具有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幼儿劳动教育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优选【5】份(扩展10)

——研究课题实施方案汇总5篇

  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全面推广,是深化课程改革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为提高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加快“培养学生良好*惯”课题研究的实施,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关于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不少于一小时的意见》、《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和《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为指导,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基本要求,以深化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目的。

  二、实施原则

  (一)全体性原则。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要简易、方便、可行,面向全体学生,要从学生参与面的大小确定活动项目,做到人人参与活动,个个都有喜爱项目。

  (二)全面性原则。大课间体育活动要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与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工作有机结合,坚持寓教育性、健身性于活动之中。

  (三)趣味性原则。体育活动要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体现出一定的趣味性。趣味性越浓,对学生的吸引力就越大,使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活动中锻炼身心,陶冶情操,发展智力。

  (四)校本原则。大课间体育活动要充分考虑学校规模、场地、设施等特点,挖掘体育资源潜力,发挥师生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丰富活动内容与形式。

  (五)安全原则。根据教育规律和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指导学生适度进行体育活动、设置运动项目和相关活动。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建立安全措施、应急措施,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三、目的任务

  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全面提高学生体质;满足机体生理需求和变化规律,调整心态,放松精神,陶冶情操;促进骨骼发育,改善运动、 呼吸、心血管系统的神经传到功能;降低*视率,减少肥胖症;促进学生的休息与睡眠;科学使用脑力和体力;形成勇于克服困难的顽强毅力和集体主义观念的团队 精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做到大风小雨不间断,酷暑严冬照常练,养成良好的锻炼*惯和终生的健身意识。

  四、实施步骤

  (一)课题申报(20xx年底前)

  申报课题学校组织有关人员对课题进行论证,搜集相关资料,深入课题内容研究,确定课题的研究步骤和方法。

  (二)评审课题,启动,推广(20xx年)

  20xx年2月进行座谈会,全面启动课题;5—6月份进行阶段性检查和总结;10月份在全市推广开展。

  (三)课题鉴定,总结(20xx年)

  20xx年5月进行课题中期调查分析,进行成果评选。10月进行课题实验总结,写出有价值的研究报告,组织课题鉴定,推出一批优秀课题研究成果。

  五、实施要求

  (一)各市区教研中心和市直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大课间活动,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本地大课间活动。更新管理观念,注重过程指导,把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与深化新课程改革,与落实《课程标准实验方案》结合起来。

  (二)学校要精心制订大课间活动方案,认真组织、体现特色、确保安全,要将大课间活动排入学校作息时间表,改善活动场地和器械,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

  (三)鼓励教师、学生创编活动内容,制作活动器材,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编室内健身操与健身游戏,弥补室外活动空间的不足,使大课间活动能够反映出一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个性。

  (四)大课间活动每天一次,每次25—30分钟;全员参加,练*密度100%;练*负荷保持在低、中强度,做有氧运动,符合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

  六、课题申报

  课题申报学校,参照课题研究“目的任务”,根据学校自身情况自定研究主题和课题名称,该主题范围之外的研究课题本次不予立项。所有申报课题既是本课题的子课题,也是市规划办独立立项的规划课题,按照威海市规划办立项课题进行管理。

  选取优秀学校作为我市今后重点示范基地。课题申报数量具体为:荣成、文登、乳山各10项,环翠8项,经区、高区各5项,威海一中、威海二中、威海四中、威海工业技术学校各1项。

  申请人按照规定认真填写申请书一式三份(一份原件,二份复印件),由各市区“体育大课间活动”课题领导小组初审汇总后,于12月10日前统一报送课题领导小组,申报表和汇总表可从威海市教育网站“通知通报栏”下载。

  七、组织管理

  在研究的过程中,要重视对课题的过程管理、指导、督导、评比和检查,树立并推广优秀典型。为了保证研究工作顺利开展,威海市教研中心成立课题领导小组,由王 义君同志任组长,张启刚、毕志玲同志任副组长,成员由各市区教研中心相关负责人、体育教研员和课题实验学校的负责人组成。各市区教研中心和学校也要成立相 应的课题领导小组,课题申报时一并上报。

  为了把校本研修工作落实到实处,并能扎扎实实的开展,真正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广阔的空间,进而促进学校办学水*的总体提高,达到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特制定校本研修和微型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方案。

  一、校本研修的组织和管理体系

  (一)校本研修的管理体系:建立学校、教研组、备课组“三级管理”研修体系。

  1、校本研修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XXX

  2、校本研修质量评价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3、校本研修组织实施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XXX

  (二)各组织机构职责

  1、学校领导小组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学校实际,提出落实校本教研的具体措施,组织全校性的校本教研活动,开展对本校课堂教学的评价工作,选拔本校的课改骨干教师和优秀骨干教师,加强对学校各学科组校本教研的规划管理,总结,推广校本研修的经验。

  2、以各教研组为单位,建立学科校本研修小组。

  其主要任务是规划本组的校本教研活动,组织每周一次的研修活动,落实区、校级校本管理机构的任务,确定本学科校本研修的专题,组织开展同伴互助和案例研究。

  3、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建立学科年段研修小组。

  组织本组教师研究和解决在课程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督促教师自觉进行自我反思。

  落实学校、学科组的校本研修任务。

  4、教研组要提交校本培训计划,确保校本培训主题、内容源于教育教学实际需要。

  二、时间安排:

  1、20xx年xx月xx日~xx月30日(第一轮xx月15日,第二轮xx月30日)

  (1)制定学校校本研修工作计划,并上报区有关领导。

  (2)各教研组对教师进行宣传和动员工作。

  (3)各教研组作好研修课题申报工作,拟定学科组研修课题实施计划,设计实施方案并于xx月20日前教务处(高中交新校区教务处,初中交老校区教务处)

  2、20xx年xx月21日~20xx年年11月30日

  ①根据区领导对规划的审批意见开展校本研修的第一阶段活动。

  ②对研修活动进行资料积累。

  ③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④各教研组对前期工作开展情况作汇报(书面和召开专题研讨会),由教务处组织。

  3、20xx年12月一20xx年1月

  ①在对第一阶段工作总结的基础上,对下阶段校本研修工作进行进一步的规划和部署。

  ②接受第二阶段的检查工作

  4、20xx年2——20xx年4月

  (1)各教研组研修课题全面总结工作

  (2)接受学校质量评价小组的验收

  5、20xx年5月

  接受区师培与教育研究中心的组织验收

  三、校本研修的管理

  1、教务处组织教研组制定学期研修计划,并由教务处审核。

  2、教务处实行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结果制度,每周一次与集体备课时间同时进行。

  3、教研组根据区师培与教育研究中心拟定的研修课题,提交各备课组选择。

  4、教研组长参与研修并实行考勤。

  5、各备课组长做好研修活动过程记录和研修活动总结。

  6、各教研组每一阶段向教务处汇总活动情况。

  四、校本研修的评价及奖励。

  (1)根据对研修资料和研究课查验的情况评定等第,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

  (2)每学期末,学校对教研组、备课组,开展活动情况进行总结、评定,评选先进教研组、先进备课组,并予以量化,一定奖励教研组长、备课组长。

  (3)凡未组织校本研修的教研组教研经费人*扣30元,不合格的教研小组人*扣xx元。

  (4)凡是取得优秀成果的教师个人在职称评定,区级优秀,名师选拔上享受优先和加分待遇。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提升教育教学效果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引导学校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研究,不断提高课堂效益和教学质量,努力实现我校教学工作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战略转变,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树立“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的教育科研理念,从教育教学中的小事情,小现象,小问题入手,以小见大,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小课题研究工作,探索总结教研、科研互相促进的校本研究新模式。

  二、实施目标

  1.通过小课题研究,解决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学有效性。

  2.从机制上保证教研活动课题化,形成教科研氛围,提高教科研成效,促进教研组、学科组或班主任队伍建设。

  3.通过小课题研究,提高教师将教育科研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有机整合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申报对象及要求

  1、凡在20xx学年第二学期未申报校级小课题的教师及其它专业技术人员(实验员、电教员、图书管理员等),均需申报,每一课题组员不超过三人,未申报校级小课题的教师均不得申报区级以上课题。

  2、建议以教研组或班级课任教师组为单位构建研究团队,确定大课题,开展研究,各组员以学科组或班级课任教师组研究课题为核心,开展子课题(小课题)研究。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