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菁选

首页 / 工作计划 / | 2023-03-04 00:00:00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通用15篇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的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一起对今后的学*做个计划吧。什么样的计划才是好的计划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

  一、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教育教学工作,有计划地完成教学内容,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立以足高考,保质保量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在原来良好的基础上锦上添花,结合本学期本所教的班级实际,制定本学期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担任高一(12)班班的数学教学工作,高一(5)班属本年级普通班,根据开学一周深入观察了解,学生学*情况一般,学*自觉性差,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在教学中需时时提醒学生,培养其自觉性。班级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计算能力太差,学生不喜欢去算题,嫌麻烦,只注重思路,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其思维能力。同时,由于初中课改的原因,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衔接力度不够,需在新授时适机补充一些内容。因此时间上可能仍然吃紧。同时,其底子薄弱,因此在教学时只能注重基础再基础,争取每一堂课落实一个知识点,掌握一个知识点。

  三、教材分析

  本教材有下列几个特点:

  1、更加注重强调数学知识的实际背景和应用,使教材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即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美感,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学*。

  2、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体现了问题性,本套教材的一个很大特点是每一章都可以看到"观察""思考""探索"以及用"问号性"图标呈现的"边空"等栏目,利用这些栏目,在知识形过过程的"关键点"上,在运用数学思想方法产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关节点"上,在数学知识之间联系的"联结点"上,在数学问题变式的"发散点"上,在学生思维的"最*发展区"内,提出恰当的、对学生数学思维有适度启发的问题,以引导学生的数学探究活动,切实转变学生的学*方式。

  3、信息技术是一种强有力的认识工具,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体现了积极探索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帮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力量,对数学的本质作进一步的`理解。

  4、关注学生数学发展的不同需求,为不同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空间,促进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台。例如教材通过设置"观察与猜想"、"阅读与思考"、"探究与发现"等栏目,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关于探究性、拓展性、思想性、时代性和应用性的选学材料,拓展学生的数学活动空间和扩大学生的数学知识面,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数学的科学价值,反映了数学在推动其他科学和整个文化进步中的作用。

  5、新教材注重数学史渗透,特别是注重介绍我国对数学的贡献,充分体现数学的人文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任务与目的

  1.了解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理解集合间的关系和运算,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会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描述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了解函数的构成要素,会求简单函数定义域和值域,会根据实际情境的不同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函数。通过已学过的具体函数,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了解奇偶性的含义,会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根据某个主题,收集17世纪前后发生的一些对数学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开普勒、伽利略、笛卡儿、牛顿、莱布尼兹、欧拉等)的有关资料,了解函数概念的发展历程。

  2.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理解有理指数幂的含义,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通过阅读材料,了解对数的发现历史以及对简化运算的作用。通过具体实例,直观了解对数函数模型所刻画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体会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对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知道指数函数y=ax与对数函数y=logax互为反函数(a>0,1)。通过实例,了解幂函数的概念;结合函数y=x,y=x2,y=x3,y=1/x,y=x1/2的图象,了解它们的变化情况。

  3.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从而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根据具体函数的图象,能够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似解,了解这种方法是求方程*似解的常用方法.利用计算工具,比较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幂函数间的增长差异;结合实例体会直线上升、指数爆炸、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类型增长的含义.收集一些社会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数模型,了解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

  4.利用实物模型、计算机软件观察大量空间图形,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的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使用材料(如纸板)制作模型,会用斜二侧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通过观察用两种方法(*行投影与中心投影)画出的视图与直观图,了解空间图形的不同表示形式。完成实*作业,如画出某些建筑的视图与直观图(在不影响图形特征的基础上,尺寸、线条等不作严格要求)。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不要求记忆公式)。

  5.以长方体为载体,使学生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认识空间中点、直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通过对大量图形的观察、实验、操作和说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行、垂直判定方法以及基本性质。学会准确地使用数学语言表述几何对象的位置关系,体验公理化思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并用来解决一些简单的推理论证及应用问题.

  6.在*面直角坐标系中,结合具体图形,探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经历用代数方法刻画直线斜率的过程,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能根据斜率判定两条直线*行或垂直。根据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探索并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体会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直线的交点坐标。探索并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求两条*行直线间的距离。

  五、工作措施

  1、认真学*教学大纲和钻研教材教法,把握好教材的广度、深度和难度。

  2、抓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环节,因此,抓好课堂教学是教学之根本,是大面积提高数学成绩的主途径。加大课堂教改力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能力。最有效的学*是自主学*,因此,课堂教学要大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通过“知识的产生,发展”,逐步形成知识体系;通过“知识质疑、展活”迁移知识、应用知识,提高能力。同时要养成学生良好的学**惯,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从而提高数学素养,并大面积提高数学成绩。

  3、积极开展主动-有效课堂教学

  在学校,教育和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要使课堂达到有效,离不开充分**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眼睛等多种器官,确保学生思维在学*过程中始终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系列学生主体活动的开和整合过程,使得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如果能达到这种效能,课堂教学就能有效、能力提高也能事半功倍。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力争好以下五个“优化”:

  (1)优化备课

  (2)优化师生关系

  (3)优化学法指导

  (4)优化*题练评

  (5)优化教学反思

  4、教学中要注重:

  (1)强化思维过程,努力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2)增强实践意识、重视探究和应用;

  (3)倡导主动学*,营造自主探索和应用:要善于从教材实际和社会生活中提出问题,开设研究性课题,让学生自主学*讨论交流,在解决问题中激发兴趣、树立信心,培养钻研精神,提高数学表达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

  5、贯彻落实教学常规,作业全批全改,在作业上写好激励性的评语。

  6、精讲精练,落实每周一练制度及单元过关测试,教师要全批全改,及时认真讲评。并做好试卷补偿练*。

  7、加强尖子生的培养和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做好尖子生的培养工作及所有学生的学*情况跟踪工作,争取不让学生掉队,认真做好因材施教,积极探讨“分层教学”的教学方法;

  8、指导学生尽快适应高、初中过渡阶段的学*,教学时应注意高、初中知识的衔接,并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9、尽快了解学生的数学的基本情况,进一步培养好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10、做好教情学情的调查,及时调整教与学,

  六、本学期教学进度表

  略

  以上几点就是我在本学期的工作计划,我将会与全组老师团结合作,共同努力,落实好学校和各部门的任务,并能够按照自身特点和所教班级的具体情况认真做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2

  1、认真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本学期学完高一数学的全部内容,并力争挤出时间学*高二数学的第一章,为高三学*争取更多的时间。

  2、继续实施“导学案教学方法”完善导学案,形成集美中学特色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我学*的能力和*惯,使学生做到简单知识自己能学会,较难知识在老师点拔下能学会,难度大的知识在老师的讲解下能轻松学会。

  3、教师间相互听课,每周每个教师听课不少于两节,并及时的反馈交流,互相取长补短使老教师呆板陈旧的教学方法变得活泼生动,充满生机,使新教师教学水*逐步走向成熟而稳健;组织好期中、期末的复*、考试、出题、评卷、讲评、个别指导工作,约在12周左右进行期中考试。

  4、加强尖子生的培养工作,定期对他们进行辅导或者跟踪检测,以使他们成为全市的数学尖子,为学校争光,进而带动全校数学成绩的提高,提高集美中学的数学层次。

  5、重点工作放在中下等学生的教学、管理、辅导、心理调节与学*方法指导上,使他们学所有所得、学有所成,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我学*的意识和能力,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迫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惯,思维*惯,行为*惯,以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为学校赢得更大的荣誉。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3

  一.学情分析

  20xx年秋季起,辽宁省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已经实行5个年头,我校选用的数学教材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A版教材。与旧教材作一比较,发现本套教材是在继承我国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优良传统和基础上积极创新,充分体现了数学的美学价值和人文精神。我校虽是一所省级重点中学,但学生基础较差,学*兴趣不大,怎样调动学生的学*兴趣是本期在教学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能力要求

  1、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1)通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对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

  (3)通过揭示立体集合、函数、数列有关概念、公式和图形的对应关系,培养记忆能力。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1)通过概率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加强对概念、公式、法则的明确性和灵活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函数、数列的教学,提高学生是运算过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简捷性能力。

  (4)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正确、迅速与合理、灵活的运算能力,促使知识间的滲透和迁移。

  (5)利用数形结合,另辟蹊径,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三:教学任务与目的

  本学期担任高一(9)(10)两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两班学生共有120人,初中的基础参差不齐,但两个班的学生整体水*不高;部分学生学**惯不好,很多学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把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好,制定如下教学工作计划。

  1.加强集体备课与个人学*,个人要加强自我学*和养成解数学题的*惯,提高个人专业素养和教学基本功。

  2、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的能力,转变学生学*数学的方式。学生是学*和发展的主人,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自我学*,自我教育与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改善学生的学*方式是高中数学新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

  3、了解新课程教学基本程序,掌握新课程教学常规策略,立足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与学生多沟通、多交流,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5、要深刻理解领悟新教材的立意进行教学,而不要盲目地加深难度。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4

  一、指导思想:

  (1)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展开,《课程方案》提出了“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和“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指导思想和课程理念和改革要点。使学生掌握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现代化科学技术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有关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地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探索和创新的能力;运用归纳、演绎和类比的方法进行推理,并正确地、有条理地表达推理过程的能力。

  高一下册数学教学计划(3) 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加强学*目的性的教育,提高学生学*数学的自觉心和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顽强的学*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创新的精神。

  (4) 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理解数学中普遍存在着的运动、变化、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情形,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5)学会通过收集信息、处理数据、制作图像、分析原因、推出结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操作方法。

  (6)本学期是高一的重要时期,教师承担着双重责任,既要不断夯实基础,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又要渗透有关高考的思想方法,为三年的学*做好准备。

  二、学生状况分析

  本学期担任高一(1)班和(5)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学生共有111人,其中(1)班学生是名校直通班,学生思维活跃,(5)班是火箭班,学生基本素质不错,一些基本知识掌握不是很好,学*积极性需要教师提高,成绩以中等为主,中上不多。两个班中,从军训一周来看,学生的学*积极性还是比较高,爱问问题的同学比较多,但由于基础知识不太牢固,上课效率不是很高。

  二、教材简析

  使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教材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鉴、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具有亲和力、问题性、科学性、思想性、应用性、联系性等特点。必修1有三章(集合与函数概念;基本初等函数;函数的应用);必修4有三章(三角函数;*面向量;三角恒等变换)。

  必修1,主要涉及两章内容:

  第一章 集合

  通过本章学*,使学生感受到用集合表示数学内容时的简洁性、准确性,帮助学生学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数学对象,为以后的学*奠定基础。

  1.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并初步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新-课-标-第-一-网

  2.理解集合间的包含与相等关系,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3.理解补集的含义,会求在给定集合中某个集合的补集;

  4.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和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和交集;

  5.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

  6.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抽象、类比得到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等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二章 函数的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

  教学本章时应立足于现实生活从具体问题入手,以问题为背景,按照“问题情境—数学活动—意义建构—数学理论—数学应用—回顾反思”的顺序结构,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归纳、抽象、概括,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本章学*,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函数是探索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基本规律的工具和语言,学会用函数的思想、变化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目的。

  1.了解函数概念产生的背景,学*和掌握函数的概念和性质,能借助函数的知识表述、刻画事物的变化规律;X|k |b| 1 . c|o |m

  2.理解有理指数幂的意义,掌握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理解对数的概念,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了解幂函数的概念和性质,知道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时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

  3.了解函数与方程之间的关系;会用二分法求简单方程的*似解;了解函数模型及其意义;

  4.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与探究能力、数学建模能力以及数学交流的能力。

  必修4,主要涉及三章内容:

  第一章 三角函数

  通过本章学*,有助于学生认识三角函数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及三角函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广泛应用,从中感受数学的价值,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现实世界、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中的问题,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1.了解任意角的概念和弧度制;

  2.掌握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及诱导公式;

  3.了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

  4.掌握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第二章 *面向量

  在本章中让学生了解*面向量丰富的实际背景,理解*面向量及其运算的意义,能用向量的语言和方法表述和解决数学和物理中的一些问题,发展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理解*面向量的概念及其表示;

  2.掌握*面向量的加法、减法和向量数乘的运算;

  3.理解*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掌握*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4.理解*面向量数量积的含义,会用*面向量的数量积解决有关角度和垂直的问题。

  第三章 三角恒等变换

  通过推导两角和与差的余弦、正弦、正切公式,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以及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的过程,让学生在经历和参与数学发现活动的基础上,体会向量与三角函数的联系、向量与三角恒等变换公式的联系,理解并掌握三角变换的基本方法。

  1.掌握两角和与差的余弦、正弦、正切公式;

  2.掌握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

  3.能正确运用三角公式进行简单的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和恒等式证明。

  三、教学任务

  本期授课内容为必修1和必修4,必修1在期中考试前完成(约在11月5日前完成);必修4在期末考试前完成(约在12月31日前完成)。

  四、教学质量目标新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体会数学思想和方法。

  2.提高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五、促进目标达成的重点工作及措施

  重点工作:

  认真贯彻高中数学新课标精神,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以“双基”教学为主要内容,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整体推进”,使每个学生的数学能力都得到提高和发展。

  分层推进措施

  1、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要经常性地鼓励学生,增强学生学*数学兴趣,树立勇于克服困难与战胜困难的信心。

  2、合理引入课题,由数学活动、故事、提问、师生交流等方式激发学生学*兴趣,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比较相*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3、培养能力是数学教学的落脚点。能力是在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在衔接教学中,首先要加强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4、讲清讲透数学概念和规律,使学生掌握完整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自始至终贯彻教学四环节(引入、探究、例析、反馈),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不同教法,提倡创新教学方法,把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主动学*知识。

  6、重视数学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5

  一、 指导思想

  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突出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的培养

  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要贴*教学实际,既注意全面,又突出重点,注重知识内在联系以及中学数学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

  2.重视数学基本能力的培养

  数学基本能力主要包括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这几方面的能力。根据高一上学期的内容,侧重以下几个方面:

  (1)运算求解能力是思维能力和运算技能的结合,主要包括数的计算、估算和*似计算,式子的组合变形与分解变形,以及能够针对问题探究运算方向、选择运算公式、确定运算程序等。

  (2)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要求是:能够通过对实例的探究发现研究对象的本质;能够从给定的信息材料中概括出一些结论,并用于解决问题或做出新的判断。

  (3)推理论证能力的培养要求是:能够根据已知的事实和已经获得的正确的数学命题,运用演绎推理,论证某一数学命题的真假性。

  (4)数据处理能力是指会收集、整理、分析数据,能够从大量数据中提取对研究问题有用的信息并做出判断,以解决给定的实际问题。

  3.注重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要求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构造数学模型,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4.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形成批判性的思维*惯,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 教材特点

  高一上使用的是人教版《必修1》和《必修4》,这套教材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鉴、发展、创新的关系,体现了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具有如下特点:

  1. 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学*兴趣和美感,每章配有优美的章头图和诗一般的引言和富有哲理的数学家名言。

  2. 问题性:每节围绕问题展开,设置问题情景,培养问题意识,以问题为切入点,形成问题链,来组织课堂教学

  3. 思想性和应用性: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系和启发,强调类比、推广、化归和特殊化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学*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理性精神;取材具有时代感、现实感,加强数学活动,发展应用意识。

  4. 可操作性:教材编写体例就是以一堂课的全过程展开,易于学生自学、教师编写教案,大致一节内容占三页。

  三、 学情分析

  基本状况:本年级共14个行政班级,其中2个实验班,12个普通班。学生数共840人,由于初高中分别进行了课改,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衔接度远远不够,需在新授的同时适时补充一些内容,因此时间上略紧。同时,因其底子薄弱,教学时必须注重基础,夯实每个知识点。

  四、 教学措施

  1.加强自我学*,特别是两个纲领性文件——《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普通高中数学考试大纲》,准确把握教学要求,提高教学效率,不做无用功;

  2.加强集体备课,发动全组同志,确定阶段主讲人,集思广益,讨论优化教学方案;*行班级统一进度,统一要求,统一作业,统一考试;

  3.认真贯彻教学六认真的要求,精心组织教学,保护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重视数学学*能力培养;

  4.加强衔接教学,适量打破模块式教学,使学生得到和谐的发展。

  五、 教学进度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6

  本学期担任高一5、6两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两班学生共有110人,初中的基础参差不齐,但两个班的学生整体水*还可以;部分学生学**惯不好,很多学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把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好,制定如下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意目标

  (1)通过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的兴趣

  (2)提供生活背景,通过数学建模,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3)在探究函数、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性质,体验获得数学规律的艰辛和乐趣,在分组研究合作学*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基于情意目标,调控教学流程,坚定学*信念和学*信心

  (5)还时空给学生、还课堂给学生、还探索和发现权给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在发展他们思维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数学情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和追求数学的科学精神

  (6)让学生体验“发现——挫折——矛盾——顿悟——新的发现”这一科学发现历程法

  (二)能力要求

  1、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1)通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对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

  (2)通过揭示立体集合、函数、数列有关概念、公式和图形的对应关系,培养记忆能力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1)通过概率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加强对概念、公式、法则的明确性和灵活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函数、数列的教学,提高学生是运算过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简捷性能力

  (4)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正确、迅速与合理、灵活的运算能力,促使知识间的滲透和迁移

  (5)利用数形结合,另辟蹊径,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通过对简易逻辑的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周密性及思维的逻辑性

  (2)通过不等式、函数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发展发散思维能力

  (3)通过不等式、函数的引伸、推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能力

  (5)通过典型例题不同思路的分析,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是学生掌握转化思想方法

  (三)知识目标

  1、集合、简易逻辑

  (1)理解集合、子集、补订、交集、交集的概念、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2)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理解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意义、

  (3)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2、函数

  (1)了解映射的概念,理解函数的概念

  (2)了解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的概念,掌握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的方法

  (3)了解反函数的概念及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像间的关系,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反函数

  (4)理解分数指数幂的概念,掌握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

  (5)理解对数的概念,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

  (6)能够运用函数的性质、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性质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数列

  (1)理解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了解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并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

  (2)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

  1、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四种命题、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2、映射、函数、函数的单调性、反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函数的应用

  3、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

  等比数列及其通项公式、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

  三、教学难点

  1、四种命题、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2、反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3、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

  四、工作措施

  1、抓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环节,因此,抓好课堂教学是教学之根本,是大面积提高数学成绩的主途径。

  (1)、扎实落实集体备课,通过集体讨论,抓住教学内容的实质,形成较好的教学方案,拟好典型例题、练*题、周练题、章考题、月考题。

  (2)、加大课堂教改力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能力、最有效的学*是自主学*,因此,课堂教学要大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通过“知识的产生,发展”,逐步形成知识体系;通过“知识质疑、展活”迁移知识、应用知识,提高能力、同时要养成学生良好的学**惯,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从而提高数学素养,并大面积提高数学成绩。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将认真贯彻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要点,在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的指导下,围绕“生本教育”的教学理念,以更新观念为前提,以育人为归宿,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研模式,积极探索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数学教研工作新体系。继续推进“生本教育”改革的进程,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努力让自己成为有思想、有追求、有能力、有经验、有智慧、有作为的新型教师。

  二、目标任务:

  1、努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使各班数学成绩达到学校规定的有关标准。

  2、在数学学科教研教改中注重素质教育,让自己成为一位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过硬的数学教师。

  3、狠抓生本教育,加强数学课堂改革力度,积极参加各项教研活动,提高现代教学水*,切实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4、积极参加集体备课和业务学*活动,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听课后认真评课,及时反馈,如教学内容安排否恰当。难点是否突破,教法是否得当,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老师的教学基本功等方面进行中肯,全面的评论、探讨。

  三、具体措施:

  1、把握教材关:

  认真学*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把握各单元、各节的教学要求和重难点,熟悉教材的特点和编者的意图,订好所教学科的教学计划。计划要体现每单元重难点以及采取的措施,研究解决难点的方法。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练*策略。对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及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记录,及时进行反思,认真反思个人的教育教学心得。

  2、规范日常工作:

  严格规范数学教学常规。要认真制定教学计划,认真备课、上课、布置和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学生作业的规范性要求,包括学生书写作业的规范和教师批阅作业的规范。

  3、教师角色的变化:

  要积极实践生本教育,真正实现教师是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学生的合作伙伴,不再是在“讲”的基础上“扶”着学生、“牵”着学生去掌握知识,而是要将知识“放”给学生,放心、放手地让学生自主学*。

  总之,我们愿与新课程同行,在探索中前进,在失败中成熟,把新课改引向深入。因为我们坚信我们的新课改最终可以使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7

  就内容来说,目前有这么几项工作:数学教学、班主任、新教师培训、继教网工作、个人发展。如果不做高要求,这些活儿已经可以驾轻就熟了。然而在成型的文案和经验里,有些问题是无法视而不见的,于是,解决问题就是当下的行走方向。架几座桥(设计框架)、铺几条路(调整思路)、换几双鞋(探索方法)、迈几道坎(突破难点)就是这学期的目标。这学期的心理目标是实现乐教乐学。

  一、数学教学

  1.初高中衔接知识的处理。军训期间如果每天能抽出一点时间,尽量把初高中衔接的几个知识点补充完毕,否则加自*课去做,往常捎带脚的讲解效果很差。

  2.一贯性做法。(1)预*方式和学生商量,晚上或课前5-10分钟填写学案,晚上效果不佳且增加心理负担,课前如果不抄袭的话也同时达到了提前准备好课上用品的目的,试验几次看5分钟是否能完成。(2)作业分两项,作业本把握简单、基础、题量适中、规范书写的原则,练*册批阅完后发答案、*题课上点拨跟踪几个训练题。(3)单元复*系统归纳,学生脑子里形成知识网。(4)查漏补缺、知识配题、识记检测等需要设计形式与时间。

  3.授课准备。(1)在学案中删去过时、不精准的部分,添加情景、新感悟(知识、题目等)、学生活动等内容。(2)通读教材、教参、名家解读,先做练*册。(3)针对课时不够的问题,不能影响教学进度,若不加自*课,必须整合教材内容,大胆删减,直击重难点。(4)学*性总结一切可以调动学生热情的手段,最大化实现主被动关系的转换。

  二、班主任工作

  1.摸索一套集体管理机制取代量化扣分。(1)诚信教育先保证学生心理安全。(2)纪律教育转化到班组、小组、自己那里去,尝试班规由学生制定、执行、惩罚、讨论,重点是自我管理的参与热情,主动的勇气和小改变的实现形成的成就感是难点。

  2.完善几个系列活动。(1)集体组织的设立承载着规范秩序和发展班级的职能,逐步探索实施。(2)教师主讲的班会课按发展阶段制定主题,写出教案。(3)学生、班级成长记录以不同的形式展开,教师负责的更不能松懈。(4)每一个难题背后都埋藏着智慧,这一轮不要再轻易错过。

  3.尝试一下李镇西的“五个一”,看是否能实现。

  4.尝试一下*期阅读的相关书籍中收获的新观点、新做法,进一步触摸教育本质。

  三、新教师培训

  1.希望获得的效果。形式向简单、可操作靠*,生成性自然越发散越好,把用理解式的谈心取代说教。

  2.希望达到的目标。与不参训教师相比较的话,新教师收获三个“一点儿”就算成功:懂的多了一点儿,做的好了一点儿,想的深了一点儿。如果有一个种子在心里发芽了,那将是最完美的结果。

  3.管理与发现。在人的培养过程中,与其说是管理,不如训练管理者去发现,进而让新教师正视弱点,发挥优势。把教育的景象展现给他们,让他们自己暴露出来。提升他们的能力是本事,包容他们的不足是高见,批评却不能给出解决方案是无能,若不能敏感的捕捉到他们的进步愿望反而打消或误导了其工作热情,则是犯下了难以收拾的'错误。

  四、继教网工作

  1.九月、十月初发简报两期,值班的晚上发一篇文章,每天放学前批阅作业一次,日常交流用手机答复一日一次。文字性评价留存,同类答复节省时间。

  2.与专家做几次沟通,浏览一些优秀辅导教师的工作室,记录一些学员带给自己的启示。

  五、个人发展

  1.来年需要的几个硬性指标找机会完成,表格备份。

  2.做事是思想的源泉,思想是写作的素材,写作是发展的路径。这是目前所能达成的最佳方案。

  3.继续学*与外部世界的和谐相处,心理强大不仅在于我能,理智的认同和感性的**是自己当下最需要的。

  4.站得高一点,粗放一点,学会放手,抓住要害,效率也许会高一点。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8

  一、使用教材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人民教育出版社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4人民教育出版社

  二、学情分析

  经过高一上学期的磨合,学生基本适应高中阶段的语文学*多数同学摆脱了初中时段机械地、死记硬背地学*语文的思维定势,体上能感觉到高中语文学*与以往有所不同,懂得了主动学*、主动选择和确定学*内容,最起码有了这种认识、这种欲望了。

  在上学期期中考试中,许多学生摸不着头脑,从不知考什么中映出不知学什么,很迷茫。到期末考试时,多数同学知道高中语文学什么,以及怎么学了。当然,迷惘的同学也还有不少。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激发和引导他们学*语文。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和必修4两本书的内容。

  必修3的“阅读鉴赏”部分所选的课文既有古代诗歌散文名篇,也有中外小说和科普科幻作品。四个单元分别是:人物与环境小说一,感受与共鸣唐宋诗,质疑解难古代议论散文,启迪与想象科普科幻作品。

  “表达交流”中的写作部分主要训练一般议论文的写作,写作专题分别是:多思善想——学*选取立论的`角度学会宽容——学*选择和使用论据善待生命——学*论证爱的奉献——学*议论中的记叙。口语交际专题为议论。

  “梳理探究”设计的专题为: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文字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语文学*的自我评价。

  “名著导读”介绍《红楼梦》和《高老头》。

  必修4的“阅读鉴赏”部分所选的课文,有中外戏剧,宋元词曲,古代人物传记及社会科学论文。四个单元分别是:性格与中外戏剧,情思与意境宋元词曲,理清思路社会科学论文、随笔,知人论世古代人物传记。

  “表达交际”中的写作部分主要训练议论文的写作,写作专题分别是:解读时间——学*横向展开议论发现幸福——学*纵向展开议论确立自信——学*驳善于思辨——学*辩证分析。口语交际专题为辩论。

  “树立探究”设计的专题为:逻辑和语文学*,走*文学师、影视文化。

  “名著导读”介绍莎士比亚戏剧和朱光潜的《谈美》。

  四、教学目标和要求

  拟在期中考试前完成必修3内容的学*,其中安排3次写作训练,2次月考或单元测试期中考试后完成必修4内容的学*,其中安排3次写作训练,1——2次月考或单元测试。

  教学中要求做到:

  1、依据新课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力求获得的教学效果。

  2、认真钻研、领会新教材和新纲,提高课堂效益,向45分钟要质量。

  3、本学期要完成必修3和必修4两部书的教学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强化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与提高。

  4、本学期在写作上,着重培养学生写作议论文的能力。先了解议论文文本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议论说理的兴趣和能力,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

  五、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做好学情分析,面对高一下学期文理分科的现状,认识并了解新的学生,尽快熟悉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到因材施教。

  2、继续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在*时的教学中,围绕学法设计教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3、讲究提问设计,板书设计,助学生进行知识归类、梳理。

  4、利用课外时间给学生解疑答难,加强辅导,补学补差。

  5、强化基础知识的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6、在集体备课和教学中,以培养阅读能力为中心,在作文备课和训练中做到系列性、科学性、实效性。

  六、教科研设想

  1、充分认识到教科研工作在实施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性。

  2、认真学*、钻研新课程理论,切实转变教育教学理念,用科学的教育理念来指#工作计划# 导语文教学。

  3、坚持集体备课制度,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用群体智慧和力量,提高整个高一年级组各位语文同仁的语文教学水*和能力。

  4、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发挥笔记本电脑在备课、教学、辅导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5、课外认真学*有关语文教学的杂志,如《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学*》等,广泛吸收,不断充电,以期高屋建瓴地实施教学。

  总之,不能做经验型语文教师,而要做科研型语文教师。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9

  一、指导思想:

  我们要培养学生在数学课程教学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要求。主要目标如下:

  1、掌握主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数学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和数形结合的思想等基本能力。

  3、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要运用的教学方法

  1、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信心,引发学生的学*热情。

  2、用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和数形结合的思想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育学生的探究精神。

  3、以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感的素材创设教学情境,加强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4、组织学生思考和探索,改进学生的学*方式。是学生养成有逻辑思维的*惯。

  三、对学生情况的分析

  我现在所教的两个班的学生的学*基础不好,自觉性差,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在教学中需时时提醒学生,培养其自觉性。班级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学生的计算能力太差,学生不喜欢去算题,嫌麻烦,特别是遇到复杂点的计算题,学生就怕。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其思维能力。在教学时要注重基础知识,争取每一堂课落实一些知识点,掌握主要的知识点。

  四、所要采取的应对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兴趣。由数学活动、故事等吸引学生的兴趣,树立学生的学*信心,提高学生学*的兴趣。

  2、注意从实例出发,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比较相*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3、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4、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重视数学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0

  一、教学目标

  准确把握《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各项基本要求,立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注重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针对学生实际,不断研究数学教学,改进教法,指导学法,奠定立足社会所需要的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奠定他们终身学*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1、深入钻研教材。以教材为核心,深入研究教材中章节知识的内外结构,熟练把握知识的逻辑体系,细致领悟教材改革的精髓,逐步明确教材对教学形式、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影响。

  2、准确把握新大纲。新大纲修改了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层次,准确把握新大纲对知识点的基本要求,防止自觉不自觉地对教材加深加宽。同时,在整体上,要重视数学应用;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如增加阅读材料(开阔学生的视野),以拓宽知识的广度来求得知识的深度。

  3、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新的认识体系,营造有利于学生学*的氛围。

  4、发挥教材的多种教学功能。用好章头图,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发挥阅读材料的功能,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组织好研究性课题的教学,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之所需;小结和复*是培养学生自学的好材料。

  5、落实课外活动的内容。组织和加强数学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3.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4.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5.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6.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7.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8.通过丰富实例,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学*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了解映射的概念。

  9.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像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

  10.通过具体实例,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

  11.通过已学过的函数特别是二次函数,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结合具体函数,了解奇偶性的含义。

  12.学会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

  课时分配(14课时)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约1课时9月1日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约1课时

  9月4日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约2课时

  9月12日小结与复*约1课时

  1.2.1函数的概念约2课时

  1.2.2函数的表示法约2课时

  9月13日

  1.3.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约2课时

  1.3.2奇偶性约1课时

  9月25日小结与复*约2课时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I)

  1.通过具体实例,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

  2.理解有理指数幂的含义,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

  3.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

  4.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过程中,体会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

  5.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通过阅读材料,了解对数的发现历史以及其对简化运算的作用。

  6.通过具体实例,直观了解对数函数模型所刻画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体会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对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和特殊点。

  7.通过实例,了解幂函数的概念;结合函数的图象,了解它们的变化情况。

  课时分配(15课时)

  2.1.1引言、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约3课时9月27日—30日

  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约3课时10月8日—10日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约3课时10月11日—14日

  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约3课时10月15日—18日

  2.3幂函数约1课时

  10月19日—24日

  小结约2课时

  第三章函数的应用

  1.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从而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

  根据具体函数的图象,能够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似解,了解这种方法是求方程*似解的常用方法。

  2.利用计算工具,比较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幂函数增长差异;结合实例体会直线上升、指数爆炸、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类型增长的含义。

  3.收集一些社会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数模型(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分段函数等)的实例,了解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

  4.根据某个主题,收集17世纪前后发生的一些对数学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开普勒、伽利略、笛卡儿、牛顿、莱布尼茨、欧拉等)的有关资料或现实生活中的函数实例,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写一篇有关函数概念的形成、发展或应用的文章,在班级中进行交流。

  课时分配(8课时)

  3.1.1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约1课时10月25日

  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似解约2课时10月26日—27日

  3.2.1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约2课时

  10月30日

  3.2.2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约2课时

  11月3日

  小结约1课时

  考生只要在全面复*的基础上,抓住重点、难点、易错点,各个击破,夯实基础,规范答题,一定会稳中求进,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1

  一、制定的依据

  随着高一新教材的全面实施,本年级数学学科的教学进入了新课程改革实际阶段。本计划制定的依据主要是以下三个:

  (1)二期课改的理念:一个为本、三类课程、三维目标

  (2)新数学课程标准(详见《广州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3)三本书:课本、教参、练*册

  (4)本校教研组对本学期学科的要求

  二、基本情况分析

  高一(3)全班共52人,男生24人,女生28人。上学期期末为区统测,*均分为54.1分,合格率为5%,优秀率为0%,低分率为56%。高一(4)全班共53人,男生26人,女生27人。上学期期末为区统测,*均分为50.3分,合格率为3%,优秀率为0%,低分率为62%。

  从上学期期末统测来看,我班的学生在数学学*上可以说既有优势也有不足。

  优势是:

  1、有潜力;

  2、师生关系比较融洽,互相信任,配合默契。

  存在的不足是:

  1、聪明有余,而努力不足;

  2、男生聪明,上课积极,但不够勤奋、踏实;女生认真,但上课效率不高,学得不够灵活。

  3、从期末统测来看,差生的比重大;

  4、个别学生懒惰成性,学*态度、学**惯极差;

  5、*时学*不够用心,自觉,专心思考、钻研的时间太少;

  6、一些同学学*成绩起伏大,不稳定;

  7、一些好学生满足现状,骄傲自满,思想放松,导致成绩退步;

  8、学*兴趣,动力,上进心不足。

  三、本学期力争达到的目标

  1、完成三类课程的教学任务。基础性课程要扎扎实实,夯实基础;拓展性课程要适当延伸和补充,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水*;研究性课程要重过程,不重结果,培养学生自主学*,探索研究的*惯与品质。

  2、完成新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

  3、进一步规范学生的学**惯(包括预*、上课、作业、复*等)。

  4、转化学困生,提高成绩。有些学生成绩总是上不去,以为不是块读数学的料,久而久之,产生放弃数学,讨厌数学的心理。由此,我在学*中,要多方面激发其学*兴趣,耐心指导,不断激励。让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让其喜欢数学,找到学*数学的乐趣。

  5、一手提高优秀率,一手减少不及格人数,力争班与班之间无明显差距。

  四、具体措施

  1、从期末统测来看,学困生的比重大,优秀率没有。为此要进行分层教学,学困生要注重基本题、常规题的反复操练,增强他们对数学学*的信心和兴趣。好学生要避免无谓失分的情况,注重数学思想、方法、能力的培养,着眼于高三。总而言之,学困生还是继续注重双基的训练,将做过,讲过的题目再反复操练。另外也不能忽略了高分学生的培养,给好学生布置一些有质量的课外题,定期查阅,批改,答疑。这样,通过抓两头,促中间,带动整体水*的提高。

  2、提高教学质量,要抓好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根据课程标准,教参,切实落实教学目标,做到全面不遗漏,要以考纲为标准。另外,每节课要安排必要的练*时间,多安排随堂测试是有好处的。试题讲解时要突出方法,突出思考、分析过程,要暴露学生解题过程中思维、概念、计算等方面的错误,对学生的错误要有针对性的矫正,补偿。不就题讲题,注意适当的变式。帮助学生掌握解题的方法,积累解题经验,课后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订正,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方法的掌握。

  3、从期末统测看学生应用能力明显不足。教师要通过*时教学培养学生阅读审题、数学建模的能力。让学生熟悉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的背景,及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关数学知识。

  4、期末统测中选择题普遍得分不高,应引起我们的重视。由于选择题只有唯一答案,所以解答选择题的策略是:合理、迅速、检验,要善于转化,避免机械套用公式、定理和“小题大做,舍*求远,简单问题复杂化”的不良*惯。另外,由填空题的错误表达和解答题的计算粗心、考虑不全面而造成的无谓失分,导致了分数上不去和好学生考不出高分。所以,为保证得到该得的分数,要求必须认真审题,明确要求,弄清概念,思考全面,正确表达。

  5、注重讲练结合。要多安排课堂练*,当堂检测。当日作业,周练,月考要及时安排时间进行讲评。*时要注意练*的有效性(适当题量,恰当难度,精选精练),规范书写,认真批改,及时讲评,反馈矫正(建立错题集,进行再认识)。坚决反对只练不讲,只讲不练。评讲中要针对学生的错因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弥补缺漏,发现问题要跟踪到题,跟踪到人。本次统测中许多试题*时讲过,练过,考过,但错误仍然很多,值得我们重视与反思。

  五、保障措施和可行性

  1、关爱学生,严格要求,用情实现师与生的沟通,用景实现教与学的.融合;

  2、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和基本能力的培养,精心组织教学内容,难度要适当,要追求最有效的训练,要清楚哪些学生需要哪些训练,切实注重部分学生的补差和提高,关注全体学生的学,基本教学要求要有效落实到位;

  3、注重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和综合,内容和方式要更新,有层次推进,多角度理解,反思总结,重视教与学的方式多样化;

  4、激发兴趣,重视过程教学,重视错误分析型学*;

  5、重视开放性、研究性问题的教学,关注主观评判性问题的学*,研究新题型,真正发展学生的数学素质,培养其数学能力。

  6、结合二期课改新课程标准、教参,扎实落实集体备课,通过集体讨论,抓住教学内容的实质,形成较好的教学方案,拟好典型例题、练*题、周练题、章考题、月考题。

  7、加大课堂教改力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能力。

  8、加强课外辅导,利用中午和晚间休息时间辅导学生答疑解惑、找学生谈话等等。课外辅导是课堂的有力补充,是提高数学成绩的有力手段。

  9、搞好单元考试、阶段性考试的分析。学生只有通过不断的练*才能提高成绩,单元考试、阶段性考试是最好的练*,每次都要做好分析,并指导学生纠错。在分析过程中要遵循自主的思维*惯,使学生真正理解,过关。

  10、学生除配套练*册外,每人订一本《一课一练》作为补充练*,并要求每周写学*感悟与学*疑惑,每人准备一本错题本收集错题,每人在课本留白处做好课堂笔记。另外,我自己有充足的时间与资料,进行*题精选与练*补充。

  六、总目标达成度与现阶段教学目标达成度的相关分析

  本学期一定要在如何提高课堂效率上下功夫,同时抓*时的学**惯,学*规范,作业质量等细节问题,切实提高学*的有效性。另外,在上学期的基础上,本学期力争消灭不及格,并使那些因无谓失分而导致分数起伏不定的学生能稳定下来,从而进一步提高优秀率。

  目前,我班面临的困难与问题还非常多,好在学生的学*势头保持良好。我和我们班的全体学生,将尽我们所能,力争在本学期能有所收获,更进一步。

  七、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整合

  1、结合二期课改,将“接受式学*”变为“主动式学*”,“启发式学*”,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并积极开展拓展性课程,研究性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加强基础训练,但要避免“题海”战术,要精讲精练,举一反三,突出方法,总结经验,采取变式训练,专题训练等多种方式。

  3、针对本学期三角公式多的特点,设计一些学生学*支持材料,如公式默写表,公式背诵口诀,公式记忆方法,公式小卡片等。

  4、借助“TI图形计算器”强大的图形功能以及多媒体教学设备,制作精美课件,辅助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通俗易懂。

  5、利用“Bb”系统建设e课堂,建设网络学*包。

  6、写数学感悟或一周问题,与学生进行书面讨论交流,答疑解惑,给予学法指导。

  7、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辅导,分层补充课外练*。

  8、进行数学演讲,了解数学史,写写数学周记等,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与兴趣。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2

  本学期担任高一x1、x2两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两班学生共有xx人,初中的基础参差不齐,但两个班的学生整体水*较高;部分学生学**惯不好,很多学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把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好,制定如下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意目标

  (1)通过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的兴趣。

  (2)提供生活背景,通过数学建模,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3)在探究函数、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性质,体验获得数学规律的艰辛和乐趣,在分组研究合作学*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基于情意目标,调控教学流程,坚定学*信念和学*信心。

  (5)还时空给学生、还课堂给学生、还探索和发现权给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在发展他们思维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数学情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和追求数学的科学精神。

  (6)让学生体验"发现--挫折--矛盾--顿悟--新的发现"这一科学发现历程法。

  (二)能力要求

  1、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1)通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对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

  (3)通过揭示立体集合、函数、数列有关概念、公式和图形的对应关系,培养记忆能力,工作计划《高一数学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1)通过概率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加强对概念、公式、法则的明确性和灵活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函数、数列的教学,提高学生是运算过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简捷性能力。

  (4)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正确、迅速与合理、灵活的运算能力,促使知识间的渗透和迁移。

  (5)利用数形结合,另辟蹊径,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通过对简易逻辑的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周密性及思维的逻辑性。

  (2)通过不等式、函数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发展发散思维能力。

  (3)通过不等式、函数的引伸、推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能力。

  (5)通过典型例题不同思路的分析,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是学生掌握转化思想方法。

  (三)知识目标

  1.集合、简易逻辑

  (1)理解集合、子集、补订、交集、交集的概念.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2)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理解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意义.

  (3)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2.函数

  (1)了解映射的概念,理解函数的概念.

  (2)了解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的概念,掌握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的方法.

  (3)了解反函数的概念及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像间的关系,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反函数.

  (4)理解分数指数幂的概念,掌握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

  (5)理解对数的概念,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

  (6)能够运用函数的性质、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性质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数列

  (1)理解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了解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并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

  (2)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

  1、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四种命题.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2.映射、函数、函数的单调性、反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函数的应用.

  3.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

  等比数列及其通项公式.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

  四、教学难点

  1.四种命题.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2.反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3.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

  五、工作措施.

  1、抓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环节,因此,抓好课堂教学是教学之根本,是大面积提高数学成绩的主途径。

  (1)、扎实落实集体备课,通过集体讨论,抓住教学内容的实质,形成较好的教学方案,拟好典型例题、练*题、周练题、章考题、月考题。

  (2)、加大课堂教改力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能力。最有效的学*是自主学*,因此,课堂教学要大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通过"知识的产生,发展",逐步形成知识体系;通过"知识质疑、展活"迁移知识、应用知识,提高能力。同时要养成学生良好的学**惯,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从而提高数学素养,并大面积提高数学成绩。

  2、加强课外辅导,提高竞争能力。

  课外辅导是课堂的有力补充,是提高数学成绩的有力手段。

  (1)加强数学数学竞赛的指导,提高学*兴趣。

  (2)加强学*方法的指导,全方面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特别是自主能力,并通过强化训练,不断提高解题能力,使他们的数学成绩更上一城楼。

  (2)、加强对边缘生的辅导。边缘生是一个班级教学成败的关键,因此,我将下大力气辅导边缘生,通过个别加集体的方法,并定时单独测试,面批面改,从而使他们的数学成绩有质的飞跃。

  3、搞好单元考试、阶段性考试的分析。

  学生只有通过不断的练*才能提高成绩,单元考试、阶段性考试是最好的练*,每次都要做好分析,并指导学生纠错。在分析过程中要遵循自主的思维*惯,使学生真正理解。

  六、目标承诺

  1、及格率不低于98%。

  2、人*比年级*均高15分以上。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3

  一、指导思想:

  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意目标

  (1)通过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的兴趣。

  (2)提供生活背景,通过数学建模,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3)在探究函数、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性质,体验获得数学规律的艰辛和乐趣,在分组 研究合作学*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基于情意目标,调控教学流程,坚定学*信念和学*信心。

  (5)还时空给学生、还课堂给学生、还探索和发现权给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在发展他们思维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数学情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和追求数学的科学精神。

  (6)让学生体验“发现——挫折——矛盾——顿悟——新的发现”这一科学发现历程法。

  (二)能力要求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1)通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对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

  (3)通过揭示立体集合、函数、数列有关概念、公式和图形的对应关系,培养记忆能力。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1)通过概率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加强对概念、公式、法则的明确性和灵活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函数、数列的教学,提高学生是运算过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简捷性能力。

  (4)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正确、迅速与合理、灵活的运算能力,促使知识间的渗透和迁移。

  (5)利用数形结合,另辟蹊径,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4

  新学期已经开始,在学校工作总体思路的指导下,现将本学期数学组工作进行规划、设想,力争使本学期的工作扎实有效,为学校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工作总体思路为指导,深入学*和贯彻新课程理念,以教育教学工作为重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结合数学组工作实际,用心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各项素质的提高,提高数学组教研工作水*。

  二、工作目标

  1、加强常规教学工作,优化教学过程,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加强校本教研,用心开展教学研究活动,鼓励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开展教学研究,透过撰写教学反思类文章等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3、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用心开展网络教研,拓展教研的`深度与广度。

  4、组织好学生的数学实践活动,以调动学生学*用心性,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促进其全面发展。

  三、主要工作

  1、备课做好教学准备是上好课的前提,本学期要求每位教师做好教案、教学用具、作业本等准备,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进入课堂。

  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本学期数学组仍采用年级组群众备课形式,要求教案尽量做到环节齐全,反思具体,有价值。群众备课时,所有教师务必做好准备,每个单元负责教师要提前安排好资料及备课方式,对于教案中修改或补充的资料要及时地在旁边批注,电子教案的可在旁边用红色批注(发布学校网数学组板块内),使群众备课不流于形式,每节课前都要做到课前的“复备”。

  每一位教师在个人研究和群众备课的基础上构成适合自我、实用有效的教案,更好的为课堂教学服务。各年级组每月带给单元备课活动记录,在规定的群众备课时间,教师无特殊原因不得缺*。

  提高课后反思的质量,提倡教学以后将课堂上精彩的地方进行实录,以案例形式进行剖析。对于原教案中不合理的及时记录,结合课堂重新修改和设计,同年级教师能够共同反思、共同提高,为以后的教学带给借鉴价值。数学教师每周反思不少于2次,每学期要有1-2篇较高水*的反思或教学案例,及时发布在向学校网上,学校将及时进行评审。

  教案检查分*时抽查和定期检查两种形式,“推门课”后教师要及时带给本节课的教案,每月26号为组内统一检查教案时间,每月检查结果将公布在学校网数学组板块中的留言板中。

  2、课堂教学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师不但要上好公开课,更要上好每一天的“常规课”。遵守学校教学常规中对课堂教学的要求。课堂上要用心的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要重视学*方法、思考方法的渗透与指导,重视数学知识的应用性。学校将继续透过听“推门课”促进课堂教学水*的提高,发现教学新秀。

  公开课力求有特点,能侧重一个教学问题,促进组内教师的研讨。一学期做到每人一节,年轻教师上两节。课堂对于比较成熟的公开课或研讨课鼓励大家录像,保存资料,及时地向学校网推荐。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5

  一、工作目标及指导思想

  1、培养学生良好的高中数学学**惯。初中学*与高中学*无论是从知识的容量,还是知识的难度来说,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高中学*最关键的一环就是要培养良好的学**惯。如预*如何做,复*如何做,晚上要做什么,周末如何安排,如何处理练*等等。养成良好的数学学**惯,有利于数学学*的开展,有利于建立数学学*的自信。

  2、优化学生的学*方法,使他们能通过观察、体验、探究、讨论等主动学*的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学*潜能,形成有效的学*策略,提高自主学*的能力,增强学生学*的主动性。

  3、优化教师的教学方法,结合新教材,采用新理念,使用新教法,是我们备课组所有老师的共同想法。因此,在自主学*的基础上,大家又利用自身不同的特点,设计一些新理念的课程,以丰富教学形式,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4、关注学生的情感,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结合数学史,培养学生的学*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动力,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工具性,提高数学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注重过程评价。不要一味以对错衡量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而是关注他知道了多少,有什么想法,还有哪些不足,对学生在学*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以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6、多学*新的教学理论和学*理论知识,研究新课改地区的几年高考题,用以指导实际工作。

  二、具体工作安排:

  2、按照教务处安排,组织教研活动,特别是新课程相关的教学展示、研讨等。准备七节示范课,每位高一教师一节,以相互学*,相互研究,上课顺序:①吴林,②陈海*,③**照,④张继永,⑤王海萍,⑥胡小浇和⑦沈海军。

  3、精讲精练,落实每周一练制度及单元过关测试,教师要全批全改,及时认真讲评。并做好试卷补偿练*,单元卷由备课组成员轮流负责,做到侧重知识点的覆盖,难度控制(不可太难。

  4、抓好数学竞赛人才的选拔,落实竞赛课程的内容、教学进度及人员安排。

  5、加强尖子生的培养和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做好尖子生的培养工作及所有学生的学*情况跟踪工作,争取不让学生掉队,认真做好因材施教,积极探讨分层教学的教学方法。

  6、指导学生尽快适应高、初中过渡阶段的学*,教学时应注意高、初中知识的衔接,并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7、落实新老教师的传、帮、带工作,促进全体教师共同成长。力争在新的学期里超越兄弟学校。

  三、科研工作

  1、配合完成数学组市规课题几何画板的相关教研内容。

  2、结合新课程教学,完成相关的论文撰写。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菁选扩展阅读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菁选(扩展1)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菁选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的工作同时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中,此时此刻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了。计划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

  一、教学目标

  准确把握《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各项基本要求,立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注重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针对学生实际,不断研究数学教学,改进教法,指导学法,奠定立足社会所需要的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奠定他们终身学*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1、深入钻研教材。以教材为核心,深入研究教材中章节知识的内外结构,熟练把握知识的逻辑体系,细致领悟教材改革的精髓,逐步明确教材对教学形式、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影响。

  2、准确把握新大纲。新大纲修改了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层次,准确把握新大纲对知识点的基本要求,防止自觉不自觉地对教材加深加宽。同时,在整体上,要重视数学应用;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如增加阅读材料(开阔学生的视野),以拓宽知识的广度来求得知识的深度。

  3、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新的认识体系,营造有利于学生学*的氛围。

  4、发挥教材的多种教学功能。用好章头图,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发挥阅读材料的功能,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组织好研究性课题的教学,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之所需;小结和复*是培养学生自学的好材料。

  5、落实课外活动的内容。组织和加强数学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3.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4.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5.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6.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7.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8.通过丰富实例,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学*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了解映射的概念。

  9.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像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

  10.通过具体实例,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

  11.通过已学过的函数特别是二次函数,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结合具体函数,了解奇偶性的含义。

  12.学会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

  课时分配(14课时)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约1课时9月1日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约1课时

  9月4日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约2课时

  9月12日小结与复*约1课时

  1.2.1函数的概念约2课时

  1.2.2函数的表示法约2课时

  9月13日

  1.3.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约2课时

  1.3.2奇偶性约1课时

  9月25日小结与复*约2课时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I)

  1.通过具体实例,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

  2.理解有理指数幂的含义,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

  3.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

  4.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过程中,体会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

  5.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通过阅读材料,了解对数的发现历史以及其对简化运算的作用。

  6.通过具体实例,直观了解对数函数模型所刻画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体会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对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和特殊点。

  7.通过实例,了解幂函数的概念;结合函数的图象,了解它们的变化情况。

  课时分配(15课时)

  2.1.1引言、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约3课时9月27日—30日

  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约3课时10月8日—10日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约3课时10月11日—14日

  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约3课时10月15日—18日

  2.3幂函数约1课时

  10月19日—24日

  小结约2课时

  第三章函数的应用

  1.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从而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

  根据具体函数的图象,能够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似解,了解这种方法是求方程*似解的常用方法。

  2.利用计算工具,比较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幂函数增长差异;结合实例体会直线上升、指数爆炸、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类型增长的含义。

  3.收集一些社会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数模型(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分段函数等)的实例,了解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

  4.根据某个主题,收集17世纪前后发生的一些对数学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开普勒、伽利略、笛卡儿、牛顿、莱布尼茨、欧拉等)的有关资料或现实生活中的函数实例,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写一篇有关函数概念的形成、发展或应用的文章,在班级中进行交流。

  课时分配(8课时)

  3.1.1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约1课时10月25日

  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似解约2课时10月26日—27日

  3.2.1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约2课时

  10月30日

  3.2.2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约2课时

  11月3日

  小结约1课时

  考生只要在全面复*的基础上,抓住重点、难点、易错点,各个击破,夯实基础,规范答题,一定会稳中求进,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2

  一、基本情况分析

  任教153班与154班两个班,其中153班是文化班有男生51人,女生22人;154班是美术班有男生23人,女生21人,并且有音乐生8人。两个班基础差,学*数学的兴趣都不高。

  二、指导思想

  准确把握《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各项基本要求,立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注重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针对学生实际,不断研究数学教学,改进教法,指导学法,奠定立足社会所需要的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奠定他们终身学*的基础。

  三、教学建议

  1、深入钻研教材。以教材为核心,深入研究教材中章节知识的内外结构,熟练把握知识的逻辑体系,细致领悟教材改革的精髓,逐步明确教材对教学形式、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影响。

  2、准确把握新大纲。新大纲修改了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层次,准确把握新大纲对知识点的基本要求,防止自觉不自觉地对教材加深加宽。同时,在整体上,要重视数学应用;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如增加阅读材料(开阔学生的视野),以拓宽知识的广度来求得知识的深度。

  3、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新的认识体系,营造有利于学生学*的氛围。

  4、发挥教材的多种教学功能。用好章头图,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发挥阅读材料的功能,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组织好研究性课题的教学,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之所需;小结和复*是培养学生自学的好材料。

  5、加强课堂教学研究,科学设计教学方法。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特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发扬教学民主,师生双方密切合作,交流互动,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教研组要根据教材各章节的重难点制定教学专题,每人每学期指定一个专题,安排一至二次教研课。年级备课组每周举行一至二次教研活动,积累教学经验。

  6、落实课外活动的内容。组织和加强数学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加强对高层次学生的竞赛辅导,培养拔尖人才。

  四、教研课题

  ——高中数学新课程新教法

  五.教学进度

  第一周集合

  第二周函数及其表示

  第三周函数的基本性质

  第四周指数函数

  第五周对数函数

  第六周幂函数

  第七周函数与方程

  第八周函数的应用

  第九周期中考试

  第十——十一周空间几何体

  第十二周点,直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第十三——十四周直线与*面*行与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第十五——十六周直线与方程

  第十八——十九周圆与方程

  第二十周期末考试

  一、指导思想:

  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材特点:

  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它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签,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到,具有如下特点:

  1.“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兴趣和美感,引发学*激情。

  2.“问题性”: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3.“科学性”与“思想性”: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系与启发,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学*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育理性精神。

  4.“时代性”与“应用性”:以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感的素材创设情境,加强数学活动,发展应用意识。

  三、教法分析:

  1.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方式。

  3.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惯。

  四、学情分析:

  1、基本情况:12班共人,男生人,女生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人,中上等生约人,中等生约人,中下生约人,后进生约人。

  14班共人,男生人,女生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人,中上等生约人,中等生约人,中下生约人,后进生约人。

  2、两个班均属普高班,学*情况良好,但学生自觉性差,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在教学中需时时提醒学生,培养其自觉性。班级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计算能力太差,学生不喜欢去算题,嫌麻烦,只注重思路,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其思维能力。同时,由于初中课改的原因,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衔接力度不够,需在新授时适机补充一些内容。因此时间上可能仍然吃紧。同时,其底子薄弱,因此在教学时只能注重基础再基础,争取每一堂课落实一个知识点,掌握一个知识点。

  五、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兴趣。由数学活动、故事、吸引人的课、合理的要求、师生谈话等途径树立学生的学*信心,提高学*兴趣,在主观作用下上升和进步。

  2、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比较相*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3、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4、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自始至终贯彻教学四环节,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不同教法。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3

  一、工作目标及指导思想

  1、培养学生良好的高中数学学**惯。初中学*与高中学*无论是从知识的容量,还是知识的难度来说,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高中学*最关键的一环就是要培养良好的学**惯。如预*如何做,复*如何做,晚上要做什么,周末如何安排,如何处理练*等等。养成良好的数学学**惯,有利于数学学*的开展,有利于建立数学学*的自信。

  2、优化学生的学*方法,使他们能通过观察、体验、探究、讨论等主动学*的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学*潜能,形成有效的学*策略,提高自主学*的能力,增强学生学*的主动性。

  3、优化教师的教学方法,结合新教材,采用新理念,使用新教法,是我们备课组所有老师的共同想法。因此,在自主学*的基础上,大家又利用自身不同的特点,设计一些新理念的课程,以丰富教学形式,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4、关注学生的情感,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结合数学史,培养学生的学*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动力,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工具性,提高数学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注重过程评价。不要一味以对错衡量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而是关注他知道了多少,有什么想法,还有哪些不足,对学生在学*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以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6、多学*新的教学理论和学*理论知识,研究新课改地区的几年高考题,用以指导实际工作。

  二、具体工作安排:

  2、按照教务处安排,组织教研活动,特别是新课程相关的教学展示、研讨等。准备七节示范课,每位高一教师一节,以相互学*,相互研究,上课顺序:①吴林,②陈海*,③**照,④张继永,⑤王海萍,⑥胡小浇和⑦沈海军。

  3、精讲精练,落实每周一练制度及单元过关测试,教师要全批全改,及时认真讲评。并做好试卷补偿练*,单元卷由备课组成员轮流负责,做到侧重知识点的覆盖,难度控制(不可太难。

  4、抓好数学竞赛人才的选拔,落实竞赛课程的内容、教学进度及人员安排。

  5、加强尖子生的培养和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做好尖子生的培养工作及所有学生的学*情况跟踪工作,争取不让学生掉队,认真做好因材施教,积极探讨分层教学的教学方法。

  6、指导学生尽快适应高、初中过渡阶段的学*,教学时应注意高、初中知识的衔接,并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7、落实新老教师的传、帮、带工作,促进全体教师共同成长。力争在新的学期里超越兄弟学校。

  三、科研工作

  1、配合完成数学组市规课题几何画板的相关教研内容。

  2、结合新课程教学,完成相关的论文撰写。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4

  一、指导思想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育的兴衰维系国家之兴衰,孩子的进步与徘徊事观家庭的喜怒和哀乐!数学这一科有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学科特点,在高考中的决定性作用亦举重非轻!夸张一点说数学是强校之本,升学之源。鉴于此,我们当举全组之力,充分发挥团队精神,既分工又合作,立足高考,保质保量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在原来良好的基础上锦上添花。

  二。工作目标

  1. 全组成员精诚团结,互相关心,互相支持,弘扬一种同志加兄弟的同仁关系,力争使我们高一数学组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优秀集体。

  2. 不拘形式不拘时间地点的加强交流,互相之间取长补短,与时俱进,教学相长。

  3. 在日常工作当中,既保持和优化个人特色,又实现资源共享,同类班级的相关工作做到基本统一。

  三。主要措施

  1. 明确一个观念:高考好才是真的`好。*时不好高考肯定不好,但*时红旗飘飘高考时未必红旗不倒。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在照顾到学生实际的前提下起点要高,注意培养后劲,从整体上把握好的自己的教学。

  2. 以老师的精心备课与充满激情的教学,换取学生学*高效率。

  3. 将学校和教研组安排的有关工作落到实处。

  4. 落实培辅工作,为高三铺路!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那么对难于上青天的教学我们应当从今天抓起。

  四。活动设想

  1.按时完成学校(教导处,教研组)相关工作。

  2.轮流出题,讲求命题质量,分章节搞好集体备课,形成电子化文稿。

  3.每周集体备课一次,每次有中心发言人,组织进行教学研讨。

  4.互相听课,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完善自我。

  5.认真组织好培优辅差工作以及竟赛的组织工作。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5

  一.学情分析

  20xx年秋季起,辽宁省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已经实行5个年头,我校选用的数学教材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A版教材。与旧教材作一比较,发现本套教材是在继承我国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优良传统和基础上积极创新,充分体现了数学的美学价值和人文精神。我校虽是一所省级重点中学,但学生基础较差,学*兴趣不大,怎样调动学生的学*兴趣是本期在教学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能力要求

  1、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1)通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对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

  (3)通过揭示立体集合、函数、数列有关概念、公式和图形的对应关系,培养记忆能力。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1)通过概率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加强对概念、公式、法则的明确性和灵活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函数、数列的教学,提高学生是运算过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简捷性能力。

  (4)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正确、迅速与合理、灵活的运算能力,促使知识间的滲透和迁移。

  (5)利用数形结合,另辟蹊径,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三:教学任务与目的

  本学期担任高一(9)(10)两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两班学生共有120人,初中的基础参差不齐,但两个班的学生整体水*不高;部分学生学**惯不好,很多学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把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好,制定如下教学工作计划。

  1.加强集体备课与个人学*,个人要加强自我学*和养成解数学题的*惯,提高个人专业素养和教学基本功。

  2、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的能力,转变学生学*数学的方式。学生是学*和发展的主人,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自我学*,自我教育与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改善学生的学*方式是高中数学新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

  3、了解新课程教学基本程序,掌握新课程教学常规策略,立足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与学生多沟通、多交流,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5、要深刻理解领悟新教材的立意进行教学,而不要盲目地加深难度。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6

  本学期担任高一x1、x2两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两班学生共有xx人,初中的基础参差不齐,但两个班的学生整体水*较高;部分学生学**惯不好,很多学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把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好,制定如下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意目标

  (1)通过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的兴趣。

  (2)提供生活背景,通过数学建模,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3)在探究函数、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性质,体验获得数学规律的艰辛和乐趣,在分组研究合作学*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基于情意目标,调控教学流程,坚定学*信念和学*信心。

  (5)还时空给学生、还课堂给学生、还探索和发现权给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在发展他们思维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数学情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和追求数学的科学精神。

  (6)让学生体验"发现--挫折--矛盾--顿悟--新的发现"这一科学发现历程法。

  (二)能力要求

  1、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1)通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对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

  (3)通过揭示立体集合、函数、数列有关概念、公式和图形的对应关系,培养记忆能力,工作计划《高一数学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1)通过概率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加强对概念、公式、法则的明确性和灵活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函数、数列的教学,提高学生是运算过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简捷性能力。

  (4)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正确、迅速与合理、灵活的运算能力,促使知识间的渗透和迁移。

  (5)利用数形结合,另辟蹊径,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通过对简易逻辑的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周密性及思维的逻辑性。

  (2)通过不等式、函数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发展发散思维能力。

  (3)通过不等式、函数的引伸、推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能力。

  (5)通过典型例题不同思路的分析,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是学生掌握转化思想方法。

  (三)知识目标

  1.集合、简易逻辑

  (1)理解集合、子集、补订、交集、交集的概念.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2)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理解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意义.

  (3)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2.函数

  (1)了解映射的概念,理解函数的概念.

  (2)了解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的概念,掌握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的方法.

  (3)了解反函数的概念及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像间的关系,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反函数.

  (4)理解分数指数幂的概念,掌握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

  (5)理解对数的概念,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

  (6)能够运用函数的性质、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性质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数列

  (1)理解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了解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并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

  (2)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

  1、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四种命题.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2.映射、函数、函数的单调性、反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函数的应用.

  3.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

  等比数列及其通项公式.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

  四、教学难点

  1.四种命题.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2.反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3.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

  五、工作措施.

  1、抓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环节,因此,抓好课堂教学是教学之根本,是大面积提高数学成绩的主途径。

  (1)、扎实落实集体备课,通过集体讨论,抓住教学内容的实质,形成较好的教学方案,拟好典型例题、练*题、周练题、章考题、月考题。

  (2)、加大课堂教改力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能力。最有效的学*是自主学*,因此,课堂教学要大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通过"知识的产生,发展",逐步形成知识体系;通过"知识质疑、展活"迁移知识、应用知识,提高能力。同时要养成学生良好的学**惯,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从而提高数学素养,并大面积提高数学成绩。

  2、加强课外辅导,提高竞争能力。

  课外辅导是课堂的有力补充,是提高数学成绩的有力手段。

  (1)加强数学数学竞赛的指导,提高学*兴趣。

  (2)加强学*方法的指导,全方面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特别是自主能力,并通过强化训练,不断提高解题能力,使他们的数学成绩更上一城楼。

  (2)、加强对边缘生的辅导。边缘生是一个班级教学成败的关键,因此,我将下大力气辅导边缘生,通过个别加集体的方法,并定时单独测试,面批面改,从而使他们的数学成绩有质的飞跃。

  3、搞好单元考试、阶段性考试的分析。

  学生只有通过不断的练*才能提高成绩,单元考试、阶段性考试是最好的练*,每次都要做好分析,并指导学生纠错。在分析过程中要遵循自主的思维*惯,使学生真正理解。

  六、目标承诺

  1、及格率不低于98%。

  2、人*比年级*均高15分以上。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7

  就内容来说,目前有这么几项工作:数学教学、班主任、新教师培训、继教网工作、个人发展。如果不做高要求,这些活儿已经可以驾轻就熟了。然而在成型的文案和经验里,有些问题是无法视而不见的,于是,解决问题就是当下的行走方向。架几座桥(设计框架)、铺几条路(调整思路)、换几双鞋(探索方法)、迈几道坎(突破难点)就是这学期的目标。这学期的心理目标是实现乐教乐学。

  一、数学教学

  1.初高中衔接知识的处理。军训期间如果每天能抽出一点时间,尽量把初高中衔接的几个知识点补充完毕,否则加自*课去做,往常捎带脚的讲解效果很差。

  2.一贯性做法。(1)预*方式和学生商量,晚上或课前5-10分钟填写学案,晚上效果不佳且增加心理负担,课前如果不抄袭的话也同时达到了提前准备好课上用品的目的,试验几次看5分钟是否能完成。(2)作业分两项,作业本把握简单、基础、题量适中、规范书写的原则,练*册批阅完后发答案、*题课上点拨跟踪几个训练题。(3)单元复*系统归纳,学生脑子里形成知识网。(4)查漏补缺、知识配题、识记检测等需要设计形式与时间。

  3.授课准备。(1)在学案中删去过时、不精准的部分,添加情景、新感悟(知识、题目等)、学生活动等内容。(2)通读教材、教参、名家解读,先做练*册。(3)针对课时不够的问题,不能影响教学进度,若不加自*课,必须整合教材内容,大胆删减,直击重难点。(4)学*性总结一切可以调动学生热情的手段,最大化实现主被动关系的转换。

  二、班主任工作

  1.摸索一套集体管理机制取代量化扣分。(1)诚信教育先保证学生心理安全。(2)纪律教育转化到班组、小组、自己那里去,尝试班规由学生制定、执行、惩罚、讨论,重点是自我管理的参与热情,主动的勇气和小改变的实现形成的成就感是难点。

  2.完善几个系列活动。(1)集体组织的设立承载着规范秩序和发展班级的职能,逐步探索实施。(2)教师主讲的班会课按发展阶段制定主题,写出教案。(3)学生、班级成长记录以不同的形式展开,教师负责的`更不能松懈。(4)每一个难题背后都埋藏着智慧,这一轮不要再轻易错过。

  3.尝试一下李镇西的“五个一”,看是否能实现。

  4.尝试一下*期阅读的相关书籍中收获的新观点、新做法,进一步触摸教育本质。

  三、新教师培训

  1.希望获得的效果。形式向简单、可操作靠*,生成性自然越发散越好,把用理解式的谈心取代说教。

  2.希望达到的目标。与不参训教师相比较的话,新教师收获三个“一点儿”就算成功:懂的多了一点儿,做的好了一点儿,想的深了一点儿。如果有一个种子在心里发芽了,那将是最完美的结果。

  3.管理与发现。在人的培养过程中,与其说是管理,不如训练管理者去发现,进而让新教师正视弱点,发挥优势。把教育的景象展现给他们,让他们自己暴露出来。提升他们的能力是本事,包容他们的不足是高见,批评却不能给出解决方案是无能,若不能敏感的捕捉到他们的进步愿望反而打消或误导了其工作热情,则是犯下了难以收拾的错误。

  四、继教网工作

  1.九月、十月初发简报两期,值班的晚上发一篇文章,每天放学前批阅作业一次,日常交流用手机答复一日一次。文字性评价留存,同类答复节省时间。

  2.与专家做几次沟通,浏览一些优秀辅导教师的工作室,记录一些学员带给自己的启示。

  五、个人发展

  1.来年需要的几个硬性指标找机会完成,表格备份。

  2.做事是思想的源泉,思想是写作的素材,写作是发展的路径。这是目前所能达成的最佳方案。

  3.继续学*与外部世界的和谐相处,心理强大不仅在于我能,理智的认同和感性的**是自己当下最需要的。

  4.站得高一点,粗放一点,学会放手,抓住要害,效率也许会高一点。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8

  一、教材依据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数学(必修2)第二章《解析几何初步》第一节《1。2直线的方程》第一部分《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内容。

  二、教材分析

  直线方程的点斜式给出了根据已知一个点和斜率求直线方程的方法和途径。在求直线的方程中,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是基本的,直线方程的斜截式、两点式都是由点斜式推出的。从初中代数中的一次函数引入,自然过渡到本节课想要解决的问题求直线方程问题。在引入,过程中要让学生弄清直线与方程的一一对应关系,理解研究直线可以从研究方程和方程的特征入手。在推导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时,根据直线这一结论,先猜想确定一条直线的条件,再根据猜想得到的条件求出直线方程。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的形式特点和适用范围;

  (2)能正确利用直线的点斜式、斜截式公式求直线方程。

  (3)体会直线的斜截式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在已知直角坐标系内确定一条直线的几何要素直线上的一点和直线的倾斜角的基础上,通过师生探讨,得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学生通过对比理解截距与距离的区别。

  情态与价值观:通过让学生体会直线的斜截式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渗透数学中普遍存在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等观点,使学生能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四、教学重点

  重点: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和斜截式方程。

  五、教学难点

  难点: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和斜截式方程的应用。

  要点: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帮助学生分析描述几何图形。

  六、教学准备

  1、教学方法的选择:启发、引导、讨论。

  创设问题情境,采用启发诱导式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探索讨论,学生主动参与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学*活动。

  2、通过让学生观察、讨论、辨析、画图,亲身实践,调动多感官去体验数学建模的思想;学生要学会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建立起代数问题与几何问题间的密切联系。为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我主要指导了以下的学*方法:

  ①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通过观察图像归纳总结,自己评析解题对错,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数学表达能力。

  ②分组讨论。

  一、指导思想

  准确把握《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各项基本要求,立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注重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针对学生实际,不断研究数学教学,改进教法,指导学法,奠定立足社会所需要的.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奠定他们终身学*的基础。

  二、高一上册数学教学教材特点:

  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它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签、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具有如下特点:

  1、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兴趣和美感,引发学*激情。

  2、问题性: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3、科学性与思想性: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系与启发,强调类比、化归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学*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育理性精神。

  4、时代性与应用性:以具有时代感和现实感的素材创设情境,加强数学活动,发展应用意识。

  三、高一上册数学教学教法分析:

  1、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方式。

  3、在教学中强调类比、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惯。

  四、学情分析

  高一作为起始年级,作为从义务阶段迈入应试征程的适应阶段,该有的是一份执着。他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跨越性,理想的期盼与学法的突变,难度的加强与惰性的生成等等矛盾冲突伴随着高一新生的成长。面对新教材的我们也是边摸索边改变,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并落实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不负众望。我们要从学生的认识水*和实际能力出发,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做好初三与高一的衔接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好从初中到高中学*方法的过渡。从高一起就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方法,良好的学*态度和学**惯,以适应高中领悟性的学*方法。

  五、高一上册数学教学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兴趣。由数学活动、故事、吸引人的课、合理的要求、师生谈话等途径树立学生的学*信心,提高学*兴趣,在主观作用下上升和进步。

  2、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比较相*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3、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4、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重视数学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9

  一、指导思想:

  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教学计划如下:

  1.提高学*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2.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3.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4.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5.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6.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二、学情分析:

  两个班均属普高班,学*情况良好,但学生自觉性差,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在教学中需时时提醒学生,培养其自觉性。班级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计算能力太差,学生不喜欢去算题,嫌麻烦,只注重思路,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其思维能力。同时,由于初中课改的原因,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衔接力度不够,需在新授时适机补充一些内容。因此时间上可能仍然吃紧。同时,其底子薄弱,因此在教学时只能注重基础再基础,争取每一堂课落实一个知识点,掌握一个知识点。

  三、教材分析:

  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它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签,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到,具有如下特点:

  1.“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兴趣和美感,引发学*激情。

  2.“问题性”: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3.“科学性”与“思想性”: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系与启发,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学*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育理性精神。

  4.“时代性”与“应用性”:以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感的素材创设情境,加强数学活动,发展应用意识。

  四、教法分析:

  1. 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 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方式。

  3. 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惯。

  五、教学目标:

  (一)情意目标

  (1)通过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的兴趣。

  (2)提供生活背景,通过数学建模,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3)在探究函数、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性质,体验获得数学规律的艰辛和乐趣,在分组 研究合作学*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基于情意目标,调控教学流程,坚定学*信念和学*信心。

  (5)还时空给学生、还课堂给学生、还探索和发现权给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在发展他们思维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数学情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和追求数学的科学精神。

  (6)让学生体验“发现——挫折——矛盾——顿悟——新的发现”这一科学发现历程法。

  (二)能力要求

  1、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1)通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对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

  (3)通过揭示立体集合、函数、数列有关概念、公式和图形的对应关系,培养记忆能力。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1)通过概率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加强对概念、公式、法则的明确性和灵活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函数、数列的教学,提高学生是运算过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简捷性能力。

  (4)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正确、迅速与合理、灵活的`运算能力,促使知识间的滲透和迁移。

  (5)利用数形结合,另辟蹊径,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六、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兴趣。由数学活动、故事、吸引人的课、合理的要求、师生谈话等途径树立学生的学*信心,提高学*兴趣,在主观作用下上升和进步。

  2、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比较相*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3、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4、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自始至终贯彻教学四环节,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不同教法。

  6、重视数学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0

  一、 指导思想

  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突出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的培养

  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要贴*教学实际,既注意全面,又突出重点,注重知识内在联系以及中学数学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

  2.重视数学基本能力的培养

  数学基本能力主要包括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这几方面的能力。根据高一上学期的内容,侧重以下几个方面:

  (1)运算求解能力是思维能力和运算技能的结合,主要包括数的计算、估算和*似计算,式子的组合变形与分解变形,以及能够针对问题探究运算方向、选择运算公式、确定运算程序等。

  (2)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要求是:能够通过对实例的探究发现研究对象的本质;能够从给定的信息材料中概括出一些结论,并用于解决问题或做出新的'判断。

  (3)推理论证能力的培养要求是:能够根据已知的事实和已经获得的正确的数学命题,运用演绎推理,论证某一数学命题的真假性。

  (4)数据处理能力是指会收集、整理、分析数据,能够从大量数据中提取对研究问题有用的信息并做出判断,以解决给定的实际问题。

  3.注重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要求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构造数学模型,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4.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形成批判性的思维*惯,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 教材特点

  高一上使用的是人教版《必修1》和《必修4》,这套教材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鉴、发展、创新的关系,体现了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具有如下特点:

  1. 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学*兴趣和美感,每章配有优美的章头图和诗一般的引言和富有哲理的数学家名言。

  2. 问题性:每节围绕问题展开,设置问题情景,培养问题意识,以问题为切入点,形成问题链,来组织课堂教学

  3. 思想性和应用性: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系和启发,强调类比、推广、化归和特殊化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学*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理性精神;取材具有时代感、现实感,加强数学活动,发展应用意识。

  4. 可操作性:教材编写体例就是以一堂课的全过程展开,易于学生自学、教师编写教案,大致一节内容占三页。

  三、 学情分析

  基本状况:本年级共14个行政班级,其中2个实验班,12个普通班。学生数共840人,由于初高中分别进行了课改,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衔接度远远不够,需在新授的同时适时补充一些内容,因此时间上略紧。同时,因其底子薄弱,教学时必须注重基础,夯实每个知识点。

  四、 教学措施

  1.加强自我学*,特别是两个纲领性文件——《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普通高中数学考试大纲》,准确把握教学要求,提高教学效率,不做无用功;

  2.加强集体备课,发动全组同志,确定阶段主讲人,集思广益,讨论优化教学方案;*行班级统一进度,统一要求,统一作业,统一考试;

  3.认真贯彻教学六认真的要求,精心组织教学,保护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重视数学学*能力培养;

  4.加强衔接教学,适量打破模块式教学,使学生得到和谐的发展。

  五、 教学进度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1

  一.指导思想:

  以发展教育的理念为指引,以学校教务处、教研组、年级组工作计划为指南,加强备课组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学*,更新教学观念,落实教学常规,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尤其是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创造型人才。

  二.工作目标

  1、全组成员精诚团结,互相学*,取长补短,力争使我们高一数学备课组组成为一个优秀集体。

  2、规定集体备课的时间(单周二上午第三节),分工协作,加强研讨,统一助学案,***学进度,每周一练,又要根据本班的学情进行复备。

  3、积极参与备课组的教学资源的'建设,丰富博客内容,鼓励每位教师就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体会或教训,及时总结。

  三.学情分析:

  1-2班属普高班,3-8班属综合重点班,学*情况在整个年段较好,大部分学生基础相比较较扎实,上个学期,学生自觉性较好,自我控制力强,但部分学生上进心仍然不太强,缺少紧迫感,自我约束和自我提高能力有待加强,并且课堂内容除了基础,也要注重能力培养,适当增加难度,向高考看齐。11-17班属综合普通班,学*情况一般,课堂主体性差,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因此在教学中需时时提醒学生,培养其自觉性,9班园艺班,10班计算机班,学*情况一般,学生学*自觉性差,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违纪行为。经过一个学期的锻炼,各班数学计算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基本能脱离计算器,但很多学生偏科严重,上课走神,说话,睡觉,作业不按时按质完成,学*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较差。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教师上课照顾到全部学生。同时普通班和3+2班,其底子薄弱,因此在教学时只能注重基础再基础,争取每一堂课落实一个知识点,掌握一个知识点。

  四.具体工作和措施:

  1.认真学*教学大纲和钻研教材教法,把握好教材的广度、深度和难度。

  2.积极进行集体备课,为了能够将集体备课落实到实处,集体备课做到统一时间,统一地点。

  3..抓好每次备课组活动。遵守会议制度,活动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形式多样,确定专题发言人,能提前准备好教案,活动能充分讨论,取长补短,做好记录。

  4.本组教师年轻化程度高,因此要加大新课标的学*力度,通过备课组学*,集体讨论,个人学*为主,要求每人在学期末能撰写一篇论文或案例,使每位教师由教学型向研究型迈进。

  5.落实新老教师的传、帮、带工作,师徒结对,促进全体教师共同成长。

  6.抓好初中与高中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数学方法的衔接教学,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牢固打好数学基础。

  7.课堂教学要多些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教学中要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双基的教学。

  8.教学中要注重:

  (1)强化思维过程,努力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2)增强实践意识、重视探究和应用;

  (3)倡导主动学*,营造自主探索和应用:教师要善于从教材实际和社会生活中提出问题,开设研究性课题,让学生自主学*讨论交流,在解决问题中激发兴趣、树立信心,培养钻研精神,提高数学表达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

  9.贯彻落实教学常规,作业全批全改,在作业上写好激励性的评语。

  10.精讲精练,落实单元过关测试,教师要全批全改,及时认真讲评。并做好试卷补偿练*,单元卷由备课组成员轮流负责,做到侧重知识点的覆盖,难度控制(不可太难);

  11.加强尖子生的培养和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做好尖子生的培养工作及所有学生的学*情况跟踪工作,争取不让学生掉队,认真做好因材施教,积极探讨"分层教学"的教学方法;

  12.指导学生尽快适应高、初中过渡阶段的学*,教学时应注意高、初中知识的衔接,并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13.尽快了解学生的数学的基本情况,进一步培养好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14.做好教情学情的调查,及时调整教与学,制定好研究性课题,组织本备课组教师做好学生的指导工作。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2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1)、(2)两班的数学教学,完成必修1、2的教学。本学期教学主要内容有:集合与函数的概念,基本初等函数,函数的应用,空间几何体,点、直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直线与方程,圆与方程等七个章节的内容。现将本学期高中数学必修1、必修2的教学总结如下:

  一、教学方面

  1、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在课程改革中,教师是关键,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与参与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前提。认真学*数学课程标准,对课改有所了解。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教学的目的、教学目标、教学的指导思想以及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安排。继承传统,更新教学观念。高中数学新课标指出:“丰富学生的学*方式,改进学生的学*方法是高中数学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学生的数学学*活动不应只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接受,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都是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讲授仍然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但要注意的是必须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师生互动”。

  2、合理使用教科书,提高课堂效益。对教材内容,教学时需要作适当处理,适当补充或降低难度是备课必须处理的。灵活使用教材,才能在教学中少走弯路,提高教学质量。对教材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教师应认真理解课标,对课标要求的重点内容要作适量的补充;对教材中不符合学生实际的题目要作适当的调整。此外,还应把握教材的“度”,不要想一步到位,如函数性质的教学,要多次螺旋上升,逐步加深。

  3、改进学生的学*方式,注意问题的提出、探究和解决。教会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方法。以问题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究、归纳、总结。引导他们更加主动、有兴趣的学,培养问题意识。

  4、在课后作业,反馈练*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课后作业和反馈练*、测试是检查学生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抓好这一环节的教学,也有利于复*和巩固旧课,还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完一课、一单元后,让学生主动归纳总结,要求学生尽量自己独立完成,以便正确反馈教学效果。

  二、存在困惑

  1、书本*题都较简单和基础,而我们的教辅题目偏难,加重了学生的学*负担,而且学生完成情况很不好。课时又不足,教学时间紧,没时间讲评这些练*题。

  2、在教学中,经常出现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完不成的现象,更少巩固练*的时间。勉强按规定时间讲完,一些学生听得似懂非懂,造成差生越来越多。而且知识内容需要补充的内容有:乘法公式;因式分解的十字相乘法;一元二次方程及根与系数的关系;根式的运算;解不等式等知识。

  3、虽然经常要求学生课后要去完成教辅上的精选的题目,但是,相当部分的同学还是没办法完成。学生的课业负担太重,有的学生则是学*意识淡薄。

  三、今后要注意的几点

  1、要处理好课时紧张与教学内容多的矛盾,加强对教材的研究;

  2、注意对教辅材料题目的精选;

  3、要加强对数学后进生的思想教育。

  3、下学期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材特点:

  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它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签,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到,具有如下特点:

  1.“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兴趣和美感,引发学*激情。

  2.“问题性”: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3.“科学性”与“思想性”: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系与启发,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学*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育理性精神。

  4.“时代性”与“应用性”:以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感的素材创设情境,加强数学活动,发展应用意识。

  三、教法分析:

  1. 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 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方式。

  3. 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惯。

  四、学情分析:

  基本情况:12班共 人,男生 人,女生 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 人,中上等生约 人,中等生约 人,中下生约 人,后进生约 人。

  14班共 人,男生 人,女生 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 人,中上等生约 人,中等生约 人,中下生约 人,后进生约 人。

  2、两个班均属普高班,学*情况良好,但学生自觉性差,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在教学中需时时提醒学生,培养其自觉性。班级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计算能力太差,学生不喜欢去算题,嫌麻烦,只注重思路,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其思维能力。同时,由于初中课改的原因,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衔接力度不够,需在新授时适机补充一些内容。因此时间上可能仍然吃紧。同时,其底子薄弱,因此在教学时只能注重基础再基础,争取每一堂课落实一个知识点,掌握一个知识点。

  五、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兴趣。由数学活动、故事、吸引人的课、合理的要求、师生谈话等途径树立学生的学*信心,提高学*兴趣,在主观作用下上升和进步。

  2、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比较相*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3、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4、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自始至终贯彻教学四环节,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不同教法。

  6、重视数学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3

  一、指导思想:

  我们要培养学生在数学课程教学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要求。主要目标如下:

  1、掌握主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数学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和数形结合的思想等基本能力。

  3、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要运用的教学方法

  1、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信心,引发学生的学*热情。

  2、用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和数形结合的思想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育学生的探究精神。

  3、以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感的素材创设教学情境,加强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4、组织学生思考和探索,改进学生的.学*方式。是学生养成有逻辑思维的*惯。

  三、对学生情况的分析

  我现在所教的两个班的学生的学*基础不好,自觉性差,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在教学中需时时提醒学生,培养其自觉性。班级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学生的计算能力太差,学生不喜欢去算题,嫌麻烦,特别是遇到复杂点的计算题,学生就怕。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其思维能力。在教学时要注重基础知识,争取每一堂课落实一些知识点,掌握主要的知识点。

  四、所要采取的应对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兴趣。由数学活动、故事等吸引学生的兴趣,树立学生的学*信心,提高学生学*的兴趣。

  2、注意从实例出发,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比较相*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3、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4、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重视数学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4

  我校选用的数学教材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a版教材。与旧教材作一比较,发现本套教材是在继承我国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优良传统和基础上积极创新,充分体现了数学的美学价值和人文精神。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有下列几个特点:

  1、更加注重强调数学知识的实际背景和应用,使教材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即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美感,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学*。

  2、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体现了问题性,本套教材的一个很大特点是每一章都可以看到"观察""思考""探索"以及用"问号性"图标呈现的"边空"等栏目,利用这些栏目,在知识形过过程的"关键点"上,在运用数学思想方法产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关节点"上,在数学知识之间联系的"联点"上,在数学问题变式的"发散点"上,在学生思维的"最*发展区"内,提出恰当的、对学生数学思维有适度启发的问题,以引导学生的数学探究活动,切实转变学生的学*方式。

  3、信息技术是一种强有力的认识工具,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体现了积极探索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帮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力量,对数学的本质作进一步的理解。

  4、关注学生数学发展的不同需求,为不同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空间,促进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台。例如教材通过设置"观察与猜想"、"阅读与思考"、"探究与发现"等栏目,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关于探究性、拓展性、思想性、时代性和应用性的选学材料,拓展学生的数学活动空间和扩大学生的数学知识面,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数学的科学价值,反映了数学在推动其他科学和整个文化进步中的作用。

  5、新教材注重数学史渗透,特别是注重介绍我国对数学的贡献,充分体现数学的人文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任务与目的

  1、了解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理解集合间的关系和运算,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会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描述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了解函数的构成要素,会求简单函数定义域和值域,会根据实际情境的不同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函数。通过已学过的具体函数,理解函数的单调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了解奇偶性的含义,会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根据某个主题,收集17世纪前后发生的一些对数学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开普勒、伽利略、笛卡儿、牛顿、莱布尼兹、欧拉等)的有关资料,了解函数概念的发展历程。

  2、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理解有理指数幂的含义,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通过阅读材料,了解对数的发现历史以及对简化运算的作用。通过具体实例,直观了解对数函数模型所刻画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体会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对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知道指数函数y=ax与对数函数y=logax互为反函数(a0,a≠1)。通过实例,了解幂函数的概念;合函数y=x,y=x2,y=x3,y=1/x,y=x1/2的图象,了解它们的变化情况。

  3、合二次函数的图象,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从而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根据具体函数的图象,能够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似解,了解这种方法是求方程*似解的常用方法。利用计算工具,比较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幂函数间的增长差异;合实例体会直线上升、指数爆炸、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类型增长的含义。收集一些社会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数模型,了解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

  4、利用实物模型、计算机软件观察大量空间图形,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构。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的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使用材料(如纸纸板)制作模型,会用斜二侧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通过观察用两种方法(*行投影与中心投影)画出的视图与直观图,了解空间图形的不同表示形式。完成实*作业,如画出某些建筑的视图与直观图(在不影响图形特征的基础上,尺寸、线条等不作严格要求)。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不要求记忆公式)。

  5、以长方体为载体,使学生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认识空间中点、直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通过对大量图形的观察、实验、操作和说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行、垂直判定方法以及基本性质。学会准确地使用数学语言表述几何对象的位置关系,体验公理化思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并用来解决一些简单的推理论证及应用问题。

  6、在*面直角坐标系中,合具体图形,探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经历用代数方法刻画直线斜率的过程,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能根据斜率判定两条直线*行或垂直。根据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探索并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体会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直线的交点坐标。探索并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求两条*行直线间的距离。

  三、教学措施和活动

  1、加强集体备课与个人学*,个人要加强自我学*和养成解数学题的*惯,提高个人专业素养和教学基本功。

  2、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的能力,转变学生学*数学的方式。学生是学*和发展的主人,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自我学*,自我教育与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改善学生的学*方式是高中数学新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

  3、了解新课程教学基本程序,掌握新课程教学常规策略,立足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与学生多沟通、多交流,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5、要深刻理解领悟新教材的立意进行教学,而不要盲目地加深难度。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5

  一、使用教材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人民教育出版社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4人民教育出版社

  二、学情分析

  经过高一上学期的磨合,学生基本适应高中阶段的语文学*多数同学摆脱了初中时段机械地、死记硬背地学*语文的思维定势,体上能感觉到高中语文学*与以往有所不同,懂得了主动学*、主动选择和确定学*内容,最起码有了这种认识、这种欲望了。

  在上学期期中考试中,许多学生摸不着头脑,从不知考什么中映出不知学什么,很迷茫。到期末考试时,多数同学知道高中语文学什么,以及怎么学了。当然,迷惘的同学也还有不少。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激发和引导他们学*语文。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和必修4两本书的内容。

  必修3的“阅读鉴赏”部分所选的课文既有古代诗歌散文名篇,也有中外小说和科普科幻作品。四个单元分别是:人物与环境小说一,感受与共鸣唐宋诗,质疑解难古代议论散文,启迪与想象科普科幻作品。

  “表达交流”中的写作部分主要训练一般议论文的写作,写作专题分别是:多思善想——学*选取立论的角度学会宽容——学*选择和使用论据善待生命——学*论证爱的奉献——学*议论中的记叙。口语交际专题为议论。

  “梳理探究”设计的专题为: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文字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语文学*的自我评价。

  “名著导读”介绍《红楼梦》和《高老头》。

  必修4的“阅读鉴赏”部分所选的课文,有中外戏剧,宋元词曲,古代人物传记及社会科学论文。四个单元分别是:性格与中外戏剧,情思与意境宋元词曲,理清思路社会科学论文、随笔,知人论世古代人物传记。

  “表达交际”中的写作部分主要训练议论文的`写作,写作专题分别是:解读时间——学*横向展开议论发现幸福——学*纵向展开议论确立自信——学*驳善于思辨——学*辩证分析。口语交际专题为辩论。

  “树立探究”设计的专题为:逻辑和语文学*,走*文学师、影视文化。

  “名著导读”介绍莎士比亚戏剧和朱光潜的《谈美》。

  四、教学目标和要求

  拟在期中考试前完成必修3内容的学*,其中安排3次写作训练,2次月考或单元测试期中考试后完成必修4内容的学*,其中安排3次写作训练,1——2次月考或单元测试。

  教学中要求做到:

  1、依据新课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力求获得的教学效果。

  2、认真钻研、领会新教材和新纲,提高课堂效益,向45分钟要质量。

  3、本学期要完成必修3和必修4两部书的教学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强化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与提高。

  4、本学期在写作上,着重培养学生写作议论文的能力。先了解议论文文本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议论说理的兴趣和能力,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

  五、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做好学情分析,面对高一下学期文理分科的现状,认识并了解新的学生,尽快熟悉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到因材施教。

  2、继续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在*时的教学中,围绕学法设计教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3、讲究提问设计,板书设计,助学生进行知识归类、梳理。

  4、利用课外时间给学生解疑答难,加强辅导,补学补差。

  5、强化基础知识的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6、在集体备课和教学中,以培养阅读能力为中心,在作文备课和训练中做到系列性、科学性、实效性。

  六、教科研设想

  1、充分认识到教科研工作在实施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性。

  2、认真学*、钻研新课程理论,切实转变教育教学理念,用科学的教育理念来指#工作计划# 导语文教学。

  3、坚持集体备课制度,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用群体智慧和力量,提高整个高一年级组各位语文同仁的语文教学水*和能力。

  4、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发挥笔记本电脑在备课、教学、辅导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5、课外认真学*有关语文教学的杂志,如《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学*》等,广泛吸收,不断充电,以期高屋建瓴地实施教学。

  总之,不能做经验型语文教师,而要做科研型语文教师。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菁选(扩展2)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菁选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发展,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计划了。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计划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

  一、使用教材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人民教育出版社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4人民教育出版社

  二、学情分析

  经过高一上学期的磨合,学生基本适应高中阶段的语文学*多数同学摆脱了初中时段机械地、死记硬背地学*语文的思维定势,体上能感觉到高中语文学*与以往有所不同,懂得了主动学*、主动选择和确定学*内容,最起码有了这种认识、这种欲望了。

  在上学期期中考试中,许多学生摸不着头脑,从不知考什么中映出不知学什么,很迷茫。到期末考试时,多数同学知道高中语文学什么,以及怎么学了。当然,迷惘的同学也还有不少。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激发和引导他们学*语文。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和必修4两本书的内容。

  必修3的“阅读鉴赏”部分所选的课文既有古代诗歌散文名篇,也有中外小说和科普科幻作品。四个单元分别是:人物与环境小说一,感受与共鸣唐宋诗,质疑解难古代议论散文,启迪与想象科普科幻作品。

  “表达交流”中的写作部分主要训练一般议论文的写作,写作专题分别是:多思善想——学*选取立论的角度学会宽容——学*选择和使用论据善待生命——学*论证爱的奉献——学*议论中的记叙。口语交际专题为议论。

  “梳理探究”设计的专题为: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文字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语文学*的自我评价。

  “名著导读”介绍《红楼梦》和《高老头》。

  必修4的.“阅读鉴赏”部分所选的课文,有中外戏剧,宋元词曲,古代人物传记及社会科学论文。四个单元分别是:性格与中外戏剧,情思与意境宋元词曲,理清思路社会科学论文、随笔,知人论世古代人物传记。

  “表达交际”中的写作部分主要训练议论文的写作,写作专题分别是:解读时间——学*横向展开议论发现幸福——学*纵向展开议论确立自信——学*驳善于思辨——学*辩证分析。口语交际专题为辩论。

  “树立探究”设计的专题为:逻辑和语文学*,走*文学师、影视文化。

  “名著导读”介绍莎士比亚戏剧和朱光潜的《谈美》。

  四、教学目标和要求

  拟在期中考试前完成必修3内容的学*,其中安排3次写作训练,2次月考或单元测试期中考试后完成必修4内容的学*,其中安排3次写作训练,1——2次月考或单元测试。

  教学中要求做到:

  1、依据新课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力求获得的教学效果。

  2、认真钻研、领会新教材和新纲,提高课堂效益,向45分钟要质量。

  3、本学期要完成必修3和必修4两部书的教学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强化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与提高。

  4、本学期在写作上,着重培养学生写作议论文的能力。先了解议论文文本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议论说理的兴趣和能力,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

  五、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做好学情分析,面对高一下学期文理分科的现状,认识并了解新的学生,尽快熟悉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到因材施教。

  2、继续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在*时的教学中,围绕学法设计教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3、讲究提问设计,板书设计,助学生进行知识归类、梳理。

  4、利用课外时间给学生解疑答难,加强辅导,补学补差。

  5、强化基础知识的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6、在集体备课和教学中,以培养阅读能力为中心,在作文备课和训练中做到系列性、科学性、实效性。

  六、教科研设想

  1、充分认识到教科研工作在实施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性。

  2、认真学*、钻研新课程理论,切实转变教育教学理念,用科学的教育理念来指#工作计划# 导语文教学。

  3、坚持集体备课制度,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用群体智慧和力量,提高整个高一年级组各位语文同仁的语文教学水*和能力。

  4、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发挥笔记本电脑在备课、教学、辅导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5、课外认真学*有关语文教学的杂志,如《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学*》等,广泛吸收,不断充电,以期高屋建瓴地实施教学。

  总之,不能做经验型语文教师,而要做科研型语文教师。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2

  一.学情分析

  20xx年秋季起,辽宁省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已经实行5个年头,我校选用的数学教材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A版教材。与旧教材作一比较,发现本套教材是在继承我国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优良传统和基础上积极创新,充分体现了数学的美学价值和人文精神。我校虽是一所省级重点中学,但学生基础较差,学*兴趣不大,怎样调动学生的学*兴趣是本期在教学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能力要求

  1、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1)通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对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

  (3)通过揭示立体集合、函数、数列有关概念、公式和图形的对应关系,培养记忆能力。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1)通过概率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加强对概念、公式、法则的.明确性和灵活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函数、数列的教学,提高学生是运算过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简捷性能力。

  (4)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正确、迅速与合理、灵活的运算能力,促使知识间的滲透和迁移。

  (5)利用数形结合,另辟蹊径,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三:教学任务与目的

  本学期担任高一(9)(10)两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两班学生共有120人,初中的基础参差不齐,但两个班的学生整体水*不高;部分学生学**惯不好,很多学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把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好,制定如下教学工作计划。

  1.加强集体备课与个人学*,个人要加强自我学*和养成解数学题的*惯,提高个人专业素养和教学基本功。

  2、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的能力,转变学生学*数学的方式。学生是学*和发展的主人,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自我学*,自我教育与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改善学生的学*方式是高中数学新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

  3、了解新课程教学基本程序,掌握新课程教学常规策略,立足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与学生多沟通、多交流,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5、要深刻理解领悟新教材的立意进行教学,而不要盲目地加深难度。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3

  新学期已经开始,在学校工作总体思路的指导下,现将本学期数学组工作进行规划、设想,力争使本学期的工作扎实有效,为学校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工作总体思路为指导,深入学*和贯彻新课程理念,以教育教学工作为重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结合数学组工作实际,用心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各项素质的提高,提高数学组教研工作水*。

  二、工作目标

  1、加强常规教学工作,优化教学过程,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加强校本教研,用心开展教学研究活动,鼓励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开展教学研究,透过撰写教学反思类文章等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3、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用心开展网络教研,拓展教研的深度与广度。

  4、组织好学生的数学实践活动,以调动学生学*用心性,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促进其全面发展。

  三、主要工作

  1、备课做好教学准备是上好课的前提,本学期要求每位教师做好教案、教学用具、作业本等准备,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进入课堂。

  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本学期数学组仍采用年级组群众备课形式,要求教案尽量做到环节齐全,反思具体,有价值。群众备课时,所有教师务必做好准备,每个单元负责教师要提前安排好资料及备课方式,对于教案中修改或补充的资料要及时地在旁边批注,电子教案的可在旁边用红色批注(发布学校网数学组板块内),使群众备课不流于形式,每节课前都要做到课前的“复备”。

  每一位教师在个人研究和群众备课的基础上构成适合自我、实用有效的教案,更好的为课堂教学服务。各年级组每月带给单元备课活动记录,在规定的群众备课时间,教师无特殊原因不得缺*。

  提高课后反思的质量,提倡教学以后将课堂上精彩的'地方进行实录,以案例形式进行剖析。对于原教案中不合理的及时记录,结合课堂重新修改和设计,同年级教师能够共同反思、共同提高,为以后的教学带给借鉴价值。数学教师每周反思不少于2次,每学期要有1-2篇较高水*的反思或教学案例,及时发布在向学校网上,学校将及时进行评审。

  教案检查分*时抽查和定期检查两种形式,“推门课”后教师要及时带给本节课的教案,每月26号为组内统一检查教案时间,每月检查结果将公布在学校网数学组板块中的留言板中。

  2、课堂教学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师不但要上好公开课,更要上好每一天的“常规课”。遵守学校教学常规中对课堂教学的要求。课堂上要用心的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要重视学*方法、思考方法的渗透与指导,重视数学知识的应用性。学校将继续透过听“推门课”促进课堂教学水*的提高,发现教学新秀。

  公开课力求有特点,能侧重一个教学问题,促进组内教师的研讨。一学期做到每人一节,年轻教师上两节。课堂对于比较成熟的公开课或研讨课鼓励大家录像,保存资料,及时地向学校网推荐。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4

  本学期担任高一x1、x2两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两班学生共有xx人,初中的基础参差不齐,但两个班的学生整体水*较高;部分学生学**惯不好,很多学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把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好,制定如下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意目标

  (1)通过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的兴趣。

  (2)提供生活背景,通过数学建模,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3)在探究函数、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性质,体验获得数学规律的艰辛和乐趣,在分组研究合作学*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基于情意目标,调控教学流程,坚定学*信念和学*信心。

  (5)还时空给学生、还课堂给学生、还探索和发现权给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在发展他们思维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数学情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和追求数学的科学精神。

  (6)让学生体验"发现--挫折--矛盾--顿悟--新的发现"这一科学发现历程法。

  (二)能力要求

  1、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1)通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对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

  (3)通过揭示立体集合、函数、数列有关概念、公式和图形的对应关系,培养记忆能力,工作计划《高一数学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1)通过概率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加强对概念、公式、法则的明确性和灵活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函数、数列的教学,提高学生是运算过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简捷性能力。

  (4)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正确、迅速与合理、灵活的运算能力,促使知识间的渗透和迁移。

  (5)利用数形结合,另辟蹊径,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通过对简易逻辑的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周密性及思维的逻辑性。

  (2)通过不等式、函数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发展发散思维能力。

  (3)通过不等式、函数的引伸、推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能力。

  (5)通过典型例题不同思路的分析,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是学生掌握转化思想方法。

  (三)知识目标

  1.集合、简易逻辑

  (1)理解集合、子集、补订、交集、交集的概念.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2)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理解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意义.

  (3)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2.函数

  (1)了解映射的概念,理解函数的概念.

  (2)了解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的概念,掌握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的方法.

  (3)了解反函数的概念及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像间的关系,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反函数.

  (4)理解分数指数幂的概念,掌握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

  (5)理解对数的概念,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

  (6)能够运用函数的性质、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性质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数列

  (1)理解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了解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并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

  (2)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

  1、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四种命题.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2.映射、函数、函数的单调性、反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函数的应用.

  3.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

  等比数列及其通项公式.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

  四、教学难点

  1.四种命题.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2.反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3.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

  五、工作措施.

  1、抓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环节,因此,抓好课堂教学是教学之根本,是大面积提高数学成绩的主途径。

  (1)、扎实落实集体备课,通过集体讨论,抓住教学内容的实质,形成较好的教学方案,拟好典型例题、练*题、周练题、章考题、月考题。

  (2)、加大课堂教改力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能力。最有效的学*是自主学*,因此,课堂教学要大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通过"知识的产生,发展",逐步形成知识体系;通过"知识质疑、展活"迁移知识、应用知识,提高能力。同时要养成学生良好的学**惯,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从而提高数学素养,并大面积提高数学成绩。

  2、加强课外辅导,提高竞争能力。

  课外辅导是课堂的有力补充,是提高数学成绩的有力手段。

  (1)加强数学数学竞赛的指导,提高学*兴趣。

  (2)加强学*方法的指导,全方面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特别是自主能力,并通过强化训练,不断提高解题能力,使他们的数学成绩更上一城楼。

  (2)、加强对边缘生的辅导。边缘生是一个班级教学成败的关键,因此,我将下大力气辅导边缘生,通过个别加集体的方法,并定时单独测试,面批面改,从而使他们的数学成绩有质的飞跃。

  3、搞好单元考试、阶段性考试的分析。

  学生只有通过不断的练*才能提高成绩,单元考试、阶段性考试是最好的练*,每次都要做好分析,并指导学生纠错。在分析过程中要遵循自主的思维*惯,使学生真正理解。

  六、目标承诺

  1、及格率不低于98%。

  2、人*比年级*均高15分以上。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5

  一、指导思想:

  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教学计划如下:

  1.提高学*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2.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3.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4.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5.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6.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二、学情分析:

  两个班均属普高班,学*情况良好,但学生自觉性差,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在教学中需时时提醒学生,培养其自觉性。班级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计算能力太差,学生不喜欢去算题,嫌麻烦,只注重思路,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其思维能力。同时,由于初中课改的原因,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衔接力度不够,需在新授时适机补充一些内容。因此时间上可能仍然吃紧。同时,其底子薄弱,因此在教学时只能注重基础再基础,争取每一堂课落实一个知识点,掌握一个知识点。

  三、教材分析:

  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它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签,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到,具有如下特点:

  1.“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兴趣和美感,引发学*激情。

  2.“问题性”: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3.“科学性”与“思想性”: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系与启发,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学*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育理性精神。

  4.“时代性”与“应用性”:以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感的素材创设情境,加强数学活动,发展应用意识。

  四、教法分析:

  1. 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 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方式。

  3. 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惯。

  五、教学目标:

  (一)情意目标

  (1)通过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的兴趣。

  (2)提供生活背景,通过数学建模,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3)在探究函数、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性质,体验获得数学规律的艰辛和乐趣,在分组 研究合作学*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基于情意目标,调控教学流程,坚定学*信念和学*信心。

  (5)还时空给学生、还课堂给学生、还探索和发现权给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在发展他们思维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数学情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和追求数学的科学精神。

  (6)让学生体验“发现——挫折——矛盾——顿悟——新的发现”这一科学发现历程法。

  (二)能力要求

  1、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1)通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对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

  (3)通过揭示立体集合、函数、数列有关概念、公式和图形的对应关系,培养记忆能力。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1)通过概率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加强对概念、公式、法则的明确性和灵活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函数、数列的教学,提高学生是运算过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简捷性能力。

  (4)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正确、迅速与合理、灵活的运算能力,促使知识间的滲透和迁移。

  (5)利用数形结合,另辟蹊径,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六、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兴趣。由数学活动、故事、吸引人的课、合理的要求、师生谈话等途径树立学生的学*信心,提高学*兴趣,在主观作用下上升和进步。

  2、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比较相*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3、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4、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自始至终贯彻教学四环节,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不同教法。

  6、重视数学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6

  本学期担任高一5、6两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两班学生共有110人,初中的基础参差不齐,但两个班的学生整体水*还可以;部分学生学**惯不好,很多学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把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好,制定如下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意目标

  (1)通过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的兴趣

  (2)提供生活背景,通过数学建模,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3)在探究函数、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性质,体验获得数学规律的艰辛和乐趣,在分组研究合作学*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基于情意目标,调控教学流程,坚定学*信念和学*信心

  (5)还时空给学生、还课堂给学生、还探索和发现权给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在发展他们思维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数学情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和追求数学的科学精神

  (6)让学生体验“发现——挫折——矛盾——顿悟——新的发现”这一科学发现历程法

  (二)能力要求

  1、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1)通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对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

  (2)通过揭示立体集合、函数、数列有关概念、公式和图形的对应关系,培养记忆能力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1)通过概率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加强对概念、公式、法则的明确性和灵活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函数、数列的教学,提高学生是运算过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简捷性能力

  (4)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正确、迅速与合理、灵活的运算能力,促使知识间的滲透和迁移

  (5)利用数形结合,另辟蹊径,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通过对简易逻辑的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周密性及思维的逻辑性

  (2)通过不等式、函数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发展发散思维能力

  (3)通过不等式、函数的引伸、推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能力

  (5)通过典型例题不同思路的分析,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是学生掌握转化思想方法

  (三)知识目标

  1、集合、简易逻辑

  (1)理解集合、子集、补订、交集、交集的概念、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2)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理解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意义、

  (3)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2、函数

  (1)了解映射的概念,理解函数的概念

  (2)了解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的概念,掌握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的方法

  (3)了解反函数的概念及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像间的关系,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反函数

  (4)理解分数指数幂的概念,掌握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

  (5)理解对数的概念,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

  (6)能够运用函数的性质、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性质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数列

  (1)理解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了解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并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

  (2)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

  1、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四种命题、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2、映射、函数、函数的单调性、反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函数的应用

  3、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

  等比数列及其通项公式、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

  三、教学难点

  1、四种命题、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2、反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3、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

  四、工作措施

  1、抓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环节,因此,抓好课堂教学是教学之根本,是大面积提高数学成绩的主途径。

  (1)、扎实落实集体备课,通过集体讨论,抓住教学内容的实质,形成较好的教学方案,拟好典型例题、练*题、周练题、章考题、月考题。

  (2)、加大课堂教改力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能力、最有效的学*是自主学*,因此,课堂教学要大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通过“知识的产生,发展”,逐步形成知识体系;通过“知识质疑、展活”迁移知识、应用知识,提高能力、同时要养成学生良好的学**惯,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从而提高数学素养,并大面积提高数学成绩。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将认真贯彻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要点,在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的指导下,围绕“生本教育”的教学理念,以更新观念为前提,以育人为归宿,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研模式,积极探索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数学教研工作新体系。继续推进“生本教育”改革的进程,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努力让自己成为有思想、有追求、有能力、有经验、有智慧、有作为的新型教师。

  二、目标任务:

  1、努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使各班数学成绩达到学校规定的有关标准。

  2、在数学学科教研教改中注重素质教育,让自己成为一位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过硬的数学教师。

  3、狠抓生本教育,加强数学课堂改革力度,积极参加各项教研活动,提高现代教学水*,切实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4、积极参加集体备课和业务学*活动,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听课后认真评课,及时反馈,如教学内容安排否恰当。难点是否突破,教法是否得当,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老师的教学基本功等方面进行中肯,全面的评论、探讨。

  三、具体措施:

  1、把握教材关:

  认真学*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把握各单元、各节的教学要求和重难点,熟悉教材的特点和编者的意图,订好所教学科的教学计划。计划要体现每单元重难点以及采取的措施,研究解决难点的方法。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练*策略。对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及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记录,及时进行反思,认真反思个人的教育教学心得。

  2、规范日常工作:

  严格规范数学教学常规。要认真制定教学计划,认真备课、上课、布置和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学生作业的规范性要求,包括学生书写作业的规范和教师批阅作业的规范。

  3、教师角色的变化:

  要积极实践生本教育,真正实现教师是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学生的合作伙伴,不再是在“讲”的基础上“扶”着学生、“牵”着学生去掌握知识,而是要将知识“放”给学生,放心、放手地让学生自主学*。

  总之,我们愿与新课程同行,在探索中前进,在失败中成熟,把新课改引向深入。因为我们坚信我们的新课改最终可以使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7

  一、指导思想

  学科组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一个基层组织,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的一切工作必须围绕“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这个中心任务而开展。在抓好教学常规,落实学校各项具体工作同时,认真学*课改纲要,转变教学理念,积极打造“主动—有效”课堂,实施“精细化与精致化”教学研究,争取全面提升我校的高中数学教学质量。

  二、工作方向

  (一).积极开展主动-有效课堂教学

  在学校,教育和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要使课堂达到有效,离不开充分**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眼睛等多种器官,确保学生思维在学*过程中始终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系列学生主体活动的开和整合过程,使得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如果能达到这种效能。课堂教学就能有效、能力提高也能事半功倍。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应做好几个“优化”:

  1、优化备课

  (1)科组老师要树立目标意识,责任意识,主动意识,全局意识。全作意识。

  (2)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最重要的环节,备课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课堂效率的高底。怎么备?当然最好是能发挥个人才智、铸就团体实力。备课组要做到统一目标,统一进度,统一重点与难点,统一作业,统一测练,备课表,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目标;要求、教学方法、课堂模式、从而确定最佳的教学方案,做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总之,不管是集体备课还是个人单独备课,要达到优化,都要做到心中有课标,心中有资料,心中有教材,心中有重点难点,心中有学生,心中有教学思路,心中有教学方法,心中有教学语言。

  2、优化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必须主动承担改善师生关系的责任,要尊重学生的劳动,不挖苦、讽刺回答错误的学生,提问时应以真诚的眼光注视学生,用亲切的语气启发学生,用信任的心态引导学生,用虚心的态度听取学生的建议,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营造*等宽松的氛围,让学生愉悦地学*,就能取得好的效果。

  3、优化学法指导

  教无定法,学贵得法,现在让我们头疼的是学生仅仅是机械的学,被动得再也没有这样被动了,我们所取得的效益是大粗放型的。执着——疲惫——心痛循环地伴随着教师,不摆脱这种状况,我们就真正很快成为燃烧的昏暗的蜡烛了,燃烧了自己但照不亮别人。因此,我们应该在学法上下功夫,指导学生自学——帮助学生制定自学方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精讲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补充学生遗留的问题上来优化学生的学法。变被动为主动,便学会为会学。

  4.优化*题练评

  课堂练*是检验学生学*情况巩固学生学*效果,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精选好课堂练*供学生学*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我们现在要面对全闭卷考试,考察的是学生的记忆能力,分析理解归纳能力,综合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又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所以,*时设计的*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练*,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老师要耐心的做好讲评点拨工作,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提高记忆能力,审题能力,对所学知识的转换和迁移能力,最后达到提高综合能力的目的。

  5、优化教学反思

  反思包括教与学的反思。教的反思是指导教师的`反思,教师从课堂教学中反思,从测试中反思,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教学与教研水*。学的反思指的是学生的反思,作为教师要指导学生及时反思自己的学*状况,改进学*方法,加强师生双方的反思,将会使教学沿着正确的轨道快速前进。

  以上是我们高一数学组在有效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想法,在这个学期的实施中,希望能达到有效高效的效果。

  三:教材分析

  必修(1)分三章,共36课时,第一章,集合与函数(13课时);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13课时);

  第三章,函数的应用(9课时)。本章中,学生将在第一章学*函数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三个具体的基本初等函数的学*,进一步理解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学*用函数模型研究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方法。

  必修(2)包含空间几何体,点、直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直线与方程,圆与方程等四章内容,它们是学*后续必修系列和选修系列的基础,全书共36课时。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8

  一、指点思想:

  使先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根底上,进一步领会数学对开展本身思想才能的作用,领会数学对推进社会提高和迷信开展的意义以及数学的文明价值,进步做为将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本人开展与社会提高的需求。

  二、教学详细目的

  1、取得必要的数学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艺,了解根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实质,理解概念、结论等发生的背景、使用,领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办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中的作用。经过不同方式的自主学*、探求活动,体会数学发现和缔造的历程。

  2、进步空间想像、笼统概括、推实际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置等根本才能。

  3、进步数学地提出、剖析和处理Issue(问题)(包括容易的实践Issue(问题))的才能,数学表达和交流的才能,开展独立获得数学知识的才能。

  4、开展数学使用认识和创新认识,力争对理想世界中蕴涵的少许数学形式实行思考和作出判别。

  5、进步学*数学的兴致,树立学好数学的决心,构成锲而不舍的研究肉体和迷信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渐认得数学的迷信价值、使用价值和文明价值,构成批判性的"思想*气,崇尚数学的感性肉体,领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心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世界观。

  三、教材特点:

  我们所运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普通高中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数学1(?)》,它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秀保守的前提下,仔细处置承继,借签,开展,创新之间的关系,强调了Issue(问题)提出,笼统概括,剖析了解,思考交流等探讨性学*进程。详细特点如下:

  1、“亲和力”:以生动生动的展现方式,激起兴致和美感,引发学*热情。

  2、“Issue(问题)性”:专门布置了“课题学*”和“探求活动”,培育Issue(问题)认识。

  3、“迷信性”与“思想性”:经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络与启示,强调类比,推行,特别化,化归等思想办法的运用,学*数学地思考Issue(问题)的方式,进步数学思想才能,培育感性肉体。

  4、“时代性”与“使用性”:教材中有“信息技巧提议”和“信息技巧使用”,以具有时代性和理想感的素材创设情境,增强数学活动,开展使用认识。

  5、“人文使用价值性”:编写了少许阅读资料,开辟先生视野,从数学史的开展脚印中获得养分和动力,片面感受数学的迷信价值、使用价值和文明价值。

  四、教法剖析:

  1、选取与内容亲密相干的,典型的,丰厚的和先生熟*的素材,用生动生动的言语,创设可以表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办法,以及数学使用的学*情境,使先生发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先生“看个终究”的激动,以到达培育其兴致的目的。

  2、经过“察看”,“思考”,“探求”等栏目,引发先生的思考和探究活动,实在改良先生的学*方式。

  3、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行,特别化,化归等数学思想办法,尽能够养成其逻辑思想的*气。

  五、教学措施:

  1、激起先生的学*兴致。由数学活动、故事、吸引人的课、合理的请求、师生说话等途径树立先生的学*决心,进步学*兴致,在客观作用下上升和提高。

  2、留意从实例动身,从理性进步到感性;留意运用比照的办法,重复比拟相*的概念;留意联合直观图形,解释笼统的知识;留意从已有的知识动身,启示先生思考。

  3、增强培育先生的逻辑思想才能就处理实践Issue(问题)的才能,以及培育进步先生的自学才能,养成擅长剖析Issue(问题)的*气,实行辨证唯心主义教育。

  4、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络;增强温*检验任务;抓住典型例题的剖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根本办法,注重进步先生剖析Issue(问题)的才能。

  5、自始至终贯彻教学四环节,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不同教法

  6、注重数学使用认识及使用才能的培育。

  六、教学进度布置

  依据县局一致布置。

  5、高一数学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金色九月,又是一年开学季,各位老师们你们的教学计划准备好了吗。下面是一份高一数学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具体详细内容包括对教学思想、教材、教法和学情的分析等等,希望对每一位高一数学的老师有一定的帮助。

  一、教学思想:

  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材特点:

  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它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签,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到,具有如下特点:

  1、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兴趣和美感,引发学*激情。

  2、问题性: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3、科学性与思想性: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系与启发,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学*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育理性精神。

  4、时代性与应用性:以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感的素材创设情境,加强数学活动,发展应用意识。

  三、教法分析:

  1、 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 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方式。

  3、 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惯。

  四、学情分析:

  两个班一个普高一个职高,学*情况良好,但学生自觉性差,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在教学中需时时提醒学生,培养其自觉性。班级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计算能力太差,学生不喜欢去算题,嫌麻烦,只注重思路,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其思维能力。同时,由于初中课改的原因,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衔接力度不够,需在新授时适机补充一些内容。因此时间上可能仍然吃紧。同时,其底子薄弱,因此在教学时只能注重基础再基础,争取每一堂课落实一个知识点,掌握一个知识点。

  五、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兴趣。由数学活动、故事、吸引人的课、合理的要求、师生谈话等途径树立学生的学*信心,提高学*兴趣,在主观作用下上升和进步。

  2、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比较相*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3、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4、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自始至终贯彻教学四环节,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不同教法。

  6、重视数学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总结:制定教学计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历程,激励学生的学*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希望上面的高一数学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能受到大家的欢迎!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9

  一、 指导思想

  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突出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的培养

  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要贴*教学实际,既注意全面,又突出重点,注重知识内在联系以及中学数学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

  2.重视数学基本能力的培养

  数学基本能力主要包括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这几方面的能力。根据高一上学期的内容,侧重以下几个方面:

  (1)运算求解能力是思维能力和运算技能的结合,主要包括数的计算、估算和*似计算,式子的组合变形与分解变形,以及能够针对问题探究运算方向、选择运算公式、确定运算程序等。

  (2)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要求是:能够通过对实例的探究发现研究对象的本质;能够从给定的信息材料中概括出一些结论,并用于解决问题或做出新的判断。

  (3)推理论证能力的培养要求是:能够根据已知的事实和已经获得的正确的数学命题,运用演绎推理,论证某一数学命题的真假性。

  (4)数据处理能力是指会收集、整理、分析数据,能够从大量数据中提取对研究问题有用的信息并做出判断,以解决给定的实际问题。

  3.注重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要求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构造数学模型,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4.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形成批判性的.思维*惯,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 教材特点

  高一上使用的是人教版《必修1》和《必修4》,这套教材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鉴、发展、创新的关系,体现了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具有如下特点:

  1. 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学*兴趣和美感,每章配有优美的章头图和诗一般的引言和富有哲理的数学家名言。

  2. 问题性:每节围绕问题展开,设置问题情景,培养问题意识,以问题为切入点,形成问题链,来组织课堂教学

  3. 思想性和应用性: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系和启发,强调类比、推广、化归和特殊化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学*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理性精神;取材具有时代感、现实感,加强数学活动,发展应用意识。

  4. 可操作性:教材编写体例就是以一堂课的全过程展开,易于学生自学、教师编写教案,大致一节内容占三页。

  三、 学情分析

  基本状况:本年级共14个行政班级,其中2个实验班,12个普通班。学生数共840人,由于初高中分别进行了课改,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衔接度远远不够,需在新授的同时适时补充一些内容,因此时间上略紧。同时,因其底子薄弱,教学时必须注重基础,夯实每个知识点。

  四、 教学措施

  1.加强自我学*,特别是两个纲领性文件——《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普通高中数学考试大纲》,准确把握教学要求,提高教学效率,不做无用功;

  2.加强集体备课,发动全组同志,确定阶段主讲人,集思广益,讨论优化教学方案;*行班级统一进度,统一要求,统一作业,统一考试;

  3.认真贯彻教学六认真的要求,精心组织教学,保护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重视数学学*能力培养;

  4.加强衔接教学,适量打破模块式教学,使学生得到和谐的发展。

  五、 教学进度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0

  一、指导思想:

  (1)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展开,《课程方案》提出了“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和“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指导思想和课程理念和改革要点。使学生掌握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现代化科学技术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有关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地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探索和创新的能力;运用归纳、演绎和类比的方法进行推理,并正确地、有条理地表达推理过程的能力。

  高一下册数学教学计划(3) 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加强学*目的性的教育,提高学生学*数学的自觉心和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顽强的学*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创新的精神。

  (4) 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理解数学中普遍存在着的运动、变化、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情形,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5)学会通过收集信息、处理数据、制作图像、分析原因、推出结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操作方法。

  (6)本学期是高一的重要时期,教师承担着双重责任,既要不断夯实基础,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又要渗透有关高考的思想方法,为三年的学*做好准备。

  二、学生状况分析

  本学期担任高一(1)班和(5)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学生共有111人,其中(1)班学生是名校直通班,学生思维活跃,(5)班是火箭班,学生基本素质不错,一些基本知识掌握不是很好,学*积极性需要教师提高,成绩以中等为主,中上不多。两个班中,从军训一周来看,学生的学*积极性还是比较高,爱问问题的同学比较多,但由于基础知识不太牢固,上课效率不是很高。

  二、教材简析

  使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教材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鉴、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具有亲和力、问题性、科学性、思想性、应用性、联系性等特点。必修1有三章(集合与函数概念;基本初等函数;函数的应用);必修4有三章(三角函数;*面向量;三角恒等变换)。

  必修1,主要涉及两章内容:

  第一章 集合

  通过本章学*,使学生感受到用集合表示数学内容时的简洁性、准确性,帮助学生学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数学对象,为以后的学*奠定基础。

  1.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并初步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新-课-标-第-一-网

  2.理解集合间的包含与相等关系,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3.理解补集的含义,会求在给定集合中某个集合的补集;

  4.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和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和交集;

  5.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

  6.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抽象、类比得到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等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二章 函数的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

  教学本章时应立足于现实生活从具体问题入手,以问题为背景,按照“问题情境—数学活动—意义建构—数学理论—数学应用—回顾反思”的顺序结构,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归纳、抽象、概括,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本章学*,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函数是探索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基本规律的工具和语言,学会用函数的思想、变化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目的。

  1.了解函数概念产生的背景,学*和掌握函数的概念和性质,能借助函数的知识表述、刻画事物的变化规律;X|k |b| 1 . c|o |m

  2.理解有理指数幂的意义,掌握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理解对数的概念,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了解幂函数的概念和性质,知道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时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

  3.了解函数与方程之间的关系;会用二分法求简单方程的*似解;了解函数模型及其意义;

  4.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与探究能力、数学建模能力以及数学交流的能力。

  必修4,主要涉及三章内容:

  第一章 三角函数

  通过本章学*,有助于学生认识三角函数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及三角函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广泛应用,从中感受数学的价值,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现实世界、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中的问题,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1.了解任意角的概念和弧度制;

  2.掌握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及诱导公式;

  3.了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

  4.掌握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第二章 *面向量

  在本章中让学生了解*面向量丰富的实际背景,理解*面向量及其运算的意义,能用向量的语言和方法表述和解决数学和物理中的一些问题,发展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理解*面向量的概念及其表示;

  2.掌握*面向量的加法、减法和向量数乘的运算;

  3.理解*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掌握*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4.理解*面向量数量积的含义,会用*面向量的数量积解决有关角度和垂直的问题。

  第三章 三角恒等变换

  通过推导两角和与差的余弦、正弦、正切公式,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以及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的过程,让学生在经历和参与数学发现活动的基础上,体会向量与三角函数的联系、向量与三角恒等变换公式的联系,理解并掌握三角变换的基本方法。

  1.掌握两角和与差的余弦、正弦、正切公式;

  2.掌握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

  3.能正确运用三角公式进行简单的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和恒等式证明。

  三、教学任务

  本期授课内容为必修1和必修4,必修1在期中考试前完成(约在11月5日前完成);必修4在期末考试前完成(约在12月31日前完成)。

  四、教学质量目标新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体会数学思想和方法。

  2.提高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五、促进目标达成的重点工作及措施

  重点工作:

  认真贯彻高中数学新课标精神,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以“双基”教学为主要内容,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整体推进”,使每个学生的数学能力都得到提高和发展。

  分层推进措施

  1、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要经常性地鼓励学生,增强学生学*数学兴趣,树立勇于克服困难与战胜困难的信心。

  2、合理引入课题,由数学活动、故事、提问、师生交流等方式激发学生学*兴趣,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比较相*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3、培养能力是数学教学的落脚点。能力是在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在衔接教学中,首先要加强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4、讲清讲透数学概念和规律,使学生掌握完整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自始至终贯彻教学四环节(引入、探究、例析、反馈),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不同教法,提倡创新教学方法,把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主动学*知识。

  6、重视数学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1

  一.指导思想:

  以发展教育的理念为指引,以学校教务处、教研组、年级组工作计划为指南,加强备课组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学*,更新教学观念,落实教学常规,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尤其是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创造型人才。

  二.工作目标

  1、全组成员精诚团结,互相学*,取长补短,力争使我们高一数学备课组组成为一个优秀集体。

  2、规定集体备课的时间(单周二上午第三节),分工协作,加强研讨,统一助学案,***学进度,每周一练,又要根据本班的学情进行复备。

  3、积极参与备课组的教学资源的建设,丰富博客内容,鼓励每位教师就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体会或教训,及时总结。

  三.学情分析:

  1-2班属普高班,3-8班属综合重点班,学*情况在整个年段较好,大部分学生基础相比较较扎实,上个学期,学生自觉性较好,自我控制力强,但部分学生上进心仍然不太强,缺少紧迫感,自我约束和自我提高能力有待加强,并且课堂内容除了基础,也要注重能力培养,适当增加难度,向高考看齐。11-17班属综合普通班,学*情况一般,课堂主体性差,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因此在教学中需时时提醒学生,培养其自觉性,9班园艺班,10班计算机班,学*情况一般,学生学*自觉性差,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违纪行为。经过一个学期的`锻炼,各班数学计算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基本能脱离计算器,但很多学生偏科严重,上课走神,说话,睡觉,作业不按时按质完成,学*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较差。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教师上课照顾到全部学生。同时普通班和3+2班,其底子薄弱,因此在教学时只能注重基础再基础,争取每一堂课落实一个知识点,掌握一个知识点。

  四.具体工作和措施:

  1.认真学*教学大纲和钻研教材教法,把握好教材的广度、深度和难度。

  2.积极进行集体备课,为了能够将集体备课落实到实处,集体备课做到统一时间,统一地点。

  3..抓好每次备课组活动。遵守会议制度,活动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形式多样,确定专题发言人,能提前准备好教案,活动能充分讨论,取长补短,做好记录。

  4.本组教师年轻化程度高,因此要加大新课标的学*力度,通过备课组学*,集体讨论,个人学*为主,要求每人在学期末能撰写一篇论文或案例,使每位教师由教学型向研究型迈进。

  5.落实新老教师的传、帮、带工作,师徒结对,促进全体教师共同成长。

  6.抓好初中与高中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数学方法的衔接教学,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牢固打好数学基础。

  7.课堂教学要多些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教学中要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双基的教学。

  8.教学中要注重:

  (1)强化思维过程,努力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2)增强实践意识、重视探究和应用;

  (3)倡导主动学*,营造自主探索和应用:教师要善于从教材实际和社会生活中提出问题,开设研究性课题,让学生自主学*讨论交流,在解决问题中激发兴趣、树立信心,培养钻研精神,提高数学表达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

  9.贯彻落实教学常规,作业全批全改,在作业上写好激励性的评语。

  10.精讲精练,落实单元过关测试,教师要全批全改,及时认真讲评。并做好试卷补偿练*,单元卷由备课组成员轮流负责,做到侧重知识点的覆盖,难度控制(不可太难);

  11.加强尖子生的培养和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做好尖子生的培养工作及所有学生的学*情况跟踪工作,争取不让学生掉队,认真做好因材施教,积极探讨"分层教学"的教学方法;

  12.指导学生尽快适应高、初中过渡阶段的学*,教学时应注意高、初中知识的衔接,并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13.尽快了解学生的数学的基本情况,进一步培养好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14.做好教情学情的调查,及时调整教与学,制定好研究性课题,组织本备课组教师做好学生的指导工作。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2

  为了高一下学期的数学教学工作开展的更好,现做如下工作计划:

  一、具体目标

  1、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2、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二、本学期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1、双基要求:在基础知识方面让学生掌握高一有关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定理以及由其内容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基本技能方面能按照一定的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处理数据、能使用计数器及简单的推理、画图。

  2、能力培养:能运用数学概念、思想方法,辨明数学关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会根据法则、公式正确的进行运算、处理数据,并能根据问题的情景设计运算途径;会提出、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带有实际意义的或在相关学科、生产和生活的数学问题,并进行交流,形成数学的意思;从而通过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3、思想教育:培养高一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信心和毅力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及欣赏数学的美学价值,并懂的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的观点;数学中普遍存在的对立统一、运动变化、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等观点。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3

  1、认真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本学期学完高一数学的全部内容,并力争挤出时间学*高二数学的第一章,为高三学*争取更多的时间。

  2、继续实施“导学案教学方法”完善导学案,形成集美中学特色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我学*的能力和*惯,使学生做到简单知识自己能学会,较难知识在老师点拔下能学会,难度大的知识在老师的.讲解下能轻松学会。

  3、教师间相互听课,每周每个教师听课不少于两节,并及时的反馈交流,互相取长补短使老教师呆板陈旧的教学方法变得活泼生动,充满生机,使新教师教学水*逐步走向成熟而稳健;组织好期中、期末的复*、考试、出题、评卷、讲评、个别指导工作,约在12周左右进行期中考试。

  4、加强尖子生的培养工作,定期对他们进行辅导或者跟踪检测,以使他们成为全市的数学尖子,为学校争光,进而带动全校数学成绩的提高,提高集美中学的数学层次。

  5、重点工作放在中下等学生的教学、管理、辅导、心理调节与学*方法指导上,使他们学所有所得、学有所成,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我学*的意识和能力,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迫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惯,思维*惯,行为*惯,以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为学校赢得更大的荣誉。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4

  一、指导思想:

  我们要培养学生在数学课程教学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要求。主要目标如下:

  1、掌握主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数学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和数形结合的思想等基本能力。

  3、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要运用的教学方法

  1、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信心,引发学生的学*热情。

  2、用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和数形结合的思想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育学生的探究精神。

  3、以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感的素材创设教学情境,加强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4、组织学生思考和探索,改进学生的学*方式。是学生养成有逻辑思维的*惯。

  三、对学生情况的分析

  我现在所教的两个班的学生的学*基础不好,自觉性差,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在教学中需时时提醒学生,培养其自觉性。班级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学生的计算能力太差,学生不喜欢去算题,嫌麻烦,特别是遇到复杂点的计算题,学生就怕。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其思维能力。在教学时要注重基础知识,争取每一堂课落实一些知识点,掌握主要的知识点。

  四、所要采取的应对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兴趣。由数学活动、故事等吸引学生的兴趣,树立学生的学*信心,提高学生学*的兴趣。

  2、注意从实例出发,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比较相*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3、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4、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重视数学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5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1)、(2)两班的数学教学,完成必修1、2的教学。本学期教学主要内容有:集合与函数的概念,基本初等函数,函数的应用,空间几何体,点、直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直线与方程,圆与方程等七个章节的内容。现将本学期高中数学必修1、必修2的教学总结如下:

  一、教学方面

  1、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在课程改革中,教师是关键,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与参与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前提。认真学*数学课程标准,对课改有所了解。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教学的目的、教学目标、教学的指导思想以及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安排。继承传统,更新教学观念。高中数学新课标指出:“丰富学生的学*方式,改进学生的学*方法是高中数学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学生的数学学*活动不应只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接受,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都是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讲授仍然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但要注意的是必须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师生互动”。

  2、合理使用教科书,提高课堂效益。对教材内容,教学时需要作适当处理,适当补充或降低难度是备课必须处理的。灵活使用教材,才能在教学中少走弯路,提高教学质量。对教材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教师应认真理解课标,对课标要求的重点内容要作适量的补充;对教材中不符合学生实际的题目要作适当的调整。此外,还应把握教材的“度”,不要想一步到位,如函数性质的教学,要多次螺旋上升,逐步加深。

  3、改进学生的学*方式,注意问题的提出、探究和解决。教会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方法。以问题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究、归纳、总结。引导他们更加主动、有兴趣的学,培养问题意识。

  4、在课后作业,反馈练*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课后作业和反馈练*、测试是检查学生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抓好这一环节的教学,也有利于复*和巩固旧课,还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完一课、一单元后,让学生主动归纳总结,要求学生尽量自己独立完成,以便正确反馈教学效果。

  二、存在困惑

  1、书本*题都较简单和基础,而我们的教辅题目偏难,加重了学生的学*负担,而且学生完成情况很不好。课时又不足,教学时间紧,没时间讲评这些练*题。

  2、在教学中,经常出现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完不成的现象,更少巩固练*的时间。勉强按规定时间讲完,一些学生听得似懂非懂,造成差生越来越多。而且知识内容需要补充的内容有:乘法公式;因式分解的十字相乘法;一元二次方程及根与系数的关系;根式的运算;解不等式等知识。

  3、虽然经常要求学生课后要去完成教辅上的精选的题目,但是,相当部分的同学还是没办法完成。学生的课业负担太重,有的学生则是学*意识淡薄。

  三、今后要注意的几点

  1、要处理好课时紧张与教学内容多的矛盾,加强对教材的研究;

  2、注意对教辅材料题目的精选;

  3、要加强对数学后进生的思想教育。

  3、下学期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材特点:

  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它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签,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到,具有如下特点:

  1.“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兴趣和美感,引发学*激情。

  2.“问题性”: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3.“科学性”与“思想性”: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系与启发,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学*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育理性精神。

  4.“时代性”与“应用性”:以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感的素材创设情境,加强数学活动,发展应用意识。

  三、教法分析:

  1. 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 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方式。

  3. 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惯。

  四、学情分析:

  基本情况:12班共 人,男生 人,女生 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 人,中上等生约 人,中等生约 人,中下生约 人,后进生约 人。

  14班共 人,男生 人,女生 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 人,中上等生约 人,中等生约 人,中下生约 人,后进生约 人。

  2、两个班均属普高班,学*情况良好,但学生自觉性差,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在教学中需时时提醒学生,培养其自觉性。班级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计算能力太差,学生不喜欢去算题,嫌麻烦,只注重思路,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其思维能力。同时,由于初中课改的原因,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衔接力度不够,需在新授时适机补充一些内容。因此时间上可能仍然吃紧。同时,其底子薄弱,因此在教学时只能注重基础再基础,争取每一堂课落实一个知识点,掌握一个知识点。

  五、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兴趣。由数学活动、故事、吸引人的课、合理的要求、师生谈话等途径树立学生的学*信心,提高学*兴趣,在主观作用下上升和进步。

  2、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比较相*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3、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4、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自始至终贯彻教学四环节,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不同教法。

  6、重视数学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菁选(扩展3)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菁选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迎接我们的将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战,为此需要好好地写一份计划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计划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

  一、上学期教学回顾

  高一共四个教学班,共计160余人。杨文国带高一(一)班,高一(二)班;张忠杰带高一(三)班和高一(四)班。其中各班期末八校联考的成绩分别为:50.6分,32.8分,27.2分,34.5分,总*36.9分。学期中途因张忠杰离开学校导致频繁更换老师,(三)班、(四)班的成绩因而受到影响。期末由王山任(三)班、(四)班的数学老师。

  上学期工作在学生学*的落实环节上做得不太扎实,这将是本学期重点改进的地方。

  二、本学期的措施及打算

  1.一周学*早知道。明确目标更能确定努力的方向。为了让学生学*更有目的性,有效性和积极性,每周第一节课给出一周的教学进度,学*目标和过关要求。不仅老师要做到对所教内容清楚明了,也要让学生对所学内容做到每周学*目标清晰化。

  2.落实“每周测试”过关制。周测内容与一周学*目标及一周的讲授内容紧密相连。未尽力而又没有过关的学生将按事先说明的措施给予处罚。以便让学生重视课堂学*,重视*时作业,重视一周的学*过程。做到让学生每周学*过程精细化。

  3.根据学生学力状况进行分层次的培优补差。

  三、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学*内容目标要求

  1必修4 第一章三角函数:第1至3节周期,角的推广及表示,弧度制及互化

  2军训

  3第4节:正弦函数单位圆,正弦函数定义,象限符号,诱导公式,五点法画图像,图像及性质。

  4第5节:余弦函数,第6节正切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定义,象限符号,诱导公式,图像及性质

  5第7节: 的图像,第8节:同角的基本关系。图像变换规律,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及其运用。章节复*,章节过关测试。

  6第二章:*面向量:第1节至第2节向量,有向线段,向量的长及相等、*行、共线、单位向量等概念,向量的加减法运算

  7第3节至第5节数乘向量,基本定理,向量运算的`巩固训练,*面向量的坐标表示及运算。数量积的应用。

  8第5节至第7节数量积的应用及坐标表示,向量应用举例。*题课,章节复*,章节过关测试。

  9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第1节至第2节两角和差的公式得推导,记忆及灵活运用,二倍角公式得来源及运用。期中复*。

  10期中考试期中复*,期中考试。

  11第三章第3节: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试卷讲评改错,简单应用,三角恒等变换的综合*题课,练*,章节复*,必修4基本测试。

  12“五。一”长假

  13必修3第一章:统计。第1节至第5节统计的程序,统计图,统计方案设计,普查与抽样,抽样方法,分层抽样与系统抽样,花统计图表及读统计图表,数字特征:*均数,中位数,众数,级差,方差的意义及计算分析,

  14第6节至第9节样本对总本的估计及相应的数字特征的计算分析,统计实践活动,变量的相关性及例题分析,最小二乘估计。章节复*,章节过关测试。

  15第二章:算法初步:第1节至第3节基本思想,基本结构及设计,排序问题。

  16第4节:几种基本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复*三角函数的基本内容,章节复*,三角函数与算法初步过关测试。

  17第三章:概率:第1节至第2节频率,概率,古典概率,概率计算公式。

  18第2节至第3节建概率模型,互斥事件,*题课,章节复*,章节过关测试。

  19期末复*

  20期末复*,期末考试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2

  一、指导思想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育的兴衰维系国家之兴衰,孩子的进步与徘徊事观家庭的喜怒和哀乐!数学这一科有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学科特点,在高考中的决定性作用亦举重非轻!夸张一点说数学是强校之本,升学之源。鉴于此,我们当举全组之力,充分发挥团队精神,既分工又合作,立足高考,保质保量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在原来良好的基础上锦上添花。

  二。工作目标

  1. 全组成员精诚团结,互相关心,互相支持,弘扬一种同志加兄弟的`同仁关系,力争使我们高一数学组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优秀集体。

  2. 不拘形式不拘时间地点的加强交流,互相之间取长补短,与时俱进,教学相长。

  3. 在日常工作当中,既保持和优化个人特色,又实现资源共享,同类班级的相关工作做到基本统一。

  三。主要措施

  1. 明确一个观念:高考好才是真的好。*时不好高考肯定不好,但*时红旗飘飘高考时未必红旗不倒。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在照顾到学生实际的前提下起点要高,注意培养后劲,从整体上把握好的自己的教学。

  2. 以老师的精心备课与充满激情的教学,换取学生学*高效率。

  3. 将学校和教研组安排的有关工作落到实处。

  4. 落实培辅工作,为高三铺路!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那么对难于上青天的教学我们应当从今天抓起。

  四。活动设想

  1.按时完成学校(教导处,教研组)相关工作。

  2.轮流出题,讲求命题质量,分章节搞好集体备课,形成电子化文稿。

  3.每周集体备课一次,每次有中心发言人,组织进行教学研讨。

  4.互相听课,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完善自我。

  5.认真组织好培优辅差工作以及竟赛的组织工作。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3

  一、教学目标

  准确把握《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各项基本要求,立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注重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针对学生实际,不断研究数学教学,改进教法,指导学法,奠定立足社会所需要的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奠定他们终身学*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1、深入钻研教材。以教材为核心,深入研究教材中章节知识的内外结构,熟练把握知识的逻辑体系,细致领悟教材改革的精髓,逐步明确教材对教学形式、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影响。

  2、准确把握新大纲。新大纲修改了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层次,准确把握新大纲对知识点的基本要求,防止自觉不自觉地对教材加深加宽。同时,在整体上,要重视数学应用;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如增加阅读材料(开阔学生的视野),以拓宽知识的广度来求得知识的深度。

  3、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新的认识体系,营造有利于学生学*的氛围。

  4、发挥教材的多种教学功能。用好章头图,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发挥阅读材料的功能,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组织好研究性课题的教学,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之所需;小结和复*是培养学生自学的好材料。

  5、落实课外活动的内容。组织和加强数学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3.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4.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5.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6.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7.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8.通过丰富实例,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学*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了解映射的概念。

  9.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像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

  10.通过具体实例,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

  11.通过已学过的函数特别是二次函数,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结合具体函数,了解奇偶性的含义。

  12.学会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

  课时分配(14课时)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约1课时9月1日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约1课时

  9月4日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约2课时

  9月12日小结与复*约1课时

  1.2.1函数的概念约2课时

  1.2.2函数的表示法约2课时

  9月13日

  1.3.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约2课时

  1.3.2奇偶性约1课时

  9月25日小结与复*约2课时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I)

  1.通过具体实例,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

  2.理解有理指数幂的含义,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

  3.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

  4.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过程中,体会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

  5.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通过阅读材料,了解对数的发现历史以及其对简化运算的作用。

  6.通过具体实例,直观了解对数函数模型所刻画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体会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对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和特殊点。

  7.通过实例,了解幂函数的概念;结合函数的图象,了解它们的变化情况。

  课时分配(15课时)

  2.1.1引言、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约3课时9月27日—30日

  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约3课时10月8日—10日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约3课时10月11日—14日

  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约3课时10月15日—18日

  2.3幂函数约1课时

  10月19日—24日

  小结约2课时

  第三章函数的应用

  1.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从而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

  根据具体函数的图象,能够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似解,了解这种方法是求方程*似解的常用方法。

  2.利用计算工具,比较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幂函数增长差异;结合实例体会直线上升、指数爆炸、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类型增长的含义。

  3.收集一些社会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数模型(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分段函数等)的实例,了解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

  4.根据某个主题,收集17世纪前后发生的一些对数学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开普勒、伽利略、笛卡儿、牛顿、莱布尼茨、欧拉等)的有关资料或现实生活中的函数实例,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写一篇有关函数概念的形成、发展或应用的文章,在班级中进行交流。

  课时分配(8课时)

  3.1.1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约1课时10月25日

  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似解约2课时10月26日—27日

  3.2.1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约2课时

  10月30日

  3.2.2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约2课时

  11月3日

  小结约1课时

  考生只要在全面复*的基础上,抓住重点、难点、易错点,各个击破,夯实基础,规范答题,一定会稳中求进,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4

  为了高一下学期的数学教学工作开展的更好,现做如下工作计划:

  一、具体目标

  1、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2、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二、本学期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1、双基要求:在基础知识方面让学生掌握高一有关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定理以及由其内容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基本技能方面能按照一定的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处理数据、能使用计数器及简单的推理、画图。

  2、能力培养:能运用数学概念、思想方法,辨明数学关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会根据法则、公式正确的进行运算、处理数据,并能根据问题的情景设计运算途径;会提出、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带有实际意义的或在相关学科、生产和生活的数学问题,并进行交流,形成数学的意思;从而通过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3、思想教育:培养高一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信心和毅力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及欣赏数学的美学价值,并懂的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的观点;数学中普遍存在的对立统一、运动变化、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等观点。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5

  一、指导思想:

  我们要培养学生在数学课程教学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要求。主要目标如下:

  1、掌握主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数学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和数形结合的思想等基本能力。

  3、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要运用的教学方法

  1、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信心,引发学生的学*热情。

  2、用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和数形结合的思想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育学生的探究精神。

  3、以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感的素材创设教学情境,加强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4、组织学生思考和探索,改进学生的学*方式。是学生养成有逻辑思维的*惯。

  三、对学生情况的分析

  我现在所教的两个班的学生的学*基础不好,自觉性差,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在教学中需时时提醒学生,培养其自觉性。班级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学生的计算能力太差,学生不喜欢去算题,嫌麻烦,特别是遇到复杂点的计算题,学生就怕。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其思维能力。在教学时要注重基础知识,争取每一堂课落实一些知识点,掌握主要的知识点。

  四、所要采取的应对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兴趣。由数学活动、故事等吸引学生的兴趣,树立学生的学*信心,提高学生学*的兴趣。

  2、注意从实例出发,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比较相*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3、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4、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重视数学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6

  一、指导思想:

  (1)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展开,《课程方案》提出了“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和“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指导思想和课程理念和改革要点。使学生掌握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现代化科学技术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有关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地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探索和创新的能力;运用归纳、演绎和类比的方法进行推理,并正确地、有条理地表达推理过程的能力。

  高一下册数学教学计划(3) 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加强学*目的性的教育,提高学生学*数学的自觉心和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顽强的学*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创新的精神。

  (4) 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理解数学中普遍存在着的运动、变化、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情形,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5)学会通过收集信息、处理数据、制作图像、分析原因、推出结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操作方法。

  (6)本学期是高一的重要时期,教师承担着双重责任,既要不断夯实基础,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又要渗透有关高考的思想方法,为三年的学*做好准备。

  二、学生状况分析

  本学期担任高一(1)班和(5)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学生共有111人,其中(1)班学生是名校直通班,学生思维活跃,(5)班是火箭班,学生基本素质不错,一些基本知识掌握不是很好,学*积极性需要教师提高,成绩以中等为主,中上不多。两个班中,从军训一周来看,学生的学*积极性还是比较高,爱问问题的同学比较多,但由于基础知识不太牢固,上课效率不是很高。

  二、教材简析

  使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教材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鉴、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具有亲和力、问题性、科学性、思想性、应用性、联系性等特点。必修1有三章(集合与函数概念;基本初等函数;函数的应用);必修4有三章(三角函数;*面向量;三角恒等变换)。

  必修1,主要涉及两章内容:

  第一章 集合

  通过本章学*,使学生感受到用集合表示数学内容时的简洁性、准确性,帮助学生学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数学对象,为以后的学*奠定基础。

  1.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并初步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新-课-标-第-一-网

  2.理解集合间的包含与相等关系,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3.理解补集的含义,会求在给定集合中某个集合的补集;

  4.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和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和交集;

  5.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

  6.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抽象、类比得到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等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二章 函数的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

  教学本章时应立足于现实生活从具体问题入手,以问题为背景,按照“问题情境—数学活动—意义建构—数学理论—数学应用—回顾反思”的顺序结构,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归纳、抽象、概括,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本章学*,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函数是探索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基本规律的工具和语言,学会用函数的思想、变化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目的。

  1.了解函数概念产生的背景,学*和掌握函数的概念和性质,能借助函数的知识表述、刻画事物的变化规律;X|k |b| 1 . c|o |m

  2.理解有理指数幂的意义,掌握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理解对数的概念,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了解幂函数的概念和性质,知道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时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

  3.了解函数与方程之间的关系;会用二分法求简单方程的*似解;了解函数模型及其意义;

  4.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与探究能力、数学建模能力以及数学交流的能力。

  必修4,主要涉及三章内容:

  第一章 三角函数

  通过本章学*,有助于学生认识三角函数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及三角函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广泛应用,从中感受数学的价值,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现实世界、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中的问题,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1.了解任意角的概念和弧度制;

  2.掌握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及诱导公式;

  3.了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

  4.掌握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第二章 *面向量

  在本章中让学生了解*面向量丰富的实际背景,理解*面向量及其运算的意义,能用向量的语言和方法表述和解决数学和物理中的一些问题,发展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理解*面向量的'概念及其表示;

  2.掌握*面向量的加法、减法和向量数乘的运算;

  3.理解*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掌握*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4.理解*面向量数量积的含义,会用*面向量的数量积解决有关角度和垂直的问题。

  第三章 三角恒等变换

  通过推导两角和与差的余弦、正弦、正切公式,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以及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的过程,让学生在经历和参与数学发现活动的基础上,体会向量与三角函数的联系、向量与三角恒等变换公式的联系,理解并掌握三角变换的基本方法。

  1.掌握两角和与差的余弦、正弦、正切公式;

  2.掌握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

  3.能正确运用三角公式进行简单的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和恒等式证明。

  三、教学任务

  本期授课内容为必修1和必修4,必修1在期中考试前完成(约在11月5日前完成);必修4在期末考试前完成(约在12月31日前完成)。

  四、教学质量目标新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体会数学思想和方法。

  2.提高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五、促进目标达成的重点工作及措施

  重点工作:

  认真贯彻高中数学新课标精神,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以“双基”教学为主要内容,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整体推进”,使每个学生的数学能力都得到提高和发展。

  分层推进措施

  1、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要经常性地鼓励学生,增强学生学*数学兴趣,树立勇于克服困难与战胜困难的信心。

  2、合理引入课题,由数学活动、故事、提问、师生交流等方式激发学生学*兴趣,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比较相*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3、培养能力是数学教学的落脚点。能力是在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在衔接教学中,首先要加强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4、讲清讲透数学概念和规律,使学生掌握完整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自始至终贯彻教学四环节(引入、探究、例析、反馈),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不同教法,提倡创新教学方法,把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主动学*知识。

  6、重视数学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7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1)、(2)两班的数学教学,完成必修1、2的教学。本学期教学主要内容有:集合与函数的概念,基本初等函数,函数的应用,空间几何体,点、直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直线与方程,圆与方程等七个章节的内容。现将本学期高中数学必修1、必修2的教学总结如下:

  一、教学方面

  1、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在课程改革中,教师是关键,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与参与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前提。认真学*数学课程标准,对课改有所了解。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教学的目的、教学目标、教学的指导思想以及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安排。继承传统,更新教学观念。高中数学新课标指出:“丰富学生的学*方式,改进学生的学*方法是高中数学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学生的数学学*活动不应只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接受,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都是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讲授仍然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但要注意的是必须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师生互动”。

  2、合理使用教科书,提高课堂效益。对教材内容,教学时需要作适当处理,适当补充或降低难度是备课必须处理的。灵活使用教材,才能在教学中少走弯路,提高教学质量。对教材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教师应认真理解课标,对课标要求的重点内容要作适量的补充;对教材中不符合学生实际的题目要作适当的调整。此外,还应把握教材的“度”,不要想一步到位,如函数性质的教学,要多次螺旋上升,逐步加深。

  3、改进学生的学*方式,注意问题的提出、探究和解决。教会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方法。以问题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究、归纳、总结。引导他们更加主动、有兴趣的学,培养问题意识。

  4、在课后作业,反馈练*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课后作业和反馈练*、测试是检查学生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抓好这一环节的教学,也有利于复*和巩固旧课,还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完一课、一单元后,让学生主动归纳总结,要求学生尽量自己独立完成,以便正确反馈教学效果。

  二、存在困惑

  1、书本*题都较简单和基础,而我们的教辅题目偏难,加重了学生的学*负担,而且学生完成情况很不好。课时又不足,教学时间紧,没时间讲评这些练*题。

  2、在教学中,经常出现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完不成的现象,更少巩固练*的时间。勉强按规定时间讲完,一些学生听得似懂非懂,造成差生越来越多。而且知识内容需要补充的内容有:乘法公式;因式分解的十字相乘法;一元二次方程及根与系数的关系;根式的运算;解不等式等知识。

  3、虽然经常要求学生课后要去完成教辅上的精选的题目,但是,相当部分的同学还是没办法完成。学生的'课业负担太重,有的学生则是学*意识淡薄。

  三、今后要注意的几点

  1、要处理好课时紧张与教学内容多的矛盾,加强对教材的研究;

  2、注意对教辅材料题目的精选;

  3、要加强对数学后进生的思想教育。

  3、下学期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材特点:

  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它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签,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到,具有如下特点:

  1.“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兴趣和美感,引发学*激情。

  2.“问题性”: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3.“科学性”与“思想性”: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系与启发,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学*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育理性精神。

  4.“时代性”与“应用性”:以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感的素材创设情境,加强数学活动,发展应用意识。

  三、教法分析:

  1. 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 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方式。

  3. 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惯。

  四、学情分析:

  基本情况:12班共 人,男生 人,女生 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 人,中上等生约 人,中等生约 人,中下生约 人,后进生约 人。

  14班共 人,男生 人,女生 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 人,中上等生约 人,中等生约 人,中下生约 人,后进生约 人。

  2、两个班均属普高班,学*情况良好,但学生自觉性差,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在教学中需时时提醒学生,培养其自觉性。班级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计算能力太差,学生不喜欢去算题,嫌麻烦,只注重思路,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其思维能力。同时,由于初中课改的原因,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衔接力度不够,需在新授时适机补充一些内容。因此时间上可能仍然吃紧。同时,其底子薄弱,因此在教学时只能注重基础再基础,争取每一堂课落实一个知识点,掌握一个知识点。

  五、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兴趣。由数学活动、故事、吸引人的课、合理的要求、师生谈话等途径树立学生的学*信心,提高学*兴趣,在主观作用下上升和进步。

  2、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比较相*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3、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4、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自始至终贯彻教学四环节,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不同教法。

  6、重视数学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8

  一、工作目标及指导思想

  1、培养学生良好的高中数学学**惯。初中学*与高中学*无论是从知识的容量,还是知识的难度来说,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高中学*最关键的一环就是要培养良好的学**惯。如预*如何做,复*如何做,晚上要做什么,周末如何安排,如何处理练*等等。养成良好的数学学**惯,有利于数学学*的开展,有利于建立数学学*的自信。

  2、优化学生的学*方法,使他们能通过观察、体验、探究、讨论等主动学*的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学*潜能,形成有效的学*策略,提高自主学*的能力,增强学生学*的主动性。

  3、优化教师的教学方法,结合新教材,采用新理念,使用新教法,是我们备课组所有老师的共同想法。因此,在自主学*的基础上,大家又利用自身不同的特点,设计一些新理念的课程,以丰富教学形式,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4、关注学生的情感,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结合数学史,培养学生的学*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动力,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工具性,提高数学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注重过程评价。不要一味以对错衡量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而是关注他知道了多少,有什么想法,还有哪些不足,对学生在学*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以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6、多学*新的教学理论和学*理论知识,研究新课改地区的几年高考题,用以指导实际工作。

  二、具体工作安排:

  2、按照教务处安排,组织教研活动,特别是新课程相关的教学展示、研讨等。准备七节示范课,每位高一教师一节,以相互学*,相互研究,上课顺序:①吴林,②陈海*,③**照,④张继永,⑤王海萍,⑥胡小浇和⑦沈海军。

  3、精讲精练,落实每周一练制度及单元过关测试,教师要全批全改,及时认真讲评。并做好试卷补偿练*,单元卷由备课组成员轮流负责,做到侧重知识点的覆盖,难度控制(不可太难。

  4、抓好数学竞赛人才的选拔,落实竞赛课程的内容、教学进度及人员安排。

  5、加强尖子生的培养和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做好尖子生的培养工作及所有学生的学*情况跟踪工作,争取不让学生掉队,认真做好因材施教,积极探讨分层教学的教学方法。

  6、指导学生尽快适应高、初中过渡阶段的学*,教学时应注意高、初中知识的衔接,并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7、落实新老教师的传、帮、带工作,促进全体教师共同成长。力争在新的学期里超越兄弟学校。

  三、科研工作

  1、配合完成数学组市规课题几何画板的相关教研内容。

  2、结合新课程教学,完成相关的论文撰写。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9

  一.学情分析

  20xx年秋季起,辽宁省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已经实行5个年头,我校选用的数学教材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A版教材。与旧教材作一比较,发现本套教材是在继承我国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优良传统和基础上积极创新,充分体现了数学的美学价值和人文精神。我校虽是一所省级重点中学,但学生基础较差,学*兴趣不大,怎样调动学生的学*兴趣是本期在教学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能力要求

  1、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1)通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对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

  (3)通过揭示立体集合、函数、数列有关概念、公式和图形的对应关系,培养记忆能力。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1)通过概率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加强对概念、公式、法则的明确性和灵活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函数、数列的教学,提高学生是运算过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简捷性能力。

  (4)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正确、迅速与合理、灵活的运算能力,促使知识间的滲透和迁移。

  (5)利用数形结合,另辟蹊径,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三:教学任务与目的

  本学期担任高一(9)(10)两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两班学生共有120人,初中的基础参差不齐,但两个班的学生整体水*不高;部分学生学**惯不好,很多学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把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好,制定如下教学工作计划。

  1.加强集体备课与个人学*,个人要加强自我学*和养成解数学题的*惯,提高个人专业素养和教学基本功。

  2、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的能力,转变学生学*数学的.方式。学生是学*和发展的主人,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自我学*,自我教育与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改善学生的学*方式是高中数学新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

  3、了解新课程教学基本程序,掌握新课程教学常规策略,立足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与学生多沟通、多交流,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5、要深刻理解领悟新教材的立意进行教学,而不要盲目地加深难度。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0

  一、教材依据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数学(必修2)第二章《解析几何初步》第一节《1。2直线的方程》第一部分《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内容。

  二、教材分析

  直线方程的点斜式给出了根据已知一个点和斜率求直线方程的方法和途径。在求直线的方程中,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是基本的,直线方程的斜截式、两点式都是由点斜式推出的。从初中代数中的一次函数引入,自然过渡到本节课想要解决的问题求直线方程问题。在引入,过程中要让学生弄清直线与方程的一一对应关系,理解研究直线可以从研究方程和方程的特征入手。在推导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时,根据直线这一结论,先猜想确定一条直线的条件,再根据猜想得到的条件求出直线方程。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的形式特点和适用范围;

  (2)能正确利用直线的点斜式、斜截式公式求直线方程。

  (3)体会直线的斜截式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在已知直角坐标系内确定一条直线的几何要素直线上的一点和直线的倾斜角的基础上,通过师生探讨,得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学生通过对比理解截距与距离的区别。

  情态与价值观:通过让学生体会直线的斜截式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渗透数学中普遍存在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等观点,使学生能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四、教学重点

  重点: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和斜截式方程。

  五、教学难点

  难点: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和斜截式方程的应用。

  要点: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帮助学生分析描述几何图形。

  六、教学准备

  1、教学方法的选择:启发、引导、讨论。

  创设问题情境,采用启发诱导式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探索讨论,学生主动参与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学*活动。

  2、通过让学生观察、讨论、辨析、画图,亲身实践,调动多感官去体验数学建模的思想;学生要学会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建立起代数问题与几何问题间的密切联系。为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我主要指导了以下的学*方法:

  ①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通过观察图像归纳总结,自己评析解题对错,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数学表达能力。

  ②分组讨论。

  一、指导思想

  准确把握《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各项基本要求,立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注重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针对学生实际,不断研究数学教学,改进教法,指导学法,奠定立足社会所需要的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奠定他们终身学*的基础。

  二、高一上册数学教学教材特点:

  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它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签、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具有如下特点:

  1、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兴趣和美感,引发学*激情。

  2、问题性: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3、科学性与思想性: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系与启发,强调类比、化归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学*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育理性精神。

  4、时代性与应用性:以具有时代感和现实感的素材创设情境,加强数学活动,发展应用意识。

  三、高一上册数学教学教法分析:

  1、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方式。

  3、在教学中强调类比、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惯。

  四、学情分析

  高一作为起始年级,作为从义务阶段迈入应试征程的适应阶段,该有的是一份执着。他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跨越性,理想的期盼与学法的突变,难度的加强与惰性的生成等等矛盾冲突伴随着高一新生的成长。面对新教材的我们也是边摸索边改变,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并落实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不负众望。我们要从学生的认识水*和实际能力出发,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做好初三与高一的衔接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好从初中到高中学*方法的过渡。从高一起就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方法,良好的学*态度和学**惯,以适应高中领悟性的学*方法。

  五、高一上册数学教学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兴趣。由数学活动、故事、吸引人的课、合理的要求、师生谈话等途径树立学生的学*信心,提高学*兴趣,在主观作用下上升和进步。

  2、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比较相*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3、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4、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重视数学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1

  一、 指导思想

  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突出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的培养

  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要贴*教学实际,既注意全面,又突出重点,注重知识内在联系以及中学数学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

  2.重视数学基本能力的培养

  数学基本能力主要包括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这几方面的能力。根据高一上学期的内容,侧重以下几个方面:

  (1)运算求解能力是思维能力和运算技能的结合,主要包括数的计算、估算和*似计算,式子的组合变形与分解变形,以及能够针对问题探究运算方向、选择运算公式、确定运算程序等。

  (2)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要求是:能够通过对实例的探究发现研究对象的本质;能够从给定的信息材料中概括出一些结论,并用于解决问题或做出新的判断。

  (3)推理论证能力的培养要求是:能够根据已知的.事实和已经获得的正确的数学命题,运用演绎推理,论证某一数学命题的真假性。

  (4)数据处理能力是指会收集、整理、分析数据,能够从大量数据中提取对研究问题有用的信息并做出判断,以解决给定的实际问题。

  3.注重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要求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构造数学模型,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4.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形成批判性的思维*惯,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 教材特点

  高一上使用的是人教版《必修1》和《必修4》,这套教材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鉴、发展、创新的关系,体现了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具有如下特点:

  1. 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学*兴趣和美感,每章配有优美的章头图和诗一般的引言和富有哲理的数学家名言。

  2. 问题性:每节围绕问题展开,设置问题情景,培养问题意识,以问题为切入点,形成问题链,来组织课堂教学

  3. 思想性和应用性: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系和启发,强调类比、推广、化归和特殊化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学*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理性精神;取材具有时代感、现实感,加强数学活动,发展应用意识。

  4. 可操作性:教材编写体例就是以一堂课的全过程展开,易于学生自学、教师编写教案,大致一节内容占三页。

  三、 学情分析

  基本状况:本年级共14个行政班级,其中2个实验班,12个普通班。学生数共840人,由于初高中分别进行了课改,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衔接度远远不够,需在新授的同时适时补充一些内容,因此时间上略紧。同时,因其底子薄弱,教学时必须注重基础,夯实每个知识点。

  四、 教学措施

  1.加强自我学*,特别是两个纲领性文件——《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普通高中数学考试大纲》,准确把握教学要求,提高教学效率,不做无用功;

  2.加强集体备课,发动全组同志,确定阶段主讲人,集思广益,讨论优化教学方案;*行班级统一进度,统一要求,统一作业,统一考试;

  3.认真贯彻教学六认真的要求,精心组织教学,保护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重视数学学*能力培养;

  4.加强衔接教学,适量打破模块式教学,使学生得到和谐的发展。

  五、 教学进度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2

  本学期担任高一x1、x2两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两班学生共有xx人,初中的基础参差不齐,但两个班的学生整体水*较高;部分学生学**惯不好,很多学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把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好,制定如下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意目标

  (1)通过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的兴趣。

  (2)提供生活背景,通过数学建模,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3)在探究函数、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性质,体验获得数学规律的艰辛和乐趣,在分组研究合作学*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基于情意目标,调控教学流程,坚定学*信念和学*信心。

  (5)还时空给学生、还课堂给学生、还探索和发现权给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在发展他们思维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数学情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和追求数学的科学精神。

  (6)让学生体验"发现--挫折--矛盾--顿悟--新的发现"这一科学发现历程法。

  (二)能力要求

  1、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1)通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对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

  (3)通过揭示立体集合、函数、数列有关概念、公式和图形的对应关系,培养记忆能力,工作计划《高一数学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1)通过概率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加强对概念、公式、法则的明确性和灵活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函数、数列的教学,提高学生是运算过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简捷性能力。

  (4)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正确、迅速与合理、灵活的运算能力,促使知识间的渗透和迁移。

  (5)利用数形结合,另辟蹊径,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通过对简易逻辑的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周密性及思维的逻辑性。

  (2)通过不等式、函数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发展发散思维能力。

  (3)通过不等式、函数的引伸、推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能力。

  (5)通过典型例题不同思路的分析,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是学生掌握转化思想方法。

  (三)知识目标

  1.集合、简易逻辑

  (1)理解集合、子集、补订、交集、交集的概念.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2)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理解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意义.

  (3)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2.函数

  (1)了解映射的概念,理解函数的概念.

  (2)了解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的概念,掌握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的方法.

  (3)了解反函数的概念及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像间的关系,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反函数.

  (4)理解分数指数幂的概念,掌握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

  (5)理解对数的概念,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

  (6)能够运用函数的性质、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性质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数列

  (1)理解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了解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并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

  (2)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

  1、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四种命题.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2.映射、函数、函数的单调性、反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函数的应用.

  3.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

  等比数列及其通项公式.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

  四、教学难点

  1.四种命题.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2.反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3.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

  五、工作措施.

  1、抓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环节,因此,抓好课堂教学是教学之根本,是大面积提高数学成绩的主途径。

  (1)、扎实落实集体备课,通过集体讨论,抓住教学内容的实质,形成较好的教学方案,拟好典型例题、练*题、周练题、章考题、月考题。

  (2)、加大课堂教改力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能力。最有效的学*是自主学*,因此,课堂教学要大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通过"知识的产生,发展",逐步形成知识体系;通过"知识质疑、展活"迁移知识、应用知识,提高能力。同时要养成学生良好的学**惯,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从而提高数学素养,并大面积提高数学成绩。

  2、加强课外辅导,提高竞争能力。

  课外辅导是课堂的有力补充,是提高数学成绩的有力手段。

  (1)加强数学数学竞赛的指导,提高学*兴趣。

  (2)加强学*方法的指导,全方面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特别是自主能力,并通过强化训练,不断提高解题能力,使他们的数学成绩更上一城楼。

  (2)、加强对边缘生的辅导。边缘生是一个班级教学成败的关键,因此,我将下大力气辅导边缘生,通过个别加集体的方法,并定时单独测试,面批面改,从而使他们的数学成绩有质的飞跃。

  3、搞好单元考试、阶段性考试的分析。

  学生只有通过不断的练*才能提高成绩,单元考试、阶段性考试是最好的练*,每次都要做好分析,并指导学生纠错。在分析过程中要遵循自主的思维*惯,使学生真正理解。

  六、目标承诺

  1、及格率不低于98%。

  2、人*比年级*均高15分以上。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3

  本学期担任高一5、6两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两班学生共有110人,初中的基础参差不齐,但两个班的学生整体水*还可以;部分学生学**惯不好,很多学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把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好,制定如下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意目标

  (1)通过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的兴趣

  (2)提供生活背景,通过数学建模,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3)在探究函数、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性质,体验获得数学规律的艰辛和乐趣,在分组研究合作学*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基于情意目标,调控教学流程,坚定学*信念和学*信心

  (5)还时空给学生、还课堂给学生、还探索和发现权给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在发展他们思维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数学情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和追求数学的科学精神

  (6)让学生体验“发现——挫折——矛盾——顿悟——新的发现”这一科学发现历程法

  (二)能力要求

  1、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1)通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对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

  (2)通过揭示立体集合、函数、数列有关概念、公式和图形的对应关系,培养记忆能力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1)通过概率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加强对概念、公式、法则的明确性和灵活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函数、数列的教学,提高学生是运算过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简捷性能力

  (4)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正确、迅速与合理、灵活的运算能力,促使知识间的滲透和迁移

  (5)利用数形结合,另辟蹊径,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通过对简易逻辑的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周密性及思维的逻辑性

  (2)通过不等式、函数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发展发散思维能力

  (3)通过不等式、函数的引伸、推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能力

  (5)通过典型例题不同思路的分析,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是学生掌握转化思想方法

  (三)知识目标

  1、集合、简易逻辑

  (1)理解集合、子集、补订、交集、交集的概念、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2)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理解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意义、

  (3)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2、函数

  (1)了解映射的概念,理解函数的概念

  (2)了解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的概念,掌握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的方法

  (3)了解反函数的概念及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像间的关系,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反函数

  (4)理解分数指数幂的概念,掌握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

  (5)理解对数的概念,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

  (6)能够运用函数的性质、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性质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数列

  (1)理解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了解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并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

  (2)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

  1、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四种命题、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2、映射、函数、函数的单调性、反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函数的应用

  3、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

  等比数列及其通项公式、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

  三、教学难点

  1、四种命题、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2、反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3、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

  四、工作措施

  1、抓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环节,因此,抓好课堂教学是教学之根本,是大面积提高数学成绩的主途径。

  (1)、扎实落实集体备课,通过集体讨论,抓住教学内容的实质,形成较好的教学方案,拟好典型例题、练*题、周练题、章考题、月考题。

  (2)、加大课堂教改力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能力、最有效的学*是自主学*,因此,课堂教学要大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通过“知识的产生,发展”,逐步形成知识体系;通过“知识质疑、展活”迁移知识、应用知识,提高能力、同时要养成学生良好的学**惯,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从而提高数学素养,并大面积提高数学成绩。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将认真贯彻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要点,在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的指导下,围绕“生本教育”的教学理念,以更新观念为前提,以育人为归宿,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研模式,积极探索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数学教研工作新体系。继续推进“生本教育”改革的进程,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努力让自己成为有思想、有追求、有能力、有经验、有智慧、有作为的新型教师。

  二、目标任务:

  1、努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使各班数学成绩达到学校规定的有关标准。

  2、在数学学科教研教改中注重素质教育,让自己成为一位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过硬的数学教师。

  3、狠抓生本教育,加强数学课堂改革力度,积极参加各项教研活动,提高现代教学水*,切实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4、积极参加集体备课和业务学*活动,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听课后认真评课,及时反馈,如教学内容安排否恰当。难点是否突破,教法是否得当,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老师的教学基本功等方面进行中肯,全面的评论、探讨。

  三、具体措施:

  1、把握教材关:

  认真学*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把握各单元、各节的教学要求和重难点,熟悉教材的特点和编者的意图,订好所教学科的教学计划。计划要体现每单元重难点以及采取的措施,研究解决难点的方法。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练*策略。对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及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记录,及时进行反思,认真反思个人的教育教学心得。

  2、规范日常工作:

  严格规范数学教学常规。要认真制定教学计划,认真备课、上课、布置和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学生作业的规范性要求,包括学生书写作业的规范和教师批阅作业的规范。

  3、教师角色的变化:

  要积极实践生本教育,真正实现教师是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学生的合作伙伴,不再是在“讲”的基础上“扶”着学生、“牵”着学生去掌握知识,而是要将知识“放”给学生,放心、放手地让学生自主学*。

  总之,我们愿与新课程同行,在探索中前进,在失败中成熟,把新课改引向深入。因为我们坚信我们的新课改最终可以使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4

  一.指导思想:

  以发展教育的理念为指引,以学校教务处、教研组、年级组工作计划为指南,加强备课组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学*,更新教学观念,落实教学常规,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尤其是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创造型人才。

  二.工作目标

  1、全组成员精诚团结,互相学*,取长补短,力争使我们高一数学备课组组成为一个优秀集体。

  2、规定集体备课的时间(单周二上午第三节),分工协作,加强研讨,统一助学案,***学进度,每周一练,又要根据本班的学情进行复备。

  3、积极参与备课组的教学资源的建设,丰富博客内容,鼓励每位教师就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体会或教训,及时总结。

  三.学情分析:

  1-2班属普高班,3-8班属综合重点班,学*情况在整个年段较好,大部分学生基础相比较较扎实,上个学期,学生自觉性较好,自我控制力强,但部分学生上进心仍然不太强,缺少紧迫感,自我约束和自我提高能力有待加强,并且课堂内容除了基础,也要注重能力培养,适当增加难度,向高考看齐。11-17班属综合普通班,学*情况一般,课堂主体性差,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因此在教学中需时时提醒学生,培养其自觉性,9班园艺班,10班计算机班,学*情况一般,学生学*自觉性差,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违纪行为。经过一个学期的锻炼,各班数学计算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基本能脱离计算器,但很多学生偏科严重,上课走神,说话,睡觉,作业不按时按质完成,学*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较差。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教师上课照顾到全部学生。同时普通班和3+2班,其底子薄弱,因此在教学时只能注重基础再基础,争取每一堂课落实一个知识点,掌握一个知识点。

  四.具体工作和措施:

  1.认真学*教学大纲和钻研教材教法,把握好教材的广度、深度和难度。

  2.积极进行集体备课,为了能够将集体备课落实到实处,集体备课做到统一时间,统一地点。

  3..抓好每次备课组活动。遵守会议制度,活动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形式多样,确定专题发言人,能提前准备好教案,活动能充分讨论,取长补短,做好记录。

  4.本组教师年轻化程度高,因此要加大新课标的学*力度,通过备课组学*,集体讨论,个人学*为主,要求每人在学期末能撰写一篇论文或案例,使每位教师由教学型向研究型迈进。

  5.落实新老教师的传、帮、带工作,师徒结对,促进全体教师共同成长。

  6.抓好初中与高中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数学方法的衔接教学,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牢固打好数学基础。

  7.课堂教学要多些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教学中要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双基的教学。

  8.教学中要注重:

  (1)强化思维过程,努力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2)增强实践意识、重视探究和应用;

  (3)倡导主动学*,营造自主探索和应用:教师要善于从教材实际和社会生活中提出问题,开设研究性课题,让学生自主学*讨论交流,在解决问题中激发兴趣、树立信心,培养钻研精神,提高数学表达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

  9.贯彻落实教学常规,作业全批全改,在作业上写好激励性的评语。

  10.精讲精练,落实单元过关测试,教师要全批全改,及时认真讲评。并做好试卷补偿练*,单元卷由备课组成员轮流负责,做到侧重知识点的覆盖,难度控制(不可太难);

  11.加强尖子生的培养和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做好尖子生的培养工作及所有学生的学*情况跟踪工作,争取不让学生掉队,认真做好因材施教,积极探讨"分层教学"的教学方法;

  12.指导学生尽快适应高、初中过渡阶段的学*,教学时应注意高、初中知识的衔接,并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13.尽快了解学生的数学的基本情况,进一步培养好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14.做好教情学情的调查,及时调整教与学,制定好研究性课题,组织本备课组教师做好学生的指导工作。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5

  1、认真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本学期学完高一数学的全部内容,并力争挤出时间学*高二数学的第一章,为高三学*争取更多的时间。

  2、继续实施“导学案教学方法”完善导学案,形成集美中学特色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我学*的能力和*惯,使学生做到简单知识自己能学会,较难知识在老师点拔下能学会,难度大的知识在老师的讲解下能轻松学会。

  3、教师间相互听课,每周每个教师听课不少于两节,并及时的反馈交流,互相取长补短使老教师呆板陈旧的教学方法变得活泼生动,充满生机,使新教师教学水*逐步走向成熟而稳健;组织好期中、期末的复*、考试、出题、评卷、讲评、个别指导工作,约在12周左右进行期中考试。

  4、加强尖子生的.培养工作,定期对他们进行辅导或者跟踪检测,以使他们成为全市的数学尖子,为学校争光,进而带动全校数学成绩的提高,提高集美中学的数学层次。

  5、重点工作放在中下等学生的教学、管理、辅导、心理调节与学*方法指导上,使他们学所有所得、学有所成,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我学*的意识和能力,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迫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惯,思维*惯,行为*惯,以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为学校赢得更大的荣誉。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菁选(扩展4)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菁选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精选15篇)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现在就让我们制定一份计划,好好地规划一下吧。想学*拟定计划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

  我校选用的数学教材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a版教材。与旧教材作一比较,发现本套教材是在继承我国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优良传统和基础上积极创新,充分体现了数学的美学价值和人文精神。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有下列几个特点:

  1、更加注重强调数学知识的实际背景和应用,使教材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即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美感,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学*。

  2、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体现了问题性,本套教材的一个很大特点是每一章都可以看到"观察""思考""探索"以及用"问号性"图标呈现的"边空"等栏目,利用这些栏目,在知识形过过程的"关键点"上,在运用数学思想方法产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关节点"上,在数学知识之间联系的"联点"上,在数学问题变式的"发散点"上,在学生思维的"最*发展区"内,提出恰当的、对学生数学思维有适度启发的问题,以引导学生的数学探究活动,切实转变学生的学*方式。

  3、信息技术是一种强有力的认识工具,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体现了积极探索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帮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力量,对数学的本质作进一步的理解。

  4、关注学生数学发展的不同需求,为不同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空间,促进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台。例如教材通过设置"观察与猜想"、"阅读与思考"、"探究与发现"等栏目,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关于探究性、拓展性、思想性、时代性和应用性的选学材料,拓展学生的数学活动空间和扩大学生的数学知识面,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数学的科学价值,反映了数学在推动其他科学和整个文化进步中的作用。

  5、新教材注重数学史渗透,特别是注重介绍我国对数学的贡献,充分体现数学的人文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任务与目的

  1、了解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理解集合间的关系和运算,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会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描述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了解函数的构成要素,会求简单函数定义域和值域,会根据实际情境的不同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函数。通过已学过的具体函数,理解函数的单调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了解奇偶性的含义,会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根据某个主题,收集17世纪前后发生的一些对数学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开普勒、伽利略、笛卡儿、牛顿、莱布尼兹、欧拉等)的有关资料,了解函数概念的发展历程。

  2、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理解有理指数幂的含义,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通过阅读材料,了解对数的发现历史以及对简化运算的作用。通过具体实例,直观了解对数函数模型所刻画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体会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对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知道指数函数y=ax与对数函数y=logax互为反函数(a0,a≠1)。通过实例,了解幂函数的概念;合函数y=x,y=x2,y=x3,y=1/x,y=x1/2的图象,了解它们的变化情况。

  3、合二次函数的图象,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从而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根据具体函数的图象,能够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似解,了解这种方法是求方程*似解的常用方法。利用计算工具,比较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幂函数间的增长差异;合实例体会直线上升、指数爆炸、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类型增长的含义。收集一些社会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数模型,了解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

  4、利用实物模型、计算机软件观察大量空间图形,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构。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的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使用材料(如纸纸板)制作模型,会用斜二侧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通过观察用两种方法(*行投影与中心投影)画出的视图与直观图,了解空间图形的不同表示形式。完成实*作业,如画出某些建筑的视图与直观图(在不影响图形特征的基础上,尺寸、线条等不作严格要求)。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不要求记忆公式)。

  5、以长方体为载体,使学生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认识空间中点、直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通过对大量图形的观察、实验、操作和说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行、垂直判定方法以及基本性质。学会准确地使用数学语言表述几何对象的位置关系,体验公理化思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并用来解决一些简单的推理论证及应用问题。

  6、在*面直角坐标系中,合具体图形,探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经历用代数方法刻画直线斜率的过程,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能根据斜率判定两条直线*行或垂直。根据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探索并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体会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直线的交点坐标。探索并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求两条*行直线间的距离。

  三、教学措施和活动

  1、加强集体备课与个人学*,个人要加强自我学*和养成解数学题的*惯,提高个人专业素养和教学基本功。

  2、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的能力,转变学生学*数学的方式。学生是学*和发展的主人,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自我学*,自我教育与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改善学生的学*方式是高中数学新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

  3、了解新课程教学基本程序,掌握新课程教学常规策略,立足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与学生多沟通、多交流,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5、要深刻理解领悟新教材的立意进行教学,而不要盲目地加深难度。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2

  一、教材依据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数学(必修2)第二章《解析几何初步》第一节《1。2直线的方程》第一部分《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内容。

  二、教材分析

  直线方程的点斜式给出了根据已知一个点和斜率求直线方程的方法和途径。在求直线的方程中,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是基本的,直线方程的斜截式、两点式都是由点斜式推出的。从初中代数中的一次函数引入,自然过渡到本节课想要解决的问题求直线方程问题。在引入,过程中要让学生弄清直线与方程的一一对应关系,理解研究直线可以从研究方程和方程的特征入手。在推导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时,根据直线这一结论,先猜想确定一条直线的条件,再根据猜想得到的条件求出直线方程。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的形式特点和适用范围;

  (2)能正确利用直线的点斜式、斜截式公式求直线方程。

  (3)体会直线的斜截式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在已知直角坐标系内确定一条直线的几何要素直线上的一点和直线的倾斜角的基础上,通过师生探讨,得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学生通过对比理解截距与距离的区别。

  情态与价值观:通过让学生体会直线的斜截式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渗透数学中普遍存在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等观点,使学生能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四、教学重点

  重点: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和斜截式方程。

  五、教学难点

  难点: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和斜截式方程的应用。

  要点: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帮助学生分析描述几何图形。

  六、教学准备

  1、教学方法的'选择:启发、引导、讨论。

  创设问题情境,采用启发诱导式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探索讨论,学生主动参与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学*活动。

  2、通过让学生观察、讨论、辨析、画图,亲身实践,调动多感官去体验数学建模的思想;学生要学会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建立起代数问题与几何问题间的密切联系。为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我主要指导了以下的学*方法:

  ①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通过观察图像归纳总结,自己评析解题对错,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数学表达能力。

  ②分组讨论。

  一、指导思想

  准确把握《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各项基本要求,立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注重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针对学生实际,不断研究数学教学,改进教法,指导学法,奠定立足社会所需要的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奠定他们终身学*的基础。

  二、高一上册数学教学教材特点:

  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它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签、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具有如下特点:

  1、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兴趣和美感,引发学*激情。

  2、问题性: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3、科学性与思想性: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系与启发,强调类比、化归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学*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育理性精神。

  4、时代性与应用性:以具有时代感和现实感的素材创设情境,加强数学活动,发展应用意识。

  三、高一上册数学教学教法分析:

  1、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方式。

  3、在教学中强调类比、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惯。

  四、学情分析

  高一作为起始年级,作为从义务阶段迈入应试征程的适应阶段,该有的是一份执着。他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跨越性,理想的期盼与学法的突变,难度的加强与惰性的生成等等矛盾冲突伴随着高一新生的成长。面对新教材的我们也是边摸索边改变,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并落实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不负众望。我们要从学生的认识水*和实际能力出发,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做好初三与高一的衔接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好从初中到高中学*方法的过渡。从高一起就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方法,良好的学*态度和学**惯,以适应高中领悟性的学*方法。

  五、高一上册数学教学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兴趣。由数学活动、故事、吸引人的课、合理的要求、师生谈话等途径树立学生的学*信心,提高学*兴趣,在主观作用下上升和进步。

  2、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比较相*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3、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4、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重视数学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3

  一、基本情况分析

  任教153班与154班两个班,其中153班是文化班有男生51人,女生22人;154班是美术班有男生23人,女生21人,并且有音乐生8人。两个班基础差,学*数学的兴趣都不高。

  二、指导思想

  准确把握《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各项基本要求,立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注重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针对学生实际,不断研究数学教学,改进教法,指导学法,奠定立足社会所需要的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奠定他们终身学*的基础。

  三、教学建议

  1、深入钻研教材。以教材为核心,深入研究教材中章节知识的内外结构,熟练把握知识的逻辑体系,细致领悟教材改革的精髓,逐步明确教材对教学形式、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影响。

  2、准确把握新大纲。新大纲修改了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层次,准确把握新大纲对知识点的基本要求,防止自觉不自觉地对教材加深加宽。同时,在整体上,要重视数学应用;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如增加阅读材料(开阔学生的视野),以拓宽知识的广度来求得知识的深度。

  3、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新的认识体系,营造有利于学生学*的氛围。

  4、发挥教材的多种教学功能。用好章头图,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发挥阅读材料的功能,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组织好研究性课题的教学,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之所需;小结和复*是培养学生自学的好材料。

  5、加强课堂教学研究,科学设计教学方法。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特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发扬教学民主,师生双方密切合作,交流互动,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教研组要根据教材各章节的重难点制定教学专题,每人每学期指定一个专题,安排一至二次教研课。年级备课组每周举行一至二次教研活动,积累教学经验。

  6、落实课外活动的内容。组织和加强数学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加强对高层次学生的竞赛辅导,培养拔尖人才。

  四、教研课题

  ——高中数学新课程新教法

  五.教学进度

  第一周集合

  第二周函数及其表示

  第三周函数的基本性质

  第四周指数函数

  第五周对数函数

  第六周幂函数

  第七周函数与方程

  第八周函数的应用

  第九周期中考试

  第十——十一周空间几何体

  第十二周点,直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第十三——十四周直线与*面*行与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第十五——十六周直线与方程

  第十八——十九周圆与方程

  第二十周期末考试

  一、指导思想:

  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材特点:

  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它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签,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到,具有如下特点:

  1.“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兴趣和美感,引发学*激情。

  2.“问题性”: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3.“科学性”与“思想性”: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系与启发,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学*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育理性精神。

  4.“时代性”与“应用性”:以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感的素材创设情境,加强数学活动,发展应用意识。

  三、教法分析:

  1.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方式。

  3.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惯。

  四、学情分析:

  1、基本情况:12班共人,男生人,女生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人,中上等生约人,中等生约人,中下生约人,后进生约人。

  14班共人,男生人,女生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人,中上等生约人,中等生约人,中下生约人,后进生约人。

  2、两个班均属普高班,学*情况良好,但学生自觉性差,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在教学中需时时提醒学生,培养其自觉性。班级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计算能力太差,学生不喜欢去算题,嫌麻烦,只注重思路,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其思维能力。同时,由于初中课改的原因,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衔接力度不够,需在新授时适机补充一些内容。因此时间上可能仍然吃紧。同时,其底子薄弱,因此在教学时只能注重基础再基础,争取每一堂课落实一个知识点,掌握一个知识点。

  五、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兴趣。由数学活动、故事、吸引人的课、合理的要求、师生谈话等途径树立学生的学*信心,提高学*兴趣,在主观作用下上升和进步。

  2、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比较相*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3、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4、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自始至终贯彻教学四环节,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不同教法。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4

  一.学情分析

  20xx年秋季起,辽宁省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已经实行5个年头,我校选用的数学教材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A版教材。与旧教材作一比较,发现本套教材是在继承我国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优良传统和基础上积极创新,充分体现了数学的美学价值和人文精神。我校虽是一所省级重点中学,但学生基础较差,学*兴趣不大,怎样调动学生的学*兴趣是本期在教学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能力要求

  1、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1)通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对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

  (3)通过揭示立体集合、函数、数列有关概念、公式和图形的对应关系,培养记忆能力。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1)通过概率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加强对概念、公式、法则的明确性和灵活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函数、数列的教学,提高学生是运算过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简捷性能力。

  (4)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正确、迅速与合理、灵活的运算能力,促使知识间的滲透和迁移。

  (5)利用数形结合,另辟蹊径,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三:教学任务与目的

  本学期担任高一(9)(10)两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两班学生共有120人,初中的基础参差不齐,但两个班的学生整体水*不高;部分学生学**惯不好,很多学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把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好,制定如下教学工作计划。

  1.加强集体备课与个人学*,个人要加强自我学*和养成解数学题的*惯,提高个人专业素养和教学基本功。

  2、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的能力,转变学生学*数学的方式。学生是学*和发展的主人,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自我学*,自我教育与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改善学生的学*方式是高中数学新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

  3、了解新课程教学基本程序,掌握新课程教学常规策略,立足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与学生多沟通、多交流,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5、要深刻理解领悟新教材的立意进行教学,而不要盲目地加深难度。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5

  一、使用教材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人民教育出版社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4人民教育出版社

  二、学情分析

  经过高一上学期的磨合,学生基本适应高中阶段的语文学*多数同学摆脱了初中时段机械地、死记硬背地学*语文的思维定势,体上能感觉到高中语文学*与以往有所不同,懂得了主动学*、主动选择和确定学*内容,最起码有了这种认识、这种欲望了。

  在上学期期中考试中,许多学生摸不着头脑,从不知考什么中映出不知学什么,很迷茫。到期末考试时,多数同学知道高中语文学什么,以及怎么学了。当然,迷惘的同学也还有不少。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激发和引导他们学*语文。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和必修4两本书的内容。

  必修3的“阅读鉴赏”部分所选的课文既有古代诗歌散文名篇,也有中外小说和科普科幻作品。四个单元分别是:人物与环境小说一,感受与共鸣唐宋诗,质疑解难古代议论散文,启迪与想象科普科幻作品。

  “表达交流”中的写作部分主要训练一般议论文的写作,写作专题分别是:多思善想——学*选取立论的角度学会宽容——学*选择和使用论据善待生命——学*论证爱的奉献——学*议论中的记叙。口语交际专题为议论。

  “梳理探究”设计的专题为: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文字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语文学*的自我评价。

  “名著导读”介绍《红楼梦》和《高老头》。

  必修4的“阅读鉴赏”部分所选的课文,有中外戏剧,宋元词曲,古代人物传记及社会科学论文。四个单元分别是:性格与中外戏剧,情思与意境宋元词曲,理清思路社会科学论文、随笔,知人论世古代人物传记。

  “表达交际”中的写作部分主要训练议论文的写作,写作专题分别是:解读时间——学*横向展开议论发现幸福——学*纵向展开议论确立自信——学*驳善于思辨——学*辩证分析。口语交际专题为辩论。

  “树立探究”设计的专题为:逻辑和语文学*,走*文学师、影视文化。

  “名著导读”介绍莎士比亚戏剧和朱光潜的《谈美》。

  四、教学目标和要求

  拟在期中考试前完成必修3内容的学*,其中安排3次写作训练,2次月考或单元测试期中考试后完成必修4内容的学*,其中安排3次写作训练,1——2次月考或单元测试。

  教学中要求做到:

  1、依据新课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力求获得的'教学效果。

  2、认真钻研、领会新教材和新纲,提高课堂效益,向45分钟要质量。

  3、本学期要完成必修3和必修4两部书的教学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强化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与提高。

  4、本学期在写作上,着重培养学生写作议论文的能力。先了解议论文文本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议论说理的兴趣和能力,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

  五、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做好学情分析,面对高一下学期文理分科的现状,认识并了解新的学生,尽快熟悉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到因材施教。

  2、继续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在*时的教学中,围绕学法设计教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3、讲究提问设计,板书设计,助学生进行知识归类、梳理。

  4、利用课外时间给学生解疑答难,加强辅导,补学补差。

  5、强化基础知识的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6、在集体备课和教学中,以培养阅读能力为中心,在作文备课和训练中做到系列性、科学性、实效性。

  六、教科研设想

  1、充分认识到教科研工作在实施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性。

  2、认真学*、钻研新课程理论,切实转变教育教学理念,用科学的教育理念来指#工作计划# 导语文教学。

  3、坚持集体备课制度,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用群体智慧和力量,提高整个高一年级组各位语文同仁的语文教学水*和能力。

  4、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发挥笔记本电脑在备课、教学、辅导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5、课外认真学*有关语文教学的杂志,如《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学*》等,广泛吸收,不断充电,以期高屋建瓴地实施教学。

  总之,不能做经验型语文教师,而要做科研型语文教师。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6

  为了高一下学期的数学教学工作开展的更好,现做如下工作计划:

  一、具体目标

  1、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2、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二、本学期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1、双基要求:在基础知识方面让学生掌握高一有关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定理以及由其内容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基本技能方面能按照一定的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处理数据、能使用计数器及简单的推理、画图。

  2、能力培养:能运用数学概念、思想方法,辨明数学关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会根据法则、公式正确的进行运算、处理数据,并能根据问题的情景设计运算途径;会提出、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带有实际意义的或在相关学科、生产和生活的数学问题,并进行交流,形成数学的意思;从而通过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3、思想教育:培养高一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信心和毅力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及欣赏数学的美学价值,并懂的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的观点;数学中普遍存在的对立统一、运动变化、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等观点。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7

  一、指导思想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育的兴衰维系国家之兴衰,孩子的进步与徘徊事观家庭的喜怒和哀乐!数学这一科有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学科特点,在高考中的决定性作用亦举重非轻!夸张一点说数学是强校之本,升学之源。鉴于此,我们当举全组之力,充分发挥团队精神,既分工又合作,立足高考,保质保量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在原来良好的基础上锦上添花。

  二。工作目标

  1. 全组成员精诚团结,互相关心,互相支持,弘扬一种同志加兄弟的同仁关系,力争使我们高一数学组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优秀集体。

  2. 不拘形式不拘时间地点的.加强交流,互相之间取长补短,与时俱进,教学相长。

  3. 在日常工作当中,既保持和优化个人特色,又实现资源共享,同类班级的相关工作做到基本统一。

  三。主要措施

  1. 明确一个观念:高考好才是真的好。*时不好高考肯定不好,但*时红旗飘飘高考时未必红旗不倒。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在照顾到学生实际的前提下起点要高,注意培养后劲,从整体上把握好的自己的教学。

  2. 以老师的精心备课与充满激情的教学,换取学生学*高效率。

  3. 将学校和教研组安排的有关工作落到实处。

  4. 落实培辅工作,为高三铺路!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那么对难于上青天的教学我们应当从今天抓起。

  四。活动设想

  1.按时完成学校(教导处,教研组)相关工作。

  2.轮流出题,讲求命题质量,分章节搞好集体备课,形成电子化文稿。

  3.每周集体备课一次,每次有中心发言人,组织进行教学研讨。

  4.互相听课,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完善自我。

  5.认真组织好培优辅差工作以及竟赛的组织工作。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8

  一、 指导思想

  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突出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的培养

  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要贴*教学实际,既注意全面,又突出重点,注重知识内在联系以及中学数学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

  2.重视数学基本能力的培养

  数学基本能力主要包括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这几方面的能力。根据高一上学期的内容,侧重以下几个方面:

  (1)运算求解能力是思维能力和运算技能的结合,主要包括数的计算、估算和*似计算,式子的组合变形与分解变形,以及能够针对问题探究运算方向、选择运算公式、确定运算程序等。

  (2)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要求是:能够通过对实例的探究发现研究对象的本质;能够从给定的信息材料中概括出一些结论,并用于解决问题或做出新的判断。

  (3)推理论证能力的培养要求是:能够根据已知的事实和已经获得的正确的数学命题,运用演绎推理,论证某一数学命题的真假性。

  (4)数据处理能力是指会收集、整理、分析数据,能够从大量数据中提取对研究问题有用的信息并做出判断,以解决给定的实际问题。

  3.注重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要求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构造数学模型,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4.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形成批判性的思维*惯,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 教材特点

  高一上使用的是人教版《必修1》和《必修4》,这套教材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鉴、发展、创新的关系,体现了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具有如下特点:

  1. 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学*兴趣和美感,每章配有优美的章头图和诗一般的引言和富有哲理的数学家名言。

  2. 问题性:每节围绕问题展开,设置问题情景,培养问题意识,以问题为切入点,形成问题链,来组织课堂教学

  3. 思想性和应用性: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系和启发,强调类比、推广、化归和特殊化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学*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理性精神;取材具有时代感、现实感,加强数学活动,发展应用意识。

  4. 可操作性:教材编写体例就是以一堂课的全过程展开,易于学生自学、教师编写教案,大致一节内容占三页。

  三、 学情分析

  基本状况:本年级共14个行政班级,其中2个实验班,12个普通班。学生数共840人,由于初高中分别进行了课改,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衔接度远远不够,需在新授的同时适时补充一些内容,因此时间上略紧。同时,因其底子薄弱,教学时必须注重基础,夯实每个知识点。

  四、 教学措施

  1.加强自我学*,特别是两个纲领性文件——《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普通高中数学考试大纲》,准确把握教学要求,提高教学效率,不做无用功;

  2.加强集体备课,发动全组同志,确定阶段主讲人,集思广益,讨论优化教学方案;*行班级统一进度,统一要求,统一作业,统一考试;

  3.认真贯彻教学六认真的要求,精心组织教学,保护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重视数学学*能力培养;

  4.加强衔接教学,适量打破模块式教学,使学生得到和谐的发展。

  五、 教学进度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9

  为了高一下学期的数学教学工作开展的更好,现做如下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二、教学特点

  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它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签,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到,具有如下特点:

  1、“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兴趣和美感,引发学*激情。

  2、“问题性”: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3、“科学性”与“思想性”: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系与启发,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学*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育理性精神。

  4、“时代性”与“应用性”:以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感的素材创设情境,加强数学活动,发展应用意识。

  三、教学计划

  1、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方式。

  3、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惯。

  四、班级基本情况

  1、基本情况:12班共xx人,男生xx人,女生xx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xx人,中上等生约xx人,中等生约xx人,中下生约xx人,后进生约xx人。

  14班共xx人,男生xx人,女生xx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xx人,中上等生约xx人,中等生约xx人,中下生约xx人,后进生约xx人。

  2、两个班均属普高班,学*情况良好,但学生自觉性差,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在教学中需时时提醒学生,培养其自觉性。班级存在的问题是计算能力太差,学生不喜欢去算题,嫌麻烦,只注重思路,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其思维能力。同时,由于初中课改的原因,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衔接力度不够,需在新授时适机补充一些内容。因此时间上可能仍然吃紧。同时,其底子薄弱,因此在教学时只能注重基础再基础,争取每一堂课落实一个知识点,掌握一个知识点。

  五、培养方法

  1、激发学生的学*兴趣。由数学活动、故事、吸引人的课、合理的要求、师生谈话等途径树立学生的学*信心,提高学*兴趣,在主观作用下上升和进步。

  2、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比较相*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3、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4、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自始至终贯彻教学四环节,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不同教法。

  6、重视数学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0

  一、工作目标及指导思想

  1、培养学生良好的高中数学学**惯。初中学*与高中学*无论是从知识的容量,还是知识的难度来说,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高中学*最关键的一环就是要培养良好的学**惯。如预*如何做,复*如何做,晚上要做什么,周末如何安排,如何处理练*等等。养成良好的数学学**惯,有利于数学学*的开展,有利于建立数学学*的自信。

  2、优化学生的学*方法,使他们能通过观察、体验、探究、讨论等主动学*的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学*潜能,形成有效的学*策略,提高自主学*的能力,增强学生学*的主动性。

  3、优化教师的教学方法,结合新教材,采用新理念,使用新教法,是我们备课组所有老师的共同想法。因此,在自主学*的基础上,大家又利用自身不同的特点,设计一些新理念的课程,以丰富教学形式,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4、关注学生的情感,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结合数学史,培养学生的学*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动力,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工具性,提高数学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注重过程评价。不要一味以对错衡量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而是关注他知道了多少,有什么想法,还有哪些不足,对学生在学*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以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6、多学*新的教学理论和学*理论知识,研究新课改地区的几年高考题,用以指导实际工作。

  二、具体工作安排:

  2、按照教务处安排,组织教研活动,特别是新课程相关的教学展示、研讨等。准备七节示范课,每位高一教师一节,以相互学*,相互研究,上课顺序:①吴林,②陈海*,③**照,④张继永,⑤王海萍,⑥胡小浇和⑦沈海军。

  3、精讲精练,落实每周一练制度及单元过关测试,教师要全批全改,及时认真讲评。并做好试卷补偿练*,单元卷由备课组成员轮流负责,做到侧重知识点的覆盖,难度控制(不可太难。

  4、抓好数学竞赛人才的选拔,落实竞赛课程的内容、教学进度及人员安排。

  5、加强尖子生的培养和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做好尖子生的培养工作及所有学生的学*情况跟踪工作,争取不让学生掉队,认真做好因材施教,积极探讨分层教学的教学方法。

  6、指导学生尽快适应高、初中过渡阶段的学*,教学时应注意高、初中知识的衔接,并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7、落实新老教师的传、帮、带工作,促进全体教师共同成长。力争在新的学期里超越兄弟学校。

  三、科研工作

  1、配合完成数学组市规课题几何画板的相关教研内容。

  2、结合新课程教学,完成相关的论文撰写。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1

  高一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数学网高中频道整理了高一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希望能帮助教师授课!

  本学期高一数学备课组的工作紧紧围绕学校、教科处及教研组的计划安排来开展,以教学改革为动力、以学校创建为前提、以提高课堂效率为目的、以自主教育为模式、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全面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搞好本学期工作。

  一、指导思想

  以教研组工作计划为指导,按照均衡、优质、高效原则,精诚团结,和谐创新,加强科组建设,提高高一数学备课组的整体实力;努力完成本学期的教学目标,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学生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这学期的工作重点是继续进行新课标和新教材的研究,要着重抓好差生辅导和尖子生的培养,让绝大部分学生跟上教学进度。

  二、工作思路

  1.在学校科研处和教务处的领导下,有计划地组织好全组教师的学*与培训工作,特别是搞好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学*、研究和交流,落实学校的办学理念。推广现代教育科研成果,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

  2.以组风建设为主线,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法探索为重点,以构建主动发展型课堂教学模式为主题,以提高队伍素质,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改善教与学的方式。

  3.教学研究要以集体备课为基础,以作课、听课、评课活动以及出考卷活动为载体,以课题研究、论文、案例撰写为提高,在研究状态下理性的工作。培养本组教师养成教学反思的*惯,

  三、教材分析(结构系统、单元内容、重难点)

  必修5:

  第一章:解三角形;重点是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难点是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的应用;

  第二章:数列;重点是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前n项的和;难点是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前n项的和与应用;

  第三章:不等式;重点是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基本不等式;难点是二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应用;

  必修2:

  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重点是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及表面积与体积,直线与*面*行及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难点是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直线与*面*行及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第二章:直线与方程;重点是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及直线方程;难点是如何选择恰当的直线方程求解题目;圆与方程;重点是圆的方程及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难点是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四、学情分析

  经过一学期的观察发现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学*自觉性与基本学*方法比较欠缺,学生心理不稳定,空间思维、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较差,而本学期所要学*的'内容包含了高中数学中重要而难学的数列、不等式、立体几何部分,因而教学时尽可能以课本为本,注重基础和规范,不随意拔高难度,努力使绝大部分学生打好三基。教学时在完成市教学进度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放慢速度,确保绝大部分学生的学*质量。*时教学中老师要注意不断鼓励和欣赏学生的优点和进步,使学生不断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时测试要注重考查三基,严格控制难度,使绝大部分学生及格,使学生体验到进步和成功的喜悦。同时需进一步加强学法指导,多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

  五、工作目标

  1、狠抓教学常规和学*常规的贯彻落实。在数学教学研究中努力做到三主(教学研究以学*理论为主导、大纲教材课程标准为主体、探索教学模式为主线)和三有(教学研究要对教学实践有指导、对教学质量有促进、对教师有提高)。

  2、加强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学*,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试验、逐步形成本学科特色,把我组建设成一个团结协作、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先进集体。

  3、把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与对新教材的研究结合起来,力求使每一位数学老师都能较好地领会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目标,较好地把握数学学*内容中有关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等核心概念的内涵和要求,初步掌握所教教材的结构特点、每章每节教材的地位、作用和目标要求。

  4、认真做好义务教育数学实验教材和高中新教材的阶段总结,加强教法的研究,注意总结和发现典型的教学案例,积极组织本组教师做好资料、信息收集工作,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案例,争取在全国等各级论文评比中获奖。

  六、具体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兴趣。由数学活动、故事、吸引人的课、合理的要求、师生谈话等途径树立学生的学*信心,提高学*兴趣,在主观作用下上升和进步。

  2、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比较相*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3、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4、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自始至终贯彻教学四环节,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不同教法。

  6、重视数学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7、积极做好集体备课工作,达到内容统一、进度统一、目标统一、例*题统一、资料统一、测试统一;上好每一节课,及时对学生的学*进行观察与指导;课后进行有效的辅导;进行有效的课堂反思。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2

  就内容来说,目前有这么几项工作:数学教学、班主任、新教师培训、继教网工作、个人发展。如果不做高要求,这些活儿已经可以驾轻就熟了。然而在成型的文案和经验里,有些问题是无法视而不见的,于是,解决问题就是当下的行走方向。架几座桥(设计框架)、铺几条路(调整思路)、换几双鞋(探索方法)、迈几道坎(突破难点)就是这学期的目标。这学期的心理目标是实现乐教乐学。

  一、数学教学

  1.初高中衔接知识的处理。军训期间如果每天能抽出一点时间,尽量把初高中衔接的几个知识点补充完毕,否则加自*课去做,往常捎带脚的讲解效果很差。

  2.一贯性做法。(1)预*方式和学生商量,晚上或课前5-10分钟填写学案,晚上效果不佳且增加心理负担,课前如果不抄袭的话也同时达到了提前准备好课上用品的目的,试验几次看5分钟是否能完成。(2)作业分两项,作业本把握简单、基础、题量适中、规范书写的原则,练*册批阅完后发答案、*题课上点拨跟踪几个训练题。(3)单元复*系统归纳,学生脑子里形成知识网。(4)查漏补缺、知识配题、识记检测等需要设计形式与时间。

  3.授课准备。(1)在学案中删去过时、不精准的部分,添加情景、新感悟(知识、题目等)、学生活动等内容。(2)通读教材、教参、名家解读,先做练*册。(3)针对课时不够的问题,不能影响教学进度,若不加自*课,必须整合教材内容,大胆删减,直击重难点。(4)学*性总结一切可以调动学生热情的手段,最大化实现主被动关系的转换。

  二、班主任工作

  1.摸索一套集体管理机制取代量化扣分。(1)诚信教育先保证学生心理安全。(2)纪律教育转化到班组、小组、自己那里去,尝试班规由学生制定、执行、惩罚、讨论,重点是自我管理的参与热情,主动的勇气和小改变的实现形成的成就感是难点。

  2.完善几个系列活动。(1)集体组织的设立承载着规范秩序和发展班级的职能,逐步探索实施。(2)教师主讲的班会课按发展阶段制定主题,写出教案。(3)学生、班级成长记录以不同的形式展开,教师负责的更不能松懈。(4)每一个难题背后都埋藏着智慧,这一轮不要再轻易错过。

  3.尝试一下李镇西的“五个一”,看是否能实现。

  4.尝试一下*期阅读的相关书籍中收获的新观点、新做法,进一步触摸教育本质。

  三、新教师培训

  1.希望获得的效果。形式向简单、可操作靠*,生成性自然越发散越好,把用理解式的谈心取代说教。

  2.希望达到的目标。与不参训教师相比较的话,新教师收获三个“一点儿”就算成功:懂的多了一点儿,做的好了一点儿,想的深了一点儿。如果有一个种子在心里发芽了,那将是最完美的结果。

  3.管理与发现。在人的培养过程中,与其说是管理,不如训练管理者去发现,进而让新教师正视弱点,发挥优势。把教育的景象展现给他们,让他们自己暴露出来。提升他们的能力是本事,包容他们的不足是高见,批评却不能给出解决方案是无能,若不能敏感的捕捉到他们的进步愿望反而打消或误导了其工作热情,则是犯下了难以收拾的错误。

  四、继教网工作

  1.九月、十月初发简报两期,值班的.晚上发一篇文章,每天放学前批阅作业一次,日常交流用手机答复一日一次。文字性评价留存,同类答复节省时间。

  2.与专家做几次沟通,浏览一些优秀辅导教师的工作室,记录一些学员带给自己的启示。

  五、个人发展

  1.来年需要的几个硬性指标找机会完成,表格备份。

  2.做事是思想的源泉,思想是写作的素材,写作是发展的路径。这是目前所能达成的最佳方案。

  3.继续学*与外部世界的和谐相处,心理强大不仅在于我能,理智的认同和感性的**是自己当下最需要的。

  4.站得高一点,粗放一点,学会放手,抓住要害,效率也许会高一点。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3

  一、指导思想:

  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意目标

  (1)通过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的兴趣。

  (2)提供生活背景,通过数学建模,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3)在探究函数、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性质,体验获得数学规律的艰辛和乐趣,在分组研究合作学*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基于情意目标,调控教学流程,坚定学*信念和学*信心。

  (5)还时空给学生、还课堂给学生、还探索和发现权给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在发展他们思维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数学情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和追求数学的科学精神。

  (6)让学生体验“发现——挫折——矛盾——顿悟——新的发现”这一科学发现历程法。

  (二)能力要求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1)通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对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

  (3)通过揭示立体集合、函数、数列有关概念、公式和图形的对应关系,培养记忆能力。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1)通过概率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加强对概念、公式、法则的明确性和灵活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函数、数列的教学,提高学生是运算过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简捷性能力。

  (4)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正确、迅速与合理、灵活的运算能力,促使知识间的渗透和迁移。

  (5)利用数形结合,另辟蹊径,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4

  新学期已经开始,在学校工作总体思路的指导下,现将本学期数学组工作进行规划、设想,力争使本学期的工作扎实有效,为学校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工作总体思路为指导,深入学*和贯彻新课程理念,以教育教学工作为重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结合数学组工作实际,用心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各项素质的提高,提高数学组教研工作水*。

  二、工作目标

  1、加强常规教学工作,优化教学过程,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加强校本教研,用心开展教学研究活动,鼓励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开展教学研究,透过撰写教学反思类文章等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3、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用心开展网络教研,拓展教研的深度与广度。

  4、组织好学生的数学实践活动,以调动学生学*用心性,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促进其全面发展。

  三、主要工作

  1、备课做好教学准备是上好课的前提,本学期要求每位教师做好教案、教学用具、作业本等准备,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进入课堂。

  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本学期数学组仍采用年级组群众备课形式,要求教案尽量做到环节齐全,反思具体,有价值。群众备课时,所有教师务必做好准备,每个单元负责教师要提前安排好资料及备课方式,对于教案中修改或补充的资料要及时地在旁边批注,电子教案的可在旁边用红色批注(发布学校网数学组板块内),使群众备课不流于形式,每节课前都要做到课前的“复备”。

  每一位教师在个人研究和群众备课的基础上构成适合自我、实用有效的教案,更好的为课堂教学服务。各年级组每月带给单元备课活动记录,在规定的群众备课时间,教师无特殊原因不得缺*。

  提高课后反思的质量,提倡教学以后将课堂上精彩的地方进行实录,以案例形式进行剖析。对于原教案中不合理的及时记录,结合课堂重新修改和设计,同年级教师能够共同反思、共同提高,为以后的教学带给借鉴价值。数学教师每周反思不少于2次,每学期要有1-2篇较高水*的反思或教学案例,及时发布在向学校网上,学校将及时进行评审。

  教案检查分*时抽查和定期检查两种形式,“推门课”后教师要及时带给本节课的.教案,每月26号为组内统一检查教案时间,每月检查结果将公布在学校网数学组板块中的留言板中。

  2、课堂教学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师不但要上好公开课,更要上好每一天的“常规课”。遵守学校教学常规中对课堂教学的要求。课堂上要用心的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要重视学*方法、思考方法的渗透与指导,重视数学知识的应用性。学校将继续透过听“推门课”促进课堂教学水*的提高,发现教学新秀。

  公开课力求有特点,能侧重一个教学问题,促进组内教师的研讨。一学期做到每人一节,年轻教师上两节。课堂对于比较成熟的公开课或研讨课鼓励大家录像,保存资料,及时地向学校网推荐。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5

  本学期担任高一x1、x2两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两班学生共有xx人,初中的基础参差不齐,但两个班的学生整体水*较高;部分学生学**惯不好,很多学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把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好,制定如下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意目标

  (1)通过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的兴趣。

  (2)提供生活背景,通过数学建模,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3)在探究函数、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性质,体验获得数学规律的艰辛和乐趣,在分组研究合作学*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基于情意目标,调控教学流程,坚定学*信念和学*信心。

  (5)还时空给学生、还课堂给学生、还探索和发现权给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在发展他们思维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数学情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和追求数学的科学精神。

  (6)让学生体验"发现--挫折--矛盾--顿悟--新的发现"这一科学发现历程法。

  (二)能力要求

  1、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1)通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对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

  (3)通过揭示立体集合、函数、数列有关概念、公式和图形的对应关系,培养记忆能力,工作计划《高一数学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1)通过概率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加强对概念、公式、法则的明确性和灵活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函数、数列的教学,提高学生是运算过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简捷性能力。

  (4)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正确、迅速与合理、灵活的运算能力,促使知识间的渗透和迁移。

  (5)利用数形结合,另辟蹊径,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通过对简易逻辑的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周密性及思维的逻辑性。

  (2)通过不等式、函数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发展发散思维能力。

  (3)通过不等式、函数的引伸、推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能力。

  (5)通过典型例题不同思路的分析,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是学生掌握转化思想方法。

  (三)知识目标

  1.集合、简易逻辑

  (1)理解集合、子集、补订、交集、交集的概念.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2)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理解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意义.

  (3)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2.函数

  (1)了解映射的概念,理解函数的概念.

  (2)了解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的概念,掌握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的方法.

  (3)了解反函数的概念及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像间的'关系,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反函数.

  (4)理解分数指数幂的概念,掌握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

  (5)理解对数的概念,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

  (6)能够运用函数的性质、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性质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数列

  (1)理解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了解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并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

  (2)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

  1、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四种命题.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2.映射、函数、函数的单调性、反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函数的应用.

  3.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

  等比数列及其通项公式.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

  四、教学难点

  1.四种命题.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2.反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3.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

  五、工作措施.

  1、抓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环节,因此,抓好课堂教学是教学之根本,是大面积提高数学成绩的主途径。

  (1)、扎实落实集体备课,通过集体讨论,抓住教学内容的实质,形成较好的教学方案,拟好典型例题、练*题、周练题、章考题、月考题。

  (2)、加大课堂教改力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能力。最有效的学*是自主学*,因此,课堂教学要大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通过"知识的产生,发展",逐步形成知识体系;通过"知识质疑、展活"迁移知识、应用知识,提高能力。同时要养成学生良好的学**惯,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从而提高数学素养,并大面积提高数学成绩。

  2、加强课外辅导,提高竞争能力。

  课外辅导是课堂的有力补充,是提高数学成绩的有力手段。

  (1)加强数学数学竞赛的指导,提高学*兴趣。

  (2)加强学*方法的指导,全方面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特别是自主能力,并通过强化训练,不断提高解题能力,使他们的数学成绩更上一城楼。

  (2)、加强对边缘生的辅导。边缘生是一个班级教学成败的关键,因此,我将下大力气辅导边缘生,通过个别加集体的方法,并定时单独测试,面批面改,从而使他们的数学成绩有质的飞跃。

  3、搞好单元考试、阶段性考试的分析。

  学生只有通过不断的练*才能提高成绩,单元考试、阶段性考试是最好的练*,每次都要做好分析,并指导学生纠错。在分析过程中要遵循自主的思维*惯,使学生真正理解。

  六、目标承诺

  1、及格率不低于98%。

  2、人*比年级*均高15分以上。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菁选(扩展5)

——初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0篇

  七年级学生由小学阶段升入初中阶段,学*方式和学*的要求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小学阶段注重学生数感和数的运算能力的培养,初中阶段除了上述要求外,将对学生的数感、符号感和空间观念等方面提高要求。同时,初中阶段注重学生自主学*能力的形成,注重学生合作、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形成,注重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的培养。对七年级学生来说,学*方式方法都有了较大的变化,能否较快适应,这是一个挑战。

  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第一章:有理数: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进行有理数的运算,会用数轴表示有理数,会进行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理解互为相反数、互为倒数的两数的意义,并会求一个数的倒数与相反数;会求一个数的绝对值,并理解绝对值的概念。了解*似数的概念,了解有效数字的概念,并能按要求取*似数,本章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

  第二章:整式加减,本章重点是用字母来表示数。会用字母表示数并会用字母来列简单的数量关系。本章是学*方程的基础,要求学生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了解代数式的概念并会求代数式的值,掌握同类项的概念并会进行整式的加减。

  第三章:一次方程和方程组:学生要了解一次方程的概念,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会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会用方程或方程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四章:直线与角:让学生了解线段、射线、直线的概念并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会比较线段的大小,了解线段的中点概念及性质,理解角的概念,会表示一个角,并会度量角的大小,会比较角的大小,知道角*分线的概念并会用它的性质,会用尺规作图作角和线段。

  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了解数据的收集的方法并会收集简单的数据,能把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处理,理解并能区分三种统计图的区别与联系,并能就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能就具体的统计图收集到有用的信息并为决策服务。

  本学期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培养学生学*数学的信心与兴趣;

  2、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能力,形成终身学*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与能力,并学会交流;

  4、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能力;

  5、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操作用中学*。

  本学期的课时安排:

  第一章:有理数 约20课时

  第二章:整式加减 约9课时

  第三章:一次方程和方程组 约20课时

  第四章:直线与角 约14课时

  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约7课时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校本教研为先导,以教研组为主线,注重“双基”讲究工作方法,着重抓好落实,为提高我校教学质量而努力工作。

  二、基本情况分析

  1、教师:七年级数学组共有7名教师。几名教师经验丰富、工作热情高、创造性强,只要发挥各教师聪明才智,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尽心尽力,相信年级组的教学业务水*将会不断提高。

  2、学生:七年级共有7个教学班,学生大约有350人,由于各种原因,成绩较好的学生基本转走。留下学生的基础普遍较差,能力整体偏低,学*兴趣不浓,自觉性不够强,同时学生对数学语言尤其是几何语言的理解,表述能力也比较差,因此教学中更要注重基础,更要因材施教,更要有耐心和爱心。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学生通过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符合的过程,认识有理数和代数式,掌握必要的有理数和代数的运算技能;能运用有理数和代数式的运算探索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在经历物体和图形的初步认识过程中,掌握基本的识图和作图技能,认识最基本的图线—点和线。

  2、情感和态度目标

  (1)学生通过初步认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乐于接触生活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愿意参与数学话题的研讨,从中懂得数学的价值,形成数学的意识。

  (2)学生要学会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勇于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克服困难,并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3)初步认识到数学活动是一个充满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断可以获得数学猜想的探索过程,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创造性。

  (4)学会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学*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体会交流合作的意识,并在交流中提高自己,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四、教学教研设想与措施

  1、认真学*新课标,进一步提高教研认识,并结合教学实践进行课改实验。

  2、切实落实教研时间的任务,提高教学教研实效。每周星期二上午第二节课为年级组教研活动时间,教研时间,认真落实各项教研任务;交流教学心得,解决教学疑难,学*传达教改信息,组织“听、说、评、讲”课等活动。

  3、配合学校教学工作,继续开展课堂大练兵活动。本学期年级组组织“听说讲评”课5节,听新上岗老师及年轻教师的创新课,听骨干教师的展示课。每次听课前,要由主讲教师先说课,再由全组教师讨论定课,然后主讲教师课堂讲课,最后全组教师认真评课,把优点说全说足,把缺点说明说透。

  4、在教学中切实做到“五统一”。(*学进度、统一作业、*辅资料、统一测试、统一交流总结。

  5、做好每次测试情况的分析,并依据测试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采取及时有效的补救措施。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七年七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回想过去的一个学期,我所教的班级总体成绩还算理想,期末测试比期中测试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及格人数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有部分学生期末成绩不理想,仍需不断努力。

  所以这个学期我一定要励精图治,将七年七班的数学各项指标都提上去,特别是争取更多的人及格,优秀学生有所增加。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新世纪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教育部制定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各科课程新标准。以新的教育理念,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突出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体现“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帮助者”的教学基础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

  二、教材分析

  七年级数学下册共有六章。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清楚的认识数学学*的重要性,对各章之间的联系。然后由具体到抽象,有特殊到一般的基础性教学掌握,再有就是在整式基础上学*方程的运用(这在小学知识中就有提到)。

  在课本正文中设置了“思考”“探究”“归纳”等栏目,栏目中以问题、留白或填空的形式为学生提供思维发展、合作交流的空间。

  在教学活动中,适当的安排“阅读与思考”“观察与猜想”“实验与探究”等课后或课外知识。加深学生对相关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会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学*。

  三、学情分析

  七年七班学生大多来自于农村,学生学*环境差,学生基础薄弱,缺乏对于数学的学*兴趣。为了照顾这些学生,课程进度缓慢。但部分学生学*仍非常刻苦,为了照顾这部分的同学,在教学活动中也讲解一些课外知识,从而不耽误他们每一个人的学*需求。在教学设计时多以中等偏下水*为参考标准。

  四、教学要求与具体措施

  1、认真备课。

  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 “ 有备而来 ” ,每堂课都在课前作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尽量讲得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需求和学*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3、虚心请教其他老师。

  在各个章节的学*上都积极征求同级同组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优秀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4、认真批改作业 , 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

  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5、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的辅导,使之对学*萌发兴趣,提高他们的信心。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中去。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辅导,把他们以前学*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6、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五、其他方面

  一学期中,我将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听从学校领导的安排,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参加各种学*,团结同事,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争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日新月异的时代,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社会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变化得越来越快。真正象里的一句话——三天不学*,赶不上*。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这些早上七八点钟的太阳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数学教学,该班共有学生24人。从毕业成绩来看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学*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七年级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七年级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二、教材及课标分析

  第一章有理数

  1、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

  3、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4、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乘方的运算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了解*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1、理解并掌握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等等概念,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理解同类项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掌握去括号时符号的变化规律,能正确地进行同类项的合并和去括号。在准确判断、正确合并同类项的基础上,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3、理解整式中的字母表示数,整式的加减运算建立在数的运算基础上;理解合并同

  类项、去括号的依据是分配律;理解为的运算律和运算性质在整式的加减运算中仍然成立。、

  4、能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列出整式表示。体会用字母表示数后,从算术到代数的进步。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

  2、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使方程逐步转化为x=a的形式),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4、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5、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

  1、通过大量的实例,体验、感受和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征,能识别这些几何体,初步了解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概念的方法,以及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面图形;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立体模型;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3。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理解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含义;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及线段的中点的概念,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4。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角,理解角的两种描述方法,掌握角的表示方法;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了解角的*分线的概念,了解余角和补角的概念,知道“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质,会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尺规作图)。

  5。逐步掌握学过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能根据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语句描述简单的图。

  6。初步体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并能初步应用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

  7。激发学生对学*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

  三、学生学**惯与兴趣的培养

  针对以往学生中出现的学**惯不良的现象,本学期我们还要抓好每个学生尤其是新生和学困生的学*常规,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学**惯和学*兴趣,这也是我们进一步转化学困生,控制学生流失的根本保证。

  1、指导学生养成预*的*惯。

  预*是上好新课、取得高效率的学*成果的基础。基本要求:①及时预*。根据教学进度和教材的难易程度,适当地提前预*新课。②善于预*。依据知识基础、教材内容和学科特点等,选择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预*方法。要记录好新教材中的重点问题和不懂的问题,以便上课时加以注意。

  2、指导并监督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惯。

  听课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智能、培养健康情感的主要途径。听课的基本要求是:①要做好听课准备。包括学*用品、相关知识和心理准备。②要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③要注意突出重点,抓住关键。④要踊跃回答问题。积极思考,敢于发问,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⑤要做好笔记。记住重点内容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等。教师要定期查看学生的学*笔记,及时进行指导。

  3、指导学生养成复*的*惯。

  复*是学生自己或在教师指导下,加深和巩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检查学*效果,防止知识遗忘,提高记忆能力和自学能力,为下一次新课的学*打好知识基础的重要过程。复*的.基本要求是:①要及时复*。复*要及时,每天复*以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一个单元、一个章节后,也要及时复*,及时巩固知识。②复*要有针对性,要抓住要点,对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通过理解加深记忆。③复*要注意归纳总结,使知识更加条理化、层次化。

  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及时完成作业的*惯。

  作业是学生加深和巩固所学知识,检查当天的学*效果,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环节。基本要求是:①要及时完成作业。当天的作业要当天完成。②要独立完成作业。养成独立思考和完成作业的*惯。③要注意解题方法,总结答题规律,答题要有一定的速度。④要正确对待作业的评价。要及时订正,找出错误的原因所在,要认真总结解题规律。各教研组每周要及时检查教师的教学计划执行情况、教案、作业批改、教研活动记录、课后辅导记录。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基本上能够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备课,做到不求全面,但求突破。布置作业时,做到少而精。全科作业量要控制在1。5—2小时左右。教师的讲课时间一般控制在30分钟左右,留下更多的时间供学生自学、复*、整理。这样,真正把课堂改革引向深入,有力的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开展。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知识感兴趣,才能主动去接触知识,从而发现知识,去探索知识。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呢,我认为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1)导课新颖,引起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诱发学生产生与学*内容、学*活动本身相联系的直接学*兴趣,使学生从新课伊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至关重要的。

  (2)明确目的,产生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的。当一个人有了某种需要时,才会对相关的事物引起注意,并产生兴趣。因此,在导入新课后,应明确具体地交待学*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内容在知识体系中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地位、作用,以引起学生的重视,产生心理的需要,引发学*的愿望,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

  (3)创设情景,诱发兴趣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菁选(扩展6)

——中职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3篇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将认真贯彻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要点,在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的指导下,围绕“生本教育”的教学理念,以更新观念为前提,以育人为归宿,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研模式,积极探索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数学教研工作新体系。继续推进“生本教育”改革的进程,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努力让自己成为有思想、有追求、有能力、有经验、有智慧、有作为的新型教师。

  二、目标任务:

  1、努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使各班数学成绩达到学校规定的有关标准。

  2、在数学学科教研教改中注重素质教育,让自己成为一位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过硬的数学教师。

  3、狠抓生本教育,加强数学课堂改革力度,积极参加各项教研活动,提高现代教学水*,切实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4、积极参加集体备课和业务学*活动,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听课后认真评课,及时反馈,如教学内容安排否恰当。难点是否突破,教法是否得当,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老师的教学基本功等方面进行中肯,全面的评论、探讨。

  三、具体措施:

  1、把握教材关:

  认真学*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把握各单元、各节的教学要求和重难点,熟悉教材的特点和编者的意图,订好所教学科的教学计划。计划要体现每单元重难点以及采取的措施,研究解决难点的方法。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练*策略。对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及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记录,及时进行反思,认真反思个人的教育教学心得。

  2、规范日常工作:

  严格规范数学教学常规。要认真制定教学计划,认真备课、上课、布置和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学生作业的规范性要求,包括学生书写作业的规范和教师批阅作业的规范。

  3、教师角色的变化:

  要积极实践生本教育,真正实现教师是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学生的合作伙伴,不再是在“讲”的基础上“扶”着学生、“牵”着学生去掌握知识,而是要将知识“放”给学生,放心、放手地让学生自主学*。

  总之,我们愿与新课程同行,在探索中前进,在失败中成熟,把新课改引向深入。因为我们坚信我们的新课改最终可以使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

  本学期担任高一12、13两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两班学生共有100人,初中的基础参差不齐,但两个班的学生整体水*还可以;部分学生学**惯不好,很多学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把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好,制定如下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意目标

  (1)通过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的兴趣。

  (2)提供生活背景,通过数学建模,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3)在探究函数的性质,体验获得数学规律的艰辛和乐趣,在分组研究合作学*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基于情意目标,调控教学流程,坚定学*信念和学*信心。

  (5)还时空给学生、还课堂给学生、还探索和发现权给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在发展他们思维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数学情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和追求数学的科学精神。

  (6)让学生体验“发现——挫折——矛盾——顿悟——新的发现”这一科学发现历程法。

  (二)能力要求

  1、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1)通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对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

  (3)通过揭示立体集合、函数、三角函数、*面向量有关概念、公式和图形的对应关系,培养记忆能力。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1)通过三角函数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加强对概念、公式、法则的明确性和灵活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函数教学,提高学生是运算过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简捷性能力。

  (4)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正确、迅速与合理、灵活的运算能力,促使知识间的滲透和迁移。

  (5)利用数形结合,另辟蹊径,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通过对简易逻辑的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周密性及思维的逻辑性。

  (2)通过不等式、函数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发展发散思维能力。

  (3)通过不等式、函数的引伸、推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能力。

  (5)通过典型例题不同思路的分析,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是学生掌握转化思想方法。

  (三)知识目标

  1.集合、简易逻辑

  (1)理解集合、子集、补订、交集、交集的概念。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2)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2.函数

  (1)了解映射的概念,理解函数的概念。

  (2)了解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的概念,掌握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的方法。

  (3)了解反函数的概念及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像间的关系,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反函数。

  (4)理解分数指数幂的概念,掌握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

  (5)理解对数的概念,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

  (6)能够运用函数的性质、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性质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三角函数

  4.*面向量

  三、教学重点

  1.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2.映射、函数、函数的单调性、反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函数的应用。

  3.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4.*面向量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的运算。

  四、教学难点

  1.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2.三角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

  五、工作措施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菁选(扩展7)

——初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6篇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教学,要使学生扎实透彻学好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自学能力、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及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二、教学内容:

  第9章:角

  第10章:*行线

  第11章:图形与坐标

  第12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13章:走进概率

  第14章:整式的乘除

  第15章:*面图形的认识

  三、情况分析:

  本人本学期继续担任初一二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根据上学期*时课堂表现和期中期末考试的情况来看,学生的数学成绩不算理想,总体的水*一般,尖子生不突出、低分的学生又较多,整体感觉学生学*欠缺思考和训练,自觉性不高,表面看参与积极,但投入度不够,对基本概念的把握不够透彻。根据上述情况本学期的工作重点将扭转学生的学*态度,指导学生数学学*方法,强化学生的透彻意识,激发学生学*数学的热情,培优补差,同时强调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进一步推动数学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

  四、具体教学措施:

  1、创造性地整合使用教材。在教学中必须以生为本,适合学生发展的选择就是最好的,重基础深挖掘透理解。

  2、在课前课中尽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及科代表的组织作用。

  3、设计好导课尽量以激趣的形式引入课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前以“自主预*”为主,在课中以“展示交流”为主。

  4、进一步扭转部分学生的厌学情绪。利用课余时间对他们进行座谈辅导,在*时的课堂中多给予追问和表现机会,给后进生树立信心。对优生要严格要求,端正他们的学*态度,抑制他们产生骄傲情绪。

  5、用好课堂小组评价,以点带面,以先进带后进,让后进生自动自觉不掉队,发挥帮扶的力量。

  6、坚持因材施教原则,逐步实施分层教学、作业,向基础不同的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力求使中下生吃得上,中等生吃得下,优生吃得饱,即课堂练*、作业及要求等进行分层要求。

  7、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惯:上课专注,交流投入,发言积极,作业规范。同时,给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互动交流讨论。

  8、关心科代表的学*、生活,利用课余时间多接触学生,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9、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循序渐进原则,正确组织课堂教学。做好知识的衔接及章元过关工作。及时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查漏补缺,力争步步为营。

  五、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课时(约)

  第9章:角8

  第10章:*行线8

  第11章:图形与坐标10

  第12章:二元一次方程组10

  第13章:走进概率8

  第14章:整式的乘除17

  第15章:*面图形的认识16

  炎炎夏日已经过去,转眼已是秋高气爽的季节。新的学期,新的开始,学校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新面貌。为了搞好本学期工作,特制订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教育教学理论,落实课标理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主动地进行学*把握好与前两个阶段的衔接,把握好教学要求,不要随意拨高。突出方程这个重点内容,将有关式的预备知识融于讨论方程的过程中;突出列方程,结合实际问题讨论解方程;通过加强探究性,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关注数学文化。、把握好“图形初步认识”的有关内容的要求。充分利用现实世界中的实物原型进行教学,展示丰富多彩的几何世界;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让他们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中认识图形,发展空间观念;注重概念间的联系,在对比中加深理解,重视几何语言的培养和训练;利用好选学内容。适当加强练*,加深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但不一味追求练*的数量。

  二、学情分析

  本期担任七年级数学,该班共有学生46人。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学*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七年级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七年级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三、教材内容分析

  第一章《有理数》

  1、本章的主要内容:

  对正、负数的认识;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相反数与绝对值的概念及求法;数轴的概念、画法及其与相反数与绝对值的关系;比较两个有理数大小的方法;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运算法则及相关运算律;科学计数法、*似数、有效数字的概念及求法。

  重点: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运算

  难点: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对结果符号的确定及对科学计数法、有效数字的理解。

  2、本章的地位及作用:

  本章的知识是本册教材乃至整个初中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它一方面是算术到代数的过渡,另一方面是学好初中数学及与之相关学科的关键,尤其有理数的运算在整个数学及相关学科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可以说这一章内容是构建“数学大厦”的地基。

  3、本章涉及到的主要数学思想及方法:

  a、分类讨论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有理数的分类及绝对值一节课的教学中。

  b、数形结合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数轴一节课的学*上,用数字表示数轴(图形)的形态,反过来用数轴(图形)反映数字的具体意义,达到数字与图形微观与宏观的统一,具体与抽象的结合,即用数说明图形的形象,用图形说明数字的具体,尤其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理解相反数与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更是形象直观。

  c、化归转化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有理数的减法转化为有理数的加法,有理数的乘法转化为有理数的除法。

  d、类比法:对于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运算可类比小学学过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等内容学*,总的来说计算方法不变,只是把数字的范围扩大了,增加了负数。在学*过程中要时时考虑符号问题。用类比的方法去学*会对新知识有“似曾相识”之感,不会觉得陌生,学起来自然会轻松的多。

  4、教法建议(仅供参考)

  a、在学完数轴一节课后,把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补充进来,提前讲解,在讲完绝对值后,在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这样做既可以体会到数轴的用途,也可以避免两种方法放在一起给学生造成的混乱,而利用绝对值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写法上学生一般情况下掌握不好,这样可以着重训练学生的写法,分散难点。

  b、注重联系实际:这本教材的编排更注重了知识来源于生活,反过来又应用到生活中去的思想。充分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人人都学有用的数学的理念。因此,在每课的“创设情境”这一环节中,要充分注意这一点,充分利用生活实例引入新知识,使学生充分体现到学好数学是有用的,因而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c、对于绝对值一课的教法建议:对于绝对值的代数意义的理解,学生往往感到困难,教者可以告诉学生:两棍中间夹着一个人(整体),当它是正数和零时,两棍一扒拉,直接走出来,当它是负数时,两棍一扒拉,拄着拐棍走出来,比较形象,使学生容易理解,在《整式的加减》一章中,才可以顺利去掉绝对值符号,进行化简。

  d、注重本章的选学内容:一个是第6页的“用正负数表示加工允许误差”,另一个是第40页的“翻牌游戏中的数学定到理”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1、本章的主要内容:

  列代数式,单项式及其有关概念,多项式及其有关概念,去括号法则,整式的加减,合并同类项,求代数式的值。

  重点: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难点:对单项式系数,次数,多项式次数的理解与应用。

  2、本章的地位及作用:

  整式是简单代数式的一种形式,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整式表示有关的量,体现了变量与常量之间的关系,加深了对数的理解。本章中列代数式,去括号及合并同类项是后面学*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求代数式的值在中考命题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3、本章涉及到的主要数学思想及方法:

  a、整体数思想:主要体现在式子的化简求值问题中,有些题目采用整体代人的解题策略,可使计算简便。有些题目只有从整体考虑才能解决问题。例如:已知:a—b=—3,c+d=2,求(b+c)—(a—d)的值

  b、从“特殊到一般”,又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这主要体现在本章的*题中,都是根据实际问题列出式子,然后再根据具体数值求式子的值中。

  c、对比思想:本章出现了单项式,多项式,同类项等概念,为了正确掌握这些概念,可在比较辨析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4、教法建议(仅供参考)

  a、在讲多项式一节的内容中,增加多项式的升(降)幂排列的内容,为下一节对合并同类项的结果的整理提前做好准备。

  b、注重本章的数学活动:第43页的数学活动,我认为很有价值,有一定的趣味性,也有较强的探索性,对于学生思维逻辑性的培养是很有价值的,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学*。

  c、本章概念较多,应使学生首先牢记概念,在解决问题时,才能有意识地联系这些概念,以此为依据完成相关题目。

  d、在求多项式的值的相关题目中,注意解题格式的要求,学生初次接触,往往不注意解题格式的写法。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1、本章的主要内容:

  列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解法,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重点:列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难点:解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和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本章的地位及作用:

  一元一次方程是数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是学*其它方程的基础,而且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程思想,利用方程思想可以使许多实际问题变得直接易懂,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更深刻地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3、本章涉及到的主要数学思想及方法:

  a、转化思想:主要体现在利用方程的同解原理,将复杂的方程转化为简单的方程,直至求出它的解。

  b、整体思想:例如:解方程3/2(3x+1)—1/2(3x+1)=5运用整体思想可以使解题步骤简捷,思路清晰。

  c、数学建模思想:它是在对问题深入地思考、分析、抽象的基础上,用数学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本章中的列方程解应用题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

  d、数形结合思想:这主要体现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尤其是对行程问题的分析解决中。

  4、教法建议(仅供参考)

  a、本册教材为了更好地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讲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时,都是先通过一道生活实际问题引入的,然后探讨方程的解法,我的建议是,对于引例的讲解,可以先用算术法,大部分学生*惯这种解法,再引导学生用方程的方法,从而使学生逐步认识到代数方法的优越性。在列出方程后,引导学生探讨完方程的每一步骤后,熟练了应用这一步骤解方程后,在开始下一步骤的学*。

  b、注重几种基本题型的应用题:商品利润问题,储蓄问题,行程问题,行船问题,工程问题,调配问题,比例分配问题,数字问题,等积变形问题。这是一些经典题型。同时注意一些图表型应用题,阅读理解型等新颖的应用题。

  c、关注教材第95页的实验与探究:无限循环小数化分数,使学生意识到可以利用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将无限循环小数化分数,进一步体会方程的应用。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菁选(扩展8)

——初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菁选

初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5篇)

  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我们的工作同时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中,是时候开始写计划了。计划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七年级学生由小学阶段升入初中阶段,学*方式和学*的要求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小学阶段注重学生数感和数的运算能力的培养,初中阶段除了上述要求外,将对学生的数感、符号感和空间观念等方面提高要求。同时,初中阶段注重学生自主学*能力的形成,注重学生合作、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形成,注重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的培养。对七年级学生来说,学*方式方法都有了较大的变化,能否较快适应,这是一个挑战。

  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第一章:有理数: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进行有理数的运算,会用数轴表示有理数,会进行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理解互为相反数、互为倒数的两数的意义,并会求一个数的倒数与相反数;会求一个数的绝对值,并理解绝对值的概念。了解*似数的概念,了解有效数字的概念,并能按要求取*似数,本章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

  第二章:整式加减,本章重点是用字母来表示数。会用字母表示数并会用字母来列简单的数量关系。本章是学*方程的基础,要求学生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了解代数式的概念并会求代数式的值,掌握同类项的概念并会进行整式的加减。

  第三章:一次方程和方程组:学生要了解一次方程的概念,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会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会用方程或方程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四章:直线与角:让学生了解线段、射线、直线的概念并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会比较线段的大小,了解线段的中点概念及性质,理解角的概念,会表示一个角,并会度量角的大小,会比较角的`大小,知道角*分线的概念并会用它的性质,会用尺规作图作角和线段。

  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了解数据的收集的方法并会收集简单的数据,能把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处理,理解并能区分三种统计图的区别与联系,并能就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能就具体的统计图收集到有用的信息并为决策服务。

  本学期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培养学生学*数学的信心与兴趣;

  2、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能力,形成终身学*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与能力,并学会交流;

  4、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能力;

  5、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操作用中学*。

  本学期的课时安排:

  第一章:有理数 约20课时

  第二章:整式加减 约9课时

  第三章:一次方程和方程组 约20课时

  第四章:直线与角 约14课时

  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约7课时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初一(2)班和(3)班的数学教学工作。这两个班整体情况是学生基础很差,优秀生较少,后进生占每个班的90%左右。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同时大部分学生的数学思维不活跃,特别是逻辑思维较弱,应通过课上听讲与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还有部分学生的数学学**惯还没有养成。

  二、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精选*题,精心备课,上好新课。这学期针对数学内容编排特点——几何内容多,我准备改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加入课堂学*和讨论,让学生多展现数学思维,尽可能让学生自己讲,从而培养语言组织能力同时也练*了几何证明,激发学生的学*热情。

  2、精心设计探究主题,引导学生学会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实现一题多解、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仔细批改作业,作好辅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三、合理落实各项教学常规

  1、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所以在备课时深入钻研教材,正确地掌握和处理好教材的重点、难点,同时更重要的是备教法和学生的学法。

  2、上课时教学目的要明确,讲课时要围绕中心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整个教学过程要严密组织,使课堂教学既层次分明,又协调紧凑。教学时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各类学生都学有所得,力求使他们能掌握本课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作业要求要严格,但布置的作业要适量。作业批改要认真、及时,根据作业情况查缺补漏,做好个别辅导。

  四、学困生转化工作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分析选好学困生,做好辅导计划。在转化学困生工作中我准备做到信心、爱心、细心、耐心、恒心,这对唤起学困生的自信心、上进心能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五、教学进度与安排

  第1——4周——第五章相交线与*行线

  第5——7周——第六章*面直角坐标系

  第8——10周——第七章三角线

  第11——14周——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

  第15——16周——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第17周——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第18——19周——期末复*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期担任七年级1班数学教学工作,该班男生30人,女生26人,共有学生56人。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学*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七年级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七年级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二、教材及课标分析

  第一章走进数学世界

  1、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懂得数学的价值,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2、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如何学*数学,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实验和猜测的探索能力,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感性知识。

  3、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定的兴趣,增强学*数学的信心。

  4、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惯。

  第二章有理数

  1、通过学生实际的生活体验,感受到负数的引入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做到形数结合。

  3、经历探索有理数运算和运输律的过程,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及其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体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的优越性,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初步理解*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对所给的数,能根据所要求的精确度(或有效数字的个数)取*似值。

  第三章整式的加减

  1、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在探索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过程中,建立符号意识。了解代数式的概念,会列出代数式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掌握代数式书写的注意事项。

  2、了解代数式的值的概念,会求代数式的值。通过用字母表示数、列代数式和求代数式的值,初步体会到数学中抽象思维方法和食物的特殊性与一般性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

  3、了解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的概念,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单项式系数与项数、多项式的`次数、项与项数的概念,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会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个字母升幂或降幂排列。

  4、理解同类项的概念,会判断同类项,并能熟练的合并同类项。掌握去括号、添括号的法则,能准确的去括号和添括号。能熟练的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5、通过将数的运算推广到整式的运算,在整式的运算中又不断的运用数的运算,感受到认识事物是一个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的辩证过程。

  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

  1、通过大量的实例,体验、感受和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征,能识别这些几何体,初步了解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概念的方法,以及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面图形;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立体模型;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3、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理解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含义;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及线段的中点的概念,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4、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角,理解角的两种描述方法,掌握角的表示方法;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了解角的*分线的概念,了解余角和补角的概念,知道“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质,会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尺规作图)。

  5、逐步掌握学过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能根据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语句描述简单的图形。

  6、初步体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并能初步应用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

  7、激发学生对学*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

  1、了解通过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能根据问题查找有关资料,获得数据信息。初步感受抽样的必要性,初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2、掌握划记法,会用表格整理数据。进一步体会条形图、扇形图和折线图在描述数据中的作用。能用计算器处理简单统计数据,进一步体会计算器处理运算的优越性。

  一、基本情况分析:

  七年级入学了,学生总体情况如下:七年级(1)(5)班学生:78人,通过入学考试发现,学生的数学成绩参差不齐,总体上看,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在学生的数学知识上看,小学学过的四则混合运算,相应的较为简单的应用题,对图形、图形的面积、体积,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上有了初步的认识,无论是代数的知识,图形的知识都有待于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这就是初中的内容,本学期将要学*有关代数的初步知识,对图形的进一步认识;在数学的思维上,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抽象思维的转变期,这期间,结合教学,让学生适当思考部分有利于思维的题,无疑是对学生终身有用的;在学**惯上,部分小学的不良*惯要得到纠正,良好的*惯要得到巩固,如独立思考,认真进行总结,及时改正作业,超前学*等,都应得到强化;通过前面几天的观察,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是很感兴趣的,尽管成绩较差,但仍有部分学生对数学严重丧失信心,因此要给这部分学生树信心,鼓干劲;对于小学升入初中,学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刚开始起点宜低,讲解宜慢,使学生迅速适应初中生活,同时,对于学*新教材,学生仍然感到有一定的困难,对于我自己,也有一个研究新教材,新标准,扩充教材的过程,对于我仍然是一个挑战。

  二、教材分析: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通过生活中熟悉的图形展开研究,包括图形的形状、构成、性质、图形的展开与折叠,图形的截面,图形的方向视图等。

  这部分从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入手,使学生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在展开与折叠等数学活动过程中,认识常见几何体及点、线、面的一些性质;再通过展开与折叠、切截,从不同方向看等活动,在*面图形与几何体的转换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最后,由立体图形转向*面图形,在丰富的活动中使学生认识一些*面图形的简单性质。

  展开与折叠、切截,从不同方向看,是认识到事物的重要手段,在学*过程中,要亲自去展开与折叠、切截,亲自去观察、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从而积累有关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概念及其加减法、乘除法、和乘方运算,以及使用计算器作简单的有理数运算。这部分内容在设计上是从实际问题情境与已有的小学数学知识基础着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新的有理数的一些概念,探索有理数的数量关系及其规律。在方法上采用了由具体特殊的现象发现一般规律,使学生初步体验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的思想方法,初步学会表示数量关系的一些数学工具以及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同时适当控制练*和*题的难度,引人计算器,避免不必要的`烦琐的计算。这部分的内容不仅是为下一部分内容“整式的加减”的学*作好一个铺垫,而且是整个初中数学“数与代数”内容中关于“数”的学*的重要基础,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可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内容,可以说这部分内容是整个初中数学学*的重要基础,因此这部分内容是本学期教学内容的一个重点。

  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

  列代数式,单项式及其有关概念,多项式及其有关概念,去括号法则,整式的加减,合并同类项,求代数式的值。重点:去括号,合并同类项。难点:对单项式系数,次数,多项式次数的理解与应用。整式是简单代数式的一种形式,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整式表示有关的量,体现了变量与常量之间的关系,加深了对数的理解。本章中列代数式,去括号及合并同类项是后面学*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求代数式的值在中考命题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第四章基本*面图形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图形的初步认识,从学生生活周围熟悉的立体图形入手,使学生队物体形状的认识由模糊、感性的上升到抽象的数学图形,学会画简单的立体图形,通过立体图形的展开图介绍立体图形与*面图形的关系,从而引人组成立体图形和*面图形的最基本的图形——点和线的介绍,进而以此为基础介绍角、相交线、*行线的有关概念与性质以及*行线的识别方法,并介绍这些知识的一些初步应用。

  这部分内容在设计上是以学生在小学所学的“空间与图形”知识为基础,通过大量丰富的立体、*面图形,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实践活动,进一步丰富学生对立体图形和*面图形的认识与感受,探索图形中存在的简单关系,初步体验一些变换的思想,初步学会数学说理。在这部分的内容编排上,以体——面——线——点为序,从学生周围的、熟悉的各种物体入手,直观认识立体图形,然后通过视图与展开图,进一步加以认识,再转到对各种*面图形的认识,对基本图形——点和线的认识,最后认识角、相交线及*行线。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会分析、在操作中体验变换。这部分内容也是本学期教学内容的又一个重点。

  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介绍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概念,解方程和运用。

  新的学期,新的开始,学校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新面貌。为了搞好本期工作,兹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将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学*,认真学*马列主义、***思想及***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拥护***的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与***保持高度的一致,使自己真正成为时代前进的促进派。认真学*《教师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使自己对各项法律法规有更高的认识,做到以法执教。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立足教坛,无私奉献,全心全意地搞好教学工作,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对***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认真细致的学*,吃透精神实质,使自己的理论水*和思想觉悟得到更大的提高,做到从言语到行动与***保持一致,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

  新学期里,本人将积极接受学校分配给自己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投入工作。遵纪守法,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工作任劳任怨,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二、学情分析:

  在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本学期我校生源比去年有了重大的变化。学校带来了新的希望。然而,我清醒地认识到任重而道远的现实是,要实现我校教学质量的根本性进步,非一朝一夕之功。实验班的教学当然是重中之重,而普通班又绝不能一弃了之。现在的学情与现实决定了并不是付出十分努力就一定有十分收获。但教师的责任与职业道德时刻提醒我,没有付出一定是没有收获的。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只有付出百倍的努力,苦干加巧干,才能对得起良心,对得起人民群众的期望。

  三、素质教育:

  我注重推行素质教育,坚决把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在行动上。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教案是老师讲课的依据,教案中不仅写明教学要求和教学目的,也写清能力训练的内容、要求、目的及教学措施等,不仅体现教学大纲的要求,也保证将大纲要求落实到实处。这样做就能使素质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避免了盲目性,随意性,增强了计划性。在编写教案时注意选择教育的方法和时机,达到既给学生传授知识,又开发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所学内容,使学生学*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吸取其它方面的“营养”,开阔他们的视野,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实事求是和刻苦学*的.科学态度。

  四、教研工作:

  我将积极参加教学研究工作,不断对教法进行探索和研究。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对于素质教育的理论,进行更加深入的学*。在*时的教学工作中努力帮助后进生,采取各种措施使他们得到进步。

  五、出勤:

  在工作中我一定要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听从领导分配,不挑肥拣瘦讲价钱,*时团结同志,尊老爱幼,做到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作为一名教师,我一定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教师八条师德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决不应付了事,得过且过,以工作事业为重,把个人私心杂念置之度外,按时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

  六、本期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五章:相交线与*行线

  第六章:*面直角坐标系

  第七章:三角形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

  第九章不等式组

  第十章数据调查

  七、本期数学的能力要求

  1、基本技能:能够按照一定的程序与骤进行运算、作图或画图,进行简单的推理。

  2、逻辑思维能力:会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会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3、运算能力:不仅会根据法则、公式等正确地进行运算,而且理解运算的算理,能够根据题目条件寻求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

  4、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是指解决带有实际意义的和相关学科中的数学问题,以及解决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八、教学常规:

  我将积极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各个侧面探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因素。我将积极学*,翻阅有关资料,对教育理论、目标教学、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进行再认识,提高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的能力。积极实行目标教学,根据教材和学情确定每节课的重难点。*时备好课,上好课,向45分钟要质量。坚持周前备课,努力做到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具,备教法学法。从知识能力两方面精心设计教案,并积极地使用各种电教器材,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坚决杜绝课堂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在课堂教学方面我力争课堂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抓关键,突重点,排疑点,讲求教法,渗透学法,既教书更育人,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课堂上语言准确简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精讲多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听、写、读等综合能力都得到提高。

  九、学期工作目标:

  通过本期教学,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数学素质,能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形成扎实的数学基本功,为今后继续学*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一批数学尖子,能掌握科学的学*方法。不及格人数较少。形成良好学风。形成良好的数学学**惯。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推进素质,培养新世纪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教育部制定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各科课程新标准。以新的教育理念,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突出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体现“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帮助者”的教学基础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

  二、教材分析

  下册共有六章。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清楚的认识数学学*的`重要性,对各章之间的联系。然后由具体到抽象,有特殊到一般的基础性教学掌握,再有就是在整式基础上学*方程的运用。

  在课本正文中设置了“思考”“探究”“归纳”等栏目,栏目中以问题、留白或填空的形式为学生提供思维发展、合作交流的空间。

  在教学活动中,适当的安排“阅读与思考”“观察与猜想”“实验与探究”等课后或课外知识。加深学生对相关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会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学*。

  三、学情分析

  七年七班学生大多来自于农村,学生学*环境差,学生基础薄弱,缺乏对于数学的学*兴趣。为了照顾这些学生,课程进度缓慢。但部分学生学*仍非常刻苦,为了照顾这部分的同学,在教学活动中也讲解一些课外知识,从而不耽误他们每一个人的学*需求。在教学设计时多以中等偏下水*为参考标准。

  四、教学要求与具体

  1、认真备课。

  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作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尽量讲得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需求和学*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3、虚心请教其他老师。

  在各个章节的学*上都积极征求同级同组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优秀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数学教学,该班共有学生24人。从毕业成绩来看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学*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七年级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七年级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二、教材及课标分析

  第一章有理数

  1、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

  3、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4、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乘方的运算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了解*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1、理解并掌握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等等概念,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理解同类项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掌握去括号时符号的变化规律,能正确地进行同类项的合并和去括号。在准确判断、正确合并同类项的基础上,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3、理解整式中的字母表示数,整式的加减运算建立在数的运算基础上;理解合并同

  类项、去括号的依据是分配律;理解为的运算律和运算性质在整式的加减运算中仍然成立。、

  4、能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列出整式表示。体会用字母表示数后,从算术到代数的进步。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

  2、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使方程逐步转化为x=a的形式),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4、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5、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

  1、通过大量的实例,体验、感受和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征,能识别这些几何体,初步了解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概念的方法,以及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面图形;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立体模型;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3。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理解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含义;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及线段的中点的概念,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4。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角,理解角的两种描述方法,掌握角的表示方法;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了解角的*分线的概念,了解余角和补角的概念,知道“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质,会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尺规作图)。

  5。逐步掌握学过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能根据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语句描述简单的图。

  6。初步体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并能初步应用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

  7。激发学生对学*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

  三、学生学**惯与兴趣的培养

  针对以往学生中出现的学**惯不良的现象,本学期我们还要抓好每个学生尤其是新生和学困生的学*常规,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学**惯和学*兴趣,这也是我们进一步转化学困生,控制学生流失的根本保证。

  1、指导学生养成预*的`*惯。

  预*是上好新课、取得高效率的学*成果的基础。基本要求:①及时预*。根据教学进度和教材的难易程度,适当地提前预*新课。②善于预*。依据知识基础、教材内容和学科特点等,选择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预*方法。要记录好新教材中的重点问题和不懂的问题,以便上课时加以注意。

  2、指导并监督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惯。

  听课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智能、培养健康情感的主要途径。听课的基本要求是:①要做好听课准备。包括学*用品、相关知识和心理准备。②要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③要注意突出重点,抓住关键。④要踊跃回答问题。积极思考,敢于发问,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⑤要做好笔记。记住重点内容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等。教师要定期查看学生的学*笔记,及时进行指导。

  3、指导学生养成复*的*惯。

  复*是学生自己或在教师指导下,加深和巩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检查学*效果,防止知识遗忘,提高记忆能力和自学能力,为下一次新课的学*打好知识基础的重要过程。复*的基本要求是:①要及时复*。复*要及时,每天复*以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一个单元、一个章节后,也要及时复*,及时巩固知识。②复*要有针对性,要抓住要点,对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通过理解加深记忆。③复*要注意归纳总结,使知识更加条理化、层次化。

  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及时完成作业的*惯。

  作业是学生加深和巩固所学知识,检查当天的学*效果,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环节。基本要求是:①要及时完成作业。当天的作业要当天完成。②要独立完成作业。养成独立思考和完成作业的*惯。③要注意解题方法,总结答题规律,答题要有一定的速度。④要正确对待作业的评价。要及时订正,找出错误的原因所在,要认真总结解题规律。各教研组每周要及时检查教师的教学计划执行情况、教案、作业批改、教研活动记录、课后辅导记录。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基本上能够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备课,做到不求全面,但求突破。布置作业时,做到少而精。全科作业量要控制在1。5—2小时左右。教师的讲课时间一般控制在30分钟左右,留下更多的时间供学生自学、复*、整理。这样,真正把课堂改革引向深入,有力的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开展。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知识感兴趣,才能主动去接触知识,从而发现知识,去探索知识。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呢,我认为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1)导课新颖,引起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诱发学生产生与学*内容、学*活动本身相联系的直接学*兴趣,使学生从新课伊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至关重要的。

  (2)明确目的,产生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的。当一个人有了某种需要时,才会对相关的事物引起注意,并产生兴趣。因此,在导入新课后,应明确具体地交待学*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内容在知识体系中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地位、作用,以引起学生的重视,产生心理的需要,引发学*的愿望,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

  (3)创设情景,诱发兴趣

  在教学中,适时地创设和谐、愉悦的求知情景,激发学生乐学、爱学数学的内驱力,诱发学生学*兴趣。

  (4)动手操作,促进兴趣

  动手操作活动是一种主动学*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它需要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并需要学生独立、自觉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总之,就是使学生在愉快的操作活动中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既发展学生的思维,又提高学生的学*兴趣。比看教师拼、摆,听师讲解获得的知识牢固得多,既能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又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潜能。

  (5)寻求规律,发展兴趣

  数学知识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谨性,所以数学教学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突出数学知识的特点及规律,以直接或间接的形式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掌握规律,才能使学生越学越有兴趣,从而正确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四、具体措施

  1、认真学*教育教学理论,落实课标理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主动地进行学*。

  2、把握好与前两个阶段的衔接,把握好教学要求,不要随意拨高。

  3、突出方程这个重点内容,将有关式的预备知识融于讨论方程的过程中;突出列方程,结合实际问题讨论解方程;通过加强探究性,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关注数学文化。

  4、把握好“图形初步认识”的有关内容的要求。充分利用现实世界中的实物原型进行教学,展示丰富多彩的几何世界;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让他们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中认识图形,发展空间观念;注重概念间的联系,在对比中加深理解,重视几何语言的培养和训练;利用好选学内容。

  5、适当加强练*,加深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但不一味追求练*的数量。

  7、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着重利用计算器,丰富学*资源。

  8、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读法指导、听法指导、思法指导、写法指导、记法指导。

  五、自我提高

  首先,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并及时形成材料,完成自己的教研课题。在备课、讲课,还是在讲评练*中,发现问题及闪光点要及时进行小结。有机会多到外校去听课,学*其优点及新理念。经常与教研员及三中、安林的老师联系,互相交流信息。

  其次,认真学*信息技术,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现在网络资源非常丰富,应用多媒体教学,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兴趣,都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能激励自己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

  注意扬长避短,坚持岗位练功。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必然落实于热爱学生。

  爱学生成长中的每一个闪光点,理解信任他们,并严格要求他们,勤奋学*。

  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别的教师请教。利用业余时间多读书,多阅读有关的书籍与刊物,了解先进的教育方法,学*与借鉴对自己有用的教育学生的方法。加强理论学*,多读书,读好书,并在学*的同时,要做好学*笔记和读书的心得笔记,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理念与自身素质。

  一、 情况分析

  1、 学生情况:从上学期的教学观察与测试结果看,这班学生的学*态度较端正,学**惯较差,跟不上教学进度的多。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师生*惯于接受性学*,自主、合作、探究的风气尚未形成。作业*惯抄袭,勤思好问的少。从抽查的情况看,学生对要理解记忆的知识掌握得不够好,读题、理解题意的能力弱,综合分析题目信息,确定解题思路、方法的经验不足,答题书写随意,格式不规范。综合评估本班教学成绩明显低于去年班级。为此新学期的数学教学要积极尝试自主、合作、探究学*,注意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和*惯品质,努力提高综合成绩,尽量缩小与去年学生差距。

  2、教材情况:本学期是本年级学生初中学*阶段的'第二学期。新授课程主要有相交线与*行线、*面直角坐标系、三角形、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实数。现行教材、教学大纲要求学生从身边的实际问题出发,乘坐“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之舟,去探索、发现数学的奥妙,用学到的本领去解决“复*巩固”、“综合运用”、“拓展探索”等不同层次的问题。教师在灵活选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应适度引用新例,把初中数学各单元的知识明晰化、条理化、规律化,激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培养学*兴趣和*惯品质。

  二、 目标要求

  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问题出发,积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数学问题,要鼓励学生去探索、发现数学的奥妙,用学到的本领去解决“复*巩固”、“综合运用”、“拓展探索”等不同层次的问题。教学中既要注意知识的覆盖面,关注中考的重点、热点和难点,又要突出数学知识在社会、科技中的运用,让学生在学*、练*中熟记知识要点、考试内容,掌握应试技巧和数学思想方法,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在期末考试中力争生均分70分左右,合格率60%以上,并将低分率控制到10%以下,综合成绩镇前五。

  三、教学措施

  1. 认真钻研教材,积极捕捉课改信息,尽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努力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和个性品质。

  2. 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与学生沟通,搞好师生关系。3. 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重难点,训练考点、热点,强化记忆,形成能力,提高成绩。

  4. 改进教学方法,用挂图,实物创设情景进行教学,力求课堂的多样化、生活化和开放化,力争有更多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机会。

  5. 精讲多练,在教学新知识的同时,注重旧知识的复*,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让学生在练*、测试中巩固提高,减少遗忘。

  6. 开辟第二课堂,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培养兴趣,提高能力。

  7. 加强培优补中促差生的个别辅导,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特别要多鼓励后进生,提高他们的学*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惯:

  (1)课前预**惯;

  (2)积极思考,主动发言*惯;

  (3)自主作业*惯;

  (4)课后复**惯。

  8. 改进阶段考试形式,改进评价方法,注重学*过程的评价,対基础知识技能“推迟判断”,让学生有再次考试的机会,成功的喜悦,重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评价。四。 教学进度

  三月份:(1-5周,约30课时)相交线与*行线、*面直角坐标系、三角形结束新课。并进行阶段测试。

  结束新课月考。四月份:(6-10周,约25课时)

  二元一次方程组结束新课。并进行阶段测试。期中考试初定在5月1日前后

  五月份:(11-15周,约25课时)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结束新课。并进行阶段测试。

  结束新课月考,初定在6月2日前后六月份:(16-19周,约20课时)

  实数结束新课,进入综合复*,并进行阶段测试。结束新课测试,初定在1月8日前后

  七月份:(20-21周,约10课时)自主复*与答疑,考前指导。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校本教研为先导,以教研组为主线,注重“双基”讲究工作方法,着重抓好落实,为提高我校教学质量而努力工作。

  二、基本情况分析

  1、教师:七年级数学组共有7名教师。几名教师经验丰富、工作热情高、创造性强,只要发挥各教师聪明才智,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尽心尽力,相信年级组的教学业务水*将会不断提高。

  2、学生:七年级共有7个教学班,学生大约有350人,由于各种原因,成绩较好的学生基本转走。留下学生的基础普遍较差,能力整体偏低,学*兴趣不浓,自觉性不够强,同时学生对数学语言尤其是几何语言的理解,表述能力也比较差,因此教学中更要注重基础,更要因材施教,更要有耐心和爱心。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学生通过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符合的过程,认识有理数和代数式,掌握必要的有理数和代数的运算技能;能运用有理数和代数式的运算探索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在经历物体和图形的初步认识过程中,掌握基本的`识图和作图技能,认识最基本的图线—点和线。

  2、情感和态度目标

  (1)学生通过初步认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乐于接触生活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愿意参与数学话题的研讨,从中懂得数学的价值,形成数学的意识。

  (2)学生要学会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勇于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克服困难,并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工作计划

  (3)初步认识到数学活动是一个充满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断可以获得数学猜想的探索过程,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创造性。

  (4)学会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学*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体会交流合作的意识,并在交流中提高自己,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四、教学教研设想与措施

  1、认真学*新课标,进一步提高教研认识,并结合教学实践进行课改实验。

  2、切实落实教研时间的任务,提高教学教研实效。每周星期二上午第二节课为年级组教研活动时间,教研时间,认真落实各项教研任务;交流教学心得,解决教学疑难,学*传达教改信息,组织“听、说、评、讲”课等活动。

  3、配合学校教学工作,继续开展课堂大练兵活动。本学期年级组组织“听说讲评”课5节,听新上岗老师及年轻教师的创新课,听骨干教师的展示课。每次听课前,要由主讲教师先说课,再由全组教师讨论定课,然后主讲教师课堂讲课,最后全组教师认真评课,把优点说全说足,把缺点说明说透。

  4、在教学中切实做到“五统一”。(***学进度、统一作业、***辅资料、统一测试、统一交流总结。

  5、做好每次测试情况的分析,并依据测试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采取及时有效的补救措施。

  一、指导思想

  深化教学改革,以促使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出发点,课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活动为主线,创新为主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体现“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法”坚持走“教研”之路,努力探索“减负增效”的教育教学模式,从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入手,持之以恒地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展学生数学思维,全面提高教育教学。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往往延用小学的学*方法,死记硬背,这样既没读懂弄透,又使其自学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得不到很好的训练,要重视对学生的读法指导。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

  学*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初一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初一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三、教材及课标分析

  第一章有理数

  1、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

  3、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4、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乘方的运算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了解*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掌握单项式,多项式以及相关的概念。充分理解并掌握同类项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掌握整式的加减法,并能熟练运用,为下一章一元一次方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

  2、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使方程逐步转化为x=a的形式),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4、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5、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指导思想:

  新学期里,本人将积极接受学校分配给自己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投入工作。遵纪守法,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工作任劳任怨,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二、素质教育:

  我注重推行素质教育,坚决把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在行动上。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教案是老师讲课的依据,教案中不仅写明教学要求和教学目的,也写清能力训练的内容、要求、目的及教学措施等,不仅体现教学大纲的要求,也保证将大纲要求落实到实处。这样做就能使素质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避免了盲目性,随意性,增强了计划性。在编写教案时注意选择教育的方法和时机,达到既给学生传授知识,又开发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所学内容,使学生学*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吸取其它方面的营养,开阔他们的视野,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实事求是和刻苦学*的科学态度。

  三、教研工作:

  我将积极参加教学研究工作,不断对教法进行探索和研究。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对于素质教育的理论,进行更加深入的学*。在*时的教学工作中努力工作,不断向老教师学*,吸取经验。

  四、出勤:

  在工作中我一定要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听从领导分配,不挑肥拣瘦讲价钱,*时团结同志,尊老爱幼,做到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作为一名教师,我一定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教师八条师德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决不应付了事,得过且过,以工作事业为重,把个人私心杂念置之度外,按时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

  五、本期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初一数学。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第二章:有理数的运算

  第三章:字母表示数

  第四章:*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

  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

  第六章:生活中的数据

  第七章:可能性

  六、本期数学的能力要求

  1、基本技能:能够按照一定的程序与骤进行运算、作图或画图,进行简单的推理。

  2、逻辑思维能力:会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会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3、运算能力:不仅会根据法则、公式等正确地进行运算,而且理解运算的算理,能够根据题目条件寻求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

  4、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是指解决带有实际意义的和相关学科中的数学问题,以及解决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期担任七年级数学,该班共有学生46人。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学*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七年级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七年级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二、教材及课标分析

  第一章 有理数

  1.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

  3.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4.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乘方的运算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了解*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第二章 一元一次方程

  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

  2.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使方程逐步转化为x=a的形式),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4.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5.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章 图形认识初步

  1.通过大量的实例,体验、感受和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征,能识别这些几何体,初步了解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概念的方法,以及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面图形;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立体模型;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3.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理解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含义;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及线段的中点的概念,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4.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角,理解角的两种描述方法,掌握角的表示方法;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了解角的*分线的概念,了解余角和补角的概念,知道“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质,会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尺规作图).

  5.逐步掌握学过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能根据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语句描述简单的图形.

  6.初步体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并能初步应用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

  7.激发学生对学*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第四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1.了解通过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能根据问题查找有关资料,获得数据信息.

  2.初步感受抽样的必要性,初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3.掌握划记法,会用表格整理数据.

  4.进一步体会条形图、扇形图和折线图在描述数据中的作用.

  5.能用计算器处理简单统计数据,进一步体会计算器处理运算的优越性.

  6.从事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统计活动,经历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体验统计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统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养成用数据说话的*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进度安排

  教学内容

  课时

  1.1正数和负数

  2课时

  1.2有理数

  4课时

  1.3有理数的加减法

  4课时

  1.4有理数的乘除法

  5课时

  1.5有理数的乘方

  4课时

  小结

  2课时

  2.1从算式到方程

  4课时

  2.2从古老的代数说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1)

  4课时

  2.3从“买布问题”说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2)

  4课时

  2.4再探实际问题和一元一次方程

  4课时

  小结

  2课时

  3.1多姿多彩的图形

  4课时

  3.2直线、射线、线段

  2课时

  3.3角的度量

  3课时

  3.4角的比较和运算

  3课时

  小结

  2课时

  4.1喜爱哪种动物的同学最多——全面调查举例

  2课时

  4.2调查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全面调查举例

  2课时

  4.3课题学*

  1课时

  小结

  2课时

  四、奋斗目标

  达到学校要求的目标,进入刘家片区同年级同学科前三分之二。

  五、具体措施

  1、认真学*教育教学理论,落实课标理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主动地进行学*。

  2、把握好与前两个阶段的衔接,把握好教学要求,不要随意拨高。

  3、突出方程这个重点内容,将有关式的预备知识融于讨论方程的过程中;突出列方程,结合实际问题讨论解方程;通过加强探究性,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关注数学文化。

  4、把握好“图形初步认识”的有关内容的要求。充分利用现实世界中的实物原型进行教学,展示丰富多彩的几何世界;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让他们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中认识图形,发展空间观念;注重概念间的联系,在对比中加深理解,重视几何语言的培养和训练;利用好选学内容。

  5、适当加强练*,加深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但不一味追求练*的数量。

  6、强调在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建立统计观念,改进学生的学*方式。突出统计思想;选择真实素材进行教学;

  7、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着重利用计算器,丰富学*资源。

  8、搞好教学六认真,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读法指导、听法指导、思法指导、写法指导、记法指导。

  本学期我的工作是:初二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和初二(1)班的班主任工作。新的学期,新的开始,学校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新面貌。为了搞好本期工作,现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以校工作目标为指针,以“提高教学实效性“为工作中心,力争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立足教坛,无私奉献,全心全意地搞好教学工作。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二、工作目标:

  通过本期教学,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数学素质,能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形成扎实的数学基本功,为今后继续学*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一批数学尖子,能掌握科学的学*方法。不及格人数较少。形成良好学风。形成良好的数学学**惯。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

  (一)、多方面学*,树立新理念

  开学初就要认真通读数学新课程标准,潜心研究,反复揣摩。以《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为依据是用好教材的前提,所以一定要认真领会《标准》编导意图,去指导教学实践,以便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使数学教学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二)、掌握学生心理特征,激发他们学*数学的积极性。

  学生由小学进入中学,在心理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开始要求“独立自主“但学生环境的更换并不等于他们已经具备了中学生的诸多能力。因此对学*道路上的困难估计不足。鉴于这些心理特征,教师必须十分重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目的地时时地向学生介绍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还要想办法让学生亲身体验计划一:初一数学学*计划

  作为一名铁路二中新初一的学生来说,我对这所学校赋予了满满的热情与高昂的斗志。初中并不等同于小学,这是我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我力求把它渲染到最完美的顶峰。

  而对于我来说,中学的生活将由此展开,初一便是至关重要。古人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壮“指的.就是我将要迎接的初一生活,而“悲“也就预示着不努力的结果。所以,为了使“悲“与我划清界限,我定将全力以赴,用最饱满的热情迎接挑战!

  但是,怎样做才能做到完美呢?在此,我要对我的数学规划作出明确判断。

  1、确定目标

  新初一开始,我要为自己顶下一个目标,继而顺着目标奋斗。

  2、知识学*。

  我认为,盲目的学*不仅没有好处,还会浪费宝贵的时间,所以,把重点放在课本上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牵一发而动全身“,做到由一个知识点可以拎起一串,提起一面。系统地掌握知识后,技巧也就“水到渠成。

  3、制定计划

  作战讲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学*也是一样。所以要制定出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学*计划,必须要“知己“。“知己“包括三层含义:明确学*奋斗的目标,了解自己的学*情况,明确地估计自己的能力。之后便是制定学*计划。不用太复杂,不用想着每天做多少题,题海战术并不适合每一个人,而抓住重点题型,抓住历年来的频频出现在考试中的题型,将是最好的计划。

  4、学*要求

  (1)做到上课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把老师讲的所有重点都要烂熟于心。若是课上有没听懂的,课下一定要找老师或者同学补上。“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若每一天的知识点都做到必会,那么离成果以又进了一步。

  (2)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老师的重点,往往就是所有考试最爱考的题目,若能把这些东西做到了如指掌,则可以稳中求胜。

  (3)坚持。“坚持“是计划实施过程中最难的。由于缺乏毅力与恒心,很易虎头蛇尾。而学*是一个周期比较长的过程,今天的努力,并不能在明天就得到回报。它是量的积累引起质的飞跃。半途而废,最浪费时间与精力,并对人的自信心有很大的动摇。

  所以,我要求自己时刻不能心焦,更不能气馁、不能轻言放弃。我要坚持,因为我相信坚持一定能产生奇迹!

  为了能使我的初中又一个完美的结局,我定将按照以上的计划去要求自己。我相信,用我的热情、毅力、恒心,我定会稳中求胜,步步为营!初中,请让我用手中的画笔,为你渲染出灿烂的光辉!

  一、学情分析

  从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成绩来看,本班优秀率有突破36人,算是达到预期目标,但及格率只达到93%多,与预期尚有一定的差距。总体上来看,仅管绝大多数学生学*很努力,也掌握了一定的学*数学的方法和技巧,但基础知识的不扎实成为制约他们学*的瓶颈,造成班级发展不*衡,两极分化现象严重。

  二、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准绳,将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以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根本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重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应用数学的能力。通过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望。同时,完成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任务。

  三、教学目标

  1、掌握两线相交、三线相交有关角的概念和性质,*行线的性质和判定,*行线、垂线有关概念和画法,认识*移、命题等概念,发展空间观念,激发学*兴趣。

  2、认识*面直角坐标系,理解点与坐标的`对应关系,并用坐标表示*移,体会*面坐标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了解三角形有关概念,理解三边、三角关系,并会应用解决一些数学问题,认识多边形与*面图形镶嵌。

  4、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相关概念,熟练应用消元思想解二(三)元一次方程组,会解简单应用题。

  5、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有关概念,熟悉解不等式(组)步骤,并能在数轴上表示解集,体会解法中蕴含的化归思想。

  6、了解数据收集、整理、描述的一般方法和概念,掌握用图或表描述、整理数据。

  四、教材分析:

  《相交线与*行线》重点是垂线的概念与*行线的判定和性质。难点:逐步深入地学会说理。

  《*面直角坐标系》,重点:点和坐标的对应关系,难点: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和用坐标表示*移。

  《三角形》,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是重点,学会推理是难点。

  《二元一次方程组》以方程组为工具分析问题,解决含有多个求知数的问题是重点,同时也是教学中的难点。

  《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等式的性质、解法是重点,以不等式(组)为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难点。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重点:统计思想,数据收集、整理、描述的步骤与方法。特别是数据描述图、表,如条形图、扇形图、折线图。难点:读懂各种图表,从中抽取出各种有用信息。

  五、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精选*题,精心备课,做好教案,上好新课。同时仔细批改作业,作好辅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作认真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和原因。

  2、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制作教学道具,设置教学情境,结合日常生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主动加入课堂学*和讨论,积极参与知识的探究与规律的总结。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