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教师的工作计划3篇

首页 / 工作计划 / | 2022-06-24 04:43:44 工作计划,教师,地理

初一地理教师的工作计划1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教材内容与章节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五章,14节: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八章《天气与气候》,第九章《居民与聚落》,第十章《发展与合作》。

  三、教学目标及要求

  1.认识地球形状及大小,会使用地球仪,了解经纬线和经纬度,能使用经纬线判别方向,能使用经纬度确定位置。

  2.认识地球自转和公转及其地理现象和意义,知道天文五带划分及各带特征。

  3.学会使用地图,能读懂等高线地形图,能绘地形剖面图。

  4.牢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认识海陆变迁,了解板块学说。

  5.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了解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了解全球主要气候及其分布。

  6.知道世界三大人种及其分布,了解世界三大宗教。

  7.认识世界上的主要国家及划分,了解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组织——联合国。

  四、学情分析

  七年级共计六个教学班,每班40余人。任六个教学班的地理教学,工作量是很大的。刚刚升入七年级的初中学生,在小学社会课中,接触了一些地理知识,但比较零碎。七年级学生将比较系统地学*地理知识,做好从零开始的准备。由于地理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学生有新鲜感,教师要抓住这一点,上好第一节课,注重培养兴趣,打一个良好开端。

  五、提高教育教学成绩的措施

  1.必须以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充分备课,吃透课标和教材,力求每节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排除疑点。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面向全体的同时,进行分层次教学,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进行学法指导,和探究性学*,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4.做到地理教学贴*学生、贴*生活、贴*实际,引用最新资料,密切与时代的联系。

  5.指导学生开展地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寓德育与教学之中。

  六、教学进度安排

  第1-2周第一章

  第2-4周第二章(第一节和第二节)

  第3-6周第三章(第三节和第四节)

  第4-8周第三章(第一节和第二节)

  第9-10周(复*及期中考试)

  第11-12周第三章(第二节、第三节和第四节)

  第13-14周第四章

  第15-16周第五章

  第17-18周复*

  第19-20周复*及期末考试

初一地理教师的工作计划2

  一、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三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每班为二个课时,课时相对教材内容有些不足。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学校良好的人际关系,先进的教育理念,爱的氛围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理想的育人环境。我校坚定不移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浓厚的学*兴趣,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环境,完备的地理教具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二、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三、具体工作

  1、抓好常规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

  2、认真学*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4、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兴趣。

  5、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6、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

  7、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四、教学策略与方法

  本学期地理教学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大胆尝试,运在学*中挖掘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教学中注重引发学生发现问题,启发思维,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原则,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学*”的学*方式。在地理教学中注重与其它学科的整合,并帮助学生在学*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 增强教师的亲合力

  要充分调动学生学*地理的兴趣,让学生喜欢地理课,就首先要让学生喜欢地理教师,而教师的魅力有内在的外在的美并存。内在的美应该是教师的教学水*;外在的美应有以下几点:教师的言谈举止、主动与学生沟通、鼓励赏识的态度、耐心细致的帮助等等,总的说来教师应具备教学、师德的高素质,使学生感受到我的地理教师各方面素质都很棒,提高我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增强教师的亲合力。

  (二) 地理课堂模式的探索

  自从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一直采用新教学模式,结合地理教学做过大胆的尝试,本学期仍从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目标出发,对地理课堂做如下尝试。

  1、教学目标的确定

  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整合教学资源,选择对学生有用的地理知识,注重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地理知识的基本方法,在学*知识的同时,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

  2、重点、难点的处理

  对于重点知识的掌握和难点的突破我多用多媒体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有效的引发学生的学*兴趣,增大课堂的容量。现代教学手段广泛应用于地理课堂是本学期地理教学改革大胆尝试的重点内容之一。

  总之,本学期总的教学设计思路是把新课改的理念最大限度的应用于地理教学中,改变学生的学*方式,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模式。

初一地理教师的工作计划3

  一、学生双基、能力、学*方法和非智力因素的基本分析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2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每班计划二个课时。新课标,新教材,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通过小学阶段的学*,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判断的能力。对世界概况有了一定地了解。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怀有浓厚的兴趣,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环境,完备的地理教具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少数学生学*兴趣不是十分的浓厚,认为比枯燥;有些学生甚至认为地理科比较难,难以理解;有些学生认为读图比较难;有些学生认为地理科学*的作用不大。但是,大多数的学生还是兴趣比较浓厚,也热爱地理这个学科,且基础还行。

  二、本教材的主要特点是:

  1.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及补充、增删、改进意见。

  教材设计较合理,尤其是图比较多,能直观形象的表达出来。我个人认为,文字描述太少,有些知识过于粗浅,不能为优生开拓视野。在第一章活动中,例如在地球的运动中,对于太阳光对地面的直射介绍太少,要教师去做大量的补充,若不是老教师或是非常专业的教师,都是很难教好的。在大洲和大洋中,对于各大洲大洋的分布,除了图之外,没有一点文字介绍。这样不利于学生自学。

  2.教学资源开发。

  充分利用教材、教学资料、地理方面图书,使之为教学服务。指导学生究研我县、我乡地理,使之学以致用。

  3.教学任务或目标。

  优质地完成教材的教学任务,尽量多的辅导学生。要求学生学得轻松,课堂气氛和谐。让学生学会学*,学会分析问题,能客观的看待事物,学会做人。

  4.减轻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精心钻研教材,科学设计教案,认真备课,认真教学,适时总结教学中的得与失。

  5.教材在结构设计中加大了探究活动的力度,教材中“活动”和“综合探究”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已经从复*巩固课堂知识,继而承担一部分新知识的教学。

  通过“活动”和“综合探究”这两种形式,切实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增强了教材的探究性和实践性;

  6.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教材中尝试不同的呈现方式,例如一些地理概念的图释、说明地理问题的对话、展示地理过程的组照或组画等,不断给学生以新鲜感,激发他们对地理课的兴趣。

  7.密切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尤其是注意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教材十分重视对每一个教学内容的引入,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是鲜活的。

  8.*实、生动的语言风格。教材中尽可能避开生涩的地理专业术语,鄙弃板着面孔说教的语言风格。例如,尝试在表现学生对话的对话框中,使用学生的语言。此外,一些小标题也比较活泼,富有启发性。


初一地理教师的工作计划3篇扩展阅读


初一地理教师的工作计划3篇(扩展1)

——初一地理教师工作计划6篇

初一地理教师工作计划1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一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两课时,所用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湘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材。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教材分析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以世界地理为主要内容,包括世界自然地理与世界人文地理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地球的面貌、世界的居民、世界的气候、世界的发展差异四部分内容。

  共计五章,16节: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

  《地球的面貌》这章主要包括认识地球、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海陆变迁四部分内容。认识地球,了解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以及海陆变迁,了解全球海陆分布发展演化的基本规律,是学*地理的基础。

  《世界的居民》属于人文地理的内容,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世界的人口、人种、语言、宗教、聚落以及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世界的气候》这章包括天气和气候、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四部分内容。从本章知识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来看,是后面学*区域地理及*地里的基础之一。

  在前面各章了解自然地理,人文状况的基础上,《世界的发展差异》这章引入世界的发展差异,国际合作,国际组织等政治经济概念,为学生以后学*各大洲、认识国家和地区的人文地理概况起到基础性作用。

  三、学生学情分析

  七年级一班共有学生48人。刚刚升入七年级的初中学生,在小学社会课中,接触了一些地理知识,但比较零碎。地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初一年的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是一个陌生的学科,很多学生不知道应该如何学*地理,地理学科所需各种加到7各科目,学*压力加大,小学的学*方法、学**惯都要有所改变,所以,初一上学期以培养良好的学**惯为目标,掌握最基础的地理知识。比较系统地学*地理知识,做好从零开始的准备。由于地理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学生有新鲜感,教师要抓住这一点,上好第一节课,注重培养兴趣,打一个良好开端。

  四、教材重难点分析及措施

  本册书重点需要掌握的内容有:地图的判读方法;认识地球的面貌及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世界的气候。

  难点:认识地球(地球空间概念的构建,如经纬网的判读),地形图读图能力培养,世界气候。

  应对策略:

  1、认真学*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2、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有效性。

  3、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

  4、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5、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

  6、拟好复*计划,制定复*提纲,认真组织复*。

  7、每次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8、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并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

  五、帮困扶优措施

  考虑到我们年级的实际情况,学生普遍学*能力较弱,地理课堂将会很少涉及拔高性太强的内容,以基础学*为主要目标。努力将课程讲解的浅显易懂,照顾多数学*能力较差的学生。此外,在作业布置上,挑选地理填充图册中较为简单的内容要求必须完成,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则要求全部完成。

  六、本学期预期目标

  1.认识地球形状及大小,会使用地球仪,了解经纬线和经纬度,能使用经纬线判别方向,能使用经纬度确定位置。

  2.认识地球自转和公转及其地理现象和意义,知道五带的划分及各带特征。

  3.学会使用地图,能读懂等高线地形图,能绘地形剖面图。

  4.牢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认识海陆变迁,了解板块学说。

  5.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了解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了解全球主要气候及其分布。

  6.知道世界三大人种及其分布,了解世界三大宗教。

  7.认识世界上的主要国家及划分,了解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组织联合国。

  七、提高教育教学成绩的措施

  1.必须以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充分备课,吃透课标和教材,力求每节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排除疑点。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面向全体的同时,进行分层次教学,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进行学法指导,和探究性学*,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4.做到地理教学贴*学生、贴*生活、贴*实际,引用最新资料,密切与时代的联系。

  5.指导学生开展地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寓德育与教学之中。

  八、教学进度

  周次授课内容课时

  1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3

  2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3

  3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3

  4第三节世界的地形;第四节海陆变迁3

  5国庆节放假

  6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第一节世界的人口3

  7第二节世界的人种;第三节世界的语言与宗教3

  8第四节世界的聚落3

  9-10期中考试复*

  11期中考试

  12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一节天气和气候3

  13第二节气温和降水3

  14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3

  15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3

  16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第一节发展*家与发达国家3

  17第二节国际合作;第三节重要的国际组织3

  18复*

  19-22期末复*

  23期末考试

初一地理教师工作计划2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理环境以及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开放性、实践性等特点。中学地理课程是使学生获得可发展的地理基础知识和能力、认识地理环境、学会地理思维、树立环球伦理观念、形成全球意识和爱国情感的一门基础课程。

  一、学生现状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已进入到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系统思维能力,同时初中已开始分科学*品德、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他们的实践、体验活动开始涉及社会生活中一些较为复杂的社会现象或社会事物。因而可结合有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从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一阶段的实践、体验是在小学基础上的递进。

  初一学生从思维发展来看,已有较大飞跃,学*过程中多些稳定因素,个别学生由于学**惯较差,课堂中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讲话等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但总体来看学生的学*主动性还是有的,作业也能及时准确的完成。

  二、教材分析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本章属于教材的绪论部分,第一节为“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第二节为“我们怎样学地理”。分别从情感和技能两个方面让学生感知地理,说明地理学科的学*内容与学*意义、地理学*的方法与途径。本章的教学内容是为今后学*地理做情感上的铺垫与准备,引导学生热爱并亲*地理学科。

  教材通过“地理之谜”、“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生产建设”、“地理与风土人情”让学生感受地理知识的奇妙与亲切,既能让学生感受地理知识的实际意义,又能激发学*地理的强烈兴趣,体现出“地理知识无处不在,地理知识处处有用”的特点。

  而第二节中“我们怎样学地理”则通过引导学生画学校地图开始,从实际应用出发掌握地理学*的基本工具—地图的使用,体现了学*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使学生不会感到地理仅仅是一门学科,同时是一项人生的技能。“学会收集地理信息”、“学会思考地理问题”、“在野外旅行中学*地理”则将兴趣与方法、情感与技能恰当的融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地理是一门有趣、有用、值得学、能学好的课程。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本章教材主要包括认识地球、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海陆变迁四部分。这些内容都是学*地理的基础知识,同时又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基础知识,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既是地理知识的基础课,又是人生发展的奠基课。

  “认识地球”一节,教材通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蕴含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材从地球形状和大小,地球的模型—地球仪,能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较全面地介绍了地球。同时让学生体验到了人们可以利用不同方法制作不同用途的地图,并能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地图。

  “世界的海陆分布”一节,教材首先通过“世界海陆面积比较”饼状图、南北半球图等向学生展示地球的海陆分布,通过直观形象的图形和具体的数据,向学生传递了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及其面积比较,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也体会了一种说明问题的方法。通过一系列直观与抽象图片的结合展示,以及大洲轮廓图的绘制等手段,让学生对大洲大洋的面积、名称及其排序有了非常感性的认识。

  “世界的地形”一节,教材首先简要介绍了什么叫地形、什么是地形图以及海拔和相对高度等概念,然后从运用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等概念入手,对陆地上的五种基本地形类型作了比较。在此基础上重点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而等高线知识的学*,则为地形图的学*以及后续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知识的学*做了较好的铺垫。等高线的判读则对训练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提升做了很好的热身。

  “海陆变迁”一节,教材分别从地表形态变化、大陆漂移与板块构造运动两部分来说明,通过大量实例说明地表形态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大陆漂移假说到板块构造理论的形成,是极好的科学方法论教育素材,从假设到推理,再到实践验证,最终形成完整的理论这一过程是暗含在教材中的科学方法。而魏格纳的事迹,则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难得案例。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

  本章属于人文地理内容,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世界的人口、人种、语言、宗教、聚落以及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其中最基本的内容是世界人口,包括人口的数量、分布和人口问题。在此基础上再讲述人种、语言、宗教、聚落等内容,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基本状况,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正确看待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了解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懂得尊重历史和珍惜祖先留给我文化遗产。

  本章内容将在后续学*中自然渗透,是零星分散在各章节中人文地理内容的高度概括,对后续的学*具有总领效果。而且这些内容与我们身边所知、所闻的许多事情关系密切,建议教师授课过程中,注重联系实际、联系时事,通过追本溯源的学*方法,挖掘这些地理知识的历史和现实体现,引导学生认识一个多样的世界,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宗教观、人口观、环境与发展观。

  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条件之一。它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尤其对农业来说,他更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本章教材主要包括天气和气候、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世界气候类型四部分内容,既自成整体,又是学*后续分区地理知识的重要基础内容。本章在介绍气候过程中,大量采用了景观图、示意图、图表、地图等资料,并注意密切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引出基本的科学道理,学生感悟了现象到本质的科学研究过程。

  通过本章的学*,学生能够掌握天气和气候的概念,看懂天气图、知道气温和降水的测定方法,会阅读气温和降水曲线图,了解主要降水类型,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并能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基本的气候特点分析。

  第五章世界的民展差异在前面各章了解了世界自然、人文状况的基础,本章引入世界的发展差异、国际合作、国际组织等政治经济概念,为以后学*各大洲、认识国家和地区的人文地理概况起到基础性作用。第一节“发展*家与发达国家”初步引入国家的概念,主要讲述发展*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和经济发展差异,并简略分析了导致发展差异的原因;第二节“国际合作”,介绍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与发展,讲述国际合作的基础和重要性;第三节“重要的国际组织”主要介绍国际组织的产生及主要国际组织的宗旨和职能。通过本章的教学学生可以对国家、对世界有一个更深入、更完整地认识,从而通过现象了解世界发展变化的本质,理解合作与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为做一个“世界中的*人”奠定基础。

  三教学进度

  周次单元教学内容课时

  1—2一《让我们走进地理》 4

  3—6二《地球的面貌》 8

  7—10三《世界的居民》 8

  11—14四《世界的气候》 8

  15—16五《世界的发展差异》 4

初一地理教师工作计划3

  一、基本情况

  通过七年级上一学期的学*,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判断的能力,对世界概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也有一少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不够重视,知识还没有形成系统,没有达到应有的水*。我将本着认真,严谨的教学态度开展本期教学工作,在新的学期里希望扬长避短,深入学生,力争取得更有效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

  教完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让学生具备必要的基本技能,对我们所处的世界有一个明晰的了解,对世界一些重要的国家和地区有着较为详尽的知识掌握。

  三、本册教材

  本册教材共五章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了解亚洲的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人文环境特点。

  第七章、《我们邻*的国家和地区》突出日本自然灾害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及日本经济与其他国家的联系,了解东南亚地势变化、地形结构特点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等。了解印度人口的特点。了解俄罗斯地理位置的特点。

  第八章、《东半球其它国家和地区》了解中东地理位置的特点,石油资源,宗教,欧洲西部,欧盟,畜牧业,旅游,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农业生产,文化*俗。澳大利亚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了解美国移民国家,农业地域专业化,高新技术产业,巴西,民俗。

  第十章、《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科考与环保的重要性等。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巩固掌握地球的基本知识,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学会简单的地理观测、调查统计以及运用其他手段获得地理知识信息的基本技能。

  2.运用学过的地形、气候等世界地理的知识要素在地理环境中的形成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认识分析世界个区域的人口、经济、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以及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

  3.学会根据一个地区的地理信息,归纳其他地理特征。

  4.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重大问题,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的相互关系,认识自身与环境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并形成地理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进而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2.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

  3.尝试从学*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思路。

  4.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的学*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别人交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2.尊重不同地区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懂得地区之间的合作价值,初步形成合作意识。

  五、本学期教材重点、难点

  1、各大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2、几个大国的人文特征;

  六、教学措施和建议

  1、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a、课前准备好课,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逻辑,适当补充有关资料,培养学生兴趣、爱好,考虑教法。b、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激**感。

  2、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活动,博采众长,提高水*。

  3、进行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数据的强化记忆,对地理知识进行必要的储备。同时,在本学期的教学过程中穿插回忆上学期的世界地理基本知识,让学生对世界地理能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掌握,也为他们今后地理知识的学*打好基础。

  4、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双主体的作用,采用各种形式,给学生一个学*探究、合作的空间,培学*地理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加强“双基”的基础上,注重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培养。

  5、教学中教师要做到精讲,重知识体系、结构、联系和思维方法及解题思路,不要面面俱到、拖泥带水,要讲究教学技巧和艺术,提高课时效益。训练题要做到精选、精练,鼓励微型试题。做到讲练结合,努力提高复*效率。

  6、重点热点抓辐射重点据生活实际中的具体问题,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切忌将教材内容重复复*一遍,应在所例举的重点热点专题复*中,运用探究性、自主性的学*方法,相互研讨、归纳,让学生从教材内容中挖掘有一定思维深度的问题,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并做到“宽口径、粗线条、广辐射。”

  七、教学进度

  0102周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

  0304周第七章我们临*的国家和地区

  05~06周第八章东半球国家和地区

  0708周第九章西半球国家和地区

  0910周第十章极地地区

  11~12周期末复*

  1314周期末考试

  走进21世纪,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提高了,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则更高。在今后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学生们的成才贡献自己的力量,为自己的教学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初一地理教师工作计划4

  一、基本情况

  通过七年级上一学期的学*,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判断的能力,对世界概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也有一少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不够重视,知识还没有形成系统,没有达到应有的水*。我将本着认真,严谨的教学态度开展本期教学工作,在新的学期里希望扬长避短,深入学生,力争取得更有效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

  教完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让学生具备必要的基本技能,对我们所处的世界有一个明晰的了解,对世界一些重要的国家和地区有着较为详尽的知识掌握。

  三、本册教材

  本册教材共五章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了解亚洲的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人文环境特点。

  第七章、《我们邻*的国家和地区》突出日本自然灾害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及日本经济与其他国家的联系,了解东南亚地势变化、地形结构特点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等。了解印度人口的特点。了解俄罗斯地理位置的特点。

  第八章、《东半球其它国家和地区》了解中东地理位置的特点,石油资源,宗教,欧洲西部,欧盟,畜牧业,旅游,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农业生产,文化*俗。澳大利亚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了解美国移民国家,农业地域专业化,高新技术产业,巴西,民俗。

  第十章、《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科考与环保的重要性等。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巩固掌握地球的基本知识,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学会简单的地理观测、调查统计以及运用其他手段获得地理知识信息的基本技能。

  2. 运用学过的地形、气候等世界地理的知识要素在地理环境中的形成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认识分析世界个区域的人口、经济、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以及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

  3.学会根据一个地区的地理信息,归纳其他地理特征。

  4.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重大问题,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的相互关系,认识自身与环境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并形成地理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进而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2.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

  3.尝试从学*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思路。

  4.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的学*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别人交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2.尊重不同地区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懂得地区之间的合作价值,初步形成合作意识。

  五、本学期教材重点、难点

  1、各大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2、几个大国的人文特征;

  六、教学措施和建议

  1、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A、课前准备好课,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逻辑,适当补充有关资料,培养学生兴趣、爱好,考虑教法。B、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激**感。

  2、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活动,博采众长,提高水*。3、进行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数据的强化记忆,对地理知识进行必要的储备。同时,在本学期的教学过程中穿插回忆上学期的世界地理基本知识,让学生对世界地理能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掌握,也为他们今后地理知识的学*打好基础。

  4、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双主体的作用,采用各种形式,给学生一个学*探究、合作的空间,培学*地理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加强双基的基础上,注重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培养。。

  5、教学中教师要做到精讲,重知识体系、结构、联系和思维方法及解题思路,不要面面俱到、拖泥带水,要讲究教学技巧和艺术,提高课时效益。训练题要做到精选、精练,鼓励微型试题。做到讲练结合,努力提高复*效率。

  6、重点热点抓辐射重点据生活实际中的具体问题,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切忌将教材内容重复复*一遍,应在所例举的重点热点专题复*中,运用探究性、自主性的学*方法,相互研讨、归纳,让学生从教材内容中挖掘有一定思维深度的问题,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并做到宽口径、粗线条、广辐射。

  七、教学进度

  0102周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

  0304周第七章我们临*的国家和地区

  05~06周第八章东半球国家和地区

  0708周第九章西半球国家和地区

  0910周第十章极地地区

  11~12周期末复*

  1314周期末考试

  走进21世纪,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提高了,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则更高。在今后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学生们的成才贡献自己的力量,为自己的教学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初一地理教师工作计划5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年级学生都是刚入初中的新生,上进心强,能够遵守纪律,热爱学*,个个争上进。不过年龄特点决定会有不少学生好动、贪玩,精力不集中,学*方法欠恰当,因而学*成绩不够理想。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要加强思想教育,做到因人因材施教。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主要的地理教学任务:主要是与同学们谈地理,认识地球和地图;学*陆地和海洋;天气和气候;居民与聚落。第一章地球和地图部分重点学*内容是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三节地图;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的内容是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第二节海陆的变迁;第三章天气和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第四节世界的气候;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一节人口与人种;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三、教学措施:

  1、以课改的精神和要求指导教学。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的要求选择教学方法,特别要注重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创造性,以便顺利地实现教学任务,完成教学任务。注重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整合:教学活动应该是由教学内容、学生、教师、教学环境整合而成的系统,不仅要重视学生

  学*的结果,更应注重师生共同探究新知识的过程,重视学生学*的经历和经验,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通过学*情境的创设、实践环节的开发和学*渠道的拓宽,丰富学生的经历和经验,改变学生的学*方式,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在*时的教学中,强调地理同生活实际的联系,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引导学生把课堂中的地理知识和方法运用于生活实际中去。

  2、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优化与智力潜能的开发,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关心学生;提高教学效益,保证教学质量,推出教学品牌。

  3、要特别注重学*方法的研究和指导,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勤于钻研、辛勤劳动,精于业务、精备教案,周到思考、周密安排,严格要求、严把关口;勇于改革、勇于创新,来夯实每一位学生的学*基础,以“严、实、精、活”的教风带动“勤、实、悟、活”的学风。

  4、强化对基础知识的巩固,重视知识点与时事地理的结合,进行全方位的开放性试题训练。

  四、教学进度:

  教学进度表:

  第1———3周,学*课本第1章(难点章节、重点章节)第4———7周,学*课本第2章(难点章节、重点章节)第8———9周,复*,迎接期中考试

  第10周,期中考试

  第11————17周,学*第3、4、5章第18周,复*

  第21周,期末考试

初一地理教师工作计划6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理环境以及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开放性、实践性等特点。中学地理课程是使学生获得可发展的地理基础知识和能力、认识地理环境、学会地理思维、树立环球伦理观念、形成全球意识和爱国情感的一门基础课程。

  一、学生现状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已进入到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系统思维能力,同时初中已开始分科学*品德、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他们的实践、体验活动开始涉及社会生活中一些较为复杂的社会现象或社会事物。因而可结合有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从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一阶段的实践、体验是在小学基础上的递进。

  初一学生从思维发展来看,已有较大飞跃,学*过程中多些稳定因素,个别学生由于学**惯较差,课堂中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讲话等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但总体来看学生的学*主动性还是有的,作业也能及时准确的完成。

  二、教材分析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本章属于教材的绪论部分,第一节为“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第二节为“我们怎样学地理”。分别从情感和技能两个方面让学生感知地理,说明地理学科的学*内容与学*意义、地理学*的方法与途径。本章的教学内容是为今后学*地理做情感上的铺垫与准备,引导学生热爱并亲*地理学科。

  教材通过“地理之谜”、“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生产建设”、“地理与风土人情”让学生感受地理知识的奇妙与亲切,既能让学生感受地理知识的实际意义,又能激发学*地理的强烈兴趣,体现出“地理知识无处不在,地理知识处处有用”的特点。

  而第二节中“我们怎样学地理”则通过引导学生画学校地图开始,从实际应用出发掌握地理学*的基本工具—地图的使用,体现了学*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使学生不会感到地理仅仅是一门学科,同时是一项人生的技能。“学会收集地理信息”、“学会思考地理问题”、“在野外旅行中学*地理”则将兴趣与方法、情感与技能恰当的融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地理是一门有趣、有用、值得学、能学好的课程。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本章教材主要包括认识地球、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海陆变迁四部分。这些内容都是学*地理的基础知识,同时又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基础知识,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既是地理知识的基础课,又是人生发展的奠基课。

  “认识地球”一节,教材通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蕴含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材从地球形状和大小,地球的模型—地球仪,能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较全面地介绍了地球。同时让学生体验到了人们可以利用不同方法制作不同用途的地图,并能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地图。

  “世界的海陆分布”一节,教材首先通过“世界海陆面积比较”饼状图、南北半球图等向学生展示地球的海陆分布,通过直观形象的图形和具体的数据,向学生传递了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及其面积比较,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也体会了一种说明问题的方法。通过一系列直观与抽象图片的结合展示,以及大洲轮廓图的绘制等手段,让学生对大洲大洋的面积、名称及其排序有了非常感性的认识。

  “世界的地形”一节,教材首先简要介绍了什么叫地形、什么是地形图以及海拔和相对高度等概念,然后从运用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等概念入手,对陆地上的五种基本地形类型作了比较。在此基础上重点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而等高线知识的学*,则为地形图的学*以及后续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知识的学*做了较好的铺垫。等高线的判读则对训练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提升做了很好的热身。

  “海陆变迁”一节,教材分别从地表形态变化、大陆漂移与板块构造运动两部分来说明,通过大量实例说明地表形态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大陆漂移假说到板块构造理论的形成,是极好的科学方法论教育素材,从假设到推理,再到实践验证,最终形成完整的理论这一过程是暗含在教材中的科学方法。而魏格纳的事迹,则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难得案例。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

  本章属于人文地理内容,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世界的人口、人种、语言、宗教、聚落以及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其中最基本的内容是世界人口,包括人口的数量、分布和人口问题。在此基础上再讲述人种、语言、宗教、聚落等内容,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基本状况,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正确看待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了解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懂得尊重历史和珍惜祖先留给我文化遗产。

  本章内容将在后续学*中自然渗透,是零星分散在各章节中人文地理内容的高度概括,对后续的学*具有总领效果。而且这些内容与我们身边所知、所闻的许多事情关系密切,建议教师授课过程中,注重联系实际、联系时事,通过追本溯源的学*方法,挖掘这些地理知识的历史和现实体现,引导学生认识一个多样的世界,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宗教观、人口观、环境与发展观。

  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条件之一。它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尤其对农业来说,他更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本章教材主要包括天气和气候、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世界气候类型四部分内容,既自成整体,又是学*后续分区地理知识的重要基础内容。本章在介绍气候过程中,大量采用了景观图、示意图、图表、地图等资料,并注意密切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引出基本的科学道理,学生感悟了现象到本质的科学研究过程。

  通过本章的学*,学生能够掌握天气和气候的概念,看懂天气图、知道气温和降水的测定方法,会阅读气温和降水曲线图,了解主要降水类型,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并能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基本的气候特点分析。

  第五章世界的民展差异

  在前面各章了解了世界自然、人文状况的基础,本章引入世界的发展差异、国际合作、国际组织等政治经济概念,为以后学*各大洲、认识国家和地区的人文地理概况起到基础性作用。第一节“发展*家与发达国家”初步引入国家的概念,主要讲述发展*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和经济发展差异,并简略分析了导致发展差异的原因;第二节“国际合作”,介绍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与发展,讲述国际合作的基础和重要性;第三节“重要的国际组织”主要介绍国际组织的产生及主要国际组织的宗旨和职能。通过本章的教学学生可以对国家、对世界有一个更深入、更完整地认识,从而通过现象了解世界发展变化的本质,理解合作与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为做一个“世界中的*人”奠定基础。

  三、教学进度

  周次单元教学内容课时

  1—2一《让我们走进地理》4

  3—6二《地球的面貌》 8

  7—10三《世界的居民》 8

  11—14四《世界的气候》 8

  15—16五《世界的发展差异》 4


初一地理教师的工作计划3篇(扩展2)

——初一地理工作计划3篇

  这是一个新旧教育观猛烈碰撞和急剧转化的时代,这是一个课程和课堂教学改革风起云涌的时代。事实告诉我们:了解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个性,更好的处理学生发展个性化与社会化统一,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给予学生发展的主动权,从而促进学生更快、更健康地发展,这些已经成为新一代教师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在学校教育和教学改革的滚滚浪潮中,我们初一地理备课组的同仁,认真领会上级教改精神,知难而上,在新的学期,决心紧跟业内改革潮流,在科学理论指导下,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切实贯彻新《课程标准》重要思想,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确保学生学科素质的稳步提高和本学科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初一地理备课组的质量应主要表现和落实在每一次集体备课、每一次教研教讨、每一堂班级授课、每一次教学辅导;我们的发展,集中体现在教育教学观的转变和教学效能的提升,体现在对教学规律的摸索和探索,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改革尝试之中。

  二、工作重点

  研究教育教学理论和思想,研究新教材和新教法,研究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研究学生中创新能力和培养,研究不同层次的教学组织管理思想和艺术。尝试在学生差异明显和教学任务相对繁重的背景下,寻求立足高考、面向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高效教学模式。认真落实学校对备课组的工作安排。虚心向名老教师学*,发挥集体协作的力量。

  三、 教学进度安排与教学内容

  预备周

  8.31-9.7

  新课和复*计划、课改计划

  第1周

  9.8-9.14

  1.1节和1.2节

  第2周

  9.15-9.21

  2.1节

  第3周

  9.22-9.28

  2.2节

  第4周

  9.29-10.4

  十一放假及2.3节

  第5周

  10.5-10.11

  2.4节

  第6周

  10.12-10.18

  3.1节

  第7周

  10.19-10.25

  3.2节

  第8周

  10.26-11.1

  3.3节及期中考试命题制卷

  第9周

  11.2-11.8

  3.4节

  第10周

  11.9-11.15

  期中考试

  第11周

  11.16-11.22

  4.1节、4.2节

  第12周

  11.23-11.29

  4.2节、4.3节

  第13周

  11.30-12.6

  4.3节

  第14周

  12.7-12.13

  4.4节

  第15周

  12.14-12.20

  4.4节

  第16周

  12.21-12.27

  5.1节

  第17周

  12.28-1.3

  5.2节、5.3节

  第18周

  1.4-1.10

  模拟试题及讲解,后进生辅导

  第19周

  1.11-1.17

  统考周

  第20周

  1.18-1.24

  教学工作总结

  一、概要分析

  七年级地理是学生上初中以来起始学科,面对新教材新对象,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和方法,努力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良好的成绩。

  二、教材的主要内容及分析

  本册教材是初中地理第一册,主要涉及世界地理总论、地球地图的有关知识。学生刚接触,掌握起来难度大,共分为5章:

  1、让我们走进地理

  2、地球的面貌

  3、世界的居民

  4、世界的气候

  5、世界的发展差异

  三、学情分析

  本学期的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一些自然现象等初级地理知识,但是内容简单,知识有限,远远不能满足现阶段学生渴望认识世界本来面目、渴望探知世界之谜的`需要。这对我们的教学有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劣势:如空间思维能力差,综合能力和赌徒认知能力也相对弱,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上多下功夫,多研究学生和教材教法。

  四、教学目标

  1、按质按量的完成镇教委规定的各项教学任务。

  2、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使优秀率大幅提高。

  五、重难点及教学措施

  教学重点:地球的面貌、世界的气候。

  教学难点:

  (一)地图上的比例尺大小判断及计算、方向的辨别。

  (二)地球部分

  (三)世界的气候

  教学措施:

  1、精备精讲精练。

  2、尊重每一个学生,注重每一名学生的性格的培养。

  3、学*结果与学*结果与学*过程并重。发现每一名学生的“闪光点”,并鼓励其自信心。

  4、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

  六、主要教学任务和基本理念

  1、让学生学*对生活又用的地理,使学生学*涉过农活和周围世界有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增强学生生存能力。

  2、学*对终身发展又用的地理,学*求变化的形势,突出人口资源、环境及区域差异向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等内容的教学和学*有用而且为他们终身学*和发展有用。

  3、改变学生地理学*方式,依据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能力,鼓励积极研究,使学生了解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的态度。

  一、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八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每班由原计划三个课时减为二个课时,课时相对教材内容有些不足。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人教版地理新教材。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新东方良好的人际关系,先进的教育理念,爱的氛围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理想的育人环境。我校坚定不移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给了地理学科应有的地位,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怀有浓厚的兴趣,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环境,完备的地理教具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二、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走向。

  三、具体工作

  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2、认真学*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4、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并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争创优秀课件。

  5、申请购置教学必备的地理教具,软件。做好器材的登记,使用,保管工作。

  6、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初一地理教师的工作计划3篇(扩展3)

——初一地理随堂练*3篇

  填空题:

  1、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由_______和___决定的(人口的自然增长率=___-___)。

  2、人口密度=_____。

  3、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___;经济发展水*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___。

  4、世界人口最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_。原因是这些地区处在___纬度地区、气候___的___和___,或是___地带。

  5、人口的增长应与___、___相协调,与___相适应。

  1.联合国总部设在美国的()

  A.纽约B.华盛顿C.波士顿D.芝加哥

  2.关于美国自然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许多大河,其中有世界第三长河B.领土全部在温带地区C.领土三面临海,海上航运便利D.美国有北美最大的河流——圣劳伦斯河

  3.下列国家中,北极圈和北回归线都穿过的国家是()

  A.加拿大B.*C.美国D.俄罗斯

  4.有关美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硅谷是美国西部的大峡谷B.阿拉斯加是美国面积最大、人口最稀少的一州

  C.安第斯山脉是美国最高峻的山脉D.波士顿是美国最大的城市,最大的港口

  5.美国国土跨两个大洲,它们是()

  A.北美洲和大洋洲B.北美洲和亚洲C.北美洲和南美洲D.北美洲和欧洲

  6.美国的农产品中,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有()

  A.玉米、大豆、牛奶B.玉米、小麦、牛奶C.大豆、肉类、鸡蛋D.小麦、稻米、大豆

  1.20xx年10月31日,全世界人口突破_________

  2.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_

  3.20xx年,世界人口达到________亿,其中亚洲人口约有________亿.

  4.关于世界人口总数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5.截止20xx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已达________

  6.20xx年10月31日全球人口的总数为________

  7.20xx年10月31日凌晨,成为象征性的全球第70亿名成员之一的婴儿在菲律宾降生.“世界第70亿人口日”的到来推迟了________

  8.1990年联合国决定将每年________定为世界人口日,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达到________亿.


初一地理教师的工作计划3篇(扩展4)

——初一地理教学计划6篇

  一、整体情况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四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每班为二个课时,课时相对教材内容有些不足。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学校良好的人际关系,先进的'教育理念,爱的氛围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理想的育人环境。我校坚定不移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浓厚的学*兴趣,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环境,完备的地理教具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二、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三、具体工作

  1、抓好常规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

  2、认真学*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4、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兴趣。

  5、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6、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

  7、拟好复*计划,制定复*提纲,认真组织复*。

  8、每次单元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9、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10、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并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争创优秀课件。

  11、申请购置教学必备的地理教具软件。做好器材的登记,使用,保管工作。

  四、教学策略与方法

  本学期地理教学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大胆尝试,运在学*中挖掘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教学中注重引发学生发现问题,启发思维,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原则,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学*”的学*方式。在地理教学中注重与其它学科的整合,并帮助学生在学*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根据新理念的要求,本学期的地理教学紧紧围绕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地理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喜欢学、爱学,变被动的学为主动的学,改变学生的学*方式,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地理课堂这一教学思路,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做以下几点设想。

  (一)增强教师的亲合力

  要充分调动学生学*地理的兴趣,让学生喜欢地理课,就首先要让学生喜欢地理教师,而教师的魅力有内在的外在的美并存。内在的美应该是教师的教学水*;外在的美应有以下几点:教师的言谈举止、主动与学生沟通、鼓励赏识的态度、耐心细致的帮助等等,总的说来教师应具备教学、师德的高素质,使学生感受到我的地理教师各方面素质都很棒,提高我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增强教师的亲合力。

  (二)地理课堂模式的探索

  自从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一直采用清徐二中四环节教学模式,结合地理教学做过大胆的尝试,本学期仍从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目标出发,对地理课堂做如下尝试。

  1、教学目标的确定

  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整合教学资源,选择对学生有用的地理知识,注重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地理知识的基本方法,在学*知识的同时,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

  2、重点、难点的处理

  为克服旧教材知识多、课时紧的现状,对于重点知识的掌握和难点的突破我多用多媒体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有效的引发学生的学*兴趣,增大课堂的容量。现代教学手段广泛应用于地理课堂是本学期地理教学改革大胆尝试的重点内容之一。

  ●图领全文培养能力

  地图是地理学*最主要的工具,在地理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识图、析图能力的培养非常必要,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所以本课我以图为导线,通过学生识图、析图、动手填图、讨论、交流和师生间填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构建合作式课堂。

  ●知识拓展共同探究

  加强地理学科与历史、艺术、军事等学科的整合,使学生感受到学*地理知识的重要性,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从而激发学*兴趣。

  ●亲身体验参与实践

  地理事物的位置记忆历来是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采用学生亲自布阵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事物的分布位置,加强了对知识的记忆,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学期我将制作了大量的多媒体课件,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促进了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积极性。

  总之,本学期总的教学设计思路是把新课改的理念最大限度的应用于地理教学中,改变学生的学*方式,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模式。

  一、学期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什么是地理,掌握学*地理的方法。

  2.认识地球,清楚世界的海陆分布状况。

  3.掌握世界的地形,能够看懂并分析地形图。

  4.了解世界的居民,熟练人口、人种、语言及宗教的分布。

  5.能够运用图文,分析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6.了解发展*家和发达国家,明白世界发展变化及基本规律和趋势。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获取地理信息及过程与方法。

  2.发现、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3.学会体会观点成果与别人交流的过程与方法。

  让教会学生初步掌握记忆、分析、比较、综合和运用等方法,培养学生学*和表达地理的能力,培学生初步运用地理来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并且端正学*态度,提高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3.增强学生的全球意识及环境保护意识。

  4.地理知识于生活密切相关,注重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的教学任务,这些学生多数来源于农村,他们的自身素质和学*水*各不相同,且相差悬殊。大多数学生未掌握学*地理的方法,基本上不存在基础差异,且学*积极性很高,为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现将学生情况分析如下:

  (1) 优生:优生约占总人数的25%,这些学生的学*成绩优秀,学*态度端正、目的明确,学**惯好,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对这些学生,应提出较高的要求,加大辅导力度,增扩知识面,为将来继续深造奠定良好的基础。

  (2) 中程生:中程生约占70%,这些学生学*目标明确,有一定的学*方法,分析、概括能力还不够,良好的学**惯有待于培养。对于这部分学生,要搞好督促和辅导,思想教育加学*教育并施,激发学*兴趣。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使这部分学生赶上甚至超过部分优生,因为他们当中还有部分学生存在较大的潜力。

  (3) 希望生:约占5%,这些学生的底子薄,学*兴趣不浓,求知欲差,死记硬背,懒于动脑,对这一部分学生,应多一份关心和帮助,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还要注意因材施教,尽最大可能地提高他们的学业成绩。从养成教育开始,然后教给适当的方法,耐心说服,养成良好的学**惯,争取取得较好的成绩。

  三、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及知识结构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第二章:地理的面貌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

  2、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1)学*地理的方法,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的识读与判别

  (2)地球的面貌,世界地形的分布郁郁与变迁

  (3)世界的人种、宗教与语言的分布

  (4)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学会分析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

  (5)世界的发展存在差异,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3、基本技能和能力的培养:

  通过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识图填图的能力,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善观察、联想猜想等良好的思维品质。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4、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1). 培养学生的为祖国强盛而学*的精神,为中华崛起而学*而读书的雄心壮志,立志学好知识为祖国争光。2).运用所学教材,对学生 进行爱科学、用科学、学科学、保护自然环境造福于人类的 思想教育。

  四、教学研究内容:


初一地理教师的工作计划3篇(扩展5)

——初一地理教学计划菁选

初一地理教学计划(15篇)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制定一个计划。拟起计划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一地理教学计划,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班情分析

  通过七年级上册的地理学*,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及学*地理的方法,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读图、分析、判断和理解的能力。对地理的学*有了一定的经验,初步形成了简单的地理的知识系统,大部分学生对学*地理兴趣浓厚,也很乐忆靴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乐忆靴探索和发现身边的地理知识。

  二、教学目标

  完成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任务。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和基本的绘图技能。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有更清晰明了的了解,对世界上一些重要的国家和地区有较为详尽的`了解。同时通过地理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精神。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 认识大洲

  本章主要内容是了解亚洲、欧洲、非洲、南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的地理位置,学*并掌握其地形、气候、河流、人口等知识。本章荒重点内容是七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特点。难点是比较七大洲的气候以及影响七大洲气候的因素。

  第二章 了解地区

  本章主要内容是学*并掌握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及南北两极的有关的地理知识。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人文、经济等。本章荒重点内容是掌握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的地形与气候,以及南北两极的地理概况。难点是以上各地的地理位置与气候差异对农业的影响。

  学*方法

  第三章 走*国家

  本章主要是学*并掌握世界上的一些主要国家,如美国、俄罗斯、日本、法国、澳大利亚等。了解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资源气候、经济文化等。本章荒重点是掌握以上各国的地形特点和典型的气候特点,掌握各国重要的自然资源。难点是美国的农业带的分布。

  四、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理清知识结构和教学思路,把握教材重点、难点。运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制作教学道具等,创设教学情境,设置多种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学*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为主动探究。

  2、强化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巩固学生读图、填图和绘图的能力。利用地图、地理填充图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强化理性认识。同时做到教学过程中做到穿插回忆前面所学知识,增强知识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比较系统的知识结构,为今后的继续学*作好铺垫。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好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注意收集学生反馈的信息,并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情感,创造良好的课堂学*氛围和融洽的师生情感,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

  4、开展多种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设施,多方位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课堂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

  五、课时安排

  周次单元教学内容课时

  1—2《认识大洲》第一节亚洲及欧洲4

  3一《认识大洲》第二节非洲2

  4一《认识大洲》第三节美洲2

  5二《了解地区》第一节东南亚2

  6二《了解地区》第二节南亚2

  7二《了解地区》第三节西亚2

  8—9二《了解地区》第四节欧洲西部4

  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10三《走*国家》第一节日本2

  11三《走*国家》第二节埃及2

  第三节俄罗斯12三《走*国家》第四节法国2

  13三《走*国家》第五节美国2

  14三《走*国家》第六节巴西2

  第七节澳大利亚

  一、班情分析

  通过七年级上册的地理学*,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及学*地理的方法,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读图、分析、判断和理解的能力。对地理的学*有了一定的经验,初步形成了简单的地理的知识系统,大部分学生对学*地理兴趣浓厚,也很乐意去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乐意去探索和发现身边的地理知识。

  二、教学目标

  完成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任务。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和基本的绘图技能。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有更清晰明了的了解,对世界上一些重要的国家和地区有较为详尽的了解。同时通过地理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精神。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 认识大洲

  本章主要内容是了解亚洲、欧洲、非洲、南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的地理位置,学*并掌握其地形、气候、河流、人口等知识。本章的重点内容是七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特点。难点是比较七大洲的气候以及影响七大洲气候的因素。

  第二章 了解地区

  本章主要内容是学*并掌握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及南北两极的有关的地理知识。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人文、经济等。本章的重点内容是掌握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的地形与气候,以及南北两极的地理概况。难点是以上各地的地理位置与气候差异对农业的影响。

  第三章 走*国家

  本章主要是学*并掌握世界上的一些主要国家,如美国、俄罗斯、日本、法国、澳大利亚等。了解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资源气候、经济文化等。本章的重点是掌握以上各国的地形特点和典型的气候特点,掌握各国重要的自然资源。难点是美国的农业带的分布。

  四、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理清知识结构和教学思路,把握教材重点、难点。运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制作教学道具等,创设教学情境,设置多种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学*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为主动探究。

  2、强化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巩固学生读图、填图和绘图的能力。利用地图、地理填充图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强化理性认识。同时做到教学过程中做到穿插回忆前面所学知识,增强知识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比较系统的知识结构,为今后的继续学*作好铺垫。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好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注意收集学生反馈的信息,并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情感,创造良好的课堂学*氛围和融洽的师生情感,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

  4、开展多种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设施,多方位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课堂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

  五、教学计划

  1、充分备课:在做到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的基础上,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充分了解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在此基础上备好学情、教情,备好课标,在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做好三维目标的教学理念真正做到塑造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上好每一节课:在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上课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的作用,引导学生要认**动的去学*,在学*的过程中,充分做到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3、检查与落实: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学*的基础上充分做好学生学*情况的检查,做好学生对知识学*掌握的督查与主导。对重要的知识要点一定要做好检查也落实,通过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实现学生对知识点的牢固掌握。

  4、做好单元检测的使用。通过单元检测来了解学生的学情,来制定实际的教学手段,以此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一、基本情况

  通过七年级上一学期的学*,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判断的能力,对世界概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也有一少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不够重视,知识还没有形成系统,没有达到应有的水*。我将本着认真,严谨的教学态度开展本期教学工作,在新的学期里希望扬长避短,深入学生,力争取得更有效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教完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让学生具备必要的基本技能,对我们所处的世界有一个明晰的了解,对世界一些重要的国家和地区有着较为详尽的知识掌握。

  三、本册教材:

  本册教材共5章:

  1、《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了解亚洲的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人文环境特点。

  2、《我们邻*的国家和地区》:突出日本自然灾害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及日本经济与其他国家的联系,了解东南亚地势变化、地形结构特点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等。了解印度人口的特点。了解俄罗斯地理位置的特点。

  3、《东半球其它国家和地区》:了解中东地理位置的特点,石油资源,宗教,欧洲西部,欧盟,畜牧业,旅游,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农业生产,文化*俗。澳大利亚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4、《西半球的国家》:了解美国移民国家,农业地域专业化,高新技术产业等。

  5、《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科考与环保的重要性等。

  四、本期教材重点、难点:

  1、各大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2、几个大国的人文特征;

  五、教学措施

  1、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学会读图、填图、从客观上理解地理单元的知识。

  充分利用地图册来实现这样的学*目标和要求。

  2、进行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数据的强化记忆,对地理知识进行必要的储备。

  同时,在本学期的教学过程中穿插回忆上学期的世界地理基本知识,让学生对世界地理能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掌握,也为他们今后地理知识的学*打好基础。

  3、强化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多种教学形式,适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4、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关心社会,关心时事的自觉性。收看《新闻联播》,《世界之窗》,《正大综艺》等节目,增进对世界了解。

  六、教者要求

  1、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

  A、课前准备好课,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逻辑,适当补充有关资料,培养学生兴趣、爱好,考虑教法。

  B、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激**感。

  2、搞好课后辅导,针对不同的学生现状进行不同的教学方法。

  3、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活动,博采众长,提高水*。

  4、充分利用网络,不断拓宽知识面,为教学注入新鲜血液,开展课件教学,充分利用学校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让学生在兴趣中学*和掌握知识。

  指导思想: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理环境以及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开放性、实践性等特点。中学地理课程是使学生获得可发展的地理基础知识和能力、认识地理环境、学会地理思维、树立环球伦理观念、形成全球意识和爱国情感的一门基础课程。

  一、学生现状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已进入到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系统思维能力,同时初中已开始分科学***品德、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他们的实践、体验活动开始涉及社会生活中一些较为复杂的社会现象或社会事物。因而可结合有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从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一阶段的实践、体验是在小学基础上的递进。

  二、教材分析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本章属于教材的绪论部分,第一节为“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第二节为“我们怎样学地理”。分别从情感和技能两个方面让学生感知地理,说明地理学科的学*内容与学*意义、地理学*的方法与途径。本章的教学内容是为今后学*地理做情感上的铺垫与准备,引导学生热爱并亲*地理学科。

  第二章地图

  本章教材主要包括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形图的判读、地图的应用。从实际应用出发掌握地理学*的基本工具—地图的使用,体现了学*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使学生不会感到地理仅仅是一门学科,同时是一项人生的技能。“学会收集地理信息”、“学会思考地理问题”、“在野外旅行中学*地理”则将兴趣与方法、情感与技能恰当的融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地理是一门有趣、有用、值得学、能学好的课程。

  第三章海洋与陆地

  本章教材主要包括认识地球、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海陆变迁四部分。这些内容都是学*地理的基础知识,同时又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基础知识,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既是地理知识的基础课,又是人生发展的奠基课。

  第四章天气与气候

  本章教材主要包括天气和气候、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世界气候类型四部分内容,既自成整体,又是学*后续分区地理知识的重要基础内容。本章在介绍气候过程中,大量采用了景观图、示意图、图表、地图等资料,并注意密切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引出基本的科学道理,学生感悟了现象到本质的科学研究过程。

  第五章世界的居民

  本章属于人文地理内容,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世界的人口、人种、语言、宗教、聚落以及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其中最基本的内容是世界人口,包括人口的数量、分布和人口问题。在此基础上再讲述人种、语言、宗教、聚落等内容,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基本状况,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正确看待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了解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懂得尊重历史和珍惜祖先留给我文化遗产。

  第六章地区发展与国际合作

  在前面各章了解了世界自然、人文状况的基础,本章引入世界的发展差异、国际合作、国际

  组织等政治经济概念,为以后学*各大洲、认识国家和地区的人文地理概况起到基础性作用。

  三、教学策略与方法

  本学期地理教学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大胆尝试,运在学*中挖掘学

  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教学中注重引发学生发现问题,启发思维,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主动参与、

  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原则,帮助学

  生形成“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学*”的学*方式。在地理教学中注重与其它学科的整合,并

  帮助学生在学*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增强教师的亲合力

  (二)地理课堂模式的探索

  自从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一直采用清徐二中四环节教学模式,结合地理教学做过大胆的尝试,

  本学期仍从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目标出发,对地理课堂做如下尝试。

  1、教学目标的确定

  2、重点、难点的处理

  ●图领全文培养能力

  ●知识拓展共同探究

  ●亲身体验参与实践

  四、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与同学们谈地理、第一章地球的形状与大小2课时

  第二周:在地球仪上认识经纬网2课时

  第三周:地球的自传2课时

  第四周:地球的公转2课时

  第五周:第二章地图第一节地图的基本要素2课时

  第六周: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2课时

  第七周:地图的应用第三章海洋与陆地第一节海陆的分布2课时

  第八周:第二节海陆的面貌第三节海陆的变迁2课时第九

  周:复*2课时

  第十周:期中反馈测试2课时

  第十一周:第四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天气与生活2课时

  第十三周: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气候2课时

  第十四周:第五章人类活动与气候第一节天气与生活第二节气

  温的变化与分布2课时

  第十五周:第五节影响气候的因素第六节人类活动与天气2课时第十六周:第六节人类活动与气候2课时

  第十七周: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单元检测2课时

  第十八周:第五章发展与合作2课时

  第十九周:单元检测复*2课时

  第二十周:复*期末考试2课时

  一、基本情况:

  通过七年级上一学期地理学*,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判断的能力。对世界概况有了一定地了解。由于我是一名非地理专业教师,再加上刚参加工作,在学法和教法方面还欠缺一定的教学经验,这样导致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不够重视,知识还没有形成系统,没有达到应有的水*。不过基本的教学目标在上学期实现了,学生在期末的考试中有了较为良好的表现。新学期开始了,我将本着认真、严谨的教学态度开展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在新的学期里希望能扬长避短取得更有成效的教学成果。

  二、教学目标:

  教完七年级地理下册,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让学生具备基本技能,对我们所处的世界有一个明晰的了解,对世界一些重要的国家和地区有着较为详尽的知识掌握。

  三、教学措施:

  1、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学会读图、填图,从宏观上了解地理单元的知识。充分利用地理填充图册来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2、进行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数据的强化记忆,对地理知识进行必要的`储备。同时,在本学期的教学过程中,穿插回忆上学期的世界地理基本知识,让学生对世界地理能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掌握,也为他们今后地理知识的学*打好基础。

  3、强化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多种教学形式(如:辩论赛、课堂小讨论、知识趣味竞猜等),提高学生的运用知识的能力。

  4、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关心社会、关心时事的自觉性,收看《新闻联播》、《世界之窗》、《正大综艺》等节目,增进对世界的了解。

  四、教学工作:

  1、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本学期应该做了下面的工作:

  ⑴课前准备:备好课。

  ①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②在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解决他们再学*新知识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⑵课堂上的情况。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自己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地理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

  2、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初中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从帮助落脚,帮助学生解决困难.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

  3、作为一名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我来说应积极参与听课、评课,集体备课,虚心向前辈学*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

  4、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充分利用网络,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开展课件教学,充分利用学校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让学生在兴趣中学*和掌握知识。

  五、教学进度:

  01—03周: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

  03—07周:第七章我们临*的国家和地区

  08—12周:第八章东半球其他国家和地区

  12—15周:第九章西半球国家和地区

  16—17周:第十章极地地区

  18—19周:期末复*

  一、指导思想:

  初一年级地理教学应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 》为依据,以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xx年初审通过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下册(人教版)为主要内容进行教学活动和课时安排。课程实施过程中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努力创设一种以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作为学生学*载体的地理课程,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人口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中学地理教育的使命。通过地理课程的实施,学生能够了解有关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 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的基本知识,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学*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要求:

  1、加强理论学*,认真学*《***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简称《决定》 )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简称《纲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充分认识到自己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2、认真学*、领会《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注意培养学生的各种地理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调查、运用图表和数据分析等基本方法、地理思维能力、地理探究能力,同时掌握好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3、以教材中的“活动”部分内容为突破口,深入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继承以往教学活动的长处,并不断深化、创新、拓展,形成多种多样的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研究课。

  4、注意建立过程性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发展,给在实施新课程中的每一位学生建立成绩档案,用来记录该学生两年的地理学*情况,作好整理工作。认真填写《成长的足迹》,作为学生初中毕业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特别注意保存学生第一学期全区统一测试成绩和技能测试尤其特别注意保存学生第一学期全区统一测试成绩和技能测试尤其特别注意保存学生第一成绩,将作为其毕业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绩,将作为其毕业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5、加强教师自身的业务学*,努力提高教学水*,不断的充实自己,使自己具备适应各种工作的能力。

  6、加强教研组的集体备课活动,组长应有考勤和活动纪要。

  7、将自己在这些年的教学工作中的好的做法,符合课程改革的理念的课堂教学或实践活动进行总结、提炼,继续发扬光大,并把它们记录下来,写成教案、活动案例、论文、实验报告等,积累经验,使教学水*不断提高。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充分发挥自身教学优势, 努力使教学水*,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 同时, 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 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 学地理”。

  二、学情分析:

  学生初次学*地理,仅仅在小学科学中接触一点点,那么地理课学*什么?学*地理有什么用?怎样学*地理?这些学生都需要了解。

  三、教材分析:

  绪言:与同学们谈地理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

  第四章:居民和聚落

  第五章:发展和合作

  四、教学目标

  通过本学期地理教学,使学生能比较熟练的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理解生活中的地理现 象,进一步提高阅读地图的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绘图的能力。

  五、教学措施

  1、教学中充分发挥双主体作用,采用各种形式,给学生一个学*探究,合作的空间,培养 学*地理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加强“双基”的基础上,注重过程和方法、情感和态 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培养

  2、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他提高读图能力,并且要大力开发课程资源,丰富学生的地 理知识,学*生活中的地理,学*有用的.地理

  3、教学中做到精讲,重知识体系,结构,联系和思维方法及解题思路,不要面面俱到,拖 泥带水,要讲究教学技巧和艺术,提高课堂效益,训练题做到精选,精练,鼓励微型试题, 做到讲练结合,努力提高效率

  4、重点热点抓辐射,重点依据生活实际的具体问题,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学以致用, 活学活用,切忌将教材内容重复复*一遍,运用探究性,自主性的学*方法,相互研究、 归纳, 让学生从教材内容中挖掘有一定思维深度的问题, 激活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并做到“宽口径、粗线条、广辐射”

  5、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搞好集体备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讲究 练*的实效性

  6、认真学*新课程标准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7、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兴趣。

  一、整体情况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四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每班为二个课时,课时相对教材内容有些不足。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学校良好的人际关系,先进的教育理念,爱的氛围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理想的育人环境。我校坚定不移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浓厚的学*兴趣,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环境,完备的地理教具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二、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三、具体工作

  1、抓好常规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

  2、认真学*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4、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兴趣。

  5、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6、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

  7、拟好复*计划,制定复*提纲,认真组织复*。

  8、每次单元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9、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10、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并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争创优秀课件。

  11、申请购置教学必备的地理教具软件。做好器材的登记,使用,保管工作。

  四、教学策略与方法

  本学期地理教学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大胆尝试,运在学*中挖掘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教学中注重引发学生发现问题,启发思维,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原则,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学*”的学*方式。在地理教学中注重与其它学科的整合,并帮助学生在学*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根据新理念的要求,本学期的地理教学紧紧围绕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地理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喜欢学、爱学,变被动的学为主动的学,改变学生的学*方式,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地理课堂这一教学思路,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做以下几点设想。

  (一)增强教师的亲合力

  要充分调动学生学*地理的兴趣,让学生喜欢地理课,就首先要让学生喜欢地理教师,而教师的魅力有内在的外在的美并存。内在的美应该是教师的教学水*;外在的美应有以下几点:教师的言谈举止、主动与学生沟通、鼓励赏识的态度、耐心细致的帮助等等,总的说来教师应具备教学、师德的高素质,使学生感受到我的地理教师各方面素质都很棒,提高我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增强教师的亲合力。

  (二)地理课堂模式的探索

  自从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一直采用清徐二中四环节教学模式,结合地理教学做过大胆的尝试,本学期仍从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目标出发,对地理课堂做如下尝试。

  1、教学目标的.确定

  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整合教学资源,选择对学生有用的地理知识,注重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地理知识的基本方法,在学*知识的同时,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

  2、重点、难点的处理

  为克服旧教材知识多、课时紧的现状,对于重点知识的掌握和难点的突破我多用多媒体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有效的引发学生的学*兴趣,增大课堂的容量。现代教学手段广泛应用于地理课堂是本学期地理教学改革大胆尝试的重点内容之一。

  ●图领全文培养能力

  地图是地理学*最主要的工具,在地理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识图、析图能力的培养非常必要,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所以本课我以图为导线,通过学生识图、析图、动手填图、讨论、交流和师生间填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构建合作式课堂。

  ●知识拓展共同探究

  加强地理学科与历史、艺术、军事等学科的整合,使学生感受到学*地理知识的重要性,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从而激发学*兴趣。

  ●亲身体验参与实践

  地理事物的位置记忆历来是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采用学生亲自布阵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事物的分布位置,加强了对知识的记忆,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学期我将制作了大量的多媒体课件,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促进了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积极性。

  总之,本学期总的教学设计思路是把新课改的理念最大限度的应用于地理教学中,改变学生的学*方式,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模式。

  一、班情分析

  通过七年级上册的地理学*,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及学*地理的方法,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读图、分析、判断和理解的能力。对地理的学*有了一定的经验,初步形成了简单的地理的知识系统,部分学生对学*地理兴趣浓厚,也很乐意去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乐意去探索和发现身边的地理知识。

  二、教学目标

  完成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任务。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和基本的绘图技能。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有更清晰明了的了解,对世界上一些重要的国家和地区有较为详尽的了解。同时通过地理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精神。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认识洲

  本章主要内容是了解亚洲、欧洲、非洲、南北美洲、洋洲、南极洲的地理位置,学*并掌握其地形、气候、河流、人口等知识。本章的重点内容是七洲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特点。难点是比较七洲的气候以及影响七洲气候的因素。

  第二章了解地区

  本章主要内容是学*并掌握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及南北两极的有关的地理知识。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人文、经济等。本章的重点内容是掌握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的地形与气候,以及南北两极的地理概况。难点是以上各地的地理位置与气候差异对农业的影响。

  第三章走*国家

  本章主要是学*并掌握世界上的一些主要国家,如美国、俄罗斯、日本、法国、澳利亚等。了解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资源气候、经济文化等。本章的重点是掌握以上各国的地形特点和典型的气候特点,掌握各国重要的.自然资源。难点是美国的农业带的分布。

  四、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理清知识结构和教学思路,把握教材重点、难点。运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制作教学道具等,创设教学情境,设置多种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学*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为主动探究。

  2、强化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巩固学生读图、填图和绘图的能力。利用地图、地理填充图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强化理性认识。同时做到教学过程中做到穿插回忆前面所学知识,增强知识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助学生形成比较系统的知识结构,为今后的继续学*作好铺垫。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好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注意收集学生馈的信息,并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情感,创造良好的课堂学*氛围和融洽的师生情感,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


初一地理教师的工作计划3篇(扩展6)

——初一地理教师工作计划优选【20】篇

  新年伊始,又是一个新学期,本学期本人担任七年级六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新教材。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为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并取得良好成绩,我根据七年级地理学科的特点,特制订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课堂建设为突破口,推进三课建设工作。使每位受教育者做的自己”的“多彩教育”核心价值观,落实“尊重生命、以生为本、基于生活、生态发展”的核心育人理念,以“多彩课程”建设为载体,以“多彩课堂”构建为着力点,以课题研究为手段,构建多元的、满足学生需要的课程体系,发展多样的、适合学生学*的教与学方式,生成开放的、独具二七标识的“多彩课堂文化”,努力实现“多彩教育”的发展目标。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世界主要国家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初步掌握学*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地图,能够查找出世界各地地理事物的分布,学会分析区域地理特征和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从而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并且学会阅读地理景观图和地理统计图表。

  3、使学生懂得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必须共同保护地球。初步知道世界一些国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经验和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以及对外开放意识,培养全球观念。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地理初步知识,但大多数学生空间概念缺乏,比较零碎。不善于综合分析问题,抽象思维能力差,缺乏科学的探究精神,一些学*成绩好的学生,学*积级性高,学*地理的兴趣浓厚,求知欲强,但一些学*成绩差的学生学*积级性不高,厌学情绪较重。

  四、教学设想

  1.构建“多彩课堂”,发展多样的、适合学生学*的教与学方式。“多彩课堂”是尊重差异、鼓励特色、释放个性、精彩纷呈的课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要注意

  (1)自主开展多种形式的多彩课堂学*交流活动,统一认识,转变观念,从而推进“多彩课堂”的构建。

  (2)落实新学期第一课进行课程纲要的分享,与课程标准的细化解读、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作业建设。

  3)抓住三个关键点。(学*目标、学*方式、多元评价

  (4)学校要制定特色化的多彩课堂研究建设方案,坚决执行我校特色的课堂教学范式―一学二导三练模式,进行高效课堂教学

  (5)开展符合地理特色的活动。

  转变课堂气氛,转变学*方式,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学*的主体,知识的主人,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实行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培养学法,提高能力。开展地理学*兴趣小组,开展地理手抄报,知识小达人等比赛等活动

  2.要争取把多媒体应用到地理教学中,优化教学过程,创设情景、解剖难点。充分利用本学期教室安装的班班通资源,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通过网络资源自主学*,教师重点答疑解惑,培养学生的学*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成绩,在月考、期中、期末考试中努力提高优秀率,提高中等成绩的比率,争取没有不及格学生。

  3.认真备课,完成教案和导学案,坚持每天写授后感、心得体会和教学博客,多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及时反思和改进。

  五、教材分析和教学进度计划

  1.教材分析

  1、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亚洲的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人文环境特点。

  2、第七章《我们邻*的国家和地区》

  突出日本自然灾害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及日本经济与其他国家的联系,东南亚地势变化、地形结构特点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等。印度人口的特点。俄罗斯地理位置的特点。

  3、第八章《东半球其它国家和地区》

  中东地理位置的特点,石油资源,宗教,欧洲西部,欧盟,畜牧业,旅游,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农业生产,文化*俗。澳大利亚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4、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

  美国移民国家,农业地域专业化,高新技术产业,巴西,民俗。

  5、第十章《极地地区》

  自然环境的.特殊性,科考与环保的重要性等。

  2.本期教材重点、难点

  1)各大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2)几个大国的人文特征.

  3、教学进度:本学期教学时间为15周,每周2课时,共30课时。

  2、课时安排:

  周次教学内容

  第一周七年级下册课程纲要分享课第六章第一节位置和范围

  第二周第二节自然环境(1)自然环境(2)

  第三周复*第六章第六章测试

  第四周第七章第一节日本第二节东南亚

  第五周第三节印度第四节俄罗斯

  第六周复*第七章第七章测试

  第七周第八章第一节中东

  第二节欧洲西部

  第八周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第四节澳大利亚

  第九周复*第八章第八章测试

  第十周第九章第一节美国第二节巴西

  第十一周复*第九章第九章测试

  第十二周第十章极地地区复*第十章

  第十三周第十章测试

  全册章节汇总复*

  第十四周总复**复*

  第十五周期末考试

  六、教学措施

  1.通过“活动”和“阅读材料”两种形式,切实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注意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是鲜活的。

  2.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示意图、景观图、投影仪、多媒体等,加强地理教学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应该是由教学内容、学生、教师、教学环境整合而成的系统,不仅要重视学生学*的结果,更应注重师生共同探究新知识的过程,重视学生学*的经历和经验,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

  3.根据地理科的特点,注意在教学中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积级性。初一每个班级都有个别学**惯较差的学生,在教学中应该对这类学生给予特别关照,生活中要关爱他们,学*中要特别关注他们的一言一行,要从基础抓起,从良好的学**惯抓起,不放弃每一位学生。

  4.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5.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6.每次单元测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总之,在本学期中,我会努力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教学策略和方法去引导教育学生。从而切切实实地提高教育质量,取得新的成绩。向学校、学生、家长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年级学生都是刚入初中的新生,上进心强,能够遵守纪律,热爱学*,个个争上进。不过年龄特点决定会有不少学生好动、贪玩,精力不集中,学*方法欠恰当,因而学*成绩不够理想。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要加强思想教育,做到因人因材施教。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主要的地理教学任务:主要是与同学们谈地理,认识地球和地图;学*陆地和海洋;天气和气候;居民与聚落。第一章地球和地图部分重点学*内容是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三节地图;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的内容是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第二节海陆的变迁;第三章天气和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第四节世界的气候;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一节人口与人种;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三、教学措施:

  1、以课改的精神和要求指导教学。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的要求选择教学方法,特别要注重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创造性,以便顺利地实现教学任务,完成教学任务。注重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整合:教学活动应该是由教学内容、学生、教师、教学环境整合而成的系统,不仅要重视学生

  学*的结果,更应注重师生共同探究新知识的过程,重视学生学*的经历和经验,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通过学*情境的创设、实践环节的开发和学*渠道的拓宽,丰富学生的经历和经验,改变学生的学*方式,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在*时的教学中,强调地理同生活实际的联系,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引导学生把课堂中的'地理知识和方法运用于生活实际中去。

  2、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优化与智力潜能的开发,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关心学生;提高教学效益,保证教学质量,推出教学品牌。

  3、要特别注重学*方法的研究和指导,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勤于钻研、辛勤劳动,精于业务、精备教案,周到思考、周密安排,严格要求、严把关口;勇于改革、勇于创新,来夯实每一位学生的学*基础,以“严、实、精、活”的教风带动“勤、实、悟、活”的学风。

  4、强化对基础知识的巩固,重视知识点与时事地理的结合,进行全方位的开放性试题训练。

  四、教学进度:

  教学进度表:

  第1---3周,学*课本第1章(难点章节、重点章节)第4---7周,学*课本第2章(难点章节、重点章节)第8---9周,复*,迎接期中考试

  第10周,期中考试

  第11----17周,学*第3、4、5章第18周,复*

  第21周,期末考试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世纪精神为指针,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一(六)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2个课时。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湘教版地理新教材。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世纪学校良好的人际关系,先进的教育理念,爱的氛围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理想的育人环境。我校坚定不移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给了地理学科应有的地位,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怀有浓厚的兴趣,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环境,完备的地理教具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三、本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三章,第一章《认识大洲》概括了各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情况。第二章《了解地区》本章通过具体实例分析各地的人文特征。第三章《走*国家》具体说明了几个国家各自特点。

  四、本期总体教学目的要求

  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2、认真学*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五、本期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

  (1)各大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2)几个大国的人文特征。

  六、完成本期教学任务的具体措施

  1、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并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争创优秀课件。

  2、申请购置教学必备的地理教具,软件。做好器材的登记,使用,保管工作。

  3、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4、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兴趣。

  5、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6、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

  7、拟好复*计划,制定复*提纲,认真组织复*。

  8、每次月度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一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两课时,所用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湘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材。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教材分析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以世界地理为主要内容,包括世界自然地理与世界人文地理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地球的面貌、世界的居民、世界的气候、世界的发展差异四部分内容。

  共计五章,16节: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

  《地球的面貌》这章主要包括认识地球、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海陆变迁四部分内容。认识地球,了解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以及海陆变迁,了解全球海陆分布发展演化的基本规律,是学*地理的基础。

  《世界的居民》属于人文地理的内容,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世界的人口、人种、语言、宗教、聚落以及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世界的气候》这章包括天气和气候、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四部分内容。从本章知识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来看,是后面学*区域地理及中国地里的基础之一。

  在前面各章了解自然地理,人文状况的`基础上,《世界的发展差异》这章引入世界的发展差异,国际合作,国际组织等政治经济概念,为学生以后学*各大洲、认识国家和地区的人文地理概况起到基础性作用。

  三、学生学情分析

  七年级一班共有学生48人。刚刚升入七年级的初中学生,在小学社会课中,接触了一些地理知识,但比较零碎。地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初一年的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是一个陌生的学科,很多学生不知道应该如何学*地理,地理学科所需各种加到7各科目,学*压力加大,小学的学*方法、学**惯都要有所改变,所以,初一上学期以培养良好的学**惯为目标,掌握最基础的地理知识。比较系统地学*地理知识,做好从零开始的准备。由于地理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学生有新鲜感,教师要抓住这一点,上好第一节课,注重培养兴趣,打一个良好开端。

  四、教材重难点分析及措施

  本册书重点需要掌握的内容有:地图的判读方法;认识地球的面貌及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世界的气候。

  难点:认识地球(地球空间概念的构建,如经纬网的判读),地形图读图能力培养,世界气候。

  应对策略:

  1、认真学*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2、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有效性。

  3、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

  4、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5、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

  6、拟好复*计划,制定复*提纲,认真组织复*。

  7、每次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8、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并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

  五、帮困扶优措施

  考虑到我们年级的实际情况,学生普遍学*能力较弱,地理课堂将会很少涉及拔高性太强的内容,以基础学*为主要目标。努力将课程讲解的浅显易懂,照顾多数学*能力较差的学生。此外,在作业布置上,挑选地理填充图册中较为简单的内容要求必须完成,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则要求全部完成。

  六、本学期预期目标

  1.认识地球形状及大小,会使用地球仪,了解经纬线和经纬度,能使用经纬线判别方向,能使用经纬度确定位置。

  2.认识地球自转和公转及其地理现象和意义,知道五带的划分及各带特征。

  3.学会使用地图,能读懂等高线地形图,能绘地形剖面图。

  4.牢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认识海陆变迁,了解板块学说。

  5.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了解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了解全球主要气候及其分布。

  6.知道世界三大人种及其分布,了解世界三大宗教。

  7.认识世界上的主要国家及划分,了解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组织联合国。

  七、提高教育教学成绩的措施

  1.必须以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充分备课,吃透课标和教材,力求每节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排除疑点。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面向全体的同时,进行分层次教学,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进行学法指导,和探究性学*,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4.做到地理教学贴*学生、贴*生活、贴*实际,引用最新资料,密切与时代的联系。

  5.指导学生开展地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寓德育与教学之中。

  八、教学进度

  周次授课内容课时

  1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3

  2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3

  3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3

  4第三节世界的地形;第四节海陆变迁3

  5国庆节放假

  6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第一节世界的人口3

  7第二节世界的人种;第三节世界的语言与宗教3

  8第四节世界的聚落3

  9-10期中考试复*

  11期中考试

  12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一节天气和气候3

  13第二节气温和降水3

  14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3

  15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3

  16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第一节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3

  17第二节国际合作;第三节重要的国际组织3

  18复*

  19-22期末复*

  23期末考试

  高二地理文理分科,这学期我担任高二x个文科班、x个理科班的地理教学工作,而本学期面临x月份的会考,如何让学生顺利通过,我倍感压力;如何加强他们对地理的重视以及加强他们的基础知识,这是本学年的教学重点。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保证备课的时间和质量

  认真钻研大纲、教材,全面掌握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其结构,紧扣课标,进行教学目标、学生练*的确立,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进行重难点的突破等,进行集思广益,取长补短,讲解的少而精,充分调动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同时通过备课,及时了解教育教学、学生情况,针对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不断地进行教学探索、改革、创新。

  二、落实教学目标

  高中地理的教育功能就是培养学生的地理素质,地理素质可细化为四个方面,一是必备的地理知识,二是一定的地理能力,包括空间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三是形成正确的观念,包括世界观、环境观、资源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等等,四是用这种观念来约束自己的行为。高二必修3的区域地理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质,体现的淋漓尽致。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注意细化教学目标,落实教学目标,应把人与环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真正放在地理教学的核心位置上,以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初步形成科学的人地协调发展意识,让学生成为有较高地理基本素质的公民,成为能为祖国家乡建设出谋出策和作出应有贡献的人。

  三、明确教学任务

  高二学须参加x月份的会考,应作好复*工作。具体体现在:紧抓xx省会考纲要要求,立足教材,并要求在复*中紧抓地理学科主干知识构建知识体系,这样可系统规范地掌握学科中的基本概念、思想、基本原理和规律,更好地进行地理图表的`识读、分析与应用;课堂上的练*要做到精讲精练,并进行多次的模拟考试,要求每一位学生顺利通过会考。

  四、虚心学*多听课

  听课是教学质量提高的捷径,教师通过相互听课,共同探讨,取长补短,互相促进,能更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所以,在本学年,我将争取多听课,多学*,多思考,争取更大的进步。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世纪精神为指针,以学校教导处工作为指导,加强课堂,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水*,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上学期期末考的情况分析,学生学*地理的水*停留在考前的“临时抱佛脚”。*时不注重问题的解决,和与老师的有效沟通与探讨。这学期教学的重点就是改变上学期的颓势,抓重点——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初二会考为指针,加强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同时,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四个班的地理任务,每周每班3个课时。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国家《基础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湘教版地理新教材。学校良好的人际关系,先进的理念,爱的氛围为提供了理想的育人环境。我校坚定不移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给了地理学科应有的地位,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怀有浓厚的兴趣,先进的五环教学模式,完备的地理教具为地理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三、本册教材分析

  第一章认识大洲

  本章主要内容是了解亚洲、欧洲、非洲、南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的地理位置,学*并掌握其地形、气候、河流、人口等知识。本章的重点内容是七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特点。难点是比较七大洲的气候以及影响七大洲气候的因素。

  第二章了解地区

  本章主要内容是学*并掌握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及南北两极的有

  关的地理知识。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人文、经济等。本章的重点内容是掌握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的地形与气候,以及南北两极的地理概况。难点是以上各地的地理位置与气候差异对农业的影响。

  第三章走*国家

  本章主要是学*并掌握世界上的'一些主要国家,如美国、俄罗斯、日本、法国、澳大利亚等。了解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资源气候、经济文化等。本章的重点是掌握以上各国的地形特点和典型的气候特点,掌握各国重要的自然资源。难点是美国的农业带的分布。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巩固掌握地球的基本知识,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学会简单的地理观测、调查统计以及运用其他手段获得地理知识信息的基本技能。

  2.运用学过的地形、气候等世界地理的知识要素在地理环境中的形成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认识分析世界个区域的人口、经济、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以及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

  3.学会根据一个地区的地理信息,归纳其他地理特征。

  4.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重大问题,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的相互关系,认识自身与环境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并形成地理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进而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2.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

  3.尝试从学*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思路。

  4.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的学*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别人交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2.尊重不同地区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懂得地区之间的合作价值,初步形成合作意识。

  3.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惯。

  五、本期总体目的要求

  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2、认真学*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六、本期教材重点、难点

  (1)各大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2)几个大国的人文特征。

  七、教学措施

  1、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A、课前准备好课,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逻辑,适当补充有关资料,培养学生兴趣、爱好,考虑教法。B、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激**感。

  2、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活动,博采众长,提高水*。

  3、进行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数据的强化记忆,对地理知识进行必要的储备。同时,在本学期的教学过程中穿插回忆上学期的世界地理基本知识,让学生对世界地理能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掌握,也为他们今后地理知识的学*打好基础。

  4、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双主体的作用,采用各种形式,给学生一个学*探究、合作的空间,培学*地理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加强“双基”的基础上,注重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培养。

  5、教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学阅读低体等信息资源,提高读图能力,并且要大力开发课程资源,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学*生活中的地理,学*有用的地理。

  6、教学中教师要做到精讲,重知识体系、结构、联系和思维方法及解题思路,不要面面俱到、拖泥带水,要讲究教学技巧和艺术,提高课时效益。训练题要做到精选、精练,鼓励微型试题。做到讲练结合,努力提高复*效率。

  7、重点热点抓辐射重点据生活实际中的具体问题,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切忌将教材内容重复复*一遍,应在所例举的重点热点专题复*中,运用探究性、自主性的学*方法,相互研讨、归纳,让学生从教材内容中挖掘有一定思维深度的问题,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并做到“宽口径、粗线条、广辐射。”

  一、概要分析

  七年级地理是学生上初中以来起始学科,面对新教材新对象,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和方法,努力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良好的成绩。

  二、教材的主要内容及分析

  本册教材是初中地理第一册,主要涉及世界地理总论、地球地图的有关知识。学生刚接触,掌握起来难度大,共分为5章:

  1、让我们走进地理

  2、地球的面貌

  3、世界的居民

  4、世界的气候

  5、世界的发展差异

  三、学情分析

  本学期的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一些自然现象等初级地理知识,但是内容简单,知识有限,远远不能满足现阶段学生渴望认识世界本来面目、渴望探知世界之谜的需要。这对我们的教学有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劣势:如空间思维能力差,综合能力和赌徒认知能力也相对弱,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上多下功夫,多研究学生和教材教法。

  四、教学目标

  1、按质按量的完成镇教委规定的各项教学任务。

  2、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使优秀率大幅提高。

  五、重难点及教学措施

  教学重点:地球的面貌、世界的气候。

  教学难点:

  (一)地图上的比例尺大小判断及计算、方向的辨别。

  (二)地球部分

  (三)世界的气候

  教学措施:

  1、精备精讲精练。

  2、尊重每一个学生,注重每一名学生的性格的培养。

  3、学*结果与学*结果与学*过程并重。发现每一名学生的“闪光点”,并鼓励其自信心。

  4、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

  六、主要教学任务和基本理念

  1、让学生学*对生活又用的地理,使学生学*涉过农活和周围世界有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增强学生生存能力。

  2、学*对终身发展又用的地理,学*求变化的形势,突出人口资源、环境及区域差异向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等内容的教学和学*有用而且为他们终身学*和发展有用。

  3、改变学生地理学*方式,依据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能力,鼓励积极研究,使学生了解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的态度。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年级学生都是刚入初中的新生,上进心强,能够遵守纪律,热爱学*,个个争上进。不过年龄特点决定会有不少学生好动、贪玩,精力不集中,学*方法欠恰当,因而学*成绩不够理想。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要加强思想教育,做到因人因材施教。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主要的地理教学任务:主要是与同学们谈地理,认识地球和地图;学*陆地和海洋;天气和气候;居民与聚落。第一章地球和地图部分重点学*内容是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三节地图;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的内容是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第二节海陆的变迁;第三章天气和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第四节世界的气候;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一节人口与人种;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三、教学措施:

  1、以课改的精神和要求指导教学。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的要求选择教学方法,特别要注重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创造性,以便顺利地实现教学任务,完成教学任务。注重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整合:教学活动应该是由教学内容、学生、教师、教学环境整合而成的系统,不仅要重视学生

  学*的结果,更应注重师生共同探究新知识的过程,重视学生学*的经历和经验,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通过学*情境的创设、实践环节的开发和学*渠道的拓宽,丰富学生的经历和经验,改变学生的.学*方式,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在*时的教学中,强调地理同生活实际的联系,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引导学生把课堂中的地理知识和方法运用于生活实际中去。

  2、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优化与智力潜能的开发,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关心学生;提高教学效益,保证教学质量,推出教学品牌。

  3、要特别注重学*方法的研究和指导,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勤于钻研、辛勤劳动,精于业务、精备教案,周到思考、周密安排,严格要求、严把关口;勇于改革、勇于创新,来夯实每一位学生的学*基础,以“严、实、精、活”的教风带动“勤、实、悟、活”的学风。

  4、强化对基础知识的巩固,重视知识点与时事地理的结合,进行全方位的开放性试题训练。

  四、教学进度:

  教学进度表:

  第1---3周,学*课本第1章(难点章节、重点章节)第4---7周,学*课本第2章(难点章节、重点章节)第8---9周,复*,迎接期中考试

  第10周,期中考试

  第11----17周,学*第3、4、5章第18周,复*

  第21周,期末考试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世纪精神为指针,以学校教导处工作为指导,加强课堂,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水*,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上学期期末考的情况分析,学生学*地理的水*停留在考前的“临时抱佛脚”。*时不注重问题的解决,和与老师的有效沟通与探讨。这学期教学的重点就是改变上学期的颓势,抓重点――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初二会考为指针,加强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同时,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四个班的地理任务,每周每班3个课时。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国家《基础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湘教版地理新教材。学校良好的人际关系,先进的理念,爱的氛围为提供了理想的育人环境。我校坚定不移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给了地理学科应有的地位,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怀有浓厚的兴趣,先进的五环教学模式,完备的地理教具为地理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三、本册教材分析

  第一章认识大洲

  本章主要内容是了解亚洲、欧洲、非洲、南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的地理位置,学*并掌握其地形、气候、河流、人口等知识。本章的重点内容是七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特点。难点是比较七大洲的气候以及影响七大洲气候的因素。

  第二章了解地区

  本章主要内容是学*并掌握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及南北两极的有

  关的地理知识。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人文、经济等。本章的重点内容是掌握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的地形与气候,以及南北两极的地理概况。难点是以上各地的地理位置与气候差异对农业的影响。

  第三章走*国家

  本章主要是学*并掌握世界上的一些主要国家,如美国、俄罗斯、日本、法国、澳大利亚等。了解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资源气候、经济文化等。本章的重点是掌握以上各国的地形特点和典型的气候特点,掌握各国重要的自然资源。难点是美国的农业带的分布。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巩固掌握地球的基本知识,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学会简单的地理观测、调查统计以及运用其他手段获得地理知识信息的基本技能。

  2、运用学过的地形、气候等世界地理的知识要素在地理环境中的形成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认识分析世界个区域的人口、经济、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以及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

  3、学会根据一个地区的地理信息,归纳其他地理特征。

  4、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重大问题,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的相互关系,认识自身与环境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并形成地理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进而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2、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

  3、尝试从学*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思路。

  4、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的学*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别人交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2、尊重不同地区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懂得地区之间的合作价值,初步形成合作意识。

  3、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惯。

  五、本期总体目的要求

  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2、认真学*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六、本期教材重点、难点

  (1)各大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2)几个大国的人文特征。

  七、教学措施

  1、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

  A、课前准备好课,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逻辑,适当补充有关资料,培养学生兴趣、爱好,考虑教法。

  B、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激**感。

  2、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活动,博采众长,提高水*。

  3、进行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数据的强化记忆,对地理知识进行必要的储备。同时,在本学期的教学过程中穿插回忆上学期的世界地理基本知识,让学生对世界地理能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掌握,也为他们今后地理知识的学*打好基础。

  4、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双主体的作用,采用各种形式,给学生一个学*探究、合作的空间,培学*地理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加强“双基”的基础上,注重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培养。

  5、教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学阅读低体等信息资源,提高读图能力,并且要大力开发课程资源,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学*生活中的地理,学*有用的地理。

  6、教学中教师要做到精讲,重知识体系、结构、联系和思维方法及解题思路,不要面面俱到、拖泥带水,要讲究教学技巧和艺术,提高课时效益。训练题要做到精选、精练,鼓励微型试题。做到讲练结合,努力提高复*效率。

  7、重点热点抓辐射重点据生活实际中的具体问题,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切忌将教材内容重复复*一遍,应在所例举的重点热点专题复*中,运用探究性、自主性的学*方法,相互研讨、归纳,让学生从教材内容中挖掘有一定思维深度的问题,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并做到“宽口径、粗线条、广辐射。”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世纪精神为指针,以学校教导处工作为指导,加强课堂,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水*,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上学期期末考的情况分析,学生学*地理的水*停留在考前的“临时抱佛脚”。*时不注重问题的解决,和与老师的有效沟通与探讨。这学期教学的重点就是改变上学期的颓势,抓重点——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初二会考为指针,加强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同时,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四个班的地理任务,每周每班3个课时。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国家《基础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湘教版地理新教材。学校良好的人际关系,先进的理念,爱的氛围为提供了理想的育人环境。我校坚定不移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给了地理学科应有的地位,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怀有浓厚的兴趣,先进的五环教学模式,完备的地理教具为地理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三、本册教材分析

  第一章认识大洲

  本章主要内容是了解亚洲、欧洲、非洲、南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的地理位置,学*并掌握其地形、气候、河流、人口等知识。本章的重点内容是七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特点。难点是比较七大洲的气候以及影响七大洲气候的因素。

  第二章了解地区

  本章主要内容是学*并掌握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及南北两极的有

  关的地理知识。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人文、经济等。本章的重点内容是掌握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的地形与气候,以及南北两极的地理概况。难点是以上各地的地理位置与气候差异对农业的影响。

  第三章走*国家

  本章主要是学*并掌握世界上的一些主要国家,如美国、俄罗斯、日本、法国、澳大利亚等。了解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资源气候、经济文化等。本章的重点是掌握以上各国的地形特点和典型的气候特点,掌握各国重要的自然资源。难点是美国的农业带的分布。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巩固掌握地球的基本知识,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学会简单的地理观测、调查统计以及运用其他手段获得地理知识信息的基本技能。

  2.运用学过的地形、气候等世界地理的知识要素在地理环境中的形成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认识分析世界个区域的人口、经济、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以及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

  3.学会根据一个地区的地理信息,归纳其他地理特征。

  4.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重大问题,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的相互关系,认识自身与环境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并形成地理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进而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2.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

  3.尝试从学*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思路。

  4.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的学*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别人交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2.尊重不同地区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懂得地区之间的合作价值,初步形成合作意识。

  3.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惯。

  五、本期总体目的`要求

  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2、认真学*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六、本期教材重点、难点

  (1)各大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2)几个大国的人文特征。

  七、教学措施

  1、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A、课前准备好课,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逻辑,适当补充有关资料,培养学生兴趣、爱好,考虑教法。B、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激**感。

  2、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活动,博采众长,提高水*。

  3、进行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数据的强化记忆,对地理知识进行必要的储备。同时,在本学期的教学过程中穿插回忆上学期的世界地理基本知识,让学生对世界地理能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掌握,也为他们今后地理知识的学*打好基础。

  4、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双主体的作用,采用各种形式,给学生一个学*探究、合作的空间,培学*地理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加强“双基”的基础上,注重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培养。

  5、教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学阅读低体等信息资源,提高读图能力,并且要大力开发课程资源,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学*生活中的地理,学*有用的地理。

  6、教学中教师要做到精讲,重知识体系、结构、联系和思维方法及解题思路,不要面面俱到、拖泥带水,要讲究教学技巧和艺术,提高课时效益。训练题要做到精选、精练,鼓励微型试题。做到讲练结合,努力提高复*效率。

  7、重点热点抓辐射重点据生活实际中的具体问题,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切忌将教材内容重复复*一遍,应在所例举的重点热点专题复*中,运用探究性、自主性的学*方法,相互研讨、归纳,让学生从教材内容中挖掘有一定思维深度的问题,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并做到“宽口径、粗线条、广辐射。”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年级学生都是刚入初中的新生,上进心强,能够遵守纪律,热爱学*,个个争上进。不过年龄特点决定会有不少学生好动、贪玩,精力不集中,学*方法欠恰当,因而学*成绩不够理想。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要加强思想教育,做到因人因材施教。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主要的地理教学任务:主要是与同学们谈地理,认识地球和地图;学*陆地和海洋;天气和气候;居民与聚落。第一章地球和地图部分重点学*内容是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三节地图;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的内容是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第二节海陆的变迁;第三章天气和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第四节世界的气候;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一节人口与人种;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三、教学措施:

  1、以课改的精神和要求指导教学。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的要求选择教学方法,特别要注重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创造性,以便顺利地实现教学任务,完成教学任务。注重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整合:教学活动应该是由教学内容、学生、教师、教学环境整合而成的系统,不仅要重视学生

  学*的结果,更应注重师生共同探究新知识的过程,重视学生学*的经历和经验,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通过学*情境的`创设、实践环节的开发和学*渠道的拓宽,丰富学生的经历和经验,改变学生的学*方式,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在*时的教学中,强调地理同生活实际的联系,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引导学生把课堂中的地理知识和方法运用于生活实际中去。

  2、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优化与智力潜能的开发,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关心学生;提高教学效益,保证教学质量,推出教学品牌。

  3、要特别注重学*方法的研究和指导,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勤于钻研、辛勤劳动,精于业务、精备教案,周到思考、周密安排,严格要求、严把关口;勇于改革、勇于创新,来夯实每一位学生的学*基础,以“严、实、精、活”的教风带动“勤、实、悟、活”的学风。

  4、强化对基础知识的巩固,重视知识点与时事地理的结合,进行全方位的开放性试题训练。

  四、教学进度:

  教学进度表:

  第1---3周,学*课本第1章(难点章节、重点章节)第4---7周,学*课本第2章(难点章节、重点章节)第8---9周,复*,迎接期中考试

  第10周,期中考试

  第11----17周,学*第3、4、5章第18周,复*

  第21周,期末考试

  一、基本情况

  通过七年级上一学期的学*,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判断的能力,对世界概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也有一少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不够重视,知识还没有形成系统,没有达到应有的水*。我将本着认真,严谨的教学态度开展本期教学工作,在新的学期里希望扬长避短,深入学生,力争取得更有效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

  教完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让学生具备必要的基本技能,对我们所处的世界有一个明晰的了解,对世界一些重要的国家和地区有着较为详尽的知识掌握。

  三、本册教材

  本册教材共五章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了解亚洲的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人文环境特点。

  第七章、《我们邻*的国家和地区》突出日本自然灾害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及日本经济与其他国家的联系,了解东南亚地势变化、地形结构特点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等。了解印度人口的特点。了解俄罗斯地理位置的特点。

  第八章、《东半球其它国家和地区》了解中东地理位置的特点,石油资源,宗教,欧洲西部,欧盟,畜牧业,旅游,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农业生产,文化*俗。澳大利亚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了解美国移民国家,农业地域专业化,高新技术产业,巴西,民俗。

  第十章、《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科考与环保的重要性等。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巩固掌握地球的基本知识,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学会简单的地理观测、调查统计以及运用其他手段获得地理知识信息的基本技能。

  2、运用学过的地形、气候等世界地理的知识要素在地理环境中的形成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认识分析世界个区域的人口、经济、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以及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

  3、学会根据一个地区的地理信息,归纳其他地理特征。

  4、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重大问题,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的相互关系,认识自身与环境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并形成地理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进而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2、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

  3、尝试从学*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思路。

  4、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的学*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别人交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2、尊重不同地区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懂得地区之间的合作价值,初步形成合作意识。

  五、本学期教材重点、难点

  1、各大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2、几个大国的人文特征;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理环境以及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开放性、实践性等特点。中学地理课程是使学生获得可发展的地理基础知识和能力、认识地理环境、学会地理思维、树立环球伦理观念、形成全球意识和爱国情感的一门基础课程。

  一、学生现状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已进入到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系统思维能力,同时初中已开始分科学***品德、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他们的实践、体验活动开始涉及社会生活中一些较为复杂的社会现象或社会事物。因而可结合有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从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一阶段的实践、体验是在小学基础上的递进。

  初一学生从思维发展来看,已有较大飞跃,学*过程中多些稳定因素,个别学生由于学**惯较差,课堂中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讲话等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但总体来看学生的学*主动性还是有的,作业也能及时准确的完成。

  二、教材分析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本章属于教材的绪论部分,第一节为“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第二节为“我们怎样学地理”。分别从情感和技能两个方面让学生感知地理,说明地理学科的学*内容与学*意义、地理学*的方法与途径。本章的教学内容是为今后学*地理做情感上的铺垫与准备,引导学生热爱并亲*地理学科。

  教材通过“地理之谜”、“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生产建设”、“地理与风土人情”让学生感受地理知识的奇妙与亲切,既能让学生感受地理知识的实际意义,又能激发学*地理的强烈兴趣,体现出“地理知识无处不在,地理知识处处有用”的特点。

  而第二节中“我们怎样学地理”则通过引导学生画学校地图开始,从实际应用出发掌握地理学*的基本工具―地图的使用,体现了学*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使学生不会感到地理仅仅是一门学科,同时是一项人生的技能。“学会收集地理信息”、“学会思考地理问题”、“在野外旅行中学*地理”则将兴趣与方法、情感与技能恰当的融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地理是一门有趣、有用、值得学、能学好的课程。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本章教材主要包括认识地球、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海陆变迁四部分。这些内容都是学*地理的基础知识,同时又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基础知识,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既是地理知识的基础课,又是人生发展的奠基课。

  “认识地球”一节,教材通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蕴含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材从地球形状和大小,地球的模型―地球仪,能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较全面地介绍了地球。同时让学生体验到了人们可以利用不同方法制作不同用途的地图,并能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地图。

  “世界的海陆分布”一节,教材首先通过“世界海陆面积比较”饼状图、南北半球图等向学生展示地球的海陆分布,通过直观形象的图形和具体的数据,向学生传递了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及其面积比较,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也体会了一种说明问题的方法。通过一系列直观与抽象图片的结合展示,以及大洲轮廓图的绘制等手段,让学生对大洲大洋的面积、名称及其排序有了非常感性的认识。

  “世界的地形”一节,教材首先简要介绍了什么叫地形、什么是地形图以及海拔和相对高度等概念,然后从运用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等概念入手,对陆地上的五种基本地形类型作了比较。在此基础上重点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而等高线知识的学*,则为地形图的学*以及后续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知识的学*做了较好的铺垫。等高线的判读则对训练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提升做了很好的热身。

  “海陆变迁”一节,教材分别从地表形态变化、大陆漂移与板块构造运动两部分来说明,通过大量实例说明地表形态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大陆漂移假说到板块构造理论的形成,是极好的科学方法论教育素材,从假设到推理,再到实践验证,最终形成完整的理论这一过程是暗含在教材中的科学方法。而魏格纳的事迹,则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难得案例。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

  本章属于人文地理内容,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世界的人口、人种、语言、宗教、聚落以及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其中最基本的内容是世界人口,包括人口的数量、分布和人口问题。在此基础上再讲述人种、语言、宗教、聚落等内容,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基本状况,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正确看待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了解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懂得尊重历史和珍惜祖先留给我文化遗产。

  本章内容将在后续学*中自然渗透,是零星分散在各章节中人文地理内容的高度概括,对后续的学*具有总领效果。而且这些内容与我们身边所知、所闻的许多事情关系密切,建议教师授课过程中,注重联系实际、联系时事,通过追本溯源的学*方法,挖掘这些地理知识的历史和现实体现,引导学生认识一个多样的世界,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宗教观、人口观、环境与发展观。

  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条件之一。它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尤其对农业来说,他更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本章教材主要包括天气和气候、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世界气候类型四部分内容,既自成整体,又是学*后续分区地理知识的重要基础内容。本章在介绍气候过程中,大量采用了景观图、示意图、图表、地图等资料,并注意密切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引出基本的科学道理,学生感悟了现象到本质的科学研究过程。

  通过本章的学*,学生能够掌握天气和气候的概念,看懂天气图、知道气温和降水的测定方法,会阅读气温和降水曲线图,了解主要降水类型,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并能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基本的气候特点分析。

  第五章世界的民展差异

  在前面各章了解了世界自然、人文状况的基础,本章引入世界的发展差异、国际合作、国际组织等政治经济概念,为以后学*各大洲、认识国家和地区的人文地理概况起到基础性作用。第一节“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初步引入国家的概念,主要讲述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和经济发展差异,并简略分析了导致发展差异的原因;第二节“国际合作”,介绍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与发展,讲述国际合作的基础和重要性;第三节“重要的国际组织”主要介绍国际组织的产生及主要国际组织的宗旨和职能。通过本章的教学学生可以对国家、对世界有一个更深入、更完整地认识,从而通过现象了解世界发展变化的本质,理解合作与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为做一个“世界中的中国人”奠定基础。

  三、教学进度

  周次单元教学内容课时

  1―2一《让我们走进地理》4

  3―6二《地球的面貌》 8

  7―10三《世界的居民》 8

  11―14四《世界的气候》 8

  15―16五《世界的发展差异》 4

  一、基本情况

  通过七年级上一学期的学*,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判断的能力,对世界概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也有一少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不够重视,知识还没有形成系统,没有达到应有的水*。我将本着认真,严谨的教学态度开展本期教学工作,在新的学期里希望扬长避短,深入学生,力争取得更有效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

  教完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让学生具备必要的基本技能,对我们所处的世界有一个明晰的了解,对世界一些重要的国家和地区有着较为详尽的知识掌握。

  三、本册教材

  本册教材共五章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了解亚洲的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人文环境特点。

  第七章、《我们邻*的国家和地区》突出日本自然灾害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及日本经济与其他国家的联系,了解东南亚地势变化、地形结构特点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等。了解印度人口的特点。了解俄罗斯地理位置的特点。

  第八章、《东半球其它国家和地区》了解中东地理位置的特点,石油资源,宗教,欧洲西部,欧盟,畜牧业,旅游,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农业生产,文化*俗。澳大利亚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了解美国移民国家,农业地域专业化,高新技术产业,巴西,民俗。

  第十章、《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科考与环保的重要性等。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巩固掌握地球的基本知识,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学会简单的地理观测、调查统计以及运用其他手段获得地理知识信息的基本技能。

  2、运用学过的地形、气候等世界地理的知识要素在地理环境中的形成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认识分析世界个区域的'人口、经济、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以及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

  3、学会根据一个地区的地理信息,归纳其他地理特征。

  4、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重大问题,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的相互关系,认识自身与环境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并形成地理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进而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2、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

  3、尝试从学*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思路。

  4、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的学*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别人交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2、尊重不同地区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懂得地区之间的合作价值,初步形成合作意识。

  五、本学期教材重点、难点

  1、各大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2、几个大国的人文特征;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年级学生都是刚入初中的新生,上进心强,能够遵守纪律,热爱学*,个个争上进。不过年龄特点决定会有不少学生好动、贪玩,精力不集中,学*方法欠恰当,因而学*成绩不够理想。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要加强思想教育,做到因人因材施教。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主要的地理教学任务:主要是与同学们谈地理,认识地球和地图;学*陆地和海洋;天气和气候;居民与聚落。第一章地球和地图部分重点学*内容是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三节地图;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的内容是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第二节海陆的变迁;第三章天气和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第四节世界的气候;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一节人口与人种;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三、教学措施

  1、以课改的精神和要求指导教学。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的要求选择教学方法,特别要注重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创造性,以便顺利地实现教学任务,完成教学任务。注重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整合;践行我校的校风:在学*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创新的'精神,从而总结出教学活动应该是由教学内容、学生、教师、教学环境整合而成的系统,不仅要重视学生学*的结果,更应注重师生共同探究新知识的过程,重视学生学*的经历和经验,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通过学*情境的创设、实践环节的开发和学*渠道的拓宽,丰富学生的经历和经验,改变学生的学*方式,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在*时的教学中,强调地理同生活实际的联系,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引导学生把课堂中的地理知识和方法运用于生活实际中去。

  2、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优化与智力潜能的开发,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关心学生;提高教学效益,保证教学质量,推出教学品牌。

  3、要特别注重学*方法的研究和指导,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勤于钻研、辛勤劳动,精于业务、精备教案,周到思考、周密安排,严格要求、严把关口;勇于改革、勇于创新,来夯实每一位学生的学*基础,以“爱生、乐教、善思、会研”的教风带动“爱师、乐学、善知、会问”的学风。

  4、强化对基础知识的巩固,重视知识点与时事地理的结合,进行全方位的开放性试题训练。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理环境以及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开放性、实践性等特点。中学地理课程是使学生获得可发展的地理基础知识和能力、认识地理环境、学会地理思维、树立环球伦理观念、形成全球意识和爱国情感的一门基础课程。

  一、学生现状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已进入到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系统思维能力,同时初中已开始分科学***品德、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他们的实践、体验活动开始涉及社会生活中一些较为复杂的社会现象或社会事物。因而可结合有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从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一阶段的实践、体验是在小学基础上的递进。

  初一学生从思维发展来看,已有较大飞跃,学*过程中多些稳定因素,个别学生由于学**惯较差,课堂中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讲话等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但总体来看学生的学*主动性还是有的,作业也能及时准确的完成。

  二、教材分析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本章属于教材的绪论部分,第一节为“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第二节为“我们怎样学地理”。分别从情感和技能两个方面让学生感知地理,说明地理学科的学*内容与学*意义、地理学*的方法与途径。本章的教学内容是为今后学*地理做情感上的铺垫与准备,引导学生热爱并亲*地理学科。

  教材通过“地理之谜”、“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生产建设”、“地理与风土人情”让学生感受地理知识的奇妙与亲切,既能让学生感受地理知识的实际意义,又能激发学*地理的强烈兴趣,体现出“地理知识无处不在,地理知识处处有用”的特点。

  而第二节中“我们怎样学地理”则通过引导学生画学校地图开始,从实际应用出发掌握地理学*的基本工具—地图的使用,体现了学*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使学生不会感到地理仅仅是一门学科,同时是一项人生的技能。“学会收集地理信息”、“学会思考地理问题”、“在野外旅行中学*地理”则将兴趣与方法、情感与技能恰当的融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地理是一门有趣、有用、值得学、能学好的课程。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本章教材主要包括认识地球、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海陆变迁四部分。这些内容都是学*地理的基础知识,同时又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基础知识,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既是地理知识的基础课,又是人生发展的奠基课。

  “认识地球”一节,教材通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蕴含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材从地球形状和大小,地球的模型—地球仪,能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较全面地介绍了地球。同时让学生体验到了人们可以利用不同方法制作不同用途的地图,并能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地图。

  “世界的.海陆分布”一节,教材首先通过“世界海陆面积比较”饼状图、南北半球图等向学生展示地球的海陆分布,通过直观形象的图形和具体的数据,向学生传递了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及其面积比较,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也体会了一种说明问题的方法。通过一系列直观与抽象图片的结合展示,以及大洲轮廓图的绘制等手段,让学生对大洲大洋的面积、名称及其排序有了非常感性的认识。

  “世界的地形”一节,教材首先简要介绍了什么叫地形、什么是地形图以及海拔和相对高度等概念,然后从运用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等概念入手,对陆地上的五种基本地形类型作了比较。在此基础上重点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而等高线知识的学*,则为地形图的学*以及后续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知识的学*做了较好的铺垫。等高线的判读则对训练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提升做了很好的热身。

  “海陆变迁”一节,教材分别从地表形态变化、大陆漂移与板块构造运动两部分来说明,通过大量实例说明地表形态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大陆漂移假说到板块构造理论的形成,是极好的科学方法论教育素材,从假设到推理,再到实践验证,最终形成完整的理论这一过程是暗含在教材中的科学方法。而魏格纳的事迹,则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难得案例。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

  本章属于人文地理内容,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世界的人口、人种、语言、宗教、聚落以及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其中最基本的内容是世界人口,包括人口的数量、分布和人口问题。在此基础上再讲述人种、语言、宗教、聚落等内容,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基本状况,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正确看待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了解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懂得尊重历史和珍惜祖先留给我文化遗产。

  本章内容将在后续学*中自然渗透,是零星分散在各章节中人文地理内容的高度概括,对后续的学*具有总领效果。而且这些内容与我们身边所知、所闻的许多事情关系密切,建议教师授课过程中,注重联系实际、联系时事,通过追本溯源的学*方法,挖掘这些地理知识的历史和现实体现,引导学生认识一个多样的世界,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宗教观、人口观、环境与发展观。

  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条件之一。它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尤其对农业来说,他更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本章教材主要包括天气和气候、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世界气候类型四部分内容,既自成整体,又是学*后续分区地理知识的重要基础内容。本章在介绍气候过程中,大量采用了景观图、示意图、图表、地图等资料,并注意密切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引出基本的科学道理,学生感悟了现象到本质的科学研究过程。

  通过本章的学*,学生能够掌握天气和气候的概念,看懂天气图、知道气温和降水的测定方法,会阅读气温和降水曲线图,了解主要降水类型,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并能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基本的气候特点分析。

  第五章世界的民展差异

  在前面各章了解了世界自然、人文状况的基础,本章引入世界的发展差异、国际合作、国际组织等政治经济概念,为以后学*各大洲、认识国家和地区的人文地理概况起到基础性作用。第一节“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初步引入国家的概念,主要讲述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和经济发展差异,并简略分析了导致发展差异的原因;第二节“国际合作”,介绍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与发展,讲述国际合作的基础和重要性;第三节“重要的国际组织”主要介绍国际组织的产生及主要国际组织的宗旨和职能。通过本章的教学学生可以对国家、对世界有一个更深入、更完整地认识,从而通过现象了解世界发展变化的本质,理解合作与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为做一个“世界中的中国人”奠定基础。

  三、教学进度

  周次单元教学内容课时

  1—2一《让我们走进地理》4

  3—6二《地球的面貌》 8

  7—10三《世界的居民》 8

  11—14四《世界的气候》 8

  15—16五《世界的发展差异》 4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世纪精神为指针,以学校教导处工作为指导,加强课堂,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水*,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上学期期末考的情况分析,学生学*地理的水*停留在考前的“临时抱佛脚”。*时不注重问题的解决,和与老师的有效沟通与探讨。这学期教学的重点就是改变上学期的颓势,抓重点——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初二会考为指针,加强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同时,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四个班的地理任务,每周每班3个课时。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国家《基础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湘教版地理新教材。学校良好的人际关系,先进的理念,爱的氛围为提供了理想的育人环境。我校坚定不移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给了地理学科应有的地位,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怀有浓厚的兴趣,先进的五环教学模式,完备的地理教具为地理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三、本册教材分析

  第一章认识大洲

  本章主要内容是了解亚洲、欧洲、非洲、南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的地理位置,学*并掌握其地形、气候、河流、人口等知识。本章的重点内容是七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特点。难点是比较七大洲的气候以及影响七大洲气候的因素。

  第二章了解地区

  本章主要内容是学*并掌握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及南北两极的.有

  关的地理知识。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人文、经济等。本章的重点内容是掌握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的地形与气候,以及南北两极的地理概况。难点是以上各地的地理位置与气候差异对农业的影响。

  第三章走*国家

  本章主要是学*并掌握世界上的一些主要国家,如美国、俄罗斯、日本、法国、澳大利亚等。了解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资源气候、经济文化等。本章的重点是掌握以上各国的地形特点和典型的气候特点,掌握各国重要的自然资源。难点是美国的农业带的分布。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巩固掌握地球的基本知识,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学会简单的地理观测、调查统计以及运用其他手段获得地理知识信息的基本技能。

  2.运用学过的地形、气候等世界地理的知识要素在地理环境中的形成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认识分析世界个区域的人口、经济、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以及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

  3.学会根据一个地区的地理信息,归纳其他地理特征。

  4.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重大问题,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的相互关系,认识自身与环境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并形成地理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进而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2.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

  3.尝试从学*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思路。

  4.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的学*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别人交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2.尊重不同地区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懂得地区之间的合作价值,初步形成合作意识。

  3.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惯。

  五、本期总体目的要求

  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2、认真学*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六、本期教材重点、难点

  (1)各大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2)几个大国的人文特征。

  七、教学措施

  1、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A、课前准备好课,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逻辑,适当补充有关资料,培养学生兴趣、爱好,考虑教法。B、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激**感。

  2、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活动,博采众长,提高水*。

  3、进行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数据的强化记忆,对地理知识进行必要的储备。同时,在本学期的教学过程中穿插回忆上学期的世界地理基本知识,让学生对世界地理能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掌握,也为他们今后地理知识的学*打好基础。

  4、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双主体的作用,采用各种形式,给学生一个学*探究、合作的空间,培学*地理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加强“双基”的基础上,注重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培养。

  5、教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学阅读低体等信息资源,提高读图能力,并且要大力开发课程资源,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学*生活中的地理,学*有用的地理。

  6、教学中教师要做到精讲,重知识体系、结构、联系和思维方法及解题思路,不要面面俱到、拖泥带水,要讲究教学技巧和艺术,提高课时效益。训练题要做到精选、精练,鼓励微型试题。做到讲练结合,努力提高复*效率。

  7、重点热点抓辐射重点据生活实际中的具体问题,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切忌将教材内容重复复*一遍,应在所例举的重点热点专题复*中,运用探究性、自主性的学*方法,相互研讨、归纳,让学生从教材内容中挖掘有一定思维深度的问题,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并做到“宽口径、粗线条、广辐射。”

  一、概要分析

  七年级地理是学生上初中以来起始学科,面对新教材新对象,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和方法,努力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良好的成绩。

  二、教材的主要内容及分析

  本册教材是初中地理第一册,主要涉及世界地理总论、地球地图的有关知识。学生刚接触,掌握起来难度大,共分为5章:

  1、让我们走进地理

  2、地球的面貌

  3、世界的居民

  4、世界的气候

  5、世界的发展差异

  三、学情分析

  本学期的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一些自然现象等初级地理知识,但是内容简单,知识有限,远远不能满足现阶段学生渴望认识世界本来面目、渴望探知世界之谜的需要。这对我们的教学有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劣势:如空间思维能力差,综合能力和赌徒认知能力也相对弱,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上多下功夫,多研究学生和教材教法。

  四、教学目标

  1、按质按量的完成镇教委规定的各项教学任务。

  2、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使优秀率大幅提高。

  五、重难点及教学措施

  教学重点:地球的面貌、世界的气候。

  教学难点:

  (一)地图上的.比例尺大小判断及计算、方向的辨别。

  (二)地球部分

  (三)世界的气候

  教学措施:

  1、精备精讲精练。

  2、尊重每一个学生,注重每一名学生的性格的培养。

  3、学*结果与学*结果与学*过程并重。发现每一名学生的“闪光点”,并鼓励其自信心。

  4、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

  六、主要教学任务和基本理念

  1、让学生学*对生活又用的地理,使学生学*涉过农活和周围世界有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增强学生生存能力。

  2、学*对终身发展又用的地理,学*求变化的形势,突出人口资源、环境及区域差异向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等内容的教学和学*有用而且为他们终身学*和发展有用。

  3、改变学生地理学*方式,依据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能力,鼓励积极研究,使学生了解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的态度。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世纪精神为指针,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一(六)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2个课时。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湘教版地理新教材。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世纪学校良好的人际关系,先进的教育理念,爱的氛围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理想的育人环境。我校坚定不移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给了地理学科应有的地位,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怀有浓厚的兴趣,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环境,完备的地理教具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三、本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三章,第一章《认识大洲》概括了各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情况。第二章《了解地区》本章通过具体实例分析各地的人文特征。第三章《走*国家》具体说明了几个国家各自特点。

  四、本期总体教学目的要求

  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2、认真学*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五、本期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

  (1)各大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2)几个大国的人文特征。

  六、完成本期教学任务的具体措施

  1、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并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争创优秀课件。

  2、申请购置教学必备的地理教具,软件。做好器材的登记,使用,保管工作。

  3、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4、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兴趣。

  5、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6、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

  7、拟好复*计划,制定复*提纲,认真组织复*。

  8、每次月度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理环境以及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开放性、实践性等特点。中学地理课程是使学生获得可发展的地理基础知识和能力、认识地理环境、学会地理思维、树立环球伦理观念、形成全球意识和爱国情感的一门基础课程。

  一、学生现状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已进入到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系统思维能力,同时初中已开始分科学***品德、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他们的实践、体验活动开始涉及社会生活中一些较为复杂的社会现象或社会事物。因而可结合有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从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一阶段的实践、体验是在小学基础上的递进。

  初一学生从思维发展来看,已有较大飞跃,学*过程中多些稳定因素,个别学生由于学**惯较差,课堂中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讲话等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但总体来看学生的学*主动性还是有的,作业也能及时准确的完成。

  二、教材分析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本章属于教材的绪论部分,第一节为“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第二节为“我们怎样学地理”。分别从情感和技能两个方面让学生感知地理,说明地理学科的学*内容与学*意义、地理学*的方法与途径。本章的教学内容是为今后学*地理做情感上的铺垫与准备,引导学生热爱并亲*地理学科。

  教材通过“地理之谜”、“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生产建设”、“地理与风土人情”让学生感受地理知识的奇妙与亲切,既能让学生感受地理知识的实际意义,又能激发学*地理的强烈兴趣,体现出“地理知识无处不在,地理知识处处有用”的特点。

  而第二节中“我们怎样学地理”则通过引导学生画学校地图开始,从实际应用出发掌握地理学*的基本工具—地图的使用,体现了学*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使学生不会感到地理仅仅是一门学科,同时是一项人生的技能。“学会收集地理信息”、“学会思考地理问题”、“在野外旅行中学*地理”则将兴趣与方法、情感与技能恰当的融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地理是一门有趣、有用、值得学、能学好的课程。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本章教材主要包括认识地球、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海陆变迁四部分。这些内容都是学*地理的基础知识,同时又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基础知识,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既是地理知识的基础课,又是人生发展的奠基课。

  “认识地球”一节,教材通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蕴含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材从地球形状和大小,地球的模型—地球仪,能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较全面地介绍了地球。同时让学生体验到了人们可以利用不同方法制作不同用途的地图,并能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地图。

  “世界的海陆分布”一节,教材首先通过“世界海陆面积比较”饼状图、南北半球图等向学生展示地球的海陆分布,通过直观形象的图形和具体的数据,向学生传递了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及其面积比较,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也体会了一种说明问题的方法。通过一系列直观与抽象图片的结合展示,以及大洲轮廓图的绘制等手段,让学生对大洲大洋的面积、名称及其排序有了非常感性的认识。

  “世界的地形”一节,教材首先简要介绍了什么叫地形、什么是地形图以及海拔和相对高度等概念,然后从运用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等概念入手,对陆地上的五种基本地形类型作了比较。在此基础上重点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而等高线知识的学*,则为地形图的学*以及后续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知识的学*做了较好的铺垫。等高线的判读则对训练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提升做了很好的热身。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