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下学期的工作计划(精选5篇)

首页 / 工作计划 / |

  小学数学教师下学期的工作计划 1

  一、本班学生数学学*情况分析

  班级学生69名,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及格率100%、均分93分、后进生转化50%。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持久的保持,并逐步引导思维的乐趣、体验成功所获得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00以内的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乘法的初步认识,1~6的乘法口诀,认识人民币,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行四边形及圆的直观认识,简单的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工作计划《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com)。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义识10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百",初步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初步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数序,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口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3、在现实情境中,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4、经历观察常见*面图形的过程,直观认识这些图形,能正确识别这些图形。

  5、初步感受"形"与"体"的联系,初步感受"直线图形"与"曲线图形"的不同。

  6、能在钉子板上围出和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行四边形。

  7、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能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现象进行简单的分类,学会用简单的符号收集、整理数据,并把统计结果填入简单的统计表。

  8、能看懂简单的统计表,并初步能对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和推理。

  (二)、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数过程中初步发展思维能力。如认识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时,学*从具体现象中概括出数学规律;在学*数的`组成与比较大小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在整理数的顺序时发现"百数表"的一些规律等。

  2、在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口算方法时,培养思维的准确性;在口算练*中初步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在算法多样化中初步培养思维灵活性。

  3、在认识乘法的过程中,初步体会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在学*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策略,发展推理能力。

  4、在认识常见*面图形和对图形进行折、剪、拼等变换中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5、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对运用方法和获得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初步判断。如利用估计监控计算得数、检查解决问题的答案,运用统计数据进行合情推理等。

  (三)、解决问题方面

  1、在教师组织下,能运用认识的数描述、交流现实生活中的事件。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并应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3、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能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能大致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在教师的安排下回顾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主要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20xx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2

  一、本班学生数学学*情况分析

  班级学生69名,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及格率100%、均分93分、后进生转化50%。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持久的保持,并逐步引导思维的乐趣、体验成功所获得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00以内的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乘法的初步认识,1~6的乘法口诀,认识人民币,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行四边形及圆的直观认识,简单的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义识10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百”,初步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初步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数序,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口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3、在现实情境中,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工作计划

  4、经历观察常见*面图形的过程,直观认识这些图形,能正确识别这些图形。

  5、初步感受“形”与“体”的联系,初步感受“直线图形”与“曲线图形”的不同。

  6、能在钉子板上围出和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行四边形。

  7、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能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现象进行简单的分类,学会用简单的符号收集、整理数据,并把统计结果填入简单的统计表。

  8、能看懂简单的统计表,并初步能对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和推理。

  (二)、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数过程中初步发展思维能力。如认识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时,学*从具体现象中概括出数学规律;在学*数的组成与比较大小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在整理数的顺序时发现“百数表”的一些规律等。

  2、在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口算方法时,培养思维的准确性;在口算练*中初步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在算法多样化中初步培养思维灵活性。

  3、在认识乘法的过程中,初步体会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在学*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策略,发展推理能力。

  4、在认识常见*面图形和对图形进行折、剪、拼等变换中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5、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对运用方法和获得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初步判断。如利用估计监控计算得数、检查解决问题的答案,运用统计数据进行合情推理等。

  (三)、解决问题方面

  1、在教师组织下,能运用认识的数描述、交流现实生活中的事件。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并应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3、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能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能大致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在教师的安排下回顾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主要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

  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小学数学教师下学期的工作计划 2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个人教研工作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落实课改精神,培养学生数学实践能力,全面提高班级的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

  二、工作内容

  ㈠学*理论,更新观念。利用每周的业务学*时间进行教育理论学*、交流,不断提高师德修养和业务水*。每周利用周三教研时间参与集体教研,其余时间可以随时教研。

  ㈡进行有实效性的备课。

  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认真阅读课标、教材,弄清所备内容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准确把握所备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提出教学目标;备教法和学法;备教具和多媒体教学;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科学合理;备可能生成的问题(结合以往教学经验),并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㈢主要教学措施。

  1、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①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

  ②处理好基本训练与创造性思维发展及后继学*的关系。

  2、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

  ①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本提供的情境,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和一个比较充分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肯于钻研、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科学态度。

  ②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

  3、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①数学教学应体现“从问题情境出发,建立模型,寻求结论,应用与推广”的基本过程。

  ②在日常的数学活动中要注意小课题研究和实*作业等实践活动,要加强这方面内容安排的密度和强度。

  4、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①教师要善于驾驭教材,把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要求,开展教学活动。

  ②要注意在直观感知广泛的背景下,通过自身体验在分析、整理的过程中学*概念,不要用死记硬背的方法。

  5、改进教学评估方法。

  ①教学评估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对学生学*过程的考察。

  ②知识和技能的评估,试题类型要多样化。

  ③评价应体现激励的作用。

  小学数学教师下学期的工作计划 3

  工作计划是行政活动中使用范围很广的重要公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各级机构,对一定时期的工作预先作出安排和打算时,都要制定工作计划。工作计划实际上有许多不同种类,它们不仅有时间长短之分,而且有范围大小之别。

  以下是工作计划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模板,供大家参考。更多阅读请查看本站工作计划频道。

  一、指导思想

  新学期的数学教育教学工作,以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为导向,以教师成长促进学校发展为目标,以校本教研为突破口,以课堂教学“五还”为研究的抓手,打造一支个性鲜明、团结协作、充满智慧的研究型教师团队,塑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具有较高数学素养的学生群体,构建动态生成、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

  二、主要工作

  (一)常规工作“日常化”

  1.健全集体备课制度,以备课组为单位,关注日常教学,重视课后聊天式的学*研讨,重点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及时反思实践过程中的得与失。每周举行一次集体备课,做到“四定”:定专题、定中心发言人、定时间、定地点。根据行事历的'时间安排进行有专题的集体备课(学*“新基础教育”理论;根据教材内容结合“新基础教育”的基本理念研究一些基本课型。)

  2.推行随堂听课制度 ,发扬门户敞开,随堂听课的优良传统,积极开展备课组内的相互听课、备课组与备课组之间的交叉听课、以教研组为单位的中心组的听课等活动,共同研究真实的数学课堂,课后进行自评与他评,在互动的过程中提升教师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逐步改变教师内在的一些观念。

  3.建立学*沙龙制度,认真读好“新基础教育”的三本书,定期举行读书沙龙活动,交流读书心得,初步了解相关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导教师逐步用“新基础教育”理论来指导实践;提供对话交流的*台,针对“新基础教育”的学*进行各种形式的专题研讨,充分利用华师大专家组理论引领和共同体的信息交流,及时了解新基础教育的研究动态,确定数学专题研究的方向。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基地学校的系列活动和各级各类的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

  4.加强常规管理制度,每月25日左右进行常规检查(包括教师的备课、反思、学生的作业。)主要由学科主任、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负责。每个学期举行期中、期末的质量检测,对考后情况进行质量分析,以便能更好地指导下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根据教材内容的变化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基础达标体系,每个年级每学期确定一项单项小型竞赛。

  5.改革考核评价制度,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考核评价上作进一步的调整,评价目标更加多元化,综合运用笔试与面试等方式,口算、笔算、操作等考核方式,在*时的教学中逐步渗透,以减轻期末考试时学生的压力。

  (二)研讨活动“专题化”

  研究过程不走过场,不搞形式主义,活动的设计与推进考虑可行性与实效性。研讨活动以“新基础教育”的理论为依据,以课堂教学“五还”为研究为抓手,以全体教师的积极主动参与为准则,实实在在地在课堂实践中感悟“新基础教育”的基本理念。

  (三)教师发展“自主化”

  1.自主选择——小课题的研究

  老师们可以选择自己教育教学实践中感兴趣地问题,或教学中遇到的困难,自主选择,确定小课题,进行课堂教学研究。 具体操作如下:个人自主申报,自由组合,认真作好过程记录,学期末进行课题展示与交流。各小课题的研究做到“四重”要求:重研究、重过程、重实效、重积累。

  2.自主发展——业务素养的提升 www.rumen8.com-找入门资料就到入门吧

  (1)积极参加常州市组织的青年教师素质比赛活动

  (2)在反思中成长 rumen8.com-入门吧收集整理入门资料

  30周岁以下的教师每周有一篇至少有质量的教学反思;35周岁以下的教师每月至少有一篇有质量的教学反思;40岁以下的教师每学期至少有一篇有质量的教学反思。 (3)及时总结,撰写论文

  在学*理论、开展教改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4)同伴互动,取长补短

  各备课组成员互相听课,每人每学期至少听课20节。每人每学期至少上研究课1节(包括备课组内研究课)。

  小学数学教师下学期的工作计划 4

  一、本班学生数学学*情况分析

  班级学生69名,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及格率100%、均分93分、后进生转化50%。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持久的保持,并逐步引导思维的乐趣、体验成功所获得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00以内的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乘法的初步认识,1~6的乘法口诀,认识人民币,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行四边形及圆的直观认识,简单的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工作计划《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com)。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义识10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百",初步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初步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数序,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口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3、在现实情境中,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4、经历观察常见*面图形的过程,直观认识这些图形,能正确识别这些图形。

  5、初步感受"形"与"体"的联系,初步感受"直线图形"与"曲线图形"的不同。

  6、能在钉子板上围出和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行四边形。

  7、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能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现象进行简单的分类,学会用简单的符号收集、整理数据,并把统计结果填入简单的统计表。

  8、能看懂简单的统计表,并初步能对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和推理。

  (二)、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数过程中初步发展思维能力。如认识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时,学*从具体现象中概括出数学规律;在学*数的组成与比较大小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在整理数的顺序时发现"百数表"的一些规律等。

  2、在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口算方法时,培养思维的准确性;在口算练*中初步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在算法多样化中初步培养思维灵活性。

  3、在认识乘法的过程中,初步体会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在学*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策略,发展推理能力。

  4、在认识常见*面图形和对图形进行折、剪、拼等变换中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5、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对运用方法和获得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初步判断。如利用估计监控计算得数、检查解决问题的答案,运用统计数据进行合情推理等。

  (三)、解决问题方面

  1、在教师组织下,能运用认识的数描述、交流现实生活中的事件。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并应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3、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能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能大致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在教师的安排下回顾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主要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20xx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2

  一、本班学生数学学*情况分析

  班级学生69名,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及格率100%、均分93分、后进生转化50%。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持久的保持,并逐步引导思维的乐趣、体验成功所获得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00以内的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乘法的初步认识,1~6的乘法口诀,认识人民币,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行四边形及圆的直观认识,简单的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义识10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百”,初步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初步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数序,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口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3、在现实情境中,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工作计划

  4、经历观察常见*面图形的过程,直观认识这些图形,能正确识别这些图形。

  5、初步感受“形”与“体”的联系,初步感受“直线图形”与“曲线图形”的不同。

  6、能在钉子板上围出和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行四边形。

  7、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能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现象进行简单的分类,学会用简单的符号收集、整理数据,并把统计结果填入简单的统计表。

  8、能看懂简单的统计表,并初步能对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和推理。

  (二)、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数过程中初步发展思维能力。如认识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时,学*从具体现象中概括出数学规律;在学*数的组成与比较大小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在整理数的顺序时发现“百数表”的一些规律等。

  2、在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口算方法时,培养思维的准确性;在口算练*中初步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在算法多样化中初步培养思维灵活性。

  3、在认识乘法的过程中,初步体会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在学*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策略,发展推理能力。

  4、在认识常见*面图形和对图形进行折、剪、拼等变换中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5、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对运用方法和获得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初步判断。如利用估计监控计算得数、检查解决问题的答案,运用统计数据进行合情推理等。

  (三)、解决问题方面

  1、在教师组织下,能运用认识的数描述、交流现实生活中的事件。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并应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3、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能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能大致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在教师的安排下回顾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主要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

  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小学数学教师下学期的工作计划 5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个人教研工作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落实课改精神,培养学生数学实践能力,全面提高班级的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

  二、工作内容

  ㈠学*理论,更新观念。利用每周的业务学*时间进行教育理论学*、交流,不断提高师德修养和业务水*。每周利用周三教研时间参与集体教研,其余时间可以随时教研。

  ㈡进行有实效性的备课。

  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认真阅读课标、教材,弄清所备内容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准确把握所备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提出教学目标;备教法和学法;备教具和多媒体教学;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科学合理;备可能生成的问题(结合以往教学经验),并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㈢主要教学措施。

  1、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①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

  ②处理好基本训练与创造性思维发展及后继学*的关系。

  2、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

  ①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本提供的情境,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和一个比较充分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肯于钻研、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科学态度。

  ②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

  3、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①数学教学应体现“从问题情境出发,建立模型,寻求结论,应用与推广”的基本过程。

  ②在日常的数学活动中要注意小课题研究和实*作业等实践活动,要加强这方面内容安排的密度和强度。

  4、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①教师要善于驾驭教材,把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要求,开展教学活动。

  ②要注意在直观感知广泛的背景下,通过自身体验在分析、整理的过程中学*概念,不要用死记硬背的方法。

  5、改进教学评估方法。

  ①教学评估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对学生学*过程的考察。

  ②知识和技能的评估,试题类型要多样化。

  ③评价应体现激励的作用。


小学数学教师下学期的工作计划(精选5篇)扩展阅读


小学数学教师下学期的工作计划(精选5篇)(扩展1)

——数学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 (菁华5篇)

数学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1

  上学期经过组内各位教师的齐心协力,我们组较好地完成了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充满希望的新学期里,根据学校开学之初的教学工作安排和上学期工作的经验总结,我们教研组将一如既往的做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好课题研究工作,改进教育方法,优化教学模式,逐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学期的教研组工作计划如下:

  主要工作任务:

  1、坚持业务学*,不断提高个人素质。

  本学期在学校定制的教育刊物基础上,我们又定制了《小学数学教师》和《小学教学设计》,我们将努力借鉴书中好的教育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教育方法,不断提高课堂实效。通过学*开拓思路,增长知识,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加强集体备课,做好教研活动。

  切实做好每一次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做到活动前有中心议题,活动中有记录,活动后有分析。

  做好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通过集体备课做到教学目的、重点、难点、进度的统一。在做好学校规定的集体备课的同时,借鉴其他教研组的教研经验,开展好随机备课,把随机备课当作日常教学中的一部分,发挥群体智慧,进一步增强集体备课的实效性。

  3、开展好子课题的研究。

  本学期我们组研究的子课题是——优质课堂基本模式的研究。做好子课题的研究是促进核心课题研究的根本。我们组年轻教师较多,对于还缺少教学经验的年轻教师,我们认识到探究一种适合自己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是快速提高授课水*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本学期我们将把教学工作与课题研究相结合,把课题研究与有意识地探究相结合,在教学工作中促进课题研究,努力做到用务实的态度对待课题研究,用出精品的要求对待课题研究,努力探索适合与本年级特点的新授课和复*课的优质教学模式。计划从一下几方面开展课题研究:

  1.借助已有的课题研究成果,加强课题研究的理论学*。

  2.在组内开展二次同一课题不同模式的教学对比。

  3.有针对性的做好反思总结,写好教科研札记。

  4.及时上传研究资料,接受教科研出的指导。

  5.与同课题的教研组做好交流。

  学期末能撰写出优质教学模式的论文,并对优质教学模式有较深刻的认识。

  4、做好听课和评课。

  在积极参加听学校组织的各种讲课和每周坚持听名师讲课的同时,组织全组老师听同组老师的课,并做好评课活动。本学期计划每人听课在20节以上。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和学困生的帮扶。

  在继续抓好学生书写*惯和作业*惯的同时,本学期将重点培养学生的课堂发言*惯和审题*惯。

  课堂表达*惯:要求回答问题声音响亮,语言规范,能够比较完整的叙述自己的算理、算法、解题思路。

  审题*惯:要求学生做题时,至少读两遍,看清题意,才动笔答题。

  在对学困生的帮助中继续采用学生结对帮扶和教师帮

  扶,努力培养每个同学的学*信心和乐观的学*态度。

  6、发挥多媒体教学的辅助功能

  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发挥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效果,制作和使用更多的课件,来帮助我们的教学,进一步提升课堂质量。

数学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2

  一、指导思想:

  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材特点:

  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它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签,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到,具有如下特点:

  1.“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兴趣和美感,引发学*激情。

  2.“问题性”: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3.“科学性”与“思想性”: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系与启发,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学*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育理性精神。

  4.“时代性”与“应用性”:以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感的素材创设情境,加强数学活动,发展应用意识。

  三、教法分析:

  1.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 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方式。

  3. 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惯。

  四、学情分析:

  1、基本情况:12班共 人,男生 人,女生 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 人,中上等生约 人,中等生约 人,中下生约 人,后进生约 人。

  14班共 人,男生 人,女生 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 人,中上等生约 人,中等生约 人,中下生约 人,后进生约 人。

  2、两个班均属普高班,学*情况良好,但学生自觉性差,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在教学中需时时提醒学生,培养其自觉性。班级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计算能力太差,学生不喜欢去算题,嫌麻烦,只注重思路,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其思维能力。同时,由于初中课改的原因,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衔接力度不够,需在新授时适机补充一些内容。因此时间上可能仍然吃紧。同时,其底子薄弱,因此在教学时只能注重基础再基础,争取每一堂课落实一个知识点,掌握一个知识点。

  五、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兴趣。由数学活动、故事、吸引人的课、合理的要求、师生谈话等途径树立学生的学*信心,提高学*兴趣,在主观作用下上升和进步。

  2、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比较相*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3、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4、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自始至终贯彻教学四环节,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不

  同教法。

  6、重视数学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数学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3

  一、本班学生数学学*情况分析

  班级学生69名,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及格率100%、均分93分、后进生转化50%。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持久的保持,并逐步引导思维的乐趣、体验成功所获得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00以内的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乘法的初步认识,1~6的乘法口诀,认识人民币,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行四边形及圆的直观认识,简单的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工作计划《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com)。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义识10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百",初步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初步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数序,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口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3、在现实情境中,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4、经历观察常见*面图形的过程,直观认识这些图形,能正确识别这些图形。

  5、初步感受"形"与"体"的联系,初步感受"直线图形"与"曲线图形"的不同。

  6、能在钉子板上围出和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行四边形。

  7、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能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现象进行简单的分类,学会用简单的符号收集、整理数据,并把统计结果填入简单的统计表。

  8、能看懂简单的统计表,并初步能对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和推理。

  (二)、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数过程中初步发展思维能力。如认识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时,学*从具体现象中概括出数学规律;在学*数的组成与比较大小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在整理数的顺序时发现"百数表"的一些规律等。

  2、在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口算方法时,培养思维的准确性;在口算练*中初步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在算法多样化中初步培养思维灵活性。

  3、在认识乘法的过程中,初步体会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在学*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策略,发展推理能力。

  4、在认识常见*面图形和对图形进行折、剪、拼等变换中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5、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对运用方法和获得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初步判断。如利用估计监控计算得数、检查解决问题的答案,运用统计数据进行合情推理等。

  (三)、解决问题方面

  1、在教师组织下,能运用认识的数描述、交流现实生活中的事件。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并应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3、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能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能大致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在教师的安排下回顾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主要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20xx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2

  一、本班学生数学学*情况分析

  班级学生69名,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及格率100%、均分93分、后进生转化50%。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持久的保持,并逐步引导思维的乐趣、体验成功所获得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00以内的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乘法的初步认识,1~6的乘法口诀,认识人民币,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行四边形及圆的直观认识,简单的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义识10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百”,初步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初步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数序,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口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3、在现实情境中,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工作计划

  4、经历观察常见*面图形的过程,直观认识这些图形,能正确识别这些图形。

  5、初步感受“形”与“体”的联系,初步感受“直线图形”与“曲线图形”的不同。

  6、能在钉子板上围出和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行四边形。

  7、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能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现象进行简单的分类,学会用简单的符号收集、整理数据,并把统计结果填入简单的统计表。

  8、能看懂简单的统计表,并初步能对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和推理。

  (二)、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数过程中初步发展思维能力。如认识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时,学*从具体现象中概括出数学规律;在学*数的组成与比较大小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在整理数的顺序时发现“百数表”的一些规律等。

  2、在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口算方法时,培养思维的准确性;在口算练*中初步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在算法多样化中初步培养思维灵活性。

  3、在认识乘法的过程中,初步体会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在学*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策略,发展推理能力。

  4、在认识常见*面图形和对图形进行折、剪、拼等变换中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5、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对运用方法和获得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初步判断。如利用估计监控计算得数、检查解决问题的答案,运用统计数据进行合情推理等。

  (三)、解决问题方面

  1、在教师组织下,能运用认识的数描述、交流现实生活中的事件。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并应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3、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能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能大致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在教师的安排下回顾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主要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

  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数学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4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学生经过了一年半的学*,从整体上来看,学生的学**惯都比较良好,大部分能按时完成作业,上课能积极回答问题,对数学学科有较浓厚的学*兴趣,学*态度认真,对他们继续学*数学是个有利条件。但个别学生观察能力、审题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失误多,而且不敢于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要在老师的帮助下才能完成学*任务,还有一小部分同学由于学**惯、学*方法以及自身的种种原因,尚不能主动的参与数学学*活动,学起数学来还有感觉到累

  二、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位数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算。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个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刮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方向或竖直方向*移。

  6、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有运用数学去创造没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措施

  1、加强学生的口算能力。采取课前速算、听算、对手互考等形式。

  2、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数学,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游戏、讲故事、直观表演、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景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同时充分利用学具,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与同伴进行交流。同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数学活动的纪律。

  4、在课堂中通过寻找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册教材提供了很多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材中还安排了一些实践活动,如“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并与同伴说一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5、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和相关思想的渗透。

  6、进一步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惯充分挖掘各种网上教学资源,用好各种教学媒体,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活动,首先从学*的内容和形式上吸引学生。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敢于提问、善于倾听、乐于表达的内在品质。

  7、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拓展。在教学中,结合课后练*的一些带思考性的题目,引导学生启动思维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掌握科学、灵活的方法。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8、教学任务在课内完成,作业本尽量在课堂完成,当场批改。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要多给关注,多给发言机会,激发其参与热情。确保课堂教学质量。

  9、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与家长进行适时沟通,让家长用正确、适当的方法指导孩子学*。

数学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5

  新学期,新起点,四年级下学期数学工作计划。根据实际情况我将以学校教导处计划为中心,突出四年级教材特点,并结合本班实际情况,严格开展本学期的教学工作。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39人,男女生比例严重失调。学*成绩不理想。不及格的有9人,60—70分6人,70—80分11人,80—90分8人,90分以上的只有5人。我想同学们的计算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都有待于提高,在计算的准确性上,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上更有待提高,本学期的教学将重点研究解决这一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学数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四则混合运算、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确定位置和三角形、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行四边形和梯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

  1、四则混合运算:是建立在已经掌握了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顺序的基础上展开的,是整数混合运算的最后一个学*单元。

  2、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乘除法关系,发现并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及分配律。

  3、确定位置:以活动为主线,让学生在活动中逐步形成认识、积累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并在活动中提高认识、解决问题。

  4、三角形:引导学生认识直角、锐角、钝角、等腰、等边三角形。

  5、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知道小数的计算单位和数位顺序。

  6、*行四边形和梯形:进一步认识*行四边形和梯形,并掌握它们各自的基本特征。

  7、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将小数加、减计算方法的学*和解决问题紧密地结合起来,无论是小数加减计算的引入还是应用,都力求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况。

  8、统计: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1个格表示一个简单(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学*1格表示多个的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并学*有关*均数的知识。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小学数学教师下学期的工作计划(精选5篇)(扩展2)

——数学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范本20份

  数学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 1

  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完成教学任务特作如下计划:

  首先,就本册教材来说,总共五章(第十六章二次根式、第十七章勾股定理、第十八章*行四边形、第十九章一次函数、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第十六章二次根式是承着第六章实数而展开,不再是崭新的内容,学生接受起来不会很难;第十七章勾股定理、第十八章*行四边形是承着前边的几何内容来学*的,相对来说学生接受还不是特别难,但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本册当中内容最多、思维含量最多的一部分,是本册的重心;第十九章一次函数,本部分是崭新的'内容,要为以后打好基础,做好铺垫;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是承着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而继续学*的,相对来说内容少且简单。相对来讲,较之上册本册内容少了,难度也小了。

  其次,就时间来说,本学期比较短,总共十六周,时间上就更要紧紧把握好,重心放在前四章。

  最后,就我自身要做的工作来说,我要努力做好以下几点:第一,备好课,充分做好课堂准备工作:备教材,备学生,备学情,备教学方法等,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努力拉*与学生的距离,做学生的老师的同时争取与学生交朋友,以此提高学生的学*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效率;其次,严格要求学生,对于学生的作业要认真批改,及时反馈,使用好同步学*。

  数学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 2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1、学**惯和兴趣: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五年级2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总体说来,良好的学**惯已经初步养成,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数学的兴趣较高,但上课时思想开小差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还需要进一步培养。个别同学的基础较差,学*的积极性不高,在这方面有待强化。课堂中喜欢动手参与、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的学*方式。

  2、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 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经掌握上半学期所学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部分同学的思维较灵活,有着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探索规律的精神。

  (3)、个别学生从知识到实践的跨越还有些难度。

  二、教学目的:

  1.结合本册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整数、小数四则运算的熟练程度。

  2.使学生掌握约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以及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会分解质因数;会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3.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假分数、带分数、整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4.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加、减法。

  5.使学生认识常用体积和容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数、立方厘米、升、毫升),能够进行简单的名数改定。

  6.使学生知道体积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

  7.使学生学会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会看和制作简单的统计表,通过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学会较复杂的求*均数的方法。

  8.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

  用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措施工作计划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册教材的重、难点,应采取以下教学措施:

  1、 创设民主和谐的学*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

  2、注重学生知识形成和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方法的积累,使学生初步学会自主学*形式上可以多采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讨论、抢答等形式的学*,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内学知识,课外学技能,运用理论,使学生真正做到将知识的掌握灵活运用。

  4、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惯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惯。

  5、 精讲多练,熟能生巧。

  数学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 3

  一、本班学生数学学*情况分析

  班级学生69名,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及格率100%、均分93分、后进生转化50%。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持久的保持,并逐步引导思维的乐趣、体验成功所获得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00以内的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乘法的初步认识,1~6的乘法口诀,认识人民币,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行四边形及圆的直观认识,简单的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工作计划《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com)。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义识10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百",初步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初步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数序,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口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3、在现实情境中,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4、经历观察常见*面图形的过程,直观认识这些图形,能正确识别这些图形。

  5、初步感受"形"与"体"的联系,初步感受"直线图形"与"曲线图形"的不同。

  6、能在钉子板上围出和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行四边形。

  7、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能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现象进行简单的分类,学会用简单的符号收集、整理数据,并把统计结果填入简单的统计表。

  8、能看懂简单的统计表,并初步能对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和推理。

  (二)、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数过程中初步发展思维能力。如认识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时,学*从具体现象中概括出数学规律;在学*数的组成与比较大小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在整理数的顺序时发现"百数表"的一些规律等。

  2、在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口算方法时,培养思维的准确性;在口算练*中初步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在算法多样化中初步培养思维灵活性。

  3、在认识乘法的过程中,初步体会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在学*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策略,发展推理能力。

  4、在认识常见*面图形和对图形进行折、剪、拼等变换中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5、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对运用方法和获得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初步判断。如利用估计监控计算得数、检查解决问题的答案,运用统计数据进行合情推理等。

  (三)、解决问题方面

  1、在教师组织下,能运用认识的数描述、交流现实生活中的事件。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并应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3、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能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能大致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在教师的安排下回顾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主要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20xx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2

  一、本班学生数学学*情况分析

  班级学生69名,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及格率100%、均分93分、后进生转化50%。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持久的保持,并逐步引导思维的乐趣、体验成功所获得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00以内的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乘法的初步认识,1~6的乘法口诀,认识人民币,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行四边形及圆的直观认识,简单的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义识10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百”,初步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初步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数序,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口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3、在现实情境中,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工作计划

  4、经历观察常见*面图形的过程,直观认识这些图形,能正确识别这些图形。

  5、初步感受“形”与“体”的联系,初步感受“直线图形”与“曲线图形”的不同。

  6、能在钉子板上围出和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行四边形。

  7、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能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现象进行简单的分类,学会用简单的符号收集、整理数据,并把统计结果填入简单的统计表。

  8、能看懂简单的统计表,并初步能对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和推理。

  (二)、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数过程中初步发展思维能力。如认识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时,学*从具体现象中概括出数学规律;在学*数的组成与比较大小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在整理数的顺序时发现“百数表”的一些规律等。

  2、在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口算方法时,培养思维的准确性;在口算练*中初步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在算法多样化中初步培养思维灵活性。

  3、在认识乘法的过程中,初步体会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在学*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策略,发展推理能力。

  4、在认识常见*面图形和对图形进行折、剪、拼等变换中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5、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对运用方法和获得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初步判断。如利用估计监控计算得数、检查解决问题的答案,运用统计数据进行合情推理等。

  (三)、解决问题方面

  1、在教师组织下,能运用认识的数描述、交流现实生活中的事件。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并应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3、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能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能大致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在教师的安排下回顾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主要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

  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数学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 4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1、学**惯和兴趣: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五年级2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总体说来,良好的学**惯已经初步养成,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数学的兴趣较高,但上课时思想开小差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还需要进一步培养。个别同学的基础较差,学*的积极性不高,在这方面有待强化。课堂中喜欢动手参与、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的学*方式。

  2、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 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经掌握上半学期所学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部分同学的思维较灵活,有着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探索规律的精神。

  (3)、个别学生从知识到实践的跨越还有些难度。

  二、教学目的:

  1.结合本册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整数、小数四则运算的熟练程度。

  2.使学生掌握约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以及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会分解质因数;会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3.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假分数、带分数、整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4.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加、减法。

  5.使学生认识常用体积和容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数、立方厘米、升、毫升),能够进行简单的名数改定。

  6.使学生知道体积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

  7.使学生学会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会看和制作简单的统计表,通过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学会较复杂的求*均数的方法。

  8.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

  用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措施工作计划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册教材的重、难点,应采取以下教学措施:

  1、 创设民主和谐的学*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

  2、注重学生知识形成和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方法的积累,使学生初步学会自主学*形式上可以多采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讨论、抢答等形式的学*,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内学知识,课外学技能,运用理论,使学生真正做到将知识的掌握灵活运用。

  4、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惯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惯。

  5、 精讲多练,熟能生巧。

  数学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 5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1)、(2)两班的数学教学,完成了必修1、2的教学。本学期教学主要内容有:集合与函数的概念,基本初等函数,函数的应用,空间几何体,点、直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直线与方程,圆与方程等七个章节的内容。现将本学期高中数学必修1、必修2的教学总结如下:

  一、教学方面

  1.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在课程改革中,教师是关键,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与参与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前提。认真学*数学课程标准,对课改有所了解。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教学的目的、教学目标、教学的指导思想以及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安排。继承传统,更新教学观念。高中数学新课标指出:“丰富学生的学*方式,改进学生的学*方法是高中数学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学生的数学学*活动不应只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接受,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都是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讲授仍然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但要注意的是必须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师生互动”。

  2.合理使用教科书,提高课堂效益。对教材内容,教学时需要作适当处理,适当补充或降低难度是备课必须处理的。灵活使用教材,才能在教学中少走弯路,提高教学质量。对教材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教师应认真理解课标,对课标要求的重点内容要作适量的补充;对教材中不符合学生实际的题目要作适当的调整。此外,还应把握教材的“度”,不要想一步到位,如函数性质的教学,要多次螺旋上升,逐步加深。

  3.改进学生的学*方式,注意问题的提出、探究和解决。教会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方法。以问题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究、归纳、总结。引导他们更加主动、有兴趣的学,培养问题意识。

  4.在课后作业,反馈练*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课后作业和反馈练*、测试是检查学生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抓好这一环节的教学,也有利于复*和巩固旧课,还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完一课、一单元后,让学生主动归纳总结,要求学生尽量自己独立完成,以便正确反馈教学效果。

  二存在困惑

  1.书本*题都较简单和基础,而我们的教辅题目偏难,加重了学生的学*负担,而且学生完成情况很不好。课时又不足,教学时间紧,没时间讲评这些练*题。

  2.在教学中,经常出现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完不成的现象,更少巩固练*的时间。勉强按规定时间讲完,一些学生听得似懂非懂,造成差生越来越多。而且知识内容需要补充的内容有:乘法公式;因式分解的十字相乘法;一元二次方程及根与系数的关系;根式的运算;解不等式等知识。

  3.虽然经常要求学生课后要去完成教辅上的精选的题目,但是,相当部分的同学还是没办法完成。学生的课业负担太重,有的学生则是学*意识淡薄。

  三、今后要注意的几点

  1.要处理好课时紧张与教学内容多的矛盾,加强对教材的研究;

  2.注意对教辅材料题目的精选;

  为了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结合我校具体情况,准确把握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合理有序的安排课程,促使教学质量的提高,现就高一数学备课组全体教师具体计划制定如下:

  一、指导思想: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展开,《课程方案》提出了“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和“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指导思想和课程理念和改革要点。使学生掌握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现代化科学技术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其内容包括集合与函数、算法的基本概念、规律和它们反映出来的思想方法,概率、统计的初步知识等。

  二、学情分析

  高一共五个教学班,作为起始年级,作为从义务阶段迈入应试征程的适应阶段,该有的是一份执着。它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跨越性,理想的期盼与学法的突变,知识密度、难度的加强与惰性的生成等等矛盾冲突伴随着高一新生的成长,面对新教材的我们两位数学教师也是边摸索边改变,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并落实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不负众望。我们要从学生的认识水*和实际能力出发,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做好初三与高一的衔接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好从初中到高中学*方法的过渡。从高一起就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方法,良好的学*态度和学**惯,以适应高中领悟性的学*方法。

  三、教学要求

  整体把握新课程,理清贯穿教材的主要脉络,反映和揭示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展示重要概念的来龙去脉。

  1、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方式。

  3、让学生自己主动去学*新知识,改变过去传统模式下的满堂灌,教师在学生主动获取只是的同时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惯。

  四、教学措施

  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它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签,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备课组团结起来集体备课,充分发挥团结协作的力量。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制定了以下教学措施:

  (1)注意研究学生,做好初、高中学*方法的衔接工作。

  (2)集中精力打好基础,分项突破难点.所列基础知识依据课程标准设计,着眼于基础知识与重点内容,要充分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为进一步的学*打好坚实的基础,切勿忙于过早的拔高,上难题。同时应放眼高中教学全局,注意高考命题中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及新趋势,这样才能统筹安排,循序渐进,使高一的数学教学与高中教学的全局有机结合。.

  (3)培养学生解答考题的能力,通过例题,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对所学知识进行能力方面的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数学需要哪些能力要求。

  (4)让学生通过随堂小测和单元考试,检测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从而及时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做好充分的准备。

  (5)抓好尖子生的培养与后进生数学基础辅导工作。提前防范两极分化。

  (6)注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数学教学;注意运用投影仪、电脑软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兴趣。

  数学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 6

  一、学生基本情况

  两个班总体来看,成绩在前面的基础上还有所提高。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整个班级已经完成了两极分化,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对后进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在几何中,由于缺少三角形全等与勾股定理的相应知识,学生在推理上的思维训练有所缺陷,对很多学生来说,对几何有畏难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很透彻。在代数上对于一些较简单的计算题,讲解新课时,能又快又好的进行计算,但时间一长,学生又忘得快,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在广泛的深入的理解基础上使知识在各个方面建立起有机的联系,是最不容易忘记的,但现在的要求中,学生在这方面还是有所缺失的。最令担心的是班级中的差生的学*,无论如何要尽可能的使他们跟上班级体整体前进的步伐。在学*能力上,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有所进步,通过自己的努力,一部分孩子的数学有了较为显著的提高,本学期也要继续努力使同学们在这个初中阶段这个最重要的一年:初二,还剩下一学期的时间里能更上一层楼。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要得到加强,还要提高学生的整体成绩,应在合适的时候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本学期中,要抽出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讲讲有关新概念几何,用面积来证题的相关知识,提升学生素质;在学*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学*中去,少数几个学生对数学学*上的困难,使他们对数学处于一种放弃的心态,课后作业,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完成,少数学生需要教师督促,这一少数学生也成为老师的重点牵挂对象,课堂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要打折扣,学生的自觉性教低,学*的风气有所淡化,是本学期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学生的学*好*惯养成还不理想,预*的*惯,进行总结的*惯,自*课专心致至学*的*惯,主动纠正(考试、作业后)错误的*惯,还需要加强,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惯,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成绩本学期务必完成自己的目标。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四章,知识的前后联系,教材的德育因素,重、难点分析如下:

  第十章:数的开方

  本章主要学*二次根式的概念与四则混合运算,实数与数轴及其相关知识。这一章是学生初中学*的一个里程碑,他们要从有理数进入到无理数的领域,认识上将从有理数扩展到实数的范围,将进一步深化对数的认识,扩大学生的数学视野与界限,实数是后继学*内容的基础,直到复数的引入是学生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教材从实际问题出发,归纳出*方根与立方根的概念,进而展开根式的四则混合运算,接着前进到实数,完成对数系的扩充。本章的重点是*方根与立方根的概念,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运算,实数的概念。要教学中要学生充分去讨论与思考,归纳与总结,历经知识发展与运用过程中的坎坎坷坷,做到对概念的深刻掌握与运算的熟练进行,对一些要经常运用到的化简要在课堂让就要让学生掌握,不要寄希望于课外,否则会增加差生的人数。

  第十一章: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会辨别最简二次根式和同类二次根式。使学生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并会根据它们熟练的化简二次根式和计算。重点是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运算。关键是正确认识二次根式的概念与性质。难点是运用公式化简。

  第四章:(几何)四边形

  本章主要学*多边形的内角和以及特殊四边形:*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的性质、判定,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有关性质。重点是*形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难点是*行四边形与各种特殊*行四边形的联系和区别及中心对称。

  第五章:(几何)相似形

  本章主要学*比例线段,*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判定、性质以及相似三角形在证明、计算题中的应用。重点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及*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难点是出现了分式,量也多了,变化的形式也很多。关键要在教学中注意类比及比例式变形的训练。

  三、本期教学任务

  通过本期的学*,在知识与技能上,学*实数;掌握二次根式的计算或化简,初步理解四边形的定义、分类等,掌握理解各种特殊的四边形的性质、判定及其应用,培养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掌握比例线段、三角形相似的定义及其应用。通过本学期的学*,学生在数学的认识与理解上应该要上一个台阶。在情感与态度上,通过本期的学*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认识现实生活中图形间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学*态度,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在民主、和谐、合作、探究、有序、分享发现快乐,感受学*的快乐。在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积极参与对知识的探究,经历发现知识,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经历发现知识道路上坎坎坷坷,达到深刻理解掌握知识的目的,达到“漫江碧透,鱼翔浅底”的境界,在经历这些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运算能力,使所有学生在数学上都有不同的发展,尽可能接*其发展的最大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好*惯,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辩证唯物主义的熏陶,提高学生素质。

  四、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课堂,让学生体会学*的快乐,享受学*。引导学生写复*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好*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指导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对“希望杯”数学题的研究,带动班级学生学*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8、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道路。

  9、站在系统的高度,使知识构筑在一个系统,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八方联系,浑然一体,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数学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 7

  新的一学期开始了,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的过程。根据实际情况我拟定以下个人工作计划:

  一、加强学*,提高认识

  读书学*--注重个人素质的培养,不贪名利,切实提高自身理论水*和业务水*,力求为学生创造最好的教育。用教育理论武装自己,为了自己的教育教学尽快的提高,读书是一种至关重要的途径,所以我在本学期要坚持读有关教育的书籍.,如:《师生沟通的艺术》,《教学策略》,《教育新理念》,《课堂管理的策略》。除了读有关教学的书籍外,我还要不断去读其它的书籍,来武装自己的`思想。

  二、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师德--教师职业作为一种以人育人的职业。教师的思想、行为、作风、仪表、气质随时都感染和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必须 "美其德,慎其行",不能出现一点疏漏。加强自我管理。作为一名教师,我要时刻提醒自己,我服务的对象是很多的孩子,不能以自己的利益去牺牲孩子们的利益。本学期,我将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随便串课要课。在工作中,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举止文雅,带头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及公益劳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榜样,同时,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起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及良好的教师形象。

  三、潜心教研,提高素质

  教育教学离不开教学研究,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我要积极向同伴学*,多走进同组教师和优秀教师的课堂,并积极完成每周的教研,把握组内开展的各种学*机会,向同组教师学*,在同伴互助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尝试课堂创新,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教,学生学,学生的学*兴趣不高,而且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本学期中,我将运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在教学中对教材要认真分析,认真设计每一节课,并及时对每节课进行反思,认真分析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进行反思记录,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来吸引学生,使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并能在自己的课堂上得到发展,能满足学生成长和走上社会的实际需要,有足够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四、关爱学生,无私奉献

  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在工作中,要注意转变观念,端正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今后的教育和教学工作中,我对学生要本着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的原则,不偏袒好学生,更不歧视差学生,要爱得有方,严得有度,特别是对后进生,决不讽刺挖苦他们,更不体罚和变相体罚他们,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为他们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矫正不良的行为*惯。在工作中要有"四心",即爱心、耐心、信心、恒心,以自己对学生的一片热爱和对教育事业的一片赤诚,坚持不懈的做好本职工作,不惜时间,不计报酬。做好对学生的家访工作,尤其是对后进生要逐一进行家访,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帮助父母重新认识自己的孩子,找到孩子真正的致差的原因,变革教育方法,并有意识地诱导家长反省自己的失误,认识孩子的发展变化,变盲目配合为协作教育。

  总之,我会从自我做起,维护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严肃认真、全心全意地做好本职工作,以良好的师德回报社会。

  数学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 8

  下面是我的高三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教学改革为动力、以学校创建为前提、以提高课堂效率为目的、以自主教育为模式、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全面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搞好本组教育教学工作,力争高一、高二的常规教学,高三的复*备考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二、具体措施

  1、相互学*,提高素质:利用教研备课、活动时间,认真学*有关教育教学理论,继续加强三新学*,吸收最新教改信息,提升教育理论,改进教学方法,同时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进行校际交流,专家培训,名师讲座,扩大视野,丰富提高,完善积累,做到善学才能善解,善研才能善教、善教才有高效。

  2、开展说课资源:教学研究重要的是认真钻研教材内容,吃透教材大纲,这是搞好教研活动,做好教学工作的根本保证。集体备课是发挥集体优势,钻研教材的有效途径,在集体备中,以说课的形式对教材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及成因、编者意图、教材的前后联系进行阐述,提出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的措施,说本单元的备课的内在联系,典型练*的变式训练,解题的规律方法技巧,思想方法的渗透,学法指导等,进行组内教流,互相切磋,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3、改变课型,注意实效 结合学校创建,开展“三名”、“四课”活动,有针对性地加强课堂教学内容方法、方式的改革,充分发挥学科指导组的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型,研究课型。如高一新教材的研究课、高二教学的概念引入课、高三专题复*的研究课等形式上有概念的引入课,例*题课、讲解课、试卷评讲课、专题复*课、多媒体应用课等,以此为纽带带动各组的教研教改活动的开展,加强听课评课的监督与指导,改进教学方法,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提升教育理念,明确教育目的,提高教学质量,同时积极组织本组教师参加校级、区级、市级、省级的各类公开课,优质课评比、教案评比、五项技能比赛等,以此促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丰富教育教学经验。

  4、加强管理,落实常规: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结合学校要求,加强备、教、改、导、考、评、析的教学常规管理与检查。以备课组长、学科指导组为主体,对每位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逐一检查、监督、及时反馈、具体指导,对备课组的教学进度的安排,集体备课的落实,单元检测的组织等工作进行检查,使本组教学工作有条不紊,注重实效,各项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同时,根据学校的总体安排,结合学校的创建实际,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教研、教改、比赛等活动,认真准备,争取取得最佳的成绩,为参加上一级组织的相应的比赛,推荐最佳人选,为学校和数学组获得更大的荣誉.

  5、勤于总结,深化提高:通过理论学*,常规培训,鼓励引导教师,结合教学实际,认真总结,积极思考,撰写有关方面的论文,如数学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数学课程标准讨论、典型例题评析、高中新教材教学、教学艺术、教学访谈、教学活动课教学等内容。以此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具体安排:

  二月份: 三新及有关理论学*;新教师听课、评课。

  三、四月:示范课、研讨课、优质课等公开课的开展。

  五月:组织好学科优秀课件比赛及高一、高二月考及高三模拟考试。

  六月:各备课组期末小结及常规教学检查。

  数学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 9

  针对这一问题备课组在xx校长、xx主任的领导下,在xx主任的具体指导下,制定了严密的教学计划,提出了优化课堂教学,强化集体备课,培养学生素质的具体要求。即优化课堂教学目标,规范教学程序,提高课堂效率,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其自身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加强集体备课优化课堂教学

  在集体备课中,注重充分发挥各位教师的长处,集体备课前,每位教师都准备一周的课,集体备课时,每位教师都进行说课,然后对每位教师的教学目标的制定,重点、难点的突破方法及课后作业的布置等逐一评价。

  集体备课后,各位教师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自我调整和重新精心备课,这样,总体上,集体备课把握住了正确的方向和统一了教学进度,对于各位教师来讲,又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因材施教。

  二、立足课本夯实基础

  实行新教材后,高考的要求和高考的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观念,立足课本,夯实基础。

  复*时要求全面周到,注重教材的科学体系,打好“双基”,准确掌握考试内容,做到复*不超纲,不做无用功,使复*更有针对性,细心推敲对高考内容四个不同层次的要求,准确掌握那些内容是要求了解的,那些内容是要求理解的,那些内容是要求掌握的,那些内容是要求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的;细心推敲要考查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在复*基础知识的同时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学*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展现教师的分析思维,还要充分展现学生的思考思维,把教学活动体现为思维活动。

  同时还适当增加难度,教学起点总体要高,注重提优补差,新高考将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适当增加教学的难度,为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提供了的机会和空间,有利于优秀的学生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对于差生充分利用辅导课的时间帮助他们分析学*上存在的问题,解决他们学*上的困难,培养他们学*数学的兴趣,激励他们勇于迎接挑战,不断挖掘潜力,最大限度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

  三、因材施教全面提高

  今年高考采用新的模式,学生选修的科类不同,因此学生的整体情况不一样,同一班级的学生,层次差别也较大,给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这就要求每位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又要根据各班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要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区别对待,这样,对课前预*、课堂训练、课后作业的布置和课后的辅导的内容也就因人而异,对不同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在课堂提问上也要分层次,基础题一般由学生来做,以增强他们的信心,提高学*的兴趣,对能力较强的学生要把知识点扩展开来,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提高他们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作业的布置,既有全体学生的必做题也有针对较强能力的学生的思考题,教师在课后对学生的辅导的内容也因人而异,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四、优化练*提高练*的有效性

  知识的巩固,技能的熟练,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通过适当而有效的练*才能实现;首先,练*题要精选,题量要适度,注意题目的典型性和层次性,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练*要全批全改,做好学生的错题统计,对于错的较多的题目,找出错的原因。

  练*的讲评是高三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效益,课堂的讲评要科学化,要注重教学的效果,不该讲的就不讲,该点拨的要点拨,该讲的内容一定要讲透;对于典型问题,要让学生板演,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多做限时练*,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应试能力。

  五、加强应试指导培养非智力因素

  充分利用每一次练*、测试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应试技巧,提高学生的得分能力,如对选择题、填空题,要注意寻求合理、简洁的解题途经,要力争“保准求快”,对解答题要规范做答,努力作到“会而对,对而全”,减少无谓失分,指导学生经常总结临场时的审题答题顺序、技巧,总结考前和考场上心理调节的做法与经验,力争找到适合自己的心理调节方式和临场审题、答题的具体方法,逐步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纠正不良的答题*惯、优化答题策略、强化一些注意事项。

  (1)第一轮复*是整个数学复*的基础工程,其主要任务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进行梳理,使之达到系统化、结构化、完整化;在老师的组织下通过对基础题的系统训练和规范训练,使学生准确理解每一个概念的高考要求和考纲要求,能从不同角度把握所学的每一个知识点所有可能考查到的题型,熟练掌握各种典型问题的通性、通法。

  只有真正改变教师一包到底,实施学生自主学*,才能真正达到夯实“双基”的目的.。为此,我们延长第一轮的复*时间,减少第二轮的时间,目的是能使第一轮的复*确实做到细且实。

  (2)第一轮复*必须面向全体学生,降低复*起点。

  在夯实“双基”的前提下,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空间想象、直觉猜想、归纳抽象、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演绎证明、体系构建等诸多方面,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阅读理解、思考判断、分析解决能力;教学要充分考虑到本校、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坚决反对脱离学生实际的任意拔高和只抓几个“优生”放弃大部分“差生”的不良做法,不做或少做无效劳动,加大分层教学和个别指导的力度,狠抓复*的针对性、实效性,提高复*效果。

  (3)*三年高考试题提醒我们要善于将基础问题学实学活。

  要把复*内容中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体现在复*的全过程中,使学生真正领悟到如何灵活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把握、数学思维方法思考、数学基本方法解题。要明确复*的最终目标是新题会解,而不是单单立足于陈题的熟练,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意识是永恒的话题。

  (4)要强化运算能力、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今年高考对运算能力的要求明显加大。

  课堂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安排时间让学生进行完整的规范的解题训练,对解题过程和书写表达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惯,提高解题的成功率和得分率,这也是为了适应网上阅卷的需要。同时要加强处理信息与数据、和寻求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方面的训练,提高阅读理解的水*。

  数学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 10

  一、学情分析

  五(1)班共有学生54人,五(2)班共有学生52人,参加考试五(1)54人,五(2)班52人,五(1)男生31人,女生23人,五(2)班男生28人,女生24人,五(1)班的总分2916分,五(2)班的总分3480分,五(1)班*均分54分,五(2)班的*均分65。66分,及格率五(1)班43。4%,五(2)班75。5%,30分以下五(1)班6人,五(2)班0人,后进率五(1)班11。3%,五(2)班0%,80分以上五(1)班6人,五(2)班12人。

  二、成绩得失分析

  1、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有了一定的发展。

  2、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数学的能力。

  3、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但自主探讨能力不高。

  4、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

  5、本学期重点抓好后20%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动机,进入最佳学*的动态。

  三、教学目的

  1、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2、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3、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在学*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4、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5、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

  五、教学措施:

  (1)学生能预*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能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3)利用小组讨论的学*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4)注意学生动手操作,凡是能让学生动手的尽量让学生动手。在统计等内容里适当地让学生作一些初步的社会调查汇报展示实践结果。

  (5)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防止死记硬背,尽量使学生自己探索、领悟得出规律,然后进行强化规律。

  (6)变式题的训练: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的前提下,加强变式题的练*,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更好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7)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因材施教,每一堂课教学内容的设计都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基础上,创建教学的问题情境,属于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

  数学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 11

  为了更好地开展七年级下学期的数学教学,下学期的工作计划如下:

  一、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这学期我继续承担7(1)(2)班的数学教学,2班的学生学*了一个学期。虽然期末考试成绩还可以,但是我发现2班的尖子生少,中专生多,差生多。许多学生上课不认真,学*态度和*惯都不太好。学生的整体基础参差不齐,没有养成良好的学**惯。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无法有效掌握。应加强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提高整体成绩。他们应该及时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花些时间加强几何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2.教材分析:

  第五章相贯线与*行线:本章在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探讨了两条直线在同一*面上的位置关系:相交*行。本章重点介绍垂直线的概念以及*行线的判断和性质。本章难点:证明的思路、步骤和格式,以及*行线的性质和判断的应用。

  第六章,实数:理解算术*方根、*方根、立方根的概念,用根号表示*方根、立方根。2.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以及实数和数轴的一一对应关系,从而估计无理数的大小,计算实数。本章重点介绍*方根和立方根的概念,用来表示*方根和立方根。

  第七章,*面笛卡尔坐标系:本章主要内容是*面笛卡尔坐标系及其简单应用。有序实数对与*面直角坐标系点的一一对应。本章重点介绍*面直角坐标系的理解和建立以及点坐标的确定。本章难点:*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和点的确定。

  第八章:二元线性方程组:本章主要研究二元线性议程(群)及其解的概念、解和应用。本章重点介绍二元线性方程组的求解和实际应用。本章难点:用二元线性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本章主要内容是一维线性不等式的求解和简单应用。本章重点介绍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以及一维线性不等式的求解和简单应用。本章难点:不等式基本性质的理解和应用,以及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线性不等式(组)的列举。

  第十章:数据收集、整理和描述:本章主要研究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并根据数据对回答者进行正确的描述。本章重点介绍了调查的意义、特点和分类,并利用扇形图、频率分布直方图和频率断开图对数据进行了描述。本章难点:绘制数据统计图以及如何使用各种统计图正确描述调查对象。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a)知识和技能

  1.获取数学中的基本理论、概念、原理和规律的知识,了解并注意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学会把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而通过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体验几何定理的探究推理过程,学会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

  3、初步具有数学研究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思维*惯。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思考、类比、探究、归纳、得出结论的方法进行教学;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好探究性活动;

  3、密切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类比、归纳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人与自然、社会的密切关系,和谐发展的主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2、逐步形成数学的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在的基础。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本学期教学工作重点仍然是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在此基础上努力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要抓好课前备课,这就要求我要认真研究教材,把握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课堂上注重教学方法,努力让不同的'学生都学到有用的数学。

  2.依据课程标准、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设计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关键的整体优化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运用要切合学生的实际,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学**惯,有利于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多设问,多启发,多观察等,增加学*主动性和学*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学过程中尽量采取多鼓励、多引导、少批评的教育方法。这样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使学生形成主动学*的意识,教学中通过鼓励性的语言激励学生,使水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鼓励,以此增强他们的学*信心。

  3.根据学生的不同学*状况,给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对于学*比较的学生,给他们留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基础性的作业,检验他们对当堂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对于学*成绩比较好的学生,留一些综合运用或拓展能力方面的作业,检查他们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情况。

  4.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要求学生课前自学,通过预*“我”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知道或还有什么我看不懂,在书上做出记号。以便上课时重点听讲。课堂上,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惯:课前做好上课的准备,听课时要集中精神,专心听讲,积极思考问题,认真回答问题,不懂的及时提出来。要求课后养成复*的*惯,每天都要把所学的知识进行复*,可在头脑中回顾当天所学知识,对于忘掉的或回想不起来的,可翻书重新记忆。另外,隔段时间还要把前面所学的知识再行回顾,以免时间长了忘记了。要求学生每天认真完成作业,作业要书写工整,解题规范,杜绝抄袭现象,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做作业*惯。

  5.关注待进生,不歧视待进生,尊重、关心、爱护他们,使他们感到老师和同学对他们的关心。设置一些简单的问题,由他们回答,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或课外活动时间为他们辅导,尽量使他们跟上教学进度。另外,对他们要有耐心,对于他们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

  6.培优补差。对于中上等生,利用课后阅读材料和课外资料丰富他们的头脑,增加他们的知识面,通过专题训练,提高他们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他们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课外资料或上网学*等方式拓宽他们知识面和视野,不懂就问,养成勤学好问的*惯,以提高他们的各方面的能力。对于待进生多关心和帮助,在课堂上多提问他们一些简单的问题,多鼓励他们,以增强他们的信心。

  数学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 12

  一、指导思想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育的兴衰维系国家之兴衰,孩子的进步与徘徊事观家庭的喜怒和哀乐!数学这一科有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学科特点,在高考中的决定性作用亦举重非轻!夸张一点说数学是强校之本,升学之源。鉴于此,我们当举全组之力,充分发挥团队精神,既分工又合作,立足高考,保质保量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在原来良好的基础上锦上添花。

  二.工作目标

  1. 全组成员精诚团结,互相关心,互相支持,弘扬一种同志加兄弟的`同仁关系,力争使我们高一数学组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优秀集体。

  2. 不拘形式不拘时间地点的加强交流,互相之间取长补短,与时俱进,教学相长。

  3. 在日常工作当中,既保持和优化个人特色,又实现资源共享,同类班级的相关工作做到基本统一。

  三.主要措施

  1.明确一个观念:高考好才是真的好。*时不好高考肯定不好,但*时红旗飘飘高考时未必红旗不倒。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在照顾到学生实际的前提下起点要高,注意培养后劲,从整体上把握好的自己的教学。

  2. 以老师的精心备课与充满激情的教学,换取学生学*高效率。

  3. 将学校和教研组安排的有关工作落到实处。工作计划

  4. 落实培辅工作,为高三铺路!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那么对难于上青天的教学我们应当从今天抓起。

  四.活动设想

  1.按时完成学校(教导处,教研组)相关工作。

  2.轮流出题,讲求命题质量,分章节搞好集体备课,形成电子化文稿。

  3.每周集体备课一次,每次有中心发言人,组织进行教学研讨。

  4.互相听课,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完善自我。

  5.认真组织好培优辅差工作以及竟赛的组织工作。

  数学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 13

  一、指导思想

  根据本学期学校教务处及教研室的工作方针与计划,以提高数学学科教学质量为核心,全面提高教师个人业务水*,努力做到:求真务实、保质高效,力求突破,促进全组教师的全面发展。

  二、工作要点

  1、传达学校精神,落实工作计划学期初,利用备课组会议,传达、学*本学期校教学工作计划和教研组工作计划,做到上情下达,每位教师都了解工作计划和目标。

  2、 本学期工作重点:开展互帮互学,促进教师发展。加强常规教学的规范性和实效性,提高工作效率,加强专业理论学*和学术交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工作措施安排

  1、认真开展集体教研活动,加强专业理论学*和学术交流。做到活动有内容、有记录,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精心设计准备好中心发言人的发言。

  2、继续组内听课、评课活动,促进教师间的交流。

  3、做好期中、期末、月考评测及分析工作,做好本学期教学总结工作。

  四、具体工作

  1、认真学*新课标,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加强教师学*教育教学的理论学*。以学*新课标为主要的学*内容,组织切实有效的学*讨论活动,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支撑深化教育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2、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方式,教师要以新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牢固树立学生是学*的主人,以*等、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沟通和对话中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努力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本学期要继续以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为主,提倡发现性学*、参与性学*和实践性学*。

  3、改变教师的备课方式,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例题的选择,*题的配备与要求,可根据每个班级学生的实际,灵活处理。重视教学过程的反思,尽可能做到每节课后教师要反思教学过程,及时地把教学中点点滴滴的感受写下来,重视“二备”和反思,要从深层次上去考虑自己的教学工作。

  4、发挥备课组的集体作用:集体备课,教案基本统一。每次备课都有一个主题,然后集体讨论,补充完善。同时,根据各班的具体情况,适当进行调整,以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标准,让学生学会并且掌握,不搞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教案应体现知识体系、思维方法、训练应用,以及渗透运用等,要对重点、难点有分析和解决方法。备课组要做到资源共享,反对个人主义。作业要求分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完成相应的作业,并注重作业反馈。

  五、一些固定工作安排

  1、每周的周四下午参加数学组的教研活动,每周的星期五下午第4节为固定的备课组活动时间,每次活动都有一个主题,都有一个中心发言人,都有文字记录。

  2、每位教师每周至少听一节同科目或同科组的课,鼓励多听。

  3、每周面批学生作业一次。

  数学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 14

  一、学生分析(包括认识、技能、思想情感等领域)

  八年级下册数学是中考考点密集的一册,代数部分二次根式、一元二次方程的计算是各种数学计算的基础,学生比较难掌握;几何部分,*行四边形、特殊的*行四边形它具有三角形不能概括的许多性质,是*面几何的重要图形,在整个“图形与几何”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八下学生的思维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经验型水*向以抽象思维为主的理论型水*转变的关键期,学*方式也处于被动接受到主动获取的转变期,把握得好,学生就能*稳过渡,成绩也会有大的突破。

  二、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备课方面的措施

  采用电子备课形式。个人备课和备课组备课相结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博采众长,筛选、参考、整合,设计出符合自己学情的教案。

  精心制作教学课件,难以理解的内容用动画形式直观展示,有效突破重难点。

  课前准备好教学材料,教具、学具的制作,预学材料的设计与整理。

  (2)上课方面的措施

  抓两头,促中间。新课学*时,重点关注后进生,把更多的回答、板演机会让给他们,力求他们当堂掌握所学内容;对于中间层次的学生,要求课本B、C组*题尽量能完成;对学有余力的同学,除了前面两类要求外,再设计一至两道竞赛*题,要求他们当天解答,并检查解答情况。

  采用多媒体授课形式,充分利用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拓展知识宽度,充实教学内容,突破教学重难点。

  (3)补差工作(对象、时间与措施)

  采取师徒结对形式,为他们每位同学各找一名师傅,在老师的指导下,每对师徒利用课余或晚自*时间辅导。每对师徒之间,以月考成绩为参考进行量化评比,及时表扬优胜师徒。

  数学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 15

  一学期,我与学生们一起相处、教学相长过程中,也着实有不少的收获。为使下一阶段的工作更顺利地开展,现对下学期的工作情况作出计划。

  一、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

  我班共有27人,大多数学生学*积极性很高,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完成作业,已经形成良好的学**惯。少数学生,学*的自主性差,学*不主动,上课开小差,课后作业完成不及时,做作业速度很慢,准确率不高,有时甚至忘了做作业。这个学期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态度,形成良好的学**惯。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和提高学困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元、角、分与小数”

  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感受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2.第三单元“乘法”

  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3.第五单元“分数”

  能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感受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分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对称、*移和旋转”

  结合实例,感知*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方向、竖直方向*移后的图形;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第四单元“面积”

  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厘米2、米2、千米2、公顷),会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

  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均数的意义,体会学**均数的必要性,会求简单数据的*均数(结果为整数);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除了安排“森林旅游”“旅游中的数学”和“体育中的数学”等3个较大的实践活动外,还在正文或练*中提供了如下的实践活动:

  1.到商店调查3种商品的价格,并做好记录。

  2.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并与同伴说一说。

  3.调查自己家两个月水、电费开支情况,并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数据把你的'感受与同伴说一说。

  4.收集一些对称图形、图案和照片在班里展览。

  5.用纸剪出一个喜欢的图形,通过对称、*移或旋转绘制一幅图案。

  6.设计旅游计划。

  7.厨房铺地砖的设计方案。

  8.制作七巧板。

  9.调查你和同学的身高,计算你们组的*均身高约是多少。

  10.在报刊上找出与*均数有关的信息,并与同伴交流。

  经历以上一系列观察、操作、制作、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获得并积累更多的数学活动的初步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元、角、分与与小数”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感受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会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第二单元“对称、*移和旋转”。结合实例,感知*移、旋转、对称对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方向、竖直绿色圃方向*移后的图形;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第三单元“乘法”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能结合具体情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第四单元“面积”。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的面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方厘米、*方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第五单元“认识分数”。能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肯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感受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分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均数的意义,体会学**均数的必要性,会求简单数据的*均数;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四、教学措施: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对本册教材的教学,提出以下建议。

  (一)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和理解。

  (二)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通过独立思考、探索和建构自己的数学意义,使学生有机会讨论交流他们彼此的想法。

  (三)加强估算(测)能力的培养,鼓励解决问题策略与算法的多样化。

  (四)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材的评价建议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状况,激励学生的学*热情,促进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一)要结合学*数学的过程评价学生对数学概念知识的理解。

  学生只有理解例题,结合学生从看懂小数表示的商品单价,到会用小数表示商品单价,进而会比较商品单价(小数表示)高低贵贱的过程,就能评价他们是否初步理解生活中小数的意义及其大小关系,对小数的认识有什么实质性的发展。

  (二)要恰当评价学生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与发展,为顺利进行后续学*奠定必要的基础评价。

  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不能割裂数学知识与知识、知识与技能,对三年级学生学*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的评价,要特别关注学*数学的自信心、积极的态度以及良好学**惯的养成,主要通过*时观察:学生参与班级讨论中,试图解决问题中,独立或小组学*中,无时不表现出他们对数学学*的情感与态度。观察是评价的最原始的方法,但不是惟一的方法,从学生的口头表达、书面作业、实践作业以及师生课外的交谈中也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情感与态度不能进行量化评价,要对学生个体的情感与态度的发展作比较客观的描述性评价,更需要通过*时的教学过程了解学生的想法与行动的表现。

  (三)重视评价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提出问题能力,主要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具体情境中数量信息的利用程度,提出问题的新颖性、合理性与复杂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要关注学生能否独立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毅力与思维策略的水*,能否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是否愿意与同伴合作等方面。及时给学生提供评价,让他们知道老师的期望,明白自己进一步努力的方向。这对增强学生自信心和提高解决问题能力都是十分必要的。

  数学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 16

  一、班级情况分析

  1、学**惯和兴趣

  四(1)班54人、四(2)班55人,总体说来,良好的学**惯已经初步养成,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数学的兴趣较高,但上课时思想开小差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还需要进一步培养。个别同学的基础较差,学*的积极性不高,在这方面有待强化。课堂中喜欢动手参与、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的学*方式。

  2、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经掌握上半学期所学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部分同学的思维较灵活,有着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探索规律的精神。

  (3)个别学生从知识到实践的跨越还有些难度。

  二、教学目标

  1、学**惯:

  (1)进一步培养学生勤学*、爱动脑的好*惯。

  (2)继续加强纪律教育。

  (3)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

  (4)培养学生在学*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受到爱祖国、爱科学等方面的教育。

  (5)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作业干净整洁。

  (6)养成良好的学**惯,重视学生养成检验的*惯。

  2、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经历从具体问题中抽象数量关系,并探索算法和运算律的过程,掌握相应的计算方法和必要的计算技能,理解和掌握运算顺序,发现一些运算规律;联系数的已有知识认识整数间的一些关系和整数的一些特征;结合解决实践问题,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联系现实情境,经历观察、操作和探索相关图形的特征以及图形的简单变换的过程,认识一些简单的*面图形及其特征,了解图形的对称和图形位置关系的简单变换;通过实例,初步形成容量大小的观念,了解容量的意义和计量单位。

  (3)联系具体的问题情境体验折线统计图的作用,掌握用折线统计图表达数据的方法,并能按照统计图里的数据变化分析相应的统计结果;经历从具体问题的需要出发选择统计图的活动,体会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统计图。

  3、数学思考方面:

  (1)在联系已有知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充分开展猜想、讨论、解释、交流等活动,发展推理能力。

  (2)在观察、探究整数之间的一些关系和一些特征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括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3)能对现实生活的有关数学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运算规律和概括数量关系的过程,发展抽象思维和符号感。

  (4)在探索一些*面图形特征和对图形进行变换以及设计图案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

  (5)经历把现实问题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并合理地选择相应的形式描述数据,以及对数据作出分析和解释的过程,发展初步的统计观念。

  (6)在建立数学概念、获得数学结论、发展数学规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开展观察、猜想、实验、类比、归纳等活动,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对结论作出合理的、有说服力的说明与解释。

  4、解决问题方面:

  (1)能从现实情境中提取数学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加以解决;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问题的结果,并进行解释和说明。

  (2)能应用相关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解决比较简单的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想法。

  (3)能用量杯或自制的量具测量一些液体的多少。

  (4)能选择恰当长度的小棒搭三角形,能判断一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能根据三角形的两个已知角求第三个角的度数,根据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或底角)求一个底角(或顶角)的度数。

  (5)能判断*行四边形和梯形,能从生活中找出*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实例,能利用方格纸画*行四边形和梯形,并能测量或画出*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6)能将简单图形*移或旋转到指定位置,能灵活运用对称、*移、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能用计算器探索积的变化规律和商不变的规律,并能说明所得的结论。

  (8)能从生活中主动收集数据信息,能读懂有关媒体中的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能设计简单统计活动,运用统计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相应的数据。

  (9)学会并具有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教师的指导下反思自己的学*过程,发展主体意识。

  5、情感与态度方面:

  (1)能积极参与数学学*活动,主动探索并发现数学知识,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对数学事实和数学内在联系的好奇心,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内容,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应用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里的一些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与作用。

  (3)在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初步体验探索问题的科学方法,并初步形成科学地探索问题的意识与态度。

  (4)能主动克服数学学*中遇到的困难,有克服困难的体验;能与他人合作交流,热心参与数学问题的讨论,有质疑和反思的意识;发现错误能主动改正。

  (5)主动、认真地阅读一些数学知识背景资料,感受数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形成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三、本册教材重、难点

  重点:解决问题的策略。

  难点:*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认识。

  四、教学措施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册教材的重、难点,应采取以下教学措施:

  1、创设民主和谐的学*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

  2、注重学生知识形成和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方法的积累,使学生初步学会自主学*形式上可以多采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讨论、抢答等形式的学*,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内学知识,课外学技能,运用理论,使学生真正做到将知识的掌握灵活运用。

  4、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惯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惯。

  5、精讲多练,熟能生巧。

  数学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 17

  在寒假结束之际,新的学期也已经来临,在新的学期里,作为初一数学教师的我对下学期的工作进行计划如下: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将担任七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通过上学期的教学,学生的计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对图形及图形间数量关系有初步的认识,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也得到初步提升,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特别是抽象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从上学期的教学中,发现有以下问题:部分学生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学生课外自主拓展知识的能力几乎没有,很少有学生具有课外阅读相关数学书籍的*惯,没有形成对数学学*的浓厚兴趣,不能自行拓展与加深自己的`知识面。本学期将继续促进学生自主学*,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进行探索与发现,以自身的体验获取知识与技能;努力实现基础性与现代性的统一,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现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操作运算,扩展思路。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学**行线的有关知识,掌握*面直角坐标系的画法,学会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的解法,能够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几何作图能力。过程方法目标:学会观察和分析几何图形,发现图形的特征和图形之间存在的关联,学会总结规律。初步建立方程思想,学会使用代数式表示数量及数量之间的关系。态度情感目标:认识生活,感知生活,领悟数学是为生活服务。

  三、教研工作

  认真学*业务理论,并做好一周一次的业务笔记,提高自己的理论水*,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积极参加一切课题研究活动,敢想敢干,敢于创新,不怕失败。在学*策略上及时指导学生,培养思维,方法技巧,提升能力。及时对教学活动作出反思,每周写出一至两个教学反思,真正体会自己的优缺点,做到有的放矢,进一步提高自己。每周及时上传四个教案和四个课时作业。认真做到备学生。每周整理出一个精品教案,及时上传。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积极利用和制作课件,提高自己电化教学能力。

  四、注意事项

  要由"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方式和能力"。要由"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组织引导"。教法要灵活,不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活动。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活动创设问题的情境。给学生留出相应思考余地,自己作出判断,教师先不要急着作出相关的提示或暗示。

  应设法让学生参与到"观察、探索、归纳、猜测、分析、论证、应用"的数学活动中来并适当搭造"合作、交流"的*台。重点应落在掌握有关基础知识和技能上。要深入钻研,创造性的设计教学过程。

  数学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 18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初二数学教学,该班共有学生24人。从毕业成绩来看初二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学*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初二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初二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初二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二、教材及课标分析

  第一章有理数

  1、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

  3、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4、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乘方的运算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了解*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1、理解并掌握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等等概念,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理解同类项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掌握去括号时符号的变化规律,能正确地进行同类项的合并和去括号。在准确判断、正确合并同类项的基础上,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3、理解整式中的字母表示数,整式的加减运算建立在数的运算基础上;

  理解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的依据是分配律;

  理解为的运算律和运算性质在整式的加减运算中仍然成立。

  4、能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列出整式表示。体会用字母表示数后,从算术到代数的进步。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

  2、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使方程逐步转化为x=a的形式),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4、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5、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

  1、通过大量的实例,体验、感受和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征,能识别这些几何体,初步了解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概念的方法,以及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面图形;

  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立体模型;

  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3、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

  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理解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含义;

  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及线段的中点的概念,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4、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角,理解角的两种描述方法,掌握角的表示方法;

  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了解角的*分线的概念,了解余角和补角的概念,知道“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质,会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尺规作图)。

  5、逐步掌握学过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能根据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语句描述简单的图。

  6、初步体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并能初步应用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

  7、激发学生对学*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

  三、学生学*好*惯与兴趣的培养

  针对以往学生中出现的学*坏*惯不良的现象,本学期我们还要抓好每个学生尤其是新生和学困生的学*常规,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学*好*惯和学*兴趣,这也是我们进一步转化学困生,控制学生流失的根本保证。

  1、指导学生养成预*的*惯。

  预*是上好新课、取得高效率的学*成果的基础。基本要求:

  ①及时预*。根据教学进度和教材的难易程度,适当地提前预*新课。

  ②善于预*。依据知识基础、教材内容和学科特点等,选择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预*方法。要记录好新教材中的重点问题和不懂的问题,以便上课时加以注意。

  2、指导并监督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惯。

  听课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智能、培养健康情感的主要途径。听课的基本要求是:

  ①要做好听课准备。包括学*用品、相关知识和心理准备。

  ②要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

  ③要注意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④要踊跃回答问题。积极思考,敢于发问,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

  ⑤要做好笔记。记住重点内容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等。教师要定期查看学生的学*笔记,及时进行指导。

  3、指导学生养成复*的*惯。

  复*是学生自己或在教师指导下,加深和巩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检查学*效果,防止知识遗忘,提高记忆能力和自学能力,为下一次新课的学*打好知识基础的重要过程。复*的基本要求是:

  ①要及时复*。复*要及时,每天复*以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一个单元、一个章节后,也要及时复*,及时巩固知识。

  ②复*要有针对性,要抓住要点,对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通过理解加深记忆。

  ③复*要注意归纳总结,使知识更加条理化、层次化。

  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及时完成作业的*惯。

  作业是学生加深和巩固所学知识,检查当天的学*效果,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环节。基本要求是:

  ①要及时完成作业。当天的作业要当天完成。

  ②要独立完成作业。养成独立思考和完成作业的*惯。

  ③要注意解题方法,总结答题规律,答题要有一定的速度。

  ④要正确对待作业的评价。要及时订正,找出错误的原因所在,要认真总结解题规律。各教研组每周要及时检查教师的教学计划执行情况、教案、作业批改、教研活动记录、课后辅导记录。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基本上能够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备课,做到不求全面,但求突破。布置作业时,做到少而精。全科作业量要控制在1.5―2小时左右。教师的讲课时间一般控制在30分钟左右,留下更多的时间供学生自学、复*、整理。这样,真正把课堂改革引向深入,有力的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开展。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兴趣

  学生对知识感兴趣,才能主动去接触知识,从而发现知识,去探索知识。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呢,我认为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1)导课新颖,引起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诱发学生产生与学*内容、学*活动本身相联系的直接学*兴趣,使学生从新课伊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至关重要的。

  (2)明确目的,产生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的。当一个人有了某种需要时,才会对相关的事物引起注意,并产生兴趣。因此,在导入新课后,应明确具体地交待学*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内容在知识体系中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地位、作用,以引起学生的重视,产生心理的需要,引发学*的愿望,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

  (3)创设情景,诱发兴趣

  在教学中,适时地创设和谐、愉悦的求知情景,激发学生乐学、爱学数学的内驱力,诱发学生学*兴趣。

  (4)动手操作,促进兴趣

  动手操作活动是一种主动学*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它需要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并需要学生独立、自觉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总之,就是使学生在愉快的操作活动中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既发展学生的思维,又提高学生的学*兴趣。比看教师拼、摆,听师讲解获得的知识牢固得多,既能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又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潜能。

  (5)寻求规律,发展兴趣数学知识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谨性,所以数学教学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突出数学知识的特点及规律,以直接或间接的形式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掌握规律,才能使学生越学越有兴趣,从而正确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四、具体措施

  1、认真学*教育教学理论,落实课标理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主动地进行学*。

  2、把握好与前两个阶段的'衔接,把握好教学要求,不要随意拨高。

  3、突出方程这个重点内容,将有关式的预备知识融于讨论方程的过程中;

  突出列方程,结合实际问题讨论解方程;

  通过加强探究性,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

  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关注数学文化。

  4、把握好“图形初步认识”的有关内容的要求。充分利用现实世界中的实物原型进行教学,展示丰富多彩的几何世界;

  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让他们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中认识图形,发展空间观念;

  注重概念间的联系,在对比中加深理解,重视几何语言的培养和训练;

  利用好选学内容。

  5、适当加强练*,加深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但不一味追求练*的数量。

  6、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着重利用计算器,丰富学*资源。

  7、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读法指导、听法指导、思法指导、写法指导、记法指导。

  五、自我提高

  首先,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并及时形成材料,完成自己的教研课题。在备课、讲课,还是在讲评练*中,发现问题及闪光点要及时进行小结。有机会多到外校去听课,学*其优点及新理念。经常与教研员及三中、安林的老师联系,互相交流信息。

  其次,认真学*信息技术,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现在网络资源非常丰富,应用多媒体教学,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兴趣,都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能激励自己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

  注意扬长避短,坚持岗位练功。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必然落实于热爱学生。爱学生成长中的每一个闪光点,理解信任他们,并严格要求他们,勤奋学*。

  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别的教师请教。利用业余时间多读书,多阅读有关的书籍与刊物,了解先进的教育方法,学*与借鉴对自己有用的教育学生的方法。加强理论学*,多读书,读好书,并在学*的同时,要做好学*笔记和读书的心得笔记,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理念与自身素质。

  总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好*惯和行为*惯,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

  数学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 19

  工作计划是行政活动中使用范围很广的重要公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各级机构,对一定时期的工作预先作出安排和打算时,都要制定工作计划。工作计划实际上有许多不同种类,它们不仅有时间长短之分,而且有范围大小之别。

  以下是工作计划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模板,供大家参考。更多阅读请查看本站工作计划频道。

  一、指导思想

  新学期的数学教育教学工作,以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为导向,以教师成长促进学校发展为目标,以校本教研为突破口,以课堂教学“五还”为研究的抓手,打造一支个性鲜明、团结协作、充满智慧的研究型教师团队,塑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具有较高数学素养的学生群体,构建动态生成、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

  二、主要工作

  (一)常规工作“日常化”

  1.健全集体备课制度,以备课组为单位,关注日常教学,重视课后聊天式的学*研讨,重点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及时反思实践过程中的得与失。每周举行一次集体备课,做到“四定”:定专题、定中心发言人、定时间、定地点。根据行事历的时间安排进行有专题的集体备课(学*“新基础教育”理论;根据教材内容结合“新基础教育”的基本理念研究一些基本课型。)

  2.推行随堂听课制度 ,发扬门户敞开,随堂听课的优良传统,积极开展备课组内的相互听课、备课组与备课组之间的'交叉听课、以教研组为单位的中心组的听课等活动,共同研究真实的数学课堂,课后进行自评与他评,在互动的过程中提升教师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逐步改变教师内在的一些观念。

  3.建立学*沙龙制度,认真读好“新基础教育”的三本书,定期举行读书沙龙活动,交流读书心得,初步了解相关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导教师逐步用“新基础教育”理论来指导实践;提供对话交流的*台,针对“新基础教育”的学*进行各种形式的专题研讨,充分利用华师大专家组理论引领和共同体的信息交流,及时了解新基础教育的研究动态,确定数学专题研究的方向。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基地学校的系列活动和各级各类的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

  4.加强常规管理制度,每月25日左右进行常规检查(包括教师的备课、反思、学生的作业。)主要由学科主任、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负责。每个学期举行期中、期末的质量检测,对考后情况进行质量分析,以便能更好地指导下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根据教材内容的变化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基础达标体系,每个年级每学期确定一项单项小型竞赛。

  5.改革考核评价制度,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考核评价上作进一步的调整,评价目标更加多元化,综合运用笔试与面试等方式,口算、笔算、操作等考核方式,在*时的教学中逐步渗透,以减轻期末考试时学生的压力。

  (二)研讨活动“专题化”

  研究过程不走过场,不搞形式主义,活动的设计与推进考虑可行性与实效性。研讨活动以“新基础教育”的理论为依据,以课堂教学“五还”为研究为抓手,以全体教师的积极主动参与为准则,实实在在地在课堂实践中感悟“新基础教育”的基本理念。

  (三)教师发展“自主化”

  1.自主选择——小课题的研究

  老师们可以选择自己教育教学实践中感兴趣地问题,或教学中遇到的困难,自主选择,确定小课题,进行课堂教学研究。 具体操作如下:个人自主申报,自由组合,认真作好过程记录,学期末进行课题展示与交流。各小课题的研究做到“四重”要求:重研究、重过程、重实效、重积累。

  2.自主发展——业务素养的提升 www.rumen8.com-找入门资料就到入门吧

  (1)积极参加常州市组织的青年教师素质比赛活动

  (2)在反思中成长 rumen8.com-入门吧收集整理入门资料

  30周岁以下的教师每周有一篇至少有质量的教学反思;35周岁以下的教师每月至少有一篇有质量的教学反思;40岁以下的教师每学期至少有一篇有质量的教学反思。 (3)及时总结,撰写论文

  在学*理论、开展教改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4)同伴互动,取长补短

  各备课组成员互相听课,每人每学期至少听课20节。每人每学期至少上研究课1节(包括备课组内研究课)。

  数学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 20

  现距离高考只有3个月的时间,时间紧张,大部分学生已能感觉到时间的紧迫,目标非常明确,学*尽头很足,升学的信心很大,从上学期的成绩上看,学生是在不断进步,但感觉前进的幅度不大.因此,在这学期的教学安排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仍依基础知识为主,加强学生的双基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与解题技巧。

  一、加强集体备课 优化课堂教学

  新的高考形势下,高三数学怎么去教,学生怎么去学?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感到压力很大,针对这一问题备课组在xx校长、xx主任的领导下,在xx主任的具体指导下,制定了严密的教学计划,提出了优化课堂教学,强化集体备课,培养学生素质的具体要求。即优化课堂教学目标,规范教学程序,提高课堂效率,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其自身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集体备课中,注重充分发挥各位教师的长处,集体备课前,每位教师都准备一周的课,集体备课时,每位教师都进行说课,然后对每位教师的教学目标的制定,重点、难点的突破方法及课后作业的布置等逐一评价。集体备课后,各位教师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自我调整和重新精心备课,这样,总体上,集体备课把握住了正确的方向和统一了教学进度,对于各位教师来讲,又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因材施教。

  二、立足课本 夯实基础

  实行新教材后,高考的要求和高考的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观念,立足课本,夯实基础。复*时要求全面周到,注重教材的科学体系,打好“双基”,准确掌握考试内容,做到复*不超纲,不做无用功,使复*更有针对性,细心推敲对高考内容四个不同层次的要求,准确掌握那些内容是要求了解的,那些内容是要求理解的,那些内容是要求掌握的,那些内容是要求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的;细心推敲要考查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在复*基础知识的同时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学*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展现教师的分析思维,还要充分展现学生的思考思维,把教学活动体现为思维活动;同时还适当增加难度,教学起点总体要高,注重提优补差,新高考将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适当增加教学的难度,为更多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空间,有利于优秀的学生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对于差生充分利用辅导课的时间帮助他们分析学*上存在的问题,解决他们学*上的困难,培养他们学*数学的兴趣,激励他们勇于迎接挑战,不断挖掘潜力,最大限度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

  三、因材施教 全面提高

  今年高考采用新的模式,学生选修的科类不同,因此学生的整体情况不一样,同一班级的学生,层次差别也较大,给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这就要求每位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又要根据各班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要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区别对待,这样,对课前预*、课堂训练、课后作业的布置和课后的辅导的内容也就因人而异,对不同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在课堂提问上也要分层次,基础题一般由学生来做,以增强他们的信心,提高学*的兴趣,对能力较强的学生要把知识点扩展开来,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提高他们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后作业的布置,既有全体学生的必做题也有针对较强能力的学生的思考题,教师在课后对学生的辅导的内容也因人而异,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四、优化练* 提高练*的有效性

  知识的巩固,技能的熟练,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通过适当而有效的练*才能实现;首先,练*题要精选,题量要适度,注意题目的典型性和层次性,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练*要全批全改,做好学生的错题统计,对于错的较多的题目,找出错的原因。练*的讲评是高三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效益,课堂的讲评要科学化,要注重教学的效果,不该讲的就不讲,该点拨的要点拨,该讲的内容一定要讲透;对于典型问题,要让学生板演,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多做限时练*,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应试能力。

  五、加强应试指导 培养非智力因素

  充分利用每一次练*、测试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应试技巧,提高学生的得分能力,如对选择题、填空题,要注意寻求合理、简洁的解题途经,要力争“保准求快”,对解答题要规范做答,努力作到“会而对,对而全”,减少无谓失分,指导学生经常总结临场时的审题答题顺序、技巧,总结考前和考场上心理调节的做法与经验,力争找到适合自己的心理调节方式和临场审题、答题的具体方法,逐步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纠正不良的答题*惯、优化答题策略、强化一些注意事项。

  六、第一轮复*

  第一轮复*是整个数学复*的基础工程,其主要任务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进行梳理,使之达到系统化、结构化、完整化。

  在老师的组织下通过对基础题的系统训练和规范训练,使学生准确理解每一个概念的高考要求和考纲要求,能从不同角度把握所学的每一个知识点所有可能考查到的题型,熟练掌握各种典型问题的通性、通法。只有真正改变教师一包到底,实施学生自主学*,才能真正达到夯实“双基”的目的。为此,我们延长第一轮的复*时间,减少第二轮的时间,目的是能使第一轮的复*确实做到细且实。

  七、第一轮复*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降低复*起点,在夯实“双基”的前提下,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空间想象、直觉猜想、归纳抽象、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演绎证明、体系构建等诸多方面,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阅读理解、思考判断、分析解决能力;教学要充分考虑到本校、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坚决反对脱离学生实际的任意拔高和只抓几个“优生”放弃大部分“差生”的不良做法,不做或少做无效劳动,加大分层教学和个别指导的力度,狠抓复*的针对性、实效性,提高复*效果。

  八、*三年高考试题提醒我们要善于将基础问题学实学活

  要把复*内容中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体现在复*的全过程中,使学生真正领悟到如何灵活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把握、数学思维方法思考、数学基本方法解题。要明确复*的最终目标是新题会解,而不是单单立足于陈题的熟练,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意识是永恒的话题。

  九、要强化运算能力、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

  今年高考对运算能力的要求明显加大。课堂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安排时间让学生进行完整的规范的解题训练,对解题过程和书写表达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惯,提高解题的成功率和得分率,这也是为了适应网上阅卷的需要。同时要加强处理信息与数据、和寻求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方面的训练,提高阅读理解的水*。


小学数学教师下学期的工作计划(精选5篇)(扩展3)

——小学数学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优选【10】份

  小学数学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 1

  一、本班学生数学学*情况分析

  班级学生69名,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及格率100%、均分93分、后进生转化50%。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持久的保持,并逐步引导思维的乐趣、体验成功所获得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00以内的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乘法的初步认识,1~6的乘法口诀,认识人民币,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行四边形及圆的直观认识,简单的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义识10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百,初步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初步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数序,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口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3、在现实情境中,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4、经历观察常见*面图形的过程,直观认识这些图形,能正确识别这些图形。

  5、初步感受形与体的联系,初步感受直线图形与曲线图形的不同。

  6、能在钉子板上围出和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行四边形。

  7、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能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现象进行简单的分类,学会用简单的符号收集、整理数据,并把统计结果填入简单的统计表。

  8、能看懂简单的统计表,并初步能对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和推理。

  (二)、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数过程中初步发展思维能力。如认识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时,学*从具体现象中概括出数学规律;在学*数的组成与比较大小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在整理数的顺序时发现百数表的一些规律等。

  2、在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口算方法时,培养思维的准确性;在口算练*中初步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在算法多样化中初步培养思维灵活性。

  3、在认识乘法的过程中,初步体会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在学*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策略,发展推理能力。

  4、在认识常见*面图形和对图形进行折、剪、拼等变换中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5、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对运用方法和获得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初步判断。如利用估计监控计算得数、检查解决问题的答案,运用统计数据进行合情推理等。

  (三)、解决问题方面

  1、在教师组织下,能运用认识的数描述、交流现实生活中的事件。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并应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3、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能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能大致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在教师的安排下回顾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四、主要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小学数学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 2

 教师发展是教师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是教师在充分认识教育意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的过程。我相信有眼界才有境界,有思路才有出路,在认真学*了校长开学初的工作计划后,针对自身的特点制定个人工作计划如下:

  一、读书学*

  注重个人素质的培养,不贪名利,切实提高自身理论水*和业务水*,力求为学生创造的教育。用教育理论武装自己,为了自己的教育教学尽快的提高,读书是一种至关重要的途径,所以我在本学期要坚持读有关教育的书籍.,如:《师生沟通的艺术》,《教学策略》,《教育新理念》,《课堂管理的策略》。除了读有关教学的书籍外,我还要不断去读其它的书籍,来武装自己的思想。

  二、师德师风

  教师职业作为一种以人育人的职业,对其劳动质量提出的要求是很高的、无止境的,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我时刻告诫自己要追求卓越,崇尚一流,拒绝*庸,注重自身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使自己真正成长为不辱使命感、历史责任感的优秀教师,把自己的全部知识、才华和爱心奉献给学生、奉献给教育事业,我相信这也是每一个教师所追求的思想境界。我要使自己具备更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当好人梯,对教育事业忠诚不二,矢志不渝,无怨无悔。要树立现代学生观,学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相信学生的巨大潜能,并努力去探索发掘;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三、教育教研

  教育教学离不开教学研究,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我要积极向同伴学*,多走进同组教师和优秀教师的课堂,并积极完成每周的教研,把握组内开展的各种学*机会,向同组教师学*.在同伴互助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尝试课堂创新,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教,学生学,学生的学*兴趣不高,而且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本学期中,我将运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在教学中对教材要认真分析,认真设计每一节课,并及时对每节课进行反思,认真分析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进行反思记录.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来吸引学生,使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并能在自己的课堂上得到发展,能满足学生成长和走上社会的实际需要,有足够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四、自我管理

  作为一名教师,我要时刻提醒自己,我服务的对象是很多的孩子,不能以自己的利益去牺牲孩子们的利益。本学期,我将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随便串课要课。

  小学数学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 3

  工作计划是行政活动中使用范围很广的重要公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各级机构,对一定时期的工作预先作出安排和打算时,都要制定工作计划。工作计划实际上有许多不同种类,它们不仅有时间长短之分,而且有范围大小之别。

  以下是工作计划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模板,供大家参考。更多阅读请查看本站工作计划频道。

  一、指导思想

  新学期的数学教育教学工作,以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为导向,以教师成长促进学校发展为目标,以校本教研为突破口,以课堂教学“五还”为研究的抓手,打造一支个性鲜明、团结协作、充满智慧的研究型教师团队,塑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具有较高数学素养的学生群体,构建动态生成、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

  二、主要工作

  (一)常规工作“日常化”

  1.健全集体备课制度,以备课组为单位,关注日常教学,重视课后聊天式的学*研讨,重点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及时反思实践过程中的得与失。每周举行一次集体备课,做到“四定”:定专题、定中心发言人、定时间、定地点。根据行事历的时间安排进行有专题的集体备课(学*“新基础教育”理论;根据教材内容结合“新基础教育”的基本理念研究一些基本课型。)

  2.推行随堂听课制度 ,发扬门户敞开,随堂听课的优良传统,积极开展备课组内的相互听课、备课组与备课组之间的交叉听课、以教研组为单位的中心组的听课等活动,共同研究真实的数学课堂,课后进行自评与他评,在互动的过程中提升教师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逐步改变教师内在的一些观念。

  3.建立学*沙龙制度,认真读好“新基础教育”的三本书,定期举行读书沙龙活动,交流读书心得,初步了解相关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导教师逐步用“新基础教育”理论来指导实践;提供对话交流的*台,针对“新基础教育”的学*进行各种形式的专题研讨,充分利用华师大专家组理论引领和共同体的信息交流,及时了解新基础教育的研究动态,确定数学专题研究的方向。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基地学校的系列活动和各级各类的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

  4.加强常规管理制度,每月25日左右进行常规检查(包括教师的备课、反思、学生的作业。)主要由学科主任、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负责。每个学期举行期中、期末的质量检测,对考后情况进行质量分析,以便能更好地指导下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根据教材内容的变化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基础达标体系,每个年级每学期确定一项单项小型竞赛。

  5.改革考核评价制度,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考核评价上作进一步的调整,评价目标更加多元化,综合运用笔试与面试等方式,口算、笔算、操作等考核方式,在*时的教学中逐步渗透,以减轻期末考试时学生的压力。

  (二)研讨活动“专题化”

  研究过程不走过场,不搞形式主义,活动的设计与推进考虑可行性与实效性。研讨活动以“新基础教育”的理论为依据,以课堂教学“五还”为研究为抓手,以全体教师的积极主动参与为准则,实实在在地在课堂实践中感悟“新基础教育”的基本理念。

  (三)教师发展“自主化”

  1.自主选择——小课题的研究

  老师们可以选择自己教育教学实践中感兴趣地问题,或教学中遇到的困难,自主选择,确定小课题,进行课堂教学研究。 具体操作如下:个人自主申报,自由组合,认真作好过程记录,学期末进行课题展示与交流。各小课题的研究做到“四重”要求:重研究、重过程、重实效、重积累。

  2.自主发展——业务素养的提升 www.rumen8.com-找入门资料就到入门吧

  (1)积极参加常州市组织的青年教师素质比赛活动

  (2)在反思中成长 rumen8.com-入门吧收集整理入门资料

  30周岁以下的教师每周有一篇至少有质量的教学反思;35周岁以下的教师每月至少有一篇有质量的教学反思;40岁以下的教师每学期至少有一篇有质量的教学反思。 (3)及时总结,撰写论文

  在学*理论、开展教改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4)同伴互动,取长补短

  各备课组成员互相听课,每人每学期至少听课20节。每人每学期至少上研究课1节(包括备课组内研究课)。

  小学数学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 4

  一、班级情况分析

  1、学**惯和兴趣

  四(1)班54人、四(2)班55人,总体说来,良好的学**惯已经初步养成,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数学的兴趣较高,但上课时思想开小差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还需要进一步培养。个别同学的基础较差,学*的积极性不高,在这方面有待强化。课堂中喜欢动手参与、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的学*方式。

  2、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经掌握上半学期所学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部分同学的思维较灵活,有着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探索规律的精神。

  (3)个别学生从知识到实践的跨越还有些难度。

  二、教学目标

  1、学**惯:

  (1)进一步培养学生勤学*、爱动脑的好*惯。

  (2)继续加强纪律教育。

  (3)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

  (4)培养学生在学*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受到爱祖国、爱科学等方面的教育。

  (5)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作业干净整洁。

  (6)养成良好的学**惯,重视学生养成检验的*惯。

  2、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经历从具体问题中抽象数量关系,并探索算法和运算律的过程,掌握相应的计算方法和必要的计算技能,理解和掌握运算顺序,发现一些运算规律;联系数的已有知识认识整数间的一些关系和整数的一些特征;结合解决实践问题,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联系现实情境,经历观察、操作和探索相关图形的特征以及图形的简单变换的过程,认识一些简单的*面图形及其特征,了解图形的对称和图形位置关系的简单变换;通过实例,初步形成容量大小的观念,了解容量的意义和计量单位。

  (3)联系具体的问题情境体验折线统计图的作用,掌握用折线统计图表达数据的方法,并能按照统计图里的数据变化分析相应的统计结果;经历从具体问题的需要出发选择统计图的活动,体会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统计图。

  3、数学思考方面:

  (1)在联系已有知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充分开展猜想、讨论、解释、交流等活动,发展推理能力。

  (2)在观察、探究整数之间的一些关系和一些特征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括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3)能对现实生活的有关数学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运算规律和概括数量关系的过程,发展抽象思维和符号感。

  (4)在探索一些*面图形特征和对图形进行变换以及设计图案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

  (5)经历把现实问题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并合理地选择相应的形式描述数据,以及对数据作出分析和解释的过程,发展初步的统计观念。

  (6)在建立数学概念、获得数学结论、发展数学规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开展观察、猜想、实验、类比、归纳等活动,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对结论作出合理的、有说服力的说明与解释。

  4、解决问题方面:

  (1)能从现实情境中提取数学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加以解决;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问题的结果,并进行解释和说明。

  (2)能应用相关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解决比较简单的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想法。

  (3)能用量杯或自制的量具测量一些液体的多少。

  (4)能选择恰当长度的小棒搭三角形,能判断一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能根据三角形的两个已知角求第三个角的度数,根据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或底角)求一个底角(或顶角)的度数。

  (5)能判断*行四边形和梯形,能从生活中找出*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实例,能利用方格纸画*行四边形和梯形,并能测量或画出*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6)能将简单图形*移或旋转到指定位置,能灵活运用对称、*移、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能用计算器探索积的变化规律和商不变的规律,并能说明所得的结论。

  (8)能从生活中主动收集数据信息,能读懂有关媒体中的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能设计简单统计活动,运用统计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相应的数据。

  (9)学会并具有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教师的指导下反思自己的学*过程,发展主体意识。

  5、情感与态度方面:

  (1)能积极参与数学学*活动,主动探索并发现数

  学知识,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对数学事实和数学内在联系的好奇心,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内容,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应用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里的一些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与作用。

  (3)在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初步体验探索问题的科学方法,并初步形成科学地探索问题的意识与态度。

  (4)能主动克服数学学*中遇到的困难,有克服困难的体验;能与他人合作交流,热心参与数学问题的讨论,有质疑和反思的意识;发现错误能主动改正。

  (5)主动、认真地阅读一些数学知识背景资料,感受数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形成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三、本册教材重、难点

  重点:解决问题的策略。

  难点:*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认识。

  四、教学措施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册教材的重、难点,应采取以下教学措施:

  1、创设民主和谐的学*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激发学生

  学*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

  2、注重学生知识形成和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方法的积累,使学生

  初步学会自主学*形式上可以多采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讨论、抢答等形式的学*,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内学知识,课外学技能,运用理论,使学生

  真正做到将知识的掌握灵活运用。

  4、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惯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惯。

  5、精讲多练,熟能生巧.

  小学数学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 5

  新的学期已经来临,为全面落实本学期数学教学任务,努力提高本班学生的数学成绩,特制定本计划。

  一、教学条件分析

  六年级学生的整体知识水*属于中等,优等生较少。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为扎实,错误大多由于粗心大意造成的。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基础确实不够扎实,理解水*低,思维不够活跃。还有部分学生学*态度不够端正,不遵守校纪班规。差生成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学*态度不端正,学*目的不明确,作业敷衍了事;

  2、有一些受思维的局限,导致学*成绩不理想;

  3、学*基础差,对学*缺乏兴趣,惰性思想严重;

  4、家庭因素:家长没有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学*氛围,没有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学**惯。

  二、教学内容分析

  六年级第二学期是小学阶段最后一个学期,教材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进入第三学段的学*打好基础出发,把六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分成两部分编排。在前七个单元里教学新知识,全面完成《标准》规定的第二学段的教学内容和具体目标。在第八单元有重点地系统复*小学阶段教学的主要知识,在深化理解的同时组织更合理的认知结构,通过适当的练*形成必要的技能,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应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统计图、转化的解题策略以及总复*的四个板块的系列内容。

  教学难点: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断、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众数和中位数*均数、解题策略的灵活运用。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应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常见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联系和区别,加深对方程思想方法的认识,提高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级别性质,认识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和简单推理,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以及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置的方法,并能应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进行简单的操作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联系对百分数的理解,认识扇形统计图,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所呈现的信息提出或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结合实例,初步认识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初步体会众数、中位数和*均数等不同统计量的不同特点。

  4、让学生通过系统复*,进一步掌握数与代数、空间和图形、统计和概率等领域的知识和方法,进一步明确相关内容的发展线索和逻辑关联,加深对现实问题中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和数据信息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飞能力。

  5、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确定性和数学结论的严谨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进一步培养认真细心的学**惯,培养发现错误及时订正的良好*惯。

  6、进一步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进一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教学措施

  1、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密切联系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安排教学环节。

  2、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努力培养学生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获取知识。

  3、重视学法指导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使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达到“教是为不教”的目的。

  4、认真学*文化知识及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丰富自己。

  5、认真参加各种教研活动,虚心向优秀教师请教,学*他们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

  6、认真阅读各类教学杂志,做好读书笔记,写好心得体会。

  7、对待学*困难的学生坚持多表扬少批评,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帮助其树立信心;教育学生明确学*目的,端正学*态度,逐步培养他们的自觉性及上进心;利用课余时间给予耐心辅导,并进行“一帮一”结队的活动,师生共同帮助他们提高。

  小学数学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 6

  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惯于新教材的学*思路和学*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中有接*二分之一的内容是计算的教学内容(27课时),并且大量的是笔算的教学内容。当前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中,笔算是被削弱的内容,不仅“降低了笔算的复杂性和熟练程度”,《标准》中还提出:小学各年级教案*题汇总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提倡算法多样化、避免程式化地叙述“算理”等改革理念。本册实验教材在处理笔算教学内容时,注意体现《标准》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在内容编排的顺序、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择等各个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计算的教学顺序要符合儿童学*计算的认知规律,同时符合计算知识本身发展的规律。实验教材仍然根据计算教学的基本顺序安排教学内容,但是根据《标准》中有关计算教学的改革理念和教学目标(复杂性和熟练要求大大降低),重新安排教学的具体步骤,因而减少了教学的课时数和例题数。笔算加减法教学,从现行教材的23课时减少为9课时,例题也从5个减少为2个;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从现行教材的17课时减少为13课时,例题也从9个减少为7个。这样就明显加大了笔算教学的步子,节省了教学的时间,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总结、理解并且记忆计算法则,是以往笔算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则,避免机械记忆。因此,在笔算教学中,本册实验教材根据学生已有基础,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拾级而上”逐步理解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而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如整理和复*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总结笔算时应注意的问题。这样,一方面避免了学生在不完全理解算理、算法的情况下,机械地记忆“计算法则”,减轻了学生记忆的负担;另一方面,也与算法多样化的理念相吻合,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培养学生多样、灵活的解决问题能力。

  (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所以,应该把计算与实际问题情境联系起来,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才能使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为什么要计算,知道什么时候选择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更合理。这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都是十分有利的。本册实验教材的计算教学部分,仍然与前几册教材一样,注意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教学计算,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作用。

  (4)笔算与估算结合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估算的学*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估算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结果。所以,估算是《标准》中要加强的计算教学内容。本册实验教材中大多数计算教学的例题都展示了笔算和估算两种算法。这样的安排,既适时地教学了估算,体现了“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改革理念,又可培养学生“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量与计量的各种概念,例如千米、吨、秒等,都是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如长度、质量、时间,都比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应使学生在学*过程中体验、感受、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初步发展起长度、质量和时间的观念,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有关量与计量内容的编排上,实验教材注意设计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小学数学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 7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个人教研工作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落实课改精神,培养学生数学实践能力,全面提高班级的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

  二、工作内容

  ㈠学*理论,更新观念。利用每周的业务学*时间进行教育理论学*、交流,不断提高师德修养和业务水*。每周利用周三教研时间参与集体教研,其余时间可以随时教研。

  ㈡进行有实效性的备课。

  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认真阅读课标、教材,弄清所备内容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准确把握所备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提出教学目标;备教法和学法;备教具和多媒体教学;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科学合理;备可能生成的.问题(结合以往教学经验),并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㈢主要教学措施。

  1、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①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

  ②处理好基本训练与创造性思维发展及后继学*的关系。

  2、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

  ①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本提供的情境,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和一个比较充分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肯于钻研、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科学态度。

  ②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 。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

  3、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①数学教学应体现“从问题情境出发,建立模型,寻求结论,应用与推广”的基本过程。

  ②在日常的数学活动中要注意小课题研究和实*作业等实践活动,要加强这方面内容安排的密度和强度。

  4、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①教师要善于驾驭教材,把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要求,开展教学活动。

  ②要注意在直观感知广泛的背景下,通过自身体验在分析、整理的过程中学*概念,不要用死记硬背的方法。

  5、改进教学评估方法。

  ①教学评估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对学生学*过程的考察。

  ②知识和技能的评估,试题类型要多样化。

  ③评价应体现激励的作用。

  小学数学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 8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语文教研组本着以教师为主体,以问题为动力,以课题为载体,以新的课改理念为导向,继续以深化课堂和教学改革为主题,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各年级教研组为依托,充分发挥教研组,研究、指导、服务的职能,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扎实有效开展语文学科教学研究,开创我校语文课程改革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一)学好理论,更新观念,提高素质

  语文教学应按照语文和语文学科的特点,适应的社会需求,强化语文的人文性、实践性、实用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了适应这种新形势,不被淘汰,我们全体语文老师在理论学*方面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学*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通读一、二本理论专著。结合语文教学实践,通过专题学*和讨论,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学生观。

  2、及时了解语文教学的动态和语文教改趋势,开拓视野、拓宽语文改革思路;同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吸收并消化他人的先进的教育经验,不断练好自身的语文教学“内功”。

  3、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和课题研究,并根据自身的需要,确定学*重点,讲究学*方式,提高学*效率。

  (二)狠抓常规,改革教学,提高效率

  1、对照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真正树立教师的服务意识,转变学生的学*方式;改革陈旧、呆板、单调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和设计科学、新颖、活泼、开放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语文课堂要注重激活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自主学*的*惯和能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坚决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照顾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需要,研究和实施分层分类教学;努力促使课堂教学结构的最优化,大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2、加强常规调研,确保减负增效。青年老师每学期每人至少上一节教研课;教研组成员,非特殊原因,尽量参加;课后,及时评课。

  (三)加强课题研究,注重学生素养

  语文教学应当在教给语言知识的同时,着重于引导应用,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及时转变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旧教育,到着眼于培养学生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颖教育。为此,我们要加强课题研究,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加强交流,共同成长

  作为语文教研组的中坚力量,我们青年教师之间要加强交流,资料共享,相互切磋,共同提高,使自己能尽快提高、成熟。

  (五)开展科研,突现重点

  1、通过听课、评课的研究方式及时与教师进行讨论、反馈,评析课堂教学的成功与不足,共同商讨教改方向和教改措施,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的智慧。教师要按时参加活动,参与讨论,提高专题研究的效益。

  2、在教学之余多写实践中有自己思考、实践的文章,加强对课堂教学行为的反思。提升水*,提高修养。

  3、创设浓郁的教研氛围,组织教师认真参加各级各类教学业务学*、教研活动,组织校“大课堂、跨学科”;开展“同课异构—连环改进”校本教研活动。学期初确定本教研组的活动专题,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活动,提升教科研活动的质量和品味,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 9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1班现有学生66人。从新课程的角度来讲,班级人数比较多,可从一年级一直到六年级,都是自己带过来的,所以对学生的情况了解比较充足,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但自主探讨能力不高。但也有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独立完成学*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还有一部分比较认真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只能掌握一些基础知识,稍稍拐个弯就不知所措。本学期重点还是抓好学*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动机,进入学*的动态。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教材是安排扇形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方面: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二)过程与方法方面:

  1.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思想。

  3.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4.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1.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3.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4.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在前面几册的教师教学用书中,已经介绍了许多教具和学具,其中的一些仍可继续使用,如小棒、方木块、量角器、三角板、直尺、计算器等。结合本册的教学需要,介绍几种使用效果较好的教具和学具,以供参考。

  1.圆形纸板作为演示分数计算以及认识圆的教具。可以用硬纸板做成大小相同的圆若干个。拿其中的两个圆形纸板做成如五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第14页介绍的教具,用来演示不同的分数。作为教师演示用的教具要大一些,作为学生操作用的学具可小一些。

  2.圆规教学圆的认识时用。教师要准备可以在黑板上画圆的圆规。每个学生也要准备一套自己用的圆规。

  3.说明圆面积计算公式用的教具可以仿照教材第68页的图用纸板制作,供教师演示用。另外在本册教材的附录中印有同样的图,学生可以剪下来贴在纸板上,作为操作用的学具。

  4.方格作图纸学*位置时用。在本册教材的附录中印有几幅10×10的方格纸,可以让学生剪下来用。

  小学数学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 10

  一、研修主题

  为了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中,班主任及科任老师除了倾注爱心,发现闪光点,因材施教,抓好反复教育外,还要注重学困生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的培养。为此,本次我选择了《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为研修主题。

  二、研修目标

  为了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特长,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尤其是充分调动学困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从学*边缘地带能真正回归于课堂。通过转化,本班学困生能基本掌握学*的方法,能树立学*态度,对于掌握基本技能起到推动作用,引导学生,树立学生要学、肯学、苦学的思想,努力彻底地改变自己,实现自我价值。使本班学困生转化率达到90%。

  三、学*内容

  《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师转化学困生的有效策略》,《小生学困生的转化,新课程教师》。

  四、研修过程

  1、摸清本班学困生的基本信息、分析学困生其形成的原因,并对每一个学困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建立学困生个人转化成长记录资料。

  2、具体实施帮扶转化措施:

  1)课堂上有意识给学困生制造机会,让优生吃得饱,让学困生生吃得好。

  2)课外组织学困生加以辅导训练。

  3)发挥优生的.优势,指名让他带一名学困生,介绍方法让学困生懂得怎样学,激起他们的学*兴趣。

  4)对于学困生主要引导他们多学*,多重复,在熟练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尤其是学*态度的转变和学*积极性的提高方面要花大力气。

  5)积极发掘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做到多表扬少批评、多尊重不歧视、多鼓励不嘲笑,树立起学*的信心,在生活上、思想上关心他们。

  6)进行家访,与家长取得联系,制定共同的教育促进转化目标。

  3、完成相应帮扶转化的教育教学反思,即“我讲我的教育故事”和“我做我的教学设计”。

  五、预期研修成果

  通过本次校本研修,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能撰写出高质量“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的教育叙事及“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生活化”的一节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教师下学期的工作计划(精选5篇)(扩展4)

——初中下学期数学教师工作计划3篇

  一、加强理论学*,明确课程目标

  每两周集体学*物理新课程标准,领会新课程的精神实质,全方位、多层面、多角度解读新课程的理念,交流各自的看法,提高对新课程理解运用的水*。

  2.选用学*的理论书籍有:《物理新课程标准》、《中学物理》、《教师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与《学生心理指导》等,以较高专业水*驾驽教学工作。

  3.明确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制定的根据与意义,紧紧抓住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科学探究为根本”的两条教学主线。

  二、发挥集备作用,理清教学思路

  定期进行学情分析。随着新学期教学进展,学生在接受新知识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问题;通过集备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发现学生存在问题,作为教学工作与教学设计的依据,及时予以解决。

  2.理清教学思路。教学的“大思路”是指理解初中物理教材编写的理念、编写的风格、编写的内容以及编排的体系。教学的“中思路”是指确定每章的重点、难点以及关键点,如何让学生有能力自主构建知识。教学的“小思路”是指较准确定位每节的教学目标,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进行合理教学设计。思路理清,教与学才会轻松;避免以其昏昏,示其昭昭。

  三、开发利用教材,拓展教学资源

  开发利用教材。我们不能把教材教条化,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可以作适当调整。对新教材必须有个性的解读,逐步形成目标明确、情景切入、感悟方法、过程理解与应用迁移教学套路。

  2.拓展教学资源。教材作为教与学的载体,但不是唯一的载体;可以猎取不同教材版本、网上资源与相关资源,尤其创设情景引入概念方面进行比较取舍。

  四、构建教学设计,展示教学风格

  1、构建教学设计。新学期,我们必须从静态教学设计向动态教学设计过渡,把学生课堂生成作为教学资源补充,避免不分班级,不分学生,呆板按预案教学。

  2、学有定章;教无定法。通过常规教学、公开课与说课或教学比武,根据教师素养展示个人的教学风格,对教师进行公*、公开与公正的过程评价。

  五、发挥多媒体作用,注重物理实验

  1、发挥多媒体作用。我校有五间多媒体教室,预计每位教师可以上20节多媒体课。要求精选课件,改编课件。

  2、注重物理实验。

  (1)采用多媒体播放与动手实验相结合;

  (2)准备两套或两套以上的实验器材,供学生实验探究。

  一、学情分析

  从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来看,9、10两班两极分化的现象再一次增大,与我预期的目标有较大的差距。通过调阅学生的试卷,发现学生在知识运用上很不熟练,特别是对于解答综合性*题时欠缺灵活性。

  二、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结合《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45分钟要质量。一方面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特别是训练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和发散式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并通过本学期的课堂教学,完成八年级下册的数学教学任务。

  三、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及其相关的运算;学*反比例函数图像、性质;掌握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探究*行四边形、特殊四边形及梯形、等腰梯形性质与判定;会分析数据并从中获取总体信息。过程方法目标:发展学生推理能力;建立函数建模的思维方式;理解勾股定理的意义与内涵;提高几何说理能力及统计意识。

  态度情感目标:丰富学生数学经验,增加逻辑推理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联。

  四、教材分析

  第十六章分式:本章主要学*分式及其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通分,分式的基本运算,分式方程的概念及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本点重点: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分式的基本运算;解分式方程。教学难点:分式的约分和通分;分式的混合运算;解分式方程及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

  第十七章反比例函数:本章主要学*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图象及其性质,学*反比例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学重点:反比例函数图象及其性质;运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逐步形成用函数观点处理实际问题的意识;建立反比例函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思维模式。

  第十八章勾股定理:本章主要探索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学*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学会利用三边关系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教学重点: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理解与应用。教学难点:探索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时,理解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第十九章四边形:本章主要探究两类特殊的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即*行四边形和梯形有关的性质与判定。教学重点:*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特殊*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梯形及特殊梯形(等腰梯形)的性质与判定。教学难点:*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及其应用;特殊*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及其应用;等腰梯形的性质与判定及其应用。

  第二十章数据描述:本章主要学**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理解它们所反映出的数据的本质。教学重点:求*均数、中位数与方差;理解*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所表达的含义;区别算术*均数与加权*均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教学难点:求加权*均数、中位数和方差;根据*均数、加权*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和方差对数据作出比较准确的描述。

  五、教学措施

  1、课前作好充分准备,备好教材,备好学生。精心设计探究问题,认真讲解方法概念,深入分析思维模式,做到重点突出,难点透彻。

  2、加强课后总结和对学生的课后辅导。认真总结每一堂课的成败得失,深入学生了解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耐心辅导存在问题的学生。

  3、搞好单元测试及试卷分析,针对试卷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补救措施,切实解决学生数学学*中存在的困惑。

  本学期我担任七(3)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从学生的入学成绩上看,我们班学生的数学基础很差,所以本学期的教学任务非常艰巨,但我仍有信心迎接这个新挑战。为了能更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本学期教材分析,学生现状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七年级上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知识的综合性也较强,教材为学生动手操作,归纳猜想提供了可能。观察、思考、实验、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等,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让学生能更好地自主学*。因此对每一章的教学都要体现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要求老师成为学生数学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潜能,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学第一周我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中发现少部分学生基础还可以,而大部分学生基础和能力比较差,甚至加减乘除运算都不过关,更不用提解决实际问题了。所以一定要想方设法,鼓励他们增强信心,改变现状。在扎实基础上提高他们解题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二。确立本学期的教学目标及实施目标的具体做法。

  本学期的教学目标是七年级(上)的五章内容,力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动手操的能力,概括的能力,类比猜想的能力和自主学*的能力。在初中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常常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一开始不适应中学教师的教法,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究其原因,就学生方面主要有三点:一是学*态度不够端正;二是智能上存在差异;三是学*方法不科学。我以为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因此为防止过早出现两极分化,我准备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掌握学生心理特征,激发他们学*数学的积极性。

  学生由小学进入中学,心理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开始要求“独立自主”,但学生环境的更换并不等于他们已经具备了中学生的诸多能力。因此对学*道路上的困难估计不足。鉴于这些心理特征,教师必须十分重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时时地向学生介绍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还要想办法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离开数学知识将无法进行。从而激发他们学*数学知识的直接兴趣,数学第一章内容的正确把握能较好地做到这些。同时在言行上,教师要切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二)努力提高课堂45分钟效率

  (1)在教师这方面,首先做到要通读教材,驾奴教材,认真备课,认真备学生,认真备教法,对所讲知识的每一环节的过渡都要精心设计。给学生出示的问题也要有层次,有梯度,哪些是独立完成的,哪些是小组合作完成的,知识的达标程度教师更要掌握。同时作业也要分层次进行,使优生吃饱,差生吃好。

  (2)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七年级的数学是培养学生运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根据当前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的精神,在教学中我着重对学生进行上述几方面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可能地把学生的潜能全部挖掘出来。

  (三)加强对学生学法指导

  进入中学,有些学生纵然很努力,成绩依旧上不去,这说明中学阶段学*方法问题已成为突出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知识的内存规律,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以逐步提高分析、判断、综合、归纳的解题能力,我要求学生养成先复*,后做作业的好*惯。课后注意及时复*巩固以及经常复*巩固,能使学过的知识达到永久记忆,遗忘缓慢。

  三。教学研究计划

  课堂教学与数学改革是相铺相成的,做好教学研究能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本学期将积极参加学校和备课组的各项教研活动,撰写“教学随笔”和“教学反思”。

  总之,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任务还有很多,需要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小学数学教师下学期的工作计划(精选5篇)(扩展5)

——初中数学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通用五篇

  一、以终身学*为目标,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1、认真组织本组教师学*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端正教学思想,明确培养目标,按照教育教学的规律进行教育教学,结合课改的要求,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在学*的基础上,组织研讨与交流,促进教育教学认识统一和观念的转变,形成先进的教学思想,切实改革课堂教学,以达到真正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和业务水*、教师素养。严格履行教育教学安全责任制的要求,确保教学安全。利用教研组会议对全体教师进行教学安全教育,严禁体罚学生,严禁不让学生进课堂或把学生赶出课堂的现象发生。

  3、以“教师自我提高”活动为载体,及时“充电”,读读专著,翻翻教学杂志,做做读书笔记,浏览教学资源库等,全面提升自身的'文化品位和专业素养。

  二、以教研组建设为重点,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1、加强每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结合要研究的课题和资源库的建设,每位青年老师开一节公开课进行教学的研讨,要求每位教师在开设教研课时,首先在备课组中进行说课,由备课组长做好记录,教研组、备课组研讨时要指出缺点,真诚帮助指正,并对课堂教学中出现闪光点、不足之处,在备课组中进行研讨,以引起全体备课组成员的重视,集思广益,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尽量在展现给学生前多准备、多思考。在点评研讨完后及时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做好反思摘记,使自身的教研能力有进一步的提高。

  2、课堂教学的关键是备好每一堂课。因此,在备课组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加强备课组集体备课指导,钻研教材,众心齐力,发动集体的力量,定时间、定地点、有计划、有内容地开展备课组、教研组活动,资源共享,特别是针对一些较难设计的课要做好提前几天先个人设想再进行组内交流,经常分析三个年级的教学情况及学生的学*质量,以便及时调整教法、学法,并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心理素质及学*方法、数学思想、数学精神,做好教学体会的记录。

  3、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从改革中提出教研课题,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倡导重研讨、重实践、重反思、重合作的教研氛围,要善于总结和推广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要增强教研的`工作活力,增强学科教研主动适应课程实施的能力,要以“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为抓手,从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等环节入手,切实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学*的兴趣和学会学*的能力,切实实现减负增效。注重开展的活动具有实践性、可操作性、实效性,引导本组教师扎实有效地走在教学改革的前沿,促进教研组自培功能的发挥。

  三、以教学常规为抓手,切实提高教学质效。

  1、加强集体共同探讨,各学科严格执行适时调整的开学初制定的教学计划,“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测验”,及时做好质量分析。教师的备课都做到备课组、教研组内统一规范,将优秀的备课进行展现、浏览,将自身的不足之处指出。

  2、继续实行网络环境下的数学集体备课,开展网络备课研讨,

  3、努力开发建设“数学教学资源库”,打造优质课堂教学,实现网络资源共享。

  4、开展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发挥网络信息交互作用。

  5、利用数学博客群,开展网络教研。

  一、 加强理论学*,明确课程目标

  每两周集体学*物理新课程标准,领会新课程的精神实质,全方位、多层面、多角度解读新课程的理念,交流各自的看法,提高对新课程理解运用的水*。

  2. 选用学*的理论书籍有:《物理新课程标准》、《中学物理》、《教师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与《学生心理指导》等,以较高专业水*驾驽教学工作。

  3. 明确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制定的根据与意义,紧紧抓住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科学探究为根本”的两条教学主线。

  二、发挥集备作用,理清教学思路

  定期进行学情分析。随着新学期教学进展,学生在接受新知识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问题;通过集备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发现学生存在问题,作为教学工作与教学设计的依据,及时予以解决。

  2.理清教学思路。教学的“大思路”是指理解初中物理教材编写的理念、编写的风格、编写的内容以及编排的体系。教学的“中思路”是指确定每章的重点、难点以及关键点,如何让学生有能力自主构建知识。教学的“小思路”是指较准确定位每节的`教学目标,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进行合理教学设计。思路理清,教与学才会轻松;避免以其昏昏,示其昭昭。

  三、开发利用教材,拓展教学资源

  开发利用教材。我们不能把教材教条化,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可以作适当调整。对新教材必须有个性的解读,逐步形成目标明确、情景切入、感悟方法、过程理解与应用迁移教学套路。

  2. 拓展教学资源。教材作为教与学的载体,但不是唯一的载体;可以猎取不同教材版本、网上资源与相关资源,尤其创设情景引入概念方面进行比较取舍。

  四、 构建教学设计,展示教学风格

  1、构建教学设计。新学期,我们必须从静态教学设计向动态教学设计过渡,把学生课堂生成作为教学资源补充,避免不分班级,不分学生,呆板按预案教学。

  2、学有定章;教无定法。通过常规教学、公开课与说课或教学比武,根据

  教师素养展示个人的教学风格,对教师进行公*、公开与公正的过程评价。

  五、 发挥多媒体作用,注重物理实验

  1、发挥多媒体作用。我校有五间多媒体教室,预计每位教师可以上20节多媒体课。要求精选课件,改编课件。

  2、注重物理实验。

  (1)采用多媒体播放与动手实验相结合;

  (2)准备两套或两套以上的实验器材,供学生实验探究。

  一、加强学*,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思想。

  认真学*新《课程标准》和《如何创建学*型组织》。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观。以发展为主题,质量为主线,创新为动力,素质教育,教学质量两手一起抓。力争改变旧的教育观念,确立课改的新理念和策略,推进教学方式和学*方式的转变,尽力实现每一个学生的自主发展和每一位教师素质的提高。具体措施为,结合每周的评课,集体讨论,共同寻找自己课堂教学与新课程标准的差异,以理论为指导不断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

  二、继续深化课堂教学研究,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对学校提出的听,评课要求,进行认真学*并展开深度汇谈,使每位数学教师明确一堂优课的标准。评课活动中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说课,讲课时间的申报,由教研组进行协调。在这一活动中建立严格的考勤制度,对每一节课组织大家通过深度汇谈,切磋细节,切实达到提高教师每位教师把握课堂教学能力的目的,提高教研组活动的实效性。具体措施是:每位教师从自己的观点(小学教科室工作计划出发,结合教学实际,指出本节课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目标达成情况,教学过程设计中的闪光点与不足之处。理论支撑点的`实际应用程度。在教法的选取上有无不妥之处,学生的学法指导是否恰当,教学反馈的实用价值等方面阐述自己的观点。进行深度汇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进一步发挥教研组功能。

  力行专题研究,活动制度化,学*理论与开展教学实践相结合。结合创建学*型组织的学*,挖掘初中数学组的团队智慧和能量,找出有碍于学*的因素。周四的教研组会,将以学*《如何创建学*化组织》为载体,结合具体工作发挥集体智慧进行问题的解决,将理论转化成指导工作,或对工作进行总结提升的强大动力。每次活动确定主要发言组,大家共同探讨,在活动中实现初中数学教研组的合力。

  四、认真抓好教科研。

  全体教师应树立科研兴教思想,自觉参与教科研实践。坚持自主,合作,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按照学*,实践,总结,检验的流程进行教学研究,学*就是要接触新的理念,不断丰富自主,合作,创新的含义,实践就是以自己学到的新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总结,就是要不断反思那些实践对提高教学质量撰有帮助,那些意义不大,与其他教师讨论共享并选择最有价值的事例撰写教学案例。检验就是用学生的学*水*是否提高来考察自己的教学工作,对工作作出相应的调整。在整个学期的工作中坚持做好教学的科研工作。

  具体安排如下:

  1、制定本学期教研工作计划,组织学*学校工作计划。

  2、参加市教研室期末检测学科卷面分析会。

  3、组织听评课活动。

  4、制定校研究课题。

  5、参加网络教研活动。

  6、组织参加教师观摩课。

  一、以终身学*为目标,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1、认真组织本组教师学*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端正教学思想,明确培养目标,按照教育教学的规律进行教育教学,结合课改的要求,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在学*的基础上,组织研讨与交流,促进教育教学认识统一和观念的转变,形成先进的教学思想,切实改革课堂教学,以达到真正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和业务水*、教师素养。严格履行教育教学安全责任制的要求,确保教学安全。利用教研组会议对全体教师进行教学安全教育,严禁体罚学生,严禁不让学生进课堂或把学生赶出课堂的现象发生。

  3、以“教师自我提高”活动为载体,及时“充电”,读读专著,翻翻教学杂志,做做读书笔记,浏览教学资源库等,全面提升自身的'文化品位和专业素养。

  二、以教研组建设为重点,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1、加强每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结合要研究的课题和资源库的建设,每位青年老师开一节公开课进行教学的研讨,要求每位教师在开设教研课时,首先在备课组中进行说课,由备课组长做好记录,教研组、备课组研讨时要指出缺点,真诚帮助指正,并对课堂教学中出现闪光点、不足之处,在备课组中进行研讨,以引起全体备课组成员的重视,集思广益,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尽量在展现给学生前多准备、多思考。在点评研讨完后及时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做好反思摘记,使自身的教研能力有进一步的提高。

  2、课堂教学的关键是备好每一堂课。因此,在备课组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加强备课组集体备课指导,钻研教材,众心齐力,发动集体的力量,定时间、定地点、有计划、有内容地开展备课组、教研组活动,资源共享,特别是针对一些较难设计的`课要做好提前几天先个人设想再进行组内交流,经常分析三个年级的教学情况及学生的学*质量,以便及时调整教法、学法,并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心理素质及学*方法、数学思想、数学精神,做好教学体会的记录。

  3、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从改革中提出教研课题,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倡导重研讨、重实践、重反思、重合作的教研氛围,要善于总结和推广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要增强教研的工作活力,增强学科教研主动适应课程实施的能力,要以“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为抓手,从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等环节入手,切实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学*的兴趣和学会学*的能力,切实实现减负增效。注重开展的活动具有实践性、可操作性、实效性,引导本组教师扎实有效地走在教学改革的前沿,促进教研组自培功能的发挥。

  三、以教学常规为抓手,切实提高教学质效。

  1、加强集体共同探讨,各学科严格执行适时调整的开学初制定的教学计划,“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测验”,及时做好质量分析。教师的备课都做到备课组、教研组内统一规范,将优秀的备课进行展现、浏览,将自身的不足之处指出。

  2、继续实行网络环境下的数学集体备课,开展网络备课研讨,

  3、努力开发建设“数学教学资源库”,打造优质课堂教学,实现网络资源共享。

  4、开展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发挥网络信息交互作用。

  5、利用数学博客群,开展网络教研。

  一、发展目标

  树立终身学*的观念,抓紧时间学*充电,使学*成为自己的一种内需,通过学*提升师德修养,丰富知识结构,增强理论底蕴;工作中,积极投身教育科研的改革与实践,从学生发展的高度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探求、感悟、反思,时刻提醒自己用脑子工作,使自己逐步成为研究型、开拓型教师。

  二、研修计划

  1、勤于学*,树立终身学*的观念。

  坚持不懈地学。活到老,学到老,树立终身学*的观念。多渠道地学。要做学*的有心人,在书本中学*,学*政治思想理论、教育教学理论和各种专业知识,增强自己的理论积淀;也要在“无字处”学*,学*他人高尚的师德修养,丰富的教学经验,以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广泛地阅读各类有益的书籍,学*各种领域的知识、技能,特别要学*现代信息科技,不断构建、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2、立足课堂,善于思考,在实践中探求、感悟。

  教学工作中进行教学反思。反思自己教学理念,反思教学的实际成效。探求成功的教学模式,思考教育教学的现实问题,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

  3、提升业务,乐于亲自动手,扬长补短。

  加强基本功的训练,让学生听做之前,教师的自身业务也要能跟上。听专家讲解题思路,说精准的科学语言,讲透重点的例题。每天坚持动笔,正人先正己,育人先育己。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转化为教学的动力之源。

  4、时刻不忘调整心态,始终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工作面对学生。

  三、具体措施

  1、参加研修活动

  在过去的一个学年中,我们由于学校比较偏僻,教学任务也较繁重,参加项目组的活动比较少,在20xx年我会尽量克服各种困难,积极参加组织的各种活动,积极攥写研修心得。在研修活动中向专家和同行多请教,多学*,争取每一次研修活动都有所收获。尽快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

  2、争取上公开课

  在20xx,我在本校上了两次公开课,一次是学校组内的研讨,我的课题是《等式的性质》,第二次是省级课题研讨课,只要利用了微课这一新的元素融入了课堂中,课题是《角的比较》。遗憾的是,由于时间和地理位置关系,这两节课没有邀请到工作室的所有成员来听,可能很多不足的地方没有被指出。20xx年我将争取再次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发现不足,进而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

  3、阅读专业书籍


小学数学教师下学期的工作计划(精选5篇)(扩展6)

——二年级数学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合集五篇

  一、指导思想

  以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愉快地学*数学。

  二、学生分析

  学生基本上具备一定的数学意识、数学理解能力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具备良好的学**惯,有较强的自律性,学*数学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比较熟练,个别在计算速度上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本学期重点要抓学**惯的巩固,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合作”、“交流”等能力和*惯,养成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其次,要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学*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表内除法(一),图形的运动,表内除法(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数学广角—推理,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等。

  2、教学要求

  (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为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的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的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似数;初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2)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能熟练地计算除数是一位数、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

  (3)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初步感知*移、旋转现象;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4)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7)通过实践活动,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教学重、难点

  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以及克和千克。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学*研究《新课标》,研读教材并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认真备课、上课,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2、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业务学*活动,并能与教学相结合。加强新教学方法的研究,向40分钟要效率,面向全体学生,给学生以充分地关怀,使他们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

  3、加强口算练*,鼓励算法多样性。

  4、结合教材和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5、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重点抓好学困生的辅导工作。

  6、定期进行测试,及时反馈总结。

  7、长期抓学生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一、指导思想

  以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愉快地学*数学。

  二、学生分析

  学生经过一年半的数学学*,基本上具备一定的数学意识、数学理解能力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具备良好的学**惯,有较强的自律性,学*数学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比较熟练,个别在计算速度上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本学期重点要抓学**惯的巩固,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合作”、“交流”等能力和*惯,养成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其次,要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学*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表内除法(一),图形的运动,表内除法(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数学广角―推理,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等。

  2、教学要求

  (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为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的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的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似数;初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2)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能熟练地计算除数是一位数、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

  (3)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初步感知*移、旋转现象;

  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4)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7)通过实践活动,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教学重、难点

  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以及克和千克。

  4、课时进度安排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学*研究《新课标》,研读教材并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认真备课、上课,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2、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业务学*活动,并能与教学相结合。加强新教学方法的研究,向40分钟要效率,面向全体学生,给学生以充分地关怀,使他们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

  3、加强口算练*,鼓励算法多样性。

  4、结合教材和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5、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重点抓好学困生的辅导工作

  6、定期进行测试,及时反馈总结。

  7、长期抓学生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结合新课程标准,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切实抓好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应用操作、直观,启发和引导等教具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积极性,使学生获得正确的数学概念和规律性知识,把数学课堂教学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学情分析

  2.1班和2.2班共99人,这两个班学生的学*数学的兴趣都比较浓,大部分学生都能按预定目标完成学*任务。在经过了一年半的数学学*后,孩子们的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一定困难。本学期我会把重点放在对学困生学*方法的引导上,使他们在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上保持,并逐步让他们在思维中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

  三、教材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排列问题、表内乘法和除法(二)、观察物体、统计、认识1000以内的数、方向和路线、千克和克、四边形、加减法。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表内乘法和除法,认识1000以内的数,千克与克,四边形。

  教学难点:表内乘法和除法的计算,认识千克与克,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五、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排列问题

  1.通过拼摆、交流、观察等活动,发现稍复杂的图形的排列规律。

  2.结合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情,了解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

  3.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初步学会表达自己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4.积极参加操作、拼摆、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和欣赏图形排列的美妙。感受数学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

  新学期伊始,为了顺利地进行下一步的工作,也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工作任务,确保学生的成绩进一步提高,特制定此学科工作计划:

  一、学情分析。

  我班现有学生30人.对于学生来讲,虽然已经历适应小学课堂教学,但仍有大部分同学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为了逐步实现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变,激发学生学*欲望,从兴趣入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生活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本学期的教学要求。

  (一)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似数。

  (二)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三)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决求商。

  (四)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五)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稳、旋转的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方向或竖直方向*移。

  (六)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七)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八)会探索给定图表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有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理解的能力。

  (九)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数学的信心。

  (十)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十一)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材的重、难点分析。

  1、本册的数学重点是表内除法和万以内数的认识。

  表内除法是学*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因为任何一个多位数除法,在计算时都要分成若干个一位数除以一位数,因此,表内除法同表内乘法一样,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

  成以内数的认识,学生认数的范围扩大到四位。这是学*读、写多位数的基础。也是学生进一步学*认识数的重要基础知识。这部分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的数感的重要素材,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大数与他人交流,逐步形成良好的数感。

  2、本册的教学难点是用数学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教师下学期的工作计划(精选5篇)(扩展7)

——三年级数学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实用五份

  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惯于新教材的学*思路和学*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中有接*二分之一的内容是计算的教学内容(27课时),并且大量的是笔算的教学内容。当前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中,笔算是被削弱的内容,不仅“降低了笔算的复杂性和熟练程度”,《标准》中还提出:小学各年级课件教案*题汇总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提倡算法多样化、避免程式化地叙述“算理”等改革理念。本册实验教材在处理笔算教学内容时,注意体现《标准》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在内容编排的顺序、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择等各个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计算的教学顺序要符合儿童学*计算的认知规律,同时符合计算知识本身发展的规律。实验教材仍然根据计算教学的基本顺序安排教学内容,但是根据《标准》中有关计算教学的改革理念和教学目标(复杂性和熟练要求大大降低),重新安排教学的具体步骤,因而减少了教学的课时数和例题数。笔算加减法教学,从现行教材的23课时减少为9课时,例题也从5个减少为2个;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从现行教材的17课时减少为13课时,例题也从9个减少为7个。这样就明显加大了笔算教学的步子,节省了教学的时间,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总结、理解并且记忆计算法则,是以往笔算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则,避免机械记忆。因此,在笔算教学中,本册实验教材根据学生已有基础,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拾级而上”逐步理解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而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如整理和复*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总结笔算时应注意的问题。这样,一方面避免了学生在不完全理解算理、算法的情况下,机械地记忆“计算法则”,减轻了学生记忆的负担;另一方面,也与算法多样化的理念相吻合,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培养学生多样、灵活的解决问题能力。

  (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所以,应该把计算与实际问题情境联系起来,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才能使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为什么要计算,知道什么时候选择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更合理。这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都是十分有利的。本册实验教材的计算教学部分,仍然与前几册教材一样,注意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教学计算,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作用。

  (4)笔算与估算结合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估算的学*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估算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结果。所以,估算是《标准》中要加强的计算教学内容。本册实验教材中大多数计算教学的例题都展示了笔算和估算两种算法。这样的安排,既适时地教学了估算,体现了“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改革理念,又可培养学生“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量与计量的各种概念,例如千米、吨、秒等,都是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如长度、质量、时间,都比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应使学生在学*过程中体验、感受、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初步发展起长度、质量和时间的观念,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有关量与计量内容的编排上,实验教材注意设计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在本册实验教材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有四边形和测量的大部分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些内容的编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几何形象直观的探索活动不仅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而且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这部分内容安排另一个与以往不同的特点,是加强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估测是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人们对一个量进行估测的机会常常比精确测量更多。根据《标准》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目标,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因此,无论在“测量”一章还是在“四边形”一章,实验教材都安排了有关估测长度的内容和训练。

  三、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

  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惯于新教材的学*思路和学*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中有接*二分之一的内容是计算的教学内容(27课时),并且大量的是笔算的教学内容。当前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中,笔算是被削弱的内容,不仅“降低了笔算的复杂性和熟练程度”,《标准》中还提出:小学各年级课件教案*题汇总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提倡算法多样化、避免程式化地叙述“算理”等改革理念。本册实验教材在处理笔算教学内容时,注意体现《标准》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在内容编排的顺序、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择等各个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计算的教学顺序要符合儿童学*计算的认知规律,同时符合计算知识本身发展的规律。实验教材仍然根据计算教学的基本顺序安排教学内容,但是根据《标准》中有关计算教学的改革理念和教学目标(复杂性和熟练要求大大降低),重新安排教学的具体步骤,因而减少了教学的课时数和例题数。笔算加减法教学,从现行教材的23课时减少为9课时,例题也从5个减少为2个;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从现行教材的17课时减少为13课时,例题也从9个减少为7个。这样就明显加大了笔算教学的步子,节省了教学的时间,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总结、理解并且记忆计算法则,是以往笔算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则,避免机械记忆。因此,在笔算教学中,本册实验教材根据学生已有基础,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拾级而上”逐步理解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而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如整理和复*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总结笔算时应注意的问题。这样,一方面避免了学生在不完全理解算理、算法的情况下,机械地记忆“计算法则”,减轻了学生记忆的负担;另一方面,也与算法多样化的理念相吻合,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培养学生多样、灵活的解决问题能力。

  (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所以,应该把计算与实际问题情境联系起来,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才能使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为什么要计算,知道什么时候选择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更合理。这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都是十分有利的。本册实验教材的计算教学部分,仍然与前几册教材一样,注意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教学计算,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作用。

  (4)笔算与估算结合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估算的学*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估算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结果。所以,估算是《标准》中要加强的计算教学内容。本册实验教材中大多数计算教学的例题都展示了笔算和估算两种算法。这样的安排,既适时地教学了估算,体现了“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改革理念,又可培养学生“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量与计量的各种概念,例如千米、吨、秒等,都是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如长度、质量、时间,都比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应使学生在学*过程中体验、感受、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初步发展起长度、质量和时间的观念,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有关量与计量内容的编排上,实验教材注意设计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在本册实验教材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有四边形和测量的大部分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些内容的编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几何形象直观的探索活动不仅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而且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这部分内容安排另一个与以往不同的特点,是加强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估测是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人们对一个量进行估测的机会常常比精确测量更多。根据《标准》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目标,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因此,无论在“测量”一章还是在“四边形”一章,实验教材都安排了有关估测长度的内容和训练。

  三、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

  牛年大吉,牛气冲天。在这牛年到来的日子里,为发扬我们年轻人的牛劲,使今年的教学成绩牛上加牛,特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德、智、体、美、劳的教育方针,使全体学生在身心素质方面得到锻炼和发展,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使其全面健康的成长。争取在过去的基础上保住全镇第一的好成绩。

  二、基本情况分析

  我班共有学生51人,*均年龄9岁多。通过去年半年的接触,我发现本班大多数学生思想素质比较高,上进心比较强,热爱班集体。优生占班上一半过,差生偏差,再加上班大,学生小,上课爱做小动作的学生多,爱说话的学生也多,每节课需老师组织课堂纪律多次方可安静。学生的卫生意识比较差,良好的卫生*惯有待教师的培养,良好班风的形成还需一个漫长的过程。

  三、任务目标

  1、初步认识小数,会读写一位数的小数和两位小数,能正确地进行一位小数的加法减法的计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方厘米、*方分米、*方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均数(结果是整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四、方法措施

  1、认真钻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学*课堂氛围,让学生体会学*的快乐,享受学*。

  3、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4、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五、进度安排

  二月份:第一、二单元。

  三月份:第三、四二单元。

  四月份:复*迎接期中考试,并上下一单元部分新课。

  五月份:结束第五、六单元。

  六月份:第七、八单元。

  七月份:结束新课,总复*。

  本学期三年级数学备课组将认真学*我校的工作计划,加大对备课组工作的研究的指导,严格执行“教学六认真”的规定,使备课组的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本学期我组将认真学*新课标理论,结合班级实际,在充分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制定本学期三年级数学备课组的工作计划。

  一、加强理论学*,提高思想认识

  新课标的出台对我们每一位老师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尤其是我们使用的教材正日益翻新,要想紧扣教材体现新课标、新理念有一定的难度。本学期我们备课组要继续加强对数学新课标的理论学*,使老师们进一步明确了新课标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有效的指导。还要学*一些其他教育教学理论,鼓励教师大量阅读教育书籍,切实改变教育观念,以此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和业务素质。集体备课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开阔教师教学思路的极好途径。

  二、深入课题研究,优化课堂教学

  1、集体备课的第一个环节就是由主备课人选定课题,主备课人的任务是首先熟悉教材,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书写教案初稿,并作好充分准备发表全面观点。同时预先通知各个成员,每个参加者本着积极参与的精神,充分挖掘和分析教材,并通过各种手段搜集各种有用信息,在备教材、备教法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为发言作好充分准备。,主讲人发言完毕后由大家自由发言,就本课的各个部分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导入新课部分选出最新颖、独特且能吸引学生的方案,并用材料加以辅助。教学重点部分,首先由主备课人陈述自己的见解,其他人分别发言,要求发言必须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同时要把相应的教法、学法融入材料分析之中。最后,总结出既能阐释清楚课本观点,又能使学生容易接受的教法和学法。教学难点部分,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集大家的智慧与一体,分析出一种既不脱离书本又使学生通俗易懂的教法和学法。能力目标方面,通过讨论,参与者普遍认可通过双自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对选材、教法、教学用具的分析与研究。选材方面,一定要突出新、特、优。教法方面。

  2、保证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活动时间:每周三下午4:30—6:00,地点:三年级办公室。做好单元教材的分析,回顾上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集体讨论解决。

  3、备课组活动内容丰富

  有讨论教材、有讨论*题;讨论每一单元的复*题,检测题及思维训练题;讨论作业的种类、格式、要求及题型等。

  4、坚决执行“教学六认真”

  在教学方面,每一位教师都能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认真及时批改每一本作业,真正做到“教学六认真”。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一学期的教学反思不少于20篇。

  三、注重对学生自主学**惯的培养

  除了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自主学*能力的培养,我们还要注重对学生课前预*能力和家里学*作业能力的培养。教给他们自学的方法,引导他们怎样进行课前预*,把遇到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以便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一起探讨,提高学*效率。常与家长联系,及时交换信息,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小编今天为大家准备了,三年级数学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给大家借鉴。

  三年级数学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

  新学期开始了,为了进一步贯彻实施课程改革,让学生在轻松的学*氛围中,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制定本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共有17名学生,其中男生10人,女生7人。同学们基本上对学*和常规等各方面的*惯转入正规。但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家长的文化水*、道德素质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还有部分学生的学**惯和行为*惯较差,大部分学生在课堂只停留在认真、专心听,缺少主动参与的意识和*惯,一部分学生上课纪律松懈,喜欢随意讲话,作业不肯及时完成,喜欢拖拉作业。

  所以本学期针对这些特点,在数学课要不但上的内容丰富多采,形式多样,富有吸引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兴趣,让学生身在其中,才能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养成良好的学**惯。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计算的重要基础。

  从本册开始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这是本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这些内容的学*,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通过现实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的经历,探索并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面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教材向学生介绍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看这两种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通过学**均数的含义和简单的求*均烽的方法,初步理解*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个单元,专门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学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课标对本册教材的教学要求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小学数学教师下学期的工作计划(精选5篇)(扩展8)

——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师工作计划范文5份

  一、教材目标及要求:

  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重点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其运用,难点是不等式基本性质的理解和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运用。

  2、因式分解的重点是因式分解的四种基本方法,难点是灵活运用这四种方法。

  3、分式的重点是分式的四则运算,难点是分式的四则混算、解分式方程以及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

  4、相似三角形的重点是成比例线段的概念及应用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难点是灵活运用比例线段和相似三角形知识能力的培养。

  5、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的重点是调查方法的运用,难点是几个概念的理解、区别和应用。

  6、证明(一)的重点难点都是命题的推理认证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六章。

  教研专区全新登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教育论文日常工作

  第一章是《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主要内容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运用。

  第二章《分解因式》通过具体实例分析因式分解与整式的乘法之间的关系揭示分解因式的实质,最后学*因式分解的几种基本方法。

  第三章《分式》本章通过分数的有关性质回顾建立了分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法则,并在此基础上学*了分式化简求值、解分式方程及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

  第四章《相似图形》本章通过两条线段的比和成比例线段等概念的学*,全面探索的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形的性质与识别方法。

  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主要是概念的理解与运用。

  第六章《证明(一)》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命题的相关概念、分类及运用。

  三、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是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学段,也是初中学*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将来能否升学。我所带的班,相对数学而言,课堂气氛有时好,有时又不容乐观,相当一部分学生学*意识淡漠,态度不端正,基础较差,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四、措施:

  1、认真做好教育教学各方面工作。钻研课标,钻研教材;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发作业,及时辅导。

  2、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注重创设教学情景,发挥教学设计的教育性,培养认同感和成就感,尽可能发挥学生的学*兴趣。

  3、加强学**惯培养。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惯,有助于学生稳定提高学*成绩,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五、以下是教育教学进度表:

  周次内容

  1、第一章不等关系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的解集

  2、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3、第一章考试讲评试卷因式分解

  4、提公因式法运用公式法

  5、第二章考试讲评试卷分式分式的乘除法

  6、分式的加减法分式方程

  7、第三章考试讲评试卷线段的比

  8、黄金分割形状相同的图形相似三角形

  9、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测量旗杆的高度相似多边形的性质

  10、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第四章考试讲评试卷

  11、期中复*期中考试讲评试卷

  12、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数据的收集频数与频率

  13、数据的波动第五章考试

  14、讲评试卷你能肯定吗定义与命题

  15、为什么它们*行如果两条直线*行

  16、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关注三角形的外角

  第六章考试讲评试卷

  17―18期末复*

  19―20期末考试

  一、教材目标及要求:

  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重点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其运用,难点是不等式基本性质的理解和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运用。

  2、因式分解的重点是因式分解的四种基本方法,难点是灵活运用这四种方法。

  3、分式的重点是分式的四则运算,难点是分式的四则混算、解分式方程以及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

  4、相似三角形的重点是成比例线段的概念及应用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难点是灵活运用比例线段和相似三角形知识能力的培养。

  5、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的重点是调查方法的运用,难点是几个概念的理解、区别和应用。

  6、证明(一)的重点难点都是命题的推理认证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六章。

  教研专区全新登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教育论文日常工作

  第一章是《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主要内容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运用。

  第二章《分解因式》通过具体实例分析因式分解与整式的乘法之间的'关系揭示分解因式的实质,最后学*因式分解的几种基本方法。

  第三章《分式》本章通过分数的有关性质回顾建立了分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法则,并在此基础上学*了分式化简求值、解分式方程及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

  第四章《相似图形》本章通过两条线段的比和成比例线段等概念的学*,全面探索的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形的性质与识别方法。

  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主要是概念的理解与运用。

  第六章《证明(一)》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命题的相关概念、分类及运用。

  三、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是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学段,也是初中学*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将来能否升学。我所带的班,相对数学而言,课堂气氛有时好,有时又不容乐观,相当一部分学生学*意识淡漠,态度不端正,基础较差,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四、措施:

  1、认真做好教育教学各方面工作。钻研课标,钻研教材;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发作业,及时辅导。

  2、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注重创设教学情景,发挥教学设计的教育性,培养认同感和成就感,尽可能发挥学生的学*兴趣。

  3、加强学**惯培养。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惯,有助于学生稳定提高学*成绩,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五、以下是教育教学进度表:

  周次内容

  1、第一章不等关系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的解集

  2、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3、第一章考试讲评试卷因式分解

  4、提公因式法运用公式法

  5、第二章考试讲评试卷分式分式的乘除法

  6、分式的加减法分式方程

  7、第三章考试讲评试卷线段的比

  8、黄金分割形状相同的图形相似三角形

  9、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测量旗杆的高度相似多边形的性质

  10、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第四章考试讲评试卷

  11、期中复*期中考试讲评试卷

  12、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数据的收集频数与频率

  13、数据的波动第五章考试

  14、讲评试卷你能肯定吗定义与命题

  15、为什么它们*行如果两条直线*行

  16、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关注三角形的外角

  第六章考试讲评试卷

  17—18期末复*

  19—20期末考试

  一、教材目标及要求:

  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重点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其运用,难点是不等式基本性质的理解和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运用。

  2、因式分解的重点是因式分解的四种基本方法,难点是灵活运用这四种方法。

  3、分式的重点是分式的四则运算,难点是分式的四则混算、解分式方程以及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

  4、相似三角形的重点是成比例线段的概念及应用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难点是灵活运用比例线段和相似三角形知识能力的培养。

  5、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的重点是调查方法的运用,难点是几个概念的理解、区别和应用。

  6、证明(一)的重点难点都是命题的推理认证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六章。

  教研专区全新登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教育论文日常工作

  第一章是《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主要内容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运用。

  第二章《分解因式》通过具体实例分析因式分解与整式的乘法之间的关系揭示分解因式的`实质,最后学*因式分解的几种基本方法。

  第三章《分式》本章通过分数的有关性质回顾建立了分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法则,并在此基础上学*了分式化简求值、解分式方程及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

  第四章《相似图形》本章通过两条线段的比和成比例线段等概念的学*,全面探索的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形的性质与识别方法。

  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主要是概念的理解与运用。

  第六章《证明(一)》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命题的相关概念、分类及运用。

  三、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是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学段,也是初中学*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将来能否升学。我所带的班,相对数学而言,课堂气氛有时好,有时又不容乐观,相当一部分学生学*意识淡漠,态度不端正,基础较差,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四、措施:

  1、认真做好教育教学各方面工作。钻研课标,钻研教材;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发作业,及时辅导。

  2、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注重创设教学情景,发挥教学设计的教育性,培养认同感和成就感,尽可能发挥学生的学*兴趣。

  3、加强学**惯培养。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惯,有助于学生稳定提高学*成绩,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五、以下是教育教学进度表:

  周次内容

  1、第一章不等关系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的解集

  2、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3、第一章考试讲评试卷因式分解

  4、提公因式法运用公式法

  5、第二章考试讲评试卷分式分式的乘除法

  6、分式的加减法分式方程

  7、第三章考试讲评试卷线段的比

  8、黄金分割形状相同的图形相似三角形

  9、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测量旗杆的高度相似多边形的性质

  10、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第四章考试讲评试卷

  11、期中复*期中考试讲评试卷

  12、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数据的收集频数与频率

  13、数据的波动第五章考试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