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工作总结(精选五篇)

首页 / 工作总结 / |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工作总结 1

  一学期来,我和孩子们在综合实践活动课这片快乐的绿洲上一起研究,共同感受、共同分享、共同成长着,下面也让我进行一番回顾和总结:

  一、活动情况

  (一)七年级开展了以“童年岁月”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访、调查、对比、制作“童年岁月卡”、成果汇报等活动,让学生们了解到自己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而这份幸福是父母等人用血汗换来的。从而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二)5月10日是母亲节,为培养学生学会感恩,树立远大.想,勤奋学*,我校以母亲节为契机,开展了以“母爱无疆——感恩父母”为主题的全校型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走进父母、主题征文、致母亲一封信、我为母亲做件事、主题汇报演出等五个阶段的活动。不但培养了学生爱父母、爱祖国的情感,使学生学会感恩,学会付出,还让学生收.、利用信息能力、规划意识、动手动脑能力、创新精神等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更使学生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让他们通过自主实践获得知识的学科,是一个可以让他们自由发扬个性,展示才华、锻炼能力的舞台,他们已由衷地爱上了综合实践活动课,一说到要上综合实践课,大家都乐了……这些都让我感到欣慰。

  二、点滴经验

  在专家们的多次专业引领和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我不断地成长着,下面是我这学期来认为比较有成效的几点做法:

  1、以前在写活动方案时我只写出活动总目标,没有再细化到每节课的目标,这样导致老师上课时目标不够明确,上课内容较零散,没有突破重难点。发现这个问题后,这学期每节课上课前我都在总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更具体的备课,对每节课的活动目标、学生主要活动、教师指导要点等方面进行认真的考虑,并书写在笔记本上,也因为我这样做所以觉得现在每节课上起来更顺手了,课堂教学效果更好了,学生也能在每节课都能有所获。

  2、以前我常常有个困惑就是如何知道学生在课外的活动情况,这学期来我认真地指导孩子们写好“活动记录”“信息卡“考察记录”等,在上课前我都先把孩子们的这些作业收上来批改,从作业中我们就可以较好地了解孩子们的'活动情况,那么就有利于我们在上课时有针对性地进行点评、指导。

  三、我的困惑

  学生的作业经常要催怎么办?

  虽然在课堂上自认为已经把作业布置得再清楚了,也多次强调要按时完成,可每次去收作业都让我大失所望,孩子们不能自觉地完成作业,一催再催,虽然我也.用批评加激励措施,可每次仍有不少同学没完成,有时去催作业,其他老师常会说:“语数作业能保证完成就了!”我也无奈地笑笑,孩子们可能也是这种想法吧!可技能科的作业不完成老师就更难上课了。这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今后思路

  回顾这一学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有喜有忧,是忙碌而又充实的,今后,我将扬长避短,继续努力做好以下方面:

  1、加强理论引领,向专家请教,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大胆创新和实践,多反思和总结,积极参与各种学*培训和竞赛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和科研能力,让学生爱上综合实践活动课。

  2、以身作则,组织和带动其他综合实践活动老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进一步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机制,探索一条螺旋上升的本土化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之路,更好地实现课程资源共享,促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常态化、有效开展。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工作总结 2

  一学期来,我和孩子们在综合实践活动课这片快乐的绿洲上一起研究,共同感受、共同分享、共同成长着,下面也让我进行一番回顾和总结:

  一、活动情况

  (一)七年级开展了以“童年岁月”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访、调查、对比、制作“童年岁月卡”、成果汇报等活动,让学生们了解到自己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而这份幸福是父母等人用血汗换来的。从而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二)5月10日是母亲节,为培养学生学会感恩,树立远大.想,勤奋学*,我校以母亲节为契机,开展了以“母爱无疆――感恩父母”为主题的全校型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走进父母、主题征文、致母亲一封信、我为母亲做件事、主题汇报演出等五个阶段的活动。不但培养了学生爱父母、爱祖国的情感,使学生学会感恩,学会付出,还让学生收.、利用信息能力、规划意识、动手动脑能力、创新精神等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更使学生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让他们通过自主实践获得知识的学科,是一个可以让他们自由发扬个性,展示才华、锻炼能力的舞台,他们已由衷地爱上了综合实践活动课,一说到要上综合实践课,大家都乐了……这些都让我感到欣慰。

  二、点滴经验

  在专家们的多次专业引领和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我不断地成长着,下面是我这学期来认为比较有成效的几点做法:

  1、以前在写活动方案时我只写出活动总目标,没有再细化到每节课的目标,这样导致老师上课时目标不够明确,上课内容较零散,没有突破重难点。发现这个问题后,这学期每节课上课前我都在总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更具体的备课,对每节课的活动目标、学生主要活动、教师指导要点等方面进行认真的考虑,并书写在笔记本上,也因为我这样做所以觉得现在每节课上起来更顺手了,课堂教学效果更好了,学生也能在每节课都能有所获。

  2、以前我常常有个困惑就是如何知道学生在课外的活动情况,这学期来我认真地指导孩子们写好“活动记录”“信息卡“考察记录”等,在上课前我都先把孩子们的这些作业收上来批改,从作业中我们就可以较好地了解孩子们的活动情况,那么就有利于我们在上课时有针对性地进行点评、指导。

  三、我的困惑

  学生的作业经常要催怎么办?

  虽然在课堂上自认为已经把作业布置得再清楚了,也多次强调要按时完成,可每次去收作业都让我大失所望,孩子们不能自觉地完成作业,一催再催,虽然我也.用批评加激励措施,可每次仍有不少同学没完成,有时去催作业,其他老师常会说:“语数作业能保证完成就了!”我也无奈地笑笑,孩子们可能也是这种想法吧!可技能科的作业不完成老师就更难上课了。这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今后思路

  回顾这一学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有喜有忧,是忙碌而又充实的,今后,我将扬长避短,继续努力做好以下方面:

  1、加强理论引领,向专家请教,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大胆创新和实践,多反思和总结,积极参与各种学*培训和竞赛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和科研能力,让学生爱上综合实践活动课。

  2、以身作则,组织和带动其他综合实践活动老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进一步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机制,探索一条螺旋上升的本土化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之路,更好地实现课程资源共享,促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常态化、有效开展。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工作总结 3

  回顾我校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来的几年,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接受综合实践活动,喜欢综合实践活动。实验中我们发现,学生参与综合时间活动的热情高涨,活动对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转变学生的学*方式具有先天的优势,作用不可低估。学校领导层也认识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室转变学生学*方式的最好体现,决定把它作为整体推进我校新课程改革实验的重要抓手。

  一、具体做法:

  20xx年9月份,学校委派初中部有关教师参加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训班,对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有了初步了解。很快学校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领导小组和一支骨干教师队伍并送到先进学校现场观摩,增加感性认识。

  20xx年9月中旬,课程正式开始实施,学校在全校师生范围内进行了动员,强调它对推进我校新课程改革实验的重要作用,对学生成长,个性能力培养的重要价值。

  出于慎重实验的考虑,学校将综合实践活动推进规划成三年计划,第一年在初一部分班级试行;第二年在初一全面展开,初二部分班级实施;第三年覆盖初一、初二全体学生,在初三进行试点。在20xx学年度,学校坚持以点带面的工作方针,成立了“初中生早餐调查”“某型模型火箭留空时间的研究”“水资源的调查”“汽车你,我,他”“珍爱我们的家园”等重点课题组,安排专人蹲点负责指导,期望通过活动促进教师的成长。

  二、一些思考

  1、综合实践活动要逐步推行

  实践中我们发现,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切不可有一蹴而就的想法。

  ①为了有效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坚持以点带面的工作方式。在活动开展的初期,我们应把工作重点放在教师培训上,在建立一支骨干教师队伍的基础上,期望产生“裂变”效应。对于重点教师的培养,学校应在财力、物力、政策、资金等方面予以大力的扶持。

  ②坚持领导蹲点制度。活动初期,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认识不是非常的充分,工作不够主动积极,教学组织上往往也是无从下手。为了保证活动的正常开展,必须坚持领导蹲点制度,加强对有关部门教师的监督、管理、指导和帮助。实践证明:我们必须做好大持久战的准备,扎实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2、对课程资源的再认识

  第一学期,由于无论是组织者还是教学管理者,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理解不深,总是为课程资源的匮乏而苦恼。随着活动的深入,我们逐步认识到:不必抱怨学校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文化底蕴的不足、学校所在地的人文环境不足,农村自由农村的优势,更何况,如果我们放眼整个无锡,我们咳利用的资源真可谓源源不断。

  3、探索优秀的教学模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是否有其内在的规律可循?随着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深入了解,很多老师在思考着这个问题。我们发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存在着多种可行的形式,能否从中提炼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探索一些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成为今后阶段的研究重点。

  4、课题的选择

  对于课题的选择,一开始我们显得比较茫然,有些课题离学生太远,很难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实践中我们发现,我们应从学生感兴趣的、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角度选择恰当的课题。某种意义上讲,选择恰当的课题是综合实践活动成败的关键,虽然理论上讲,课题的选择权在于学生手中,但实际上,初期这项工作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三、取得的成绩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具体由初中部负责实施。20xx年9月份以来,初中部有关同志认真组织有关同志参加有关培训,查阅相关资料,到部分学校学*取经,积累了一些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初中部组织有关人员编写学校层面的实施方案,确定实施步骤,建立导师组,成立课题组。一年来,学校有多人的设计方案获锡山区以上奖励,王伟亚老师的《初中生早餐调查》获无锡市一等奖,刘虹老师的《水资源的调查》获无锡市二等奖,学校层面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获无锡市二等奖。在综合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我校涌现了一批骨干教师,他们在活动过程中对综合实践活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由抵触转变为喜爱综合实践活动。

  四、结束语

  回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一年以来的工作,我们感到欣慰,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活动中都得到了锻炼,广大教师对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信心和兴趣日益浓厚,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将有更多的教师加入进来,将有更多的学生受益。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以扎实的工作,培训更多的老师参与这一课程,着力解决诸如制度保障、经费支撑、时间保证、质量控制等诸多课题,将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推向新的高度。

  20xx年9月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工作总结 4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实践性课程、综合性课程,其中实践性的特点,要求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会操作,学会动手。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是让学生自己去“做”,去探索,去经历,去感受,这样虽不一定有很快的外显效果,但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得到增强,认识水*得到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这不正是最好的“结果”吗?不正是教育的最根本的宗旨吗?

  一、在实践中增长阅历

  尚未**的学生,无论在知识结构方面,还是在人生阅历方面都不够成熟。综合实践活动没有固定的上课地点,没有统一的教学内容,也没有固定的实施模式。因此,每一次活动的开展都可以成为学生成长的舞台,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阅历。以开展主题为《交通安全》活动为例。学生在进行交通安全调查的活动中,必须要走出教室,融入社会,与同学、家长、市民、交警等人进行实际接触。

  在活动中,学生认识了很多交通路标,发现了交通违规现象并拍摄了不少照片,学会了运用统计表来统计主要交通要道的车流量和人流量,经历了采访市民和交警的过程。让我们听听他们的体会:“在采访前,我很害怕,没有胆量,又怕别人泼冷水,就每天早上到马路上去锻炼胆量,到了最后,我采访终于成功了,这时我才知道,当记者也不容易。”“上次叔叔带我上街,过马路时非要拉我闯红灯,可是我不肯,最后叔叔还是听了我的,等到绿灯了再过。”“有一次,我走在暨阳路的人行道上,看见一位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跨过栏杆,然后再横穿马路,我真是很担心,难道人们一有急事就不惜去冒险而随便抛弃生命吗?”……在活动中学生通过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而丰富了社会阅历。

  二、在实践中获得经验

  学生对自然、社会、自我问题的探究是初步的,稚嫩的,但也是非常可贵的,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会经受碰撞、摩擦、融合,但也会努力地寻找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在经历茫然、失望、喜悦、满足,得到多种角色体验后,他们会获得一些属于自己的经验,如与同伴合作的经验,走上社会与他人交际的经验,快速获取资料的经验,处理生活中突发事件的经验等。

  考虑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一些常见疾病,偶尔也会碰到一些意外事故,如何正确对待,及时处理,避免产生更大的伤害和更严重的后果,需要学生掌握一些自我保健、自我救助的基本方法,同时需要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在开展活动中,老师可先要求学生查找自我保健与救护的相关知识,并做好记录,然后组织对各类意外事故或疾病(烫伤、鼻出血、扭伤或撞伤等)的诊治救护演*,并邀请校医作现场指导,最后组织医药知识竞赛,如患重感冒时,只要自己吃点感冒药就行了,对吗?为什么?如果不小心被开水烫伤,怎么办?有人煤气中毒了,如何进行抢救?……让学生在小品、实地演*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中获取知识经验,学会自我保护的本领。学生在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获得的是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三、在实践中提高能力

  教育主管部门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通知中指出:“增设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发展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并逐步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一般包括确立活动主题,制订活动方案,具体实施,总结交流等环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由于我们的课题大多是学生感兴趣的和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激发了学生学*的内驱力。看着他们认真地调查,专注地查阅,热烈地讨论,细致地分析,严谨地总结,我真实地感觉到了学生在每一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提高了各方面的能力。

  以开展主题为《千姿百态的桥》这一活动为例。学生自主制订活动方案后,搜集各种各样的桥的图片、邮票,了解中国和世界上一些著名的桥梁;走出校门,考察家乡的桥,拍下照片,写下历史;探访专家,了解造桥的历史,桥梁的种类、功能,造桥的科学知识,分组展开讨论,探讨今后桥梁的发展等。最后,鼓励学生进行实际制作:既可以按照图纸或照片制作世界上的一些名桥,也可以从自己的研究角度,别出心裁地自行设计、创作新型的桥梁。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制订方案的能力,收集处理资料的能力,访问交谈的能力,动手制作的能力,大胆创新的能力都得到发展和提高。

  四、在实践中学会感悟

  在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上有这样一句格言:“我听见了就忘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综合实践活动所强调的是学生走进社区,到社会中去调查,去研究,去体验,去感悟,在生活中学*,在实践中提高。学生们在开展活动的过程或成功,或失败,或欣喜,或沮丧的亲身体验,都是成长过程中一笔不可小看的财富。如在实践中体会了劳动的快乐和艰辛之后,学生们会愿意参加到劳动中去,养成热爱劳动的好*惯,也会懂得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就会尊重劳动,转变对待劳动的态度。

  以开展《独立赚取一元钱》活动为例。现在的孩子一方面对金钱非常漠然,一角钱掉在地上,他们大都置之不理,视而不见;另一方面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贵族待遇”,又使他们对金钱强烈追求,花钱大手大脚,对父母的劳动缺乏尊重。

  出于对以上现象的思考,老师先组织学生在全校开展对父母工作、学生零花钱等情况的问卷调查,用真实的数据唤起学生的意识,引起他们的注意,随后布置学生独立赚取一元钱活动。

  他们赚钱的方式很丰富,如卖废品,卖报纸,帮父母做家务,甚至去餐厅打工。在真实的体验中,学生感悟到的是父母挣钱的不容易和自己乱花钱的不应该。让学生在这样的劳动实践中进行自我教育,比父母、老师说教的效果要好得多,学生会真正感受到自己已经长大了。使我惊喜的是,给学生的一缕阳光,让我收获到了无数灿烂的太阳!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实践的,整体的,开放的教育活动,强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和能力,在实践中体验情感,发展个性品质。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做到在实践中学,在兴趣中学,在合作中用,真正体会到了“实践出真知”这句话的含义。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工作总结 5

  一学期来,我和孩子们在综合实践活动课这片快乐的绿洲上一起研究,共同感受、共同分享、共同成长着,下面也让我进行一番回顾和总结:

  一、活动情况

  (一)七年级开展了以“童年岁月”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采访、调查、对比、制作“童年岁月卡”、成果汇报等活动,让学生们了解到自己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而这份幸福是父母等人用血汗换来的。从而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二)5月10日是母亲节,为培养学生学会感恩,树立远大理想,勤奋学*,我校以母亲节为契机,开展了以“母爱无疆――感恩父母”为主题的全校型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走进父母、主题征文、致母亲一封信、我为母亲做件事、主题汇报演出等五个阶段的活动。不但培养了学生爱父母、爱祖国的情感,使学生学会感恩,学会付出,还让学生收集、利用信息能力、规划意识、动手动脑能力、创新精神等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更使学生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让他们通过自主实践获得

  知识的学科,是一个可以让他们自由发扬个性,展示才华、锻炼能力的舞台,他们已由衷地爱上了综合实践活动课,一说到要上综合实践课,大家都乐了……这些都让我感到欣慰。

  二、点滴经验

  在专家们的多次专业引领和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我不断地成长着,下面是我这学期来认为比较有成效的几点做法:

  1、以前在写活动方案时我只写出活动总目标,没有再细化到每节课的目标,这样导致老师上课时目标不够明确,上课内容较零散,没有突破重难点。发现这个问题后,这学期每节课上课前我都在总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更具体的备课,对每节课的活动目标、学生主要活动、教师指导要点等方面进行认真的考虑,并书写在笔记本上,也因为我这样做所以觉得现在每节课上起来更顺手了,课堂教学效果更好了,学生也能在每节课都能有所获。

  2、以前我常常有个困惑就是如何知道学生在课外的活动情况,这学期来我认真地指导孩子们写好“活动记录”“信息卡“考察记录”等,在上课前我都先把孩子们的这些作业收上来批改,从作业中我们就可以较好地了解孩子们的活动情况,那么就有利于我们在上课时有针对性地进行点评、指导。

  三、我的困惑

  学生的作业经常要催怎么办?

  虽然在课堂上自认为已经把作业布置得再清楚了,也多次强调要按时完成,可每次去收作业都让我大失所望,孩子们不能自觉地完成作业,一催再催,虽然我也采用批评加激励措施,可每次仍有不少同学没完成,有时去催作业,其他老师常会说:“语数作业能保证完成就不错了!”我也无奈地笑笑,孩子们可能也是这种想法吧!可技能科的作业不完成老师就更难上课了。这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今后思路

  回顾这一学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有喜有忧,是忙碌而又充实的,今后,我将扬长避短,继续努力做好以下方面:

  1、加强理论引领,向专家请教,向身边的优秀教师

  学*,大胆创新和实践,多反思和总结,积极参与各种学*培训和竞赛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和科研能力,让学生爱上综合实践活动课。

  2、以身作则,组织和带动其他综合实践活动老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进一步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机制,探索一条螺旋上升的本土化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之路,更好地实现课程资源共享,促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常态化、有效开展。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工作总结(精选五篇)扩展阅读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工作总结(精选五篇)(扩展1)

——综合实践活动课工作总结

综合实践活动课工作总结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或工作情况作加以回顾检查并分析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在我们的学*、工作中起到呈上启下的作用,让我们抽出时间写写总结吧。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综合实践活动课工作总结1

  本学期,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工作,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中心,以“创新、实践、发展”为主线,采取“点上深化、面上拓展、纵深推进”的措施,深化课程研究,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和有效化实施,全面提高课程实施水*。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观察、体验与思考,从发现中提出问题,然后积极主动地去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下面是对我校本学期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工作总结:

  一、给学生提供自由学*的空间

  对教师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最好不用“上课”或“教”这样的字眼,而是用“做”“实施”或“开展”更合适。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课不是“上出来”的,也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在活动期间,让学生尽情地观赏一切,分析一切,这一切原本对他们来说,确实是陌生的,但正因为陌生,恰恰给了他们以新奇的感觉,学生透过疑云看本质,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活动,开展广泛的交流,并对获得的种种信息和现象进行充分的,毫无拘束的争辩,在争论中认识,在争辩中深化。这对于我们也提出了一个严厉的挑战,因为综合实践活动可体现学生学*的主体性、主动性和探究性,学生带着问题来研究,带着准备来探索,一切也都是新的,这样一来,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可得到提高,也有利于拓展文化结构和自身素质。

  二、给学生搭建主动学*的舞台

  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在具体的实施中,将它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交流阶段。对于设计的这些活动内容,一节课完成是不现实的,为此两周围绕一个内容展开,让学生有足够时间、空间,深度参与实践过程,获得丰富体验。

  在准备阶段,在学生对身边的社会、自然现象有了初步观察的基础上,在教室里讨论,指导学生提出问题,确定主题,做出活动方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孩子将模糊的问题有效合理地表述出来,并帮助与指导学生准备工具与材料。

  在实施阶段,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去经历与体验。因为学生的能力有限,还有安全问题,活动是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一些指导,对一些必要的专题讲解和方法的介绍,并对学生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观察,善于发现学生的特点,对学生做出恰当的评价。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自由自在的组织活动小组,确定好自己研究的主题及内容,确定研究的目标体系。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精心设计过程,并对学生的学*活动及学*过程进行严格的调控。在综合实践中,研究方式的选择,学*小组的组成,活动过程中的计划、活动成果的构想,都完全在学生自己手上。

  三、让学生加强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分享成果

  综合实践活动这一门课程以“实践”为主,为了更好地对学生的活动成果进行评价和反思。指导学生要注意收集、整理各种相关的活动资料,如照片、日记、采访和调查记录等,并在每次活动结束后,让学生撰写活动日记和心得体会,将活动的一刻永远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家长老师分享活动的成果。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探索过程,是一种实践过程,也是一种开放性思维过程,在实践活动中,最重要的是不重结果,而重过程,只要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成长起来了,这就是成功的。

综合实践活动课工作总结2

  小学教学工作总结,本学期我校继续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南,进一步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的学*,结合本校的实际,加强学科间的整合,加强与生活的密切整合,努力构建活动的评价体系,同时通过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经验和真切的体验。我们的活动重心放在了学生能力培养上,结合学校大课题研究设定了自己的研究内容“提高小组合作学*的实效性”。我们将课堂作为实践基地,关注学生的活动细节,注重教学目标的达成,落实具体的研究内容。

  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开发课程资源。本学期我们开发了短线——《走进花的世界》、《贴画》、《树叶贴画》、《折纸》等多项活动。总的来说,在实施中,这些活动都能够可以顺利开展、落实,因为它们既贴*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学*兴趣;又给了学生充分活动、体验的过程,学生能够从中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2、常规教学是学校工作的重点。每周二下午第三节课是全校集中上综合实践课的时间。老师们认真履行学校学*制定的集体备课制度,提前一周钻研教材,探讨学生,力求将每一节课都落到实处。分管主任和巡课领导会及时反馈各班综合实践课的开展情况,表扬优秀,指出不足。尤其分管综合实践活动的王泳主任更是考虑周到,在校园网上提供了很好的选题,大大开阔了老师们的视野,老师们开展活动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就更强了。同时学校认真组织教研组学*、研讨活动。分别以*行班、年级组、全校性三种集合学*研讨方式展开。安排一个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展示活动,并组织教师进行听课、评课活动,以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水*。在活动的时间上,不再占用双休日时间,而是在安排课务上,注重全盘考虑,集中在星期五内开展,使活动时间更加充足、更加有规律,从而优化教师的教育和成长方式。这进一步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使教师不断更新和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提升实践和反思能力。

  3、特色活动特色活动一直是我们的坚持,本学期我们除了常规教学外继续保持了长线——“竹韵”的研究活动。各年级根据校本教材进行有机地系列学*。

  4、注重过程,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实际体验、变化和表现。全面评价,反映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各方面的个性表现,包括学生在活动中的行为、情绪情感反应、参与程度、努力程度、合作程度等等。尊重多元,教师、教师集体、学生个人、学生集体、家长与社区成员等,都是学生评价活动的主体,都应该参与到对学生的评价中来。引导反思,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增强他们对自己所进行的活动的信心,学会在与人相处中,发现自己和他人的长处,提高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水*。

  在这一学期,我们的同学实践热情一直很高,并且在同学们的身上也发生了很多可喜的变化。在同学们浓厚的实践氛围中,我们也体会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魅力所在:综合实践活动室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但也有不足,表现如下:

  1、由于学校和学生个人的条件所限,某些可以采集的实况却

  不能如实地采集下来。这也是我们需要共同努力的。

  2、学生在活动设计过程中计划的不够详细,在采访中问题设

  置目的性不明显,层次不分明。这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改进。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观察、访问、动手、动脑、体验等实践手段,来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合作能力、自理自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活动课程的一种特殊发展形态,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备受关注,但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现实复杂性大量存在,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迷茫、忧虑和担心,但是我们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会做得更好!

综合实践活动课工作总结3

  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按照计划的进度完成,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本学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大,积极性高,充分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质。

  第一,教师课前全面、认真地备课,课后能及时地反思,不断地进步,渐渐地开始读懂综合课的精髓,摸索出一套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效率。

  第二,学生喜欢上综合实践活动课,兴趣非常高,课堂气氛活跃。在轻松愉快的课堂发挥出各自的特长和发掘了自身的潜能。各方面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有利于其终身的发展。

  虽然这一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很多不足,并在这学期的教学中发现一些比较难解决的问题,罗列如下:

  一、老师的理论和实操水*还是很有限,有时并不能完全的备到全部的知识和学生的各种情况以及提问。

  二、有时很难控制好这些正处在好奇和好动年龄的初一学生的课堂纪律。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要求的是尽量的走出课堂,但40多个孩子的安全问题却阻碍了我们的课堂形式,把我们局限在课室了,没有达到课程的目的。

  四、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并不理想,因为不需要考试,所以根本不紧张,往往交一份作业要老师催几遍。

  五、在评价方面,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现在基本上都是教师一个人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单一且不甚科学,需要改进和完善。

  以上是在本学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一些情况的总结,虽然没有什么大的成绩,但起码我们进步了,相信凭着学生和老师们的努力

  和不断的探索,这个课程会开展得越来越好。

综合实践活动课工作总结4

  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促进学生发展,落实全面育人”的为基本理念,尽可能地让每个学生从学校走进家庭、走进社会,走进大自然等更为生动、广阔的空间,在学生调查研究、合作交流中发展自我。

  一、因地制宜利用资源

  李家湾小学地处丹水河畔,位于高家堰镇和津洋口镇中间,信息较为闭塞。名山名水无,旅游胜地缺,历史遗产少,唯有远隔一公里多地有一革命烈士墓。学生主要来源于位置十分偏僻地金盆村、界岭村、佑溪村和交通比较便利地李家湾村。学生均是农村出生,父母文化程度较低,指导学生总说:“现在一年级的课程就难,有的我就不会做”。但学生爱说敢做,学*欲望较高,是综合实践开展的有利因素之一。我校教师13名,其中略懂音乐的有3人,能写写画画有有3人,懂点计算机的有2人,兴趣爱好较少。一直生活在信息闭塞环境中、勤垦踏实工作的老师们接受新信息略慢些,但有一颗把事情办好办实的责任心,是综合实践课赖于发展的因素之一。学校是学生学校学*生活活动的场所,自然也就成了生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主渠道。根据以上分析,我们把“青山绿水,我们作你的小卫士!”、“革命烈士,您安眠吧!”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次要资源,把学生在学校生成的课题作为主要资源。这样课题就定在了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环境中。

  二、建章立制加强管理

  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基本特征、目标、内容和实施等方面与其它课程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更多的是通过学*共同体的互动来完成。为更好地使综合实践活动沿着健康地轨道发展,他们建立和完善制度建设,加强管理。

  (一)立体化的管理网络

  管理网络由课程领导小组、课程实施小组、课程研究小组三级教研网络组成。其中课程领导小组是由校长挂帅,校委会全体成员为成员,主要负责制定课程总体实施方案和管理制度,负责管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日程操作及管理教师的调配工作,监控学校大型活动;课程实施小组由教导处牵头,综合实践活动课主导教师为成员,具体参与和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并及时地研究总结活动中的得与失;课程研究小组由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组成,负责课程的研究和提供理论指导。这样环环相扣的管理网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逐年递进的教学目标

  李家湾小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是:结合学校的地理优势,充分地利用教育资源,从学生的兴趣、认知规律出发,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在原来单一的课题研究基础上,进行持续的,系列的、深入的、有意义的拓展和延伸,形成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使课内外知识有益结合、相得益彰。

  (三)课内外相结合的课时管理

  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在安排上,采用固定课时(每周2课时)和弹性课时相结合的原则,可将每周活动时间分别集中在一个单位时间里使用,还可根据需要将综合活动时间与某学科或传统活动打通使用,亦可组织指导学生在双休日在指导教师的指导带领下开展实践活动,适当增加“大主题,长作业”的活动主题,保证每个学生每学期深度参与一个活动主题的完整实践过程。

  (四)多层次的教师参与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跨学科、跨领域的高度综合性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根据教师的学业专长、认知水*、理论掌握情况将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教师分为主导教师、指导教师和管理教师三个层次。主导教师为这门课程的主要负责人,任务是进行研究性学*的理论课教学;指导教师是由相关学科的教师担当,根据实践活动的内容,有时也聘请校外的学者及其他科技人员参与。主要任务是在学生进行主题活动时提供专业理论知识指导,指导与帮助学生明确方向、完善研究方案和研究成果;管理教师由学校派人员担任,主要负责课外活动时间,场地的安排以及联系,为专业教师和指导教师的指导活动创造条件。

  (五)科学的激励制度

  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创特色学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教师是否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纳入教师发展性评价之中,并根据教师的参与程度、活动效果等进行适当的奖励。

  三、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一)加大培训保证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多样,涉及面广,形式较为开放。我校仅仅名主导教师参加过相关培训,还有两名主导和全体指导老师示参加过任何培训,因此校内培训十分必要。我校多次以讲座的形式对这门课程的性质、内容、特点,操作时应遵循的原则进行理论学*,提高教师对这门课的认识。

  (二)因势利导确定主题

  选择研究课题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首要环节,一个好的课题,就意味研究成功了一半。因而我校本着注重本土、立足校内、关注校外的指导思想,选择合适的研究课题,注意与学生的学*生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而且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亦可在原课题的基础上向纵深发展,形成系列,遥相呼应。

  1、注重本土

  我校提出了“走出去,培养学生自主发展,接触社会大课堂”的主题生成观,让学生观察周边的事物,学生发现:丹水河河床遍体鳞伤、垃圾堆积如山,河水发黑且臭气熏天,树木遭到砍伐由此,“青山绿水,我作你的小卫士”为主导思想的大课题诞生了,在教师的引导下又演绎成许多具体的适合学生研究的小课题,如:《走*垃圾山》、《丹河水的倾诉》、《热爱森林,保护树木》等等。这些课题迅速在班级安家落户,并且顺利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李家湾小学位于公路边,便利的交通给大家带来了方便,同时也给人们的安全带来了隐患。因此,《争做交通小卫士》的研究课题,也应运而生。

  2、立足校内

  既然校内生活占去学生大部分时间,那么生生,师生之间的活动也隐藏着有待开发的大量综合活动资源。四年级以学生的请假条错字连篇引出的笑话为契机,结合学生作业、*作及校内文化宣传板、板报上的错字别字而确定的《我们向错别定道别》课题喷涌而出,且开展得有生有色,校内校外反响强烈。根据水水龙头、电灯开关不能随时关闭的现象,开展了《节约每一滴水,不浪费每一度电》的主题活动;根据学生丢弃的饮料瓶、塑料袋、废纸、铅笔屑等废物开展了《废物与利用》的课题研究。类似这样与学生生活有关的现实问题如:《科学护眼,远离*视》、《学会自救,关爱自己》等研究课题均得以挖掘并深入开展。

  3、关注校外

  在关注校内的同时,学校领导小组又紧密联系社会生活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向社会学*,向实践学*的空间。学生利用周末到馒头嘴革命烈士墓前阅读碑文,向周围农民采访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在学校生成了“革命烈士,您安息吧!”主题活动。讲革命故事,扬革命精神,办记念板报。

  (三)选聘教师参与指导研究小组的课题确立以后,教务处领导根据课题的主要内容按相关学科分类,指派校内各学科骨干教师、邀请校外学者及其他科技人员共同参与指导,协助学生完成课题的研究工作。《交通小卫士在行动》邀请了高家堰交警中队黄队长为他们进行专业指导;《饮食与健康》还邀请了医院里的医生为校外指导。

  (四)自由放飞亲身实践

  1、制定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确立之后,主导老师和指导老师的共同商讨。对课题可行性进行分析,对课题的初步设计进行论证并制定出详细的研究方案。其内容包括;课题名称、课题组成员、研究的主要内容、具体的实施步骤、课题组成员分工等,然后以书面形式提交学校,对其可行性进行审批。

  2、活动实施

  综合活动课的实施旨在使学生学会如何学*,如何探究,如何与他人合作共同生活。他们采取以班级为单位、班级以小组为单位,按照研究方案健康有序地开展活动。

  (1)查询资料获取信息各小组通过去图书室、向他人借阅或请老师上网等形式查到与主题相关的各种资料。在资料搜集过程中他们对探究的课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活动得以作有始有终地开展下去。

  (2)调查访问深入实践

  通过访问、参观、社会调查等方式对所研究的主题,寻求更广泛群体的认识态度。

  (3)资料整合引发思考小组活动结束后,把搜集的所有资料进行汇总,综合思考。

  (4)撰写报告展示成果

  学生通过系列的研究活动,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把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感悟以报告的形式记录下来,写出自己的心得。以班级为单位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成果展示;将搜集的全部资料和结题报告一并装订成册上交学校;学期末,以班级为单位,借综合实践考核之机,举办综合成果汇报会。

  (5)多元评价深入宣传

  每次活动都有详实的研究记录,学校统一安排时间进行评价。为了鼓励师生搞好综合实践活动,还开展了争创综合实践活动优秀班集体、优秀研究小组、优秀研究成果、优秀实践个人等奖励活动,并将其成绩纳入教师、学生的发展性评价之中。

  四、品味收获感受快乐

  (一)学生收获显性收获:

  1、兴趣浓厚态度积极。

  综合实践活动从根本上调动了学生的学*热情,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经常有老师向反映学生提出的一些新课题,新构想,力争作为下一次的研究主题。可见综合实践活动课,已深入学生心中。

  2、丰富知识开阔视野。

  综合实践活动就象一部“百科全书”,涉及方方面面,包罗万象。在这一实践过程中,学生走进了社会、认识了自我、了解历史、探索了自然,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历与情感体验。

  3、学会交往学会合作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充实、不断进步的过程。在这一活动中,学生们学会了采访、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学会了与他人的社会交往,这些方法与技术的掌握都为以后更好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保障。

  隐性收获:

  1、态度与意识的转变。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们走出了校门,接触了社会,同时不可避免地接触了社会上的一不良现象,会遇到诸多困难和问题,这对他们的内心触动较大,用同学们自己的话说:以前没觉得这样做不好,可是现在才发现后果的严重,我们再也不这样做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2、学*方式的转变。综合实践活动课真正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了解社会、了解生活、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并想方设法的去解决问题。

  3、多方面能力的提高。通过实践,调查能力、采访能力、合作交往能力、团结互助能力、动手实践能力,收集信息,整理信息、提取信息及信息输出能力等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4、自信心的增强。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全员参与,对于那些过去在学*成绩上不理想的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找到了那一片属于他们的天空,他们并不比别人差,甚至在某些方面遥遥领先,因此在他们的脸上看到了久违的自信。

  二)教师收获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师生间的关系变得更和谐更融洽了。教师是学生的伙伴、朋友、合作者,他们共同研究,共同探索,共同学*,共同成长,真正创建了一种民主、*等的师生关系。并且在活动中教师也在不断纳新,全方位充电,也促进了我们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五、困惑难解爱你挺难

  1、信息闭塞,影响主题活动质量。学生生成一个自己喜欢的课题就不容易,但生成后查阅收集相关资料十分困难,找到一个精通的指导老师就更不容易了,调查时被受调查人素质的影响往往达不到预定的效果。而且主题的生成时,教师依赖于现成的教材示例,学生依赖于老师的预设。

  2、老师指导,分寸难于把握。现在教师的指导大多过于宽泛,针对性不强,缺乏具体的指导行为和指导规范。如果具体后,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标准,最为合适。而且也很难找到一个专业的指导老师。

  3、过程管理,难以得到落实。上好一节综合实践课,要花费相当的精力,老师工作任务重,严格按综合实践活动流程办事,势必会大大增加老师的工作量。指导老师的工作量也很难进行核定。

  4、空间拓展,需冒安全风险。综合实践活动很多内容需要走出教室,走出校园,几个老师几十个学生分散活动,管理非常困难,老师也只得放弃,学生虽得不到很好的发展,但起码安全。

  5、有效评价,待于研究形成。如何对老师、对学生、对课程有效地进行评价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综合实践课中老师的劳动如何得到尊重,评价结果如何利用。学生评价时如何看待学生的发展。学生态度无法衡量好坏,学生成果难于界定其优劣,学*过程难于跟踪。课程本身的评价也难于预料其优劣,学校审核时可能会把一个优秀的课题扼杀,让一个感觉可行的课题实施起来效果不大。

  虽然困惑重重,问题多多。但我们会说:综合实践,你为学生带来的发展,会让我们一路走下去,但愿会一路走来一路歌。

综合实践活动课工作总结5

  和着三月的春风,教室里传出了欢快的《别看我只是一只羊》歌曲,仔细听,还有孩子们童声的伴唱,孩子们兴奋地晃动身子、摇着脑袋、手打节拍跟着唱啊、笑啊,循着声音望去,不是音乐课,也不是在播放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而是一节小学三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始了。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里面有可爱的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费羊羊,孩子们可喜欢了,那么在实际生活中有真的动物羊,你们喜欢吗?你们了解吗?你们想研究吗?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羊的世界。在快乐的歌曲结束后,我引领孩子们进入了这节课的活动主题《走进羊的世界》。

  谁能说说你所见到的羊的样子?能不能把你看到的羊的形象画一画呢?我微笑着问孩子们,孩子们争先恐后地纷纷发言,有的羊是白色的、黑色的、灰色的、软软的毛,有的羊有长长的、硬硬的犄角,有四条腿,有漂亮的耳朵??孩子们都高兴认真地画起来,有一个同学还自告奋勇地到黑板前面来画,只见他挥洒自如,寥寥几笔一只正在吃着鲜嫩小草的山羊就展示在了同学们的面前。画后,同学们积极地传阅着,欣赏着,形态各异的羊栩栩如生,大家互相称赞着,并从中观察到了羊有很多不同的外形特点以及种类。接着我展示了六副关于羊的图片,启发孩子们认真地思考:羊在我国的广大农村,遍地都是,全身是宝,是一种典型的富有经济价值的动物,羊肉可以吃,羊奶可以喝,羊毛可以制作羊绒毛衣??羊的世界里蕴藏着很多值得探秘的知识,你们想知道吗?孩子们好奇地睁大眼睛地喊道:“很想呀!”想知道什么?想知道羊吃什么?怎样睡觉?羊的种类有多少?羊身上各部位的价值有哪些?我相机地引导孩子们确定了自己的研究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把它分成“外部特征”“生活*性”“利用价值” 三个子课题,然后自愿结组,分组探究。

  如何制定小组活动计划?在小组活动中有哪些活动方式?活动要注意哪些问题?如何进行调查访问?如何搜集关于羊知识方面的资料?在调查研究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我出示课件进行分别指导,为了体现延续性,我结合上次活动采用表演的方式,巩固小组活动技巧,我微笑着问,“谁来表演一下?”孩子们更高兴了,能做演员,真好!三个同学走到讲台上,做了情景模拟表演,演得绘声绘色,这使其他孩子同时在欢笑中,也得到启迪和思考。接下来小组根据自己研究的课题展开讨论,每个小组都讨论激烈,各抒己见,我适时出示了小组活动计划表,让各小组根据分工积极主动地根据自己的角色填写了计划表。填完后,各小组畅谈了他们的活动计划和他们预期的活动成果,有的小组说要结合网络知识,收集整理资料,做一期手抄报;有的小组要把自己调查采访和拍的图片发到微博、日志、博客上;有的小组在调查回来后,分类整理,订一本小册子,和家长同学分享。就这样,课堂教学在学生的欢笑声中结束了

综合实践活动课工作总结6

  本学期,四年级的同学们接触到了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比起其他课,这门课更具实践性、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同学们对这门课投入了巨大的热情,每一次活动都是那么积极踊跃。 通过半个多学期的实践,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走进大自然,开阔了眼界,丰富了见识,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与快乐。 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要重视对学生的评价。

  一、重视过程评价

  评价时,不应该过于看重于学生所获得的知识的多少及作品的优劣,而应特别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关注学*的过程和方法,关注交流与合作,关注动手实践以及所获得的经验与教训。因此要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要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

  二、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

  评价可采用多种方式,如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的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小组的评价与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等。其中以学生的自我评价为主。由于是让学生自我评价,其压力较小,学生可以充分地畅谈自己参与活动的体验、经验和教训,自由地交换意见。同时,这种集体和个人的自我评价也可以使学生享受到健康的民主风气的熏陶和教育。

  三、评价的开放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评价也应该具有开放性,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应尽可能采用集体讨论和交流的形式,将个人和小组的经验及成果展示出来,并鼓励相互之间充分发表意见和评论。这样的评论不仅可以使学生吸收他人的有益经验,而且还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问题的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敢于和善于发现问题并发表个人见解的优良品质。反思本学期的综合实践工作,我想有成功也有不足!

  成功之处是:

  1、激发了学生对综合实践的巨大热情。

  2、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不足之处有:

  1、面对这门课程,深深了解到自己知识储备的不足,以后还需在*时的生活、学*中给自己不断充电。

  2、对于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光有热情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更好的主动学*、主动发现、主动研究的精神。

  3、对于身边的资源利用的还不够,我想在以后的活动中要努力争取家长的支持和帮助,寻求其他相关人士的帮助。

  展望下学期的工作,发扬优势,改进不足吧,尽我的所能把这门课教好,使学生获得发展与进步。 。

综合实践活动课工作总结7

  本学期,四年级的同学们接触到了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比起其他课,这门课更具实践性、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同学们对这门课投入了巨大的热情,每一次活动都是那么积极踊跃。通过半个多学期的实践,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走进大自然,开阔了眼界,丰富了见识,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与快乐。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要重视对学生的评价。

  一、重视过程评价

  评价时,不应该过于看重于学生所获得的知识的多少及作品的优劣,而应特别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关注学*的过程和方法,关注交流与合作,关注动手实践以及所获得的经验与教训。因此要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己、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要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

  二、以学生自己评价为主

  评价可采用多种方式,如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的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小组的评价与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等。其中以学生的自己评价为主。由于是让学生自己评价,其压力较小,学生可以充分地畅谈自己参与活动的体验、经验和教训,自由地交换意见。同时,这种集体和个人的自己评价也可以使学生享受到健康的民主风气的熏陶和教育。

  三、评价的开放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评价也应该具有开放性,在学生自己评价的基础上,应尽可能采用集体讨论和交流的形式,将个人和小组的经验及成果展示出来,并鼓励相互之间充分发表意见和评论。这样的评论不仅可以使学生吸收他人的有益经验,而且还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问题的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敢于和善于发现问题并发表个人见解的优良品质。反思本学期的综合实践工作,我想有成功也有不足!

  四、成功之处是

  1、激发了学生对综合实践的巨大热情。

  2、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五、不足之处有

  1、面对这门课程,深深了解到自己知识储备的不足,以后还需在*时的生活、学*中给自己不断充电。

  2、对于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光有热情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更好的主动学*、主动发现、主动研究的精神。

  3、对于身边的资源利用的还不够,我想在以后的活动中要努力争取家长的支持和帮助,寻求其他相关人士的帮助。

  展望下学期的工作,发扬优势,改进不足吧,尽我的所能把这门课教好,使学生获得发展与进步。

综合实践活动课工作总结8

  我县20xx年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建设优秀成果评选活动已顺利结束,今年的申报材料从内容到装订都比去年有了很大改善,涌现出一大批活动质量上乘,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形式多样,活动效果显著的优秀成果。但在评选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为了进一步做好明年的评选工作,现把在评选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总结如下,并提出一些改正的意见措施。

  1.申报教师填写的《商丘市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成果申

  报表》中“成果简介”一栏,有的太简单,只有少半页,三四百字;有的`太复杂,含有目录、图片等,长达十余页。

  (只需从活动选题背景、活动实施过程、活动收获等诸方面写出文字简介,800至1000字即可)

  2.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体规划方案标有年份,比如“某某学校20xx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总体方案”;课程规划总体方案没有学校自己的特色;课程总体规划方案没有具体到年级。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总体方案是一个学校的长期规划,可以有落款日期,但不能有年份;应该体现学校自己的特点,比如地域、文化、学生的年龄等;应该是一个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系统又具体的规划)

  3.教师一学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内容太简单;两个人只有一份。

  (教师一学年综合实践活动规划要与学校的总体规划一致,要能体现教师所在年级的特点,还可以体现教师所教学科的特点,要能体现教师对学生成长的设想;规划每人一份,而且各不相同)

  4.教师一学年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有的没有,有的内容简单,页数太少,有的就是应付。

  (教师的教案提倡手写,应该是教师对学生的整个活动分环节进行指导的设想和规划)

  5.学生确定的研究主题,有的过于宽泛,没有针对性,不好开展活动;有的不合实际,无法开展活动;有的与学生的年龄阶段不符。

  (学生确定的研究主题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能驾驭的、符合学生年龄阶段的、能让学生得到成长的。)

  6.学生制定的研究方案不细致,内容太少。

  (学生制定的研究方案应该细致到每一小组的任务、人员安排、时间地点甚至活动方式方法的确定。让每一个参与者都能明白自己的内容。要根据活动内容和目标设计方法指导课.)

  7.学生实施的研究过程的图片资料与别人重合,或是从网

  上下载,或是抄袭别人;同一所学校相*研究内容,照片相同。一个县不同学校,课题内容相*,照片相同。

  过程材料体现的研究途径、方法单一,多是资料查询和采访。缺少综合实践认识课和方法指导课。

  (为了杜绝抄袭,活动图片要求四个板块(主题确定、方案制定、活动实施、成果展示)均要有黑板背景,而且黑板上标明与教师申报材料相一致的活动标题和第几课时,课外图上片要尽量体现学校所在地的风貌和与主题有关的学生活动。

  为了提高申报材料的质量,研究活动进行的途径、方法要尽量丰富,比如资料查阅、实地调查、问卷、数据分析、访谈、讨论、板报、测试、演讲、试验等并举.另从明年起申请表有所调整,指导教师贴照片。)

  8.研究成果写成了结题论文。

  (研究成果应以总结论文的形式呈现,即对整个活动过程各个环节进行概括总结,署名是某某班级。)

  9.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管理办公室对教师指导学生研究性学*的效果的评价意见没有加盖学校公章;教师获奖证书不显示申报活动的标题。

  (教师或学生的获奖证书应标明活动主题,主题要与申报的活动一致。)

  10.仍然有单面印刷现象。(必须双面打印)

  评选程序:申请——开课——上报成果

综合实践活动课工作总结9

  一、师德建设:

  全组团结协作,师德好,关心学生,不私自向学生收费,无体罚现象,无教学事故。教师钻研意识浓厚。能自觉学*相关理论。

  二、常规管理:

  学期初有教研组计划,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方案,期中有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挂牌方案,有学生外出实践活动方案;期末按要求完成总结。

  每月至少一次教研活动,校内教研活动共6次,有教材开发的讨论,学生资料包设计的研讨;教师素质赛课的集体备课;课例学*;学生外出实践活动方案的制订等。

  根据学校计划定期对教师的备课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做好特色课程的特色备课,每位教师备课前有每一研究主题的方案设计要求、有对教师备课背景资料提供的要求等,以彰显该课程的独特性。

  三、本学期所取得的成果:

  沈婕撰写的《调查问卷》案例在省综合实践活动课例会上交流,并载入《江苏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案例集》。黄伟华、将静霞两位青年教师参加片区青年教师素质赛取得了理想的成绩。

  四、 前景展望:

  因课程需要,教研组与学校行政商量,吸纳王琼老师加入本教研组,为我们增添活力;为进一步开发课程资源,将区文化馆、塘桥老哥饭店和,运河五号等地作为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并进行了挂牌活动。学生的主题研究资源不断扩充,形成以“走*常州”为抓手,配合书法校本课程做好常州书法特色研究,结合市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趋势进行劳科技研究的三大课程资源研究系列,将我校综合实践研究从单一走向多元。

综合实践活动课工作总结10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活动课程的一种特殊发展形状,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综合实践活动育课程改革中备受关注,但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现实复杂性大量存在,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渺茫、担心和担心,但是我们深信,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下,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会做得更好。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工作总结正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头戏之一。我校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南,进一步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的学*,结合本校的实际,加强学科间的整合,加强与生活的密切整合,努力构建活动的评价体系,同时通过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经验和真切的体验。我们将课堂作为实践基地,关注学生的活动细节,注重教学目标的达成。在实践活动的亲历和体验中师生共同成长,我们觉得是在重建一种课程文化,重建一种学校文化。

  一、强化学*,提升活动课程的理念。

  我校加强对老师的培训工作,主要是充分发挥骨干的带头作用,组织教师进行深入的教学研究,许多教师在实践中,开始明晰了课程理念,逐步形成了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模式。在实施进程中,教师们也遇到不少问题,如学生实践活动空间的提供、教学条件的建立与完善、师资队伍建设与水*的提高等等,这些问题制约着综合课的开展。为此,教师们觉得加强组织学*与交流,通过教学研讨活动,资源共享。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研活动,教师们听得到,看得见,学得会,从实施层面上解决了他们在综合课上的许多困惑,收到了良好的培训实效。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开发,必须立足校本,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实现多方整合,以拓展活动的实施空间。各年级在制订活动方案时,要将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特色建设,德育活动等结合起来构想。开展活动时,力求做到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集中与分散结合。学生们通过调查、收集文字图片资料、走访等活动,做足了“实践功夫”;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多种多样;系列主题活动校本开发,合理利用学校及社区资源,让师生们自己“作主”;引导实施新的教学评价,注重多元化、过程性评价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领域。

  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从语文综合性学*中去选择感兴趣的话题自由研究;启发学生从数学实践中去发现问题,深入调查;与劳动技术教育与科技活动相结合,开展学*技能、科技教育的综合实践活动;与信息技术教育相结合,上查阅资料,PPT制作等……我们注意到信息技术不仅仅作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一种手段,而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素养,渗透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中,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要积极运用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以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空范围、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

  二、研究反思,开启活动课程的钥匙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制约综合实践活动向前推进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的素质问题。

  1、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管理。

  首先,学校成立一个综合实践活动业务指导小组,定期对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总结、研讨、对上课老师进行指导。

  其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排课作调整。对教师进行调整:以班主任为主,任教一个班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便于对学生的活动进行及时的监控与指导。学校领导,其他学科教师乃至学校职工、学生家长都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老师,有义务有责任配合班主任老师指导好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对课时进行调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行弹性课时,全校每周安排一节书法课、班队活动课,周四下午集中安排两节兴趣互动课,三至六年级每周另安排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数学活动课和信息技术课。

  2、调整对教师的培训方式,提高清晰度。

  我们采用以一个课例推进到底的培训方式,分步进行操作。

  第一步推出一个主题活动,共同关注。学校课题指导小组确定一个班级,围绕一个大主题,重点指导该班任教老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组人员和所有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老师从开题、分组活动到成果展示,全过程参与,并且分到各小组对学生活动进行跟踪指导。在教师亲自经历了一个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后,再让大家一起来研讨找出经验或不足,再完善,在此基础上,再让教师们谈自己的收获与体会。

  第二步继续模仿、实践。围绕同一主题,在自己所任班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上进行实践。学校课题指导小组对同一主题活动进行总结,形成同一主题不同层面学生的活动案例集。

  第三步围绕不同的主题独立尝试。教师积累一定经验后,组织学生围绕他们感兴趣的主题开展活动。课题指导小组不定期地听课、查看资料。一方面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另一方面总结经验,收集优秀案例。

  三、实践总结,坚定活动课程的信念

  通过研讨和培训,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有了实质性的推进,研究的氛围推向了高潮。我们清楚地看到了综合实践活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宽广、自由的活动空间以及广阔的活动背景,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1、我们的教师在实践中由惧怕、回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到逐渐接纳、认可、喜欢它。这一转变来自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的亲身实践与体验。对于新课程,教师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这是难能可贵的,这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功能。

  2、我们全体老师在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到教师不能“教”综合实践活动,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放任学生,对于自已角色的定位有了新的认识。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向纵深推进,就必须营造学生、教师、家长全员参与的氛围,指导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组织与协调能力,能协调好各种关系,形成指导合力,使学生活动顺利开展得到有力的保障。在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研究中,我们的班主任的组织与协调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3、综合实践课程其意义在于教与学方式的深刻变革,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式的学*环境,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综合运用到实践的机会。虽说,我校推出的综合实践主题活动是作为教师培训的课例,活动时间不长,但活动中学生有了明显的变化。相信,长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一定会有质的飞跃。

  4、学校领导始终参与了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造就了学生,造就了教师,更激活了学校。

  四、落实深入,夯实活动课程的基础

  为了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持之以恒的推行,我校建立了一套健全的课程实施组织体系。主管教学的校长负责课程实施的领导,教导处负责活动研究、指导培训、鉴定、资料管理等活动,教导处、大队部协助活动,各年级研究组负责确定、协调活动计划,班主任及其他指导教师是具体实施者。在计划制定方面,我们注重全员参与,自主制定。即校领导、教师、学生都参加到学校计划制定的活动中来,它经过了由上而下、由下而上两个轮次。由上而下,即由学校领导、教导处将确定的我校综合实践的课程理念、目标向下传达,组织教师学*领悟,让每一位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充分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本校的活动特色等;由下而上是指内容的制定全员参与,由学生到指导教师最后再汇总到主管的教导处。

  1、开足开齐课时

  我校综合实践活课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的,三到六年级每周6课时、一到二年级每周4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都安排到各班课表中,还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做到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每周四下午还专门有两节活动课时间,由教师进行活动培训,传授活动内容与方法,围绕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阶段总结,每周一和周五下午还有一节课外活动时间,为个人实践活动课,由学生个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由活动。还可以根据需要将4节综合活动大课与信息技术课打通,也可将其与其它学科如自然、班队、社会、科学等打通,统一安排使用这样的安排灵活性大,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在课时的落实上,学校领导小组不定时地进行检查和听评课活动,保证了新的活动理念的运用,提高了每节活动课的课堂质量。

  2、优化强化教师

  理念是教育改革的阳光,有了阳光,才能有教育的春天,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同样要求教师有坚实的理论、先进的理念作基础。教师条件:必须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年龄在50周岁以下,有长期的教学经验,积极参加新课改,勇于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并付诸于实践。选题方面:要求能带领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课题,小中见大,选出贴*学生生活的、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学生感兴趣的、科学的、可操作的课题。教师要把课题的来源、实施过程、实施措施、实施预想困难、实施达到的目标阐述清楚,对自己竞选的课题有一个全面的、综合的诠释、理解与评价。要求能掌握课题的基本知识,围绕课题全面论证,既富有新课改的精神和新的教育理念,又有自己的观点和创新。在培训方面,我们重点抓了教师指导方面的培训,多次组织教师学*有关专家的最新教育理念,并在学*后要求教师结合学*所得与教学实际,写出指导手记,集体交流讨论,互相学*,取长补短。

  3、深入督导课堂

  一直以来我们都痕重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教学,力求通过听评课活动,使综合实践的课堂教学改变以往的应付、呆板、满堂哄的现象,做到科学、务实、创新,既促进教师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又使学生能在课堂上学有所得,真正地走向生活,走向实践,走向创新。

  由学校教导处组织全面的听评课活动,对每一堂课的优缺点进行详细的评价与指导,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为保证实践课的质量奠定基础。学期中不定时地对活动课进行抽查,检验活动课的质量是否有明显提高,期末根据学校指定的课题,进行一次优质课评选活动,检测活动课的授课质量,评选出优质课进行推广,促使每个教师的授课水*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我们还对三次听评课中不合格的教师限期充实与提高,将听评课活动扎实地落实到了实处。听评课制度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吹进了课堂,使综合实践课的课堂也充满了新课改的气息,不但敦促教师不断地改革创新,而且调动了他们上好活动课的积极性,使每一节活动课都科学扎实,保质保量。

  4、改进完善总结

  为了不断地在活动中反思提高,我们还建立了阶段性总结制度。阶段性案例:活动进行一个阶段后,教师们根据活动情况及时撰写活动案例,记录活动中的收获、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今后的改进措施等,对这一阶段的活动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阶段性反思:不断反思才能不断提高。教师要根据每一阶段的活动情况,对照新的教育理念和活动中的实际情况,经常进行反思,并形成书面报告。对典型问题校课题组要组织统一学*、讨论、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时进行总结与推广。教学实录:我们不但要求每位教师讲好优质课,而且要求他们要整理好课堂实录,并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点评与反思,在整理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提高,也为今后的活动课教学留下第一手教学资料。指导手记:为了进一步强化教师指导工作,抓好教师指导这个薄弱环节,我们要求每位教师要有指导手记,记录个人指导过程中的心得体会、点滴收获、经验教训等,边活动边总结边提高。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活动课程的一种特殊发展形态,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备受关注,但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现实复杂性大量存在,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迷茫、忧虑和担心,但是我们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会做得更好。

综合实践活动课工作总结11

  本学期,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工作,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中心,以“创新、实践、发展”为主线,采取“点上深化、面上拓展、纵深推进”的措施,深化课程研究,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和有效化实施,全面提高课程实施水*。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观察、体验与思考,从发现中提出问题,然后积极主动地去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下面对本学期综合实践课工作做一下总结:

  一、给学生提供自由学*的空间

  对教师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最好不用“上课”或“教”这样的字眼,而是用“做”“实施”或“开展”更合适。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课不是“上出来”的,也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在活动期间,让学生尽情地观赏一切,分析一切,这一切原本对他们来说,确实是陌生的,但正因为陌生,恰恰给了他们以新奇的感觉,学生透过疑云看本质,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活动,开展广泛的交流,并对获得的种种信息和现象进行充分的,毫无拘束的争辩,在争论中认识,在争辩中深化。这对于我们也提出了一个严厉的挑战,因为综合实践活动可体现学生学*的主体性、主动性和探究性,学生带着问题来研究,带着准备来探索,一切也都是新的,这样一来,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可得到提高,也有利于拓展文化结构和自身素质。在五年级的综合实践主题活动中,一些学*并不是很好的学生,却对染纸的研究表现出非同一般的激情和能力,让人欣喜而欣慰。他们那种敏锐的洞察力,那种高超的探究能力,那种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都充分展示出了,活动给了他们欣然求知的乐趣,活动教会了他们做人的道理。

  二、给学生搭建主动学*的舞台

  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在具体的实施中,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交流阶段。对于这些活动内容,一节课完成是不现实的,为此两周围绕一个内容展开,让学生有足够时间、空间,深度参与实践过程,获得丰富体验。

  在准备阶段,在学生对身边的社会、自然现象有了初步观察的基础上,在教室里讨论,指导学生提出问题,确定主题,做出活动方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孩子将模糊的问题有效合理地表述出来,并帮助与指导学生准备工具与材料。

  在实施阶段,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去经历与体验。因为学生的能力有限,还有安全问题,活动是以小组的方式进行。我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一些指导,对一些必要的专题讲解和方法的介绍,并对学生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观察,善于发现学生的特点,对学生做出恰当的评价。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自由自在的组织活动小组,确定好自己研究的主题及内容,确定研究的目标体系。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我精心设计过程,并对学生的学*活动及学*过程进行严格的调控。在综合实践中,研究方式的选择,学*小组的组成,活动过程中的计划、活动成果的构想,都完全在学生自己手上。

  三、让学生加强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分享成果

  综合实践活动这一门课程以“实践”为主,为了更好地对学生的活动成果进行评价和反思。我指导学生要注意收集、整理各种相关的活动资料,如照片、录像、日记、采访和调查记录、小报等,并在每次活动结束后,让学生撰写活动日记和心得体会,将活动的一刻永远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家长老师分享活动的成果。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探索过程,是一种实践过程,也是一种开放性思维过程,在实践活动中,最重要的是不重结果,而重过程,只要我们的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成长起来了,这就是成功。

综合实践活动课工作总结12

  一学期来,我和孩子们在综合实践活动课这片快乐的绿洲上一起研究,共同感受、共同分享、共同成长着,下面也让我进行一番回顾和总结:

  一、活动情况

  (一)七年级开展了以“童年岁月”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访、调查、对比、制作“童年岁月卡”、成果汇报等活动,让学生们了解到自己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而这份幸福是父母等人用血汗换来的。从而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二)5月10日是母亲节,为培养学生学会感恩,树立远大.想,勤奋学*,我校以母亲节为契机,开展了以“母爱无疆——感恩父母”为主题的全校型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走进父母、主题征文、致母亲一封信、我为母亲做件事、主题汇报演出等五个阶段的活动。不但培养了学生爱父母、爱祖国的情感,使学生学会感恩,学会付出,还让学生收.、利用信息能力、规划意识、动手动脑能力、创新精神等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更使学生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让他们通过自主实践获得知识的学科,是一个可以让他们自由发扬个性,展示才华、锻炼能力的舞台,他们已由衷地爱上了综合实践活动课,一说到要上综合实践课,大家都乐了……这些都让我感到欣慰。

  二、点滴经验

  在专家们的多次专业引领和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我不断地成长着,下面是我这学期来认为比较有成效的几点做法:

  1、以前在写活动方案时我只写出活动总目标,没有再细化到每节课的目标,这样导致老师上课时目标不够明确,上课内容较零散,没有突破重难点。发现这个问题后,这学期每节课上课前我都在总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更具体的备课,对每节课的活动目标、学生主要活动、教师指导要点等方面进行认真的考虑,并书写在笔记本上,也因为我这样做所以觉得现在每节课上起来更顺手了,课堂教学效果更好了,学生也能在每节课都能有所获。

  2、以前我常常有个困惑就是如何知道学生在课外的活动情况,这学期来我认真地指导孩子们写好“活动记录”“信息卡“考察记录”等,在上课前我都先把孩子们的这些作业收上来批改,从作业中我们就可以较好地了解孩子们的活动情况,那么就有利于我们在上课时有针对性地进行点评、指导。

  三、我的困惑

  学生的作业经常要催怎么办?

  虽然在课堂上自认为已经把作业布置得再清楚了,也多次强调要按时完成,可每次去收作业都让我大失所望,孩子们不能自觉地完成作业,一催再催,虽然我也.用批评加激励措施,可每次仍有不少同学没完成,有时去催作业,其他老师常会说:“语数作业能保证完成就了!”我也无奈地笑笑,孩子们可能也是这种想法吧!可技能科的作业不完成老师就更难上课了。这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今后思路

  回顾这一学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有喜有忧,是忙碌而又充实的,今后,我将扬长避短,继续努力做好以下方面:

  1、加强理论引领,向专家请教,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大胆创新和实践,多反思和总结,积极参与各种学*培训和竞赛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和科研能力,让学生爱上综合实践活动课。

  2、以身作则,组织和带动其他综合实践活动老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进一步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机制,探索一条螺旋上升的本土化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之路,更好地实现课程资源共享,促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常态化、有效开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工作总结13

  综合实践课程作为一门新课程,我不断努力、探索,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充实自己,让综合实践课生根、发芽。下面总结一下这学期的工作。

  本学期开展每个主题活动时,我都会在班级中展开讨论:该如何去操作,也就是要做些什么事?经过讨论,决定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收集资料。

  二、交流体验。

  三、实践操作。

  四、总结活动。

  在轰轰烈烈开展活动的过程中仍存在各种问题:

  ( 1 )由于四年级学生年龄还小,刚刚接触社会,他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还不够,活动能力也较差,在实际操作中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我们再多些耐心的帮助和指导,特别是在进行问卷调查方面。

  ( 2 )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全身心地参与了:有的学生没真正的投入到活动中,有的队员搜集的资料较少,还有的学生没有保存好一手资料,造成资料的丢失,有个别小组活动时不积极等等。

  ( 3 )在上综合实践活动课时,由于考虑学生的安全因素,我们在外出活动时间上难以得到保证。走出校园实地调查,走入社会进行活动的几乎没有,我们可以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开发对活动有价值的校内外资源,为队员开展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

  ( 4 )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酌情分工,各任其责。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学生的参与性,但现实情况注定有些制订好的方案,对于一部分学生是无法完成的。因为学生的能力有一定的差异:有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比较强,有的同学写作能力较强,还有的活动能力较强。如何使学生真正快乐地参与到整个活动中,做到人人参与,充分发挥综合实践的全员性是我需要深深思考的问题。

  在这学期的各种综合实践主题活动中,通过参加活动学生们获得了对社会的宝贵经验,更享受到了无限的快乐。因此我们觉得,不管是稚嫩还是精彩,是参与还是观看,每一次活动过程就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一个脚印、一片风景、一道痕迹、一次体验!这一段有意义的时光已经成为是我任教学生这一学期中最开心的日子,将会永远存留在他们心中。 下学期在社会调查上多下功夫,尽量让任教的班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利用调查访问等探究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加强学生的交际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工作总结14

  一、领导重视,师生配合

  学期开学前,主任对教师进行专题辅导讲座,并对本学期的具体工作做了周密部署,使教师对本课程有系统的认识和了解,同时学校还组织所有班主任认真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为此项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主任深入班级检查上课情况,并对课堂上出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除此之外,主任还利用每周一带领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总结上节课中的成功与不足之处,研究下节课到底应该怎么上。

  一年来学校对本项工作高度重视,严抓严管,时时督促,处处检查,随机指导,确实起到了“导航”的作用。

  二、钻研教材,及时反思,努力走进“综合”课程

  上学期只有三年级有资源包,其他年组均是自己编写为课程的开展设置了障碍,在这种情况下,我仍根据课程特点选择课题,并带领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学期资源包齐备,使得老师有了施展才能的场地。

  我在每节课前都深入钻研教材,把需要准备的工作提前做好。有些活动需要提前着手准备材料,就事先安排好,保证了活动的正常进行。如:第十二册教材《种子萌发的条件》一课,课前我就安排了学生从家中拿来了各种不同的种子,这样课堂上才能及时进行观察、分析。

  课上努力将课上搞得生动有趣,把各项活动贯穿课堂始终,并和学生共同参与,使课堂气氛活跃。课后教师及时进行反思,对本节课的成功和不足进行小结,并记录于教案上,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以求更大的进步。

  三、学生课内外结合,主动调查、采访、收集、汇报,活动形式多样,兴趣空前高涨。

  与数学、语文学科相比,综合实践活动课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自主性和趣味性,所以,一经开展,就获得了学生的喜欢,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在教学《饮水与健康》一课时,学生主动的到图书馆、微机室查找资料,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在课堂进行汇报。从始至终,学生都是在自主的活动,学生的脑、眼、口、手、时间、空间得到了极大的**,真正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虽然在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下,我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问题依然存在,如:自身能力有限,一些社会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因条件局限无法开展等等,使得我们的手脚受到束缚,无法大刀阔斧的去开展活动。但我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这些问题会迎刃而解,综合实践活动这一新型课程必将进一步发挥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作用。

综合实践活动课工作总结15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目标,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它是以塑造学生完满人格,以实现学生主动发展、追求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融合为价值取向,以贴*学生最关注的自然现象和社会问题为基本内容,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具有很强的挑战性。为保证其课程实施的质量,为全面推进新课改积累经验,综合实践活动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自己的基本任务。它与其他学科课程相比,在价值、地位、组织与实施方式上有着很大的不同,它引导学生融会现代生活,思考现代问题,参与现代科学实验,发展学生的个性、独立性、积极想和创造想,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具体工作

  基于我镇的实际情况,各校的综合实践活动的任课教师全部是兼职,而且以行政人员任教的居多,因此对本课程的实施与教研活动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根据教育局普教工作意见,为进一步规范课程行为,提高实施质量,本学期也开展了一些教研工作:

  1、明确目标、学透计划

  开学初镇综合实践教研组组织各校科任学*讨论,学*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并进行解读,使任课教师明白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的要求,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经过大家讨论,找出困惑,形成共识,如何进行学科整合,如何利用课堂有效时间开展综合活动?根据大家的需求我们共同拟订了详实的计划。开展这样的教研活动能有效地为我镇综合实践活动的任课教师们搭建了交流学*的*台。

  2、课例示范同伴互助激励向上

  为使我镇各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地开展起来,推进新课程改革深入展开,镇教研组组织各校骨干教师外出学*,分别去了樟木头实验小学、师范附小和万江学校等等,他们的典型课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像,也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听过以后,我们初步知道怎样利用资源进行课前准备、怎样开展活动、怎样进行评价有了较明显的认识。同时我们也安排了两节互听课,兄弟学校间互相学*互相交流共同进步。要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做好,仅仅靠一个教师的力量是不够的,若不整合资源,调动多方力量进行攻关是难以出成绩的。基于这种认识,我们采取了伙伴联动,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同时我们体会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育资源相当广阔。

  2、领会精神,拓展学科内容,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妥善处理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的关系,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课题。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时,教师们要引导学生综合、延伸、重组学科知识,将综合实践活动与某些学科结合起来进行,从而拓宽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领域。实践证明,综合实践活动可与某些学科结合起来进行。特别是新课程中的许多学科,很容易整合成为一次主题活动。这样,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学科知识重组、提升、应用于实践,同样可开发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同时,在实施主题过程中将不断生成新的主题,形成丰富而具有特色的主题活动系列。因此如何组织综合实践活动是课程有效实施的关键,通过与各课任教师的交流对我在组织综合实践活动方面有很大的帮助。

  三、今后的工作方向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它不受学科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的限制,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自己收集资料,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充分发挥出来。所以我们要更好地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多给学生提供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品质。

  总之,通过一学期的教研与课堂教学实践,我与各校的综合实践教师们共同成长起来,因为本人也是在今年才任职综合实践辅导员工作,所在这个学期对于综合实践课程的教研工作如何去展开我们还在摸索阶段,但我相信我们的教研工作会越来越成熟。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工作总结(精选五篇)(扩展2)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工作总结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工作总结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对某一阶段的学*、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给人努力工作的动力,因此我们要做好归纳,写好总结。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工作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工作总结1

  一学期来,我和孩子们在综合实践活动课这片快乐的绿洲上一起研究,共同感受、共同分享、共同成长着,下面也让我进行一番回顾和总结:

  一、活动情况

  (一)七年级开展了以“童年岁月”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采访、调查、对比、制作“童年岁月卡”、成果汇报等活动,让学生们了解到自己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而这份幸福是父母等人用血汗换来的。从而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二)5月10日是母亲节,为培养学生学会感恩,树立远大理想,勤奋学*,我校以母亲节为契机,开展了以“母爱无疆——感恩父母”为主题的全校型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走进父母、主题征文、致母亲一封信、我为母亲做件事、主题汇报演出等五个阶段的活动。不但培养了学生爱父母、爱祖国的情感,使学生学会感恩,学会付出,还让学生收集、利用信息能力、规划意识、动手动脑能力、创新精神等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更使学生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让他们通过自主实践获得

  知识的学科,是一个可以让他们自由发扬个性,展示才华、锻炼能力的舞台,他们已由衷地爱上了综合实践活动课,一说到要上综合实践课,大家都乐了……这些都让我感到欣慰。

  二、点滴经验

  在专家们的多次专业引领和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我不断地成长着,下面是我这学期来认为比较有成效的几点做法:

  1、以前在写活动方案时我只写出活动总目标,没有再细化到每节课的目标,这样导致老师上课时目标不够明确,上课内容较零散,没有突破重难点。发现这个问题后,这学期每节课上课前我都在总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更具体的备课,对每节课的活动目标、学生主要活动、教师指导要点等方面进行认真的考虑,并书写在笔记本上,也因为我这样做所以觉得现在每节课上起来更顺手了,课堂教学效果更好了,学生也能在每节课都能有所获。

  2、以前我常常有个困惑就是如何知道学生在课外的活动情况,这学期来我认真地指导孩子们写好“活动记录”“信息卡“考察记录”等,在上课前我都先把孩子们的这些作业收上来批改,从作业中我们就可以较好地了解孩子们的活动情况,那么就有利于我们在上课时有针对性地进行点评、指导。

  三、我的困惑

  学生的作业经常要催怎么办?

  虽然在课堂上自认为已经把作业布置得再清楚了,也多次强调要按时完成,可每次去收作业都让我大失所望,孩子们不能自觉地完成作业,一催再催,虽然我也采用批评加激励措施,可每次仍有不少同学没完成,有时去催作业,其他老师常会说:“语数作业能保证完成就不错了!”我也无奈地笑笑,孩子们可能也是这种想法吧!可技能科的作业不完成老师就更难上课了。这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今后思路

  回顾这一学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有喜有忧,是忙碌而又充实的,今后,我将扬长避短,继续努力做好以下方面:

  1、加强理论引领,向专家请教,向身边的优秀教师

  学*,大胆创新和实践,多反思和总结,积极参与各种学*培训和竞赛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和科研能力,让学生爱上综合实践活动课。

  2、以身作则,组织和带动其他综合实践活动老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进一步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机制,探索一条螺旋上升的本土化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之路,更好地实现课程资源共享,促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常态化、有效开展。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工作总结2

  本学期,我们以”创新、实践、发展”为主线,以”综合学*、社区实践、劳动技术”为目标构建知识模块,使学生通过综合性、开放性的实践活动,获得健全的、创造的人格发展。

  一、根据实际选择主题。

  确定研究专题是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起点。专题可以是教师提供、学生自主选择的,也可以由学生选定,其来源可以在生活中提炼,在学*中发现,在兴趣中选择。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主要引导学生在以下几方面确定研究专题。

  1、在科技教育中选定主题。本学期,我们学校把”科技教育”作为特色建设。因此,我们引导学生从”劳技教育”“环保教育”“科学实验”“人与自然”等侧面提炼主题。让学生在”劳动中学劳动”,树立劳动观念,学*劳动技巧;让学生”在考察中学环保”,树立环保意识,参与环保实践。让学生”在自然中学自然”,丰富科学知识,经历探究过程。 2、在社会生活中选定主题。社会生活是个大舞台,更是一本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活”教材,它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活生生的现实,也为学生的活动贡献出了比教科书更详尽、更感性、更生动、更富有人情味的环境。因此,我们我们要让学生从社会中选定感兴趣的主题,让学生关注社会,体验社会角色;热爱生活,关注生活问题;并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智慧而有创意地生活。

  3、在学科整合中选定主题。学科的综合性,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课本中的一些知识点明确其来龙去脉。引导学生梳理差不多时间段的各学科之间的知识点、能力点,整合出结合点、交叉点。如:“走进秋天”主题活动,他们画秋天、用树叶贴叶子画;运用语文课上,课外学到的秋天的诗歌及课外收集的秋天的节气与成语进行展示;用舞蹈表现秋天的美,加深对秋天的美的感悟与认识。这样加强了美术、音乐、语文等学科的融合,综合培养了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二、运用各种方法开展活动

  学生的`学*方式各不相同,综合实践活动也应该尊重学生的差异,采用多样的探究方式和活动手段,刺激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从参与研究的对象来看,可以采用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从研究采取的手段来看,可以采用活动设计、网络技术、调查研究、参观访问、实验演示、表演交流、社会宣传、总结、答辩、反思等学*活动。如:”校园安全我知道”就是综合运用了各种方法手段:通过网络、电视、图书馆等途径调查了解安全知识;学生经过深入研究调查后,深刻地感受到遵守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并设计安全标识,制做手抄报在学校、社区进行宣传,提高其他学生和生活在自己周围的人的交通意识意识。学生在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活动中进行有效的研究。

  三、采用各种形式展示成果。

  在活动总结阶段,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学*收获进行归纳、整理,得出结论,形成活动报告,并进行不同方式的表达、与交流。学生通过实践,必然会产生许多作品:小制作、幻想画;倡议书、广告语等等。我们在活动一个阶段或结束以后,就可以组织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交流,组织大家对作品进行评点、改进。

  四:实践中的一些困惑

  (1)信息技术本身就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确实需要信息技术。我们在活动过程中发现,学生家庭条件有限,在搜集、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出现了困难。

  (2)有的学生没真正的投入到活动中,有的学生搜集的资料较少,还有的学生没有保存好一手资料,造成资料的丢失。有个别小组活动时不积极等等,

  (3)在上综合实践活动课时,由于考虑学生的安全因素,我们在外出活动时间上难以得到保证。走出校园实地调查,走入社会进行活动的还较少,教师要注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开发对活动有价值的校内外资源,为学生开展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

  (4)综合实践活动对经济的要求也比较高,如最好班级能有一个照相机或摄像机随时进行拍摄,但现在还达不到这个要求,另外由于家长也不是很放心让学生把照相机等带到学校,因此也存在操作上的一些困难。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新课程中的重要领域,模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内容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下学期,我将不断挖掘、开发、利用无限的课程资源,给学生创造广阔的令生命自由生长的空间,让综合实践活动展现其独特魅力,创生出一片片更为耀眼的风景。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工作总结3

  一学期来,我和孩子们在综合实践活动课这片快乐的绿洲上一起研究,共同感受、共同分享、共同成长着,下面也让我进行一番回顾和总结:

  一、活动情况

  (一)七年级开展了以“童年岁月”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采访、调查、对比、制作“童年岁月卡”、成果汇报等活动,让学生们了解到自己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而这份幸福是父母等人用血汗换来的。从而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二)5月10日是母亲节,为培养学生学会感恩,树立远大理想,勤奋学*,我校以母亲节为契机,开展了以“母爱无疆——感恩父母”为主题的全校型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走进父母、主题征文、致母亲一封信、我为母亲做件事、主题汇报演出等五个阶段的活动。不但培养了学生爱父母、爱祖国的情感,使学生学会感恩,学会付出,还让学生收集、利用信息能力、规划意识、动手动脑能力、创新精神等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更使学生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让他们通过自主实践获得知识的学科,是一个可以让他们自由发扬个性,展示才华、锻炼能力的舞台,他们已由衷地爱上了综合实践活动课,一说到要上综合实践课,大家都乐了……这些都让我感到欣慰。

  二、点滴经验

  在专家们的多次专业引领和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我不断地成长着,下面是我这学期来认为比较有成效的几点做法:

  1、以前在写活动方案时我只写出活动总目标,没有再细化到每节课的目标,这样导致老师上课时目标不够明确,上课内容较零散,没有突破重难点。发现这个问题后,这学期每节课上课前我都在总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更具体的备课,对每节课的活动目标、学生主要活动、教师指导要点等方面进行认真的考虑,并书写在笔记本上,也因为我这样做所以觉得现在每节课上起来更顺手了,课堂教学效果更好了,学生也能在每节课都能有所获。

  2、以前我常常有个困惑就是如何知道学生在课外的活动情况,这学期来我认真地指导孩子们写好“活动记录”“信息卡“考察记录”等,在上课前我都先把孩子们的这些作业收上来批改,从作业中我们就可以较好地了解孩子们的活动情况,那么就有利于我们在上课时有针对性地进行点评、指导。

  三、我的困惑

  学生的作业经常要催怎么办?

  虽然在课堂上自认为已经把作业布置得再清楚了,也多次强调要按时完成,可每次去收作业都让我大失所望,孩子们不能自觉地完成作业,一催再催,虽然我也采用批评加激励措施,可每次仍有不少同学没完成,有时去催作业,其他老师常会说:“语数作业能保证完成就不错了!”我也无奈地笑笑,孩子们可能也是这种想法吧!可技能科的作业不完成老师就更难上课了。这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今后思路

  回顾这一学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有喜有忧,是忙碌而又充实的,今后,我将扬长避短,继续努力做好以下方面:

  1、加强理论引领,向专家请教,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大胆创新和实践,多反思和总结,积极参与各种学*培训和竞赛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和科研能力,让学生爱上综合实践活动课。

  2、以身作则,组织和带动其他综合实践活动老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进一步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机制,探索一条螺旋上升的本土化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之路,更好地实现课程资源共享,促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常态化、有效开展。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工作总结4

  一学期来,我和孩子们在综合实践活动课这片快乐的绿洲上一起研究,共同感受、共同分享、共同成长着,下面也让我进行一番回顾和总结:

  一、活动情况

  (一)七年级开展了以“童年岁月”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访、调查、对比、制作“童年岁月卡”、成果汇报等活动,让学生们了解到自己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而这份幸福是父母等人用血汗换来的。从而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二)5月10日是母亲节,为培养学生学会感恩,树立远大.想,勤奋学*,我校以母亲节为契机,开展了以“母爱无疆——感恩父母”为主题的全校型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走进父母、主题征文、致母亲一封信、我为母亲做件事、主题汇报演出等五个阶段的活动。不但培养了学生爱父母、爱祖国的情感,使学生学会感恩,学会付出,还让学生收.、利用信息能力、规划意识、动手动脑能力、创新精神等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更使学生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让他们通过自主实践获得知识的学科,是一个可以让他们自由发扬个性,展示才华、锻炼能力的舞台,他们已由衷地爱上了综合实践活动课,一说到要上综合实践课,大家都乐了……这些都让我感到欣慰。

  二、点滴经验

  在专家们的多次专业引领和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我不断地成长着,下面是我这学期来认为比较有成效的几点做法:

  1、以前在写活动方案时我只写出活动总目标,没有再细化到每节课的目标,这样导致老师上课时目标不够明确,上课内容较零散,没有突破重难点。发现这个问题后,这学期每节课上课前我都在总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更具体的备课,对每节课的活动目标、学生主要活动、教师指导要点等方面进行认真的考虑,并书写在笔记本上,也因为我这样做所以觉得现在每节课上起来更顺手了,课堂教学效果更好了,学生也能在每节课都能有所获。

  2、以前我常常有个困惑就是如何知道学生在课外的活动情况,这学期来我认真地指导孩子们写好“活动记录”“信息卡“考察记录”等,在上课前我都先把孩子们的这些作业收上来批改,从作业中我们就可以较好地了解孩子们的活动情况,那么就有利于我们在上课时有针对性地进行点评、指导。

  三、我的困惑

  学生的作业经常要催怎么办?

  虽然在课堂上自认为已经把作业布置得再清楚了,也多次强调要按时完成,可每次去收作业都让我大失所望,孩子们不能自觉地完成作业,一催再催,虽然我也.用批评加激励措施,可每次仍有不少同学没完成,有时去催作业,其他老师常会说:“语数作业能保证完成就了!”我也无奈地笑笑,孩子们可能也是这种想法吧!可技能科的作业不完成老师就更难上课了。这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今后思路

  回顾这一学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有喜有忧,是忙碌而又充实的,今后,我将扬长避短,继续努力做好以下方面:

  1、加强理论引领,向专家请教,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大胆创新和实践,多反思和总结,积极参与各种学*培训和竞赛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和科研能力,让学生爱上综合实践活动课。

  2、以身作则,组织和带动其他综合实践活动老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进一步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机制,探索一条螺旋上升的本土化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之路,更好地实现课程资源共享,促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常态化、有效开展。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工作总结5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适应学生个性发展和社会需要,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以“实践、创新、发展”为主线,更有效地提升素质教育的丰富内涵,让学生尽早地通过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学会在观察中思考,实践中体验,探究中创新,拓展知识和技能,锻炼、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实践能力、正确对待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能力,激发和养成艰苦奋斗、创新探索、勇于拼搏、不断进取、团队合作的精神,让他们有机会去探索实际问题、参与实际生活,成为一个有素养、有能力的现代中学生。

  二、课程实施的原则

  1.主题性原则

  传统的课程类型既包含有知识,又包含有经验,并按照知识和经验的系统结构组织和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尽管也包含有知识和经验,但它是以知识和经验的现实主题为中心进行组织,以问题的形式来呈现,通过活动的方式来实施的。因此,它既不是单纯的学科课程,也不是活动课程,而是综合了各种课程优点达到了优势互补的,以主题性为主要特征的课程。

  2.生活性原则

  长期以来,受理想教育思想的影响,学校教育将人类迫切要求解决的现实问题与人类生活的课题置之度外,结果导致学生缺乏起码的社会生活常识。正因为如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着力解决这一问题,促使学校教育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未来与现实的统一。而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之一,在于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避免学术性、学问化,多选取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如家庭、环境、健康、交通、文化、城市建设等问题。

  3.开放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的综合,决定了其教学组织形式在时间、空间上应该是开放的,而非限制于教室和课堂45分钟,教师应让学生走进生活,走向社会,引导他们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实践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4.全面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既要培养学生的认知系统,也要内化个体的心理因素,发展他们的非认知系统。所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不仅要关注知识、能力,而且要关注学*方法和过程,关注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课程的实施

  (一)目标

  知识层面:通过学生的实践和探究,丰富自身的知识积累。

  能力层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激发学生实践、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大胆质疑,勇于开拓的学*情操,构建学生艰苦奋斗、创新探索、勇于拼搏、不断进取、团队合作的精神。

  (二)内容指向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确定,应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知识以及相关的直接经验;第二,旨在培养和提高综合能力的经验和素材;第三,在整体背景和视野中形成的态度与情感。根据上述原则,我们在寻求人的发展的前提下,从文化领域的全面性和均衡性角度考虑,认为我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应包括:

  (1)发展思维能力;

  (2)培养读书的兴趣和读书*惯;

  (3)认识社会问题;

  (4)发展想象力和鉴赏能力;

  (5)从事劳动与技术活动;

  (6)搜集信息;

  (7)促进身心健康;

  (8)展示个人才华。从上述八个方面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不仅可以克服活动主义和经验主义课程的弊端,而且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 、教学活动的具体措施

  1、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认真备课,收集各种资料,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并且运用新课程理念,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认真钻研教材、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运用多种评价手段,以激励学生的探究兴趣。

  2、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进行探究性的学*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3.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活动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等,让学生在对问题进行思考、探索尝试、参与和解决的自由中获得积极的、生动活泼地发展。

  4.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积累感性经验,运用和验证已有的学科知识经验和技能,多思路、多角度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5.采用独立活动和合作活动的紧密结合,让学生学会与人共处,学会沟通合作,学会互相交流,学会与大家分享研究成果。

  6.发挥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而又密切联系的特点。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尤其重视解决那些与学生关系密切的实际问题,从中让学生体会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价值。

  (四)、活动主题

  书香伴我成长。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工作总结(精选五篇)(扩展3)

——综合实践活动课工作总结(精选五篇)

  综合实践活动课工作总结 1

  本学期,四年级的同学们接触到了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比起其他课,这门课更具实践性、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同学们对这门课投入了巨大的热情,每一次活动都是那么积极踊跃。 通过半个多学期的实践,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走进大自然,开阔了眼界,丰富了见识,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与快乐。 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要重视对学生的评价。

  一、重视过程评价

  评价时,不应该过于看重于学生所获得的知识的多少及作品的优劣,而应特别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关注学*的过程和方法,关注交流与合作,关注动手实践以及所获得的经验与教训。因此要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要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

  二、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

  评价可采用多种方式,如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的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小组的评价与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等。其中以学生的自我评价为主。由于是让学生自我评价,其压力较小,学生可以充分地畅谈自己参与活动的体验、经验和教训,自由地交换意见。同时,这种集体和个人的自我评价也可以使学生享受到健康的民主风气的熏陶和教育。

  三、评价的开放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评价也应该具有开放性,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应尽可能采用集体讨论和交流的形式,将个人和小组的经验及成果展示出来,并鼓励相互之间充分发表意见和评论。这样的评论不仅可以使学生吸收他人的有益经验,而且还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问题的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敢于和善于发现问题并发表个人见解的优良品质。反思本学期的综合实践工作,我想有成功也有不足!

  成功之处是:

  1、激发了学生对综合实践的巨大热情。

  2、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不足之处有:

  1、面对这门课程,深深了解到自己知识储备的不足,以后还需在*时的生活、学*中给自己不断充电。

  2、对于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光有热情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更好的主动学*、主动发现、主动研究的精神。

  3、对于身边的资源利用的还不够,我想在以后的活动中要努力争取家长的支持和帮助,寻求其他相关人士的帮助。

  展望下学期的工作,发扬优势,改进不足吧,尽我的所能把这门课教好,使学生获得发展与进步。 。

  综合实践活动课工作总结 2

  本学期,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工作,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中心,以“创新、实践、发展”为主线,采取“点上深化、面上拓展、纵深推进”的措施,深化课程研究,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和有效化实施,全面提高课程实施水*。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观察、体验与思考,从发现中提出问题,然后积极主动地去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下面对本学期综合实践课工作做一下总结:

  一、给学生提供自由学*的空间

  对教师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最好不用“上课”或“教”这样的字眼,而是用“做”“实施”或“开展”更合适。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课不是“上出来”的,也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在活动期间,让学生尽情地观赏一切,分析一切,这一切原本对他们来说,确实是陌生的,但正因为陌生,恰恰给了他们以新奇的感觉,学生透过疑云看本质,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活动,开展广泛的交流,并对获得的种种信息和现象进行充分的,毫无拘束的争辩,在争论中认识,在争辩中深化。这对于我们也提出了一个严厉的挑战,因为综合实践活动可体现学生学*的主体性、主动性和探究性,学生带着问题来研究,带着准备来探索,一切也都是新的,这样一来,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可得到提高,也有利于拓展文化结构和自身素质。在五年级的综合实践主题活动中,一些学*并不是很好的学生,却对染纸的研究表现出非同一般的激情和能力,让人欣喜而欣慰。他们那种敏锐的洞察力,那种高超的探究能力,那种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都充分展示出了,活动给了他们欣然求知的乐趣,活动教会了他们做人的道理。

  二、给学生搭建主动学*的舞台

  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在具体的实施中,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交流阶段。对于这些活动内容,一节课完成是不现实的,为此两周围绕一个内容展开,让学生有足够时间、空间,深度参与实践过程,获得丰富体验。

  在准备阶段,在学生对身边的社会、自然现象有了初步观察的基础上,在教室里讨论,指导学生提出问题,确定主题,做出活动方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孩子将模糊的问题有效合理地表述出来,并帮助与指导学生准备工具与材料。

  在实施阶段,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去经历与体验。因为学生的能力有限,还有安全问题,活动是以小组的方式进行。我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一些指导,对一些必要的专题讲解和方法的介绍,并对学生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观察,善于发现学生的特点,对学生做出恰当的评价。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自由自在的组织活动小组,确定好自己研究的主题及内容,确定研究的目标体系。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我精心设计过程,并对学生的学*活动及学*过程进行严格的调控。在综合实践中,研究方式的选择,学*小组的组成,活动过程中的计划、活动成果的构想,都完全在学生自己手上。

  三、让学生加强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分享成果

  综合实践活动这一门课程以“实践”为主,为了更好地对学生的活动成果进行评价和反思。我指导学生要注意收集、整理各种相关的活动资料,如照片、录像、日记、采访和调查记录、小报等,并在每次活动结束后,让学生撰写活动日记和心得体会,将活动的一刻永远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家长老师分享活动的成果。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探索过程,是一种实践过程,也是一种开放性思维过程,在实践活动中,最重要的是不重结果,而重过程,只要我们的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成长起来了,这就是成功。

  综合实践活动课工作总结 3

  小学教学工作总结,本学期我校继续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南,进一步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的学*,结合本校的实际,加强学科间的整合,加强与生活的密切整合,努力构建活动的评价体系,同时通过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经验和真切的体验。我们的活动重心放在了学生能力培养上,结合学校大课题研究设定了自己的研究内容“提高小组合作学*的实效性”。我们将课堂作为实践基地,关注学生的活动细节,注重教学目标的达成,落实具体的研究内容。

  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开发课程资源。本学期我们开发了短线——《走进花的世界》、《贴画》、《树叶贴画》、《折纸》等多项活动。总的来说,在实施中,这些活动都能够可以顺利开展、落实,因为它们既贴*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学*兴趣;又给了学生充分活动、体验的过程,学生能够从中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2、常规教学是学校工作的重点。每周二下午第三节课是全校集中上综合实践课的时间。老师们认真履行学校学*制定的集体备课制度,提前一周钻研教材,探讨学生,力求将每一节课都落到实处。分管主任和巡课领导会及时反馈各班综合实践课的开展情况,表扬优秀,指出不足。尤其分管综合实践活动的王泳主任更是考虑周到,在校园网上提供了很好的选题,大大开阔了老师们的视野,老师们开展活动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就更强了。同时学校认真组织教研组学*、研讨活动。分别以*行班、年级组、全校性三种集合学*研讨方式展开。安排一个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展示活动,并组织教师进行听课、评课活动,以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水*。在活动的时间上,不再占用双休日时间,而是在安排课务上,注重全盘考虑,集中在星期五内开展,使活动时间更加充足、更加有规律,从而优化教师的教育和成长方式。这进一步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使教师不断更新和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提升实践和反思能力。

  3、特色活动特色活动一直是我们的坚持,本学期我们除了常规教学外继续保持了长线——“竹韵”的研究活动。各年级根据校本教材进行有机地系列学*。

  4、注重过程,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实际体验、变化和表现。全面评价,反映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各方面的个性表现,包括学生在活动中的行为、情绪情感反应、参与程度、努力程度、合作程度等等。尊重多元,教师、教师集体、学生个人、学生集体、家长与社区成员等,都是学生评价活动的主体,都应该参与到对学生的评价中来。引导反思,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增强他们对自己所进行的活动的信心,学会在与人相处中,发现自己和他人的长处,提高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水*。

  在这一学期,我们的同学实践热情一直很高,并且在同学们的身上也发生了很多可喜的变化。在同学们浓厚的实践氛围中,我们也体会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魅力所在:综合实践活动室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但也有不足,表现如下:

  1、由于学校和学生个人的条件所限,某些可以采集的实况却

  不能如实地采集下来。这也是我们需要共同努力的。

  2、学生在活动设计过程中计划的不够详细,在采访中问题设

  置目的性不明显,层次不分明。这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改进。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观察、访问、动手、动脑、体验等实践手段,来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合作能力、自理自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活动课程的一种特殊发展形态,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备受关注,但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现实复杂性大量存在,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迷茫、忧虑和担心,但是我们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会做得更好!

  综合实践活动课工作总结 4

  小学教学工作总结,本学期我校继续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南,进一步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的学*,结合本校的实际,加强学科间的整合,加强与生活的密切整合,努力构建活动的评价体系,同时通过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经验和真切的体验。我们的活动重心放在了学生能力培养上,结合学校大课题研究设定了自己的研究内容“提高小组合作学*的实效性”。我们将课堂作为实践基地,关注学生的活动细节,注重教学目标的达成,落实具体的研究内容。

  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开发课程资源。本学期我们开发了短线――《走进花的世界》、《贴画》、《树叶贴画》、《折纸》等多项活动。总的来说,在实施中,这些活动都能够可以顺利开展、落实,因为它们既贴*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学*兴趣;又给了学生充分活动、体验的过程,学生能够从中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2、常规教学是学校工作的重点。每周二下午第三节课是全校集中上综合实践课的时间。老师们认真履行学校学*制定的集体备课制度,提前一周钻研教材,探讨学生,力求将每一节课都落到实处。分管主任和巡课领导会及时反馈各班综合实践课的开展情况,表扬优秀,指出不足。尤其分管综合实践活动的王泳主任更是考虑周到,在校园网上提供了很好的选题,大大开阔了老师们的视野,老师们开展活动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就更强了。同时学校认真组织教研组学*、研讨活动。分别以*行班、年级组、全校性三种集合学*研讨方式展开。安排一个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展示活动,并组织教师进行听课、评课活动,以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水*。在活动的时间上,不再占用双休日时间,而是在安排课务上,注重全盘考虑,集中在星期五内开展,使活动时间更加充足、更加有规律,从而优化教师的教育和成长方式。这进一步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使教师不断更新和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提升实践和反思能力。

  3、特色活动特色活动一直是我们的坚持,本学期我们除了常规教学外继续保持了长线――“竹韵”的研究活动。各年级根据校本教材进行有机地系列学*。

  4、注重过程,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实际体验、变化和表现。全面评价,反映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各方面的个性表现,包括学生在活动中的行为、情绪情感反应、参与程度、努力程度、合作程度等等。尊重多元,教师、教师集体、学生个人、学生集体、家长与社区成员等,都是学生评价活动的主体,都应该参与到对学生的评价中来。引导反思,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增强他们对自己所进行的活动的信心,学会在与人相处中,发现自己和他人的长处,提高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水*。

  在这一学期,我们的同学实践热情一直很高,并且在同学们的身上也发生了很多可喜的变化。在同学们浓厚的实践氛围中,我们也体会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魅力所在:综合实践活动室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但也有不足,表现如下:

  1、由于学校和学生个人的条件所限,某些可以采集的实况却

  不能如实地采集下来。这也是我们需要共同努力的。

  2、学生在活动设计过程中计划的不够详细,在采访中问题设

  置目的性不明显,层次不分明。这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改进。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观察、访问、动手、动脑、体验等实践手段,来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合作能力、自理自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活动课程的一种特殊发展形态,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备受关注,但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现实复杂性大量存在,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迷茫、忧虑和担心,但是我们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会做得更好!

  综合实践活动课工作总结 5

  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促进学生发展,落实全面育人”的为基本理念,尽可能地让每个学生从学校走进家庭、走进社会,走进大自然等更为生动、广阔的空间,在学生调查研究、合作交流中发展自我。

  一、因地制宜利用资源

  李家湾小学地处丹水河畔,位于高家堰镇和津洋口镇中间,信息较为闭塞。名山名水无,旅游胜地缺,历史遗产少,唯有远隔一公里多地有一革命烈士墓。学生主要来源于位置十分偏僻地金盆村、界岭村、佑溪村和交通比较便利地李家湾村。学生均是农村出生,父母文化程度较低,指导学生总说:“现在一年级的课程就难,有的我就不会做”。但学生爱说敢做,学*欲望较高,是综合实践开展的有利因素之一。我校教师13名,其中略懂音乐的有3人,能写写画画有有3人,懂点计算机的有2人,兴趣爱好较少。一直生活在信息闭塞环境中、勤垦踏实工作的老师们接受新信息略慢些,但有一颗把事情办好办实的责任心,是综合实践课赖于发展的因素之一。学校是学生学校学*生活活动的场所,自然也就成了生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主渠道。根据以上分析,我们把“青山绿水,我们作你的小卫士!”、“革命烈士,您安眠吧!”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次要资源,把学生在学校生成的课题作为主要资源。这样课题就定在了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环境中。

  二、建章立制加强管理

  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基本特征、目标、内容和实施等方面与其它课程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更多的是通过学*共同体的互动来完成。为更好地使综合实践活动沿着健康地轨道发展,他们建立和完善制度建设,加强管理。

  (一)立体化的管理网络

  管理网络由课程领导小组、课程实施小组、课程研究小组三级教研网络组成。其中课程领导小组是由校长挂帅,校委会全体成员为成员,主要负责制定课程总体实施方案和管理制度,负责管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日程操作及管理教师的调配工作,监控学校大型活动;课程实施小组由教导处牵头,综合实践活动课主导教师为成员,具体参与和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并及时地研究总结活动中的得与失;课程研究小组由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组成,负责课程的研究和提供理论指导。这样环环相扣的管理网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逐年递进的教学目标

  李家湾小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是:结合学校的地理优势,充分地利用教育资源,从学生的兴趣、认知规律出发,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在原来单一的课题研究基础上,进行持续的,系列的、深入的、有意义的拓展和延伸,形成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使课内外知识有益结合、相得益彰。

  (三)课内外相结合的课时管理

  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在安排上,采用固定课时(每周2课时)和弹性课时相结合的原则,可将每周活动时间分别集中在一个单位时间里使用,还可根据需要将综合活动时间与某学科或传统活动打通使用,亦可组织指导学生在双休日在指导教师的指导带领下开展实践活动,适当增加“大主题,长作业”的活动主题,保证每个学生每学期深度参与一个活动主题的完整实践过程。

  (四)多层次的教师参与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跨学科、跨领域的高度综合性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根据教师的'学业专长、认知水*、理论掌握情况将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教师分为主导教师、指导教师和管理教师三个层次。主导教师为这门课程的主要负责人,任务是进行研究性学*的理论课教学;指导教师是由相关学科的教师担当,根据实践活动的内容,有时也聘请校外的学者及其他科技人员参与。主要任务是在学生进行主题活动时提供专业理论知识指导,指导与帮助学生明确方向、完善研究方案和研究成果;管理教师由学校派人员担任,主要负责课外活动时间,场地的安排以及联系,为专业教师和指导教师的指导活动创造条件。

  (五)科学的激励制度

  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创特色学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教师是否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纳入教师发展性评价之中,并根据教师的参与程度、活动效果等进行适当的奖励。

  三、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一)加大培训保证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多样,涉及面广,形式较为开放。我校仅仅名主导教师参加过相关培训,还有两名主导和全体指导老师示参加过任何培训,因此校内培训十分必要。我校多次以讲座的形式对这门课程的性质、内容、特点,操作时应遵循的原则进行理论学*,提高教师对这门课的认识。

  (二)因势利导确定主题

  选择研究课题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首要环节,一个好的课题,就意味研究成功了一半。因而我校本着注重本土、立足校内、关注校外的指导思想,选择合适的研究课题,注意与学生的学*生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而且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亦可在原课题的基础上向纵深发展,形成系列,遥相呼应。

  1、注重本土

  我校提出了“走出去,培养学生自主发展,接触社会大课堂”的主题生成观,让学生观察周边的事物,学生发现:丹水河河床遍体鳞伤、垃圾堆积如山,河水发黑且臭气熏天,树木遭到砍伐由此,“青山绿水,我作你的小卫士”为主导思想的大课题诞生了,在教师的引导下又演绎成许多具体的适合学生研究的小课题,如:《走*垃圾山》、《丹河水的倾诉》、《热爱森林,保护树木》等等。这些课题迅速在班级安家落户,并且顺利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李家湾小学位于公路边,便利的交通给大家带来了方便,同时也给人们的安全带来了隐患。因此,《争做交通小卫士》的研究课题,也应运而生。

  2、立足校内

  既然校内生活占去学生大部分时间,那么生生,师生之间的活动也隐藏着有待开发的大量综合活动资源。四年级以学生的请假条错字连篇引出的笑话为契机,结合学生作业、*作及校内文化宣传板、板报上的错字别字而确定的《我们向错别定道别》课题喷涌而出,且开展得有生有色,校内校外反响强烈。根据水水龙头、电灯开关不能随时关闭的现象,开展了《节约每一滴水,不浪费每一度电》的主题活动;根据学生丢弃的饮料瓶、塑料袋、废纸、铅笔屑等废物开展了《废物与利用》的课题研究。类似这样与学生生活有关的现实问题如:《科学护眼,远离*视》、《学会自救,关爱自己》等研究课题均得以挖掘并深入开展。

  3、关注校外

  在关注校内的同时,学校领导小组又紧密联系社会生活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向社会学*,向实践学*的空间。学生利用周末到馒头嘴革命烈士墓前阅读碑文,向周围农民采访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在学校生成了“革命烈士,您安息吧!”主题活动。讲革命故事,扬革命精神,办记念板报。

  (三)选聘教师参与指导研究小组的课题确立以后,教务处领导根据课题的主要内容按相关学科分类,指派校内各学科骨干教师、邀请校外学者及其他科技人员共同参与指导,协助学生完成课题的研究工作。《交通小卫士在行动》邀请了高家堰交警中队黄队长为他们进行专业指导;《饮食与健康》还邀请了医院里的医生为校外指导。

  (四)自由放飞亲身实践

  1、制定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确立之后,主导老师和指导老师的共同商讨。对课题可行性进行分析,对课题的初步设计进行论证并制定出详细的研究方案。其内容包括;课题名称、课题组成员、研究的主要内容、具体的实施步骤、课题组成员分工等,然后以书面形式提交学校,对其可行性进行审批。

  2、活动实施

  综合活动课的实施旨在使学生学会如何学*,如何探究,如何与他人合作共同生活。他们采取以班级为单位、班级以小组为单位,按照研究方案健康有序地开展活动。

  (1)查询资料获取信息各小组通过去图书室、向他人借阅或请老师上网等形式查到与主题相关的各种资料。在资料搜集过程中他们对探究的课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活动得以作有始有终地开展下去。

  (2)调查访问深入实践

  通过访问、参观、社会调查等方式对所研究的主题,寻求更广泛群体的认识态度。

  (3)资料整合引发思考小组活动结束后,把搜集的所有资料进行汇总,综合思考。

  (4)撰写报告展示成果

  学生通过系列的研究活动,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把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感悟以报告的形式记录下来,写出自己的心得。以班级为单位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成果展示;将搜集的全部资料和结题报告一并装订成册上交学校;学期末,以班级为单位,借综合实践考核之机,举办综合成果汇报会。

  (5)多元评价深入宣传

  每次活动都有详实的研究记录,学校统一安排时间进行评价。为了鼓励师生搞好综合实践活动,还开展了争创综合实践活动优秀班集体、优秀研究小组、优秀研究成果、优秀实践个人等奖励活动,并将其成绩纳入教师、学生的发展性评价之中。

  四、品味收获感受快乐

  (一)学生收获显性收获:

  1、兴趣浓厚态度积极。

  综合实践活动从根本上调动了学生的学*热情,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经常有老师向反映学生提出的一些新课题,新构想,力争作为下一次的研究主题。可见综合实践活动课,已深入学生心中。

  2、丰富知识开阔视野。

  综合实践活动就象一部“百科全书”,涉及方方面面,包罗万象。在这一实践过程中,学生走进了社会、认识了自我、了解历史、探索了自然,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历与情感体验。

  3、学会交往学会合作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充实、不断进步的过程。在这一活动中,学生们学会了采访、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学会了与他人的社会交往,这些方法与技术的掌握都为以后更好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保障。

  隐性收获:

  1、态度与意识的转变。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们走出了校门,接触了社会,同时不可避免地接触了社会上的一不良现象,会遇到诸多困难和问题,这对他们的内心触动较大,用同学们自己的话说:以前没觉得这样做不好,可是现在才发现后果的严重,我们再也不这样做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2、学*方式的转变。综合实践活动课真正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了解社会、了解生活、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并想方设法的去解决问题。

  3、多方面能力的提高。通过实践,调查能力、采访能力、合作交往能力、团结互助能力、动手实践能力,收集信息,整理信息、提取信息及信息输出能力等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4、自信心的增强。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全员参与,对于那些过去在学*成绩上不理想的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找到了那一片属于他们的天空,他们并不比别人差,甚至在某些方面遥遥领先,因此在他们的脸上看到了久违的自信。

  二)教师收获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师生间的关系变得更和谐更融洽了。教师是学生的伙伴、朋友、合作者,他们共同研究,共同探索,共同学*,共同成长,真正创建了一种民主、*等的师生关系。并且在活动中教师也在不断纳新,全方位充电,也促进了我们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五、困惑难解爱你挺难

  1、信息闭塞,影响主题活动质量。学生生成一个自己喜欢的课题就不容易,但生成后查阅收集相关资料十分困难,找到一个精通的指导老师就更不容易了,调查时被受调查人素质的影响往往达不到预定的效果。而且主题的生成时,教师依赖于现成的教材示例,学生依赖于老师的预设。

  2、老师指导,分寸难于把握。现在教师的指导大多过于宽泛,针对性不强,缺乏具体的指导行为和指导规范。如果具体后,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标准,最为合适。而且也很难找到一个专业的指导老师。

  3、过程管理,难以得到落实。上好一节综合实践课,要花费相当的精力,老师工作任务重,严格按综合实践活动流程办事,势必会大大增加老师的工作量。指导老师的工作量也很难进行核定。

  4、空间拓展,需冒安全风险。综合实践活动很多内容需要走出教室,走出校园,几个老师几十个学生分散活动,管理非常困难,老师也只得放弃,学生虽得不到很好的发展,但起码安全。

  5、有效评价,待于研究形成。如何对老师、对学生、对课程有效地进行评价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综合实践课中老师的劳动如何得到尊重,评价结果如何利用。学生评价时如何看待学生的发展。学生态度无法衡量好坏,学生成果难于界定其优劣,学*过程难于跟踪。课程本身的评价也难于预料其优劣,学校审核时可能会把一个优秀的课题扼杀,让一个感觉可行的课题实施起来效果不大。

  虽然困惑重重,问题多多。但我们会说:综合实践,你为学生带来的发展,会让我们一路走下去,但愿会一路走来一路歌。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工作总结(精选五篇)(扩展4)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计划6篇

  一、班级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因此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培养学生对生活、学*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让他们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人。

  二、活动内容:

  根据综合实践课程的本质特征,结合《话说温州》与本校学生实际,本学期主要主要针对《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这个课题开展活动。

  三、活动目标:

  1、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引领学生走向现实的社会生活,促进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

  3、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的精神,注重学生在实践性学*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使学生超越单一的接受学*,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实践活动,实现学*方法的变革。

  4、指导学生学*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方法,利用网络收集、整理和处理信息,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四、活动的具体实施:

  1.小组活动形式。研究小组一般由3~5人组成,学生自己推选组长,定期开展活动。研究成员要学会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同完成任务。

  2、个人独立探究。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自己独立完成某一探究活动。

  3、班级集体探究。当学生围绕一个主题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究活动,收集资料活动后,可以进行全班集体讨论研究,交流大家收集的信息和形成的想法,进行思维碰撞,推动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深入研究。

  五、活动措施和注意事项:

  1、利用现代化媒体,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

  2、善于组织小组活动,让每个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有互助共同提高的机会。

  3、、适当降低活动内容的难度,既做到全面参与,又能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解决问题。

  4、考虑到学生年龄小,不易组织管理,且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以及安全意识,活动的'开展应以小组活动或集体外出为主,并争取家长协助。

  5、应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6、充分利用家庭和社会资源,帮助学生顺利开展活动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种研究性活动,也是一种通过实践让学生产生情感体验、能力方法和知识经验的活动。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结合有关学科活动(环保教育、安全教育、创新教育、法制教育、时事教育、心理教育等)的要求,注重开发社区资源,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注重学生体验的获得,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目标要求

  以学生为主体,贴*学生生活,运用其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进入主动探究知识,亲身体验实践活动中的苦与乐,激发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增强学生探索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并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学*、共同探索精神,塑造完善人格,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活动内容

  选择和组织以学生为核心,主要围绕三条线索开展活动

  ①学生与自然的关系

  ②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

  ③学生与自我的关系。范围包括:研究性学*、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四、实施要点

  1、学生家庭生活和自治活动。

  (1)说说自己在家庭与班级中角色。

  (2)简述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特长。

  (3)经常保持个人整洁,保持良好的个人生活*惯,并能维护学校的秩序与整洁卫生。

  (4)经常参加洗衣、做饭、洗碗、整理打扫房间等家务劳动。

  (5)懂得一般生活礼仪及*常相关表现。

  (6)了解自己与家庭、社区环境的关系,并能说出自己的角色。

  2、社区服务实践活动。

  (1)体会参加社区服务的意义,撰写心得体会。

  (2)了解自己所在社区邻里的情况,开展适宜的邻里交往与邻里服务及社区服务。

  (3)熟悉各种社会资源及支援系统,并帮助自己和他人。

  (4)了解认识相关社会行政机构及其功能,了解社会资源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和重要性。

  3、户外休闲与探索活动。

  (1)观察户外生活中自然现象的变化。

  (2)计划适合学生的户外休闲活动,并逐步学*野外生活生存能力。

  4、人际关系与沟通活动。

  (1)述说自己与家庭人沟通的方式,体验家庭生活的重要性。

  (2)说出自己与他人相处的经验、体会。

  (3)参加各种团体活动,了解自己所属团体的特色,乐于表达自我并愿意与人沟通,养成互相关心与遵守纪律的*惯。

  5、环境教育活动。

  (1)观察家庭与学校周边的环境,了解环境保护与自己的关系。

  (2)探讨环境的改变与破坏可能带来的危害,讨论如何保护和改善环境。

  五、具体安排

  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进度表:

  (xx—xx学年第一学期)

  周次

  教学内容:

  一

  走进技术世界

  二

  家政钉纽扣

  三

  家政缝沙包

  四

  家政缝鞋套

  五

  家政缝鞋套

  六

  家政针线拓展

  七

  主题研究活动

  八

  主题研究活动

  九

  主题研究活动

  十

  技术初步泥塑工艺欣赏

  十一

  技术初步我喜爱的蔬果

  十二

  技术初步我喜爱的蔬果

  十三

  技术初步捏泥碗

  十四

  技术初步泥笔筒

  xx

  主题研究活动

  十六

  主题研究活动

  十七

  技术初步相框

  十八

  技术初步储蓄罐

  十九

  技术初步组合笔筒

  二十

  拓展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强调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和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为了让课堂活起来,为了让学生动起来,创建综合实践活动高效课堂,为此制定本计划:

  一、活动目标:

  1、在情感态度方面:

  重点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环境、关心地球、关心可持续发展,积极参与社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态度,培养合作精神和自我发展意识;培养学生珍视生活、陶冶性情、热爱生活。

  2、在能力方面:

  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各种形式的表达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等。

  3、在知识方面:

  主要是通过学生探究学*,发现和获得知识。即不再是以间接经验为主,而是直接经验为主。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社会生活、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

  二、学生分析

  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并不了解,因此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培养学生对生活、学*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让他们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人。

  三、具体措施:

  1、把活动的激情带给学生

  一个合格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老师,首先是情感丰富的人,一个有激情的人。综合实践活动课堂需要激情来支撑。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种思想影响另一种思想。”活动课老师应以自己的情感之火去点燃学生的情感,这样才能影响学生的思想,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试想,综合实践活动中,老师自己无动于衷,没有激情,活动**淡淡,索然无味,那学生怎么能受到感染呢?怎能不恹恹欲睡呢?又何谈课堂的高效呢?因此,教师只有用激情打造的切实综合实践活动课堂,学生的情感才会得到感染和升华,他们会把最大限度的精力投入到实践活动中,学*效率会切实得到提高。

  2、把研究的权利放给学生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基本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而组织起来的综合课程。

  首先,在研究内容的选择上必须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不能站在教师的角度代替学生选题。教师要注意针对学生的实际,让学生自主确立合理的活动主题,指导学生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自己身边的问题以及自己有能力解决的问题等,让学生自己从生活中发现并确定活动主题。在初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教师可作一个调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从中选择若干有益的活动主题,供学生选择。随着学生能力的不断发展,教师可以逐步放手让学生自主确立活动内容或课题。

  其次,在具体活动的实施阶段,尽可能让学生通过自主研究获得成功。教师要敢于放手,保证学生亲历亲为,经历完整的实践过程,而不是个别、零散的片段。要允许学生犯错误、走弯路,让学生经历“尝试—错误—从教训中学*”的机会。有的教师生怕孩子出错,或者害怕活动时间长了会影响正常的学*,因此常常包办代替,把自己的成果直接交给孩子。殊不知这样做,综合实践活动少了孩子的自主研究,课堂就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力,不仅不会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还有悖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宗旨。因此,把研究的权利放给孩子,把实践的时间还给孩子,才会有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的高效局面。

  3、把科学的方法导给学生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会遇到很多的实际困难,诸如设计和修订活动方案、设计调查问卷、现场采访、搜集处理信息、撰写调查报告等,如果我们教师一味的放手弃之不顾,没有科学的方法指导,仅凭学生已有的经验是不可能做好的,学生的调查研究和探讨是不可能有效到位的。教师不仅是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更应该是学*的指导者。因此,教师必须适时的指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把科学的方法导给学生,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大胆尝试摸索总结了一系列的方法指导课,如《设计采访问题》《设计调查问卷》《如何撰写调查报告》等课型,对学生的活动有很大的帮助。有了科学方法的指导,学生的活动不再是盲目的、低效的。在学生活动感到困难时,教师给予适度的引导和点拨,引导学生开展灵活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指导他们及时修订实施方案,帮助他们保持和进一步提高学*的积极性。对于活动中遇到困难的小组,教师要进行个别辅导,创设必要的条件,帮助调整研究计划。活动结束后,小组要提交活动记录报告,内容包括活动形式、活动过程、活动结果等。教师要认真审阅研究报告,提出该小组活动中的优点与缺点,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4、把展示的机会让给学生

  成果的交流与展示这个阶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要指导和协助学生整理资料,形成结论,共同商量将活动得出的结果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可以是学生写的日记、拍的照片、收集的实物、编写的报纸,布置的板报等等。教师要给足时间组织学生充分开展交流和展示活动,如:《小小蔬菜博览会》,《初中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报告会》等,把学生的活动成果进行展示和推广。通过展示,我们让精彩于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上秀出自己的别样的风采。学生品尝了成功的滋味,这也将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更好地参与到下一次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来。

  5、把评价的空间留给学生

  评价是综合实践活动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评价过程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过程,通过评价让学生认识到评价很多时候也是一种赏识教育,而不是专门给他找毛病的过程。活动的评价应贯穿与活动的全过程,教师必须要指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指导学生建立自己的综合实践活动档案,以便使学生知道参与的结果,看到自己的进步,深入地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指导学生开展多元化的评价,引进民主的评价方法: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共评,在交互式的评价过程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断进步。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着重对活动过程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为下一次的活动的进步争取成功的机会。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去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本学期,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将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校本课程为依托,继续开展全校性的剪纸活动,彰显我校的特色文化,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课程改革。

  二、课程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认识、体验、发现、探究、操作等多种学*和活动方式,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进而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具体为:

  1、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

  2、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的乐于合作的情感和善于合作的技能。

  4、养成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

  5、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6、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增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三、基本要求

  1、以转变学生的学*方式为出发点。研究性学*是对传统的接受式学*的一种变革,实施研究性学*的根本目的和价值不在于让学生获取多么高深的研究成果,而在于让他们在研究过程中获得一种积极的学*体验,受到新的方法的熏陶,从而改变长期以来*惯的偏重知识接受的学*方式,实现学*方式的有效转变。

  2、强调知识的联系和综合运用。由于研究性学*涉及的学*内容大多来自学生周围的现实生活,许多问题自身带有很强的综合性,这些问题的解决自然要求学生调动多方面的知识,并综合运用这些知识于问题解决过程中。

  3、注重过程。淡化知识目标,强调对过程的参与、理解与体验,是研究性学*的一大特色。从课程的实施与评价两方面来看,注重学*者对过程的参与和在过程中的表现,都应是研究性学*坚持的一条基本原则。在这个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对研究性学*而言,学生的广泛参与就是目的,在过程中获得了积极的体验就是成功。

  4、强调开放。从课程建设的角度看,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类正规课程,必须具有自己特定的目标、内容、实施规范和可依据的相对稳定的学*材料。但综合实践活动自身的课程性质在本质上又决定了它有着不同于其他类型课程的一个基本特点:开放性。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的目标、过程、评价诸环节都呈现出很强的开放性,为师生自主选择活动和创造性地设计、组织、实施、评价活动留下了必要的空间。

  5、重视师生互动。正因为研究性学*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因此实施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研究性学*要求师生之间建立一种新的关系:教师不再以知识权威的身份将预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也不再作为被动的接受者接受教师发出的.指令。在开放的情境中,师生将共同作为课程的开发者、创造者和实施主体,依赖自己的智慧和创意,在交互过程*同构建课程的内容,设计实施的方案,完成课程的评价。

  四、具体活动安排

  1、开学初各班根据学校方案制定班级活动计划。

  2、具体安排(略)。

  一、学生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实践性的综合课程;我们将始终着眼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素质,开发人的潜能,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充分的发展为宗旨。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实践为主要环节,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制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进而学*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总之,通过各种途径和有效的实践方法,学生真正得到综合素质的提高,使新课程健康、快步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1、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

  3、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

  5、使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美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造新生活的小主人。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三、背景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初步掌握了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确定单元活动的主题、活动的方式,在活动具体开展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成果或作品。

  四、研究内容: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课程内容的多样性,这一课程形态的目标特

  点及我校实际情况,综合学生的学*兴趣爱好。主要围绕"爱我祖国,

  爱我家乡,爱我社区"这一主题开展综合活动课程,并恰当处理好新

  生成的目标和新的主题。

  五、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考察、调查、访问等认识人与环境的密切关系,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增强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1)走进自然,增进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

  (2)关心自然环境,自主探究自然问题,具有环保意识;

  (3)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增强环境保护能力。

  2、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和社区服务,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公共意识和爱心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1)走入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个体与社会的

  关系;

  (2)关心社会现实,主动探究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社区活动,服务社会,发展社会实践能力;

  (3)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养成社会交往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工作;

  (4)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具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学生了解社会上的许多职业分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

  (1)反省自我,增进自我认识,确立自信,树立人生理想,积极进取。

  (2)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学会适应社会生活,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

  (3)了解与认识现代生产和劳动技术,端正劳动态度,形成良好的劳动*惯。

  4、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获得信息的学**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1)学会自主提出问题、制定获得方案,并组织实施;

  (2)形成自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开展问题探究,体验探究过程,对感兴趣的自然问题、社会问题和自我问题进行深度探究;

  (4)养成主动探究的*惯,形成问题意识,发展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5、认识家乡,通过对家乡地理、人文、风情、民俗、土特产、工农业生产等方面的调查,学生对家乡的基本情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六、教学方法

  1、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大指定领域根据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以研究性学*为主线,用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研究性学*、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者融合在一起实施,使四大领域的内容彼此渗透,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

  2、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积极运用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开辟空间,以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空范围,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

  3、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要打破教室的界限,把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整合起来,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融合起来

  4、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综合实践活动课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包括个人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班级合作探究的方式、跨班级与跨年级合作探究的方式等。

  七、活动评价:

  1、方案卡与评价表展示

  2、举行一次现场展示会,评选"先进小组"

  3、项目作业展示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工作总结(精选五篇)(扩展5)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计划 (菁华5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强调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和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为了让课堂活起来,为了让学生动起来,创建综合实践活动高效课堂,为此制定本计划:

  一、活动目标:

  1、在情感态度方面:

  重点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环境、关心地球、关心可持续发展,积极参与社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态度,培养合作精神和自我发展意识;培养学生珍视生活、陶冶性情、热爱生活。

  2、在能力方面:

  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各种形式的表达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等。

  3、在知识方面:

  主要是通过学生探究学*,发现和获得知识。即不再是以间接经验为主,而是直接经验为主。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社会生活、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

  二、学生分析

  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并不了解,因此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培养学生对生活、学*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让他们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人。

  三、具体措施:

  1、把活动的激情带给学生

  一个合格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老师,首先是情感丰富的人,一个有激情的人。综合实践活动课堂需要激情来支撑。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种思想影响另一种思想。”活动课老师应以自己的情感之火去点燃学生的情感,这样才能影响学生的思想,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试想,综合实践活动中,老师自己无动于衷,没有激情,活动**淡淡,索然无味,那学生怎么能受到感染呢?怎能不恹恹欲睡呢?又何谈课堂的高效呢?因此,教师只有用激情打造的切实综合实践活动课堂,学生的情感才会得到感染和升华,他们会把最大限度的精力投入到实践活动中,学*效率会切实得到提高。

  2、把研究的权利放给学生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基本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而组织起来的综合课程。

  首先,在研究内容的选择上必须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不能站在教师的角度代替学生选题。教师要注意针对学生的实际,让学生自主确立合理的活动主题,指导学生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自己身边的问题以及自己有能力解决的问题等,让学生自己从生活中发现并确定活动主题。在初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教师可作一个调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从中选择若干有益的活动主题,供学生选择。随着学生能力的不断发展,教师可以逐步放手让学生自主确立活动内容或课题。

  其次,在具体活动的实施阶段,尽可能让学生通过自主研究获得成功。教师要敢于放手,保证学生亲历亲为,经历完整的实践过程,而不是个别、零散的片段。要允许学生犯错误、走弯路,让学生经历“尝试—错误—从教训中学*”的机会。有的教师生怕孩子出错,或者害怕活动时间长了会影响正常的学*,因此常常包办代替,把自己的成果直接交给孩子。殊不知这样做,综合实践活动少了孩子的自主研究,课堂就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力,不仅不会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还有悖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宗旨。因此,把研究的权利放给孩子,把实践的时间还给孩子,才会有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的高效局面。

  3、把科学的方法导给学生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会遇到很多的实际困难,诸如设计和修订活动方案、设计调查问卷、现场采访、搜集处理信息、撰写调查报告等,如果我们教师一味的放手弃之不顾,没有科学的方法指导,仅凭学生已有的经验是不可能做好的,学生的调查研究和探讨是不可能有效到位的。教师不仅是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更应该是学*的指导者。因此,教师必须适时的指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把科学的方法导给学生,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大胆尝试摸索总结了一系列的方法指导课,如《设计采访问题》《设计调查问卷》《如何撰写调查报告》等课型,对学生的活动有很大的帮助。有了科学方法的指导,学生的活动不再是盲目的、低效的。在学生活动感到困难时,教师给予适度的引导和点拨,引导学生开展灵活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指导他们及时修订实施方案,帮助他们保持和进一步提高学*的积极性。对于活动中遇到困难的小组,教师要进行个别辅导,创设必要的条件,帮助调整研究计划。活动结束后,小组要提交活动记录报告,内容包括活动形式、活动过程、活动结果等。教师要认真审阅研究报告,提出该小组活动中的优点与缺点,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4、把展示的机会让给学生

  成果的交流与展示这个阶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要指导和协助学生整理资料,形成结论,共同商量将活动得出的结果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可以是学生写的日记、拍的照片、收集的实物、编写的报纸,布置的板报等等。教师要给足时间组织学生充分开展交流和展示活动,如:《小小蔬菜博览会》,《初中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报告会》等,把学生的活动成果进行展示和推广。通过展示,我们让精彩于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上秀出自己的别样的风采。学生品尝了成功的滋味,这也将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更好地参与到下一次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来。

  5、把评价的空间留给学生

  评价是综合实践活动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评价过程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过程,通过评价让学生认识到评价很多时候也是一种赏识教育,而不是专门给他找毛病的过程。活动的评价应贯穿与活动的全过程,教师必须要指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指导学生建立自己的综合实践活动档案,以便使学生知道参与的结果,看到自己的进步,深入地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指导学生开展多元化的评价,引进民主的评价方法: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共评,在交互式的评价过程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断进步。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着重对活动过程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为下一次的活动的进步争取成功的机会。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去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本学期,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将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校本课程为依托,继续开展全校性的剪纸活动,彰显我校的特色文化,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课程改革。

  二、课程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认识、体验、发现、探究、操作等多种学*和活动方式,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进而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具体为:

  1、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

  2、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的乐于合作的情感和善于合作的技能。

  4、养成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

  5、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6、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增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三、基本要求

  1、以转变学生的学*方式为出发点。研究性学*是对传统的接受式学*的一种变革,实施研究性学*的根本目的和价值不在于让学生获取多么高深的研究成果,而在于让他们在研究过程中获得一种积极的学*体验,受到新的方法的熏陶,从而改变长期以来*惯的偏重知识接受的学*方式,实现学*方式的有效转变。

  2、强调知识的联系和综合运用。由于研究性学*涉及的学*内容大多来自学生周围的现实生活,许多问题自身带有很强的综合性,这些问题的解决自然要求学生调动多方面的知识,并综合运用这些知识于问题解决过程中。

  3、注重过程。淡化知识目标,强调对过程的参与、理解与体验,是研究性学*的一大特色。从课程的实施与评价两方面来看,注重学*者对过程的参与和在过程中的表现,都应是研究性学*坚持的一条基本原则。在这个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对研究性学*而言,学生的广泛参与就是目的,在过程中获得了积极的体验就是成功。

  4、强调开放。从课程建设的角度看,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类正规课程,必须具有自己特定的目标、内容、实施规范和可依据的相对稳定的学*材料。但综合实践活动自身的课程性质在本质上又决定了它有着不同于其他类型课程的一个基本特点:开放性。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的目标、过程、评价诸环节都呈现出很强的开放性,为师生自主选择活动和创造性地设计、组织、实施、评价活动留下了必要的空间。

  5、重视师生互动。正因为研究性学*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因此实施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研究性学*要求师生之间建立一种新的关系:教师不再以知识权威的身份将预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也不再作为被动的接受者接受教师发出的.指令。在开放的情境中,师生将共同作为课程的开发者、创造者和实施主体,依赖自己的智慧和创意,在交互过程*同构建课程的内容,设计实施的方案,完成课程的评价。

  四、具体活动安排

  1、开学初各班根据学校方案制定班级活动计划。

  2、具体安排(略)。

  每学期,学校总会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安全事故,这是因为学生的年龄小,经验少,社会阅历浅,对各种不安全因素的危害性不甚了解或认识不足,加上他们天生好奇而不怕冒险,所以常常会在校园内遇到或制造一些意想不到的安全隐患。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关系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正常的学*、生活问题。我们开展这次活动,就是让学生了解学校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并在日常生活中时常提醒自已和他人注意安全,关爱自己的生命。

  本次活动分为二个环节:第一个环节让学生调查校园内曾发生过的安全事故,以及校园内存在的安全隐患;第二个环节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安置安全警示标志以及设计其它校园安全警示活动。

  一、活动过程设计

  (一)活动准备

  表1:学校安全隐患统计表

  表2:学校安全事故统计表

  (二)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

  1.成立调查组。

  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及活动需要将学生分成三大组。

  ①实地考察组:深入校园各个部位,寻找可能有安全隐患的地点及设施。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工作总结(精选五篇)(扩展6)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总结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总结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或工作情况作加以回顾检查并分析评价的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不如我们来制定一份总结吧。总结一般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而组织起来的综合课程。这是*几年来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中涌现出来的一种崭新的课程形态,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构成。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这门必修课程,是让学生联系社会,通过亲自体验进行学*,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和终身学*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有关精神,我校开设综合实践活动已有四个年头,我们在不断加强理论学*的基础上,加强领导,扎实实施,充分发掘课程内容,不断进行反思调整,收到了一定的实效,现作如下简要的总结,同大家讨论研究,以期今后能更好地开展对这一学科的研究、实践。

  一、加强理论学*,明确课程涵义。

  教师是课程的主体之一,实施新课程,教师培训要先行。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新课程,对于这门新兴课程,教师们还缺乏正确的认识,往往会同以往的劳技课、活动课相混淆。为使教师能清楚地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产生的背景,它的性质与特点,目标与内容,实施与评价等相关内容,我们首先组织了全辅导组教师的学*培训,认真学*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以及基础教育新课程培训资料中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辅导材料,学*培训使教师们了解了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要围绕四条线索进行,即学*者与自然的关系、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与文化的关系、与自我的关系;知道了课程的四大领域:研究性学*活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以及课程所要求的新的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教师们对新课程内涵有了全面的了解,认识到课程的实施,能使学生通过综合性、开放性的实践,获得积极的、全面的发展。学*和培训为教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打下了较为扎实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作好了师资储备。

  二、加强组织领导,确保顺利实施。

  为使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科学、规范、扎实、有效、顺利地开展起来,学校行政一班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十分重视,校长在行政会议和教师大会上多次进行课程实施动员,并成立了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教导处人员、教科室人员、教研组长为成员的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校长室负责全员的宣传发动,并提供必要的经济保证,教导处全面负责课程的开展及研究工作,定期和任课教师进行课程开展情况的研讨。可以说,领导小组的成立为课程的正常开展打下了基础,提供了保障。

  在课程实施之初,因为没有现成的教材体系和指导体系,教师们感到还是无从下手,不好确定较为详细、可行的活动计划,活动内容较为凌乱,在活动的时间,具体的组织开展方面随意性较大。对此,教导处经过讨论研究,首先是统一了备课方案,明确了一定的内容及格式,其次是根据各年级的不同情况,组织教师讨论,制定不同年级的工作计划,讨论活动选题和方案,这样使各年级能针对各自特点灵活多样地开展活动,一方面降低了活动开展的难度,有一定的弹性,另一方面确保了各年级活动的有序进行。在教学工作“六认真”检查时,我们把教师的综合实践活动备课也纳入检查范围之列。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和其他课程有不同的特点,教导处在排课时严格执行上级教育部门的规定,将综合实践课纳入课程安排中,同时明确,有一定的灵活性,任课教师可根据具体活动课题的情况,同教导处协调,做到统一与自主相结合,分散与集中相结合。这样,全校上下目标明确,统一要求,把课程实施落到实处。

  三、重视过程管理,开展实践探索。

  1、注重发掘课程内容。

  通过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培训,教师参加课改的积极性较高,我们要求教师根据本地实际、学校条件和学生实际,制定教学活动计划,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从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活动主题,开发和利用广泛存在的课程资源。强调跨学科、跨领域、强调学科间的渗透,没有现存的教材,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难度,也给教师带去了广阔的空间。结合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内容: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汇聚着师生智慧的一些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活”了起来,“动”了起来。如研究性学*课题《白茆塘水的污染与治理》。我们知道,研究性学*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学*领域,是学生基于自身的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文化和学*者自身生活中选取有意义的主题,进行跨学科探究的过程,它对变革学生的学*方式,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白茆塘水的污染与治理》课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组织下,通过实地观察、取样,调查、访问、资料搜集等手段,收集了大量的事实资料,并撰写调查报告,提出合理的治理方案,向社会发出呼吁。该课题研究方案获苏州市一等奖,并做了交流。此外,还有像《废旧电池的危害及合理回收》、《家乡的红豆山庄》、《绿色食品》、《学生视力情况的调查与研究》、《白茆山歌》、《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家乡的骄傲——波司登》等课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涨,不仅可以发展学生探究欲望和创新精神,而且可以深刻理解自然、社会、自我、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除了研究性学*,其他活动内容也都在实践中一一得到有效落实。信息技术教育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我们在操作中注意时间的保证,师资力量的保证,同时对不同年级分别要求,中年级以学*信息技术为主,着重学*必要的计算机操作技术,能进行文字输入、进行文本处理、上网查找资料;高年级则要求在已有的基础上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其他实践领域,进行信息的搜集与分析处理,操作要求相对要求熟练。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在教师的指导下,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等过程,以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并形成良好技术素养。我们结合学校的打扫除活动、简单的种植、养殖活动、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科技活动等,强调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体验性学*、操作性学*、研究性学*、强调手脑结合。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我们立足开发校内资源,充分挖掘校外资源,开展一系列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如开展校内中队值日,安排小警员、开展红领巾广播等。到校外进行义务宣传,培养活动能力;去烈士陵园扫墓,继承烈士遗志;去波司登集团参观,了解工人劳动情况;去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为他们服务,为他们表演节目等,了解老人的生活,懂得要尊敬老人。

  综合实践课程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如: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等,对此,学校结合“大阅览”课题研究,营造书香校园,开展“好书推荐会”、“故事大王比赛”、“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等活动;结合“山歌文化”课题,学校开展山歌文化艺术周、艺术节活动,康博少儿山歌艺术团进行演出活动,评选校园“十佳小山歌手”,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主题活动,这些极为广泛的活动,几乎班班都有开展,人人参与其中,大大丰富了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

  2、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和其他课程一样,学校对于综合实践活动同样加强教学研究,探索如何有效地进行主题活动,也定期举行教研活动。只有通过教学研究活动,以鲜活的实例剖析,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认识深化,促进教师对活动的设计、组织及实施更趋合理化,从而克服随意性。

  在课程实施初期,教导处就组织骨干教师及相关学科教师进行专题讨论,集思广益,确定一些适合学校实际、学生实际、本地区实际的活动课题,明确大致的活动思路,供不同年级的教师参考。此外,通过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学*,定期组织专题学*讨论,提高教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教导处多次组织辅导组的综合实践活动公开课,如一位教师上“眼睛的保健”,开课教师确定了主题后,组织学生讨论,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相应的内容,同学们相互合作,齐心协力,通过上网搜集资料,到各班调查实际情况,下发师生问卷,结果在课堂上师生结合多媒体技术,以具体的数据统计,生动的事例,完成了一堂生动有趣的眼睛保健课。这样的活动,锻炼了学生的多种能力,同时也切实教育了广大师生,注意用眼科学,用眼卫生,保护自己的眼睛。在教育局教研室来校的一次教学检查中,一位教师上了“绿色食品”一课,同样发挥了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到超市去寻找,到网上去搜集,理论结合实际,使学生对绿色食品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达到了培养能力,关注生活的目的。

  3、深入反思加以调整。

  随着课程的实施,存在的问题也渐渐凸现,我们发现在活动中存在一些困惑和误区,主要是教师怕上综合实践课,甚至干脆占用,上成其他课。原因主要有:

  (1)教师对课程从理念上还未真正把握,或仍视为单纯的活动课,或等同于学科课程。

  (2)部分教师的综合素质与该课程实施还未匹配,或一包到底,或觉得无从着手,业务素质不够。

  (3)现有对教师的评价仍强调学科教学质量,对课程实施带来影响。

  (4)考虑到活动过程中的安全因素及其他社会原因,给课程实施带来难度。

  要走出综合实践活动的误区,必须进行深入反思,明确努力方向:

  (1)要切实转变观念,要让教师站在未来人才需要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来认识,课程的实施是教师与学生一起成长的过程。

  (2)要积极拓展外部环境,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活动开展的有利氛围。

  (3)建立切实可行的评价办法。

  4、加强课程评价管理。

  评价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中发挥着导向和激励功能,其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但目前评价却是综合实践活动中较薄弱的环节。在评价过程中我们突出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即教师、学生、家长、校外指导均可成为评价者。评价以形成性、发展性为主,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注意评价的多样性和可选择性,采用作品评价(绘画、手工、调查报告、研究性小论文等)、展示与交流、成果汇报活动、技能比赛等多种方法进行。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采用即时评语的方式记录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行为、情感、参与程度、努力程度等表现,将其作为评价的标准。同样,学校也对教师实施课程情况,从多方面进行客观的评价,以激励教师的积极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如何上好这门课还有很多事情等着广大教师去探讨去摸索,其实施之路任重道远。以上便是我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几年来的一些做法,其中有许多不成熟之处。但我们相信,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我们的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下,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将不断向前发展。

  在新课程改革的前期,我校作为南*市综合实践活动市级试点校,立足于学校实际,贯彻落实了南*市教育局关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试点研究方案》的有关精神,进行了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建立了一支稳定的指导教师队伍,也涌现出一批优秀案例和优秀论文。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将以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为指导,按照市局工作部署,结合学校教学教研工作思路,深入开展和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的常态化实施,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在原有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

  一、多方整合,落实常态

  综合实践是涵盖最为广阔的学科,它是各学科领域知识的综合载体,也是各学科领域知识进行重组和拓展的沃土。在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就明确指出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的关系:“各学科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提升;综合实践活动中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在各学科教学中拓展加深;在某些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可以与学科打通进行。”因此,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本学期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要将综合实践与学科进行整合,又要避免学科化倾向,同时也要注重常态化。

  1、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每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都互相渗透。在学科教学中,学生会由本学科生成许多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这时,指导教师要具有敏锐的捕捉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提炼加工使之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课题,每一位教师都要在教学中培养自己挖掘综合实践活动素材的意识,使学科教学深入、彻底,更使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选择具有广泛性。

  2、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生活,是学生学*的大舞台。但是很多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熟视无睹,丰富多彩的生活对他们来说是*淡无奇的。这是因为他们对身边的小事往往*以为常,见怪不怪。如果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分析、认识身边的小事,不仅会理解小事的教育意义,而且会提高思维的品质和研究*惯。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意义。指导教师可开展赏识活动课:即通过多种形式开展赏识活动课,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正确赏识自己、赏识别人、赏识自我,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进而关注个人专长、能力、树立自信心,赏识别人,让孩子发现别人长处,学会与别人合作,发展学生合作过程中的人际沟通能力。

  3、与学校工作相结合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课程,虽然没有固定的教材,但并不是没有目标。而这些目标和要求往往也是学校德育工作要达到的。因此,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与学校德育、少先队活动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结合起来,互相借鉴、互相渗透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比如可结合班队会活动、**下的讲话内容、红领巾广播栏目,开展行为*惯系列、文明道德系列、我能行自主管理系列等相关主题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

  二、明确目标、体现常态

  明确综合实践活动目标是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学校真正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的关键。本学期我校综合实践将立足学校实际,开展校本研究,使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真正进入常态化。为此,我校将1~6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目标进行具体划分和规定,各年级指导教师要认真参照执行。具体目标划分如下:

  (一)综合实践活动总目标

  1、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与丰富经验。

  2、形成对自然、社会、自身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身的责任。

  3、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4、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5、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综合实践活动分段目标

  1、低年段目标(1~2年级)

  ①培养儿童愉快、美好的生活体验和积极的生活、学*态度。

  ②培养儿童参与探究活动的兴趣和初步能力。

  ③初步的责任感和行为规范。

  ④独立、安全生活的基本能力和技能。

  2、中年段目标(3~4年级)

  亲*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如:

  ①接触自然,丰富对自然的认识。

  ②欣赏自然世界,发展对自然的热爱情怀。

  ③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理解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④知道如何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并身体力行。

  3、高年段目标(5~6年级)

  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养成生活自理的*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如:

  ①了解社会资源,并能有效利用。

  ②走入社会,熟悉并遵守社会行为规范。

  ③发展人际交往,养成合作品质,融入集体。

  三、注重实践、形式活泼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多种形式交融使用,但必须保证综合实践活动安全有效地开展。由于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有时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自然,走入社区,走向社会,在开放的时空中开展实践性的学*活动。因而教师要对学生安全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教师要协助学生精心规划和组织学生校外活动,要对校外活动的空间范围、活动情境进行合理的规划,尽可能采取小组协作的方式来进行,指导教师要尽可能的争取社会有关部门和学生家长的支持,鼓励一部分学生家长在可能的前提下,参与学生的校外活动以保证综合实践活动安全、有效地开展。一般可采取三种组织形式:

  1、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的构成由学生自己协商后确定,教师不过多介入他们的选择。小组成员的组成不限于班级内,为使实践与探究走向深入,允许并鼓励各班之间、不同年级之间、甚至不同学校、不同地域之间学生的组合。

  2、个人活动

  个人活动是在个别学生对某一问题有特别的兴趣,并且对该问题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能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活动。个人活动的组织形式能够有利于发展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应允许学生独立地进行活动,并完成活动任务。在学生个人完成活动后,应鼓励学生积极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分享。

  3、全班或全年级活动

  全班或全年级活动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一般来说,一些跨领域、周期长的项目或课题,也需要采取班级活动这种组织形式。

  四、加强管理,提高效率

  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将结合学校教学教研及德育工作,科学合理安排教研活动,着手狠抓综合实践活动常态课的实施,全体指导要树立教育创新的观念,发挥自身的特长,提高活动指导的有效性。同时本学期将进一步提高学生学*和使用信息技术与多媒体的操作能力,为学生展示才华、凸显个性掌握必要的技能。

  1、科学合理安排课时。综合实践活动课时安排为低年段每周一课时,中高年段每周二课时,课时可弹性使用,即:每周可集中活动也可分散活动,无论集中还是分散都必须保证给足课时,不能无故减少课时。

  2、提高教研活动质量。综合实践教研每月根据实际进展情况至少开展教研活动一次以上,时间为周三下午第三节,教研活动一个小时左右。同时加强对日常综合实践活动的随堂听课,倡导教师之间的相互听课。

  3、继续深入开展“五个一”活动。即:①课题方案计划表②小组(班级)活动过程记录表②方案实施小结③学生活动的体会、反思④实物资料和图像照片资料⑤一堂成果展示课。期末各年段班级需上交以上“五个一”材料,同时由教务处针对以上内容对各班各年级活动实施进行相应的检查。

  4、确保活动落实到位。学校各年段班级至少有一次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展示,可与学科、班队活动整合进行,各班成果展示活动需提前一天通知教研组长,再由教导务处组织人员参加活动给予评定。

  5、本学期将进一步提高学生学*和使用信息技术获取知识和整理展示成果的能力。具体要求有:

  模块一:信息技术初步。

  (1)了解信息技术基本工具的作用,如计算机、雷达、电视、电话等。

  (2)了解计算机各个部件的作用,掌握键盘和鼠标器的基本操作。

  (3)认识多媒体,了解计算机在其他学科学*中的一些应用。

  (4)认识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和责任;

  模块二:操作系统简单介绍

  (1)汉字输入。

  (2)掌握操作系统的简单使用。

  (3)学会对文件和文件夹(目录)的基本操作;

  模块三:用计算机画画

  (1)绘图工具的使用。

  (2)图形的制作。

  (3)图形的着色。

  (4)图形的修改、复制、组合等处理;

  模块四:用计算机作文

  (1)文字处理的基本操作。

  (2)文章的编辑、排版和保存。

  模块五:网络的简单应用

  (1)学会用浏览器收集材料。

  (2)学会使用电子邮件。

  模块六: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

  (1)多媒体作品的简单介绍。

  (2)多媒体作品的编辑。

  (3)多媒体作品的展示。

  6、充分利用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同时,开发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首先要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通过充分利用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等设备,使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发挥最大的教育功能。其次,利用好社区的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周围的工厂企业、商店、大自然、传统文化等教育资源,精心安排和组织学生校外活动并注意安全。通过家长会或其它途径做好家长、社会的宣传工作,争取社会和家长的支持、配合、参与,使家长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得力助手。

  7、建立激励机制。创设有利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利实施的良好环境。学校提供必要的经费,提供教师外出学*、参观等机会,购买参考资料、光盘,请进来走出去,对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的工作量给予肯定,计分奖励,对表现突出,做出成绩的教师、学生、社会人士要给予表彰与奖励。

  本学期我校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为指导,积极探索课程改革新路,进行校本开发,努力促进办学特色的形成。在实施综合活动课程中,能做到课题的选择从本地资源入手,从培养学生应具备哪些方面的综合能力进行全盘考虑,要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人。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重视教师培训,抓实校本教研。

  1、积极开展教师培训活动,期初开好工作计划会,确定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总体思路,布置具体内容。

  2、利用周三业务学*、周四教研活动,开展相关理论学*活动、综合实践研讨课活动及综合实践活动经验交流活动、综合实践集体备课活动等。使教师的教学水*与素质能力得到大大提高,较好地提高了活动实效。

  3、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综合实践研讨学*活动。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各方面的能力水*。

  二、发挥本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1、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开发具有学校特色、本地资源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内容,将班级活动与学校活动紧密结合,制定全校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走进田间地头,描绘家乡发展蓝图”的总体方案,并引导各班积极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

  2、根据本土特色,努力开发校本课程,完成了以“走进田间地头,描绘家乡发展蓝图”为重要内容的三六年级校本课程的开发,初步完成了样稿。

  三、以年级为单位,开展好各类评比活动。

  1、开展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活动,六年级各班将在活动中的成果以展板地形式进行展示交流,提高活动实效。

  2、在三六年级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过程性资料评比活动,进一步加强的活动的过程性管理,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促进了活动的有效开展。

  3、在四五年级中开展学生研究性小论文评比活动,如何建设家乡,丰富了学生的研究性成果,提高了学生的活动积极性。

  4、在四五年级中开展了研究性学*成果手抄报评比活动,丰富了评价方式,积极合理地落实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责任人和活动时间的安排,努力探索对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活动情况的评价机制,注重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性评价。

  四、以理念为引领,提升活动品质。

  1、与综合实践活动相适应的基本学*方式是探究学*,在组织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中,能处处体现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形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注重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进行分类分层培养。为此,我们利用校内外包括师资在内的各种资源,开展了多种富有特色的实践活动,让每个学生可以凭自己的兴趣和关心点,参加适合的项目。

  3、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注重师生评价以过程评价为主,看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的深浅、经历的状态。一再要求教师,认真搞好每次活动,不搞走过场,不做表面文章,以学生的真实体验、具体收获为目标,多角度,多层面的合理、客观地评价去学生。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也以能否指导激励学生以浓厚、持久的兴趣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为标准。

  五、运用多种渠道,推广活动成果。

  1、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专题课上设计多个专题,将教师的优秀活动方案、学生的研究性成果小论文、活动过程图片等很多内容及时整理归类,供大家学*、交流,探讨。

  2、组织教师开展了研究性学*过程资料评比活动,使各班的综合实践活动全过程很好地展示出来,为教师和学生今后开展好各项活动,引好路。

  3、组织教师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论文评比活动,使教师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得到肯定及推广、应用。

  一、我们在实施该课程中的有益做法。

  1、组织机构健全。学校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领导小组,构建了课程实施的组织网络结构,为本课程的实施提供了组织保障。主要有由学校课程领导小组教务处年级组指导教师学生课题研究小组构成,对研究性学*实施组织管理,其中教学处的朱军副主任专人负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工作。

  2、计划制定详实、活动经费有保障。学校和各班级都制定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和活动计划,作为课程实施以及学校管理和检查课程实施情况的依据,而且计划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针对性。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所具有的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的特征,这就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提供了条件,学生的活动领域从校内走向校外,活动内容由教材拓展到社会与自然。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教育方面给予了大量的资金投入,表现在专职教师的培训、学生的参赛支持,赛后的奖励,对进行科技(小发明、小制作、制作标本)活动给予资金帮助,学校还投入资金对标本室、电脑室等学生活动场所进行了整修和设备更新。学校资金的支持为我校综合实践活动教育的正常开展提供了物质保证。

  3、加强对指导教师的培训,提高指导教师的有效指导能力。我们采用集中培训及常规教研活动合一的做法。主要采用三种形式:

  ①现场示范观摩,并以现场为*台,提供机会,发布各类课程实施的信息。

  ②定期评选,主要评比学校课程方案、教学案例。

  ③专题研讨会,研究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④专门培训,按照上级要求经常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培训活动。

  4、活动课时有保障。我们采取分课时和集中课时相结合的办法。分课时指学校将研究性学*课程排进课表,初一初二年级每周安排3课时,课程的合法地位正得到加强,指导教师都能利用这三节课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活动。积极开发和积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为学生的学*提供保障;集中课时指利用短假和长假由指导老师分配具体的任务,让学生带者任务完成在学校无法完成的课题研究活动。

  5、研究落实到位。首先,学校和教师指导好学生用好我们订阅的研究性学*的教材,采取集中学*和个别学*想结合的方针;其次在课题的选题上,实行教师和学生共同选题,教师给学生自主选题的权力,学生可以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与他们生活紧密相关的课题,这样调动了学生极大的参与热情;第三学校指导小组还注意具体解决好活动各个实施阶段中一些关键的具体问题:在活动展开阶段强调全体学生亲身经历、亲历亲为;在汇报交流阶段强调全员参与、充分交流;在活动总结阶段强调有效反思、合理评价。同时,制定了社会实践活动学分认定表,记录着学生在寒、暑假中进行的集体军训和社会实践活动的亲身体会;制订社区服务要求,让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服务活动。以上做法既呈现着教师、学生与新课程共同成长的足迹,又为监控、反思和进一步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留下了宝贵的过程性资料。

  6、重视课程的评价机制改革。我校制定了《北厍中学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方法》,从学生的开题报告、结题报告、学生研究过程的表现性记录、课题的综合评价、学生个人的学分认定等方面进行了规范统一而又简单明了的设计,对学生的研究进行考核。对于教师的考核,在我校教师职责上已经明确表明这是教师工作的组成部分,学校通过结题评比出不同的等级。

  7、学校积极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学校方面硬件配备比较到位,为教师和学生的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例如,学校配备的实验室、图书馆、阅览室、计算机室等为研究提供方便;学校还积极主动利用当地的资源,建立具有自己学校特色的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基地,我们将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分为三个类别:一类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基地;一类是义务服务的基地;一类是社会实践的基地等。这些资源让学生在基地既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又进行职业体验生活。

  8、加强交流与合作,促进学校之间的共同发展。有效的交流与合作可以为双方提供启发与帮助,实现共同发展。我们一方面在学校内部建立起年级指导教师的交流研讨*台,发挥教师自身的资源优势;另一方面打破学校之间、区域之间的界限,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积极送教师到各地进行观摩、研讨、成果交流等活动,把别人好的做法带回来加以吸收和利用,促进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更好地发展。

  9、活动成果明显。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尤其是通过研究性学*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的小发明、标本和网页制作、论文写作等水*不断提高;各种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拓展了学生视野、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

  10、综合实践活动对学校的教育教学中起到了促进作用。学生是学*的主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是我们始终坚持的原则和方向,我们抛弃了长期以来人们头脑中固有的思维即“认为学生开展活动会影响学*,影响升学”的旧观念,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增长了学生的知识,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学*能力和学*效率。学生通过参加网页制作、标本制作、小发明制作等活动增强了动手动脑的能力。同时参加的各种科普类竞赛,像理化生的竟赛等活动,提高了学生学*自然领域知识的热情,促进了学科的学*和教师教学工作。回顾这几年来我校中考连创佳绩,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我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

  1、虽然学校层面看,十分重视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可是部分教师和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不够重视,工作难以协调。部分教师对此不重视,学生和家长也有的认为搞综合实践活动浪费时间和精力;或者也在搞此项活动,但并没有真正用心去研究。

  2、有的教师特别是新教师对研究性学*的指导能力缺失,甚至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基本原理都认识不深,理解不透,难以对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课程推进缺乏专业上的引领。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虽然也想方设法开发、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但由于经验和能力的不足,对自身潜在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还不够,很少尝试与校外机构、人员建立联系;加之社会上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存在一定的偏见和误解,使得许多社会资源得不到真正的充分利用;尤其是没有充分重视学生家长的作用,学生家长若能参与到课题指导中来,则能收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3、有的研究性小组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不规范,内容不具体,不具备可操作性,这显然是为了应付学校和老师检查的,研究性学*有时沦为“盆景”课程,目的只是为了装点门面或则为教师考核和评定各类先进服务。

  三、我们的反思

  1、提高认识,使全体教师和学生充分认识此课程对于孩子成长的意义,让老师和家长、社会都尊重这一课程,参与这一课程。虽然学生也认为展开研究可以了解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对自己学*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还可以时常发现、研究问题的多面性,学*从多个侧面来看问题,以减少片面认识带来的偏差,对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团结有深切的体验;但在行动上,却有部分老师和学生强调困难和无奈多了一些,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能会出现光开展不研究的现象。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必须让所有的教师和学生真实参与。

  2、加强师资培育尤其是新教师的培训,重视师资的专业化发展,制定倾斜政策使研究成果优秀的教师得到一定的奖励。一支稳定的专职师资和所有教师的综合实践活动意识是保证活动正常进行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我们今后必须在培训上再下大的功夫,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尤其注重对有效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理论的学*,如研究性学*、任务驱动学*等理论,积极倡导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3、提高各个部门的合作水*。根据课程计划,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领域,包括三门科目:研究性学*、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这些科目几年来在学校已形成惯例,即一般主要由教务处、德育处和团委三个部门分管,有时会出现工作中缺乏沟通的现象,影响整体效益的发挥,以后必须在合作上加强。

  (1)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实践性。

  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而非在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中构建课程和实施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综合实践活动体现学生活动的自主性、实践性,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性学*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实践,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学*,引导学生自觉地把直接经验学*和间接经验学*相结合。

  与综合实践活动相适应的基本学*方式是实践性学*。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通过探究性学*、社会参与性学*、体验性学*和操作性学*等多种实践性学*活动,对课堂教学空间和教材加以拓展,改变学生在教育中的学*方式和生活方式,把学生的探究发现、大胆质疑、调查研究、实验论证、合作交流、社会参与、社区服务以及劳动和技术实践等作为重要的发展性教育活动。与各门学科课程相比较,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学*活动方式不是以掌握系统化的书本知识为主要目的,而是以发展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在学科课程中,练*、操作,甚至实践,都难以真正超越特定的学科固有的知识体系,都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学科课程的知识,形成基本技能。但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学*是为了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本身。我校在开发和实施以“围棋”为主的校本课程中,正是从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基础等方面考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宽松的空间。培养了兴趣,锻炼了能力。

  (2)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开放的课程领域,它具有开放性。

  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活动方式等方面都具有开放性特点。综合实践活动考虑学生的现实生活的需要和社会需要,立足于时代对学生素质发展的挑战和需要,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总的目的。在内容上,综合实践活动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它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只要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关联,只要是学生自主地提出或自主选择的活动主题,都可以作为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这种在内容上的开放性特点,是其它任何课程的内容所不具备的。综合实践活动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活动过程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在学*活动方式和活动过程上,学生可以根据现有的课程资源、自身已有的经验,采取不同的方式。通过这种开放的活动过程,鼓励学生亲身体验,发展创新精神。我校的围棋活动由来已久,而且多次在县级正式竞赛中夺取名次,因此,广泛而深厚的氛围自然地形成了。

  (3)生成性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生成性。

  这是由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取向和该课程的开发所决定的。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强调学生亲身经历,并获得实际的发展性的体验,因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就是在该课程的实施过程之中。学生参与了活动过程本身,也就在过程中获得逐步的发展,并且学生通过对过程中的体验进行反思,有利于觉醒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能力。如果学生游离于活动过程,那么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究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综合实践能力是难以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发展起来的。因此,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就在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地形成良好的行为意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不断地建构自我的整个精神世界,发展实践能力;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就是学生自我生成的过程,是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动态体现的过程。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来看,综合实践活动成为一种对学生发展具有价值的课程,本身就是不断生成的,是教师和学生一道创生的课程。

  每一个活动都是一个有机整体,而非根据预定模式的机械装配过程。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活动方式、活动过程,都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他们的现实生活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活动的主题,从而自主确定或选择的。在活动的展开过程中,学生又从他所能接触的情境和资源中收集解决问题的资料,并自主地制定活动方案或活动计划。正是在自主制定活动方案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实际的体验和发展。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兴趣盎然的过程,学生在其中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认识不断深化,体验不断丰富,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生成性的集中表现。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和周密设计不是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其生成性发挥得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因而,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和教师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动态生成和发展。五年级语文第九册第一单元的实践活动:以手抄报的方式举办一期有关中秋节、国庆节、教师节的板报展览。这其实就是学生的学*经历、生活的环境等生成的,很自然的内容。学生也极有兴趣和动力。学生在进行这项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地进行研究和体验,能说他们没有收获吗?

  (4)自主性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他们自己选择学*的目标、内容及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方案和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综合实践活动开放的活动领域或活动内容、开放的活动方式和活动过程,为发挥学生学*的自主性创造了条件。同样,在上例的活动中教师只是布置了一下内容,确定了一个负责人,告诉学生自愿参与。但学生却几乎全部都参加了。他们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的认识,虽然一开始七嘴八舌,但最终的结果是喜人的。收获最多的还是孩子们。

  (5)综合性校本课程的开设目标及内容和形式之间应有机结合,以求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

  因此将学生置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调动学生多种器官协同参与,促进各种素质的和谐发展。首先活动目标的综合,不仅有社会意识、科学精神等情感目标,也有搜集信息、处理问题等能力目标,还有各种知识性目标;其次,活动内容综合,围绕活动主题,包含社会、环境、自然、农业、科技等各种知识;再次,活动方式也是综合的。根据主题需要,采用参观、调查、讨论、设计等多种活动形式,自主探究,积极建构。我校的综合实践课和以围棋、信息技术、兴趣体育、电子琴、研究性学*、少先队活动、以及各学科课程等都参与到了其中,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

  当然,如果能开发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将更加科学地促进学校对人才的建设和培养。这将是我们下一阶段继续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阳邑学校

  20xx年9月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首次将综合实践活动列入中小学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成为小学三年级至高中设置的必修课程,成为新课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实践活动将以一种与学科课程有着本质区别的崭新课程形态出现在我们面前,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如何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几年来,我校以“课程落实、机制保障、师资建设”为抓手,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逐渐走向“常态化”。

  一、课程落实

  我校根据《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指导纲要》和课程设置计划要求,将综合实践活动时间安排到课程表中,3-6年级每班每周半天,1-2年级每班每周为一节课。3-6年级每周半天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一般我们都安排在下午进行,开始是一个年级段三个班级同时开展活动,后来,我们发现由于活动场地、小组指导教师和活动内容相同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要开展研究性调查,整个年级段安排在同一时间是不可科学的。至于整个年级段需要开展集体性活动,可以临时调课。1-2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时间段根据课程安排需要,有的班级安排在上午,有的班级安排在下午。*时不经教导处同意,课任教师不能将综合实践活动课改上其他课,也不能随意调课。该科的课任教师一般由班主任老师担任,因为综合实践活动不但内容丰富,而且组织管理难度较大。

  综合实践活动课课时落实了,教师有了,那上什么内容呢?

  我们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主要分班级综合实践活动、年级段综合实践活动和学校综合实践活动三级。每学期学校结合大队部活动和学校的教育需要开展2次以上全校性的综合实践活动,如“参观”、“秋游”和“阳光体育”等。年级段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根据年级段综合实践活动的需要进行,如:“开展小制作竞赛”和参观“新农村建设”等。班级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研究性课题,每个班级每学期有一则课题;二是班队课;三是地方课程。三方面内容的课时数如何安排?开学初,学校就制定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的计划或出台指导性文件,明确了各年级段各类内容占综合实践活动周次数,如下表就是20xx学年第一学期各内容所占的周次数。活动内容年级动研究性一二年级课研究性三四年级课研究性五六年级课周周周周8种植周5班队活动周3-4周8会参观周2班队活动周5-6研究活间6人.自然.社时地方课间6班队活动时班队活动间3-4时各年级段和各班根据学校计划,结合年级段和班级实际安排学期活动计划,要求做到周周有内容,并将活动计划上传到教导处。教导处对各班的综合实践活动计划进行审查,并汇总,按照周次将各班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在学校周工作安排中展示,以便于教导处随堂听课和开展相关的教研活动。到期末,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优秀班级评比,评比结果对优秀班级和年级段进行奖励。通过评比和奖励进一步促进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规范、有序和扎实的开展,从而推经我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二、制度保障

  制度政策是综合实践活动该课程走向“规范化”、“常态化”的根本,也是的必备条件。要使综合实践活动该课程像数学、语文等课程一样成为“常态课”,光靠领导的良知,教师的责任感是不行的,必须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或激励机制。

  (1)成立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为了使综合实践课程有效的推行,学校建立了一套健全的课程实施组织网络。在这个网络中,校长室负责课程实施的全盘领导,教导处负责活动研究、指导培训、鉴定、资料管理等活动,教导处、大队部协助活动,各年级研究组负责确定、协调活动计划,班主任及其他指导教师是具体实施者。在计划制定方面,我们注重全员参与,自主制定。即校领导、教师、学生都参加到学校计划制定的活动中来,它经过了由上而下、由下而上两个轮次。由上而下,即由学校领导、教导处将确定的我校综合实践的课程理念、目标向下传达,组织教师学*领悟,让每一位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充分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本校的活动特色等;由下而上是指内容的制定全员参与,由学生到指导教师最后再汇总到主管的教导处。

  (2)建立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组长由学校的中层领导担任,主要协调全校课程安排。有一名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负责全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和实施方案的制订。

  (3)各班建立综合实践活动分组指导教师。除综合实践活动科任教师外,学校为3-6年级各班配备了3名分组指导教师,学校规定分组指导教师的职责是活动前要指导小组学生的活动方案,实地勘察活动场地,活动时要确保学生的安全,并指导学生有序地开展活动,并出台了《综合实践活动分组指导教师规范指导意见》,对指导教师的职责任务要求做了明确的规定。

  (4)建立中层领导与年级段综合实践活动结对制。为了切实了解各班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并予以及时的指导和监督,学校为各年级段安排1个中层领导,做到每周要与本年级段的各个班级联系一次,如果本周某个班级的活动内容与计划不符,督促该班级课任教师及时更正。每位领导一学期须对联系的年级段中的各个班级听课3次以上。三到六年级的每位领导必须参加该年级段四个班级的课题开题课和课题结题课,中途须参加班级课题的交流课,此外,*时随时了解联系班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任教师有无教案和有无在上其他课,做到课课落实,事事清楚。

  (5)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考评制度。每学期,各班的研究性课题必须经历开题课、活动课和结题课三个阶段,缺一不可。每到期末,学校就组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优秀班级评比”活动:先是班内自评,即以班为单位开展自评、互评和师评活动,组与组之间开展优秀综合实践活动小组评比等活动,通过评比,让每个学生发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让每个小组感受到自己组的优点和缺陷。学生个人的考核结果直接记录学生素质发展报告单中。然后学校评,学校根据综合实践活动优秀班级考核细则对3-6年级各班进行逐一的考核,根据得分多少来确定综合实践活动优秀班级,并与学校优秀班级的评比挂钩,对课任教师和小组指导教师给予适当的奖励,这样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有效地促进了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规范有效的进行。

  三、力保学生全员参与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必修课,也就是每个学生必须参与的课,因而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力保学生人人参与是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教学的一项主要指标。为保证学生能人人积极参与,几年来,我们对综合实践活动一些环节做了深入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让学生自行组织研究性小组。根据研究课题相同组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一般分为6-8组不等,每组人数*均在7-10人。对于个别比较“弱势”的学生和组员过多的组,教师做好小组和“弱势”学生的思想工作,确保每个学生都在一定的小组中活动,每个小组有比较合理的人数。但对一、二年级外出活动,一般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考虑到年龄小,学生自主能力差,一般不分活动小组进行活动,由综合实践活动课任教师或班主任带领全班性开展活动,学校为每班配备1-2名跟班教师。

  第二,学校为3-6年级各班配备四位教师作为小组活动指导教师。我们学校的每位教师都是相应班级的指导教师,每学期都要跟班外出活动2次以上,指导学生开展活动,确保学生外出活动安排、有序、规范。

  第三,三至六年级各班每学期必须有一个研究性课题,确定研究课题时,首先课题要由学生提出,再由全班讨论;筛选;多进行几轮选择;以提高了课题研究的可行度。选题宜小不宜大。选题必须适合学生的年龄层次、知识结构、能力。班级课题确定后,要分组切块研究,即把班级课题分成几个方面,让每各小组自己选定其中的一个子课题进行研究。结题时,指导教师要精心布置,力保参与该课题研究的所有学生必须全部参与课题汇报。课题要由学生提出来,统一提交全班讨论,多进行几轮选择。

  四、紧抓开题活动结题三个环节。

  上好综合实践活动开题指导课是很重要的,这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第一步,是在选定课题后进行探究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学校多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开题课教研活动。

  活动课是综合实践活动具体开展的真实展现,我校十分重视对活动课的监管,根据课程安排对各班进行随堂听课,及时了解各班研究课题的进行情况,并给予必要的指导。

  每到期末,我校3-6年级各班都要上综合实践活动结题汇报课,学校行政领导分别到指定的班级去听课,通过听、问、查,了解该班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情况,评比出综合实践活动优秀班级。

  五、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教研活动。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全新的学科,很多方面都没有现成可以操作的办法,尤其是在研究性课的开题、活动和结题的教学模式方面更是一头雾水,一些教师产生了畏难情绪,为此,我校组织教师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教研活动,首现提高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认识。理念是教育改革的阳光,有了阳光,才能有教育的春天,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同样要求教师有坚实的理论、先进的理念作基础。我们利用周前会议时间和专用的教研时间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有关上级文件要求,并从网络上下载了许多有关综合实践活动的相关文章供教师们学*。其次我们多次组织教师看综合实践活动优秀课改蝶片,通过课堂观摩,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基本模式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我校大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优课评选活动。通过学、看、上,我校教师逐渐从模仿走向独立,从独立走向创新,综合实践活动课生生、师生互动频繁,气氛活跃,效果良好。

  几年来,由于我校注重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教学管理和制度建设,大力开展综合实践教研活动,产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能规范有序地进行,教师们能严格执行教学计划。私自占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情况基本杜绝。

  第二,综合实践活动结题课形式日趋多样灵活,内容日趋丰富。开题教学模式也日益完美,由过去的师生问答式逐渐形成为生生、师生多向参与式。

  第三,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力不断提高。如几位学生想了解擦鞋民工生活和年收入方面的情况,他们事先设计好几个问题,可是访问几位擦鞋民工时碰了钉子,当学生说明来意,后来其他学生向他问问题后,他不再要钱了。这件事,给学生的感触较深,回来后,小组内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有学生说:“没有金钱万万不能”,有学生说:“他们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连生计都成问题,哪能不要钱,可以理解”……通过参访,许多学生深感礼貌用语的重要,也熟悉了哪些容易接受参访的对象等。学生信息技能有了较大提高,他们网上信息搜索又快又准,结题汇报时,各小组能独立制作课件进行展示,汇报组织工作安排井然有序。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希望学校再多些时间让我们去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随着综合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深层次的问题也渐渐凸现:

  教师怕上综合实践课,究其原因主要有:

  (1)教师对该课程从理念上还未真正把握,感觉还是有些虚幻。没有现成的教材体系和指导体系,学*还不够。

  (2)教师的综合素质与该课程实施还未匹配,该课程实施需要全方位的素质和较强的能力,在实践操作中教师觉得无从着手,业务素质不够;

  (3)现有的对教师评价体系仍强调学科教学质量,该课程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窘境,重视不够,付出多回报少;

  (4)由于是一门开放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外出活动存在一定安全隐患,而一旦出了事,那还是不开展活动的好;

  (5)学生与家长由于受社会传统教育和学校教育宣传上的影响,仍觉得考分最重要,学好语文、数学就行了,对综合实践或活动开展意识不强,应该完成的任务不主动,不及时,质量不高,准备不够。

  第四、针对以上现状,在新学期中我校将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做好工作:

  1、转变观念,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必须让教师的教育思想进行一次深刻的革命,要让教师站在未来人才的需要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来认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是关键,教师的作用是有效的指导,要大胆地让学生去闯,失败了也是一种体验、一种收获,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科学态度和科学规范,体现与人合作和分享成果的乐趣。通过举办学*沙龙,开展与新课程一起成长的研讨活动,让教师深入新课程。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注重发挥教师群体力量,倡导教师之间的合作,成立综合实践活动“智囊团”。

  2、拓展外部环境,营造有利于教学的氛围。学校将积极主动与周边单位及相关行业进行联系,探求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有利氛围。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综合实践活动不仅仅是学校、教育部门的事,而应当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全社会人人有责,我们要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下一代,为孩子们提供必要的学*环境。另外,学校将把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教学工作检查的重点,以此推动综合实践的改革的不断深入。

  3、建立切实可行的评价办法。积极探索将综合实践活动纳入教师年度考核挂钩的考核机制。让教师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来。此外,进一步健全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小组互评甚至邀请家长一同参与评价开放式的多元评价体系,将使评价更加科学,更加全面,更加真实。

  我校进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是在启动新课程实验的背景下开始进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本次课程改革新设置的一门必修课,一本教材,没有教参,课程资源要靠师生共同去开发,如何实施要靠教师去探索。我们边学边做边研究,摸着石头过河,在艰难中起步。现在回想期间艰难探索的历程,酸甜苦辣尽在其中。如果说我校综合实践活动已经初见成效的话,我觉得主要得益于以下几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一、专题讲座,站理论先行

  如何使教师们很快地熟悉综合实践活动,这门新课程中的“新”课程,了解它与传统的语文、数学学科有着很大的不同,首先要求教师认真学*理论,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了解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性质、特点、目标、内容、原则、评价及管理。鉴于此,上学期初,我们对全校教师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学生成长的绿洲》专题学*讲座,并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实施做了周密部署,使教师对本课程有了系统的认识和了解,同时还组织任课老师认真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为此项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学校还组织教师登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专题网站”,及时捕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发展的新理论、新动态,学*其中的优秀案例,借鉴成功经验,为学生自主活动、教师学*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提供帮助。

  二、结合校本,整合创新积极行动

  (一)整合学校特色,创新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课要有生命力,要凸显特色,就得与校本课程、学校特色结合起来,所以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又一大特色是:制定凸显学校特色的活动设计方案。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我校教学特色。我们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创建了两个标准化的多媒体教室,并开通了校园网,电脑进教室,实现了“班班通”。教师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时,有意识地将计算机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机地整合,使课堂小天地连接着网络大世界。如

  在多媒体网络教室里,五年级学生正在教师引导下点击鼠标,进入《音乐之都维也纳》专题站走进维也纳”。随着舒缓轻柔的音乐,配着优美清晰的多媒体画面,教师引领着学生走进“音乐之都维也纳”,了解奥地利风景如画的地理环境,欣赏连绵不绝的维也纳森林,风姿卓越的蓝色多瑙河;瞻仰造型逼真的音乐家雕像;聆听着巴赫、莫扎特、肖邦等音乐家的旷世杰作天籁之音;流连于金碧辉煌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陶醉于气势磅礴高雅热烈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随后让学生们交流对这座音乐之都的总体印象。

  四年级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网上搜索,《走进菊的世界》综合实践活动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欣赏中国名菊的风姿绰约,品评菊花美名的诗情画意,感受给菊花命名的喜悦兴奋……

  思维在点击中跳跃,情感在欣赏中升华,个性在交流中飞扬,无拘无束,跨越中外的网络课堂成了学生们综合实践活动的乐园,放飞个性驰骋想象的天堂。

  (二)结合校本教材,展示多彩活动

  我校组织教师利用假期编写了《启蒙》系列校本教材。这六册校本教材选取了一些千古传诵的名家名篇,让孩子在记忆的最佳年龄段积累这些古诗文,培养他们对语言的感受、领悟和想象能力,帮助他们加厚和刷新人生的底色,提高文化品位,增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我们也围绕校本教材开展系列综合实践活动:一年级“《三字经》诵读比赛”;二年级“小小成语摘录卡评比”;三年级“《弟子规》表演背”;四年级“趣游古诗园”;五年级“名言警句书签制作”;六年级“古诗新唱”等。在这些学生们喜闻乐见的读读,背背,画画,演演,写写,唱唱活动中,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古文化,从中积淀古文的形式,受到思想的熏陶,更重要的是丰富多彩的活动给了学生一个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展示自己个性的舞台,回忆七彩童年的一段经历。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令老师们刮目相看。

  (三)围绕地方特色,开展系列活动

  我们在充分利用学校的已有设备的基础上,加强与当地企事业单位等活动基地建立长期联系,开辟校外活动基地,发挥社区教育优势,加强学校、家庭与社会三者之间的联系。

  三月,为了让学生深切的体验母爱的伟大,体验母亲十月怀胎的艰辛,在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学校开展了“护蛋体验活动”。每个学生当一周“鸡妈妈”,写《护蛋日记》和《给妈妈的感恩信》,争当“护蛋英雄”,从护蛋体验中感受母亲养育自己的不易,懂得孝亲敬长的道理,从和母亲的互动交流中,促进沟通,学会感恩。

  四月,为了配合校大队部“看家乡新貌、寻家乡名人、做校园小名人”方案的实施,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了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与探索活动:

  1、参观家乡名企业江苏省名企业苏青集团;

  2、瞻仰家乡名址张大烈纪念馆;

  3、调查家乡名河富贝河;

  4、访家乡名人“剪纸能人”钱仁祖老师;

  5、做校园小名人我是河小“小明星”等系列活动。这些活动给学生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深入探索,及时反思初显成效

  综合实践活动课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自主性和趣味性,所以,获得了学生的喜欢,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学生都从活动中收获颇丰。

  本学期,有两个河小学生的命运紧紧牵动着全校师生的心。三月,钱甜甜同学患骨癌,四月,孟春亚同学右腿患恶性肿瘤,消息震惊了河小校园,我们组织学生开展“爱心捐款活动”。在《爱的奉献》序曲中,全校师生为她们倾情捐款,学生们经受了一番爱的洗礼,涌现出了大批“爱心小天使”,我们还带领学生去医院看望生病的同学,给他们带去爱心,带去鼓励,带去希望;开展“小记者采访活动”,采访捐款最多的“爱心小天使”,把活动推向高潮。活动过后,学生们泪流满面,感慨万千。

  庄小桐说,真没想到,两个星期前,还跟我们一起快乐地跳皮筋,顽皮地捉迷藏的钱甜甜突然患上这样可怕的疾病,看着她昔日漂亮的马尾辫现在变成了光头,我的心里难过极了……

  袁烟灵说,孟春亚实在是太可怜了。命运对她太不公*了,她是我们班最能干的劳动委员,每次劳动,她总是干得汗流浃背的,可是总不说声“苦”。今天,我们去看望她时,她虽然在对我们笑,可我们却都忍不住失声痛哭起来……

  从这一句句情真意切的表白中,我们难道不能看到“综合实践活动” 已经散发出它的魅力,已经撞击到了学生的心灵?这样的活动效果,岂是我们在课堂上苦口婆心的说教能媲美的?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工作总结(精选五篇)(扩展7)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计划菁选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计划(15篇)

  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我们的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让我们一起来学*写计划吧。拟起计划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班级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因此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培养学生对生活、学*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让他们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人。

  二、活动内容:

  根据综合实践课程的本质特征,结合《话说温州》与本校学生实际,本学期主要主要针对《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这个课题开展活动。

  三、活动目标:

  1、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引领学生走向现实的社会生活,促进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

  3、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的精神,注重学生在实践性学*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使学生超越单一的接受学*,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实践活动,实现学*方法的变革。

  4、指导学生学*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方法,利用网络收集、整理和处理信息,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四、活动的具体实施:

  1.小组活动形式。研究小组一般由3~5人组成,学生自己推选组长,定期开展活动。研究成员要学会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同完成任务。

  2、个人独立探究。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自己独立完成某一探究活动。

  3、班级集体探究。当学生围绕一个主题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究活动,收集资料活动后,可以进行全班集体讨论研究,交流大家收集的信息和形成的想法,进行思维碰撞,推动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深入研究。

  五、活动措施和注意事项:

  1、利用现代化媒体,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

  2、善于组织小组活动,让每个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有互助共同提高的机会。

  3、、适当降低活动内容的难度,既做到全面参与,又能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解决问题。

  4、考虑到学生年龄小,不易组织管理,且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以及安全意识,活动的开展应以小组活动或集体外出为主,并争取家长协助。

  5、应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6、充分利用家庭和社会资源,帮助学生顺利开展活动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种研究性活动,也是一种通过实践让学生产生情感体验、能力方法和知识经验的活动。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结合有关学科活动(环保教育、安全教育、创新教育、法制教育、时事教育、心理教育等)的要求,注重开发社区资源,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注重学生体验的获得,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目标要求

  以学生为主体,贴*学生生活,运用其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进入主动探究知识,亲身体验实践活动中 的苦与乐,激发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增强学生探索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并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学*、共同探索精神,塑造完善人格,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活动内容:

  选择和组织以学生为核心,主要围绕三条线索开展活动:

  ①学生与自然的关系

  ②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

  ③学生与自我的关系。范围包括:研究性学*、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四、实施要点

  1、学生家庭生活和自治活动。

  (1)说说自己在家庭与班级中角色。

  (2)简述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特长。

  (3)经常保持个人整洁,保持良好的个人生活*惯,并能维护学校的秩序与整洁卫生。

  (4)经常参加洗衣、做饭、洗碗、整理打扫房间等家务劳动。

  (5)懂得一般生活礼仪及*常相关表现。

  (6)了解自己与家庭、社区环境的关系,并能说出自己的角色。

  2、社区服务实践活动。

  (1)体会参加社区服务的意义,撰写心得体会。

  (2)了解自己所在社区邻里的情况,开展适宜的邻里交往与邻里服务及社区服务。

  (3)熟悉各种社会资源及支援系统,并帮助自己和他人。

  (4)了解认识相关社会行政机构及其功能,了解社会资源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和重要性。

  3、户外休闲与探索活动。

  (1)观察户外生活中自然现象的`变化。

  (2)计划适合学生的户外休闲活动,并逐步学*野外生活生存能力。

  4、人际关系与沟通活动。

  (1)述说自己与家庭人沟通的方式,体验家庭生活的重要性。

  (2)说出自己与他人相处的经验、体会。

  (3)参加各种团体活动,了解自己所属团体的特色,乐于表达自我并愿意与人沟通,养成互相关心与遵守纪律的*惯。

  5、环境教育活动。

  (1)观察家庭与学校周边的环境,了解环境保护与自己的关系。

  (2)探讨环境的改变与破坏可能带来的危害,讨论如何保护和改善环境。

  五、具体安排

  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进度表

  (xx—xx学年第一学期)

  周次

  教学内容

  一

  走进技术世界

  二

  家政 钉纽扣

  三

  家政 缝沙包

  四

  家政 缝鞋套

  五

  家政 缝鞋套

  六

  家政 针线拓展

  七

  主题研究活动

  八

  主题研究活动

  九

  主题研究活动

  十

  技术初步泥塑工艺欣赏

  十一

  技术初步我喜爱的蔬果

  十二

  技术初步我喜爱的蔬果

  十三

  技术初步捏泥碗

  十四

  技术初步泥笔筒

  xx

  主题研究活动

  十六

  主题研究活动

  十七

  技术初步相框

  十八

  技术初步储蓄罐

  十九

  技术初步组合笔筒

  二十

  拓展活动

  一、指导思想:

  秉持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加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的学*力度,积极构建活动的评价体系。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能力,对学*充满了好奇和兴趣,他们都希望获得更多更新的信息,向往更丰富的知识世界。两年的集体生活,养成了他们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的情感品质。在与同伴的交往中,知道要做到诚实守信。遇事有了初步的独立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但他们的情感还不够持久、稳定。三年级的学生还具备了一定的活动经验和能力。他们热爱大自然,向往大自然。同时,三年级的学生开始主动关注自身的发展,希望能够多体验生活,具备了更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是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目标和特征而编制的一本学*材料,或者说是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活动方案。在内容上以“活动主题”的形式呈现,每个“活动主题”的设计,按照问题解决的基本课程,分为“活动主题的生成”“制订活动方案”“展开实践活动”“展示交流评价”“拓展应用”等阶段,各个阶段都有明确的活动任务和活动目标。

  注重开放性和生成性,强调过程性和体验性。在活动内容选取上注重吸引学生兴趣,贴*学生生活实际,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四、教学目标:

  1.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和实践,在开放的学*情景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3.发展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认知、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探究学*的态度和*惯。

  4.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欲望,培养创新能力。

  6.养成合作意识、民主意识、科学意识、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善于交往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五、教学重难点:

  针对三年级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在编写“活动资料”时,把提高学生的观察力作为三年级的重点。

  1.我们要在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发展儿童的观察力,使学生学会进行有目的、系统的观察,全面的观察。要求学生会看、会听、会嗅、会尝和会触摸,并且会把眼、耳、鼻、舌、身的感觉,综合起来进行思考。

  2.在三年级深入的观察活动中,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概括、比较),要求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在深入地观察以后,要他们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无疑对他们素质的提高十分有利。

  六、教学方式及具体实施

  1.课程的实施方式

  (1)组织形式(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全班活动、班级活动),体现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2)活动地点(班内、校内、家里)

  (3)活动时间(每周一课时)

  2.课程的具体实施

  (1)全面了解学生,设计有效的教学思路,多进行教学反思,适时调整教学思路。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

  (3)指导学生观察、思考,在独立观察和思考中培养自我分析能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

  (4)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事实材料,指导学生运用调查、观察、访问、测量等方法。

  (5)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引导学生形成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6)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想要亲手实践的欲望,知道怎么去动手操作。

  七、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

  2.要注重学*方式的主动性。

  3.要体现教学过程的层次性,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

  4.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八、本学期的期望

  希望通过本学期的教学,能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自主研究和主动探究、动手操作、团结合作的能力,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

  一、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依据,努力开展好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体验性课程,实践性课程,综合性课程,具有很强的生成性。因此,在课程的设计,实施过程中,十分注重教师的课程意识,形成实践的课程观,正确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切实确立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发展。

  二、教学目标

  1. 生活实践目标——强调学生在真实生活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表现自我和验证学科学*内容。

  2. 人生体验目标——重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验活动的意义,在体验反思的过程中不断增进对自己的了解,从中发现人生的意义。

  3. 个别发展目标——在同一主题下针对不同能力,兴趣爱好和需求而设计多元活动内容,给学生个别发展的学*机会。

  4. 学科整合目标——运用校内外的多种资源,整合学科知识。

  三、教学思路

  (一)加强课程研讨,整合资源优势

  探讨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相结合,与学校课程的研究性学*相结合的专题研究,共同探讨课程的有效实施,整合校内、外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在协作和交流中互相沟通,互相学*,共同促进,共同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二)关注师生需求、促进师生发展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把课题实验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加以开发,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优秀活动案例的评比,注意积累综合实践活动的典型案例,丰富本学科资源。教师要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包括家长资源、社区资源开展活动,与校本课程结合,从课程的实践性、活动性、生成性出发,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激

  发学生的真正兴趣,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三)完善课程管理、抓好课程实施规范

  教师认真制订好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按课时认真组织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切忌随意挪用或占用综合实践活动课时。严格按课程理念设计教学,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要认真及时积累有关资料,对于老师,主要是实施方案、活动设计、活动案例和专题性总结等实施过程以及反思成果方面的资料;对于学生来说,主要是建好、管好“综合实践活动档案袋”,设计并用好方案卡、行动卡、反思卡等。

  四、教学安排

  (一)、准备阶段:

  1、针对学生特点研讨并制定研究计划。

  2、完成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自主选题、确定课题。

  (二)、实施阶段:

  1、各课题组根据计划定时定地开展活动,做好记录,保留每次活动的各种资料。

  2、引导学生进行阶段性小结,总结前段时间的实践活动中的经验和教训,分析活动中的困难及解决办法,并指导后阶段的活

  3、各小组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记录,边实践边研究。

  (三)、总结阶段:

  1、学生整理好各自的资料,写好活动中的体验,感受及收获等内容。

  2、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

  3、总结交流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情况。

  五、工作重点

  由于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了解不深,所以我们的工作重点有:

  1、强调综合实践理论知识的传授。

  2、增强在各个活动阶段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监督。

  3、让学生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弄清楚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怎样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活动的一般步骤是怎样的。

  4、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积极的同周围环境接触,在实践中增

  长见识,锻炼综合能力。

  5、加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资料积累,包括各种形式的原始资料,并逐步完善学生的综合实践个人成长档案。

  一、指导思想

  我们要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进行学*,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的能力。

  二、目标

  注重发展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发展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具体包括:

  1.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逐步形成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2.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和服务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4.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和技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三、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确定各班活动主题: (第1--3周)

  2、分小组: 每各班都分成五个小组。

  3、各班制定活动计划(各班组长负责)。

  4、学*“如何进行综合实践调查活动?”的相关知识。

  第二阶段:开展调查。(第4--8)

  1、 各组按计划展开实践调查活动。

  2、 针对各班进行相关知识学*培训。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汇总资料,撰写调查报告。(第8—9周)

  1、 各小组汇报、交流。

  2、 组长负责撰写调查报告。

  第四阶段:宣传、评价(10—13周)

  1、设计宣传计划。

  2、制作宣作品,展开宣传。

  3、学生总评价。

  一、班级情况分析:

  五年级是学生思想的过度时期,这时的学生比较敏感、自我,为此,本学期,我计划通过细致的思想教育和各种有益的活动,使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帮助他人。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树立正确的集体荣誉感,为创建良好的班集体而努力。

  二、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是一门与各学科有着本质区别的新的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它不是其它课程的辅助或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它与其它课程具有互补性。

  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鉴于以上认识,结合学校实际,我们围绕三条线索开展活动,即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学生与自我。使学生通过综合性、开放性的实践活动,获得积极的、创造性的人格发展。

  三、课程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不仅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得和智力的发展,更关注他们情感的体验、良好的个性品质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在情感态度方面:重点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环境、关心地球、关心可持续发展,积极参与社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态度,培养合作精神和自我发展的意识。

  2、在能力方面: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各种形式的表达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在知识方面:主要是通过学生探究学*,发现和获得知识。

  四、课程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性学*、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个方面。在活动中,研究性学*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倡导探究的学*方式,这一方式渗透于活动的全部内容之中。四个方面的内容是以配合的形态呈现的。因此,我们依据校特色活动,地方特色,以及时令,季节等,共同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

  五、课程实施措施:

  管理策略:综合实践活动在我校刚刚起步,如果只是组织大量的活动而没有有效的管理与引导,将是杂乱无章的,无序的,低效的。因此,我想在观念更新为先导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分析现状,开齐开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好课程,研究课程,不断提高课程的实效和质量。

  首先,统筹规划,制订出学校、年级、班级的综合实践活动整体实施计划。我们依据地方特色与时令、季节特点,让学生紧紧围绕校级研究课题――学生“自我”主题的开发,让学生去设计一系列研究自己、研究同伴的问题,作为“短线”活动随时穿插于其中。随着活动过程的展开和活动情境的需要,会不断生成新的目标和新的主题,我们会不断适时进行补充和调整。

  其次,加强向社会、家长的宣传。利用有关媒体,家长学校,家长会,广泛宣传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特殊性,以及学校开设这门课程的有关计划及安排。引导社会和家长了解综合实践活动不但不会影响学生对学科的学*,反而会因为活动能增强学生的探究创新意识,学会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而有益于学科课程的学*。从而重视这门课程,配合学校开好这门课程。

  第三、活动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的评价必须采用全新的评价理念和评价方式。强调评价的指标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主要是学生评价。

  一、学生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实践性的综合课程;我们将始终着眼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素质,开发人的潜能,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充分的发展为宗旨。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实践为主要环节,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制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进而学*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总之,通过各种途径和有效的实践方法,学生真正得到综合素质的提高,使新课程健康、快步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1、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

  3、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

  5、使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美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造新生活的小主人。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三、背景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初步掌握了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确定单元活动的主题、活动的方式,在活动具体开展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成果或作品。

  四、研究内容: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课程内容的多样性,这一课程形态的目标特

  点及我校实际情况,综合学生的学*兴趣爱好。主要围绕"爱我祖国,

  爱我家乡,爱我社区"这一主题开展综合活动课程,并恰当处理好新

  生成的目标和新的主题。

  五、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考察、调查、访问等认识人与环境的密切关系,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增强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1)走进自然,增进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

  (2)关心自然环境,自主探究自然问题,具有环保意识;

  (3)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增强环境保护能力。

  2、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和社区服务,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公共意识和爱心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1)走入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个体与社会的

  关系;

  (2)关心社会现实,主动探究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社区活动,服务社会,发展社会实践能力;

  (3)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养成社会交往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工作;

  (4)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具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学生了解社会上的许多职业分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

  (1)反省自我,增进自我认识,确立自信,树立人生理想,积极进取。

  (2)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学会适应社会生活,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

  (3)了解与认识现代生产和劳动技术,端正劳动态度,形成良好的劳动*惯。

  4、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获得信息的学**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1)学会自主提出问题、制定获得方案,并组织实施;

  (2)形成自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开展问题探究,体验探究过程,对感兴趣的自然问题、社会问题和自我问题进行深度探究;

  (4)养成主动探究的*惯,形成问题意识,发展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5、认识家乡,通过对家乡地理、人文、风情、民俗、土特产、工农业生产等方面的调查,学生对家乡的基本情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六、教学方法

  1、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大指定领域根据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以研究性学*为主线,用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研究性学*、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者融合在一起实施,使四大领域的内容彼此渗透,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

  2、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积极运用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开辟空间,以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空范围,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

  3、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要打破教室的界限,把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整合起来,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融合起来

  4、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综合实践活动课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包括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班级合作探究的方式、跨班级与跨年级合作探究的方式等。

  七、活动评价:

  1、方案卡与评价表展示

  2、举行一次现场展示会,评选"先进小组"

  3、项目作业展示

  4、手工制作资料收集展示

  5、撰写总结论文反思心得并交流

  八、教学进度安排

  1—2周人类的好朋友——动物与植物

  2课时

  3—4周保护我们的家园

  2课时

  5—6周城市的固体废弃物

  7—8周空气与人的关系

  2课时

  9—11周生命与绿色同行

  3课时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去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本学期,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将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校本课程为依托,继续开展全校性的剪纸活动,彰显我校的特色文化,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课程改革。

  二、课程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认识、体验、发现、探究、操作等多种学*和活动方式,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进而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具体为:

  1、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

  2、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的乐于合作的情感和善于合作的技能。

  4、养成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

  5、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工作总结(精选五篇)(扩展8)

——实践活动课的工作总结汇总10篇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活动课程的一种特殊发展形状,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综合实践活动育课程改革中备受关注,但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现实复杂性大量存在,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渺茫、担心和担心,但是我们深信,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下,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会做得更好。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工作总结正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头戏之一。我校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南,进一步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的学*,结合本校的实际,加强学科间的整合,加强与生活的密切整合,努力构建活动的评价体系,同时通过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经验和真切的体验。我们将课堂作为实践基地,关注学生的活动细节,注重教学目标的达成。在实践活动的亲历和体验中师生共同成长,我们觉得是在重建一种课程文化,重建一种学校文化。

  一、强化学*,提升活动课程的理念。

  我校加强对老师的培训工作,主要是充分发挥骨干的带头作用,组织教师进行深入的教学研究,许多教师在实践中,开始明晰了课程理念,逐步形成了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模式。在实施进程中,教师们也遇到不少问题,如学生实践活动空间的提供、教学条件的建立与完善、师资队伍建设与水*的提高等等,这些问题制约着综合课的开展。为此,教师们觉得加强组织学*与交流,通过教学研讨活动,资源共享。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研活动,教师们听得到,看得见,学得会,从实施层面上解决了他们在综合课上的许多困惑,收到了良好的培训实效。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开发,必须立足校本,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实现多方整合,以拓展活动的实施空间。各年级在制订活动方案时,要将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特色建设,德育活动等结合起来构想。开展活动时,力求做到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集中与分散结合。学生们通过调查、收集文字图片资料、走访等活动,做足了“实践功夫”;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多种多样;系列主题活动校本开发,合理利用学校及社区资源,让师生们自己“作主”;引导实施新的教学评价,注重多元化、过程性评价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领域。

  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从语文综合性学*中去选择感兴趣的话题自由研究;启发学生从数学实践中去发现问题,深入调查;与劳动技术教育与科技活动相结合,开展学*技能、科技教育的综合实践活动;与信息技术教育相结合,上查阅资料,PPT制作等……我们注意到信息技术不仅仅作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一种手段,而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素养,渗透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中,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要积极运用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以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空范围、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

  二、研究反思,开启活动课程的钥匙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制约综合实践活动向前推进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的素质问题。

  1、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管理。

  首先,学校成立一个综合实践活动业务指导小组,定期对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总结、研讨、对上课老师进行指导。

  其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排课作调整。对教师进行调整:以班主任为主,任教一个班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便于对学生的活动进行及时的监控与指导。学校领导,其他学科教师乃至学校职工、学生家长都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老师,有义务有责任配合班主任老师指导好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对课时进行调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行弹性课时,全校每周安排一节书法课、班队活动课,周四下午集中安排两节兴趣互动课,三至六年级每周另安排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数学活动课和信息技术课。

  2、调整对教师的培训方式,提高清晰度。

  我们采用以一个课例推进到底的培训方式,分步进行操作。

  第一步推出一个主题活动,共同关注。学校课题指导小组确定一个班级,围绕一个大主题,重点指导该班任教老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组人员和所有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老师从开题、分组活动到成果展示,全过程参与,并且分到各小组对学生活动进行跟踪指导。在教师亲自经历了一个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后,再让大家一起来研讨找出经验或不足,再完善,在此基础上,再让教师们谈自己的收获与体会。

  第二步继续模仿、实践。围绕同一主题,在自己所任班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上进行实践。学校课题指导小组对同一主题活动进行总结,形成同一主题不同层面学生的活动案例集。

  第三步围绕不同的主题独立尝试。教师积累一定经验后,组织学生围绕他们感兴趣的主题开展活动。课题指导小组不定期地听课、查看资料。一方面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另一方面总结经验,收集优秀案例。

  三、实践总结,坚定活动课程的信念

  通过研讨和培训,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有了实质性的推进,研究的氛围推向了高潮。我们清楚地看到了综合实践活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宽广、自由的活动空间以及广阔的活动背景,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1、我们的教师在实践中由惧怕、回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到逐渐接纳、认可、喜欢它。这一转变来自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的亲身实践与体验。对于新课程,教师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这是难能可贵的,这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功能。

  2、我们全体老师在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到教师不能“教”综合实践活动,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放任学生,对于自已角色的定位有了新的认识。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向纵深推进,就必须营造学生、教师、家长全员参与的氛围,指导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组织与协调能力,能协调好各种关系,形成指导合力,使学生活动顺利开展得到有力的保障。在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研究中,我们的班主任的组织与协调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3、综合实践课程其意义在于教与学方式的深刻变革,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式的学*环境,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综合运用到实践的机会。虽说,我校推出的综合实践主题活动是作为教师培训的课例,活动时间不长,但活动中学生有了明显的变化。相信,长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一定会有质的飞跃。

  4、学校领导始终参与了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造就了学生,造就了教师,更激活了学校。

  四、落实深入,夯实活动课程的基础

  为了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持之以恒的推行,我校建立了一套健全的课程实施组织体系。主管教学的校长负责课程实施的`领导,教导处负责活动研究、指导培训、鉴定、资料管理等活动,教导处、大队部协助活动,各年级研究组负责确定、协调活动计划,班主任及其他指导教师是具体实施者。在计划制定方面,我们注重全员参与,自主制定。即校领导、教师、学生都参加到学校计划制定的活动中来,它经过了由上而下、由下而上两个轮次。由上而下,即由学校领导、教导处将确定的我校综合实践的课程理念、目标向下传达,组织教师学*领悟,让每一位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充分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本校的活动特色等;由下而上是指内容的制定全员参与,由学生到指导教师最后再汇总到主管的教导处。

  1、开足开齐课时

  我校综合实践活课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的,三到六年级每周6课时、一到二年级每周4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都安排到各班课表中,还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做到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每周四下午还专门有两节活动课时间,由教师进行活动培训,传授活动内容与方法,围绕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阶段总结,每周一和周五下午还有一节课外活动时间,为个人实践活动课,由学生个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由活动。还可以根据需要将4节综合活动大课与信息技术课打通,也可将其与其它学科如自然、班队、社会、科学等打通,统一安排使用这样的安排灵活性大,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在课时的落实上,学校领导小组不定时地进行检查和听评课活动,保证了新的活动理念的运用,提高了每节活动课的课堂质量。

  2、优化强化教师

  理念是教育改革的阳光,有了阳光,才能有教育的春天,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同样要求教师有坚实的理论、先进的理念作基础。教师条件:必须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年龄在50周岁以下,有长期的教学经验,积极参加新课改,勇于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并付诸于实践。选题方面:要求能带领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课题,小中见大,选出贴*学生生活的、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学生感兴趣的、科学的、可操作的课题。教师要把课题的来源、实施过程、实施措施、实施预想困难、实施达到的目标阐述清楚,对自己竞选的课题有一个全面的、综合的诠释、理解与评价。要求能掌握课题的基本知识,围绕课题全面论证,既富有新课改的精神和新的教育理念,又有自己的观点和创新。在培训方面,我们重点抓了教师指导方面的培训,多次组织教师学*有关专家的最新教育理念,并在学*后要求教师结合学*所得与教学实际,写出指导手记,集体交流讨论,互相学*,取长补短。

  3、深入督导课堂

  一直以来我们都痕重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教学,力求通过听评课活动,使综合实践的课堂教学改变以往的应付、呆板、满堂哄的现象,做到科学、务实、创新,既促进教师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又使学生能在课堂上学有所得,真正地走向生活,走向实践,走向创新。

  由学校教导处组织全面的听评课活动,对每一堂课的优缺点进行详细的评价与指导,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为保证实践课的质量奠定基础。学期中不定时地对活动课进行抽查,检验活动课的质量是否有明显提高,期末根据学校指定的课题,进行一次优质课评选活动,检测活动课的授课质量,评选出优质课进行推广,促使每个教师的授课水*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我们还对三次听评课中不合格的教师限期充实与提高,将听评课活动扎实地落实到了实处。听评课制度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吹进了课堂,使综合实践课的课堂也充满了新课改的气息,不但敦促教师不断地改革创新,而且调动了他们上好活动课的积极性,使每一节活动课都科学扎实,保质保量。

  4、改进完善总结

  为了不断地在活动中反思提高,我们还建立了阶段性总结制度。阶段性案例:活动进行一个阶段后,教师们根据活动情况及时撰写活动案例,记录活动中的收获、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今后的改进措施等,对这一阶段的活动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阶段性反思:不断反思才能不断提高。教师要根据每一阶段的活动情况,对照新的教育理念和活动中的实际情况,经常进行反思,并形成书面报告。对典型问题校课题组要组织统一学*、讨论、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时进行总结与推广。教学实录:我们不但要求每位教师讲好优质课,而且要求他们要整理好课堂实录,并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点评与反思,在整理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提高,也为今后的活动课教学留下第一手教学资料。指导手记:为了进一步强化教师指导工作,抓好教师指导这个薄弱环节,我们要求每位教师要有指导手记,记录个人指导过程中的心得体会、点滴收获、经验教训等,边活动边总结边提高。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活动课程的一种特殊发展形态,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备受关注,但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现实复杂性大量存在,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迷茫、忧虑和担心,但是我们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会做得更好。

  新《课标》的出台和新教材的实验与推广,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同时也对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课程理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新教材和旧教材相比,在内容设计安排和呈现形式上均有所突破。最为显著的一个举措就是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中增加了数学实践活动。数学实践活动课的设置,打破了原来学科教学中重书本知识,轻直接经验;重结论,轻过程;封闭学*多,开放学*少;机械记忆多,实际应用少等的教学模式。为了改变学生的学*方式,实现数学学*由被动向主动、枯燥向有趣、单一向丰富的转变,在数学教学中要积极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不是可上可不上的附属课,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就一定要上好数学实践活动课。下面将我这个学期的实践高效课堂的情况做如下总结。

  一、活动应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社会生活为载体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数学学科内的综合实践活动,其活动过程是“做数学”的过程。数学实践活动教学研究中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数学实践活动的“做数学”的过程不是一个独立的学*新知的过程,而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所以这样的数学实践活动过程应由三部分组成,即首先根据数学现实找出所要研究的对象,其次是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合作交流,最后对活动进行评价小结,进行反思。所以数学实践活动的“做数学”过程是让学生体验数学、应用数学、进行数学反思的过程。 数学实践活动不是脱离学生所学教材的实践活动,要使得数学实践活动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就要使数学实践活动与*时的数学教学进行整合,服务于学生所学*的内容。纵观整个小学数学教材,数学实

  践活动存在于“与教材密切联系的数与运算和其它概念的发现,空间与图形部分的几何形体的认识,与学*内容密切联系的生活中数学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等”;存在于由生活引发的,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的生活中的问题,说明生活中的某些现象。

  二、科学选择内容,注重实践应用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丰富多彩的,要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就要注重应用,内容开口要小,紧密结合学生学*的数学现实和教材的进度,易于学生操作。这就要求教师要合理地选择内容和时机,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切实改变学生的学*方式。如我曾组织的“秋游中的数学问题”,以学生现实的秋游活动设计为题材,让学生综合运用时间与人民币等知识去解决秋游中一系列的实际问题,如:租车问题、租船问题、购买食品问题等,既巩固了数学知识,又发展了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有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渗透数学思维,大胆尝试应用

  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是实践活动的核心任务。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指比较分析的方法、模型方法、估测方法、推理方法、转化方法、统计方法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这些数学的思想方法都是通过解决问题而渗透,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数学思想和方法的熏陶和感染。因此,教师总是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课堂中充满着研讨、探究、思考的'气氛。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应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束缚,让学生大胆尝试,要允许学生失败,鼓励学生克服困难,不断探究。如,在教学几何形体体积的复*与整理一课时,我出示一个长方体的鱼缸,问:“这个鱼缸是什么形状?如果想给小鱼找一个宽敞的家,需要先往鱼缸里倒水,倒多少合适呢?”同学们开始往鱼缸里倒水。接着老师问:“大家估测一下,现在鱼缸里水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学生通过动手量,得出水缸里水的长

  宽高的数据,进而算出体积。接着,老师又说:“让小鱼住进一个正方体的空间里该怎么倒水呢?”由此复*了正方体体积。最后,出示圆柱体、圆锥体形状的鱼缸,老师往里倒水,问:“这时鱼缸里的水是什么形状?要计算水的体积,需要测量什么数据?”这些实践活动,不仅直观形象地让学生看到了四种形状的容器所盛水的形状的变化,同时,让学生动手操作,取得必要数据进行计算,既达到了整理复*的目的,又使同学们直接感受到几何形体相互之间的联系。这当中老师提出问题:“这些计算公式看起来各不相同,但他们有没有内在联系?”从而得出,要计算体积,当两个底面相同时,可以用底面积×高而得出。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很快掌握了每一种图形之间的联系,以及相互可以“转化”的思想。学生参与了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将知识发展的过程观察得直接具体、生动活泼、富有情趣开展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旨在“以活动促发展”,提倡学生积极参与,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在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获得全面的发展。

  四、精心组织活动,焕发主体活力

  数学实践活动的主要学*方式是研究性学*。在活动过程中,我们逐步摸索出一般性的研究性学*的步骤:一是创设情境,提供背景;二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三是探索研究,解决问题;四是汇报交流,启发深究;五是评价激励,收获成果。

  让学生在自己的操作、实验中去观察思考,去感受,去感受数学的力量,体会数学的价值。以活动促思维,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活动,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还是一门新的课程,还会继续下去。我们将不断研究、不断改进、逐步完善,使实践活动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真正在实践中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让我们携手共进,领悟新课标的实质,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县20xx年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建设优秀成果评选活动已顺利结束,今年的申报材料从内容到装订都比去年有了很大改善,涌现出一大批活动质量上乘,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形式多样,活动效果显著的优秀成果。但在评选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为了进一步做好明年的评选工作,现把在评选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总结如下,并提出一些改正的意见措施。

  1.申报教师填写的《商丘市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成果申

  报表》中“成果简介”一栏,有的太简单,只有少半页,三四百字;有的太复杂,含有目录、图片等,长达十余页。

  (只需从活动选题背景、活动实施过程、活动收获等诸方面写出文字简介,800至1000字即可)

  2.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体规划方案标有年份,比如“某某学校20xx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总体方案”;课程规划总体方案没有学校自己的特色;课程总体规划方案没有具体到年级。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总体方案是一个学校的长期规划,可以有落款日期,但不能有年份;应该体现学校自己的特点,比如地域、文化、学生的年龄等;应该是一个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系统又具体的规划)

  3.教师一学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内容太简单;两个人只有一份。

  (教师一学年综合实践活动规划要与学校的总体规划一致,要能体现教师所在年级的特点,还可以体现教师所教学科的特点,要能体现教师对学生成长的设想;规划每人一份,而且各不相同)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工作总结(精选五篇)(扩展9)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总结优选【五】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而组织起来的综合课程。这是*几年来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中涌现出来的一种崭新的课程形态,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构成。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这门必修课程,是让学生联系社会,通过亲自体验进行学*,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和终身学*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有关精神,我校开设综合实践活动已有四个年头,我们在不断加强理论学*的基础上,加强领导,扎实实施,充分发掘课程内容,不断进行反思调整,收到了一定的实效,现作如下简要的总结,同大家讨论研究,以期今后能更好地开展对这一学科的研究、实践。

  一、加强理论学*,明确课程涵义。

  教师是课程的主体之一,实施新课程,教师培训要先行。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新课程,对于这门新兴课程,教师们还缺乏正确的认识,往往会同以往的劳技课、活动课相混淆。为使教师能清楚地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产生的背景,它的性质与特点,目标与内容,实施与评价等相关内容,我们首先组织了全辅导组教师的学*培训,认真学*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以及基础教育新课程培训资料中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辅导材料,学*培训使教师们了解了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要围绕四条线索进行,即学*者与自然的关系、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与文化的关系、与自己的关系;知道了课程的四大领域:研究性学*活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以及课程所要求的新的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教师们对新课程内涵有了全面的了解,认识到课程的实施,能使学生通过综合性、开放性的实践,获得积极的、全面的发展。学*和培训为教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打下了较为扎实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作好了师资储备。

  二、加强组织领导,确保顺利实施。

  为使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科学、规范、扎实、有效、顺利地开展起来,学校行政一班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十分重视,校长在行政会议和教师大会上多次进行课程实施动员,并成立了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教导处人员、教科室人员、教研组长为成员的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校长室负责全员的宣传发动,并提供必要的经济保证,教导处全面负责课程的开展及研究工作,定期和任课教师进行课程开展情况的研讨。可以说,领导小组的成立为课程的正常开展打下了基础,提供了保障。

  在课程实施之初,因为没有现成的教材体系和指导体系,教师们感到还是无从下手,不好确定较为详细、可行的活动计划,活动内容较为凌乱,在活动的时间,具体的组织开展方面随意性较大。对此,教导处经过讨论研究,首先是统一了备课方案,明确了一定的内容及格式,其次是根据各年级的不同情况,组织教师讨论,制定不同年级的工作计划,讨论活动选题和方案,这样使各年级能针对各自特点灵活多样地开展活动,一方面降低了活动开展的难度,有一定的弹性,另一方面确保了各年级活动的有序进行。在教学工作“六认真”检查时,我们把教师的综合实践活动备课也纳入检查范围之列。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和其他课程有不同的特点,教导处在排课时严格执行上级教育部门的规定,将综合实践课纳入课程安排中,同时明确,有一定的灵活性,任课教师可根据具体活动课题的情况,同教导处协调,做到统一与自主相结合,分散与集中相结合。这样,全校上下目标明确,统一要求,把课程实施落到实处。

  三、重视过程管理,开展实践探索。

  1、注重发掘课程内容。

  通过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培训,教师参加课改的积极性较高,我们要求教师根据本地实际、学校条件和学生实际,制定教学活动计划,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从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活动主题,开发和利用广泛存在的课程资源。强调跨学科、跨领域、强调学科间的渗透,没有现存的教材,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难度,也给教师带去了广阔的空间。结合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内容: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汇聚着师生智慧的一些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活”了起来,“动”了起来。如研究性学*课题《白茆塘水的污染与治理》。我们知道,研究性学*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学*领域,是学生基于自身的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文化和学*者自身生活中选取有意义的主题,进行跨学科探究的过程,它对变革学生的学*方式,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白茆塘水的污染与治理》课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组织下,通过实地观察、取样,调查、访问、资料搜集等手段,收集了大量的事实资料,并撰写调查报告,提出合理的治理方案,向社会发出呼吁。该课题研究方案获苏州市一等奖,并做了交流。此外,还有像《废旧电池的危害及合理回收》、《家乡的红豆山庄》、《绿色食品》、《学生视力情况的调查与研究》、《白茆山歌》、《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家乡的骄傲――波司登》等课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涨,不仅可以发展学生探究欲望和创新精神,而且可以深刻理解自然、社会、自己、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除了研究性学*,其他活动内容也都在实践中一一得到有效落实。信息技术教育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我们在操作中注意时间的保证,师资力量的保证,同时对不同年级分别要求,中年级以学*信息技术为主,着重学*必要的计算机操作技术,能进行文字输入、进行文本处理、上网查找资料;高年级则要求在已有的基础上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其他实践领域,进行信息的搜集与分析处理,操作要求相对要求熟练。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在教师的指导下,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等过程,以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并形成良好技术素养。我们结合学校的打扫除活动、简单的种植、养殖活动、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科技活动等,强调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体验性学*、操作性学*、研究性学*、强调手脑结合。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我们立足开发校内资源,充分挖掘校外资源,开展一系列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如开展校内中队值日,安排小警员、开展红领巾广播等。到校外进行义务宣传,培养活动能力;去烈士陵园扫墓,继承烈士遗志;去波司登集团参观,了解工人劳动情况;去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为他们服务,为他们表演节目等,了解老人的生活,懂得要尊敬老人。

  综合实践课程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如: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等,对此,学校结合“大阅览”课题研究,营造书香校园,开展“好书推荐会”、“故事大王比赛”、“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等活动;结合“山歌文化”课题,学校开展山歌文化艺术周、艺术节活动,康博少儿山歌艺术团进行演出活动,评选校园“十佳小山歌手”,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主题活动,这些极为广泛的活动,几乎班班都有开展,人人参与其中,大大丰富了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

  2、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和其他课程一样,学校对于综合实践活动同样加强教学研究,探索如何有效地进行主题活动,也定期举行教研活动。只有通过教学研究活动,以鲜活的实例剖析,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认识深化,促进教师对活动的设计、组织及实施更趋合理化,从而克服随意性。

  在课程实施初期,教导处就组织骨干教师及相关学科教师进行专题讨论,集思广益,确定一些适合学校实际、学生实际、本地区实际的活动课题,明确大致的活动思路,供不同年级的教师参考。此外,通过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学*,定期组织专题学*讨论,提高教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教导处多次组织辅导组的综合实践活动公开课,如一位教师上“眼睛的保健”,开课教师确定了主题后,组织学生讨论,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相应的内容,同学们相互合作,齐心协力,通过上网搜集资料,到各班调查实际情况,下发师生问卷,结果在课堂上师生结合多媒体技术,以具体的数据统计,生动的事例,完成了一堂生动有趣的眼睛保健课。这样的活动,锻炼了学生的多种能力,同时也切实教育了广大师生,注意用眼科学,用眼卫生,保护自己的眼睛。在教育局教研室来校的一次教学检查中,一位教师上了“绿色食品”一课,同样发挥了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到超市去寻找,到网上去搜集,理论结合实际,使学生对绿色食品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达到了培养能力,关注生活的目的。

  3、深入反思加以调整。

  随着课程的实施,存在的问题也渐渐凸现,我们发现在活动中存在一些困惑和误区,主要是教师怕上综合实践课,甚至干脆占用,上成其他课。原因主要有:

  (1)教师对课程从理念上还未真正把握,或仍视为单纯的活动课,或等同于学科课程。

  (2)部分教师的综合素质与该课程实施还未匹配,或一包到底,或觉得无从着手,业务素质不够。

  (3)现有对教师的评价仍强调学科教学质量,对课程实施带来影响。

  (4)考虑到活动过程中的安全因素及其他社会原因,给课程实施带来难度。

  要走出综合实践活动的误区,必须进行深入反思,明确努力方向:

  (1)要切实转变观念,要让教师站在未来人才需要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来认识,课程的实施是教师与学生一起成长的过程。

  (2)要积极拓展外部环境,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活动开展的有利氛围。

  (3)建立切实可行的评价办法。

  4、加强课程评价管理。

  评价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中发挥着导向和激励功能,其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但目前评价却是综合实践活动中较薄弱的环节。在评价过程中我们突出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即教师、学生、家长、校外指导均可成为评价者。评价以形成性、发展性为主,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注意评价的多样性和可选择性,采用作品评价(绘画、手工、调查报告、研究性小论文等)、展示与交流、成果汇报活动、技能比赛等多种方法进行。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采用即时评语的方式记录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行为、情感、参与程度、努力程度等表现,将其作为评价的标准。同样,学校也对教师实施课程情况,从多方面进行客观的评价,以激励教师的积极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如何上好这门课还有很多事情等着广大教师去探讨去摸索,其实施之路任重道远。以上便是我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几年来的一些做法,其中有许多不成熟之处。但我们相信,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我们的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下,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将不断向前发展。

  我校坐落于著名的孔子晒书遗址所在地――桃园镇东里村,相传是春秋时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周游列国时途经此地,并在此晒书,同时教化当地乡民以圣贤之道,后人为纪念之一佳话,遂将此地名曰xxx,当地社区居民世受圣德教化,民风淳朴。据悉,xxx文化遗址复原项目已通过专家论证并于*期奠基动工。如今东里社区拥有*两万亩肥桃园,肥桃栽培历史悠久,谈及肥桃、桃花家喻户晓。

  长期以来,我校一直孜孜不倦的探求充分发挥社区资源优势,弘扬儒家文化传统。将孔子的儒家思想融入到学校特色建设之中,与时俱进,把儒家文化中许多至今仍具有蓬勃生命力和宝贵时代价值的理念融入日常工作、学*、活动中,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打造文雅的学校,培养儒雅的教师,塑造高雅的学生,努力构建绿色、人文、书香、现代的和谐校园。

  我校自迁址新校区以来,秉持孔子文化艺术传承理念,立足于挖掘当地xxx这一独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致力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2010年,我们组织骨干教师编写了《论语经典诵读》《孔子小故事》《唱论语》等走*孔子系列化综合实践活动教材,并在肥城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现场交流会上得到了兄弟学校和市教研室的赞同和鼓励。2010年9月起,我校实施了以让孔子文化艺术走进校园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体开展了低年级文明礼仪教育、中年级《孔子小故事》课程――高年级《走进孔子》分层实施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低年级《论语诵读》――中年级吟唱论语――高年级孔子故事演艺等分段实施的综合实践活动。2011年4月,我校被评为肥城市综合实践活动先进学校。

  2010学,我们成功举办了学校文化艺术节,趣味体育运动会、梦回xxx主题征文演讲赛等活动。2011年元旦文艺汇演时,我校节目唱论语《学与未学》、《孔子学琴故事》演艺,均取得了桃园镇一等奖。

  为了更好的让孔子文化的精髓在当代青少年中得以传承和弘扬,我们xxx小学制定了《孔子文化艺术传承实施方案》。确立了培养、形成和提高学生的儒学认知兴趣和民族认同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礼仪*惯和文明素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国学认知能力和实践活动能力的课程三维目标。按照分步骤、分层次逐步推进的课程实施原则,以教育资源全方位整合为突破口,致力于办出成效,办出特色。

  首先,立足于挖掘当地特有的xxx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课题研究的方式,确立‘xxx’的由来、儒家文化对周边社区的影响两个校外学生调研课题。为了探寻xxx的由来,让学生分成几个‘小记者团’,自己制定调查方案,深入社区寻访并做好记录,自己汇总寻访小结;学生们通过社区居民礼仪调查、上网查询、图书查阅等途径进而了解xxx的昨天和今天,形成和培养学生对xxx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进而激发了同学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自豪感;

  其次,围绕论语吟唱和演艺孔子文化艺术传承项目,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我们将组织学校骨干教师筛选《论语》中有关求知为学、治教为师、文明礼仪的经典语录汇编成册,形成低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诵读活动注音文本教材。主动与唱孔子活动的倡导者――广州市吴军华老师取得联系,争取在吴军华老师指导下,汇编形成《唱论语》文本教科书。精选有关孔子为学、为师的典型故事并改变成孔子小故事演艺剧本。我们在中年级学生中开展唱《论语》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唱论语,引导学生走*圣哲,感受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演绎孔子故事:高年级利用主题班队会、综合实践活动课等,组织学生诵经典、唱经典、演经典,感受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和精神力量,旨在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儒学认知意识,增强学生的国学、儒学文化体验,进而达到弘扬孔子文化艺术的课程目标。

  为了保障课程的有效实施,我们及时做好课程评价与监督,定期组织诵读、讲故事等比赛,组织课程实施教师进行儒学文化专题培训和测试等。

  在学生评价方面,我们设计并举办论语诵读会、孔子故事会、论语吟唱会等过程性评价活动,以及我眼中的孔子主题手抄报展示会和我心中的孔子主题征文演讲大赛等终结性评价活动。

  最后,为了更好的整合资源,形成教育合力效应。先后建成了儒学大师,论语经典,儒家名言经典,花中四君子,仁义礼智信,礼贤经典小故事等校园特色主题文化长廊。旨在为学生创建和提供一个国学经典殿堂,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人格与文化熏陶。

  一、我们在实施该课程中的有益做法。

  1、组织机构健全。学校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领导小组,构建了课程实施的组织网络结构,为本课程的实施提供了组织保障。主要有由学校课程领导小组教务处年级组指导教师学生课题研究小组构成,对研究性学*实施组织管理,其中教学处的朱军副主任专人负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工作。

  2、计划制定详实、活动经费有保障。学校和各班级都制定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和活动计划,作为课程实施以及学校管理和检查课程实施情况的依据,而且计划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针对性。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所具有的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的特征,这就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提供了条件,学生的活动领域从校内走向校外,活动内容由教材拓展到社会与自然。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教育方面给予了大量的资金投入,表现在专职教师的培训、学生的参赛支持,赛后的奖励,对进行科技(小发明、小制作、制作标本)活动给予资金帮助,学校还投入资金对标本室、电脑室等学生活动场所进行了整修和设备更新。学校资金的支持为我校综合实践活动教育的正常开展提供了物质保证。

  3、加强对指导教师的培训,提高指导教师的有效指导能力。我们采用集中培训及常规教研活动合一的做法。主要采用三种形式:

  ①现场示范观摩,并以现场为*台,提供机会,发布各类课程实施的信息。

  ②定期评选,主要评比学校课程方案、教学案例。

  ③专题研讨会,研究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④专门培训,按照上级要求经常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培训活动。

  4、活动课时有保障。我们采取分课时和集中课时相结合的办法。分课时指学校将研究性学*课程排进课表,初一初二年级每周安排3课时,课程的合法地位正得到加强,指导教师都能利用这三节课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活动。积极开发和积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为学生的学*提供保障;集中课时指利用短假和长假由指导老师分配具体的任务,让学生带者任务完成在学校无法完成的课题研究活动。

  5、研究落实到位。首先,学校和教师指导好学生用好我们订阅的研究性学*的教材,采取集中学*和个别学*想结合的方针;其次在课题的选题上,实行教师和学生共同选题,教师给学生自主选题的权力,学生可以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与他们生活紧密相关的课题,这样调动了学生极大的参与热情;第三学校指导小组还注意具体解决好活动各个实施阶段中一些关键的具体问题:在活动展开阶段强调全体学生亲身经历、亲历亲为;在汇报交流阶段强调全员参与、充分交流;在活动总结阶段强调有效反思、合理评价。同时,制定了社会实践活动学分认定表,记录着学生在寒、暑假中进行的集体军训和社会实践活动的亲身体会;制订社区服务要求,让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服务活动。以上做法既呈现着教师、学生与新课程共同成长的足迹,又为监控、反思和进一步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留下了宝贵的过程性资料。

  6、重视课程的评价机制改革。我校制定了《北厍中学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方法》,从学生的开题报告、结题报告、学生研究过程的表现性记录、课题的综合评价、学生个人的学分认定等方面进行了规范统一而又简单明了的设计,对学生的研究进行考核。对于教师的考核,在我校教师职责上已经明确表明这是教师工作的组成部分,学校通过结题评比出不同的等级。

  7、学校积极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学校方面硬件配备比较到位,为教师和学生的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例如,学校配备的实验室、图书馆、阅览室、计算机室等为研究提供方便;学校还积极主动利用当地的资源,建立具有自己学校特色的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基地,我们将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分为三个类别:一类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基地;一类是义务服务的基地;一类是社会实践的基地等。这些资源让学生在基地既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又进行职业体验生活。

  8、加强交流与合作,促进学校之间的共同发展。有效的交流与合作可以为双方提供启发与帮助,实现共同发展。我们一方面在学校内部建立起年级指导教师的交流研讨*台,发挥教师自身的资源优势;另一方面打破学校之间、区域之间的界限,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积极送教师到各地进行观摩、研讨、成果交流等活动,把别人好的做法带回来加以吸收和利用,促进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更好地发展。

  9、活动成果明显。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尤其是通过研究性学*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的小发明、标本和网页制作、论文写作等水*不断提高;各种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拓展了学生视野、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

  10、综合实践活动对学校的教育教学中起到了促进作用。学生是学*的主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是我们始终坚持的原则和方向,我们抛弃了长期以来人们头脑中固有的思维即“认为学生开展活动会影响学*,影响升学”的旧观念,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增长了学生的知识,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学*能力和学*效率。学生通过参加网页制作、标本制作、小发明制作等活动增强了动手动脑的能力。同时参加的各种科普类竞赛,像理化生的竟赛等活动,提高了学生学*自然领域知识的热情,促进了学科的学*和教师教学工作。回顾这几年来我校中考连创佳绩,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我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

  1、虽然学校层面看,十分重视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可是部分教师和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不够重视,工作难以协调。部分教师对此不重视,学生和家长也有的认为搞综合实践活动浪费时间和精力;或者也在搞此项活动,但并没有真正用心去研究。

  2、有的教师特别是新教师对研究性学*的指导能力缺失,甚至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基本原理都认识不深,理解不透,难以对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课程推进缺乏专业上的引领。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虽然也想方设法开发、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但由于经验和能力的不足,对自身潜在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还不够,很少尝试与校外机构、人员建立联系;加之社会上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存在一定的偏见和误解,使得许多社会资源得不到真正的充分利用;尤其是没有充分重视学生家长的作用,学生家长若能参与到课题指导中来,则能收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3、有的研究性小组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不规范,内容不具体,不具备可操作性,这显然是为了应付学校和老师检查的,研究性学*有时沦为“盆景”课程,目的只是为了装点门面或则为教师考核和评定各类先进服务。

  三、我们的反思

  1、提高认识,使全体教师和学生充分认识此课程对于孩子成长的意义,让老师和家长、社会都尊重这一课程,参与这一课程。虽然学生也认为展开研究可以了解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对自己学*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还可以时常发现、研究问题的多面性,学*从多个侧面来看问题,以减少片面认识带来的偏差,对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团结有深切的体验;但在行动上,却有部分老师和学生强调困难和无奈多了一些,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能会出现光开展不研究的现象。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必须让所有的教师和学生真实参与。

  2、加强师资培育尤其是新教师的培训,重视师资的专业化发展,制定倾斜政策使研究成果优秀的教师得到一定的奖励。一支稳定的专职师资和所有教师的综合实践活动意识是保证活动正常进行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我们今后必须在培训上再下大的功夫,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尤其注重对有效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理论的学*,如研究性学*、任务驱动学*等理论,积极倡导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3、提高各个部门的合作水*。根据课程计划,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领域,包括三门科目:研究性学*、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这些科目几年来在学校已形成惯例,即一般主要由教务处、德育处和团委三个部门分管,有时会出现工作中缺乏沟通的现象,影响整体效益的发挥,以后必须在合作上加强。

  研究大纲

  ◎课程定义

  一‘课程发展史

  二、课程定位

  三、课程意义

  四、课程目标

  五、实施过程

  1、 选题

  2、 设计(方案)

  3、 计划

  4、 实施

  5、 反馈

  6、 总结

  7、 评价

  六、课程评价

  总的感觉:这是一门**人的课程!

  它向传统的课堂教学,尤其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提出了挑战。这种挑战既来自于学*方式的转变,更来自于对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的挑战。

  向来传统的教育理想,就有着活动育人的体现,想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做过开展活动课程的尝试,但在应试唯上的压力下,都成了不切实际的想法和徒有其表的形式。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设,给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带来了希望,给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功不可没!

  一年来,我们在一些方面真切地感受到了这门课程的'时实效性。

  首先是孩子们喜欢它:“我喜欢上综合活动,因为它可以让我感到高兴和快乐,只要一上综合活动,什么不开心的事情都忘记了。” “我的感受是:上活动课真好!因为,它让我学到了许许多多的知识,而且还能提高我的勇气。活动课上的越来越好,知识越来越多,动手能力越来越榜,社会见识越来越丰富。”

  其次,是它改变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以前那种专靠讲授和练题的教学方式,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到了根本的改变。教师不再只是靠讲解,而是要千方百计的引导学生动起来;学生不再被动听课,死记硬背,而是要全员、全程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活动中教,在活动中学。

  再次,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巩固。活动课程无教材,上什么、怎么上都得由教师自己开发,这样子,教师的创造积极性就被充分地激发出来了。而学生呢?从选题、计划、实施、总结汇报、评价,都贯穿了他们自己的活动,这些都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自主。

  例如在……的实践中获得了

  几点经验:

  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学会资源整合。

  1、与其它课程相结合、

  2、与乡土知识相结合、

  3、与时事政治相结合。

  关于活动课题的选择――

  1、教师预设主题。如:《我们的白埕》《养蝌蚪》

  2、学生自主选题。

  3、集体即兴选题。如:非典

  4、主题词选题。如:《绿色的 》

  一些困惑 ——遭遇的问题

  1、 选题——预设与生成,意义与兴趣?

  2、 资源——

  3、 范围——安全与区域教育

  4、 质量_-过程与结果

  5、 领域——指定与非指定

  想课题容易,挖好课题难!选不出比较有价值的、可行性强的,又带有很强吸引力的好课题!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工作总结(精选五篇)(扩展10)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工作计划(精选5篇)

  一、教研工作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中心,以“创新、实践、发展”为主线,采取“点上深化、面上拓展、纵深推进”的措施,深化课程研究,推进我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和有效实施,全面提高课程实施水*。

  二、教研工作基本思路

  (一)做好教研工作,落实课程计划,确保课程全面实施

  为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各校分管领导要加强指导,检查督促任课教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执行情况,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全面实施。

  加强校级研讨和片区交流,营造良好氛围,为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教师提供学*、交流和研讨的*台,有效推进课程实施进程。

  大力推行和落实“四课制度”,即国家级、市区级教师上好“示范课”;骨干教师上好“优质课”;青年教师上好“汇报课”,上岗教师上好“亮相课”。

  要积极培养一支骨干教师队伍,以点带面,促进学科教师队伍的整体提高。充分发挥好学科中心组成员的`作用,做好教研信息的上传发布工作。

  (二)加强教研组建设,开展教研活动,有效推进课程实施

  1、要求各校推荐骨干教师,成立区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各校要配齐学科教师,保证教学的正常实施。

  要努力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活动、校本教研等有机结合起来,促进课程的有效实施。

  要引导教师进行案例分析,按照课程的理念来设计和组织教学实践活动,努力克服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认真做好反思、总结和提高的工作。

  要注意积累相关活动资料(如课题实施方案、成果总结、优秀课例等)。

  2、各校要组织一次校本综合实践赛课活动,为提高各校学生的核心素养打下基础。

  (三)共建网络,课题带动,有效提升课程实施水*

  1、本学期教研室将在网上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说课专题研讨活动,促进经验共享和教师的专业成长。各校把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说课好的案例及专题研讨活动,登入到教研网进行交流,活跃思维,提高课题研究水*。

  2、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教研活动进行听评课研究,找一个观察点(小组合作)---从内容、形式、方法、时间、层次、效果、活动节奏等,进行记录---观察分析。(方法:听评)

  3、各校应根据当前本学科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从实际出发科学选题,积极开展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与实验,用课题研究来促进课程建设。

  三、教研工作活动安排(各校活动另行安排)

  第1周-----全区新学期学科教研会议

  第2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工作室会议

  第3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简介及案例分析

  第9周----综合实践先进教研组教研活动展示

  第11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研讨课

  第15周----听评课研究

  第20周----综合实践活动说课专题研讨活动

  第22周----学期结束工作交流会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南,以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质量为动力,按照实施新课程、落实新理念、打造新课堂的需要,积极有效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的全面育人功能,改进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教育教学水*的发展和提高。本学期继续加强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论学*与研讨,力争在操作层面上探索新路子,为学生的发展,也为学校的发展,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

  1、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加强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论学*与研讨,使得每一个教师概念清,思路明。

  要培养全面的学生首先要有全面的教师。俗话说:*朱者赤,*墨者黑。教师只有全面提高自己,才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紧紧围绕“全面创建学*型教师”主题,以综合实践课题《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为中心,鼓励教师多阅读教育教学理论等方面的书籍,并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和案例,努力提升教育教学理论的层次和高度,争取在各级教育教学报刊上公开发表论文,全面提高教师的理论水*。本期我们将从这里出发。

  2、规范综合实践活动的管理,加大教研力度,从内容入手,试解决实施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加强教师间的交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长期以来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师的课时多、活动多,*时教师间交流的时间太少,外出学*的时间更少。充分用学校内的教师资源,加强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对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方式,它有利于学生能动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张扬。这将是我们这学期一个重要交流活动内容。

  三、教研活动内容的安排

  1、加强理论学*与研讨,强化课程意识

  走进新课程,实施新课程,必须澄清认识,提高每一个教师执行新课程标准的自觉性。只有正确认识综合实践活动,才会重视该课程,使之“合法化”,才会在实施过程中一路绿灯,把活动真正落实。本学期在学好《纲要》的基础上,组织教师重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不仅使教师知道综合实践活动是什么,为什么要实施这一课程,而且知道怎么办,如何去做。让他们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门内汉”,成为学生活动真正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领导者、协调者和评价者。因此,理论学*的时间要保证,方式方法要改变。

  实施新课程,师资培训当务之急。为了能发挥综合实践活动的最大效能,体现它的价值,自本学期起,立足“以点促面”式校本培训。在条件许可下,尽可能多地让教师走出去学*观摩,然后发挥他们的辐射功能。此外,请专家或成功学校来校为教师作专题讲座。教师通过培训,明确了责职。这样,实施新课程的重担就不会只落在一个人身上或少数人身上,从而摆脱其他人有劲使不出的尴尬局面。

  2、加大课题研究力度,解决实际问题

  首先,从份利用我们的优势,结合我们的地方优势开展好镇江市级课题《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的研究工作,并有针对性地研究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及探索解决办法。

  其次,针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现状提出问题,明确研究方向。

  综观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现状,不难发现“学生自主进行活动”这一灵魂的缺失。这脱离了学生生活,缺乏学生自主的活动只能与综合实践活动相趋甚远,有违综合实践活动的初衷。这是综合实践活动不能深入开展的根本性原因。为了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让学生在活动中能真正动起来,解决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问题应为当前的首要任务。

  我们在小学中、高年级进行相关的研究,探索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课程资源。通过进行相关的研究,在实践中,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宣传课程改革思想,培养一批从事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老师,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打好基础。在理论上,探索综合实践活动与小学各学科的整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师资培训,以及为课程改革信息的收集与分析等提供经验和程式。

  再次,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对于课题研究,往往只重结果而轻过程,加上对结果的“果”没有正确的界定,使得造假之风兴起。*时不闻不问,到时加班加点,研究也就只能停留在纸上,而不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如今,面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从教师的理论学*、计划的制定、总结的撰写、学生活动的记录等等,我们要抱着严谨的态度,重视研究的过程,做到事无俱细。

  3、提供优质的课程资源,保障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

  任何课程都需要在一定的环境中运行,才能得以较好地实施。课程资源这是课程实施的条件,如时间和空间、人力、物力、管理制度等等。不同的课程需要不同的实施保障条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便需要超越教室、超越课堂、走出校园,走入自然和社会,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展开活动过程。因此,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必须以优质的课程资源作后盾。如学生活动基地的确立,就必须是学校、家庭、社区、社会共同协作产生,而不能把它推给教师或学生个人。对综合实践活动,学校、家庭、社区、社会要形成共识。

  4、做好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的衔接

  校本课程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即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活动。开发校本课程,有助于提高教师独立判断和参与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创造性;有助于密切课程专家与学科教师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凸现学校特色,发展学生特长。综合实践活动与之有着异曲同工之效,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应很好地结合校本课程。否则,综合实践活动有可能落入个别教师依靠自己狭隘的经验指导学生活动,其结果往往过于封闭、缺乏交流。所以,每一个参与新课程的教师都必须了解校本课程。

  四、活动安排

  二月:1、理论学*,成立教研小组

  2、课题方案、活动计划的制定

  三月:1、前阶段活动小结

  2、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检查(校)

  3、优秀论文、活动案例评比

  四月:1、中心组活动(校)

  2、现场观摩活动及评析(活动月:3~6年级)

  五月:1、优秀活动设计及组织实施评比

  2、学生活动成果交流

  六月:1、课题阶段成果汇报

  2、各年级整理资料,写好活动总结

  3、汇总活动成果,上报交流材料

  一、工作思路

  根据县教研室小学部、xx镇教委工作计划要求和xx镇小学教研室教研计划安排,确立本计划。引领全镇小学数学教师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加强骨干教师和教研员的引领辐射作用,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狠抓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我镇教育教学质量。

  二、重点工作

  1、为了使常规教研科学化、现代化和网略化,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加强资源共享,鼓励教师利用网略*台进行备课,确实贯彻无纸化办公,节约教育经费。

  2、加强对常规业务的检评指导力度,检评重在发现存在的问题。组织教师认真学*市教学策略,领会策略的精神实质,提高教师灵活运用策略的能力。搞好校际联研、集体备课活动,充分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广泛开展学科研讨活动,以解决一线教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继续进行“问题教研”,从问题和需要出发,加强学科专题研究,创新研讨形式,充分利用网络进行集体研讨。

  3、开展实践性作业设计活动,内容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作业的形式强调开放、探究和合作,设计生动活泼、充满智慧与情趣的作业,使学生动起来,在生活中学*。

  4、继续将优质课评比、示范课、公开课、研究课等与互动评课活动有效结合,发挥活动的最大效益;将论文(案例、课件)评选的.答辩、通报结合,督促教师加强理论学*、认真进行教学研究,不断增强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5、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引领教师认真辅导学生,让小学生把小发明、小制作和小论文工作搞好,多出作品,出精品。

  6、要以“高效课堂”为旗帜,大力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一是要加强小课题研究,切实制定可操作、符合时代要求的高效标准;二是要充分利用县课堂教学达标活动开展镇级课堂教学达标活动,促进教师切实进行高效课堂研究;三是按照更加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更加有利于减轻老师的工作负担的原则,大胆进行教学常规改革,切实实现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的转变,有效地突破课程改革的难点。

  7、为了加大高效课堂落实的力度,继续将高效当作一把“硬尺子”,作为备课、上课的主要依据,促进教师深入研究课堂,运用策略,自觉地渗透课改的新理念。组织"人人一节优质课”等有一定规模的课堂教学研讨和听评课活动,促进教师业务水*的普遍提高。

  三、具体安排

  一月份:

  1、做好20xx年各项教研工作总结。

  二月份:

  2、制定20xx年各学科教研工作计划。

  3、安排品生、品社、科学和实践性作业设计活动。

  三月份

  4、开展开学第一天推门听课活动。

  5、组织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基本功)评比

  6、小学科学教学论文评选

  四月份

  7、参加市小学各学科乡镇教研员培训

  六月份:

  8、小学生实验操作技能比赛。

  9、全镇考查学科教学质量抽测。

  10、考查学科教学质量抽测。

  七月份:

  11、做好上半年各项教研工作总结。

  八月份:

  12、组织全镇教师进行镇级学科培训。

  13、召开教导主任会议,部署下半年教学工作。

  九月份

  14、组织各学科教学研讨会暨实验教材培训

  15、全县实验教材培训

  16、全县小学生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评比

  十月份

  17、参加小学科学教学研讨会

  十一月份:

  18、小学生实验操作技能比赛。

  19、安排迎接县教学督导。

  十二月份:

  20、总结20xx年工作总结

  21、制定20xx年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市教育局“内涵提升年”活动的实施要求,**思想,改革创新,深入分析研究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以“创新、实践、发展”为主线,大力开展有效教研,推进有效教学,探索多种途径,全面提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与措施

  1、强力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纳入学校考评体系,市、乡两级通过定期视导、调研、抽测等方式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监督与指导,确保完小以上学校按课程方案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积极开展网上交流,推广典型经验,实现信息共享,推动全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与进步。

  2、提高任课教师业务素质和课程实施水*。定期组织举行课改论坛、教师培训、观摩研讨、优质课评选等业务活动,促使青年教师加强理论学*,转变教学观念,提高业务素质。引导青年教师不断反思教育、教学行为,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积极撰写“优秀教学案例”、“案例评析”、“课改故事”等,使理论学*和教学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建立市乡两级学科中心教研组,强化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培育教师典型,有计划地组织骨干教师外出学*,并通过定期研讨、交流、展示,加强培养与锻炼,鼓励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张扬个性,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3、开展有效教研,构建有效课堂。一是开展集体教研活动或联片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的学*讨论与集体备课,使大家明确综合实践活动常态课的类型(课型分技能型、实践型、主题研究型:开题课、过程指导课、成果汇报课)及要求。通过对不同课型的研究,促进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二是充分发挥学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学校统筹规划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主题,制定三类相互衔接的计划,即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使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三是抓好专题教学研究,以课题研究带动教学研究的进行,以教学研究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质量的提高。

  4、改革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学*能力的提高。各校要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过程性评价的研究与管理,力求使评价内容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使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动脑,融入自然和社会之中,不断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主要活动安排

  八月:

  制定学科教研工作计划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