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10)份

首页 / 观后感 / |

  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1

  北京残奥会圣火2008年8月28日点燃,这标志着北京残奥会大幕徐徐拉开。

  经历过奥运会的辉煌和激烈竞争以及色彩纷呈的画面,有些人对残奥会或许会觉得比赛的观赏性要降低不少。残疾人和正常人的体育竞技自然有所区别,但是相同的是,他们也在追求“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崇高目标。

  其实,你只要稍微了解一些残疾人运动员的经历,了解他们比正常人付出了更多的汗水和泪水,你的心头就会不由自主地发颤,你的眼泪就会夺眶而出,你就会由衷的承认,他们,就是生活中的强者。

  每一个参加残奥会的运动员,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人生坎坷。他们中有些人是先天残疾,有些人是后天不幸遭遇各种各样从天而降的灾难,在经历过生命的低谷之后,他们无一例外地选择了站起来,迎接生命的挑战。残疾人运动员,几乎百分之百的都不是职业选手。因此,他们一没有充裕的时间去进行训练,二缺乏资金的保障去购置训练器材和服装等必需用品。他们付出的努力除了身体上与正常运动员的差距外,还有许许多多令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但是,他们坚持了下来,并走到今天,走到奥运会的赛场。

  “鸟巢”、“水立方”,因为有残奥运动员,而同样精彩。对待残疾人运动员,我们应该付出更多的爱,他们不仅是我们的兄弟姐妹,而且是我们学*的榜样。他们的自强不息,他们敢于做生活中的强者,都奏出了一曲高亢激越的生命交响曲的宏伟乐章。

  残奥会,除了精彩的比赛,我们还能读到无数催人泪下、催人奋进的故事。我们更深地体会到:爱,应该献给每一个人;爱,时时刻刻在我们心里;爱,温暖着生活的每一天。只要有爱,我们这个世界,我们人类的生活,一定会更美好。

  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2

  冬残奥会吉祥物是雪容融。

  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的灯笼造型源于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产品设计专业本科生姜宇帆对家乡年味儿的印象。小姑娘的家在位于小兴安岭深处的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县,每逢过年,这座小县城都会被浓浓的节日氛围包裹,街巷楼宇间,红红的灯笼高高挂起,是最常见的景象。

  灯笼的创意入围前十,不过专家们给出的意见却是“仅保留原创属性,重新设计形象”。这就意味着,整体形象设计几乎要从零开始。

  同样出于保密需要,设计团队将位于学校校园后侧居民区中的一间吉艺专家公寓作为工作室,这间100多*方米的公寓,见证了冬残奥会吉祥物诞生的全过程。

  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视觉传达系主任吴轶博说,在前期修改阶段,她每周都要来冬奥组委提交修改方案,在方案“深加工”的7个多月里,她从长春往返北京的次数多达30多次,从首都机场到首钢的“两点一线”成了她对北京的最深印象。

  吉艺设计团队面临的任务除了为灯笼形象加入多样化属性,将其拟人化,赋予其生命,还要将其与奥运结合,这需要多方面的学*。

  于是,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教学副院长金巍特意买了个灯笼挂在工作室,让团队成员每天观察,每天琢磨。与此同时,所有团队成员把冬奥组委的宣讲录像看了一遍又一遍,还上网查询,“恶补”奥运及相关知识,感悟和寻找奥运文化与中国文化的融合点。“这对我们是一个宝贵经验。”金巍说。

  2月下旬,北京冬奥组委专家组经讨论研究决定,取消中国结的进一步修改,让团队主攻灯笼形象的完善设计。到4月初,灯笼形象已基本确定,吉艺设计团队需要递交完整的文化阐释方案。

  “这个阶段也是团队最迷茫和煎熬的阶段。”郭春方说,“一开始是将吉祥物的属性与鹿结合,我们尝试过加鹿角、红鼻头,但是一方面形象要做得漂亮,另一方面也要考虑文化阐释,大概有*1个月的时间,我们做了各种尝试,感觉路走不通了。”

  设计团队每天都在不断尝试和自我否定之间徘徊,就在这一胶着阶段,修改专家组感受到了团队的迷茫,并及时地给予了指导和帮助。

  在双方多次沟通和尝试之下,鹿的属性被放弃,体现“双奥之城”的天坛、鸽子、长城,以及与冬奥相连的如意(冬奥会跳台滑雪场地又名“雪如意”)等元素出现在了吉祥物的形象中。

  设计会有灵感闪现的刹那,但更多的是反复修改完善。雪容融面部的雪块勾勒出它的脸庞,为了最真实的效果,设计团队在冬天专门往墙上随意扔了许多雪堆,之后再把墙上的形态具象化;而为了展现雪容融红红的脸庞、弯弯的嘴角,团队也做了许多微调。

  “团队在修改的时候就考虑到后期应用,尽可能多地增加应用的延展性,比如道路两旁和广告牌的展示效果,还有衍生品的效果,像台灯、手表等等,都在我们考虑范畴。”吴轶博说,“灯笼本身是可以发光的,可以带来温暖、传递力量,这和冬残奥会的理念非常契合。”

  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3

  北京残奥会开幕式盛况再现:圣火刚在“鸟巢”点燃,由衷的赞美之声就响彻环球。世人不仅为这场“视觉盛宴”的“宏伟绚丽”、“梦幻诗意”所倾倒,更为其张扬的坚毅顽强、折射的人性光辉所震撼。如此精彩的开场,无疑将使残奥会史上规模空前的这次盛会,得到空前的关注;无疑将激励残奥健儿们创造出空前的佳绩,在今后的十几天里写下辉煌的篇章。同时,也无疑会像北京奥运会那样,给中国、给世界留下丰厚的遗产。

  其实,不须待北京残奥会的大幕落下,这笔巨大的“遗产”已然铺陈在我们面前,已然在造福千家万户。

  残奥会已进入奥林匹克大家庭*50年,在残奥赛场上,残疾人运动员像身体健全的运动员一样,品味竞争之烈,欣赏体育之美,点亮理想之光,分享运动之乐,用摄人心魄的勇气极大地丰富了奥林匹克重在参与的*等精神。但由于对比赛设施要求不同等原因,同年同城举办的两个奥运会,一直采用各自筹办的方式。北京是第一个执行国际奥委会和国际残奥委会协议的举办城市,不仅开一个组委会同时筹办两个奥运会之先河,而且响亮地提出“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的口号,从而在“奥运会历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国际残奥委会**克雷文语)上镌刻了令人振奋的内容。

  7年来,正是“两个奥运”的同时筹办,极大地推进了北京乃至全中国城市的无障碍设施建设,使残疾人出行更加便利。这期间,北京市出台了《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条例》,新建城市道路、公共设施普遍配套建设了无障碍设施;无障碍设施重点改造项目达6000多项,投入资金6亿多元。据统计,2001年以来,北京市共实施了1.4万多项无障碍改造项目,无障碍设施建设总量相当于过去20年的总和。

  “两个奥运”的同时筹办,不仅让北京市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也让全北京乃至全国人民对残疾人的生活和保障关注度持续“升温”。根据中国残联公布的数字,2007年,全国通过实施一批重点康复工程,使535.9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顺利完成中国残联专项彩票公益金残疾人康复项目任务,19万贫困残疾人受益;全国已竣工并投入使用的各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共计2125个,在建项目共计285个,筹建项目共计318个。在鼓励促进残疾人就业方面,去年7月起又对政策作出调整,大幅度扩展了享受税收优惠的单位,明确规定了“国家实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制度”。当年,全国城镇新安排39.2万残疾人就业,农村残疾人就业达到1696.5万人。

  由此可见,中国倾力奉献的“两个奥运,同样精彩”,就是要以生命的名义,创造出真正*等、完整的人类盛会,让高贵的人性在世界畅行无阻。

  而这一举措,在过去的7年里,已经带动中国社会对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予以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提升了中国社会人文关怀的整体水*,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

  如今,北京残奥会比赛已全面展开,可以肯定地说,4000余残奥选手的奋勇拼搏,将带来一场自强不息、引发人们深化对生命思考的“精神盛会”,必将对更多的残疾人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对全社会关爱残疾人的文明新风产生更强劲的促进作用。

  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4

  3月4日,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即将精彩亮相。世界的目光将再次聚焦国家体育场“鸟巢”。

  “开幕式的感觉是五彩斑斓”

  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以“生命的绽放”为主题,将在8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通过10多个场上环节展现残疾人的故事。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就绪,今晚将进行演出前的最后一次彩排。据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透露,冬残奥会开幕式与冬奥会开闭幕式不一样。冬奥会是冰雪蓝而这次是五彩斑斓的感觉,表达一种热烈的、打动人心的情感。参演人员残疾人占比30%

  “同心圆”理念是亮点

  本次冬残奥会开幕式汇聚了来自全国多地、各行各业的参演人员,其中残疾人占比为30%。主创团队运用仿真排练技术提高排练效率,凸显人文关怀。通过将残健融合的理念贯穿于内容和形式当中,阐释自强不息、同心与共的精神内核。提及冬残奥会开幕式的亮点,开闭幕式导演沈晨表示,开幕式从始至终无论是舞美空间、视觉空间还是表演空间都在强调“同心圆”的概念。

  “‘同心圆’本身是一个中国古老的文化概念,而且还有非常好的寓意,团结、友谊、*等对于残健共融的这届冬残奥会开幕式这个理念是最重要的亮点。”

  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5

  3月4日,2022北京冬残奥会正式开幕,这将是历史上第13届冬残奥会。 共设6个大项,即残奥高山滑雪、残奥冬季两项、残奥越野滑雪、残奥单板滑雪、残奥冰球、轮椅冰壶。一起来了解一下!

  2022北京冬残奥会将设置6个大项,分别是残奥高山滑雪、残奥冬季两项、残奥越野滑雪、残奥单板滑雪、残奥冰球和轮椅冰壶。首先来看冰上项目,轮椅冰壶是由冰壶运动发展而来,比赛项目所使用的的冰壶和冰壶项目完全一致。各队也都有四名成员轮流掷冰壶进行对抗。差别仅在于轮椅冰壶比赛没有刷冰,且投壶者必须在固定的轮椅上掷壶。除了可以用手掷壶以外,还可以用投掷杆挂住壶的上方来掷壶。在赛制上轮椅冰壶比赛为混合团体赛,每支队伍必须至少有一名女或男运动员,另外轮椅冰壶比赛只有八局,比健全人冰壶比赛少两局。

  中国轮椅冰壶队主教练 岳清爽:对于轮椅运动员,他只能是坐在这个固定的轮椅的位置上。然后去靠着不能超过两米四五的杆,去投到对面的大本营。所以说在击打上,可能对于他们的这个点线,就要求得更加精准。那么在这种进营和占位的这种判断上,他没有任何辅助,完全是靠自己手臂和杆的这种结合,然后去推出这种力量。

  冰球赛事素有勇敢者的游戏之称,而残疾人冰球项目无疑是在这些基础上,更增添了难度系数,队员需要坐在冰橇上参加比赛,他们用球杆较尖的一端推行冰橇,用像船桨的一端击打冰球,每支参赛队伍可由十五名男子队员参赛,其中应至少包含一名女队员。北京冬残奥会设置残奥冰球混合团体项目,设一枚金牌。冬残奥会并没有短道速滑,花样滑冰等这些项目。雪上项目比较丰富,比如残奥高山滑雪,和冬奥会的高山滑雪项目一样,运动员要同时掌握速度和敏捷度来完成比赛,下坡时速可达每小时一百公里左右。北京冬残奥会,残奥高山滑雪分项共有五个,分别是回转,大回转,超级大回转,超级全能和滑降。每个分项都分为站姿、坐姿,视障三种类别。残奥越野滑雪也非常考验运动员的体能及耐力,运动员分为智障和视障,根据功能损伤不同,运动员可以选择站姿滑雪,也可以采用坐姿滑雪,在一对滑雪板上装备一张椅子,运动员坐在椅子上滑行,视障运动员与一名视力正常的领滑员一起参加比赛。在此之前冬残奥会上所设立的六个大项中我国仅开展了残奥越野滑雪和轮椅冰壶两个大项,2022北京冬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将参加全部六个大项,七十三个小项的角逐。是中国参加冬残奥会以来代表团规模最大,运动员人数最多,参赛项目最全的一届。

  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6

  12天的残奥运动会,通过运动员们激烈角逐,终于落下了惟幕。世界各国体育残奥健儿在比赛中各人表现独特,发挥了自己的最佳水*,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赞扬。

  残奥会闭幕在鸟巢馆如开,各国残奥运动员领队手撑**,一排整整齐齐的队伍缓缓进入鸟巢体育馆。接着由残奥运动员向中国志原者献花圈,代表世界人民对北京的感谢!对中国的感谢!对中国人民的感谢!

  为了庆祝残奥会在北就召开,园满成功,我国人民载歌载舞祝贺,首先鸟巢上空一片红叶飘飘落下,顿时地面一片鲜红,它像征着残奥会红红火火胜利结束。接着在一片欢呼声中大型歌舞,一会儿排成长方形,一会儿排成未拆开的信封,他们的表演如此精美,那更精美的是站在表演舞蹈,中央的盲人歌手,歌唱一首给未来的信心,播种,并由盲人领舞,那大头娃娃天上摘星地上种,他们希望光明传递人间。接着盲人的笛声悠扬,欢**收的舞蹈,像征着残奥梦想丰收,继往开来。接着由聋哑人表演千手观音,一会儿排成长串像蜈蚣,一会像千手观音,一会儿又像十五的圆元,真是表演得栩栩如生,千姿百态的造型赢得了人民雷鸣般的掌声,冲出鸟巢上空,响彻云霄。

  烟火辉煌灿烂,这时残奥会**出*发言:“感谢中国对残奥会的支持,感谢北京,感谢中国人民……”宣告残奥会在北京园满成功,降下残奥会会旗,奏英国**,北京奥委会**刘琪传递会旗给残奥会**,英国接会旗。祝贺下次残奥会在英国如开园满成功。

  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7

  昨天,我和家人们看了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深深感受到了这一次开幕式的主题“一起向未来”的壮观。

  在第一个节目中,被屏幕拟造出的草丛震撼了,那一刻,我仿佛被无限缩小,飞入那一丛草中,无忧无虑的在那一片绿色中游走,让我沉醉不知归路。

  第二个节目中,有无数个孩童高举白鸽模型,在舞台上奔跑游走,仿佛无数个白鸽在半空中飞舞,游走在舞台的每个角落,最后聚集在了一个地方形成了一个心型,随着灯光的熄灭,这个代表和*的节目结束了。

  最让我震撼的的是合成大雪花的过程,无数个小雪花,上面有不同国家的名字,从天上飘飘洒洒的落下,最后聚在一起成了一个大雪花,其用意为微小的力量聚集在一起便成了一个大力量。

  最后的奥运火炬,并不是巨大的火炬和熊熊的烈火,而是用一个小火炬代替,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不屈不挠和永不屈服的精神。

  最后,开幕式在一阵烟花的中结束了,中国加油!

  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8

  残奥赛场上夺奖的喜讯频频传出,雄浑壮美的中国**在日本国土上频频响起,骄傲欣喜之余,那一幕幕竞赛场面又让人心疼不已。每块奖牌的背后,都蕴涵着一首自强壮美的诗篇。或许身体残缺无法改变,但他们用自强不息的精神主宰了自己不完美的人生。

  那失去三肢,仅靠一条瘦弱的腿游完全程的游泳选手;那双目失明却苦练球技听声辨位的最佳前锋;那先天性残疾却敢于挑战勇于追逐的长跑者……一次又一次对命运发起的挑战,赢来的,不仅仅只是观众们的欢呼,更是铸就了一篇中华民族勇于斗争、不甘落后的壮丽史诗。身体的缺陷让他们在追梦的道路上艰难重重,但是他们不甘命运、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是我们的榜样;他们悦纳缺陷、正视困难并迎难而上的勇气令吾辈动容!

  越能支配自己对命运的态度,命运对你支配的力量就越弱。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一位改变女孩命运的校长以及一千八百名从这里走出大山、走进大学的女孩,华坪女高创下了一段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传奇。“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瞰*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这段誓词是对华坪女高精神的最佳诠释,更是激励女高学生从落寞中奋起,自贫困里觉醒。虽人各有命,但自强不息的信念越坚定,逆天改命的胜算就越大。

  越能向着目标奋发努力,挫折对他的阻碍就越小。回首沧桑岁月,凡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重彩一笔的英雄,有哪一位没有经历过挫折?有哪一位不是从困境中涅槃,于激流中坚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虽历经磨难,但仍坚持“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秉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信念,孤自航行,与鲨鱼缠斗的桑迪亚哥毫不畏惧、奋起反击。心存高山,必能“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胸怀山河,定能“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我辈青年当奋起行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征程中立大志,行实事。我们可以输在起点,但一定要赢在终点。为理想而努力的我们,定不会任命运的风肆意拨动,而要如他们以残缺之翼,乘风破浪,展翅九霄,成就不凡。

  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9

  3月4日冬残奥开幕式,朱颖佳早早就来到鸟巢,迎接观众的到来。不久之前,也是在这里,她圆满完成了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的观众进退场引导工作。但这一次,迎接的观众有所不同——她所负责的8位观众都是残障人士。

  朱颖佳是北京工业大学的一名大四学生,此时是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服务保障指挥部工作人员。她要与30多家观众归口单位联络,确定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了解是否有陪同人员、是否需要提供轮椅或其他特殊服务,从而规划好残疾人观众座*安排、进退场预案,准备器械与陪护工作。

  即使对于鸟巢观众*和走廊已烂熟于心,但开幕式前,朱颖佳仍不厌其烦地确认所有流线,还亲身体验残疾人观众的进撤场流线。从下车开始,一直走到鸟巢的看台就坐,观察整个流程是否顺畅。每次踏勘下来,要走3万多步。

  3月4日刚过6点,朱颖佳就提前守候在11号电梯前。随着电梯数字的变化,电梯门缓缓打开,她迎接到了第一位残疾人观众。从电梯到看台,一路上她和陪同人员确认流线及时间,确认观众的身体情况,指引观众和陪同人员到指定位置,然后再返回迎接下一位残疾人观众。开幕式当晚,她将自己所负责的8位肢体残疾人观众顺利送达看台,临走时还反复嘱咐每位观众及其陪同人员,如果需要提供帮助,可以随时联系她。

  中间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一个看台多了一位残疾人观众,朱颖佳沟通得知,原来他们是好朋友,想坐在一起观看,于是朱颖佳及时协调座椅,不仅满足了两位观众的需要,还让陪同人员也有地方可坐。

  一直忙到5日凌晨1点,朱颖佳才回到办公室。开幕式观众进撤场保障工作圆满完成,朱颖佳和伙伴们又立即投入到闭幕式的准备工作当中。朱颖佳说:“我很幸运能在现场见证,并且参与其中、奉献其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10

  残奥会期间,行动不便的残疾观众在北土城地铁站,不用出站,即可完成进入奥林匹克中心区所 需的全部安全检查,直接换乘奥运支线;持证残疾人乘车入场,如果不方便或者不愿意下车,安检员将上车检查。本届残奥会安保。**将从一个个细节突破。

  残疾人各有各的不幸,各有各的苦楚。肢残、智障、视觉听觉语言残,所需要的社会关爱是有差异的,太原则、太笼统不行。针对视力残疾、肢体残疾、截瘫、脑瘫、脊椎残疾等各种类型的残障观众,采用细致入微的、有区别的安检方法,既方便了残疾人,又充分尊重了残疾人的人格。

  而对于本次运动会的主角――残疾运动员,他们的.参赛不在于能否拿到奖牌,能拿到多少奖牌,而在于积极参与。为了参赛,他们事前都作出了超乎常人想像的付出,他们有勇气、有资格走进赛场,本身就已经证明了成功。比赛中,他们需要正常人的鼓舞和理解。对于他们参赛,观众应该多欣赏、多喝彩,把他们的长处看成是超常规发挥。赛场喝彩声、掌声不断,且都是恰到好处,才能激发他们超水*的发挥。

  本届残奥会规模很大,将会涌现一大批成绩优异的运动员,也必然会出现一批虽然没有拿到奖牌,但赛风顽强,敢打敢拼,让人感动不已的运动员。媒体报道这些残疾人运动员时,应该准确揣摩他们的心理,以他们的方便为方便,以他们的满意为满意。切不能强人所难,只顾自己方便,增加被采访者的负担

  无论是残疾选手、残疾观众还是日常生活中的残疾人,他们所到之地,难免会遇到障碍、碰到麻烦。因此,残奥会会闭幕,但对残疾人的关爱不应落幕。根据联合国的统计,全球有残疾人6.5亿,占总人口的10%;中国则有8300多万,每16人中就有一个残疾人。在构建和谐世界的进程中,应当有更多的社会民众甘当志愿者,主动从细节上向残疾人投去关爱,提供帮助,并且还要把这种关爱视为一种快乐。这样残疾人出现在哪里,和煦温暖的春风就能沐浴到哪里,“超越、融合、共享”的残奥会精神就能延伸到哪里。


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10)份扩展阅读


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10)份(扩展1)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优选【十】份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1

  那天晚上,北京2008年残奥会圣火,以无法阻挡的人性魅力,在梦想之巢——中国国家体育场燃起。那一刻,伴随着美丽的焰火,北京被点亮,中国被点亮,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被点亮,每一个人——你和我的心灵之域里,也随之洒满人性光辉。

  在六日晚北京二零零八残奥会开幕式上,被三百二十名聋哑姑娘用手语和肢体语言纯美演绎。从这一刻起的十二天时间里,北京残奥会将以生命的名义,与已经闭幕的北京奥运会共同创造出一届真正完整的奥运会。 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的格言说:“精神寓于运动。”是的,在入场运动员那一张张快乐的脸上,我们看到了格外迷人的朝气蓬勃,看到了独立、自信、坚毅、乐观的高贵品格,看到了积极参与、珍视荣誉、追求超越的体育精神。那一刻,透过残疾人运动员灿烂的笑容,我们同时也正照耀着自己的心灵,照耀着自己的精、气、神。

  多么美好的日子呀!我虽然没有能够亲眼在北京鸟巢一睹开幕式的风采,但是,我在家里的电视机里看到了,多么激动人心啊,让别人也看到了我们中国的美丽,让大家看清了我们中国,真是太骄傲了呀!

  不论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还是一个即将实现的梦想,这场“歌唱生命的创造力、人性和伟大的人道主义”的奥运盛会都值得期待。残奥会圣火已经燃起,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请让我们关心每一场赛事,关心每一个运动员,以我们最大的热情、最真挚的感动。让笑容更加灿烂,让掌声更加热烈,为残疾人运动员激情喝彩,就是为我们自己激情喝彩。为残疾人运动员高喊加油,就是为我们自己高喊加油!

  感动中国,感动二零零八,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美好和光明!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2

  熊猫“冰墩墩”和灯笼“雪容融”是一对好朋友,为了准备参加迎新年的滑雪比赛,他们相约去皇后滑雪场训练。

  这次,他们要一起完成团体滑雪越野赛!他们信心十足,在训练的时候铆足了劲儿,把一同训练的其他选手甩得远远的。“冰墩墩”沾沾自喜地说道:“就凭我们的实力,冠军就是小菜一碟!”话音刚落只听扑通一声,刚才还美滋滋的“冰墩墩”现在已经人仰马翻地摔在雪堆里。原来“冰墩墩”根本没有注意到小伙伴“雪容融”发出的雪道变化提醒,因为突然出现的冰棱路段而失去了*衡,卷起一簇雪雾直接冲到了赛道边上的护网和雪堆上。已经滑出一段的“雪容融”赶紧运用*行式急刹车停下来,掉头赶回来帮助“冰墩墩”,“雪容融”说:“加油,墩儿,没关系!”,稍作检查后,两个小伙伴又飞快地滑起来了。

  有了这个教训,“冰墩墩”再也不轻敌骄傲了,反而更加刻苦地训练,每天都是第一个开始训练,最后一个收队离场。正式比赛的日子到了,“冰墩墩”和“雪容融”以出色的成绩如愿取得了新年滑雪赛的冠军!两个小伙伴高兴地拥抱在一起,相约在奥运赛场上继续夺冠!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3

  北京残奥会是残疾人运动员享受体育的节日。从这几天的比赛情况来看,残疾人运动员的竞技水*提高了,参与范围拓宽了,残疾人体育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和认可。

  赛场上,选手们争金夺银,精彩异常;赛场外,运动员们的故事让无数残疾人朋友深受鼓舞。北京残奥会不仅仅是残疾人运动员为国争光的舞台,更是扩大残疾人体育影响的绝好时机。

  9月13**子200米T36级别比赛中,德国姑娘尼科莱齐克夺得了一枚银牌。年仅19岁的她跑出了个人本赛季的最好成绩。她在接受采访时特别提到:“体育有助于我身体的康复,提升了我对未来的自信心。”

  9月11日男子铁饼F35/36级别比赛结束后,铜牌获得者雷金纳德·贝内德讲述了他对体育的感情:“很小的时候,当医生告诉我,我的腿将慢慢萎缩并无法站立时,我很绝望。是体育救了我的腿,救了我的命。”类似的感受还能听到许多许多。

  在生活中,时常可以听到有人在受伤后通过锻炼帮助恢复的事例,其实对于残疾人来说也是如此。尼科莱齐克和贝内德都是先天性残疾,他们说:“家人和朋友总是鼓励我们接触体育,他们把我们‘赶’出家门。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动作协调多了,心情也愉快多了。”

  有专家研究表明,体育有利于残疾人增强适应力,防止或降低抑郁,增加自信心,减少隐居式生活,获得乐趣等。在对一些残疾人运动员的调查中发现,有90%左右的残疾人运动员认为体育活动和锻炼使身体能力知觉有比较大的提高;93.1%的人认为体育活动使他们的心理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变化;93.4%的人认为活动后与活动前相比,自信心有所提高。

  我们相信,通过北京残奥会,体育运动将会在残疾人中间进一步得到普及,今后将会有更多的残疾人参与运动,残奥会比赛将会越来越精彩。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4

  残奥会将于3月4日至13日举行,为期10天。届时运动员将参加两个大类中6个运动项目共78个不同竞赛项目的争夺:

  雪上运动: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冬季两项和单板滑雪。

  冰上运动:残疾人冰球和轮椅冰壶。

  这些赛事将在北京、延庆和张家口三个赛区的六个场馆内举行。其中两个场馆――国家体育馆(残疾人冰球)和国家游泳中心(轮椅冰壶) -是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和残奥会的遗留场馆。

  首先是欢迎仪式:一群穿着五彩服的卡通玩偶出现在我的眼前,慢慢地,他们变成了一座“彩虹桥”,十分好看.到选手入场了:147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名残奥会选手,走进欢乐的鸟巢。他们有的坐着轮椅,有的架着拐杖,有的靠人扶持,有的双目失明……但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是一片灿烂的笑容。

  动人的一幕出现在德国代表团入场时。选手们步入场地,笑向观众,并亮出了一面写有四个汉字“北京你好!”的德国**。547名中国代表队出场了,全场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开始表演了,首先是《太阳鸟》:“太阳鸟”飞向一位盲人歌手,盲人歌手唱起了:《天域》。《星星,你好》:舞台的中央,320名聋人姐姐穿着洁白的裙子,翩翩起舞,用手语对着天空说:“星星,你好!”<<永不停跳的舞步:百名聋人舞蹈家,用灵动的双手,“跳”着酷似芭蕾的舞步,轻盈欢快地旋转、跳跃.她们中间有一位身着白色芭蕾舞裙的小姑娘,坐在轮椅上用双手翩翩起舞。她就是“芭蕾女孩”―李月。她跟“芭蕾王子”一起翩翩起舞……

  最后,韩红阿姨和刘德华叔叔一起唱起主题歌:《和梦一起飞》。

  最激动人心的一刻即将到来,33岁的侯斌叔叔用自己的手臂,将轮椅和身体一同拉起,一点点向上攀升,全场观众的加油声伴随他一直攀升到39米高处的主火炬燃点,他伸手向前,点燃主火炬。顿时,全场沸腾!天空放出美丽的烟花。

  明天我们等待着中国健儿再创辉煌!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5

  我国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全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没有我们中国参加的奥运会,不是世界的奥运会;没有我们中国承办的奥运会,也不是完整的奥运会。只要一谈起奥林匹克运动会,我们中国人肯定是满满的自豪感。

  历史上,我们中国很早就出使国外,如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大家都知道,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可是你知道我们的国宝“出使”过国外吗?

  2008年,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在我国首都北京成功举办,中国以51枚金牌居金牌榜首,是奥运历史上首个登上金牌榜首的亚洲国家,这让我们中国人更加骄傲、自豪。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将在北京举行。去年9月17日,发布了冬奥和残奥吉祥物。

  北京冬奥会吉祥物是“冰墩墩”,冬残奥会吉祥物是“雪容融”,他们还有自己的英文名字呢。冰墩墩是一只胖乎乎的大熊猫,他头部外壳装饰彩色光环,整体看起来就像一个航天员。别看他胖乎乎的,他的寓意可深着呢,他寓意创造非凡、探索未来。雪容融是以红灯笼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你看她身体发着光,寓意点亮梦想、温暖世界。我相信,会有更多残疾人会被点亮心灯,变得坚强起来。

  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是国际性的盛会,是中国和外国友好往来的舞台,也是中国全面走向世界、融入全球的桥梁。我们相信这两个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能促进中外友好交流合作,让本次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成功,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6

  北京残奥会是残疾人运动员享受体育的节日。从这几天的比赛情况来看,残疾人运动员的竞技水*提高了,参与范围拓宽了,残疾人体育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和认可。

  赛场上,选手们争金夺银,精彩异常;赛场外,运动员们的故事让无数残疾人朋友深受鼓舞。北京残奥会不仅仅是残疾人运动员为国争光的舞台,更是扩大残疾人体育影响的绝好时机。

  9月13**子200米T36级别比赛中,德国姑娘尼科莱齐克夺得了一枚银牌。年仅19岁的她跑出了个人本赛季的最好成绩。她在接受采访时特别提到:“体育有助于我身体的康复,提升了我对未来的自信心。”

  9月11日男子铁饼F35/36级别比赛结束后,铜牌获得者雷金纳德·贝内德讲述了他对体育的感情:“很小的时候,当医生告诉我,我的腿将慢慢萎缩并无法站立时,我很绝望。是体育救了我的腿,救了我的命。”类似的感受还能听到许多许多。

  在生活中,时常可以听到有人在受伤后通过锻炼帮助恢复的事例,其实对于残疾人来说也是如此。尼科莱齐克和贝内德都是先天性残疾,他们说:“家人和朋友总是鼓励我们接触体育,他们把我们‘赶’出家门。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动作协调多了,心情也愉快多了。”

  有专家研究表明,体育有利于残疾人增强适应力,防止或降低抑郁,增加自信心,减少隐居式生活,获得乐趣等。在对一些残疾人运动员的调查中发现,有90%左右的残疾人运动员认为体育活动和锻炼使身体能力知觉有比较大的提高;93.1%的人认为体育活动使他们的心理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变化;93.4%的人认为活动后与活动前相比,自信心有所提高。

  我们相信,通过北京残奥会,体育运动将会在残疾人中间进一步得到普及,今后将会有更多的`残疾人参与运动,残奥会比赛将会越来越精彩。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7

  “我会拼尽全力,努力站上最高领奖台为国争光。”1月16日,到达张家口崇礼万龙滑雪场后,将出战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的景县籍高山滑雪运动员张梦秋,第一时间给景县的母亲高立敏打来电话,*和的声音中透露着自信。

  “她永远是我们的骄傲。”谈起身残志坚的女儿,高立敏满脸自豪。

  今年刚刚20岁的张梦秋,有着6年运动员职业生涯。14岁时,因患小儿脑性瘫痪导致身体具有一定运动功能障碍的她,成为了河北省残疾人冬季项目队的一名运动员,专攻高山滑雪项目。因为身体原因,她的反应速度要比其他人略慢一些。教练讲解的动作要领,别人一个小时就能学会的动作,对于张梦秋来说需要花两三倍的时间才能掌握。但她不服输,在教练的耐心指导下,刻苦训练,反复琢磨技术动作,最终熟练掌握了各项技巧,取得骄人的成绩。2017-2018雪季,张梦秋开始在全国比赛中崭露头角,并入选了国家集训队。从2019年开始,她在新西兰南半球杯、残奥高山滑雪世界杯等国际大赛中斩获6枚金牌,2021年更成为第十一届全国残运会和亚残运会高山滑雪项目的三冠王。

  在母亲眼里,梦秋是一个开朗、坚强,勇于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人,一路走来也有着很多的不容易。梦秋曾说:“我的梦想就是站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的最高领奖台”。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6年来,张梦秋绝大部分时间呆在寒冷的训练场,一遍遍做好教练要求的动作,一个个完成好安排的计划。长时间的训练和比赛,也给梦秋带来身体上的伤病,但她仍专心训练,毫不放松。多年以来取得的各种优异成绩,都离不开她的努力与坚持。

  “一年回家一趟,非常想她,但想到她能为国争光,我也特别理解。”高立敏透露,2021年,梦秋仅仅回到老家景县7天,其它时间便全心备战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每周训练6天,每天坚持在雪道上滑行6个小时,想家时只能打电话回来。每次打电话,面对母亲“注意休息”的叮嘱,她也总是语调轻松地叫大家放心,从未抱怨过训练辛苦或有压力。

  “一直以来,我们全家人都很支持梦秋,也很关注她的历次比赛进程。”高立敏表示,梦秋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比赛当天,全家人将会通过手机、电视等渠道关注她的比赛,为她加油鼓劲,自己也会提前准备好女儿最喜欢吃的美食,等她赛完回家团聚。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8

  所有参加残奥会的运动员,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自强奋斗的故事,每一个人都有一段艰难前行的经历。终于,他们成功了,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们为了成功付出了多少汗水甚至鲜血。他们曾经一次次地摔倒,但每次摔倒,都是他们继续前行的起点,他们是真的勇士,百折不挠就是最贴切的写照。

  残奥精神包含着一种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赛场内外,残疾人以不屈的毅力,挑战和超越生命的极限,奏响了生命的最强音,以自我素质的提高和自身价值的实现,获得人们的尊重,而不是同情和怜悯。同时也教育人们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用积极进取的态度点燃生命的激情。

  “超越、融合、共享”,简单的六个汉字,概括了48年残奥会运动史的真谛。在世界的共同努力下,残奥运动已经成为世界和*的象征。残奥运动发展到今天,对于所有残疾人运动员来说,不再仅仅是对奖牌的向往,更多的是对超越自我和坚忍不拔精神的追求;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举办一场残奥会也不再仅仅是展现该国运动员实力、水*,更重要的是展现一个国家对残疾人事业的关注和发展情况;对于整个奥林匹克运动来说,不仅仅是为了汇集世界各国残疾人运动员参与到竞技中来,更多的是为了进一步推动整个人类和*、友谊、进步的进程。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9

  相信很久以后,人们依然会记得――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最后一棒火炬手、坐在轮椅上的田径运动员侯斌,握一条垂直于地面的绳索向上攀爬,攀爬……当主火炬熊熊燃烧,美丽圣火映亮夜空,全场沸腾……这一刻,人们看到了精神的力量;这一刻,人们再次读到了:坚强。

  在残奥会这个舞台上,几乎每个运动员都是一个坚强人生故事的持有者――种子未落沃土而落罅隙,当其不屈地穿过岩缝绽放绿色,一抹新绿足以辉映春天;身体虽已外在残缺,但坚强的攀登让生命如圣火般蓬勃热烈。

  记得看过一篇文章写一只鹰飞翔的过程:一只鹰,一步步向山的顶端爬去,翅膀被泥沙污水刮擦,步履蹒跚,很是狼狈。但当它终于来至最高处的一块岩石时,展翅飞去,雄姿万里……

  是啊,不管怎样,鹰都要从高处起飞。恰如人,用坚强,成就生命的高度。

  而用生命诠释什么是坚强成就高度的例子太多太多:霍金轮椅上的美丽人生,海伦黑暗中寻求光明,司马迁隐忍后重于泰山的鸿篇巨制……而生活中对于坚强的呼唤与需要几乎是普适性的:升学,事业,失恋,甚至生老病死等等。人们赞美这些如鹰一般有着坚强品格与意志的人,人们仰视号称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的胡杨木一样的坚强灵魂,这些赞美与仰视都是一种心甘情愿的精神向往。

  记得前一阵采访备战本届残奥会的雅典残奥冠军李端时,他说:“奥运会比完了是逗号,残奥会比完了是惊叹号。当一个人只有一条腿,还在奋力向前跑;坐在轮椅上还在向前冲,这不仅仅是一次比赛,更是一种精神。”这样一次盛会,在比赛外更给了人们寻常生活外一个机会,可以更真切、直观地感受什么是坚强以及由此带来的精神震撼与提升。这也许是比金牌更为可贵的。

  走过黑暗与沉重才更明白坚强的含义。在人们的常态人生中,坚强作为励志的语词,也许常挂嘴边,但更多的是浮在人生表面。一场残奥,将坚强的精神意义直观外现,或可成为健全人心灵的鸡汤甚至于心理不甚健全者一剂心灵补剂与良药。正如联合国卫生组织对人的健康的定义一样: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即身体与精神的双重健康。人们需要心灵的这些营养。所以,残奥会,不仅是体育对人自身自然的改造,一种物化的对象性活动,而更应体现出一种人类灵魂的高贵、社会的人文关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事实上,坚强不仅是个人品性,文化特质,更是民族品格,国家脊梁。从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到改革开放后腾飞的新中国,一部中国*现代史大写着“坚强”。长征精神,抗洪精神……此次汶川地震中展现出的震不垮的民族精神都是中华民族坚强民族品性的依次展现。伟大的中国人民和伟大的中华民族共同汇集的坚强之力必将让祖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更加繁荣昌盛。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10

  从北京残奥会报道传出最多的一个词是“梦想”。曾经勇敢地和命运拔过河的残疾运动员们,正在北京、在全世界的面前淋漓尽致地展示生命的梦想——这梦想不独属于他们自己,更属于我们,属于全人类。

  11岁的李月,双足点地时拥有的芭蕾梦想,并没有因被汶川地震残忍地夺去一条腿而破灭。在残奥会开幕的夜晚,李月成了童话中拥有更多足尖的芭蕾小公主。

  轮椅网球选手董福利,7岁时唐山地震夺去了父亲的生命和自己的右腿,19岁时照顾她的母亲病故,后来与她相依为命的`丈夫又车祸身亡……似乎失去了一切的她,在苦难中的唯一梦想是:“重新获得快乐和成功,绝对能!”

  瑞士女孩乌秀拉酷爱登山,在阿尔卑斯山攀冰时因保险栓从冰壁脱落,她坠下深渊……失去下肢的她,欢乐地走出生命的深渊,※※在手动自行车的训练与比赛之外,还在实现更辉煌的梦想:设计低能耗的环保建筑。

  李月、董福利、乌秀拉……他们梦想实现的那一幕幕,是人类所有历史收藏中、是我们所有记忆中最美妙、最动人的一瞬。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是在帮助我们、帮助人类实现一个数千年来志士仁人共同追求的和谐梦想——人人*等,大同世界。

  是的,所有的生命都需要尊重,都拥有梦想,都渴望精彩。我们知道,还有更多的李月、董福利和乌秀拉,更多没能参加北京残奥会的残疾人,他们的梦想还可能是一朵朵没有盛开的花朵,他们还在等待雨露阳光。

  中国有8300万残疾人,这是一个极其惊人的数字。*均每五六个家庭,就有一个残疾人。感谢北京残奥会,使我们更加深切地关注这个庞大群体的生存状态和他们的梦想。残疾人火炬手金晶说过一个感受:在国外,大街上经常可以看到残疾人;在国内,上街的残疾人并不多。

  “中国的残疾人为什么不愿意出门?”个沉重的问号,在北京残奥会之后,非常值得我们思考。试想:不出门的残疾人,如何去圆他们的梦想?

  或者可以解析一下他们不爱出门的几个缘由:

  ——由于社会保障机制的不健全,如果家有残疾人,父母和家庭就背上了沉重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负担。许多残疾人的生活还相当窘迫,没有面对阳光的勇气和心境。

  ——无障碍设施仍然严重欠缺。北京残奥会使北京成了一个无障碍的城市,但对全国而言,为残疾人提供的“无障碍”环境仍然严重不足。残疾人出门障碍重重,他们只能选择居守家中。

  ——社会对残疾人的接纳度不够。如果有残疾人上街,他会吸引众多的目光,这目光中有怜悯、好奇、惊异,甚至可能有鄙夷。他们要有多大的勇气,才能走出家门,面对如此打量呢?

  北京残奥会还有几天就结束了,它不应该只是一场转瞬即逝的盛宴,而应该是对全民的一次思想启蒙与洗礼。希望它带来的“残奥效应”,能让我们重新审视并完善面对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体制,重新审视并完善自己的心灵与观念。


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10)份(扩展2)

——北京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范文五份

  北京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1

  从北京残奥会报道传出最多的一个词是“梦想”。曾经勇敢地和命运拔过河的残疾运动员们,正在北京、在全世界的面前淋漓尽致地展示生命的梦想——这梦想不独属于他们自己,更属于我们,属于全人类。

  11岁的李月,双足点地时拥有的芭蕾梦想,并没有因被汶川地震残忍地夺去一条腿而破灭。在残奥会开幕的夜晚,李月成了童话中拥有更多足尖的'芭蕾小公主。

  轮椅网球选手董福利,7岁时唐山地震夺去了父亲的生命和自己的右腿,19岁时照顾她的母亲病故,后来与她相依为命的丈夫又车祸身亡……似乎失去了一切的她,在苦难中的唯一梦想是:“重新获得快乐和成功,绝对能!”

  瑞士女孩乌秀拉酷爱登山,在阿尔卑斯山攀冰时因保险栓从冰壁脱落,她坠下深渊……失去下肢的她,欢乐地走出生命的深渊,在手动自行车的训练与比赛之外,还在实现更辉煌的梦想:设计低能耗的环保建筑。

  李月、董福利、乌秀拉……他们梦想实现的那一幕幕,是人类所有历史收藏中、是我们所有记忆中最美妙、最动人的一瞬。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是在帮助我们、帮助人类实现一个数千年来志士仁人共同追求的和谐梦想——人人*等,大同世界。

  是的,所有的生命都需要尊重,都拥有梦想,都渴望精彩。我们知道,还有更多的李月、董福利和乌秀拉,更多没能参加北京残奥会的残疾人,他们的梦想还可能是一朵朵没有盛开的花朵,他们还在等待雨露阳光。

  中国有8300万残疾人,这是一个极其惊人的数字。*均每五六个家庭,就有一个残疾人。感谢北京残奥会,使我们更加深切地关注这个庞大群体的生存状态和他们的梦想。残疾人火炬手金晶说过一个感受:在国外,大街上经常可以看到残疾人;在国内,上街的残疾人并不多。

  “中国的残疾人为什么不愿意出门?”个沉重的问号,在北京残奥会之后,非常值得我们思考。试想:不出门的残疾人,如何去圆他们的梦想?

  或者可以解析一下他们不爱出门的几个缘由:

  ——由于社会保障机制的不健全,如果家有残疾人,父母和家庭就背上了沉重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负担。许多残疾人的生活还相当窘迫,没有面对阳光的勇气和心境。

  ——无障碍设施仍然严重欠缺。北京残奥会使北京成了一个无障碍的城市,但对全国而言,为残疾人提供的“无障碍”环境仍然严重不足。残疾人出门障碍重重,他们只能选择居守家中。

  ——社会对残疾人的接纳度不够。如果有残疾人上街,他会吸引众多的目光,这目光中有怜悯、好奇、惊异,甚至可能有鄙夷。他们要有多大的勇气,才能走出家门,面对如此打量呢?

  北京残奥会还有几天就结束了,它不应该只是一场转瞬即逝的盛宴,而应该是对全民的一次思想启蒙与洗礼。希望它带来的“残奥效应”,能让我们重新审视并完善面对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体制,重新审视并完善自己的心灵与观念。

  北京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2

  冬残奥会吉祥物是雪容融。

  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的灯笼造型源于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产品设计专业本科生姜宇帆对家乡年味儿的印象。小姑娘的家在位于小兴安岭深处的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县,每逢过年,这座小县城都会被浓浓的节日氛围包裹,街巷楼宇间,红红的灯笼高高挂起,是最常见的景象。

  灯笼的创意入围前十,不过专家们给出的意见却是“仅保留原创属性,重新设计形象”。这就意味着,整体形象设计几乎要从零开始。

  同样出于保密需要,设计团队将位于学校校园后侧居民区中的一间吉艺专家公寓作为工作室,这间100多*方米的公寓,见证了冬残奥会吉祥物诞生的全过程。

  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视觉传达系主任吴轶博说,在前期修改阶段,她每周都要来冬奥组委提交修改方案,在方案“深加工”的7个多月里,她从长春往返北京的次数多达30多次,从首都机场到首钢的“两点一线”成了她对北京的最深印象。

  吉艺设计团队面临的任务除了为灯笼形象加入多样化属性,将其拟人化,赋予其生命,还要将其与奥运结合,这需要多方面的学*。

  于是,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教学副院长金巍特意买了个灯笼挂在工作室,让团队成员每天观察,每天琢磨。与此同时,所有团队成员把冬奥组委的宣讲录像看了一遍又一遍,还上网查询,“恶补”奥运及相关知识,感悟和寻找奥运文化与中国文化的融合点。“这对我们是一个宝贵经验。”金巍说。

  2月下旬,北京冬奥组委专家组经讨论研究决定,取消中国结的进一步修改,让团队主攻灯笼形象的完善设计。到4月初,灯笼形象已基本确定,吉艺设计团队需要递交完整的文化阐释方案。

  “这个阶段也是团队最迷茫和煎熬的阶段。”郭春方说,“一开始是将吉祥物的属性与鹿结合,我们尝试过加鹿角、红鼻头,但是一方面形象要做得漂亮,另一方面也要考虑文化阐释,大概有*1个月的时间,我们做了各种尝试,感觉路走不通了。”

  设计团队每天都在不断尝试和自我否定之间徘徊,就在这一胶着阶段,修改专家组感受到了团队的迷茫,并及时地给予了指导和帮助。

  在双方多次沟通和尝试之下,鹿的属性被放弃,体现“双奥之城”的天坛、鸽子、长城,以及与冬奥相连的如意(冬奥会跳台滑雪场地又名“雪如意”)等元素出现在了吉祥物的形象中。

  设计会有灵感闪现的刹那,但更多的是反复修改完善。雪容融面部的雪块勾勒出它的脸庞,为了最真实的效果,设计团队在冬天专门往墙上随意扔了许多雪堆,之后再把墙上的形态具象化;而为了展现雪容融红红的脸庞、弯弯的嘴角,团队也做了许多微调。

  “团队在修改的时候就考虑到后期应用,尽可能多地增加应用的延展性,比如道路两旁和广告牌的展示效果,还有衍生品的效果,像台灯、手表等等,都在我们考虑范畴。”吴轶博说,“灯笼本身是可以发光的,可以带来温暖、传递力量,这和冬残奥会的理念非常契合。”

  北京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3

  “今夜的星星比任何时候都要多,我在星光下显得格外美丽!

  贯彻两个奥运“同样举办、同样精彩”的精神。事实上,中国实现这一承诺不仅有着深刻的人文观照为内核,更有着现实的背景作推动力。

  四个月前,中国经历了四川大地震的洗礼。整个抗灾救援过程中高扬“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旗帜,值得全体中国人,乃至全人类的永远铭记,必然进入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书写。同年,在中国举办人道主义盛会——残奥会,这场在全体中国人对人道精神有着深刻体会背景下举办的盛会,不啻一次人性升华的仪式。

  对于大地震后的中国,残奥会更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影响。如何鼓舞、帮助“汶川一代”心灵、肢体受创的国民自强不息、融入新生活,是***和全社会要面对的重大课题。残奥会的举办无疑将从物质到精神上为中国留下一笔丰厚的财产。

  除了为主办城市留下大批的无障碍设施,一种更加先进的、国际化的残疾人观,在中国社会掀起文明风暴,这将可能提升中国社会人文关怀的整体水*,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大有裨益。

  残奥会对于人类文明的意义,更是毫不逊于奥运。她倡导回归人类的发展、人性的光辉,以及人道主义的伟大。*等、尊重、博爱的精神之光,通过残奥会大力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残奥会已经给出了现代文明的更新更高的标准,即看一个国家、一座城市是否现代化,要看是否能让残疾人自由的旅行其间。

  北京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4

  北京残奥会圣火2008年8月28日点燃,这标志着北京残奥会大幕徐徐拉开。

  经历过奥运会的辉煌和激烈竞争以及色彩纷呈的画面,有些人对残奥会或许会觉得比赛的观赏性要降低不少。残疾人和正常人的体育竞技自然有所区别,但是相同的是,他们也在追求“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崇高目标。

  其实,你只要稍微了解一些残疾人运动员的经历,了解他们比正常人付出了更多的汗水和泪水,你的心头就会不由自主地发颤,你的眼泪就会夺眶而出,你就会由衷的承认,他们,就是生活中的强者。

  每一个参加残奥会的运动员,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人生坎坷。他们中有些人是先天残疾,有些人是后天不幸遭遇各种各样从天而降的灾难,在经历过生命的低谷之后,他们无一例外地选择了站起来,迎接生命的挑战。残疾人运动员,几乎百分之百的都不是职业选手。因此,他们一没有充裕的时间去进行训练,二缺乏资金的保障去购置训练器材和服装等必需用品。他们付出的努力除了身体上与正常运动员的差距外,还有许许多多令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但是,他们坚持了下来,并走到今天,走到奥运会的赛场。

  “鸟巢”、“水立方”,因为有残奥运动员,而同样精彩。对待残疾人运动员,我们应该付出更多的爱,他们不仅是我们的兄弟姐妹,而且是我们学*的榜样。他们的自强不息,他们敢于做生活中的强者,都奏出了一曲高亢激越的生命交响曲的宏伟乐章。

  残奥会,除了精彩的比赛,我们还能读到无数催人泪下、催人奋进的故事。我们更深地体会到:爱,应该献给每一个人;爱,时时刻刻在我们心里;爱,温暖着生活的每一天。只要有爱,我们这个世界,我们人类的生活,一定会更美好。

  北京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5

  前天晚上我看了残奥会开幕式后,让我有了很大的感想。

  今天,妈妈因为手痛,所以不能帮我洗衣服,也不能帮我们洗碗了,便叫我帮她的忙。 刚开始我非常不愿意,心想:“这事为什么让我来做?为什么不让爸爸做?”可是,转念一想:“我得学一学残疾人运动员那永不屈服的精神,想《弟子规》里所说的‘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于是我便洗起了衣,刷起了碗。

  当我做完这些事的时候,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了。这时我才知道妈妈每天做家务是多么的辛苦,而我却只顾着玩,从来不知道要帮忙。看着这些残疾人运动员,我的脸火辣辣的,我是一个有手有脚的健全人,可残疾人运动员却强过我十倍,因为,我们认为他们做不到的事,他们都努力去做,而我一碰到自己认为做不到的事情就放弃了。

  现在,我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人不能好吃懒做,要学*残疾人运动员那永不屈服的精神。


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10)份(扩展3)

——观看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优选【五】份

  观看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1

  快到终点处的一个趔趄让现场观众们为领先的刘子旭捏了把汗。只见他迅速调整,稳住身体,在风中坚持到底,收获了中国代表团在北京冬残奥会的首枚金牌。

  对训练将满5年的刘子旭来说,这枚金牌是自己努力坚持得到的最好回馈。“我把自己的水*发挥出来了,专心比赛,别的没想太多。”刘子旭说。

  1997年8月,刘子旭出生在陕西省西安市。2008年,在经历了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后,刘子旭单侧下肢截肢,只能靠轮椅和拐杖行动。那时,他一度陷入了无助与无奈中。

  改变发生在2013年,这一年年底,16岁的刘子旭被陕西省残联射箭队选中。“这次机会来之不易,让我重燃斗志,也是我运动生涯的开始。”刘子旭说。

  由于对射箭项目的陌生与不自信,刚开始,刘子旭常常怀疑自己不适合这项运动。“很感谢我的教练和老师,有了他们的悉心教诲,经过半年刻苦训练,我喜欢上了射箭,成绩也有了较大进步。”

  2017年,得知国家残疾人越野滑雪队正在选拔运动员后,怀着对滑雪运动的向往,刘子旭凭借过硬的身体素质通过了层层筛选,在2017年10月正式加入残疾人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国家集训队。在经历了不到两个月的训练后,刘子旭参加了在黑龙江亚布力举办的2017年全国残疾人越野滑雪锦标赛。

  在此后的比赛中,刘子旭的成绩不断进步。2021年12月,在芬兰举行的残疾人北欧滑雪欧洲杯大赛中,刘子旭取得了冬季两项第一名的好成绩,同时拿到了北京冬残奥会残奥冬季两项的参赛资格。

  3月5日,在北京冬残奥会残奥冬季两项男子短距离(坐姿)比赛中,刘子旭获得冠军。

  “我挺满意今天的发挥。这一路虽然充满了艰辛,但也正是种种挫折和磨炼造就了现在的自己。后面的比赛,我会尽力发挥出自己的水*。我一直坚信生活从来不会辜负一个努力坚持的自己。”刘子旭说。

  观看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2

  从3月4日一早开始,北京就大风呼啸,还伴着沙尘。眼看2022年冬残奥会晚上就要开幕了,大风沙尘天气会影响开幕式活动吗?冬残奥会开幕式的气象预报工作,再次通过精准无误的预报,给大家吃了一刻定心丸。

  当天早上6时开始,气象部门已经开始逐小时更新预报信息,保障频次跟冬奥会一样,力求确保冬残奥会开幕式气象预报准确无误。

  由市气象台首*预报员翟亮牵头组建的针对开幕式期间的气象条件研究团队,早在一周前就对此次大风和沙尘天气做了预报和服务提示。

  在开幕式举行的头3天,北京市气象台、中央气象台、国家卫星中心、周边省区市气象台、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的首*专家等,每天都开展多次不同形式的天气会商,做到多轮次、多样化跟踪滚动预报会商。

  3月4日8时30分,多部门再次开展天气会商,尤其对阵风风力、沙尘程度、结束时间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讨论,最终结论一致:午后沙尘影响逐渐减弱,傍晚前后风力明显减小,基本不会对冬残奥会开幕式活动造成影响。

  “开幕式活动期间,北京风力明显减弱,大家不会感受到像上午一样的七八级大风。”翟亮说,相应的预报、预警信息都已经提前发布,便于开幕式准备的相关单位、城市运行保障的相关单位提前做好应对。

  相比2月4日冬奥会开幕式的天气,3月4日晚的风力要略大一些,但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但气温方面要比一个月前暖和很多,20时至22时国家体育场温度在8℃至9℃,体感不会觉得很寒冷,不过撤场的时候,温度会下降到6℃或者更低,早晚温差还是比较大。

  对于预报结论,翟亮还是很有信心的,“对大风的预报水*,目前还是比较高的,包括减弱的时段都可以报准。”翟亮说,针对大风的预报,他一点不担心会出现变数,反而是沙尘的影响,会让预报员们稍微有一些紧张。

  翟亮解释,相比大风,沙尘的预报难度更大,因为沙尘是一个气团,它产生影响的时间节点并没有非常清晰的界限,“不像一辆列车,说几点到几点停,沙尘的影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有可能人还没感觉到,但沙尘的影响已经开始了,渐渐地人们才感觉到空气发黄且带着土味儿。”

  沙尘影响结束的时间也是相同的道理,并不是说到了一个时间点,瞬间就结束了,同样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很难界定具体几点可以清除,还是存在一些不确定性。3月4日午后,翟亮一直盯着天气雷达图,关注着沙尘的发展情况,大概从13时过后,沙尘自西向东陆续结束对北京的`影响,能见度逐步转好,翟亮这才放了心。

  20时,冬残奥会开幕式准时拉开序幕,国家体育场的阵风风力已经减弱到了四级,不会对开幕式活动造成影响,跟预报的情况完全吻合。“这一次预报,我们也做到了精准无误,圆满完成了保障任务。”翟亮满意地说。

  观看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3

  4日晚,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在不同阶段的火炬传递仪式上,都能看到广东火炬手的身影。

  火炬手孙变变:“参加火炬传递是我的荣幸”

  3月2日,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火炬传递正式开启。当天下午,广东惠州籍公路自行车运动员孙变变作为013棒火炬手,参加了北京天坛公园圜丘段的火炬接力。在去年举行的东京残奥会上,孙变变摘得公路自行车女子H4-5计时赛和H5大组赛项目两枚银牌,这是我国选手首次在残奥会该类项目中获得奖牌。

  “能以火炬手的身份参与到北京冬残奥会中,我感到特别荣幸。”孙变变说。为了更好地完成此次火炬传递,她在半个月前就更换了可以跑步的假肢,还专门练*用假肢跑步。当天的火炬传递过程很顺利,也是孙变变自发生车祸意外右腿截肢后“第一次跑起来”。

  她表示:“希望通过我们的身体力行,带动更多人关注残奥会,感受残疾人运动员超越身体极限、创造赛场奇迹的精神。”她说。她还祝愿中国残奥运动员能取得优异成绩,为国家争光,将中国残疾运动员的风采展现给全世界。

  火炬手林穗玲:“天气虽冷,内心火热”

  昨日上午,轮椅篮球运动员林穗玲在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参加了冬残奥会火炬传递,成为这一点位的第10棒火炬手。

  林穗玲来自广东河源,现任中国女子轮椅篮球队队长。在去年东京残奥会女子轮椅篮球比赛中,林穗玲和队友们获得银牌,创造了中国轮椅篮球在残奥会历史上取得的最佳战绩。

  “感觉好激动啊!虽然风很大,天这么冷,但是我的内心是火热的。很开心、也很幸运能担任北京冬残奥会火炬手。”林穗玲说,对此次参加冬残奥会的运动员们,她也送上祝福:“希望他们在赛场上取得优异成绩,比赛中遇到困难千万不要放弃,一定要坚持到最后。”

  开幕式火炬手张雪梅:“现场氛围让我感受到残健共融”

  开幕式的亮点之一当属火炬传递,女子轮椅篮球运动员张雪梅从小在广州长大,担任第四棒火炬手。坐在轮椅上的她一边操控轮椅前进,一边挥手向观众热情致意。

  “那一瞬间,我觉得很自豪,也很荣幸能作为冬残奥会开幕式的火炬手。”张雪梅对羊城晚报记者说,“现场的氛围让我深切感受到*等和残健共融,真正体现了‘一起向未来’的口号精神。”

  自2月23日到北京后,张雪梅就开始了每天的排练,由于火炬传递环节靠后,候场时间较长,往往要等到凌晨。“虽然很辛苦,但是能为国家出一份力,是很值得的,大家齐心协力把这件事圆满完成。”她说。在家乡的父母也非常关注女儿的动态,得知女儿将参加开幕式后,张雪梅的爸爸妈妈专门守在电视机前看直播,爸爸还录了小视频发给她。“他们也感到很自豪,以我为荣,并勉励我继续加油。”她说。

  观看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4

  3月4日晚,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而就在开幕式前不到9个小时,鸟巢临时设施服务保障团队仍在战寒冷、冒疾风,争分夺秒完成紧急保障任务,为开幕式护航。

  冬残奥会开幕式前,由于特殊原因,直到3月3日晚上9时,国际残奥委会(IPC)才最终确定参加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的代表团,此时距开幕式已不到24小时。

  按照要求,北京市重大项目办带领了国家体育场临时设施服务保障团队连夜组织39名作业人员,从4日凌晨0时30分开始,对国家体育场内的“万**”进行调整。

  “万**”也叫静态旗帜,这些成排悬挂于场馆的各参赛国家及地区旗帜,不仅能营造奥运氛围,更能激发运动员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鸟巢“万**”悬挂的位置,是在正对着**台的场馆“碗口”下方,距离场心舞台有50多米高。“因为场馆没有电动悬挂设备,加上临*开幕式,不能有机械设备进场,我们只能靠人工拉拽绳子的原始方式进行作业。”总包单位之一北京城建集团项目经理刘亮介绍,每一面旗帜在什么位置都有严格要求,调整旗帜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也就是说,哪怕只调整其中一两面旗帜,其他的也得随之进行调整,任务量一下子就上来了。

  开幕式当天,北京正赶上大风天气,空旷的鸟巢场地里,风力也接*8级。旗子在悬挂过程中一直迎风大幅来回摆动,让调整难度增加不少。

  一面接着一面,三四十人的施工团队冒着大风,连续奋战*12小时,到中午11时15分,终于完成“万**”的悬挂,并让旗帜以最好的姿态迎接开幕式。

  观看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5

  3月4日冬残奥开幕式,朱颖佳早早就来到鸟巢,迎接观众的到来。不久之前,也是在这里,她圆满完成了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的观众进退场引导工作。但这一次,迎接的观众有所不同——她所负责的8位观众都是残障人士。

  朱颖佳是北京工业大学的一名大四学生,此时是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服务保障指挥部工作人员。她要与30多家观众归口单位联络,确定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了解是否有陪同人员、是否需要提供轮椅或其他特殊服务,从而规划好残疾人观众座*安排、进退场预案,准备器械与陪护工作。

  即使对于鸟巢观众*和走廊已烂熟于心,但开幕式前,朱颖佳仍不厌其烦地确认所有流线,还亲身体验残疾人观众的进撤场流线。从下车开始,一直走到鸟巢的看台就坐,观察整个流程是否顺畅。每次踏勘下来,要走3万多步。

  3月4日刚过6点,朱颖佳就提前守候在11号电梯前。随着电梯数字的变化,电梯门缓缓打开,她迎接到了第一位残疾人观众。从电梯到看台,一路上她和陪同人员确认流线及时间,确认观众的身体情况,指引观众和陪同人员到指定位置,然后再返回迎接下一位残疾人观众。开幕式当晚,她将自己所负责的8位肢体残疾人观众顺利送达看台,临走时还反复嘱咐每位观众及其陪同人员,如果需要提供帮助,可以随时联系她。

  中间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一个看台多了一位残疾人观众,朱颖佳沟通得知,原来他们是好朋友,想坐在一起观看,于是朱颖佳及时协调座椅,不仅满足了两位观众的需要,还让陪同人员也有地方可坐。

  一直忙到5日凌晨1点,朱颖佳才回到办公室。开幕式观众进撤场保障工作圆满完成,朱颖佳和伙伴们又立即投入到闭幕式的准备工作当中。朱颖佳说:“我很幸运能在现场见证,并且参与其中、奉献其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10)份(扩展4)

——2022年最新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3篇

  9月15日,在北京残奥会主新闻中心的发布会上,残奥村邓亚萍说,村里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一直以奉献精神和用心、关心、贴心的态度,为残疾人运动员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让他们感受家的温暖。

  截至9月14日,北京残奥村共接待来自147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和官员7379人,其中轮椅使用人士1736人。最高峰的一天9月5日共接待运动员和随队官员6884人,技术官员656人。尽管有这么大的接待量,但在住宿服务、餐饮服务、交通服务以及宗教服务等诸多方面,相关工作人员都把工作做到了极致:降低了公寓内所有开关和挂钩的高度,将浴室内的肥皂改为挤压式洗手液;工作人员为坐轮椅的.顾客解答咨询或介绍商品时,会采取“蹲式服务”,甚至可根据需要提供全程陪同式服务;在交通服务方面,村内班车上专门为轮椅运动员配备了轮椅固定器,让他们更安全放心地乘坐……

  在残奥村之外,酒店里印有盲文的菜单,城市里的无障碍设施,电视台的手语主持……人们将更多关注投向需要帮助的残疾人,将更多微笑送给需要鼓励的残疾人,将更多爱心献给需要关爱的残疾人。在“鸟巢”、“水立方”及其他比赛场馆,不论这位运动员来自何方,不管他最终获得第几名,同样都会得到支持的掌声和热情的鼓励。不少比赛开始前,台上台下欢声雷动,当志愿者们在台上打出“安静”的牌子,整个场馆瞬时寂静下来。音乐停止,手机静音,甚至连呼吸都小心翼翼。与其说,这是对比赛规则的遵守,倒不如说,这是对残疾人运动员的无比关爱和最真诚的敬意,正因为这样,我们才看到了真诚的关爱在残奥会上到处流淌。

  当然,更多的时候,我们感受到的是来自残疾人运动员身边的最真诚最真切的关爱。射击场上的斯克尔霍恩,每次参加比赛,总有母亲和妹妹陪伴左右;独臂泳王杜剑*曾在5个月大的时候被判了“死刑”,但妈妈含着泪抱着他到处寻医看病,7岁那年,他终于扶着墙站了起来;在“水立方”训练池中,当缺少左小臂的女孩沃娜克出水时,拄着双拐的男友米哈尔斯基都会上前相扶,耳语几句,亲昵一下,然后目送她从出发台上再次跃入水中……因为有爱,我们才看到了残疾人运动员的那种不屈服于命运的坚韧和顽强,才看到了他们来自内心的那种开心的微笑。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残疾人向世人诠释了生命的伟大,是残疾人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顽强,是残疾人让我们懂得了如何面对生活。

  然而,这些给我们健全人无数生活启迪和生存力量的残疾人,在某些方面注定需要我们给予理解、尊重和扶持,正因为这样,关爱和帮助残疾人,才更考验着我们的文明程度,考验着这个社会的和谐度。可喜的是,这次北京残奥会,我们看到的是对残疾人运动员、对残疾人的无比尊重、关爱和真心的扶持,这次残奥会,成为了一个充满“爱”的盛会,正是这种“爱”,让北京残奥会更精彩、更可爱、更难忘。

  前不久落幕的北京冬奥会,其开、闭幕式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科技的加持下,两场盛典将*的浪漫与文化底蕴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此前的采访中,北京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导演沈晨表示,将延续“简约、安全、精彩”的理念,让残疾人和健全人携手参与,把文艺演出融入仪式流程中,呈现一场温暖、感人、精美的开幕式。

  沈晨还“剧透”称,倒计时环节值得期待,同时会徽展示环节将出乎所有人意料,会用一个不同且感人的方式呈现。

  “通过残奥运动,构建包容性世界”,这是残疾人运动的愿景,也将推动*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北京冬残奥会无处不在的人文关怀,从冬残奥村一个又一个的'暖心细节中便可见一斑。

  而通过举办冬残奥会,对*决策和公众观念产生积极影响,使残疾人更充分参与社会生活,推动保障残疾人在体育、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等权益,共享积极社会发展成果,也是北京冬残奥会的一大意义所在。

  在开幕式以及后续比赛的场上与场下,这些人文关怀将如何更深入、更生动地呈现,也将是北京冬残奥会的一大看点。

  2018年*昌冬残奥会,*轮椅冰壶队6:5战胜挪威,为*体育代表团夺得历史首枚金牌。北京冬残奥会,曾创造荣耀的他们能否卫冕成功,将是一大看点。

  在位于北京顺义的国家残疾人冰上运动比赛训练馆冰壶馆中,“*昌夺冠已成历史,从零开始奔向北京”这句高悬的标语格外醒目。此前的采访中,*轮椅冰壶队队员表示,要把压力变成动力,打好自己的比赛。

  2018年*昌冬残奥会轮椅冰壶决赛,*队通过加时赛6-5击败挪威,夺得*代表团历史上第一枚冬残奥金牌。

  *年来,*残疾人冬季运动发展迅速,全国冬残奥运动员由原来不足50人发展到*千人,技术官员从无到有,发展到100多人。

  北京冬残奥会,*体育代表团由217人组成,其中运动员96人,是*参加冬残奥会以来,代表团规模最大、运动员人数最多、参赛项目最全的一届。

  虽然其中有85名运动员为首次参加冬残奥会,占比88.5%,但多个项目展现出不错态势。例如2017年从零起步的*残奥冰球队,仅用不到4年的时间,就达到世界A组水*,同时获得北京冬残奥会参赛资格。

  *均年龄只有21.8岁的*残奥单板滑雪队,是*体育代表团中最年轻的队伍。领队张国生表示,这一年多下来训练效果很不错。“我们有信心在本届冬残奥会中展现出残疾人自尊、自强、自信的精神风貌。”

  那天晚上,北京2008年残奥会圣火,以无法阻挡的人性魅力,在梦想之巢——*国家体育场燃起。那一刻,伴随着美丽的焰火,北京被点亮,*被点亮,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被点亮,每一个人——你和我的心灵之域里,也随之洒满人性光辉。

  在六日晚北京二零零八残奥会开幕式上,被三百二十名聋哑姑娘用手语和肢体语言纯美演绎。从这一刻起的`十二天时间里,北京残奥会将以生命的名义,与已经闭幕的北京奥运会共同创造出一届真正完整的奥运会。 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的格言说:“精神寓于运动。”是的,在入场运动员那一张张快乐的脸上,我们看到了格外迷人的朝气蓬勃,看到了独立、自信、坚毅、乐观的高贵品格,看到了积极参与、珍视荣誉、追求超越的体育精神。那一刻,透过残疾人运动员灿烂的笑容,我们同时也正照耀着自己的心灵,照耀着自己的精、气、神。

  多么美好的日子呀!我虽然没有能够亲眼在北京鸟巢一睹开幕式的风采,但是,我在家里的电视机里看到了,多么激动人心啊,让别人也看到了我们*的美丽,让大家看清了我们*,真是太骄傲了呀!

  不论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还是一个即将实现的梦想,这场“歌唱生命的创造力、人性和伟大的人道主义”的奥运盛会都值得期待。残奥会圣火已经燃起,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请让我们关心每一场赛事,关心每一个运动员,以我们最大的热情、最真挚的.感动。让笑容更加灿烂,让掌声更加热烈,为残疾人运动员激情喝彩,就是为我们自己激情喝彩。为残疾人运动员高喊加油,就是为我们自己高喊加油!

  感动*,感动二零零八,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美好和光明!


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10)份(扩展5)

——今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3篇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残疾人也是如此。在我观看了残疾人奥运会后,我被那些残疾人运动员的精神给震撼到了。

  残运会让我们看到了精神的力量。例如因为失去双腿的钱红艳,她曾被称为“篮球女孩”,因为她的爷爷将旧篮球剪开一圈,套在她身体的下面,走路时她就用一双小手拄着特制的“木手垫”,“一步一步”地挪动身体,开始了借用篮球行走的生活。然而如今15岁的钱红艳已是云南队的一名游泳运动员。她不屈的.精神造就了她的自信开朗,坚韧不拔。还有,周景景也是一名优秀的残疾人运动员。她出生江苏省邳州市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3岁那年由于高烧引发了小儿麻痹症,失去了独立行走的能力。16岁时,周景景有机会接触到了残疾人体育。一开始她练了4个月的乒乓球,后来江苏队选轮椅击剑队员,她决定选择击剑。现在,她已经获得了8枚金牌了。

  残运会,是一个让人受益良多的课堂。在这里,我知道了:生命,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努力,就一定能绽放出美丽的光芒!

  你知道奥运会吗?那你一定知道奥运会吉祥物吧?今年的冬季奥运会吉祥物是什么呢?别着急,让我来告诉你,今年的奥运会吉祥物啊,它是一个有着糖葫芦外壳的国宝宇航员,这只可爱的大熊猫宇航员就叫做冰墩墩。

  提到奥运会,大家都知道是在北京举行的,我想大部分人对老北京的记忆可能就是那小辫张三走街串巷卖的糖葫芦啦!巧了,你看那冰糖葫芦外壳像不像象征着冬天那晶莹剔透的冰块呢?

  可爱的糖葫芦配上可爱的动物,那这个可爱的动物我们要选谁呢?经过一轮动物选美,我们决定啦,要选一个最能代表*特色的动物。提到*,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国宝啦!一看到大熊猫大家就知道这是*的国宝,是*最具代表的动物。就这样,我们的大熊猫在万千动物中脱颖而出。

  当象征着冬季赛道的彩色光环出现在我们穿着糖葫芦外壳的国宝面前,你看他像不像是一个宇航员呢?这下我们的国宝是不是又有了现代世纪的科技感、未来感呢?提到科技感,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现在的5G互联网了,于是这个彩色光环就变成了更有未来感的能量光环。这时我们的宇航员熊猫是不是形象就更饱满了呢!

  形象打造完了,我们是不是得给这个吉祥物取的名字呢?总不能就直接叫他熊猫吧?要有北京特色又符合他的形象,这可有点难啊!北京,北京的特色可不就是糖葫芦嘛!这和他身上的糖葫芦外壳有相呼应了!可又不能直接叫他糖葫芦呀!其实呀,糖葫芦以前也叫糖墩儿。墩儿是个特别有意思的词,有一种北方冬天的特点,也特别得亲切,就像邻家小孩一样特别健康、活泼、可爱。可是外国人他可读不出墩儿这个音,于是啊,这只宇航员大熊猫就有了一个可爱的叠字名——墩墩。想到是冬天,我们在名字中加了一个“冰〃字。

  这下大家对我们冬季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不是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呢?

  残奥会期间,行动不便的残疾观众在北土城地铁站,不用出站,即可完成进入奥林匹克中心区所 需的全部安全检查,直接换乘奥运支线;持证残疾人乘车入场,如果不方便或者不愿意下车,安检员将上车检查。本届残奥会安保。**将从一个个细节突破。

  残疾人各有各的不幸,各有各的苦楚。肢残、智障、视觉听觉语言残,所需要的社会关爱是有差异的,太原则、太笼统不行。针对视力残疾、肢体残疾、截瘫、脑瘫、脊椎残疾等各种类型的残障观众,采用细致入微的、有区别的安检方法,既方便了残疾人,又充分尊重了残疾人的人格。

  而对于本次运动会的主角——残疾运动员,他们的参赛不在于能否拿到奖牌,能拿到多少奖牌,而在于积极参与。为了参赛,他们事前都作出了超乎常人想像的付出,他们有勇气、有资格走进赛场,本身就已经证明了成功。比赛中,他们需要正常人的鼓舞和理解。对于他们参赛,观众应该多欣赏、多喝彩,把他们的长处看成是超常规发挥。赛场喝彩声、掌声不断,且都是恰到好处,才能激发他们超水*的发挥。

  本届残奥会规模很大,将会涌现一大批成绩优异的运动员,也必然会出现一批虽然没有拿到奖牌,但赛风顽强,敢打敢拼,让人感动不已的运动员。媒体报道这些残疾人运动员时,应该准确揣摩他们的心理,以他们的方便为方便,以他们的满意为满意。切不能强人所难,只顾自己方便,增加被采访者的负担。

  无论是残疾选手、残疾观众还是日常生活中的残疾人,他们所到之地,难免会遇到障碍、碰到麻烦。因此,残奥会会闭幕,但对残疾人的关爱不应落幕。根据联合国的统计,全球有残疾人6.5亿,占总人口的10%;*则有8300多万,每16人中就有一个残疾人。在构建和谐世界的`进程中,应当有更多的社会民众甘当志愿者,主动从细节上向残疾人投去关爱,提供帮助,并且还要把这种关爱视为一种快乐。这样残疾人出现在哪里,和煦温暖的春风就能沐浴到哪里,“超越、融合、共享”的残奥会精神就能延伸到哪里。


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10)份(扩展6)

——最新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范本10份

  枯松倒挂悬崖依绝壁,青松葱茏园圃笑苍穹,你喜欢哪个?寒梅驿外断桥寂寞开,园梅疏影横斜浮暗香,你偏爱哪个?多数人可能倾向前者。为什么环绕明月的疏星不如暗夜里的萤火明亮?为什么巨石下的小草比花棚里的兰花更让人赞美?究其原因,是恶劣处境下绽放的生命更让人感动。

  没有人喜欢经历坎坷和贫困,没有人愿意接受磨难和挫折。可生而为人,又有谁永远走在坦途、又有谁一直鲜花锦簇?人无法选择出生的健康与缺憾,也无法预测明天的美好与意外。没有了听觉,世界一片寂静,与寂静相伴的可能是永远的寂寞。没有了视觉,人生只剩黑暗,暗夜的世界把光亮色彩拒之门外。四肢,无论缺少了哪个部分,都无法潇洒自然地去做事、去行动。当我们说到感同身受时,也大多是站在岸上永远不知溺水者的痛。幸福不会从天而降,而变故却常常如影随行。这个世界是没有救世主的,什么上帝耶稣神仙佛祖只不过是人遇到苦难时,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在沙子自己欺骗自己。

  所以有人选择做那绝壁上的枯松、断桥边的寒梅,既然已按下人生游戏的开始键,无论场景如何,角色如何,都应该把活的下去、活出精彩作为人生的信条。使楚的晏子、膑脚的孙子、宫刑的司马子,每一位前贤都可以做人生的导师。饱含哲理的易经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历经沧桑的圣地亚哥讲:“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失聪的音乐家贝多芬大声宣告:“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屈服。”每一句名言都在强调永不放弃。凡此种种,皆可为我辈前行的动力。

  昨天刚被感动中国感动过,今天又遭遇了残奥会开幕式的眼泪侵袭。看着他们虽然步履蹒跚,却都绽放美丽的笑颜。看着他们身体虽有缺憾,但没有什么能让他们放弃拼搏。是啊!“人所不能者,即是限制,即是残疾。”他们来了,来到了北京冬残奥的舞台,律动的生命,充满着向上的力量,绽放的生命,加持着祖国的荣光。

  火红的雪容融,是他们跳跃的心房,洁净的冰舞台,一定是永不放弃的声音在歌唱。一定是精彩的生命之花在绽放!

  绽放生命精彩,礼赞自强不息。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4日晚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出*开幕式并宣布北京冬残奥会开幕。

  残疾人在全球总人口中占比约15%,是休戚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是北京2008年残奥会后中国举办的又一全球残疾人体育盛会。

  场地中央,灿烂的星海中,浮现过往12届冬残奥会举办城市名称,最终定格在“2022北京”。代表冬残奥会六大竞赛项目的运动员们从一条雪道疾驰而下,滑入场内。场地中央出现一条冰壶赛道,随着冰壶滑出,倒计时数字在场地内闪现:10、9、8、7、6、5、4、3、2、1……全场欢呼。

  在残疾人合唱团《我和我的祖国》的深情歌声中,8位中国残疾人运动员和为残疾人事业作出贡献的人士代表,护卫着***来到体育场升旗区。20时08分,在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声中,***冉冉升起。

  4个憨态可掬的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滑入场地中央,运动员入场式开始。来自世界各地的冬残奥运动员代表们精神抖擞地进入体育场。现场观众用热情的掌声和欢呼声,向他们表示欢迎和敬意。本届冬残奥会共有来自46个国家(地区)的代表团参加。未来9天里,*600名残疾人运动员将参加6个大项的比赛。

  伴着《歌唱祖国》的旋律,东道主中国代表团最**场。残奥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运动员郭雨洁、残奥冰球运动员汪之栋持鲜艳的***,行进在队伍最前列。本届冬残奥会中国代表团共217人,其中运动员96人,将参加全部6个大项、73个小项的角逐。这是我国参加冬残奥会以来,代表团规模最大、运动员人数最多、参赛项目最全的一届。

  运动员入场完毕,大屏幕播放国际残奥委会短片《我们这15%》,展现了残疾人充满自信和活力的`风采,呼吁进一步提高对全球12亿残疾人的关注度、包容性和无障碍水*。

  随后,北京冬奥组委**蔡奇致辞。他说,在*****亲自推动和***坚强领导下,我们践行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与国际残奥委会等方面通力合作,精心做好北京冬残奥会筹办工作,确保“两个奥运、同样精彩”。期待残奥健儿的精彩表现,让我们享受残奥运动带来的竞技之美、精神之美、生命之美。相信北京冬残奥会将向世界传递信心、友爱与希望,展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望。让我们携手一起向未来,谱写残奥运动新篇章。

  “改变始于体育。”开幕式上,洁白的冰面渐渐幻化成闪烁的星海,浮现过往12届冬残奥会的光辉历史;现场听力残疾人们以手语演“唱”旋律,表达埋藏心间的拳拳深情;不同残疾人家庭的故事真情演绎,传递着绵绵不绝的爱和温暖;盲人运动员在坚持不懈地摸索中点燃火炬,燃起了所有人的梦想和希望……从真挚的情感、浪漫的色彩,到动情的氛围、无障碍的环境,无不饱含着残疾人群体对更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对更包容世界的无尽向往。

  自古以来,奥林匹克运动承载着人类对和*、团结、进步的美好追求。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主义是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生哲学。”这种哲学思想同样突出地体现在残疾人体育之中,体现在残奥运动之中。从1976年在瑞典举行第一届冬残奥会至今,无数残疾人运动员挑战极限、超越自我,展现人生的昂扬和顽强,展现体育的精神与魅力,奏响了一曲生生不息的生命赞歌。

  雪花纷飞,不会因翅膀受伤停下。开幕式的舞台上,800多名参演人员中约有30%是残疾人;志愿服务岗位上,19名代表性强、有专业能力、具有奉献精神的残疾人默默坚守。自不用说,在追求梦想的竞技场上,一段段百折不挠的人生故事、一个个奋勇拼搏的顽强身影、一次次锲而不舍的艰难突破,用饱满的精神和不屈的品格照亮梦想之美、精神之美、生命之美,诠释人生的价值和奋斗的意义。

  世界大同,天下一家。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等成员。残疾人体育是残疾人增强体质、康复身心、参与社会、实现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人们认识残疾人潜能与价值、促进社会和谐共进的独特渠道。我们相信,北京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必将向世界展示残疾人自强不息、奋力拼搏的精神风貌,必将把和*、友谊、关爱的种子播撒在更多人的心中,为残疾人赢得更多真诚、理解与尊重。

  这一刻,来自世界各地的残疾人运动员手相牵、心相连,分享体育运动的激情、欢乐与友谊;今夜,全世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满怀美好未来的憧憬、梦想和希望——

  让我们携手奋进,让我们相约未来!

  冬奥之约,冰雪盛宴。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不仅拉开了又一场奥运赛事的帷幕,而且书写了一幅绘就于中国、共享于世界的华美奥运篇章。“绿色”是文明奥运的鲜亮底色,既彰显了青春的蓬勃朝气,也凸显了我国“绿色办奥”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开放”是体育文化的精神旗帜,“冰立方”诉说着冰雪体育飘逸灵动的独特之美,“飞天飘带”传递着多元共荣的文化精神。共襄冰雪盛宴,传承奥运精神。

  冬奥会的筹办将助力全民健身和体育强国建设,奥运盛火将照亮人类团结合作、共克时艰的前路征途。

  本届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和刚刚过去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一样,简约而精彩,温暖而感人。其中有一个环节是火炬手李瑞点燃火炬的那一刻,看过冬残奥会开幕式的观众当时都为李瑞捏了一把汗,因为他为在触摸大雪花的中央位置点燃主火炬所经历的时间显然超出预期,以至于现场有人喊出”加油“为他打气,并且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最终李瑞还是把主火炬稳稳的插入指定位置,点燃主火炬。对于普通人,这显然是非常容易完成的动作,但对于只能用手来触摸感知方位空间的完全没有光感的盲人,这项任务并不简单。另外,在开幕式护送**到升旗台环节中有一名穿戴假肢的护旗员也特别引人注目,虽然到现在为止我还不知道他姓甚名谁,但在护送**的这段路程上,他的步伐异常坚定矫健,看起来与常人无异,可以想见他一定付出过比普通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

  我喜欢看金庸的武侠小说,他的武侠小说有个特点,就是里面有很多武林高手甚至主人公都是残疾人士,比如《射雕英雄传》里的江南七怪的老大柯镇恶、以九阴白骨爪名扬天下的梅超风、《倚天屠龙记》中的金毛狮王谢逊、还有《神雕侠侣》中的主人公独臂大侠杨过。这些人物在小说里都是武林高手,他们拥有比普通人更高强的武功,特别是杨过的黯然销魂掌更是独步天下,感觉身体残疾并没有给他们带来不便,反而令他们能力更加突出。我曾经也会幻想自己看不见的时候是不是也能正常生活,在家独处时我甚至还尝试过蒙上双眼在家走一圈,但对于我最为熟悉的地方,只要蒙上眼睛我还是会到处碰壁,根本无法行动,更别谈生活工作了。可见小说毕竟是小说,真实世界的残疾人在实际生活中无疑会付出更多的辛劳。所以对于自强自立的残疾人士我一直是抱有同情心且十分敬佩的。对于歧视残疾人士的行为和个人,我也一向是反对和鄙视的。先不论歧视行为对于残疾人的伤害,谁又能保证普通人自己就能*安一生而不会遭遇变故?

  因为这次北京残奥会开幕式的缘故,我还特地查阅了相关资料才知道原来残疾人占世界人口的10%-15%,这其实是不小的比例。残疾人在中国大概占6.34%,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大,所以我国残疾人的绝对数量也是相当多的。在我看来残疾人士只是某些功能受限的人群,当今世界科技不断发展,残疾人穿戴相匹配的科技产品后完全可以弥补生理功能的缺陷,生活工作不仅与普通人无异,甚至还更为优秀,也同样可以为社会做出大的贡献。我相信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残疾人与普通人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他们就是人类大家庭中的一份子,大家一起学*、生活与工作,一起向未来,共享人类发展成果。我想这也是举办残奥会的目的之一,因为残疾人也同样能享**彩人生,也祝愿我国冬残奥会健儿在比赛中努力拼搏,为祖国争光,为世界添彩!

  北京时间3月4日晚8时,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鸟巢”拉开帷幕。

  北京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名称与核心内容为《生命的绽放》,旨在以质朴的情感和简约的编排展现残疾人生命绽放的动人时刻。开幕式参演人员中有30%是残疾人、70%是健全人,以残疾人表演者为主要角色,展现更包容的社会。开幕式力求在温暖的情感中、浪漫的色彩里、动情的氛围间、无障碍的环境下,表达残疾人对更美好的生活、更包容的世界的不懈追求。

  开幕式上,雪容融也正式“接棒”冰墩墩,开启属于TA的“顶流打工人”人生。

  不过很多人都没想到,开幕式上最让人“破防”的一瞬毫无征兆地发生在了最后一棒火炬手、视障运动员李端那将*一分钟探寻摸索火炬插入口的时刻。相信当现场以及荧幕前所有人看着李端数次摸索着想将火炬插入雪花台时,大家一定都同时屏住呼吸、攥紧拳头,在心中默默为他加油鼓劲。

  最终,在所有人的鼓励与掌声下,李端成功点燃北京冬残奥会主火炬。而现场那一声响彻全场的“加油”声,则令无数网友瞬间泪目,彻底破防。还有网友指出:这一幕不正是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真实写照吗!

  残奥赛场上夺奖的喜讯频频传出,雄浑壮美的中国**在日本国土上频频响起,骄傲欣喜之余,那一幕幕竞赛场面又让人心疼不已。每块奖牌的背后,都蕴涵着一首自强壮美的诗篇。或许身体残缺无法改变,但他们用自强不息的精神主宰了自己不完美的人生。

  那失去三肢,仅靠一条瘦弱的腿游完全程的游泳选手;那双目失明却苦练球技听声辨位的最佳前锋;那先天性残疾却敢于挑战勇于追逐的长跑者……一次又一次对命运发起的挑战,赢来的,不仅仅只是观众们的欢呼,更是铸就了一篇中华民族勇于斗争、不甘落后的壮丽史诗。身体的缺陷让他们在追梦的道路上艰难重重,但是他们不甘命运、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是我们的榜样;他们悦纳缺陷、正视困难并迎难而上的勇气令吾辈动容!

  越能支配自己对命运的态度,命运对你支配的力量就越弱。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一位改变女孩命运的校长以及一千八百名从这里走出大山、走进大学的女孩,华坪女高创下了一段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传奇。“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瞰*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这段誓词是对华坪女高精神的最佳诠释,更是激励女高学生从落寞中奋起,自贫困里觉醒。虽人各有命,但自强不息的信念越坚定,逆天改命的胜算就越大。

  越能向着目标奋发努力,挫折对他的阻碍就越小。回首沧桑岁月,凡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重彩一笔的英雄,有哪一位没有经历过挫折?有哪一位不是从困境中涅槃,于激流中坚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虽历经磨难,但仍坚持“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秉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信念,孤自航行,与鲨鱼缠斗的桑迪亚哥毫不畏惧、奋起反击。心存高山,必能“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胸怀山河,定能“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我辈青年当奋起行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征程中立大志,行实事。我们可以输在起点,但一定要赢在终点。为理想而努力的我们,定不会任命运的风肆意拨动,而要如他们以残缺之翼,乘风破浪,展翅九霄,成就不凡。

  3月4日,2022北京冬残奥会在鸟巢盛大开幕,再次上演中国人的浪漫。如果奥运会选出的是人类最巅峰的身体,那么残奥会决出的就是人类最不屈的灵魂。奥林匹克向残疾人敞开*等的大门,让奥运会不仅仅是体育竞技的赛场,更有着呵护生命的要义。下面我们一起回顾北京冬残奥会上温暖与感动的瞬间。

  1、残疾人合唱团齐声唱响我和我的祖国

  在迎**入场环节,现场的残疾人合唱团和两侧的24名青年学生,以无伴奏的方式唱响我和我的祖国,共同唱出对祖国的热爱。

  2、手语唱响**

  开幕式上,当***冉冉升起,伴随着庄严的**,现场的听力残疾人,用手语深情地唱着**,表达着自己的爱国之情。

  3、冰壶倒计时

  在倒计时环节,轮椅运动员将冰壶推出的那一刻,倒计时数字10至1在赛道上亮起,到冰壶正中大本营时,倒计时刚好结束。冰壶倒计时充满了科技感和梦幻感。

  4、手手相传的残奥会会徽

  在残奥会徽展示环节,两个孩子在一位盲人的手心画出了残奥会会徽,这枚小小的会徽手手相传,场上所有的人手中都有了残奥会徽。手手相传的残奥会徽也把残奥精神和希望传递出去。

  5、盲人运动员点燃主火炬

  主火炬台由我国盲人运动员李端、残奥会4枚金牌获得者点燃。在摸索中,在全场的加油声中,李端成功将火炬嵌入主火炬台。北京冬残奥会和北京冬奥会主火炬点燃的方式完全一样,也体现了真正的*等。

  “改变始于体育。”开幕式上,洁白的冰面渐渐幻化成闪烁的星海,浮现过往12届冬残奥会的光辉历史;现场听力残疾人们以手语演“唱”旋律,表达埋藏心间的拳拳深情;不同残疾人家庭的故事真情演绎,传递着绵绵不绝的爱和温暖;盲人运动员在坚持不懈地摸索中点燃火炬,燃起了所有人的梦想和希望……从真挚的情感、浪漫的色彩,到动情的氛围、无障碍的环境,无不饱含着残疾人群体对更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对更包容世界的无尽向往。

  自古以来,奥林匹克运动承载着人类对和*、团结、进步的美好追求。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主义是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生哲学。”这种哲学思想同样突出地体现在残疾人体育之中,体现在残奥运动之中。从1976年在瑞典举行第一届冬残奥会至今,无数残疾人运动员挑战极限、超越自我,展现人生的昂扬和顽强,展现体育的精神与魅力,奏响了一曲生生不息的生命赞歌。

  雪花纷飞,不会因翅膀受伤停下。开幕式的舞台上,800多名参演人员中约有30%是残疾人;志愿服务岗位上,19名代表性强、有专业能力、具有奉献精神的残疾人默默坚守。自不用说,在追求梦想的竞技场上,一段段百折不挠的人生故事、一个个奋勇拼搏的顽强身影、一次次锲而不舍的艰难突破,用饱满的精神和不屈的品格照亮梦想之美、精神之美、生命之美,诠释人生的价值和奋斗的意义。

  世界大同,天下一家。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等成员。残疾人体育是残疾人增强体质、康复身心、参与社会、实现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人们认识残疾人潜能与价值、促进社会和谐共进的独特渠道。我们相信,北京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必将向世界展示残疾人自强不息、奋力拼搏的精神风貌,必将把和*、友谊、关爱的种子播撒在更多人的心中,为残疾人赢得更多真诚、理解与尊重。

  这一刻,来自世界各地的残疾人运动员手相牵、心相连,分享体育运动的激情、欢乐与友谊;今夜,全世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满怀美好未来的憧憬、梦想和希望——

  让我们携手奋进,让我们相约未来!

  北京奥运会落幕两周之后,中国国家体育场鸟巢又再度沸腾——北京残奥会盛装开幕。这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延续,是对生命自强不息的盛赞。满腔的热情迎接奥运会及残奥会的胜利召开,真正体现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奥运精神。

  残奥运动员都是身残志坚,但最终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残奥期间,每一场比赛都动人心弦,每一场比赛都令人感动,比赛中,失去双臂的中国选手何军权,靠着两条腿,靠顽强拼搏的精神,在4×50米自由泳接力中得到了冠军。还有南非选手杜托伊特,她曾经是个四肢健全的游泳健将,但因为一场车祸失去了左小腿。北京奥运会中,她在女子马拉松游泳游出16名。但无论她去的怎么样的成绩,她能站在两个奥运的舞台上,就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充分体现,是一个传奇。

  这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无不时时刻刻激励着我们这些健康的人。我们每个人都该感到无比幸福,因为我们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能感受到世界的奥妙和神奇。

  我们要向他们学*如何面对生命征途中的困难与挫折,并思考作为健全人该如何珍惜和感受生命。他们的自强不息,他们敢于做生活中的强者,都奏出了一曲高亢激越的生命交响曲的宏伟乐章。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