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节的来历和古诗 (菁华3篇)

首页 / 古诗 / | 2022-11-04 00:00:00 古诗,劳动节

劳动节的来历和古诗1

  1889年7月14日,由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召集的社会主义者*,在法国巴黎隆重开幕。这次大会上,法国代表拉文提议:把1886年5月1日美国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斗争日,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与会代表一致同意,通过了这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决议。从此,“五一”国际劳动节诞生了。

  为什么要把这一天定为国际劳动节呢?这还得从19世纪80年代的美国工人运动说起。

  当时,美国和欧洲的许多国家,逐步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为了刺激经济的高速发展,榨取的剩余价值,以维护这个高速运转的资本主义机器,资本家不断采取增加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的办法来残酷地剥削工人。

  在美国,工人们每天要劳动14至16个小时,有的甚至长达18个小时,但工资却很低。马萨诸塞州一个鞋厂的监工说:“让一个身强力壮体格健全的18岁小伙子,在这里的任何一架机器旁边工作,我能够使他在22岁时头发变成灰白。”沉重的阶级压迫激起了无产者巨大的愤怒。他们知道,要争取生存的条件,就只有团结起来,通过*运动与资本家作斗争。工人们提出的*口号,就是要求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1877年,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开始了。工人阶级走向街头*,向*提出改善劳动与生活条件,要求缩短工时,实行八小时工作制。*不久,队伍日渐扩大,工会会员人数激增,各地工人也纷纷参加*运动。

  在工人运动的强大压力下,美国国会被迫制定了八小时工作制的法律。但是,狠毒的资本家根本不予理睬,这项法律只不过是一纸空文,工人们仍然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倍受资本家的折磨。忍无可忍的工人们决定将这场争取生存权利的斗争,推向一个新的高潮,准备举行更大规模的*运动。

  1884年10月,美国和加拿大的八个国际性和全国性工人团体,在美国芝加哥举行一个*,决定于1886年5月1日举行总*,迫使资本家实施八小时工作制。这一天终于来到了。5月1日,美国2万多个企业的35万工人停工上街,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各种肤色,各个工种的工人一齐进行总*。仅芝加哥一个城市,就有4.5万名工人涌上街头。这下,美国的主要工业部门处于瘫痪状态,火车变成了僵蛇,商店更是鸦雀无声,所有的仓库也都关门并贴上封条。当时在*工人中流行着一首“八小时之歌”,歌中唱道:

  “我们要把地球变个样,我们厌倦了白白的辛劳,光得到仅能糊口的工饷,从没有时间让我们去思考。我们要闻闻花香,我们要晒晒太阳,我们相信:上帝只允许八小时工作日。我们从船坞、车间和工场,召集了我们的队伍,争取八小时工作,八小时休息,八小时归自己!”

  激昂的歌声唱出了工人的心声,唱出了全地球无产者的共同愿望,也感染了广大的群众,他们纷纷声援工人的*运动,将*运动推向新的高潮。*运动所表现的巨大力量使*和资本家极为恐慌,他们不甘心答应工人的条件,便露出他们狰狞的一面。5月3日,芝加哥*终于撕下了“民主”的假面具,用暴力镇压工人。他们组织*破坏者在警察的保护下混进工人的*队伍,故意制造混乱,以此为借口,当场开枪打死六个工人。这一暴行,激起了全市工人的极大愤慨,他们决心为死难的工人兄弟们报仇!

  为纪念美国工人1886年5月11日的*运动,为推进整个地球工人阶级的斗争热情,就把这一天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在之后的每年5月1日,各国的工人阶级都举行大规模的*,以争取自身的权利。

劳动节的来历和古诗2

  1、锄禾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3、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4、蚕妇

  张俞

  昨日入城市,

  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

  不是养蚕人。

  5、悯农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6、《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劳动节的来历和古诗3

  五一国际劳动节亦称“五一节”,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无产队级、劳动人民的共同节日。

  此节源于美国芝加哥城的工人大*。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二十一万六千余名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第二国际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这一决定立即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向街头,举行盛大的*,争取合法权益。从此,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以示庆祝。

  到了现在,几乎每一个国家的劳动人民都可以享受到五一假期带来的快乐!


劳动节的来历和古诗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劳动节的来历和古诗 (菁华3篇)(扩展1)

——和劳动节的古诗 (菁华3篇)

和劳动节的古诗1

  《诗经颂.噫嘻》

  【先秦】佚名

  噫嘻成王,既昭假尔。

  率时农夫,播厥百谷。

  骏发尔私,终三十里。

  亦服尔耕,十千维耦。

  《噫嘻》一诗,既由其具体地反映周初的农业生产和典礼实况,从而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又以其突出的“错综扇面对”的修辞结构技巧,而具有较重要的文学价值。

  《归园田居五首·其三》

  【晋代】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首诗用语十分*淡自然。“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朴素如随口而出,不见丝毫修饰。这自然*淡的诗句融入全诗醇美的意境之中,则使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口语的*淡和诗意的醇美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陶诗*淡醇美的艺术特色。

  《悯农二首·其一》

  【唐代】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观刈麦》

  【唐代】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这首诗写作上的基本特点是不带任何夸张地、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场景。他选取了举家忙碌和凄凉拾穗这两个镜头,使之构成强烈对比。前者虽然苦、虽然累,但他们暂时还是有希望的,至于后者,则完全是断梗浮萍,朝不保夕了。两个镜头所表现的场面、气氛、形象、心理都很好。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

  【唐代】李白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这是一幅瑰玮壮观的秋夜冶炼图。在诗人神奇的画笔下,光、热、声、色交织辉映,明与暗、冷与热、动与静烘托映衬,鲜明、生动地表现了火热的劳动场景,酣畅淋漓地塑造了古代冶炼工人的形象,确是古代诗歌宝库中放射异彩的艺术珍品。

和劳动节的古诗2

  《悯农》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观刈麦》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归园田居》

  东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畲田调二首》

  宋·王禹偁

  之一

  大家齐力斸孱颜,耳听田歌手莫闲。

  各愿种成千百索,豆萁禾穗满青山。

  之二

  北山种了种南山,相助力耕岂有偏?

  愿得人间皆似我,也应四海少荒田。

  《卖炭翁》

  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贫女》

  唐·秦韬玉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做嫁衣裳。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农家望晴》

  唐·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和劳动节的古诗3

  《诗经颂.噫嘻》

  【先秦】佚名

  噫嘻成王,既昭假尔。

  率时农夫,播厥百谷。

  骏发尔私,终三十里。

  亦服尔耕,十千维耦。

  《噫嘻》一诗,既由其具体地反映周初的农业生产和典礼实况,从而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又以其突出的“错综扇面对”的修辞结构技巧,而具有较重要的文学价值。

  《归园田居五首·其三》

  【晋代】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首诗用语十分*淡自然。“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朴素如随口而出,不见丝毫修饰。这自然*淡的诗句融入全诗醇美的意境之中,则使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口语的*淡和诗意的醇美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陶诗*淡醇美的艺术特色。

  《悯农二首·其一》

  【唐代】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观刈麦》

  【唐代】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这首诗写作上的基本特点是不带任何夸张地、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场景。他选取了举家忙碌和凄凉拾穗这两个镜头,使之构成强烈对比。前者虽然苦、虽然累,但他们暂时还是有希望的,至于后者,则完全是断梗浮萍,朝不保夕了。两个镜头所表现的场面、气氛、形象、心理都很好。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

  【唐代】李白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这是一幅瑰玮壮观的秋夜冶炼图。在诗人神奇的画笔下,光、热、声、色交织辉映,明与暗、冷与热、动与静烘托映衬,鲜明、生动地表现了火热的劳动场景,酣畅淋漓地塑造了古代冶炼工人的形象,确是古代诗歌宝库中放射异彩的艺术珍品。


劳动节的来历和古诗 (菁华3篇)(扩展2)

——劳动节的来历和古诗实用五篇

  劳动节的来历和古诗 1

  五一国际劳动节简称五一节,在每年的5月1日。它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共同节日。关于“五一节的由来”是这样的:

  此节源于美国芝加哥的工人大一。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20多万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一,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为纪念这次工人运动,1889年7月14日,由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召集的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法国巴黎隆重开幕。大会上,与会代表一致同意:把5月1日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这一决议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上街头,举行盛大的一一与**,争取合法权益。从此,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一,以示庆祝。

  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18年。是年,一些革命的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等地向群众散发介绍“五一”的传单。1920年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工人群众走上街头举行了声势浩大的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于1949年12月将“五一”定为法定的劳动节。

  1921年“五一”前夕,在北京的***小组成员邓中夏等人创办的长辛店劳动补*学校里,工人们学唱《五一纪念歌》。其歌词是:“美哉自由,世界明星,拼吾热血,为他牺牲,要把强权制度一切扫除净,记取五月一日之良辰。红旗飞舞,走光明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不分贫富贵贱,责任唯互助,愿大家努力齐进取。”这首雄壮有力的歌,是由长辛店劳动实*学校的教员和北京大学的进步学生共同创编而成的。

  劳动节的来历和古诗 2

  《减字木兰花·莎衫筠笠》

  宋·卢炳

  莎衫筠笠,正是村村农务急。

  绿水千畦,惭愧秧针出得齐。

  风斜雨细,麦欲黄时寒又至。

  馌妇耕夫,画作今年稔岁图。

  《田舍》

  宋·范成大

  呼唤携锄至,安排筑圃忙。

  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

  烟火村声远,林菁野气香。

  乐哉今岁事,天末稻云黄。

  《农家》

  唐·颜仁郁

  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

  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

  《田家行》

  唐·王建

  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

  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

  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

  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

  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

  回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

  《打麦》

  宋·张舜民

  打麦打麦,彭彭魄魄,声在山南应山北。

  四月太阳出东北,才离海峤麦尚青,

  转到天心麦已熟。

  鶡旦催人夜不眠,竹鸡叫雨云如墨。

  大妇腰镰出,小妇具筐逐,

  上垅先捋青,下垅已成束。

  田家以苦乃为乐,敢惮头枯面焦黑!

  贵人荐庙已尝新,酒醴雍容会所亲;

  曲终厌饫劳童仆,岂信田家未入唇!

  尽将精好输公赋,次把升斗求市人。

  麦秋正急又秧禾,丰岁自少凶岁多,

  田家辛苦可奈何!

  将此打麦词,兼作插禾歌。

  《吴兴杂诗》

  清·阮元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渭川田家》

  唐·王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劳动节的来历和古诗 3

  《诗经颂.噫嘻》

  【先秦】佚名

  噫嘻成王,既昭假尔。

  率时农夫,播厥百谷。

  骏发尔私,终三十里。

  亦服尔耕,十千维耦。

  《归园田居五首·其三》

  【晋代】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悯农二首·其一》

  【唐代】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观刈麦》

  【唐代】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

  【唐代】李白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劳动节的来历和古诗 4

  《归园田居》其五——(晋)陶渊明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曲。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双鸡招*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雨过山村》——(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首春逢耕者》——(唐代)柳宗元

  南楚春候早,余寒已滋荣。

  土膏释原野,白蛰竞所营。

  缀景未及郊,穑人先偶耕。

  园林幽鸟啭,渚泽新泉清。

  农事诚素务,羁囚阻*生。

  故池想芜没,遗亩当榛荆。

  慕隐既有系,图功遂无成。

  聊从田父言,款曲陈此情。

  眷然抚耒耜,回首烟云横。

  《观田家》——(唐)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游山西村》——(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田园作》——(唐)孟浩然

  弊庐隔尘喧,惟先养恬素。

  卜邻*三径,植果盈千树。

  粤余任推迁,三十犹未遇。

  书剑时将晚,丘园日已暮。

  晨兴自多怀,昼坐常寡悟。

  冲天羡鸿鹄,争食羞鸡鹜。

  望断金马门,劳歌采樵路。

  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

  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

  《蚕妇》——(宋)张俞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悯农》——(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农家望晴》——(唐)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贫女》——(唐)秦韬玉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做嫁衣裳。

  《乡村四月》——(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锄禾》——(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观刈麦》——(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归园田居》其三——(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卖炭翁》——(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劳动节的来历和古诗 5

  《清明》-【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宋】王禹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王禹偁《清明》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途中寒食》(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上冢》(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闾门即事》(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苏堤清明即事》(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劳动节的来历和古诗 (菁华3篇)(扩展3)

——和劳动节的古诗范本5份

  和劳动节的古诗 1

  1、《悯农》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观刈麦》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3、《归园田居》

  东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4、《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5、《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6、《畲田调二首》

  宋·王禹偁

  之一

  大家齐力斸孱颜,耳听田歌手莫闲。

  各愿种成千百索,豆萁禾穗满青山。

  之二

  北山种了种南山,相助力耕岂有偏?

  愿得人间皆似我,也应四海少荒田。

  和劳动节的古诗 2

  《插秧歌》

  宋·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田上》

  唐·崔道融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过山农家》

  唐·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诗经·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悯农二首》

  唐·李绅

  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农家望晴》

  唐·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观刈麦》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和劳动节的古诗 3

  《清明》-【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宋】王禹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王禹偁《清明》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途中寒食》(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上冢》(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闾门即事》(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苏堤清明即事》(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和劳动节的古诗 4

  1、《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3、《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4、《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和劳动节的古诗 5

  《减字木兰花·莎衫筠笠》

  宋·卢炳

  莎衫筠笠,正是村村农务急。

  绿水千畦,惭愧秧针出得齐。

  风斜雨细,麦欲黄时寒又至。

  馌妇耕夫,画作今年稔岁图。

  《田舍》

  宋·范成大

  呼唤携锄至,安排筑圃忙。

  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

  烟火村声远,林菁野气香。

  乐哉今岁事,天末稻云黄。

  《农家》

  唐·颜仁郁

  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

  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

  《田家行》

  唐·王建

  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

  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

  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

  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

  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

  回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

  《打麦》

  宋·张舜民

  打麦打麦,彭彭魄魄,声在山南应山北。

  四月太阳出东北,才离海峤麦尚青,

  转到天心麦已熟。

  鶡旦催人夜不眠,竹鸡叫雨云如墨。

  大妇腰镰出,小妇具筐逐,

  上垅先捋青,下垅已成束。

  田家以苦乃为乐,敢惮头枯面焦黑!

  贵人荐庙已尝新,酒醴雍容会所亲;

  曲终厌饫劳童仆,岂信田家未入唇!

  尽将精好输公赋,次把升斗求市人。

  麦秋正急又秧禾,丰岁自少凶岁多,

  田家辛苦可奈何!

  将此打麦词,兼作插禾歌。

  《吴兴杂诗》

  清·阮元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渭川田家》

  唐·王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劳动节的来历和古诗 (菁华3篇)(扩展4)

——劳动节的古诗 (菁华5篇)

《观刈麦》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观田家》

唐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锄禾》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锄禾》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观刈麦》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3、《归园田居》其三

  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4、《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5、《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6、《蚕妇》

  宋·张俞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7、《悯农》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8、《农家望晴》

  唐·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9、《贫女》

  唐·秦韬玉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做嫁衣裳。

  10、《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1、《观田家》

  唐·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12、《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3、《田园作》

  唐·孟浩然

  弊庐隔尘喧,惟先养恬素。

  卜邻*三径,植果盈千树。

  粤余任推迁,三十犹未遇。

  书剑时将晚,丘园日已暮。

  晨兴自多怀,昼坐常寡悟。

  冲天羡鸿鹄,争食羞鸡鹜。

  望断金马门,劳歌采樵路。

  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

  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

  14、《卖炭翁》

  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5、《归园田居》其五

  晋·陶渊明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曲。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双鸡招*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1、《锄禾》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观刈麦》

  唐·白居易


劳动节的来历和古诗 (菁华3篇)(扩展5)

——劳动节古诗 (菁华5篇)

  《畲田调二首》

  宋·王禹偁

  之一

  大家齐力斸孱颜,耳听田歌手莫闲。

  各愿种成千百索,豆萁禾穗满青山。

  之二

  北山种了种南山,相助力耕岂有偏?

  愿得人间皆似我,也应四海少荒田。

  《插秧歌》

  宋·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1.七绝·“五一国际劳动节”感怀文/风之清扬

  入地飞天梦变真,

  千山万水育银金。

  繁花似锦生活美,

  劳动工农举世钦。

  注。银金指棉稻。

  2.七律·“5.1”劳动节感怀文/麻雀主人

  世纪画图高手绘,

  春秋冬夏不同时。

  饥寒交迫天边调,

  歌舞升*今日诗。

  玉树痛殇山月泪,

  浦江艳抹丽人姿。

  烟花绚烂随风散,

  犹见劳工归夜迟。

  注:

  (1)“饥寒交迫”,此代《国际歌》。

  (2)“玉树”,玉树大地震。

  (3)“浦江”,上海世博会。

  (4)“劳工”,此主要指农民工。

  3.七律·庆祝“五一”劳动节文/沈仙墨人

  时空五一焕新装,劳动歌声四处扬。

  虎步龙骧兴伟业,开天辟地绎芬芳。

  文明历史辛勤创,幸福生活汗水夯。

  奉献人们当赞颂,峥嵘岁月享荣光。

  4.七律·劳动者之歌文/沈仙墨人

  电信员工真给力,几多假日有清闲。

  音频讯息随心送,网络传媒触手连。

  日就月将辞旧貌,心齐力共赋新篇。

  奋飞天翼品牌造,再创辉煌担在肩。

  5.七律·五一国际劳动节感赋文/逍遥书剑客

  暴风骤起卷芝城,如火如荼任纵横。

  万顷波涛惊骇浪,五洲劳众结同盟。

  敢更恶*完民愿,誓捍人权去旧程。

  莫让妖魔重吐雾,开来既往岁峥嵘。

  6.七律·“五一国际劳动节”感怀文/幻化贾樵

  卅年辗转少奢华,出力劳心倍又加。

  雪月风花痴梦幻,油盐柴米赖桑麻。

  吟笺总写清廉颂,茅屋常烹淡泊茶。

  久负青山终不悔,依然无愧国和家。

  1、《悯农》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观刈麦》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3、《归园田居》

  东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4、《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5、《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6、《畲田调二首》

  宋·王禹偁

  之一

  大家齐力斸孱颜,耳听田歌手莫闲。

  各愿种成千百索,豆萁禾穗满青山。

  7、之二

  北山种了种南山,相助力耕岂有偏?

  愿得人间皆似我,也应四海少荒田。

  1、《悯农》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观刈麦》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3、《归园田居》

  东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4、《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5、《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6、《畲田调二首》

  宋·王禹偁

  之一

  大家齐力斸孱颜,耳听田歌手莫闲。

  各愿种成千百索,豆萁禾穗满青山。

  之二

  北山种了种南山,相助力耕岂有偏?

  愿得人间皆似我,也应四海少荒田。

  《诗经颂.噫嘻》

  【先秦】佚名

  噫嘻成王,既昭假尔。

  率时农夫,播厥百谷。

  骏发尔私,终三十里。

  亦服尔耕,十千维耦。

  《噫嘻》一诗,既由其具体地反映周初的农业生产和典礼实况,从而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又以其突出的`“错综扇面对”的修辞结构技巧,而具有较重要的文学价值。

  《归园田居五首·其三》

  【晋代】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首诗用语十分*淡自然。“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朴素如随口而出,不见丝毫修饰。这自然*淡的诗句融入全诗醇美的意境之中,则使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口语的*淡和诗意的醇美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陶诗*淡醇美的艺术特色。

  《悯农二首·其一》

  【唐代】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

  【唐代】李白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劳动节的来历和古诗 (菁华3篇)(扩展6)

——清明节的来历和*俗作文 (菁华3篇)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日,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到了春秋时代,晋国公重耳逃亡在外,在饥寒交迫之时,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做了国君(即晋文公),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的随从,唯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了母亲隐居绵山。

  晋文公无奈只好放火烧山,逼介子推带母亲出来,谁知却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于是,为了纪念介子推,便把这一天定为清明节,禁火吃冷食。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的正确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两者日子相*,所以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

  而在仍有些寒冷的春天,又要禁火吃冷食,怕有些老弱妇孺耐不住寒冷,也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于是就定了踏青、郊游、荡秋千,踢足球、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等户外活动,让大家出来晒晒太阳,活动活动筋骨,增加抵抗力。*有25个民族过清明节,虽然各地*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在清明节的饮食方面,各地有各地的不同,在山东,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浙江南部各地采摘田野里的棉菜(又称鼠曲草),中草药书上称“佛耳草”,有止咳化痰的作用,拌以糯米粉捣柔,馅以糖豆沙或白萝卜丝与春笋,制成清明果蒸熟,其色青碧,吃起来格外有味。

  每到清明,家家户户都要做一种叫清明果的食物,那是扫墓时用来祭奠先人的。在我印象中,清明节的到来就意味着能品偿那青绿飘香的清明果了。在一些地方,于清明头一夜,把鸡鸭卵煎熟,染成蓝黄杂色,在卵壳上加以雕镂成画,作为冷食礼品赠送。据说吃画卵,在隋唐时盛行全国。枣糕又叫“子推饼”,北方一些地方用酵糟发面,夹枣蒸食。他们还*惯将枣饼制成飞燕形,用柳条串起挂在门上,可以冷食,以纪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高尚品质。

  清明节的英文标准译名:Tomb-sweeping Day或者Pure Brightness。从2008年开始,我国将清明节认定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唐朝诗人杜牧写的一首关于清明节的诗。清明节是24节气之一,是一个传统的民俗节日。每当到清明节时,人们都会去扫墓踏青植树等。一提起清明节还得从介子推的故事说起。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重耳在外流浪19年,介子推一直跟着,立下了大功,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晋文公要给介子推做官,介子推不愿意做,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

  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与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与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俗。在古时,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三月节”。

  在古人的观念里,108是代表完满、吉祥、久远、高深的大数,把清明放在冬至后第108天,是有很深的含义。清明的得名,不仅缘于万物此时的生长清洁明净,也缘于这一时期的太阳也是清新的太阳,流转于这一时期天地之间的阳气,也是清新的阳气。


劳动节的来历和古诗 (菁华3篇)(扩展7)

——五一劳动节劳动的古诗(精选五篇)

  《减字木兰花·莎衫筠笠》

  宋·卢炳

  莎衫筠笠,正是村村农务急。

  绿水千畦,惭愧秧针出得齐。

  风斜雨细,麦欲黄时寒又至。

  馌妇耕夫,画作今年稔岁图。

  《田舍》

  宋·范成大

  呼唤携锄至,安排筑圃忙。

  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

  烟火村声远,林菁野气香。

  乐哉今岁事,天末稻云黄。

  《农家》

  唐·颜仁郁

  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

  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

  《田家行》

  唐·王建

  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

  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

  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

  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

  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

  回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

  《打麦》

  宋·张舜民

  打麦打麦,彭彭魄魄,声在山南应山北。

  四月太阳出东北,才离海峤麦尚青,

  转到天心麦已熟。

  鶡旦催人夜不眠,竹鸡叫雨云如墨。

  大妇腰镰出,小妇具筐逐,

  上垅先捋青,下垅已成束。

  田家以苦乃为乐,敢惮头枯面焦黑!

  贵人荐庙已尝新,酒醴雍容会所亲;

  曲终厌饫劳童仆,岂信田家未入唇!

  尽将精好输公赋,次把升斗求市人。

  麦秋正急又秧禾,丰岁自少凶岁多,

  田家辛苦可奈何!

  将此打麦词,兼作插禾歌。

  《吴兴杂诗》

  清·阮元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渭川田家》

  唐·王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插秧歌》

  宋·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田上》

  唐·崔道融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过山农家》

  唐·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诗经·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悯农二首》

  唐·李绅

  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农家望晴》

  唐·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观刈麦》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1、七律五一国际劳动节感赋

  暴风骤起卷芝城,如火如荼任纵横。

  万顷波涛惊骇浪,五洲劳众结同盟。

  敢更恶*完民愿,誓捍人权去旧程。

  莫让妖魔重吐雾,开来既往岁峥嵘。

  2、七律五一国际劳动节感怀

  卅年辗转少奢华,出力劳心倍又加。

  雪月风花痴梦幻,油盐柴米赖桑麻。

  吟笺总写清廉颂,茅屋常烹淡泊茶。

  久负青山终不悔,依然无愧国和家。

  3、七律庆祝五一劳动节

  时空五一焕新装,劳动歌声四处扬。

  虎步龙骧兴伟业,开天辟地绎芬芳。

  文明历史辛勤创,幸福生活汗水夯。

  奉献人们当赞颂,峥嵘岁月享荣光。

  《清明》-【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宋】王禹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王禹偁《清明》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途中寒食》(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上冢》(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闾门即事》(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苏堤清明即事》(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1、《锄禾》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观刈麦》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3、《归园田居》其三

  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4、《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5、《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6、《蚕妇》

  宋·张俞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7、《悯农》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8、《农家望晴》

  唐·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9、《贫女》

  唐·秦韬玉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做嫁衣裳。

  10、《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1、《观田家》

  唐·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12、《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3、《田园作》

  唐·孟浩然

  弊庐隔尘喧,惟先养恬素。

  卜邻*三径,植果盈千树。

  粤余任推迁,三十犹未遇。

  书剑时将晚,丘园日已暮。

  晨兴自多怀,昼坐常寡悟。

  冲天羡鸿鹄,争食羞鸡鹜。

  望断金马门,劳歌采樵路。

  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

  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

  14、《卖炭翁》

  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5、《归园田居》其五

  晋·陶渊明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