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长短、高矮》教案菁选

首页 / 教案 / | 2023-03-06 00:00:00

《比长短、高矮》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比长短、高矮》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比长短、高矮》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学生操作学会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通过小组活动探讨对比高矮的不同办法。

  2.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在小组活动中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体会到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页、10页,及练*一的第6、8题。

  教具、学具准备

  1.15袋不同的物品。

  2.两枝不同颜色不同长度的铅笔。

  3.教学所用的实物图。

  教学设计

  教学长短

  1.引导学生观察。

  师谈话:今天,程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精美的纸袋,你们想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吗?

  [设计一个悬念,让学生一上课就把注意力集中在纸袋上,吸引学生参与学*活动。]

  请组长将纸袋中的东西倒出来。大家看一看,都有什么?

  [组长带领大家参加活动,促进小组合作交流。]

  2.交流、汇报。

  a.请各组说一说:你们的纸袋里有什么?

  b.小组交流、汇报。

  学生可能说出:两枝铅笔,一枝绿色、一枝花色;两把尺子,一把是蓝色,一把红色,三根彩带,一根是粉色,一根是紫色,一根是白色。

  c.要求学生把同样的东西放在一起。

  引导提问:你又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物体有长有短。

  (板书:长短)

  [此处,让学生在分类放东西活动中,通过眼睛看和动手操作,感知物体有长短。]

  3.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

  a.请学生说一说:怎样知道哪个物体长些,哪个物体短些?

  b.小组合作探究比长短的方法。

  [在这里,要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各组学生边讨论边动手,从不同角度发现比长短的不同方法。并给学生交流展示自己探索的成果。]

  c.小组汇报。学生可能说出:

  ①看出来的。

  ②把它们*放在桌子上,一头对齐,或竖着放在桌面上,比出物体的长短。

  ③两头都不对齐,如图: 也能比出物体的长短。

  d.揭示比较的一般方法。

  教师强调:我们不管把铅笔竖着放在桌子上或手上、把尺子*放在桌子上,或者把彩带拉直*放在桌子上比长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把要比的几个物体的一端对齐。也就是说,比较长短时,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体的一端对齐。

  e.出示铅笔图,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

  4.反馈练*。

  a.比长短游戏

  ①让学生可自由结合,自己选择的长短的对象告诉学生:你们想比什么就比什么,愿意比什么就比什么。

  ②交流汇报。让学生说一说比较哪些物体的长短和比的结果。

  b.出示教科书第12页第6题。教师谈话:你看蛇和鳄鱼也在为谁长谁短争执起来。请小朋友来做裁判,好吗?

  学生观察并交流。

  [实物图中的蛇是特制的,学生说出自己的判断后,我就将蛇卷曲的部分拉直,结果和学生说的一样,直观生动,提高了学生的学*兴趣。]

  根据学生的正确判断,及时表扬:你们真聪明,没有被卷曲的迷惑。

  教学高矮

  1.设置情境,引入课题。

  在黑板上方贴一朵红花,下方贴一朵红花。

  问:谁愿意将黑板上的红花摘下来?

  请一名学生上台摘红花。

  学生拿到了下方贴的一朵红花。怎么着,也拿不到黑板上方贴的红花。

  这时,教师轻松地将红花拿下来。

  [此处,设置摘红花的情景引入高矮教学内容,自然有趣。]

  问:程老师为什么能拿到这朵红花?

  生:因为程老师个子比这个小朋友高。

  师:这位小朋友为什么没能拿到这朵红花呢?

  生:因为小朋友个子矮。

  指出:下面我们共同研究比高矮。

  2.探究比高矮的方法。

  a.引入研究内容。

  师:谁愿意和这位小朋友比一比高矮。

  (请一位和他高矮差不多的学生上台,并让两人分开站在讲台的左右两边。)

  师:大家能看出谁高谁矮吗?

  生:不容易看出来。

  [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信心。]

  b.请各组同学讨论比高矮的方法。

  c.小组汇报、交流。

  得出结论:

  ①脚跟并拢,站直,背*背,就能比出来了。

  ②还可以*墙作记号,比一比谁高。

  3.反馈练*。

  a.独立完成第12页第7题。

  b.排队游戏。

  师:请第三小组同学从1报数请这七位小朋友上台按高低排成一排。(师观察,学生在站位置时,都与其他人进行了比较。有个别的同学两个人高矮不相上下,学生也注意从鞋底的厚薄、鞋跟的高低来区别。)

  [排队游戏让学生的`学*活动达到了一个高潮。学生把一些细小环节考虑在内,想出不同的方法让7位同学排成一排。]

  教学设计说明

  长短,高矮都属于比较物体长度的问题。在实际生活中,长短、高矮联系较为紧密,所以我将它们放在一个课时处理。这部分知道无论从内容设计还是从呈现形式上都给我和学生带来全新的感觉,针对新教材,我在设计本节课时力求体现《标准》的精神,把新的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整堂课都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让学生通过亲自体验,实际操作,感知以小组合作形成长短、高矮的概念。实行开放性教学,让学生自主参与、互相交流,培养学生乐学,积极探索的学*态度。这节课力争突出以下特点。

  1.设悬念,引发兴趣。

  一个精美的纸袋里是什么?是学生急于想知道的,他们的注意力在一下子就会集中在纸袋上。可能有的学生会用手摸,或用闻的方法猜测里面是什么。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他们会带着问号进入下一个环节。

  2.人人参与。

  整堂课以小组合作形式,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学生是学*的主人。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小组同学的讨论,发现比长短的各种方法。特别是比蛇和鳄鱼长短时,学生都有自己比较长短的一套方法,且方法多样。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多种活动,多种收获。

  在诸多活动中,使每个同学都学有所获。

  专家评析

  长短、高矮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长短高矮的概念,二是比长短、高矮的方法。这节课,主要使学生感知上述概念,探索比的方法。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观察操作的内容,体现了把数学知识置入具体活动情境教学的新理念。程老师按《标准》的要求,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组织一个个教学活动。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课堂气氛热烈活泼,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这节课具有以下特点:

  1.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学*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小学生学*的动力。程老师在教学中十分重视用语言和不同的活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参与学*。例如,上课伊始,教师用你们想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吗?简捷问话,把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吸引到学具袋上,促使学生产生用学具袋里的东西进行活动的心理需求。进而,学生高高兴兴地展示学具袋里的东西,并在分类摆放的操作活动中感知物体有长、有短。再如,在学生探寻到比的方法之后,安排了比长短的游戏,让学生自由结合,想比什么就比什么,愿意比什么就比什么这使学生感到新奇:老师让我们自己玩学生活动的兴趣高,主动积极地选择各种比的对象,并认真比出长短。在学会比高矮之后,安排了排队游戏,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学会全力投入比一比的活动中,并体尝成功的快乐。学生真正成了学*的主人。

  2.让学生主动探索,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程老师教学时,把探索比长短、比高矮方法的任务交给各组来完成。各组学生积极动手操作、讨论,然后,向全班同学介绍,展示本组的研究成果。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和指出比的方法,容易产生不同的或说多种比法。小组合作的方式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促成多种方法的产生。各组研究成果的展示,使学生了解和自己(本组)找到的不同的方法,由此领悟到解决同一个问题有同的方法。这正体现了《标准》中提倡的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同时,在交流各组研究成果之中,学生不断体尝成功,欣赏自己的发现,感到我行,欣赏本组的成果,感到我们小组棒,看到全班发现的多种方法,会意识到全班同学都很聪明这样,有助于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合作学*的意识。

《比长短、高矮》教案2

  教学目标:

  1、比较长短差别明显的3~4个物体,按从长到短活从短到长的顺序排列。

  2、愿意大胆描述自己的排列顺序。

  教学准备:

  幼儿每人3~4根吸管、排序板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幼儿复*比较长短引导幼儿比一比、找一找,分别找出其中最长、最短、比较长的吸管。

  (二)按长短排序

  1、鼓励幼儿自由探索:为3根吸管排序。

  2、引导幼儿描述排序顺序: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

  3、再增添一根吸管,引导幼儿再次排序。

  教学延伸:

  1、画面条:投放书面联系、水彩笔,引导幼儿在一组线条中添画一跳最长、最短或比较长的线条。

  2、操作组:投放铅笔、铁线、毛线、纸条等引导幼儿为各种材料按照长短排序。

  3.《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

  《比多少》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让学生理解 “多一些” “少一些” “多得多” “少得多”的.意思,并能用这四个词描述两个数的大小。

  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掌握,需要进行一些铺垫,所 以上课之前我先让学生比较一下小朋友和老师之间的多少关系,但是这里我没有进行挖掘,而直接进入新课。如果我这里板书一下 “多” “少” ,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小棒之间的比较,学生也许就能更好的掌握。

  还有最后摆花片这个环节,我发现有的孩子没能很好理解我的意思,我想我要数学语言进行锤炼而且还要符合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让孩子们喜欢数学。

《比长短、高矮》教案3

  教学内容:

  比长短、高矮

  教学目标:

  1、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体会到长和短也是相对的,进一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在比较的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3、学生在不同的解题策略过程中,选择自己认这最为适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

  教学重、难点:

  在比较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准备:长短不同的绳子、铅笔、纸条、玩具等

  师准备:

  三个大小不同的小人卡片;二瓶大小相同的汽水和豆奶

  一、情境导入

  (1)问:你喜欢《神探柯南》中柯南吗?柯南抓坏人可能干呢,为什么呢?因为他观察事物非常仔细,细小的差别也能看出来。今天我们就学*他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精神,看谁观察最仔细!

  二、主动探究

  1、活动之一

  老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绳子,请学生认真观察:

  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用一句话完整的话来描述它们呢?

  2、活动之二

  A:教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尺子,请小朋友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

  B:请每个小朋友拿出一支铅笔,然后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同桌互相说)

  3、活动之三

  师:请每个小朋友拿出自己的两只小手比一比,看一看你又发现了什么?

  板书:一样长

  4、活动之四

  1、教师任意指二名高矮不同的学生上台比高矮,并请小朋友说一说:谁高,谁矮?

  2、老师再往旁边一站:这时问同学:这时又是谁高,谁矮呢?我们三个人,谁最高,谁最矮?

  (学生随意回答)

  教师小结:高矮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5、活动之五

  1、比较谁喝的多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二瓶饮料,我要请二个小朋友来喝,谁想来?

  先请大家比较它们的多少,然后让两个小朋友背对着大家喝,然后问其中一个小朋友:

  (1)你认为自己与他相比,谁喝的多?其他朋友有什么看法?

  (2)小组讨论:想一想,到底是谁喝得多?为什么?

  教师小结:能从剩下的水比较出谁喝得多,真了不起!

  三、独立思考:(学生评价)

  A:让两个学生上台比较高矮(故意让其中一个学生踮着脚)学生马上会叫:“不公*”。师:为什么不公*?让学生明白:事物比较,要在同一起点上。

  B:第12页的第5题―――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看一看有谁能得到一张小笑脸。

  1、自我评价。

  2、学生互评

  3、全班进行评价。

《比长短、高矮》教案4

  使幼儿通过比较来区别物体的高矮,知道哪个高,哪个矮或是一样高,并能按高、矮排序。

  比较区别物体的高矮。

  明确必须在同一*面比较高矮。

  讲解法,实践法

  第一课时

  学会区别物体的高矮,知道哪个高哪个矮或是一样高,能按高矮排序。

  学会区别物体的高矮。

  知道在同一*面内比较高矮

  投影、米尺、挂图、自备学具。

  一、导入:

  谈话: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举例子、说一说是怎么比较的?

  (1、比较大小; 2、认识颜色。)

  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比高矮。(板书)

  二、新授:

  1、目测高矮。

  引导学生观察,运用此比较物体的方法,目测判断,训练、培养学生比较高矮的能力。

  方法:

  抽出两组学生进行比高矮活动。(教室前面)

  (1)两个同学比;(2)左边的同左边的比;(3)右边同右边的比;

  (4)左边的同右边的比;(5)右边的同左边的比;

  提示:(指名)说说比较高矮是要注音什么? 【注意:在幼儿说的过程中,引导幼儿说完整话,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讲解要求:比较时——比较的同学同时站在地面上,不能垫脚。其余学生目测比较高矮。

  2、指导学生观察挂图。

  1)想一想:哪只长颈鹿高?哪只长颈鹿矮?

  ①方法:(1)两只比;(2)左边的同左边的比;(3)右边同右边的比;(4)左边的同右边的比;(5)右边的同左边的`比;

  ②高的长颈鹿与树比;哪个高哪个矮?矮的长颈鹿与树比,哪个高哪个矮?同桌的相互说一说。

  指名说——大家评价。(大长颈鹿比小长颈鹿高,小长颈鹿比大长颈鹿矮)观察挂图

  2)想一想,说一说:哪个瓶子高?哪个瓶子矮?

  互相说一说。(大绿瓶比小白瓶高,小白瓶比大绿瓶矮。)

  3、活动:自选伙伴,比高矮。(引发学生学*兴趣)

  要求:每个学生可以选甲、乙两个同伴,分别与他们比。

  并说出:我与某某比谁高谁矮;(训练学生口语能力)

  1)自由结伴比,并说一说。2)指名小组到前面说一说。

  练*目的:通过此练*,让学生体会由于比较对象的不同,会得出同样一个“我”有时“高”,有时“矮”的不同的比较结果。

  三、指导练*:

  游戏:排队——看看哪个组排得对?

  要求:各小组到教室前面由矮到高排队。比一比,哪组排得对,排得快?

  练*1:打开书第6页,观看书中六个小朋友排队的图,讲一讲哪个小朋友排错了位置?他们应该排在哪里?你帮他行吗?(从高到矮)

  练*2:各小组同学打乱顺序排列进行排序游戏,说一说。

  1)如果从高到矮排序,应该怎样做?看看有没有站错的给他纠正过来。

  2)如果从矮到高排序,应该怎样做?看看有没有站错的给他纠正过来。

  练*的目的:从实物到抽象,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思维活动。

  四、总结。

  谈话: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对你的生活学*有帮助吗?(表扬、鼓励)

  五、作业:练*比较高矮。(注意说完整话)

  1、比 长 短

  2、学*用重叠和目测比较方法,比较物体的长短,说出哪个长,哪个短或一样长。

《比长短、高矮》教案5

  教学目标:

  1、经历对客厅全景观察的过程,体会比较长短,高矮是生活中的数学。

  2、联系生活实际认识长短、高矮的含义,了解长短、高矮是比较的结果。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学会比较的方法。用自己的语言较完整、正确地叙述比较的结果。

  3、初步运用简单的推理、判断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请一个小朋友上台和教师比身高,请学生说一说比的结果。(说明:高和矮是比较的结果,长和短也是比较的结果,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到小红家去作客,我们一起找一找,比一比物体的长短和高矮,好吗?)揭示课题。

  二、联系生活比一比。

  1、通过观察、比较,初步感知长短、高矮。

  (1)、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从左往右或从上往下观察主题图,说说客厅里有些什么东西。

  (2)、指导学生比较两根吸管,两件衣服的长短,比较饮料瓶、玻璃杯的高矮。

  (3)、同桌交流比较的结果,相互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为全班交流做准备。

  (4)、交流反馈,说说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重点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比较两盆花草的高矮,通过学生间的相互汇报交流体会比较的方法,感受长短、高矮都是比较的结果。

  (5)、以吸管为例,引导学生用谁与谁比长(高)或谁与谁比短(矮)表述两个物体比较的结果,其余3幅图请学生在四人小组内相互说一说,再指名回答。

  2、通过开放性地找一找,比一比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比长短,高矮的方法。

  (1)、提问:图中哪些物体之间还可以比一比长短与高矮?

  (2)、组织小朋友先在小组内交流讲座,教师巡视指导,搜集讨论信息,以便有目的地指导交流。

  (3)、要求小组内推选代表交流找到的比较物体,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以不同的方式表述比较的结果。如桌子高,板凳矮;桌子比板凳矮;桌子比板凳高;板凳比桌子矮等等。

  3、组织讨论,加深学生对长短、高矮是比较结果的`认识。出示一枝铅笔,组织学生讨论这枝铅笔是长还是短。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没有比较就没有长短、高矮之分。

  三、综合运用,发慌学生的比较意识。

  1、“想想做做”第一题。

  (1)、“爸爸和孩子好像一样高,”这种说法你有意见吗?

  (2)、引导学生运用今天学到的比的方法,提出自己的正确意见。

  (3)、适时进行关心和帮助残疾人的思想教育。

  (4)、读题,指导学生在书本上完成练*。

  2、“想想做做”第2题。

  3、“想想做做”第3题。

  (1)、读题,学生自主练*。

  (2)、巡视,搜集学生的反馈的信息。

  (3)、学生交流,说明自己的想法,发慌学生的推理能力。

  4、“想想做做”第4题。

  (1)、明确题目要求。

  (2)、学生按照要求在书上练*。

  (3)、提问:为什么小鹿最高,小白兔最矮?

  四、课堂小结,课外延伸。

  (1)、提问:今天,在学*中,你比较了哪些物体,比的结果怎样?

  (2)、学生自由交流。

  (3)、要求学生回家在自己家里找一些物体,比一比他们的长短、高矮。

《比长短、高矮》教案6

  教学内容:

  比较大小、长短、高矮

  教学目的:

  1、使幼儿联系生活经验认识大小.长短和高矮的含义,体会比较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和高矮。

  2、使幼儿经过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大小长短和高矮的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知道长短、高矮、大小的含义。

  2、初步懂得直接比较长短、高矮、大小的思维方法。

  教学难点:

  1、掌握比较的标准和比较的方法。

  2、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仪器:

  实物

  教学过程

  一、复*了解幼儿对实际生活中大小.长短、高矮已有的感性认识。

  二、新课导入

  1、取出一把尺子,问:这把尺子长还是短?

  2、当幼儿说出答案或争论时,再分别拿出比它短和比它长的尺子,引起幼儿对刚才答案的怀疑,从而导入新课。

  3、出示课题,明确目标。

  三、新课教学

  1、明确比较的要求。

  (1)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对单个物件不存在什么比较。

  (2)确定什么和什么比较,比较的标准是什么。

  (3)比较时,要把两种物体的一端对齐,然后再看它们的另一端是否对齐,从而进行比较。

  2、教学"大小'长短"、"高矮"。

  (1)提问:

  图中画了些什么?你能说一说吗?

  (2)比一比让幼儿看图找一找、比一比。同桌小朋友互相交流。

  3、练*4、小结比较大小长短和高矮都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单个物件不存在大小.长短、高矮的,比较大小长短和高矮的方法一样,一定要把一头对齐,才能正确比较出大小长短和高矮。

  5、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实物,分组进行比较,相互讲出比较的结果。

  六、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谈谈你的收获。

  七、作业运用已学的知识,找身边熟识的事物比一比,说一说。

《比长短、高矮》教案7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体会到高和矮也是相对的,进一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在比较的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3、培养学生在不同的解题策略中,选择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优化思想。

  教学重点

  在比较过程中,差别不明显的,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教学过程

  1、情境引入

  (播放《柯南》片段)你喜欢柯南吗?柯南抓坏人可能干呢,为什么呢?因为他观察事物非常仔细,细小的差别也能看出。今天我们就学*他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精神,看谁观察最仔细!

  2、观察主题图

  出示主题图

  观察图,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图上有几个人,他们在干什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你怎么知道是在路上?你怎么知道是盲人?)

  (1)比较

  把图上的三个人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教师板书)

  他们三个人中,谁最高,谁最矮?

  (2)小结

  生活中有很多可以比较的东西,这里是比较高矮,你还知道哪些比较呢?

  3、练一练 (1)直接比较

  第16页的第1~5题,学生直接比较得出结果。包括高矮、长短、厚薄、曲直。

  (2)游戏

  让两个学生上台比高矮。(故意让一个学生踮着脚尖)学生一看,就叫:“不公*。”教师马上问:“为什么不公*?”从而让学生明白:事物比较,要在同一起点上。然后分小组比高矮。

  4、间接比较

  (1)汽车图

  观察,汽车能通过吗?分小组讨论。请一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并说明为什么。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结论,全班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只要有理由,都给予肯定。

  (2)蚂蚁图

  看图讨论:哪只蚂蚁最先回到家?为什么?(有的学生直接观察,走得直的最先到家,予以肯定。引导学生用数一数的方法判断)

  (3)钉子图

  先让学生讨论:哪根钉子合适?为什么?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教师先不说对错,用实物演示给学生看,让学生自己选择。从而渗透优化思想。

  (4)绳子图

  此题很明确,让学生独立完成。汇报结果。

  (5)笔图

  此图比较的事物较多,要求也较难,不但要比较,还要排序。小组合作完成。

  (6)兔子图

  虽然只有三只兔子,但由于三只兔子的起点不同,差别也细小,不易看出。先让学生小组讨论,发表意见。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找参照物。

  5、总结全课

  今天小朋友们学得非常好,观察很仔细,人人都像小柯南。在我们的生活中,比较的事物很多,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开动脑筋,就会学会很多知识。

  “高矮长短”教学设想

  “高矮长短”是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第一册的教学内容。它是本册教材第二单元“比较”中的第二部分内容。这节课的教学是学生在学*了比较“多少大小”的基础上学*的又一种比较。这部分教材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学生的学*兴趣比较高。根据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和教材特点,我从情、能、知三方面制定本课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的学*兴趣。(2)使学生体会到高和矮是相对的,进一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在比较的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其中,“差别不明显的,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是本课重点。

《比长短、高矮》教案8

  教学目标:

  1、养同学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同学体会到长和短也是相对的,进一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在比较的过程中,差异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异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3、同学在不同的解题战略过程中,选择自身认这最为适合的方法,培养同学的优化意识。

  教学重、难点:

  在比较过程中,差异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异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教学准备:

  师生一起准备:长短不同的绳子、铅笔、纸条、玩具等

  师准备:三个大小不同的小人卡片;二瓶大小相同的汽水和豆奶

  一、情境导入

  (1)问:你喜欢《神探柯南》中柯南吗?柯南抓坏人可能干呢,为什么呢?因为他观察事物非常仔细,细小的差异也能看出来。今天俺们就学*他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精神,看谁观察最仔细!

  二、主动探究

  1、活动之一

  老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绳子,请同学认真观察:

  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比长短、高矮》教案9

  你能用一句话完整的话来描述它们呢?

  2、活动之二

  A:教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尺子,请小朋友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

  B:请每个小朋友拿出一支铅笔,然后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同桌互相说)

  3、活动之三

  师:请每个小朋友拿出自身的两只小手比一比,看一看你又发现了什么?

  板书:一样长

  4、活动之四

  1、教师任意指二名高矮不同的同学上台比高矮,并请小朋友说一说:谁高,谁矮?

  2、老师再往旁边一站:这时问同学:这时又是谁高,谁矮呢?俺们三个人,谁最高,谁最矮?

  (同学随意回答)

  教师小结:高矮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5、活动之五

  1、比较谁喝的多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二瓶饮料,俺要请二个小朋友来喝,谁想来?

  先请大家比较它们的多少,然后让两个小朋友背对着大家喝,然后问其中一个小朋友:

  (1)你认为自身与他相比,谁喝的多?其他朋友有什么看法?

  (2)小组讨论:想一想,到底是谁喝得多?为什么?

  教师小结:能从剩下的水比较出谁喝得多,真了不起!

  三、独立考虑:(同学评价)

  A:让两个同学上台比较高矮(故意让其中一个同学踮着脚)同学马上会叫:“不公*”。师:为什么不公*?让同学明白:事物比较,要在同一起点上。

  B:第12页的第5题———第9题,同学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看一看有谁能得到一张小笑脸。

  1、自俺评价。

  2、同学互评

  3、全班进行评价。


《比长短、高矮》教案菁选扩展阅读


《比长短、高矮》教案菁选(扩展1)

——《比长短》教案3篇

《比长短》教案1

  教学要求:

  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学生操作学会一般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

  2.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爱护学具的良好*惯,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4.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掌握比较方法,会比几个物体的长短。

  教、学具任务:

  1.十二袋不同的物品。

  2.两支不同颜色、不同长度的铅笔。

  教学过程:

  一、感知物体有长、有短

  1.引导观察

  谈话:每组桌子上有两个纸袋,你们想知道里面装什么东西吗?两个人一袋把它们倒出来看一看,有什么?

  2.交流、汇报

  (1)问: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交流

  (3)学生汇报。

  学生可能说出:三支铅笔,一支是红色,一支是白色,一支是绿色;两把尺子,一把是白色,一把是蓝色;三根毛线,一根是红色,有扣儿,一根是粉色,一根是蓝色等。

  (4)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有长、有短。chángduǎn

  板书:长、短

  [设计说明:通过观察,使学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二、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

  1.提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呢?

  2.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3.小组汇报。

  [通过分组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比物体长短的方法,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学生可能说出:

  (1)看出来的。

  (2)把学具横着*放在桌面上,一头儿对齐或竖着戳在桌面上,比出物体的长短。

  (3)两头儿都不对齐。从而比出物体的长、短。

  (由于观察、比较的方法不同,会得出不同结论,只要有道理,教师就给予肯定。)

  4.揭示比较的一般方法。

  我们不管把铅笔竖着戳在桌面上或手上,把尺子*放在桌面上,还是把小棒*放在桌面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体一端对齐。

  5.出示铅笔图,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并板书长、短。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短的认识,培养学生言语表达能力。]

  三、反馈练*

  1.教师谈话:现在,我们做一个比较长短的游戏,你们可以自由结组,想比什么就比什么,愿意比什么就比什么。

  2.学生活动。

  学生会比学具、跳绳、胳膊、手、脚等。

  [学生结组活动,用日常生

  活中的物品或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比长短,使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巩固练*

  1.投影出示练*一第6题图,先让学生说出图意,然后完成在书上,订正时说一说想法。

  2.投影出示练*一第5题,并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订正时说一说比的方法。

  [通过练*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说出比长短的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五、整理学具

  教师提出要求:

  1.原来学具袋中的东西不动,把书和自己的东西收拾好。

  2.每两人装一袋,再把桌面上的学具摆一摆,比一比,听清要求。

  3.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长的一个装进纸袋里;再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短的一个装进袋里。

  4.各组都只剩下一个学具时,让学生把剩下的一个学具也装进袋里。

  5.把装好的学具袋放在桌子的左上角。

  [整理学具是培养学生良好学**惯的组成部分,有序地操作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比长短、高矮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一册第4页的例题,第5页“想想做做”的*题。

  教学目标:

  1、 经历对客厅全景观察的过程,体会比较长短,高矮是生活中的数学。

  2、 联系生活实际认识长短、高矮的含义,了解长短、高矮是比较的结果。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学会比较的方法。用自己的语言较完整、正确地叙述比较的结果。

  3、 初步运用简单的推理、判断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请一个小朋友上台和教师比身高,请学生说一说比的结果。(说明:高和矮是比较的结果,长和短也是比较的结果,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到小红家去作客,我们一起找一找,比一比物体的长短和高矮,好吗?)揭示课题。

  二、 联系生活比一比。

  1、 通过观察、比较,初步感知长短、高矮。

  (1)、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从左往右或从上往下观察主题图,说说客厅里有些什么东西。

  (2)、指导学生比较两根吸管,两件衣服的长短,比较饮料瓶、玻璃杯的高矮。

  (3)、同桌交流比较的结果,相互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为全班交流做准备。

  (4)、交流反馈,说说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重点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比较两盆花草的高矮,通过学生间的相互汇报交流体会比较的方法,感受长短、高矮都是比较的结果。

  (5)、以吸管为例,引导学生用谁与谁比长(高)或谁与谁比短(矮)表述两个物体比较的结果,其余3幅图请学生在四人小组内相互说一说,再指名回答。

  2、 通过开放性地找一找,比一比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比长短,高矮的方法。

  (1)、提问:图中哪些物体之间还可以比一比长短与高矮?

  (2)、组织小朋友先在小组内交流讲座,教师巡视指导,搜集讨论信息,以便有目的地指导交流。

  (3)、要求小组内推选代表交流找到的比较物体,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以不同的方式表述比较的结果。如桌子高,板凳矮;桌子比板凳矮;桌子比板凳高;板凳比桌子矮等等。

  3、 组织讨论,加深学生对长短、高矮是比较结果的认识。出示一枝铅笔,组织学生讨论这枝铅笔是长还是短。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没有比较就没有长短、高矮之分。

  三、 综合运用,发慌学生的比较意识。

  1、“想想做做”第一题。

  (1)、“爸爸和孩子好像一样高,”这种说法你有意见吗?

  (2)、引导学生运用今天学到的比的方法,提出自己的正确意见。

  (3)、适时进行关心和帮助残疾人的思想教育。

  (4)、读题,指导学生在书本上完成练*。

  2、“想想做做”第2题。

  3、“想想做做”第3题。

  (1)、读题,学生自主练*。

  (2)、巡视,搜集学生的反馈的信息。

  (3)、学生交流,说明自己的想法,发慌学生的推理能力。

  4、“想想做做”第4题。

  (1)、明确题目要求。

  (2)、学生按照要求在书上练*。

  (3)、提问:为什么小鹿最高,小白兔最矮?

  四、 课堂小结,课外延伸。

  (1)、提问:今天,在学*中,你比较了哪些物体,比的结果怎样?

  (2)、学生自由交流。

  (3)、要求学生回家在自己家里找一些物体,比一比他们的长短、高矮。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比长短》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9页,做一做及练*一5、6题。

  教学要求:

  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学生操作学会 一般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

  2.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爱护学具的良好*惯,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4.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掌握比较方法,会比几个物体的长短。

  教、学具任务:

  1.十二袋不同的物品。

  2.两支不同颜色、不同长度的铅笔。

  教学过程:

  一、感知物体有长、有短

  1.引导观察

  谈话:每组桌子上有两个纸袋,你们想知道里面装什么东西吗?两个人一袋把它们倒出来看一看,有什么?

  2.交流、汇报

  (1)问: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交流

  (3)学生汇报。

  学生可能说出:三支铅笔,一支是红色,一支是白色,一支是绿色;两把尺子,一把是白色,一把是蓝色;三根毛线,一根是红色,有扣儿,一根是粉色,一根是蓝色等。

  (4)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有长、有短。 cháng duǎn

  板书:长、 短

  [ 设计说明: 通过观察,使学生初步 感知物体有长、有短。 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二、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

  1.提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呢?

  2.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3.小组汇报。

  [通过分组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比物体长短的方法,让学生参与知识 的形成过程。]

  学生可能说出:

  (1)看出来的。

  (2)把学具横着*放在桌面上,一头儿对齐或竖着戳在桌面上,比出物体的长短。

  (3)两头儿都不对齐。从而比出物体的长、短。

  (由于观察、比较的方法不同,会得出不同结论,只要有道理,教师就给予肯定。)

  4.揭示比较的一般方法。

  我们不管把铅笔竖着戳在桌面上或手上,把尺子*放在桌面上,还是把小棒*放在桌面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体一端对齐。

  5.出示铅笔图,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并板书长、短。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短 的认识,培养学生言语 表达能力。]

  三、反馈练*

  1.教师谈话:现在, 我们做一个比较长短的游戏,你们可以自由结组,想比什么就比什么,愿意比什么就比什么。

  2.学生活动。

  学生会比学具、跳绳、胳膊、手、脚等。

  [学生结组活动,用日常 生活中的物品或自己身 体的某个部位比长短, 使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 处有数学。]

  四、巩固练*

  1.投影出示练*一第6题图,先让学生说出图意,然后完成在书上,订正时说一说想法。

  2.投影出示练*一第5题,并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订正时说一说比的方法。

  [通过练*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说出比长短的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五、整理学具

  教师提出要求:

  1.原来学具袋中的东西不动,把书和自己的东西收拾好。

  2.每两人装一袋,再把桌面上的学具摆一摆,比一比,听清要求。

  3.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长的一个装进纸袋里;再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短的一个装进袋里。

  4.各组都只剩下一个学具时,让学生把剩下的一个学具也装进袋里。

  5.把装好的学具袋放在桌子的左上角。

  [整理学具是培养学生良好学**惯的组成部分,有序地操作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六、全课小结(略)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比长短》教案

  教学要求:

  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学生操作学会 一般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

  2.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爱护学具的良好*惯,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4.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掌握比较方法,会比几个物体的长短。

  教、学具任务:

  1.十二袋不同的物品。

  2.两支不同颜色、不同长度的铅笔。

  教学过程:

  一、感知物体有长、有短

  1.引导观察

  谈话:每组桌子上有两个纸袋,你们想知道里面装什么东西吗?两个人一袋把它们倒出来看一看,有什么?

  2.交流、汇报

  (1)问: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交流

  (3)学生汇报。

  学生可能说出:三支铅笔,一支是红色,一支是白色,一支是绿色;两把尺子,一把是白色,一把是蓝色;三根毛线,一根是红色,有扣儿,一根是粉色,一根是蓝色等。

  (4)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有长、有短。 cháng duǎn

  板书:长、 短

  [ 设计说明: 通过观察,使学生初步 感知物体有长、有短。 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二、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

  1.提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呢?

  2.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3.小组汇报。

  [通过分组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比物体长短的方法,让学生参与知识 的形成过程。]

  学生可能说出:

  (1)看出来的。

  (2)把学具横着*放在桌面上,一头儿对齐或竖着戳在桌面上,比出物体的长短。

  (3)两头儿都不对齐。从而比出物体的长、短。

  (由于观察、比较的方法不同,会得出不同结论,只要有道理,教师就给予肯定。)

  4.揭示比较的一般方法。

  我们不管把铅笔竖着戳在桌面上或手上,把尺子*放在桌面上,还是把小棒*放在桌面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体一端对齐。

  5.出示铅笔图,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并板书长、短。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短 的认识,培养学生言语 表达能力。]

  三、反馈练*

  1.教师谈话:现在, 我们做一个比较长短的游戏,你们可以自由结组,想比什么就比什么,愿意比什么就比什么。

  2.学生活动。

  学生会比学具、跳绳、胳膊、手、脚等。

  [学生结组活动,用日常 生活中的物品或自己身 体的某个部位比长短, 使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巩固练*

  1.投影出示练*一第6题图,先让学生说出图意,然后完成在书上,订正时说一说想法。

  2.投影出示练*一第5题,并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订正时说一说比的方法。

  [通过练*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说出比长短的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五、整理学具

  教师提出要求:

  1.原来学具袋中的东西不动,把书和自己的东西收拾好。

  2.每两人装一袋,再把桌面上的学具摆一摆,比一比,听清要求。

  3.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长的一个装进纸袋里;再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短的一个装进袋里。

  4.各组都只剩下一个学具时,让学生把剩下的一个学具也装进袋里。

  5.把装好的学具袋放在桌子的左上角。

  [整理学具是培养学生良好学**惯的组成部分,有序地操作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比长短

  教学内容:教科书9页,做一做及练*一5、6题。

  教学要求:

  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学生操作学会 一般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

  2.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爱护学具的良好*惯,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4.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掌握比较方法,会比几个物体的长短。

  教、学具任务:

  1.十二袋不同的物品。

  2.两支不同颜色、不同长度的铅笔。

  教学过程:

  一、感知物体有长、有短

  1.引导观察

  谈话:每组桌子上有两个纸袋,你们想知道里面装什么东西吗?两个人一袋把它们倒出来看一看,有什么?

  2.交流、汇报

  (1)问: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交流

  (3)学生汇报。

  学生可能说出:三支铅笔,一支是红色,一支是白色,一支是绿色;两把尺子,一把是白色,一把是蓝色;三根毛线,一根是红色,有扣儿,一根是粉色,一根是蓝色等。

  (4)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有长、有短。 cháng duǎn

  板书:长、 短

  [ 设计说明: 通过观察,使学生初步 感知物体有长、有短。 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二、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

  1.提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呢?

  2.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3.小组汇报。

  [通过分组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比物体长短的方法,让学生参与知识 的形成过程。]

  学生可能说出:

  (1)看出来的。

  (2)把学具横着*放在桌面上,一头儿对齐或竖着戳在桌面上,比出物体的长短。

  (3)两头儿都不对齐。从而比出物体的长、短。

  (由于观察、比较的方法不同,会得出不同结论,只要有道理,教师就给予肯定。)

  4.揭示比较的一般方法。

  我们不管把铅笔竖着戳在桌面上或手上,把尺子*放在桌面上,还是把小棒*放在桌面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体一端对齐。5.出示铅笔图,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并板书长、短。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短 的认识,培养学生言语 表达能力。]

  三、反馈练*

  1.教师谈话:现在, 我们做一个比较长短的游戏,你们可以自由结组,想比什么就比什么,愿意比什么就比什么。

  2.学生活动。

  学生会比学具、跳绳、胳膊、手、脚等。

  [学生结组活动,用日常 生活中的物品或自己身 体的某个部位比长短, 使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 处有数学。]

  四、巩固练*

  1.投影出示练*一第6题图,先让学生说出图意,然后完成在书上,订正时说一说想法。

  2.投影出示练*一第5题,并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订正时说一说比的方法。

  [通过练*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说出比长短的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五、整理学具

  教师提出要求:

  1.原来学具袋中的东西不动,把书和自己的东西收拾好。

  2.每两人装一袋,再把桌面上的学具摆一摆,比一比,听清要求。

  3.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长的一个装进纸袋里;再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短的一个装进袋里。

  4.各组都只剩下一个学具时,让学生把剩下的一个学具也装进袋里。

  5.把装好的学具袋放在桌子的左上角。

  [整理学具是培养学生良好学**惯的组成部分,有序地操作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六、全课小结(略)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比长短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学生操作,学会一般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

  2.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爱护学具的良好*惯,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4.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页,“做一做”及练*一的第5、6题。

  教具、学具准备

  1.十二袋不同的物品。

  2.两枝不同颜色、不同长度的铅笔。

  教学设计

  感知物体有长、有短

  1.引导观察。

  [通过观察,使学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谈话:每组桌子上有两个纸袋。你们想知道里面装什么东西吗?两个人一袋把它们倒出来看一看,有什么?

  2.交流、汇报。

  a.问:你发现了什么?

  b.小组交流。

  c.学生汇报。

  学生可能说出三枝铅笔:一枝是红色,一枝是白色,一枝是绿色;两把尺子:一把是白色,一把是蓝色;三根毛线:一根是红色,一根是粉色,一根是蓝色。

  d.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有长、有短。

  (板书:cháng长、duǎn短)

  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

  [通过分组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比物体长短的方法,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1.提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呢?

  2.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3.小组汇报。

  学生可能说出:

  a.看出来的。

  b.把学具横着*放在桌面上,一头儿对齐或竖着戳在桌面上,比出物体的长短。

  c.两头儿都不对齐。如图:从而比出物体的长、短。

  ……

  (由于观察、比较的方法不同,会得了不同结论,只要有道理,教师就给予肯定。)

  4.揭示比较的一般方法。

  我们不管把铅笔竖着戳在桌面上或手上,把尺子*放在桌面上,还是把小棒*放在桌在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体一端对齐。

  5.出示铅笔图,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并板书长、短。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短的认识,培养学生言语表达能力。]

  反馈练*

  1.教师谈话:现在,我们做一个比较长短的游戏,你们可以自由结组,想比什么就比什么,愿意比什么就比什么。

  2.学生活动。

  学生会比学具、跳绳、胳膊、手、脚等。

  [学生结组活动,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或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比长短,使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巩固练*

  1.投影出示练*一的第6题图,先让学生说出图意,然后完成在书上,订正时说一说想法。

  2.投影出示练*一的第5题,并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订正时说一说比的方法。

  [通过练*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说出比长短的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整理学具

  [整理学具是培养学生良好学**惯的组成部分,有序地操作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教师提出要求:

  1.原来学具袋中的东西不动,把书和自己的东西收拾好。

  2.每两人装一袋,再把桌面上的学具摆一摆,比一比,听清要求。

  3.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长后个装进纸袋里;再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短的一个装进袋里。

  4.各组都只剩下一个学具时,让学生把剩下的一个学具也装进袋里。

  5.把装好的学具袋放在桌子的左上角。

  全课小结(略)

  专家评析

  《长短》是第二单元中的第二节,教材将多少、长短、高矮作为一个单元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比“长短”是学生在了解比“多少”、“同样多”的基础上学*的,同时又为比“高矮”作了必要的准备。教材以一幅主题画作为教学资源,呈现出物体有长有短,通过两枝铅笔的比较,抽象出长短两个概念。做一做是启发学生用自己身边的物体比较,进一步体验比较的一般方法。练*一中的第5、6题,渗透比较的其他方法。本节课的教学通过引导观察,使学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学会比较长短的一般方法,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逐步培养学生会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中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首先让学生观察学具袋中的物品,把观察到的情况在组内交流,使学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同时激发学生学*兴趣。学生可能说纸条有不同颜色等,教师在巡视中加以指导或提示。

  然后通过操作探究比较长短的一般方法。比长短的方法学生可能说出以下几种:a.看出来的。b.第二根两头都比第一根少一点,所以第二个短。b.把一端对齐比出来的……只要学生能从生活经验中体验出物体有长有短就行,表达不一定非常准确,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再出示两枝颜色不同、长短不同的铅笔,说明长短是比出来的,进一步加深对长短的认识,引导学生从体验中概括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通过分组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比物体长短的方法,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最后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体验比长短的一般方法,进一步加深对学生对长短概念的认识。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身边的物品进行比较,也可以提示学生:比一比每步多长,谁跳得远等等。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游戏中去,与学生一起活动,对有创新的学生要给予表扬和肯定。学生结组活动,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或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比长短,使学生初步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安排的一组练*,可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说出比长短的多种方法,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本节课的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1.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学生操作、试说,探索新知。不要怕学生说不准,要求不宜过高。

  2.要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比较的思想,放手让学生自由活动,比什么都可以。

《比长短》教案2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小魔术,睁大你们的小眼睛,看仔细喽。

  师:(出示彩色纸)这是一张黄色(幼儿说)的纸。

  我要把它变成四根一样的纸条。(取两根)

  师:看好了,我要变了?? 师:现在它们一样吗?

  幼:不一样。

  师:哪儿不一样?

  幼:这个小了。(手指着短的一根)

  幼:变短了。

  师:真棒!是啊,有一根变短了。这一根呢?

  幼:没有变。

  幼:变长了。

  师:其实啊,这一根没有变,跟它比起来长一些。我们就叫它长纸条,短的这个呢,就叫短纸条。跟老师一起说——

  师幼:长纸条、短纸条,长纸条、短纸条。 篇四:托班数学《比长短》

  活动名称:找找长的和短的

  活动目标 1.能按物体的长短分类。 2.喜欢参加分类活动,能耐心按规则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班级的旧图画笔若干;高笔筒、矮笔筒(可用大号牙膏盒在2/3处一分为二)人手各一个。 活动过程 1.介绍活动内容及规则

  出示旧图画笔及高矮笔筒,告诉幼儿:班级的图画笔需要整理,请小朋友来帮忙,把长的插在高笔筒内,短的插在矮笔筒内。

  2.幼儿进行长短分类

  请每个幼儿自己取一高一矮的笔筒各一个,分别选长或短的图画笔插入相应的笔筒,直至插满。

  3.检查分类结果

  请幼儿相互检查分类结果,看看长笔都有哪些颜色,以及短笔都有哪些颜色。

  活动延伸

  在进行本活动时,还可根据物体的大小、颜色进行分类。例如:让幼儿对图书、积木进行分类整理。整理画笔、图书、积木的活动可放在一个单位时间内进行,也可以分几次按小组轮流操作的方式单独进行

  小班数学活动:比长短

  活动目标

  1.知道长和短,学*比较物体的长短。

  2.能从短到长或从长到短的顺序进行排序,体验动手操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师:吸管3根,排序卡一张。

  2.幼儿:长短不同的吸管若干;不一样长短的吸管每人3根,

  排序卡每人1张。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感知吸管的不同点,探究比较物体长和短的方法。

  1.师:今天老师给宝宝们带来了许多吸管,请你们每个人选一根,和你旁边的宝宝比一比,看一看,会发现了什么?

  2.师:(长短)你们是怎么比的? 师:除了用眼睛看,谁还有更好地方法?

  3.师:看老师是怎么比的,把吸管竖在桌子上,吸管的一端要对齐,然后比较另一端,就比出哪根吸管长,哪根吸管短了。现在请你也来试一试、比一比吧。

  4.小结:原来吸管有长有短。比长短时,我们要将两根吸管的一端对齐,然后比较另一端,就能比出长短了。

  二、引导幼儿按从短到长或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列吸管,强化比的方法。

  1.师:刚才我们学会了比较长短的方法,现在我要考考你们了,我这有3根吸管请你们按长短为它们排排队。2.师:谁愿意先来比比它们的长短?请一名幼儿操作。比出最短的吸管后,教师马上从短到长排队。(提醒从红旗开始排队)

  3.师:现在是从短到长来排队,还可以怎么排呢?

  4.师:下面就请你们也来比比3根吸管的长短,然后从红旗开始从短到长或从长到短来排队吧!

  5.幼儿自由操作比长短,教师指导。提醒幼儿先比3根吸管的长短,然后从红旗开始依次排队。

  三、展示幼儿作品。 1.教师将从短到长和从长到短不同的排列方法分两边摆放。

  2.师:看看,你们有没有都排对呀?(若有错误,就请幼儿纠正。)

  3.小结:小朋友们真能干,能比出3根吸管的长短,并将吸管从短到长或从长到短的来排队。

  反思:

  本次活动教材新颖,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中幼儿兴趣浓厚,参与性强。活动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吸管,发现、讲述吸管的外形特征,如长长圆圆的,中间有一个洞等。重点引导幼儿探索、发现比长短的方法。教师的提问直接指向活动目标,使幼儿发现将吸管一端对齐的方法就能比出长短,并再次操作感知比长短的方法,从而突破活动的重点。然后用比长短的方法比较3根吸管,并将吸管从短到长或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序,通过在排序卡上排序,提高数学应用意识,发展幼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长短》教案3

  【活动目标】

  1、感知大象、小猪的鼻子长短,目测兔子、狐狸的耳朵长短,理解儿歌内容。

  2、喜欢朗读儿歌,愿意在集体面前大声朗读儿歌。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认识自己的手指,知道自己的手指有长也有短,有粗也有细。

  2、物质准备:PPT电子图片;幼儿每人3张小图片;幼儿座位布置成半圆型。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辨认自己的十个手指。

  师:孩子们,请你们伸出自己的小手,前前、后后,仔细地看一下,你们的小手是长什么样子的呢?

  师: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双小小手,都有十个手指头。那么,请你们想一想,这十个手指头都长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呢?

  师:一双小小手,十个手指头,中指最最长,大拇指和小拇指最短,宝宝的手指有长也有短。

  二、自主学*:观察核心图片“手指图”。

  师: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一张图片,在这一张图片上面你看到了什么?请你介绍一下,好吗?

  师:这4个小动物是4个手指偶,你知道它们是谁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师:大象的鼻子长,小猪的鼻子短;兔子的耳朵长,狐狸的耳朵短。

  三、欣赏诗歌:倾听并跟念儿歌“比长短”。

  师:现在,我来念一首儿歌,请你们认真听一听,一边听、一边想,在这一首儿歌中,你听到了什么?待会儿,请你介绍给大家,好吗?

  师:大象的鼻子长,小猪的鼻子短;兔子的耳朵长,狐狸的耳朵短;宝宝的手指有长也有短(教师有感情地朗诵儿歌)。我们一起跟着老师,有感情地来念一遍,好吗?一边念儿歌,一边还可以做动作呢?大家一起来试一试吧!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有感情地朗诵儿歌,并将儿歌回家念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锻炼幼儿“勇敢展示、自信表现”的好*惯。


《比长短、高矮》教案菁选(扩展2)

——《比长短、高矮》教案菁选

《比长短、高矮》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比长短、高矮》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比长短、高矮》教案1

  教学内容:

  比长短、高矮

  教学目标:

  1、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体会到长和短也是相对的,进一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在比较的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3、学生在不同的解题策略过程中,选择自己认这最为适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

  教学重、难点:

  在比较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准备:长短不同的绳子、铅笔、纸条、玩具等

  师准备:

  三个大小不同的小人卡片;二瓶大小相同的汽水和豆奶

  一、情境导入

  (1)问:你喜欢《神探柯南》中柯南吗?柯南抓坏人可能干呢,为什么呢?因为他观察事物非常仔细,细小的差别也能看出来。今天我们就学*他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精神,看谁观察最仔细!

  二、主动探究

  1、活动之一

  老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绳子,请学生认真观察:

  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用一句话完整的话来描述它们呢?

  2、活动之二

  A:教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尺子,请小朋友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

  B:请每个小朋友拿出一支铅笔,然后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同桌互相说)

  3、活动之三

  师:请每个小朋友拿出自己的两只小手比一比,看一看你又发现了什么?

  板书:一样长

  4、活动之四

  1、教师任意指二名高矮不同的'学生上台比高矮,并请小朋友说一说:谁高,谁矮?

  2、老师再往旁边一站:这时问同学:这时又是谁高,谁矮呢?我们三个人,谁最高,谁最矮?

  (学生随意回答)

  教师小结:高矮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5、活动之五

  1、比较谁喝的多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二瓶饮料,我要请二个小朋友来喝,谁想来?

  先请大家比较它们的多少,然后让两个小朋友背对着大家喝,然后问其中一个小朋友:

  (1)你认为自己与他相比,谁喝的多?其他朋友有什么看法?

  (2)小组讨论:想一想,到底是谁喝得多?为什么?

  教师小结:能从剩下的水比较出谁喝得多,真了不起!

  三、独立思考:(学生评价)

  A:让两个学生上台比较高矮(故意让其中一个学生踮着脚)学生马上会叫:“不公*”。师:为什么不公*?让学生明白:事物比较,要在同一起点上。

  B:第12页的第5题―――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看一看有谁能得到一张小笑脸。

  1、自我评价。

  2、学生互评

  3、全班进行评价。

《比长短、高矮》教案2

  教学内容:

  比较大小、长短、高矮

  教学目的:

  1、使幼儿联系生活经验认识大小.长短和高矮的含义,体会比较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和高矮。

  2、使幼儿经过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大小长短和高矮的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知道长短、高矮、大小的含义。

  2、初步懂得直接比较长短、高矮、大小的思维方法。

  教学难点:

  1、掌握比较的标准和比较的方法。

  2、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仪器:

  实物

  教学过程

  一、复*了解幼儿对实际生活中大小.长短、高矮已有的`感性认识。

  二、新课导入

  1、取出一把尺子,问:这把尺子长还是短?

  2、当幼儿说出答案或争论时,再分别拿出比它短和比它长的尺子,引起幼儿对刚才答案的怀疑,从而导入新课。

  3、出示课题,明确目标。

  三、新课教学

  1、明确比较的要求。

  (1)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对单个物件不存在什么比较。

  (2)确定什么和什么比较,比较的标准是什么。

  (3)比较时,要把两种物体的一端对齐,然后再看它们的另一端是否对齐,从而进行比较。

  2、教学"大小'长短"、"高矮"。

  (1)提问:

  图中画了些什么?你能说一说吗?

  (2)比一比让幼儿看图找一找、比一比。同桌小朋友互相交流。

  3、练*4、小结比较大小长短和高矮都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单个物件不存在大小.长短、高矮的,比较大小长短和高矮的方法一样,一定要把一头对齐,才能正确比较出大小长短和高矮。

  5、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实物,分组进行比较,相互讲出比较的结果。

  六、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谈谈你的收获。

  七、作业运用已学的知识,找身边熟识的事物比一比,说一说。

《比长短、高矮》教案3

  你能用一句话完整的话来描述它们呢?

  2、活动之二

  A:教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尺子,请小朋友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

  B:请每个小朋友拿出一支铅笔,然后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同桌互相说)

  3、活动之三

  师:请每个小朋友拿出自身的两只小手比一比,看一看你又发现了什么?

  板书:一样长

  4、活动之四

  1、教师任意指二名高矮不同的同学上台比高矮,并请小朋友说一说:谁高,谁矮?

  2、老师再往旁边一站:这时问同学:这时又是谁高,谁矮呢?俺们三个人,谁最高,谁最矮?

  (同学随意回答)

  教师小结:高矮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5、活动之五

  1、比较谁喝的多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二瓶饮料,俺要请二个小朋友来喝,谁想来?

  先请大家比较它们的'多少,然后让两个小朋友背对着大家喝,然后问其中一个小朋友:

  (1)你认为自身与他相比,谁喝的多?其他朋友有什么看法?

  (2)小组讨论:想一想,到底是谁喝得多?为什么?

  教师小结:能从剩下的水比较出谁喝得多,真了不起!

  三、独立考虑:(同学评价)

  A:让两个同学上台比较高矮(故意让其中一个同学踮着脚)同学马上会叫:“不公*”。师:为什么不公*?让同学明白:事物比较,要在同一起点上。

  B:第12页的第5题———第9题,同学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看一看有谁能得到一张小笑脸。

  1、自俺评价。

  2、同学互评

  3、全班进行评价。

《比长短、高矮》教案4

  教学目标:

  1、经历对客厅全景观察的过程,体会比较长短,高矮是生活中的数学。

  2、联系生活实际认识长短、高矮的含义,了解长短、高矮是比较的结果。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学会比较的方法。用自己的语言较完整、正确地叙述比较的结果。

  3、初步运用简单的推理、判断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请一个小朋友上台和教师比身高,请学生说一说比的结果。(说明:高和矮是比较的结果,长和短也是比较的结果,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到小红家去作客,我们一起找一找,比一比物体的长短和高矮,好吗?)揭示课题。

  二、联系生活比一比。

  1、通过观察、比较,初步感知长短、高矮。

  (1)、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从左往右或从上往下观察主题图,说说客厅里有些什么东西。

  (2)、指导学生比较两根吸管,两件衣服的长短,比较饮料瓶、玻璃杯的高矮。

  (3)、同桌交流比较的结果,相互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为全班交流做准备。

  (4)、交流反馈,说说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重点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比较两盆花草的高矮,通过学生间的相互汇报交流体会比较的方法,感受长短、高矮都是比较的结果。

  (5)、以吸管为例,引导学生用谁与谁比长(高)或谁与谁比短(矮)表述两个物体比较的结果,其余3幅图请学生在四人小组内相互说一说,再指名回答。

  2、通过开放性地找一找,比一比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比长短,高矮的方法。

  (1)、提问:图中哪些物体之间还可以比一比长短与高矮?

  (2)、组织小朋友先在小组内交流讲座,教师巡视指导,搜集讨论信息,以便有目的地指导交流。

  (3)、要求小组内推选代表交流找到的比较物体,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以不同的方式表述比较的结果。如桌子高,板凳矮;桌子比板凳矮;桌子比板凳高;板凳比桌子矮等等。

  3、组织讨论,加深学生对长短、高矮是比较结果的'认识。出示一枝铅笔,组织学生讨论这枝铅笔是长还是短。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没有比较就没有长短、高矮之分。

  三、综合运用,发慌学生的比较意识。

  1、“想想做做”第一题。

  (1)、“爸爸和孩子好像一样高,”这种说法你有意见吗?

  (2)、引导学生运用今天学到的比的方法,提出自己的正确意见。

  (3)、适时进行关心和帮助残疾人的思想教育。

  (4)、读题,指导学生在书本上完成练*。

  2、“想想做做”第2题。

  3、“想想做做”第3题。

  (1)、读题,学生自主练*。

  (2)、巡视,搜集学生的反馈的信息。

  (3)、学生交流,说明自己的想法,发慌学生的推理能力。

  4、“想想做做”第4题。

  (1)、明确题目要求。

  (2)、学生按照要求在书上练*。

  (3)、提问:为什么小鹿最高,小白兔最矮?

  四、课堂小结,课外延伸。

  (1)、提问:今天,在学*中,你比较了哪些物体,比的结果怎样?

  (2)、学生自由交流。

  (3)、要求学生回家在自己家里找一些物体,比一比他们的长短、高矮。

《比长短、高矮》教案5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学生操作学会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通过小组活动探讨对比高矮的不同办法。

  2.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在小组活动中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体会到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页、10页,及练*一的第6、8题。

  教具、学具准备

  1.15袋不同的物品。

  2.两枝不同颜色不同长度的铅笔。

  3.教学所用的实物图。

  教学设计

  教学长短

  1.引导学生观察。

  师谈话:今天,程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精美的纸袋,你们想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吗?

  [设计一个悬念,让学生一上课就把注意力集中在纸袋上,吸引学生参与学*活动。]

  请组长将纸袋中的东西倒出来。大家看一看,都有什么?

  [组长带领大家参加活动,促进小组合作交流。]

  2.交流、汇报。

  a.请各组说一说:你们的纸袋里有什么?

  b.小组交流、汇报。

  学生可能说出:两枝铅笔,一枝绿色、一枝花色;两把尺子,一把是蓝色,一把红色,三根彩带,一根是粉色,一根是紫色,一根是白色。

  c.要求学生把同样的东西放在一起。

  引导提问:你又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物体有长有短。

  (板书:长短)

  [此处,让学生在分类放东西活动中,通过眼睛看和动手操作,感知物体有长短。]

  3.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

  a.请学生说一说:怎样知道哪个物体长些,哪个物体短些?

  b.小组合作探究比长短的方法。

  [在这里,要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各组学生边讨论边动手,从不同角度发现比长短的不同方法。并给学生交流展示自己探索的成果。]

  c.小组汇报。学生可能说出:

  ①看出来的。

  ②把它们*放在桌子上,一头对齐,或竖着放在桌面上,比出物体的长短。

  ③两头都不对齐,如图: 也能比出物体的长短。

  d.揭示比较的一般方法。

  教师强调:我们不管把铅笔竖着放在桌子上或手上、把尺子*放在桌子上,或者把彩带拉直*放在桌子上比长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把要比的几个物体的一端对齐。也就是说,比较长短时,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体的一端对齐。

  e.出示铅笔图,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

  4.反馈练*。

  a.比长短游戏

  ①让学生可自由结合,自己选择的长短的对象告诉学生:你们想比什么就比什么,愿意比什么就比什么。

  ②交流汇报。让学生说一说比较哪些物体的长短和比的结果。

  b.出示教科书第12页第6题。教师谈话:你看蛇和鳄鱼也在为谁长谁短争执起来。请小朋友来做裁判,好吗?

  学生观察并交流。

  [实物图中的蛇是特制的,学生说出自己的判断后,我就将蛇卷曲的部分拉直,结果和学生说的一样,直观生动,提高了学生的学*兴趣。]

  根据学生的正确判断,及时表扬:你们真聪明,没有被卷曲的迷惑。

  教学高矮

  1.设置情境,引入课题。

  在黑板上方贴一朵红花,下方贴一朵红花。

  问:谁愿意将黑板上的红花摘下来?

  请一名学生上台摘红花。

  学生拿到了下方贴的一朵红花。怎么着,也拿不到黑板上方贴的红花。

  这时,教师轻松地将红花拿下来。

  [此处,设置摘红花的情景引入高矮教学内容,自然有趣。]

  问:程老师为什么能拿到这朵红花?

  生:因为程老师个子比这个小朋友高。

  师:这位小朋友为什么没能拿到这朵红花呢?

  生:因为小朋友个子矮。

  指出:下面我们共同研究比高矮。

  2.探究比高矮的方法。

  a.引入研究内容。

  师:谁愿意和这位小朋友比一比高矮。

  (请一位和他高矮差不多的学生上台,并让两人分开站在讲台的左右两边。)

  师:大家能看出谁高谁矮吗?

  生:不容易看出来。

  [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信心。]

  b.请各组同学讨论比高矮的方法。

  c.小组汇报、交流。

  得出结论:

  ①脚跟并拢,站直,背*背,就能比出来了。

  ②还可以*墙作记号,比一比谁高。

  3.反馈练*。

  a.独立完成第12页第7题。

  b.排队游戏。

  师:请第三小组同学从1报数请这七位小朋友上台按高低排成一排。(师观察,学生在站位置时,都与其他人进行了比较。有个别的同学两个人高矮不相上下,学生也注意从鞋底的厚薄、鞋跟的高低来区别。)

  [排队游戏让学生的学*活动达到了一个高潮。学生把一些细小环节考虑在内,想出不同的方法让7位同学排成一排。]

  教学设计说明

  长短,高矮都属于比较物体长度的问题。在实际生活中,长短、高矮联系较为紧密,所以我将它们放在一个课时处理。这部分知道无论从内容设计还是从呈现形式上都给我和学生带来全新的感觉,针对新教材,我在设计本节课时力求体现《标准》的精神,把新的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整堂课都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让学生通过亲自体验,实际操作,感知以小组合作形成长短、高矮的概念。实行开放性教学,让学生自主参与、互相交流,培养学生乐学,积极探索的学*态度。这节课力争突出以下特点。

  1.设悬念,引发兴趣。

  一个精美的纸袋里是什么?是学生急于想知道的,他们的注意力在一下子就会集中在纸袋上。可能有的学生会用手摸,或用闻的方法猜测里面是什么。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他们会带着问号进入下一个环节。

  2.人人参与。

  整堂课以小组合作形式,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学生是学*的主人。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小组同学的讨论,发现比长短的各种方法。特别是比蛇和鳄鱼长短时,学生都有自己比较长短的一套方法,且方法多样。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多种活动,多种收获。

  在诸多活动中,使每个同学都学有所获。

  专家评析

  长短、高矮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长短高矮的概念,二是比长短、高矮的方法。这节课,主要使学生感知上述概念,探索比的方法。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观察操作的内容,体现了把数学知识置入具体活动情境教学的新理念。程老师按《标准》的要求,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组织一个个教学活动。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课堂气氛热烈活泼,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这节课具有以下特点:

  1.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学*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小学生学*的动力。程老师在教学中十分重视用语言和不同的活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参与学*。例如,上课伊始,教师用你们想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吗?简捷问话,把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吸引到学具袋上,促使学生产生用学具袋里的东西进行活动的心理需求。进而,学生高高兴兴地展示学具袋里的东西,并在分类摆放的操作活动中感知物体有长、有短。再如,在学生探寻到比的方法之后,安排了比长短的游戏,让学生自由结合,想比什么就比什么,愿意比什么就比什么这使学生感到新奇:老师让我们自己玩学生活动的兴趣高,主动积极地选择各种比的'对象,并认真比出长短。在学会比高矮之后,安排了排队游戏,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学会全力投入比一比的活动中,并体尝成功的快乐。学生真正成了学*的主人。

  2.让学生主动探索,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程老师教学时,把探索比长短、比高矮方法的任务交给各组来完成。各组学生积极动手操作、讨论,然后,向全班同学介绍,展示本组的研究成果。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和指出比的方法,容易产生不同的或说多种比法。小组合作的方式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促成多种方法的产生。各组研究成果的展示,使学生了解和自己(本组)找到的不同的方法,由此领悟到解决同一个问题有同的方法。这正体现了《标准》中提倡的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同时,在交流各组研究成果之中,学生不断体尝成功,欣赏自己的发现,感到我行,欣赏本组的成果,感到我们小组棒,看到全班发现的多种方法,会意识到全班同学都很聪明这样,有助于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合作学*的意识。

《比长短、高矮》教案6

  教学目标:

  1、比较长短差别明显的3~4个物体,按从长到短活从短到长的顺序排列。

  2、愿意大胆描述自己的排列顺序。

  教学准备:

  幼儿每人3~4根吸管、排序板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幼儿复*比较长短引导幼儿比一比、找一找,分别找出其中最长、最短、比较长的吸管。

  (二)按长短排序

  1、鼓励幼儿自由探索:为3根吸管排序。

  2、引导幼儿描述排序顺序: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

  3、再增添一根吸管,引导幼儿再次排序。

  教学延伸:

  1、画面条:投放书面联系、水彩笔,引导幼儿在一组线条中添画一跳最长、最短或比较长的'线条。

  2、操作组:投放铅笔、铁线、毛线、纸条等引导幼儿为各种材料按照长短排序。

  3.《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

  《比多少》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让学生理解 “多一些” “少一些” “多得多” “少得多”的意思,并能用这四个词描述两个数的大小。

  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掌握,需要进行一些铺垫,所 以上课之前我先让学生比较一下小朋友和老师之间的多少关系,但是这里我没有进行挖掘,而直接进入新课。如果我这里板书一下 “多” “少” ,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小棒之间的比较,学生也许就能更好的掌握。

  还有最后摆花片这个环节,我发现有的孩子没能很好理解我的意思,我想我要数学语言进行锤炼而且还要符合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让孩子们喜欢数学。

《比长短、高矮》教案7

  教学目标:

  1、养同学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同学体会到长和短也是相对的,进一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在比较的过程中,差异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异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3、同学在不同的解题战略过程中,选择自身认这最为适合的方法,培养同学的优化意识。

  教学重、难点:

  在比较过程中,差异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异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教学准备:

  师生一起准备:长短不同的绳子、铅笔、纸条、玩具等

  师准备:三个大小不同的小人卡片;二瓶大小相同的汽水和豆奶

  一、情境导入

  (1)问:你喜欢《神探柯南》中柯南吗?柯南抓坏人可能干呢,为什么呢?因为他观察事物非常仔细,细小的差异也能看出来。今天俺们就学*他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精神,看谁观察最仔细!

  二、主动探究

  1、活动之一

  老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绳子,请同学认真观察:

  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比长短、高矮》教案8

  使幼儿通过比较来区别物体的高矮,知道哪个高,哪个矮或是一样高,并能按高、矮排序。

  比较区别物体的高矮。

  明确必须在同一*面比较高矮。

  讲解法,实践法

  第一课时

  学会区别物体的高矮,知道哪个高哪个矮或是一样高,能按高矮排序。

  学会区别物体的高矮。

  知道在同一*面内比较高矮

  投影、米尺、挂图、自备学具。

  一、导入:

  谈话: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举例子、说一说是怎么比较的?

  (1、比较大小; 2、认识颜色。)

  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比高矮。(板书)

  二、新授:

  1、目测高矮。

  引导学生观察,运用此比较物体的方法,目测判断,训练、培养学生比较高矮的能力。

  方法:

  抽出两组学生进行比高矮活动。(教室前面)

  (1)两个同学比;(2)左边的'同左边的比;(3)右边同右边的比;

  (4)左边的同右边的比;(5)右边的同左边的比;

  提示:(指名)说说比较高矮是要注音什么? 【注意:在幼儿说的过程中,引导幼儿说完整话,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讲解要求:比较时——比较的同学同时站在地面上,不能垫脚。其余学生目测比较高矮。

  2、指导学生观察挂图。

  1)想一想:哪只长颈鹿高?哪只长颈鹿矮?

  ①方法:(1)两只比;(2)左边的同左边的比;(3)右边同右边的比;(4)左边的同右边的比;(5)右边的同左边的比;

  ②高的长颈鹿与树比;哪个高哪个矮?矮的长颈鹿与树比,哪个高哪个矮?同桌的相互说一说。

  指名说——大家评价。(大长颈鹿比小长颈鹿高,小长颈鹿比大长颈鹿矮)观察挂图

  2)想一想,说一说:哪个瓶子高?哪个瓶子矮?

  互相说一说。(大绿瓶比小白瓶高,小白瓶比大绿瓶矮。)

  3、活动:自选伙伴,比高矮。(引发学生学*兴趣)

  要求:每个学生可以选甲、乙两个同伴,分别与他们比。

  并说出:我与某某比谁高谁矮;(训练学生口语能力)

  1)自由结伴比,并说一说。2)指名小组到前面说一说。

  练*目的:通过此练*,让学生体会由于比较对象的不同,会得出同样一个“我”有时“高”,有时“矮”的不同的比较结果。

  三、指导练*:

  游戏:排队——看看哪个组排得对?

  要求:各小组到教室前面由矮到高排队。比一比,哪组排得对,排得快?

  练*1:打开书第6页,观看书中六个小朋友排队的图,讲一讲哪个小朋友排错了位置?他们应该排在哪里?你帮他行吗?(从高到矮)

  练*2:各小组同学打乱顺序排列进行排序游戏,说一说。

  1)如果从高到矮排序,应该怎样做?看看有没有站错的给他纠正过来。

  2)如果从矮到高排序,应该怎样做?看看有没有站错的给他纠正过来。

  练*的目的:从实物到抽象,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思维活动。

  四、总结。

  谈话: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对你的生活学*有帮助吗?(表扬、鼓励)

  五、作业:练*比较高矮。(注意说完整话)

  1、比 长 短

  2、学*用重叠和目测比较方法,比较物体的长短,说出哪个长,哪个短或一样长。

《比长短、高矮》教案9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体会到高和矮也是相对的,进一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在比较的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3、培养学生在不同的解题策略中,选择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优化思想。

  教学重点

  在比较过程中,差别不明显的,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教学过程

  1、情境引入

  (播放《柯南》片段)你喜欢柯南吗?柯南抓坏人可能干呢,为什么呢?因为他观察事物非常仔细,细小的差别也能看出。今天我们就学*他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精神,看谁观察最仔细!

  2、观察主题图

  出示主题图

  观察图,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图上有几个人,他们在干什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你怎么知道是在路上?你怎么知道是盲人?)

  (1)比较

  把图上的三个人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教师板书)

  他们三个人中,谁最高,谁最矮?

  (2)小结

  生活中有很多可以比较的东西,这里是比较高矮,你还知道哪些比较呢?

  3、练一练 (1)直接比较

  第16页的第1~5题,学生直接比较得出结果。包括高矮、长短、厚薄、曲直。

  (2)游戏

  让两个学生上台比高矮。(故意让一个学生踮着脚尖)学生一看,就叫:“不公*。”教师马上问:“为什么不公*?”从而让学生明白:事物比较,要在同一起点上。然后分小组比高矮。

  4、间接比较

  (1)汽车图

  观察,汽车能通过吗?分小组讨论。请一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并说明为什么。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结论,全班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只要有理由,都给予肯定。

  (2)蚂蚁图

  看图讨论:哪只蚂蚁最先回到家?为什么?(有的学生直接观察,走得直的最先到家,予以肯定。引导学生用数一数的方法判断)

  (3)钉子图

  先让学生讨论:哪根钉子合适?为什么?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教师先不说对错,用实物演示给学生看,让学生自己选择。从而渗透优化思想。

  (4)绳子图

  此题很明确,让学生独立完成。汇报结果。

  (5)笔图

  此图比较的事物较多,要求也较难,不但要比较,还要排序。小组合作完成。

  (6)兔子图

  虽然只有三只兔子,但由于三只兔子的.起点不同,差别也细小,不易看出。先让学生小组讨论,发表意见。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找参照物。

  5、总结全课

  今天小朋友们学得非常好,观察很仔细,人人都像小柯南。在我们的生活中,比较的事物很多,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开动脑筋,就会学会很多知识。

  “高矮长短”教学设想

  “高矮长短”是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第一册的教学内容。它是本册教材第二单元“比较”中的第二部分内容。这节课的教学是学生在学*了比较“多少大小”的基础上学*的又一种比较。这部分教材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学生的学*兴趣比较高。根据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和教材特点,我从情、能、知三方面制定本课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的学*兴趣。(2)使学生体会到高和矮是相对的,进一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在比较的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其中,“差别不明显的,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是本课重点。


《比长短、高矮》教案菁选(扩展3)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比长短》 (菁华3篇)

  活动目标:

  1、理解长短的概念,学*比较物体的长短,并用语言进行描述。

  2、能用一端对齐法对物体进行比较,并按照物体的长短特征进行分类。

  3、很快融入游戏氛围参与活动,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人手一只篮子。里面放有彩色纸条两根(一样长),吸管两根(有长短),彩带三条(红长、绿短、黄最短)。

  2、彩色纸一张,透明敞口塑料袋两个(袋上分别标有数字1、2)。

  3、音乐《红绸舞》。

  4、场地布置:红绿黄三个圈作舞池。

  活动过程:

  一、小魔术导入,激起兴趣、感知长短。

  (一)老师变魔术。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小魔术,睁大你们的小眼睛,看仔细喽。

  把两根相同的纸条变成一长一短。

  2、幼儿观察有何不同,说说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我们的宝宝真棒,用眼睛就能看出两根纸条不一样,一根长一根短。

  3、告诉幼儿“变”的秘密。

  (二)幼儿变魔术。

  1、幼儿从篮子里拿两根纸条学做小小魔术师。

  2、说一说,哪根长哪根短。

  二、操作活动,进一步加深对长短的理解。

  (一)两个物体进行长短比较、分类。

  1、请幼儿从自己的小篮子里拿出两根吸管进行比较。

  说说你是怎么发现哪根长哪根短。

  2、除了用眼睛看,还可以怎样做呢?

  引导幼儿用一端对齐法进行比较。(可横着也可竖着斜着比)

  3、送吸管回家。将长的送进1号袋,短的送进2号袋。

  4、检验。

  师将一个袋子里的吸管拿出用一端对齐法检查是否一样长。另一个袋子里的请有意愿的幼儿进行检查。

  (二)尝试用一端对齐法对三个物体进行长短比较、分类。

  幼儿从篮子里取出三根彩带。

  1、选一条自己喜欢的彩带。

  2、尝试比一比、说一说自己拿的是长的、短的还是最短的。

  3、长的请到红舞池、短的请到绿舞池、最短的请到黄舞池。

  三、游戏:彩带飘起来。

  播放《红绸舞》,和幼儿共同跳起来,把彩带舞起来。

  课后反思:

  整个活动下来,发现幼儿之间在能力上还是有差异的,大部分幼儿能很好地进行比较,但在表达方面上就有所欠缺,部分幼儿不能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在这点上还需要进一步思考,思考如何在数学活动中引导他们大胆讲出自己的想法,并帮助他们梳理总结。

  在活动之前也看过一些关于“比长短”的文章,和同行的活动反思,所以在准备学具和提要求时更谨慎了。引出“一端对齐法”的概念,对幼儿能较快地理解还是有帮助的。相信对将来三个以上的物体进行比较有一定的帮助。

  整个活动让幼儿在魔术中开始、游戏中结束,整体感觉孩子们能尽快地融入整个活动的氛围,都还挺开心的。

  使幼儿通过比较来区别物体的高矮,知道哪个高,哪个矮或是一样高,并能按高、矮排序。

  比较区别物体的高矮。

  明确必须在同一*面比较高矮。

  讲解法,实践法

  第一课时

  学会区别物体的高矮,知道哪个高哪个矮或是一样高,能按高矮排序。

  学会区别物体的高矮。

  知道在同一*面内比较高矮

  投影、米尺、挂图、自备学具。

  一、导入:

  谈话: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举例子、说一说是怎么比较的?

  (1、比较大小; 2、认识颜色。)

  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比高矮。(板书)

  二、新授:

  1、目测高矮。

  引导学生观察,运用此比较物体的方法,目测判断,训练、培养学生比较高矮的能力。

  方法:

  抽出两组学生进行比高矮活动。(教室前面)

  (1)两个同学比;

  (2)左边的同左边的比;

  (3)右边同右边的比;

  (4)左边的同右边的比;

  (5)右边的同左边的比;

  提示:(指名)说说比较高矮是要注音什么? 【注意:在幼儿说的过程中,引导幼儿说完整话,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讲解要求:比较时——比较的同学同时站在地面上,不能垫脚。其余学生目测比较高矮。

  2、指导学生观察挂图。

  1)想一想:哪只长颈鹿高?哪只长颈鹿矮?

  ①方法:

  (1)两只比;

  (2)左边的同左边的比;

  (3)右边同右边的比;

  (4)左边的同右边的比;

  (5)右边的同左边的比;

  ②高的长颈鹿与树比;哪个高哪个矮?矮的长颈鹿与树比,哪个高哪个矮?同桌的相互说一说。

  指名说——大家评价。(大长颈鹿比小长颈鹿高,小长颈鹿比大长颈鹿矮)观察挂图

  2)想一想,说一说:哪个瓶子高?哪个瓶子矮?

  互相说一说。(大绿瓶比小白瓶高,小白瓶比大绿瓶矮。)

  3、活动:自选伙伴,比高矮。(引发学生学*兴趣)

  要求:每个学生可以选甲、乙两个同伴,分别与他们比。

  并说出:我与某某比谁高谁矮;(训练学生口语能力)

  1)自由结伴比,并说一说。

  2)指名小组到前面说一说。

  练*目的:通过此练*,让学生体会由于比较对象的不同,会得出同样一个“我”有时“高”,有时“矮”的不同的比较结果。

  三、指导练*:

  游戏:排队——看看哪个组排得对?

  要求:各小组到教室前面由矮到高排队。比一比,哪组排得对,排得快?

  练*1:打开书第6页,观看书中六个小朋友排队的图,讲一讲哪个小朋友排错了位置?他们应该排在哪里?你帮他行吗?(从高到矮)

  练*2:各小组同学打乱顺序排列进行排序游戏,说一说。

  1)如果从高到矮排序,应该怎样做?看看有没有站错的给他纠正过来。

  2)如果从矮到高排序,应该怎样做?看看有没有站错的给他纠正过来。

  练*的目的:从实物到抽象,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思维活动。

  四、总结。

  谈话: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对你的生活学*有帮助吗?(表扬、鼓励)

  五、作业:练*比较高矮。(注意说完整话)

  1、比 长 短

  2、学*用重叠和目测比较方法,比较物体的长短,说出哪个长,哪个短或一样长。

  活动目标


《比长短、高矮》教案菁选(扩展4)

——比长短小班教案 (菁华3篇)

  活动目标

  1、在尝试中能用目测和一一对应的方式比较长短,体验自己发现结果的成功感。

  2、学*按照游戏规则进行活动。

  3、通过让对同类物体进行长短比较,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4、能够比较和区别物体的长短。

  5、学*用并置的方法区别物体的长短。

  活动准备

  1.篮子(人手一只)、吸管、彩带、(每人两件,一件长的,一件短的)

  2.录音机、音乐《小鸟飞》《娃哈哈》《小兔跳》

  3.小兔、小猴头饰(都带上尾巴,其中小兔是短的尾巴,小猴是长的尾巴)

  活动过程

  1、出示物品,引起幼儿兴趣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很多好玩的东西,但是请你们玩之前呢,老师有个要求,就是你们在玩的时候仔细看看这些东西有什么特点,你觉得它们是怎样的?

  2、每人一个袋子,里面装着准备好的物品,幼儿自由尝试发现问题。

  3、2分钟后请幼儿讨论发现的问题。

  4、提出要求,引导幼儿再次尝试现在请小朋友从你们的袋子里拿出相同的东西,玩一玩,比一比,看看这次聪明的你们又能发现什么?

  5、幼儿把发现结果说出来。

  出示带子刚才小朋友都很聪明,说出了自己发现的问题。现在看看老师袋子里面又有什么东西呢?。

  看棍子,幼儿说出自己看到的情况。

  教师小结:多出来的这里是长的,出示字:长。幼儿唱读。

  这边没有的是短,出示字:短。幼儿唱读。

  结束活动

  1、游戏:听信号做动作教师说长,幼儿用两只手比长,开始时带着幼儿做。教师说短,幼儿用手比短。

  2、游戏:看表演现在呢,有两只小动物要给小朋友表演,大家一起去看,好吗?幼儿听音乐《娃哈哈》离开位置,到前面。

  老师有个要求,就是要看清楚等下出来的小动物谁的尾巴是短的?现在请小朋友准备好啦,小动物要表演了。

  教师带上头饰扮演小兔小猴。

  幼儿回答是小兔后,放音乐《小兔跳》带领幼儿学小兔跳。

  小朋友都很棒,现在我们一起做小兔去拔萝卜啦。

  活动目标

  1.能按物体的长短分类。

  2.喜欢参加分类活动,能耐心按规则进行分类。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发幼儿学*的兴趣。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班级的旧图画笔若干;高笔筒、矮笔筒(可用大号牙膏盒在2/3处一分为二)人手各一个。

  活动过程

  1.介绍活动内容及规则

  出示旧图画笔及高矮笔筒,告诉幼儿:班级的图画笔需要整理,请小朋友来帮忙,把长的插在高笔筒内,短的插在矮笔筒内。

  2.幼儿进行长短分类

  请每个幼儿自己取一高一矮的笔筒各一个,分别选长或短的图画笔插入相应的笔筒,直至插满。

  3.检查分类结果

  请幼儿相互检查分类结果,看看长笔都有哪些颜色,以及短笔都有哪些颜色。

  活动延伸

  在进行本活动时,还可根据物体的大小、颜色进行分类。例如:让幼儿对图书、积木进行分类整理。整理画笔、图书、积木的活动可放在一个单位时间内进行,也可以分几次按小组轮流操作的方式单独进行。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下来,发现幼儿之间在能力上还是有差异的,大部分幼儿能很好地进行比较,但在表达方面上就有所欠缺,部分幼儿不能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在这点上还需要进一步思考,思考如何在数学活动中引导他们大胆讲出自己的想法,并帮助他们梳理总结。

  在活动之前也看过一些关于“比长短”的文章,和同行的活动反思,所以在准备学具和提要求时更谨慎了。引出“一端对齐法”的概念,对幼儿能较快地理解还是有帮助的。相信对将来三个以上的物体进行比较有一定的帮助。

  活动目标:

  1、理解长短的概念,学*比较物体的长短,并用语言进行描述。

  2、能用一端对齐法对物体进行比较,并按照物体的长短特征进行分类。

  3、很快融入游戏氛围参与活动,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人手一只篮子。里面放有彩色纸条两根(一样长),吸管两根(有长短),彩带三条(红长、绿短、黄最短)。

  2、彩色纸一张,透明敞口塑料袋两个(袋上分别标有数字1、2)。

  3、音乐《红绸舞》。

  4、场地布置:红绿黄三个圈作舞池。

  活动过程:

  一、小魔术导入,激起兴趣、感知长短。

  (一)老师变魔术。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小魔术,睁大你们的小眼睛,看仔细喽。

  把两根相同的纸条变成一长一短。

  2、幼儿观察有何不同,说说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我们的宝宝真棒,用眼睛就能看出两根纸条不一样,一根长一根短。

  3、告诉幼儿“变”的秘密。

  (二)幼儿变魔术。

  1、幼儿从篮子里拿两根纸条学做小小魔术师。


《比长短、高矮》教案菁选(扩展5)

——比长短教学反思优选【五】份

  《长短》是第二单元中的第二节,教材将多少、长短、高矮作为一个单元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比“长短”是学生在了解比“多少”、“同样多”的基础上学*的,同时又为比“高矮”作了必要的准备。教材以一幅主题画作为教学资源,呈现出物体有长有短,通过两枝铅笔的比较,抽象出长短两个概念。做一做是启发学生用自己身边的物体比较,进一步体验比较的一般方法。练*一中的第

  5、6题,渗透比较的其他方法。本节课的教学通过引导观察,使学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学会比较长短的一般方法,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逐步培养学生会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中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首先让学生观察学具袋中的物品,把观察到的情况在组内交流,使学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同时激发学生学*兴趣。学生可能说纸条有不同颜色等,教师在巡视中加以指导或提示。

  然后通过操作探究比较长短的一般方法。比长短的方法学生可能说出以下几种:a.看出来的。b.第二根两头都比第一根少一点,所以第二个短。b.把一端对齐比出来的……只要学生能从生活经验中体验出物体有长有短就行,表达不一定非常准确,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再出示两枝颜色不同、长短不同的铅笔,说明长短是比出来的,进一步加深对长短的认识,引导学生从体验中概括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通过分组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比物体长短的方法,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最后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体验比长短的一般方法,进一步加深对学生对长短概念的认识。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身边的物品进行比较,也可以提示学生:比一比每步多长,谁跳得远等等。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游戏中去,与学生一起活动,对有创新的学生要给予表扬和肯定。学生结组活动,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或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比长短,使学生初步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安排的一组练*,可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说出比长短的多种方法,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本节课的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1.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学生操作、试说,探索新知。不要怕学生说不准,要求不宜过高。

  2.要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比较的思想,放手让学生自由活动,比什么都可以。

  《比高矮、比长短》是人教新标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课时,在实际生活中,长短、高矮联系较为紧密,而且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高矮的经验,一般他们都会进行直接判断。本着这一认识,我在日常的教学中善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进行大胆处理,创造性的设计教学过程。实践证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下面是我的教学反思。

  一、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组织了一个个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

  主要体现在如下两方面:选孩子喜欢的活动,给孩子质疑的空间,激发孩子的学*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学*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小学生学*的动力。我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以活动方式激发学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参与学*。如:当学生已经会用谁比谁长谁比谁短来形容物体长短时,我故意拿出两支长短不同的`粉笔,错开用手捏住一端,让学生猜一猜谁比谁长。孩子都喜欢猜一猜,一下来了兴趣,大部分学生脱口而出,说长出的那支长。但会仔细观察的孩子,却说不一定。我趁机让他说为什么,然后给大家看结果。在同学们看到结果与想象不一样的时刻,也就明白了那个学生为什么说不一定的道理。以此引出没有一头对齐的物体,不能直接判断谁长谁短,要让人一眼看出谁比谁长,最好一头对齐比。学生这时便会真正心服口服,以后比长短时不自然的就会用一头对齐的方法。

  二、联系实际生活,探索比的方法,巩固比的技能。

  当学生学会了比长短、高矮后,联系生活经验,说说、比比身边的事物,以四人小组讨论的方式展开,合作交流。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并在交流成果中,学生不断地体尝成功,欣赏自己的发现,感到“我行”,欣赏本组的发现,感到我们小组棒,看到全班的发现,又会意识到全班同学都很聪明。这样既有助于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又能增强学生合作学*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曾经读到过这样一句话,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兴趣是作为人的一种内部活动动机。

  为此,如何让学生对学*数学产生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先决条件。本节课学*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轻重,学*这部分内容的基础是小朋友在生活中已经积累的一些直接经验。这是学生入学后的第二节课,小朋友对小学学*生活还不熟悉,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老师和学生比身高着手进行教学,我创设老师和学生比身高的情境,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经验可以直观比较出结果,激发学生比较的兴趣,明确在日常生活中比较的需要。接着我准备借助多媒体出示校园生活的情境,组织学生观察、交流搜集到的信息,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使学生感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起学生比较的欲望。借此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之后,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比一比,通过小组的合作与交流,体会比较方法,感受长短、高矮、轻重都是比较的结果,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这节课中,我着重训练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能用一句话准确地概括出比较的结果,有的学生明白结果,但要能正确地表达出来,一部分学生还要加强数学语言方面的训练。

  四、我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以活动方式激发学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参与学*。

  如:当学生已经会用谁比谁长谁比谁短来形容物体长短时,我故意拿出两支长短不同的粉笔,错开用手捏住一端,让学生猜一猜谁比谁长。孩子都喜欢猜一猜,一下来了兴趣,大部分学生脱口而出,说长出的那支长。但会仔细观察的孩子,却说不一定。我趁机让他说为什么,然后给大家看结果。在同学们看到结果与想象不一样的时刻,也就明白了那个学生为什么说不一定的道理。以此引出没有一头对齐的物体,不能直接判断谁长谁短,要让人一眼看出谁比谁长,最好一头对齐比。学生这时便会真正心服口服,以后比长短时不自然的就会用一头对齐的方法。

  本节课不足的地方:

  1、在学生反馈时所作的点评,反复用同一种方式表达,显得不够生动也缺少启发性。

  2、课堂中的提问不够精炼。有些问题我反复问,其实是没有必要的,只要目标达到了,下面的该做只是巩固和提高,而不是反复在同一层次上反复练*。因此我意识到课堂中提问应尽量简练,尽量与教学目标相结合,难易合适而富有启发性。不应该提过于简单零碎的问题,这对于学生的思维深度没有促进提升的作用。

  3、还应该注意的是,同学们刚升入一年级,有的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爱做小动作,在教学中还应加强纪律管理。

  《比长短》是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比一比》内容中的一个部分,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主动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渗透重要的数学思想。重视比较的方法,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和判断能力。

  我还记得二年前我第一次任教《比长短》时,首先让学生比较两个孩子手中的绳子,学生有的说男孩子手中的绳子长,有的说女孩子手中的绳子长。当学生的回答出现不一致时,我马上提出:“你有什么好办法让老师一眼就知道谁手中的绳子长?”这个问题一抛出,我马上请学生同桌讨论,当我一个个询问学生办法时,发现学生的语言表达存在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是意思说不清楚,有的是词不达意,还有的语言颠倒……而现在我就知道,学生根本就不知道应该把绳子从小朋友的手中拿下来,然后再把两根绳子的一端对齐,拉直,看另外一端,另外一端长的那根绳子就长,另外一端短的那根绳子就短。而今年我在任教时,不是马上进行比较长短,而是先出示两根绳子,一端对齐的,拉直的,让学生比较谁长,谁短。紧接着马上出现两根拉直的绳子,一端没有对齐,“你能马上说出谁长谁短吗?为什么?”通过与之前图的比较,在通过思维斗争让学生知道两根绳子的一端要对齐,从而引出一端对齐。学生也更加能理解什么叫一端对齐,学生也能马上用语言表达出一端对齐了。随后我就马上出示两根一端对齐而没有拉直的绳子,让学生比较长短,“这两根绳子一端对齐了,你能马上比较出长短了吧?”“怎么不能比较长短?你是怎么想的?”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学生知道,比较这个两根绳子的长短还需要拉直也就是必须直直的`。通过三幅比较长短的图,总结出应该要一端对齐,要拉直后才能比较长短。最后出示书本的例题,让学生比较两个孩子手中的绳子,这个时候不再有以前的情况,学生众说纷纭,而是学生很统一的说要把绳子的一端对齐,把绳子拉直。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较长短,我还特意准备了两根绳子,让学生体会比较长短的方法即一端对齐和拉直。通过学生操作活动,把数学思想运用其中。

  曾经的我觉得比较长短不就是很简单的事情嘛。而现在我知道,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老师需要慢慢地扶着,慢慢地渗透知识点,让每个学生都能理解知识。

  《长短》是第二单元中的第二节,教材将多少、长短、高矮作为一个单元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比“长短”是学生在了解比“多少”、“同样多”的基础上学*的,同时又为比“高矮”作了必要的准备。教材以一幅主题画作为教学资源,呈现出物体有长有短,通过两枝铅笔的比较,抽象出长短两个概念。做一做是启发学生用自己身边的物体比较,进一步体验比较的一般方法。练*一中的第5、6题,渗透比较的其他方法。本节课的教学通过引导观察,使学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学会比较长短的一般方法,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逐步培养学生会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中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首先让学生观察学具袋中的物品,把观察到的情况在组内交流,使学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同时激发学生学*兴趣。学生可能说纸条有不同颜色等,教师在巡视中加以指导或提示。

  然后通过操作探究比较长短的一般方法。比长短的方法学生可能说出以下几种:a。看出来的。b。第二根两头都比第一根少一点,所以第二个短。b。把一端对齐比出来的……只要学生能从生活经验中体验出物体有长有短就行,表达不一定非常准确,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再出示两枝颜色不同、长短不同的铅笔,说明长短是比出来的,进一步加深对长短的认识,引导学生从体验中概括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通过分组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比物体长短的方法,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最后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体验比长短的一般方法,进一步加深对学生对长短概念的认识。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身边的物品进行比较,也可以提示学生:比一比每步多长,谁跳得远等等。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游戏中去,与学生一起活动,对有创新的学生要给予表扬和肯定。学生结组活动,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或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比长短,使学生初步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安排的一组练*,可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说出比长短的多种方法,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本节课的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1。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学生操作、试说,探索新知。不要怕学生说不准,要求不宜过高。

  2。要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比较的思想,放手让学生自由活动,比什么都可以

  《长短》是第二单元中的第二节,教材将多少、长短、高矮作为一个单元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比“长短”是学生在了解比“多少”、“同样多”的基础上学*的,同时又为比“高矮”作了必要的准备。教材以一幅主题画作为教学资源,呈现出物体有长有短,通过两枝铅笔的比较,抽象出长短两个概念。做一做是启发学生用自己身边的物体比较,进一步体验比较的一般方法。练*一中的第

  5、6题,渗透比较的其他方法。本节课的教学通过引导观察,使学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学会比较长短的一般方法,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逐步培养学生会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中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首先让学生观察学具袋中的物品,把观察到的情况在组内交流,使学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同时激发学生学*兴趣。学生可能说纸条有不同颜色等,教师在巡视中加以指导或提示。

  然后通过操作探究比较长短的一般方法。比长短的方法学生可能说出以下几种:a.看出来的。b.第二根两头都比第一根少一点,所以第二个短。b.把一端对齐比出来的……只要学生能从生活经验中体验出物体有长有短就行,表达不一定非常准确,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再出示两枝颜色不同、长短不同的铅笔,说明长短是比出来的,进一步加深对长短的认识,引导学生从体验中概括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通过分组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比物体长短的方法,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最后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体验比长短的`一般方法,进一步加深对学生对长短概念的认识。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身边的物品进行比较,也可以提示学生:比一比每步多长,谁跳得远等等。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游戏中去,与学生一起活动,对有创新的学生要给予表扬和肯定。学生结组活动,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或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比长短,使学生初步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安排的一组练*,可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说出比长短的多种方法,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本节课的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1.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学生操作、试说,探索新知。不要怕学生说不准,要求不宜过高。

  2.要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比较的思想,放手让学生自由活动,比什么都可以。


《比长短、高矮》教案菁选(扩展6)

——小班教案比较长短实用五篇

  【活动目标】

  1、感知大象、小猪的鼻子长短,目测兔子、狐狸的耳朵长短,理解儿歌内容。

  2、喜欢朗读儿歌,愿意在集体面前大声朗读儿歌。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认识自己的手指,知道自己的手指有长也有短,有粗也有细。

  2、物质准备:PPT电子图片;幼儿每人3张小图片;幼儿座位布置成半圆型。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辨认自己的十个手指。

  师:孩子们,请你们伸出自己的小手,前前、后后,仔细地看一下,你们的小手是长什么样子的呢?

  师: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双小小手,都有十个手指头。那么,请你们想一想,这十个手指头都长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呢?

  师:一双小小手,十个手指头,中指最最长,大拇指和小拇指最短,宝宝的手指有长也有短。

  二、自主学*:观察核心图片“手指图”。

  师: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一张图片,在这一张图片上面你看到了什么?请你介绍一下,好吗?

  师:这4个小动物是4个手指偶,你知道它们是谁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师:大象的鼻子长,小猪的鼻子短;兔子的耳朵长,狐狸的耳朵短。

  三、欣赏诗歌:倾听并跟念儿歌“比长短”。

  师:现在,我来念一首儿歌,请你们认真听一听,一边听、一边想,在这一首儿歌中,你听到了什么?待会儿,请你介绍给大家,好吗?

  师:大象的鼻子长,小猪的鼻子短;兔子的耳朵长,狐狸的耳朵短;宝宝的手指有长也有短(教师有感情地朗诵儿歌)。我们一起跟着老师,有感情地来念一遍,好吗?一边念儿歌,一边还可以做动作呢?大家一起来试一试吧!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有感情地朗诵儿歌,并将儿歌回家念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锻炼幼儿“勇敢展示、自信表现”的好*惯。

  活动目标:

  1、通过让对同类物体进行长短比较,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2、能够比较和区别物体的长短。

  3、学*用并置的方法区别物体的长短。

  活动准备

  1、趣味练*:比较概念(3-13-2)2、长短不同物品、幼儿学具。

  活动过程

  一、导入谈话导入:小朋友,老师这里有两根魔棒,你能看出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让幼儿发现长短不同。)

  二、展开

  1.通过操作,学*并置比较法。

  教师出示长短不同的物品,让幼儿观察并说出物品的名称、颜色、哪个物品长?哪个物品短?

  2.用什么方法证明你说的是对的呢?

  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比出来的?

  小结:用并置比较的方法比较长短。与幼儿一起朗诵教师总结的儿歌,边说边操作。

  两个朋友比长短,先躺下,左对齐;眼睛向着右边看,就能比出长和短。

  3.趣味练*:比较长短观察图片,比较相同物体的长短。

  请幼儿看看图片哪支铅笔长?哪支铅笔短?并在最长的铅笔下面的圆圈里图上红色,在短的铅笔下面的圆圈里图上蓝色。

  4.分组操作,巩固方法。

  请幼儿在小筐里分别拿出不同的物体进行比较,相邻两名幼儿相互交流,教师进行巡回指导,重点指导掌握不好的幼儿。

  三、活动延伸教师小结后,让幼儿通过寻找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学*比较长短,形成长于短的体验。

  (活动自然结束)

  课后反思:

  整个活动下来,发现幼儿之间在能力上还是有差异的,大部分幼儿能很好地进行比较,但在表达方面上就有所欠缺,部分幼儿不能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在这点上还需要进一步思考,思考如何在数学活动中引导他们大胆讲出自己的想法,并帮助他们梳理总结。

  在活动之前也看过一些关于“比长短”的文章,和同行的活动反思,所以在准备学具和提要求时更谨慎了。引出“一端对齐法”的概念,对幼儿能较快地理解还是有帮助的。相信对将来三个以上的物体进行比较有一定的帮助。

  整个活动让幼儿在魔术中开始、游戏中结束,整体感觉孩子们能尽快地融入整个活动的氛围,都还挺开心的。

  活动目标:

  1、通过让对同类物体进行长短比较,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2、能够比较和区别物体的长短。

  3、学*用并置的方法区别物体的长短。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趣味练*:比较概念(3-1 3-2)

  2、长短不同物品、幼儿学具。

  活动过程

  一、导入谈话导入:小朋友,老师这里有两根魔棒,你能看出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让幼儿发现长短不同。)

  二、展开

  1.通过操作,学*并置比较法。

  教师出示长短不同的物品,让幼儿观察并说出物品的名称、颜色、哪个物品长?哪个物品短?

  2.用什么方法证明你说的是对的呢?

  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比出来的?

  小结:用并置比较的方法比较长短。与幼儿一起朗诵教师总结的儿歌,边说边操作。

  两个朋友比长短,先躺下,左对齐;眼睛向着右边看,就能比出长和短。

  3.趣味练*:比较长短观察图片,比较相同物体的长短。

  请幼儿看看图片哪支铅笔长?哪支铅笔短?并在最长的铅笔下面的圆圈里图上红色,在短的铅笔下面的圆圈里图上蓝色。

  4.分组操作,巩固方法。

  请幼儿在小筐里分别拿出不同的物体进行比较,相邻两名幼儿相互交流,教师进行巡回指导,重点指导掌握不好的幼儿。

  三、活动延伸

  教师小结后,让幼儿通过寻找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学*比较长短,形成长于短的体验。

  活动目标

  1. 知道物体有长有短

  2. 学*比较长短的方法,并能比较物体的长短

  3. 体验学*数学活动的快乐

  重点难点

  学*比较长短的方法,并能比较物体的长短

  活动准备

  手工制作的长短不一的两条裤子,两根金箍棒,两条丝带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以故事导入,引起幼儿兴趣(教师:今天,长颈鹿妈妈带着它的宝贝小长颈鹿要去超市买东西,他们看见了很多有趣的东西,那宝贝们想不想知道他们看见了什么有趣的东西啊?)

  二、知道物体有长有短,学会比较长短

  1.利用故事中出现的长短不一的裤子、金箍棒、丝带等物体,让幼儿知道物体有长有短

  2.通过谈话法,引导幼儿说出生活中还有什么长短不一的物体,进一步巩固知识,知道物体有长有短

  3.通过观察、谈话等方法,让幼儿学会比较长短

  4.教师总结

  知道物体是有长短的,比较长短时,要使物体的一端对齐

  活动延伸

  教师带幼儿到户外发现还有什么长短不一的物体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学生操作,学会一般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

  2.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爱护学具的良好*惯,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4.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页,“做一做”及练*一的第5、6题。

  教具、学具准备

  1.十二袋不同的物品。

  2.两枝不同颜色、不同长度的铅笔。

  教学设计

  感知物体有长、有短

  1.引导观察。

  [通过观察,使学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谈话:每组桌子上有两个纸袋。你们想知道里面装什么东西吗?两个人一袋把它们倒出来看一看,有什么?

  2.交流、汇报。

  a.问:你发现了什么?

  b.小组交流。

  c.学生汇报。

  学生可能说出三枝铅笔:一枝是红色,一枝是白色,一枝是绿色;两把尺子:一把是白色,一把是蓝色;三根毛线:一根是红色,一根是粉色,一根是蓝色。

  d.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有长、有短。

  (板书:cháng长、duǎn短)

  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

  [通过分组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比物体长短的方法,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1.提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呢?

  2.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3.小组汇报。

  学生可能说出:

  a.看出来的。

  b.把学具横着*放在桌面上,一头儿对齐或竖着戳在桌面上,比出物体的长短。

  c.两头儿都不对齐。如图:从而比出物体的长、短。

  ……

  (由于观察、比较的方法不同,会得了不同结论,只要有道理,教师就给予肯定。)


《比长短、高矮》教案菁选(扩展7)

——比长短大班教案实用5份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区别长短、宽窄、厚薄,并能用词表达。

  2、让幼儿学*按照长短、宽窄、厚薄的差异进行正逆排序,初步体验序列中物体的相对性和可变性。

  3、鼓励幼儿完成多种活动内容,并大胆讲述操作过程和操作结果。

  4、让幼儿学*简单的数学题目。

  5、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引导幼儿学*按照物体长短、宽窄、厚薄的差异进行正逆排序。

  2、难点:引导幼儿不受物体颜色、形状、材料的干扰,进行长短、宽窄、厚薄差异的排序,并在选择的过程中强化幼儿对序列中物体的相对性和可变性的体验。

  活动准备:

  1、活动室布置:摆放一些宽窄、厚薄不同的物品,如:围巾、毛巾、皮带、桌子、凳子、积木、书、毛衣、衬衫等。

  2、教具:宽窄的纸条若干(同颜色、同长度;同颜色、不同长度);按长短、宽窄、厚薄、高矮、大小、多少等差异排序好的材料纸各一张(如图1-图7);录音机、磁带。

  3、学具:每人一个信封,信封内有两张形状相同、厚薄不同的纸片;每人两张宽窄、颜色各不同的纸条:黄色的宽,绿色的窄;垫板若干;宽窄不同的布若干。

  第一组:宽窄排序材料(同颜色、同长度、宽窄不同);数字卡片;厚薄排序材料(同质料、不同厚薄);长短排序材料(同颜色、同宽窄、不同长度)。

  第二组:宽窄排序材料(不同颜色、同长度、不同宽窄);厚薄排序材料(同材料、不同颜色、不同厚薄);长短排序材料(同材料、不同颜色、不同长度)。

  第三组:宽窄排序材料(颜色、长度、宽窄均不同);厚薄排序材料(颜色、质料、厚薄均不同);长短排序材料(颜色、质料、长短均不同)。

  1、集体活动:

  1、游戏:说相反。

  2、区别宽窄:老师启发幼儿用重叠比较的方法区别宽窄。

  3、找一找屏幕中或教室里有哪些东西宽,哪些东西窄。

  4、幼儿练*按宽窄排序。(老师重点指导幼儿用重叠比较的'方法区分纸条的宽窄。)幼儿操作,老师检查。(幼儿边操作边讲述:从怎样排到怎样。)

  5、教师在幼儿摸索按宽窄排序的基础上概括按宽窄排序的方法。(再让幼儿在屏幕上操作不同的排序方法,体验序列中物体的相对性和可变性)

  6、区别厚薄:

  1.摸一摸信封里哪一块片片厚,哪一块片片薄。

  2.玩踩垫游戏。(体验哪块垫厚,哪块垫薄)

  3.想一想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东西厚,哪些东西宝。

  1.小组活动:

  按不同难度分成三个小组。(要求边操作边讲述)(争取每人都能完成三种活动)

  2.活动评价

  1.在实物投影仪中出示幼儿的操作结果,幼儿集体检查。

  2.小结。

  1.游戏活动

  彩布排序。

  活动结束:音乐起,小朋友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活动目标:

  1、通过认识长短,知道谁长、谁短,谁最长最短及是否一样长

  2、进一步学*分类

  3、培养观察、比较及动手操作活动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彩带若干,不同长短品种的笔若干

  2、彩带小棒若干

  活动过程:

  一、幼儿尝试

  1、师:小兔的好朋友要上学了,小兔准备了许多的礼物送给它,请小朋友帮小兔整理一下,用彩带把礼物扎得漂漂亮亮的,好吗?

  2、将手中不同长短品种的笔按老师的要求找出:

  (1)最长,最短(师:可是这些礼物有的长,有的短,我们来给他分分类吧)

  (2)同样长的那几根(师:小朋友们数数一样长的.有几根呀)

  (3)小结:着重说明比的方法,要两端对齐了再比

  (师:我们在比的时候呀,要两端对齐了再比,就是两只笔的端头对齐比)

  3、请幼儿再比一次,然后将一样长的放在一起

  师:小朋友比比看哪些小棒一样长,我们把一样长的放在一起

  二、师演示讲解,把彩色的小棒也按长短分类

  1、四根小棒比长短,谁最长,谁最短,有没有一样长的,礼物要用彩带扎上蝴蝶结,那才漂亮,请小朋友帮老师找出彩带

  2、两根彩带比长短是不是一样长,谁最长,谁最短

  3、用彩带扎礼物

  三、游戏

  师:小兔的好朋友接到礼物,高兴极了,和小兔一起做起了手指游戏:1、找自己的手指找出哪根最长,哪两根一样长

  2、找朋友:比比谁的手指长(一样名称的手指叠一块比)找出后,一起做手指游戏

  活动目标:启发小朋友用身体动作体会音的长短和起拍的`感觉。

  活动重点:体会音的长短。

  活动准点:数拍子。

  活动准备:小花猫、小花狗、花公鸡的头饰。

  活动过程:

  1.朗诵:跟老师轻声朗诵歌词.教师一定要按节拍朗读。

  2.拍节拍:熟练后,教小朋友按节拍拍手朗读歌词。

  3.做一做:待小朋友学会后,让他们随着歌曲做动作,进行表演。

  "伸个大懒腰":做转腰的动作;"爱把尾巴摇"可以做一个二拍子的动作,用前臂转两周来表示;"伸着脖子叫"可以做四个一拍子的动作,用手指点四下。

  4.演一演:小朋友戴上头饰,分别扮演小花猫、小花狗、花公鸡,轮流边唱边做动作。

  6、、结束。


《比长短、高矮》教案菁选(扩展8)

——《认识长短》教案合集五篇

  【目的要求】:

  1、在游戏活动中通过对应比较的方法感知物体的长短;

  2、在操作中学*比较物体的长短,找出最长和最短;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判断力,体验学*的快乐。

  【教具准备】:

  1、教具:长棒

  2、学具:

  (1)长棒

  (2)长短一样的3根铅笔

  (3)长短不一样的3根吸管

  (4)长短不一样的3条毛线

  【教学过程】:

  一、预备活动:

  走线:学生随着优美的旋律轻轻地走在线上。

  二、以“长棒城堡”引入活动。

  1、感知长短。

  师:小朋友们,欢迎来到“长棒城堡”!今天是长棒国王的节日,我们的长棒娃娃已经等候多时了。

  师:长棒过欢庆节日。看他们多高兴!这些长棒哪里不一样呢?(教师引导幼儿说出“长短”的不同)

  2、认识最长和最短。

  师:三根长棒娃娃谁最长呢?(教师引导将“长棒”一端对齐进行比较,找出哪根最长哪根最短。)

  三、出示铅笔、吸管、毛线,让学生找出最长和最短。

  师:咦,铅笔朋友、吸管朋友,还有毛线朋友也来比长短了,请小朋友帮忙找找看谁最长,谁最短。你怎么知道?用什么方法知道的?

  四、学生操作:

  1、教师提出要求:

  (1)比较时一定要将长棒一端对齐进行比较。

  (2)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哪根棒子最长;哪根棒子最短。

  五、游戏活动:比一比

  师:盛大的舞会就要开始了,请小朋友们每人邀请一根长棒娃娃一起跳舞吧。和你的好朋友比一比,并要说出:我的最长(短)。

  六、收拾学具,活动自然结束。

  师:长棒娃娃要回家了,现在请小朋友轻轻地把它们送回家吧。

  【目的要求】:

  1、在游戏活动中通过对应比较的方法感知物体的长短;

  2、在操作中学*比较物体的长短,找出最长和最短;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判断力,体验学*的快乐。

  【教具准备】:

  1、教具:长棒

  2、学具:

  (1)、长棒

  (2)、长短一样的3根铅笔

  (3)、长短不一样的3根吸管

  (4)、长短不一样的3条毛线

  【教学过程】:

  一、预备活动:

  走线:学生随着优美的旋律轻轻地走在线上。

  二、以“长棒城堡”引入活动。

  1、感知长短。

  师:小朋友们,欢迎来到“长棒城堡”!今天是长棒国王的节日,我们的长棒娃娃已经等候多时了。

  师:长棒过欢庆节日。看他们多高兴!这些长棒哪里不一样呢?(教师引导幼儿说出“长短”的不同)

  2、认识最长和最短。

  师:三根长棒娃娃谁最长呢?(教师引导将“长棒”一端对齐进行比较,找出哪根最长哪根最短。)

  三、出示铅笔、吸管、毛线,让学生找出最长和最短。

  师:咦,铅笔朋友、吸管朋友,还有毛线朋友也来比长短了,请小朋友帮忙找找看谁最长,谁最短。你怎么知道?用什么方法知道的?

  四、学生操作:

  1、教师提出要求:

  (1)、比较时一定要将长棒一端对齐进行比较。

  (2)、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哪根棒子最长;哪根棒子最短。

  五、游戏活动:比一比

  师:盛大的舞会就要开始了,请小朋友们每人邀请一根长棒娃娃一起跳舞吧。和你的好朋友比一比,并要说出:我的最长(短)。

  六、收拾学具,活动自然结束。

  师:长棒娃娃要回家了,现在请小朋友轻轻地把它们送回家吧。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比较长短的方法,能独立地给2件同类物体比较长短。

  2、引导幼儿描述比较结果,感知长短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同种不同长度的铅笔、吸管、标记图一张。

  活动过程:

  一、出示视频

  二、出示铅笔和吸管,引出课题。

  问:这些铅笔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你是怎么知道的?(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说说)对了,这些纸条有的长有的短。哪根是最长的?哪根最短呢?

  三、引导幼儿学*比较长短。

  1、学*两支铅笔、吸管比较长短。

  这两支铅笔哪支长?哪支短呢?可以用什么方法比出来的呢?(把两只放在一起比一比,其中一端要对齐)。

  小结:原来比的.时候,要把两根支铅笔靠在一起,下端对齐,这样就能看出哪支长,哪支短了。

  2、学*三支铅笔、吸管比较长短。

  问:老师这里还有一支铅笔和吸管,哪它是短的还是长的呢?现在又该怎样比了呢?现在长的铅笔和短的铅笔发生变化了吗?长的变成了什么?短的又变成怎么样了?

  小结:比的时候,仍然要把铅笔靠在一起,下端对齐,这样就能看出哪支长的,哪支是短的,哪支是最短的?原来物体的长短是相对的,比较的物体不同,长短也不相同。

  四、学*按长短排序

  1、(出示排队标记),小朋友看这是什么标记?(排队标记)。怎样排呢?小朋友想想哪支铅笔排应该排在最前面,哪支铅笔跟在它的后面,哪支排在最后面?

  2、幼儿说,教师在黑板上操作,然后集体验证操作结果。

  3、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说出操作结果。

  五、完成书上的操作练*。

  【目的要求】:

  1、在游戏活动中通过对应比较的方法感知物体的长短;

  2、在操作中学*比较物体的长短,找出最长和最短;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判断力,体验学*的快乐。

  【教具准备】: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