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教案 (菁华5篇)

首页 / 教案 / | 2022-10-27 00:00:00 教案,数学

小学三年级数学《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教案1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1就商0这种除法笔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强学*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题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例题图,问:从图上知道了什么?

  要求“后4天*均每天生产鸡蛋多少千克”,算式怎么列?

  2、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谈话:432÷4商是几位数,大约等于多少,请同学们先估算一下。

  指名回答。

  要求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学生的计算情况。

  评讲:十位上的3除以4不够商1怎么办?商十位上的0能不能丢,为什么?

  问:根据刚才的估算看看我们笔算的结果怎么样?做题之前或之后的估算对笔算会有什么好处?

  小结:做笔算除法时,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那一位的上面写0。为了防止漏写0,最好在笔算之前或笔算之后再估算一下商的位数或大致结果。

  二、完成“试一试”

  出示题目,先说说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统计正确率,帮有错误的同学分析错误原因,再订正。

  问:“试一试”的两道题和例题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三、巩固提高

  1、想想做做1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选两题让学生说计算过程。

  统计正确率,指导有错的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再订正。

  2、想想做做2

  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要求:先找出错在哪里,再改正。

  谈话:对于这节课所学的内容,你觉得在做笔算除法时要注意些什么?

小学三年级数学《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教案2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1就商0这种除法笔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强学*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题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例题图,问:从图上知道了什么?

  要求“后4天*均每天生产鸡蛋多少千克”,算式怎么列?

  2、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谈话:432÷4商是几位数,大约等于多少,请同学们先估算一下。

  指名回答。

  要求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学生的计算情况。

  评讲:十位上的3除以4不够商1怎么办?商十位上的0能不能丢,为什么?

  问:根据刚才的估算看看我们笔算的结果怎么样?做题之前或之后的估算对笔算会有什么好处?

  小结:做笔算除法时,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那一位的上面写0。为了防止漏写0,最好在笔算之前或笔算之后再估算一下商的位数或大致结果。

  二、完成“试一试”

  出示题目,先说说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统计正确率,帮有错误的同学分析错误原因,再订正。

  问:“试一试”的两道题和例题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三、巩固提高

  1、想想做做1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选两题让学生说计算过程。

  统计正确率,指导有错的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再订正。

  2、想想做做2

  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要求:先找出错在哪里,再改正。

  谈话:对于这节课所学的内容,你觉得在做笔算除法时要注意些什么?

小学三年级数学《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教案3

  教学内容:P16——17例6、例7

  要求:掌握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后,遇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那位上商0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104×4=4161003×4=4012

  416÷4=□4012÷4=□

  先求出积,再转化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看看商有什么特点?

  二、展开

  这两道题商中间都有0,怎样用竖式计算?

  1.学生尝试416÷4

  2.师生共同列竖式计算,边讨论边板演计算:十位上为什么商0?

  用4去除被除数十位上的1,不够商1,就要在十位上写0,把个位上的6移下来,再继续除。

  3、4012÷4学生独立练*

  中间有几个0?它们是怎么来的?

  4、光荣题:563÷8

  学生独立尝试并验算,师板演

  说:商末尾为什么会有一个0,这个0是怎么来的?计算时应注意什么?怎样验算?

  5、讨论:什么时候用0占位?

  三、巩固:

  ①1700÷5722÷3(先说商的位数再计算)

  ②练一练:

  ③改错:说说错误原因。

小学三年级数学《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教案4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末尾有0的除法笔算方法。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

  2、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独立探索计算方法,再交流比较不同的算法,得到简便的方法。并能规范书写、正确笔算。

  教学重难点:

  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笔算过程方法,0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图片出示)同学们,你们观察一下这幅图,图上都有些什么?让学生说说,说明3只兔子去采蘑菇,3只猴去采桃子。

  2、(出示问题)*均每只兔能采几个蘑菇?地上有几个蘑菇?

  让学生列出算式:6÷3=2(个)(出示问题)*均每只猴能采几个桃?树上有几个桃子?一个桃子都没有,我们用哪个数表示?0。那每只猴子能采到几个桃?0个请学生列出算式:0÷3=0

  3、那如果有4只猴子去采呢?怎样算?

  0÷4=0那0÷7等于几呢?0÷9、0÷13……呢?

  (你知道了什么?让学生归纳出结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强调除数不为0))

  二、教学笔算

  1、复*0在记数中的占位作用27、207、270这三个数一样吗?哪里不同?有0、无0或0所在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数相同吗?

  2、出示例题,请学生读题。怎样列式?请学生列出算式?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列?说明隐含条件:一个星期是7天。210÷7=

  3、结果是多少呢?你能自己算一下吗?让学生独立计算

  4、交流算法,让学生起来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教师进行板*载并做总结评价,对于好方法给予表扬。

  5、用竖式计算根据前面我们学*的除法笔算方法,这道题目是这样笔算的,

  6、教学一般写法我们看到最后把0移下来后,商0,再乘与除数又等于0,所以,我们计算的时候可以简单的写:板书一般写法。

  说明:商的末尾如果是商0,那只要直接商0,不用再去乘除数。被除数的末尾是0,也不用移下来。

  练*:360÷9421÷7

  7、教学试一试

  出示题目,先估计商是比100小还是比100大?并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你能把这两题笔算出结果吗?让学生独立进行笔算。

  8、组织交流让学生上台板演,并说说计算过程。教师进行适当的板演讲解、评价。

  (1)306除以3,当用0去除3时,商几?写在商的哪一位上,再怎样算?(强调被除数中间商0一定要写,商0后,0不用再去乘除数)把6移下来继续除。

  (2)312除以3,当把1移下来去除3时,商0,0不用去乘除数,再把2移下来,与1合起来变成12去除3

  9、总结笔算方法和注意点

  三、巩固练*

  四、全课总结

  布置作业:想想做做4

小学三年级数学《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教案5

  教学内容:练*十四第4-9题

  教学目标:进一步掌握商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能正确地计算并能验算,提高除法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商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能正确地计算并能验算。

  教学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明确练*内容。

  我们已经学过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这节课就练*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板书课题)通过练*,要更加掌握商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笔算,并且要能用学过的验算方法,检查算得对不对,提高除法计算的能力。

  3.提问:在除法笔算里,商的数位上什么时候要商0?

  二、除法练*

  1.做练*十四第4题。

  (1)除到被除数哪一位,不够商1就要在哪一位上面商0。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这一方法,按笔算法则计算练*十四第4题,并且验算。

  先让学生说说商是几位数,再指名4人板演,学生分四组练*,每组一题。

  (2)集体订正。

  提问:第二小题为什么百位、个位上都是0?第三小题为什么末尾有两个0?

  第一小题是怎样验算的?第三小题呢?验算的过程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2.做练*十四第5题。

  (1)在课本上找一找,每道题的计算对不对,不对的在课本上改正。

  (2)指名学生回答错在哪里,为什么错,是怎样改正的。(老师在小黑板上改正)

  3.对比练*

  (1)做练*十四第6题第一组题。

  指名2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本上。集体订正。

  提问:这两题的末尾为什么都是0?为什么第二小题有余数?

  (2)做练*十四第6题第二组题。

  练*方法与第一组题相同。

  集体订正后提问:这两题商里两个0的位置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不同?

  (3)做练*十四第6题第三组题。

  练*方法与上面第组相同。

  集体订正后提问:这两题商里0的位置又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不同?

  :通过这三组题的对比,我们更知道了在求出商的最高位上的数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上面商0,不能写错或随便调换位置。计算时还要注意有没有余数。

  4.说出下面每题的商是几位数,哪一位上要商0。

  306÷3360÷31÷42041÷4

  追问:哪几道有余数?

  5.做练*十四第8题。

  要求学生笔算后在书上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集体订正。

  三、课堂

  今天这节课练*了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谁来说一说,笔算除法除到被除数哪一位,在什么情况下要在商的这个数上写0?

  四、课堂作业

  练*十四第7、9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教案 (菁华5篇)扩展阅读


小学三年级数学《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教案 (菁华5篇)(扩展1)

——三年级数学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案合集10篇

  三年级数学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案 1

  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31-32页的例题7及相应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商中间有零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有零的除法;

  2.培养学生笔算除法的计算能力,养成验算的*惯;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商中间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以及被除数十位上的数为什么要落下来。

  教学准备:小黑板、投影仪、展示台、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复*准备

  1.判断下面各题的商各是几位数。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6)804 8)712 5)305 2)206

  师:请同学们想想下面各题的商最高位在什么数位上,商是几位数。

  2.笔算(选择你喜欢的一道题进行笔算,两题都算也行)。

  505÷5 804÷4

  指名演算,其余的学生做在作业本上。

  完成后,师问:为什么商中间有0?(学生回答)

  师:这两题是我们昨天学的商中间有0的除法,同学们掌握的很好,今天我们继续学*商中间有0的除法,它比昨天的还难,但只要大家用心思考、积极动脑,一样能学得很好。(板书出示课题:商中间有0的除法)

  二、探究新知

  1.电脑出示例7:(1)星光小学832名学生分4批去参观天文馆。*均每批有多少人?

  师:全班一起把题目读一遍。(学生读题)

  (1)找找这题的条件和问题是什么?(指名回答)

  (2)根据条件和问题你想怎么计算。

  师:为什么用除法,有没有别的想法?

  生:没有用除法计算最正确。

  师:他说的很好,陈老师也这么认为。接下来我们就试着独立笔算这道题。

  (3)学生试算,教师巡视,发现不同的笔算过程,并展示在黑板上。

  (4)师:这几种算法中,你认为哪种算法最好,为什么?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5)评价:班级交流哪种算法最好,对学生的算法进行评价。适时进行表扬鼓励。

  (6)归纳小结: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商中间有0的除法,它和804÷4这题都是商中间有0的除法,为什么832除以4被除数十位上的数要落下来而804除以4被除数十位上的数不用落下来呢?

  2.比较 832÷4 804÷4

  804除以4被除数十位上的数是0,落下来和个位的4相加还是等于4,落下来没有意义,所以不用落下来;832除以4被除数十位上的数是3,落下来除以4不够商一个十,和个位的4合起来就是32个一,除以4商8个一,所以要落下来。

  ______

  3.巩固5)525

  现在请同学们笔算这道题。

  学生练*后,问:你是怎样想商中间的0的,为什么?

  如果不笔算,你能不能马上判断出商中间有没有0呢?看看上面的题目能不能找出其中的规律。想一想,看谁最聪明。(最高位是除数的倍数,十位比除数小商中间一定有0。)

  三、巩固练*

  ______ ______

  1.选做 3)615 6)624

  ______ ______

  5)517 4)826

  学生完成后讲评,问:怎样检查计算是否正确呢?(验算)

  2.当一回小医生(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1 0 1 1 7

  5)5 1 5 4)4 2 8

  5 4

  5 2 8

  5 2 8

  0 0

  5.编题游戏。

  师说一位数,生说三位数使它们相除商中间有0。学生回答后再笔算进行验证。你们说了这么多数,是不是都符合游戏规则呢,想不想验证一下?笔算看看。

  四、知识应用:第33页第1题。

  306÷3 360÷3 680÷4 608÷4

  517÷5 403÷8 262÷6 564÷7

  三年级数学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案 2

  教学内容:

  上海市二期课该教材第五册P.26

  教学目标:

  1、掌握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合作精神及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掌握商末尾有0的算理。

  教学用具:

  卡片、多媒体课件、学生计算条片

  一、复*铺垫

  1、口算:60×8 30×4 20×50(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100÷2 200÷50 160÷8(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列竖式计算:37÷6 72÷4(说一说你的计算过程)

  (1)学生笔算(2)课件核对

  二、新授: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十一长假里,三年级部分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去郊游,老师取得了他们的这些信息:(课件展示)

  分别住在3个帐篷里;师生共61人;划船的有48人

  植树的有12人;

  每条船可以坐4人;

  *均分成6组

  问:根据以上信息,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怎样列算式?

  师问:比较一下这些算式,那些算式很容易得出答案?那些算式计算时会有困难?

  (61÷3会有困难,末尾有0且有余数)

  2、动手操作,突破难点:

  (1)师:把61个人*均分在3个帐篷里,就是要把61*均分成3份,我们手里有计算条片,拿出表示61的条片,试试看,把它*均分成三分,商是几?余数是几?(2)学生操作,并个别板演,得出结论:

  学生板演时师问:这两条表示什么?一块呢?

  61的条片,把它*均分成两份呢?分成6份呢?(学生熟练操作,从操作中感知商应该是整十数)。

  (3)师:这个分的过程我们还可以用除法竖式计算出来,你愿意试试看吗?

  学生尝试,教师巡视,板书不同的几种竖式(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竖式):

  师:这里有几种不同的竖式,到底哪种是正确的呢?(请正确的小朋友对着计算条片讲解),错误的算式进行改正。

  师:(指第2个竖式)在这个竖式中3×0=0,1-0=1这两部可以省略,直接在上的个位上写0。

  (5)师(指竖式)总结:在计算除数是一位数除法时,当前一位除完后没有余数,而落下的数不够商1,就直接在商的个位写0,占位(板书)。

  (擦去错误的竖式,回到课件)

  3、模仿练*:

  (1)师:同学们植树累了,想歇息一会儿,看看这边两个小朋友在干什么?(课件出示两学生在做题)他们呀在做题竞赛,想不想参与?

  (2)出题:90÷3,82÷4

  (3)师:试试看,列竖式计算,如果你觉得有困难,还可以借助学具。

  (4)交流,说说各位上为什么是0?

  4、师出课件:(一位老师)这时老师又给他们出了一道难题:201÷2,

  (1)同桌的两位小朋友合作,右边的.小朋友用学具摆一摆,分一分,左边的小朋友负责把分的过程用除法竖式表示出来。

  (2)老师请两位同桌上黑板演示。

  (3)师指黑板问:这里为什么有两个0?

  师总结:当哪一位上的数除一除数不够商1,就在哪一位的上面写0占位。

  5、师:请你们观察一下,今天我们学*的除法,都有什么特点?(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商末尾有0的除法)

  三、综合练*:

  1、不计算,判断商是几位数:

  71÷2 62÷8 302÷3(商的末尾有几个0)204÷5

  2、判断,并改错:

  3、编题游戏:

  师:瞧,小胖、小巧、小亚、小丁丁还有小兔欢欢也加入我们的课堂了,他们要跟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请你们拿出0――9数字卡片(课件出示)

  (1)4人一组,组长拿出一张卡片作为除数,其余三人拿出两张或三张卡片作被除数,组成一道末尾有零的除法,看哪一组又快又正确,老师来计时。

  (教师将学生编的题写在黑板上,集体判断正确与否,末尾有几个0?)

  (2)老师取除数,你们举被除数,看谁最符合要求。

  4、机动题:填方框:

  四、全课总结:

  几天我们主要学*了除数是一位数上末尾有0的除法,你们觉得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0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三年级数学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案 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3页的例14及“做一做”题目,练*十四的第6-10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理解商末尾补“0”的意义。掌握两位数除多位数商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

  1、口算卡片。

  540÷6072÷18140÷2560÷8

  720÷9303÷3217÷7320÷4

  2、不用计算,讲出商是几位数。

  3、改正下列各题中的错误。

  先让学生讨论,找出各题的错误原因,再由三位同学板演订正,其余同学在练*本上重算。

  二、新接。

  1、引言。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要注意商未尾的“0”;

  在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同样也要注意商末尾有“0”的情况。今天学*的内容是商末尾有0的两位数除法。(板书课题)

  2、教学例14。7820÷23

  (1)审题:商是几位数?商的最高位在哪一位上?

  (2)学生试做。两人板演。

  (3)教师巡视,将学生计算中出现的不同情况,分别写在黑板上。

  (4)结合竖式提问:

  在百位上商“3”表示多少?在十位上商“4”表示多少?个位上商“0”为什么一定要写?

  教师指出:在计算过程中,除到破除数的十位商“4”,能除尽,被除数个位上的0就不必再移下来,直接在商的个位上写0。

  3、改题。如果例3的被除数是7830,该怎么办?

  (1)指定学生板演,其余学生试做。

  (2)结合竖式讲评提问:

  ①当十位上商“4”,为什么还要把被除数的十位上的余数1与个位上的0移下来?(当十位上商“4”后,但被除数十位上还有数,因此要把1移下来,再把个位上的0移下来,10除以23,个位仍不够商1,在商的个位上写0,这时余数为10。)

  ②商的末尾不补“0”行吗?为什么?(不补0,商就不是三位数,也就不能表示3个百、4个十,而只是34,验算的结果也就不对。)

  ③怎样进行验算?(看除数与商的积、加上余数是否等于被除数。)

  三、巩固。完成第63页下面“做一做”题目。

  9180÷543749÷31

  先判断商是几位数,然后由学生独立练*。

  四、。

  今天学*的是两位数除多位数商末尾带0的除法,计算时要注意两点:

  1、试商前要先确定商是几位数。

  2、求出商的最高位后,除到被除数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商的那一位上写0。

  五、作业。练*十四的第6-10题。

  三年级数学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案 4

  教学内容:

  上海市二期课该教材第五册P.26

  教学目标:

  1、掌握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合作精神及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掌握商末尾有0的算理。

  教学用具:

  卡片、多媒体课件、学生计算条片

  一、复*铺垫

  1、口算:60×8 30×4 20×50(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100÷2 200÷50 160÷8(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列竖式计算:37÷6 72÷4(说一说你的计算过程)

  (1)学生笔算(2)课件核对

  二、新授: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十一长假里,三年级部分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去郊游,老师取得了他们的这些信息:(课件展示)

  分别住在3个帐篷里;师生共61人;划船的有48人

  植树的有12人;

  每条船可以坐4人;

  *均分成6组

  问:根据以上信息,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怎样列算式?

  师问:比较一下这些算式,那些算式很容易得出答案?那些算式计算时会有困难?

  (61÷3会有困难,末尾有0且有余数)

  2、动手操作,突破难点:

  (1)师:把61个人*均分在3个帐篷里,就是要把61*均分成3份,我们手里有计算条片,拿出表示61的条片,试试看,把它*均分成三分,商是几?余数是几?(2)学生操作,并个别板演,得出结论:

  学生板演时师问:这两条表示什么?一块呢?

  61的条片,把它*均分成两份呢?分成6份呢?(学生熟练操作,从操作中感知商应该是整十数)。

  (3)师:这个分的过程我们还可以用除法竖式计算出来,你愿意试试看吗?

  学生尝试,教师巡视,板书不同的几种竖式(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竖式):

  师:这里有几种不同的竖式,到底哪种是正确的呢?(请正确的小朋友对着计算条片讲解),错误的算式进行改正。

  师:(指第2个竖式)在这个竖式中3×0=0,1-0=1这两部可以省略,直接在上的个位上写0。

  (5)师(指竖式)总结:在计算除数是一位数除法时,当前一位除完后没有余数,而落下的数不够商1,就直接在商的个位写0,占位(板书)。

  (擦去错误的竖式,回到课件)

  3、模仿练*:

  (1)师:同学们植树累了,想歇息一会儿,看看这边两个小朋友在干什么?(课件出示两学生在做题)他们呀在做题竞赛,想不想参与?

  (2)出题:90÷3,82÷4

  (3)师:试试看,列竖式计算,如果你觉得有困难,还可以借助学具。

  (4)交流,说说各位上为什么是0?

  4、师出课件:(一位老师)这时老师又给他们出了一道难题:201÷2,

  (1)同桌的两位小朋友合作,右边的小朋友用学具摆一摆,分一分,左边的小朋友负责把分的过程用除法竖式表示出来。

  (2)老师请两位同桌上黑板演示。

  (3)师指黑板问:这里为什么有两个0?

  师总结:当哪一位上的数除一除数不够商1,就在哪一位的上面写0占位。

  5、师:请你们观察一下,今天我们学*的除法,都有什么特点?(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商末尾有0的除法)

  三、综合练*:

  1、不计算,判断商是几位数:

  71÷2 62÷8 302÷3(商的末尾有几个0)204÷5

  2、判断,并改错:

  3、编题游戏:

  师:瞧,小胖、小巧、小亚、小丁丁还有小兔欢欢也加入我们的课堂了,他们要跟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请你们拿出0——9数字卡片(课件出示)

  (1)4人一组,组长拿出一张卡片作为除数,其余三人拿出两张或三张卡片作被除数,组成一道末尾有零的除法,看哪一组又快又正确,老师来计时。

  (教师将学生编的题写在黑板上,集体判断正确与否,末尾有几个0?)

  (2)老师取除数,你们举被除数,看谁最符合要求。

  4、机动题:填方框:

  四、全课总结:

  几天我们主要学*了除数是一位数上末尾有0的除法,你们觉得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0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三年级数学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案 5

  学*内容:

  教科书28-29页例5、6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图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的计算方法。

  2、通过观察、比较,弄清商中间与末尾的不同意义。

  3、理解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4、能主动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理解0作为被除数时的意义及除数为0时的意思。从“以学生为主体”这个观点出发,让学生讨论得出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不断沟通乘除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得出规律

  将书中四幅图逐一显示,并配上解说,在故事中嵌入数学问题:

  1、4个西瓜,师徒4人,*均每人吃几个?

  2、你说孙悟空会怎么分?

  3、这时猪八戒说我来分,却偷偷的把西瓜全吃光了,

  4、沙僧急了,忙问:我们3人怎么分呀?每人能吃到几个西瓜?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

  5、0÷3=0说明其它3人分不到了,

  6、做一做:0÷2=0÷4=0÷5=

  7、讨论:0÷0=由于这个内容不是小学时学到的,但为了让学生有个认识,所以可以略带一些,当0作为除数时,是没有意义的。

  8、小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是0

  9、做一做

  0÷2=0÷4=0÷5=0÷102=0÷0=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6。

  (1)出示例6,要求李思*均每月用电数,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得:309÷3=

  (2)你认为这道题的商是几位数?

  (3)尝试用竖式计算,结果是多少?你是怎么得到的?

  (4)反馈,比较得出简便写法,指板演题,问为什么十位上要写0?

  (5)独立解决“万青*均每月用电数”,及时纠正。

  三、练*巩固

  (1)竖式计算:604÷2=840÷7=296÷4=835÷5=

  比较今天学*的与以前所学的笔算除法的联系

  揭题: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

  (2)判断题:书第30页,让学生在改错中巩固方法。

  (3)解决实际问题:第30页第4题

  四、课堂小结(略)

  五、随堂作业

  三年级数学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案 6

  教学内容:

  P1617例6、例7

  要求:

  掌握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后,遇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那位上商0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1044=41610034=4012

  4164=□40124=□

  先求出积,再转化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看看商有什么特点?

  二、展开

  这两道题商中间都有0,怎样用竖式计算?

  1.学生尝试4164

  2.师生共同列竖式计算,边讨论边板演计算:十位上为什么商0?

  用4去除被除数十位上的1,不够商1,就要在十位上写0,把个位上的6移下来,再继续除。

  3、40124学生独立练*

  中间有几个0?它们是怎么来的?

  4、光荣题:5638

  学生独立尝试并验算,师板演

  说:商末尾为什么会有一个0,这个0是怎么来的?计算时应注意什么?怎样验算?

  5、讨论:什么时候用0占位?

  三、巩固

  ①170057223(先说商的位数再计算)

  ②练一练:

  ③改错:说说错误原因。

  三年级数学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案 7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末尾有0的除法笔算方法。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

  2、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独立探索计算方法,再交流比较不同的算法,得到简便的方法。并能规范书写、正确笔算。

  教学重难点:

  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笔算过程方法,0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图片出示)同学们,你们观察一下这幅图,图上都有些什么? 让学生说说,说明3只兔子去采蘑菇,3只猴去采桃子。

  2、(出示问题)*均每只兔能采几个蘑菇? 地上有几个蘑菇?

  让学生列出算式:6÷3=2(个) (出示问题)*均每只猴能采几个桃? 树上有几个桃子?一个桃子都没有,我们用哪个数表示?0。那每只猴子能采到几个桃?0个 请学生列出算式:0÷3=0

  3、那如果有4只猴子去采呢?怎样算?

  0÷4=0 那0÷7等于几呢?0÷9、0÷13……呢?

  (你知道了什么?让学生归纳出结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强调除数不为0))

  二、教学笔算

  1、复*0在记数中的占位作用 27、207、270这三个数一样吗?哪里不同?有0、无0或0所在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数相同吗?

  2、出示例题,请学生读题。 怎样列式?请学生列出算式?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列?说明隐含条件:一个星期是7天。210÷7=

  3、结果是多少呢?你能自己算一下吗?让学生独立计算

  4、交流算法,让学生起来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教师进行板**载并做总结评价,对于好方法给予表扬。

  5、用竖式计算 根据前面我们学*的除法笔算方法,这道题目是这样笔算的,

  6、教学一般写法 我们看到最后把0移下来后,商0,再乘与除数又等于0,所以,我们计算的时候可以简单的写:板书一般写法。

  说明:商的末尾如果是商0,那只要直接商0,不用再去乘除数。被除数的.末尾是0,也不用移下来。

  练*:360÷9 421÷7

  7、教学试一试

  出示题目,先估计商是比100小还是比100大?并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你能把这两题笔算出结果吗?让学生独立进行笔算。

  8、组织交流 让学生上台板演,并说说计算过程。教师进行适当的板演讲解、评价。

  (1)306除以3,当用0去除3时,商几?写在商的哪一位上,再怎样算?(强调被除数中间商0一定要写,商0后,0不用再去乘除数)把6移下来继续除。

  (2)312除以3,当把1移下来去除3时,商0,0不用去乘除数,再把2移下来,与1合起来变成12去除3

  9、总结笔算方法和注意点

  三、巩固练*

  四、全课总结

  布置作业:想想做做4

  板书设计:

  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1)

  三年级数学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案 8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含义,并能正确口算有关0的除法。

  2、初步理解并掌握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二)过程方法:

  1、经历探索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笔算除法的计算过程。

  2、在对比中发现竖式的简便写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主动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惯。

  2、渗透学会关心他人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含义。

  2、掌握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笔算除法的简便写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铺垫,引入课题

  1、口算:

  48 + 0 0�25 32-0 0×9 3×0

  2、出示:0÷5=?设置悬念

  3、引入课题 板书:有0的除法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含义

  1、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兴趣,引入主题图

  小朋友们,还记得上次李老师给你们讲过猪八戒分西瓜的那个故事吗?今天李老师再给你们讲一个猪八戒分西瓜的故事,想听吗?

  唐僧师徒4人去西天取经,途中酷暑难耐。走着走着,孙悟空看到了一片西瓜地,他买来了4个西瓜,准备分给大家吃,你们看(课件出示主题图)。孙悟空说:“4个西瓜*均分给4个人,每人吃1个。”猪八戒抢着说:“师兄,这样分不好,你们去休息吧,我来分。”猪八戒把西瓜分成了很多小块,他一边分一边尝,嘴里还不停地说:“真好吃!真好吃!”吃着吃着他就忘了分西瓜的事,一口气把西瓜全吃光了,然后躺在地上睡着了。孙悟空和沙僧非常生气,孙悟空气愤地说:“啊?你全吃光了,我们3人怎么分呀!”

  小朋友们,你想对猪八戒说什么吗?(猪八戒你太贪吃了,你应该分给大家吃。我们要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有什么好吃的.或好玩的要学会与别人共同分享,不要只顾自己舒服而不管别人的感受。)

  2、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列出除法算式

  小朋友们,孙悟空说把4个西瓜*均分给4个人,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均每人分到几个西瓜?而实际上,这4个西瓜都被贪吃的猪八戒吃光了,这时还剩几个西瓜?一个也不剩了我们用什么来表示?把这0个西瓜*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到多少?谁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把0个西瓜*均分给3个人?那0

  除以3等于多少呢?如果把0个西瓜*均分给48个人呢?谁会列式?等于几呀?

  3、引导学生发现并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请你认真观察上边的两个除法算式(0÷3=0和0÷48=0),你发现了什么?由此我们可以得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为什么要强调“不是0”呢?也就是说被除数可以是0,但除数不能是0,为什么要规定除数不能是0?等明年你们读到四年级就知道了,这个知识点在四年级下学期的数学书里。

  还记得课前的那道关于0的除法吗?现在你知道0÷5等于多少了吗?那0÷27呢?

  (二)探索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1、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小朋友们,北京光明小学今年六一儿童节要举行跳绳比赛,三(2)班的很多同学都想参加,他们正在举行预赛呢,我们一起去看看(课件出示情境图)。从这幅图里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怎样才能知道他们谁跳得快?

  2、引导学生探索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1)我们先算张明每分钟跳多少下。怎样列算式?你会算吗?赶快拿出草稿纸试试看。谁愿意到黑板上来算一算?怎样才能知道你算的结果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课件动画演示笔算过程)。

  小朋友们,我们来看红色框内的数有什么特点?为什么都是0?这一步能不能省略掉不写呢?在笔算除法时,如果遇到被除数哪一位的数是0(而且前一位没有余数),就直接在这一位上商0。这种算法既简便又节省时间。小朋友们,请你想一想:商十位上的0可以不写吗?为什么?

  (2)刚才我们算出了张明每分钟跳203下,接下来我们算李红每分钟跳多少下。怎样列算式呢?你还会算吗?赶快动手试试看。谁愿意到黑板上来算一算?怎样才能知道你算的结果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课件动画演示笔算过程)。

  小朋友们,请你想一想,红色框内的数能省略不写吗?为什么呀?你们真聪明,一学就会了。在笔算除法时,如果遇到被除数哪一位的数是0(而且前一位没有余数),就直接在这一位上商0。这种方法真的是太好了,希望你们在以后的学*在要经常用它好吗?小朋友们,请你想一想:商个位上的0可以不写吗?为什么?

  3、引导学生观察商的特点,揭示课题

  小朋友们,请你们仔细观察,看看它们的商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们观察得真仔细,他们的商都有0,一个是商的中间有0,一个是商的末尾有0,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板书: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 小朋友们,在笔算这种除法时要注意什么呢?(课件出示 温馨提示:在笔算除法时,如果遇到被除数哪一位的数是0(而且前一位没有余数),就直接在这一位上商0。)

  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分别算出了张明和李红每分钟跳绳的次数,下面我们来比一比,看看他们谁跳得快。

  三、课堂回顾,总结提高

  小朋友们,今天的新知识我们就学完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谁愿意说给大家听听?

  四、课堂练*,内化新知

  小朋友们,你能运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去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吗?李老师这儿有两道练*题,敢不敢接受挑战?

  五、课后延伸,拓展应用

  P30练*七第1、2、4题。

  板书设计:

  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

  609÷3=203

  720÷4=180

  三年级数学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案 9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五册第9-10页。

  教学目标:

  l、熟练掌握一位数笔算除法法则的基础上,学会正确、熟练计算商末尾有0的除法并用乘法来验算。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惯。

  教学重点:掌握被除数个位上除以除数不够时,应在个位上写0。

  教学难点:初步感知和理解为什么商的个位上要写0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暑假里,三(1)班的同学出去郊游,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课件展示郊游情景:欢快的场面)

  二、探索方法,正确计算

  (一)探索计算方法

  l、课件出示:我们三(1)班老师和同学共63人来郊游,如果*均分成3组进行烧烤,谁知道我们每组有几人?

  2、指名学生说说算式,教师板书。

  3、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

  4、说说自己的方法。

  预设:(1)603=20,33=1,20+1=21;

  (2)用竖式计算

  当学生说到用竖式计算时教师板书出竖式,完成题目。

  (二)解决商末尾有0的除法。

  1、教学新题

  (课件出示)学生说:我们带了62个红薯,*均分给3组,每组分到几个?

  学生根据题目列式,教师板书出算式。

  同桌合作用学具分一分,求出结果。个别同学交流答案及方法。

  教师指出:我们可以用学具帮忙,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

  (1)学生自己列竖式计算

  (2)说说遇到什么疑惑,同桌研究个位上2除以3不够商1,怎么办?

  (3)小组内说说为什么个位上要写0;个别交流、同桌互说。

  (4)指名说说,完成板书。

  2、巩固计算方法。

  (1)课件展示图中两人在做题。教师引导:让我们去看看那两个同学在干什么好吗?(课件展示两人在进行做题竞赛)

  (2)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自己做一做。交流答案,说说个位上为什么写0。

  (3)展示图中同学做的,为他批改。

  3、学*验算。

  (1)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改错题

  (2)学生检查,说说错误之处,逐一改正。

  (3)怎样才能知道是对还是错呢?

  (4)指名学生板演验算过程。

  4、想想做做第4题。

  (1)学生分组练*、6人板演。

  (2)集体交流后让学生观察题目的答案进行分类(商末尾有0的;没有余数的;有余数的)

  让学生说说913个位上为什么有0。

  5、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分组练*,说说发现了什么?

  三、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l、课件演示想想做做第5题。

  谈话:让我们去看看他在看什么?课件演示:我在看《故事大王》共有64页,我4天看完这本书,你知道我*均每天看多少页?

  (1)学生列式计算,交流。

  (2)另一位女同学出来说:我准备 6天看完这本书,我每天看多少页,你能帮我安排一下吗?

  小组讨论怎样安排,推荐代表交流。(让学生充分说说自己怎样为她安排的,并说说理由。)

  2、天渐渐暗了,同学们准备搭帐篷了。(展示搭帐篷情景)学生说:每顶帐篷最多只能住6人,至少需要多少顶帐篷?

  学生同桌讨论;个别交流想法;同桌再说说为什么要多搭一顶帐篷。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同桌互相说说再交流。(板书课题:商末尾有0的除法)

  三年级数学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案 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熟练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笔算除法的基础上,会正确计算商末尾有0的除法。

  2、通过学*,形成一定的笔算技能。

  3、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除,商0的原理。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口答。

  2、板书下面各题,请学生在本上完成,集体订正。

  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二、探究新知

  学*例7.

  通过情境图,说一说从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我们先来解决问题(1)。

  (1)理解题意。

  根据题意可知,每根短跳绳5元,求650元能买多少根短跳绳,应该用除法计算,列式为650÷5.

  (2)探究笔算方法。

  用竖式计算650÷5时,先用5去除被除数百位上的6,在商的百位上写1,余下的1个百和5个十合成15个十,5除15个十商3,3写在十位上,个位上的0除以5得0,直接在商的个位上写0,其中0减去商和除数的乘积0的步骤可以省略不写。

  指名学生板演。

  我们再来解决问题(2)

  (1)理解题意。

  根据题意可知,每根长跳绳8元,求245元能买多少根长跳绳,还剩多少钱,应该用除法计算,列式为245÷8

  (2)探究笔算方法。

  笔算时,先看被除数百位上的数,百位上的数不够除时,看被除数的前两位,用8去除被除数百位和十位合成份数“24”,8除24得3,在商的十位上写3,接着用8去除被除数个位上的5,8除5不够商1,在商的个位上写0,被除数的个位上还余5,表明这是一道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指名学生板演。

  师生总结商末尾有0的两种情况

  ①除到被除数十位正好除尽,个位又是0,就不必再除下去,只要在个位上商0就可以。

  ②除到被除数十位正好除尽,而被除数个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就不必再除,只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落下被除数个位上的数作余数即可。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教材第25页的“做一做”

  (1)请学生自选两题在练*本上完成。

  (2)指名学生板演,,叙述自己的计算过程。

  (3)检验。

  2、病题门诊。(教材第26页练*五的第6题)

  (1)看题,明确题意。

  (2)观察各题错在哪里。

  (3)同桌互说如何改正。

  (4)在本上动笔改错。

  3、教材第26页练*五的第1、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

  四、思维训练

  教材第28页第14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教案 (菁华5篇)(扩展2)

——小学三年级数学《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教案优选【5】份

  小学三年级数学《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教案 1

  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31-32页的例题7及相应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商中间有零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有零的除法;

  2.培养学生笔算除法的计算能力,养成验算的*惯;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商中间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以及被除数十位上的数为什么要落下来。

  教学准备:小黑板、投影仪、展示台、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复*准备

  1.判断下面各题的商各是几位数。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6)804 8)712 5)305 2)206

  师:请同学们想想下面各题的商最高位在什么数位上,商是几位数。

  2.笔算(选择你喜欢的一道题进行笔算,两题都算也行)。

  505÷5 804÷4

  指名演算,其余的学生做在作业本上。

  完成后,师问:为什么商中间有0?(学生回答)

  师:这两题是我们昨天学的商中间有0的除法,同学们掌握的很好,今天我们继续学*商中间有0的除法,它比昨天的还难,但只要大家用心思考、积极动脑,一样能学得很好。(板书出示课题:商中间有0的除法)

  二、探究新知

  1.电脑出示例7:(1)星光小学832名学生分4批去参观天文馆。*均每批有多少人?

  师:全班一起把题目读一遍。(学生读题)

  (1)找找这题的条件和问题是什么?(指名回答)

  (2)根据条件和问题你想怎么计算。

  师:为什么用除法,有没有别的想法?

  生:没有用除法计算最正确。

  师:他说的很好,陈老师也这么认为。接下来我们就试着独立笔算这道题。

  (3)学生试算,教师巡视,发现不同的笔算过程,并展示在黑板上。

  (4)师:这几种算法中,你认为哪种算法最好,为什么?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5)评价:班级交流哪种算法最好,对学生的算法进行评价。适时进行表扬鼓励。

  (6)归纳小结: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商中间有0的除法,它和804÷4这题都是商中间有0的除法,为什么832除以4被除数十位上的数要落下来而804除以4被除数十位上的数不用落下来呢?

  2.比较 832÷4 804÷4

  804除以4被除数十位上的数是0,落下来和个位的4相加还是等于4,落下来没有意义,所以不用落下来;832除以4被除数十位上的数是3,落下来除以4不够商一个十,和个位的4合起来就是32个一,除以4商8个一,所以要落下来。

  ______

  3.巩固5)525

  现在请同学们笔算这道题。

  学生练*后,问:你是怎样想商中间的0的,为什么?

  如果不笔算,你能不能马上判断出商中间有没有0呢?看看上面的题目能不能找出其中的规律。想一想,看谁最聪明。(最高位是除数的倍数,十位比除数小商中间一定有0。)

  三、巩固练*

  ______ ______

  1.选做 3)615 6)624

  ______ ______

  5)517 4)826

  学生完成后讲评,问:怎样检查计算是否正确呢?(验算)

  2.当一回小医生(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1 0 1 1 7

  5)5 1 5 4)4 2 8

  5 4

  5 2 8

  5 2 8

  0 0

  5.编题游戏。

  师说一位数,生说三位数使它们相除商中间有0。学生回答后再笔算进行验证。你们说了这么多数,是不是都符合游戏规则呢,想不想验证一下?笔算看看。

  四、知识应用:第33页第1题。

  306÷3 360÷3 680÷4 608÷4

  517÷5 403÷8 262÷6 564÷7

  小学三年级数学《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教案 2

  教学内容:课本第28-29页的例5和例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是0”。

  2.能熟练掌握一位数笔算除法法则的基础上,学会正确、熟练计算“商中间有零的除法”。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惯。

  教学难点:商中间有0的两种情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我们来看一幅画,楼老师给大家来讲一个故事。

  孙悟空找来4个西瓜,说每人分一个。猪八戒非常积极说:“我来分。”贪吃的猪八戒看到西瓜嘴都馋了,他想反正有4个我吃掉一个吧,就这样他一个又1一个把4个西瓜全吃完了,这下他怎么分给孙悟空、沙和尚和唐僧啊?

  二.新课

  1、西瓜一个都没有了,其他3人可以分到多少?谁会算?

  0÷3=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启发学生想:根据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要求0除以3得几,就得想几和3相乘得0。

  再让学生想一想:0÷2=?,0÷4=? 0÷5=?……

  由此概括出: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

  2、出示例题6

  309÷3=

  (1)要求学生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列竖式进行计算。

  (2)当学生计算到十位时,教师重点指导:由于被除数是0,0除以3得0,所以十位要商0。0和除数3相乘得0,0减0得0。

  (3)计算完毕后,向学生说明中间用3除0的那一步,可以省略。并要求学生用虚线圈起来。

  (4)问:竖式中用3除0的这一步可以省略,那么,商十位上的“0”可不可以省略呢?为什么?(不可以省略,因为0起的是占位的作用)

  (5)现在,我们把这题用简便写法完整的做一遍。(找一同学板演)

  (6)巩固算理:

  ①404÷4=11。讨论:这题的结果正确吗?商中的两个“1”应在什么数位上?为什么?商的十位上为什么要写0?应该怎样改正?

  ②做一做:

  402÷2 609÷3

  汇报、交流

  3、420÷3=

  先由学生独立试做。

  汇报、交流

  明确:在除的过程中哪位不够商1就在那一位上商0占位。

  4、试一试

  750÷5 980÷7

  对比例两题,今天学*的除法有什么共同点?(板书课题:商中间有0的除法)。在计算中应注意什么?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研究的是“商中间有零的除法”。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三年级数学《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教案 3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含义,并能正确口算有关0的除法。

  2、初步理解并掌握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二)过程方法:

  1、经历探索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笔算除法的计算过程。

  2、在对比中发现竖式的简便写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主动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惯。

  2、渗透学会关心他人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含义。

  2、掌握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笔算除法的简便写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铺垫,引入课题

  1、口算:

  48+00﹢2532-00×93×0

  2、出示:0÷5=?设置悬念

  3、引入课题板书:有0的除法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含义

  1、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兴趣,引入主题图

  小朋友们,还记得上次李老师给你们讲过猪八戒分西瓜的那个故事吗?今天李老师再给你们讲一个猪八戒分西瓜的故事,想听吗?

  唐僧师徒4人去西天取经,途中酷暑难耐。走着走着,孙悟空看到了一片西瓜地,他买来了4个西瓜,准备分给大家吃,你们看(课件出示主题图)。孙悟空说:“4个西瓜*均分给4个人,每人吃1个。”猪八戒抢着说:“师兄,这样分不好,你们去休息吧,我来分。”猪八戒把西瓜分成了很多小块,他一边分一边尝,嘴里还不停地说:“真好吃!真好吃!”吃着吃着他就忘了分西瓜的事,一口气把西瓜全吃光了,然后躺在地上睡着了。孙悟空和沙僧非常生气,孙悟空气愤地说:“啊?你全吃光了,我们3人怎么分呀!”

  小朋友们,你想对猪八戒说什么吗?(猪八戒你太贪吃了,你应该分给大家吃。我们要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有什么好吃的或好玩的要学会与别人共同分享,不要只顾自己舒服而不管别人的感受。)

  2、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列出除法算式

  小朋友们,孙悟空说把4个西瓜*均分给4个人,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均每人分到几个西瓜?而实际上,这4个西瓜都被贪吃的猪八戒吃光了,这时还剩几个西瓜?一个也不剩了我们用什么来表示?把这0个西瓜*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到多少?谁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把0个西瓜*均分给3个人?那0

  除以3等于多少呢?如果把0个西瓜*均分给48个人呢?谁会列式?等于几呀?

  3、引导学生发现并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请你认真观察上边的两个除法算式(0÷3=0和0÷48=0),你发现了什么?由此我们可以得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为什么要强调“不是0”呢?也就是说被除数可以是0,但除数不能是0,为什么要规定除数不能是0?等明年你们读到四年级就知道了,这个知识点在四年级下学期的数学书里。

  还记得课前的那道关于0的除法吗?现在你知道0÷5等于多少了吗?那0÷27呢?

  (二)探索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1、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小朋友们,北京光明小学今年六一儿童节要举行跳绳比赛,三(2)班的很多同学都想参加,他们正在举行预赛呢,我们一起去看看(课件出示情境图)。从这幅图里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怎样才能知道他们谁跳得快?

  2、引导学生探索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1)我们先算张明每分钟跳多少下。怎样列算式?你会算吗?赶快拿出草稿纸试试看。谁愿意到黑板上来算一算?怎样才能知道你算的结果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课件动画演示笔算过程)。

  小朋友们,我们来看红色框内的数有什么特点?为什么都是0?这一步能不能省略掉不写呢?在笔算除法时,如果遇到被除数哪一位的数是0(而且前一位没有余数),就直接在这一位上商0。这种算法既简便又节省时间。小朋友们,请你想一想:商十位上的0可以不写吗?为什么?

  (2)刚才我们算出了张明每分钟跳203下,接下来我们算李红每分钟跳多少下。怎样列算式呢?你还会算吗?赶快动手试试看。谁愿意到黑板上来算一算?怎样才能知道你算的结果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课件动画演示笔算过程)。

  小朋友们,请你想一想,红色框内的数能省略不写吗?为什么呀?你们真聪明,一学就会了。在笔算除法时,如果遇到被除数哪一位的数是0(而且前一位没有余数),就直接在这一位上商0。这种方法真的是太好了,希望你们在以后的学*在要经常用它好吗?小朋友们,请你想一想:商个位上的0可以不写吗?为什么?

  3、引导学生观察商的特点,揭示课题

  小朋友们,请你们仔细观察,看看它们的商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们观察得真仔细,他们的商都有0,一个是商的中间有0,一个是商的末尾有0,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板书: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小朋友们,在笔算这种除法时要注意什么呢?(课件出示温馨提示:在笔算除法时,如果遇到被除数哪一位的数是0(而且前一位没有余数),就直接在这一位上商0。)

  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分别算出了张明和李红每分钟跳绳的次数,下面我们来比一比,看看他们谁跳得快。

  三、课堂回顾,总结提高

  小朋友们,今天的新知识我们就学完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谁愿意说给大家听听?

  四、课堂练*,内化新知

  小朋友们,你能运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去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吗?李老师这儿有两道练*题,敢不敢接受挑战?

  五、课后延伸,拓展应用

  P30练*七第1、2、4题。

  板书设计:

  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

  609÷3=203

  720÷4=180

  小学三年级数学《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教案 4

  教学内容:练*十四第4-9题

  教学目标:进一步掌握商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能正确地计算并能验算,提高除法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商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能正确地计算并能验算。

  教学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明确练*内容。

  我们已经学过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这节课就练*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板书课题)通过练*,要更加掌握商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笔算,并且要能用学过的验算方法,检查算得对不对,提高除法计算的能力。

  3.提问:在除法笔算里,商的数位上什么时候要商0?

  二、除法练*

  1.做练*十四第4题。

  (1)除到被除数哪一位,不够商1就要在哪一位上面商0。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这一方法,按笔算法则计算练*十四第4题,并且验算。

  先让学生说说商是几位数,再指名4人板演,学生分四组练*,每组一题。

  (2)集体订正。

  提问:第二小题为什么百位、个位上都是0?第三小题为什么末尾有两个0?

  第一小题是怎样验算的?第三小题呢?验算的过程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2.做练*十四第5题。

  (1)在课本上找一找,每道题的计算对不对,不对的在课本上改正。

  (2)指名学生回答错在哪里,为什么错,是怎样改正的。(老师在小黑板上改正)

  3.对比练*

  (1)做练*十四第6题第一组题。

  指名2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本上。集体订正。

  提问:这两题的末尾为什么都是0?为什么第二小题有余数?

  (2)做练*十四第6题第二组题。

  练*方法与第一组题相同。

  集体订正后提问:这两题商里两个0的位置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不同?

  (3)做练*十四第6题第三组题。

  练*方法与上面第组相同。

  集体订正后提问:这两题商里0的位置又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不同?

  :通过这三组题的对比,我们更知道了在求出商的最高位上的数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上面商0,不能写错或随便调换位置。计算时还要注意有没有余数。

  4.说出下面每题的商是几位数,哪一位上要商0。

  306÷3360÷31÷42041÷4

  追问:哪几道有余数?

  5.做练*十四第8题。

  要求学生笔算后在书上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集体订正。

  三、课堂

  今天这节课练*了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谁来说一说,笔算除法除到被除数哪一位,在什么情况下要在商的这个数上写0?

  四、课堂作业

  练*十四第7、9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教案 5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末尾有0的除法笔算方法。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

  2、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独立探索计算方法,再交流比较不同的算法,得到简便的方法。并能规范书写、正确笔算。

  教学重难点:

  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笔算过程方法,0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图片出示)同学们,你们观察一下这幅图,图上都有些什么?让学生说说,说明3只兔子去采蘑菇,3只猴去采桃子。

  2、(出示问题)*均每只兔能采几个蘑菇?地上有几个蘑菇?

  让学生列出算式:6÷3=2(个)(出示问题)*均每只猴能采几个桃?树上有几个桃子?一个桃子都没有,我们用哪个数表示?0。那每只猴子能采到几个桃?0个请学生列出算式:0÷3=0

  3、那如果有4只猴子去采呢?怎样算?

  0÷4=0那0÷7等于几呢?0÷9、0÷13……呢?

  (你知道了什么?让学生归纳出结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强调除数不为0))

  二、教学笔算

  1、复*0在记数中的占位作用27、207、270这三个数一样吗?哪里不同?有0、无0或0所在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数相同吗?

  2、出示例题,请学生读题。怎样列式?请学生列出算式?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列?说明隐含条件:一个星期是7天。210÷7=

  3、结果是多少呢?你能自己算一下吗?让学生独立计算

  4、交流算法,让学生起来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教师进行板**载并做总结评价,对于好方法给予表扬。

  5、用竖式计算根据前面我们学*的除法笔算方法,这道题目是这样笔算的,

  6、教学一般写法我们看到最后把0移下来后,商0,再乘与除数又等于0,所以,我们计算的时候可以简单的写:板书一般写法。

  说明:商的末尾如果是商0,那只要直接商0,不用再去乘除数。被除数的末尾是0,也不用移下来。

  练*:360÷9421÷7

  7、教学试一试

  出示题目,先估计商是比100小还是比100大?并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你能把这两题笔算出结果吗?让学生独立进行笔算。

  8、组织交流让学生上台板演,并说说计算过程。教师进行适当的板演讲解、评价。

  (1)306除以3,当用0去除3时,商几?写在商的哪一位上,再怎样算?(强调被除数中间商0一定要写,商0后,0不用再去乘除数)把6移下来继续除。

  (2)312除以3,当把1移下来去除3时,商0,0不用去乘除数,再把2移下来,与1合起来变成12去除3

  9、总结笔算方法和注意点

  三、巩固练*

  四、全课总结

  布置作业:想想做做4


小学三年级数学《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教案 (菁华5篇)(扩展3)

——商中间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6篇

  商中间有0的除法是在学生掌握基本计算之后进行的,因为商中间有0的除法是除法中的特殊情况,是除法计算法则的补充。学生在初步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的基础上,再来学*,比较容易理解。

  我在教学第一个红点时,先让学生试着用竖式计算428÷4,计算结果有17(也有把1商在百位,7商在个位上,没法读数的)、170、107,我指着黑板上的竖式问学生:“针对这几种算法,,你有什么想法,你有什么想说的?”学生争相发表各自的想法,有的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估算,确定商是三位数,比100大一些。学生用估算判断计算结果是合理的,并且进一步体验了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所以马上确定商是17的算法是错误的。

  有的.学生利用商乘除数得被除数来验算,确定商是170的算法也不对。这时有的学生问:“把1商在百位,7商在个位上,没法读数怎么办啊?”学生遇到了困惑,都皱起眉头。这时老师没有马上帮助学生解难,而是把问题抛给了学生,让同学小组讨论、交流,抓住主要矛盾,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读出数啊,7到底商在哪一位上?”。经过小组讨论,学生交流,一组学生认为十位上商0,7写在个位上。可是有的学生不明白,问为什么十位上商0呀?这时有的小组的代表拿出小棒,针对十位上的2÷4为什么商0演示起来。2个十*均分成4份,每份得不到一个十,十位上不能商1,就要商0。

  小棒演示直观明了,已有部分学生明白了十位上一个十也没有,所以要商0。可是从同学的眼神中能看出仍有部分同学不太明白,这时,老师让明白的同学起来再演示一遍,经过学生自己反复演示讲解,多数学生明白十位上的2除以4,商不够1个十,用0占位的道理。在列竖式时,通过比较两种书写形式,让学生学会选择简便写法。学生在写竖式时,好多采用原有写法,但也有用简便写法。要鼓励学生用简便写法,并逐步掌握这种写法。

  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学要求:

  1、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体会商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过程,掌握算法。

  2、让学生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算法,使学生在计算知识的学*中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3、让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出示例1,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均每只兔能采到几个蘑菇?*均每只猴能采到几个桃?

  2、根据学生回答,列式: 6÷3= 0÷3=

  6÷3得几? 0÷3呢?你是怎么想的?(树上一个桃也没有,*均每只猴采桃的个数是0,所以0÷3=0)

  3、计算 0÷2 0÷4 0÷7 0÷5 0÷34 ……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0除以任何数都得0)

  4、为什么0不能做除数。通过除法的意义让学生理解0做除数是没有意义的。

  二、教学例2 (商中间有0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1、出示例2,学生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均每天产鸡蛋多少千克?”

  2、题目中告诉了我们那些条件?要求问题怎么列式?

  板书 210÷7

  商是多少?你是怎么得出30的。谁会列?

  3 0

  7 2 1 0

  2 1

  ————

  讲解竖式的一般写法,强调末尾的0只要对齐数位直接写上去,这样简便。

  三、商中间有0的除法

  1、书 “试一试”先估计商比100小还是比100大,再计算。

  306÷3

  (1)估计完后,先独立完成在作业本上,然后再在小组里讨论,交流竖式的写法,一人板演。

  (2)全班交流

  (3)独立完成另一题 312÷3 一人板演

  四、巩固练*

  1、想想做做第2题,完成在书上。

  2、想想做做第3题,先找出错在那里,再改正。

  3、想想做做第4题。

  4、想想做做第5题。(从8时到12时经过4小时)

  第6题,(余下的布不足3米,就不够再做一套校 服,所以求最多能做多少套校服,要用去尾法求*似值。)

  五、回家作业

  1、练*与测试P7

  2、数学日记。

  教学后记:在计算时,有些同学十位上有余数,个位上的零也不落下来,这个问题值得重视。估算的意识要强调。

  学生讨论后自己小结,练*后自己学*讲评,培养学生的独立学*的能力。

  这节课是这个单元的难点之一,学*计算,是一个枯燥过程,已经学会的孩子一通百通,觉得老师反复的讲解很乏味;计算有困难的孩子,似懂非懂,跟着大伙一起做会做,单独完成,总是差那么一点。为了让所有的孩子都提起对数学的兴趣,在教学《商中间有0的除法》时,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措施:

  1.课的开始,我就以学生非常感兴趣的《猪八戒分西瓜》引入,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充分理解了0除以3为什么得0.在此基础上,通过一系列被除数为0的除法题,观察得出,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都得0,为后面的学*打下基础。

  2.在此前的笔算学*中孩子对笔算除法的格式、方法都很熟悉,所以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采用交流、讨论的方式自己学*计算方法。在全班汇报中,明确计算方法,和竖式的写法。

  但是,这节课依然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缺少对比练*,如:800÷7和707÷7对比起来练*。让孩子明白被除数中间有0,商中间可能有0,也可能没有0.这取决于百位有没有除完。

  2.缺少变式练*,如从1、2、3、4、5、6中选填四个数,使得( )( )÷( )的商中间有0。这是一个考验学生运用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规律来解决问题的过程,对提高学生的思维力有帮助。


小学三年级数学《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教案 (菁华5篇)(扩展4)

——三年级数学《除法估算》教学反思 (菁华5篇)

  在估算中,除法的估算是最难把握的,也是学生最难掌握的,因为除法估算不单单是把其中的一个数看作和它接*的整十整百或几百几的数而已,它还要考虑到除数,考虑到能不能整除,因此对学生而言加大了一定的难度。所以本节课的重难点都应该放在如何进行估算上面,并让学生多实践,在练*中进行巩固。在实际教学中我有四个生活中的情境入手,在估算时让学生体验到应该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进行估算,让学生掌握并熟练除法估算的方法。

  1、复*引入,提出问题

  《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是小学三年级第二学期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了加、减法估算以及乘数是一位数乘法估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虽说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估算以及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估算方法,但是除数是一位数的估算这一教学内容有它的的特殊性。教学开始,我让学生练*了几道加、减法和乘法估算题,并让学生归纳它们的估算方法。紧接着我提出能不能用加、减乘法的估算方法来进行除法估算呢?这样通过复*,抛砖引玉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和学*兴趣。

  2、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深入,学生很快发现346÷9≈?如果按照以前学*的估算方法,把346估成350,350÷9除不尽,有余数。也就是说,在除法算式346÷9中346不能按照四舍五入的方法来进行估算,那么把346估成多少合适呢?通过小组讨论有的认为把346估成360,有一小部分学生认为估成270。怎样估最合理,同学们迫不及待的在下面讨论起来。很快讨论结果出来了,把346估成360最合适。没想到把要解决的问题交给学生自主探索能产生这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思维进行了碰撞,在碰撞中学生的智慧得以升华,自然而然解决了本堂课的重难点。

  3、注重培养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

  教学中,我努力给学生营造一种*等、合作的学*气氛,鼓励学生参与交往,引导学生一起去探索、去体验,学生在课堂交往中将学*活动看作是自己主动参与、自我发展的活动,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促进。教学中,我还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只有倾听,才有交流,因此我指导学生带着尊重和欣赏去倾听别人的发言,要学会合理的评价别人的观点和想法,要学会接受别人的优点,并要从中受到启发,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让交流的过程成为大家共同发展的过程

  [片段一]组织讨论,总结方法。

  (学生自主探索250÷6的估算方法,巡视中发现所有学生都能估算。汇报中只出现了教学设计中的1、2、4三种方法。)

  师:这三种方法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生1:第一种,因为它很好算。

  师:这是聪明人的选择。

  生2:第二种,因为它不仅好算,而且与实际结果非常接*。

  师:他用了不仅...而且,什么意思?

  生3:第一种方法只是好算,与实际结果相差较远,第二种方法既好算,又接*实际结果。

  生4:第一种方法只具备估算的第一个条件,而第二种方法具备了估算的2个条件。

  (这时我又请了5、6个同学说说自己喜欢的方法,有的喜欢第一种,有的第二种。)

  师:为什么没有人喜欢第三种,他可是最接*实际结果的?

  生:因为他不好算。

  师:看来每个同学都是聪明人。好现在就请大家用你最喜欢的方法解决第二个问题(289÷20)。

  (学生独立思考后板演出现了280÷20=14300÷20=15260÷20=13200÷20=10四种方法。)

  师:你有什么话要说?

  生1:第四种方法离准确值太远了!

  生2:估算应该不但好算还要尽可能接*准确数。

  师:三种估算的方法都合理,为什么结果有差别?

  生:因为第2种方法把289看作300,估大了;第1种和第3种方法都估小了。

  师:估算时有时会估大,有时会估小,只要符合估算的两条原则,都是好方法。

  师:因为下半年我校要扩大招生,规定每个寝室住20人,289人要安排几个寝室?

  生:15个,14、13估小不行。

  师:刚刚说估大、估小都是好方法,现在为什么不能估小?

  生:如果估小就有一些人没地方住。

  师小结:生活中的问题有时估大更合理,有时也会出现估小更合理的情况,这就要求同学们解题时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地估算。

  ......

  [片段二]结合情境,灵活估算。

  巩固练*二出示信息①讨论如下:

  生1:把9元4角看成9元,110×9=990元,所以应该付10张百元币。

  生2:把9元4角看成10元,110×10=1100元,所以应该付11张百元币

  生3:我觉得这两种都可以。因为他们具备估算的2个条件。

  生4:我认为把9元4角与9元比较接*,所以应该付10张百元币。

  生5:付10张不够,这种情况估大比较合适,所以应该付11张。

  生6:王老师如果跟老板讨价还价,付10张就够了。

  生7:都已经是批发价了,恕不还价,所以应该估大,付11张。

  生8:如果王老师还有零钱,可以先付10张百元币,再付零钱。

  师:刚才同学们结合自己购物的实际情景,对王老师付钱的方法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都很有道理,如果王老师没有零钱,应该估大更合理,付11张百元币。下面这种情景又该怎样分析呢?(出示信息②)

  生1:7张百元币,700×11=7700,7700与7533接*。

  生2:只有7533元怎么可以看作7700元,这样钱会不够分的。所以应该把7533看作6600,,6600÷11=600(元),每个红包放6张百元币。

  生3:我同意生2的说法,这种情况估小更合适。

  师:真好!与王老师当时的想法一样。2月30日,带着礼物和红包,我们就出发了。(出示信息③)

  ......

  六、教学反思。

  十来岁的孩子精算长于估算,不愿意也不*惯估算,在再三提示的前提下,仍然会出现精确计算的情形,更不知道怎样才合理。而上述案例,学生不但愿意估算,还会估算,而且会合理估算,究其因,以下两点至关重要。

  1、精彩的生活

  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整堂课,我始终把握住“生活中学数学”这一新理念,撷取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的画面,提炼出学校安排餐厅、寝室,小手拉小手活动,购物等不需要精确计算的数学问题,组成“走进校园”情境串,让学生切实地体会到估算的必要和价值,从而杜绝了为估算而估算现象的发生,把发展估算意识这一目标落到实处。熟悉的生活画面,亲历过的实际问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对“估大”、“估小”两个策略的理解和选择,培养了应用意识。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数学、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2、简单的数学

  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对估算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估算的本质已有所了解。或许除法的估算与加、减、乘法有些不同,但他们的本质是一样的。所以教学中,我以“对于估算,你是怎样理解的?”这一问题打开学生的话匣,引领他们先看看估算这片“森林”,然后再带领学生在这片“森林”中寻找除法的估算这棵“树木”。实践证明,学生在把握估算原则的前提下,探索、学*除法的估算变得更自主,更轻松,这种先见森林再见树木的做法,起到简约数学知识的作用。是的,我们应该多给学生一些原则而非细则,还学生一个简单的数学。

  值得注意的是,估算决不能仅仅出现在估算课上,我们要把它落实在数学教学全过程之中,真正实现三算结合,以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培养估算意识。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除了除法计算是本单元的重中之重以外,利用估算作为一个有效策略来解决问题也是本单元的一大特色。在新修订的'教材中,估算已然成为计算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从低年级开始对于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一直是大家努力的方向,但本单元除法的估算和以前的四舍五入的估法有一些区别,以前的估算以乘法为主,借助乘法口诀或者整十整百数的好算的特点,将其中的乘数估成比较接*的整十整百数再进行计算,如49×8,将49估成离它最*的整十数50,然后再计算50×8=400。

  但是除法的估算不能只考虑离被除数比较接*的整十或整百数,还有整除与否的关系,例如,401÷7,如果按照乘法估算的原则估成接*的整百数,那就得将401估成400,再计算400÷7,可是根据具体的情况看,400÷7不能整除,这样估算的结果并不简便,估算的意义也就相应的不大了。再比如500÷7,500本身就是个整百数,按照以前估算的方法就不用再估了,可是500并不能被7整除,所以要将500估成490,再计算490÷7=70。

  因此,在本单元关于除法估算的教学中,一定要把握好两个原则:一是要比较接*被除数;二是要能够整除,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除法的估算才能顺利进行,才能体现出估算的意义。

  每一节课的设计必须在全面阅读了教材说明和了解了该知识在整个知识系统中的作用和位置时才真正地考虑教学的目标,以教学目标为基准对教学内容进行创造性地处理,结合自身学生的特点也就是学情,预设好学生的反应,设想好自己的课堂如出现状况时应如何及时地进行处理。


小学三年级数学《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教案 (菁华5篇)(扩展5)

——商中间有0的除法教案 (菁华5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104×4=4161003×4=4012

  416÷4=□4012÷4=□

  先求出积,再转化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看看商有什么特点?

  二、展开

  这两道题商中间都有0,怎样用竖式计算?

  1.学生尝试416÷4

  2.师生共同列竖式计算,边讨论边板演计算:十位上为什么商0?

  用4去除被除数十位上的1,不够商1,就要在十位上写0,把个位上的6移下来,再继续除。

  3、4012÷4学生独立练*

  中间有几个0?它们是怎么来的?

  4、光荣题:563÷8

  学生独立尝试并验算,师板演

  说:商末尾为什么会有一个0,这个0是怎么来的?计算时应注意什么?怎样验算?

  5、讨论:什么时候用0占位?

  三、巩固:

  ①1700÷5722÷3(先说商的位数再计算)

  ②练一练:1.

  ③改错:说说错误原因。

  四、教学后记: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在除的过程中要商0的两种情况:一种是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商是0;另一种是不够商1时要商0、会正确计算一位数除多位数商中间有零的除法,掌握其计算方法、

  培养学生在观察、分析、概括的基础上发现和认识规律,提高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惯,认真的学*态度和主动探索意识、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在除的过程中要商0的两种情况:一种是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另一种是不够商1时要商0、学会正确计算一位数除多位数商中间有零的除法,掌握其计算得简便写法、

  教学难点

  1、使学生理解除法计算过程中需要商0的算理、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正确地掌握简便写法的书写格式、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激趣

  1、口算:

  68 35 49

  486 153 369

  07 80 09 50

  问:说一说第三排题怎样口算?

  2. 笔算:

  4844 4986 8043 4082

  以上两题题目由教师单个出示,以比赛形式调动学生的学*兴趣、

  二、设疑激趣,自主探索

  1、出示例9:4082

  (1)学生独立试做,汇报完成情况、

  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2)引导学生观察各种做法,展开讨论发表各自的看法,找出问题的关键在于: 02商几这个问题、

  2、学*例8: 02=

  师问:这道题的商是几?你是怎样想的?谁能举例说明?

  学生汇报:(想: 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0,即02=0所以02=0、或举例:有0个苹果,*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得0个苹果、)

  此时学生可能得出结论:0除以几都得0、

  质疑讨论:00=?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汇报、

  明确:因为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00的答案不确定,因此0不能做除数、

  问:看谁最快说出03 05 09得多少?

  (4)观察提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组织学生汇报发现的规律、)

  (5)教师帮助学生进行理论升华:0除以任何不为零的数都是0、同时明确不为零的含义、

  3、回顾与反思

  (1)让学生整理例9的计算、

  (2)教师巡回指导未能掌握的学生、

  (3)提问:商中间0可不可以不写?为什么?(小组讨论)

  (4)练*深化:

  4、出示例10:3243=

  (1)学生独立试做、

  提问:在求出商的最高位后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前面无余数,这一位上的数不是0又不够商1,怎么写商?

  (2)组织学生分组研讨如何解决问题、

  解决方法一般有:不写商、商0占位等、

  (3)质疑,确定商0占位的计算方法、

  要求学生动笔验算3243=108与错例3243=18,从而发现不够商1就商0占位这个规律、同时确定竖式的简便写法、

  明确:在除的过程中哪位不够商1就在那一位上商0占位、

  (4)练*与反思、

  ①

  ② 想一想,下面各题的百位、十位应该商几?

  5、对比与思考、

  对比例9、10,总结这节课学*的除法的特点、(板书课题:商中间有0的除法)、在计算中应注意什么?

  三、练*与应用

  方框内可以填几?

  四、看书质疑,全课总结

  问: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你有哪些收获?

  完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的小歌诀:

  除数一位看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

  除到哪位商哪位,不够商1,0占位;

  除数当姐,余当妹、

  五、布置作业 (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是0”。

  2、能熟练掌握一位数笔算除法法则的基础上,学会正确、熟练计算“商中间有零的除法”。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惯。

  教学难点:商中间有0的两种情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我们来看一幅画,韦老师给大家来讲一个故事。

  孙悟空找来4个西瓜,说每人分一个。猪八戒非常积极说:“我来分。”贪吃的猪八戒看到西瓜嘴都馋了,他想反正有4个我吃掉一个吧,就这样他一个又1一个把4个西瓜全吃完了,这下他怎么分给孙悟空、沙和尚和唐僧啊?

  二.新课

  1、西瓜一个都没有了,其他3人可以分到多少?谁会算?

  0÷3=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启发学生想:根据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要求0除以3得几,就得想几和3相乘得0。

  再让学生想一想:0÷2=?,0÷4=?0÷5=?……

  由此概括出: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

  2、出示例题6

  309÷3=

  (1)要求学生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列竖式进行计算。

  (2)当学生计算到十位时,教师重点指导:由于被除数是0,0除以3得0,所以十位要商0。0和除数3相乘得0,0减0得0。

  (3)计算完毕后,向学生说明中间用3除0的.那一步,可以省略。并要求学生用虚线圈起来。

  (4)问:竖式中用3除0的这一步可以省略,那么,商十位上的“0”可不可以省略呢?为什么?(不可以省略,因为0起的是占位的作用)

  (5)现在,我们把这题用简便写法完整的做一遍。(找一同学板演)

  (6)巩固算理:

  ①404÷4=11。讨论:这题的结果正确吗?商中的两个“1”应在什么数位上?为什么?商的十位上为什么要写0?应该怎样改正?

  ②做一做:

  402÷2609÷3

  汇报、交流

  3、420÷3=

  先由学生独立试做。

  汇报、交流

  明确:在除的过程中哪位不够商1就在那一位上商0占位。

  4、试一试

  750÷5980÷7

  对比例两题,今天学*的除法有什么共同点?(板书课题: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在计算中应注意什么?

  5、你会选哪一家?

  美羊羊一家要去旅游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研究的是“商中间或末尾有零的除法”。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目标:

  1、掌握一位数除多位数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的一般方法。

  2、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除法。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春天到了,同学们要去春游了,就要准备出发了,我们三年级有218人每2人准备一袋食物,需要准备多少袋?

  你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帮助老师解决这个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探究商中间有0的笔算方法

  说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列算式:218÷2

  小组讨论计算方法,投影反馈

  方法一:方法二:

  109109

  2)2182)218

  22

  118

  018

  180

  18

  师生评议:哪种方法好,为什么?

  第二种比较简单

  第一种比较清楚,不会露写。

  2、练一练

  出示例题7

  你能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做,展示交流

  学生质疑问难

  3、小结

  今天大家有什么收获?

  三、拓展练*

  1、P32做一做

  2、数学小医生

  17 900 80

  4)428 6)544 3)250

  45424

  2841

  教学内容:练*十四第4-9题

  教学目标:进一步掌握商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能正确地计算并能验算,提高除法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商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能正确地计算并能验算。

  教学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明确练*内容。

  我们已经学过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这节课就练*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板书课题)通过练*,要更加掌握商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笔算,并且要能用学过的验算方法,检查算得对不对,提高除法计算的能力。

  3、提问:在除法笔算里,商的数位上什么时候要商0?

  二、除法练*

  1、做练*十四第4题。

  (1)除到被除数哪一位,不够商1就要在哪一位上面商0。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这一方法,按笔算法则计算练*十四第4题,并且验算。

  先让学生说说商是几位数,再指名4人板演,学生分四组练*,每组一题。

  (2)集体订正。

  提问:第二小题为什么百位、个位上都是0?第三小题为什么末尾有两个0?

  第一小题是怎样验算的?第三小题呢?验算的过程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2、做练*十四第5题。

  (1)在课本上找一找,每道题的计算对不对,不对的在课本上改正。

  (2)指名学生回答错在哪里,为什么错,是怎样改正的。(老师在小黑板上改正)

  3、对比练*

  (1)做练*十四第6题第一组题。

  指名2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本上。集体订正。

  提问:这两题的末尾为什么都是0?为什么第二小题有余数?

  (2)做练*十四第6题第二组题。

  练*方法与第一组题相同。

  集体订正后提问:这两题商里两个0的位置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不同?


小学三年级数学《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教案 (菁华5篇)(扩展6)

——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 (菁华5篇)

  教学内容:

  26-27页第4—7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做练*,进一步熟练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

  2.边练*边观察,从不同角度分析思考,体验到探索的乐趣,创新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一位数整除三位数的基本练*课,巩固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 计算找联系

  1. 独立计算课本第27第5题。

  教师巡视看学生计算的方法。(有的同学做了27×5=135,直接就得出:135÷5=27)

  请做得快的同学介绍一下自己的方法。这个方法好吗?我们就用乘除之间的关系来计算。

  2.估一估,算一算课本第27页的第6题。

  二、多角度思考,填()里的数

  出示 2()×4=104,你能在()里填正确的数吗?

  请每组派代表说说你们的思考方法。(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三、 熟练笔算方法

  1. 判断课本第26页第3题商的余数。

  要指导自己判断是否正确,可用什么方法验证?

  下面我们来计算一下,看看它们商为数与你判断的是否一致。

  再仔细观察以下,商的为数与什么有关?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除数一位数

  被除数首位够除:

  商的位数=被除数的位数

  被除数首位不够除:

  商的位数=被除数的为数—

  2. 27页第7题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3页的例14及“做一做”题目,练*十四的第6-10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理解商末尾补“0”的意义。掌握两位数除多位数商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

  1、口算卡片。

  540÷6072÷18140÷2560÷8

  720÷9303÷3217÷7320÷4

  2、不用计算,讲出商是几位数。

  3、改正下列各题中的错误。

  先让学生讨论,找出各题的错误原因,再由三位同学板演订正,其余同学在练*本上重算。

  二、新接。

  1、引言。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要注意商未尾的“0”;

  在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同样也要注意商末尾有“0”的情况。今天学*的内容是商末尾有0的两位数除法。(板书课题)

  2、教学例14。7820÷23

  (1)审题:商是几位数?商的最高位在哪一位上?

  (2)学生试做。两人板演。

  (3)教师巡视,将学生计算中出现的不同情况,分别写在黑板上。

  (4)结合竖式提问:

  在百位上商“3”表示多少?在十位上商“4”表示多少?个位上商“0”为什么一定要写?

  教师指出:在计算过程中,除到破除数的十位商“4”,能除尽,被除数个位上的0就不必再移下来,直接在商的个位上写0。

  3、改题。如果例3的被除数是7830,该怎么办?

  (1)指定学生板演,其余学生试做。

  (2)结合竖式讲评提问:

  ①当十位上商“4”,为什么还要把被除数的十位上的余数1与个位上的0移下来?(当十位上商“4”后,但被除数十位上还有数,因此要把1移下来,再把个位上的0移下来,10除以23,个位仍不够商1,在商的个位上写0,这时余数为10。)

  ②商的末尾不补“0”行吗?为什么?(不补0,商就不是三位数,也就不能表示3个百、4个十,而只是34,验算的结果也就不对。)

  ③怎样进行验算?(看除数与商的积、加上余数是否等于被除数。)

  三、巩固。完成第63页下面“做一做”题目。

  9180÷543749÷31

  先判断商是几位数,然后由学生独立练*。

  四、。

  今天学*的是两位数除多位数商末尾带0的除法,计算时要注意两点:

  1、试商前要先确定商是几位数。

  2、求出商的最高位后,除到被除数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商的那一位上写0。

  五、作业。练*十四的第6-10题。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结果都等于0。

  2、经历探索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情境图,问:从图上知道了什么?*均每只兔能采到几个蘑菇,算式怎样列?

  *均每只猴能摘到几个桃,可以怎样列式?

  2、结合旧知,解决问题

  三只小猴摘桃,可树上一个桃也没有,那你觉得每只小猴能摘到几个桃呢?

  一个都摘不到那么03等于多少呢?

  如果是4只小猴摘桃结果会怎样?5只呢?9只呢?算式怎么列?结果呢?

  问: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得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二、巩固练*

  想想做做1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回答。

  小结:0除以或乘以任何不是0的数结果都等于0。

  三、教学例2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例题图,问:你从图上知道些什么?

  问:要求前3天*均每天生产鸡蛋多少千克怎样列算式?

  2、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谈话:3063等于多少?先估算,再算一算。

  了解学生的方法,有选择地请学生把他们的方法写在黑板上。

  问:3063的商大约是多少?你是怎么估算的?

  重点学*笔算的方法及书写格式。

  分析引导:商的十位上为什么写0(因为0除以3得0),这个0能不写吗?为什么?让学生明确0有占位的作用。

  教学内容:教科书P55、56

  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到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教学重点: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中了解到什么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板书:有32人跳绳,6人一组,可以分几组?

  二、新课

  师:这个活动有没有进行*均分?

  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小组讨论)

  汇报,师板书:32÷6

  学生独立算出结果。

  汇报:可以是横式,也可以是竖式。

  师问:得到的5是什么意思?2又是什么意思?所以单位是什么?


小学三年级数学《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教案 (菁华5篇)(扩展7)

——三年级数学教案:《除法》(精选五篇)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5页例4。

  教材分析:

  例4教学除法的验算,使学生体会验算的作用。关于除法的验算,教材中安排了两个例题,一个是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一个是有余数的除法验算。课标教材简化了教学的步骤,给学生提供了探索的空间。教材为了让学生在现实中感受验算的作用,创设了买红、蓝笔记本的活动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在实际生活中经常要对一些计算进行验算。还可以将题中数据100元换成120元或150元,让学生根据自选数据进行计算和验算。

  教学目标

  1、利用乘、除法的关系,使学生掌握除法及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及计算能力。

  2、会用乘法验算除法,逐步养成验算的*惯。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想法的过程,逐步学会合作学*。

  教学重点

  用乘法验算有余数的除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得出验算方法。

  教学关键:

  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明白“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教学方法:

  除法验算的基础是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因此在课始可以出示类似的题组,让学生观察每组上下两题有什么关系?然后得出“商×除数=被除数”。在这之后出示例4,让学生通过画面收集信息,小组讨论他们算得对吗?你用什么方法验证的?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反馈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应把重点放在有余数除法的验算上,对有余数除法学生验算时可能出现两种情况,即14×7=98、14×7+2=100,此时我们应组织学生观察,比较两种方法,哪一种正确。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明白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之间的关系。搞清“用100元人民币买7元一本的笔记本,可以买14本,还多2元,应找回2元”如何用算式表述,有余数算式的每个部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都能与具体情境的实际意义对应,这样验算时,学生才能真正明白7×14的积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再加上2应该等于100,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方法。

  设计思路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与成果。为此,教学是我注意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数学学*活动,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加强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既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又注重学生的合作学*。努力做到:学生自己能做的,教师不做;学生自己能说的,教师不说;学生自己能探索出的结论,教师不教。设计本节课时,我主要考虑到以下三点:

  1、创设情境,感受验算的作用。

  2、提供足够的探究空间。

  3、利用情境充分理解除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新课以后还应引导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验算加以概括,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教师指出:今后做除法题时,凡是题目要求验算的,要写出验算的竖式;没有要求验算的,也要用口算或在草纸上用笔算进行验算,养成验算的好*惯。

  除法的验算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的是除法的验算,除法的验算是在学*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计算的基础上学*的。不仅要让学生经历除法验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而且通过情景的创设及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验算的方法和意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意识和*惯。

  对于学生的验算意识和*惯的培养,我在以往的教学中采用的是“要求”或“命令”式的被动方式,学生往往产生不了验算的心理需要,体验不到验算所带来的意义,因此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境图,进一步让学生体验验算的意义和功能,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自然而然的学会验算,体会验算的实际意义,真正理解并掌握除法的验算。

  由于除法计算的结果可能有余数,也可能没有余数,所以除法的验算相应地也有两种情况。本课教材分两段:第一段教学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第二段教学有余数除法的验算。而由于叔叔的除法的验算是教学的难点。

  在教学除法验算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看情境图,引导学生根据情境图提出“用100元买7元的笔记本可以买多少本?买5元的笔记本可以买多少本?”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己列算式解决。学生算出得数后,我接着以:“你怎样才能知道你算的结果对不对呢?有什么办法验证?”的话题引起学生探究验算方法的欲望。验算的方法,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但学生都能很快地想到用商乘除数这一方法进行验算,因为学生对乘除法的关系已经有一定的了解,具备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能将新旧知识相联系。但是对有余数的除法该如何验算呢?对学生来书有点困难,我给了学生充分的探索思考的时间,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然后让学生通过探索、交流、汇报、质疑,明白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出现了多种验算有余数除法的方法,个别学生能进行口头检验,但用竖式进行验算很不够理解,对验算的意义和方法还不明确,总忘了加上余数,虽然商乘除数的结果非常明显与被除数不一致,但他们也认为自己进行了验算,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任务的进行除法的验算。我让学生在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过程中明确:验算没有余数的除法要用:商和除数相乘等于被除数;验算有余数的除法要用:商和除数相乘还要加上余数才等于被除数。这一结论的得出是学生自主探究的结果。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掌握一位数除多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算理,会正确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惯。

  教学重点商中间有0的一种情况;求出商的最高位后,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是0就商0。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及反思

  一、学前准备

  1、口算练*(出示卡片)

  2、说出每个数中的0表示的数值。

  (1)板书:39

  请说出3和9各表示的意义。

  (2)板书:0

  请学生说出0表示的意义。

  (3)在3和9的中间添上一个0,使39变成“309”,请同学说出0在这个位置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二、探究新知

  1、学*教材第23页例5。

  (1)提问:哪个数和5相乘得0。

  (2)列式计算:0÷5=0

  (3)理解0÷5为什么等于0。

  (4)结合算理说一说,0÷20÷8各得多少。

  (5)总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学*教材第23页例6中的(1)题。

  (1)理解题意。根据题意可知,小明买了2套中国古典名著,花了208元,求每套花了多少钱,应该用除法计算,列式为208÷2

  (2)板书:208÷2

  (3)学生独立完成笔算。

  (4)展示学生笔算过程。

  (5)观察思考:为什么2除到被除数十位上的`0时,商的十位上得0呢?

  (6)观察学生的笔算,讲清算理。

  (7)自主回顾笔算过程。

  (8)同桌交流,商的十位上为什么要写0。

  3、学*例6中的(2)题。

  (1)板书:216÷2

  (2)探究笔算方法。

  笔算时,先用2去除被除数百位上的2,2除以2得,在百位上商1,再用2去除十位上的1,1除以2不够商1,要在十位上商0占位,0乘1得0,1减去0还得1,最后被除数十位上的1与个位上的**并成16,16除以2得8,在商的个位上写8。

  (3)指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计算。

  (1)独立完成。

  (2)老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做题情况。

  (3)对学生计算中的错误,有针对性地进行纠正。

  (4)了解学生是怎样验算的。

  2、病题门诊。

  (1)出示题。

  (2)理顺思维,观察发现。

  (3)说一说,这道题错在什么地方。

  (4)指明学生板书并口述怎样改正。

  (5)说一说,做题时要注意些什么。

  四、思维训练

  笔算:

  (1)尝试计算。

  (2)质疑。问:为什么商中间要写两个0?(商中间应该商几个0,就写几个0,不能只写一个0)

  五、板书设计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30一31页。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学会正确地、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能用两种方法正确地读出除法算式。

  教学重点:

  口算方法的教学。

  教具学具:

  师生均准备小棒,师准备小黑板、投影仪、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复*

  1.听算。

  8÷46÷26÷335÷518÷2

  9÷38÷24÷424÷649÷7

  2.口答。

  80里有()个十;400里有()个百。

  4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39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3.把6根小棒*均分成3份,每份多少根?

  [说明:通过复*数的组成及除法的'*均分法,为学*新知识作好铺垫。

  二、新课

  1.导入:我们已经学会了利用乘法口诀求商。请看下面的题,你能用一句乘法求出商吗?

  2.教学例1。

  (1)出示例1:60÷3

  (2)让我们来动手分一分小棒。

  说明:放手让学生分小棒的过程中,有的可能一捆一捆地分,而有的则可能一根一根地分。

  比较:哪种分法最简便?

  (3)如果不用分小棒的方法,你能直接说出得数吗?你是怎样想的?

  [说明:让学生充分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

  比较:谁的想法最合理,最简便?

  归纳出:60÷2=30

  6个10÷2=3个10

  (4)想一想:600÷36000÷3

  40÷2500÷58000÷2

  这些题分别怎样想?

  (5)小结:整十、整百、整千……的数除以一位数,可以把被除数看成几个十、几个百、几个千……,计算出的结果就是多少个十、多少个百、多少个千……

  3.教学例2。

  (1)出示例2:69÷3

  (2)学生尝试:你能说出这道题的得数吗?

  [说明:很多学生能说出得数,但计算方法不一定对,所以教师在此暂不问学生的想法。对有困难的学生也不作任何提示。]

  (3)分小棒:把68根小棒*均分成3份,每份多少根?

  [说明:大多数学生在例1的基础上已会分。对有困难的学生可提示:69就是几捆几根?]

  问:你是怎样分的?先分什么?再分什么?

  (4)再来说一说刚才你算出69÷3的思考过程。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

  6个十÷3=2个十=20

  9个一÷3=3个一=3

  20+3=23

  (5)做一做:

  28÷236÷355÷5这些题怎样想?

  (6)小结: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可以把被除数看成几个十、几个一、分别除以除数,结果就是多少个十和多少个一。

  4.教学除法算式的两种读法:

  (1)你会用两种方法读算式3×2吗?

  (2)用类似的方法试读:60÷3

  说明:学生即刻会读:60除以3,还可读作3除60。教师还可指出黑板上的一些算式让学生练*。

  三、巩固练*<

  1.口答。

  (1)80÷4可以这样想:8个()÷4=2个()=()

  900÷3可以这样想:9个()÷3=3个()=()

  6000÷2可以这样想:6个()÷2=3个()=()

  48÷4可以这样想:4个()÷4=1个()=()

  8个()÷4=2个()=()

  ()+()=()

  (2)64÷2可读作(),也可读作()。

  2.列式并写得数。

  (1)3除900得多少?

  (2)84除以2得多少?

  (3)把36*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

  (4)4000里面有多少个2?

  3.夺红旗:写出下列各题得数。

  8÷230÷240÷480÷464÷2

  80÷239÷348÷284÷463÷3

  800÷260÷3500÷56000÷288÷8

  8000÷282÷296÷377÷769÷3

  四、总结全课,揭示课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掌握一位数除多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算理,会正确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惯。

  教学重点商中间有0的一种情况;求出商的最高位后,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是0就商0。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及反思

  一、学前准备

  1、口算练*(出示卡片)

  2、说出每个数中的0表示的数值。

  (1)板书:39

  请说出3和9各表示的意义。

  (2)板书:0

  请学生说出0表示的意义。

  (3)在3和9的中间添上一个0,使39变成“309”,请同学说出0在这个位置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二、探究新知

  1、学*教材第23页例5。

  (1)提问:哪个数和5相乘得0。

  (2)列式计算:0÷5=0

  (3)理解0÷5为什么等于0。

  (4)结合算理说一说,0÷20÷8各得多少。

  (5)总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学*教材第23页例6中的(1)题。

  (1)理解题意。根据题意可知,小明买了2套中国古典名著,花了208元,求每套花了多少钱,应该用除法计算,列式为208÷2

  (2)板书:208÷2

  (3)学生独立完成笔算。

  (4)展示学生笔算过程。

  (5)观察思考:为什么2除到被除数十位上的0时,商的十位上得0呢?

  (6)观察学生的笔算,讲清算理。

  (7)自主回顾笔算过程。

  (8)同桌交流,商的十位上为什么要写0。


小学三年级数学《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教案 (菁华5篇)(扩展8)

——三年级数学有多重教案实用5份

  设计说明

  “吨”这个质量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少接触,不易直接感受。因此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突出以下两点:

  1.注重情境的创设。

  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了小象称重这一故事情境。让学生在看图、讲故事的过程中体会“吨”是一个很大的质量单位,适用于质量较重的物体。

  2.注重用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

  在教学中,不仅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让学生认识“吨”在生活中的应用,还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让40名学生站在一起,体会1吨有多重,同时通过让学生收集资料,丰富学生对“吨”的`认识,巩固学生对“吨”的理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课前收集的有关吨的资料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看图讲故事。

  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

  师:图中的小象在干什么?你能讲讲这个故事吗?

  (学生看图,明确图意,并讲述故事情节)

  师:从这几幅图中,你对“吨”这个质量单位有了哪些认识?

  引导学生讨论,体会“吨”是一个很大的质量单位。

  2.导入:“吨”究竟是多大的质量单位呢?1吨有多重?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板书:1吨有多重)

  设计意图:用小象称重这一故事情境引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又为接下来的学*打好了基础。

  ⊙认识“吨”

  1.掂一掂,想一想。

  将准备好的重1千克的物品让学生掂一掂,请学生说说体会。

  师:重1千克的物品在我们手上已经感觉沉甸甸的了,你们知道1吨里面有多少个1千克吗?

  课件出示吨与千克的进率:1吨=1000千克。

  请学生想象1000个1千克有多重。

  2.看一看。

  (1)师:我们班有40人,每人约重25千克,现在请同学们站在一起,互相看一看,我们这么多人的体重加在一起大约是1吨。

  (学生站在一起体会1吨有多重)

  (2)课件出示图片:

  师:从这些图片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说明什么?

  (学生仔细观察图片,说出每张图片的意思,并明确物体质量很大的时候需要用“吨”作单位)

  3.说一说。

  (1)出示教材中的实例,请学生说说哪些地方用到了“吨”。

  [桥梁承重50吨,吊车能吊起8吨重的物体,电梯限重1000千克(1吨)]

  (2)请学生说说在哪些地方还见过“吨”。

  (学生拿出课前收集到的资料,读给全班同学听)

  设计意图:通过大量的实例,丰富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增加学生对“吨”这个质量单位的了解,帮助学生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4.解决问题。

  出示教材47页下面的例题,请学生先理解题意,再与同伴说一说,最后集体交流,说说这样选择的理由。

  (一卡车货物重3吨;一桶食用油重2千克;一支牙膏重50克;一头牛重250千克)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21、22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质量单位 “吨”,掌握 1 吨 =1000 千克这一单位换算公式。

  2.能力目标:能用 “吨” 表述物体的质量,能进行吨与其它质量单位的换算。

  3.创新目标:提高学生认识抽象事物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教学难点:

  掌握“1吨 = 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模式:

  创设情境 — 感知探究 — 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故事激趣

  在美丽的森林里,动物医生要给动物们体检,大象第一个到,请你猜猜它的'体重是多少?(课件演示测体重的过程。)小熊、小牛、小马和小鹿四个好朋友也从河对岸赶来体检,可到了小桥边,它们却停下来了。你知道为什么吗?原来,到了桥边,小马准备和大家同时过桥,可小熊指着桥边的提示牌说:“限重一吨”。于是它们犹豫了。同学们,你给出个主意吧!它们能不能同时过桥?

  2、小组讨论,指名回答。

  3、学生自由发言,引出课题。(板书课题)一吨有多重

  那我们先来研究一下一吨到底有多重,然后再帮助它们过桥好吗?

  二、感知探究

  课件出示情境图

  1 、猜一猜:一头水牛、1 袋面粉、1 桶油的质量和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的体重各是多少?

  2、用称称一称,验证猜想。(课件演示)

  3 、试一试

  (1)让学生背一背体重25千克的同学。

  (2)提一提质量50千克的油桶。

  4、看一看,算一算。利用课件逐一出示一个个情境,让学生看一看,算一算

  课件出示

  1 桶油质量是 100 千克,这样的10 桶油正好重1吨

  1 袋面粉质量是 50 千克, ( ) 袋面粉约重1吨

  三年级的小学生的*均体重大约是 25 千克。( )人大约重 1 吨

  一头水牛重 350kg , ( )头水牛约重1吨

  小结:吨是一个很大的质量单位, 1 吨 =1000 千克; 1t=1000kg (板书)教师强调:计量较重的或大量物体的质量时,常用到吨。

  5、说一说。

  通过上面的探究活动,我们知道了 1 吨大约有多重,哪位同学来说生活中计量哪些物体的质量要用吨做单位。(强化认识)

  (学生自由发言。)

  6、解决问题:它们能否同时过桥(出示情境图)

  (1)现在谁来说说它们能不能同时过桥,为什么?

  (2)它们谁和谁能同时过桥?(小组讨论)

  小朋友的方法真多、真好,牛大哥它们用了你的方法都安全地过桥了,它们非常感谢大家的帮助。

  (3)如果我们全班同学也去这个地方游玩,我们能同时过这座桥吗?为什么?

  指名发言,教师评价。

  三、知识应用(智勇大冲关 )

  第一关:填一填。

  4千克=( )克 3吨=( )千克

  5000克=( )千克 ( )t=20xx kg

  18t=( )kg ( )kg=6 t

  (分组完成,请几名学生汇报方法。)

  第二关:在○里填上“>”“<”或“=”。

  8000千克○8吨 4500克○4千克 3t○3600 kg

  (学生独立思考再反馈交流,请几名学生汇报方法。)

  第三关::帮小明改日记

  (课件出示日记并播放录音)

  今天,阳光明媚,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动物园玩,我们先到超市买了1克苹果和2吨梨,又买了1个50千克的鸡蛋。我看见超市里有电子秤,上去一称我的体重,哎呀,我的体重都30克了。

  到了动物园。动物园里动物可真多,我估计了一下,一头狮子大约重350克吧,大象挺重的,最少也有2克吧,还有会说话的鹦鹉大约重120千克。大水牛少说也有338吨重。

  参观完动物园,我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学生抢答,教师评价)

  四、全课总结

  谈谈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板书设计

  1吨有多重

  1 吨 = 1000 千克;

  1t = 1000kg

  计量较重的或大量物体的质量时,常用到吨。

  吨用字母“t”来表示。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P7-8千米的认识。

  二、教学准备

  课前让学生走走100米的一段路,感受100米的路有多长,同桌准备一根米尺与课件。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1、目标确定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这一长度单位,并通过操作、推想、交流等活动感知1千米有多长,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

  (2)知道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简单的化聚。

  (3)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千米,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与同伴交流中体验学*数学的愉悦心情。

  2、教学策略选择

  (1)让学生成为建构新知的主人

  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对有关的数学学*内容进行探索、实践与学*的过程。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通过引导、组织及与学生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建构新知时,要以学生为主,让他们去亲自体验。本节课我主要通过以下环节突破重点:第一,回忆活动,建立表象。课前让学生通过“走一走100米”、“扣一扣时间”、“数一数步数”等活动,建立学生对100米的表象,从而让学生推出:10个100米是1千米,在100米的路上来回5次是1千米,大约走15分钟是1千米......第二,学生描述1千米的长度。学生对千米的初步认识后,我放手让学生利用身边的数据来描述1千米的长度,通过小组合作学*,讨论,留给学生充分的学*时间和广阔的学*空间,让学生自己学*。

  (2)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新课标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感性材料,在课堂上创设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例如在教学“千米的认识”时,我就录制一段录像放给学生观看,就可以告诉学生,我们刚才走了1千米。运用媒体教学一方面学生亲身体会到1千米到底有多远,把一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另一方面,学生观看时,每看到一处自己熟悉的事物,就指着说:这就是“什么”。学生情绪高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些信息的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生产实际,拉*了学生与千米的距离,从而也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体会到原来千米就在我们身边,原来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课件出示一些路程指示牌)

  *阳瑞安

  50千米38千米

  乐清灵昆

  45千米20千米

  师:小朋友见过这些牌子吗?你能看明白指示牌的意思吗?

  师:千米也叫公里,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生活中以千米作长度单位是很常见的,1千米有多长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千米。(板书课题)

  二、建立模型

  (一)初步感知1000米的长度

  师:昨天我们一起测量了从百里路小学的校门口到丽都美容院刚好是100米的路程,同学们分小组走了走这100米的路程

  (课件出示图片,引起回忆后交流)

  汇报交流:

  师:小朋友走100米大约用了多少时间?走100米大约用了多少步?

  师:从校门口到丽都美容院是100米,1000米里面有几个这样的100米呢?(板书:10个100米)

  师:根据这100米的路程,你还可以怎样描述1000米的长度?(一般学生会从来回次数、所需的时间和总的步数来回答)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物引入,增强了数学知识的现实感和亲切感,课伊始就吸引学生的目光,为学*新知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矗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相联系时,才能激发学生学*和解决问题的兴趣,数学才是有生命力的。教师找准了教学内容与学生知识经验的“切合点”,在学生建立

  100米长度的表象基础上感知1千米的长度,在真实的生活体验中引领学生建立数学模型。

  【备芽若学生提出同学间所需时间和总的步数相差较大,可以让学生讨论为什么会有相差,然后得出全班的大约值。

  (二)介绍1千米=1000米

  1000米用“千米”做单位,可以写作1千米。

  板书:1千米=1000米

  (三)进一步感知1千米的长度

  师:我们用10个100米来描述1千米的长度,走1千米大约用15分钟的时间,走1千米大约用了20xx步等分式来描述1千米的长度,同学们能不能观察、测量自己身边的物体长度,再来推想1千米有多少个这样的物体?用你自己的方式来描述1千米的长度。

  1、观察、测量后与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汇报

  (四)强化感知1千米的长度

  课件出示学校周边的地图:从学校向右走,从校门口-麻行僧街-大榕树-百里东路-市二医大约1千米。从学校向左走,从校门口-一百超市--江心码头-江滨西路-郭公山-勤奋

  水闸-现代概念大约1千米

  师:其中第2条路是老师每天回家的必经之路,老师骑摩托车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从学校出发到现代概念大约用了1分30秒,现在就让我们一起随着镜头来感受一下(课件播放录象)。

  三、千米和米的换算

  (一)教学换算

  师:千米除了表示比较远的路程以外,它还可以用来表示河的长度、桥的长度、水的深度、山的高度,以及描述速度等......(边说课件边出示图片)

  师:火箭的速度大约是每秒4千米,也就是多少米?

  板书:4千米=()米(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师:雅鲁藏布大峡谷水深约达5000米、南京长江大桥的长约6000米,能把它们成用千米作单位的吗?

  板书:5000米=()千米6000米=()千米

  (同桌互说想法,然后全班交流)

  (二)练*:

  1、9000米=()千米800米+200米=()千米

  4千米=()米3千米-1000米=(米

  2、把每小时行的路程与合适的交通工具连一连。(略)

  (三)解释与拓展

  课件出示高速公路的指路标志,限速标志,汽车、摩托车上的速度表等让学生能说说指路标志、限速标志的意思。

  四、总结评价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让你感到最深刻的地方在哪?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五、家庭作业

  与同伴在家的附*或学校附*走1千米的路程,体验1千米有多远。

  此环节的设计让学生通过多方位、多角度的材料感知建立1千米的丰富表象,学生举例身边的事物并用具体的数据来描述1千米的长度,给学生提供操作、交流与想象的时间和空间,在提供学*资料的基础上现场生成学*材料,在交流中进一步感受1千米的.具体长度,在头脑中比较清晰的建立1千米长度的“模型”,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在学生具有大量的感性基础和丰富的表象积累上,以直观、动态的录象播放让学生感知摩托车行驶1千米路程,用另一种的方式感知和感受1千米,强化了对1千米有多长的感受性。

  此环节的设计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联系生活提供丰富学*材料作为数学教学的活教材,使数学不显得枯燥而是充满真实感和亲切感,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的价值

  四、教学片段实录

  片段一:初步感知1000米的长度

  师:昨天我们一起测量了从百里路小学的校门口到丽都美容院刚好是100米的路程,同学们分小组走了走这100米的路程

  (课件出示图片,引起回忆后交流)

  汇报交流:

  师:小朋友走100米大约用了多少时间?(大约用了1分30秒)走100米大约用了多少步?(大约走了200步)

  师:从校门口到丽都美容院是100米,1000米里面有几个这样的100米呢?(板书:10个100米)

  师:根据这100米的路程,你还可以这样描述1000米的长度?

  生:从美容院回到校门口一个来回是200米,1000米里面有5个来回.

  生:走100米大约用了1分30秒,按这样计算,走1000米大约需要15分钟。

  生:走100米大约用200步,走1000米大约需要走20xx步

  ......

  片段二:进一步感知1千米的长度

  师:我们用10个100米来描述1千米的长度,走1千米大约用15分钟的时间,走1千米大约用了600步等分式来描述1千米的长度,同学们能不能观察、测量自己身边的物体长度,再来推想1千米有多少个这样的物体?用你自己的方式来描述1千米的长度。

  (1)观察、测量后与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汇报:

  生1:教室的2块地砖的长度大约是1米,20xx块这样地砖的长度约是1千米。

  生2:一根米尺长1米,1000根米尺连接起来就是1千米。

  生3:教室门高约2米,500个门叠起来的高度约是1千米,快冲天了!

  生4:一张课桌的长约1米,1000张课桌连起来约1千米

  生5:一个同学把两臂张开伸直大约是1米,1000个同学手拉手大约是1千米。

  生6:教室的黑板长约4米,250个黑板连起来大约是1千米。

  生7:学校操场跑一圈是200米,跑5圈是1千米。

  生8:体育中心泳池的泳道长是50米,游10个来回就是1千米。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重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重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重量观念。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重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重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重量观念。

  教学难点:

  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用具:

  各种秤、盐等。

  教学设计:

  一、引入新知

  1、游戏激趣:

  我知道同学们都喜欢做游戏,现在老师请三位同学到前面来做一个有趣的游戏(请一位同学背另外两位同学,被背的两位同学轻重对比明显)。谁想来做?背的同学,你能把你刚才的感受讲给我们吗?

  2、实践体验:

  课前,我们每个人都准备了一些物品,请同位两个人互相掂一掂,说一说你们有什么感受?

  3、导入新知:

  通过刚才的"背一背"游戏和掂一掂活动,同学们都感受到物品有轻有重,那么象一个苹果、一杯水、老师的体重等,你们想不想知不知道它们到底有多重?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的知识,有多重。(板书:有多重)

  二、探究新知

  1、认识秤

  在我们购物的时候,常发现有的物品有包装,物品的重量我们可以直接看物品包装袋上的标识。但也有很多物品并没有包装袋,比如鸡蛋,苹果等,怎样才能知道它们有多重呢?对,要想知道这些物体的.准确重量,我们可以用秤来称,能说一说,在生活中你都见过哪些秤?

  学生自由说生活中常见的秤。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三种秤,请看(实物出示体重秤、天*、台秤)

  除了这些,还有很多种,你们想看一看吗?(大屏幕出示各种秤)

  2、认识天*

  我们了解很多种秤,其实,在我们今后的学*生活中还会常用到天*。(介绍天*)天*两端有两个托盘,一般情况下是左边放要称的物品,右边放法码。当红色的指针指在正中间时,说明天*两端的物品是一样重的。那么,法码显示有多重,左边的物品就有多重。

  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常用到台秤。你们能读出所示的重量吗?(大屏幕出示教材"练一练"),谁想读出一个西瓜的重量?一个鸡蛋呢?

  3、认识重量单位千克、克

  刚才你们在说西瓜和鸡蛋的重量时,分别用了什么单位?(板书:千克、克)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我们要认识的两个重量单位。

  ⑴、称一称:分别称出两袋盐和1枚2分硬币的重量。

  (2)、掂一掂:分别掂一掂1千克盐和1克硬币的有多重。

  ⑶、找一找:在你的桌子上或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重量大约是1千克,哪些物体的重量大约是1克?

  (4)、说一说:你认为1克和1千克谁重?你知道什么时候应该用克做单位,什么时候要用千克做单位吗?

  (5)小结:一般说来,我们称稍重的物体时用千克来做单位,而比较轻的物体却要用克来做单位。虽然我们日常生活中都*惯用"斤"或"两"作重量单位,但是为了方便,国际上就统一给重量规定了新的单位。并用“kg”表示“千克”,用“g”表示克。(板书:kg)

  4、掌握“千克”与“克”之间的关系

  (1)、算一算:刚才我们称盐的时候,一袋盐是500克,你能快速算出两袋一共是多少克吗?

  (2)、猜一猜:千克和克之间有什么关系?(板书:1千克=1000克,即1kg=1000g)

  5、动手操作

  你们想不想用千克或克作单位,来表示你们桌子上物品的重量?要求:先估一估,再称一称。

  (1)、看一看几个苹果大约是1千克?

  (2)、一枝铅笔大约有多重?

  (3)、从桌子上选出2件或3件物品掂一掂,估计有多重,再称一称。

  6、质疑:对于这节课的内容,你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

  三、巩固新知(大屏幕出示)

  1、判断:

  (1)、一个乒乓球约重10克。()

  (2)、小月重100厘米。()

  (3)、3千克水比3千克的棉花重。()

  2、练一练:

  2kg=()g;4000g=()kg

  7kg=()g;8000g=()kg

  3、填一填:

  称较重物体的重量时,我们就用()作单位,

  称较轻物体的质量时,我们就用()作单位。

  四、拓展新知

  1、想一想:

  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盐比较,哪个重些?

  2、算一算:称我们购买物品的时候,经常发现同类物品有时重量和价格不一样,到底买哪种便宜呢?

  四、总结新知

  1、本节课有收获吗?

  2、布置作业,完成课后20页的实践活动,直接填在书上。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估计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

  教学难点:

  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教具、学具准备:

  重100千克的大米、投影片若干张(或用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沟通旧知。

  1、同学们学过哪些重量单位?具体描述一下1克与1千克有多重。(可以举例说明)

  2、填空。

  1千克=()克

  3千克=()克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