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3篇

首页 / 教案 / | 2022-07-28 07:11:55 教案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1

  教学设想

  1、了解每位作者及作品的基本情况。

  2、理解每首诗歌和散曲的内容,特别是其中的重点字词。

  3、理解作品中千古传诵句子的哲理。

  4、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 简介作者、作品

  1、作者:岑参(715—770),南阳(今河南南阳)人。他是唐代“边塞诗派”的著名诗人。他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岑参早年的诗以风华绮丽见长。由于后来历参戎幕,往来边陲,风格为之大变。其诗洋溢着积极乐观的思想。

  “白雪歌”即“白雪之歌”,“送武判官归京”点明本诗是雪中送别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的代表作之一,他用歌行体写出了西北风雪的奇寒,抒发了雪中送客的深挚友情及因友返京而产生的怅惘之情。

  三、听录音,或听教师范读全诗

  四、边读边分析

  诗起首四句写野外雪景。“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写边塞风狂雪早。“卷”“折”从正面、侧面描写狂风怒号,遍地肃杀的景象。“即”写作惊奇之情。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此为千古传诵的咏雪佳句。以梨花喻雪十分新奇,读之眼前立刻浮现一幅春风送暖,梨花盛开的美景。

  接下来四句写室内苦寒。“散人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由帐外转入帐内,点点雪花飘落进来,浸湿罗幕;穿着狐裘盖着锦衾也不觉暖,奇寒难忍。而将军都护这样的勇猛边将,也是“角弓不得控”,“铁衣冷难着”,手冻僵了连弓也拉不开,铁甲也冷得穿不上。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去惨淡万里凝。”这两句转写野外雪景。放眼雪原,冰雪覆盖,纵横交错,抬望天空,阴云密布。“愁”“惨”为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

  以上描绘了“瀚海雪景图”,热爱边塞风光,颂扬将士意志的感情融于其中。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描写饯别的情景。此句扣题,连举三种乐器,运用借代方式,写出送别宴上的热闹情景。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酒宴散,送客出辕门。茫茫雪原中一杆红旗,奇异而美丽的画面。天气奇寒,劲吹的北风翻不动坠有厚重冰凌的红旗,更显出一个 “寒”字来。

  最后四句写分手的情景。“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从辕门一直送到轮台东门,依依不舍。路遥远,风雪猛,难行走,惜别、担忧之意交织于胸。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望不见远去的朋友,仍看着雪上空留的马蹄足迹。结尾两句,寓情于景,言尽而意无穷,耐人寻味。诗的后半部分描绘的是“风雪送客图”。

  五、小结

  这首咏雪送别诗,前十句从不同侧面写雪,后八句写送别。雪景衬托送别,送别中又描写雪景。诗在咏雪景的同时表现了雪中送友的真挚情谊,还传达出诗人独特奇妙的感受,意境鲜明壮伟,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2

  1.理解、积累“狐裘、锦衾、瀚海、阑干、风掣 ”等词语。

  2、提升朗读能力,反复朗读并背诵全诗。

  3、欣赏诗歌意境,体会诗歌的感情,了解品诗的方法。

  4、培养学生昂扬乐观的精神。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3

  教师讲授:所谓品诗,就是品评欣赏。可以对其进行内容再现,品评诗歌的画面美;可以就某个词语的使用进行品析,体会用词的妙处;也可以对某句使用的修辞进行品析,了解其用意;还可以品评诗人为了表达某种情感所使用的写作手法。

  学生自由品诗,教师点拨、适时总结。

  1、品评“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①学生先品析,教师引导。

  胡地的风雪有何特点?哪些词语写出风雪的特点?地面上还会有哪些东西被卷起来了?为什么用“飞”而不用“飘”?

  ②找一名学生读这两句,其他学生点评,是否读出景物的这些特点。

  ③教师指导朗读:读诗要根据诗歌所写内容和要表达的情感,通过调整停顿、重音、快慢和语调把它们表达出来。

  第一句重音要放在哪个词上,才能读出胡地风大的特点?第二句用怎样的语调,才能读出诗人的惊喜之情?

  明确:重读“卷”;语调上扬,语速稍快。

  ④再找学生读这两句,全班自由读。

  2、品评“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①学生先品析,教师引导。

  能否使用比喻的修辞,把冰天雪地乌云密布的情景描绘出来?诗人用了什么修辞?为什么要用这种修辞?

  明确:夸张;突出天气恶劣,表达对武判官的担心。

  ②找一名学生读这两句,其他学生点评,是否读出这种情感。

  ③重读哪些词?使用什么语速、语调?

  明确:重读“百丈、万里”;语速较缓、降调。

  ④再找学生读这两句,全班自由读。

  3、品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①学生先品析,教师要求。

  通过想象,再现当时的情景。两人各是什么动作?什么表情?说了哪些话?武判官如何走远的?诗人如何伫立风中的.?

  ②从中你读出诗人内心的哪些情感?

  ③找一名学生读这两句,其他学生点评,是否读出这种情感。

  ④如何处理语速语调,才能读出诗人的依依不舍?

  ⑤再找学生读。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3篇扩展阅读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3篇(扩展1)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通用5篇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 1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泰山,五岳之尊。大家生活在泰山脚下,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曾有不少诗人对泰山进行过歌咏,你能说出一首这样的诗吗?好,一起朗诵杜甫的《望岳》吧。

  学生:齐诵《望岳》。

  教师:杜甫有一位比他小三岁的好朋友,叫岑参,他是一位著名的边塞诗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他的诗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板书:课题、作者)。

  二、读诗

  教师:学诗首先要读诗,大家以前是如何读诗的呢?

  今天我们丰富一下读诗的方式,可以个人读、合作读;可以诵读、演读、唱读。当然大家还可以创设自己喜欢的其他方式。大家开始准备吧。

  学生:自由读诗,小组交流,准备展示。

  教师:我们请同学到台前展示一下。

  学生:展示各种形式的“读”。

  三、品诗

  1、简说诗中之“奇”

  教师:边塞诗的特色之一是描绘边塞奇异风光。岑参作为唐代边塞诗人,他的突出特点就是“好奇”。杜甫曾说“岑参兄弟皆好奇”(幻灯)。他用好奇的眼睛观察世界,他用好奇的心灵感悟世界,并把它们化作涓涓文字流淌于笔端。这样,我们透过他绮丽的文字就可以读到边塞那奇异的风光和异域的情调了。请大家再读诗歌,说一说你从诗句中发现了怎样的“奇”。

  学生:默读,说发现的“奇”。

  预设:

  胡天八月即飞雪——胡天奇冷,飘雪奇早。

  千树万树梨花开——雪花其繁,雪花奇美。

  瀚海阑干百丈冰——瀚海奇阔,结冰奇厚。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胡天奇冷,将士奇苦。

  愁云惨淡万里凝——愁云奇多,彤云奇密。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风威奇大,雪天奇冷。

  去时雪满天山路——路雪奇厚,担忧奇多。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山路奇迂,情义奇深。

  (提示:如果学生说得不够全面,教师可以抓住其中的“奇”进行引导。如“刚才有的同学说到了天气奇冷,诗中还有哪些地方表现了这一点呢?请快速找出来。”)

  2、描述诗中画面

  教师:读着诗歌,诗中奇异的景色仿佛一幅幅画面展现在我们眼前。请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画面,试着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出来,选一句或者两句都可以。写完与小组交流,修改完善,然后选代表在全班展示,看哪个组描述得最精彩。先看一个示例。

  屏幕展示示例: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茫茫的边塞,强劲的北风呼啸而来,飞沙走石,白草被拦腰折断,在狂风吹卷之下,不停地打着滚儿。正是八月中秋时节,鹅毛般的雪片却已经飘飘洒洒,纷纷扬扬。落在山峦上,落在树梢上,落在大漠中……整个边塞大地笼罩在一片白色之中。

  学生:个人描述画面,小组交流。

  学生:集体展示。

  教师:穿插有关资料引导讲解。

  (1)引导深解名句

  教师:岑参最喜欢梨花,在他的作品里,曾多次写到梨花,请看屏幕,一起朗读一遍。

  屏幕展示诗句:“长安柳枝春欲来,洛阳梨花在前开。”“梁园二月梨花飞,却似梁王雪下时。”“梨花千树雪,柳叶万条烟。”

  学生:读以上诗句。

  教师:由此可见,梨花于诗人的印象何等深刻,诗人写梨花常常是在远离故乡之时,他笔下的花常常总是和思春念归、士逢知遇等情感活动联系在一起。现在你对这两句诗有了怎样的新的理解?

  学生:说自己的见解。

  (2)引导联想想象

  教师:这首诗最后两句描绘的画面历来被人称道,给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下面请大家一起将目光聚焦于这两句诗,试着展开你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化身为诗人,说说:当你站在冰天雪地里望着友人渐渐远去的身影,心中会想些什么呢?

  学生:说自己的设想。

  教师:大家的设想都有可能,然而作者不明写,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令人回味无穷。这就是“留白”这种艺术表现手法的魅力。

  (3)引导感悟情感

  教师:在奇冷的天气里送别友人,这本是伤心之事,然作者描绘的边塞雪景是如此的奇异、壮美,甚至是唯美,为什么诗人能够保持着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呢?

  请看材料,请一位同学读一下。

  屏幕展示材料:唐代天宝年间,李唐王朝与西北少数民族边境战事不断,许多文人也纷纷投入军人幕府,寻求个人发展,岑参是就是其中之一。他怀着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度过了六年艰苦的军旅生涯,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与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是他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在轮台幕府中送友人回京时所作。

  教师:现在明白其中原因了吧。谁来说一下?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作者有理想有追求,热爱生活;诗人所处时代,正值大唐盛世,国家的强盛自然给人一种昂扬向上的力量。所以在这首诗中我们看到的更多是乐观向上的情怀。

  同学们的联想和想象很精彩,现在,我们就结合刚才精彩的描述,快速背诵全诗。看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背会这首诗!开始!

  学生:背诵诗歌。

  四、用诗

  教师:现在对这首诗已经学得不错了,大家知道学*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吗?是运用。我想和大家做一个用诗的挑战游戏,可以是直接引用,也可以化用。大家有些为难,先看两个例子吧。

  屏幕展示用诗举例:

  1、引用: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要移植杜甫的记忆。有了他的记忆,我会感受他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伟大之心;也会体味他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胸襟,品味他的“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欣赏他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化用:“前不见青山,后不见绿水,念天地之污染,独怆然而涕下。”(仿《登幽州台歌》)

  教师:大家愿意选择哪句诗呢?看来大家都愿意选择诗中的名句。为了避免大家选择的诗句过于集中,如果敢于挑战其他诗句,我们可以给他加2分。

  学生:小组讨论,然后个人进行创作。

  学生:展示创作内容。

  教师:适当鼓励点评。

  五、结语

  教师:仔细回味,诗人岑参留给了我们什么呢?边塞的奇异风光,丰富的思想感情,乐观、豪迈的英雄气概。记住边塞诗,记住岑参。

  课即将结束了,请小组长如实的地将本组得分写到小组名下,这节课同学们都有精彩的表现,让我们用掌声对获得优胜的小组表示祝贺。

  【教学反思】

  山东省中语会第十五次年会于2010年4月15日至17日在泰安举行,本人有幸在这次会议上代表初中语文教师做了发言,并荣幸地执教了一节观摩课——《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上完课后感触良多。

  感触之一:赢得学生之心至关重要。

  这一次,提前见学生,我们的交流是在无意中的一个冷幽默中开始的。我说:“要想知道我的姓,就要先猜个谜语。”“你姓苗!”异口同声的大喊吓了我一跳。但我马上转过弯来,刚才他们的老师领我进来时就说出了我的姓。教室里一下子爆发出爽朗的笑声。

  接下来我跟同学们聊起了自己,诸如由于姓名的原因多次被别人误解为是个女老师;我和我的学生如何愉快地在一起打篮球、踢毽子等等。我讲得如以往投入,他们听得如预想入神。我很快用自己的热情、幽默,把他们的精力聚集起来。学生的眼神告诉我,他们开始喜欢我,甚至信任我了。从他们的表情中,我还看出他们热切期待着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展示自己的风采。

  由此我想起*时听到的一些抱怨,如“学生不认真听讲”,“学生不好好配合”,等等。也许学生真的有些不足,不过,我们教师是否先这样扪心自问:“我真正从学生的兴趣需要出发了吗?我用最大热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了吗?你赢得学生的‘芳心’了吗?”等回答是肯定的时,也许你的忧愁就会烟消云散了。

  感触之二:教师给学生一个舞台,学生就会还教师一个惊喜。

  交流中,我见缝插针地把自己的讲课*惯、要求告诉学生。当然,这次讲课还要给学生布置一个课前的任务——用不同方式“读”诗。我告诉他们:从人数上来说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合作读;从形式上来说,可以是以前熟悉的朗读,也可以是演读、唱读。当我解释演读、唱读的时候,学生们都在摇头。见此情形,我的心里有点没底了,想让学生自主创造的念头随之开始动摇了……

  晚上,我有点坐卧不安,毕竟不是自己的学生,毕竟他们从来没有尝试过这些新的“读”诗方法,能行吗?如果学生没有一个人演读、唱读怎么办?思来想去,我决定若真出现此种情况,就要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演读、唱读我来示范,让学生模仿学*。不管怎样,都要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堂的快乐,并在愉快的气氛中有所收获。主意打定,我选择了《三国演义》主题曲,开始了自己的唱读训练。

  课开始了,很快我的担心消失得无影无踪。学生们精彩的演读、唱读,大大出乎我的预料,也出乎所有听课老师的意料。自演自唱的,歌伴舞的;节奏快的,节奏慢的;两个人出场的,整个小组全体上阵的……。最精彩的当属其中一个小组,一首诗唱下来,竟然变换了五种曲调,简直就是歌曲串烧。他们无穷的想象力和非凡的创造力,让我大吃一惊。虽然还有不少瑕疵,比如表演动作幅度太小,曲调节奏不太适合诗歌的情感等,但仅凭这份认真、勇气,就足以让我为他们喝彩。这节课一开始就使整个会场充满了轻松愉快的气氛,听课的老师不时发出会心的笑声,热情的掌声也适时地送给这些天真勇敢的孩子们。

  我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展示的机会,搭建了一个展示的舞台,他们便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作为教师一定要坚定一个信念:相信学生。

  感受之三:课堂就要有动有静,动静结合。

  *几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出现了一种极为热闹的课堂。整节课基本上都是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的发言,教师退居二线做起了旁观者。由过去学生当“厅(听)长”,摇身一变成为了教师当“厅(听)长”。虽说矫枉必须过正,但这种热闹的背后却是学生见解的不深刻、知识的不扎实。所以我设计的这节课,一开始各种形式的“读”,就是动,而且是大动,另外七嘴八舌地说出诗中的“奇”,也是动的环节。接下来就让学生仔细揣摩诗歌创设的意境,发挥联想、想象,用散文化语言描绘诗中一幅幅奇异美丽的画面,体会所传达出的深厚情义,这就是一个静的环节设计。写完之后,小组合作修改完善写成的片段,又是适时的“动”。用诗环节,学生模仿教师所给的例子进行创作,再次进入静的状态。说实在的,别看有些学生说起来很热闹,但真的一动笔,就显得有些笨拙了。这也正是我们不能只图热闹,而让学生时常静下来的主要原因。

  这节课上下来,自我感觉还算良好,但仔细想来,还是留下了诸多遗憾。

  首先,朗读未能贯穿始终。

  这节课第一环节——各种形式的“读”,的确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也同样引起了听课教师的关注,但接下来的所有环节中,读得太少了,这是一个缺憾。如果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声情并茂地进行诵读、背读,相信会加深对文本情感的理解。课堂上我示范诵读了两句,赢得了学生的掌声。过后想想,他们对这种虽然是有些传统的读的形式,也是很感兴趣的。可惜,忘记了让学生亲自尝试。我觉得,这也是没有真正以学生为本的一种表现。

  其次,有些教学环节坡度太大。

  我曾经在“用诗”环节上犹豫再三,但还是想挑战一下。这一次为了减小学生“爬坡”的难度,精心选择了两个示例,供学生借鉴。这样,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就可以较好地完成“用诗”的训练。但事实上,学生还是遇到了一定的困难。看来正如上次在西安余映潮老师所点评的那样:“用诗”是一件很有挑战性的事情,需要厚实的铺垫才行。不过,尝试就会有收获,尝试的过程就是铺垫的过程,我坚信这一点。

  虽然“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我当不懈追求,不断探索,不断提升,力求使自己日趋成熟,力争使课堂日臻完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 2

  教案一:

  一、教学目的:

  1、学*本诗抓“奇”写“雪”,以“雪”衬“别”的写法。

  2、体会本诗送友时的无限惆怅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本诗抓“奇”写“雪”,以“雪”衬“别”的写法。

  难点:《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在思想和艺术上的成就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提问法,讨论法

  四、教具:录音、课件

  五、板书设计:

  (第1-8句) 送别前(八月飞雪苦寒图)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第9-14句) 饯别时(军营饯别奇寒图) 气势雄伟 想象奇特

  (风雪送友图) (第15-16句) 临别时(东门惜别惆怅图) 寓情于景 浪漫色彩

  (第17-18句) 送别后(雪地伫立思乡图)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作者)

  二.解题,作者及作品介绍

  “白雪歌”即“白雪之歌”, “送武判官归京”点明本诗是(雪中)送别诗。判官,官名,节度使一类官员的僚属。这首诗是岑参第二次到西北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时写的。武某可能是其前任。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七言古体诗。诗题中的“歌”表明这首诗的体裁是古诗中的“歌行”体(如杜甫《兵车行》、《丽人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岑参中年两度出塞,因为这一特殊的生活经历,使他很擅长写边塞诗。他的诗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基本特征。他的诗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宏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形式丰富多样,尤其擅长于写七言歌行。

  其诗与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无人不识君。”)齐名,并称“高岑”。

  三.师生共同研读课文

  (一)一读

  要求:读准字音,掌握朗读古诗的节奏,使学生领略诗歌的音乐美;结合注释理解词义,尝试口头翻译。

  1. 指名学生朗读

  2. 正字音:裘 衾 薄 着 瀚 阑 饮 羌 掣

  3. 明节奏:节奏可分音调的节奏和意义的节奏两种。

  音调的节奏,常以两个字音为一拍,注意声音上的整齐。

  七言诗一般为四拍,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意义的节奏是按诗句的语义来划分,它比音调的节奏显得更为重要,我们在划分节奏时,一般以意义的节奏为依据。如: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4. 教师范读

  5. 学生齐读

  (二)二读

  要求:再现诗中形象,理清思路,找出诗中抒情发展的线索,沟通学生、读物和作者之间的思想感情。

  1. 朗读指导

  朗读时,要身临其境进行联想、想象,使脑海里呈现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

  2. 学生默读,理思路

  讨论〖明确〗:全诗共18句,根据文题可分为咏雪和送别两个层次。前10句为一层:从不同侧面咏雪。后8句为第二层:写送别。

  第一大层又可分为三小层:

  前四句写西北边境奇丽的雪景,先写雪前肃杀可怕的景象,后写雪后美景;

  第5—8句从帐外写到帐内,写军营之中将士的苦寒生活;

  第9、10两句从帐内写到帐外,描写广阔沙漠和万里愁云,为饯行场面作铺垫。

  这一层,作者开篇从大处落笔,总写塞外狂风飞雪;又从小处着眼,细写寒冷难熬程度;最后又回到广阔的大自然中去自然地引出送行离别的苦楚之情。

  第二大层又可分为两小层:

  第11—14句写宴请归客,并描写宴后送客出辕门时大雪奇寒的景象;

  第15—18句写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

  3. 学生默读,找线索。

  我们过去读过的许多文章,往往有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请同学们举例说明:《七根火柴》以“七根火柴”为线索安排情节;《我的老师》以回忆、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的感情为线索;《白杨礼赞》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凡作为抒情的线索。

  本诗也有一条线索。

  讨论〖明确〗:本诗以“雪”这一景物为抒情发展的线索。

  “雪”共出现四次,组成四个画面:

  第一次——送别前的“飞雪”,在读者面前呈现“八月飞雪苦寒图”;

  第二次——中军置酒饯别时的“纷纷暮雪”,在读者面前呈现“军营饯别奇寒图”;

  第三次——临别时“雪满天山路”,在读者面前呈现“东门惜别惆怅图”;

  第四次——送别后,“雪上空留马行处”,在读者面前呈现“雪地伫立思乡图”。

  4. 小结:

  全诗以雪为抒情线索,描绘了一幅塞外风雪送客图。

  诗的开头从“飞雪”入手,在读者面前呈现出一幅戍边将士苦寒的情景,接着,诗人以形象的笔触,描绘了西北边塞一幅愁云惨淡的风雪送客图。诗人寓情于景,含蓄地抒发了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

  (三)三读

  要求:紧扣词语,体味诗中的意境,探究诗的特色。

  1. 指导赏析词语的方法。

  要对词语的深层含义进行阐发,要对其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作用进行赏析品评。

  2. 思考、讨论:

  ①第一、二句中的“卷”、“折”、“即”、“飞”三个字有何表达作用?

  〖明确〗

  第一、二句写塞外风狂雪早,一个“卷”字,写出了北风奔驰怒吼的气势和威力;“折”是“卷”的结果,风能折草,可见风力之大;农历八月的南方正值金秋,而西北边塞已是风雪隆冬,“即”字透出了作者的惊奇之情;“飞”字照应“卷”字,勾画出漫天风雪的景象。由风而雪,风中见寒,因寒飞雪,开篇就让人感到一股奇寒扑面而来。

  ②重点赏析名句“忽……开”:

  A.这个比喻的本体是什么?喻体是什么?为什么会感到这比喻新颖贴切?

  〖明确〗

  比喻的本体雪,喻体是梨花。以梨花喻雪非常贴切,不仅写出了雪的皎洁,富有动态感和立体感,同时也使人仿佛闻到阵阵花香。作者将肃杀寒冷的冬雪当作春光来欣赏,想象奇特,给人一种欣喜和暖意。

  B.为什么说“忽如”二字写得甚妙?

  〖明确〗一个“忽”字,显示出塞外气候的变换奇特,也表现了作者看到奇丽雪景的惊喜之情。

  C.试描绘一下“千……开”的壮美意境。

  〖明确〗“千树万树”用重叠的修辞表现出景象的繁荣壮丽。

  ③ 五、六句中“散”、“湿”有何表达作用?这两句写了怎样的一种气候?

  〖明确〗

  “散……”承上启下,从帐外写到帐内。写雪景主要从视觉角度下笔,写奇寒则着墨于感觉。“散”字写出片片雪花轻轻飘落到珠帘帐幕上的景致;“湿”字描摹出雪花在罗幕慢慢融化的情景。

  “狐裘”、“锦衾”本是高级御寒品,却不暖、嫌薄,帐中尚且如此,帐外更不必说,这两句写出了一种奇寒的气候。

  诗人写奇寒,既表现了大雪的威力,突出戍边战士的艰苦生活,同时也从侧面表现了他们的战斗意志和豪迈气概。

  ④七、八两句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 互文 (如《木兰诗》:“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⑤九、十两句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愁云……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一个“愁”一个“惨”透露了作者怎样一种心境?

  〖明确〗

  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展示了冰天雪地、万里愁云的景象,又自然引出下文送别的场面。

  “愁云……凝”用夸张的笔墨,气势磅礴地勾勒出边塞的景色,云之愁,拟人的手法,极写云的昏惨惨之色,看似写景,实为写情,一个“愁”一个“惨”透露了作者为送友人而产生的愁闷的情绪,为饯别酝酿了气氛。

  ⑥十一、十二句为什么没有写音乐,而只写了三种乐器名称?(“胡琴……笛”有什么深层含义?)

  〖明确〗

  连举三种乐器,既表明乐器之多,乐曲之异,写出了场面的热烈,表现了主客间的深厚友情,同时这些富有边塞色彩的乐器,也极易触动人的乡愁乡情,细细品味,送别人与被送人内心的愁苦之情不言自明。

  ⑦“风掣……翻”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

  运用了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这一细节描写,极为新颖传神地描摹出塞外严寒的奇异风光。从色彩上看,茫茫白雪之中,鲜艳夺目的红旗显得格外突出,并给冷色的基调抹上了一星暖色,反衬严寒;从动态上看,狂风飞雪,红旗在僵硬地低垂着不能飘动,给人一种沉重、肃穆的感觉,符合此时送别的气氛。

  ⑧十三、十四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有哪些想法?)

  〖明确〗 依依不舍,为归客的艰难旅程担忧。

  ⑨十五、十六句中“雪地空留”四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一种复杂情感?

  〖明确〗淋漓尽致地写出了诗人无限惆怅的惜别思乡之情。(也许还有些失落、孤寂)

  【和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指导朗读

  1-4句,应用惊奇激奋的语调;

  5-8句,情调应哀怨低沉;

  9-14句,宜用孤寂凄凉的语调;

  15-18句,宜用舒缓的低*语调。

  五.尝试当堂背诵全诗

  六.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特色

  1. 主题:这首诗描绘了唐代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抒发了诗人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

  2. 写作特色

  ① 扣“奇”写“雪”,以“雪”衬“别”。

  一奇是雪随风至;二奇是“八月即飞雪”;三奇是以花喻雪;四奇是侧面烘托大雪的寒威——从生活细处落墨,通过人的感受,通过边塞将士的苦寒生活写天气的奇寒;红旗僵硬地低垂着不能飘动这一细节描写,也从侧面烘托了大雪的寒威。

  “一切景语皆情语”。扣“奇”写“雪”,其目的是以“雪”衬“别”。

  送别前咏雪营造送别的氛围(典型环境),饯别时咏雪进一步渲染送别的气氛,送别时写雪表现对友人的担忧之情,送别后写雪表现对友人的依恋之情。

  ② 诗的语言明朗优美,又利用换韵与场景画面交替的配合,形成跌宕生姿的节奏旋律。

  七.比较迁移

  要求:运用比较分析法,对比阅读两首诗词,提高鉴赏品评诗歌的能力。

  1. 两首诗词所写的雪景有什么不同?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这样的不同?

  〖明确〗

  《白雪歌》主要描绘的是塞外将士所不堪忍受的严寒景象和饯别、送别时令人惆怅的惨淡景象;

  《沁园春》描写的则是境界壮阔、生机勃勃的北国雪景和想象中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的绚丽景象。

  《白雪歌》抒发了诗人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

  《沁园春》则洋溢着对祖国壮丽河山的赞美之情及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凌云壮志和豪迈情怀。

  岑参主动到边塞从军,希望在那里建功立业,他出身于封建士大夫家庭,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长期艰难的戍边生活,在与朋友惜别时,不禁流露出无限惆怅之情;

  而***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天下”为己任,所以,词里表现了空前宏伟的抱负和无比坚定的决心。

  2. 两首诗词相比,在艺术上有什么差异?

  〖明确〗①表现手法不同:《白雪歌》所写雪景既从大处落笔,又从细处着墨;

  《沁园春》则始终从大处描绘,意境更为恢宏。

  ②表达方式不同:《白雪歌》在写景和叙事中都隐含着深厚的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沁园春》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写景是抒情和议论的基础。

  八、课堂小结:学生总结、老师补充

  九、布置作业:进行写赏析文字的训练:就“风……翻”一句写一点赏析文字。

  【参考】诗人用拟人和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塞外的奇异气候,极为新颖传神。“掣”,写出了风的劲厉,与诗的首句“北风……折”相呼应。“冻不翻”运用夸张手法,极言天气奇寒。

  教案二: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并理解诗歌。

  2、培养欣赏品味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

  朗读诗篇、了解诗意、体会诗情。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

  教学设想

  教学中可按照"读--品--背"的顺序进行,精讲多读,以读带品。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导入

  雪,洁白美丽,或轻舞或纷扬,给我们的生活增姿添彩,所以,它历来都是人们吟咏、描绘的对象。

  在古诗中,更是有不少歌咏白雪的名句,同学们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例如: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柳宗元

  欲度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别董大》高适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唐·卢纶《塞下曲(之四) 》

  有谁能说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的出处?——对了,它出自于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唐代的大诗人是在怎样的情境之下吟咏出这样的千古名句的,让我们一起走进《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二、 作者介绍

  投影:

  岑参(714-770),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高适齐名,并称为“高岑”。曾两度出塞,晚年任嘉州刺史,以后罢官,欲归故乡时,客死成都旅舍,史称“岑嘉州”,有《岑嘉州集》传世。

  岑参的诗想像丰富,意境新奇,气势磅礴,风格奇峭,词采瑰丽,并充满乐观进取的精神,具有浪漫主义特色。

  三、 诗文赏析

  (一)聆听感受

  1、 播放录音,聆听感受。请同学们注意字的读音。

  2、 读准字音

  岑参 cén shēn 散入sàn

  狐裘qiú 锦衾薄 qīn bó

  瀚海 hàn 阑干 lán

  羌笛 qiāng 风掣红旗 chè

  (二)整体把握

  1、 齐读全诗——读准字音,初步感知。

  2、 解题——从诗题中能看出这首诗写了哪些内容?

  咏雪、送别。(板书)诗的前半部分是咏雪,后半部分写送别,同时在送别中进一步描写雪景。这是一首雪中送别诗。

  3、 诗歌是从哪里开始着重写送别的?

  从“中军置酒饮归客”一句开始。前十句着重于咏雪,后八句着重于送别。

  (三)赏析咏雪部分

  1、齐读咏雪部分——思考:咏雪部分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北风*卷着大地,把强韧的白草都折断了。塞北的天空,农历八月就飞起了雪花。就像是忽然刮了一夜春风,使千树万树开满了梨花。

  大风把雪吹进了珠帘里,沾湿了罗幕,就连狐裘、锦衾这样高级的御寒品也挡不住严寒;将军的角弓被冻得拉都拉不开了,都护的铁衣冰冷得难以着身。

  2、 赏析诗句

  (1)朗读咏雪部分——思考:哪些诗句写得好,好在哪里?

  (2)对雪的描绘,哪一句最精彩?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为什么精彩?小组研讨,合作探究。

  精妙的用词——一个“忽”字,表明来得突兀,来得意外,形容雪来得急,下得猛。不仅表现了边塞气象变化的神奇,而且传达出诗人赏雪时的惊喜心情。

  新奇的比喻——抓住雪的洁白、鲜润的特点。

  千树万树,突出了雪的壮观景象。

  春意盎然的意境——创设了梨花满树、春意盎然的意境,以春暖显奇寒。

  昂扬乐观的精神——严酷的自然环境中透出了诗人高昂的乐观主义精神,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表现出这种化苦为乐、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才能写出这样的千古名句。

  (3)读咏雪部分——除了这一句外,在咏雪部分,你还喜欢哪些诗句?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穿插评价:

  ①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第一句写风,一个“卷”字, 一个“折”字分别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风势之猛。第二句写雪,“八月”说明胡天下雪的时间早。“飞”,勾画出了一幅雪花漫天飘舞的形象。“即”字表现了诗人的惊奇之情。这两句极写边塞的风狂雪早。

  ②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一个“散”字,写出了风吹雪花点点飘入帐内的情景,一个“入”字,将读者的视线从广漠无垠的空中转移到中军将领们的住所上来,“湿”字写雪花融化,沾湿了罗幕。“狐裘”写白天,“锦衾”写夜晚,“不暖”和“薄”,均可见出雪天的奇寒。

  “角弓不得控”和“铁衣冷难着”,生动地表现了胡天的`奇寒叫人难以忍受,“将军”与“都护”尚且如此,一般士兵就可想而知了。

  狐裘、锦衾、角弓、铁衣,用这些边塞将士身边的用品来衬托气候的寒冷,既表现了边地军营中将士的苦寒生活,又从侧面烘托出了大雪的寒威。是从人的感受、从侧面来描述边地的寒冷,这样记录边塞奇事,角度也很新颖。

  ③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从“瀚海”到“愁云”,视角有何变化?)

  (“百丈”、 “万里”是实写吗?运用了什么修辞?)

  这两句诗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由咏雪过渡到送别。前一句写大戈壁上是一片冰雪世界,这是地上的景象。“瀚海阑干”绘出了非常开阔的画面;“百丈冰”形容冰雪覆盖面积之广,冰块之大,是夸张的说法,极言奇寒。

  后一句写惨淡的愁云布满天空,这是天上的景象。一个“愁”字,一个“惨”字,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为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愁云”既是写景也是写情,很自然地引出下面的送别。这里,把边塞将士的军营置于一个广漠、辽阔的背景上,给人一种奇异而又壮伟的深刻印象。

  3、齐读咏雪部分——思考:这些诗句共同显示了胡天的雪的什么特点?

  雪来得早,雪来得急骤,雪下得大,雪景雄奇壮阔,雪后特别寒冷。

  4、作者写雪,写雪中的景象,写胡天的雪的特点,是怀着怎样的情感来写的?

  喜爱,赞美的感情,昂扬乐观的精神。

  5、为什么在这样艰苦恶劣的环境中,作者却能表现出如此昂扬向上的情绪呢?

  这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诗人自身的经历有关。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当时的背景——

  写作背景(投影)

  唐代天宝年间,李唐王朝与西北少数民族边境战事不断,许多文人也纷纷投入军人幕府,寻求个人发展,并体验到边塞紧张激烈的军旅生活和新奇独特的自然风光,形成了盛唐边塞诗派。岑参就是盛唐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

  他怀着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度过了六年艰苦的军旅生涯,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与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这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是他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在轮台幕府中送友人回京时所作。

  (四)赏析送别部分

  1、 齐读送别部分——诗人写送别写出了对友人怎样的情感?

  依依不舍。

  2、 哪些诗句表现了这种情感?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①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设宴饯别

  (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呢?

  为什么要列举“胡琴”“琵琶”“羌笛”这三种乐器呢?)

  简略而有情味。诗人在中军营里摆下了饯别的酒筵,演奏的是胡琴、琵琶和羌笛等乐器。这就点明了饯行地点、饯行原因、饯行的情形。

  列举出这三种乐器的名称,也是很有深意的:朋友就要回乡了,在饯别酒*上演奏的仍然是这些异乡的乐器,一股思乡之情不是委婉地流露出来了吗?“胡琴琵琶与羌笛”,这种纯然是西域特色的管弦乐器齐鸣和响,给边塞的军中宴饮增添了几分苍凉悲壮的豪气。

  ②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你觉得此句中哪一个词用得最好?好在哪里?)

  日暮时分,大雪纷纷,诗人把他的视线从酒筵上又转向了辕门外,看到了一幅十分奇异的画面:在暮雪纷飞的背景上,一面鲜红的旗帜凝住不动。其中的“掣”字用得十分精确,真实地描绘出红旗冻住了,北风吹着也不飘动的情状。

  此句运用反衬手法,既突出了天气的寒冷,也写出了瀚海冰雪中的一个“亮点”色彩感强,富有表现力,构画了一副奇异而美丽的画面。不仅写出了边塞奇寒,而且红旗在风中坚强挺立也喻指边塞将士不屈的斗志,写出了作者心中奔涌的豪情。

  ③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从辕门一直送到轮台东门,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雪满天山路”既表现出了风雪之猛,路之难行,又传达出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的担忧。

  ④赏析“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

  写友人离去以后的情景:山回路转,友人的身影已经看不到了,此时诗人仍伫立在风雪中,远望友人离去的路,只见雪地上留下一行长长的马蹄印。

  (联想想象诗歌最后两句,如果你是诗人此时在想些什么?)

  诗人送友人归去时依依不舍的深情,以及他的思乡之情,都通过“雪上空留马行处”这句诗表达出来了。

  (齐读送别部分——思考——诗人在句子中并未写到“情义”“不舍”等字眼,那么这种情义是怎样传达出来的?)

  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这样的结尾,真如撞钟,清音有余,使人产生无穷的遐想。“山回路转”使人惆怅,而雪地上的马蹄印迹,又把送别的思念延伸到远方。这个“开放式”的结尾,给人以无尽的遐思。

  ( 你知道具有相同意境的诗句吗?——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诗人在黄鹤楼边送行,看着友人乘坐的船挂起风帆,渐去渐远,越去越小,越去越模糊了,只剩下一点影子了,最后终于消失在水天相接之处,而诗人仍然久久伫立,目送流向天际的江水,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随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这两句诗表达了多么深挚的友情,然而在诗句中却找不到“友情”这个字眼。诗人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完全交融在一起了,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

  3、齐读送别部分——体味其中的韵味。

  (五)分析咏雪、送别两部分之间的关系。

  (写雪、写雪带来的酷寒,写边地的风光和送别有关系吗?)

  为送别设置背景,渲染气氛

  在边地奇异雄伟的风光,在大风雪的背景下,送别带上了雄浑悲壮的色彩。

  (六)齐读全诗——深情诵读,尝试背诵

  四、 拓展阅读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这首诗写了哪些景?与《白雪歌》有什么相似之处?

  2、两首诗所抒发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五、 布置作业

  1、 背诵默写。

  2、 积累并品评咏雪的名句。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 3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并理解诗歌。

  2、培养欣赏品味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

  朗读诗篇、了解诗意、体会诗情。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

  教学设想

  教学中可按照"读--品--背"的顺序进行,精讲多读,以读带品。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导入

  雪,洁白美丽,或轻舞或纷扬,给我们的生活增姿添彩,所以,它历来都是人们吟咏、描绘的对象。

  在古诗中,更是有不少歌咏白雪的名句,同学们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例如: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柳宗元

  欲度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别董大》高适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唐·卢纶《塞下曲(之四) 》

  有谁能说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的出处?——对了,它出自于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唐代的大诗人是在怎样的情境之下吟咏出这样的千古名句的,让我们一起走进《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二、 作者介绍

  投影:

  岑参(714-770),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高适齐名,并称为“高岑”。曾两度出塞,晚年任嘉州刺史,以后罢官,欲归故乡时,客死成都旅舍,史称“岑嘉州”,有《岑嘉州集》传世。

  岑参的诗想像丰富,意境新奇,气势磅礴,风格奇峭,词采瑰丽,并充满乐观进取的精神,具有浪漫主义特色。

  三、 诗文赏析

  (一)聆听感受

  1、 播放录音,聆听感受。请同学们注意字的读音。

  2、 读准字音

  岑参 cén shēn 散入sàn

  狐裘qiú 锦衾薄 qīn bó

  瀚海 hàn 阑干 lán

  羌笛 qiāng 风掣红旗 chè

  (二)整体把握

  1、 齐读全诗——读准字音,初步感知。

  2、 解题——从诗题中能看出这首诗写了哪些内容?

  咏雪、送别。(板书)诗的前半部分是咏雪,后半部分写送别,同时在送别中进一步描写雪景。这是一首雪中送别诗。

  3、 诗歌是从哪里开始着重写送别的?

  从“中军置酒饮归客”一句开始。前十句着重于咏雪,后八句着重于送别。

  (三)赏析咏雪部分

  1、齐读咏雪部分——思考:咏雪部分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北风*卷着大地,把强韧的白草都折断了。塞北的天空,农历八月就飞起了雪花。就像是忽然刮了一夜春风,使千树万树开满了梨花。

  大风把雪吹进了珠帘里,沾湿了罗幕,就连狐裘、锦衾这样高级的御寒品也挡不住严寒;将军的角弓被冻得拉都拉不开了,都护的铁衣冰冷得难以着身。

  2、 赏析诗句

  (1)朗读咏雪部分——思考:哪些诗句写得好,好在哪里?

  (2)对雪的描绘,哪一句最精彩?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为什么精彩?小组研讨,合作探究。

  精妙的用词——一个“忽”字,表明来得突兀,来得意外,形容雪来得急,下得猛。不仅表现了边塞气象变化的神奇,而且传达出诗人赏雪时的惊喜心情。

  新奇的比喻——抓住雪的洁白、鲜润的特点。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 4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泰山,五岳之尊。大家生活在泰山脚下,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曾有不少诗人对泰山进行过歌咏,你能说出一首这样的诗吗?好,一起朗诵杜甫的《望岳》吧。

  学生:齐诵《望岳》。

  教师:杜甫有一位比他小三岁的好朋友,叫岑参,他是一位著名的边塞诗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他的诗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板书:课题、作者)。

  二、读诗

  教师:学诗首先要读诗,大家以前是如何读诗的呢?

  今天我们丰富一下读诗的方式,可以个人读、合作读;可以诵读、演读、唱读。当然大家还可以创设自己喜欢的其他方式。大家开始准备吧。

  学生:自由读诗,小组交流,准备展示。

  教师:我们请同学到台前展示一下。

  学生:展示各种形式的“读”。

  三、品诗

  1、简说诗中之“奇”

  教师:边塞诗的特色之一是描绘边塞奇异风光。岑参作为唐代边塞诗人,他的突出特点就是“好奇”。杜甫曾说“岑参兄弟皆好奇”(幻灯)。他用好奇的眼睛观察世界,他用好奇的心灵感悟世界,并把它们化作涓涓文字流淌于笔端。这样,我们透过他绮丽的文字就可以读到边塞那奇异的风光和异域的情调了。请大家再读诗歌,说一说你从诗句中发现了怎样的“奇”。

  学生:默读,说发现的“奇”。

  预设:

  胡天八月即飞雪——胡天奇冷,飘雪奇早。

  千树万树梨花开——雪花其繁,雪花奇美。

  瀚海阑干百丈冰——瀚海奇阔,结冰奇厚。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胡天奇冷,将士奇苦。

  愁云惨淡万里凝——愁云奇多,彤云奇密。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风威奇大,雪天奇冷。

  去时雪满天山路——路雪奇厚,担忧奇多。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山路奇迂,情义奇深。

  (提示:如果学生说得不够全面,教师可以抓住其中的“奇”进行引导。如“刚才有的同学说到了天气奇冷,诗中还有哪些地方表现了这一点呢?请快速找出来。”)

  2、描述诗中画面

  教师:读着诗歌,诗中奇异的景色仿佛一幅幅画面展现在我们眼前。请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画面,试着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出来,选一句或者两句都可以。写完与小组交流,修改完善,然后选代表在全班展示,看哪个组描述得最精彩。先看一个示例。

  屏幕展示示例: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茫茫的边塞,强劲的北风呼啸而来,飞沙走石,白草被拦腰折断,在狂风吹卷之下,不停地打着滚儿。正是八月中秋时节,鹅毛般的雪片却已经飘飘洒洒,纷纷扬扬。落在山峦上,落在树梢上,落在大漠中……整个边塞大地笼罩在一片白色之中。

  学生:个人描述画面,小组交流。

  学生:集体展示。

  教师:穿插有关资料引导讲解。

  (1)引导深解名句

  教师:岑参最喜欢梨花,在他的作品里,曾多次写到梨花,请看屏幕,一起朗读一遍。

  屏幕展示诗句:“长安柳枝春欲来,洛阳梨花在前开。”“梁园二月梨花飞,却似梁王雪下时。”“梨花千树雪,柳叶万条烟。”

  学生:读以上诗句。

  教师:由此可见,梨花于诗人的印象何等深刻,诗人写梨花常常是在远离故乡之时,他笔下的花常常总是和思春念归、士逢知遇等情感活动联系在一起。现在你对这两句诗有了怎样的新的理解?

  学生:说自己的见解。

  (2)引导联想想象

  教师:这首诗最后两句描绘的画面历来被人称道,给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下面请大家一起将目光聚焦于这两句诗,试着展开你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化身为诗人,说说:当你站在冰天雪地里望着友人渐渐远去的身影,心中会想些什么呢?

  学生:说自己的设想。

  教师:大家的设想都有可能,然而作者不明写,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令人回味无穷。这就是“留白”这种艺术表现手法的魅力。

  (3)引导感悟情感

  教师:在奇冷的天气里送别友人,这本是伤心之事,然作者描绘的边塞雪景是如此的奇异、壮美,甚至是唯美,为什么诗人能够保持着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呢?

  请看材料,请一位同学读一下。

  屏幕展示材料:唐代天宝年间,李唐王朝与西北少数民族边境战事不断,许多文人也纷纷投入军人幕府,寻求个人发展,岑参是就是其中之一。他怀着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度过了六年艰苦的军旅生涯,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与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是他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在轮台幕府中送友人回京时所作。

  教师:现在明白其中原因了吧。谁来说一下?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作者有理想有追求,热爱生活;诗人所处时代,正值大唐盛世,国家的强盛自然给人一种昂扬向上的力量。所以在这首诗中我们看到的更多是乐观向上的情怀。

  同学们的联想和想象很精彩,现在,我们就结合刚才精彩的描述,快速背诵全诗。看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背会这首诗!开始!

  学生:背诵诗歌。

  四、用诗

  教师:现在对这首诗已经学得不错了,大家知道学*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吗?是运用。我想和大家做一个用诗的挑战游戏,可以是直接引用,也可以化用。大家有些为难,先看两个例子吧。

  屏幕展示用诗举例:

  1、引用: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要移植杜甫的记忆。有了他的记忆,我会感受他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伟大之心;也会体味他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胸襟,品味他的“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欣赏他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化用:“前不见青山,后不见绿水,念天地之污染,独怆然而涕下。”(仿《登幽州台歌》)

  教师:大家愿意选择哪句诗呢?看来大家都愿意选择诗中的名句。为了避免大家选择的诗句过于集中,如果敢于挑战其他诗句,我们可以给他加2分。

  学生:小组讨论,然后个人进行创作。

  学生:展示创作内容。

  教师:适当鼓励点评。

  五、结语

  教师:仔细回味,诗人岑参留给了我们什么呢?边塞的奇异风光,丰富的思想感情,乐观、豪迈的英雄气概。记住边塞诗,记住岑参。

  课即将结束了,请小组长如实的地将本组得分写到小组名下,这节课同学们都有精彩的表现,让我们用掌声对获得优胜的小组表示祝贺。

  【教学反思】

  山东省中语会第十五次年会于2010年4月15日至17日在泰安举行,本人有幸在这次会议上代表初中语文教师做了发言,并荣幸地执教了一节观摩课——《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上完课后感触良多。

  感触之一:赢得学生之心至关重要。

  这一次,提前见学生,我们的交流是在无意中的一个冷幽默中开始的。我说:“要想知道我的姓,就要先猜个谜语。”“你姓苗!”异口同声的大喊吓了我一跳。但我马上转过弯来,刚才他们的老师领我进来时就说出了我的姓。教室里一下子爆发出爽朗的笑声。

  接下来我跟同学们聊起了自己,诸如由于姓名的原因多次被别人误解为是个女老师;我和我的学生如何愉快地在一起打篮球、踢毽子等等。我讲得如以往投入,他们听得如预想入神。我很快用自己的热情、幽默,把他们的精力聚集起来。学生的眼神告诉我,他们开始喜欢我,甚至信任我了。从他们的'表情中,我还看出他们热切期待着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展示自己的风采。

  由此我想起*时听到的一些抱怨,如“学生不认真听讲”,“学生不好好配合”,等等。也许学生真的有些不足,不过,我们教师是否先这样扪心自问:“我真正从学生的兴趣需要出发了吗?我用最大热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了吗?你赢得学生的‘芳心’了吗?”等回答是肯定的时,也许你的忧愁就会烟消云散了。

  感触之二:教师给学生一个舞台,学生就会还教师一个惊喜。

  交流中,我见缝插针地把自己的讲课*惯、要求告诉学生。当然,这次讲课还要给学生布置一个课前的任务——用不同方式“读”诗。我告诉他们:从人数上来说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合作读;从形式上来说,可以是以前熟悉的朗读,也可以是演读、唱读。当我解释演读、唱读的时候,学生们都在摇头。见此情形,我的心里有点没底了,想让学生自主创造的念头随之开始动摇了……

  晚上,我有点坐卧不安,毕竟不是自己的学生,毕竟他们从来没有尝试过这些新的“读”诗方法,能行吗?如果学生没有一个人演读、唱读怎么办?思来想去,我决定若真出现此种情况,就要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演读、唱读我来示范,让学生模仿学*。不管怎样,都要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堂的快乐,并在愉快的气氛中有所收获。主意打定,我选择了《三国演义》主题曲,开始了自己的唱读训练。

  课开始了,很快我的担心消失得无影无踪。学生们精彩的演读、唱读,大大出乎我的预料,也出乎所有听课老师的意料。自演自唱的,歌伴舞的;节奏快的,节奏慢的;两个人出场的,整个小组全体上阵的……。最精彩的当属其中一个小组,一首诗唱下来,竟然变换了五种曲调,简直就是歌曲串烧。他们无穷的想象力和非凡的创造力,让我大吃一惊。虽然还有不少瑕疵,比如表演动作幅度太小,曲调节奏不太适合诗歌的情感等,但仅凭这份认真、勇气,就足以让我为他们喝彩。这节课一开始就使整个会场充满了轻松愉快的气氛,听课的老师不时发出会心的笑声,热情的掌声也适时地送给这些天真勇敢的孩子们。

  我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展示的机会,搭建了一个展示的舞台,他们便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作为教师一定要坚定一个信念:相信学生。

  感受之三:课堂就要有动有静,动静结合。

  *几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出现了一种极为热闹的课堂。整节课基本上都是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的发言,教师退居二线做起了旁观者。由过去学生当“厅(听)长”,摇身一变成为了教师当“厅(听)长”。虽说矫枉必须过正,但这种热闹的背后却是学生见解的不深刻、知识的不扎实。所以我设计的这节课,一开始各种形式的“读”,就是动,而且是大动,另外七嘴八舌地说出诗中的“奇”,也是动的环节。接下来就让学生仔细揣摩诗歌创设的意境,发挥联想、想象,用散文化语言描绘诗中一幅幅奇异美丽的画面,体会所传达出的深厚情义,这就是一个静的环节设计。写完之后,小组合作修改完善写成的片段,又是适时的“动”。用诗环节,学生模仿教师所给的例子进行创作,再次进入静的状态。说实在的,别看有些学生说起来很热闹,但真的一动笔,就显得有些笨拙了。这也正是我们不能只图热闹,而让学生时常静下来的主要原因。

  这节课上下来,自我感觉还算良好,但仔细想来,还是留下了诸多遗憾。

  首先,朗读未能贯穿始终。

  这节课第一环节——各种形式的“读”,的确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也同样引起了听课教师的关注,但接下来的所有环节中,读得太少了,这是一个缺憾。如果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声情并茂地进行诵读、背读,相信会加深对文本情感的理解。课堂上我示范诵读了两句,赢得了学生的掌声。过后想想,他们对这种虽然是有些传统的读的形式,也是很感兴趣的。可惜,忘记了让学生亲自尝试。我觉得,这也是没有真正以学生为本的一种表现。

  其次,有些教学环节坡度太大。

  我曾经在“用诗”环节上犹豫再三,但还是想挑战一下。这一次为了减小学生“爬坡”的难度,精心选择了两个示例,供学生借鉴。这样,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就可以较好地完成“用诗”的训练。但事实上,学生还是遇到了一定的困难。看来正如上次在西安余映潮老师所点评的那样:“用诗”是一件很有挑战性的事情,需要厚实的铺垫才行。不过,尝试就会有收获,尝试的过程就是铺垫的过程,我坚信这一点。

  虽然“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我当不懈追求,不断探索,不断提升,力求使自己日趋成熟,力争使课堂日臻完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 5

  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

  培养爱国情感、认识朋友间的友情。

  2、知识目标

  ①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②领会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③品味语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④通过对诗歌意境的艺术再加工,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3、美育目标

  体会诗歌的意境美、韵律美、情感美。

  4、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诵读能力,欣赏能力、想像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欣赏诗歌的能力。(重点)

  2、理解作者的精巧构思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难点)

  学法引导:

  1、背诵全文。

  2、抓住难点、要点疏通文意,启发自行领悟。

  3、反复诵读,教师点拨,师生共同分析、欣赏。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对重点、难点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学生质疑,师生共同回答。

  2、训练朗读能力。

  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①诵读法②质疑法③讨论法④背诵法

  2、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

  3、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

  4、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2′)

  有人说,朋友是冬日里温暖的火炉;是疲惫是可以依靠的肩膀;是一口可以给你甘甜的深井……有了朋友,我们心灵的天空更高远;有了朋友,我们人生路上的步伐更坚定;有了朋友,我们生命中的某些时刻显得更刻骨铭心。不是吗?我们与朋友分别的那一瞬至今历历在目。今天我们就来和身在西北边塞的岑参一道送送他的朋友,重温那难忘的一幕。

  二、范读课文,整体感知(3′)

  请同学们翻开课文,老师为大家朗读课文。注意:听清字音与句读,最好提笔作上记号。(师配乐朗诵《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三、自由朗读,理解文意(8′)

  1、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文下注解疏通文章大意,并记下弄不明白的地方,待会全班讨论解决。(教师巡视,随时解答一些学生的疑难问题。最后全班交流。)(全班交流的方法是:一个学生提出不懂的词语或句子,教师鼓励其他学生给这位同学解说明白;同学们都不明白的地方,教师讲解。)

  2、下面,同桌或前后桌两人组成一个小组,一人读课文,一人说译文。读完一遍后交叉进行。

  四、品析课文,训练想像(10′)

  1、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将写景与送别的过渡句用“____”标示出来。(在“愁云惨淡万里凝”)

  2、下面,请大家任选角度,将前面咏雪的句子和后面的送别联系起来。比如说:雪是冷的,可朋友的心是热的。(雪是洁白的,朋友的情是纯真的;雪美丽得令人温暖,朋友情真挚动人;雪中生活是寒冷的,朋友的归途令人担忧;雪中生活是艰苦的,它令人思念家乡和亲人,盼望归去;纷纷大雪,是不是上天为朋友归京而献上的贺礼?奇丽的边塞风景,是不是为离情别意抹上豪迈?)

  3、听读,揣摩:在送别的酒宴上,在挥手的那一刻,“我”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想些什么。

  明确;对朋友归京,“我”感到高兴。因为对戎边战士来说,能和家人团聚可喜可贺的一件事。“胡琴琵琶无羌笛”,在急管繁弦中,在杯来盏去中,仿佛可以听见诗人由衷的祝贺:“来为你归京干杯!”然而朋友情深,轮台距离长安路途遥远,这一分手不知何时才能相见。尽管是军中大丈夫,依依别情仍然袭上心头;千里冰封,沙海纵横,朋友这一路可会顺利?今日我送君,何时人送我?“雪上空留马行处”,那一行马蹄印啊,将我的牵挂和惆怅一直延伸到长安。

  五、自由赏析,体验文美(12′)

  作者在整首诗中,既有细节的勾勒,也有浪漫奇妙的想像。既再现了边地瑰丽的自然风光,又融入了作者真挚的感情。可谓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俗话说“好文章不厌百回读”。尤其是好的句子、词语一定要品一品。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或词语拿出来读一读,评点一下。好,大家先准备一下,然后在全班交流

  【课堂设想】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明确:“忽如”两句写雪后美景,飞雪奇大,一夜之间,雪压枝头,。“忽”字显出边塞气象变幻的神奇,传出诗人赏雪时惊喜的心声。以春花喻冬雪,贴切动人。雪压枝头,犹如雪白的梨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压枝欲低。一片银白的世界在作者的眼里,幻化成一片明丽的春光,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春意盎然。人称“妙手回春”,正是咏雪的千古名句。

  ②“风掣红旗冻不翻“写出了边塞怎样的情景?”

  明确:送客送出军门,时已黄昏,又见大雪纷飞,看到一个奇异的景象: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不动——它已被冰雪冻结了。这一生动反常的细节再一次传神的写出了天气奇寒。而那白雪背景上鲜红的一点,那冷色基调的画面上的一星暖色反衬得整个境界更洁白,更寒冷。可见一切都显示这里是冰天雪地的边塞。

  ③“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明确:这两句运用了夸张与对偶修辞手法,气势磅礴地勾勒出瑰奇壮丽的边塞雪景,又为“武判官归京”安排了一个典型的送别环境。如此恶劣的天气长途不跋涉必将是无比艰辛的。“愁”字隐约对离别分手作了暗示。

  ④“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明确: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与朋友之间的难舍难分的依依别情,为友人归程艰难而担忧的关切之情,有友人归京通往家乡的马蹄印迹而引起的思乡之情。

  小结:诗歌以恢弘的气势、寓情于景的手法,既描写了唐代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又抒发了诗人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

  六、朗读指导,背诵课文(10′)

  1、齐读课文。我们该怎样读出作者所表达的这种感情呢?好,请大家先酝酿一下感情,然后一起来读。

  2、学生评价。(边评边读)

  3、分组朗读。刚才我们读了,又议了,知道该如何带感情地读,现在我们一起来朗诵课文,请男同学读写景部分,女同学读送别部分。

  4、背诵课文。在读的过程中达到了熟读成诵吗?好,请一位同学带着感情背诵课文。(齐背课文)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3篇(扩展2)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精选五篇)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 1

  1、自由读诗。

  要求:读准字音 、读得流畅。(语音饱满、字正腔圆、不读破句)

  2、找两名学生读,其他同学依据上面的要求进行评价。

  3、补充生字、易读错的字。

  狐裘 qiú 锦衾 qīn 瀚海 hàn 阑干 lán 风掣 chè

  白草折 zhé 散入 sàn 冷难着zhuó

  4、自由读、齐读。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泰山,五岳之尊。大家生活在泰山脚下,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曾有不少诗人对泰山进行过歌咏,你能说出一首这样的诗吗?好,一起朗诵杜甫的《望岳》吧。

  学生:齐诵《望岳》。

  教师:杜甫有一位比他小三岁的好朋友,叫岑参,他是一位著名的边塞诗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他的诗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板书:课题、作者)。

  二、读诗

  教师:学诗首先要读诗,大家以前是如何读诗的呢?

  今天我们丰富一下读诗的方式,可以个人读、合作读;可以诵读、演读、唱读。当然大家还可以创设自己喜欢的其他方式。大家开始准备吧。

  学生:自由读诗,小组交流,准备展示。

  教师:我们请同学到台前展示一下。

  学生:展示各种形式的“读”。

  三、品诗

  1、简说诗中之“奇”

  教师:边塞诗的特色之一是描绘边塞奇异风光。岑参作为唐代边塞诗人,他的突出特点就是“好奇”。杜甫曾说“岑参兄弟皆好奇”(幻灯)。他用好奇的眼睛观察世界,他用好奇的心灵感悟世界,并把它们化作涓涓文字流淌于笔端。这样,我们透过他绮丽的文字就可以读到边塞那奇异的风光和异域的情调了。请大家再读诗歌,说一说你从诗句中发现了怎样的“奇”。

  学生:默读,说发现的“奇”。

  预设:

  胡天八月即飞雪——胡天奇冷,飘雪奇早。

  千树万树梨花开——雪花其繁,雪花奇美。

  瀚海阑干百丈冰——瀚海奇阔,结冰奇厚。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胡天奇冷,将士奇苦。

  愁云惨淡万里凝——愁云奇多,彤云奇密。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风威奇大,雪天奇冷。

  去时雪满天山路——路雪奇厚,担忧奇多。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山路奇迂,情义奇深。

  (提示:如果学生说得不够全面,教师可以抓住其中的“奇”进行引导。如“刚才有的同学说到了天气奇冷,诗中还有哪些地方表现了这一点呢?请快速找出来。”)

  2、描述诗中画面

  教师:读着诗歌,诗中奇异的景色仿佛一幅幅画面展现在我们眼前。请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画面,试着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出来,选一句或者两句都可以。写完与小组交流,修改完善,然后选代表在全班展示,看哪个组描述得最精彩。先看一个示例。

  屏幕展示示例: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茫茫的边塞,强劲的北风呼啸而来,飞沙走石,白草被拦腰折断,在狂风吹卷之下,不停地打着滚儿。正是八月中秋时节,鹅毛般的雪片却已经飘飘洒洒,纷纷扬扬。落在山峦上,落在树梢上,落在大漠中……整个边塞大地笼罩在一片白色之中。

  学生:个人描述画面,小组交流。

  学生:集体展示。

  教师:穿插有关资料引导讲解。

  (1)引导深解名句

  教师:岑参最喜欢梨花,在他的作品里,曾多次写到梨花,请看屏幕,一起朗读一遍。

  屏幕展示诗句:“长安柳枝春欲来,洛阳梨花在前开。”“梁园二月梨花飞,却似梁王雪下时。”“梨花千树雪,柳叶万条烟。”

  学生:读以上诗句。

  教师:由此可见,梨花于诗人的印象何等深刻,诗人写梨花常常是在远离故乡之时,他笔下的花常常总是和思春念归、士逢知遇等情感活动联系在一起。现在你对这两句诗有了怎样的新的理解?

  学生:说自己的见解。

  (2)引导联想想象

  教师:这首诗最后两句描绘的画面历来被人称道,给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下面请大家一起将目光聚焦于这两句诗,试着展开你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化身为诗人,说说:当你站在冰天雪地里望着友人渐渐远去的身影,心中会想些什么呢?

  学生:说自己的设想。

  教师:大家的设想都有可能,然而作者不明写,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令人回味无穷。这就是“留白”这种艺术表现手法的魅力。

  (3)引导感悟情感

  教师:在奇冷的天气里送别友人,这本是伤心之事,然作者描绘的边塞雪景是如此的奇异、壮美,甚至是唯美,为什么诗人能够保持着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呢?

  请看材料,请一位同学读一下。

  屏幕展示材料:唐代天宝年间,李唐王朝与西北少数民族边境战事不断,许多文人也纷纷投入军人幕府,寻求个人发展,岑参是就是其中之一。他怀着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度过了六年艰苦的军旅生涯,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与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是他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在轮台幕府中送友人回京时所作。

  教师:现在明白其中原因了吧。谁来说一下?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作者有理想有追求,热爱生活;诗人所处时代,正值大唐盛世,国家的强盛自然给人一种昂扬向上的力量。所以在这首诗中我们看到的更多是乐观向上的情怀。

  同学们的联想和想象很精彩,现在,我们就结合刚才精彩的描述,快速背诵全诗。看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背会这首诗!开始!

  学生:背诵诗歌。

  四、用诗

  教师:现在对这首诗已经学得不错了,大家知道学*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吗?是运用。我想和大家做一个用诗的挑战游戏,可以是直接引用,也可以化用。大家有些为难,先看两个例子吧。

  屏幕展示用诗举例:

  1、引用: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要移植杜甫的记忆。有了他的记忆,我会感受他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伟大之心;也会体味他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胸襟,品味他的“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欣赏他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化用:“前不见青山,后不见绿水,念天地之污染,独怆然而涕下。”(仿《登幽州台歌》)

  教师:大家愿意选择哪句诗呢?看来大家都愿意选择诗中的名句。为了避免大家选择的诗句过于集中,如果敢于挑战其他诗句,我们可以给他加2分。

  学生:小组讨论,然后个人进行创作。

  学生:展示创作内容。

  教师:适当鼓励点评。

  五、结语

  教师:仔细回味,诗人岑参留给了我们什么呢?边塞的奇异风光,丰富的思想感情,乐观、豪迈的英雄气概。记住边塞诗,记住岑参。

  课即将结束了,请小组长如实的地将本组得分写到小组名下,这节课同学们都有精彩的表现,让我们用掌声对获得优胜的小组表示祝贺。

  【教学反思】

  山东省中语会第十五次年会于2010年4月15日至17日在泰安举行,本人有幸在这次会议上代表初中语文教师做了发言,并荣幸地执教了一节观摩课——《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上完课后感触良多。

  感触之一:赢得学生之心至关重要。

  这一次,提前见学生,我们的交流是在无意中的一个冷幽默中开始的。我说:“要想知道我的姓,就要先猜个谜语。”“你姓苗!”异口同声的大喊吓了我一跳。但我马上转过弯来,刚才他们的老师领我进来时就说出了我的姓。教室里一下子爆发出爽朗的笑声。

  接下来我跟同学们聊起了自己,诸如由于姓名的原因多次被别人误解为是个女老师;我和我的学生如何愉快地在一起打篮球、踢毽子等等。我讲得如以往投入,他们听得如预想入神。我很快用自己的热情、幽默,把他们的精力聚集起来。学生的眼神告诉我,他们开始喜欢我,甚至信任我了。从他们的表情中,我还看出他们热切期待着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展示自己的风采。

  由此我想起*时听到的一些抱怨,如“学生不认真听讲”,“学生不好好配合”,等等。也许学生真的有些不足,不过,我们教师是否先这样扪心自问:“我真正从学生的兴趣需要出发了吗?我用最大热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了吗?你赢得学生的‘芳心’了吗?”等回答是肯定的时,也许你的忧愁就会烟消云散了。

  感触之二:教师给学生一个舞台,学生就会还教师一个惊喜。

  交流中,我见缝插针地把自己的讲课*惯、要求告诉学生。当然,这次讲课还要给学生布置一个课前的任务——用不同方式“读”诗。我告诉他们:从人数上来说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合作读;从形式上来说,可以是以前熟悉的朗读,也可以是演读、唱读。当我解释演读、唱读的时候,学生们都在摇头。见此情形,我的心里有点没底了,想让学生自主创造的念头随之开始动摇了……

  晚上,我有点坐卧不安,毕竟不是自己的学生,毕竟他们从来没有尝试过这些新的“读”诗方法,能行吗?如果学生没有一个人演读、唱读怎么办?思来想去,我决定若真出现此种情况,就要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演读、唱读我来示范,让学生模仿学*。不管怎样,都要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堂的快乐,并在愉快的气氛中有所收获。主意打定,我选择了《三国演义》主题曲,开始了自己的唱读训练。

  课开始了,很快我的担心消失得无影无踪。学生们精彩的演读、唱读,大大出乎我的预料,也出乎所有听课老师的意料。自演自唱的,歌伴舞的;节奏快的,节奏慢的;两个人出场的,整个小组全体上阵的……。最精彩的当属其中一个小组,一首诗唱下来,竟然变换了五种曲调,简直就是歌曲串烧。他们无穷的想象力和非凡的创造力,让我大吃一惊。虽然还有不少瑕疵,比如表演动作幅度太小,曲调节奏不太适合诗歌的情感等,但仅凭这份认真、勇气,就足以让我为他们喝彩。这节课一开始就使整个会场充满了轻松愉快的气氛,听课的'老师不时发出会心的笑声,热情的掌声也适时地送给这些天真勇敢的孩子们。

  我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展示的机会,搭建了一个展示的舞台,他们便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作为教师一定要坚定一个信念:相信学生。

  感受之三:课堂就要有动有静,动静结合。

  *几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出现了一种极为热闹的课堂。整节课基本上都是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的发言,教师退居二线做起了旁观者。由过去学生当“厅(听)长”,摇身一变成为了教师当“厅(听)长”。虽说矫枉必须过正,但这种热闹的背后却是学生见解的不深刻、知识的不扎实。所以我设计的这节课,一开始各种形式的“读”,就是动,而且是大动,另外七嘴八舌地说出诗中的“奇”,也是动的环节。接下来就让学生仔细揣摩诗歌创设的意境,发挥联想、想象,用散文化语言描绘诗中一幅幅奇异美丽的画面,体会所传达出的深厚情义,这就是一个静的环节设计。写完之后,小组合作修改完善写成的片段,又是适时的“动”。用诗环节,学生模仿教师所给的例子进行创作,再次进入静的状态。说实在的,别看有些学生说起来很热闹,但真的一动笔,就显得有些笨拙了。这也正是我们不能只图热闹,而让学生时常静下来的主要原因。

  这节课上下来,自我感觉还算良好,但仔细想来,还是留下了诸多遗憾。

  首先,朗读未能贯穿始终。

  这节课第一环节——各种形式的“读”,的确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也同样引起了听课教师的关注,但接下来的所有环节中,读得太少了,这是一个缺憾。如果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声情并茂地进行诵读、背读,相信会加深对文本情感的理解。课堂上我示范诵读了两句,赢得了学生的掌声。过后想想,他们对这种虽然是有些传统的读的形式,也是很感兴趣的。可惜,忘记了让学生亲自尝试。我觉得,这也是没有真正以学生为本的一种表现。

  其次,有些教学环节坡度太大。

  我曾经在“用诗”环节上犹豫再三,但还是想挑战一下。这一次为了减小学生“爬坡”的难度,精心选择了两个示例,供学生借鉴。这样,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就可以较好地完成“用诗”的训练。但事实上,学生还是遇到了一定的困难。看来正如上次在西安余映潮老师所点评的那样:“用诗”是一件很有挑战性的事情,需要厚实的铺垫才行。不过,尝试就会有收获,尝试的过程就是铺垫的过程,我坚信这一点。

  虽然“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我当不懈追求,不断探索,不断提升,力求使自己日趋成熟,力争使课堂日臻完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 3

  1、写雪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人选取的意象“春风、梨花”给人春意融融生机盎然的感觉,这和送别的主题,是否协调呢?

  2、资料助读。

  ①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宋】柳永《雨霖铃》

  ②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元】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

  ③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 《别董大》

  ④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唐】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教师点拨:前两句都写到眼泪,较伤感;唐朝大多数的送别诗洋溢着乐观精神,并不伤感。

  3、了解岑参。

  岑参(715——770),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有多年的边塞军旅生活经历,其诗多写奇特的边塞风光和艰苦的军旅生活,洋溢着积极乐观的精神。

  4、了解盛唐诗歌的风格。

  唐朝国势强大、经济文化繁荣,诗人大抵胸襟开阔,意气昂扬,渴望建功立业。他们喜欢描写祖国壮丽的山河,边塞奇伟的风光、紧张的军旅生活和报国立功的豪情。“雄壮浑厚”便成为盛唐诗的风貌特征。

  5、听名家朗读录音,找一名学生配乐读,当堂背诵。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 4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的作品。全诗不断变换着白雪画面,化景为情,慷慨悲壮,浑然雄劲。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作为老师,应该怎么授课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范本,欢迎大家参考改正。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范本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并理解诗歌。

  2、培养欣赏品味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

  朗读诗篇、了解诗意、体会诗情。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作者)

  二.解题,作者及作品介绍

  “白雪歌”即“白雪之歌”, “送武判官归京”点明本诗是(雪中)送别诗。判官,官名,节度使一类官员的僚属。这首诗是岑参第二次到西北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时写的。武某可能是其前任。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七言古体诗。诗题中的“歌”表明这首诗的体裁是古诗中的“歌行”体(如杜甫《兵车行》、《丽人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岑参中年两度出塞,因为这一特殊的生活经历,使他很擅长写边塞诗。他的诗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基本特征。他的诗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宏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形式丰富多样,尤其擅长于写七言歌行。

  其诗与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无人不识君。”)齐名,并称“高岑”。

  三.师生共同研读课文

  (一)一读

  要求:读准字音,掌握朗读古诗的节奏,使学生领略诗歌的音乐美;结合注释理解词义,尝试口头翻译。

  1. 指名学生朗读

  2. 正字音:裘 衾 薄 着 瀚 阑 饮 羌 掣

  3. 明节奏:节奏可分音调的节奏和意义的节奏两种。

  音调的节奏,常以两个字音为一拍,注意声音上的整齐。

  七言诗一般为四拍,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意义的节奏是按诗句的语义来划分,它比音调的节奏显得更为重要,我们在划分节奏时,一般以意义的节奏为依据。如: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4. 教师范读

  5. 学生齐读

  (二)二读

  要求:再现诗中形象,理清思路,找出诗中抒情发展的线索,沟通学生、读物和作者之间的思想感情。

  1. 朗读指导

  朗读时,要身临其境进行联想、想象,使脑海里呈现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

  2. 学生默读,理思路

  讨论〖明确〗:全诗共18句,根据文题可分为咏雪和送别两个层次。前10句为一层:从不同侧面咏雪。后8句为第二层:写送别。

  第一大层又可分为三小层:

  前四句写西北边境奇丽的雪景,先写雪前肃杀可怕的景象,后写雪后美景;

  第5—8句从帐外写到帐内,写军营之中将士的苦寒生活;

  第9、10两句从帐内写到帐外,描写广阔沙漠和万里愁云,为饯行场面作铺垫。

  这一层,作者开篇从大处落笔,总写塞外狂风飞雪;又从小处着眼,细写寒冷难熬程度;最后又回到广阔的`大自然中去自然地引出送行离别的苦楚之情。

  第二大层又可分为两小层:

  第11—14句写宴请归客,并描写宴后送客出辕门时大雪奇寒的景象;

  第15—18句写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

  3. 学生默读,找线索。

  我们过去读过的许多文章,往往有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请同学们举例说明:《七根火柴》以“七根火柴”为线索安排情节;《我的老师》以回忆、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的感情为线索;《白杨礼赞》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凡作为抒情的线索。

  本诗也有一条线索。

  讨论〖明确〗:本诗以“雪”这一景物为抒情发展的线索。

  “雪”共出现四次,组成四个画面:

  第一次——送别前的“飞雪”,在读者面前呈现“八月飞雪苦寒图”;

  第二次——中军置酒饯别时的“纷纷暮雪”,在读者面前呈现“军营饯别奇寒图”;

  第三次——临别时“雪满天山路”,在读者面前呈现“东门惜别惆怅图”;

  第四次——送别后,“雪上空留马行处”,在读者面前呈现“雪地伫立思乡图”。

  4. 小结:

  全诗以雪为抒情线索,描绘了一幅塞外风雪送客图。

  诗的开头从“飞雪”入手,在读者面前呈现出一幅戍边将士苦寒的情景,接着,诗人以形象的笔触,描绘了西北边塞一幅愁云惨淡的风雪送客图。诗人寓情于景,含蓄地抒发了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

  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 5

  教师讲授:所谓品诗,就是品评欣赏。可以对其进行内容再现,品评诗歌的画面美;可以就某个词语的使用进行品析,体会用词的妙处;也可以对某句使用的修辞进行品析,了解其用意;还可以品评诗人为了表达某种情感所使用的写作手法。

  学生自由品诗,教师点拨、适时总结。

  1、品评“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①学生先品析,教师引导。

  胡地的风雪有何特点?哪些词语写出风雪的特点?地面上还会有哪些东西被卷起来了?为什么用“飞”而不用“飘”?

  ②找一名学生读这两句,其他学生点评,是否读出景物的这些特点。

  ③教师指导朗读:读诗要根据诗歌所写内容和要表达的情感,通过调整停顿、重音、快慢和语调把它们表达出来。

  第一句重音要放在哪个词上,才能读出胡地风大的特点?第二句用怎样的语调,才能读出诗人的惊喜之情?

  明确:重读“卷”;语调上扬,语速稍快。

  ④再找学生读这两句,全班自由读。

  2、品评“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①学生先品析,教师引导。

  能否使用比喻的修辞,把冰天雪地乌云密布的情景描绘出来?诗人用了什么修辞?为什么要用这种修辞?

  明确:夸张;突出天气恶劣,表达对武判官的担心。

  ②找一名学生读这两句,其他学生点评,是否读出这种情感。

  ③重读哪些词?使用什么语速、语调?

  明确:重读“百丈、万里”;语速较缓、降调。

  ④再找学生读这两句,全班自由读。

  3、品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①学生先品析,教师要求。

  通过想象,再现当时的情景。两人各是什么动作?什么表情?说了哪些话?武判官如何走远的?诗人如何伫立风中的.?

  ②从中你读出诗人内心的哪些情感?

  ③找一名学生读这两句,其他学生点评,是否读出这种情感。

  ④如何处理语速语调,才能读出诗人的依依不舍?

  ⑤再找学生读。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3篇(扩展3)

——《归园田居》(其三)教案3篇

  教学设想

  本课是学生入学后学*古代诗歌的开始,最重要的教学任务是,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诵读诗歌的*惯,归园田居(其三)。具体地说,一是有读一首背一首的*惯;二是有一边诵读一边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的*惯。如果在今后一年乃至两年的时间里切实养成了这样的*惯,就可以说是极大的成功——这将给以后的诗歌鉴赏训练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但要做到这一点也并非易事,学生在当前的年龄段上记忆力强,又*惯于快读,读上四五遍即可成诵;一旦成诵,诵读的兴趣往往消退,对诗中某些词语的意思乃至全诗的内容大意也欠缺认真的思索,这就不利于上述*惯的养成。教师应针对这种状况采用灵活的教法,耐心加以引导。

  教初一学生学古诗,居第一位的是诵读,但讲解也不可废,主要是讲词义和诗句大意,内容稍深一点的也要讲讲背景,但所有这些只宜点到为止,切忌展开。学诗,重在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学生能大致说出一点即可,用不着去归纳什么“中心意思”;诗的内容可以多解,因此不必强求“统一”。

  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可以挑选某些诗句让学生作具体描述,可以用散文改写诗(全诗或局部),也可以运用启发提问。

  教学内容和步骤

  [说明]以下内容是按水*较高的教学班的要求写的,水*一般的教学班可据此作适当的调整,少提问,多诵读,用读读讲讲的方式进行教学,或增加默写练*。

  归园田居(其三)

  一、导入。

  陶渊明可算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因为他写出了大量歌颂田园风光和农村生活的诗篇。他做过几任小官,41岁那年辞官而归,从此住在农村,亲自参加田间劳动,直至63岁去世。这首涛是他辞官的第二年写的,诗题的意思是回到园田居住,高中二年级语文教案《归园田居(其三)》。附带说一下,在封建时代,皇帝及大臣死后朝廷都要根据他们的行事给一个谥号;陶渊明不是大臣,“靖节”这个谥号是他死后朋友和门人私下给的,为的是表彰他高尚的节操,可以叫“私谥”。

  二、读读讲讲问问。

  问:这首诗记的是哪个季节的劳动生活情形?(从“种豆”“草盛”“夕露”可以判定,时间当是农历三四月间即春末夏初。)

  问:诗人到田间去干什么?(锄草)锄了多长时间?(从“晨兴”到“带月荷锄归”,可以看出他干了一整天。)

  讲:诗的前四句只记给豆田锄草一事。第一句交代种豆的地点,“南山”当指庐山,诗人家在柴桑,在庐山之北,故以庐山为“南山”。第二句说锄草的原因i草长得茂盛,把地里的营养都吸收了去,豆苗长不起来,自然非锄不可。第三句说一大早就去锄草:“兴”,原来的意思就是“起”,“晨兴”即今语“早早地起身”;“理”,清理,这里可引申为清除;“荒”,杂草;“秽(穢)”,本作,是草字头,也指田中杂草(“秽”的这个意义现已消失,只作污秽解)。第四句说归家已是月儿初升之时。“荷”,担、扛(按:“荷”是“何”的俗字,“何”的古义有二:担;谁。不用讲给学生听)。

  小结:前四句为第一层,写劳动情形。

  问:第五句中“道”是指什么说的?(诗人的归途,紧承上句中的“归”字。)即是归途,大概也就是来时的.路,为什么开头不提,到这里才说它狭而多草木?(为了引出夕露沾衣一句,表明诗人在草木中穿行,致使衣为夕露所湿。)问:为什么要着意写夕露沾衣?(借夕露沾衣作烘托,抒写诗人归田的愿望。)

  讲:诗人写劳动生活,也是为了表明他终生归隐的意愿,尽管劳动了一整天,却不以此为苦;及至在归途中夕露沾衣,就巧妙地利用这个细节表述了他的意愿。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自然朴实的风格。

  小结:后四句为第二层,以抒情为主。

  三、总结。(含背诵检查、默写)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共五首,有写农村生活风貌的,有写诗人跟乡邻们交往的,有写诗人出游的,这一首专写诗人的劳动,这些诗都以抒情为主,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终生隐居的意愿,用语自然朴实,很值得品味。下面我们从这组诗中另择几个“镜头”供大家欣赏:

  “暧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其一)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其二)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局(邻居)。”(其五)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30课。

  课文解读

  陶渊明于公元405年辞官还乡,从此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的愉悦心情。为诗史上的名作,对后世的山水田园诗影响深远。课文中所选的是第三首。

  《归园田居(其三)》记晨起至晚于南山为田豆锄草,在辛勤劳作中抒发自己脱离尘俗回归自然的恬静愉悦的心情。但与其它诗作对比来看,这里的“愿”有它特殊的的内涵。陶渊明宁愿归乡务农,也不肯出卖灵魂换取荣华富贵,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知识分子的清高与正直的思想品格。

  这首诗语言朴素无华,不事雕饰。然而却在*淡的外表下,包容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一颗纯净逸世的诗心。如青山、豆苗、绿草、狭道、月光、露珠,这些看似*常的东西,一经诗人的笔触,就充满美感,流淌着一种古朴醇厚的涓涓诗意,这自然*淡的诗句融入全诗淳美的意境当中,使“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而这正是此诗的重要特色。

  点评:课文解读,是老师备课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解读要富于个性,为课堂教学服务,有所取舍,并不是照搬教参,或堆砌网络资料。好的课文解读,全面、准确、深刻,富于创见,就是一篇短小精悍的论文。这里的解读,简明扼要,抓住了特点,既介绍了时代背景、创作过程,又分析了诗歌内容、写作特点,为课堂教学内容“教什么”奠定了基础。

  教学设想:

  《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指出:“诵读古代诗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本课教学拟据课标来进行设计:以朗读把握诗歌重点词语切入,感知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拓展阅读背景,结合自身生活积累,与诗人对话,感悟体味诗人寄寓诗中的情感。最后,以画面想象读懂意境和诵读演绎情感的形式结束。根据学生特点,本课的主要教学方法是:激趣、朗读、思考、讨论、想象、背诵。总之,不仅要让学生的品味欣赏始终在老师的引导和指导中,更要让课堂成为学生活动、思考、展示的天地。

  点评:教学设想,呈现的是教师的教学理念,展示教师的理论素养,描述教学设计的思路,谋划教学各个环节,策划教学重难点如何突破等等问题,不仅要说出“教什么”、“怎么教”,更要揭示“为什么这么教”。这里的教学设想,依据新课标的有关理念,因文而异,因材施教,做到了理论指导实践,思路清晰。尤其是“激趣”等6种教学方法,切合文体特征,富于实效。

  教学目标:

  1、熟读诗歌,并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

  2、学会抓住重点词语感知理解诗歌内容。

  3、想象画面读懂意境,了解感受陶诗的语言风格。

  4、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感悟诗人的归隐情怀。

  点评:教学目标明确,虽然没有明确出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词语,但以上四点,涵盖到了这三维目标的理念。作为大赛教学设计,明确出现“三维目标”的词语,注意对应安放,将会更醒目、明晰。

  教学重点:

  感悟诗人情感,读懂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

  透过语言的表象,感悟诗人的隐逸情感。

  点评:教学重难点的设计合理,根据古诗的文体特征,以“情感”“意境”的学*理解为重难点,实现突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课前预*:

  学生:通过图书、网络等多种渠道搜集有关陶渊明的相关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教师:①制作多媒体辅助教学,营造良好的学诗氛围。②准备有关陶渊明的生*作品资料,以便引导学生深层次理解课文。

  点评:课前的预*和准备,师生两方面安排得当,培养学生动手搜集相关作家、作品以及时代背景等资料,是提高检索、查阅资料能力,也是自主学*的一种基本功。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则是赛课者的必备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 屏显田园风光图片,配乐。)

  播放完毕,师生交流观看感受。

  师:在古代,第一位选择弃官回归乡村田园,过着隐居生活的诗人——陶渊明,他的生活是否像我们感受到的这般美好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他的著名诗篇《归园田居(其三)》。

  (板书:课题、作者)

  点评:设置情境,导入课文。展示田园美景,提示陶渊明的生活,导入很简洁。

  二、整体感知

  1、释题

  ①提问:“归”、“居”、“归园田居”的意思是什么?

  ②其关键词是什么?(归)

  交流:诗人从何而归?(官场)归向何处?(田园)

  完成板书:

  归

  官场 田园

  点评:释题,抓住了关键词,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板书十分形象、简洁。

  2、齐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畅。读出节奏,注意停顿。提示易错读音:秽(huì) 荷(hè)

  点评:古诗,要多读,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是第一步。尤其是多音字,要提示清楚。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才深入感悟、赏析。

  3、理解诗歌大意。

  诗人回归的生活如何?请同学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说说诗歌大意。

  点评:理解诗歌大意,不等以逐字逐句翻译,而是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语言述说。这样就能培养学生自主学*,提高理解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4、把握诗中需重读的词语,理解诗歌主要内容。

  ①交流:这首诗中哪些词语应读成重音?

  ②师范读,生听读圈画。

  ③交流:老师把哪些词语读成了重音?(种豆、草盛、晨、兴、月、荷、狭、长、夕、沾、不足惜、愿无违)

  ④你赞成老师的处理方式吗?为什么老师把这些词语读作重音?

  ⑤学生自由读,感知。

  ⑥交流明确:这些词语主要强调了诗人回归田园后,躬耕生活的艰辛。

  点评:对古诗重点词语的朗读感悟,是教学的重要一环,既培养了语感,也能够欣赏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这里,老师的指导十分细致,有利于学生揣摩、把握。

  三、理解主旨

  1、过渡:

  ①屏显:“夏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②与《归园田居(其三)》相比,同样抒写劳作的艰辛,蕴含其中的情感是否一致?

  明确:不一样,“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点评:这里用古诗做对比阅读,启发学生思考,理解本诗的主旨。

  2、“愿”指什么?联系诗人的个人经历探讨。

  导学案: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东晋(朝代)田园诗人,浔阳柴桑人。后人称之为“靖节先生”。又自称作“五柳先生”。 祖父、父亲曾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他幼年时,家世衰落,家境贫寒。他青年时代曾有建功立业的大志,但未得重用,只做过几任小官。东晋末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仕途充满风险,加之政治腐败,陶渊明对现实很失望。他不愿在纷乱黑暗的现实里随波逐流,曾几次退离仕途,最后,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这一年他41岁,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

  明确: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点评:探究本诗重点内容“愿”,联系陶渊明的身世,做到了“知人论世”,突出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境界。

  3、讨论:为什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屏显)

  19岁,遭遇淝水之战;21岁,司马父子擅权;35岁,司马*引起孙恩十几万农民大起义;38岁,桓玄杀司马篡位自立;40岁,刘裕杀桓玄,弑杀晋安帝,立恭帝;56岁,刘裕逼恭帝禅位,篡而代之。

  明确:一是本性使然,一是现实使然。

  点评:继续提出问题,深入讨论。结合时代背景,让学生探究陶渊明弃官归隐的主、客观原因。

  4、思考讨论:陶渊明选择了回归,因为在他看来,

  (屏显)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3篇(扩展4)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案例3篇

  朗读诗篇、了解诗意、体会诗情。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聆听感受

  1、教师范读,聆听感受。请同学们注意字的读音。

  2、 读准字音

  岑参 cén shēn 散入sàn

  狐裘qiú 锦衾薄 qīn báo

  瀚海 hàn 阑干 lán

  羌笛 qiāng 风掣红旗 chè

  3、 请一位读书好的学生来读,其余学生感受。

  (二)整体把握

  1、 齐读全诗——读准字音,初步感知文意。

  2、 解题——从诗题中能看出这首诗写了哪些内容?

  咏雪、送别。(板书)

  师: 请同学们说说哪些诗句是写咏雪的,哪些诗句是写送别的?

  学生答教师明确:

  诗的前半部分是咏雪,后半部分写送别,同时在送别中进一步描写雪景。这是一首雪中送别诗。从“中军置酒饮归客”一句开始。前十句着重于咏雪,后八句着重于送别。

  (三)赏析写景的句子

  思考:你喜欢哪些写景的诗句,说说理由。

  教师根据学生可能会品析到的句子,适时加以指导,参考如下: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重点赏析这句话,教师引导:

  这句话里哪些词用得好?运用了什么修辞?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写作风格?

  “忽如”二字用得神妙,不仅写出“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神地写出了诗人的惊奇与好奇。以梨花比雪,雄奇明丽,新颖独特,落笔传神。不只写出了雪来得突然,写出了雪的铺天盖地,而且以春天比喻冬天,把冬天写出春意,情调乐观而昂扬。这句话是咏雪的千古名句。“春风”使梨花盛开来喻“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紧接下来,又渲染出了极富浪漫色彩的“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情境。这句体现了作者的豪放风格。

  学生继续找句子赏析

  (2)“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第一句写风,“卷”与“折”字写出了北风之迅疾猛烈,有了这样猛烈的风,漫天飘落的雪才能“飞”第二句写雪,“八月”说明胡天下雪的时间早。“飞”,勾画出了一幅雪花漫天飘舞的形象。“即”字表现了诗人的惊奇之情。这两句极写边塞的风狂雪早。

  (3)“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日暮时分,大雪纷纷,诗人把他的视线从酒筵上又转向了辕门外,看到了一幅十分奇异的画面:在暮雪纷飞的背景上,一面鲜红的旗帜凝住不动。其中的“掣”字用得十分精确,真实地描绘出红旗冻住了,北风吹着也不飘动的情状。此句运用反衬手法,既突出了天气的寒冷,也写出了瀚海冰雪中的一个“亮点”色彩感强,富有表现力,构画了一副奇异而美丽的.画面。不仅写出了边塞奇寒,而且红旗在风中坚强挺立也喻指边塞将士不屈的斗志,写出了作者心中奔涌的豪情。

  (4)“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引导:从“瀚海”到“愁云”,视角有何变化?这一句在诗中有何作用?“百丈”、 “万里”是实写吗?运用了什么修辞?

  “瀚海阑干”绘出了非常开阔的画面,“愁云”既是写景也是写情,很自然地引出下面的送别。这两句诗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由咏雪过渡到送别。 “百丈冰”形容冰雪覆盖面积之广,冰块之大,极言奇寒,后一句写惨淡的愁云布满天空,“万里”形容面积之大,这句是夸张的说法。一个“惨”字,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为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这里,把边塞将士的军营置于一个广漠、辽阔的背景上,给人一种奇异而又壮伟的深刻印象。

  (四)赏析送别部分

  1、齐读送别部分——诗人写送别写出了对友人怎样的情感?

  依依不舍

  2、哪些诗句表现了这种情感?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学生回答,理由自由阐述,句子归纳如下:

  ①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②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③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重点引导赏析第三个句子

  意思:写友人离去以后的情景:山回路转,友人的身影已经看不到了,此时诗人仍伫立在风雪中,远望友人离去的路,只见雪地上留下一行长长的马蹄印。

  师:想象诗歌最后两句,如果你是诗人,你此时在想什么?

  学生自由说,教师小结:

  诗人送友人归去时依依不舍的深情,以及他的思乡之情,都通过“雪上空留马行处”这句诗表达出来了。这句体现了作者送别时的惆怅心情。

  明确赏析诗歌的方法:

  1抓关键词

  2看修辞方法

  3联系上下文和课文背景运用联想想象

  (五)理解诗意,明确主旨

  师:既然是送别,为什么要咏雪?二者有怎样的联系?(再次诵读,加以体会)

  答:全诗以雪景衬托别情,情景交融,诗人描绘边塞八月冰天雪地、愁云惨淡、苦寒难耐的景象,更能衬托出诗人送朋友的无限怅然之情。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3篇(扩展5)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反思范文5份

  今天(星期五)的第一节课上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我的思路是:从提问以前学过的送别诗和咏雪诗导入新课,然后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并在写作背景中提到“边塞诗”。然后是题解-师范读(本来课件里有朗读录音的,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放不出来我才不得已范读的)-学生朗读后用提问式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师生共同订正(在此提到“互文”的修辞方法)-生再带着三个问题(1、本文从内容上看写了哪两个方面?2、本诗写了怎样的环境?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朗读-用提问式解决这三个问题-品味本诗,找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并说出喜欢的理由-按节奏朗读-指出本诗中的修辞方法练*小结。

  上这节课,我的感觉虽然不是很好,但还是比*时要好一些。

  后来我叫教导处秦主任为我这节课提提意见,也许因为是下课的时候,时间不够充足吧。他说,好的就不说了,就说要注意的两个方面:

  一、以后注意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活跃些。

  二、也许是你对电脑的操作不够熟练,字迹跟底色的对比不够明显,所以自己模糊,字体颜色用黄色也许会清楚一些,以后多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中午时,我又问了语文组长李老师,她说,好象少了一个环节,如果能不叫学生翻译,而多叫学生分析体会诗的意境比较好。比如:从第一句中的“百草折”让学生体会风的强劲,读“瀚海阑干百丈冰”让学生想象大沙漠的广阔……。

  我听后,收益匪浅。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内容涉及“咏雪”、“送别”两个方面,和学生以往学*的唐诗相比,篇幅长了,内容理解上也有一定的难度。鉴于此,课文学*落在分析诗歌“奇景”、“奇情”两个点上,使诗歌学*避免了支离破碎的图解,简单的理性分析。而作为诗歌教学中最为重要的诵读这个环节,在常规教学中,往往采取的是播放录音,让学生在听读一遍以后进行朗读。由于受时空限制,学生的朗读很难按要求得到提高。网络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个状况,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多个个性化的示范朗读,而学生也可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个人的喜好选择示范朗读进行聆听和仿读,同时选择自己喜爱的乐曲为自己的朗读配乐,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朗读的兴趣。因为学生是戴着耳机聆听、模仿朗读,避免了相互间的干扰他们在聆听、模仿朗读时也可以不断重复播放,一个地方多次的反复,可以听得更加仔细与真切,因此模仿朗读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学生的朗读水*在课堂上可以有效地得到提高,朗读教学也落在了实处。

  我的思路是:从提问以前学过的送别诗和咏雪诗导入新课,然后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并在写作背景中提到“边塞诗”。然后是题解-师范读(本来课件里有朗读录音的,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放不出来我才不得已范读的)-学生朗读后用提问式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师生共同订正(在此提到“互文”的修辞方法)-生再带着三个问题(1、本文从内容上看写了哪两个方面?2、本诗写了怎样的环境?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朗读-用提问式解决这三个问题-品味本诗,找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并说出喜欢的理由-按节奏朗读-指出本诗中的修辞方法-练*。

  上这节课,我的感觉虽然不是很好,但还是比*时要好一些。

  后来我叫教导处秦主任为我这节课提提意见,也许因为是下课的时候,时间不够充足吧。他说,好的就不说了,就说要注意的两个方面:

  一、以后注意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活跃些。

  二、也许是你对电脑的操作不够熟练,字迹跟底色的对比不够明显,所以自己模糊,字体颜色用黄色也许会清楚一些,以后多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中午时,我又问了语文组长李老师,她说,好象少了一个环节,如果能不叫学生翻译,而多叫学生分析体会诗的意境比较好。比如:从第一句中的“百草折”让学生体会风的强劲,读“瀚海阑干百丈冰”让学生想象大沙漠的广阔……

  我听后,收益匪浅。

  第一篇: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内容涉及“咏雪”、“送别”两个方面,和学生以往学*的唐诗相比,篇幅长了,内容理解上也有一定的难度。鉴于此,课文学*落在分析诗歌“奇景”、“奇情”两个点上,使诗歌学*避免了支离破碎的图解,简单的理性分析。而作为诗歌教学中最为重要的诵读这个环节,在常规教学中,往往采取的是播放录音,让学生在听读一遍以后进行朗读。由于受时空限制,学生的朗读很难按要求得到提高。网络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个状况,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多个个性化的示范朗读,而学生也可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个人的喜好选择示范朗读进行聆听和仿读,同时选择自己喜爱的乐曲为自己的朗读配乐,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朗读的兴趣。因为学生是戴着耳机聆听、模仿朗读,避免了相互间的干扰他们在聆听、模仿朗读时也可以不断重复播放,一个地方多次的反复,可以听得更加仔细与真切,因此模仿朗读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学生的朗读水*在课堂上可以有效地得到提高,朗读教学也落在了实处。

  第二篇:

  今天(星期五)的第一节课上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我的`思路是:从提问以前学过的送别诗和咏雪诗导入新课,然后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并在写作背景中提到“边塞诗”。然后是题解-师范读(本来课件里有朗读录音的,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放不出来我才不得已范读的)-学生朗读后用提问式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师生共同订正(在此提到“互文”的修辞方法)-生再带着三个问题(1、本文从内容上看写了哪两个方面?2、本诗写了怎样的环境?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朗读-用提问式解决这三个问题-品味本诗,找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并说出喜欢的理由-按节奏朗读-指出本诗中的修辞方法-练*小结。

  上这节课,我的感觉虽然不是很好,但还是比*时要好一些。

  后来我叫教导处秦主任为我这节课提提意见,也许因为是下课的时候,时间不够充足吧。他说,好的就不说了,就说要注意的两个方面:

  一、以后注意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活跃些。

  二、也许是你对电脑的操作不够熟练,字迹跟底色的对比不够明显,所以自己模糊,字体颜色用黄色也许会清楚一些,以后多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中午时,我又问了语文组长李老师,她说,好象少了一个环节,如果能不叫学生翻译,而多叫学生分析体会诗的意境比较好。比如:从第一句中的“百草折”让学生体会风的强劲,读“瀚海阑干百丈冰”让学生想象大沙漠的广阔……。

  我听后,收益匪浅。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内容涉及“咏雪”、“送别”两个方面,和学生以往学*的唐诗相比,篇幅长了,内容理解上也有一定的难度。鉴于此,课文学*落在分析诗歌“奇景”、“奇情”两个点上,使诗歌学*避免了支离破碎的图解,简单的理性分析。而作为诗歌教学中最为重要的诵读这个环节,在常规教学中,往往采取的是播放录音,让学生在听读一遍以后进行朗读。由于受时空限制,学生的朗读很难按要求得到提高。网络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个状况,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多个个性化的示范朗读,而学生也可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个人的喜好选择示范朗读进行聆听和仿读,同时选择自己喜爱的乐曲为自己的朗读配乐,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朗读的兴趣。因为学生是戴着耳机聆听、模仿朗读,避免了相互间的干扰他们在聆听、模仿朗读时也可以不断重复播放,一个地方多次的反复,可以听得更加仔细与真切,因此模仿朗读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学生的朗读水*在课堂上可以有效地得到提高,朗读教学也落在了实处。

  我的思路是:从提问以前学过的送别诗和咏雪诗导入新课,然后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并在写作背景中提到“边塞诗”。然后是题解-师范读(本来课件里有朗读录音的,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放不出来我才不得已范读的)-学生朗读后用提问式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师生共同订正(在此提到“互文”的修辞方法)-生再带着三个问题(1、本文从内容上看写了哪两个方面?2、本诗写了怎样的环境?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朗读-用提问式解决这三个问题-品味本诗,找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并说出喜欢的理由-按节奏朗读-指出本诗中的修辞方法-练*。

  上这节课,我的感觉虽然不是很好,但还是比*时要好一些。

  后来我叫教导处秦主任为我这节课提提意见,也许因为是下课的时候,时间不够充足吧。他说,好的就不说了,就说要注意的两个方面:

  一、以后注意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活跃些。

  二、也许是你对电脑的操作不够熟练,字迹跟底色的对比不够明显,所以自己模糊,字体颜色用黄色也许会清楚一些,以后多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中午时,我又问了语文组长李老师,她说,好象少了一个环节,如果能不叫学生翻译,而多叫学生分析体会诗的意境比较好。比如:从第一句中的“百草折”让学生体会风的强劲,读“瀚海阑干百丈冰”让学生想象大沙漠的广阔……

  我听后,收益匪浅。

  5月31号,我在教改大课堂一进行了乘风杯做课活动。选取的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本首诗歌和学生以往学*的唐诗相比,篇幅长了,内容理解上也有一定的难度。

  我的思路是从岑参这位边塞诗人导入,在掌握重点字词意思的基础上,自主理解内容涉及的“咏雪”、“送别”两个方面,课文学*落在分析诗歌“奇景”、“奇情”两个点上。从而突破对诗文难点的掌握。由于学生的大力配合及充分的预*,上课的效果比试讲的时候好一些。但仍存在以下不足:

  1. 没有把诗歌中传神的动词,和具有挖掘内容的诗句分析透彻,。如“胡天”“狐裘”“胡琴琵琶与羌笛”等带有浓厚边塞风情的意象,应引导学生进行品味。

  2. 没有较好的为学生们提供朗读的范例,提供朗读感情的指点。使学生把诗歌的感情色彩体现出来。节奏应以突出感情为主,不应过于僵化。

  3. 应注意文中基础修辞的点出,如互文,夸张等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