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小青蛙捉害虫》教案3篇

首页 / 教案 / | 2022-05-19 20:36:01 教案,中班

中班《小青蛙捉害虫》教案1

  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游戏,在游戏中增强自信心。

  2、灵活的运用单、双**替蹦跳的方法进行游戏,并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经验:练*双脚立定跳远(距离不少于40厘米)

  活动准备:小青蛙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半数以上幼儿带头饰当青蛙,站在家中,其余幼儿当小虫,站在"稻田"(画一个圈)里。游戏开始,"小虫"在田里跳来跳去,"小青蛙"在家中边跳边说儿歌:"小青蛙,呱呱呱,捉害虫,本领大"。念完儿歌双脚立定跳过小沟,去捉害虫,小虫被捉完,游戏结束,互换角色。

  活动反思:

  基本过程我主要设计了小青蛙练本领,我先带领幼儿去荷叶上玩,先示范青蛙怎样跳,然后再进行动作讲解,边讲解的时候幼儿边做动作,然后幼儿自由练*。运动后请幼儿坐到荷叶上面休息,休息时告诉青蛙宝宝最大的本领是捉害虫,请幼儿学*捉害虫的方法,幼儿学的非常认真,积极性很高,幼儿存在个体差异性,在幼儿练的过程中有些幼儿姿势做的不到位,我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活动中孩子们始终处于兴趣盎然的情趣中,使气氛达到了**。整个活动比较符合孩子们的身心特点,发展了孩子的协调能力,齐心合力消灭害虫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中班《小青蛙捉害虫》教案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懂得青蛙是保护庄稼的有益动物,知道要保护青蛙

  2、活动中幼儿探索拼板的多种玩法,能正确地双脚并拢跳

  3、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学会歌表演《我是一只小青蛙》

  2、物质准备:小青蛙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用废旧纸板制作的.小虫为幼儿人数的两倍、小水桶一个、幼儿人手一块塑料拼板(约25-30厘米)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和教师戴青蛙头饰,在音乐声中走到活动场地,绕场地交替做走、跑、跳的游戏。

  2.幼儿手拿塑料拼板,跟着音乐模仿教师做准备活动操。

  二、基本部分

  1.自由探索阶段幼儿自由玩塑料拼板,想出和别人不同的玩法(可与几个同伴合作玩)。

  2.引导幼儿学*阶段

  (1)组织全体幼儿排成半圆形跟着教师练*立定跳远;

  (2)教师以儿歌的形式示范讲解动作要领:双脚并拢,双膝弯弯,两臂摆动,用力一跳,轻轻落地;

  (3)请1-2位幼儿示范;

  (4)全体幼儿分散练*,要求任选一空旷地方,边念儿歌边练*,并根据不同水*自由选择,可以跳过一块,也可与同伴合作,跳过两块塑料板

  (5)幼儿站成四队,鱼贯练*,教师检查幼儿跳的情况并小结。

  3.复*巩固阶段:游戏"小青蛙捉害虫"

  (1)请全体幼儿用塑料板排成长方形的稻田,师将害虫撒在稻田里:

  (2)"小青蛙们都学会了本领,真棒!刚接到一个通知,田里又发现了许多害虫,如果我们不快点消灭它们,农民伯伯种的粮食就会被它们吃掉,就不能丰收了。今天妈妈看哪个孩子最勇敢,学得最快,吃掉的害虫最多。"

  (3)大家一起朗诵:"呱呱呱,呱呱呱,我是勇敢的小青蛙,学好本领捉害虫,消灭害虫保庄稼。幼儿边说儿歌边在稻田上双脚前进跳跃,捉害虫;

  (4)游戏反复2~3遍。

  三、结束部分

  1.请幼儿把捉到的害虫放到小水桶里;

  2."今天,每只小青蛙都很能干,提了那么多的害虫,我们一起来跳个舞吧!"边唱边跳《我是一只小青蛙》出场地。

  四、延伸活动启发幼儿互相讨论:青蛙是保护庄稼的大功臣,在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杀害或吃青蛙的现象?碰到这种现象,你会怎么做呢?

  活动反思:

  基本过程我主要设计了小青蛙练本领,我先带领幼儿去荷叶上玩,先示范青蛙怎样跳,然后再进行动作讲解,边讲解的时候幼儿边做动作,然后幼儿自由练*。运动后请幼儿坐到荷叶上面休息,休息时告诉青蛙宝宝最大的本领是捉害虫,请幼儿学*捉害虫的方法,幼儿学的非常认真,积极性很高,幼儿存在个体差异性,在幼儿练的过程中有些幼儿姿势做的不到位,我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活动中孩子们始终处于兴趣盎然的情趣中,使气氛达到了**。整个活动比较符合孩子们的身心特点,发展了孩子的协调能力,齐心合力消灭害虫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中班《小青蛙捉害虫》教案3

  设计意图:

  新《纲要》指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因此,我们在设计“小青蛙捉害虫”活动时,特别注重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提高他们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促使其获得成功体验。

  活动目标:

  1.练*立定跳过35~70厘米的障碍,掌握动作要领。

  2.不怕困难,愿意跳过不同宽度的障碍物,以增强腿部力量。

  3.积极参与活动,尝试结伴练*基本动作,体验到愉快的情绪。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

  活动准备:

  1.边长35厘米的方垫人手一个,小虫替代玩具若干,青蛙胸饰一个。

  2.《小青蛙》的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利用方垫做热身运动。

  师:小朋友,你们拿的是什么?它是正方形的,我们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叫小方垫,来我们一起做个运动吧。

  2.探索方垫的多种玩法。

  师:你们知道小方垫可以怎么玩吗?请你们找个空地方玩一玩,看谁玩得好,我们跟他学。交流、分享方垫的不同玩法。

  师:看,某某小朋友会用垫子玩骑马游戏了,我们一起跟他学一学。

  (以此类推,引导幼儿相互学*垫子的玩法。)

  二、基本部分

  1.产生活动兴趣。

  师:(出示青蛙头饰)瞧,老师变成谁了?

  师:那你们就是青蛙宝宝了。宝宝们,今天妈妈要教你们跳田埂的本领。瞧,妈妈是怎么跳的?

  2.学*基本动作。

  (1)教师讲解示范立定跳远的基本动作。

  师:我们把小方垫放在地上当田埂,跳的时候要站在田埂边上,并并脚,弯弯腿,用力摆臂向前跳。(教师边念儿歌边示范双脚并拢、屈膝、摆臂跳过方垫的动作。)

  (2)教师带领幼儿在圆圈上集体练*,帮助幼儿初步掌握立定跳远的基本动作。

  师:你们想不想试一试?来,把垫子放在大圆圈的点子上,站在垫子后面边念动作要领边跳过方垫,然后向后转,再跳回去,练*两次。

  (3)幼儿自由两两结伴,将垫子拼起来,散点练*。教师巡视并指导个别幼儿掌握立定跳远的基本动作。

  师:请小青蛙找个朋友,到空一点的地方把田埂变宽一些,看看能不能跳过去。教师重点提醒幼儿要双脚并拢、屈膝、摆臂跳过垫子.注意要等前一个幼儿回到自己身后,自己才起跳。

  3.游戏“小青蛙跳田埂”,增加基本动作练*的密度。

  A.请幼儿把垫子放在点子上,自然排成三条一样的小田埂。

  B.幼儿站在梯形线后,教师示范连续跳田埂。

  C.幼儿分四队,连续跳过4~5个方垫,到达前面的“池塘”。教师与幼儿在“池塘”里游泳后,一起从边上按梯形线游回家。

  4.游戏“小青蛙捉害虫”,提高跳跃难度,鼓励幼儿选择不同宽度进行立定跳远练*。

  (1)师:现在妈妈带宝宝们去捉害虫。我们要跳过一个个田埂才能捉到害虫,有的田埂变宽了,你们能跳过去吗?我请一只青蛙先试一试。

  (2)一幼儿示范,教师强调动作要领。跳过去的幼儿可拿一个小虫替代玩具放进一边的筐里,并从边上游回原地,拍打第二个宝宝的手,被拍手的宝宝继续跳,第一个宝宝就站在队伍的后面。

  (3)幼儿自选跳过不同的田埂去捉害虫。

  (4)反馈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再次进行练*。

  三、结束部分

  1.播放《小青蛙》音乐,师幼一起做放松腿部的游戏和舞蹈。

  师:捉了那么多害虫,真能干!现在我们把方垫变成荷叶,宝宝们站在荷叶上,拍拍腿、拍拍肩-------

  2.结束活动。

  师:太阳出来了,我们顶着荷叶(垫子)回家吧!

  活动反思:

  本节课以游戏化贯穿始终。我们先利用方垫玩开汽车的游戏,激发幼儿兴趣,再引导幼儿进行一物多玩,一方面让幼儿进行热身,另一方面为进行立定跳远活动作好准备。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游戏“小青蛙跳田埂”和“小青蛙捉害虫”两个情节,重点引导幼儿练*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最后用垫子当荷叶进行放松活动。这样的安排不仅能通过游戏达到教学目标,而且能把方垫的一物多玩渗透在活动的始终,充分发挥材料的作用。层层推进地完成目标1和2,帮助幼儿掌握动作要领,克服动作难点。从教师的示范到幼儿集体练*跳一个方垫(便于教师观察幼儿是否能按动作要领练*),再到幼儿两两结伴,将垫子拼起来散点练*(分散练*的方法使幼儿的练*密度加大,有利于幼儿掌握新动作),再到练*跳多个方垫(加大运动量),到最后跳几个不同难度的方垫(有的加宽了,有的加高了),充分满足了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需求。在本次活动中,我们采用了“分散、集中、再分散、再集中”这种交替循环的形式组织教学,不仅使教学气氛活跃,而且使幼儿的练*机会增加,活动密度加大,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中班《小青蛙捉害虫》教案3篇扩展阅读


中班《小青蛙捉害虫》教案3篇(扩展1)

——中班教案:小青蛙捉害虫汇总5篇

  中班教案:小青蛙捉害虫 1

  活动目标:

  1,练*双脚立定跳远,发展幼儿弹跳能力。

  2,会跑、会灵活的闪躲。(练*跑,发展幼儿灵敏性)

  3,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4,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了解青蛙的生活*性。

  材料准备:音乐《小青蛙》,宽度不一的“小河”、青蛙头饰、害虫头饰。

  活动重难点:

  能协调的完成立定跳远的动作。

  活动过程:

  教师:今天老师要和你们玩一个好玩的游戏,叫做小青蛙抓害虫,你们想不想玩?

  幼儿:想玩。

  教师:那你们可要认真听听游戏规则哦!我们会分成两组,一组是小青蛙,另一组是小害虫。

  教师:你们看,这里有一条小河,小河有的宽,有的窄,学好本领才能跳得远。所以我要教你们一个很厉害的本领—立定跳远。

  教师正侧面示范一遍:小脚并并拢,双腿弯弯屈,小手甩一甩,轻轻起跳。

  幼儿练*立定跳远动作。

  幼儿示范。

  幼儿集体练*立定跳远。

  教师:扮演害虫的宝宝要注意,青蛙来了要会跑、会闪躲,不要给青蛙抓到!如果被青蛙抓到了就要和青蛙宝宝跳过小河一起回家。

  教师:老师来示范一下。

  主配班老师配合完成游戏示范。

  幼儿示范。

  教师:游戏规则都明白了吗?现在请小朋友来选择你们想要扮演的角色头饰吧。

  幼儿自行选择角色。

  主班老师扮演青蛙妈妈带领青蛙宝宝,配班老师扮演害虫妈妈带领害虫宝宝在稻田里自由散跑。

  青蛙妈妈(摸摸青蛙宝宝肚子):青蛙宝宝们肚子扁扁的,肯定是饿了,快快用我们刚刚学会的本领跳过小河,去捉害虫吧!

  播放音乐—《小青蛙》。

  游戏中,扮演小虫的幼儿在稻田里跑来跑去,青蛙过来了,害虫宝宝边跑边躲。被捉到的害虫宝宝跟着青蛙宝宝跳过小河回家。

  经验讨论:青蛙宝宝都会用新本领跳过小河,而且也能把害虫捉回家。害虫宝宝在青蛙追杀时也学会了闪躲,很棒。

  角色交换,再次进行游戏。

  游戏结束。

  青蛙妈妈:天黑了,我们把捉到的害虫宝宝带回家吃。

  活动反思:

  基本过程我主要设计了小青蛙练本领,我先带领幼儿去荷叶上玩,先示范青蛙怎样跳,然后再进行动作讲解,边讲解的时候幼儿边做动作,然后幼儿自由练*。运动后请幼儿坐到荷叶上面休息,休息时告诉青蛙宝宝最大的本领是捉害虫,请幼儿学*捉害虫的方法,幼儿学的非常认真,积极性很高,幼儿存在个体差异性,在幼儿练的过程中有些幼儿姿势做的不到位,我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活动中孩子们始终处于兴趣盎然的情趣中,使气氛达到了。整个活动比较符合孩子们的身心特点,发展了孩子的协调能力,齐心合力消灭害虫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中班教案:小青蛙捉害虫 2

  活动目标:

  1.感受欢快的音乐形象,模仿青蛙跳,捉虫的动作。

  2.喜欢听音乐做游戏。

  3.懂得青蛙是保护庄稼的益虫。

  活动准备:

  1.农田背景一幅,纸制害虫若干,青蛙胸饰人手一份,音乐磁带、录音机。

  2.活动前让幼儿认识青蛙和了解青蛙的生活*性。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律动:教师份青蛙妈妈,幼儿扮青蛙宝宝,宝宝和妈妈一起随着音乐做律动愉快地进教室。

  2.发声练*:12|34|565|5432|1-我是一只小青蛙呱呱呱呱呱

  (二)基本部分

  1.复*歌曲《青蛙捉害虫》

  2.提问:

  1)宝宝先想一想,捉害虫的时候,为什么动作要轻,不能发出声音?

  2)宝宝做给妈妈看一看,你是怎样捉害虫的?(让幼儿用形体表现)

  3、教师示范青蛙捉害虫动作要领。

  1)青蛙跳:两脚分开,两腿屈膝,手心向前,五指张开,轻轻跳。

  2)捉虫动作:蹲下来,两臂在体前伸直,手触地,腿分开,眼睛盯住虫子,轻轻跳过去捉害虫。

  4.幼儿在教师指导下,练*两遍青蛙跳和捉害虫动作。

  5.游戏:小青蛙捉害虫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2)幼儿在教师指导下做游戏两遍。

  音乐开始,幼儿唱歌小青蛙捉害虫,唱完后,做模仿动作青蛙跳,来到农田,蹲下来,做捉虫准备。当教师说轻轻跳过去捉害虫小朋友模仿青蛙捉害虫的姿态,靠*害虫跳跃,捉住害虫,假装吞食。

  (三)结束部分教师小结,做律动小青蛙离开教室。

  中班教案:小青蛙捉害虫 3

  活动目标:

  1、懂得青蛙是保护庄稼的有益动物,知道保护青蛙

  2、探索拼板的多种玩法,能正确地双脚并拢跳

  3、能大胆地想出各种玩法,遵守纪律并能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已学会歌表演《我是一只小青蛙》

  2、物质准备:小青蛙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用废旧纸板制作的`小虫为幼儿人数的两倍、小水桶一个、幼儿人手一块塑料拼板(约25-30厘米)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和教师戴青蛙头饰,在音乐声中走到活动场地,绕场地交替做走、跑、跳的游戏。

  2、幼儿手拿塑料拼板,跟着音乐模仿教师做准备活动操。

  二、基本部分

  1、自由探索阶段幼儿自由玩塑料拼板,想出和别人不同的玩法(可与几个同伴合作玩)。

  2、引导学*阶段

  ①组织全体幼儿排成半圆形跟着教师练*立定跳远;

  ②教师以儿歌的形式示范讲解动作要领:双脚并拢,双膝弯弯,两臂摆动,用力一跳,轻轻落地;

  ③请1~2位幼儿示范;

  ④全体幼儿分散练*,要求任选一空旷地方,边念儿歌边练*,并根据不同水*自由选择,可以跳过一块,也可与同伴合作,跳过两块塑料板;5幼儿站成四队,鱼贯练*,教师检查幼儿跳的情况并小结。

  3、复*巩固阶段:游戏"小青蛙捉害虫"

  ①请全体幼儿用塑料板排成长方形的稻田,师将害虫撒在稻田里:

  ②"小青蛙们都学会了本领,真棒!刚接到一个通知,田里又发现了许多害虫,如果我们不快点消灭它们,农民伯伯种的粮食就会被它们吃掉,就不能丰收了。今天妈妈看哪个孩子最勇敢,学得最快,吃掉的害虫最多。"

  ③大家一起朗诵:"呱呱呱,呱呱呱,我是勇敢的小青蛙,学好本领捉害虫,消灭害虫保庄稼。"幼儿边说儿歌边在稻田上双脚前进跳跃,捉害虫;

  ④游戏反复2~3遍。

  三、结束部分

  1、请幼儿把捉到的害虫放到小水桶里;

  2、"今天,每只小青蛙都很能干,提了那么多的害虫,我们一起来跳个舞吧!"边唱边跳《我是一只小青蛙》出场地。

  四、延伸活动

  启发幼儿互相讨论:青蛙是保护庄稼的大功臣,在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杀害或吃青蛙的现象?碰到这种现象,你会怎么做呢?

  中班教案:小青蛙捉害虫 4

  【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游戏,在游戏中增强自信心。

  2、灵活的运用单、双**替蹦跳的方法进行游戏,并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荷叶若干,小青蛙头饰每人一个,一段活泼的音乐,若干小害虫,一个小筐子。

  环境准备:用荷叶布置一个小池塘,一块田地。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师:小朋友们都变成小青蛙了,真开心!跟着青蛙妈妈一起跳跳舞吧。

  二、游戏:小青蛙捉害虫

  (一)第一次游戏:简单的游戏场地

  1、情境导入游戏。

  师:农民伯伯打来电话,说他的田地里发现了许多害虫,想请小青蛙们帮他去捉害虫,你们愿意么?要想去农民伯伯的田地里,要经过一片荷塘,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观察游戏场地(荷塘)

  师:荷塘上有什么?(荷叶)荷叶有什么不一样呢?(两个在一起的荷叶,单个荷叶)

  3、介绍游戏规则

  师:等会小青蛙经过这片荷塘的时候,碰见两个在一起的荷叶要双脚跳过去,单个荷叶的要单脚跳过去,要不荷叶承受不了你的重量,你就掉进荷塘里,不能去帮农民伯伯捉害虫了。知道了么?

  4、请一名幼儿与教师共同示范游戏,让幼儿了解游戏的方法及规则。

  5、全体幼儿游戏

  6、小结游戏情况

  (二)第二次游戏:复杂的游戏场地

  1、再次观察游戏场地,强调游戏规则

  师:①小青蛙们,你们可真能干,把害虫都捉走了。那边的农民伯伯也打电话来了,他们那也发现了害虫,让我们去帮帮他们吧。让我们再从荷塘过去吧。

  ②刚才一阵风吹过,荷塘里的荷叶改变位置了,你们能过去么?要记住两个在一起的荷叶要双脚跳过去,单个荷叶的要单脚跳过去,要不就掉进荷塘里了。

  2、幼儿游戏

  3、小结游戏情况

  (三)第三次游戏:竞赛

  1、介绍游戏规则

  青蛙宝宝们捉了许多的害虫,真能干!妈妈想看看是哪个青蛙队是捉害虫的速度快,请你们分成红、蓝孩两队,妈妈发出口令后就可以到对面的田地里去捉害虫,妈妈说结束以后,那组捉的虫多,哪组获胜。

  2、幼儿游戏

  三、放松身体,结束活动

  师:小青蛙们可真棒,害虫都捉完了。我们也累了。放松一下,跟着妈妈回家吧。

  中班教案:小青蛙捉害虫 5

  活动目标:

  1.感受欢快的音乐形象,模仿青蛙跳,捉虫的动作。

  2.喜欢听音乐做游戏。

  3.懂得青蛙是保护庄稼的益虫。

  活动准备:

  1.农田背景一幅,纸制害虫若干,青蛙胸饰人手一份,音乐磁带、录音机。

  2.活动前让幼儿认识青蛙和了解青蛙的生活*性。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律动:教师份青蛙妈妈,幼儿扮青蛙宝宝,宝宝和妈妈一起随着音乐做律动愉快地进教室。

  2.发声练*:12|34|565|5432|1-我是一只小青蛙呱呱呱呱呱

  (二)基本部分

  1.复*歌曲《青蛙捉害虫》

  2.提问:

  1)宝宝先想一想,捉害虫的时候,为什么动作要轻,不能发出声音?

  2)宝宝做给妈妈看一看,你是怎样捉害虫的?(让幼儿用形体表现)

  3、教师示范青蛙捉害虫动作要领。

  1)青蛙跳:两脚分开,两腿屈膝,手心向前,五指张开,轻轻跳。

  2)捉虫动作:蹲下来,两臂在体前伸直,手触地,腿分开,眼睛盯住虫子,轻轻跳过去捉害虫。

  4.幼儿在教师指导下,练*两遍青蛙跳和捉害虫动作。

  5.游戏:小青蛙捉害虫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2)幼儿在教师指导下做游戏两遍。

  音乐开始,幼儿唱歌小青蛙捉害虫,唱完后,做模仿动作青蛙跳,来到农田,蹲下来,做捉虫准备。当教师说轻轻跳过去捉害虫小朋友模仿青蛙捉害虫的姿态,靠*害虫跳跃,捉住害虫,假装吞食。

  (三)结束部分教师小结,做律动小青蛙离开教室。


中班《小青蛙捉害虫》教案3篇(扩展2)

——中班《小青蛙捉害虫》教案优选【5】篇

  中班《小青蛙捉害虫》教案 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懂得青蛙是保护庄稼的有益动物,知道要保护青蛙

  2、活动中幼儿探索拼板的多种玩法,能正确地双脚并拢跳

  3、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学会歌表演《我是一只小青蛙》

  2、物质准备:小青蛙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用废旧纸板制作的小虫为幼儿人数的两倍、小水桶一个、幼儿人手一块塑料拼板(约25-30厘米)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和教师戴青蛙头饰,在音乐声中走到活动场地,绕场地交替做走、跑、跳的`游戏。

  2.幼儿手拿塑料拼板,跟着音乐模仿教师做准备活动操。

  二、基本部分

  1.自由探索阶段幼儿自由玩塑料拼板,想出和别人不同的玩法(可与几个同伴合作玩)。

  2.引导幼儿学*阶段

  (1)组织全体幼儿排成半圆形跟着教师练*立定跳远;

  (2)教师以儿歌的形式示范讲解动作要领:双脚并拢,双膝弯弯,两臂摆动,用力一跳,轻轻落地;

  (3)请1-2位幼儿示范;

  (4)全体幼儿分散练*,要求任选一空旷地方,边念儿歌边练*,并根据不同水*自由选择,可以跳过一块,也可与同伴合作,跳过两块塑料板

  (5)幼儿站成四队,鱼贯练*,教师检查幼儿跳的情况并小结。

  3.复*巩固阶段:游戏"小青蛙捉害虫"

  (1)请全体幼儿用塑料板排成长方形的稻田,师将害虫撒在稻田里:

  (2)"小青蛙们都学会了本领,真棒!刚接到一个通知,田里又发现了许多害虫,如果我们不快点消灭它们,农民伯伯种的粮食就会被它们吃掉,就不能丰收了。今天妈妈看哪个孩子最勇敢,学得最快,吃掉的害虫最多。"

  (3)大家一起朗诵:"呱呱呱,呱呱呱,我是勇敢的小青蛙,学好本领捉害虫,消灭害虫保庄稼。幼儿边说儿歌边在稻田上双脚前进跳跃,捉害虫;

  (4)游戏反复2~3遍。

  三、结束部分

  1.请幼儿把捉到的害虫放到小水桶里;

  2."今天,每只小青蛙都很能干,提了那么多的害虫,我们一起来跳个舞吧!"边唱边跳《我是一只小青蛙》出场地。

  四、延伸活动启发幼儿互相讨论:青蛙是保护庄稼的大功臣,在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杀害或吃青蛙的现象?碰到这种现象,你会怎么做呢?

  活动反思:

  基本过程我主要设计了小青蛙练本领,我先带领幼儿去荷叶上玩,先示范青蛙怎样跳,然后再进行动作讲解,边讲解的时候幼儿边做动作,然后幼儿自由练*。运动后请幼儿坐到荷叶上面休息,休息时告诉青蛙宝宝最大的本领是捉害虫,请幼儿学*捉害虫的方法,幼儿学的非常认真,积极性很高,幼儿存在个体差异性,在幼儿练的过程中有些幼儿姿势做的不到位,我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活动中孩子们始终处于兴趣盎然的情趣中,使气氛达到了**。整个活动比较符合孩子们的身心特点,发展了孩子的协调能力,齐心合力消灭害虫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中班《小青蛙捉害虫》教案 2

  音乐活动:

  小青蛙捉害虫

  活动目标:

  1、感受欢快的音乐形象,模仿青蛙跳,捉虫的动作。

  2、喜欢听音乐做游戏。

  3、懂得青蛙是保护庄稼的益虫。

  4、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

  1、农田背景一幅,纸制害虫若干,青蛙胸饰人手一份,音乐磁带、录音机。

  2、活动前让幼儿认识青蛙和了解青蛙的生活*性。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律动:教师份青蛙妈妈,幼儿扮青蛙宝宝,宝宝和妈妈一起随着音乐做律动愉快地进教室。

  2、发声练*:1 23 45 6 55 4 3 2 1- :

  我是一只小青蛙呱呱呱呱呱

  (二)基本部分

  1、复*歌曲《青蛙捉害虫》

  2、提问:1)宝宝先想一想,捉害虫的时候,为什么动作要轻,不能发出声音?

  2)宝宝做给妈妈看一看,你是怎样捉害虫的?

  (让幼儿用形体表现)

  3、教师示范"青蛙捉害虫"动作要领。

  1)青蛙跳:两脚分开,两腿屈膝,手心向前,五指张开,轻轻跳。

  2)捉虫动作:蹲下来,两臂在体前伸直,手触地,。腿分开,眼睛盯住虫子,轻轻跳过去捉害虫。

  4、幼儿在教师指导下,练*两遍青蛙跳和捉害虫动作。

  5、游戏:"小青蛙捉害虫"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2)幼儿在教师指导下做游戏两遍。

  音乐开始,幼儿唱歌"小青蛙捉害虫",唱完后,做模仿动作青蛙跳,来到农田,蹲下来,做捉虫准备。当教师说"轻轻跳过去捉害虫"小朋友模仿青蛙捉害虫的姿态,靠*"害虫"跳跃,捉住"害虫",假装吞食。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做律动"小青蛙"离开教室。

  教学反思:

  这是一个体育游戏活动,活动的目的是使幼儿学*、掌握青蛙跳的姿势,发展幼儿的跳跃能力,并在游戏中体验快乐。小班幼儿对模仿动物比较感兴趣,幼儿一般模仿的都是小白兔、大老虎等,模仿小青蛙对幼儿来说比较新颖,可以充分的调动幼儿的兴趣,在选材方面比较适合小班幼儿年龄发展特点。活动前我准备了大荷叶和“害虫”。在准备部分,我扮演青蛙妈 妈来找我的蝌蚪宝宝,带领宝宝做手部、腰部和腿部的运动,宝宝从蝌蚪变成了青蛙。

  中班《小青蛙捉害虫》教案 3

  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游戏,在游戏中增强自信心。

  2、灵活的运用单、双**替蹦跳的方法进行游戏,并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经验:练*双脚立定跳远(距离不少于40厘米)

  活动准备:小青蛙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半数以上幼儿带头饰当青蛙,站在家中,其余幼儿当小虫,站在"稻田"(画一个圈)里。游戏开始,"小虫"在田里跳来跳去,"小青蛙"在家中边跳边说儿歌:"小青蛙,呱呱呱,捉害虫,本领大"。念完儿歌双脚立定跳过小沟,去捉害虫,小虫被捉完,游戏结束,互换角色。

  活动反思:

  基本过程我主要设计了小青蛙练本领,我先带领幼儿去荷叶上玩,先示范青蛙怎样跳,然后再进行动作讲解,边讲解的时候幼儿边做动作,然后幼儿自由练*。运动后请幼儿坐到荷叶上面休息,休息时告诉青蛙宝宝最大的本领是捉害虫,请幼儿学*捉害虫的方法,幼儿学的非常认真,积极性很高,幼儿存在个体差异性,在幼儿练的过程中有些幼儿姿势做的不到位,我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活动中孩子们始终处于兴趣盎然的情趣中,使气氛达到了**。整个活动比较符合孩子们的身心特点,发展了孩子的协调能力,齐心合力消灭害虫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中班《小青蛙捉害虫》教案 4

  活动目标:

  1,练*双脚立定跳远,发展幼儿弹跳能力。

  2,会跑、会灵活的闪躲。(练*跑,发展幼儿灵敏性)

  3,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4,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了解青蛙的生活*性。

  材料准备:音乐《小青蛙》,宽度不一的“小河”、青蛙头饰、害虫头饰。

  活动重难点:

  能协调的完成立定跳远的动作。

  活动过程:

  教师:今天老师要和你们玩一个好玩的游戏,叫做小青蛙抓害虫,你们想不想玩?

  幼儿:想玩。

  教师:那你们可要认真听听游戏规则哦!我们会分成两组,一组是小青蛙,另一组是小害虫。

  教师:你们看,这里有一条小河,小河有的宽,有的窄,学好本领才能跳得远。所以我要教你们一个很厉害的本领—立定跳远。

  教师正侧面示范一遍:小脚并并拢,双腿弯弯屈,小手甩一甩,轻轻起跳。

  幼儿练*立定跳远动作。

  幼儿示范。

  幼儿集体练*立定跳远。

  教师:扮演害虫的宝宝要注意,青蛙来了要会跑、会闪躲,不要给青蛙抓到!如果被青蛙抓到了就要和青蛙宝宝跳过小河一起回家。

  教师:老师来示范一下。

  主配班老师配合完成游戏示范。

  幼儿示范。

  教师:游戏规则都明白了吗?现在请小朋友来选择你们想要扮演的角色头饰吧。

  幼儿自行选择角色。

  主班老师扮演青蛙妈妈带领青蛙宝宝,配班老师扮演害虫妈妈带领害虫宝宝在稻田里自由散跑。

  青蛙妈妈(摸摸青蛙宝宝肚子):青蛙宝宝们肚子扁扁的,肯定是饿了,快快用我们刚刚学会的本领跳过小河,去捉害虫吧!

  播放音乐—《小青蛙》。

  游戏中,扮演小虫的幼儿在稻田里跑来跑去,青蛙过来了,害虫宝宝边跑边躲。被捉到的害虫宝宝跟着青蛙宝宝跳过小河回家。

  经验讨论:青蛙宝宝都会用新本领跳过小河,而且也能把害虫捉回家。害虫宝宝在青蛙追杀时也学会了闪躲,很棒。

  角色交换,再次进行游戏。

  游戏结束。

  青蛙妈妈:天黑了,我们把捉到的害虫宝宝带回家吃。

  活动反思:

  基本过程我主要设计了小青蛙练本领,我先带领幼儿去荷叶上玩,先示范青蛙怎样跳,然后再进行动作讲解,边讲解的时候幼儿边做动作,然后幼儿自由练*。运动后请幼儿坐到荷叶上面休息,休息时告诉青蛙宝宝最大的本领是捉害虫,请幼儿学*捉害虫的方法,幼儿学的非常认真,积极性很高,幼儿存在个体差异性,在幼儿练的过程中有些幼儿姿势做的不到位,我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活动中孩子们始终处于兴趣盎然的情趣中,使气氛达到了。整个活动比较符合孩子们的身心特点,发展了孩子的协调能力,齐心合力消灭害虫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中班《小青蛙捉害虫》教案 5

  音乐活动:

  小青蛙捉害虫

  活动目标:

  1、感受欢快的音乐形象,模仿青蛙跳,捉虫的动作。

  2、喜欢听音乐做游戏。

  3、懂得青蛙是保护庄稼的益虫。

  4、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

  1、农田背景一幅,纸制害虫若干,青蛙胸饰人手一份,音乐磁带、录音机。

  2、活动前让幼儿认识青蛙和了解青蛙的生活*性。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律动:教师份青蛙妈妈,幼儿扮青蛙宝宝,宝宝和妈妈一起随着音乐做律动愉快地进教室。

  2、发声练*:1 23 45 6 55 4 3 2 1- :

  我是一只小青蛙呱呱呱呱呱

  (二)基本部分

  1、复*歌曲《青蛙捉害虫》

  2、提问:1)宝宝先想一想,捉害虫的时候,为什么动作要轻,不能发出声音?

  2)宝宝做给妈妈看一看,你是怎样捉害虫的?

  (让幼儿用形体表现)

  3、教师示范"青蛙捉害虫"动作要领。

  1)青蛙跳:两脚分开,两腿屈膝,手心向前,五指张开,轻轻跳。

  2)捉虫动作:蹲下来,两臂在体前伸直,手触地,。腿分开,眼睛盯住虫子,轻轻跳过去捉害虫。

  4、幼儿在教师指导下,练*两遍青蛙跳和捉害虫动作。

  5、游戏:"小青蛙捉害虫"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2)幼儿在教师指导下做游戏两遍。

  音乐开始,幼儿唱歌"小青蛙捉害虫",唱完后,做模仿动作青蛙跳,来到农田,蹲下来,做捉虫准备。当教师说"轻轻跳过去捉害虫"小朋友模仿青蛙捉害虫的姿态,靠*"害虫"跳跃,捉住"害虫",假装吞食。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做律动"小青蛙"离开教室。

  教学反思:

  这是一个体育游戏活动,活动的目的是使幼儿学*、掌握青蛙跳的姿势,发展幼儿的跳跃能力,并在游戏中体验快乐。小班幼儿对模仿动物比较感兴趣,幼儿一般模仿的都是小白兔、大老虎等,模仿小青蛙对幼儿来说比较新颖,可以充分的调动幼儿的兴趣,在选材方面比较适合小班幼儿年龄发展特点。活动前我准备了大荷叶和“害虫”。在准备部分,我扮演青蛙妈 妈来找我的蝌蚪宝宝,带领宝宝做手部、腰部和腿部的运动,宝宝从蝌蚪变成了青蛙。


中班《小青蛙捉害虫》教案3篇(扩展3)

——中班健康活动教案:小青蛙捉害虫教案(附教学反思) (菁华5篇)

  活动目标:

  1.认识手的结构和功能,了解五个手指的名称。

  2.帮助幼儿理解,体会自己的小手很能干。

  3.简单了解保护手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手的图片

  2.动物大指偶5个小指偶若干(与幼儿人数相同)

  3.操作材料:(1)夹珠子(筷子、木珠)(2)穿珠子(3)绘画(涂色:"手套")

  活动过程:

  一、幼儿操作老师简单介绍操作内容和材料,请幼儿操作,让幼儿在操作的时候想一想:"你是用什么来做这些事的?"

  二、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小手能做什么,使他们体会到自己的小手很能干。提问:1.刚才你做了什么?

  是用什么做的?2.除了刚才做的事以外,你的小手还会做什么?(个别回答,与旁边的幼儿交流)老师小结:

  小朋友的小手真能干,可以做这么多的事,那么,小手为什么会这么能干呢,手上有些什么呢?请小朋友伸出自己的小手仔细地看一看。

  三、观察认识手

  1.幼儿观察手提问:你的手上有什么?

  (手指)

  2.认识手指名称。

  (1)介绍手指名称。出示图片,分别介绍五个手指的名称。最矮最粗的叫大姆指,让幼儿伸出大姆指表扬表扬小朋友,也表扬表扬自己,最细最小的叫小指,让幼儿伸出小指;中间最高的是中指,让幼儿伸出中指;中指和大姆指中间的叫食指,请幼儿伸出食指;中指和小指中间的叫无名指,幼儿伸出无名指。

  (2)巩固认识手指。

  a.老师分别将动物指偶戴在五个手指上,幼儿说:

  老师将**戴在**指上。

  b.游戏:"戴指偶"老师说一个手指的名字,幼儿取一个指偶戴在相应的手指上。

  3.认识手的其它部分。(1)手指长在哪里?

  (手掌)(2)手还可以怎样分?(手心、手背)老师伸出手心,手背提醒幼儿。

  四、幼儿讨论:如果没有手会怎样?怎样保护手?讨论后请个别幼儿回答,老师小结:

  勤洗手,保持手的清洁,不玩刀和其它尖的东西,以防触伤自己的小手,冬天外出戴手套,涂一些护肤品等。五、引导幼儿想想怎样使自己的小手更能干,教育幼儿多动手,勤动手。

  提问:

  怎样使自己的小手更能干?启发幼儿想想:如果什么事都请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做,小手会不会很能干?

  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要帮助大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活动延伸:1.让幼儿继续操作2.在日常生活中提醒、督促幼儿学着自己的事自己做。

  活动目标:

  1.认识手的结构和功能,了解五个手指的名称。

  2.帮助幼儿理解,体会自己的小手很能干。

  3.简单了解保护手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手的图片

  2.动物大指偶5个小指偶若干(与幼儿人数相同)

  3.操作材料: (1)夹珠子(筷子、木珠)(2)穿珠子 (3)绘画(涂色:“手套”)

  活动过程:

  一、幼儿操作老师简单介绍操作内容和材料,请幼儿操作,让幼儿在操作的时候想一想:“你是用什么来做这些事的?”

  二、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小手能做什么,使他们体会到自己的小手很能干。

  提问: 1.刚才你做了什么? 是用什么做的?2.除了刚才做的事以外,你的小手还会做什么?(个别回答,与旁边的幼儿交流)老师小结: 小朋友的小手真能干,可以做这么多的事,那么,小手为什么会这么能干呢,手上有些什么呢? 请小朋友伸出自己的小手仔细地看一看。

  三、观察认识手

  1.幼儿观察手提问: 你的手上有什么? (手指)2.认识手指名称。(1)介绍手指名称。出示图片,分别介绍五个手指的名称。最矮最粗的叫大姆指,让幼儿伸出大姆指表扬表扬小朋友,也表扬表扬自己,最细最小的叫小指,让幼儿伸出小指;中间最高的是中指,让幼儿伸出中指;中指和大姆指中间的叫食指,请幼儿伸出食指;中指和小指中间的叫无名指,幼儿伸出无名指。(2)巩固认识手指。a.老师分别将动物指偶戴在五个手指上,幼儿说: 老师将* *戴在* *指上。b.

  游戏

  :“戴指偶”老师说一个手指的名字,幼儿取一个指偶戴在相应的手指上。3.认识手的其它部分。(1)手指长在哪里? (手掌)(2)手还可以怎样分? (手心、手背)老师伸出手心,手背提醒幼儿。

  四、幼儿讨论: 如果没有手会怎样? 怎样保护手?讨论后请个别幼儿回答,

  老师小结: 勤洗手,保持手的清洁,不玩刀和其它尖的东西,以防触伤自己的小手,冬天外出戴手套,涂一些护肤品等。

  五、引导幼儿想想怎样使自己的小手更能干,教育幼儿多动手,勤动手。

  提问: 怎样使自己的小手更能干? 启发幼儿想想: 如果什么事都请爸爸、妈 妈或爷爷、奶奶做,小手会不会很能干? 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要帮助大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活动延伸:1.让幼儿继续操作2.在日常生活中提醒、督促幼儿学着自己的事自己做。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体和谐发展。它将“体”放在首位,强调了“体育”对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体育活动:猫头鹰和田鼠是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快跑、钻和躲闪,提高动作的灵敏性。整堂课以猫头鹰和田鼠两只幼儿喜欢的小动物贯穿:和幼儿一起讨论庄稼地里来了许多偷粮食田鼠,怎么办呢?(叫猫来吧)我解释说,在庄稼地里捉田鼠的是猫头鹰,我赶紧拿出猫头鹰的图片给孩子们看,让幼儿认识猫头鹰,再让幼儿扮演猫头鹰和田鼠进行的游戏,幼儿都很喜欢。课中,我做了以下几点:

  1、创设宽松的氛围,让幼儿带着愉快的情绪参加体育活动——激活幼儿的自信心。

  在活动中,我和幼儿是朋友关系,让幼儿信赖老师,使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得到教师的肯定更有益于幼儿产生自信心。

  2、扮演角色,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当幼儿一听到要做《猫头鹰捉田鼠》的游戏时,都兴奋不已。被请到的幼儿马上把猫头鹰的胸前贴在胸前,变成了一只只猫头鹰。被请到扮田鼠的幼儿马上戴上头饰,也变成了一只只了田鼠。

  3、通过游戏,让幼儿从中体验到活动的乐趣和责任感、成功感。

  在游戏中,我让猫头鹰站在小椅子上,表示猫头鹰在树上,看守着场地中间的稻谷边念儿歌:田鼠田鼠真正坏,偷吃稻谷搞破坏,机智勇敢的猫头鹰,抓住田鼠大家欢。扮演田鼠的幼儿从洞里迅速跑出来,来来去去地把稻谷偷回洞里。当念到儿歌的最后一个字时,猫头鹰迅速从“树”上跳下来,去抓田鼠。田鼠则赶快逃回自己的洞里躲好,未及时进洞、被抓到的田鼠与猫头鹰互换角色,游戏继续进行。游戏时,猫头鹰都很投入,抓到了好多好多的田鼠。还出现了温馨的一幕,有一个鼠洞里住着两只田鼠,一个女生、一个男生,男的小朋友很照顾女生,一直自己出去偷粮食,让女的小朋友呆在家里,当他被猫头鹰抓住时,他也不忘把手里刚偷来的粮食抛进洞里给鼠朋友。

  整个活动,幼儿兴趣很高,注意力非常集中,活动过程中,我以饱满的热情去感染、带动孩子,使每个孩子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他们始终是快乐的、高兴的。


中班《小青蛙捉害虫》教案3篇(扩展4)

——中班健康活动教案:小青蛙捉害虫教案(附教学反思) (菁华5篇)

  活动目标:

  1.认识手的结构和功能,了解五个手指的名称。

  2.帮助幼儿理解,体会自己的小手很能干。

  3.简单了解保护手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手的图片

  2.动物大指偶5个小指偶若干(与幼儿人数相同)

  3.操作材料:(1)夹珠子(筷子、木珠)(2)穿珠子(3)绘画(涂色:"手套")

  活动过程:

  一、幼儿操作老师简单介绍操作内容和材料,请幼儿操作,让幼儿在操作的时候想一想:"你是用什么来做这些事的?"

  二、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小手能做什么,使他们体会到自己的小手很能干。提问:1.刚才你做了什么?

  是用什么做的?2.除了刚才做的事以外,你的小手还会做什么?(个别回答,与旁边的幼儿交流)老师小结:

  小朋友的小手真能干,可以做这么多的事,那么,小手为什么会这么能干呢,手上有些什么呢?请小朋友伸出自己的小手仔细地看一看。

  三、观察认识手

  1.幼儿观察手提问:你的手上有什么?

  (手指)

  2.认识手指名称。

  (1)介绍手指名称。出示图片,分别介绍五个手指的名称。最矮最粗的叫大姆指,让幼儿伸出大姆指表扬表扬小朋友,也表扬表扬自己,最细最小的叫小指,让幼儿伸出小指;中间最高的是中指,让幼儿伸出中指;中指和大姆指中间的叫食指,请幼儿伸出食指;中指和小指中间的叫无名指,幼儿伸出无名指。

  (2)巩固认识手指。

  a.老师分别将动物指偶戴在五个手指上,幼儿说:

  老师将**戴在**指上。

  b.游戏:"戴指偶"老师说一个手指的名字,幼儿取一个指偶戴在相应的手指上。

  3.认识手的其它部分。(1)手指长在哪里?

  (手掌)(2)手还可以怎样分?(手心、手背)老师伸出手心,手背提醒幼儿。

  四、幼儿讨论:如果没有手会怎样?怎样保护手?讨论后请个别幼儿回答,老师小结:

  勤洗手,保持手的清洁,不玩刀和其它尖的东西,以防触伤自己的小手,冬天外出戴手套,涂一些护肤品等。五、引导幼儿想想怎样使自己的小手更能干,教育幼儿多动手,勤动手。

  提问:

  怎样使自己的小手更能干?启发幼儿想想:如果什么事都请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做,小手会不会很能干?

  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要帮助大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活动延伸:1.让幼儿继续操作2.在日常生活中提醒、督促幼儿学着自己的事自己做。

  活动目标:

  1.认识手的结构和功能,了解五个手指的名称。

  2.帮助幼儿理解,体会自己的小手很能干。

  3.简单了解保护手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手的图片

  2.动物大指偶5个小指偶若干(与幼儿人数相同)

  3.操作材料: (1)夹珠子(筷子、木珠)(2)穿珠子 (3)绘画(涂色:“手套”)

  活动过程:

  一、幼儿操作老师简单介绍操作内容和材料,请幼儿操作,让幼儿在操作的时候想一想:“你是用什么来做这些事的?”

  二、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小手能做什么,使他们体会到自己的小手很能干。

  提问: 1.刚才你做了什么? 是用什么做的?2.除了刚才做的事以外,你的小手还会做什么?(个别回答,与旁边的幼儿交流)老师小结: 小朋友的小手真能干,可以做这么多的事,那么,小手为什么会这么能干呢,手上有些什么呢? 请小朋友伸出自己的小手仔细地看一看。

  三、观察认识手

  1.幼儿观察手提问: 你的手上有什么? (手指)2.认识手指名称。(1)介绍手指名称。出示图片,分别介绍五个手指的名称。最矮最粗的叫大姆指,让幼儿伸出大姆指表扬表扬小朋友,也表扬表扬自己,最细最小的叫小指,让幼儿伸出小指;中间最高的是中指,让幼儿伸出中指;中指和大姆指中间的叫食指,请幼儿伸出食指;中指和小指中间的叫无名指,幼儿伸出无名指。(2)巩固认识手指。a.老师分别将动物指偶戴在五个手指上,幼儿说: 老师将* *戴在* *指上。b.

  游戏

  :“戴指偶”老师说一个手指的名字,幼儿取一个指偶戴在相应的手指上。3.认识手的其它部分。(1)手指长在哪里? (手掌)(2)手还可以怎样分? (手心、手背)老师伸出手心,手背提醒幼儿。

  四、幼儿讨论: 如果没有手会怎样? 怎样保护手?讨论后请个别幼儿回答,

  老师小结: 勤洗手,保持手的清洁,不玩刀和其它尖的东西,以防触伤自己的小手,冬天外出戴手套,涂一些护肤品等。

  五、引导幼儿想想怎样使自己的小手更能干,教育幼儿多动手,勤动手。

  提问: 怎样使自己的小手更能干? 启发幼儿想想: 如果什么事都请爸爸、妈 妈或爷爷、奶奶做,小手会不会很能干? 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要帮助大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活动延伸:1.让幼儿继续操作2.在日常生活中提醒、督促幼儿学着自己的事自己做。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体和谐发展。它将“体”放在首位,强调了“体育”对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体育活动:猫头鹰和田鼠是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快跑、钻和躲闪,提高动作的灵敏性。整堂课以猫头鹰和田鼠两只幼儿喜欢的小动物贯穿:和幼儿一起讨论庄稼地里来了许多偷粮食田鼠,怎么办呢?(叫猫来吧)我解释说,在庄稼地里捉田鼠的是猫头鹰,我赶紧拿出猫头鹰的图片给孩子们看,让幼儿认识猫头鹰,再让幼儿扮演猫头鹰和田鼠进行的游戏,幼儿都很喜欢。课中,我做了以下几点:

  1、创设宽松的氛围,让幼儿带着愉快的情绪参加体育活动——激活幼儿的自信心。

  在活动中,我和幼儿是朋友关系,让幼儿信赖老师,使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得到教师的肯定更有益于幼儿产生自信心。

  2、扮演角色,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当幼儿一听到要做《猫头鹰捉田鼠》的游戏时,都兴奋不已。被请到的幼儿马上把猫头鹰的胸前贴在胸前,变成了一只只猫头鹰。被请到扮田鼠的幼儿马上戴上头饰,也变成了一只只了田鼠。

  3、通过游戏,让幼儿从中体验到活动的乐趣和责任感、成功感。

  在游戏中,我让猫头鹰站在小椅子上,表示猫头鹰在树上,看守着场地中间的稻谷边念儿歌:田鼠田鼠真正坏,偷吃稻谷搞破坏,机智勇敢的猫头鹰,抓住田鼠大家欢。扮演田鼠的幼儿从洞里迅速跑出来,来来去去地把稻谷偷回洞里。当念到儿歌的最后一个字时,猫头鹰迅速从“树”上跳下来,去抓田鼠。田鼠则赶快逃回自己的洞里躲好,未及时进洞、被抓到的田鼠与猫头鹰互换角色,游戏继续进行。游戏时,猫头鹰都很投入,抓到了好多好多的田鼠。还出现了温馨的一幕,有一个鼠洞里住着两只田鼠,一个女生、一个男生,男的小朋友很照顾女生,一直自己出去偷粮食,让女的小朋友呆在家里,当他被猫头鹰抓住时,他也不忘把手里刚偷来的粮食抛进洞里给鼠朋友。

  整个活动,幼儿兴趣很高,注意力非常集中,活动过程中,我以饱满的热情去感染、带动孩子,使每个孩子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他们始终是快乐的、高兴的。

  活动目标:

  1.用图画和文字表达珍惜食物的意愿,发展创造力。

  2.通过分工合作设计、制作海报。

  3.培养幼儿合作精神。

  活动重点:

  分工设计海报

  活动难点:

  发展幼儿创造力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与幼儿一起欣赏宣传保护环境的海报,请幼儿说说海报的用途。

  二、基本部分

  1.请幼儿介绍他们带来的食物图片,然后老师提议设计"珍惜食物"主题海报,并提出建议:可以用现有的图片拼图,也可以用绘画的方式。

  2.请幼儿分组,给每组分发一张打图纸,请各组先设计海报,讨论怎么分工,如:由谁来绘画,由谁来负责粘贴。

  3.已经完成讨论的组开始制作海报,老师巡回指导各组,并给与必要的帮助。

  4.全部完成后,老师在黑板上写上"珍惜食物海报展",并张贴各组的海报。

  三、结束部分

  幼儿投票选出最受欢迎的海报,张贴在幼儿园走廊的墙上,提醒大家珍惜食物。

  活动反思:

  幼儿对珍惜食物在这一活动时,我发现存在的问题是幼儿对海报设计过程的构成因素理解不是很清楚。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海报的设计过程。海报的构成因素重要有三点:文字、图形与色彩。文字。标题。标题是海报内容的浓缩、提炼,是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说明文。除标题、副标题外的文字都属于说明文。画面上的文字一般要概括、简炼,要写在突出的位置上,以便突出主题。图形。海报是视觉艺术,目的是为了突出主题,给人以直观的印象,使它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从而引人注目,达到宣传的目的。图形又可分为具象和抽象两种。色彩。色彩是海报中的重要因素。色彩具有象征性,可使人们产生各种不同的联想。鲜艳夺目,对比强烈的色彩能引人注目。一般来说,标主题往往施以重点,鲜艳和明亮跳动的颜色。还可以用大面积暖色包围冷色,突出冷色或图形。也可以反过来,用大面积冷色包围暖色或大面积浅色包围深色等。在实际操作中,色彩的配置是千变万化的,但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围绕主题、突出主题,一切为主题服务。

  活动目标:

  1.初步知道自己生活、活动中容易发生危险的事情。


中班《小青蛙捉害虫》教案3篇(扩展5)

——小青蛙捉害虫大班教案 (菁华3篇)

  设计意图:

  幼儿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巡逻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学*了4以内数的分解组成后,初步理解数量的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但是由于4以内的数量小,不能很好地体现部分数之间的互补、互换、递增、递减关系。5有4种分法,可以让幼儿很好地感知部分数之间的互补、互换、递增、递减关系,使幼儿掌握数的分解组成的规律和学*方法,以便在以后学*10以内数的组成时运用今天所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究学*。

  活动目的:

  1、在游戏活动中感知5的'组成,并尝试进行记录。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

  活动准备:

  教具:磁带,稻田场景,木珠做成的虫子一条,刀一把,1——5的数卡各一,分合号一个。

  学具:木珠做成的虫子若干,刀、笔、记录卡人手一份,数字卡人手一张。

  重难点分析

  重点:知道5可以分为两个比它小的数,两个小的数合起来仍是5。

  难点:能够边操作边做好记录。

  活动过程:

  1、老师扮演青蛙妈妈,幼儿扮演青蛙宝宝,以到稻田捉害虫的游戏形式引入活动。

  2、引导幼儿观察稻田,发现稻田有五节虫,引导幼儿用数字表示五节虫数量。

  3、以让宝宝学*“捉虫本领”的游戏形式,引导幼儿学*5的组成。

  (1)青蛙妈妈示范一种捉虫方法,请宝宝说说妈妈把虫子分成了左边几节和右边几节,可以用数字几表示这个分合关系。

  (2)青蛙妈妈提简单的捉虫要求后,宝宝“尝试捉虫”,引导幼儿互相交流捉虫经验,妈妈巡回指导。

  (3)师幼共同总结出5的组成式,即教师把幼儿记录的结果用数字列在黑板上。让幼儿观察分解式寻找规律递增、递减的规律。

  (4)引导幼儿发现分合式中部分数的秘密,即数的有序性和互换性。

  4、游戏”找朋友”,巩固5的组成。

  5、以“宝宝捉虫辛苦要休息了”自然结束。

  延伸活动:

  在角色游戏中开设游乐场、菜场、超市,把所学的组成经验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在超市里,要用5元钱买两种物品,必须是两种物品合起来的钱刚好是5元,不多也不少。)

  活动评价:

  这是一堂寓教于乐、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探索出5的四种不同分法。本活动注重幼儿学*兴趣,通过创设情景,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主动探索,获取知识。

  活动反思:

  这是一堂寓教于乐、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在大班开展10以内数的组成教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探索掌握10以内除1以外的任何一个数都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数,所分得的两个部分数合起来又是原来的数,引导幼儿探索、体验、感受其中所蕴含的一些简单的数量关系,如总数与部分数的包含关系、等量关系、互换关系、互补关系、分合的有序性。“小青蛙捉害虫”这一游戏情境,旨在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学*5的组成,积累关于数的组成的经验。

  一、操作在先,自主体验

  我们知道学*组成最好的办法是让幼儿操作,通过自身的体验去发现数的分合规律,进而掌握数的组成。而幼儿参加学*活动的主动性完全来自于好奇心发展起来的求趣心,是幼儿产生兴趣、参与学*、获得快乐的划桨,因此幼儿数学教育必须创设游戏情境,充分利用幼儿的求趣心,寓教于乐。设计有游戏情节的操作活动,可以将“就事论事”地摆弄材料,变为有趣味的手脑并用的活动,可使幼儿多次反复操作而不感到枯燥乏味,有利于幼儿保持学*的兴趣,提高学*效果。在活动中,我设计了小青蛙捉害虫这一游戏情景,能立刻吸引孩子的兴趣,并愉快、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在引导幼儿学*捉虫本领的过程中,我让幼儿用捉虫的工具“刀”将虫子一分为二,从而发现其中总数与分成的两个部分数之间的关系。同时,每个孩子在记录的过程中,感受到将以一个数分成两个部分数时,可以有不同的结果。在这里,我让幼儿操作体验在前,教师的引导归纳在后,这样有助于幼儿对组成要领的理解和掌握。

  二、归纳规律,提升概念

  “数的组成”教学中的互补、互换规律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游戏中孩子除了与材料之间的互动,活动后教师与孩子的互动无疑是十分关键的,教师在关键时刻的“提问”能起到一种“支架”的作用。因此,幼儿在交流归纳“捉虫经验”的过程中,我的问题呈阶梯式地抛出。首先设计了一个初步性问题:“你是怎样捉到虫子的?怎么记录?”通过这样的提问,帮助幼儿梳理记录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接着设计了一个关键性问题:“找出两组相似的记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目的是引导孩子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分析比较多组分合记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交流讨论、自己操作,来体验互换关系。最后我又设计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怎样的记录最容易让人记住,又不会漏掉和重复呢”,引导幼儿思考如何排列更有序等。这些问题无疑为孩子提供了一个深入探究与讨论、互动与思考的有效*台,提升了活动的内涵。让幼儿在开放的环境中自主的探索、发现,学着自己来归纳数的组成中几个重要的关系。这些问题的设计不但符合了幼儿的学*特点,同时也提高了幼儿学*的兴趣和能力。

  三、重在运用,迁移经验

  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也应用于生活实践,儿童的思维是感性的、具体的,只有应用于生活的数学教育活动,才能使他们真正体会到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对于数的学*,我更加重视经验的迁移,运用在生活中,我通过“找朋友”活动——游戏情境的延续,让幼儿在找朋友过程中迁移自己的已有经验,“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张数字卡片,宝宝们要找和自己的数字卡片合起来是5的宝宝当舞伴”,巩固对5的组成的理解。整个学*活动的始终幼儿都在快乐地学*,能力得到更加自主的发展。

  不足:

  1、目标的制定偏低,应考虑从情感态度、能力、知识三方面来制定,制定得更为全面、具体、适宜些。

  2、在提问环节只顾及到个别幼儿,不能面向全体。

  3、自己在总结5的组成时语言可再简练、规范些。

  4、设计时内容略显单薄,如能稍加充实会更好。

  在学*5以内数的组成教学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多种操作材料,设计了贴*幼儿生活的情景和游戏,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探索、操作活动对数学游戏产生兴趣,获取有关数的组成的感性经验,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幼儿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和游戏的中实际问题,使学与用结合起来。

  设计意图:

  幼儿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巡逻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学*了4以内数的分解组成后,初步理解数量的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但是由于4以内的数量小,不能很好地体现部分数之间的互补、互换、递增、递减关系。5有4种分法,可以让幼儿很好地感知部分数之间的互补、互换、递增、递减关系,使幼儿掌握数的分解组成的规律和学*方法,以便在以后学*10以内数的组成时运用今天所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究学*。

  活动目的:

  1、在游戏活动中感知5的组成,并尝试进行记录。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

  活动准备:

  教具:磁带,稻田场景,木珠做成的虫子一条,刀一把,1——5的数卡各一,分合号一个。

  学具:木珠做成的虫子若干,刀、笔、记录卡人手一份,数字卡人手一张。

  重难点分析

  重点:知道5可以分为两个比它小的数,两个小的数合起来仍是5。

  难点:能够边操作边做好记录。

  活动过程:

  1、老师扮演青蛙妈妈,幼儿扮演青蛙宝宝,以到稻田捉害虫的游戏形式引入活动。

  2、引导幼儿观察稻田,发现稻田有五节虫,引导幼儿用数字表示五节虫数量。

  3、以让宝宝学*“捉虫本领”的游戏形式,引导幼儿学*5的组成。

  (1)青蛙妈妈示范一种捉虫方法,请宝宝说说妈妈把虫子分成了左边几节和右边几节,可以用数字几表示这个分合关系。

  (2)青蛙妈妈提简单的捉虫要求后,宝宝“尝试捉虫”,引导幼儿互相交流捉虫经验,妈妈巡回指导。

  (3)师幼共同总结出5的组成式,即教师把幼儿记录的结果用数字列在黑板上。让幼儿观察分解式寻找规律递增、递减的规律。

  (4)引导幼儿发现分合式中部分数的秘密,即数的有序性和互换性。

  4、游戏”找朋友”,巩固5的组成。

  5、以“宝宝捉虫辛苦要休息了”自然结束。

  延伸活动:

  在角色游戏中开设游乐场、菜场、超市,把所学的组成经验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在超市里,要用5元钱买两种物品,必须是两种物品合起来的钱刚好是5元,不多也不少。)

  活动评价:

  这是一堂寓教于乐、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探索出5的四种不同分法。本活动注重幼儿学*兴趣,通过创设情景,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主动探索,获取知识。

  活动反思:

  这是一堂寓教于乐、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在大班开展10以内数的组成教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探索掌握10以内除1以外的任何一个数都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数,所分得的两个部分数合起来又是原来的数,引导幼儿探索、体验、感受其中所蕴含的一些简单的数量关系,如总数与部分数的包含关系、等量关系、互换关系、互补关系、分合的有序性。“小青蛙捉害虫”这一游戏情境,旨在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学*5的组成,积累关于数的组成的经验。

  一、操作在先,自主体验

  我们知道学*组成最好的办法是让幼儿操作,通过自身的体验去发现数的分合规律,进而掌握数的组成。而幼儿参加学*活动的主动性完全来自于好奇心发展起来的求趣心,是幼儿产生兴趣、参与学*、获得快乐的划桨,因此幼儿数学教育必须创设游戏情境,充分利用幼儿的求趣心,寓教于乐。设计有游戏情节的操作活动,可以将“就事论事”地摆弄材料,变为有趣味的手脑并用的活动,可使幼儿多次反复操作而不感到枯燥乏味,有利于幼儿保持学*的兴趣,提高学*效果。在活动中,我设计了小青蛙捉害虫这一游戏情景,能立刻吸引孩子的兴趣,并愉快、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在引导幼儿学*捉虫本领的过程中,我让幼儿用捉虫的工具“刀”将虫子一分为二,从而发现其中总数与分成的两个部分数之间的关系。同时,每个孩子在记录的过程中,感受到将以一个数分成两个部分数时,可以有不同的结果。在这里,我让幼儿操作体验在前,教师的引导归纳在后,这样有助于幼儿对组成要领的理解和掌握。

  二、归纳规律,提升概念

  “数的组成”教学中的互补、互换规律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游戏中孩子除了与材料之间的互动,活动后教师与孩子的互动无疑是十分关键的,教师在关键时刻的“提问”能起到一种“支架”的作用。因此,幼儿在交流归纳“捉虫经验”的过程中,我的问题呈阶梯式地抛出。首先设计了一个初步性问题:“你是怎样捉到虫子的?怎么记录?”通过这样的提问,帮助幼儿梳理记录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接着设计了一个关键性问题:“找出两组相似的记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目的是引导孩子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分析比较多组分合记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交流讨论、自己操作,来体验互换关系。最后我又设计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怎样的记录最容易让人记住,又不会漏掉和重复呢”,引导幼儿思考如何排列更有序等。这些问题无疑为孩子提供了一个深入探究与讨论、互动与思考的有效*台,提升了活动的内涵。让幼儿在开放的环境中自主的探索、发现,学着自己来归纳数的组成中几个重要的关系。这些问题的设计不但符合了幼儿的学*特点,同时也提高了幼儿学*的兴趣和能力。

  三、重在运用,迁移经验

  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也应用于生活实践,儿童的思维是感性的、具体的.,只有应用于生活的数学教育活动,才能使他们真正体会到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对于数的学*,我更加重视经验的迁移,运用在生活中,我通过“找朋友”活动——游戏情境的延续,让幼儿在找朋友过程中迁移自己的已有经验,“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张数字卡片,宝宝们要找和自己的数字卡片合起来是5的宝宝当舞伴”,巩固对5的组成的理解。整个学*活动的始终幼儿都在快乐地学*,能力得到更加自主的发展。

  不足:

  1、目标的制定偏低,应考虑从情感态度、能力、知识三方面来制定,制定得更为全面、具体、适宜些。

  2、在提问环节只顾及到个别幼儿,不能面向全体。

  3、自己在总结5的组成时语言可再简练、规范些。

  4、设计时内容略显单薄,如能稍加充实会更好。

  在学*5以内数的组成教学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多种操作材料,设计了贴*幼儿生活的情景和游戏,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探索、操作活动对数学游戏产生兴趣,获取有关数的组成的感性经验,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幼儿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和游戏的中实际问题,使学与用结合起来。

  活动目标:

  1、感受欢快的音乐形象,模仿青蛙跳,捉虫的动作。

  2、喜欢听音乐做游戏。

  3、懂得青蛙是保护庄稼的益虫。

  活动准备:

  1、农田背景一幅,纸制害虫若干,青蛙胸饰人手一份,音乐磁带、录音机。

  2、活动前让幼儿认识青蛙和了解青蛙的生活*性。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律动:教师份青蛙妈妈,幼儿扮青蛙宝宝,宝宝和妈妈一起随着音乐做律动愉快地进教室。

  2、发声练*:1 2|3 4|5 6 5|5 4 3 2| 1 - 我是 一只小青蛙,呱呱呱呱,呱

  (二)基本部分

  1、复*歌曲《青蛙捉害虫》

  2、提问:1)宝宝先想一想,捉害虫的时候,为什么动作要轻,不能发出声音?

  2)宝宝做给妈妈看一看,你是怎样捉害虫的?(让幼儿用形体表现)

  3、教师示范青蛙捉害虫动作要领。

  1)青蛙跳:两脚分开,两腿屈膝,手心向前,五指张开,轻轻跳。


中班《小青蛙捉害虫》教案3篇(扩展6)

——中班健康活动教案:小青蛙捉害虫教案(附教学反思)(精选五篇)

  活动目标:

  1、重点:了解合理的营养结构。

  2、难点:为自己设计营养食谱。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知道一些保持身体各部位整洁卫生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准备制作营养食谱的纸、笔人手一份

  2、自制健康印章一枚,图案为太阳

  活动过程:

  一、我最喜欢吃师:我们小朋友都有自己喜欢吃的食物,要是让你随便吃,你能吃多少?

  幼儿自由发言,教师适当引导,如你喜欢吃冰激凌,你能吃下多少?你喜欢吃巧克力、炸鸡腿、糖醋排骨呢?

  二、营养宝塔

  1、小朋友想吃很多很多喜欢的东西,这样合适吗?哪些东西应该多吃,哪些应该少吃?

  2、教师出示挂图。每天应该吃得东西就像一座宝塔,下面的东西应该多吃,上面的东西应该少吃。

  3、吃得最多的应该是什么?(米饭、馒头、面包和面条,还有玉米、土豆和蕃薯,这些粮食做的食品可以让我们有力气。)

  4、可以吃得第二个多的是什么?(蔬菜、水果也要多吃一些)

  5、比蔬菜水果要吃得少一些的是什么?(牛奶、鸡肉、鸡蛋、鱼肉都要吃一些,可是不能吃的太多。

  6、吃得最少的应该是什么?(巧克力这样的甜食和油炸的东西都应该少吃)

  三、我的营养食谱

  1、看了营养宝塔,我们知道哪些应该多吃,哪些应该少吃,不能一个劲地吃喜欢吃的东西,不吃其他东西。

  2、我们为自己设计一分健康食谱好吗?

  3、将纸折成三折,使它看起来象菜单。把早餐食谱(如水果,牛奶馒头)画在第一面,把午餐晚餐的食谱依次画在第二面和第三面上。

  4、折拢食谱在封面处美化装饰。

  5、选取几个比较典型的食谱,引导幼儿讨论他们设计的是否合理,是否有利于健康。经大家检验合格后教师在食谱封面加盖健康印章。

  6、我们把自己设计的食谱放到我们的健康加油站,欢迎大家经常光顾,使自己永远健康。

  教学反思:

  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体和谐发展。它将“体”放在首位,强调了“体育”对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体育活动:猫头鹰和田鼠是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快跑、钻和躲闪,提高动作的灵敏性。整堂课以猫头鹰和田鼠两只幼儿喜欢的小动物贯穿:和幼儿一起讨论庄稼地里来了许多偷粮食田鼠,怎么办呢?(叫猫来吧)我解释说,在庄稼地里捉田鼠的是猫头鹰,我赶紧拿出猫头鹰的图片给孩子们看,让幼儿认识猫头鹰,再让幼儿扮演猫头鹰和田鼠进行的游戏,幼儿都很喜欢。课中,我做了以下几点:

  1、创设宽松的氛围,让幼儿带着愉快的情绪参加体育活动——激活幼儿的自信心。

  在活动中,我和幼儿是朋友关系,让幼儿信赖老师,使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得到教师的肯定更有益于幼儿产生自信心。

  2、扮演角色,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当幼儿一听到要做《猫头鹰捉田鼠》的游戏时,都兴奋不已。被请到的幼儿马上把猫头鹰的胸前贴在胸前,变成了一只只猫头鹰。被请到扮田鼠的幼儿马上戴上头饰,也变成了一只只了田鼠。

  3、通过游戏,让幼儿从中体验到活动的乐趣和责任感、成功感。

  在游戏中,我让猫头鹰站在小椅子上,表示猫头鹰在树上,看守着场地中间的稻谷边念儿歌:田鼠田鼠真正坏,偷吃稻谷搞破坏,机智勇敢的猫头鹰,抓住田鼠大家欢。扮演田鼠的幼儿从洞里迅速跑出来,来来去去地把稻谷偷回洞里。当念到儿歌的最后一个字时,猫头鹰迅速从“树”上跳下来,去抓田鼠。田鼠则赶快逃回自己的洞里躲好,未及时进洞、被抓到的田鼠与猫头鹰互换角色,游戏继续进行。游戏时,猫头鹰都很投入,抓到了好多好多的田鼠。还出现了温馨的一幕,有一个鼠洞里住着两只田鼠,一个女生、一个男生,男的小朋友很照顾女生,一直自己出去偷粮食,让女的小朋友呆在家里,当他被猫头鹰抓住时,他也不忘把手里刚偷来的粮食抛进洞里给鼠朋友。

  整个活动,幼儿兴趣很高,注意力非常集中,活动过程中,我以饱满的热情去感染、带动孩子,使每个孩子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他们始终是快乐的、高兴的。

  活动目标:

  1.初步知道自己生活、活动中容易发生危险的事情。

  2.能迁移已有经验,掌握避免自己受到伤害的方法。

  3.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重点难点:

  能迁移已有经验,掌握避免自己受到伤害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四幅图片、生活中常见的尖尖的物体等。

  2.《幼儿画册》(第一册第46、48)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话题。

  教师:贝贝的手受伤了,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二、出示图片讨论,知道生活中容易发生的危险的事情。

  图一:贝贝在教室里拿尖尖的棍子与同伴嬉闹。

  图二:贝贝从家里的阳台上往下扔瓶子。

  图三:贝贝在玩爸爸的打火机;图四:贝贝在公园里从高高的地方往下跳。

  教师:贝贝这样做对吗?为什么?生活中你像他这样做过吗?

  三、迁移生活经验,掌握避免发生危险的做法。

  提问:在家和幼儿园里,还有哪些容易引危险的东西?(如:尖尖的物体、易碎的器皿、煤气灶、电源插头等)讨论:在生活中,我们怎样做才能不受到伤害?使用尖尖的东西时要小心,不要将易碎的东西摔坏,不玩煤气开关,不把手指伸进插头,关门、时要手握把手轻轻地开或关上。

  四、为班级制作危险警示卡,提醒大家遵守。

  教师带领幼儿在班级教室和周围寻找发生危险的地方,引导孩子画下来作为标记,提醒大家注意。

  选择几幅有代表性的警示图,和孩子一起贴在相应的需要提示的地方。

  教后反思:

  在*日里,孩子们总是跌跌撞撞,磕磕绊绊,小伤难免的,所以整个活动孩子们沉浸在故事画面里,听得很专注。知道了以后哪些东西不能碰,不能做哪些危险的事情,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要学会保护自己。通过故事画面,孩子能准确判断是与非,增强自己的安全意思。其实,也提醒老师在*常生活里要比较注意孩子的安全。

  小百科:安全是在人类生产过程中,将系统的运行状态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类能接受水*以下的状态。

  活动目标:

  1.认识手的结构和功能,了解五个手指的名称。

  2.帮助幼儿理解,体会自己的小手很能干。

  3.简单了解保护手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手的图片

  2.动物大指偶5个小指偶若干(与幼儿人数相同)

  3.操作材料:(1)夹珠子(筷子、木珠)(2)穿珠子(3)绘画(涂色:"手套")

  活动过程:

  一、幼儿操作老师简单介绍操作内容和材料,请幼儿操作,让幼儿在操作的时候想一想:"你是用什么来做这些事的?"

  二、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小手能做什么,使他们体会到自己的小手很能干。提问:1.刚才你做了什么?

  是用什么做的?2.除了刚才做的事以外,你的小手还会做什么?(个别回答,与旁边的幼儿交流)老师小结:

  小朋友的小手真能干,可以做这么多的事,那么,小手为什么会这么能干呢,手上有些什么呢?请小朋友伸出自己的小手仔细地看一看。

  三、观察认识手

  1.幼儿观察手提问:你的手上有什么?

  (手指)

  2.认识手指名称。

  (1)介绍手指名称。出示图片,分别介绍五个手指的名称。最矮最粗的叫大姆指,让幼儿伸出大姆指表扬表扬小朋友,也表扬表扬自己,最细最小的叫小指,让幼儿伸出小指;中间最高的是中指,让幼儿伸出中指;中指和大姆指中间的叫食指,请幼儿伸出食指;中指和小指中间的叫无名指,幼儿伸出无名指。

  (2)巩固认识手指。

  a.老师分别将动物指偶戴在五个手指上,幼儿说:

  老师将**戴在**指上。

  b.游戏:"戴指偶"老师说一个手指的名字,幼儿取一个指偶戴在相应的手指上。

  3.认识手的其它部分。(1)手指长在哪里?

  (手掌)(2)手还可以怎样分?(手心、手背)老师伸出手心,手背提醒幼儿。

  四、幼儿讨论:如果没有手会怎样?怎样保护手?讨论后请个别幼儿回答,老师小结:

  勤洗手,保持手的清洁,不玩刀和其它尖的东西,以防触伤自己的小手,冬天外出戴手套,涂一些护肤品等。五、引导幼儿想想怎样使自己的小手更能干,教育幼儿多动手,勤动手。

  提问:

  怎样使自己的小手更能干?启发幼儿想想:如果什么事都请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做,小手会不会很能干?

  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要帮助大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活动延伸:1.让幼儿继续操作2.在日常生活中提醒、督促幼儿学着自己的事自己做。

  活动目标:

  1.用图画和文字表达珍惜食物的意愿,发展创造力。

  2.通过分工合作设计、制作海报。

  3.培养幼儿合作精神。

  活动重点:

  分工设计海报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