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和鹿四年级教案 (菁华3篇)

首页 / 教案 / | 2022-12-03 00:00:00 教案

狼和鹿四年级教案1

  一、基础达标。

  1.根据拼音写词语。

  (1)夏天的田野一片cōnɡ lǜ ,像一块绿色的大地毯,一直铺向远方。

  (2)腹泻和肠道chuán rǎn 病是夏季最主要的流行病,我们一定要注意预防。

  (3)现代人对动物的xiōnɡ cán bǔ shā ,对自然界的肆意破坏,是值得正视和反省的。

  2.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在扩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保护( ) ( )的森林 ( )的微笑

  捕杀( ) ( )的小鹿 ( )的朋友

  解除( ) ( )的狼 ( )的目光

  (2)一字多音我来辨。

  dǎo bó màn

  倒 泊 蔓

  dào pō wàn

  (3)把“鹿”和“狼”放在方框里组成成语。

  指 为马 心狗肺 吞虎咽 死谁手 狈为奸

  (4)精彩连连看。

  严重地 繁殖 寻找 宁静

  贪婪的 鹿 解除 森林

  活泼的 狼 打破 机会

  大量地 破坏 破坏 威胁

  二、能力挑战。

  3.按顺心把狼和鹿的关联找一找。

  ①吃光食物 ②鹿群病死或饿死 ③鹿繁殖

  ④维护鹿群稳定 ⑤狼吃病鹿 ⑥鹿健康繁殖

  杀 狼

  不杀狼

  4.阅读下面的一段话,然后完成练*。

  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 )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狼吃掉一些鹿,使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森林也就不会被( )得这么惨;同时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反倒( )了传染病对鹿群的( )。而人们( )要保护的鹿,( )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了( )森林,( )自己的“祸首”。

  (1)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词语。

  (2)“功臣”指 ,它是功臣的原因是 。

  “祸首”指 ,它是祸首的原因是 。

  (3)这个故事告诫人们 。

  三、探究创新。

  5.课外实践。

  你生活的地方有资源破坏的现象吗?赶快走进大自然,用你的慧眼去发现吧,把你看到的真实地记录下来,再想想该怎么办。

  我生活的地方 被破坏

  经调查破坏的原因是:

  作为新世纪的主人,你能为保护环境做点什么?结合自己周围的实际写一写。

  参考答案:

  基础达标:

  1.葱绿 传染 捕杀 凶残

  2.(1)动物 狼 警报 茂密 活泼 凶恶 甜蜜 善良 慈祥

  (2)倒流 倒水 停泊 湖泊 蔓延 绿蔓

  (3)鹿 狼 狼 鹿 狼

  (4)略

  能力挑战:

  3.杀狼 ③ ① ② 不杀狼 ④⑤⑥

  4.(1)居然 糟蹋 解除 威胁 特意 一旦 破坏 毁灭

  (2)略

  (3)其实天地之间有杆称。狼鹿共存,好比是一架天*。当有意杀狼保鹿,反而失去了*衡。

  探究创新:

  5.略

狼和鹿四年级教案2

  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中独立认识本课生字,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功臣”“祸首”“糟蹋”等在文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简要概括在凯巴伯森林里发生的事。

  3、理解“枪声打破了大森林的宁静”的真正含义,说清楚狼对保护森林和狼做出的贡献。

  4、初步懂得自然界中的“食物链”维系着自然界的生态*衡;人们不能违反自然规律,破坏自然界的生态*衡。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新的一课,齐读课题。

  板书:39狼和鹿

  2.狼和鹿之间有什么关系?

  (板书:吃 天敌)

  3.鹿这种动物大家都很喜欢,(出示)看,这就是鹿。你看到它,脑海中会出现哪些形容鹿的词语?(出示:活泼而美丽)读

  4.那么狼又给了你怎样的印象呢,也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出示:贪婪而凶残)读。

  5.狼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就是贪婪而凶残的形象。在小说、故事、童话中,它更是一种罪恶的化身。人们非把它赶尽杀绝不可,可是你们知道吗,真的有一天,当人们把狼赶尽杀绝之后,情况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来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出示:

  ①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②边读边找出课文中描写一百多年前狼和鹿共同生活的这片森林景象的句子。

  2.学生读课文。

  3.交流出示:

  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小鸟在枝头歌唱,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

  ①这片森林给了你怎样的印象?(“生机勃勃”变红)

  ②(引读)的确,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生机勃勃,那里的树木——,小鸟——,活泼而美丽的鹿——。这样的景象,多么令人向往呀。

  ③指导朗读。

  4.可是,过了二十多年,这片森林又是怎样了呢?

  出示:

  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①指名引读:原来一片葱绿的森林——,仅仅两个冬天,原本在林间嬉戏的鹿——

  ②凯巴伯森林里的鹿最多的时候曾超过了——十万只,现在一下子就死去了——六万只,再到1942年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算一算,前前后后一共死去了——九万两千只。

  ③你想用一个怎样的词语来形容眼前出现的景象。(惨不忍睹、触目惊心)

  ④男女同学来对读这两段话。

  5.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凯巴伯森林有如此之大的变化?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

  三、学*课文

  1.指名读2、3小节,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这两小节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板书:人 捕杀 大量繁殖 林 糟蹋 毁灭

  (一百多年的凯巴伯森林里,狼要吃鹿,人们恨透了狼,捕杀了6000多只狼,使鹿大量繁殖。森林被鹿糟蹋了,鹿从十万只锐减到8000只,遭到了毁灭。)

  练*说话。

  3.出示:

  枪声打破了森林的宁静。

  原来,是人们的枪声打破了大森林的宁静。凯巴伯森林从此不再宁静。拿起书,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2小节。

  引读:在青烟袅袅的枪口下,——伴随着哀嚎声,凯巴伯森林的枪声响了20多年,——

  4.人们这么做,是为了保护鹿,希望这片森林能成为——

  出示:

  没有了狼,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

  读句子。

  5.请你想象一下,鹿在自己的王国里是怎样生活的呢?请你用上课文中的这些词语,把这样的景象说具体。

  出示:

  提防、嬉戏、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没有了狼,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抓住“4000”和“100000”,理解“大量繁殖。”

  7.大量繁殖的鹿给森林和自己造成了怎样的后果呢?我们继续往下读课文。

  随着鹿群的大量繁殖,森林中闹起了饥荒,——的确,十万多只鹿都要吃东西呀,灌木吃完了,就去吃——,小树吃完了就去吃——,嫩枝吃完了只好吃——,最后连树皮也吃完了,一切能吃的都被饥饿的鹿吃光了,于是——,而人们最想保护的鹿也在短短的两个冬天里就——,到1942年,——。

  8.这一切都是当地的——(出示)

  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的。

  令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的有什么?请大家默读最后一节,用直线画出有关语句。

  9.交流出示:

  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理解“功臣”。(板书:“功臣”)

  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

  (板书:“祸首”)理解“祸首”。

  10.贪婪而凶残的狼为什么成了森林和鹿群的功臣?它对森林有怎样的功劳?对鹿群又有怎样的功劳呢?自己读读最后一节的这段话,用“因为…所以…”“因此…”的关联词把原因说清楚。

  出示:

  狼吃掉一些鹿,使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森林也就不会被糟蹋得这么惨;而且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反倒解除了传染病对鹿群的威胁。

  (因为狼吃掉一些鹿,所以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因为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所以森林就不会被糟蹋得这么惨。因此,狼是森林功臣。)

  (因为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所以解除了传染病对鹿群的威胁,因此,狼是鹿群的功臣。)

  (因为狼吃掉一些鹿,所以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因为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所以森林就不会被糟蹋得这么惨。因为森林不会被糟蹋得这么惨,所以鹿就不会饿死。因此,狼是鹿功臣。)

  11.同学们,狼、鹿、林这三者之间就是一环扣着一环,互为因果关系。

  齐读第4小节。

  四、总结课文

  1.读到这里,你一定对“枪声打破了大森林的宁静”这句话有了新的理解。(出示)其实,人们打破的到底是什么呀?(板书:生态*衡)

  人类、动物、植物在环境中和谐地生活在一起,这就是生态*衡,而人们杀了狼,其实是打破了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生态也就不*衡了。原来,造成林毁鹿亡真正的祸首是——人,当地的人们好心办了坏事。

  2.现在有什么方法能使凯巴伯森林恢复往日的生机呢?先说怎么做,再用“如果……就……”这个关联词来说这样做的好处。

  其实课文中所讲的这件事,是一件真实的事情,它就发生在100多年以前美国西部的落基山脉,当时的人们就是这样,一边放狼,一边放鹿,一边种树,使森林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3.(出示图片)引读:你们看,现在的森林还是像100多年以前那样,那里的树木——,小鸟——,活泼而美丽的鹿——这样的场景多么令人陶醉!

  我们只有了解了大自然的规律,才能更好地保护大自然,使它永远生机勃勃!

  板书设计:

  天敌

  “功臣” 狼 和 鹿 “祸首” 大量繁殖

  吃 毁灭

  生态*衡

  捕杀 糟蹋

  人 林

狼和鹿四年级教案3

  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中独立认识本课生字,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功臣”“祸首”“糟蹋”等在文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简要概括在凯巴伯森林里发生的事。

  3、理解“枪声打破了大森林的宁静”的真正含义,说清楚狼对保护森林和狼做出的贡献。

  4、初步懂得自然界中的“食物链”维系着自然界的生态*衡;人们不能违反自然规律,破坏自然界的生态*衡。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新的一课,齐读课题。

  板书:39狼和鹿

  2。狼和鹿之间有什么关系?

  (板书:吃天敌)

  3。鹿这种动物大家都很喜欢,(出示)看,这就是鹿。你看到它,脑海中会出现哪些形容鹿的词语?(出示:活泼而美丽)读

  4。那么狼又给了你怎样的印象呢,也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出示:贪婪而凶残)读。

  5。狼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就是贪婪而凶残的形象。在小说、故事、童话中,它更是一种罪恶的化身。人们非把它赶尽杀绝不可,可是你们知道吗,真的有一天,当人们把狼赶尽杀绝之后,情况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来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出示:

  ①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②边读边找出课文中描写一百多年前狼和鹿共同生活的这片森林景象的句子。

  2。学生读课文。

  3。交流出示:

  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小鸟在枝头歌唱,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

  ①这片森林给了你怎样的印象?(“生机勃勃”变红)

  ②(引读)的确,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生机勃勃,那里的树木——,小鸟——,活泼而美丽的鹿——。这样的景象,多么令人向往呀。

  ③指导朗读。

  4。可是,过了二十多年,这片森林又是怎样了呢?

  出示:

  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①指名引读:原来一片葱绿的森林——,仅仅两个冬天,原本在林间嬉戏的鹿——

  ②凯巴伯森林里的鹿最多的时候曾超过了——十万只,现在一下子就死去了——六万只,再到1942年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算一算,前前后后一共死去了——九万两千只。

  ③你想用一个怎样的词语来形容眼前出现的景象。(惨不忍睹、触目惊心)

  ④男女同学来对读这两段话。

  5。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凯巴伯森林有如此之大的变化?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

  三、学*课文

  1。指名读2、3小节,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这两小节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板书:人捕杀大量繁殖林糟蹋毁灭

  (一百多年的凯巴伯森林里,狼要吃鹿,人们恨透了狼,捕杀了6000多只狼,使鹿大量繁殖。森林被鹿糟蹋了,鹿从十万只锐减到8000只,遭到了毁灭。)

  练*说话。

  3。出示:

  枪声打破了森林的宁静。

  原来,是人们的枪声打破了大森林的宁静。凯巴伯森林从此不再宁静。拿起书,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2小节。

  引读:在青烟袅袅的枪口下,——伴随着哀嚎声,凯巴伯森林的枪声响了20多年,——

  4。人们这么做,是为了保护鹿,希望这片森林能成为——

  出示:

  没有了狼,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

  读句子。

  5。请你想象一下,鹿在自己的王国里是怎样生活的呢?请你用上课文中的这些词语,把这样的景象说具体。

  出示:

  提防、嬉戏、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没有了狼,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抓住“4000”和“100000”,理解“大量繁殖。”

  7。大量繁殖的鹿给森林和自己造成了怎样的后果呢?我们继续往下读课文。

  随着鹿群的大量繁殖,森林中闹起了饥荒,——的确,十万多只鹿都要吃东西呀,灌木吃完了,就去吃——,小树吃完了就去吃——,嫩枝吃完了只好吃——,最后连树皮也吃完了,一切能吃的都被饥饿的鹿吃光了,于是——,而人们最想保护的鹿也在短短的两个冬天里就——,到1942年,——。

  8。这一切都是当地的——(出示)

  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的。

  令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的有什么?请大家默读最后一节,用直线画出有关语句。

  9。交流出示:

  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理解“功臣”。(板书:“功臣”)

  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

  (板书:“祸首”)理解“祸首”。

  10。贪婪而凶残的狼为什么成了森林和鹿群的功臣?它对森林有怎样的功劳?对鹿群又有怎样的功劳呢?自己读读最后一节的'这段话,用“因为…所以…”“因此…”的关联词把原因说清楚。

  出示:

  狼吃掉一些鹿,使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森林也就不会被糟蹋得这么惨;而且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反倒解除了传染病对鹿群的威胁。

  (因为狼吃掉一些鹿,所以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因为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所以森林就不会被糟蹋得这么惨。因此,狼是森林功臣。)

  (因为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所以解除了传染病对鹿群的威胁,因此,狼是鹿群的功臣。)

  (因为狼吃掉一些鹿,所以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因为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所以森林就不会被糟蹋得这么惨。因为森林不会被糟蹋得这么惨,所以鹿就不会饿死。因此,狼是鹿功臣。)

  11。同学们,狼、鹿、林这三者之间就是一环扣着一环,互为因果关系。

  齐读第4小节。

  四、总结课文

  1。读到这里,你一定对“枪声打破了大森林的宁静”这句话有了新的理解。(出示)其实,人们打破的到底是什么呀?(板书:生态*衡)

  人类、动物、植物在环境中和谐地生活在一起,这就是生态*衡,而人们杀了狼,其实是打破了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生态也就不*衡了。原来,造成林毁鹿亡真正的祸首是——人,当地的人们好心办了坏事。

  2。现在有什么方法能使凯巴伯森林恢复往日的生机呢?先说怎么做,再用“如果……就……”这个关联词来说这样做的好处。

  其实课文中所讲的这件事,是一件真实的事情,它就发生在100多年以前美国西部的落基山脉,当时的人们就是这样,一边放狼,一边放鹿,一边种树,使森林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3。(出示图片)引读:你们看,现在的森林还是像100多年以前那样,那里的树木——,小鸟——,活泼而美丽的鹿——这样的场景多么令人陶醉!

  我们只有了解了大自然的规律,才能更好地保护大自然,使它永远生机勃勃!

  板书设计:

  天敌

  “功臣”狼和鹿“祸首”大量繁殖

  吃毁灭

  生态*衡

  捕杀糟蹋

  人林


狼和鹿四年级教案 (菁华3篇)扩展阅读


狼和鹿四年级教案 (菁华3篇)(扩展1)

——《狼和鹿》教案3篇

《狼和鹿》教案1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诵读,从人们随意杀狼护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的事实中,悟出保持生态*衡的道理。

  教学过程

  1.小朋友们,今天让我们一起唱着《大风车》这首歌到凯巴伯森林中去游玩一翻,好吗?

  小朋友,《大风车》将开到凯巴伯森林中去,你们想不想到那儿去一饱眼福,看看美丽的大森林?

  2.小朋友,睁开眼吧,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凯巴伯森林,仔细的观察,你们看到了什么?(投影1 森林鹿小鸟)(要求用一段完整的话说出来)

  小朋友们,我们做游戏时是那样的开心,无忧无虑,可这些鹿为什么一边做着游戏,一边东张西望,还向后看呢?它们怕什么呀?(生答)

  在小朋友的心目中,狼是什么形象?狼和鹿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狼是不是见到鹿就吃?它会挑什么样的鹿来吃?能用“但是或可是”把这两段话连起来说一说吗?

  看到这样的情景,小朋友们,你们会想些什么呢?如果你是目睹那一劫难的小鹿,你会想些什么?

  3.过渡:看来,小朋友们都希望把狼消灭掉,让美丽可爱的小鹿生活下去,凯巴伯森林周围的人们也恨透了狼,于是,猎人们一起背起了枪,来到了凯巴伯森林,大家看看狼怎么样了。

  狼在死之前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进行说话练*和想像训练)

  好,小朋友们说得都不错,现在鹿已经过上了自由的生活,老师想问问小朋友,没有天敌的鹿在森林里生儿育女,于是鹿越来越多,而森林是不会变大的,粮食来自树木,它们会怎么办?森林会变成什么样?不如我们再回去看一下

  4.投影3 (森林鹿小鸟)你们看到了什么

  投影填空 ( )的鹿在林间( )

  ( )的小鸟在( )

  鹿为什么会无精打采的?小朋友,你来猜猜看有哪些原因?(饥饿、生病)

  鹿饿了,干吗不去找吃的?这么多的鹿怎么会一下子生病了呢?

  5.聪明的小朋友,你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吗?(森林狼鹿)

  通过这件事,我们能不能把狼消灭掉?为什么?(师小结)

  6.小朋友,让我们走出森林,回到课堂,把我们看到的情景编成故事讲给森林外面的人听,让他们也明白这个道理

  7.刚才两位小朋友都讲得不错,以下面我们请几个小朋友把刚才的.故事表演出来吗?老师这儿有头饰,谁有信心上来试一试,请下面的小朋友配合一下。

  8.演得很好,老师把这些头饰奖给你们,下面再请你们说一说,听了故事看了小品,你们明白了什么?

  9.今天,我们两次来到了凯巴伯森林,在被毁的森林里我们明白了自然界中,每一种生物生存都有它的用处,不应该随便消灭它,现在让我们一起天着风车走出森林,回家吧,回家后,请小朋友们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明白这个道理,好吗?

《狼和鹿》教案2

  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中独立认识本课生字,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功臣”“祸首”“糟蹋”等在文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简要概括在凯巴伯森林里发生的事。

  3、理解“枪声打破了大森林的宁静”的真正含义,说清楚狼对保护森林和狼做出的贡献。

  4、初步懂得自然界中的“食物链”维系着自然界的生态*衡;人们不能违反自然规律,破坏自然界的生态*衡。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新的一课,齐读课题。

  板书:39狼和鹿

  2.狼和鹿之间有什么关系?

  (板书:吃天敌)

  3.鹿这种动物大家都很喜欢,(出示)看,这就是鹿。你看到它,脑海中会出现哪些形容鹿的词语?(出示:活泼而美丽)读

  4.那么狼又给了你怎样的印象呢,也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出示:贪婪而凶残)读。

  5.狼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就是贪婪而凶残的形象。在小说、故事、童话中,它更是一种罪恶的化身。人们非把它赶尽杀绝不可,可是你们知道吗,真的有一天,当人们把狼赶尽杀绝之后,情况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来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出示:

  ①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②边读边找出课文中描写一百多年前狼和鹿共同生活的这片森林景象的句子。

  2.学生读课文。

  3.交流出示:

  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小鸟在枝头歌唱,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

  ①这片森林给了你怎样的印象?(“生机勃勃”变红)

  ②(引读)的确,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生机勃勃,那里的树木——,小鸟——,活泼而美丽的鹿——。这样的景象,多么令人向往呀。

  ③指导朗读。

  4.可是,过了二十多年,这片森林又是怎样了呢?

  出示:

  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①指名引读:原来一片葱绿的森林——,仅仅两个冬天,原本在林间嬉戏的鹿——

  ②凯巴伯森林里的鹿最多的时候曾超过了——十万只,现在一下子就死去了——六万只,再到1942年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算一算,前前后后一共死去了——九万两千只。

  ③你想用一个怎样的词语来形容眼前出现的景象。(惨不忍睹、触目惊心)

  ④男女同学来对读这两段话。

  5.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凯巴伯森林有如此之大的变化?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

  三、学*课文

  1.指名读2、3小节,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这两小节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板书:人捕杀大量繁殖林糟蹋毁灭

  (一百多年的凯巴伯森林里,狼要吃鹿,人们恨透了狼,捕杀了6000多只狼,使鹿大量繁殖。森林被鹿糟蹋了,鹿从十万只锐减到8000只,遭到了毁灭。)

  练*说话。

  3.出示:

  枪声打破了森林的宁静。

  原来,是人们的枪声打破了大森林的宁静。凯巴伯森林从此不再宁静。拿起书,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2小节。

  引读:在青烟袅袅的枪口下,——伴随着哀嚎声,凯巴伯森林的枪声响了20多年,——

  4.人们这么做,是为了保护鹿,希望这片森林能成为——

  出示:

  没有了狼,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

  读句子。

  5.请你想象一下,鹿在自己的王国里是怎样生活的呢?请你用上课文中的这些词语,把这样的景象说具体。

  出示:

  提防、嬉戏、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没有了狼,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抓住“4000”和“100000”,理解“大量繁殖。”

  7.大量繁殖的鹿给森林和自己造成了怎样的后果呢?我们继续往下读课文。

  随着鹿群的大量繁殖,森林中闹起了饥荒,——的确,十万多只鹿都要吃东西呀,灌木吃完了,就去吃——,小树吃完了就去吃——,嫩枝吃完了只好吃——,最后连树皮也吃完了,一切能吃的都被饥饿的鹿吃光了,于是——,而人们最想保护的鹿也在短短的两个冬天里就——,到1942年,——。

  8.这一切都是当地的——(出示)

  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的。

  令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的有什么?请大家默读最后一节,用直线画出有关语句。

  9.交流出示:

  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理解“功臣”。(板书:“功臣”)

  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

  (板书:“祸首”)理解“祸首”。

  10.贪婪而凶残的狼为什么成了森林和鹿群的功臣?它对森林有怎样的功劳?对鹿群又有怎样的功劳呢?自己读读最后一节的这段话,用“因为…所以…”“因此…”的关联词把原因说清楚。

  出示:

  狼吃掉一些鹿,使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森林也就不会被糟蹋得这么惨;而且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反倒解除了传染病对鹿群的威胁。

  (因为狼吃掉一些鹿,所以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因为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所以森林就不会被糟蹋得这么惨。因此,狼是森林功臣。)

  (因为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所以解除了传染病对鹿群的威胁,因此,狼是鹿群的功臣。)

  (因为狼吃掉一些鹿,所以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因为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所以森林就不会被糟蹋得这么惨。因为森林不会被糟蹋得这么惨,所以鹿就不会饿死。因此,狼是鹿功臣。)

  11.同学们,狼、鹿、林这三者之间就是一环扣着一环,互为因果关系。

  齐读第4小节。

  四、总结课文

  1.读到这里,你一定对“枪声打破了大森林的宁静”这句话有了新的理解。(出示)其实,人们打破的到底是什么呀?(板书:生态*衡)

  人类、动物、植物在环境中和谐地生活在一起,这就是生态*衡,而人们杀了狼,其实是打破了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生态也就不*衡了。原来,造成林毁鹿亡真正的祸首是——人,当地的人们好心办了坏事。

  2.现在有什么方法能使凯巴伯森林恢复往日的生机呢?先说怎么做,再用“如果……就……”这个关联词来说这样做的好处。

  其实课文中所讲的这件事,是一件真实的事情,它就发生在100多年以前美国西部的落基山脉,当时的人们就是这样,一边放狼,一边放鹿,一边种树,使森林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3.(出示图片)引读:你们看,现在的森林还是像100多年以前那样,那里的树木——,小鸟——,活泼而美丽的鹿——这样的场景多么令人陶醉!

  我们只有了解了大自然的规律,才能更好地保护大自然,使它永远生机勃勃!

  板书设计:

  天敌

  “功臣”狼和鹿“祸首”大量繁殖

  吃毁灭

  生态*衡

  捕杀糟蹋

  人林

《狼和鹿》教案3

  设计意图:

  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育应该重视“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课标还强调重视朗读感悟,朗读对领悟课文内容,增加语感、陶冶情操起着其他任何认知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因此我的教学设计注重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理解。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插图、展开想象等方法,领会课文内容。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指导学生通过比较的方法弄清狼和鹿的关系,悟出保持生态*衡的道理,从而在生活中时时处处留意观察,自觉做到保护环境,保持生态*衡。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充分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根据自己的理解朗读、讨论、交流,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中引号的作用。

  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知道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从人们肆意杀鹿,貌似护鹿,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事实中,悟出保持生态*衡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通过鹿群变化的对比,森林状态的对比,弄清狼和鹿的关系。

  2、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插图、展开想象等方法,领会课文内容。

  难点:通过诵读,领悟人们称狼为“功臣”,称鹿为“大坏蛋”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出示鹿的图片)这是鹿,能说说鹿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吗?它的天敌是什么动物呢?

  (出示狼的图片)说起狼,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2.是啊,在人们心目中狼是不折不扣的大坏蛋,鹿则给人美好的感觉,可在今天的故事中,狼变成了森林的功臣,鹿倒成了破坏森林的大坏蛋,这是为什么呢?

  3.请听我讲讲这个故事。(多媒体演示画面,师配乐讲故事。)

  (二)揭示课题。

  刚才老师讲的就是第30课狼和鹿的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三)精读课文

  1、请大家打开书,大声地读读这篇课文,读完后与同桌交流一下你读书的感受。(学生大声读,读完后同桌互相交流)

  2、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狼鹿共存,狼时刻寻找机会对鹿下毒手,当地居民为了保护鹿群,大量的捕杀狼,但是不是消灭了人人讨厌的狼,鹿就可以无忧无虑的'生活呢?请用你喜欢的方式再去读读课文,到课文中去找找答案。(自由读课文,思考问题。)

  3、出示:狼被捕杀前,()的鹿在林间()。

  你能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来填一填吗?指名交流。

  4、这美好的情景怎么读呢?指导学生朗读感悟。个人读,小组读,全班读。

  5、由于狼的贪婪凶残,为了保护鹿群,为了保护这片美好的森林,人们向狼开枪了,狼一个跟着一个,哀嚎着倒在血泊中,狼被捕杀后,鹿群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出示:狼被捕杀后,()的鹿在林间()。

  还是这道题,这时该怎样填呢?你为什么这样填呢?

  6、真想不到,捕杀了狼以后,竟会造成严重的饥荒和疾病的流行,转眼间,森林被破坏的一塌糊涂,真令人痛惜啊!该怎么读呢?选择表现这一情景的句子,练一练。(学生练*,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

  7、善良的人们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们的好心居然办了坏事,鹿的急剧变化,也给森林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轻声读读第一和第三自然段,看看原本美丽的森林在狼被捕杀前后有什么不同?把有关句子画下来。(学生边读边画)

  8、师:找到了吗?谁来说一说?指名交流。

  出示: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

  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

  师:前后的森林在颜色上有什么不同吗?画出表示颜色的词。

  出示绿森林的图片:想象一下葱绿森林里是什么样的情景,指名交流。

  这样的森林应该怎么读呢?指导学生朗读感悟。指名读,同桌互相读。

  出示黄森林的图片:枯黄的森林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指名想象交流。

  你能读出它的荒凉与萧条吗?指导学生朗读感悟。

  男女生分组读。

  9、同一座森林啊,100年间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呢?默读第四自然段,联系上下文,体会下列句子的意思。(学生快速默读思考)

  出示:(1)人们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2)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度地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同时也是毁灭自己的“大坏蛋”。

  分组讨论交流。你怎么理解狼是“功臣”,鹿是“大坏蛋”的?

  指名交流:①什么是“功臣”?为什么说狼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②“大坏蛋”是什么意思?鹿为什么变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大坏蛋?

  (四)由事明理

  1、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想想办法,怎样才能让黄森林变成绿森林呢?(学生讨论交流)板书:保持生态*衡

  2、总结明理。自然界的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不论他们是朋友或是敌人,我们都不能破坏这种联系,破坏生态*衡,否则将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所以我们不光要保护鹿,还应该保护所有生物。目前,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过度的开发利用,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常常破坏生态*衡,造成森林资源被毁,水土流失,草原荒废,土地沙漠化。

  3、多媒体演示各种事例。

  (五)课后拓展

  在我们生活中也有许多不注意生态*衡的事情。课后查阅相关书籍资料,相互讨论。


狼和鹿四年级教案 (菁华3篇)(扩展2)

——狼和鹿教案 (菁华3篇)

狼和鹿教案1

狼和鹿教案,是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本教案由Word软件制作,文件大小为 9 K,创作者将在文件内注明,已被网友下载次,受欢迎程度为级。

狼和鹿教案2

  第四单元的课文文体丰富,四篇各不相同,有说明文,有演讲稿,有通讯,还有记叙文。今天上午学*的正是这篇记叙文。内容不难理解,放手自学,辅以体会写法品表达,感悟道理写体会,简简单单倒也其乐融融。

  把握内容。默读课文,说说写了一件什么事?练简洁概括,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一部分,学生容易讲太多旁枝末节造成语言上的罗嗦。

  关注词句。课文使用了很多四字词,写法上也很有特点。“一命呜呼”“苟延残喘”“罪魁祸首”等词句的理解体会,标点符号如“宠儿”“自由王国”以及分号应用,引导学生积累,关注使用的效果。

  复述故事。由默读看书概括走出来,再盖上书本复述这个故事,培养学生说记的能力。如果没有听过这个故事,请你为他人讲述,你会怎么说?所有的学生盖上书本,练*说听。

  理解道理。课文最后一段写得很清楚。辅助以7.8自然的的图例,学生不难理解。在此基础上,补充资料《蛇与庄稼》,对这个道理有了更深的理解。

  写写体会。道理揭示,资料补充,读后有何感受呢?在课的最后环节,学生结合最后一段写自己的体会,有的说要尊重客观规律,有的说不能凭着自己的善恶判断去破坏生态,因为大自然中的一切生物都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有具体的故事了解,有读后的体会提炼。本课的教学目标得以达成。

狼和鹿教案3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以人们为了保护鹿而捕杀狼,从而导致巨大的生态灾难为例,阐明了不同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道理,告诫人们必须尊重生物界的这一客观规律,维护大自然的生态*衡。教学时,因以学生“自由地读,尽情地读,读有所思,读有所得”为教学手段,体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学生分析 1. 具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课前做了预*

  2. 对课文内容的归纳有待提高

  3. 朗读以及复述课文能力需要提高

  设计理念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 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朗读感悟,从人们随意杀狼反而害鹿,破坏森林的事实中懂得事物之 间存在着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衡的意识。

  教学重点 1.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 认识课文生字,”染” “葱” “凯”是重点

  教学难点 通过诵读,领悟人们称狼为“功臣”,称鹿为“祸首”的原因。

  教具准备 挂图 、简笔画

  课 时 第一课时 课 型 阅读课

  教学环节

  一 、激发兴趣

  引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三、指导识字写字 教师活动

  1、简笔画出(“狼”、 “鹿”的形象)它们是什么?说说你对它们的了解?

  2、问:把它们放在一起,你觉得在它们之间加个什么字,来表示它们的关系呢?(板书:狼?鹿)

  问:那么它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赶快来欣赏课文吧!(板书:狼和鹿)

  1、提出自读要求:

  (1) 给课文标上小节序号

  (2) 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检查自学情况

  (1) 用开火车读的形式检查认字情况,通过板书帮助学生认识二个多音字

  (2) 述:把读的最棒的小节再读一读

  问:对于这一段你有什么疑问?

  问:课后练*中有10个生字,你认为哪个字要提醒其他同学注意的?

  出示“凯“”葱“”染“ 三个字的生字卡,引导书写的关键部分,并练*用生字组词 学生活动

  学生畅所欲言

  学生各抒己见,思考课题为什么用“和”表示二者关系,跟随老师一起读题

  划出生字和词语,标上小节序号

  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为黑板上两个多音字“提”“泊”注音组词

  朗读各自喜欢的小节,概括小节内容

  对课文内容提出疑问

  交流看法

  疏空笔顺

  练*组词 设计意图

  给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让他们尽情的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在“狼”“鹿”之间可以加许多字,表示二者关系,但这些关系都是一种结局——鹿成为狼的猎物。就在学生的认识趋于统一的时候,教师引出一个“和”字,立即引发学生的预测欲望。产生阅读兴趣

  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培养他们自主学*的*惯和能力

  检查学生的自学效果,测试学生的课前预*情况

  让学生自主选择,独立思考,激发他们阅读兴趣,以及对课文内容的概括能力

  巩固内化

  运用练*

  课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继续学*课文,从人们随意杀狼护鹿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的事实中,悟出保持生态*衡的道理

  教学重点 1、通过鹿群变化的对比,森林状态的对比,弄清狼和鹿的关系。

  2、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插图、展开想象等方法,领会课文内容。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导入 述:今天我们继续学*《狼和鹿》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

  问:通过上节课的学*,我们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 读题

  回忆课文,回答问题 唤起学生记忆,承接上节课所学内容,自然过渡到下文的讲解

  二.插图比较

  显示矛盾

  三、深入探究 出示配套的课文插图

  问:课文中有哪几处描写森林的句子,能找出来读给我们听听好吗?(指名回答)

  述:读着这些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说说你的理解。

  述:把你们的感情读出来吧,女生一百年前森林,要读出它的美好,男生读二十五年后的森林,要读出它的荒凉

  问:同学们,读了这两句话,

  你现在最想知道什么?

  问:同一座森林怎么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呢

  述:原来狼被大量捕杀是森林前后变化的导火线,为什么要捕杀狼呢?狼的数量发生了什么变化(指名回答)

  问:当地居民是如何捕杀狼的,放声读课文第二小节,你读懂了什么?

  述:鹿没有了狼和其他天敌的威胁,凯巴伯森林一时间成了鹿的——自由王国,凯巴伯森林真的永远成了人们心中鹿的自由王国了吗? 回顾课文,读第一段和第三段中描写森林的句子

  大胆想象,详细描述不同时期的森林景象,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有感情分角色的朗读

  同桌相互交流

  读课文,找原因

  思考问题

  回答

  读课文,回答问题

  自由读第三小节,划出关键词语和句子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读出自己的理解,通过凯巴伯森林的两次鲜明对比,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森林的巨大变化,从而激发他们探究原因的兴趣,这一切究竟是谁造成的?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过渡

  抓住狼和鹿的数量对比,导向造成森林和鹿群前后状态的对比,这两组对比分明揭示了“功臣”和“祸首”的特定内涵。

  四、对照感悟

  五、积累内化 问:狼被捕杀前后,鹿在数量上有什么变化?(四千——十万———八千)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述:狼一只跟着一只到在血泊中,美丽的森林随之被破坏,活泼可爱的鹿也陆续死去,留下一片荒凉和惨淡,这是多么令人心痛的悲剧!这一切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罪魁祸首是谁?

  (简笔画出一架天*)

  述:生物间有*衡关系,就像一架天*,一头是狼,一头是鹿,如果没有外界干扰,他们始终保持*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生态*衡。一旦某一方遭到人为的破坏,就像狼被无止尽的杀死,天*必将倾斜,必将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狼和鹿》这篇课文就是一幕惨痛的悲剧,这无疑给人类敲响了“保护生态*衡”的警钟。

  述:结合*时生活中看到的 了解到的因破坏生态*衡而受到大自然惩罚的事例,谈谈自己看法。 快速默读全文,找原因

  齐读课文最后一小节,用“因为…所以…”,回答问题

  可恶的狼成了“功臣”:因为……

  可爱的鹿成了毁灭自己的“祸首”:因为……

  揣摩体会

  学生畅所欲言 提出质疑,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为学生发表见解,展现自我创设氛围。教师引导点拨,揭示中心,让学生懂得大自然有它自己的生存规律,人们不能盲目去做,有时是要遵从大自然之道的。

  结束全文,情感升华

  引导学生由文悟理,从思想认识上升华到保护生态*衡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简笔画(狼) ?简比画(鹿)

  19 狼和鹿

  多音字: 提 泊

  重点字词: 凯 葱 染 葱绿 提防


狼和鹿四年级教案 (菁华3篇)(扩展3)

——四年级教案 (菁华3篇)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图片、文字等资料直观感受,介绍自己喜欢的一个好地方。

  2、学会按一定顺序、运用恰当的修辞等写作手法把这个地方怎么好写清楚,写具体。

  3、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1、写清楚推荐这个地方的理由。

  2、通过一些表达方法写出这个地方的特色,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

  教师:

  1、多媒体课件。

  2、让学生在课前回想自己游览过的地方,从中确定要推荐的那一个。

  学生:

  1、各地美丽的风景照、美食、人物照等,名家描写风景的优美文段。

  2、简单记录各地的特色。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教师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示各地优美的风景照,激发学生回想自己游览过的好地方。

  导语:同学们,看看这些照片,是不是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你们去过哪些地方,欣赏过哪些迷人的风景呢?

  2、指名学生说说欣赏完这些照片后的感受。

  思考:这些照片展示的是哪里的风景?这些风景有什么特点?你有怎样的感受?

  3、教师结合本单元主题,引出本次*作内容。

  小结:通过对本单元几篇课文的学*,我们欣赏了“天下奇观”钱塘潮,体验了走月亮的优美意境,感受了繁星满天的奇妙景象。可谓处处都有好风景。那么同学们都游览过哪些地方?它们有哪些吸引人的独特之处呢?你对它们产生了怎样的情感?本次*作,我们就来向他人推荐一个好地方,使人听了之后能迫不及待地想去游览一番。

  二、明确要求,交流展示。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文字,欣赏教材给出的图片,明确本次*作要求。

  思考:

  (1)本次*作的内容是什么?(明确:推荐一个好地方。)

  (2)教材给出的四幅图分别展示的是哪里的风景?各有什么特色?(明确:第一幅——江南古镇,水乡人家;第二幅——游乐场,乐趣无限;第三幅——书店,藏书丰富,知识力量;第四幅——小树林,树木繁茂,快乐天堂。)

  (3)本次*作的要点是什么?(明确:写出这个地方的特别之处,写清推荐的理由。)

  2、学生自由分组,交流讨论本次*作可采用的写法。

  明确:

  (1)选择印象最深的地方来写,容易把握。

  (2)抓住特点来写,突出吸引人的地方。

  (3)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使描写更生动。

  3、引导学生选取重点,写作片段。

  明确:

  (1)写江南古镇,可突出的重点是古镇的美,可以采用的写作思路有①描写古镇的风景,表现风景之美,突出喜爱之情;②描写古镇上人们的生活,悠闲、有格调,引人向往;③描写古镇上好吃的、好玩的东西,突出表现古镇带给游览之人的美的享受;④总结,激发人们去一探究竟。

  (2)写游乐场,重在突出游乐场的好玩。可以描写的内容包括游乐场里的各种游乐设施,这些游乐设施为什么好玩,它们受欢迎的程度等。

  (3)写书店,表现书店给人的精神滋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写,如简单介绍书店的历史;详细描写书店中书的种类、每一类的大体内容;重点选取某个点,突出人们看书的热情之高。

  (4)写小树林,突出林中的风景带给自己的愉悦感受。可以写写林中的风景,这样的风景对人的身心的净化作用等。

  4、指名学生朗读自己写作的片段,教师听完后给予点评、指导。

  片段一: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非常喜欢并常去游玩的一个地方——黄龙溪古镇。古镇位于成都市双流区西南部边缘,是一个历史文化古镇及旅游风景区。古镇不光风光秀丽,环境优美,还是驰名中外的摄影基地。古镇的主要特色有古街、古树、古庙、古水码头、古建筑和古朴的民风民俗,让我们可以感受历史。黄龙溪古镇还是由国家*命名的“*民间艺术火龙之乡”。

  片段二:相信小朋友们都喜欢去游乐园吧,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个我最常去的游乐园。这个游乐园的环境非常好,绿水环绕,树木葱郁,一进入园中,整个人都感觉非常轻松。游乐园里有很多游玩设施,我最喜欢的就是水滑道了。它是利用水力推动的一种游乐设备,从几层楼高的水滑道起点直接俯冲至下面的池中。在俯冲的过程中,整个人感觉旋转如飞,真是让人“惊心动魄”。

  片段三:我喜欢看书,最常待的地方就是书店了。在我们小区对面就有一家小小的书店,它没有奢华的装饰,没有美妙的音乐,也没有24小时的暖气提供,但我依然喜欢它。书店虽小,但书籍的种类却很全,“少儿读物”“幼儿读物”“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书法绘画”等书籍都整整齐齐地摆在书架上。从书中,我汲取精神养分,收获成长的欢乐。没事的时候,去书店转转,翻翻那些散发着墨香的书,说不定就会有意外的惊喜。

  片段四:我向大家推荐的是郊外的那片小树林,尤其在夏天,小树林里可热闹了。外面骄阳高照,小树林里却能带给人凉爽、惬意。树木郁郁葱葱,枝叶密密层层,一缕缕阳光从树叶的缝隙间照射下来,形成了许多影子。孩子们在这里乘凉,知了在树上欢叫,小树林可热闹了!

  点评要点:①是否描摹出图片上的内容;②是否突出这个地方的特点;③描述是否生动,能不能激发他人的游览兴趣;④是否有条理。

  5、教师总结归纳。

  小结:经过讨论和片段写作练*,相信同学们都已经掌握了本次*作的要领,在片段叙写中同学们也出色地展现了自己的语言功底。下面我们就运用已经掌握的方法,完成本次*作。

  三、精选素材,完成初稿。

  1、学生翻看自己搜集的资料,回想自己游览过的地方。教师巡视检查。

  过渡:同学们,爸爸妈妈肯定带我们去过很多好玩的地方,其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里呢?请大家仔细回想并将这个地方记录下来,推荐给其他同学。

  2、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说一说这个地方带给自己的独特感受。

  生1:我去过黄山,那里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奇”,奇松、怪石,在别的地方真的很少见。

  生2:我去过大草原,绿草如茵,一碧千里,牛马欢腾,活力无限。

  生3:我去过丽江,那里的风景真可以用一个字概括:“美”,每一个去过那里的人都会流连忘返。

  3、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交流内容进行记录,打好草稿。

  4、教师巡视,注意对学生进行指导。

  四、点评*作,修改誊写。

  1、投影出示几篇*作,师生集体修改。

  评议重点:

  (1)中心是否突出;

  (2)记叙是否有条理;

  (3)有哪些可供借鉴的地方。

  2、教师点评完后,学生自己尝试修改*作。

  修改重点:

  (1)删掉或精简与中心关系不大的内容;

  (2)改正不通顺的语句;

  (3)改正用错的字、词、标点等。

  3、小组交流自己的*作,互相修改评分。

  4、小组推选佳作进行朗读展示,教师点评。

  教材分析:

  《小车的运动》是《物体的运动》单元的第四课,学生在学*了《运动的方式》的基础上,对小车在*面上的运动展开具体的探究活动,需要课时为一课时。教材中,以学生喜爱的小车为话题,按照“问题——假设——实验——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对小车在*面上的运动过程提出问题:小车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针对问题,提出各种假设,采用“控制变量”方法来搜集证据,得出结论,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提高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对影响小车在*面上运动的因素作出假设。

  2、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3、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搜集证据。

  4、能够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科学知识:

  1、知道小车行驶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2、认识到“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反复实验获取可靠测试结果的重要性。

  2、意识到科学技术在解决日常工作、生活问题中所起的作用。

  3、学会尊重科学实验中的有关数据。

  教学重点:知道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教学难点: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搜集证据;

  教学准备:带线绳的小车、螺母和垫圈(每小组各4个)、秒表、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播放生活视频,激发兴趣师:(播放视频)请同学们看视频,想一想小车运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板书:问题“小车运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二、以活动展开,获取新知1、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假设师:谁能来说一说,小车的运动快慢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生1:可能与车轮的大小有关系。

  生2:可能与车子的自身的重量。

  生3:可能与拉力的大小有关系。

  师:(在每位同学回答后及时追问)可能有什么样的关系?(引导生进一步猜测。)2、确定本课研究的任务师:同学们提出了很多假设,(板书:假设)怎样才能知道这些假设都是正确的呢,(生:实验)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实验用品:小车,泡沫板当做路面,螺母当做重物放在车厢中,垫圈放在绳子的一端拉动小车,计算器和秒表(介绍用法)。

  ?当在一个实验中如果有很多个影响实验的因素时,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公*性,通常会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其他的因素都保持不变。

  ?大家想一想,你认为在实验中哪一个因素需要改变,哪些因素要始终保持不变?如何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呢?请小组内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因素设计实验,制定填写实验方案。

  3.学生设计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设计的实验方案师:各小组汇报一下你们的方案。(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及时追问,解决问题)①改变拉力的实验:保持不变的是小车运行的距离,确定起点;

  小车的载重量;

  改变的条件是垫圈的数量;

  逐个增加或减少垫圈的数量。

  ②改变载重大小的实验:保持不变的条件是拉力的大小;

  小车运行的距离,确定起点;

  改变的条件是载重量的大小,要逐个增加或减少螺母数量。

  5、师提出实验要求:

  ?实验时保持距离不变;

  路面不变?不能用手推或拉,保持小车直线行走?为减小误差,应多次实验,取*均值,保留两位小数。

  ④小组成员要分工明确,及时填写记录单三、学生活动、记录数据下面请同学们根据你们的设计来进行实验。(板书:实验)小组分工合作、实验,记录数据。教师巡视,作好适时地指导。

  四、交流汇报、分析数据、得出结论1、同学们已经完成实验,那个小组愿意把实验记录展示给大家。从这些数据中我们能发现什么规律?可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2、我们通过得出结论:(板书:结论)(填空)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拉力越小,小车运动得越慢载重越重,小车运动得越慢,载重越轻,小车运动得越快。

  五、课堂小结师: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你们都有哪些收获,学到了什么学*方法?(学生谈收获。主要总结出实验探究的步骤与方法)六、拓展师:同学们的学*收获真丰富,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极限越野的小视频,让我们来看看赛车手是怎样比赛的。(播放视频)小车行使速度的快慢,不仅和拉力、载重量有关,还跟其他很多因素有关,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利用今天学到的探究方法继续研究?。

  板书设计:

  小车的运动问题: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假设:

  拉力载重量车轮路面坡度摩擦力… …大快实验拉力{小慢大慢结论载重量{小快《小车的运动》实验记录单问题:小车运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假设:小车运动的快慢与(载重量\拉力)有关。

  (载重量\拉力)越大,小车越(快\慢),(载重量\拉力)越小,小车越(快\慢)。

  需要改变的一个条件是:

  保持不变的条件是:实验记录:(注意:螺母是重物,放在小车里)(螺母\垫圈)数量(个)小车运动的时间(秒)第一次测量第二次测量第三次测量*均时间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实验结论:(载重量\拉力)越大,小车越(),(载重量\拉力)越小,小车越()。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指导学生了解这个童话故事是如何编出来的。

  2、能充分发挥想象力,放开胆子说自己心中的故事,表达意思,培养独创才能。

  3、能把想象的童话故事写下来,语句完整、通顺,能较准确用词。

  4、学*修改自己的*作和欣赏评价他人的*作,感受编童话带来的快乐。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编故事,培养认真倾听、主动评价的良好*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读童话、写童话的兴趣,感受童话的魅力及编童话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拓展*作思路,让学生有内容可写。

  2、能根据自己的想象编写内容比较完整的童话故事。

  难点

  开拓学生思维,*作写得富有想象力,童话故事情节合理。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学生典型的*作例文。

  学生:多多读一些神话和童话故事,初步了解神话故事大胆的想象。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打开思路,海阔天空地想

  我们学过《女娲补天》《*开天地》等神话故事,这些故事是真的吗?仔细想想,人类的想象力太神奇了。正是因为这神奇的想象力,才有了这些美丽的神话。想象有多大胆,故事就有多精彩。今天我们也去放飞想象,编织我们心中精彩的故事吧。

  二、交流最喜欢的故事人物

  1、出示搜集到的人物。

  (1)今天老师把神话中的人物请到我们的课堂,大家看大屏幕——

  多媒体逐一展示:*、大禹、沉香、后羿、嫦娥、精卫鸟、女娲等神话人物。

  (2)学生谈谈对人物的认识。

  (3)教师小结。

  *开辟了天地,并用自身创造了万物;大禹,带领百姓战胜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沉香,*武练功,翻山越岭,劈开华山救出了母亲……这些人物都有鲜明个性和特点,因而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2、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人物。


狼和鹿四年级教案 (菁华3篇)(扩展4)

——四年级语文《将心比心》教案 (菁华3篇)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与理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懂得在生活中与人相处应将心比心。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你坐在拥挤的公交车上时,这时突然上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当你在路上行走时,身旁的一位小朋友突然摔倒了。面对这样的情形,你会怎么做?今天,我们将学*《将心比心》这篇课文,学完课文以后,也许你就会毫不犹豫地告诉老师答案了。

  预*探究合作交流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让生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同桌互相帮助解决。

  2、同桌之间相互进行朗读检查,纠正读错或读不好的句子。

  3、全班交流,课文主要讲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

  4、齐读课文。

  品读体验

  三、细读课文,探究明理。

  1、四人小组合作读课文后,合作自学课文第一自然段,想想从这一段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2、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想这一段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用横线标示出来。

  3、齐读第三自然段,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对这一段的理解。

  4、用波纹线勾出文中阿姨和母亲说的话,仔细读一读,你体会到了什么?

  5、学完课文,你对课文中的阿姨和母亲想说些什么吗?

  6、全班交流: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事?你是怎么做的?

  7、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巩固延伸

  四、

  1、以“将心比心”为题,写一写生活中遇到的类似的事情。

  板书设计:

  8*将心比心

  阿姨 奶奶 将心比心

  母亲 护士 将心比心

  人 人 将心比心

  学*目标

  ①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学*的这组教材的主题是——以诚待人。通过前几篇课文的学*,我们对这个主题有了一定的理解和体会。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学*本单元的最后略读一篇课文:将心比心

  这两个“心”,一个指的是我们自己的心,一个指的是别人的心,那么将心比心就指的是用我们自己的心比照别人的心。课文讲谁将心比心呢?请同学们赶快打开书读一读。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①带着问题各自轻声读课文。

  ②交流:阿姨将心比心。奶奶将心比心。

  引:能说说她们的做法吗?可以简单地说一说。

  (引导简练、概括地说)

  过渡:真能干!课文就是通过这两件事写出了阿姨将心比心,奶奶将心比心。同学们可能发现了这篇文章的语言很浅显很朴素。但是,朴素中饱含着真情,朴素中蕴含着震撼人心的力量。老师相信,读着读着你一定会深受感动,那么就把你深受感动的地方划一划,再读一读,还可以写写批注。

  三、细读课文,探究情感

  ①按要求自读课文。

  过渡:好,让我们交流一下好吗?

  ②学生交流读后感受:

  第一件事

  预设:

  生:有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阿姨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跟上来才松手。

  指名多人读。

  评价:阿姨和奶奶素不相识,但她却如此主动如此真诚地帮奶奶,多感人哪!在这感人的举动背后,阿姨又是怎样想的呢?。

  当奶奶向她道谢的时候,那位阿姨轻轻地说:“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指名读,你受感动了吗?

  引:于是,她就去主动为别人的妈妈开门。这就是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这就是——将心比心哪!同学们,阿姨做的这件事深深地感动了我们,而作为奶奶的孙女儿“我”,听了这件事,心里更是——温暖了许久。

  过渡:阿姨的这件事深深地感动了我们,老师相信,妈妈做的这件事一定让你更加感动。我们也来交流交流。

  第二件事

  只见母亲轻轻地对护士说:“不要紧,再来一次!”

  读——讲——读——补充——读

  扎了两针、鼓起青包——疼

  师:针眼处都鼓起青包还不要紧吗?

  师:是呀,母亲此时想的不是自己的疼痛,而是这位护士急需要她的鼓励!同学们,这就是——将心比心哪!谁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指导感叹号的读法。

  师:母亲的话语虽然很轻很轻,但是这句话语中包含的情感却很深很深!再次读。

  过渡:母亲高尚的言行背后又是怎样的一颗心呢!谁来读一读下面的一句话。

  母亲用另一只手拉着我,*静地对护士说:“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

  指名多人读

  师:读了这一段话,你是否再次被感动了呢?

  交流,回到课题。

  指导朗读时结合课文插图。

  引读:听了母亲的话,我的心里充满了温暖和幸福。“我的心里充满了温暖和幸福”你读懂了吗?

  ③引读总结(课件随机出现):同学们,如果在生活中我们能像文中的阿姨那样做到将心比心,那么,当年迈的老奶奶进商场时,我们会为她推开沉重的大门。

  如果在生活中我们能像文中的妈妈那样做到将心比心,那么,当初次扎针的护士屡扎不中时,

  我们会报以她鼓励的微笑。

  如果在生活中我们能将心比心,那么,我们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同学们,如果在生活中我们也能做到将心比心,当同学不小心碰落了我们的铅笔盒时,

  我们会怎么做呢?

  如果我们能将心比心,当 碰到某些事情的时候,我们又会怎样做呢?请联系生活写一写。 有些同学特别会思考,特别能写,那么你也可以多写几节。


狼和鹿四年级教案 (菁华3篇)(扩展5)

——四年级语文《蝙蝠和雷达》教案 (菁华3篇)

  一、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和“蝙蝠、横七竖八”等词。

  2、朗读课文,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4、搜集并能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教育学生理解好蝙蝠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是怎样探索出来的。是如何发现了这个谜,又是如何解开这个谜的,科学家又如何仿生创造而为人类造福的。

  2、教学难点。

  对蝙蝠利用超生波导飞,飞机的雷达导航的工作原理,只是文字表述,总是比较抽象,宜用电教手段,实施直观教学,使抽象的原理讲述变成直观的形象演示。

  三、教学准备。

  蝙蝠、雷达的图片,仿生学资料,生字卡片。

  四、教学时间: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

  同学们,你们认识图片上的事物吗?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它们的情况?

  2、蝙蝠和雷达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那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一块儿来学*11课。(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排除字词障碍。

  2、师检测读生字和课文的情况;特别强调注意“蝙、荧”的读音。

  3、自己默读课文,试着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4、生反馈: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

  5、可以用课题拓展法 蝙蝠与雷达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三)生自主学*。

  1、请学生自读第三自然段,找出关联词,说说从这个关联词懂得了什么?文中有什么疑问,请练*疑问句的读法。

  2、科学家做了几次实验?每次实验的方式是怎样的?结果如何?又得出了什么结论呢?请自读四、五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解决以上问题。你可以通过填表,也可以通过在书上作符号的形式找出答案。

  3、生交流自读情况。

  4、请生上台介绍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探路之谜的。

  5、从“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的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从哪些词体会到的'?

  是啊,科学家揭开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真不容易,费了不少功夫,那蝙蝠和雷达到底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

  教学目标:

  1.识记本课生字。

  2、了解蝙蝠夜间飞行的特点,弄清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怎样的启示,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3、利用科学家几次进行科学实验的例子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科学家的实验过程。(重点) 2、弄清蝙蝠和雷达各自的探路原理及彼此的联系。(难点)

  教学准备:

  小黑板和图片设计。

  教学过程:

  一、设悬念,激趣导入

  1.请两位同学做走路比赛的游戏,其中一位同学蒙上眼睛,赛后各自谈感受。

  2.(出示蝙蝠图片)认识它吗?关于它你们知道些什么?

  3..(出示雷达图片)这是什么?知道雷达有什么作用吗?

  过渡:同学们,蝙蝠是一种动物,(贴蝙蝠图片)而雷达则是人类发明的一种探测仪器(贴雷达图片)。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课题中为什么用“和”(板书“和”)把它们连起来,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呢?

  二、读课文

  1.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哪几句话直接写出了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

  提示:看看哪一句话既写了蝙蝠又写了雷达。

  2.交流后展示并齐读一遍。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3.小结并质疑。

  三、学*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你们对蝙蝠有什么认识?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引导学生找出重点词语“夜间”“还能”“无论”“从来没见过”“即使……也……”“极细”等)。

  3.指导朗读。

  ①从我们刚才找到的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蝙蝠夜行的本领可真够大的!我们读的时候,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敬佩、佩服)

  ②提示:重点词语朗读时要加重语气。

  四、学*第四、五、六自然段

  1.快速阅读4、5、6三个自然段,看看需做几次试验(三次)

  2.4个人组成一小组,边讨论边完成这张实验表格。

  实验顺序 实验方式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1、 蒙眼 没响 不靠眼睛

  2、 塞耳响 靠耳朵探路

  3、 **响 靠嘴巴探路

  3.学生读书、讨论、填写报告。

  4.每组选一个代表介绍试验情况。

  5.理解“配合起来”。

  第二次试验证明蝙蝠靠耳朵探路,第三次试验证明蝙蝠靠嘴巴探路。到底是靠耳朵,还是靠嘴巴呢?

  小结:对!这就是我们三次试验所得出的结论。


狼和鹿四年级教案 (菁华3篇)(扩展6)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 (菁华3篇)

  一、教学要求

  1、通过看图和学文,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在指导观察图画时,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能力。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阵势”“警惕”“索性”“全神贯注”等词语。能用“欣赏” 与“津津有味”造句。

  4、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第二自然段,即文中对小守门员的描写。

  2、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或幻灯

  四、教学时间:三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启发谈话:班上哪些同学爱看足球赛?哪些同学爱踢足球?你准当的守门员?

  2、今天,我们学*第一课《小足球赛》。

  二、指导观察图画

  1、出示挂图,请同学们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 图上画了一群孩子在空地上踢足球,小守门员注视前方,一些小观众和一位叔叔在看球赛。)

  2、指导观察顺序。根据这幅图的特点,我们可按什么顺序来观察呢?(整幅图可按从人到景的顺序来观察,而入又可按从主到次,即从守门员到观众的顺序来观察。)

  3、指导观事小守门员和候补守门员。

  ①对小守门员我们可从哪些方面来观察?(可从他的衣着、神态。动作等方面来观察。)

  ②请同学们从衣看、动作、神态等方面细致观察,说说小守门员的样子。

  (在观察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小守门员严阵以侍的神态,全神贯注盯着前方的眼神,前倾的身子,下垂的双臂,手上戴着的皮手套及膝盖上的纱布等。)

  ③观察并说说小守门员后面的小男孩的动作、神态。

  4、指导观察观众。

  ①在赛场一侧观看比赛的共有几个人?(共有8人)

  ②先观察图上左侧五位观众的动作、表情,说说他们的样子有什么不同。

  ③再观察图上右侧三位观众的动作、表情,说说那位叔叔与边上的两位小观众有什么不同。

  5、指导观察背景。从图上周围的景物看,他们是在什么地方进行足球比赛?

  ( 从野花、青草、堆置的物品可看出这是一块闲置的*地。)

  6、小结。

  刚才我们按照从整体到部分、从人物到景物、从主要人物到次要人物的顺序观察图画,了解了图意。

  三、范读课文

  刚才,我们同学观察并说了图意,那么课文又是怎样描述图画的呢?情同学看着图听老师把课文朗读一遍。

  四、指导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1、请同学门轻声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2、看看课文中哪个自然段写守门员?哪些自然段写观众?想想全文可以分为几段,怎么分?

  讨论归纳。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讲一群孩子在空地上踢足球,吸引了不少观众。

  第二段(第二自然段):讲小守门员和候补守门员的样子。

  第三段(三一五自然段):讲小观众和大个子叔叔观看球赛的情形。

  3、指名分段朗读。

  五、学*生字。

  注意提醒学生“欣”是前鼻音,注意指导“磕”和套”的写法,区别“惕”与”赐”字音和字形的异同点。

  六、作业

  抄写词语i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二、看图,学*第一段

  1、看看第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

  2、看图,说说为什么课文中说“这块空地真是赛足球的好地方”?“又”字说明了什么?(说明孩子们常来这儿踢球,他们喜爱踢球这项活。)

  3、看图思考:从球赛吸引了这么多的小弟弟、小妹妹和路过的大个子叔叔,可以看出这场球赛得怎样?(比赛一定紧张、激烈、精彩。)

  4、齐读第一段。

  三、看图,学*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

  2、对照课文看图,看看这一段描写了图中的哪两个人,他们各有什么特点?重点写了谁?

  3、学*写小守门员的两句话。

  ①这两句分别从哪些方面写了小守门员?(从神态、动作两方面来写的,〕

  ②哪些词语写了小守门员的神态,对照图,说说“警惕”‘注视”“毫不在意”是什么意思?(“警惕”指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保持敏锐的感觉,时刻注意着。“注视”就是注意地看。”毫不在意”就是丝毫不放在心上J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守门员?(警惕性高、意志坚强的守门员,)

  ③小守门员的动作是怎样的?这样的姿势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小守门员是一位合格的守门员。)作者为什么要说“真正的守门员都是这样的”?(这是对小守门员的称赞。)

  ④看着图用自己的后描述小守门员的动作、神态。

  4、学*写候补守门员的两句活。

  对照图读第二段的后两句,说说候补守门员有什么特点?(跃跃欲试,急切地想上场一显身手。)

  5、齐读第二段。

  四、看图,学*第三段

  1、指名朗读三至五自然段。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