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补牢》教案6篇

首页 / 教案 / | 2022-09-28 00:00:00 教案

《亡羊补牢》教案1

  教学思路:

  这是一篇生动有趣的、蕴含着深刻道理的寓言故事。教学安排,首先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接着以关键问题为切入点,生生讨论、师生探究,充分展示朗读的魅力,从而进一步理解课文。然后,教师创设生活情境,结合生活实际来体会本课的寓意。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生词,运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正确理解词语,积累运用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则寓言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1. 有感情朗读,体会寓言的寓意。

  2. 训练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学过寓言吗?(揠苗助长,守株待兔)这两个是寓言故事。寓言故事,就是包含了道理的故事,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是我们二年级下学期学过的两则寓言,今天我们再来学*一则新的寓言故事。先看动画片吧。(播放动画片)大家刚刚看了有趣的动画片,这个有趣的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板书:亡羊补牢] 齐读课题--《亡羊补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

  师:相信同学们都已经预*过课文了,那么在字词学*上, 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学生汇报自己预*所得,交流字的读音,写法。)

  老师这里也有几个词语,相信大家肯定会读,谁愿意来读给其他同学听。

  寓言 羊圈 劝告 街坊 窟窿 结结实实 叼走 后悔

  (一位同学读,别的同学听,读对,出示正确的拼音,读错,纠正。最后齐读词语。)

  2.整体感知

  老师相信这些词语同学们肯定都会读了,那这些词语回到了课文,你还认识它们吗?让我们来读一读课文。思考一个问题,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请五位同学读课文,适时纠正读音。重点解决①圈是多音字②窟窿读轻声③叼的最后一笔。

  3.语言训练:

  师: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说说 《亡羊补牢》 讲了一件什么事?

  养羊人第一次丢羊后,不听街坊的劝告,第二天又丢了羊。他后悔没有听街坊劝告,赶紧把羊圈修好,从此,再也没有丢羊。

  (提示,第一次丢羊---第二次丢羊---最后---

  表扬能用简洁语言概括的同学,对说得比较详细的同学要加以引导)

  [师适机板书:第一次 不补 第二次 修补]

  三、读中感悟,理解寓意。

  1.我们已经知道养羊人一共丢了两次羊,那让我们回到课文去仔细读读文章,寻找他丢羊的原因。

  请大家默读1-3自然段。说说第一次丢羊后,养羊人的表现。(出示课文1-3自然段,同学默读)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你读出了什么?(养羊人毫不在乎)

  养羊人有那么多人,只丢了一只羊,他当然不在乎,而他的好街坊却着急了。他劝告他说---

  (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你能来当一当这个好心的邻居吗,来劝一劝这个养羊人。

  (请几个同学读,指导朗读。分角色读对话,注意语气。)

  2.养羊人的满不在乎,以致后来发生了什么事?让我们学*课文4.5自然段,去那里寻找答案。

  女生齐读4.5两段,说说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狼又钻进去,又丢了一只羊)

  3.为什么狼有第二次机会钻进羊圈?

  (养羊人不听劝告,不修补羊圈,狼才会再次进来。)最后。他后悔了,听了邻居的劝告,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4.养羊人还会丢第三次羊吗?

  不会,他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讨论:现在补牢迟吗?

  [不迟,因为他的羊以后再也没丢过。]

  5.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 ),就( )。

  故事我们学完了,那谁可以解释一下亡羊补牢的意思。羊丢了才把羊圈修好。比喻在受到损失后想办法补救免得以后再受损失。亡,丢;牢,羊圈。

  通过养羊人这个故事,你们知道了一个什么道理?

  (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并不算晚。)

  四、给予提纲,讲述故事

  1.这么有意思的故事。大家想不想讲给别人听呢?老师给大家一些帮助,自己先练*下。

  ……

  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

  ……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又少了一只

  ……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2.请几位同学讲述故事。

  五、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同步阅读》中的《古代寓言两则》。

  2.抄写课文两遍,并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亡羊补牢 —— 不 迟

  知

  第一次 不补 错

  就

  第二次 修补 改

《亡羊补牢》教案2

  设计说明

  本课包括《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则*古代寓言故事。两则寓言故事情节简单有趣,都把深刻的道理寄寓在短小的故事之中,故事浓缩成了两个常用的成语,给人启发与教育。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同时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寓意,从中受到教育和影响。识字写字教学仍是二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在识字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识字的主动性,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重视写字指导,发现生字书写规律,强化写字效果。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及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

  1、预*课文,完成预学案作业。

  2、搜集并阅读寓言故事。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接导入,引出新课

  1、看图片猜故事。

  导入:同学们,你们能猜出这些故事的名字吗?(《乌鸦喝水》《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这些故事简短有趣,又含有深刻的道理,我们称之为“寓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两则寓言。(板书:寓言二则,相机识记“寓”和“则”两个生字。)

  2、(出示第一则寓言题目:《亡羊补牢》)谁来读一读故事的题目?

  (1)学*生字“亡、牢”。

  减一减法:忙-忄=亡

  字理识字法:(出示“牢”的字理图)甲骨文的“牢”字,像一头牛被困在圈栏之中。

  (2)指名读课题。

  3、质疑课题:“亡羊补牢”是什么意思?让我们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以看图片猜故事引入,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同时也让学生对这个故事有一定了解,为后面的学*做好了准备。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2、检测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1)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请小老师领读。

  寓言二则 亡羊补牢 羊圈 叼走 街坊 后悔 从此 劝告 丢失 钻进去

  (2)开火车读。

  (3)课件出示本课生字,做摘苹果的生字游戏。

  寓 则 亡 牢 圈 钻 叼 坊 悔 此

  3、课件出示相关句子,指导读好重点句。

  (1)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2)他很后悔没有听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教师相机强调“街坊”中的“坊”读轻声;“钻进去”中的“钻”读zuān;“叼”的读音为diāo。

  4、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5、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课件出示,学生补充完整。)

  设计意图:此环节引导学生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采用填空的方式帮助学生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在学*生字时,采用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方法。

  三、精读课文,随文识字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亡羊”的?(第1~4自然段)

  2、丢羊的原因是什么?请学生默读第1~4自然段,画一画相关的句子。

  3、学生汇报,相机出示重点句子。

  (1)重点句1: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①“圈”是多音字,在本课读juàn,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

  ②学*生字“钻、叼”。动作演示“钻、叼”。

  熟字加偏旁法:钅+占=钻

  形声字记忆法:“叼”左边的口字旁表示用口来叼,右边的“刁”表示生字的读音。

  ③齐读句子。

  (2)重点句2:街坊劝他说:“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

  ①“街坊”就是邻居。“坊”是本课的生字,你有好办法记住它吗?(加一加法:土+方=坊。换一换法:房——坊。)

  ②街坊劝告时是怎样的语气?请你试着来劝一劝这位养羊的人吧!(指生朗读,教师相机指导:朗读时要表现出街坊对养羊的人的关心。)

  ③听了街坊的劝告,养羊的人心里是怎样想的?

  预设:羊都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真是多此一举。不就是一只羊吗?没什么大不了的。

  ④养羊的人会用什么样的语气来回答呢?(无所谓,毫不在乎。)

  ⑤指名分角色读一读对话,相互评议。

  4、过渡:好心的街坊来劝说,养羊的人却不听劝告,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5、学*第4自然段。

  (1)课件出示句子: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2)指名读第4自然段,师生评价。(要突出两个“又”字。)

  (3)为什么要突出两个“又”字?联系第1自然段想一想。(两个“又”字更能体现养羊的人不修羊圈带来的后果,而且能突出丢羊的原因都是一样的。)

  (4)齐读第4自然段。

  6、过渡:两次丢羊后,养羊的人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自然段,画出相关句子。

  7、学*第5自然段。

  (1)课件出示句子1:他很后悔没有听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①你能体会养羊的人现在的心情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学生抓住“后悔”“现在修还不晚”来体会养羊的人认识到自己错了。)

  ②学*生字“悔”。

  换一换法:海——悔。

  ③联系上下文理解“后悔”。联系生活实际,想想后悔的经历。

  (2)课件出示句子2: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①读一读,说说养羊的人是怎么做的。

  ②相机学*“此”。

  熟字比较法:比——此。

  减一减法:些-二=此。

  ③读一读,说说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他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预设:第二个句子中的“赶紧”一词说明事情紧迫,养羊的人行动很迅速;“堵上、结结实实”说明养羊的人很认真,把羊圈修得很好。

  ④指名读句子。(将这句话与养羊的人的语言进行对比朗读,让学生在对比朗读中体会养羊的人两次丢羊后心理和态度的变化,进而更深入地体会“亡羊补牢”的意思。)

  (3)小结:养羊的人终于听取了街坊的劝告,及时修补了羊圈,结果——(课件出示句子)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4)再次朗读,指导语气。

  设计意图: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学*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提供运用词语的机会。同时,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此环节中抓住了“又”和“赶紧”,感悟养羊的人因后悔而及时改正错误的做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四、联系生活,感悟寓意

  1、语言训练:当养羊的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街坊会怎么说?养羊的人又会怎么回答呢?

  2、同桌合作表演后,教师指名上台演,并指导评价。

  3、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4、深入学*了课文内容,现在你能说一说“亡羊补牢”的意思吗?(羊丢了及时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5、小结:由此可见,像养羊的人这样犯了错误

  6、“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犹未为晚”。

  7、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大家交流一下。先和同桌小声说一说,再和全班同学分享。

  设计意图:此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与解题相联系,并抓住时机进行语言训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寓意。同时,把语文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感悟道理,从而促进学生成长。

  五、比较字形,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亡、牢、钻、劝、丢、告。

  2、指名读,口头给生字组词。

  3、指导学生观察每个生字的结构特点、笔画特点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学生交流书写注意事项,教师重点指导:

  钻:左窄右宽。“钅”的竖提不要穿过第三笔的横。

  劝:第二笔是长点,右边的“力”写得比左边高一些。

  丢:第一笔撇写得短而*,第四笔的横要写得长一些。

  告:第一笔撇与“丢”的撇写法有区别,第四笔的横要写得长而稳一些。

  5、教师范写学生认为难写的字,一边写一边强调重点笔画及书写要领。

  6、教师强调写字时要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学生临写。

  7、同桌交流评价,对照总结后再进行书写。

  8、全班展示学生的书写成果,集体评议。表扬写得较好的同学,并让其和大家交流分享书写经验。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要求是: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设置本环节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惯,通过认真观看教师示范,掌握重点字的书写要领,感受汉字的美蕴含在每一笔、每一画中。

  六、总结全文,拓展练*

  1、这则寓言故事主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教师不能硬性总结道理,让学生硬说道理,要尽可能拓宽学生思路,结合实际谈。

  2、把这则寓言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练*,使学生巩固课内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第二课时

  一、动画激趣,导入新课

  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我们要看一个有趣的动画片,同时又能学到深刻的道理。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多媒体播放《揠苗助长》的动画片)

  2、你知道这个动画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这个故事就是——揠苗助长。(板书课题)

  3、“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呢?请大家认真地读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文中画出“揠苗”的意思。

  设计意图:从动画片入手,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寓言的特点。同时,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在读文的过程中画出“揠苗”的意思,增强读文的实效性。

  二、学*生字,了解内容

  1、学生自由读文,圈画生字。

  2、出示生字:焦、筋、疲、喘、截。(带拼音读,去掉拼音再读)

  3、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4、全班汇报,说一说自己认识了哪些生字,是用什么好方法记住的。

  (1)加一加识字法:皮+疒=疲,肋+q=筋。

  (2)换一换识字法:载——截。

  (3)字理识字法:焦——(出示字理图)上边的字形是一只小鸟,下边的字形是火的演变,就像小鸟在火上烤,这是多么令人着急的事。

  (4)利用熟字比较记忆“喘”:端——喘。

  5、检测词语认读情况。

  出示词语卡片:焦急 筋疲力尽 喘气 一大截(开火车读,齐读)

  6、指名分段读课文,教师相机纠正字音。

  7、梳理课文主要内容。

  (1)先自己说说看。

  (2)指名说。

  (3)课件出示:焦急、一棵一棵往高里拔、枯死了。(引导学生齐读)

  8、解题。

  “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你在课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了吗?

  课件出示句子: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设计意图:采取小组合作学*生字的方式,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提高识字效率。借助填空的形式帮助学生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降低了概括难度,巩固对词语的运用。

  三、深入探究,品读课文

  (一)学*第1自然段,体会那个种田的人的“焦急”。

  1、这个人希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那他当时的心情怎样?文中有一个词语直接写出了他当时的这种心情。你能把它找出来吗?(焦急)

  2、自由地朗读第1自然段,找找哪些句子写出了他的焦急。

  3、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关句子。

  (1)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

  ①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了焦急?(“巴望”是盼望的意思,说明他心里很焦急;“天天”说明他每天都去田边看。)

  ②你能读出种田的人焦急的心情吗?(指名读)

  (2)引读:种田的人多希望自己的禾苗快点长高,他天天到田边去看,可是——(出示句子)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①禾苗真的没有长高吗?我们来看看这两个句子,你有什么体会?

  比较句子: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②指导朗读:“一点儿”要重读。

  ③小结:禾苗在慢慢地长高,但在种田的.人眼里却一点儿也没有长高,他真是个急性子的人。

  (3)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①读一读,比较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感悟动词前加上修饰性词语的好处。

  他在田边转来转去。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②指名读,谈体会。(第二个句子多了“焦急地”一词,更能体现出种田的人盼望禾苗快点长高的急切心情。)

  ③理解“自言自语”,用“自言自语”造句。

  ④指名一边做动作一边读句子。

  (二)学*第2自然段,了解拔苗过程。

  1、是啊,种田的人是那样焦急地巴望禾苗快点长高,他想出的办法是——(拔苗)。请你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找找他是怎样拔苗的。

  2、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句子。

  (1)出示句子: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①指名读,读的时候要强调“一棵一棵”。

  ②随机提问:种田的人一边拔一边可能在想什么?

  ③引读:当中午的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时,种田的人在田里——(学生齐读句子)

  当肚子饿得咕咕叫时,种田的人在田里——(学生齐读句子)

  当种田的人汗流满面时,他还在田里——(学生齐读句子)

  (2)引读:就这样,他“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课件出示句子)

  ①他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都在重复着同样的动作,难怪会累得——筋疲力尽。

  ②(出示图片)看,你能说说种田的人都累成什么样了吗?累成这个样子就叫——筋疲力尽。

  ③让我们再一次把自己的感受带到句子中读读。

  (三)学*第3自然段,体会种田的人的心情。

  1、过渡:拔禾苗把种田的人累得筋疲力尽。但是,他回到家里,却一边喘气一边说——(出示句子)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2、你能想象种田的人当时的样子和心情吗?(种田的人当时很累,可是心里很高兴,因为他认为自己帮助禾苗长高了。)

  3、指名读。

  师:是啊!这个种田的人不但不知道自己错了,还很得意呢!谁来读出他的“得意”?

  4、引读:他的儿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生读)禾苗都枯死了。

  5、总结: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个故事。种田的人焦急地巴望禾苗快点长高,这是故事的起因;他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这是故事的经过;最后禾苗都枯死了,这是故事的结果。

  设计意图:紧紧围绕“焦急”一词,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来体会种田的人的内心活动,通过做动作的表演读、引读的方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在诵读中体会种田的人急于求成的心理。同时,帮助学生梳理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掌握故事梗概,提高阅读能力。

  四、结合实际,体会寓意

  1、过渡:刚才我们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了种田的人的焦急,我从你们的朗读中也感受到了他的焦急。可是,禾苗长高的事能急吗?现在我们来看一段种子成长过程的视频。

  2、看了视频,你知道了什么?

  小结:植物都有一定的生长规律,种子还没有发芽,植物就不可能长高,植物还没有长得健壮,它就不可能结出果子。

  3、那文中的这个人犯了什么错?老师这儿有一个词语——急于求成。他还犯了什么错?(违反规律)

  4、小结:是啊,这个种田的人太想让他的禾苗快点长高了,结果却使田里的禾苗都枯死了。他的这种做法是不对的,违反了禾苗的生长规律,这样急于求成反而会误了大事。这就是故事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5、生活中有类似“揠苗助长”的事例吗?同学们一起讨论一下吧!

  设计意图:观看植物生长的视频,使学生了解植物生长都有一定的生长规律,明白种田的人犯错误的原因。在理解寓意的基础上,请学生交流生活中类似“揠苗助长”的事例,从而对寓意有更深刻的认识。

  五、观察示范,指导书写

  1、出示本节课要求会写的生字:筋、疲。

  2、说一说怎样才能写好这两个字。

  3、教师一边示范,一边讲解书写要领。

  筋:竹字头在上半格中间。下半部分的横折钩起笔在横中线上,“月、力”要相互靠拢。

  疲:“皮”要写在病字旁的里面。“皮”的第一笔是横钩,第二笔是撇,第三笔是竖,第四笔是横撇,最后一笔捺要伸展。

  4、学生先描红,然后在田字格中写两个。

  5、投影展示学生书写的生字,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教学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此环节中引导学生注意生字的间架结构,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惯。

《亡羊补牢》教案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力目标:

  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亡羊补牢,以及这个成语的意思,会用从此造句。

  3、德育目标:

  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纠正。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由生字窟窿的教学导入新课

  1、(课件及各种物件)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看,它们上面都有什么?

  2、出示生字词窟窿,指导读准字音:

  这两个字都是穴字头。注意:窿字在书写时,这里的一小横可不能忘记。

  3、导入:

  当出现了窟窿的时候,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一起大家来学*一则寓言故事:《亡羊补牢》

  二、学*课文

  (课件:出现一个羊圈,上面有一个窟窿)话外音:现在,一个养羊人的羊圈上出现了一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里叼走了一只羊。

  (板书:少了一只羊)养羊人是怎么做的?

  1、请同学们自己阅读这个故事,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并划出你不懂的地方。

  2、分节朗读课文,检查自学情况。

  3、学生质疑。(谁提出的问题最有思考性?)

  4、根据学生的问题,讨论解疑。

  5、齐读课文。

  6、(课件:养羊人站在修补好的羊圈旁,羊在羊圈中快活地吃着草)看到羊圈被修得结结实实的,羊儿一只也没有少,养羊人此时会想些什么?

  三、总结全文,揭示寓意

  1、指名给课文配音。

  2、齐读全文。

  3、(课件:再次出现刚上课时出现的那些物件)刚刚上课的时候,老师给大家看了这些画面,它们上面出现了窟窿,该怎么办?

  如果,这些窟窿就像是我们同学身上的缺点,又该怎么办呢?

  四、拓展练*

  技能训练:

  小辩论:《我喜欢养羊人》或《我不喜欢养羊人》

  先提出自己的观点(喜欢或不喜欢),并说清楚理由。

《亡羊补牢》教案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生词,运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正确理解词语,积累运用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则寓言故事。

  3.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1. 有感情朗读,体会寓言的寓意。

  2. 训练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惯。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学过寓言吗?(揠苗助长,守株待兔)这两个是寓言故事。寓言故事,就是包含了道理的故事,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是我们二年级下学期学过的两则寓言,今天我们再来学*一则新的寓言故事。先看动画片吧。(播放动画片)大家刚刚看了有趣的动画片,这个有趣的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板书:亡羊补牢] 齐读课题--《亡羊补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

  师:相信同学们都已经预*过课文了,那么在字词学*上, 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学生汇报自己预*所得,交流字的读音,写法。)

  老师这里也有几个词语,相信大家肯定会读,谁愿意来读给其他同学听。

  寓言 羊圈 劝告 街坊 窟窿 结结实实 叼走 后悔

  (一位同学读,别的同学听,读对,出示正确的拼音,读错,纠正。最后齐读词语。)

  2.整体感知

  老师相信这些词语同学们肯定都会读了,那这些词语回到了课文,你还认识它们吗?让我们来读一读课文。思考一个问题,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请五位同学读课文,适时纠正读音。重点解决①圈是多音字②窟窿读轻声③叼的最后一笔。

  3.语言训练:

  师: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说说 《亡羊补牢》 讲了一件什么事?

  养羊人第一次丢羊后,不听街坊的劝告,第二天又丢了羊。他后悔没有听街坊劝告,赶紧把羊圈修好,从此,再也没有丢羊。

  (提示,第一次丢羊---第二次丢羊---最后---

  表扬能用简洁语言概括的同学,对说得比较详细的同学要加以引导)

  [师适机板书:第一次 不补 第二次 修补]

  三、读中感悟,理解寓意。

  1.我们已经知道养羊人一共丢了两次羊,那让我们回到课文去仔细读读文章,寻找他丢羊的原因。

  请大家默读1-3自然段。说说第一次丢羊后,养羊人的表现。(出示课文1-3自然段,同学默读)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你读出了什么?(养羊人毫不在乎)

  养羊人有那么多人,只丢了一只羊,他当然不在乎,而他的好街坊却着急了。他劝告他说---

  (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你能来当一当这个好心的邻居吗,来劝一劝这个养羊人。

  (请几个同学读,指导朗读。分角色读对话,注意语气。)

  2.养羊人的满不在乎,以致后来发生了什么事?让我们学*课文4.5自然段,去那里寻找答案。

  女生齐读4.5两段,说说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狼又钻进去,又丢了一只羊)

  3.为什么狼有第二次机会钻进羊圈?

  (养羊人不听劝告,不修补羊圈,狼才会再次进来。)最后。他后悔了,听了邻居的劝告,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4.养羊人还会丢第三次羊吗?

  不会,他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讨论:现在补牢迟吗?

  [不迟,因为他的羊以后再也没丢过。]

  5.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 ),就( )。

  故事我们学完了,那谁可以解释一下亡羊补牢的意思。羊丢了才把羊圈修好。比喻在受到损失后想办法补救免得以后再受损失。亡,丢;牢,羊圈。

  通过养羊人这个故事,你们知道了一个什么道理?

  (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并不算晚。)

  四、给予提纲,讲述故事

  1.这么有意思的故事。大家想不想讲给别人听呢?老师给大家一些帮助,自己先练*下。

  ……

  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

  ……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又少了一只

  ……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2.请几位同学讲述故事。

  五、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同步阅读》中的《古代寓言两则》。

  2.抄写课文两遍,并背诵课文。

《亡羊补牢》教案5

  参赛人:陈燕

  参赛作品:寓言故事《亡羊补牢》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2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寓言的寓意,并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种形式地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寓言蕴含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懂得应该听取他人的劝告,及时改正错误的行为。相机进行偷盗法制教育。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寓言揭示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温故揭题,引入新课

  1、回忆学过的寓言。

  2、说说什么是寓言?

  3、揭示课题,齐读。说说你对“亡”和“牢”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教师范读课文,注意听准生字的发音。

  2、自由读课文,读后把本课的生字带词读一遍。

  3、检查自学效果:

  (1)抽读字词,正音

  (2)强调字形,理解字意

  如:“窟窿”都是穴字头,所以和洞有关。注意“窿”字的“生”上面有一横。

  “街坊”:你家有街坊吗?街坊就是邻居的意思。

  三、通读课文,理解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这则寓言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用一句话概括)

  2、 交流、汇报,相机引导。

  四、悟理

  1、默读,想一想:养羊人共丢了几次羊?是在什么情况下丢的?

  2、交流:

  (1)、默读课文的1—4自然段,思考:第一次丢羊是什么原因?第二次丢羊又是什么原因?

  (2)、学生结合问题自由回答:第一次丢羊是因为羊圈有个窟窿。第二次丢羊是因为他没有及时把羊圈修补上。

  (3)、小结:那么这部分可以用课题中的哪两个字概括?(亡羊)对,这部分告诉我们,养羊人是怎么会丢了两次羊。

  3、养羊人又是怎样“补牢”的呢?结果又怎样呢?让我们自由地读一读第5自然段。

  (1)、结合朗读,自由回答:养羊人后悔了,赶快把羊圈补上了,以后再也没丢羊。

  4、练*复述

  五、品读评价,体会寓意

  1、请你评价评价这位养羊人,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人?

  (1)自由读课文,动笔画一画。

  (2)在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评价

  3、默读最后一段。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1)、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抓住“后悔”“不该不”想象一下养羊人当时后悔的心情。尝试读出当时的心情。你能把这句话换一种说法吗?(改成一般陈述句)

  (2)、抓住“赶快”“结结实实”指导朗读,从这两个词你知道了什么?(养羊人的可贵之处:发现错误后,马上就改。而且很有信心)

  (3)、养羊人最可贵之处就是他心想:“现在修还不晚”,看到这句话,你想说点什么?大家自由交流。

  4、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六、明确寓意,指导实际

  1、我们这节课学*了寓言《亡羊补牢》,你都明白了什么道理?

  2、在我们今后的学*和生活中,应该怎样去做呢?(相机进行偷盗法制教育,交给学生一些常见的防偷盗方法。)

《亡羊补牢》教案6

  教学目标:

  1、会读课文中的4个生字,一个多音字;会写“窟窿”“叼”等字。

  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亡羊补牢》的故事。

  3、理解“亡羊补牢”“劝告”等词语的意思,结合生活实际初步体会寓意。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一) 理解“寓言”的意思

  1、可以说说我们学过哪些寓言故事。

  2、也可以说说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

  (二) 揭题解题

  1、今天我们来学*一则寓言故事,题目是《亡羊补牢》。

  2、你知道每个字的意思了吗?理解“亡”和“牢”的字意。引导理解题意。

  二、初读感知

  1、 自学课文:读准字音,想想课文哪些句子写“亡羊”,哪些句子写“补牢”?

  2、 交流:课文讲那个牧羊人丢了几次羊?

  l 找出第一次发现丢羊和丢羊原因的句子。

  板书:发现

  指导:读准多音字“圈”,范写“窿”提示第11笔,“叼”的最后一笔是什么?

  l 找出第二次发现又丢羊和丢羊原因的句子。

  板书:发现

  再次书写“窟窿”和“叼”

  3、找出牧羊人“补牢”的句子。

  板书:赶快 没丢过

  4、讲故事大意:用上“发现……发现……赶快没丢过……”

  三、体会寓意

  (一)、抓“劝”切入,初知寓意

  1、牧羊人第一次丢了羊,邻居曾经怎样劝他?找出句子,理解“街坊”。

  2、“劝”和“说”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劝”指发现别人的问题,让别人改正)

  3、练读对话。如果说第一次丢羊是个意外,那么第二次是什么原因?

  4、看图说话,看到牧羊人使劲地修补羊圈,这回街坊们在说什么?

  ( 如果…… 幸亏……)

  5、小结:牧羊人不听劝告,继续丢羊,听了劝告,不再丢羊。可见,做错了事听听别人的劝告,及时改正是多么重要。

  (二)、抓“劝”展开,理解寓意

  1、教师用白话讲《战国策》庄辛劝告楚襄王的故事。

  《亡羊补牢》的故事最早来源于古时候的一个“劝告”故事。战国的时候,有个叫庄辛的大臣发现楚王整天不理朝政,东游西荡的。庄辛很担心,对楚王说: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楚国必将灭亡。楚王不听,结果5个月以后,秦国兵打进来了,楚王吓得没了办法,连忙请庄辛出主意,庄辛说了很多话,其中一句就是:“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2、理解“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的意思

  听了故事,你说楚王丢羊了吗?那么庄辛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亡羊”其实指?——有了错误“补牢”呢?——及时补救未为迟也——还不算迟。

  楚王听了庄辛的话,立即改正了错误,终于是使楚国免遭了这次灾难。

  (三)、顺“劝”回归,学讲故事

  1、一个小小故事的改变了楚王,改变了楚国的命运,可见这个故事多么有意义,你们愿意把它讲下来吗?

  2、你想把这个故事讲给谁听,为什么?(讲给有缺点必须改正的人听,讲给自己听,多想想自己的缺点,争取改正。)

  四:作业

  1、 抄写生字

  2、 讲故事

  教学设想与反思: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学*寓言的一个目标之一就是通过对故事内容的学*懂得寓言所包含的寓意,从而给学生一些做人的启示。因此,教学中必须考虑寓言的特点以及学*寓言的方法。由于寓言的题目往往是故事的主要内容,因此本课教学从解题入手梳理课文,从而避免了在内容上打转,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字、读文,拓展运用,这是语文学*最重要的工作。寓意的理解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不能直白的告知。因此,本课教学,以“劝”为切入口,通过学生自身的学*,深切的感悟,将学*文本与追本溯源,学*语言与生活运用有机结合,从而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故事所告诉我们道理,并自觉地将它运用到生活中,最终根植于自己的心灵世界。

  35分钟来来去匆匆,还应留出时间让学生又动笔写字的事件。


《亡羊补牢》教案6篇扩展阅读


《亡羊补牢》教案6篇(扩展1)

——《亡羊补牢》的教案6篇

《亡羊补牢》的教案1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看图猜寓言

  1、孩子们,喜欢读故事吗?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好玩的游戏:看图猜故事。依次出示6张故事图片(守株待兔、狐假虎威,自相矛盾,滥竽充数,刻舟求剑,井底之蛙)

  2、齐读成语。同学们课内、课外读过的故事可真不少!我一起来读一读吧。

  3、师小结揭题:这些故事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寓言。

  “言”就是语言、故事,“寓”就是蕴藏在故事中的道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第九课《寓言两则》。

  书写题目,指导“寓”“则”(注意“寓”的笔顺)(板书课题:9寓言两则)。

  4、揭示课题:“则”是量词,《寓言两则》就是两个寓言,这节课我们先来学*寓言《亡羊补牢》(贴板书:亡羊补牢)

  二、教授方法,读懂题意

  (一)读一读——读文知事

  1、读故事前,老师先来检查大家生字预*情况。

  (1)强调“圈”多音字的读音。

  (2)读好轻声词:窟窿街坊盘缠结结实实。

  会写:窟窿叼走劝告羊圈(多音字)街坊(解释意思)后悔

  (3)学生提醒大家注意生字中易错笔画:读的很准确,同学们会写这鞋子吗?标红的字都是课后生字,谁来提示一下大家哪些字容易错。

  师相机指导“窟窿”的书写。

  这里面笔画最多的要数——窟窿这个词了,观察这个词我们发现他们的部首都是“穴”。师评:窟窿就是孔,洞的意思。这两个字都是形声字,上面的“穴”表形。我们一起写一写这个词。笔画多,要紧凑。

  2、写生词:现在咱们动笔写一写这个词,看谁写的又对又好!(硬笔描红)

  3、同学们自由读一读亡羊补牢这个故事,注意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1)有的同学读得很流利,看来字词都掌握的很好了。现在谁来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故事。

  (2)出示——亡羊补牢,结合字典和课文内容,理解亡与牢的意思。

  知道故事的内容,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课题。“牢”在故事中指(羊圈),“亡”呢?(指生说,出示字典意思,选义,指导学生看注释①)。

  小结:谁来概括一下这则寓言的意思?你看,故事的题目就是故事的主要内容,多有意思呀!

  (二)品一品——品文析人

  1、指生读。(师:谁愿意读一读养羊人第一次丢羊的情景?其他同学想,养羊人为什么会丢羊呢?)

  2、理解“劝”的意思,指导朗读

  (1)回想:当养羊人第一次丢羊后,街坊们都劝过他,怎么劝的呢?

  (2)谁来当一当这个街坊?

  (3)这句话中有个词能体现街坊很着急担心,你们猜猜是哪一个?(赶快)对,抓住关键词语,我们能更好的体会人物的情感。你来当一当这个热心肠的街坊。

  (4)师启发:还可以怎么劝?要是一个急脾气的人怎么劝?要是一个有经验的老年人怎么劝说呢?

  (着急的、中肯的、语重心长的)

  3、品“答”感知人物特点:

  (1)听了街坊的劝告,养羊人是怎么回答的呢?

  出示语句: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

  这是什么句子?

  牧羊人打算修羊圈吗?(不打算)出示陈述句:羊已经丢了,不修羊圈了。

  师:下面,我们来分角色读一读这组对话。师读街坊的话,男生读反问句,女生读陈述句。

  哪一句更让你感觉到养羊人不想修羊圈?学生谈感受

  师:这就是反问的表达效果:加强语气,突出强调牧羊人不打算修羊圈。

  师:你看看,这养羊人明知羊圈破了却不修,真是不知悔改!(板贴:不知悔改)

  5、品“结尾”感知人物:

  小结:第一次丢羊他没听劝,结果会如何呢?谁来读读第4、5自然段?

  (1)指生读第4、5自然段。理解“悔”的意思,揣摩养羊人的心理。

  (师:知错不改,导致养羊人第二天羊又丢了(板贴:再亡羊)此时他的心情用文中一个词可以形容?悔字“忄”和人的心理活动有关)

  (2)那他会想到什么了?他会做些什么?

  是啊,如果再不修,(羊会一只只丢下去)。想到这儿,他就拿起工具(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6、小结:养羊人犯了错误能够改正就叫错而能改。(板贴:错而能改)

  (三)悟一悟——读文析理

  (1)你怎么评价这个养羊人?

  (2)同学们,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生活中,我们难免说错话,办错事,但只要我们有错就改,还不晚!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为时未晚”。(板贴:为时未晚)

  三、联一联,举一反三

  (一)举一反三《讳疾忌医》

  师:现在我们穿越历史,来到春秋时的蔡国,看看寓言讳疾忌医中不知悔改的蔡桓公有何结局。

  播放视频《讳疾忌医》

  师:讳疾忌医意思是指隐瞒疾病,不愿医治。讳疾忌医的蔡桓公最终病死,而亡羊补牢的养羊人却再也没有丢羊。所以在生活中,同学们面对自己的错误一定要及时改正。

  (二)联系生活

  给出情境:

  (1)一位同学因为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及时完成,导致期末成绩下滑,你就可以用“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来提醒他。

  (2)同桌眼睛*视了,她总不当一回事,你可以劝他:“我们一定要保护眼睛,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四、拓展阅读激发兴趣

  同学们喜欢读寓言故事吗?今天我们学的《亡羊补牢》这篇寓言故事选自《战国策》,这本*录的是我国2000多年前战国时代的历史,书里面收录了很多寓言故事。例如:鹬蚌相争,狡兔三窟,高枕无忧,三人成虎,头悬梁锥刺股等等。

  同学们课下可以搜集更多的寓言故事,丰富语言、增长智慧,甚至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亡羊补牢》的教案2

  教学目标:

  1、会读课文中的4个生字,一个多音字;会写“窟窿”“叼”等字。

  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亡羊补牢》的故事。

  3、理解“亡羊补牢”“劝告”等词语的意思,结合生活实际初步体会寓意。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一)理解“寓言”的意思

  1、可以说说我们学过哪些寓言故事。

  2、也可以说说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

  (二)揭题解题

  1、今天我们来学*一则寓言故事,题目是《亡羊补牢》。

  2、你知道每个字的意思了吗?理解“亡”和“牢”的字意。引导理解题意。

  二、初读感知

  1、自学课文:读准字音,想想课文哪些句子写“亡羊”,哪些句子写“补牢”?

  2、交流:课文讲那个牧羊人丢了几次羊?

  找出第一次发现丢羊和丢羊原因的句子。 板书:发现

  指导:读准多音字“圈”,范写“窿”提示第11笔,“叼”的最后一笔是什么?

  找出第二次发现又丢羊和丢羊原因的句子。 板书:发现

  再次书写“窟窿”和“叼”

  3、找出牧羊人“补牢”的句子。 板书:赶快 没丢过

  4、讲故事大意:用上“发现…… 发现……赶快没丢过……”

  三、体会寓意

  (一)、抓“劝”切入,初知寓意

  1、牧羊人第一次丢了羊,邻居曾经怎样劝他?找出句子,理解“街坊”。

  2、“劝”和“说”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劝”指发现别人的问题,让别人改正)

  3、练读对话。如果说第一次丢羊是个意外,那么第二次是什么原因?

  4、看图说话,看到牧羊人使劲地修补羊圈,这回街坊们在说什么?

  (如果……幸亏……)

  5、小结:牧羊人不听劝告,继续丢羊,听了劝告,不再丢羊。可见,做错了事听听别人的劝告,及时改正是多么重要。

  (二)、抓“劝”展开,理解寓意

  1、教师用白话讲《战国策》庄辛劝告楚襄王的故事。

  《亡羊补牢》的故事最早来源于古时候的一个“劝告”故事。战国的时候,有个叫庄辛的大臣发现楚王整天不理朝政,东游西荡的。庄辛很担心,对楚王说: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楚国必将灭亡。楚王不听,结果5个月以后,秦国兵打进来了,楚王吓得没了办法,连忙请庄辛出主意,庄辛说了很多话,其中一句就是:“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2、理解“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的意思

  听了故事,你说楚王丢羊了吗?那么庄辛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亡羊”其实指?——有了错误“补牢”呢?——及时补救未为迟也——还不算迟。

  楚王听了庄辛的话,立即改正了错误,终于是使楚国免遭了这次灾难。

  (三)、顺“劝”回归,学讲故事

  1、一个小小故事的改变了楚王,改变了楚国的命运,可见这个故事多么有意义,你们愿意把它讲下来吗?

  2、你想把这个故事讲给谁听,为什么?(讲给有缺点必须改正的人听,讲给自己听,多想想自己的缺点,争取改正。)

  四:作业

  1、抄写生字。

  2、讲故事。

《亡羊补牢》的教案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则寓言。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资料,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资料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投影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

  2、这天,我们又要学*一则寓言。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

  3、指名读,齐读。

  二、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

  5、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

  三、初读课文,了解资料。

  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

  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

  4、小结:可见读书前我们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读书就要这样边读边想,读前要想,读中也要想。

  四、精读课文,理解资料。

  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

  2、自由读1—4节,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3、同桌互议。

  4、群众交流:

  (一)羊圈破了个窟窿。

  (1)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读,注意“窿”读轻声。

  (2)“窟窿”就是——(洞)。怎样记住这两个字?指导学生书写“窟窿”。

  (3)齐读这句话。(第三句)

  (4)第三句讲了丢羊的原因,那前两句讲了什么?引读前两句。

  (5)理清这小节三句话之间的联系,试背。

  (6)指名背。(指导方法)

  (二)街坊劝告,他不听。

  (1)“街坊”就是——(邻居),注意“坊”读轻声。

  (2)街坊是怎样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3)引导评议,齐读。

  (4)可养羊人呢?指名读,评议。(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

  养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

  (5)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同桌分主角朗读。

  (6)指名读,评议。

  (7)老师说提示语,学生试背对话。

  5、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1)指名读第4节,评议。

  (2)为什么要读好两个“又”字?联系第一节,想一想。

  (3)齐读第4节。

  (4)刚才我们学*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6、指名表演这个片段,注意:可适当增加一些资料,如人物的心理活动可透过语言、动作来表现。

  7、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样想、怎样做的?自由读第5节,划出有关句子。

  8、讨论交流:

  (1)养羊人是怎样做的?出示投影,看图说话。

  (2)指名读文中句子,评议。

  为什么要读好“赶快”?能否去掉?(改正错误,不能拖延)。

  (3)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引读描述他心理的句子。

  (4)指导读这句话,读出他的后悔之情。

  (5)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要是……就……如果…就……)

  (6)但是他转念一想,此刻修还不算晚,为什么?

  (7)他的想法对不对?从哪儿读出?(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8)“从此”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用“从此”造句。

  (9)理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背诵第5节。

  五、体会寓意。

  1、再次出示投影,这个人在修补羊圈时,原先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飘过,想想街坊又会怎样说?养羊人又会怎样回答?

  2、同桌表演后指名上台演,并指导评价。

  3、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4、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就()。

  5、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眼睛*视,沙尘暴,环境污染……)

  这些都能够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六、总结全文。

  1、再读课题,理解题意。(本义,引申义)

  2、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自己读读,理解它的意思。

  3、总结学*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题意——理解资料——联系实际,体会寓意。

  作业设计:

  1、背诵这则寓言。

  2、联系学*、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则寓言的感想。

  板书设计:

  想法—已经丢—后悔

  亡羊补牢—做法—不补—赶快堵—(未为迟也)

  结果—又少—再没丢

《亡羊补牢》的教案4

  教学目标:

  1、认读、会写本课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寓言的寓意。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

  2、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喜欢听语言故事吗?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寓言故事呢?(生说)这些寓言故事都是通过一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寓言两则中的第一则寓言《亡羊补牢》(板书课题,齐读)

  二、理解题目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通过预*,你知道这个成语中的“亡”和“牢”分别是什么意思吗?(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课文中指羊圈)

  2、能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吗?

  三、初读课文

  1、这则寓言到底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词语:羊圈后悔劝告

  窟窿街坊寓言

  (1)自由读词

  (2)第一行谁来读?(指名读)

  请同学们看第一行的词,有一个字的读音比较特殊,找到了吗?(圈:多音字)

  (3)第二行谁来带读?(指名读)

  同学们在读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哪几个字的读音需要我们注意?(坊和窿读轻声)

  (4)一起把这几个要注意的词再读一读。

  (5)齐读这些词。

  3、指导书写

  过渡:窟窿这个词不仅读音特殊,字形也比较复杂。这两个字是同偏旁同结构的字,它们的偏旁都是“穴”,“窟”的下面是“屈服”的“屈”,“窿”的下面是“隆重”的“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窿”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1)生观察。

  (2)师范写,

  (3)生练写并展示。

  四、再读课文

  1、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5个)请5位同学站起来读一读,其他同学注意听他们读的怎么样,并且边听边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1)指名读课文,

  (2)生评价。

  2、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的内容。

  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呢?(2次)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4自然段,找出养羊人第一次丢羊的原因。可以动笔在书上划一划。

  汇报: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齐读这句话。板书:圈破丢羊

  (2)养羊人第一次2丢羊是因为羊圈破了,那么第二次丢羊又是因为什么呢?(不听街坊的劝告)

  (3)街坊知道了这件事,对养羊人说了什么呢?谁来读?

  指导朗读:想一想街坊会用什么语气对养羊人说这些话呢?(劝告)谁再来劝一劝养羊人。同学们学着他的样子在下面练一练。请女同学一起来劝一劝养羊人。

  (4)养羊人有没有听从街坊的劝告呢?(板书:不听劝告)他是怎么说的呢?谁来读?

  指导朗读:羊丢了,养羊人有没有在乎这件事?(没有)那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养羊人的话呢?(满不在乎)谁再来读一读?(1—3)

  (5)句式练*

  (2)由此可见,不听劝告,没有及时补救过失,不好的结果就会重演。

  5、学*第5自然段

  (1)二次丢羊后养羊人是怎样想的呢?又是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5自然段,划出有关的句子。指导朗读:第二次丢羊,使养羊人感到(非常后悔),谁能读出他的后悔之情。

  (2)他是怎样做的呢?一起读(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的结结实实的。)(板书:修补羊圈)从这里能够看出养羊人(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及时的改正了错误)(板书:知错就改)

  6、拓展

  请同学们发挥你的想象,这个人在修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街坊又会怎么说呢?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呢?

  五、体会寓意

  1、想一想,在丢羊,修羊圈这件事中,养羊人做错了什么,又做对了什么呢?

  2、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你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说一说吗?

  3、从亡羊补牢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总结:这节课,我们又学*了一则寓言,并且懂得了其中的道理。今天回去把这则寓言用自己的话讲给爸爸妈妈听。

  这句话是一个什么句?(反问句)你能不改变句子的意思,把这句话换一种说法吗?(羊已经丢了,不用修羊圈了。)

  (6)同桌练读。

  (7)演一演。

  4、邻居的好心劝告,养羊人当作了耳边风,让我们来看看不听劝告的结果吧!

  请1位同学读一读第4自然段,其他人找一找养羊人不听劝告的后果是什么?(羊又少了一只)(板书:再次丢羊)这里的“又”说明了什么?(这次丢羊的过程跟上次一样)

《亡羊补牢》的教案5

  一、谈话激趣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

  2、今天,我们要学*一则寓言。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

  3、指名读,齐读。

  二、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亡:丢失。

  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

  5、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

  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

  4、小结:可见读书前我们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读书就要这样边读边想,读前要想,读中也要想。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

  2、自由读1~4节,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3、同桌互议。

  4、集体交流:

  ⑴羊圈破了个窟窿:

  ①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读,注意“窿”读轻声。

  ②“窟窿”就是──(洞)。怎样记住这两个字?指导学生书写“窟窿”。

  ③齐读这句话。(第三句)

  ④第三句讲了丢羊的原因,那前两句讲了什么?引读前两句。

  ⑤理清这小节三句话之间的联系,试背。

  ⑥指名背。(指导方法)

  ⑵街坊劝告,他不听:

  ①“街坊”就是──(邻居),注意“坊”读轻声。

  ②街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③引导评议,齐读。

  ④可养羊人呢?指名读,评议。(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

  养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

  ⑤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同桌分角色朗读。

  ⑥指名读,评议。

  ⑦老师说提示语,学生试背对话。

  5、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⑴指名读第4节,评议。

  ⑵为什么要读好两个“又”字?联系第一节,想一想。

  ⑶齐读第4节。

  ⑷刚才我们学*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6、指名表演这个片段,注意:可适当增加一些内容,如人物的心理活动可通过语言、动作来表现。

  7、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节,划出有关句子。

  8、讨论交流:

  ⑴养羊人是怎么做的?出示投影,看图说话。

  ⑵指名读文中句子,评议。 为什么要读好“赶快”?能否去掉?(改正错误,不能拖延)。

  ⑶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引读描写他心理的句子。

  ⑷指导读这句话,读出他的后悔之情。

  ⑸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要是……就……如果…就……)

  ⑹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为什么?

  ⑺他的想法对不对?从哪儿读出?(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⑻“从此”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用“从此”造句。

  ⑼理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背诵第5节。

  五、体会寓意

  1、再次出示投影,这个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想想街坊又会怎么说?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

  2、同桌表演后指名上台演,并指导评价。

  3、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4、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 ),就( )。

  5、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眼睛*视,沙尘暴,环境污染……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六、总结全文

  1、再读课题,理解题意。(本义,引申义)

  2、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自己读读,理解它的意思。

  3、总结学*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

  七、作业

  1、背诵这则寓言。

  2、联系学*、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则寓言的感想。

《亡羊补牢》的教案6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

  2、通过多种形式地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寓言蕴含的道理。

  3、懂得应该听取他人的劝告,及时改正错误的行为。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寓言揭示的含义

  教法学法

  谈话法、启发法、小组合作学*

  教具学具

  课件、收集的寓言故事。

  教学过程:

  一、课前幸福回忆2分钟。(学生主持)

  生:大家好,今天的幸福回忆2分钟由我来主持。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幸福话题为“幸福的课堂”。开学以来,在语文课上你感觉什么是最幸福的?(学生回答),大家说的也是我的幸福感受,在幸福的课堂上,让我们学会学*、学会合作、学会帮助。

  师:带着美好的心情,让我们开始今天的语文学*,好吗?

  二、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你都知道哪些寓言故事?

  (学生回答:井底之蛙、掩耳盗铃、自相矛盾……)

  2、看来同学们都是喜欢读书的孩子!这些寓言故事都非常的有趣,而且寓意深刻,你知道什么叫寓言吗?寓言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蕴含一定的道理,给人以启示,故事是人虚构的……)

  3、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今天,老师就和大家再来学*一则寓言。师板课题:《亡羊补牢》。(指名读后齐读。)

  二、质疑课题,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这个词语中,你有不理解的字吗?(亡、牢)

  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生: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生:我是通过查字典的方式理解这个字的,我是通过联系课文的内容理解的……

  3 、请你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生:羊丢失了把羊圈修补好。)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说的真清楚,课前的预*很全面!首先,请大家听课文的朗读,边听边注意生字词的读音。(课件播放)

  2、下面,请你自由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检查字词:(开火车读)

  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

  多音字:圈 近义词:街坊-邻居

  4、强调字形,理解字意。

  “窟窿”都是穴字头,所以和洞有关。注意“窿”字的“生”上面有一横。

  “街坊”:你家有街坊吗?街坊就是邻居的意思。

  5、指导写字。

  四、精读课文,小组学*。

  字词掌握的不错,把字词带入故事中,每组选一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一下,亡羊补牢讲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5名学生读课文)

  同学们概括的真清楚,讲的很精彩!下面,以小组学*的方式,互相读课文,依据自学提示的内容,展开小组讨论。

  出示自学提示:(课件)

  1、齐读1-4自然段,思考: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2、羊丢了之后,街坊和养羊人他们分别是如何表现的:

  (1)街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2)街坊真诚的劝告,可养羊人什么表现呢?指名读,评议。(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

  街坊的一番好意,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指名分角色朗读。)

  3、养羊人不听劝告的结果怎样?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刚才我们学*的内容,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句式变换(一、二)

  4、第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节,划出有关句子。

  句式变换(三)

  5、讨论交流。

  6、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五、体会寓意。

  1、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2、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 ),就( )。

  3、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眼睛*视,沙尘暴,环境污染……)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六、总结全文。

  1、故事我们已经读懂了,那么这个故事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再把课文认真读一读,想一想,把你的想法和同桌先交流一下。

  2、全班交流,师总结:

  是的,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能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并认真改正,还不算晚。所以人们常说: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板书:为时不晚)

  3、学*这篇课文,我们先读懂了故事,然后明白了故事中蕴涵着的道理,以后遇到寓言故事时,就可以按“理解题意—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这样的方法学*。

  板书设计:

  寓言两则:亡羊补牢

  第一次丢羊 毫不在意

  第二次丢羊 后悔——修羊圈

  结 果 再也没丢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亡羊补牢》教案6篇(扩展2)

——《亡羊补牢》优秀教案6篇

《亡羊补牢》优秀教案1

  教学思路:

  这是一篇生动有趣的、蕴含着深刻道理的寓言故事。教学安排,首先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接着以关键问题为切入点,生生讨论、师生探究,充分展示朗读的魅力,从而进一步理解课文。然后,教师创设生活情境,结合生活实际来体会本课的寓意。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生词,运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正确理解词语,积累运用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则寓言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朗读,体会寓言的寓意。

  2.训练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学过寓言吗?(揠苗助长,守株待兔)这两个是寓言故事。寓言故事,就是包含了道理的故事,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是我们二年级下学期学过的两则寓言,今天我们再来学*一则新的寓言故事。先看动画片吧。(播放动画片)大家刚刚看了有趣的动画片,这个有趣的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板书:亡羊补牢]齐读课题--《亡羊补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

  师:相信同学们都已经预*过课文了,那么在字词学*上,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学生汇报自己预*所得,交流字的读音,写法。)

  老师这里也有几个词语,相信大家肯定会读,谁愿意来读给其他同学听。

  寓言 羊圈 劝告 街坊 窟窿 结结实实 叼走 后悔

  (一位同学读,别的同学听,读对,出示正确的拼音,读错,纠正。最后齐读词语。)

  2.整体感知

  老师相信这些词语同学们肯定都会读了,那这些词语回到了课文,你还认识它们吗?让我们来读一读课文。思考一个问题,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请五位同学读课文,适时纠正读音。重点解决①圈是多音字②窟窿读轻声③叼的最后一笔。

  3.语言训练:

  师: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亡羊补牢》讲了一件什么事?

  养羊人第一次丢羊后,不听街坊的劝告,第二天又丢了羊。他后悔没有听街坊劝告,赶紧把羊圈修好,从此,再也没有丢羊。

  (提示,第一次丢羊---第二次丢羊---最后---

  表扬能用简洁语言概括的同学,对说得比较详细的同学要加以引导)

  [师适机板书:第一次 不补 第二次 修补]

  三、读中感悟,理解寓意。

  1.我们已经知道养羊人一共丢了两次羊,那让我们回到课文去仔细读读文章,寻找他丢羊的原因。

  请大家默读1-3自然段。说说第一次丢羊后,养羊人的表现。(出示课文1-3自然段,同学默读)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你读出了什么?(养羊人毫不在乎)

  养羊人有那么多人,只丢了一只羊,他当然不在乎,而他的好街坊却着急了。他劝告他说---

  (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你能来当一当这个好心的邻居吗,来劝一劝这个养羊人。

  (请几个同学读,指导朗读。分角色读对话,注意语气。)

  2.养羊人的满不在乎,以致后来发生了什么事?让我们学*课文4.5自然段,去那里寻找答案。

  女生齐读4.5两段,说说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狼又钻进去,又丢了一只羊)

  3.为什么狼有第二次机会钻进羊圈?

  (养羊人不听劝告,不修补羊圈,狼才会再次进来。)最后。他后悔了,听了邻居的劝告,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4.养羊人还会丢第三次羊吗?

  不会,他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讨论:现在补牢迟吗?

  [不迟,因为他的羊以后再也没丢过。]

  5.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 ),就( )。

  故事我们学完了,那谁可以解释一下亡羊补牢的意思。羊丢了才把羊圈修好。比喻在受到损失后想办法补救免得以后再受损失。亡,丢;牢,羊圈。

  通过养羊人这个故事,你们知道了一个什么道理?

  (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并不算晚。)

  四、给予提纲,讲述故事

  1.这么有意思的故事。大家想不想讲给别人听呢?老师给大家一些帮助,自己先练*下。

  ……

  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

  ……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又少了一只

  ……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2.请几位同学讲述故事。

  五、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同步阅读》中的《古代寓言两则》。

  2.抄写课文两遍,并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亡羊补牢 —— 不 迟

  知

  第一次 不补 错

  就

  第二次 修补 改

《亡羊补牢》优秀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九个生字,学写“窿、叼”两个生字。正确认读“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劝告、后悔”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则寓言。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

  4、能用自己的`话将这两则寓言讲出来。

  二、教学重点、难

  1、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

  2、能用自己的话将这两则寓言讲出来。

  三、教学准备

  1、学生预*课文

  2、老师准备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直接揭题

  1、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第九课《寓言两则》,请大家一起把课题念一念。

  2、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寓言故事就是一个小故事中有一个大道理。

  二、理解题意,渗透学法

  今天这节课上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则寓言故事《亡羊补牢》,齐读课题。

  三、初读课文,检查朗读,书写难字

  1、提出初读要求

  要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句子还可以多读几遍。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⑴指名读,随机正音

  出示句子

  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叼走了。

  ①窟窿 long 轻声洞的意思

  ②圈,多音字,组词

  ③指名读生字,句子

  ④齐读

  ⑵书写难写的字

  窿 叼

  ⑶生各书写一遍

  3、检查二到五自然段

  ①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课件出示,多指名读

  街坊劝他说:“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四、理解题意,渗透学法

  1、老师在布置预*时,请小朋友们回家查一下字典,了解“亡”跟“牢”的意思,那现在哪位小朋友能来说说,这两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2、了解字词的意思除了这个方法外,还有更有效的方法,比如在文章中找到藏了这两个字意思的句子,谁找到了?

  3、那在课题中,“亡”的意思是丢失。那“牢”的意思就是宝盖头是表示房子,以前牛、羊住在一起,“牢”就是给牛羊住的地方。课文中是指“羊圈”。

  5、小结:亡羊补牢就是羊丢了,把羊圈修好

  五、精读课文

  1、亡羊就是丢失了羊,故事中,这位养羊人共丢了几次羊?都是怎么丢的?请小朋友们再读一遍课文,边读边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1)第一次: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

  ①第一次丢羊的原因是什么?

  出示:因为,所以养羊的人少了一只羊。

  (2)第二次: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

  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依然是那个窟窿惹得祸。这时你想对养羊人说些什么呢?

  2、街坊也像你们一样的热心,当他在第一次丢羊的时候,就在劝他了,找出来读读。

  3、对着街坊(解释:邻居)的好言相劝,养羊人却是什么反应?(说出他的不在意,无所谓)

  4、第一次丢羊后,如果你就是养羊人,你还会想些什么呢?

  指导朗读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5、出示:羊已经丢了,就不用修羊圈了。

  比较有什么不同?

  6、第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心情大不一样,他非常地——后悔!此时,如果你就是养羊人,你是怎么做的呢?

  指导朗读

  7、思考:第二次丢羊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8、修好了羊圈后,以后,羊圈里的羊再也不丢了!那这时修好羊圈晚不晚?

  因此,古人说: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六、联系生活,体会寓意

  1、试想,当然劝过他的街坊正在好路过这儿,他会说些什么?

  2、丢了两次羊了,如果再不修羊圈的话,后果会?

  3、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的错误,只要( ),就( )。

  4、在生活学*中,你有没有碰到过“亡羊补牢”的事情?(老师可以先举个身边的例子:比如不按时完成作业)

  5、你能不能根据老师的提示来用自己的话来讲一下这个故事呢?

  6、总结:请小朋友们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我们的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亡羊补牢

  第一次 第二次

  丢 丢

  不补 赶快堵

  又少 再没丢

  为时已晚 为时不晚

《亡羊补牢》优秀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九个生字,学写“窿、叼”两个生字。正确认读“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劝告、后悔”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则寓言。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

  4、能用自己的话将这两则寓言讲出来。

  二、教学重点、难

  1、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

  2、能用自己的话将这两则寓言讲出来。

  三、教学准备

  1、学生预*课文

  2、老师准备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直接揭题

  1、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第九课《寓言两则》,请大家一起把课题念一念。

  2、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寓言故事就是一个小故事中有一个大道理。

  二、理解题意,渗透学法

  今天这节课上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则寓言故事《亡羊补牢》,齐读课题。

  三、初读课文,检查朗读,书写难字

  1、提出初读要求

  要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句子还可以多读几遍。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⑴指名读,随机正音

  出示句子

  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叼走了。

  ①窟窿 long 轻声洞的意思

  ②圈,多音字,组词

  ③指名读生字,句子

  ④齐读

  ⑵书写难写的字

  窿 叼

  ⑶生各书写一遍

  3、检查二到五自然段

  ①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课件出示,多指名读

  街坊劝他说:“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四、理解题意,渗透学法

  1、老师在布置预*时,请小朋友们回家查一下字典,了解“亡”跟“牢”的意思,那现在哪位小朋友能来说说,这两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2、了解字词的意思除了这个方法外,还有更有效的方法,比如在文章中找到藏了这两个字意思的句子,谁找到了?

  3、那在课题中,“亡”的意思是丢失。那“牢”的意思就是宝盖头是表示房子,以前牛、羊住在一起,“牢”就是给牛羊住的地方。课文中是指“羊圈”。

  5、小结:亡羊补牢就是羊丢了,把羊圈修好

  五、精读课文

  1、亡羊就是丢失了羊,故事中,这位养羊人共丢了几次羊?都是怎么丢的?请小朋友们再读一遍课文,边读边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1)第一次: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

  ①第一次丢羊的原因是什么?

  出示:因为,所以养羊的人少了一只羊。

  (2)第二次: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

  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依然是那个窟窿惹得祸。这时你想对养羊人说些什么呢?

  2、街坊也像你们一样的热心,当他在第一次丢羊的时候,就在劝他了,找出来读读。

  3、对着街坊(解释:邻居)的好言相劝,养羊人却是什么反应?(说出他的不在意,无所谓)

  4、第一次丢羊后,如果你就是养羊人,你还会想些什么呢?

  指导朗读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5、出示:羊已经丢了,就不用修羊圈了。

  比较有什么不同?

  6、第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心情大不一样,他非常地——后悔!此时,如果你就是养羊人,你是怎么做的呢?

  指导朗读

  7、思考:第二次丢羊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8、修好了羊圈后,以后,羊圈里的羊再也不丢了!那这时修好羊圈晚不晚?

  因此,古人说: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六、联系生活,体会寓意

  1、试想,当然劝过他的街坊正在好路过这儿,他会说些什么?

  2、丢了两次羊了,如果再不修羊圈的话,后果会?

  3、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的错误,只要( ),就( )。

  4、在生活学*中,你有没有碰到过“亡羊补牢”的事情?(老师可以先举个身边的例子:比如不按时完成作业)

  5、你能不能根据老师的提示来用自己的话来讲一下这个故事呢?

  6、总结:请小朋友们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我们的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亡羊补牢

  第一次 第二次

  丢 丢

  不补 赶快堵

  又少 再没丢

  为时已晚 为时不晚

《亡羊补牢》优秀教案4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

  2、通过多种形式地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寓言蕴含的道理。

  3、懂得应该听取他人的劝告,及时改正错误的行为。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寓言揭示的含义

  教法学法:谈话法、启发法、小组合作学*

  教具学具:课件、收集的寓言故事。

  教学过程:

  一、课前幸福回忆2分钟。(学生主持)

  生:大家好,今天的幸福回忆2分钟由我来主持。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幸福话题为“幸福的课堂”。开学以来,在语文课上你感觉什么是最幸福的?(学生回答),大家说的也是我的幸福感受,在幸福的课堂上,让我们学会学*、学会合作、学会帮助。

  师:带着美好的心情,让我们开始今天的语文学*,好吗?

  二、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你都知道哪些寓言故事?

  (学生回答:井底之蛙、掩耳盗铃、自相矛盾……)

  2、看来同学们都是喜欢读书的孩子!这些寓言故事都非常的有趣,而且寓意深刻,你知道什么叫寓言吗?寓言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蕴含一定的道理,给人以启示,故事是人虚构的……)

  3、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今天,老师就和大家再来学*一则寓言。师板课题:《亡羊补牢》。(指名读后齐读。)

  二、质疑课题,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这个词语中,你有不理解的字吗?(亡、牢)

  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生: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生:我是通过查字典的方式理解这个字的,我是通过联系课文的内容理解的……

  3 、请你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生:羊丢失了把羊圈修补好。)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说的真清楚,课前的预*很全面!首先,请大家听课文的朗读,边听边注意生字词的读音。(课件播放)

  2、下面,请你自由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检查字词:(开火车读)

  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

  多音字:圈 近义词:街坊-邻居

  4、强调字形,理解字意。

  “窟窿”都是穴字头,所以和洞有关。注意“窿”字的“生”上面有一横。

  “街坊”:你家有街坊吗?街坊就是邻居的意思。

  5、指导写字。

  四、精读课文,小组学*。

  字词掌握的不错,把字词带入故事中,每组选一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一下,亡羊补牢讲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5名学生读课文)

  同学们概括的真清楚,讲的很精彩!下面,以小组学*的方式,互相读课文,依据自学提示的内容,展开小组讨论。

  出示自学提示:(课件)

  1、齐读1-4自然段,思考: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2、羊丢了之后,街坊和养羊人他们分别是如何表现的:

  (1)街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2)街坊真诚的劝告,可养羊人什么表现呢?指名读,评议。(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

  街坊的一番好意,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指名分角色朗读。)

  3、养羊人不听劝告的结果怎样?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刚才我们学*的内容,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句式变换(一、二)

  4、第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节,划出有关句子。

  句式变换(三)

  5、讨论交流。

  6、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五、体会寓意。

  1、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2、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 ),就( )。

  3、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眼睛*视,沙尘暴,环境污染……)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六、总结全文。

  1、故事我们已经读懂了,那么这个故事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再把课文认真读一读,想一想,把你的想法和同桌先交流一下。

  2、全班交流,师总结:

  是的,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能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并认真改正,还不算晚。所以人们常说: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板书:为时不晚)

  3、学*这篇课文,我们先读懂了故事,然后明白了故事中蕴涵着的道理,以后遇到寓言故事时,就可以按“理解题意—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这样的方法学*。

  板书设计:

  寓言两则:亡羊补牢

  第一次丢羊 毫不在意

  第二次丢羊 后悔——修羊圈

  结 果 再也没丢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亡羊补牢》优秀教案5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会认4个生字,学写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并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的意思。

  2.认识反问句与双重否定句,通过句式比较体会反问句与双重否定句的作用。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一则寓言故事。

  4.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寓言的主要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寓言故事。

  2.体会寓言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流程:

  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好,请坐。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那好,我们现在来看图猜成语。准备好了吗?谁来猜第一幅图?(守株待兔)对了,那这一幅呢?(揠苗助长)这一幅?(刻舟求剑)难不倒你们,再给你们几个难的(画蛇添足掩耳盗铃)还有更难的。

  2.你们真聪明,都猜对了。那你们知道这些成语都有什么共同特点吗?是的,它们都是寓言故事,你知道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吗?(也就是我们*常所说的小故事里藏着大道理。)

  3.今天我们学*第9课寓言两则中的第一则故事《亡羊补牢》(板书,读题)

  4.我们要怎样才能学好寓言呢?

  生:要知道故事(板书:故事)学*道理(板书:道理)

  师:对,我们掌握好这两点就能学好寓言故事了。

  二、初读课文,学*字词

  1.先请大家自由读读《亡羊补牢》,注意要读准生字、多音字,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读通为止。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同桌交流生字学*情况。

  2.字词学*

  师:有些同学的*惯非常好,读完了课文就坐得端端正正的。读完了吗?请看大屏幕,老师把课文中的

  第二行:有什么共同特点?轻声。

  理解词意:你们家有街坊吗?你们家和街坊的关系怎么样?我们*有句话说的是“远亲不如*邻”,如果相处好了,邻居会比自己家的亲戚都好。“窟窿”就是(洞)怎样记住这两个字?(指导书写)我们再一齐来读一遍这些词语,注意读好轻声哦。

  第三行:领读指导书写:叼悔。

  我们再把这些词语读两遍。开小火车读词语。

  3、(读得很正确)如果这些词语回到课文中,你们还认识吗?

  谁愿意来读读第一自然段?(正音,齐读)大家很厉害,这么难读的段落都读通顺了,2-5自然段每一排读一段,比一比,看看哪排读得最正确,最通顺。(点评)

  4.我们又读了一遍课文,你们能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吗?可以用上上面的词语来说。

  小结:像这种抓关键词,并把他们连成一段通顺的话就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一种方法。明白了吗?

  三、理解题意

  1.课文读通顺了,题目的意思你读懂了吗?亡什么意思?牢什么意思?(预设:学生知道正确意思)师:你是怎么知道的?从课文哪个句子读懂这个字的意思?

  师:哦,是联系课文知道了它的意思,我们还可以通过查字典知道它的意思。(课件)选择正确意思。小结:对于不理解的字、词,我们可以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板书:失去养牲畜的圈)请像老师这样把这两个字的意思写在课题下。

  3.现在我们知道了,“亡羊补牢”就是羊——丢了,把——羊圈修好。

  四、研读课文,体会寓意

  1.课文中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会丢羊呢?请大家默读课文,划出句子。

  2.有些同学已经找到了,那你来说说养羊人丢了几次羊?(两次)板书:丢羊

  第一次丢羊的原因是什么?(课件出示)板书:羊圈破了。

  哪个词告诉我们这句话是原因?(原来)齐读

  3.(课件)你能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第一次丢羊的原因。(指名回答-同桌互说)

  4.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第一次丢羊的原因。

  过渡:养羊人第一次丢羊是因为羊圈破了,如果你发现自己的羊圈破了个窟窿,你会怎么做?(把窟窿补上)

  5.他的街坊也发现了,请你当当养羊人的街坊,快来劝劝他。(把窟窿补上吧)还有什么想说的?(快采取一些措施吧,不然又会丢羊。评价:你真是个好心的街坊)

  我们来看文中的街坊又是怎么劝说的,课件出示,指名读。

  你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劝说养羊人的?哪个词看出他着急?(堵上、修一修、赶快)你能给赶快换个词吗?

  (课件)街坊还会用怎样的语气劝说呢?现在我就是养羊人,你来劝劝我。(担心、着急)

  6.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而养羊人的表现呢?谁来做养羊人?(出示: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生起来读不同的语气,还可以加上动作。)这个养羊人是什么意思?能将他的话换个说法吗?(羊已经丢了,不用修羊圈了。)

  这个养羊人,自己的羊丢了都不在乎。街坊着急,他无所谓。下面我们就来分角色朗读一下他和街坊的对话。

  7.就因为他不听劝告,所以,第二天早上——引读(出示: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这是养羊人第几次丢羊?你是从那个字中读出来的?(又)

  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语文就是需要咬文嚼字的。刚才我们学*的内容,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那么两次亡羊之后,(课件)养羊人现在心情怎样?这时,他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请自由读读第五自然段,划出相关的词句。

  8.全班交流:

  他的心情怎样?(后悔)心里会想些什么呢?想象说话。

  他又是怎么做的?从这句话中,你读出来什么来?(知错就改)

  这个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想想街坊又会怎么说?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养羊人这样做,对吗?从哪知道?(课件)从此,什么意思?

  现在“窟窿”终于被结结实实地堵上了,羊再也没有丢过了。此时,你想对那个养羊人说些什么呢?(接受劝告,知错就改)

  9.这就是这则寓言要告诉告诉我们的道理?(出示寓意)齐读

  (寓意: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及时改正,就不算晚。)

  10.其实我们身边还有许多类似亡羊补牢的事,你能举个例子吗,可以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也可以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看书姿势,写字姿势,学*不认真等)

  小结:犯错不怕,只要我们能像亡羊补牢中的养羊人一样知错就改,就还不晚,所以,人们经常说,“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五、复述故事。

  1.这么有意思的故事,大家想不想讲给别人听呢?我们学校最*要举行讲故事比赛,让老师先进行海选,那我们就从这个故事开始吧!讲故事是有要求的,仔细听:首先要把故事熟练地记在心里才行,然后加上你的表情、动作和声音的变化,这样才能把故事讲得绘声绘色!觉得有困难的同学,可以看看上面老师给你提供的小帮助,自己先练练。(学生准备,课件播放音乐,师巡回指导)

  2.展示前,提示学生自己发言时希望别人怎么听?

  (要安静,这是有礼貌的表现。听后能给我指出优缺点。)

  六、总结学法,寓言是文学宝库中的一朵小花,*古代最早的最完整的寓言故事书是《墨子》,国外适合大家阅读的还有《伊索寓言》。学*寓言的一般方法是: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希望大家在课外阅读寓言时,也能采用这种方法。

  七、作业设计

  1.将这则寓言故事给爸爸妈妈听,请家长点评。

  2.写写读了《亡羊补牢》之后自己的感想。

  3.收集并阅读寓言故事,下周班队课举行讲故事比赛。以上作业任选两项完成。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南辕北辙》。

  板书设计:

  亡羊补牢

  羊圈破了

  丢羊不听劝告没丢过

  接受意见及时改正

  为时不晚

《亡羊补牢》优秀教案6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本课重点词语。

  (2)理解寓言的寓意。

  (3)能正确流利的读课文。

  (4)通过网络了解更多有关寓言的知识。

  (二)能力目标

  (1)继续培养学生敢于提问,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水*。同时培养学生运用网络获求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从寓意中得到教育。

  (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一)重、难点:

  (1)理解寓言包含的道理。

  (2)对“牢”、“亡”、“亡羊补牢”意思的理解。

  三、教学内容分析

  媒体选择上,有如下目的

  (1)突破难点,解决问题。在学生解决字意时,利用课件出示“牢”字的字义演变并出“牢”的象形文字,使学生生动清晰的了解“牢”字古今意义的转变。

  (2)出示名言,突出重点。学生揭示寓意时,用课件出示拉封丹名言,既明白又简练地概括出寓言分身体(故事本身)和灵魂(道理)两部分。通过名言进一步牢固掌握《亡羊补牢》的故事内容和寓意。

  (3)开阔视野,扩展课外。在学完本课内容后,学生又产生有关寓言知识的许多问题。于是我就把知识延伸课外,通过学生上网查找资料,获求更多寓言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的学*。

  将计算机多媒体融入语文课堂,以学说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地智能地学*,是当今语文教学的大趋势。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引导质疑

  今天来了许多听课的老师,他们不知道咱们三一班同学有个最大的优点。那就是:用心读书,愿意思考,敢于提出问题。是吗?今天,我们就把这一优点充分展示出来好吗?今天我们来学*一则小寓言(板书:亡羊补牢)谁能读?谁再来试试?齐读一下吧!“亡”是本课的生字,看来你们都认识了。看到这个题你有问题吗?学生自由提问。看到题目你们就提出这么多问题,可真棒。能解决吗?你们想怎么解决?好,旧请同学们用你们自己的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如果在读书过程中又遇到了新的问题请你和*时一样做个小记号,试着解决一下,如果实在解决不了,呆会儿提出来,大家共同研究。

  开始吧。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你解决了哪些有价值的问题?(“牢)”牢“字字意也有变化。请看大屏。

  课件出示:“牢”字字义演变。突破难点使学生一目了然。

  (说到寓意)在这儿,老师有一句名言送给同学们

  课件出示出拉封丹名言使学生更清楚了解寓言分身体(故事本身)和灵魂(寓意)两部分。对《亡羊补牢》的故事和寓意理解更加深刻。

  寓言的身体就是故事本身,谁能把寓言的身体再展示给大家,来读读课文?透过寓言的身体可以看到寓言的灵魂,谁能再说一说《亡羊补牢》这则寓言的灵魂是什么?

  你还解决了哪些有价值的问题?这么一个小故事,你们却知道这么多,真了不起!其实,每一个问题的提出和每一个问题的解决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个收获。你的问题越多,收获也就越多。

  寓言的世界丰富多彩,透过这则小寓言,你们的小脑瓜里也一定又会想到很多很多,会产生许多的疑问。你想问什么吗?

  利用计算机网络:让学生进入校制网页《寓言之家》,这里有寓言知识、动画寓言、连环画寓言、连接相关网站(《伊索寓言》、拉封丹、*古典寓言网等)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上网了解更多的寓言知识。同时让孩子领悟到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寓言之家”有趣吗?谁能说一说做完客,你有什么收获吗?你还有什么收获?

  读了这么一则小寓言,你们有了这么多问题,又有了这么多收获。使老师想到一句话:有思才有疑,有疑才有得。我相信你们会在以后的学*中善问、会问,在问中获求更多的知识。


《亡羊补牢》教案6篇(扩展3)

——《亡羊补牢》的教案9篇

  这次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第六册的20课《寓言两则》之一《亡羊补牢》。我准备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设计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说。

  一、说教材

  《亡羊补牢》这篇课文选自人教版第六册《寓言二则》中的一则。这个寓言故事内容浅显易懂,故事情节简明有趣,但寓意深刻。选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让学生了解寓言表达上的特点,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同时,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积累,引导他们喜欢寓言,学*读懂寓言的方法。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结合本组课文的训练意图和我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亡羊补牢”,以及这个成语的意思。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纠正。

  根据教学目标和本课的内容、特点,我确定了本课的重难点为: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重难点的确定,我的教学思路就清晰了,教学与学法的选择也就水到渠成了。下面我来说说本课的教法和学法。

  二、教法和学法

  1、选择教法,明确思路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以及自主合作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标的重要的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体现新课标的三维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动的`语文课堂。教学本课,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和点拨法。

  2、学法指导,形成能力

  自读自悟,读悟结合,以读促悟,以悟生情。

  抓重点词语,品读赏析,积累和丰富语言,运用语言。

  3、理念指导,精心设计

  抓住语文本色,体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引导学生学*寓言,发展语言,是阅读教学责无旁贷的任务。本课内容浅显易懂,故事情节简明有趣,但意义深远。在本课教学中,我力求在赏析语言中让学生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纠正,在理解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纠正的过程中*得语言,提高语文素养。

  遵循阅读教学规律,重视体验感悟。新课标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能以老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在以上理念的指导下,我力求通过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达成三位目标。于是,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三、说教学设计:

  (一)、谈话激趣: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

  2、今天,我们又要学*一则寓言。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

  3、指名读,齐读。

  (二)、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 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

  5、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

  [此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质疑,把学*的主动权放给学生,使他们成为语文学*的主人。这样做,为学生学*指明了方向,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

  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

  4、小结:可见读书前我们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读书就要这样边读

  边想,读前要想,读中也要想。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

  2、自由读1—4节,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3、同桌互议。

  4、集体交流:

  (一)羊圈破了个窟窿。

  (1)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读,注意“窿”读轻声。

  (2)“窟窿”就是——(洞)。怎样记住这两个字?指导学生书写“窟窿”。

  (3)齐读这句话。(第三句)

  (4)第三句讲了丢羊的原因,那前两句讲了什么?引读前两句。

  (5)理清这小节三句话之间的联系,试背。

  (6)指名背。(指导方法)

  (二)街坊劝告,他不听。


《亡羊补牢》教案6篇(扩展4)

——《亡羊补牢》读后感6篇

  昨天,我们学了《亡羊补牢》这一课,里面主要讲了有一个人,他养了几只羊,有一天,他发现少了一只羊,一看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街坊劝他他也不听,就说:”羊都丢了,修什么窟窿?“第二天,他发现又少了一只羊,他很后悔,心想:”现在修还不晚,于是他飞快地把羊圈修好了,修得结结实实。

  读了这个故事,我想到了自己,我感冒了,妈妈让我吃药,我不吃,最后发烧了。我很后悔,从此,妈妈让我吃药,我就赶紧吃了。

  你们看表面上亡羊补牢的意思是丢了羊补羊圈,其实,告诉我们,发现错误要及时改正,这还不算晚,以后,我也要发现错误及时改正,才不像那一个人一样呢。

  我读过很多的故事,但是我最喜欢的是之前学过的一篇课文中《亡羊补牢》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人养了十只小羊,有一天,有一只狼看见羊圈有一个窟窿,于是晚上偷偷钻进羊圈把一只羊给吃了。第二天他去放羊的时候发现少了一只,一看才知道原来是羊圈破了个大洞,狼钻进去把那只羊吃了。有人劝他补好羊圈,可是他一再强调:“我的羊已经被狼吃了一只,不会再有事了。”第三天,他发现又少了一只羊。于是,他把窟窿修好了,从此,他没再丢过羊。

  读了这篇寓言,使我认识到做了错事要及时改正,要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少犯错误。同时,我也想到自己*时存在的不足和缺点:做数学作业时不细心,因为看题不仔细,容易出现漏做题的现象,有时候还会把题目的数字写错的,导致整个题算错。妈妈吃过饭检查作业时,问我都完成了吗?有错漏吗?我还信心满满地说都写完了检查过了。妈妈又让我拿去检查一遍,我才发现真的有漏写或是错写。妈妈还说,有错误不可怕,怕的是看到错误不去改正它。学*了这个寓言让我认识到了这些缺点的.严重性,以后我要尽量少做错事、少犯错误;即使做了错事,也要及时改正,避免犯同样的错误,不能亡羊补牢。

  假期里,我读了《亡羊补牢》这篇寓言故事,知道了,知错能改还是好的文中写,从前有个人,他家里养了一群羊。狼打听到了他家有羊的.消息之后,非常高兴!准备去偷羊。

  晚上,狼就去偷羊,趁主人不注意的时候,小心翼翼的走的羊圈旁。狼准备偷羊的时候,又出现了个难题,羊圈结结实实的,怎么偷呀!狼仔细观察着羊圈,忽然,看到羊圈破了个大窟窿。赶紧进去把一只羊叼走了。邻居劝他说,把羊圈修一修吧!那个人根本不在呼,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结果第二天狼有叼走了一只羊。

  养羊人很后悔,不该不接受邻居的劝告。养羊人知错就改,赶紧把羊圈修上了。从此羊在也没有丢过,……这篇文章叫我懂得了亡羊补牢为时不晚的道理。

  前几天,妈妈给我买了一本《成语故事大全》,里面有许多成语故事,我最喜欢的成语是《亡羊补牢 未为晚矣》。

  故事讲的是:从前,有一位农夫,他家里养着几只大肥羊。有一天,他发现羊圈里少了一只羊,羊圈上面有一个洞。原来,大灰狼夜里从洞里钻进来,叼走了一只羊。邻居让他赶快把洞补好,但农夫没听。第二天,羊又少了一只。一天有一天,最后只剩下了两只羊,农夫才想起邻居的`话。这时,他恍然大悟,赶忙找来木条,单腿跪在地上,“乒乒乓乓”地修补起羊圈来。你瞧,他看着眼前的两只羊,露出了笑容,仿佛看到羊儿长得又肥又壮,还生下了不少小羊羔呢!

  是呀,人不可能一辈子不做错事,关键是你能不能知错就改。就如“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嘛!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叫做“亡羊补牢”。这个经文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文章说,从前有个人养了几只羊。他在放羊时,发现羊圈上有个洞,狼从洞里叼走了一只羊。邻舍劝他说:“快把那个洞补好!”放羊人听不进邻舍的建议,也不去管那个洞。可是第二天,他的羊又丢了一只,他这才后悔,赶紧把那个洞补得结结实实,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我明白了,这件事还来得及,还来得及。犯了错,只要及时改正,还不算晚。

  它还提醒我一件最*发生的事情。那天,我有点感冒,医生说:“多喝点水,吃些药就会好的。”但是,我却嫌药苦,不肯吃,于是第二天一早就来了。感觉全身都在发抖。母亲摸了摸我的头:“啊!妈妈忙着把我送到医院治疗。大夫说︰“你们来得正是时候,再晚一点就会患上肺炎!”

  从这个方面我了解到,以后做事要听别人的劝告,不要等到造成大错之后才追悔莫及,那就太迟了。

  成语故事是我最喜欢看的,因为成语故事既能学到成语,又能知道一些有意义的故事。今天,我就看了一篇成语故事,这篇成语故事的名字先不告诉你,让你猜一猜,猜不着也没关系,答案最后我会告诉你。

  这篇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从前,有个人在他家门口的羊圈里养了一群羊。有一天,他发现他家的羊圈里少了一只羊。他一看,原来这个羊圈破了个洞,夜里,狼从这个洞里钻进去,把羊叼走了。他的邻居劝他赶快把羊圈修好,他却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第二天,他发现自己的羊圈里又少了一只羊,他很后悔没有听邻居的话,于是他立刻动手,把羊圈修好了。从此以后,他的羊再也没少过。

  这篇故事告诉了我们犯了错没关系,只要及时改正就可以了。

  这篇成语故事的名字你应该猜出来了吧,对了,这篇成语故事的名字就是《亡羊补牢》。


《亡羊补牢》教案6篇(扩展5)

——小学语文《亡羊补牢》教案6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力目标:

  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亡羊补牢,以及这个成语的意思,会用从此造句。

  3、德育目标:

  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纠正。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由生字窟窿的教学导入新课

  1、(课件及各种物件)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看,它们上面都有什么?

  2、出示生字词窟窿,指导读准字音:

  这两个字都是穴字头。注意:窿字在书写时,这里的一小横可不能忘记。

  3、导入:

  当出现了窟窿的时候,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一起大家来学*一则寓言故事:《亡羊补牢》

  二、学*课文

  (课件:出现一个羊圈,上面有一个窟窿)话外音:现在,一个养羊人的羊圈上出现了一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里叼走了一只羊。

  (板书:少了一只羊)养羊人是怎么做的?

  1、请同学们自己阅读这个故事,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并划出你不懂的地方。

  2、分节朗读课文,检查自学情况。

  3、学生质疑。(谁提出的问题最有思考性?)

  4、根据学生的问题,讨论解疑:

  ⑴词语(亡羊补牢暂时不考虑解释)

  ⑵街坊(提示:指名一个学生问你家住在哪里?谁家和他住在同一条街上(或小区)?街坊就是_____________。)

  ⑶后悔出示课文中的原句。理解:他后悔什么?为什么会后悔?

  回答后,给课件配音:如果你是街坊,会对他说些什么?你是养羊人,听了街坊们的劝告后,会怎么想?(如果像你一样就好了,可惜这个养羊人__________)(板书:不听劝)

  (课件:有个窟窿的羊圈前,养羊人与一个街坊在一起),再男女生对读对话。

  ⑷谁知夜里,狼又从这个窟窿里叼走了一只羊。(课件演示)(板书:又少一只羊)

  现在,你有没有理解后悔的意思呢?(板书:后悔)

  不该不接受早知道,当初就____________________,不该不,两个不说明他真的很后悔。

  羊连丢了两只,你是养羊人,心里也会_____________,试试看,将养羊人心里的话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引读)转念一想,__________。

  于是,他是怎么做的?__________。

  结果怎样?__________。

  结合理解从此:

  此表示此时、此地,从此就是从____________开始。

  他怎么补的?补得怎么样?(课件:羊圈修补得结结实实的)(板书:堵上窟窿;羊再也没有丢失)再朗读这段话,注意突出这些词。

  ⑸结合板书理解亡羊补牢。

  5、齐读课文。

  6、(课件:养羊人站在修补好的羊圈旁,羊在羊圈中快活地吃着草)看到羊圈被修得结结实实的,羊儿一只也没有少,养羊人此时会想些什么?

  三、总结全文,揭示寓意

  1、指名给课文配音。

  2、齐读全文。

  3、(课件:再次出现刚上课时出现的那些物件)刚刚上课的时候,老师给大家看了这些画面,它们上面出现了窟窿,该怎么办?

  如果,这些窟窿就像是我们同学身上的缺点,又该怎么办呢?

  四、拓展练*

  技能训练:

  小辩论:《我喜欢养羊人》或《我不喜欢养羊人》

  先提出自己的观点(喜欢或不喜欢),并说清楚理由。

  一、激趣导入,看图猜寓言

  1、孩子们,喜欢读故事吗?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好玩的游戏:看图猜故事。依次出示6张故事图片(守株待兔、狐假虎威,自相矛盾,滥竽充数,刻舟求剑,井底之蛙)

  2、齐读成语。同学们课内、课外读过的故事可真不少!我一起来读一读吧。

  3、师小结揭题:这些故事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寓言。

  “言”就是语言、故事,“寓”就是蕴藏在故事中的道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第九课《寓言两则》。

  书写题目,指导“寓”“则”(注意“寓”的笔顺)(板书课题:9寓言两则)。

  4、揭示课题:“则”是量词,《寓言两则》就是两个寓言,这节课我们先来学*寓言《亡羊补牢》(贴板书:亡羊补牢)

  二、教授方法,读懂题意

  (一)读一读——读文知事

  1、读故事前,老师先来检查大家生字预*情况。

  (1)强调“圈”多音字的读音。

  (2)读好轻声词:窟窿街坊盘缠结结实实。

  会写:窟窿叼走劝告羊圈(多音字)街坊(解释意思)后悔

  (3)学生提醒大家注意生字中易错笔画:读的很准确,同学们会写这鞋子吗?标红的字都是课后生字,谁来提示一下大家哪些字容易错。

  师相机指导“窟窿”的书写。

  这里面笔画最多的要数——窟窿这个词了,观察这个词我们发现他们的部首都是“穴”。师评:窟窿就是孔,洞的意思。这两个字都是形声字,上面的“穴”表形。我们一起写一写这个词。笔画多,要紧凑。

  2、写生词:现在咱们动笔写一写这个词,看谁写的又对又好!(硬笔描红)

  3、同学们自由读一读亡羊补牢这个故事,注意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1)有的同学读得很流利,看来字词都掌握的很好了。现在谁来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故事。

  (2)出示——亡羊补牢,结合字典和课文内容,理解亡与牢的意思。

  知道故事的内容,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课题。“牢”在故事中指(羊圈),“亡”呢?(指生说,出示字典意思,选义,指导学生看注释①)。

  小结:谁来概括一下这则寓言的意思?你看,故事的题目就是故事的主要内容,多有意思呀!

  (二)品一品——品文析人

  1、指生读。(师:谁愿意读一读养羊人第一次丢羊的情景?其他同学想,养羊人为什么会丢羊呢?)

  2、理解“劝”的意思,指导朗读

  (1)回想:当养羊人第一次丢羊后,街坊们都劝过他,怎么劝的呢?

  (2)谁来当一当这个街坊?

  (3)这句话中有个词能体现街坊很着急担心,你们猜猜是哪一个?(赶快)对,抓住关键词语,我们能更好的体会人物的情感。你来当一当这个热心肠的街坊。

  (4)师启发:还可以怎么劝?要是一个急脾气的人怎么劝?要是一个有经验的老年人怎么劝说呢?

  (着急的、中肯的、语重心长的)

  3、品“答”感知人物特点:

  (1)听了街坊的劝告,养羊人是怎么回答的呢?

  出示语句: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

  这是什么句子?

  牧羊人打算修羊圈吗?(不打算)出示陈述句:羊已经丢了,不修羊圈了。

  师:下面,我们来分角色读一读这组对话。师读街坊的话,男生读反问句,女生读陈述句。

  哪一句更让你感觉到养羊人不想修羊圈?学生谈感受

  师:这就是反问的表达效果:加强语气,突出强调牧羊人不打算修羊圈。

  师:你看看,这养羊人明知羊圈破了却不修,真是不知悔改!(板贴:不知悔改)

  5、品“结尾”感知人物:

  小结:第一次丢羊他没听劝,结果会如何呢?谁来读读第4、5自然段?

  (1)指生读第4、5自然段。理解“悔”的意思,揣摩养羊人的心理。

  (师:知错不改,导致养羊人第二天羊又丢了(板贴:再亡羊)此时他的心情用文中一个词可以形容?悔字“忄”和人的心理活动有关)

  (2)那他会想到什么了?他会做些什么?

  是啊,如果再不修,(羊会一只只丢下去)。想到这儿,他就拿起工具(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6、小结:养羊人犯了错误能够改正就叫错而能改。(板贴:错而能改)

  (三)悟一悟——读文析理

  (1)你怎么评价这个养羊人?

  (2)同学们,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生活中,我们难免说错话,办错事,但只要我们有错就改,还不晚!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为时未晚”。(板贴:为时未晚)

  三、联一联,举一反三

  (一)举一反三《讳疾忌医》

  师:现在我们穿越历史,来到春秋时的蔡国,看看寓言讳疾忌医中不知悔改的蔡桓公有何结局。

  播放视频《讳疾忌医》

  师:讳疾忌医意思是指隐瞒疾病,不愿医治。讳疾忌医的蔡桓公最终病死,而亡羊补牢的养羊人却再也没有丢羊。所以在生活中,同学们面对自己的错误一定要及时改正。

  (二)联系生活

  给出情境:

  (1)一位同学因为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及时完成,导致期末成绩下滑,你就可以用“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来提醒他。

  (2)同桌眼睛*视了,她总不当一回事,你可以劝他:“我们一定要保护眼睛,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四、拓展阅读激发兴趣

  同学们喜欢读寓言故事吗?今天我们学的《亡羊补牢》这篇寓言故事选自《战国策》,这本*录的是我国2000多年前战国时代的.历史,书里面收录了很多寓言故事。例如:鹬蚌相争,狡兔三窟,高枕无忧,三人成虎,头悬梁锥刺股等等。

  同学们课下可以搜集更多的寓言故事,丰富语言、增长智慧,甚至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亡羊补牢这个成语的意思。

  2、理解寓言内容,正确回答课后问题,懂得寓言的寓意。

  3、练*用从此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

  生活实际,发表感想。

  三、教学用具:

  录象、幻灯图片、自制教学幻灯片等。

  四、教学过程:

  (一)复*检查。

  1、说出掩耳盗铃的意思。

  2、回忆学*掩耳盗铃的方法。

  图文结合

  理解内容

  反复朗读

  悟出道理

  联系分析

  加深理解

  (二)讲读第二则寓言-----《亡羊补牢》(出示课题)

  1、释题: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

  亡羊补牢——羊丢失后修理羊圈。

  2、分节读文,质疑。

  纠正读音:街坊

  坊读轻声

  窟窿

  窿读轻声

  质疑:

  3、看录象,思考问题,理解大意。

  那个养羊人丢失第一只羊后,听了街坊的劝告是怎样想的?(用------划出)结果怎样?

  当养羊人第二次丢失羊后,他是怎样想的?(用~~~~划出)结果怎样?

  4、细读课文,归纳寓意。

  幻灯出示: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A:把这个反问句换成肯定句:

  羊已经丢了,修羊圈没有用。

  B:问:修羊圈有没有用?为什么?

  (修了羊圈就不会再丢羊了,有用而且一定要修。)

  C:比较句子: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羊已经丢了,修羊圈没有用。

  (反问句语气更强,突出了养羊人根本没有想到后果,执迷不悟。指导朗读,用毫不在意的语气读出。范读,个别读,齐读。)

  D:讨论如果你是养羊人,你会怎样做?

  过渡:由于养羊人没有你们正确的想法,所以就出现了又丢了一只羊的结果了。

  出示句子: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

  A理解填空:养羊人现在感到很---------,明白了应该------街坊的劝告。

  B比较句子: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

  他很后悔,应该接受街坊的劝告。

  (前一句两个不----不双重否定,突出表明了养羊人知错改错的决心。)指导学生读出后悔、知错的语气。个别读,范读,齐读。

  C

  从哪些地方看出他真的后悔呢?用

  划出有关的词语。(赶快、结结实实可看出他的行动上改过了)指导读出重音。

  D

  讨论:养羊人现在才后悔,现在才动手修羊圈晚了吗?

  5、朗读全文,思考: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四人小组讨论:个别答,然后老师小结。

  小结: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一个人做错了事,及时改正还不迟,改正得越快,错误造成得恶果就越小。现在我们通常用亡羊补牢这个成语比喻发生错误后及时纠正,补救还不算晚。

  (三)指导复述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谈感想。

  四人小组讨论,指名谈谈。

  (四)堂上练*。

  1、指导造句:从此……

  先读书上得例句,理解词语意思后,再试说句子。

  (五)作业:

  1、熟读本则寓言,试背。

  2、说出亡羊补牢成语的意思。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则寓言。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 “街”等字的字形。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 要即时纠正。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 *、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投影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揭示课题

  1、 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

  1.过去我们学过哪些寓言?

  2.寓言有什么特点?(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教 的道理或讽刺某种人。寓:寄托、包含的意思。言:讲道理。

  3.“寓言二则”的“则”是什么意思?(相当于“篇” 4.今天我们学*《南辕北辙》和《亡羊补牢》 我们先学*《亡羊补牢》这篇寓言。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 牢 指名读,齐读。

  二、理解题意。


《亡羊补牢》教案6篇(扩展6)

——小学语文《亡羊补牢》的教案6篇

  教学目标:

  1、认读、会写本课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寓言的寓意。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

  2、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喜欢听语言故事吗?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寓言故事呢?(生说)这些寓言故事都是通过一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寓言两则中的第一则寓言《亡羊补牢》(板书课题,齐读)

  二、理解题目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通过预*,你知道这个成语中的“亡”和“牢”分别是什么意思吗?(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课文中指羊圈)

  2、能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吗?

  三、初读课文

  1、这则寓言到底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词语:羊圈后悔劝告

  窟窿街坊寓言

  (1)自由读词

  (2)第一行谁来读?(指名读)

  请同学们看第一行的词,有一个字的读音比较特殊,找到了吗?(圈:多音字)

  (3)第二行谁来带读?(指名读)

  同学们在读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哪几个字的读音需要我们注意?(坊和窿读轻声)

  (4)一起把这几个要注意的词再读一读。

  (5)齐读这些词。

  3、指导书写

  过渡:窟窿这个词不仅读音特殊,字形也比较复杂。这两个字是同偏旁同结构的字,它们的偏旁都是“穴”,“窟”的下面是“屈服”的“屈”,“窿”的下面是“隆重”的“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窿”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1)生观察。

  (2)师范写,

  (3)生练写并展示。

  四、再读课文

  1、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5个)请5位同学站起来读一读,其他同学注意听他们读的怎么样,并且边听边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1)指名读课文,

  (2)生评价。

  2、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的内容。

  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呢?(2次)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4自然段,找出养羊人第一次丢羊的原因。可以动笔在书上划一划。

  汇报: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齐读这句话。板书:圈破丢羊

  (2)养羊人第一次2丢羊是因为羊圈破了,那么第二次丢羊又是因为什么呢?(不听街坊的劝告)

  (3)街坊知道了这件事,对养羊人说了什么呢?谁来读?

  指导朗读:想一想街坊会用什么语气对养羊人说这些话呢?(劝告)谁再来劝一劝养羊人。同学们学着他的样子在下面练一练。请女同学一起来劝一劝养羊人。

  (4)养羊人有没有听从街坊的劝告呢?(板书:不听劝告)他是怎么说的呢?谁来读?

  指导朗读:羊丢了,养羊人有没有在乎这件事?(没有)那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养羊人的话呢?(满不在乎)谁再来读一读?(1—3)

  (5)句式练*

  (6)由此可见,不听劝告,没有及时补救过失,不好的结果就会重演。

  4、学*第5自然段

  (1)二次丢羊后养羊人是怎样想的呢?又是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5自然段,划出有关的句子。指导朗读:第二次丢羊,使养羊人感到(非常后悔),谁能读出他的后悔之情。

  (2)他是怎样做的呢?一起读(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的结结实实的。)(板书:修补羊圈)从这里能够看出养羊人(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及时的改正了错误)(板书:知错就改)

  5、拓展

  请同学们发挥你的想象,这个人在修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街坊又会怎么说呢?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呢?

  五、体会寓意

  1、想一想,在丢羊,修羊圈这件事中,养羊人做错了什么,又做对了什么呢?

  2、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你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说一说吗?

  3、从亡羊补牢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总结:这节课,我们又学*了一则寓言,并且懂得了其中的道理。今天回去把这则寓言用自己的话讲给爸爸妈妈听。

  这句话是一个什么句?(反问句)你能不改变句子的意思,把这句话换一种说法吗?(羊已经丢了,不用修羊圈了。)

  (6)同桌练读。

  (7)演一演。

  4、邻居的好心劝告,养羊人当作了耳边风,让我们来看看不听劝告的结果吧!

  请1位同学读一读第4自然段,其他人找一找养羊人不听劝告的后果是什么?(羊又少了一只)(板书:再次丢羊)这里的“又”说明了什么?(这次丢羊的过程跟上次一样)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亡、牢”等6个生字。

  2、通过多种形式地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寓言蕴含的道理。

  3、懂得应该听取他人的劝告,及时改正错误的行为。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寓言揭示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

  2、今天,我们接着学*另一则寓言。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

  3、指名读,齐读。

  二、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

  5、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

  三、初读课文,学*生字。

  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开火车读生字词,评选出读得最好的同学。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

  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

  4、小结:可见我们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读书就要这样边读边想,读前要想,读中也要想。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

  2、自由读1~4自然段,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3、同桌互议。

  4、集体交流:


《亡羊补牢》教案6篇(扩展7)

——《亡羊补牢》教案合集20篇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九个生字,学写“窿、叼”两个生字。正确认读“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劝告、后悔”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则寓言。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

  4、能用自己的话将这两则寓言讲出来。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

  2、能用自己的话将这两则寓言讲出来。

  三、教学准备

  1、学生预*课文

  2、老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直接揭题

  1、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第九课《寓言两则》,请大家一起把课题念一念。

  2、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寓言故事就是一个小故事中有一个大道理。

  二、理解题意,渗透学法

  1、今天这节课上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则寓言故事《亡羊补牢》,齐读课题。

  三、初读课文,检查朗读,书写难字

  1、提出初读要求

  要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句子还可以多读几遍。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⑴指名读,随机正音

  出示句子

  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叼走了。

  ①窟窿 long 轻声洞的意思

  ②圈,多音字,组词

  ③指名读生字,句子

  ④齐读

  ⑵书写难写的字

  窿 叼

  ⑶生各书写一遍

  3、检查二到五自然段

  ①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课件出示,多指名读

  街坊劝他说:“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四、理解题意,渗透学法

  1、老师在布置预*时,请小朋友们回家查一下字典,了解“亡”跟“牢”的意思,那现在哪位小朋友能来说说,这两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2、了解字词的'意思除了这个方法外,还有更有效的方法,比如在文章中找到藏了这两个字意思的句子,谁找到了?

  3、那在课题中,“亡”的意思是丢失。那“牢”的意思就是宝盖头是表示房子,以前牛、羊住在一起,“牢”就是给牛羊住的地方。课文中是指“羊圈”。

  5、小结:亡羊补牢就是羊丢了,把羊圈修好

  五、精读课文

  1、亡羊就是丢失了羊,故事中,这位养羊人共丢了几次羊?都是怎么丢的?请小朋友们再读一遍课文,边读边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1)第一次: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

  ①第一次丢羊的原因是什么?

  出示:因为 ,所以养羊的人少了一只羊。

  (2)第二次: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

  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依然是那个窟窿惹得祸。这时你想对养羊人说些什么呢?

  2、街坊也像你们一样的热心,当他在第一次丢羊的时候,就在劝他了,找出来读读。

  3、对着街坊(解释:邻居)的好言相劝,养羊人却是什么反应?(说出他的不在意,无所谓)

  4、第一次丢羊后,如果你就是养羊人,你还会想些什么呢?

  指导朗读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5、出示:羊已经丢了,就不用修羊圈了。

  比较有什么不同?

  6、第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心情大不一样,他非常地——后悔!此时,如果你就是养羊人,你是怎么做的呢?

  指导朗读

  7、思考:第二次丢羊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8、修好了羊圈后,以后,羊圈里的羊再也不丢了!那这时修好羊圈晚不晚?

  因此,古人说: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六、联系生活,体会寓意

  1、试想,当然劝过他的街坊正在好路过这儿,他会说些什么?

  2、丢了两次羊了,如果再不修羊圈的话,后果会?

  3、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的错误,只要( ),就( )。

  4、在生活学*中,你有没有碰到过“亡羊补牢”的事情?(老师可以先举个身边的例子:比如不按时完成作业)

  5、你能不能根据老师的提示来用自己的话来讲一下这个故事呢?

  6、总结:请小朋友们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我们的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亡羊补牢

  第一次 第二次

  丢 丢

  不补 赶快堵

  又少 再没丢

  为时已晚 为时不晚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难点: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寓言故事。

  寓言两则

  教学时间:2课时 窟窿 —---------缺点 未为晚也

  板书预设: (1-4) 丢羊(两次) 不听劝 未为迟也

  亡羊补牢 未为晚矣

  (5) 明理 现在修还不晚——及时改 为时未晚

  为时不晚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导入,揭题:

  1、谈话,出示图片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你们看,看到这些图片,你想起了什么?

  (寓言故事:守株待兔 揠苗助长)

  他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指名说)

  对,像……这样的小故事中蕴藏着一个大道理的故事,我们就称它为寓言故事。

  2、这节课我们再来学*寓言故事,看老师写课题(板书)“寓”,上面一个宝盖头,再写一个“曰”,第十画是“丨”,齐读课题。寓言两则。解题(就是两个寓言故事),这“寓”就是“寄托、包含”的意思;“言”就是“讲道理”的意思。

  3、学法指导:同学们,还记得二年级时,你们是怎样学*寓言的.吗?

  其实学*寓言故事 首先要把故事读懂,然后读懂故事中所包含的深刻道理,最后会联系生活用一用。(一一出示学*要点)

  出示:

  1、读懂故事 2、明白道理 3、联系生活用一用

  好!这节课我们就按这方法来学*第一则寓言故事。(板书:亡羊补牢)(指名读,齐读。)

  二、读懂故事:

  那么,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文p34页,按老师屏幕上的要求把故事读懂

  出示读书要求:读懂故事:(a读准字音、读通课文;b读懂题目的意思;c会说课文讲了一件是什么事)

  1、生自由练读

  2、反馈交流:

  a 指名分节读课文。随机重点正音:养圈(juàn)窟窿(后鼻音,轻声)叼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力目标:

  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亡羊补牢,以及这个成语的意思,会用从此造句。

  3、德育目标:

  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纠正。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由生字窟窿的教学导入新课

  1、(课件及各种物件)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看,它们上面都有什么?

  2、出示生字词窟窿,指导读准字音:

  这两个字都是穴字头。注意:窿字在书写时,这里的一小横可不能忘记。

  3、导入:

  当出现了窟窿的时候,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一起大家来学*一则寓言故事:《亡羊补牢》

  二、学*课文

  (课件:出现一个羊圈,上面有一个窟窿)话外音:现在,一个养羊人的羊圈上出现了一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里叼走了一只羊。

  (板书:少了一只羊)养羊人是怎么做的?

  1、请同学们自己阅读这个故事,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并划出你不懂的地方。

  2、分节朗读课文,检查自学情况。

  3、学生质疑。(谁提出的问题最有思考性?)

  4、根据学生的问题,讨论解疑:

  ⑴词语(亡羊补牢暂时不考虑解释)

  ⑵街坊(提示:指名一个学生问你家住在哪里?谁家和他住在同一条街上(或小区)?,街坊就是_____________。)

  ⑶后悔出示课文中的原句。理解:

  他后悔什么?为什么会后悔?

  回答后,给课件配音:如果你是街坊,会对他说些什么?你是养羊人,听了街坊们的劝告后,会怎么想?(如果像你一样就好了,可惜这个养羊人__________)(板书:不听劝)

  (课件:有个窟窿的羊圈前,养羊人与一个街坊在一起),再男女生对读对话。

  ⑷谁知夜里,狼又从这个窟窿里叼走了一只羊。(课件演示)(板书:又少一只羊)

  现在,你有没有理解后悔的意思呢?(板书:后悔)

  不该不接受早知道,当初就____________________,不该不,两个不说明他真的很后悔。

  羊连丢了两只,你是养羊人,心里也会_____________,试试看,将养羊人心里的话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引读)转念一想,__________。

  于是,他是怎么做的?__________。

  结果怎样?__________。

  结合理解从此:

  此表示此时、此地,从此就是从____________开始。

  他怎么补的?补得怎么样?(课件:羊圈修补得结结实实的)(板书:堵上窟窿;羊再也没有丢失)再朗读这段话,注意突出这些词。

  ⑸结合板书理解亡羊补牢。

  5、齐读课文。

  6、(课件:养羊人站在修补好的羊圈旁,羊在羊圈中快活地吃着草)看到羊圈被修得结结实实的,羊儿一只也没有少,养羊人此时会想些什么?

  三、 总结全文,揭示寓意

  1、指名给课文配音。

  2、齐读全文。

  3、(课件:再次出现刚上课时出现的那些物件)刚刚上课的时候,老师给大家看了这些画面,它们上面出现了窟窿,该怎么办?

  如果,这些窟窿就像是我们同学身上的缺点,又该怎么办呢?

  四、拓展练*

  技能训练:

  小辩论:《我喜欢养羊人》或《我不喜欢养羊人》

  先提出自己的观点(喜欢或不喜欢),并说清楚理由。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力目标:

  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亡羊补牢,以及这个成语的意思,会用从此造句。

  3、德育目标:

  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纠正。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由生字窟窿的教学导入新课

  1、(课件及各种物件)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看,它们上面都有什么?

  2、出示生字词窟窿,指导读准字音:


《亡羊补牢》教案6篇(扩展8)

——亡羊补牢教案汇总十篇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难点: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寓言故事。

  寓言两则

  教学时间:2课时 窟窿 —---------缺点 未为晚也

  板书预设: (1-4) 丢羊(两次) 不听劝 未为迟也

  亡羊补牢 未为晚矣

  (5) 明理 现在修还不晚——及时改 为时未晚

  为时不晚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导入,揭题:

  1、谈话,出示图片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你们看,看到这些图片,你想起了什么?

  (寓言故事:守株待兔 揠苗助长)

  他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指名说)

  对,像……这样的小故事中蕴藏着一个大道理的故事,我们就称它为寓言故事。

  2、这节课我们再来学*寓言故事,看老师写课题(板书)“寓”,上面一个宝盖头,再写一个“曰”,第十画是“丨”,齐读课题。寓言两则。解题(就是两个寓言故事),这“寓”就是“寄托、包含”的.意思;“言”就是“讲道理”的意思。

  3、学法指导:同学们,还记得二年级时,你们是怎样学*寓言的吗?

  其实学*寓言故事 首先要把故事读懂,然后读懂故事中所包含的深刻道理,最后会联系生活用一用。(一一出示学*要点)

  出示:

  1、读懂故事 2、明白道理 3、联系生活用一用

  好!这节课我们就按这方法来学*第一则寓言故事。(板书:亡羊补牢)(指名读,齐读。)

  二、读懂故事:

  那么,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文p34页,按老师屏幕上的要求把故事读懂

  出示读书要求:读懂故事:(a读准字音、读通课文;b读懂题目的意思;c会说课文讲了一件是什么事)

  1、生自由练读

  2、反馈交流:

  a 指名分节读课文。随机重点正音:养圈(juàn)窟窿(后鼻音,轻声)叼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九个生字,学写“窿、叼”两个生字。正确认读“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劝告、后悔”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则寓言。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

  4、能用自己的话将这两则寓言讲出来。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

  2、能用自己的话将这两则寓言讲出来。

  三、教学准备

  1、学生预*课文

  2、老师准备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直接揭题

  1、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第九课《寓言两则》,请大家一起把课题念一念。

  2、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寓言故事就是一个小故事中有一个大道理。

  (二)理解题意,渗透学法

  1、今天这节课上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则寓言故事《亡羊补牢》,齐读课题。

  (三)初读课文,检查朗读,书写难字

  1、提出初读要求

  要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句子还可以多读几遍。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⑴指名读,随机正音

  出示句子

  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叼走了。

  ①窟窿long轻声洞的意思

  ②圈,多音字,组词

  ③指名读生字,句子

  ④齐读

  ⑵书写难写的字

  窿叼

  ⑶生各书写一遍

  3、检查二到五自然段

  ①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课件出示,多指名读

  街坊劝他说:“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四)理解题意,渗透学法

  1、老师在布置预*时,请小朋友们回家查一下字典,了解“亡”跟“牢”的.意思,那现在哪位小朋友能来说说,这两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2、了解字词的意思除了这个方法外,还有更有效的方法,比如在文章中找到藏了这两个字意思的句子,谁找到了?

  3、那在课题中,“亡”的意思是丢失。那“牢”的意思就是宝盖头是表示房子,以前牛、羊住在一起,“牢”就是给牛羊住的地方。课文中是指“羊圈”。

  5、小结:亡羊补牢就是羊丢了,把羊圈修好

  (五)精读课文

  1、亡羊就是丢失了羊,故事中,这位养羊人共丢了几次羊?都是怎么丢的?请小朋友们再读一遍课文,边读边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1)第一次: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

  ①第一次丢羊的原因是什么?

  出示:因为,所以养羊的人少了一只羊。

  (2)第二次: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

  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依然是那个窟窿惹得祸。这时你想对养羊人说些什么呢?

  2、街坊也像你们一样的热心,当他在第一次丢羊的时候,就在劝他了,找出来读读。

  3、对着街坊(解释:邻居)的好言相劝,养羊人却是什么反应?(说出他的不在意,无所谓)

  4、第一次丢羊后,如果你就是养羊人,你还会想些什么呢?

  指导朗读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5、出示:羊已经丢了,就不用修羊圈了。

  比较有什么不同?

  6、第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心情大不一样,他非常地——后悔!此时,如果你就是养羊人,你是怎么做的呢?

  指导朗读

  7、思考:第二次丢羊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8、修好了羊圈后,以后,羊圈里的羊再也不丢了!那这时修好羊圈晚不晚?

  因此,古人说: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六)联系生活,体会寓意

  1、试想,当然劝过他的街坊正在好路过这儿,他会说些什么?

  2、丢了两次羊了,如果再不修羊圈的话,后果会?

  3、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的错误,只要( ),就( )。

  4、在生活学*中,你有没有碰到过“亡羊补牢”的事情?(老师可以先举个身边的例子:比如不按时完成作业)

  5、你能不能根据老师的提示来用自己的话来讲一下这个故事呢?

  6、总结:请小朋友们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我们的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亡羊补牢

  第一次第二次

  丢丢

  不补赶快堵

  又少再没丢

  为时已晚为时不晚

  教学目标:

  1.认识“补、牢、叼、街、坊、修、堵、丢、悔”等9个生字,会写“亡、补、叼、夜、丢”5个生字,学*新偏旁“鱼字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一个人有了错,只要认真改,就不算晚,并能联系实际,举例说说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事情。

  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识字,学写“亡、补、叼”。

  4.读懂寓言故事,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懂得做错事要及时改正。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第20课的第二则寓言《亡羊补牢》

  2、板书课题:亡羊补牢

  生书空,齐读课题

  3、认识生字“亡、补”

  (1)“亡”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生字,你能给他组个词吗?

  (2)“补”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生字,它的部首是“衤”,是由“衣”变形而来的。

  (3)师演示变形过程

  4.师:亡羊补牢也是一个成语,每个字都有它的意思,文中已由了答案。只要你认真读,就能在文中找到每个字的意思。只有弄懂了每个字的意思,才能明白这个成语的意思。

  二.初读寓言,理解题意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师:赶紧打开课本81页,自己把课文读一读,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难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出示课件,检查生字词

  (1)指名读

  (2)理解“街坊”:你有街坊吗?街坊就是邻居。

  (3)齐读

  3、指名读自然段

  师:生字词读好了,那课文呢?课文由5个自然段,我请小朋友来读一读,其他的小朋友仔细听,他们的字音读准了吗?

  4、理解题意

  师:通过读课文,我们已经扫除了生字的障碍,那么现在请小朋友再读一遍课文,边读边思考,亡羊补牢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并用“————”划下来。生:亡是丢了的意思,我在第3自然段找到的;

  生:补是修一修的意思,我在第2自然段找到的;

  生:牢是羊圈的意思,我在第1自然段找到的

  5、 小结:小朋友们真会读书,通过朗读理解了词语的意思。接下来我们就要学*故事所蕴含的道理了,让我们一起走人课文去学*吧!

  三、精读课文,感悟情感

  1、学*第1、4自然段(明确丢羊的原因是因为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里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师:羊是怎么丢的呢?赶快浏览课文,找出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个内容,读一读生:第1和第4自然段

  (1)男生读第1自然段,边听边思考,羊是怎么丢的?

  生汇报,师画窟窿

  (2)出示课件:填一填

  师:你能用“因为……所以……”把羊丢失的原因说一说嘛?

  (3)小结:原来狼从这个窟窿钻进羊圈,把羊叼走了,羊少了一只

  板书:少了一只

  (4)女生读第4自然段,边听边思考,羊是怎么丢的?

  师:谁能用“因为……所以……”把羊丢失的原因说一说。

  板书:又少了一只

  小结:是啊,接连两天,养羊人丢了两只羊,狼都是从这个破了的窟窿钻进羊圈叼走了羊。故事读到这,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生:为什么丢了两次羊才修羊圈?第一次丢羊时不修呢?

  师:是啊,你们和他的街坊想法一样,让我们看看他是怎么对养羊人说的吧。

  3、学*第2、3自然段

  (1)出示街坊的话

  ①谁来读一读?

  ②理解“劝”:我觉得你没读好,看看街坊是怎么跟他说的.,有个“劝”字。你知道什么是“劝”?你什么时候“劝”过别人?

  生汇报

  小结:对。像这样,犯了错,别人用道理说服他,使他改正错误,这就是“劝”。那么就带着这样的心情把街坊的话读一读。

  ③指导朗读

  你读书时强调了“赶快”,能告诉我你的心里在想些什么?

  你特别加重了“修一修”,能说说是为什么嘛?

  小结:是啊,街坊可着急了,因为到了晚上羊还会被狼叼走。街坊好心相劝,可他却说————————

  (2)出示养羊人的话

  ①谁来读一读?

  ②师范读,这句话什么意思?(理解养羊人的想法,就算补好了羊圈,丢失的样也找不回来了)

  (3)同桌练读,指名读

  师:同桌两个人练*读一读吧!

  小结:就是这样,正是他不听别人劝告,不愿意修补羊圈,难怪他丢了一只羊,第二天又丢了一只羊。

  3、学*第5自然段

  (1)师:在事实面前,他后悔了,心想———————

  (2)理解“现在修还不晚”

  为什么说“现在修还不晚”?

  生:因为修好了羊圈,羊就不会再丢了

  生:如果现在还不修补羊圈,他养的那几只羊还有可能再丢

  ……

  小结:是啊,课文第一句话告诉我们“他养了几只羊”,现在他只丢了两只,如果还不修补羊圈,他还会丢第3只、第4只羊

  (4)师:于是他——————把羊圈——————,从此,他的羊———————

  四、回归课题,理解寓意

  1、当他修补好羊圈,又和当日劝他修补羊圈的街坊相遇,他会对街坊说什么呢?街坊又会怎么回答他呢?同桌两人想一想,说一说

  2、指名说

  3、是啊,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及时改正,就不算晚

  板书:及时改正

  就不算晚

  4、联系生活,理解寓意

  5、在现实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和养羊人一样的经历呢?

  五、出示课件,学*生字

  1、指名读

  2、指名说如何正确规范地写好这个字

  3、指名书写笔顺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九个生字,学写“窿、叼”两个生字。正确认读“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劝告、后悔”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则寓言。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

  4、能用自己的话将这两则寓言讲出来。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

  2、能用自己的话将这两则寓言讲出来。

  三、教学准备

  1、学生预*课文

  2、老师准备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直接揭题

  1、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第九课《寓言两则》,请大家一起把课题念一念。

  2、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寓言故事就是一个小故事中有一个大道理。

  (二)理解题意,渗透学法

  1、今天这节课上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则寓言故事《亡羊补牢》,齐读课题。

  (三)初读课文,检查朗读,书写难字

  1、提出初读要求

  要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句子还可以多读几遍。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⑴指名读,随机正音

  出示句子

  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叼走了。

  ①窟窿long轻声洞的意思

  ②圈,多音字,组词

  ③指名读生字,句子

  ④齐读

  ⑵书写难写的字

  窿叼

  ⑶生各书写一遍

  3、检查二到五自然段

  ①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课件出示,多指名读

  街坊劝他说:“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四)理解题意,渗透学法

  1、老师在布置预*时,请小朋友们回家查一下字典,了解“亡”跟“牢”的意思,那现在哪位小朋友能来说说,这两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2、了解字词的意思除了这个方法外,还有更有效的方法,比如在文章中找到藏了这两个字意思的句子,谁找到了?

  3、那在课题中,“亡”的意思是丢失。那“牢”的意思就是宝盖头是表示房子,以前牛、羊住在一起,“牢”就是给牛羊住的地方。课文中是指“羊圈”。

  5、小结:亡羊补牢就是羊丢了,把羊圈修好

  (五)精读课文

  1、亡羊就是丢失了羊,故事中,这位养羊人共丢了几次羊?都是怎么丢的?请小朋友们再读一遍课文,边读边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1)第一次: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

  ①第一次丢羊的原因是什么?

  出示:因为,所以养羊的人少了一只羊。

  (2)第二次: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

  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依然是那个窟窿惹得祸。这时你想对养羊人说些什么呢?

  2、街坊也像你们一样的热心,当他在第一次丢羊的时候,就在劝他了,找出来读读。

  3、对着街坊(解释:邻居)的好言相劝,养羊人却是什么反应?(说出他的不在意,无所谓)

  4、第一次丢羊后,如果你就是养羊人,你还会想些什么呢?

  指导朗读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5、出示:羊已经丢了,就不用修羊圈了。

  比较有什么不同?

  6、第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心情大不一样,他非常地——后悔!此时,如果你就是养羊人,你是怎么做的呢?

  指导朗读

  7、思考:第二次丢羊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8、修好了羊圈后,以后,羊圈里的羊再也不丢了!那这时修好羊圈晚不晚?

  因此,古人说: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六)联系生活,体会寓意

  1、试想,当然劝过他的街坊正在好路过这儿,他会说些什么?

  2、丢了两次羊了,如果再不修羊圈的话,后果会?

  3、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的错误,只要( ),就( )。

  4、在生活学*中,你有没有碰到过“亡羊补牢”的事情?(老师可以先举个身边的例子:比如不按时完成作业)

  5、你能不能根据老师的提示来用自己的话来讲一下这个故事呢?

  6、总结:请小朋友们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我们的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亡羊补牢

  第一次第二次

  丢丢

  不补赶快堵

  又少再没丢

  为时已晚为时不晚

  教学目标:

  1、会读课文中的4个生字,一个多音字;会写“窟窿”“叼”等字。

  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亡羊补牢》的故事。

  3、理解“亡羊补牢”“劝告”等词语的意思,结合生活实际初步体会寓意。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一) 理解“寓言”的意思

  1、可以说说我们学过哪些寓言故事。

  2、也可以说说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

  (二) 揭题解题

  1、今天我们来学*一则寓言故事,题目是《亡羊补牢》。

  2、你知道每个字的意思了吗?理解“亡”和“牢”的字意。引导理解题意。

  二、初读感知

  1、 自学课文:读准字音,想想课文哪些句子写“亡羊”,哪些句子写“补牢”?

  2、 交流:课文讲那个牧羊人丢了几次羊?

  l 找出第一次发现丢羊和丢羊原因的句子。 板书:发现

  指导:读准多音字“圈”,范写“窿”提示第11笔,“叼”的最后一笔是什么?

  l 找出第二次发现又丢羊和丢羊原因的句子。 板书:发现

  再次书写“窟窿”和“叼”

  3、找出牧羊人“补牢”的句子。 板书:赶快 没丢过

  4、讲故事大意:用上“发现…… 发现……赶快没丢过……”

  三、体会寓意

  (一)、抓“劝”切入,初知寓意

  1、牧羊人第一次丢了羊,邻居曾经怎样劝他?找出句子,理解“街坊”。

  2、“劝”和“说”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劝”指发现别人的问题,让别人改正)

  3、练读对话。如果说第一次丢羊是个意外,那么第二次是什么原因?

  4、看图说话,看到牧羊人使劲地修补羊圈,这回街坊们在说什么?

  ( 如果…… 幸亏……)

  5、小结:牧羊人不听劝告,继续丢羊,听了劝告,不再丢羊。可见,做错了事听听别人的劝告,及时改正是多么重要。

  (二)、抓“劝”展开,理解寓意

  1、教师用白话讲《战国策》庄辛劝告楚襄王的故事。

  《亡羊补牢》的故事最早来源于古时候的一个“劝告”故事。战国的时候,有个叫庄辛的大臣发现楚王整天不理朝政,东游西荡的`。庄辛很担心,对楚王说: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楚国必将灭亡。楚王不听,结果5个月以后,秦国兵打进来了,楚王吓得没了办法,连忙请庄辛出主意,庄辛说了很多话,其中一句就是:“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2、理解“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的意思

  听了故事,你说楚王丢羊了吗?那么庄辛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亡羊”其实指?——有了错误 “补牢”呢?——及时补救 未为迟也——还不算迟。

  楚王听了庄辛的话,立即改正了错误,终于是使楚国免遭了这次灾难。

  (三)、顺“劝”回归,学讲故事

  1、一个小小故事的改变了楚王,改变了楚国的命运,可见这个故事多么有意义,你们愿意把它讲下来吗?

  2、你想把这个故事讲给谁听,为什么?(讲给有缺点必须改正的人听,讲给自己听,多想想自己的缺点,争取改正。)

  四:作业

  1、 抄写生字

  2、 讲故事

  教学设想与反思: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学*寓言的一个目标之一就是通过对故事内容的学*懂得寓言所包含的寓意,从而给学生一些做人的启示。因此,教学中必须考虑寓言的特点以及学*寓言的方法。由于寓言的题目往往是故事的主要内容,因此本课教学从解题入手梳理课文,从而避免了在内容上打转,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字、读文,拓展运用,这是语文学*最重要的工作。寓意的理解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不能直白的告知。因此,本课教学,以“劝”为切入口,通过学生自身的学*,深切的感悟,将学*文本与追本溯源,学*语言与生活运用有机结合,从而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故事所告诉我们道理,并自觉地将它运用到生活中,最终根植于自己的心灵世界。

  35分钟来来去匆匆,还应留出时间让学生又动笔写字的事件。

  1新设计 2新设计 3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会认4个生字,学写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并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的意思。

  2.认识反问句与双重否定句,通过句式比较体会反问句与双重否定句的作用。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一则寓言故事。

  4.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

  4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生动有趣的、蕴含着深刻道理的寓言故事。教学安排,首先从问答入手。通过介绍学*方法和组词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由查字典得知“亡”和“牢”的意思,追究“亡”、“牢”这个词到底在文中是什么意思。接着让学生初读课文,深入找证据,抓住文章中的重点词句进行理解,紧接着,精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之后,教师创设生活情境,结合生活实际来体会本课的寓意。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想象能力

  5重点难点

  1.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寓言的主要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寓言故事。

  2.体会寓言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

  6教学过程 6.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1. 同学们好,请坐。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那好,我们现在来看图猜成语。准备好了吗?谁来猜第一幅图?(坐井观天) 对了,那这一幅呢?(揠苗助长)难不倒你们,再给你们几个难的(画蛇添足 )还有更难的。

  2.你们真聪明,都猜对了。那你们知道这些成语都有什么共同特点吗? 是的,它们都是寓言故事, 你知道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吗?(也就是我们*常所说的小故事里藏着大道理。)

  3.今天我们学*第9课寓言两则中的第一则故事《亡羊补牢》(板书,读题)

  4.我们要怎样才能学好寓言呢?

  生:要知道故事(板书:故事) 学*道理(板书:道理)

  师:对,我们掌握好这两点就能学好寓言故事了。

  活动2【讲授】亡羊补牢

  二、初读课文,学*字词

  1、先请大家自由读读《亡羊补牢》,注意要读准生字、多音字,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为止。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同桌交流生字学*情况。

  2、字词学*

  师:有些同学的*惯非常好,读完了课文就坐得端端正正的。读完了吗?请看大屏幕,老师把课文中的几个词语请到了上面,谁来当小老师读一读。

  3、(读得很正确)如果这些词语回到课文中,你们还认识吗?

  谁愿意来读读第一自然段?(正音,齐读)大家很厉害,这么难读的段落都读通顺了,2-5自然段每一排读一段,比一比,看看哪排读得最正确,最通顺。 (点评)

  4.我们又读了一遍课文,你们能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吗?

  小结:像这种抓关键词,并把他们连成一段通顺的话就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一种方法。明白了吗?

  三、理解题意

  1.课文读通顺了,题目的意思你读懂了吗?亡什么意思?牢什么意思? ( 预设:学生知道正确意思)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从课文哪个句子读懂这个字的意思?

  师:哦,是联系课文知道了它的意思,我们还可以通过查字典知道它的意思。(课件)选择正确意思。

  2、小结:对于不理解的字、词,我们可以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板书:失去 养牲畜的圈)请像老师这样把这两个字的意思写在课题下。

  3.现在我们知道了,“亡羊补牢”就是羊——丢了,把——羊圈修好。

  四、研读课文,体会寓意

  1.课文中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会丢羊呢?请大家默读课文,划出句子。

  2.有些同学已经找到了,那你来说说养羊人丢了几次羊?(两次)板书:丢羊

  第一次丢羊的原因是什么?(课件出示)板书:羊圈破了。

  哪个词告诉我们这句话是原因?(原来)齐读

  3.(课件)你能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第一次丢羊的原因。 (指名回答-同桌互说)

  4.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第一次丢羊的原因。

  过渡:养羊人第一次丢羊是因为羊圈破了,如果你发现自己的羊圈破了个窟窿,你会怎么做?(把窟窿补上)

  5.他的街坊也发现了,请你当当养羊人的街坊,快来劝劝他。(把窟窿补上吧)还有什么想说的?(快采取一些措施吧,不然又会丢羊。评价:你真是个好心的街坊)

  我们来看文中的街坊又是怎么劝说的,课件出示,指名读。

  你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劝说养羊人的?哪个词看出他着急?(堵上、修一修、赶快)你能给赶快换个词吗?

  (课件)街坊还会用怎样的语气劝说呢?现在我就是养羊人,你来劝劝我。(担心、着急)

  6.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而养羊人的表现呢?谁来做养羊人?(出示: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生起来读不同的语气,还可以加上动作。)这个养羊人是什么意思?能将他的话换个说法吗?(羊已经丢了,不用修羊圈了。)

  这个养羊人,自己的羊丢了都不在乎。街坊着急,他无所谓。下面我们就来分角色朗读一下他和街坊的对话。

  7.就因为他不听劝告,所以,第二天早上——引读(出示: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这是养羊人第几次丢羊?你是从那个字中读出来的?(又)

  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语文就是需要咬文嚼字的。刚才我们学*的内容,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那么两次亡羊之后,(课件)养羊人现在心情怎样?这时,他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请自由读读第五自然段,划出相关的词句。

  8.全班交流:

  他的心情怎样?(后悔)心里会想些什么呢?想象说话。

  他又是怎么做的?从这句话中,你读出来什么来?(知错就改)

  这个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想想街坊又会怎么说?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

  养羊人这样做,对吗?从哪知道?(课件) 从此,什么意思?

  现在“窟窿”终于被结结实实地堵上了,羊再也没有丢过了。此时,你想对那个养羊人说些什么呢?(接受劝告,知错就改)

  9.这就是这则寓言要告诉告诉我们的道理?(出示寓意)齐读

  (寓意: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及时改正,就不算晚。 )

  10.其实我们身边还有许多类似亡羊补牢的事,你能举个例子吗,可以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也可以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看书姿势,写字姿势,学*不认真等)

  小结:犯错不怕,只要我们能像亡羊补牢中的养羊人一样知错就改,就还不晚,所以,人们经常说,“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五、复述故事。

  1.这么有意思的故事,大家想不想讲给别人听呢?我们学校最*要举行讲故事比赛,让老师先进行海选,那我们就从这个故事开始吧!讲故事是有要求的,仔细听:首先要把故事熟练地记在心里才行,然后加上你的表情、动作和声音的变化,这样才能把故事讲得绘声绘色!觉得有困难的同学,可以看看上面老师给你提供的小帮助,自己先练练。(学生准备,课件播放音乐,师巡回指导)

  2.展示前,提示学生自己发言时希望别人怎么听?

  (要安静,这是有礼貌的表现。听后能给我指出优缺点。)

  六、总结学法

  寓言是文学宝库中的一朵小花,中国古代最早的最完整的寓言故事书是《墨子》,国外适合大家阅读的还有《伊索寓言》。学*寓言的一般方法是: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希望大家在课外阅读寓言时,也能采用这种方法。

  七、作业设计

  1.将这则寓言故事复述给爸爸妈妈听,请家长点评。

  2. 写写读了《亡羊补牢》之后自己的感想。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本课重点词语。

  (2)理解寓言的寓意。

  (3)能正确流利的读课文。

  (4)通过网络了解更多有关寓言的知识。

  (二)能力目标

  (1)继续培养学生敢于提问,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水*。同时培养学生运用网络获求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从寓意中得到教育。

  (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一)重、难点:

  (1)理解寓言包含的道理。

  (2)对“牢”、“亡”、“亡羊补牢”意思的理解。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