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教案6篇

首页 / 教案 / | 2022-09-28 00:00:00 教案

《曹刿论战》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能力目标

  1.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

  德育目标

  学*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1.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

  2.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品读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把握文意;理清思路,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齐鲁长勺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之一,让我们通过长于记述战争的《左传》去了解鲁国取胜的原因。

  二、解题

  1.《左传》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史记》和《汉书·艺文志》都认为它是孔子的同代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清代有的学者认为系刘歆改编。*人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根据各诸侯国史编成。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54年)。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2.关于历史散文体例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

  3.长勺之战背景简介

  本篇选文又题作“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这一战事发生在鲁庄公十年(前684),是齐桓公即位后向鲁国发动的第二次战争。

  前此两年,齐桓公(公子小白)与其庶兄公子纠曾进行过激烈的争夺君位的斗争。当时篡君夺位的公孙无知(齐襄公堂弟)已被杀,齐国一时无君,因此避难于鲁国的公子纠和避难于莒国的公子小白都争相赶回齐国。鲁庄公支持公子纠主国,亲自率军护送公子纠返齐,并派管仲拦击、刺杀公子小白。然而鲁国的谋划没有成功,公子小白已出乎意料地抢先归齐,取得了君位。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多媒体显示重点字音

  刿(guì) 又何间焉(jiàn) 鄙(bǐ)

  弗敢专也(fú) 小惠未偏(biàn)

  玉帛(bó) 小信未孚(fú)

  公与之乘(chéng) 辙(zhé)

  夫战(fú) 轼(shì) 旗靡(mǐ)

  (二)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根据朗读情况纠正浯调。如: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读出反对的意味)

  2、 小惠未偏,民弗从也。(读出否定的意味)

  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读出肯定的意味)

  4、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语调应舒缓、深沉,读出议论的语气)

  5、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有解说的意味,语调应低缓)

  (三)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句,并勾画出难词难句,以待讨论交流时解决。

  教师巡视各组,随时解答学生疑问,并收集共性问题以供全班讨论解决。

  (四)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帮助学生整理文言词语。

  1、重点词句

  (1)重点实词:间、信、孚、福

  (2)通假字:偏

  (3)古今异义词:鄙、牺牲、狱、可以

  (4)关于“肉食者”。肉食者:吃肉的人。“肉食”在当时与公膳制有关,公膳是对某种品位的官员在办公时间免费供给的一种膳食,按规定“大夫以上,食乃有肉”。因此“肉食者”是指古代享受公膳食肉待遇的大夫以上的官员,此处借指有权位的人。

  (5)重点句子:

  ①肉食者谋,未能远谋。

  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④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2、判断句式:有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译为“……是什么”和“……不是什么”。

  例如:忠之属也

  3、省略句式:有的省略主语,有的省略宾语,有的省略介词等等,翻译时要补出来。: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文言文翻译。须补出必要的成分,保持句意完整。

  4、倒装句式:按照现代汉语的常式是主-谓-宾顺序,但有的文言句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情况,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的顺序。

  例如:“何以战?” “ 战于长勺”(倒装)

  (五)选几位同学概述课文大意。

  1、课文的三个段落是按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各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段,叙述战前曹刿求见鲁庄公,通过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第二段,叙述齐鲁长勺之战的经过。

  第三段,战后曹刿论述战役取胜的.原因。

  课文是按着战前准备、战争进行、

  战后总结的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

  2、换个角度:以人物活动为线索概括情节。

  曹刿:请见—问战—参战—论战

  庄公:迎战—备战—胜战—问故

  (六)分角色朗读。

  (七)学生根据思路提示背诵课文。

  四、布置作业

  1.*历史上有许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如巨鹿之战、马陵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官渡之战、城濮之战等。请收集一些这方面的文章阅读。

  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师生共同研读课文;品评人物刻画和情节安排艺术,鉴赏《左传》的艺术特色;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一、检查背诵

  二、研读课文

  思考:结合课文回答“肉食者鄙”的“鄙”表现在哪里?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里?纵观全文,弱小的鲁国能战胜强大的齐国原因有哪些?

  教师明确:

  1、“肉食者鄙”的“鄙”表现在:

  (1)战前准备阶段,鲁庄公的三答,借小惠赢得*臣的拥护,借小信赢得神灵的保护,表明他寄战胜的希望于身边的臣子、神,而不是百姓。这两点都被曹刿否定。在曹刿的启发下,庄公终于认识到人民的重要性,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2)战斗中,“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充分暴露了鲁庄公未察敌情,贸然进军,不懂军事。(3)战后,“既克,公问其故”,战胜了还不知什么原因,再次暴露“鄙”。

  2、曹刿的“远谋”表现在:(1)战前三问。说明他明白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这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2)战中能掌握将士心理,能观察敌情,把握战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三、品读课文,鉴赏《左传》的艺术特色。

  提问:请同学们谈谈对课文情节安排、人物塑造两方面的认识。并用“从……中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话。

  学生自由发言。成果展示:

  1.关于人物塑造

  (1)关于曹刿

  课文集中体现了曹刿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曹刿请见,表现他的爱国热情;曹刿问战,表现他的政治远见;曹刿参战,表现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曹刿论战,表现他过人的谋略。

  (2)关于鲁庄公

  课文集中体现了鲁庄公作为国君见识的“鄙”。鲁庄公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于求战,急于攻击,说明他军事上的无知。

  但鲁庄公不是一个*。鲁庄公备战见刿,三问三答,实事求是,虚心听意见;庄公作战用刿,亲自参与打仗,表现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庄公战后问刿,不因胜而白喜,表现他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

  综合以上,可以得出鲁庄公并非*,而是一位缺乏军事才能的明君。

  (3)关于比照映衬

  作者巧妙地运用比照映衬的手法,使曹刿的形象鲜明生动。以曹刿与“乡人”的对比突出曹刿抗敌御侮的责任感和护卫宗国的政治热忱。从曹刿与庄公的对比中,以庄公的驽钝、浮躁反衬曹刿的机敏、持重,一个出身下层而深谋远虑的谋士形象跃然纸上。

  五、拓展延伸解释下列加点词的词义,并说出相应的成语。

  齐师伐我 齐人三鼓 望其旗靡 小信未孚 惧有伏焉 夫大国,难测也 未能远谋 故克之 三而竭

  观其辙 故逐之

  明确,如:

  齐人三鼓——一鼓作气

  望其旗靡——所向披靡

  彼竭我盈——恶贯满盈

  小信未孚——不孚众望

  惧有伏焉——危机四伏

  故克之——克敌制胜

  三而竭——弹精竭虑 精疲力竭

  观其辙——南辕北辙 重蹈覆辙

  故逐之一——逐鹿中原 追亡逐北

  难测也——莫测高深 心怀叵测

  未能远谋——足智多谋 深谋远虑

  五、课堂小结

  本文以齐鲁长勺之战为背景,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生动刻画了曹刿作为卓越军事家富有远谋的特点,语言简练,情节详略得当,充分代表了《左传》的艺术成就,是《左传》中的名篇。

  六、布置作业

  1.《左传》语言十分精练。这跟所谓“史家笔法”有密切关系。试从文中举例说明这一特点。

  2、背诵课文

  《左传》分年记事,没有篇名。晋杜预把它按年代顺序分附在《春秋》后面,认为它是用史实来阐述《春秋》经义的。《春秋》记事非常简单,*乎大事年表,例如这篇课文所记之事在《春秋》中就只有一句话:“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左传》节文的标题,都是后人加的。

  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

  齐桓公即位后当即反击鲁军,两军交战于乾时(齐地),齐胜鲁败。乘兵胜之威,齐桓公胁迫鲁国杀掉了公子纠。齐桓公虽在其庶兄的血泊中巩固了权位。但对鲁国却一直怨恨难*,因此转年春便再次发兵攻鲁,进行军事报复和武力惩罚。本篇所记即是这次在鲁地长勺展开的战事。

  学生听读,把握字音。

  学生大声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句,并勾画出难词难句,以待讨论交流时解决。

  二人小组讨论交流,并记下不明白的语句,待全班讨论解决。

  学生提出不懂的词语或句子,教师鼓励其他同学给这位同学解说明白;同学们都不明白的地方,教师讲解。

  要求:(1)用现代白话复述;(2)复述要突出事件的重要环节和关键之处。

  本题一题三问,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从文字材料中提取、概括关键信息的能力。

  学生讨论交流

  2.关于详略

  课文剪裁详略得当。本文以曹刿为中心。详细描写了他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对于战争双方的对峙、交锋等则略写。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3、弱小的鲁国能战胜强大的齐国原因有:(1)战前准备充分。取信于民,这是保证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这是“人和”因素。(2)选择了有利的地点。长勺在鲁国,鲁国是反侵略战争,这是“地利”因素。(3)抓住了有利的反攻时机,待“彼竭我盈”之时,后发制人。抓住了恰当的追击时机,详察敌情,确证无埋伏时,乘胜追击,大获全胜。是“天时”因素。总之,鲁国取胜的原因,在于天时、地利、人和,最主要的是人和。

  同学们活动,理解词义,找出相应的成语。

  九、板书设计

  十、课后反思

《曹刿论战》教案2

  一、教学目标

  (一)认读生字,能准确朗读并背诵课文。

  (二)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会翻译课文。

  (三)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体会其中蕴涵的道理。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活动导引

  课前预*。要求如下:

  1.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生字并标记读音。

  2.读顺文,能够准确划分句子内部的停顿,流畅、清晰地朗读课文。

  3.读懂意,了解一些词语的句中义,并能够了解文章大意。

  导入新课:

  司马迁在《刺客列传》中记叙过曹刿的故事。曹刿即曹沫。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授,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于鲁。

  (出示文言,教师讲述故事大意)

  曹刿,不但勇力过人,而且智慧亦有过人之处。

  (二)诵读活动

  1.教师范读课文。

  活动策略:

  朗读时语速稍慢些,突出句子内的停顿,最大限度地便于学生理解课文。

  2.同桌或前后桌的两位学生为一组,互相听、读,诵读全文。

  诵读要求与策略:

  能准确、清晰地读文,能指出其他学生朗读中的失误与不足。

  (三)读文正音

  1.学生端坐,师生齐声朗读。

  2.请学生认读下列词语。

  曹刿 又何间焉 小信未孚 下视其辙 望其旗靡

  (四)读文欣赏

  1.请学生自读第1段,结合注释,翻译句子,了解大意。

  学生活动要求:

  同桌或前后桌的两位学生为一组,互相听、译。要能准确、清晰地读文;能指出对方朗读、翻译中的失误与不足。

  2.明确段中重要词语的解释。

  齐师伐我:伐,征伐、攻打。史称“春秋无义战”,这是对统治者而言的,追究这场战争的起因,鲁庄公也是不光彩的;但当齐国大军压境,就鲁国人民而言,奋起抵抗,反侵略的爱国意义就非常清楚了。

  曹刿请见:请,请求,动词。见,拜见,动词。

  肉食者:周代礼制规定,天子食用牛;诸侯*时食用羊,朔日(每月初一)才能食用牛;大夫*时食用猪、犬,朔日才能食用羊。这是当时生产力低下的必然结果。

  孟子说“七十者可以衣帛食肉”,可见当时,一般庶人很难吃到肉。

  所以,肉食者就指有官职的人,当政的人。

  肉食者鄙:鄙,鄙陋,相当于孤陋寡闻,这里指目光短浅。

  何以战:即“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以,介词,凭,用,靠。

  牺牲玉帛:这是四种祭神的供品,都是名词。牲,指牛、羊、猪。牺,指纯色的牛、羊、猪。帛,指丝织品。

  神弗福也:福,赐福,保佑,动词。

  忠之属也:这是忠于职守的一类事情。忠,竭力做好本分的事情。

  可以一战:就是“可/以之一战”,可以凭借这个条件与敌人打一仗。

  3.了解第1段对话的层次并背诵。

  学生活动策略:

  可以利用对话的形式,两个学生为一组,逐层练*背诵。

  先试背,

  教案《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曹刿论战》教案》,

  再齐背,还请学生有感情地背。

  4.小结第1段。

  (五)课堂小结

  运用对话的方法,围绕着“远谋”这条贯穿全文的线索组材。曹刿的“远谋”表现在,他使鲁庄公明白,战争的决胜条件是民心的向背。

  (六)课后作业

  1.熟读课文。

  2.背默第1段,熟记词语的含义及特殊用法。

  第二课时

  (一)活动导引

  1.请学生提问并回答重点语句的含义。

  2.背诵第1段。

  (二)诵读活动

  齐读第2、3段。

  (三)交流活动

  1.请学生自读第2、3段,结合注释,翻译句子。

  2.请学生明确字、词语的含义。

  公与之乘:乘,乘一辆战车。

  春秋时期,战车是方形的,大约宽3米,驾上马以后,全长也有3米左右,就是说一辆战车大约占9*方米的路面。

  车上有三个乘员。指挥战车的指挥人员(主帅或将),一个是右,也叫戎右,即车右,是保护指挥人员的;一个是御,也叫御戎,即御马驾车的人。

  每辆战车后一般跟有15名徒步的士兵。在主帅和各级将领的战车上,插旗安鼓。主帅车上插旗两面,一般将领车上只插一面,用以标志主将和各级将领所在的位置。鼓是铜制的,主帅击鼓,发出攻击的命令,各级将领闻声击响各自车上的鼓。在战鼓齐鸣的号令下,所有战车一起冲上前去,所有的徒步士兵也一起冲上去。

  公将鼓之:鼓,击鼓,动词。

  齐人三鼓:三鼓,击了三次鼓,文言中数词与名词直接连用,翻译时要将量词补充出来。

  3.探讨、交流第2、3段的内容要点。

  教师辅助策略:

  同桌为一组,交流意见并将文中内容进行概括。

  4.齐读第2、3段。

  5.背诵第2、3段。(出示背诵提示)

  学生活动策略:

  按照战斗的进程先试背,再齐背,然后请学生有感情地背。

  (四)提高升华

  曹刿是个有远谋的人,在长勺之战中表现了他的`战略思想和指挥才能;他认为战争胜利要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的拥护,战斗中要抓准战机,在“彼竭我盈”时反攻,在“辙乱”“旗靡”时追击。这就是曹刿的战术,是著名的以少胜多的“长勺之战”的取胜之道。

  但是,为什么作者要在战前写“其乡人”对他的劝阻?

  学生活动要求:

  沉思默想,调动积累,学生间相互提示、补充、丰富。

  (五)小结全文

  学生活动要求:

  能够概括本文主要内容,理清每一段的层次。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体会其中蕴涵的道理。

  教师辅助策略: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时引导、及时评价。

  (六)课后作业

  背默3、4两段。

  板书设计

  曹刿论战

  伐……战前,民心向背

  战……战中,抓准战机

  克……战后,有勇有谋

《曹刿论战》教案3

  复*目标:

  1、背诵、默写课文内容;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重点句子以及特殊句式;

  3、概括课文内容、主旨、人物形象及写作方法。

  复*重难点:

  目标2、3

  复*方法:

  学会总结 学会迁移 总结规律 举一反三

  教法:引导法、点拨法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

  导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回顾我们的文言文学*,每篇课文都是详说详解,耗费了很多精力,而真到考试时还是捉襟见肘,未必能得多少分,那么有没有比较省力又有效的复*方法呢?有,那就是善于总结、掌握规律,学会迁移,举一反三,达到以少记多的目的。这节课我们就以《曹刿论战》一课为例,尝试并掌握这种方法。

  二、介绍中考文言文

  ①中考对文言文要求:诵读古诗词,默写要背诵的古诗文;熟悉通假字,常见文言实词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性活用,了解重要文言虚词(之、于、而、以、为);能根据上下文正确解释词义;能把文中重要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阅读文言文,能理解基本内容。

  ②题型:词语意思的理解、翻译言文中重点句子、课文内容填空、简答。

  ③题量:4道小题

  ④分值:10分左右。

  确定本课的复*重点和复*方法:复*目标:背诵、默写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重点句子翻译以及特殊句式;概括课文内容、主旨、人物形象及写作方法。

  三、背诵课文

  方法:大声朗读,加深体会。出声背诵,巩固记忆。

  同桌相互背诵。

  四、积累重要实词和虚词

  提示学生考题来自书下注释和课后练*。学生根据提纲,自主复*,总结归纳。

  1、通假字 小惠未徧,“徧 ”通 “ ”,解释为

  2、理解古今异义词:牺牲;狱;可以;再;间;情;忠;鄙

  3、一词多义:

  总结文中的一词多义。如:故,信,请,之

  伐:十年春,齐师伐我 ( )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

  加:弗敢加也( ) 既加冠( )

  安:衣食所安( ) 安能辨我是雄雌( )

  4、词性活用

  神弗福也,“福” 名词作动词,赐福,保佑

  公将鼓之,“鼓”作名词作动词,击鼓进军。

  5、积累实词

  肉食者谋之 弗敢加也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望其旗靡

  五:重要语句的翻译

  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须忠实原文,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直、意译相结合。要学会必要的增、删、换、调,注意特殊句式。

  根据文言文与现代文的不同的特点,翻译时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加。文言文以单音节为主,而现代文则以双音节为主。有些文言实词的基本意义保留至今,只需在原词上加一个字,变成现代的双音节词。如:“远谋”译为“深谋远虑”。

  2、留。即文言文中沿用至今,古今意义相同的词语,以及人名、物名、地点、官名、书名、年号等专有名词可按原文予以保留。如:文中的“曹刿”“鲁庄公”等。

  3、换。即指文言文中有的词的意义,现在已改用其他词来表达,或者有的词虽然有的词还用,但已改变了意义,都要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词语。如: “小信未孚”,译为“这是小的信用,不会为人所信服”。

  4、省。即指文言文中的一些虚词,无法用相应的现代汉语来翻译,如果省略后不影响原义的可省去。如:“公将鼓之”的“之”,是助词,补足音节,可不译省去。

  5、调。即指文言文中某些特殊的句式,翻译时要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惯调整语序。如:“何以战?”是宾语前置句式,要翻译成“凭借什么”。

  6、补。文言文通常有省略主语、介词的宾语和量词等,所以翻译时,必须补出。

  如:“可以一战”,“以”后面省略了“之”,译时补出省略的“这一条件”。

  翻译以下语句: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3、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4、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5、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6、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7、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8、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六、理解内容,把握主旨、人物形象及写作方法

  1、本文借曹刿论战,论述什么样的道理?

  2、曹刿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

  3、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句子。

  4、文中的“将鼓”“将弛”表现了鲁庄公什么?“未可”“可矣”表现了曹刿什么?

  5、曹刿在第三鼓后才发动鲁军进攻的原因是什么?在齐军败退后不立即下令追击的原因是什么?

  6、曹刿选择有利于进攻的时机是哪句?把握有利于追击的时机是哪句?本文成语。

  7、从本文看弱国战胜强国的心要条件是什么?

  8、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战前曹刿与鲁庄公的的论战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曹刿的“远谋”又表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9、怎样评价曹刿和鲁庄公?

  10、作者是怎样安排详略的?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七:小试牛刀

  1、解释加横线的字 又何间焉 肉食者鄙 小惠未徧 小大之狱

  2、翻译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用原文回答:“忠之属也”具体指什么?

  4、举两个我国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5、鲁国获胜给你最深的一点启示是什么?

  八:中考演练

  (一)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二)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①者胜,上下同欲②者胜,以虞③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④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节选自《孙子·谋攻》)

  注:①用:使用。

  ②同欲:目标一致。

  ③虞:戒备,准备。

  ④将能而君不御:将帅有才能,国君不干涉。

  1、解释加横线的字。(2分)

  (1)公将鼓之 (

  2)既克,公问其故

  2、翻译(2分)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3、曹刿为什么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这表现了曹刿什么样的特点?(2分)

  4、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取得胜利印证了语段(二)中的一些说法,请选择其中一个简要说明。(2分)

  答案:1、(1)击鼓(1分) (2)战胜(1分) (共2分)

  2、我看见他们的车辙印混乱,望见他们的军旗倒下,所以追击他们(2分)

  3、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担心齐国有埋伏);表现了曹刿沉着、冷静、谨慎的特点(每问一分,共2分)

  4、①鲁庄公对曹刿言听计从,可谓“将能而君不御”

  ②鲁国君臣一心,可谓“上下同欲”

  ③曹刿在选择进攻和追击的时机上审时度势,可谓“知己知彼”(答出其中一个方面即可。若从其他角度回答,能言之有理也可。2分)

  九:结束语:

  现在我们面临的是双册课本考试,再有三个月,我们就要迎接中考,希望同学们能像本文中的曹刿一样,临危不乱、从容不迫地复*,做到胸有成竹,最后一鼓作气,取得满意的成绩。

《曹刿论战》教案4

  一、教学目标

  (一)认读生字,能准确朗读并背诵课文。

  (二)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会翻译课文。

  (三)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体会其中蕴涵的道理。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活动导引

  课前预*。要求如下:

  1.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生字并标记读音。

  2.读顺文,能够准确划分句子内部的停顿,流畅、清晰地朗读课文。

  3.读懂意,了解一些词语的句中义,并能够了解文章大意。

  导入新课:

  司马迁在《刺客列传》中记叙过曹刿的故事。曹刿即曹沫。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授,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于鲁。

  (出示文言,教师讲述故事大意)

  曹刿,不但勇力过人,而且智慧亦有过人之处。

  (二)诵读活动

  1.教师范读课文。

  活动策略:

  朗读时语速稍慢些,突出句子内的停顿,最大限度地便于学生理解课文。

  2.同桌或前后桌的两位学生为一组,互相听、读,诵读全文。

  诵读要求与策略:

  能准确、清晰地读文,能指出其他学生朗读中的失误与不足。

  (三)读文正音

  1.学生端坐,师生齐声朗读。

  2.请学生认读下列词语。

  曹刿 又何间焉 小信未孚 下视其辙 望其旗靡

  (四)读文欣赏

  1.请学生自读第1段,结合注释,翻译句子,了解大意。

  学生活动要求:

  同桌或前后桌的两位学生为一组,互相听、译。要能准确、清晰地读文;能指出对方朗读、翻译中的失误与不足。

  2.明确段中重要词语的解释。

  齐师伐我:伐,征伐、攻打。史称“春秋无义战”,这是对统治者而言的,追究这场战争的起因,鲁庄公也是不光彩的;但当齐国大军压境,就鲁国人民而言,奋起抵抗,反侵略的爱国意义就非常清楚了。

  曹刿请见:请,请求,动词。见,拜见,动词。

  肉食者:周代礼制规定,天子食用牛;诸侯*时食用羊,朔日(每月初一)才能食用牛;大夫*时食用猪、犬,朔日才能食用羊。这是当时生产力低下的必然结果。

  孟子说“七十者可以衣帛食肉”,可见当时,一般庶人很难吃到肉。

  所以,肉食者就指有官职的人,当政的人。

  肉食者鄙:鄙,鄙陋,相当于孤陋寡闻,这里指目光短浅。

  何以战:即“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以,介词,凭,用,靠。

  牺牲玉帛:这是四种祭神的供品,都是名词。牲,指牛、羊、猪。牺,指纯色的牛、羊、猪。帛,指丝织品。

  神弗福也:福,赐福,保佑,动词。

  忠之属也:这是忠于职守的一类事情。忠,竭力做好本分的事情。

  可以一战:就是“可/以之一战”,可以凭借这个条件与敌人打一仗。

  3.了解第1段对话的层次并背诵。

  学生活动策略:

  可以利用对话的形式,两个学生为一组,逐层练*背诵。

  先试背,

  教案《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曹刿论战》教案》,

  再齐背,还请学生有感情地背。

  4.小结第1段。

  (五)课堂小结

  运用对话的方法,围绕着“远谋”这条贯穿全文的线索组材。曹刿的“远谋”表现在,他使鲁庄公明白,战争的决胜条件是民心的向背。

  (六)课后作业

  1.熟读课文。

  2.背默第1段,熟记词语的含义及特殊用法。

  第二课时

  (一)活动导引

  1.请学生提问并回答重点语句的含义。

  2.背诵第1段。

  (二)诵读活动

  齐读第2、3段。

  (三)交流活动

  1.请学生自读第2、3段,结合注释,翻译句子。

  2.请学生明确字、词语的含义。

  公与之乘:乘,乘一辆战车。

  春秋时期,战车是方形的,大约宽3米,驾上马以后,全长也有3米左右,就是说一辆战车大约占9*方米的路面。

  车上有三个乘员。指挥战车的指挥人员(主帅或将),一个是右,也叫戎右,即车右,是保护指挥人员的;一个是御,也叫御戎,即御马驾车的人。

  每辆战车后一般跟有15名徒步的士兵。在主帅和各级将领的战车上,插旗安鼓。主帅车上插旗两面,一般将领车上只插一面,用以标志主将和各级将领所在的位置。鼓是铜制的,主帅击鼓,发出攻击的命令,各级将领闻声击响各自车上的鼓。在战鼓齐鸣的号令下,所有战车一起冲上前去,所有的徒步士兵也一起冲上去。

  公将鼓之:鼓,击鼓,动词。

  齐人三鼓:三鼓,击了三次鼓,文言中数词与名词直接连用,翻译时要将量词补充出来。

  3.探讨、交流第2、3段的内容要点。

  教师辅助策略:

  同桌为一组,交流意见并将文中内容进行概括。

  4.齐读第2、3段。

  5.背诵第2、3段。(出示背诵提示)

  学生活动策略:

  按照战斗的进程先试背,再齐背,然后请学生有感情地背。

  (四)提高升华

  曹刿是个有远谋的人,在长勺之战中表现了他的战略思想和指挥才能;他认为战争胜利要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的拥护,战斗中要抓准战机,在“彼竭我盈”时反攻,在“辙乱”“旗靡”时追击。这就是曹刿的战术,是著名的以少胜多的“长勺之战”的取胜之道。

  但是,为什么作者要在战前写“其乡人”对他的'劝阻?

  学生活动要求:

  沉思默想,调动积累,学生间相互提示、补充、丰富。

  (五)小结全文

  学生活动要求:

  能够概括本文主要内容,理清每一段的层次。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体会其中蕴涵的道理。

  教师辅助策略: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时引导、及时评价。

  (六)课后作业

  背默3、4两段。

  板书设计

  曹刿论战

  伐……战前,民心向背

  战……战中,抓准战机

  克……战后,有勇有谋

《曹刿论战》教案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能力目标

  1.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

  德育目标

  学*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1.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

  2.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品读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把握文意;理清思路,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齐鲁长勺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之一,让我们通过长于记述战争的《左传》去了解鲁国取胜的原因。

  二、解题

  1.《左传》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史记》和《汉书·艺文志》都认为它是孔子的同代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清代有的学者认为系刘歆改编。*人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根据各诸侯国史编成。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54年)。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2.关于历史散文体例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

  3.长勺之战背景简介

  本篇选文又题作“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这一战事发生在鲁庄公十年(前684),是齐桓公即位后向鲁国发动的第二次战争。

  前此两年,齐桓公(公子小白)与其庶兄公子纠曾进行过激烈的争夺君位的斗争。当时篡君夺位的公孙无知(齐襄公堂弟)已被杀,齐国一时无君,因此避难于鲁国的公子纠和避难于莒国的公子小白都争相赶回齐国。鲁庄公支持公子纠主国,亲自率军护送公子纠返齐,并派管仲拦击、刺杀公子小白。然而鲁国的谋划没有成功,公子小白已出乎意料地抢先归齐,取得了君位。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多媒体显示重点字音

  刿(guì) 又何间焉(jiàn) 鄙(bǐ)

  弗敢专也(fú) 小惠未偏(biàn)

  玉帛(bó) 小信未孚(fú)

  公与之乘(chéng) 辙(zhé)

  夫战(fú) 轼(shì) 旗靡(mǐ)

  (二)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根据朗读情况纠正浯调。如: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读出反对的意味)

  2、 小惠未偏,民弗从也。(读出否定的意味)

  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读出肯定的意味)

  4、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语调应舒缓、深沉,读出议论的语气)

  5、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有解说的意味,语调应低缓)

  (三)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句,并勾画出难词难句,以待讨论交流时解决。

  教师巡视各组,随时解答学生疑问,并收集共性问题以供全班讨论解决。

  (四)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帮助学生整理文言词语。

  1、重点词句

  (1)重点实词:间、信、孚、福

  (2)通假字:偏

  (3)古今异义词:鄙、牺牲、狱、可以

  (4)关于“肉食者”。肉食者:吃肉的人。“肉食”在当时与公膳制有关,公膳是对某种品位的官员在办公时间免费供给的一种膳食,按规定“大夫以上,食乃有肉”。因此“肉食者”是指古代享受公膳食肉待遇的大夫以上的官员,此处借指有权位的人。

  (5)重点句子:

  ①肉食者谋,未能远谋。

  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④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2、判断句式:有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译为“……是什么”和“……不是什么”。

  例如:忠之属也

  3、省略句式:有的省略主语,有的省略宾语,有的省略介词等等,翻译时要补出来。: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文言文翻译。须补出必要的成分,保持句意完整。

  4、倒装句式:按照现代汉语的常式是主-谓-宾顺序,但有的文言句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情况,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的顺序。

  例如:“何以战?” “ 战于长勺”(倒装)

  (五)选几位同学概述课文大意。

  1、课文的三个段落是按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各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段,叙述战前曹刿求见鲁庄公,通过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第二段,叙述齐鲁长勺之战的经过。

  第三段,战后曹刿论述战役取胜的原因。

  课文是按着战前准备、战争进行、

  战后总结的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

  2、换个角度:以人物活动为线索概括情节。

  曹刿:请见—问战—参战—论战

  庄公:迎战—备战—胜战—问故

  (六)分角色朗读。

  (七)学生根据思路提示背诵课文。

  四、布置作业

  1.*历史上有许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如巨鹿之战、马陵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官渡之战、城濮之战等。请收集一些这方面的文章阅读。

  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师生共同研读课文;品评人物刻画和情节安排艺术,鉴赏《左传》的艺术特色;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一、检查背诵

  二、研读课文

  思考:结合课文回答“肉食者鄙”的“鄙”表现在哪里?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里?纵观全文,弱小的鲁国能战胜强大的齐国原因有哪些?

  教师明确:

  1、“肉食者鄙”的“鄙”表现在:

  (1)战前准备阶段,鲁庄公的三答,借小惠赢得*臣的拥护,借小信赢得神灵的保护,表明他寄战胜的希望于身边的臣子、神,而不是百姓。这两点都被曹刿否定。在曹刿的启发下,庄公终于认识到人民的重要性,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2)战斗中,“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充分暴露了鲁庄公未察敌情,贸然进军,不懂军事。(3)战后,“既克,公问其故”,战胜了还不知什么原因,再次暴露“鄙”。

  2、曹刿的“远谋”表现在:(1)战前三问。说明他明白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这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2)战中能掌握将士心理,能观察敌情,把握战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三、品读课文,鉴赏《左传》的艺术特色。

  提问:请同学们谈谈对课文情节安排、人物塑造两方面的认识。并用“从……中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话。

  学生自由发言。成果展示:

  1.关于人物塑造

  (1)关于曹刿

  课文集中体现了曹刿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曹刿请见,表现他的爱国热情;曹刿问战,表现他的政治远见;曹刿参战,表现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曹刿论战,表现他过人的谋略。

  (2)关于鲁庄公

  课文集中体现了鲁庄公作为国君见识的“鄙”。鲁庄公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于求战,急于攻击,说明他军事上的无知。

  但鲁庄公不是一个*。鲁庄公备战见刿,三问三答,实事求是,虚心听意见;庄公作战用刿,亲自参与打仗,表现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庄公战后问刿,不因胜而白喜,表现他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

  综合以上,可以得出鲁庄公并非*,而是一位缺乏军事才能的明君。

  (3)关于比照映衬

  作者巧妙地运用比照映衬的手法,使曹刿的形象鲜明生动。以曹刿与“乡人”的对比突出曹刿抗敌御侮的责任感和护卫宗国的政治热忱。从曹刿与庄公的对比中,以庄公的驽钝、浮躁反衬曹刿的机敏、持重,一个出身下层而深谋远虑的谋士形象跃然纸上。

  五、拓展延伸解释下列加点词的词义,并说出相应的成语。

  齐师伐我 齐人三鼓 望其旗靡 小信未孚 惧有伏焉 夫大国,难测也 未能远谋 故克之 三而竭

  观其辙 故逐之

  明确,如:

  齐人三鼓——一鼓作气

  望其旗靡——所向披靡

  彼竭我盈——恶贯满盈

  小信未孚——不孚众望

  惧有伏焉——危机四伏

  故克之——克敌制胜

  三而竭——弹精竭虑 精疲力竭

  观其辙——南辕北辙 重蹈覆辙

  故逐之一——逐鹿中原 追亡逐北

  难测也——莫测高深 心怀叵测

  未能远谋——足智多谋 深谋远虑

  五、课堂小结

  本文以齐鲁长勺之战为背景,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生动刻画了曹刿作为卓越军事家富有远谋的特点,语言简练,情节详略得当,充分代表了《左传》的艺术成就,是《左传》中的名篇。

  六、布置作业

  1.《左传》语言十分精练。这跟所谓“史家笔法”有密切关系。试从文中举例说明这一特点。

  2、背诵课文

  《左传》分年记事,没有篇名。晋杜预把它按年代顺序分附在《春秋》后面,认为它是用史实来阐述《春秋》经义的。《春秋》记事非常简单,*乎大事年表,例如这篇课文所记之事在《春秋》中就只有一句话:“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左传》节文的标题,都是后人加的。

  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

  齐桓公即位后当即反击鲁军,两军交战于乾时(齐地),齐胜鲁败。乘兵胜之威,齐桓公胁迫鲁国杀掉了公子纠。齐桓公虽在其庶兄的血泊中巩固了权位。但对鲁国却一直怨恨难*,因此转年春便再次发兵攻鲁,进行军事报复和武力惩罚。本篇所记即是这次在鲁地长勺展开的战事。

  学生听读,把握字音。

  学生大声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句,并勾画出难词难句,以待讨论交流时解决。

  二人小组讨论交流,并记下不明白的语句,待全班讨论解决。

  学生提出不懂的词语或句子,教师鼓励其他同学给这位同学解说明白;同学们都不明白的地方,教师讲解。

  要求:(1)用现代白话复述;(2)复述要突出事件的重要环节和关键之处。

  本题一题三问,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从文字材料中提取、概括关键信息的能力。

  学生讨论交流

  2.关于详略

  课文剪裁详略得当。本文以曹刿为中心。详细描写了他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对于战争双方的对峙、交锋等则略写。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3、弱小的鲁国能战胜强大的齐国原因有:(1)战前准备充分。取信于民,这是保证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这是“人和”因素。(2)选择了有利的地点。长勺在鲁国,鲁国是反侵略战争,这是“地利”因素。(3)抓住了有利的反攻时机,待“彼竭我盈”之时,后发制人。抓住了恰当的追击时机,详察敌情,确证无埋伏时,乘胜追击,大获全胜。是“天时”因素。总之,鲁国取胜的原因,在于天时、地利、人和,最主要的是人和。

  同学们活动,理解词义,找出相应的成语。

  九、板书设计

  十、课后反思

《曹刿论战》教案6

  教学目标:

  1、认识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战前必须做好政准备——取信于民的道理,在作指挥上,必须重视士气、详察敌情、正确运用战略战术,善于掌握有利战机。

  2、了解作者及《左传》的有关常识

  3、掌握文中重点实虚词的含义及用法

  4、了解本文 以“论战”为中心,裁剪得当的写作手法

  5、分析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的形象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1、 在掌握重点字词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2、 熟读课文。

  教学重点:

  1、 在掌握重点字词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2、 熟读课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语:古今中外,军事家纵横捭阖、层出不穷,从创作《孙子兵法》的孙武到编著《孙膑兵法》的孙膑,从“幸甚至哉,歌以咏志”的曹操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诸葛亮,从“不世出”的拿破仑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漫步从头越”的*……这些名字,我们耳熟能详,可今天,我们要走进一名普通而又不*凡的老百姓——曹刿,他不是国君,却创造了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他不是军中大将,却有着主动请缨亲临沙场智慧的风范,他无愧于“*民军事家”的称号。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了解背景

  春秋初期,齐襄公政令无常,他的两个弟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分别逃到鲁国和莒国,齐襄公被杀后,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取王位,他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公子纠也在鲁国军队的护送下,回国抢夺王位,但被齐桓公打败。鲁庄公十年,齐桓公借口鲁国曾帮助过公子纠,举兵攻鲁,弱小的鲁国在长勺打败了入侵的齐国。

  相传鲁国史官左丘明在《左传》中解释了《春秋》记载的这次著名的“长勺之战”。下面我们了解《左传》。

  2、关于《左传》

  《左传》传说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编年体史书,保存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下二百多年间的许多史料。

  3、 给出重点字词,引导学生自读理解课文。

  (1)、重点字注音:

  guì móu jiàn bó zhé jié mǐ

  刿 谋 间 帛 辙 竭 靡

  (2)、重点词解释:

  齐师伐我——军队; 又何间焉——参与;

  肉食者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衣食所安——养;

  小惠未徧——同“遍”,遍及、普遍; 牺牲玉帛——指猪牛羊等祭祀品;

  神弗福也——赐福、保佑; 小大之狱——案件;

  忠之属也——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可以一战——可以凭借;

  公将鼓之——击鼓; 公将驰之——驱车(追赶);

  彼竭我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故克之——战胜。

  (3) 重点句式及词语:

  1、判断句式:

  ①忠之属也。

  ②夫战,勇气也。

  ③夫大国,难测也。

  (4)、古今异义的实词:

  古义 今义

  间: 参与 隔开, 不连接

  牺牲: 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为正义事业而舍弃生命

  狱: 案件 监狱

  可以: 两个词,意为“可以凭借” 一个词,表示可能或许可

  (5)、 重点句翻译: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何以战?

  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5、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6、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7、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8、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4、 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课文,注意句中停顿。

  5、整体感知

  文章以时间先后为顺序,记录了曹刿与鲁庄公在战前、战中、战后有关战争问题的讨论,即:

  第一段:战前(论战前的准备)

  第二段:战中(叙战争的过程)

  第三段:战后(论战生的原因)

  三:学生再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查找关于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了解本文 以“论战”为中心,裁剪得当的写作手法

  2、分析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的形象

  一、复*上节课内容

  1、长勺之战——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2、主要内容

  第一段:战前(论战前的准备)

  第二段:战中(叙战争的过程)

  第三段:战后(论战生的原因)

  二、演角色,品人物,释疑难

  师:大家已基本疏通了文意,我想由大家推荐两个同学来分别扮演鲁庄公和曹刿,将文中人物的对话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演一场课本剧。

  (学生推荐了三名女同学分别扮演同乡人、鲁庄公和曹刿。)

  师:这讲台既是鲁庄公的王宫,又是战斗时所乘的战车。这场课本剧分三个片断:请问——参战——释疑,每个片断我先说几句旁白,你们就开始演。

  (三名学生开始表演,赢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

  师:请同学们评一评这两位同学的表演。

  学生老师共同评论。

  教师设置问题提问:

  1、弱小的鲁国为什么呢取得战斗的胜利?

  (学生讨论,教师巡回)

  学生回答

  (1) 战争前做好准备

  (2) 战争中捉住时机

  2、针对学生的第(1)个答案,师问:在战前,鲁庄公针对曹刿的“何以战”提出了几个条件?

  学生回答:三个(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师问:曹刿认同哪一个条件?曹刿为什么仅凭鲁庄公提出的第三个条件,就肯定能与齐军作战?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鲁庄公按照实情断案,这是忠于职守,为民办实事,能够取得老百姓的信任和拥护。春秋时各国遇到大型战争时,仅凭常规部队是不够的,还必须大量地从老百姓中征兵,如果老百姓不拥护君主,他们就不会跟随君主去卖命的,正所谓:“君为舟也,民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曹刿深知这点。

  板书:战前——取信于民

  师问:如果你是鲁国的子民,你会去打仗吗?

  学生回答:愿意

  师说:看来,鲁庄公的取信于民收到了效果。

  3、针对学生的第(2)个答案,师说:那好,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到战国战场,看一看仗是怎么打的?

  师问:曹刿为什么要等到“齐人三鼓”后才让鲁庄公击鼓进军?我们能不能从文中找出解释的文字?

  (学生阅读文章,从第三段中找到了对应的解释文字,并大声读了出来。)

  师:这表现了曹刿善于捕捉战机,他在战中捕捉到哪两个战机?同学们能不能用文中词语概括出来?

  学生:曹刿抓住了“彼竭我赢”之时进行进攻,抓住“辙乱旗靡”之时进行追击,可以看出曹刿谨慎小心,深谋远虑。

  (教师板书:战中——捕捉战机,战后——分析胜因)

  4、分析曹刿的形象

  (紧承上面分析)师说:很好,说出了曹刿是一个谨慎小心,深谋远虑的人,除了这些,你认为曹刿还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爱国,有胆有识,非凡的战略思想,卓越的军事才能。等等,学生言之有理即可,但要自圆其说。

  5、分析鲁庄公的形象

  学生甲回答:善于用人,善于纳谏,是个明君。

  学生乙回答:*,身为君王却不懂得打仗。

  学生丙回答:是个明君,虽不懂打仗,但他能为老百姓办实事,忠于职守。

  教师小结:鲁庄公是个*庸的国君,他把战争的胜利时候先寄托在实行“小惠”上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他急切迎战,说明他军事上无知。但是他善于用人,善于纳谏,说明他与*还是有区别。

  6、师:我们已经认识了曹刿,鲁庄公,现在如果你们是左丘明,也写一篇关于长勺之战的文章,你们会怎么写?师引导。

  生:写战争场面。

  师:那本文是怎么写的?

  生;主要写论战。

  师:抓住了文题,强调论字。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生:不语。

  师:本文的主角是谁?

  生:曹刿。

  师:看黑板。曹刿有哪些特点?

  生:谨慎小心,深谋远虑等等。

  师:看来这么写是有意突出曹刿的吗/

  生:是。

  三、学生再次朗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请学生发挥想象,结合课文第二段,详写战斗过程。

  教学反思:

  我开的公开课是本文的第二课时。

  在这一课时里,我尝试了“学生问题教学法”。问题本应学生自己提出来,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还是保守的自己提出来,所以,课还是略显传统。但在学生回答时,例如围绕曹刿、鲁庄公的人物形象上,我对学生的质疑、回答进行了肯定,然后引导他们从文中找依据来争论,这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阅读体验,同时又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这节课的教学,我有许多不足之处,尤其是面对学生课堂上临时生成的问题,我的引导有时略显生硬。有时会将学生硬拽到自己预设的轨道上来的感觉。当课堂生成与教学预设不一致时,教师随机应变,相机点拨,顺势引导的功夫,我是要千锤百炼,不断提高的。

  总之,不管是成功,还是不足,这节课给我的收获太大了,有自信,有启发,有冷静的审视,有更多的思考,它将使我在语文教学艺术的探索之路上饶有兴趣地走下去。


《曹刿论战》教案6篇扩展阅读


《曹刿论战》教案6篇(扩展1)

——曹刿论战教案6篇

曹刿论战教案1

  学*目标:

  1、深入钻研课文,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以及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2、学*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和选择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3、了解判断句、倒装句和省略句的用法;解释“牺牲”“狱”“间”等古今异义的词。

  4、借助课文注释及词典读懂课文内容,并掌握文中对句意表达起关键作用的实词。

  5、从立意、选材、表现手法等角度分析理解课文,为与下文的比较阅读作准备。

  教学重难点:

  1、抓住“论”的特点来记叙战争,论作战前取信于民,战争中掌握战机是本篇的重点。

  2、因为我国古代记载史实常与史论结合起来,所以此文虽是一篇记叙文,但又以“论”为中心。这是教学中的难点。

  教学主要过程:

  一:正读(所谓“正读”,就是在课文教学之初、学生朗读课文之后,教师纠正读音,纠正语调。)导入: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淝水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巨鹿之战等导入。

  1、个读、齐读课文。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应读出“反对”的语气。

  ②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应读出“否定”的语气。

  ③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应读出“肯定”的语气。

  ④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应读出“议论”的语气。

  ⑤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应读出“解说”的语气。

  2、再读课文。

  二、点读课文:所谓“点读”,就是从课文朗读转向阅读课文注释,要求学生“点”着课文注释,一个一个地读。)

  1.要求同学们认真点读课文注释。

  2.学生质疑问难,老师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3.教师点出应该重点理解的10个词:鄙 安 加 信 孚 狱 绩 轼 焉 靡

  4.学生边读课文边温*对课文注释的理解。

  5.再朗读课文。

  三、译读(所谓“译读”,就是同学们自读课文,自译课文,读读译译,译译读读。)

  1.各人自读自译。

  2.男生读课文,女生译课文,读一句译一句。

  3.女生读课文,男生译课文,方法同上。

  教师听学生的读与译,指出译得不当之处。再请同学们质疑。

  四、品读

  1、、这篇文章有几条线索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2、第一自然段:鲁庄公认为要作哪几方面的准备呢

  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曹刿论战教案2

  科目:

  九年级语文

  设计人:

  董文玉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左传》文学常识,了解文言词句和文言实词的古今异义;了解鲁国以弱胜强的原因。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对话描写,分析曹刿和鲁庄公这两个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人心向背的重要性,学*曹刿机智沉着、敢于以弱胜强的精神。

  第三教时

  一、学生表演自编话剧。

  分三大组进行。

  二、教师适当点评。

  探究:

  一、对“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应怎样理解?

  二、怎样评价鲁庄公?

  作业:

  1、思考文后练*。

  2、背诵课文。

  课后反思:

  教材分析:

  曹刿论战记叙了鲁庄公十年春天,齐鲁在长勺作战的故事。齐强鲁弱,鲁国处于防御地位。曹刿向鲁庄公献策,在长勺之战中帮助鲁庄公采取正确的策略,终于战胜了强齐,成为*战争史上弱军战胜强敌的著名战例。

  重难点:

  鲁国战胜齐国的原因。

  曹刿、鲁庄公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预*、展示、反馈。

  教学时间:三教时。

  第一教时

  指导预*:

  1、师生制定目标。

  2、题目解说。

  3、作品简介。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它是一部古代编年体史书。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记叙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250余年历史,包括各诸侯国政治、军事、外交、文化诸方面情况。

  4、完成学案设计内容。

  作业:

  熟读课文,编成话剧,下节课展示。

  第二课时

  一、学生展示预*成果。

  教师指导:

  师:军队。公:鲁庄公。曹刿(ɡuì)。间(jⅰàn)。鄙(bǐ)何以战:凭借什么作战,以何战。以,凭、靠。

  异义词:牺牲:古义,古代祭祀用的祭品。今义:指为了国家或他人而舍弃自己的利益乃至生命。

  狱:古义指案件,今义指关押犯人的处所。

  句式:

  可以一战:省略句,即可以(之)一战。可,助动词,可以。

  二、主题归纳:

  本文通过写曹刿对长勺之战的论述以及弱鲁战胜强齐的史实,表现了曹刿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说明了只有取信于民和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把握好作战时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三、结构图解:

  求见公将战(主动关心)

  乡人劝(爱国热情)

  论何

  以战

  (作战

  思想)衣食分人-小惠-神弗福

  分析祭品弗加-小信-神弗福

  断案以情-忠之属-取信于民政治远见

  鼓-未可-齐人三鼓-可-齐师败绩

  曹从战指挥

  刿驰-未可-齐人三鼓-可-遂逐齐师

  论能战胜敌一鼓作气---彼竭我盈---故克(抓战机)

  战(战术思想)

  大国难测---辙乱旗靡—故克(果断)

  军事思想

  作业:配套练*1——6题。

  董文玉

曹刿论战教案3

  学*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能正确翻译句子。

  2、学*曹刿铁肩担道义,中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学*重点: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能正确翻译句子。

  学*难点:学*曹刿铁肩担道义,中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讲解。

  知识链接:

  齐国在今山东省东北部,面临大海,是周王朝开国功臣姜尚(齐太公)的封国。都城设在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疆域最初只在今山东北部,东与纪、莱,西南与鲁,北与燕、卫为临。周公旦摄政时,三监作乱,淮夷叛周,周公命令姜太公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齐由此有了征伐权,成为周王朝东方大国。

  周代鲁国都城遗址在山东省曲阜市区。周成王封周公旦长子伯禽于鲁,建都于此。到鲁顷公二十四年(公元前249),鲁亡于楚,历时900余年,是周王朝各诸侯国中沿用时间最长的都城之一。西汉景帝三年 (公元前154)封子刘余为鲁王,都此,直至汉末。

  一、预学思考:

  1、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意。

  曹刿( ) 又何间焉( ) 鄙( ) 徧( )

  玉帛( ) 登轼( ) 辙( ) 盈( )

  靡( )

  2.翻译下列句子。

  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④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⑤一鼓作气,再三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⑥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帮逐之。

  3、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清脉络,分层并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 ):

  第二部分:( ):

  第三部分:( ):

  4、在疏通文意,理清脉络的基础上试着背诵课文。

  二、导学流程:

  1.情景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抗日战争是世界*代史上典型的以弱胜强的战争。大家知道贫穷落后的*为什么能战胜科技先进、经济发达的日本吗?我们是正义的,反侵略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以**为代表的军民团结一心,共同抗日。在春秋战国时,也有一场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那就是齐鲁长勺之战,那么长勺之战鲁国取胜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今天就来学*《曹刿论战》,从中探究它的原因。

  2.听录音,整体感知。

  首先请同学们听录音,注意句子的节奏。

  3、同学们再读,注意圈出不懂翻译的字词和句子,然后和同学交流,教师点拨。

  4、在疏通文意,理清脉络的基础上,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曹刿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

  ②鲁庄公认为战前的准备是什么?曹刿又是如何评价他的准备的?

  ③在战争中,曹刿是怎样帮助鲁庄公选择反攻时机的?

  ④鲁国获胜后,“公问其故”,曹刿的解释分几层意思?

  5、细读全文,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文作者是怎样安排详略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②曹刿与乡人的对话,表现了曹刿什么样的品质?

  ③“既克,公问其故”一句在文中是否能够删去?(有什么作用?)

  ④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

  ⑤长勺之战取胜的两个关键原因是什么?

  ⑥鲁庄公真的很鄙吗?

  三、点拨精讲

  ①本文作者是怎样安排详略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本文以曹刿为中心,详细描述了他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对于战争双方的交锋对峙等略写。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②曹刿与乡人的对话,表现了曹刿什么样的品质?

  【曹刿虽身份低微,却能关心国家大事,为国事深谋远虑,体现了他对国家的高度责任感和爱国热情。】

  ③“既克,公问其故”一句在文中是否能够删去?(有什么作用?)

  【不能删。这一句在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再次表明鲁庄公“肉食者鄙”。】

  ④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

  【①“齐师伐我”鲁庄公在没有准备下就将迎战②在“曹刿请见”问及作战条件时,庄公把希望寄托在大官和神灵的身上③战中他不观战况,不解敌情就要进攻④战胜后却不知原因】

  ⑤长勺之战取胜的两个关键原因是什么?

  【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

  ⑥鲁庄公真的很鄙吗?

  【“不鄙”表现在①广开言路,礼贤下士②尽职尽责,取信于民③知人善用,用人不疑④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四、延伸拓展:

  称肥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当时*北方的前秦欲灭南方的东晋,并于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苻坚亲率步兵60万,骑兵27万,以弟苻融为先锋,于八月大举南侵。谢安临危受命,以谢石为前线大都督,谢玄为先锋,并谢琰、桓伊等人,领8万兵马,分三路迎击前秦军。十一月,谢玄遣刘牢之以5千精兵奇袭,取得洛涧大捷,秦军折损10名大将,5万主力。十二月,双方决战淝水,谢玄、谢琰和桓伊率领晋军7万战胜了苻坚和苻融所统率的前秦15万大军,并阵斩苻融。淝水之战以晋军的全面胜利告终,然而,晋军的胜利并非因其军队较秦军精良,而是胜在秦军过于轻敌以及传令系统不够完善,当时两军太过靠*淝水岸边,两方无法于陆地上作战,恐将形长期的消耗战,晋军遂要求对方稍微后退以便双方交战,苻坚不顾将领反对下令后退,由于秦军人数过多,导致误传军令,后方军队一退不可收拾,军阵涣散,晋军这才借机趁乱进攻取胜。

  五、小结:1、翻译 2、几个问题 3、朗读背诵

曹刿论战教案4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学会翻译文言文。

  3.理解文章大意和写作特色。

  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学会翻译文言文。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大意和写作特色。

  教学步骤

  (体现教学内容,教学问题设计,时间安排,板书设计,学法指导,作业布置和预*等)

  一、预*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刿(gui4)孚(fu2) 辙(zhe2) 轼(shi4遂(sui4)盈(ying2 ) 靡(mi3) 玉帛(bo2) 鄙(bi3)

  2.查字典,对照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左传》(左传)传说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根据鲁国史料编写的编年体史书。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L止于鲁悼公四年前453年)人记载这一时期(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J交、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2.长勺之战的背景

  齐国襄公无道,在位时发生内乱。襄公兄弟多人,公子纠的母亲是鲁国人,他就逃到鲁国,公子小白则逃奔到莒。庄公8年(前686年秋,齐国人杀死襄公,立公子无知,庄公9年(前685年〕无知又被人杀死。于是,纠和小白争着回国。小白设计先到,做了国君,就是鼎鼎大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齐国要杀公子纠,在乾…qian2时(地名)打败鲁军,并再次威胁鲁国,要求鲁国杀公子纠。纠被杀后,齐军就出动,在长勺与鲁军会战。当时齐强鲁弱,但最终鲁军胜利,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

  三、正课 1.朗读课文.要求读准语音,注意节奏和重音,读得流畅,有感情。

  2.请学生翻译第二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十年春】鲁庄公十年的春天。(提示:凡时间,不必强记年号,也不必换算成公元纪年)

  【伐】攻打。【我】《左传》是根据鲁史写的,所以称鲁国为“我”。【请]请求。【见】接见。

  【肉食者】吃肉的人,指居高位、得厚禄的人。【间】jian4,参与。

  【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何以战】就是“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以,介词,凭,靠。

  【安】有“养生”的意思。 【弗】不。 【专】独自专有。

  【必以分人】就是“必以之分人”,一定把(它)分给用人。人,这里指的是一些臣子。

  【对】指臣对君说话。 【偏 同“遍”,遍及。

  【牺牲玉帛】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指猪、牛、羊等祭品。帛,丝织品。

  【加】虚夸,这里是说以少报多。 【信】信实,意思是对神说实话。

  【孚】为人所信服。 【福】动词,赐福,保佑。

  【狱】案件。 【虽】即使。

  【察】(—一)明察,弄清楚。 【情】实情。

  【忠之属也】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人 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属,类。

  【可以一战】就是“可以之一战”,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请】请让我【从】跟随,跟从。

  3.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字词的解释。

  【乘】乘坐一辆战车。

  【长勺】鲁国地名。

  【鼓】动词,击鼓进军。

  【败绩】大败。

  【驰】驱车(追赶)。

  【辙】车轮滚过地面所留下的痕迹。

  【拭】古代车子前边的横木,供乘车人扶手用。

  【遂】于是,就。

  【逐】追赶,这里有追击的意思。

  4.请学生翻译第3段,注意以下字词的解释。

  【既克】已经战胜。既,副词。

  【故】原因,缘故。

  【夫】句首发语词,表示议论或说明,没有实在意义。

  【作】振作。

  【再】第二次。

  【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测】推测,估计。

  【伏】埋伏。

  【靡】倒下。

  5.请学生全文翻译。

  6.朗读课文,争取当堂背诵。

  四、小结

  1.古今词语

  伐:古义:讨伐,攻打; 今义:砍伐

  间:古义:参与 ; 今义:中间

  鄙:古义:鄙陋,目光短浅;今义:卑鄙

  牺牲:古义:指猪、牛、羊等祭品;今义:为了正义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

  加:古义:虚夸,以少报多;今义:增加

  信:古义:信实,诚实; 今义:书信

  狱:古义:案件; 今义:监狱

  虽: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再:古义:第二次 今义:表示事情或行为重复

  忠:古义:尽力做的本分的事;今义:忠诚

  2.词性活用

  福:名词用为动词 赐福 神弗福也

  鼓:名词用为动词 击鼓进军 公将鼓之

  3.通假字

  编:同“遍”,遍及 小惠未偏

  4.一词多义

  请:1。请求 曹刿请见;2。请让我 战则请从

  从:1。跟随 战则请从;2。服从 民弗从也

  故:1。缘故、原因 公问其故;2。所以 故克之

  5.虚词

  以:1。凭 何以战;2。把 必以分人

  之:1。代词 指这件事 肉食者谋之

  2。助词 的 小大之狱

  3。代词 他,指曹刿 公与之乘

  6.句式

  1)判断句:夫战,勇气也。作战(是靠)勇气的。

  2)省略句:再而衰 第二次(击鼓进军X土气)衰弱了。

  3)倒装句:何以战 凭借什么作战?

  五、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课后练*二

曹刿论战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战前必须作好政治准备。

  2、要善于把握有利时机。

  3.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并联系实际进行思想教育,培养青少年机智沉着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古今义不同的实词及“夫”的用法和判断句式。

  2.记叙战争的方法及剪裁上详略恰当的特点。

  3、背诵全文主。

  三、教学课时:

  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战争,其中有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像三国时曹操击败袁绍的官渡之战,孙刘联军大败曹操的赤壁之战,东晋谢安、谢石、谢玄等人使北方前秦苻坚统率的百万大军感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淝水之战,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而发生在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之间的长勺之战尤其受到了*同志的称赞。*同志在《*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长勺之战是“*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今天我们学*《曹刿论战》这篇课文就是谈论长勺之战的。通过学*,我们可以理解在长勺之战中,弱小的鲁国为什么能战胜强大的齐国,曹刿的战略思想是什么,它对我们有哪些启发。

  二、解题

  ①《左传》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情况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孔子写的鲁国历史《春秋》所编。由于《春秋》记事过简,*于大事年表,一般人难以读懂,而《左传》叙事较为详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面貌,又为《春秋》作了较为详备的注释,所以后人又称《左传》为《左氏春秋》。《左传》保存了重要的历史史料,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同时,它又善于剪裁,叙事清晰,描写人物生动,又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②课文谈论的是古代战争故事。这次战争发生的时间是春秋初期,交战双方是强大的齐国和弱小的鲁国。交战地点是鲁国的长勺,所以史称长勺之战。发生战争的原因是齐襄公时,政令无常,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分别逃到莒国和鲁国避难。后来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所杀,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得王位,称为齐桓公。后来鲁国也送公子纠回齐国争夺王位,结果被齐桓公打败,齐桓公逼鲁庄公杀掉公子纠。鲁庄公十年(前684年)齐桓公又借口鲁国曾经帮助公子纠与他争夺齐国君位,再次举兵攻鲁,两军战于鲁国长勺,结果弱小的鲁国战胜了入侵的强大的齐国。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给下面的字注音:

  刿(guì) 又何间焉(jiàn) 鄙(bǐ) 弗敢专也(fú) 小惠未编(biàn) 玉帛(bó)

  小信未孚(fú) 公与之乘(chéng) 辙(zhé) 轼(shì) 旗靡(mǐ)

  2、引导学生对照注释疏通,提出问题。理清课文大意,复述课文内容。

  重点词句

  1.加点词的古今义:

  (1)肉食者鄙。

  (2)又何间焉。

  (3)牺牲玉帛。

  (4)大小之狱。

  2.判断句式:有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译为“……是什么”和“……不是什么”。

  忠之属也

  3.省略句式:有的省略主语,有的省略宾语,有的省略介词等等,翻译时要补出来。

  可以一战

  4.倒装句式:按照现代汉语的常式是主—谓—宾顺序,但有的文言句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情况,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的顺序。

  “何以战?” 战于长勺(倒装)

  重点句子:

  肉食者谋,未能远谋。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分角色朗读:

  第二课时

  一、分析课文

  一)、第一段

  1、 “齐师伐我”的“伐”是什么意思?齐国军队为什么要“伐”鲁国呢?

  补充介绍历史背景: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被连累,离开齐国避祸。公元前685年,齐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住在鲁国的公子纠和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都抢着赶先回国,想做国君。鲁庄公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抢先赶回齐国,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起兵迎击。当时齐强鲁弱,鲁军大败,齐桓公胁迫鲁庄公杀了公子纠。从此两国结下深仇大恨。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再次兴兵攻鲁,战于长勺。从历史背景得知齐师兴兵完全属于侵略行为,所以“伐”应译为“侵犯”。

  2、曹刿的身分怎样?

  明确:从“其乡人曰”句中我们能推知曹刿的身分为普通老百姓,没有官位,属爱国君子吧,“位卑未敢忘忧国”。

  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句中的“肉食者”指什么?

  明确:“肉食者”,吃肉的人。“肉食”在当时与公膳制有关。公膳是对某种品位的官员在办公时间免费供给的一种膳食。按规定“大夫以上,食乃有肉”。因此,“肉食者”,是指古代享受公膳食肉待遇的大夫以上官员,一般称为“肉食者”,用以借指有权位的人。

  4、“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的“远谋”二字是此文的关键,贯穿全文。从曹刿的这句话里可见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明确:从曹刿的对答中反映曹刿关心国家大事和深谋远虑的品质。

  5、“何以战”这三个字唤起下文分析战争的条件,突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鲁庄公认为要作哪几方面的准备呢?

  明确:三方面:

  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6、对于这三方面的准备,曹刿是如何回答的?为什么第三个准备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明确: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本段末句“战则请从”,不仅写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而且注意实际作战中的战略战术。文章也以此作为过渡,转入下文写他临阵参战指挥。

  小结:第1段,写的是曹刿请见,论战前准备,显示了曹刿热爱自己国家、深谋远虑的品质以及鲁庄公“勇于纳谏”的胸怀。

  二)、第2段

  1、作战地点选在哪里?

  明确:长勺(“战于长勺”是个状语后置句),在鲁国境内,地理条件对鲁国有利。

  2、曹刿是怎样帮助庄公选择时机的呢?

  明确:战斗刚开始,不待齐军疲倦,庄公就急于出战(“公将鼓之”;“鼓”,名词作动词,“击鼓”);当鲁军刚获胜,庄公又急于去追击(“公将驰之”),曹刿又阻止了庄公的过急行动。他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的时机,要根据双方的士气和实力的变化作出正确判断。曹刿的两个“可矣”,使得战争出现“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的大好形势。

  (4)小结:第2段叙述的是曹刿指挥作战的情况,作战的过程写得非常简略,突出写了曹刿“谋”的作用,为下文“论战”打下伏笔。曹刿临阵从容,胸有成竹,善于掌握时机,所以才击败敌人,获得战争胜利。

  三)、第3段

  (1)鲁国获胜后(“既克”),“公问其故”的“故”是什么意思?

  明确:缘故,“攻击”的缘故和“追击”的缘故。

  (2)曹刿是如何回答的?

  明确:有两层意思:

  一层说明为什么要选择“齐人三鼓”(“彼竭”)的时机进行攻击。“夫战,勇气也”(这是个判断句,“也”表示判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和“三”后面省略“鼓”),“彼竭我盈,故克之”(敌方的勇气已经消失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我们打败了敌人)。“彼竭我盈”四个字高度概括了进攻时的最佳战机。

  一层解释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看到敌人“辙乱”“旗靡”才追击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夫”,发语词,议论或说明时,用在句子开头,没有实在意义)。可见曹刿考虑问题周到,行动谨慎,观察仔细,善于抓住时机,故而夺取了战争胜利。

  (3)小结:第3段写曹刿论述战胜齐国的原因。

  二、归纳总结全文

  1、归纳中心思想。学生讨论后明确:本文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2、题目为“曹刿论战”,这是一篇记叙文还是议论文?明确:这是一篇记叙文,但全文以“论”为中心。第1段记叙论战前政治准备的内容;第2段记叙战斗经过;第3段通过“叙”来“论”战争胜利的原因。

  三、背诵课文。

曹刿论战教案6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学会翻译文言文。

  3.理解文章大意和写作特色。

  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学会翻译文言文。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大意和写作特色。

  教学步骤

  (体现教学内容,教学问题设计,时间安排,板书设计,学法指导,作业布置和预*等)

  一、预*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刿(gui4)孚(fu2) 辙(zhe2) 轼(shi4遂(sui4)盈(ying2 ) 靡(mi3) 玉帛(bo2) 鄙(bi3)

  2.查字典,对照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左传》(左传)传说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根据鲁国史料编写的编年体史书。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L止于鲁悼公四年前453年)人记载这一时期(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J交、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2.长勺之战的背景

  齐国襄公无道,在位时发生内乱。襄公兄弟多人,公子纠的母亲是鲁国人,他就逃到鲁国,公子小白则逃奔到莒。庄公8年(前686年秋,齐国人杀死襄公,立公子无知,庄公9年(前685年〕无知又被人杀死。于是,纠和小白争着回国。小白设计先到,做了国君,就是鼎鼎大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齐国要杀公子纠,在乾…qian2时(地名)打败鲁军,并再次威胁鲁国,要求鲁国杀公子纠。纠被杀后,齐军就出动,在长勺与鲁军会战。当时齐强鲁弱,但最终鲁军胜利,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

  三、正课 1.朗读课文.要求读准语音,注意节奏和重音,读得流畅,有感情。

  2.请学生翻译第二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十年春】鲁庄公十年的春天。(提示:凡时间,不必强记年号,也不必换算成公元纪年)

  【伐】攻打。【我】《左传》是根据鲁史写的,所以称鲁国为“我”。【请]请求。【见】接见。

  【肉食者】吃肉的人,指居高位、得厚禄的人。【间】jian4,参与。

  【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何以战】就是“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以,介词,凭,靠。

  【安】有“养生”的意思。 【弗】不。 【专】独自专有。

  【必以分人】就是“必以之分人”,一定把(它)分给用人。人,这里指的是一些臣子。

  【对】指臣对君说话。 【偏 同“遍”,遍及。

  【牺牲玉帛】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指猪、牛、羊等祭品。帛,丝织品。

  【加】虚夸,这里是说以少报多。 【信】信实,意思是对神说实话。

  【孚】为人所信服。 【福】动词,赐福,保佑。

  【狱】案件。 【虽】即使。

  【察】(—一)明察,弄清楚。 【情】实情。

  【忠之属也】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人 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属,类。

  【可以一战】就是“可以之一战”,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请】请让我【从】跟随,跟从。

  3.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字词的解释。

  【乘】乘坐一辆战车。

  【长勺】鲁国地名。

  【鼓】动词,击鼓进军。

  【败绩】大败。

  【驰】驱车(追赶)。

  【辙】车轮滚过地面所留下的痕迹。

  【拭】古代车子前边的横木,供乘车人扶手用。

  【遂】于是,就。

  【逐】追赶,这里有追击的意思。

  4.请学生翻译第3段,注意以下字词的解释。

  【既克】已经战胜。既,副词。

  【故】原因,缘故。

  【夫】句首发语词,表示议论或说明,没有实在意义。

  【作】振作。

  【再】第二次。

  【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测】推测,估计。

  【伏】埋伏。

  【靡】倒下。

  5.请学生全文翻译。

  6.朗读课文,争取当堂背诵。

  四、小结

  1.古今词语

  伐:古义:讨伐,攻打; 今义:砍伐

  间:古义:参与 ; 今义:中间

  鄙:古义:鄙陋,目光短浅;今义:卑鄙

  牺牲:古义:指猪、牛、羊等祭品;今义:为了正义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

  加:古义:虚夸,以少报多;今义:增加

  信:古义:信实,诚实; 今义:书信

  狱:古义:案件; 今义:监狱

  虽: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再:古义:第二次 今义:表示事情或行为重复

  忠:古义:尽力做的本分的事;今义:忠诚

  2.词性活用

  福:名词用为动词 赐福 神弗福也

  鼓:名词用为动词 击鼓进军 公将鼓之

  3.通假字

  编:同“遍”,遍及 小惠未偏

  4.一词多义

  请:1。请求 曹刿请见;2。请让我 战则请从

  从:1。跟随 战则请从;2。服从 民弗从也

  故:1。缘故、原因 公问其故;2。所以 故克之

  5.虚词

  以:1。凭 何以战;2。把 必以分人

  之:1。代词 指这件事 肉食者谋之

  2。助词 的 小大之狱

  3。代词 他,指曹刿 公与之乘

  6.句式

  1)判断句:夫战,勇气也。作战(是靠)勇气的。

  2)省略句:再而衰 第二次(击鼓进军X土气)衰弱了。

  3)倒装句:何以战 凭借什么作战?

  五、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课后练*二


《曹刿论战》教案6篇(扩展2)

——曹刿论战读后感6篇

  “曹刿论战”的故事众人熟知,曹刿是个公元前684年长勺之战中光彩照人的角色,他的毛遂自荐精神,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把握战机的卓越才能,确实令人敬佩。然而,这场战斗中的令一位重要人物鲁庄公却往往被人们忽视,对此我一直有几分不*。试问,如果当年不是他启用人才,使曹刿的军事思想得以施展,才能得以发挥,鲁国能取得此战的胜利吗?

  今日,重读《曹刿论战》对鲁庄公更有五赞。

  一、赞鲁庄公广开言路,使一乡野草民也能参与论战。

  二、赞鲁庄公面对曹刿“肉食者鄙”的刺耳批评,“小惠未”、“小信未孚”的尖锐意见,仍能虚怀若谷,为才是用。

  三、赞鲁庄公敢于亲临前敌,“战于长勺”、“与之乘”,在战斗中又甘当配角,让能人执掌令旗。

  四、赞鲁庄公没有被“齐人三鼓”的势头吓懵,用人决心坚定,不收回成命,不打退堂鼓,不干扰能人的作战部署。

  五、赞鲁庄公善于总结经验,“既克”之后能“问其故”,向内行请教,学*战争的规律,提高自身才干。

  在人才层出不穷的今天,鲁庄公的所作所为不是使人倍觉敬佩吗?

  为今朝众多的“曹刿”呼吁:希望有更多的“鲁庄公”。

  《曹刿论战》选自左丘明的《左传》。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不是记叙这 次战役的进程,而是记录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它生动地说明:政治上取信 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战机,是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关于 曹刿,课文集中体现了他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而关于鲁庄公,课文集中体现了鲁庄公作为国君见识的“鄙 !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

  他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曹刿论战”的故事可能大家都听说过。曹刿,这位公元前684年长勺战场上的主角,他的毛遂自荐精神和把握战机的卓越才能,历来为世人称道。然而,人们却忽略了这场战争中的另一个人物鲁庄公,对此,我很有几分不*。试问:如果不是他大胆启用贤才,曹刿的军事思想能得以实施吗?鲁国能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吗?

  今曰重读《曹刿论战》,我对鲁庄公有五赞:一赞鲁 庄公广开言路,使一介草民曹刿得以参与“论战” ;二赞 鲁庄公面对曹刿“肉食者鄙”的批评和“小惠”、“小 信”的刺耳意见,仍能虚怀若谷,唯才是用;三赞鲁庄 公不高高在上,而是亲临一线,深入实际,“战于长勺”,并能甘当配角,让有能者“掌旗”;四赞鲁庄公不被“齐人三鼓” 势头吓蒙,用人决心坚定,不打退堂鼓,不 扰乱能人的作战部署;五赞鲁庄公善于总结 经验,“既克”之后能“问其故”,向内行请 教,虚心学*战争制胜的.策略。(作者用一个与众不同的角度分析了这个故事里 的另一个人物,用五个赞美的句子将这个人物的优点描写得淋漓尽致。^俗话说得好,“宰相肚里能撑船”,虽然鲁庄公不是宰相,但他这种虚心接受批评,并给有能力者充分发挥空间的博大胸怀确是值得肯定和发扬的。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人才层出不穷的今天,鲁庄公的形象难道不使人备觉亲切和可爱吗?(作者从古人的故事过渡到现今改革开放大业中的人才,联系实际来说明道理,这样整 篇读后感便显得更加充实有说服力。

  古人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苏轼曾说:“政无旧新,以便民为本。”这些名言都强调了一个观点——凡事以人为本。同一件事,当一个人以主动的、积极的心态去做时,便会想方法将它做好,从而提高效率;若以被动、消积的心态去做,其恶果也显而易见。为此,许多企业都把人心当作一项工程来看待。尽可能多地为从业人员办些看得见、觉得出的好事。以美国罗伯梅德家庭用品公司为例,它建立了利润分享制度,让员工明白公司赚得越多,员工也就分得越多。于是人人奋勇,个个勇先,积极生产,自不待言,该公司在同行业中,赢得了大量顾客。显而易见,无论什么事,只要顺民心,人心所向,就一定能成功,这与《曹刿论战》的政治上取信于民的道理是相通的。

  人生充满机遇。所谓“时势造英雄”就足以说明机遇对人的一生是极其重要的。国外著名的思想家马克斯威尔·马尔兹曾说过:“你应该寻觅机遇,而不能静候它来敲你的房门。”南朝的刘勰自幼好学,才学很高,但因出身寒微,社会地位低下,苦心经营的著作《文心雕龙》完稿后却无人赏识。深秋一天,大诗人沈约照常回自己的宅院,衣着单薄的刘勰站在寒风中,当面将书稿交给沈约,因为前几次拜见均被门卫拒之门外。沈约读后深感其难得的文才,便推荐他走入仕途,并最终得到昭明太子萧统的器重。刘勰的事迹告诉我们,做事要学会抓住机遇,必要时还要自己创造机遇,因为这些都是你最后走上成功之路的铺路石。

  学了《曹刿论战》,使我深思的还有一点:面临任何一件事,都应该站在一定的高度,把目光放远一些。如曹刿一般“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将小细节也考虑周全。目光与成功不可分割。“鼠目寸光”者只贪求眼前之安逸,追求蝇头之小利,成不了大器;而目光长远者,往往独具慧眼,将成功牢牢掌握在手中,他们隐忍而行,力排众难,最终于成大事业。

  这是一篇描写春秋战国时期一场战争的著名文章。主要是表现曹刿的“远谋”, 围绕“论战”展开,全文只用二百二十二字,把战争的开始、发展、高潮和结局记述得清清楚楚。文章主题明确,结构紧凑,边记边议、有实有虚,前后照应,相辅相成,突出了“取信于民”,堪称论文之典范。然而,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有人就问了,“一个老百姓能说见就能见到皇上?”,“皇上能听老百姓的话并向老百姓汇报工作?”,“曹刿一个庶民,怎么能指挥一场战争?”等等。可是,事实就是如此。所以,从更深层次说,当时的鲁国是很民主的,至少鲁庄公是民主的,他体恤官民,敬天畏神,尊重人才。他之所以不怕强齐,敢于迎战,他是心中有数的。只不过是曹刿目中无人了,觉得“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作为春秋史作,我认为这篇文章的主旨,应该不是表面看来的,曹刿是多少才智多谋,而是反映了鲁庄公的体恤民情,知人善任。

  其实,从文中看,表现鲁庄公民主的理据充分,而表现曹刿谋略的却十分肤浅。“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这不过一般作战常识,哪里算得上谋略!曹刿不过是文章为表现鲁庄公民主的需要,而特选的一位角色罢了。

  民心所向是取胜保证,民主和爱民是取胜的根本。

  通过语文课本中《曹刿论战》一文的人都知道,它通过描述曹刿和鲁庄公在齐鲁长勺之战的战前准备、战时指挥、战后总结中的言行,展现了曹刿的爱国热情、政治才能和军事韬略,暴露了鲁庄公政治上的目光短浅和军事上的急躁冒进,提出了“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个核心的观点不错,大敌当前,鲁庄公虽然列举了应战的三个条件,但他把“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放在首位,把“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放在第三位,以为主要靠得到他封赠的几个贵族首领率领士卒冲锋陷阵,就能打败齐军,没意识到“取信于民”,发动人民战争的重要意义,把贵族的力量至于人民的力量之上,本末倒置;他还把“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放在第二位,以为虔诚地对待神灵,就能得到神灵的保佑,打败齐军,盲目迷信。另外,他不懂得以逸待劳、敌疲我打、兵不厌诈的战略战术,急于指挥军队出击和追击,轻举妄动,急躁冒进。鲁庄公这个“肉食者”的确有“鄙”的一面。

  然而,鲁庄公能弗专衣食、以情治狱,说明他是一个廉洁公正的君主。其次,他能纾尊降贵,接见曹刿,跟曹刿共同探讨应战的条件;能从善如流,不刚愎自用,又能任人唯贤,不嫉贤妒才,愿意跟曹刿同车上阵,听从曹刿的意见,放手让曹刿代替自己指挥作战;还不耻下问,向曹刿询问取胜的原因,从中学*战略战术,吸取教训。可见,鲁庄公还有“不鄙”的一面,这正是他跻身为“春秋五霸”之一的重要资本。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是否可以得出以下两个结论:

  第一,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人物。正如我们既要否定鲁庄公的缺点,又要肯定鲁庄公的优点一样,不能求全责备。

  第二,一个君主不可能是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外交、军事无所不精的全才,最要紧的是他能像鲁庄公那样廉洁公正,亲*民众,知人善任,任人唯贤,从善如流,不懂就问,虚心好学,不刚愎自用,不独断专行。

  这是一篇描写春秋战国时期一场战争的著名文章。主要是表现曹刿的“远谋”, 围绕“论战”展开,全文只用二百二十二字,把战争的开始、发展、高-潮和结局记述得清清楚楚。

  文章主题明确,结构紧凑,边记边议、有实有虚,前后照应,相辅相成,突出了“取信于民”,堪称论文之典范。然而,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有人就问了,“一个老百姓能说见就能见到皇上?”,“皇上能听老百姓的话并向老百姓汇报工作?”,“曹刿一个庶民,怎么能指挥一场战争?”等等。可是,事实就是如此。所以,从更深层次说,当时的鲁国是很民-主的,至少鲁庄公是民-主的,他体恤官民,敬天畏神,尊重人才。他之所以不怕强齐,敢于迎战,他是心中有数的。只不过是曹刿目中无人了,觉得“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作为春秋史作,我认为这篇文章的主旨,应该不是表面看来的,曹刿是多少才智多谋,而是反映了鲁庄公的体恤民情,知人善任。其实,从文中看,表现鲁庄公民-主的理据充分,而表现曹刿谋略的却十分肤浅。“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这不过一般作战常识,哪里算得上谋略!曹刿不过是文章为表现鲁庄公民-主的需要,而特选的一位角色罢了。民心所向是取胜保证,民-主和爱民是取胜的根本。《曹刿论战》一文,从它的结构安排和人物刻画上来看,作者左丘明指在通过齐鲁之咱 ,歌颂鲁庄公“任人唯贤”“勇于纳谏”的君主胸怀。同时,正面描写了曹刿的“政治才能”和“军士才能”。但在老师教学中,以及有关教学参考书中只表扬了曹刿的“阴谋”,只字不提庄公的胸怀,反若鄙视他,使他相形见绌。我认为这违背了作者的创造意图,对庄公的评价有是片面的。我认为真正值得赞扬的是鲁庄公这个人物。 因为无劝无是的曹刿,其“远谋”能从分发挥并取得成功,这都是庄公的功劳。就文章交代来看,决不能排除庄公大力支持这一因素,也就是说庄公的“任人惟贤”是长勺之胜的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 我们不妨来分析以下全文,看一看庄公作为: “公将战,曹刿请见。”在强齐压境,紧张备战的形势下作为一国之君还能顾及到“草民”来访并亲自接见,这是多么令人难以想象啊!更可贵 的是,在曹刿一一否定了他的战略方案时,庄公并不生气,而是更谦逊地说下去,当曹刿要求“战则请从”,庄公就“与之乘”。倘无庄公的“纳贤”,曹刿的一腔报国热忱何能如此顺利地如愿以偿。可见,庄工的“纳贤”为曹刿施展“远谋”创造了条件。 庄工军事才能不如曹刿,也许治国方面强于曹刿。你看:“衣事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虽然,此举就参战条件来讲,显然不够,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庄工的政治清明。也就是说他不贪婪,不腐朽,能以诚待人,能顺应潮流,虽然有迷信色彩,但他毕竟处在那个愚昧时代,我们又怎能过分苛求呢?当然“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更不用说了。再则“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常被议论者所忽略。其实,我们从此可以看到这个弱国之君有一种威武不能屈的气质。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就是通过这些含意深刻的语句来赞扬庄公的。我认为作者写曹刿的“远谋”,其目的就是来赞扬庄公的君主胸怀的。 不管怎样说,我们分析一篇文章要从全局着眼,而不能断章取义,否则“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错误评价了文章中的人物,移植了文章的实质,违反了作者本意。 如果有人说:“我们以前的分析是绝对正确的。”那么我深表遗憾,奉劝老师去细品一下鲁庄公其人。


《曹刿论战》教案6篇(扩展3)

——《曹刿论战》教案 (菁华5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能力目标

  1.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

  德育目标

  学*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1.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

  2.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品读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把握文意;理清思路,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齐鲁长勺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之一,让我们通过长于记述战争的《左传》去了解鲁国取胜的原因。

  二、解题

  1.《左传》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史记》和《汉书·艺文志》都认为它是孔子的同代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清代有的学者认为系刘歆改编。*人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根据各诸侯国史编成。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54年)。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2.关于历史散文体例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

  3.长勺之战背景简介

  本篇选文又题作“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这一战事发生在鲁庄公十年(前684),是齐桓公即位后向鲁国发动的第二次战争。

  前此两年,齐桓公(公子小白)与其庶兄公子纠曾进行过激烈的争夺君位的斗争。当时篡君夺位的公孙无知(齐襄公堂弟)已被杀,齐国一时无君,因此避难于鲁国的公子纠和避难于莒国的公子小白都争相赶回齐国。鲁庄公支持公子纠主国,亲自率军护送公子纠返齐,并派管仲拦击、刺杀公子小白。然而鲁国的谋划没有成功,公子小白已出乎意料地抢先归齐,取得了君位。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多媒体显示重点字音

  刿(guì) 又何间焉(jiàn) 鄙(bǐ)

  弗敢专也(fú) 小惠未偏(biàn)

  玉帛(bó) 小信未孚(fú)

  公与之乘(chéng) 辙(zhé)

  夫战(fú) 轼(shì) 旗靡(mǐ)

  (二)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根据朗读情况纠正浯调。如: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读出反对的意味)

  2、 小惠未偏,民弗从也。(读出否定的意味)

  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读出肯定的意味)

  4、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语调应舒缓、深沉,读出议论的语气)

  5、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有解说的意味,语调应低缓)

  (三)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句,并勾画出难词难句,以待讨论交流时解决。

  教师巡视各组,随时解答学生疑问,并收集共性问题以供全班讨论解决。

  (四)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帮助学生整理文言词语。

  1、重点词句

  (1)重点实词:间、信、孚、福

  (2)通假字:偏

  (3)古今异义词:鄙、牺牲、狱、可以

  (4)关于“肉食者”。肉食者:吃肉的人。“肉食”在当时与公膳制有关,公膳是对某种品位的官员在办公时间免费供给的一种膳食,按规定“大夫以上,食乃有肉”。因此“肉食者”是指古代享受公膳食肉待遇的大夫以上的官员,此处借指有权位的人。

  (5)重点句子:

  ①肉食者谋,未能远谋。

  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④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2、判断句式:有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译为“……是什么”和“……不是什么”。

  例如:忠之属也

  3、省略句式:有的省略主语,有的省略宾语,有的省略介词等等,翻译时要补出来。: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文言文翻译。须补出必要的成分,保持句意完整。

  4、倒装句式:按照现代汉语的常式是主-谓-宾顺序,但有的文言句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情况,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的顺序。

  例如:“何以战?” “ 战于长勺”(倒装)

  (五)选几位同学概述课文大意。

  1、课文的三个段落是按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各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段,叙述战前曹刿求见鲁庄公,通过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第二段,叙述齐鲁长勺之战的经过。

  第三段,战后曹刿论述战役取胜的原因。

  课文是按着战前准备、战争进行、

  战后总结的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

  2、换个角度:以人物活动为线索概括情节。

  曹刿:请见—问战—参战—论战

  庄公:迎战—备战—胜战—问故

  (六)分角色朗读。

  (七)学生根据思路提示背诵课文。

  四、布置作业

  1.*历史上有许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如巨鹿之战、马陵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官渡之战、城濮之战等。请收集一些这方面的文章阅读。

  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师生共同研读课文;品评人物刻画和情节安排艺术,鉴赏《左传》的艺术特色;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一、检查背诵

  二、研读课文

  思考:结合课文回答“肉食者鄙”的“鄙”表现在哪里?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里?纵观全文,弱小的鲁国能战胜强大的齐国原因有哪些?

  教师明确:

  1、“肉食者鄙”的“鄙”表现在:

  (1)战前准备阶段,鲁庄公的三答,借小惠赢得*臣的拥护,借小信赢得神灵的保护,表明他寄战胜的希望于身边的臣子、神,而不是百姓。这两点都被曹刿否定。在曹刿的启发下,庄公终于认识到人民的重要性,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2)战斗中,“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充分暴露了鲁庄公未察敌情,贸然进军,不懂军事。(3)战后,“既克,公问其故”,战胜了还不知什么原因,再次暴露“鄙”。

  2、曹刿的“远谋”表现在:(1)战前三问。说明他明白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这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2)战中能掌握将士心理,能观察敌情,把握战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三、品读课文,鉴赏《左传》的艺术特色。

  提问:请同学们谈谈对课文情节安排、人物塑造两方面的认识。并用“从……中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话。

  学生自由发言。成果展示:

  1.关于人物塑造

  (1)关于曹刿

  课文集中体现了曹刿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曹刿请见,表现他的爱国热情;曹刿问战,表现他的政治远见;曹刿参战,表现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曹刿论战,表现他过人的谋略。

  (2)关于鲁庄公

  课文集中体现了鲁庄公作为国君见识的“鄙”。鲁庄公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于求战,急于攻击,说明他军事上的无知。

  但鲁庄公不是一个*。鲁庄公备战见刿,三问三答,实事求是,虚心听意见;庄公作战用刿,亲自参与打仗,表现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庄公战后问刿,不因胜而白喜,表现他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

  综合以上,可以得出鲁庄公并非*,而是一位缺乏军事才能的明君。

  (3)关于比照映衬

  作者巧妙地运用比照映衬的手法,使曹刿的形象鲜明生动。以曹刿与“乡人”的对比突出曹刿抗敌御侮的责任感和护卫宗国的政治热忱。从曹刿与庄公的对比中,以庄公的驽钝、浮躁反衬曹刿的机敏、持重,一个出身下层而深谋远虑的谋士形象跃然纸上。

  五、拓展延伸解释下列加点词的词义,并说出相应的成语。

  齐师伐我 齐人三鼓 望其旗靡 小信未孚 惧有伏焉 夫大国,难测也 未能远谋 故克之 三而竭

  观其辙 故逐之

  明确,如:

  齐人三鼓——一鼓作气

  望其旗靡——所向披靡

  彼竭我盈——恶贯满盈

  小信未孚——不孚众望

  惧有伏焉——危机四伏

  故克之——克敌制胜

  三而竭——弹精竭虑 精疲力竭

  观其辙——南辕北辙 重蹈覆辙

  故逐之一——逐鹿中原 追亡逐北

  难测也——莫测高深 心怀叵测

  未能远谋——足智多谋 深谋远虑

  五、课堂小结

  本文以齐鲁长勺之战为背景,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生动刻画了曹刿作为卓越军事家富有远谋的特点,语言简练,情节详略得当,充分代表了《左传》的艺术成就,是《左传》中的名篇。

  六、布置作业

  1.《左传》语言十分精练。这跟所谓“史家笔法”有密切关系。试从文中举例说明这一特点。

  2、背诵课文

  《左传》分年记事,没有篇名。晋杜预把它按年代顺序分附在《春秋》后面,认为它是用史实来阐述《春秋》经义的。《春秋》记事非常简单,*乎大事年表,例如这篇课文所记之事在《春秋》中就只有一句话:“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左传》节文的标题,都是后人加的。

  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

  齐桓公即位后当即反击鲁军,两军交战于乾时(齐地),齐胜鲁败。乘兵胜之威,齐桓公胁迫鲁国杀掉了公子纠。齐桓公虽在其庶兄的血泊中巩固了权位。但对鲁国却一直怨恨难*,因此转年春便再次发兵攻鲁,进行军事报复和武力惩罚。本篇所记即是这次在鲁地长勺展开的战事。

  学生听读,把握字音。

  学生大声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句,并勾画出难词难句,以待讨论交流时解决。

  二人小组讨论交流,并记下不明白的语句,待全班讨论解决。

  学生提出不懂的词语或句子,教师鼓励其他同学给这位同学解说明白;同学们都不明白的地方,教师讲解。

  要求:(1)用现代白话复述;(2)复述要突出事件的重要环节和关键之处。

  本题一题三问,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从文字材料中提取、概括关键信息的能力。

  学生讨论交流

  2.关于详略

  课文剪裁详略得当。本文以曹刿为中心。详细描写了他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对于战争双方的对峙、交锋等则略写。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3、弱小的`鲁国能战胜强大的齐国原因有:(1)战前准备充分。取信于民,这是保证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这是“人和”因素。(2)选择了有利的地点。长勺在鲁国,鲁国是反侵略战争,这是“地利”因素。(3)抓住了有利的反攻时机,待“彼竭我盈”之时,后发制人。抓住了恰当的追击时机,详察敌情,确证无埋伏时,乘胜追击,大获全胜。是“天时”因素。总之,鲁国取胜的原因,在于天时、地利、人和,最主要的是人和。

  同学们活动,理解词义,找出相应的成语。

  九、板书设计

  十、课后反思

  一、教学目标

  (一)认读生字,能准确朗读并背诵课文。

  (二)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会翻译课文。

  (三)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体会其中蕴涵的道理。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活动导引

  课前预*。要求如下:

  1.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生字并标记读音。

  2.读顺文,能够准确划分句子内部的停顿,流畅、清晰地朗读课文。

  3.读懂意,了解一些词语的句中义,并能够了解文章大意。

  导入新课:

  司马迁在《刺客列传》中记叙过曹刿的故事。曹刿即曹沫。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授,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于鲁。

  (出示文言,教师讲述故事大意)

  曹刿,不但勇力过人,而且智慧亦有过人之处。

  (二)诵读活动

  1.教师范读课文。

  活动策略:

  朗读时语速稍慢些,突出句子内的停顿,最大限度地便于学生理解课文。

  2.同桌或前后桌的两位学生为一组,互相听、读,诵读全文。

  诵读要求与策略:

  能准确、清晰地读文,能指出其他学生朗读中的失误与不足。

  (三)读文正音

  1.学生端坐,师生齐声朗读。

  2.请学生认读下列词语。

  曹刿 又何间焉 小信未孚 下视其辙 望其旗靡

  (四)读文欣赏

  1.请学生自读第1段,结合注释,翻译句子,了解大意。

  学生活动要求:

  同桌或前后桌的两位学生为一组,互相听、译。要能准确、清晰地读文;能指出对方朗读、翻译中的失误与不足。

  2.明确段中重要词语的解释。

  齐师伐我:伐,征伐、攻打。史称“春秋无义战”,这是对统治者而言的,追究这场战争的起因,鲁庄公也是不光彩的;但当齐国大军压境,就鲁国人民而言,奋起抵抗,反侵略的爱国意义就非常清楚了。

  曹刿请见:请,请求,动词。见,拜见,动词。

  肉食者:周代礼制规定,天子食用牛;诸侯*时食用羊,朔日(每月初一)才能食用牛;大夫*时食用猪、犬,朔日才能食用羊。这是当时生产力低下的必然结果。

  孟子说“七十者可以衣帛食肉”,可见当时,一般庶人很难吃到肉。

  所以,肉食者就指有官职的'人,当政的人。

  肉食者鄙:鄙,鄙陋,相当于孤陋寡闻,这里指目光短浅。

  何以战:即“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以,介词,凭,用,靠。

  牺牲玉帛:这是四种祭神的供品,都是名词。牲,指牛、羊、猪。牺,指纯色的牛、羊、猪。帛,指丝织品。

  神弗福也:福,赐福,保佑,动词。

  忠之属也:这是忠于职守的一类事情。忠,竭力做好本分的事情。

  可以一战:就是“可/以之一战”,可以凭借这个条件与敌人打一仗。

  3.了解第1段对话的层次并背诵。

  学生活动策略:

  可以利用对话的形式,两个学生为一组,逐层练*背诵。

  先试背,

  教案《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曹刿论战》教案》,

  再齐背,还请学生有感情地背。

  4.小结第1段。

  (五)课堂小结

  运用对话的方法,围绕着“远谋”这条贯穿全文的线索组材。曹刿的“远谋”表现在,他使鲁庄公明白,战争的决胜条件是民心的向背。

  (六)课后作业

  1.熟读课文。

  2.背默第1段,熟记词语的含义及特殊用法。

  第二课时

  (一)活动导引

  1.请学生提问并回答重点语句的含义。

  2.背诵第1段。

  (二)诵读活动

  齐读第2、3段。

  (三)交流活动

  1.请学生自读第2、3段,结合注释,翻译句子。

  2.请学生明确字、词语的含义。

  公与之乘:乘,乘一辆战车。

  春秋时期,战车是方形的,大约宽3米,驾上马以后,全长也有3米左右,就是说一辆战车大约占9*方米的路面。

  车上有三个乘员。指挥战车的指挥人员(主帅或将),一个是右,也叫戎右,即车右,是保护指挥人员的;一个是御,也叫御戎,即御马驾车的人。

  每辆战车后一般跟有15名徒步的士兵。在主帅和各级将领的战车上,插旗安鼓。主帅车上插旗两面,一般将领车上只插一面,用以标志主将和各级将领所在的位置。鼓是铜制的,主帅击鼓,发出攻击的命令,各级将领闻声击响各自车上的鼓。在战鼓齐鸣的号令下,所有战车一起冲上前去,所有的徒步士兵也一起冲上去。

  公将鼓之:鼓,击鼓,动词。

  齐人三鼓:三鼓,击了三次鼓,文言中数词与名词直接连用,翻译时要将量词补充出来。

  3.探讨、交流第2、3段的内容要点。

  教师辅助策略:

  同桌为一组,交流意见并将文中内容进行概括。

  4.齐读第2、3段。

  5.背诵第2、3段。(出示背诵提示)

  学生活动策略:

  按照战斗的进程先试背,再齐背,然后请学生有感情地背。

  (四)提高升华

  曹刿是个有远谋的人,在长勺之战中表现了他的战略思想和指挥才能;他认为战争胜利要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的拥护,战斗中要抓准战机,在“彼竭我盈”时反攻,在“辙乱”“旗靡”时追击。这就是曹刿的战术,是著名的以少胜多的“长勺之战”的取胜之道。

  但是,为什么作者要在战前写“其乡人”对他的劝阻?

  学生活动要求:

  沉思默想,调动积累,学生间相互提示、补充、丰富。

  (五)小结全文

  学生活动要求:

  能够概括本文主要内容,理清每一段的层次。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体会其中蕴涵的道理。

  教师辅助策略: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时引导、及时评价。

  (六)课后作业

  背默3、4两段。

  板书设计

  曹刿论战

  伐……战前,民心向背

  战……战中,抓准战机

  克……战后,有勇有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识记作家、作品的文学常识,积累文言字词,认识人物形象。

  2、过程与方法:探究对话描写对于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在朗读中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曹刿“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精神,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方法】

  1、朗读法。在朗读中要注意字音的准确,节奏的合理,尽可能表现出人物的情态,并使语句流畅,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揣摩文章大意,进而要求熟读成诵。

  2、点拔法。本文突出了人物语言的描绘,而且写了战前准备,战时经过,战后总结三部分,事态发展清晰,文章脉络分明,学生在朗读之后,借助于比较完备的课下注释,可以粗通大意。

  【学法指导】

  知识归纳法:中学生学*文言文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积累一定量的文言词语知识,诸如常见的实词、虚词以及文言句式,重点文言实词,古今异义现象,一词多义现象,特殊的文言句式等。

  【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

  *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战争,其中有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哪位同学能举出实例(赤壁之战,淝水之战),这些战役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思考,而发生在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之间的长勺之战尤其受到了*同志的称赞,*同志在《*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长勺之战是“*战争史上弱军战胜强军的著名战例”。今天我们学*《曹刿论战》这篇课文就是谈论长勺之战的,通过学*,我们可以理解在长勺之战中,弱小的鲁国为什么能战胜强大的齐国,曹刿的战略思想是什么,它对我们有哪些启发。

  2、解题:

  学生阅读注释(1)教师补充: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候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曹刿论战》谈论的是古代战争故事,这次战争发生的时间是春秋初期,交战双方是强大的齐国和弱小的鲁国,交战地点是鲁国的长勺,史称长勺之战,发生战争的原因是齐襄王时,政令无常,他的弟弟公孙白和公子纠分别逃到莒国和鲁国避难,后来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所杀,住在莒国的公孙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得王位,称为齐桓公,后来鲁国也送公子纠回齐国争夺王位,结果被齐桓公打败,齐桓公逼鲁庄公杀掉公子纠。鲁庄公十年(前684年),齐桓公又借口鲁国曾经帮助过公子纠与他争夺齐国君位,再次举兵攻鲁,两军交战于鲁国长勺,结果弱小的鲁国战胜了入侵的强大的齐国。

  3、教师范读课文,注意加点字读音:

  曹刿(guì)又何间焉(jiān)鄙(bǐ)未孚(fú)长勺(sháo)弗(fú)未徧(biàn)辙(zhé)靡(mí)轼(shì)公与之乘(chéng)彼竭(jié)我盈(yíng)

  4、学生参阅注释默读课文。要求:

  ⑴读准字音,掌握节奏。

  ⑵课文共三段,是按什么顺序组织材料的?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

  明确:按着战前准备,战斗过程、战后总结的顺序组织材料。详写论战,略写战斗。

  5、学生参阅注释,教师点拔,疏通文意。

  6、文言知识归纳:

  ⑴通假字: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徧”通“遍”,遍及,普遍。)

  ⑵一词多义。

  7、揣摩探究:

  ⑴你认为鲁庄公是一位怎样的国君?

  ⑵简析曹刿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⑶你认为鲁国以弱胜强,凭借的是什么?

  8、教材拓展:

  结合中外古今战争史以少胜多的事例,谈谈决定战争胜利的因素是什么?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9、课后作业。

  就本文写一篇读后感。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辨析课文中疑难字、词、句的意义。加深对通假字,古今异义现象的认识。

  2、理解文章要表明的观点。让学生谈谈曹刿的“远谋”。强化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学法引导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课文,发现问题,疑难字、词、句意的理解。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辨析疑难字、词、句意,是本文学*的一个重点,可以放手让学生在自学中发现问题,互相讨论后,教师精要讲解。

  2、理解本文的观点,是学*本文的又一重点,教师应通过设计带有启发性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分析、讨论来解决。

  3、理解曹刿的“远谋”是学*本文的一个难点,要从浅入手,在学生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分析。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步骤

  1、熟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大意。

  3、简要介绍《左传》和本文背景材料。

  (1)《左传》传说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国的历史写的编年体史书,保存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后200多年间的许多史料,文字化美,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2)《曹刿论战》记载了发生在公元前684年鲁国与齐国的一场战争。当时,齐鲁两国都在现在的山东境内(齐都临淄,鲁都曲阜),齐国是大国,鲁国是小国。公元前694年,鲁桓公出访齐国,被齐襄公暗杀。鲁桓公死,他的儿子庄公继位。由于齐襄公无道,他的弟弟小白预知齐国将有叛乱,便和鲍叔牙跑往莒国(现山东莒县)寄身。鲁庄公八年,公孙无知杀死齐襄公,自立为君。管仲、召忽辅佐公子纠逃往鲁国。鲁庄公九年,齐国大夫雍廪杀死公孙无知。这时,齐国无君,鲁在公欲送公子纠回国为齐君,但齐襄公的弟弟小白先人齐即了君位,是为桓公。桓公因为鲁国欲纳公子纠的事,怀恨在心,在桓公即位第二年,就是公元前694年,率军攻打鲁国,进行报复。这就是《曹刿论战》所记载的齐鲁长勺之战爆发的直接原因。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从此标题看出,文章把曹刿与鲁庄公对比写,通过曹刿与鲁庄公三问三答得战争取胜的根本原因——“取信于民”,以及曹刿在战场上的指挥,最后以弱胜强,充分表现曹刿“远谋”。

  4、朗读课文。试译课文。

  (1)学生二人小组借助注解,了解全文每句话的大意。(2)集体逐句讨论全文大意。

  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要尽量理解对: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将鼓之,刿曰:“末可”。

  文章主要通过对话,突出曹刿的“远谋”,显出鲁庄公的“鄙”。

  5、理解鲁军取胜的原因。

  (1)导语:*同志在《*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曾对本文的内容作了高度概括:“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叙述了有利于转入反攻的阵地——长勺,叙述了有利于反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叙述了追击开始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这段话,有助于我们理解本文。

  (2)讨论几个问题

  a、讨论“取信于民”指的是哪一件事?

  指的是在公说的“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这件事,也就是竭尽力量为老百姓办实事。

  b、“彼竭我盈”指的是什么时候?

  齐人第三次击鼓进军后,鲁公才第一次击鼓之时。

  (3)“辙乱”“旗靡”是怎么发现的?

  “辙乱”是曹刿下车后仔细观察中发现的;“旗靡”是曹刿登上车前横木瞭望中发现的。

  (4)归纳鲁军取胜的原因

  有三条:(1)战前有很好的准备,在政治上取信于民,赢得人民的支持;(2)采取后发制人的策略,在齐军土气消失殆尽之时才发动反攻;(3)在齐军辙乱旗靡之时才下个追击。

  6、指导背诵。

  7、总结、扩展

  本文通过鲁齐长勺之战,曹刿帮助鲁庄公击败齐师的故事,说明了“取信于民”是鲁国致胜的决定因素;把握有利的作战时机,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是以弱胜强的重要条件,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军事谋略。

  在我国历史上以弱胜强除长勺之战,还有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

  【教材分析】

  《曹刿论战》选自冀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课本,属于散文作品。该文记的是齐鲁长勺之战,齐强鲁弱,结果鲁国大获全胜,成为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曹刿对战前、战中、战后都作了很好的论述,指出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

  【设计理念】

  1、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2、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体现学生学*的主体性。

  3、体现学生学*方式的转变,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文的学*方法,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欣赏作品内容,学生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获得自己对人生有益的启示。

  3、初步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诵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常用字的古今义。

  3、掌握阅读文言文的一般规律。

  【教学难点】

  通过学*,学生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从中获得自己对人生有益的启示。

  【教学方法】

  1、认读法(解说:目的是培养语感,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2、品读法(解说:学生能读中有品,品中有悟)

  3、探究法(解说: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互助合作的*惯)

  4、归纳法(解说:学*需要方法,方法源于归纳,归纳益于拓展)

  【教学手段】

  课件、多媒体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学生列举*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引入课题,参照课文注解①简介《左传》。

  《左传》传说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根据鲁国史料编写的编年体史书,保存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后二百多年间的许多史料。

  [设计意图: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兴趣,让学生了解文化常识。]

  二、诵读课文

  (一)认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语气和停顿。

  1、辨读字词,检查学生预*效果。(出示课件)

  曹刿()小信未孚()小惠未徧()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望其旗靡()

  2、朗读课文

  (1)教师背诵

  (2)学生齐读

  注意下列句子的语气和停顿。(出示课件)

  又何间焉(反问语气)民弗从也(否定语气)

  忠之属也(肯定语气)夫战,勇气也(发议论)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3、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纠正学生的误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下水”背诵让学生受到感染和影响,体现教师的指导和示范作用。]

  (二)品读课文要求:理解文意,体会文情

  1、自读质疑,合作探究

  (1)学生自读,要求:

  a、自由散读,对照课文注解理解文章大意。

  b、对疑难词句进行圈点并质疑。


《曹刿论战》教案6篇(扩展4)

——曹刿论战教学反思 (菁华3篇)

  《曹刿论战》讲完了,下课后刚坐到办公室桌边就有学生来问:“老师,你说为什么在战场上堂堂的鲁庄公就那么听曹刿一个人的话呢?”我觉得这个问题很新颖,但又一时语塞,只好答应他等老师研究研究再回答,学生松松爽爽地回去了。回想自己授课,侧重于对曹刿才智和作战中成败因素的分析,对学生提出的君臣之间和谐关系的问题却想得很少。于是急忙翻阅资料,找老教师们请教,最终归纳出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庄公并非是个*,而是贤主。

  在《曹刿论战》中,战前的庄公及其同僚确实“鄙”──目光短浅,在曹刿看来,庄公在政治上是不成熟的,因为他急于进攻,依靠的是贵族*臣和虚无缥缈的神;战后的庄公也胜而不知其原因,处处显得才能有限。那么曹刿又是何许人也?从“其乡人曰”可见他仅是普通老百姓而已,庄公却能接见他,可见庄公的谦虚和对贤能人才的渴望;另外在长勺之战中,庄公对曹刿指挥充分信任,言听计从,说明他是礼贤下士,任人唯能,用人不疑;战后,庄公确不知其胜因,但没有藏藏掩掩,而是为求真理,不耻下问,不因胜利而沾沾自喜。听完曹刿的分析后,更立即拜曹刿为大夫,可以说英雄不问出处。

  由此看来鲁庄公当是历史上能知人善任的贤主明君。

  其次,曹刿不是狂徒,而是军事家。

  曹刿在“齐师伐我”时是出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之心而请见的,但这不是轻而易举之事,因为别人也有爱国心,但未必有敢于谒见的勇气和才能。大兵压境,庄公需要的是有指挥若定才智的能人,所以曹刿的“请见”是有勇有谋的。另外他对“可以一战”的肯定,说明他深谙用兵之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战争的决定因素在于民心。尤其是长勺之战中,双方实力相差很大,如果盲目应战,定会吃亏,战争中曹刿却从容镇定,应对自如,可见他是胸有成竹是深谋远虑的,而战后的分析,更是可见他是有非凡谋略的。

  这等有才能的人又怎能不受庄公的重用呢?

  其三,春秋时期,百家争鸣,能人有锥处囊中、脱颖而出的机会。

  庄公和曹刿和谐的君臣关系是那个时代造就的。春秋时期,旧的礼制开始瓦解,人们的思想异常活跃,百家争鸣的状态已初现端倪。很多能人都想竭力将自己的思想推销给各国的诸侯并希望获得重用。像孔子、苏秦等都曾竭力将自己的治国思想向各国诸侯推销。甚至出现了像“毛遂自荐”这样的成语故事,所以像曹刿那样以*民之身自荐而受到鲁庄公接见,就显得非常正常了,而庄公对前来求见的能人显示了君主所具有的大度。这样*和的世风也使得他们和谐的关系成为可能。当然,如果没有真正的才能初次的巧舌如簧并不能长久待下去,像南郭先生那样“滥竽充数”,最后只会露马脚仓惶而逃或丢去脑袋。曹刿却通过“齐师伐我”这个考验赢得了庄公的进一步信任,所以他的才能脱颖而出了。

  《曹刿论战》的主要内容是记叙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它生动形象的说明了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战机,是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全文的关键是“远谋”一词,通过人物的对话,再现曹刿的“远谋”和“肉食者鄙”。教这篇课文时,我觉得这么短小的古文,又没有太多难懂的字词,对于语文基础比较好的本班来说,应该很简单。

  针对这篇课文,我按以往传统的教学,设计了课堂教学环节:学生朗读,对照课下注释翻译全文,了解课文内容;教师围绕曹刿的“远谋”与鲁庄公的“鄙”,分析曹刿和鲁庄公这两个人物形象。

  在教学时,我围绕全文的主旨句展开,首先提出问题:“全文的主旨句是哪一句?”大多数学生都能快速找出来。然后从“战前”、“战中”、“战后”三方面分析,最后顺利归纳出人物形象。两节课很轻松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下课后,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庄公也有远谋。”我听了一愣,从教参到所有见过的资料,从未提到庄公有远谋啊!心想:别是哗众取宠吧,我揶揄道:“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说:“庄公知道‘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这说明他有远谋。”我说:“庄公是在曹刿的再三启发下,最终才认识到作战要靠人民,这只能表明庄公不是一个*而不是远谋。”学生又说:“刘备打仗十有九败,后来他三请诸葛亮并重用他,才得以三分天下,人们都说刘备有谋略。庄公重用*民曹刿打了胜仗,为什么说他没有远谋呢?”

  又一个学生接着说:“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庄子问曹刿取胜的原因,为什么是‘鄙’的表现呢?”

  我无言以对。是啊,纵观历史,国君并非个个能文能武、高瞻远瞩,但只要能知人善任,从谏如流,谁又能否认他的远谋呢?不耻下问应该是虚心的表现,怎能是目光短浅呢?这两位学生反传统的观点,很值得探讨。

  我陷入了深思。《曹刿论战》选入教材多年,我也教过多遍,总是按照教参上现成的说法,把庄公看成一个目光短浅的国君,并把这个评价毫无异议地灌输给学生,从未根据庄公所处的历史时代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

  现在,学生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和看法,而且有理有据,这不能不让我对自己的语文教学进行深刻的反思。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无视学生思维的个性差异,对学生作出整齐划一的指导,使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所揭示的文本意义和主题思想,学生丰富的感悟和认知便在同一化、标准化的释义中磨灭殆尽,从而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莎士比亚说:“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具有鲜明的个性差异,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往往因人而异。这就要求教师要淡化课程教学中的预定性和统一性,在阅读过程中“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在语文学*的园地中采撷知识的果实。

  一直来,我都感觉文言文教学存在两种偏向:一是逐字逐句地串讲,课堂气氛沉闷、索然无味,教学效果事倍功半;二是全篇感悟,从整体意会,轻基础知识的落实,学生没有重视文言文知识的积累,对文言文篇章理解不透。其结果为: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且教学容易走入“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的误区,课堂教学缺少探索和研究,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缺乏基本的学*方法。

  为此,在《曹刿论战》一文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主要从培养学生良好的文言文学**惯为教学主线,让学生在课堂中明白学*文言文该采取什么方法才能更好地明白文言意思,把握好文本内容,让他们在课堂中变被动学*为主动学*。

  带着这样的思考,在教学中我做了如下的设计:第一环节:从“十年春,齐师伐我”的背景导入,揭示课题。第二环节:学生听读、朗读课文,分小组听读课文,小组同学纠正字音。学生自译课文。第三环节:学生根据老师给出的字译提示以及注释,合作理解课文,做好课文思想内容的分析,不懂之处提出疑问,特别是人物的分析,需要有自己独到见解。第四环节:小结全文,指点学生在理解评价历史人物时要有自己独到、一分为二的方法,这样才能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

  反思本节课运用了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法设计教学,能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合作学*,重视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中发现和探究学*任务,使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积极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和谐、自由、活泼的学*情境,学生在自主的空间里,自由奔放地想象、思维和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感受并明白理解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而且在对人物的理解评价中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将创新文言教材、创新文言教法与创新的课堂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取得了自己想要达到的一些教学的效果。

  但上完课后反思自己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的语言组织以及表达等教学细节方面,自己的教学语言美化和灵动仍有待于自己今后要继续加强和努力提高。


《曹刿论战》教案6篇(扩展5)

——曹刿论战教学反思实用5篇

  一、以往的文言文教学存在两种偏向:

  一是逐字逐句地串讲,课堂气氛沉闷、索然无味,教学效果事倍功半;

  二是全篇感悟,从整体意会,轻基础知识的落实,学生没有积累文言文知识。

  文言文教学最容易走入“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的误区,其结果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因为课堂缺少探索和研究,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知识掌握势必不牢。文言文教学同样应倡导自读——质疑——讨论———创新,强调以学生的自主学*为中心,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课文,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师生互动,相互讨论,最后解决问题。教师不必顾虑这样组织教学会影响教学进度,也不要担心自己准备的知识没有全部传授给学生,关键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在课堂中得以充分的发挥,学生的能力是否在课堂中得到培养和提高。自读、质疑的过程是学生探索、研究的过程,讨论的过程是使探索、研究形成结论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才能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为主动学*。

  二、课堂框架描述:

  带着这样的思考,在教学中我做了如下的设计:

  1、第一环节:从“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导入,揭示课题。

  2、第二环节: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同学纠正字音、注意停顿、不读破句;学生自译课文。

  3、第三环节:思想内容分析,不懂之处提出疑问,特别是人物的分析,需要自己理解之处。

  4、第四环节:拓展长勺之战的战争场面,听“十面埋伏”的名曲,学写古战场的描写。

  三、案例分析:

  第一环节:从“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导入,揭示课题。选文是名篇佳作,让人文情感走进文言课堂。文言文教学不能仅停留在字词句的解释上,文言文也要上出人文情感,让学生浸润在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滋养中,情感上产生共鸣。学生会对“长勺之战”是怎么取胜的?较感兴趣,会深入地钻研教材,挖掘本文的人文内涵,特别是对题目为什么不改成“长勺之战”等,发生疑问,探究教材的可研究价值。

  第二环节:朗读课文、纠正字音、注意停顿、不读破句,学生自译课文。意在扎扎实实地进行文言文教学。这里说的字词句,主要是指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意义、用法不同的`实词,文言虚词,以及文言句子的特殊形式。教学的重心放在翻译课文上,字词句的学*就会湮没在整个翻译过程及译文中,学生对它们的印象就必然不深。因为学生没有掌握基本的“建筑材料”(词语)和“建筑方式”(句式),当然谈不上知识的迁移。再说,也没必要去整篇翻译,逐字逐句去讲解、翻译,只会把学生学*语文的兴趣讲到九霄云外去。当然,配合教学需要的必不可少的翻译还是要做的。

  第三环节:思想内容分析,不懂之处提出疑问,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文言语言素材,在前一阶段的熟读背诵中,也大致对文言内容有了一点了解。或许此时,他们更想了解文言阅读的规律,此时,正是对学生进行文言语法等教学的好时机。适当的讲解、典型文言语言现象的剖析,都应该在这个阶段完成,因此,语译、讲解应该成为这一阶段重要的教学方法。第四环节:拓展长勺之战的战争场面,听“十面埋伏”的名曲,学写古战场的描写。充分运用自己的理解去研读课文,用自身的体验和感情去解读作品,对作品的不确定的“空白”处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探索,多角度的观察,更新途径重新审视,注重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学*,让学生学会去发现,发现知识,发现感受,乃至发现自己。这时他们的关注点从对语言知识的转向存在于作品本身的艺术与美学价值。能够到达这个阶段,那么,学生的文言能力应该是基本形成了。对于“鉴赏层”的,就应该避免逐词逐句的串讲、翻译,立足于整体的欣赏和把握。课后拓展:除了课堂教学上要注意,语文教师还要充分发挥日常作业、作文、课外阅读指导、兴趣小组或讲座等活动的作用,有计划地综合运用,让它们围绕课堂知识讲授的中心,在思想和认识上作进一步的巩固和深化。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发现文言文的博大精深,激励学生继承与发扬古代文化精粹。

  四、反思本节课

  运用了合作研讨的教学法设计教学,强调学生在合作中发现和探究,使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和谐、自由、活泼的学*情境,学生在自主的空间里,自由奔放地想象、思维和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精神,以及合作交流精神和创新意识。将创新教材、创新教法与创新的课堂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无视阅读主体思维的个性差异,对学生作出划一的指导,使学生“臣服”于教参或教师揭示的文本意义和主题思想,学生丰富的感悟和认知便在同一化、标准化的释义中磨灭殆尽,从而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事实上,阅读作为一种审美再造的艺术实际活动,具有鲜明的个性差异,读者对于文本的理解往往因人而异。这就意味着语文教师要创设课程氛围来保护学生作为对话人的主体地位,淡化课程执行中的预定性和统一性,注重对话过程的再生性和多元性,正如新课程标准所一语道出的:“学生是语文学*的主人”,在阅读过程中“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应激发和尊重学生对课程新价值的创造。由此说来,教师就应以“对话人”的身份尊重同样作为“对话人”的学生个体,自觉放弃传统意义上把教师作为知识权威的观念,这样,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在语文学*的园地中含英咀华,采撷知识的果实。

  这堂课让我受益匪浅,因为通过鲁庄公有无远谋这场辩论,让我看到了学生中蕴藏的可贵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改革开放年代的学生已经不甘心被动地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他们的敢想敢说,大胆地思维,大胆地发言,而且能言之有据,言之有理。所谓创造性,就是在阅读中不迷信书本,敢于批判,推陈出新,能入于书而又出于书,学于书而不拘泥于书,只有这样,才能在阅读中始终充满朝气和活力,才能引爆新思想,新创见的火花。同时,它让我深深意识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热情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出不同见解的精神,更要对不同的理解予以及时中肯的评价,并引导学生在探究、碰撞的动态中求得理解的深化,使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按以往传统的教学,教学《曹刿论战》这篇文章,就是让同学们读读,译译,我再串讲全文,把曹刿的“远谋”充分挖掘一番,再与鲁庄公的“鄙”对照一下,学生知道课文通过对比手法刻画曹刿和鲁庄公这两个人物形象,这课文就算完成任务了。

  但是在准备公开时,我想了又想,到底要如何来开这篇课文呢?几次修改教案,总无法找到自己满意的效果,为了更有效的达到课标的要求,我就想让学生有足够多的时间思考,也有足够多的时间讨论,发现问题、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作为一种课程理念,我心里已经清楚明白了,但很难在教学实践中真正贯彻实施。在一堂课中间,放手倾听学生的感受“始”,到不知不觉将学生的感受纳入自己的思维框架的“终”。每个学生都富有不同的个性,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当然也不同,不能用同样的标准去限止,学生的理解往往是原创性的东西,所以课堂气氛虽活跃,却收不到了意想的效果。但本节课也有一些收获。

  1、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真正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课文的朗读和分析基本上都是由学生完成的,教师只是做了相应的一点点拨,充分地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学生在分析课文结构时,同学们众说纷纭,我并没有作过多的否定,而是给了较充分的肯定和自己的理解,并让同学课下有意见的同我个别讨论、课堂有秩序地进行着,每个同学都极力表现自己的水*,也都能寻找充分的论据,以说服别人。

  2、语文课堂中没有丢掉“朗读”这个基本的教学手段。

  朗读是眼、耳、脑并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是书面语言的声化,是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的语言,用声音再现原作的一种手段。学生合作探究式的朗读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收到多种功效。

  同学的表演,虽然只是课本翻译式的对白,但同学们能够走上讲台已经是超越自我的一次表现,他们的表演也激起的同学们的学*兴趣,同时又达到了背诵的要求。此时我又邀请同学与我一起朗读课文,同学们又表现出了异常的兴奋,课堂氛围越来越浓、我们读完后,我又表扬了同学朗读比我好,批评自己放不开手脚,没能读出庄公那种慌张,急进的情感,同学们这时有了更大的响应。

  3、思想教育应该贯穿其中。

  如果不能透过故事看到其中的本质,学*这篇课文的意义就少了一半。学*了这篇课文,学生能够从中初步认识到战争的本质,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正确面对矛盾冲突,对学生很有帮助。学*语文知识绝不能仅限于课文,课文只是一个例子。学*了课文,还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在相关文章中运用,这样才能做到举一反三。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培养这种*惯,如果学生的条件有限,老师也要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帮助,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这也正是新教材设置综合性学*的'原因。

  本节课的一个亮点,我认为还是学生在最后的课外延伸当中,当我让学生说说自己做为班级中的一员,在重大活动当中应当怎么做的问题时,我先让班长回答,班长举了自己在运动会上没能积极参与比赛,只是做些后勤工作,而且不能很好关心比赛的同学而自责,同学们都更加兴奋了、接下来就有更多的同学站起来说了自己曾经不关心或没有这种意识的缺点,并表示以后一定要积极改正。

  4、本节课我自己开场时,还是较紧张的,导致学生也很紧张,但随课堂的深入,我也越进佳境,课堂气氛也越来越好、本节课在设计时也出现了一些失误,比如一上课时就可以让学生先读课文以缓解同学们紧张的情绪、前面人物的分析以及课文结构的分析可以再缩短时间,让课外延伸多些,让生多说说自己,课堂效果会更好些。

  曹刿论战教学反思(二)

  教学这篇课文时,我的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在绘画和辩论中去学*这篇文章的阅读理解,教师只是起一个调控的作用。设计的本身就淡化了教师的指导作用,一切以学生的发挥为主,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间和舞台。本课的前期准备:男女学生各自推荐十名代表,我把课文分成四个部分(乡人劝说;君臣对话;指挥作战;战后总结),通过抽签男生选择了1和3两个部分,女生是2和4。接着各自回去通过集体讨论对所选的两个部分进行创作,形成两幅插图。然后经过交换,男女生对对方的创作进行集体评议,寻找漏洞和不足,结合自己的理解重新再创作两幅插图,作为当场的展示。本课的提问设想事先是无法准备的,因为学生如何进行辩论,会有什么措辞,教师在课前并不知晓,男女双方的辩手也不知道对方会使用什么招数,一切全部是课内的当场发挥。我在课前强调了一点“辩论的依据是课本”。(www.unjs.com)因为我估计学生可能会辩论一些枝节的问题,我希望通过辩论能对课文的整体有一个比较明确的了解,对文中的主要人物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评价。整堂课按照介绍、辩论、展示、再辩论的方式进行,最后是问卷检测。

  本节课采用的是图画结合辩论的方式,从课文本身来看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原文重在“论”字上,语言和形象毕竟是有明显的差异,应该讲是给学生出了一个难题,也给自己出了一个难题。但我的教学初衷不是要求学生通过绘画和辩论一下子把握住文章的精髓。其实,对于学生我没有明确的要求,他们能说多少是多少,说得对或者不对(对照认可的标准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要敢说,要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每个人对文章都有自己的理解,学生也是如此,她们把理解转化成图画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总有他们自己的道理,我想这就是我这节课要培养学生的能力。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我觉得有几个地方不能令我满意。首先,学生在辩论中往往枝节问题化时太多(以至于检测的时间显得仓促),我不得不中止一次,以提醒双方辩者要以课本为依据,看来此类课教师课前的指导要加强,重要的注意事项要明确。其次,辩论四组图画共八幅显得多了一些,原本我打算让课堂内的其他学生也可以随机发问,增加辩手辩论的难度,培养他们的应变能力。从教学实际来看时间明显不够,所以,我觉得不妨重点突破“指挥作战”这一环节,也许效果会更好一些。

  曹刿论战教学反思(三)

  《曹刿论战》简明完整地记录了齐鲁长勺之战的史实。这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赞扬了曹刿热爱祖国,关心国事的精神及其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所以我想通过此文去引导学生关注古代历史上的经典战例,从而继承我国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同时意在指导学生在比较中让学生初步了解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因此我将此文的教学目标确立为:

  1、借助工具书用自学的能力及圈点批注的方法掌握文言词语、句式。

  2、把握人物对话,探究人物思想观点。

  3、从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在学*《曹刿论战》这篇课文中,学生的情况是好象初看会分析,但翻译却不落实,其原因多半在于不会分析。例:“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鄙,又何间焉?”。从“齐师”到“请见”,可以看作三个主谓短语,“其”字以后是一个包含着以复合句作为宾语的句子:这种句子就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译成现代汉语是:“齐国的军队进攻我国(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人说:吃肉的人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到那里面去呢?”把握这种句式的必要条件首先是有比较牢实的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有了它,便可以掌握文言文中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常见句式,从而控制文言文的句式原理。只有掌握文言文常见句式,才能打下阅读浅易文言文的基础。掌握常见句式,翻译起来也就可以脉络分明了。

  由于学生在这方面出现了问题.为了节省时间我便对其直接检测,没有让学生展示翻译的成果,但是做题效果不是很好.此环节的临时改变使得教师对学生的翻译情况了解不够清晰,没让学生质疑使得难点句子没有得到共同解决,使得效率不是很高。在以后的课堂授课中如果要改变教学环节一定要经过深思熟虑。

  一直来,我都感觉文言文教学存在两种偏向:一是逐字逐句地串讲,课堂气氛沉闷、索然无味,教学效果事倍功半;二是全篇感悟,从整体意会,轻基础知识的落实,学生没有重视文言文知识的积累,对文言文篇章理解不透。其结果为: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且教学容易走入“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的误区,课堂教学缺少探索和研究,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缺乏基本的学*方法。

  为此,在《曹刿论战》一文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主要从培养学生良好的文言文学**惯为教学主线,让学生在课堂中明白学*文言文该采取什么方法才能更好地明白文言意思,把握好文本内容,让他们在课堂中变被动学*为主动学*。

  带着这样的思考,在教学中我做了如下的设计:第一环节:从“十年春,齐师伐我”的背景导入,揭示课题。第二环节:学生听读、朗读课文,分小组听读课文,小组同学纠正字音。学生自译课文。第三环节:学生根据老师给出的字译提示以及注释,合作理解课文,做好课文思想内容的分析,不懂之处提出疑问,特别是人物的分析,需要有自己独到见解。第四环节:小结全文,指点学生在理解评价历史人物时要有自己独到、一分为二的方法,这样才能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

  反思本节课运用了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法设计教学,能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合作学*,重视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中发现和探究学*任务,使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积极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和谐、自由、活泼的学*情境,学生在自主的空间里,自由奔放地想象、思维和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感受并明白理解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而且在对人物的理解评价中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将创新文言教材、创新文言教法与创新的课堂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取得了自己想要达到的一些教学的效果。

  但上完课后反思自己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的语言组织以及表达等教学细节方面,自己的教学语言美化和灵动仍有待于自己今后要继续加强和努力提高。

  《曹刿论战》讲完了,下课后刚坐到办公室桌边就有学生来问:“老师,你说为什么在战场上堂堂的鲁庄公就那么听曹刿一个人的话呢?”我觉得这个问题很新颖,但又一时语塞,只好答应他等老师研究研究再回答,学生松松爽爽地回去了。回想自己授课,侧重于对曹刿才智和作战中成败因素的分析,对学生提出的君臣之间和谐关系的问题却想得很少。于是急忙翻阅资料,找老教师们请教,最终归纳出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庄公并非是个**,而是贤主。

  在《曹刿论战》中,战前的庄公及其同僚确实“鄙”──目光短浅,在曹刿看来,庄公在政治上是不成熟的,因为他急于进攻,依靠的是贵族*臣和虚无缥缈的神;战后的庄公也胜而不知其原因,处处显得才能有限。那么曹刿又是何许人也?从“其乡人曰”可见他仅是普通老百姓而已,庄公却能接见他,可见庄公的谦虚和对贤能人才的渴望;另外在长勺之战中,庄公对曹刿指挥充分信任,言听计从,说明他是礼贤下士,任人唯能,用人不疑;战后,庄公确不知其胜因,但没有藏藏掩掩,而是为求真理,不耻下问,不因胜利而沾沾自喜。听完曹刿的分析后,更立即拜曹刿为大夫,可以说英雄不问出处。

  由此看来鲁庄公当是历史上能知人善任的贤主明君。

  其次,曹刿不是狂徒,而是军事家。

  曹刿在“齐师伐我”时是出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之心而请见的,但这不是轻而易举之事,因为别人也有爱国心,但未必有敢于谒见的勇气和才能。大兵压境,庄公需要的是有指挥若定才智的能人,所以曹刿的“请见”是有勇有谋的。另外他对“可以一战”的肯定,说明他深谙用兵之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战争的决定因素在于民心。尤其是长勺之战中,双方实力相差很大,如果盲目应战,定会吃亏,战争中曹刿却从容镇定,应对自如,可见他是胸有成竹是深谋远虑的,而战后的分析,更是可见他是有非凡谋略的。

  这等有才能的人又怎能不受庄公的重用呢?

  其三,春秋时期,百家争鸣,能人有锥处囊中、脱颖而出的机会。

  庄公和曹刿和谐的君臣关系是那个时代造就的。春秋时期,旧的礼制开始瓦解,人们的思想异常活跃,百家争鸣的状态已初现端倪。很多能人都想竭力将自己的思想推销给各国的诸侯并希望获得重用。像孔子、苏秦等都曾竭力将自己的治国思想向各国诸侯推销。甚至出现了像“毛遂自荐”这样的成语故事,所以像曹刿那样以*民之身自荐而受到鲁庄公接见,就显得非常正常了,而庄公对前来求见的'能人显示了君主所具有的大度。这样*和的世风也使得他们和谐的关系成为可能。当然,如果没有真正的才能初次的巧舌如簧并不能长久待下去,像南郭先生那样“滥竽充数”,最后只会露马脚仓惶而逃或丢去脑袋。曹刿却通过“齐师伐我”这个考验赢得了庄公的进一步信任,所以他的才能脱颖而出了。


《曹刿论战》教案6篇(扩展6)

——曹刿论战说课稿(精选五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曹刿论战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曹刿论战》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古文,是本单元的重点篇目。这篇出自于《左传》的文章主要围绕着“鄙”和“远谋”这一文眼,通过人物的对话总结战争的经验教训。史料剪裁得当,刻画了曹刿这一爱国、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才能的形象。

  2、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中对文言文提出的要求是: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诵读,有意识的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本单元提示要求学生熟读并背诵课文,读出一点语气。因此,依据教材的编写意图、本文的特点及新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提出的要求,我制定如下目标:

  (1)知识目标:加强诵读,疏通文意,进一步积累文言词汇和文言特殊句式;

  (2)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找出本文文眼,领会全文主旨;

  (3)情感目标:体会曹刿的爱国主义精神。

  3、教学重、难点:

  (1)本文中古今异义词的学*和重点虚词“之”“以”的.用法;

  (2)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

  (3)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二、说教法

  新课程大力提倡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而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本课虽是讲读课文,也应该以学生自学为主,老师只起主导作用。新课程同时提出“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方式,改变学生的学*观念、态度、*惯,鼓励学生想象、质疑、发现、创新”。在授课中,我有步骤的引导学生读人物对话、理清文章叙述线索、围绕全文文眼有详略的论述战争问题,使学生主动参与学*实践。并运用多媒体展示板书。

  三、说学法

  针对初三学生已有两年文言文学*功底,可利用课下注解和掌握的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在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明确文章主旨;采用讨论式学*方法,使学生通过探究解决问题,养成思考问题的*惯。这也符合新大纲中“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的获取知识,科学地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的要求。

  四、说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回顾历时课本上所学的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例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导入新课,学生通过回忆、讨论,激活其学*积极性。

  (二)朗读课文:课前预*时帮助学生正音、注重停顿,课堂上采用齐读、分角色朗读等方式,让学生熟悉课文、理解字面意思。

  (三)疏通文意:要求学生,以四人一小组展开对文言字词的谈论,结合课下注释,初步理解文意。这样可以避免教师逐句翻译的枯燥及对课文的支解,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学*的主动性,小组的讨论、交流,让学生既发表见解看法,又获取多方面信息,开拓学生的思路。最后教师把重点文言字词、文言现象用多媒体展示:(例如:重点实词:“专”、“加”、“信”、“孚”、“情”、“属”、“作”、“盈”、“靡”等字的含义;通假字:“徧”;古今异义词:“牺牲”、“狱”、“可以”、“虽”、“再”;词类活用:“鼓”、“福”;特殊句式: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虚词:“之”、“以”的用法。)

  (四)理清结构、明确主题:

  1、要求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简述课文三个部分分别在讲什么?(见板书)

  2、文题是曹刿论战,但论战前还有一大段“请见”内容的叙述,在这一个部分里,通过学生齐读,教师提示学生找出文眼。学生自主讨论,明确本文文眼,即:“鄙”和“远谋”。(提示学生文眼有贯穿全文的作用,为后文的学*作好铺垫。)

  3、接下来曹刿是如何论战的?庄公又是如何回答的?曹刿又做了什么判断?(见板书)

  这些问题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边读边思,自主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的主动性,体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同时,学生也学会了自主分析课文内容,为以后做好阅读题打下基础。

  4、第二部分中,正面描写战争的内容是一笔带过的,而与文眼有关的描写曹刿和庄公指挥作战的内容却作为详写,让学生讨论得出:文眼在这个部分是通过哪些词语体现出来的?(见板书)

  5、第三个部分用了两个发语词“夫”,给我们分析了作战中进攻和追击的时机分别是什么?(见板书)

  6、为什么战前准备、战后分析取胜原因要作为详写?而战争过程要略写呢?

  学生明确:围绕全文文眼的部分应该作为详写内容,与之无关的叙述就可以略写,甚至不写。即文章内容剪裁得当。

  7、拓展升华:

  这样的剪裁方式给我们的写作有怎样的启示呢?

  学生可答出:突出中心思想的材料详写;起衔接、交待、照应作用的材料略写;与中心无关的材料不写。

  五、说板书设计

  战前曹刿“请见”——“鄙”“远谋”(文眼)准备求信于臣,民弗从也不可战曹曹刿“论战”——一问三答三断求信于神,神弗福也(“鄙”)求信于民,忠之属也——可战(“远谋”)刿战中战争地点——长勺论简述战争过程胜负迹象——齐师败迹过程庄公指挥“将驰”“将鼓”(“鄙”)战曹刿战斗“未可”“可矣”(“远谋”)战后进攻——勇气——彼竭我盈(“远谋”)原因追击——惧伏——辙乱旗靡

  以下按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步骤,说板书设计六部分来说课。

  一.说教材

  本文是选自初三教材文言文单元的一篇文章,本文作为一篇经久不衰的经典古文,是本单元的重点篇目,同时也是整个初中阶段的重点篇目。文章出自《左传》,记载了春秋争霸时期齐鲁长勺之战的史实,以曹刿的活动为线索,把战前的准备,战中的指挥,战后的总结做了简练的描述,短小精悍,塑造了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读懂课文,在情境中体会重点字,词,句,结合上下文情境分析文章。

  过程与方法目标:锻炼自学的能力,查阅资料书,整理笔记,反复诵读感知,在理解文章中心的基础上深入讨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曹刿的机智,爱国的品质。

  三.说教法

  本篇课文我打算采用语境导读法,因为这是一篇先秦的散文,语言环境和语言背景皆脱离了现代语境,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还原语境,找准语感,真正理解文章的内涵。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和文章特点设置焦点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放弃传统的字子落实,句句清楚,有言无文的教学方法

  四.说学法

  以学生为主体,学生通过自主朗读,合作朗读,听示范朗读,以读带学。在朗读中找准顾问语感,在朗读中体会语言特色,在朗读中理解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在朗读中背诵积累。

  以训练为主线,包括听,说,读,写等多方面的训练。查资料,课堂讨论,课后写作的方式进行。师生在*等自由的言语交际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语言*得。

  五.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是一篇描写战争的文章,情节跌宕起伏,险象环生,要知详情请翻开课本

  2、学生自读

  要求学生不堪注解,通读全文,标出不懂的字词句。然后再对照注解读,再标出疑难字词,并写入自读笔记。教师巡视,检查自读情况,筛选出有针对性的,普遍存在的问题,写上黑板汇总。

  3、解决疑问,先请同学翻字典自己查不懂的字词,教师提问

  伐:有侵略,还有攻打的意思,请同学思考哪个更符合本文语境(落实攻打的语境意义,因为本文的作者是鲁国的左丘明所纂写,侵略带有贬义,故不可能)

  靡:有倒下,还有倾斜的意思,联系上下文语境理解词义(落实倾斜的语境含义)

  下视其辄:有向下看,还有下车的意思,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落实下车的语境含义)

  4、字词讨论分析完毕,请同学再通读课文,再次整体感悟。

  5、深入理解课文,通过自读笔记,检查出主要疑问

  (1)这场战争谁是争议的一方?(讨论得出春秋无义战)

  (2)课文怎样塑造曹刿的英雄形象?(讨论得出机智,爱国的品质)

  (3)鲁庄公鄙乎?(引导学生联系现代生活,把鲁庄公放到现代环境中来讨论,无标准答案)

  6、作业布置:以本文出发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一、 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曹刿论战》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古文,是本单元的重点篇目。这篇出自于《左传》的文章主要围绕着“鄙”和“远谋”这一文眼,通过人物的对话总结战争的经验教训。史料剪裁得当,刻画了曹刿这一爱国、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才能的形象。

  2、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中对文言文提出的要求是: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诵读,有意识的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本单元提示要求学生熟读并背诵课文,读出一点语气。因此,依据教材的编写意图、本文的特点及新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提出的要求,我制定如下目标:

  (1)知识目标:加强诵读,疏通文意,进一步积累文言词汇和文言特殊句式;

  (2)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找出本文文眼,领会全文主旨;

  (3)情感目标:体会曹刿的爱国主义精神。

  3、教学重、难点:

  (1)本文中古今异义词的学*和重点虚词“之”“以”的用法;

  (2)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

  (3)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二、说教

  新课程大力提倡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而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本课虽是讲读课文,也应该以学生自学为主,老师只起主导作用。新课程同时提出 “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方式,改变学生的学*观念、态度、*惯,鼓励学生想象、质疑、发现、创新”。在授课中,我有步骤的引导学生读人物对话、理清文章叙述线索、围绕全文文眼有详略的论述战争问题,使学生主动参与学*实践。并运用多媒体展示板书。

  三、说学法

  针对初三学生已有两年文言文学*功底,可利用课下注解和掌握的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在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明确文章主旨;采用讨论式学*方法,使学生通过探究解决问题,养成思考问题的*惯。这也符合新大纲中“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的获取知识,科学地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的要求。

  四、说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回顾历时课本上所学的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例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导入新课,学生通过回忆、讨论,激活其学*积极性。

  (二)朗读课文:课前预*时帮助学生正音、注重停顿,课堂上采用齐读、分角色朗读等方式,让学生熟悉课文、理解字面意思。

  (三)疏通文意:要求学生,以四人一小组展开对文言字词的谈论,结合课下注释,初步理解文意。这样可以避免教师逐句翻译的枯燥及对课文的支解,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学*的主动性,小组的讨论、交流,让学生既发表见解看法,又获取多方面信息,开拓学生的思路。最后教师把重点文言字词、文言现象用多媒体展示:(例如:重点实词:“专”、“加”、“信”、“孚”、“情”、“属”、“作”、“盈”、“靡”等字的含义;通假字:“徧”;古今异义词:“牺牲”、“狱”、“可以”、“虽”、“再”;词类活用:“鼓”、“福”;特殊句式: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虚词:“之”、“以”的用法。)

  (四)理清结构、明确主题:

  1、要求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简述课文三个部分分别在讲什么?(见板书)

  2、文题是曹刿论战,但论战前还有一大段“请见”内容的叙述,在这一个部分里,通过学生齐读,教师提示学生找出文眼。学生自主讨论,明确本文文眼,即:“鄙”和“远谋”。(提示学生文眼有贯穿全文的作用,为后文的学*作好铺垫。)

  3、接下来曹刿是如何论战的?庄公又是如何回答的?曹刿又做了什么判断?(见板书)

  这些问题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边读边思,自主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的主动性,体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同时,学生也学会了自主分析课文内容,为以后做好阅读题打下基础。

  4、第二部分中,正面描写战争的内容是一笔带过的,而与文眼有关的描写曹刿和庄公指挥作战的内容却作为详写,让学生讨论得出:文眼在这个部分是通过哪些词语体现出来的?(见板书)

  5、第三个部分用了两个发语词“夫”,给我们分析了作战中进攻和追击的时机分别是什么?(见板书)

  6、为什么战前准备、战后分析取胜原因要作为详写?而战争过程要略写呢?

  学生明确:围绕全文文眼的部分应该作为详写内容,与之无关的叙述就可以略写,甚至不写。即文章内容剪裁得当。

  7、拓展升华:

  这样的剪裁方式给我们的写作有怎样的启示呢?

  学生可答出:突出中心思想的材料详写;起衔接、交待、照应作用的材料略写;与中心无关的材料不写。

  五、说板书设计

  战前 曹刿“请见”——“鄙”“远谋”(文眼)

  准备 求信于臣,民弗从也 不可战

  曹 曹刿“论战”——一问三答三断 求信于神,神弗福也 (“鄙”)

  求信于民,忠之属也 ——可战(“远谋”)

  刿

  战中 战争地点——长勺

  论 简述战争过程 胜负迹象——齐师败迹

  过程 庄公 指挥 “将驰”“将鼓”(“鄙”)

  战 曹刿 战斗 “未可”“可矣”(“远谋”)

  战后 进攻——勇气——彼竭我盈

  (“远谋”)

  原因 追击——惧伏——辙乱旗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能力目标

  1.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

  德育目标

  学*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

  2.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前面我们刚刚学*丁先秦诸子散文,领略了诸子散文特有的艺术魅力。今天,我们学*先秦历史散文著作《左传》中的选段《曹刿论战》,感受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二、资料助读

  1.《左传》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史记》和《汉书·艺文志》都认为它是孔子的同代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清代有的学者认为系刘歆改编。*人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根据各诸侯国史编成。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54年)。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左传》分年记事,没有篇名。晋杜预把它按年代顺序分附在《春秋》后面,认为它是用史实来阐述《春秋》经义的。《春秋》记事非常简单,*乎大事年表,例如这篇课文所记之事在《春秋》中就只有一句话: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左传》节文的标题,都是后人加的。

  2.长勺之战背景简介

  本篇选文又题作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这一战事发生在鲁庄公十年(前684),是齐桓公即位后向鲁国发动的第二次战争。

  前此两年,齐桓公(公子小白)与其庶兄公子纠曾进行过激烈的争夺君位的斗争。当时篡君夺位的公孙无知(齐襄公堂弟)已被杀,齐国一时无君,因此避难于鲁国的公子纠和避难于莒国的公子小白都争相赶回齐国。鲁庄公支持公子纠主国,亲自率军护送公子纠返齐,并派管仲拦击、刺杀公子小白。然而鲁国的谋划没有成功,公子小白已出乎意料地抢先归齐,取得了君位。齐桓公即位后当即反击鲁军,两军交战于乾时(齐地),齐胜鲁败。乘兵胜之威,齐桓公胁迫鲁国杀掉了公子纠。齐桓公虽在其庶兄的血泊中巩固了权位。但对鲁国却一直怨恨难*,因此转年春便再次发兵攻鲁,进行军事报复和武力惩罚。本篇所记即是这次在鲁地长勺展开的战事。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把握字音。

  多媒体显示重点字音:

  刿(guì) 鄙(bǐ) 孚(fú) 间(jiàn) 循(biàn) 靡(mǐ)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根据朗读情况纠正浯调。

  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读出反对的意味)

  小惠未褊,民弗从也。(读出否定的意味)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读出肯定的意味)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语调应舒缓、深沉,读出议论的语气)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有解说的意味,语调应低缓)

  3.学生大声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句,并勾画出难词难句,以待讨论交流时解决。

  4.选几位同学概述课文大意。

  明确:鲁庄公十年春,齐国出兵进攻鲁国。当时齐强鲁弱。曹刿请见庄公,询问备战情况,随同庄公参战,大获全胜,曹刿为鲁庄公释疑解惑。

  教师提示:该同学以人物活动为线索概括情节,试以事件发展过程为序概括情节,如何?

  学生明确:庄公迎战一备战一胜战一曹刿论战。

  四、研*课文,背诵课文

  师生共同研*第一段。

  1.学生齐读第一段。

  2.学生讨论交流本段中的难词难句,教师适时点拨,解答学生疑问。

  3.选一学生翻译第一段,其余同学评点,指出错误、不足。

  教师提示本段中的重点字词。

  多媒体显示:

  重点实词:间、信、孚、福 通假字:偏 古今异义词:鄙、牺牲、狱、可以 关于肉食者 肉食者:吃肉的人。肉食在当时与公膳制有关,公膳是对某种品位的官员在办公时间免费供给的一种膳食,按规定大夫以上,食乃有肉。因此肉食者是指古代享受公膳食肉待遇的大夫以上的官员,此处借指有权位的人。

  4.内容梳理

  提问: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可以看出曹刿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明确:曹刿身份卑微。却能关心国家大事,为国事深谋远虑。

  提问:鲁庄公认为战前需作哪几方面的准备呢?曹刿是如何评价的?

  明确: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惠未循,民弗从也。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信未孚,神弗福也。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之属也。可以一战。

  提问: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明确:鲁庄公借小惠赢得*臣的拥护,借小信赢得神灵的保护,这两点都被曹刿否定。在曹刿的启发下,庄公终于认识到人民的重要性,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多媒体显示: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