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优秀教案6篇

首页 / 教案 / | 2022-09-28 00:00:00 教案

《荷花》优秀教案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课文词句的描绘,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作者对荷花、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

  (一)、复*导入。

  上节课,我们仔细观察了荷花的图片,看到画家笔下的荷花姿态是那么美!通过学*了课文第1自然段,知道荷花的味是那么清香(板书:闻、清香),吸引了作者迫不及待地去看荷花,那么作者看到的荷花是怎样的呢?(板书:看)美丽的荷花又引起作者哪些想象呢?(板书:想)让我们和作者一同去看看吧!

  (二)、学*第二、三自然段。

  1、自由轻声朗读第2、3自然段。

  2、用最简单的词概括你所看到的。

  3、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具体地来说说你看到的荷花、荷叶是什么样的?

  (1)出示: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2)具体说说荷叶是什么样的?(出示句子)

  a. 哪个词说明荷叶多?(挨挨挤挤)哪个词写出了荷叶的颜色?(碧绿)哪个词说出了荷叶的形状?(大圆盘) 板书:多、绿、大、圆

  b.这是一个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什么?

  c.谁来把你看到的荷叶用朗读告诉大家。

  (评价:你看到的荷叶真多、真大、真绿)

  d.小结:作者用了一个比喻句让我们感受到了荷叶的美丽,其实,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的白荷花更美。那么,他是怎样从写荷叶过渡到写荷花的呢?

  (3)出示:“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a.在这句话中,你觉得哪个字用得最好?(冒)可以换成哪些词呢?(指名说说)(长,钻…)

  b.如果你是这荷花,你会怎样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演一演,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冒出来?(为什么冒得这样快?为什么冒得这样慢?为什么心情那么高兴?)(冒得快的可以体会到其蓬勃的生机和急切的心情;冒得慢的可以体会到荷叶的多,钻出来的艰难。)

  c.一个“冒”字包含着那么多意思呢!谁能把冒的含义读出来

  d.过渡:从这些荷叶中冒出来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

  (4)具体说说你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样的?

  a.荷花开了不少了,荷花是白色的。

  b.千姿百态的荷花,课文写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姿态?

  c.作者写了荷花的哪三种不同的姿态?(看图片)

  板书:有的——有的——有的——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初放

  “有的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的小莲蓬”——盛开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含苞欲放

  指导朗读,这些荷花你喜欢吗?

  指导背诵,你能把它们画在脑海中吗?

  d.荷花的姿态还有很多呢,结合图片欣赏不同姿态的荷花。

  4、引读第三自然段:这么多白荷花,——。看看这一朵,——,看看那一朵,——。

  出示: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句中的“画家”指的是谁?(大自然)表达了作者对美妙神奇的大自然的赞叹!大自然真是一位神奇的大画家,我们再来欣赏这一大幅活的画。

  (板书:活的画)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二、三自然段。

  (三)、学*第四、五自然段

  1、过渡:闻着那淡淡的清香,看着那一池姿态各异的白荷花,此时此刻,你的心中会有什么想法? 板书:仿佛

  2、让我们一起用心去体会,跟着作者飞到荷花池边去看一看。(配乐朗诵第四自然段)边听边想。

  3你刚才看到了什么?

  雪白:表象了荷花颜色的美丽。

  翩翩起舞:表现了荷花的动态美。

  静静地站在那:表现了荷花的静态美。

  多美的荷花呀,连蜻蜓、小鱼都被吸引过来了。想象:还有谁来了?干什么?

  4、让我们再一次来美美地回味这一幕吧!师生配乐共读第四自然段。

  5、引读第五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

  1、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将他闻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写了出来,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美妙的世界,我们似乎也闻到了那股清香,看到了婀娜多姿的荷花,想到了自己变成荷花的情景,真是看得津津有味啊。作者怎么能把课文写得那么好呢?(因为作者对荷花充满了喜爱和赞美的感情)

  2、你喜欢这些荷花吗?打算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荷花?出示“荷花,( )!”(荷花,你的清香是那样迷人,你的形状是那样美丽,你的姿势是那样动人!你的魅力令我终身难忘!)

  3、荷花被称为“花中君子”,它美丽高洁。古今文人墨客喜爱荷花,留下了大量咏荷的诗文。

  4、读读《补充*题》第六题的诗句。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补充*题》第4、5题。

  2、背诵课文。

《荷花》优秀教案2

  【教学设计】

  《荷花》是一篇写景的记叙文,作者用第一人称描绘了公园里满池荷花的美丽景色。

  本文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满池荷花的静态美方面,难点是对描写荷花动态美的有关语句的理解。为此,运用电教媒体形成优化的教学过程,在解决教学重点的同时,既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又可在突破教学难点时强化对学生想象能力的训练。电教媒体所创设的美景给学生以多层次的欣赏,让学生得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从而在轻松愉悦的学*氛围中,培养学生听、说、读的技能,提高他们观察、想象以及赏析词句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荷花的美,并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发展学生观察、想象能力。

  2、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训练学生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说明】

  1、围绕训练目标,创设情境、引导情趣:

  为使学生对满池荷花有真情实感,特设计宽银幕投影,以增强空间效果。用轻柔的音乐和描述性的语言使学生置身于美丽动人、风姿妩媚的荷花池旁。初步的观赏,激起学生的求知欲,继而图文对照,帮助学生理清第三段的脉络: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态。并按这一顺序显示相应的情境,指导学生读文赏析。

  2、借助情境,理解词句:

  凭借电教画面,让学生边看边思,从形象到抽象,理解词句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确。课文里有一句: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个 冒字,学生难以正确理解,难于用语言表达清楚。若设计卡通式的动景,让学生观看荷花从荷叶丛中渐渐往上生长的过程,从而领会到冒是往上升,是在荷叶的缝隙间长出来,体会其长势。进而再与钻比较,进一步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通过电教媒体的辅助,不仅使学生正确理解词句,从静态中体会荷花强大的生命力,而且活跃思维,增强美感,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作用。

  3、神化意境,陶冶心情,朗读升华:

  课文第四节,作者想象了荷花的动态美,是全文的难点。其中我仿佛是一朵白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在翩翩起舞一句,更难领会。采用一幅神化的意境:满池荷花的静景配以仙女翩翩起舞的动景,让学生观赏,使学生理解作者看荷花的心情和神情,再通过一个口头句式训练:我( )地看着满池荷花让学生自己感受表述。并再次面对荷花的特写镜头,诵读课文,在神化般的意境中,增强美感,陶冶学生的身心。本课建议安排两教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创设情境,学*第一段

  1、揭示课题:《荷花》

  2、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荷花池旁。

  (教师同时打开三架投影机,使宽银幕上的满池荷花刹那间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学*兴趣 )

  3、学*第一段:

  ⑴ 读第一段,思考:为什么我一闻到清香,就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呢?

  ⑵ 指导朗读,要求学生把作者闻到荷香后,对荷花的喜爱,希望看到荷花的一种迫切心情读出来。

  二、观美景,入意境,品词句,学*第二段(重点)

  1、师:我们应该按照什么顺序来欣赏呢?

  (听录音,指导看投影)

  2、图文对照,理解词句:

  ⑴ 荷叶是什么样的呢?轻声读课文,划出描写荷叶的句子。让学生观察画面,理解挨挨挤挤,抓住词语体会荷叶的数量多,形状大,颜色美。

  ⑵ 观看荷花从荷叶丛中冒出来的录像并找出课文中相应的句子。通过卡通式的动景使学生理解冒的意思,与钻进行比较,知道冒显示出荷花生机勃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⑶ 在诵读、观察的基础上对一池亭亭玉立的荷花进行赏析。

  (运用电教画面,让学生在欣赏中对只有展开两三片花瓣,全展开的,含苞待放的荷花表示自己的感受,从而进一步领会满池荷花给人们带来的美的享受 )

  ⑷ 写荷花为什么还要写荷叶呢?将画面上荷叶覆盖住,出现在眼前的是一朵朵荷花,让学生理解荷叶可以衬托荷花的美。

  3、欣赏满池荷花的组合美:

  ⑴ 师:为什么我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呢?

  ⑵ 观赏姿态各异的荷花,结合朗读指导。通过观看录像,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充分表达自己对荷花的喜爱,使学生爱美的情感得到升华。

  4、为什么说这是一幅活的画?

  结合上下文理解。

《荷花》优秀教案3

  一、教学目标

  认知

  1、会认会读生字。掌握“莲蓬、饱胀、挨挨挤挤”等词语。

  2、读懂一至三自然段。

  能力

  1、通过看图说话、写话的练*,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学*的能力。

  情感

  1、通过自主探究、交互合作的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和团结协助的精神。

  2、通过看图,读文,展开想象,品味词句去欣赏荷花的美,从而加强语感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

  教学内容

  《荷花》主要写了两个内容:

  ①荷花清香、形态各异的美。

  ②“我”被荷花的美深深吸引了,陶醉中,自己也仿佛成了一朵荷花……课文共两课时完成,这里主要是对第一课时,也就是对上面的第一个内容的教学进行了设计。

  重点、难点

  (1)学*第二自然段,品味词句。

  (2)看荷花的图片,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描绘荷花。

  三、教学对象分析

  1、所任教的班级有较好的朗读能力,初步懂得欣赏词句,本节课将发挥学生的优势让学生充分诵读课文,运用以往领悟的品读词句的方法欣赏本课遣词造句的特点。

  2、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有利于实施自主探究基础上开展同伴互助合作的学*方式。

  3、学生基本掌握文字输入,上网浏览等计算机基础,但熟练程度不一。因此更需发扬合作精神,共同完成学*任务。

  四、教学资源设计

  课前,教师将师生合作搜集到的荷花相关资源虚拟成专题网站——“荷花小站”,并发布到校园网上。“荷花小站”设有六个部分,分别为“荷花文化”、“课文学*”、“荷花图展”、“荷花知识”、“网上资源”、“荷花论坛”。这当中既包括课堂教学所用的资源,也包括供学生课后拓展性学*的资源。

  五、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教学策略

  为了使语文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达到最佳的整合,教学设计“以生为本”,从学生素质的良好发展出发,努力把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如对语言信息进行查找、筛选、获取、归纳、编辑的能力)与语文学科的任务(如大量读书,品味词句,情感熏陶,听说读写的训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其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优化课堂教学。“荷花小站”六个部分中,“课文学*”部分集文字、图片、影视、动画、音乐于一体,给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加上教师适时的点拨,恰当的启发,激发了学生的想象,使学生对词语的品味、感悟更立体、更丰富、更有个性化;“荷花图展”与“荷花论坛”则把欣赏精美的图片与说话、写话结合起来,并可以通过网上论坛让师生对写话练*进行欣赏、评议、修改,有效地加强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其余的几个部分为学生提供了网络大量的信息资源,使教学不局限在课本中,拓展了学生对荷花多角度、多层面的认识。

  教法设计

  本文教学以建构主义理论、情境教学理论为指导,采用了“情境、主动、交互、发展”的教学模式,借助网络及多媒体提供的丰富资源及强大的交互功能创设情境,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的积极性,发扬自主探索、交互合作的精神,理解和品味语言,激**感,唤发想象,增强表达欲望,从而了解荷花,热爱大自然,使语文素养和信息素养多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

  六、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教学过程

  (一)网络导入 设境激情

  1、【导入】“荷花,因为它的高雅清香、冰清玉洁受到不少人的赞美,课前,不少同学通过各种途径找了一些资料,老师选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放在我们的?荷花小站?上,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荷花文化?,找出你喜欢的片段读一读。”

  2、【网络课件】快速浏览“荷花文化”中的诗歌、文章。

  3、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诗歌、文章片段并与身边的同学分享。

  (二)通读全文 整体感知

  1、【提出读书要求】同样写荷花,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的。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喜欢的或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看谁读得最投入。

  (学生自由、反复地朗读课文。)

  2、【音乐】这节课,我们学*第一到第三自然段,听老师读课文第一到第三自然段。要求

  学生边听边思考,体会文中的荷花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学生表达对荷花的感受。

  (三)品味词句 感悟语言

  1、布置学生进入“课文学*”部分,认真读第二自然段,找好词、好句,说说好在哪里。

  2、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3、【网络课件】学生进入网络课件,找出自己认为好的词句,先独立思考再与旁边的同学交流看法。(借助动画、影视、图片等自主学*。)

  4、汇报交流学*结果(把朗读训练、看图想象、词语欣赏、动画演示、师生评议有机结合起来。)

  5、【提出读书要求】这些荷花各有怎样的姿态?找出来读一读。

  (在学生朗读时随机出示富有立体感的荷花贴图。)

  6、【提出背诵要求】在描写荷花姿态的句子中选自己喜欢的一句感情背诵。

  7、【音乐】【贴图】学生借助贴图通过摆摆、指指、移移理解词句(如挨埃挤挤、饱涨等),感情背诵描写荷花不同姿态的句子。

  (四)图片欣赏 论坛发言

  1、【网络课件】让学生进入“荷花图展”,一边欣赏荷花图片,一边展开想象,用丰富生动的语言把荷花的美描绘出来。

  (学生欣赏图片,展开想象。)

  2、【网络课件】进入“荷花论坛”描写荷花。(论坛提供参考词语)

  3、【网络课件】师生评议修改句子。

  4、学生小结写好句子的方法。

  (五)配乐朗读 升华情感

  1、【导读】看着这一池美丽的荷花,作者由衷地、情不自禁地赞美,他发出怎样的赞美呢,我们读第三自然段。

  2、理解“画家”指的是什么。

  3、【音乐】和学生一起配乐感情朗诵第三自然段,表达对大自然,对荷花的赞美之情。(喜欢读的同学出来站成一排和老师一起配乐背诵)

  (六)布置作业 拓展知识

  上网下载一幅或多幅荷花图,可以用一句、几句、一段或一篇来描述,体裁可以是诗歌、散文,也可以是记叙文等,形式不限。作业上交方式:可以发邮件,可以打印。

《荷花》优秀教案4

  活动目标:

  1、欣赏画面,感受儿歌充满童趣的意境。理解诗歌,初步学会正确发出儿话音。

  2、学会朗诵儿歌,通过动作让幼儿理解诗歌中的动词,尝试用替换的形式仿编诗歌结尾部分。

  3、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态度。

  4、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荷花、小青蛙、小鱼、月牙等图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诗歌,初步理解诗歌内容。

  (1)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夏天到了,小池塘里有朵美丽的花开放了,看,是什么花呀?荷花娃娃是什么样子的?它在干什么?初步感受诗歌内容。

  (2)老师朗读诗歌,感受诗歌中的儿话音。

  (3)师生一起念诗歌两遍,教师根据幼儿情况及时纠正幼儿的儿话音。

  (4)提问:荷花娃娃撑的小绿伞是什么?它为什么将头露到外边儿?它和小雨点在玩什么游戏呢?使幼儿感受诗歌中的童趣。

  (5)你想和荷花娃娃玩游戏吗?玩游戏多快乐呀!下面我们一起念诗歌。教师鼓励幼儿用欢快的声音朗读诗歌。

  二、引导幼儿尝试进行简单的仿编活动。

  (1)教师:荷花娃娃将头露出伞外面和小雨点玩亲一亲的游戏,他还可以和谁玩游戏呢?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讲述的内容画在黑板上,也可以出示图片,启发幼儿迁移仿编故事。

  (2)启发幼儿想象与水密切相关的事物替换“小雨点”,引导幼儿大胆想象,丰富诗歌情节。

  三、幼儿自主编儿歌,并与同伴互相交流。请一两位幼儿上来在集体面前朗诵仿编的诗歌。

  活动反思:

  "蒲公英"这个名字说出来,孩子们都有点懵,但在观看图片的时候,有部分幼儿发现自己看过这种植物,然后兴致勃勃的说着自己所知道的。在观看视频的时候,孩子们很认真,但我发现,下载下来的视频不是很完整,没有风吹过后,蒲公英被吹散来,蒲公英的种子飞向大地的这一段,如果有这一段的话,孩子们可能对它的生长过程了解的更透彻。在幼儿创作的过程中,孩子们都很认真的去创作,但在同伴之间进行合作的时候,遇到了困难,有些孩子孩子有些迷茫,不知该去找谁进行合作,需要老师一个个的去帮助他找小伙伴,最后还是很不错的完成了《蒲公英》创作。通过这个活动,我发现,孩子们的合作意识不是很强,需要多多引导。

《荷花》优秀教案5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方法目标:

  (1)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荷花的美丽。

  (2)通过情境体验,展开想象,发展观察、想象的能力。

  (3)通过老师的指导,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锻炼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欣赏荷花的美丽,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来理解和欣赏满池荷花的静态美。

  教学难点:

  对描写荷花动态美的有关语句的理解。(如“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这句话。)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贯穿课堂始终的音乐素材;

  3、搜集古代咏荷的名诗名句;

  4、画纸、彩笔。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板书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写的是什么吗?)齐读课题:荷花。

  2、语言渲染:从古至今,荷花就是文人最喜爱的植物之一,描写赞美荷花的诗文数不胜数,我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李白、苏轼等都曾吟咏过荷花。人们称荷花为“花之君子”。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一篇有关荷花的文章,它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文章的题目就叫“荷花”。

  3、哪些同学看过荷花?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看过的荷花。(亭亭玉立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千姿百态的荷花??)

  这样的荷花,同学们还想看吗?在学*课文前,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伴着美妙的音乐,去荷花池边欣赏一下荷花的美丽风姿。请同学们边看边想,你看到了什么。(课件呈现多幅

  荷花照片,播放背景音乐)

  二、初读课文,熏陶情感:

  1、引起阅读兴趣:老师发现,同学们刚才在听、在看的时候都快入迷了。从你们的表情中老师看的出来,大家都被美妙的音乐和美丽的画面深深地吸引住了。你们是这样看荷花的,那么作者又是怎样看荷花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叶圣陶爷爷的这篇《荷花》,看看叶爷爷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美好的享受?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1)遇到生字多读几遍,除了读准字音之外,还要看清字形。(2)把句子读通顺。(3)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3、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词语:

  挨挨挤挤 莲蓬 花骨朵 饱胀 翩翩起舞

  (2)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充分朗读,激活语感:

  (1)解决了这些读书时的“拦路虎”,我们就可以美美地读一读叶圣陶爷爷的这篇《荷花》啦。有谁愿意大声地读一读这篇课文呢?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对于举手的同学,对他们的自信或勇敢给予充分的肯定。

  (2)说说叶爷爷是怎样看荷花的?(迫不及待地看荷花、津津有味地看荷花??)

  (3)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看荷花时,老师趁势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是从哪段课文中体会到这一点的,再组织学反复诵读相应的段落。(课文第2段可组织学生进行发散性诵读,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不同的感受和韵味;课文第3段可组织学生进行竞赛性诵读,鼓励学生一个比一个读得好;课文第4段可组织学生进行示范性诵读,以优生的朗读为样板,鼓励学生向优生学*朗读。)

  (4)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师帮生,或生生互助,解决每段中不理解的词义,如: ①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舞。

  ②挨挨挤挤:本课形容荷叶长得很密,互相挤在一起。

  ③清香:清淡的香味。

  ④饱胀:饱满得发胀。

  ⑤破裂:出现裂缝。

  ⑥姿势:身体呈现的样子。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出示问题,指导再读:叶圣陶说过这样一句话:“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意思是说,作者写文章的时候一般是有比较充分严密的思考和准备的,文章中是有思路即内在脉络可寻的。我们阅读欣赏文章的时候,如果能够遵循作者的思路,就有可能比较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立意和作者的寄托。

  大家能不能理清楚这篇课文的脉络,把握住作者的思路呢?带着这个问题,请大家再去认真读课文。

  2、小组讨论。

  3、交流讨论结果:课文共五个自然段,按照观赏荷花的顺序主要写了“看荷花”和“想荷花”两大部分或者说“初闻荷香”、“再赏荷姿”、“幻化荷花”三部分。

  4、小结:文章叙述、描写、抒情,脉络清晰,层层深入,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荷花之美,把作者热爱荷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一步步推向高潮。让我们再一次美美地读这篇文章。

  5、配乐齐读全文。

  四、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查阅《古诗通》、询问家长、上网查询”等方法搜集古代咏荷的名诗名句。

  第二课时

  一、复*旧知,导入新知:

  1、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作者是怎样看荷花的,谁还记得?向我们大家说说好吗?(作者迫不及待、津津有味地看了荷花??)

  2、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写荷花的。

  二、品读美文,领悟语感:

  1、指导朗读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这句中“一??就??”这个关联词语说明什么?(荷花散发出来的清香传得很远,从荷花池一直飘到公园门口)

  (2)为什么我一闻到清香,就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呢?

  (3)指导朗读:要把作者闻到荷香后,对荷花的喜爱,希望看到荷花的迫切的心情读出来。

  (4)小结:“赶紧”、“跑”表现了作者赏花的急切心情,真可谓花香袭人、花香诱人啊!

  2、观美景,入意境,品词句,重点学*第二、三自然段:

  (1)过渡语:一阵荷花的清香,吸引我一进公园就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我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

  (2)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二、三自然段。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划下来,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说说为什么喜欢它,再有滋有味地读一读。

  (3)作者先写了对荷花的总体印象“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按理说,接着这句总写,下面就应该写荷花,可是大家看看,作者接下去写了什么呢?(荷叶)

  作者为什么写荷叶呢?有很多同学喜欢这一句,谁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句呢?

  你能告诉大家这一句美在什么地方吗?(让学生观察画面,理解“挨挨挤挤”,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荷叶的数量多、形状大、颜色美)

  (4)有谁喜欢写荷花的句子,请读一读。

  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面对这一池美丽的荷花,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比喻它呢?(活的画)请在书上找出来读一读。

  作者把这一池荷花比作一大幅活的画,为什么?

  ①请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你觉得这一池荷花哪儿美,像一幅画?(抓住荷花的“颜色美:绿叶、黄心、白花瓣;姿态美:全开的、半开的、花骨朵儿;整体美”认识荷花池的美得像一幅活的画。)

  这荷花不但美得像画,而且像一幅什么样的画(活的画)?

  ②再读第二自然段,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些荷花像是活的?(抓住“挨挨挤挤”、“冒”、“才展开”、“露出”、“破裂”等词语理解荷花的动态美。)

  重点解读:“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a、谈体会:你觉得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好?

  b、换词理解“冒”:“冒”还可以换成什么字?(长、钻、伸、露、探、冲)

  c、表演体会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使劲地、不停地、急切地、笔直地、争先恐后地、生机勃勃地??)

  d、把这些词填到原句中去,再读一读,悟一悟。(多媒体课件展示: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生机勃勃地冒出来的白荷花。)

  e、激发想象: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它们想干些什么呢?

  (组织学生想象写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_______________。”写后交流:例如:“??仿佛想深深地吸一口新鲜空气。”“??仿佛在尽情展示自己的美丽容貌”等等。)

  f、小结:多么可爱的白荷花呀!你们看,一个“冒”字不仅把荷花写活了,而且使它变得更美了。

  ③这么美的一池荷花,可不就是一大幅活的画吗?让我们一起来赞美这大自然的杰作吧!有感情的朗读第二自然段。你能通过读来把荷花的美表现出来吗?

  ④解读“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a、这些姿态是什么样的,我们来看看!(课件演示:荷花的三种姿态)

  b、看了刚才的画面,你能说说课文描写了哪三种荷花的样子么?(刚开的、全开的、将开的。)

  c、引读三句话:刚开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同学们找到课文中的句子回答老师,并做出动作)全开的呢?将开的呢?

  d、自由练读(你们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这三种姿态不同的美和可爱么?)

  e、喜欢这句话的同学一块儿站起来读读。

  (5)学*第三自然段:

  师读:“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此刻,你最想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这些荷花呢?(千姿百态)

  这么美的荷花,它们各有各的姿势,你们想不想把这些姿态万千的荷花描绘下来吗? a、请同学们再认真读一读课文第二段,自己选一种姿势的荷花,自己画一画、剪一剪,再将它们贴到黑板上。

  (学生画、剪荷花、荷叶,并贴荷花、荷叶。贴的时候,自己介绍一下自己画、剪的荷花。我是盛开的荷花,我是含苞待放的荷花??。)

  (在贴的过程中,再让学生评一评,荷叶应贴得紧一些,并贴在荷花下面,荷花要有高有低,以此来加深理解“挨挨挤挤”、“冒”的意思。)

  师指着荷池:老师觉得,我们班的同学实在太了不起了,作者手下描绘的荷池竟被同学们搬到黑板上来了。看,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态。(引读。)

  我们班的同学就是那了不起的画家。同学们,为我们今后会有更大的成就鼓鼓掌。 b、正像同学们所讲所画的那样,这是一种喜气洋洋的美!这是一种生机勃勃的美!你们想把这些优美的语句记下来吗?那就自己在小组内试着记一记、背一背,并可以加上一些动作,看看那一小组的学*效率最高。

  (一段时间后,学生展示学*成果,教师配乐。)

  3、想象美景,迁移表达学*第四、五自然段:

  (1)这美妙的画卷令人如痴如醉,心驰神往。作者站在荷花池边有何感受呢?一起朗读第四、五自然段。

  (2)如果你也是站在荷花池里的一朵荷花,此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3)(多媒体演示第四自然段内容)表演引读。

  作者所以会有这些想象都是因为荷花大美了,这一池荷花是多么令人神往,老师也想变成一朵荷花,你们想吗?那让我们一块在四、五段中陶醉吧!(配乐朗诵)

  三、审美表达,丰富语感:

  1、想象说话,迁移情感。

  (1)小结写作方法:读了这篇课文,谁能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荷花的?

  作者从荷花的香味、姿态、颜色等方面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荷花的美,尤其是对荷花三种不同的姿态描写得更是淋漓尽致。

  2、想象说话,抒情表达,丰富语感:其实荷花的姿态还有很多,同学们一定想看!让咱们再一次有滋有味、全神贯注地来看看这美丽的、动人的荷花。边看边想,你打算再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这些荷花?(课件演示:千姿百态的荷花图片及背景音乐。)

  指导学生有这样的句式说话:“荷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荷花!你美丽动人的形象将令我终身难忘。”)

《荷花》优秀教案6

  [教学目的与要求]

  知识目标:

  1.掌握画弧的方法。

  2.掌握花瓣的两个弧之间的衔接方法,并用重复的嵌套画花瓣。

  3.画出由五个花瓣组成的荷花。

  能力目标:

  1.培养同学的思维能力,从多角度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同学对LOGO语言的浓厚兴趣,通过小组合作自学,培养同学合作学*的意识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课时布置]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1.掌握画弧的方法。

  2.掌握花瓣的两个弧之间的衔接方法,并用重复的嵌套画花瓣。

  (2)难点: 1.掌握花瓣的两个弧之间的衔接方法,并用重复的嵌套画花瓣。

  [教材分析与教法建议]

  教材分析:本课是武汉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五年信息技术下册教材内容的第四课,是在掌握了用重复命令画圆的基础上进行。主要是使用LOGO语言中的重复命令画弧,应用弧画出漂亮的图案。

  教法建议:首先展示小海龟画的荷花,激发学*兴趣。分析荷花图案,找出要解决的问题即画弧和画花瓣。把本课的知识要点整合在站中,让同学在站上合作探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同学逻辑思维的能力。然后集体交流,提出遇到困难,突破重难点即花瓣的两个弧之间的衔接。在掌握了画弧和画花瓣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画五个花瓣的荷花。由于花瓣的命令有点长,可以把它定义成过程,再进行调用,就比较简单了。当然也可以用重复命令嵌套画出荷花,但是命令比较长,容易出错。


《荷花》优秀教案6篇扩展阅读


《荷花》优秀教案6篇(扩展1)

——《荷花》优秀教案9篇

《荷花》优秀教案1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2课《荷花》

  [教材分析]

  《荷花》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课文写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被如诗如画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联翩,赞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丽。作者以观察的顺序为线索叙写,文章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至三自然段),看荷花。我闻到清香,来到荷花池边,直接描写荷花。乍看荷花,有的初放,有的盛开,有的含苞欲放。仔细观看,那亭亭玉立的荷花姿势各不相同。第二部分(第四、五自然段),想荷花。借助一大幅活的画的想象,转入对荷花动态的描绘。从想象的角度,进一步描绘了荷花的美丽。作者触景生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让读者身临其境,赏心悦目。根据三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较发达的特点,这篇课文的教学要着力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

  [教学目标]

  1. 知识技能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方法目标:

  (1) 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荷花的美丽。

  (2) 通过情境体验,展开想象,发展观察、想象的能力。

  (3) 通过老师的指导,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锻炼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欣赏荷花的美丽,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来理解和欣赏满池荷花的静态美。

  [教学难点]

  对描写荷花动态美的有关语句的理解。(如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这句话)。

  [教学突破]

  多读,让学生读中理解,读出感受,并创设情景,发挥想象,让学生敢想敢说。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贯穿课堂始终的音乐素材;

  3.搜集古代咏荷的名诗名句;

  4.画纸、彩笔。

  [授课类型]

  讲读课

  [教学课时]

  2课时

  [设计理念]

  1.以教材文本为依据,引导学生个性化地阅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应该在对话感受体验以及兴趣、*惯和语感培养中加以具体落实。

  2.教师只须做适当提示、巧妙点拨,简要总结,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引导他们当演员,注重为学生的理解、感悟、积累搭好脚手架,拓展、延伸学生的学*空间,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兴趣,体会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学会正确、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使学生当课堂的主角。

  3.阅读教学的紧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语言,发展语感。因此,阅读教学的整体构架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核心,以指导读收活动为经,以字词句的训练为纬;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必须坚持重感悟、重积累、重运用。

  [设计特色]

  1.以问题教学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探究,使教法指导学法。

  2.通过师生与文本互动的课堂交际活动,创设一种充满生命力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感情。

  3.以读为经,以练为纬,培养学生的语感。

  [设计说明]

  1.激活学生情感,积极主动学*。

  本文虽篇幅短小,但是作者笔下,荷花尽展其美丽多姿,作者感情趋势而美好,真正是一篇美文。教学这样的文章应当充分运用有效媒体和手段,设置情境,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热爱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和欲望,从而引导他们以饱满的激情很主动、很投入地参与到学*活动中去,这样,学生才有可能充分地、最大限度地去感知、体验文中的美荷花的美丽、情致的美好,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2.理清文章脉络,整体把握课文。

  本文叙写我观赏荷花,层次井然,脉络清晰:初闻荷花清香→再赏荷花美姿→幻化荷花精灵。理清课文的结构思路,不仅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好课文,品读课文,陶冶情操,感受荷花之美、情致之美,还能帮助学生学*模仿课文,写好叙事状物类文章。

  3.指导朗读表演,品赏美文之美。

  美文之美,更多地应该由有感情地朗读来感受、体验。所以,对这样一篇精致的美文,要充分地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美读中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体验荷花的美和我对荷花的爱。同样,充分的品读,不仅有助于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这两个维度的目标的达成,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更好地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维度的目标,更好地实践课程改革的新理念。除了朗读,还可以通过表演等其他方式来引导学生体验。

  [主要教法特点]

  1.围绕训练目标,创设情境、引导情趣。

  为了使学生对满池荷花有真情实感,特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以增强视觉效果。用轻柔的音乐和描述性的语言使学生置身于美丽动人、风姿妩媚的荷花池旁。初步的观赏,激起学生的求知欲,继而图文对照,帮助学生理清第三段的脉络: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态。并按这一顺序显示相应的情境,指导学生读文赏析。

  2.借助情境,理解词句。

  凭借多媒体画面,让学生边看边思,从形象到抽象,理解词句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确。课文里有一句: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个冒字,学生难以正确理解,难于用语言表达清楚。若设计卡通式的动景,让学生观看荷花从荷叶丛中渐渐往上生长的过程,从而领会到冒是往上升,是在荷叶的缝隙间长出来,体会其长势。进而再与钻比较,进一步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通过多媒体的辅助,不仅使学生正确理解词句,从静态中体会荷花强大的生命力,而且活跃思维,增强美感,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作用。

  3.神化意境,陶冶心情,朗读升华。

  课文第四段,作者想象了荷花的动态美,是全文的难点。其中我仿佛是一朵白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在翩翩起舞一句,更难领会。采用一幅神化的意境:满池荷花的静景配以仙女翩翩起舞的动景,让学生观赏,使学生理解作者看荷花的心情和神情,再通过一个口头句式训练:我( )地看着满池荷花让学生自己感受表述。并再次面对荷花的特写镜头,诵读课文,在神化般的意境中,增强美感,陶冶学生的身心。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板书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写的是什么吗?)齐读课题:荷花。

  2.语言渲染:从古至今,荷花就是文人最喜爱的植物之一,描写赞美荷花的诗文数不胜数,我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李白、苏轼等都曾吟咏过荷花。人们称荷花为花之君子。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一篇有关荷花的文章,它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文章的题目就叫荷花。

  3.哪些同学看过荷花?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看过的荷花。I(亭亭玉立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千姿百态的荷花)

  这样的荷花,同学们还想看吗?在学*课文前,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伴着美妙的音乐,去荷花池边欣赏一下荷花的美丽风姿。请同学们边看边想,你看到了什么。(课件呈现多幅荷花照片,播放背景音乐)

  二、初读课文,熏陶情感:

  1.引起阅读兴趣:老师发现,同学们刚才在听、在看的时候都快入迷了。从你们的表情中老师看提出来,大家都被美妙的音乐和美丽的画面深深地吸引住了。你们是这样看荷花的,那么作者又是怎样看荷花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叶圣陶爷爷的这篇《荷花》,看看叶爷爷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美好的享受?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l)遇到生字多读几遍,除了读准字音之外,还要看清字形。(2)把句子读通顺。(3)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3.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词语:

  挨挨挤挤 莲蓬 花骨朵 饱胀 翩翩起舞 舞蹈 蜻蜓 昨夜 好梦 破裂 一幅 衣裳

  (2)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充分朗读,激活语感:

  (1)解决了这些读书时的拦路虎,我们就可以美美地读一读叶圣陶爷爷的这篇《荷花》啦。有谁愿意大声地读一读这篇课文呢?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对于举手的同学,对他们的自信或勇敢给予充分的肯定。

  (2)说说叶爷爷是怎样看荷花的?(迫不及待地看荷花、津津有味地看荷花)

  (3)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看荷花时,老师趁势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是从哪段课文中体会到这一点的,再组织学反复诵读相应的段落。(课文第2段可组织学生进行发散性诵读,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不同的感受和韵味;课文第3段可组织学生进行竞赛性诵读,鼓励学生一个比一个读得好;课文第4段可组织学生进行示范性诵读,以优生的朗读为样板,鼓励学生向优生学*朗读。)

  (初读时的充分诵读,就是为了使学生读透课文,为感悟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读的多了,学生理解的也就多了,老师需要讲解的也就少了。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便是这个道理。现今,我们也常说让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但仅仅靠讲读课文时的那点读是远远不够的。一节课,老师要带领学生理解课文,又要让学生读中感悟,时间根本是不允许的,结果仍然是老师包办代替老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因此,在初读时就要让学生多读课文、读透课文,过了这一关,到精读课文、品读课文时,学生对课文的感悟、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4)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师帮生,或生生互助,解决每段中不理解的词义,如:

  ①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舞。

  ②挨挨挤挤:本课形容荷叶长得很密,互相挤在一起。

  ③清香:清淡的香味。

  ④饱胀:饱满得发胀。

  ⑤破裂:出现裂缝。

  ⑥姿势:身体呈现的样子。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出示问题,指导再读:叶圣陶说过这样一句话: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意思是说,作者写文章的时候一般是有比较充分严密的思考和准备的,文章中是有思路即内在脉络可寻的。我们阅读欣赏文章的时候,如果能够遵循作者的思路,就有可能比较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立意和作者的寄托。

  大家能不能理清楚这篇课文的脉络,把握住作者的思路呢?带着这个问题,请大家再去认真读课文。

  2.小组讨论。

  3.交流讨论结果:课文共五个自然段,按照观赏荷花的顺序主要写了看荷花和想荷花两大部分或者说初闻荷香、再赏荷姿、幻化荷花三部分。

  (在新的教学思想下,我们不提倡以往的给课文划分段落。其实对一篇文章的理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需要一个死的划分,就如这篇文章,可以分为看荷花和想荷花两部分或者初闻荷香、再赏荷姿、幻化荷花三部分,甚至还会有其他的划分方法。但把握思路、理清脉络也是需要的,只是在方法上、思想上灵活一些,只要有道理就可以,不必再追求一个死板的、固定的答案。)

  4.小结:文章叙述、描写、抒情,脉络清晰,层层深入,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荷花之美,把作者热爱荷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一步步推向高潮。让我们再一次美美地读这篇文章。

  5.配乐齐读全文。

  四、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查阅《古诗通》、询问家长、上网查询等方法搜集古代咏荷的名诗名句。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感悟,发挥想象,欣赏荷花的美丽。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是怎样写荷花的,锻炼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3.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来理解和欣赏满池荷花的静态美。

  2.教学难点:

  对描写荷花动态美的有关语句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导入新知:

  1.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作者是怎样看荷花的,谁还记得?向我们大家说说好吗?(作者迫不及待、津津有味地看了荷花)

  2.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写荷花的。

  二、品读美文,领悟语感:

  1.指导朗读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这句中一就这个关联词语说明什么?(荷花散发出来的清香传得很远,从荷花池一直飘到公园门口)

  (2)为什么我一闻到清香,就赶紧往荷花池为跑去呢?

  (3)指导朗读:要把作者闻到荷香后,对荷花的喜爱,希望看到荷花的迫切的心情读出来。

  (4)小结:赶紧、跑表现了作者赏花的急切心情,真可谓花香袭人、花香诱人啊!

  2.观美景,入意境,品词句,重点学*第二、三自然段:

  (1)过渡语:一阵荷花的清香,吸引我一进公园就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我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

  (2)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二、三自然段。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划下来,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说说为什么喜欢它,再有滋有味地读一读。

  (3)作者先写了对荷花的总体印象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按理说,接着这句总写,下面就应该写荷花,可是大家看看,作者接下去写了什么呢?(荷叶)

  作者为什么写荷叶呢?有很多同学喜欢这一句,谁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句呢?

  你能告诉大家这一句美在什么地方吗?(让学生观察画面,理解挨挨挤挤,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荷叶的数量多、形状大、颜色美)

  (4)有谁喜欢写荷花的句子,请读一读。

  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面对这一池美丽的荷花,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比喻它呢(活的画)?请在书上找出来读一读。

  作者把这一池荷花比作一大幅活的画,为什么?

  ①请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你觉得这一池荷花哪儿美,像一幅画?(抓住荷花的颜色美:绿叶、黄心、白花瓣;姿态美:全开的、半开的、花骨朵儿;整体美认识荷花池的美得像一幅活的画。)

  这荷花不但美得像画,而且像一幅什么样的画(活的画)?

  ②再读第二自然段,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些荷花像是活的?(抓住挨挨挤挤、冒、才展开、露出、破裂等词语理解荷花的动态美。)

  重点解读: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a.谈体会:你觉得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好?

  b.换词理解冒:冒还可以换成什么字?(长、钻、伸、露、探、冲)

  c.表演体会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使劲地、不停地、急切地、笔直地、争先恐后地、生机勃勃地)

  d.把这些词填到原句中去,再读一读,悟一悟。(多媒体课件展示: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生机勃勃地冒出来的白荷花。)

  e.激发想象: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它们想干些什么呢?

  (组织学生想象写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_______________。写后交流:例如:仿佛想深深地吸一口新鲜空气。仿佛在尽情展示自己的美丽容貌等等。)

  f.小结:多么可爱的白荷花呀!你们看,一个冒字不仅把荷花写活了,而且使它变得更美了。

  ③这么美的一池荷花,可不就是一大幅活的画吗?让我们一起来赞美这大自然的杰作吧!有感情的朗读第二自然段。你能通过读来把荷花的美表现出来吗?

  ④解读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a.这些姿态是什么样的,我们来看看!(课件演示:荷花的三种姿态)

  b.看了刚才的画面,你能说说课文描写了哪三种荷花的样子么?(刚开的、全开的、将开的。)

  c.引读三句话:刚开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同学们找到课文中的句子回答老师,并做出动作)全开的呢?将开的呢?

  d.自由练读(你们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这三种姿态不同的美和可爱么?)

  e.喜欢这句话的同学一块儿站起来读读。

  (5)学*第三自然段:

  师读: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此刻,你最想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这些荷花呢?(千姿百态)

  这么美的荷花,它们各有各的姿势,你们想不想把这些姿态万千的荷花描绘下来吗?

  a.请同学们再认真读一读课文第二段,自己选一种姿势的荷花,自己画一画、剪一剪,再将它们贴到黑板上。

  (学生画、剪荷花、荷叶,并贴荷花、荷叶。贴的时候,自己介绍一下自己画、剪的荷花。我是盛开的荷花,我是含苞待放的荷花。)

  (在贴的过程中,再让学生评一评,荷叶应贴得紧一些,并贴在荷花下面,荷花要有高有低,以此来加深理解挨挨挤挤、冒的意思。)

  师指着荷池:老师觉得,我们班的同学实在太了不起了,作者手下描绘的荷池竟被同学们搬到黑板上来了。看,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态。(引读。)

  我们班的同学就是那了不起的画家。同学们,为我们今后会有更大的成就鼓鼓掌。

  b.正像同学们所讲所画的那样,这是一种喜气洋洋的美!这是一种生机勃勃的美!你们想把这些优美的语句记下来吗?那就自己在小组内试着记一记、背一背,并可以加上一些动作,看看那一小组的学*效率最高。

  (一段时间后,学生展示学*成果,教师配乐。)

  3.想象美景,迁移表达学*第四、五自然段:

  (1)这美妙的画卷令人如痴如醉,心驰神往。作者站在荷花池边有何感受呢?一起朗读第四、五自然段。

  (2)如果你也是站在荷花池里的一朵荷花,此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3)(多媒体演示第四自然段内容)表演引读。

  作者所以会有这些想象都是因为荷花大美了,这一池荷花是多么令人神往,老师也想变成一朵荷花,你们想吗?那让我们一块在四、五段中陶醉吧!(配乐朗诵)

  三、审美表达,丰富语感:

  1.想象说话,迁移情感。

  (1)小结写作方法:读了这篇课文,谁能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荷花的?

  作者从荷花的香味、姿态、颜色等方面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荷花的美,尤其是对荷花三种不同的姿态描写得更是淋漓尽致。

  2.想象说话,抒情表达,丰富语感:其实荷花的姿态还有很多,同学们一定想看!让咱们再一次有滋有味、全神贯注地来看看这美丽的、动人的荷花。边看边想,你打算再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这些荷花?(课件演示:千姿百态的荷花图片及背景音乐。)

  指导学生有这样的句式说话:荷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荷花!你美丽动人的形象将令我终身难忘。)

  3.品读诗句,回味情感:

  这些荷花可真是太美了!同学们刚才纷纷用丰富多彩的语言描绘了、赞美了荷花,老师还能用诗赞美荷花呢!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你们能用你知道的古代咏荷的名诗名句来赞美荷花吗?(如: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李白《赠江夏书太守良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多媒体出示:古代咏荷名诗名句,学生速读,帮助学生积累语汇。

  四.作业设计:

  读下面的一段话:

  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1.想象一下:如果你也是池中的一朵荷花,蜻蜓和小鱼会来告诉你什麽?还有哪些你喜欢的小动物会你交谈些什么?

  2.模仿课文中的句子写一写。

  [板书设计]

  12.荷花

  闻到花香: 一就 赶紧跑

  观赏花姿 荷叶:挨挨挤挤 碧绿 大圆盘

  荷花:冒出来----刚开的、全开的、将开的

  变成荷花: 翩翩起舞 与蜻蜓、小鱼交谈

《荷花》优秀教案2

  一、教学目标

  认知

  1、会认会读生字。掌握“莲蓬、饱胀、挨挨挤挤”等词语。

  2、读懂一至三自然段。

  能力

  1、通过看图说话、写话的练*,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学*的能力。

  情感

  1、通过自主探究、交互合作的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和团结协助的精神。

  2、通过看图,读文,展开想象,品味词句去欣赏荷花的美,从而加强语感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

  教学内容

  《荷花》主要写了两个内容:

  ①荷花清香、形态各异的美。

  ②“我”被荷花的美深深吸引了,陶醉中,自己也仿佛成了一朵荷花……课文共两课时完成,这里主要是对第一课时,也就是对上面的第一个内容的教学进行了设计。

  重点、难点

  (1)学*第二自然段,品味词句。

  (2)看荷花的图片,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描绘荷花。

  三、教学对象分析

  1、所任教的班级有较好的朗读能力,初步懂得欣赏词句,本节课将发挥学生的优势让学生充分诵读课文,运用以往领悟的品读词句的方法欣赏本课遣词造句的特点。

  2、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有利于实施自主探究基础上开展同伴互助合作的学*方式。

  3、学生基本掌握文字输入,上网浏览等计算机基础,但熟练程度不一。因此更需发扬合作精神,共同完成学*任务。

  四、教学资源设计

  课前,教师将师生合作搜集到的荷花相关资源虚拟成专题网站——“荷花小站”,并发布到校园网上。“荷花小站”设有六个部分,分别为“荷花文化”、“课文学*”、“荷花图展”、“荷花知识”、“网上资源”、“荷花论坛”。这当中既包括课堂教学所用的资源,也包括供学生课后拓展性学*的资源。

  五、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教学策略

  为了使语文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达到最佳的整合,教学设计“以生为本”,从学生素质的良好发展出发,努力把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如对语言信息进行查找、筛选、获取、归纳、编辑的能力)与语文学科的任务(如大量读书,品味词句,情感熏陶,听说读写的训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其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优化课堂教学。“荷花小站”六个部分中,“课文学*”部分集文字、图片、影视、动画、音乐于一体,给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加上教师适时的点拨,恰当的启发,激发了学生的想象,使学生对词语的品味、感悟更立体、更丰富、更有个性化;“荷花图展”与“荷花论坛”则把欣赏精美的图片与说话、写话结合起来,并可以通过网上论坛让师生对写话练*进行欣赏、评议、修改,有效地加强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其余的几个部分为学生提供了网络大量的信息资源,使教学不局限在课本中,拓展了学生对荷花多角度、多层面的认识。

  教法设计

  本文教学以建构主义理论、情境教学理论为指导,采用了“情境、主动、交互、发展”的教学模式,借助网络及多媒体提供的丰富资源及强大的交互功能创设情境,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的积极性,发扬自主探索、交互合作的精神,理解和品味语言,激**感,唤发想象,增强表达欲望,从而了解荷花,热爱大自然,使语文素养和信息素养多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

  六、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教学过程

  (一)网络导入 设境激情

  1、【导入】“荷花,因为它的高雅清香、冰清玉洁受到不少人的赞美,课前,不少同学通过各种途径找了一些资料,老师选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放在我们的?荷花小站?上,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荷花文化?,找出你喜欢的片段读一读。”

  2、【网络课件】快速浏览“荷花文化”中的诗歌、文章。

  3、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诗歌、文章片段并与身边的同学分享。

  (二)通读全文 整体感知

  1、【提出读书要求】同样写荷花,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的。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喜欢的或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看谁读得最投入。

  (学生自由、反复地朗读课文。)

  2、【音乐】这节课,我们学*第一到第三自然段,听老师读课文第一到第三自然段。要求

  学生边听边思考,体会文中的荷花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学生表达对荷花的感受。

  (三)品味词句 感悟语言

  1、布置学生进入“课文学*”部分,认真读第二自然段,找好词、好句,说说好在哪里。

  2、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3、【网络课件】学生进入网络课件,找出自己认为好的词句,先独立思考再与旁边的同学交流看法。(借助动画、影视、图片等自主学*。)

  4、汇报交流学*结果(把朗读训练、看图想象、词语欣赏、动画演示、师生评议有机结合起来。)

  5、【提出读书要求】这些荷花各有怎样的姿态?找出来读一读。

  (在学生朗读时随机出示富有立体感的荷花贴图。)

  6、【提出背诵要求】在描写荷花姿态的句子中选自己喜欢的一句感情背诵。

  7、【音乐】【贴图】学生借助贴图通过摆摆、指指、移移理解词句(如挨埃挤挤、饱涨等),感情背诵描写荷花不同姿态的句子。

  (四)图片欣赏 论坛发言

  1、【网络课件】让学生进入“荷花图展”,一边欣赏荷花图片,一边展开想象,用丰富生动的语言把荷花的美描绘出来。

  (学生欣赏图片,展开想象。)

  2、【网络课件】进入“荷花论坛”描写荷花。(论坛提供参考词语)

  3、【网络课件】师生评议修改句子。

  4、学生小结写好句子的`方法。

  (五)配乐朗读 升华情感

  1、【导读】看着这一池美丽的荷花,作者由衷地、情不自禁地赞美,他发出怎样的赞美呢,我们读第三自然段。

  2、理解“画家”指的是什么。

  3、【音乐】和学生一起配乐感情朗诵第三自然段,表达对大自然,对荷花的赞美之情。(喜欢读的同学出来站成一排和老师一起配乐背诵)

  (六)布置作业 拓展知识

  上网下载一幅或多幅荷花图,可以用一句、几句、一段或一篇来描述,体裁可以是诗歌、散文,也可以是记叙文等,形式不限。作业上交方式:可以发邮件,可以打印。

《荷花》优秀教案3

  教学理念: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作者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个体体验应该是浪漫独特而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因此文学教育应该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挖掘学生的智慧潜能。

  教学设想:

  《荷花淀》是传统名篇,被誉为“诗体小说”。相对于主题美、情节美、景物美和细节美,作品中简洁传神、富有个性的人物语言是更大的亮点。我打算通过朗读、品味人物语言,来把握人物形象。

  教学目标:

  1、朗读个性化的语言,把握水生嫂及其他荷花淀妇女形象。

  2、赏析人物,陶冶学生性情,涵养学生的心灵。

  3、尊重学生在阅读欣赏中的独特体验,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

  教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2000年7月,荷花飘香的季节,以“诗体小说”独步现代文坛的孙犁老人离我们而去了,他虽然去了,但他写的《荷花淀》在*文学的长廊中至今仍散发着幽幽的清香,万万千千的中学生在这清香中低吟、沉醉,时时升起感情的旋律。今天就让我们撑一艘心灵的小船,向荷花淀深处漫溯,去观赏一下如诗如画的白洋淀风光,去认识几位淳朴、机智、多情的青年妇女,看一看她们在抗日战争时期对丈夫的痴情、对祖国的爱以及她们身上洋溢着的那种蓬勃的人性之美。

  二、目标定向:

  同学们一定读过不少小说,能列举几部印象深刻的,并能说出它们的主人公吗?《荷花淀》大家都读过了,你认为课文的主人公是谁?分析和理解小说的人物,有多把钥匙,如:外貌、语言、神态、动作等,今天我们应该动用哪一把呢?——语言。

  三、朗读品味夫妻话别的对话,探究把握水生嫂形象

  四、读商议探夫、归途说笑两个片段,领悟以水生嫂为代表的荷花淀妇女群像

  五、结束语:

  这群朴素得如同淀里随处生长的荷花一般的妇女,她们的心灵像荷花般高洁美好,她们的容貌也一定像荷花般端庄美丽。感谢孙犁,给我们送来了这样美味的精神食粮;感谢荷花淀的女人们,让我们感受了人情人性的纯美,看到了*妇女的成长。

  六、课外作业:(个性化研读题)

  1、《荷花淀》除了语言美、情感美、人物美外,景物美、细节美也很突出,望细读品赏,写一篇读写笔记:评《荷花淀》中景物美或细节美。

  2、课后查找有关资料,了解作家孙犁及其创作风格(“荷花淀派”)。

《荷花》优秀教案4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2课《荷花》

  [教材分析]

  《荷花》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课文写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被如诗如画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联翩,赞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丽。作者以观察的顺序为线索叙写,文章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至三自然段),看荷花。我闻到清香,来到荷花池边,直接描写荷花。乍看荷花,有的初放,有的盛开,有的含苞欲放。仔细观看,那亭亭玉立的荷花姿势各不相同。第二部分(第四、五自然段),想荷花。借助一大幅活的画的想象,转入对荷花动态的描绘。从想象的角度,进一步描绘了荷花的美丽。作者触景生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让读者身临其境,赏心悦目。根据三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较发达的特点,这篇课文的教学要着力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

  [教学目标]

  1. 知识技能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方法目标:

  (1) 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荷花的美丽。

  (2) 通过情境体验,展开想象,发展观察、想象的能力。

  (3) 通过老师的指导,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锻炼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欣赏荷花的美丽,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来理解和欣赏满池荷花的静态美。

  [教学难点]

  对描写荷花动态美的有关语句的理解。(如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这句话)。

  [教学突破]

  多读,让学生读中理解,读出感受,并创设情景,发挥想象,让学生敢想敢说。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贯穿课堂始终的音乐素材;

  3.搜集古代咏荷的名诗名句;

  4.画纸、彩笔。

  [授课类型]

  讲读课

  [教学课时]

  2课时

  [设计理念]

  1.以教材文本为依据,引导学生个性化地阅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应该在对话感受体验以及兴趣、*惯和语感培养中加以具体落实。

  2.教师只须做适当提示、巧妙点拨,简要总结,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引导他们当演员,注重为学生的理解、感悟、积累搭好脚手架,拓展、延伸学生的学*空间,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兴趣,体会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学会正确、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使学生当课堂的主角。

  3.阅读教学的紧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语言,发展语感。因此,阅读教学的整体构架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核心,以指导读收活动为经,以字词句的训练为纬;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必须坚持重感悟、重积累、重运用。

  [设计特色]

  1.以问题教学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探究,使教法指导学法。

  2.通过师生与文本互动的课堂交际活动,创设一种充满生命力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感情。

  3.以读为经,以练为纬,培养学生的语感。

  [设计说明]

  1.激活学生情感,积极主动学*。

  本文虽篇幅短小,但是作者笔下,荷花尽展其美丽多姿,作者感情趋势而美好,真正是一篇美文。教学这样的文章应当充分运用有效媒体和手段,设置情境,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热爱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和欲望,从而引导他们以饱满的激情很主动、很投入地参与到学*活动中去,这样,学生才有可能充分地、最大限度地去感知、体验文中的美荷花的美丽、情致的美好,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2.理清文章脉络,整体把握课文。

  本文叙写我观赏荷花,层次井然,脉络清晰:初闻荷花清香→再赏荷花美姿→幻化荷花精灵。理清课文的结构思路,不仅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好课文,品读课文,陶冶情操,感受荷花之美、情致之美,还能帮助学生学*模仿课文,写好叙事状物类文章。

  3.指导朗读表演,品赏美文之美。

  美文之美,更多地应该由有感情地朗读来感受、体验。所以,对这样一篇精致的美文,要充分地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美读中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体验荷花的美和我对荷花的爱。同样,充分的品读,不仅有助于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这两个维度的目标的达成,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更好地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维度的目标,更好地实践课程改革的新理念。除了朗读,还可以通过表演等其他方式来引导学生体验。

  [主要教法特点]

  1.围绕训练目标,创设情境、引导情趣。

  为了使学生对满池荷花有真情实感,特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以增强视觉效果。用轻柔的音乐和描述性的语言使学生置身于美丽动人、风姿妩媚的荷花池旁。初步的观赏,激起学生的求知欲,继而图文对照,帮助学生理清第三段的脉络: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态。并按这一顺序显示相应的情境,指导学生读文赏析。

  2.借助情境,理解词句。

  凭借多媒体画面,让学生边看边思,从形象到抽象,理解词句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确。课文里有一句: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个冒字,学生难以正确理解,难于用语言表达清楚。若设计卡通式的动景,让学生观看荷花从荷叶丛中渐渐往上生长的过程,从而领会到冒是往上升,是在荷叶的缝隙间长出来,体会其长势。进而再与钻比较,进一步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通过多媒体的辅助,不仅使学生正确理解词句,从静态中体会荷花强大的生命力,而且活跃思维,增强美感,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作用。

  3.神化意境,陶冶心情,朗读升华。

  课文第四段,作者想象了荷花的动态美,是全文的难点。其中我仿佛是一朵白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在翩翩起舞一句,更难领会。采用一幅神化的意境:满池荷花的静景配以仙女翩翩起舞的动景,让学生观赏,使学生理解作者看荷花的心情和神情,再通过一个口头句式训练:我( )地看着满池荷花让学生自己感受表述。并再次面对荷花的特写镜头,诵读课文,在神化般的意境中,增强美感,陶冶学生的身心。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板书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写的是什么吗?)齐读课题:荷花。

  2.语言渲染:从古至今,荷花就是文人最喜爱的植物之一,描写赞美荷花的诗文数不胜数,我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李白、苏轼等都曾吟咏过荷花。人们称荷花为花之君子。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一篇有关荷花的文章,它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文章的题目就叫荷花。

  3.哪些同学看过荷花?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看过的荷花。I(亭亭玉立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千姿百态的荷花)

  这样的荷花,同学们还想看吗?在学*课文前,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伴着美妙的音乐,去荷花池边欣赏一下荷花的美丽风姿。请同学们边看边想,你看到了什么。(课件呈现多幅荷花照片,播放背景音乐)

  二、初读课文,熏陶情感:

  1.引起阅读兴趣:老师发现,同学们刚才在听、在看的时候都快入迷了。从你们的表情中老师看提出来,大家都被美妙的音乐和美丽的画面深深地吸引住了。你们是这样看荷花的,那么作者又是怎样看荷花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叶圣陶爷爷的这篇《荷花》,看看叶爷爷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美好的享受?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l)遇到生字多读几遍,除了读准字音之外,还要看清字形。(2)把句子读通顺。(3)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3.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词语:

  挨挨挤挤 莲蓬 花骨朵 饱胀 翩翩起舞 舞蹈 蜻蜓 昨夜 好梦 破裂 一幅 衣裳

  (2)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充分朗读,激活语感:

  (1)解决了这些读书时的拦路虎,我们就可以美美地读一读叶圣陶爷爷的这篇《荷花》啦。有谁愿意大声地读一读这篇课文呢?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对于举手的同学,对他们的自信或勇敢给予充分的肯定。

  (2)说说叶爷爷是怎样看荷花的?(迫不及待地看荷花、津津有味地看荷花)

  (3)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看荷花时,老师趁势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是从哪段课文中体会到这一点的,再组织学反复诵读相应的段落。(课文第2段可组织学生进行发散性诵读,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不同的感受和韵味;课文第3段可组织学生进行竞赛性诵读,鼓励学生一个比一个读得好;课文第4段可组织学生进行示范性诵读,以优生的朗读为样板,鼓励学生向优生学*朗读。)

  (初读时的充分诵读,就是为了使学生读透课文,为感悟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读的多了,学生理解的也就多了,老师需要讲解的也就少了。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便是这个道理。现今,我们也常说让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但仅仅靠讲读课文时的那点读是远远不够的。一节课,老师要带领学生理解课文,又要让学生读中感悟,时间根本是不允许的,结果仍然是老师包办代替老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因此,在初读时就要让学生多读课文、读透课文,过了这一关,到精读课文、品读课文时,学生对课文的感悟、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4)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师帮生,或生生互助,解决每段中不理解的词义,如:

  ①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舞。

  ②挨挨挤挤:本课形容荷叶长得很密,互相挤在一起。

  ③清香:清淡的香味。

  ④饱胀:饱满得发胀。

  ⑤破裂:出现裂缝。

  ⑥姿势:身体呈现的样子。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出示问题,指导再读:叶圣陶说过这样一句话: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意思是说,作者写文章的时候一般是有比较充分严密的思考和准备的,文章中是有思路即内在脉络可寻的。我们阅读欣赏文章的时候,如果能够遵循作者的思路,就有可能比较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立意和作者的寄托。

  大家能不能理清楚这篇课文的脉络,把握住作者的思路呢?带着这个问题,请大家再去认真读课文。

  2.小组讨论。

  3.交流讨论结果:课文共五个自然段,按照观赏荷花的顺序主要写了看荷花和想荷花两大部分或者说初闻荷香、再赏荷姿、幻化荷花三部分。

  (在新的教学思想下,我们不提倡以往的给课文划分段落。其实对一篇文章的理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需要一个死的划分,就如这篇文章,可以分为看荷花和想荷花两部分或者初闻荷香、再赏荷姿、幻化荷花三部分,甚至还会有其他的划分方法。但把握思路、理清脉络也是需要的,只是在方法上、思想上灵活一些,只要有道理就可以,不必再追求一个死板的、固定的答案。)

  4.小结:文章叙述、描写、抒情,脉络清晰,层层深入,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荷花之美,把作者热爱荷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一步步推向高潮。让我们再一次美美地读这篇文章。

  5.配乐齐读全文。

  四、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查阅《古诗通》、询问家长、上网查询等方法搜集古代咏荷的名诗名句。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感悟,发挥想象,欣赏荷花的美丽。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是怎样写荷花的,锻炼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3.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来理解和欣赏满池荷花的静态美。

  2.教学难点:

  对描写荷花动态美的有关语句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导入新知:

  1.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作者是怎样看荷花的,谁还记得?向我们大家说说好吗?(作者迫不及待、津津有味地看了荷花)

  2.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写荷花的。

  二、品读美文,领悟语感:

  1.指导朗读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这句中一就这个关联词语说明什么?(荷花散发出来的清香传得很远,从荷花池一直飘到公园门口)

  (2)为什么我一闻到清香,就赶紧往荷花池为跑去呢?

  (3)指导朗读:要把作者闻到荷香后,对荷花的喜爱,希望看到荷花的迫切的心情读出来。

  (4)小结:赶紧、跑表现了作者赏花的急切心情,真可谓花香袭人、花香诱人啊!

  2.观美景,入意境,品词句,重点学*第二、三自然段:

  (1)过渡语:一阵荷花的清香,吸引我一进公园就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我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

  (2)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二、三自然段。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划下来,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说说为什么喜欢它,再有滋有味地读一读。

  (3)作者先写了对荷花的总体印象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按理说,接着这句总写,下面就应该写荷花,可是大家看看,作者接下去写了什么呢?(荷叶)

  作者为什么写荷叶呢?有很多同学喜欢这一句,谁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句呢?

  你能告诉大家这一句美在什么地方吗?(让学生观察画面,理解挨挨挤挤,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荷叶的数量多、形状大、颜色美)

  (4)有谁喜欢写荷花的句子,请读一读。

  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面对这一池美丽的荷花,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比喻它呢(活的画)?请在书上找出来读一读。

  作者把这一池荷花比作一大幅活的画,为什么?

  ①请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你觉得这一池荷花哪儿美,像一幅画?(抓住荷花的颜色美:绿叶、黄心、白花瓣;姿态美:全开的、半开的、花骨朵儿;整体美认识荷花池的美得像一幅活的画。)

  这荷花不但美得像画,而且像一幅什么样的画(活的画)?

  ②再读第二自然段,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些荷花像是活的?(抓住挨挨挤挤、冒、才展开、露出、破裂等词语理解荷花的动态美。)

  重点解读: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a.谈体会:你觉得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好?

  b.换词理解冒:冒还可以换成什么字?(长、钻、伸、露、探、冲)

  c.表演体会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使劲地、不停地、急切地、笔直地、争先恐后地、生机勃勃地)

  d.把这些词填到原句中去,再读一读,悟一悟。(多媒体课件展示: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生机勃勃地冒出来的白荷花。)

  e.激发想象: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它们想干些什么呢?

  (组织学生想象写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_______________。写后交流:例如:仿佛想深深地吸一口新鲜空气。仿佛在尽情展示自己的美丽容貌等等。)

  f.小结:多么可爱的白荷花呀!你们看,一个冒字不仅把荷花写活了,而且使它变得更美了。

  ③这么美的一池荷花,可不就是一大幅活的画吗?让我们一起来赞美这大自然的杰作吧!有感情的朗读第二自然段。你能通过读来把荷花的美表现出来吗?

  ④解读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a.这些姿态是什么样的,我们来看看!(课件演示:荷花的三种姿态)

  b.看了刚才的画面,你能说说课文描写了哪三种荷花的样子么?(刚开的、全开的、将开的。)

  c.引读三句话:刚开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同学们找到课文中的句子回答老师,并做出动作)全开的呢?将开的呢?

  d.自由练读(你们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这三种姿态不同的美和可爱么?)

  e.喜欢这句话的同学一块儿站起来读读。

  (5)学*第三自然段:

  师读: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此刻,你最想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这些荷花呢?(千姿百态)

  这么美的荷花,它们各有各的姿势,你们想不想把这些姿态万千的荷花描绘下来吗?

  a.请同学们再认真读一读课文第二段,自己选一种姿势的荷花,自己画一画、剪一剪,再将它们贴到黑板上。

  (学生画、剪荷花、荷叶,并贴荷花、荷叶。贴的时候,自己介绍一下自己画、剪的荷花。我是盛开的荷花,我是含苞待放的荷花。)

  (在贴的过程中,再让学生评一评,荷叶应贴得紧一些,并贴在荷花下面,荷花要有高有低,以此来加深理解挨挨挤挤、冒的意思。)

  师指着荷池:老师觉得,我们班的同学实在太了不起了,作者手下描绘的荷池竟被同学们搬到黑板上来了。看,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态。(引读。)

  我们班的同学就是那了不起的画家。同学们,为我们今后会有更大的成就鼓鼓掌。

  b.正像同学们所讲所画的那样,这是一种喜气洋洋的美!这是一种生机勃勃的美!你们想把这些优美的语句记下来吗?那就自己在小组内试着记一记、背一背,并可以加上一些动作,看看那一小组的学*效率最高。

  (一段时间后,学生展示学*成果,教师配乐。)

  3.想象美景,迁移表达学*第四、五自然段:

  (1)这美妙的画卷令人如痴如醉,心驰神往。作者站在荷花池边有何感受呢?一起朗读第四、五自然段。

  (2)如果你也是站在荷花池里的一朵荷花,此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3)(多媒体演示第四自然段内容)表演引读。

  作者所以会有这些想象都是因为荷花大美了,这一池荷花是多么令人神往,老师也想变成一朵荷花,你们想吗?那让我们一块在四、五段中陶醉吧!(配乐朗诵)

  三、审美表达,丰富语感:

  1.想象说话,迁移情感。

  (1)小结写作方法:读了这篇课文,谁能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荷花的?

  作者从荷花的香味、姿态、颜色等方面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荷花的美,尤其是对荷花三种不同的姿态描写得更是淋漓尽致。

  2.想象说话,抒情表达,丰富语感:其实荷花的姿态还有很多,同学们一定想看!让咱们再一次有滋有味、全神贯注地来看看这美丽的`、动人的荷花。边看边想,你打算再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这些荷花?(课件演示:千姿百态的荷花图片及背景音乐。)

  指导学生有这样的句式说话:荷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荷花!你美丽动人的形象将令我终身难忘。)

  3.品读诗句,回味情感:

  这些荷花可真是太美了!同学们刚才纷纷用丰富多彩的语言描绘了、赞美了荷花,老师还能用诗赞美荷花呢!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你们能用你知道的古代咏荷的名诗名句来赞美荷花吗?(如: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李白《赠江夏书太守良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多媒体出示:古代咏荷名诗名句,学生速读,帮助学生积累语汇。

  四.作业设计:

  读下面的一段话:

  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1.想象一下:如果你也是池中的一朵荷花,蜻蜓和小鱼会来告诉你什麽?还有哪些你喜欢的小动物会你交谈些什么?

  2.模仿课文中的句子写一写。

  [板书设计]

  12.荷花

  闻到花香: 一就 赶紧跑

  观赏花姿 荷叶:挨挨挤挤 碧绿 大圆盘

  荷花:冒出来----刚开的、全开的、将开的

  变成荷花: 翩翩起舞 与蜻蜓、小鱼交谈

《荷花》优秀教案5

  一、教学目标

  认知

  1、会认会读生字。掌握“莲蓬、饱胀、挨挨挤挤”等词语。

  2、读懂一至三自然段。

  能力

  1、通过看图说话、写话的练*,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学*的能力。

  情感

  1、通过自主探究、交互合作的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和团结协助的精神。

  2、通过看图,读文,展开想象,品味词句去欣赏荷花的美,从而加强语感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

  教学内容

  《荷花》主要写了两个内容:

  ①荷花清香、形态各异的美。

  ②“我”被荷花的美深深吸引了,陶醉中,自己也仿佛成了一朵荷花……课文共两课时完成,这里主要是对第一课时,也就是对上面的第一个内容的教学进行了设计。

  重点、难点

  (1)学*第二自然段,品味词句。

  (2)看荷花的图片,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描绘荷花。

  三、教学对象分析

  1、所任教的班级有较好的朗读能力,初步懂得欣赏词句,本节课将发挥学生的优势让学生充分诵读课文,运用以往领悟的品读词句的方法欣赏本课遣词造句的特点。

  2、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有利于实施自主探究基础上开展同伴互助合作的学*方式。

  3、学生基本掌握文字输入,上网浏览等计算机基础,但熟练程度不一。因此更需发扬合作精神,共同完成学*任务。

  四、教学资源设计

  课前,教师将师生合作搜集到的荷花相关资源虚拟成专题网站——“荷花小站”,并发布到校园网上。“荷花小站”设有六个部分,分别为“荷花文化”、“课文学*”、“荷花图展”、“荷花知识”、“网上资源”、“荷花论坛”。这当中既包括课堂教学所用的资源,也包括供学生课后拓展性学*的资源。

  五、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教学策略

  为了使语文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达到最佳的整合,教学设计“以生为本”,从学生素质的良好发展出发,努力把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如对语言信息进行查找、筛选、获取、归纳、编辑的能力)与语文学科的任务(如大量读书,品味词句,情感熏陶,听说读写的训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其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优化课堂教学。“荷花小站”六个部分中,“课文学*”部分集文字、图片、影视、动画、音乐于一体,给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加上教师适时的点拨,恰当的启发,激发了学生的想象,使学生对词语的品味、感悟更立体、更丰富、更有个性化;“荷花图展”与“荷花论坛”则把欣赏精美的图片与说话、写话结合起来,并可以通过网上论坛让师生对写话练*进行欣赏、评议、修改,有效地加强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其余的几个部分为学生提供了网络大量的信息资源,使教学不局限在课本中,拓展了学生对荷花多角度、多层面的认识。

  教法设计

  本文教学以建构主义理论、情境教学理论为指导,采用了“情境、主动、交互、发展”的教学模式,借助网络及多媒体提供的丰富资源及强大的交互功能创设情境,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的积极性,发扬自主探索、交互合作的精神,理解和品味语言,激**感,唤发想象,增强表达欲望,从而了解荷花,热爱大自然,使语文素养和信息素养多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

  六、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教学过程

  (一)网络导入 设境激情

  1、【导入】“荷花,因为它的高雅清香、冰清玉洁受到不少人的赞美,课前,不少同学通过各种途径找了一些资料,老师选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放在我们的?荷花小站?上,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荷花文化?,找出你喜欢的片段读一读。”

  2、【网络课件】快速浏览“荷花文化”中的诗歌、文章。

  3、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诗歌、文章片段并与身边的同学分享。

  (二)通读全文 整体感知

  1、【提出读书要求】同样写荷花,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的。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喜欢的或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看谁读得最投入。

  (学生自由、反复地朗读课文。)

  2、【音乐】这节课,我们学*第一到第三自然段,听老师读课文第一到第三自然段。要求

  学生边听边思考,体会文中的荷花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学生表达对荷花的感受。

  (三)品味词句 感悟语言

  1、布置学生进入“课文学*”部分,认真读第二自然段,找好词、好句,说说好在哪里。

  2、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3、【网络课件】学生进入网络课件,找出自己认为好的词句,先独立思考再与旁边的同学交流看法。(借助动画、影视、图片等自主学*。)

  4、汇报交流学*结果(把朗读训练、看图想象、词语欣赏、动画演示、师生评议有机结合起来。)

  5、【提出读书要求】这些荷花各有怎样的姿态?找出来读一读。

  (在学生朗读时随机出示富有立体感的荷花贴图。)

  6、【提出背诵要求】在描写荷花姿态的句子中选自己喜欢的一句感情背诵。

  7、【音乐】【贴图】学生借助贴图通过摆摆、指指、移移理解词句(如挨埃挤挤、饱涨等),感情背诵描写荷花不同姿态的句子。

  (四)图片欣赏 论坛发言

  1、【网络课件】让学生进入“荷花图展”,一边欣赏荷花图片,一边展开想象,用丰富生动的语言把荷花的美描绘出来。

  (学生欣赏图片,展开想象。)

  2、【网络课件】进入“荷花论坛”描写荷花。(论坛提供参考词语)

  3、【网络课件】师生评议修改句子。

  4、学生小结写好句子的方法。

  (五)配乐朗读 升华情感

  1、【导读】看着这一池美丽的荷花,作者由衷地、情不自禁地赞美,他发出怎样的赞美呢,我们读第三自然段。

  2、理解“画家”指的是什么。

  3、【音乐】和学生一起配乐感情朗诵第三自然段,表达对大自然,对荷花的赞美之情。(喜欢读的同学出来站成一排和老师一起配乐背诵)

  (六)布置作业 拓展知识

  上网下载一幅或多幅荷花图,可以用一句、几句、一段或一篇来描述,体裁可以是诗歌、散文,也可以是记叙文等,形式不限。作业上交方式:可以发邮件,可以打印。

《荷花》优秀教案6

  【教学设计】

  《荷花》是一篇写景的记叙文,作者用第一人称描绘了公园里满池荷花的美丽景色。

  本文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满池荷花的静态美方面,难点是对描写荷花动态美的有关语句的理解。为此,运用电教媒体形成优化的教学过程,在解决教学重点的同时,既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又可在突破教学难点时强化对学生想象能力的训练。电教媒体所创设的美景给学生以多层次的欣赏,让学生得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从而在轻松愉悦的学*氛围中,培养学生听、说、读的技能,提高他们观察、想象以及赏析词句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荷花的美,并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发展学生观察、想象能力。

  2、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训练学生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说明】

  1、围绕训练目标,创设情境、引导情趣:

  为使学生对满池荷花有真情实感,特设计宽银幕投影,以增强空间效果。用轻柔的音乐和描述性的语言使学生置身于美丽动人、风姿妩媚的荷花池旁。初步的观赏,激起学生的求知欲,继而图文对照,帮助学生理清第三段的脉络: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态。并按这一顺序显示相应的情境,指导学生读文赏析。

  2、借助情境,理解词句:

  凭借电教画面,让学生边看边思,从形象到抽象,理解词句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确。课文里有一句: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个冒字,学生难以正确理解,难于用语言表达清楚。若设计卡通式的动景,让学生观看荷花从荷叶丛中渐渐往上生长的过程,从而领会到冒是往上升,是在荷叶的缝隙间长出来,体会其长势。进而再与钻比较,进一步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通过电教媒体的辅助,不仅使学生正确理解词句,从静态中体会荷花强大的生命力,而且活跃思维,增强美感,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作用。

  3、神化意境,陶冶心情,朗读升华:

  课文第四节,作者想象了荷花的动态美,是全文的难点。其中我仿佛是一朵白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在翩翩起舞一句,更难领会。采用一幅神化的意境:满池荷花的静景配以仙女翩翩起舞的动景,让学生观赏,使学生理解作者看荷花的心情和神情,再通过一个口头句式训练:我()地看着满池荷花让学生自己感受表述。并再次面对荷花的特写镜头,诵读课文,在神化般的意境中,增强美感,陶冶学生的身心。本课建议安排两教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创设情境,学*第一段

  1、揭示课题:《荷花》

  2、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荷花池旁。

  (教师同时打开三架投影机,使宽银幕上的满池荷花刹那间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学*兴趣)

  3、学*第一段:

  ⑴读第一段,思考:为什么我一闻到清香,就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呢?

  ⑵指导朗读,要求学生把作者闻到荷香后,对荷花的喜爱,希望看到荷花的一种迫切心情读出来。

  二、观美景,入意境,品词句,学*第二段(重点)

  1、师:我们应该按照什么顺序来欣赏呢?

  (听录音,指导看投影)

  2、图文对照,理解词句:

  ⑴荷叶是什么样的呢?轻声读课文,划出描写荷叶的句子。让学生观察画面,理解挨挨挤挤,抓住词语体会荷叶的数量多,形状大,颜色美。

  ⑵观看荷花从荷叶丛中冒出来的录像并找出课文中相应的句子。通过卡通式的动景使学生理解冒的意思,与钻进行比较,知道冒显示出荷花生机勃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⑶在诵读、观察的基础上对一池亭亭玉立的荷花进行赏析。

  (运用电教画面,让学生在欣赏中对只有展开两三片花瓣,全展开的,含苞待放的荷花表示自己的感受,从而进一步领会满池荷花给人们带来的美的享受)

  ⑷写荷花为什么还要写荷叶呢?将画面上荷叶覆盖住,出现在眼前的是一朵朵荷花,让学生理解荷叶可以衬托荷花的美。

  3、欣赏满池荷花的组合美:

  ⑴师:为什么我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呢?

  ⑵观赏姿态各异的荷花,结合朗读指导。通过观看录像,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充分表达自己对荷花的喜爱,使学生爱美的情感得到升华。

  4、为什么说这是一幅活的画?

  结合上下文理解。

《荷花》优秀教案7

  一、教学要求:

  1、进一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图画的能力,学*想象描写。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根据课后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关键:

  1、重点理解对荷花静态美的特点描写部分。

  2、体会想象部分中出现的景象及其动态美的叙述。

  教具准备:放大的一张荷花图或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看过荷花吗?荷花盛开时候是一幅怎样的景象?

  教师揭示课题:荷花

  二、观察挂图、了解图意。

  1、先从整体上引导学生看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你觉得这池荷花怎么样?这池荷花在什么地方?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2、引导学生从局部观察。

  荷花的叶子和花朵是什么样子的?图画上除了荷花,还画了哪些景物?看了这幅荷花图后,你有什么感想?

  三、初读课文,拼读生字。

  1、作者是怎样描写这幅图上的荷花的呢?

  2、学生自学,勾画

  3、检查自学情况。

  4、指名初读课文。

  四、图文结合,讲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哪些内容是图上有的,哪些是没有的?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荷花的?

  2、综合学生的回答,围绕闻看想这一顺序组织教学。

  (1)学*1自然段。

  A、指名朗读。

  B、一......就......这个词说明什么?(荷花散发出来的清香传得很远)

  C、哪一个词表达了我去荷花池看荷花的迫切心情?(赶紧)

  (2)学*2、3自然段。

  默读课文并讨论:

  A、我跑到荷花池边,看到了一幅什么景象?

  B、作者着重观察描写了荷花的哪部分?

  C、作者是怎样描写荷花的叶子呢?他们的叶子有什么特点?

  D、作者描写荷花时,抓住了哪三种不同的样子来写?请课文中找出相关词语。

  E、在2自然段中,哪些词语用得好,把荷花写活了?

  F、面对满池美丽的荷花,作者流露出了一种怎样的感情?从哪些词语看出?

  G、为什么说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呢?

  讲述:课文前三段描写了荷花的香、多、美。

  指导朗读。

  (3)学*4、5自然段。

  A、从哪些词看出是作者的想象?

  B、当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的时候,面前起了什么变化?

  C、我仿佛变成了荷花以后,蜻蜓和小鱼有什么表示?

  D、让学生合理想象

  E、默读4自然段,看共有几句话,可分为几层意思?

  小结:这两段写作者被荷花的美景陶醉了,仿佛变成了一朵荷花,过了好一会儿,才回到现实中来。

  (4)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五、指名读全文,其它同学看图听读,展开想象。

  六、回顾全文,理清思路。

《荷花》优秀教案8

  【教学设计】

  《荷花》是一篇写景的记叙文,作者用第一人称描绘了公园里满池荷花的美丽景色。

  本文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满池荷花的静态美方面,难点是对描写荷花动态美的有关语句的理解。为此,运用电教媒体形成优化的教学过程,在解决教学重点的同时,既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又可在突破教学难点时强化对学生想象能力的训练。电教媒体所创设的美景给学生以多层次的欣赏,让学生得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从而在轻松愉悦的学*氛围中,培养学生听、说、读的技能,提高他们观察、想象以及赏析词句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荷花的美,并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发展学生观察、想象能力。

  2、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训练学生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说明】

  1、围绕训练目标,创设情境、引导情趣:

  为使学生对满池荷花有真情实感,特设计宽银幕投影,以增强空间效果。用轻柔的音乐和描述性的语言使学生置身于美丽动人、风姿妩媚的荷花池旁。初步的观赏,激起学生的求知欲,继而图文对照,帮助学生理清第三段的脉络: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态。并按这一顺序显示相应的情境,指导学生读文赏析。

  2、借助情境,理解词句:

  凭借电教画面,让学生边看边思,从形象到抽象,理解词句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确。课文里有一句: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个 冒字,学生难以正确理解,难于用语言表达清楚。若设计卡通式的动景,让学生观看荷花从荷叶丛中渐渐往上生长的过程,从而领会到冒是往上升,是在荷叶的缝隙间长出来,体会其长势。进而再与钻比较,进一步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通过电教媒体的辅助,不仅使学生正确理解词句,从静态中体会荷花强大的生命力,而且活跃思维,增强美感,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作用。

  3、神化意境,陶冶心情,朗读升华:

  课文第四节,作者想象了荷花的动态美,是全文的难点。其中我仿佛是一朵白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在翩翩起舞一句,更难领会。采用一幅神化的意境:满池荷花的静景配以仙女翩翩起舞的动景,让学生观赏,使学生理解作者看荷花的心情和神情,再通过一个口头句式训练:我( )地看着满池荷花让学生自己感受表述。并再次面对荷花的特写镜头,诵读课文,在神化般的意境中,增强美感,陶冶学生的身心。本课建议安排两教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创设情境,学*第一段

  1、揭示课题:《荷花》

  2、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荷花池旁。

  (教师同时打开三架投影机,使宽银幕上的满池荷花刹那间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学*兴趣 )

  3、学*第一段:

  ⑴ 读第一段,思考:为什么我一闻到清香,就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呢?

  ⑵ 指导朗读,要求学生把作者闻到荷香后,对荷花的喜爱,希望看到荷花的一种迫切心情读出来。

  二、观美景,入意境,品词句,学*第二段(重点)

  1、师:我们应该按照什么顺序来欣赏呢?

  (听录音,指导看投影)

  2、图文对照,理解词句:

  ⑴ 荷叶是什么样的呢?轻声读课文,划出描写荷叶的句子。让学生观察画面,理解挨挨挤挤,抓住词语体会荷叶的数量多,形状大,颜色美。

  ⑵ 观看荷花从荷叶丛中冒出来的录像并找出课文中相应的句子。通过卡通式的动景使学生理解冒的意思,与钻进行比较,知道冒显示出荷花生机勃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⑶ 在诵读、观察的基础上对一池亭亭玉立的荷花进行赏析。

  (运用电教画面,让学生在欣赏中对只有展开两三片花瓣,全展开的,含苞待放的荷花表示自己的感受,从而进一步领会满池荷花给人们带来的美的享受 )

  ⑷ 写荷花为什么还要写荷叶呢?将画面上荷叶覆盖住,出现在眼前的是一朵朵荷花,让学生理解荷叶可以衬托荷花的美。

  3、欣赏满池荷花的组合美:

  ⑴ 师:为什么我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呢?

  ⑵ 观赏姿态各异的荷花,结合朗读指导。通过观看录像,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充分表达自己对荷花的喜爱,使学生爱美的情感得到升华。

  4、为什么说这是一幅活的画?

  结合上下文理解。

《荷花》优秀教案9

  一、教学目标

  认知

  1、会认会读生字。掌握“莲蓬、饱胀、挨挨挤挤”等词语。

  2、读懂一至三自然段。

  能力

  1、通过看图说话、写话的练*,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学*的能力。

  情感

  1、通过自主探究、交互合作的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和团结协助的精神。

  2、通过看图,读文,展开想象,品味词句去欣赏荷花的美,从而加强语感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

  教学内容

  《荷花》主要写了两个内容:

  ①荷花清香、形态各异的美。

  ②“我”被荷花的美深深吸引了,陶醉中,自己也仿佛成了一朵荷花……课文共两课时完成,这里主要是对第一课时,也就是对上面的第一个内容的教学进行了设计。

  重点、难点

  (1)学*第二自然段,品味词句。

  (2)看荷花的图片,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描绘荷花。

  三、教学对象分析

  1、所任教的班级有较好的朗读能力,初步懂得欣赏词句,本节课将发挥学生的优势让学生充分诵读课文,运用以往领悟的品读词句的方法欣赏本课遣词造句的特点。

  2、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有利于实施自主探究基础上开展同伴互助合作的学*方式。

  3、学生基本掌握文字输入,上网浏览等计算机基础,但熟练程度不一。因此更需发扬合作精神,共同完成学*任务。

  四、教学资源设计

  课前,教师将师生合作搜集到的荷花相关资源虚拟成专题网站——“荷花小站”,并发布到校园网上。“荷花小站”设有六个部分,分别为“荷花文化”、“课文学*”、“荷花图展”、“荷花知识”、“网上资源”、“荷花论坛”。这当中既包括课堂教学所用的资源,也包括供学生课后拓展性学*的资源。

  五、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教学策略

  为了使语文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达到最佳的整合,教学设计“以生为本”,从学生素质的良好发展出发,努力把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如对语言信息进行查找、筛选、获取、归纳、编辑的能力)与语文学科的任务(如大量读书,品味词句,情感熏陶,听说读写的训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其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优化课堂教学。“荷花小站”六个部分中,“课文学*”部分集文字、图片、影视、动画、音乐于一体,给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加上教师适时的点拨,恰当的启发,激发了学生的想象,使学生对词语的品味、感悟更立体、更丰富、更有个性化;“荷花图展”与“荷花论坛”则把欣赏精美的图片与说话、写话结合起来,并可以通过网上论坛让师生对写话练*进行欣赏、评议、修改,有效地加强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其余的几个部分为学生提供了网络大量的信息资源,使教学不局限在课本中,拓展了学生对荷花多角度、多层面的认识。

  教法设计

  本文教学以建构主义理论、情境教学理论为指导,采用了“情境、主动、交互、发展”的教学模式,借助网络及多媒体提供的丰富资源及强大的交互功能创设情境,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的积极性,发扬自主探索、交互合作的精神,理解和品味语言,激**感,唤发想象,增强表达欲望,从而了解荷花,热爱大自然,使语文素养和信息素养多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

  六、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教学过程

  (一)网络导入 设境激情

  1、【导入】“荷花,因为它的高雅清香、冰清玉洁受到不少人的赞美,课前,不少同学通过各种途径找了一些资料,老师选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放在我们的?荷花小站?上,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荷花文化?,找出你喜欢的片段读一读。”

  2、【网络课件】快速浏览“荷花文化”中的诗歌、文章。

  3、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诗歌、文章片段并与身边的同学分享。

  (二)通读全文 整体感知

  1、【提出读书要求】同样写荷花,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的。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喜欢的或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看谁读得最投入。

  (学生自由、反复地朗读课文。)

  2、【音乐】这节课,我们学*第一到第三自然段,听老师读课文第一到第三自然段。要求

  学生边听边思考,体会文中的荷花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学生表达对荷花的感受。

  (三)品味词句 感悟语言

  1、布置学生进入“课文学*”部分,认真读第二自然段,找好词、好句,说说好在哪里。

  2、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3、【网络课件】学生进入网络课件,找出自己认为好的词句,先独立思考再与旁边的同学交流看法。(借助动画、影视、图片等自主学*)

  4、汇报交流学*结果(把朗读训练、看图想象、词语欣赏、动画演示、师生评议有机结合起来。)

  5、【提出读书要求】这些荷花各有怎样的姿态?找出来读一读。

  (在学生朗读时随机出示富有立体感的荷花贴图。)

  6、【提出背诵要求】在描写荷花姿态的句子中选自己喜欢的一句感情背诵。

  7、【音乐】【贴图】学生借助贴图通过摆摆、指指、移移理解词句(如挨埃挤挤、饱涨等),感情背诵描写荷花不同姿态的句子。

  (四)图片欣赏 论坛发言

  1、【网络课件】让学生进入“荷花图展”,一边欣赏荷花图片,一边展开想象,用丰富生动的语言把荷花的美描绘出来。

  (学生欣赏图片,展开想象。)

  2、【网络课件】进入“荷花论坛”描写荷花。(论坛提供参考词语)

  3、【网络课件】师生评议修改句子。

  4、学生小结写好句子的方法。

  (五)配乐朗读 升华情感

  1、【导读】看着这一池美丽的荷花,作者由衷地、情不自禁地赞美,他发出怎样的赞美呢,我们读第三自然段。

  2、理解“画家”指的是什么。

  3、【音乐】和学生一起配乐感情朗诵第三自然段,表达对大自然,对荷花的赞美之情。(喜欢读的同学出来站成一排和老师一起配乐背诵)

  (六)布置作业 拓展知识

  上网下载一幅或多幅荷花图,可以用一句、几句、一段或一篇来描述,体裁可以是诗歌、散文,也可以是记叙文等,形式不限。作业上交方式:可以发邮件,可以打印。


《荷花》优秀教案6篇(扩展2)

—— 《荷花》优秀教案

《荷花》优秀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 《荷花》优秀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荷花》优秀教案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课文词句的描绘,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作者对荷花、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

  (一)、复*导入。

  上节课,我们仔细观察了荷花的图片,看到画家笔下的荷花姿态是那么美!通过学*了课文第1自然段,知道荷花的味是那么清香(板书:闻、清香),吸引了作者迫不及待地去看荷花,那么作者看到的荷花是怎样的呢?(板书:看)美丽的荷花又引起作者哪些想象呢?(板书:想)让我们和作者一同去看看吧!

  (二)、学*第二、三自然段。

  1、自由轻声朗读第2、3自然段。

  2、用最简单的词概括你所看到的。 板书:叶 花

  3、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具体地来说说你看到的荷花、荷叶是什么样的?

  (1)出示: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2)具体说说荷叶是什么样的?(出示句子)

  a. 哪个词说明荷叶多?(挨挨挤挤)哪个词写出了荷叶的颜色?(碧绿)哪个词说出了荷叶的形状?(大圆盘) 板书:多、绿、大、圆

  b.这是一个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什么?

  c.谁来把你看到的荷叶用朗读告诉大家。

  (评价:你看到的荷叶真多、真大、真绿)

  d.小结:作者用了一个比喻句让我们感受到了荷叶的美丽,其实,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的白荷花更美。那么,他是怎样从写荷叶过渡到写荷花的呢?

  (3)出示:“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a.在这句话中,你觉得哪个字用得最好?(冒)可以换成哪些词呢?(指名说说)(长,钻…)

  b.如果你是这荷花,你会怎样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演一演,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冒出来?(为什么冒得这样快?为什么冒得这样慢?为什么心情那么高兴?)(冒得快的可以体会到其蓬勃的生机和急切的心情;冒得慢的可以体会到荷叶的多,钻出来的艰难。)

  c.一个“冒”字包含着那么多意思呢!谁能把冒的含义读出来

  d.过渡:从这些荷叶中冒出来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

  (4)具体说说你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样的?

  a.荷花开了不少了,荷花是白色的。

  b.千姿百态的荷花,课文写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姿态?

  c.作者写了荷花的哪三种不同的姿态?(看图片)

  板书:有的——有的——有的——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初放

  “有的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的小莲蓬”——盛开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含苞欲放

  指导朗读,这些荷花你喜欢吗?

  指导背诵,你能把它们画在脑海中吗?

  d.荷花的姿态还有很多呢,结合图片欣赏不同姿态的荷花。

  4、引读第三自然段:这么多白荷花,——。看看这一朵,——,看看那一朵,——。

  出示: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句中的“画家”指的是谁?(大自然)表达了作者对美妙神奇的大自然的赞叹!大自然真是一位神奇的大画家,我们再来欣赏这一大幅活的画。

  (板书:活的画)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二、三自然段。

  (三)、学*第四、五自然段

  1、过渡:闻着那淡淡的清香,看着那一池姿态各异的白荷花,此时此刻,你的心中会有什么想法? 板书:仿佛

  2、让我们一起用心去体会,跟着作者飞到荷花池边去看一看。(配乐朗诵第四自然段)边听边想。

  3你刚才看到了什么?

  雪白:表象了荷花颜色的美丽。

  翩翩起舞:表现了荷花的动态美。

  静静地站在那:表现了荷花的静态美。

  多美的荷花呀,连蜻蜓、小鱼都被吸引过来了。想象:还有谁来了?干什么?

  4、让我们再一次来美美地回味这一幕吧!师生配乐共读第四自然段。

  5、引读第五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

1、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将他闻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写了出来,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美妙的世界,我们似乎也闻到了那股清香,看到了婀娜多姿的荷花,想到了自己变成荷花的情景,真是看得津津有味啊。作者怎么能把课文写得那么好呢?(因为作者对荷花充满了喜爱和赞美的感情)

  2、你喜欢这些荷花吗?打算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荷花?出示“荷花,( )!”(荷花,你的清香是那样迷人,你的形状是那样美丽,你的姿势是那样动人!你的魅力令我终身难忘!)

  3、荷花被称为“花中君子”,它美丽高洁。古今文人墨客喜爱荷花,留下了大量咏荷的诗文。

  4、读读《补充*题》第六题的诗句。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补充*题》第4、5题。

  2、背诵课文。

《荷花》优秀教案2

  活动目标:

  1、欣赏画面,感受儿歌充满童趣的意境。理解诗歌,初步学会正确发出儿话音。

  2、学会朗诵儿歌,通过动作让幼儿理解诗歌中的动词,尝试用替换的形式仿编诗歌结尾部分。

  3、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态度。

  4、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荷花、小青蛙、小鱼、月牙等图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诗歌,初步理解诗歌内容。

  (1)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夏天到了,小池塘里有朵美丽的花开放了,看,是什么花呀?荷花娃娃是什么样子的?它在干什么?初步感受诗歌内容。

  (2)老师朗读诗歌,感受诗歌中的儿话音。

  (3)师生一起念诗歌两遍,教师根据幼儿情况及时纠正幼儿的儿话音。

  (4)提问:荷花娃娃撑的小绿伞是什么?它为什么将头露到外边儿?它和小雨点在玩什么游戏呢?使幼儿感受诗歌中的童趣。

  (5)你想和荷花娃娃玩游戏吗?玩游戏多快乐呀!下面我们一起念诗歌。教师鼓励幼儿用欢快的声音朗读诗歌。

  二、引导幼儿尝试进行简单的仿编活动。

  (1)教师:荷花娃娃将头露出伞外面和小雨点玩亲一亲的游戏,他还可以和谁玩游戏呢?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讲述的内容画在黑板上,也可以出示图片,启发幼儿迁移仿编故事。

  (2)启发幼儿想象与水密切相关的事物替换“小雨点”,引导幼儿大胆想象,丰富诗歌情节。

  三、幼儿自主编儿歌,并与同伴互相交流。请一两位幼儿上来在集体面前朗诵仿编的诗歌。

  活动反思:

  "蒲公英"这个名字说出来,孩子们都有点懵,但在观看图片的时候,有部分幼儿发现自己看过这种植物,然后兴致勃勃的说着自己所知道的。在观看视频的时候,孩子们很认真,但我发现,下载下来的视频不是很完整,没有风吹过后,蒲公英被吹散来,蒲公英的种子飞向大地的这一段,如果有这一段的话,孩子们可能对它的生长过程了解的更透彻。在幼儿创作的过程中,孩子们都很认真的去创作,但在同伴之间进行合作的时候,遇到了困难,有些孩子孩子有些迷茫,不知该去找谁进行合作,需要老师一个个的去帮助他找小伙伴,最后还是很不错的完成了《蒲公英》创作。通过这个活动,我发现,孩子们的合作意识不是很强,需要多多引导。

《荷花》优秀教案3

  [教学内容]

  课本108页至110页的内容。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想象“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是什么样子;一池的荷花有什么姿态。能够理解“冒”“饱胀”“挨挨挤挤”等词的意思。

  2、能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想象和体会一池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想象这一池荷花为什么像“一大幅活的画”;体会“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

  [教学难点]

  1、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想象这一大池荷花为什么像“一大幅活的画”。

  2、想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

  [教具安排]

  教学挂图、小黑板、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接导入新课,揭示教学目的。

  (一)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继续学*第21课《荷花》。(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荷花的?(闻花香,赏花姿,赞花美,想花舞)

  (三)接下来我们就按这样的顺序来读课文,体验和想象这一池荷花的美。

  二、学文

  (一)第一段

  1、指名读,其余学生想:我为什么赶紧往荷花池边跑?

  2、小结:作者知道荷花开了,他想看荷花的心情是多么急切呀,哪个词可以看出作者急切的心情?(板书:赶紧)

  3、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第二段

  1、作者跑到荷花池边看到了什么?请同学们自读第二自然段,读时注意用横线画出描写荷叶姿态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描写荷花姿态的句子。

  2、荷叶

  (1)荷叶是什么样的?(一生读句子)这句话把荷叶比成什么?从“大圆盘”这个词可以看出荷叶怎么样?从“碧绿”这个词可以看出荷叶怎么样?

  (2)绿、大、圆是一片荷叶的特点,当我们放眼望去,这一池的荷叶又给人什么感觉呢?(出图,请生体会挨挨挤挤)谁来当一当挨挨挤挤的荷叶?

  (3)用现实做类比,引导学生想象一池荷叶的景象,有感情朗读第一句话。

  3、荷花

  (1)荷叶很美,荷花更美,荷花是什么样的?(一生读)一共写了荷花的几种姿态?

  (2)请一生读描写荷花三种姿态的句子,其余在图上找对应荷花。

  (3)请生上台指这三种荷花:全开、半开、花骨朵。

  (4)你最喜欢哪一种?请生轻声读这三句话,把自己喜欢的那一种多读几遍,然后对照图想想:这一种荷花美在哪?

  (5)学生读——说理由——师点评——有感情朗读。半开的:多像个羞羞答答的小姑娘呀,她也想和别的话一样美呢!全开的:花瓣全展开了,里面这嫩黄色的是什么呢?(小莲蓬)可爱吗,那些词写出了它的可爱呢?花骨朵:花骨朵像什么?(后面根据学生所说进行点拨)

  (6)这三种姿态的荷花都很美,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吧。

  4、冒

  (1)么美的荷花,这么美的荷叶,作者是怎样从写荷叶过渡到写荷花的?(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2)“冒”可以换成“长”吗?为什么?它与前一句话中哪个词呼应?(这个问题可以在学生说的基础上酌情问)

  (3)是呀,这么密的荷叶挡也挡不住这一朵朵的荷花,它们的生命力真旺盛。(请生有感情朗读这句话)

  5、想象:

  (1)瞧,这三朵姿态的荷花从荷叶间冒出来笑着看大家呢,谁来当当它们,用手摆出它们的姿态。

  (2)请生上台做动作。

  (3)还有什么姿态呢?请生上台做动作。

  (4)这一朵朵的白荷花欣喜的看着周围的世界,仿佛会说些什么?

  (5)生想象

  (6)师:谁愿意赞美她们?生赞美。

  (三)第三段

  1、师范读第三自然段,请生读这一段。

  2、作者由衷地赞美起荷花来,他把荷花比成一幅活的画,哪一位画家有这样的本领能画出活的画来呢?

  3、那让我们再一次赞美这美丽的荷花和神奇的大自然吧!有感情朗读这一自然段。

  (四)第四段

  1、你们愿意跟随大自然走进这幅活的画里吗?闭上眼睛(音乐:春江花月夜),想着,你就是一朵美丽的荷花,身穿雪白的衣裳,清晨那橘色的阳光暖暖的洒在你身上,微风轻轻抚摩着你的脸,你的香气乘着风飞得老远老远,小动物围过来了,它们会说些什么呀?

  2、学生想象。

  3、荷花太美了,怪不得这么多的小动物都愿意和他做朋友,怪不得我们都以为自己仿佛是一朵荷花呢。

  三、总结

  今天,我们跟着作者闻了花香,赏了花姿,赞了花美,想了花舞,我们从中充分可以感受到这一池荷花的美。

  四、作业布置(任选其一)

  (一)小报。

  (二)收集小诗。

  (三)画一幅荷花的画。

  (四)背课文。

《荷花》优秀教案4

  教材分析:

  《荷花》是小学语文第六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按看荷花的顺序描述了公园里的一池美丽的荷花和我看荷花时的感受。全文不到400字,却把一池的荷花写活了,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的:

  一、让学生通过学*感受文章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

  二、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一、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想象这一池荷花为什么像一大幅活的画;

  二、体会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

  教学过程:

  一、设境激趣,触发语感

  1.交流资料,让学生自由地交流对荷花的了解。

  2.播放荷花录象,并配上优美的音乐,形象感知。

  3.谈谈感受:看完录象,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形容一下你所看到的荷花吗?(亭亭玉立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千姿白态的荷花)

  4.教师引入:荷花真美啊,美得同学们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著名作家叶圣陶爷爷也特别喜欢荷花,他还用优美的文字描述了公园里一池美丽的荷花,让我们随着作者到文中细细欣赏吧。

  二、潜心品读,领悟语感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准确、读流利。

  2.把你喜欢的段落绘声绘色地读给同桌听,让他和你一同分享作者优美的语言。

  3.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可以是自己的感受、体会,也可以是自己的疑问。

  4.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可以把学生的发言小结一下:瞧,同学们积极思考,主动发言,大家说得多好啊,老师把刚才同学们的发言总结以下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己的感受,一方面是自己的疑难。现在,我们先来欣赏美丽的荷花。刚才好多同学都夸荷花很美,你们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把你认为写得特别美的句子划出来,读一读,先独立思考,再与小组同学说说你对这个句子的体会。

  5.小组学*、交流,然后全班交流:你觉得哪个句子写得特别美,说说你对这个句子的体会。

  生:我觉得这个句子写得特别美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这个句子写出了荷叶的多、大、绿。(出示课件,体会荷叶的挨挨挤挤)

  生:我觉得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这个句子写出了荷花的不同姿态。(出示课件,体会荷花的三种不同姿态)

  生:我觉得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个句子写得特别美,冒字用得特别好,它把白荷花写活了。

  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朗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师: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除了课文中讲到的,还有别的什么不同的姿势?你们可以比一比,也可以说一说。

  (学生自由发言,比划)

  师:多么千姿百态的白荷花啊,请同学们有滋有味地把二、三自然段读一读。

  三、再创想象,拓展语感

  师:同学们,这么美丽的荷花,真令人陶醉啊。现在,你们就是这满池荷花中的一朵了,哪一朵最美你就是哪一朵。你们穿着雪白的衣裳,在微风中摇摆。现在,请同学们轻轻地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课文。(教师配乐朗读,学生用心倾听)

  师:啊,这么多的小动物都来了。刚才还有哪些小动物告诉你什么悄悄话呢?

  生自由表达:小鸟告诉我蜜蜂告诉我蝴蝶告诉我青蛙告诉我

  师: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多么美丽的荷花啊,连蜻蜓、小鱼、小鸟都被吸引过来了。请同学们再美美地读读这一自然段,先在小组里读,等一下各小组推选读得比较好的同学来比赛读,看谁读得最好。

  四、拓展延伸,抒情表达

  教师引入: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将他闻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写了出来,把我们带入一个美妙的世界,我们似乎闻到了那股清香,看到了亭亭玉立的荷花。让我们再一次有滋有味、全神贯注地来看看这美丽、动人的荷花。边看边想,你打算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这美丽的荷花。

  用课件呈现多幅荷花照片并播放背景音乐,学生无拘无束、有滋有味地观赏。

  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可让学生用这样的句式说话:荷花!

  师总结:同学们,荷花是美丽的,它不仅外表美,内在也很美,它能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依然那么纯洁,那么努力向上,让我们热爱自然,热爱荷花,热爱生活吧。

  作业:(任选一项完成)

  1、画一幅荷花图

  2、写一首赞美荷花的小诗

  3、办一期有关荷花的手抄报

  4、深情地颂读课文

  教学设计理念:

  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学*语言,发展语感,并充分利用教材留有余地的空白处,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展开想象,欣赏荷花的美丽,让他们自主学*,大胆质疑,并将课文充分的拓展延伸,让学生欣赏有关荷花的课件,使学生入情入境,培养审美情趣,感受大自然的美。通过学生的自主读书,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人教版《荷花》教案之四,荷花,希望对你有帮助!

《荷花》优秀教案5

  一.教材分析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21课的第一课时.这是一篇很朴实又很美的课文.课文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按看荷花的顺序描述了公园里一池美丽的荷花和”我”看荷花时的感受,赞美了如诗如画的大自然美景.课文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风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使读者既赏心悦目,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这篇课文的教学,根据三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较发达的特点,以及本组的训练重点:读文章,想画面,充分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进行美的教育.

  根据本课以上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语文基础知识方面: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10个生词.

  2.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养成积累语言的良好*惯.

  3.思想感情方面: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为了顺利达成目标,我分2课时教学:第一课时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会生字新词.学*第1,2自然段。第2课时继续学*第3—5自然段,背诵全文,总结全文。下面,我着重说说第一课时的教学。

  教学重点:想象课文描绘的景色,感受荷花的美。

  教学难点:体会荷花的美。

  二.教法

  学法

  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达到目标,我主要采用了以下两种教法:

  1.图文对照法:“图”是客观事物的描绘,“文”是语言文字对客观事物的记载。具体的画面内容,可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语言文字。本文可利用《荷花》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想象。

  2.以读代讲法:“读”是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通过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读,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荷花美。

  同时,结合学生实际,引导学生运用以下两种学法:

  1.读写结合法:从读学写,以写促读,读写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2.比较法:“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推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三.教学过程设计

  我是紧扣“美”字,以“情”为线,进行设计的:

  (一)。在激发动机和初读课文中——入情

  新课启始,教师要让孩子情感的碧波荡漾起来,使他们对新课的学*,形成一种期盼的欲望,关注的心理。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环节来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先来猜两个谜语:“一个小姑娘,长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开在炎炎烈日下,长在清清碧波中,身陷污泥心地洁,芳香扑鼻醉人心。”

  这么美的荷花,大家喜欢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课件展示各种美丽的荷花图,配上优美的音乐)有个小朋友在看过荷花后,也跟我们一样被荷花的美丽给迷住了,陶醉了,还写下了一篇文章,题目就叫。

  如此激情导入新课,学生的听觉,视觉,思维,想象,“多频道”运作,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的课堂基调。教学也因为学生的入情,而进入了积极的状态。

  3.而后,请同学们初读课文。初读课文,除了扫清生字词障碍,还要对课文内容建立”框架结构”的认识,训练学生整体思维能力.从全局出发,了解全貌,把握文章的脉络。

  A.自渎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教师检查:a.哪些字容易读错,该怎么读?b.哪些字容易写错,该怎样写?c.“蓬”“骨”的结构。

  B.读了课文,你知道课文讲了什么?这样的问题,有助于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在感受课文描写的形象中——动情

  教材中有一幅精美的插图,形象地描绘了几种不同形状,不同姿态的白荷花和碧绿的荷叶,色彩清丽,充分展示了荷花素洁,高雅的本色。我根据这个材料制成了鲜活的课件进行展示,并配上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描绘:“瞧,这就是小作者看到的荷花开放时的样子,放眼望去,,微波粼粼的水面上,漂浮着碧玉盘似的绿叶,透过荷叶的缝隙,一枝枝荷花从水里探出头来,就象穿着洁白衣裙的少女,在微风中亭亭玉立。它们当中有的花瓣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才展开两三瓣花瓣儿。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的马上要破裂似的。啊,小鱼儿在荷叶下快活地游着,蜻蜓在荷花上快乐地舞蹈。”这是一幅多么生动的荷花图啊!同学们,你们听了老师说的话有什么感想呢?课文第二段具体而生动地展现了荷花的形状美,与插图最为照应。我就采用“直奔重点段”的方法,以“课文哪一段最具体地写了荷花的美”引入第二段的学*。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你最喜欢读哪几句,为什么?

  读后,用课件出示练*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

  )。有的()。有的()。让学生填写。

  抓住这三句具体写荷花的话进行教学。这样先学后导,导练结合,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这三句话的教学我分三步走:1.让学生看图说出与图上荷花相对应的句子。2.引导学生把这三句话是意思说出来:有的刚开,有的全开了,有的将要开。并与原句比较,在比较中读,想象荷花的美。3.以“荷花是那样美,谁能把它读得很美很美呢?”激发读的兴趣,让学生练读,指名读,评读。

  (2).在教学完这三句话后,引导学生抓住写荷花特点的词教学写荷叶的句子,通过看图,指导有感情朗读,想象一池荷叶长势之美。而“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一句我是抓住“冒”字进行教学的,教师在课件上直观演示后,让学生给“冒”字换个词,理解“冒”字的意思,再让学生说说从“冒”字你体会到什么?紧接着又抓住“冒”字感情朗读。

  (3).男女生分读写荷叶荷花的句子。

  (4).最后,让学生配乐朗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三).在领悟课文的神韵中――移情

  在第二段读美基础上,第三段的着力点是根据有关句子想象美,表达美,使美感进一步深化.

  1.示图片:看图想象,写话: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有的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

  (1).小组讨论,再写下来;(2).指名说,集体评议。

  课文中没有对“姿势”进行具体的描写,这样的教学设计,既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又对第二段总分写法进行迁移,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加深了对荷花美的认识,可谓一举三得。

  2.指导引读这一段最后两句话。

  讨论:作者为什么把这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大幅活的画”呢?这幅画怎么会活起来的?用这么美的词句来描写荷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要求学生轻声读这一段,出示:刚开的白荷花(),全开的白荷花(),将要开的白荷花()。要求补充完整。使学生巩固所学。

  (四).在表情朗读和语言训练中――抒情

  在二三段的教学中,我都设计了美读环节,还安排了背诵训练。在反复品读欣赏后,荷花的美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图文对照,学生定会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此时,学生情感达到了高潮,这一背诵环节,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美的品味,而且促进了学生对优美词汇的积累和内化,从而更好地抒发了学生的情感。

  (五).总结课文

  这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

  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课文总结,在课堂教学中地位不可低估。通过总结,能促进学生对一堂课的教学进行梳理,提纲挈领,抓住重点,储存信息,巩固记忆知识,有利于儿童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为高一年级的学*打下基础。

  (六).课外练*

《荷花》优秀教案6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2课《荷花》

  [教材分析]

  《荷花》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课文写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被如诗如画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联翩,赞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丽。作者以观察的顺序为线索叙写,文章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至三自然段),看荷花。我闻到清香,来到荷花池边,直接描写荷花。乍看荷花,有的初放,有的盛开,有的含苞欲放。仔细观看,那亭亭玉立的荷花姿势各不相同。第二部分(第四、五自然段),想荷花。借助一大幅活的画的想象,转入对荷花动态的描绘。从想象的角度,进一步描绘了荷花的美丽。作者触景生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让读者身临其境,赏心悦目。根据三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较发达的特点,这篇课文的教学要着力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

  [教学目标]

  1. 知识技能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方法目标:

  (1) 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荷花的美丽。

  (2) 通过情境体验,展开想象,发展观察、想象的能力。

  (3) 通过老师的指导,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锻炼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欣赏荷花的美丽,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来理解和欣赏满池荷花的静态美。

  [教学难点]

  对描写荷花动态美的有关语句的理解。(如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这句话)。

  [教学突破]

  多读,让学生读中理解,读出感受,并创设情景,发挥想象,让学生敢想敢说。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贯穿课堂始终的音乐素材;

  3.搜集古代咏荷的名诗名句;

  4.画纸、彩笔。

  [授课类型]

  讲读课

  [教学课时]

  2课时

  [设计理念]

  1.以教材文本为依据,引导学生个性化地阅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应该在对话感受体验以及兴趣、*惯和语感培养中加以具体落实。

  2.教师只须做适当提示、巧妙点拨,简要总结,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引导他们当演员,注重为学生的理解、感悟、积累搭好脚手架,拓展、延伸学生的学*空间,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兴趣,体会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学会正确、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使学生当课堂的主角。

  3.阅读教学的紧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语言,发展语感。因此,阅读教学的整体构架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核心,以指导读收活动为经,以字词句的训练为纬;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必须坚持重感悟、重积累、重运用。

  [设计特色]

  1.以问题教学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探究,使教法指导学法。

  2.通过师生与文本互动的课堂交际活动,创设一种充满生命力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感情。

  3.以读为经,以练为纬,培养学生的语感。

  [设计说明]

  1.激活学生情感,积极主动学*。

  本文虽篇幅短小,但是作者笔下,荷花尽展其美丽多姿,作者感情趋势而美好,真正是一篇美文。教学这样的文章应当充分运用有效媒体和手段,设置情境,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热爱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和欲望,从而引导他们以饱满的激情很主动、很投入地参与到学*活动中去,这样,学生才有可能充分地、最大限度地去感知、体验文中的美荷花的美丽、情致的美好,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2.理清文章脉络,整体把握课文。

  本文叙写我观赏荷花,层次井然,脉络清晰:初闻荷花清香→再赏荷花美姿→幻化荷花精灵。理清课文的结构思路,不仅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好课文,品读课文,陶冶情操,感受荷花之美、情致之美,还能帮助学生学*模仿课文,写好叙事状物类文章。

  3.指导朗读表演,品赏美文之美。

  美文之美,更多地应该由有感情地朗读来感受、体验。所以,对这样一篇精致的美文,要充分地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美读中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体验荷花的美和我对荷花的爱。同样,充分的品读,不仅有助于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这两个维度的目标的达成,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更好地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维度的目标,更好地实践课程改革的新理念。除了朗读,还可以通过表演等其他方式来引导学生体验。

  [主要教法特点]

  1.围绕训练目标,创设情境、引导情趣。

  为了使学生对满池荷花有真情实感,特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以增强视觉效果。用轻柔的音乐和描述性的语言使学生置身于美丽动人、风姿妩媚的荷花池旁。初步的观赏,激起学生的求知欲,继而图文对照,帮助学生理清第三段的脉络: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态。并按这一顺序显示相应的情境,指导学生读文赏析。

  2.借助情境,理解词句。

  凭借多媒体画面,让学生边看边思,从形象到抽象,理解词句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确。课文里有一句: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个冒字,学生难以正确理解,难于用语言表达清楚。若设计卡通式的动景,让学生观看荷花从荷叶丛中渐渐往上生长的过程,从而领会到冒是往上升,是在荷叶的缝隙间长出来,体会其长势。进而再与钻比较,进一步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通过多媒体的辅助,不仅使学生正确理解词句,从静态中体会荷花强大的生命力,而且活跃思维,增强美感,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作用。

  3.神化意境,陶冶心情,朗读升华。

  课文第四段,作者想象了荷花的动态美,是全文的难点。其中我仿佛是一朵白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在翩翩起舞一句,更难领会。采用一幅神化的意境:满池荷花的静景配以仙女翩翩起舞的动景,让学生观赏,使学生理解作者看荷花的心情和神情,再通过一个口头句式训练:我( )地看着满池荷花让学生自己感受表述。并再次面对荷花的特写镜头,诵读课文,在神化般的意境中,增强美感,陶冶学生的身心。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板书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写的是什么吗?)齐读课题:荷花。

  2.语言渲染:从古至今,荷花就是文人最喜爱的植物之一,描写赞美荷花的诗文数不胜数,我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李白、苏轼等都曾吟咏过荷花。人们称荷花为花之君子。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一篇有关荷花的文章,它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文章的题目就叫荷花。

  3.哪些同学看过荷花?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看过的荷花。I(亭亭玉立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千姿百态的荷花)

  这样的荷花,同学们还想看吗?在学*课文前,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伴着美妙的音乐,去荷花池边欣赏一下荷花的美丽风姿。请同学们边看边想,你看到了什么。(课件呈现多幅荷花照片,播放背景音乐)

  二、初读课文,熏陶情感:

  1.引起阅读兴趣:老师发现,同学们刚才在听、在看的时候都快入迷了。从你们的表情中老师看提出来,大家都被美妙的音乐和美丽的画面深深地吸引住了。你们是这样看荷花的,那么作者又是怎样看荷花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叶圣陶爷爷的这篇《荷花》,看看叶爷爷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美好的享受?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l)遇到生字多读几遍,除了读准字音之外,还要看清字形。(2)把句子读通顺。(3)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3.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词语:

  挨挨挤挤 莲蓬 花骨朵 饱胀 翩翩起舞 舞蹈 蜻蜓 昨夜 好梦 破裂 一幅 衣裳

  (2)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充分朗读,激活语感:

  (1)解决了这些读书时的拦路虎,我们就可以美美地读一读叶圣陶爷爷的这篇《荷花》啦。有谁愿意大声地读一读这篇课文呢?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对于举手的同学,对他们的自信或勇敢给予充分的肯定。

  (2)说说叶爷爷是怎样看荷花的?(迫不及待地看荷花、津津有味地看荷花)

  (3)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看荷花时,老师趁势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是从哪段课文中体会到这一点的,再组织学反复诵读相应的段落。(课文第2段可组织学生进行发散性诵读,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不同的感受和韵味;课文第3段可组织学生进行竞赛性诵读,鼓励学生一个比一个读得好;课文第4段可组织学生进行示范性诵读,以优生的朗读为样板,鼓励学生向优生学*朗读。)

  (初读时的充分诵读,就是为了使学生读透课文,为感悟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读的多了,学生理解的也就多了,老师需要讲解的也就少了。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便是这个道理。现今,我们也常说让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但仅仅靠讲读课文时的那点读是远远不够的。一节课,老师要带领学生理解课文,又要让学生读中感悟,时间根本是不允许的,结果仍然是老师包办代替老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因此,在初读时就要让学生多读课文、读透课文,过了这一关,到精读课文、品读课文时,学生对课文的感悟、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4)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师帮生,或生生互助,解决每段中不理解的词义,如:

  ①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舞。

  ②挨挨挤挤:本课形容荷叶长得很密,互相挤在一起。

  ③清香:清淡的香味。

  ④饱胀:饱满得发胀。

  ⑤破裂:出现裂缝。

  ⑥姿势:身体呈现的样子。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出示问题,指导再读:叶圣陶说过这样一句话: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意思是说,作者写文章的时候一般是有比较充分严密的思考和准备的,文章中是有思路即内在脉络可寻的。我们阅读欣赏文章的时候,如果能够遵循作者的思路,就有可能比较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立意和作者的寄托。

  大家能不能理清楚这篇课文的脉络,把握住作者的思路呢?带着这个问题,请大家再去认真读课文。

  2.小组讨论。

  3.交流讨论结果:课文共五个自然段,按照观赏荷花的顺序主要写了看荷花和想荷花两大部分或者说初闻荷香、再赏荷姿、幻化荷花三部分。

  (在新的教学思想下,我们不提倡以往的给课文划分段落。其实对一篇文章的理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需要一个死的划分,就如这篇文章,可以分为看荷花和想荷花两部分或者初闻荷香、再赏荷姿、幻化荷花三部分,甚至还会有其他的划分方法。但把握思路、理清脉络也是需要的,只是在方法上、思想上灵活一些,只要有道理就可以,不必再追求一个死板的、固定的答案。)

  4.小结:文章叙述、描写、抒情,脉络清晰,层层深入,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荷花之美,把作者热爱荷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一步步推向高潮。让我们再一次美美地读这篇文章。

  5.配乐齐读全文。

  四、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查阅《古诗通》、询问家长、上网查询等方法搜集古代咏荷的名诗名句。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感悟,发挥想象,欣赏荷花的美丽。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是怎样写荷花的,锻炼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3.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来理解和欣赏满池荷花的静态美。

  2.教学难点:

  对描写荷花动态美的有关语句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导入新知:

  1.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作者是怎样看荷花的,谁还记得?向我们大家说说好吗?(作者迫不及待、津津有味地看了荷花)

  2.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写荷花的。

  二、品读美文,领悟语感:

  1.指导朗读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这句中一就这个关联词语说明什么?(荷花散发出来的清香传得很远,从荷花池一直飘到公园门口)

  (2)为什么我一闻到清香,就赶紧往荷花池为跑去呢?

  (3)指导朗读:要把作者闻到荷香后,对荷花的喜爱,希望看到荷花的迫切的心情读出来。

  (4)小结:赶紧、跑表现了作者赏花的急切心情,真可谓花香袭人、花香诱人啊!

  2.观美景,入意境,品词句,重点学*第二、三自然段:

  (1)过渡语:一阵荷花的清香,吸引我一进公园就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我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

  (2)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二、三自然段。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划下来,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说说为什么喜欢它,再有滋有味地读一读。

  (3)作者先写了对荷花的总体印象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按理说,接着这句总写,下面就应该写荷花,可是大家看看,作者接下去写了什么呢?(荷叶)

  作者为什么写荷叶呢?有很多同学喜欢这一句,谁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句呢?

  你能告诉大家这一句美在什么地方吗?(让学生观察画面,理解挨挨挤挤,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荷叶的数量多、形状大、颜色美)

  (4)有谁喜欢写荷花的句子,请读一读。

  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面对这一池美丽的荷花,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比喻它呢(活的画)?请在书上找出来读一读。

  作者把这一池荷花比作一大幅活的画,为什么?

  ①请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你觉得这一池荷花哪儿美,像一幅画?(抓住荷花的颜色美:绿叶、黄心、白花瓣;姿态美:全开的、半开的、花骨朵儿;整体美认识荷花池的美得像一幅活的画。)

  这荷花不但美得像画,而且像一幅什么样的画(活的画)?

  ②再读第二自然段,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些荷花像是活的?(抓住挨挨挤挤、冒、才展开、露出、破裂等词语理解荷花的动态美。)

  重点解读: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a.谈体会:你觉得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好?

  b.换词理解冒:冒还可以换成什么字?(长、钻、伸、露、探、冲)

  c.表演体会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使劲地、不停地、急切地、笔直地、争先恐后地、生机勃勃地)

  d.把这些词填到原句中去,再读一读,悟一悟。(多媒体课件展示: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生机勃勃地冒出来的白荷花。)

  e.激发想象: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它们想干些什么呢?

  (组织学生想象写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_______________。写后交流:例如:仿佛想深深地吸一口新鲜空气。仿佛在尽情展示自己的美丽容貌等等。)

  f.小结:多么可爱的白荷花呀!你们看,一个冒字不仅把荷花写活了,而且使它变得更美了。

  ③这么美的一池荷花,可不就是一大幅活的画吗?让我们一起来赞美这大自然的杰作吧!有感情的朗读第二自然段。你能通过读来把荷花的美表现出来吗?

  ④解读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a.这些姿态是什么样的,我们来看看!(课件演示:荷花的三种姿态)

  b.看了刚才的画面,你能说说课文描写了哪三种荷花的样子么?(刚开的、全开的、将开的。)

  c.引读三句话:刚开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同学们找到课文中的句子回答老师,并做出动作)全开的呢?将开的呢?

  d.自由练读(你们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这三种姿态不同的美和可爱么?)

  e.喜欢这句话的同学一块儿站起来读读。

  (5)学*第三自然段:

  师读: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此刻,你最想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这些荷花呢?(千姿百态)

  这么美的荷花,它们各有各的姿势,你们想不想把这些姿态万千的荷花描绘下来吗?

  a.请同学们再认真读一读课文第二段,自己选一种姿势的荷花,自己画一画、剪一剪,再将它们贴到黑板上。

  (学生画、剪荷花、荷叶,并贴荷花、荷叶。贴的时候,自己介绍一下自己画、剪的`荷花。我是盛开的荷花,我是含苞待放的荷花。)

  (在贴的过程中,再让学生评一评,荷叶应贴得紧一些,并贴在荷花下面,荷花要有高有低,以此来加深理解挨挨挤挤、冒的意思。)

  师指着荷池:老师觉得,我们班的同学实在太了不起了,作者手下描绘的荷池竟被同学们搬到黑板上来了。看,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态。(引读。)

  我们班的同学就是那了不起的画家。同学们,为我们今后会有更大的成就鼓鼓掌。

  b.正像同学们所讲所画的那样,这是一种喜气洋洋的美!这是一种生机勃勃的美!你们想把这些优美的语句记下来吗?那就自己在小组内试着记一记、背一背,并可以加上一些动作,看看那一小组的学*效率最高。

  (一段时间后,学生展示学*成果,教师配乐。)

  3.想象美景,迁移表达学*第四、五自然段:

  (1)这美妙的画卷令人如痴如醉,心驰神往。作者站在荷花池边有何感受呢?一起朗读第四、五自然段。

  (2)如果你也是站在荷花池里的一朵荷花,此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3)(多媒体演示第四自然段内容)表演引读。

  作者所以会有这些想象都是因为荷花大美了,这一池荷花是多么令人神往,老师也想变成一朵荷花,你们想吗?那让我们一块在四、五段中陶醉吧!(配乐朗诵)

  三、审美表达,丰富语感:

  1.想象说话,迁移情感。

  (1)小结写作方法:读了这篇课文,谁能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荷花的?

  作者从荷花的香味、姿态、颜色等方面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荷花的美,尤其是对荷花三种不同的姿态描写得更是淋漓尽致。

  2.想象说话,抒情表达,丰富语感:其实荷花的姿态还有很多,同学们一定想看!让咱们再一次有滋有味、全神贯注地来看看这美丽的、动人的荷花。边看边想,你打算再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这些荷花?(课件演示:千姿百态的荷花图片及背景音乐。)

  指导学生有这样的句式说话:荷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荷花!你美丽动人的形象将令我终身难忘。)

  3.品读诗句,回味情感:

  这些荷花可真是太美了!同学们刚才纷纷用丰富多彩的语言描绘了、赞美了荷花,老师还能用诗赞美荷花呢!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你们能用你知道的古代咏荷的名诗名句来赞美荷花吗?(如: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李白《赠江夏书太守良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多媒体出示:古代咏荷名诗名句,学生速读,帮助学生积累语汇。

  四.作业设计:

  读下面的一段话:

  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1.想象一下:如果你也是池中的一朵荷花,蜻蜓和小鱼会来告诉你什麽?还有哪些你喜欢的小动物会你交谈些什么?

  2.模仿课文中的句子写一写。

  [板书设计]

  12.荷花

  闻到花香: 一就 赶紧跑

  观赏花姿 荷叶:挨挨挤挤 碧绿 大圆盘

  荷花:冒出来----刚开的、全开的、将开的

  变成荷花: 翩翩起舞 与蜻蜓、小鱼交谈

《荷花》优秀教案7

  【教学设计】

  《荷花》是一篇写景的记叙文,作者用第一人称描绘了公园里满池荷花的美丽景色。

  本文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满池荷花的静态美方面,难点是对描写荷花动态美的有关语句的理解。为此,运用电教媒体形成优化的教学过程,在解决教学重点的同时,既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又可在突破教学难点时强化对学生想象能力的训练。电教媒体所创设的美景给学生以多层次的欣赏,让学生得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从而在轻松愉悦的学*氛围中,培养学生听、说、读的技能,提高他们观察、想象以及赏析词句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荷花的美,并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发展学生观察、想象能力。

  2、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训练学生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说明】

  1、围绕训练目标,创设情境、引导情趣:

  为使学生对满池荷花有真情实感,特设计宽银幕投影,以增强空间效果。用轻柔的音乐和描述性的语言使学生置身于美丽动人、风姿妩媚的荷花池旁。初步的观赏,激起学生的求知欲,继而图文对照,帮助学生理清第三段的脉络: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态。并按这一顺序显示相应的情境,指导学生读文赏析。

  2、借助情境,理解词句:

  凭借电教画面,让学生边看边思,从形象到抽象,理解词句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确。课文里有一句: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个 冒字,学生难以正确理解,难于用语言表达清楚。若设计卡通式的动景,让学生观看荷花从荷叶丛中渐渐往上生长的过程,从而领会到冒是往上升,是在荷叶的缝隙间长出来,体会其长势。进而再与钻比较,进一步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通过电教媒体的辅助,不仅使学生正确理解词句,从静态中体会荷花强大的生命力,而且活跃思维,增强美感,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作用。

  3、神化意境,陶冶心情,朗读升华:

  课文第四节,作者想象了荷花的动态美,是全文的难点。其中我仿佛是一朵白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在翩翩起舞一句,更难领会。采用一幅神化的意境:满池荷花的静景配以仙女翩翩起舞的动景,让学生观赏,使学生理解作者看荷花的心情和神情,再通过一个口头句式训练:我( )地看着满池荷花让学生自己感受表述。并再次面对荷花的特写镜头,诵读课文,在神化般的意境中,增强美感,陶冶学生的身心。本课建议安排两教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创设情境,学*第一段

  1、揭示课题:《荷花》

  2、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荷花池旁。

  (教师同时打开三架投影机,使宽银幕上的满池荷花刹那间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学*兴趣 )

  3、学*第一段:

  ⑴ 读第一段,思考:为什么我一闻到清香,就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呢?

  ⑵ 指导朗读,要求学生把作者闻到荷香后,对荷花的喜爱,希望看到荷花的一种迫切心情读出来。

  二、观美景,入意境,品词句,学*第二段(重点)

  1、师:我们应该按照什么顺序来欣赏呢?

  (听录音,指导看投影)

  2、图文对照,理解词句:

  ⑴ 荷叶是什么样的呢?轻声读课文,划出描写荷叶的句子。让学生观察画面,理解挨挨挤挤,抓住词语体会荷叶的数量多,形状大,颜色美。

  ⑵ 观看荷花从荷叶丛中冒出来的录像并找出课文中相应的句子。通过卡通式的动景使学生理解冒的意思,与钻进行比较,知道冒显示出荷花生机勃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⑶ 在诵读、观察的基础上对一池亭亭玉立的荷花进行赏析。

  (运用电教画面,让学生在欣赏中对只有展开两三片花瓣,全展开的,含苞待放的荷花表示自己的感受,从而进一步领会满池荷花给人们带来的美的享受 )

  ⑷ 写荷花为什么还要写荷叶呢?将画面上荷叶覆盖住,出现在眼前的是一朵朵荷花,让学生理解荷叶可以衬托荷花的美。

  3、欣赏满池荷花的组合美:

  ⑴ 师:为什么我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呢?

  ⑵ 观赏姿态各异的荷花,结合朗读指导。通过观看录像,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充分表达自己对荷花的喜爱,使学生爱美的情感得到升华。

  4、为什么说这是一幅活的画?

  结合上下文理解。

《荷花》优秀教案8

  教学目的

  1.认识白洋淀地区人民的抗日斗争生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理解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和传神的对话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3.培养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布置课前预*

  简要概述本文的故事情节,并用小标题概括。

  二、上课开始时提示本课主要教学目标

  1.认识白洋淀地区人民的抗日斗争生活和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精神。

  2.掌握学*小说的一般方法。

  3.理解景物描写和人物对话的作用。

  4.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她们几个呢?”——水生答非所问,故意**话题,水生嫂觉察丈夫有心事,不便直问,只得再次试探。

  “怎么了,你?”——水生对妻子的问话用“还在区上”,虚晃一枪,又**了话题,无话找话。水生嫂察颜观色,感到今天事情有点蹊跷,只得逼问。

  ◆以上几句对话,表现了水生嫂体贴、温柔、机敏和稳重的性格。

  “你总是很积极的。”——在妻子的逼问下,水生终于说出自己“第一个举手”报名参加大部队。水生嫂此时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她爱丈夫,爱自己的家,更恨鬼子,丈夫第一个报名参军,她为自己有这样一个丈夫而感到自豪,所以,对丈夫责怪中含有赞扬。

  “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丈夫参军去打鬼子,她没有理由也不会阻拦,这是女人的基本思想。但她毕竟是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自然会联想起,丈夫一去,留下的生产和生活的担子该有多重啊!

  “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经过水生的一番劝说,水生嫂感到自己的丈夫确实是个好丈夫,他不仅为革命事事走在头里,而且能体谅家里的难处,所以,水生嫂摆正家庭和民族的关系,统一对丈夫和祖国的爱,决心挑起生产和生活的重担,支持丈夫参军。

  ◆以上几句对话,表现了水生嫂识大局,明大义的崇高品格。

  “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水生嫂为了让丈夫放心,自觉承担任务。

  “嗯。”——水生鼓励妻子政治上、思想上、文化上进步,劝诫妻子不要当俘虏,要与敌人拼命。两个“嗯”字,表现了水生嫂既有中国妇女吃大苦,耐大劳的传统美德,又有新一代劳动妇女勇敢战斗的精神。

  ◆小结:“夫妻话别”这段对话,刻画了水生嫂这样一个勤劳纯朴,挚爱丈夫,热爱祖国,识大体,明大义的农村妇女形象,为后来写水生嫂等机智勇敢地与敌人斗争,发展成为抗日游击战士作了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同时,“话别”也刻画了水生热爱祖国,处处以民族利益为重,事事争先,也爱家庭、妻子、孩子,体贴理解妻子,鼓励妻子进步这样一个革命战士的形象。

  3.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也是本文一个突出的特点,试举一例进行讨论。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请理解“震动”和“吮”这两个词的深刻含义?

  讨论明确:这是水生嫂听到丈夫报名参军之后出现的一个细节描写。丈夫“明天”就要参军到大部队上去,的确出于水生嫂的意料之外,心里受到震动,手指不由自主地震动了一下。我们不难想象,这时水生嫂心里的感情一定是很复杂的:几年的夫妻恩爱,家中生产生活两副重担,上前线前途莫测……但水生嫂毕竟是一个识大体,明大义的人,很快地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她用这个动作迅速*衡了自己的情绪,她不能让丈夫看出自己有软弱的表现,并作出了支持丈夫参军的决定,显示了她的坚强性格。

  4.小说的情感:

  夫妻之情、家国之爱。

  小说虽然描写的是抗日战争的事情,但是并没有直接写战争的激烈、残酷。而是把笔墨集中在普通百姓的夫妻之情、家国之爱上。通过描写这些善良、纯真的人们,在战争环境中表现出人性的光辉,来表现人民不畏**,保卫家园的精神状态。侵略战争是反人性的,反抗侵略者的人们以纯美的人性、崇高的人格,在精神上已经战胜了侵略者。这是抗战胜利的精神源泉。小说中,水生等参军的人对家庭的眷顾,他们委托水生来做家属的工作,正表现了他们对亲人真挚的感情;水生嫂等妇女们虽然委婉的流露出对丈夫们的难舍之情,但还是义无返顾地为丈夫们打点行装,送他们上战场打击侵略者。至于以后妇女们感情依依探望征人,又为丈夫们分担任务,参加战斗,更是由夫妻之情上升至家国之爱。有国才有家,有对亲人的深情才有对国家的忠诚。这些普通人所具有的纯美的人性、亲情,是正义的基础和源泉,蕴藏着战胜侵略者的巨大力量。

  三、检查预*

  简要概述本文的故事情节:

  水生嫂探知丈夫参军,跟丈夫话别。她和几个青年妇女去马庄探夫未遇,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敌船,她们躲进荷花淀,无意中把敌人引进伏击圈,为游击队伏击敌人的胜利创造条件,她们从此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抗日游击战士。

  夫妻话别(开端)

  敌我遭遇——探夫遇敌(发展)

  助夫杀敌(高潮、结局)

  成立队伍(尾声)

  四、重点探讨

  1.鉴赏景物描写的作用:

  提示:景物描写是整个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小说三要素之一。怎样鉴赏小说中的景物描写?首先应领会写的是什么样的景,必须联系时代背景和上下文来理解它为人物创设的活动背景。其次,明确“一切景语皆情语”,领会画中之意,理解景物中蕴含着有关人物的丰富感情,体味它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第三,理解景物描写,画面情景的转换,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在阅读和鉴赏时,还必须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只有插上联想和想象的翅膀,才能进入美好的艺术境界,才能深刻理解文学作品中蕴含着的丰富的内涵和深邃的意旨。

  (1)放朗读录音或范读课文部分内容:从“月亮升起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2)问:这几段描写了哪些景物?由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讨论明确:月色皎洁,洁白的苇*遍地,银白的淀水,薄雾,清风,荷花飘香,展示了荷花淀的地域风貌,勾画出一幅恬静的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问:这段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讨论明确:第一,为人物提供背景,烘托人物形象。这段景物描写,渲染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气氛,水生嫂就在这样的背景里生活,劳动,烘托了水生嫂勤劳纯朴,温顺善良的形象。

  第二,情景相生,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中的景,都是人物眼中的景,也都充溢着人物心中的情。在水生嫂们的眼里,家乡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这样美好的家乡岂能容忍外国强盗来侵犯?因此必须拿起枪,为保卫可爱的家乡而战,对战争满怀着必胜的信念。这种情景相生的境界,使得作品的意境更加广阔而深邃。

  第三,为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开头部分对小院子及白洋淀夜景描写,不仅为“话别”提供了时间、地点和和谐的氛围,而且也为下文荷花淀伏击战的环境作了铺垫。

  2.鉴赏人物对话的作用:

  提示:人物对话要根据上下文和语言环境,考虑分析其用意、心理、情感、效应等因素,充分运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从整体上去体味,进而理解其对刻画人物性格和发展故事情节的作用。

  (1)分角色朗读“夫妻话别”一节(叙述人的语言由一人读),朗读要力求切合人物身份,表达人物感情。

  (2)鉴赏讨论:

  问:这一节对话可分几层?

  明确:可分追问真情、赞同丈夫参军、应承丈夫的嘱咐等三层。

  问:请运用联想和想象,结合上下文和语境,认真分析水生嫂的对话,说说这些对话对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有什么作用?

  明确:“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表现了水生嫂对丈夫的忧虑和关切之情。

  5.概括“荷花淀派”的创作特色。

  (l)介绍作者:孙犁,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县人,一九四五年后,他以冀中抗日根据地人民斗争生活为题材,在延安窑洞里的一盏油灯下,用自制的墨水和草纸写成这篇小说。他的小说作品追求散文式的格调,追求诗歌般的意境,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并对当代文学产生极大的影响,造成了一个作家群,被当代文坛誉为“荷花淀派”。《白洋淀纪事》是他的小说散文集。

  (2)学生回答“思考与练*”一。

  明确:作者为了表现抗日根据地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精神,虽然反映的是残酷的战争年代,但是他不是通过渲染战争的残酷来表现人物的革命英雄主义,去歌颂爱国主义精神,而是通过展现人物对家乡的爱,对生活的爱,来刻画人物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从而歌颂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所以在作品中,我们看不到残墙断垣,看不到硝烟烈火,看不到血污泪痕,看到的是明月,清风,荷香,银白的湖水,碧绿的稻秧,粉色的荷箭……一切都是那么清新,明朗,美丽。

  (3)概括“荷花淀派”的艺术特色:

  散文式清新秀美的语言,浓郁的诗情画意,在细腻的描写中开拓诗一般的意境。

  五、布置作业

  1.课后完成“思考与练*”四。

  2.情景作文,要求突出对话的个性化。试围绕谈理想或其他话题写一段对话。

  板书:

  课文检测题

  一、认真阅读景物描写片段,体味词语隐含的意义及其作用:

  1.“现在已经快到晌午了,万里无云,可是因为在水上,还有些凉风,这风从南面吹来,从稻秧上苇尖上吹过来。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

  这是“女人们”探夫未遇回家路上的一段景物描写,衬托水生嫂们的心情开始由忧变喜。同时,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2.“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象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荷叶象铜墙铁壁——暗寓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象铜墙铁壁。

  粉色荷花箭是哨兵——暗寓白洋淀的妇女们成长为抗日游击战士。

  二、《荷花淀》中有一段五人对话的描写:

  A.“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B.“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C.“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

  D.“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E.“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1.这段对话描写出自五个青年妇女之口,她们在想探望丈夫的共同心愿中,又显示不同个性特点。请按以上所标的顺序简要说明各自个性特点:

  A.机智伶俐 B.爽朗直率 C.稳重谨慎 D.性急冒失 E.忸怩含蓄

  2.这五个人的对话描写,从全文表达角度看,主要起了什么作用?选出正确的一项:(B)

  A.起补充交代作用,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

  B.交代故事发生原因,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C.这是小插曲,使故事曲折生动。

  D.突出人物性格,深化主题。

  三、指出以下各句画线词的表达作用:

  1.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准确地表达由吃惊而产生的心理反应。)

  2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形容劳动的欢快心情。)

  3.几个青年妇女把掉进水里又捞出来的小包裹丢给了他们。

  说完,把纸盒顺手丢在女人们船上。(渲染战斗胜利后的欢乐气氛,表现亲爱带戏谚的感情。)

  4小船窜进了荷花淀。(形容在强敌面前的敏捷行动。)

  注:以上练*中括号里和横线的文字是参考答案。

  教案点评:

  1.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景物描写和人物对话的作用。

  难点:以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为突破口,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2.本文是课内自读课,要求学生掌握学*小说的一般方法,即根据小说的特点,从环境描写、故事情节和典型人物三要素入手,进而理解小说所揭示的主题。

  3.本文确定为“文学鉴赏课”,采用“引疑——议疑——释疑”的基本方式进行师生双向交流。

  4.因教学时间限制,仅就“夫妻话别”前的景物描写和“夫妻话别”时的对话描写进行鉴赏讨论。其他景物描写和对话描写,只能靠以练代讲,“举一反三”。

《荷花》优秀教案9

  一、教学要求:

  1、进一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图画的能力,学*想象描写。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根据课后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关键:

  1、重点理解对荷花静态美的特点描写部分。

  2、体会想象部分中出现的景象及其动态美的叙述。

  教具准备:放大的一张荷花图或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看过荷花吗?荷花盛开时候是一幅怎样的景象?

  教师揭示课题:16。荷花

  二、观察挂图、了解图意。

  1、先从整体上引导学生看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你觉得这池荷花怎么样?这池荷花在什么地方?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2、引导学生从局部观察。

  荷花的叶子和花朵是什么样子的?图画上除了荷花,还画了哪些景物?看了这幅荷花图后,你有什么感想?

  三、初读课文,拼读生字。

  1、作者是怎样描写这幅图上的荷花的呢?

  2、学生自学,勾画

  3、检查自学情况。

  4、指名初读课文。

  四、图文结合,讲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哪些内容是图上有的,哪些是没有的?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荷花的?

  2、综合学生的回答,围绕闻看想这一顺序组织教学。

  (1)学*1自然段。

  A、指名朗读。

  B、一......就......这个词说明什么?(荷花散发出来的清香传得很远)

  C、哪一个词表达了我去荷花池看荷花的迫切心情?(赶紧)

  (2)学*2、3自然段。

  默读课文并讨论:

  A、我跑到荷花池边,看到了一幅什么景象?

  B、作者着重观察描写了荷花的哪部分?

  C、作者是怎样描写荷花的叶子呢?他们的叶子有什么特点?

  D、作者描写荷花时,抓住了哪三种不同的样子来写?请课文中找出相关词语。

  E、在2自然段中,哪些词语用得好,把荷花写活了?

  F、面对满池美丽的荷花,作者流露出了一种怎样的感情?从哪些词语看出?

  G、为什么说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呢?

  讲述:课文前三段描写了荷花的香、多、美。

  指导朗读。

  (3)学*4、5自然段。

  A、从哪些词看出是作者的想象?

  B、当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的时候,面前起了什么变化?

  C、我仿佛变成了荷花以后,蜻蜓和小鱼有什么表示?

  D、让学生合理想象

  E、默读4自然段,看共有几句话,可分为几层意思?

  小结:这两段写作者被荷花的美景陶醉了,仿佛变成了一朵荷花,过了好一会儿,才回到现实中来。

  (4)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五、指名读全文,其它同学看图听读,展开想象。

  六、回顾全文,理清思路。

《荷花》优秀教案10

  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宇,会写出12个生宇。能正确读写“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蜓、随风飘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教学准备

  挂图:学生查找有关荷花的资料

  教学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谜语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研读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体会慰情。)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要出一个谜语考考大家,咱们比一比,看谁最聪明!“美丽小姑娘,立在水由央,身穿白衣衫,绿裙水上漾。”打一植物(荷花)

  2.今天咱们就一起去荷塘着荷花。(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出示挂图:看,说着说着,荷塘就到了(出示挂图)。师范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

  3.出示生词,指读,正音:

  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拂、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蜒、随风飘动

  4.师:看了荷花,听了描述,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三、研读课文,体会感情

  学*第一、二、三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思考:在这三段中,休最喜欢哪一句?

  交流重点句:

  (出示: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着作一大幅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1)在这一句中,作者把荷花池比作一幅画。这是一幅极富色彩且让人赏心悦目的画儿,你来找一找,荷花池都有哪些色彩?(绿、白、嫩黄……色彩丰富)(朗卖)

  (2)荷花池的美景是由一株株荷花组成的,你来看看作者都描写了荷花的那些姿态?(注意与挂图的联系,把具体形象和文宇训练统一起来)(朗读)

  (3)荷花的姿态是不是只有这几种;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朗读)

  (4)你还知道荷花有那些姿态?作者为什么只描写了这几种?

  (5)你认为,这这句话中,哪个字用的好?为什么?(活)这一个字,写出了作者欣赏荷花的感受,在他文章的字里行间处处都可以找到荷花的“活”。你来找找看。(朗读)

  挨挨挤挤:挨挨挤挤是什么意思?同桌表演表演。

  冒:同桌合作,用手势来表现

  露士:重点讲出小莲蓬的可爱和莲蓬是在化瓣中包襄着的科学道理。

  饱胀:用手势来表现

  (6)这幅画呀,色彩多、姿态多还得是活的,这么好的画儿是谁画的呀?(大自然)那大自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7)有感情朗读前三个自然段。

  师:这节课,我们寻着清香到了美丽的荷花池。它就像一大幅(活的画)。这幅画的作者(大自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这三个自然段,体会体会荷花的美。

  第 二 课 时

  (复*生词:研读课文第4.5自然段,体会感情,学*写作方法;总结全文)

  一、复*导入

  1.认读二三个词

  2.齐读课文。

  二、研读课文第4、5自然段,体会慰情

  1.师范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听着人家的朗诵,好像看到了美丽的荷花池,我忽然觉得……

  2.看到了这美丽的荷花池,你想到了什么?

  3.自由读课文,当作者陶醉在这种美的境界中的时候,他眼前出现了怎样奇特的景色?

  4.如果,体也变成了一朵荷花,理象一下,会有哪些动物来告诉你什么?

  5.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呢?

  6.齐读第四、五自然段,体会荷花的美。

  三、学*写作方法

  1.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板书:闻到清香──看到──想到──回到现实)

  2.作者用什么方法把这篇文章写得这么美?

  (小结:富有感情、充满理象是构成好的写景文重的重要内容)

  四、回到整体,小结全课

  1.齐读课文: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美丽的荷花,大家都被这美景陶醉了,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花的美……

  2.下课之后,把课文读熟,把你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

  第 三 课 时

  (学*生字)

  一、指导识字

  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

  2.观察描写,识记字形

  3.集体交流,重点点拨范写:

  形*字的区别:裳和常、蜻和晴

  4.书写练*。

  5.自评互评。

  二、背诵自己喜欢的课文段落

《荷花》优秀教案11

  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宇,会写出12个生宇。能正确读写“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蜻蜓、随风飘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点:

  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

  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等语句是教学的难点。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一)今天老师要出一个谜语考考大家,咱们比一比,看谁最聪明!“美丽小姑娘,立在水由央,身穿白衣衫,绿裙水上漾。”打一植物(荷花)

  (二)今天咱们就一起去荷塘看荷花。(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师出示挂图:看,说着说着,荷塘就到了。师范读课文。

  (二)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

  (三)出示生词,指读,正音:

  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蜻蜓、随风飘动

  (四)师:看了荷花,听了描述,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三、研读课文,体会感情:学*第一、二、三自然段

  (一)自由读课文,思考:在这三段中,你最喜欢哪一句?

  交流重点句:

  (出示: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1、在这一句中,作者把荷花池比作一幅画。这是一幅极富色彩且让人赏心悦

  目的画儿,你来找一找,荷花池都有哪些色彩?(绿、白、嫩黄??色彩丰富)(试着读一读。)

  2、荷花池的美景是由一株株荷花组成的,你来看看作者都描写了荷花的哪些姿态?(试着读一读。)

  3、荷花的姿态是不是只有这几种;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找一找。)

  4、你还知道荷花有那些姿态?作者为什么只描写了这几种?

  5、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个字用的好?为什么?(活)这一个字,写出了作者欣赏荷花的感受,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处处都可以找到荷花的“活”。你来找找看。

  挨挨挤挤:挨挨挤挤是什么意思?同桌表演表演。 冒:同桌合作,用手势来表现。

  露出:重点讲出小莲蓬的可爱和莲蓬是在花瓣中包着的科学道理。

  饱胀:用手势来表现。

  6、这幅画呀,色彩多、姿态多还得是活的,这么好的画儿是谁画的呀?(大自然)那大自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7、有感情朗读前三个自然段。

  师:这节课,我们寻着清香到了美丽的荷花池。它就像一大幅(活的画)。这幅画的作者(大自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这三个自然段,体会荷花的美。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

  (一)认读词语。

  (二)齐读课文。

  二、研读课文第4、5自然段,体会感情

  (一)师范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听着朗诵,好像看到了美丽的荷花池,我忽然觉得??

  (二)看到了这美丽的荷花池,你想到了什么?

  (三)自由读课文,当作者陶醉在这种美的境界中的时候,他眼前出现了怎样奇特的景色?

  (四)如果,你也变成了一朵荷花,想象一下,会有哪些动物来告诉你什么?

  (五)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呢?

  (六)齐读第四、五自然段,体会荷花的美。

  三、学*写作方法

  (一)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板书:闻到清香——看到——想到——回到现实。)

  (二)作者用什么方法把这篇文章写得这么美?

  (小结:富有感情、充满想象是构成好的写景文的重要内容。)

  四、回到整体,小结全课

  (一)齐读课文: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美丽的荷花,大家都被这美景陶醉了,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花的美??

  (二)下课之后,把课文读熟,把你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

  第三课时

  一、指导识字

  (一)出示生字认读,组词。

  (二)观察描写,识记字形。

  (三)集体交流,重点点拨范写:

  形*字的区别:裳和常、蜻和晴。

  “蹈”的第十四笔是“横 ”,“佛”的第四笔是“横 ”。

  (四)书写练*。

  (五)自评互评。

  二、背诵自己喜欢的课文段落。

《荷花》优秀教案12

  教学目标:

  1.联系课文学*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2、3、4、5自然段;

  3.练*用有的……有的……有的……写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欣赏荷花的美丽,培养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想象一池荷花这一大幅活的画;

  2.体会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

  教学准备:

  录音;投影;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了《荷花》这篇课文的生字新词和

  第一自然段,作者一进门就闻到了一阵清香,是这种清香吸引他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于是,一幅优美、雅致的荷花图便映入眼帘,让我们一起跟着作者去欣赏一下吧。

  二、读读、贴贴,学*第二段

  1.自由轻声朗读2、3自然段

  2.谁来谈谈自己读了以后的感受?

  3.讲读第二自然段(投影第二自然段文字)

  A.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写了什么?

  B.指名读写荷叶的句子

  a.这是一个什么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是一个比喻句,突出了荷叶绿、大的特点)

  b.荷叶挨挨挤挤的又说明什么?(密)

  c.老师这儿就有几片绿色的大圆盘,谁来把它们挨挨挤挤地贴到黑板上?

  d.集体朗读这句话。

  e.小结:作者用了一个比喻句让我们感受到了荷叶的美丽,其实,荷花更美。

  C.指名读描写荷花的句子

  a.作者写出了荷花的什么?(三种不同的姿态)

  b.你怎么知道是三种呢?(有的……有的……有的……)造句

  c.作者写了荷花的哪三种不同的姿态?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

  (结合图片观察)

  D.作者用比喻句写出了荷叶绿、大、密,用三个有的写出了荷花姿态美。那么,他是怎样从写荷叶过渡到写荷花的呢?

  出示: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在这句话中,你觉得哪个字用得最好?(冒)

  为什么?你用别的字代进去读读看。

  白荷花是怎样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的呢?(学生演示)

  边演示边说:一朵()的白荷花在()的荷叶间()。

  齐读这句话。

  4.A.过渡:一池的白荷花是不是只有这三种姿态呢?你怎么知道?

  B.比较: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看看这一多很美,看看那一朵更美。

  怒放的荷花和欲放的荷花,它们的美是不一样的,怒放的荷花美在开得大,颜色鲜,欲放的荷花美在花骨朵饱满有力,我们无法说出谁更美一些,所以作者要?"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更美。

  5.指导朗读

  三、读读、想想,学*第三段

  1.过渡:好美的一幅荷花图啊!让我们一起用心去体会,跟着老师飞到荷花池边去看一看。

  2.(配乐)闭上眼睛,飞呀,飞呀,飞到了美丽的荷花池边,只见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挨挨挤挤的荷叶间,一朵朵婀娜多姿的荷花亭亭玉立,她们千姿百态,清香怡人,伸出手摸摸那荷叶,多么的油滑,摸摸那花瓣,多么的细腻,把鼻子凑*闻一闻,一股清香沁人心脾,我忽然觉得……(第四自然段)

  你刚才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了?

  齐读第四自然段

  3.其实,我们都不是荷花,作者也不是荷花,我们都是在看荷花。齐读第五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

  1.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将他闻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写了出来,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美妙的世界,我们似乎也闻到了那股清香,看到了婀娜多姿的荷花,想到了自己变成荷花的情景。作者怎么能把课文写得那么好呢?(因为他对荷花充满了喜爱和赞美的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再一次欣赏那一池美丽的荷花,再一次品味作者生动优美的语言。

《荷花》优秀教案13

  一、教学目标

  认知

  1、会认会读生字。掌握“莲蓬、饱胀、挨挨挤挤”等词语。

  2、读懂一至三自然段。

  能力

  1、通过看图说话、写话的练*,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学*的能力。

  情感

  1、通过自主探究、交互合作的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和团结协助的精神。

  2、通过看图,读文,展开想象,品味词句去欣赏荷花的美,从而加强语感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

  教学内容

  《荷花》主要写了两个内容:

  ①荷花清香、形态各异的美。

  ②“我”被荷花的美深深吸引了,陶醉中,自己也仿佛成了一朵荷花……课文共两课时完成,这里主要是对第一课时,也就是对上面的第一个内容的教学进行了设计。

  重点、难点

  (1)学*第二自然段,品味词句。

  (2)看荷花的图片,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描绘荷花。

  三、教学对象分析

  1、所任教的班级有较好的朗读能力,初步懂得欣赏词句,本节课将发挥学生的优势让学生充分诵读课文,运用以往领悟的品读词句的方法欣赏本课遣词造句的特点。

  2、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有利于实施自主探究基础上开展同伴互助合作的学*方式。

  3、学生基本掌握文字输入,上网浏览等计算机基础,但熟练程度不一。因此更需发扬合作精神,共同完成学*任务。

  四、教学资源设计

  课前,教师将师生合作搜集到的荷花相关资源虚拟成专题网站——“荷花小站”,并发布到校园网上。“荷花小站”设有六个部分,分别为“荷花文化”、“课文学*”、“荷花图展”、“荷花知识”、“网上资源”、“荷花论坛”。这当中既包括课堂教学所用的资源,也包括供学生课后拓展性学*的资源。

  五、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教学策略

  为了使语文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达到最佳的整合,教学设计“以生为本”,从学生素质的良好发展出发,努力把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如对语言信息进行查找、筛选、获取、归纳、编辑的能力)与语文学科的任务(如大量读书,品味词句,情感熏陶,听说读写的训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其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优化课堂教学。“荷花小站”六个部分中,“课文学*”部分集文字、图片、影视、动画、音乐于一体,给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加上教师适时的点拨,恰当的启发,激发了学生的想象,使学生对词语的品味、感悟更立体、更丰富、更有个性化;“荷花图展”与“荷花论坛”则把欣赏精美的图片与说话、写话结合起来,并可以通过网上论坛让师生对写话练*进行欣赏、评议、修改,有效地加强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其余的几个部分为学生提供了网络大量的信息资源,使教学不局限在课本中,拓展了学生对荷花多角度、多层面的认识。

  教法设计

  本文教学以建构主义理论、情境教学理论为指导,采用了“情境、主动、交互、发展”的教学模式,借助网络及多媒体提供的丰富资源及强大的交互功能创设情境,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的积极性,发扬自主探索、交互合作的精神,理解和品味语言,激**感,唤发想象,增强表达欲望,从而了解荷花,热爱大自然,使语文素养和信息素养多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

  六、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教学过程

  (一)网络导入 设境激情

  1、【导入】“荷花,因为它的高雅清香、冰清玉洁受到不少人的赞美,课前,不少同学通过各种途径找了一些资料,老师选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放在我们的?荷花小站?上,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荷花文化?,找出你喜欢的片段读一读。”

  2、【网络课件】快速浏览“荷花文化”中的诗歌、文章。

  3、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诗歌、文章片段并与身边的同学分享。

  (二)通读全文 整体感知

  1、【提出读书要求】同样写荷花,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的。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喜欢的或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看谁读得最投入。

  (学生自由、反复地朗读课文。)

  2、【音乐】这节课,我们学*第一到第三自然段,听老师读课文第一到第三自然段。要求

  学生边听边思考,体会文中的荷花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学生表达对荷花的感受。

  (三)品味词句 感悟语言

  1、布置学生进入“课文学*”部分,认真读第二自然段,找好词、好句,说说好在哪里。

  2、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3、【网络课件】学生进入网络课件,找出自己认为好的词句,先独立思考再与旁边的同学交流看法。(借助动画、影视、图片等自主学*。)

  4、汇报交流学*结果(把朗读训练、看图想象、词语欣赏、动画演示、师生评议有机结合起来。)

  5、【提出读书要求】这些荷花各有怎样的姿态?找出来读一读。

  (在学生朗读时随机出示富有立体感的荷花贴图。)

  6、【提出背诵要求】在描写荷花姿态的句子中选自己喜欢的一句感情背诵。

  7、【音乐】【贴图】学生借助贴图通过摆摆、指指、移移理解词句(如挨埃挤挤、饱涨等),感情背诵描写荷花不同姿态的句子。

  (四)图片欣赏 论坛发言

  1、【网络课件】让学生进入“荷花图展”,一边欣赏荷花图片,一边展开想象,用丰富生动的语言把荷花的美描绘出来。

  (学生欣赏图片,展开想象。)

  2、【网络课件】进入“荷花论坛”描写荷花。(论坛提供参考词语)

  3、【网络课件】师生评议修改句子。

  4、学生小结写好句子的方法。

  (五)配乐朗读 升华情感

  1、【导读】看着这一池美丽的荷花,作者由衷地、情不自禁地赞美,他发出怎样的赞美呢,我们读第三自然段。

  2、理解“画家”指的是什么。

  3、【音乐】和学生一起配乐感情朗诵第三自然段,表达对大自然,对荷花的赞美之情。(喜欢读的同学出来站成一排和老师一起配乐背诵)

  (六)布置作业 拓展知识

  上网下载一幅或多幅荷花图,可以用一句、几句、一段或一篇来描述,体裁可以是诗歌、散文,也可以是记叙文等,形式不限。作业上交方式:可以发邮件,可以打印。

《荷花》优秀教案14

  [教学目的与要求]

  知识目标:

  1.掌握画弧的方法。

  2.掌握花瓣的两个弧之间的衔接方法,并用重复的嵌套画花瓣。

  3.画出由五个花瓣组成的荷花。

  能力目标:

  1.培养同学的思维能力,从多角度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同学对LOGO语言的浓厚兴趣,通过小组合作自学,培养同学合作学*的意识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课时布置]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1.掌握画弧的方法。

  2.掌握花瓣的两个弧之间的衔接方法,并用重复的嵌套画花瓣。

  (2)难点: 1.掌握花瓣的两个弧之间的衔接方法,并用重复的嵌套画花瓣。

  [教材分析与教法建议]

  教材分析:本课是武汉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五年信息技术下册教材内容的第四课,是在掌握了用重复命令画圆的基础上进行。主要是使用LOGO语言中的重复命令画弧,应用弧画出漂亮的图案。

  教法建议:首先展示小海龟画的荷花,激发学*兴趣。分析荷花图案,找出要解决的问题即画弧和画花瓣。把本课的知识要点整合在站中,让同学在站上合作探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同学逻辑思维的能力。然后集体交流,提出遇到困难,突破重难点即花瓣的两个弧之间的衔接。在掌握了画弧和画花瓣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画五个花瓣的荷花。由于花瓣的命令有点长,可以把它定义成过程,再进行调用,就比较简单了。当然也可以用重复命令嵌套画出荷花,但是命令比较长,容易出错。

《荷花》优秀教案15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节

  难点:

  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重点:

  初步了解中国绘画的表现能力。

  知识目标:

  学*中国画

  技能目标:

  初步了解中国绘画的优秀传统和艺术表现能力情感目标:启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和对祖国的自豪感.

  教具准备:

  教具挂图及有关图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授

  简单提示以前的欣赏内容。

  提出课题:(板书)欣赏齐白石的画

  介绍齐白石的主要成就

  问:你们知道齐白石这个名字吗?

  齐白石是现代有名的大画家,他是湖南湘潭人,生于1863年,1957年逝世。白石爷爷一生勤劳、刻苦。画了数以千计饿画件,他观察事物很细致,并加以融汇提炼,形成了自己的特有艺术风格。作品以大写意为主,题材广泛。深受我国广大人民的喜爱,对我国传统绘画的发展有杰出的贡献》

  欣赏《荷花》

  问:你们看这幅《荷花》画的是什么季节?用什么绘画工具表现的?都用了哪些颜色?

  小结:

  这幅荷花实际大写意的中国画。表现的是秋天池塘荷叶已枯黄,然而荷花还在散发着清香。整个画面画的很满,荷叶大,用墨轻重对比强烈,荷叶、荷花、荷梗、莲蓬等互相穿插自然有序,那盛开的荷花颜色鲜艳夺目,荷花中间还长出了一个绿嫩的莲蓬,与那快要成熟的莲蓬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大自然的感觉。

  采用中国传统的绘画工具:毛笔、墨、中国画颜料、宣纸。荷叶是用赭石,荷花是用胭脂加曙红,荷花中的嫩莲蓬是用绿色。

  共同欣赏齐白石的其它作品。学生谈感受,老师加以补充。

  小结:

  今天我们欣赏了齐白石的一部分作品,通过介绍齐白石刻苦学*的故事和事迹,希望我们从小向齐白石爷爷学*,画出像齐白石爷爷一样的画。

  第二节

  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

  知识目标:

  学*色彩的表现方法。

  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的色彩感受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进行爱护人类朋友和心灵美的教育。

  教具、学具准备:

  美术课本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授

  提示上节课欣赏内容。

  提出课题(板书)小朋友的画

  提问:这些作品你们最喜欢哪一幅?

  归纳:

  ①《海岛》是表现四周环水的小岛上盖起了漂亮的小房子,这些小房子是红房顶、白墙,颜色特别好看,十分醒目。小画家采用的方法是:先用重黑线勾勒出房子的外型,再用朱砂色染房顶。

  ②《幸福》小画家画了一个红红的太阳照射在大地上,树木和房屋的色彩对比很强烈。还有妈妈带着哥哥和小妹妹在花园散步。

  ③《瓶花》很多家庭用瓶花来装点环境,美化生活。**小朋友用油画棒将鲜花勾画出来,用玫瑰红画出花瓶,用蓝色画出有格格的台布,整幅画颜色协调统一。

  ④《我最快》表现了小朋友们骑车竞赛的情景。重点刻画了1号小朋友骑车的姿势夸张了他俯下身子、车座高、车把低的特点。为了突出赛车飞快的车速,在车的后面还添加了几条白线。

  ⑤《太阳马》是一个小朋友牵着一匹象太阳一样发出光芒的马,穿过田野和村庄,太阳马照亮了大自然。这是一种神奇美丽的想象。捷克小朋友是在多色纸上用刀深刻白线勾出轮廓,在浅刻出红色、橘黄色,颜色很鲜艳,用刀大胆有力,马的头部前面颜色有一种放射感。

  ⑥《爱鸟节》小画家画出了小朋友们爱护小鸟的场面。小画家将亲手制作的鸟巢放在树林里,帮助小鸟盖好新家。小鸟们见后欢快的飞舞和歌唱。整个画面颜色十分协调。

  ⑦《我和小鸟》表现小画家喜爱小鸟的心情。身穿红衣服的小朋友好象一个音乐家,同一群鸟儿歌唱,不管是大鸟还是小鸟都张着嘴唱的十分起劲。

  ⑧《秦淮月》采用中国传统的绘画表现方法,描绘了秦淮水天一色的幽静画面,黑瓦白墙的房子、岸边的乌蓬船,造成一种江南风景幽雅而迷人的效果。

  小结:

  我们欣赏了小朋友八幅作品,有些作者与我们是同龄的。希望同学们努力向他们学*,画出比他们更好、更美的作品。

  课后分析:欣赏作品时在时间安排上可有所侧重,挖掘每幅作品的主要特点。


《荷花》优秀教案6篇(扩展3)

——《荷花淀》教案6篇

  教学目的

  1.认识白洋淀地区人民的抗日斗争生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理解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和传神的对话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3.培养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设想

  1.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景物描写和人物对话的作用。

  难点:以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为突破口,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2.本文是课内自读课,要求学生掌握学*小说的一般方法,即根据小说的特点,从环境描写、故事情节和典型人物三要素入手,进而理解小说所揭示的主题。

  3.本文确定为“文学鉴赏课”,采用“引疑——议疑——释疑”的基本方式进行师生双向交流。

  4.因教学时间限制,仅就“夫妻话别”前的景物描写和“夫妻话别”时的对话描写进行鉴赏讨论。其他景物描写和对话描写,只能靠以练代讲,“举一反三”。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布置课前预*

  简要概述本文的故事情节,并用小标题概括。

  二、上课开始时提示本课主要教学目标:

  1.认识白洋淀地区人民的抗日斗争生活和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精神。

  2.掌握学*小说的一般方法。

  3.理解景物描写和人物对话的作用。

  4.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三、检查预*

  简要概述本文的故事情节:

  水生嫂探知丈夫参军,跟丈夫话别。她和几个青年妇女去马庄探夫未遇,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敌船,她们躲进荷花淀,无意中把敌人引进伏击圈,为游击队伏击敌人的胜利创造条件,她们从此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抗日游击战士。

  夫妻话别(开端)

  敌我遭遇——探夫遇敌(发展)

  助夫杀敌(高潮、结局)

  成立队伍(尾声)

  四、重点探讨

  1.鉴赏景物描写的作用:

  提示:景物描写是整个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小说三要素之一。怎样鉴赏小说中的景物描写?首先应领会写的是什么样的景,必须联系时代背景和上下文来理解它为人物创设的活动背景。其次,明确“一切景语皆情语”,领会画中之意,理解景物中蕴含着有关人物的丰富感情,体味它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第三,理解景物描写,画面情景的转换,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在阅读和鉴赏时,还必须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只有插上联想和想象的翅膀,才能进入美好的艺术境界,才能深刻理解文学作品中蕴含着的丰富的内涵和深邃的意旨。

  (1)放朗读录音或范读课文部分内容:从“月亮升起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2)问:这几段描写了哪些景物?由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讨论明确:月色皎洁,洁白的苇*遍地,银白的淀水,薄雾,清风,荷花飘香,展示了荷花淀的地域风貌,勾画出一幅恬静的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问:这段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讨论明确:第一,为人物提供背景,烘托人物形象。这段景物描写,渲染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气氛,水生嫂就在这样的背景里生活,劳动,烘托了水生嫂勤劳纯朴,温顺善良的形象。

  第二,情景相生,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中的景,都是人物眼中的景,也都充溢着人物心中的情。在水生嫂们的眼里,家乡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这样美好的家乡岂能容忍外国强盗来侵犯?因此必须拿起枪,为保卫可爱的家乡而战,对战争满怀着必胜的信念。这种情景相生的境界,使得作品的意境更加广阔而深邃。

  第三,为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开头部分对小院子及白洋淀夜景描写,不仅为“话别”提供了时间、地点和和谐的氛围,而且也为下文荷花淀伏击战的环境作了铺垫。

  2.鉴赏人物对话的作用:

  提示:人物对话要根据上下文和语言环境,考虑分析其用意、心理、情感、效应等因素,充分运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从整体上去体味,进而理解其对刻画人物性格和发展故事情节的作用。

  (1)分角色朗读“夫妻话别”一节(叙述人的语言由一人读),朗读要力求切合人物身份,表达人物感情。

  (2)鉴赏讨论:

  问:这一节对话可分几层?

  明确:可分追问真情、赞同丈夫参军、应承丈夫的嘱咐等三层。

  问:请运用联想和想象,结合上下文和语境,认真分析水生嫂的对话,说说这些对话对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有什么作用?

  明确:“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表现了水生嫂对丈夫的忧虑和关切之情。

  “她们几个呢?”——水生答非所问,故意**话题,水生嫂觉察丈夫有心事,不便直问,只得再次试探。

  “怎么了,你?”——水生对妻子的问话用“还在区上”,虚晃一枪,又**了话题,无话找话。水生嫂察颜观色,感到今天事情有点蹊跷,只得逼问。

  ◆以上几句对话,表现了水生嫂体贴、温柔、机敏和稳重的性格。

  “你总是很积极的。”——在妻子的逼问下,水生终于说出自己“第一个举手”报名参加大部队。水生嫂此时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她爱丈夫,爱自己的家,更恨鬼子,丈夫第一个报名参军,她为自己有这样一个丈夫而感到自豪,所以,对丈夫责怪中含有赞扬。

  “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丈夫参军去打鬼子,她没有理由也不会阻拦,这是女人的基本思想。但她毕竟是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自然会联想起,丈夫一去,留下的生产和生活的担子该有多重啊!

  “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经过水生的一番劝说,水生嫂感到自己的丈夫确实是个好丈夫,他不仅为革命事事走在头里,而且能体谅家里的难处,所以,水生嫂摆正家庭和民族的关系,统一对丈夫和祖国的爱,决心挑起生产和生活的重担,支持丈夫参军。

  ◆以上几句对话,表现了水生嫂识大局,明大义的崇高品格。

  “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水生嫂为了让丈夫放心,自觉承担任务。

  “嗯。”——水生鼓励妻子政治上、思想上、文化上进步,劝诫妻子不要当俘虏,要与敌人拼命。两个“嗯”字,表现了水生嫂既有*妇女吃大苦,耐大劳的传统美德,又有新一代劳动妇女勇敢战斗的精神。

  ◆小结:“夫妻话别”这段对话,刻画了水生嫂这样一个勤劳纯朴,挚爱丈夫,热爱祖国,识大体,明大义的农村妇女形象,为后来写水生嫂等机智勇敢地与敌人斗争,发展成为抗日游击战士作了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同时,“话别”也刻画了水生热爱祖国,处处以民族利益为重,事事争先,也爱家庭、妻子、孩子,体贴理解妻子,鼓励妻子进步这样一个革命战士的形象。

  3.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也是本文一个突出的特点,试举一例进行讨论。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请理解“震动”和“吮”这两个词的深刻含义?

  讨论明确:这是水生嫂听到丈夫报名参军之后出现的一个细节描写。丈夫“明天”就要参军到大部队上去,的确出于水生嫂的意料之外,心里受到震动,手指不由自主地震动了一下。我们不难想象,这时水生嫂心里的感情一定是很复杂的:几年的夫妻恩爱,家中生产生活两副重担,上前线前途莫测……但水生嫂毕竟是一个识大体,明大义的人,很快地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她用这个动作迅速*衡了自己的情绪,她不能让丈夫看出自己有软弱的表现,并作出了支持丈夫参军的决定,显示了她的坚强性格。

  4.小说的情感:

  夫妻之情、家国之爱。

  小说虽然描写的是抗日战争的事情,但是并没有直接写战争的激烈、残酷。而是把笔墨集中在普通百姓的夫妻之情、家国之爱上。通过描写这些善良、纯真的人们,在战争环境中表现出人性的光辉,来表现人民不畏**,保卫家园的精神状态。侵略战争是反人性的,反抗侵略者的人们以纯美的人性、崇高的人格,在精神上已经战胜了侵略者。这是抗战胜利的精神源泉。小说中,水生等参军的人对家庭的眷顾,他们委托水生来做家属的工作,正表现了他们对亲人真挚的感情;水生嫂等妇女们虽然委婉的流露出对丈夫们的难舍之情,但还是义无返顾地为丈夫们打点行装,送他们上战场打击侵略者。至于以后妇女们感情依依探望征人,又为丈夫们分担任务,参加战斗,更是由夫妻之情上升至家国之爱。有国才有家,有对亲人的深情才有对国家的忠诚。这些普通人所具有的纯美的人性、亲情,是正义的基础和源泉,蕴藏着战胜侵略者的巨大力量。

  5.概括“荷花淀派”的创作特色。

  (l)介绍作者:孙犁,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县人,一九四五年后,他以冀中抗日根据地人民斗争生活为题材,在延安窑洞里的一盏油灯下,用自制的墨水和草纸写成这篇小说。他的小说作品追求散文式的格调,追求诗歌般的意境,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并对当代文学产生极大的影响,造成了一个作家群,被当代文坛誉为“荷花淀派”。《白洋淀纪事》是他的小说散文集。

  (2)学生回答“思考与练*”一。

  明确:作者为了表现抗日根据地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精神,虽然反映的是残酷的战争年代,但是他不是通过渲染战争的残酷来表现人物的革命英雄主义,去歌颂爱国主义精神,而是通过展现人物对家乡的爱,对生活的爱,来刻画人物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从而歌颂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所以在作品中,我们看不到残墙断垣,看不到硝烟烈火,看不到血污泪痕,看到的是明月,清风,荷香,银白的湖水,碧绿的稻秧,粉色的荷箭……一切都是那么清新,明朗,美丽。

  (3)概括“荷花淀派”的艺术特色:

  散文式清新秀美的语言,浓郁的诗情画意,在细腻的描写中开拓诗一般的意境。

  五、布置作业:

  1.课后完成“思考与练*”四。

  2.情景作文,要求突出对话的个性化。试围绕谈理想或其他话题写一段对话。

  板书:

  课文检测题

  一、认真阅读景物描写片段,体味词语隐含的意义及其作用:

  1.“现在已经快到晌午了,万里无云,可是因为在水上,还有些凉风,这风从南面吹来,从稻秧上苇尖上吹过来。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

  这是“女人们”探夫未遇回家路上的一段景物描写,衬托水生嫂们的心情开始由忧变喜。同时,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2.“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象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荷叶象铜墙铁壁——暗寓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象铜墙铁壁。

  粉色荷花箭是哨兵——暗寓白洋淀的妇女们成长为抗日游击战士。

  二、《荷花淀》中有一段五人对话的描写:

  A.“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B.“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C.“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

  D.“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E.“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1.这段对话描写出自五个青年妇女之口,她们在想探望丈夫的共同心愿中,又显示不同个性特点。请按以上所标的顺序简要说明各自个性特点:

  A.机智伶俐 B.爽朗直率 C.稳重谨慎 D.性急冒失 E.忸怩含蓄

  2.这五个人的对话描写,从全文表达角度看,主要起了什么作用?选出正确的一项:(B)

  A.起补充交代作用,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

  B.交代故事发生原因,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C.这是小插曲,使故事曲折生动。

  D.突出人物性格,深化主题。

  三、指出以下各句带点词的表达作用:

  1.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准确地表达由吃惊而产生的心理反应。)

  2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形容劳动的欢快心情。)

  3.几个青年妇女把掉进水里又捞出来的小包裹丢给了他们。

  说完,把纸盒顺手丢在女人们船上。(渲染战斗胜利后的欢乐气氛,表现亲爱带戏谚的感情。)

  4小船窜进了荷花淀。(形容在强敌面前的敏捷行动。)

  注:以上练*中括号里和横线的文字是参考答案。

  一、教学目的:

  1.学*通过人物对话、景物烘托、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感情崐的写法。

  2.了解白洋淀地区人民抗日斗争中的生活,学*他们的爱国主义和崐乐观主义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水生女人等妇女形象的分析。

  2.难点: 通过景物描写、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感情。

  三、教学时数:

  课内自读课文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语:

  今天我们来讲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这是一篇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那么同样是描写战争。它与以往的战争有哪些不同?大家知道,以往的战争给我们展现的是硝烟弥漫、血肉横飞的残酷场面,而今天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一场战争却充满了欢声笑语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让我们一起走进被称为“诗体小说”的孙犁代表作《荷花淀》。

  四.作家作品:

  孙犁(1913――1996),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县人,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白洋淀》、《荷花淀》、《采蒲台》、《嘱咐》,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

  孙犁小说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被称为“诗体小说”。他和作家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特点: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之为“荷花淀”派。它与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西作家群“山药蛋派”和以周立波为代表的湖南作家群“茶子花派”并称。

  五、题目解说:荷花淀,在这里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主要是一个文化概念-————

  六、 情节梳理:

  1、水生嫂探知丈夫参军,跟丈夫话别。她和几个青年妇女去马庄探夫未遇,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敌船,她们躲进荷花淀,无意中把敌人引进伏击圈,为游击队伏击敌人的胜利创造了条件。她们从此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抗日游击战士。

  2、标题:①夫妻话别 ②、探夫遇敌 ③助夫杀敌故事情节:

  3、夫妻话别(开端) 探夫遇敌(发展) 助夫杀敌(高潮、结局、尾声)

  课文赏析

  (一)人物角色分析:

  1. 分角色朗读6――30段

  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性格,领悟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体会人物对话所包含的细腻复杂的感情。

  问:“今天回来得这么晚”,这句话对描写人物、展开情节有什么作用?

  明:它承应上文:“大门还没有关,丈夫还没有回来。”“很晚丈夫才回来”。还表现了水生嫂久候亲人心焦的心理。同时又暗写了水生以工作为重的品质。这句话又可说是情节的开端,说明“今天”非同往常,回来得晚是事出有因。

  问:水生嫂既然十分关心水生,为什么不直接问明情况,却问“他们几个呢”?

  明:水生没有说明晚归的原因,只是说吃过饭了。但是,他异常的神情(脸上红胀,说话气喘),水生嫂很快就察觉到了。她并没有直接追问,因为她知道水生是游击组长,党的负责人,有些事是不便细问的`。于是,她机敏地转换话题,问“他们几个呢?”水生回答她:“还在区上。”水生露出了一点口风之后,又把话语**,反问她:“爹哩?”、“小华哩?”这样写,一方面交代了水生家的其他成员以及水生对他们的关心,另一方面写出了水生对参军一事欲言又止,不愿立即让妻子知道的心理。

  问:“怎么了,你?”这是什么句式,水生为什么会这样说?

  明:这是主谓倒装的句式。由于水生笑得不*常,水生嫂猜不透,一下子迸出这短促的问句,反映了她心情的急切。出于对丈夫的关心,她急于要知道底细。表现了*女性传统的温柔、贤淑、羞怯、质朴的品性。

  再看另外的对话:女人说“你总是很积极的”“你走,我不拦你”“嘱咐嘱咐我吧”。行动:女人“打点好一个小小的包裹”,里面是新单衣、新毛巾、新鞋子,这种“送郎上战场”的言行,证明水生嫂并非一心当好妻子,她知道自己还有另一个身份:*人。

  这样就可以解释水生嫂丰富的内心世界了。她爱丈夫,爱家乡,爱祖国。丈夫参军看似使她陷入了优先爱丈夫还是优先爱祖国的矛盾,也许她真的为此困惑过,但是,很快她就明白这并不矛盾。她必须爱一个“值得”爱的丈夫,而爱不爱家乡和祖国是衡量他“值得”爱与否的主要指标。如果丈夫为了他临阵退缩,她会因失望最终失去丈夫,相反,丈夫“总是积极”的决定才赢得她的敬重和爱慕。所以,她愈是有个心爱的丈夫,就愈是会支持他报国杀敌。

  为了更好地认识水生嫂的柔情似水的性格特征,可指导学生做改写练*,有意改变水生嫂的性格特征,不歪曲人物,写一段临别对话。

  2. 几个青年妇女商量探夫的对话也写得个性鲜明,生动有趣,分别展示了她们怎样不同的个性呢?

  明:“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明明是想丈夫,又不好意思直说,于是找个借口,感情表达得委婉含蓄。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这位大嫂与前一个一样,也说得很含蓄,不说自己想念丈夫,而是找借口,说有要紧的话。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嫂的话提醒她们途中不安全,为下文伏笔,显示了她谨慎、稳重的性格,考虑问题比较周密。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可见她探夫心切,不顾一切,有点冒冒失失。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这位大嫂羞羞答答,“犹抱琵琶半遮面”,假话里寓有真情。短短几段对话,几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至于水生嫂的谨慎周密,显然跟丈夫走前的嘱咐有关。

  建议让学生仿写改写这段对话,如添加一个人的对话,使之与前文一致,或者改写这几个人的对话,改变他们的性格特征。

  (二)、归结主题:

  荷花淀的景物是美丽的,水和天,荷和苇,无一不美,明丽清纯,让人心醉。这么美的家园,谁能不爱!怎么肯让敌人蹂躏!这就找到了景和情的契合点。这么美丽的一方水土,当然会养育一方英雄儿女,他们美丽的身心不容玷污,他们*时有多少温情,战时就有多少勇气,这是景和人的契合点。

  孙犁就是这样用他独特的笔法,构建了一副情景交融的美妙画卷,表达了他对美丽的中华河山、中华儿女、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礼赞。

  第二课时

  总结写作特点:

  一、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

  通过写景表现人物的感情,充满诗情画意。

  第一部分第一层,是一幅白洋淀夜景的风景画和风俗画。

  夜景美: 月光映照,院子凉爽,芦苇洁白,荷花飘香

  生活美: 勤劳的双手,熟练的技艺,富饶的出产 情景相生


《荷花》优秀教案6篇(扩展4)

——荷花教案 (菁华6篇)

  活动目标

  1.了解荷花的各种特点,从而理解儿歌的含义。

  2.启发幼儿根据儿歌的内容想象并用动作来表演。

  3.在理解儿歌的基础上,尝试续编故事。

  4.能简单复述儿歌。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荷花(风荷丽日)

  2.课件-照片:池塘里的鱼

  活动过程

  一、欣赏荷花,幼儿说说荷花的主要特点和生长过程

  课件:(动态)荷花

  1、荷花长在什么地方的呀?荷花的叶子是什么样的?

  (让幼儿欣赏动态的美丽荷花)

  2、想一想,荷花池里还会有什么呢?(小虾,小鱼)

  幼儿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讲述

  二、结合图片学*儿歌《荷花开》

  出示图片:池塘里的鱼、虾

  1、出示图片:图上有什么?

  (小鱼、小虾)

  教师:池塘里有小鱼,小虾还有风儿和荷花。

  2、这几张图片上的内容可以编成一首好听的儿歌,你们想听吗?

  3、教师示范朗诵儿歌《荷花开》

  演示荷花图片:

  儿歌里说的'红色的大伞是什么呢?(荷花)

  三、启发幼儿通过动作辅助,理解儿歌内容。

  1、暖暖的风儿吹过来,可以做什么动作呢?

  小雨又能做什么动作呢?

  小鱼、小虾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

  2、教师带领幼儿边朗诵儿歌边动作表演。

  3、幼儿集体朗诵。

  四、幼儿跟随音乐,在儿歌表演中,自然结束。

  附儿歌:

  池塘里,

  暖暖的风儿吹过来,

  细细的小雨落下来,

  小鱼儿、小虾儿游过来,

  红色的大伞,

  一朵一朵打开来!

  【设计理念】

  情感素养是人的一切素养的血肉。没有了情感,就没有什么素质可言。儿童是“情感的王子”,人小情多(李吉林语)。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也都是有情之物。*的文艺创作历来讲究一个“情”字。“情者文之经”、“情动而辞发”、“为情造文”等等阐述都表明“情”是“文”的命脉。小学语文教材正是“情景交融”的产物,其中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

  《荷花》是一篇写景记叙文,写了“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并展开想象的事,赞美了荷花婀娜多姿、生机盎然的美,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课文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使读者既赏心悦目,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有情,教材亦有情,“教材──学生”之间的情感的桥梁就是我们老师的情感,要由老师去传递,去强化,让学生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入情、动情、移情、抒情。课堂教学以情感为纽带,变得更富诱惑力,使学生的好学精神得到培养,促使学生在好学、乐学中逐渐懂得爱,懂得热爱崇高,追求美好。

  【设计思路】

  1、在初读课文和激发动机中──入情:

  要让儿童的情感伴随着学*活动,这有一个过程,其间包含着儿童的心理进程,首先需要启动。如果把儿童的情感比做“小河”要它漾起涟漪,泛起微波,需要外力的推动。或是像一只蜻蜓在水上轻轻一点;或是像一阵微风悄悄地掠过水面,那它就*静不下来。新课启始,教师要放飞一群“蜻蜓”,要送过一阵“微风”,让孩子情感的河水荡漾起来,使他们对新课的学*,形成一种期盼的欲望,关注的心理。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环节来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先来猜两个谜语“一个小姑娘,长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开在炎炎烈日下,长在清清碧波中,身陷污泥心地洁,芳香扑鼻醉人心。”这么美的荷花,大家喜欢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课件展示各种美丽的荷花图,配上优美的音乐。)有个小朋友在看过荷花后,也跟我们一样被荷花的美丽给迷住了,陶醉了,还写下了一篇文章,题目就叫《荷花》。而后请学生初读课文。

  如此激情导入新课,学生的听觉、视觉、思维、想象,“多频道”运作,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的课堂基调。教学也因为学生的入情,而进入了积极的状态。

  2、在感受课文描写的形象中──动情:

  在学*语文的过程中,儿童的情感总是与他们对教材的认识相联。而作者的情感是寓于他们所描绘的对象之中的。因此,重要的一环是要让学生去认识,去感受教材寓寄情感的形象。儿童只是通过形象去认识世界的。没有形象的感受,就没有情感。因而,教师在引导儿童从初读进入“细读”的过程中,应该饱蘸着情感,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描绘,用图画的、音乐的、表演的艺术直观,让学生仿佛看到,也听到,整个心灵感受到,在学生眼前再现课文中描写的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

  教材中有一幅精美的插图,形象地描绘了几种不同形状、不同姿态的白荷花和碧绿的荷叶,色彩清丽,充分展示了荷花素洁、高雅的本色。我依据这个材料制成鲜活的课件进行展示,并配上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描绘:

  “瞧,这就是小作者看到的荷花开放时的样子,放眼望去,微波粼粼的水面上,漂浮着碧玉盘似的绿叶,透过荷叶的缝隙,一枝枝荷花从水里探出头来,就像穿着洁白衣裙的少女,在微风中亭亭玉立。它们当中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了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则微露笑脸,含苞欲放;有的还未绽开,看起来饱胀得马上就要破裂似的。啊,小鱼儿在荷叶下快活地游着,蜻蜓在荷花上快乐地舞蹈。这是多么生动的一幅荷花图啊!”

  同学们,你们听了老师说的话有什么感想呢?课文第二段具体而生动地展现了荷花的.形状美,与插图最为照应,我就采用“直奔重点段”的方法,以“课文哪一段最具体地写了荷花的美”引入第二段的学*。

  3、在领悟课文的神韵中──移情:

  儿童在感受课文形象为之动情时,情感趋向高涨,应牢牢把握,并顺势将教学过程推进,从细读进入精读。所谓“精读”即是读课文精彩片段词句,读出其神韵。课文语言不仅承载着人、事、景、物的形象,更重要的是通过形象寄托着作者的情感、意愿,及至整个心灵。因此在精读读出语感神韵时,要引导学生更深地理解语言,将学生的情感移入课文描写的对象上,从而使已激起的情感深化。然而,这虽是儿童情感的一种不自禁的情感流向,但还是需要外力作用的。这就是:

  ⑴ 助比较区别。

  ⑵ 借助想象展开。

  ⑶ 借助语言媒介。

  通过这些,学生的情感会向深层发展,并产生移情活动。

  课文第三段中没有对荷花的“姿势”进行具体描写,因此我设计了以下环节:

  ⑴ 课件展示:

  看图想象说话: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有的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小组讨论,指名说,集体评议。

  ⑵ 指图引读这一段最后一句话:

  讨论:作者为什么把这一大幅画看作是“活的画”呢?这幅画怎么会活起来的?用这么美的词句来描写荷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这样的设计,既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加深了对荷花美的认识, 使学生更深地体会到作者对荷花强烈的喜爱之情,可谓一举三得。

  学生的感受加深了,情感被激活起来了,他们会不容自遏地想抒发自己的情感。情感的抒发,可以使学生之间的内心感受得到交流,可以相互启发,相互感染。表情朗读,虽然读的是作者的语言,但是,因为要求表情朗读,这就包含了学生自己的主观感受。他们往往用恰当的语调、语速、语气来表达,抒发他们对作品中人

  物、角色、场景是热爱的或者是憎恨的,喜悦的或是悲伤的,同情的或是厌恶的,留恋的或者是憧憬的情感。因此表情朗读是抒发学生内心感受的一种常用形式。

  因此,在课文第二、三段的教学中,我都设计了美读环节。特别是第二段,还安排了背诵训练。在反复品读欣赏后,荷花的美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图文对照,学生定会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此时,学生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这一背诵环节,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美的品味,而且促进了学生对优美语汇的积累和内化,从而更好地抒发了学生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谜语激趣,课件激情,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地读读课文: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呢?

  2、学生畅谈感受。

  3、小作者看到的荷花是怎样的呢?课件展示,教师用语言进行描述。

  三、细读第二段

  1、课文哪一段最具体地写了荷花的美?

  ⑴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二段,想想这段有几句话,你最喜欢读哪几句,为什么?

  ⑵ 反馈,估计学生会出现两种情况。

  ① 后三句:为什么喜欢?让学生在课件上找出三个句子所写的相对应的荷花。引导学生把这三句话的意思说出来:

  “有的刚开,有的全开了,有的将要开。”

  并将它与课文原句在读中比较,在比较中读,想象荷花的美。以“荷花是那样美,谁能把它读得很美很美呢?”激发读的兴趣,让学生练读、指名读、评读。

  ② 第二句:为什么喜欢?并进一步讨论写荷花为什么先写荷叶?感情朗读写荷叶的句子。

  2、男、女生分读写荷花荷叶的句子。

  3、指导背诵第二段。

  四、学*第三段

  1、过渡:

  荷花的形态引人入胜,值得观赏,荷花的美姿更有迷人的魅力。

  2、课件展示:看图想象说话。(具体内容见设计思路)

  3、指图引读这一段最后一句话,讨论。

  4、白荷花的美姿的确是太有魅力了,作者被眼前这池荷花深深地陶醉了,让我们也用陶醉的语气来美美地读读这一段。

  五、略读第一段

  六、配乐朗读一至三段,再次感受荷花的美

  教材简说:

  这篇精读课文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按看荷花的顺序描述了公园里的一池美丽的荷花和“我”看荷花时的.感受。全文不到400字,却把一池荷花写活了,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欣赏、感受和发现荷花的美。

  3、在阅读过程当中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学*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

  教学重点

  1、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并能把句与句连起来想象一池荷花这“一幅活的画”。

  2、体会“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

  教学难点

  感受白荷花各种形状的动态美,感受作者与一池荷花翩翩起舞的陶醉美。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荷花的图片、文章等资料。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哪些同学看过荷花?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看过的荷花。

  这样的荷花,同学们还想看吗?请大家边看边想,你看到了什么。(播放多幅荷花图和背景音乐,让学生欣赏。)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借助工具书、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要求读流利。(师生进行评价)

  4、齐读全文,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荷花也叫 ,荷花开过以后的花托叫 ,里面有莲的果实叫 。荷叶像 。刚开的白荷花 。全开的白荷花 ,将要开的花骨朵儿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 。

  三、指导识记生字词。

  四、作业

  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提问,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21课《荷花》。(板书课题)过去我们学过一首古诗《小池》,大家还记得吗?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的荷花池景色,让我们一起来背背。

  生:(齐背古诗)

  师:初夏时节的荷花池多么美丽,那么盛夏时节的荷花池是一派什么样的景象呢?咱们一起到荷花池边去看一看,听一听,感受一下。(观看课件,全班同学欣赏配有音乐的满池荷花随风舞动的美景,教师范读全文)

  师: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美丽的画面?(指名学生欣赏评说)

  师:那著名作家叶圣陶爷爷又是怎样用语言文字来描绘这盛夏的荷花的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108页。

  二、品读交流,师生合作。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现在哪些同学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要求:你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需要提出来的?(老师评议后,学生质疑,简单问题立即解决,重点问题放一放)

  2、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要求:画出课文共描写了几种荷花。 (学生汇报)

  3、小结:同学们真能干,不仅会提问题,还很会学*,真是“不动笔墨不读书呀!”

  4、挑选一段你最喜欢的课文来读一读,说说为什么?

  (1)先自己读、自己说。

  (2)学*小组内交流。

  (3)指名汇报交流。现在咱们交流一下:你最喜欢哪段或哪一句课文?然后把你最喜欢的一段话读给大家听听,并说说为什么?

  教师随机引导学生重点品读、感悟以下几句话:

  a、“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盆。”(抓住“挨挨挤挤”、“碧绿”、“大圆盘”等词语体会)

  师:你们推荐一名小画家来画挨挨挤挤的荷叶。(请一名学生板画)全班来读。

  b、“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师:在这句话中,老师觉得这个“冒”字,用得太优美了,同学们想想,“冒”字还可换成别的什么字?课文为什么要用“冒”字,而不用“长”、“钻”、“伸”等字呢?(表现荷花的生命力。)

  (学生回答、评议)

  师:你看,这支亭亭玉立的荷花就从这些挨挨挤挤的荷叶中冒出来,多神气呀!(教师板画、板书:冒)让我们来读一读吧。

  c、“有的才展出两三片花瓣儿。有的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涨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师:你能通过手势表现这三种荷花的姿态吗?让学生欣赏有关的图片,再有感情朗读。多美的白荷花呀!千姿百态,生机勃勃,下面让咱们一起有滋有味、满怀激情地赞美这美丽、迷人的荷花吧!有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

  D、“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师:为什么说这是一幅活的画?这画家指谁?(大自然)

  师:是啊!大自然这位神奇的画家,本领可真了不起,它使我们感受到荷花那充满向上的力量,下面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进一步体会荷花蓬勃向上的力量,进一步体会大自然的神奇。

  E、听到你们的赞美声,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眼前出现了……请大家闭上眼睛,趴在桌子上想象一下,体会一下。 (教师配乐范读第四自然段)(学生在教师指引下睁开眼,齐声配乐朗读)

  师:除了蜻蜓、小鱼,还有谁来了?他们又会说什么?(现在小组里说)

  师:现在老师也变成了荷花仙子,你是谁?你想对我说什么?你说,你说……(教师走到学生中间)

  师:(检查前面质疑时留下的问题)作者太喜欢荷花了,所以好像变成了荷花。是呀,当我们对一种事物热别喜欢的时候,就会把自己的感情融进去,这样我们的文章就更美了。

  四、协作交流,创造美感。

  师:多热闹的荷塘呀!大自然不用笔、纸就能画出这么美的荷花,那同学们想用什么方式赞美荷花呢?

  (学生背诵课文、诵诗、读散文、画画)

  师:同学们,荷花是美丽的,它美化着我们的生活,它不仅外在美,内在也美,它能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依然那么洁白,那么清纯,依然努力向上。同学们,让我们热爱自然,热爱荷花、热爱生活吧,我们的生活将会更加美好。

  活动目标:

  1、了解荷花的各种特点,从而理解儿歌的含义。

  2、启发幼儿根据儿歌的内容想象并用动作来表演。

  活动准备:

  1、带幼儿认识荷花,知道荷花的生长过程。

  2、与儿歌相应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荷花,幼儿说说荷花的主要特点和生长过程

  1、师:荷花是长在什么地方的呀?荷花的`叶子是怎样的?荷花池里还会有什么呢?

  2、幼儿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讲述。

  二、结合图片学*儿歌《荷花开》

  1、出示图片:图上有什么?(小鱼、小虾、小雨还有风儿和荷花)

  2、老师把这张图片上的内容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大家一起来听一听吧!

  3、教师示范朗诵儿歌《荷花开》

  4、教师指图,幼儿根据图片内容逐步念出儿歌的内容,同时帮助幼儿理解儿歌的含义。

  师:儿歌里说的红色的大伞是什么呀?(荷花)

  三、启发幼儿根据儿歌内容创编动作

  1、师:暖暖的风儿吹过来,可以做什么动作呢?小雨又能做什么动作呢?小鱼、小虾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

  2、先让个别幼儿演示他创编的动作,在选择合适的集体练*。

  3、带领幼儿边念儿歌边表演动作。

  附儿歌:

  池塘里,

  暖暖的风儿吹过来,

  细细的小雨落下来,

  小鱼儿、小虾儿游过来,

  红色的大伞,

  一朵一朵打开来!

  活动目标:

  1、了解荷花的各种特点,从而理解儿歌的含义。

  2、启发幼儿根据儿歌的内容想象并用动作来表演。

  活动准备:

  1、带幼儿认识荷花,知道荷花的生长过程。

  2、与儿歌相应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荷花,幼儿说说荷花的主要特点和生长过程

  1、师:荷花是长在什么地方的呀?荷花的叶子是怎样的?荷花池里还会有什么呢?

  2、幼儿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讲述。

  二、结合图片学*儿歌《荷花开》

  1、出示图片:图上有什么?(小鱼、小虾、小雨还有风儿和荷花)

  2、老师把这张图片上的内容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大家一起来听一听吧!

  3、教师示范朗诵儿歌《荷花开》

  4、教师指图,幼儿根据图片内容逐步念出儿歌的内容,同时帮助幼儿理解儿歌的含义。

  师:儿歌里说的红色的大伞是什么呀?(荷花)

  三、启发幼儿根据儿歌内容创编动作

  1、师:暖暖的风儿吹过来,可以做什么动作呢?小雨又能做什么动作呢?小鱼、小虾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

  2、先让个别幼儿演示他创编的.动作,在选择合适的集体练*。

  3、带领幼儿边念儿歌边表演动作。

  附儿歌:

  池塘里,

  暖暖的风儿吹过来,

  细细的小雨落下来,

  小鱼儿、小虾儿游过来,

  红色的大伞,

  一朵一朵打开来!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方法目标:

  (1)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荷花的美丽。

  (2)通过情境体验,展开想象,发展观察、想象的能力。

  (3)通过老师的指导,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锻炼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欣赏荷花的美丽,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来理解和欣赏满池荷花的静态美。

  教学难点:

  对描写荷花动态美的有关语句的理解。(如“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这句话。)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贯穿课堂始终的音乐素材;

  3、搜集古代咏荷的名诗名句;

  4、画纸、彩笔。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板书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写的是什么吗?)齐读课题:荷花。

  2、语言渲染:从古至今,荷花就是文人最喜爱的植物之一,描写赞美荷花的诗文数不胜数,我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李白、苏轼等都曾吟咏过荷花。人们称荷花为“花之君子”。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一篇有关荷花的文章,它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文章的题目就叫“荷花”。

  3、哪些同学看过荷花?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看过的荷花。(亭亭玉立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千姿百态的荷花??)

  这样的荷花,同学们还想看吗?在学*课文前,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伴着美妙的音乐,去荷花池边欣赏一下荷花的美丽风姿。请同学们边看边想,你看到了什么。(课件呈现多幅

  荷花照片,播放背景音乐)

  二、初读课文,熏陶情感:

  1、引起阅读兴趣:老师发现,同学们刚才在听、在看的时候都快入迷了。从你们的表情中老师看的出来,大家都被美妙的音乐和美丽的画面深深地吸引住了。你们是这样看荷花的,那么作者又是怎样看荷花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叶圣陶爷爷的.这篇《荷花》,看看叶爷爷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美好的享受?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1)遇到生字多读几遍,除了读准字音之外,还要看清字形。(2)把句子读通顺。(3)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3、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词语:

  挨挨挤挤 莲蓬 花骨朵 饱胀 翩翩起舞

  (2)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充分朗读,激活语感:

  (1)解决了这些读书时的“拦路虎”,我们就可以美美地读一读叶圣陶爷爷的这篇《荷花》啦。有谁愿意大声地读一读这篇课文呢?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对于举手的同学,对他们的自信或勇敢给予充分的肯定。

  (2)说说叶爷爷是怎样看荷花的?(迫不及待地看荷花、津津有味地看荷花??)

  (3)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看荷花时,老师趁势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是从哪段课文中体会到这一点的,再组织学反复诵读相应的段落。(课文第2段可组织学生进行发散性诵读,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不同的感受和韵味;课文第3段可组织学生进行竞赛性诵读,鼓励学生一个比一个读得好;课文第4段可组织学生进行示范性诵读,以优生的朗读为样板,鼓励学生向优生学*朗读。)

  (4)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师帮生,或生生互助,解决每段中不理解的词义,如: ①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舞。

  ②挨挨挤挤:本课形容荷叶长得很密,互相挤在一起。

  ③清香:清淡的香味。

  ④饱胀:饱满得发胀。

  ⑤破裂:出现裂缝。

  ⑥姿势:身体呈现的样子。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出示问题,指导再读:叶圣陶说过这样一句话:“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意思是说,作者写文章的时候一般是有比较充分严密的思考和准备的,文章中是有思路即内在脉络可寻的。我们阅读欣赏文章的时候,如果能够遵循作者的思路,就有可能比较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立意和作者的寄托。

  大家能不能理清楚这篇课文的脉络,把握住作者的思路呢?带着这个问题,请大家再去认真读课文。

  2、小组讨论。

  3、交流讨论结果:课文共五个自然段,按照观赏荷花的顺序主要写了“看荷花”和“想荷花”两大部分或者说“初闻荷香”、“再赏荷姿”、“幻化荷花”三部分。

  4、小结:文章叙述、描写、抒情,脉络清晰,层层深入,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荷花之美,把作者热爱荷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一步步推向高潮。让我们再一次美美地读这篇文章。

  5、配乐齐读全文。

  四、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查阅《古诗通》、询问家长、上网查询”等方法搜集古代咏荷的名诗名句。

  第二课时

  一、复*旧知,导入新知:

  1、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作者是怎样看荷花的,谁还记得?向我们大家说说好吗?(作者迫不及待、津津有味地看了荷花??)

  2、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写荷花的。

  二、品读美文,领悟语感:

  1、指导朗读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这句中“一??就??”这个关联词语说明什么?(荷花散发出来的清香传得很远,从荷花池一直飘到公园门口)

  (2)为什么我一闻到清香,就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呢?

  (3)指导朗读:要把作者闻到荷香后,对荷花的喜爱,希望看到荷花的迫切的心情读出来。

  (4)小结:“赶紧”、“跑”表现了作者赏花的急切心情,真可谓花香袭人、花香诱人啊!

  2、观美景,入意境,品词句,重点学*第二、三自然段:

  (1)过渡语:一阵荷花的清香,吸引我一进公园就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我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

  (2)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二、三自然段。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划下来,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说说为什么喜欢它,再有滋有味地读一读。

  (3)作者先写了对荷花的总体印象“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按理说,接着这句总写,下面就应该写荷花,可是大家看看,作者接下去写了什么呢?(荷叶)

  作者为什么写荷叶呢?有很多同学喜欢这一句,谁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句呢?

  你能告诉大家这一句美在什么地方吗?(让学生观察画面,理解“挨挨挤挤”,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荷叶的数量多、形状大、颜色美)

  (4)有谁喜欢写荷花的句子,请读一读。

  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面对这一池美丽的荷花,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比喻它呢?(活的画)请在书上找出来读一读。

  作者把这一池荷花比作一大幅活的画,为什么?

  ①请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你觉得这一池荷花哪儿美,像一幅画?(抓住荷花的“颜色美:绿叶、黄心、白花瓣;姿态美:全开的、半开的、花骨朵儿;整体美”认识荷花池的美得像一幅活的画。)

  这荷花不但美得像画,而且像一幅什么样的画(活的画)?

  ②再读第二自然段,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些荷花像是活的?(抓住“挨挨挤挤”、“冒”、“才展开”、“露出”、“破裂”等词语理解荷花的动态美。)

  重点解读:“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a、谈体会:你觉得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好?

  b、换词理解“冒”:“冒”还可以换成什么字?(长、钻、伸、露、探、冲)

  c、表演体会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使劲地、不停地、急切地、笔直地、争先恐后地、生机勃勃地??)

  d、把这些词填到原句中去,再读一读,悟一悟。(多媒体课件展示: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生机勃勃地冒出来的白荷花。)

  e、激发想象: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它们想干些什么呢?

  (组织学生想象写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_______________。”写后交流:例如:“??仿佛想深深地吸一口新鲜空气。”“??仿佛在尽情展示自己的美丽容貌”等等。)

  f、小结:多么可爱的白荷花呀!你们看,一个“冒”字不仅把荷花写活了,而且使它变得更美了。

  ③这么美的一池荷花,可不就是一大幅活的画吗?让我们一起来赞美这大自然的杰作吧!有感情的朗读第二自然段。你能通过读来把荷花的美表现出来吗?

  ④解读“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a、这些姿态是什么样的,我们来看看!(课件演示:荷花的三种姿态)

  b、看了刚才的画面,你能说说课文描写了哪三种荷花的样子么?(刚开的、全开的、将开的。)

  c、引读三句话:刚开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同学们找到课文中的句子回答老师,并做出动作)全开的呢?将开的呢?

  d、自由练读(你们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这三种姿态不同的美和可爱么?)

  e、喜欢这句话的同学一块儿站起来读读。

  (5)学*第三自然段:

  师读:“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此刻,你最想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这些荷花呢?(千姿百态)

  这么美的荷花,它们各有各的姿势,你们想不想把这些姿态万千的荷花描绘下来吗? a、请同学们再认真读一读课文第二段,自己选一种姿势的荷花,自己画一画、剪一剪,再将它们贴到黑板上。

  (学生画、剪荷花、荷叶,并贴荷花、荷叶。贴的时候,自己介绍一下自己画、剪的荷花。我是盛开的荷花,我是含苞待放的荷花??。)

  (在贴的过程中,再让学生评一评,荷叶应贴得紧一些,并贴在荷花下面,荷花要有高有低,以此来加深理解“挨挨挤挤”、“冒”的意思。)

  师指着荷池:老师觉得,我们班的同学实在太了不起了,作者手下描绘的荷池竟被同学们搬到黑板上来了。看,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态。(引读。)

  我们班的同学就是那了不起的画家。同学们,为我们今后会有更大的成就鼓鼓掌。 b、正像同学们所讲所画的那样,这是一种喜气洋洋的美!这是一种生机勃勃的美!你们想把这些优美的语句记下来吗?那就自己在小组内试着记一记、背一背,并可以加上一些动作,看看那一小组的学*效率最高。

  (一段时间后,学生展示学*成果,教师配乐。)

  3、想象美景,迁移表达学*第四、五自然段:

  (1)这美妙的画卷令人如痴如醉,心驰神往。作者站在荷花池边有何感受呢?一起朗读第四、五自然段。

  (2)如果你也是站在荷花池里的一朵荷花,此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3)(多媒体演示第四自然段内容)表演引读。

  作者所以会有这些想象都是因为荷花大美了,这一池荷花是多么令人神往,老师也想变成一朵荷花,你们想吗?那让我们一块在四、五段中陶醉吧!(配乐朗诵)

  三、审美表达,丰富语感:

  1、想象说话,迁移情感。

  (1)小结写作方法:读了这篇课文,谁能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荷花的?

  作者从荷花的香味、姿态、颜色等方面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荷花的美,尤其是对荷花三种不同的姿态描写得更是淋漓尽致。

  2、想象说话,抒情表达,丰富语感:其实荷花的姿态还有很多,同学们一定想看!让咱们再一次有滋有味、全神贯注地来看看这美丽的、动人的荷花。边看边想,你打算再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这些荷花?(课件演示:千姿百态的荷花图片及背景音乐。)

  指导学生有这样的句式说话:“荷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荷花!你美丽动人的形象将令我终身难忘。”)


《荷花》优秀教案6篇(扩展5)

——荷花的优秀作文300字 (菁华6篇)

  有的人喜欢桃花,有的人喜欢月季,可我最喜欢的是荷花。

  一眼望去,荷塘里被荷花和荷叶所覆盖,漂亮极了!荷花的花瓣是粉红色的,就像一个婴儿的小脸蛋,还有一些尚未开放,害羞的躲了起来。

  荷花的香气很浓郁,哪怕你在很远的地方也可以闻到它的香气,真是香气扑鼻啊!面对这浓郁的香气我情不自禁地摸了摸花瓣,又嫩又光滑,就像小朋友的皮肤一样。

  下雨的时候,荷花发出了滴答滴答的声音,水也发出了叮叮咚咚的声音,荷塘里的音乐会开始了。叮叮咚咚、滴滴答答,这声音真是太美妙了!

  咦?那几个绿油油的,像喷头一样的是什么?哦!那是莲蓬,剥开它的外皮,就可以看到白雪似的果肉,咬上一口一丝甜味涌了上来,它的里面有一个芯,非常苦,但可以泡茶,对身体也有益处。

  古人说得好:“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你看荷花多美啊!

  我见过各种各样的花,包括娇嫩的含羞草、婀娜的桃花、瑰丽的牡丹、小巧玲珑的桂花,但我最喜欢的是令人印象深刻的荷花!

  清晨,阳光呵护着荷花娇嫩的花瓣,就像涂了一层金粉。他们高昂着头,脸上洋溢着春天般的笑容,就像十几岁的女孩。然后映入眼帘的是绿色的荷叶。他们经常站在水面上,好像他们是绿色的小雨伞。绿色的荷叶托着荷花,花瓣上滚着几滴晶莹的水珠。她像一个穿着镶有珍珠的裙子的小女孩,静静地坐在一艘绿色的小船上,漂浮在游泳池的水面上……

  有的荷花盛开,散发着清香;有的处于萌芽状态,鼓鼓囊囊的,仿佛随时都要膨胀;有的长满了花和骨头,偶尔蜻蜓也会调皮地站在它的尖角上。

  这些盛开的荷花都欣欣向荣,一天比一天漂亮!

  这是最美的荷花。

  莲花是圣洁和美丽的象征。它纯洁、谦虚、优雅、可爱,它纯洁、芬芳。来到五莲河,美丽的亭,清澈的河畔,荷叶,就像走进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有些荷叶刚出现,没有像T型展开,很可爱。有些已经长得像棕榈树一样大了。微风吹过,摇曳着,向我们点着头。有的已经长成“大玉盘”,生机勃勃。

  一片片荷叶,像一群兄弟姐妹,彼此紧密相连。再看啊,莲花,纯洁如水晶,洁白无瑕,各种方式。有的是皮包,在萌芽状态,有的半开,像刚从水里出来的“美人”,有的全开,花瓣雪白,翩翩起舞,有的花瓣全没了,露出一朵青绿色的小孔莲花,像小星星,很可爱。荷花散发出清新淡雅的香气,令人陶醉。看,蜻蜓站在河上。"小河只露出尖角,蜻蜓立在上面。"多美的画面啊!

  今天去外婆家,发现路边的池塘里有很多盛开的荷花。太美了,我忍不住走*它。

  于是,我好奇地走了下去,环顾四周,到处都是绿色的荷叶,微风吹过,像绿色的海洋。荷叶上有蜡状的东西,昆虫和脏水很难粘在上面。粉莲被莲茎高高托起,像一个小女孩在跳舞。像小灯笼一样,永不绽放的荷花在风中摇曳,仿佛期待着绽放的喜悦。已经张开的花瓣,就像美丽的裙子。每朵莲花都像婴儿的脸一样可爱。红花绿叶的画面让我想起了一句古诗:江南可以采莲,田间可以用荷叶。荷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吸引着蝴蝶蜻蜓在花丛中追逐飞翔。爸爸说莲藕好吃,荷叶可以治病!

  天黑了。我舍不得离开荷塘。我明天回来赏莲。我爱莲花!

  老师点评:小作者细腻的笔法写出了荷花的美,表达了对荷花的喜爱,语言优美,感情真挚!

  荷花,真是一个个美丽的小精灵。一朵朵荷花挤在一个小池塘里。它们有的洁白如雪,有的点着丝丝粉红……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白荷花。它那洁白的花瓣中央,点着明黄色的花蕊,甚是美丽。它的花瓣一尘不染,洁白无瑕,真是应了那句“出淤泥而不染”啊!

  看!那满池各不相同的荷花,有的绽开花瓣,吐露芳香;有的含苞待放,等待着它怒放的那一天。它们形态各异,有的如同一个婀娜多姿的小姑娘;有的面向蓝天,绽开笑容;有的舒展身姿,竞相开放;还有的如同一个粉嫩的娃娃,娇嫩极了。有的荷花好似一位舞女,一阵风吹过,它在荷叶绿色的幕布中翩翩起舞,美丽的花瓣如同一件件纱裙,在风中摇摆。

  多美的荷花!它们不仅美丽,还拥有纯洁的品质,否则,古代的人们又为何将它们视为吉祥物,代表人们心中美好的象征呢?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虽然根在泥中,开出的花朵却依然纯洁而美丽,所以我才会喜欢它们,我爱美丽的荷花!

  荷花的姿态各不相同,有的像在睡觉,躺在宽大的荷叶上进入了梦乡;有的弯着身子,像在给夏哥哥招手,给太阳公公问好;还有的挺直细细的腰,像在聆听着大自然的声音。有的花瓣张开了自己美丽的笑脸,似乎在告诉我们:“看看我的小脸蛋吧!”而有的还是花骨朵。看那含苞待放的花骨朵,有的傲然挺立在水面上,有的藏在叶子底下,它们都在耐心地等着根的喂养,阳光的抚育,时刻盼望着出人头地的那一天……

  那片片荷叶,像撑开的张张绿伞,亭立在碧波之上,似层层绿浪,如片片翠玉。湖面上碧绿的'荷叶,托出“少女”粉红的面颊。荷花的花瓣儿洁白如玉,花里又托着深绿色的莲蓬,随风舞动。

  我呢,一下子变成了燕子,从这一朵睡着了的荷花上,一阵风以闪电般的速度吹过后,我就落在了一朵正在舞蹈的荷花上。过了一会儿,我又变成了一只青蛙,为荷花仙子们唱歌……

  夏天的荷花多美啊!


《荷花》优秀教案6篇(扩展6)

——《荷花》优秀教案 (菁华5篇)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2课《荷花》

  [教材分析]

  《荷花》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课文写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被如诗如画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联翩,赞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丽。作者以观察的顺序为线索叙写,文章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至三自然段),看荷花。我闻到清香,来到荷花池边,直接描写荷花。乍看荷花,有的初放,有的盛开,有的含苞欲放。仔细观看,那亭亭玉立的荷花姿势各不相同。第二部分(第四、五自然段),想荷花。借助一大幅活的画的想象,转入对荷花动态的描绘。从想象的角度,进一步描绘了荷花的美丽。作者触景生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让读者身临其境,赏心悦目。根据三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较发达的特点,这篇课文的教学要着力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

  [教学目标]

  1. 知识技能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方法目标:

  (1) 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荷花的美丽。

  (2) 通过情境体验,展开想象,发展观察、想象的能力。

  (3) 通过老师的指导,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锻炼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欣赏荷花的美丽,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来理解和欣赏满池荷花的静态美。

  [教学难点]

  对描写荷花动态美的有关语句的理解。(如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这句话)。

  [教学突破]

  多读,让学生读中理解,读出感受,并创设情景,发挥想象,让学生敢想敢说。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贯穿课堂始终的音乐素材;

  3.搜集古代咏荷的名诗名句;

  4.画纸、彩笔。

  [授课类型]

  讲读课

  [教学课时]

  2课时

  [设计理念]

  1.以教材文本为依据,引导学生个性化地阅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应该在对话感受体验以及兴趣、*惯和语感培养中加以具体落实。

  2.教师只须做适当提示、巧妙点拨,简要总结,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引导他们当演员,注重为学生的理解、感悟、积累搭好脚手架,拓展、延伸学生的学*空间,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兴趣,体会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学会正确、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使学生当课堂的主角。

  3.阅读教学的紧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语言,发展语感。因此,阅读教学的整体构架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核心,以指导读收活动为经,以字词句的训练为纬;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必须坚持重感悟、重积累、重运用。

  [设计特色]

  1.以问题教学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探究,使教法指导学法。

  2.通过师生与文本互动的课堂交际活动,创设一种充满生命力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感情。

  3.以读为经,以练为纬,培养学生的语感。

  [设计说明]

  1.激活学生情感,积极主动学*。

  本文虽篇幅短小,但是作者笔下,荷花尽展其美丽多姿,作者感情趋势而美好,真正是一篇美文。教学这样的文章应当充分运用有效媒体和手段,设置情境,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热爱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和欲望,从而引导他们以饱满的激情很主动、很投入地参与到学*活动中去,这样,学生才有可能充分地、最大限度地去感知、体验文中的美荷花的美丽、情致的美好,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2.理清文章脉络,整体把握课文。

  本文叙写我观赏荷花,层次井然,脉络清晰:初闻荷花清香→再赏荷花美姿→幻化荷花精灵。理清课文的结构思路,不仅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好课文,品读课文,陶冶情操,感受荷花之美、情致之美,还能帮助学生学*模仿课文,写好叙事状物类文章。

  3.指导朗读表演,品赏美文之美。

  美文之美,更多地应该由有感情地朗读来感受、体验。所以,对这样一篇精致的美文,要充分地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美读中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体验荷花的美和我对荷花的爱。同样,充分的品读,不仅有助于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这两个维度的目标的达成,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更好地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维度的目标,更好地实践课程改革的新理念。除了朗读,还可以通过表演等其他方式来引导学生体验。

  [主要教法特点]

  1.围绕训练目标,创设情境、引导情趣。

  为了使学生对满池荷花有真情实感,特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以增强视觉效果。用轻柔的音乐和描述性的语言使学生置身于美丽动人、风姿妩媚的荷花池旁。初步的观赏,激起学生的求知欲,继而图文对照,帮助学生理清第三段的脉络: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态。并按这一顺序显示相应的情境,指导学生读文赏析。

  2.借助情境,理解词句。

  凭借多媒体画面,让学生边看边思,从形象到抽象,理解词句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确。课文里有一句: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个冒字,学生难以正确理解,难于用语言表达清楚。若设计卡通式的动景,让学生观看荷花从荷叶丛中渐渐往上生长的过程,从而领会到冒是往上升,是在荷叶的缝隙间长出来,体会其长势。进而再与钻比较,进一步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通过多媒体的辅助,不仅使学生正确理解词句,从静态中体会荷花强大的生命力,而且活跃思维,增强美感,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作用。

  3.神化意境,陶冶心情,朗读升华。

  课文第四段,作者想象了荷花的动态美,是全文的难点。其中我仿佛是一朵白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在翩翩起舞一句,更难领会。采用一幅神化的意境:满池荷花的静景配以仙女翩翩起舞的动景,让学生观赏,使学生理解作者看荷花的心情和神情,再通过一个口头句式训练:我( )地看着满池荷花让学生自己感受表述。并再次面对荷花的特写镜头,诵读课文,在神化般的意境中,增强美感,陶冶学生的身心。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板书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写的是什么吗?)齐读课题:荷花。

  2.语言渲染:从古至今,荷花就是文人最喜爱的植物之一,描写赞美荷花的诗文数不胜数,我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李白、苏轼等都曾吟咏过荷花。人们称荷花为花之君子。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一篇有关荷花的文章,它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文章的题目就叫荷花。

  3.哪些同学看过荷花?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看过的荷花。I(亭亭玉立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千姿百态的荷花)

  这样的荷花,同学们还想看吗?在学*课文前,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伴着美妙的音乐,去荷花池边欣赏一下荷花的美丽风姿。请同学们边看边想,你看到了什么。(课件呈现多幅荷花照片,播放背景音乐)

  二、初读课文,熏陶情感:

  1.引起阅读兴趣:老师发现,同学们刚才在听、在看的时候都快入迷了。从你们的表情中老师看提出来,大家都被美妙的音乐和美丽的画面深深地吸引住了。你们是这样看荷花的,那么作者又是怎样看荷花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叶圣陶爷爷的这篇《荷花》,看看叶爷爷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美好的享受?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l)遇到生字多读几遍,除了读准字音之外,还要看清字形。(2)把句子读通顺。(3)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3.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词语:

  挨挨挤挤 莲蓬 花骨朵 饱胀 翩翩起舞 舞蹈 蜻蜓 昨夜 好梦 破裂 一幅 衣裳

  (2)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充分朗读,激活语感:

  (1)解决了这些读书时的拦路虎,我们就可以美美地读一读叶圣陶爷爷的这篇《荷花》啦。有谁愿意大声地读一读这篇课文呢?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对于举手的同学,对他们的自信或勇敢给予充分的肯定。

  (2)说说叶爷爷是怎样看荷花的?(迫不及待地看荷花、津津有味地看荷花)

  (3)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看荷花时,老师趁势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是从哪段课文中体会到这一点的,再组织学反复诵读相应的段落。(课文第2段可组织学生进行发散性诵读,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不同的感受和韵味;课文第3段可组织学生进行竞赛性诵读,鼓励学生一个比一个读得好;课文第4段可组织学生进行示范性诵读,以优生的朗读为样板,鼓励学生向优生学*朗读。)

  (初读时的充分诵读,就是为了使学生读透课文,为感悟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读的多了,学生理解的也就多了,老师需要讲解的也就少了。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便是这个道理。现今,我们也常说让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但仅仅靠讲读课文时的那点读是远远不够的。一节课,老师要带领学生理解课文,又要让学生读中感悟,时间根本是不允许的,结果仍然是老师包办代替老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因此,在初读时就要让学生多读课文、读透课文,过了这一关,到精读课文、品读课文时,学生对课文的感悟、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4)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师帮生,或生生互助,解决每段中不理解的词义,如:

  ①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舞。

  ②挨挨挤挤:本课形容荷叶长得很密,互相挤在一起。

  ③清香:清淡的香味。

  ④饱胀:饱满得发胀。

  ⑤破裂:出现裂缝。

  ⑥姿势:身体呈现的样子。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出示问题,指导再读:叶圣陶说过这样一句话: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意思是说,作者写文章的时候一般是有比较充分严密的思考和准备的,文章中是有思路即内在脉络可寻的。我们阅读欣赏文章的时候,如果能够遵循作者的思路,就有可能比较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立意和作者的寄托。

  大家能不能理清楚这篇课文的脉络,把握住作者的思路呢?带着这个问题,请大家再去认真读课文。

  2.小组讨论。

  3.交流讨论结果:课文共五个自然段,按照观赏荷花的顺序主要写了看荷花和想荷花两大部分或者说初闻荷香、再赏荷姿、幻化荷花三部分。

  (在新的教学思想下,我们不提倡以往的给课文划分段落。其实对一篇文章的理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需要一个死的划分,就如这篇文章,可以分为看荷花和想荷花两部分或者初闻荷香、再赏荷姿、幻化荷花三部分,甚至还会有其他的划分方法。但把握思路、理清脉络也是需要的,只是在方法上、思想上灵活一些,只要有道理就可以,不必再追求一个死板的、固定的答案。)

  4.小结:文章叙述、描写、抒情,脉络清晰,层层深入,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荷花之美,把作者热爱荷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一步步推向高潮。让我们再一次美美地读这篇文章。

  5.配乐齐读全文。

  四、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查阅《古诗通》、询问家长、上网查询等方法搜集古代咏荷的名诗名句。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感悟,发挥想象,欣赏荷花的美丽。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是怎样写荷花的,锻炼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3.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来理解和欣赏满池荷花的静态美。

  2.教学难点:

  对描写荷花动态美的有关语句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导入新知:

  1.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作者是怎样看荷花的,谁还记得?向我们大家说说好吗?(作者迫不及待、津津有味地看了荷花)

  2.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写荷花的。

  二、品读美文,领悟语感:

  1.指导朗读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这句中一就这个关联词语说明什么?(荷花散发出来的清香传得很远,从荷花池一直飘到公园门口)

  (2)为什么我一闻到清香,就赶紧往荷花池为跑去呢?

  (3)指导朗读:要把作者闻到荷香后,对荷花的喜爱,希望看到荷花的迫切的心情读出来。

  (4)小结:赶紧、跑表现了作者赏花的急切心情,真可谓花香袭人、花香诱人啊!

  2.观美景,入意境,品词句,重点学*第二、三自然段:

  (1)过渡语:一阵荷花的清香,吸引我一进公园就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我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

  (2)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二、三自然段。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划下来,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说说为什么喜欢它,再有滋有味地读一读。

  (3)作者先写了对荷花的总体印象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按理说,接着这句总写,下面就应该写荷花,可是大家看看,作者接下去写了什么呢?(荷叶)

  作者为什么写荷叶呢?有很多同学喜欢这一句,谁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句呢?

  你能告诉大家这一句美在什么地方吗?(让学生观察画面,理解挨挨挤挤,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荷叶的数量多、形状大、颜色美)

  (4)有谁喜欢写荷花的句子,请读一读。

  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面对这一池美丽的荷花,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比喻它呢(活的画)?请在书上找出来读一读。

  作者把这一池荷花比作一大幅活的画,为什么?

  ①请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你觉得这一池荷花哪儿美,像一幅画?(抓住荷花的颜色美:绿叶、黄心、白花瓣;姿态美:全开的、半开的、花骨朵儿;整体美认识荷花池的美得像一幅活的画。)

  这荷花不但美得像画,而且像一幅什么样的画(活的画)?

  ②再读第二自然段,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些荷花像是活的?(抓住挨挨挤挤、冒、才展开、露出、破裂等词语理解荷花的动态美。)

  重点解读: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a.谈体会:你觉得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好?

  b.换词理解冒:冒还可以换成什么字?(长、钻、伸、露、探、冲)

  c.表演体会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使劲地、不停地、急切地、笔直地、争先恐后地、生机勃勃地)

  d.把这些词填到原句中去,再读一读,悟一悟。(多媒体课件展示: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生机勃勃地冒出来的白荷花。)

  e.激发想象: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它们想干些什么呢?

  (组织学生想象写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_______________。写后交流:例如:仿佛想深深地吸一口新鲜空气。仿佛在尽情展示自己的美丽容貌等等。)

  f.小结:多么可爱的白荷花呀!你们看,一个冒字不仅把荷花写活了,而且使它变得更美了。

  ③这么美的一池荷花,可不就是一大幅活的画吗?让我们一起来赞美这大自然的杰作吧!有感情的朗读第二自然段。你能通过读来把荷花的美表现出来吗?

  ④解读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a.这些姿态是什么样的,我们来看看!(课件演示:荷花的三种姿态)

  b.看了刚才的画面,你能说说课文描写了哪三种荷花的样子么?(刚开的、全开的、将开的。)

  c.引读三句话:刚开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同学们找到课文中的句子回答老师,并做出动作)全开的呢?将开的呢?

  d.自由练读(你们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这三种姿态不同的美和可爱么?)

  e.喜欢这句话的同学一块儿站起来读读。

  (5)学*第三自然段:

  师读: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此刻,你最想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这些荷花呢?(千姿百态)

  这么美的荷花,它们各有各的姿势,你们想不想把这些姿态万千的荷花描绘下来吗?

  a.请同学们再认真读一读课文第二段,自己选一种姿势的荷花,自己画一画、剪一剪,再将它们贴到黑板上。

  (学生画、剪荷花、荷叶,并贴荷花、荷叶。贴的时候,自己介绍一下自己画、剪的荷花。我是盛开的荷花,我是含苞待放的荷花。)

  (在贴的过程中,再让学生评一评,荷叶应贴得紧一些,并贴在荷花下面,荷花要有高有低,以此来加深理解挨挨挤挤、冒的意思。)

  师指着荷池:老师觉得,我们班的同学实在太了不起了,作者手下描绘的荷池竟被同学们搬到黑板上来了。看,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态。(引读。)

  我们班的.同学就是那了不起的画家。同学们,为我们今后会有更大的成就鼓鼓掌。

  b.正像同学们所讲所画的那样,这是一种喜气洋洋的美!这是一种生机勃勃的美!你们想把这些优美的语句记下来吗?那就自己在小组内试着记一记、背一背,并可以加上一些动作,看看那一小组的学*效率最高。

  (一段时间后,学生展示学*成果,教师配乐。)

  3.想象美景,迁移表达学*第四、五自然段:

  (1)这美妙的画卷令人如痴如醉,心驰神往。作者站在荷花池边有何感受呢?一起朗读第四、五自然段。

  (2)如果你也是站在荷花池里的一朵荷花,此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3)(多媒体演示第四自然段内容)表演引读。

  作者所以会有这些想象都是因为荷花大美了,这一池荷花是多么令人神往,老师也想变成一朵荷花,你们想吗?那让我们一块在四、五段中陶醉吧!(配乐朗诵)

  三、审美表达,丰富语感:

  1.想象说话,迁移情感。

  (1)小结写作方法:读了这篇课文,谁能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荷花的?

  作者从荷花的香味、姿态、颜色等方面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荷花的美,尤其是对荷花三种不同的姿态描写得更是淋漓尽致。

  2.想象说话,抒情表达,丰富语感:其实荷花的姿态还有很多,同学们一定想看!让咱们再一次有滋有味、全神贯注地来看看这美丽的、动人的荷花。边看边想,你打算再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这些荷花?(课件演示:千姿百态的荷花图片及背景音乐。)

  指导学生有这样的句式说话:荷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荷花!你美丽动人的形象将令我终身难忘。)

  3.品读诗句,回味情感:

  这些荷花可真是太美了!同学们刚才纷纷用丰富多彩的语言描绘了、赞美了荷花,老师还能用诗赞美荷花呢!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你们能用你知道的古代咏荷的名诗名句来赞美荷花吗?(如: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李白《赠江夏书太守良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多媒体出示:古代咏荷名诗名句,学生速读,帮助学生积累语汇。

  四.作业设计:

  读下面的一段话:

  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1.想象一下:如果你也是池中的一朵荷花,蜻蜓和小鱼会来告诉你什麽?还有哪些你喜欢的小动物会你交谈些什么?

  2.模仿课文中的句子写一写。

  [板书设计]

  12.荷花

  闻到花香: 一就 赶紧跑

  观赏花姿 荷叶:挨挨挤挤 碧绿 大圆盘

  荷花:冒出来----刚开的、全开的、将开的

  变成荷花: 翩翩起舞 与蜻蜓、小鱼交谈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2课《荷花》

  [教材分析]

  《荷花》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课文写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被如诗如画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联翩,赞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丽。作者以观察的顺序为线索叙写,文章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至三自然段),看荷花。我闻到清香,来到荷花池边,直接描写荷花。乍看荷花,有的初放,有的盛开,有的含苞欲放。仔细观看,那亭亭玉立的荷花姿势各不相同。第二部分(第四、五自然段),想荷花。借助一大幅活的画的想象,转入对荷花动态的描绘。从想象的角度,进一步描绘了荷花的美丽。作者触景生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让读者身临其境,赏心悦目。根据三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较发达的特点,这篇课文的教学要着力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

  [教学目标]

  1. 知识技能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方法目标:

  (1) 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荷花的美丽。

  (2) 通过情境体验,展开想象,发展观察、想象的能力。

  (3) 通过老师的指导,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锻炼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欣赏荷花的美丽,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来理解和欣赏满池荷花的静态美。

  [教学难点]

  对描写荷花动态美的有关语句的理解。(如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这句话)。

  [教学突破]

  多读,让学生读中理解,读出感受,并创设情景,发挥想象,让学生敢想敢说。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贯穿课堂始终的音乐素材;

  3.搜集古代咏荷的名诗名句;

  4.画纸、彩笔。

  [授课类型]

  讲读课

  [教学课时]

  2课时

  [设计理念]

  1.以教材文本为依据,引导学生个性化地阅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应该在对话感受体验以及兴趣、*惯和语感培养中加以具体落实。

  2.教师只须做适当提示、巧妙点拨,简要总结,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引导他们当演员,注重为学生的理解、感悟、积累搭好脚手架,拓展、延伸学生的学*空间,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兴趣,体会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学会正确、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使学生当课堂的主角。

  3.阅读教学的紧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语言,发展语感。因此,阅读教学的整体构架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核心,以指导读收活动为经,以字词句的训练为纬;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必须坚持重感悟、重积累、重运用。

  [设计特色]

  1.以问题教学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探究,使教法指导学法。

  2.通过师生与文本互动的课堂交际活动,创设一种充满生命力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感情。

  3.以读为经,以练为纬,培养学生的语感。

  [设计说明]

  1.激活学生情感,积极主动学*。

  本文虽篇幅短小,但是作者笔下,荷花尽展其美丽多姿,作者感情趋势而美好,真正是一篇美文。教学这样的文章应当充分运用有效媒体和手段,设置情境,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热爱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和欲望,从而引导他们以饱满的激情很主动、很投入地参与到学*活动中去,这样,学生才有可能充分地、最大限度地去感知、体验文中的美荷花的美丽、情致的美好,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2.理清文章脉络,整体把握课文。

  本文叙写我观赏荷花,层次井然,脉络清晰:初闻荷花清香→再赏荷花美姿→幻化荷花精灵。理清课文的结构思路,不仅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好课文,品读课文,陶冶情操,感受荷花之美、情致之美,还能帮助学生学*模仿课文,写好叙事状物类文章。

  3.指导朗读表演,品赏美文之美。

  美文之美,更多地应该由有感情地朗读来感受、体验。所以,对这样一篇精致的美文,要充分地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美读中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体验荷花的美和我对荷花的爱。同样,充分的品读,不仅有助于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这两个维度的目标的达成,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更好地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维度的目标,更好地实践课程改革的新理念。除了朗读,还可以通过表演等其他方式来引导学生体验。

  [主要教法特点]

  1.围绕训练目标,创设情境、引导情趣。

  为了使学生对满池荷花有真情实感,特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以增强视觉效果。用轻柔的音乐和描述性的语言使学生置身于美丽动人、风姿妩媚的荷花池旁。初步的观赏,激起学生的求知欲,继而图文对照,帮助学生理清第三段的脉络: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态。并按这一顺序显示相应的情境,指导学生读文赏析。

  2.借助情境,理解词句。

  凭借多媒体画面,让学生边看边思,从形象到抽象,理解词句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确。课文里有一句: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个冒字,学生难以正确理解,难于用语言表达清楚。若设计卡通式的动景,让学生观看荷花从荷叶丛中渐渐往上生长的过程,从而领会到冒是往上升,是在荷叶的缝隙间长出来,体会其长势。进而再与钻比较,进一步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通过多媒体的辅助,不仅使学生正确理解词句,从静态中体会荷花强大的生命力,而且活跃思维,增强美感,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作用。

  3.神化意境,陶冶心情,朗读升华。

  课文第四段,作者想象了荷花的动态美,是全文的难点。其中我仿佛是一朵白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在翩翩起舞一句,更难领会。采用一幅神化的意境:满池荷花的静景配以仙女翩翩起舞的动景,让学生观赏,使学生理解作者看荷花的心情和神情,再通过一个口头句式训练:我( )地看着满池荷花让学生自己感受表述。并再次面对荷花的特写镜头,诵读课文,在神化般的意境中,增强美感,陶冶学生的身心。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板书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写的是什么吗?)齐读课题:荷花。

  2.语言渲染:从古至今,荷花就是文人最喜爱的植物之一,描写赞美荷花的诗文数不胜数,我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李白、苏轼等都曾吟咏过荷花。人们称荷花为花之君子。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一篇有关荷花的文章,它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文章的题目就叫荷花。

  3.哪些同学看过荷花?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看过的荷花。I(亭亭玉立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千姿百态的荷花)

  这样的荷花,同学们还想看吗?在学*课文前,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伴着美妙的音乐,去荷花池边欣赏一下荷花的美丽风姿。请同学们边看边想,你看到了什么。(课件呈现多幅荷花照片,播放背景音乐)

  二、初读课文,熏陶情感:

  1.引起阅读兴趣:老师发现,同学们刚才在听、在看的时候都快入迷了。从你们的表情中老师看提出来,大家都被美妙的音乐和美丽的画面深深地吸引住了。你们是这样看荷花的,那么作者又是怎样看荷花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叶圣陶爷爷的这篇《荷花》,看看叶爷爷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美好的享受?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l)遇到生字多读几遍,除了读准字音之外,还要看清字形。(2)把句子读通顺。(3)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3.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词语:

  挨挨挤挤 莲蓬 花骨朵 饱胀 翩翩起舞 舞蹈 蜻蜓 昨夜 好梦 破裂 一幅 衣裳

  (2)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充分朗读,激活语感:

  (1)解决了这些读书时的拦路虎,我们就可以美美地读一读叶圣陶爷爷的这篇《荷花》啦。有谁愿意大声地读一读这篇课文呢?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对于举手的同学,对他们的自信或勇敢给予充分的肯定。

  (2)说说叶爷爷是怎样看荷花的?(迫不及待地看荷花、津津有味地看荷花)

  (3)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看荷花时,老师趁势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是从哪段课文中体会到这一点的,再组织学反复诵读相应的段落。(课文第2段可组织学生进行发散性诵读,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不同的感受和韵味;课文第3段可组织学生进行竞赛性诵读,鼓励学生一个比一个读得好;课文第4段可组织学生进行示范性诵读,以优生的朗读为样板,鼓励学生向优生学*朗读。)

  (初读时的充分诵读,就是为了使学生读透课文,为感悟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读的多了,学生理解的也就多了,老师需要讲解的也就少了。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便是这个道理。现今,我们也常说让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但仅仅靠讲读课文时的那点读是远远不够的。一节课,老师要带领学生理解课文,又要让学生读中感悟,时间根本是不允许的,结果仍然是老师包办代替老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因此,在初读时就要让学生多读课文、读透课文,过了这一关,到精读课文、品读课文时,学生对课文的感悟、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4)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师帮生,或生生互助,解决每段中不理解的词义,如:

  ①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舞。

  ②挨挨挤挤:本课形容荷叶长得很密,互相挤在一起。

  ③清香:清淡的香味。

  ④饱胀:饱满得发胀。

  ⑤破裂:出现裂缝。

  ⑥姿势:身体呈现的样子。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出示问题,指导再读:叶圣陶说过这样一句话: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意思是说,作者写文章的时候一般是有比较充分严密的思考和准备的,文章中是有思路即内在脉络可寻的。我们阅读欣赏文章的时候,如果能够遵循作者的思路,就有可能比较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立意和作者的寄托。

  大家能不能理清楚这篇课文的脉络,把握住作者的思路呢?带着这个问题,请大家再去认真读课文。

  2.小组讨论。

  3.交流讨论结果:课文共五个自然段,按照观赏荷花的顺序主要写了看荷花和想荷花两大部分或者说初闻荷香、再赏荷姿、幻化荷花三部分。

  (在新的教学思想下,我们不提倡以往的给课文划分段落。其实对一篇文章的理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需要一个死的划分,就如这篇文章,可以分为看荷花和想荷花两部分或者初闻荷香、再赏荷姿、幻化荷花三部分,甚至还会有其他的划分方法。但把握思路、理清脉络也是需要的,只是在方法上、思想上灵活一些,只要有道理就可以,不必再追求一个死板的、固定的答案。)

  4.小结:文章叙述、描写、抒情,脉络清晰,层层深入,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荷花之美,把作者热爱荷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一步步推向高潮。让我们再一次美美地读这篇文章。

  5.配乐齐读全文。

  四、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查阅《古诗通》、询问家长、上网查询等方法搜集古代咏荷的名诗名句。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感悟,发挥想象,欣赏荷花的美丽。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是怎样写荷花的,锻炼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3.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来理解和欣赏满池荷花的静态美。

  2.教学难点:

  对描写荷花动态美的有关语句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导入新知:

  1.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作者是怎样看荷花的,谁还记得?向我们大家说说好吗?(作者迫不及待、津津有味地看了荷花)

  2.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写荷花的。

  二、品读美文,领悟语感:

  1.指导朗读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这句中一就这个关联词语说明什么?(荷花散发出来的清香传得很远,从荷花池一直飘到公园门口)

  (2)为什么我一闻到清香,就赶紧往荷花池为跑去呢?

  (3)指导朗读:要把作者闻到荷香后,对荷花的喜爱,希望看到荷花的迫切的心情读出来。

  (4)小结:赶紧、跑表现了作者赏花的急切心情,真可谓花香袭人、花香诱人啊!

  2.观美景,入意境,品词句,重点学*第二、三自然段:

  (1)过渡语:一阵荷花的清香,吸引我一进公园就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我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

  (2)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二、三自然段。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划下来,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说说为什么喜欢它,再有滋有味地读一读。

  (3)作者先写了对荷花的总体印象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按理说,接着这句总写,下面就应该写荷花,可是大家看看,作者接下去写了什么呢?(荷叶)

  作者为什么写荷叶呢?有很多同学喜欢这一句,谁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句呢?

  你能告诉大家这一句美在什么地方吗?(让学生观察画面,理解挨挨挤挤,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荷叶的数量多、形状大、颜色美)

  (4)有谁喜欢写荷花的句子,请读一读。

  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面对这一池美丽的荷花,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比喻它呢(活的画)?请在书上找出来读一读。

  作者把这一池荷花比作一大幅活的画,为什么?

  ①请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你觉得这一池荷花哪儿美,像一幅画?(抓住荷花的颜色美:绿叶、黄心、白花瓣;姿态美:全开的、半开的、花骨朵儿;整体美认识荷花池的美得像一幅活的画。)

  这荷花不但美得像画,而且像一幅什么样的画(活的画)?

  ②再读第二自然段,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些荷花像是活的?(抓住挨挨挤挤、冒、才展开、露出、破裂等词语理解荷花的动态美。)

  重点解读: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a.谈体会:你觉得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好?

  b.换词理解冒:冒还可以换成什么字?(长、钻、伸、露、探、冲)

  c.表演体会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使劲地、不停地、急切地、笔直地、争先恐后地、生机勃勃地)

  d.把这些词填到原句中去,再读一读,悟一悟。(多媒体课件展示: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生机勃勃地冒出来的白荷花。)

  e.激发想象: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它们想干些什么呢?

  (组织学生想象写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_______________。写后交流:例如:仿佛想深深地吸一口新鲜空气。仿佛在尽情展示自己的美丽容貌等等。)

  f.小结:多么可爱的白荷花呀!你们看,一个冒字不仅把荷花写活了,而且使它变得更美了。

  ③这么美的一池荷花,可不就是一大幅活的画吗?让我们一起来赞美这大自然的杰作吧!有感情的朗读第二自然段。你能通过读来把荷花的美表现出来吗?

  ④解读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a.这些姿态是什么样的,我们来看看!(课件演示:荷花的三种姿态)

  b.看了刚才的画面,你能说说课文描写了哪三种荷花的样子么?(刚开的、全开的、将开的。)

  c.引读三句话:刚开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同学们找到课文中的句子回答老师,并做出动作)全开的呢?将开的呢?

  d.自由练读(你们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这三种姿态不同的美和可爱么?)

  e.喜欢这句话的同学一块儿站起来读读。

  (5)学*第三自然段:

  师读: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此刻,你最想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这些荷花呢?(千姿百态)

  这么美的荷花,它们各有各的姿势,你们想不想把这些姿态万千的荷花描绘下来吗?

  a.请同学们再认真读一读课文第二段,自己选一种姿势的荷花,自己画一画、剪一剪,再将它们贴到黑板上。

  (学生画、剪荷花、荷叶,并贴荷花、荷叶。贴的时候,自己介绍一下自己画、剪的荷花。我是盛开的荷花,我是含苞待放的荷花。)

  (在贴的过程中,再让学生评一评,荷叶应贴得紧一些,并贴在荷花下面,荷花要有高有低,以此来加深理解挨挨挤挤、冒的意思。)

  师指着荷池:老师觉得,我们班的同学实在太了不起了,作者手下描绘的荷池竟被同学们搬到黑板上来了。看,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态。(引读。)

  我们班的同学就是那了不起的画家。同学们,为我们今后会有更大的成就鼓鼓掌。

  b.正像同学们所讲所画的那样,这是一种喜气洋洋的美!这是一种生机勃勃的美!你们想把这些优美的语句记下来吗?那就自己在小组内试着记一记、背一背,并可以加上一些动作,看看那一小组的学*效率最高。

  (一段时间后,学生展示学*成果,教师配乐。)

  3.想象美景,迁移表达学*第四、五自然段:

  (1)这美妙的画卷令人如痴如醉,心驰神往。作者站在荷花池边有何感受呢?一起朗读第四、五自然段。

  (2)如果你也是站在荷花池里的一朵荷花,此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3)(多媒体演示第四自然段内容)表演引读。

  作者所以会有这些想象都是因为荷花大美了,这一池荷花是多么令人神往,老师也想变成一朵荷花,你们想吗?那让我们一块在四、五段中陶醉吧!(配乐朗诵)

  三、审美表达,丰富语感:

  1.想象说话,迁移情感。

  (1)小结写作方法:读了这篇课文,谁能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荷花的?

  作者从荷花的香味、姿态、颜色等方面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荷花的美,尤其是对荷花三种不同的姿态描写得更是淋漓尽致。

  2.想象说话,抒情表达,丰富语感:其实荷花的姿态还有很多,同学们一定想看!让咱们再一次有滋有味、全神贯注地来看看这美丽的、动人的荷花。边看边想,你打算再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这些荷花?(课件演示:千姿百态的荷花图片及背景音乐。)

  指导学生有这样的句式说话:荷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荷花!你美丽动人的形象将令我终身难忘。)

  3.品读诗句,回味情感:

  这些荷花可真是太美了!同学们刚才纷纷用丰富多彩的语言描绘了、赞美了荷花,老师还能用诗赞美荷花呢!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你们能用你知道的古代咏荷的名诗名句来赞美荷花吗?(如: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李白《赠江夏书太守良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多媒体出示:古代咏荷名诗名句,学生速读,帮助学生积累语汇。

  四.作业设计:

  读下面的一段话:

  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1.想象一下:如果你也是池中的一朵荷花,蜻蜓和小鱼会来告诉你什麽?还有哪些你喜欢的小动物会你交谈些什么?

  2.模仿课文中的句子写一写。

  [板书设计]

  12.荷花

  闻到花香: 一就 赶紧跑

  观赏花姿 荷叶:挨挨挤挤 碧绿 大圆盘

  荷花:冒出来----刚开的、全开的、将开的

  变成荷花: 翩翩起舞 与蜻蜓、小鱼交谈

  一、教学目标

  认知

  1、会认会读生字。掌握“莲蓬、饱胀、挨挨挤挤”等词语。

  2、读懂一至三自然段。

  能力

  1、通过看图说话、写话的练*,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学*的能力。

  情感

  1、通过自主探究、交互合作的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和团结协助的精神。

  2、通过看图,读文,展开想象,品味词句去欣赏荷花的美,从而加强语感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