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教案 (菁选6篇)

首页 / 教案 / | 2022-10-03 00:00:00 教案

登高教案1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诗歌,领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赏析诗歌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会杜诗蕴含的深沉忧思。

  教学重点: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赏析该诗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忧思。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师:有人对唐诗中出现出现最多的季节、词语、颜色、场景、情感等词进行过统计,分别是秋、不(无)、白、江边、孤独。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诗歌《登高》涵盖了以上所有因素。古人对这首诗的评价也非常高。明代胡应麟《诗薮》:“风急天高”一章五十六,如海底珊瑚,瘦劲难名,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然此诗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这首诗好在哪里?让我们一起来学*杜甫《登高》。师:学*诗歌之前我们先来了解本课的学*目标。生:学生齐读师:学*诗歌讲求知人论世。首先我们来了解诗人杜甫。同学们对杜甫可以说耳熟能详了,并且课下做了课前导学案,请同学们看着大屏幕填空。生:学生填空,齐答。

  二、整体感知

  1、初读,读准节奏师:请同学们出声自由朗读课文,读的时候注意读音和节奏。生:学生大声自由朗读。师:指明学生来读,读时注意读音和节奏。其他同学注意听,看其是否存在读音和节奏上的错误。生:学生纠正读音或节奏。师:教师正音并明确节奏。同学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字的读音和写法:渚(zhǔ),“潦“为多音字,潦(liáo)倒,潦(lǎo)水。同时注意“鬓”的写法,由髟加宾组成,为形声字。节奏方面,七言诗一般有四个节拍,二二一二或二二二一,不可以单看句式,要联系意义的表达。

  师:请同学们齐读该诗,读准字音和节奏。

  生:齐读

  师:请同学们默读诗歌,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提出疑难词句,小组讨论解决。

  生:该诗主要写了作者登高时的所见所感。重点疑难词有:回:回旋萧萧:模拟草木摇落的声音百年:借指晚年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繁霜鬓:像厚重白霜似的鬓发。

  师:大家再听一遍范读,感受诗歌的节奏美、情感美。

  3、再读,读出情感

  师:听完范读以后,大家能否用诗中的一个字或词,概括本首诗的感情基调?

  生:悲师:因为整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悲的,所以大家读时语气要缓慢、沉重,大家以缓慢沉重的语气齐读一遍诗歌,读出“悲”的感情。

  三、文本赏析4、品读,读准诗情师:听完大家的朗读,老师认为同学们读的感情并不到位,原因在于大家并没有深入理会作者的悲情。下面我们就深入杜甫内心,感悟其心中深沉的悲慨。师:《登高》这首诗写了作者登高时的所见所感,前两联为所见,后两联为所感。后两联直接抒发作者内心的悲慨。请同学们思考后两联写了作者的几种悲,你从那些字或词中读出的?在思考的同时,注意圈点勾画做批注。(学生思考3-5分钟,同时多媒体呈现杜甫生*及此诗的创作背景,以便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人情感。)师:请大家根据下面例子仿写,对诗人的悲进行总结概括,“诗人悲在重阳节登高,倍感思亲”。生:诗人悲在百年多病,年老又身缠重病。生:诗人悲在独登台,倍感凄凉。生:诗人悲在万里常作客,客居他乡,浓重的漂泊孤苦之感。师: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点58岁去世为止,十一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漂泊在外的第八个年头了,所以一个“常”字倍显漂泊流浪之悲感。......

  师:诗人还悲在艰难苦恨。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一是指个人的艰难,生活困顿、壮志难酬:诗人遭受物质上和精神上双重打击。二是国事艰难,连年的战争,国家一片混乱,黎民百姓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诗人自身处境艰难,还处处为国为民忧心,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品质。苦恨是指极度的悔恨,悔恨自己年事已高,无法挽救国家危难,壮志难酬,情感抒发达到了高潮。

  师总结:个人的多病、羁旅的艰辛、壮志的未酬、时代的苦难共同构成作者的悲慨,情感愈加低沉,尾联更是一字一顿,形成了情感抒发的堵塞之感,这就是老杜沉郁顿挫的诗风。古代知识分子大多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自勉,而杜甫无论穷达,都心忧天下,其思想境界之高,不愧被称为“诗圣”。

  师:用缓慢、沉重的语气读出这种为己为国的愁苦忧闷之情。

  生:齐读。

  师:把握了诗人的情感之后,同学们感情更加饱满,读出了诗歌的沉重悲慨之情,很不错。5、赏读——缘景明情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作者以悲情看到的景物会是什么样的呢。请大家朗读前两联,找出作者写了哪些景,这些景分别传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小组探究合作。

  生:风急: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急风凛冽,诗人内心更加悲凉。天高:天高阔远,在茫茫天地之间,诗人更觉自己的渺小,无限悲凉之情涌上诗人的心头。

  师:正所谓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生:猿啸哀,猿猴的叫声凄厉悲惨,更加重了诗人的悲哀之情。师:诗人当时身处夔州,境内巫峡的猿啼以凄惨闻世,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悲哀之情可见一斑。

  生:渚清沙白从色调上看,清和白是冷色调,更显环境的冷清和凄凉。诗人触景生情,自然内心也倍感凄凉。......

  生:萧萧,树叶纷纷落下,自然界已进入了秋天,诗人也是年事已高,由此感受到生命的短暂。生:长江滚滚显示出历史和时间的悠久。

  师:短暂的生命面对永恒的长江,诗人感到人生短暂而渺小,历史悠远而不可逆转,因壮志未酬而产生惆怅。

  师:前两联通过诗人登高所见,将情蕴含在景物之中,营造了一种广阔雄浑、沉郁而悲凉的意境,传达出悲秋之情、壮志未酬之感。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作手法?

  生:情景交融。师:再把这四句齐读一遍,加深对意象的理解,领悟景中之情。注意重读和语气。

  生:齐读后两联。

  师:同学们对全诗的意境和情感有了进一步的掌握,我们能否把这首诗读的更好呢?

  生:齐读

  师:这次同学们的语调更低沉哀婉、情感更加悲慨,看来已经把握了《登高》的内涵。

  6、总结:《登高》一诗写作者登高所见所感,后两联直接抒情,前两联写景,因作者以悲慨之心境观物,所以景物都染上作者的主观情绪,景中含情。达到了情与景的完美融合,整首诗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抒发了对自身和国家命运的悲慨之情。四、拓展延伸任务三:梳理杜甫晚年漂泊时期创作的有关登高的作品,找出其共同点,思考其带给我们的价值和启示。明确:

  766夔州《阁夜》

  767夔州《登高》

  767岳阳《登岳阳楼》

  769湘阴《登白马潭》

  769长沙《楼上》

  共同点:自身处境艰难,仍不忘国家和百姓。忧国忧民。启示:古人云:“无事莫登高”,登高会触及诗人内心的伤痛,晚年漂泊生活中,杜甫屡屡登高,站在时空的高处,倍感自身的渺小与虚弱,感伤时事的艰难和民生的苦难,在登高诗中展现出自己的人生追求和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担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种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正是我们当代青年所应具有的品格。我们要学*杜甫的这种品格,勇担时代重任,争做有为青年。

  五、课堂检测背诵《登高》

  六、作业1、熟背并默写全诗。

  2、完成巩固案*题。

  评测练*

  一、情境性默写

  (1)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从高处着笔写夔州的特定环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飘泊无定的悲苦生涯。

  (2)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3)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俯仰结合,动静相映,声色并茂,对仗工整,字字精当,堪为典例。(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4)杜甫在《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用了六个意象,写出了夔州秋天萧瑟的景色。

  (5)在杜甫的《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环境描写,以猿与鸟的活动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无限悲凉。(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6)《登高》一诗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悲凉而又壮阔的景物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杜甫的《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这两方面写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声音哀怨凄惨,色彩冷艳清淡,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8)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描绘出有声有色、动静兼具的秋江图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9)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岁暮

  ①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做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交待诗人客居他乡,在岁暮之际,听到了边境发生战事的消息,看似*淡的叙述中,包含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沉重心境。

  B.颔联一个“犯”字,一个“动”字,写出了诗人听到外敌入侵后内心受到的强烈冲击,诗人心系国家百姓的那份真挚情感跃然纸上。

  C.颈联“朝廷谁请缨”一句,是杜甫对当时那些贪禄恋位、庸懦无能的文武大臣的讽刺和责问,表现了他深深的失望和愤怒。

  D.尾联先来一个设问句:“济时敢爱死?”点明心境,接着以“寂寞壮心惊”收束全诗,“寂寞”二字,旨在表现诗人此时独自客居阆州,孤单寂寞之情。

  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登高教案2

  【教学过程】

  一、由杜甫诗句导入

  有人说唐朝时李白用歌声无限放大之后,又被杜甫还原的请大家说一下所学杜甫的诗句——

  二、出示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感受诗人的情怀

  2、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下面我们积累《诗经》的相关知识

  三、初读

  Ppt出示:读

  1.一生读,他生评价,纠错

  2.齐读,要求:读准字音、句读

  四、品读

  1.师:打击对这首诗歌的感受怎样?用一个字概括出来就是——生答“悲”,师板书“悲”

  2.师:悲从何来?请大家自由朗读,找出悲的原因,从诗中找答案

  生自由朗读

  生1:3、4两句,看到秋景,想到了身世,心中所想的只有悲哀了

  师:什么样的身世?现在怎样?为何看到落叶就悲?

  生回答:命运多舛的身世,现在已经老了,此时可能重病在身

  师:再读一下!为何见到长江而悲?

  生再读

  生:因为时光飞逝,生命流逝

  师结:他看到了秋之悲,身世之悲,时光流逝之悲

  生2:1、2两句,由景及情,悲凉的景情,全是冷色调

  师:带着这种感觉读一下

  生读

  3.师:其他同学也选了这句吗?(无人回答)那大家再读一下1、2句,思考一下,这两句写了什么秋景?

  生3:“万里”让我想到了他萧瑟的身影,久久不能忘怀(鼓掌)

  师:什么身影?你抓住了哪个词?

  生:孤独的身影多病

  生4:天才的孤独的心声

  4.师:还有哪里体现了悲?从原诗中找

  生5:“艰难”句

  师:重音是突出感情,拖音也是突出感情,再读一下

  生再读

  生6:“艰难”指生活上的苦,成为老年人的悲;也是身体上的病,无法借酒浇愁的悲饱经沧桑

  师:只有一己之沧桑吗?

  生:还有国家

  师板书:家国之悲

  生齐读

  5.师小结

  Ppt出示:品

  6.师:再齐读,思考“悲”借助什么手法表现的

  师提示:看看目标

  生答:借景抒情

  配乐师朗诵,要求生再次体会诗歌悲情

  2生读,生齐读

  7.师补充杜甫晚年境遇(配乐抒情一段话)“你的命运即使像墨汁一样黑,你也坚持用……我多想遇见你,在风急天高猿啸哀的时候,为您拭去那苦涩的泪水,安慰您那颗悲痛忧伤的心”

  Ppt出示:写

  多想遇见您,

  在“风急天高猿啸哀”的时候,

  为您拭去那苦涩的泪水,

  安慰您那颗悲痛忧伤的心

  多想遇见您,

  在“ ”的时候,

  ,

  要求生仿照句式写出诗歌下节

  2生上黑板展示

  3生诵读展示

  Ppt出示:背

  师放较为悲哀的音乐,要求生站立背诵

  【评述】

  整体设计美玉含瑕

  这节课同样注重了诵读,诵读方式也较为多样化在诵读中老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感受,注意挖掘了学生在诵读中的感受体会

  同时老师特别重视了学生“听说读写”几个能力的训练,课堂最后有仿写环节,设计不错不过展示部分让两个同学上黑板书写比较浪费时间,个人不如投影再让其他学生读一读更实际一些

  老师从“景”“情”两个大的方面串起整个课堂,思路比较清晰但是诵读一开始老师就抛出一个问题:用一个字概括读诗的感受(这个字必须是“悲”)而且这个字跟老师的板书设计关系很大,所有的问题都是由这个字引申出的,没有这个字就不能形成“泪”形状的板书个人认为,这个设计比较刻意是这堂课美中不足之处

  还有,教师对文本的挖掘还不够老师在课堂最后环节播放一首比较哀伤的配乐,要求学生齐背课文个人背景的渲染太过于哀伤了我觉得唐诗悲,但仅是悲壮,却不悲伤即使如杜甫的诗,也绝不会悲伤所以这个背景的处理不太合适

登高教案3

  教学目标:

  1.理解杜甫在本诗中流露的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2.赏析本诗情景交融等手法的运用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赏析本诗情景交融的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杜甫在本诗中流露的深沉的苦痛

  教学方法:

  朗读法、品读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春意盎然、鸟语花香的春天,人们喜欢到野外去踏春,去感受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勃勃。而在秋高气爽的秋天,人们登高望远,饮酒作赋。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诗圣”杜甫一首关于“登高”的诗,诗的题目就是《登高》。

  二、诗人生*和背景介绍

  我们常说要“知人论世”,因此在感受杜甫的诗歌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下杜甫的生*和本诗的写作背景。

  (一)、杜甫生*

  杜甫是唐王朝由兴到衰的见证者。

  1.年轻的时候,曾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

  2.曾有“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羹与冷炙,处处潜悲辛”的10年忍辱和辛酸的经历

  3.曾有举家吃草度日,幼儿因饿而夭折的大悲痛

  4.一生中最重要的经历就是“安史之乱”,并因之流亡了四年

  5.曾有被叛军扣留9个月受尽侮辱的经历

  曾有从叛军营里逃出,由于直谏而被贬的经历

  6.晚年,杜甫在成都凭借很难遮风挡雨的一草堂安居,漂泊他乡11年,生活只能靠朋友的救济

  7.58岁时,客死舟中,一生坎坷

  (二)背景

  写这首诗的时候,杜甫55岁,这年秋天,诗人来到夔州的一座山上,登高望远,面对苍茫的秋景和滚滚的长江,想到自己的人生遭遇,不禁感慨万千,诗人抑制不住内心的诗意,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

  三、朗读

  1.听教者朗读

  2.自由朗读

  3.个别学生朗读

  4.听录音朗读

  5.集体朗读

  四、赏析

  在听录音的时候,我发现很多同学已经被这首诗深深地打动了。我想这不仅是因为别人朗读的好,还因为这首诗写得好。

  其实后人对这首诗的评价很高,明代胡应麟曾评此诗“古今七律第一”!现在我们一起来赏析一下这首诗。

  (一)前两联

  本诗是诗人登高之作,请大家找一找,诗人写了哪些景物?

  从这些景物中可以体会出诗人怎样的情感?为什么?

  作者又用了哪些手法?

  明确:

  1.景物:风、天、猿啸、渚、沙、鸟飞、落木、长江

  四句八景,语言凝练

  2.情感:悲凉、悲壮

  ①风急:秋气逼人,使人感到非常冷,同时使人心里感到凄凉

  ②天高:在广阔的天地间,更使人感到渺小和孤独

  ③猿啸哀:为景物蒙上了一层悲怆、凄凉的色彩

  由“*原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可知,猿声无所谓哀与不哀,只是诗人的内心哀伤,所以猿声听起来才哀伤

  ④渚清沙白:颜色上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

  ⑤鸟飞回:为何是盘旋着的鸟?

  可能因为风大,风的猛烈,其实诗人的处境与在急风中低徊盘旋的鸟是何等的相似啊!

  此诗中的鸟是一只还是一群好呢?

  都可以:一只鸟正好是诗人的化身;一群,鸟的一群正好反衬诗人的孤单

  (诗人后来在《旅夜抒怀》中有一句诗:“飘飘何所以,天地一沙鸥”!老病孤独的诗人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⑥落木萧萧下:落木即落叶。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而纷纷飘落的叶子让人感觉似乎所有的树木都进入了生命的秋季,这肃杀之景不得不使身心交瘁的诗人想到自己的处境,自己的人生也进入了秋季!由此自然感慨生命的短暂啊!

  在动荡的社会中,诗人就像这飘零的落叶,四处漂泊,而黄叶飘落,落叶归根,可是诗人却在他乡,年老了却没有回乡,这更添了一层悲凉之情!

  ⑦不尽长江滚滚来:落叶给人生命短暂之感,那么长江呢?

  这亘古如斯、日夜流淌、永不停息的江水,便给人时间无穷之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在无穷、永恒的时间前,更显得诗人的渺小!

  3.手法:情景交融、景中有情

  有声有色有形,上下联相互照应(一三山景、二四江景)

  (二)朗读

  因这些景物含有作者的情,所以我们在朗读时,需要带着情感读这些景物。

  请大家一起朗读前两联!

  (过渡)诗人的这四句诗向我们描绘一幅苍凉而壮阔的秋日图,在这幅图里我们已经感受到了作者的悲情!

  (三)后两联

  可是诗人悲什么?(请从诗歌中找一找,用笔画一画,最好在每句诗中找出两个,可以和前后左右的同学交流交流)

  1.离家多年,有家难归

  “作客”:寄居别处,漂泊他乡(区别于“做客”:访问别人,自己做客人)

  “常”:(时间上)说明诗人经常漂泊他乡,多年漂泊他乡

  “万里”:(空间上)离家万里,有家难归(交通不发达,诗人的潦倒处境)

  “悲秋”:季节上给人悲凉的感觉

  2.晚年多病,孤苦无依

  “百年”即暮年,此时诗人已经55岁

  “多病”在多年的漂泊生活中,诗人身患肺病等多种疾病

  “登台”即登高;古人登高常在九月九日重阳节,带上亲朋好友,而此时诗人却是独自一人!诗人的朋友高适、救济他的朋友严武等都已经离开人世,诗人此时孤苦一人漂泊在外!

  诗人仅为自己的身世而悲么?

  3.国事艰难,壮志难酬

  “艰难”国事艰难,或者也可以指人生艰难

  此时安史之乱已经过去四年,可是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这对于杜甫来说是一件极其悲痛的事情!

  杜甫是受儒家思想影响很深的人,忠君爱国、关心民生疾苦是他的思想的核心。年轻的时候,杜甫就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他的忠君爱国是真心实意的,骨子里的!儒士认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杜甫是无论如何穷困潦倒都要心系天下,为国家担心!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自己连住的房子都没有了,却想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接着又叹道“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他就像葵花向日一样忠于国家,心忧天下!

  俄国别林斯基说过:“任何一个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

  而杜甫就是这样的一个伟大的诗人!当他看到国家仍然动荡不安,内心是何等的悲痛啊啊!

  “苦恨”是非常恨,诗人恨什么?

  恨国家仍然动荡不安,恨自己已经人到暮年,不能为国家效力,恨自己壮志难酬啊!

  这种苦恨使自己的两鬓白发都增多了,“繁霜鬓”的“繁”即:使……增多

  4.人生潦倒,销愁无途

  “潦倒“可以指人生潦倒,可是人生潦倒又何尝不是国事艰难所赐呢!

  国难家愁一齐堆积在诗人胸中无法释怀,诗人该怎么办?

  喝酒解愁!(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但是人却“新停浊酒杯”,“新停”,刚刚停,为何呢?

  可能因病不能喝,可能因穷困潦倒,此时诗人孤苦无依,无朋友的救济,喝酒的钱都没有了。

  那么这种愁苦、悲愁排泄不了,只能郁积心头!

  (四)朗读

  因此我们朗读的时候应缓慢一点,把这种悲苦之情读出来。

  齐读!

  (五)整体小结

  1.本诗借悲秋之景抒发悲秋之情,请大家读一读,“悲秋”二字在诗中有几层含义?

  三层:季节之秋

  人生之秋

  国事之秋

  2.小结

  律诗的特点是颔联和颈联对仗,可是杜甫在本诗中却是每联都对仗,句句照应,可见杜甫诗歌写作技巧的高超,因此本诗也被称为“古今七律之冠”,但我想对杜甫诗歌的评价之所以这么高,不仅有技巧,还有情感的感人!正如本版块的标题“诗从肺腑出”!诗人所抒的情感既有身世之悲又有国事之悲,带着作者的这些悲情再来读一读品一品诗歌,诗歌将别有一番滋味:

  在苍茫的天地之间,秋风猛烈地吹向一个登上高处的孤苦老人,*的猿似乎要将诗人郁积在心头的悲凉之情全部啼啸出来,急风中的飞鸟低徊寻找着落脚点,这又多么像流浪他乡的诗人的化身啊!此时诗人郁积在心头的悲苦又像这落叶和江水一般,难排不尽,驱赶不绝,此情此景达到了交融的最高境界!而诗人又为何如此悲苦?因为国难家愁,因为诗人对国家、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3.朗读

  ①现在请大家带着对本诗的理解,再次齐读《登高》!

  ②自由朗读,争取能背诵!

  ③一齐有感情地背诵本诗!

  (六)作业

  1、收集杜甫诗歌中的名句,并把它积累起来.

  2、课外收集并赏读杜甫的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选择诗句中你最喜欢的一句,用散文话的语言描述出诗句的意境,要求不少于150

  板书:登高

  所写之景:风、天、猿啸、渚、沙、鸟飞

  落木长江悲凉

  离家多年有家难归

  所抒之情:晚年多病孤苦无依悲苦

  国事艰难壮志难酬

  人生潦倒销愁无依

登高教案4

  【教学过程】

  一、由杜甫诗句导入

  有人说唐朝时李白用歌声无限放大之后,又被杜甫还原的请大家说一下所学杜甫的诗句——

  二、出示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感受诗人的情怀

  2、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下面我们积累《诗经》的相关知识

  三、初读

  Ppt出示:读

  1.一生读,他生评价,纠错

  2.齐读,要求:读准字音、句读

  四、品读

  1.师:打击对这首诗歌的感受怎样?用一个字概括出来就是——生答“悲”,师板书“悲”

  2.师:悲从何来?请大家自由朗读,找出悲的原因,从诗中找答案

  生自由朗读

  生1:3、4两句,看到秋景,想到了身世,心中所想的只有悲哀了

  师:什么样的身世?现在怎样?为何看到落叶就悲?

  生回答:命运多舛的身世,现在已经老了,此时可能重病在身

  师:再读一下!为何见到长江而悲?

  生再读

  生:因为时光飞逝,生命流逝

  师结:他看到了秋之悲,身世之悲,时光流逝之悲

  生2:1、2两句,由景及情,悲凉的景情,全是冷色调

  师:带着这种感觉读一下

  生读

  3.师:其他同学也选了这句吗?(无人回答)那大家再读一下1、2句,思考一下,这两句写了什么秋景?

  生3:“万里”让我想到了他萧瑟的身影,久久不能忘怀(鼓掌)

  师:什么身影?你抓住了哪个词?

  生:孤独的身影多病

  生4:天才的孤独的心声

  4.师:还有哪里体现了悲?从原诗中找

  生5:“艰难”句

  师:重音是突出感情,拖音也是突出感情,再读一下

  生再读

  生6:“艰难”指生活上的苦,成为老年人的悲;也是身体上的病,无法借酒浇愁的悲饱经沧桑

  师:只有一己之沧桑吗?

  生:还有国家

  师板书:家国之悲

  生齐读

  5.师小结

  Ppt出示:品

  6.师:再齐读,思考“悲”借助什么手法表现的

  师提示:看看目标

  生答:借景抒情

  配乐师朗诵,要求生再次体会诗歌悲情

  2生读,生齐读

  7.师补充杜甫晚年境遇(配乐抒情一段话)“你的命运即使像墨汁一样黑,你也坚持用……我多想遇见你,在风急天高猿啸哀的时候,为您拭去那苦涩的泪水,安慰您那颗悲痛忧伤的心”

  Ppt出示:写多想遇见您,在“风急天高猿啸哀”的时候,

  为您拭去那苦涩的泪水,

  安慰您那颗悲痛忧伤的心。

  多想遇见您,

  在“”的时候,

  要求生仿照句式写出诗歌下节

  2生上黑板展示

  3生诵读展示

  Ppt出示:背

  师放较为悲哀的音乐,要求生站立背诵

  【评述】

  整体设计美玉含瑕

  这节课同样注重了诵读,诵读方式也较为多样化在诵读中老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感受,注意挖掘了学生在诵读中的感受体会

  同时老师特别重视了学生“听说读写”几个能力的训练,课堂最后有仿写环节,设计不错不过展示部分让两个同学上黑板书写比较浪费时间,个人不如投影再让其他学生读一读更实际一些

  老师从“景”“情”两个大的方面串起整个课堂,思路比较清晰但是诵读一开始老师就抛出一个问题:用一个字概括读诗的感受(这个字必须是“悲”)而且这个字跟老师的板书设计关系很大,所有的问题都是由这个字引申出的,没有这个字就不能形成“泪”形状的板书个人认为,这个设计比较刻意是这堂课美中不足之处

  还有,教师对文本的挖掘还不够老师在课堂最后环节播放一首比较哀伤的配乐,要求学生齐背课文个人背景的渲染太过于哀伤了我觉得唐诗悲,但仅是悲壮,却不悲伤即使如杜甫的诗,也绝不会悲伤所以这个背景的处理不太合适

登高教案5

  【教学过程】

  一、由杜甫诗句导入

  有人说唐朝时李白用歌声无限放大之后,又被杜甫还原的请大家说一下所学杜甫的诗句。

  二、出示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感受诗人的情怀

  2、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下面我们积累《诗经》的相关知识

  三、初读

  ppt出示:读

  1.一生读,他生评价,纠错

  2.齐读,要求:读准字音、句读

  四、品读

  1.师:打击对这首诗歌的感受怎样?用一个字概括出来就是——生答“悲”,师板书“悲”

  2.师:悲从何来?请大家自由朗读,找出悲的原因,从诗中找答案

  生自由朗读

  生1:3、4两句,看到秋景,想到了身世,心中所想的只有悲哀了

  师:什么样的身世?现在怎样?为何看到落叶就悲?

  生回答:命运多舛的身世,现在已经老了,此时可能重病在身

  师:再读一下!为何见到长江而悲?

  生再读

  生:因为时光飞逝,生命流逝

  师结:他看到了秋之悲,身世之悲,时光流逝之悲

  生2:1、2两句,由景及情,悲凉的景情,全是冷色调

  师:带着这种感觉读一下

  生读

  3.师:其他同学也选了这句吗?(无人回答)那大家再读一下1、2句,思考一下,这两句写了什么秋景?

  生3:“万里”让我想到了他萧瑟的身影,久久不能忘怀(鼓掌)

  师:什么身影?你抓住了哪个词?

  生:孤独的身影多病

  生4:天才的孤独的心声

  4.师:还有哪里体现了悲?从原诗中找

  生5:“艰难”句

  师:重音是突出感情,拖音也是突出感情,再读一下

  生再读

  生6:“艰难”指生活上的苦,成为老年人的悲;也是身体上的病,无法借酒浇愁的悲饱经沧桑。

  师:只有一己之沧桑吗?

  生:还有国家

  师板书:家国之悲

  生齐读

  5.师小结

  ppt出示:品

  6.师:再齐读,思考“悲”借助什么手法表现的。

  师提示:看看目标

  生答:借景抒情

  配乐师朗诵,要求生再次体会诗歌悲情。

  2生读,生齐读

  7.师补充杜甫晚年境遇(配乐抒情一段话)“你的命运即使像墨汁一样黑,你也坚持用……我多想遇见你,在风急天高猿啸哀的时候,为您拭去那苦涩的泪水,安慰您那颗悲痛忧伤的心”。

  ppt出示:写

  多想遇见您,

  在“风急天高猿啸哀”的时候,

  为您拭去那苦涩的泪水,

  安慰您那颗悲痛忧伤的心

  多想遇见您。

  要求生仿照句式写出诗歌下节

  生上黑板展示

  生诵读展示

  ppt出示:背

  师放较为悲哀的音乐,要求生站立背诵

  【评述】

  整体设计美玉含瑕

  这节课同样注重了诵读,诵读方式也较为多样化在诵读中老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感受,注意挖掘了学生在诵读中的感受体会同时老师特别重视了学生“听说读写”几个能力的训练,课堂最后有仿写环节,设计不错不过展示部分让两个同学上黑板书写比较浪费时间,个人不如投影再让其他学生读一读更实际一些老师从“景”“情”两个大的方面串起整个课堂,思路比较清晰但是诵读一开始老师就抛出一个问题:用一个字概括读诗的感受(这个字必须是“悲”)而且这个字跟老师的板书设计关系很大,所有的问题都是由这个字引申出的,没有这个字就不能形成“泪”形状的板书个人认为,这个设计比较刻意是这堂课美中不足之处。

  还有,教师对文本的挖掘还不够老师在课堂最后环节播放一首比较哀伤的配乐,要求学生齐背课文个人背景的渲染太过于哀伤了我觉得唐诗悲,但仅是悲壮,却不悲伤即使如杜甫的诗,也绝不会悲伤所以这个背景的处理不太合适。

登高教案6

  一、学*目标

  1、分析鉴赏是个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2、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3、学*杜甫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过程。

  (一)预*检查

  1、听写:

  江渚、潦倒、露从今夜白,不尽长江滚滚来。百年多病独登台。

  2、请同学口答“基础早早练”3—5题。

  (二)展示目标

  1、分析鉴赏是个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2、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3、学*杜甫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诵读

  教师范读诗歌,学生诵读。

  指导诵读方法:

  (三)讨论

  1、分小组讨论,疏通文意。请同学展示。

  2、小组分领任务,讨论下面3个问题。

  (1)思考文中写了那些意象,各有什么特点?

  (2)讨论诗歌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

  (3)诗人在诗歌中表达了什么情感?请分条列出。

  3、展示目标,各小组推举人选展示。

  4、教师点拨:

  参考材料:开首两句用工笔从细处着笔,写了六件具有代表性的景物:风、天、猿啸、渚、沙、飞鸟。每一种景物都杂这特定的环境下富有特别的意义。既有耳闻又有有目见,使人感到“悲哀”。

  三、四句从大处着眼。

  落木纷纷,可知是深秋,叶本无声,而‘萧萧’有声,其境界阔大可知了。“无边”,写出景象的壮阔,又可见秋意正深,其肃杀之气已经遍临天下了。其‘滚滚’而来的江水,是多么地一泻千里而不可阻挡啊!这两句写得境界阔大而意境深远,而气象寥廓肃杀,于苍茫之中又增添了多少的悲壮啊!

  对于颈联,直接抒发了诗人自己的“悲秋”及其种种原因,无一字虚设,无一字没有丰富的内涵。有人认为这两句八重悲哀,或九重悲哀。一重秋天本是悲哀的;二重他乡作客是可悲的;三重秋天在他乡作客尤可悲;四重经常作客更可悲;五重离家万里,又添悲一层;六重无亲无友,独自一人,焉得不悲;七重重阳佳节,不能饮酒,实是可悲;八重多病之身,如何不悲;九重年过半百,一事无事无成,悲不胜悲啊!凡此种种,把“登高”之悲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这就是杜诗的“深沉蕴藉”。

  结尾二联中的“艰难苦恨”,包含了多少时代与人生的悲辛的内容,被认为是诗歌有意露出的“马脚”,也就是所谓的“眼”。

  5、讨论:杜甫的沉郁顿挫风格。

  这是一首“拔山扛鼎”式的悲歌,曾被人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全诗写登高所览之景,雄浑苍莽;在阔大雄健的气象之中,渗透着一股勃郁之气。通篇语言凝炼,声调铿锵,气韵流转,对仗工整。抒写诗人内心郁结不舒的爱国情感和羁旅愁思,悲愤而不过分,凄苦而不消沉,在艺术上是很见功力的。

  6、小结

  请学生总结对“情景交融”的理解。

  教师点拨:情景交融,是将情感融入到景物当中,让景物具有鲜明的情感特征,情感和景物融为一体,是最常见的表现手法。

  答题格式:本诗描写了……的景物,塑造了……的意境(氛围),表达了诗人……的感情。

  四、随堂训练

  学生用5分钟的时间完成“素质日日升”,找同学回答问题。

  五、作业

  1、完成《雨霖铃》学案。

  2、《导学练》49页1—6题。


登高教案 (菁选6篇)扩展阅读


登高教案 (菁选6篇)(扩展1)

——登高教案9篇

登高教案1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诗歌,领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赏析诗歌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会杜诗蕴含的深沉忧思。

  教学重点: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赏析该诗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忧思。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师:有人对唐诗中出现出现最多的季节、词语、颜色、场景、情感等词进行过统计,分别是秋、不(无)、白、江边、孤独。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诗歌《登高》涵盖了以上所有因素。古人对这首诗的评价也非常高。明代胡应麟《诗薮》:“风急天高”一章五十六,如海底珊瑚,瘦劲难名,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然此诗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这首诗好在哪里?让我们一起来学*杜甫《登高》。师:学*诗歌之前我们先来了解本课的学*目标。生:学生齐读师:学*诗歌讲求知人论世。首先我们来了解诗人杜甫。同学们对杜甫可以说耳熟能详了,并且课下做了课前导学案,请同学们看着大屏幕填空。生:学生填空,齐答。

  二、整体感知

  1、初读,读准节奏师:请同学们出声自由朗读课文,读的时候注意读音和节奏。生:学生大声自由朗读。师:指明学生来读,读时注意读音和节奏。其他同学注意听,看其是否存在读音和节奏上的错误。生:学生纠正读音或节奏。师:教师正音并明确节奏。同学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字的读音和写法:渚(zhǔ),“潦“为多音字,潦(liáo)倒,潦(lǎo)水。同时注意“鬓”的写法,由髟加宾组成,为形声字。节奏方面,七言诗一般有四个节拍,二二一二或二二二一,不可以单看句式,要联系意义的表达。

  师:请同学们齐读该诗,读准字音和节奏。

  生:齐读

  师:请同学们默读诗歌,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提出疑难词句,小组讨论解决。

  生:该诗主要写了作者登高时的所见所感。重点疑难词有:回:回旋萧萧:模拟草木摇落的声音百年:借指晚年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繁霜鬓:像厚重白霜似的鬓发。

  师:大家再听一遍范读,感受诗歌的节奏美、情感美。

  3、再读,读出情感

  师:听完范读以后,大家能否用诗中的一个字或词,概括本首诗的感情基调?

  生:悲师:因为整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悲的,所以大家读时语气要缓慢、沉重,大家以缓慢沉重的语气齐读一遍诗歌,读出“悲”的感情。

  三、文本赏析4、品读,读准诗情师:听完大家的朗读,老师认为同学们读的感情并不到位,原因在于大家并没有深入理会作者的悲情。下面我们就深入杜甫内心,感悟其心中深沉的悲慨。师:《登高》这首诗写了作者登高时的所见所感,前两联为所见,后两联为所感。后两联直接抒发作者内心的悲慨。请同学们思考后两联写了作者的几种悲,你从那些字或词中读出的?在思考的同时,注意圈点勾画做批注。(学生思考3-5分钟,同时多媒体呈现杜甫生*及此诗的创作背景,以便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人情感。)师:请大家根据下面例子仿写,对诗人的悲进行总结概括,“诗人悲在重阳节登高,倍感思亲”。生:诗人悲在百年多病,年老又身缠重病。生:诗人悲在独登台,倍感凄凉。生:诗人悲在万里常作客,客居他乡,浓重的漂泊孤苦之感。师: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点58岁去世为止,十一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漂泊在外的第八个年头了,所以一个“常”字倍显漂泊流浪之悲感。......

  师:诗人还悲在艰难苦恨。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一是指个人的艰难,生活困顿、壮志难酬:诗人遭受物质上和精神上双重打击。二是国事艰难,连年的战争,国家一片混乱,黎民百姓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诗人自身处境艰难,还处处为国为民忧心,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品质。苦恨是指极度的悔恨,悔恨自己年事已高,无法挽救国家危难,壮志难酬,情感抒发达到了高潮。

  师总结:个人的多病、羁旅的艰辛、壮志的未酬、时代的苦难共同构成作者的悲慨,情感愈加低沉,尾联更是一字一顿,形成了情感抒发的堵塞之感,这就是老杜沉郁顿挫的诗风。古代知识分子大多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自勉,而杜甫无论穷达,都心忧天下,其思想境界之高,不愧被称为“诗圣”。

  师:用缓慢、沉重的语气读出这种为己为国的愁苦忧闷之情。

  生:齐读。

  师:把握了诗人的情感之后,同学们感情更加饱满,读出了诗歌的沉重悲慨之情,很不错。5、赏读——缘景明情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作者以悲情看到的景物会是什么样的呢。请大家朗读前两联,找出作者写了哪些景,这些景分别传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小组探究合作。

  生:风急: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急风凛冽,诗人内心更加悲凉。天高:天高阔远,在茫茫天地之间,诗人更觉自己的渺小,无限悲凉之情涌上诗人的心头。

  师:正所谓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生:猿啸哀,猿猴的叫声凄厉悲惨,更加重了诗人的悲哀之情。师:诗人当时身处夔州,境内巫峡的猿啼以凄惨闻世,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悲哀之情可见一斑。

  生:渚清沙白从色调上看,清和白是冷色调,更显环境的冷清和凄凉。诗人触景生情,自然内心也倍感凄凉。......

  生:萧萧,树叶纷纷落下,自然界已进入了秋天,诗人也是年事已高,由此感受到生命的短暂。生:长江滚滚显示出历史和时间的悠久。

  师:短暂的生命面对永恒的长江,诗人感到人生短暂而渺小,历史悠远而不可逆转,因壮志未酬而产生惆怅。

  师:前两联通过诗人登高所见,将情蕴含在景物之中,营造了一种广阔雄浑、沉郁而悲凉的意境,传达出悲秋之情、壮志未酬之感。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作手法?

  生:情景交融。师:再把这四句齐读一遍,加深对意象的理解,领悟景中之情。注意重读和语气。

  生:齐读后两联。

  师:同学们对全诗的意境和情感有了进一步的掌握,我们能否把这首诗读的更好呢?

  生:齐读

  师:这次同学们的语调更低沉哀婉、情感更加悲慨,看来已经把握了《登高》的内涵。

  6、总结:《登高》一诗写作者登高所见所感,后两联直接抒情,前两联写景,因作者以悲慨之心境观物,所以景物都染上作者的主观情绪,景中含情。达到了情与景的完美融合,整首诗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抒发了对自身和国家命运的悲慨之情。四、拓展延伸任务三:梳理杜甫晚年漂泊时期创作的有关登高的作品,找出其共同点,思考其带给我们的价值和启示。明确:

  766夔州《阁夜》

  767夔州《登高》

  767岳阳《登岳阳楼》

  769湘阴《登白马潭》

  769长沙《楼上》

  共同点:自身处境艰难,仍不忘国家和百姓。忧国忧民。启示:古人云:“无事莫登高”,登高会触及诗人内心的伤痛,晚年漂泊生活中,杜甫屡屡登高,站在时空的高处,倍感自身的渺小与虚弱,感伤时事的艰难和民生的苦难,在登高诗中展现出自己的人生追求和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担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种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正是我们当代青年所应具有的品格。我们要学*杜甫的这种品格,勇担时代重任,争做有为青年。

  五、课堂检测背诵《登高》

  六、作业1、熟背并默写全诗。

  2、完成巩固案*题。

  评测练*

  一、情境性默写

  (1)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从高处着笔写夔州的特定环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飘泊无定的悲苦生涯。

  (2)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3)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俯仰结合,动静相映,声色并茂,对仗工整,字字精当,堪为典例。(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4)杜甫在《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用了六个意象,写出了夔州秋天萧瑟的景色。

  (5)在杜甫的《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环境描写,以猿与鸟的活动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无限悲凉。(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6)《登高》一诗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悲凉而又壮阔的景物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杜甫的《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这两方面写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声音哀怨凄惨,色彩冷艳清淡,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8)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描绘出有声有色、动静兼具的秋江图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9)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岁暮

  ①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做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交待诗人客居他乡,在岁暮之际,听到了边境发生战事的消息,看似*淡的叙述中,包含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沉重心境。

  B.颔联一个“犯”字,一个“动”字,写出了诗人听到外敌入侵后内心受到的强烈冲击,诗人心系国家百姓的那份真挚情感跃然纸上。

  C.颈联“朝廷谁请缨”一句,是杜甫对当时那些贪禄恋位、庸懦无能的文武大臣的讽刺和责问,表现了他深深的失望和愤怒。

  D.尾联先来一个设问句:“济时敢爱死?”点明心境,接着以“寂寞壮心惊”收束全诗,“寂寞”二字,旨在表现诗人此时独自客居阆州,孤单寂寞之情。

  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登高教案2

  1、 题解

  杜甫诗以律诗见长,《登高》便成了杜甫的一篇最有名的七言律诗。此诗是作者在代宗大历二年(767)九月重阳节登高时所作。当时杜甫身居夔州,已经五十六岁,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重阳登高无心游赏,触景伤怀,抒发了自己的内心的感慨。

  2、 学生自读感悟

  自读全诗

  根据注脚,解读诗歌的内容与结构

  (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重在写景,以天、风、沙、渚、猿啸、鸟飞、落木、江水构图;后四句依景抒情,写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忧国伤时的感情。)

  思考情景间的联系

  感悟沉郁顿挫的美学风格。

  ——师生讨论:前四句所绘的秋景图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溶铸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是一幅凄凉的秋景图。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使顿生悲情;接着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一种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自然而生,尤其是“无边、不尽”,透出其沉郁悲凉,不仅写出了空间的广漠,更强调无处不含悲秋之气。)

  ——师生讨论:后四句的所思所感,是如何内化为整个民族的苦难与艰辛的?

  (第三联从时空着笔。由异乡飘泊到鑫病残生,“万里、百年”呼应上联的“无边、不尽”,使悲秋具体而沉痛。第四联从白发日多写到护病断饮,使人联想到潦倒不堪的根源是时世的艰难。这样,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鉴赏对仗工整的形式美。

  ——请同学以诗中的某一联为例,研讨对仗工整的形式美。

  (例句:首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对,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对仗极其工整。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全诗八句皆对,显出工整有致的形式美。)

  ——比较阅读感悟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比较,感悟两位诗人不同的风格特征。

  (两诗均以“秋景”为描写对象,但景物特点、绘景方式、抒情方式等有较大差异。)

  3、 译诗

  风猛天高猿叫声悲哀,岛清沙白鸟飞翔徘徊。

  无边的秋叶刷刷落下,没头的长江滚滚奔来。

  万里漂泊悲伤居他乡,年老多病一人登高台。

  国衰国破可恨白发增。穷困潦倒浊酒也停买。

  4、分析

  《登高》一诗情景交融,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表现了作者大气盘旋,悲凉沉郁之感。 全诗语言精炼,词约义丰。萧瑟的秋天,诗人的笔下写得有声有色。首联落笔阔大,在猎猎的秋风中,诗人登上高处,随风传入耳畔的是长啸的猿声,日中所见的是清水白沙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这两句包容了六种物象风、天、猿、渚、沙、鸟。猿鸟哀鸣,飞鸟徘徊,描绘出一幅凄清的画面。此联中“风急”二字绝妙精炼,猿哀、鸟鸣及下联的落木萧萧,长江滚滚都是由此产生。颔联诗人具体描写秋景,“落木萧萧”“长江滚滚”,状景逼真,意境雄浑绵邈。此联已成煤后人传诵的名言侍句。以上四句写景,为下文悲秋抒情作了铺垫,实际上作者已经融情入景,景中已自有情。在写景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感慨更是动人心弦,这不仅由于写了自然的萧瑟凄凉的秋,更由于诗人对人生之秋的描绘流露出强烈的感情色彩。颈联两句,十四个字包含了多层含义,详述了人生凄苦的境况,“悲秋”二字,使人深感凄怆之情。“常作客”则表明作者飘泊沦徙的生活。“丰年”指暮年,面对苍凉寥廓的秋景,诗人想到自己客居他乡、老迈多病的处境,悲凉之情顿生。“独登台”将凄清的景物和悲凉的心情结合起来,令人顿生同情。尾联含义深刻,概括了当时整个社会的现实,发现了诗人的衰叹。“艰难苦恨”导致了诗人“多病”和“繁霜鬓”的境遇。特别是因多病而断酒,诗人的悲情更难以排遣,这些都道出对时世“艰难”的不满,对自己人生之秋的悲叹。 律诗一般都是中间两联对仗,而且对得自然妥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胡应麟《诗薮》内篇五卷中赞誉它“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串,一气呵成。”还称它是唐人七律中,甚至是古今七律中第好诗。 此诗虽是一首悲歌,但它给予我们的感受不是悲凉和消沉,诗人雄俊奔放的笔势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悲壮豪迈、心胸阔大的感觉。诗的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前两联的写景并后两联的抒情张本,写秋景,物象含蓄,极富特征,特别是在颈联才点出“秋”字,表明诗人构思用字的精妙。后两联的抒情将国家的现实和诗人遭遇联系起来,感情表露得深沉、旷远,表现了杜甫高超的艺术功力。

登高教案3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4、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学*设想

  1、朗读吟诵。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画面的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

  2、情景再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的情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过再创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

  教学时数:

  一课时

  课前阅读准备

  1、杜甫的生*经历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

  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一)、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涉世不深)

  (二)、天宝五年至十四年(746-755),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但均无结果。直到天宝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小的参军之职。仕途的失意困顿和生活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贪腐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丽人行》、《兵车行》、《出塞》

  (忧国忧民)

  (三)、肃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直谏忤旨,几*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759年,对政治感到失望的杜甫辞官,于年底到达成都。组诗“三吏”、“三别。”

  (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

  (四)、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至岳阳的船上,年58岁。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村》、《登岳阳楼》

  2、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投影画面)

  (音乐起)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棗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放声高吟: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满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是的,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这位老人,走*他的生活,一起来欣赏1200多年前他为我们留下的这千古传唱的著名诗篇《登高》(投影课题)

  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再来诵读一遍!(音乐起)

  二、指导诵读

  学*诗歌重在诵读,诵读能更好地领会诗的主旨,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好地鉴赏诗歌。

  那么怎样才能诵读得更好呢?(投影诵读要领)

  1、理性的把握: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文如其人,言为心声。

  2、感性的表现:语音、语调、表情、动作、音乐

  三、赏析文本

  1、鉴赏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飞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赏析时要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

  我们不能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鸟,而且只能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这是因为我们都是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2、鉴赏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颌联只写了两种景物落木、长江。由落木,想到了树,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生命是短暂的。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应该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是互相对比着写的,也有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的生命”,指的是个人的生命。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

  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有些无可奈何。还有一种很宏大的气势。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不仅仅是无可奈何,也不是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更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规律。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

  3、赏析颈联——“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做客”和现在的“做客”不同,这里的“做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做客。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什么叫登台呢?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俗。古人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甫呢?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想想看,再这样层层叠加上去已是六层了。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百年了。

  “百年”,就是老年,拖着多病的身体,这样又是八层愁苦。

  4、赏析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苦,是什么意思?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艰难”也不仅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应该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还能举出些喝酒的例子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客也喝酒,忧也喝酒。咱们*似乎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化的感情。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

登高教案4

  【学情分析】

  这首诗是高一学生即将学*的一篇课文,他们刚从初中升入高中,过去的学*更偏于感性片段,未形成系统的知识和学*方法。高一学生注意力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记忆以有意记忆为主,能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能够初步完成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为主的过渡;思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往往会以偏概全。情绪体验较初中阶段强烈,情绪内容广泛,充满了青春的热情。教师需利用这些特点,让学生理解诗歌,体验诗情,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写作背景,学会知人论世的赏析方法。

  2、分析文中的意象,学会意象分析的赏析方法。

  3、朗读品味诗歌,着重理解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和抱负无成的怅恨。

  4、品味杜诗借景抒情的手法、音韵美的特点和沉郁顿挫的整体风格。

  二、教学重点

  1、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引导学生以分析诗句为突破口,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感受诗意之丰、诗情之深。

  2、读懂这首诗,把握律诗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全面把握这首律诗的丰富意象、深远意境、深沉情感。

  四、教学工具

  课件。

  五、教学方式

  讲授式、诵读式、提问式。

  六、教学课时

  1课时。

  七、文本分析

  诗歌背景: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重庆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夔州位于河之滨,瞿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登高》就是杜甫在夔州期间的杰作,写于767年的秋天。“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隙而起,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诗人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这一年的重阳节,杜甫约他的一个远亲吴郎来饮酒,不想吴郎因事没有来。杜甫感慨万千,独自登高排遣郁闷,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给他增添了悲哀。国家动荡、家道艰辛、个人多病、壮志未酬、好友离世(李白、高适、严武)的痛苦一时全涌上心头,写下了这首即景伤怀的七言律诗。

  《登高》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的河秋景图,抒发了诗人对时世艰难、国事衰微的忧虑及对自己暮年多病、沦落不振的感慨。诗中写到天高风急,秋气肃杀,猿啼哀啸,十分悲凉;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回翔。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奔流不尽的河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诗人万里漂泊,常年客居他乡,对此秋景,更觉伤悲;人到晚年,疾病缠身,今日独自登临高台。时世艰难,生活困苦,诗人常恨,鬓如霜白;浊酒消忧,却怎奈潦倒,以至需要停杯。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和抱负无成的怅恨,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八、教学过程

  (一)材料准备

  1、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

  (1)抓住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

  (2)领会诗人通过写景所表达的感情。

  (3)赏析诗歌的写作技巧、表现手法和语言特色。

  2、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一度任剑南节度使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他怀有远大的政治理想,24岁应试不第,漫游各地,与李白、高适等诗人往来酬唱。34岁开始在长安寓居,长达十年,却进取无门。安史之乱起,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不久又贬为华州司功参军。759年,他弃官西行,曾在西川节度使严武幕中任职,定居成都浣花溪畔。768年,携家出峡,漂泊湘、鄂一带,后死于赴郴州途中。十年长安的困守和长期的流离失所的生活,使杜甫深入接触到了人民的生活,体会到人民的情绪。所以,他的诗歌广阔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被称为“诗史”,明清文人推崇他为“诗圣”。其诗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代表作有“三吏”“三别”。著有《杜工部集》。

  (二)导入

  这节课,我们要学*杜甫的一首律诗《登高》。学*之前,先把这首诗朗读一遍,读的过程中注意几个字的读音。猿啸、渚清、霜鬓(长在脸两侧耳朵前面的头发)、潦倒、浊酒。大家看到第一个注释,这首诗选自《杜诗详注》,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天的重阳节。

  (三)走进课文

  1、解题

  (1)问:大家知不知道重阳节是哪一天?

  明确:重阳节是农历九月初九那一天,二九相重,称为“重九”。古代认为九是阳数,重九也叫“重阳”。因为这一天有登高的*俗,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2)杜甫在重阳节约他的一个远亲吴郎来饮酒,不想吴郎因事没有来,杜甫只好独自登高。登高,看见眼前的景象,有感而发,就写下了这首诗。

  2、知人论世

  (1)问:大家了解作者杜甫吗?我们一起来回想一下。

  明确: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一度任剑南节度使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广阔地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被称为“诗史”,明清文人推崇他为“诗圣”。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代表作有“三吏”“三别”(即《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著有《杜工部集》。(这些文学常识在选择题中容易出现)

  杜甫前半生怀才不遇,后半生漂泊流浪。这首诗就作于他流落夔州期间,夔州就是现在的重庆奉节县。(谈谈夔州)

  3、朗读

  杜甫一生坎坷,他漂泊期间作下的诗,必定有浓厚的情感。我们再来朗读一遍,尽量读出感觉来。

  4、鉴赏品味

  (1)《登高》这首诗,各联分别写什么?

  明确:首联、颔联写景,颈联、尾联抒情。

  (2)写了哪些景物,诗人分别用了什么词描写?

  明确:这首诗首联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颔联写了两种景物:落木、河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无边、萧萧、不尽、滚滚”来描写。

  (3)诗歌中的景物被用来寄托主观情思而称为意象,那么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强调表达效果)

  ①风急──秋天的急风凛冽。

  我们学过的诗词有很多写到风的,比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潜入夜”得悄悄的,细无声。“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和煦温暖,让万物复苏。

  问:而秋风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

  明确:萧瑟、凄冷、凛冽。

  “风急”表示风刚烈、强劲而有力,富有动态,更渲染了一种萧瑟的氛围。试想一下,如果换成“风大”,似乎就没有这种效果。

  ②天高──形容天高阔远。

  如果是我们的同学站在那里,在茫茫天地间,会觉得自己特别的渺小而孤单。如果说风是动景,天就是静景了。

  ③猿啸哀──猿的啼叫是哀伤的。

  同学们去过三峡吗?听过猿猴的叫声吗?那是一种类似婴儿哭泣的声音,非常哀伤。咱们初中学过郦道元的《三峡》:“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听到猿叫便落泪沾湿了衣裳。杜甫听到猿啼,也觉得悲哀。这个哀字,奠定了感情基调。猿啼,这是从声音方面来写的。

  ④渚清沙白——“清”“白”两种色彩。

  问:从色调上来看是冷色调还是暖色调?

  明确:冷色调。

  问:该色调给人的感觉是兴奋欢快的,还是冷清寂寥的?

  明确:冷清寂寥凄凉的感觉。我们过年的时候,特别是北方,要剪窗花、贴春联。用的是什么颜色的纸呢?(红色)想象一下,如果换成黑色和白色,喜庆的感觉会顿失。

  ⑤鸟飞回──鸟儿飞舞盘旋。

  问:这只鸟为何要盘旋呢?

  明确:可能找不到食物,可能是找不到家,可能是与鸟群失散了。总之,它是一只彷徨、孤独失意的鸟。这是动态的景象。

  ⑥落木──绵延万里,广阔无边,萧萧而落。

  ⑦河──没有尽头,汹涌奔腾。尽显壮阔苍茫之感,是动景。

  落木和河形成了一组对比。叶枯而落,生命易逝,形容人的生命短暂;河不尽,宇宙无穷,更反衬出生命的短暂。

  (4)大家有没有从这些景物中,体会到诗人的情感。这里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

  用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手法。抒情是诗歌的表现手法之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诗歌的抒情手法,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蜀道难》开头,“噫吁嚱,危乎高哉!”就是直接抒情。借景抒情属于间接抒情。这里有声有色、动静结合地刻画景物,构成一整幅生动的画面。

  风急天高,秋气肃杀,猿啼哀啸,十分悲凉;清清小渚,白白沙岸,鸟儿在低空回翔;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奔流不尽的河,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诗人面对这样一幅景象,感叹长年漂泊的生涯何时才是尽头?生命苦短,自己壮志难酬。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55岁,也就是他去世的前三年,何其悲哀呀。

  补充材料:

  诗人24岁考科举没考上,漫游各地,与李白、高适等诗人往来酬唱。34岁开始住在长安,长达十年,但是进取无门。在唐朝想做官,除了考科举,还可以写文章打响自己的名声,受达官贵人的赏识而被引荐入朝。李白就是常跟官员来往,吟诗喝酒,提高了知名度,被玄宗召入朝廷。杜甫就没这样的运气,当时的宰相李林甫最痛恨文人和艺术家,因为这些人会任意批评朝政,对他们不利。几次使坏,阻碍优秀文人入朝。杜甫就是其中一个受害者。玄宗晚年昏庸,受李林甫的蒙蔽,很多事都不知道。

  安史乱起,诗人被叛军所俘,获救后做过官,之后又被贬。杜甫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我不干了”,弃官不做,流亡颠沛,进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后来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重庆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58岁的时候结束了孤苦、漂泊的生活,病死于赴郴(chēn)州途中。

  5、朗读

  (1)大家把前两联再读一遍。

  (2)范读与朗读。

  开头我们说了,这是一首律诗。《登高》全诗运用对仗(对偶),比如,“风急天高”对“渚清沙白”,“猿啸哀”对“鸟飞回”,“无边”对“不尽”……读起来富有节奏感。而且首联第一句强劲有力,要读得高亢激昂,第二句回环婉转。颔联的“无边落木”和“不尽河”要一气读出,体现无边无际之感。师范读后学生朗读。

  6、把握感情

  (1)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颈联、尾联。(结合注释)

  明确:诗人万里漂泊,常年客居他乡,对此秋景,更觉伤悲;到了晚年,百病缠身,今日独自登临高台。国家动荡、生活困苦,厚重的鬓发霜白;浊酒消忧,却因衰颓、多病需要停杯戒酒。

  (2)我们已经知道,颈联、尾联抒情。大家找到了哪些带有感情色彩的关键词?

  明确:“悲、常、多、独、艰难、苦恨、潦倒”。(合理即可)

  (3)从这些关键词,你能体会到怎样的情感?结合前两联的分析和诗歌背景来思考。

  明确:这两联或者说整首诗的感情全集中在这个“悲”字上。为了更好的理解,我们看到“研讨与练*”第三大题:宋代罗大经指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联诗含有八层意思,你能读出几层来?

  明确:罗大经指出诗中“八意”,即八大可悲。我们知道它可悲,但不知道竟有八大可悲之处,我们一起来数数。离家万里,一可悲;时逢萧瑟的秋天,二可悲;他乡作客,三可悲;常年他乡作客,四可悲;年已迟暮,一事无成,五可悲;百病缠身,六可悲;亲朋亡散,无人作伴,七可悲;登高远望,徒惹忧愁,八可悲。“万里”和“百年”从空间和时间上把“悲”无限地延伸开来。

  国家动荡,家破人亡,极度痛心遗憾。“苦”是很、极的意思,“恨”不是仇恨,是遗憾的意思。愁得两鬓都是厚重的白发。诗人衰退失意,百病缠身,才不得不戒了酒。

  问:为何是“新停”,而不早早戒酒?(病多并非一日爆发,何不为了健康早点戒酒?)

  明确:借酒消愁,有太多的悲哀需要消解,怎戒得了酒。

  “浊酒”是未经过滤的酒,口感不如清酒,档次比较低。更衬托出杜甫凄凉的晚景。“艰难”“苦恨”又“潦倒”,这几个词连用,仿佛是诗人的惆怅无法一次说清,连连感叹才能表达出无限的凄苦,真是悲到了极点。

  7、反复朗读

  (1)有感情地把颈联和尾联朗读一遍。

  (2)师范读。

  “悲”“常”“病”“独”这些带有强烈感情的字要重读以示沉重。尾联要慢读,读出自怜的悲哀。

  8、小结

  本来为了过重阳节,兴意盎然地登高望远,却*白无故地惹恨添愁。“悲”字是全诗的诗眼。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首诗里,有时候会有一句非常关键的话或关键字,联系全篇脉络或揭示主旨,这就是诗眼。这首诗处处都在体现着“悲”。

  这首诗首联、颔联写景,颈联、尾联直接抒情。百感交集的心情尽展无遗,国运衰微、壮志难酬、漂泊无依,含无限深沉、凄凉意于言外。

  9、诵读

  这首诗很短。学到现在,我相信很多同学已经能背诵了。我们把书合上,试着背一遍。

  九、课后作业

  1、背诵《登高》。

  2、完成练*册上《杜甫诗三首》一课的*题。

登高教案5

  【学情分析】

  这首诗是高一学生即将学*的一篇课文,他们刚从初中升入高中,过去的学*更偏于感性片段,未形成系统的知识和学*方法。高一学生注意力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记忆以有意记忆为主,能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能够初步完成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为主的过渡;思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往往会以偏概全。情绪体验较初中阶段强烈,情绪内容广泛,充满了青春的热情。教师需利用这些特点,让学生理解诗歌,体验诗情,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写作背景,学会知人论世的赏析方法。

  2、分析文中的意象,学会意象分析的赏析方法。

  3、朗读品味诗歌,着重理解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和抱负无成的怅恨。

  4、品味杜诗借景抒情的手法、音韵美的特点和沉郁顿挫的整体风格。

  二、教学重点

  1、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引导学生以分析诗句为突破口,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感受诗意之丰、诗情之深。

  2、读懂这首诗,把握律诗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全面把握这首律诗的丰富意象、深远意境、深沉情感。

  四、教学工具

  课件。

  五、教学方式

  讲授式、诵读式、提问式。

  六、教学课时

  1课时。

  七、文本分析

  诗歌背景: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重庆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夔州位于河之滨,瞿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登高》就是杜甫在夔州期间的杰作,写于767年的秋天。“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隙而起,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诗人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这一年的重阳节,杜甫约他的一个远亲吴郎来饮酒,不想吴郎因事没有来。杜甫感慨万千,独自登高排遣郁闷,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给他增添了悲哀。国家动荡、家道艰辛、个人多病、壮志未酬、好友离世(李白、高适、严武)的痛苦一时全涌上心头,写下了这首即景伤怀的七言律诗。

  《登高》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的河秋景图,抒发了诗人对时世艰难、国事衰微的忧虑及对自己暮年多病、沦落不振的感慨。诗中写到天高风急,秋气肃杀,猿啼哀啸,十分悲凉;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回翔。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奔流不尽的河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诗人万里漂泊,常年客居他乡,对此秋景,更觉伤悲;人到晚年,疾病缠身,今日独自登临高台。时世艰难,生活困苦,诗人常恨,鬓如霜白;浊酒消忧,却怎奈潦倒,以至需要停杯。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和抱负无成的怅恨,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八、教学过程

  (一)材料准备

  1、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

  (1)抓住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

  (2)领会诗人通过写景所表达的感情。

  (3)赏析诗歌的写作技巧、表现手法和语言特色。

  2、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一度任剑南节度使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他怀有远大的政治理想,24岁应试不第,漫游各地,与李白、高适等诗人往来酬唱。34岁开始在长安寓居,长达十年,却进取无门。安史之乱起,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不久又贬为华州司功参军。759年,他弃官西行,曾在西川节度使严武幕中任职,定居成都浣花溪畔。768年,携家出峡,漂泊湘、鄂一带,后死于赴郴州途中。十年长安的困守和长期的流离失所的生活,使杜甫深入接触到了人民的生活,体会到人民的情绪。所以,他的诗歌广阔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被称为“诗史”,明清文人推崇他为“诗圣”。其诗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代表作有“三吏”“三别”。著有《杜工部集》。

  (二)导入

  这节课,我们要学*杜甫的一首律诗《登高》。学*之前,先把这首诗朗读一遍,读的过程中注意几个字的读音。猿啸、渚清、霜鬓(长在脸两侧耳朵前面的头发)、潦倒、浊酒。大家看到第一个注释,这首诗选自《杜诗详注》,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天的重阳节。

  (三)走进课文

  1、解题

  (1)问:大家知不知道重阳节是哪一天?

  明确:重阳节是农历九月初九那一天,二九相重,称为“重九”。古代认为九是阳数,重九也叫“重阳”。因为这一天有登高的*俗,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2)杜甫在重阳节约他的一个远亲吴郎来饮酒,不想吴郎因事没有来,杜甫只好独自登高。登高,看见眼前的景象,有感而发,就写下了这首诗。

  2、知人论世

  (1)问:大家了解作者杜甫吗?我们一起来回想一下。

  明确: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一度任剑南节度使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广阔地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被称为“诗史”,明清文人推崇他为“诗圣”。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代表作有“三吏”“三别”(即《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著有《杜工部集》。(这些文学常识在选择题中容易出现)

  杜甫前半生怀才不遇,后半生漂泊流浪。这首诗就作于他流落夔州期间,夔州就是现在的重庆奉节县。(谈谈夔州)

  3、朗读

  杜甫一生坎坷,他漂泊期间作下的诗,必定有浓厚的情感。我们再来朗读一遍,尽量读出感觉来。

  4、鉴赏品味

  (1)《登高》这首诗,各联分别写什么?

  明确:首联、颔联写景,颈联、尾联抒情。

  (2)写了哪些景物,诗人分别用了什么词描写?

  明确:这首诗首联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颔联写了两种景物:落木、河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无边、萧萧、不尽、滚滚”来描写。

  (3)诗歌中的景物被用来寄托主观情思而称为意象,那么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强调表达效果)

  ①风急──秋天的急风凛冽。

  我们学过的诗词有很多写到风的,比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潜入夜”得悄悄的,细无声。“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和煦温暖,让万物复苏。

  问:而秋风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

  明确:萧瑟、凄冷、凛冽。

  “风急”表示风刚烈、强劲而有力,富有动态,更渲染了一种萧瑟的氛围。试想一下,如果换成“风大”,似乎就没有这种效果。

  ②天高──形容天高阔远。

  如果是我们的同学站在那里,在茫茫天地间,会觉得自己特别的渺小而孤单。如果说风是动景,天就是静景了。

  ③猿啸哀──猿的啼叫是哀伤的。

  同学们去过三峡吗?听过猿猴的叫声吗?那是一种类似婴儿哭泣的声音,非常哀伤。咱们初中学过郦道元的《三峡》:“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听到猿叫便落泪沾湿了衣裳。杜甫听到猿啼,也觉得悲哀。这个哀字,奠定了感情基调。猿啼,这是从声音方面来写的。

  ④渚清沙白——“清”“白”两种色彩。

  问:从色调上来看是冷色调还是暖色调?

  明确:冷色调。

  问:该色调给人的感觉是兴奋欢快的,还是冷清寂寥的?

  明确:冷清寂寥凄凉的感觉。我们过年的时候,特别是北方,要剪窗花、贴春联。用的是什么颜色的纸呢?(红色)想象一下,如果换成黑色和白色,喜庆的感觉会顿失。

  ⑤鸟飞回──鸟儿飞舞盘旋。

  问:这只鸟为何要盘旋呢?

  明确:可能找不到食物,可能是找不到家,可能是与鸟群失散了。总之,它是一只彷徨、孤独失意的鸟。这是动态的景象。

  ⑥落木──绵延万里,广阔无边,萧萧而落。

  ⑦河──没有尽头,汹涌奔腾。尽显壮阔苍茫之感,是动景。

  落木和河形成了一组对比。叶枯而落,生命易逝,形容人的生命短暂;河不尽,宇宙无穷,更反衬出生命的短暂。

  (4)大家有没有从这些景物中,体会到诗人的情感。这里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

  用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手法。抒情是诗歌的表现手法之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诗歌的抒情手法,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蜀道难》开头,“噫吁嚱,危乎高哉!”就是直接抒情。借景抒情属于间接抒情。这里有声有色、动静结合地刻画景物,构成一整幅生动的画面。

  风急天高,秋气肃杀,猿啼哀啸,十分悲凉;清清小渚,白白沙岸,鸟儿在低空回翔;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奔流不尽的河,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诗人面对这样一幅景象,感叹长年漂泊的生涯何时才是尽头?生命苦短,自己壮志难酬。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55岁,也就是他去世的前三年,何其悲哀呀。

  补充材料:

  诗人24岁考科举没考上,漫游各地,与李白、高适等诗人往来酬唱。34岁开始住在长安,长达十年,但是进取无门。在唐朝想做官,除了考科举,还可以写文章打响自己的名声,受达官贵人的'赏识而被引荐入朝。李白就是常跟官员来往,吟诗喝酒,提高了知名度,被玄宗召入朝廷。杜甫就没这样的运气,当时的宰相李林甫最痛恨文人和艺术家,因为这些人会任意批评朝政,对他们不利。几次使坏,阻碍优秀文人入朝。杜甫就是其中一个受害者。玄宗晚年昏庸,受李林甫的蒙蔽,很多事都不知道。

  安史乱起,诗人被叛军所俘,获救后做过官,之后又被贬。杜甫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我不干了”,弃官不做,流亡颠沛,进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后来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重庆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58岁的时候结束了孤苦、漂泊的生活,病死于赴郴(chēn)州途中。

  5、朗读

  (1)大家把前两联再读一遍。

  (2)范读与朗读。

  开头我们说了,这是一首律诗。《登高》全诗运用对仗(对偶),比如,“风急天高”对“渚清沙白”,“猿啸哀”对“鸟飞回”,“无边”对“不尽”……读起来富有节奏感。而且首联第一句强劲有力,要读得高亢激昂,第二句回环婉转。颔联的“无边落木”和“不尽河”要一气读出,体现无边无际之感。师范读后学生朗读。

  6、把握感情

  (1)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颈联、尾联。(结合注释)

  明确:诗人万里漂泊,常年客居他乡,对此秋景,更觉伤悲;到了晚年,百病缠身,今日独自登临高台。国家动荡、生活困苦,厚重的鬓发霜白;浊酒消忧,却因衰颓、多病需要停杯戒酒。

  (2)我们已经知道,颈联、尾联抒情。大家找到了哪些带有感情色彩的关键词?

  明确:“悲、常、多、独、艰难、苦恨、潦倒”。(合理即可)

  (3)从这些关键词,你能体会到怎样的情感?结合前两联的分析和诗歌背景来思考。

  明确:这两联或者说整首诗的感情全集中在这个“悲”字上。为了更好的理解,我们看到“研讨与练*”第三大题:宋代罗大经指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联诗含有八层意思,你能读出几层来?

  明确:罗大经指出诗中“八意”,即八大可悲。我们知道它可悲,但不知道竟有八大可悲之处,我们一起来数数。离家万里,一可悲;时逢萧瑟的秋天,二可悲;他乡作客,三可悲;常年他乡作客,四可悲;年已迟暮,一事无成,五可悲;百病缠身,六可悲;亲朋亡散,无人作伴,七可悲;登高远望,徒惹忧愁,八可悲。“万里”和“百年”从空间和时间上把“悲”无限地延伸开来。

  国家动荡,家破人亡,极度痛心遗憾。“苦”是很、极的意思,“恨”不是仇恨,是遗憾的意思。愁得两鬓都是厚重的白发。诗人衰退失意,百病缠身,才不得不戒了酒。

  问:为何是“新停”,而不早早戒酒?(病多并非一日爆发,何不为了健康早点戒酒?)

  明确:借酒消愁,有太多的悲哀需要消解,怎戒得了酒。

  “浊酒”是未经过滤的酒,口感不如清酒,档次比较低。更衬托出杜甫凄凉的晚景。“艰难”“苦恨”又“潦倒”,这几个词连用,仿佛是诗人的惆怅无法一次说清,连连感叹才能表达出无限的凄苦,真是悲到了极点。

  7、反复朗读

  (1)有感情地把颈联和尾联朗读一遍。

  (2)师范读。

  “悲”“常”“病”“独”这些带有强烈感情的字要重读以示沉重。尾联要慢读,读出自怜的悲哀。

  8、小结

  本来为了过重阳节,兴意盎然地登高望远,却*白无故地惹恨添愁。“悲”字是全诗的诗眼。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首诗里,有时候会有一句非常关键的话或关键字,联系全篇脉络或揭示主旨,这就是诗眼。这首诗处处都在体现着“悲”。

  这首诗首联、颔联写景,颈联、尾联直接抒情。百感交集的心情尽展无遗,国运衰微、壮志难酬、漂泊无依,含无限深沉、凄凉意于言外。

  9、诵读

  这首诗很短。学到现在,我相信很多同学已经能背诵了。我们把书合上,试着背一遍。

  九、课后作业

  1、背诵《登高》。

  2、完成练*册上《杜甫诗三首》一课的*题。

登高教案6

  知识目标

  学*《登高》了解咏怀诗情景交融的特点。

  学*《蜀相》了解咏史诗借古伤今的特点。

  能力目标

  通过参照对比,学会鉴赏作品,进而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情意目标

  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操和对理想境界追求的精神。

  教学设想

  1.通过比较、涵咏,赏读结合,揣摩诗歌的丰富意蕴,体会诗人的风格特征。

  2.点拨、讨论、讲析相互结合,积极调动学生参与意识。

  3.拟采用屏幕投影的方式,准备与诗歌内容相*的风景图片及相关的诗词、资料,达到形象、直观的效果,并扩大课堂的容量。

  4.教学用时:一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学会涵咏鉴赏诗歌,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品位。

  2.难点:理解杜甫,真正领会诗人博大的胸襟、体会出诗中郁勃的情势。

  教学过程设计

  步骤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诵读感知

  觅得诗趣

  【投影】课前投影杜甫肖像,配乐。

  【提问】知道他是谁?熟悉他的诗吗?请几位同学读一句你最喜爱的杜甫写的诗。

登高教案7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沈的苦痛与忧思。

  学*设想

  1、朗读吟诵。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画面的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

  2、情景再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的情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过再创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

  3、加强背诵指导。

  4、学以致用,进行诗歌创作练*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新课导入:(投影画面)

  大家都喜欢听故事吧?

  (音乐起)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长江边上的夔州,江流奔涌,秋风萧瑟,万木凋零,凄冷的风中,一只孤鸟在高空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衣衫褴褛,步履蹒跚的老人朝山上走去。这位老人,曾经豪情万丈,志在报国,曾经渴望“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他无论穷达,都不忘兼济天下。然而苍天弄人,他一生数起数落,郁郁不得志。重阳节,本是登高祈寿家人团聚的节日,而年过半百,满身疾病,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的他却面对处在战乱之中的国家,面对万里之遥的故乡,面对漫天飘洒的落叶,面对滚滚翻腾的江水,不禁百感交集,放声高吟: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满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是的,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这位老人,走*他的生活,一起来欣赏1200多年前他为我们留下的这千古传唱的著名诗篇《登高》(投影课题)

  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再来诵读一遍!(音乐起)

  指导诵读

  学*诗歌重在诵读,诵读能更好地领会诗的主旨,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好地鉴赏诗歌。

  那么怎样才能诵读得更好呢?(投影诵读要领)

  1、理性的把握: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文如其人,言为心声。

  2、感性的表现:语音、语调、表情、动作、音乐

  为了更好地诵读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作者,然后具体分析一下这首诗。

  谁能介绍一下杜甫的生*经历?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

  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一、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二、天宝五年至十四年,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但均无结果。直到天宝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小的参军之职。仕途的失意困顿和生活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

  三、肃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直谏忤旨,几*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759年,对政治感到失望的杜甫辞官,于年底到达成都。

  四、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时间

  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至岳阳的船上,年58岁。

  写作背景:

  杜甫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仍是一片混乱。在这种情势下,他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在“何日是归年”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时代的艰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他为了排遣郁闷抱病登台。

  分析鉴赏:

  有人认为杜甫的《登高》是“古今七律之冠”,那么,它在艺术表现方面有什么独到之处?(大家讨论)

  分析:从艺术表现角度上看,本篇的独到之处至少有如下两点:

  一是对偶工稳,音调铿锵,琅琅上口。全诗八句皆对。诗一开头就以对仗领起,对得自然、工整,尾联两句的对偶一般两种看法,一种认为“苦”做甚,极讲,诗副词,与对句的“新”正好相对,“繁”和“霜”是使动用法;一种认为尾联属宽对,只“苦恨”与“新停“不对。这种结构上井然有序的排列,不仅符合于美学上的所谓均齐,给人以一种神清目爽整饰对称的美感,而且使全诗曲折顿挫,在抑扬有致的韵调中,表达出诗人需要抒发的感情。

  同时诗中又多用双声迭字,旋律优美,音节和谐,大大加强了诗的音乐美。如尾联“艰难苦恨”四字,在句法上是并列结构,在声调上却具有抑扬顿挫四声的特色,读时应一字一顿;“潦倒”“新停”为双声迭韵,在声调上又有“上”“*”之分,故音节显得特别铿锵嘹亮,读时应两字一顿。“繁霜鬓”对“浊酒杯”,其声调的妙用,也在所谓“抑扬抗坠之间”。读者密咏恬吟,就能在深沉重浊的韵调之中,体味出诗人颠沛流离的痛苦心情。

  二是情景交融,笔法错综变化却又相互照应。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落笔的角度虽然不同,但都围绕着诗的中心——“悲秋”。在写景之中,又有声(风声猿啼声)有色(沙白渚清),有动(鸟飞叶落)有静(沙渚),有局部景(首联),有整体景(颔联)。而且一三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山景;二四两句相承接,都是写江景。

  在抒情上,颈联的“万里”与“百年”又与颔联的“无边”与“不尽”相互应,从时空两处着笔,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生;尾联从白发日多,因病停杯,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而且五、七两句相承接,都是写悲苦;六、八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多病。因“悲秋”而勾引起“苦恨”,因“多病”而造成“停杯”,在诗的内容上又是互相紧密联系的。全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中间虽有如此丰富的内容,如此复杂的感情,但笔势却一气直下,造成了一个既有变化又和谐统一的艺术整体。

  宋人罗大经评论此诗颈联曰: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又可见其笔法之凝练。

  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来诵读此诗。

  指名背诵。

  学以致用:

  律诗,我们从小至今也学了很多首了,从理论上我们对诗歌的写法也做了分析指导,那么下面我们就该牛刀小试一下了吧!

  自行创作律诗一首,题目自拟,内容不限。要力求符合律诗的*仄押韵、起承转合,要求格调清新向上,不做无病**。

  布置作业:

  1、背诵《登高》

  2、修改自行创作的律诗。

登高教案8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沉郁顿挫的艺术特点。

  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重难点】

  1、背诵全诗。

  2、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1、 题解

  [导语设计]

  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棗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诗人简介]

  (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

  [背景简介]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2、 学生自读感悟

  自读全诗

  悟主旨

  根据注脚,解读诗歌的内容与结构

  (问题,本文写了哪些意象?和哪些内容 ?)

  (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重在写景,以天、风、沙、渚、猿啸、鸟飞、落木、江水构图;后四句依景抒情,

  写诗人

  (揭示了哪些情感主旨?)

  个人 长年飘泊 常作客

  老病孤愁 繁霜鬓 、停洒杯,独登台

  国家 忧国伤时 艰难苦恨

  壮志难酬 繁霜鬓、落木萧萧下,长江滚来

  韶光易逝

  品意境

  思考情景间的联系

  感悟沉郁顿挫的美学风格。

  1、师生讨论:前四句所绘的秋景图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

  (是一幅凄凉的秋景图。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

  2、溶铸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和意境?

  A体会“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意境

  意境 : 凄凉,凄清、

  高远,广阔

  情感 :“猿啸哀”之声,使顿生悲情, 悲伤

  B体会“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接 “落木萧萧”“长江滚滚”,

  意境:雄浑,壮阔,辽远、

  沉郁,悲凉,绵邈

  情感:着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一种韶光易逝、壮志难酬、忧国伤时的感怆

  ——师生讨论:后四句的所思所感,是如何内化为整个民族的苦难与艰辛的?

  (第三联从时空着笔。由异乡飘泊到鑫病残生,“万里、百年”呼应上联的“无边、不尽”,使悲秋具体而沉痛。第四联从白发日多写到护病断饮,使人联想到潦倒不堪的根源是时世的艰难。这样,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鉴赏对仗工整的形式美。

  C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十四个字包含了多层含义,详述了人生凄苦的境况,“悲秋”二字,使人深感凄怆之情。“常作客”则表明作者飘泊沦徙的生活。“丰年”指暮年,面对苍凉寥廓的秋景,诗人想到自己客居他乡、老迈多病的处境,悲凉之情顿生。“独登台”将凄清的景物和悲凉的心情结合起来,令人顿生同情。尾联含义深刻,概括了当时整个社会的现实,

  意境:苍凉寥廓

  情感:长年飘泊、老病孤愁

  品艺术

  A对仗工整

  ——请同学以诗中的某一联为例,研讨对仗工整的形式美。(先读体会文章的意韵美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例句:首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对,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对仗极其工整。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全诗八句皆对,显出工整有致的形式美。)

  ——比较阅读感悟与王维的《山居秋暝》比较,感悟两位诗人不同的风格特征。

  (两诗均以“秋景”为描写对象,但景物特点、绘景方式、抒情方式等有较大差异。)

  B情景交融

  A上四句写景,为下文悲秋抒情作了铺垫, 情景交融。

  B诗人想到自己客居他乡、老迈多病的处境,悲凉之情顿生。

  “独登台”将凄清的景物和悲凉的心情结合起来,令人顿生同情。

  C尾联含义深刻,概括了当时整个社会的现实,发现了诗人的衰叹。

  “艰难苦恨”导致了诗人“多病”和“繁霜鬓”的境遇。特别是因多病而断酒,诗人的悲情更难以排遣,这些都道出对时世“艰难”不满,对自己人生之秋的悲叹。

  总结:

  诗人雄俊奔放的笔势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悲壮豪迈、心胸阔大的感觉

  情感蕴藏:

  首联哀婉孤独

  颔联沉郁高昂

  颈联愁苦沉痛

  尾联忧愤无奈

  探问题

  a、杜甫为人何爱特爱喝酒,

  答: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

  杜甫客也喝酒,忧也喝酒。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化的感情。而此时是重阳节,按*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

  b、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

  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

  壮志难酬,

  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艰难”也不仅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应该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处境悲凉,年老多病,漂泊无依

登高教案9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教学目标:

  1、直观把握杜甫七言律诗的形式美;

  2、品味诗歌意象的情感内涵;

  3、感受杜甫的诗圣情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代诗人中谁被誉为“诗圣”?——杜甫

  哪位诗人被梁启超先生称为“情圣”?——杜甫

  这并不是说杜甫在谈情说爱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而是说杜甫在诗歌中表现的情感非常博大深沉。

  (PPT展示:“杜工部被后人上他徽号叫做‘诗圣’。诗怎么样才算‘圣’,标准很难确定,我们也不必轻轻附和。我以为工部最少可以当得起情圣的徽号。因为他的情感的内容,是极丰富的,极真实的,极深刻的。他表情的方法又极熟练,能鞭辟到最深处,能将他全部完全反映不走样子,能象电气一般,一振一荡的打到别人的心弦上,*文学界写情圣手,没有人比得上他,所以我叫他做情圣。”——梁启超《情圣杜甫》)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登高》一向被认为是杜甫写得最好的一首七言律诗。向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明代的胡应麟认为它是“古今七言律第一”,胡应麟肯定有他充足的理由。我们今天就通过《登高》这首最好的杜诗来看看杜甫是如何当得上“诗圣”、“情圣”的徽号的。

  二、整体感知

  听名家朗诵。

  全班齐读(指导朗读,语速要慢,读出那种苍凉悠远的情韵)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流落夔州时所写,此时家国破碎,身世飘零,但杜甫是一个用生命来作诗的人,他对自己写诗的要求非常严格,晚年尤其如此,“晚节渐于诗律细”“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直至炉火纯青,登峰造极之境。

  《登高》这首诗在语言形式上的追求已经达到一种极致。大家可以回忆一下七言律诗的体式,除要求*仄合律、句末押韵外,最重要的形式特点就是要求对仗。首联、尾联不作要求,中间两联必须对仗。杜甫这首诗符合要求吗?

  太符合了。不仅颔联、颈联对仗,整首诗都对仗,非常地工整。即以首联为例:“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不仅上下句对得极其严格工整,还有当句对,就是一句之中也有对偶,像“风急”对“天高”,“渚清”对“沙白”。且从写景来看,一写天,一写地,这也是一种“对”,像这样的诗就是把对仗这种功能发挥到了极致。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它没有板滞之感,非常地流畅自然,不见刻意为之的痕迹。

  从写诗的技巧上来看,《登高》的形式之完美,完全能使杜甫称得上是“诗圣”,写诗的圣手。

  引申: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从总体的结构上看,本诗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但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我们就具体来看看它的意象营造。

  二、品味意象

  意象,即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寓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找出意象:风、天、猿、渚、沙、鸟

  这些一项构成一幅宏阔的长江秋景图。大家仔细体会体会,笼罩在秋景之上的是一种什么情感?——悲凉

  哪个字是关键?——“哀”,猿啸声给人的感觉总是凄厉悲凉。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但是不是一味地悲凉呢?不是。这两句一句写天,一句写地,推开一个异常广阔的视域。由于境界开阔,拓展人的心胸,就使得秋意浓郁的萧瑟悲凉变成一种悲壮,这说明杜甫写景是大手笔,给人一种很强的力度感,很刚劲,这也是诗圣本色。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意象:落木、长江

  “落木”给人一种生命凋零的感觉,杜甫在写他的暮年多病,生命力衰颓。

  “萧萧”、“滚滚”一写声响,一写动态,使人如闻风吹木叶的窸窣之声,如见长江的波涛翻滚之状。它们与“无边”、“不尽”两个拓展时空的词语搭配,创构出一个宏大、苍凉、悲壮、指向无限的意境。

  结合首联和颔联来看,首联14字中包含6种意象,意象密集,节奏急峭,而随之而来的颔联却只有落木、长江两个意象,这一密一疏,既显示了句法的变化,又为第三联的抒情做好了准备。

  这里我要讲一讲*人的宇宙意识,以及宇宙意识在诗歌中的表现。

  “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宇”就是整个空间,“宙”就是整个时间,“宇宙”就是整个时空及其包含的一切。

  我要引入“时空对”这个概念。顾名思义,时空对就是时间与空间相对组成一联。杜甫惯用时间与空间来组织对仗,《登高》表现得最为明显。颔联上句写无边落木,是写空间的,下句写不尽长江,看似也是写空间,实际上这句诗中包含的是时间意识、历史意识,因为在*古典诗歌中“流水”的意象正是时间的象征。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把有限的个人放到无尽的时空中,写出了人面对“无限”时所产生的苍茫感受,凸显了渺小的个人在宇宙中的处境,此真可与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宇宙境界相媲美。

  其他举例:

  乾坤万里眼,时序百年心。

  长为万里客,有愧百年身。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不难看出杜甫是在有意表达他的宇宙意识。这样的宇宙意识使杜诗整体上境界广阔,内涵深远。

  三、体悟情感

  一二联是寓情于景,三四两联则是直抒胸臆。当然,这种直抒胸臆也是在前两联营造的大背景、大境界中所抒发的深沉复杂之情。

  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这一联是明显的“时空对”,上句以“万里”显空阔,写流落天涯之远,下句用“百年”尽一生,写暮年身体多病。“万里”、“百年”都是写自己面对“无限”的无奈与痛楚,饱含身世之悲与家国之思。

  万里——远离京城,眷念朝廷;

  常作客——漂泊无定;

  百年多病——年老体衰多病;

  独登台——羁旅孤独。

  此联还隐含着两个古人,一是“悲秋”的宋玉,二是“多病”的司马相如。

  一联14字包含如此丰富的情感内涵,沉郁而深广,确是写情圣手,梁启超没有夸张。

  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进一步感叹世事艰难,为国事忧心过计,同时慨叹自己的贫病不得志,甚至连借酒浇愁也不能够,更增一层愁苦、无奈与悲凉。

  大家由这联诗再回过头去看看蒋兆和先生画的那张杜甫像,静静地体会体会杜甫的胸襟和情感。

  四、总结

  读懂一首诗是不容易的,走进一个诗人的内心尤其像杜甫这样的伟大诗人的内心也是不容易的,但反过来讲,只要你理解了他,走进了他,他就会开阔你的胸襟、提升你的境界。这就是我们今天仍然要努力去理解杜甫诗歌、领会诗圣情怀的道理。

  古人讲:杜甫高、大、深皆不可及。具体到《登高》这首诗:

  高——时空相对、胸怀宇宙

  大——取象宏伟、境界空阔

  深——感受丰富、情感深沉

  写出《登高》这样登峰造极的诗歌的诗人,我当然要尊称他为“诗圣”、“情圣”。


登高教案 (菁选6篇)(扩展2)

——《登高》原文、翻译及赏析6篇

  《登高》原文: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

  《登高》参考注释:

  ①渚:水中的小洲。

  ②回:回旋。

  ③潦倒:困顿,衰颓。

  ④新停:指当时杜甫因患病而停酒。

  ⑤落木:落叶。

  ⑥萧萧:风吹树叶飘落的声音。

  ⑦悲秋:因秋生悲意。

  ⑧百年:人的一生,此指年老。

  《登高》赏析:

  这首诗是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在夔州时所作。萧瑟的秋天,在诗人的笔下被写得有声有色,而引发出来的感慨更是动人心弦。这不仅由于写了自然的秋,更由于诗人对人生之秋所描绘的强烈的感情色彩。颔联状景逼真,是后人传诵的名句。颈联两句,十四个字包含了多层含意,备述了人生的苦况,更令人寄予强烈的同情。

  这是一首重阳登高感怀诗。诗前半首写登高所闻所见情景,是写景;后半首写登高时的感触,为抒情。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百感交集,思绪万千。全诗八句四对,对偶精巧,用韵讲究。其中颔联字字珠玑,已成为千古佳句。

  杜甫《登高》诗历来为人称道,一直脍炙人口。元人称它“一篇之内,句句皆奇,一句之中字字皆奇。”胡应麟曰:“此章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移,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此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诗薮》)杨伦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

  古人以农历九月九日为登高节。这一天偕家人或友人登高,是一种避邪气、赏风景的风俗。周处《风土记》云:“俗尚九月九日,谓之上九。茱萸到此日,气烈熟,色赤,亦可插其房以插头,云‘辟恶气,御冬’。”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也是一首登高思亲之作。

  《登高》大约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的重阳节。这天五十六岁的杜甫在夔州独自登上白帝城外的高台,百感交集,于是写下了这首“旷代之作”: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是一首景象苍凉阔大,气势浑涵汪茫的七言律诗。前四句写“登高闻见之景”,后四句写“登高感触之情。”缘情选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充分表达了诗人长年飘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首联从细处着笔,写具体景物。诗人登上高台,就眼前之景,心中所感,写出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一腾播众口的名句。时值深秋重阳,天高气朗,山风猎猎,猿啼声哀。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选择了有代表性的景物。“风急”,高处“风急”,所谓“高台多悲风”,这是登高之感。“猿啸”,《水经注》:“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猿啸哀”正是描绘了这种情景。这是登高所闻。秋江上景物萧疏,洲渚凄清,沙滩白净,水鸟翻飞,这是登高所见。这一联诗人用工笔描摹了“风急”、“天高”、“渚清”、“沙白”、“猿啸哀”、“鸟飞回”这六种景物,既展示了节序的苍茫、凄清、肃杀的气氛,又烘托了诗人悲怆、愁苦的情怀。一俯一仰,一山一水,有闻有见有感,有动有静有色,十四字“字字皆奇”,无一虚设,表现了诗人用词造句写景抒情的精湛功力。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颔联从大处落墨,写整体景物。第三句承首句,写山,因风急,故落叶纷纷,萧萧而下;第四句承次句,写水,因风急,长江波涛汹涌,滚滚而来。“无边”状秋意之深,景界之阔,蕴含着诗人沉郁、悲凉之感;“不尽”写长江奔腾不息,也显示了诗人登高望远,视野开阔。“萧萧”形容落木,“滚滚”描绘长江,专以虚字传神,显示出出神入化之笔力。“无边”句融《楚辞》“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风飒飒兮木萧萧”的语意,创造出这一气势磅礴,格调雄浑,内涵深厚,音韵铿锵的千古传诵的名句。

  《登高》前两联是写江边秋景。“夫景以情合,情以景生。”“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王夫之《姜斋诗话》)诗人大笔勾勒,写出了天高风急,飞鸟回旋,高猿长啸,落木萧萧,长江滚滚这气势恢宏的秋景,但,笔在景上,情寓景中,在这合于节令,谐于情绪的景物描摹的基础上,诗人那苍凉、悲苦的身世之感流于笔端,写出了直抒胸臆的颈联、尾联。先看颈联: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一联由以上的写眼前景转入抒胸中情,写得凝练而深沉。“万里悲秋”与颔联“无边落木”相承,由落叶之景引起悲秋之情;“百年多病”与颔联的“不尽长江”相承,由岁月如江水逝去引起壮志难酬之感。此联是诗人潦倒半生的生动写照。“‘万里’,是说离家有万里之遥;‘作客’,指客居夔州;‘百年’犹言一生,又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构成了悲秋的最重要的部分。这短短十四字中含有8.9层可悲的意思:他乡作客,一可悲;经常作客,二可悲;万里作客,三可悲;又当萧瑟的秋天,四可悲;当此重九佳节,没有任何饮酒等乐事,只是去登台,五可悲;亲朋凋谢,孤零零地独自去登,六可悲;身体健旺也还罢了,却又是扶病去登,七可悲;而这病又是经常性的多种多样的,八可悲;光阴可贵,而人生不过百年,如今年过半百,只落得这般光景,九可悲,真是包括了无限的感慨!我们非常佩服诗人高度的概括能力。”

  诗人自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就开始携带家小由奉天先到白水,由华州往秦州。乾元二年末,达成都,后由绵州泊梓州、阆州,大历元年(766)达夔州。十余年间,诗人辗转流徒,到处作客,生活无着,备受折磨,穷愁潦倒,多病缠身。“右臂偏枯半耳聋”。(《清明》)“牙齿半落左耳聋。”(《复明》)“卧愁病却废”。(《客居》)“眼复几时暗”(《耳聋》)。诗人耳聋、眼花、脚废,还有消渴症(糖尿病)、“病肺”,半身不遂等。试想,一位“窃比稷与契”,原想“立登要路津”胸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宏伟抱负的诗人,现在落到如此境地,又独自登台,面对苍凉萧条的秋景,其感慨若何!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尾联把颈联的“内容补充得更具体、更深沉了。这两句诗的含意十分丰富:久客他乡,则备尝艰难,这是第一层;艰难自然愁多,是第二层;愁多势必促人衰老,是第三层;艰难、愁苦、更兼衰老,使得诗人心灰意冷,潦倒日甚,是第四层;穷愁潦倒,需要借酒浇愁,却偏因病不能喝酒,这反而更增添了愁烦,这是第五层……。诗写到这里,戛然而止,好象意犹未尽。诗人把此时的情怀描述得这样细腻,给读者留下思索咀嚼的余味。”(《唐诗选析》)

  这首悲秋诗不同于文人骚客登高望远无病**,它凝聚着诗人毕生艰苦追求而不遇的深沉的感喟,构成了一种雄浑、悲壮的基调。全诗通过“望中所见,意中所触”,描绘了江边的深秋景色,抒发了诗人感事怀乡的悲郁情怀。虽然这是一首人生悲歌,但却不是一味哀伤,而蕴含着一种壮烈的感情,读者依然能感触到诗人那种阔大的胸怀。

  《登高》诗“雄壮高爽”,“故世共推之”,为“古今独步之作。”清施补华评赞曰:“《登高》一首,起‘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收‘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通首作对而不嫌其笨者:三、四句‘无边落木’二句,有疏宕之气;五、六‘万里悲秋’二句,有顿挫之神耳。又首句妙在押韵,押韵则声长,不押韵则局板。”(《岘山说诗》)一般律诗,只有中间两联对偶,而此诗“则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串,一气呵成。骤读之,首尾若未尝有对者,胸腹若无意于对者。细绎之,则锱铢钧两,毫发不差,而建瓴走坂之势,如百川东注于尾闾之窟。至用句用字,又皆古今必不敢道,决不能道者,真旷代之作。”(胡应麟《诗薮》)这首诗凝结着诗人壮志难酬、悲愤潦倒的喟叹,字字蕴含着愤慨,加之诗人技巧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故句句流畅自然,如天球石琢,已臻化境,充分体现出诗人“晚节渐于诗律细”。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注释

  ⑴望乡台:地名。这里是借用其名,突出“望乡”。

  ⑵那:奈何,为什么。

  赏析

  这首诗作于王勃南游巴蜀之时。这首诗在语言上运用了日常口语,如“他*他乡”、“那从”等,显得浅*亲切。手法上第三句“人情已厌南中苦”直抒胸中之苦,独在南方思念亲人然而却不能北归,而第四句则采用反问“鸿雁那从北地来”,与前一句形成强烈的对比,运用了“无理而妙”的写作手法,虽然看似“无理之问”,却使诗人的思亲之情显得特别真切动人。前人在评价这首诗时说:“‘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读之,初似常语,久而自知其妙。”这两句的确很妙。因为错诗抒发了佳节思亲的感情,九日登高,遥望故乡,客中送客,愁思倍加,忽见一对鸿雁从北方飞来,不禁脱口而问:“我想北归不得,你为何还要南来。”形成强烈对比,把思乡的愁绪推到高峰。问得虽然无理,却烘托了感情的真挚,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秋豫凝仙览,宸游转翠华。呼鹰下鸟路,戏马出龙沙。

  紫菊宜新寿,丹萸辟旧邪。须陪长久宴,岁岁奉吹花。

  注释

  宸游: 帝王之巡游。

  萸:〔茱~〕见“茱”。

  注释

  1、宸游:(chén yóu) 帝王之巡游。 宸,①屋檐。②帝王住的地方,宫殿。引申为王位,帝王的代称。

  2、宸(chén)1.屋宇,深邃的房屋。2.北极星所在,后借指帝王所居,又引申为王位、帝王的代称。

  3、萸(yú)〔茱~〕见“茱”。

  赏析

  赵彦昭这一首有名的五排,其妙处在于,诗人以雄劲的笔触,描写九日幸临渭亭登高的艺术概括。他通过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意匠经营,以及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

  九日齐山登高 / 九日齐安登高

  唐代: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霑 同:沾)

  译文及注释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盛开的菊花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 与朋友带上美酒一起登高望远。

  翠微:这里代指山。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尘世烦扰*生难逢让人开口一笑的事,满山盛开的菊花我定要插满头才归。

  但将酩(mǐng)酊(dǐng)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 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

  酩酊:醉得稀里糊涂。登临:登山临水或登高临下,泛指游览山水。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zhān)衣。(霑 同:沾)

  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皆是如此, 不必像齐景公那般对着牛山独自流泪。

  牛山:山名。在今山东省淄博市。春秋时齐景公泣牛山,即其地。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 与朋友带上美酒一起登高望远。

  尘世烦扰*生难逢让人开口一笑的事,满山盛开的菊花我定要插满头才归。

  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 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

  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皆是如此, 不必像齐景公那般对着牛山独自流泪。

  注释

  九日:旧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旧浴登高饮菊花酒。

  齐山:在今安徽省贵池县。杜牧在武宗会昌年间曾任池州刺史。

  翠微:这里代指山。

  酩酊(mǐngdǐng):醉得稀里糊涂。这句暗用晋朝陶渊明典故。

  登临:登山临水或登高临下,泛指游览山水。

  牛山:山名。在今山东省淄博市。春秋时齐景公泣牛山,即其地。

  创作背景

  公元845年(唐会昌五年)张祜到池州拜访杜牧,二人命运相仿,皆是怀才不遇,所以在登齐山时有感写下此诗。

  赏析


登高教案 (菁选6篇)(扩展3)

——小蚱蜢学跳高教案 (菁华5篇)

  幼儿园中班体育教案:小蚱蜢学跳高

  活动目标:

  1.能较熟练地掌握双脚向上跳的动作。

  2.能有效地改进落地动作,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3.具有集体意识和竞争精神。

  活动准备:

  1.在场地上布置好三种不同高度的皮筋。

  2.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1.教师以游戏的口吻分配角色,教师扮演妈妈,幼儿扮演小蚱蜢,跟着妈妈学本领。

  2.幼儿排成一路纵队,利用幼儿园活动场地上的障碍物(如树木、运动器械等)练*绕过障碍走、跑的能力。

  3.教师和幼儿随音乐做模仿操(教师自编)。

  (二)出示三种不同高度的皮筋,引导幼儿探索怎样跳过去。

  1.教师:小蚱蜢,学跳高,一跳跳上狗尾草,腿一伸,脚一翘,哪个有我跳得高?今天我们就要学跳高,你们试一试怎样才能跳过皮筋呢?

  2.幼儿第一次尝试。

  3.教师:你们是怎样跳过去的?

  4.请个别幼儿示范自己跳过皮筋的方法。

  5.教师示范“双脚向上跳”的动作,并讲解动作要领:双脚并拢,小腿一弯用力蹬地向上向前跳起,双脚轻轻落地。

  6.练*活动:幼儿按要求分散练*,尝试跳不同高度的`皮筋,教师做具体指导。

  7.幼儿探索“轻轻落地”的动作要领。

  8.请幼儿示范,教师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前脚掌先落地、腿要弯曲的动作要领。

  9.幼儿四散自由练*,体验轻轻落地的动作要领。

  (三)游戏“小蚱蜢跳高比赛”。

  1.教师介绍游戏的玩法与规则:小蚱蜢分成若干组,听到信号后,跳过三种不同高度的皮筋,然后从皮筋下爬回来,看哪组先完成。

  2.幼儿游戏2~3次,视幼儿的身体状况和情绪而调整。

  (四)放松活动。

  1.教师:今天小蚱蜢真能干,学会了跳高的本领!你们不怕苦、不怕累,练得很辛苦。现在我们休息一下吧!

  2.教师和幼儿针对腿部进行放松活动。

  活动延伸:

  晨间活动:晨间活动时,在场地上布置不同高度的皮筋,让幼儿继续练*向上跳的动作,皮筋的数量和高度可逐步增加。

  幼儿园大班儿歌教学:

  小蚱蜢

  小蚱蜢,

  学跳高,

  一跳跳上狗尾草。

  腿一弹,

  脚一跷,

  “哪个有我跳得高!”

  草一摇,

  摔一跤,

  头上跌个大青包。

  面对传统儿歌,我们有时会有思维定势,那就是学懂、学会是首要任务,其次是创编,教学设计都围绕于此。学懂,即能理解意思,感受主题情感;学会,即能比较熟练地朗诵;创编和仿编,则发展创造性语言能力。但有些儿歌短小且看似简单,主题不特别明显,情感不突出,创编没空间,有点不知从何入手。因此,当我选择《小蚱蜢》这首儿歌时,尝试这样开展教学。

  审题与选材,以作者的视角把握作品、提取要素。《小蚱蜢》这首儿歌语言精练,节奏琅琅上口,蕴涵着韵律美;透过儿歌能感受到一只既调皮又有些骄傲的小蚱蜢的拟人化形象。这是我想挖掘的作品的两大素材。

  组材与环节预设,步步深入去达成目标。为了让幼儿感受儿歌的节奏,我尝试通过有节奏地朗诵,注入新鲜的不同方式——对歌、加后缀词、加乐器等,有递进地反复深入内容,感受节奏,找到朗诵的快乐。而通过看指偶、听儿歌、尝试表演、模仿小蚱蜢语气神态“腿一弹脚一跷,哪个有我跳得高”等,让幼儿感受小蚂蚱的形象——作者不是以批判为主,传递的还是那个有点调皮和骄傲,且由此吃了一点苦头的小蚱蜢,让孩子在快乐中体味。

  这样的儿歌教学,让幼儿感受到儿歌可以来表演,儿歌可以有节奏地念,儿歌还能用不同的方法念。由此他们会感到学儿歌是件有趣的事,并将这种喜爱的情感延展到学*状态中去,以这种喜爱的情感激活内心创想。

  活动目标

  1.体会儿歌的.韵律,对好听的儿歌产生兴趣,愿意学*有节奏地朗诵。

  2.想像小蚱蜢骄傲时的语气神态,创编动作大胆表演,感受自由表达的快乐。

  活动准备

  生活经验:认识蚱蜢,了解其生活*性;底板和6幅图;指偶;乐器圆舞板和双响筒。

  活动过程

  1.熟悉蚱蜢。

  (1)老师给大家请来一位朋友,看看是谁?和认识的朋友打招呼。

  (2)小蚱蜢住在哪里?有什么本领?

  (3)小蚱蜢住在草丛里,那你们认识这种草吗?(狗尾草)

  (4)小蚱蜢现在本领很大。可是在他开始学跳高时发生了一些事,想了解一下吗?

  2.观察指偶表演。

  (1)教师演示指偶,问:看出来发生什么事了吗?

  (2)不知你们猜得对不对,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教师朗诵儿歌,小结。

  (3)和你们想的一样吗?你听到小蚱蜢怎么会摔下来的?

  3.理解儿歌内容。

  (1)教师朗诵儿歌:仔细听,小蚱蜢“一跳跳上狗尾草”,怎么一下又摔下来了?

  (2)出示图片,教师用儿歌语言小结。

  (3)重点理解:小蚱蜢跳上狗尾草后,它做了什么动作?“腿一弹脚一跷”是什么样子的,来学一学。

  (4)小蚱蜢还说了句什么话?一起学学这句话,用骄傲的样子说这句话。

  4.学*朗诵儿歌。

  (1)你们都想来演演这只有些骄傲的小蚱蜢,就来试试吧。教师念儿歌,幼儿表演。

  (2)幼儿学念儿歌。

  (3)尝试有节奏地念: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节奏来念《小蚱蜢》呢?

  (4)幼儿加上表情、语气朗诵。

  5.尝试变换方式朗诵。

  (1)接触对歌。

  ①师幼对歌:对歌可以你念一句我念一句,大家对着念。愿意和我对歌吗?

  师:小蚱蜢,学跳高。

  幼:一跳跳上狗尾草。

  ②师幼再次对歌:换一下行吗?注意别忘了接上。

  ③幼儿分两队对歌,比比哪队对得又快又好。

  (2)加后缀词对歌。

  ①(出示小标记圆点)小标记来这里干什么呢?

  ②教师朗诵:小蚱蜢,学跳高,一跳跳上狗尾草。狗尾草

  发现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你们都听出来了,每一段都重复了最后三个字,你听——

  小蚱蜢,学跳高,一跳跳上狗尾草。狗尾草。

  腿一弹,脚一跷,“哪个有我跳得高!”跳得高。

  草一摇,摔一跤,头上跌个大青包。大青包。

  ③教师示范朗诵第二遍。

  ④幼儿尝试念后缀,也来试试这种念法。

  ⑤讨论:念“大青包”的节奏有点不一样?怎么不一样?为什么要慢下来?

  ⑥幼儿再次尝试念后缀,节奏不同。

  ⑦分组对歌:幼儿分成A、B、C三组,加后缀词对歌。

  (3)加乐器对歌。

  ①(敲击圆舞板)还有好玩的事,小耳朵竖起来听。这是什么声音?谁发出的声音?

  ②(出示圆舞板)学学它发出的声音,跟着它的节奏学一学。

  ③请圆舞板跑进诗歌里打节奏,你会吗?(出示3个圆舞板)

  小蚱蜢,学跳高,一跳跳上狗尾草。(圆舞板声音X X X)

  腿一弹,脚一跷,“哪个有我跳得高!”(圆舞板声音X X X)

  草一摇,摔一跤,头上跌个大青包。(圆舞板声音X X X)

  ④幼儿拿出圆舞板。在小标记的地方配上节奏,一边念儿歌一边打节奏。

  ⑤完整加乐器对歌两遍。

  (4)延伸:加双响筒节奏。

  ①(出示双响筒)这是什么?听听声音。我的双响筒可不可以也加入到儿歌里来呢?加在哪里?

  ②这几种方法我们还可以去试试,让儿歌念起来更好听更有趣。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在秋天活动的昆虫的各种特征。

  2、感受小蚱蜢骄傲自大带来的危害。

  3、会朗诵儿歌《小蚱蜢学跳高》。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儿歌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5、理解儿歌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教学重点、难点

  能用语言、动作、表情来表现小蚱蜢的整个活动过程,动作表情到位。


登高教案 (菁选6篇)(扩展4)

——跨越式跳高教案优选【5】篇

  一、遵循教育规律,感受实实在在。

  在课的准备部分设计了队列队形练*和图形跑及“沿线追拍”的游戏。队列队形的练*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课堂,养成良好的学**惯。口令同时,袁老师跑动到队列的各个方位,观察学生的行为情况,及时对学生的情况进行简单的小结,提高学生对学*的要求。在图形跑的游戏中,老师身先士卒,在队伍最前面带领学生一起,每个学生都积极配合,效果非常的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达到了热身的目的。基本部分共分成三步。

  一是过高低竿,

  二是过*行竿,

  三是过高度不等的*行竿。

  这样设置使教学循序渐进,让学生在快乐有趣中学*跨越式跳高,使全部学生掌握跨越式跳高动作,较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

  二、用问题引导课堂走向。

  在袁老师的课堂中,我们不难看到,老师总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老师在授课中及时指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怎样跳身体才避免碰到横杆;跨越式跳高的动作关键,如何才能跳得又高又好……学生通过动体——动脑——实践——体验,主动探究,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学*方式更主动,更积极,学生的学*兴趣更浓,思维更活跃。学生玩的高兴,学得开心,不知不觉的掌握了跨越式跳高的动作。

  三、巧妙设置,环节清晰。

  在袁老师的课堂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练*的激情,但是丝毫看不出雕琢的痕迹,源于教师在课前认真的进行了学情分析和课堂预设。教师在各个环节的衔接上的“行云流水”确实是我学*的榜样。在准备活动的小游戏“沿线追拍”的游戏中,老师安排被追到的学生就可以拿放在旁边的橡皮筋,然后自由组合跳橡皮筋。这段时间,让已经退出游戏的学生能够很快转移学*关注,不会因此停留下来,更妙之处在于,学生取到的橡皮筋就是接下来的环节中必不可少的练*器具,减少了摆放取材,取收^器木才的时间。真是一石二鸟啊!其次,教师在课堂中的分组看似有点混乱,但是这个组一旦分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直接散开。事实证明,主教材的学*和游戏的进行都是以这次的分组情况定下来的,没有过多的调集队形,为能够高效练*提供了保障。

  四、不同层次学*,体验快乐。

  面对跨越式跳高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来看是严重参差不齐的。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了分组选择高度练*环节,应该是对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受益的举措。学生自己选择高度,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发展既有共同特点,又有不同层次,有利于教师区别对待,因材实教。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倡导同学之间互教互学,互相帮助,既培养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能力,又使他们的求知动机和自我表现动机得到展示,促使学生主动全面发展。

  以下是我的对于这堂课的一点建议:

  一是教师在课堂中的随意性较大。教师在为学生分组的时候消耗的时间比较长,共计45″。这对于分秒必争的课堂是非常不利的。究其原因就是老师在进行分组前对学生的要求讲的不够仔细。而且分组之后没有为每一组划定区域,只是用口头语言指挥各个小组在老师随意指向的地方进行练*,导致后面的分组轮流练*的'时候小组间人员就发生身体的碰撞和摩擦。教师应该事先做好场地、^器木才的安排。教师随意性大也是造成学生学*纪律性差的一个起因。

  二是教学重难点突破的手段不是很明显。本节课中学生的问题提出来的非常的到位,之后教师经过了讲解和示范,学生由于小组间的距离并不是均匀,加之本班的人数较多,很多的学生对于教学的重难点根本就没有听清楚。在接下来长达六分钟的练*中,学生分小组依次练*,但是对于“摆动腿上抬过竿、两腿依次过竿、轻巧落地”的重点不是很清楚,只是顺着小组的大部队前移,一次次去过,怎样改进就不得而知了。这对于学生技术动作的学*和定型都是有影响。建议先安排分解动作的辅助练*再过渡到完整动作的全过程练*。

  袁老师的课堂是快乐的,学生的学*是激情四射的,这样的课堂又有哪个学生给你会不喜欢呢?

  教材分析

  三~四年级:初步学会跨越式跳高的动作方法,助跑起跳连贯不停顿。

  五~六年级:助跑和起跳结合紧密,节奏清楚,过杆动作协调。助跑节奏逐渐加快,助跑和起跳结合紧密,过杆动作协调,落地*稳。跨越式跳高,从技术角度讲已经落后了,但它的动作简单易学,是小学阶段跳跃教材的主要内容。跨越式跳高3~6年级重复出现,所以三年级教学要求不要太高,应把助跑、起跳作为重点,但儿童肌肉力量和身体协调性较差,往往起跳力量不足,身体腾起后很快下降,出现压杆现象。因此,在教跳高技术的同时,适当安排发展跳跃能力的练*。

  教师不宜过早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过杆的高度上,以免影响学生掌握基本功,随着动作地掌握,逐渐提出高度上的要求。通过教学让学生初步学会跨越式跳高的方法,体会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动作,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弹跳力和身体协调性。

  学情分析

  1、初学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做诱导性的辅助练*。如:两腿依次摆过斜放的横杆或皮筋等。(主要目的是体会两腿依次过杆的动作)

  2、原地或跑动跨过不同高度的皮筋。(主要目的`是体会两腿依次过杆动作)

  3、原地或上步摆腿练*。(主要目的是体会摆动腿带动髋关节向前上方摆动)

  4、助跑几步,单脚起跳后摆动腿的脚尖或头、手触悬挂的球等。(主要目的是体会助跑与起跳的衔接动作)

  5、学生自由选择助跑方向,做尝试性起跳过杆练*,教师帮助确定起跳腿。

  6、3~4步助跑起跳过杆练*。(主要目的是初步体会完整的动作,体验动作感觉)

  7、教会学生丈量步点。

  8、用5~7步(或双数步)助跑做完整动作练*。

  教学目标

  1、学会跨越工跳高的方法。

  2、增强学生的弹跳力,以及灵敏、速度、协调等身体素质的发展,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和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起跳

  教学难点:过杠技术

  教学内容

  (一)准备部分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

  2、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

  3、广播操

  (1)踢腿运动 8×8

  (2)全身运动 8×8

  (3)跳跃运动 8×8

  (二)基本部分

  跨越式跳高

  动作:

  (1)从侧面助跑,助跑方向与横竿的夹角在45°左右,左(右)脚是有力脚(踏跳脚)从右(左)侧助跑,助跑距离约4—5米,助跑速度逐渐加快,助跑最后一步要大些,在距离横竿投影约三四脚的地方,用有力脚踏跳,踏跳腿稍屈膝,先以脚跟着地,过渡到全脚掌,再以前脚掌迅速蹬地同时摆动腿向前上方摆起,两臂随之上摆上体前倾,使大腿靠*胸部,当摆动腿摆至横竿上时,即稍内旋,踏跳腿完成踏跳动作后,迅速离地方向上摆起两腿相继过竿。

  (2)落地时摆动腿先着地,踏跳腿跟着落地,两腿相应做弹性屈膝,缓冲*衡。男女各一组,由队长负责学生纪律。

  步骤:

  (1)教师讲解并示范

  (2)将横杆放成斜坡学生做跨越动作

  (3)先将横杆放得低一些,让学生练*原地跳起(踏跳脚站立踏跳点上)和上一步踏跳胡跨越过横杆的动作

  要求:

  (1)有较明显的用力蹬地腾起胡动作,不是单体胡跨越过竿。

  (2)把横竿适当地升高,做做助跑三、五步踏跳跨越过横竿的动作缓慢的动作。

  (三)结束部分

  教 法

  1、集合整队

  2、放松:广播体操之整理运动

  3、总评本课的内容,学*前翻滚

  场地器材 1、两块*整的场地

  2、跳高架 杆二套

  3、垫子二块


登高教案 (菁选6篇)(扩展5)

——体育跨越式跳高教案汇总5篇

  学*内容:

  跨越式跳高;

  学*目标:

  1、懂得跳高的关键是起跳迅速有力,尽量使身体向上腾起;

  2、通过本次课85%的学生能做到起跳迅速有力,身体尽量向上腾起;

  3、乐于重复练*,具有坚毅果断、努力进取的精神;

  一、准备部分

  1、体委整队;

  2、师生问好,宣布上课的内容;

  3、学生自编徒手操练*;

  4、组织学生进行步步高游戏;

  组织队形:四列横队、圆圈练*

  二、基本部分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原地向上摆腿,原地跨越式跳高,助跑3~5步起跳摆腿等练*;

  2、教师讲解、示范确定起跳点及丈量助跑距离的方法,(助跑节奏要稳定,起跳点要踏准)

  3、组织学生尝试性越过一定高度橡皮筋的练*;

  4、请做的好的学生进行表演,教师及时进行指导;

  5、组织学生分组继续练*;

  6、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专门设立另一个小组降低高度进行练*;

  三、学生活动:

  1、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各种辅助性的`练*;

  2、观察教师的示范,学会丈量助跑距离的方法;

  3、观察同学的表演,通过教师的讲评,能找出自己的缺点;

  4、学生继续练*,对动作加以改进和提高;

  5、设立互帮小组,让学困生尽快掌握动作要领;

  四、游戏:喊数抱团

  教师活动:

  1、请四个同学当助手讲解、示范游戏的规则和方法;

  2、组织学生尝试性练*,并组织学生交流;

  3、带领学生分组游戏,鼓励学生向强者挑战(要注意安全)

  学生活动:

  1、仔细观察示范的过程,认真听讲,理解游戏的规则和方法;

  2、在组长的带领下,自我体验游戏的过程,针对问题,积极讨论,积极发言;

  3、积极参加游戏,战胜本组同学的同时,能勇敢向其他组挑战;

  五、结束部分

  1、教师播放音乐,学生围成圆圈进行放松;

  2、教师小结,归还器材;

  3、布置课后作业。

  4、师生再见。

  教材分析

  跨越式跳高是小学阶段教材的重要内容,占有相当的比例,教学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五年级安排跨越式跳高练*,它是以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为依据的,这个时期骨骼弹性好,关节活动范围不太大,神经灵活性高、反应快,容易接受、学会新的动作。因此,五年级阶段是发展弹跳素质的'较好时期。

  学情分析

  1、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是比较有效的学*者分析的测量手段。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

  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

  教学目标

  1、积极参与体育课的学*并利用已有的场地器材练*跨越式跳高的过杆技术,绝大多数学生能跨越横杆。

  2、发展弹跳、灵敏、协调等综合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3、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果断、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树立勇于战胜困难和挫折的信心,战胜自我、超越自我,体验成功的乐趣,促进心理健康水*的提高。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体会摆动腿过竿后内旋并下压。

  难点:移髋

  教学过程

  一、课堂常规

  (一)体育委员整队,清查人数。

  (二)师生问好。

  (三)宣布课的内容,任务。

  (四)安排见*生,检查运动服装。

  二、准备活动:

  1、踝关节 膝关节 髋关节

  2、音乐伴奏:《兔子舞》

  方法:随着音乐的节奏,左脚侧摆两次,右脚侧摆两次,前进一次,后退一次。按照上面的顺序,循环进行。

  跨越式跳高

  1、分组进行练*单脚跳(左右跳)、双脚跳(左右跳、前后跳)、两腿交叉跳

  3、一人拿杆,杆一头占地学生跨过

  2、每组取一根竹竿单足跨竹竿摆动腿稍屈膝与横杆*行前摆。当摆动腿升至横杆上方时伸直,起跳腿放松下垂。当身体重心越到最高点时摆动腿过杆并内旋下放,同时起跳腿外旋上提,上体适当前倾并稍向起跳腿方向扭转,使臀部顺利移过横杆,起跳腿过杆后,摆动腿与起跳腿一次落地并缓冲。

  教学目标

  进一步掌握跨越式跳高的技术环节,重点改进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发展灵敏、协调和弹跳等能力,培养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克服困难和勇于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助跑有力,节奏清楚,助跑和起跳结合紧密,过杆动作协调。

  教具准备

  1、多媒体电脑;2、CAI教学软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利用CAI课件“跨越式跳高简图”引入。

  利用CAI课件展示跨越式跳高的完整动作和分解动作。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跨越式跳高助跑、起跳、空中姿势和落地四个技术环节。

  学生思考回答①跨越式跳高由那四个技术环节构成?②重难点是什么?

  利用CAI课件展示和解说跨越式跳高的动作要领。

  利用CAI课件展示和解说跨越式跳高的分解动作要领。

  设疑:跨越式跳高采用什么方向助跑?

  设疑:跳高技术是由那四个阶段组成?

  设疑:起跳腿怎样用力起跳?

  设疑:摆动腿怎样用力向上方摆起?

  设疑:腾空过杆怎样落地?

  腾空过杆瞬间怎样转体、转髋?

  以上问题在教师的引导和CAI课件展示下,学生回答。

  总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由易到难,逐渐提高的要求。教学中,指出学生那些动作是正确的那些动作是容易错误的。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写练*的积极性,运用多种练*时,发展学生的弹跳力身体素质不过分强调技术细节动作。

  一、教材分析:

  跳高是由助跑、起跳、腾空过杆和落地等紧密衔接的几个部分组成。跨越式跳高采用侧面直线助跑,助跑方向与横杆的夹角在30-60度之间,距离一般约4-5米,左脚起跳在右侧助跑,右脚起跳则在左侧助跑。助跑的速度逐渐加快,最后一步稍小一些,在距离横杆投影三四脚的地方,用有力脚起跳。起跳腿以脚跟先着地,迅速过渡到全脚掌并稍屈膝,以前脚掌快速用力蹬地起跳,同时摆动腿带动髋关节积极向前上方摆起,两臂配合协调上摆,摆动腿摆至横杆上方后稍内旋、并积极下压,起跳腿迅速向上摆起,两腿相继依次过杆,摆动腿先落地,然后起跳腿落地,屈膝缓冲。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跨越式跳高的完整技术动作。

  2.通过口令式徒手练*和过橡皮筋练*有80%以上的学生做出4-6步助跑起跳的动作。

  3.在合作与交流的学*中,积极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克服困难,不断向新的目标挑战的优良品质。

  三、教学内容 一) 晇越式跳高(助跑与起跳) (二) 游戏: 斗牛

  四、 教学重点: 起跳 教学难点: 助跑与起跳相结合

  五、 教学步骤:

  (一) 开始部分: 体育委员整队,让学生成男女两组站在教师两侧,师生问好,宣布学*目标,学*内容,学*方法,安排好见*的学生.


登高教案 (菁选6篇)(扩展6)

——杜甫《登高》教案范文5份

  【教学目标 】

  1.了解杜甫生*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沉郁顿挫的艺术特点。

  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重难点 】

  1、背诵全诗。

  2、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 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 导语设计]

  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棗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诗人简介]

  (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 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 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

  [背景简介]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2、学生自读感悟

  自读全诗

  悟主旨

  根据注脚,解读诗歌的内容与结构

  (问题, 本文写了哪些意象?和哪些内容?)

  (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重在写景,以天、风、沙、渚、猿啸、鸟飞、落木、江水构图;后四句依景抒情,

  写诗人

  (揭示了哪些情感主旨?)

  个人长年飘泊常作客

  老病孤愁繁霜鬓、停洒杯,独登台

  国家忧国伤时艰难苦恨

  壮志难酬繁霜鬓、落木萧萧下,长江滚来

  韶光易逝

  品意境

  思考情景间的联系

  感悟沉郁顿挫的美学风格。

  1、师生讨论:前四句所绘的秋景图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

  (是一幅凄凉的秋景图。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

  2、溶铸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和意境?

  A体会“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意境

  意境:凄凉,凄清、

  高远,广阔

  情感:“猿啸哀”之声,使顿生悲情,悲伤

  B体会“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接“落木萧萧”“长江滚滚”,

  意境:雄浑,壮阔,辽远、

  沉郁,悲凉,绵邈

  情感:着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一种韶光易逝、壮志难酬、忧国伤时的感怆

  ——师生讨论:后四句的所思所感,是如何内化为整个民族的苦难与艰辛的?

  (第三联从时空着笔。由异乡飘泊到鑫病残生,“万里、百年”呼应上联的“无边、不尽”,使悲秋具体而沉痛。第四联从白发日多写到护病断饮,使人联想到潦倒不堪的根源是时世的艰难。这样,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鉴赏对仗工整的形式美。

  C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十四个字包含了多层含义,详述了人生凄苦的境况,“悲秋”二字,使人深感凄怆之情。“常作客”则表明作者飘泊沦徙的生活。“丰年”指暮年,面对苍凉寥廓的秋景,诗人想到自己客居他乡、老迈多病的处境,悲凉之情顿生。“独登台”将凄清的景物和悲凉的心情结合起来,令人顿生同情。尾联含义深刻,概括了当时整个社会的现实,

  意境:苍凉寥廓

  情感:长年飘泊、老病孤愁

  品艺术

  A对仗工整

  ——请同学以诗中的某一联为例,研讨对仗工整的形式美。(先读体会文章的意韵美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例句:首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对,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对仗极其工整。仔细玩味,“一 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全诗八句皆对,显出工整有致的形式美。)

  ——比较阅读感悟与王维的《山居秋暝》比较,感悟两位诗人不同的风格特征。

  (两诗均以“秋景”为描写对象,但景物特点、绘景方式、抒情方式等有较大差异。)

  B情景交融

  A上四句写景,为下文悲秋抒情作了铺垫,情景交融。

  B诗人想到自己客居他乡、老迈多病的处境,悲凉之情顿生。

  “独登台”将凄清的景物和悲凉的心情结合起来,令人顿生同情。

  C尾联含义深刻,概括了当时整个社会的现实,发现了诗人的衰叹。

  “艰难苦恨”导致了诗人“多病”和“繁霜鬓”的境遇。特别是因多病而断酒,诗人的悲情更难以排遣,这些都道出对时世“艰难”不满,对自己人生之秋的悲叹。

  总结:

  诗人雄俊奔放的笔势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悲壮豪迈、心胸阔大的感觉

  情感蕴藏:

  首联哀婉孤独

  颔联沉郁高昂

  颈联愁苦沉痛

  尾联忧愤无奈

  探问题

  a、杜甫为人何爱特爱喝酒,

  答: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

  杜甫客也喝酒,忧也喝酒。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化的感情。而此时是重阳节,按*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

  b、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

  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

  壮志难酬,

  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艰难”也不仅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应该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处境悲凉,年老多病,漂泊无依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沉郁顿挫的艺术特点。

  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重难点】

  1、背诵全诗。

  2、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1、题解

  [导语设计]

  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棗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诗人简介]

  (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

  [背景简介]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2、学生自读感悟

  自读全诗

  悟主旨

  根据注脚,解读诗歌的内容与结构

  (问题,本文写了哪些意象?和哪些内容?)

  (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重在写景,以天、风、沙、渚、猿啸、鸟飞、落木、江水构图;后四句依景抒情,

  写诗人

  (揭示了哪些情感主旨?)

  个人长年飘泊常作客

  老病孤愁繁霜鬓、停洒杯,独登台

  国家忧国伤时艰难苦恨

  壮志难酬繁霜鬓、落木萧萧下,长江滚来

  韶光易逝

  品意境

  思考情景间的联系

  感悟沉郁顿挫的美学风格。

  1、师生讨论:前四句所绘的秋景图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

  (是一幅凄凉的秋景图。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

  2、溶铸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和意境?

  A体会“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意境

  意境:凄凉,凄清、

  高远,广阔

  情感:“猿啸哀”之声,使顿生悲情,悲伤

  B体会“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接“落木萧萧”“长江滚滚”,

  意境:雄浑,壮阔,辽远、

  沉郁,悲凉,绵邈

  情感:着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一种韶光易逝、壮志难酬、忧国伤时的感怆

  ——师生讨论:后四句的所思所感,是如何内化为整个民族的苦难与艰辛的?

  (第三联从时空着笔。由异乡飘泊到鑫病残生,“万里、百年”呼应上联的“无边、不尽”,使悲秋具体而沉痛。第四联从白发日多写到护病断饮,使人联想到潦倒不堪的根源是时世的艰难。这样,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鉴赏对仗工整的形式美。

  C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十四个字包含了多层含义,详述了人生凄苦的境况,“悲秋”二字,使人深感凄怆之情。“常作客”则表明作者飘泊沦徙的生活。“丰年”指暮年,面对苍凉寥廓的秋景,诗人想到自己客居他乡、老迈多病的处境,悲凉之情顿生。“独登台”将凄清的景物和悲凉的心情结合起来,令人顿生同情。尾联含义深刻,概括了当时整个社会的现实,

  意境:苍凉寥廓

  情感:长年飘泊、老病孤愁

  品艺术

  A对仗工整

  ——请同学以诗中的某一联为例,研讨对仗工整的形式美。(先读体会文章的意韵美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例句:首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对,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对仗极其工整。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全诗八句皆对,显出工整有致的形式美。)

  ——比较阅读感悟与王维的《山居秋暝》比较,感悟两位诗人不同的风格特征。

  (两诗均以“秋景”为描写对象,但景物特点、绘景方式、抒情方式等有较大差异。)

  B情景交融

  A上四句写景,为下文悲秋抒情作了铺垫,情景交融。

  B诗人想到自己客居他乡、老迈多病的处境,悲凉之情顿生。

  “独登台”将凄清的景物和悲凉的心情结合起来,令人顿生同情。

  C尾联含义深刻,概括了当时整个社会的现实,发现了诗人的衰叹。

  “艰难苦恨”导致了诗人“多病”和“繁霜鬓”的境遇。特别是因多病而断酒,诗人的悲情更难以排遣,这些都道出对时世“艰难”不满,对自己人生之秋的悲叹。

  总结:

  诗人雄俊奔放的笔势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悲壮豪迈、心胸阔大的感觉

  情感蕴藏:

  首联哀婉孤独

  颔联沉郁高昂

  颈联愁苦沉痛

  尾联忧愤无奈

  探问题

  a、杜甫为人何爱特爱喝酒,

  答: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

  杜甫客也喝酒,忧也喝酒。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化的感情。而此时是重阳节,按*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

  b、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

  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

  壮志难酬,

  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艰难”也不仅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应该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处境悲凉,年老多病,漂泊无依

  教学目标:

  1.理解杜甫在本诗中流露的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2.赏析本诗情景交融等手法的运用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赏析本诗情景交融的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杜甫在本诗中流露的深沉的苦痛

  教学方法:

  朗读法、品读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春意盎然、鸟语花香的春天,人们喜欢到野外去踏春,去感受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勃勃。而在秋高气爽的秋天,人们登高望远,饮酒作赋。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诗圣”杜甫一首关于“登高”的诗,诗的题目就是《登高》。

  二、诗人生*和背景介绍

  我们常说要“知人论世”,因此在感受杜甫的诗歌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下杜甫的生*和本诗的写作背景。

  (一)、杜甫生*

  杜甫是唐王朝由兴到衰的见证者。

  1.年轻的时候,曾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

  2.曾有“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羹与冷炙,处处潜悲辛”的10年忍辱和辛酸的经历

  3.曾有举家吃草度日,幼儿因饿而夭折的大悲痛

  4.一生中最重要的经历就是“安史之乱”,并因之流亡了四年

  5.曾有被叛军扣留9个月受尽侮辱的经历

  曾有从叛军营里逃出,由于直谏而被贬的经历

  6.晚年,杜甫在成都凭借很难遮风挡雨的一草堂安居,漂泊他乡11年,生活只能靠朋友的救济

  7.58岁时,客死舟中,一生坎坷

  (二)背景

  写这首诗的时候,杜甫55岁,这年秋天,诗人来到夔州的一座山上,登高望远,面对苍茫的秋景和滚滚的长江,想到自己的人生遭遇,不禁感慨万千,诗人抑制不住内心的诗意,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

  三、朗读

  1.听教者朗读

  2.自由朗读

  3.个别学生朗读

  4.听录音朗读

  5.集体朗读

  四、赏析

  在听录音的时候,我发现很多同学已经被这首诗深深地打动了。我想这不仅是因为别人朗读的好,还因为这首诗写得好。

  其实后人对这首诗的评价很高,明代胡应麟曾评此诗“古今七律第一”!现在我们一起来赏析一下这首诗。

  (一)前两联

  本诗是诗人登高之作,请大家找一找,诗人写了哪些景物?

  从这些景物中可以体会出诗人怎样的情感?为什么?

  作者又用了哪些手法?

  明确:

  1.景物:风、天、猿啸、渚、沙、鸟飞、落木、长江

  四句八景,语言凝练

  2.情感:悲凉、悲壮

  ①风急:秋气逼人,使人感到非常冷,同时使人心里感到凄凉

  ②天高:在广阔的天地间,更使人感到渺小和孤独

  ③猿啸哀:为景物蒙上了一层悲怆、凄凉的色彩

  由“**原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可知,猿声无所谓哀与不哀,只是诗人的内心哀伤,所以猿声听起来才哀伤

  ④渚清沙白:颜色上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

  ⑤鸟飞回:为何是盘旋着的鸟?

  可能因为风大,风的猛烈,其实诗人的处境与在急风中低徊盘旋的鸟是何等的相似啊!

  此诗中的鸟是一只还是一群好呢?

  都可以:一只鸟正好是诗人的化身;一群,鸟的一群正好反衬诗人的孤单

  (诗人后来在《旅夜抒怀》中有一句诗:“飘飘何所以,天地一沙鸥”!老病孤独的诗人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⑥落木萧萧下:落木即落叶。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而纷纷飘落的叶子让人感觉似乎所有的树木都进入了生命的秋季,这肃杀之景不得不使身心交瘁的诗人想到自己的处境,自己的人生也进入了秋季!由此自然感慨生命的短暂啊!

  在动荡的社会中,诗人就像这飘零的落叶,四处漂泊,而黄叶飘落,落叶归根,可是诗人却在他乡,年老了却没有回乡,这更添了一层悲凉之情!

  ⑦不尽长江滚滚来:落叶给人生命短暂之感,那么长江呢?

  这亘古如斯、日夜流淌、永不停息的江水,便给人时间无穷之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在无穷、永恒的时间前,更显得诗人的渺小!

  3.手法:情景交融、景中有情

  有声有色有形,上下联相互照应(一三山景、二四江景)

  (二)朗读

  因这些景物含有作者的情,所以我们在朗读时,需要带着情感读这些景物。

  请大家一起朗读前两联!

  (过渡)诗人的这四句诗向我们描绘一幅苍凉而壮阔的秋日图,在这幅图里我们已经感受到了作者的悲情!

  (三)后两联

  可是诗人悲什么?(请从诗歌中找一找,用笔画一画,最好在每句诗中找出两个,可以和前后左右的同学交流交流)

  1.离家多年,有家难归

  “作客”:寄居别处,漂泊他乡(区别于“做客”:访问别人,自己做客人)

  “常”:(时间上)说明诗人经常漂泊他乡,多年漂泊他乡

  “万里”:(空间上)离家万里,有家难归(交通不发达,诗人的潦倒处境)

  “悲秋”:季节上给人悲凉的感觉

  2.晚年多病,孤苦无依

  “百年”即暮年,此时诗人已经55岁

  “多病”在多年的漂泊生活中,诗人身患肺病等多种疾病

  “登台”即登高;古人登高常在九月九日重阳节,带上亲朋好友,而此时诗人却是独自一人!诗人的朋友高适、救济他的朋友严武等都已经离开人世,诗人此时孤苦一人漂泊在外!

  诗人仅为自己的身世而悲么?

  3.国事艰难,壮志难酬

  “艰难”国事艰难,或者也可以指人生艰难

  此时安史之乱已经过去四年,可是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这对于杜甫来说是一件极其悲痛的事情!

  杜甫是受儒家思想影响很深的人,忠君爱国、关心民生疾苦是他的思想的核心。年轻的时候,杜甫就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他的忠君爱国是真心实意的,骨子里的!儒士认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杜甫是无论如何穷困潦倒都要心系天下,为国家担心!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自己连住的房子都没有了,却想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接着又叹道“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他就像葵花向日一样忠于国家,心忧天下!

  俄国别林斯基说过:“任何一个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

  而杜甫就是这样的一个伟大的诗人!当他看到国家仍然动荡不安,内心是何等的悲痛啊啊!

  “苦恨”是非常恨,诗人恨什么?

  恨国家仍然动荡不安,恨自己已经人到暮年,不能为国家效力,恨自己壮志难酬啊!

  这种苦恨使自己的两鬓白发都增多了,“繁霜鬓”的“繁”即:使……增多

  4.人生潦倒,销愁无途

  “潦倒“可以指人生潦倒,可是人生潦倒又何尝不是国事艰难所赐呢!

  国难家愁一齐堆积在诗人胸中无法释怀,诗人该怎么办?

  喝酒解愁!(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但是人却“新停浊酒杯”,“新停”,刚刚停,为何呢?

  可能因病不能喝,可能因穷困潦倒,此时诗人孤苦无依,无朋友的救济,喝酒的钱都没有了。

  那么这种愁苦、悲愁排泄不了,只能郁积心头!

  (四)朗读

  因此我们朗读的时候应缓慢一点,把这种悲苦之情读出来。

  齐读!

  (五)整体小结

  1.本诗借悲秋之景抒发悲秋之情,请大家读一读,“悲秋”二字在诗中有几层含义?

  三层:季节之秋

  人生之秋

  国事之秋

  2.小结

  律诗的特点是颔联和颈联对仗,可是杜甫在本诗中却是每联都对仗,句句照应,可见杜甫诗歌写作技巧的高超,因此本诗也被称为“古今七律之冠”,但我想对杜甫诗歌的评价之所以这么高,不仅有技巧,还有情感的感人!正如本版块的标题“诗从肺腑出”!诗人所抒的情感既有身世之悲又有国事之悲,带着作者的这些悲情再来读一读品一品诗歌,诗歌将别有一番滋味:

  在苍茫的天地之间,秋风猛烈地吹向一个登上高处的孤苦老人,**的猿似乎要将诗人郁积在心头的悲凉之情全部啼啸出来,急风中的飞鸟低徊寻找着落脚点,这又多么像流浪他乡的诗人的.化身啊!此时诗人郁积在心头的悲苦又像这落叶和江水一般,难排不尽,驱赶不绝,此情此景达到了交融的最高境界!而诗人又为何如此悲苦?因为国难家愁,因为诗人对国家、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3.朗读

  ①现在请大家带着对本诗的理解,再次齐读《登高》!

  ②自由朗读,争取能背诵!

  ③一齐有感情地背诵本诗!

  (六)作业

  1、收集杜甫诗歌中的名句,并把它积累起来.

  2、课外收集并赏读杜甫的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选择诗句中你最喜欢的一句,用散文话的语言描述出诗句的意境,要求不少于150

  板书:登高

  所写之景:风、天、猿啸、渚、沙、鸟飞

  落木长江悲凉

  离家多年有家难归

  所抒之情:晚年多病孤苦无依悲苦

  国事艰难壮志难酬

  人生潦倒销愁无依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学**体诗对仗的形式和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二、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诗歌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了怎样的基调。

  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三、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生*诗歌创作研究资料生*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他祖上还有西晋著名将领、镇南大将军杜预。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安史之乱是唐代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也是唐代文学的转折点。许多诗人都在诗中反映了这场残酷的战争唐帝国所带来的巨大灾难。杜甫就是这样一位有着忧国忧民情怀的诗人,正因如此,他的诗被后人成为“诗史”。(见孟棨《本事诗》以及宋祁等《新唐书.杜甫传》)杜甫生于712年,这首诗是他55岁时所作,诗人怀才不遇,如今又沿江漂泊,年老多病,生计窘迫。登上高楼,个人悲怆与国家疾苦一齐涌上心头,他写下了这首诗。

  2、诵读

  (一)诵读全诗

  (二)简介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公元767年的秋天,此时诗人在外流浪漂泊了8个年头,已经是一位饱经沧桑的五十五岁的老人了。他目睹了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的重重创伤,感受到了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衰落,也感受到了仕途的坎坷,晚年的孤独和生活的艰辛,心中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慷慨激越、动人心弦的七言律诗。

  3、赏析全诗

  (一)先看诗的头两句,也就是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首联主要是写景。景物有: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个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这些景物给我们的感觉是显得十分悲凉、凄清。根据是:①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②高天,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③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④飞鸟,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这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⑤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俗话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已经到了生命的晚秋,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⑥清渚和白沙是冷色调的。⑦以长江的永不停息衬托生命的短暂。这些地方都说明这首诗所描写的景物是悲凉和凄清的。“哀”字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自然之悲象,人生之艰难。也是全诗的诗眼。作者巧妙的运用了一系列描绘哀景的词,既是自然环境的客观描绘,也是作者心情的折射与投影。正像清代诗人王夫之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种,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请大家注意。疑问:

  ①飞鸟,应该是一种什么处境的鸟?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

  明确:(赏析时要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飞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总之,这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而且只能是一只,而不是多只。因为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②诗人***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鹰击长空”;诗人王维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鸟鸣山更幽”。它们和杜甫笔下的鸟有什么不同吗?

  明确:***笔下的鸟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鸟,因为那时***正处在立志改造中国的青年时期;王维笔下的鸟是悠闲自在的鸟,王维特别向往幽静的大自然。由此看来每一位诗人笔下的鸟都是他们的化身。

  渚:音zhu,上声。水中小块陆地。唐诗:孟浩然《宿建德江》:有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李白《夜泊牛渚怀古》有“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之句。

  (二)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颔联给我们勾画出一副极其广阔深远的图景,前人誉之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写了几种景物?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幅画面。

  (2)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面对此情此景,诗人想到了什么?

  明确:落木萧萧:①杜甫看到落叶飘零,会引起韶光易逝的感觉。

  ②也许会加重乡愁,他会问自己,这常年飘泊的生活何时能结束。

  不尽长江―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他会超越时空的限制,联想到历代的一些优秀人物的不幸遭遇,不禁“怅望千秋一洒泪”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

  (3)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什么写法?

  明确:对比、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唐代诗人陈之昂的《登幽州台歌》也是这种写法。

  (三)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1)什么是“作客”?是否和现在的“做客”相同?

  明确:“作客”和现在的“做客”不同,这里的“作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作客。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

  (2)什么叫登台呢?联系王维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回答。

  明确: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俗。古人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登台。

  (3)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在什么年纪?

  明确:“百年”,就是老年,拖着多病的身体。

  (四)尾联:“艰难苦困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从哪联的哪句诗知道的?

  明确: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

  (2)这是一种什么心情?忧愁还是忧愤?

  明确: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

  (3)“苦恨”和“新停”应怎样理解?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国难当头,杜甫年事已高,疾病缠身,虽忧国忧民,却无能为力,他的心情一定是极度痛恨自己年老多病。而“新停”又是“刚刚放下”。“新”与“苦”都是副词,两相对应。这两句,词相应,句相同。“苦恨繁霜鬓”“新停浊酒杯”分别是“非常痛恨两鬓染霜”“刚刚放下浊酒杯”之意。(联想到朱庆馀的《*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停字,什么意思?)

  (4)杜甫为什么“苦恨繁霜鬓”“新停浊酒杯”呢?

  明确:国家的艰难,人民的苦难,激起杜甫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无奈年老

  多病,无能为力,他怎能不悲愁万端?古人认为有酒方能浇愁,无奈多病不能喝酒,这种愁闷,这种伤忧,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只能郁结在诗中,郁结在心头!因此,我们读这首诗,解这首诗,既要把握诗境对表现人物情感的妙用,又要揭示人物情感抒发的内涵——诗人杜甫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刚烈情怀!

  四、欣赏格律

  此诗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此诗八句皆对。首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对起的首句,末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声人韵(哀)。颔联、颈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无边”“不尽”和“万里”“百年”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优秀的*体诗总是把格律和内容结合的很好,即遵循格律的要求,又照顾充分照顾到情感的表达。

  五、赏析小结

  《登高》是杜甫七言律诗的代表作品,这首诗之所以被人看作是古今律诗的压卷之作,除了因为内容的丰富深沉外,在艺术上也具有极高的成就:

  一是对仗工稳,音调铿锵。

  二是写景抒情笔法错综变化,而又相互照应。

  明代人胡应麟说:“此诗自当为古今七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明代胡应麟说:此诗自当为古今七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又《诗薮内编》卷五评曰:“若‘风急天高’则一篇这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串,一气呵成。骤读之,首尾未尝有对者,胸腹若无意于对;细绎之,则锱铢钧两,毫发不差,而建瓴走坂之势,如百川东注于尾闾之窟。”

  六、板书设计:

  风天猿渚沙鸟——孤独哀伤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