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团体心理辅导教案 (菁华5篇)

首页 / 教案 / | 2022-10-03 00:00:00 教案,初中

初中团体心理辅导教案1

  活动目的:

  1.让学生明白听到并不代表是正确的,要小心地听话,正确及谨慎地解读明白地表达才不至于产生误会。

  2.使学生掌握倾听的正确方法。

  适用对象

  班级全体成员

  活动准备

  心理情景剧,没有五官的人头像

  活动程序

  一、热身引入

  播放优美音乐创设情景,听后设问:你们觉得这音乐好听吗?听后有什么感受呢?你们是从什么时候学会倾听的呢?

  谈话:是的我们从婴儿开始就在学着倾听,听亲人的呼唤,听自然界的风雨声,听优美动听的音乐。倾听是人最基本的品质。但是有的人可能一生,都没能学会如何倾听。他可以听到儿童的.笑声,可他感受不到儿童的纯真,他可以听到旁人的哭声,可他感受不到他人的悲苦。听是人类不学就会的本能,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倾听往往是所有沟通技巧中最被我们忽视的部分,当我们急于表达,各说各话的时候,倾听就往往被忽略了。

  二、游戏:《悄悄话》

  每10人一组,全班分成4组,老师给每组第一个同学看一句语音类似又富有意义的话,由第一个同学往后传话,传话过程中不能与其他人听到内容,请最后一位同学说出他听到的话。传话速度快而准确的小组获胜。

  交流与分享:

  1.你们小组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是什么?

  2.做完这个游戏你有什么感受?

  三、小组活动:《你画我说》

  四个同学上台表演,两人一组,其他同学在台下两人一组

  活动规则:一个扮演盲人,一个扮演明眼人。

  交流与分享:

  1.通过这个活动你有什么感受呢?

  2.做完这个游戏大家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四、情景剧表演

  在日量常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常常需要有人充当倾听者,“听”似乎是件简单不过的事了,但果真如此吗?看看下面的情形,在你的身上是否也发生过?

  (剧情内容:在课堂上,老师正在组织学生讨论问题。一个同学在发言,有两个同学不断的插嘴,争先恐后急于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让对方把话说完,在课堂上就和发言的学生发生争吵;同时,对待他人的发言,有一个同学,面无表情,看起来好象很认真,其实却没有任何反应;有一个同学手里转着钢笔,脸朝窗外;有一个学生面带微笑,摇头晃脑,还轻声哼着歌,不断地翻书,看手表。)

  学生表演情景剧,表演完后学生谈谈:上面的情景中,作为倾听者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好?你还知道哪些不好的倾听表现?你是否有过剧中相似的经历?你有什么损失吗?结合实际生活谈谈。

  五、学生谈谈

  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如:态度自然、友好、真诚、目光接触、不随便插嘴等。

  六、学生练*

  跟小组同学讲“一件让我难忘的事”。在你说时,体验一下良好的倾听方式带给你的感受;在你听时,别忘了提醒自己做个合格的倾听者。

  学生谈谈学会倾听的好处,如:增长知识、得到别人的尊重、取长补短等。

  七、教师总结归纳

  当人们深刻地明白了倾听的道理,我们就会发现倾听无处不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离不开倾听,工作离不开倾听,生活也离不开倾听。借助倾听,你可以知道智者的教诲,你可以领略文化的精髓,你可以享受生活的美好。

  同学们,让我们学会倾听吧,当我们能够沉静地坐下来,目光清澈地注视着对方,抛弃我们的傲慢和虚荣,微微前倾你的身姿,向对方投去鼓励的目光,那么你就会有意外的收获。

初中团体心理辅导教案2

  辅导目的

  1、帮助学生认识情绪是可以调节的,健康向上的乐观态度会转变消极情绪(烦恼)。

  2、引导学生找到调节消极情绪(烦恼)的几种方法,增强对自己情绪的调控能力,培养健康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

  辅导准备

  1、几种感受情绪变化的小游戏。

  2、课前进行对学生的烦恼进行调查。

  3、设立收集烦恼的小信箱。

  4、赠送给每名同学的笑脸。

  辅导过程

  一、导入:感受情绪是可以调节的。

  1、(出示喜怒哀乐的四幅图)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四幅图,画的是什么表情?生:(喜怒哀乐)。多有意思啊,其实表情是人们心情的外在体现,而人的心情又是多种多样的,不止这四种,比如你们面对这么多听课的老师,现在是什么心情?(生:激动、兴奋、紧张……)

  2、好,现在让咱们一块来作呼吸,请你闭上眼睛用鼻子深深地吸气,再慢慢地呼出这些气,而且轻轻地说声放松,请你睁开你的眼睛,现在你有什么感受?(生:心里好像*静了许多,不那么紧张了。)看来大多数同学的的心情都是比较轻松的。就让我们再来做一个大西瓜小西瓜的游戏吧。

  3、做一个大西瓜小西瓜的游戏。

  提问:现在你的心情怎么样?

  师导:你们看我们的心情又开始的紧张到放松又到现在的高兴,看来咱们的心情是可以改变的。

  下面咱们再来做一个小比赛。

  二、引导学生初步感受积极乐观的态度能转变消极情绪。

  1、做猜丁磕游戏:要求两人一组,三局两胜。

  2、采访胜了的同学,请问你的心情----高兴,采访失败的同学,你能说说你此时的心情吗?(生:不高兴)没错,老师很理解你,(1、你有什么打算?)打算下课再猜几局,相信我一定会赢的。(那你的心情如何)你还不高兴吗?(生:不了)其他同学是这样吗?

  3、师引导:你们看这些同学面对自己的失利,都很乐观,没有让自己不高兴的情绪影响自己,反而能积极地想办法,调整自己,老师为你们乐观的心态高兴。

  三、引导学生了解控制和调节烦恼的几种方法。

  1、导入:现在有一个同学遇到了烦恼,你们愿意用你们乐观的心态去开导她吗?

  2、出示学生的一封她的信,道出同学的烦恼。

  3、引导学生了解排解烦恼的几种方法。

  ⑴师:听了这封信你有什么感受,(生:真是不快乐,挺苦恼的。)但情绪是可以调节的,如果换成是我,我们将以什么样的方法调整自己的情绪,让自己不烦恼呢?

  ⑵请同学思考回答。

  积极的心理暗示法:

  1、生:我认为你现在根本没有必要想同学的话,因为他们说的话不对,你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的优的成绩,不是抄的,你要相信你自己,相信自己是对的,所以你就不会把他们的话放在心上了。

  2、师:你说得真对,谁同意他的观点。你们说当她想起同学的说的让她不高兴的话时,应该对自己默默地说些什么呢?你能表演一下吗?

  3、生:默默地对自己说:-------你们说的都不对,我是好学生,我是经过努力获得的成绩;(可以再说一遍。)

  4、师:你们运用的这种方法其实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法,当你做的事情是正确时,通过对自己的肯定,减轻烦恼给你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很好的排解烦恼的方法。投影板书---------积极的心理暗示:

  B、注意力转移:

  1、师导:刚才同学们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使她对自己充满自信,其实帮助他克服烦恼的方法还有很多,咱们还能不能想想其它的办法让她不想这件事了?

  2、生:想起这件事,不是自己的原因造成的,想也没用,只能凭添烦恼,不如不想,可以看看书,听听音乐,出去做游戏。(点明开始做的游戏)

  3、生:可以和朋友聊聊天,可以看看报纸,翻翻画册,看看电影、电视,

  4、生:可以回忆一下自己最幸福、最高兴的时刻。

  5、师:可以积累快乐,把快乐的事写在纸上,放在自己的花瓶中,

  师:这样就可以把消极情绪转移到积极情绪上去,冲淡以至忘却烦恼,使情绪逐步好转起来。这种调节情绪的好方法叫------注意力转移法。

  C、深呼吸放松法:

  师:还记得同学们刚进来的时候咱们一块做的深呼吸吗?你有什么体会?

  生:紧张的心情一下就*静下来。(你准备怎样帮助她?--可结合积极的心暗示)

  生:介绍当面对同学对你的不理解时,有时你真是气愤之至,此时调整心态最好的方法就是深呼吸法,它可以缓和即将爆发出来的情绪反应,只要几秒钟的动作你就可以很快冷静下来,来调整和放松心理上的紧张、气愤、委屈等的状态,使不良情绪得到缓解。(生说不全,师引申)

  师: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他?

  生:自由交流,教师捕捉换位思考的方法

  D、换位思考:

  师导:信中的小女孩听到同学说她的话非常的生气,但他们毕竟是同班同学能以后不理同学了吗?你们怎样开导一下小女孩,让她既理解同学的行为,又能赢得同学的信任呢?

  生:一定要站在同学的角度上想想同学为什么会这样说你,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面对这件事,思考过去我一定有许多不足给同学留下的印象一时难以弥补,还需要我继续努力,我一定会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全体同学都佩服我,

  师:可以再结合积极的心理暗示为自己增添信心,使自己进步更快。

  投影:换位思考

  师:其实小女孩本身用书信道己烦恼的方法也是排解烦恼的一种方法,叫做合理宣泄法,你还有什么宣泄的途径吗?

  生:和家长聊聊自己的烦恼,可以和学校开心果乐园,可能也以和老师、班里的心理调节员说说这件事,听天大家对你进行的开导。

  师:你看咱们用了这么多的方法(比如…………)帮助小同学排解烦恼,她一定会逐渐快乐起来的。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情就像天气一样是随时变化的,有快乐也有烦恼,当我们不开心时,我们就可以运用上面的方法进行自我的情绪调节,逐步帮我们改变心情,

  四、开展快乐天使的互助活动,尝试用以上办法解决实际问题:(三组题)

  师导:在课前,我们调查了一下同学们心中还有不少小的烦恼,我们抽取其中具有普遍性的内容,你们愿意用今天学过的方法帮同学们解决吗?

  案例一:考试的时候我总是很紧张,心跳加快。(积极的心理暗示、深呼吸)

  案例二:我想要的漂亮文具大人不给买。(注意力转移、换位思考、积极的心理暗示)

  案例三:我的好朋友和我闹矛盾了,我很烦。(合理宣泄、换位思考、注意力转移)

  (1)以小组为单位,选取个案,分组解决。

  (2)交流汇报。

  五、运用以上方法解决自己的烦恼,进行自我调适。

  1、听音乐想想自己在生活中有哪些烦恼,运用适当的方法解决进行自我调适。

  师导:同学们,看来你们已经能灵活应用一些调节烦恼的方法,老师为你们高兴,老师也了解到同学们在生活也曾遇到一些烦恼,(出示烦恼箱)请你猜猜这个带有笑脸的小箱子是做什么的?(收集烦恼的)请你拿己没有解决的烦恼,在音乐的伴奏下,静静的打开自己心灵的大门,结合今天学到的方法,试着解决它,然后放在烦恼箱中,永久的封存,让我们在快乐中生活。

  也许有一些同学还没有解决自己的烦恼这也是正常的,相信你在同学的帮助下,一定会把烦恼全部解决,这个可爱的收集烦恼的小木箱也将随着我们回到我们的集体继续收集同学们的解决的烦恼,让烦恼不再影响我们的心情。

  2、师赠送笑脸图案。

  师:每一名同学都收到了老师送出的笑脸图案,让我们用是今天学到的知识乐观的面对烦恼,做自己心情的主人,让阳光永远照耀着我们的心灵,像这个小笑脸一样,快乐生活每一天。

初中团体心理辅导教案3

  教学目标

  通过看课件和录像、讲故事、讨论等方式,使学生理解、掌握挫折的概念并能够认识到"每个人在成长中都会经历挫折、成功必然经受挫折、挫折对人们的影响具有‘双重性‘的特点,从而激发学生增强自我抗挫的愿望"。

  教学重点

  1.追求与挫折的辩证关系。

  2.联系实际、联系自我,建立起正确的"挫折观"。

  教学过程

  一、导人

  播放"命运交响曲"简介贝多芬的追求与挫折

  二、讲授新课

  1.提问: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什么是追求,挫折"

  2.电脑幻灯出示"追求"和"挫折"的概念

  追求是指用积极的行动,争取实现某个目标;挫折是指人们在造求某种目标的活动中,遇到干扰、障碍,遭受到损失或失败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

  (二)追求与挫折的关系

  1.观看录像:"我们的桑兰"(带着问题观看思考)

  2.同学讨论

  1)"桑兰的追求与挫折"

  2)出示电脑幻灯片"桑兰的追求与挫折"

  3)讨论归纳"追求与挫折"的关系

  3.出示电脑幻灯片一-成长必须追求:挫折往往会伴随着追求;不怕挫折,勇于追求。

  (三)面对挫折

  1.观看录像"同学的故事"

  2.小记者谈采访感受

  3.电脑幻灯出示:对我们的启示"追求往往随着挫折的战胜而实现"

  (四)挫折的影响

  1.配乐幻灯"一封没有发出的信"

  2.讨论写信人遇到什么挫折?

  带给她什么影响?如何帮助她摆脱

  消极的影响?

  3.配乐幻灯

  当今的爱因斯坦《斯蒂芬·霍金》

  4.为"挫折"作新的诠释

  (五)总结升华

  1.电脑幻灯:"首*科学家"一一严纯华

  2.小结全课

  1)电脑幻灯一一勇于追求,不怕挫折!敢于追求,战胜挫折!不断追求,挑战挫折!

  2)mtv十电脑幻灯一一歌曲"未来的未来"

  3)伴随着歌声,滚动播放

  课后作业

  作文:"心灵的撞击"一一记自己追求中遇到的挫折

  (重点:遇到挫折时的想法、采取的对策、产生的影响)

初中团体心理辅导教案4

  辅导目的:

  1、树立要“做自己情绪的主人”的观点。

  2、了解自己目前的消极情绪。

  3、了解调节和控制情绪的方法。

  辅导方式:

  1、角色扮演;

  2、讲述与讨论;

  3、自我测验。

  辅导准备:

  1、准备一个微型剧;

  2、准备好两个该班学生目前较严重的消极情绪的情境;

  3、准备“了解自己的消极情绪”的问卷;

  4、投影片;

  5、录音机。

  辅导时间:

  一学时。

  辅导场地:

  教室。

  辅导步骤:

  1、请学生演一个微型剧,剧里讲述的是德国著名的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的情绪变化对一篇科学论文的影响。

  (旁白:有一天,德国著名的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由于牙病,疼痛难忍,情绪很坏。他拿起一位不知名的青年寄来的稿件粗粗看了一下,觉得满纸都是奇谈怪论,顺手就把这篇论文丢进了纸篓。几天以后,他的牙痛好了,情绪也好多了,那篇论文中的一些奇谈怪论又在他在脑海中闪现。于是,他急忙从纸篓里把它捡出来重读一遍,结果发现这篇论文很有科学价值。他马上写信给一科学杂志,加以推荐。这篇论文发表后轰动了学术界,该论文的作者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

  可以想象,如果奥斯特瓦尔德的情绪没有很快好转,那篇闪光的科学论文的命运就将在纸篓里结束了。)

  2、教师简要讲解不同的情绪对人产生不同的作用

  人的情绪有积极与消极之分。(投影“积极情绪的作用”)积极的情绪能提高人的活动能力,充实人的体力和精力,并且可以使人体验到生活的美好和可爱,激励人们勇敢地面对艰难困苦,成为人们活动的推动力。

  3、角色扮演:

  教师结全该班学生目前存在的一些消极情绪,准备好两个角色扮演情境,请同学按情境认真扮演,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讨论:

  (1)教师先说明角色扮演体现的是什么消极情绪。

  (2)学生在轻松舒缓的背景音乐下讨论如何调节和控制这两种消极情绪。

  (3)教师参加学生的讨论,体会学生的心理感受。

  (4)学生倾诉这两种情绪给自身带来的苦恼以及自我调节的做法。

  (5)教师提供这两种情绪的自控的参考意见(投影)。

  4、教师发给每名学生一份问卷,让学生填写。(说明:回答无对错之分,只要填写自己的真实情况即可。)

  (1)当你的竞争对手有突出的表现时,你心里会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当你的对手在竞争中失败了,你非常高兴。 ( )

  (2)如果你参加一个比赛,结果败得很惨,你再也不敢参加这样的比赛。 ( )

  (3)你常因对考试的结果担心而心烦意乱,注意力难以集中。 ( )

  (4)当别人错怪你时,你便会大发脾气。 ( )

  (5)你的某些科目的学*成绩比别人差,就觉得自己脑子笨,无法学好。 ( )

  (6)你*时没有朋友可以交流思想,有苦脑无处诉说,有快乐无人分享。 ( )

  (7)你经常因为一些小事而闷闷不乐,忧心忡忡。 ( )

  (8)你在上台发言参加比赛时有嘴唇颤抖或头手冒汗,心跳剧烈及大脑空白的现象。 ( )

  5、结束:

  自然界有潮涨潮落,我们的情绪也会像潮汐一样,有高有低,如果我们以消极的情绪面对学*和生活,那么,我们就会不断地品尝失败的苦果。

初中团体心理辅导教案5

  一、活动目的:

  1. 让学生对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有初步地了解和认识,能够以正确态度对待自己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保持一种健康的生理和心理状态

  2.让学生意识到长大了的烦恼是避免不了的,它是成长标志,是走向成熟的必经阶段,学会一些排除烦恼的办法。

  3.让学生能珍惜青春,把握未来。

  二、活动重点:

  通过活动能正确认识和对待青春期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能说出自己的烦恼并寻求最佳的解决办法。

  三、活动难点:

  让学生对青春期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四、活动准备:

  1.推选一名同学配乐朗诵《丑女孩》

  2. 录音机一台。

  3.用诗、用画、或格言表现自己的理想、希望、寄语、奋斗等。

  五、活动过程:

  (一) 主持人开场白(放背景音乐)

  女:还记得小时候羡慕哥哥姐姐能自由地出去玩,羡慕爸爸妈妈有权力说这说那,还曾经偷偷地穿妈妈的高跟鞋,戴爸爸的领带吗?那是一种渴望长大的心情,渴望独立的愿望,转瞬间,我们送走了童年迎来了少年。

  合:我们长大了

  男:青春是花季,是雨季,她带给我们那么多的神奇,那么多的诱惑。不知不觉我们被青春所吸引,为青春所着迷,蓦然间发现自己少了儿时的稚气,多了几分成熟;不知你们发现没有,青春到来的时候她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变化,有谁知道都是哪些变化?

  (二)活动 “我的变化”

  活动程序:

  1.请同学们先分组讨论我们在生理和心理上发生了哪些变化?然后交流。

  2.呈现挂图,拿出童年的照片和现在的照片对比

  (学生能讲出一两点就可以了)

  生理上:

  (1) 身体增高,体重增加,骨胳和肌肉发育加速,男孩长出了毛茸茸小胡须,喉结逐突,声音开始变的低而粗,肩部加宽,骨盆变窄,渐渐的像个男子汉了。女孩的胸部日渐丰满,声音变得高而尖,骨盆变宽日渐变成亭亭玉立的少女。

  (2)脑神经结构和脑重量已与**相差无几,传递信息的效率大大提高,肺活量增大,呼吸频率减慢,心脏重量和血容量、心率趋于**水*。

  (3)生殖器官进一步发育成熟。

  心理上:

  (1)日益注重探索自我,产生了对未来生活的设想,逐步跨入生活的各个领域。

  (2)存在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开放性和闭锁性、批判性与片面性、积极性与动荡性等矛盾、内心经常出现喜悦与忧虑、开朗与沉默、自信与自卑、乐群与孤独、肯定与否定、屈从与反抗、大胆与怯懦等复杂的情绪体验,常陷于烦恼、困惑、焦虑、彷徨之中。

  (3)开始进入智力发展探索和创造的高峰期。

  (4)男孩和女孩性别意识日渐清晰,在日常生活中显示出特定的性别身份。

  男:每个人都在发生着变化,但是每个人的变化又都是那么的不同。有的同学惊喜地发现自己越变越好看,性格也愈发完善,思想越发成熟,讨人喜欢,为自己的成长而喜说,并努力地去完善自我形象,但也有的同学懊恼地发现自己有那么多的缺点,心里有那么多的烦心事,时而流露出自卑情绪,为成长而烦恼。

  (三)听配乐朗诵:《丑女孩》

  (四)说说自己心中的烦恼

  以同学举手发言的形式,说出自己目前有什么烦恼,是否希望得到他人的帮助。(基本可以归纳为下面五种)

  1.自己觉得对别人很友好,可是别人对我却不友好,人际关系怎么这么复杂。

  2.好朋友之间不信任,背地里说坏话,我很伤心。

  3.家长每人都是在斥责我,从来不说我好。

  4.学*成绩不好,抬不起头来。

  5.老师对自己有偏见,处处跟我过不去。

  (五)小组讨论:

  结合上述同学所说的五种烦恼,每小组通过讨论的形式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从各小组发言中,总结出一些有效的解决办法。

  1.心胸开阔,多与别人交流

  2.遇事冷静,多思多想和换位思考

  3.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4.增强自信心,学会一些待人处事的办法

  5.多看书,增强抵抗干扰的行动

  男:同学们畅所欲言,说出了自己的烦恼,也经过讨论总结了一些解决的办法。希望这些办法能帮你顺利渡过人生美好的青春时光。

  女:同学们,我们结束了天真烂漫的童年,跨入了充满生机的活力时代,让我们燃起青春的火炬,点亮我们心中的畅想,下面请同学们为“青春的畅想”添上一笔自己的豪情壮语,可以用诗、用画或用格言表现自己的理想、希望、寄语、奋斗等(事先准备好)

  (六)抒写青春的畅想(同学格言连句)

  (七)班主任寄语

  同学们,祝贺你们长大了,在成长的道路上,愿你们珍惜时间,“千金买骏马,何处买青春”,为了祖国的未来,为了灿烂的年华,愿你们把握住自己的青春,在生命的早晨唱出美好的青春之歌,让青春在你们手中闪闪发光。

  (八)结束语

  合:青春像刚刚升起的太阳(播放背景音乐,学生跳舞),前面是望不尽的一片蔚蓝;青春像刚刚冒尖的嫩芽;前面是看不完的春光灿烂;青春像初离源头的潺潺小溪,憧憬着大海里的波浪滔天;青春像茁壮成长的马驹,在万里征途上奔腾驰骋……

  青春的脚步声越来越*了,让我们勇敢地展开双劈去迎接那闪光的年华!

  今天的主题班会“我长大了”到此结束。


初中团体心理辅导教案 (菁华5篇)扩展阅读


初中团体心理辅导教案 (菁华5篇)(扩展1)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教案 (菁华5篇)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教案1

  活动主题:

  “增进交流,提高团队凝聚力”

  活动目的:

  1.使团体成员积极融入团体,为团体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2.使团体成员彼此信任、相互协助、融洽相处;

  3.使团体成员感受团结的力量,体会集体的温暖,并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发扬合作精神。

  活动对象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协会成员

  活动场地

  待定

  准备材料

  报纸若干张

  活动时间

  50分钟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在活动开始之前播放背景音乐“相亲相爱一家人”,营造活动氛围。主持人说明本次活动主题及活动目的,并说明保密规定。

  二、破冰之旅——大风吹

  活动目的:让学生放松身心,并打乱学生所站位置,便于之后活动的顺利展开。

  活动时间:10分钟

  活动程序:所有人围成一个圆圈,先由主持人站在团体中说:“大风吹”,学生问:“吹什么?”,主持人说:“吹…….的人”,那么所有…..的人就必须离开自己站的位置,重新寻找新的位置。没有找到位置的人表演一个节目,并作为新一轮的主持人重新提问“大风吹”,如此进行下去。如有时间主持人还可以说“小风吹”,则…的人不动,没有的…的人移开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

  备注:可「吹」的资料:戴手表的人、扎辫子的人、穿X颜色衣服的人……做四组游戏

  三、团体智慧——心有千千结

  活动目的:让同学们体验团结与合作的力量,从而增强集体凝聚力。

  活动时间:20分钟

  活动规则:

  A.同学间手拉手围成圆圈,并记住自己的左手和右手边分别拉的是谁。

  B.记住后,当听到主持人说放手时,大家立刻放手,并在一定范围内走动,要求是走得越乱越好,再当听到主持人说“停”时,大家都立住不动,迅速找到原来左、右手所牵的那两只手。

  C.当手牵住后,再一定时间内恢复到起初的完整的圈。

  分享感受:

  (1)一开始面对这个复杂的“结”时,感觉是怎样的?

  (2)来自不同班级却同在一个社团,是否曾因为意见不一致产生心结,那我们应该以何种心态来面对这些“结”?

  (3)要想解开这个结,靠的是什么?

  四、团队合作——同舟共济

  活动目的:齐心协力,发挥集体的聪明才智,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合作的重要意义。

  活动时间:20分钟

  活动规则:每6人一组,每一组的圈内放上一张报纸,要求每组的所有成员同时站在报纸上,尤其是成员的任何一只脚都不可以留在报纸外的地面。在行动之前每一小组可以充分讨论,拿出最佳方案。再请各小组派人将报纸对折,比较各小组用时。如此下去,不断将报纸对折,让各小组的同学想方设法使所有成员同时站在报纸上。

  分享感受:

  (1)描述一下你们组刚刚是用怎样的方法做到的?

  (2)在此次活动中哪些是让你印象深刻的?之前有无类似这样的感受?

  五、结束——相亲相爱一家人

  让学生发表在此次活动的感受,主持人总结学生在此次活动中的表现,让学生之间相互拥抱,并说“有你们真好!”以此结束本次的活动。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教案2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幸福指数,关注幸福指数;

  2、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存在的幸福”,提升自己的幸福指数。

  二、活动准备

  1、事先了解学生对幸福的认识情况与现状;

  2、准备一些“神秘礼物”(按小组数准备份数,礼物尽可能包装精美,封好)

  3、“幸福之星”设计和印制,每个同学一张;

  4、“幸福之旅”的录制。

  三、活动过程

  1、小小调查

  准备:播放柔和的音乐《初雪》,放松情绪!

  问题1:你觉得幸福是什么?

  问题2:你觉得你现在幸福吗?

  学生自己采访,自己回答。

  假设,“幸福度”的满分是五颗星,你的幸福程度有几颗星呢?请在自己的卡片上,给自己的幸福之星涂上颜色吧。

  请大家在涂颜色的时候,还要思考一下你的幸福之星包含哪些内容?那么,没有涂色的星星又包括什么内容呢?

  2、感受分享

  学生谈谈自己的幸福之星包含哪些内容,没有涂色的星星又包括什么内容;

  学生的回答预想:妈妈对自己的关心和照顾,让自己觉得幸福;可以在这么好的学校念书,比起贫困地区的孩子,觉得自己更幸福……有两颗星未涂,因为觉得自己还不是太幸福,可能自己还可以更幸福……

  3、游戏体验:变化的幸福度

  面对大家真诚的交流,我也分享到了同学们的幸福与快乐,我觉得自己更加幸福了。为了表示感谢,我决定送给大家一份小小的礼物。这可是一份特殊的礼物哦。但礼物不能随意的打开,它需要遵循几个步骤,我们一起来看看,并按照规则的要求来打开这份神秘的礼物。

  规则步骤:

  (1)、在礼物拆开之前,打出第一个满意度分数;

  (2)、拆开礼物之后,打出第二个满意度分数;

  (3)、在和其他组的礼物比较之后,打出第三个满意度分数。

  大家看看这些记录,发现什么没有?

  (学生交流讨论)

  教师引导:对礼物的期待、和对他人之间的比较等因素,影响了我们的满意度,也影响了幸福感觉,你们看是这样的吗?

  那面对这些礼物,大家现在最想做什么呢?

  预想:学生说:吃(老师给的礼物都是可吃的零食)

  老师知道同学们现在都很渴望分享这份礼物,好,那么满足大家的愿望,拆开礼物一起尽情的分享吧。

  (同学分享礼物)

  4、讨论分享:我的幸福在那里?(视频呈现案例)

  我从你们满意的神态上感觉到大家都很开心,很幸福。看来愿望的实现,可以提升我们的幸福指数。那么,现在请同学们帮帮一位同学,她遇见了关于“幸福”的烦恼!

  (播放视频)

  教师提问:觉得生活糟糕透顶的姗姗,真的像他所说的那样“生活一点意思都没有吗?一点幸福都没有吗?”如果她有,那在哪里呢?

  好,接下来,我们请各小组认真想一想,研究一下,在刚才的视频,姗姗的幸福在那里?

  (学生交流讨论)

  (小组发言)

  看来幸福就在姗姗的身边,是她没有发现,那怎么帮助姗姗感受幸福呢?大家根据刚才所说的,从中选择一个场镜,用表演的方式重现,来告诉大家你们组的姗姗怎么感受幸福好吗?

  大家表演得真不错,请每个人总结一句话,说说幸福在那里?或者怎样感受幸福?我们要把这些都放进幸福宝典。

  5、感受幸福(录音或现场说)

  正如同学们刚才所说的,我们用心去感受,就会发现,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是幸福。现在让我们在柔和的音乐中来经历一次美丽的“幸福之旅”吧。请同学们跟随我的指导语,静静地聆听和遐想。好,现在开始。

  冥想开始。

  6、幸福再调查

  教师引导:的确,生活中不是缺少幸福,而是缺少发现幸福的眼睛、耳朵和心灵,关键是我们能否用心去感受、去体验。不是吗?

  以我们现在的心情,再次打出我们的幸福指数,你会为现在的幸福涂几颗星?并请大家思考多出来的星星包含了哪些内容?

  (全班一起分享交流)

  教师小结:愿每一个同学用自己的眼睛、耳朵和心灵去发现,去感受,去体验我们身边的幸福,记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去寻找和感受生活的乐趣,祝愿大家天天幸福,做个幸福的人!

  7、播放歌曲《我们多么幸福》结束课程。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教案3

  主题:认识自己

  指导者:

  辅导班级:娄底一中,初一247班

  题注:所谓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对自己与周围人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和态度。实践活动,人们不仅能认识客观事物,也能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与客观世界的关系。自我意识不是个别心理机能的显现,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具有完整的内在结构。自我意识的发展在个性形成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人的兴趣、能力、性格、情感、意志和道德行为无不受到自我意识的制约和影响。

  教学对象:娄底一中初一247班全体学生

  分析:

  初一学生刚迈进了中学的大门,就先后进入了青春期,是从幼稚期向成熟期发展的过度时期,也是自我意识迅猛发展并走向成熟的时期。学*压力大,父母的过高期望值,使得中学生的精神压力增大,由此容易形成一些复杂的身体和心理性问题,逆反心理、敌对,人际关系紧张、适应性不良、考试焦虑与恐怖等。同时身体的迅猛发展使中学生很快出现了**的体貌特征,生理

  上的突然的变化,使得生心的发展失去*衡,关于自我意识的困惑和冲突萦绕于心,我是谁?我的特征是什么?别人喜欢我还是讨厌我?

  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不稳定,使得他们的自我意识呈现出两重性:独立性与幼稚性相连;自尊心与自卑感同在;封闭性与开放性并存。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亦说过:“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自我意识,是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进而达到自我教育目标的必由之路。

  教学目的:本堂课将以团体心理游戏形式方式寓教学于其中,让学生更一步认识到内心的自我,了解自我,明了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人眼中的我是什么样子。

  教学流程:

  一、自我介绍

  指导者的自我介绍,助理的介绍,对本课程的介绍

  二、破冰游戏———可怜的小猫

  游戏目的:本游戏在于活跃气氛,解除紧张感,使活动成员身心放松。时间:大约10分钟

  活动程序:

  1、将成员分成四组,以击鼓传花方式选出四位小组长进行协助,再以同样方式选出四位成员,扮演小猫。

  2、小猫走到任何一人面前,蹲下学猫叫。面对者要用手抚摸小猫的头,并说「哦!可怜的小猫。」但是绝不能笑,一笑就算输,要换当小猫。

  3、抚摸者不笑,则小猫叫第二次,不笑,再叫第三次,再不笑,就得离开找别人。

  4、当小猫者可以装模做样,以逗对方笑。

  三、自我意识游戏———自我画像,心中的我,他人眼中的我游戏目的:

  1、通过画“自画像”,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展示一个“内心的我”。

  2、通过交流学生读懂你、我、他,促进彼此的了解

  游戏时间:大约30分钟

  活动程序:

  1、主持人发给每位参与者一张白纸,成员自备一支笔

  2、在8—10分钟内,每个人在白纸上画一幅自画像,主持人暗示大家,“自画像”可以是形象的肖像画,也可以是抽象的比喻画(例如动物,或者自己生活中的场景),但是需强调、声明这个自画像是能代表自己。要求成员们画自画像像期间不要看他人的画像,提醒成员本游戏不是绘画比赛,不用因为自己的画技不好而感到为难,只要求大家的画像从内容、形式上反应大家对自我的认识。

  3、自画像画好之后,请成员在白纸的另一面写下自己心中的“我”,即用一些形容词描述自己,例如外向、内心,开朗乐观,安静,随性等等之类能表现个人个性性格的一些形容词,描述中不能透露个人的姓名之类信息。然后请成员们把自己的名字写在描述的后面。

  4、收取成员的画像作业,指导者选取几份有代表性的画像,与成员们一起讨论、交流。

  猜猜这是谁?选取几份画像,先给全体学员们看画像,让他们猜测这画像可能是谁,让成员们进行交流和讨论,得出他们的答案,指导者不公布答案;然后指导者将画像者的自我描述一点一点读出,给以提示,这时再让成员们来猜测下这位自画像是代表了谁,最后公布答案,讨论。并请画像者谈谈自己画这幅画像的含义,为什么这么画,觉得这幅自画像在那些方面能代表自己、表现自己是个怎么样的人。指导者注意观察其在讨论时的神情并结合画像加以相应的分析。

  5、指导者对活动进行总结,启发成员进行思考。

  四、课程总结

  学生代表总结自己游戏后的感触,指导者进行总结。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教案4

  [活动目标]

  1、形成乐于与人沟通交往的意愿。

  2、了解受欢迎的人所具有的特质。

  3、探索自己受欢迎的特质并尝试特质的灵活运用。

  [活动重点]

  了解受欢迎的人具有的特质,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每人两张便利贴,一份学*单

  [活动设计]

  环节

  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回顾

  2分钟

  人际沟通中的甜甜的调味剂

  回顾人际沟通中的

  重要元素

  热身分组

  5分钟

  持相同花色的同学立即根据自己的扑克花色,尽快聚集到相对应的小组所在地。

  黑桃为“橄榄叶”队;

  梅花为“三叶草”队;

  方块为“钻石”队;

  红桃心“智慧”队。

  每组持有微笑标志的同学成为本组的微笑大使,负责带动大家一起活动并维持课堂秩序,同时当小组成员在活动中产生矛盾时,微笑大使就要发挥协调作用。

  通过分组,让*时接触不多的同学能够有更多接触的机会,使接下来的活动能够更加活跃。安排微笑大使能够使个别同学有责任感,带领同学们一起活动并维持秩序。

  一)走马观花15分钟

  一、写下受欢迎和不受欢迎的特点5’

  1、引入:很多同学问我,怎样让自己更能收到班级同学的欢迎。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说说受欢迎的学问——魅力行动。

  2、提问:同学们想一想,你喜欢和怎样的人交朋友?你不喜欢和怎样的人交朋友?请在“便利贴”上写出一个你心目中最喜欢的特点或者不喜欢的特点。

  然后,将“易事贴”贴在自己的身体的任何地方,离开位置找一找伙伴。看到自己喜欢的特点,请给这个同学一个拥抱或握手、打招呼;看到自己不喜欢的特点可以躲开。

  二、学生活动。5’

  三、教师归类5’

  4、教师:请大家把自己写的特点都贴在黑板上。我们一起来看看哪些特点最受大家的喜欢?

  5、归类:与学生一起对特点进行归类,从学生的实际材料,喜欢和不喜欢的特点大致都可以分为:品行、外貌、才能、家庭因素等方面。

  游戏体验

  二)特点大聚会

  13分钟

  一、总结归类5’

  1、过渡:看看黑板上大家写的,想一想,这些受人欢迎和不受人欢迎的特点,你有吗?

  2、学生思考。

  3、好像这些受人欢迎和不受人欢迎的特点,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是吧?可为什么这些特点大家都有,还是有些人更受欢迎呢?

  4、学生思考发言。(有的人受欢迎的特点更多一点。)

  5、点拨:结合我们刚才的游戏再想一想。

  6、预设:学生1:有的同学把受人欢迎的特点贴在胳膊下面看也看不见,好像有些同学把这些受人欢迎的特点*时没有表现出来。学生2:有几个同学他们字写得很小,我看不到;还有一些同学,他们只给自己的好朋友看。我都不知道他的特点是什么,怎么跟他打招呼啊!

  二、教师提升5’

  7、老师:哇,你真会观察,在刚才的游戏中你有这么深刻的发现,真是不简单。

  教师总结:

  将自己的优点隐藏起来了,没有让人发现

  将自己的特点用在了不该用的'地方,反而成为了令人讨厌的缺点

  三、巩固练*5’

  魅力练*1魅力练*2魅力练*3

  如何将下列特点用在恰当的地方?

  大嗓门运动会上为同学加油助威

  固执努力追求自己的奋斗目标

  骄傲为班级或集体的荣誉感到自豪

  做作表演、演出

  胆小做事谨慎、小心、细心

  小丽是一个比较固执的人,如果她把固执运用在与人沟通过程中,会…以自我为中心/别人的话听不进去/与人闹别扭

  小丽是一个比较固执的人,如果他将固执运用在学*上的话,会…更加执着地学*/为了自己的奋斗目标不懈努力

  通过内省深入思考“为什么这些特点大家都有,还是有人更受欢迎,有人不太受欢迎。”

  三)自我练*

  5分钟

  一、练*3’

  做一做练*,让学*进行自我探索

  二、魅力十宝2’

  主动开放

  有礼貌

  不挖苦别人

  勇于认错

  留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保守秘密

  尊重别人

  坦诚

  不开过分的玩笑

  不以自我为中心

  四)魅力行动

  5分钟

  给自己的好朋友写一句你最想说的话吧!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教案5

  一、看图片

  (里面是我国贫困地区一些儿童的照片,点滴着他们的日常生活,学*环境)

  二、你看到什么?你感受到什么?

  1、学生互相交流

  2、畅所欲言

  (有得孩子笑了,有得孩子露出鄙视的表情,有得孩子目瞪口呆了,有得孩子哭了。这就是在经济社会、独生子中成长的孩子们。孩子们畅所欲言地表达着自己的想法,也互相争辩着,但是,声音慢慢变成了安静。我就站在一边,没有任何表示地看着。知道有学生忍不住站起来表达她自己的想法,训斥一些同学的行为和想法。大家都是那么安静了)

  三、爱的教育

  1、对比生活

  2、你享受到是什么?

  3、你又为身边的人做了什么?

  (让孩子们在对比中了解自己的幸福,把握自己的幸福,而要懂得为别人做点什么,为身边的人做点什么)

  四、学会珍惜

  1、你要珍惜什么?

  2、你要怎么做保存现在的幸福?

  五、把爱蔓延

  1、对身边的人应该怎样做?

  2、对需要帮助的人,我们可以做什么?

  六、小结

  “给予”所收获的快乐远远比“索取”所收获的快乐要幸福。让我们少为自己索取,多给予身边的人帮助,让自己活在真正的快乐里。

  效果:在日常生活中,日记和作文中,感受孩子们懂得了什么叫做自私,什么叫做无私。也知道如何做才是珍惜。帮助同学,协助老师,在家里做乖巧的孩子。这样的教育,不会一次就成为*惯,还得不断的持续着,让孩子们在长期的教育中,丢弃自私,懂得用心去对待别人。懂得“给予”比“索取”会收获更多。


初中团体心理辅导教案 (菁华5篇)(扩展2)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6篇

  活动主题:“增进交流,提高团队凝聚力”

  活动目的:

  1.使团体成员积极融入团体,为团体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2.使团体成员彼此信任、相互协助、融洽相处;

  3.使团体成员感受团结的力量,体会集体的温暖,并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发扬合作精神。

  活动对象: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协会成员

  活动场地:待定

  准备材料:报纸若干张

  活动时间:50分钟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在活动开始之前播放背景音乐“相亲相爱一家人”,营造活动氛围。主持人说明本次活动主题及活动目的,并说明保密规定。

  二、破冰之旅——大风吹

  活动目的:让学生放松身心,并打乱学生所站位置,便于之后活动的顺利展开。

  活动时间:10分钟

  活动程序:所有人围成一个圆圈,先由主持人站在团体中说:“大风吹”,学生问:“吹什么?”,主持人说:“吹…….的人”,那么所有…..的人就必须离开自己站的位置,重新寻找新的位置。没有找到位置的人表演一个节目,并作为新一轮的主持人重新提问“大风吹”,如此进行下去。如有时间主持人还可以说“小风吹”,则…的人不动,没有的…的人移开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

  备注:可「吹」的资料:戴手表的人、扎辫子的人、穿X颜色衣服的人……做四组游戏

  三、团体智慧——心有千千结

  活动目的:让同学们体验团结与合作的力量,从而增强集体凝聚力。

  活动时间:20分钟

  活动规则:

  A. 同学间手拉手围成圆圈,并记住自己的左手和右手边分别拉的是谁。

  B. 记住后,当听到主持人说放手时,大家立刻放手,并在一定范围内走动,要求是走得越乱越好,再当听到主持人说“停”时,大家都立住不动,迅速找到原来左、右手所牵的那两只手。

  C. 当手牵住后,再一定时间内恢复到起初的完整的圈。

  分享感受:

  (1)一开始面对这个复杂的“结”时,感觉是怎样的?

  (2)来自不同班级却同在一个社团,是否曾因为意见不一致产生心结,那我们应该以何种心态来面对这些“结”?

  (3)要想解开这个结,靠的是什么?

  四、团队合作——同舟共济

  活动目的:齐心协力,发挥集体的聪明才智,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合作的重要意义。

  活动时间:20分钟

  活动规则:每6人一组,每一组的圈内放上一张报纸,要求每组的所有成员同时站在报纸上,尤其是成员的任何一只脚都不可以留在报纸外的地面。在行动之前每一小组可以充分讨论,拿出最佳方案。再请各小组派人将报纸对折,比较各小组用时。如此下去,不断将报纸对折,让各小组的同学想方设法使所有成员同时站在报纸上。

  分享感受:

  (1) 描述一下你们组刚刚是用怎样的方法做到的?

  (2) 在此次活动中哪些是让你印象深刻的?之前有无类似这样的感受?

  五、结束——相亲相爱一家人

  让学生发表在此次活动的感受,主持人总结学生在此次活动中的表现,让学生之间相互拥抱,并说“有你们真好!”以此结束本次的活动。

  活动主题:

  “增进交流,提高团队凝聚力”

  活动目的:

  1、使团体成员积极融入团体,为团体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2、使团体成员彼此信任、相互协助、融洽相处;

  3、使团体成员感受团结的力量,体会集体的温暖,并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发扬合作精神。

  活动对象: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协会成员

  活动场地:

  待定

  准备材料:

  报纸若干张

  活动时间:

  50分钟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在活动开始之前播放背景音乐“相亲相爱一家人”,营造活动氛围。主持人说明本次活动主题及活动目的,并说明保密规定。

  二、破冰之旅——大风吹

  活动目的:让学生放松身心,并打乱学生所站位置,便于之后活动的顺利展开。

  活动时间:10分钟

  活动程序:所有人围成一个圆圈,先由主持人站在团体中说:“大风吹”,学生问:“吹什么?”,主持人说:“吹……的人”,那么所有……的人就必须离开自己站的位置,重新寻找新的位置。没有找到位置的人表演一个节目,并作为新一轮的主持人重新提问“大风吹”,如此进行下去。如有时间主持人还可以说“小风吹”,则…的人不动,没有的…的人移开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

  备注:可「吹」的资料:戴手表的人、扎辫子的人、穿X颜色衣服的人…做四组游戏

  三、团体智慧——心有千千结

  活动目的:让同学们体验团结与合作的力量,从而增强集体凝聚力。

  活动时间:20分钟

  活动规则:

  A、 同学间手拉手围成圆圈,并记住自己的左手和右手边分别拉的是谁。

  B、 记住后,当听到主持人说放手时,大家立刻放手,并在一定范围内走动,要求是走得越乱越好,再当听到主持人说“停”时,大家都立住不动,迅速找到原来左、右手所牵的那两只手。

  C、 当手牵住后,再一定时间内恢复到起初的完整的圈。

  分享感受:

  (1)一开始面对这个复杂的“结”时,感觉是怎样的?

  (2)来自不同班级却同在一个社团,是否曾因为意见不一致产生心结,那我们应该以何种心态来面对这些“结”?

  (3)要想解开这个结,靠的是什么?

  四、团队合作——同舟共济

  活动目的:齐心协力,发挥集体的聪明才智,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合作的重要意义。活动时间:20分钟

  活动规则:每6人一组,每一组的圈内放上一张报纸,要求每组的所有成员同时站在报纸上,尤其是成员的任何一只脚都不可以留在报纸外的地面。在行动之前每一小组可以充分讨论,拿出最佳方案。再请各小组派人将报纸对折,比较各小组用时。如此下去,不断将报纸对折,让各小组的同学想方设法使所有成员同时站在报纸上。

  分享感受:

  (1) 描述一下你们组刚刚是用怎样的方法做到的?

  (2) 在此次活动中哪些是让你印象深刻的?之前有无类似这样的感受?

  五、结束——相亲相爱一家人

  让学生发表在此次活动的感受,主持人总结学生在此次活动中的表现,让学生之间相互拥抱,并说“有你们真好!”以此结束本次的活动。

  一、指导老师、领导者和其他成员介绍:

  【指导老师】:

  高美才,南昌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实践能力,曾多次主持领导团体心理辅导。

  【领导者】:

  海柳娟,南昌大学教育学院应用心理061班学生,心协会长顾问

  【协助人员】:

  刘伟芳,应用心理072班学生,心协心研部副部长。

  二、团体性质:

  结构式的,异质的,训练成长,自我体验的封闭式辅导。

  三、团体对象:

  心协理事会成员。四、团体规模:13人,男女比例为7:6。

  五、地点:

  心协办公室

  六、活动时间:

  共一次,1.5—2小时,时间10月18日晚7:00—9:00。

  七、活动费用:

  各种手工制作材料和印刷费用以及团辅相关道具,奖品等。

  八、理论依据:

  1、团体凝聚力是以团体共同活动为中介,在团体活动中,成员经过互动,彼此诉说自己心中的感受和想法,从而增进成员之间的感情和思想交流,这时,彼此发生认同,互相满足心理需要,产生亲密感和相互依赖感,加大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和团体多成员之间的吸引,在这样的团体中,成员心情愉快,精神振奋,行为,认知,情感一致,凝聚力就高。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出发,归属的需要,一个人成为一个团体的一员时就希望自己能找到归属感,希望自己在团体中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实现自我效能感,充分实现自己的价值。

  3、自我价值的实现,个体希望与团队中其他成员有人际互动,并希望投入该团队的活动中,并从团队中获得自己的价值实现,有自我满足感。

  九、辅导目的: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所有成员都参与,并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之中,充分进行体验,感受,发挥自我能动性,与成员一起分享,一起成长,在团体中实现自我成长和体会团体凝聚力的重要性,并把团辅的收获运用到今后的学*和工作之中,真正实现自我价值,并与团队其他成员更好的合作,增强团体凝聚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团队意识,发挥主人公的角色为团体目标一起进步。

  十、活动内容:

  (一)开场白:

  领导者做自我介绍,并介绍协助者,把团体成员按男女比例分开,让大家更好的融入进集体中,希望通过这次活动,为大家营造一个*等,互相尊重,信任的小组氛围,促进团体成员的自我发展,增进组员的团体归属感和对团体的信任,以提高小组内部工作积极性,增强团体凝聚力。

  时间:5分钟

  (二)热身活动:


初中团体心理辅导教案 (菁华5篇)(扩展3)

——团体心理辅导的教案 (菁华3篇)

  一、心理训练目标:

  1、协助学生了解情绪和行为问题的根源,将此种领悟运用于实际学*生活中去,中学团体心理辅导教案。

  2、更好地接纳自己及他人。

  3、使学生学*降低生活环境的干扰,使其能减少自寻烦恼的机会。

  4、使学生学*达成行为改变和基本的认知改变,包括学*如何处理不愉快的情绪,学*接纳自己成为"孰能无过"的正常人。

  二、训练方法:

  运用挑战、提问、议论、鼓励,甚至命令等方法来促使学生面对和改变自己不合理的信念。

  三、活动过程:

  我们的感觉无疑受到了外在事件影响,受到身体化学变化的影响,受到了过去的冲突和创伤的影响。不过,这些理论是以这样一个观念为基础的,即我们的情感超越了我们的控制范围。当你说"我就是对自己的感觉方式无能为力"的时候,你不仅使自己成为痛苦的牺牲品,而且是在自我愚弄,因为你能够改变自己的感觉方式。

  假如你想获得更良好的感觉,那么你必须认识到,正是你的思想和态度--而不是外在事件--产生了你的感觉。你现在就可以学*改变你思想、感觉和行动的方式。

  1、为了证明思想和情绪之间的重要关系,只要考察一下你对一句赞扬的话可能以许多方式作出的反应就行了。

  2、假定我告诉你:"我真喜欢你,你真是一个可爱的人"。请你说出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3、令你感觉不好的绝大多数消极思想实际上都是天真和不符合现实的。

  4、下面是导致消极情绪的十种天真的思想方式。请仔细阅读。把你家庭作业中写的、引起你消极情绪的、不合理的、失真的思想信念与之对比一下,看看属于哪一类:

  (1)非此即彼:你以非此即彼的方式看待事物。例如某种情况未臻完美,你就把它看作是一个彻底的失败。

  (2)以偏概全:你把某个单独的消极事件,诸如考试不及格,或同学不理你,看作是一种无止境的失败,一提到这件事情,你就用上了"总是"或"从不"这样的字眼。

  (3)心理过滤:你挑出某个消极事件的细节,并把它不着边际地夸大,于是在你眼里整个现实变成了黑暗,就像一滴墨水弄脏了一池清水一样。

  (4)贬抑积极事物:通常坚持以为它们是"不算数的",你拒绝了积极的经验。如果你干了一件出色的工作,你仍以为它还不够好,或别人也同样能做好。贬抑积极事物,抹杀了生活的快乐及自己的长处,使你感到无能为力及得不偿失。

  (5)仓促下结论:在你的结论没有事实依据的情况下,你对事态作出了消极的`解释。

  "瞎猜疑":在没有证实的情况下,你武断得出某人对你冷淡的结论。

  "瞎预言":你预言事情将变得糟糕。在考试之前自言自语道:"我肯定是考不好的,要是我不及格的话,我该怎么办呢?"如果你郁郁寡欢的话,你会自忖道:"我的心情再也好不起来了。"

  (6)夸大其辞:你过份夸大了你的问题和缺点的严重性,或者你过份轻视了你的可贵品质的重要性。

  (7)你断定自己的消极情绪,必然反映了事物的真实情况。如"我感到在全班同学面前讲话是很恐惧的";或者"我感到内疚,我首先是一个堕落的人";或者"我感到愤怒,这证明我受到了不公*的对待";或者"我感到自卑,这意味着我是一个无能的人";或者"我感到失望,我肯定是没有希望的"。

  (8)虚拟陈述:你以为事态的发展迎合你的希望或期望。一位学*优异的同学在做了100道数学练*题后,她自言自语道:"我不该错这么多题。"这使她感到沮丧,以致她一连几天也不再去做*题了。"必须"、"务必"、"不得不"都是相似的罪魁祸首。针对自身的"虚拟陈述"导致内疚和挫折,针对他人和世人的"虚拟陈述"则导致愤怒和灰心丧气,教案《中学团体心理辅导教案》。如"他不该那么固执己见和争强好胜"。许多人试图用"应该怎样"和"不应该如此"的话语来激发自己,就好像他们是一些懈怠者,在希望他们好好学*及遵守课堂纪律之前,必须对他们作一些惩罚。"我不应该上课讲话",虚假陈述使你往往难以克制,并且你会有去做某件恰好相反的事情的冲动,因此虚拟陈述往往是起不了作用的。

  (9)贴标签:贴标签是非此即彼思想的一种极端形式。你不说"我犯了一个错误",而是给自己贴上一个消极的标签。如"我是一个没用的人",你还可能给自己贴上"一个傻瓜"、"一个失败者"、"一个笨蛋"等标签。贴标签是完全非理性的,因为这个标签同你的所作所为是不相符合的。人类是存在的,但是"傻瓜"、"没用的人"、"笨蛋"是不存在的。这些标签是毫无用处的抽象的事物,它们只会导致愤怒、焦虑、沮丧和缺乏自尊。你也会给别人贴标签。当某个同学冒犯了你的时候,你会自忖道:"他是一个!",于是你觉得问题出在那个人"性格"或"本质"上,而不在于他的思想或行为。你把他贬得一无是处。这使你对改善事态怀有敌意和不抱希望,没有给事情变好留有余地。

  (10)人格化和责怪:当你对并非由你完全控制得了的某件事情负责的时候,就产生了人格化。当一位班里的中队长得知此次中队在全校体育比赛成绩不佳时,她并没有仔细地寻找失败的原因,而是自责道:"这证明我是一个不称职的中队长。"当一个同学遭到爸爸毒打时,他自忖道:"要是我*时听他的话,不惹他生气,他就不会打我了"。人格化导致内疚、羞耻和不胜任感。有些人的行为正好相反。他们因自身的问题而责怪别人或责怪当时的条件。他们忽视了有助于解决那些问题的各种途径。"我之所以没被评上三好学生,是因为老师看不上我"。责怪往往起不到很好的作用,因为别人将拒绝做替罪羊,而且他会以牙还牙地对你进行大肆攻击。

  5、自我意识练*

  (1)老师提示:

  首先,是你的思想而不是外在事件产生了你的情绪;

  其次,是你特定的消极思想信念引起了特定消极情绪;

  再次,令你感到忧郁、焦虑、内疚、愤怒或沮丧的消极思想信念往往是失真的,不现实的,不合乎逻辑的。要认识到你的思想信念与你的情绪之间的这层重要关系是消除不良情绪的第一步。

  (2)自我意识练*将使你注意各种失真的思想信念,这些失真思想信念往往同各种消极情绪有联系。

  愤怒:

  ①请你想想你在生气愤怒时的情景,把你生气愤怒时的那种情况简要记录下来:

  实际上发生了什么事情?

  你是生自己气还是生别人的气?

  ②请记录下你当时的消极思想信念与情绪;

  你是否感觉受到了伤害?厌烦?沮丧?

  你头脑里闪过了什么念头?

  你是否暗中诅咒对方是个无耻的家伙?或诅咒他是自私的家伙?亦或诅咒他们对你太不公*,不讲道理?

  ③对照前面十种失真思想方式,看看引起你生气愤怒的思想的主要失真处:

  例如:

  虚拟陈述:"他不应该如此说",或"她没有权利那样想。"

  贴标签:"他是一个。"

  心里过滤:"她竟然对我毫不尊重。"

  责怪:"这全是他的过错。"

  非此即彼:"在这件事上我是对的而他是错的。"

  以偏概全:"她从来都是只想到她自己"。

  教学对象:娄底一中初一247班全体学生

  分析:

  初一学生刚迈进了中学的大门,就先后进入了青春期,是从幼稚期向成熟期发展的过度时期,也是自我意识迅猛发展并走向成熟的时期。学*压力大,父母的过高期望值,使得中学生的精神压力增大,由此容易形成一些复杂的身体和心理性问题,逆反心理、敌对,人际关系紧张、适应性不良、考试焦虑与恐怖等。同时身体的迅猛发展使中学生很快出现了**的体貌特征,生理

  上的突然的变化,使得生心的发展失去*衡,关于自我意识的困惑和冲突萦绕于心,我是谁?我的特征是什么?别人喜欢我还是讨厌我?

  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不稳定,使得他们的自我意识呈现出两重性:独立性与幼稚性相连;自尊心与自卑感同在;封闭性与开放性并存。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亦说过:“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自我意识,是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进而达到自我教育目标的必由之路。

  教学目的:本堂课将以团体心理游戏形式方式寓教学于其中,让学生更一步认识到内心的自我,了解自我,明了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人眼中的我是什么样子。

  教学流程:

  一、自我介绍

  指导者的自我介绍,助理的介绍,对本课程的介绍

  二、破冰游戏———可怜的小猫

  游戏目的:本游戏在于活跃气氛,解除紧张感,使活动成员身心放松。时间:大约10分钟

  活动程序:

  1、将成员分成四组,以击鼓传花方式选出四位小组长进行协助,再以同样方式选出四位成员,扮演小猫。

  2、小猫走到任何一人面前,蹲下学猫叫。面对者要用手抚摸小猫的头,并说「哦!可怜的小猫。」但是绝不能笑,一笑就算输,要换当小猫。

  3、抚摸者不笑,则小猫叫第二次,不笑,再叫第三次,再不笑,就得离开找别人。

  4、当小猫者可以装模做样,以逗对方笑。

  三、自我意识游戏———自我画像,心中的我,他人眼中的我游戏目的:

  1、通过画“自画像”,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展示一个“内心的我”。

  2、通过交流学生读懂你、我、他,促进彼此的了解

  游戏时间:大约30分钟

  活动程序:

  1、主持人发给每位参与者一张白纸,成员自备一支笔

  2、在8—10分钟内,每个人在白纸上画一幅自画像,主持人暗示大家,“自画像”可以是形象的肖像画,也可以是抽象的比喻画(例如动物,或者自己生活中的场景),但是需强调、声明这个自画像是能代表自己。要求成员们画自画像像期间不要看他人的画像,提醒成员本游戏不是绘画比赛,不用因为自己的画技不好而

  感到为难,只要求大家的画像从内容、形式上反应大家对自我的认识。

  3、自画像画好之后,请成员在白纸的另一面写下自己心中的“我”,即用一些形容词描述自己,例如外向、内心,开朗乐观,安静,随性等等之类能表现个人个性性格的一些形容词,描述中不能透露个人的姓名之类信息。然后请成员们把自己的名字写在描述的后面。

  3、收取成员的画像作业,指导者选取几份有代表性的画像,与成员们一起讨论、交流。

  *猜猜这是谁?选取几份画像,先给全体学员们看画像,让他们猜测这画像可能是谁,让成员们进行交流和讨论,得出他们的答案,指导者不公布答案;然后指导者将画像者的自我描述一点一点读出,给以提示,这时再让成员们来猜测下这位自画像是代表了谁,最后公布答案,讨论。并请画像者谈谈自己画这幅画像的含义,为什么这么画,觉得这幅自画像在那些方面能代表自己、表现自己是个怎么样的人。指导者注意观察其在讨论时的神情并结合画像加以相应的分析。

  4、指导者对活动进行总结,启发成员进行思考。

  四、课程总结

  学生代表总结自己游戏后的感触,指导者进行总结。

  一、教案背景

  (一)面向学生:中学

  (二)学科:心理学(团体心理辅导课)

  (三)课时:一课时

  (四)课前准备:

  1.收集关于自我认识方面的故事,影片,准备若干白纸。

  2.思考目前存在的学生对自我认识的情况。

  3.收集引导学生加强自我认识的心理活动。

  二、教学课题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身心状况以及周围事物关系的认识和体验。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是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进程,也是个性特征的形成过程。随着生理的不断发育和心理的不断发展,初一年级的孩子刚刚步入青春期,对自我的认识不断关注,学生已出现了较为独立的评价标准,但由于独立判断能力仍处于较低的发展水*,所以自我评价的水*仍然较低,对自身的认识还有一定的模糊性和片面性。因而,指导学生全面地认识自己,使其对自我的评价更客观,更合理,对其今后正确地对待生活、学*都会有很大的帮助。为此,我准备了《我是谁——自我认识团体辅导》这样一节心理健康课,利用集体辅导的优势,借助熟悉的动植物暗喻自己,让学生全面关注、发现、认识自我,从而培养学生正确地对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自己能客观地评价自己,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充分开发潜能,争取成才。

  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认识自我”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自我认识心理学含义和真正内涵。

  2、情感目标:帮助学生掌握“认识自我”的方法。

  3、能力目标:通过学*活动,知道从别人的反馈中调整言行,使自知的“我”与他人所知的“我”更为一致。

  三、教材分析

  《我是谁——自我认识团体辅导》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到客观全面认识自我的重要性,并充分掌握认识自我的方法。教学难点是通过学*活动,知道从别人的反馈中调整言行,使自知的“我”与他人所知的“我”更为一致。

  四、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心理游戏法

  授课中主要通过讲故事、心理游戏、小组讨论分享、等方法,创设情景,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促使学生主动敞开心扉直面自己存在的实质问题,接纳他人的观点,客观全面的认识自我。

  五、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激发兴趣(分组做游戏)

  学生起立,开始活动时,喊口令:“大风刮,大风刮,刮呀刮,刮具有特点的人。”具有这种特点的人听到后就以最快的速度跑到场地中间再重新找一把椅坐下,刮到了“戴眼镜的人”、“喜欢跳绳的人”“写作业快的人”“爱运动的人””刮到喜欢帮助别人的人……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在活动中,大家一起思考,怎样尽快找到位置,需要注意听口令、动作快,更重要的是要充分了解自己的特点。

  活动进行到这里,教师问学生:“你了解自己吗?”大家有的摇头,有的点头,认为不完全了解自己,在自我认识上存在盲区。通过活动和提问,让学生们在活动中思考“我是谁”这个有趣话题,激发大家的参与乐趣,从而拉*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卸下心理戒备,达到师生心理互融。

  (二、)自己眼中的“我”

  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填充句子的游戏,看看你对自己的认识与别人对你的认识是不是一样的?

  1、师用五个句子给出自我评价

  例:我是谁?我是一个认真负责的人。

  我是谁?我是一个喜欢帮助别人的人。

  我是谁?我是一个善良的人。

  我是谁?我是一个热爱学*的人。

  我是谁?我是一个有点不善表达的人。

  请一组学生现在表达。

  2、发给每位学生一张白纸。请学生写说我是一个XX样的人。

  游戏:①将纸收齐后放放一小纸箱中,师抽取一张纸,并念出纸中句子。问:请你猜猜这张纸描写的是谁?为什么?

  3、讨论:

  讨论:①某某同学对自己的了解与大家对他的了解是一致的,这说明了什么?师小结:同学们对你的看法与你对自己的看法一致,说明了你了解了“我是谁”以及你的外在行为表现出了真正的你,因此,大家都能够猜出来是你。

  讨论:②某某同学对自己的了解与大家对他的了解不一致,这又说明了什么?师小结:同学们对你的看法与你对自己的看法不一致,说明了你还没有真正了解自己,或者是,你的行为没有表现出真正的你,以致大家都没有猜出来。

  (三)别人眼中的我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对自己的认识、了解总有不全面的地方。听听别人的意见,你对自己会有新的认识,会有新的发现。

  心理游戏“戴高帽”

  方法:请一位成员坐在团体中央,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姓名、爱好和特长,然后其他人轮流根据自己对他的了解及观察说出他的优点及欣赏之处(如性格、相貌、处世。),全组进行表扬,优点轰炸。然后被欣赏的成员说出哪些优点是自己以前所观察到的,哪些是不觉察的。每个成员到中央戴一次高帽。(实事求是评价)

  规则:

  1)必须说优点。

  2)夸别人优点时态度要真诚,不能毫无根据地吹捧,这样反而会伤害别人。

  3)参加者要体验被别人称赞时的感受如何;怎样用心去发现别人的长处;怎样做一个乐于欣赏别人的人。

  从游戏中聆听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对比自己对自己的认识,然后完成10个“我是谁”句子。

  (四)认识自我的方法

  小品《照镜子》大致内容:两位同学按要求闭上眼睛,老师用染红的手指点一位学生的鼻子,问:“这是什么?”学生回答:“鼻子”。接着再点另一位同学的额头,问:“这是什么?”学生回答:“额头”。学生回答的同时,颜色已染到他们的鼻子或额头上了,他们却全然不知。然后让他们面向全班同学,同学们哄堂大笑,他们感到莫名其妙,最后老师把小镜子递到他们手里,他们这才发现真相。

  (1)、思考:刚才的小品对你有什么启发?

  (2)、师:脸上的脏东西,别人看得清,自己却看不见,用小镜子一照,就看得清清楚楚了,让同学当一当这把小镜子,你会很快找出自己身上的优点和缺点。

  认识自我,第一个方法就是照镜子。

  提到认识自己的六种方法。

  i、照镜子

  ii、反省自己

  iii、参加课外活动

  iv、听取别人的评价

  v、敢于同他人竞争

  vi、从心理咨询和书本中认识自己

  (五)巩固提高自信心《掌声响起来》

  方法:学生试想,十五秒可以鼓掌几下。然后进行比赛。

  讨论:设定可能实现的目标才能成功;对自己正确的计划,就可以自信而勇敢的实现目标。正确评估自己,可以更自信,更成功。

  今天和大家一起探讨了如何认识自我和完善自我的问题,非常高兴与大家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希望同学们在*时多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方法,正确认识自我和不断完善自我。最后,我把下面这首诗送给大家,愿同学们做一个自信又快乐的学生,充满活力的度过学*生活!

  如果你认为你将失败,你就确实失败了。

  因为我们发现,在世界上

  成功开始于一个人的美好愿望,

  取决于一个人的心理状态。

  如果你认为你是出色的,那么你就是出色的。

  你要相信自己能飞得很高;

  你要相信自己能做得最好。

  在生活的战场上,

  并不总是强壮或聪明的人取胜。

  但是最终取胜的人,

  一定是那些认为自己能胜的人。

  一个小故事

  当年,在纽约的街头,有一位卖气球的小贩,每当他生意不好的时候,总要向天空中放飞几只气球,由此引来周围很多正在玩耍的小朋友的围观,有的还兴高采烈地买他那色彩艳丽的气球。一天,当他在街头重复这个动作时,发现一群围观的白人小孩中有一位黑人小孩,他正用一种疑惑的眼光望着天空,小贩顺着他的目光望去,看到一个黑色的气球也在飞,黑色,在黑人小孩心中,代表着肮脏、懦弱、自卑和下贱。精明的小贩很快就看出了这个小孩的心理。他走过去,用手轻轻地抚摸黑人小孩的头发,神情地说:“小朋友,气球能不能飞上天空,不在于它外表的颜色,而在于它心中有没有想飞的那口气。如果这口气够大够足,那它就可能飞上天空。”这个小孩就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基恩博士。

  教师提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你能从这个故事中联想到其他有关的故事或事例吗?

  小品小明拿着刚发下来的考试卷子,背者书包垂头丧气地说:“又是不及格!”这时小强从后面追上来,冲他一笑:“听说要开运动会了,你这个体育健将可要多报几项啊!”小明却无精打采地说:“那有什么用,跑得再快也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思考引发动机,制造悬念,创设情境,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

  (1)你认为小明说的对吗?为什么?

  (2)你想对小明说些什么?

  (3)通过这个小品你能明白什么?

  故事启思

  课件:身上带着细链子的大象(图)。

  这是一头马戏团里的大象,驯象人用一根细细的铁链绑在大象的腿上,然后拴在一个小木桩上。但我们都知道以大象的力量,可以轻易的用长鼻子卷起木桩,或挣脱铁链。为什么它会乖乖的站在那呢?原来,当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曾无数次尝试挣脱铁链,但每次努力的结果是,它的脚被铁链磨的疼痛、流血。于是渐渐地小象不再挣扎,直到长成了大象,已经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时,它的想法依然是:我不行,我不会成功的。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到了做事都要有自信,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非常努力。

  生:我觉得应该相信自己的能力,大象就是不相信自己,它觉得现在自己的力量还和小象一样。我们应该相信自己有能力,来完成这件事情。

  生:我们不应该畏惧失败,因为失败只是一时的,我们是有能力战胜失败的,而不能像大象那样,有能力却不去尝试。

  师:这都是由于大象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不相信自己的能力造成的。大家在学*、生活中有没有,因为对自己能力认识的不够,自信心不足,而失去成功机会的经历?学生互相交流

  活动三:事例感悟

  师:从刚才大家的交流中,许多同学谈到了自己曾遭遇到的这样或那样的失败,我完全能够理解大家当时的心情。因为我也曾因对自己缺乏自信,而感到苦恼,也有许多面对失败的痛苦。那我们应如何去面对失败呢?请大家一起来看看这个故事中主人公的经历。


初中团体心理辅导教案 (菁华5篇)(扩展4)

——心理健康团体辅导教案通用十篇

  主题一:新生适应团体辅导活动

  活动目的:团体初期的相识、合作、信任

  1、滚雪球

  2人,拳头尖刀布,选择谁先自我介绍,聊天;

  转为4人,把小组成员介绍给其他人;

  转为8人,从某个位置开始,“我来自﹍﹍性格﹍﹍”,“旁边的是﹍﹍”;被8个人记住有什么感受;

  8个人背对围成一圈。另8个人与之对坐,成为外圈。彼此自我介绍,1分钟后向右走。谈感受。教师点评。

  2、突围与闯关

  11人围成一个城堡,1人在中间,要冲出牢笼。(要求:不要伤害他人的身体,接触是允许的。)

  突围者的感受;小组成员的感受;旁观者的感受。

  3、同舟共济

  汪洋大海中的一条船(一张报纸),全组8人要齐心协力站在报纸上。

  面积减半,再站;

  再减半,再站;

  再减半,再站﹍﹍;

  学生谈感受。教师点评。

  4、刮大风

  学员围坐一圈,把多余的凳子拿掉。谈这样坐的感觉怎样?

  听老师口令:戴眼镜的站起来,找新的位置。穿裙子的站起来,找新位置。大学老师站起来,找位置。男士站起来,找位置。

  在新的位置上,什么感受?

  5、推气球

  原来的8人不变,每人拿一气球,吹起。听口令:抛一个,不让它落地。加一个,??再加一个。哪个小组可以不落地的,哪个小组落地次数最多的。谈感受。-——为什么顶不起来?

  6、我的一天(作业)

  每个人写下自己有代表性的一天的流水帐:日程安排。然后,划掉与他人在一起的时间,剩下多少时间是自己单独的。谈感受。

  7、盲行

  1212数数,数到1的站出来,蒙上眼睛,原地转三圈,2号在外圈顺时针走,停。找一个对象,牵起他的手,做他的向导。

  “盲人”谈感受;对拐棍是否满意;什么地方让你满意,什么地方让你不满意。

  8、夹乒乓球

  3个盒子,每个盒子装着15个乒乓球。在对面的.桌子上放着三个空盒子。组员排队,用筷子传递乒乓球,把球夹着传递到对面的空盒子里。全部传完后,又把对面的乒乓球夹着传递回来。第一个全部传完胜出。要求:不能用手托。

  谈感受。

  主题二、自我认识、自信心和团体凝聚力

  1、“猜猜我是谁”

  目的:从他人的反馈中认识自己,并体会被人理解的感受。

  操作:每人一张白纸,请写下3——5句描述自己的句子。如“我是——”不写名字。写完后将纸折叠好,放在团体中央。然后每人抽取一张,打开纸上的内容,猜猜这一张是谁写的。猜中的人要说出理由。指导者引导团体成员发表自己猜中别人或被他人猜中时的感受。

  2、“20个我是谁”

  目的:认识并接纳自我,认识并接纳独特的他人

  时间:约50分钟

  准备:1张白纸,1支笔

  操作:指导者可以先找出一个成员示范,连续让他回答“我是谁?”当他说出一些众所周知的特征时,如“我是男人”,指导者告诉大家,这种回答不反映个人特征,应尽量选择一些能反映个人风格的语句。然后指导者让大家开始边思考边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至少写出20个。当指导者看到最后一位放下笔时,请团体成员在小组内(5——6人)交流。任何人都抱着理解他人的心情,去认识团体内一个个独特的人。最后指导者请每个小组代表发言,交流活动的感受。

  3、“棒打薄情郎”

  目的:尽快相识,增进团体凝聚力。

  时间:20分钟

  准备:用挂历纸或旧报纸卷成一根纸棒

  操作:全体成员围圈而站,默默回忆或低声交流其他同学的名字。选一个执棒者站在圈中央,由他面对的人开始大声叫出一个成员的名字,执棒者马上跑到那个被叫的人面前。被叫的人马上再叫出另一成员的姓名。如果叫不出来,就会受当头一棒,然后由他执棒。依此类推,直到大家熟悉互相的姓名为止。如果一个人三次被打,就必须出来表演,作为惩罚。

  4、 “红色轰炸”

  目的:增加个体自信心。

  操作:六七人一组围圈坐。请一位成员坐或站在小组中央,简单地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姓名、专业、个性方面的长处与短处,然后其他人轮流根据自己对他的了解及观察,说出他的优点和对他的欣赏之处(如性格、相貌、处事等),然后被欣赏的成员说出哪些优点是自己以前察觉的,哪些是不察觉的。每位成员轮流到中央戴一次高帽。

  规则:(1)必须说优点;

  (2)夸别人的优点时态度要真诚,不能毫无根据地吹捧,这样反而会伤害别人;

  (3)参加者要注意体验被人称赞时的感受如何。

  5、“心有千千结”

  目的:通过大家的努力,使同学们认识到生活中产生的人际矛盾是可以化解的,没有解不开的结。

  操作:每一小组的成员,手拉手组成一个圈,记住自己左边和右边拉手的人是谁。然后把手放下,成员在组成的圆圈内自由走动(不许静止不动,也不要走到圈外)。当主持人喊停的时候,所有的人都不要动,然后和刚才拉手的人再次拉起来,记住不要拉错人。从而编织成一张网,手臂交错。成员们必须在手不能松开,但可以跨、可以钻的原则下,将这张网解开,恢复到原来围成的圆圈。

  谈体会。

  6、“无家可归”

  目的:使成员意识到归属感的重要,并在与人交往中懂得要主动。

  操作:全体成员手拉手组成一个大圈并走动起来。当主持人第一次喊:“停,八个人”的时候,成员立即解散并组成八个人一组的小组。被排斥在外的同学请他(她)谈感受,使成员们在体验游戏快乐的同时感到融入集体内的喜悦感和被排斥在外的孤独感。

  7、“热座”

  目的:通过相互提供意见,协助成员解决个人面临困惑。

  时间:约60分钟

  材料:每人一个信封,若干纸条(比人数少一张)。人数多,可分为6—10人为一小组

  操作:每个成员发给几张白纸条,1个信封。在信封上写上自己的姓名。然后将自己目前最困扰、最想得到帮助的问题写在纸上,每张纸条写同样的问题,并留有足够的回答问题的空间,每张纸条上写上自己的姓名。例如“怎样减轻生活压力?”“怎样愉快渡过大学生活?”“紧张焦虑的消解方法”“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睡不着怎么办?”等,然后把写好的纸条发给每一位小组成员,请他们回答。

  每位成员拿到他人的纸条时,认真思考,根据自己的经验与体会,怀着真诚助人的心情,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回答。没有什么对与不对之分,把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真实看法写出来,回答者不用署名。信封放在小组中央,回答完成后,把每个人的问题放回信封内。每个成员取回自己的信封,一一阅读。最后,全组集中,每个人谈自己阅读完后的感想。

  由于得到了多个人的帮助,丰富了个人有限的经验,常使受益者感动不已。

  8、“情绪红绿灯”

  目的: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心态。

  材料:事先准备好的情绪卡片,录音机,磁带。

  操作:选出六名同学为扮演者,分别表演:惊奇、愤怒、高兴、害怕、悲伤、厌恶六种面部表情。将写有这些情绪的卡片分别呈现给六位同学,但不能让其他同学看到。然后这六名同学分别进行表演,同时播放音乐。每一次表演完,让同学猜测是什么情绪,给予适当的评价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9、“个性发现”

  目的:引导学生认识他人,坦诚反馈,了解自我。

  时间:大约50分钟

  准备:每人一张“个性特征表”,一张白纸、笔

  操作:指导者给每一人发1张“个性特征表”,请大家详细阅读。然后研究一下团体内其他成员每个人的个性,把你的认识记下来,对每个人可选择一种类型或选择多种(3—5)特征。每人都写完后,指导者按顺序找出其中一人,请其他人说出对他的分析。最后由他本人发表对别人评价的感受及自我的分析。也许一致,也许差别很大。为什么会有差别,深入探讨一下会有许多收获。

  个性发现表

  主题三:生命的价值思考

  1、“生命线”

  目的:对自己的一生做评估和展望,体会生命的宝贵,爱惜自己的生命。

  时间:大约需要60分钟

  准备:一张纸、一支笔

  操作:

  (1)老师说明活动内容,见下图,然后让成员自行填写。

  (2)10分钟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

  (3)小组交流中,每个人都拿出自己的生命线给其他人看,边展示边说明,注意自己与他人内心的反应。

  2、“墓志铭”

  目的:思考生命,认识生命的意义

  时间:大约需要40分钟

  准备:一张纸、一支笔

  操作:

  (1)你得病即将离世了,现在要替自己写墓志铭,反应自己的一生。墓志铭将会刻在墓碑

  上,供人凭吊。

  (2)墓志铭除了生年、死年外,最低也要包括以下几点:

  A、一生的最大目标;

  B、在不同年纪的成就;

  C、对家庭、社会或其他人的贡献;

  D、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举例:张海迪的墓志铭:这里躺着一个不屈的海迪,一个美丽的海迪。

  3、“假如生命只剩一天”

  活动目的:希望通过生与死的体验,让学生把心中的困惑、苦恼和真挚的感情吐露出来,让学生接受一次死亡的洗礼,并获得新生,从而从更高的角度来体验友谊和生命。

  所需设备:麦克风、音响、温柔的轻音乐

  活动时间:100分钟(最好安排在晚上)

  活动过程:

  由于某种原因,你们今天将离开人世。死神已经伸出了他可怕的大手,随时会把你们吞噬,你们只剩一点点时间了。(声音缓和、低沉,让学生们真正感受到死亡的沉重感—能否让学生们进人面临死亡的状态是整个游戏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在离开人世之前,你们要写一份遗嘱,我们假设你们已经写好了其他方面的内容,现在老师要求你们写遗嘱的最后一部分,有关你们在班级的一部分。这一部分应该包括下面四方面的内容:一年来我在这个班级中印象最深的事情;我对这个班级和同学们的感受;我对的渴望;我最后的遗愿(也必须是与同学们有关的)。

  主题四:爱心训练

  1、爱是什么

  目的:进行爱的思索,考虑爱的内涵。

  操作:(1)小组讨论:用定义、比喻、描述等形式对爱(爱情)发表自己的看法。

  (2)小组代表发言。

  2、信赖感训练

  依赖感是一个人发出爱心的基础,当一个人对他人缺乏信赖时,他就会变得过于自我保护,防范他人,甚至产生敌意,当然就很难用爱心去待人。因此,要想变得有爱心,就应当先增强对他人的依赖,进行依赖感的训练。

  3、蒙眼摇晃

  你可以寻找六七个同学一起玩下面的游戏。其中一人用布带蒙着双眼,双手抱肩,双脚并立,站在中间,其他人紧挨着,围绕着他(她),然后,围着的人依次推动中间的人,中间的人像一根木棍子一样,毫无顾忌地随着他人的推动,倒来倒去,转来转去,完全依赖周围的同伴。几分钟后,其他人依次站在中间,进行同样的训练。这样的训练可以帮助你变得越来越感到心灵*稳,变得越来越依赖他人。

  【活动理念】

  高中生处在青春发育的后期,生理上不断的发展和成熟,特别是性机能的成熟和性心理的发展,随之产生了一些特殊的心理体验,对异**往非常敏感而又好奇。处在异性眷恋期的青少年渴望和异**往,在各种活动中都努力想引起异性的注意和喜欢,并想方设法寻找或制造各种机会接*自己喜欢的异性。异性同学之间的接触和友谊,有助于培养高中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促进个性的发展,但是由于高中生的理想主义和自我意识较强,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在与异**往过程中面临着困惑和各方面的压力,在处理情感问题上不能把握好分寸,容易影响到学*和人际交往。因此,如何正确交往对高中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本次设计基于对学生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学生存在的在男女生交往方面的主要问题,通过活动,对异**往的尺度和技巧有一定的掌握,能与异性同学自然、正常的交往。

  【活动目标】

  1、学生能明白少男少女对异性产生朦胧的情感是一种非常正常、自然的事情,健康的异**往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需求。

  2、学生能把握异**往的原则性尺度,清楚地意识到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学生学会慎重对待青春的每一次选择。

  3、学生认识到在高中阶段应加强自我塑造、增强责任感,明确如何把握与异**往的尺度,学会处理好与异**往各个层面的问题,以维护自己性心理和性生理的健康发展。

  【教学重点】

  1、营造坦诚、信任的团体氛围,消除学生对自由沟通和交流的防卫心理。

  2、通过活动,使学生能明白少男少女对异性产生朦胧的情感是一种非常正常、自然的事情,重要的是要把握男女生相处的“度”。

  【教学难点】

  1、如何让学生敞开心扉积极发言;

  2、教师的穿插与引导。

  【活动形式】

  游戏体验、绘本欣赏、讨论辨析、小组分享等。

  【活动准备】

  课前调查、课件制作、多媒体电脑、投影仪、分组

  【活动对象】

  高一学生

  【活动时间】

  1课时

  【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热身活动:你我面对面

  活动规则:学生面对面,听指令,做动作

  指令一:面对面,握手,问好

  指令二:面对面,拍肩,说句悄悄话

  指令三:面对面,来一个拥抱

  如果你不想执行指令或者不想对方执行指令的时候,你可以举下手中的红牌。

  1、活跃课堂气氛。

  2、通过这个活动,导入主题。

  二、智慧泉——你我同行

  给学生呈现课前调查的关于男女生在交往过程中存在的困惑?

  1、与异**流,其他同学就会八卦,怎么办?

  2、什么样的男女生交往是正常的?

  3、为什么跟异性玩得过于亲*,对方容易误认为自己暗恋他(她)?

  4、如果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聊天比较投合,很喜欢两个人在一起聊,被人误解了怎么办?

  5、和异性纯友谊交往,为什么会被说成有暧昧?

  请大家总结下,这些问题的共同点是什么呢?(学生讨论、分享)红灯:如果你看到两个异性同学在聊天,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或者哪些行为会让你觉得他们是在谈恋爱?

  绿灯:哪些行为你觉得是他们是正常的交往而不是在谈恋爱。

  教师总结:我们同学总结除了在*时交往过程中容易被人误解的行为,有上述困惑的同学,请你反思下你是否曾经有类似的问题,如果有,那么自己需要注意调整一下;如果没有,那么对于同学的.玩笑我们可以一笑而过。

  通过课前调查,了解学生的困惑,并以此为切入点,让学生分享讨论,在*时的交往过程中,哪些行为容易被人误解。让学生总结出异**往的原则。

  三、启思录———青春不迷茫

  (一)给学生呈现普遍存在的另外一些问题:

  1、如果我喜欢上了一个人,那该怎么办?要不要表白?

  2、男女生发展了很亲切的友谊,可是又有点暧昧,是否该和对方停止关系或者挑明?

  1、喜欢异性却不敢说,在心理憋着,郁闷?

  4、喜欢一个人不敢表白,而且不知道表白后的交往还会不会像现在做朋友一样好?

  Q:请同学们总结下,这些困惑有什么共同点呢?

  (当对异性同学有好感时,我们该如何处理呢?)

  衔接:喜欢上一个人不知道怎么办,有一只鳄鱼它也遇到这样的问题,那接下来我们看下这只鳄鱼他是怎么做的?

  (二)欣赏《鳄鱼爱上长颈鹿》绘本。

  学生思考:看了这个绘本之后,我们发现鳄鱼为了吸引长颈鹿的注意力,为了获得它的好感,想了好多好多的办法,但为什么它前面的尝试都以失败而告终呢?

  学生分享讨论:

  衔接:我们发现鳄鱼因为选择了不适当的表达方式,让自己伤得不轻,很不快乐。

  与鳄鱼面临同样困境的同学,他们估计也很烦恼,很不快乐,那我们就帮这些同学分析一下,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该怎么做呢?

  红灯:哪些做法容易使自己跟鳄鱼一样受到伤害?

  绿灯:哪些做法能让他们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通过该环节,让学生把握交往的“度”,能更好处理遇到的问题。

  四、教师总结

  同学们都有很多点子,如果当前面临这些困惑的同学或许你已经有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希望大家共同讨论出的方法能够帮助到你。而当前没有遇到这个问题的同学,希望今天讨论的方方面面能让你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在你有需要的时候能够有所帮助。

  祝愿大家都能像这只鳄鱼一样,在未来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教学目标】:

  1、认识、体会、表现人类常见的各种情绪。

  2、初步学会调节情绪,使自我经常拥有欢乐的情绪。

  【教学目的】:

  1、让孩子从小逐渐认识自我,认识自我的情绪,并学会初步的调节,使自我经常拥有欢乐的情绪。

  2、让孩子在简单、愉悦的氛围、情绪中认识、体会、表现一些常见的情绪:“喜、乐,怒、哀、惧”。

  【教学方法】:

  游戏法,表演法,情景教学法

  【教具】:

  多媒体教学,实物,图片等

  【教学过程】:

  步骤一、课前谈话:这天对教师来说是个开心的日子,因为立刻要放暑假了,那么同学们这天感觉怎样样呢?

  (高兴、紧张、害怕、欢乐……)

  步骤二、游戏导入,体会情绪

  我们就先来做个游戏吧!“击鼓传花”。小组进行传花,先把花放在第一组第一个同学处依次向其他同学传,音乐停轮到谁谁就得表演节目。(采访:表演了节目和没表演节目的同学分别感觉如何)

  (学生得到了失望、兴奋、喜悦等各种情绪体验)

  步骤三、认识情绪

  1、采访:访问此刻的学生的情绪怎样?

  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指出这就是情绪。(板书:情绪)

  2、情绪

  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情绪,教师经过仔细观察,把这些情绪都拍摄下来了,(课件逐一出示各种情绪人的画面,带声音):高兴、悲哀、生气、害怕、烦恼

  他的情绪怎样?(高兴)

  从什么地方看出他很高兴?(板书:表情、动作、声音)

  想象一下,他为什么这么高兴呢?

  逐一出示图片,再辨情绪,从什么地方看出他的情绪?想象为什么会有这种情绪?

  3、你还能列举出其他情绪吗?(愤怒、紧张、难过、好奇、兴高采烈……)

  步骤四、体验、表现情绪

  1、游戏一:摸礼物

  教师这天带来了两个盒子。有几件礼物送给大家,要你自我用手伸进盒子里去取。(两个盒子,分别请两位同学上去取)

  (盒子一:小鸭盒子二:空的)

  体验情绪:你想明白里面有什么礼物吗?“好奇”的情绪,着急的情绪

  手伸进盒子之前“紧张”的情绪,期盼的情绪

  手触摸到礼物时“疑惑、紧张或害怕”的情绪,兴奋的情绪

  拿出礼物时“高兴或害怕”的情绪

  边进行教师边采访,此时的情绪怎样?他们在取礼物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各种情绪。

  步骤五、情景表演

  1、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所提示资料,排演心理情景剧。

  课件出示提示资料:

  当遇到以下状况时,你会有怎样的情绪?会怎样做?

  (1)当你的妈妈来学校看你的时候

  (2)当你想去同学家玩,妈妈却没有同意的时候

  (3)当你考试拿到好的成绩的时候

  (4)当你考试考砸了,父母批评你的时候

  (5)当你在付钱的时候,发现自我没带钱的时候

  操练五分钟左右时间,让二至三组同学上台表演,

  表演完后,教师对同学们进一步引导,如何在生活中持续欢乐的情绪,抛弃不好的情绪。

  步骤六:引导

  情绪原先有许许多多,那么,哪一种情绪你期望经常拥有它呢?(欢乐、高兴等)我们也来谈一谈欢乐的事吧!

  教师先举例自我的一些欢乐事情:如收到小礼物,得到朋友和家人的关心和爱护,买了一本好书等,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讲出自我生活中值得高兴的事情

  步骤七、小结:

  是啊!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不顺心的事,关键就是看你如何去应对,如何让自我持续欢乐的情绪。

  教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只垃圾桶,明白是用来干嘛的吗?教师期望同学们把所有的坏情绪都扔到垃圾桶里,把好情绪留在心中。最终,我们齐唱一首歌曲:《我们都是欢乐的人》

  活动目标

  1.了解什么是新冠状病毒及其危害。

  2.大胆学念儿歌,掌握保护自己的方法。

  3.感受病毒无处不在,激发其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前期幼儿对新冠状病毒有一定了解。

  活动过程

  一、了解什么是新冠状病毒

  1.小朋友们,这个新年你们是怎么过的呀?跟往年有什么不一样?

  (原来是有一种很厉害的病毒在找我们,我们只能躲在家里过年,它就是新冠状病毒。我们看不到它,但是在放大镜下,科学家发现这个新病毒的形状好像皇冠状的病毒,一直寄生在野生动物身上。)

  2.偶然的机会,人接触了野生动物,所以这个病毒就跑到了人们的身上。你们知道人与人之间是怎么传染的吗?(触摸、唾液的飞沫等)

  二、了解新冠状病毒的危害,大胆地说出自己所看、所感的生活经历。

  1.你们知道它会对我们造成多大的危害吗?

  (人的身体难以抵抗这种病毒的感染,就会生病,会发烧、咳嗽、呼吸困难,有的人会病得很重,甚至危及生命)

  2.人们都是怎么保护自己的呢?你见过爸爸妈妈都用过哪些方法?(待在家里、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多运动.....)

  三、学念儿歌,掌握保护自己的方法。

  这个病毒很坏,爱跟我们躲猫猫,小朋友们可要待在家里保护好自己和家人,被它找到就麻烦了。老师给你们编了一首儿歌,掌握了儿歌里的方法,病毒就很难找到你们啦!

  儿歌里的方法你们学会了吗?赶快去告诉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吧,虽然我们不能出门,不过还可以通过电话、视频等多种方式告诉更多的人哦!

  儿歌《赶走病毒春满地》

  冠状病毒是魔鬼,绝不让它乱藏匿。

  小朋友们齐努力,病毒就会远离你。

  不走亲来不访友,不去人多热闹地。

  爸爸妈妈来陪我,亲子时光好惬意。

  蔬菜水果要多吃,运动提高免疫力。

  打喷嚏,流鼻涕,切莫粗心和大意。

  遮好口鼻讲卫生,七步洗手需牢记。

  咳嗽发热和无力,及时上报早隔离。

  每日通风和消毒,赶走病毒春满地!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冠状病毒的样子、危害和传播途径。

  2.掌握预防冠状病毒方法,养成良好的卫生*惯。

  3.感受病毒传播的强大力度,激发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冠状病毒等图片、金粉、喷壶

  活动过程

  一、问题导入,引出“冠状病毒”

  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假期时人们的变化。

  师:小朋友们,你们的假期都是怎么过的,有没有经常出玩耍呢?(幼:没有)是呆在家里的时间多一点,还是出去玩的时间多呢?(幼:呆在家里的时间更多一点)

  师:你出去的时候有没有发现我们周围的人们有什么变化呢?(教师可以出示一些图片来提醒幼儿)

  师总结:小朋友们发现,人们出去的时候都带上了五颜六色口罩;进入超市的时候有穿着白色衣服,戴着眼睛的阿姨量体温;公园里出来玩的小朋友也少了……

  2.引导幼儿思考: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为什么不能经常出门玩耍,为什么出去了还要戴口罩,量体温;引出“冠状病毒”。

  师:这是因为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一群坏家伙。这群坏家伙来自一个叫病毒的大家庭,有时候小朋友们身体不舒服,有可能是“病毒”和它的同伴在我们的体内里捣乱。(教师可出示病毒图片)

  3.教师出示“冠状病毒”图片,引导幼儿认识冠状病毒。

  师:(1)这次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病毒就是它们。你们看它们有几只手?(幼:两只)它们手里拿的是什么啊?(幼:皇冠)它们有几只脚呢?(幼:八只)

  (2)这些病毒竟然有八只脚,小朋友们觉得这些病毒的脚像什么呢?(幼:像花瓣)

  (3)大人们把这花瓣叫“花冠”,所以这些病毒就叫“长得像花冠的病毒――冠状病毒”。

  二、初步了解冠状病毒的危害和传播途径,掌握预防的方法

  1.教师讲述冠状病毒的危害。

  师:冠状病毒是一群坏家伙,它们会悄悄溜进不注意卫生的小朋友的身体里,让小朋友咳嗽、发烧,感觉到不舒服,然后……这个小朋友就生病了。

  2.通过游戏,初步了解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游戏1:喷嚏雨

  玩法:

  (1)师:有时,病毒也会藏在小朋友们的口水里,我们打喷嚏或咳嗽时,嘴巴里的口水就会喷出来。

  (2)教师面对幼儿,用喷壶模仿打喷嚏或咳嗽时的状态(注意避免唾沫飞出,仅仅口腔送气即可)。感受到水雾喷洒的小朋友就“中招了”。

  (3)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何避免别人打喷嚏或咳嗽的口水落我们的身上?打喷嚏或咳嗽的人应该怎么做?

  师总结:我们在出门时带上口罩(教师可示范讲解口罩的正确带法),这样喷嚏或咳嗽时喷出的口水就会落到口罩上,就不会落在我们的皮肤上了;而我们在打喷嚏或咳嗽时要用卫生纸捂住自己的鼻子和嘴巴,用完的卫生纸要丢入垃圾桶。

  游戏2:“病毒”传传看

  玩法:

  (1)教师将金粉涂在小朋友A的手上(要多涂一点,效果更直观),揉搓一下,然后让这位小朋友摸摸自己的小椅子,再摸摸小桌子。

  师:小朋友A身上的“病毒”被带到的哪里?(幼:桌子和椅子上)

  (2)请小朋友B将小朋友A摸过的位置再摸一遍。

  师:现在“病毒”被带到的哪里?(幼:小朋友B的手上)

  (3)让小朋友B与小朋友C握握手。

  师:这次“病毒”去了哪里?(幼:小朋友C的手上)

  (4)让小朋友C摸摸自己的脸蛋和鼻子。

  师:现在,哪里又产生“病毒”了?(幼:小朋友C的脸蛋和鼻子上)

  (5)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这些情况如何避免。

  师总结:“病毒”的传播能力真是太厉害了,所以小朋友们要勤洗手。饭前便后,打喷嚏或咳嗽后,都要洗,还要按照正确的洗手步骤,用香皂或洗手液好好搓一搓,把“病毒”都洗掉。

  三、通过判断做法的方式,加深印象

  教师出示图片,请幼儿判断哪个小朋友的做法正确,哪个是错误的。

  师总结: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认识了病毒的威力,真是太强大了,如果我们不注意个人卫生。这群坏家伙很可能悄悄溜进我们的身体里,使小朋友们生病呢。所以啊,我们出门时要戴口罩;如果想打喷嚏或咳嗽时,要用卫生纸捂住口鼻,然后将卫生纸扔进垃圾桶;还要经常按照正确的步骤,用香皂或洗手液把我们的小手洗干净,这样,病毒大军就不会轻易找上门啦~

  活动延伸

  1.开展美术活动《画一画我们这次的冠状病毒》。

  2.开展科学活动《认识口罩》。

  3.开展语言活动《洗手歌》。

  4.日常练*:如厕时提醒并监督幼儿按照正确步骤洗手。

  活动目标:

  1、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名字,乐意在群体中表述自己对名字的想法。

  2、初步了解父母带给自己名字的含义,并爱上自己的名字。

  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名字,并了解自己名字的含义。

  难点:

  1、了解自己名字的含义;

  2、在群体中表达自己对名字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幼儿名牌;

  2、绘本ppt;

  3、视频;

  4、爱心卡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聊聊名字

  1、我们初次见面,你愿意分享下你的名字吗?(出示名字卡)

  2、教师分享自己的'名字(名字卡)

  二、分享交流,阐述心声

  1、出示ppt,小老鼠,让幼儿知道原来对于名字也有喜欢或不喜欢的。

  2、你对自己名字有什么感受?

  三、绘本支持,释放焦虑

  1、倾听小老鼠的烦恼(两个录音)。

  2、它为什么会不喜欢自己的名字?请幼儿说说。

  3、了解小老鼠名字的秘密。

  4、请幼儿说说原因并播放小老鼠喜欢了自己名字。

  四、真情互动,提升认识

  1、播放一个妈妈的录音

  2、打开父母的爱心卡

  3、分享感动时刻

  活动延伸:出示几个名人名字和照片,大声说出我爱我的名字。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冠状病毒的样子、危害和传播途径。

  2.掌握预防冠状病毒方法,养成良好的卫生*惯。

  3.感受病毒传播的强大力度,激发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冠状病毒等图片、金粉、喷壶

  活动过程

  一、问题导入,引出“冠状病毒”

  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假期时人们的变化。

  师:小朋友们,你们的假期都是怎么过的,有没有经常出玩耍呢?(幼:没有)是呆在家里的时间多一点,还是出去玩的.时间多呢?(幼:呆在家里的时间更多一点)

  师:你出去的时候有没有发现我们周围的人们有什么变化呢?(教师可以出示一些图片来提醒幼儿)

  师总结:小朋友们发现,人们出去的时候都带上了五颜六色口罩;进入超市的时候有穿着白色衣服,戴着眼睛的阿姨量体温;公园里出来玩的小朋友也少了……

  2.引导幼儿思考: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为什么不能经常出门玩耍,为什么出去了还要戴口罩,量体温;引出“冠状病毒”。

  师:这是因为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一群坏家伙。这群坏家伙来自一个叫病毒的大家庭,有时候小朋友们身体不舒服,有可能是“病毒”和它的同伴在我们的体内里捣乱。(教师可出示病毒图片)

  3.教师出示“冠状病毒”图片,引导幼儿认识冠状病毒。

  师:(1)这次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病毒就是它们。你们看它们有几只手?(幼:两只)它们手里拿的是什么啊?(幼:皇冠)它们有几只脚呢?(幼:八只)

  (2)这些病毒竟然有八只脚,小朋友们觉得这些病毒的脚像什么呢?(幼:像花瓣)

  (3)大人们把这花瓣叫“花冠”,所以这些病毒就叫“长得像花冠的病毒――冠状病毒”。

  二、初步了解冠状病毒的危害和传播途径,掌握预防的方法

  1.教师讲述冠状病毒的危害。

  师:冠状病毒是一群坏家伙,它们会悄悄溜进不注意卫生的小朋友的身体里,让小朋友咳嗽、发烧,感觉到不舒服,然后……这个小朋友就生病了。

  2.通过游戏,初步了解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游戏1:喷嚏雨

  玩法:

  (1)师:有时,病毒也会藏在小朋友们的口水里,我们打喷嚏或咳嗽时,嘴巴里的口水就会喷出来。

  (2)教师面对幼儿,用喷壶模仿打喷嚏或咳嗽时的状态(注意避免唾沫飞出,仅仅口腔送气即可)。感受到水雾喷洒的小朋友就“中招了”。

  (3)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何避免别人打喷嚏或咳嗽的口水落我们的身上?打喷嚏或咳嗽的人应该怎么做?

  师总结:我们在出门时带上口罩(教师可示范讲解口罩的正确带法),这样喷嚏或咳嗽时喷出的口水就会落到口罩上,就不会落在我们的皮肤上了;而我们在打喷嚏或咳嗽时要用卫生纸捂住自己的鼻子和嘴巴,用完的卫生纸要丢入垃圾桶。

  游戏2:“病毒”传传看

  玩法:

  (1)教师将金粉涂在小朋友A的手上(要多涂一点,效果更直观),揉搓一下,然后让这位小朋友摸摸自己的小椅子,再摸摸小桌子。

  师:小朋友A身上的“病毒”被带到的哪里?(幼:桌子和椅子上)

  (2)请小朋友B将小朋友A摸过的位置再摸一遍。

  师:现在“病毒”被带到的哪里?(幼:小朋友B的手上)

  (3)让小朋友B与小朋友C握握手。

  师:这次“病毒”去了哪里?(幼:小朋友C的手上)

  (4)让小朋友C摸摸自己的脸蛋和鼻子。

  师:现在,哪里又产生“病毒”了?(幼:小朋友C的脸蛋和鼻子上)

  (5)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这些情况如何避免。

  师总结:“病毒”的传播能力真是太厉害了,所以小朋友们要勤洗手。饭前便后,打喷嚏或咳嗽后,都要洗,还要按照正确的洗手步骤,用香皂或洗手液好好搓一搓,把“病毒”都洗掉。

  三、通过判断做法的方式,加深印象

  教师出示图片,请幼儿判断哪个小朋友的做法正确,哪个是错误的。

  师总结: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认识了病毒的威力,真是太强大了,如果我们不注意个人卫生。这群坏家伙很可能悄悄溜进我们的身体里,使小朋友们生病呢。所以啊,我们出门时要戴口罩;如果想打喷嚏或咳嗽时,要用卫生纸捂住口鼻,然后将卫生纸扔进垃圾桶;还要经常按照正确的步骤,用香皂或洗手液把我们的小手洗干净,这样,病毒大军就不会轻易找上门啦~

  活动延伸

  1.开展美术活动《画一画我们这次的冠状病毒》。

  2.开展科学活动《认识口罩》。

  3.开展语言活动《洗手歌》。

  4.日常练*:如厕时提醒并监督幼儿按照正确步骤洗手。

  一、心理训练目标:

  1、协助学生了解情绪和行为问题的根源,将此种领悟运用于实际学*生活中去,中学团体心理辅导教案。

  2、更好地接纳自己及他人。

  3、使学生学*降低生活环境的.干扰,使其能减少自寻烦恼的机会。

  4、使学生学*达成行为改变和基本的认知改变,包括学*如何处理不愉快的情绪,学*接纳自己成为"孰能无过"的正常人。

  二、训练方法:

  运用挑战、提问、议论、鼓励,甚至命令等方法来促使学生面对和改变自己不合理的信念。

  三、活动过程:

  我们的感觉无疑受到了外在事件影响,受到身体化学变化的影响,受到了过去的冲突和创伤的影响。不过,这些理论是以这样一个观念为基础的,即我们的情感超越了我们的控制范围。当你说"我就是对自己的感觉方式无能为力"的时候,你不仅使自己成为痛苦的牺牲品,而且是在自我愚弄,因为你能够改变自己的感觉方式。

  假如你想获得更良好的感觉,那么你必须认识到,正是你的思想和态度--而不是外在事件--产生了你的感觉。你现在就可以学*改变你思想、感觉和行动的方式。

  1、为了证明思想和情绪之间的重要关系,只要考察一下你对一句赞扬的话可能以许多方式作出的反应就行了。

  2、假定我告诉你:"我真喜欢你,你真是一个可爱的人"。请你说出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3、令你感觉不好的绝大多数消极思想实际上都是天真和不符合现实的。

  4、下面是导致消极情绪的十种天真的思想方式。请仔细阅读。把你家庭作业中写的、引起你消极情绪的、不合理的、失真的思想信念与之对比一下,看看属于哪一类:

  (1)非此即彼:你以非此即彼的方式看待事物。例如某种情况未臻完美,你就把它看作是一个彻底的失败。


初中团体心理辅导教案 (菁华5篇)(扩展5)

——团体心理辅导教案汇总五篇

  一、教案背景

  (一)面向学生:中学

  (二)学科:心理学(团体心理辅导课)

  (三)课时:一课时

  (四)课前准备:

  1.收集关于自我认识方面的故事,影片,准备若干白纸。

  2.思考目前存在的学生对自我认识的情况。

  3.收集引导学生加强自我认识的心理活动。

  二、教学课题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身心状况以及周围事物关系的认识和体验。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是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进程,也是个性特征的形成过程。随着生理的不断发育和心理的不断发展,初一年级的孩子刚刚步入青春期,对自我的认识不断关注,学生已出现了较为独立的评价标准,但由于独立判断能力仍处于较低的发展水*,所以自我评价的水*仍然较低,对自身的认识还有一定的模糊性和片面性。因而,指导学生全面地认识自己,使其对自我的评价更客观,更合理,对其今后正确地对待生活、学*都会有很大的帮助。为此,我准备了《我是谁——自我认识团体辅导》这样一节心理健康课,利用集体辅导的优势,借助熟悉的动植物暗喻自己,让学生全面关注、发现、认识自我,从而培养学生正确地对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自己能客观地评价自己,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充分开发潜能,争取成才。

  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认识自我”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自我认识心理学含义和真正内涵。

  2、情感目标:帮助学生掌握“认识自我”的方法。

  3、能力目标:通过学*活动,知道从别人的反馈中调整言行,使自知的“我”与他人所知的“我”更为一致。

  三、教材分析

  《我是谁——自我认识团体辅导》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到客观全面认识自我的重要性,并充分掌握认识自我的方法。教学难点是通过学*活动,知道从别人的反馈中调整言行,使自知的“我”与他人所知的“我”更为一致。

  四、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心理游戏法

  授课中主要通过讲故事、心理游戏、小组讨论分享、等方法,创设情景,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促使学生主动敞开心扉直面自己存在的实质问题,接纳他人的观点,客观全面的认识自我。

  五、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激发兴趣(分组做游戏)

  学生起立,开始活动时,喊口令:“大风刮,大风刮,刮呀刮,刮具有特点的人。”具有这种特点的人听到后就以最快的速度跑到场地中间再重新找一把椅坐下,刮到了“戴眼镜的人”、“喜欢跳绳的人”“写作业快的人”“爱运动的人””刮到喜欢帮助别人的人……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在活动中,大家一起思考,怎样尽快找到位置,需要注意听口令、动作快,更重要的是要充分了解自己的特点。

  活动进行到这里,教师问学生:“你了解自己吗?”大家有的摇头,有的点头,认为不完全了解自己,在自我认识上存在盲区。通过活动和提问,让学生们在活动中思考“我是谁”这个有趣话题,激发大家的参与乐趣,从而拉*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卸下心理戒备,达到师生心理互融。

  (二、)自己眼中的“我”

  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填充句子的游戏,看看你对自己的认识与别人对你的认识是不是一样的?

  1、师用五个句子给出自我评价

  例:我是谁?我是一个认真负责的人。

  我是谁?我是一个喜欢帮助别人的人。

  我是谁?我是一个善良的人。

  我是谁?我是一个热爱学*的人。

  我是谁?我是一个有点不善表达的人。

  请一组学生现在表达。

  2、发给每位学生一张白纸。请学生写说我是一个XX样的人。

  游戏:①将纸收齐后放放一小纸箱中,师抽取一张纸,并念出纸中句子。问:请你猜猜这张纸描写的是谁?为什么?

  3、讨论:

  讨论:①某某同学对自己的了解与大家对他的了解是一致的,这说明了什么?师小结:同学们对你的看法与你对自己的看法一致,说明了你了解了“我是谁”以及你的外在行为表现出了真正的你,因此,大家都能够猜出来是你。

  讨论:②某某同学对自己的了解与大家对他的了解不一致,这又说明了什么?师小结:同学们对你的看法与你对自己的看法不一致,说明了你还没有真正了解自己,或者是,你的行为没有表现出真正的你,以致大家都没有猜出来。

  (三)别人眼中的我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对自己的认识、了解总有不全面的地方。听听别人的意见,你对自己会有新的认识,会有新的发现。

  心理游戏“戴高帽”

  方法:请一位成员坐在团体中央,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姓名、爱好和特长,然后其他人轮流根据自己对他的了解及观察说出他的优点及欣赏之处(如性格、相貌、处世....),全组进行表扬,优点轰炸。然后被欣赏的成员说出哪些优点是自己以前所观察到的,哪些是不觉察的。每个成员到中央戴一次高帽。(实事求是评价)

  规则:

  1)必须说优点。

  2)夸别人优点时态度要真诚,不能毫无根据地吹捧,这样反而会伤害别人。

  3)参加者要体验被别人称赞时的感受如何;怎样用心去发现别人的长处;怎样做一个乐于欣赏别人的人。

  从游戏中聆听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对比自己对自己的认识,然后完成10个“我是谁”句子。

  (四)认识自我的方法

  小品《照镜子》大致内容:两位同学按要求闭上眼睛,老师用染红的手指点一位学生的鼻子,问:“这是什么?”学生回答:“鼻子”。接着再点另一位同学的额头,问:“这是什么?”学生回答:“额头”。学生回答的同时,颜色已染到他们的鼻子或额头上了,他们却全然不知。然后让他们面向全班同学,同学们哄堂大笑,他们感到莫名其妙,最后老师把小镜子递到他们手里,他们这才发现真相。

  (1)、思考:刚才的小品对你有什么启发?

  (2)、师:脸上的脏东西,别人看得清,自己却看不见,用小镜子一照,就看得清清楚楚了,让同学当一当这把小镜子,你会很快找出自己身上的优点和缺点。

  认识自我,第一个方法就是照镜子。

  提到认识自己的六种方法。

  i、照镜子

  ii、反省自己

  iii、参加课外活动

  iv、听取别人的评价

  v、敢于同他人竞争

  vi、从心理咨询和书本中认识自己

  (五)巩固提高自信心《掌声响起来》

  方法:学生试想,十五秒可以鼓掌几下。然后进行比赛。

  讨论:设定可能实现的目标才能成功;对自己正确的计划,就可以自信而勇敢的实现目标。正确评估自己,可以更自信,更成功。

  今天和大家一起探讨了如何认识自我和完善自我的问题,非常高兴与大家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希望同学们在*时多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方法,正确认识自我和不断完善自我。最后,我把下面这首诗送给大家,愿同学们做一个自信又快乐的学生,充满活力的度过学*生活!

  如果你认为你将失败,你就确实失败了。

  因为我们发现,在世界上

  成功开始于一个人的美好愿望,

  取决于一个人的心理状态。

  如果你认为你是出色的,那么你就是出色的。

  你要相信自己能飞得很高;

  你要相信自己能做得最好。

  在生活的战场上,

  并不总是强壮或聪明的人取胜。

  但是最终取胜的人,

  一定是那些认为自己能胜的人。

  一个小故事

  当年,在纽约的街头,有一位卖气球的小贩,每当他生意不好的时候,总要向天空中放飞几只气球,由此引来周围很多正在玩耍的小朋友的围观,有的还兴高采烈地买他那色彩艳丽的气球。一天,当他在街头重复这个动作时,发现一群围观的白人小孩中有一位黑人小孩,他正用一种疑惑的眼光望着天空,小贩顺着他的目光望去,看到一个黑色的气球也在飞,黑色,在黑人小孩心中,代表着肮脏、懦弱、自卑和下贱。精明的小贩很快就看出了这个小孩的心理。他走过去,用手轻轻地抚摸黑人小孩的头发,神情地说:“小朋友,气球能不能飞上天空,不在于它外表的颜色,而在于它心中有没有想飞的那口气。如果这口气够大够足,那它就可能飞上天空。”这个小孩就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基恩博士。

  教师提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你能从这个故事中联想到其他有关的故事或事例吗?

  小品小明拿着刚发下来的考试卷子,背者书包垂头丧气地说:“又是不及格!”这时小强从后面追上来,冲他一笑:“听说要开运动会了,你这个体育健将可要多报几项啊!”小明却无精打采地说:“那有什么用,跑得再快也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思考引发动机,制造悬念,创设情境,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

  (1)你认为小明说的对吗?为什么?

  (2)你想对小明说些什么?

  (3)通过这个小品你能明白什么?

  故事启思

  课件:身上带着细链子的大象(图)。

  这是一头马戏团里的大象,驯象人用一根细细的铁链绑在大象的腿上,然后拴在一个小木桩上。但我们都知道以大象的力量,可以轻易的用长鼻子卷起木桩,或挣脱铁链。为什么它会乖乖的站在那呢?原来,当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曾无数次尝试挣脱铁链,但每次努力的结果是,它的脚被铁链磨的疼痛、流血。于是渐渐地小象不再挣扎,直到长成了大象,已经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时,它的想法依然是:我不行,我不会成功的。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到了做事都要有自信,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非常努力。

  生:我觉得应该相信自己的能力,大象就是不相信自己,它觉得现在自己的力量还和小象一样。我们应该相信自己有能力,来完成这件事情。

  生:我们不应该畏惧失败,因为失败只是一时的,我们是有能力战胜失败的,而不能像大象那样,有能力却不去尝试。

  师:这都是由于大象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不相信自己的能力造成的。大家在学*、生活中有没有,因为对自己能力认识的不够,自信心不足,而失去成功机会的经历?学生互相交流

  活动三:事例感悟

  师:从刚才大家的交流中,许多同学谈到了自己曾遭遇到的这样或那样的失败,我完全能够理解大家当时的心情。因为我也曾因对自己缺乏自信,而感到苦恼,也有许多面对失败的痛苦。那我们应如何去面对失败呢?请大家一起来看看这个故事中主人公的经历。

  一、理论基础:

  人的思想、心理足以支配其行为与生活。在现实生活中,让人们难过、痛苦的往往不是事情的本身,而是我们对事情的解释和看法;事情本身常常无所谓好坏,而当我们加上了自己的偏好、欲望和评价,便会产生种种无谓的烦恼与困扰。所以一个人如果有正确的观念,则能引导其过愉快的生活;反之,错误的思想和偏颇的看法,则易使人产生烦恼与困扰。

  美国著名认知治疗学家阿隆—贝克认为,认知过程是行为和情绪的中介,不适应行为和不良情绪可以从认知中找到原因。当认知中的曲解成分被揭示出来,正确合理地再认识,并进行有效的调整,在重建合理认知的基础上,不良情绪和不适应行为也就随之能得到改善。

  临床心理学家ellis在1955年创立了“理性—情绪治疗”(rationalemotivetherapy简称ret),主张情绪源自想法、理念,个体可以用改变想法来改变情绪。该理论颇能充分应用思想的功效,帮助个体以逻辑思考来处理过度的情绪反应,以合理的人生观来创造生活、适应环境。

  根据理情治疗的理论,情绪乃是源于想法、态度、价值;引起个体种种情绪的,不是事情的本身,而是个体对事件的看法或他对自己所说的话所致;ellis对“a-b-c理论”作了阐述,他认为引起情绪结果(emotionalconsequence;c)的并非事件(activatingevent;a)的本身,而是个体对此事件的想法(beliefsystem;b)所致。换句话说,焦虑、沮丧、敌意等情绪结果c的产生并不是由所发生的事件a所引起的,而是由想法b所产生的。只要个体对此事件的想法改变,那么情绪结果也会随之改变。

  二、辅导目标:

  1、认识情绪和认知之间的关系,能够理解认知改变,情绪也会随之改变;

  2、了解艾理斯的abc理论的内涵;

  3、学会换个角度去看问题,从而消除自己的不良情绪。

  三、教学构思:

  本节活动课分为六环节:即导入、理论构建、故事接龙、主题活动、实践应用和总结。

  第一环节——导入:几张颇有吸引了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明白换个角度看问题,自有另一番天地;

  第二环节——理论构建:用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发学生思考即讨论,从而导出艾理斯的abc理论;

  第三环节——故事接龙:用一个未完成的故事,让学生去续写,使他们体会到abc理论的价值;

  第四环节——主题活动:用一个贴*学生生活的案例引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个问题;

  第五环节——实践应用:把abc理论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加深abc理论的印象;

  第六环节——总结本节课的体验,强化认知。

  四、教学准备:

  略

  五、活动设计:

  环节活动过程设计意图

  导入出示几张图片。使学生明白:换个角度看问题,自有另一番天地。(过渡语)是啊,同样的一副图,角度不同,会得出不同的结果。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自然界当中存在着许许多多这种现象。当然在我们社会生活中,也存在着这样的现象,从一个角度考虑,冥思苦想,却不得其解;换个角度去思考,就会豁然开朗。正如:“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示:《柳暗花明又一村——换个角度看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兴趣,营造气氛。

  理论构建一皮鞋公司派了两位市场调查员到一个海岛去进行市场可行性调查。这个岛上的居民没有穿鞋子的*惯,男女老少一律打赤脚。不久,两位调查员分别向公司作了汇报。A调查员神情沮丧,说道:“此岛上的人都不穿鞋子,所以根本没有市场前景!”B调查员神采飞扬、兴高采烈地说道“此岛上居民都没鞋子穿,这里大有市场!”小组讨论:

  (1)A调查员沮丧情绪的依据是什么?

  (2)B调查员兴奋的依据是什么?

  (3)通过A、B两位调查员的结论,你能悟出些什么道理?

  (过渡语)相同的事件,评价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心理学上有个abc理论,就是说明评价和情绪结果之间的关系的。介绍:艾理斯的abc理论当事件无法改变时,如果希望改变情绪状态,那首先要改变评价系统。用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使他们认识到情绪并不是由事件本身引起的,而与对事件的评价有关。从而导出艾理斯的abc理论;

  故事接龙(过渡语)故事接龙:古时有一位国王,梦见山倒了,水枯了,花也谢了,便叫王后给他解梦。王后说:“大势不好。山倒了指江山要倒;水枯了指民众离心,君是舟,民是水,水枯了,舟也不能行了;花谢了指好景不长了。”国王惊出一身冷汗,从此患病,且愈来愈重。后来,有一位大臣参见国王,他做出了另外一番解释,国王听了全身轻松,很快痊愈。假如你是这位大臣,你将如何向国王解释?(故事答案)一位大臣要参见国王,国王在病榻上说出他的心事,哪知大臣一听,大笑说:“太好了,山倒了指从此天下太*;水枯指真龙现身,国王,你是真龙天子;花谢了,花谢见果子呀!”故事生动、有趣,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本活动中体会到abc理论的价值。

  主题活动主题活动:区分abc一向学*很好的小明,期中考试很不理想,竟然在班级排到了三十多名。他由于想法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情绪,请你们考虑一下,产生下列情绪相对的想法是什么。以一个贴*学生生活的案例,引发学生思考,让他们尝试用多种多样的思路去思考同样的事件,提高他们换个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一、设计理念:

  现实和未来都要求人们从小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3。这些都与人的心理品质有关。可以说,如果没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就很难适应21世纪的激烈竞争。另外,现代社会的快速进步和发展也使得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面临着更多更大的压力和挑战。社会的发展变化对学校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设计此次活动,旨在让学生懂得不但要有强健的体魄,有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更要有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活动目标:

  1、让学生知道在学*和生活中常常会遇到挫折,人人都不可避免。

  2、初步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培养学生战胜挫折的能力。

  3、每个人都应该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正确对待挫折,用勇于挑战自我的勇气和毅力战胜挫折,取得成功。

  三、活动准备:

  1、课件(名言、图片、音乐等)。

  2、心理小测试题。心理专家的牌子夹

  3、学生带好笔。学生奖品

  4、相应材料(4*55)


初中团体心理辅导教案 (菁华5篇)(扩展6)

——团体心理辅导的教案(精选5篇)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幸福指数,关注幸福指数;

  2、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存在的幸福”,提升自己的幸福指数。

  二、活动准备

  1、事先了解学生对幸福的认识情况与现状;

  2、准备一些“神秘礼物”(按小组数准备份数,礼物尽可能包装精美,封好)

  3、“幸福之星”设计和印制,每个同学一张;

  4、“幸福之旅”的录制。

  三、活动过程

  1、小小调查

  准备:播放柔和的音乐《初雪》,放松情绪!

  问题1:你觉得幸福是什么?

  问题2:你觉得你现在幸福吗?

  学生自己采访,自己回答。

  假设,“幸福度”的满分是五颗星,你的幸福程度有几颗星呢?请在自己的卡片上,给自己的幸福之星涂上颜色吧。

  请大家在涂颜色的时候,还要思考一下你的幸福之星包含哪些内容?那么,没有涂色的星星又包括什么内容呢?

  2、感受分享

  学生谈谈自己的幸福之星包含哪些内容,没有涂色的星星又包括什么内容;

  学生的回答预想:妈妈对自己的关心和照顾,让自己觉得幸福;可以在这么好的学校念书,比起贫困地区的孩子,觉得自己更幸福……有两颗星未涂,因为觉得自己还不是太幸福,可能自己还可以更幸福……

  3、游戏体验:变化的幸福度

  面对大家真诚的交流,我也分享到了同学们的幸福与快乐,我觉得自己更加幸福了。为了表示感谢,我决定送给大家一份小小的礼物。这可是一份特殊的礼物哦。但礼物不能随意的打开,它需要遵循几个步骤,我们一起来看看,并按照规则的要求来打开这份神秘的礼物。

  规则步骤:

  (1)、在礼物拆开之前,打出第一个满意度分数;

  (2)、拆开礼物之后,打出第二个满意度分数;

  (3)、在和其他组的礼物比较之后,打出第三个满意度分数。

  大家看看这些记录,发现什么没有?

  (学生交流讨论)

  教师引导:对礼物的期待、和对他人之间的比较等因素,影响了我们的满意度,也影响了幸福感觉,你们看是这样的吗?

  那面对这些礼物,大家现在最想做什么呢?

  预想:学生说:吃(老师给的礼物都是可吃的零食)

  老师知道同学们现在都很渴望分享这份礼物,好,那么满足大家的愿望,拆开礼物一起尽情的分享吧。

  (同学分享礼物)

  4、讨论分享:我的幸福在那里?(视频呈现案例)

  我从你们满意的神态上感觉到大家都很开心,很幸福。看来愿望的实现,可以提升我们的幸福指数。那么,现在请同学们帮帮一位同学,她遇见了关于“幸福”的烦恼!

  (播放视频)

  教师提问:觉得生活糟糕透顶的姗姗,真的像他所说的那样“生活一点意思都没有吗?一点幸福都没有吗?”如果她有,那在哪里呢?

  好,接下来,我们请各小组认真想一想,研究一下,在刚才的视频,姗姗的幸福在那里?

  (学生交流讨论)

  (小组发言)

  看来幸福就在姗姗的身边,是她没有发现,那怎么帮助姗姗感受幸福呢?大家根据刚才所说的,从中选择一个场镜,用表演的方式重现,来告诉大家你们组的姗姗怎么感受幸福好吗?

  大家表演得真不错,请每个人总结一句话,说说幸福在那里?或者怎样感受幸福?我们要把这些都放进幸福宝典。

  5、感受幸福(录音或现场说)

  正如同学们刚才所说的,我们用心去感受,就会发现,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是幸福。现在让我们在柔和的音乐中来经历一次美丽的“幸福之旅”吧。请同学们跟随我的指导语,静静地聆听和遐想。好,现在开始。

  冥想开始。

  6、幸福再调查

  教师引导:的确,生活中不是缺少幸福,而是缺少发现幸福的眼睛、耳朵和心灵,关键是我们能否用心去感受、去体验。不是吗?

  以我们现在的心情,再次打出我们的幸福指数,你会为现在的幸福涂几颗星?并请大家思考多出来的星星包含了哪些内容?

  (全班一起分享交流)

  教师小结:愿每一个同学用自己的眼睛、耳朵和心灵去发现,去感受,去体验我们身边的幸福,记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去寻找和感受生活的乐趣,祝愿大家天天幸福,做个幸福的人!

  7、播放歌曲《我们多么幸福》结束课程。

  主题一:新生适应团体辅导活动

  活动目的:团体初期的相识、合作、信任

  1、滚雪球

  2人,拳头尖刀布,选择谁先自我介绍,聊天;

  转为4人,把小组成员介绍给其他人;

  转为8人,从某个位置开始,“我来自﹍﹍性格﹍﹍”,“旁边的是﹍﹍”;被8个人记住有什么感受;

  8个人背对围成一圈。另8个人与之对坐,成为外圈。彼此自我介绍,1分钟后向右走。谈感受。教师点评。

  2、突围与闯关

  11人围成一个城堡,1人在中间,要冲出牢笼。(要求:不要伤害他人的身体,接触是允许的。)

  突围者的感受;小组成员的感受;旁观者的感受。

  3、同舟共济

  汪洋大海中的一条船(一张报纸),全组8人要齐心协力站在报纸上。

  面积减半,再站;

  再减半,再站;

  再减半,再站﹍﹍;

  学生谈感受。教师点评。

  4、刮大风

  学员围坐一圈,把多余的凳子拿掉。谈这样坐的感觉怎样?

  听老师口令:戴眼镜的站起来,找新的位置。穿裙子的站起来,找新位置。大学老师站起来,找位置。男士站起来,找位置。

  在新的位置上,什么感受?

  5、推气球

  原来的8人不变,每人拿一气球,吹起。听口令:抛一个,不让它落地。加一个,??再加一个。哪个小组可以不落地的,哪个小组落地次数最多的。谈感受。-——为什么顶不起来?

  6、我的一天(作业)

  每个人写下自己有代表性的一天的流水帐:日程安排。然后,划掉与他人在一起的时间,剩下多少时间是自己单独的。谈感受。

  7、盲行

  1212数数,数到1的站出来,蒙上眼睛,原地转三圈,2号在外圈顺时针走,停。找一个对象,牵起他的手,做他的向导。

  “盲人”谈感受;对拐棍是否满意;什么地方让你满意,什么地方让你不满意。

  8、夹乒乓球

  3个盒子,每个盒子装着15个乒乓球。在对面的桌子上放着三个空盒子。组员排队,用筷子传递乒乓球,把球夹着传递到对面的空盒子里。全部传完后,又把对面的乒乓球夹着传递回来。第一个全部传完胜出。要求:不能用手托。

  谈感受。

  主题二、自我认识、自信心和团体凝聚力

  1、“猜猜我是谁”

  目的:从他人的反馈中认识自己,并体会被人理解的感受。

  操作:每人一张白纸,请写下3——5句描述自己的句子。如“我是——”不写名字。写完后将纸折叠好,放在团体中央。然后每人抽取一张,打开纸上的内容,猜猜这一张是谁写的。猜中的人要说出理由。指导者引导团体成员发表自己猜中别人或被他人猜中时的感受。

  2、“20个我是谁”

  目的:认识并接纳自我,认识并接纳独特的他人

  时间:约50分钟

  准备:1张白纸,1支笔

  操作:指导者可以先找出一个成员示范,连续让他回答“我是谁?”当他说出一些众所周知的特征时,如“我是男人”,指导者告诉大家,这种回答不反映个人特征,应尽量选择一些能反映个人风格的语句。然后指导者让大家开始边思考边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至少写出20个。当指导者看到最后一位放下笔时,请团体成员在小组内(5——6人)交流。任何人都抱着理解他人的心情,去认识团体内一个个独特的人。最后指导者请每个小组代表发言,交流活动的感受。

  3、“棒打薄情郎”

  目的:尽快相识,增进团体凝聚力。

  时间:20分钟

  准备:用挂历纸或旧报纸卷成一根纸棒

  操作:全体成员围圈而站,默默回忆或低声交流其他同学的名字。选一个执棒者站在圈中央,由他面对的人开始大声叫出一个成员的名字,执棒者马上跑到那个被叫的人面前。被叫的人马上再叫出另一成员的姓名。如果叫不出来,就会受当头一棒,然后由他执棒。依此类推,直到大家熟悉互相的姓名为止。如果一个人三次被打,就必须出来表演,作为惩罚。

  4、 “红色轰炸”

  目的:增加个体自信心。

  操作:六七人一组围圈坐。请一位成员坐或站在小组中央,简单地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姓名、专业、个性方面的长处与短处,然后其他人轮流根据自己对他的了解及观察,说出他的优点和对他的欣赏之处(如性格、相貌、处事等),然后被欣赏的成员说出哪些优点是自己以前察觉的,哪些是不察觉的。每位成员轮流到中央戴一次高帽。

  规则:(1)必须说优点;

  (2)夸别人的优点时态度要真诚,不能毫无根据地吹捧,这样反而会伤害别人;

  (3)参加者要注意体验被人称赞时的感受如何。

  5、“心有千千结”

  目的:通过大家的努力,使同学们认识到生活中产生的人际矛盾是可以化解的,没有解不开的结。

  操作:每一小组的成员,手拉手组成一个圈,记住自己左边和右边拉手的人是谁。然后把手放下,成员在组成的圆圈内自由走动(不许静止不动,也不要走到圈外)。当主持人喊停的时候,所有的人都不要动,然后和刚才拉手的人再次拉起来,记住不要拉错人。从而编织成一张网,手臂交错。成员们必须在手不能松开,但可以跨、可以钻的原则下,将这张网解开,恢复到原来围成的圆圈。

  谈体会。

  6、“无家可归”

  目的:使成员意识到归属感的重要,并在与人交往中懂得要主动。

  操作:全体成员手拉手组成一个大圈并走动起来。当主持人第一次喊:“停,八个人”的时候,成员立即解散并组成八个人一组的小组。被排斥在外的同学请他(她)谈感受,使成员们在体验游戏快乐的同时感到融入集体内的喜悦感和被排斥在外的孤独感。

  7、“热座”

  目的:通过相互提供意见,协助成员解决个人面临困惑。

  时间:约60分钟

  材料:每人一个信封,若干纸条(比人数少一张)。人数多,可分为6—10人为一小组

  操作:每个成员发给几张白纸条,1个信封。在信封上写上自己的姓名。然后将自己目前最困扰、最想得到帮助的问题写在纸上,每张纸条写同样的问题,并留有足够的回答问题的空间,每张纸条上写上自己的姓名。例如“怎样减轻生活压力?”“怎样愉快渡过大学生活?”“紧张焦虑的消解方法”“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睡不着怎么办?”等,然后把写好的纸条发给每一位小组成员,请他们回答。

  每位成员拿到他人的纸条时,认真思考,根据自己的经验与体会,怀着真诚助人的心情,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回答。没有什么对与不对之分,把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真实看法写出来,回答者不用署名。信封放在小组中央,回答完成后,把每个人的问题放回信封内。每个成员取回自己的信封,一一阅读。最后,全组集中,每个人谈自己阅读完后的感想。

  由于得到了多个人的帮助,丰富了个人有限的经验,常使受益者感动不已。

  8、“情绪红绿灯”

  目的: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心态。

  材料:事先准备好的情绪卡片,录音机,磁带。

  操作:选出六名同学为扮演者,分别表演:惊奇、愤怒、高兴、害怕、悲伤、厌恶六种面部表情。将写有这些情绪的卡片分别呈现给六位同学,但不能让其他同学看到。然后这六名同学分别进行表演,同时播放音乐。每一次表演完,让同学猜测是什么情绪,给予适当的评价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9、“个性发现”

  目的:引导学生认识他人,坦诚反馈,了解自我。

  时间:大约50分钟

  准备:每人一张“个性特征表”,一张白纸、笔

  操作:指导者给每一人发1张“个性特征表”,请大家详细阅读。然后研究一下团体内其他成员每个人的个性,把你的认识记下来,对每个人可选择一种类型或选择多种(3—5)特征。每人都写完后,指导者按顺序找出其中一人,请其他人说出对他的分析。最后由他本人发表对别人评价的感受及自我的分析。也许一致,也许差别很大。为什么会有差别,深入探讨一下会有许多收获。

  个性发现表

  主题三:生命的价值思考

  1、“生命线”

  目的:对自己的一生做评估和展望,体会生命的宝贵,爱惜自己的生命。

  时间:大约需要60分钟

  准备:一张纸、一支笔

  操作:

  (1)老师说明活动内容,见下图,然后让成员自行填写。

  (2)10分钟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

  (3)小组交流中,每个人都拿出自己的生命线给其他人看,边展示边说明,注意自己与他人内心的反应。

  2、“墓志铭”

  目的:思考生命,认识生命的意义

  时间:大约需要40分钟

  准备:一张纸、一支笔

  操作:

  (1)你得病即将离世了,现在要替自己写墓志铭,反应自己的一生。墓志铭将会刻在墓碑

  上,供人凭吊。

  (2)墓志铭除了生年、死年外,最低也要包括以下几点:

  A、一生的最大目标;

  B、在不同年纪的成就;

  C、对家庭、社会或其他人的贡献;

  D、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举例:张海迪的墓志铭:这里躺着一个不屈的海迪,一个美丽的海迪。

  3、“假如生命只剩一天”

  活动目的:希望通过生与死的体验,让学生把心中的困惑、苦恼和真挚的感情吐露出来,让学生接受一次死亡的洗礼,并获得新生,从而从更高的角度来体验友谊和生命。

  所需设备:麦克风、音响、温柔的轻音乐

  活动时间:100分钟(最好安排在晚上)

  活动过程:

  由于某种原因,你们今天将离开人世。死神已经伸出了他可怕的大手,随时会把你们吞噬,你们只剩一点点时间了。(声音缓和、低沉,让学生们真正感受到死亡的沉重感—能否让学生们进人面临死亡的状态是整个游戏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在离开人世之前,你们要写一份遗嘱,我们假设你们已经写好了其他方面的内容,现在老师要求你们写遗嘱的最后一部分,有关你们在班级的一部分。这一部分应该包括下面四方面的内容:一年来我在这个班级中印象最深的事情;我对这个班级和同学们的感受;我对的渴望;我最后的遗愿(也必须是与同学们有关的)。

  主题四:爱心训练

  1、爱是什么

  目的:进行爱的思索,考虑爱的内涵。

  操作:(1)小组讨论:用定义、比喻、描述等形式对爱(爱情)发表自己的看法。

  (2)小组代表发言。

  2、信赖感训练

  依赖感是一个人发出爱心的基础,当一个人对他人缺乏信赖时,他就会变得过于自我保护,防范他人,甚至产生敌意,当然就很难用爱心去待人。因此,要想变得有爱心,就应当先增强对他人的依赖,进行依赖感的训练。

  3、蒙眼摇晃

  你可以寻找六七个同学一起玩下面的游戏。其中一人用布带蒙着双眼,双手抱肩,双脚并立,站在中间,其他人紧挨着,围绕着他(她),然后,围着的人依次推动中间的人,中间的人像一根木棍子一样,毫无顾忌地随着他人的推动,倒来倒去,转来转去,完全依赖周围的同伴。几分钟后,其他人依次站在中间,进行同样的训练。这样的训练可以帮助你变得越来越感到心灵*稳,变得越来越依赖他人。

  【活动理念】

  高中生处在青春发育的后期,生理上不断的发展和成熟,特别是性机能的成熟和性心理的发展,随之产生了一些特殊的心理体验,对异**往非常敏感而又好奇。处在异性眷恋期的青少年渴望和异**往,在各种活动中都努力想引起异性的注意和喜欢,并想方设法寻找或制造各种机会接*自己喜欢的异性。异性同学之间的接触和友谊,有助于培养高中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促进个性的发展,但是由于高中生的理想主义和自我意识较强,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在与异**往过程中面临着困惑和各方面的压力,在处理情感问题上不能把握好分寸,容易影响到学*和人际交往。因此,如何正确交往对高中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本次设计基于对学生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学生存在的在男女生交往方面的主要问题,通过活动,对异**往的尺度和技巧有一定的掌握,能与异性同学自然、正常的交往。

  【活动目标】

  1、学生能明白少男少女对异性产生朦胧的情感是一种非常正常、自然的事情,健康的异**往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需求。

  2、学生能把握异**往的原则性尺度,清楚地意识到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学生学会慎重对待青春的每一次选择。

  3、学生认识到在高中阶段应加强自我塑造、增强责任感,明确如何把握与异**往的尺度,学会处理好与异**往各个层面的问题,以维护自己性心理和性生理的健康发展。

  【教学重点】

  1、营造坦诚、信任的团体氛围,消除学生对自由沟通和交流的防卫心理。

  2、通过活动,使学生能明白少男少女对异性产生朦胧的情感是一种非常正常、自然的事情,重要的是要把握男女生相处的“度”。

  【教学难点】

  1、如何让学生敞开心扉积极发言;

  2、教师的穿插与引导。

  【活动形式】

  游戏体验、绘本欣赏、讨论辨析、小组分享等。

  【活动准备】

  课前调查、课件制作、多媒体电脑、投影仪、分组

  【活动对象】

  高一学生

  【活动时间】

  1课时

  【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热身活动:你我面对面

  活动规则:学生面对面,听指令,做动作

  指令一:面对面,握手,问好

  指令二:面对面,拍肩,说句悄悄话

  指令三:面对面,来一个拥抱

  如果你不想执行指令或者不想对方执行指令的时候,你可以举下手中的红牌。

  1、活跃课堂气氛。

  2、通过这个活动,导入主题。

  二、智慧泉——你我同行

  给学生呈现课前调查的关于男女生在交往过程中存在的困惑?

  1、与异**流,其他同学就会八卦,怎么办?

  2、什么样的男女生交往是正常的?

  3、为什么跟异性玩得过于亲*,对方容易误认为自己暗恋他(她)?

  4、如果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聊天比较投合,很喜欢两个人在一起聊,被人误解了怎么办?

  5、和异性纯友谊交往,为什么会被说成有暧昧?

  请大家总结下,这些问题的共同点是什么呢?(学生讨论、分享)红灯:如果你看到两个异性同学在聊天,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或者哪些行为会让你觉得他们是在谈恋爱?

  绿灯:哪些行为你觉得是他们是正常的交往而不是在谈恋爱。

  教师总结:我们同学总结除了在*时交往过程中容易被人误解的行为,有上述困惑的同学,请你反思下你是否曾经有类似的问题,如果有,那么自己需要注意调整一下;如果没有,那么对于同学的玩笑我们可以一笑而过。

  通过课前调查,了解学生的困惑,并以此为切入点,让学生分享讨论,在*时的交往过程中,哪些行为容易被人误解。让学生总结出异**往的原则。

  三、启思录———青春不迷茫

  (一)给学生呈现普遍存在的另外一些问题:

  1、如果我喜欢上了一个人,那该怎么办?要不要表白?

  2、男女生发展了很亲切的友谊,可是又有点暧昧,是否该和对方停止关系或者挑明?

  1、喜欢异性却不敢说,在心理憋着,郁闷?

  4、喜欢一个人不敢表白,而且不知道表白后的交往还会不会像现在做朋友一样好?

  Q:请同学们总结下,这些困惑有什么共同点呢?

  (当对异性同学有好感时,我们该如何处理呢?)

  衔接:喜欢上一个人不知道怎么办,有一只鳄鱼它也遇到这样的问题,那接下来我们看下这只鳄鱼他是怎么做的?

  (二)欣赏《鳄鱼爱上长颈鹿》绘本。

  学生思考:看了这个绘本之后,我们发现鳄鱼为了吸引长颈鹿的注意力,为了获得它的好感,想了好多好多的办法,但为什么它前面的尝试都以失败而告终呢?

  学生分享讨论:

  衔接:我们发现鳄鱼因为选择了不适当的表达方式,让自己伤得不轻,很不快乐。

  与鳄鱼面临同样困境的同学,他们估计也很烦恼,很不快乐,那我们就帮这些同学分析一下,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该怎么做呢?

  红灯:哪些做法容易使自己跟鳄鱼一样受到伤害?

  绿灯:哪些做法能让他们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通过该环节,让学生把握交往的“度”,能更好处理遇到的问题。

  四、教师总结

  同学们都有很多点子,如果当前面临这些困惑的同学或许你已经有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希望大家共同讨论出的方法能够帮助到你。而当前没有遇到这个问题的同学,希望今天讨论的方方面面能让你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在你有需要的时候能够有所帮助。

  祝愿大家都能像这只鳄鱼一样,在未来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活动目的:

  1、让学生明白听到并不代表是正确的,要小心地听话,正确及谨慎地解读明白地表达才不至于产生误会。

  2、使学生掌握倾听的正确方法。

  适用对象

  班级全体成员

  活动准备

  心理情景剧,没有五官的人头像

  活动程序

  一、热身引入

  播放优美音乐创设情景,听后设问:你们觉得这音乐好听吗?听后有什么感受呢?你们是从什么时候学会倾听的呢?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