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环面积》教学反思3篇

首页 / 教学反思 / | 2022-03-18 07:13:54 教学反思

《圆环面积》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

  圆环的面积计算,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以圆环,掌握圆环的特征,掌握计算圆环面积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3、会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能根据各种图形的特征和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掌握计算圆环面积的方法。

  2、掌握求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

  教学方法:

  例证法、类比法、迁移法。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1、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2、计算圆的面积

  r=5厘米d=6米C=15.7分米

  二、探索新知

  1、出示实物,认识圆环

  出示光盘。提问:谁能用语言描述这个光盘?

  2、实践操作,感知圆环

  (1)刚才我们简单认识了圆环,现在你们能用手上的工具剪出一个圆环吗?

  学生用一张白纸剪一个圆环。

  (2)学生操作,动手剪环形。(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有困难的学生)

  (3)说出剪圆环的过程。

  让学生介绍剪出圆环的过程,体验大圆中剪掉一个小圆的过程,感受圆环的大小就是大圆面积减去小圆的面积。

  3、探究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1)小组讨论:如何计算圆环的面积?

  (2)反馈讨论结果。

  学生汇报时,边说边演示从一个大圆里去掉一个同心小圆变成环形的动态过程:先求出外圆和内圆的面积,再求出环形的面积。

  思考:要计算环形的面积需要什么条件?

  通过师生交流后,明确要计算环形的面积需要知道外圆(大圆)的半径或直径和内圆(小圆)的半径或直径。

  4、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出示例2:光盘的银色部分是个圆环,内圆半径是2厘米,外圆半径是6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2)读题,理解题意。

  (3)分析数量关系。

  (4)尝试解答。

  (5)反馈解答情况。

  方法1:大圆的面积—小圆的面积。

  方法2:大圆半径的*方与小圆半径的*方差乘以3.14。

  观察比较这两种解法,有什么不同?

  师生交流,引导学生发现:通过乘法分配律,这两种方法可以相互转化,其实它们是一致的。

  小结: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大圆的面积—小圆的面积=圆环的面积。

  学生尝试用字母表示求圆环面积的计算公式。

《圆环面积》教学反思2

  1、大多数学生对圆环的认识已经有了生活的经验,但是对于它的形成过程缺少理性思考。通过本节课的训练,达到了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2、学生已经学*了圆的面积及其应用。所以很容易接受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但是部分学生由于空间想象力欠佳,对于已知内圆直径和环宽求外圆直径及已知外圆直径和环宽求内圆直径,概念模糊,学得很吃力,我想,对于这样的实际问题,应该引导学生多画一些简单的示意图来理解,避免解题错误。

  3、对于题意深奥的题目,不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做得到或者做得好,应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把学生分层对待,分层测试,让后进的学生也同样有胜利感和成就感。

《圆环面积》教学反思3

  同学们例3这道题还有什么不同的方法来解答?

  3.14×52-3.14×42

  你对这种算法,有什么看法?

  我认为这算法是第一种分步计算的综合式

  能用综合算式是一大进步,谁还有更简单的方法?

  3.14×(52-42)

  多简便,只用两步,你们知道这样算的理由是什么?

  这里运用了乘法分配律,这种算法是第二种方法的简便计算。

  你真会*用知识,大家同意他的想法吗?(齐:同意)

  我还有一种好办法!(学生很兴奋地)3.14×(5+4)!

  请你说说你的想法

  我是看出来的,52-42=5+4

  我们验证一下。

  是不是其他的算式也有这样的规律,请你验证下,比如:62-52是否与6+5相等;102-82是否与10+8相等

  我们试了,第一题行,第二题是不行的

  我们看出,两数相差1时,行的,差2就有行了

  你的意思我明白,但表达上有问题,应该说当两数相差1时,两个算式相等,当两数相差2时,两处算式不相等,我们应该用规范的语言来表达。

  那么,请大家算一算,多少?

  102-82等于36

  36与10、8有什么联系?

  36=(10+8)×2

  2与10、8有什么联系?

  10减8等于2师写公式,你能举例说明吗?我们写了几个算式能证明这处算式成立,52-32=(5+3)×(5-3)122-82=(12+8)×(12-8)

  大家是不是都认为这样的算式是成立的?(齐:同意)

  那么请你用一句话来概括你们所发现的规律!

  [课后反思]

  本课的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理解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学会计算圆的面积,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却不知不觉中让学生经历了*方差公式推导验证的过程,这本来是初中的数学知识,可是无意在小学的数学课堂上生成了,我顺着学生的思路,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验了一回发现数学,生成数学的感受。


《圆环面积》教学反思3篇扩展阅读


《圆环面积》教学反思3篇(扩展1)

——圆环面积教学反思(十)份

  圆环面积教学反思 1

  教学内容:

  圆环的面积计算,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以圆环,掌握圆环的特征,掌握计算圆环面积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3、会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能根据各种图形的特征和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掌握计算圆环面积的方法。

  2、掌握求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

  教学方法:

  例证法、类比法、迁移法。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1、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2、计算圆的面积

  r=5厘米d=6米C=15.7分米

  二、探索新知

  1、出示实物,认识圆环

  出示光盘。提问:谁能用语言描述这个光盘?

  2、实践操作,感知圆环

  (1)刚才我们简单认识了圆环,现在你们能用手上的工具剪出一个圆环吗?

  学生用一张白纸剪一个圆环。

  (2)学生操作,动手剪环形。(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有困难的学生)

  (3)说出剪圆环的过程。

  让学生介绍剪出圆环的过程,体验大圆中剪掉一个小圆的过程,感受圆环的大小就是大圆面积减去小圆的面积。

  3、探究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1)小组讨论:如何计算圆环的面积?

  (2)反馈讨论结果。

  学生汇报时,边说边演示从一个大圆里去掉一个同心小圆变成环形的动态过程:先求出外圆和内圆的面积,再求出环形的面积。

  思考:要计算环形的面积需要什么条件?

  通过师生交流后,明确要计算环形的面积需要知道外圆(大圆)的半径或直径和内圆(小圆)的半径或直径。

  4、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出示例2:光盘的银色部分是个圆环,内圆半径是2厘米,外圆半径是6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2)读题,理解题意。

  (3)分析数量关系。

  (4)尝试解答。

  (5)反馈解答情况。

  方法1:大圆的面积—小圆的面积。

  方法2:大圆半径的*方与小圆半径的*方差乘以3.14。

  观察比较这两种解法,有什么不同?

  师生交流,引导学生发现:通过乘法分配律,这两种方法可以相互转化,其实它们是一致的。

  小结: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大圆的面积—小圆的面积=圆环的面积。

  学生尝试用字母表示求圆环面积的计算公式。

  圆环面积教学反思 2

  一节课上下来,我感觉有好多地方都应该改进。

  1、教学语言不丰富,导致对学生的评价方式非常单一,提问方式单一,造成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节课上下来,学生教师都很累。

  2、课前对学生的估计过高,所以拓展题的训练感觉学生再囫囵吞枣,大部分学生根本就很不会做。这也提醒我,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案,更重要的还是要备好学生,这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

  3、在引导时大半部分都是自己把着讲,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空间太少,在一定的程度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4、由于*惯问题,我语速非常的快,可能学生只要稍微有一点不专心,就听不清我在讲什么。

  5、知识点拓展的深度不够。在认识了解圆环各部分名称的'时候就提出了一个概念:“环宽”,只是让学生在圆环上指出了“环宽”,但没有让学生将环宽与大半径、小半径进行对比,导致学生对环宽的理解有点模糊,致使拓展训练第2题只有三四个学生会做。

  当然,一节课下来,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学生课堂生成的巧妙处理,每个学生的能力否得到培养等都值得研讨,因此我恳请在座的各位领导和各位老师给予我更多的批评指正。

  圆环面积教学反思 3

  在今后的教学中能逐步改进,日趋完善,使自己不断走向成熟。

  圆环面积是在圆的面积计算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圆的面积计算学生接受并不太困难,但圆环却要把握住外圆和内圆这个形成圆环的本质问题。 弗赖登塔尔强调,学生在知识的学*过程中,应有亲身体验,获得“做出来”的数学,而不是给以“现成的”数学。因此,我在认识圆环的设计中安排了经历剪圆环的动手操作过程。剪切的设计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剪环形的过程知道环形是怎样得到的,从而为下面求环形的面积作铺垫。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能自主合作,探究新知,培养了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由于学生体验了剪环形的整个过程,所以在我提出怎样求环形的面积时,学生能很快说出“大圆的面积—小圆的面积=环形的面积”。这个过程使我感到在学*关于几何图形的知识,要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做一做。在实际操作中学到的'知识比我们直接传授给他们记得要更清楚、牢固。

  环形的特征:必须是同心圆,其次,两个圆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在此提出了一个概念“环宽”,让学生在环形图中认识了“环宽”。在此我有效的利用课件进行对比演示加深学生对环形特征的理解。非常的形象和直观,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的兴趣。 虽然,在这个环节耗费了比以往更多的教学时间,但作业反馈很好。没有特别的错误问题出现。看来“做数学”确实能够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例题的处理由于学生有了前面的操作感知,所以例题我采用自学的形式进行,让学生尝试计算,分析验证,比较计算方法,归纳并优化计算公式。 练*环节,是应用公式解决问题的环节。为了让学生正确应用大半径、小半径、 “环宽”,练*时除了设计基础的练*与判断题还设计了4道对比练*题,使学生在练*中学会处理大半径、小半径、“环宽”的关系。

  不足之处:

  1、练*题没能全部完成,导致没有实现练*的层次性。其实,我准备了不同的有关环形的练*题,由于在刚开始时为了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学*程度,动手操作的时间给的充足,所以到练*题时时间不充分。设计的一道求半环形面积和一道拓展题没完成。

  2、知识点拓展的深度不够。在认识圆环特征的时候提出了一个概念:“环宽”,只是让学生在圆环上指出了“环宽‘‘但没有让学生将环宽与大半径、小半径进行对比,从而得出了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大半径与小半径都是从圆心到圆上的线段;而环宽是小圆上到大圆上的距离,表示环形的宽度。R-环宽=r r+环宽=R)为今后做题提供很好的保障

  这节课有许多欣喜的地方,也有令我遗憾的地方。但不遗憾的是我从中发现了自身的缺点,使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能逐步改进,日趋完善,使自己不断走向成熟。

  圆环面积教学反思 4

  《圆环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学*了圆的面积的基础进行教学的。我利用多媒体图片播放各类图片,创设学*环境,凸显情景教学的本质问题,创设情境的目的是为了引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通过动手操作引出圆环。然后由几个图形的比较,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圆环的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引导学生通过操作、交流、讨论、合作学*等方式再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回想圆的面积的探索过程,你能得到启发,分一分、剪一剪、拼一拼,看能不能得到环形面积计算的另一种方法。小组合作探究,通过画两个大小不同的同心圆,分圆,剪出环形,拼成*似的*行四边形或拼成*似的'长方形,观察边的变化。通过这样的操作、观察,经历了图形的变换过程,并认识到环形的面积的求法。学生在此过程中,激活了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

  本节课我感觉还有几个值得探讨的地方:1,列举生活中的圆环放在哪里更适合?2,圆环是否一定是个同心圆,如果不是同心圆,他还是圆环吗?事实上,如果不是同心圆,也一样可以求出两个圆之间部分的面积,也是用大圆面积减去小圆面积。3,在拿到学生的作业在台上展示时,是否应该先出示正确的解答?如果给他们的第一思维呈现出正确的知识,然后再呈现错误的解答,这样学生就能更清晰的掌握方法和知识点。

  圆环面积教学反思 5

  1、大多数学生对圆环的认识已经有了生活的经验,但是对于它的形成过程缺少理性思考。通过本节课的训练,达到了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2、学生已经学*了圆的面积及其应用。所以很容易接受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但是部分学生由于空间想象力欠佳,对于已知内圆直径和环宽求外圆直径及已知外圆直径和环宽求内圆直径,概念模糊,学得很吃力,我想,对于这样的实际问题,应该引导学生多画一些简单的'示意图来理解,避免解题错误。

  3、对于题意深奥的题目,不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做得到或者做得好,应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把学生分层对待,分层测试,让后进的学生也同样有胜利感和成就感。

  圆环面积教学反思 6

  同学们例3这道题还有什么不同的方法来解答?

  3.14×52-3.14×42

  你对这种算法,有什么看法?

  我认为这算法是第一种分步计算的综合式

  能用综合算式是一大进步,谁还有更简单的方法?

  3.14×(52-42)

  多简便,只用两步,你们知道这样算的理由是什么?

  这里运用了乘法分配律,这种算法是第二种方法的简便计算。

  你真会**用知识,大家同意他的想法吗?(齐:同意)

  我还有一种好办法!(学生很兴奋地)3.14×(5+4)!

  请你说说你的想法

  我是看出来的`,52-42=5+4

  我们验证一下。

  是不是其他的算式也有这样的规律,请你验证下,比如:62-52是否与6+5相等;102-82是否与10+8相等

  我们试了,第一题行,第二题是不行的

  我们看出,两数相差1时,行的,差2就有行了

  你的意思我明白,但表达上有问题,应该说当两数相差1时,两个算式相等,当两数相差2时,两处算式不相等,我们应该用规范的语言来表达。

  那么,请大家算一算,多少?

  102-82等于36

  36与10、8有什么联系?

  36=(10+8)×2

  2与10、8有什么联系?

  10减8等于2师写公式,你能举例说明吗?我们写了几个算式能证明这处算式成立,52-32=(5+3)×(5-3)122-82=(12+8)×(12-8)

  大家是不是都认为这样的算式是成立的?(齐:同意)

  那么请你用一句话来概括你们所发现的规律!

  [课后反思]

  本课的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理解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学会计算圆的面积,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却不知不觉中让学生经历了*方差公式推导验证的过程,这本来是初中的数学知识,可是无意在小学的数学课堂上生成了,我顺着学生的思路,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验了一回发现数学,生成数学的感受。

  圆环面积教学反思 7

  教学内容:

  圆环的面积计算,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以圆环,掌握圆环的特征,掌握计算圆环面积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3、会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能根据各种图形的特征和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掌握计算圆环面积的方法。

  2、掌握求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

  教学方法:

  例证法、类比法、迁移法。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1、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2、计算圆的面积

  r=5厘米d=6米C=15.7分米

  二、探索新知

  1、出示实物,认识圆环

  出示光盘。提问:谁能用语言描述这个光盘?

  2、实践操作,感知圆环

  (1)刚才我们简单认识了圆环,现在你们能用手上的工具剪出一个圆环吗?

  学生用一张白纸剪一个圆环。

  (2)学生操作,动手剪环形。(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有困难的学生)

  (3)说出剪圆环的过程。

  让学生介绍剪出圆环的过程,体验大圆中剪掉一个小圆的过程,感受圆环的大小就是大圆面积减去小圆的面积。

  3、探究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1)小组讨论:如何计算圆环的面积?

  (2)反馈讨论结果。

  学生汇报时,边说边演示从一个大圆里去掉一个同心小圆变成环形的动态过程:先求出外圆和内圆的面积,再求出环形的面积。

  思考:要计算环形的面积需要什么条件?

  通过师生交流后,明确要计算环形的面积需要知道外圆(大圆)的半径或直径和内圆(小圆)的半径或直径。

  4、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出示例2:光盘的银色部分是个圆环,内圆半径是2厘米,外圆半径是6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2)读题,理解题意。

  (3)分析数量关系。

  (4)尝试解答。

  (5)反馈解答情况。

  方法1:大圆的面积—小圆的面积。

  方法2:大圆半径的*方与小圆半径的*方差乘以3.14。

  观察比较这两种解法,有什么不同?

  师生交流,引导学生发现:通过乘法分配律,这两种方法可以相互转化,其实它们是一致的。

  小结: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大圆的面积—小圆的面积=圆环的面积。

  学生尝试用字母表示求圆环面积的计算公式。

  圆环面积教学反思 8

  今天教学了圆环的面积。(请学生预*什么是圆环,并制作圆环)。

  1、很快就突破了重点。圆环面积的计算。同学们亲自做了圆环所以对圆环的制作很有发言权。课始请同学们说了说你怎么做的圆环。有些是用圆规,有些是用唱片,他们都强调了先画一个圆再画另一个圆,2-3个同学们说出了是从外面这个大圆里面剪去一个小圆。那么这个圆环的面积怎么计算呢?思考2分钟后有同学举手大胆地说说:大圆的面积减去小圆的面积。这样这节课的重点圆环的面积就解决了。

  2、教学时时时刻刻不让今天的重点就是计算圆环的面积。我请同学来说一说算式怎么列。学生很快变说出来了。我们又进行了对式子含义的理解。前面表示什么,后面表示什么。加深求圆环面积的思考思路就是大圆面积剪去小圆面积。

  3、对求圆环面积的另一种方法,有同学自己写出来但是问他理由他说书上看来的。请同学仔细看看还有10来个同学看出这个是乘法分配率的应用,(我给予了肯定,)。

  4、有效利用了课堂的自然生成。通过有些同学剪的时候他们对折再对折请同学们计算对折后的图形,半圆环面积即圆环面积的一半。这是同学们自己折叠出来的,算是课堂的自然生成把。后来却没有让同学门计算再对折后的图形的面积。

  今天值得深思的`地方

  1、头痛计算。通过巡视发现同学们在计算*方时却出现了252-52=202的情况,还有学生252=50。我请学生来说一说*方是怎么计算的,还有把*方减展开,然后计算。再翻开口算训练计算1-10的*方,希望能亡羊补牢。2、对半圆环的面积计算。因为同学们做了圆环,所以当我把圆环对折后问同学,这个图形的面积怎么计算时,学生们都能说出,就是圆环面积的一半,但是在课堂上面却没有列式计算,课堂作业本上面就有这样一道题目,从做的效果来看,全班39人中,有10人没有把圆环的面积除以2或乘以1/2。拓展题都没有时间做。还有1个学生还是对圆环的面积计算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课堂中间已经强调过了)。好学生的说法掩盖了后进生的计算问题。看来在课堂上面不仅要弄清题意列出正确的算式还要带领学生好好计算。

  3、没有即使表扬学生。当有同学们说把圆对折在对折再对折好剪时没有好好表扬学生。

  圆环面积教学反思 9

  首先,给学生创设学*情境,要突出情境中数学的本质问题。

  然后,创设的学*情境,要能促进学生情感的培养。要尽可能赋予其丰富的情感因素,用数学的情感去吸引学生,激起他们学*数学的热情,体会学*数学的乐趣。都说课堂是学生思维成长的土壤,我们教师的智慧是阳光和雨露,数学课更是如此。 本节课我感觉有几个思考的地方。

  1、学生展示课前研究的时候,不能与下面的同学展开互动,致使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2、圆环是否一定是个同心圆?如果不是同心圆,它还是圆环吗?事实上,如果不是同心圆,也一样可以求出两个圆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大圆面积减去小圆面积。

  3、可以利用学生做的圆环来贯穿下面的练*。首先可以让他们量出他们做的圆环的大小半径和环宽,这样就可以形象地让学生理解环宽的概念。避免了我在练*中涉及环宽的概念而说不清楚的尴尬。然后可以求出圆环的面积,这样学生就通过实际操作,真正理解了圆环的面积计算。达到理想的效果。

  4、3。14×(R2—r2)这个公式还是出现比较好。学生可以更清楚地运用这个简单的运算方法。

  圆环面积教学反思 10

  首先,给学生创设学*情境,要突出情境中数学的本质问题。

  然后,创设的学*情境,要能促进学生情感的培养。要尽可能赋予其丰富的情感因素,用数学的情感去吸引学生,激起他们学*数学的热情,体会学*数学的乐趣。都说课堂是学生思维成长的土壤,我们教师的智慧是阳光和雨露,数学课更是如此。 本节课我感觉有几个思考的地方。

  1、学生展示课前研究的时候,不能与下面的同学展开互动,致使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2、圆环是否一定是个同心圆?如果不是同心圆,它还是圆环吗?事实上,如果不是同心圆,也一样可以求出两个圆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大圆面积减去小圆面积。

  3、可以利用学生做的圆环来贯穿下面的练*。首先可以让他们量出他们做的圆环的大小半径和环宽,这样就可以形象地让学生理解环宽的概念。避免了我在练*中涉及环宽的概念而说不清楚的`尴尬。然后可以求出圆环的面积,这样学生就通过实际操作,真正理解了圆环的面积计算。达到理想的效果。

  4、3。14×(R2—r2)这个公式还是出现比较好。学生可以更清楚地运用这个简单的运算方法。


《圆环面积》教学反思3篇(扩展2)

——《圆环面积》教学反思实用10份

  《圆环面积》教学反思 1

  《圆环面积的计算》教学反思《圆环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学*了圆的面积的基础进行教学的。在本节课上,首先,我利用多媒体图片播放各类图片,创设学*环境,凸显情景教学的本质问题,创设情境的目的是为了引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通过动手操作引出圆环。然后由几个图形的比较,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圆环的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再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学生在此过程中,激活了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 其次,我尽可能的赋予丰富的情感因素,用数学的情感去吸引学生,激发他们学*的热情,体会学*数学的乐趣。练*时我也是围绕生活实际,让学生多层次的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是学生思维成长的土壤,数学课时更应该如此。在课堂评价时,我想了很多鼓励学生的话,学生在肯定和赞赏的语言评价中得到自信和成功的喜悦。这几点都是这节课做得成功的地方。

  本节课我感觉还有几个值得探讨的地方:

  1,列举生活中的.圆环放在哪里更适合?

  2,圆环是否一定是个同心圆,如果不是同心圆,他还是圆环吗?事实上,如果不是同心圆,也一样可以求出两个圆之间部分的面积,也是用大圆面积减去小圆面积。

  3,在拿到学生的作业在台上展示时,是否应该先出示正确的解答?如果给他们的第一思维呈现出正确的知识,然后再呈现错误的解答,这样学生就能更清晰的掌握方法和知识点。

  《圆环面积》教学反思 2

  圆环面积是在圆的面积计算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圆的面积计算学生接受并不太困难,但圆环却要把握住外圆和内圆这个形成圆环的本质问题。在认识圆环的设计中安排了经历剪圆环的动手操作过程。设计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剪环形的'过程知道环形是怎样得到的,从而为下面求环形的面积作铺垫。这个过程使我感到在学*关于几何图形的知识,要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做一做。在实际操作中学到的知识比我们直接传授给他们记得要更清楚、牢固。虽然,在这个环节耗费了比以往更多的教学时间,但作业反馈很好。没有特别的错误问题出现。看来“做数学”确实能够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不足之处:1、练*题没能全部完成,导致没有实现练*的层次性。2、知识点拓展的深度不够。这节课有许多欣喜的地方,也有令我遗憾的地方。但不遗憾的是我从中发现了自身的缺点,使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能逐步改进,日趋完善,使自己不断走向成熟。

  《圆环面积》教学反思 3

  同学们例3这道题还有什么不同的方法来解答?

  3.14×52-3.14×42

  你对这种算法,有什么看法?

  我认为这算法是第一种分步计算的综合式

  能用综合算式是一大进步,谁还有更简单的方法?

  3.14×(52-42)

  多简便,只用两步,你们知道这样算的理由是什么?

  这里运用了乘法分配律,这种算法是第二种方法的简便计算。

  你真会**用知识,大家同意他的想法吗?(齐:同意)

  我还有一种好办法!(学生很兴奋地)3.14×(5+4)!

  请你说说你的'想法

  我是看出来的,52-42=5+4

  我们验证一下。

  是不是其他的算式也有这样的规律,请你验证下,比如:62-52是否与6+5相等;102-82是否与10+8相等

  我们试了,第一题行,第二题是不行的

  我们看出,两数相差1时,行的,差2就有行了

  你的意思我明白,但表达上有问题,应该说当两数相差1时,两个算式相等,当两数相差2时,两处算式不相等,我们应该用规范的语言来表达。

  那么,请大家算一算,多少?

  102-82等于36

  36与10、8有什么联系?

  36=(10+8)×2

  2与10、8有什么联系?

  10减8等于2师写公式,你能举例说明吗?我们写了几个算式能证明这处算式成立,52-32=(5+3)×(5-3)122-82=(12+8)×(12-8)

  大家是不是都认为这样的算式是成立的?(齐:同意)

  那么请你用一句话来概括你们所发现的规律!

  [课后反思]

  本课的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理解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学会计算圆的面积,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却不知不觉中让学生经历了*方差公式推导验证的过程,这本来是初中的数学知识,可是无意在小学的数学课堂上生成了,我顺着学生的思路,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验了一回发现数学,生成数学的感受。

  《圆环面积》教学反思 4

  《圆环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学*了圆的面积的基础进行教学的。我利用多媒体图片播放各类图片,创设学*环境,凸显情景教学的本质问题,创设情境的目的是为了引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通过动手操作引出圆环。然后由几个图形的比较,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圆环的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引导学生通过操作、交流、讨论、合作学*等方式再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回想圆的面积的探索过程,你能得到启发,分一分、剪一剪、拼一拼,看能不能得到环形面积计算的另一种方法。小组合作探究,通过画两个大小不同的同心圆,分圆,剪出环形,拼成*似的*行四边形或拼成*似的长方形,观察边的变化。通过这样的操作、观察,经历了图形的变换过程,并认识到环形的面积的求法。学生在此过程中,激活了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

  本节课我感觉还有几个值得探讨的地方:1,列举生活中的`圆环放在哪里更适合?2,圆环是否一定是个同心圆,如果不是同心圆,他还是圆环吗?事实上,如果不是同心圆,也一样可以求出两个圆之间部分的面积,也是用大圆面积减去小圆面积。3,在拿到学生的作业在台上展示时,是否应该先出示正确的解答?如果给他们的第一思维呈现出正确的知识,然后再呈现错误的解答,这样学生就能更清晰的掌握方法和知识点。

  《圆环面积》教学反思 5

  1、大多数学生对圆环的认识已经有了生活的经验,但是对于它的形成过程缺少理性思考。通过本节课的训练,达到了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2、学生已经学*了圆的面积及其应用。所以很容易接受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但是部分学生由于空间想象力欠佳,对于已知内圆直径和环宽求外圆直径及已知外圆直径和环宽求内圆直径,概念模糊,学得很吃力,我想,对于这样的实际问题,应该引导学生多画一些简单的.示意图来理解,避免解题错误。

  3、对于题意深奥的题目,不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做得到或者做得好,应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把学生分层对待,分层测试,让后进的学生也同样有胜利感和成就感。

  《圆环面积》教学反思 6

  圆环面积是在圆的面积计算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圆的面积计算学生接受并不太困难,但圆环却要把握住外圆和内圆这个形成圆环的本质问题。在认识圆环的设计中安排了经历剪圆环的动手操作过程。设计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剪环形的过程知道环形是怎样得到的,从而为下面求环形的面积作铺垫。这个过程使我感到在学*关于几何图形的`知识,要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做一做。在实际操作中学到的知识比我们直接传授给他们记得要更清楚、牢固。虽然,在这个环节耗费了比以往更多的教学时间,但作业反馈很好。没有特别的错误问题出现。看来“做数学”确实能够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不足之处:1、练*题没能全部完成,导致没有实现练*的层次性。2、知识点拓展的深度不够。这节课有许多欣喜的地方,也有令我遗憾的地方。但不遗憾的是我从中发现了自身的缺点,使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能逐步改进,日趋完善,使自己不断走向成熟。

  《圆环面积》教学反思 7

  首先,给学生创设学*情境,要突出情境中数学的本质问题。

  然后,创设的学*情境,要能促进学生情感的培养。要尽可能赋予其丰富的情感因素,用数学的情感去吸引学生,激起他们学*数学的热情,体会学*数学的乐趣。都说课堂是学生思维成长的`土壤,我们教师的智慧是阳光和雨露,数学课更是如此。 本节课我感觉有几个思考的地方。

  1、学生展示课前研究的时候,不能与下面的同学展开互动,致使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2、圆环是否一定是个同心圆?如果不是同心圆,它还是圆环吗?事实上,如果不是同心圆,也一样可以求出两个圆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大圆面积减去小圆面积。

  3、可以利用学生做的圆环来贯穿下面的练*。首先可以让他们量出他们做的圆环的大小半径和环宽,这样就可以形象地让学生理解环宽的概念。避免了我在练*中涉及环宽的概念而说不清楚的尴尬。然后可以求出圆环的面积,这样学生就通过实际操作,真正理解了圆环的面积计算。达到理想的效果。

  4、3。14×(R2—r2)这个公式还是出现比较好。学生可以更清楚地运用这个简单的运算方法。

  《圆环面积》教学反思 8

  环形面积是在圆的面积计算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圆的面积计算学生接受并不太困难,但圆环却要把握住外圆和内圆这个形成圆环形的本质问题。

  教学时,我重点引导学生自主学*。本节课中,我从学生的实际水*出发,重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首先让学生观察阴影部分的图形有什么特征,通过大家的积极讨论和研究,很快得出了圆环的定义,让学生动手摸一摸外圆和内圆,把外圆和内圆观察的非常到位。做到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兴趣。然后设计提问:求圆面积必须知道什么?你能找到内圆和外圆的半径吗?充分让学生的思维活跃,把环行真实地显露在学生眼前,再通过小组合作的`讨论,得出圆环的面积计算公式,最后让学生自学例题,使学生的自主学*得到充分发挥,学会小组合作学*,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下获得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感受到切实了解学生,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充分的信任学生,既能够使课堂气氛非常的活跃,对提高教学效果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圆环面积》教学反思 9

  同学们例3这道题还有什么不同的方法来解答?

  3.14×52-3.14×42

  你对这种算法,有什么看法?

  我认为这算法是第一种分步计算的综合式

  能用综合算式是一大进步,谁还有更简单的方法?

  3.14×(52-42)

  多简便,只用两步,你们知道这样算的理由是什么?

  这里运用了乘法分配律,这种算法是第二种方法的简便计算。

  你真会**用知识,大家同意他的想法吗?(齐:同意)

  我还有一种好办法!(学生很兴奋地)3.14×(5+4)!

  请你说说你的想法

  我是看出来的,52-42=5+4

  我们验证一下。

  是不是其他的算式也有这样的规律,请你验证下,比如:62-52是否与6+5相等;102-82是否与10+8相等

  我们试了,第一题行,第二题是不行的

  我们看出,两数相差1时,行的,差2就有行了

  你的意思我明白,但表达上有问题,应该说当两数相差1时,两个算式相等,当两数相差2时,两处算式不相等,我们应该用规范的语言来表达。

  那么,请大家算一算,多少?

  102-82等于36

  36与10、8有什么联系?

  36=(10+8)×2

  2与10、8有什么联系?

  10减8等于2师写公式,你能举例说明吗?我们写了几个算式能证明这处算式成立,52-32=(5+3)×(5-3)122-82=(12+8)×(12-8)

  大家是不是都认为这样的算式是成立的?(齐:同意)

  那么请你用一句话来概括你们所发现的规律!

  [课后反思]

  本课的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理解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学会计算圆的面积,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却不知不觉中让学生经历了*方差公式推导验证的.过程,这本来是初中的数学知识,可是无意在小学的数学课堂上生成了,我顺着学生的思路,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验了一回发现数学,生成数学的感受。

  《圆环面积》教学反思 10

  教学内容:

  圆环的面积计算,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以圆环,掌握圆环的特征,掌握计算圆环面积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3、会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能根据各种图形的特征和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掌握计算圆环面积的方法。

  2、掌握求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

  教学方法:

  例证法、类比法、迁移法。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1、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2、计算圆的面积

  r=5厘米d=6米C=15.7分米

  二、探索新知

  1、出示实物,认识圆环

  出示光盘。提问:谁能用语言描述这个光盘?

  2、实践操作,感知圆环

  (1)刚才我们简单认识了圆环,现在你们能用手上的工具剪出一个圆环吗?

  学生用一张白纸剪一个圆环。

  (2)学生操作,动手剪环形。(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有困难的学生)

  (3)说出剪圆环的过程。

  让学生介绍剪出圆环的过程,体验大圆中剪掉一个小圆的过程,感受圆环的大小就是大圆面积减去小圆的面积。

  3、探究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1)小组讨论:如何计算圆环的面积?

  (2)反馈讨论结果。

  学生汇报时,边说边演示从一个大圆里去掉一个同心小圆变成环形的动态过程:先求出外圆和内圆的面积,再求出环形的面积。

  思考:要计算环形的面积需要什么条件?

  通过师生交流后,明确要计算环形的面积需要知道外圆(大圆)的半径或直径和内圆(小圆)的半径或直径。

  4、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出示例2:光盘的银色部分是个圆环,内圆半径是2厘米,外圆半径是6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2)读题,理解题意。

  (3)分析数量关系。

  (4)尝试解答。

  (5)反馈解答情况。

  方法1:大圆的.面积—小圆的面积。

  方法2:大圆半径的*方与小圆半径的*方差乘以3.14。

  观察比较这两种解法,有什么不同?

  师生交流,引导学生发现:通过乘法分配律,这两种方法可以相互转化,其实它们是一致的。

  小结: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大圆的面积—小圆的面积=圆环的面积。

  学生尝试用字母表示求圆环面积的计算公式。


《圆环面积》教学反思3篇(扩展3)

——《梯形的面积计算》教学反思3篇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四年级数学《梯形的面积计算》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四年级数学《梯形的面积计算》教学反思今天上了《梯形的面积计算》这节课,反思整堂课的教学,自我感觉较为满意的是,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现了探究性教学的特点。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课的教学应该说较好地落实了这一理念:充分让学生动手实践用学具剪剪拼拼,进行了自主探索,并在形式上响应地组织了小组合作交流。体现了探究性教学的特点。具体在教学中的体现如下:

  放手让学生自己利用前面的学*经验,动手把梯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并让学生通过找图形之间的联系,自主从不同的途径探索出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十分注意突出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让学生主动操作、讨论,在充分感知、理解的基础上总结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达成了教学目的。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出现了多种操作方法,如:一部分学生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通过旋转、*移转化成一个*行四边形,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一部分学生用一个梯形沿中位线剪开,翻转180度,拼成一个*行四边形,推导出公式;还有一部分学生用一个梯形沿梯形的右上角到对腰的中点剪下,翻转180度,拼成一个三角形,推导出面积公式。这样的教学正好落实了《标准》提出的数学教学要在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下学*的'理念。尤其突出的是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实实在在地给了学生进行探究、发现、创新的时间和空间!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值得指出的是:这当中还蕴含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让学生把陌生的知识自主地转化为已有的知识经验,体现了迁移、转化思想。经过课堂小结的点拨,使得这一教学效果尤其明显。

  二、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首先,在导课时,创设了请学生帮老师计算电脑桌侧面梯形板的面积多少的问题情境,不仅有效提出了数学问题的,同时还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愿望。其次,创设应用探索出来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主要是通过解决一些生活中的梯形的面积来实现的。课堂上我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到了《标准》对于情景的创设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的要求。在这一前提下让学生进行探究,是水到渠成,显示了学*的自主性。在获取了知识后马上让学生运用新知来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切实并切身地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真正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的思想。

  三、体现练*的层次性

  练*的设计体现由简到难的梯度性,关注后进生,也兼顾学有余力的学生,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发展。

  反思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小组合作的成效性不高。

  这可以从课堂教学中的两个地方看出来:一是在学生进行独立探究时,学生基本上已经有了将梯形转化为*行四边形和长方形这两种转化方法,但是小组代表上来向全班交流时却只说了一种转化方法(另一种是另外的同学补充的)。难道他们组就这一种?还是他只说了自己的方法,而没有交流到本组其他同学的方法?第二点是在小组操作交流时,总有个别学生,自己玩自己的,不愿与人合作交流,可能是小组的分工不够明确,学生合作的欲望未被调动起来。这么看来,显然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的小组合作交流的成效性是相当不理想的!那么如何进行改进呢?我想主要在课堂上教师还是应该进行更多地巡视,更多地参与到学生的学*中去!在学生思维停滞住时适时的加以点拨,鼓励所有学生参与讨论、参与探究。充分体现课堂上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缺少学生之间的互动。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课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个活动不仅仅表现在学生的动手操作上,更重要的还应该表现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上。这也符合交流应该多元化的现代教学观。说到这里,不由想起了许多名师的课,互动性强在他们的课堂上是多么地突出!反思本课的教学,就这方面来说还是存在明显不足的。课例中,在学生向全班汇报了转化过程及计算方法后,教师就说:老师请教你,为什么后面还要除以2呢?其实这里老师操之过急了,同时也是大可不必为之的。老师完全可以问学生:听了他的汇报演讲,你们有没有问题请教他?或者考考他呢?让学生来问这个问题,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提问题的能力与意识,给了学生一个发展思维水*的良机,而且很自然地形成了生生交流的良好的课堂学*氛围,多好!

  三、放手的度不够

  虽然本堂课的教学与以前传统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有了改进。但还不够精彩的一个主要原因,我想是放得还不够。主要体现在:

  小组合作操作、填写实验报告单时,报告单的设计最后一栏,若能不暗示,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课堂将更多生成的东西。会使整堂课更加的精彩。说到底,在教学理念上,我们接受了课程改革新思想的洗礼,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很难做到,总有这样那样的顾虑。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放,放的度如何把握,这是我们将要继续探索的问题。

  1、通过教学,让我更加明白:要充分相信学生。新课程理念中,要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主动获取知识。这节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问题出发,一开始就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很多时候要计算梯形的面积,从而引发学生探究梯形面积的学*欲望。在这种内驱动力之下,学生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究出了很多种方法,培养了创新思维能力和自主学*的能力。

  2、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一节课就能培养起来的。这节课学生能够想出那么多种方法,要以前几节课的探究*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为基础,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要经过一定量的积累,而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如果长期这样得到训练,学生探究所需要的时间就会越来越短,创新能力也会越来越强。

  3、本节课的设计考虑到了一个首尾照应的艺术原则。课的导入部分以优美的音乐伴随引入生活中的问题,课的结尾同样以伴乐欣赏生活中的梯形。在轻松的氛围中让知识得到延伸,又遵循了“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

  4、这节课还经过研究提炼,让我认识到:在学生探究各种方法的时候,不必马上让学生统一到梯形的面积计算的规则公式中来。有套用模式之嫌。可以在最后让大家一起观察,把各种方法进行沟通,理解,在统一。

  在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这是本节课的重点环节。在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从自己的思维实际出发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对问题进行独立探索、讨论、交流,学生充发展示自己或正确或错误的思维过程。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共同发展。在此过程中,我只是组织者、指导者,起到了帮助和促进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的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1、以学生自主学*为主教师为辅的课堂教学理念。

  考虑到学生已有了*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方法的经验,本节课在教学思路上是淡化教师教的痕迹,突出学生学的过程。为学生创设一种“猜想”的学*情景,让学生凭借已有经验大胆猜想,进而是实践检验猜想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使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探究学*成为可能。这比起盲目的乱猜来,更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欲,学生的思维更有深度。

  2、以学生的活动为主。实现生生互动。

  本节课力求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概括梯形的面积公式。使学生在分析,对比中归纳选优;在探究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让学生动手操作,分组合作探究,初步概括出梯形的面积公式。这样,通过“拼、说”的活动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活动中体验,活动中发散,活动中发展。同时,又由于各项活动的设计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不仅激发了学生探究学*的兴趣,同时学生思维深度和广度也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3、使学生的自主探索在时间上给以保证

  本节课一系列活动的设计为了学生充足地用眼看,用手做,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尽情的表现,发展自己,每一位学生都在亲自实践中认识理解了新知。充分体现了教师指导者,参与者的作用。当学生受现有知识的制约,推导概括公式思维停滞时,教师实施点拨诱导,促其思维顺畅,变通,最后使学生明确,尽管拼摆的方法不同,但都达到验证了梯形的面积公式。将发散与收敛,直觉和逻辑这种对立统一的思维方式有机的融为主体动态式的思维结构,从而最大限度的扩展其具有张力的思维空间。


《圆环面积》教学反思3篇(扩展4)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6篇

  本节课是该单元的第一节课,也是学*和探索其他*面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的重要基础。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面积的含义,教材安排了三个不同层次的实践活动,结合具体实例,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通过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实践操作,体验比较面积大小策略的多样性。

  在教学中,我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描画身边的橡皮、尺子、硬币等物品,再涂一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出面积的含义,知道物体的面积有大小,渗透周长与面积的区别。并会运用不同的方法比较物体面积的大小。

  三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还不是很强,但他们的形象思维还是挺不错的,所以让学生在观察老师演示课件的过程中理解什么是面积,学生虽然说的不是太准确,但我知道,他们已经理解其中的含义了。学生在运用数格子的方法比较图形的面积,简便而又准确,积极性很高。

  今天教学了《面积单位》一课,这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这部分知识,为以后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及其他*面图形的面积提供了思维基础。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取得进步和发展。”为了体现这一理念,本节课,我通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引入,到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在教学时注重展现概念的生成过程,不仅让学生学*数学的一些现成结果,还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一节课下来,收获很多,现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写下来。

  1、联系生活、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参与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这节课的教学中,为了给学生建立1*方分米、1*方厘米的表象,我让学生找找自己身边哪个物体的表面的面积是1*方分米,身体哪个部位的面积大约是1*方厘米,这些材料都是生活中显而易见,这样的教学设计,激发了学*学*的积极性,学生的反馈热情空前高涨,他们学*、探索知识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答案层出不穷。学生不仅在脑海里建立了面积单位的表象,而且再一次巩固了面积的概念。这样的学*紧密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

  2、关注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交流中构建知识。

  1*方厘米的教学,我采用有效引导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拿出学具中的小正方形,引导学生认识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方厘米。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哪些物体的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方厘米,计量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时可以用*方厘米。

  通过*方厘米的教学,我引导学生从*方厘米的名称中,通过个人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创造出*方分米、*方厘米等面积单位,并类推出它们的意义。这样教学是一个大胆的实践,运用相关旧知去促进新知的学*,所有学生都主动参与到了学*过程中,在这一主动探究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积极迁移的学*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引导学生经历应用数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享受成功的乐趣。本课中,我设计了“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你感兴趣的物体表面的面积”这一开放性活动。孩子们对这个活动充满了兴趣,他们不仅会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还会主动和他人合作,从中掌握了测量的技巧。

  下课了,我的心情难以*静。我还沉浸在孩子们兴奋、快乐的活动中,课堂上他们高举小手、活跃激动的表情让我难忘。我在思考如何上好数学课,尤其是怎样体现“做数学”、如何尽可能使每个活动更充分、有效。这些都值得自己要好好的思考。

  我想,每一位教师都应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学*起点的基础上,结合新课标,课堂上,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多给学生一些自主活动的空间,多给学生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增添更多探索成功的喜悦!这样的教学才是扎实有效的教学!

  《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空间形式上经历“从线到面”的一个飞跃、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学生对于本节课的内容先前知识是抽象的、陌生的。教学本课后,一些学生对面积的意义、面积的单位有了粗浅的认识。

  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组织了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猜一猜、想一想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动。本节课我认为对于“面积”这个概念的揭示还是比较成功,学生在一系列用手摸身边熟悉物体的表面及体验封闭图形(与不封闭图形的对比)的活动中,已经建立了“面积”的表象。

  在教学面积单位定义为何种形状、尺寸的图形时,我依据教材提示的思路,一步一步展开。但是在提出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任务后,没有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在面积单位的教学中,为了给学生建立1*方厘米、1*方分米的表象,我让学生找找自己身边哪个物体的面积是1*方厘米,身体哪个部位的面积大约是1*方厘米,哪个部位又是1*方分米,这些材料都是生活中显而易见。但是学生的反馈热情并没有我预计的那么高涨,这也许是和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有关。

  在教学中我应尽量把“1*方厘米”、“1*方分米”、“1*方米”的大小联系生活实际,通过直观形象的实物表面的大小的认识,增加学生的形象记忆,使学生对各个面积单位形成表象认识。同时也可让学生估算一下生活中物体的面积的大小,这样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面积单位的理解。但是我在我在教学中没有体现这一环节,没有使得学生在脑海里建立了面积单位的表象,巩固了面积的概念。

  总而言之,这节课还是有许多不足的。在课堂教学中,我还是不够大胆的放手给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解决问题。希望能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改进。

  有人说过“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3月19日我参加了同课异构区域教研活动,我讲的是《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在这“遗憾的艺术”中,我收获了很多。兴奋过后静下心来反思了课中的所得所失。

  成功之处:

  1.教学环节(面积概念、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面积单位)条理分明,重点突出。

  2.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数学学*活动。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只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主动探索,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概念比较抽象,只有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数学学*活动中去,才能形成概念的正确表象。在面积概念环节有涂色比赛初步感知花的面有大有小,引出“面”。通过摸手的面、数学课本的封面、桌子的表面,感知物体的表面;通过找物体更大的面,感知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在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环节:通过观察法无法比较长方形、正方形面积时,在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后提供学具(面积40*方厘米的长方形、面积36*方厘米的正方形、19个面积4*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剪刀等)引导操作探究,通过借助学具剪一剪铺一铺等活动,调动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一名学生在探索中发现了把重叠法、拼摆法结合应用的更简单的方法。

  3.各个环节都注重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真正学会学以致用。在面积单位环节,在一步步需要中引出更大的面积单位的过程中,在讲到单位面积1*方厘米、1*方分米、1*方米时,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找一找、估一估生活中一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并用1*方厘米、1*方分米的小正方形去测量,拓展学生的思维,加深对面积单位的理解。

  4.精心组织课堂语言,训练好教学常规。在统一面积单位环节,在学生操作前提好要求:“请你用剪刀剪一剪或借助学具铺一铺,证明谁的面积大。操作完了想一想,一会你来当小老师怎样把你的操作过程展示给同学们。想想怎样边操作便解释,同学们才能听明白。”在这样的要求下,很好的组织了这个教学环节。

  5.重点突出:突出“封闭图形”;突出面积与周长的区别;突出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的区别。

  不足之处:

  1.上课过程环节不够精,导致各个环节都有些急促,感觉各个环节都不是很扎实。像面积单位这个环节,完全可以重点解决一个,不要把时间均分。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停地往前赶,导致一些活动缺乏实效,说是开放却放的不开,时间一到,不管学生是否完成就嘎然中止,没有顾及孩子们的感受。

  2.教学机智需要加强,在评价方面也很值得反思,缺乏数学思想、方法等实质性评价。教师的评价必须要有一定的应变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日里多积累。

  3.教师引导的太多,包办的太多,导致给孩子的空间太少。要学会放手,把课堂还给孩子。

  4.重点还是不够突出,环节上有些均分。

  数学教学是一种数学活动的教学,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力求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依赖教师的讲解获得知识,而是通过自己观察、操作、思考和讨论交流,在学*过程中主动获得面积的概念。

  1.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数学、做数学。

  导入从学生熟悉的土豆开始,让学生感到数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它们就在我们身边。接着课堂中摸一摸书封面、桌面、黑板面……,感受“物体的面”随处可见,初步建立面的表象。使学*成为一种自然生发与日常生活点点滴滴的亲历经验的积累,从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

  2.强化数学的体验学*。

  学*的过程是一个认知过程,又是一个探索过程,为了使学生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真正感受到数学的真谛与价值。在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时,将学生引入重重矛盾之中,使他们经历了从观察——重叠——拼剪——拼摆——用统一的标准来摆——面积单位的建立这一过程,学生始终在兴奋中思考、探索,知识的学*成为了自我需要,学*不再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挑战和乐趣。

  3.在实践活动中提升数学素养。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关心身边的数学,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审视客观世界中丰富多彩的现象,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的实用性和应用性。为孩子们提供一些符合他们年龄特征与生活经验,具有一定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活动,让学生经历应用数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享受成功的乐趣。

  结合新课标,如何上好数学课,当中还有许多值得自己思考的问题。通过这个课例,感觉要上“活”概念课,就要适时给概念下定义。定义下得过早,等于是索然无味的简单灌输;下得太迟,则又怕学生的思维呈现零乱状态,不能及时地整理和总结。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这部分内容是在孩子们初步认识面积单位和学会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的重难点是让孩子真正理解常用的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学会用进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引导孩子们自己动手操作,自主探索,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解决问题,参与并获取新知识的全过程,这样学到的知识,孩子们记忆才深刻。如果直接出示结果让孩子死记硬背,孩子没有真正理解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而且会觉得数学知识抽象、枯燥、无味,让孩子失去学*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因此,在教学中,我将孩子放在主体的地位,让孩子自己探究发现问题,大胆提出设想,最后实际操作,解决问题,让孩子积极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

  首先,我让孩子们复*了长度单位以及他们之间的进率。紧接着,我让孩子们大胆的猜测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引发问题的出现------只凭看和猜不能得出正确答案,必须通过实践去证明猜测的正确与否。同时我让孩子们准备了必须的操作学具(1*方厘米的正方形,1*方分米的正方形,直尺),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带着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去探索1*方分米究竟等于多少*方厘米。孩子们刚学*完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很容易想到摆的方法。但摆的方法毕竟不简便,我让孩子们分小组讨论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结果孩子们在讨论中找到更好的方法测量,量1*方分米的正方形的边长,因为直尺是以厘米作单位的,所以计算出来的正方形面积也是以*方厘米为单位的,从而得出1*方分米题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孩子们探索出了1*方分米=100*方厘米,很容易的得出1*方米=100*方分米。孩子们体验了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学到的知识也不容易忘记。

  这节课的教学,我主要做到了几点:

  1、在复*旧知识的基础上(长度单位及他们之间的进率)引入本课的内容,这样有助与孩子以后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2、始终把孩子放在学*的主导地位,让孩子自己动手操作,自己探索,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采用小组合作形式,体现了合作精神。

  3、重点突破了*方分米与*方厘米间的关系,先让孩子自己探索总结出1*方分米=100*方厘米,然后利用规律很容易的总结出1*方米与100*方分米的进率关系。


《圆环面积》教学反思3篇(扩展5)

——《认识面积》教学反思 (菁华5篇)

  认识面积是一节内容比较难的概念课。面积的概念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是由具体到抽象的一个思维训练的过程。但就这堂课的知识点而言,其实主要解决两大问题1、什么是面积?2、面积有哪些单位?重在学生体会这些单位的大小。

  基于这样的理解。这节课,我先从和班上小朋友比手掌的大小,比较数学书和自备本封面的大小入手,让他们初步感知了物体的面是有大有小的,也让他们体会到可以通过重合和观察直观的比较出谁的面大,谁的面小。有了这样的感性认识,我再过渡到对*面图形的面的大小比较上,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原来*面图形的面同样是有大有小,从而自己总结出关于面积的定义,这种通过活动来认识概念的方法,就把这个抽象的概念与生活中具体的事例联系起来,加深对面积的理解。这样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面积的含义。

  解决了第一个问题——什么是面积?在认识面积单位的过程中,*方厘米借助大拇指指甲表面的大小直观认识,当让学生找出生活中面积大约是1*方厘米的物体时,学生还是很顺利的说出了许多如电话机按钮、开关按钮、大门牙,还引来了学生的一片欢笑声。在教学*方分米和*方米时,我就让学生自己来表述一*方分米和一*方米,由于有了前面一*方厘米的表述范例,学生都能够照样画葫芦式的说上来,可让他们具体到底多大,学生都难了,说明表面积差不多是一*方分米和一*方米的东西在日常生活中真的不是很多,或者说好多小朋友根本无法想象到底多大,为了加深影响,给学生以直观表象,这部分我特意让学生自己用手势比划一*方分米的大小,而一*方米则是通过四人上台围成一个正方形来表现的。应该说这样的学*方式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纵观这节课我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实践体验的机会,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和探讨的空间,让他们在比一比、做一做、画一画的过程中掌握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比较,以及通过在方格纸上画面积相等的不同图形,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面积的认识,在实践中使他们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得到和谐的发展。

  但课后,学生的作业情况还是多少让我有些失望,我反复琢磨着,这节课总的给我感觉上得还顺,学生的积极性也比较高,他们也很轻松、自然的理解了“面积”的含义,但是我在教学中只注重了学生对面积的理解和掌握,却忽视了面积大小比较方法的突出以及全体学生的学*层次,有些地方为了抢时间,速度可能太快,成绩好的学生能马上接受,可中下等生却是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样中等及偏下的学生一旦自己听不懂了,他就会思想开小差,做小动作,另外有些*题的讲解没有落到实处。所以想来,*时还是要多关注学生们的学*注意力,对于那些有准对性的练*,特别要讲到位,我想也许这样的效果会更好。

  在教学三年级下册《认识面积单位》时,首先请学生回忆1厘米、1分米和1米的,帮助学生再次建立1厘米、1分米和1米的表象,再找出1*方厘米、1*方分米大小的正方形,让学生摸一摸、量一量,并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而在头脑中形成表象,有助于今后计算和估算物体表面的面积。

  这一环节中学生说到了很多身边面积约是1*方厘米、1*方分米大小的物体。在认识1*方米时,我制作了1*方米大小的正方形,并且让学生四人一组制作1*方米大小的正方形,学生依次进入,亲身感受1*方米的大小。当学生一个个挤进去时,他们既高兴又惊讶,原来1*方米的大约能容纳这么多名学生,这时的学*气氛更是达到了高潮。紧接着我将学生分为4个大组,让学生在1*方米的正方形中摆一摆数学书,估计一下大约能摆20本数学书,帮助学生感受1*方米的大小。

  最后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方米,学生们说到了洗衣机的一个面的表面、包装大彩电的箱子的一个面等等。这样,学生在活动中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同时让学生在亲身经历和体验下认识了面积单位。使学生思考数学,以生成新的数学活动经验。同时,利用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经历、体验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仅简单明了,而且生动形象,有利于学生的经验从一个水*上升到更高水*,实现经验的升华。

  认识面积是一节内容比较难的概念课,在让学生由实物表面的面积到封闭图形表面的面积,由具体到抽象的一个思维训练的过程。在这节课中我选取生活中教室中的事物让学生先进行面积大小的比较。我先出示比较两个脚印的大小,比较数学书和自备本封面的大小入手,让他们初步感知了物体的面是有大有小的,也让他们体会到可以通过重合法和观察法直观的比较出谁的面大,谁的面小。有了这样的感性认识,我再过渡到对*面图形的面的大小比较上,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原来*面图形的面同样是有大有小,从而自己总结出关于面积的定义,这种通过活动来认识概念的方法,就把这个抽象的概念与生活中具体的事例联系起来,加深对面的积的理解。这样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面积的含义。

  在认识面积单位的过程中,用正方形,三角形等自选单位测量和估计图形的面积,体会自选单位的多样性。在比较之初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观察法直接看出谁的面积大,当我出示两个看起来面积差不多的正方形和长方形时,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比较的方法。有的同学用直尺量,利用了长、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去比较;有的同学通过重叠的方法去发现;预设时还想让学生通过画小方格或者印小方格的方法去得出结论。全班同学在交流时,同学们是各抒己见,把自己的想法与大家分享,学生对于面积的比较形成了自己的方法。

  最后在练*中,同时通过择优,也看到小方格在面积比较中的作用(即数格子的方法),为下几节课利用小方格来认识面积,认识面积单位作好了铺垫,比生硬的灌输更让学生容易接受。学生对面积的本质特征又有了更好的巩固。这样既把感受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在学*的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较好,学*氛围比较融洽。

  认识面积是一节内容比较难的概念课。面积的概念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是由具体到抽象的一个思维训练的过程。但就这堂课的知识点而言,其实主要解决两大问题1、什么是面积?2、面积有哪些单位?重在学生体会这些单位的大小。

  基于这样的理解。这节课,我先从和班上小朋友比手掌的.大小,比较数学书和自备本封面的大小入手,让他们初步感知了物体的面是有大有小的,也让他们体会到可以通过重合和观察直观的比较出谁的面大,谁的面小。有了这样的感性认识,我再过渡到对*面图形的面的大小比较上,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原来*面图形的面同样是有大有小,从而自己总结出关于面积的定义,这种通过活动来认识概念的方法,就把这个抽象的概念与生活中具体的事例联系起来,加深对面积的理解。这样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面积的含义。

  解决了第一个问题——什么是面积?在认识面积单位的过程中,*方厘米借助大拇指指甲表面的大小直观认识,当让学生找出生活中面积大约是1*方厘米的物体时,学生还是很顺利的说出了许多如电话机按钮、开关按钮、大门牙,还引来了学生的一片欢笑声。在教学*方分米和*方米时,我就让学生自己来表述一*方分米和一*方米,由于有了前面一*方厘米的表述范例,学生都能够照样画葫芦式的说上来,可让他们具体到底多大,学生都难了,说明表面积差不多是一*方分米和一*方米的东西在日常生活中真的不是很多,或者说好多小朋友根本无法想象到底多大,为了加深影响,给学生以直观表象,这部分我特意让学生自己用手势比划一*方分米的大小,而一*方米则是通过四人上台围成一个正方形来表现的。应该说这样的学*方式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纵观这节课我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实践体验的机会,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和探讨的空间,让他们在比一比、做一做、画一画的过程中掌握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比较,以及通过在方格纸上画面积相等的不同图形,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面积的认识,在实践中使他们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得到和谐的发展。

  但课后,学生的作业情况还是多少让我有些失望,我反复琢磨着,这节课总的给我感觉上得还顺,学生的积极性也比较高,他们也很轻松、自然的理解了“面积”的含义,但是我在教学中只注重了学生对面积的理解和掌握,却忽视了面积大小比较方法的突出以及全体学生的学*层次,有些地方为了抢时间,速度可能太快,成绩好的学生能马上接受,可中下等生却是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样中等及偏下的学生一旦自己听不懂了,他就会思想开小差,做小动作,另外有些*题的讲解没有落到实处。所以想来,*时还是要多关注学生们的学*注意力,对于那些有准对性的练*,特别要讲到位,我想也许这样的效果会更好。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厘米、*方分米和*方米的认识,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初步建立这些常用的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

  重视引入面积单位。在提出测量课桌面面积的要求后,让学生各自在小组里用不同的工具、不同的方法认真去测量,使学生在活动中深深感受到统一计量单位的必要性。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引出面积计量的单位,同时也能使学生体会到计量单位的本质特征,为今后合理选择不同策略解决有关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打好基础。

  把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混在一起填写,有的学生感到难度较大。比如:数学书的封面长大约是24( ),方桌面的面积大约是64( ),信封的面积大约是200( ),操场的面积大约是3600( )。

  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例子,帮助学生不断积累有关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如表面面积接*1*方厘米的物体,除了大拇指指甲之外,还有衬衫的纽扣、电话机的某个按键等等,而一张普通邮票的面积大约是5*方厘米、一张电话卡或银行卡的面积大约有46*方厘米。当学生头脑中储存了一定数量的典型例子之后,他们在实际测量时,便能迅速提取有关面积单位的表象并作出初步的估计和判断,进而提高选择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的针对性。

  组织好应用面积单位直接计量或估计面积大小的活动,逐步提高对物体表面或*面图形大小的直接判断能力。一方面,要求学生用有关的面积单位去实际摆一摆、数一数,另一方面,启发学生寻找更为简洁和合理的方法,促使学生产生进一步学*的愿望。

  部分学生对生活中1*方厘米、1*方分米、1*方米的实物表象,感受不够扎实,这有待以后进一步了解。


《圆环面积》教学反思3篇(扩展6)

——比较图形的面积教学反思 (菁华3篇)

  一、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究。

  我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力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亲身经历数学学*的过程。在学生比较图形面积的时候,把课本上用一张方格纸呈现的各种*面图形剪下来。每位同学一份。自己独立思考5分钟:下面哪些图形的面积一样大?哪两个图形的面积之和等于另外的图形?哪些图形可以改变形状变为熟悉的图形……在学生自己思考的5分钟内,几乎每一个同都能找到很多的发现,并且小组交流时,小组内的讨论很好。最后全班汇报时,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比较的,它们依据是什么,当发现学生的比较方法独特时及时给予鼓励,以充分调动了学生学*的积极性,同时,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空间,体现了比较图形面积大小方法的多样化。然后小组交流内交流你的想法,最后全班汇报。我设计的是多个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去体验。在活动结束后,小组成员之间,以及全班同学之间进行广泛的交流,很好的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语言的表达能力,和别人合作的能力,观察能力,总结概括能力等。使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提升。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引导的教学方法,同时更培养了学生的学*主动性和兴趣。小组内学生有很多的假想,在产生疑问后,进行猜测、实验、验证、讨论等一系列的活动后,学生纷纷说出并用实物演示出自己比较的方法,从而对比较图形的方法有充分的感悟和认识。

  二、注重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和数学思想的培养。

  1、本节课设计的实践活动环节,突出了让学生自主探究活动,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在交流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操作中体验,在操作中提升。深刻体会数学中的一些思想。如转化思想(割补法、旋转、*移等)、辨证思想等。使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感受到学*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探索学*。本节课预先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无处不在,激发学生比较简单图形面积的兴趣。通过比较简单图形的面积,不足之处:由于活动多,学生准备的学具不是很充分,个别学生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没有得到应有的提升,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这些同学的关注。

  比较图形的面积主要还是让孩子学会观察 ,数格子是一种方法,但在数之前也应该找出两个图或一个图的特征,再采用较为简单快捷的方法进行比较,这样既快又不容易出错。

  本节我设计了,说一说、想一想、练一练、三个教学环节。重点是想一想,让孩子掌握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体验图形形状的变化与面积大小的关系。因此,在处理这一环节时,我以轻松的话题引入主题,通过多媒体课件调动孩子的探索欲望。

  重点让孩子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比较的,它们依据是什么,当发现孩子的'比较方法独特时及时给予鼓励,以充分调动了孩子学*的积极性增强自信心。但在在找面积关系时,图形面积间的关系是相当地多,使得孩子汇报了多种情况,甚至在教师喊停后,有些孩子还意犹未尽,孩子会说很好,但这样显得有些混乱,使一些不爱思考的同学听得云里雾里,针对一情况,有些困惑,怎样采能让各层次的孩子都积极参与进来,从而达到教学的有效。

  本节课重点是让孩子掌握比较图形大小的方法,体验图形形状的变化与面积大小变化的关系。因此,在处理这一环节时,我采取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孩子掌握比较

  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进一步体会到图形的形状不同,但面积都相等。

  在孩子交流时,重点让孩子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比较的,它们依据是什么,当发现孩子的比较方法独特时及时给予鼓励,以充分调动了孩子学*的积极性,同时,给孩子提供了展示自我的空间,体现了比

  较图形面积大小方法的多样化。在巩固环节中,我让孩子应用自己所掌握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孩子动手操作七巧板拼成*行四边形的过程,可以更清晰地理解面积大小比较的方法,体会图形的变化与面积大小的关系,同时培养孩子动手操作的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孩子学*兴趣盎然,求知欲望高,课堂气氛活跃。

  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不足的地方。如练一练时,对*题缺乏沿深,假如能对*题加以沿深这样即可以突出练*的目的。又可以为还没有掌握的孩子提供再一次学*的机会。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努力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把教学工作搞的更好。

  《比较图形的面积》一课,是小学数学北师大版第九册的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任务就是要使学生借助方格纸,能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同时,教会学生运用合理、简单的方法,帮助学生体会到剪拼、转化的方法是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并体会图形形状的变化与面积大小的关系。这节课整体感觉流畅,一气呵成。从判断简单图形面积的大小,到判断复杂图形面积的大小,再到图形面积的比较。环环相扣,节奏鲜明,层次清晰。

  1.利用多媒体课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又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把数学知识放在一个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去学*,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而多媒体课件可展示优美的图像、动听的音乐、有趣的动画,是创设情境的最佳工具。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尤其是比较图形的面积时,小组内学生有很多的猜想,在产生疑问后,进行猜测、实验、验证、讨论等一系列的活动,学生大多能表述出自己比较的方法,从而对比较图形的方法有更充分的感悟和认识。

  2.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探索学*。本节课预先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无处不在,激发学生比较简单图形面积的兴趣。通过比较简单图形的面积,让学生自主探索学*并总结出进行简单图形的比较的方法,使学生体验图形的等积变换。在探索学*过程中收获新知,积累方法。

  3.开放的问题要求促进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在导入新课后,我出示了书中的“观察与比较”栏目,提出:下面个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你是怎么知道的?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的要求。由于问题具有开放性,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他们有的用数方格的方法(基础较差的学生);有的用*移的方法或旋转的方法(学*不错的学生);还有的用剪拼的方法(能力较高的学生)??不一会儿,大家便发现了各个图形之间的关系。通过这样开放的问题,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拓展,在交流中学生比较清晰的理解了面积大小比较的几种方法,程度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更有趣的是学生在说出这些不同方法时竟配合了相应的动作,对比较图形面积的方法掌握很透彻,可喜可贺,这无疑是本课的亮点所在。


《圆环面积》教学反思3篇(扩展7)

——面积教学反思菁选

面积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面积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20xx年10月24日,我参加了经开区数学基本功比赛,执教《*行四边形的面积》这节课,实施教学后一些问题让我陷入思考。下面从我备课及执教的经历谈起。

  首先,对于内容的分析,我在教学设计中已经阐明,因此不再赘述。对于学情,我以本校五年级学生为参照,调研了本校学生对此知识的想法,根据学生问卷的回答情况发现了这样的问题:

  1、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学生基本都能写对,但出现与算周长混淆的情况,并且已经想不起来长方形的面积是由数方格推导出来的。

  2、求*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出现这样几类情况。

  (1)用算周长的`方法计算,占15%;

  (2)用邻边相乘的方法计算,占35%;

  (3)知道转化成长方形,但不能正确计算,占23%;

  (4)其他(包括不知道怎么算),占27%。

  虽然我深知读懂教材、读懂学生的重要性,但理解有限,在设计与执教过程中,反映出以下三个问题。

  一、学情分析能力不足

  我虽然进行了学情分析,但由于自己的理解有限,我没有分析到其实学生对于找原来的*行四边形与转化后的长方形之间的等量关系其实是不理解的,是一个难点,导致我以如何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为重心了。

  二、课堂调控能力有限

  在实施教学的时候由于学生的学情不同,执教班级学生基本已经知道*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加之我的现场调控能力有限,因此并不能顺着学生的思维进行教学,跟我设计的初衷产生了水土不服的现象,但后来我仔细回想了执教过程中的一些学生表现,优等生知道公式,并不代表所有学生都知道,应该具备一些调控能力让所有学生经历验证的过程,但错过了,这一点也说明我的课堂调控能力是需要加强的。

  另外一个问题是找等量关系时,我由于时间的限制,代替了学生的观察发现,带领学生直接演示了原来的*行四边形与转化后的长方形之间的关系,推导出了公式,这点挺遗憾的。

  三、数学语言不严谨

  在此次教学中,我的数学语言不够严谨,比如数学上专业的术语“*移”等说得不规范。

  针对以上问题我想教师的调控能力这些非一日之功,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尽量注意记录自己的问题与语言,不断反思,从而慢慢提高,增强自己上现场课的经验。

  对《*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设计,我没实现的是,找等量关系过程对学生是一个难点,我对突破这个难点的想法如下。

  预设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把我们的长方形还原为*行四边形,你能标出*行四边形的底和对应的高吗?请同学们动手标一标吧。

  师:同学们,把*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你能找出原来的*行四边形和转化后的长方形有哪些相等的关系吗?小组讨论并相互说说你的发现。

  当然,这是我的初步想法还没有进行实际教学,因此不知道这些能不能突破难点。

  通过本次讲课,让我真正乐趣无穷的是对课不断地思考,发现课的奥妙,有遗憾,有困惑、有思考……我想这些都是成长,教学时间那么长,我想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这不容易的事总会慢慢理清,然后,不断成长!

  《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空间形式上经历“从线到面”的一个飞跃、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学生对于本节课的内容先前知识是抽象的、陌生的。教学本课后,一些学生对面积的意义、面积的单位有了粗浅的认识。

  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组织了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猜一猜、想一想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动。本节课我认为对于“面积”这个概念的揭示还是比较成功,学生在一系列用手摸身边熟悉物体的表面及体验封闭图形(与不封闭图形的对比)的活动中,已经建立了“面积”的表象。在教学面积单位定义为何种形状、尺寸的图形时,我依据教材提示的思路,一步一步展开。但是在提出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任务后,没有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在面积单位的教学中,为了给学生建立1*方厘米、1*方分米的表象,我让学生找找自己身边哪个物体的面积是1*方厘米,身体哪个部位的.面积大约是1*方厘米,哪个部位又是1*方分米,这些材料都是生活中显而易见。但是学生的反馈热情并没有我预计的那么高涨,这也许是和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有关。在教学中我应尽量把“1*方厘米”、“1*方分米”、“1*方米”的大小联系生活实际,通过直观形象的实物表面的大小的认识,增加学生的形象记忆,使学生对各个面积单位形成表象认识。同时也可让学生估算一下生活中物体的面积的大小,这样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面积单位的理解。但是我在我在教学中没有体现这一环节,没有使得学生在脑海里建立了面积单位的表象,巩固了面积的概念。

  总而言之,这节课还是有许多不足的。在课堂教学中,我还是不够大胆的放手给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解决问题。希望能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改进。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是图形的面积,这一单元主要学*行四边形面积、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规则组合图形的面积和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的求法。今天我讲的是《梯形的面积》一课,本课在探索活动中学生借助知识的迁移,主动提出了“把梯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并比较转化前后图形的面积”思考问题,主动思考,把一个新的图形面积的计算,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面积的计算,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同时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转化成求梯形面积的数学问题,呈现多种转化的方法,能够丰富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加深对几何基本概念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空间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依然采用了学生动手拼一拼的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拼图,在头脑中呈现出空间形象。这既能加深学生对面积公式推到的过程,记住面积公式,又能锻炼学生的空间思维,让几何图形在学生的头脑里能够动来动去,为今后的教学打基础。

  然而,学生的动不是乱动,我先出示学*目标,再出示学*方法,学生根据学*目标明确这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所要掌握的知识点,然后通过学*方法进行自学。在自学过程中如果遇到难题,可以组内解决,组内解决不了,我们统一由组长提出,同学们共同交流讨论,最后得到总结。

  其实,这节课跟学*三角形面积公式那节课所采用的方法是一样的,只不过孩子在拼的过程中产生了不一样的梯形拼出的图形是不一样的情况。这是教师事先没有安排到位导致的,他们有的梯形形状和大小都不一样,在拼的过程中产生了脱节现象。但多数同学做的都很好,用不同种类的梯形拼出的*行四边形,进而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

  这节课完成情况还算理想,多数同学都能够举一反三,理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数学学*,不仅是数学知识的学*,更重要的是数学思想与方法的学*。

  在讲授《圆的面积》一课时,由于学生熟悉了研究*面图形的思路:认识特征——周长——面积,所以范老师采用了复*旧知、直奔主题的引入方式,既有利于学生形成研究问题的思路,把新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又简洁明快,结构紧凑,为学生后面的探究提供了时间上的保证。

  圆与学生以前探究的长方形、正方形、*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都有所不同,因为它是*面上的曲线图形,因此当范老师提出“怎么求圆的面积呢”,学生并不能马上找到解决的方法。有的学生一开始无从下手,这时,把时间给学生,把探究的空间给学生,充分相信学生能行,引导学生从头脑里检索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让学生把“圆”这个看似特殊的图形(用曲线围成的图形)与以前学过的图形(用直线段围成的图形)有机地联系起来了,沟通了知识之间的联系,促成了迁移。

  范老师能够深入了解学生探究圆面积的心理,知道有的学生脑子里不是一片空白的,尊重学生的原创思维。

  通过探究,通过剪拼把圆转化成*似的`*行四边形。引导学生通过回顾反思,达到渗透“转化”这一数学思想方法的目的。

  当动手操作已经无法再完成时,范老师用课件动态演示,弥补操作与想象的不足,帮助学生进一步感知*均分的份数越多,剪拼成的图形越来越像*行四边形。围绕着“怎样更像”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追问,让学生充分地体验了“极限思想”。

  本课重点是引导学生去经历探究圆的面积公式的过程,范老师充分体验“转化”和“极限思想”,所以安排比较少,虽然这节课只设计了几个基本练*来检验学生对圆的面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但这并不妨碍这节课的精彩。

  “面积”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既陌生而又熟悉的内容。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学*了“周长”,对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及其计算已经掌握。学生从学*长度到学*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学生理解概念有一定的难度。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认识面积及探索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由于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很薄弱,对“面积”概念比较难把握,因此我主要通过用手摸一摸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面积的含义。再经历比较各类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结合游戏,充分调动学生学*积极性,让学生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为了达到良好的效果,我根据学生的学*特点作了许多的设计及活动安排,帮助学生能更快地、更准确地认识“面积”。

  1、引导学生手摸、眼看、比较,使学生对不同形状物品的面积有了充分的认识,从而全面、清楚地建立物体表面的面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从实物上的表面抽象出数学上的“*面图形”,建立*面图形的表象,并通过比较,使学生直观感知*面图形的大小。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建立“面积”概念。

  2、我有意安排了两张不能直接比较大小的纸片,抓住了“到底谁的面积大呢?”这一问题,向同学们提出:“让我们来验证一下好吗?”这样激发学生探究到底谁的面积大的欲望,这样设计给学生一个较为宽阔的探索空间,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3、从观察法、重叠法、数方格法来比较面积的大小这样的合作活动入手,体验数格子法的便捷、准确,使下面会选用数格子法测量面积显得自然,也为单位面积的出台做好充分的铺垫。。

  4、这节课我还注重学生思考、发散思维,在后面的练*题中,做好展示、点评,继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以上几点是我本节课的教学中的值得肯定的地方,然而,在教学中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教学中当有学生用周长的长短来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的大小这一错误方法时,没有及时发现,让学生来辨析。如比较10×9和10×10可通过比较边的长短来确定面积的大小,而像3×5和2×7这样的图形是不好用这样的方法的。在这里可以再出示如1×6和3×4周长一样的图形,让学生来分辨,显得教师的教学机智不够灵活。

  2、教学语言不够简练,课堂提问针对性不强,部分练*没有讲透。

  总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下一次的教学中,我会适当调整,做到更好。

  本节课教学中,我采用通过“回忆整理――构建网络――综合应用――拓展提高”四个环节的教学,让学生通过回忆、观察、思考、实践等,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理清旧知识、练*巩固并拓展提升,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生活情境,探究“转化”思想。

  这一环节,我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生活实景与虚拟动画相结合,通过长方形、*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动态画面,以新颖的.设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通过综合练*,构建知识网络。

  复*课的练*题在于精而不在于多,在于题目的思维含量,而不在于盲目地为练*而练*。根据小学生“形象思维活跃,好胜心强”这一特点,我在每一阶段的练*都创设一个问题情境,而且把这三个情境以“游玩数学乐园”为主线贯穿起来,其目的是:利用生动的故事情节,让枯燥的练*变得生动有趣,消减学生的疲惫心理,从而改善了复*课堂的结构;有效构建知识网络。

  三、利用分享练*,促进思维拓展。

  利用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在学生对*面几何图形面积公式的网络形成之后,及时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想象、研讨,进一步理解各个图形之间、面积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面积”概念的建立不是概念术语的记忆过程,也不单是单纯的直观形象的积累过程,而是概念意义的构建过程。学生的“学”和教师的“导”均应着力于“关键点”上,促进深度学*的发生,让面积概念的学*成为一个主动构建意义的过程。(这也是本学期我校的教研主题,设计导学案,尝试探究学生自主学*的过程。)

  1.着力于学*内容的“核心点”,促进学生把握概念的本质。

  什么是面积?一般描述是“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面积。”《***》中关于面积的解释是:“几何学的基本度量单位之一,是用以度量*面或曲面上一块区域大小的正数,通常以边长为单位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为度量单位。”也就是说,面积的本质是一个数,是用数去刻画“一个区域的大小”,是用“数”描述“形”;更具体地说,就是一个区域的大小有多少个面积单位。这是度量的本质,也是长度、面积、体积相同的地方。因此,要测量,就要先确定一个标准单位,然后数出有几个这样的单位。两个重点落实,什么是面积?面积的大小需要统一的标准单位表示,构建面的概念。

  2.着力于学生学*的“疑惑点”

  学生对于面积的认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完善与丰富的过程。比如说,“周长”对于学生认识面积具有“负迁移”,边的概念属于强刺激源,而面的概念属于弱刺激源,加之长度学*在先,学生学*面积时会迁移默化受到周长的影响,觉得周长长的图形的'面积更大些,引导学生利用活动,感知这一现象。活动设计也要随之设计。

  自身不足:

  1.没有磨课,演练次数少,环节显着凌乱,评价语言单一;


《圆环面积》教学反思3篇(扩展8)

——《面积》教学反思(10)份

  “面积”概念的建立不是概念术语的记忆过程,也不单是单纯的直观形象的积累过程,而是概念意义的构建过程。学生的“学”和教师的“导”均应着力于“关键点”上,促进深度学*的发生,让面积概念的学*成为一个主动构建意义的过程。(这也是本学期我校的教研主题,设计导学案,尝试探究学生自主学*的过程。)

  1.着力于学*内容的“核心点”,促进学生把握概念的本质。

  什么是面积?一般描述是“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面积。”《***》中关于面积的解释是:“几何学的基本度量单位之一,是用以度量*面或曲面上一块区域大小的正数,通常以边长为单位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为度量单位。”也就是说,面积的本质是一个数,是用数去刻画“一个区域的大小”,是用“数”描述“形”;更具体地说,就是一个区域的大小有多少个面积单位。这是度量的本质,也是长度、面积、体积相同的地方。因此,要测量,就要先确定一个标准单位,然后数出有几个这样的单位。两个重点落实,什么是面积?面积的大小需要统一的标准单位表示,构建面的概念。

  2.着力于学生学*的“疑惑点”

  学生对于面积的认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完善与丰富的过程。比如说,“周长”对于学生认识面积具有“负迁移”,边的概念属于强刺激源,而面的概念属于弱刺激源,加之长度学*在先,学生学*面积时会迁移默化受到周长的影响,觉得周长长的图形的面积更大些,引导学生利用活动,感知这一现象。活动设计也要随之设计。

  自身不足:

  1.没有磨课,演练次数少,环节显着凌乱,评价语言单一;

  2.自身经验不足,学生生成的点未及时抓住,进行顺势而导的教学;

  3.课下呢,我还会继续钻研,磨砺这节课,虽然通知的时间较长,但由于自身原因也是这两天才开始准备,没有将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也比较惭愧。回头也希望各位老师不吝赐教,多提宝贵意见,敦促我进步。

  谈谈自己的成长,工作也有几年了,感觉在葛沽实验大家庭的帮助下,自己在课堂上开始可以有的放矢了,可以真正的在课堂中去关注孩子的行为*惯表现,关注学困生的状况,都是受到身边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得来的结果。同时,尤其感谢和我搭班的孙老师、王老师、韩老师、梁老师、以及靠*四办、五办的哥哥姐姐们对小涛无微不至的照顾,最后借用最*流行的电视剧,表达一句话“有各位老师在这个大家庭中,都挺好的,我们以后会更好!”

  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基础是已学的各种*面图形的特征和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在组合图形中,有的已知条件是隐蔽的,需要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根据图形特点,先把它找出来或推算出来,再计算面积。

  本堂课我创造性地对教材实施了“由静态的信息变为动态的过程”的再加工重组,较合理地利用了教材资源。在教学中,先不给出数据,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想象空间,使学生更宽泛地理解什么是组合图形,更大限度地激活每个学生寻求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思维动力。然后再紧紧围绕“根据最少的数据,寻求求面积的方法”这个思维策略思想,让学生比较各种方法,使方法优化,逐步展开有层次的思维训练。尽管还是课本的内容,但却演绎出别样的精彩,学生也在其中品尝了学*的欢悦和成功。整堂课我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点。

  1.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策略的知识、方法的知识比技能技巧更重要。本节课并不是要教会学生求几个组合图形的面积,而是让学生体会到(分割、添补、割补)的转化的方法是求未知*面图形面积的重要策略。当学生真正获得了策略的知识、方法的知识的时候,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当学生采用分割法学会了小房子侧面面积的计算后,我就设计了让学生帮我解决家里铺地板的面积计算练*,学生多样化的思考方法,在课堂上一一得到了展示,智慧的火花不断碰撞,又探讨出了另一种方法——添补法。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相信学生的能力,热情鼓励学生的探索活动,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思维空间。本节课由学生合作探索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肯定学生积极的探究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发展空间,限度地发展学生的观察思考探究能力,增强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3.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由于学生的认知背景和思维方式不同,决定着计算方法也有所不同。学生每一种求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的方法都蕴含着富有个性的思维方式,只要是学生探索发现的算法,印象就会特别深刻,运用起来就会游刃有余,并能获得满足、快乐等情绪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对于学生个体来说,这种适合学生自己思维个性的方法,就是的。因此,我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自主探索算法。即使学生选择的方法不够简便,也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体验、比较、反思,最后自觉地去接受其他较好的方法。学生在学*中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图形的组合,把前面学过的知识都灵活地调动起来,实现知识的综合应用。

  4.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直观地感受组合图形。课的开始的就让学生用信封中的图形,“拼一拼”,看能得到什么图形?像什么?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悟到组合图形的由来,从而能更清晰的解剖组合图形,为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做好铺垫。

  当然在教学中也有许多地方值得反思。

  1.时间的掌控不当,使学生失去了联系巩固的机会。本节课我只完成了三组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学生在讨论方法的时候,方法比较多,在一一罗列讲解的同时,时间也在慢慢地消逝,这样学生的联系就相对比较少,巩固不够扎实。还如在课堂中本来想让学生找一找我们生活中的组合图形,但由于时间关系,这一环节被舍去了,很遗憾。

  2.让学生找三个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的数据是否必要。由于想让学生感受在组合图形中我们要去发现一些有效的信息,因此在设计的时候我让学生通过自己测量各个组合图形的数据,找求出组合图形面积的有效的信息,这样花去了时间不说,对于基础比较落后的学生来说就无从下手了,他们不知道需要哪些数据,看着图很茫然,这样这节课对于中上水*的学生来说很有意思,但对于后进生这节课的学*就很失败。

  这节课整体感觉流畅,一气呵成。从判断简单图形面积的大小,到判断复杂图形面积的大小,再到图形面积的比较。环环相扣,节奏鲜明,层次清晰。

  《比较图形的面积》一课,小学数学第九册的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任务就是要使学生借助方格纸,能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同时,教会学生运用合理、简单的方法,帮助学生体会到割补、转化的方法是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并体会图形形状的变化与面积大小的关系。该课的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又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把数学知识放在一个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去学*,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而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可展示优美的图像、动听的音乐、有趣的动画,是创设情境的最佳工具。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尤其是比较图形的面积时,小组内学生有很多的假想,在产生疑问后,进行猜测、实验、验证、讨论等一系列的活动后,学生纷纷说出并用实物演示出自己比较的方法,从而对比较图形的方法有充分的感悟和认识。

  2、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探索学*。本节课预先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无处不在,激发学生比较简单图形面积的兴趣。通过比较简单图形的面积,让学生自主探索学*并总结出进行简单图形的比较的方法,使学生体验图形的等积变换。在探索学*过程中收获新知,积累方法。

  3、开放的问题要求促进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 在导入新课后,我出示了书中的“观察与比较”栏目,提出:下面个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你是怎么知道的?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的要求。由于问题具有开放性,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他们有的用数方格的方法(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有的用*移的方法进行组合(学*不错的学生);还有的用分割再组合的方法(能力较高的学生)……不一会儿,大家便发现了各个图形之间的关系。通过这样开放的问题,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拓展,在交流中学生比较清晰的理解了面积大小比较的几种方法,程度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这无疑是本课的亮点所在。

  今后的教学中要尽量设计开放的问题,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圆柱的教学是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我们学*了圆柱的认识,了解了圆柱的各部分的名称和特点。第二课时我们要学*圆柱的表面积。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教学圆柱的侧面积是新知,而底面积是圆的面积,不是新知,只需做一下迁移就可。于是,我把课堂学*的重点落在侧面积公式的推导上。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课堂上如何让学生成为主人,自已找出圆柱的侧面积呢?大家在一起议论起来。如果能把圆柱的侧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行四边形、三角形,那我们就好办了。我们发现沿着高把圆柱的侧面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如果能够计算出长方形的面积,那么,我们也就求出了圆柱的侧面积。一张长方形的纸,我们反复地围拢反复地展开,有人说:这个长方形的宽是圆柱的高,长是圆柱长是圆柱底面周长。这一点得到明确,我就在黑板上写出了圆柱的侧面积公式s=ch。大家似乎都明白了,然后我们就往下进行,求圆柱的侧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是学*圆柱的表面积的基础,只有熟练掌握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才能为下面学*圆柱的表面积埋下伏笔。结合本班学情,我改变了将侧面积与表面积放在一节课中的编排,将圆柱的侧面积单独设计为一课,学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很荣幸,11月25日星期三,杨秀霞专家聆听了我的实践反思课《环形的面积》。给我指出了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受益匪浅。环形面积是在圆的面积计算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圆的面积计算学生接受并不太困难,但圆环却要把握住外圆和内圆这个形成环形的本质问题。

  教学时,本节课在新课前,通过复*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圆面积的计算,明确了计算圆面积需要知道的条件,然后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动手操作,自己剪出环形图形,引发学生思考环形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直观感知从一个圆里去掉一个同心圆可以得到一个环形。引导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思考怎样求出环形的面积,学生在制作中很快的说出求环形面积的方法。紧接着又追问谁能总结出环形的计算公式,(如果用R表示大圆半径,r表示小圆半径),大部分学生很准确的总结出S环=лR?—лr?,经过老师的引导学生很快导出 S环=л×(R?—r?)的公式。在课堂练*中,特意设计了针对环形面积的知识重点和难点*题,进行环形面积的练*。这样即巩固了环形的求法又培养并发展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同时在课堂练*中还更加注意了学生认真审题等良好学**惯的培养。教学中的不足:

  1、教师说的太多,放手不够。

  2、内外圆之间的半径之间的关系和内外圆之间的直径之间的关系少数学生还没有理解。环形的特征没有陈娇老师对比讲解的好。

  3、内外圆必须是同心圆的理解应结合图去理解。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感受到切实了解学生,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充分的信任学生,既能够使课堂气氛非常的活跃,对提高教学效果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今后的教学中能逐步改进,日趋完善,使自己不断走向成熟。圆环面积是在圆的面积计算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圆的面积计算学生接受并不太困难,但圆环却要把握住外圆和内圆这个形成圆环的本质问题。

  弗赖登塔尔强调,学生在知识的学*过程中,应有亲身体验,获得“做出来”的数学,而不是给以“现成的”数学。因此,我在认识圆环的设计中安排了经历剪圆环的动手操作过程。剪切的设计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剪环形的过程知道环形是怎样得到的,从而为下面求环形的面积作铺垫。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能自主合作,探究新知,培养了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由于学生体验了剪环形的整个过程,所以在我提出怎样求环形的面积时,学生能很快说出“大圆的面积—小圆的面积=环形的面积”。这个过程使我感到在学*关于几何图形的知识,要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做一做。在实际操作中学到的知识比我们直接传授给他们记得要更清楚、牢固。

  环形的特征:必须是同心圆,其次,两个圆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在此提出了一个概念“环宽”,让学生在环形图中认识了“环宽”。在此我有效的利用课件进行对比演示加深学生对环形特征的理解。非常的形象和直观,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的兴趣。

  虽然,在这个环节耗费了比以往更多的教学时间,但作业反馈很好。没有特别的错误问题出现。看来“做数学”确实能够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例题的处理由于学生有了前面的操作感知,所以例题我采用自学的形式进行,让学生尝试计算,分析验证,比较计算方法,归纳并优化计算公式。

  练*环节,是应用公式解决问题的环节。为了让学生正确应用大半径、小半径、 “环宽”,练*时除了设计基础的练*与判断题还设计了4道对比练*题,使学生在练*中学会处理大半径、小半径、“环宽”的关系。

  不足之处:

  1、练*题没能全部完成,导致没有实现练*的层次性。

  其实,我准备了不同的有关环形的练*题,由于在刚开始时为了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学*程度,动手操作的时间给的充足,所以到练*题时时间不充分。设计的一道求半环形面积和一道拓展题没完成。

  2、知识点拓展的深度不够。

  在认识圆环特征的时候提出了一个概念:“环宽”,只是让学生在圆环上指出了“环宽‘‘但没有让学生将环宽与大半径、小半径进行对比,从而得出了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大半径与小半径都是从圆心到圆上的线段;而环宽是小圆上到大圆上的距离,表示环形的宽度。R-环宽=r r+环宽=R)为今后做题提供很好的保障

  这节课有许多欣喜的地方,也有令我遗憾的地方。但不遗憾的是我从中发现了自身的缺点,使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能逐步改进,日趋完善,使自己不断走向成熟。

  圆也是最常见的*面图形,它是最简单的曲线图形。俗话说“温故而知新”,在学*新知之前,引导学生回忆以前探究长方形、*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引导学生发现“转化”是探究新的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好方法,为下方探究圆的面积计算的方法奠定基础。

  一、动手操作,推导圆的面积公式

  学生透过操作学具,把抽象思维物化为动作形象思维,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贴合学生的认知水*。透过观察、讨论、比较、分析,发现圆的面积、周长、半径和拼成的*似长方形面积、长、宽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使学生始终参与到如何把圆转化为长方形、*行四边形(拓展到三角形、梯形)的探索活动中来。学生思维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发散,在想象中得以提升。思维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激发,探索潜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力得到了提高。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资料立体呈现

  透过学生的操作,教师再运用Flash动画演示、幻灯片等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这样教学重点得以突出,教学难点得到分散。透过计算机的声、光、色、形,综合表现潜力,图像的翻滚、闪烁、重复、定格、色彩变化及声响效果等能给学生以新奇的刺激感受,运用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调动学生的用心性、主动性、创造性。

  三、分层练*,体验运用价值

  结合课本中的例题,设计了基础练*、提高练*、综合练*三个层次,从三个不一样的层应对学生的学*状况进行检测。第一,基础练*巩固计算公式的运用,强调规范的书写格式;第二,提高练*收集了身边的实际资料,让这节课所学的资料联系生活,得到灵活运用;第三,综合练*既联系了前面所学的知识(已知圆周长,先求半径,再求圆的面积),又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运用潜力。在每一道练*题的设置上,都有不一样的目的性,教师注重了每个练*的指导侧重点。总之教学中教师能够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觉地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主动地探求知识,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提高课堂教学。

  圆也是最常见的*面图形,它是最简单的曲线图形。俗话说“温故而知新”,在学*新知之前,引导学生回忆以前探究长方形、*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引导学生发现“转化”是探究新的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好方法,为下面探究圆的面积计算的方法奠定基础。

  一、动手操作,推导圆的面积公式

  学生通过操作学具,把抽象思维物化为动作形象思维,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符合学生的认知水*。通过观察、讨论、比较、分析,发现圆的面积、周长、半径和拼成的*似长方形面积、长、宽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使学生始终参与到如何把圆转化为长方形、*行四边形(拓展到三角形、梯形)的探索活动中来。学生思维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发散,在想象中得以提升。思维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激发,探索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圆环面积》教学反思3篇(扩展9)

——圆环的面积教学反思(精选十篇)

  圆环面积是在圆的面积计算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圆的面积计算学生接受并不太困难,但圆环却要把握住外圆和内圆这个形成圆环的本质问题。

  弗赖登塔尔强调,学生在知识的学*过程中,应有亲身体验,获得“做出来”的数学,而不是给以“现成的”数学。鉴于这种情况,我反思如下:

  一、操作引路,感悟新知。

  我先让学生观察课件上生活中的环形物品,谁愿说一说你还见过那些环形物品?火炉盖、餐桌转动的部分、轮胎等。同学们我们已经观察了环形,现在大家动手做环形,(温馨提示:规范操作,注意安全)同学们在紧张制作过程中,我不断巡视,发现有个别同学剪出的小圆和大圆圆心不在同一个点上,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小组交流剪环的过程,展示自己作品,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环形是怎样形成的?它有什么特征? 环形的特征:两个圆必须是同心圆,其次,两个圆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环形的宽度等于外圆半径减去内圆半径。在此我有效的利用课件进行对比演示加深学生对环形特征的理解。

  二 、合作探究,凝炼新知

  反复演示从大圆中取出小圆,通过实践操作得出:环形的面积等于外圆面积减去内圆面积。例题的'处理由于学生有了前面的操作感知,所以例题我采用自学的形式进行,让学生尝试计算,交流展示,分析验证,比较计算方法,归纳出计算公式, 即S=∏R—∏r或S=∏(R—r)。讨论:这两个算式运用了哪个运算定律?哪个算式计算更为简便?

  三、强化练*,深化新知

  为了让学生正确应用大半径、小半径、 “环宽”,练*时除了设计基础的练*与判断题,还设计了4道对比练*题,使学生在练*中学会处理大半径、小半径、“环宽”的关系。虽然,在剪环环节耗费了较长的教学时间,但作业反馈较好。没有出现计算方法的错误。计算中错误,有待强化练*中来补救,看来“做数学”确实能够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首先,给学生创设学*情境,要突出情境中数学的本质问题。

  然后,创设的学*情境,要能促进学生情感的培养。要尽可能赋予其丰富的情感因素,用数学的情感去吸引学生,激起他们学*数学的热情,体会学*数学的乐趣。都说课堂是学生思维成长的土壤,我们教师的智慧是阳光和雨露,数学课更是如此。本节课我感觉有几个思考的地方。

  1、学生展示课前研究的'时候,不能与下面的同学展开互动,致使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2、圆环是否一定是个同心圆?如果不是同心圆,它还是圆环吗?事实上,如果不是同心圆,也一样可以求出两个圆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大圆面积减去小圆面积。

  3、可以利用学生做的圆环来贯穿下面的练*。首先可以让他们量出他们做的圆环的大小半径和环宽,这样就可以形象地让学生理解环宽的概念。避免了我在练*中涉及环宽的概念而说不清楚的尴尬。然后可以求出圆环的面积,这样学生就通过实际操作,真正理解了圆环的面积计算。达到理想的效果。

  4、3.14×(R2—r2)这个公式还是出现比较好。学生可以更清楚地运用这个简单的运算方法。

  本节课的学*目标是认识圆环,掌握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利用圆环面积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一上课,我先让学生进行快乐填空,把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以及直径与半径的关系作为知识铺垫,预*展示环节设计了三道小题,掌握了圆的面积计算方法,紧接着就设计了两道计算题,一道是 已知半径求面积,一道是已知直径求面积,每组的1号同学板演,2号批改。结果发现知识掌握比较牢固。第三个小题是检测对新知识的预*效果,画出圆环的外圆半径。学生经过预*展示,收获颇多。

  课堂顺利进入交流展示环节,我首先组织大家小组合作说说圆环的特点,并讨论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汇报展示时根据同学们的总结课件出示圆环的特点,两个圆的圆心在同一个点上,也就是同心圆。俩圆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然后先自主学*例2,独立计算圆环的面积,这时,我让每组的2号同学板演。当大多数同学都准确计算出结果时,我看着讲台上的4位同学,心里一愣,怎么会是这个结果呢?刚才如果让4号上台多好啊!时间的关系我立即让他们停了下来,通过评讲发现,4人中仅有一人做对了,其余三人都是计算错误。这也暴露了一个问题,三位数乘法计算掌握的不够好,有的计算了两位就写出了结果,有的虽然计算方法正确,但准确率低。对照学生的板书,我及时让大家观察,怎样计算比较简便?大家一致认为郭江龙的计算简便,他利用了乘法分配率使运算简便。为了让学生好记,我和学生又一起推导出圆环的面积计算公式:S环=3。14×(R2—r2)。然后,看着公式我又追问:要想求圆环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学生异口同声答道:必须知道R和r。如果没告诉怎么办?学生一起研究R、r和环宽之间的关系。得出:R—r=环宽。

  课堂进入反馈展示环节,我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两个*题,结果做的'还是不理想,很多同学出错。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原因有三点:

  1、第一小题是告诉了大圆的直径和小圆的直径,没有直接告诉R和r,必须先求出来,比例题多了两步,造成有些学生列综合算式出错。

  2、圆环这节课虽然比较简单,但毕竟是一节新授课,学生原来对这方面的知识一无所知。每一点,每一步都需要老师的指导、演示。

  3、要提高计算能力,还必须牢记一些常用的数字,如2π、3π ……9π以及计算公式。

  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遵守教育教学规律,不能操之过急,不能拿自己的水*去要求学生。学生的学*需要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进步,才会有收获。

  

  圆环面积是在圆的面积计算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圆的面积计算学生接受并不太困难,但圆环却要把握住外圆和内圆这个形成圆环的本质问题。

  根据以前的经验,也总是通过实例,也就是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到圆环的面积该如何求,但是总有一部分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要用大圆的面积减去小圆的面积,总有疑问,如何改进呢?看似简单的问题,有人却总不明白,主要问题还是不明白圆环的概念,另外教学进度过快,也是其中原因之一,过高的估计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总是认为这类问题很简单不需要有过多的解释,倒致后来无论如何补进,学生总是不会,学生的'第一印象特别深刻,不容易忘记,与其后来的反复强调,不如现在改进,因些,我想这样做:

  首先是明确概念,.初步感知生活的圆环,用课件出示,轮胎,光盘,胶带等,使学生有了初步的印象。

  第二步画圆环,通过观察或量一量圆环,你有什么发现?此时的学生已有了深度的理解,在些基础上,剪圆环,并出示一些同心圆和不是同心圆的图片,来让学生分辨,明白圆环是同心圆。

  第三步则是认识各部分的名称,既大半径和小半径,环宽,并通过练*来巩固认识,练*一些找大圆直径或小圆直径的,半径的等练*,经过上面的一系列的缓慢过程,有实际操作也有课件演示,还有练*,非常的形象和直观,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的兴趣。从而为下面求环形的面积作铺垫,自然而然,学生肯定也明白了怎样求圆环的面积.

  学生在知识的学*过程中,应有亲身体验,获得“做出来”的数学,而不是给以“现成的”数学。有了亲身的体会,学生很容易求出圆环的面积,但是为提高课堂效率,仅此一点往往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接下来不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出示练*题目,进行单纯的练*,这样做学生也会感到枯燥无味,于是我随机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知道了圆环的面积如何求,如果给出了两个半径可以很简单的求出圆环的面积,但在实际生活是不是只会给出半径,求环形的面积?如果不是,还可能会出现什么?怎样解决这一问题?”要求小组合作,讨论解决,经过这一过程,学生展示出现了各种类型,事实证明让学生尝试计算,分析验证,比较计算学生正确,并应用大半径、小半径、“环宽”之间的关系练*设计了4道对比练*题,使学生在练*中学会处理大半径、小半径、“环宽”的关系。

  通过以上的各个环节,本节的课容量大,既有基础又有拓展,学生的积极性也极高,全体参与,使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学生接受并不太困难,但圆环却要把握住外圆和内圆这个形成圆环 的本质问题。

  根据以前的经验,也总是通过实例 ,也就是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到圆环的面积该如何求,但是总有一部分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要用大圆的面积减去小圆的面积,总有疑问,如何改进呢?看似简单的问题,有人却总不明白,主要问题还是不明白圆环的概念,另外教学进度过快,也是其中原因之一,过高的估计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总是认为这类问题很简单不需要有过多的解释,倒致后来无论如何补进,学生总是不会,学生的第一印象特别深刻,不容易忘记,与其后来的反复强调,不如现在改进,因些,我想这样做,首先是一明确概念,。概念的理解,是呈阶梯状,分层次来理解,首先是初步感知生活的圆环,用课件出示,轮胎,光盘,胶带等,使学生有了初步的印象,第二步画圆环, 通过观察或量一量圆 环,你有什么发现?此时的学生已有了深度的理解,在些基础上,剪圆环,并出示一些同心圆和不是同心圆的图片,来让学生分辨,明白圆环是同心圆,第三步则是认识各部分的名称,既大半径和小半径,环宽,并通过练*来巩固认识,练*一些找大圆直径或小圆直径的,半径的等练*,经过上面的一系列的缓慢过程,有实际操 作也有课件濱示,还有练*, 非常的形象和直观,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的兴趣。 也为下面的从而为下面求环形的面积作铺垫,而后是求圆环的面积,自然而然,学生肯定也明白了怎样求圆环的面积。

  学生在知识的学*过程中,应有亲身体验,获得“做出来”的数学,而不是给以“现成的”数学。有了亲身的体会,学生很容易求出圆环的面积,但是为提高课堂效率,仅此一点往往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接下来我打破常规,不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出示练*题目,进行单纯的练*,这样做学生也会感到枯燥无味,于是我随机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知道了圆环的面积如何求,如果给出了两个半径可以很简单的求出圆环的面积,但在实际生活是不是只会给出半径,求环形的面积?如果不是,还可能会出现什么?怎样解决这一问题?”要求小组合作,讨论解决,经过这一过程,学生展示出现了各种类型,事实证明让学生尝试计算,分析验证,比较计算学生正确,并应用大半径、小半径、 “环宽”之间的关系练*设计了4道对比练*题,使学生在练*中学会处理大半径、小半径、“环宽”的关系。

  通过以上的各个环节,本节的课容量大,既有基础又有拓展,学生的积极性也极高,全体参与,使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本节课的学*目标是认识圆环,掌握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利用圆环面积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一上课,我先让学生进行快乐填空,把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以及直径与半径的关系作为知识铺垫,预*展示环节设计了三道小题,掌握了圆的面积计算方法,紧接着就设计了两道计算题,一道是 已知半径求面积,一道是已知直径求面积,每组的1号同学板演,2号批改。结果发现知识掌握比较牢固。第三个小题是检测对新知识的预*效果,画出圆环的外圆半径。学生经过预*展示,收获颇多。

  课堂顺利进入交流展示环节,我首先组织大家小组合作说说圆环的特点,并讨论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汇报展示时根据同学们的总结课件出示圆环的特点,两个圆的圆心在同一个点上,也就是同心圆。俩圆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然后先自主学*例2,独立计算圆环的面积,这时,我让每组的2号同学板演。当大多数同学都准确计算出结果时,我看着讲台上的4位同学,心里一愣,怎么会是这个结果呢?刚才如果让4号上台多好啊!时间的关系我立即让他们停了下来,通过评讲发现,4人中仅有一人做对了,其余三人都是计算错误。这也暴露了一个问题,三位数乘法计算掌握的不够好,有的计算了两位就写出了结果,有的虽然计算方法正确,但准确率低。对照学生的板书,我及时让大家观察,怎样计算比较简便?大家一致认为郭江龙的计算简便,他利用了乘法分配率使运算简便。为了让学生好记,我和学生又一起推导出圆环的面积计算公式:S环=3。14×(R2—r2)。然后,看着公式我又追问:要想求圆环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学生异口同声答道:必须知道R和r。如果没告诉怎么办?学生一起研究R、r和环宽之间的关系。得出:R—r=环宽。

  课堂进入反馈展示环节,我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两个*题,结果做的`还是不理想,很多同学出错。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原因有三点:

  1、第一小题是告诉了大圆的直径和小圆的直径,没有直接告诉R和r,必须先求出来,比例题多了两步,造成有些学生列综合算式出错。

  2、圆环这节课虽然比较简单,但毕竟是一节新授课,学生原来对这方面的知识一无所知。每一点,每一步都需要老师的指导、演示。

  3、要提高计算能力,还必须牢记一些常用的数字,如2π、3π ……9π以及计算公式。

  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遵守教育教学规律,不能操之过急,不能拿自己的水*去要求学生。学生的学*需要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进步,才会有收获。

  《圆环的面积》教学时,我非常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通过操作、交流、讨论、合作学*等方式,自主参与环形面积的计算这一知识的获取过程。在本节课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从学生的实际水*出发,重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一、在直观演示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深入了解学生,找准教学的起点

  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求圆的面积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而且我事先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圆环,并用硬纸板做了环形进行演示,让学生获得直接的经验。大部分同学都能求环形的面积,但同学们对环形特征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因此,我从认识环形的特征入手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把做环形的过程说出来,在表述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说出了圆环的特征。这样,学生就学得积极主动,学*效果好。

  2.深入钻研教材,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在教学中,我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数学思想与方法,提高学生学*效果。在学生认识环形之后,我有意让学生通过尝试自己练*求圆环面积,总结圆环面积的字母公式,认识到环形面积大小的最根本因素是大、小圆的半径。这样的教学,较好地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抓住问题的本质。

  二、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师:请同学们拿出做好的环形,说说你是怎样去做的?

  生1:在硬纸板上,我先用圆规画了一个大圆,然后缩短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圆心不变,再画一个小圆,最后把小圆剪掉就得到了环形。

  生2:在硬纸板上,我先用圆规画了一个圆,然后圆心不变,再画一个更大的圆,最后把小圆剪掉也得到了环形。

  师:前两位同学都说到了哪几点?

  生:都说到了要画两个圆,而且圆心不变,半径大小不同,然后从大圆里剪去小圆,就得到环形。

  师:说说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表面是环形的?

  生:光盘、环形垫片等。

  在数学教学中,应坚持以学生为主,把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尝试、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