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范文10份

首页 / 教学反思 / |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1

  提到反思,我既没有高深的理论,更没有高屋建瓴的见解。只想把讲授《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这节课中出现的让自己最有感受的两个小插曲再现给大家。

  插曲一:导入带来的心慌。

  除数是一位的口算除法是学生能够正确、快速估算的基础。在复*带新课这一环,我出示了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卡片,以开火车形式让学生口算说得数,然后想通过出示124÷3这个算式,让学生意识到这个题比较麻烦,不能马上说出结果,引发学生解决问题的需要,进而进入新课的学*。这个自让我认为水到渠成的设计,却出现了小差错。在学生两轮开火车时,有几个孩子答的不是很顺畅,可当我出示那个较麻烦题124÷3时,一个孩子却快速地说出了得数:“老师,这道题商41余3。缺乏教学机智的我,真有些茫然不之所措,心慌了,按套路很牵强的导入到例题的`学*中。还记得课下,那个扰乱我思路的孩子兴冲冲的来到了我的身边问:“老师,我表现的好吗?”我勉强的笑了笑:“好!”看着那天真的孩子,我不禁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再思考。我认为自己的教学机智短少是其一,更主要是自己在课的设计上还是有所欠缺。只是单线的考虑到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与估算的关系,而未考虑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当学生遇到124÷3还是在努力快速的寻求答案,并未产生丝毫的估算意识。而我去想借此,让学生去理解估算的现实意义,多牵强的想法。这是导致这一环节不尽人意的原因所在。还记得杨主任在以前导课的时候曾经说过:“好的课的开头,要使学生自然而然的进入,所设计的环节能巧妙的溶为新知。”怎么来体现这一点让学生乐于接受呢,为此,我又对本课的开头做了新的设计:

  (1)同学们,看我们班又多了老师同我们一起上课高兴吗?谁能说说教室里大约有多少人呢?

  (2)老师知道我们每个孩子都是读书小博士,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第一页,注意老师给你们30秒的时间,你能估算出这页有多少个字吗?想想用什么办法。

  插曲二:争辩带来的兴奋。

  孩子们真的是很容易满足,也很容易进入情景。结合估算与生活联系紧密这一特点,我设计了这一环节:同学们想到老师家作客吗?老师有200元钱,为了招待大家,老师想给大家准备三元一听的饮料,老师最多能买多少听?学生马上变的兴奋起来。学生在这之前已经掌握了估算的多种方法。有的学生说,把200看成210÷3=70。还有的学生说200看成180,180÷3=60,见学生并没有太留意题中的要求,出现了错误,我补问了一句:“两种方法都可以吗?”马上引起了学生们的注意。有了争议的声音。粱彪说:“老师你不是说,估算有很多方法,我们欣赏哪种就用哪种吗?”其他学生马上随声附和。细心的杨红彪马上说:“不对,题目上说的是最多能买多少听?所以我们就应该把数估的大一些。”这时大多孩子马上顿悟:估算要结合不同的情景,要合理选用估算方法,有时要估大些,有时要估小些。看着学生兴奋的小脸,这时我仿佛悟出了课堂教学的真谛:惟有真正的尊重,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敢想、敢说,不唯书,不唯师,敢于交流争辩,让学生自己成为学*的主人,这时的课堂才是学生学*的乐园。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2

  提到反思,我既没有高深的理论,更没有高屋建瓴的见解。只想把讲授《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这节课中出现的让自己最有感受的两个小插曲再现给大家。

  插曲一:导入带来的心慌。

  除数是一位的口算除法是学生能够正确、快速估算的基础。在复*带新课这一环,我出示了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卡片,以开火车形式让学生口算说得数,然后想通过出示124÷3这个算式,让学生意识到这个题比较麻烦,不能马上说出结果,引发学生解决问题的需要,进而进入新课的学*。这个自让我认为水到渠成的设计,却出现了小差错。在学生两轮开火车时,有几个孩子答的不是很顺畅,可当我出示那个较麻烦题124÷3时,一个孩子却快速地说出了得数:“老师,这道题商41余3。缺乏教学机智的我,真有些茫然不之所措,心慌了,按套路很牵强的导入到例题的学*中。还记得课下,那个扰乱我思路的孩子兴冲冲的来到了我的身边问:“老师,我表现的好吗?”我勉强的笑了笑:“好!”看着那天真的孩子,我不禁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再思考。我认为自己的教学机智短少是其一,更主要是自己在课的设计上还是有所欠缺。只是单线的考虑到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与估算的关系,而未考虑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当学生遇到124÷3还是在努力快速的寻求答案,并未产生丝毫的估算意识。而我去想借此,让学生去理解估算的现实意义,多牵强的想法。这是导致这一环节不尽人意的原因所在。还记得杨主任在以前导课的时候曾经说过:“好的课的开头,要使学生自然而然的进入,所设计的环节能巧妙的溶为新知。”怎么来体现这一点让学生乐于接受呢,为此,我又对本课的开头做了新的设计:

  (1)同学们,看我们班又多了老师同我们一起上课高兴吗?谁能说说教室里大约有多少人呢?

  (2)老师知道我们每个孩子都是读书小博士,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第一页,注意老师给你们30秒的时间,你能估算出这页有多少个字吗?想想用什么办法。

  插曲二:争辩带来的兴奋。

  孩子们真的是很容易满足,也很容易进入情景。结合估算与生活联系紧密这一特点,我设计了这一环节:同学们想到老师家作客吗?老师有200元钱,为了招待大家,老师想给大家准备三元一听的饮料,老师最多能买多少听?学生马上变的兴奋起来。学生在这之前已经掌握了估算的多种方法。有的`学生说,把200看成210÷3=70。还有的学生说200看成180,180÷3=60,见学生并没有太留意题中的要求,出现了错误,我补问了一句:“两种方法都可以吗?”马上引起了学生们的注意。有了争议的声音。粱彪说:“老师你不是说,估算有很多方法,我们欣赏哪种就用哪种吗?”其他学生马上随声附和。细心的杨红彪马上说:“不对,题目上说的是最多能买多少听?所以我们就应该把数估的大一些。”这时大多孩子马上顿悟:估算要结合不同的情景,要合理选用估算方法,有时要估大些,有时要估小些。看着学生兴奋的小脸,这时我仿佛悟出了课堂教学的真谛:惟有真正的尊重,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敢想、敢说,不唯书,不唯师,敢于交流争辩,让学生自己成为学*的主人,这时的课堂才是学生学*的乐园。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3

  一、运用已知,探求新知。

  以动手操作为手段,以探究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和计算顺序为线索,以达到自主理解算理为核心。引导学生运用操作的方法和口算方法进行计算,并借助这两种方法自行探究笔算除法中每一步的计算含义,从而掌握新的知识,“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是这个单元的例7。在此之前,学生对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方法、格式都比较熟了。所以在教学中,主要让学生采用尝试、探究、讨论的方法自己学*计算方法,通过交流、讨论明白当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上不够商1就商0。同时在用竖式书写时,这个过程可以省略。力图继续渗透可以利用旧知引入新知的迁移能力,培养学生“会学”的能力。

  二、勤于思考,有效学*。

  思考是学生学*数学认知的'本质特点,是数学学*的本质特征。在教学中注重将思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将操作、观察、叙述、思考有机的结合,让学生在操作、观察、叙述中思考,在思考中体验、领悟。教师在适当的时间仅仅在关键处给予点拨。从而促进学生思考,提高学*的效率。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4

  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笔算,是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内容。它是四年级学*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基础。其实,笔算除法学生在三年级上半学期的时候已经有了初步的接触,但是上半学期学*的笔算除法涉及的只是在乘法口诀表里面的。

  学生在学*了第一节的笔算除法课后,反馈的效果比较差。主要出现了以下几种错误:

  1)小部分学生是‘一头雾水’,什么也不懂。

  2)小部分个别学生出现了先写商,再写笔算过程的现象。

  3)小部分学生试商的速度超慢,而且会偏大或偏小。

  现在,学生已经学好了笔算除法的全部内容,从他们的练*和作业来看,正确率已经达到90%以上。他们已经掌握了笔算一位数除法的方法,而且速度也比刚学的时候快了很多。针对学生出现的种种问题,在以后几天的'教学中,我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1)熟背口诀。乘法口诀是试商的基础。有的学生试商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乘法口诀已经有了一些遗忘。因此,我要求学生把乘法口诀背得滚瓜烂熟。对学生提高笔算的速度和正确率很有帮助。

  2)重视口头表达笔算的过程。在笔算的时候,我要求学生一边笔算,一边轻轻地说出笔算的过程,熟能生巧!

  3)归纳笔算除法的四字口诀。一除,二乘,三减,四落。

  4)增加练*的机会。每天,必做2道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笔算题目。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5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有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口算和估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总结计算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本章内容建立在表内除乘法、表内除法、100以内减法和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之上,对整数除法的学*承上启下,为后面多位数除法奠定知识和思维基础。

  1、学生已有的与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相关联的口算经验有:表内除法,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这些口算是学生解答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将它灵活运用在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这样一个新的情境中。由于本班学生之前的表内除法掌握不好,在口算教学完成之后,我发现部分学生在计算诸如20xx÷4,800÷4之类题目时得数“0”的个数出错,究其原因,还是算理没有理解。所以,不管是计算还是解决问题的教学,都重在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重在理解。

  2、加强估算的教学。估算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我班学生对除法估算的学*掌握不好。去年冬季的期末检测中,一些优生在除法的估算中都有丢分。因此,在本期除法口算教学中,我安排了比较多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学*交流,引导学生归纳除法估算与加、减、乘法估算的异同,探寻找被除数的*似数原则:一是接*被除数,二是结合除数便于口算。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估算的意义和作用,从而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

  3、笔算除法的教学中,竖式的写法是一个难点,学生已有的经验在此时已经不够用了。笔算除法的第一堂课,尽管我很仔细地板书讲解竖式除法的书写过程,当时觉得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但是在后面学生的独立练*中,我发现一些学生竖式出错,他的.商是正确的(因为被除数小,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能够口算出商),但是过程却是错的。所以在教学当中,大部分时间都放在解决除的顺序和竖式的写法上,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笔算除法的过程。让他们自言自语、轻声地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最后总结出每一步除的基本步骤:一商二乘三减。一商,指试商,二乘,是指将上面的商与除数相乘,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三减,是将被除数与积相减,所得的差就是本步的余数。记得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经过反复练*,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列竖式计算除数是一位数商是多位数的除法。计算是数学学*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不容马虎。现在数学的计算难度已经适当降低,我们在教学中更要注重算理的教学,不仅要学生会算,算得正确,还要知道算理,提高学生的计算水*。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6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在表内乘法、表内除法、减法和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为学生学*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以及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算理知识和思维基础。

  本单元主要教学内容有口算除法和笔算除法。在教学中发现两个教学安排上的特点:一是本单元的例题与*题,真实、自然的体现了除法产生于解决一个个具体的现实生活问题。二是教材逻辑地设计了一个个逐级而上的知识台阶,便于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很经验,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过程去主动获取所学的知识内容和应用能力。

  在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如下教学思想和教学措施:

  一是运用已知,探求新知。以动手操作为手段,以探究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和计算顺序为线索,以达到自主理解算理为核心。如:教学“笔算除法”例1“三年级*均每班种多少棵?”时,根据题意列出算式:“42÷2=”时,引导学生运用操作的方法和口算方法进行计算,并借助这两种方法自行探究笔算除法中每一步的计算含义,从而掌握新的知识。教学“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例6时,考虑在此之前,学生对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方法、格式都比较熟悉了,所以在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采用尝试、探究、讨论的方法自己学*计算方法,通过交流、讨论明白当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上不够商1就商0占位。同时在用竖式书写时,这个过程可以省略。课堂教学引导中继续渗透利用旧知学新知的“迁移”能力,培养学生“会学数学”的能力和感悟学*数学的乐趣。

  二是勤于思考,有效学*。思考是学生学*数学认知的本质特点,是数学学*的.本质特征。在教学中我注重将思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将操作、观察、叙述、思考有机的结合,让学生在操作、观察、叙述中思考,在思考中体验、领悟。教师在适当的时间仅仅在关键处给予提示:说说,“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上?“算式中8减6余2,这个2表示什么?接下去该怎么计算?”“比较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区别与联系?”……用问题促进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学*的效率。

  三是合理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体会数学在生活中作用。课标实验教材的特点尽量使所学的数学知识紧密地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觉得所学的知识就在身边,很有用,但有些数学知识点并不容易“生活化”。所以就需要教师创设一个学生身边的生活情境。因此在教学“笔算除法”例1时,我置换设计一个问题:“过新年时,家长把52元钱*均分给3位小朋友,每位小朋友得多少元零花钱?”使学生根据自己真实的生活情境进入课题的主题,并在解决问题中自然引入新课。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7

  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笔算,是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内容。它是四年级学*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基础。其实,笔算除法学生在三年级上半学期的时候已经有了初步的接触,但是上半学期学*的笔算除法涉及的只是在乘法口诀表里面的。

  学生在学*了第一节的笔算除法课后,反馈的效果比较差。主要出现了以下几种错误:

  1)小部分学生是‘一头雾水’,什么也不懂。

  2)小部分个别学生出现了先写商,再写笔算过程的现象。

  3)小部分学生试商的速度超慢,而且会偏大或偏小。

  现在,学生已经学好了笔算除法的全部内容,从他们的'练*和作业来看,正确率已经达到90%以上。他们已经掌握了笔算一位数除法的方法,而且速度也比刚学的时候快了很多。针对学生出现的种种问题,在以后几天的教学中,我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1)熟背口诀。乘法口诀是试商的基础。有的学生试商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乘法口诀已经有了一些遗忘。因此,我要求学生把乘法口诀背得滚瓜烂熟。对学生提高笔算的速度和正确率很有帮助。

  2)重视口头表达笔算的过程。在笔算的时候,我要求学生一边笔算,一边轻轻地说出笔算的过程,熟能生巧!

  3)归纳笔算除法的四字口诀。一除,二乘,三减,四落。

  4)增加练*的机会。每天,必做2道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笔算题目。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8

  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笔算,是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内容。它是四年级学*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基础。其实,笔算除法学生在三年级上半学期的时候已经有了初步的接触,但是上半学期学*的笔算除法涉及的只是在乘法口诀表里面的。

  学生在学*了第一节的.笔算除法课后,反馈的效果比较差。主要出现了以下几种错误:

  1)小部分学生是‘一头雾水’,什么也不懂。

  2)小部分个别学生出现了先写商,再写笔算过程的现象。

  3)小部分学生试商的速度超慢,而且会偏大或偏小。

  现在,学生已经学好了笔算除法的全部内容,从他们的练*和作业来看,正确率已经达到90%以上。他们已经掌握了笔算一位数除法的方法,而且速度也比刚学的时候快了很多。针对学生出现的种种问题,在以后几天的教学中,我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1)熟背口诀。乘法口诀是试商的基础。有的学生试商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乘法口诀已经有了一些遗忘。因此,我要求学生把乘法口诀背得滚瓜烂熟。对学生提高笔算的速度和正确率很有帮助。

  2)重视口头表达笔算的过程。在笔算的时候,我要求学生一边笔算,一边轻轻地说出笔算的过程,熟能生巧!

  3)归纳笔算除法的四字口诀。一除,二乘,三减,四落。

  4)增加练*的机会。每天,必做2道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笔算题目。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9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是学生学*了表内除法后进行学*的,教学后进行反思,我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成功之处:

  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算理

  首先在探索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时,由于部分学生已能应用已有知识计算出结果,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进一步理解算理,我主要通过让学生摆小棒来理解。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探讨出新知。因为动手操作是一种主动学*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所以,通过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学*新知识,正是适应这一认知特点,学生只有在一些实际操作中才能逐步体会、理解“形”和“数”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愉快氛围中获取知识。其次是练*中的扑克牌和买奖品,引导学生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体现计算的意义,使学生感到数学是有用的。

  2、口算、笔算相结合,鼓励算法多样化。

  在解决分小棒的问题时,强调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化。可以利用学具直接操作得出结论,也可以用除法计算出来。计算又可以分为口算和笔算,我重点引导学生掌握笔算的方法。最后还可以用估算来验证自己的笔算结果。这样就使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但也要从中选择更为方便实用的一种。

  不足之处:

  课堂节奏较慢,遇到例题较多的课节,探究新知花费的时间过多,课上练*的时间较少。

  改进措施:

  1、教学语言和设计影响课堂节奏。每个教学环节应当更加有挑战性,比如说每个小组第一轮的练*比赛正确率看哪个组对的最多,第二轮比赛比赛速度,看哪个组做的又对又快,老师计时两分钟。这也是一个形成*惯养成的过程。并且活跃了课堂,节奏紧凑让孩子们有性质。

  2、在扎实教学内容上。课上多次进行了集体运算,让孩子们自主练*的时间变少了,应该合理安排练*时间,减少在黑板上演示的过程,多多利用展台,将孩子们的练*及时呈现和反馈,通过在展台上学生自己的讲解,也是一个练*表达和算理的一个过程。

  3、课上多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孩子们被动的做题成为*惯,少了对数学探索的激情。应该多多注意自己每个环节的.导入语,并时刻运用激励法调动孩子们学*兴趣。比如说:新的知识,你会吗?老师不信。

  4、学会有效的小结。才能让孩子们真正的懂得,数学是如此的简单和有乐趣,真正的理解数学常常运用旧的知识解决了新的问题,对孩子提问要直指算理,培养学生的迁移思想。

  今后会更加努力,多多反思。让自己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孩子们的学*热情。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10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是学生学*了表内除法后进行学*的,教学后进行反思,我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成功之处:

  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算理

  首先在探索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时,由于部分学生已能应用已有知识计算出结果,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进一步理解算理,我主要通过让学生摆小棒来理解。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探讨出新知。因为动手操作是一种主动学*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所以,通过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学*新知识,正是适应这一认知特点,学生只有在一些实际操作中才能逐步体会、理解“形”和“数”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愉快氛围中获取知识。其次是练*中的扑克牌和买奖品,引导学生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体现计算的意义,使学生感到数学是有用的。

  2、口算、笔算相结合,鼓励算法多样化。

  在解决分小棒的问题时,强调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化。可以利用学具直接操作得出结论,也可以用除法计算出来。计算又可以分为口算和笔算,我重点引导学生掌握笔算的方法。最后还可以用估算来验证自己的笔算结果。这样就使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但也要从中选择更为方便实用的一种。

  不足之处:

  课堂节奏较慢,遇到例题较多的课节,探究新知花费的时间过多,课上练*的时间较少。

  改进措施:

  1、教学语言和设计影响课堂节奏。每个教学环节应当更加有挑战性,比如说每个小组第一轮的练*比赛正确率看哪个组对的最多,第二轮比赛比赛速度,看哪个组做的又对又快,老师计时两分钟。这也是一个形成*惯养成的过程。并且活跃了课堂,节奏紧凑让孩子们有性质。

  2、在扎实教学内容上。课上多次进行了集体运算,让孩子们自主练*的时间变少了,应该合理安排练*时间,减少在黑板上演示的过程,多多利用展台,将孩子们的练*及时呈现和反馈,通过在展台上学生自己的讲解,也是一个练*表达和算理的一个过程。

  3、课上多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孩子们被动的做题成为*惯,少了对数学探索的.激情。应该多多注意自己每个环节的导入语,并时刻运用激励法调动孩子们学*兴趣。比如说:新的知识,你会吗?老师不信。

  4、学会有效的小结。才能让孩子们真正的懂得,数学是如此的简单和有乐趣,真正的理解数学常常运用旧的知识解决了新的问题,对孩子提问要直指算理,培养学生的迁移思想。

  今后会更加努力,多多反思。让自己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孩子们的学*热情。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范文10份扩展阅读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范文10份(扩展1)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3篇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1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是学生学*了表内除法后进行学*的,教学后进行反思,我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成功之处:

  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算理

  首先在探索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时,由于部分学生已能应用已有知识计算出结果,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进一步理解算理,我主要通过让学生摆小棒来理解。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探讨出新知。因为动手操作是一种主动学*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所以,通过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学*新知识,正是适应这一认知特点,学生只有在一些实际操作中才能逐步体会、理解“形”和“数”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愉快氛围中获取知识。其次是练*中的扑克牌和买奖品,引导学生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体现计算的意义,使学生感到数学是有用的。

  2、口算、笔算相结合,鼓励算法多样化。

  在解决分小棒的问题时,强调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化。可以利用学具直接操作得出结论,也可以用除法计算出来。计算又可以分为口算和笔算,我重点引导学生掌握笔算的方法。最后还可以用估算来验证自己的笔算结果。这样就使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但也要从中选择更为方便实用的一种。

  不足之处:

  课堂节奏较慢,遇到例题较多的课节,探究新知花费的时间过多,课上练*的时间较少。

  改进措施:

  1、教学语言和设计影响课堂节奏。每个教学环节应当更加有挑战性,比如说每个小组第一轮的练*比赛正确率看哪个组对的最多,第二轮比赛比赛速度,看哪个组做的又对又快,老师计时两分钟。这也是一个形成*惯养成的过程。并且活跃了课堂,节奏紧凑让孩子们有性质。

  2、在扎实教学内容上。课上多次进行了集体运算,让孩子们自主练*的时间变少了,应该合理安排练*时间,减少在黑板上演示的过程,多多利用展台,将孩子们的练*及时呈现和反馈,通过在展台上学生自己的讲解,也是一个练*表达和算理的一个过程。

  3、课上多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孩子们被动的做题成为*惯,少了对数学探索的激情。应该多多注意自己每个环节的导入语,并时刻运用激励法调动孩子们学*兴趣。比如说:新的知识,你会吗?老师不信。

  4、学会有效的小结。才能让孩子们真正的懂得,数学是如此的简单和有乐趣,真正的理解数学常常运用旧的知识解决了新的问题,对孩子提问要直指算理,培养学生的迁移思想。

  今后会更加努力,多多反思。让自己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孩子们的学*热情。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2

  这部分内容是建立在学生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学会了除法算式的写法,并且学*了口算除法的基础上的。它是学*除数是两位数、除数是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其内容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打开教材,根据学生对二年级口诀求商的掌握情况,一开始我以为这部分的内容比较简单,认为只要学生背得乘法口诀,就能够掌握这部分内容,其实不然。通过教学下来感觉很糟糕。多数学生能正确进行确不能进行笔算。总结一下,主要存在的原因有二:

  一、照本宣科,忽视教具的辅助作用,竖式的算理对于学生还比较模糊

  数学源于生活,教学时不能脱离实际,要想方设法的创设数学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理解算理。如:计算42/2时,让学生用42根小棒10根1捆,捆成4捆就是4个十,余下2根就是2个一。先让学生将4个十*均分成2成,每份是2个十就是20,再将2个一*均分成2份,每份是1,再把分得的结果合起来就是21。随即根据分小棒的顺序完成相应竖式的书写。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掌握竖式了。

  二、没有将新旧知识进行对比

  二年级时学的笔算是直接应用表内除法计算的,商都是一位数,而现在所学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除法则商是两位数,不能直接应用表内除法进行计算,而要从十位开始算起。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与不能整除在算理、算法上也不尽相同,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总结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找出它们的不同点,讲清竖式的写法,这样才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由于没有让学生进行新旧知识的对比,导致很多学生在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时,和以前的知识产生混淆,没有突破竖式计算这个难点。在以后教学中要注意温故而知新,将前面的旧知识与现在的新知识联系起来,这样便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3

  根据教材的编写特点,由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出教学的内容,精心组织学生根据问题情境,通过想一想、辩一辩、动手分一分、试一试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理解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算理,掌握计算法则。同时通过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掌握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数学、用数学,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新课标中,将学生数感的培养和估算提到一个很重要的位置。无论是哪种运算,教材中都十分注重学生的估算能力的培养。在估算中,除法的估算是最难把握的,也是学生最难掌握的。

  教学中,我努力给学生营造一种*等、合作的学*气氛,鼓励学生参与交往,引导学生一起去探索、去体验、学生在课交往中将学*活动看作是自己主动参与、自我发展的活动,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促进。教学中,我还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只有倾听,才有交流,因此我指导学生带着尊重和欣赏去倾听别人的发言,要学会合理地评价评价别人的观点和想法,要学会接受别人的优点,并要从中受到启发,取人之长,补已之短,让交流和过程成为大家共同发展的过程。

  在教学中,主要的目的不是如何去估算,而是要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使不同的算法、算理和谐地统一在解决同一个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在解决同一个问题时可先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范文10份(扩展2)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单元教学反思实用5份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单元教学反思 1

  提到反思,我既没有高深的理论,更没有高屋建瓴的见解。只想把讲授《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这节课中出现的让自己最有感受的两个小插曲再现给大家。

  插曲一:导入带来的心慌。

  除数是一位的口算除法是学生能够正确、快速估算的基础。在复*带新课这一环,我出示了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卡片,以开火车形式让学生口算说得数,然后想通过出示124÷3这个算式,让学生意识到这个题比较麻烦,不能马上说出结果,引发学生解决问题的需要,进而进入新课的学*。这个自让我认为水到渠成的设计,却出现了小差错。在学生两轮开火车时,有几个孩子答的不是很顺畅,可当我出示那个较麻烦题124÷3时,一个孩子却快速地说出了得数:“老师,这道题商41余3。缺乏教学机智的我,真有些茫然不之所措,心慌了,按套路很牵强的.导入到例题的学*中。还记得课下,那个扰乱我思路的孩子兴冲冲的来到了我的身边问:“老师,我表现的好吗?”我勉强的笑了笑:“好!”看着那天真的孩子,我不禁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再思考。我认为自己的教学机智短少是其一,更主要是自己在课的设计上还是有所欠缺。只是单线的考虑到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与估算的关系,而未考虑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当学生遇到124÷3还是在努力快速的寻求答案,并未产生丝毫的估算意识。而我去想借此,让学生去理解估算的现实意义,多牵强的想法。这是导致这一环节不尽人意的原因所在。还记得杨主任在以前导课的时候曾经说过:“好的课的开头,要使学生自然而然的进入,所设计的环节能巧妙的溶为新知。”怎么来体现这一点让学生乐于接受呢,为此,我又对本课的开头做了新的设计:

  (1)同学们,看我们班又多了老师同我们一起上课高兴吗?谁能说说教室里大约有多少人呢?

  (2)老师知道我们每个孩子都是读书小博士,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第一页,注意老师给你们30秒的时间,你能估算出这页有多少个字吗?想想用什么办法。

  插曲二:争辩带来的兴奋。

  孩子们真的是很容易满足,也很容易进入情景。结合估算与生活联系紧密这一特点,我设计了这一环节:同学们想到老师家作客吗?老师有200元钱,为了招待大家,老师想给大家准备三元一听的饮料,老师最多能买多少听?学生马上变的兴奋起来。学生在这之前已经掌握了估算的多种方法。有的学生说,把200看成210÷3=70。还有的学生说200看成180,180÷3=60,见学生并没有太留意题中的要求,出现了错误,我补问了一句:“两种方法都可以吗?”马上引起了学生们的注意。有了争议的声音。粱彪说:“老师你不是说,估算有很多方法,我们欣赏哪种就用哪种吗?”其他学生马上随声附和。细心的杨红彪马上说:“不对,题目上说的是最多能买多少听?所以我们就应该把数估的大一些。”这时大多孩子马上顿悟:估算要结合不同的情景,要合理选用估算方法,有时要估大些,有时要估小些。看着学生兴奋的小脸,这时我仿佛悟出了课堂教学的真谛:惟有真正的尊重,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敢想、敢说,不唯书,不唯师,敢于交流争辩,让学生自己成为学*的主人,这时的课堂才是学生学*的乐园。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单元教学反思 2

  1.第一课时的失误从何而来?

  在没有教学之前,我认为我自己是很有准备的,也认为自己为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充分的预测。所以我为学生准备了学具,也强调了除法竖式的步骤及每一个步骤的意义。但是当我看到学生仍然在:答案口算,竖式照样填空“后问自己,为什么学生不领情?其实很清楚,第一课时的情景根本就体现不出为什么要高位先除,使用乘法和减法的迫切性也不明显。学生只是在老师的“教诲”下依次除,乘,减,没有对竖式必要性的体验,就不会认同这一方法,没有认同,学生当然就挑自己方便的.“答案口算,竖式照样填空”来写竖式了。

  2.学具操作的目的是什么?

  在这次的教学中,我认识到,一定要让学生充分操作学具,深刻体验两位数怎么分,才能对后面的竖式教学产生正迁移效果。不到火候,等于白操作,后面的竖式仍然很难让学生接受。第二课时的学具操作花去了20几分钟,看似费时但后面的竖式教学却非常流畅,学生在前面深刻体验的基础上,对竖式的认可度就大大提高了。所以我认为学具操作时间要以学生的体验为尺度,而不是仅仅以教师的教学时间为尺度,要让操作起到辅助学*的作用,而不是唱花腔。

  3.竖式抽象的基础在哪里?

  我们的课堂上,在学具操作时常常很热闹,可是操作结束了,学具一收,学具的作用似乎也一收,教师把操作的意义仍在一边不在理会,转而开始抽象。结果教师常常发现,自己已经注意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学生却仍然不理解。其实我们常常忽略的就是这么一点点拨。学生因为其心里特点,注定不可能像**一样会“由此及彼”抽象过程中如果不与具体事物紧密联系,就不容易引起共鸣,学具操作的作用那个也失去了。就像我自己这节课讲到竖式中“十位上的余数怎么办”时,全班只有几个人举手。如果我此时注意联系前面学具操作时的场景,相信还会有更多人举手。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单元教学反思 3

  根据教材的编写特点,由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出教学的内容,精心组织学生根据问题情境,通过想一想、辩一辩、动手分一分、试一试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理解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算理,掌握计算法则。同时通过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掌握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数学、用数学,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新课标中,将学生数感的培养和估算提到一个很重要的.位置。无论是哪种运算,教材中都十分注重学生的估算能力的培养。在估算中,除法的估算是最难把握的,也是学生最难掌握的。教学中,我努力给学生营造一种*等、合作的学*气氛,鼓励学生参与交往,引导学生一起去探索、去体验、学生在课交往中将学*活动看作是自己主动参与、自我发展的活动,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促进。教学中,我还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只有倾听,才有交流,因此我指导学生带着尊重和欣赏去倾听别人的发言,要学会合理地评价评价别人的观点和想法,要学会接受别人的优点,并要从中受到启发,取人之长,补已之短,让交流和过程成为大家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中,主要的目的不是如何去估算,而是要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使不同的算法、算理和谐地统一在解决同一个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在解决同一个问题时可先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单元教学反思 4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在表内乘法、表内除法、减法和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为学生学*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以及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算理知识和思维基础。

  本单元主要教学内容有口算除法和笔算除法。在教学中发现两个教学安排上的特点:一是本单元的例题与*题,真实、自然的体现了除法产生于解决一个个具体的现实生活问题。二是教材逻辑地设计了一个个逐级而上的'知识台阶,便于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很经验,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过程去主动获取所学的知识内容和应用能力。

  在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如下教学思想和教学措施:

  一是运用已知,探求新知。以动手操作为手段,以探究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和计算顺序为线索,以达到自主理解算理为核心。如:教学“笔算除法”例1“三年级*均每班种多少棵?”时,根据题意列出算式:“42÷2=”时,引导学生运用操作的方法和口算方法进行计算,并借助这两种方法自行探究笔算除法中每一步的计算含义,从而掌握新的知识。教学“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例6时,考虑在此之前,学生对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方法、格式都比较熟悉了,所以在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采用尝试、探究、讨论的方法自己学*计算方法,通过交流、讨论明白当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上不够商1就商0占位。同时在用竖式书写时,这个过程可以省略。课堂教学引导中继续渗透利用旧知学新知的“迁移”能力,培养学生“会学数学”的能力和感悟学*数学的乐趣。

  二是勤于思考,有效学*。思考是学生学*数学认知的本质特点,是数学学*的本质特征。在教学中我注重将思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将操作、观察、叙述、思考有机的结合,让学生在操作、观察、叙述中思考,在思考中体验、领悟。教师在适当的时间仅仅在关键处给予提示:说说,“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上?“算式中8减6余2,这个2表示什么?接下去该怎么计算?”“比较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区别与联系?”……用问题促进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学*的效率。

  三是合理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体会数学在生活中作用。课标实验教材的特点尽量使所学的数学知识紧密地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觉得所学的知识就在身边,很有用,但有些数学知识点并不容易“生活化”。所以就需要教师创设一个学生身边的生活情境。因此在教学“笔算除法”例1时,我置换设计一个问题:“过新年时,家长把52元钱*均分给3位小朋友,每位小朋友得多少元零花钱?”使学生根据自己真实的生活情境进入课题的主题,并在解决问题中自然引入新课。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单元教学反思 5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是学生学*了表内除法后进行学*的,教学后进行反思,我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成功之处:

  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算理

  首先在探索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时,由于部分学生已能应用已有知识计算出结果,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进一步理解算理,我主要通过让学生摆小棒来理解。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探讨出新知。因为动手操作是一种主动学*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所以,通过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学*新知识,正是适应这一认知特点,学生只有在一些实际操作中才能逐步体会、理解“形”和“数”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愉快氛围中获取知识。其次是练*中的扑克牌和买奖品,引导学生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体现计算的意义,使学生感到数学是有用的。

  2.口算、笔算相结合,鼓励算法多样化。

  在解决分小棒的问题时,强调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化。可以利用学具直接操作得出结论,也可以用除法计算出来。计算又可以分为口算和笔算,我重点引导学生掌握笔算的方法。最后还可以用估算来验证自己的笔算结果。这样就使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但也要从中选择更为方便实用的一种。

  不足之处:

  课堂节奏较慢,遇到例题较多的课节,探究新知花费的时间过多,课上练*的时间较少。

  改进措施:

  1.教学语言和设计影响课堂节奏。每个教学环节应当更加有挑战性,比如说每个小组第一轮的练*比赛正确率看哪个组对的最多,第二轮比赛比赛速度,看哪个组做的又对又快,老师计时两分钟。这也是一个形成*惯养成的过程。并且活跃了课堂,节奏紧凑让孩子们有性质。

  2.在扎实教学内容上。课上多次进行了集体运算,让孩子们自主练*的时间变少了,应该合理安排练*时间,减少在黑板上演示的过程,多多利用展台,将孩子们的练*及时呈现和反馈,通过在展台上学生自己的讲解,也是一个练*表达和算理的一个过程。

  3.课上多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孩子们被动的.做题成为*惯,少了对数学探索的激情。应该多多注意自己每个环节的导入语,并时刻运用激励法调动孩子们学*兴趣。比如说:新的知识,你会吗?老师不信。

  4.学会有效的小结。才能让孩子们真正的懂得,数学是如此的简单和有乐趣,真正的理解数学常常运用旧的知识解决了新的问题,对孩子提问要直指算理,培养学生的迁移思想。

  今后会更加努力,多多反思。让自己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孩子们的学*热情。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范文10份(扩展3)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菁选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教学设计

  估算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以前只作为选学的内容,但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学*估算知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现在国家教委颁布实施的新大纲、新数学标准中,对小学数学有许多变动,其中一条就是加强估算的教学,不像过去对于估算犹如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而且更加注重灵活性、应用性。但是这种灵活性不能是随意性,还必须有优劣的评价,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把握教材,掌握方法,让学生能学到即方便又准确,而且还实用的估算方法。

  我的这节课就是出于这个目的设计教学的。本课以刚刚结束的校运动会为背景,对教材进行了修改,让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完成学*。先出示例题:高琦小学三到六年级有433名运动员参加了在市体育场举行的春季运动会,每个年级大约多少名运动员?

  433÷4≈?

  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让学生们自己选出最好的估算方法,即“在方便的基础上求准确”。在达到共识之后进行巩固练*,而后借用“幸运52”上的“看商品猜价格”游戏放松课堂气氛(猜商品价格应该从整数猜起,逐步缩小范围,实际上也和估算有关),游戏结束,把估算运用到生活实际应用中(结合运动会上本班运动员成绩的一些数据进行估算),最后要求学生明确在实际生活中,被除数有时只能取(*似值)多,而有时只能取(*似值)少,增强学生学*估算的实用性。同时对学生进行体育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的培养。

  二、教学片段实录

  片段一:

  出示例题:高琦小学三到六年级有438名运动员参加了在市体育场举行的春季运动会,每个年级大约多少名运动员?

  438÷4≈?

  师:我想请同学上黑板写出你的估算过程。

  生1:438÷4≈400÷4=100

  生2:438÷4≈420÷4=105

  生3:438÷4≈440÷4=110

  生4:438÷4≈432÷4=108

  ……

  师:刚才上来的同学都做出了很精彩的估算结果,我们一起探讨一下这些同学的估算方法谁最好。

  生:我认为生1的最好,因为估算时应该把被除数四舍五入到最高位

  生:我认为生3的最好,它的答案最接*精确值

  生:我也认为生3的最好,它的估算最简单

  生:不是最简单的,生1的最简单

  生:生1的简单是简单,但是结果相差太远了

  ……

  师:同学们讨论得真好,很热烈,现在你们认为谁的方法最好?

  齐声:生3的最好!

  师:为什么?

  生:因为他的方法又简单又接*答案

  师:对了,我们在估算的时候,不但要方便,而且最好还能准备一点,也就是“在方便的基础上求准确”,这样我们才能达到估算的目的。下面一些算式要求同学们估算,看看同学们能不能做到即方便又准确。

  118÷4276÷92214÷77403÷8

  250÷6814÷83710÷96105÷2

  同学们十分精彩地完成了练*。

  教学反思:本课我将教材做了全面的的修改,从例题到应用,都是用学生刚刚参加过的校运动会为背景,表扬了为班级拼搏的运动员,进行一次培养集体荣誉感的教育,创设亲切、愉快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主动性。

  其次,打破常规,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到估算的本质和目的,从而掌握估算。计算题的估算精确范围比较宽松,一般情况下正负误差均可。这正是锻炼学生创新意识的好时机,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打破常规,除了教学书本上的方法外,还鼓励全体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找出与书本不同的方法。只要在合理误差的范围内,能迅速地口算估出答案的,均予以肯定,从中又找出“在方便的基础上求准确”这样一个不是定义的定义下进行最精彩的估算。

  第三,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先试估算,再让他们自己观察、对比、讨论、辩论,最后达成共识,老师在其中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学生自己找到好的估算技巧,比老师直接的传授要好得多。

  不足:在学生试估算时,学生说出了四五种后还硬要学生再想方法,本意是为了有更多的对比材料,谁知弄巧成拙,让学生不知所措。

  片段二:出示例题

  (1)方老师为了慰劳运动员,带了96元钱去买饮料,每瓶5元,每个运动员都能喝到饮料吗?

  师:想一想,这道题如何估算?

  学生1:96÷5≈100÷5=20(人),我们确实有20名运动员,刚刚好。

  师:同不同意?

  学生:同意……不同意……

  师:有同学不同意,为什么不同意?

  学生2:我班有20名运动员,96元只能买19瓶,不够

  学生3:买东西钱要带多,不能带少

  学生4:这一题被除数只能往少的方向取*似值

  ……

  师:对了,有时候我们还得看实际的情况,不能盲目的估算。买东西就属于这种情况,买东西钱带少了是买不到东西的。

  出示例题

  学校开表彰大会,表彰在运动会上110名优秀的运动员,每4个运动员坐一条长凳,大约需要多少条长凳?

  师:想一想,这道题如何估算?

  学生1:110÷4≈100÷4=25(条)

  学生2:不对不对,你把人数看成100*似值,那另外十个人不就没凳子坐了吗?

  学生:说的有道理……

  师:很好,同学们真聪明,这一题跟上一题又不同了,像坐凳子,坐车,坐船类似的问题,我们不能把人数给取少了,否则就有人没有凳子,车,船可坐了。通过这两道题,同学们知道在生活中的估算,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教学反思:

  这部分中,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新知,估算是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同时又一次掌握了估算要在具体的环境中来考虑,结合实际选取最合适的*似数。然后运用新知识来解决问题,使学生更真切地感觉到估算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从而体现了估算的应用性。这一部分课本没有涉及,完全是对课本的延伸和扩展,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没有安排更进一步的探讨。本人对这部分的加入是否恰当没有十分的把握。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是在学生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学会了除法算式的写法,并且学*了口算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的实践中难免会有一些错漏,为了弥补教学中的许多不足,数学网整理最新的数学《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仅供大家参考学*。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1、 运用已知,探求新知。

  以动手操作为手段,以探究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和计算顺序为线索,以达到自主理解算理为核心。如:教学“42÷ 2”时,引导学生运用操作的方法和口算方法进行计算,并借助这两种方法自行探究笔算除法中每一步的计算含义,从而掌握新的知识,所以在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采用尝试、探究、讨论的方法自己学*计算方法。力图继续渗透可以利用旧知学新知的迁移能力,培养学生“会学”的能力。

  2、 勤于思考,有效学*。

  思考是学生学*数学认知的本质特点,是数学学*的.本质特征。在教学中我注重将思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将操作、观察、叙述、思考有机的结合,让学生在操作、观察、叙述中思考,在思考中体验、领悟。教师在适当的时间仅仅在关键处给予点拨:说说,“5”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上?“算式中6减4余2,这个2表示什么?接下去该怎么计算?”“比较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区别与联系?”……..从而促进学生思考,提高学*的效率。

  3、 合理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体会数学在生活中作用。

  课标实验教材的特点尽量使所学的数学知识紧密地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觉得所学的知识就在身边,很有用,但有些数学知识点并不容易“生活化”。所以就需要教师创设一个生活的情境。教材中创设的情境是一个蔬菜批发市场,学生对蔬菜批发市场的情境并不是很熟悉,但对自己喜欢吃的蔬菜非常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设计一个问题:“这些蔬菜你都喜欢吗?”使学生较快地进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在解决问题中自然引入新课。

  《除数是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课的开始,我先进行听题口算,20多道题大约两分钟的时间,学生注意力非常的集中,大部分的同学把小手举得高高的,课堂气氛活跃,看来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达到了我训练的目的,学生能听、算结合提高了口算的能力,式的写法。在探究新知,先出现例题:把48根小棒*均分给4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几根?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列出算式:48÷4=?老师问:猜一猜,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有的同学说是8,他回答不上来。有的同学说是12,因为9×4=3648-36=12。那到底应该怎样算呢?我让学生思考口算应该怎样算?学生能回答:40÷4=108÷2=48+4=12学生用摆小棒的方法验证,接着让学生边摆边说,这一环节学生很顺利,而且小组讨论汇报时有几个同学回答特别好,把4捆小棒也就是4个十*均分成4份,每份是一个十,再把8根小棒也就是8个一,*均分成4份,每份2个一,合起来每份是12。

  我接着提问:你们能试着用竖式方法计算吗?学生试做,我在下面看时,只有个别学生会算,一部分的同学看着题目发呆,5分钟过后,我走到黑板前讲解,刚才摆小棒时,先分的什么?(整捆的)写竖式时,要先从什么位开始算起呢?接着请几个会做的同学讲解,说算理并板书,然后带着做练*。最后独立练*时,大部分学生还是不会,这时我的大脑一片空白,只好把算理又讲了一遍,就下课了。反思这节课,我自认为前半节课的设计比较合理,只不过对学生放手不够,有些牵着学生走,象有几种方法计算时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说,对于“学困生”可能只会用最直观的方法,中等生可能会用两种方法,尖子生会想到用竖式,而在讲解竖式时,我又过高的估计了学生,觉得这部分知识很简单,其实这部分知识才是教学的重难点,算理和书写方法,学生很容易受到加、减、乘法竖式的干扰,主要是没有讲透,在练*时,重点多强调算理和书写格式就好了。听完教研员说课后,我恍然大悟,找到了自己的不足。

  总之,今后在备课时,我真的要在备教材的同时还更应该备学生。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体会学*除法估算的必要性,能结合具体的情境选择合理的估算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本节课在教学新课之前,我先练*了几道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的口算题,接着又复*了几道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估算。从复*题的练*中,学生已经知道今天学*的内容一定和“估算”有关,我顺势引出并板书出课题。

  从今天第一节课的教学情况看,301班多数学生基本掌握“根据除数来估出被除数的*似数”的方法,但对于教材中提到的“将估算与精确计算结合起来”的教学策略学生掌握情况却并不理想。反思其原因,主要是自己在教学后一种估算方法是,没有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这一环节教学过快。针对第一节课出现的问题,第二节课重点部分的教学我临时进行了调整。

  在教学第二种估算方法时,我放慢了教学节奏,先让学生想一想124÷3是不是只能把124估成120来进行估算呢?有没有离准确值更接*的估算方法呢?这个问题抛出以后,教室立刻就沉静下来,学生个个陷入到沉思状态。过了一会儿,终于有一个学生发现剩下的.4箱每人还可以分1箱。吸取上节课失败的原因,此时我留了一点时间让学生在头脑中想象运茄子的过程,过了一会儿,学生们纷纷的开始点头。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又顺势请了两名学*中等的学生说一说。

  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巩固接*准确值的估算方法,在教学做一做第1题260÷4时,我也重点增加了这种方法的训练。

  通过改进了教学方法以后,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明显好于第一节课。

  根据教材的编写特点,由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出教学的内容,精心组织学生根据问题情境,通过想一想、辩一辩、动手分一分、试一试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理解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算理,掌握计算法则。同时通过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掌握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数学、用数学,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新课标中,将学生数感的培养和估算提到一个很重要的位置。无论是哪种运算,教材中都十分注重学生的估算能力的`培养。在估算中,除法的估算是最难把握的,也是学生最难掌握的。教学中,我努力给学生营造一种*等、合作的学*气氛,鼓励学生参与交往,引导学生一起去探索、去体验、学生在课交往中将学*活动看作是自己主动参与、自我发展的活动,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促进。教学中,我还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只有倾听,才有交流,因此我指导学生带着尊重和欣赏去倾听别人的发言,要学会合理地评价评价别人的观点和想法,要学会接受别人的优点,并要从中受到启发,取人之长,补已之短,让交流和过程成为大家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中,主要的目的不是如何去估算,而是要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使不同的算法、算理和谐地统一在解决同一个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在解决同一个问题时可先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在表内乘法、表内除法、减法和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为学生学*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以及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算理知识和思维基础。

  本单元主要教学内容有口算除法和笔算除法。在教学中发现两个教学安排上的特点:一是本单元的例题与*题,真实、自然的体现了除法产生于解决一个个具体的现实生活问题。二是教材逻辑地设计了一个个逐级而上的知识台阶,便于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很经验,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过程去主动获取所学的知识内容和应用能力。

  在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如下教学思想和教学措施:

  一是运用已知,探求新知。以动手操作为手段,以探究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和计算顺序为线索,以达到自主理解算理为核心。如:教学“笔算除法”例1“三年级*均每班种多少棵?”时,根据题意列出算式:“42÷2=”时,引导学生运用操作的方法和口算方法进行计算,并借助这两种方法自行探究笔算除法中每一步的计算含义,从而掌握新的知识。教学“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例6时,考虑在此之前,学生对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方法、格式都比较熟悉了,所以在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采用尝试、探究、讨论的方法自己学*计算方法,通过交流、讨论明白当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上不够商1就商0占位。同时在用竖式书写时,这个过程可以省略。课堂教学引导中继续渗透利用旧知学新知的“迁移”能力,培养学生“会学数学”的能力和感悟学*数学的乐趣。

  二是勤于思考,有效学*。思考是学生学*数学认知的本质特点,是数学学*的本质特征。在教学中我注重将思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将操作、观察、叙述、思考有机的结合,让学生在操作、观察、叙述中思考,在思考中体验、领悟。教师在适当的时间仅仅在关键处给予提示:说说,“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上?“算式中8减6余2,这个2表示什么?接下去该怎么计算?”“比较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区别与联系?”……用问题促进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学*的效率。

  三是合理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体会数学在生活中作用。课标实验教材的特点尽量使所学的数学知识紧密地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觉得所学的知识就在身边,很有用,但有些数学知识点并不容易“生活化”。所以就需要教师创设一个学生身边的生活情境。因此在教学“笔算除法”例1时,我置换设计一个问题:“过新年时,家长把52元钱*均分给3位小朋友,每位小朋友得多少元零花钱?”使学生根据自己真实的生活情境进入课题的主题,并在解决问题中自然引入新课。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第四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练*课。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使学生进一步练*口算除法,笔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和除法验算,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通过错例订正,正反强化,突破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数是一位数除法。

  教学难点:

  养成认真审题、计算和验算的良好*惯。

  本节课我创设游数学乐园的教学情景,以活动为载体,共创设六个教学活动,分别是《开火车》、《猜猜我是谁》、《火眼金睛》、《我选择我喜欢》、《逛欢乐岛》和《总结收获》。

  这六个环节以游数学乐园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活动。情景的创设为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做铺垫,使学生喜欢数学,爱学数学。

  活动一《开火车》即口算,设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口算题和*时学生在口算时常见的错例,如56+7,检验学生除法口算的熟练程度和避免学生养成思维定势;

  活动二《猜猜我是谁》即括号里最大能填几,通过练*提高学生的试商能力,与利于提高笔算除法的正确率。其中2×()<103很多学生会填成2×(50)<103;

  活动三《火眼金睛》即错例改例,呈现大部分学生在作业中最常见的'错例,集中体现在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除法计算,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下一个环节笔算除法做铺垫。

  活动四《我选择我喜欢》即竖式计算下列各题,是希望通过练*使学生达到熟练判断商的位数和笔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熟练掌握除法验算的方法通过验算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惯。

  活动五《逛欢乐岛》即实践运用,让学生将所学的饿有关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当中,能举一反三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落实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新课改理念。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是学生学*了表内除法后进行学*的,教学后进行反思,我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成功之处:

  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算理

  首先在探索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时,由于部分学生已能应用已有知识计算出结果,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进一步理解算理,我主要通过让学生摆小棒来理解。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探讨出新知。因为动手操作是一种主动学*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所以,通过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学*新知识,正是适应这一认知特点,学生只有在一些实际操作中才能逐步体会、理解“形”和“数”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愉快氛围中获取知识。其次是练*中的扑克牌和买奖品,引导学生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体现计算的意义,使学生感到数学是有用的。

  2、口算、笔算相结合,鼓励算法多样化。

  在解决分小棒的问题时,强调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化。可以利用学具直接操作得出结论,也可以用除法计算出来。计算又可以分为口算和笔算,我重点引导学生掌握笔算的方法。最后还可以用估算来验证自己的笔算结果。这样就使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但也要从中选择更为方便实用的一种。

  不足之处:

  课堂节奏较慢,遇到例题较多的课节,探究新知花费的时间过多,课上练*的时间较少。

  改进措施:

  1、教学语言和设计影响课堂节奏。每个教学环节应当更加有挑战性,比如说每个小组第一轮的练*比赛正确率看哪个组对的最多,第二轮比赛比赛速度,看哪个组做的又对又快,老师计时两分钟。这也是一个形成*惯养成的过程。并且活跃了课堂,节奏紧凑让孩子们有性质。

  2、在扎实教学内容上。课上多次进行了集体运算,让孩子们自主练*的时间变少了,应该合理安排练*时间,减少在黑板上演示的过程,多多利用展台,将孩子们的练*及时呈现和反馈,通过在展台上学生自己的讲解,也是一个练*表达和算理的一个过程。

  3、课上多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孩子们被动的做题成为*惯,少了对数学探索的激情。应该多多注意自己每个环节的导入语,并时刻运用激励法调动孩子们学*兴趣。比如说:新的知识,你会吗?老师不信。

  4、学会有效的`小结。才能让孩子们真正的懂得,数学是如此的简单和有乐趣,真正的理解数学常常运用旧的知识解决了新的问题,对孩子提问要直指算理,培养学生的迁移思想。

  今后会更加努力,多多反思。让自己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孩子们的学*热情。

  上计算课枯燥,课堂气氛不活跃,过去自己教学只需几分钟时间,新课就结束了。这学期听了郑蔚、冯琳老师执教的乘法和除法的计算课,知道上好一节计算课确实不容易。在开学初的一次教研组活动中,教育专家曹培英老师对我校数学教师进行了一次培训,特别是曹老师在分析三年级计算单元,他的教学设计、教学理念对自己的帮助颇大。听了曹老师的分析后,使我的教学脉络更清晰了。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是学生第二次学*除法知识。学生已经学*过表内除法(包括有余数和没有余数),理解了除法的意义。依据教材意图,本课要在原有基础上实现从“表内除法”到“被除数是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商是两位数(被除数十位没有余数或有余数)”的突破,以便学生加深对除法意义的认识,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在教学中重点体现让学生经历从“表内除法商是一位数”到“商是两位数”的突破过程,突出问题解决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在教学设计上我找准学生的起点,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出发。采用了讲授和自主学*相结合的方法。课后有以**会:

  1、利用口算经验学*笔算。

  在教学本节课前,学生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口算方法熟练,笔算大多数学生有所遗忘,会写的也写错。于是利用学生熟练的口算经验学*笔算,将口算方法、笔算的算理理解与算法的掌握紧密结合,降低新知学*的难度。

  2、注重有序思考的方法。

  观察*时的计算教学发现:有些学生机械模仿,有些学生会说不会做,言行不一致。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在本节课中学生虽然看不出笔算的必要性,但它是后继知识学*的基础,学生有必要理解算理,方法掌握。所以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说说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展示思考过程。

  3、做、说、评、改相结合。

  计算课的教学,学生也应该“知其所以然。”课堂上,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位学生动笔试一试,说一说,对做法说法相互评一评,再把错误改一改,学生学得实在些,相关能力也得到培养。

  本课通过解答三个具体问题,对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整理。使学生形成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认知结构,掌握口算、估算、笔算的基本方法。同时能根据问题的需要,灵活选择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性、合理性以及熟练程度。

  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自行解答三个具体问题,然后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在解答以上问题的过程中,你使用了什么样的计算方法?为什么选用这样的方法计算?2、你用什么方法验证自己的计算是正确的?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225÷5的计算过程。

  在练*中,第一题让学生判断商的位数、估算*似值、笔算准确值等练*,进一步掌握除法的基本方法,掌握商中间、末尾有零的除法特点。通过刚才的教学,学生掌握的情况较好,初步完成我的预定目标。第二题是估算练*,四、五题是四则运算和四则混合运算练*,既巩固笔算除法又为四年级具体学*四则混合运算起铺垫作用。第三、六题是计算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利用题中信息再提出一些数学问题进行解答,其中还有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问题,逐步培养学生有条理的表述能力和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力求做到以下几个点:

  1、找准教学起点,探究导入。

  充分使用学生已掌握的有关口算乘法的知识和对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认知的感性积累来同化、顺应,构建新知识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是非常有益的,所以我先让学生复*口算乘法,并说说的算法。这样即找准了教学的起点,又调动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在得到反馈后,对学生可以迁移的知识没有详讲,如:当学生学会603后,他们可以很快的推算出6003、60003、600003.基于对学生的了解,我把讨论、研究的新知和核心问题确定为:(1)将所解决的问题先进行分类(2)我们应先解决哪道算式,再解决哪道算式?(3)603得多少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给学生尽可能大的探究空间。

  引导学生自己探究是我设计本节课的根本出发点,因此,在探究完603得多少这个教学环节后,我设计了具有较大探究空间的问题再算什么会容易些?你发现了什么?来组织学*活动。至于再算什么?能发现什么?这些我都没有明确规定,而是留给学生充足的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力,并且我还改变了一问一答这种师生之间的单向交流方式,而是引导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在交流中发现。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603、6003、2403、1243、这四道算式的特点,然后将他们分一分类?说说你的理由。

  生:可以将603和6003分一类,因为他们很接*。剩下的各分为一类。

  生:也可以将603、6003、2403因为他们的末尾都有零。

  生:可以将被除数是两位数的分一类,是三位数的分一类。

  师:接下来问问同学们,我们应该从那道算式起展开我们的学*呢?

  学生沉默了一会,有些困惑,有些同学在嘀咕:老师教什么,我们就学什么呗!还要问我们吗?

  过了一会一两个同学不确定的举了手,

  生:是2403吗?我猜的。它要好算些!

  生:我认为是603,因为它简单些!

  师小结导入:同学们,我们学*知识的规律就应该由浅入深。所以,就让我们从最简单的603开始展开我们今天《口算除法》的学*。

  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问题研究方法的指导,当603、6003、2403三个要学*的问题呈现之后,我不是简单地指定学生先研究哪一个问题,怎样研究;而是先组织学生讨论应该先研究哪一个问题,为什么?使学生懂得研究问题要分清由浅入深的次序。接着,我又让学生思考: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研究?使学生学会选择研究方法。这些方法都是授之以渔,着眼点落实在学生探究品质和探究能力的提高。

  《新课程标准》的学*让我开始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重视让学生自己发现获取知识。因此我设计通过复*、铺垫、启发、点拨,使学生推想、探究出该怎样算。运用尝试教学,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知识规律。这样,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师:算出603=20再算哪一道算式就比较容易呢?

  生:(部分学生脱口而出)6003!

  生:因为6个十除以3得两个十,那么六个百除以3就得两个百。我还可以知道被除数扩大十倍,所以商也扩大十倍。(学生能总结到理论的高度上,这一点是我没有想到的)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范文10份(扩展4)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精选10篇)

  本课通过解答三个具体问题,对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整理。使学生形成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认知结构,掌握口算、估算、笔算的基本方法。同时能根据问题的需要,灵活选择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性、合理性以及熟练程度。

  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自行解答三个具体问题,然后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在解答以上问题的过程中,你使用了什么样的计算方法?为什么选用这样的方法计算?2、你用什么方法验证自己的计算是正确的?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225÷5的计算过程。

  在练*中,第一题让学生判断商的位数、估算*似值、笔算准确值等练*,进一步掌握除法的基本方法,掌握商中间、末尾有零的除法特点。通过刚才的教学,学生掌握的情况较好,初步完成我的预定目标。第二题是估算练*,四、五题是四则运算和四则混合运算练*,既巩固笔算除法又为四年级具体学*四则混合运算起铺垫作用。第三、六题是计算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利用题中信息再提出一些数学问题进行解答,其中还有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问题,逐步培养学生有条理的表述能力和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根据教材的编写特点,由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出教学的内容,精心组织学生根据问题情境,通过想一想、辩一辩、动手分一分、试一试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理解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算理,掌握计算法则。同时通过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掌握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数学、用数学,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新课标中,将学生数感的培养和估算提到一个很重要的位置。无论是哪种运算,教材中都十分注重学生的估算能力的`培养。在估算中,除法的估算是最难把握的,也是学生最难掌握的。教学中,我努力给学生营造一种*等、合作的学*气氛,鼓励学生参与交往,引导学生一起去探索、去体验、学生在课交往中将学*活动看作是自己主动参与、自我发展的活动,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促进。教学中,我还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只有倾听,才有交流,因此我指导学生带着尊重和欣赏去倾听别人的发言,要学会合理地评价评价别人的观点和想法,要学会接受别人的优点,并要从中受到启发,取人之长,补已之短,让交流和过程成为大家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中,主要的目的不是如何去估算,而是要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使不同的算法、算理和谐地统一在解决同一个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在解决同一个问题时可先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体会学*除法估算的必要性,能结合具体的情境选择合理的估算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本节课在教学新课之前,我先练*了几道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的口算题,接着又复*了几道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估算。从复*题的练*中,学生已经知道今天学*的内容一定和“估算”有关,我顺势引出并板书出课题。

  从今天第一节课的教学情况看,301班多数学生基本掌握“根据除数来估出被除数的*似数”的方法,但对于教材中提到的“将估算与精确计算结合起来”的教学策略学生掌握情况却并不理想。反思其原因,主要是自己在教学后一种估算方法是,没有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这一环节教学过快。针对第一节课出现的问题,第二节课重点部分的教学我临时进行了调整。

  在教学第二种估算方法时,我放慢了教学节奏,先让学生想一想124÷3是不是只能把124估成120来进行估算呢?有没有离准确值更接*的估算方法呢?这个问题抛出以后,教室立刻就沉静下来,学生个个陷入到沉思状态。过了一会儿,终于有一个学生发现剩下的.4箱每人还可以分1箱。吸取上节课失败的原因,此时我留了一点时间让学生在头脑中想象运茄子的过程,过了一会儿,学生们纷纷的开始点头。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又顺势请了两名学*中等的学生说一说。

  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巩固接*准确值的估算方法,在教学做一做第1题260÷4时,我也重点增加了这种方法的训练。

  通过改进了教学方法以后,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明显好于第一节课。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是学生学*了表内除法后进行学*的,教学后进行反思,我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成功之处:

  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算理

  首先在探索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时,由于部分学生已能应用已有知识计算出结果,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进一步理解算理,我主要通过让学生摆小棒来理解。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探讨出新知。因为动手操作是一种主动学*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所以,通过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学*新知识,正是适应这一认知特点,学生只有在一些实际操作中才能逐步体会、理解“形”和“数”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愉快氛围中获取知识。其次是练*中的扑克牌和买奖品,引导学生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体现计算的意义,使学生感到数学是有用的。

  2、口算、笔算相结合,鼓励算法多样化。

  在解决分小棒的问题时,强调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化。可以利用学具直接操作得出结论,也可以用除法计算出来。计算又可以分为口算和笔算,我重点引导学生掌握笔算的方法。最后还可以用估算来验证自己的笔算结果。这样就使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但也要从中选择更为方便实用的一种。

  不足之处:

  课堂节奏较慢,遇到例题较多的课节,探究新知花费的时间过多,课上练*的时间较少。

  改进措施:

  1、教学语言和设计影响课堂节奏。每个教学环节应当更加有挑战性,比如说每个小组第一轮的练*比赛正确率看哪个组对的最多,第二轮比赛比赛速度,看哪个组做的又对又快,老师计时两分钟。这也是一个形成*惯养成的过程。并且活跃了课堂,节奏紧凑让孩子们有性质。

  2、在扎实教学内容上。课上多次进行了集体运算,让孩子们自主练*的时间变少了,应该合理安排练*时间,减少在黑板上演示的过程,多多利用展台,将孩子们的练*及时呈现和反馈,通过在展台上学生自己的讲解,也是一个练*表达和算理的一个过程。

  3、课上多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孩子们被动的做题成为*惯,少了对数学探索的激情。应该多多注意自己每个环节的导入语,并时刻运用激励法调动孩子们学*兴趣。比如说:新的知识,你会吗?老师不信。

  4、学会有效的`小结。才能让孩子们真正的懂得,数学是如此的简单和有乐趣,真正的理解数学常常运用旧的知识解决了新的问题,对孩子提问要直指算理,培养学生的迁移思想。

  今后会更加努力,多多反思。让自己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孩子们的学*热情。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口算除法、笔算除法。教材是按照“先口算——再估算——再笔算”的顺序进行编排的。这是因为:

  (1)口算是最常用的、最方便的计算方法,它是诸多运算方式中的一种最基本的运算。

  (2)估算和笔算的过程,是多次应用口算的过程。因此,把估算放在口算之后学*,顺理成章。

  教学本单元,我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1、在口算教学中,突出学生的自主活动。学生已有的与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相关联的口算经验有:表内除法和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这些口算是帮助学生解答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将它灵活运用在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这样一个新的情境中。

  2、加强估算的教学。估算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中我尽量让学生展示出不同策略的估算方法。让学生体会到解决同一问题有不同策略,只要合理都可以采用。让学生探讨在估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一些普遍规律。放手让学生交流后,引导学生归纳找被除数的*似数原则:一是接*被除数,二是便于口算。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估算的意义和作用,从而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

  3、教学笔算除法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探索笔算除法的算理和计算规律。笔算除法的教学中,竖式的写法是一个难点,由于部分学生学**惯不太好,学生的数学基础比较差,所以在教学时我把第二单元第一节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的难度分散了,第一天只学*了例1(被除数两个数字都正好能被除数整除)如:42÷2。课堂上我把如何正确、规范地列出竖式计算、准确熟练试商、还有理解算理作为教学重点内容。把例2(如:52÷2)放在下节课来学*。教学中,让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知识(除数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大胆的猜测例1的笔算方法,通过课堂上学生的板书,我发现学生在用竖式计算除法时,知识迁移有困难,这正是我教学的契机,因此在引导学生用口算方法理解了算理的基础上,我分步规范板书出笔算除法的过程与步骤,通过对比,学生很快掌握了笔算除法的方法。所以在教学当中,大部分时间都放在解决除的顺序和竖式的写法上。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笔算除法的过程。让他们自言自语、轻声地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知道在做笔算除法时,一般应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有一个合理的演算顺序。

  4、加强乘除法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教学除法的验算时,让学生根据乘除法之间的互逆关系,引出用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

  通过本单元的学*,大部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比较牢固,但解决一些灵活性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笔算,是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内容。它是四年级学*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基础。其实,笔算除法学生在三年级上半学期的时候已经有了初步的接触,但是上半学期学*的笔算除法涉及的只是在乘法口诀表里面的。

  学生在学*了第一节的笔算除法课后,反馈的效果比较差。主要出现了以下几种错误:

  1)小部分学生是‘一头雾水’,什么也不懂。

  2)小部分个别学生出现了先写商,再写笔算过程的现象。

  3)小部分学生试商的速度超慢,而且会偏大或偏小。

  现在,学生已经学好了笔算除法的全部内容,从他们的练*和作业来看,正确率已经达到90%以上。他们已经掌握了笔算一位数除法的方法,而且速度也比刚学的时候快了很多。针对学生出现的种种问题,在以后几天的教学中,我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1)熟背口诀。乘法口诀是试商的基础。有的学生试商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乘法口诀已经有了一些遗忘。因此,我要求学生把乘法口诀背得滚瓜烂熟。对学生提高笔算的速度和正确率很有帮助。

  2)重视口头表达笔算的过程。在笔算的'时候,我要求学生一边笔算,一边轻轻地说出笔算的过程,熟能生巧!

  3)归纳笔算除法的四字口诀。一除,二乘,三减,四落。

  4)增加练*的机会。每天,必做2道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笔算题目。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力求做到以下几个点:

  1、找准教学起点,探究导入。

  充分使用学生已掌握的有关口算乘法的知识和对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认知的感性积累来同化、顺应,构建新知识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是非常有益的,所以我先让学生复*口算乘法,并说说的算法。这样即找准了教学的起点,又调动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在得到反馈后,对学生可以迁移的知识没有详讲,如:当学生学会603后,他们可以很快的推算出6003、60003、600003.基于对学生的了解,我把讨论、研究的新知和核心问题确定为:(1)将所解决的问题先进行分类(2)我们应先解决哪道算式,再解决哪道算式?(3)603得多少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给学生尽可能大的探究空间。

  引导学生自己探究是我设计本节课的根本出发点,因此,在探究完603得多少这个教学环节后,我设计了具有较大探究空间的问题再算什么会容易些?你发现了什么?来组织学*活动。至于再算什么?能发现什么?这些我都没有明确规定,而是留给学生充足的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力,并且我还改变了一问一答这种师生之间的单向交流方式,而是引导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在交流中发现。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603、6003、2403、1243、这四道算式的特点,然后将他们分一分类?说说你的理由。

  生:可以将603和6003分一类,因为他们很接*。剩下的各分为一类。

  生:也可以将603、6003、2403因为他们的末尾都有零。

  生:可以将被除数是两位数的分一类,是三位数的分一类。

  师:接下来问问同学们,我们应该从那道算式起展开我们的学*呢?

  学生沉默了一会,有些困惑,有些同学在嘀咕:老师教什么,我们就学什么呗!还要问我们吗?

  过了一会一两个同学不确定的举了手,

  生:是2403吗?我猜的。它要好算些!

  生:我认为是603,因为它简单些!

  师小结导入:同学们,我们学*知识的规律就应该由浅入深。所以,就让我们从最简单的603开始展开我们今天《口算除法》的学*。

  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问题研究方法的指导,当603、6003、2403三个要学*的问题呈现之后,我不是简单地指定学生先研究哪一个问题,怎样研究;而是先组织学生讨论应该先研究哪一个问题,为什么?使学生懂得研究问题要分清由浅入深的次序。接着,我又让学生思考: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研究?使学生学会选择研究方法。这些方法都是授之以渔,着眼点落实在学生探究品质和探究能力的提高。

  《新课程标准》的学*让我开始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重视让学生自己发现获取知识。因此我设计通过复*、铺垫、启发、点拨,使学生推想、探究出该怎样算。运用尝试教学,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知识规律。这样,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师:算出603=20再算哪一道算式就比较容易呢?

  生:(部分学生脱口而出)6003!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范文10份(扩展5)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案(精选五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操作活动中理解掌握一位数除法(被除数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的)口算方法。

  2.能正确、熟练地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3.在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中学会倾听与反思。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分木棍的实践操作活动,

  2.让学生理解、掌握几十几除以以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 教学例1

  1.出示60个小木棍。

  观察:这里有几个小木棍?(学生数,并口答。)

  2.如果要把这些小木块*均分成3份,你打算怎样分?怎样列式?每份有多少?(学生实践操作,得出结论。)

  3.分好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分的方法合解雇。

  4.如果不分小木块棍,我们又怎样口算60÷3能?

  结合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这样算 6÷3=2

  60÷3=20

  6.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

  80÷4 60÷2

  (1)口算写出结果。

  (2)说说口算方法。

  二、教学例1第二个问题

  1.出示第二个(2)问题

  60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

  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

  这样算 6÷3=2 600÷3=200

  3.试一试。

  360÷6 640÷8

  三、教学例1第三个问题

  1.出示第三个问题

  24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

  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

  这样算 24÷3=8 240÷3=80

  巩固练*

  口算下列各题,并说说口算的方法。

  40÷5 640÷8

  课堂小结

  在这堂课上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17页1.2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抽象对算式进行估算。

  教学过程:

  一、听算

  6÷2 60÷2 600÷2 6000÷2

  8÷4 80÷4 800÷4 8000÷4

  10÷2 2×5 60÷3 20×3

  24÷3 240÷3 2400÷3 120÷3

  70÷7 10×7 54÷6 48÷8

  二、新授

  1.由情境引出估算这个生活中的数学。引导学生知道是生活中的需要。

  2.出示例题2,“你有什么样的解答方法?”

  3.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列示124÷3≈ ,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可以有不同方法,只要合理都可以采用。

  4.让学生多说自己的想法,但注意其完整及简洁。

  5.小结,总结加强。

  三、估算比赛:

  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估一估:

  125÷2 378÷5 435÷7

  297÷4 469÷8 194÷6

  四、笔算比赛

  8÷2 80÷2 800÷2 8000÷2

  18÷3 180÷3 1800÷3 90÷3

  54÷9 6×9 81÷9 7×9

  8×9 7×9 27÷3 6×7

  5×8 40÷5 45÷5 21÷3

  用一定时间算出以上题目,师生评价,表扬发奖。 课堂总结

  说一说:自己在除法口算中自己有些社么体会,你有什么发现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总结:大家想想自己在除法口算中总结了那些经验?

  巩固练*

  做一做

  1.260÷4≈ 260可以看成240,也可以看成280。

  2.估算练*。

  3.口算练*

  作业:第18页6、7题。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操作活动中理解掌握一位数除法(被除数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的`)口算方法。

  2.能正确、熟练地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3.在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中学会倾听与反思。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分木棍的实践操作活动,

  2.让学生理解、掌握几十几除以以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 教学例1

  1.出示60个小木棍。

  观察:这里有几个小木棍?(学生数,并口答。)

  2.如果要把这些小木块*均分成3份,你打算怎样分?怎样列式?每份有多少?(学生实践操作,得出结论。)

  3.分好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分的方法合解雇。

  4.如果不分小木块棍,我们又怎样口算60÷3能?

  结合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这样算 6÷3=2

  60÷3=20

  6.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

  80÷4 60÷2

  (1)口算写出结果。

  (2)说说口算方法。

  二、教学例1第二个问题

  1.出示第二个(2)问题

  60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

  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

  这样算 6÷3=2 600÷3=200

  3.试一试。

  360÷6 640÷8

  三、教学例1第三个问题

  1.出示第三个问题

  24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

  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

  这样算 24÷3=8 240÷3=80

  巩固练*

  口算下列各题,并说说口算的方法。

  40÷5 640÷8

  课堂小结

  在这堂课上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17页1.2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抽象对算式进行估算。

  教学过程:

  一、听算

  6÷2 60÷2 600÷2 6000÷2

  8÷4 80÷4 800÷4 8000÷4

  10÷2 2×5 60÷3 20×3

  24÷3 240÷3 2400÷3 120÷3

  70÷7 10×7 54÷6 48÷8

  二、新授

  1.由情境引出估算这个生活中的数学。引导学生知道是生活中的需要。

  2.出示例题2,“你有什么样的解答方法?”

  3.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列示124÷3≈ ,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可以有不同方法,只要合理都可以采用。

  4.让学生多说自己的想法,但注意其完整及简洁。

  5.小结,总结加强。

  三、估算比赛:

  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估一估:

  125÷2 378÷5 435÷7

  297÷4 469÷8 194÷6

  四、笔算比赛

  8÷2 80÷2 800÷2 8000÷2

  18÷3 180÷3 1800÷3 90÷3

  54÷9 6×9 81÷9 7×9

  8×9 7×9 27÷3 6×7

  5×8 40÷5 45÷5 21÷3

  用一定时间算出以上题目,师生评价,表扬发奖。 课堂总结

  说一说:自己在除法口算中自己有些社么体会,你有什么发现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总结:大家想想自己在除法口算中总结了那些经验?

  巩固练*

  做一做

  1.260÷4≈ 260可以看成240,也可以看成280。

  2.估算练*。

  3.口算练*

  作业:第18页6、7题。

  教学内容: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

  1、通过练*,熟练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和几百几十数以及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2、提高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同一个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算理。

  教学难点:

  提高口算正确率。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 基本练*

  1、口算。

  4509

  60006

  10010

  270-52

  153

  37+18

  393

  724

  805

  303

  200-26

  27009

  120+48

  2、估算。

  3875

  4268

  2184

  1425

  1357

  3206

  说一说4268、1425的估算过程。

  二、巩固练*

  1、教材第13页练*三的第7题。

  指名学生读题。

  分析数量关系。

  集体列式计算。

  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请学生说出不同算法。

  2、教材第13页练*三的第8题。

  理解题意。

  说一说,题中要我们求什么。

  要求这两个问题,都需要哪些相关信息?

  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计算,怎样计算3604、3609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三年级的学生去茶园里劳动,女生有56人,男生有64人。4名学生分成一组,一共可以分成多少组?

  (1)读题。

  (2)独立分析题意,列式解答。

  (3)订正口算过程及结果。

  2、出示课件。

  海龟的寿命大约是青蛙的多少倍?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1)阅读所给信息。

  (2)讨论:根据所给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3)教师板书学生所提问题。

  (4)尝试解决这些问题。

  四、思维训练

  找出下面每行数的排列规律,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4 8 16 32 ( )

  243 81 27 9 ( )

  2 5 11 23 47 ( )

  8 24 12 36 18 ( )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练*,进一步明确了口算乘法的算理和方法,使学生能够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简单的问题,在计算过程中,碰到口算内容能够正确运用口算求出结果。个别同学口算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加强训练,提高口算的速度和准确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学*除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表达估算的思路。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每个小组每人准备3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巩固技能: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范文10份(扩展6)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练*》教案汇总五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学*除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表达估算的思路。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每个小组每人准备3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巩固技能:

  1、师出示口算卡片:

  800÷3

  2400÷6

  250÷5

  420÷6

  2700÷9

  40÷7

  20÷6

  5400÷6

  学生开火车直接说得数。看哪一组开得又对又快。

  2、同桌一人说算式一人回答,答对的`就坐下。

  (二)引入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教学挂图,呈现农贸市场的情境图

  师:上一节课我们共同为赵伯伯、李阿姨和王叔叔解决了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为李叔叔他们三人解决困难,好吗?他们遇到了什么难题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呈现李叔叔三人的情境图:

  师:你们看,李叔叔他们三人想怎么把蔬菜运走呀?

  (用三辆车一次把这124箱蔬菜全部运完。)

  演示:小精灵聪聪出现了: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同桌交流、讨论。

  请学生提出问题,老师板书:李叔叔他们三人*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

  师:这道题该怎么解决呢?(让学生讨论)

  (二)自主探索,学*新知:

  师引导:你能大概猜一下他们每一个人运了多少箱吗?可以用什么方法快速地解决它呢?

  学生讨论后反馈结果。

  请一学生叙述估算的过程。

  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把124看成120,120÷3=40(箱)

  (2)把124拆成120和4,再分别和3除,每人*均分了40箱,还剩4箱,又分了一次,最后还剩下一箱,每个人大约运了41箱。

  师板书:124÷3≈40(箱)

  或者124=120+4

  20÷3=40

  4÷3=1……1

  24÷3≈41(箱)

  (三)小结:

  师:刚才你们是用什么方法很快地帮李叔叔解决难题的?(估算)这节课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学生发言)在生活中你还认为哪些地方用得到估算呢?

  估算经常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它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方法,当我们遇到数字较大的题目,比如分东西,而你又不能准确地算出该*均分多少物品给每个人时,我们就可以用估算来计算。

  (四)巩固练*,加深印象:

  做P16“做一做”第1、2题

  1、学生说说题意,并说一说为什么260可以看作240或者280。

  之后解答这道题目。

  2、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本道题。之后进行全班性讲评。

  (五)课外延伸,拓展思维:

  游戏:神算子

  游戏的规则:

  1、要求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牙签放到一起。

  2、每抓一把牙签后放到一边,先数出根数。接着再快速地算出该*均分给组内每个成员多少根牙签。

  3、每人一次机会。看谁算得又快又好。

  4、最后评选出组内的神算子。

  板书设计:24÷3≈40(箱)

  或者24=

  20÷3=40(箱)

  4÷3=1(箱)……1(箱)

  24÷3≈41(箱)

  教学反思:

  略

  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用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迅速地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认真口算和检查的良好学**惯.

  学*重点:

  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口算的方法.

  学*难点:

  理解用一位数除的算理,正确进行口算

  一、导入新课

  1.口答

  (1)24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84呢?

  (2)42个十,90个十各是多少?

  2.口算:

  36÷324÷2 30÷3 60÷6

  48÷484÷480÷2 90÷3

  二、出示学*目标

  1、学会用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能正确、迅速地进行口算.

  三、引导学生学*。

  1、出示主题图:根据你的观察,看看这幅图里面有哪些数学信息?

  2、你能用你已有的知识解决途中提出的问题吗?

  3、自学提示(一):

  (1)*均每人分多少张?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和你小组里的

  同学商量商量。也可以用你们手中的工具帮助你说明你的思路。

  (2) 60÷3=?想 ()

  (3)、把66*均分成3份,每份是( )。

  4、自学提示

  (1)王叔叔有600箱西红柿,他也运3次就运完了,王叔叔*均每次运多少箱? 你是怎样计算的?小组里面说说。

  (2)李阿姨要运240箱黄瓜,也运3次,李阿姨*均一次运多少箱?

  5、引导学生总结: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在计算时可以如何思考?可以想口诀,还可以用以前学的乘法运算来思考,还可以用数的组成的知识来解决。只要能正确的计算,什么方法都可以。

  四、学*检测:

  630÷9=2100÷7= 3000÷6= 7200÷9=

  2400÷6=63÷3=280÷7= 400÷8=

  五、课堂练*.

  必做题:P16做一做。

  选做题:

  1、知识介绍:除号的由来

  2、完成课本练*三第1、2题。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操作活动中理解掌握一位数除法(被除数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的)口算方法。

  2.能正确、熟练地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3.在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中学会倾听与反思。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分木棍的实践操作活动,

  2.让学生理解、掌握几十几除以以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 教学例1

  1.出示60个小木棍。

  观察:这里有几个小木棍?(学生数,并口答。)

  2.如果要把这些小木块*均分成3份,你打算怎样分?怎样列式?每份有多少?(学生实践操作,得出结论。)

  3.分好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分的方法合解雇。

  4.如果不分小木块棍,我们又怎样口算60÷3能?

  结合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这样算 6÷3=2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