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的认识教学反思 (菁华5篇)

首页 / 教学反思 / | 2022-10-03 00:00:00 教学反思

10的认识教学反思1

  《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数学,而不是用耳朵“听”数学。因此,教学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思维的过程中探索、创新。另外,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少,选择儿童身边最熟悉的事或感兴趣的事,容易引起学生学*的兴趣,便于理解和接受。

  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并不是很难,但是知识点多,容量大,面对厌静好动的低龄儿童,我力求为学生营造一个怡人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获取新知。因此本节课的设计我用儿童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去组织学*。反思本节课我体会比较深的是:

  一、创设孩子们喜欢的情境,引入新知。

  上课伊始,我让孩子聆听了《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把孩子带入主题图,引出新课学*,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

  二、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

  进入新授部分后,我先请学生在情景图中找6——10,并体会6——10的基数意义;再用小棒摆6——10,边摆边说5根添上一根是6根,6根添上1根是……,体会相邻数相差1;然后学写数字朋友6——10,学生观看写法,书空,再跟教师写,循序渐进学会规范的书写6——10;最后让孩子自己动手把10根小棒分成两堆,体会10的分成与组成,学会有序的分和记忆。在每个教学环节我都精心设计了相应的练*,边学边练,内化了新知。例如出示尺子图,通过填尺子图上的空缺的数考查学生对6——10的掌握情况,并与1——5连起来,让学生掌握1——10各数。

  三、联系学生生活、游戏感知。

  在学生初步掌握10的'分成与组成后,我和孩子做了一个岀数游戏,我们所出的数合起来是10,学生兴趣很高,下课还接着做,很享受学*的快乐。还有就是把10分成两堆的活动,学生也很喜欢,下课后争着到黑板上演示,这样会加深他们的理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不足之处:

  1、对“6——10的认识”这一节课的教学重难点的教学编排不够理想。虽然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并不是很难,但是知识点多,容量大,我没有充分认识到厌静好动的低龄儿童的特点,因此对课堂的把握不够理。

  2、6——10的写流于形式,没落到实处,教师书写不够规范。

  3、10的分成与组成在黑板上的展示没按预期设想的做,效果不好。

  4、组织教学需要加强。

  5、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不够丰富多彩。

  6、教师个人数学素养还需加强,让教学更适合一年级儿童的身心特点。

10的认识教学反思2

  作为教师首次面对的就是教学一年级的新生。教学经验上的不足使我有了很多的困惑和徘徊,这期间我灰心过,气馁过,但是更多的是鼓起勇气、重拾起对教学的热情向前进,一学期过去了,有必要对这一学期进行下总结。

  一、做得较好的方面。

  不局限于教材,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适当重组教材,做到能对教材进行灵活运用。例如:在教学“第几”时,我抛开教材中静止的画面,利用教室中活生生的资源,让全班学生一起来参与活动,学生兴趣很浓厚。先让学生一起准备好,我说:“第一排”。那么第一排的学生就迅速的站起来。在说第几排的时候,营造一种紧张的气氛(把“第”字拖长声),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游戏中充分体会第几的概念要信任学生,一年级的学生一样具有无限的创造潜能。

  只要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他们的创造潜能是无限的。如教学数的组成”时,学生不仅能总结出组成方法,还会把方法并成又如,个数字,我让学生编一套操来形象的展示这个数。可以用身体,手等。在第二天的汇报交流时,我惊喜的.发现了学生巨大的创造能力,每个数字在学生的深动演绎下变得活灵活现。

  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如在教学“分类”时,学生通过对房间里的东西进行分类,发现可以按颜色分、按大小分、按用途分、按形状分、按材料分等。同时,学生又对分好类的东西放在哪里有各自不同的见解。分鞋子时,学生把皮鞋放一层,凉鞋放一层,并能说出人按高矮来排队时,矮在前,高在后。学生把分类思想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充分体验了分类的用途、好处和分类带来的方便。

  二、不足与困惑。

  我虽然在师范的学*中学*了较多的理论知识,也看了较多的课改书籍,理论上明白该怎样做,但在实施中往往还会变样,很多在书上介绍的教学方法照搬到现实教学中并不适用。虽然思想开放,也大胆尝试新的教法,但在课堂组织方面显得有点无力,秩序不是那么好,学生一声高于一声,做什么的都有,再好的教学设计也无法实施。在本学期我试过用严厉的教学态度,也试过用温柔可亲的教学态度。

  但效果都不持久,在下学期,我也许应该运用“严”和“松”并重的教学方法和态度,但何时“严”何时“松”是我作为新教师要在今后几年里好好探索和把握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还不够,我希望是在一年级能用到课件的课都用课件演示生动的教学过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这样,课堂纪律也会好很多,但是由于时间的问题,我所做的课件都比较简单,无法真实再现生动的画面,再者,从网上下载以及和各位老师交流课件还不够,这是我在下学期要努力的方向。

  一年级学生起点不同是令老师们头疼的问题。在教学中,常常会出现好生“吃不饱”,差生“撑不了”的局面。特别是我教学的一个班级,程度好的学生对于难题点拨以下就能自己理解和明白,但是程度较差的学生说了三、四遍也不是很消化。如何对不同程度的孩子因材施教呢?这又是一个头疼的问题。

  三、方法与措施

  1、自己的教育观念需要不断更新,教学水*有待进一步提高。比如学生不懂的问题,有些学生站起来想解答,可是我们就是不让,偏

  要自己点一个学生起来讲;又如学生列出的式子是对的,但由于不合常规,而我一时没想透就不予肯定等,都暴露出自己的教学观念还跟不上学生的发展需要,还有待进一步学*提高。

  2、由于我们是农村的学校,家长不太重视孩子在家的学*,学校教育和家庭学*达不到一致。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学校和家庭教育相结合。

  总之,这一学期的数学教学给了我很多需要反思的方向和提高的建议。希望下学期我会有所进步。

10的认识教学反思3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已有一定的数学经验和知识积累,特别是10的认识这一内容,大多数学生在幼儿园或在家里已接触过。因此教学中不能让学生被动汲取、模仿、记忆和反复训练,而是创设了动手时间、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环境,体现知识形成过程,体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一、从动手操作让孩子理解10个一是1个十

  10个一是1个十是建立新旧计数单位联系的重要内容,也是为孩子后续学*所需要的至关重要的内容。教学时我让孩子数小棒,边数边摆当数到9时停顿以下在摆一个,问孩子:有几根小棒?孩子很容易回答10根,这是马上指导孩子把10根小棒用皮套捆成一捆,让孩子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操作过程: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跟着教给孩子10个一是1个十,有了直观的小棒及捆小棒的过程作依托孩子很容易的理解了。而后又用计数器,知道孩子边拨珠边数数,进一步巩固满十进一的十进制关系。但从孩子的操作情况来看,孩子对数为的理解还有待提高,同时让我深深的感到孩子确实不是很聪明,也是我信心满满的完成实验的任务而有所动摇了。

  二、通过实际让孩子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学生在从分得活动空间列举了很多与10有关的例子,如:10个手指、10个脚趾、10个同学站一队、一捆小棒有10根,等通过让学生距离动一动说一说数一数指导10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指导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学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要针对学生的实际,适时调整。也就是要充分备学生,了解学生的基础,一切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才会让孩子学有所得。

10的认识教学反思4

  今天的数学课上得比较顺利,我又把孩子们领进了多媒体电教室,通过观察主题图、画一画、伸手指等活动,学生的注意力都很集中,但持续的时间短,我利用切换电脑的间隙让学生闭眼休息,当他们睁开眼睛发现屏幕上又是一片新天地,又兴奋起来。对学生的发言我首先鼓励,然后提出建议,学生的表达能力也有进步。因为能够熟记学生的名字,对每个人的特点也有了一点了解。因此,本节课能够很好地组织驾驭课堂。看来,要想让低年级孩子安静地坐下听课,除了培养*惯外,兴趣的激发也很重要。

  虽然总体上感觉不错,但还是有些许遗憾。反思这节课中的一些细节,发现自己还是太粗心了。一直在研究教材的使用问题,这节课我却没有把教材用好。

  上课铃响后,学生按我的要求准备好数学书、田字格、文具盒,我把他们带到了电教室。孩子们看着可以自动升降的大屏幕都惊呆了,一双双小眼睛都向我这里看过来。我顿时来了激情,与学生互动起来。做练*时,我让学生打开书,可是,有10几个学生都说带错书了,原来他们把语文书带来了。昨天,我已经带领他们认识数学书了,怎么还会拿错呢?仔细观察,原来数学书和语文书的大小、颜色和厚度都很相似,加上今天孩子们把所有的书都包上了书皮,所以很难辨认。都怪我,没有帮他们检查一下。结果应该沙沙地在纸上写的练*又变成了热热闹闹的集体作业。

  本节课主要认识10以内的数,但找一找这个环节的主题图只提供数量是1、2、10的事物。其它数字的认识都是结合生活中的事物来进行。能不能从情境图中找到用其它数字来表示的数量呢,也许我们发现?下课后我拿起书仔细寻找,结果没有找到。但发现我制作的课件里的图片跟教材上的插图有很多差别: 找一找中,白云和小鸟的数量都是3,而教材上的插图中是2,说一说第二题中,戴蓝帽子的小朋友由 3号换成了2号,练一练第一题中的鱼和麦子的图由横向排列变成了纵向排列。这么多的差别,都是我在下课后才发现的。课件上的图片是我从新世纪小学数学网站上的电子教材中复制的,我所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第三版教材。也就是说新世纪小学数学网站上的电子教材与我所使用的教材版本不同。从这些细微的变化中可以看出,数学教材越来越便于教师和学生使用了。比如,练一练第一题中的鱼和麦子的图由横向排列变成了纵向排列,这样的改变便于学生连线。在为自己的粗心而自责的同时我也在庆幸。通过反思,我及时发现了这些问题,避免以后犯同样的错误。但我更希望网络资源能及时更新,给教师带来方便。

  通过对这节课的反思,我发现对教材的使用,不仅要把不同版本的教材进行对比,同一版本教材的变化情况也要及时关注,正所谓上下求索,左右勾连。教材的使用问题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呀!

10的认识教学反思5

  本单元主要由“6、7的认识和加减法”、“8、9的认识和加减法”、“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连加和连减”、“加减混合”等构成,这些内容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是进一步学*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本单元是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认为如下几个方面做得较好;

  一、充分发挥主题图的作用。教材中的主题图为数数、抽象数的概念以及数的组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每一幅图观察得非常清楚,描述得很到位,尤其在教学10的组成时,把图的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在观察主题的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同时还运用主题图的画面对学生进行爱劳动、讲卫生的教育,使学生在认数的同时受到思想教育。

  二、重视观察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观察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是数学学*必备的素养之一。在教学中,我对学生的观察要求是:做到有条理,最好能多角度。表达要求是:用数学语言说完整的话。通过这一单元的教学,大部分学生达到了会观察、能表达。

  三、“用数学”教学扎实有效。本单元开始出现“用数学”的内容,这是学生今后学*“解决问题”做铺垫,在这一内容中,学生开始接触条件(目前还没提到这一用语),学会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我觉得这一知识点在本单元是学得最扎实的,大部分学生会根据图意完整的叙述题意,并根据问号所在的位置提问题,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

  存在的问题是:

  1、一部分学生的计算速度太慢,这对今后的学*有很大的影响。

  2、做题时,很多学生不看题,凭感觉做,不知道何为检查。

  3、还有一些学生分不清左和右。

  4、关于序数和基数还没有区分,如不知道“从左数第6个”与“左边的6个”到底有什么区别。

  本次单元测验,100分5人,90到99分33人,80到89分28人,80分以下10人,从试卷上看,大部分学生10以内的加减法掌握较好。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做题速度太慢,在规定的时间里没完成,另外,少数学生看图列式没掌握好。


10的认识教学反思 (菁华5篇)扩展阅读


10的认识教学反思 (菁华5篇)(扩展1)

——《10的认识》教学反思 (菁华5篇)

《10的认识》教学反思1

  从毕业到实*,再到现在身体力行小学数学教学,一路走来,收获着,也感慨着。关于数学教学、关于小学课堂,我想我再也不会报以轻松的态度,所以也越来越多地明白,一堂好课组织起来的不易,和展示出一堂精彩数学课的重要意义。

  新课标中指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中起主导作用。而总结反思我自己的这堂课,我发现在这一点上我做的非常不到位。首先,在40分钟的课堂中,作为老师,自身讲授的时间过多,学生自我表达、自我展示的时间太少,甚至是缺失,这样不仅加重了自己的工作量,还不利于引起学生兴趣,整堂课便显得枯燥,没有生机,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增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减少老师讲的时间,增加学生表达的时间;第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环节没有突出“自主”,一直是老师引导,放手不够,同时教学手段,讲解方法太过单一,从数字6到数字10都是统一的套路,没有变换,可能会使学生厌倦于繁琐的讲授,而后来评课过程中有老师也提到可以多种方法进行,比如:在解决跑步有多少人?这个问题的时候,稍作引导,便让孩子到屏幕前自己数,展示他数数的方式;在解决大树有多少棵?这个问题的时候,在前一问题的基础上再适度放手,让孩子自己数,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实现表现自己的欲望,继而在解决后面问题的.时候可以同桌互数,从而是学生充分融入课堂;第三,在学生使用学具这一环节的操作上,存在很大问题,任务布置不到位,不具体,学具的使用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而在学生纪律得不到控制时,自己的情绪又受到学生的影响,不能很好地控制课堂,这一点需要及时进行改正,在*常的数学课中就要锻炼学生运用学具的能力,同时学会采用多种方法控制课堂,适当运用表扬,树立榜样,慢慢疏导课堂气氛,引导学生注意力转入学*任务中。

  听优秀教师的数学课,往往是教师语言流畅,课堂组织有序,学生掌握得十分轻松。而在我的这堂课上,数学语言的组织就存在许多不恰当的地方,比如在点和人对应方面,直接说了6个人对应6个点,而换成1位同学对应1个点,那6位同学对应几个点?会给孩子思考的余地,让孩子回答,课堂也相对充实,有数学课的味道。同时我课堂的评价语言也相对匮乏,只会简单的表扬,这样的表扬亦显得空洞,得不到孩子的共鸣,相对而言:观察的真仔细,回答声音很响亮,字写得真漂亮,听的最认真……这些具体到点上的表扬需要加一些,使学生充分体验到老师的表扬,使表扬达到应有的效果。

  通过这堂课,我充分感受到对一年级孩子学生而言,引起学生学*兴趣,抓住学生注意力,提起学生表现欲望,引导学生参与课堂的重要性。在以后的数学教学中,无论在课的结构组织还是课堂语言组织上都要狠下功夫,积极向学校老师请教,及时反思,争取快速融入数学教师队伍,做合格的数学教师。

  最后我不得不说作为一名新教师的幸福,这一堂课讲下来,真的是受到了很多老师的帮助,包括备课、磨课、课件的制做,甚至是学具的准备,没有孤军奋战的疲惫,他们让我我感受到教师队伍的温暖,让我感动,十分感谢他们,而这也将成为我继续向前的动力。

《10的认识》教学反思2

  一、设计理念

  “10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0~9各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知识点多、容量大,为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获取新知。使课堂体现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和趣味化。教学一开始我就设计了《数鸭子》儿歌导入,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在教学10的组成时,通过摆、分、写等实际操作总结归纳10的组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巩固10的组成时,以游戏的形式巩固,提高学*兴趣。

  二、教材分析

  前面8、9的认识为学*10的认识做了知识上的铺垫。主题图供学生数数,抽象出数10,再认识10、1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大小,最后学*10的组成和写数。当然,在编排上与8、9的认识也有不同:一是没有安排10的序数意义,但讲与不讲要求老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二是将10的组成提前到写数前面,有助于突出10的组成,也有助于学生集中练*10的书写。

  三、学情分析

  采用的游戏、儿歌、自己动手实践等不同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欲望,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10的认识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数、读数、写数、比较大小和组成,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3、引导学生感受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掌握10的组成。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小奖品、学生自制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来唱一唱吧!

  (全体学生起立,课件播放《数鸭子》视频,跟着音乐一起唱,鼓励学生自创动作。)

  师:大家唱得非常好,那就来看看到底有几只鸭子吧!

  2、课件出示三幅有不同数量鸭子的图片,让学生数一数有几只,指名回答。最后一幅有十只鸭子,多让几个学生数一数。

  3、师小结:他们是从不同的鸭子数起的,可大家数的数量都是一样的,这是为什么呢?(指名回答)。那我们就知道了,从哪数起都没关系,最后结果都是一样的,但要注意按一不的顺序,才不会重复不会遗漏。

  4、师:这节课我们学*《10的认识》,板书课题,带读课题。

  二、 探究新知

  (一)数数与认数

  1、出示主题图。师:请你们找一找,这里有数字10吗?用一句话告诉老师。(人共10个,鸽子10只)

  2、生活中还有什么事物可以用10来表示的?请你说一说。

  生:我家里有10朵花。

  生:我妈妈买了10个苹果。

  生:我有10个手趾,10个脚趾。

  ……

  哇,真多啊,廖老师想把你们说的都记下来,下次叫编书的叔叔阿姨把你们说的好的也印到书上去,你们高兴吗?

  3、老师也找了一些,请大家看一看。(课件展示:温度计、路牌、日历)

  4、师:同学们,加上原来的数字,我们就从0学到了10,请一个同学来数数,从0数到10。师板书:0 1 2 3 4 5 6 7 8 9 10

  5、你能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数一数吗?

  (二)学*10的写法

  1、师:刚才我们已经和10交了朋友,它的形状和其它的数字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生:以前学的数字是一个数字,10是由两个数字组成。

  2、师:对!那么写10要占两个“日”字格,左边格子里写“1”,右边格子里写“0”;先写“1”再写“0”,两个数字不能离得太远。也不能太*。请伸出右手食指跟着写一写。

  3、师:请打开书本65页,把10这一行写完。

  4、师:写完后同桌之间互相欣赏一下。写得好就表扬表扬他(她)。认为写得不好就提提建议。我看到…的写得非常美观。

  5、(出示尺子图)10来了,它应该排在哪儿呢?

  (三)比较大小

  1、师:那9和10到底谁更大谁更小呢?为什么?请你来说一说。(9添上1才是10,所以9小,10更大)。

  2、出示课本上计数器添珠子图。真的是这样吗?请你数一数现在计数器上有几颗珠子?可以用个什么数字表示?怎样才能变成10?(再添上一颗)也就是说明9和10谁表示的珠子更多?多几个?谁又更少?少几个?你想得真快!

  3、请看图片:点子图,师板书:圆圈里该填什么符号

  9 ○10 10 ○ 9

  那你会读吗?你当小老师带大家读一读。

  4、考一考你:

  10>() 10<() 10=()

  (卡片依次出示上面题目,知道的同学站起来抢答。奖励说得好的同学)

  (四)10的基数、序数意义

  师:动了脑筋,现在轻松一下。请几位同学到前面和老师一起做个游戏。听好口令了:第八第八笑一笑、第二第二学猫叫、第五第五跳一跳、10个同学请蹲下、第10第10站起来。

  师:都是10,表示的意思相同吗?

  生:不相同,10表示这一行的10个同学,第10表示这行排第10的这一个同学。10表示数量,而第10是表示位置。

  师:真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表达也很清楚。老师忍不住要表扬你。

  (五)10的组成、分成

  1、分成

  (1)师:下面是动手操作时间,请拿出你的学具,10个小圆片。把它们分成两份,你会怎么样分?

  生:我分成1和9。

  师:(板书)可以,看到这位同学分成1和9,你马上会想到另外一种什么方法?板书。还有别的方法吗?

  (2)大家的办法真全面!老师带领学生以“一问一答”式读:师:10可以分成1和几?生:10可以分成1 和10……

  (3)师:老师刚才有一个惊奇的发现:有几个同学非常能干,在先把10分成1和9,接着又要分成2和8时,他的速度非常快,我要请他来说说他的秘诀。(只要从9个的这边拿一个放到1个的这边就行了。)

  2、组成

  课件出示:

  6元

  2元

  4元

  9元

  1元

  3元

  5元

  7元

  8元

  1、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你看懂了什么?

  2、师:现在老师有10元钱,想买上面的东西,只准买两次,要求10元钱刚刚用完。请你给老师想想办法,可以怎样买呢?

  3、师:你为什么两样买?(正好10元,喜欢吃。)什么都要吃一点,才能让身体更健康。鼓励学生说下次你妈妈买水果时,你就可以给她建议了。

  三、 看书、质疑问难

  1、师:请打开书本64——65页,把空白部分都填完。

  2、看看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要问老师的?

  四、 总结全课

  1、师:这节课,我们学了有关10的知识,上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

  说的呢?你觉得自己表现怎样?你想说说哪个同学表现怎样?

  2、数学知识无穷无尽,有关10的知识还有很多,我们把今天学*的

  都记在脑子里,以后继续认真学*,成为一个非常有学问的人,好吗?

  五、 板书设计

  10的认识

  10 10 10 10 10

  ∧ ∧ ∧∧ ∧

  1 9 2 8 3 7 4 6 55

  10 10 10 10

  ∧ ∧ ∧∧

  9 1 8 2 7 3 6 4

  【反思】“10的认识 ”这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包括很多个方面:10的数数经过,10的认数,读数,写数,10与数的大小比较,10的组成分成,10的基数序数意义,以及10在生活中所表示的各种实际意义.本篇教学设计能把简单零散的教材内容加以整合,适度拓展,形成了一节内容丰富,容量适宜的,有生命力的课堂内容. 教学过程设计能做到多而不乱,忙中有序,

  在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中学

  上课伊始的《数鸭子》歌曲,在欢快的气氛中很快地进入本节课的学*内容,有吸引力而又毫不拖泥带水。还让学生意识到,有些歌曲中也有数学知识呢!临*结束时的“几和第几”的游戏让知识融汇贯通,课堂前后照应,并延伸到课后,老师一句“我们课后再玩这个游戏,好吗?”使学生明白自己以后也可跟同学一起玩,又使课堂圆满结束,丝毫不觉得牵强附会。

  传授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兼顾

  处理教材时,本教学设计能做到对于抽象的传授性知识也不忽视形象直观性。比如:10的数数经过借助小鸭子图,记数器,点子图,书写借助田字格,组成分成渗透在买水果活动中,步步引入,循循善诱。实践性知识方面则放手让学生去想象,对10的形状,10在生活中所表示的实际意义,让学生开口多说。10的基数序数意义也是在游戏中感悟。

  充满人关怀的开放的课堂设计

  10的组成分成放手让学生去动手操作,去发现,去总结。老师在整节课当中,只是引导学生去学,时时关注学生,通过老师的表扬,学生之间的评价,发现自己的价值,激强学*数学的信心,同时知道如何评价别人。

  富有生活气息

  开头的歌曲,中途的买水果,欣赏有关10的意义的图片,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10的应用,设计中充斥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在其中渗透情感教育。

《10的认识》教学反思3

  在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进行“用数学”过程的指导,让他们明确大括号和问题所表示的意义、重视学生亲身经历观察画面、理解画面内容、选择有用条件和恰当的方法计算的过程,以此让学生获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1、对于大括号的作用的很好体现。在引入大括号时我用课件演示出大括号,让大家体会大括号表示把两个或几个物体合起来,让学生用手势来演示,再让学生来说说你觉得大括号有什么作用,突出大括号的作用,体会大括号的意义。

  2、在对进行加法和减法的对比中,我逐个出示,练*,再让学生观察对比这两组题目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让他们自己发现其中的不同,再通过他们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情况下用加,什么情况下用减,教师这时做一个总结,这样教学效果较好。

  3、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应用于生活。课前我布置学生收集一组生活中表示数量是8和9、10的数据,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活动,亲身感受到了8、9、10的基数和序数含义,同时培养他们对数学学*的兴趣。学生对8和9、10已经有了一些的认识,已经掌握了数数的一般方法。因此,在教学主题图时我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找出数量是8、9、10的物体,并说明数量是8的物体用数字8来表示,数量是9的物体用数字9来表示,学生不仅初步了解了数字8、9的形成过程,而切培养了学生有序观察的能力。在前面学生已经学*了比较大小,已经掌握了比较的方法,在比较7、8、9、10的大小时,我没有讲怎样进行比较,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直接用“、”表示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10的认识》教学反思4

  这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64页的内容。10是一个特殊的数,由于我们采用的计数法是十进制计数法,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因此10的组成十分重要,也是今后学*20以内进位加法和进一步认识100以内、万以内以及多位数的基础。

  课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包括教具、课件和整节课的设计等等,课后,我再回过头来思考课中的每一个细节时,发现其中有些地方处理得不错,有些地方就需要改进。这节课我力图通过愉快的情景启发学生初步来认识10。在上课时的导入部分,我选用了小朋友喜欢的数字排排坐课件引人入胜,让学生帮0和1想出办法对付横行霸道的9,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悟到两个数字可以组成一个新的数,数和数之间是有联系的,是可以组合的。在这样的问题情境里,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接着我又让学生观察课本上的主体图,说一说画面上有什么物体是表示10的,还让学生动口用10说一句话,使学生获得感性的认识,并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这也很好地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就在生活中。

  在教学10的分解和组成这部分内容中,我注意创设有意义的活动情境,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在10的分与合活动中,学生可以用摆小棒的方法,也可以用1~9排列组合的办法,能力强的学生可以不摆,直接用类推的办法都可以。允许学生用自己不同的方法去学*,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的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因材施教的过程。虽然我打破了传统陈旧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但是在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及评价等方式来组织教学活动时,做得还不够,收放得不够自如,似乎有点担心一年级小朋友没有完全养成良好的行为*惯,不能很好地完成某些教学环节,上完这节课后,我觉得很多的担心是不必要的,一个成功的好老师就是要在教学上敢于突破和创新,我应该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操作、去探索,今后我也会努力地朝这个方向去做。

《10的认识》教学反思5

  11月5日,县数学名师指导小组来我校进行数学教学工作的指导,学校安排我执教一堂课进行教学汇报。这让我感到既兴奋又紧张,一方面这是一次难得的向教坛前辈学*取经的好机会,另一方面自己从事数学教学只有两个月的时间,担心自己经验不足,会班门弄斧而贻笑大方。经过反复思考,特别是在学校数学教研组同事的指点帮助下,我上了《10的认识》。通过课后与各位县级名师以及数学组同事的交流,我感受到了在数学教学这个广阔舞台上,我迈出了第一步,但前面的路还有很长。

  上课伊始,我通过谈话形式,小朋友们,你们见过一种白色的鸽子吗?他叫和*鸽,是和*的象征,想和她们交朋友吗?只要你爱动脑筋,爱学*,和*鸽就会飞到你的身边。瞧,这些就是爱学*的小朋友。很自然地引出了主题图的教学。此时学生的兴趣也比较浓厚。另外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观察、操作、游戏编排的较多(因为一年级的小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一般只有5到10分钟),这样可以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大家都参与到课堂学*中来,充分发挥出学生学*的主体意识,使个个学生都在课堂上,不感到枯燥、乏味,主动的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会到解决问题后的成就感。

  存在的不足点:

  1.数学培养学生的是一种思维,一种能力,而不是简单的模仿,记忆,浮于表面的东西。在教学由形抽象到点的过程中,我纯粹的让学生看着10只鸽子,10个人画出相对应的圆点,而没有深层次的去培养学生的一种数感。我应该再增加一个估点子数的环节,让学生估这是不是10个圆点。先画个两个圆点,让学生感知,这比10个圆点少了很多,画20个圆点,让学生感知这比10个圆点多了很多,从这样的一个比较中,让学生更好的领悟到10个圆点。

  2.对“10”的基数和序数的教学编排不够理想。这里的着眼点是让学生明白第10只有一个,10表示10个。我在出题的时候应该给出的数量不一,随时变化,让学生灵活运用,而不是机械的出示两道类似的珠子图和大象图。

  3.在10的组成教学时,我采用的方法是,让学生把白纸上的10根小棒按一定的规律分成两堆(画一画)。我的想法是,一年级的孩子比较好动,如果拿实物小棒去分会出现部分孩子玩小棒,而且分完一种之后,不能把分法保存下来,到最后到底分了几种方法可能学生并不清楚,通过画可以把每一种分法都很好的记录下来。但问题也随之出来了,通过画小棒,学生体会不到总数不变,也不能很好的体会到10可以分成1和9,9和1是同一种分法,只是交换了小棒的位置。所以这部分的处理,应该在细致点。

  通过这次锻炼,我认识到,相对于教学计划的完成,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培养是更为重要的方面。只有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学生才能巩固所学的知识,始终保持对数学的学*兴趣。同样,作为教师,在营造轻松愉悦教学氛围的同时,也要积极探索让学生从直观认识走向深刻理解,不断增强教学的层次和深度。


10的认识教学反思 (菁华5篇)(扩展2)

——《10的认识》教学反思6篇

  本节课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应用了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熟悉活动。在一开始,利用故事引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既复*了9以内数字的大小,又引起了新的数学思考:用什么办法不让9这么骄傲,帮一帮伤心的0,很自然的引出了今天要学*的新数字朋友“10”。

  在数数的时候,创设大量的情境:数人物,数鸽子,数珠子。数刻度等内容都是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学*,学生的学*兴趣高,教学效果好

  充分利用教材的插图和多媒体技术,努力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运用观察,比较和数数的方法使学生充分经历10的认识过程,在此基础上,逐层推进,让学生用这些方法比较10和9的大小。

  在教学10的组成时,我提出问题“把10个苹果分给两个小朋友,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让学生自己动手分一分,在这个环节中,我把握的不是很好,首先我没有引导学生要有序的分,可以在黑板上示范一下。其次,10可以分成9和1,学生大叫这样分不公*,我没有马上强调“这节课我们不去考虑是否公*,而是研究10的组成有多少种。”或者我可以把话锋一转:那么不公*的分法还有哪些呢?这样过渡就比较自然了,也稳定了学生的情绪。所以我觉得自己的教学机智还有待提高。

  总结出10的组成以后,我问学生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快速记住10的组成,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虽然幼稚天真,却极富个性,这是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数学的最好体现。同时也让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一定的发展。我总结的'方法是《凑十歌》,把方法编成口诀,非常容易掌握。学生拍手读《凑十歌》是本节课的亮点,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充满乐趣的。

  整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10的组成,但是由于前面的内容节奏比较慢,所以讲完10的组成以后,剩下的时间就不够做练*了,以至于有两道10的组成练*题没有当堂做完。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上完这节课,我对自己的表现并不是很满意,还有很多细节的问题需要改正和加强。作为一名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我还需要不断地学*和积累,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

  从本节课的整体效果来看,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主动,

  这节课我的设计是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10的认识时”,我用一个有趣的故事导入新课,在教学“10的认识时”我用一个有趣的故事调动学生的兴趣:有一天,0——9几个数字娃娃做起了排队游戏。9最大当上了队长,就骄傲起来,看不起别的数字娃娃。他神气的对0说:“你呀,表示一个物体没有和我比起来真是太小了。”0听到9这么说,伤心地哭了起来。1在旁边听见了,很想帮助9,同学们你们想帮帮9吗?快帮他想想办法吧!这样创设出学*情境课堂显得生动有趣,学生的积极性也被大大地调动起来。

  在教学中,我向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如主题图中的鸽子与人物;数学具里的图片;画计数器上的珠子;把数字宝宝请回直尺等,让学生通过具体的物体个数或事物,体会到数是数出来的,而且要指一个数一个,才不容易出错。注重让学生经历认数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读数、数数、写数;通过对直尺的观察感知数的顺序,10和第10的区别, 建立数的概念,发展数感。

  整节课基本结构紧凑,同时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数字学*基础,因此对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完成较好。但课堂仍然存在很多不足。

  首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引导学生关注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比如可以提出问题:找一找我们身上和生活中有用10表示的物体吗?学生可能发现手指和脚趾都是10根;教室窗户师10扇;可以训练学生用10来说一句话。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更会是学生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数学。这些方面在我这节课的教学中是欠缺的,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会注意改正。

  在讲10的组成时,我先让学生了解一首凑十歌,然后再记忆10的组成,这一方法是不对的。这一知识点应该着重在理解,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处理问题,应该让学生在摆一摆的活动中自主探索。另外,因为在前面2到9的组成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基础,因此在此处教学中可以稍加指导,并让学生自己摆,自己说,自己做。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分析学生的学情,该放手的地方一定要明确指导,然后让学生自主探究,锻炼学生的自主学*能力。

  一、设计理念

  “10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0~9各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知识点多、容量大,为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获取新知。使课堂体现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和趣味化。教学一开始我就设计了《数鸭子》儿歌导入,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在教学10的组成时,通过摆、分、写等实际操作总结归纳10的组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巩固10的组成时,以游戏的形式巩固,提高学*兴趣。

  二、教材分析

  前面8、9的认识为学*10的认识做了知识上的铺垫。主题图供学生数数,抽象出数10,再认识10、1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大小,最后学*10的组成和写数。当然,在编排上与8、9的认识也有不同:一是没有安排10的序数意义,但讲与不讲要求老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二是将10的组成提前到写数前面,有助于突出10的组成,也有助于学生集中练*10的书写。

  三、学情分析

  采用的游戏、儿歌、自己动手实践等不同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欲望,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10的认识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数、读数、写数、比较大小和组成,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3、引导学生感受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掌握10的组成。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小奖品、学生自制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来唱一唱吧!

  (全体学生起立,课件播放《数鸭子》视频,跟着音乐一起唱,鼓励学生自创动作。)

  师:大家唱得非常好,那就来看看到底有几只鸭子吧!

  2、课件出示三幅有不同数量鸭子的图片,让学生数一数有几只,指名回答。最后一幅有十只鸭子,多让几个学生数一数。

  3、师小结:他们是从不同的鸭子数起的,可大家数的数量都是一样的,这是为什么呢?(指名回答)。那我们就知道了,从哪数起都没关系,最后结果都是一样的,但要注意按一不的顺序,才不会重复不会遗漏。

  4、师:这节课我们学*《10的认识》,板书课题,带读课题。

  二、 探究新知

  (一)数数与认数

  1、出示主题图。师:请你们找一找,这里有数字10吗?用一句话告诉老师。(人共10个,鸽子10只)

  2、生活中还有什么事物可以用10来表示的?请你说一说。

  生:我家里有10朵花。

  生:我妈妈买了10个苹果。

  生:我有10个手趾,10个脚趾。

  ……

  哇,真多啊,廖老师想把你们说的都记下来,下次叫编书的叔叔阿姨把你们说的好的也印到书上去,你们高兴吗?

  3、老师也找了一些,请大家看一看。(课件展示:温度计、路牌、日历)

  4、师:同学们,加上原来的数字,我们就从0学到了10,请一个同学来数数,从0数到10。师板书:0 1 2 3 4 5 6 7 8 9 10

  5、你能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数一数吗?

  (二)学*10的写法

  1、师:刚才我们已经和10交了朋友,它的形状和其它的数字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生:以前学的数字是一个数字,10是由两个数字组成。

  2、师:对!那么写10要占两个“日”字格,左边格子里写“1”,右边格子里写“0”;先写“1”再写“0”,两个数字不能离得太远。也不能太*。请伸出右手食指跟着写一写。

  3、师:请打开书本65页,把10这一行写完。

  4、师:写完后同桌之间互相欣赏一下。写得好就表扬表扬他(她)。认为写得不好就提提建议。我看到…的写得非常美观。

  5、(出示尺子图)10来了,它应该排在哪儿呢?

  (三)比较大小

  1、师:那9和10到底谁更大谁更小呢?为什么?请你来说一说。(9添上1才是10,所以9小,10更大)。

  2、出示课本上计数器添珠子图。真的是这样吗?请你数一数现在计数器上有几颗珠子?可以用个什么数字表示?怎样才能变成10?(再添上一颗)也就是说明9和10谁表示的珠子更多?多几个?谁又更少?少几个?你想得真快!

  3、请看图片:点子图,师板书:圆圈里该填什么符号

  9 ○10 10 ○ 9

  那你会读吗?你当小老师带大家读一读。

  4、考一考你:

  10>() 10<() 10=()

  (卡片依次出示上面题目,知道的同学站起来抢答。奖励说得好的同学)

  (四)10的基数、序数意义

  师:动了脑筋,现在轻松一下。请几位同学到前面和老师一起做个游戏。听好口令了:第八第八笑一笑、第二第二学猫叫、第五第五跳一跳、10个同学请蹲下、第10第10站起来。

  师:都是10,表示的意思相同吗?

  生:不相同,10表示这一行的10个同学,第10表示这行排第10的这一个同学。10表示数量,而第10是表示位置。

  师:真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表达也很清楚。老师忍不住要表扬你。

  (五)10的组成、分成

  1、分成

  (1)师:下面是动手操作时间,请拿出你的学具,10个小圆片。把它们分成两份,你会怎么样分?

  生:我分成1和9。


10的认识教学反思 (菁华5篇)(扩展3)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 (菁华5篇)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与除法的基础上进行学*的。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乘法和除法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对倍的概念。先利用“几个几”引出倍的含义后,再从除法的角度加深对倍的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倍的本质。

  成功之处:

  1.从两个数量的关系入手,初步建立倍的概念。在教学中,我通过创设小

  兔子吃萝卜的情境,让学生说一说胡萝卜、红萝卜和白萝卜的个数,然后让学生说一说红萝卜和白萝卜的个数有什么关系,从而为学*新知识做好铺垫。学生在说的过程中能够比较轻松地说出红萝卜比胡萝卜多4个,胡萝卜比红萝卜少4个,也就是红萝卜和胡萝卜之间的相差关系。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关系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想到红萝卜的个数是胡萝卜的3倍,此时板书课题初步认识倍。

  2.关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多层次多角度建立倍的概念。在教学中,先通过对萝卜的计数、圈一圈,把抽象的新知识倍与几个几建立联系,即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里面有3个2根,我们就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其次通过提问学生,老师是用什么方法可以清晰的看出红萝卜和胡萝卜的倍数关系呢?再一次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倍的概念表象;然后通过不断增加红萝卜的根数,胡萝卜的根数不变,让学生发现倍数和几个几之间的规律,即有几个2根就是几倍;最后通过有层次、多角度的练*进一步巩固对倍的概念的理解,并通过学生学*的古诗“每逢佳节倍思亲”和汉语词典上关于数学上倍表示的含义来强化倍的概念。

  1、体现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为此我借助情境图中的萝卜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感悟到水萝卜里有几个胡萝卜,白萝卜里有几个胡萝卜,让他们感受到“几个几”与“倍”之间的联系,进而真正理解“一个数的几倍”具体描述的是什么内容。在自主、开放的活动中让生经历、感受知识产生的过程。设计的数学练*题也是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使学生体验到生活是数学的源泉,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设计了自主探究、主动获新知识的教学活动,充分让学生自学课本例1,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自已完成探究单,通过说一说小组进行交流讨论,由小组讲解展示,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教师稍加点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主动建构新知。

  3、 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在这节课中,注重了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倍”的概念的感知和理解都从图形入手,使抽像的概念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都反映出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在探究新知识的拓展,改变比较量或改变标准量(胡萝卜的根数),在巩固练*时的拓展都渗透了“变与不变”数学思想,让学生学会在不同的情境中紧扣“倍”的本质。

  4、注重拓展教材,帮助理解知识在教学中,通过创设连续的情境,让学生在有趣的“变化”中进一步认识倍,感受在比较倍数关系时标准的重要性,要明确谁比谁,再找出倍数关系。在例1教学后,设计动画情境,改变胡萝卜的根数,如,小兔又了1根胡萝卜,比较水萝卜和胡萝卜的根数,找到标准量,说出他们的倍数关系; 小兔又拔了3根胡萝卜,再让学生比较水萝卜和胡萝卜的根数,找标准量,说倍数关系,引导学生认识“谁是谁的1倍”。又如,学生完成巩固练*“做一做”第1题后,引导学生说出蓝色圆片的个数是黄色圆片的2倍,与之前的黄色圆片个数是绿色的2倍对比,都是2倍,为什么?明白标准量的重要,从而让学生加深了对“倍”的认识和理解。

  本课教学的不足之处主要是:针对低年段学生的个性,老师如果能在课堂中设计更多有激励性的合理客观的评价语,会使课堂更亲*学生,创设良好的学*氛围,将一问一答的教学模式逐渐改变为师生*等的圆桌会议。教学时教师的数学语言表述应该更加严谨、规范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正确的叙述中深入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教师讲的还是有点多,应该在课堂上留一点时间让学生完成 .

  学生在生活中很少接触到“倍”,对倍感到很陌生,对倍的认识而言几乎就是一个0的开始。因此,我在设计教学时,首先关注的是学生的数学现实,在学生的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开展。为了降低难度,让学生先来复*认识“份”(几个几),份学生生活中接触的较多,由份引出新概念倍,鼓励学生想办法求简单的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汇总学生的想法,找出最简单的办法是圈一圈。接着跟老师说,自己说,在说的基础上加深理解。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动手实践,让学生借助主题图圈一圈,动手过程中需要教师的指导,利用学生的生成资源,因势利导,科学评价,实时点播,让学生在过程中体会学*数学的过程和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

  在刚开始上课进行了拍手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主要复*旧知“几个几”,强调了份数和每份数;,在动态中激活学生的思维。这些复*内容与新知“倍”形成了知识的对接,做好表示“几个几”的乘法意义和“倍”概念意义的先前储备,为沟通两者的联系做好铺垫。

  接下来新授时,我选择使用书中的主题图,主要意图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连贯性。让学生观察主题图根据发现的数学信息,先出示2根胡萝卜、6根红萝卜,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大部分学生都提出比多少的问题,也有提出倍的问题。学生顺理成章地理解了3倍的概念,然后引学生回到教材中10根白萝卜与胡萝卜的比较,自己动手圈一圈、填一填,得出5倍的结论,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连贯性。通

  过教师的不断追问:如果白萝卜的数量有6个胡萝卜那么多呢?有7个胡萝卜那么多呢?9个呢?让学生明确“有几个胡萝卜那么多就是它的几倍”。然后用5个红色的磁体代表红萝卜,再拿白萝卜与之进行比较,通过知识的迁移,学生认识到此时白萝卜的根数是红萝卜的2倍、。接着让学生观察、思考:白萝卜的数量是胡萝卜的5倍、为什么白萝卜的数量是红萝卜的2倍呢?白萝卜一样多吗?胡萝卜和红萝卜一样多吗?以此引导学生舍弃各种不相干的因素,在变中抓不变,更为深入地揭示现象的本质,加深了对“倍”的概念的理解。

  第一题练*从三色图片开始,让学生去、动手圈一圈,自己解决问题。然后让学生亲手摆一摆第二题,增强感官体验,顺利解决问题。第二题再让学生同桌合作摆图片,只要摆出两种图片的倍数关系即可。并让学生做裁判评比。动手实践是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它可以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能理解的数学事实。第三题“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几倍”只出示红花的朵数,让学生发现倍数是两个数的关系缺一不可,让学生猜一猜标准量可能是多少?这些练*的设计目的是通过变式练*,避免学生的思维定式,在辨析中深化学生对倍的认识。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于倍的认识,我始终抓住“把什么当成1份,有几个这样的1份就是这样的.几倍”这个数理来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并且努力创造机会,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这节课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过于强调的方法,而应注重对倍的意义的理解,学生在说说萝卜之间的倍数关系时,应让学生多说

  加深对倍数的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倍”的概念,但不会表达,导致教学环节不够紧凑;教学语言还不够精炼,教师讲的多显得学生的主体性不够明显。不足之处希望老师们批评指正!

  学生在初步认识了乘除法,了解了乘除法的含义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初步了解倍的含义。倍数关系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数量关系之一,建立倍的概念,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的含义,拓宽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因此本节课我设计了大量的环节在“倍”的概念的揭示上。首先在课前和学生进行了拍手的游戏,从中对复*了几个几的知识,沟通了旧知“几个几”与新知“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联系作了良好的铺垫,降低了几倍的意义的教学难度。然后通过出示教材的情境图比较蓝花和黄花,并用圈、画的方式,让学生直观认识到:蓝花有1个2朵,黄花有3个2朵,那么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从而使学生初步认识倍的含义。紧接着,我通过改变蓝花、黄花的朵数,让学生意识到:倍数关系使两个数之间的关系,不能只看某一个数量,又趁热打铁安排了说一说的练*,巩固了学生对倍的认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让学生感受到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引导学生学会用转化的方法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转化为“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从而使学生会用除法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本节课我在练*的设计上也是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做到了由易到难、由扶到放,体现出了练*的坡度。

  倍的认识是在学*表内乘法和除法后安排的一个教学内容。倍,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学生建立倍的表象认识有一定的难度。《倍的认识》这一节课主要的教学目标有:一是认识倍,理解倍的意义;二是在此基础上,在实践探究出求出一个数的倍数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从此教学设计来看,本人有下面的几点可取的反思:

  一、充分运用媒体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兴趣。

  本节课一开始就充分运用微课引入课题,这种方法不但信息量大,而且图文并茂,以逼真的画面引起学生学*的兴趣,学生看到屏幕上出现了可爱的苹果和橘子、草莓三种水果,学生一下都被吸引住了。这时老师的提问,学生纷纷举手,积极发言,这样老师自然而然把学生引入新课——倍的认识。

  二、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和直观演示,培养学生思维

  1、首先,学生动手画一画心目中的3倍。由学生自己说,这样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最后教师小结。

  2、其次,学生动手操作、认真观察中,学生已初步感知了“倍”的概念。老师让学生动手操作:把12个正方形摆成两行,时期存在倍数关系。让学生进一步操作中运用多种感官,摆出两行不同的个数。

  动手操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学*方式,我认为现在三年级数学教学更应该是“做数学”,让学生在做中发现、做中感悟、做中理解、做中解决,从而把枯燥的讲授过程变为动态的探索过程,用此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总之,本设计是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来安排的,他们年龄小,爱说好动,约束能力差,注意力不能持久等,所以从教学设计来看,游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创造机会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把学*推到主体地位。《倍的认识》一课,通过媒体和学生动手操作,第一次借助媒体让学生初步体验倍的概念;第二次操作与合作交流,在操作过程中探索对倍的认识,在丰富的感性材料中由浅入深的理解倍的概念;掌握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在反思过程中,我只能分析了整个教学设计的流程,而没有体验到该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教学过程。我想在此对同行说:作为一个辅导者,引领点拨没有适时到位,是难以保证活动的有序进行的。还有在课堂上没有及时给予学生的鼓励,也难以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如果我们能在课堂上多一点的赏识,多一点暗示,或者多给学生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成功的微笑等,学生得到了老师的赞扬后,心里会乐滋滋的。这样,课堂上有了老师和学生的积极互动,势必会取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10的认识教学反思 (菁华5篇)(扩展4)

——《比的认识》教学反思 (菁华5篇)

  【教学内容】

  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6单元《比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

  2.使学生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关系的过程,初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明白比的后项不能为0的道理,会把比改写成分数的形式。

  3.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前谈话:同学们,这么多老师来到我们的学校,大家高兴吗?快跟老师们打声招呼吧!谁愿意把我们班介绍给老师们?

  学生介绍班级情况

  二、充分感知,建构意义

  1.情境导入,以旧引新

  出示:五年级一班有男生32人,女生23人

  师:如果要对男生与女生人数进行比较,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提问题

  师根据学生的问题课件出示:

  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倍?

  师指名列式:32÷23

  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师指名列式:23÷32

  师小结:刚才我们用以前学过的减法、除法对男女生人数进行了比较,用除法对两个量进行比较时,还有一种新的比较方法——比(板书:比)

  2.初步感知,建立表象

  (1)师:(指着32÷23)男生是女生的几倍,我们还可以说成“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32比23”(课件出示)

  师:谁来说一说,男生是女生人数的几倍还可以怎么说?

  (2)师:那求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怎样用比表示?

  生说,师课件出示

  (3)师:同样是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比较,为什么一个是32比23,一个是23比32呢?

  引导学生回答,32比23表示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23比32表示女生与男生人数的比。

  教师指出:两个数量进行比较,一定要弄清谁和谁比。谁在前谁在后,不能颠倒位置。

  (4)不同类量的比

  出示:下面每组信息中的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能用比表示吗?如果能,请说出比。

  一面**,长3米,宽2米。

  老师用9元钱买了2瓶果汁。

  ①引导学生回答。

  生:长与宽的比是3比2,宽与长 的比是2比3。

  师问:3比2表示什么?2比3表示什么?

  师小结:同学们真不错,不但能用比表示,还知道比表示什么?

  ②师:你能用算式表示果汁的单价?

  生:9÷2

  师:你是根据哪个数量关系列式的?

  生:总价÷数量=单价

  师:像“总计÷数量=单价”也可以用比表示总价与数量的关系,谁来说一说?

  生说师课件出示:总价与数量的比是9比2。

  师:9比2表示什么?

  师:在常见的数量关系中,速度可以说成谁和谁的比?工效可以说成谁和谁的比?为什么?

  3.抽象意义,建构模型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想一想,什么是比?可小组内讨论。

  交流得出: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

  师:两个数的比就表示两个数之间的什么关系?

  4.自主学*,丰富认识

  (1)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比(板书 比的认识),其实,有关比的知识还有很多,请同学们拿出资料卡,自学这一部分内容,可以把你认为重要的内容,圈一圈、画一画,有疑问的地方打个小问号。

  学生自学交流,汇报交流。

  师:通过自学,你又有了哪些收获?

  师引导学生梳理自学的知识:

  9比2写成9:2 9是比的前项,2是比的后项

  师:怎样求9比2 的比值?

  生 9︰2=9÷2=4.5

  师:同学们都会求比值了,那就求下面的比的比值吧。

  (2)求出下面各比的比值。

  6︰9 12︰4 4.2︰7

  生做集体订正

  师小结:比值可以是分数、小数、整数。

  (3)探讨比、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

  出示:5÷8=()︰( )=-

  师:看来比、分数、除法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请同学们结合这个式子和下面的表格,先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

  三、巩固应用,拓展探究

  1.判一判。

  (1)爸爸身高178厘米,小明身高1米,爸爸和小明身高的比是178:1。 ( )

  (2)比的后项不能为0。 ( )

  生说说理由。

  师:在体育比赛中常常看到这种情况,出示课件体育比赛中的4︰0,问:这是什么意思?

  理解这是体育比赛中的一种计分形式。

  2.配制蜂蜜水

  出示(1)蜂蜜与水的比是1︰1;(2)蜂蜜与水的比是1︰10;(3)蜂蜜与水的比是1︰100。

  师: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吗?

  生说比的意思。

  师:如果配制蜂蜜水的任务交给你,你打算选哪一种方案,怎样配制?

  搅拌均匀后,*均分到10个小杯中,每个小杯中的蜂蜜水一样甜吗?你能用比的知识解释吗?这时,蜂蜜和蜂蜜水的比是几比几?

  四、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师:比和分数除法有着密切的联系,除法中有商不变的规律,分数有分数的基本性质,比有没有这样的性质呢?课下,请同学们把你这节课的收获和你课下了解到得比的知识,制作一期数学手抄报。

  【教学反思】

  《比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一节课的重点是对比的意义的`理解,是学生初次接触比的知识的第一个内容。能否透彻理解比的意义,对于比其他知识的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课的教学我主要遵循了新理念下“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这一基本结构模型的框架,即:

  (1) 关注了内容呈现上的情景化;如从本班男女生人数的比导入新课,引出同类量之间的比,再引出不同类量之间的比,在此基础上再来概括出比的意义。

  (2) 重视知识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3) 强化学*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

  在教学前,根据学情,我课前布置了三个预*作业,复*有关比较的问题,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数量关系。正是有了学生的课前预*,课上学*新知时,学生才能表现的精彩。所以,我认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能力,课前预*是非常重要的,课前预*不仅是一种好的学**惯,还是一种好的学*方法,它使课上的更加顺利、精彩,也提高了学生的学*积极性。

  在学*比的各部分名称及读法、写法时,采用了让学生自学课本的方式,因为自学课本也是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根据高年级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充分相信学生,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探索、讨论、总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间的合作精神。在学*比和除法以及和分数关系的时候采用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学*的方式,让学生借助图表、式子的有机结合,总结出三者之间的联系,实现了自主学*。

  上完这节课,反思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在教学的扶与放的度把握上,似乎扶得太多,放的太少。

  2.比如说对课堂新生成的问题,我不能很好地处理、引导、回应。

  3.教学语言上不够精练,有时会重复学生的回答。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在如何简洁的呈现自己和有效的引导学生方面作不断的思考,来提高课堂效率,既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又能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比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

  2.使学生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关系的过程,理解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

  3、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比的意义

  教学难点:比和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大家在一起相处几年了,彼此之间应该非常熟悉了,下面我请两位同学上前来,一位是杨逸飞,另一位是盛逸凡,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位同学相比,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刚才杨逸飞和盛逸凡相比,同学们找到了相同点和

  不同点,这儿的比是比较的意思,数学上也有比,是什么意思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数学中的比。(板书课题)

  二、充分感知 建构意义

  1、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出示:杨逸飞今年体重42千克,盛逸凡体重30千克,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都非常有价值,我们首先看这两个倍数问题,(出示课件)杨逸飞的体重是盛逸凡体重的几倍,盛逸凡的体重是杨逸飞体重的几分之几。指生列式。

  2、同类量的比

  师:42÷30表示杨逸飞是盛逸凡体重的几倍?还可以说成杨逸飞与盛逸凡体重的比是42比30(板书:42比30)

  师:谁能向老师这样说一说?你能仿照上面的说法用比盛逸凡和杨逸飞体重他们之间的关系吗?

  师:这里的42比30和30比42能不能交换位置?为什么?

  3、不同类量的比

  出示:赵方涛3分钟走330米,你能用算式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吗?(指生列式)你是根据哪个数量关系式列的式子?

  师:路程和时间相除,我们可以说成路程和时间的比是?

  4、比的意义

  师:42÷30我们可以说成什么?30比42可以说成什么?330÷3又可以说成什么?

  师:什么叫做两个数的比?(指生回答)

  师:意思非常接*了,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板书)

  师: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反过来说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怎样的关系?

  5、比的各部分的名称

  师;关于比还有很多的知识,请同学们自学课本78至79页第一个红点内容,把你认为重要的内容画下来。

  师:通过自学你有什么收获?下面我们以42 比30 为例说说你学会了什么?

  师:同学们会求比值了吗?把黑板上剩下的两道题用比的形式表示出来,并求出比值。集体订正

  师:有没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

  6、比、分数、除法 之间的关系

  出示:5:6=()÷()=()/()

  师: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反过来两个数的比又能写成除法形式,看来比和除法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以前学过除法和谁有联系?(分数)比又和谁有联系?比和除法,分数这三者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又有什么区别呢?同学们结合这个式子和这个表格,探究一下这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先独立思考,在小组交流,然后全班汇报。

  师:如果a表示比的前项,b表示比的后项,怎样用字母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三、巩固练* 拓展延伸

  1、判断

  (1)我的身高是162cm,儿子的身高是1.3m,我的身高与儿子身高的比是162:1.3。 ( )

  (2)把1克盐溶解在20克水中,盐与盐水的比是1:21。( )

  2、研究比的后项

  出示:在28届乒乓球世界杯决赛中,*虎将王皓状态神勇,以4:0大胜韩国名将柳承敏,获得冠军。

  师:不是比的后项不能为0吗?那么这里的4:0怎么解释的?

  3、 举例生活中的比

  生活中见过比吗,举个例子,判断一下和数学上的比一样吗?出示人体中许多有趣的比

  4 拓展应用

  福尔摩斯探术

  犯罪现场有一个脚印,这个脚印是25cm,你能根据人的脚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算出犯罪嫌疑人的身高吗?

  四 谈收获

  1你有什么收获?

  2 知识介绍

  同学们知道比号的来历吗?出示比号的来历关于比,还有很多知识,课下同学们可以上网查一查。

  《比的认识》教学反思

  《比的认识》是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比的概念实是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倍比关系。任何相关的两个数量的比都可以抽象为两个数的比,既有同类量的比,又有不同类量的比。这一节课的重点是对比的意义的理解,是学生初次接触比的知识的第一个内容。能否透彻理解比的意义,对于比其他知识的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上,我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比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知识,这是学生第一次见到比,认识比。虽然看着简单,但是对待之前没有接触过的学生来说还是得花时间接受。这本来是两个课时的讲授课,但是我只用了一个课时。所以在之后的练*过程中学生出现了许多问题。

  首先,在认识比时,我忽略了同类量的比和不同类量的比这一内容,导致学生在这一方面根本没有概念。然后在比中,有同学提到比赛时有几比几,然后我没有纠正比赛时的比分和我们学的比有区别;在研究比值是,没有用过多的时间强调比和比值的区别,导致之后的化简比并求比值这种题学生只写一问。最后,按比例分配问题时仅仅用学过的知识来求比例问题而没有点出比例的实质就是*均分的问题。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我觉得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注重细节和知识的关联性,让我的数学课更加严谨。同时也应该注意课堂的趣味性,在讲课过程中增加和问题有关的趣味性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学*性和参与性!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比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

  2.使学生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关系的过程,理解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

  3、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比的意义

  教学难点:比和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大家在一起相处几年了,彼此之间应该非常熟悉了,下面我请两位同学上前来,一位是杨逸飞,另一位是盛逸凡,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位同学相比,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刚才杨逸飞和盛逸凡相比,同学们找到了相同点和

  不同点,这儿的比是比较的意思,数学上也有比,是什么意思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数学中的比。(板书课题)

  二、充分感知 建构意义

  1、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出示:杨逸飞今年体重42千克,盛逸凡体重30千克,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都非常有价值,我们首先看这两个倍数问题,(出示课件)杨逸飞的体重是盛逸凡体重的几倍,盛逸凡的体重是杨逸飞体重的几分之几。指生列式。

  2、同类量的比

  师:42÷30表示杨逸飞是盛逸凡体重的几倍?还可以说成杨逸飞与盛逸凡体重的比是42比30(板书:42比30)

  师:谁能向老师这样说一说?你能仿照上面的说法用比盛逸凡和杨逸飞体重他们之间的关系吗?

  师:这里的42比30和30比42能不能交换位置?为什么?

  3、不同类量的比

  出示:赵方涛3分钟走330米,你能用算式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吗?(指生列式)你是根据哪个数量关系式列的式子?

  师:路程和时间相除,我们可以说成路程和时间的比是?

  4、比的意义

  师:42÷30我们可以说成什么?30比42可以说成什么?330÷3又可以说成什么?

  师:什么叫做两个数的比?(指生回答)

  师:意思非常接*了,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板书)

  师: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反过来说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怎样的关系?

  5、比的各部分的名称

  师;关于比还有很多的知识,请同学们自学课本78至79页第一个红点内容,把你认为重要的内容画下来。

  师:通过自学你有什么收获?下面我们以42 比30 为例说说你学会了什么?

  师:同学们会求比值了吗?把黑板上剩下的两道题用比的形式表示出来,并求出比值。集体订正

  师:有没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

  6、比、分数、除法 之间的关系

  出示:5:6=()÷()=()/()

  师: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反过来两个数的比又能写成除法形式,看来比和除法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以前学过除法和谁有联系?(分数)比又和谁有联系?比和除法,分数这三者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又有什么区别呢?同学们结合这个式子和这个表格,探究一下这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先独立思考,在小组交流,然后全班汇报。

  师:如果a表示比的前项,b表示比的后项,怎样用字母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三、巩固练* 拓展延伸

  1、判断

  (1)我的身高是162cm,儿子的身高是1.3m,我的身高与儿子身高的比是162:1.3。 ( )

  (2)把1克盐溶解在20克水中,盐与盐水的比是1:21。( )

  2、研究比的后项

  出示:在28届乒乓球世界杯决赛中,*虎将王皓状态神勇,以4:0大胜韩国名将柳承敏,获得冠军。

  师:不是比的后项不能为0吗?那么这里的4:0怎么解释的?

  3、 举例生活中的比

  生活中见过比吗,举个例子,判断一下和数学上的比一样吗?出示人体中许多有趣的比

  4 拓展应用

  福尔摩斯探术

  犯罪现场有一个脚印,这个脚印是25cm,你能根据人的脚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算出犯罪嫌疑人的身高吗?

  四 谈收获

  1你有什么收获?

  2 知识介绍

  同学们知道比号的来历吗?出示比号的来历关于比,还有很多知识,课下同学们可以上网查一查。

  《比的认识》教学反思

  《比的认识》是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比的概念实是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倍比关系。任何相关的两个数量的比都可以抽象为两个数的比,既有同类量的比,又有不同类量的比。这一节课的重点是对比的意义的理解,是学生初次接触比的知识的第一个内容。能否透彻理解比的意义,对于比其他知识的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上,我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教学内容】

  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6单元《比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

  2.使学生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关系的过程,初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明白比的后项不能为0的道理,会把比改写成分数的形式。

  3.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教学过程】


10的认识教学反思 (菁华5篇)(扩展5)

——《面积的认识》教学反思 (菁华5篇)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学*、培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注重发展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面积”的概念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难懂的数学概念,所以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为了使学生较好的理解和掌握“面积”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我在王主任的精心指导和帮助下,深入钻研教材,恰当的把握教材要求,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及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从教学目标的确立到教学过程的实施,立足于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体现了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理念。通过生动直观的材料,为学生创设了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教学过程始终在启发、探索中进行。

  1.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首先通过鼓掌欢迎,引出物体的面,然后通过比较事物表面的大小,引入比较“面”的大小,从而激发了学生学*面积知识的学*兴趣。

  2.重视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

  通过学生动手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将感性知识逐步化为理性知识,即在具体的活动中感悟面积的第一层含义: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又通过比较*面图形的大小,说一说、想一想、画一画等活动引导学生感悟*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还通过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比较两个物体的面和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面积概念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3、增强课堂练*的开放性

  练*是内化和巩固对概念的理解,形成基本技能和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本节课练*有层次,形式多样,具有一定的思维含量。

  课后,我还反复琢磨着,这节课总的给我感觉上得还是顺的,跟课前预设的差不多,没有大的意外,学生好象也很轻松、自然的理解了“面积”的含义。但下午分别听了四位各学校的领导和教研室丁主任对教材的剖析和有效教学要注意的环节后,深入思考后发现,我在教学中只注重了学生对面积的理解和掌握,却忽视了面积大小比较方法的重点突出,以及全体学生的学*层次,虽然我有讲比较的方法,对学生来说,速度可能太快,成绩好的学生能马上接受,可中下等生却是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样中下等生一旦自己听不懂了,他就会思想开小差,做小动作。另外这节课我时间没把握好,使得我总是担心任务完不成,有些*题的讲解没有落到实处,这样有些学生下次碰到这样的题或许仍不会做。如果我上课时能时时关注学生们的学*情绪,注意力程度,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弄懂这节课学的重点、难点,对以后学*面积的计算会有更大的帮助。

  “面积”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领域中的内容。本节课是帮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会比较两个物体或图形的面积大小。因此,要让学生在大量的情境与活动中感悟和理解。大量的“看一看”“说一说”“比一比”等活动都将成为课堂中学生亲身经历的活动过程。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创设了各种活动情境,充实学生的实践活动,把培养和发展空间观念的目标落到实处。

  我认为本节课我在以下几方面做得较好:

  一、情境导入 。

  通过小兔和小狐狸比赛刷墙的情境,引入比较“面”的大小,从而激发了学生学*面积知识的学*兴趣。

  二、重视学生动手操作。

  通过学生动手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将感性知识逐步化为理性知识,即在具体的活动中感悟面积的第一层含义: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又通过比较*面图形的大小,分一分、涂一涂、说一说等活动引导学生感悟*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还通过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比较两个物体的面和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面积概念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本课注重揭示和呈现矛盾,巧设悬念,以激趣为基点,层层深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针对涂围成的*面图形大小的比赛,设置重重障碍,不断扩充和完善比较的方法。不仅引导学生自己探索、解决矛盾,引导学生通过同桌合作找出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地方法,交流结果,把知识和能力溶为一体,锻炼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而且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主动。

  同时,设疑和引导渗透了教师对学生创新思维的鼓励与培养,使学生在实践与思考中不断地碰撞出创造思维的火花,较好的发挥了教师是学生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作用。

  四、运用媒体,突破学生学*难点

  多媒体以它省时、高效、直观、生动等特有的优势而被课堂教学广泛运用。数不规则图形中不满一格的图形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如在教学数不满一格的图形时,媒体动态演示移、拼的过程,让学生看清楚不满一格的拼成一格的过程,理解数的方法,学生就能很轻松的学会数的方法。

  在本节课中,我运用小组合作的形式,采取“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借助多种方法化抽象为具体,激发学生了积极参与、主动求知的欲望,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潜能。

  在教学中,我不断地创设情景,让学生自主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允许学生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尽量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上课开始,我拿出大小不同的纸片,让学生比大小,学生通过摸一摸,比一比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动,逐步理解了面积的概念,同时也把学生推到了主体的地位,促进学生思维的不断突破和发展。

  二、动手操作,注重知识的生成的过程。面积和周长的比较,我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探索、解决矛盾,把知识和能力溶为一体,不仅锻炼学生的思维方法,而且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主动。

  三、突出重点,培养学生的迁移推理能力。通过直观教学,引导学生理解了*方厘米、*方分米、*方米等面积单位。这样教学是一个大胆的实践,运用旧知去促进新知的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积极迁移的学*能力。

  总之,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采取观察操作、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帮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概念,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及技能,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

  《面积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小学生从学*长度单位到学*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学好本单元的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为以后学*其它*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抓住了以下几点。

  一、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

  面积的概念在本单元是一个重要起始概念,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通过看一看,看图片的大小,人身高的大小;摸一摸、摸自己的手掌、和桌面的大小,数学书的封面等;比一比、比手的大小和桌面的大小,黑板和数学书的封面大小比较等方法,最后形成概念。使学生通过观察和重叠多种比较活动,获得感性的认识,抽象出面积的概念。

  二、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在前面的基础上,通过实际的操作来认识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出示各种形状的玩具和两张卡片,让学生比较这些图形的面积大小,从而引出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汇报讨论,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的密切相关并养成严谨的学*态度。

  在本节课中由于学生实际操作占用的时间较多,所以在面积单位的确立中过的不够扎实,需后面加强指导。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过程性目标,让学生“经历、体验、探索”学*数学的过程,使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索、去发现。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更是把数学学*看作是一种“再创造”。这里所指的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索过程,进行知识的“再创造”,并不是要让学生机械地去重复历史中的“原始创造”,也不是要求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进行创造发明,而是要让我们的学生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并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去创造出有关的数学知识,这种“再创造”的工作应是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和帮助下进行的。结合这节《面积的认识》,谈一谈自己的思考与认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应采用实践活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学*方式。教师作为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他们主动求知的学*环境,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体验知识产生的全过程,来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面积的认识”的教学,教师只是把教科书上精炼的思维结果背后那些看不见的思维过程将其设计成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以上展开的过程中,不仅清楚地理解了这个抽象的“面积单位”的含义,参与了面积单位产生的简单过程,亲身感受和体验了“面积单位”这个知识的发生、发展的形成过程,而且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再次体验或自己发现前人的思维方法,这不仅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和发展大有好处,而且也给了他们点燃智慧火花的机会,使这些今天的“准发现者”变得越来越聪明,真正成了学*的主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的不只是一种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自主探索,自己去发现,学会象科学家一样进行研究,创造!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数学是人类经过曲折的探索过程建构起来的,但教科书上呈现时,常常省略了产生发展的曲折过程,以非常概括、严谨的形式展现出来。因此作为教学内容的数学,教师在呈现时,应该按照儿童学*数学的特点,把教科书上精炼的思维结果背后那些看不见的思维过程展现开来,模拟问题的发现过程,把这些过程简单地、浓缩地再现,并将其设计成具体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类似的创造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我想,这种学**惯,思维品质正是将来“创新“的源头活水,这样的教学才是最有魅力和最有效的。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过程性目标,让学生“经历、体验、探索”学*数学的过程,使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索、去发现。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更是把数学学*看作是一种“再创造”。这里所指的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索过程,进行知识的“再创造”,并不是要让学生机械地去重复历史中的“原始创造”,也不是要求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进行创造发明,而是要让我们的学生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并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去创造出有关的数学知识,这种“再创造”的工作应是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和帮助下进行的。结合这节《面积的认识》,谈一谈自己的思考与认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应采用实践活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学*方式。教师作为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他们主动求知的学*环境,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体验知识产生的全过程,来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面积的认识”的教学,教师只是把教科书上精炼的思维结果背后那些看不见的思维过程将其设计成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以上展开的过程中,不仅清楚地理解了这个抽象的“面积单位”的含义,参与了面积单位产生的简单过程,亲身感受和体验了“面积单位”这个知识的发生、发展的形成过程,而且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再次体验或自己发现前人的思维方法,这不仅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和发展大有好处,而且也给了他们点燃智慧火花的机会,使这些今天的“准发现者”变得越来越聪明,真正成了学*的主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的不只是一种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自主探索,自己去发现,学会象科学家一样进行研究,创造!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数学是人类经过曲折的探索过程建构起来的,但教科书上呈现时,常常省略了产生发展的曲折过程,以非常概括、严谨的形式展现出来。因此作为教学内容的数学,()教师在呈现时,应该按照儿童学*数学的特点,把教科书上精炼的思维结果背后那些看不见的思维过程展现开来,模拟问题的发现过程,把这些过程简单地、浓缩地再现,并将其设计成具体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类似的创造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我想,这种学**惯,思维品质正是将来“创新“的源头活水,这样的教学才是最有魅力和最有效的。


10的认识教学反思 (菁华5篇)(扩展6)

——《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菁华5篇)

  这节在设计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在矛盾冲突中激发起探索新知的欲望。

  戏剧中的矛盾冲突,是剧情得以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推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思想上的矛盾冲突,同样也是激发学生进行深入探索的推动力。这种矛盾冲突能激发思想上的变革,能够引起“头脑风暴”,矛盾的最终解决也预示着自主构建知识过程的完成。本节课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抓住了“要想准确测量出某一物体的长度仅有厘米这一较小的长度单位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这一矛盾,激起了学生探索新的长度单位的愿望,使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达到了在经历、体验中自主构建知识的培养目标。

  2、创造大量实践操作机会和合作学*的氛围

  在本节课中,我提供了大量的测量活动,学生学的有兴趣,测量的也比较认真,一些需要学生观察判断的题目,学生能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先思考,围绕探索的问题,在小组内相互讨论、分析、交流。由于这节课学生动手操作的多,因此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能体验到了学*的乐趣。通过营造民主、*等、自由、和谐、合作的学*氛围,消除了学生探索学*的恐惧心理,有一定心理安全感,全身心投入学*中,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能体验到了学*的乐趣。

  3、注重实践运用

  课堂中注重将学*活动中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探索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去量自己喜欢的物体的长度,学生根据物体的长度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这样给学生提供了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机会,让学生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使学生对数学不再感到陌生。

  4、估测意识的培养和训练贯穿始终。

  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与估测能力是新课标中明确提出的培养目标之一,本课中有两个环节安排了估测:一是在课始,先在小组内估计一下铅笔的长、橡皮的长,练*本的宽和课桌的高,然后再量一量。二是在练*环节,在学*了毫米分米后,在身边或周围选出自己喜欢的物品,在小组内先估一估他们的长度,再量一量,记录员作好记录。这样的编排设计给了学生多次尝试、修正的机会,使学生的估测能力在这节课上有了一定的发展。

  本节课为了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从内心深处产生学*新知的欲望,并通过测量、讨论交流让学生自己发现新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合作能力等。

  学生对毫米这个新概念还是有一些基本认识的,当问起碟片的厚度不足1厘米怎么测量的时候,学生能很快的回答出用毫米来测量。在教学时,测量的方法需要进一步规范。起点对准0刻度,直线紧紧靠*尺,再把数字读一读。

  今天上课的时候发现,小刻度的读法,学生有些困难,有的数空格的个数,有的数小的刻度线,有的从整厘米的刻度开始数,因此需要有一个教学环节,将毫米数的部分放大后清晰的展示出来,再明确,数的是间隔数,尺子的质量问题,测量的方法问题,也导致部分测量的数据略有误差,教学时还是忽略不计。

  单位换算,今天只有厘米和毫米,换算时80毫米=8厘米,5厘米=50毫米,因为只有两个单位,学生有点思维定势,整十就换成一位数,一位数就换成两位数,因此这里不适合安排单位换算,只是简单的单项出现一两组即可。这部分内容适合放在后面的课时里出现。

  只是在学生做作业时,作业中出现了如下问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改进:

  1、不是从刻度开始测量的物体长度,部分学生没有注意到,只看了最后一个刻度就读数了

  2、()厘米()毫米,学生理解成了()厘米=()毫米

  3、数学课堂练*本的长和宽,超过了一把尺子的测量范围。

  本课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毫米的认识》,内容包括教科书第2—3页例1及“做一做”,练*一第1—3题。

  例1用小组活动的画面提示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方式,以数学课本为素材,让学生通过估、量,体会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发现毫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做一做”让学生凭借测量物体的直观图确定三个物品的长度,熟悉用毫米作单位的测量方法。练*一第1、2题考查学生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的能力;第3题是估计、测量的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

  而我所任教的班级,学生的学*基础薄弱,学*能力参差不齐,特别是在动手操作和小组合作方面更需要多多培养。虽然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过了厘米和米,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方面的知识和方法,但是学生掌握情况也不容乐观。所以在《测量》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主要以帮扶、引导为主,教会学生如何有效估计物体的长度,如何有效参与四人小组活动中去,如何较科学规范的测量物体的长度,让学生在具体、现实的活动中,学会学*,学会思考,学会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从而加深对毫米的理解。

  在后面的《分米的认识》教学中,我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步放手,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自主探索。本节课属于计量单位的教学,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枯燥乏味,因此在教学中,我利用小精灵来获得学生的喜爱,激发他们学*的兴趣,让他们在用手比划的过程中,唤醒旧知,以利于后面教学的开展。这样设计目的有两个,一是让比划得较准确的同学对自己有信心,获得学*上的满足和喜悦;二是让比划得不准确的学生知道:数学需要思考,哪怕是比划,也得先思量思量,再出手。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学*毫米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

  为了给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思考空间,敢于放手让他们实践,培养创造性思维,因此,本节课教学中我创造性地安排了一些让学生量一量活动,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开展推理和想象,使他们体会1毫米有多长。首先,我先由学生拿出数学书出来,让学生先估计一下它们的长短,然后实际测量一下,看谁估计得准确。结果,通过学生动手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的长度时,发现数学书的宽、厚不是整厘米时,我就引出测量较短物体长的长度单位“毫米”,从而引出“1毫米”的概念,这样我让学生比划1毫米的长短。认识了“1毫米”之后,我还组织学生开展了“找一找”的活动,看谁能发现身边“1毫米”长的东西。孩子参与活动的热情特别高,并且在活动中学会了深入地思考问题。在学*完长度单位“毫米”之后,我让学生把事先布置带来的1角钱硬笔、公交车充值卡进行测量它们的长、宽、厚,并分别说出它们的长度各是多少毫米,以加深长度单位“毫米”的认识。

  通过今天的这节课,我还充分体验到了“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他们在数学活动中的“经历、体验、感受”,在某种程度上要比单纯知识的学*重要得多。自始至终,学生都在“估一估、量一量、找一找”的活动中积极参与学*全过程,学生的兴致很浓。

  毫米是小学三年级第一单元的第一个内容,是在孩子们二年级认识厘米之后的又一个长度单位的认识。本节课我还是采取以往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测量建立表象,然后结合他们在生活中的实际事物对他们的认识进行检测,进一步巩固毫米在他们脑中的影象。

  联系生活进行感知

  长度单位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让学生从身边的物体寻找“1毫米”,他们很快找到了许多。例如:指甲盖的厚度,银行卡的厚度,十张白纸的厚度等等,他们的眼睛真的很厉害,而且对物体的判断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加强操作实际测量

  测量在认识长度单位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手段,他可以让学生对长度单位有更加准确的认识。因此在测量这个环节中我首先让他们小组合作对所测量的物体进行估测,然后进行实际的测量,看看哪个同学估测的最接*准确的结果,而且对这些同学进行奖励,这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兴趣和热情。他们都非常的认真和投入。不仅他们的估测能力有所见长,而且实际测量的水*也提高不少。

  存在的问题:

  1、本节课我觉得最大的不足就是学生之间的合作不是很好,导致一部分同学理解的很不错,而有一少部分同学对毫米这个长度单位的认识还很模糊。

  2、在测量过程中我忽略了对5毫米这条刻度的强调,有个别的同学把6、7、8、9毫米也数成了1、2、3、4。

  3、学生的合作时间控制的不是太好,使得课堂显的前松后紧。


10的认识教学反思 (菁华5篇)(扩展7)

——《面积的认识》教学反思 (菁华5篇)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学*、培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注重发展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面积”的概念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难懂的数学概念,所以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为了使学生较好的理解和掌握“面积”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我在王主任的精心指导和帮助下,深入钻研教材,恰当的把握教材要求,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及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从教学目标的确立到教学过程的实施,立足于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体现了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理念。通过生动直观的材料,为学生创设了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教学过程始终在启发、探索中进行。

  1.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首先通过鼓掌欢迎,引出物体的面,然后通过比较事物表面的大小,引入比较“面”的大小,从而激发了学生学*面积知识的学*兴趣。

  2.重视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

  通过学生动手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将感性知识逐步化为理性知识,即在具体的活动中感悟面积的第一层含义: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又通过比较*面图形的大小,说一说、想一想、画一画等活动引导学生感悟*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还通过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比较两个物体的面和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面积概念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3、增强课堂练*的开放性

  练*是内化和巩固对概念的理解,形成基本技能和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本节课练*有层次,形式多样,具有一定的思维含量。

  课后,我还反复琢磨着,这节课总的给我感觉上得还是顺的,跟课前预设的差不多,没有大的意外,学生好象也很轻松、自然的理解了“面积”的含义。但下午分别听了四位各学校的领导和教研室丁主任对教材的剖析和有效教学要注意的环节后,深入思考后发现,我在教学中只注重了学生对面积的理解和掌握,却忽视了面积大小比较方法的重点突出,以及全体学生的学*层次,虽然我有讲比较的方法,对学生来说,速度可能太快,成绩好的学生能马上接受,可中下等生却是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样中下等生一旦自己听不懂了,他就会思想开小差,做小动作。另外这节课我时间没把握好,使得我总是担心任务完不成,有些*题的讲解没有落到实处,这样有些学生下次碰到这样的题或许仍不会做。如果我上课时能时时关注学生们的学*情绪,注意力程度,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弄懂这节课学的重点、难点,对以后学*面积的计算会有更大的帮助。

  “面积”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领域中的内容。本节课是帮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会比较两个物体或图形的面积大小。因此,要让学生在大量的情境与活动中感悟和理解。大量的“看一看”“说一说”“比一比”等活动都将成为课堂中学生亲身经历的活动过程。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创设了各种活动情境,充实学生的实践活动,把培养和发展空间观念的目标落到实处。

  我认为本节课我在以下几方面做得较好:

  一、情境导入 。

  通过小兔和小狐狸比赛刷墙的情境,引入比较“面”的大小,从而激发了学生学*面积知识的学*兴趣。

  二、重视学生动手操作。

  通过学生动手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将感性知识逐步化为理性知识,即在具体的活动中感悟面积的第一层含义: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又通过比较*面图形的大小,分一分、涂一涂、说一说等活动引导学生感悟*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还通过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比较两个物体的面和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面积概念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本课注重揭示和呈现矛盾,巧设悬念,以激趣为基点,层层深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针对涂围成的*面图形大小的比赛,设置重重障碍,不断扩充和完善比较的方法。不仅引导学生自己探索、解决矛盾,引导学生通过同桌合作找出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地方法,交流结果,把知识和能力溶为一体,锻炼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而且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主动。

  同时,设疑和引导渗透了教师对学生创新思维的鼓励与培养,使学生在实践与思考中不断地碰撞出创造思维的火花,较好的发挥了教师是学生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作用。

  四、运用媒体,突破学生学*难点

  多媒体以它省时、高效、直观、生动等特有的优势而被课堂教学广泛运用。数不规则图形中不满一格的图形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如在教学数不满一格的图形时,媒体动态演示移、拼的过程,让学生看清楚不满一格的拼成一格的过程,理解数的方法,学生就能很轻松的学会数的方法。

  在本节课中,我运用小组合作的形式,采取“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借助多种方法化抽象为具体,激发学生了积极参与、主动求知的欲望,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潜能。

  在教学中,我不断地创设情景,让学生自主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允许学生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尽量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上课开始,我拿出大小不同的纸片,让学生比大小,学生通过摸一摸,比一比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动,逐步理解了面积的概念,同时也把学生推到了主体的地位,促进学生思维的不断突破和发展。

  二、动手操作,注重知识的生成的过程。面积和周长的比较,我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探索、解决矛盾,把知识和能力溶为一体,不仅锻炼学生的思维方法,而且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主动。

  三、突出重点,培养学生的迁移推理能力。通过直观教学,引导学生理解了*方厘米、*方分米、*方米等面积单位。这样教学是一个大胆的实践,运用旧知去促进新知的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积极迁移的学*能力。

  总之,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采取观察操作、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帮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概念,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及技能,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

  《面积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小学生从学*长度单位到学*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学好本单元的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为以后学*其它*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抓住了以下几点。

  一、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

  面积的概念在本单元是一个重要起始概念,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通过看一看,看图片的大小,人身高的大小;摸一摸、摸自己的手掌、和桌面的大小,数学书的封面等;比一比、比手的大小和桌面的大小,黑板和数学书的封面大小比较等方法,最后形成概念。使学生通过观察和重叠多种比较活动,获得感性的认识,抽象出面积的概念。

  二、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在前面的基础上,通过实际的操作来认识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出示各种形状的玩具和两张卡片,让学生比较这些图形的面积大小,从而引出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汇报讨论,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的密切相关并养成严谨的学*态度。

  在本节课中由于学生实际操作占用的时间较多,所以在面积单位的确立中过的不够扎实,需后面加强指导。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过程性目标,让学生“经历、体验、探索”学*数学的过程,使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索、去发现。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更是把数学学*看作是一种“再创造”。这里所指的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索过程,进行知识的“再创造”,并不是要让学生机械地去重复历史中的“原始创造”,也不是要求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进行创造发明,而是要让我们的学生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并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去创造出有关的数学知识,这种“再创造”的工作应是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和帮助下进行的。结合这节《面积的认识》,谈一谈自己的思考与认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应采用实践活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学*方式。教师作为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他们主动求知的学*环境,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体验知识产生的全过程,来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面积的认识”的教学,教师只是把教科书上精炼的思维结果背后那些看不见的思维过程将其设计成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以上展开的过程中,不仅清楚地理解了这个抽象的“面积单位”的含义,参与了面积单位产生的简单过程,亲身感受和体验了“面积单位”这个知识的发生、发展的形成过程,而且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再次体验或自己发现前人的思维方法,这不仅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和发展大有好处,而且也给了他们点燃智慧火花的机会,使这些今天的“准发现者”变得越来越聪明,真正成了学*的主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的不只是一种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自主探索,自己去发现,学会象科学家一样进行研究,创造!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数学是人类经过曲折的探索过程建构起来的,但教科书上呈现时,常常省略了产生发展的曲折过程,以非常概括、严谨的形式展现出来。因此作为教学内容的数学,教师在呈现时,应该按照儿童学*数学的特点,把教科书上精炼的思维结果背后那些看不见的思维过程展现开来,模拟问题的发现过程,把这些过程简单地、浓缩地再现,并将其设计成具体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类似的创造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我想,这种学**惯,思维品质正是将来“创新“的源头活水,这样的教学才是最有魅力和最有效的。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过程性目标,让学生“经历、体验、探索”学*数学的过程,使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索、去发现。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更是把数学学*看作是一种“再创造”。这里所指的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索过程,进行知识的“再创造”,并不是要让学生机械地去重复历史中的“原始创造”,也不是要求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进行创造发明,而是要让我们的学生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并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去创造出有关的数学知识,这种“再创造”的工作应是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和帮助下进行的。结合这节《面积的认识》,谈一谈自己的思考与认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应采用实践活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学*方式。教师作为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他们主动求知的学*环境,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体验知识产生的全过程,来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面积的认识”的教学,教师只是把教科书上精炼的思维结果背后那些看不见的思维过程将其设计成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以上展开的过程中,不仅清楚地理解了这个抽象的“面积单位”的含义,参与了面积单位产生的简单过程,亲身感受和体验了“面积单位”这个知识的发生、发展的形成过程,而且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再次体验或自己发现前人的思维方法,这不仅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和发展大有好处,而且也给了他们点燃智慧火花的机会,使这些今天的“准发现者”变得越来越聪明,真正成了学*的主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的不只是一种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自主探索,自己去发现,学会象科学家一样进行研究,创造!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数学是人类经过曲折的探索过程建构起来的,但教科书上呈现时,常常省略了产生发展的曲折过程,以非常概括、严谨的形式展现出来。因此作为教学内容的数学,()教师在呈现时,应该按照儿童学*数学的特点,把教科书上精炼的思维结果背后那些看不见的思维过程展现开来,模拟问题的发现过程,把这些过程简单地、浓缩地再现,并将其设计成具体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类似的创造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我想,这种学**惯,思维品质正是将来“创新“的源头活水,这样的教学才是最有魅力和最有效的。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