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 (菁华5篇)

首页 / 教学反思 / | 2022-10-03 00:00:00 教学反思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1

  本节课开始通过让学生猜新闻联播,直接引入“时刻”这一概念,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再通过晚上7时就是19时,让学生初步感知12记时法和24记时法所分别表示的时间概念。然后让学生查找电视报来加深二者之间的联系,不是教师指定时刻,而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节目的时刻,因为学生对自己喜欢的时刻体验的比较深刻,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由一个“先猜后说”的环节,变教师的生硬的教给知识,为学生有机的生成认知,更重要的是能有效的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进一步认识24时记时法,开发了丰富而鲜活的教学资源。再通过观察、辩论、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感知24时记时法,在交通、邮局、商店等行业的广泛应用。并把创造的权利还给学生。师生互动拨钟盘,直观形象让学生感知24时即是第二天的0时。帮助学生理解了分界点,也为认识钟面的分界点奠定基础。

  最后,设计一些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的相互转化的练*,巩固新知,练*贴*学生的生活实际,养成合理分配时间的好*惯,并通过最后一道春游计划题目,来解决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并为下节课作了良好的铺垫。

  不足:

  1、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尝试过程之后的小组讨论,没有给学生之间思维相互的碰撞的机会,学生的集体智慧没能得到激发。

  2、课堂中应努力创设主动探索空间,让学生有充分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的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时间与空间,此处欠缺。

  总之,今后在教学中改进教学方法,从观念、教学策略到具体的`方式、方法都应发生变化。不仅考虑怎么教和怎样教的问题,而且还思考为什么教的问题。教学角色发生变化,由“教”转向“导”的方向。更强**师去指导学生探索发现知识,我由于以往的定势,有时也觉得无所适从,但我正在努力地去做。通过这样反复的训练,相信我的学生主体意识会加强;知识面会拓宽;学*意志会得到锻炼,情感会得到丰富;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际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其次,在学生自主学*的过程中,做到“高指导”,努力提高学生的学*效率。再次,要善于挖掘教材,唤起学生学*的兴趣,注重生活经验,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在生活实践中领悟数学,唤起学生学*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2

  (一)导入趣味化,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

  数学的起点是培养学生以数学的眼光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在课开始时,我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然后猜猜我喜欢的电视节目,然后抛出问题,问:新闻联播是什么时候开始播放的,有的说是晚上7时,有的说的19时,然后让学生讨论晚上7时和19时的关系,引出24时计时法。这样的引入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调动了学生学*24时计时法的积极性。为学*接下去的内容打下了基础。

  (二)设置启示性的问题,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

  在学生初步接触24时计时法后,教师设置了一系列富有启示性的问题:如出示19时后问学生你还在哪里见过这样的计时法;为什么用这样的计时法;什么是24时计时法;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有什么区别等等,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索,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积极状态,把学生学*的权利真正的交给了学生。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充分体验24时。

  在学生了解了24时计时法后,为了让学生更充分地理解24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24时的过程:让我们一起来度过这一天吧。0时,夜静悄悄的,同学们这时都早已经进入了甜蜜的梦乡。(时针继续移动)天渐渐的亮了,这时我们也该起床上学了。……这样边演示边讲解,不仅让学生了解了24时(一天)的过程,而且让学生更深的理解了什么是24时计时法。

  (四)数学生活化,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升华。

  在计算经过时间的环节中,我可以打破教材,放手让学生自己课前先去调查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在教学时先让学生战士自己的调查结果,然后计算自己喜欢的节目播放的时间,这样计算经过时间这一教学内容就在学生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解决了。同时还使学生充分地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充满着数学,促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在实践活动中理解知识、巩固知识,树立起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意识。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3

  24时计时法的认识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难点,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会用24时计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发现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转换规律,并能正确的转换。在此之前学生接触的都是普通计时法,之前学*的关于时间的知识也都是普通计时法的内容。如何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不产生混淆、并且学的轻松,需要我好好思考的一个地方。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导入生活化,唤起学生已有知识经验。

  在教学一开始,我通过导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导入新课,让学生观察播放的时刻是几时,从而由普通计时法引出24时计时法,自然的进入学*状态。再利用学生已知知识和生活经验,提出问题,你什么时候睡觉?你还能用不同的计时方法来表示这个时刻吗?让学生初步感知24时计时法,为后面学*作铺垫。

  二、给学生提供自主学*机会,在探索中求知。

  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是需要借助一定的工具的,不然很难凭空想出来。因此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我充分利用电脑钟面模型这一动态演示,让学生回顾一天,通过几个学生熟悉的时间段,引导学生自然的用两种不同计时方法表示同一时刻,教师在适时总结一下。再提出问题,说说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区别,学生自主探索观察,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得出结论,这样可以更好的记住本节课的知识点。

  当然,本节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在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转换的过程中,我没有说清楚普通计时法的表示要写清楚是上午还是下午,以至于有些学生在有24时计时法转换成普通计时法的时候,没有在普通计时法的前面标清楚是一天中的什么时刻,这点我在下次上课之前要好好的强调一下。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4

  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使我深深认识到在《24时计时法》的教学中,常常遇到同学们普遍存在着认识上模糊、应用上糊涂,以至在时间的计算问题上无从下手,不知所措。在上完这一课后,看到同学们的表现,觉得效果不是很理想,回想这一节课教学过程,有成功也有不足:

  一、从教学重点来看,效果还是不错的。

  本课的重点使学生理解和发现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能正确地把用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间与用普通计时法表示的时间进行互换。我抓住重点来进行教学,由学生得出结论,发挥了学生小组合作的精神和探究能力。

  二、从练*的设计上看,巧妙、开放。

  一个练*,由浅入深,解决方法也多样,给学生创造的、发散的空间。而且从学生感兴趣的节目预告单进行两种计时法的互换,更是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在评价上,我能及时给与适当评价,学生的学*积极性和兴趣也激发了。

  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从备课的角度看,备学生备得不够充分。学生在理解24时计时法上还有一定的难度,不能很快辩出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对于这方面,我要多加努力,不断反思自己的不足。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5

  《24时计时法》这节课,是学生在学完时分秒后学*的,因为时间方面的知识比较抽象,是“时间”这部分知识的一个难点。“24时计时法”,是一个比较接*实际生活而又有趣的教材。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于普通的计时法比较熟练,而“24时计时法”是交通,运输等部门通用的时间。教学的起点是培养学生以数学的眼光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三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比较关注自己周围有趣的事物。因此,应紧密结合学生身边的事物,选取生动有趣、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开展数学活动,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丰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体验。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以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为教学资源,通过画面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感到亲切有趣,既拉*了数学学*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又拉*了老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 (菁华5篇)扩展阅读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 (菁华5篇)(扩展1)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3篇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1

  24时记时法,是在前面学生已经认识了钟面,学*了时、分、秒有关知识后学*的一种记时法。它在现实生活中的用途比较广泛,与学生的生活联系非常密切,通过学*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珍惜宝贵时间的好*惯。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发现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学会正确的转换普通计时法的时刻和24计时法的时刻。鼓励学生打单交流。讨论,有学生得出结论,发挥了学生的探究能力。联系由浅入深,解决方法力求多样,给学生独立创造。思维的空间。从学生感兴趣的节目预告单进行两种计时法的互换,更是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同事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如果再能给学生及时的评价,就一定能够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

  不足之处:在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应使教师的调控。点拨更具有启发性,把握好教师的主导作用。需要改进的地方:1、有关时间的知识本身就很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应该加强引导,多设计些有趣的练*,更多的联系生活,这样学生理解起来会容易一些。比如设置一些学生上学放学的时间等练*。2、13:00的讲解不到位,在学生发表完自己的意见后应该总结说:下午1时,时针已经走了12个小时,到下午1时又走了1小时,所以就是12+1=13,这样后边找两者关系的时候就会容易一些。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2

  一、通过直观教学务必使同学们理清“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根本联系和区别

  这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两种计时的方法在说法上虽然不同,但是归结起来就是同一个钟面的两种读法(两种用法)。无论哪一种用法,可都离不开钟面上的那12个数字。12时计时法(也叫普通计时法)是社会上传统的用时方法,它和24时计时法相比较,无非是重复读一次那12个数字,结果就出现了两个1时,两个2时,两个3时,……两个12时。例如:钟面上的1时,当天的午夜有一个1时,它是新的一天的开始,到了中午仍有个1时等。而24时计时法,虽然用的也是钟面上的那12个数字,但和12时计时法的读时方法不同。也就是说钟面上的12个数字不重复读,而是出现连续的读用方法。例如:从午夜的1时一直读到中午的12时后,下面的1时就直接读作13时,那么1时后面的2时就续读作14时……,读到午夜的12时时就读作24时,这就是24时计时法,它正好是一整天的24时。

  通过黑板上的钟面,使同学们产生对家里的钟面的联想。通过老师的反复对照读法,使同学们也能很好区别这两个不同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内在联系,从而为下面的实际计算打下坚定的基础。有了概念,同时,也就有了有计算的基础,这就是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完成的第一阶段。务必引起老师的重视。

  二、以“求列车运行时间”为代表,推出诸如此类的简易计算公式

  学*的目的在于应用,讲清24时计时法的概念之后,就要进入实际的计算的教学。但是大部分的同学往往存在着一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问题,在实际的计算中总是糊里糊涂的。例如:一列火车10:22从首都北京发车,19:29到达沈阳。求列车的运行时间。还有,一场 演唱会从8:30开始到14:30结束,求演唱会演出的时间等。诸如此类的计算举不胜数,要是见一题就给讲一次怎样的计算,那就麻烦太大了。所以凡属这类的计算问题,都可以概括出一个简易的公式,让同学们像应用其它的公式一样,轻松地把数字代入公式中就即刻求出。那就是:结束时间——开始时间=运动时间。这个公式即通俗易懂又涵盖了很多问题的时间计算。对于同学们来说,在老师的启发下是很容易接受的,运用起来也颇为方便。关键是公式中的运动时间这个概念要让同学们理解好,它代表了很多事物的运动时间,接*的有飞机、轮船、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等等,有些事物虽不接*行走,但也是运行的事物,有如:比赛、会议、义务劳动、演唱会等也都可看作运行的事物,只要有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就可以代入这个公式中求出运行时间。在掌握了这个公式以后,有关的运行时间的计算就彻底的解决了。如:19:29--10:22=9:07,这个9:07就是火车在北京和沈阳之间的运行时间。又如:14:30-8:30=6:00,这个6:00就是演唱会的“运行时间”,同学们运用这个公式解决实际的时间计算问题,就非常的灵活和得心应手了,这样一来,实际的教学效果也就大大地提高了。同时也缩短了教学的过程和时间。

  三、另一个关键的问题是还要使同学们认真掌握实际的计算技能

  这是所说的计算技能主要是竖式的计算(笔算)。列竖式时必须使同学们会进行时间单位的换算,也就是时间的单位时与分的借位和进位问题。虽然同学们把1时等于60分,60分等于1时背记的很熟,但在竖式中的具体计算时,必须使同学们知道,分与分之间,时与时之间都是借一当十,够十进一,可是时与分之间的借位和进位却是借一当60时够60进一。例如:19:20中20分不够减去30分,得从前面的9时中借一,但借一时就等于60分,原来分的十位上是2,现在就是8减下面的3,(www.fwsir.com)结果原来时十位上的9只剩下8去减下去的0。因此得出 19:20 这样的结果。又如 8:45中的45分加上25分等于70分,但不能写成70就完事了,应拿出60分向前面的时位上进一,而得出到8:45,而不应该写成11:70,以上这样的换算技能十分的重要,我们务必给同学们讲明白,写清楚,免留后患。

  四、列车运行时间跨越两天或多天的分段计算方法

  该问题也是一个难度较大的问题,但实际上也是一个引伸问题。通过上面运行时间求作的简易公式的教学,只要同学们对于求当天的运行时间熟炼了,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也都能较顺利的通过的。但是也会遇到个别的(少部分)同学产生糊涂和混乱。这也是整个教学中的难点部分。例如:一列火车从北京出发的时间是18:00,到达上海的时间是第二天8:25,求这列火车的区间运行时间。对于有些同学似乎无从下手,不知所措。但当我们讲出灵活的计算方法和步骤时,也就使他们不再感到困难了。也就是说,从今天的18:00到晚上的24:00属今天的运行时间,用24:00减去18:00等于6:00,这6:00就是今天的运行时间,所不易看出的是24:00,它是一个不明显的数字,但这个数字很关键,它是两天的分界线,计算时必须用到它。今天的运行时间求出后,再加上24:00以后的8:25(每二天后运行的时间),就是整个人北京到上海的全程运行时间。列综合算式:(24:00——18:00)+8:25=14:25。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3

  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通过游戏展现在孩子面前,人的创造才能也常常在游戏中表现出来,没有游戏也就没有充分的智力发展。”用游戏导入新课,可使数学知识在游戏中愉快地、自然地被学生所接受和理解。上课开始,设计了老师说时间,学生用动作表示时间的游戏,这样不仅唤起了学生对时间的回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新课的兴趣。

  直观演示与动手操作相结合。

  重视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本设计通过的直观演示,以及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时间与时刻的意义及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联系。通过例题进行比较,使学生明确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比较简明、方便,经历由直观到抽象的过程,渗透比较的数学思想。

  注重从日常生活的各个场景入手,加深对24时计时法的理解和掌握。

  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学生学*这部分知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整节课以“一天”为主线,贯穿始终。出示主题图展示生活中的一天;通过春节晚会倒计时,了解一天的开始;探究一天有多少个小时。从生活中梳理出数学知识,既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能帮助他们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当然,在本课的教学中,也存在了不足,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课前的“备”学生做得不太到位。

  2、师生间的互动效果不够 。

  3、教学评价太少。

  总之,本课的教学感触极深,我想,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应在课改理念的正确引导下,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使自己逐渐成长起来。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 (菁华5篇)(扩展2)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5)份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 1

  下课后,我反复琢磨这个教学片断,其实两种计时法的转换很简单,但为什么学生会发现不了呢?

  一、让数学学*回归生活实际。

  现实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似乎不太重视引导学生开展一些走进生活的实践活动。我们说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的数学是最具有鲜活力的,一切脱离生活实际的教和学都是显得苍白无力。因为学生都没有做过生意,自然就不会知道生意之道。如果在讲授这道题前,教师利用学生中的家长、亲戚、朋友或熟人中做生意的资源,分小组,联系好以后,开展一些数据的调查、收集,我想到那时,教师想让他们沉默,他们也都不会愿意。

  因此,教师应在日常的教学中多引导学生开展一些小调查、小实践、小实验、小研究等应用性的活动,促进学生将数学知识融入到火热的生活中去,增强应用数学的能力。鼓励学生应用生活的经验解数学问题,提高数学的理解力。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专题性的.数学实践活动。而这些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已经有所体现,因此我们有必要赋予学生一双“数学”慧眼,培养学生具有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自身和关注自我的意识。

  二、关注全员参与,培养学生的多种学*方式。

  为了让学生从统计图表的“原始信息”中展开丰富的想象力。教师要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参与课堂学*的全过程,力争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等、合作的课堂氛围,组织学生开展小组交流、组际交流,交流中不断鼓励学生尽量说出与别人不同的问题,多角度地进行“选择”、“加工”信息,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

  通过生生、师生交流,集思广益,相互启发,使学生原有的认识得到补充与修正,提升与发展。同时,教师要多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进生活,有了一定的生活的感受,到那时,自然就会打破“沉默”。

  三、即时多元评价,打破学生的沉默。

  教学过程中,缺乏教师的激励性和肯定的评价,教学是算不上成功的。如果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每一个合理的想法都给予肯定,使学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以达到强化学*动机,增强学*的信心和主动发展的动力之目的。强化学生好的一面,用亲切的语言、思辩的语言鼓励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进来。营造一个没有压力,没有权威的课堂氛围,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数学的兴趣,又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想象里和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不应围着自己的“教”转,应多为学生的“学”服务。学*的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在的结论,而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因此,转变学生的学*方式,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让学生可持续地发展。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 2

  24时计时法是一种比较重要的计时方法,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运用的比较多的还是普通计时法。如何是学生接受24时计时法并学会用它来计时,是这节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在教学的开始,我通过龟兔赛跑的故事,使学生感受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出现把时间搞错的情况,该如何避免呢?以此来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有一种探究的欲望,为整节课的学*打造一个坚实的基础。

  在引入24时计时法时,采用学生写自己的作息时间的方法,因为,虽然日常生活中人们比较*惯运用普通计时法来计时,但是,学生通过种种媒介对24是计时法也不陌生,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自己发现同伴与自己不同的计时方法,不仅充分的尊重了学生,而且还给了学生一个互相交流、互相学*的机会。这样,不仅对新知不感到陌生,还会对其产生极大兴趣。在练*的设计上,考虑到了数学的生活化,以看电视节目为例,让学生说出对应的另一种计时方法,融数学知识与生活之中,使学生在感受到学*数学的有用性的同时,也对数学产生了更大的兴趣。

  教学中,借助学生理解1日=24时,感受到一天时针要转两圈,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下,让学生思考钟表外圈的数表示什么?他和内圈的数有什么联系?让学生独立分析,有困难的话可以和小组的同学商量,孩子们通过观察发现,钟面外圈的数表示时针走第三圈时所对应的24时计时法的时刻,这些数和内圈对应的数都相差12,使学生感知,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针走第二圈的时刻时需要加上12,为下面学*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做好铺垫。

  总之,这节课的设计立足于新的理念,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桥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学*空间,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 3

  每个人教新教材都有同样的感受:例题的难度大。在我们大多数学生知识和能力基础上去学*新的知识跨度大。新教材例题后的练*题很少有对例题类似的基础练*,可以说是一练一变,真可谓是举一反三。基于现状,我们只能从自己的教学中解决这一问题。

  教材的例3是教学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教材密切联系实际,通过解决坐火车从北京到石家庄要多长时间的情境,引出知道开车时刻和到达时刻求经过时间的问题。第一,题中的两个时刻不是统一的记时法,这一点是需要学生注意的。第二,求经过时间学生也是接触过的,但是在三年级的上册,离现在也有一段时间,同学对一些知识有所遗忘,需要帮助学生回忆一下。教学时,我先出示题一:我们是下午2时40分从北京出发的,列车下午5时45分到达石家庄站。坐火车从北京到石家庄要用多长时间?这是一道热身题,学生已学过。目的在于让学生回忆起计算经过时间时用开车时刻和到达时刻求经过时间。然后出示题二:我们是上午11时40分从北京出发的,列车16时15分到达阳泉站。坐火车从北京到阳泉要用多长时间?这道题是对原例题进行了一下修改。首先让同学们默读题,发现这道题和题一有什么不同。同学们很快就找到了,这道题中两个时刻的记时法不同。我引导:“你觉得在做这道题是应该注意什么?”同学们:“先把记时法统一了。”有的说:“都统一成普通记时法。”有的说:“都统一成24时记时法。”我让学生自己做做看。学生做完,班里汇报。大家一致认为如果开始时刻是上午,到达时刻是下午。都统一成24时记时法比较简便。否则必须先求出上午经过时间,再加下午经过时间,才能求出。这一环节也为计算开车时刻和到达时刻不在同一天的经过时间奠定了基础。

  针对我们的学生,对例题做必要的修改和补充,让孩子们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学有兴趣。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 4

  事先再细致的设计,没有实践终究难发现不足。先谈谈我上完研讨课的总体感受吧:根据以往的经验,我特别担心学生不思考只等着老师告诉他答案,课堂上又是“安静得很”,好像只有我在演“独角戏”。因为孩子们一看见有众多人来听课就不发表意见或是一让探究就静静地等着,这些一贯表现让我有些忐忑。

  如何才能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众目睽睽之下也能主动参与到学*中去呢?我灵机一动就利用了本班学生的显著弱点:爱挑毛病、发现错了才去思考。所以在教学上我采取了 设疑——观察——总结——练*中纠错——强调易错点——再练* 的教学模式。虽然在评课的过程中,有教师认为总结性的环节不太完整,没有加上前提条件,比如:板书“时针转动到第二圈后,用原来的时数+12”,不能讲了一个例题后就总结出“原来的时数+12”的不完整规律。这样就直接导致了学生把“早上6:30”转化成“18:30”。可我却有不同的收获。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 5

  教学中学生对24时计时法也有所了解,但由于人们生活中口头中常用普通计时法,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中,*惯于普通计时法。正像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影响学*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态去进行教学。因此教学过程中,由于对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不够,没有找准教学的起点,偏离了教学的难点。

  因此,在教学中应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解决:

  1、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给学生充分的空间讨论、合作、交流。

  让学生读后电视节目预报表中,不要急于引导学生探索下一个内容,而是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充分的空间交流讨论,自己想,同桌说,小组问,全班评,一步一个脚印,使学生建立两种计时法的联系,强化24时计时法的表象。在了解24时计时法的基础上,通过读天文馆的放映时间表,再次用两种计时法交流讨论同一时刻,借助表盘,直观地区别两种计时法,明确同一个表盘,两种不同的计时方法这一根本不同,更为主要的让学生独立利用表盘,在小组间再次讨论交流两种计时法的联系和区别。

  2、捕捉“生活素材”、采撷生活中的数学实例,增强教学实际,使学生在生活实例中理解。

  有些数学知识需要让学生在生活空间中学*,在生活实践中感知,在从生活实践中解决,本节课就需要这样的教学,有了前面理解的基础,通过书中或举例中的生活素材进行应用强化,这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因为“实践过的记忆最深的”。我们在教学中经常会发现,学生课本上不会,说不清,可是到了生活中却能应用自如,这就是生活经验的作用,本课内容与生活联系最为紧密,把同一时刻放到生活实例中用“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联系和区别,学生易于比较,便于理解,是突破重难点的好方法。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 (菁华5篇)(扩展3)

——提公因式法教学反思 (菁华3篇)

  因式分解是八年级数学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是代数式的一种重要恒等变形。因式分解在代数式的运算中应用广泛,是后面即将学*的函数和分式等内容的基础,对于二次函数和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学*起到铺垫作用。所以说因式分解这部分的内容是八年级数学的一个重点。

  在学*因式分解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了整式的乘法运算,而因式分解与整式的乘法是互逆关系,它是整式的乘法相反方向的变形。所以在学*这一节课时,我抓住学生已有的整式的乘法的学*基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同时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组合作来自己体验探索的过程,并发现结果。学生自主探究学*能提升学生的独立学*能力,同时又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探索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发现因式分解和整式的乘法是互逆关系,这既说明了因式分解和整式乘法之间的密切关系,同时又反映出二者的根本区别,让学生对二者的理解更加清晰。

  *年来,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所以,我以环境问题创设情景,既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又能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意识。本节课以防风固沙、植树造林设置问题,让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接着提问“有简便算法吗”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通过利用以前学*的“乘法分配率”能够迅速找到简便的算法,然后再根据代数式的相关知识将其中的数字换成字母表示,这样就能自然得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因式分解。 以环境问题创设情景,自然地引出因式分解的概念,并深刻的解读因式分解的概念,把因式分解与整式的乘法对比作出二者之间的关系图,利用知识的类比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实现知识的拓展和迁移。这样学生就能很直观的感受到因式分解和整式的乘法二者之间的互逆关系,加深学生的理解,让学生以后在做因式分解的相关*题时能自觉的用整式的乘法进行检验。

  做题是加深对概念理解最好的办法,所以我精选出几个因式分解的*题,让学生来判断哪些是因式分解、哪些不是因式分解,并说出不是因式分解的理由。在做题的过程中,一定让学生紧扣概念内容,意识到因式分解的实质是“和差化积”。

  本节课学*的主题是提公因式法,而用提公因式法来分解因式的关键步骤就是找出公因式,所以我通过提出问题“如何正确找到多项式的公因式呢”,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自主探究出结果,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老师只需给予适当的点拨和指导。在小组讨论之后,让每个小组的小组长汇报讨论的'成果,并和学生们一起小结,怎样找到多项式的公因式归纳成以下几条:

  1、定系数,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

  2、定字母(因式),各项都含有的相同字母或者因式;

  3、定指数,相同字母的“最低次幂”。

  同时也指出学生在找公因式时所出现的一些错误,提示学生在以后的学*中注意。针对前面讨论的结果,给出相应的*题让学生能及时强化知识,也为后面的学*打好基础。

  能正确的找出公因式,是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成功的一半。我精选了一些例题,让学生继续探究提公因式法的步骤。例题的选择覆盖几种常见的类型,特别是一些易错的类型,要着重强调,一定要让学生理解透彻。比如当多项式的公因式与其中一项相同时,那么提出公因式后就剩下1,特别注意不能漏掉这一项;如果多项式的第一项的系数是负的,一般要提出“-”号,使括号内的第一项的系数是正的,在提出“-”号时,多项式的各项都要变号。不但要让学生都注意到这些特殊的多项式,也要注重讲练结合,让学生能多接触同类型的题目,学以致用,更好的消化所学的知识。

  优点:

  本节的学*中,我尽可能的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体,让学生多总结多归纳,遇到较难的知识点可以通过讨论头脑风暴,发挥集体的智慧,让学生自己成为学*的主人,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在学生讨论出现瓶颈,我适时的提出几个引导性的问题,帮助他们整理思路,在讨论之后,让每个小组长汇报讨论的结果,这样既可以与其他分享讨论的结果,也可以从其他组别取长补短、改善自己,同时又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语言表达能力。老师也能了解学生的学*进度和学*水*,并及时向学生反馈信息。在这种学*模式下,师生互动较多课堂气氛也更加活跃,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更大的体现。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和传统黑板粉笔教学的配合使用,多媒体的使用,让学生能直观的感受知识,也能节省一些抄写*题的时间,提高了课堂的效率。而配合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能把重点知识点作出板书,使得课堂结构清晰明了,方便学生进行回顾和总结本节课的学*内容。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加入一些传统的课堂所缺少的新元素,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学*变得轻松快乐。多媒体教学配合传统教学的使用,可谓相得益彰。

  本节课课堂教学结构清晰严谨,遵循知识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原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最热门的环境问题导入,点燃了学生学*的激情,在课堂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真正的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信任学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发挥自己的学*积极性,学生能讲的教师不讲,既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分工合作、语言组织和表达的能力;既注重了知识的识得,也不放松对学生情操的培养,增强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

  不足之处:

  学生们通过本节课的学*已经能准确的找出公因式,并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但是在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还存在以下几个不足之处:

  1、因式分解结果的书写不符合代数式的书写规范。当结果是几个因式的积时,应把单项式写在前面,多项式写在后面。

  2、因式分解最后的结果应该以最简的形式展现,有相同因式的,要写成幂的形式。提公因式后,还有同类项的,一定要合并。

  3、提取公因式一定要一次性提取完整,不能只看相同的因式,也要注意系数,应该取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

  4、遇到互为相反数的因式有的学生不能很好的处理。遇到互为相反数的项,先转化,再提公因式,转化原则:变后不变前、变偶不变奇、变少不变多。

  5、发言的学生中有的学生思维清晰、逻辑严谨、表达流畅,但也有得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严谨流畅,在以后的学*中还要多创造机会让学生自己发言,不但要提高学生理解知识的能力,也要提高学生组织语言表达想法的能力。

  本节课也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在这里我要感谢各位同事的帮助,谢谢你们提出的宝贵意见,对我教学水*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觉得本节课尚有以下几点有待改进:

  1、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知识基础都存在着差异,在课前设计的过程中,对这些差异的考虑不够充分。

  2、问题设计的系统性、层次性、针对性、一致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3、整节课在时间分配上有待斟酌,对新知识的巩固强化训练可以分配更多的时间。

  感悟:

  数学成绩的提高,课堂上老师的讲解当然重要,但是主要还是要靠学生自己的领悟和勤奋,数学知识具有逻辑性强、对学*者的领悟能力要求很高等特点,数学*题也呈现多样化,课堂上老师不可能讲解到所有的题型,所以就要求学生能有归纳总结和知识迁移的能力,能通过课堂上有限的时间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和方法,灵活运用到以后的学*中去,做不到“举一反三”是很难真正的学好数学的。所以作为老师,我都注重“授人以渔”,而不只是“授人以鱼”,让学生掌握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对学生更高层次的学*具有极大的帮助,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中走得更好更远。

  因式分解是八年级数学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是代数式的一种重要恒等变形。因式分解在代数式的运算中应用广泛,是后面即将学*的函数和分式等内容的基础,对于二次函数和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学*起到铺垫作用。所以说因式分解这部分的内容是八年级数学的一个重点。

  在学*因式分解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了整式的乘法运算,而因式分解与整式的乘法是互逆关系,它是整式的乘法相反方向的变形。所以在学*这一节课时,我抓住学生已有的整式的乘法的学*基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同时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组合作来自己体验探索的过程,并发现结果。学生自主探究学*能提升学生的独立学*能力,同时又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探索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发现因式分解和整式的乘法是互逆关系,这既说明了因式分解和整式乘法之间的密切关系,同时又反映出二者的根本区别,让学生对二者的理解更加清晰。

  *年来,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所以,我以环境问题创设情景,既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又能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意识。本节课以防风固沙、植树造林设置问题,让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接着提问“有简便算法吗”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通过利用以前学*的“乘法分配率”能够迅速找到简便的算法,然后再根据代数式的相关知识将其中的数字换成字母表示,这样就能自然得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因式分解。 以环境问题创设情景,自然地引出因式分解的概念,并深刻的解读因式分解的概念,把因式分解与整式的乘法对比作出二者之间的关系图,利用知识的类比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实现知识的拓展和迁移。这样学生就能很直观的感受到因式分解和整式的乘法二者之间的互逆关系,加深学生的理解,让学生以后在做因式分解的相关*题时能自觉的用整式的乘法进行检验。

  做题是加深对概念理解最好的办法,所以我精选出几个因式分解的*题,让学生来判断哪些是因式分解、哪些不是因式分解,并说出不是因式分解的理由。在做题的过程中,一定让学生紧扣概念内容,意识到因式分解的实质是“和差化积”。

  本节课学*的主题是提公因式法,而用提公因式法来分解因式的关键步骤就是找出公因式,所以我通过提出问题“如何正确找到多项式的公因式呢”,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自主探究出结果,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老师只需给予适当的点拨和指导。在小组讨论之后,让每个小组的小组长汇报讨论的成果,并和学生们一起小结,怎样找到多项式的公因式归纳成以下几条:

  1、定系数,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

  2、定字母(因式),各项都含有的相同字母或者因式;

  3、定指数,相同字母的“最低次幂”。

  同时也指出学生在找公因式时所出现的一些错误,提示学生在以后的学*中注意。针对前面讨论的结果,给出相应的*题让学生能及时强化知识,也为后面的学*打好基础。

  能正确的找出公因式,是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成功的一半。我精选了一些例题,让学生继续探究提公因式法的步骤。例题的选择覆盖几种常见的类型,特别是一些易错的类型,要着重强调,一定要让学生理解透彻。比如当多项式的公因式与其中一项相同时,那么提出公因式后就剩下1,特别注意不能漏掉这一项;如果多项式的.第一项的系数是负的,一般要提出“-”号,使括号内的第一项的系数是正的,在提出“-”号时,多项式的各项都要变号。不但要让学生都注意到这些特殊的多项式,也要注重讲练结合,让学生能多接触同类型的题目,学以致用,更好的消化所学的知识。

  优点:

  本节的学*中,我尽可能的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体,让学生多总结多归纳,遇到较难的知识点可以通过讨论头脑风暴,发挥集体的智慧,让学生自己成为学*的主人,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在学生讨论出现瓶颈,我适时的提出几个引导性的问题,帮助他们整理思路,在讨论之后,让每个小组长汇报讨论的结果,这样既可以与其他分享讨论的结果,也可以从其他组别取长补短、改善自己,同时又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语言表达能力。老师也能了解学生的学*进度和学*水*,并及时向学生反馈信息。在这种学*模式下,师生互动较多课堂气氛也更加活跃,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更大的体现。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和传统黑板粉笔教学的配合使用,多媒体的使用,让学生能直观的感受知识,也能节省一些抄写*题的时间,提高了课堂的效率。而配合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能把重点知识点作出板书,使得课堂结构清晰明了,方便学生进行回顾和总结本节课的学*内容。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加入一些传统的课堂所缺少的新元素,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学*变得轻松快乐。多媒体教学配合传统教学的使用,可谓相得益彰。

  本节课课堂教学结构清晰严谨,遵循知识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原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最热门的环境问题导入,点燃了学生学*的激情,在课堂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真正的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信任学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发挥自己的学*积极性,学生能讲的教师不讲,既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分工合作、语言组织和表达的能力;既注重了知识的识得,也不放松对学生情操的培养,增强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

  不足之处:

  学生们通过本节课的学*已经能准确的找出公因式,并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但是在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还存在以下几个不足之处:

  1、因式分解结果的书写不符合代数式的书写规范。当结果是几个因式的积时,应把单项式写在前面,多项式写在后面。

  2、因式分解最后的结果应该以最简的形式展现,有相同因式的,要写成幂的形式。提公因式后,还有同类项的,一定要合并。

  3、提取公因式一定要一次性提取完整,不能只看相同的因式,也要注意系数,应该取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

  4、遇到互为相反数的因式有的学生不能很好的处理。遇到互为相反数的项,先转化,再提公因式,转化原则:变后不变前、变偶不变奇、变少不变多。

  5、发言的学生中有的学生思维清晰、逻辑严谨、表达流畅,但也有得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严谨流畅,在以后的学*中还要多创造机会让学生自己发言,不但要提高学生理解知识的能力,也要提高学生组织语言表达想法的能力。

  本节课也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在这里我要感谢各位同事的帮助,谢谢你们提出的宝贵意见,对我教学水*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觉得本节课尚有以下几点有待改进:

  1、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知识基础都存在着差异,在课前设计的过程中,对这些差异的考虑不够充分。

  2、问题设计的系统性、层次性、针对性、一致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3、整节课在时间分配上有待斟酌,对新知识的巩固强化训练可以分配更多的时间。

  感悟: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 (菁华5篇)(扩展4)

——《提公因式法》教学反思菁选

《提公因式法》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提公因式法》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在引入因式分解分解这一个概念时,是通过复*整式乘法接着让学生逆向得到的。因式分解和整式乘法的区别则通过把等号两边的式子互相转换位置而直观得出的。在学*提取公因式时首先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到公因式的结构组成,并且引导学生得出提取公因式这一因式分解的方法,其实就是将被分解的多项式除以公因式得到余下的因式的计算的过程。,此外的意图是充分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而实际上学生的`学*兴趣还是调动起来了。接着通过例题讲解,最终让学生自主完成练*题。上完本课,教学目标能够完成,教学重难点也能够逐个突破。

  不足之处是本课的设计过多强调学生用高度抽象的语言来描述概念,教学设计引入的过程可以简化,对于因式分解的概念学生可以练*实践去体会此概念的特点,故不需要在开头引入的地方多加铺垫。浪费了一定的时间,在设计的时候层次不够分明。应该更要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学*的要点!对于领悟得快的同学训练思考题目要跟上!

  20xx年11月20日,我在学校会议室进行了本学期汇报课的教学,对象为八年级3班,教学内容为第十四章第三节因式分解的第一节课:提公因式法。以下是我对本节课的评价与反思。

  本节课是因式分解的第一节课,主要内容是建立因式分解的概念和用提公因式法进行简单的因式分解。由于因式分解的主要目的是对多项式进行恒等变形,它的作用更多的是应用于多项式的计算和化简,是数学中对式的基本运算的内容之一,同时也因为学生对于因式分解的概念并不那么容易接受,因式分解的能力还需要在以后的具体应用中得到不断的提高,所以我对本节课采用了“低起点、多归纳、勤练*、快反馈”的教学方法。

  低起点。由于学生基础较一般,因此教学的起点必须低,教学中将教材原有的内容降低到学生的起点上,然后再进行正常的教学,将提取公因式法,分成二个步骤进行教学:先讨论“公因式”是什么,再研究如何提取公因式,从而降低了起点,便于学生理解掌握这一知识。

  多归纳。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要给予学生多归纳、总结,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条理性和规律性。只有不断的总结,才能有创新和发展。

  勤练*。教学中将这节课分成3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让交流、讲解、提问、练*、学生小结、教师归纳等形式交替出现,这样调节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大量参与课堂学*活动。事实表明:课堂活动形式多了,学生中思想开小差、做小动作等现象大大减少了。

  快反馈。根据八年3班学生的特点,数学学*往往需要多次反复才能掌握知识。这里的“多次反复”就是“多次反馈”。对于练*中的问题,采用集体、个别相结合,在教学过程通过老师讲解,学生在黑板展示等手段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

  在引入“因式分解”这一概念时是通过复*类比“整式的乘法”得到的。此处的'设计意图是类比方法的渗透。分解因式是一种变形,变形的结果应是整式的积的形式,分解因式与整式的乘法是互逆关系,这种互逆关系一方面体现二者之间的密切联系,另一方面又说明了二者之间的根本区别。探索因式分解的方法,事实上是对整式乘法的再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学生已有的整式乘法

  运算的基础,给学生提供丰富有趣的问题情境,并给他们留下充分探索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经历从整式乘法到因式分解的这种互逆变形的过程。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1、板书的书写、整洁程度有所欠缺,不够规范,我将继续加强自己在这方面的练*;

  2、对于教材的分析还有所不足,导致对于本节课重难点的时间分配不够合理;

  3、在课堂当中,一些语言以及板书的内容的严谨度不够高,学生在板演时出现的书写小错误也没能及时发现,我在教学当中对于概念的概括,语言也不够简洁,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在这个方面多下功夫,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

  4、本节课是一节概念教学课,由于知识点较多,导致学生实际应用的练*时间还不够多,我将在下一节课当中加强学生在这方面的训练,让学生多动手实践,更多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一、本课的教学目的是:

  1. 能够正确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知道它与整式乘法的区别和联系。

  2.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发现因式分解的基本方法,会用提公因式法把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

  教学重点是:因式分解的概念,用提公因式分解因式。

  教学难点是:正确找出多项式中的公因式和公因式提出后另一个因式的确定。

  教学过程为:在引入“因式分解”这一概念时是通过复*小学知识“因数分解” ,接着让学生类比得到的。此处的设计意图是类比方法的渗透。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区别则通过把等号两边的式子互相转换位置而直观得出。 在学*提取公因式时首先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到公因式的结构组成,并且引导学生得出提取公因式法这一因式分解的方法其实就是将被分解的多项式除以公因式得到余下的.因式的计算过程。此处的意图是充分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而实际上,学生的学*情绪还是调动起来了的。通过小组讨论学*,尽管语言的组织方面不够完善,但是均可以得出结论。接着通过例题讲解,最后让学生自主完成练*题,老师当堂批改当堂讲评。

  教学过程中,能做到及时向学生反馈信息。能走下讲台,做到课内批改大部分学生的练*,且对于个别学*本课新知识有困难的学生能单独予以辅导。在批改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做错及存在的问题能充分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 或是马上板演为全体学生讲解清楚。

  上完本课,教学目的能够完成,教学重难点也能逐个突破。

  二、不足之处:

  1.公因式与最大公因式的不同可以设置一两个题目引导学生理解。

  2.提供因式法分解因式的根据是逆用乘法分配律。课前应该对分配律适当复*。

  3.公因式是多项式时的类型,应该分层设计,引导不同程度的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掌握它。

  因式分解是八年级数学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是代数式的一种重要恒等变形。因式分解在代数式的运算中应用广泛,是后面即将学*的函数和分式等内容的基础,对于二次函数和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学*起到铺垫作用。所以说因式分解这部分的内容是八年级数学的一个重点。

  在学*因式分解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了整式的乘法运算,而因式分解与整式的乘法是互逆关系,它是整式的乘法相反方向的变形。所以在学*这一节课时,我抓住学生已有的整式的乘法的学*基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同时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组合作来自己体验探索的过程,并发现结果。学生自主探究学*能提升学生的独立学*能力,同时又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探索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发现因式分解和整式的乘法是互逆关系,这既说明了因式分解和整式乘法之间的密切关系,同时又反映出二者的根本区别,让学生对二者的理解更加清晰。

  *年来,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所以,我以环境问题创设情景,既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又能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意识。本节课以防风固沙、植树造林设置问题,让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接着提问“有简便算法吗”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通过利用以前学*的“乘法分配率”能够迅速找到简便的算法,然后再根据代数式的相关知识将其中的数字换成字母表示,这样就能自然得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因式分解。 以环境问题创设情景,自然地引出因式分解的概念,并深刻的解读因式分解的概念,把因式分解与整式的乘法对比作出二者之间的关系图,利用知识的类比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实现知识的拓展和迁移。这样学生就能很直观的感受到因式分解和整式的乘法二者之间的互逆关系,加深学生的理解,让学生以后在做因式分解的相关*题时能自觉的用整式的乘法进行检验。

  做题是加深对概念理解最好的办法,所以我精选出几个因式分解的*题,让学生来判断哪些是因式分解、哪些不是因式分解,并说出不是因式分解的理由。在做题的过程中,一定让学生紧扣概念内容,意识到因式分解的实质是“和差化积”。

  本节课学*的主题是提公因式法,而用提公因式法来分解因式的关键步骤就是找出公因式,所以我通过提出问题“如何正确找到多项式的公因式呢”,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自主探究出结果,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老师只需给予适当的点拨和指导。在小组讨论之后,让每个小组的小组长汇报讨论的成果,并和学生们一起小结,怎样找到多项式的公因式归纳成以下几条:

  1、定系数,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

  2、定字母(因式),各项都含有的相同字母或者因式;

  3、定指数,相同字母的“最低次幂”。

  同时也指出学生在找公因式时所出现的一些错误,提示学生在以后的学*中注意。针对前面讨论的结果,给出相应的*题让学生能及时强化知识,也为后面的学*打好基础。

  能正确的找出公因式,是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成功的一半。我精选了一些例题,让学生继续探究提公因式法的步骤。例题的选择覆盖几种常见的类型,特别是一些易错的类型,要着重强调,一定要让学生理解透彻。比如当多项式的公因式与其中一项相同时,那么提出公因式后就剩下1,特别注意不能漏掉这一项;如果多项式的第一项的系数是负的,一般要提出“-”号,使括号内的第一项的系数是正的,在提出“-”号时,多项式的各项都要变号。不但要让学生都注意到这些特殊的多项式,也要注重讲练结合,让学生能多接触同类型的题目,学以致用,更好的消化所学的知识。

  优点:

  本节的学*中,我尽可能的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体,让学生多总结多归纳,遇到较难的知识点可以通过讨论头脑风暴,发挥集体的智慧,让学生自己成为学*的主人,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在学生讨论出现瓶颈,我适时的提出几个引导性的问题,帮助他们整理思路,在讨论之后,让每个小组长汇报讨论的结果,这样既可以与其他分享讨论的结果,也可以从其他组别取长补短、改善自己,同时又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语言表达能力。老师也能了解学生的学*进度和学*水*,并及时向学生反馈信息。在这种学*模式下,师生互动较多课堂气氛也更加活跃,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更大的体现。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和传统黑板粉笔教学的配合使用,多媒体的使用,让学生能直观的感受知识,也能节省一些抄写*题的时间,提高了课堂的.效率。而配合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能把重点知识点作出板书,使得课堂结构清晰明了,方便学生进行回顾和总结本节课的学*内容。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加入一些传统的课堂所缺少的新元素,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学*变得轻松快乐。多媒体教学配合传统教学的使用,可谓相得益彰。

  本节课课堂教学结构清晰严谨,遵循知识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原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最热门的环境问题导入,点燃了学生学*的激情,在课堂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真正的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信任学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发挥自己的学*积极性,学生能讲的教师不讲,既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分工合作、语言组织和表达的能力;既注重了知识的识得,也不放松对学生情操的培养,增强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

  不足之处:

  学生们通过本节课的学*已经能准确的找出公因式,并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但是在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还存在以下几个不足之处:

  1、因式分解结果的书写不符合代数式的书写规范。当结果是几个因式的积时,应把单项式写在前面,多项式写在后面。

  2、因式分解最后的结果应该以最简的形式展现,有相同因式的,要写成幂的形式。提公因式后,还有同类项的,一定要合并。

  3、提取公因式一定要一次性提取完整,不能只看相同的因式,也要注意系数,应该取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

  4、遇到互为相反数的因式有的学生不能很好的处理。遇到互为相反数的项,先转化,再提公因式,转化原则:变后不变前、变偶不变奇、变少不变多。

  5、发言的学生中有的学生思维清晰、逻辑严谨、表达流畅,但也有得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严谨流畅,在以后的学*中还要多创造机会让学生自己发言,不但要提高学生理解知识的能力,也要提高学生组织语言表达想法的能力。

  本节课也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在这里我要感谢各位同事的帮助,谢谢你们提出的宝贵意见,对我教学水*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觉得本节课尚有以下几点有待改进:

  1、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知识基础都存在着差异,在课前设计的过程中,对这些差异的考虑不够充分。

  2、问题设计的系统性、层次性、针对性、一致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 (菁华5篇)(扩展5)

——《法不可违》教学反思菁选

《法不可违》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到很多讲课技巧,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法不可违》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课标中“成长的我”第三部分“学法用法”中要求学生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分别介绍什么是违法、犯罪、刑罚等内容。第一目:“谁都不能违法”。主要介绍什么是违法。首先通过小勤的事例说明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我们不能违反法律。其次通过三个违法情景并填写表格说明了违法的含义及类别。最后简要说明了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第二目:“犯罪必受惩罚”。主要介绍了犯罪行为和刑事处罚两部分内容。首先说明了犯罪行为的含义;其次简介了刑法及其性质;最后说明了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关于刑事处罚,介绍了刑罚的含义以及我国刑罚的种类。最后,设计了一个乘飞机开玩笑的讨论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不论什么原因,只要触犯了法律,就是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以提高学生的.守法意识。

  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成长过程中,其情绪、情感、思维、意志、能力及性格还极不稳定和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易变性。他们易受环境的影响,又对法律、犯罪等内容了解不多,法制观念淡薄,往往只看到法律约束自己的一面,不能认识到法律是正常秩序和自由的必要条件,极易产生某些不良行为,如不及时提高认识,进行纠正,便会滑向严重不良行为的范围乃至发生犯罪行为。

  在上这节课前,我认真研究了课标和教材,同时了解了学生的认知水*。通过之前法律部分的学*,发现学生的相关法律常识欠缺,于是确定教法和学法。从总体上看,我的教学目标得到了充分的落实,下面我对教学的成功和不足以及原因进行分析,并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成功之处有:

  1、三维目标的全面落实,在教学过程中我重新整合了教材,运用*期社会热点案例和准确到位的.列举方法使得教学效果良好。

  2、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方法较好,在导入新课和课堂总结升华两个环节中落实到位。

  3、教学过程中安排了“我要懂法”和“我要守法”两个板块同时采用分析“房祖名吸毒案”以及“我要当法官”两个活动设置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实用价值。

  本课的不足之处在于一些案例的选取应该更加具有时效性,同时应该更加的准确。尤其是对一些有争议的案件,不应当做教学事例列举。

  在我看来,怎样的一节课算是好课呢?仰望星空问碧天,追根究底探黄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关键怎样提高兴趣?概括说来,教师应选择适当的学*内容,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案,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采取灵活的教学形式,组织得当的教学过程。内容、形式、过程、环境,都会引发学*兴趣,也可能转移学生的注意力。

  所以,评价一堂课,第二个方面就看学生学*的兴趣是否浓郁,看老师的煽风点火是否奏效,看课程设计是否能激趣,看合作探究有没有吸引力,看研*收获有没有成就感,看多元互动有没有感召力,看学生的注意力有没有分散转移。如果一堂课,师生均进入状态,物我两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那么,这样的课堂一定是最好的。而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教学设计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兴趣,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自主的收获了知识!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采取了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同学们利用五分钟的时间通读一遍教材,结果是学生是一无所获,关于这一课的教学 ,我认为必须采取教师指导的方式,于是我就给了同学们一些问题,同学们带着问题有针对性的去看教材,收获甚佳。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我真正认识到课堂教学的艺术和效果。当我在上第一堂的时候,按着我备课的思路去讲,学生的接受效果不好,特别是相应的违法行为应受到什麽样的制裁,学生掌握的.一塌糊涂,当我上第二课的时候,改变了策略,我从本节课的根源说起,违法应从法律开始,让学生从教材中找到法律的类型,特别是宪法,教材中仅仅已连接的形式提到一嘴,但是也得让学生知道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我国的最高法律。同学们知道了法律的类型,就很容易的针对相应的案例去判断相应的违法行为,知道了违法的行为就很容易的知道会得到相应的处罚,行政处罚教材中只在案例中体现,但是,学生提出了异议问:“老师,一般违法就不用受惩罚了吗?”这时我才注意到行政违法和民事违法的惩罚是刑事制裁和民事责任,即受到警告、拘留、罚款等惩罚。

  总之,每上一节课,我都能得到一些收获,我们一定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成长,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让自己在成长中进步。

  八年级学生,初步具备了一些**观念,在感性的同时更加理性。本节课我们采用更加直观的典型案例,更吸引学生,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本节课我们通过案例、图片,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形象的同时更具备知识性。让学生了解了违法行为及其种类,知道了身边的一些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懂得了违法无小事,要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增强守法观念,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本节课学*法不可违,在了解违法行为种类的基础上重点认识身边的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法律名词较多,通过作比较、分析案例等方式进行区分,有助于学生理解。可以在学*本课前要求学生查阅相关的法律条文,为了解各类违法行为的表现作好铺垫。教学设计贴*学生生活,选取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案例和情境为背景,设置问题能够调动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欲望,均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的积极性。在教学中,直接呈现给学生关于违法犯罪的特点和运用法律的时机,未免有些生硬,应尝试更易于学生接受的方式。以后教学应该多了解学生,提前研究透学生心理,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 (菁华5篇)(扩展6)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反思范文5份

  一、激情导入

  1、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的诗词是语言的精华。因而学*诗歌,要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体会诗人的感情,达到与诗人心灵相通,感情交融的地步,才会更好地领悟诗歌。今天,咱们来学*一首诗,题目叫《四时田园杂兴》。

  2、介绍作者

  ⑴ 你知道这首词的作者是谁吗?

  ⑵ 介绍作者:播放视频资料范成大的简介。

  3、释题:

  四时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一、激情导入

  兴趣是学*的动机,激发学生认知兴趣,使学*成为自身迫切需要,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的前提。语文教学中我就利用情感导语,使教学主体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语言学*。我的导入语是着样设计的(同学们略)

  通过这样的导语激起学生对诗歌诗人浓浓的兴趣,也知道学*诗歌的基本方法后才引出对新课文的学*。

  接着我就问:你知道这首词的作者是谁吗?你读过他写的诗吗?你能为大家介绍一下范成大吗?(让学生自由说,可根据以前知道的或课前搜集到的资料知道多少就说多少。)然后播放范成大的简介资料。

  这样做一是要检查学生的课前资料的收集情况,二是要使学生知道范成大是一位了不起的田园诗人,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的兴趣。

  二、初读古诗,初步感知诗的内容

  1、指导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⑴ 请说说诗应该怎样读?

  ⑵ 明确诗歌的朗读方法:朗读诗歌,要求正确、流利、读出诗的节奏。

  ⑶ 听范读

  ⑷ 个人自由朗读。

  ⑸ 指名试读,评议。

  2、读了这首诗,你能简要的说说诗歌写什么情景吗?

  3、小声自读,边想边画:

  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引导回答上面问题,并小结板书:

  村庄儿女──耘田织布

  童孙────学种瓜

  二、初读古诗,初步感知诗的内容

  这一步是让学生读通、读顺、读通。学生喜欢古诗,因为它短小精悍,读起来朗朗上口。有的学生上学前就能背诵很多古诗,但背起来往往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在古诗教学中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古诗,是古诗教学的重点。而读准字音,读出基本的节奏是前提。所以我一进入古诗的学*就是让学生读(包括自由读、听读、指名读,模仿读、评议读等),听读非常重要,尤其是一开始学*古诗,让学生听听诗是怎么读的,有自己没有读错字,节奏应该怎样处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利用用多媒体教学,屏幕上出现的诗全标上拼音,便于学生拼读,纠正读错的字音,又播放录制好的由专业人员朗读的古诗朗读录音,让学生听读。由于专业人员能够很好地把握古诗所表达的情感,用标准的普通话,抑扬顿挫的声调,准确、传神地传达出古诗的感情基调。所以学生非常愿意模仿。

  接着我让学生小声自读,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边想边画: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从整体入手,粗浅的知道诗大概讲了什么。原来是写了(略) 三、学*诗文,探究诗意

  1、自由读文,借助注释或利用工具书查阅自己要理解的词语,理解诗意。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⑴ 昼:白天。⑵ 耘:除草。⑶ 耘田:在田里除草。⑷ 绩麻:把麻搓成线。⑸ 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⑹ 未解:不懂。⑺ 供:参加。⑻ 耕织:耕田织布。⑼ 傍:靠*。⑽ 桑阴:桑树下。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4、指名试着概述全诗大意:

  白天除田草,夜里搓麻条,村里的男女都担家。

  幼童不懂耕田织布,也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呢!

  5、质疑: 三、学*诗文,探究诗意

  传统的古诗教学中,唯恐学生不能理解诗意,于是反复解说,还让学生背诵诗意,这样的结果只会使学生害怕、讨厌古诗,更不用说体味诗的美感了。而我的学*诗文探究诗意让学生充分自学。首先是借助注释或利用工具书查阅自己要理解的词语,理解诗意。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利用课件检查学生对词的理解。如

  最后试着让学生简单概述全诗大意,学生领悟它的表层意思,为下面的品读作好铺垫。

  四、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1、赏析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⑴ 诗歌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农民劳动的繁忙景象。

  ⑵ 想象:昼和夜分别指什么?围绕耘田绩麻启发想象农民们除了耘田绩麻还要干些什么活?(插秧、收割、犁地、积肥)。想象范成大见此情景会对村庄儿女说些什么?(辛苦、勤劳、各有各的本事)

  ⑶ 结合想象诵读(读出敬重之情,读出诗的节奏)

  反复读:自由读、指读、评读、教师读、学生再读、做着动作竖着大拇指来读、齐读。

  2、赏析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描述画面内容。(抓住儿童神态、动作、想象其语言),你们喜欢这些小孩子吗?(天真、勤劳、好学、可爱、爱劳动)。

  品后指导诵读,带着作者对那些儿童的喜爱之情来读。读出小孩子的调皮可爱。读出小孩子的聪明好学、读出你自己的喜爱之情一遍一遍地读,一次比一次读得好。

  这两句诗。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指导背诵

  1、放声自由读诗,想象其意境,体会农民一家辛勤劳动的生活。

  2、指名读。

  3、老师配乐吟读。

  4、学生入情入境的齐读,朗读中自然成颂。

  六、总结

  这首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泥土气息。描写了紧张而又愉快的劳动场面和田园生活的美好。 四、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这是节课的重点,那是对诗歌深层意思的领悟,语言感情色彩的体会,丰富的思想和情感内涵体会。叶圣陶曾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像;应抓住精要之处,指导细细品读,体味诗情,品出诗的意韵来。我是怎样抓的呢?

  第一、二句诗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写了农民劳动的繁忙景象。抓诗眼,昼和夜说明农民日夜辛劳,各当家是指农家人各自忙自己的事情,各表现出自承担家庭一定的工作,各有各的拿手本事。表现出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敬重之情。围绕耘田绩麻启发学生想象农民们除了耘田绩麻在夏忙中还要干些什么活?(插秧、收割、犁地、积肥)。接着让学生想象范成大见此情景会对村庄儿女说些什么?(辛苦、勤劳、各有各的本事)让学生在想象中体会农民的忙碌和艰辛。最后是指导有情的读,读出敬重之情,读出农人的勤劳,读出作者对农人的钦佩赞美本事,我让学生反复的读:自由读、指读、评读、教师读、学生再读、做着动作竖着大拇指来读、齐读,要求学身学生要声情并茂。读好昼、夜、各当家昼夜读重音,各当家要上扬。

  而第三、四句诗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和学二字使用的简洁传神。特别是一个学字,天真、好学、可爱热爱劳动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利用媒体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描述画面内容。你从这幅图话里看到什么啦?(大人在忙着干活,小孩在种瓜),然后抓住儿童神态、动作、想象大人和小孩在说些什么呢?大人说:爸爸妈妈忙着了,去、去、去玩去吧。小孩噘起嘴说:不,我也能干活于是就学起大人种起瓜来。那你们喜欢这些小孩子吗?(天真、好学、可爱、爱劳动,不怕苦不怕累)。最能体现不怕累的是那个词呀?是也,字,大人能干的他也能干最能体现好学的是哪个词啊?学。诗眼就这样被品出来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也出来了。接着也是反复诵读,要求学生读出也、学的感情色彩来,(老师范读一次)带着作者对那些儿童的喜爱之情来读。读出小孩子的调皮可爱。读出小孩子的聪明好学、读出你自己的喜爱之情一遍一遍地读,一次比一次读得好。

  七、知识的延伸

  1、说明《四时田圆杂兴》还有60首,田园诗人还有很多,孟浩然、王维、陶渊明(课件)

  2、再学*一首(课件)田园诗篇

  在古代也有许多文人墨客都很喜欢亲*大自然,喜欢田园生活,如陶渊明、杨万里等。老师这里再提供两首诗人们在田园生活中写下的诗让大家欣赏学*:要求大家借助老师提供的注释自学古诗,说说诗的意思,并尝试背下来。

  夏时田园杂兴

  黄尘行客汗如浆,

  少住侬家漱口香。

  借与门前盘石坐,

  柳阴亭午正风凉。

  3、背诵自己熟知的田园诗。 六、知识的延伸

  读中拓展,提高学生的对古诗词文的修养。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少年儿童只有通过大量的经典诵读,实现量的积累,才能充分地汲取古文化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因而学*诗词不能只仅仅局限于课文,要一篇带多篇。由一篇田园诗带出多篇的田园诗来,由一位田园诗人带出多个田园诗人来。在学*完《四时田园杂兴》之后,我要求学生再来学*另一首田园诗《夏时田园杂兴》。我借助媒体加以展示。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大概说说诗的意思,说说诗中的儿童是一个怎样的儿童。并争取背下来,接着让学生背诵自己熟知的田园诗,再鼓励学生多收集田园诗来诵读。目的是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惯。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 (菁华5篇)(扩展7)

——法不可违教学反思优选【五】篇

  1、一些法律知识较抽象,虽然是要求“了解”,但其实很多内容是学生有兴趣想知道的、有疑问的,如“主刑”和“附加刑”。

  2、多使用书本的内容,书本的活动环节是相互紧扣的,使用起来很实际,但可能例子的时间有点远,可以考虑使用*期的、相对应的时政热点。

  3、部分知识与初一上册内容相结合。

  4、要结合知识点,相应做一些知识的建构。如:违法行为的分类。

  5、综观四节课,在课后的了解和复*中,我们看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还是不如理想的,需要多种方式进行复*。

  在上这节课前,我认真研究了课标和教材,同时了解了学生的认知水*。通过之前法律部分的学*,发现学生的相关法律常识欠缺,于是确定教法和学法。从总体上看,我的教学目标得到了充分的落实,下面我对教学的成功和不足以及原因进行分析,并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成功之处有:

  1、三维目标的全面落实,在教学过程中我重新整合了教材,运用*期社会热点案例和准确到位的列举方法使得教学效果良好。

  2、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方法较好,在导入新课和课堂总结升华两个环节中落实到位。

  3、教学过程中安排了“我要懂法”和“我要守法”两个板块同时采用分析“房祖名吸毒案”以及“我要当法官”两个活动设置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实用价值。

  本课的不足之处在于一些案例的选取应该更加具有时效性,同时应该更加的准确。尤其是对一些有争议的案件,不应当做教学事例列举。

  在我看来,怎样的.一节课算是好课呢?仰望星空问碧天,追根究底探黄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关键怎样提高兴趣?概括说来,教师应选择适当的学*内容,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案,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采取灵活的教学形式,组织得当的教学过程。内容、形式、过程、环境,都会引发学*兴趣,也可能转移学生的注意力。

  所以,评价一堂课,第二个方面就看学生学*的兴趣是否浓郁,看老师的煽风点火是否奏效,看课程设计是否能激趣,看合作探究有没有吸引力,看研*收获有没有成就感,看多元互动有没有感召力,看学生的注意力有没有分散转移。如果一堂课,师生均进入状态,物我两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那么,这样的课堂一定是最好的。而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教学设计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兴趣,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自主的收获了知识!

  在上这节课前,我认真研究了课标和教材,同时了解了学生的认知水*。通过之前法律部分的学*,发现学生的相关法律常识欠缺,于是确定教法和学法。从总体上看,我的教学目标得到了充分的落实,下面我对教学的成功和不足以及原因进行分析,并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成功之处有:

  1、三维目标的全面落实,在教学过程中我重新整合了教材,运用*期社会热点案例和准确到位的列举方法使得教学效果良好。

  2、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方法较好,在导入新课和课堂总结升华两个环节中落实到位。

  3、教学过程中安排了“我要懂法”和“我要守法”两个板块同时采用分析“房祖名吸毒案”以及“我要当法官”两个活动设置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实用价值。

  本课的不足之处在于一些案例的选取应该更加具有时效性,同时应该更加的准确。尤其是对一些有争议的案件,不应当做教学事例列举。

  在我看来,怎样的一节课算是好课呢?仰望星空问碧天,追根究底探黄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关键怎样提高兴趣?概括说来,教师应选择适当的学*内容,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案,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采取灵活的教学形式,组织得当的教学过程。内容、形式、过程、环境,都会引发学*兴趣,也可能转移学生的注意力。

  所以,评价一堂课,第二个方面就看学生学*的兴趣是否浓郁,看老师的煽风点火是否奏效,看课程设计是否能激趣,看合作探究有没有吸引力,看研*收获有没有成就感,看多元互动有没有感召力,看学生的注意力有没有分散转移。如果一堂课,师生均进入状态,物我两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那么,这样的课堂一定是最好的。而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教学设计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兴趣,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自主的收获了知识!

  这个教学课的内容十分的繁多,并且专业性较强。对于初一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因此必须要将这个知识发生背景与生活拉*,才能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并且鉴于思想品德课的课程安排的问题,在这节教授课中新知识必须要有在本课堂上学生消化检测的环节,否则学生的知识遗忘率是十分惊人的。所以在最后的“小组合作”环节的设计是必要和有效的。但教学完毕后,仍然感觉知识点组织较为松散,不够紧凑,如果能将四集故事浓缩成一到二个情节,背景更加清晰,学*效果更好。

  在上这节课前,我认真研究了课标和教材,同时了解了学生的认知水*。通过之前法律部分的学*,发现学生的相关法律常识欠缺,于是确定教法和学法。从总体上看,我的教学目标得到了充分的落实,下面我对教学的成功和不足以及原因进行分析,并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成功之处有:

  1、三维目标的全面落实,在教学过程中我重新整合了教材,运用*期社会热点案例和准确到位的列举方法使得教学效果良好。

  2、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方法较好,在导入新课和课堂总结升华两个环节中落实到位。

  3、教学过程中安排了“我要懂法”和“我要守法”两个板块同时采用分析“房祖名吸毒案”以及“我要当法官”两个活动设置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实用价值。

  本课的不足之处在于一些案例的选取应该更加具有时效性,同时应该更加的准确。尤其是对一些有争议的案件,不应当做教学事例列举。

  在我看来,怎样的一节课算是好课呢?仰望星空问碧天,追根究底探黄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关键怎样提高兴趣?概括说来,教师应选择适当的学*内容,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案,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采取灵活的教学形式,组织得当的教学过程。内容、形式、过程、环境,都会引发学*兴趣,也可能转移学生的注意力。

  所以,评价一堂课,第二个方面就看学生学*的兴趣是否浓郁,看老师的煽风点火是否奏效,看课程设计是否能激趣,看合作探究有没有吸引力,看研*收获有没有成就感,看多元互动有没有感召力,看学生的注意力有没有分散转移。如果一堂课,师生均进入状态,物我两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那么,这样的课堂一定是最好的。而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教学设计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兴趣,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自主的收获了知识!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 (菁华5篇)(扩展8)

——科学计数法教学反思范文5份

  本设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了加工处理,设计了符合学生发展实际的教学过程,设计从两方面下手:

  一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及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讨论、交流,设计一开始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从学生身边最*发生的.台风灾害造成的损失出发,给出几个看、读、写都不方便的数据,引起学生强烈认知上的冲突,激起学生想寻求一种方便、简洁的表示方式的欲望,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认识科学计数法表示大数的意义与方法,

  二是在知识的传授方面改变了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把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转化为主动探索发现的过程,使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在每一位学生的亲身体验与自主学*中逐渐展现,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1、本节课一开始通过的意义和规律的复*,使学生明白一些大于10的数也可以这样表示,但究竟该怎么表示,有什么规律?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这一难点,也使学生明白一点大于10的数可以表示成a×的形式,其中1a<10,n是正整数。

  2、在教学设计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小组讨论,师生间的合作与交流,解决了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让每个学生能从同伴的交流中获益,同进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和归纳能力。

  3、书的例题只有一题,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至于已经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它的原数是什么这种例题,书上并没有出现,为此教学时增加补充例题,更进一步地让学理解指数n与整数位的关系:n=整数位-1。

  4、数感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出学生能力的生成点,数感的养成也是一样,让学生通过观察、计算、演练进一步体会数感。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中《1。5。2科学计数法》中提到:“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是正整数),使用的是科学计数法。”我在备课的时候刚开始对这个定义没有太注意,知道这样定义就是为了将一个写起来比较麻烦,读起来很费劲的数写成大家约定形式的数,这样达到化繁为简单目的。同时规定了a*10n中a的取值范围和n的取值范围。但是在准备关于这一节的*题时发现,负数用科学计数法表示是一类很常见并且重要的题型。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对于负号的添加问题。这让我想到了教材中讲科学计数法时规定的数是“一个大于10的数”。而众所周知,负数是小于0的数,又何谈大于10?那么照这么一抠教材定义,咱们的负数岂不能用科学计数法来表示了?这个问题我请教了我的同事,他们说只要是讲明了是一个比较大的数就行,并且在规定a的取值范围时说明a的绝对值大于等于1,小于10就行了。我感觉具体说明了a的取值范围,并且在授课的时候不提“大于10的数”,最后解释一下教材中的这点纰漏。这样应该就能避免了学生对于教材和师授内容矛盾的疑惑。

  通过这件事,让我看到了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有严谨的教学态度,不能照本宣科,更不能一味的相信教材。同时在备课的.时候不能脱离教材,自辟套路。因为学生们手里现有的知识的来源就是教材,如果我们脱离了教材那会让学生感觉到对教材的陌生感,甚至不愿意读教材。如果我们一味的迷信教材,那么会堵塞自己的教学创作灵感,让自己的教学没有新鲜度,没有创新。所以,我通过这件事明白了,在教学时要做到心中有书,讲时变书,并敢于有怀疑精神,要在传统的教学中有自己的创新。

  本节课三大目标:负指数幂的科学计数法,单位换算以及含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的计算。对于第一个内容让大家去自学,我板书自学提纲,让同学们针对如何快速按照科学计数法表示一个数提出自己方法。为了思考目标明确,给孩子们指明书上的三个例子是思考的材料,同时也给同学们一个相互交流的时间,这个交流是为了让孩子们能在我讲解之前就能找到方法。然后依据例题讲解单位换算,通过该例题能让孩子们对于“纳米”有一个基本的'概念,同时补充讲解物理中密度单位换算。最后为了能顺利通过课堂检测,选取一个练*补充讲解。

  这节课内容相对简单,所以学*起来比较轻松,同学们经过讨论基本能认同一种快速写出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方法,而且还不同于课本。对于懿嘉和珊珊提出的方法我给予鼓励,表扬,任何时候孩子们所回答的每一个问题要给及时中肯的回应,以此鼓励孩子能大胆的想象,思考回答老师的问题。

  对于纳米的解释,相对也比较成功,这是提前精心备课的结果。但我在想一个问题:能否把机会给孩子们来讲呢?这可能有难度。而且这一块内容不是考试重点,如何能更好的处理呢?

  孩子们下课后来主动问我的一些问题可以看出:如何去处理分式的负数次幂的计算问题,还需要加强。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中《1.5.2科学计数法》中提到:“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x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是正整数),使用的是科学计数法。”我在备课的时候刚开始对这个定义没有太注意,知道这样定义就是为了将一个写起来比较麻烦,读起来很费劲的数写成大家约定形式的数,这样达到化繁为简单目的。同时规定了ax10n中a的取值范围和n的取值范围。但是在准备关于这一节的*题时发现,负数用科学计数法表示是一类很常见并且重要的题型。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对于负号的`添加问题。这让我想到了教材中讲科学计数法时规定的数是“一个大于10的数”。而众所周知,负数是小于0的数,又何谈大于10?那么照这么一抠教材定义,咱们的负数岂不能用科学计数法来表示了?这个问题我请教了我的同事,他们说只要是讲明了是一个比较大的数就行,并且在规定a的取值范围时说明a的绝对值大于等于1,小于10就行了。我感觉具体说明了a的取值范围,并且在授课的时候不提“大于10的数”,最后解释一下教材中的这点纰漏。这样应该就能避免了学生对于教材和师授内容矛盾的疑惑。

  通过这件事,让我看到了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有严谨的教学态度,不能照本宣科,更不能一味的相信教材。同时在备课的时候不能脱离教材,自辟套路。因为学生们手里现有的知识的来源就是教材,如果我们脱离了教材那会让学生感觉到对教材的陌生感,甚至不愿意读教材。如果我们一味的迷信教材,那么会堵塞自己的教学创作灵感,让自己的教学没有新鲜度,没有创新。所以,我通过这件事明白了,在教学时要做到心中有书,讲时变书,并敢于有怀疑精神,要在传统的教学中有自己的创新。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