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15篇

首页 / 教学计划 / | 2022-11-06 00:00:00 [db:标签-标题]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15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做一个计划。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计划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1

  一、学生现状分析:

  整体看他们活泼好动,大多数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热爱关心班级集体,学*勤奋。但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良*气,部分同学对他人的尊敬,对集体荣誉的珍惜趋于表面化,为了做给别人看而做,行动上缺乏自主性,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意识狭隘。在新学期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思想不断提高,自觉行动,形成良好的*惯。

  二、本册教材特点

  1.生活性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其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其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严展,其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3.活动性

  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的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构建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

  三、教学目的和重难点:

  1、初步知道家庭的基本构成以及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2、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感谢。

  3、亲*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春天的美。

  4、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

  5、初步了解牙齿和眼睛保护健康常识,学会自我保健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惯。

  6、通过观察感受炎热的盛夏,体会他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的利与弊。

  教学重点:

  1、学文明理,培养学生正确做人的意识及能力。

  2、培养学生关心、爱护同学的品质。

  教学难点:

  形成正确的行为*惯。

  四、教学中的主要措施:

  1、充分利用电教手段,以直观的形象激发学生情感。

  2、按照激情---明理---导行---反馈的思路教学。

  3、适当补充教材,丰富教学内容,强化观点形成。

  4、采取跟踪调查,联系家长等措施,促进学生良好意识、*惯的形成。

  五、教学进度:

  每周二课时。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2

  教材分析:

  在《品德与生活》中展开的品德教育以儿童的生活世界为坚实依托,利用蕴藏于儿童自己生活中的社会性、道德性事件和问题为素材,以儿童在生活中所遇到的社会性、道德性问题为品德教育活动的依据,通过与儿童有限的认识和行动能力相匹配的、他们想做又能做的、丰富而有意义的活动,把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渗透其中,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

  《品德与生活》中展开的活动化、生活化的品德教育适合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征、思维水*,它努力让儿童道德的学*不再在事不关己的符号学*中进行,而使品德教育变得真实具体、可感可触、可理解可实践,真正起到引导儿童生活的作用。

  当然,儿童在《品德与生活》课程中的经历和所获得的经验是不能代表其生活的全部的。但尽管如此,这门课程将通过密切贴*儿童生活的各种活动,帮助儿童对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整理、反思和拓展,并在此基础上逐步积累、发展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惯和行为*惯,在学*生活的过程中,逐步成长为热爱生活的儿童。

  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 我和春天在一起

  1、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丽与生机,产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2、逐步形成关注大自然、亲*大自然、探究大自然的*惯。

  3、从多方面了解春天的特征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初步掌握春季防病的基本常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4、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感受春天,学*种植、观察、记录的基本方法。

  第二单元 我在健康成长

  1、在形成良好生活*惯的基础上,爱护自己的身体,尊老敬老,健康地生活。

  2、初步养成良好的饮食*惯,正确的坐、立、走姿势以及正确用眼、护牙的*惯。

  3、知道眼睛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珍惜、爱护自己的眼睛。了解有关牙齿的基本知识,知道正确的护牙方法,学会保护自己的牙齿。知道各种食物都能促进身体的健康成长,学会营养、卫生、文明地进餐,学*基本的用餐礼仪。知道正确的坐、立、走姿势,学会辨别并用正确的姿势指导自己的行为。

  4、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和浅显的科学常识。

  第三单元 欢乐儿童节

  1、体会并分享节日的快乐,并从各种节日庆祝活动中感受到家人和社会对儿童的关爱。

  2、了解红领巾的意义和少先队员的责任,能以实际行动做一名合格的少先队员。主动积极参加班集体的活动,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3、了解其他国家儿童的生活,知道不同国家的儿童节有不同的庆祝方式,形成初步的国际意识。

  4、通过筹划、组织、参与节日期间的各种活动,提高自身的组织能力和活动能力。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收集资料。

  第四单元 小小班集体

  1、乐于和同学、老师交往,体验到作为集体生活中的一员的快乐,养成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关注自己的班集体,感受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形成对集体生活的正确态度,懂得和谐的集体生活的重要性。

  2、在学校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惯。能比较全面地看待他人的优点,并乐于向他人学*。

  3、知道班级是学生学校生活的家园,每一个人都生活在集体中,对班级的建设有一份责任。通过参与各项活动,初步了解人际交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4、通过活动,尝试解决班级集体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积累经验。

  教学重点:

  第一单元:

  1、引导学生感受欣赏春天,发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2、了解春天的季节特征和自然常识,进而引导学生愉快积极、健康安全地生活。

  第二单元

  1、培养学生良好、正确的行为*惯。

  2、指导学生体验,感受眼睛的重要性,了解一些护眼小常识并督促自己保护好眼睛。

  3、了解正确的护牙方法,知道挑食会影响身体健康。

  第三单元:

  1、初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2、引导儿童关注外国儿童的生活,初步培养儿童的国际意识。

  第四单元:

  1、引导学生解决值日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2、引导学生在讨论、调查、游戏中体验和感受,认识到班级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第一单元:

  1、从多方面了解春天的特征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感受春天,学*种植、观察、记录的基本方法。

  第二单元:

  1、在形成良好生活*惯的基础上,爱护自己的身体,尊老敬老,健康地生活。

  2、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和浅显的科学常识。

  第三单元:

  1、体会并分享节日的快乐,并从各种庆祝活动中感受到社会对儿童的关爱。

  2、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收集资料。

  3、了解其他国家儿童的生活,知道不同国家的儿童节有不同的庆祝方式。形成初步的国际意识。

  第四单元:

  1、关注自己的班集体,感受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形成对集体生活的正确态度,懂得和谐的集体生活的重要性。

  2、通过活动,尝试解决班级集体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积累经验。

  学情分析:

  一年级绝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好表现自己,爱听老师表扬。一学期的行为规范训练,学生已养成一些良好的*惯。课间基本能做到文明休息了,能注意卫生,不乱扔纸屑,按时完成作业,上课时不守纪律、做小动作的人少了,知道要为集体争光,集体荣誉感非常强。由于是独生子女,许多小朋友在家里是小皇帝,待人接物都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有的虽然独立意识强,个性也很强,但自理能力很差;有的社会交往虽积极主动,但却不善于共处,缺少团结协作精神。今后,行为规范训练还需加强,反复抓,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和行为*惯。

  教学措施:

  1、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采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3、让儿童更多地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3

  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基本特点

  1.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本线索设置主题。教材从学生的生活逻辑出发,选择与学生生活关系紧密、切实需要的内容,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整合起来,引导他们综合地学*和思考。在立足于学生现实生活经验的同时,也适当关注他们对未来生活的需求。

  2、突出养成教育的要求。通过行为指导、情境辨析,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惯。同时重视生态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为促使他们成长为德行良好、人格健全的公民打下基础。

  3、突出“活动性”和“做中学”的特点。通过创设活动情境,编写典型范例,设计思考问题,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自主学*和实践的空间。同时,又考虑教学的实际情况,活动的设计尽可能简便易行,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4、突出图画、图片在呈现教材内容方面的特殊作用。强调图文并茂,以图为主,采用儿童的语言和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加教科书的趣味性、可读性、启发性和指导性。

  5、体现一定的开放性。一方面实现课堂内外、学校内外学*的有机结合,使教材从课内向课外拓展,形成开放的教科书体系。另一方面,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为教师和学生留有选择、开拓和创造的空间。

  单元内容分析:

  第一单元共安排了四个主题活动:祝你生日快乐 快乐的国庆节 过去的故事 红领巾的生日

  本单元4个主题活动以“生日”为线索,引导儿童通过分享同伴生日的快乐,欢庆祖国妈妈生日的喜悦、回忆新中国诞生的艰辛、庆祝少先队的诞生生日,激发儿童珍爱生命、孝敬父母、热爱祖国、崇敬人民英雄的情感,增强做一名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和愈来愈感。

  第二单元共安排了四个主题活动:秋天到了 秋游回味 巧手剪秋天 中秋与重阳

  本单元共有4个主题活动带着儿童一起走进金秋,去感受景色之美,分享收获之乐。孩子们去走一走、看一看、做一做、尝一尝中,与秋天“零距离”地去认识自然、探究自然和科学的奥秘,让儿童在活动和游戏中激发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爱生活之情,使美丽的秋天留在儿童的手指间和心窝里。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学会保护自己。喜欢和同学、教师交往,高兴地学,愉快地玩。亲*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能用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积极主动做家务劳动。乐于帮助别人,特别是老年人和残疾人,爱护花草树木和动物。

  第三单元共安排了四个主题活动:我来试试看 我不胆小 我不任性 我的好*惯

  本单元有4个主题活动以儿童的日常生活为主线,针对低年级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胆小,缺乏敢于尝试的勇气、任性、*惯不佳等方面问题,将心理教育、品德教育、行为*惯的养成教育有机整合,通过一系列活动,提升儿童对问题的认识,形成初步的价值判断能力,引导儿童培养良好的意志品格和行为*惯,帮助儿童享受到成长的快乐。

  第四单元共安排了四个主题活动:走进聪明屋 我也能研究 生活中的小创造

  让校园更美好

  本单元有4个主题活动以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为主线,它是时代对儿童提出的要求,主要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让儿童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目的是打开学生的思维,展开丰富的想象,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周次

  教学内容

  教时

  教学目标

  重点及难点

  教具准备

  备注

  1

  准备周

  熟悉教材

  2—5

  第一单元

  生日快乐

  1.祝你生日快乐

  2.快乐的国庆节

  3.过去的故事

  4.红领巾的生日

  8

  以“生日”为线索,引导学生通过分享同伴生日的快乐,欢庆祖国生日的喜悦,回忆新中国诞生的艰辛,激发小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祖国;孝敬自己的父母,崇敬人民英雄的情感,增强做一名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和使命感。

  1.从生日入手,引发学生的快乐体验,更加珍爱生命,感恩父母。

  2.在欢度国庆的活动中,激发学生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的情感。

  1.《生日快乐》录音磁带;

  2.收集新中国诞生的故事;

  3.搜集有关小英雄的故事;

  4.队歌和儿童歌曲。

  6—9

  第二单元

  走进秋天

  5.秋天到了

  6.秋游回味

  7.巧手剪秋天

  8.中秋与重阳

  8

  在萧瑟的秋风中捡起一片黄叶去感知“秋天到了”;在栽种浇灌和采摘过程中体验秋收的快乐;秋游之后,回味无穷;摆动小手,巧“剪”秋色;尝一口月饼,品出生活的甜蜜,捧一盆菊花,表达对老人的爱心,孩子们在走一走,看一看,做一做,尝一尝中,和“秋天”进行“零距离”接*,从而去认识生活,热爱生活,学会生活;去探索自然,探究科学,探求知识。

  让儿童在活动和游戏中激发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之情,探索自然和科学的奥秘,使美丽的秋天留在儿童的手指间和心窝里。

  1.准备故事《天气凉了》;

  2.收集各种各样的树叶;

  3.收集小制作的原料;

  4.收集关于中秋的传说和关于描写月亮的诗文。

  10

  期中复*

  11—14

  第三单元

  成长乐园

  9.我来试试看

  10.我不胆小

  11.我不任性

  12.我的好*惯

  8

  本单元以儿童生活为线索,把心理教育、品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有机整合,使学生在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的交互作用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逐步加深对自己、对他人的认识,形成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惯。

  让儿童品尝到勇于尝试带来的快乐;引导体味成长的快乐。

  1.歌曲《做小树苗》的磁带;

  2.整理玩具到课堂;

  3印制“好*惯监督员”的聘书。

  15—18

  第四单元

  金点子行动

  13.走进聪明屋

  14.我也能研究

  15.生活中的小创造

  16.让校园更美好

  8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是时代对儿童提出的要求,它旨在发展儿童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让儿童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索或解决问题,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地展现并提升自己智慧,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

  如何打开学生的思维;展开丰富的想象,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1.古今中外发明家的故事;

  2.收集班级中有发明创意的学生作品;

  3. “校园小调查”的调查表。

  19

  期终复*

  期终检测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4

  一、班级情况简介

  202班,班主任zz老师。现有学生44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24人。该班是z老师从一年级直接带上来的一个班级,*时,肖老师对学生要求严格,教学非常认真。所以该班学风好,班风正,学生纪律性强,学*自觉性强。从第一周学生的课堂表现来看,学生能积极动脑,但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人数不多,个别学生小动作比较多,注意力不能保持,需要教师时时进行组织教学。

  二、教材简析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共有五个单元,第一单元:自己拿主意,共三课。第二单元:献出我们的爱,共三课。第三单元:我们去发现,共三课。第四单元:你好,祖国妈妈,共三课。第五单元:愉快的收获,共三课。本册教材的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会自己拿主意,自信,自己安排自己事情的能力;团结友爱,尊老爱幼,帮帮有困难的人的积极情感;在大自然中学会探索,学会合作,学会研究的能力;热爱祖国和人民英雄的积极情感;体会到自己在不断成长,不断成熟,只有付出更多的努力,才会有更大的收获。使学生在伴随年龄的增长的同时,能力,情感也不断发展和丰富。

  三、教法透析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材,是新教材,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运用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教材编写内容,大多以第一人称,让学生自己看书后,从中获得知识,悟出其中的道理。教师只是作为学生学*过程中的指导者、帮助者。书中有丰富的图片资料,并附以文字说明,教师在教学中可充分地加以利用,保持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帮助理解。教师在教学中要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品德行为实际,引导和改变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变化,不能离开品德课教学的初衷,为考试而教。教师在教学中,可运用自学辅导法、讨论法、实践法、个案剖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四、提高教育效果的措施

  1、课前做好充分的教学设计。择用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

  2、课堂上,以学生自读悟理为主,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获得书中的知识,引导学生行为的变化。(编辑:http:///)

  3、搞好组织教学,充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4、教学中加强针对性。

  5、作业以了解学生思想和行为情况为重点。

  五、教学时间安排

  第一至三周:第一单元

  第四至六周:第二单元

  第七至九周:第三单元

  第十至十二周:第四单元

  第十三至十五周:第五单元

  第十六至十八周:复*

  第十九周:质量检测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5

  一、课程特点: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

  二、课程基本理念:

  1、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

  2、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3、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4、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

  三、课程总目标与分类目标:

  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分目标:

  1、 情感与态度:

  (1)教育学生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2)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3)自信、诚实、求上进。

  2、 行为与*惯:

  (1)初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劳动*惯。

  (2)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

  (3)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3、知识与技能:

  (1) 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社会常识。

  (2) 掌握一些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4、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四、单元各主题重点难点:

  本册共5 个主题单元分别是《我和大师交朋友》、《可爱的班级》、《家在自然中》、《我们生活的地方》、《长大,真好!》。

  第一单元《我和大师交朋友》共 3 课,定位在“与大师交朋友”,试图让大师成为儿童成长历程中亲切的朋友。通过寻访大师的童年,了解大师成才的故事,找找身旁的大师等一系列围绕大师的探究性学*活动,把在人们心目中被神化的大师形象,变成有血有肉的、可以探究、可以学*的与儿童零距离的学*目标,引导儿童把好奇、好问、好动脑的自然天性向有理想、有目标的积极探究、有创意地生活方面发展,并最终将关注点放在儿童现阶段的成长和发展中来。

  第二单元《可爱的班级》是对一年级下学期《我在班级中》教学主题的延伸,通过美化教室,组织参加学校的运动会,评选班级的小明星,制作班级的黑板报等各种日常班级活动,感受班集体的可爱,进一步培养儿童的集体意识,让儿童“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爱护班级荣誉,关心和爱护同伴”。

  第三单元《家在自然中》教学主题是生命和环境教育,引导儿童在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调查、探究、评判、游戏、诵读欣赏、讨论、实践操作等各种学*方式,在与自然的充分互动中感受自然的美好与神奇、生命的美妙与神圣,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生活在自然中的乐趣;从而使“爱护动植物、保护自然环境、使我们生活的家园更加美好”内化为儿童自我的行为准则。

  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则是从儿童的视角看自己生活的社区、家乡,从社区的设施、社区人,家乡的食物、美景,家乡的变化出发,帮助儿童了解家乡,懂得邻里相处的道理,激发儿童热爱家乡的情感,并初步培养和发展儿童热爱生活、参与生活的意识和能力。最后一课《长大,真好》是二年级下学期的最后一个单元,也是《品德与生活》课的最后一个单元。这个短单元由 2 课组成,指导儿童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到自身的成长,在行将告别小学低年级生活的时候,觉察到自身各方面的发展,收藏童年的记忆,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体验成长的快乐,从而为步入新的成长和发展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措施:

  1、 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帮助儿童展开活动。

  2、 儿童的品德和行为*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中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3、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4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的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五、教学活动形式:

  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讲故事,讲授等形式。

  六、课时安排:

  本学期以18周计算,每周2课时,合计36课时。

  具体安排如下:第一单元“《我和大师交朋友》” 6课时

  第二单元“《班级的荣誉》” 8课时

  第三单元“《家在自然中》” 6课时

  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 6课时

  第五单元“《长大,真好!》” 4课时

  复*、考核 4课时

  机动 2课时

  总计: 36课时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6

  一、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一年级的学校生活,学生的自理能力有了提高,能做到关心集体,热爱学校。但是学生的年龄比较小,自控能力差,坚持性短,所以我们老师要多指导、多教育、多开展活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活知识和劳动技能,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有探讨的兴趣。让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

  二、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我在集体中成长”是在经过一年的班集体生活基础上,引导在丰富多彩的集体生活中,感受、体验、感谢老师、同学对自己的帮助,在完成集体的共同任务中,能以小主人翁的身份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对大家决定的事情努力去做,培养爱集体的感情和“主人翁”责任感。

  第二单元“金色的秋天”二年级第一学期正值秋季,教材利用这一大好时机,把儿童带进金色秋天的大自然中观光,观察动、植物的变化,欣赏秋天多彩的叶、美丽的树、丰硕的果实,享受大自然带给人们的快乐,丰收带给人们的喜悦,使儿童由衷的热爱大自然,爱幸福生活,懂得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第三单元“我们真棒”二年级儿童的心理发展很快,他们的心理发展是开发的。由于他们的经历很有限,内心时间不太复杂,做事、想问题都显得纯真、直率。这时候,引导他们初步懂得善待自己,善待老师、同学和伙伴,是极为重要的。教材选取富有童心的故事和事例,启发儿童在现实生活中,正确地对待同学,多发现同学的优点,学会赞美别人;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抓住机会发扬自己的长处;生活中遇到问题会自己解决。促使儿童心理活动和社会性的健康发展。

  三、教材分析:

  本册三个单元共12个主题,落实了课标四个方面内容要求:

  1、健康、安全地生活:

  (1)秋天天气凉了,要添加衣服;

  (2)秋游出发前准备什么,出行安全,怎样防止丢失和掉队;

  (3)学做小雏鹰,要勇敢,不娇气;

  2、积极、愉快地生活:

  (1)快乐的暑假生活,我的心愿;

  (2)团团圆圆过中秋;

  (3)做个“快乐鸟”变烦恼为快乐;

  3、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1)当好值日生、我是个小小保结员、让我们的教室清洁又美丽;

  (2)“好书大家看”同学间的亲情;

  (3)“团团圆圆过中秋”家人间的亲情;

  4、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

  (1)“找秋天”、“神秘的月亮”发挥观察力、想象力;

  (2)“留住秋天”、“秋天的游戏”发挥想象力;

  (3)制作“感谢卡”、“我的成长包”、“树叶标本”等发挥动手动闹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及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几教材重难点。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

  3、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讨论、资料收集、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等。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7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为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构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职责心、良好的行为*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务必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同时,有效的教育务必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理解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忙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一、学生现状分析

  二年级这些学生活泼好动,上进心和求知欲都很强。这就要求利用《品德与生活》课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做人,树立班群众荣誉心,用科学的方法指导每个人去学*。

  二、教材特征

  1、生活性。

  第一,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也就是遵循儿童生活的规律;

  第二,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这些生活主要是孩子们熟悉的校园生活、无可选取的家庭生活和他们身边的生活,这些都是亲切的资料。其表现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发生在儿童身边的真实的生活。在课程与教学中,这种活动主要表现为向儿童带给真实的生活素材或情境并组织儿童实施,如观察小动物、家政劳动、自理个人生活等;二是模拟儿童身边的真实生活。在课程与教学中,这种活动主要表现为向儿童带给能够供模拟的真实的生活素材或情境并组织儿童实施;

  第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这些活动主要包括游戏、讨论、交流、动手实践、调查研究等形式。活动要合童心、有童趣,更提倡教师从儿童生活实际捕捉主题,也提倡儿童自己从生活实际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

  第四,本课程资料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顺其自然而又不听之任之。教师要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校园、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

  第一,整体视野的开放,过去只关注本学科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而此刻是应对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这是全新观念,凡是儿童生活的事都与课程有关;

  第二,课程资料的开放,解决了教材的滞后性,期望能把新的信息和儿童的实际问题纳入课程资料,加强了针对性;

  第三,授课的空间是开放的;

  第四,授课的时间弹性延展,以学的需要和实效为出发点。

  3、活动性。

  第一,课程形态以主体参与性活动为呈现方式,强调做中学。强调儿童直接参与,强调全员参与;

  第二,课程目标透过教学活动来实现;

  第三,儿童本身实地参与活动,老师指导活动,把教材资料转化主题活动。

  三、课程基本理念:

  1、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

  2、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3、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4、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好处。

  四、课程总目标与分类目标

  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分目标:

  1、情感与态度:

  (1)教育学生爱亲敬长、爱群众、爱家乡、爱祖国。

  (2)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3)自信、诚实、求上进。

  2、行为与*惯:

  (1)初步培养学生构成良好的生活、劳动*惯。

  (2)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养成基本的礼貌行为。

  (3)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3、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社会常识。

  (2)掌握一些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4、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五、单元各主题重点难点

  本册共5个主题单元分别是《我和大师交朋友》、《可爱的班级》、《家在自然中》、《我们生活的地方》、《长大,真好!》。

  第一单元《我和大师交朋友》共3课,定位在“与大师交朋友”,试图让大师成为儿童成长历程中亲切的朋友。透过寻访大师的童年,了解大师成才的故事,找找身旁的大师等一系列围绕大师的探究性学*活动,把在人们心目中被神化的大师形象,转成有血有肉的、能够探究、能够学*的与儿童零距离的学*目标,引导儿童把好奇、好问、好动脑的自然天性向有理想、有目标的用心探究、有创意地生活方面发展,并最终将关注点放在儿童现阶段的成长和发展中来。

  第二单元《可爱的班级》是对一年级下学期《我在班级中》教学主题的延伸,透过美化教室,组织参加校园的运动会,评选班级的小明星,制作班级的黑板报等各种日常班级活动,感受班群众的可爱,进一步培养儿童的群众意识,让儿童“明白自己是群众的一员,认真完成群众交给的任务,爱护班级荣誉,关心和爱护同伴”。

  第三单元《家在自然中》教学主题是生命和环境教育,引导儿童在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透过调查、探究、评判、游戏、诵读欣赏、讨论、实践操作等各种学*方式,在与自然的充分互动中感受自然的完美与神奇、生命的美妙与神圣,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生活在自然中的乐趣;从而使“爱护动植物、保护自然环境、使我们生活的家园更加完美”内化为儿童自我的行为准则。

  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则是从儿童的视角看自己生活的社区、家乡,从社区的设施、社区人,家乡的食物、美景,家乡的变化出发,帮忙儿童了解家乡,懂得邻里相处的道理,激发儿童热爱家乡的情感,并初步培养和发展儿童热爱生活、参与生活的意识和潜力。最后一课《长大,真好》是二年级下学期的最后一个单元,也是《品德与生活》课的最后一个单元。这个短单元由2课组成,指导儿童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到自身的成长,在行将告别小学低年级生活的时候,觉察到自身各方面的发展,收藏童年的记忆,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体验成长的快乐,从而为步入新的成长和发展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这是本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导向。分目标的四个方面“情感与态度”、“行为与*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技能学*,忽略潜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偏重追求结果,忽略过程与方法等倾向,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2、转变教师主角。

  在本课程中,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培养儿童的品德与*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身心健康地成长。教师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该导不导,该点不点,不贴合课程改革要求,也会影响教育效果。

  3、加强教学活动的指导。

  本课程的活动以落实课程目标为目的,以课程标准第三部分“资料标准”中的某一资料或几个资料的融合为主题,以儿童的年龄特征、经验背景和学*兴趣等为设计基础,将知识、技能教育的要求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融为一体。因此教师在指导教学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四点:

  (1)教师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应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状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活动设计,帮忙儿童展开活动。活动设计和活动指导应具有计划性和灵活性。

  (2)儿童的品德和行为*惯的构成、知识和潜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要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忙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3)教学活动应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用心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决定得到初步的培养。

  (4)本课程的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资料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4、活动形式应灵活多样。

  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教学活动在资料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好处的资料,或与儿童合作选取资料,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取来组织活动;教学活动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形式服从资料,可根据具体目标、资料、条件、资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取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教学活动形式能够是单一的,也能够几种形式结合使用;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比较灵活机动,根据主题、资料,可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安排必要的课前准备活动或课后延伸活动来配合。

  5、注意与其他学科、教育活动的结合。

  本课程教学活动应注意利用其他学科或教育活动的成果,与其他学科和教育活动,如少先队、班会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相结合,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育效益。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8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实施课程改革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重点,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做人,使他们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二、教材的特点

  1、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本线索设置主题。教材从学生的生活逻辑出发,选择与学生生活关系紧密、切实需要的内容,按照一定的时空顺序整合起来,引导他们综合地学*和思考。在立足于学生现实生活经验的同时,出适当关注他们对未来生活的需求。

  2、突出养成教育的要求。通过持为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惯。同时重视生态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为促使他们成长为德行良好人格健全的公民打下基础。

  3、突出“活动性”和“做中学”的特点。通过创设活动情境,编写范例,设计思考问题,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自主学*和实践的空间。

  4、突出图画、图片在呈现教材内容方面的特殊作用。强调图文并茂,以图为主,采用儿童的语言和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可读性、启发性和指导性。

  三、学期目标

  1、情感与态度:

  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家祖国。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自信、诚实、求上进。

  2、行为与*惯:

  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惯。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3、知识与技能

  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呼劳动技能。初步了解自然、社会常识。了解有并祖国的初步知识。

  4、过程与方法:

  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四、主要措施和方法

  1、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帮助儿童展开活动。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学*。

  2、儿童的品德和行为*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

  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中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3、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的把社会中新的相信、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内容来自]

  5、以直接学*为主,并逐渐向间接学*过渡的多种学*方法相结合,引导学生的个性化学*。

  6、重视学生良好品德行为的形成,对于点点滴滴进步时时给予关注。教给学生各种学*的方法,如课堂内各种形式的讨论,使学生有机会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在**指导下,进行多种渠道的资料调查。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讲故事,用故事情节或主人翁的形象感染、教育他人。

  五、教学安排

  周次内容

  第一、二周《我背上了新书包》

  第三周《我们的校园》

  第四周《新朋友新伙伴》

  第五周《校园铃声》

  第六、七周《*安回家》

  第八周《我们的国庆节》

  第九周《祖国妈妈在我心中》

  第十一周《和钟姐姐交朋友》

  第十二周《我很整洁》

  第十三周《我会好好地吃》

  第十四、五周《我自己会整理》

  第十六周《看我多精神》

  第十七周《新年好》

  第十八周《欢欢喜喜过春节》

  第十九周《我家大团圆》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9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学大纲对低年级的最基本要求和初入学儿童的年龄特点,着重对学生进行最基础的社会公德教育和行为*惯的养成教育。深入浅出地寓道德概念和行为*惯要求与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二、教学目标

  1、三条轴线

  *儿童与自我

  *儿童与社会

  *儿童与自然

  2、四个方面

  *健康、安全地生活(儿童生活的前期和基础)

  *愉快、积极地生活(儿童生活的主调)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时代的进步对儿童提出的要求)

  三、教法设想

  1、寓道德概念和行为要求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2、利用插图,图文对照,边看边说边想,帮助学生理解。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

  4、结合红星儿童团的各项活动进行教育。

  5、充分利用教学用书中的儿歌及小故事穿插于课堂教学中。

  四、各单元教学内容与措施

  第一单元(第1—4课)认识你真好

  本单元的学*重在帮助学生熟悉和适应学校生活,体验集体生活的快乐,学*学校生活中必备的知识与技能。培育和发展主体意识。为学生尽快适应小学的学*生活,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惯奠定基础。

  第二单元(第5—8课)快乐每一天

  生活不可能天天艳阳高照。“迟到”“写字不好”“上学路上怎么走”“一日事务怎样巧安排”这些问题都会困扰着儿童。本单元就抓住这些儿童学*生活中普遍存在问题,展开讨论、分析、通过合理归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儿童在学*中,寻找到了战胜挫折的良策,获取了一份成长的经验,也就获得了一份快乐。

  第三单元(第9—12课)我像小树苗

  本单元没有直白的,纯道德的理性说教、而是寓“教”于乐,因势利导,通过幽默、夸张、离奇的童话故事,学生亲自参与的游戏活动等,让儿童经历体验、感悟的过程,使他们认识到“马虎、撒谎”对少年儿童来讲是品德、*惯不良的前奏,面对曾有过的马虎、撒谎等行为不掩饰、不回避,努力远离“长鼻子”,告别“小马虎”,做一个不说谎话、做事有耐心,有毅力、不敷衍的文明儿童,为他们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四单元(第13—16课)冬爷爷来了

  本单元以“变化”为主线贯穿其中,让学生感受大自然中四季的变化,学生在欣赏大自然的美景的同时欣赏自己的进步,在自我积累经验中提出新的发展目标,,迎接新的一年,迈向新的生活。

  1、拉拉手 交朋友

  活动目标要求:

  1、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乐于和同学、老师交往的情感,初步体验作为集体生活中的一员的快乐。

  2、行为目标:

  了解并遵守交往及游戏中的规则、纪律,初步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惯。

  3、知识目标:

  通过参与各种游戏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人际交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活动过程 :

  活动(一):认识老师和同学

  1、老师自我介绍,与同学交朋友

  小朋友,欢迎你们来到实验小学,成为一名小学生。我是你们的 班主任老师,我们以后

  要一起学*,你们遇到什么困难可以找我,我们还会成为好朋友呢!

  老师边说边走下讲台和同学拉手。

  2、放多媒体动画片,给学生引见4个小动物。

  有几个小伙伴,你们想不想认识?他们是谁呢?

  (放多媒体动画片)

  (4个同学带着头饰上场)康康熊、乐乐猴、爱爱鸽、创创鼠分别向大家作自我介绍。

  3、同桌同学相互认识

  小朋友,你们已经认识了老师和4个小动物,你们同学之间还不熟悉,想相互认识一下

  成为新朋友吗?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互相认识。

  4、学做名片并展示交流。

  5、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认识的新朋友。

  6、学儿歌:拍拍手、拉拉钩,我们成为新朋友;拍拍手,拉拉钩,我们都是好朋友。

  课间活动:学生边唱边跳《拍手唱歌笑呵呵》。

  活动(二):做游戏,愉快地结识新朋友。

  游戏1:找朋友

  刚才,大家认识了许多新朋友,也成了好朋友。好朋友朋友在一起喜欢做什么游戏呢?

  今天我们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

  游戏2:网小鱼

  先学儿歌:游啊游,游啊游,游到网边快快跑。跑不掉,被逮着,开开心心作介绍。

  活动(三)红黄蓝绿大行动,相同兴趣的同学在一起加深认识。

  小朋友,你们的兴趣爱好各不相同,相同兴趣的人在一起会有更多的话,玩得更开心,相互了解也更深。

  小组活动。

  每个小队选一个代表,给大家介绍小组的活动情况。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10

  一、教材简析

  《品德与生活》是小学低段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的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遵循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和《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融科学教育、生活教育与社会教育于一体,构建现代大德育课程,整体塑造儿童健康人格,为儿童的发展和幸福生活服务。

  1.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教材内容的设计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考虑学龄初期儿童接触外部世界,适应校园生活的需要,设计丰富多彩的有生命感与鲜活力的内容,回归儿童童年生活的快乐和幸福。帮助儿童在以生活为背景的学*活动中,科学地认识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人际环境、初步掌握科学生活常识与道德伦理知识、获得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学会友爱待人,敬于处事,善于律己,形成对人、对事、对己的正确态度与行为方式,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体验童年的快乐,使《品德与生活》课程成为个体幸福成长之需要。

  2.以自主探索性学*,构筑开放性教材系统

  道德学*的全息性,使得课堂只是儿童道德学*的一个缩影。因而,本课程增强教材的拓展性,使教材成为学生道德学*中的一个文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向学生提供丰富的道德生活资源背景,建立课堂学*向家庭生活与社区文化辐射的立体网。构筑课内外、校内外贯通的开放性、生成式课程内容系统,同时,教材的设计也要给师生以更多的创造空间。

  3.以活动为载体,实现体悟式学*

  传统思品课的最大的弊病就是以道德知识的学*代替整个德育过程。现代品德心理学研究表明,道德学*是以体验为核心的知情行整合学*,品德建构是在现实的人际互动中通过道德的体悟学*实现的。新课程以儿童的生活原型为视角,整合科学教育、生活教育、社会教育、劳动教育等学科目标,构建主题单元,使儿童的现实生活与学*情景融为一体,随机进入道德情境,淡化教师的道德权威,在活动中实现儿童的体悟式学*。一方面,在感受现实生活的美好中体验积极愉快的情绪,培养有爱心负责心的生活态度;另一方面,引导儿童在参与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展道德思维和判断能力,追求有创意的、高质量的生活。

  4.增强品德教育的时代感与全球意识

  以国际社会的广阔视野,从我国未来人才发展国际化进程的需要,引领德育内容的全球化与现代化演进,注重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整合,珍爱生命、关怀自然、智慧生活,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并注意根据未来社会环境、价值观、伦理道德发展变化的实际需要调整德育内容,尽可能反映新的社会条件下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引导学生正确地分析这些新问题、新现象,从中发展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与价值选择能力。

  二、教材主要特点

  根据《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品德与生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一)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状态和学*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4.让教师和学生走进教材,保持教材的弹性和广泛适用性

  各主题单元均选择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师生具体真实地参与的活动题材,使教材成为师生开展活动的指导,从而将各地具体而微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师生的经验和兴趣等等都纳入课程资源体系,为师生在活动中进行二次开发留有空间。

  三、过程与方法

  在生活背景和情感体验支撑下渗透规范教育支持随机进入教学,以直接学*为主、同时引导学生的个性化学*,并逐渐向间接学*过渡的多种学*方式结合.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11

  一、学生现状分析:

  一年级共有 人, 到了一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学*能力。整体看他们活泼好动,大多数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热爱关心班级集体,学*勤奋。但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良*气,部分同学对他人的尊敬,对集体荣誉的珍惜趋于表面化,为了做给别人看而做,行动上缺乏自主性,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意识狭隘。在新学期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思想不断提高,自觉行动,形成良好的*惯。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和结构:

  本教材分为三个单元,每个单元有四个主题,共12课。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 我的家人与伙伴

  1、我的一家人 2、家人的爱 3、我为家人添欢乐 4、我和小伙伴 第二单元 走进大自然

  5、春天来了 6、小苗快快长 7、我们和太阳 8、风儿吹呀吹

  第三单元 健康生活每一天

  9、我换牙了

  10、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11、小心,别伤着 12、夏天,我们注意什么 三、教学目的

  1、初步知道家庭的基本构成以及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2、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关爱父母长辈,表达对家人的感谢。

  3、亲*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春天的美。 4、在自然中进一步了解环保的知识,养成环保的*惯。

  5、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培养“有好奇心、爱问为什么”的好*惯。

  6、初步了解换牙和牙齿保健的常识,学会自我保健的基本方法,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惯。

  7、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学会照顾自己。

  8、知道基本的紧急求助和自救办法,表现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重、学难点:

  1、学文明理,培养学生正确做人的意识及能力。

  2、培养学生关心、爱护同学的品质,形成正确的行为*惯。 3、养成环境保护的*惯,有环境保护的意识。 五、教学中的主要措施:

  1.认真备课,注意教学方法,加强课堂教学,切实上好每一节课。 品德与生活涉及到生活中的知识与*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养成*惯非常重要,所以,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充分备课。

  2.按照激情---明理---导行---反馈的思路进行教学。 3 .适当补充教材,丰富教学内容,强化观点形成。

  如对于本册教材的第二单元《走进大自然》,教师在教学时就应适当的补充教材,丰富教学内容。例如在教学时,可以灌输环境保护的思想,尤其是到了春天,万物复苏,更应保护花草树木,让学生形成保护花草树木保护环境的意识,从小培养这种良好的*惯。

  4.采取跟踪调查,联系家长等措施,促进学生良好意识、*惯的形成。 六、课时划分

  我的家人与伙伴 8课时 走进大自然8课时 健康生活每一天 9课时 七、教学进度表 (见下页)

  20xx年2月28日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12

  一、学情分析:

  小学生活和幼儿园生活是大不一样的,对于刚上学的一年级新生来说,面对新环境,新同学、新老师,新的学*方式……他们会有很多的不适应,甚至不知道该做些什么。然而这些都需要学生尽快去适应,否则很容易给新生的学*和生活带来一定的困难,严重的还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惧学等不良情绪而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长远发展。

  这就要老师有耐心和信心帮助他们克服自身的局限,使他们能尽快地融入到新的集体生活中来。并以自豪、愉悦的心情面对新的`变化。那么老师要做到时刻关注学生的行为*惯,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帮助学生顺利地实现由幼儿向小学生的角色转换,使学生能够在学校里情绪安定、心情愉快,并更快地适应小学生活。

  二、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 我是小学生啦:

  通过一系列生动活泼的活动,帮助新生形成对入学的正确认识和态度,缓解新生中普遍存在的“入学不适应”现象。逐步适应并喜欢小学生活,为入小学学*创设一个良好的开端,以愉快、积极的态度迎接新生活。

  第二单元 学校的一天:

  本着以生为本的原则,时刻关注学生的行为*惯,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本单元以“上学的一天”为主线,按照上学路上→学校生活→放学的线索展开,旨在配合小学的入学教育,帮助学生顺利地实现由幼儿向小学生的角色转换,使学生能够在学校里情绪安定、心情愉快,并更快地适应小学生活。

  第三单元 我爱我家:

  “家”是儿童成长的重要场所,儿童对“家”有着很深的情感依恋。要培养儿童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惯,使其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存能力,从儿童的情感入手、从儿童对“家”的热爱入手是十发明智和有效的。

  第四单元 银色的冬天:

  本单元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儿童了解冬天里的自然现象。知道当冬天到来时,季节变化的特点及其对动植物的活动、人类生活的影响。尽可能地帮助儿童通过亲身做、实际的体验产生对冬天的热爱,让儿童了解各地冬天不同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同时引导学生探索了解“冰是怎么来的?”的科学道理,并尝试做一个小实验和一个美丽的冰饰,以激发儿童从多角度多层面认识冬天。同时结合学生生活安排了新年联欢活动,鼓励儿童通过各种途径作好新年联欢活动的准备,并积极表扬和鼓励孩子们主动参加活动,实际地感受新年的节日气氛。除此外还可以组织堆雪人、做冰饰、滑雪等孩子们喜欢的活动感受冬天的乐趣。

  三、教学措施: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应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针对《品德与生活》的学科性,教学时可采取以下措施: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活动范例。

  充分利用教科书中所提示的活动案例,力图体现本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是基本的课程资源之一。当然,我们还可以根据课程要求收集一些本地、本校、本班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2、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的资源,利用远程教育资源。

  充分挖掘学校、社区图书室及家庭中的图书资源、多媒体资源,并促进儿童之间、班级、年级和校际之间图书、资料的交流和共享。

  重视利用儿童自身的兴趣、经验和活动中的发现、体验等作为活动的资源。

  教学活动形式服从内容,可根据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

  3、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

  如讨论、资料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讲故事等。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13

  一、学生现状分析:

  XX班共有学生XX人,其中男生XX人,女生XX人。整体看他们活泼好动,大多数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热爱关心班级集体,学*勤奋。但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良*气,部分同学对他人的尊敬,对集体荣誉的珍惜趋于表面化,为了做给别人看而做,行动上缺乏自主性,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意识狭隘。在新学期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思想不断提高,自觉行动,形成良好的*惯。

  二、具体目标

  1、体验自主策划、自主活动的愉快,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变化,并初步开始计划自己的生活和行动。

  2、在班集体中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与同学合作,共同做大家商量好的事。

  3、能注意到周围环境的变化,并能通过动手做而获得有关知识和经验。

  4、学会与季节变化想适应的简单保健和安全常识,并在生活中运用。

  三、本册教材特点

  1. 生活性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其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其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严展,其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3.活动性

  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的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构建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

  四、内容重点

  1、健康、安全地生活——了解并运用简单的健康、安全的生活常识,能辨别好的和不好的生活*惯,并开始在生活中有意识地要求自己。

  2、愉快、积极地生活——能体验到学*的乐趣和自主策划、自主活动的乐趣;为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感到自豪,对一年级的学*和生活充满信心和向往之情。

  3、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爱护周围的自然环境,节约资源;关爱他人,了解常见的职业,并对为自己生活服务的人充满感激之情;了解作为一年级小学生的责任,并乐于去承担。

  4、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对周围的动植物、自然现象有好奇心,并能通过一些简单的假设和验证进行探索;能有创意地利用废旧材料来丰富自己的生活和活动。

  五、教学时间安排

  第一单元

  快乐的生活

  6课时

  第二单元

  爱心小天使 8课时

  第三单元

  劳动真光荣 6课时

  第四单元

  知了叫

  夏天到 8课时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14

  一、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简要分析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有以下基本特征:

  1、生活性。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中生活。

  2、开放性。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其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其时间可以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其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3、活动性。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与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构建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

  《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用三条战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并据此确定课程的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指标。本册编排了四个单元,共16课主题活动,约28课时,每周上两课时。其余课时各校自己安排。

  二、对学生情况的简要分析

  本班共有57人,通过一学年的学校生活,学生的自理能力有了提高,能做到关心集体,热爱学校。但由于学生的年龄比较小,自控能力差,坚持性短,所以我们老师要多指导、多教育、多开展活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活知识和劳动技能,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兴趣。让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

  三、学期的教学目标和总的要求

  1、以“生日”为线索,引导学生通过分享同伴生日的快乐、欢庆祖国生日的喜悦,回忆新中国诞生的艰辛,激发小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祖国;孝敬自己父母,崇敬人民英雄的情感,增强做一个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和使命感。

  2、知道秋天是金色的季节,丰收的季节,带着儿童一起《走进秋天》,去感受山川之美,分享收获之乐。让儿童在生活和游戏中激发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之情,探索自然和科学的奥秘,使美丽的起留在儿童的手指间和心窝里。

  3、以儿童生活为主线,把心理教育、品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有机整合,使学生在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的交互作用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逐步加深对自己,对他人的认识,形成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惯。

  4、发展儿童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让儿童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地展现并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

  四、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教师要认真学*新的课程理论,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文件,学*《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2、 教师要树立新的教育教学观念:

  (1)儿童观。教师要珍视儿童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儿童品德的形成和各方面的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教师应当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做人,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

  (2)教师观。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造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和*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身心健康成长。

  (3)教材观。本课程的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15

  一、教学目标:

  态度和情感:

  感受新学校环境的美好,对老师充满信任、景仰,充满兴趣地参与学校一天的生活,为自己是小学生感到快乐。喜欢和老师、同学交往,体验与人交往的快乐,感受学*的愉快。培养学生对父母的自豪感,引导学生对父母表达自己的谢意和敬重,体会家庭带给人的快乐感受。

  行为和*惯:了解学校的环境、设施及其作用,能主动认识教师和课程特点,了解学校一天的日程安排,初步培养学校生活安全意识,有正确的做、立、行、走姿势和良好的精神风貌。能够主动和同学交往,说简单的礼貌用语。

  过程和方法:通过自身观察比较,能感受新学校的美好。积极参与行为练*,从而完全适应学校生活。积极地参与并体验学*过程,学会简单的自我介绍和介绍别人的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

  知识和技能:知道校园环境中一些标志性的建筑,知道教师节,能参加升旗仪式,了解基本课程和课外活动,形成初步的安全意识。能联系正确的坐、立、行、走的姿势,能辨别不美的行为*惯。认识自己的班级和全般同学及老师。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一年级新生刚刚迈进小学大门,他们以一种既新奇又充满希望的目光注视着学校的一切。在他们看来,入了学就感到自己已经不是小孩了,也开始像大人一样有自己的学*任务了。但事实上这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递进,他们的思想、行为*惯、适应能力等并没有一夜之间走向成熟。他们一方面聪明上进,单纯活泼;另一方面又任性、自私、脆弱、自理能力、约束能力较差。

  三、教学方法及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及教材重难点。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

  3、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讨论、资料收集、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等。

  四、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教学内容

  第一周(1)我背上了新书包;

  第二周(2)我们的校园

  第三周(3)新朋友新伙伴

  第四周(4)校园铃声

  第五周(5)*安回家。

  第六周(6)我们的国庆节

  第七周(7)祖国妈妈在我心中

  第八周(8)和钟姐姐交朋友;

  第九周(9)我很整洁;

  第十周(10)我会好好地吃;

  第十一周(11)我会整理;

  第十二周(12)看我多精神。

  第十三周:(13)新年好

  第十四周(14)欢欢喜喜过春节;

  第十五周(15)我家大团圆。

  第十六周机动

  第十七周复*迎考

  第十八周复*迎考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15篇扩展阅读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15篇(扩展1)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6篇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1

  生长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快乐。在各方面都飞速发展的现今时代,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与提高,各行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我们的教育事业要想稳中求进,就要改革、创新、钻研、探索、积累,希望与挑战并存,这就要求我们提高教育质量和完善教师自身素质。由上所述,根据课程特点,我制定了本学期个人的工作计划:

  一、工作理念:

  工作着是快乐的、幸福的。工作中,一切从同学角度动身,以人为本,尊重差别,使不同的同学得到不同的发展,实现生命化教学。教学中,以儿童的实际生活为基础,多种方式综合出现学*内容;寓品德教育于学*活动中,注重体验和感悟;发挥整体育人功能,以同学直接参与的多样化的活动为主要出现形式,力争使同学的学*活动化,活动生活化;注重活动指导,寓评价于活动中,注重个性评价。

  二、教育教学方面:

  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带着一颗爱心去工作,发挥同学的主体地位,调动同学上课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一)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把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和内容规范四个方面的要求相互联系、互相贯通、整体出现在主题单元中,体现综合性,注重生活性。教学活动内容从课堂扩展到家庭、社区和其儿童生活的其他空间。让同学在开放的环境中获得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示,实现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二)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方面的培养:

  (1)乐于助人,爱家乡、爱祖国。

  (2)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3)自信、老实、求上进。

  2、行为与*惯方面的培养:

  (1)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2)维护环境,顾惜资源。

  3、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培养:

  (1)掌握一些自身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2)使同学初步了解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社会常识。

  4、过程与方法方面的培养:

  (1)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三)教学措施:

  1、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注意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动身,在实际生活中捕获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根据课程规范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协助儿童展开活动。

  2、儿童的品德和行为*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通过同学适宜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形式,通过同学直接参与活动的方式,实现自我的,主动的教育过程,将道德认识转化为同学自觉的道德行为教学活动中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协助儿童获得相互联系的、不时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3、教学活动要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获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空虚,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4、发明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和时的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效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时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四)教学活动形式:

  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观赏访问,欣赏,练*,讲故事,讲授等形式。

  (五)课时布置:

  本学期以20周计算,每周2课时,合计40课时。

  具体布置如下:

  第一单元“愉快的校外生活”4课时

  第二单元“我会这样做”9课时

  第三单元“我爱我的家乡”9课时

  第四单元“我也会很棒”9课时

  第五单元“大自然探秘”7课时

  复*2课时

  总计:40课时

  三、自身素质的提高:

  工作的同时,我会不时提高自身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

  1、加强学*,不时更新知识,追逐教育教学最前沿意识,树立现代化的育人观和人才观,不时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教学行为、教学手段,扩大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以适应课改需要。

  2、多读书、多考虑、多实践。我会抓紧点滴时间学*,学*先进的教育教学

  理论,学*专业的知识,让读书成为自身生活的一局部,不时空虚自身。同时通过网络、媒体,开阔眼界,争取完善自身,创新自身,做到终身学*。

  3、多反思、多总结。每节课后进行自我反思,以提高业务素质,从“保守的经验型”教师转向“开拓的创新型”教师,同时总结自身教学工作中的成败,以为今后的工作积累经验。

  4、确立研究课题:如何使同学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并进行研究。

  新学期刚刚开始,我将脚踏实地,不时进取创新,争取更大进步,力争一步步走向胜利。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2

  一、同学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一年半的学*,同学能感受到经过二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活后的进步和变化,并对二年级的学*和生活怀有美好的向往。随着对《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了解的加深,同学的学*热情不时高涨,他们已开始运用讨论、观察、调查、实验等多种方式去学*而且我班同学41人,男生比女生多15人,好动的同学较多,教材以图画的形式出现更可以开展的活动、游戏和其活动的过程,同学活动的兴趣被引发出来,同学通过自身的活动而非教师给予的现成结论去获得知识。但是,可能由于地区的差别,本地同学的生活与教材反映的不尽相同,以和教材中的活动性较强,由于同学学*环境和条件的限制,个别同学对课文内容理解不够透切,这有待今后教学中扬长避短,让每个同学都得到全面发展。

  二.全册教学内容

  1、我爱我的班集体——本单元设计了“集体生活真愉快”“班集体真温暖”“人人有优点,合作力量大”“我为集体添光彩”四个主题活动,目的是引导同学在一年多集体生活的基础上,通过体验老师、同学间的互相关心、互相协助,能够进一步意识和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力量,体验到一起生活的愉快;同时通过开展为集体做好事、为班级做贡献的活动,培养同学的集体主义精神、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

  2、我们的动物朋友——本单元设计了“我最喜欢的动物”“可爱的小动物”和“我们的好朋友”三个主题活动。以引导同学注意通过实际的调查、访问、饲养等活动发展保护动物的情感和对生命的珍爱,并由此树立动物是人类好朋友的观念,初步形成维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爱心和责任心。

  3、纸和环保——本单元围绕纸的问题设计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纸从哪里来”“维护森林,节约用纸”三个主题活动,以协助同学初步了解纸的来源,了解纸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4、奇妙的光——本单元从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影子的探索开始,引导同学获得有关影子的知识,探索和认识光的一般特性,激发同学对光的浓厚好奇心和探索兴趣。

  5、我们都有一个家——本单元设计了“好大的一个家”“好壮丽的一个家”和“我们的家在哪里”三个主题活动,目的是引导同学了解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大家庭,了解祖国主要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绩,了解有关长江、黄河的基本知识,并为此而感到自豪。

  三.全册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自身的优点和短处,并能了解班上同学的特点,对自身充溢信心,与同学团结友爱。

  2、初步形成集体意识,在感受集体的温暖和力量的同时,认识到自身作为集体一员的责任,从而主动地用实际行动为集体增光。

  3、了解关于*的基本知识,知道*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大家庭,并为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而感到自豪。

  4、能注意到身边发生的自然现象或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并愿意用各种方法去学*和探索,在获得有益的知识和经验的同时,提高活动技能和能力。

  四、具体内容

  周 次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第一周 集体生活真愉快

  1、体验集体生活的愉快.

  2、能够与老师、同学一起学*、劳动、游戏,相处和睦;积极参与集体活动。

  3、懂得集体生活的规则和交往的相关知识。

  4、掌握同学之间解决矛盾抵触的方法,介绍自身和好朋友的方法与能力。

  第二周 班集体真温暖 1、 感受同学之间互相协助、互相关心的真情。

  2、 养成与同学团结友爱,互相协助的好*惯。

  3、 认识到集体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他人的协助,也要协助他人。

  4、 掌握交流集体生活感受的技能;协助同学的相关技能。

  第三周 人人有优点,合作力量大 1、感受团结、合作的愉快;体验到合作的力量大。

  2、能与同学团结合作,一起做事。

  3、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短处,各人有特点,能力各不同。

  4、掌握要他人了解自身的方法;合作的技能和方法。

  第四周 我为集体添光彩 1、体会每个人的言行都会对集体荣誉发生影响;形成对集体的责任感。

  2、认识到集体中每个人的表示都会影响到整个集体;能用实际行动为集体争光彩。

  3、认识到集体的进步需要大家一起争取。

  第五周 我最喜欢的动物 1、喜欢动物、关爱动物的情感。

  2、珍爱生命,维护动物。

  3、了解一些动物的基本常识。

  4、知道动物能维持生态*衡,发展初步的生态意识。

  第六周

  可爱的小动物 1、有爱心并精心饲养小动物,关爱小生命。

  2、初步学会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3、了解动物的特性,能正确喂养小动物,防止受到动物的伤害。

  4、培养观察能力,学写饲养日记,掌握饲养某种小动物的技巧。

  第七周 我们的好朋友 1、不伤害动物,自觉维护动物。

  2、珍爱生命,拒绝吃国家维护的动物,并学*努力劝阻他人的不良行为。

  3、懂得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为人类作出贡献。

  4、能做一些力所能和的维护动物的事情。

  第八周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 1、感受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初步培养同学的民族自豪感。

  3、了解纸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第九周

  纸从哪里来 1、体验维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

  2、初步养成节约用纸的良好*惯。

  3、理解保护树木对维护人类生存环境的作用。

  4、掌握调查、收集资料、数据统计等方法和技能。

  第十周

  维护森林,节约用纸

  1、体验参与节约用纸、维护环境实践活动的乐趣,培养维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

  2、热爱自然,维护树木,保护环境,提高环保的自觉意识。

  3、了解学校和社区维护环境的具体措施。

  4、了解再生纸的制作过程。

  第十一周

  影子的探索 1、对光有浓厚的好奇心和探索的兴趣。

  2、会自身布置时间,坚持、主动地完成活动。

  3、能在生活中正确利用影子。

  4、探索影子的特点和光与影子的密切关系。

  第十二周

  我们来造彩虹 1、对光的色彩有浓厚的好奇心和探索兴趣。

  2、坚持不懈、不怕失败进行探索的科学精神。

  3、认识太阳的七种颜色。

  4、学*一些制造彩虹的方法。

  第十三周

  太阳光的利用 1、积极尝试在生活中更好地利用太阳光。

  2、学*防止光的伤害,学会维护自身。

  3、知道可以利用光丰富自身的生活,为人类的生活服务。

  4、了解光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第十四周

  好大的一个家 1、感受到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大家庭;感受我国民族文化我丰富多彩。

  2、初步形成尊重和团结少数民族的意识和行为,学会尊重不同的文化。

  3、知道我国共有56个民族;初步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和风俗*惯。

  4、了解少数民族聚居地、我国最南端与最北端城市的气温变化,东西两端城市相距较远等相关地理知识。

  第十五周

  好壮丽的一个家 1、感受我国山河的壮美秀丽,体验家乡生活的愉快与幸福。

  2、爱自身生活的地方,爱祖国的山河。

  3、初步了解黄河和长江流域的一些名胜古迹,了解自身生活的地方。

  4、了解长江和黄河的发源地和入口;知道我国的一些名胜古迹并对其有一定的了解。

  第十六周

  我们的家在哪里 1、初步理解世界是我们更大的家,地球是人类一起的大家园。

  2、与少数民族小朋友和外国小朋友和睦相处。

  3、学*与外国小朋友交往的礼仪。

  4、了解*的地理位置、相邻国家等简单地理知识。

  五、对本学期的期望

  通过本学期的教学,希望能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充沛发挥同学的主体精神。使他们能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和对待各种社会现象;用学过的理论指导自身的行为,能够明辨是非,使同学养成良好的行为*惯和学*风气,对日常生活中发生的问题有积极探索的兴趣,喜欢动手动脑,想方法解决问题。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3

  一、课程特点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

  二、课程基本理念

  1、 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

  2 、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3、 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4、 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

  三、课程目标

  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分目标:

  1、情感与态度:

  (1)教育学生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2)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3)自信、诚实、求上进。

  2、行为与*惯:

  (1)初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劳动*惯。

  (2)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

  (3)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3、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社会常识。

  (2)掌握一些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4、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四、教学措施

  1、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帮助儿童展开活动。

  2、儿童的品德和行为*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中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3、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的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五、教学活动形式

  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讲故事,讲授等形式。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4

  一、课程特点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

  二、课程基本理念

  1、 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

  2 、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3、 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4、 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

  三、课程目标

  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分目标:

  1、情感与态度:

  (1)教育学生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2)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3)自信、诚实、求上进。

  2、行为与*惯:

  (1)初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劳动*惯。

  (2)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

  (3)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3、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社会常识。

  (2)掌握一些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4、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四、教学措施

  1、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帮助儿童展开活动。

  2、儿童的品德和行为*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中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3、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的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五、教学活动形式

  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讲故事,讲授等形式。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5

  一、指导思想

  按照课程标准编写的《品德与生活》教材(人教版),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实现了教材功能的转变。它不再是教师的“教本”,学生的“学本”,而是学生进行学*活动所凭借的范例、话题,是与学生进行对话的文本,是引领学生进行生活的桥梁,是学生学*知识的拐棍。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认真研读新教材,从整体上把握这套教材的设计理念、基本思路和特点。弄清每篇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用好新教材。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共有四个单元,根据小学二年级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从儿童经过一年级的过度,逐渐开始在更大的生活空间里尝试独立生活的需要出发,设计主题单元。在单元的编排和组织上,教科书不强求体系的结构性和完备性,而是遵循儿童生活自身的逻辑,从儿童生活出发,以时间推进过程中儿童自己感知的生活“逻辑”为线索,选择知道的重心,设计主题单元。同时,本册教科书还试图以社会技能、探究过程和方法的指导作为编写的暗线。

  第一单元“难忘的假期”共4课,以学生假期生活的回顾为线索组织主题,一方面从假期生活中归纳总结,让学生认识每一天的意义,体悟“快乐的每一天靠我们自己去创造”,有效地稳定学生开学初的情绪;另一方面从经验教训中归纳总结,为新学期的学*生活提供丰富的引导与借鉴。同时,对学生专门的安全教育,与这一阶段儿童独立活动空间扩大、时间延长的需要是一致的。第二单元“我是*人”则是从儿童的视角看我们的祖国,以中秋节、国庆节为中介,将学生融入祖国大家庭,融入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过度之中。以儿童的眼睛去看待节日,通过各种途径

  开展了解祖国的探究活动,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对我们伟大祖国的热爱,并激发热爱生活之情。第三单元“金色的秋天”是继一年级下册“春天的歌”之后又一个反映季节变化的主题,引导学生感受、欣赏秋天的独特魅力,初步领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培养学生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第四单元“你·我·他”的教学肢体是群体生活中人际关系和个人与集体关系的指导,单元围绕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这两条轴线组织素材,指导学生正确地看待自我、宽容地对待他人,了解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以及集体生活的基本原则。

  这四个单元从儿童生活的学校、家庭、社区等主要空间出发并向祖国、世界延伸,在教学主题上分别侧重重新课标所确立的生活的四个维度:健康安全(“难忘的假期”);愉快积极、负责人有爱心(“我是*人”“你·我·他”);动脑筋有创意(“金色的秋天”),并同时进行其他射干货主题教育。

  三、学期教学目标

  1、态度与情感

  体会快乐可以由自己创造,并愿意创造快乐。学会从不同的事件中认识每一天、每一件事的意义。能积极地预防、应对外出时可能出现的麻烦。珍爱生命,名队灾害胆大心细。能从成果的展示中发现自己的收获。能够感受到过节的快乐和激动,增进亲人间的感情。能积极加入到节日的活动中去,体会节日的色彩与乐趣。以积极的态度去了解自己的祖国,增进爱祖国的情感。感受并喜爱秋天的独特魅力,愿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珍惜人们的劳动成果。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并悦纳自己,乐意向别人展现自我。能真诚地与人相处,尊重他人的独特价值。

  2、行为和*惯

  会初步评价自己的生活。能发现并能自己设想外出活动是的麻烦,能处理常见的困难,并对处理方法进行评价。养成在日常生活中防止灾害的良好*惯。积极参加小组合作活动。养成从各种渠道收集资料的学**惯,自觉遵守升**时的基本礼仪。积极参与实验、观赏等活动,学会简单的技能。关心身边的人和事,主动为别人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选择生活和学*物品时有自己的判断,不盲从,能细心观察生活,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并虚心向别人学*。

  3、过程和方法

  在回顾自己的暑假生活中,学*自我评点,学*发现生活的意义。在模拟外出、面对灾害的过程中,学会应对麻烦的方法,学会一定的防灾方法。学*小组中与他人合作的方法。在各类探究活动中学*提问题、探索问题及从多种途径收集资料的方法,在与他人交流合作中学*表达自我的方法,在人际交往活动中学*赞赏鄙人和向人致歉的方法。

  4、知识与技能

  了解外出、面对灾害时可能面对的麻烦。能发现并理解不安全的情景。有一定的日程防灾知识与能力。熟悉校园及居住环境中的消防通道。能以多种形式汇报自己的假期生活。了解我国传统节日。从不同途径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能描述秋天的特征、了解种子与果实的关系和种子成长的里程。懂得秋季的一些基本保健知识。具有初步的辨别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等相关技能。知道做人当自尊、自强、自爱、自立,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能初步意识到他人的情感,能设身处地地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知道集体生活的一些基本原怎,学会友好地和他人交往,初步掌握一些与人交往的方法,尝试运用这些方法妥善处理人际交往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

  重点:

  1、 珍爱生命,名队灾害胆大心细。能从成果的展示中发现自己的收获。乐意向别人展现自我。

  2、极参与实验、观赏等活动,学会简单的技能。关心身边的人和事,主动为别人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3、学*小组中与他人合作的方法。在各类探究活动中学*提问题、探索问题及从多种途径收集资料的方法,在与他人交流合作中学*表达自我的方法,在人际交往活动中学*赞赏鄙人和向人致歉的方法。

  4、具有初步的辨别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等相关技能。知道做人当自尊、自强、自爱、自立,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能初步意识到他人的情感

  难点:

  1、极参与实验、观赏等活动,学会简单的技能。关心身边的人和事,主动为别人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2、具有初步的辨别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等相关技能。

  四、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本班学生中有一部分是独生子,*时娇生惯养,集体主义思想淡薄合作意识很差,法制观念不强。另外,二

  年级的小学生思想品德情感形成还不稳定,意志品质的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力相对较差,但也容易塑造。同时,二年级的小学生一种责任感和自尊心逐渐产生形成,要求自己的一切应比过去做得更好,更认真,就可利用思想品德课,抓住这个极好的时机,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和意志品质。学生心目中的榜样不多,但模仿性较强,因此利用教材让学生树立榜样意识。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提高*

  (1)目标意识:即活动的目的性。每一项活动,从确定活动主题、选择活动内容、采取的活动方法,乃至整个活动过程都要有明确的目标,而不是为活动而活动。作为综合性课程,每项活动的目标也是多重的,有的是显性目标、有的是隐性目标。教师在完成显性目标的同时,特别要注意蕴含在活动中的隐性目标。

  (2)主体意识:儿童是学*的主体。教师要精心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动机,培养学生的学*兴趣,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中去,以达到学生自主学*、自我建构,改变学生围着老师转的局面。

  (3)情感意识:以教师的真情实感调动学生的情感,注意通过学*活动挖掘儿童对生活的感受,丰富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形成对人、对事的正确态度。

  (4)诊断意识:即注意对儿童课上生成性问题的指导,以及学生对学*的反馈。

  2、做到四个尊重

  (1)尊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儿童对生活有自己的体验,与大人不完全相同。因此,要理解和认识儿童本身的体验、感受在他们认识生活,学*做人、做事过程中的重要意义。给学生体验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对生活的看法。而不是用**的体验代替儿童自己的体验。

  (2)尊重学生的选择。学生有自己的兴趣和选择,教师应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目标,并讨论达到目标的最佳学*途径;同时要给学生一个更宽松、更开放的学*空间,让学生能够畅所欲言,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

  宽容的课堂学*气氛,在选择中提高认识。

  (3)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具有自己的人格尊严。过去我们不太注意保护儿童的人格尊严,在

  教学活动中有意无意地伤害了儿童的自尊心。这点请老师们注意。

  (4)尊重学生的个性。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要转变观念,由*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关注每一个学生,能够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不同的尺度衡量不同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3、实现四个转变

  (1)由过去的灌输向积极地引导转变。过去我们考虑比较多的是教什么?给学生什么?重在讲道理。教师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考虑最多的是怎样把要教的东西给学生讲清楚。现在应从重在讲变为重在引,教师要研究学生的需求,调动学生自主学*的积极性,在学生的学*过程中给予积极的引导。

  (2)由问题的主考官向积极启发转变。过去教师在引导学生研讨问题时,更多地是充当主考官的角色,即“我问你答”。现在我们更强调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由课堂上的主宰者向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合作伙伴、朋友转变。教师作为学*的参与者,要能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对于自己的过失和错误不加掩饰,与学生一起探讨、解决各种问题。

  (4)由道德行为的评判者向辅导者转变。对一个事物、一种道德行为不是由教师来评对与错,而是辅导学生通过比较、研讨学着自己判断。教师要树立服务意识,为学生提供学*服务,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惯、生活*惯和道德行为*惯。

  4、体现四个互动

  (1)师生信息互动。教学过程是师生间、学生间信息交流和相互勾通的过程。这种交流不是单向的,即仅仅是教师对学生的传授,而是相互或者多向的。让大家各抒己见,共同研讨,相互启发。当然,在这里,教师的引导作用十分重要,教师要善于通过生动而准确的语言表达,通过自己的眼神、手势和表情向学生传递信息。同时,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儿童在研讨中的闪光点和生成的问题,并给予积极的引导。

  (2)教材内容与儿童的生活现实的互动。教材是范例,要研究教材,思考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启发和思考,利用教材中的典型事例来进行研讨,不能完全撇开教材。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善于开发教材外的、来自家长、学生、社会方方面面的资源。只有开发教育资源,才能使课堂教学更有现实感,更贴*学生生活。

  (3)学*活动与实践活动的互动。低年级重在养成教育,任何一个良好*惯的养成,都不能离开反复的实践,要注意对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要通过实践强化和巩固所学的内容。

  (4)儿童个体的独立学*与儿童间合作的互动。要发挥每个儿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独立学*,独立完成一项任务的能力,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中都有成就感;同时又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在学*中发挥群体的智慧。对于低年级学生,到底能在多大范围进行合作,怎样有效地合作,需要老师们很好研究。

  六、进度安排

  周 次 教 学 内 容 课时安排

  1 预备周

  2 《暑假中的一天》 2 课 时

  3 《暑假的一次外出》 2 课 时

  4 《假期安全真重要》 2 课 时

  5 《夸夸我的假期生活》 2 课 时

  6 国庆节放假

  7 《中秋节》 2课 时

  8 《国庆节》 2 课 时

  9 继《国庆节》 1 课 时

  机动 1 课时

  10 《我爱您,祖国》 2 课时

  11 《*升起的地方》 2 课 时

  12 《炎黄子孙》 2 课 时

  13 《我爱秋天》 2 课 时

  14 《我爱秋天》 1 课 时

  机动1 课时

  15 《秋天的保健》 1 课 时

  《送别秋天》 1 课 时

  16 我就是我》 2 课 时

  17 《你真棒》 2 课 时

  18 《如果我是他》 2 课 时

  19 《我们都是集体的一员》 2 课 时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6

  一、学*情况分析

  小学生活和幼儿园生活是大不一样的,对于刚上学的一年级新生来说,面对新环境,新同学、新老师,新的学*方式,他们会有很多的不适应,甚至不知道该做些什么。然而这些都需要学生尽快去适应,否则很容易给新生的学*和生活带来一定的困难,严重的还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惧学等不良情绪而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长远发展。这就要老师有耐心和信心帮助他们克服自身的局限,使他们能尽快地融入到新的集体生活中来。并以自豪、愉悦的心情面对新的变化。那么老师要做到时刻关注学生的行为*惯,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帮助学生顺利地实现由幼儿向小学生的角色转换,使学生能够在学校里情绪安定、心情愉快,并更快地适应小学生活。

  二、教材分析

  教材第一单元你好,新学校:通过一系列生动活泼的活动,帮助新生形成对入学的正确认识和态度,缓解新生中普遍存在的“入学不适应”现象。逐步适应并喜欢小学生活,为入小学学*创设一个良好的开端,以愉快、积极的态度迎接新生活。

  第二单元我的新生活:本着以生为本的原则,时刻关注学生的行为*惯,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配合小学的入学教育,帮助学生顺利地实现由幼儿向小学生的角色转换,使学生能够在学校里情绪安定、心情愉快,并更快地适应小学生活。

  第三单元我爱我家:“家”是儿童成长的重要场所,儿童对“家”有着很深的情感依恋。要培养儿童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惯,使其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存能力,从儿童的情感入手、从儿童对“家”的热爱入手是十发明智和有效的。

  第四单元我们一起迎新年:本单元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儿童了解冬天里的自然现象。知道当冬天到来时,季节变化的特点及其对动植物的活动、人类生活的影响。尽可能地帮助儿童通过亲身做、实际的体验产生对冬天的热爱,让儿童了解各地冬天不同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同时结合学生生活安排了新年联欢活动,鼓励儿童通过各种途径作好新年联欢活动的准备,并积极表扬和鼓励孩子们主动参加活动,实际地感受新年的节日气氛。除此外还可以组织堆雪人、做冰饰、滑雪等孩子们喜欢的活动感受冬天的乐趣。

  三、教学目标

  态度和情感:感受新学校环境的美好,对老师充满信任、敬仰,充满兴趣地参与学校一天的生活,为自己是小学生感到快乐。喜欢和老师、同学交往,体验与人交往的快乐,感受学*的愉快,有初步的规则意识,在尝试自己解决麻烦的过程中,体验克服困难的喜悦。培养学生对父母的自豪感,引导学生对父母表达自己的谢意与敬重,体会家庭带给人的快乐感受。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春天的气候特征,感受春天的美好。

  行为和*惯:鼓励学生在班级中积极与人交往,通过同学与同学这一最基本的人际交往辅导,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与同学,自己与班级的亲密、互动的关系,积极主动地创造班级的良好氛围。能够向父母表达自己的尊敬与爱,并注意文明用语。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自己的学*生活,并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过程和方法:通过自身观察比较、归纳及操作练*,能感受新学校的美好。积极参与行为练*,从而完全适应学校生活。积极地参与并体验学*过程,学会邀请同学和接受邀请,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了解父母,关注家庭,并能以自己的行为为家庭带来欢乐。

  知识和技能:能与同学分享家庭故事,并初步了解如何处理班级中不顺心的事,了解春天的气候特征和各种保健方法,能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生活。

  四、教学重、难点

  1、体验学校生活的乐趣,顺利的完成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2、熟悉班集体,知道自己是班集体里的一员。

  3、学会基本的生活常识和劳动技能,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4、初步了解学校及其周围的日然和社会环境,有探索的兴趣。

  五、教学措施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应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针对《品德与生活》的学科性,教学时可采取以下措施: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活动范例。充分利用教科书中所提示的活动案例,力图体现本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是基本的课程资源之一。当然,我们还可以根据课程要求收集一些本地、本校、本班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2、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的资源,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充分挖掘学校、社区图书室及家庭中的图书资源、多媒体资源,并促进儿童之间、班级、年级和校际之间图书、资料的交流和共享。重视利用儿童自身的兴趣、经验和活动中的发现、体验等作为活动的资源。教学活动形式服从内容,可根据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

  3、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如讨论、资料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讲故事等。

  六、教学进度

  周次教学时间教学内容时数备注

  一、9.1-9.6 始业教育 1

  二、9.7-9.13 美丽的校园 2

  三、9.14-9.20 美丽的校园 2

  四、9.21-9.27 老师,您好 2

  五、9.28-9.30 老师,您好 1

  六、10.8-10.11 学校里的一天 1

  七、10.12-10.18 学校里的一天 2

  八、10.19-10.25 我是小学生 2

  九、10.26-11.1 我喜欢我们班 2

  十、11.2-11.8 我喜欢我们班 2

  十一、11.9-11.15 我们一起做 2

  十二、11.16-11.22 学*真快乐 2

  十三、11.23-11.29 学*真快乐 2

  十四、11.30-12.6 麻烦事,我不怕 2

  十五、12.7-12.13 我的爸爸和妈妈 2

  十六、12.14-12.20 亲亲热热一家人 2

  十七、12.21-12.27 让我自己来吧 2

  十八、12.28-1.3 快乐的冬天 1

  十九、1.4-1.10 欢天喜地过新年 2

  二十、1.11-1.17 欢天喜地过新年 2

  二十一、1.18-1.24 明年会更好 2

  二十二、1.25-1.31 复* 2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15篇(扩展2)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该为接下来的学*制定一个计划了。好的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1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五个单元:1、今天吃什么;2、我的手儿巧;、我有许多好朋友;4、快乐的小问好

  二、教学目标

  1、初步知道家庭的基本构成以及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2、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感谢。

  3、亲*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春天的美。

  4、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

  5、通过观察感受炎热的盛夏,体会他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的利与弊。并学会看天气。

  三、教学重点:

  1、学文明理,培养学生正确做人的意识及能力。

  2、培养学生]关心、爱护同学的品质。

  四、教学难点:形成正确的行为*惯。

  (二)、本班学生情况分析

  一、一年级的小学生,整体看他们活泼好动,大多数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热爱关心班级集体,学*勤奋。但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良*气,部分同学对他人的尊敬,对集体荣誉的珍惜趋于表面化,为了做给别人看而做,行动上缺乏自主性,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意识狭隘。在新学期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思想不断提高,自觉行动,形成好的*惯。

  (三)、教学中的主要措施:

  1、认真备课,注意教学方法,加强课堂教学,切实上好每一节课。

  2、按照激情———明理———导行———反馈的思路教学。

  3、适当补充教材,丰富教学内容,强化观点形成。

  4、采取跟踪调查,联系家长等措施,促进学生良好意识、*惯的形成。

  (四)课时安排

  今天吃什么………………………………………………………9课时

  我的手儿巧………………………………………………………9课时

  我有许多好朋友…………………………………………………9课时

  快乐的小问号…………………………………………………10课时

  我爱美丽的生命…………………………………………………9课时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学大纲对低年级的最基本要求和初入学儿童的年龄特点,着重对学生进行最基础的社会公德教育和行为*惯的养成教育。深入浅出地寓道德概念和行为*惯要求与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二、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0人,男14人,女16人。他们对学校、老师、同学以及学*还有很深的陌生感,具有了初步的学*常规意识,但很不稳定,自控能力还很差,还需要长时间强化养成训练。本班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学校这些陌生的事物对于他们都有一种新鲜感,能引起他们强烈的探索欲。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学*,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自己是小学生了,喜欢上学;初步熟悉学校的环境,学*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遵守学校生活常规;知道要讲礼貌,守秩序。

  2、了解学校的环境、设施及其作用,知道校园环境中一些标志性的建筑,了解学校的美,能够主动爱护学校的花草树木,能爱护学校以及城市周围的优美环境。初步培养学生环境素养。

  3、形成初步的时间概念;按时上学,不迟到;放学后,不在路上逗留,按时回家;上学和放学途中注意安全;学*自己照顾自己。

  4、让学生主动把自己介绍给同学和老师,相互认识好朋友,然后分别从不同的方面来让学生体验与同学在一起玩耍、学*、活动的快乐以及感受老师的关心和朋友般的情谊,从而让学生体验到学校生活无处不充满快乐与爱,激发他们喜爱学校生活的情感。

  5、使学生学会自己穿衣、系鞋带、整理书包等自理劳动,学着帮助家人做择菜、洗菜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学会关爱家人,能够以优异成绩、良好表现等形式向爸爸妈妈表达自己的爱意,尝试自己制作心意卡向家人表达心意。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和切身体验,引导学生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促进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智力品质的提高。

  6、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并初步培养探究自然的兴趣和爱护自然的情感。

  四、教法设想:

  1、寓道德概念和行为要求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2、利用插图,图文对照,边看边说边想,帮助学生理解。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d)结合大队部的各项活动进行教育。

  4、充分利用教学用书中的儿歌及小故事穿插于课堂教学中。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3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积极、稳步、有效地实施深化新课程改革为主线,以教学为中心,务实创新,落实规范,提高效率,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为打造“优质均衡和谐教育”而努力。

  二、学生分析

  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例如,四年级的学生仍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意识,缺乏合作和奉献助人的精神。同时,他们也处于自我中心向他人发展的阶段,他们开始喜欢交友,但在人际交往中,有的表现为比较封闭、退缩,有的表现为比较放任、攻击,往往因为不会与人沟通而与他人发生冲突,其社会化发展的能力有一定的障碍。

  儿童许多良好的。品质都是通过他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潜移默化地培养起来。因而,正确引导学生结交朋友,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与人交往的观念,掌握良好的交友技能,学会交往沟通的技巧尤为重要。

  另外,四年级的学生开始有兴趣也有能力,关注人类的衣食问题,关注人类造成的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匮竭的问题,他们开始有作为现代人的责任意识,开始参与社会活动,了解工农业生产状况,提高生活技能的需要。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主要由五个单元组成:第一单元为《有困难我不怕》;第二单元为《我们的快乐大本营》;第三单元为《做聪明的消费者》;第四单元为《公共生活讲道德》第五单元为《大自然发怒的时候》

  本教材以四年级儿童不断扩大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为前提,以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为目的,以体现育人为本的现代价值取向为理念。

  四、教学目标

  (一)本教材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获得对现代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能力;感悟和体验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所必须的道德观、价值观及良好的行为*惯。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会合作,体会合作的好处;初步形成正确的友谊观;学会交流和沟通的技巧,分享快乐,分担忧愁;正确面对欺负和威胁,敢于抗争。

  2、初步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提高承受困难和挫折的意志与能力;学*诚实做人,诚信为本;热爱科学,相信科学。

  3、知道消费的权利,了解有关消费的常识;懂得勤俭节约的道理,自觉珍惜劳动成果;初步学会辨证地看待工业文明,认识白色污染;养成珍惜水资源的*惯。

  (二)基本理念:

  1、关心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做人。

  2、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要贴*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

  3、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必须采取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

  五、教科书基本特点

  1、综合性

  (1)生活本身是综合的,道德存在于学生的全部生活之中。

  (2)儿童的发展是整体性的,学生的学*也是整体性的。

  2、开放性

  (1)教材内容的选取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便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学生有意义的题材,开阔其视野,深化其生活和情感体验。

  (2)各学*主题的设计,从学*在生活中面对的问题及其感受入手,提供一些话题和范例,激发学生的学*需要和学*兴趣,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提高他们的认知水*,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

  3、情感性

  (1)教材力图从儿童的立场出发,引导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2)教材努力创设一种能与学生对话的文本形式,与学生共同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

  (3)教材注重丰富学生的内心体验,帮助他们深入的感受生活、感受他人,提高其对生活的道德敏感性。

  4、形式活泼

  形式服从于内容的需要。

  为体现以上三个特点,增强教科书的可读性、趣味性,我们在呈现形式上也力求活泼、富有情趣:(1)版式新颖,富于流动感。这就有别于以往教材单调的呈现模式,符合现代儿童的审美需要和思维特点(2)图文并茂,充分运用图画、照片学生作品等多种形式,既富于变化,能从多角度丰富学生的感知,又使他们读来轻松有趣(3)采用对话式的儿童语言,设计主持人式的旁白人物等,使教材富有亲切感。

  六、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重视创设学*情境,灵活选用教学形式,以人为本,引导学生自主学*,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

  4、充实教学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感。

  5、拓展教学空间,积极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满足学生不同的学*方式的需要。

  七、教学安排:

  略。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4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五个单元,每个单元下设了2—5个主题,本教材以六年级儿童不断扩大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为前提,以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为目标,以体现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为理念,逐步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所必备的道德观,价值观及相应的良好行为*惯。

  二、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分为五个单元:从小学创造、从田野到车间、走进信息时代、人类文明的足迹、我们去环球旅行。

  “从小学创造”这个单元教育学生感受创造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益处,初步认识创造对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重要性。理解什么是创造,明白生活中创造无处不在,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初步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动手的好*惯,在生活中不断提高创造力。

  “从田野到车间”这个单元教育学生了解工业、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

  的关系,体验工人和农民的劳动与智慧;尊重工人和农民并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认识日用农产品及生活用品,探究这些用品的生产过程,知道农业、工业与生活的息息相关,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业、农业,感受工农业给人们带来的便捷、快乐、幸福。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

  “走进信息时代”这个单元教育学生感受现代通讯和现代传媒与现代生活的密切关系,在学*过程中掌握一定的现代通讯知识、技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向往。

  了解通讯方式的变迁,感受现代通讯的飞速发展,体验科学发展给人类带来的益处。了解并遵守网络使用道德规范,努力增强对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学*利用传媒安全有效地获取信息,充分享受信息带来的方便和乐趣。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自我调控能力、节制能力。

  “人类文明的足迹”这个单元教育学生简要了解一些人类的文明遗产。

  知道一些著名的建筑、科技发明、文学艺术作品等在人类历史上具有重

  要价值。激发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

  “我们去环球旅行”这个单元教育学生知道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分布,

  感受地球之大。了解千姿百态的地形地貌,感受地球之美。了解世界各地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等,对世界地理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探究等活动,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满足学生求知的愿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全面提高。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提高学*兴趣。

  4、充实教学内容,联系丰富生活。

  5、拓展教学空间,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校本的各种课程资源。

  四、教学进度:

  周 次 教 学 内 容 备 注

  1 从问题开始

  2 创造的快乐

  3 让田野告诉你

  4 走进车间

  5 插上科技的翅膀

  6 坐在家里看世界

  7 沟通无极限

  8 我的信息生活

  9 灿烂的古代文明

  10 伟大的科学成就

  11 绚丽的文学艺术

  12 文明遗产知多少

  13 地球有多大

  14 飞越太*洋

  15 和非洲朋友共舞

  16 迷人的欧洲风情

  17 世界真奇妙

  18 期末总复*

  19 期末总复*

  19 期末考试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5

  一、教材内容及编排

  第四册《品德与生活》教材采用长、短单元相结合的编排结构,分四个主题单元,分别是《学做文明人》、《春姐姐的脚步》、《我的兴趣爱好》及《我长大了》。

  第一单元《学做文明人》安排了《家里来了客》、《我随爸爸去做客》、《我跟妈妈看演出》、《我会打电话 看电视》四个主题活动,计7课时。从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两个层面引导孩子认识待客、做客,观看演出、打电话、看电视也必须有文明的举止和*惯,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体现本课程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做人这一核心。第二单元《春姐姐的脚步》以儿童在春天里的活动为主线,安排了一系列有趣而有意义的活动。在和煦的春风、燕子的呢喃、柳树的新芽中去感知春天;在“种瓜种豆”的种植活动中去收获喜悦;唱着《风筝谣》让风筝高高飘在蓝天;动手做一做,做个纸风车,一边玩一边探究……第三单元《我的兴趣爱好》设计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游戏快乐多》、《我与小动物》、《我最爱读的书》四个活动主题,从多角度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从而使他们对生活、对学*充满热情,对许多问题产生浓厚兴趣。《我长大了》是第四册最后一个单元。经历了*两年的听故事、做游戏、爱生活、长知识、学做人等一系列的学校教育,孩子们长大了。他们享受快乐,懂得自信,学*自理,并渴望有新的生活目标。本单元的四个主题活动,走进孩子们中间,和他们谈话,教他们体验,分享他们进步的快乐,并和他们一起放飞自己的理想和心愿。

  二、教材特点

  1、直接学*为主,并逐渐向间接学*过渡的多种学*方式结合

  2、在生活背景和情感体验支撑下渗透规范教育

  3、引导学生的个性化学*

  4、支持随机进入教学

  三、学生情况分析

  对于上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体验生活,愿意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收获,能乐纳自己并能真诚地对待别人,是这一学期品德与生活课内的要求,也是学生在学*生活上必须形成的态度。“人之初,性本善;性相*,*相远。”在过去的一年半时间里,班级中的学生出现了分化的现象,来自不同家庭的学生在行为*惯和情感态度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我们面对的孩子在不久的将来,必须自己面对周边人,适应生活,融入社会。而人与人相处之道在于真诚,人在社会生存之道在于诚信,所以我们教师有责任培养一群真实的社会人。课堂上,教师的态度要真诚,语言应该真实;课堂外,教师的教育要持之以恒,波及校外。

  四、本册教学计划

  态度和情感:培养儿童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和从内心对客人友好的情感和态度。能在**帮助下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初步认识规则和纪律的作用,遵守学校纪律,爱护公物和别人的劳动成果,节约水、电、纸张等资源。爱护花草树木和动物,亲*自然。在学校里情绪安定,心情愉快。能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优点与长处。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并为此而高兴。

  行为和*惯:懂礼貌,守秩序,行为文明。通过组织开展“我做文明小主人”活动,融知识于行为之中,让学生学*待客的礼节,养成基本的文明*惯。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保护环境,有生态意识。按时作息,做事用心。热爱劳动,具有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有勇气尝试富于挑战性的活动,不怕苦、不怕难、不胆怯。

  过程和方法: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兴趣,能为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能用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运用。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学*用观察、比较、小实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知识和技能:愿意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学*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自己想办法解决,能用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积极主动做家务劳动,乐于帮助别人,特别是老年人和残疾人……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学会照顾自己。会正确使用简单的工具。有好奇心,喜欢提问,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和信息。

  五、教学进度(如下表)

  周次

  教 学 内 容

  课时安排

  备注

  1、家里来了客

  二

  2、我随爸爸去做客

  三

  3、我跟妈妈看演出

  四

  4、我会打电话看电视

  五

  5、春天在哪里

  六

  6、春天的种植

  七

  7、我和春天一起玩

  八

  8、我心中的春天

  九

  9、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十

  10.游戏快乐多

  十一

  11.我与小动物

  十二

  12.我最爱读的书

  十三

  13.做事不拖拉

  十四

  14.我会安排一天的生活

  十五

  15.成长记录袋

  十六

  16.更上一层楼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6

  一、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一年级的学校生活,学生的自理能力有了提高,能做到关心集体,热爱学校。但是学生的年龄比较小,自控能力差,坚持性短,所以我们老师要多指导、多教育、多开展活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活知识和劳动技能,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有探讨的兴趣。让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

  二、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我在集体中成长”是在经过一年的班集体生活基础上,引导在丰富多彩的集体生活中,感受、体验、感谢老师、同学对自己的帮助,在完成集体的共同任务中,能以小主人翁的身份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对大家决定的事情努力去做,培养爱集体的感情和“主人翁”责任感。

  第二单元“金色的秋天”二年级第一学期正值秋季,教材利用这一大好时机,把儿童带进金色秋天的大自然中观光,观察动、植物的变化,欣赏秋天多彩的叶、美丽的树、丰硕的果实,享受大自然带给人们的快乐,丰收带给人们的喜悦,使儿童由衷的热爱大自然,爱幸福生活,懂得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第三单元“我们真棒”二年级儿童的心理发展很快,他们的心理发展是开发的。由于他们的经历很有限,内心时间不太复杂,做事、想问题都显得纯真、直率。这时候,引导他们初步懂得善待自己,善待老师、同学和伙伴,是极为重要的。教材选取富有童心的故事和事例,启发儿童在现实生活中,正确地对待同学,多发现同学的优点,学会赞美别人;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抓住机会发扬自己的长处;生活中遇到问题会自己解决。促使儿童心理活动和社会性的健康发展。

  三、教材分析:

  本册三个单元共12个主题,落实了课标四个方面内容要求:

  1、健康、安全地生活:

  (1)秋天天气凉了,要添加衣服;

  (2)秋游出发前准备什么,出行安全,怎样防止丢失和掉队;

  (3)学做小雏鹰,要勇敢,不娇气;

  2、积极、愉快地生活:

  (1)快乐的暑假生活,我的心愿;

  (2)团团圆圆过中秋;

  (3)做个“快乐鸟”变烦恼为快乐;

  3、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1)当好值日生、我是个小小保结员、让我们的教室清洁又美丽;

  (2)“好书大家看”同学间的亲情;

  (3)“团团圆圆过中秋”家人间的亲情;

  4、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

  (1)“找秋天”、“神秘的月亮”发挥观察力、想象力;

  (2)“留住秋天”、“秋天的游戏”发挥想象力;

  (3)制作“感谢卡”、“我的成长包”、“树叶标本”等发挥动手动闹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及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几教材重难点。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

  3、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讨论、资料收集、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等。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7

  一、本学期教学内容与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对低年级的最基本要求和初入学儿童的年龄特点,着重对学生进行最基础的社会公德教育和行为*惯的养成教育。深入浅出地寓道德概念和行为*惯要求与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有:第一单元(第1~4课)学做文明人;第二单元(第5~8课)春姐姐的脚步;第三单元(第9~12课)我的兴趣爱好;第四单元(第13~16课)我长大了。

  二、各单元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第一单元教学目标

  1、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

  2、能在**的帮助下控制下和控制调整自己的情绪。

  3、愿意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4、学*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

  5、能用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积极主动做家务,乐于帮助他人。

  6、懂礼貌,守秩序,行为文明。

  7、初步认识规律的作用,遵守学校纪律。

  8、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兴趣。

  重点、难点:懂礼貌,守秩序,行为文明。

  第二单元教学目标

  1、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学会照顾自己。

  2、亲*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

  3、学*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

  4、爱护花草树木。

  5、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

  6、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生态意识。

  7、会正确使用简单的工具。

  8、学*用观察、比较、小实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9、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其他科学常识。

  重点、难点: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其他科学常识。

  第三单元教学目标

  1、按时作息,做事用心。

  2、热爱劳动,具有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

  3、亲*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

  4、能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优点与长处。

  5、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并为此而高兴。

  6、有勇气尝试富于挑战性的活动,不怕苦,不怕难,不胆怯。

  7、有好奇心,喜欢提问。

  8、能用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并进行简单地整理和运用。

  9、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其他科学常识。

  重点、难点: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并为此而高兴。

  第四单元教学目标

  1、热爱劳动,具有料理自己的生活能力。

  2、在学校里情绪安定,心情愉快。

  3、能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优点与长处。

  4、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并为此而高兴。

  5、心中有榜样,并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6、学*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

  7、能用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积极主动做家务劳动。乐于帮助别人,特别是老人和残疾人。

  8、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

  重点、难点:心中有榜样,并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三、本学期课时安排

  周次

  课 题

  课外结合的主要德育活动

  1、 结合各门学科渗透思想教育

  2、 结合班队活动开展系列德育活动,明辨是非。

  3、 结合晨会、夕会贯彻落实《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4、 结合家庭、社会教育,让学生在生活中摆正行为。

  1家里来了客

  2我随爸爸去做客

  3我跟妈妈看演出

  4我会打电话 看电视

  5春天在哪里

  6春天的种植

  7我和春天一起玩

  8我心中的春天

  9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10游戏快乐多

  11我与小动物

  12我最爱读的书

  13做事不拖拉

  14我会安排一天的生活

  15成长记录袋

  16更上一层楼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8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在情感态度、行为*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教材分析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好听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

  三、教学总要求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愉快积极地生活(儿童生活的主调)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时代的进步对儿童提出的要求)。

  四、教学措施

  1、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做人。

  2、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五、课时安排:

  第一周1我背上了新书包第二周2校园铃声

  第三周3新朋友,新伙伴第四周4*安回家

  第五周5我们的国庆节第六周6祖国妈妈在我心中

  第七八周7和钟姐姐交朋友第九十周8我很整洁

  第十一、十二周9我会好好吃第十三周10我自己会整理

  第十四、十五周11看我多精神第十六周12新年好

  第十七周13欢天喜地过新年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9

  一、学*情况分析

  小学生活和幼儿园生活是大不一样的,对于刚上学的一年级新生来说,面对新环境,新同学、新老师,新的学*方式,他们会有很多的不适应,甚至不知道该做些什么。然而这些都需要学生尽快去适应,否则很容易给新生的学*和生活带来一定的困难,严重的还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惧学等不良情绪而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长远发展。这就要老师有耐心和信心帮助他们克服自身的局限,使他们能尽快地融入到新的集体生活中来。并以自豪、愉悦的心情面对新的变化。那么老师要做到时刻关注学生的行为*惯,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帮助学生顺利地实现由幼儿向小学生的角色转换,使学生能够在学校里情绪安定、心情愉快,并更快地适应小学生活。

  二、教材分析

  教材第一单元你好,新学校:通过一系列生动活泼的活动,帮助新生形成对入学的正确认识和态度,缓解新生中普遍存在的“入学不适应”现象。逐步适应并喜欢小学生活,为入小学学*创设一个良好的开端,以愉快、积极的态度迎接新生活。

  第二单元我的新生活:本着以生为本的原则,时刻关注学生的行为*惯,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配合小学的入学教育,帮助学生顺利地实现由幼儿向小学生的角色转换,使学生能够在学校里情绪安定、心情愉快,并更快地适应小学生活。

  第三单元我爱我家:“家”是儿童成长的重要场所,儿童对“家”有着很深的情感依恋。要培养儿童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惯,使其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存能力,从儿童的情感入手、从儿童对“家”的热爱入手是十发明智和有效的。

  第四单元我们一起迎新年:本单元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儿童了解冬天里的自然现象。知道当冬天到来时,季节变化的特点及其对动植物的活动、人类生活的影响。尽可能地帮助儿童通过亲身做、实际的体验产生对冬天的热爱,让儿童了解各地冬天不同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同时结合学生生活安排了新年联欢活动,鼓励儿童通过各种途径作好新年联欢活动的准备,并积极表扬和鼓励孩子们主动参加活动,实际地感受新年的节日气氛。除此外还可以组织堆雪人、做冰饰、滑雪等孩子们喜欢的活动感受冬天的乐趣。

  三、教学目标

  态度和情感:感受新学校环境的美好,对老师充满信任、敬仰,充满兴趣地参与学校一天的生活,为自己是小学生感到快乐。喜欢和老师、同学交往,体验与人交往的快乐,感受学*的愉快,有初步的规则意识,在尝试自己解决麻烦的过程中,体验克服困难的喜悦。培养学生对父母的自豪感,引导学生对父母表达自己的谢意与敬重,体会家庭带给人的快乐感受。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春天的气候特征,感受春天的美好。

  行为和*惯:鼓励学生在班级中积极与人交往,通过同学与同学这一最基本的人际交往辅导,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与同学,自己与班级的亲密、互动的关系,积极主动地创造班级的良好氛围。能够向父母表达自己的尊敬与爱,并注意文明用语。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自己的学*生活,并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过程和方法:通过自身观察比较、归纳及操作练*,能感受新学校的美好。积极参与行为练*,从而完全适应学校生活。积极地参与并体验学*过程,学会邀请同学和接受邀请,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了解父母,关注家庭,并能以自己的行为为家庭带来欢乐。

  知识和技能:能与同学分享家庭故事,并初步了解如何处理班级中不顺心的事,了解春天的气候特征和各种保健方法,能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生活。

  四、教学重、难点

  1、体验学校生活的乐趣,顺利的完成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2、熟悉班集体,知道自己是班集体里的一员。

  3、学会基本的生活常识和劳动技能,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4、初步了解学校及其周围的日然和社会环境,有探索的兴趣。

  五、教学措施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应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针对《品德与生活》的学科性,教学时可采取以下措施: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活动范例。充分利用教科书中所提示的活动案例,力图体现本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是基本的课程资源之一。当然,我们还可以根据课程要求收集一些本地、本校、本班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2、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的资源,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充分挖掘学校、社区图书室及家庭中的图书资源、多媒体资源,并促进儿童之间、班级、年级和校际之间图书、资料的交流和共享。重视利用儿童自身的兴趣、经验和活动中的发现、体验等作为活动的资源。教学活动形式服从内容,可根据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

  3、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如讨论、资料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讲故事等。

  六、教学进度

  周次教学时间教学内容时数备注

  一、9.1-9.6 始业教育 1

  二、9.7-9.13 美丽的校园 2

  三、9.14-9.20 美丽的'校园 2

  四、9.21-9.27 老师,您好 2

  五、9.28-9.30 老师,您好 1

  六、10.8-10.11 学校里的一天 1

  七、10.12-10.18 学校里的一天 2

  八、10.19-10.25 我是小学生 2

  九、10.26-11.1 我喜欢我们班 2

  十、11.2-11.8 我喜欢我们班 2

  十一、11.9-11.15 我们一起做 2

  十二、11.16-11.22 学*真快乐 2

  十三、11.23-11.29 学*真快乐 2

  十四、11.30-12.6 麻烦事,我不怕 2

  十五、12.7-12.13 我的爸爸和妈妈 2

  十六、12.14-12.20 亲亲热热一家人 2

  十七、12.21-12.27 让我自己来吧 2

  十八、12.28-1.3 快乐的冬天 1

  十九、1.4-1.10 欢天喜地过新年 2

  二十、1.11-1.17 欢天喜地过新年 2

  二十一、1.18-1.24 明年会更好 2

  二十二、1.25-1.31 复* 2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10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为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构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职责心、良好的行为*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务必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同时,有效的教育务必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理解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忙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一、学生现状分析

  二年级这些学生活泼好动,上进心和求知欲都很强。这就要求利用《品德与生活》课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做人,树立班群众荣誉心,用科学的方法指导每个人去学*。

  二、教材特征

  1、生活性。

  第一,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也就是遵循儿童生活的规律;

  第二,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这些生活主要是孩子们熟悉的校园生活、无可选取的家庭生活和他们身边的生活,这些都是亲切的资料。其表现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发生在儿童身边的真实的生活。在课程与教学中,这种活动主要表现为向儿童带给真实的生活素材或情境并组织儿童实施,如观察小动物、家政劳动、自理个人生活等;二是模拟儿童身边的真实生活。在课程与教学中,这种活动主要表现为向儿童带给能够供模拟的真实的生活素材或情境并组织儿童实施;

  第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这些活动主要包括游戏、讨论、交流、动手实践、调查研究等形式。活动要合童心、有童趣,更提倡教师从儿童生活实际捕捉主题,也提倡儿童自己从生活实际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

  第四,本课程资料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顺其自然而又不听之任之。教师要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校园、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

  第一,整体视野的开放,过去只关注本学科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而此刻是应对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这是全新观念,凡是儿童生活的事都与课程有关;

  第二,课程资料的开放,解决了教材的滞后性,期望能把新的信息和儿童的实际问题纳入课程资料,加强了针对性;

  第三,授课的空间是开放的;

  第四,授课的时间弹性延展,以学的需要和实效为出发点。

  3、活动性。

  第一,课程形态以主体参与性活动为呈现方式,强调做中学。强调儿童直接参与,强调全员参与;

  第二,课程目标透过教学活动来实现;

  第三,儿童本身实地参与活动,老师指导活动,把教材资料转化主题活动。

  三、课程基本理念:

  1、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

  2、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3、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4、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好处。

  四、课程总目标与分类目标

  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分目标:

  1、情感与态度:

  (1)教育学生爱亲敬长、爱群众、爱家乡、爱祖国。

  (2)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3)自信、诚实、求上进。

  2、行为与*惯:

  (1)初步培养学生构成良好的生活、劳动*惯。

  (2)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养成基本的礼貌行为。

  (3)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3、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社会常识。

  (2)掌握一些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4、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五、单元各主题重点难点

  本册共5个主题单元分别是《我和大师交朋友》、《可爱的班级》、《家在自然中》、《我们生活的地方》、《长大,真好!》。

  第一单元《我和大师交朋友》共3课,定位在“与大师交朋友”,试图让大师成为儿童成长历程中亲切的朋友。透过寻访大师的童年,了解大师成才的故事,找找身旁的大师等一系列围绕大师的探究性学*活动,把在人们心目中被神化的大师形象,转成有血有肉的、能够探究、能够学*的与儿童零距离的学*目标,引导儿童把好奇、好问、好动脑的自然天性向有理想、有目标的用心探究、有创意地生活方面发展,并最终将关注点放在儿童现阶段的成长和发展中来。

  第二单元《可爱的班级》是对一年级下学期《我在班级中》教学主题的延伸,透过美化教室,组织参加校园的运动会,评选班级的小明星,制作班级的黑板报等各种日常班级活动,感受班群众的可爱,进一步培养儿童的群众意识,让儿童“明白自己是群众的一员,认真完成群众交给的任务,爱护班级荣誉,关心和爱护同伴”。

  第三单元《家在自然中》教学主题是生命和环境教育,引导儿童在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透过调查、探究、评判、游戏、诵读欣赏、讨论、实践操作等各种学*方式,在与自然的充分互动中感受自然的完美与神奇、生命的美妙与神圣,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生活在自然中的乐趣;从而使“爱护动植物、保护自然环境、使我们生活的家园更加完美”内化为儿童自我的行为准则。

  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则是从儿童的视角看自己生活的社区、家乡,从社区的设施、社区人,家乡的食物、美景,家乡的变化出发,帮忙儿童了解家乡,懂得邻里相处的道理,激发儿童热爱家乡的情感,并初步培养和发展儿童热爱生活、参与生活的意识和潜力。最后一课《长大,真好》是二年级下学期的最后一个单元,也是《品德与生活》课的最后一个单元。这个短单元由2课组成,指导儿童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到自身的成长,在行将告别小学低年级生活的时候,觉察到自身各方面的发展,收藏童年的记忆,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体验成长的快乐,从而为步入新的成长和发展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这是本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导向。分目标的四个方面“情感与态度”、“行为与*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技能学*,忽略潜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偏重追求结果,忽略过程与方法等倾向,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2、转变教师主角。

  在本课程中,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培养儿童的品德与*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身心健康地成长。教师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该导不导,该点不点,不贴合课程改革要求,也会影响教育效果。

  3、加强教学活动的指导。

  本课程的活动以落实课程目标为目的,以课程标准第三部分“资料标准”中的某一资料或几个资料的融合为主题,以儿童的年龄特征、经验背景和学*兴趣等为设计基础,将知识、技能教育的要求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融为一体。因此教师在指导教学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四点:

  (1)教师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应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状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活动设计,帮忙儿童展开活动。活动设计和活动指导应具有计划性和灵活性。

  (2)儿童的品德和行为*惯的构成、知识和潜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要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忙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3)教学活动应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用心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决定得到初步的培养。

  (4)本课程的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资料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4、活动形式应灵活多样。

  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教学活动在资料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好处的资料,或与儿童合作选取资料,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取来组织活动;教学活动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形式服从资料,可根据具体目标、资料、条件、资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取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教学活动形式能够是单一的,也能够几种形式结合使用;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比较灵活机动,根据主题、资料,可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安排必要的课前准备活动或课后延伸活动来配合。

  5、注意与其他学科、教育活动的结合。

  本课程教学活动应注意利用其他学科或教育活动的成果,与其他学科和教育活动,如少先队、班会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相结合,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育效益。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11

  一学期很快就要结束,回顾一学期所做的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教育教学工作:

  1、本学期我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发展需要投放活动材料,根据主题进展需要设计了一些与主题有关的区域活动材料,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地投放,并及时增减活动材料。引导幼儿积极认真参与区域活动,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针对幼儿个别差异,兴趣、能力投放了不同难度的活动材料。

  2、在主题研*活动中,根据幼儿的兴趣特点,我设计了我是中国人》和《我是故事大王》两大主题,从孩子们积极参与程度可以看出,这是非常受孩子欢迎、适合孩子发展水*的主题活动。《我是中国人》主题活动通过中秋节、国庆节引发出中国的名胜古迹,中国的邻国,中国的发展历史,中国的传统;中国的民族特色;中国之最等等。结合国庆节举办了“幼儿诗歌朗诵表演会”,主题结束开展了“我是中国人”知识竞赛活动,活动让孩子们变得更加大胆自信。家长也惊奇孩子们的巨大进步。在《我是故事大王》主题活动中孩子们每人都自己不同知识点的故事内容。根据孩子们的兴趣,我们开展了学剪窗花、学京剧、画国画、了解书法、研究乐器等活动。通过学校开放日,孩子们的展示,获得大家一致好评。在这两个主题活动中,我们注重了根据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去探究研*,调动了孩子各种感官参与,强调孩子在现实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互动过程,从中满足了孩子好奇心,孩子们在愉快的探索活动中快乐地收获,经验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提升和运用。我们还充分利用了社会资源为主题顺利进行提供了更多的帮助。

  3、本学期加强了幼儿阅读、写字、讲故事、算算式等各方面的培养,提前做好进入一年级的衔接工作。为幼儿准备了:田字格本、数学练*本,组织幼儿早期阅读、识字游戏、练*写数字、做算术题等活动。开展了“故事大王”评比活动,每期评出一位获胜者,并把奖状张贴在“家园专栏”,幼儿的语言表达更加生动富有感情;讲故事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二、家长工作:

  本学期更加注重了和家长的沟通,及时全面地了解每位幼儿的思想变化,并给予及时的建议和意见,更多地组织了丰富多样的家长联谊活动,让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如: “我是中国人”的诗歌表演;和“我是中国人”知识竞赛活动;家长开放日;“幼儿才能的展示”;表演等。家长对班级工作支持度高,能积极参与班级的各项活动,主动要求多派任务,乐意为班级孩子多做贡献。本学期还发放了班级电话联系表,成立了班级家长委员会5名,家长委员会切实发挥了桥梁作用。有了家长的参与,我们本学期的教育教学活动真正做到了家校共育。

  三、卫生保健工作:

  本学学期我班更加注重幼儿的身体健康,严格按照我校的卫生制度作好常规工作,卫生程序规范化;加强幼儿体能活动,增强幼儿的体质,对于有心理咨询障碍的幼儿,有针对性进行辅导,幼儿在拥有健康体质的同时拥有健康的心理咨询。幼儿能主动作好值日生工作;幼儿的出勤率一直较高。本学期还加强了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及安全卫生教育,避免了幼儿安全事故的发生。培养了幼儿良好的生活*惯、卫生*惯。

  不足之处:对幼儿的细致观察不够,今后我们将再接再厉,努力做得更好。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12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学大纲对低年级的最基本要求和初入学儿童的年龄特点,着重对学生进行最基础的社会公德教育和行为*惯的养成教育。深入浅出地寓道德概念和行为*惯要求与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二、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56位学生,其中男生25人,女生31人。一年级小朋友刚刚上学,对学校、老师、同学以及学*都很陌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学校这些陌生的事物对于他们都有一种新鲜感,能引起他们强烈的探索欲。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学*,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自己是小学生了,喜欢上学;初步熟悉学校的环境,学*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遵守学校生活常规;知道要讲礼貌,守秩序。

  2、了解学校的环境、设施及其作用,知道校园环境中一些标志性的建筑,了解学校的美,能够主动爱护学校的花草树木,能爱护学校以及城市周围的优美环境。初步培养学生环境素养。

  3、形成初步的时间概念;按时上学,不迟到;放学后,不在路上逗留,按时回家;上学和放学途中注意安全;学*自己照顾自己。

  4、让学生主动把自己介绍给同学和老师,相互认识好朋友,然后分别从不同的方面来让学生体验与同学在一起玩耍、学*、活动的快乐以及感受老师的关心和朋友般的情谊,从而让学生体验到学校生活无处不充满快乐与爱,激发他们喜爱学校生活的情感。

  5、使学生学会自己穿衣、系鞋带、整理书包等自理劳动,学着帮助家人做择菜、洗菜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学会关爱家人,能够以优异成绩、良好表现等形式向爸爸妈妈表达自己的爱意,尝试自己制作心意卡向家人表达心意。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和切身体验,引导学生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促进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智力品质的提高。

  6、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并初步培养探究自然的兴趣和爱护自然的情感。

  四、教法设想:

  a)寓道德概念和行为要求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b)利用插图,图文对照,边看边说边想,帮助学生理解。

  c)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

  d)结合大队部的各项活动进行教育。

  e)充分利用教学用书中的儿歌及小故事穿插于课堂教学中。

  f)领略大自然的美,了解社会的繁荣,培养学生的环境素养。

  五、各单元教学内容与措施:

  第一单元:我上学了共6课时

  主题:《我上学了》《看看我们的学校》《在学校的一天》

  第二单元:上学路上共7课时

  主题:《看看时间》《好好走路》《*安回家》

  第三单元:我的同学和老师共7课时

  主题:《认识好朋友》《我喜欢和同学在一起》《我们的老师真好》

  第四单元:家里的我共6课时

  主题:《我的家》《我是家里的开心果》《这是我的心意》

  第五单元:大自然真美丽共7课时

  主题:《亲亲大自然》《美丽的小问号》《想个好办法,留住大自然的美》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13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和贯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转变教学观念,认真钻研品德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围绕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一目标,积极开展教学研讨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研讨氛围,提高教研组老师对教材的处理能力,对教学活动的设计能力,对课堂教学的调控能力。通过一系列活动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

  二、工作重点:

  围绕“轻负优质”这一主题,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实践活动,提升课堂教学水*,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具体措施:

  1、每位教师课前研读自己所教的本册教材,制定品德教学计划,做到心中有数,并有计划有意识地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

  2、进行资源共享。教师把每次备课的教案及课件传到学校的校园网,让教师有所选择的使用。在有*行班的年级段,教师进行单元划分备课,即每一教师备一单元的课,所剩一单元进行集体探讨,这样分开与集中备课,既是对教师的适当减负,也通过“一课多磨”研讨方式来提高了老师们的对课堂教学行为的反思*惯。特别要注意教学反思,及时捕捉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逐渐在反思中进步。

  3、根据教研室的有关要求,要求每一位《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任课教师,自己学*教学杂志上的有关理论和优秀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明确课改精神,提高理论水*和课堂教学能力。

  4、教学实践与科研相结合,提高教研活动质量。继续组织教师对“轻负优质”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活动。把教学科研与课堂实践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培养学生健康的人生观。

  5、重视学科育人,促进学生发展。教学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采取丰富的、直观的、灵活的、开放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大量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促进个体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活动形式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几种形式结合使用;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应灵活机动,根据主题内容,可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以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与其他教育活动,如少先队活动、班队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相结合,相互促进,资源共享,争做文明又奋进的“文明小海娃”,以提高品德教学的实效性。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14

  一、学情分析

  二年级有学生136人。大多数学生学*态度端正,思想要求积极上进,能自觉的完成自己的学*任务。有良好的生活*惯和劳动*惯。但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有所欠缺,勤思考、善思考方面表现不够。优差悬殊较大,存在着严重的两极分化,一部分接受能力偏低的学生,良好的学**惯没有养成,上课听讲走神,爱摆弄小东西,尚待进一步规范和提高

  现在的二年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时娇生惯养,集体主义思想淡薄,合作意识很差,法制观念不强。另外,二年级的小学生思想品德情感形成还不稳定,意志品质的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力相对较差,但也容易塑造。

  同时,二年级的小学生一种责任感和自尊心逐渐产生形成,要求自己的一切应比过去做得更好,更认真,就可利用思想品德课,抓住这个极好的时机,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和意志品质。学生心目中的榜样不多,但模仿性较强,因此利用教材让学生树立榜样意识。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的安排思路是:

  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儿童的认识水*和能力为依据,用综合主题方式编排了爱学*、爱祖国、爱自己和遵守规范的活动内容。安排了“新学年开始了”、“我爱祖国”、“注意安全”、“我和大家一起成长”、“遵守社会规范”等5个单元,共17个主题活动。

  内容安排特点:

  1、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本线索设置主题。教材从学生的生活逻辑出发,选择与学生生活关系紧密、切实需要的内容,按照一定的时空顺序整合起来,引导他们综合地学*和思考。

  2、突出养成教育的要求。通过行为指导、情境辨析,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惯。

  3、突出活动性和做中学的特点。通过创设活动情境,编写典型范例,设计思考问题,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自主学*空间。活动的设计尽可能简便易行,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4、突出图画、图片在呈现教材内容方面的特殊作用。强调图文并茂,以图为主,采用儿童的语言和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加教科书的趣味性、可读性、启发性和指导性。

  5、体现一定的开放性。一方面实现课堂内外、学校内外学*的有机结合,形成开放的教学体系。另一方面,为教师和学生留有选择、开拓和创造的空间。

  三、教学目标

  (一)、情感与态度

  1、热爱祖国,崇敬人民英雄,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2、珍爱生活,有自我保护意识。

  3、自信,性格开朗,积极进取。

  (二)、行为与*惯

  1、初步养成学*、做事有计划、有始有终的好*惯。

  2、遵守社会基本的规范,爱护公物。

  3、乐于参与班级组织的有意义的活动,乐于与他人交流。

  (三)、知识与技能

  1、掌握学*需要的基本方法。

  2、了解社会规范的基本要求和注意安全的一些常识。

  3、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知道一些爱国小英雄的事迹。

  (四)、过程与方法

  1、体验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

  2、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生活中获得的经验与信息。

  四、教学措施

  1、明确课程性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突出课程的经验性。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有趣味性的教案,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学*。

  3、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建立新的教学观,引导学生自主学*。

  4、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教学方法,采取集中辅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法。

  5、课堂上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

  6、当好示范者。老师在板书或批改作业的时候,尽量做到书写认真、工整,给学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这样,学生在你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就会不知不觉地学你的样儿,把字写好、写端正。

  7、实现评价改革,促进学生发展,

  8、加强常规教学的管理,实现常规教学规范化。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15

  教学要求

  1、通过指导学生畅谈理想,展望未来,教育学生从小就要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学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培养学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从现在起就要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生活的态度。

  2、培养学生做事有计划、有目标的*惯,初步养成脚踏实地地认真做事的行为。

  3、通过理想教育,使学生初步了解实现理想必须要有文化知识和动手能力,勇于掌握学*生活的各种技能。

  4、引导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善于学*,乐于思索,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实现理想的探究活动,努力走好成长中的每一步。

  活动准备

  1、课前学生准备表演理想职业时所需的服装、道具等。

  2、搜集或创作时有关理想、希望的小诗。

  活动过程

  活动(一)-----说理想、谈感受。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有意思的地方,因为,老师小时候常常去那里,在那儿,可以美美地做一个梦,想象自己的未来,大家想去吗?

  2、那么,首先我就欢迎大家到小小梦想剧场来做客!

  3、爱爱鸽讲老师成长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爱读书的小孩子,对学*很感兴趣,常常钻到书里不肯出来,在学校表现也特别好,常常受到老师的表扬,还经常学着老师的样子帮助别的小朋友。后来,这个小朋友非常努力,考上了中学,又读了师范……

  4、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是谁了吗?

  5、对,老师从小就想当一名教师,经过努力,所以今天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那么,你们有什么梦想吗?

  6、 全班小朋友进行交流。我们的理想是什么?为什么?

  活动(二)----进角色,谈体验

  1、既然来到梦想剧场,就多做一会儿吧!想不想做一会儿小演员,演一演20年后的你?

  2、自由选定角色配上适当的道具,进行想象表演。

  3、农民在控制室里操作,水泵在自动喷水,机器人在操作收割机……

  医生正在给病人做手术,手术台边的仪器正指挥医生进行准确的手术定位……

  警察正在马路边的控制室里用灯光的转换来疏导交通……

  4、20年后的我们变化真大啊!我想当这个,你想当那个,我们志向还真远大啊!但那是20年以后的事情。现在大家年龄还小,正在学校读书,该做些什么准备呢?

  活动(三)-----定目标,谈想法

  1、你们想成为刚才剧中真正的人物吗?那现在该做些什么呢?

  2、大家说想法。同学们可以根据现在的实际情况,想获得哪些进步?想得到哪些成绩?想实现哪些心愿?……

  3、所有的理想都与现实密不可分,只有通过自己辛勤的努力,才能获得明天的成功!所以我们为了实现理想,只有从现在开始辛勤努力。

  活动(四)-----诗朗诵,抒情怀

  1、理想是每个人都十分向往的,只有心中充满理想,我们的生活才会有无限的阳光!

  2、让我们一同在优美的小诗中想象未来,描绘明天吧!

  3、召开诗歌朗诵会。

  活动(五)-------教师小结

  今天老师很开心,因为看到了同学们都有远大的理想,并懂得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实现理想的道理。让我们朗诵诗歌结束这一课吧:“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15篇(扩展3)

——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6篇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一年半的学*,学生能感受到经过二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活后的进步和变化,并对二年级的学*和生活怀有美好的向往。随着对《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了解的`加深,学生的学*热情不断高涨,他们已开始运用讨论、观察、调查、实验等多种方式去学*而且我班学生41人,男生比女生多15人,好动的学生较多,教材以图画的形式呈现更可以开展的活动、游戏及其活动的过程,学生活动的兴趣被引发出来,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而非教师给予的现成结论去获得知识。但是,可能由于地区的差异,本地学生的生活与教材反映的不尽相同,以及教材中的活动性较强,由于学生学*环境及条件的限制,个别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不够透切,这有待今后教学中扬长避短,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

  二.全册教学内容

  1、我爱我的班集体——本单元设计了“集体生活真愉快”“班集体真温暖”“人人有长处,合作力量大”“我为集体添光彩”四个主题活动,目的是引导学生在一年多集体生活的基础上,通过体验老师、同学间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能够进一步意识和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力量,体验到共同生活的愉快;同时通过开展为集体做好事、为班级做贡献的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

  2、我们的动物朋友——本单元设计了“我最喜欢的动物”“可爱的小动物”和“我们的好朋友”三个主题活动。以引导学生注意通过实际的调查、访问、饲养等活动发展爱护动物的情感和对生命的珍爱,并由此树立动物是人类好朋友的观念,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爱心和责任心。

  3、纸和环保——本单元围绕纸的问题设计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纸从哪里来”“保护森林,节约用纸”三个主题活动,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纸的来源,了解纸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4、奇妙的光——本单元从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影子的探索开始,引导学生获得有关影子的知识,探索和认识光的一般特性,激发学生对光的浓厚好奇心和探索兴趣。

  5、我们都有一个家——本单元设计了“好大的一个家”“好壮丽的一个家”和“我们的家在哪里”三个主题活动,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大家庭,了解祖国主要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了解有关长江、黄河的基本知识,并为此而感到自豪。

  三.全册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并能了解班上同学的特点,对自己充满信心,与同学团结友爱。

  2、初步形成集体意识,在感受集体的温暖和力量的同时,认识到自己作为集体一员的责任,从而主动地用实际行动为集体增光。

  3、了解关于*的基本知识,知道*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大家庭,并为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而感到自豪。

  4、能注意到身边发生的自然现象或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并愿意用各种方法去学*和探索,在获得有益的知识和经验的同时,提高活动技能和能力。

  四、具体内容

  周 次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第一周 集体生活真愉快

  1、体验集体生活的愉快.

  2、能够与老师、同学共同学*、劳动、游戏,相处和睦;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3、懂得集体生活的规则及交往的相关知识。

  4、掌握同学之间解决矛盾冲突的办法,介绍自己及好朋友的方法与能力。

  第二周 班集体真温暖 1、 感受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的真情。

  2、 养成与同学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好*惯。

  3、 认识到集体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也要帮助别人。

  4、 掌握交流集体生活感受的技能;帮助同学的相关技能。

  第三周 人人有长处,合作力量大 1、感受团结、合作的愉快;体验到合作的力量大。

  2、能与同学团结合作,共同做事。

  3、认识到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各人有特点,能力各不同。

  4、掌握要别人了解自己的方法;合作的技能和方法。

  第四周 我为集体添光彩 1、体会每个人的言行都会对集体荣誉产生影响;形成对集体的责任感。

  2、认识到集体中每个人的表现都会影响到整个集体;能用实际行动为集体争光彩。

  3、认识到集体的进步需要大家共同争取。

  第五周 我最喜欢的动物 1、喜欢动物、关爱动物的情感。

  2、珍爱生命,保护动物。

  3、了解一些动物的基本常识。

  4、知道动物能维持生态*衡,发展初步的生态意识。

  第六周

  可爱的小动物 1、有爱心并精心饲养小动物,关爱小生命。

  2、初步学会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3、了解动物的特性,能正确喂养小动物,防止受到动物的伤害。

  4、培养观察能力,学写饲养日记,掌握饲养某种小动物的技巧。

  第七周 我们的好朋友 1、不伤害动物,自觉保护动物。

  2、珍爱生命,拒绝吃国家保护的动物,并学*努力劝阻他人的不良行为。

  3、懂得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为人类作出贡献。

  4、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保护动物的事情。

  第八周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 1、感受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初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了解纸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第九周

  纸从哪里来 1、体验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

  2、初步养成节约用纸的良好*惯。

  3、理解爱护树木对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作用。

  4、掌握调查、收集资料、数据统计等方法和技能。

  第十周

  保护森林,节约用纸

  1、体验参与节约用纸、保护环境实践活动的乐趣,培养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

  2、热爱自然,保护树木,爱护环境,提高环保的自觉意识。

  3、了解学校和社区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

  4、了解再生纸的制作过程。

  第十一周

  影子的探索 1、对光有浓厚的好奇心和探索的兴趣。

  2、会自己安排时间,坚持、主动地完成活动。

  3、能在生活中正确利用影子。

  4、探索影子的特点和光与影子的密切关系。

  第十二周

  我们来造彩虹 1、对光的色彩有浓厚的好奇心和探索兴趣。

  2、坚持不懈、不怕失败进行探索的科学精神。

  3、认识太阳的七种颜色。

  4、学*一些制造彩虹的方法。

  第十三周

  太阳光的利用 1、积极尝试在生活中更好地利用太阳光。

  2、学*避免光的伤害,学会保护自己。

  3、知道可以利用光丰富自己的生活,为人类的生活服务。

  4、了解光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第十四周

  好大的一个家 1、感受到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大家庭;感受我国民族文化我丰富多彩。

  2、初步形成尊重和团结少数民族的意识和行为,学会尊重不同的文化。

  3、知道我国共有56个民族;初步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和风俗*惯。

  4、了解少数民族聚居地、我国最南端与最北端城市的气温变化,东西两端城市相距较远等相关地理知识。

  第十五周

  好壮丽的一个家 1、感受我国山河的壮美秀丽,体验家乡生活的愉快与幸福。

  2、爱自己生活的地方,爱祖国的山河。

  3、初步了解黄河和长江流域的一些名胜古迹,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15篇(扩展4)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6篇

  一、具体目标

  1、体验自主筹划、自主活动的愉快,能感受到自身的进步和变化,并初步开始计划自身的生活和行动。

  2、在班集体中能表达自身的想法和意见,与同学合作,一起做大家商量好的事。

  3、能注意到周围环境的变化,并能通过动手做而获得有关知识和经验。

  4、学会与季节变化想适应的简单保健和*安常识,并在生活中运用。

  二内容重点

  1、健康、*安地生活——了解并运用简单的健康、*安的生活常识,能区分好的和不好的生活*惯,并开始在生活中有意识地要求自身。

  2、愉快、积极地生活——能体验到学*的乐趣和自主筹划、自主活动的乐趣;为自身的生长和进步感到自豪,对二年级的学*和生活充溢信心和向往之情。

  3、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保护周围的自然环境,节约资源;关爱他人,了解常见的职业,并对为自身生活服务的人充溢感激之情;了解作为二年级小同学的责任,并乐于去承当。

  4、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对周围的动植物、自然现象有好奇心,并能通过一些简单的假设和验证进行探索;能有创意地利用废旧资料来丰富自身的生活和活动。

  三、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内容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整》为依据,依照儿童生活的时间线索,七个单元都有各自的图标、主题,有表示主题活动的画面,还有贯穿全书的“东北虎”,提示活动要点。本册教材由五个单元活动组成,每个单元包括若干主题活动:

  单元名称

  主题内容

  单元一《学校就是我的家》

  主题一《嗨,你好》

  主题二《请跟我来》

  主题三《学校生活真愉快》

  单元二《早起》

  主题一《我的小秘密》

  主题二《早起一次》

  主题三《你早》

  单元三《开心游戏》

  主题一《开心十分钟》

  主题二《玩的学问》

  主题三《好玩游戏自身编》

  单元四《搜集种子过冬天》

  主题一《神奇的种子》

  主题二《搜集种子》

  主题三〈种子朋友〉

  单元五《学会交流》

  主题一《猜谜竞赛》

  主题二《无声的扮演》

  主题三《挑战一笔画》

  主题四〈感受他人的困难〉

  单元六〈下雪啦〉

  主题一〈玩雪〉

  主题二〈雪花雪花我问你〉

  主题三〈雪中生活〉

  主题四〈可爱的小雪花〉

  单元七〈迎新年〉

  主题一〈话说新年〉

  主题二〈新年的'礼物〉

  主题三〈新年联欢会〉

  四、同学分析

  绝大多数同学活泼好动,好表示自身,爱听老师褒扬。一学期的行为规范训练,同学已养成一些良好的*惯。课间能文明休息了,能注意卫生,不乱扔纸屑,按时完成作业,上课时不守纪律、做小动作的人少了,知道要为集体争光,集体荣誉感非常强。由于是独生子女,许多小朋友在家里是小皇帝,待人接物都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有的虽然独立意识强,个性也很强,但自理能力很差;有的社会交往虽积极主动,但却不善于共处,缺少团结协作精神。今后,行为规范训练还需加强,反复抓,抓反复,使同学养成良好的学**惯和行为*惯。

  五、采取措施

  1、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和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示。

  3、让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

  六、教学进度布置

  略

  一、指导思想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已成为全社会的追求。遵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引导儿童“学会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必须担负的重大责任。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了增强儿童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切实地为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和科学素质等打好基础,必须充分关注低年级课程在形态、内容以及教与学的方法等方面,构建符合本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素质教育精神的课程。

  二、教材分析

  教材在优化结构体系、避免生硬说教、丰富练*内容、加强实践性以及面向农村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力图“利学”“便教”。本册教材编排方法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主要采取以图为主的形式,生动、具体地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通过具体的行为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惯。

  三、学情分析

  本学期除了继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生活*惯上外,更要注重学*能力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显得尤为的重要了,通过学*它能养成小朋友良好的生活、学**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四、教学内容和目标

  1、自己拿主意

  包括(让我想想 相信自己 学*生活有计划)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15篇(扩展5)

——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菁华5篇)

  按照课程标准编写的《品德与生活》教材(人教版),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实现了教材功能的转变。它不再是教师的“教本”,学生的“学本”,而是学生进行学*活动所凭借的范例、话题,是与学生进行对话的文本,是引领学生进行生活的桥梁,是学生学*知识的拐棍。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认真研读新教材,从整体上把握这套教材的设计理念、基本思路和特点。弄清每篇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用好新教材。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共有四个单元,根据小学二年级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从儿童经过一年级的过度,逐渐开始在更大的生活空间里尝试独立生活的需要出发,设计主题单元。在单元的编排和组织上,教科书不强求体系的结构性和完备性,而是遵循儿童生活自身的逻辑,从儿童生活出发,以时间推进过程中儿童自己感知的生活“逻辑”为线索,选择知道的重心,设计主题单元。同时,本册教科书还试图以社会技能、探究过程和方法的指导作为编写的暗线。

  第一单元“难忘的假期”共4课,以学生假期生活的回顾为线索组织主题,一方面从假期生活中归纳总结,让学生认识每一天的意义,体悟“快乐的每一天靠我们自己去创造”,有效地稳定学生开学初的情绪;另一方面从经验教训中归纳总结,为新学期的学*生活提供丰富的引导与借鉴。同时,对学生专门的安全教育,与这一阶段儿童独立活动空间扩大、时间延长的需要是一致的。第二单元“我是*人”则是从儿童的视角看我们的祖国,以中秋节、国庆节为中介,将学生融入祖国大家庭,融入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过度之中。以儿童的眼睛去看待节日,通过各种途径开展了解祖国的探究活动,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对我们伟大祖国的热爱,并激发热爱生活之情。第三单元“金色的秋天”是继一年级下册“春天的歌”之后又一个反映季节变化的主题,引导学生感受、欣赏秋天的独特魅力,初步领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培养学生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第四单元“你·我·他”的教学肢体是群体生活中人际关系和个人与集体关系的指导,单元围绕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这两条轴线组织素材,指导学生正确地看待自我、宽容地对待他人,了解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以及集体生活的基本原则。

  这四个单元从儿童生活的学校、家庭、社区等主要空间出发并向祖国、世界延伸,在教学主题上分别侧重重新课标所确立的生活的四个维度:健康安全(“难忘的假期”);愉快积极、负责人有爱心(“我是*人”“你·我·他”);动脑筋有创意(“金色的秋天”),并同时进行其他射干货主题教育。

  三、学期教学目标

  1、态度与情感

  体会快乐可以由自己创造,并愿意创造快乐。学会从不同的事件中认识每一天、每一件事的意义。能积极地预防、应对外出时可能出现的麻烦。珍爱生命,名队灾害胆大心细。能从成果的展示中发现自己的收获。能够感受到过节的快乐和激动,增进亲人间的感情。能积极加入到节日的活动中去,体会节日的色彩与乐趣。以积极的态度去了解自己的祖国,增进爱祖国的情感。感受并喜爱秋天的独特魅力,愿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珍惜人们的劳动成果。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并悦纳自己,乐意向别人展现自我。能真诚地与人相处,尊重他人的独特价值。

  2、行为和*惯

  会初步评价自己的生活。能发现并能自己设想外出活动是的麻烦,能处理常见的困难,并对处理方法进行评价。养成在日常生活中防止灾害的良好*惯。积极参加小组合作活动。养成从各种渠道收集资料的学**惯,自觉遵守升**时的基本礼仪。积极参与实验、观赏等活动,学会简单的技能。关心身边的人和事,主动为别人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选择生活和学*物品时有自己的判断,不盲从,能细心观察生活,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并虚心向别人学*。

  3、过程和方法

  在回顾自己的暑假生活中,学*自我评点,学*发现生活的意义。在模拟外出、面对灾害的过程中,学会应对麻烦的方法,学会一定的防灾方法。学*小组中与他人合作的方法。在各类探究活动中学*提问题、探索问题及从多种途径收集资料的方法,在与他人交流合作中学*表达自我的方法,在人际交往活动中学*赞赏鄙人和向人致歉的方法。

  4、知识与技能

  了解外出、面对灾害时可能面对的麻烦。能发现并理解不安全的情景。有一定的日程防灾知识与能力。熟悉校园及居住环境中的消防通道。能以多种形式汇报自己的假期生活。了解我国传统节日。从不同途径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能描述秋天的特征、了解种子与果实的关系和种子成长的里程。懂得秋季的一些基本保健知识。具有初步的辨别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等相关技能。知道做人当自尊、自强、自爱、自立,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能初步意识到他人的情感,能设身处地地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知道集体生活的一些基本原怎,学会友好地和他人交往,初步掌握一些与人交往的方法,尝试运用这些方法妥善处理人际交往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

  重点:

  1、珍爱生命,名队灾害胆大心细。能从成果的展示中发现自己的收获。乐意向别人展现自我。

  2、极参与实验、观赏等活动,学会简单的技能。关心身边的人和事,主动为别人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3、学*小组中与他人合作的方法。在各类探究活动中学*提问题、探索问题及从多种途径收集资料的方法,在与他人交流合作中学*表达自我的方法,在人际交往活动中学*赞赏鄙人和向人致歉的方法。

  4、具有初步的辨别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等相关技能。知道做人当自尊、自强、自爱、自立,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能初步意识到他人的情感

  难点:

  1、极参与实验、观赏等活动,学会简单的技能。关心身边的人和事,主动为别人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2、具有初步的辨别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等相关技能。

  四、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中有一部分是独生子,*时娇生惯养,集体主义思想淡薄合作意识很差,法制观念不强。另外,二年级的小学生思想品德情感形成还不稳定,意志品质的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力相对较差,但也容易塑造。同时,二年级的小学生一种责任感和自尊心逐渐产生形成,要求自己的一切应比过去做得更好,更认真,就可利用思想品德课,抓住这个极好的时机,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和意志品质。学生心目中的榜样不多,但模仿性较强,因此利用教材让学生树立榜样意识。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提高*

  (1)目标意识:即活动的目的性。每一项活动,从确定活动主题、选择活动内容、采取的活动方法,乃至整个活动过程都要有明确的目标,而不是为活动而活动。作为综合性课程,每项活动的目标也是多重的,有的是显性目标、有的是隐性目标。教师在完成显性目标的同时,特别要注意蕴含在活动中的隐性目标。

  (2)主体意识:儿童是学*的主体,教师要精心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动机,培养学生的学*兴趣,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中去,以达到学生自主学*、自我建构,改变学生围着老师转的局面。

  (3)情感意识:以教师的真情实感调动学生的情感,注意通过学*活动挖掘儿童对生活的感受,丰富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形成对人、对事的正确态度。

  (4)诊断意识:即注意对儿童课上生成性问题的指导,以及学生对学*的反馈。

  2、做到四个尊重

  (1)尊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儿童对生活有自己的体验,与大人不完全相同。因此,要理解和认识儿童本身的体验、感受在他们认识生活,学*做人、做事过程中的重要意义。给学生体验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对生活的看法。而不是用**的体验代替儿童自己的体验。

  (2)尊重学生的选择。学生有自己的兴趣和选择,教师应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目标,并讨论达到目标的最佳学*途径;同时要给学生一个更宽松、更开放的学*空间,让学生能够畅所欲言,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学*气氛,在选择中提高认识。

  (3)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具有自己的人格尊严。过去我们不太注意保护儿童的人格尊严,在教学活动中有意无意地伤害了儿童的自尊心。这点请老师们注意。

  (4)尊重学生的个性。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要转变观念,由*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关注每一个学生,能够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不同的尺度衡量不同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3、实现四个转变

  (1)由过去的灌输向积极地引导转变。过去我们考虑比较多的是教什么?给学生什么?重在讲道理。教师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考虑最多的是怎样把要教的东西给学生讲清楚。现在应从重在讲变为重在引,教师要研究学生的需求,调动学生自主学*的积极性,在学生的学*过程中给予积极的引导。

  (2)由问题的主考官向积极启发转变。过去教师在引导学生研讨问题时,更多地是充当主考官的角色,即“我问你答”。现在我们更强调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由课堂上的主宰者向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合作伙伴、朋友转变。教师作为学*的参与者,要能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对于自己的过失和错误不加掩饰,与学生一起探讨、解决各种问题。

  (4)由道德行为的评判者向辅导者转变。对一个事物、一种道德行为不是由教师来评对与错,而是辅导学生通过比较、研讨学着自己判断。教师要树立服务意识,为学生提供学*服务,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惯、生活*惯和道德行为*惯。

  4、体现四个互动

  (1)师生信息互动。教学过程是师生间、学生间信息交流和相互勾通的过程。这种交流不是单向的,即仅仅是教师对学生的传授,而是相互或者多向的。让大家各抒己见,共同研讨,相互启发。当然,在这里,教师的引导作用十分重要,教师要善于通过生动而准确的语言表达,通过自己的眼神、手势和表情向学生传递信息。同时,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儿童在研讨中的闪光点和生成的问题,并给予积极的引导。

  (2)教材内容与儿童的生活现实的互动。教材是范例,要研究教材,思考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启发和思考,利用教材中的典型事例来进行研讨,不能完全撇开教材。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善于开发教材外的、来自家长、学生、社会方方面面的资源。只有开发教育资源,才能使课堂教学更有现实感,更贴*学生生活。

  (3)学*活动与实践活动的互动。低年级重在养成教育,任何一个良好*惯的养成,都不能离开反复的实践,要注意对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要通过实践强化和巩固所学的内容。

  (4)儿童个体的独立学*与儿童间合作的互动。要发挥每个儿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独立学*,独立完成一项任务的能力,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中都有成就感;同时又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在学*中发挥群体的智慧。对于低年级学生,到底能在多大范围进行合作,怎样有效地合作,需要老师们很好研究。

  六、教学时间

  按规定时间进行教学。

  按照课程标准编写的《品德与生活》教材(人教版),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实现了教材功能的转变。它不再是教师的“教本”,学生的“学本”,而是学生进行学*活动所凭借的范例、话题,是与学生进行对话的文本,是引领学生进行生活的桥梁,是学生学*知识的拐棍。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认真研读新教材,从整体上把握这套教材的设计理念、基本思路和特点。弄清每篇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用好新教材。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共有四个单元,根据小学二年级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从儿童经过一年级的过度,逐渐开始在更大的生活空间里尝试独立生活的需要出发,设计主题单元。在单元的编排和组织上,教科书不强求体系的结构性和完备性,而是遵循儿童生活自身的逻辑,从儿童生活出发,以时间推进过程中儿童自己感知的生活“逻辑”为线索,选择知道的重心,设计主题单元。同时,本册教科书还试图以社会技能、探究过程和方法的指导作为编写的暗线。

  第一单元“难忘的假期”共4课,以学生假期生活的回顾为线索组织主题,一方面从假期生活中归纳总结,让学生认识每一天的意义,体悟“快乐的每一天靠我们自己去创造”,有效地稳定学生开学初的情绪;另一方面从经验教训中归纳总结,为新学期的学*生活提供丰富的引导与借鉴。同时,对学生专门的安全教育,与这一阶段儿童独立活动空间扩大、时间延长的需要是一致的。第二单元“我是*人”则是从儿童的视角看我们的祖国,以中秋节、国庆节为中介,将学生融入祖国大家庭,融入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过度之中。以儿童的眼睛去看待节日,通过各种途径开展了解祖国的探究活动,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对我们伟大祖国的热爱,并激发热爱生活之情。第三单元“金色的秋天”是继一年级下册“春天的歌”之后又一个反映季节变化的主题,引导学生感受、欣赏秋天的独特魅力,初步领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培养学生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第四单元“你·我·他”的教学肢体是群体生活中人际关系和个人与集体关系的指导,单元围绕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这两条轴线组织素材,指导学生正确地看待自我、宽容地对待他人,了解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以及集体生活的基本原则。

  这四个单元从儿童生活的学校、家庭、社区等主要空间出发并向祖国、世界延伸,在教学主题上分别侧重重新课标所确立的生活的四个维度:健康安全(“难忘的假期”);愉快积极、负责人有爱心(“我是*人”“你·我·他”);动脑筋有创意(“金色的秋天”),并同时进行其他射干货主题教育。

  三、学期教学目标

  1、态度与情感

  体会快乐可以由自己创造,并愿意创造快乐。学会从不同的事件中认识每一天、每一件事的意义。能积极地预防、应对外出时可能出现的麻烦。珍爱生命,名队灾害胆大心细。能从成果的展示中发现自己的收获。能够感受到过节的快乐和激动,增进亲人间的感情。能积极加入到节日的活动中去,体会节日的色彩与乐趣。以积极的态度去了解自己的祖国,增进爱祖国的情感。感受并喜爱秋天的独特魅力,愿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珍惜人们的劳动成果。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并悦纳自己,乐意向别人展现自我。能真诚地与人相处,尊重他人的独特价值。

  2、行为和*惯

  会初步评价自己的生活。能发现并能自己设想外出活动是的麻烦,能处理常见的困难,并对处理方法进行评价。养成在日常生活中防止灾害的良好*惯。积极参加小组合作活动。养成从各种渠道收集资料的学**惯,自觉遵守升**时的基本礼仪。积极参与实验、观赏等活动,学会简单的技能。关心身边的人和事,主动为别人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选择生活和学*物品时有自己的判断,不盲从,能细心观察生活,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并虚心向别人学*。

  3、过程和方法

  在回顾自己的暑假生活中,学*自我评点,学*发现生活的意义。在模拟外出、面对灾害的过程中,学会应对麻烦的方法,学会一定的防灾方法。学*小组中与他人合作的方法。在各类探究活动中学*提问题、探索问题及从多种途径收集资料的方法,在与他人交流合作中学*表达自我的方法,在人际交往活动中学*赞赏鄙人和向人致歉的方法。

  4、知识与技能

  了解外出、面对灾害时可能面对的麻烦。能发现并理解不安全的情景。有一定的日程防灾知识与能力。熟悉校园及居住环境中的消防通道。能以多种形式汇报自己的假期生活。了解我国传统节日。从不同途径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能描述秋天的特征、了解种子与果实的关系和种子成长的里程。懂得秋季的一些基本保健知识。具有初步的辨别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等相关技能。知道做人当自尊、自强、自爱、自立,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能初步意识到他人的情感,能设身处地地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知道集体生活的一些基本原怎,学会友好地和他人交往,初步掌握一些与人交往的方法,尝试运用这些方法妥善处理人际交往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

  重点:

  1、珍爱生命,名队灾害胆大心细。能从成果的展示中发现自己的收获。乐意向别人展现自我。

  2、极参与实验、观赏等活动,学会简单的技能。关心身边的人和事,主动为别人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3、学*小组中与他人合作的方法。在各类探究活动中学*提问题、探索问题及从多种途径收集资料的方法,在与他人交流合作中学*表达自我的方法,在人际交往活动中学*赞赏鄙人和向人致歉的方法。

  4、具有初步的辨别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等相关技能。知道做人当自尊、自强、自爱、自立,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能初步意识到他人的情感

  难点:

  1、极参与实验、观赏等活动,学会简单的技能。关心身边的人和事,主动为别人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2、具有初步的辨别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等相关技能。

  四、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中有一部分是独生子,*时娇生惯养,集体主义思想淡薄合作意识很差,法制观念不强。另外,二年级的小学生思想品德情感形成还不稳定,意志品质的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力相对较差,但也容易塑造。同时,二年级的小学生一种责任感和自尊心逐渐产生形成,要求自己的一切应比过去做得更好,更认真,就可利用思想品德课,抓住这个极好的时机,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和意志品质。学生心目中的榜样不多,但模仿性较强,因此利用教材让学生树立榜样意识。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提高*

  (1)目标意识:即活动的目的性。每一项活动,从确定活动主题、选择活动内容、采取的活动方法,乃至整个活动过程都要有明确的目标,而不是为活动而活动。作为综合性课程,每项活动的目标也是多重的,有的是显性目标、有的是隐性目标。教师在完成显性目标的同时,特别要注意蕴含在活动中的隐性目标。

  (2)主体意识:儿童是学*的主体,教师要精心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动机,培养学生的学*兴趣,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中去,以达到学生自主学*、自我建构,改变学生围着老师转的局面。

  (3)情感意识:以教师的真情实感调动学生的情感,注意通过学*活动挖掘儿童对生活的感受,丰富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形成对人、对事的正确态度。

  (4)诊断意识:即注意对儿童课上生成性问题的指导,以及学生对学*的反馈。

  2、做到四个尊重

  (1)尊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儿童对生活有自己的体验,与大人不完全相同。因此,要理解和认识儿童本身的体验、感受在他们认识生活,学*做人、做事过程中的重要意义。给学生体验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对生活的看法。而不是用**的体验代替儿童自己的体验。

  (2)尊重学生的选择。学生有自己的兴趣和选择,教师应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目标,并讨论达到目标的最佳学*途径;同时要给学生一个更宽松、更开放的学*空间,让学生能够畅所欲言,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学*气氛,在选择中提高认识。

  (3)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具有自己的人格尊严。过去我们不太注意保护儿童的人格尊严,在教学活动中有意无意地伤害了儿童的自尊心。这点请老师们注意。

  (4)尊重学生的个性。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要转变观念,由*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关注每一个学生,能够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不同的尺度衡量不同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3、实现四个转变

  (1)由过去的灌输向积极地引导转变。过去我们考虑比较多的是教什么?给学生什么?重在讲道理。教师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考虑最多的是怎样把要教的东西给学生讲清楚。现在应从重在讲变为重在引,教师要研究学生的需求,调动学生自主学*的积极性,在学生的学*过程中给予积极的引导。

  (2)由问题的主考官向积极启发转变。过去教师在引导学生研讨问题时,更多地是充当主考官的角色,即“我问你答”。现在我们更强调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由课堂上的主宰者向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合作伙伴、朋友转变。教师作为学*的参与者,要能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对于自己的过失和错误不加掩饰,与学生一起探讨、解决各种问题。

  (4)由道德行为的评判者向辅导者转变。对一个事物、一种道德行为不是由教师来评对与错,而是辅导学生通过比较、研讨学着自己判断。教师要树立服务意识,为学生提供学*服务,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惯、生活*惯和道德行为*惯。

  4、体现四个互动

  (1)师生信息互动。教学过程是师生间、学生间信息交流和相互勾通的过程。这种交流不是单向的,即仅仅是教师对学生的传授,而是相互或者多向的。让大家各抒己见,共同研讨,相互启发。当然,在这里,教师的引导作用十分重要,教师要善于通过生动而准确的语言表达,通过自己的眼神、手势和表情向学生传递信息。同时,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儿童在研讨中的闪光点和生成的问题,并给予积极的引导。

  (2)教材内容与儿童的生活现实的互动。教材是范例,要研究教材,思考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启发和思考,利用教材中的典型事例来进行研讨,不能完全撇开教材。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善于开发教材外的、来自家长、学生、社会方方面面的`资源。只有开发教育资源,才能使课堂教学更有现实感,更贴*学生生活。

  (3)学*活动与实践活动的互动。低年级重在养成教育,任何一个良好*惯的养成,都不能离开反复的实践,要注意对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要通过实践强化和巩固所学的内容。

  (4)儿童个体的独立学*与儿童间合作的互动。要发挥每个儿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独立学*,独立完成一项任务的能力,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中都有成就感;同时又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在学*中发挥群体的智慧。对于低年级学生,到底能在多大范围进行合作,怎样有效地合作,需要老师们很好研究。

  六、教学时间

  按规定时间进行教学。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扉页上写了“给小朋友的话”,一开始就与小朋友建立起一种 “我——你”之间的对话关系。在对话中文本中的儿童或小动物不断地向现实中的儿童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学生为了要理解、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理解教科书给出的准备性知识,同时,也必须对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反思和整理。通过这种对话,学生的思想观点和认识与教科书的思想观点和认识不断融合。正是在这种融合中,现实中的儿童进行着自主建构,生成新的认识。教材中留有许多空白利于对话中的儿童表达思想和感情以及创造活动。教材编排遵循的是生活的逻辑。与儿童生活密切联系的德育,才能引起孩子的共鸣,深入孩子的心灵,激发孩子学*探讨的渴望和积极性,才能提高德育的实效,让孩子终生受益。教材就是根据儿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生成活动主题。在生活事件的选取上

  (1)注意普通的生活事件为主,兼顾非日常的生活事件如:我来试试看、我不胆小、我不任性、我的好*惯等都是基于儿童日常声的普通事件加工编排的。而课文生日快乐、快乐的国庆节、红领巾的节日等则是根据非日常生活事件编排的,然而这些节日在时间上和生活中的纪念日接*,意在将这些非日常生活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事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注意学生生活圈的逐渐扩展。在品德与生活教材的编排上由一年级的儿童与自我、儿童与家庭扩展到二年级的儿童与集体、儿童与国家(快乐的国庆节)另外在教材中儿童能感受到四季的变化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让孩子的生活与大自然交融在一起,综合性和趣味性都很强。

  (3)注重和突出基础性文明行为*惯和良好意志品格的教育。如本册教材的第三单元“成长乐园” 我来试试看、我不胆小、我不任性、我的'好*惯就是为了注重和突出基础性文明行为*惯和良好意志品格的教育,为培养儿童成为讲文明、懂礼貌、有教养、会做人的公民奠定基础。

  (4)教材营造的文化是儿童文化,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活动性。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行规方面、纪律方面、学*生活方面都有待常规化。这就要求利用品德与生活课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并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并教育每个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学*,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为集体服务,以树立集体荣誉感。对于刚刚升入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体验生活,愿意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收获,能乐纳自己并能真诚地对待别人,是这一学期品德与生活课内的要求,也是学生在学*生活上必须形成的态度。在过去的一年里,班级中的学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来自不同家庭的学生在行为*惯和情感态度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我们面对的孩子在不久的将来,必须自己面对周边人,适应生活,融入社会。而人与人相处之道在于真诚,人在社会生存之道在于诚信,所以我们教师有责任培养一群真实的社会人,课堂上,教师的态度要真诚,语言该真实。让学生在学校里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身心健康地成长。

  三、教材各单元编排思路及目标

  第一单元“生日快乐”,4个主题活动以“生日”为线索,引导儿童通过分享同伴生日的快乐、欢庆祖国妈妈的生日的喜悦、回忆新*诞生的艰辛、庆祝少先队的诞生日,激发儿童珍爱生命、孝敬父母、热爱祖国、崇敬人民英雄的情感,增强做一名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和使命感。

  第二单元“走进秋天”,4个主题活动带着儿童一起走进金秋,去感受景色之美,分享收获之乐。孩子们在走一走、看一看、做一做、尝一尝中,与秋天“零距离”地去认识自然、探究自然和科学的奥秘,让儿童在活动和游戏中激发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爱生活之情,是美丽的秋天留在儿童的手指间和心窝里。

  第三单元“成长乐园”,4个主题活动以儿童的日常生活为主线,针对低年级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胆小、缺乏敢于尝试的勇气、任性、*惯不佳等方面问题,将心理教育、品德教育、行为*惯的养成教育有机整和,通过一系列活动,提升儿童对问题的认识,形成初步的价值判断能力,引导儿童培养良好的意志品格和行为*惯,帮助儿童享受到成长的快乐。

  第四单元“金点子行动”,4个主题活动带着学生走进聪明屋,打开思维的天窗,展开丰富的想象,在指导学生亲历一些初步的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让孩子们去尝试创造、美化生活。本单元旨在发展儿童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欲望和创新精神,帮助儿童享受动.

  四、教学措施:

  1.准确地把握教材,从认知和行为两方面,结合班队,团队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2.教学中,充分利用参考资料和书上的*题开拓创新。

  3.充分利用教学挂图.幻灯片.录音机等教学手段达到最佳效果。

  4.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在实践中学会学会为集体服务,以树立集体荣誉感。

  5、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6、充实教学内容,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感。

  6、加强道德行为的教育。

  五、教学进度表

日期

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备注

1

8月31日—9月6日

假期小结提出希望

2

9月7日—9月13日

祝你生日快乐(2课时)

3

9月14日—9月20日

中秋与重阳(2课时)

4

9月21日—9月27日

过去的故事(1课时) 观看影片:小兵张嘎等(1课时)

5

9月28日—10月4日

快乐的国庆节(1课时) 观看电影:开国大典(1课时)

6

10月5日—10月11日

国庆节放假

7

10月12日—10月18日

红领巾的生日(2课时)

8

10月19日—10月25日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15篇(扩展6)

——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菁华5篇)

  一.全册教学内容

  1、我爱我的班集体——本单元设计了“集体生活真愉快”“班集体真温暖”“人人有长处,合作力量大”“我为集体添光彩”四个主题活动,目的是引导学生在一年多集体生活的基础上,通过体验老师、同学间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能够进一步意识和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力量,体验到共同生活的愉快;同时通过开展为集体做好事、为班级做贡献的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

  2、我们的动物朋友——本单元设计了“我最喜欢的动物”“可爱的小动物”和“我们的好朋友”三个主题活动。以引导学生注意通过实际的调查、访问、饲养等活动发展爱护动物的情感和对生命的珍爱,并由此树立动物是人类好朋友的观念,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爱心和责任心。

  3、纸和环保——本单元围绕纸的问题设计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纸从哪里来”“保护森林,节约用纸”三个主题活动,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纸的来源,了解纸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4、奇妙的光——本单元从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影子的探索开始,引导学生获得有关影子的知识,探索和认识光的一般特性,激发学生对光的浓厚好奇心和探索兴趣。

  5、我们都有一个家——本单元设计了“好大的一个家”“好壮丽的一个家”和“我们的家在哪里”三个主题活动,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大家庭,了解祖国主要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了解有关长江、黄河的基本知识,并为此而感到自豪。

  二.全册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并能了解班上同学的特点,对自己充满信心,与同学团结友爱。

  2、初步形成集体意识,在感受集体的温暖和力量的同时,认识到自己作为集体一员的责任,从而主动地用实际行动为集体增光。

  3、了解关于*的基本知识,知道*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大家庭,并为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而感到自豪。

  4、能注意到身边发生的自然现象或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并愿意用各种方法去学*和探索,在获得有益的知识和经验的同时,提高活动技能和能力。

  三、具体内容

  周 次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第一周 集体生活真愉快

  1、体验集体生活的愉快.

  2、能够与老师、同学共同学*、劳动、游戏,相处和睦;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3、懂得集体生活的规则及交往的相关知识。

  4、掌握同学之间解决矛盾冲突的办法,介绍自己及好朋友的方法与能力。

  第二周 班集体真温暖

  1、 感受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的真情。

  2、 养成与同学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好*惯。

  3、 认识到集体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也要帮助别人。

  4、 掌握交流集体生活感受的技能;帮助同学的相关技能。

  第三周 人人有长处,合作力量大

  1、感受团结、合作的愉快;体验到合作的力量大。

  2、能与同学团结合作,共同做事。

  3、认识到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各人有特点,能力各不同。

  4、掌握要别人了解自己的方法;合作的技能和方法。

  第四周 我为集体添光彩

  1、体会每个人的言行都会对集体荣誉产生影响;形成对集体的责任感。

  2、认识到集体中每个人的表现都会影响到整个集体;能用实际行动为集体争光彩。

  3、认识到集体的进步需要大家共同争取。

  第五周 我最喜欢的动物

  1、喜欢动物、关爱动物的情感。

  2、珍爱生命,保护动物。

  3、了解一些动物的基本常识。

  4、知道动物能维持生态*衡,发展初步的生态意识。

  第六周

  可爱的小动物

  1、有爱心并精心饲养小动物,关爱小生命。

  2、初步学会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3、了解动物的特性,能正确喂养小动物,防止受到动物的伤害。

  4、培养观察能力,学写饲养日记,掌握饲养某种小动物的技巧。

  第七周 我们的好朋友

  1、不伤害动物,自觉保护动物。

  2、珍爱生命,拒绝吃国家保护的动物,并学*努力劝阻他人的不良行为。

  3、懂得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为人类作出贡献。

  4、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保护动物的事情。

  第八周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

  1、感受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初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了解纸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第九周

  纸从哪里来

  1、体验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

  2、初步养成节约用纸的良好*惯。

  一、教材特征:

  1、使教材成为与儿童进行对话、需要进行创造的文本。在本册教材的扉页上写了“给小朋友的话”,一开始就与小朋友建立起一种 “我——你”之间的对话关系。在对话中文本中的儿童或小动物不断地向现实中的儿童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学生为了要理解、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理解教科书给出的准备性知识,同时,也必须对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反思和整理。通过这种对话,学生的思想观点和认识与教科书的思想观点和认识不断融合。正是在这种融合中,现实中的儿童进行着自主建构,生成新的认识。教材中留有许多空白利于对话中的儿童表达思想和感情以及创造活动。

  2、教材编排遵循的是生活的逻辑。与儿童生活密切联系的德育,才能引起孩子的共鸣,深入孩子的心灵,激发孩子学*探讨的渴望和积极性,才能提高德育的实效,让孩子终生受益。教材就是根据儿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生成活动主题。在生活事件的选取上(1)注意普通的生活事件为主,兼顾非日常的生活事件如:我来试试看、我不胆小、我不任性、我的好*惯等都是基于儿童日常声的普通事件加工编排的。(2)注意学生生活圈的逐渐扩展。在品德与生活教材的编排上由一年级的儿童与自我、儿童与家庭扩展到二年级的儿童与集体、儿童与国家(快乐的国庆节)另外在教材中儿童能感受到四季的变化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让孩子的生活与大自然交融在一起,综合性和趣味性都很强。(3)注重和突出基础性文明行为*惯和良好意志品格的教育。如本册教材的第三单元“成长乐园” 我来试试看、我不胆小、我不任性、我的好*惯就是为了注重和突出基础性文明行为*惯和良好意志品格的教育,为培养儿童成为讲文明、懂礼貌、有教养、会做人的公民奠定基础。(4)教材营造的文化是儿童文化,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活动性。

  二、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学做文明人”,安排了《家里来了客》、《我随爸爸去做客》、《我跟妈妈看演出》、《我会打电话 看电视》4个主题活动,计7课时。从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两个层面引导孩子认识待客、做客、观看演出、打电话、看电视也必须有文明的举止和*惯,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体现本课程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做人这一核心。

  第二单元“春姐姐的脚步”。本单元以儿童在春天里的活动为主线,安排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在明媚的春光中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在看一看、说一说、唱一唱、做一做、画一画的过程中探索自然的奥秘,体验生活的情趣。让儿童在活动和游戏中激发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爱生活之情。

  第三单元“我的兴趣爱好”。本单元设计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游戏快乐多》、《我与小动物》、《我最爱读的书》4个主题活动。这四个活动从多角度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从而使他们对生活、对学*充满热情,对许多问题产生浓厚兴趣,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初步形成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态度。

  第四单元“我长大了”。孩子们上小学后,《品德与生活》就伴随着孩子们一块儿成长。经历了*两年的听故事、做游戏、爱生活、长知识、学做人等一系列的学校教育,他们长大了。他们享受快乐,懂得自信,学*自理,并渴望有新的生活目标。本单元以“我长大了”为主题,依据二年级孩子的特点:做事拖拉、没有计划性为切入点,编排了《做事不拖拉》、《我会安排一天的生活》、《成长记录袋》、《更上一层楼》4个主题活动。这四个主题活动,走进孩子们中间,和他们谈话,叫他们体验,分享他们进步的快乐,并和他们一起放飞自己的理想和心愿。

  三、班级学生分析:

  二年级小学生,活泼可爱,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自尊心很强。关心集体,团结同学,个个都积极上进。大多数学生讲文明,懂礼貌,并能灵活地运用观点指导行为实践,能用所学的观点,分析日常学*和生活及社会上出现的问题。

  四、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

  儿童是学*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4、充实教学内容

  教科书是一种“活性因子”,它应激活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感。

  5、拓展教学空间

  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为此,鼓励教师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方式的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6、加强道德行为的教育。

  品德课进行改革其初衷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改进和加强品德教育,要增强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课标也以“培养品德良好的儿童”和“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目标。《品德与生活》课的品德教育不是有关道德的知识或道德方面的观念,而是要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引导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强化学生道德行为*惯的训练;加强情感教学,充分利用情感的推动作用,促进学生认知的内化和良好行为的形成;注重教材的螺旋重复,使学生在不断深化、重复的教学过程中认知得到强化,良好行为*惯得到养成。

  7、提倡生活化的评价。

  《品德与生活》课标明确提出了“人性化、生活化的评价”。评价应是人与人互动交流的过程,可以成为教师、学生甚至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评价本身也应具有教育意义,发挥教育功能,学生在学*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可以是评价的一部分,利用评价对学生的成就进行鼓励,对不足提出改进的建议,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

  一、教材特征:

  1、使教材成为与儿童进行对话、需要进行创造的文本。在本册教材的扉页上写了“给小朋友的话”,一开始就与小朋友建立起一种 “我——你”之间的对话关系。在对话中文本中的儿童或小动物不断地向现实中的儿童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学生为了要理解、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理解教科书给出的准备性知识,同时,也必须对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反思和整理。通过这种对话,学生的思想观点和认识与教科书的思想观点和认识不断融合。正是在这种融合中,现实中的儿童进行着自主建构,生成新的认识。教材中留有许多空白利于对话中的儿童表达思想和感情以及创造活动。

  2、教材编排遵循的是生活的逻辑。与儿童生活密切联系的德育,才能引起孩子的共鸣,深入孩子的心灵,激发孩子学*探讨的渴望和积极性,才能提高德育的实效,让孩子终生受益。教材就是根据儿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生成活动主题。在生活事件的选取上(1)注意普通的生活事件为主,兼顾非日常的生活事件如:我来试试看、我不胆小、我不任性、我的好*惯等都是基于儿童日常声的普通事件加工编排的。(2)注意学生生活圈的逐渐扩展。在品德与生活教材的编排上由一年级的儿童与自我、儿童与家庭扩展到二年级的儿童与集体、儿童与国家(快乐的国庆节)另外在教材中儿童能感受到四季的变化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让孩子的生活与大自然交融在一起,综合性和趣味性都很强。(3)注重和突出基础性文明行为*惯和良好意志品格的教育。如本册教材的第三单元“成长乐园” 我来试试看、我不胆小、我不任性、我的好*惯就是为了注重和突出基础性文明行为*惯和良好意志品格的教育,为培养儿童成为讲文明、懂礼貌、有教养、会做人的`公民奠定基础。(4)教材营造的文化是儿童文化,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活动性。

  二、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学做文明人”,安排了《家里来了客》、《我随爸爸去做客》、《我跟妈妈看演出》、《我会打电话 看电视》4个主题活动,计7课时。从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两个层面引导孩子认识待客、做客、观看演出、打电话、看电视也必须有文明的举止和*惯,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体现本课程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做人这一核心。

  第二单元“春姐姐的脚步”。本单元以儿童在春天里的活动为主线,安排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在明媚的春光中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在看一看、说一说、唱一唱、做一做、画一画的过程中探索自然的奥秘,体验生活的情趣。让儿童在活动和游戏中激发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爱生活之情。

  第三单元“我的兴趣爱好”。本单元设计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游戏快乐多》、《我与小动物》、《我最爱读的书》4个主题活动。这四个活动从多角度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从而使他们对生活、对学*充满热情,对许多问题产生浓厚兴趣,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初步形成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态度。

  第四单元“我长大了”。孩子们上小学后,《品德与生活》就伴随着孩子们一块儿成长。经历了*两年的听故事、做游戏、爱生活、长知识、学做人等一系列的学校教育,他们长大了。他们享受快乐,懂得自信,学*自理,并渴望有新的生活目标。本单元以“我长大了”为主题,依据二年级孩子的特点:做事拖拉、没有计划性为切入点,编排了《做事不拖拉》、《我会安排一天的生活》、《成长记录袋》、《更上一层楼》4个主题活动。这四个主题活动,走进孩子们中间,和他们谈话,叫他们体验,分享他们进步的快乐,并和他们一起放飞自己的理想和心愿。

  三、班级学生分析:

  二年级小学生,活泼可爱,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自尊心很强。关心集体,团结同学,个个都积极上进。大多数学生讲文明,懂礼貌,并能灵活地运用观点指导行为实践,能用所学的观点,分析日常学*和生活及社会上出现的问题。

  四、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

  儿童是学*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4、充实教学内容

  教科书是一种“活性因子”,它应激活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感。

  5、拓展教学空间

  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为此,鼓励教师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方式的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6、加强道德行为的教育。

  品德课进行改革其初衷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改进和加强品德教育,要增强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课标也以“培养品德良好的儿童”和“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目标。《品德与生活》课的品德教育不是有关道德的知识或道德方面的观念,而是要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引导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强化学生道德行为*惯的训练;加强情感教学,充分利用情感的推动作用,促进学生认知的内化和良好行为的形成;注重教材的螺旋重复,使学生在不断深化、重复的教学过程中认知得到强化,良好行为*惯得到养成。

  7、提倡生活化的评价。

  《品德与生活》课标明确提出了“人性化、生活化的评价”。评价应是人与人互动交流的过程,可以成为教师、学生甚至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评价本身也应具有教育意义,发挥教育功能,学生在学*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可以是评价的一部分,利用评价对学生的成就进行鼓励,对不足提出改进的建议,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为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同时,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一、教材特征:

  1.生活性。

  第一,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也就是遵循儿童生活的规律;

  第二,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这些生活主要是孩子们熟悉的学校生活、无可选择的家庭生活和他们身边的生活,这些都是亲切的内容。其表现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发生在儿童身边的真实的生活。在课程与教学中,这种活动主要表现为向儿童提供真实的生活素材或情境并组织儿童实施,如观察小动物、家政劳动、自理个人生活等;二是模拟儿童身边的真实生活。在课程与教学中,这种活动主要表现为向儿童提供可以供模拟的真实的生活素材或情境并组织儿童实施;

  第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这些活动主要包括游戏、讨论、交流、动手实践、调查研究等形式。活动要合童心、有童趣,更提倡教师从儿童生活实际捕捉主题,也提倡儿童自己从生活实际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

  第四,本课程内容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顺其自然而又不听之任之。教师要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

  第一,整体视野的开放,过去只关注本学科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而现在是面对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这是全新观念,凡是儿童生活的事都与课程有关;

  第二,课程内容的开放,解决了教材的滞后性,希望能把新的信息和儿童的实际问题纳入课程内容,加强了针对性;

  第三,授课的空间是开放的;

  第四,授课的时间弹性延展,以学的需要和实效为出发点。

  3.活动性。

  第一,课程形态以主体参与性活动为呈现方式,强调做中学。强调儿童直接参与,强调全员参与;

  第二,课程目标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

  第三,儿童本身实地参与活动,老师指导活动,把教材内容转化主题活动。

  二、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这是本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导向。分目标的四个方面“情感与态度”、“行为与*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技能学*,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偏重追求结果,忽略过程与方法等倾向,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2.转变教师角色。

  在本课程中,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培养儿童的品德与*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身心健康地成长。教师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该导不导,该点不点,不符合课程改革要求,也会影响教育效果。

  3.加强教学活动的指导。

  本课程的活动以落实课程目标为目的,以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的某一内容或几个内容的融合为主题,以儿童的年龄特征、经验背景和学*兴趣等为设计基础,将知识、技能教育的要求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融为一体。因此教师在指导教学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四点:

  (1)教师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应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活动设计,帮助儿童展开活动。活动设计和活动指导应具有计划性和灵活性。

  (2)儿童的品德和行为*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要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3)教学活动应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4)本课程的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4.活动形式应灵活多样。

  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教学活动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形式服从内容,可根据具体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教学活动形式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几种形式结合使用;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比较灵活机动,根据主题、内容,可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安排必要的课前准备活动或课后延伸活动来配合。

  5.注意与其他学科、教育活动的结合。

  本课程教学活动应注意利用其他学科或教育活动的成果,与其他学科和教育活动,如少先队、班会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相结合,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育效益。

  三、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第1课——寻访大师的童年——2课时

  第2课——大师成才的故事——1课时

  第3课——大师在我身边——2课时

  第二单元第1课——班级风景线——2课时

  第2课——一次运动会——2课时

  第3课——班级小明星——2课时

  第4课——我们的班级报——2课时

  第三单元第1课——美丽的大自然——2课时

  第2课——动物、植物和我们——3课时

  第3课——美好的家园——2课时

  第四单元第1课——我们的社区——2课时

  第2课——社区的文明——2课时

  第3课——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2课时

  第五单元第1课——我长大了——2课时

  第2课——成长档案——2课时

  一、班级分析:

  本班共有35个学生。全体学生都活泼可爱,品德优良,有上进心,对各科文化课学*非常投入,但由于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知识面窄,这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惯,通过身边的人和事,开展积极有益的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分为四个单元,有如下几个特点:

  1、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本线索设置主题。

  2、突出养成教育的要求。

  3、突出“活动性”和“做中学”。

  4、突出图画、图片在呈现教材内容方面的特殊作用。

  5、体现一定的开放性。

  三、教学具体目标:

  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品德行为*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分目标:

  (一)情感态度方面:

  1、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2、珍惜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3、自然、诚实、求上进。

  (二)行为与*惯方面:

  1、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惯。

  2、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

  3、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4、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三)知识与技能方面:

  1、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2、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

  3、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

  (四)过程与方法方面:

  1、体验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索活动。

  四、教学措施:

  1、充分体现教学的生活性,遵循生活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和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体现道德寓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的'理念。

  2、遵循教材开放性的特点,重视本课程面向儿童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在教学中积极探索教材,扩展到家庭、社会及其他生活空间的方法,使其教学寓于生活。

  3、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做人,对儿童进行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使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价值观打下基础。

  4、积极鼓励儿童直接参与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使儿童通过活动,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5、珍视儿童的生活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与学生和*相处,以诚相待,使学生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

  五、教学安排:

单元主题

活 动 主 题

活 动 内 容

课时

备注

1、我爱家乡的山和水

A.说说我的家乡

2

B.画画我的家乡

C.家乡的故事、家乡的歌

2、美丽的重庆

A.家乡物是座山水城

2

B.家乡美景真迷人

C.建设家乡新农村

3、我的家乡物产多

A.我的家乡产什么

2

B.家乡物产展示会

C.富饶的重庆

4,我家门前新事多

A.我们小区的变化

B.我们村里的变化

C.我们学校的变化

D.家乡路得变化

5.可爱的桥都

A.桥梁博物馆

B.重庆的“桥梁之最”

6、我们的大地妈妈

A.大地妈妈养育了我们

2

B.大地妈妈哭了

C.小调查

D.家乡的环境问题

7、美化家园

A.给垃圾找家

2

B.废旧物品再利用

8、花草树木点头笑

A.森林舞会

3

B.花草树木本领大。

C.我是护绿小卫士

D.绿色重庆行动

9、我和动物交朋友

A.我喜欢的动物

3

B.明明和小鸟的古树

C.长颈鹿妈妈的诉说

10、鲜艳的红领巾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15篇(扩展7)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菁华5篇)

  一、指导思想

  基本理念

  (一)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

  (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三)珍惜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四)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构建课程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共两个班人,这些学生虽然年龄小、好动,但学*积极性高,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因此要在做中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

  三、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共三个主题:

  (一)我在集体中成长

  (二)金色的秋天

  (三)我们真棒

  这三个主题要渗透三条轴线,四个方面

  三条轴线:

  1、儿童与自我

  2、儿童与社会

  3、儿童与自然

  四个方面:

  1、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

  2、积极愉快的生活

  3、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

  4、健康安全的生活

  四、教学目标

  (一)总目标: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分目标

  1、情感与态度

  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自信、诚实、求上进

  行为与*惯

  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惯

  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

  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2、知识与技能

  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技能和劳动技能

  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

  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

  3、过程与方法

  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三)内容标准

  1、健康、安全地生活

  (1)养成生活和劳动*惯

  (2)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3)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

  2、愉快、积极的生活

  (1)愉快开朗

  (2)积极向上

  (3)有应付挑战的需要

  3、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15篇(扩展8)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菁华5篇)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一个学年的学*,大部分学生能感受到经过一年级的学*生活后的进步和变化,并对二年级的学*和生活怀有美好的向往。随着对《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了解的加深,学生的学*热情不断高涨,他们已开始运用讨论、观察、调查、实验等多种方式去学*。教材以图画的形式呈现更可以开展的活动、游戏及其活动的过程,儿童活动的兴趣被引发出来,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而非教师给予的现成结论去获得知识。但是,可能由于地区的差异,本地儿童的生活与教材反映的不尽相同,个别儿童对课文内容理解不够透切,这有待今后教学中扬长避短,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

  二、全册教学内容

  1、我爱我的身体——通过引导儿童认识自己身体的整体结构及其各个组成部分,了解身体各个部分的特征和基本功能,用各种方式表现字的身体特征,不仅能进一步发展他们的自我意识,还能让他们在已经知道了要怎么做的基础上,进一步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帮助儿童更自觉地养成良好的生活*惯。

  2、收获中的学*与发现——通过让儿童直接参与校园、果园、农田、蔬菜大棚等的收获,使他们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体验收获的喜悦,增强热爱劳动的情感,有意识地学*一些劳动技能。

  3、诚实的好孩子——随着儿童社会性和交往能力的发展,需要让他们懂得诚实守信是社会生活的一个基本规则,是每个公民的基本道德。因此,本单元着力引导儿童说实话,做诚实的孩子。

  4、我爱我生活的地方——培养儿童对自己所在的社区、村庄、城镇等的情感,是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基础,让儿童学*用正确的眼光去看待、发现家乡的美,实际地感受社区、村庄的自然美和人文美,感受生活的温暖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心,从而能够在爱自己家的基础上,进一步爱自己生活的地方,爱自己的家乡。

  5、水和我们的生活——引导儿童在已有学*经验的基础上,科学地认识水的基本特征和水的三态变化,知道水遇热蒸发为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变成雨水或雪,再遇热又变成水蒸气这一循环规律,激发儿童对水的探究兴趣,引导他们尝试用多种方法去认识水,了解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感受我国水资源的稀少和宝贵,进而自觉地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惯和爱护水资源的初步意识。

  6、怎样做好事——引导儿童学*去做力所能及的好事,懂得好事应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不好高骛远,宾端正做好事的态度,从小主动地向那些为人民服务的无名英雄学*。

  三、全册教学目标

  1、能充分感受到经过一年级的学*生活后的进步和变化,并对二年级的学*和生活怀有美好的向往,充满信心。

  2、能感受和体验到生活的温暖,热爱自己生活的地方。在人际交往中诚实、不说谎,珍惜劳动成果,尊敬为社会服务的劳动者。

  3、体验自主活动、探索、发现的愉快,能有意识地用各种方法去获得知识和经验,发展动手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

  四、具体内容

  周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第一周了解我的身体

  1、感受自己身体的基本特征,关心自己身体的生长发育的情况,发展自我意识。

  2、关爱自己的身体,能主动帮助他人。

  3、了解自己身体的各部分器官,测量自己身体的生长发育的情况。

  第二周保护我的身体

  1、树立健康的生活意识对自己身体主要部位的功能有观察、探究兴趣。

  2、懂得爱护自己的身体,形成良好的学*、生活与卫生*惯,主动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与姿势。

  3、知道身体部位的特点、功能,获得保护身体健康的知识。

  第三周收获的感觉真好

  1、感受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能积极参加收获劳动,体验收获的喜悦。

  2、了解秋天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以及人们进行各种收获的劳动。

  3、认识和了解春种秋收农作物的特征及生长规律。

  第四周粮食来得容易

  1、对农作物生长过程的了解,让学*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2、通过了解水稻、小麦等粮食的生长过程,知道庄稼需要许多人的辛勤劳动。

  3、了解本地区主要生产的粮食品种。

  第五周植物生长的秘密

  1、通过对农作物生长过程的了解,让学生知道植物的根、茎、叶有各自的作用。

  2、了解本地区有关农作物的知识。

  3、了解水稻、花生等植物生长的过程。

  第六周我们这里的农品

  1、对本地区生产的农作物进行调查,培养儿童的探究能力。

  2、与同学相互合作,进行农产品有什么作用的社会调查。

  3、知道本地的粮食作物达的作用和用途。

  第七周诚实故事会

  1、积极参加故事会的交流、表演、能感受诚实带来的美好体验。知道说谎害处大,能初步分辨是非。

  2、介绍和交流自己了解的诚实故事。

  3、学会收集、表演故事,发展学生的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能力。

  第八周诚实的孩子人人夸

  1、体验坦诚沟通带来的快乐几对诚实行为的积极认同感。

  2、能够较全面、客观的2看待自己和别人说谎的现象几原因,并领悟一些诚实做人的道理。

  3、增强说实话、不说谎的诚实意识。

  第九周我们生活的地方真美

  1、能感受自己生活环境的整洁与美丽,萌发热爱自己生活的地方的情感。

  2、了解内、关心自己生活的地方的发展变化。

  3、能从多角度发现、感受社区的美丽。

  4、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和信息。

  第十周我们生活的饿地方真方便

  1、了解、体验社区环境、公共场所、公用设施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熟悉自己生活的地方的服务设施和功用设施机构。

  3、学会利用与自己关系密切的公共设施、场所等。

  第十一周我们生活的地方真温暖

  1、体验在小区(乡村)里生活的温暖,对为社区服务的劳动者的感激。

  2、学会关心和帮助社区里有困难的人,用实际行动向为我们服务的人表示感谢和尊敬。

  3、了解社区里叔叔阿姨们的工作,懂得有许多人在为自己的生活服务。

  第十二周爱护我们生活的环境

  1、热爱自己生活的环境,养成关心、爱护自己生活环境的*惯。

  2、能用实际行动关心、爱护自己生活的环境。了解社区的环境状况。

  3、知道如何保护环境,爱护公共设施。能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第十三周我们的生活里不开水

  1、感受水给我们带来的便利,激发爱水的情感。

  2、了解水的重要作用,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水。

  第十四周变来变去的水

  1、喜欢做水的实验,有探究水的浓厚兴趣和欲望。

  2、在探究水的过程中注意安全、卫生、合作。

  3、了解水的物理特性,掌握水的三态变化知识。

  第十五周保护水,节约水

  1、有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和责任感,养成节约用水的行为个*惯。

  2、增长如何保护水资源的社会知识。

  3、掌握节约水、保护水资源的方法。

  第十六周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1、愿意并积极参与做好事活动,初步知道做好事是有爱心的表现。

  2、知道乐于助人是一种高尚品德,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逐步养成做好事的好*惯。

  3、培养学生简单的劳动技能,具有初步的做好事的基本能力。

  第十七周做好事不是为表扬

  1、培养愿意为别人、为集体服务的情感,在做好事后能获得给别人带来快乐时,自己也快乐的体验。

  2、懂得做好事不是为了表扬的道理,做到校内外表现一个样,培养诚实的好品德。

  3、知道在生活中有一些人会有不同的困难或难处,需要别人的帮助,我们应该尽力帮助他们。

  4、要学会友善的帮助别人。

  五、对本学期的期望

  通过本学期的教学,希望能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使他们能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和对待各种社会现象;用学过的理论指导自己的行为,能够明辨是非,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惯和学*风气。

  一、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一年的.学*,二年级儿童已经懂得了如何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学生已经学会了一些知识,培养了能力,并养成了一些好的行为*惯。初步掌握了儿童与自我、与社会、与自然的基础知识和某些技能。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观察生活,发现问题,并能及时的整理反思提高。潜能生滞后的原因主要是没有充分体验生活,领悟生活。

  二、教材分析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教学要体现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

  本册教学内容分5个单元主题:自己拿主意、献出我们的爱、我们去发现、你好,祖国妈妈、愉快的收获。每个单元下设若干二级活动主题,有的二级主题下又分设了三级活动主题,各活动主题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整体地为单元主题服务。每个单元内容结构呈树状分布。

  各个单元的目标主要体现如下:

  能初步分辩是非,能为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选择生活和学*用品时有自己的判断,不盲从。体验帮助他人、给他人提供方便的快乐,有同情心,愿意帮助他人。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其他科学常识。尊敬**、**,会唱**,为自己是*人感到自豪。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能分辨是非,能为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

  2、乐于帮助他人。

  3、学*用观察、比较、小实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4、能用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

  教学难点:

  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惯和优秀的品格:

  1、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2、自信、诚实、求上进。

  三、教学方法及措施

  1、认真学*《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把握课程的实质。

  2、树立开放的、综合的课程观。

  3、树立科学的学生观,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创设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

  4、确立新的教学观,教学方式服务于学*方式。

  5、尊重学生的差异,进行开放性的、发展性的、鼓励性的评价。

  6、创造性的使用教科书,开拓性地寻找和使用教学资源。

  四、教学进度安排

  每周一部分内容,均为2课时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一个学年的学*,大部分学生能感受到经过一年级的学*生活后的进步和变化,并对二年级的学*和生活怀有美好的向往。随着对《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了解的加深,学生的学*热情不断高涨,他们已开始运用讨论、观察、调查、实验等多种方式去学*。教材以图画的形式呈现更可以开展的活动、游戏及其活动的过程,儿童活动的兴趣被引发出来,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而非教师给予的现成结论去获得知识。但是,可能由于地区的差异,本地儿童的生活与教材反映的不尽相同,个别儿童对课文内容理解不够透切,这有待今后教学中扬长避短,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

  二、全册教学内容

  1、我爱我的身体——通过引导儿童认识自己身体的整体结构及其各个组成部分,了解身体各个部分的特征和基本功能,用各种方式表现字的身体特征,不仅能进一步发展他们的自我意识,还能让他们在已经知道了要怎么做的基础上,进一步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帮助儿童更自觉地养成良好的生活*惯。

  2、收获中的学*与发现——通过让儿童直接参与校园、果园、农田、蔬菜大棚等的收获,使他们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体验收获的喜悦,增强热爱劳动的情感,有意识地学*一些劳动技能。

  3、诚实的好孩子——随着儿童社会性和交往能力的发展,需要让他们懂得诚实守信是社会生活的一个基本规则,是每个公民的基本道德。因此,本单元着力引导儿童说实话,做诚实的孩子。

  4、我爱我生活的地方——培养儿童对自己所在的社区、村庄、城镇等的情感,是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基础,让儿童学*用正确的眼光去看待、发现家乡的美,实际地感受社区、村庄的自然美和人文美,感受生活的温暖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心,从而能够在爱自己家的基础上,进一步爱自己生活的地方,爱自己的家乡。

  5、水和我们的生活——引导儿童在已有学*经验的基础上,科学地认识水的基本特征和水的三态变化,知道水遇热蒸发为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变成雨水或雪,再遇热又变成水蒸气这一循环规律,激发儿童对水的探究兴趣,引导他们尝试用多种方法去认识水,了解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感受我国水资源的稀少和宝贵,进而自觉地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惯和爱护水资源的初步意识。

  6、怎样做好事——引导儿童学*去做力所能及的好事,懂得好事应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不好高骛远,宾端正做好事的态度,从小主动地向那些为人民服务的无名英雄学*。

  三、全册教学目标

  1、能充分感受到经过一年级的学*生活后的进步和变化,并对二年级的学*和生活怀有美好的向往,充满信心。

  2、能感受和体验到生活的温暖,热爱自己生活的地方。在人际交往中诚实、不说谎,珍惜劳动成果,尊敬为社会服务的劳动者。

  3、体验自主活动、探索、发现的愉快,能有意识地用各种方法去获得知识和经验,发展动手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

  四、具体内容

  周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第一周了解我的身体

  1、感受自己身体的基本特征,关心自己身体的生长发育的情况,发展自我意识。

  2、关爱自己的身体,能主动帮助他人。

  3、了解自己身体的各部分器官,测量自己身体的生长发育的情况。

  第二周保护我的身体

  1、树立健康的生活意识对自己身体主要部位的功能有观察、探究兴趣。

  2、懂得爱护自己的身体,形成良好的学*、生活与卫生*惯,主动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与姿势。

  3、知道身体部位的特点、功能,获得保护身体健康的知识。

  第三周收获的感觉真好

  1、感受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能积极参加收获劳动,体验收获的喜悦。

  2、了解秋天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以及人们进行各种收获的劳动。

  3、认识和了解春种秋收农作物的特征及生长规律。

  第四周粮食来得容易

  1、对农作物生长过程的了解,让学*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2、通过了解水稻、小麦等粮食的生长过程,知道庄稼需要许多人的辛勤劳动。

  3、了解本地区主要生产的粮食品种。

  第五周植物生长的秘密

  1、通过对农作物生长过程的了解,让学生知道植物的根、茎、叶有各自的作用。

  2、了解本地区有关农作物的知识。

  3、了解水稻、花生等植物生长的过程。

  第六周我们这里的农品

  1、对本地区生产的农作物进行调查,培养儿童的探究能力。

  2、与同学相互合作,进行农产品有什么作用的社会调查。

  3、知道本地的粮食作物达的作用和用途。

  第七周诚实故事会

  1、积极参加故事会的交流、表演、能感受诚实带来的美好体验。知道说谎害处大,能初步分辨是非。

  2、介绍和交流自己了解的诚实故事。

  3、学会收集、表演故事,发展学生的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能力。

  第八周诚实的孩子人人夸

  1、体验坦诚沟通带来的快乐几对诚实行为的积极认同感。

  2、能够较全面、客观的2看待自己和别人说谎的现象几原因,并领悟一些诚实做人的道理。

  3、增强说实话、不说谎的诚实意识。

  第九周我们生活的地方真美

  1、能感受自己生活环境的整洁与美丽,萌发热爱自己生活的地方的情感。

  2、了解内、关心自己生活的地方的发展变化。

  3、能从多角度发现、感受社区的美丽。

  4、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和信息。

  第十周我们生活的饿地方真方便

  1、了解、体验社区环境、公共场所、公用设施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熟悉自己生活的地方的服务设施和功用设施机构。

  3、学会利用与自己关系密切的公共设施、场所等。

  第十一周我们生活的地方真温暖

  1、体验在小区(乡村)里生活的温暖,对为社区服务的劳动者的感激。

  2、学会关心和帮助社区里有困难的人,用实际行动向为我们服务的人表示感谢和尊敬。

  3、了解社区里叔叔阿姨们的工作,懂得有许多人在为自己的生活服务。

  第十二周爱护我们生活的环境

  1、热爱自己生活的环境,养成关心、爱护自己生活环境的*惯。

  2、能用实际行动关心、爱护自己生活的环境。了解社区的环境状况。

  3、知道如何保护环境,爱护公共设施。能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第十三周我们的生活里不开水

  1、感受水给我们带来的便利,激发爱水的情感。

  2、了解水的重要作用,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水。

  第十四周变来变去的水

  1、喜欢做水的实验,有探究水的浓厚兴趣和欲望。

  2、在探究水的过程中注意安全、卫生、合作。

  3、了解水的物理特性,掌握水的三态变化知识。

  第十五周保护水,节约水

  1、有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和责任感,养成节约用水的行为个*惯。

  2、增长如何保护水资源的社会知识。

  3、掌握节约水、保护水资源的方法。

  第十六周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1、愿意并积极参与做好事活动,初步知道做好事是有爱心的表现。

  2、知道乐于助人是一种高尚品德,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逐步养成做好事的好*惯。

  3、培养学生简单的劳动技能,具有初步的做好事的基本能力。

  第十七周做好事不是为表扬

  1、培养愿意为别人、为集体服务的情感,在做好事后能获得给别人带来快乐时,自己也快乐的体验。

  2、懂得做好事不是为了表扬的道理,做到校内外表现一个样,培养诚实的好品德。

  3、知道在生活中有一些人会有不同的困难或难处,需要别人的帮助,我们应该尽力帮助他们。

  4、要学会友善的帮助别人。

  五、对本学期的.期望

  通过本学期的教学,希望能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使他们能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和对待各种社会现象;用学过的理论指导自己的行为,能够明辨是非,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惯和学*风气。

  一、基本情况

  一年级共有 学生104人, 其中男生54人,女50人。绝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好表现自己,爱听老师表扬。一学期的行为规范训练,学生已养成一些良好的*惯。课间能文明休息了,能注意卫生,不乱扔纸屑,按时完成作业,上课时不守纪律、做小动作的人少了,知道要为集体争光,集体荣誉感非常强。由于是独生子女,许多小朋友在家里是小皇帝,待人接物都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有的虽然独立意识强,个性也很强,但自理能力很差;有的社会交往虽积极主动,但却不善于共处,缺少团结协作精神。今后,行为规范训练还需加强,反复抓,抓反复,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和行为*惯。

  二、具体目标

  1、体验自主策划、自主活动的愉快,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变化,并初步开始计划自己的生活和行动。

  2、在班集体中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与同学合作,共同做大家商量好的事。

  3、能注意到周围环境的变化,并能通过动手做而获得有关知识和经验。

  4、学会与季节变化想适应的简单保健和安全常识,并在生活中运用。

  三、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内容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整》为依据,在与上册教材衔接的基础上,同样按照儿童生活的时间线索,即从新年新学期开始,经历春天、儿童节,一直到期末准备上二年级,迎接暑假生活的到来。五个单元都有各自的.图标、主题,有表现主题活动的画面,还有贯穿全书的“小精灵”,提示活动要点。本册教材由五个单元活动组成,每个单元包含若干主题活动:

  单元一《新学期,你好》主题一 《寒假生活交流会》

  主题二 《春节知多少》

  主题三 《新的学期新的我》

  单元二《春天来了》主题一 《春天在哪里》

  主题二 《我们播种春天》

  主题三 《和春风一起玩》

  主题四 《春天的盛会》

  单元三《欢乐总动员》主题一 《“六一”大策划》

  主题二 《“六一”大行动》

  主题三 《开心“六一”》

  单元四 《我要上二年级了》主题一 《我的这一年》

  主题二 《二年级生活怎么样》

  单元五 《暑假来了》主题一 《怎样过暑假》

  主题二 《健康、安全要牢记》

  附页 《废旧物品用处大》废瓶、空罐、废纸、塑料泡沫、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