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教学计划菁选

首页 / 教学计划 / | 2023-03-02 00:00:00

语文课程教学计划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的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现在就让我们好好地规划一下吧。好的计划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课程教学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课程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1、认真学*20xx年北京市《考试说明》,注意研究北京市与语文高考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以求我们的复*思路与有北京特点的高考命题新思路相符合。

  2、北京市今年继续全部科目自主命题,试卷结构、题型比例、难易比例、题型等都有可能微调。

  3、本学期语文复*要把思维能力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突出思维过程、思维层次和思维容量的.训练,强调知识的迁移而不是知识的再现。

  4、要特别注重对学生复*方式方法的指导,把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复*冲刺过程中都能有效地提高复*水*作为本学期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终结点。

  二、教学安排

  合理、周密地安排下学期的教学计划。本学期按三个月安排教学工作,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月28日至一模考试前(4月上旬),第二轮复*。本轮复*的要点:一是狠抓“双基”不动摇,落实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二是以专项复*为主,综合复*为辅,注重能力训练。

  第二阶段:四月中旬至二模考试前(五月中旬),以综合练*为主。综合有两条线:一条是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综合,一条是解题思路、方法和规律的综合。

  第三阶段:5月10日至5月24日,查漏补缺,调整心理,铆足干劲,冲刺高高考。

  三、教学要求

  1、牢固树立时间观念,牢固树立效率意识。

  2、把好三个关键环节:

  一是精心选编练*

  二是认真落实练*。

  三是重视讲评练*。

  3、思维能力训练。

  4、现代文阅读训练。

  5、作文训练。

语文课程教学计划2

  教材简析

  第七单元是国魂篇,是关于歌颂领袖人物和民族精神的教育。由《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故居的樟树》、《黄河的主人》、一个*作和一个练*组成。《爱因斯坦与小女孩》这篇课文写了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与一个小女孩之间的相识、相处,到最后成为了朋友的这一过程,从而展现了一个不拘生活小节、潜心科学研究、富有童心并且乐于与孩子交往的这样一位伟大而又*凡的人;《***故居的樟树》是一篇以物喻人的叙事性文章。文章具体描写了***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它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高贵之处。既表达出作者对这两棵樟树的赞美之情,又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的深深怀念之情;《黄河的主人》是一篇含义深刻、震撼人心的优美散文。课文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母亲河——黄河那不可阻挡的磅礴气势,及羊皮筏子在奔腾咆哮的黄河上鼓浪前进的壮观场景,进而赞颂了黄河艄公机智勇敢、战胜艰难险阻的.伟大精神。

  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19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9个生字。会用“一面……—面……”“只好”“无论……总是……”和“只要……就……”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故居的樟树》。

  3、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事业,不拘生活小节的*凡而又伟大的品格,以及关爱孩子、乐于与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理解人物语言、动作和外貌描写的作用。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对***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5、在朗读中感受黄河风浪的险恶和艄公的勇敢、沉着和智慧,进而体会人类在征服自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本质力量。

  6、通过阅读例文,了解小作者是如何描写“我”和同学“护蛋”的过程的,进一步理解“体验”的含义,即一个人的亲身经历就是一种体验。激发学生参加体验活动的兴趣,激发学生选择适合自己体验的事情,积极进行一次体验活动。

  7、将象棋和语文学*融为一体,提高学生语文学*能力。学会8个成语和《古今贤文》,并弄懂意思,积累语言。正确、美观地书写钢笔字。培养学生运用口语与人沟通、谈心的能力,学会善于排解心中的烦恼。

  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1、朗读课文。体会爱因斯坦热爱科学事业、谦虚好学的品质以及小女孩的活泼率真。

  2、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及表现的可贵之处。

  3、了解羊皮筏子的特点和功能。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和合作讨论去感受、去发现、去体会艄公的形象内涵。

  4、能有详有略地写出体验过程中心理和行动的发展变化,并能写出自己的感受。

  5、处处留心、口语交际

  课时安排:

  21、《爱因斯坦与小女孩》 2课时

  22、《***故居的樟树》 2课时

  23、《黄河的主人》 2课时

  *作7 2课时

  练*7 3课时

语文课程教学计划3

  一、总体安排

  1、进度与内容。本学期共23周,计划完成古文、阅读、诗歌鉴赏、语言表达四个专题的复*。

  2、详细情况见附表。

  3、进度按周次推进,每课时内容分配具体化。

  4、教师职责、任务明确化。

  二、具体操作

  1、整个教学过程按每日一练、学案(包括周练或错题回顾)、作文训练、阅读四条线齐头并进的做法。

  2、课时分配。每周除早读外共6课时,处理学案4课时、作文练*及讲评或阅读两课时。两个周练安排在周末。

  3、早读时间分两部分:

  7:10—7:20为早读训练时间,早读训练的内容为高考涉及的除阅读与作文以外的所有考点,形式采用以周为单位,对考点进行车轮式滚动练*。内容与教学主线**,题量为10分钟。这样有利于基础的落实,将基础知识化整为零。

  7:20—7:45老师可依据教学主线灵活安排,但必须明确任务。

  4、学案的编制

  a、每周编4个学案,以课时为单位编写,使用时可灵活。

  b、内容分三部分。相关知识、技法指导(高考题型答题套路)、训练题(强化训练及变式训练),学案中每部分内容应注明相应的时间,有利于提高效率,落实当堂清并通过学案再次构建知识体系。学期开始的古文专题的复*学案,包括重点词语解释、句子翻译、名句默写(涉及到高考题的要注明)、写作提升(可以提炼课文素材、可以学*课文的技法、),并将120个实词和18个虚词分解到每个学案中。还要搜集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延伸阅读。

  c、学案的编写与分工。每三、四人为一个学案编写小组。

  在每个专题按整体进度分类编写相应的学案数,兼顾面,突出点。

  每个专题开始前两周,在教研组充分教研的基础上,对每部分进行分类、确定个数。学案编写小组充分讨论,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环节、教学内容,由学案编写小组组长确定主备人,编出一个学案初稿,由另两名老师试做,看看内容是否做到重点突出,*题是否做到典型、文字有无错误。最后由教研组长审核。再按版式要求给学生打印出学案稿。

  版式要求:专题标题及编号用4号黑体字,副标题为具体内容,用4号字。第三行,是主备人,审核人,编写时间,用4号字。内容用5号字,每个环节标题用黑体字。

  上边距2cm,左边距不小于3cm。利于装订。

  每个学案给学生写上一句激励性的话

  在以后工作中,一定落到实处,要有高度负责的态度,关系到全年级语文教学的成败。

  5、周练或综合题的编制

  a、周练和综合题间隔进行,周练安排45分钟的量,综合题是90分钟的量,都印出答题纸和答案。

  b、周练内容为本段学案主线的专题小综合训练。目的'是查漏补缺,强化课堂主线的重点,进行阶段性总结。

  c、每两周编一套满分卷,内容为错题重温,由张彦芝老师老师收集前两周的错题,按出错率的高低来取舍,并负责编写变式题。

  6、作文训练。由片段训练到整体训练,自由写作与序列训练相结合。

  a、用学案形式进行序列训练,由负责老师精选作文题目,并搜集丰富的作文材料,便于指导学生写作,利于学生模仿。

  b、作文内容尽量与课程主线和阅读相结合。

  三、教研活动:每周举行一次教研活动。

  内容:

  1、安排下周工作,及时交流教学计划及学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作及时做调整。

  2、每个专题在进行前,专题负责人谈复*思路。

  3、下周学案的编写人主讲学案,主讲内容为学案编制的意图设想,如何使用,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补充相应的例子。

  4、其他老师对下周教学内容提建议。

  四、作业批改:

  1、全批全改,可让学生批改,面批、及时。

  2、试卷或作文尽量第二天讲评,作文要在一周内。

  五、办公室纪律:

  按时做值日,资料摆放要整齐,说话小点声

  总之,这一个学期时间短,内容多,任务重,我们要充分利用时间,提高课堂效率。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渗透学法,严格要求学生,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齐心协力,共同提高语文成绩。

语文课程教学计划4

  教材简析:本册课文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惯(八)”、“阅读课文”、“*作”和“练*”组成。全册课文安排了8个单元。课文分精读、略读两种。右上角有△者为略读课文,每单元安排”*作”1篇,共8篇。每单元安排”练*”1个,共8个。

  教学要求:

  1、学**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惯,养成爱惜学*用品的*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写钢笔字、毛笔字的方法,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听讲的*惯。

  (3)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惯。

  (4)继续培养认真完成作业和查字典、词典的*惯。

  (5)继续学*预*和复*,并养成*惯。

  (6)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留心观察事物的*惯,培养读书做记录的*惯。

  2、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普通。

  3、识字写字。

  (1)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2)继续练*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3)继续练*写毛笔字,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其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

  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

  (5)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5、阅读。

  (1)继续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学*按要求预*课文。能借助字典学*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6)能阅读程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6、*作。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通字顺的短文。

  (3)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4)学*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

  教学重点、难点:

  1、视朗读、背诵、默读、复述等常规训练,培养语感,增加其规范化语言的积累。

  2、语境理解词语、句子,分析自然段、学*归纳段落的主要内容。

  3、摹仿其中的句式、段式、立意、写法等,进行局部仿写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语文课程教学计划5

  一、教学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局文件精神和学校的整体教学工作计划,特制定本学期地方课程工作计划如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

  2、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学生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三、教材情况分析

  本学期任初一语文课,本册教材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中的主体地位。全书按主题合成单元,每个单元按照主题进行综合训练,努力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积极性。在综合学科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

  四、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初一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初中的学生大多数学生对由于年龄较小,自制力不强,但他们都对新事物充满了兴趣,有极强的`求知欲望,有极强的可塑性。另外,由于初中和小学和学*情况截然不同,所以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惯。还有较多的学生对语文学*不感兴趣,所以在本学期开始,就要端正他们的学*态度。

  五、本学期教育教学具体工作:

  根据学生的情况,本学期拟采用以下措施:

  1、首先要从思想上扭转学生以往的不良学**惯和态度,培养学生多动手,动脑的优良*惯,课堂上精讲多练。

  2、根据学生各人的具体情况,要求各自提出明确的学*目标,并督促为实现目标切实地进行刻苦学*。

  3、注意当堂的学*效果,精心准备学案,充分利用学案。充分利用电化教学。

  4、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5、充分了解学生现行学*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差生改善目前学*差的状况,提高学*成绩。

语文课程教学计划6

  一、教学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生活和工作,在语文方面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我们班级的学生共52个,大部分家庭经济不富裕、家长文化素质低下,以致本班的孩子大部分学**惯差,个性强。再加上一年级孩子特别好动,班级纪律性较差,这都给有效管理班级和正常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由于幼儿园的受教育差别,我们班的孩子对于拼音的原有水*是参差不齐,这也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几个部分。教材的开头是入学教育,用四幅图,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学*常规。然后是汉语拼音部分,共13课,在学*拼音的同时认识70个常用字。而后是识字(一)、10篇课文,识字(二)、又10篇课文。两个识字单元各4课,每课认字12—14个。20篇课文分作4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在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

  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此外,全册设6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全册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写其中100个笔画简单的字。

  教材特点:

  (一)综合性

  教材采用多种方式体现语文学科的综合性,以便使初入学的儿童受到比较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不仅在汉语拼音、认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等方面打好基础,而且在学*兴趣、学*能力、学**惯等方面做好奠基的工作。学*内容的安排、学*能力的培养,从一开始就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例如,在汉语拼音阶段,适当出现短语、句子和儿歌,学生在学*拼音的同时认识部分汉字,把学拼音、识汉字、发展语言结合起来,不但增加了趣味性,及早获得成就感,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又如,在课后练*和语文园地中,设计了读读说说、读读画画、读读做做、读读演演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体现语文能力的整体发展,以及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融合。

  (二)科学性

  汉语拼音、识字、阅读、口语交际的编排,都注意遵循儿童学*语文的规律。以认字和写字为例,要求认的字,都是最常见的、出现频率最

  高的;要求写的字,都是最常用的、最简单的。儿童最先认的字,是与他们的生活关系最密切的“爸、妈、我”。全册要求认识的400个字,都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常用字。此外,识字的安排重视汉字本身的规律,采用象形字、会意字、看图识字、按事物归类识字等形式,使儿童在识字的同时了解汉字文化,认识身边的事物。要求写的100个字,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独体到合体的顺序编排,每课只写3—4个字。结合写字指导,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汉字的笔画笔顺、间架结构,打好写字基础,使每个学生不仅能把字写对,而且能把字写好。

  (三)时代性

  这册教材大幅度更新内容,不仅面目一新,而且富有时代气息、人文色彩和情感因素。如,《我多想去看看》表现了少年儿童对祖国的热爱,《自己去吧》体现了对独生子女主动锻炼、大胆实践的企盼,《借生日》《**搭积木》赞扬了儿童关爱他人、敬爱父母的美好心灵,《爷爷和小树》《小熊住山洞》蕴含着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教育因素。此外,有关计算机、自选商场等具有现代气息的内容,城市、农村、学校、家庭生活的内容,通过有趣的故事渗透科学常识的内容,在教材中均有反映。

  (四)趣味性

  教材的'各个部分都体现了主动学、玩中学的编

  排意图。例如,在儿童喜闻乐见的情境中学*拼音、认识汉字;在连、涂、画、拼、摆等游戏中,巩固知识,启迪心智,培养动手能力;在课后练*和语文园地中,大量采用“我会读”“我会写”“我会说”“我会画”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植自信。教材中安排的各种儿童喜闻乐见的学*形式,都有助于学生在游戏中、在自主实践中兴趣盎然地学*。

  (五)广泛适用性

  针对我国地域辽阔、文化教育发展不*衡的国情,本册教材内容兼顾城乡,难度适中,分量适当,为教师、学生留有拓展和创造的空间。在识字方面,采取种种方式鼓励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主动认字,如,在语文园地中鼓励学生认姓氏字、牌匾字,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认记身边的汉字,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又如,本册最后编排了两课连环画形式的课文《雪孩子》和《小熊住山洞》,每课有少量生字,但全文不注拼音,教师可鼓励学生借助图画或通过其他方式认读生字,读通课文,在自己认字和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获得自学成功的乐趣,增强学*语文的自信心。

  四、学*目标:

  (一)汉语拼音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能借助汉语拼

  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二)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惯。

  (三)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对读物中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四)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4、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行初步的语言训练。

  五、教学注意点:

  1、在拼音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插图,在语境中学*,培养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在发现学*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同时在游戏中学*,体验学*的乐趣。

  2、识字、写字教学中,学生要掌握认字要领,不做过多的结构分析,根据识字规律,不过早脱离语言环境,承认学生差异,不追求课课清,人人清,转变学*方式,不局限教材课内识字,加强语言积累。

  3、阅读教学要落

  实识字、写字,重视朗读教学,强化语言积累。

  4、语文园地要注意题型变化,重视积累语言,引导课外延伸。

  5、口语交际教学要注意互动性,并注重儿童的童趣,创设情境。

  六、教学措施:

  1、正确地把握好语文教育的特点,尊重学生在学*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2、在教学中,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发展学*思维。课堂上尽量创造机会,用优生的学*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

  3、合理地安排时间,开展“优差生互助”、“个别辅导”、“小组合作学*”等形式,以达到与教学的同步进行。

  4、多以激励的评价方法,采用多形式的竞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兴趣。

  5、、引发学生多阅读课外读物,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6、及时与家长联系,了解学生的学*情况和行为*惯。

  七、学期教改研究专题:

  由于一年级学生刚入学,而这册的识字量这么大。因此,我想对识字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探讨。

语文课程教学计划7

  一、指导思想:

  在语文教学中,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以马列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

  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

  语文实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二、班级分析:

  刚刚进入小学阶段的小学生,活泼好动、天真烂漫,每个人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处于形成的初步时期。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规定都不了解,集体主义观念还未形成,对于学*更说不上什么“勤奋、钻研、细心”的精神,学*目的还未明确,学**惯正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因此需要老师耐心引导。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 “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几个部分。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首先编排汉语拼音,在学*拼音的同时认识70个常用字。而后是识字(一)、10篇课文,接下来是识字(二)、又10篇课文。两个识字单元各5课,每课认字11-14个。20篇课文分作4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在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此外,全册设6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全册认识400个常用字,写其中100个笔画简单的字。 教材的编写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教材内容具有综合性、科学性、时代性、趣味性、广泛适用性等特点。

  四、 教学目标:

  (一)汉语拼音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二)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400 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惯。

  (三)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对读物中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四)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4、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五、 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1、 汉语拼音是学生学*汉语的工具,因此汉语拼音的教学是重点。

  2、 认识常用汉字380个,其中会写160个汉字。

  3、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惯。

  (二)难点:

  1、汉语拼音比较抽象又容易混淆,因此学生掌握起来就比较困难,因此,拼音教学是难点。

  2、识字量的增加,使学生“回生率”很高,因此380个汉字教学是难点,如何巩固汉字更是一个难点。

  3、如何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在阅读教学中是个难点。

  六、 教学措施:

  1、端正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正确把握新教材的特点,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紧扣教学目的,备好每一堂课,使学生上完课后都能有所得,都有充实感。帮助学生了解学校常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常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吃透新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3、在拼音教学中要摆正情境图、语境歌和学字母的关系,强化

  音节教学,重视教给学生拼读成直呼音节的方法,利用教材形象优

  美的情境图,创设轻松愉悦的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4、加强语文和儿童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留意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

  5、设立学*小组,让学生自主合作地开展学*,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6、 认真批改每课作业,及时作好反馈、小结。

  7、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导优辅差。

  8、变学会为会学,教给学生学*的灵活方法,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尽量注重教材和整合,整体地运用教材,并力求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行整单元备课,在备课时注重单元内每个教点的联系。

  9、阅读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把握好理解的度,摒弃繁琐的分析和空洞的说教,做到“读”字当头,多读、精讲、重视朗读背诵的指导,重视学生对语字的认识和积累。

  10、重视学生写字*惯的培养,要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在指导写字的时候,板书示范,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

语文课程教学计划8

  一、指导思想

  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年《考试说明》、《学科指导意见》为依据,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化训练这条主线,加强课堂教学的效率,激发和调动学生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质和应考能力,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和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实施全面科学高效的复*备考。

  二、教学目标

  1、一轮复*注重基础,二轮复*要在一轮复*基础上查漏补缺,对重点知识分考点进行复*,建立知识系统。三轮复*以试题限时训练为重点,加强应试能力。

  2、梳理知识网络,总结解题方法,提高审题能力,规范答题要求,强化踩分意识,培养学生的应考能力。

  3、强化阅读和写作训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

  1、以课本为载体,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

  2、紧扣课内知识,梳理巩固各相关考点,落实考纲要求的每一篇背诵要求,抓好名言名句及文学常识默写识记测验 。

  3、重视阅读与写作的训练,抓好各类题型解题方法的指导,要求学生做到答题的规范性。

  4、抓实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的优势,交流教学心得体会,加强教法和学法研究。

  5、落实培优辅困,全面提高学生成绩。

  四、教学举措

  (一)注重学情,紧抓基础。针对学生一轮复*的实际情况,狠抓薄弱环节,确定目标,对重点知识分块复*。

  1、有的放矢,落实背诵。 以《考试说明》为依据,指定背诵篇目,给学生背诵指明方向。背诵不能靠突击,要细水长流,分课突破,而且每一篇要落实到纸上,让学生切实消灭错别字,力争背诵拿满分。

  2、分类归纳,突破难点。 对一轮复*中做过而出现较多问题、得分不高的考点,如字音字形、成语熟语、病句修改等,要通过再做题,再分类合并归纳,强化记忆,使学生进一步熟悉解答题目的方法。

  3、语言运用题,重视题干的审读和答题规范化的训练。 要进行扎实有效的训练,掌握不同题型的答题方法和规范要求。经典的题型要多训练,创新的题型要多接触。

  4、通过多种途径,抓升格作文 。一是分类指导。 要突破制约学生作文水*提高的瓶颈,写出升格作文,根据他们作文“审题是否准确”“思路是否清晰”“说理是否透彻”“语言上是否有亮点”“材料是否丰富”等情况,对所教学生进行分类,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评改、指导。二是研究*三年高考范文,借鉴立意和构思,找准感觉,然后课堂进行限时思维训练。 三是加大训练量,训练可做到一周一篇,要挖掘出话题的内涵,要重点把“为什么”这一部分作为重点落实到笔头上。如果写议论文,说理要透彻,可指导学生综合运用假设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等方法,从多角度把“为什么”讲深,谈透。四是引导学生做好以下几步:品味原材料或话题,仔细揣摩、领会出题人的意图,准确把握材料话题或标题的内涵,结合自己熟悉的素材,从而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训练时应有自己的主攻方向,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尽力展示自己的个性;行文过程中,结构要清晰,要让阅卷老师迅速地把握你的思路;要有较强的扣题意识;*常要多关注现实,广泛阅读,注重积累新颖鲜活的写作素材,使自己的文章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5、抓好现代文阅读题复*。训练阅读题时,要注意如下几点: 一是让学生抓住文体特征,快速浏览,整体把握文意。关注题目作者,留心小注,抓关键段和句。二是认真审题,找出明示、隐含信息,圈点问题、关键词、赋分,落实好踩分点。三是让学生学会规范答题:找准答案所在的区域,筛选整合有效信息;紧扣题干要点,巧用原文词句来组织答案;题干中有“多角度多方面”等字眼,要分点作答;探究类题,要先明示自己的观点,然后紧扣文章主旨作答;答题要快速准确简洁,不罗嗦,条理性要强;答题语言要规范,要积累一些必要的名词术语,并能准确使用;答题步骤要规范,要梳理各种题型的答题思路,不遗漏要点。

  6、文言文版块,重点突破文言语句翻译和虚词用法。限时训练,侧重方法指导,让学生熟练运用词义推断的方法,实现知识的迁移。

  (二)发挥集体智慧,实施考点分工。利用集体备课时间讨论每一个考点的重点、授课思路、方法及典型试题,精心完善每一个考点复*的`教案和学案。

  (三)讲究方法,启发思维,注重效率。我们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效率,想办法调动学生积极的思考,使学生在课堂上处于亢奋的状态,向课堂要效率。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温故知新,增进知识,提高能力。

  (四)精选资料,讲求实效。要充分占有资料,本着“题型要对路,材料要典型”的原则,精心筛选资料,提高复*效率。教师应注重有效指导,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练*和反思、总结时间。防止学生被淹没在题海训练中,要重点培养学生解答出题目后对同类知识的比较、辨析和对方法、规律的总结、归纳的能力,真正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五)坚持以训练为主线,采取精心选题、限时完成、课堂讲解、课后纠错的方式,各个环节有条不紊。坚持训练常态化,注重*时积累。把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运用统一起来,坚持“记忆是基础,理解是核心,运用是目的”的策略,做到全面复*中突出重点,重点复*中夯实基础。

  (六)讲评的方式要高效。

  我们要努力做到考后快速认真阅卷,通过具体数字分析学生答题情况,抓错误点、失分点、模糊点,剖析根源,彻底纠正。也可采取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解题思路,讲方法,析错误,展开争论。这种方式,极易让他们接受,也符合新课改的精神,效果也会突出。

  (七)严格规范复*,注重实效细节。

  复*资料要做到规范有序,便于学生查找资料和及时地突破疑难问题。学生答题要做到两点,一是书写要规范,卷面要整洁美观,字迹要清楚,不乱涂,不写错别字。 二是在指定区域答题。

  (八)坚持抓阅读训练。

  组织教师精选美文和专题编写阅读素材,指导学生鉴赏、借鉴,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开阔学生视野,提升阅读品位,指导学生写作。

  (九)抓好培优补差。

  要在年级组的统一部署下,本组教师要密切配合班主任和其他科任教师,抓好培优补差工作,探究有效方法,营造互动氛围,挖掘潜力,切实提高学生成绩。坚持在集体备课时,突出对培优补差的讨论和研究,分析学生的能力增长点和思维障碍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以培优补差为出发点设计不同的学案和教案。教学目标要由浅入深,梯度合理,可供不同层次学生选用。

  (十)把握好复*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研究《考试说明》

  考纲是备战高考的信息向导,它规定了高考的能力要求、内容形式、试卷结构、考试角度等。所以,研究考纲是高考复*中的第一要素。要抓住考纲的前后变化,把握高考命题趋向,从而在备战高考时明确方向,有意识地加强识记、理解、运用,让学生的知识储备丰富起来,在考场上做到游刃有余。

  2、研究高考试题

  要研究三年来的高考考题。一要研究试卷的总体设计,二要研究知识考查的目的、设题的角度,三要研究题型信息透露方式,四要研究解题思路。在研究中发现哪些题型有稳定性,哪些试题具有变化性。

  3、探究答题规律

  在高考语文复*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学生知识储备并不少,但在做题或考试中往往会出现答非所问、答案不到位的现象,考不出应有的成绩。这主要是由*时做题没有把握好答题的角度、对答题规律性的东西没有研究造成的。这就要求在专题训练中,强化审题意识,提醒学生关注典型题例,多注意答题规律的探索,做到举一反三。

  4、教育学生认真对待每次模拟训练。训练中,不仅要注重审题训练,量化甚至固化每个部分的答题时间,把握好答题节奏,而且还要让他们注意答题过程中自己心理的调适。

  5、要对学生加强心理疏导。老师要发挥学科优势,和学生多交流,力争在交流中增进感情,发现和解决问题,促进他们的学*。

  6、关注网络媒体信息,关注高考新动向,及时调整备考思路,做到有的放矢。

语文课程教学计划9

  刻印材料简析:

  本书正文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惯(8)”、“阅读正文”、“*题”和“练*题”组成。全文共安排八个单元。课文有两种:精读和略读。右上角带△的是略读课文,每个单元安排一个“练*”,共8个。每个单元有8个“练*”。

  雕刻要求:

  1.学**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养成爱护学*用品的*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笔法和毛笔字法,培养主动说、用心听的*惯。

  (3)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愿意课外阅读的*惯。

  (4)继续培养认真完成作业、查字典的*惯。

  (5)继续学*预*和复*,养成*惯。

  (6)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认真观察事物的*惯,培养阅读和记录的'*惯。

  2.汉语拼音。

  我们应该继续巩固汉语拼音,用它来帮助普通人阅读和学*。

  3.读写。

  (1)根据单词的结构,单词可以正确对称地书写。

  (2)继续练*用笔写字,书写正确、笔顺、工整。

  (3)继续练*书法,书写正确,保持纸张清洁。

  4.口头交流。

  (1)能认真听别人说话,理解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情,并能转述其基本内容。能讲课文中写的故事。

  (2)看图或观察事物后能用普通话说出几个意思完整连贯的词。

  (3)能够就所听所读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句子完整,意思连贯。

  (4)能在公共场合讲话,愿意用口语与他人交流,句子流利,态度大方,有礼貌。

  (5)讨论问题时能主动发言,并把自己说清楚。

  5.读书。

  (1)继续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阅读课文。能够背诵指定的课文。可以重复课文。会以不同的角色阅读课文。

  (2)继续学*默读课文,不出声,不参考阅读。阅读和思考。

  (3)能够结合语言环境和生活实践理解常用词的含义。

  (4)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知道课文大意。

  (5)学会按要求预*课文。可以借助字典学*新单词,先读课文,然后提问。

  (6)能够阅读适当水*的儿童读物,理解主要内容。

  6.锻炼身体。

  (1)你可以用一些学过的单词造句。能把句子理顺。

  (2)学会细致有序地观察图片和事物,写出流畅流畅的短文。

  (3)能够纠正错误明显的句子。

  (4)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引号和暂停符号。

  雕刻的重点和难点:

  1、视读、背诵、默读、复述等常规训练,培养语感,增加其规范化语言的积累。

  2.理解上下文中的单词和句子,分析自然段落,学会总结段落的主要内容。

  3.模仿句型、段落模式、构思、写作等,并开展局部模仿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语文课程教学计划10

  一、指导思想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教学应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使学生在语文实践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应尊重学生在学*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养成良好的语文学**惯,为学生未来的成长奠基,应是初一阶段语文学*的关键。

  二、基本情况分析

  本册教材分为五大板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活动、汉语知识等。共有30篇课文(其中文言文7篇,古诗5首),包含“人生”、“亲情”、“自然”、“科学”、“寓言”等主题,它们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异彩纷呈的语文世界。而学生们也将依托它们认识自我,感悟人生,欣赏自然,了解世界,培养良好*惯,提高思维水*和表达能力。

  三、学期教学总要求

  (一)识字与写字

  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

  2.学写规范的正楷字,养成良好的书写*惯。

  3.欣赏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二)阅读

  1.加强朗读训练,培养默读*惯,培养在读书的同时写批注、做笔记的*惯。

  2.能自觉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4.欣赏文学作品,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6.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7.学*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能注意留心生活,从生活中学*语文。

  (三)写作

  1.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2.学写记叙文,能做到有感而发,说真话,抒真情。能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3.培养修改自己作文的*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四)口语交际

  1.能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说话观点和意图。

  2.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态度自然大方。

  (五)综合性学*

  1.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成果。

  2.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认识学*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养成良好的学*和写作*惯。

  四、教学措施:

  1.加强集体备课,加强听评课力度,提高授课水*,优化最佳教学方案。在备每一个教案时,熟悉教材内容,力求精钻细研,掌握重点难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合理组织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重视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注意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3.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抒写对生活的看法和感受,养成好的写作态度和*惯。教师认真地对待作文教学,*时一周两练,认真引导分析,加以评改和讲评,在练*中提高写作水*。

  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提高学生的学*兴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5、加强同一学科教师的合作精神,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五、教学进度安排

  同市教学进度。

语文课程教学计划11

  各单元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1、学**惯:

  (1)培养记日记*惯;能做到爱护图书,养成*惯。

  (2)培养认真完成作业的*惯;学会使用工具书,养成*惯。

  (3)培养做读书笔记和不懂就问的*惯,通过多种渠道学语文。

  (4)学会收集资料,养成*惯。

  2、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普通话。

  3、学字、写字:

  (1)准确认读157个生字,能按笔顺默生字119个,能按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2)继续练*钢笔字写字,写正确、端正、整洁。

  (3)继续练*写毛笔字,写端正,纸面干净。

  4、听话说话。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

  (5)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意思。

  (6)养成先想后说的*惯。

  5、阅读

  (1)继续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课文。能复述课文,分角色读课文。

  (2)继续学*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想象课文描绘情境,知道课文大意。

  (5)继续学*按要求预*课文。能借助字典学生词,初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惯。

  (6)能阅读程度适中的少儿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6、*作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理顺排序错乱的句子。

  (2)学*有顺序、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文从字顺的短文。

  (3)能修改明显错误的句子。学*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

  (4)学*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分号。

  教学措施

  1、坚持不懈地抓*惯培养,将收集资料和不懂就问的*惯培养落实到实处。

  2、坚定不移地引导学生积累、运用,坚持“以读为主,以解助读,以各种教辅手段促读”,指导学生读好书,注重感悟、积累、运用,让学生“读得进”“记得住”“用得出”。

  3、注重读写结合,循序渐进地进行*作教学,密切联系学生学*生活和言语交际进行表达训练,以逐步提高,最终达到在毕业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说的意思”。

语文课程教学计划12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40人,男生22人,女生18人。大部分学生学**惯良好,学*热情高,上课积极举手发言,能按时完成作业,并爱好课外阅读。在识字、写字方面已掌握了一定的学*方法,会自主识字;词句方面已积累了不少的词句,能基本熟练运用逗号、句号、感叹句、句号等标点进行写作文,但是写作能力有待提高。除此之外也存在不少问题:有部分潜能生学生,作业马虎,学*态度不端正;不主动不自主,做事拖拖拉拉,学*常需要人督促。基础知识薄弱,形*字没区分好,常易写错字,粗心大意,阅读能力不高,理解题目、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有待提高,写作审题不准、词不达意等各方面还需多加努力。

  针对以上情况,本学期我将教学重点放在基础知识、提高阅读水*和写作能力三方面上,提升优等生,扶持后进生。

  二、教师情况分析

  这是本人任教以来的第二个学期,对于新老师来说,基本上熟悉了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理念等。虽然在教学上还没有什么经验,但是本着积极进取、谦虚学*的正确态度,慢慢摸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加强和师傅、其他老师的沟通学*,加强和学生的交流,争取做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三、教材分析:

  本册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篇。教材后面还编排有8篇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第二组和第五组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活动。

  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爱护周围环境;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可贵的亲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国际理解和友好;神话故事、传说。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每个语文园地仍由五个栏目组成。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分别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这些栏目在八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三、教学目标

  (一)识字、写字

  1、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普通话。

  2、激发学生对学*汉字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好*惯。

  3、学会300个生字,认识200个生字。

  4、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5、能使用硬笔熟练的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正楷字帖。

  (二)阅读

  1、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默读,做到不动唇,不出声,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学*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10、养成读书看报的*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万字。

  11、继续培养学生预*课文的良好*惯。

  (三)*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对*作有兴趣。学*观察生活,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作素材。清楚明白地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继续学写日记、观察作文、看图作文、想象作文,做到有顺序、语句较通顺,学*使用标点符号,作文练*由大作文、课内片断和课外小练笔组成。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能学会自己修改自己的*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书写规范、整洁。

  4、愿意将自己的*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作的快乐。

  5、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6、尝试在*作中运用自己*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7、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8、完成课内*作8次。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五)综合性学*

  1、能提出学*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教学: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这是个非常大的难点。

  2、阅读教学:

  能初步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3、*作教学:

  留心周围的事物,开始学**作,乐于书面表达。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明白。能够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初步学*使用冒号,引号。

  五、教学措施

  (一)识字、写字教学

  识字、写字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将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迁移到新的识字、写字的.学*中,尊重不同学生不同的学*方式和方法,准许学生在一定的时间以内在识字数量、识字能力上有差异。从本学期开始,我将学生要掌握的300个字分布在每一课时完成,我把学生分为三组:较好的学生;中间型学生;较差的学生。较好的学生只能出现错误占我布置任务的10%;中间型学生为要求40%;较差的为90%。

  (二)阅读教学

  1.精读课文的教学。

  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主要凭借。

  (1)继续加强词、句训练。

  (2)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3)逐步培养学生默读的能力。

  (4)精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阅读、感悟的过程。要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内容、学*伙伴、学*方式的权利,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精心组织教学活动。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主学*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在自学实践中逐步提高理解能力。

  (5)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质颖问难。这是落实自主的、独立的、创造性的阅读的基本条件。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中,在丰富的情感活动中,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发现并提出问题。

  (6)开展合作学*。可以围绕体会词、句的表达作用,揣摩最基本的表达方法,以及多数同学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就大家提出的“疑”或“惑”,展开合作学*。合作学*贵在通过交流、探究,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和情感、认识的交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把学*引向深入。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提高学*效果。

  (7)组织好全班交流。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装的想法。对同一篇课文,或同一个人物,学生装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的感受和反映。只要没有方向性的错误,教师就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2.略读课文的教学:

  先由学生装参照提示语独立阅读、思考,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抓住一两个重点的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全班学*讨论、交流,

  还可以用指名朗读的方式,检查读书的效果。略读课文,不必把每一句话都搞清楚,大的方面搞清楚了,有些问题没有完成搞清楚,留着今后解决。

  3.选读课文的教学:以学生装自己阅读、自我检测为主,教师的任务是提出要求和酌情检查。

  (三)*作教学:

  1、多读。让学生在课余生活中多阅读一些课外书籍,特别是一些优秀的小学作文。指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学会积累(积累优美的语,句,表达方法)。

  2、多练。学生在完成教材中*作的同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写作机会,抓住写作时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来完成*作,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多评。教师要把权利下放,改变以往的*作评价观念,指导学生合作,进行自评、互评,在评价过程中学*并积累写作方法。

语文课程教学计划13

  高一备课组共有陈秋景,陆宁昌,王富娥3位教师,经过集体讨论,备课组成员就高一学年如何有效开展语文教学和教研工作达成共识,形成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学校提出的校本教研,高效高质的方针,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机制,集思广益,挖掘教学教研潜力,实现资源共享,卓有成效地提高高一教学教育质量。根据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和XX年高考考试手册对高一学生语文学科的考查要求,注意新课讲授与阅读理解的提高,基础知识的夯实的有机结合,提高全体学生语文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工作目标

  1,强化本年级学生语文学*意识,优化语文学**惯,整体提高学生语文学*成绩。

  2,突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基础性,强化开放的语文学*观念,以语文成绩的.大幅提高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推进;

  3,强化教改意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实效性。

  三,教学要求

  1,牢固树立时间观念,牢固树立效率意识。第二学期要抓紧时间,利用好每节课的时间,充分备好,上好每一节课,真正使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有收获,真正收到语文教学的高效率。

  2,使用好教材,精心备课,加强课堂有效教学:在课文设问上,读与写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上进行探索。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写作能力等。

  3,作文教学加强课前指导,精心选题,课后精心批改与讲评。

  四,具体措施

  1,备课

  (1)内容要求:

  ① 集体备课,深入研究。充分发挥本备课组每位语文教师各自的优势,轮流主讲,精心进行备课(备试卷重点难点解读,教学过程方法设计,课后训练要点设计/试题命题思路,作业情况反馈),并多和区内兄弟学校联系,搜集筛选信息,保证备课质量。

  ② 根据学情实行有效教法,不断探求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高效性,保证授课质量。

  ③ 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与夯实:如每天名句积累,每周一节课外古诗文阅读指导。

  ④ 加强课外阅读积累,结合教材进行长期阅读名人传记,后进行阅读交流。

  ⑤ 集体备课固定时间:每周一下午1:30;地点:高一办公室。其他时间随时。

  (2)备课计划详见进度计划表。

  2,授课

  (1)原则:落实基础,注重能力,抓好学生学**惯,强化语文意识,挖掘语文心智。面向全体学生,实行分层做题,努力促尖转中补差。

  (2)结合不同阶段设计好阅读课,写作课,复*课,训练课,补弱课,综合课,考试课,讲评课。加强阅读指导,上好写作课,要求学生做好摘抄和读书笔记(针对教材自读篇目或教材延伸部分)。每周阅读佳作美文,扩展阅读视野,提升阅读品位。作文范例,扩大写作视野,明确高考作文指向(写有思想境界,朴实文风的作文)。

  3,辅导训练

  (1)内容要求:

  以古诗文迁移阅读和文学文化基础补充为主,在早自修和补课时间课堂讲练,测试反馈。周周补课辅导能有收获。

  (2)训练计划

  ① 1—10周:古诗文自测试卷讲评分析。

  ② 12—18周:补充的试卷讲评分析。

  4,作业与考试

  通过练*加强落实,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对学生作文,争取做到精批细改,并尽可能地对学生进行面批。做好考试的命题,审题,阅卷,分析讲评,考后总结与思想疏导工作,力求让学生"考一次,长一智"。

  (1)内容要求:教什么考什么,关注课内,迁移课外。

  (2)训练计划:

  ① 做好一课一练,每周一次课内自读,拓展训练,精选学生练*中的问题进行讲评。

  ② 1—4周:设计月考试卷,第5周月考,试卷讲评分析,做好月考试卷典型错误的反思性订正监督。

  ③ 5—11周:期中复*练*;期中复*迎考。

  ④ 12—15周:期中试卷讲评;设计月考试卷,第15周月考,试卷讲评分析,做好月考试卷典型错误的反思性订正监督。

  ⑤ 16—18周:期末复*练*;期末复*迎考。

  5,强化语文文学常识,文化常识,名篇名句和文言基础积累

  充分利用在校时间:用好早读课和加课,落实每天五句名句积累和课内背诵内容,提高古诗文的阅读积累。

  6,强化作文训练

  填写学生成长手册;确定学年补考名单; 第二十一周 6。29—6。30 小结备课组工作,整理高一备课资料。 注:①*此表若有变动,以实际情况通知为准。

语文课程教学计划14

  新的学期又开始了,经过了一年级两个学期的教育教学,无论从教材还是对学生的把握,我自认为都有了一定的进步,在新学期开始之际,为了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特制定本学期的课程发展计划如下,本计划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教材分析,二是学情分析,三是教学目标和要求,四是教学具体措施,五是教学进度安排。

  一、教材分析

  1、内容及编排

  本教材从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专题;多彩的秋天;学校生活爱祖国;怎样看问题、想问题;友好相处、团结协作;关爱他人;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热爱科学。每组课文包括导语、识字、4-5篇课文及“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形式多样,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语言生动。

  2、教材特点

  ⑴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每一组教材均以“导语”的形式点明专题,识字课、课文以及“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展示台等内容都围绕着本组的专题安排。

  ⑵识字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识字课的.内容围绕本组的专题,而且形式多样。有的描写秋天美丽景色、反映学校生活和引导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词语,有的表达爱国之情的三字经,有讲思想方法、给人启迪的成语,有提倡团结合作的,有教学生怎样做人的对联,还有反映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拍手歌。

  ⑶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具有时代感,贴*儿童生活。

  本册教科书与九年义务教育同册教材相比,大幅度地更新了课文,更新率达50%。课文体裁多样。童话、寓言、诗歌、散文、故事、科普文章以及日记等应有尽有,有较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⑷课后练*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于积累语言,启发思维,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⑸突破传统教节。

  3、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4、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5、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的意见。

  二、综合性学*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三、教学措施

  1、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适时采用“四人小组”合作学*的形式。

  2、继续复*巩固汉语拼音。

  3、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和字典学*生字,发现生字与熟字的联系,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偏旁部件字形,并创设多种情境复*巩固生字。

  4、阅读教学中给学生比较充分的读书,交流阅读感受的时间,重视朗读指导,读中悟,读中积累并学会运用鼓励学生互相释疑,培养,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口语交际教学要提前做好准备,教学时重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和点拨引导,放手让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6、充分利用教材,展开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将游戏唱歌,猜谜语,表演等引入课堂,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语文课程教学计划15

  一、指导思想:

  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为参考,切实提高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业务知识水*和教育教学能力,落实常规工作,夯实基础,增加课外阅读量,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语文学*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惯,提高文化品位,为高三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我们使用的是人教版新教材,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中的主体地位。在编排体系上,人教版《必修四》按照“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大板块安排相关内容。同时根据学校的安排,本期开始开设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这本教材,从高中生实际水*出发,对于诗歌,从“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探究诗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把握诗境)“因声求气、涵咏诗韵”(体会声韵)三方面入手;对于散文从“创造形象、诗文有别”(理解散文的形象性)“散而不乱、气脉中贯”,切实地培养学生的文学文化修养,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三、情况分析:

  1、教材教学:高二阶段是高中阶段比较关键的一年,从教材上来看,难度较高一有了很大的提升,如阅读教学上对学生的要求已由一般的阅读理解上升到品味鉴赏,还新增了诗词、小说等阅读单元。写作上则要求学生较好掌握议论文的写作和应对话题作文的能力。

  2、学生分析:学生在高一阶段的语文学*还处在比较被动的状态下,对语文的学*兴趣欠佳。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课外迁移不够,阅读和写作能力还有待加强。

  四、工作重点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世界观、人生观。发展学生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2、加强对学生语文学**惯的培养,加强常规工作的落实和检查,并有阶段性检查小结和整改措施。

  3、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养成阅读经典和优秀作品的*惯,拓展学生语文学*空间。。

  4、提升学生对阅读量,引发对中国文学的感性认识,培养文言语感,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引导自主写作,在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

  5、培养学生自主学*、合作学*和探究学*的*惯和能力。

  五、具体措施

  1、加强书本和教学理论教学资源的学*,提高教师自我素养。

  2、提高备课质量,继续学*新大纲,钻研新教材,探索新教法,体现知识和能力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个性和优势。

  3、指导学生加强积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准备摘抄本,每周布置阅读量,积累语文基础知识,名句名篇的。

  4、重视诵读,改进古诗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感。

  5、跟同事协作,集体备课,资源共享。向同事们学*,积极参加学校的听课评课活动。

  6、作文训练以“表达交流”和《周计划》相结合,面批、互评、自批多种批改方式结合,切实提高效率。

  六、教学进度

  1-3周 第一单元课文、表达交流

  4-6周 第二单元课文、表达交流

  7-8周 第三单元课文、表达交流

  8-9周 第四单元课文、表达交流

  10-11 周 复*、期中考试

  11周以后 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


语文课程教学计划菁选扩展阅读


语文课程教学计划菁选(扩展1)

——语文课程教学计划 (菁华6篇)

语文课程教学计划1

  一、上学年工作回顾

  (一)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班主任加语文教学工作,肩上的担子可以说比较重,为使本学期教育教学工作有一个清楚、明确的目标,现对上学年教育教学工作回顾如下:以前工作中的优势是:

  (1)重视学生的课堂纪律,学生有较好的学**惯。

  (2)注意课堂上兼顾差生、优生。

  (3)注意并经常对学生进行除语文化的各方面教育。

  (4)能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完成各项常规工作写好每一篇教案改好每一本作业,并致力于教育研究之中。为使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圆满完成,我会继续发扬以上优势。

  (二)上学期工作中的劣势是:

  (1)没有抓住良好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等于急切提高。

  (2)有几个孩子因智力等综合原因,已经离班级*均水*相差甚远。

  (3)对日记及课堂短文练笔的批改没有找到一种好的方法,使得自已很累,但仍有很多文章不能及时批改。本学期我会尽力克服这些不足。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33人,男生23人,女生10人,多数学生学*热情较高、活泼、生动、可爱。基本形成乐观、乐学、团结、向上的班风,班级里有一系列可行的评价手段,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因此,他们都有一种为集体努力拼搏的劲儿,我作为一名班主任语文老师打心眼里喜欢这些孩子,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让人担忧的是我班有五六个孩子的教育很难取得家庭的支持,还有一个孩子的智力也是属于不正常之列。本学期重点针对班级学生特色进行有效的教学,让学生都能认真、细心地学*。

  三、本学期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及编排:

  本学期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编的语文第四册教科书,本册教科书构建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科书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安排了八组教学内容。它们依次是:春天里的发现;奉献与关爱;爱祖国、爱家乡;用心思考、勇于创造;美丽神奇的大自然;培养优秀的品质;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走进科技的世界。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四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这几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生字在当页文下列出,加注汉语拼音并配有赏心悦目的背景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生字一律注本音,在文中的具体语句之中,有的要读轻声或者变调。

  本册共有32篇课文。安排4篇略读课文,它们是:《卡罗尔和她的小猫》《充气雨衣》《玩具柜台前的孩子》《阿德的梦》。略读课文只编排了两项课后练*;有识字任务,没有写字要求。“语文园地”包括四——五个栏目,新增了“宽带网”。“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了解汉字构字特点、词语之间的联系以及表达方法和标点应用等知识。“日积月累”——引导学生在复*已经学过的字词的同时学*生字新词,感受和强化词语之间的搭配*惯,并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练*,“日积月累”中增添了能突显中华文化的、与本组专题密切相关的成语韵语、对联、节气歌、古诗词等内容;它们使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口语交际”——话题与本组专题有联系,在双向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了对学生进行初步的*作能力的培养,在“口语交际”中特别增设了“写一写”栏目,引导学生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写话训练。“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课内外学*所得的舞台。“宽带网”——与本组专题密切相关,引导学生学*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以获取更多的相关信息。

  八组课文之后,安排了六篇选读课文,供学生课外阅读。教材最后是两个生字表。要求认识的字,有400个。要求会写的字,有300个。

  四、本学期教学目标

  1、继续复*、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400个字,会写3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等语言环境了解意思。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要求认识的字不要作过细的字形分析,也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则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意思,正确书写,并练*运用于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之中。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良好的写字*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3、继续使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在教师的指导下,学*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句。

  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养成爱护图书的*惯。

  7、学*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体会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8、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对联、古典诗词、格言警句。

  9、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惯,增强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认真听别人讲话,能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心,能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10、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学*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需要,学*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学*写日记。

  11、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乐于观察大自然,热心参与学校、社区活动,并能表达自己的感受。

  五、本学期教学重点

  认识400个字,会写300个字。养成良好的写字*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继续使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六、本学期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妈周围事物的好奇心,乐于观察大自然,热心参与学校、社区活动,并能表达自己的感受。

语文课程教学计划2

  一、教材分析

  继续贯彻“为学生的终身学*打好基础”和“识写分流”的原则,坚持“早识字、多识字、快识字、开放识字、自主识字”和“在识字中加强阅读,提高自主识字能力,在阅读中巩固识字,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的理念,倡导以自主参与、合作探究、亲身体验和课内外结合为标志的新的教学方式。

  1、自主识字,走*阅读,教学重心逐步从识字向阅读过渡。

  2、启发思考,学*表达,鼓励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在说话练*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注重积累,加强运用,引导学生参加语言实践活动。

  教材的编排:

  本册教材分七个部分:

  1、读课文识字,两个单元11篇课文。

  2、读课文了解内容,两个单元11篇课文。

  3、读课文圈划词句,两个单元12篇课文。

  4、读课文边读边想,两个单元11篇课文。

  5、古诗诵读,每单元安排一次,共8首古诗。

  6、语文快乐宫,每单元安排一次,共8次。

  7、听说活动,集中编排,共6次。

  全册45篇课文分成8个单元,每个单元都安排了综合练*,古诗诵读和听说活动。本册教材继续重视学**惯的培养。培养重点:主动识字,认真写字,勤查字典,圈划词句。

  二、本册教材的教学要求:

  1、学*生字414个,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大致了解在语言环境里的意思。会运用汉字的基本笔画、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分析字形,会用部首和音序两种查字法自学生字,联系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常用字的意思。进一步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在识字中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进一步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2、巩固汉语拼音,正确掌握拼音方法,能正确地拼读音节,能区别*翘舌音和前后鼻音,对一部分多音字会据词定音。能比较熟练地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阅读。能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回答问题,在日常学*和生活中进行口语交际。

  3、学过的词语会读,初步学*结合上下文和实际生活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学*本册教材中出现的344个词语,并要求积累一批常用词语和成语,部分词语能学*运用。

  4、学过的句子会读,积累本册教材中学*的句子,积累教材中出现的和自己喜欢的名言警句,部分句子能学*运用。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能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并学*初步运用。

  5、能听清楚几句话和简短的故事,能听懂老师的提问和同学的回答。能了解别人讲话的主要内容,听别人讲话的时候态度认真、注意力集中,养成边听边想、边听边记的*惯,并能提出自己思考的问题。

  6、能清楚明白地回答老师和同学的提问,能讲述简短的小故事和自己赶兴趣的所见所闻。在说话的时候能联系已经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展开想象,口语交际中能根据语境说几句连贯的话。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能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7、继续学*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比较流利,有一定的感情。能熟记教材规定的名句,能背诵全部古诗,能背诵指定的课文或者段落。

  8、学*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各种结构的字,要求书写认真,字迹工整,结构匀称,卷面整洁,继续培养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培养良好的书写*惯。

  9、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读书饿*惯。能在课外阅读适合自己的各种儿童报刊和书籍,能阅读浅*的童话、语言、故事、向往美好的事物,关心自然和生命。能诵读儿歌、童谣和浅*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学*414个生字,学*本册教材中的344个词语。

  2、积累本册教材中的句子,并学*运用。

  3、练*用普通话朗读课文。

  4、练*看图写话。

  四、教学策略

  1、汉语拼音能力的巩固要和识字教学有机结合。对易混淆的声母,复韵母应适时引导区分,结合生字学*重点拼读三拼音、前后鼻音、*翘舌音。适当梳理有关拼音知识。

  2、应遵循在阅读中识字和巩固的教学原则,以学生独立识字,小组合作识字为主。集体反馈重在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的构字规律,化难为易,适时归纳梳理。可进行适量抄默,并通过各种形式帮助学生清晰记忆常用和容易混淆的汉字。

  3、激发阅读的兴趣。阅读教学应体现整体性原则。以读为主开展阅读教学,注意读的层次性。注重培养静心阅读,边读边想,根据要求圈画词句和质疑问难等阅读*惯,并在阅读中理解、积累词句。

  4、继续纠正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复*巩固各种结构汉字的书写,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发现规律。举办各类学生喜欢的写字游戏或比赛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字水*。

  5、注意创设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的情境,让学生在充满情趣的语言环境中练*听和说。注意培养良好的说话*惯,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特点,循序渐进地提出要求,持之以恒地加以训练,使学生逐步地养成良好的听说*惯。

  6、注意进行各种形式的句子训练:摘录句子、改写句子、仿写句子等。逐步加强写话练*:通过看图写话、展开想象写话、改写课文中的语句、续写故事的结尾等多种形式的训练,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提高学生的写话水*,为三年级作文奠定基础。

  7、注意采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通过正面引导、积极鼓励,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教学中尤其要关注学*有困难的学生,加强指导,使学生学得快乐,学得扎实。

  五、班级情况分析

  我班有学生47人,其中有两位学生是新转入我班的。由于学的教材与我们不同,所以在学*上有些困难。这在我的教学上需要注意。原先我们班的孩子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弱,再加上记忆力又不是很好,所以班中有许多学生在学*新知时,需要教师特别的照顾,反复教学才能有效;对于学过的知识需要不断的复*与巩固。在本学期中,我在教学中必须更好的根据每一个学生不同的基础与不同的接受能力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同时多与家长联系,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学*动向,及时地做好教育与教学工作,从而使每一个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较好的发展。

  六、教学设想和措施:

  (一)指导学生学会观察,提高写字质量

  1、写字前提供给学生观察的着眼点,使他们在观察时能有的放矢,*字时心中有数。久而久之,让学生在下笔之前就能养成观察范字的*惯。

  2、引导学生随时对范字进行观察。指导学生对范字看一笔,写一笔,使之养成*惯。

  3、指导学生写后观察,帮助学生发现运笔上的问题、结构上的问题……教师作适当讲评,让学生及时修改。

  4、将写字时间安排在课内进行,做到老师在场,当面指导。

  (二)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1、课堂上,教师要注重沟通师生的心灵,增进师生的了解,营造民主、宽松、和谐、温馨的课堂氛围,以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把微笑带入课堂。促使学生养成想说、敢说、敢问的*惯。

  2、在课堂上努力发现学生学*中的'闪光点,加以培植和发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他们的思维。

  (三)继续落实好课堂教学改进计划

  七、优差生辅导

  学*较令人满意的学生有:朱天昊、高书豪、高书亮、陈晨等,主要采取的辅导方法有:

  1、完成每日的常规作业后,对他们提出更高要求,鼓励他们多看课外书籍,扩大阅读及识字量。

  2、在鼓励他们多看、多读的基础上,让他们尝试着每天写上几句话,为今后的写作做准备。

  3、在课余,让他们去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同学,使他们懂得共同进步比自己进步更快乐;同时也培养他们的能力,使他们能尽快成为老师的小助手。

  学*薄弱的学生有:袁佳妮、燕龙祥、杨杰文、黄浩宇等,

  采取的措施有:

  1、端正学*态度,通过多鼓励、表扬激发孩子的学*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惯。

  2、及时补差。通过上课、作业等一系列反馈情况,帮助学生及时补差,树立学生学*的信心。

  3、做好家访工作,家校配合,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进步。

  八、个人教学努力方向

  (1)对于新教材的教学,教师应该不断进行学*,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科学上课。根据自己精心设计的教案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动课堂气氛,以学生为主体,使每一位学生学得轻松,学得科学,学得扎实。

  (3)注重与生活实际联系,寻取生活资源配合教学,使学*更贴*学生的生活实际。

  (4)全面做好家访工作,更有效地促进教学工作。

语文课程教学计划3

  一、指导思想:

  成功在课堂,潜力在学生,优势在群体,关键在落实。

  1.紧密结合高考形势,吃透《课标》和《考纲》精神,明确《考纲》中每一个考点的要求、范围、难度,明确出题点并找出规律,搞好知识点全面复*。以《考试说明》为行动指南,以20xx至20xx宁夏海南卷、20xx至20xx年新课标卷为实践样品,借鉴其他省市新课标卷命题理念及特点,揣摩20xx年新课标卷的命题趋势,探讨各种题型及其应对策略,以策略指导教学实践。

  2.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为中心,抓基础、抓重点、抓落实:要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意识上下工夫,使学生始终保持适当的兴奋度;要以学生的思维活动为中心、以学生的领悟为基础、以学生的运用为落脚点,使学生全面介入教学活动而不是被老师牵着走。

  3.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切实加强高三复*的计划性、针对性和科学性:要帮助学生形成条理化、有序化、网络化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清晰审题能力、感悟归纳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方法运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清晰规范的语言表述能力。教师要争取让学生在每一堂课、每一个步骤都有所悟,有所得。

  二、教学目标:

  1.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的知识和能力体系,巩固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2.不遗漏任何一个知识点,对重点知识分考点进行复*,建立知识系统,力争做到小块不丢分,大块得高分。

  3.梳理知识网络,总结解题方法,提高审题能力,规范答题要求,强化踩分意识,培养学生的应考能力。

  4.强化阅读和写作训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学情分析

  对过去已学的知识掌握不牢固,遗忘率高;缺少完善的知识储备。

  2.语文学*的方法、解题应试的技能欠缺。

  3.见不多,识不广,导致鉴赏拓展创新没有依托。

  4.语文答题的审题、信息筛选整合、语言表达能力欠佳,答题规范意识欠缺。

  5.写作素材缺乏,部分学生写作仍不够规范,错别字多,书写差。

语文课程教学计划4

  一、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上学期语言课程的学*,基本情况分析是:培养和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为幼儿提供在集体面前讲述的机会,进一步提高幼儿“想说、敢说”勇气。同时,注意引导其他幼儿认真倾听,不随便打断他人的讲述。

  二、教学目的:

  1、在拼音教学方面:学会复韵母,前、后鼻韵母,会读、会正确书写。

  2引导学生“乐意与人交谈,讲话要有礼貌。会用礼貌用语。

  3注意倾听对方讲话。

  4能理解日常用语的意思。

  5能清楚地说出自身想说的事情。

  6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7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8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行综合性开发。

  三、教材分析

  1、学前班语言教材主要是有仿编、续编和扩编的趣味故事、诗歌和图画,要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和丰富的想象,发明性地运用语言,大胆而清楚表达自身的预期目标,可以使幼儿的想像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

  2、幼儿进入学*倾听、理解和使用规范性语音表达时期。学*发明性地运用语言,在讲述活动中,让幼儿学生怎样地在集体面前大胆而清楚地叙述自身的想法和感受;在阅读活动中,让幼儿尝试感受书面语言。

  3、通过活动延伸和活动建议来丰富幼儿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交往,让幼儿有更多机会真实而丰富的语言情境与各种各样的人交往,以操练和扩展自身的语言经验。

  四、学生情况分析:

  幼儿时期是个性开始萌发的时期,也是形成对人、对己、对事正确的认知、情感、态度、行为的重要时期,良好的语言教育,不只能协助幼儿作好入学前活动准备,而且能使幼儿终身受益。

  五、具体措施:

  幼儿的学*活动经常是无意识的、不自觉的,因而也多是零散的,在学*的方法上,儿童也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只有将儿童的学*活动转达化为有意识的过程,并不时地丰富儿童学*的方法,才干提高儿童学*的效果,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六、教学进度布置:

  第一、二周学*主题:春节好热闹。同时复*拼音(一)(二)。

  课题:过春节

  红红的“嘣叭”

  第三、四周学*主题:妈妈和婴幼儿。同时学*拼音----复韵母ai、ei、ui

  课题:我来了

  小天使

  我有一个好妈妈

  扩句和缩句

  第五、六周学*主题:春天的秘密。同时复*拼音(一)(二)

  课题:春天来了

  哈哈镜

  第七、八、九周学*主题:美丽的大自然。同时学*拼音ao、ou、iu

  课题:像什么

  小雨滴

  黎明静悄悄

  树真好

  小熊住山洞

  颠倒歌

  歇后语找朋友

  狐假虎威

  第十、十一、十二周学*主题:我们真聪明。同时学*拼音ie、ue、er

  课题:学说“把”和“被”

  倒过来说

  找联系

  巧嘴巴

  拔河

  明明真聪明

  我想发明

  第十三、十四、十五周学*主题:夏天真快乐。同时学*拼音an、en、in、un、vn

  课题:夏天在哪里

  学说日记

  能干的机器人

  江南可采莲

  七月的云

  第十六、十七周学*主题:我要上学了。同时学*拼音ang、eng、ing、ong

  课题:兔子的门

  胖猪和狐狸

  采访小学生

  小书包

  第十八、十九周主题:把以上学过的内容进行总复*。

语文课程教学计划5

  根据学校的要求,便于正常的组织教学,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制定语文教学计划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期继续任教七(6)班语文,这个班共有学生70人,学生有一定的学*积极性,能按时完成作业,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学生朗读水*不高,对朗读技巧、文字的处理毫无积累;

  2、阅读理解能力不高;

  3、写作水*还待进一步提高;

  4、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语文能力极差,这是本学期教学的重点。

  二、本课教学目标

  新课程教材的本课教学目标,不再是教材的本课教学目标,而是学生的语文学*目标,教材只是例子,重要的在于学生的情感体验。

  1、掌握七年级(下)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2、学*本册书上的课文,完成木学期的教学任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惯,掌握常用的学*方法。

  4、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5、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文章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6、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三、教学措施

  首先、要注意本课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

  其次、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使语文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了学生学*课文的浓厚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第三、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要实现由少民主、不*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等、互动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的共同体。

  第四、要注意教学过程的活动性。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包办的讲解、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不仅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而且让他们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烂熟于心。

  第五、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应引进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中解脱出来,去领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强了语文课的吸引力,加速了学生盛知过程,促进了认知的深化。

  第六、要注意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学*方式。

  第七、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性。要改变以往一刀切的评价机制,实行全面的评价。

语文课程教学计划6

  一、上学年工作回顾

  (一)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班主任加语文教学工作,肩上的担子可以说比较重,为使本学期教育教学工作有一个清楚、明确的目标,现对上学年教育教学工作回顾如下:以前工作中的优势是:

  (1)重视学生的课堂纪律,学生有较好的学**惯。

  (2)注意课堂上兼顾差生、优生。

  (3)注意并经常对学生进行除语文化的各方面教育。

  (4)能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完成各项常规工作写好每一篇教案改好每一本作业,并致力于教育研究之中。为使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圆满完成,我会继续发扬以上优势。

  (二)上学期工作中的劣势是:

  (1)没有抓住良好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等于急切提高。

  (2)有几个孩子因智力等综合原因,已经离班级*均水*相差甚远。

  (3)对日记及课堂短文练笔的批改没有找到一种好的方法,使得自已很累,但仍有很多文章不能及时批改。本学期我会尽力克服这些不足。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33人,男生23人,女生10人,多数学生学*热情较高、活泼、生动、可爱。基本形成乐观、乐学、团结、向上的班风,班级里有一系列可行的评价手段,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因此,他们都有一种为集体努力拼搏的劲儿,我作为一名班主任语文老师打心眼里喜欢这些孩子,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让人担忧的是我班有五六个孩子的教育很难取得家庭的支持,还有一个孩子的智力也是属于不正常之列。本学期重点针对班级学生特色进行有效的教学,让学生都能认真、细心地学*。

  三、本学期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及编排:

  本学期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编的语文第四册教科书,本册教科书构建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科书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安排了八组教学内容。它们依次是:春天里的发现;奉献与关爱;爱祖国、爱家乡;用心思考、勇于创造;美丽神奇的大自然;培养优秀的品质;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走进科技的世界。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四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这几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生字在当页文下列出,加注汉语拼音并配有赏心悦目的背景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生字一律注本音,在文中的具体语句之中,有的要读轻声或者变调。

  本册共有32篇课文。安排4篇略读课文,它们是:《卡罗尔和她的小猫》《充气雨衣》《玩具柜台前的孩子》《阿德的梦》。略读课文只编排了两项课后练*;有识字任务,没有写字要求。“语文园地”包括四——五个栏目,新增了“宽带网”。“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了解汉字构字特点、词语之间的联系以及表达方法和标点应用等知识。“日积月累”——引导学生在复*已经学过的字词的同时学*生字新词,感受和强化词语之间的搭配*惯,并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练*,“日积月累”中增添了能突显中华文化的、与本组专题密切相关的成语韵语、对联、节气歌、古诗词等内容;它们使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口语交际”——话题与本组专题有联系,在双向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了对学生进行初步的*作能力的培养,在“口语交际”中特别增设了“写一写”栏目,引导学生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写话训练。“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课内外学*所得的舞台。“宽带网”——与本组专题密切相关,引导学生学*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以获取更多的相关信息。

  八组课文之后,安排了六篇选读课文,供学生课外阅读。教材最后是两个生字表。要求认识的字,有400个。要求会写的字,有300个。

  四、本学期教学目标

  1、继续复*、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400个字,会写3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等语言环境了解意思。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要求认识的字不要作过细的字形分析,也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则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意思,正确书写,并练*运用于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之中。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良好的写字*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3、继续使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在教师的指导下,学*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句。

  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养成爱护图书的*惯。

  7、学*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体会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8、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对联、古典诗词、格言警句。

  9、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惯,增强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认真听别人讲话,能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心,能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10、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学*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需要,学*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学*写日记。

  11、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乐于观察大自然,热心参与学校、社区活动,并能表达自己的感受。

  五、本学期教学重点

  认识400个字,会写300个字。养成良好的写字*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继续使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六、本学期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妈周围事物的好奇心,乐于观察大自然,热心参与学校、社区活动,并能表达自己的感受。


语文课程教学计划菁选(扩展2)

——语文课程教学计划菁选

语文课程教学计划(15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现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做计划,就是在准备做计划吧。我们该怎么拟定计划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课程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课程教学计划1

  高一备课组共有陈秋景,陆宁昌,王富娥3位教师,经过集体讨论,备课组成员就高一学年如何有效开展语文教学和教研工作达成共识,形成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学校提出的校本教研,高效高质的方针,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机制,集思广益,挖掘教学教研潜力,实现资源共享,卓有成效地提高高一教学教育质量。根据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和XX年高考考试手册对高一学生语文学科的考查要求,注意新课讲授与阅读理解的提高,基础知识的夯实的有机结合,提高全体学生语文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工作目标

  1,强化本年级学生语文学*意识,优化语文学**惯,整体提高学生语文学*成绩。

  2,突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基础性,强化开放的语文学*观念,以语文成绩的大幅提高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推进;

  3,强化教改意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实效性。

  三,教学要求

  1,牢固树立时间观念,牢固树立效率意识。第二学期要抓紧时间,利用好每节课的时间,充分备好,上好每一节课,真正使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有收获,真正收到语文教学的高效率。

  2,使用好教材,精心备课,加强课堂有效教学:在课文设问上,读与写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上进行探索。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写作能力等。

  3,作文教学加强课前指导,精心选题,课后精心批改与讲评。

  四,具体措施

  1,备课

  (1)内容要求:

  ① 集体备课,深入研究。充分发挥本备课组每位语文教师各自的优势,轮流主讲,精心进行备课(备试卷重点难点解读,教学过程方法设计,课后训练要点设计/试题命题思路,作业情况反馈),并多和区内兄弟学校联系,搜集筛选信息,保证备课质量。

  ② 根据学情实行有效教法,不断探求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高效性,保证授课质量。

  ③ 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与夯实:如每天名句积累,每周一节课外古诗文阅读指导。

  ④ 加强课外阅读积累,结合教材进行长期阅读名人传记,后进行阅读交流。

  ⑤ 集体备课固定时间:每周一下午1:30;地点:高一办公室。其他时间随时。

  (2)备课计划详见进度计划表。

  2,授课

  (1)原则:落实基础,注重能力,抓好学生学**惯,强化语文意识,挖掘语文心智。面向全体学生,实行分层做题,努力促尖转中补差。

  (2)结合不同阶段设计好阅读课,写作课,复*课,训练课,补弱课,综合课,考试课,讲评课。加强阅读指导,上好写作课,要求学生做好摘抄和读书笔记(针对教材自读篇目或教材延伸部分)。每周阅读佳作美文,扩展阅读视野,提升阅读品位。作文范例,扩大写作视野,明确高考作文指向(写有思想境界,朴实文风的作文)。

  3,辅导训练

  (1)内容要求:

  以古诗文迁移阅读和文学文化基础补充为主,在早自修和补课时间课堂讲练,测试反馈。周周补课辅导能有收获。

  (2)训练计划

  ① 1—10周:古诗文自测试卷讲评分析。

  ② 12—18周:补充的试卷讲评分析。

  4,作业与考试

  通过练*加强落实,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对学生作文,争取做到精批细改,并尽可能地对学生进行面批。做好考试的命题,审题,阅卷,分析讲评,考后总结与思想疏导工作,力求让学生"考一次,长一智"。

  (1)内容要求:教什么考什么,关注课内,迁移课外。

  (2)训练计划:

  ① 做好一课一练,每周一次课内自读,拓展训练,精选学生练*中的问题进行讲评。

  ② 1—4周:设计月考试卷,第5周月考,试卷讲评分析,做好月考试卷典型错误的反思性订正监督。

  ③ 5—11周:期中复*练*;期中复*迎考。

  ④ 12—15周:期中试卷讲评;设计月考试卷,第15周月考,试卷讲评分析,做好月考试卷典型错误的反思性订正监督。

  ⑤ 16—18周:期末复*练*;期末复*迎考。

  5,强化语文文学常识,文化常识,名篇名句和文言基础积累

  充分利用在校时间:用好早读课和加课,落实每天五句名句积累和课内背诵内容,提高古诗文的阅读积累。

  6,强化作文训练

  填写学生成长手册;确定学年补考名单; 第二十一周 6。29—6。30 小结备课组工作,整理高一备课资料。 注:①*此表若有变动,以实际情况通知为准。

语文课程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1、认真学*20xx年北京市《考试说明》,注意研究北京市与语文高考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以求我们的复*思路与有北京特点的高考命题新思路相符合。

  2、北京市今年继续全部科目自主命题,试卷结构、题型比例、难易比例、题型等都有可能微调。

  3、本学期语文复*要把思维能力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突出思维过程、思维层次和思维容量的训练,强调知识的迁移而不是知识的再现。

  4、要特别注重对学生复*方式方法的指导,把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复*冲刺过程中都能有效地提高复*水*作为本学期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终结点。

  二、教学安排

  合理、周密地安排下学期的教学计划。本学期按三个月安排教学工作,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月28日至一模考试前(4月上旬),第二轮复*。本轮复*的要点:一是狠抓“双基”不动摇,落实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二是以专项复*为主,综合复*为辅,注重能力训练。

  第二阶段:四月中旬至二模考试前(五月中旬),以综合练*为主。综合有两条线:一条是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综合,一条是解题思路、方法和规律的综合。

  第三阶段:5月10日至5月24日,查漏补缺,调整心理,铆足干劲,冲刺高高考。

  三、教学要求

  1、牢固树立时间观念,牢固树立效率意识。

  2、把好三个关键环节:

  一是精心选编练*

  二是认真落实练*。

  三是重视讲评练*。

  3、思维能力训练。

  4、现代文阅读训练。

  5、作文训练。

语文课程教学计划3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40人,男生22人,女生18人。大部分学生学**惯良好,学*热情高,上课积极举手发言,能按时完成作业,并爱好课外阅读。在识字、写字方面已掌握了一定的学*方法,会自主识字;词句方面已积累了不少的词句,能基本熟练运用逗号、句号、感叹句、句号等标点进行写作文,但是写作能力有待提高。除此之外也存在不少问题:有部分潜能生学生,作业马虎,学*态度不端正;不主动不自主,做事拖拖拉拉,学*常需要人督促。基础知识薄弱,形*字没区分好,常易写错字,粗心大意,阅读能力不高,理解题目、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有待提高,写作审题不准、词不达意等各方面还需多加努力。

  针对以上情况,本学期我将教学重点放在基础知识、提高阅读水*和写作能力三方面上,提升优等生,扶持后进生。

  二、教师情况分析

  这是本人任教以来的第二个学期,对于新老师来说,基本上熟悉了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理念等。虽然在教学上还没有什么经验,但是本着积极进取、谦虚学*的正确态度,慢慢摸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加强和师傅、其他老师的沟通学*,加强和学生的交流,争取做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三、教材分析:

  本册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篇。教材后面还编排有8篇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第二组和第五组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活动。

  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爱护周围环境;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可贵的亲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国际理解和友好;神话故事、传说。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每个语文园地仍由五个栏目组成。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分别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这些栏目在八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三、教学目标

  (一)识字、写字

  1、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普通话。

  2、激发学生对学*汉字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好*惯。

  3、学会300个生字,认识200个生字。

  4、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5、能使用硬笔熟练的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正楷字帖。

  (二)阅读

  1、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默读,做到不动唇,不出声,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学*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10、养成读书看报的*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万字。

  11、继续培养学生预*课文的良好*惯。

  (三)*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对*作有兴趣。学*观察生活,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作素材。清楚明白地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继续学写日记、观察作文、看图作文、想象作文,做到有顺序、语句较通顺,学*使用标点符号,作文练*由大作文、课内片断和课外小练笔组成。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能学会自己修改自己的*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书写规范、整洁。

  4、愿意将自己的*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作的快乐。

  5、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6、尝试在*作中运用自己*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7、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8、完成课内*作8次。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五)综合性学*

  1、能提出学*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教学: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这是个非常大的难点。

  2、阅读教学:

  能初步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3、*作教学:

  留心周围的事物,开始学**作,乐于书面表达。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明白。能够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初步学*使用冒号,引号。

  五、教学措施

  (一)识字、写字教学

  识字、写字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将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迁移到新的识字、写字的学*中,尊重不同学生不同的学*方式和方法,准许学生在一定的时间以内在识字数量、识字能力上有差异。从本学期开始,我将学生要掌握的300个字分布在每一课时完成,我把学生分为三组:较好的学生;中间型学生;较差的学生。较好的学生只能出现错误占我布置任务的10%;中间型学生为要求40%;较差的为90%。

  (二)阅读教学

  1.精读课文的教学。

  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主要凭借。

  (1)继续加强词、句训练。

  (2)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3)逐步培养学生默读的能力。

  (4)精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阅读、感悟的过程。要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内容、学*伙伴、学*方式的权利,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精心组织教学活动。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主学*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在自学实践中逐步提高理解能力。

  (5)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质颖问难。这是落实自主的、独立的、创造性的阅读的基本条件。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中,在丰富的情感活动中,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发现并提出问题。

  (6)开展合作学*。可以围绕体会词、句的表达作用,揣摩最基本的表达方法,以及多数同学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就大家提出的“疑”或“惑”,展开合作学*。合作学*贵在通过交流、探究,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和情感、认识的交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把学*引向深入。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提高学*效果。

  (7)组织好全班交流。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装的想法。对同一篇课文,或同一个人物,学生装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的感受和反映。只要没有方向性的错误,教师就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2.略读课文的教学:

  先由学生装参照提示语独立阅读、思考,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抓住一两个重点的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全班学*讨论、交流,

  还可以用指名朗读的方式,检查读书的效果。略读课文,不必把每一句话都搞清楚,大的方面搞清楚了,有些问题没有完成搞清楚,留着今后解决。

  3.选读课文的教学:以学生装自己阅读、自我检测为主,教师的任务是提出要求和酌情检查。

  (三)*作教学:

  1、多读。让学生在课余生活中多阅读一些课外书籍,特别是一些优秀的小学作文。指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学会积累(积累优美的语,句,表达方法)。

  2、多练。学生在完成教材中*作的同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写作机会,抓住写作时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来完成*作,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多评。教师要把权利下放,改变以往的*作评价观念,指导学生合作,进行自评、互评,在评价过程中学*并积累写作方法。

语文课程教学计划4

  一、教育教学指导思想

  1.结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学*,再语文教学中有步骤地落实我校语文组的民主的、开放的和人文化的语文教育理念;

  2.推广我们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已经获得的经验,继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教法,把课堂的研究性阅读推向深入,争取形成一套与新课标配套的新课型并加以完善。

  二、学情分析

  本届高一学生由于入学成绩总体偏低,故情况不容乐观,初中基础普遍不够扎实,阅读能力、分析鉴赏能力及对文章整体感知能力均令人担忧,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重视语文。所以,在对学生全面强化督促的同时,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探索改进讲与练的方法并努力提高效益,就成为这一阶段教学的重中之重。

  三、教材分析

  新教材的体系和构建,在试验修订本的基础上作了“四大改革”:一是建立了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三线并行的教材编写体系;二是破除了比较复杂的记叙、比较复杂的说明、比较复杂的议论三个阶段模式,阅读部分不再以文体为中心编排,而是结合能力培养目标和课文本身实际组织单元;三是编写了与教材相配套的语文读本,作为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供学生在课外阅读;四是设计了探究性学*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阅读教材分为互相衔接的三个阶段:高一阶段着重培养理解分析能力,高二阶段着重培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高三阶段着重培养研讨、评价的能力。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人文性,教材的文学气息浓,对于丰富学生情感、陶冶学生情操意义重大,二是工具性,重思维训练,重能力培养。文言文的阅读仍然按朝代先后的循序编排,但是篇目有所减少,难度有所下降,对于学生高中文言文的入门非常有好处。

  写作教材分为互相衔接的三个阶段:第一册按写作心理要求编排,突出了学生个体主体能力要求,第二至五册按常用文体能力要求,分点训练,分体训练,第六册按写作过程编排,突出了各种文体的共性要求。

  第二册口语训练的重点,培养单向的口语交际能力:倾听、应答。探究性学*着眼于对文学作品主题的多种解读、书法文化的思考。

  四、教学构想

  1、继续贯彻国家课程标准计划的教学思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2、新教材的“减负增效”尤为重要,加强探究性阅读教学和创造性作文教学的实践和总结,共同研究课堂三种方式的变革(教学方式、学*方式、评价方式)。

  3、阅读教学要以“点”带面,关注能力培养的不同层级目标,不断反思教学的实效性。写作、口语、文言等内容可作穿插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语言的感悟、文言的积累、文化的积淀、文学的评鉴等教学要点的夯实。

  4、自由写作实践活动也纳入正常的语文课堂教学工作之中,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活动。此外,在常规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等语文实践性能力的培养。

  5、继续探讨新教材活动课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式。

  五、教材处理

  1、以单元教学为“点”,以读写实践为“链”,拓展常规教学思路。

  新编语文教材以实现不同能力层级目标而划分“单元”,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三个维度编排,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要注意教学单元的整体性、能力性以及读写结合的“系统性”,还应注意“阅读”部分与“写作、口语”部分的交替式(穿插)教学,避免单一的直线式重复性教学。

  2、精讲“教读课”,指导“自读课”,逐步形成探究式能力课型。

  每个单元精讲1—2篇“教读课”,以“课”为例,举一反三,侧重能力的全程培养,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努力改变教师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学*方式转变,以达“教,为了不教”之目的。“自读课”必以学生自学为主,强调自学课型的内在特点和学法指导,不可将“自读”与“教读”两课型作简单化 “一刀切”的办法处理。

  3、重视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增强学生文化底蕴。

  本学期的学*重点还是应放在积累文言知识,理解文章内容,增强学生文化功底之上。计划将文言文单元穿插到现代文单元中进行教学,本学期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抓好诵读和默写指导,并适当为其补充有关文言知识。

  4、推荐课外阅读书籍,扩大学生阅读量,不断提高语文积累和素质。

  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学生的课外阅读,必须安排一定的课时,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提出具体的阅读意见,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效果,不搞形式,不走过场。或点评或自读或检测或讲座或串讲……因材施教,因“校”制宜,将课外阅读教学落实到实处。本期推荐课外阅读书籍篇目有《呐喊》《彷徨》《唐诗三百首》《红楼梦》《论语》《孟子》。

  六、具体措施:

  我们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积极研究课改实施办法。

  高一所有的语文老师都是课改成员。所有成员都要认真学*语文新课程内容,探究其精神。充分利用每周的备课组活动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讨论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操作程序、教学方法,做到活动主题明确,有中心发言人。

  (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

  语文课堂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方法和途径。而合作学*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因此,我们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为了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我们提倡并实施在课堂上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的质量。组织学*小组,开展合作性学*。落实课前预*疑难问题收集制。课堂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努力创设交流、表达空间。

  (三)、多阅读,开阔眼界,陶冶情操。

  除教学上安排的阅读内容外,我们将充分利用图书馆和网上的资源,让学生阅读更多的课外知识,同时要求做好摘记,写读后感、随笔等,这样,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理解文章内容的水*,训练学生学会自己找资料,既达到开阔学生的`视野又积累资料的目的。课前语文活动突出成语、古诗词、好书等介绍。

  (四)、改变做练*的*惯

  如何处理练*问题,我们尝试以下办法:

  1、整合原则。将练*处理融合到课文教学当中,在课堂上解决。因为练*是围绕课文内容和单元要求而设计的,它对课堂教学起一定的引导作用。因此,决不能将课堂教学与练*的处理分割开来,而应该将二者巧妙地整合,有专家说:“老师在带领学生学*课文的过程中,练*的某些问题能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解决。”这样,既让学生学得轻松,又能节省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2、自由原则。新课标在练*设计上富有弹性及开放性,这就为教师和学生自主处理练*提供了灵活的空间。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环境和不同的教学对象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此外,教师在处理练*时应留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各取所需,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灵活机动地完成。学生可以把练*中的字词抄上几遍;可以发挥想象,把这些字词连缀成一段文字;也可以摘抄书中含有以上字词的句子。不同程度的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实际选择练*的形式。总之,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学*的主人,让他们不再把练*当成负担。

  3、重视过程。传统的处理练*的方式是注重结果,追求答案的准确性。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常常预先设计好结论,然后让学生千方百计进入所谓标准答案的窠臼。这种消极接受的方式, 剥夺了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把学生变成了不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两脚书橱”。而重视过程策略,是呈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过程策略要注意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解和细化。对于一些难度不大的理解性练*,教师也不要急于让学生说答案,而是先让他们思考,并将思考的过程说出来,最后再说出答案。运用过程策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教给他们科学的学*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

  4、评价策略。评价是一种检测激励机制。对学生完成练*的情况做出评价,能使学生形成竞争意识,激励他们不断进步。养成良好的学**惯。运用评价策略要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过去,我们一味强调终结性评价,用百分制、划分等级等方法来评价学生完成练*的情况,缺乏形成性评价的意识。因此,我们在*时的教学中,要注意评价学生在完成练*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主动参与精神,认真负责的态度,注意发现并及时表扬他们取得的微小进步,淡化学生之间的差异。同时,练*评价的形式要多样化,克服过去那种学生练*由教师裁决的单一模式,除了教师评价,还可让学生互相评价,学生自我评价,或让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从而在评价活动中,既激发学生学*语文的的兴趣,又培养评价意识、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能力和进步的信心。

  总之,新教材练*设计的目的不是为了加重学生的负担,而是为了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课文。课上,引导学生动起来,质疑问难,深入探究,师生一起切磋学问,砥砺思想;课外,通过少而精的作业,积累知识,激发兴趣,培养能力。课堂内外,都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才是学*的主人!

  为完成我们的课改目标,我们高一语文备课组所有成员将团结协作,发扬二中人刻苦钻研的精神,在集体备课、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电子备课、电脑教学的优势,群策群力,努力探索并走出一条课改的路子,使学生真正想学、乐学和会学,真正爱上语文这门课。

语文课程教学计划5

  一、教学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局文件精神和学校的整体教学工作计划,特制定本学期地方课程工作计划如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

  2、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学生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三、教材情况分析

  本学期任初一语文课,本册教材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中的主体地位。全书按主题合成单元,每个单元按照主题进行综合训练,努力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积极性。在综合学科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

  四、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初一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初中的学生大多数学生对由于年龄较小,自制力不强,但他们都对新事物充满了兴趣,有极强的求知欲望,有极强的可塑性。另外,由于初中和小学和学*情况截然不同,所以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惯。还有较多的学生对语文学*不感兴趣,所以在本学期开始,就要端正他们的学*态度。

  五、本学期教育教学具体工作:

  根据学生的情况,本学期拟采用以下措施:

  1、首先要从思想上扭转学生以往的不良学**惯和态度,培养学生多动手,动脑的优良*惯,课堂上精讲多练。

  2、根据学生各人的具体情况,要求各自提出明确的学*目标,并督促为实现目标切实地进行刻苦学*。

  3、注意当堂的学*效果,精心准备学案,充分利用学案。充分利用电化教学。

  4、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5、充分了解学生现行学*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差生改善目前学*差的状况,提高学*成绩。

语文课程教学计划6

  一、指导思想

  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年《考试说明》、《学科指导意见》为依据,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化训练这条主线,加强课堂教学的效率,激发和调动学生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质和应考能力,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和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实施全面科学高效的复*备考。

  二、教学目标

  1、一轮复*注重基础,二轮复*要在一轮复*基础上查漏补缺,对重点知识分考点进行复*,建立知识系统。三轮复*以试题限时训练为重点,加强应试能力。

  2、梳理知识网络,总结解题方法,提高审题能力,规范答题要求,强化踩分意识,培养学生的应考能力。

  3、强化阅读和写作训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

  1、以课本为载体,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

  2、紧扣课内知识,梳理巩固各相关考点,落实考纲要求的每一篇背诵要求,抓好名言名句及文学常识默写识记测验 。

  3、重视阅读与写作的训练,抓好各类题型解题方法的指导,要求学生做到答题的规范性。

  4、抓实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的优势,交流教学心得体会,加强教法和学法研究。

  5、落实培优辅困,全面提高学生成绩。

  四、教学举措

  (一)注重学情,紧抓基础。针对学生一轮复*的实际情况,狠抓薄弱环节,确定目标,对重点知识分块复*。

  1、有的放矢,落实背诵。 以《考试说明》为依据,指定背诵篇目,给学生背诵指明方向。背诵不能靠突击,要细水长流,分课突破,而且每一篇要落实到纸上,让学生切实消灭错别字,力争背诵拿满分。

  2、分类归纳,突破难点。 对一轮复*中做过而出现较多问题、得分不高的考点,如字音字形、成语熟语、病句修改等,要通过再做题,再分类合并归纳,强化记忆,使学生进一步熟悉解答题目的方法。

  3、语言运用题,重视题干的审读和答题规范化的训练。 要进行扎实有效的训练,掌握不同题型的答题方法和规范要求。经典的题型要多训练,创新的题型要多接触。

  4、通过多种途径,抓升格作文 。一是分类指导。 要突破制约学生作文水*提高的瓶颈,写出升格作文,根据他们作文“审题是否准确”“思路是否清晰”“说理是否透彻”“语言上是否有亮点”“材料是否丰富”等情况,对所教学生进行分类,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评改、指导。二是研究*三年高考范文,借鉴立意和构思,找准感觉,然后课堂进行限时思维训练。 三是加大训练量,训练可做到一周一篇,要挖掘出话题的内涵,要重点把“为什么”这一部分作为重点落实到笔头上。如果写议论文,说理要透彻,可指导学生综合运用假设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等方法,从多角度把“为什么”讲深,谈透。四是引导学生做好以下几步:品味原材料或话题,仔细揣摩、领会出题人的意图,准确把握材料话题或标题的内涵,结合自己熟悉的素材,从而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训练时应有自己的主攻方向,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尽力展示自己的个性;行文过程中,结构要清晰,要让阅卷老师迅速地把握你的思路;要有较强的扣题意识;*常要多关注现实,广泛阅读,注重积累新颖鲜活的写作素材,使自己的文章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5、抓好现代文阅读题复*。训练阅读题时,要注意如下几点: 一是让学生抓住文体特征,快速浏览,整体把握文意。关注题目作者,留心小注,抓关键段和句。二是认真审题,找出明示、隐含信息,圈点问题、关键词、赋分,落实好踩分点。三是让学生学会规范答题:找准答案所在的区域,筛选整合有效信息;紧扣题干要点,巧用原文词句来组织答案;题干中有“多角度多方面”等字眼,要分点作答;探究类题,要先明示自己的观点,然后紧扣文章主旨作答;答题要快速准确简洁,不罗嗦,条理性要强;答题语言要规范,要积累一些必要的名词术语,并能准确使用;答题步骤要规范,要梳理各种题型的答题思路,不遗漏要点。

  6、文言文版块,重点突破文言语句翻译和虚词用法。限时训练,侧重方法指导,让学生熟练运用词义推断的方法,实现知识的迁移。

  (二)发挥集体智慧,实施考点分工。利用集体备课时间讨论每一个考点的重点、授课思路、方法及典型试题,精心完善每一个考点复*的教案和学案。

  (三)讲究方法,启发思维,注重效率。我们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效率,想办法调动学生积极的'思考,使学生在课堂上处于亢奋的状态,向课堂要效率。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温故知新,增进知识,提高能力。

  (四)精选资料,讲求实效。要充分占有资料,本着“题型要对路,材料要典型”的原则,精心筛选资料,提高复*效率。教师应注重有效指导,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练*和反思、总结时间。防止学生被淹没在题海训练中,要重点培养学生解答出题目后对同类知识的比较、辨析和对方法、规律的总结、归纳的能力,真正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五)坚持以训练为主线,采取精心选题、限时完成、课堂讲解、课后纠错的方式,各个环节有条不紊。坚持训练常态化,注重*时积累。把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运用统一起来,坚持“记忆是基础,理解是核心,运用是目的”的策略,做到全面复*中突出重点,重点复*中夯实基础。

  (六)讲评的方式要高效。

  我们要努力做到考后快速认真阅卷,通过具体数字分析学生答题情况,抓错误点、失分点、模糊点,剖析根源,彻底纠正。也可采取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解题思路,讲方法,析错误,展开争论。这种方式,极易让他们接受,也符合新课改的精神,效果也会突出。

  (七)严格规范复*,注重实效细节。

  复*资料要做到规范有序,便于学生查找资料和及时地突破疑难问题。学生答题要做到两点,一是书写要规范,卷面要整洁美观,字迹要清楚,不乱涂,不写错别字。 二是在指定区域答题。

  (八)坚持抓阅读训练。

  组织教师精选美文和专题编写阅读素材,指导学生鉴赏、借鉴,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开阔学生视野,提升阅读品位,指导学生写作。

  (九)抓好培优补差。

  要在年级组的统一部署下,本组教师要密切配合班主任和其他科任教师,抓好培优补差工作,探究有效方法,营造互动氛围,挖掘潜力,切实提高学生成绩。坚持在集体备课时,突出对培优补差的讨论和研究,分析学生的能力增长点和思维障碍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以培优补差为出发点设计不同的学案和教案。教学目标要由浅入深,梯度合理,可供不同层次学生选用。

  (十)把握好复*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研究《考试说明》

  考纲是备战高考的信息向导,它规定了高考的能力要求、内容形式、试卷结构、考试角度等。所以,研究考纲是高考复*中的第一要素。要抓住考纲的前后变化,把握高考命题趋向,从而在备战高考时明确方向,有意识地加强识记、理解、运用,让学生的知识储备丰富起来,在考场上做到游刃有余。

  2、研究高考试题

  要研究三年来的高考考题。一要研究试卷的总体设计,二要研究知识考查的目的、设题的角度,三要研究题型信息透露方式,四要研究解题思路。在研究中发现哪些题型有稳定性,哪些试题具有变化性。

  3、探究答题规律

  在高考语文复*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学生知识储备并不少,但在做题或考试中往往会出现答非所问、答案不到位的现象,考不出应有的成绩。这主要是由*时做题没有把握好答题的角度、对答题规律性的东西没有研究造成的。这就要求在专题训练中,强化审题意识,提醒学生关注典型题例,多注意答题规律的探索,做到举一反三。

  4、教育学生认真对待每次模拟训练。训练中,不仅要注重审题训练,量化甚至固化每个部分的答题时间,把握好答题节奏,而且还要让他们注意答题过程中自己心理的调适。

  5、要对学生加强心理疏导。老师要发挥学科优势,和学生多交流,力争在交流中增进感情,发现和解决问题,促进他们的学*。

  6、关注网络媒体信息,关注高考新动向,及时调整备考思路,做到有的放矢。

语文课程教学计划7

  一、指导思想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小组的协作精神。让学生通过现象观察事物的本质,从而认识和揭示自然科学规律,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追求真理的意识,切实让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

  二、实验目的

  1.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方式。

  2.使学生有亲身经历和体验,同时能够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要求

  1.演示实验必须按大纲要求开足,教师在课堂上用演示的方法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使学生能够获得感性的认识和验证,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若有条件可改成分组实验,增强学生的切身体验。

  2.学生分组实验,也要按教学大纲的要求把学生实验全部开齐。对于学生实验,若能当堂看清实验结果的须在实验室里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师监督学生对每个实验达到操作规范、熟练的程度;培养他们浓厚的生物学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

  1.制定出本学期实验教学进度计划,并写明实验目录,写明实验的日期、班级、节次、名称,教学中按计划安排实验。

  2.任课教师须将实验通知单提前送交实验室,实验教师必须将每个实验用到的仪器、药品以及其他有关事宜提前准备好,做到有备无患。

  五、将德育工作渗透于教学中

  1、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明确相互协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团结合作的精神。

  2.要教育学生遵守实验规则,爱护财务,节约用水、电、药品,从而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

  下一页更多精彩“初中教学计划”

  3.要求学生严格认真的按照实验要求来操作,细心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

  4.培养学生井然有序的工作*惯。实验结束后,把仪器放回原处,整理好实验台,填写好实验记录

语文课程教学计划8

  一、总体安排

  1、进度与内容。本学期共23周,计划完成古文、阅读、诗歌鉴赏、语言表达四个专题的复*。

  2、详细情况见附表。

  3、进度按周次推进,每课时内容分配具体化。

  4、教师职责、任务明确化。

  二、具体操作

  1、整个教学过程按每日一练、学案(包括周练或错题回顾)、作文训练、阅读四条线齐头并进的做法。

  2、课时分配。每周除早读外共6课时,处理学案4课时、作文练*及讲评或阅读两课时。两个周练安排在周末。

  3、早读时间分两部分:

  7:10—7:20为早读训练时间,早读训练的内容为高考涉及的除阅读与作文以外的所有考点,形式采用以周为单位,对考点进行车轮式滚动练*。内容与教学主线**,题量为10分钟。这样有利于基础的落实,将基础知识化整为零。

  7:20—7:45老师可依据教学主线灵活安排,但必须明确任务。

  4、学案的编制

  a、每周编4个学案,以课时为单位编写,使用时可灵活。

  b、内容分三部分。相关知识、技法指导(高考题型答题套路)、训练题(强化训练及变式训练),学案中每部分内容应注明相应的时间,有利于提高效率,落实当堂清并通过学案再次构建知识体系。学期开始的古文专题的复*学案,包括重点词语解释、句子翻译、名句默写(涉及到高考题的要注明)、写作提升(可以提炼课文素材、可以学*课文的技法、),并将120个实词和18个虚词分解到每个学案中。还要搜集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延伸阅读。

  c、学案的编写与分工。每三、四人为一个学案编写小组。

  在每个专题按整体进度分类编写相应的学案数,兼顾面,突出点。

  每个专题开始前两周,在教研组充分教研的'基础上,对每部分进行分类、确定个数。学案编写小组充分讨论,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环节、教学内容,由学案编写小组组长确定主备人,编出一个学案初稿,由另两名老师试做,看看内容是否做到重点突出,*题是否做到典型、文字有无错误。最后由教研组长审核。再按版式要求给学生打印出学案稿。

  版式要求:专题标题及编号用4号黑体字,副标题为具体内容,用4号字。第三行,是主备人,审核人,编写时间,用4号字。内容用5号字,每个环节标题用黑体字。

  上边距2cm,左边距不小于3cm。利于装订。

  每个学案给学生写上一句激励性的话

  在以后工作中,一定落到实处,要有高度负责的态度,关系到全年级语文教学的成败。

  5、周练或综合题的编制

  a、周练和综合题间隔进行,周练安排45分钟的量,综合题是90分钟的量,都印出答题纸和答案。

  b、周练内容为本段学案主线的专题小综合训练。目的是查漏补缺,强化课堂主线的重点,进行阶段性总结。

  c、每两周编一套满分卷,内容为错题重温,由张彦芝老师老师收集前两周的错题,按出错率的高低来取舍,并负责编写变式题。

  6、作文训练。由片段训练到整体训练,自由写作与序列训练相结合。

  a、用学案形式进行序列训练,由负责老师精选作文题目,并搜集丰富的作文材料,便于指导学生写作,利于学生模仿。

  b、作文内容尽量与课程主线和阅读相结合。

  三、教研活动:每周举行一次教研活动。

  内容:

  1、安排下周工作,及时交流教学计划及学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作及时做调整。

  2、每个专题在进行前,专题负责人谈复*思路。

  3、下周学案的编写人主讲学案,主讲内容为学案编制的意图设想,如何使用,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补充相应的例子。

  4、其他老师对下周教学内容提建议。

  四、作业批改:

  1、全批全改,可让学生批改,面批、及时。

  2、试卷或作文尽量第二天讲评,作文要在一周内。

  五、办公室纪律:

  按时做值日,资料摆放要整齐,说话小点声

  总之,这一个学期时间短,内容多,任务重,我们要充分利用时间,提高课堂效率。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渗透学法,严格要求学生,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齐心协力,共同提高语文成绩。

语文课程教学计划9

  新的学期又开始了,经过了一年级两个学期的教育教学,无论从教材还是对学生的把握,我自认为都有了一定的进步,在新学期开始之际,为了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特制定本学期的课程发展计划如下,本计划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教材分析,二是学情分析,三是教学目标和要求,四是教学具体措施,五是教学进度安排。

  一、教材分析

  1、内容及编排

  本教材从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专题;多彩的秋天;学校生活爱祖国;怎样看问题、想问题;友好相处、团结协作;关爱他人;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热爱科学。每组课文包括导语、识字、4-5篇课文及“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形式多样,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语言生动。

  2、教材特点

  ⑴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每一组教材均以“导语”的形式点明专题,识字课、课文以及“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展示台等内容都围绕着本组的专题安排。

  ⑵识字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识字课的内容围绕本组的专题,而且形式多样。有的'描写秋天美丽景色、反映学校生活和引导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词语,有的表达爱国之情的三字经,有讲思想方法、给人启迪的成语,有提倡团结合作的,有教学生怎样做人的对联,还有反映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拍手歌。

  ⑶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具有时代感,贴*儿童生活。

  本册教科书与九年义务教育同册教材相比,大幅度地更新了课文,更新率达50%。课文体裁多样。童话、寓言、诗歌、散文、故事、科普文章以及日记等应有尽有,有较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⑷课后练*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于积累语言,启发思维,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⑸突破传统教节。

  3、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4、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5、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的意见。

  二、综合性学*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三、教学措施

  1、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适时采用“四人小组”合作学*的形式。

  2、继续复*巩固汉语拼音。

  3、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和字典学*生字,发现生字与熟字的联系,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偏旁部件字形,并创设多种情境复*巩固生字。

  4、阅读教学中给学生比较充分的读书,交流阅读感受的时间,重视朗读指导,读中悟,读中积累并学会运用鼓励学生互相释疑,培养,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口语交际教学要提前做好准备,教学时重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和点拨引导,放手让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6、充分利用教材,展开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将游戏唱歌,猜谜语,表演等引入课堂,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语文课程教学计划10

  一、教学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生活和工作,在语文方面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我们班级的学生共52个,大部分家庭经济不富裕、家长文化素质低下,以致本班的孩子大部分学**惯差,个性强。再加上一年级孩子特别好动,班级纪律性较差,这都给有效管理班级和正常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由于幼儿园的受教育差别,我们班的孩子对于拼音的原有水*是参差不齐,这也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几个部分。教材的开头是入学教育,用四幅图,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学*常规。然后是汉语拼音部分,共13课,在学*拼音的同时认识70个常用字。而后是识字(一)、10篇课文,识字(二)、又10篇课文。两个识字单元各4课,每课认字12—14个。20篇课文分作4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在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

  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此外,全册设6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全册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写其中100个笔画简单的字。

  教材特点:

  (一)综合性

  教材采用多种方式体现语文学科的综合性,以便使初入学的儿童受到比较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不仅在汉语拼音、认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等方面打好基础,而且在学*兴趣、学*能力、学**惯等方面做好奠基的工作。学*内容的安排、学*能力的培养,从一开始就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例如,在汉语拼音阶段,适当出现短语、句子和儿歌,学生在学*拼音的同时认识部分汉字,把学拼音、识汉字、发展语言结合起来,不但增加了趣味性,及早获得成就感,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又如,在课后练*和语文园地中,设计了读读说说、读读画画、读读做做、读读演演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体现语文能力的整体发展,以及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融合。

  (二)科学性

  汉语拼音、识字、阅读、口语交际的编排,都注意遵循儿童学*语文的`规律。以认字和写字为例,要求认的字,都是最常见的、出现频率最

  高的;要求写的字,都是最常用的、最简单的。儿童最先认的字,是与他们的生活关系最密切的“爸、妈、我”。全册要求认识的400个字,都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常用字。此外,识字的安排重视汉字本身的规律,采用象形字、会意字、看图识字、按事物归类识字等形式,使儿童在识字的同时了解汉字文化,认识身边的事物。要求写的100个字,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独体到合体的顺序编排,每课只写3—4个字。结合写字指导,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汉字的笔画笔顺、间架结构,打好写字基础,使每个学生不仅能把字写对,而且能把字写好。

  (三)时代性

  这册教材大幅度更新内容,不仅面目一新,而且富有时代气息、人文色彩和情感因素。如,《我多想去看看》表现了少年儿童对祖国的热爱,《自己去吧》体现了对独生子女主动锻炼、大胆实践的企盼,《借生日》《**搭积木》赞扬了儿童关爱他人、敬爱父母的美好心灵,《爷爷和小树》《小熊住山洞》蕴含着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教育因素。此外,有关计算机、自选商场等具有现代气息的内容,城市、农村、学校、家庭生活的内容,通过有趣的故事渗透科学常识的内容,在教材中均有反映。

  (四)趣味性

  教材的各个部分都体现了主动学、玩中学的编

  排意图。例如,在儿童喜闻乐见的情境中学*拼音、认识汉字;在连、涂、画、拼、摆等游戏中,巩固知识,启迪心智,培养动手能力;在课后练*和语文园地中,大量采用“我会读”“我会写”“我会说”“我会画”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植自信。教材中安排的各种儿童喜闻乐见的学*形式,都有助于学生在游戏中、在自主实践中兴趣盎然地学*。

  (五)广泛适用性

  针对我国地域辽阔、文化教育发展不*衡的国情,本册教材内容兼顾城乡,难度适中,分量适当,为教师、学生留有拓展和创造的空间。在识字方面,采取种种方式鼓励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主动认字,如,在语文园地中鼓励学生认姓氏字、牌匾字,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认记身边的汉字,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又如,本册最后编排了两课连环画形式的课文《雪孩子》和《小熊住山洞》,每课有少量生字,但全文不注拼音,教师可鼓励学生借助图画或通过其他方式认读生字,读通课文,在自己认字和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获得自学成功的乐趣,增强学*语文的自信心。

  四、学*目标:

  (一)汉语拼音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能借助汉语拼

  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二)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惯。

  (三)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对读物中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四)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4、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行初步的语言训练。

  五、教学注意点:

  1、在拼音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插图,在语境中学*,培养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在发现学*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同时在游戏中学*,体验学*的乐趣。

  2、识字、写字教学中,学生要掌握认字要领,不做过多的结构分析,根据识字规律,不过早脱离语言环境,承认学生差异,不追求课课清,人人清,转变学*方式,不局限教材课内识字,加强语言积累。

  3、阅读教学要落

  实识字、写字,重视朗读教学,强化语言积累。

  4、语文园地要注意题型变化,重视积累语言,引导课外延伸。

  5、口语交际教学要注意互动性,并注重儿童的童趣,创设情境。

  六、教学措施:

  1、正确地把握好语文教育的特点,尊重学生在学*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2、在教学中,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发展学*思维。课堂上尽量创造机会,用优生的学*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

  3、合理地安排时间,开展“优差生互助”、“个别辅导”、“小组合作学*”等形式,以达到与教学的同步进行。

  4、多以激励的评价方法,采用多形式的竞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兴趣。

  5、、引发学生多阅读课外读物,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6、及时与家长联系,了解学生的学*情况和行为*惯。

  七、学期教改研究专题:

  由于一年级学生刚入学,而这册的识字量这么大。因此,我想对识字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探讨。

语文课程教学计划11

  为使教学工作有序进行,根据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重点借助对必修3和外国小说的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阅读教学上对学生的要求已由一般的阅读理解上升到品味鉴赏,还新增了诗词、小说、戏剧等阅读单元;写作上则要求学生较好掌握议论文的写作。

  二、工作重点

  1、坚持集体备课,提高备课质量。既要有统一协作,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个性和优势,提高课堂效率。

  2、课堂实践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加强对学生语文学*兴趣的培养。

  3、严格要求与悉心关怀相结合,加强对学生良好的学**惯的培养。

  4、讲练考结合,加强常规工作的落实,并有阶段性检查小结。

  5、课内外阅读相结合,拓展学生语文学*空间,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具体措施

  1、以模块教学为“点”,以读写实践为“链”,拓展常规教学思路。

  新编语文教材以实现不同能力层级目标而划分“模块”,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编排,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要注意教学模块的整体性、能力性以及读写结合的“系统性”,注意“阅读”与“写作”的交替式穿插教学,避免单一的直线式重复性教学。

  2、精讲“教读课”,指导“自读课”,形成探求式能力课型。

  每个模块精讲“教读课”,以“课”为例,举一反三,侧重能力的全程培养,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努力改变教师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学*方式转变,以达“教,为了不教”之目的。“自读课”型必以学生自学为主,强调自学课型的内在特点和学法指导,不可将“自读”与“教读”两课型作简单化 “一刀切”处理。

  3、重视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增强学生文化底蕴。

  新教材的文言文古典文化气息浓郁,但本学期的学*重点还是应放在积累文言知识,理解文章内容,增强学生文化功底之上。文言文模块教学,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并适当为其补充有关文言知识。

  4、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用好教材这个例子,培养多种思维能力,总结写作方法,并充分利用我校有效资源——阅览室,加强阅读指导,培养自觉积累的意识和*惯,读写结合,本学期安排八次写作训练,着力于写作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四、教学进度(针对文言文教学)

  每周一篇周记,一学期内大作文5—6篇,小作文5—6篇。

  其他计划如有变动再作安排。

语文课程教学计划12

  一、指导思想:

  在语文教学中,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以马列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

  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

  语文实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二、班级分析:

  刚刚进入小学阶段的小学生,活泼好动、天真烂漫,每个人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处于形成的初步时期。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规定都不了解,集体主义观念还未形成,对于学*更说不上什么“勤奋、钻研、细心”的精神,学*目的还未明确,学**惯正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因此需要老师耐心引导。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 “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几个部分。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首先编排汉语拼音,在学*拼音的同时认识70个常用字。而后是识字(一)、10篇课文,接下来是识字(二)、又10篇课文。两个识字单元各5课,每课认字11-14个。20篇课文分作4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在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此外,全册设6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全册认识400个常用字,写其中100个笔画简单的字。 教材的编写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教材内容具有综合性、科学性、时代性、趣味性、广泛适用性等特点。

  四、 教学目标:

  (一)汉语拼音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二)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400 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惯。

  (三)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对读物中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四)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4、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五、 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1、 汉语拼音是学生学*汉语的工具,因此汉语拼音的教学是重点。

  2、 认识常用汉字380个,其中会写160个汉字。

  3、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惯。

  (二)难点:

  1、汉语拼音比较抽象又容易混淆,因此学生掌握起来就比较困难,因此,拼音教学是难点。

  2、识字量的.增加,使学生“回生率”很高,因此380个汉字教学是难点,如何巩固汉字更是一个难点。

  3、如何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在阅读教学中是个难点。

  六、 教学措施:

  1、端正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正确把握新教材的特点,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紧扣教学目的,备好每一堂课,使学生上完课后都能有所得,都有充实感。帮助学生了解学校常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常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吃透新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3、在拼音教学中要摆正情境图、语境歌和学字母的关系,强化

  音节教学,重视教给学生拼读成直呼音节的方法,利用教材形象优

  美的情境图,创设轻松愉悦的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4、加强语文和儿童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留意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

  5、设立学*小组,让学生自主合作地开展学*,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6、 认真批改每课作业,及时作好反馈、小结。

  7、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导优辅差。

  8、变学会为会学,教给学生学*的灵活方法,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尽量注重教材和整合,整体地运用教材,并力求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行整单元备课,在备课时注重单元内每个教点的联系。

  9、阅读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把握好理解的度,摒弃繁琐的分析和空洞的说教,做到“读”字当头,多读、精讲、重视朗读背诵的指导,重视学生对语字的认识和积累。

  10、重视学生写字*惯的培养,要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在指导写字的时候,板书示范,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

语文课程教学计划13

  一、教课书的主要特点

  第一,构建新的教科书体系。这本书力图构建语文综合实践体系。按人与自我(人类、生命、人格、人性、人生等)、人与社会(社区、群体、家庭、民族、国家等)、人与自然(自然环境、生态等)三大板块组织教材,每个板块分若干单元(主题),每个单元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两大部分。采用这种编排体系,注重教材的实践性,自始至终把语文学*置于实践活动之中;突出教材的综合性,减少头绪,突出重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整合在一起,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与个性发展、人格养成整合在一起。

  第二、致力于全面挺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各个环节的设计兼顾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力图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惯的同时,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教科书内容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培养扎实的语文基本功与开发潜在能力、创新能力的统一。

  第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内容和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进取精神,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需求,为学生提供各自的发展空间。阅

  阅读部分,选文的练*和提示,都尊重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主发现、自主建构文本意义,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理解。便学生在阅读中不仅仅是获得信息、汲取知识、而且是发现自我、充实自我。写作、口语交际部分,注意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展示独特个性、使学生的学*写作和口语交际,成为他们健康人生重要开端。尤其是综合性学*部分、突出自主性、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自主选择确定活动内容和方式、突出合作性,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培养创新精神。

  第四,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申学*语文。这套教科书力图使学生学*的过程,变成读写听说的不断实践的过程,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

  第五、力求建立开放、有弹性和富有活力的教科书体系。教材体现了课内外和校内外的结合,使教科书由课内走向课外。

  可以看出,教材选文文质兼美,难易适度,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适合学生学*。

  二、教学目标

  新课程教材的教学目标,不再是教材的教学目标,而是学生的语文学*目标,教材只是例子,重要的在于学生的情感体验。

  1、掌握初一(上)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

  学会运用。

  2、学*本册书上的课文,完成木学期的教学任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惯,掌握常用的学*方法。

  4、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5、大量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

  6、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文战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7、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三、教学措施

  首先、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

  其次、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使语文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了学生学*课文的浓厚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第三、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要实现由少民主、不*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等、互动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的共同体。

  第四、要注意教学过程的活动性。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包办的讲解、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不仅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而且让他们画一画、唱

  一唱、演一演,做一做……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烂熟于心。

  第五、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应引进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中解脱出来,去领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强了语文课的吸引力,加速了学生盛知过程,促进了认知的深化。

  第六、要注意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学*方式。

  第七、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性。要改变以往一刀切的评价机制,实行全面的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就是要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开始构建或更新学生的言语世界,与此同时,构建或更新学生的人文世界。

语文课程教学计划14

  一、总体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要求,我们的教学总体目标是:努力使学生在以下五个方面获得发展。

  (一)积累·整合

  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方式。了解学*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学*语文的基本方法,能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二)感受·鉴赏

  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三)思考·领悟

  根据自己的学*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惯,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

  (四)应用·拓展

  能在生活和其他学*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初步认识自己学*语文的潜能和倾向,根据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爱的领域有所发展。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注重跨领域学*,拓展语文学*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五)发现·创新

  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从*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学*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学*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

  二、具体措施:

  我们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积极研究课改实施办法。

  高一所有的语文老师都是课改成员。所有成员都要认真学*语文新课程内容,探究其精神。充分利用每周的备课组活动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讨论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操作程序、教学方法,做到活动主题明确,有中心发言人。

  (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

  语文课堂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方法和途径。而合作学*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因此,我们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为了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我们提倡并实施在课堂上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的质量。

  组织学*小组,开展合作性学*。

  落实课前预*疑难问题收集制。

  课堂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努力创设交流、表达空间。

  三、多阅读,开阔眼界,陶冶情操。

  除教学上安排的阅读内容外,我们将充分利用图书馆和网上的资源,让学生阅读更多的课外知识,同时要求做好摘记,写读后感、随笔等,这样,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理解文章内容的水*,训练学生学会自己找资料,既达到开阔学生的视野又积累资料的目的。

  课时组合:3节阅读教学+1节电子阅读(图书阅读)+2节课堂读写连堂课。

  课前语文活动突出成语、古诗词、好书等介绍。

  四、改变做练*的*惯

  如何处理练*问题,我们尝试以下办法:

  1、整合原则。将练*处理融合到课文教学当中,在课堂上解决。因为练*是围绕课文内容和单元

  要求而设计的,它对课堂教学起一定的引导作用。因此,决不能将课堂教学与练*的处理分割开来,而应该将二者巧妙地整合,有专家说:“老师在带领学生学*课文的过程中,练*的某些问题能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解决。”这样,既让学生学得轻松,又能节省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2、自由原则。新课标在练*设计上富有弹性及开放性,这就为教师和学生自主处理练*提供了灵活的空间。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环境和不同的教学对象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此外,教师在处理练*时应留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各取所需,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灵活机动地完成。学生可以把练*中的字词抄上几遍;可以发挥想象,把这些字词连缀成一段文字;也可以摘抄书中含有以上字词的句子。不同程度的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实际选择练*的形式。总之,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学*的主人,让他们不再把练*当成负担。

  3、重视过程。传统的处理练*的方式是注重结果,追求答案的准确性。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常常预先设计好结论,然后让学生千方百计进入所谓标准答案的窠臼。这种消极接受的方式, 剥夺了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把学生变成了不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两脚书橱”。而重视过程策略,是呈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过程策略要注意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解和细化。对于一些难度不大的理解性练*,教师也不要急于让学生说答案,而是先让他们思考,并将思考的过程说出来,最后再说出答案。运用过程策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教给他们科学的学*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

  4、评价策略。评价是一种检测激励机制。对学生完成练*的情况做出评价,能使学生形成竞争意识,激励他们不断进步。养成良好的学**惯。运用评价策略要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过去,我们一味强调终结性评价,用百分制、划分等级等方法来评价学生完成练*的情况,缺乏形成性评价的意识。因此,我们在*时的教学中,要注意评价学生在完成练*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主动参与精神,认真负责的态度,注意发现并及时表扬他们取得的微小进步,淡化学生之间的差异。同时,练*评价的形式要多样化,克服过去那种学生练*由教师裁决的单一模式,除了教师评价,还可让学生互相评价,学生自我评价,或让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从而在评价活动中,既激发学生学*语文的的兴趣,又培养评价意识、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能力和进步的信心。

  总之,新教材练*设计的目的不是为了加重学生的负担,而是为了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课文。课上,引导学生动起来,质疑问难,深入探究,师生一起切磋学问,砥砺思想;课外,通过少而精的作业,积累知识,激发兴趣,培养能力。课堂内外,都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才是学*的主人!

  五、改变写作的方式,自编个人作品集。

  我们可以尝试以下作文教学,其操作程序为:

  1、编个人作品集。要求每个学生,从高一入学时开始,就为编个人作品集做好以下工作:

  ①为自己的作品集起一个动听的名字;

  ②每周完成1500字的练笔,练笔的时间、内容自定;

  ③给自己的每周练笔做些美工,如插图、文字配色、贴相片、配底纹等;

  ④为自己的作品集写一篇序言;

  ⑤每十周就编一个小集子。一个学期编一个大集子。

  高中三年就有个人作品集6本。高三下学期期中,选编一个《个人作品集精选》。这样,到高中毕业时,每个学生手头上就有自己的作品集七本。

  2、选编班级作品集。以班为单位,选编《XXX班学生优秀作品集》(或者取个更动听的名称)。每学期期中出版,在家长会时赠送给到会家长。

  3、选编年级作品集。以年级为单位,选编《XXX年级学生优秀作品集》,每学期出版一次。作品入选者可获得一本留念。每班发一本传阅。

  4、选编征文作品集。在每年教师节、国庆节、元旦、五。一节、暑假等节日或长假时间,举办征文活动,然后选编《XXX征文获奖作品集》。作品获奖者可获得一本留念。每班发一本传阅。

  5、举办学生个人作品集展览周。在每学年第二学期开学第二周,以年级为单位,举办“XXX年级学生个人作品集展览”。时间为一周,地点在图书馆阅览室。参加展出的作品是该年级全体学生的个人作品集。无论美丑,无论优劣,要求全体学生的作品都必须参加展览。按一、二、三、四、五等评定学生个人作品集的等级,奖励获得前三个等级的作者。组织各班学生轮流参观、浏览,每班参观时间为1节课。

语文课程教学计划15

  一、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上学期语言课程的学*,基本情况分析是:培养和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为幼儿提供在集体面前讲述的机会,进一步提高幼儿“想说、敢说”勇气。同时,注意引导其他幼儿认真倾听,不随便打断他人的讲述。

  二、教学目的:

  1、在拼音教学方面:学会复韵母,前、后鼻韵母,会读、会正确书写。

  2引导学生“乐意与人交谈,讲话要有礼貌。会用礼貌用语。

  3注意倾听对方讲话。

  4能理解日常用语的意思。

  5能清楚地说出自身想说的事情。

  6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7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8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行综合性开发。

  三、教材分析

  1、学前班语言教材主要是有仿编、续编和扩编的趣味故事、诗歌和图画,要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和丰富的想象,发明性地运用语言,大胆而清楚表达自身的预期目标,可以使幼儿的想像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

  2、幼儿进入学*倾听、理解和使用规范性语音表达时期。学*发明性地运用语言,在讲述活动中,让幼儿学生怎样地在集体面前大胆而清楚地叙述自身的想法和感受;在阅读活动中,让幼儿尝试感受书面语言。

  3、通过活动延伸和活动建议来丰富幼儿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交往,让幼儿有更多机会真实而丰富的语言情境与各种各样的人交往,以操练和扩展自身的语言经验。

  四、学生情况分析:

  幼儿时期是个性开始萌发的时期,也是形成对人、对己、对事正确的认知、情感、态度、行为的重要时期,良好的语言教育,不只能协助幼儿作好入学前活动准备,而且能使幼儿终身受益。

  五、具体措施:

  幼儿的.学*活动经常是无意识的、不自觉的,因而也多是零散的,在学*的方法上,儿童也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只有将儿童的学*活动转达化为有意识的过程,并不时地丰富儿童学*的方法,才干提高儿童学*的效果,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六、教学进度布置:

  第一、二周学*主题:春节好热闹。同时复*拼音(一)(二)。

  课题:过春节

  红红的“嘣叭”

  第三、四周学*主题:妈妈和婴幼儿。同时学*拼音----复韵母ai、ei、ui

  课题:我来了

  小天使

  我有一个好妈妈

  扩句和缩句

  第五、六周学*主题:春天的秘密。同时复*拼音(一)(二)

  课题:春天来了

  哈哈镜

  第七、八、九周学*主题:美丽的大自然。同时学*拼音ao、ou、iu

  课题:像什么

  小雨滴

  黎明静悄悄

  树真好

  小熊住山洞

  颠倒歌

  歇后语找朋友

  狐假虎威

  第十、十一、十二周学*主题:我们真聪明。同时学*拼音ie、ue、er

  课题:学说“把”和“被”

  倒过来说

  找联系

  巧嘴巴

  拔河

  明明真聪明

  我想发明

  第十三、十四、十五周学*主题:夏天真快乐。同时学*拼音an、en、in、un、vn

  课题:夏天在哪里

  学说日记

  能干的机器人

  江南可采莲

  七月的云

  第十六、十七周学*主题:我要上学了。同时学*拼音ang、eng、ing、ong

  课题:兔子的门

  胖猪和狐狸

  采访小学生

  小书包

  第十八、十九周主题:把以上学过的内容进行总复*。


语文课程教学计划菁选(扩展3)

——语文课程教学计划菁选

语文课程教学计划

  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我们的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来为今后的学*制定一份计划。那么计划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课程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课程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小组的协作精神。让学生通过现象观察事物的本质,从而认识和揭示自然科学规律,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追求真理的意识,切实让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

  二、实验目的`

  1.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方式。

  2.使学生有亲身经历和体验,同时能够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要求

  1.演示实验必须按大纲要求开足,教师在课堂上用演示的方法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使学生能够获得感性的认识和验证,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若有条件可改成分组实验,增强学生的切身体验。

  2.学生分组实验,也要按教学大纲的要求把学生实验全部开齐。对于学生实验,若能当堂看清实验结果的须在实验室里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师监督学生对每个实验达到操作规范、熟练的程度;培养他们浓厚的生物学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

  1.制定出本学期实验教学进度计划,并写明实验目录,写明实验的日期、班级、节次、名称,教学中按计划安排实验。

  2.任课教师须将实验通知单提前送交实验室,实验教师必须将每个实验用到的仪器、药品以及其他有关事宜提前准备好,做到有备无患。

  五、将德育工作渗透于教学中

  1、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明确相互协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团结合作的精神。

  2.要教育学生遵守实验规则,爱护财务,节约用水、电、药品,从而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

  下一页更多精彩“初中教学计划”

  3.要求学生严格认真的按照实验要求来操作,细心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

  4.培养学生井然有序的工作*惯。实验结束后,把仪器放回原处,整理好实验台,填写好实验记录

语文课程教学计划2

  一、教学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局文件精神和学校的整体教学工作计划,特制定本学期地方课程工作计划如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

  2、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学生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三、教材情况分析

  本学期任初一语文课,本册教材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中的主体地位。全书按主题合成单元,每个单元按照主题进行综合训练,努力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积极性。在综合学科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

  四、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初一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初中的学生大多数学生对由于年龄较小,自制力不强,但他们都对新事物充满了兴趣,有极强的求知欲望,有极强的可塑性。另外,由于初中和小学和学*情况截然不同,所以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惯。还有较多的学生对语文学*不感兴趣,所以在本学期开始,就要端正他们的学*态度。

  五、本学期教育教学具体工作:

  根据学生的情况,本学期拟采用以下措施:

  1、首先要从思想上扭转学生以往的不良学**惯和态度,培养学生多动手,动脑的优良*惯,课堂上精讲多练。

  2、根据学生各人的具体情况,要求各自提出明确的学*目标,并督促为实现目标切实地进行刻苦学*。

  3、注意当堂的学*效果,精心准备学案,充分利用学案。充分利用电化教学。

  4、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5、充分了解学生现行学*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差生改善目前学*差的状况,提高学*成绩。

语文课程教学计划3

  各单元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1、学**惯:

  (1)培养记日记*惯;能做到爱护图书,养成*惯。

  (2)培养认真完成作业的*惯;学会使用工具书,养成*惯。

  (3)培养做读书笔记和不懂就问的*惯,通过多种渠道学语文。

  (4)学会收集资料,养成*惯。

  2、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普通话。

  3、学字、写字:

  (1)准确认读157个生字,能按笔顺默生字119个,能按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2)继续练*钢笔字写字,写正确、端正、整洁。

  (3)继续练*写毛笔字,写端正,纸面干净。

  4、听话说话。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

  (5)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意思。

  (6)养成先想后说的*惯。

  5、阅读

  (1)继续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课文。能复述课文,分角色读课文。

  (2)继续学*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想象课文描绘情境,知道课文大意。

  (5)继续学*按要求预*课文。能借助字典学生词,初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惯。

  (6)能阅读程度适中的少儿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6、*作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理顺排序错乱的句子。

  (2)学*有顺序、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文从字顺的`短文。

  (3)能修改明显错误的句子。学*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

  (4)学*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分号。

  教学措施

  1、坚持不懈地抓*惯培养,将收集资料和不懂就问的*惯培养落实到实处。

  2、坚定不移地引导学生积累、运用,坚持“以读为主,以解助读,以各种教辅手段促读”,指导学生读好书,注重感悟、积累、运用,让学生“读得进”“记得住”“用得出”。

  3、注重读写结合,循序渐进地进行*作教学,密切联系学生学*生活和言语交际进行表达训练,以逐步提高,最终达到在毕业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说的意思”。

语文课程教学计划4

  一、总体安排

  1、进度与内容。本学期共23周,计划完成古文、阅读、诗歌鉴赏、语言表达四个专题的复*。

  2、详细情况见附表。

  3、进度按周次推进,每课时内容分配具体化。

  4、教师职责、任务明确化。

  二、具体操作

  1、整个教学过程按每日一练、学案(包括周练或错题回顾)、作文训练、阅读四条线齐头并进的做法。

  2、课时分配。每周除早读外共6课时,处理学案4课时、作文练*及讲评或阅读两课时。两个周练安排在周末。

  3、早读时间分两部分:

  7:10—7:20为早读训练时间,早读训练的内容为高考涉及的除阅读与作文以外的所有考点,形式采用以周为单位,对考点进行车轮式滚动练*。内容与教学主线**,题量为10分钟。这样有利于基础的落实,将基础知识化整为零。

  7:20—7:45老师可依据教学主线灵活安排,但必须明确任务。

  4、学案的编制

  a、每周编4个学案,以课时为单位编写,使用时可灵活。

  b、内容分三部分。相关知识、技法指导(高考题型答题套路)、训练题(强化训练及变式训练),学案中每部分内容应注明相应的时间,有利于提高效率,落实当堂清并通过学案再次构建知识体系。学期开始的古文专题的复*学案,包括重点词语解释、句子翻译、名句默写(涉及到高考题的要注明)、写作提升(可以提炼课文素材、可以学*课文的技法、),并将120个实词和18个虚词分解到每个学案中。还要搜集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延伸阅读。

  c、学案的编写与分工。每三、四人为一个学案编写小组。

  在每个专题按整体进度分类编写相应的学案数,兼顾面,突出点。

  每个专题开始前两周,在教研组充分教研的基础上,对每部分进行分类、确定个数。学案编写小组充分讨论,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环节、教学内容,由学案编写小组组长确定主备人,编出一个学案初稿,由另两名老师试做,看看内容是否做到重点突出,*题是否做到典型、文字有无错误。最后由教研组长审核。再按版式要求给学生打印出学案稿。

  版式要求:专题标题及编号用4号黑体字,副标题为具体内容,用4号字。第三行,是主备人,审核人,编写时间,用4号字。内容用5号字,每个环节标题用黑体字。

  上边距2cm,左边距不小于3cm。利于装订。

  每个学案给学生写上一句激励性的话

  在以后工作中,一定落到实处,要有高度负责的态度,关系到全年级语文教学的成败。

  5、周练或综合题的编制

  a、周练和综合题间隔进行,周练安排45分钟的量,综合题是90分钟的量,都印出答题纸和答案。

  b、周练内容为本段学案主线的专题小综合训练。目的是查漏补缺,强化课堂主线的重点,进行阶段性总结。

  c、每两周编一套满分卷,内容为错题重温,由张彦芝老师老师收集前两周的.错题,按出错率的高低来取舍,并负责编写变式题。

  6、作文训练。由片段训练到整体训练,自由写作与序列训练相结合。

  a、用学案形式进行序列训练,由负责老师精选作文题目,并搜集丰富的作文材料,便于指导学生写作,利于学生模仿。

  b、作文内容尽量与课程主线和阅读相结合。

  三、教研活动:每周举行一次教研活动。

  内容:

  1、安排下周工作,及时交流教学计划及学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作及时做调整。

  2、每个专题在进行前,专题负责人谈复*思路。

  3、下周学案的编写人主讲学案,主讲内容为学案编制的意图设想,如何使用,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补充相应的例子。

  4、其他老师对下周教学内容提建议。

  四、作业批改:

  1、全批全改,可让学生批改,面批、及时。

  2、试卷或作文尽量第二天讲评,作文要在一周内。

  五、办公室纪律:

  按时做值日,资料摆放要整齐,说话小点声

  总之,这一个学期时间短,内容多,任务重,我们要充分利用时间,提高课堂效率。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渗透学法,严格要求学生,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齐心协力,共同提高语文成绩。

语文课程教学计划5

  高一备课组共有陈秋景,陆宁昌,王富娥3位教师,经过集体讨论,备课组成员就高一学年如何有效开展语文教学和教研工作达成共识,形成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学校提出的校本教研,高效高质的方针,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机制,集思广益,挖掘教学教研潜力,实现资源共享,卓有成效地提高高一教学教育质量。根据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和XX年高考考试手册对高一学生语文学科的考查要求,注意新课讲授与阅读理解的提高,基础知识的夯实的有机结合,提高全体学生语文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工作目标

  1,强化本年级学生语文学*意识,优化语文学**惯,整体提高学生语文学*成绩。

  2,突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基础性,强化开放的语文学*观念,以语文成绩的大幅提高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推进;

  3,强化教改意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实效性。

  三,教学要求

  1,牢固树立时间观念,牢固树立效率意识。第二学期要抓紧时间,利用好每节课的时间,充分备好,上好每一节课,真正使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有收获,真正收到语文教学的高效率。

  2,使用好教材,精心备课,加强课堂有效教学:在课文设问上,读与写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上进行探索。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写作能力等。

  3,作文教学加强课前指导,精心选题,课后精心批改与讲评。

  四,具体措施

  1,备课

  (1)内容要求:

  ① 集体备课,深入研究。充分发挥本备课组每位语文教师各自的优势,轮流主讲,精心进行备课(备试卷重点难点解读,教学过程方法设计,课后训练要点设计/试题命题思路,作业情况反馈),并多和区内兄弟学校联系,搜集筛选信息,保证备课质量。

  ② 根据学情实行有效教法,不断探求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高效性,保证授课质量。

  ③ 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与夯实:如每天名句积累,每周一节课外古诗文阅读指导。

  ④ 加强课外阅读积累,结合教材进行长期阅读名人传记,后进行阅读交流。

  ⑤ 集体备课固定时间:每周一下午1:30;地点:高一办公室。其他时间随时。

  (2)备课计划详见进度计划表。

  2,授课

  (1)原则:落实基础,注重能力,抓好学生学**惯,强化语文意识,挖掘语文心智。面向全体学生,实行分层做题,努力促尖转中补差。

  (2)结合不同阶段设计好阅读课,写作课,复*课,训练课,补弱课,综合课,考试课,讲评课。加强阅读指导,上好写作课,要求学生做好摘抄和读书笔记(针对教材自读篇目或教材延伸部分)。每周阅读佳作美文,扩展阅读视野,提升阅读品位。作文范例,扩大写作视野,明确高考作文指向(写有思想境界,朴实文风的作文)。

  3,辅导训练

  (1)内容要求:

  以古诗文迁移阅读和文学文化基础补充为主,在早自修和补课时间课堂讲练,测试反馈。周周补课辅导能有收获。

  (2)训练计划

  ① 1—10周:古诗文自测试卷讲评分析。

  ② 12—18周:补充的试卷讲评分析。

  4,作业与考试

  通过练*加强落实,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对学生作文,争取做到精批细改,并尽可能地对学生进行面批。做好考试的命题,审题,阅卷,分析讲评,考后总结与思想疏导工作,力求让学生"考一次,长一智"。

  (1)内容要求:教什么考什么,关注课内,迁移课外。

  (2)训练计划:

  ① 做好一课一练,每周一次课内自读,拓展训练,精选学生练*中的问题进行讲评。

  ② 1—4周:设计月考试卷,第5周月考,试卷讲评分析,做好月考试卷典型错误的反思性订正监督。

  ③ 5—11周:期中复*练*;期中复*迎考。

  ④ 12—15周:期中试卷讲评;设计月考试卷,第15周月考,试卷讲评分析,做好月考试卷典型错误的反思性订正监督。

  ⑤ 16—18周:期末复*练*;期末复*迎考。

  5,强化语文文学常识,文化常识,名篇名句和文言基础积累

  充分利用在校时间:用好早读课和加课,落实每天五句名句积累和课内背诵内容,提高古诗文的阅读积累。

  6,强化作文训练

  填写学生成长手册;确定学年补考名单; 第二十一周 6。29—6。30 小结备课组工作,整理高一备课资料。 注:①*此表若有变动,以实际情况通知为准。

语文课程教学计划6

  教材简析:本册课文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惯(八)”、“阅读课文”、“*作”和“练*”组成。全册课文安排了8个单元。课文分精读、略读两种。右上角有△者为略读课文,每单元安排”*作”1篇,共8篇。每单元安排”练*”1个,共8个。

  教学要求:

  1、学**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惯,养成爱惜学*用品的*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写钢笔字、毛笔字的方法,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听讲的*惯。

  (3)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惯。

  (4)继续培养认真完成作业和查字典、词典的*惯。

  (5)继续学*预*和复*,并养成*惯。

  (6)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留心观察事物的*惯,培养读书做记录的*惯。

  2、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普通。

  3、识字写字。

  (1)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2)继续练*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3)继续练*写毛笔字,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其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

  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

  (5)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5、阅读。

  (1)继续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学*按要求预*课文。能借助字典学*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6)能阅读程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6、*作。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通字顺的短文。

  (3)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4)学*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

  教学重点、难点:

  1、视朗读、背诵、默读、复述等常规训练,培养语感,增加其规范化语言的积累。

  2、语境理解词语、句子,分析自然段、学*归纳段落的主要内容。

  3、摹仿其中的句式、段式、立意、写法等,进行局部仿写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语文课程教学计划7

  教材简析

  第七单元是国魂篇,是关于歌颂领袖人物和民族精神的教育。由《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故居的樟树》、《黄河的主人》、一个*作和一个练*组成。《爱因斯坦与小女孩》这篇课文写了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与一个小女孩之间的相识、相处,到最后成为了朋友的这一过程,从而展现了一个不拘生活小节、潜心科学研究、富有童心并且乐于与孩子交往的这样一位伟大而又*凡的人;《***故居的樟树》是一篇以物喻人的叙事性文章。文章具体描写了***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它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高贵之处。既表达出作者对这两棵樟树的赞美之情,又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的深深怀念之情;《黄河的主人》是一篇含义深刻、震撼人心的优美散文。课文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母亲河——黄河那不可阻挡的磅礴气势,及羊皮筏子在奔腾咆哮的黄河上鼓浪前进的壮观场景,进而赞颂了黄河艄公机智勇敢、战胜艰难险阻的伟大精神。

  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19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9个生字。会用“一面……—面……”“只好”“无论……总是……”和“只要……就……”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故居的樟树》。

  3、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事业,不拘生活小节的*凡而又伟大的品格,以及关爱孩子、乐于与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理解人物语言、动作和外貌描写的作用。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对***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5、在朗读中感受黄河风浪的险恶和艄公的勇敢、沉着和智慧,进而体会人类在征服自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本质力量。

  6、通过阅读例文,了解小作者是如何描写“我”和同学“护蛋”的过程的,进一步理解“体验”的含义,即一个人的亲身经历就是一种体验。激发学生参加体验活动的兴趣,激发学生选择适合自己体验的事情,积极进行一次体验活动。

  7、将象棋和语文学*融为一体,提高学生语文学*能力。学会8个成语和《古今贤文》,并弄懂意思,积累语言。正确、美观地书写钢笔字。培养学生运用口语与人沟通、谈心的能力,学会善于排解心中的烦恼。

  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1、朗读课文。体会爱因斯坦热爱科学事业、谦虚好学的品质以及小女孩的活泼率真。

  2、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及表现的可贵之处。

  3、了解羊皮筏子的特点和功能。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和合作讨论去感受、去发现、去体会艄公的形象内涵。

  4、能有详有略地写出体验过程中心理和行动的发展变化,并能写出自己的感受。

  5、处处留心、口语交际

  课时安排:

  21、《爱因斯坦与小女孩》 2课时

  22、《***故居的樟树》 2课时

  23、《黄河的主人》 2课时

  *作7 2课时

  练*7 3课时

语文课程教学计划8

  为使教学工作有序进行,根据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重点借助对必修3和外国小说的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阅读教学上对学生的要求已由一般的阅读理解上升到品味鉴赏,还新增了诗词、小说、戏剧等阅读单元;写作上则要求学生较好掌握议论文的写作。

  二、工作重点

  1、坚持集体备课,提高备课质量。既要有统一协作,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个性和优势,提高课堂效率。

  2、课堂实践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加强对学生语文学*兴趣的培养。

  3、严格要求与悉心关怀相结合,加强对学生良好的学**惯的培养。

  4、讲练考结合,加强常规工作的落实,并有阶段性检查小结。

  5、课内外阅读相结合,拓展学生语文学*空间,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具体措施

  1、以模块教学为“点”,以读写实践为“链”,拓展常规教学思路。

  新编语文教材以实现不同能力层级目标而划分“模块”,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编排,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要注意教学模块的整体性、能力性以及读写结合的“系统性”,注意“阅读”与“写作”的交替式穿插教学,避免单一的直线式重复性教学。

  2、精讲“教读课”,指导“自读课”,形成探求式能力课型。

  每个模块精讲“教读课”,以“课”为例,举一反三,侧重能力的全程培养,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努力改变教师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学*方式转变,以达“教,为了不教”之目的。“自读课”型必以学生自学为主,强调自学课型的内在特点和学法指导,不可将“自读”与“教读”两课型作简单化 “一刀切”处理。

  3、重视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增强学生文化底蕴。

  新教材的文言文古典文化气息浓郁,但本学期的学*重点还是应放在积累文言知识,理解文章内容,增强学生文化功底之上。文言文模块教学,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并适当为其补充有关文言知识。

  4、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用好教材这个例子,培养多种思维能力,总结写作方法,并充分利用我校有效资源——阅览室,加强阅读指导,培养自觉积累的意识和*惯,读写结合,本学期安排八次写作训练,着力于写作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四、教学进度(针对文言文教学)

  每周一篇周记,一学期内大作文5—6篇,小作文5—6篇。

  其他计划如有变动再作安排。

语文课程教学计划9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40人,男生22人,女生18人。大部分学生学**惯良好,学*热情高,上课积极举手发言,能按时完成作业,并爱好课外阅读。在识字、写字方面已掌握了一定的学*方法,会自主识字;词句方面已积累了不少的词句,能基本熟练运用逗号、句号、感叹句、句号等标点进行写作文,但是写作能力有待提高。除此之外也存在不少问题:有部分潜能生学生,作业马虎,学*态度不端正;不主动不自主,做事拖拖拉拉,学*常需要人督促。基础知识薄弱,形*字没区分好,常易写错字,粗心大意,阅读能力不高,理解题目、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有待提高,写作审题不准、词不达意等各方面还需多加努力。

  针对以上情况,本学期我将教学重点放在基础知识、提高阅读水*和写作能力三方面上,提升优等生,扶持后进生。

  二、教师情况分析

  这是本人任教以来的第二个学期,对于新老师来说,基本上熟悉了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理念等。虽然在教学上还没有什么经验,但是本着积极进取、谦虚学*的正确态度,慢慢摸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加强和师傅、其他老师的沟通学*,加强和学生的交流,争取做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三、教材分析:

  本册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篇。教材后面还编排有8篇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第二组和第五组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活动。

  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爱护周围环境;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可贵的亲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国际理解和友好;神话故事、传说。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每个语文园地仍由五个栏目组成。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分别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这些栏目在八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三、教学目标

  (一)识字、写字

  1、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普通话。

  2、激发学生对学*汉字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好*惯。

  3、学会300个生字,认识200个生字。

  4、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5、能使用硬笔熟练的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正楷字帖。

  (二)阅读

  1、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默读,做到不动唇,不出声,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学*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10、养成读书看报的*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万字。

  11、继续培养学生预*课文的良好*惯。

  (三)*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对*作有兴趣。学*观察生活,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作素材。清楚明白地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继续学写日记、观察作文、看图作文、想象作文,做到有顺序、语句较通顺,学*使用标点符号,作文练*由大作文、课内片断和课外小练笔组成。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能学会自己修改自己的*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书写规范、整洁。

  4、愿意将自己的*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作的快乐。

  5、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6、尝试在*作中运用自己*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7、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8、完成课内*作8次。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五)综合性学*

  1、能提出学*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教学: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这是个非常大的难点。

  2、阅读教学:

  能初步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3、*作教学:

  留心周围的事物,开始学**作,乐于书面表达。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明白。能够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初步学*使用冒号,引号。

  五、教学措施

  (一)识字、写字教学

  识字、写字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将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迁移到新的识字、写字的学*中,尊重不同学生不同的学*方式和方法,准许学生在一定的时间以内在识字数量、识字能力上有差异。从本学期开始,我将学生要掌握的300个字分布在每一课时完成,我把学生分为三组:较好的学生;中间型学生;较差的学生。较好的学生只能出现错误占我布置任务的10%;中间型学生为要求40%;较差的为90%。

  (二)阅读教学

  1.精读课文的教学。

  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主要凭借。

  (1)继续加强词、句训练。

  (2)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3)逐步培养学生默读的能力。

  (4)精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阅读、感悟的过程。要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内容、学*伙伴、学*方式的权利,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精心组织教学活动。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主学*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在自学实践中逐步提高理解能力。

  (5)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质颖问难。这是落实自主的、独立的、创造性的阅读的基本条件。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中,在丰富的情感活动中,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发现并提出问题。

  (6)开展合作学*。可以围绕体会词、句的表达作用,揣摩最基本的表达方法,以及多数同学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就大家提出的“疑”或“惑”,展开合作学*。合作学*贵在通过交流、探究,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和情感、认识的交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把学*引向深入。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提高学*效果。

  (7)组织好全班交流。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装的想法。对同一篇课文,或同一个人物,学生装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的感受和反映。只要没有方向性的错误,教师就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2.略读课文的教学:

  先由学生装参照提示语独立阅读、思考,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抓住一两个重点的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全班学*讨论、交流,

  还可以用指名朗读的方式,检查读书的效果。略读课文,不必把每一句话都搞清楚,大的方面搞清楚了,有些问题没有完成搞清楚,留着今后解决。

  3.选读课文的教学:以学生装自己阅读、自我检测为主,教师的任务是提出要求和酌情检查。

  (三)*作教学:

  1、多读。让学生在课余生活中多阅读一些课外书籍,特别是一些优秀的小学作文。指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学会积累(积累优美的语,句,表达方法)。

  2、多练。学生在完成教材中*作的同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写作机会,抓住写作时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来完成*作,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多评。教师要把权利下放,改变以往的*作评价观念,指导学生合作,进行自评、互评,在评价过程中学*并积累写作方法。

语文课程教学计划10

  这学期我担任初二年级51、53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特制订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的指引下,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方向,以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吸纳世界文化精华为宗旨,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联系生活实际,把语文学*与生活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创新学*、探究性学*,培养学生装的创新能力和钻研精神;同时,不断提高学生装的沟通能力,加强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以达到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教学的总要求:

  认真学*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法,确立学生在学*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学*、创造性学*,创造必要的条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高,为其他学科的学*打好坚实的基础。

  三、学生现状分析:

  由于学生入学时基础参差不齐,导致了学生的语文水*也出

  现了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和一定的难度。个别基础很差的同学甚至在字词方面不过关,学生自主学*的能力不是很强,至于阅读教学中的课外迁移部分对绝大部分人来讲还是一个难题,我现在在教学中努力尝试去做的就是努力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含量,让孩子多接触文学作品,在讲课中拿出一定的时间来消化并对优秀文学作品和文学形象加以解读和赏析,最基本的想法就是先培养孩子的语感然后激发学生对文本学*的兴趣,至于我的这一设想和做法能否获得成功,这也是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继续探讨的一个问题。

  四、具体工作:

  1、提高教学质量向课堂45分钟要成绩,不仅需要老师要认真备课,学生也要积极的配合:

  ①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要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惯,对学*新知识的接受能力等方面都要有明确的了解。

  ③“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新的教学工作中不是单纯的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让学生学会怎样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2、组织好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因此组织好课堂教学在整个的教学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共用。首先要关注学生群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意信息反馈,同时,想方设法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尽量做到简洁明了,使用文明用语,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不要忽略差生,要适当的设计简单的问题调动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注意引发学生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3、走进学生,了解思想拨动,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玩是孩子的天性,对初二的学生来说,由于本身爱动、好玩,自控能力较差,因此常在学*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还有个别学*好的学生有时也会找借口不完成作业,对于这种种不好的学**惯应该在初二的'时候就给他们彻底改掉,因此这就需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尤其是在学困生的转化上,对其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尽量避免用尖锐的语言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4、由于自己参加工作的时间很短,授课时间不是很长,因此对整个教学工作的把握不是很到位,教学设计不是很和谐,在设计问题时考虑不周,有时会使整个教学显得很杂乱,我想最主要原因就是阅历尚浅,经验不足,还没有真正的适应这个环境,没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位置,因此在本学期中我要充分的锻炼自己,积极参与教研组活动,虚心向其他老师学*,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我想如果给我足够的时间我会做的更好。

  5、认真学*新课标要求,勇于从事语文教学的新尝试。多向名师学*,学*他们上课的技巧,学*他们辅导竞赛的方法,同时学*作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训练方法。

  6、继续学*报刊杂志的有关理论文章,继续学*《新课堂常规》《给教师的建议》、《成功教育》、《细节决定成败》等书籍,进一步提高自己素质和业务水*。

  7、认真写好教学手记与案例,不断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改正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

  五、培优转差措施

  1。培优重在拔尖,辅差重在提高。

  2。课堂上有意识给他们制造机会,让优生吃得饱,让差生吃得好。

  3。课外辅导,利用晚修,文体课的时间,组织学生加以辅导训练。

  4。发挥优生的优势,指名让他带一名差生,介绍方法让差生懂得怎样学,激起他们的学*兴趣。

  5。对于差生主要引导他们多学*,多重复,在熟练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尤其是学*态度的转变和学*积极性的提高方面要花大力气。

  6。优生要鼓励他们多做创新的事情,在阅读和写作方面多下功夫。

  六、本学期以《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为研究课题。

  措施:

  1、了解学生现状,把握学生对语文学*的兴趣特点。

  2、广泛征集资料,形成初步材料。

  3、把写作大目标细化成一个个小目标。

  4、少搞命题作文,自由写作,评改适度。

  总之,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会力争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为人师表,语言健康得体,举止文明礼貌,以身作则,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我校的建设与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语文课程教学计划11

  一、指导思想

  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年《考试说明》、《学科指导意见》为依据,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化训练这条主线,加强课堂教学的效率,激发和调动学生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质和应考能力,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和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实施全面科学高效的复*备考。

  二、教学目标

  1、一轮复*注重基础,二轮复*要在一轮复*基础上查漏补缺,对重点知识分考点进行复*,建立知识系统。三轮复*以试题限时训练为重点,加强应试能力。

  2、梳理知识网络,总结解题方法,提高审题能力,规范答题要求,强化踩分意识,培养学生的应考能力。

  3、强化阅读和写作训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

  1、以课本为载体,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

  2、紧扣课内知识,梳理巩固各相关考点,落实考纲要求的每一篇背诵要求,抓好名言名句及文学常识默写识记测验 。

  3、重视阅读与写作的训练,抓好各类题型解题方法的指导,要求学生做到答题的规范性。

  4、抓实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的优势,交流教学心得体会,加强教法和学法研究。

  5、落实培优辅困,全面提高学生成绩。

  四、教学举措

  (一)注重学情,紧抓基础。针对学生一轮复*的实际情况,狠抓薄弱环节,确定目标,对重点知识分块复*。

  1、有的放矢,落实背诵。 以《考试说明》为依据,指定背诵篇目,给学生背诵指明方向。背诵不能靠突击,要细水长流,分课突破,而且每一篇要落实到纸上,让学生切实消灭错别字,力争背诵拿满分。

  2、分类归纳,突破难点。 对一轮复*中做过而出现较多问题、得分不高的考点,如字音字形、成语熟语、病句修改等,要通过再做题,再分类合并归纳,强化记忆,使学生进一步熟悉解答题目的方法。

  3、语言运用题,重视题干的审读和答题规范化的训练。 要进行扎实有效的训练,掌握不同题型的答题方法和规范要求。经典的题型要多训练,创新的题型要多接触。

  4、通过多种途径,抓升格作文 。一是分类指导。 要突破制约学生作文水*提高的瓶颈,写出升格作文,根据他们作文“审题是否准确”“思路是否清晰”“说理是否透彻”“语言上是否有亮点”“材料是否丰富”等情况,对所教学生进行分类,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评改、指导。二是研究*三年高考范文,借鉴立意和构思,找准感觉,然后课堂进行限时思维训练。 三是加大训练量,训练可做到一周一篇,要挖掘出话题的内涵,要重点把“为什么”这一部分作为重点落实到笔头上。如果写议论文,说理要透彻,可指导学生综合运用假设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等方法,从多角度把“为什么”讲深,谈透。四是引导学生做好以下几步:品味原材料或话题,仔细揣摩、领会出题人的意图,准确把握材料话题或标题的内涵,结合自己熟悉的素材,从而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训练时应有自己的主攻方向,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尽力展示自己的个性;行文过程中,结构要清晰,要让阅卷老师迅速地把握你的思路;要有较强的扣题意识;*常要多关注现实,广泛阅读,注重积累新颖鲜活的写作素材,使自己的文章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5、抓好现代文阅读题复*。训练阅读题时,要注意如下几点: 一是让学生抓住文体特征,快速浏览,整体把握文意。关注题目作者,留心小注,抓关键段和句。二是认真审题,找出明示、隐含信息,圈点问题、关键词、赋分,落实好踩分点。三是让学生学会规范答题:找准答案所在的区域,筛选整合有效信息;紧扣题干要点,巧用原文词句来组织答案;题干中有“多角度多方面”等字眼,要分点作答;探究类题,要先明示自己的观点,然后紧扣文章主旨作答;答题要快速准确简洁,不罗嗦,条理性要强;答题语言要规范,要积累一些必要的名词术语,并能准确使用;答题步骤要规范,要梳理各种题型的答题思路,不遗漏要点。

  6、文言文版块,重点突破文言语句翻译和虚词用法。限时训练,侧重方法指导,让学生熟练运用词义推断的方法,实现知识的'迁移。

  (二)发挥集体智慧,实施考点分工。利用集体备课时间讨论每一个考点的重点、授课思路、方法及典型试题,精心完善每一个考点复*的教案和学案。

  (三)讲究方法,启发思维,注重效率。我们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效率,想办法调动学生积极的思考,使学生在课堂上处于亢奋的状态,向课堂要效率。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温故知新,增进知识,提高能力。

  (四)精选资料,讲求实效。要充分占有资料,本着“题型要对路,材料要典型”的原则,精心筛选资料,提高复*效率。教师应注重有效指导,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练*和反思、总结时间。防止学生被淹没在题海训练中,要重点培养学生解答出题目后对同类知识的比较、辨析和对方法、规律的总结、归纳的能力,真正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五)坚持以训练为主线,采取精心选题、限时完成、课堂讲解、课后纠错的方式,各个环节有条不紊。坚持训练常态化,注重*时积累。把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运用统一起来,坚持“记忆是基础,理解是核心,运用是目的”的策略,做到全面复*中突出重点,重点复*中夯实基础。

  (六)讲评的方式要高效。

  我们要努力做到考后快速认真阅卷,通过具体数字分析学生答题情况,抓错误点、失分点、模糊点,剖析根源,彻底纠正。也可采取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解题思路,讲方法,析错误,展开争论。这种方式,极易让他们接受,也符合新课改的精神,效果也会突出。

  (七)严格规范复*,注重实效细节。

  复*资料要做到规范有序,便于学生查找资料和及时地突破疑难问题。学生答题要做到两点,一是书写要规范,卷面要整洁美观,字迹要清楚,不乱涂,不写错别字。 二是在指定区域答题。

  (八)坚持抓阅读训练。

  组织教师精选美文和专题编写阅读素材,指导学生鉴赏、借鉴,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开阔学生视野,提升阅读品位,指导学生写作。

  (九)抓好培优补差。

  要在年级组的统一部署下,本组教师要密切配合班主任和其他科任教师,抓好培优补差工作,探究有效方法,营造互动氛围,挖掘潜力,切实提高学生成绩。坚持在集体备课时,突出对培优补差的讨论和研究,分析学生的能力增长点和思维障碍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以培优补差为出发点设计不同的学案和教案。教学目标要由浅入深,梯度合理,可供不同层次学生选用。

  (十)把握好复*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研究《考试说明》

  考纲是备战高考的信息向导,它规定了高考的能力要求、内容形式、试卷结构、考试角度等。所以,研究考纲是高考复*中的第一要素。要抓住考纲的前后变化,把握高考命题趋向,从而在备战高考时明确方向,有意识地加强识记、理解、运用,让学生的知识储备丰富起来,在考场上做到游刃有余。

  2、研究高考试题

  要研究三年来的高考考题。一要研究试卷的总体设计,二要研究知识考查的目的、设题的角度,三要研究题型信息透露方式,四要研究解题思路。在研究中发现哪些题型有稳定性,哪些试题具有变化性。

  3、探究答题规律

  在高考语文复*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学生知识储备并不少,但在做题或考试中往往会出现答非所问、答案不到位的现象,考不出应有的成绩。这主要是由*时做题没有把握好答题的角度、对答题规律性的东西没有研究造成的。这就要求在专题训练中,强化审题意识,提醒学生关注典型题例,多注意答题规律的探索,做到举一反三。

  4、教育学生认真对待每次模拟训练。训练中,不仅要注重审题训练,量化甚至固化每个部分的答题时间,把握好答题节奏,而且还要让他们注意答题过程中自己心理的调适。

  5、要对学生加强心理疏导。老师要发挥学科优势,和学生多交流,力争在交流中增进感情,发现和解决问题,促进他们的学*。

  6、关注网络媒体信息,关注高考新动向,及时调整备考思路,做到有的放矢。

语文课程教学计划12

  一、总体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要求,我们的教学总体目标是:努力使学生在以下五个方面获得发展。

  (一)积累·整合

  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方式。了解学*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学*语文的基本方法,能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二)感受·鉴赏

  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三)思考·领悟

  根据自己的学*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惯,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

  (四)应用·拓展

  能在生活和其他学*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初步认识自己学*语文的潜能和倾向,根据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爱的领域有所发展。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注重跨领域学*,拓展语文学*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五)发现·创新

  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从*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学*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学*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

  二、具体措施:

  我们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积极研究课改实施办法。

  高一所有的语文老师都是课改成员。所有成员都要认真学*语文新课程内容,探究其精神。充分利用每周的备课组活动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讨论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操作程序、教学方法,做到活动主题明确,有中心发言人。

  (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

  语文课堂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方法和途径。而合作学*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因此,我们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为了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我们提倡并实施在课堂上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的质量。

  组织学*小组,开展合作性学*。

  落实课前预*疑难问题收集制。

  课堂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努力创设交流、表达空间。

  三、多阅读,开阔眼界,陶冶情操。

  除教学上安排的阅读内容外,我们将充分利用图书馆和网上的资源,让学生阅读更多的课外知识,同时要求做好摘记,写读后感、随笔等,这样,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理解文章内容的水*,训练学生学会自己找资料,既达到开阔学生的视野又积累资料的目的。

  课时组合:3节阅读教学+1节电子阅读(图书阅读)+2节课堂读写连堂课。

  课前语文活动突出成语、古诗词、好书等介绍。

  四、改变做练*的*惯

  如何处理练*问题,我们尝试以下办法:

  1、整合原则。将练*处理融合到课文教学当中,在课堂上解决。因为练*是围绕课文内容和单元

  要求而设计的,它对课堂教学起一定的引导作用。因此,决不能将课堂教学与练*的处理分割开来,而应该将二者巧妙地整合,有专家说:“老师在带领学生学*课文的过程中,练*的某些问题能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解决。”这样,既让学生学得轻松,又能节省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2、自由原则。新课标在练*设计上富有弹性及开放性,这就为教师和学生自主处理练*提供了灵活的空间。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环境和不同的教学对象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此外,教师在处理练*时应留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各取所需,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灵活机动地完成。学生可以把练*中的字词抄上几遍;可以发挥想象,把这些字词连缀成一段文字;也可以摘抄书中含有以上字词的句子。不同程度的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实际选择练*的形式。总之,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学*的主人,让他们不再把练*当成负担。

  3、重视过程。传统的处理练*的方式是注重结果,追求答案的`准确性。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常常预先设计好结论,然后让学生千方百计进入所谓标准答案的窠臼。这种消极接受的方式, 剥夺了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把学生变成了不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两脚书橱”。而重视过程策略,是呈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过程策略要注意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解和细化。对于一些难度不大的理解性练*,教师也不要急于让学生说答案,而是先让他们思考,并将思考的过程说出来,最后再说出答案。运用过程策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教给他们科学的学*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

  4、评价策略。评价是一种检测激励机制。对学生完成练*的情况做出评价,能使学生形成竞争意识,激励他们不断进步。养成良好的学**惯。运用评价策略要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过去,我们一味强调终结性评价,用百分制、划分等级等方法来评价学生完成练*的情况,缺乏形成性评价的意识。因此,我们在*时的教学中,要注意评价学生在完成练*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主动参与精神,认真负责的态度,注意发现并及时表扬他们取得的微小进步,淡化学生之间的差异。同时,练*评价的形式要多样化,克服过去那种学生练*由教师裁决的单一模式,除了教师评价,还可让学生互相评价,学生自我评价,或让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从而在评价活动中,既激发学生学*语文的的兴趣,又培养评价意识、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能力和进步的信心。

  总之,新教材练*设计的目的不是为了加重学生的负担,而是为了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课文。课上,引导学生动起来,质疑问难,深入探究,师生一起切磋学问,砥砺思想;课外,通过少而精的作业,积累知识,激发兴趣,培养能力。课堂内外,都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才是学*的主人!

  五、改变写作的方式,自编个人作品集。

  我们可以尝试以下作文教学,其操作程序为:

  1、编个人作品集。要求每个学生,从高一入学时开始,就为编个人作品集做好以下工作:

  ①为自己的作品集起一个动听的名字;

  ②每周完成1500字的练笔,练笔的时间、内容自定;

  ③给自己的每周练笔做些美工,如插图、文字配色、贴相片、配底纹等;

  ④为自己的作品集写一篇序言;

  ⑤每十周就编一个小集子。一个学期编一个大集子。

  高中三年就有个人作品集6本。高三下学期期中,选编一个《个人作品集精选》。这样,到高中毕业时,每个学生手头上就有自己的作品集七本。

  2、选编班级作品集。以班为单位,选编《XXX班学生优秀作品集》(或者取个更动听的名称)。每学期期中出版,在家长会时赠送给到会家长。

  3、选编年级作品集。以年级为单位,选编《XXX年级学生优秀作品集》,每学期出版一次。作品入选者可获得一本留念。每班发一本传阅。

  4、选编征文作品集。在每年教师节、国庆节、元旦、五。一节、暑假等节日或长假时间,举办征文活动,然后选编《XXX征文获奖作品集》。作品获奖者可获得一本留念。每班发一本传阅。

  5、举办学生个人作品集展览周。在每学年第二学期开学第二周,以年级为单位,举办“XXX年级学生个人作品集展览”。时间为一周,地点在图书馆阅览室。参加展出的作品是该年级全体学生的个人作品集。无论美丑,无论优劣,要求全体学生的作品都必须参加展览。按一、二、三、四、五等评定学生个人作品集的等级,奖励获得前三个等级的作者。组织各班学生轮流参观、浏览,每班参观时间为1节课。

语文课程教学计划13

  一、指导思想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教学应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使学生在语文实践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应尊重学生在学*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养成良好的语文学**惯,为学生未来的成长奠基,应是初一阶段语文学*的关键。

  二、基本情况分析

  本册教材分为五大板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活动、汉语知识等。共有30篇课文(其中文言文7篇,古诗5首),包含“人生”、“亲情”、“自然”、“科学”、“寓言”等主题,它们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异彩纷呈的语文世界。而学生们也将依托它们认识自我,感悟人生,欣赏自然,了解世界,培养良好*惯,提高思维水*和表达能力。

  三、学期教学总要求

  (一)识字与写字

  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

  2.学写规范的正楷字,养成良好的书写*惯。

  3.欣赏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二)阅读

  1.加强朗读训练,培养默读*惯,培养在读书的同时写批注、做笔记的*惯。

  2.能自觉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4.欣赏文学作品,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6.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7.学*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能注意留心生活,从生活中学*语文。

  (三)写作

  1.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2.学写记叙文,能做到有感而发,说真话,抒真情。能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3.培养修改自己作文的*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四)口语交际

  1.能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说话观点和意图。

  2.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态度自然大方。

  (五)综合性学*

  1.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成果。

  2.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认识学*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养成良好的学*和写作*惯。

  四、教学措施:

  1.加强集体备课,加强听评课力度,提高授课水*,优化最佳教学方案。在备每一个教案时,熟悉教材内容,力求精钻细研,掌握重点难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合理组织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重视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注意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3.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抒写对生活的看法和感受,养成好的写作态度和*惯。教师认真地对待作文教学,*时一周两练,认真引导分析,加以评改和讲评,在练*中提高写作水*。

  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提高学生的学*兴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5、加强同一学科教师的合作精神,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五、教学进度安排

  同市教学进度。

语文课程教学计划14

  一、指导思想:

  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为参考,切实提高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业务知识水*和教育教学能力,落实常规工作,夯实基础,增加课外阅读量,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语文学*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惯,提高文化品位,为高三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我们使用的是人教版新教材,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中的主体地位。在编排体系上,人教版《必修四》按照“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大板块安排相关内容。同时根据学校的安排,本期开始开设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这本教材,从高中生实际水*出发,对于诗歌,从“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探究诗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把握诗境)“因声求气、涵咏诗韵”(体会声韵)三方面入手;对于散文从“创造形象、诗文有别”(理解散文的形象性)“散而不乱、气脉中贯”,切实地培养学生的文学文化修养,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三、情况分析:

  1、教材教学:高二阶段是高中阶段比较关键的一年,从教材上来看,难度较高一有了很大的提升,如阅读教学上对学生的要求已由一般的阅读理解上升到品味鉴赏,还新增了诗词、小说等阅读单元。写作上则要求学生较好掌握议论文的写作和应对话题作文的能力。

  2、学生分析:学生在高一阶段的语文学*还处在比较被动的状态下,对语文的学*兴趣欠佳。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课外迁移不够,阅读和写作能力还有待加强。

  四、工作重点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世界观、人生观。发展学生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2、加强对学生语文学**惯的培养,加强常规工作的落实和检查,并有阶段性检查小结和整改措施。

  3、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养成阅读经典和优秀作品的*惯,拓展学生语文学*空间。。

  4、提升学生对阅读量,引发对中国文学的感性认识,培养文言语感,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引导自主写作,在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

  5、培养学生自主学*、合作学*和探究学*的*惯和能力。

  五、具体措施

  1、加强书本和教学理论教学资源的学*,提高教师自我素养。

  2、提高备课质量,继续学*新大纲,钻研新教材,探索新教法,体现知识和能力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个性和优势。

  3、指导学生加强积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准备摘抄本,每周布置阅读量,积累语文基础知识,名句名篇的。

  4、重视诵读,改进古诗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感。

  5、跟同事协作,集体备课,资源共享。向同事们学*,积极参加学校的听课评课活动。

  6、作文训练以“表达交流”和《周计划》相结合,面批、互评、自批多种批改方式结合,切实提高效率。

  六、教学进度

  1-3周 第一单元课文、表达交流

  4-6周 第二单元课文、表达交流

  7-8周 第三单元课文、表达交流

  8-9周 第四单元课文、表达交流

  10-11 周 复*、期中考试

  11周以后 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

语文课程教学计划15

  一、教育教学指导思想

  1.结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学*,再语文教学中有步骤地落实我校语文组的民主的、开放的和人文化的语文教育理念;

  2.推广我们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已经获得的经验,继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教法,把课堂的研究性阅读推向深入,争取形成一套与新课标配套的新课型并加以完善。

  二、学情分析

  本届高一学生由于入学成绩总体偏低,故情况不容乐观,初中基础普遍不够扎实,阅读能力、分析鉴赏能力及对文章整体感知能力均令人担忧,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重视语文。所以,在对学生全面强化督促的同时,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探索改进讲与练的方法并努力提高效益,就成为这一阶段教学的重中之重。

  三、教材分析

  新教材的体系和构建,在试验修订本的基础上作了“四大改革”:一是建立了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三线并行的教材编写体系;二是破除了比较复杂的记叙、比较复杂的说明、比较复杂的议论三个阶段模式,阅读部分不再以文体为中心编排,而是结合能力培养目标和课文本身实际组织单元;三是编写了与教材相配套的语文读本,作为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供学生在课外阅读;四是设计了探究性学*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阅读教材分为互相衔接的三个阶段:高一阶段着重培养理解分析能力,高二阶段着重培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高三阶段着重培养研讨、评价的能力。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人文性,教材的文学气息浓,对于丰富学生情感、陶冶学生情操意义重大,二是工具性,重思维训练,重能力培养。文言文的阅读仍然按朝代先后的循序编排,但是篇目有所减少,难度有所下降,对于学生高中文言文的入门非常有好处。

  写作教材分为互相衔接的三个阶段:第一册按写作心理要求编排,突出了学生个体主体能力要求,第二至五册按常用文体能力要求,分点训练,分体训练,第六册按写作过程编排,突出了各种文体的共性要求。

  第二册口语训练的重点,培养单向的口语交际能力:倾听、应答。探究性学*着眼于对文学作品主题的多种解读、书法文化的思考。

  四、教学构想

  1、继续贯彻国家课程标准计划的教学思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2、新教材的“减负增效”尤为重要,加强探究性阅读教学和创造性作文教学的实践和总结,共同研究课堂三种方式的变革(教学方式、学*方式、评价方式)。

  3、阅读教学要以“点”带面,关注能力培养的不同层级目标,不断反思教学的实效性。写作、口语、文言等内容可作穿插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语言的感悟、文言的积累、文化的积淀、文学的评鉴等教学要点的夯实。

  4、自由写作实践活动也纳入正常的语文课堂教学工作之中,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活动。此外,在常规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等语文实践性能力的培养。

  5、继续探讨新教材活动课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式。

  五、教材处理

  1、以单元教学为“点”,以读写实践为“链”,拓展常规教学思路。

  新编语文教材以实现不同能力层级目标而划分“单元”,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三个维度编排,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要注意教学单元的整体性、能力性以及读写结合的“系统性”,还应注意“阅读”部分与“写作、口语”部分的交替式(穿插)教学,避免单一的直线式重复性教学。

  2、精讲“教读课”,指导“自读课”,逐步形成探究式能力课型。

  每个单元精讲1—2篇“教读课”,以“课”为例,举一反三,侧重能力的全程培养,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努力改变教师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学*方式转变,以达“教,为了不教”之目的。“自读课”必以学生自学为主,强调自学课型的内在特点和学法指导,不可将“自读”与“教读”两课型作简单化 “一刀切”的办法处理。

  3、重视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增强学生文化底蕴。

  本学期的学*重点还是应放在积累文言知识,理解文章内容,增强学生文化功底之上。计划将文言文单元穿插到现代文单元中进行教学,本学期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抓好诵读和默写指导,并适当为其补充有关文言知识。

  4、推荐课外阅读书籍,扩大学生阅读量,不断提高语文积累和素质。

  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学生的课外阅读,必须安排一定的课时,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提出具体的阅读意见,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效果,不搞形式,不走过场。或点评或自读或检测或讲座或串讲……因材施教,因“校”制宜,将课外阅读教学落实到实处。本期推荐课外阅读书籍篇目有《呐喊》《彷徨》《唐诗三百首》《红楼梦》《论语》《孟子》。

  六、具体措施:

  我们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积极研究课改实施办法。

  高一所有的语文老师都是课改成员。所有成员都要认真学*语文新课程内容,探究其精神。充分利用每周的备课组活动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讨论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操作程序、教学方法,做到活动主题明确,有中心发言人。

  (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

  语文课堂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方法和途径。而合作学*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因此,我们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为了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我们提倡并实施在课堂上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的质量。组织学*小组,开展合作性学*。落实课前预*疑难问题收集制。课堂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努力创设交流、表达空间。

  (三)、多阅读,开阔眼界,陶冶情操。

  除教学上安排的阅读内容外,我们将充分利用图书馆和网上的资源,让学生阅读更多的课外知识,同时要求做好摘记,写读后感、随笔等,这样,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理解文章内容的水*,训练学生学会自己找资料,既达到开阔学生的视野又积累资料的目的。课前语文活动突出成语、古诗词、好书等介绍。

  (四)、改变做练*的*惯

  如何处理练*问题,我们尝试以下办法:

  1、整合原则。将练*处理融合到课文教学当中,在课堂上解决。因为练*是围绕课文内容和单元要求而设计的,它对课堂教学起一定的引导作用。因此,决不能将课堂教学与练*的处理分割开来,而应该将二者巧妙地整合,有专家说:“老师在带领学生学*课文的过程中,练*的某些问题能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解决。”这样,既让学生学得轻松,又能节省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2、自由原则。新课标在练*设计上富有弹性及开放性,这就为教师和学生自主处理练*提供了灵活的`空间。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环境和不同的教学对象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此外,教师在处理练*时应留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各取所需,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灵活机动地完成。学生可以把练*中的字词抄上几遍;可以发挥想象,把这些字词连缀成一段文字;也可以摘抄书中含有以上字词的句子。不同程度的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实际选择练*的形式。总之,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学*的主人,让他们不再把练*当成负担。

  3、重视过程。传统的处理练*的方式是注重结果,追求答案的准确性。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常常预先设计好结论,然后让学生千方百计进入所谓标准答案的窠臼。这种消极接受的方式, 剥夺了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把学生变成了不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两脚书橱”。而重视过程策略,是呈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过程策略要注意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解和细化。对于一些难度不大的理解性练*,教师也不要急于让学生说答案,而是先让他们思考,并将思考的过程说出来,最后再说出答案。运用过程策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教给他们科学的学*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

  4、评价策略。评价是一种检测激励机制。对学生完成练*的情况做出评价,能使学生形成竞争意识,激励他们不断进步。养成良好的学**惯。运用评价策略要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过去,我们一味强调终结性评价,用百分制、划分等级等方法来评价学生完成练*的情况,缺乏形成性评价的意识。因此,我们在*时的教学中,要注意评价学生在完成练*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主动参与精神,认真负责的态度,注意发现并及时表扬他们取得的微小进步,淡化学生之间的差异。同时,练*评价的形式要多样化,克服过去那种学生练*由教师裁决的单一模式,除了教师评价,还可让学生互相评价,学生自我评价,或让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从而在评价活动中,既激发学生学*语文的的兴趣,又培养评价意识、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能力和进步的信心。

  总之,新教材练*设计的目的不是为了加重学生的负担,而是为了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课文。课上,引导学生动起来,质疑问难,深入探究,师生一起切磋学问,砥砺思想;课外,通过少而精的作业,积累知识,激发兴趣,培养能力。课堂内外,都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才是学*的主人!

  为完成我们的课改目标,我们高一语文备课组所有成员将团结协作,发扬二中人刻苦钻研的精神,在集体备课、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电子备课、电脑教学的优势,群策群力,努力探索并走出一条课改的路子,使学生真正想学、乐学和会学,真正爱上语文这门课。


语文课程教学计划菁选(扩展4)

——学校语文课程教学工作总结 (菁华3篇)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面对如何教好学生,如何胜任这份使命?我深感责任之重大。,我觉得,要上好课就应该了解教材、理解作者的意图、锤炼学生。现将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一、根据教材及我班学生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计划,尽可能的体现编者意图。在备课时,认真研究课文,根据大纲、编者意图以及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去追踪作者的思路,与作者产生共鸣。

  二、上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而要备好课,不能光依赖于“教参”,要让学生学好一篇课文,教师先要反复研读课文,摸清课文的思路、抓住重点词语、弄清重点词语与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分清段落,归纳出段意,捕捉文章的中心思想。

  三、就是设计好教学环节。我认为,在制定教学环节时,教师要像导演一样,精心设计出层次性清、操作性强、实效性高的引导学生自我实践的课堂活动程序。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住教学必须突出的重点和需要解决的难点,围绕一个“读”字,做到以问促读、读必所思,以议细读、读能明理。把学生的自读、教师的范读、师生的齐读等形式有机地安排在初读、细读、精读等各个教学环节之中。要精心设计课堂设问,每次让学生读书时,都必须带着问题去读。杜绝“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读法。课堂设问要有思维的容量、思考的价值、恰当的深度,着眼点要放在文章的关键处、作者的精心构思处、事物的联系处、学生的不意处、情感的发展处以及内容的矛盾处。相信,如果能做到这些,将会是一节不错的课。

  四、教给课外阅读的方法,课外阅读也要掌握方法。掌握了方法,就会解决“会学”的问题。我摸索出了几种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1、编写提纲法。主要给文章勾出提要,列出提纲。

  2、卡片摘录法。即在阅读时,把文章的要点或重点句、段摘录在卡片上。

  3、符号代替法。即根据自己的读书*惯,设计多种符号,在文中圈、点、勾、画。

  4、批语注释法。即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上批注的文字。

  5、索引法。即用编索引的方法来读书,记下文章篇名、作者、报刊的名称期数、页码,需要时翻索引。

  6、剪贴法。即把好的文章、片断剪下来,贴在剪贴本上。这几种方法均以学生“动手、动脉、动口”的实际阅读训练为主。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个学年的学*生活即将画上句号。身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感触颇多,越来越感觉到书上仅有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学生那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自己仅有的知识更是满足不了他们如饥似渴的求知欲。作为一名年级组长,仅靠多动嘴、多跑腿就能做好年级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用心、动脑,身先士卒,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才会较好地引领全年级向更快、更好的方向发展。现将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在晨读、午练中提高读写能力

  “晨读、午练、暮省”是我校博雅教育的七大行动的重中之重,它作为学生生活的行为方式,我们特别重视晨读、午练、暮省,在行动中培养良好的学**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晨读。

  1.定内容。每周两次的晨读,我都会认真组织,积极对待。首先时间上保证,7:30准时开始。其次内容上有选择,《花开的声音》、《日有所诵》、《拼音报》、《同步阅读》都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日有所诵》一书,我们选择名家名篇,指导孩子们熟读成诵,实在背不下来的读熟即可。《花开的声音》来自于身边的同学,可模仿性、可阅读性都比较强,为此我结合教材内容,选择典型的文章指导阅读,学*作者的选材方法和布局谋篇,让孩子们在仿效中提高写作能力。每期《拼音报》,我最先阅读,选择有指导意义的篇章利用晨读、自*课时间充分阅读,训练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2.求实效。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学校之所以将“晨读”定为孩子们的生活方式,一定源于此吧!无论什么内容,我们的宗旨都是充分利用早读时间,保证效果。在我的影响下,四年级全体都能保证晨读的时间,保证晨读的质量。

  3.养能力。一个月评选一次语文学*积极分子,这样促进学生自觉守纪,养成良好的学**惯。此外,每日组织一位"小老师"领读,既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又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学生能充分利用晨读时间,大声朗读,上课热情高涨,自我组织领导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另外,积累大量的语汇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我充分利用课前一分钟,借助故事,作文佳作,让学生边听边记好词好句。*日里每天轮流,一位学生在黑板上摘录好词好句,要求其余学生读读记记。

  (二)午练

  加强写字指导,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长期以来,写字教学往往被老师忽略,好像写字指导都在课外的写字训练班。本学期,我们结合学校的学*方式,严格午练时间,重视写字指导,从基本笔画入手,将统一结构、统一偏旁的字归类指导,引导孩子们在明确目标和方法的前提下练*,让每天的午练落在实处。另外,还重视了学生的写字*惯的培养,课堂中注意提醒,利用文化餐对学生进行写字指导,课外严格要求学生认真书写。在学校里举行的写字比赛中,全体同学积极参与,我班的七位获得了优秀的成绩。

  二、在探索中努力实践高效课堂

  我们深知: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与培养能力的主要阵地。本学期,我们尤其重视课堂教学,运用新理念,实践新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们积极探索、实践新学期我校提出的“先学后教,精讲精练,当堂反馈,单元过关”的教学模式,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并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特点,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课堂上努力创设轻松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形成群言堂。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探究式课堂模式,挖掘教材与学生的尝试因素,引导主动探究,自主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

  “高效课堂”是我们正在实践的理想课堂,也是我们努力奋斗的目标。开学初,我们又一次复*了学校的“高效课堂”实践模式,并在论坛中交流、学*。如今,我们对“高效课堂”已有畏惧、模糊,发展到清晰、珍爱,因为这样的课堂回归自然,真正实现了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至高境界。每一课的知识,孩子们先自学,不会的互学,也就是兵教兵,实在攻不下的难关教师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样孩子们才会真正学到知识。

  另外,我们积极发挥同组教师的团队力量,对教学中的疑点、难点,采取不定时的研讨,有时甚至面红耳赤,但我们的教研不再是固定时间,围在一起的形式,而是实实在在。当然,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我会认真组织,大家围坐在一起学*教学理论,研究单元知识点,共话能力训练点,在教研活动中不断提高教研教改能力,促进教师成长。

  今学期我担任初一级语文教学,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同仁学*。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一、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

  从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反复学*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逐步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焕发语文课堂活力,有助于学生能力提高与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启发思维,训练方法为主的自读课文阅读方法、以感知――探究――反思――延伸为主线的重点篇目学*法、以合作――探究――创造――创新为核心的语文活动课等,撰写了不少教学论文,并在我校举行的新课程教学研讨会上进行交流,激发了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应试教学课堂围绕知识目标而展开,储存继承前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体验,但忽视了学生创新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如何激活所需的先前经验,萌动求智欲望呢?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我们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准确把握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例如在处理每单元的重点篇目时,我们始终采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

  这样教学,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已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际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教室中再没有阴暗冰冷的 “死角”,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活跃的思维,频动的闪光点,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师的授课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三、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学*效率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要求具有新鲜活力的语文课堂不仅要有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思维的开启,更要有引导学生学会学*,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并获取叩开知识大门金钥匙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是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也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集中体现。

  应试教学课堂总是教师比比划划,总是在如何把知识线条明晰化上动心思,在学*中学生不能亲自体验到获得知识的过程与乐趣,其接受知识的过程间接而单一。新课程要求课堂要以更新教学手段为重点,借助各种媒体和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体验、感受,使得师生在探索中经验共享。信息时代多样的媒体和无所不在的网络正好为我们扩展课堂教学的领域,拓宽摄取知识的渠道,实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学*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 提供了一个 的可操作的*台。

  教学中,一改过去课堂上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内容上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结构上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状况,仔细研究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将学生从原有的课堂圈子中“**”出来,调动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他们能够在自主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扩展创造性思维。

  四、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死教书、教死书不能适应社会对教育的需要,新课程改革正是对今天教师教学观念的挑战。教师应由知识的占有者转化为知识的组织者,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化为学*的促进者,超越课堂的藩篱,将现代教学过程演化为“培养学*者”的过程,实现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根本转变。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终身学*的本领。

  “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识的累积,而是心智上的能力的发育。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所学的知识也受时代的局限,他们要在未来有所作为,要在未来跟上时代,就一定要不断地学*,终身学*,去吸收新东西,更新知识结构。可见,方法的确比知识更为重要,教授方法才是教学的根本。那么,学生对于传授的方法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对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而言,则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反复的训练过程。 共2页,当前第1页12为此,我针对不同的知识版块,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夯实基础――硬笔书法每日一页,字词听写“循环放映”;扩大积累――课外阅读每日一段,读书笔记(摘记)天天都写;训练能力――阅读理解,从总体方法到解题技巧,系统指导,反复锤炼;作文训练――循序渐进,小作文依课文内容随堂布置,借“题”发挥,大作文紧扣课标和中考方向力求既有章法,又有创新,鼓励学生放飞思想,大胆发挥……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从基础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学以致用,生动、活泼,扎实、系统,有序、有恒的训练,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效率,初步获得了一些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为此,我针对不同的知识版块,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夯实基础――硬笔书法每日一页,字词听写“循环放映”;扩大积累――课外阅读每日一段,读书笔记(摘记)天天都写;训练能力――阅读理解,从总体方法到解题技巧,系统指导,反复锤炼;作文训练――循序渐进,小作文依课文内容随堂布置,借“题”发挥,大作文紧扣课标和中考方向力求既有章法,又有创新,鼓励学生放飞思想,大胆发挥……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从基础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学以致用,生动、活泼,扎实、系统,有序、有恒的训练,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效率,初步获得了一些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教学计划菁选(扩展5)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计划 (菁华3篇)

  一、指导思想:

  在语文教学中,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以马列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

  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

  语文实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二、班级分析:

  刚刚进入小学阶段的小学生,活泼好动、天真烂漫,每个人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处于形成的初步时期。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规定都不了解,集体主义观念还未形成,对于学*更说不上什么“勤奋、钻研、细心”的精神,学*目的还未明确,学**惯正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因此需要老师耐心引导。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 “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几个部分。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首先编排汉语拼音,在学*拼音的同时认识70个常用字。而后是识字(一)、10篇课文,接下来是识字(二)、又10篇课文。两个识字单元各5课,每课认字11-14个。20篇课文分作4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在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此外,全册设6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全册认识400个常用字,写其中100个笔画简单的字。 教材的编写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教材内容具有综合性、科学性、时代性、趣味性、广泛适用性等特点。

  四、 教学目标:

  (一)汉语拼音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二)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400 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惯。

  (三)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对读物中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四)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4、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五、 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1、 汉语拼音是学生学*汉语的工具,因此汉语拼音的教学是重点。

  2、 认识常用汉字380个,其中会写160个汉字。

  3、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惯。

  (二)难点:

  1、汉语拼音比较抽象又容易混淆,因此学生掌握起来就比较困难,因此,拼音教学是难点。

  2、识字量的增加,使学生“回生率”很高,因此380个汉字教学是难点,如何巩固汉字更是一个难点。

  3、如何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在阅读教学中是个难点。

  六、 教学措施:

  1、端正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正确把握新教材的特点,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紧扣教学目的,备好每一堂课,使学生上完课后都能有所得,都有充实感。帮助学生了解学校常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常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吃透新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3、在拼音教学中要摆正情境图、语境歌和学字母的关系,强化

  音节教学,重视教给学生拼读成直呼音节的方法,利用教材形象优

  美的情境图,创设轻松愉悦的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4、加强语文和儿童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留意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

  5、设立学*小组,让学生自主合作地开展学*,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6、 认真批改每课作业,及时作好反馈、小结。

  7、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导优辅差。

  8、变学会为会学,教给学生学*的灵活方法,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尽量注重教材和整合,整体地运用教材,并力求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行整单元备课,在备课时注重单元内每个教点的联系。

  9、阅读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把握好理解的度,摒弃繁琐的分析和空洞的说教,做到“读”字当头,多读、精讲、重视朗读背诵的指导,重视学生对语字的认识和积累。

  10、重视学生写字*惯的培养,要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在指导写字的时候,板书示范,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

  教材简析

  第七单元是国魂篇,是关于歌颂领袖人物和民族精神的教育。由《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故居的樟树》、《黄河的主人》、一个*作和一个练*组成。《爱因斯坦与小女孩》这篇课文写了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与一个小女孩之间的`相识、相处,到最后成为了朋友的这一过程,从而展现了一个不拘生活小节、潜心科学研究、富有童心并且乐于与孩子交往的这样一位伟大而又*凡的人;《*故居的樟树》是一篇以物喻人的叙事性文章。文章具体描写了*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它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高贵之处。既表达出作者对这两棵樟树的赞美之情,又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的深深怀念之情;《黄河的主人》是一篇含义深刻、震撼人心的优美散文。课文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母亲河——黄河那不可阻挡的磅礴气势,及羊皮筏子在奔腾咆哮的黄河上鼓浪前进的壮观场景,进而赞颂了黄河艄公机智勇敢、战胜艰难险阻的伟大精神。

  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19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9个生字。会用“一面……—面……”“只好”“无论……总是……”和“只要……就……”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故居的樟树》。

  3、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事业,不拘生活小节的*凡而又伟大的品格,以及关爱孩子、乐于与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理解人物语言、动作和外貌描写的作用。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对*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5、在朗读中感受黄河风浪的险恶和艄公的勇敢、沉着和智慧,进而体会人类在征服自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本质力量。

  6、通过阅读例文,了解小作者是如何描写“我”和同学“护蛋”的过程的,进一步理解“体验”的含义,即一个人的亲身经历就是一种体验。激发学生参加体验活动的兴趣,激发学生选择适合自己体验的事情,积极进行一次体验活动。

  7、将象棋和语文学*融为一体,提高学生语文学*能力。学会8个成语和《古今贤文》,并弄懂意思,积累语言。正确、美观地书写钢笔字。培养学生运用口语与人沟通、谈心的能力,学会善于排解心中的烦恼。

  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1、朗读课文。体会爱因斯坦热爱科学事业、谦虚好学的品质以及小女孩的活泼率真。

  2、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及表现的可贵之处。

  3、了解羊皮筏子的特点和功能。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和合作讨论去感受、去发现、去体会艄公的形象内涵。

  4、能有详有略地写出体验过程中心理和行动的发展变化,并能写出自己的感受。

  5、处处留心、口语交际

  课时安排:

  21、《爱因斯坦与小女孩》 2课时

  22、《*故居的樟树》 2课时

  23、《黄河的主人》 2课时

  *作7 2课时

  练*7 3课时

  一、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xx人,其中男生xx人,女生xx人。学生刚入校,对学校的常规不了解。年纪小,自律性差。但都比较懂礼貌,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有部分学生有说普通话的意识,能用简短的普通话与老师和同学做简单的交流。个别学生不懂得执笔方法,需要老师不断纠正、督促。至于其他学*成绩还有待于在今后去了解。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六个部分。入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学*常规。接下来是汉语拼音,学拼音的同时认识70个常用字。而后是识字(一)10篇课文,识字;(二)又10篇课文。两个识字单元各4课,每课认字12~14个。20篇课文分做4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此外,全册设6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教材的编写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教材内容具有综合性、科学性、时代性、趣味性、广泛适用性等特点。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1、汉语拼音。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2、识字与写字。认识常用汉字400个,其中100个会写。喜欢学*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惯。

  3、阅读。学*用普通话正确朗读课文。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口语交际。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本册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1、汉语拼音是学生学*汉语的工具,因此汉语拼音的教学是重点。

  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其中会写100个汉字。

  3、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惯。

  (二)难点:

  1、汉语拼音比较抽象又容易混淆,因此学生掌握起来就比较困难,因此,拼音教学是难点。

  2、识字量的增加,是学生"回生率"很高,因此400个汉字教学是难点,如何巩固汉字更是一个难点。

  3、如何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在阅读教学中是个难点。

  五、提高教学质量主要措施:

  1、帮助学生了解学校常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

  2、吃透新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语文课程教学计划菁选(扩展6)

——语文课程教学计划汇总十篇

  一、指导思想:

  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为参考,切实提高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业务知识水*和教育教学能力,落实常规工作,夯实基础,增加课外阅读量,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语文学*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惯,提高文化品位,为高三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我们使用的是人教版新教材,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中的主体地位。在编排体系上,人教版《必修四》按照“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大板块安排相关内容。同时根据学校的安排,本期开始开设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这本教材,从高中生实际水*出发,对于诗歌,从“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探究诗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把握诗境)“因声求气、涵咏诗韵”(体会声韵)三方面入手;对于散文从“创造形象、诗文有别”(理解散文的.形象性)“散而不乱、气脉中贯”,切实地培养学生的文学文化修养,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三、情况分析:

  1、教材教学:高二阶段是高中阶段比较关键的一年,从教材上来看,难度较高一有了很大的提升,如阅读教学上对学生的要求已由一般的阅读理解上升到品味鉴赏,还新增了诗词、小说等阅读单元。写作上则要求学生较好掌握议论文的写作和应对话题作文的能力。

  2、学生分析:学生在高一阶段的语文学*还处在比较被动的状态下,对语文的学*兴趣欠佳。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课外迁移不够,阅读和写作能力还有待加强。

  四、工作重点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世界观、人生观。发展学生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2、加强对学生语文学**惯的培养,加强常规工作的落实和检查,并有阶段性检查小结和整改措施。

  3、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养成阅读经典和优秀作品的*惯,拓展学生语文学*空间。。

  4、提升学生对阅读量,引发对中国文学的感性认识,培养文言语感,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引导自主写作,在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

  5、培养学生自主学*、合作学*和探究学*的*惯和能力。

  五、具体措施

  1、加强书本和教学理论教学资源的学*,提高教师自我素养。

  2、提高备课质量,继续学*新大纲,钻研新教材,探索新教法,体现知识和能力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个性和优势。

  3、指导学生加强积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准备摘抄本,每周布置阅读量,积累语文基础知识,名句名篇的。

  4、重视诵读,改进古诗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感。

  5、跟同事协作,集体备课,资源共享。向同事们学*,积极参加学校的听课评课活动。

  6、作文训练以“表达交流”和《周计划》相结合,面批、互评、自批多种批改方式结合,切实提高效率。

  六、教学进度

  1-3周 第一单元课文、表达交流

  4-6周 第二单元课文、表达交流

  7-8周 第三单元课文、表达交流

  8-9周 第四单元课文、表达交流

  10-11 周 复*、期中考试

  11周以后 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

  一、教学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局文件精神和学校的整体教学工作计划,特制定本学期地方课程工作计划如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

  2、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学生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三、教材情况分析

  本学期任初一语文课,本册教材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中的主体地位。全书按主题合成单元,每个单元按照主题进行综合训练,努力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积极性。在综合学科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

  四、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初一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初中的学生大多数学生对由于年龄较小,自制力不强,但他们都对新事物充满了兴趣,有极强的求知欲望,有极强的可塑性。另外,由于初中和小学和学*情况截然不同,所以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惯。还有较多的学生对语文学*不感兴趣,所以在本学期开始,就要端正他们的学*态度。

  五、本学期教育教学具体工作:

  根据学生的情况,本学期拟采用以下措施:

  1、首先要从思想上扭转学生以往的不良学**惯和态度,培养学生多动手,动脑的优良*惯,课堂上精讲多练。

  2、根据学生各人的具体情况,要求各自提出明确的学*目标,并督促为实现目标切实地进行刻苦学*。

  3、注意当堂的学*效果,精心准备学案,充分利用学案。充分利用电化教学。

  4、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5、充分了解学生现行学*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差生改善目前学*差的状况,提高学*成绩。

  一、学情分析

  本班35名同学,由于在一年级就接手他们,对他们有非常深的了解,学生在学*方面已经养成良好*惯,学*态度端正,听讲专心、勤奋好学,按时完成作业等。但有不少外籍的学生,他们没有中国文化积淀,对于语文的学*很吃力,需个别辅导。有部分后进生,反应慢,接授慢,给上课的进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本学期向40分钟要质量,注重对差生的辅导。本学期在教学过程中,继续将培养良好的学**惯做得扎扎实实。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组织了八组教材内容。依次是:春天的发现;奉献与关爱;热爱祖国、爱家乡;用心思考,勇于创造;热爱自然,了解自然;培养优秀的品质;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走进科技的世界。

  每个专题的涵盖都比较宽泛,避免了局限性。教材内容比较贴*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注重帮助学生在学*语文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教育。所选课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课文语言文字规范,生动。这些都有助于将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教育渗透于学生学*语言文字的过程中,以利于儿童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惯的养成,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

  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四篇课文以及“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课的形式多样,有词语、成语、谚语、、对联、儿歌等。本册课文不再全文注音,多音字随文注音,生字在当页文下列出,注有汉语拼音并配有赏心悦目的背景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展示台、

  八组课文之后,安排了六篇选读课文,供学生课外阅读。最后是两个生字表。生字表㈠是全册要求认识的.字,有400个。生字表㈡是全册要求会写的字,有300个。除了识字课和课文安排了识字任务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认识的字。

  三、教学目标

  1、培养*惯。

  (1)教给学生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养成爱惜学*用品的*惯。

  (2)继续掌握写铅笔字的正确的方法,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听讲的*惯。

  (3)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惯。

  2、汉语拼音。

  (10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普通话。

  (2)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363个生字。

  (2)能按笔顺书写,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讲的故事。

  (2)能在看图后用普通话说几句完整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作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5、阅读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复述课文。

  (2)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

  (3)学会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事物,写几句连贯的话。

  (4)学*使用逗号,句号,感叹号和问号。

  四、教学措施

  1.继续重视学**惯的培养,促进学生良好学**惯的养成。

  2.继续加强识字教学,坚持在语言环境识字。重视写字的指导。

  3.充分利用插图,各种材料,各项作业,进行说话、写话的训练。

  4.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语文能力。重视学生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借助字典独立识字、阅读的能力。

  5.让学生用好课外书籍,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增强学生的阅读量。

  6.要十分重视阅读教学与写话教学的有机结合,正确处理读与写的关系,坚持写日记,为学生的作文起步打好基础。

  五、教学进度:

  第一周:

  1、找春天

  2、古诗两首

  3、笋芽儿

  第二周:

  4、小鹿的玫瑰花语文园地一

  5、泉水

  第三周:

  6、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7、我不是最弱小的

  8、生日礼物

  第四周:语文园地二

  9、日月潭

  10、葡萄沟

  第五周:

  11、难忘的泼水节

  12、北京亮起来了、语文园地三

  第六周:

  13、动手做做看

  14、邮票齿轮的故事

  15、画风

  第七周:

  16、充气的雨衣、语文园地四

  17、古诗两首

  第八周:

  18、雷雨

  19、最大的“书”

  20、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单元检测期中检查2

  第九周:语文园地五

  21、画家和牧童

  22、我为你骄傲

  第十一周:

  23、三个儿子

  24、玩具柜台前的孩子语文园地六第十二周:

  25、玲玲的画

  26、蜜蜂引路

  27、寓言两则

  第十三周:

  28、丑小鸭语文园地七

  29、数星星的孩子

  单元检测2

  第十四周:

  30、爱迪生救妈妈

  31、恐龙的灭绝

  单元检测

  第十五周:语文园地八

  单元检测、学*自读课文8

  第十六、十七周、第十八周:期末总复*

  一、指导思想

  1、认真学*20xx年北京市《考试说明》,注意研究北京市与语文高考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以求我们的复*思路与有北京特点的高考命题新思路相符合。

  2、北京市今年继续全部科目自主命题,试卷结构、题型比例、难易比例、题型等都有可能微调。

  3、本学期语文复*要把思维能力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突出思维过程、思维层次和思维容量的训练,强调知识的迁移而不是知识的再现。

  4、要特别注重对学生复*方式方法的`指导,把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复*冲刺过程中都能有效地提高复*水*作为本学期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终结点。

  二、教学安排

  合理、周密地安排下学期的教学计划。本学期按三个月安排教学工作,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月28日至一模考试前(4月上旬),第二轮复*。本轮复*的要点:一是狠抓“双基”不动摇,落实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二是以专项复*为主,综合复*为辅,注重能力训练。

  第二阶段:四月中旬至二模考试前(五月中旬),以综合练*为主。综合有两条线:一条是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综合,一条是解题思路、方法和规律的综合。

  第三阶段:5月10日至5月24日,查漏补缺,调整心理,铆足干劲,冲刺高高考。

  三、教学要求

  1、牢固树立时间观念,牢固树立效率意识。

  2、把好三个关键环节:

  一是精心选编练*

  二是认真落实练*。

  三是重视讲评练*。

  3、思维能力训练。

  4、现代文阅读训练。

  5、作文训练。

  一、指导思想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小组的协作精神。让学生通过现象观察事物的本质,从而认识和揭示自然科学规律,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追求真理的意识,切实让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

  二、实验目的

  1.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方式。

  2.使学生有亲身经历和体验,同时能够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要求

  1.演示实验必须按大纲要求开足,教师在课堂上用演示的方法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使学生能够获得感性的认识和验证,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若有条件可改成分组实验,增强学生的.切身体验。

  2.学生分组实验,也要按教学大纲的要求把学生实验全部开齐。对于学生实验,若能当堂看清实验结果的须在实验室里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师监督学生对每个实验达到操作规范、熟练的程度;培养他们浓厚的生物学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

  1.制定出本学期实验教学进度计划,并写明实验目录,写明实验的日期、班级、节次、名称,教学中按计划安排实验。

  2.任课教师须将实验通知单提前送交实验室,实验教师必须将每个实验用到的仪器、药品以及其他有关事宜提前准备好,做到有备无患。

  五、将德育工作渗透于教学中

  1、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明确相互协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团结合作的精神。

  2.要教育学生遵守实验规则,爱护财务,节约用水、电、药品,从而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

  下一页更多精彩“初中教学计划”

  3.要求学生严格认真的按照实验要求来操作,细心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

  4.培养学生井然有序的工作*惯。实验结束后,把仪器放回原处,整理好实验台,填写好实验记录

  一、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上学期语言课程的学*,基本情况分析是:培养和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为幼儿提供在集体面前讲述的机会,进一步提高幼儿“想说、敢说”勇气。同时,注意引导其他幼儿认真倾听,不随便打断他人的讲述。

  二、教学目的:

  1、在拼音教学方面:学会复韵母,前、后鼻韵母,会读、会正确书写。

  2引导学生“乐意与人交谈,讲话要有礼貌。会用礼貌用语。

  3注意倾听对方讲话。

  4能理解日常用语的意思。

  5能清楚地说出自身想说的事情。

  6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7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8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行综合性开发。

  三、教材分析

  1、学前班语言教材主要是有仿编、续编和扩编的趣味故事、诗歌和图画,要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和丰富的想象,发明性地运用语言,大胆而清楚表达自身的预期目标,可以使幼儿的想像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

  2、幼儿进入学*倾听、理解和使用规范性语音表达时期。学*发明性地运用语言,在讲述活动中,让幼儿学生怎样地在集体面前大胆而清楚地叙述自身的想法和感受;在阅读活动中,让幼儿尝试感受书面语言。

  3、通过活动延伸和活动建议来丰富幼儿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交往,让幼儿有更多机会真实而丰富的语言情境与各种各样的人交往,以操练和扩展自身的语言经验。

  四、学生情况分析:

  幼儿时期是个性开始萌发的时期,也是形成对人、对己、对事正确的认知、情感、态度、行为的重要时期,良好的语言教育,不只能协助幼儿作好入学前活动准备,而且能使幼儿终身受益。

  五、具体措施:

  幼儿的学*活动经常是无意识的、不自觉的,因而也多是零散的,在学*的方法上,儿童也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只有将儿童的学*活动转达化为有意识的过程,并不时地丰富儿童学*的方法,才干提高儿童学*的效果,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六、教学进度布置:

  第一、二周学*主题:春节好热闹。同时复*拼音(一)(二)。

  课题:过春节

  红红的“嘣叭”

  第三、四周学*主题:妈妈和婴幼儿。同时学*拼音----复韵母ai、ei、ui

  课题:我来了

  小天使

  我有一个好妈妈

  扩句和缩句

  第五、六周学*主题:春天的秘密。同时复*拼音(一)(二)

  课题:春天来了

  哈哈镜

  第七、八、九周学*主题:美丽的大自然。同时学*拼音ao、ou、iu

  课题:像什么

  小雨滴

  黎明静悄悄

  树真好

  小熊住山洞

  颠倒歌

  歇后语找朋友

  狐假虎威

  第十、十一、十二周学*主题:我们真聪明。同时学*拼音ie、ue、er

  课题:学说“把”和“被”

  倒过来说

  找联系

  巧嘴巴

  拔河

  明明真聪明

  我想发明

  第十三、十四、十五周学*主题:夏天真快乐。同时学*拼音an、en、in、un、vn

  课题:夏天在哪里

  学说日记

  能干的机器人

  江南可采莲

  七月的云

  第十六、十七周学*主题:我要上学了。同时学*拼音ang、eng、ing、ong

  课题:兔子的门

  胖猪和狐狸

  采访小学生

  小书包

  第十八、十九周主题:把以上学过的内容进行总复*。

  一、指导思想:

  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为参考,切实提高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业务知识水*和教育教学能力,落实常规工作,夯实基础,增加课外阅读量,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语文学*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惯,提高文化品位,为高三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我们使用的是人教版新教材,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中的主体地位。在编排体系上,人教版《必修四》按照“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大板块安排相关内容。同时根据学校的安排,本期开始开设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这本教材,从高中生实际水*出发,对于诗歌,从“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探究诗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把握诗境)“因声求气、涵咏诗韵”(体会声韵)三方面入手;对于散文从“创造形象、诗文有别”(理解散文的形象性)“散而不乱、气脉中贯”,切实地培养学生的文学文化修养,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三、情况分析:

  1、教材教学:高二阶段是高中阶段比较关键的一年,从教材上来看,难度较高一有了很大的提升,如阅读教学上对学生的要求已由一般的阅读理解上升到品味鉴赏,还新增了诗词、小说等阅读单元。写作上则要求学生较好掌握议论文的写作和应对话题作文的能力。

  2、学生分析:学生在高一阶段的语文学*还处在比较被动的状态下,对语文的学*兴趣欠佳。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课外迁移不够,阅读和写作能力还有待加强。

  四、工作重点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世界观、人生观。发展学生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2、加强对学生语文学**惯的培养,加强常规工作的落实和检查,并有阶段性检查小结和整改措施。

  3、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养成阅读经典和优秀作品的*惯,拓展学生语文学*空间。

  4、提升学生对阅读量,引发对中国文学的感性认识,培养文言语感,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引导自主写作,在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

  5、培养学生自主学*、合作学*和探究学*的*惯和能力。

  五、具体措施

  1、加强书本和教学理论教学资源的学*,提高教师自我素养。

  2、提高备课质量,继续学*新大纲,钻研新教材,探索新教法,体现知识和能力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个性和优势。

  3、指导学生加强积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准备摘抄本,每周布置阅读量,积累语文基础知识,名句名篇的。

  4、重视诵读,改进古诗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感。

  5、跟同事协作,集体备课,资源共享。向同事们学*,积极参加学校的听课评课活动。

  6、作文训练以“表达交流”和《周计划》相结合,面批、互评、自批多种批改方式结合,切实提高效率。

  六、教学进度

  1-3周 第一单元课文、表达交流

  4-6周 第二单元课文、表达交流

  7-8周 第三单元课文、表达交流

  8-9周 第四单元课文、表达交流

  10-11 周 复*、期中考试

  11周以后 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

  这学期我担任初二年级51、53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特制订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的指引下,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方向,以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吸纳世界文化精华为宗旨,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联系生活实际,把语文学*与生活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创新学*、探究性学*,培养学生装的创新能力和钻研精神;同时,不断提高学生装的沟通能力,加强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以达到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教学的总要求:

  认真学*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法,确立学生在学*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学*、创造性学*,创造必要的条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高,为其他学科的学*打好坚实的基础。

  三、学生现状分析:

  由于学生入学时基础参差不齐,导致了学生的语文水*也出

  现了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和一定的难度。个别基础很差的同学甚至在字词方面不过关,学生自主学*的能力不是很强,至于阅读教学中的课外迁移部分对绝大部分人来讲还是一个难题,我现在在教学中努力尝试去做的就是努力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含量,让孩子多接触文学作品,在讲课中拿出一定的时间来消化并对优秀文学作品和文学形象加以解读和赏析,最基本的想法就是先培养孩子的语感然后激发学生对文本学*的兴趣,至于我的这一设想和做法能否获得成功,这也是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继续探讨的一个问题。

  四、具体工作:

  1、提高教学质量向课堂45分钟要成绩,不仅需要老师要认真备课,学生也要积极的配合:

  ①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要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惯,对学*新知识的接受能力等方面都要有明确的了解。

  ③“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新的教学工作中不是单纯的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让学生学会怎样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2、组织好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因此组织好课堂教学在整个的教学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共用。首先要关注学生群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意信息反馈,同时,想方设法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尽量做到简洁明了,使用文明用语,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不要忽略差生,要适当的设计简单的问题调动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注意引发学生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3、走进学生,了解思想拨动,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玩是孩子的天性,对初二的学生来说,由于本身爱动、好玩,自控能力较差,因此常在学*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还有个别学*好的学生有时也会找借口不完成作业,对于这种种不好的学**惯应该在初二的时候就给他们彻底改掉,因此这就需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尤其是在学困生的转化上,对其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尽量避免用尖锐的语言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4、由于自己参加工作的时间很短,授课时间不是很长,因此对整个教学工作的把握不是很到位,教学设计不是很和谐,在设计问题时考虑不周,有时会使整个教学显得很杂乱,我想最主要原因就是阅历尚浅,经验不足,还没有真正的适应这个环境,没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位置,因此在本学期中我要充分的锻炼自己,积极参与教研组活动,虚心向其他老师学*,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我想如果给我足够的时间我会做的更好。

  5、认真学*新课标要求,勇于从事语文教学的新尝试。多向名师学*,学*他们上课的技巧,学*他们辅导竞赛的方法,同时学*作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训练方法。

  6、继续学*报刊杂志的有关理论文章,继续学*《新课堂常规》《给教师的建议》、《成功教育》、《细节决定成败》等书籍,进一步提高自己素质和业务水*。

  7、认真写好教学手记与案例,不断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改正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

  五、培优转差措施

  1。培优重在拔尖,辅差重在提高。

  2。课堂上有意识给他们制造机会,让优生吃得饱,让差生吃得好。

  3。课外辅导,利用晚修,文体课的时间,组织学生加以辅导训练。

  4。发挥优生的优势,指名让他带一名差生,介绍方法让差生懂得怎样学,激起他们的学*兴趣。

  5。对于差生主要引导他们多学*,多重复,在熟练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尤其是学*态度的转变和学*积极性的提高方面要花大力气。

  6。优生要鼓励他们多做创新的事情,在阅读和写作方面多下功夫。

  六、本学期以《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为研究课题。

  措施:

  1、了解学生现状,把握学生对语文学*的兴趣特点。

  2、广泛征集资料,形成初步材料。

  3、把写作大目标细化成一个个小目标。

  4、少搞命题作文,自由写作,评改适度。

  总之,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会力争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为人师表,语言健康得体,举止文明礼貌,以身作则,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我校的建设与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教材简析:本册课文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惯(八)”、“阅读课文”、“*作”和“练*”组成。全册课文安排了8个单元。课文分精读、略读两种。右上角有△者为略读课文,每单元安排”*作”1篇,共8篇。每单元安排”练*”1个,共8个。

  教学要求:

  1、学**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惯,养成爱惜学*用品的*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写钢笔字、毛笔字的方法,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听讲的*惯。

  (3)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惯。

  (4)继续培养认真完成作业和查字典、词典的*惯。

  (5)继续学*预*和复*,并养成*惯。

  (6)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留心观察事物的*惯,培养读书做记录的*惯。

  2、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普通。

  3、识字写字。

  (1)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2)继续练*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3)继续练*写毛笔字,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其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

  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

  (5)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5、阅读。

  (1)继续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学*按要求预*课文。能借助字典学*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6)能阅读程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6、*作。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通字顺的短文。

  (3)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4)学*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

  教学重点、难点:

  1、视朗读、背诵、默读、复述等常规训练,培养语感,增加其规范化语言的积累。

  2、语境理解词语、句子,分析自然段、学*归纳段落的主要内容。

  3、摹仿其中的句式、段式、立意、写法等,进行局部仿写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一、教课书的主要特点

  第一,构建新的教科书体系。这本书力图构建语文综合实践体系。按人与自我(人类、生命、人格、人性、人生等)、人与社会(社区、群体、家庭、民族、国家等)、人与自然(自然环境、生态等)三大板块组织教材,每个板块分若干单元(主题),每个单元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两大部分。采用这种编排体系,注重教材的实践性,自始至终把语文学*置于实践活动之中;突出教材的综合性,减少头绪,突出重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整合在一起,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与个性发展、人格养成整合在一起。

  第二、致力于全面挺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各个环节的设计兼顾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力图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惯的同时,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教科书内容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培养扎实的语文基本功与开发潜在能力、创新能力的统一。

  第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内容和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进取精神,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需求,为学生提供各自的发展空间。阅

  阅读部分,选文的练*和提示,都尊重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主发现、自主建构文本意义,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理解。便学生在阅读中不仅仅是获得信息、汲取知识、而且是发现自我、充实自我。写作、口语交际部分,注意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展示独特个性、使学生的学*写作和口语交际,成为他们健康人生重要开端。尤其是综合性学*部分、突出自主性、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自主选择确定活动内容和方式、突出合作性,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培养创新精神。

  第四,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申学*语文。这套教科书力图使学生学*的过程,变成读写听说的不断实践的过程,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

  第五、力求建立开放、有弹性和富有活力的教科书体系。教材体现了课内外和校内外的结合,使教科书由课内走向课外。

  可以看出,教材选文文质兼美,难易适度,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适合学生学*。

  二、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教学计划菁选(扩展7)

——语文课程教学总结汇总十篇

  1.教学的开放性。

  语文教学的开放性是指开发和利用语文教育资源,构建语文教学的大课堂。拓宽语文学*和运用的领域,注重不同资料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的教学活动。教学的开放性应体此刻:一是学*空间的开放。学生的学*不再受教室的限制,大自然和社会生活、图书馆、因特网等也应成为学生学*语文的课堂,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语文知识,构成语文潜力。二是学*资料的开放。

  要打破封闭的学科知识体系,学生和教师都有自主选取学*资料的权利,对教材的资料可根据实际进行改换、增删,使学生从丰富的教学资源中获取语文知识。语文教学应注重课程的整合,有机渗透数学、音乐、美术、自然等方面的知识资料,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三是学*方式的开放。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理解式学*方式,要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资源,帮忙学生设计恰当的学*活动,选取不同的学*方式,如观察、实践、调查、实验、模仿、体验等,让学生自主探索,从而在教师的指导帮忙下,构成良好的行为*惯,获得语文素养。

  2.教学的民主性。

  语文教学的民主性是指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开发学生的学*潜能,指导学生学会学*的一种现代教学过程。体此刻教学实践中的民主性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教师的主角发生改变,由教学的中心和主宰变为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地位,成为学生学*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等对话,教学转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富有创造性的人际交往活动。因此,教学应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

  二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作用在于指导学生构成良好的学**惯,激发学生的学*动机。教学中要给学生研究、发现、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重视展示学生在学*过程中所研究和发现的成果。要注意开启学生的内心世界,课堂上不要有这样或那样的清规戒律,让学生自主选取学*的形式和资料,善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和体验,愉快地投入到学*活动中去。

  3.教学的合作性。

  语文教学的合作性是指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以小组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旨在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教学活动。它以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实现解决问题的目的。生生互动的形式,凝聚了群众的智慧,“人人教我,我教人人”,有利于优势互补,缩小个体差异;教学的合作性主要表此刻:以讨论的形式研讨教师或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在讨论中一般要——“倾听”: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评价和补充;“协作”:用自己擅长的形式(如读、画、唱、演等)展示问题的解决过程;“分享”:让每个人获得成功的体验,并从中反思自己的学*行为。其他语文实践中的合作会更加充分和自由,学生能够自由选取合作伙伴,就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研究。这个伙伴能够是老师、同学、家长以及其他任何人,合作对象的广泛性,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学会与人相处。

  4.教学的过程性。

  语文教学的过程性是指学生在学*的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思维方式等。学生的学*结果不必须是具体、有形的成品,可能是提出一种见解,产生一个方案,策划一项活动,注重在学*体验的过程中,学*者对所学的资料有所选取、决定、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应是全体学生积累参与学*的过程。学生的年龄、知识积累和个性特点,决定了其学*品质的差异性、因此,反映在学*结果上差异肯定是存在的,不管学生的差异有多大,只要是用心参与了学*研究的过程,都要给以肯定和鼓励。承认差异就是尊重学生的学*过程。

  体现语文教学的过程性,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主动性,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边读边思,领悟语言表达之精妙,获得情感体验之愉悦。给学生讨论交流的时间,讨论交流的形式能够多种多样,或同桌研究,或分组讨论,或自由组合交流,以期到达人人参与、各抒己见的目的;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时间,在学生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寻求解决的途径。教学过程中体现新的学生观和质量观,是对以往注重学*结果而忽视过程的评价观念的挑战。

  5.教学的探究性。

  探究是最能体现人之本性和人之力量的心智活动,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语文教学的探究性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透过自主探索式的学*研究活动,在摄取已有知识或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同化、组合和探究,获得新的知识、潜力和态度的教学活动。作为一种学*方式,探究旨在在体验过程中敏锐地捕捉问题,紧紧地追问、探索问题的结果。语文教学中探究的领域十分广泛,能够是文章的思想、资料,也能够是词句之美,景色之美,情感之美,意境之美。也能够是学生感悟学*方法的过程,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凡是学生产生疑问的,都能够作为探究的对象。儿童的思维和认知具有独特的视角,不同生活经历、个性特点的孩子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因此,教师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承认差异,不搞统一标准。另外,探究更重要的还不是结果,而是探究过程本身。要探究的不仅仅有思想资料,更有方法、情感、态度等;这些探究都能够是深层次的,是更有探究价值、也更容易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

  本学期我继续教授选修课《大学语文》,每个班90人,二个班共180人选了此课。每班32课时,时间是每周二的7、8与9、10节课,选材选用的是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王步高主编的高职高专适的大学语文教材,现将本人教学情况做个小结。

  一、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考虑学生的实际,选择的课文是经典的名家名篇。从诗经、楚辞、庄子、大学、汉魏六朝诗歌、到唐诗、宋词等,以文学史的顺序来组织教学,让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有个清晰的认识,加深对中华文化的感知。

  二、在教学中把增长知识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相结合。中学阶段,教材大致只是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以一个声音说话。大学语文教学中介绍一些争鸣的意见,可以引发学生思考,有利于克服思维的片面性与绝对化,使学生多层次、多角度思考。即使是文学精品,也介绍一些批评意见,让学生不迷信名家、迷信书本。

  三、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每次上课皆用多媒体课件,插入相关的教学视频,引起学生兴趣。如讲庄子的山木篇时,插入庄子的动画片。讲陶渊明作品时,引入南京大学教授《诗意人生五典型・陶渊明》。讲授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时播放著名播音员的朗诵。讲唐诗时,插播唐诗专题片《唐之韵》,让学生课后

  观看百家讲坛中的李白、杜甫、苏轼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给少数爱学*的学生开点课外阅读书目。

  教学不足之处是少数学生学*态度不端正,旷课的、上课空手而来的,点完名就走的学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今后要强化管理,严格要求,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让大学语文课成为学生爱学的一门文化素质课。

  本学期担六年级的语文教学。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学*。以下是我在这一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一、改革课堂教学

  随着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反复学*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逐步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焕发语文课堂活力,有助于学生能力提高与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启发思维,训练方法为主的自读课文阅读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焕发课堂活力

  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我们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例如在处理每单元的重点篇目时,我们始终采用整体 ——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

  这样教学,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已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际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三、提高学*效率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要求具有新鲜活力的`语文课堂不仅要有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思维的开启,更要有引导学生学会学*,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并获取叩开知识大门金钥匙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是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也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集中体现。

  四、用扎实双基的训练

  学校开展的写字课非常好,每天让学生练十分钟的字。使学生从小养成练字的好*惯。一般字写得好的学生语文成绩都不错。《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文化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基础。”把字写得正确、端正,并有一定的速度,是每个小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从小学开始就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能写出一手漂亮的字,是一个人基本素质的体现,有的利于学*、工作和交际。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究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现在教学的需要。让学生觉得更全面的知识。

  秋去春来,一年的时光转瞬即逝。在过去的时光中,有过辛酸,有过欢乐;有过彷徨,也有收获,在荆棘中坎坷而行。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帮助下,在老师们的大力支持下,我较好的完成了我的本职工作。为了能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优势,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总结前段工作如下:

  首先、在思想方面,我忠诚党的领导,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发扬奉献精神,严格执行教育方针,尽职尽责,教书育人;同时面向全体学生,热爱、尊重、了解和严格要求学生,不歧视、挖苦他们,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同时处处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认真的参加政治学*,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

  其次、本人能够严格执行学校的作息时间,不早退,不迟到,做到了早出晚归,按时上下班,从不因为个人问题耽误上课,出满勤,干满点,给学生做了极好的表率。

  第三、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本人积极认真学*新大纲、新教材,将教材、教法、学法进可能完美的结合,积极、认真备好每一个教案,上好每一节课,充分发挥课堂40分钟的作用,尽可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积极学*钻研名师、专家的教育、教学理论,探索适合班级的教育方法、教育模式。与此同时,向身边的有经验的教师学*,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活动,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同时在业务上精益求精,积极探索多媒体、网络教学,拓宽教学新思路;与此同时,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例如演讲朗诵会、读书活动等活动,调动学生学*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成绩。

  在班主任工作方面:首先注重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第二,抓好学*方法的转变。第三,搞好班级卫生,树良好形象。第四,积极稳妥地展开班级竞选活动,将竞争纳入工作轨道,同时借鉴他校的经验,采用成绩名次与日常学*等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量化,分组竞争,给个人加减分,期末总评。与此同时,积极开展各类班级文化娱乐活动,活跃班级气氛,融洽师生感情。第五,积极会同各学科教师积极备好学生,探讨教育学生的方法,同时采用交流册的方式积极同家长联系,及时了解、掌握学生情况,共同管理教育学生。应该说,班级管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第四、成绩方面:上半年本人担任初二语文教学工作以及五班的班主任工作,班级的文体活动及学*成绩都走在级部前列。

  下半年担任初三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并担任五班的班主任工作。期中考试所教语文学科也到达了优秀,班级总*均分第一;五科竞赛的学科成绩也较期中有了很大进步。

  在秋运会中,班级总分获级部第二名,在政教处组织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月”活动中,被评为优秀班级;在校团委组织的“网络与中学生成长的利与弊”的大讨论中,班级获得优秀组织奖,班级还参加了辩论会的决赛,崔琦惠同学获得了最佳辩手称号。

  当然,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同学们的努力,更离不开领导的指导和各位同事的支持。

  五、廉廉洁奉公、遵纪守法,不做有损教师职业道德的事。

  总之,本人在过去的一年中,有过收获,也有失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将继续努力,力争佳绩。

  1.教学的开放性。

  语文教学的开放性是指开发和利用语文教育资源,构建语文教学的大课堂。拓宽语文学*和运用的领域,注重不同资料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的教学活动。教学的开放性应体此刻:一是学*空间的开放。学生的学*不再受教室的限制,大自然和社会生活、图书馆、因特网等也应成为学生学*语文的课堂,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语文知识,构成语文潜力。二是学*资料的开放。

  要打破封闭的学科知识体系,学生和教师都有自主选取学*资料的权利,对教材的资料可根据实际进行改换、增删,使学生从丰富的教学资源中获取语文知识。语文教学应注重课程的整合,有机渗透数学、音乐、美术、自然等方面的知识资料,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三是学*方式的开放。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理解式学*方式,要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资源,帮忙学生设计恰当的学*活动,选取不同的学*方式,如观察、实践、调查、实验、模仿、体验等,让学生自主探索,从而在教师的指导帮忙下,构成良好的行为*惯,获得语文素养。

  2.教学的民主性。

  语文教学的民主性是指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开发学生的学*潜能,指导学生学会学*的一种现代教学过程。体此刻教学实践中的民主性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教师的主角发生改变,由教学的中心和主宰变为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地位,成为学生学*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等对话,教学转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富有创造性的人际交往活动。因此,教学应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

  二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作用在于指导学生构成良好的学**惯,激发学生的学*动机。教学中要给学生研究、发现、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重视展示学生在学*过程中所研究和发现的成果。要注意开启学生的内心世界,课堂上不要有这样或那样的清规戒律,让学生自主选取学*的形式和资料,善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和体验,愉快地投入到学*活动中去。

  3.教学的合作性。

  语文教学的合作性是指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以小组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旨在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教学活动。它以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实现解决问题的目的。生生互动的形式,凝聚了群众的智慧,“人人教我,我教人人”,有利于优势互补,缩小个体差异;教学的合作性主要表此刻:以讨论的形式研讨教师或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在讨论中一般要――“倾听”: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评价和补充;“协作”:用自己擅长的形式(如读、画、唱、演等)展示问题的解决过程;“分享”:让每个人获得成功的体验,并从中反思自己的学*行为。其他语文实践中的合作会更加充分和自由,学生能够自由选取合作伙伴,就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研究。这个伙伴能够是老师、同学、家长以及其他任何人,合作对象的广泛性,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学会与人相处。

  4.教学的过程性。

  语文教学的过程性是指学生在学*的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思维方式等。学生的学*结果不必须是具体、有形的成品,可能是提出一种见解,产生一个方案,策划一项活动,注重在学*体验的过程中,学*者对所学的资料有所选取、决定、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应是全体学生积累参与学*的过程。学生的年龄、知识积累和个性特点,决定了其学*品质的差异性、因此,反映在学*结果上差异肯定是存在的,不管学生的差异有多大,只要是用心参与了学*研究的过程,都要给以肯定和鼓励。承认差异就是尊重学生的学*过程。

  体现语文教学的过程性,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主动性,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边读边思,领悟语言表达之精妙,获得情感体验之愉悦。给学生讨论交流的时间,讨论交流的形式能够多种多样,或同桌研究,或分组讨论,或自由组合交流,以期到达人人参与、各抒己见的目的;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时间,在学生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寻求解决的途径。教学过程中体现新的学生观和质量观,是对以往注重学*结果而忽视过程的评价观念的挑战。

  5.教学的探究性。

  探究是最能体现人之本性和人之力量的心智活动,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语文教学的探究性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透过自主探索式的学*研究活动,在摄取已有知识或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同化、组合和探究,获得新的知识、潜力和态度的教学活动。作为一种学*方式,探究旨在在体验过程中敏锐地捕捉问题,紧紧地追问、探索问题的结果。语文教学中探究的领域十分广泛,能够是文章的思想、资料,也能够是词句之美,景色之美,情感之美,意境之美。也能够是学生感悟学*方法的过程,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凡是学生产生疑问的,都能够作为探究的对象。儿童的思维和认知具有独特的视角,不同生活经历、个性特点的孩子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因此,教师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承认差异,不搞统一标准。另外,探究更重要的还不是结果,而是探究过程本身。要探究的不仅仅有思想资料,更有方法、情感、态度等;这些探究都能够是深层次的,是更有探究价值、也更容易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

  这学期,我作为一名新人进入了金山中学任教,从那时候,我就开始相信一句老话:万事开头难。在工作的初期,我确实感到了很大的困难。那时候,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我,除了在大学时期进行过一个半月的实*之外,可以说毫无工作经验。面对新接手的工作,面对七年级一个班的语文,八年级两个班的思品,我觉得毫无头绪,不知工作应该从哪里下手,第一次上讲台我是硬着头皮上去的。这使得站上教师岗位的我,感觉到面临教书育人的巨大压力、学生与教师角色的转换、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冲突,使得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在不断修补自己的同时快速的适应并不断的摸索学*。

  这还只是工作的第一步。新老师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不熟悉教材,不了解重、难点,也不知道应该怎样上课。对此,我的心里十分着急,生怕因为课上得不好而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对这门课的兴趣。所以,我每次都很认真的备课,查阅资料把课备好。

  听课是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一个好方法,新老师只有多听课才能够逐渐积累经验。所以对每一次听课的机会我都十分珍惜,在课前都会做好教学工作计划。听课的主要对象是冯红让老师,同时也听科组其他老师的课。这一学期,我听了二十节课,听了冯红让老师、马莲芳老师、尚倩老师等人的课,我的收获很大,逐步掌握了一些驾驭课堂的技巧。听完课之后,把老教师上课时讲到的记在听课记录上,然后对我自己的备课教案进行修改,将老教师很多优点和长处应用到我的课堂教学当中去。

  除了听课之外,*时我也经常向其他老师请教教学上的问题。这些老师都非常热情的帮我解答,使我获益匪浅。从中我也明白了,知识和经验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必须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把自己当成学生一样,积极吸取周围其他老师一切先进的东西,才能提高自己的水*。此外,我也组织了组上的一些活动,如:七年级“金秋十月”诗文朗诵比赛、“校园之声”广播站,这些活动使我明白了教学的目标和方向。

  但是,不得不承认,新人就是新人。由于经验的缺乏,我的教学水*与其他有经验的老师相比是有差距的,这一点在考试中就显现出

  来了。第二次月考以及期中考试,我带的班成绩不是很理想。所以,我自身感到压力也很大。从这两次考试中,我认真总结了经验和教训。我认识到,在金山中学,由于学生整体水*的局限,光靠课堂教学是不可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成绩的。

  我看到很多老师都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效果很好,而且我也感觉到这边的'学生的学*依赖性很强,所以,我也向这些老师学*,在课余时间对及格临界和优秀临界的学生进行专门的辅导。经过一段时间,也收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通过一个学期的工作,我认识到,作为一个没有经验的新老师,想要把课上好,把教学搞好,把学生的成绩搞上去,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劳动,花更多的时间,分析大多数学生的情况,找准今后教学的切入点,查漏补缺,培优辅差,立足课堂,夯实双基。在新的学期里,我将继续努力,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成为一名合合格的教师。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励,做好下学期工作计划,争取把工作搞得更好。

  时光飞逝。转眼间,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就完成了。为了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我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1、 思想工作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我在各个方面都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使自己更快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阅读大量的道德修养书籍,我们应该有勇气解剖自己,分析自己,正视自己,提高自己的素质,认为人是老师,处处自律

  2、教育与教学;

  这学期,我仍然负责语文教学。我们班有46名学生。在教学中,要认真学*新大纲,深入了解教材的各个环节,积极探索教学思路,灵活运用一些先进的教学理论,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自主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另外,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我也非常注重教学经验的积累。当我有经验时,我会及时记录下来并与同事交流,甚至写进文章并发表在各种博客上。*时,我努力学*,待人真诚,热爱学生。由于识字是低水*教学的.重点,我一直通过各种渠道让学生易于阅读,积极参与课堂听力和评估,虚心向同龄人学*,交流教学方法,学*他人长处,提高教学水*。我尊重学生的个性,*等对待班上的每个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和阅读的乐趣,因为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学生的学*

  3、规程;

  我热爱我的事业,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从不因私事耽误工作时间。积极利用有效工作时间做好自己的工作。在日常工作中,我不会迟到或早退,也就是说,有时我要上课,我不能调整课程,我不能及时参加校本培训,我也会主动为领导请假,尊重领导,团结同事,正确处理与领导和同事的关系

  4、业务培训

  随着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能力要求的提高,除了教学外,我还挤出时间自学现代教育技术,并能做出简单的*面布置图;我喜欢阅读各种文学作品,特别是创作一系列的聊斋故事和哲学故事。百度主页上出现了几篇关于女性的哲学文章

  5、教学效果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教学效果良好。我们班儿童优生率100%,合格率100%。教学永远是一门令人遗憾的艺术。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不断进取,注重自身修养,开拓进取,为美好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八(3)班班主任、语文教学工作。半学期又结束了,反思这半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现做如下总结:

  一)做的较好的方面:

  在语文教学工作中,第一,本学期根据学生和班级的学*现状,制定了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语文教学计划,教学目的和目标更为明确;

  第二,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能更好的把握住课堂学*的主阵地,精心备课,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充分调动自我的教学激情和学生的学*积极性,努力提高课堂效率,为提高语文成绩做最坚实的奠基;

  第三,在对学生的语文学*辅导上,工作做的更为细致。精选作业,精心批改,精心讲解,有的放矢;对学生也实行分层要求,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成功,不丧失语文学*的信心,从考试成绩来看,优生面在不断的扩大,后进生人数逐渐减少,培优辅差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班主任工作中,本学期感受和收获也较多。

  首先,是把建设良好的班风和学风作为班级建设的核心任务和目标。针对这一点,我始终把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放在第一位,定期以全员投票的方式了解班级发展的动态,然后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全员教育和个别辅导,争取让每个学生都不偏离发展的正常轨道,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其次,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树立班干部的正气,加强他们对班级的监督和管理作用,当好老师的助手。

  第三,充分利用班会课教育引导学生的健康发展。本学期,有四次班会课收效颇丰,一次是安全教育,一次是期中总结,一次是日常常规的复*强化,一次是期末复*动员会。

  第四,在班主任工作中,能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和智慧,每个学生都有了较强的主人翁意识;

  第五,家校联系工作做的比较及时,为部分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更多的保证。

  二)不足之处:

  在语文教学工作中,首先还要加强自身的学*和研究,向一个学者型的教师努力;其次,对学生的语文学*的指导,要更有计划性、系统性和针对性,例如,要加大学生作文的辅导,这是本学期语文教学的`最大失误之处;第三,在对学生的辅导上,要进一步做到因材施教,对每个学生的要求要更为具体,特别是辅差工作,要提高效率。

  在班主任工作方面,本学期感觉最大的不足是班干部队伍的建设还有很多没落到实处,班干部的引领和督促作用在削弱。其次,对学生的个别教育还不够及时和细致,或是力度不够,少数学生不良的思想行为转变缓慢;另外,还要进一步优化激励机制,加强学生学*的信心和动力。

  针对这半学期的工作,就做这样一个简单的总结,希望自己以后能不断进步,收获更多。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八(3)班班主任、语文教学工作。半学期又结束了,反思这半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现做如下总结:

  一)做的较好的方面:

  在语文教学工作中,第一,本学期根据学生和班级的学*现状,制定了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语文教学计划,教学目的和目标更为明确;

  第二,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能更好的把握住课堂学*的主阵地,精心备课,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充分调动自我的教学激情和学生的学*积极性,努力提高课堂效率,为提高语文成绩做最坚实的'奠基;

  第三,在对学生的语文学*辅导上,工作做的更为细致。精选作业,精心批改,精心讲解,有的放矢;对学生也实行分层要求,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成功,不丧失语文学*的信心,从考试成绩来看,优生面在不断的扩大,后进生人数逐渐减少,培优辅差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语文课程教学计划菁选(扩展8)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反思汇总5篇

  我怀着对司马迁的无限敬佩结束了这激动人心的一堂课,感觉有以下几点是比较成功的:

  第一,用好教材,适当拓展:使语文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不断引入来自奥秘无穷的大自然、纷繁复杂的大社会的源头活水,让学生在开放的、无比丰富的教学内容中自由徜徉、自由搏击。鉴于学生历史知识贫乏,对司马迁所处的时代、司马迁辛酸坎坷的一生及《史记》内容都知之甚少。教学前让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司马迁有《史记》。通过课前的语文实践活动,学生在学*课文时都较好的理解了司马迁忍辱负重写《史记》的可贵品质。在课前给予相关资料、文章的阅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通过对大量资料的充分阅读,学生心中的司马迁形象渐趋生动,引起情感的共鸣,教学效果好。课后推荐相关读物或指导课外活动或开展各种形式的小练笔,以拓展学*内容,提高阅读能力。这样,既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了写作水*,可谓一举多得。

  第二,以情促读,以情感人: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注重“情感的熏陶、感染”,注重教师语言,以情促读。《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情节感人,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的好教材。为此,我设计了煽情的教师过渡语,旨在带领学生进入情节,进入人物的内心!比如,为了让学生体会司马迁入狱受了酷刑后“悲愤交加”的心情,我插入了一段话:“同学们,我们知道,古代有许多残酷的刑罚,而宫刑是其中最惨无人道、最灭绝人性的一种。它带给受刑者的,不仅仅是肉体上的巨大伤害,更使其心灵蒙受了永远的耻辱,它使正常人身体残缺,心理残缺,使一个原本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再也不能泰然自若、昂首挺胸地活着。听了我动情的话语,学生的朗读一个比一个激动,这时的朗读,学生们已经进入了司马迁的内心!因为这是他们发自肺腑的心声,他们也愤怒了!

  第三,精心设计,整体把握:在“横祸”面前,在“巨大耻辱”面前,司马迁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是他最终下了决心,“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史记》”,是什么原因使司马迁选择了“忍辱偷生”呢?这个问题的设计,使学生很自然地联系到了前面的段落。是第二段中“父亲的临终嘱托”,是第一段里“从小听到的英雄故事”的.激励。我并没有就此打住,继续追问学生:“除此以外,司马迁可能还想到了什么呢?”这时,我又适时补充相关资料:周文王被关在羑里(yǒu,古地名),写了一部《周易》;孔子周游列国的路上被困在陈蔡,后来编了一部《春秋》;屈原遭到放逐,写了《离骚》;左丘明眼睛瞎了,居然写了《国语》;孙膑被剜(wān)掉膝盖骨,竟写了《兵法》……在这一基础上,学生就感悟到了“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史记》”,这就是“发愤”!化屈辱为动力,化悲伤为动力,司马迁忍辱负重,终成《史记》。这样从整体上把握全文,教学过程也行云流水。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大家欣喜地看到教师的观念在逐渐更新,教师的角色在悄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凸显。以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维度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正逐步走向教学前台。

  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二、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

  传统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对话”。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

  三、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引领孩子去读书,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中央教科所张田若老师也指出“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因此,我觉得语文课上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克服那种浮光掠影,泛泛读上两三遍的做法。

  ①学前读。我教给学生“预*三步法”;初读课文,读准确,读通顺;再读课文,划生词,说说文章的大致内容;三读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

  ②学中读。学*课文离不开一个“读”字,但“读”时也不能毫无目的、方法,一味“让我们读一遍”、“让我们再读一遍”,这样只能变成“老和尚念经”。如何让学生读出滋味,读出情趣来,应注意方法的指导。

  ③学后读。课文学完,应强调对精彩片断的熟读成诵,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欧阳修讲述作文之道时曾说:“无他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一直以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很*。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实验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到处都成了孩子们识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四、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说过: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决定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感情经历,还是一种审美的体验。

  1、把别人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

  2、把别人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3、把别人的文章当注解,把自己的人生当正文。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

  选择《游园不值》这课,缘于去年与特级教师窦桂梅的《游园不值》教学实录的“偶遇”。怎么会有如此美丽的“不遇”?怎么会有如此深邃的课堂?记得当时那份实录给我的震撼简直是爆炸性的。我想尝试古诗教学的念头已久,但在几年前上过一节古诗公开课后,就再没有勇气尝试第二次。看到窦桂梅能把这短短二十八个字精彩演绎四十分钟,充分挖掘了教材的深度与广度,引领学生与文字“相遇”,与文化“相遇”,不由得折服她“三个超越”“主题教学”等前卫精深的教学理念与精湛自如的教学技艺。当时,我已经上过这课,颇感遗憾,总觉得如果不把这么精妙绝伦的教学设计奉献给我的学生,那简直是一种“罪过”。基于这样的心态,我又一次选择了古诗教学,选择了当一回窦桂梅的追随者。

  性格外向直爽的窦桂梅老师说“激情是她的一种状态。”而我则性格比较含蓄,教学风格也相应比较恬淡*和,再说,她的学生都是城市实验小学的学生,而我们的孩子一直住在农村,文化底蕴、文学素养、接受能力等稍逊城市学生。如果照搬她的教学设计,一定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于是,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特色和班内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多种渠道解词

  链接生活、利用插图、结合诗意这些都是学生能够接受的解词好方法。

  苍苔,城市学生不常见到,相对农村学生就有优势,果然,一个女生生动地描述了她所看到的“青色的苔藓”,教师在表扬她“是个生活中的有心人”时,也不能忽视其他大大咧咧不注意观察周围的学生,于是,我出示了两张不同角度的图片,引导学生由远及*地观察苍苔,感受它的蓬勃生机,感受春天的气息。

  观察插图理解“屐齿”“柴扉”,用我们现代的门与“柴扉”比较,感受“柴扉”的原生态和带来的自然气息。感受“红杏”的美,我没有出示图片,因为他们在四年级时,已经学过《第一朵杏花》,肯定领略过杏花的魅力。而且,如果是实景图片的'话,势必与书上插图中水墨杏花有所区别。权衡再三,大胆舍弃。

  二、舍弃教学环节

  窦桂梅老师的实录中,还几次引用陆游的诗。“杨柳不争春色,一枝红杏出墙头。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体会陆游诗中的红杏与本诗中的红杏有何不同。因为考虑这首诗学生不熟,而且本人没有特级老师丰厚的人文素养,缺少炉火纯青的巧妙引导,另一方面担心课的容量过大,学生会如走马观花,收获不多。所以,干脆把它删掉了。省下时间,让学生练*扎实的朗读。先读好词,再读好句,继而读好整首诗。

  三、寻“诗眼”悟诗情

  “文章的眼睛是‘文眼’,题目的眼睛叫‘题眼’,而诗的眼睛叫‘诗眼’。”这样的说法只是一家之言,不知是否合适。“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想寻找诗的“眼睛”定能感受作者的情感。但,没想到的是,一个语文素养较好的女生,却撇过了“怜”,而找了个“春”字。看来或许是我的讲解误导她以为作者所要赞美的是什么?现在想来,我可以因势利导,是呀,诗人对春天,对春天的这些景物,包含怎样的感情呢?相信这样一启发,她一定能找到。而不是马上叫另一个学生来回答。再次告诫自己:耐心,再耐心些,或许精彩就在下一刻。

  四、感悟“留白艺术”

  为什么“一枝红杏”就能想到“满园春色”呢?当我反复品读“一枝红杏出墙来”时,忽然脑海中闪现了多年前读过的一则故事。“有个考官出题‘踏花归来马蹄香’,考画家。很多画家画了一地的花瓣,而一位高明的画家,却只画了几瓣,他在马蹄的周围,画了几只翩翩飞舞的蝴蝶。”有时,越少的事物反而越能引发人们的想象。那不是跟古诗中的红杏有异曲同工之处。至于“留白艺术”在这里揭示是否恰当,自己也不得而知。意外的是,班上竟然有两个学生听过这个故事。看来是我太低估他们了。

  五、板书“丰富多彩”

  不知道窦桂梅老师的板书是怎样的?这是我根据自己改动的方案而设计的板书。绿色的苍苔,咖啡色的柴扉,粉红的红杏,我试图用五彩的粉笔向学生勾画出一个五彩的春天。不知道对于学生来说,是否比以往单色的板书来得丰富生动?

  今天的古诗教学就权当是一枝探出墙外来的“红杏”吧。或许生涩,或许稚嫩,或许模仿的痕迹还有,或许自我的突破有限……但我相信,这“一枝红杏”一定会绽放在教师与学生心中。

  一、取得的成果:

  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比如:让学生找一找文中相应的语句,用“作者赞美了的白杨树”的句式说一句话;议一议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赞美白杨树的;各抒己见说出自己最欣赏的是哪一方面,说出欣赏的理由;想一想白杨树三不*凡象征什么;动手写一写今天的白杨又用来象征什么人,象征他们的什么精神;推荐课文中的优美词句,说出推荐的理由。以上的教学环节,既抓住了重点,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内容及象征手法,又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调动了学生学*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中来。学生不断的动脑、动口、动手,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学生的学*创造性也显现出来了。

  二、存在的不足

  1、在教学时,有时一味的拔高教学要求。教学环节的处理缺少由易到难的衔接过程,一股脑的将问题直接抛给学生,让学生措手不及。有时学生的问题已经回答的较圆满,还是没完没了要求学生从更深层次去挖掘去理解。种种问题都是需要教者蹲下来,以孩子的眼光去理解课文

  2、教师自己讲得还是比较多,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有限。如林老师所说,如能把找象征换种表达,当一回柯南找找其中的蛛丝马迹,也许课堂氛围会更活跃一些,学生更敢于说。

  3、在思政渗透方面,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渗透的也较为有限,讲解比较仓促。学生不理解问题,在回答问题上往往找不到重点,启发引导上存在偏差,在一些讲解上过于笼统,可能并不适合5班的学情。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教是为了不教”,如何设计符合学生学情的、目标合适的、有足够的自学空间的、效果良好的教案学案,新教师对新教材要有不容缺失的新的思考,新的摸索,思政渗透一定要及时。

  《泉水》是一篇很美的课文,无论是文字还是内容,都像一股清泉,潺潺地流淌着,洒下一路爱心。教学本课时,我通过创设情境,自读自悟,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欣赏,并且根据课文进行发散思维训练,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并且积累了词语。

  一、读中品味,读中激情

  本节课的教学做到以读为本,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自读、生生合作读、小组合作读、品读等),去体味课文的语言美,感受泉水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这样,通过一遍一遍地读,一遍有一遍的要求,一遍有一遍的效果。“初读了课文,你都有什么体会?”“同学们喜欢泉水吗?”“通过读课文,你知道这是一股什么样的泉水?”“读后还让学生围绕“是否读出了泉水的自豪、快乐、慷慨”进行互相评价。

  二、自主学*,发散思维

  教学本课的时候,根据语文教学的特点,先让学生在充分自读课文、熟悉课文的基础上感悟理解课文内容,然后以学定教,因势利导,采用师生合作、自主学*等方式,解决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初读课文后,我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能在下面括号里填上一个词吗?()的泉水。通过这样形式,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有的学生说这是一股快乐的泉水,我接着问你是从读出来的?能读出快乐的语气吗?有的学生说这是一股甜美的泉水……通过这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方法,既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了提高,又使学生体会到自主学*的乐趣。在学*完本课以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大家想一想泉水还会流到哪里,遇到了谁,会说些什么?学生的思维被调动起来,有的说流到了花园,有的说流到了农田……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发展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注重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语文要注重感悟、积累和运用。小学阅读教学,不仅指导和训练学生理解语言而且必须指导和训练学生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本课所描绘的画面很美,课文的语言文字也很美。本节课的教学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如“火红的杜鹃花”、“美丽的身影”、“明亮的大镜子”、“静静的山谷”等词语。

  四、不足之处

  在学生的课堂常规训练方面还显不足,学生回答问题声音不够响亮;另外,教师角色还转换不够,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在一些细节方面也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语文课程教学计划菁选(扩展9)

——语文课程学*心得(5)份

  有幸与XX教授相遇云端,听着温教授的讲座,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主要内容和变化后,我最大的感触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紧扣核心素养,采用多种学*方式,创建语文学*任务群,加强学生学*的主动性,开展高效的教学,促进每位学生都取得自己最大的进步。

  在新课标的引领下,我们要不断创新自己的授课方法,提升自己的语文教学能力。新的学*任务群指明了教学方向,为开展教学工作提出具体可操作的.行动指南。每个任务群都承担着一个学*内容,任务群的提出,既有内容的呈现,又有教学的方式。根据学*任务群和课程整合的要求,我们既需要将课程文本进行整合,还需要将课堂符合“任务驱动,情境体验,真实探究”的要求。

  在日常教学中,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渗透学*任务群,不断地去帮助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氛围,可以尝试着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整合学*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教学活动,让语文教学从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学完语文后,可以充分感受到语文的魅力,爱上语文,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自己的语文学*能力。

  温教授的讲座让我对新课标有了更多的感触和思考,真是受益匪浅!更多的问题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慢慢去探究和改变。

★ 学*心得

★ 普通话学*心得体会五篇范文

★ 网络课程心得体会学生5篇精选

★ 教师个人学*心得体会五篇范文

★ 关于学生对于网课学*的心得体会5篇

★ 小学语文主题阅读心得体会五篇模板

★ 优秀学生学*心得体会五篇范文

★ 读书阅读心得体会5篇

★ 小学生课外读书心得体会五篇范文

★ 学*思修课心得体会五篇范文

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

  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

  方式,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把课标学*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

  用好新教材;要重视教学反思、个案研究和收集;要牢记验证课标和检验教材的实验任务。

  在教学实践中,我将采取了以下几点做法:

  1、认真学*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

  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方法,拓宽学*和运用的领域,注

  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和探究式学*,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2、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

  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

  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的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

  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3、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根据本年级本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的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积极开发课堂学*资源和课外学*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行

  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

  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

  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

  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多年的教学经历使我收获丰厚,感触很多,使我加深了对

  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我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

  紧迫性。在一年级语文教学实践中,针对本班68名学生的学*特点,我主要采取以下几点作法:

  一、备好课,上好课。

  一年级一册的语文教学任务繁重,要求学生认对、读准23个声母、24个韵母和16个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

  能说出声调符号的名称,读准四声,学读轻声。认识四线格,能

  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

  普通话。并且认识常用汉字400个,其中100个要求会写。这么大的学*量如果不讲究科学合理的方法,而让学生单调地读,重复地写,长此以往,学生将对拼读、识字产生厌恶。面对本班的

  68名学生,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备学生,写教案,制作大量形象

  直观的课件辅助教学,用来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课后,我

  针对教学实际,坚持进行反思,努力调整教学策略,争取每天进步。一年级作为学生走进学校的第一步,必须要为学生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在语文教学中抓常规。

  面对一群新生,我首要的工作就是抓心。心齐了,注意力集中了,课堂常规自然跟上了,我才有了与学生自然的情感交流。课堂上,我努力营造和谐、活泼的氛围,努力让自己的语言

  变得更加亲切,充满激情。我特别注重课堂上的过程性评价:请注意读书的正确姿势你的声音真美你的回答太精彩了简短的评价,更让学生满心欢喜,积极思考。在师生不断互动中,学生

  学*的兴趣日渐浓厚,学*常规不断进步。要想学生在整个课堂兴趣盎然,教师教学的策略以及驾驭课堂的能力是相当重要的。

  这也是我不断努力的方向。

  三、多与家长沟通交流,获得家长的支持。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为了学生更好的发 展成长,我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加强和家长的联系,及时和 家长探讨学生的行为表现。一起研究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改变教学方法,希望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 积极主动的学*,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实现较大的提高。在实践工作中,我将不断总结反思,撰写教学日记、教学案例、教育随

  笔等;努力把课改工作做得更好,使课堂教学呈现出民主、和谐、 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新面貌。

学校践行语文的教学模式,已经三年有余了。在这三年里,我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改实践中,有了一些收获,也有了一些体会。

课改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坚定的新课程理念,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是不可能的。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扩大学生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

在教学实践中,我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点做法:

1、认真学*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COm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拓宽学*和运用知识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和探究式学*,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我努力实现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2、我还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把课标学*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以备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难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经过一番阅读分析,我总结出二年级教材主要是以识字为主,识字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于是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来识记生字词。在教学语文时,我注意每组教材在内容上的联系,从整体上先把握教材内容,然后来设计教学方案。在阅读教学中,首先重视朗读的指导,在学生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感情,利用多种形式来读,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质疑问难,培养他们勤思善问的*惯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我从本班本校本地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积极开发课堂学*资源和课外学*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采用了游戏、唱歌、猜谜语等方式,引进课堂教学,还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自然、社会,走进沸腾的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4、新课改改变了以往的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居高临下地问,学生规规矩矩地听,小心翼翼地学的课堂呈现状态。当学生*等、互尊的情感得到满足时,才会轻松、愉快地投入学*,才会主动探究,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注意确立师生*等的教学观念,构建*等对话的教学*台,使教学“在师生*等的过程中进行”,将师生关系“理解为愉快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间的冲突,对、尊严的威胁”,让学生在率真、坦诚、互尊的环境里一起学*。这个过程使学生处于一种心理放松、精力集中的状态,思维活跃,敢想敢问,敢说敢做。在布置讨论的时候我明确要求,设置一至两个问题,让每个学生知道这个主题,必须围绕主题进行讨论,让他们有准备的时间。在实践工作中,我不断总结反思,努力把课改工作做得更好,使课堂教学呈现出民主、和谐、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新面貌。

教师不是万能之人。作为教师应该放下架子向学生学*。使学生明白,不管是谁都要学*,不管是谁,只要会就能成为别人的老师。给学生以自信,激发学生的学*欲望。小组合作学*也是*等对话,老师参与学生的合作中,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说话,学会合作,增强自信。有时,那些发言不积极的学生,并非他们的思维不活跃,只是他们不擅长口头表达而已,我们应该想方设法调动他们的学*积极性,激励他们积极思维,勇于发言,避免置身于课堂学*之外的“看客”出现。从现在实施课改的课堂教学实际来看,学生的学*方式由过去那种被动接受式转变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方式,这种学*方式,不仅使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知和领悟得到了落实,还让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学生学*的主动意识、进取精神以及合作精神都得到了充分的激发和增强。

5、评价探究结果,具有共享学*成果,激励后继学*的意义。由于学生在探究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小组成员之间对探究的成果也进行了小范围交流讨论,对探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质疑,对来自各方的观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对探究的问题有了较全面、深刻、独特的见解,我们要设置丰富多彩的展示*台,鼓励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来汇报探究成果,以便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潜能,都能从探究阅读中获得收益。善于表演的同学,可将文中的精彩片断改编成课本剧;心思细腻,不善言辞的同学可写写心得体会;善于辞令的同学可以进行辩论,以展示思想……

6、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使我们认识到“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人们的视野开放了,观念更新了,从书本延伸到书外,从学校拓展到社会,学生的阅读范围,也不仅限于教科书,课外书、报刊、杂志,都是学*语言的材料。因此应该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搜集信息,随时掌握最新的知识,吸取最鲜活的语言。生活是一本开放的大书,是知识的源泉。在教学中,我竭力引导学生睁开双眼,用心感受,教导他们“两耳多闻窗外事,一心要读有用书”,多从生活中吸收信息充实自己,启发他们的想像与创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大到时事政治,小到家庭生活、社区活动、校园生活,都要学生留心观察,细细体味,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

本学期在语文教学中,我努力改进了课堂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顺利地完成了语文教学任务,今后还要取长补短,学*新的教学经验,努力改进教学方法,为更好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而努力奋斗。

  语文课程学*心得 5

这些日子,我认真学*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的内容,修订后的语文课程标准依然坚持语文课程“工具性雨人文性统一”的价值追求,坚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坚持推进学*方式以及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积极吸收当代教育的新理念,坚持“素养——养成”的课程基本模式。但在以往的基础上,修订稿也做了适当的修订,如:进一步突出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学*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进一步增强课程标的切合性和教学实施的可操作性等。这次修订主要有这几个方面的调整:如:关注写字姿势和*惯,注重书写的育人功能。适当降低一、二学段识字写字量的要求,针对识字写字学*负担过重的问题,在教学建议中进一步强调“多认少写”的教学原则。在“附录”中新增加了两个字表。

总之,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上都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它吸收了现代课程论的最新成果,对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