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的教学计划(十)份

首页 / 教学计划 / |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的教学计划 1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主要以科学现象和科学事实为依据,遵循“问题引领下的科学探究”及“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过程”的理念,围绕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方法、步骤”的目标,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融合,以学生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建构了五个单元的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愿意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3、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4、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5、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思维方法。

  2、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3、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难点:

  1、主动参与探究过程,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

  2、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

  3、能有目的的对物体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观察结果。

  四、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情况:

  本学期四年级学生共138人,共3个班。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年接触科学课的时间,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对自然科学知识已经具备初步的观察、实验的能力;以年龄结构的心理特征来看,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在教师的引导下基本能主动的开展探究活动。

  2、学困生情况及转化措施:

  学生的自主性学*的能力比较薄弱,能主动开展学*的学生比较少,比较依赖教师的教。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观以及合作研究学*的能力与意识比较薄弱。本学期要遵循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选择教学内容,注重内容的趣味性和探究性。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生活、生产、社会实际的联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处理好内容的深度广度,做到难易适度,分量适当。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的教学计划 2

  一、教材分析

  四年级主要围绕“运动与变化”这组统一概念,整合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及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本册围绕“变化”统整教学内容,共设五个单元,25个课题。

  本册以“变化”为主线,进一步帮助学生意识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运动的世界,运动产生变化,因此我们又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里。

  二、本册总目标

  通过本册学*,使学生:

  能根据以有的生活经验并通过观察和实验,对周围事物的变化过程和特点进行观察、记录;能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事物变化的信息,利用简单工具(包括自制的)对一些变化进行定量的测量;能利用语言或图表描述、展示各种天气、生物生长、物质状态等变化,并能通过分析数据或图表,找出变化的规律;能通过亲历各种活动,搜集各种变化现象的有关资料,并尝试探究、解释变化的原因。

  能从自己的日常生活入手,仔细观察周围常见的变化,并有兴趣提出自己最想研究的问题;愿意与同进行分工、合作,体验讨论与交流的乐趣;能实事求是的记录观察或实验结果;愿意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尊重生命、珍爱生命,能从自然界中获得美的体验;能积极开动脑筋,创造性的完成设计任务。

  能用一些可测量的量来描述天气变化,列举天气变化对动物行为、人类工作和生活的影响,能描述植物、动物、人生长发育的过程和主要变化,能说出不同生物的生命过程的区别;能说出物质有固态、液态和气态,温度可以使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通过实验发现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能说出有一类变化仅仅是形态的变化,不会产生新物质;而有一类变化则不仅是形态变化,还会产生新物质。

  开始认识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不断变化的;愿意尝试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热胀冷缩、去锈、去污;能举例说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天气预报及农业生产的影响。

  三、本册的重点和难点

  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步骤;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操作能力、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用科学感情。落实三维目标,体现素质教育,实现本学科的素质。

  四、本册的教学方法

  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教学;使用新课程的教学策略;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自主发展、创新发展。搞好各种活动,做好每个实验。

  五、课时安排

  1、变化的世界……………………………………………2课时

  2、多样的天气……………………………………………。2课时

  3、观测天气………………………………………………。2课时

  4、发布天气消息…………………………………………2课时

  5、天气与生活……………………………………………2课时

  6、固体、液体和气体……………………………………2课时

  7、冰、水和水蒸气………………………………………2课时

  8、水到哪里去了………………………………………。…2课时

  9、雨的形成………………………………………………2课时

  10、周围的生物…………………………………………。.2课时

  11、种茄子………………………………………………。.2课时

  12、植物的生长…………………………………………。.2课时

  13、养小鸡………………………………………………。.2课时

  14、小动物的生长………………………………………。.2课时

  15、毛毛虫不见了………………………………………。.2课时

  16、我在长大……………………………………………。.2课时

  17、让瘪乒乓球鼓起来…………………………………。.。.1课时

  18、盐到哪里去了…………………………………………1课时

  19、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2课时

  20、燃烧的秘密……………………………………………2课时

  21、变色游戏………………………………………………1课时

  22、生绣……………………………………………………2课时

  23农业与生活……………………………………………。1课时

  24、未来农业………………………………………………。1课时

  25展示会…………………………………………………。2课时

  共计45课时,机动五课时。

  六、学情分析

  四年级共有学生25人,大部分学生学*认真成绩良好,个别学生学*不用功,成绩较差。本班学生具有一定的合作探究能力、自主学*能力。

  七、教学改革的基本设想

  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教学;使用新课程的教学策略;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自主发展、创新发展。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的教学计划 3

  一、教材分析:

  1、本册教材主要内容特点及设计思路《科学》四年级下册包括《电》、《新的生命》、《食物》、《岩石和矿物》四个单元。

  《电》单元包括用电安全事项、点亮我的小灯泡、简单电路、做个电路检测器、导体和绝缘体、做个小开关、推测4接头和6接头接线盒的电路连接方法、电池和灯泡的串联和并联等十分丰富的有关电的内容。

  《新的生命》单元以观察油菜花为引子,展开了花的专题观察,从对花的构造的研究过渡到对果实和种子的研究,又从植物的繁殖方式延伸到观察动物的繁殖活动。

  《食物》单元突破了学科的界限,紧紧贴*小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探索食物的营养成分、观察生和熟的食物、变质的食物,讨论储存食物的方法、获取食品包装袋上的信息等活动,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以食物为主题展开研究。

  《岩石和矿物》单元则将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作为主要目标,把对岩石和矿物的观察和描述作为基础活动,采取分类、猜测和实验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岩石的形成和变化原因。教材总的特点仍是以活动为主线,以结构为连接,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教材的外线是活动,内线则是追求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

  2、本册教材体现了以下特点:

  (一)适当扩大单元规模,使学生能够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深入研究。

  四下教材在呈现方式上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大单元的模式,这是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做出的改进。新教材理念追求的是“一英寸宽、一英里深”的探究活动,这对激发学生持续的研究兴趣、经历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以及实现科学教育目标的多元整合都是十分有利的。大单元的设计,可以使学生在持续一个月的主题学*中学*兴趣不断得到激发,探究活动不断深入,学*活动能够向着更多、更广阔的领域拓展,获得更为全面和丰富的学*体验。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活动之间的结构联系,促使学生不断产生新的问题,以问题推动探究活动的逐步深入。

  (二)更加注重科学素养的培养,探究方法不断丰富。

  在三年级的科学教学中,强调科学探究始于观察。确实,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总是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极大的好奇心。科学上的发明、发现也往往正是由观察迈出的第一步。所以把观察作为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第一个重要方法加以强调是完全正确的,也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随着科学探究活动的逐步深入,探究的方法自然应该得到不断丰富。其中的猜想和推测,是科学研究过程中两个重要的环节。本册教材在这两方面就是有所侧重的。随着探究方法的丰富,探究的模式也跟着丰富起来:如观察—统计—比较—分析—结论、观察—假设(推测)—验证(测量、实验)—分析—结论等。

  (三)加强对学*主体的研究,构建以儿童心理发展为线索的科学探究体系。

  本册教材是以儿童的心理发展为基础构建的,所有的活动都在对儿童认识问题的规律和特点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具体说,就是活动设计充分遵循了儿童认识发展的顺序,从学生们可观察到的微小变化开始,从关注学生身边的事物开始,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努力促进他们去建立自己的观点和概念。

  二、教学措施:

  为了较好完成本学期的教学目标,突破难点,解决重点,结合学生实际,我拟定了如下的教学措施:(老师和学生同时遵守)

  1、课堂常规有序:课本、笔记本摆放在书桌角上,边边重合,文具盒摆放在自己的正前方,铃停准时上(下)课,互不侵占时间。

  2、课堂中随时评价给分:加分内容(发言、倾听、猜想、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合理的建议、创新的设计等),进行及时评价反馈,让学生即时掌握自己的*时情况。

  3、实验实行评分考核:为了使每位学生的能力都得到发展,实行小组长、实验员、记录员轮流制,实验记录考核制。

  4、要求学生*时多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并且能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个或几个生活问题,最后写成科学小论文,真正实现科学的生活化。

  5、实行单元一练的课堂作业,及时批改,让学生养成及时完成作业的*惯,而且作业也实施星级评定。

  三、教学进度安排

  1、三月份:第一章电

  2、四月份:第二章新的生命

  3、五月份:第三章食物

  4、六月份:第十章岩石和矿物

  5、七月份:总复*与期末测评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的教学计划 4

  一、指导思想

  湘少版科学教材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全面关注学生在科学知识,科学思维方式,科学技能 训练。关注对科学的理解,对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的方法和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为他们将来成为一名具有科学素养的公民打下良好的基础。

  注重改革学生的学*方式,以学生作为科学学*的主体,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亲身经历有趣的活动,仔细观察,动手又用脑,使学生掌握获取事实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几多方面的科学素养。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共有四个班,有学生二百四十多名,这批学生是第二批使用湘少版教材的课改实验班学生,学生兴趣爱好广泛,对科学这门课程比较喜欢,他们都是与新课程一起成长起来的,学*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经过三个学期的学*,他们在科学知识的积累,科学的探究方法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应该继续注重激发学生积极性,培养良好的研究*惯和方法,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同时,要关注滞后的学生,让他们在探究活动中多动手,多动脑,体现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课改理念 。

  三、全期教学总目标

  1、科学探究

  1)能在一段较长时间内深入研究,获取科学探究的乐趣,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

  2)尝试对所观察的现象进行科学的解释。

  3)会进行科学探究记录,会运用数据统计的方法来获取,处理信息,整理归纳出科学结论。

  2、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探究生命世界,物质世界的兴趣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尊重证据,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细心观察的良好品质。

  3、科学知识

  了解种子,花的基本构造及动物,植物,人繁殖的基本方式及过程,了解物体运动的几种常见的方式及重力,弹力,摩擦力的特征及产生的原因,了解溶解,生锈,燃烧现象中所伴随的物质变化情况。

  四、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20课,由“植物的一生”“生生不息”“位置与运动”“力与运动”“物质的变化”“整理信息,让我们发现更多”六个单元组成

  第一单元 植物的一生

  本单元主要引导学生收集,了解身边一些常见的植物的种子,并能比较他们结构的异同,会做种子萌发的对比实验及播种,培育小苗的简单操作,能坚持长期观察,记录植物的一生的变化情况,并能用数据统计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整理获取信息,激发学生探究植物生长的秘密的兴趣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第二单元 生生不息

  本单元主要引导学生了解花的基本构造及动物,植物,人类繁殖的基本方式及过程,激发学生探究生命的奥秘的兴趣,同时感受科学技术在生物繁殖方面的神奇作用和巨大贡献。

  第三单元 位置与运动

  本单元主要引导学生了解物体运动的几种常见方式,学会描述物体的位置,运动的状态等,能恰当选择参照物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会测量,记录物体运动的速度,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感觉科学世界的无穷奥秘。

  第四单元 力与运动

  主要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力的存在,了解重力,弹力,摩擦力的特征及产生的原因,学会使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并能制作简易测力计,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态度。

  第五单元 物质的变化

  本单元主要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溶解,生锈,燃烧现象,探究 这些现象中所伴随物质变体情况,出版感知物质变化中物理,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品质,感受自然界物质的无穷变化 。

  第六单元 整理信息,让我们发现更多

  本单元是本册教材的总结单元,将引导学生比较系统的总结本期重信息点训练的科学方法-----整理信息。本单元将前5单元组织学生学*各种途径进行搜集,整理信息的基础上,将学的方法进行总结和初步系统化,并再次为他们创设运用所学搜集和整理信息的方

  法进行实践和探究的机会。学生将以相对自主的方式,运用自己所学到的搜集和整理的方法等研究方法体验和掌握完成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促使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有效提升。

  教学重点:

  开展以植物的生长,物体的运动,力,物质的变化等为主题的探究活动,是学生能在一段较长时期内深入研究,获取科学探究的乐趣,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

  教学难点:

  能自己设计实验或查阅资料解决问题,并能由此产生新的问题,能运用课内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措施

  1、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注重激发学生学*积极性,创设直观 情境,教学内容以多样、新颖等形式出现,避免千篇一律。

  2、注重上课前的充分准备,教师和学生课前查找大量资料,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反思。

  3、教学过程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让科学走进生活。

  4、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品质,尊重事实,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作业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创新和探究能力。

  5、采用多元智能评价,充分调动学生学*积极性。

  6、实验小组互助协作,优生带后进生,提高全体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

  六、教研专题

  小学大班如何有效组织科学课堂

  七、研究措施

  1、老师多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地搜集信息,并整理和使用信息,训练学生接受式探究技能。

  2、注意师生关系的和谐,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相对自主的环境下探究和创新。

  3、以活动为载体,教师和学生都做好充分准备,保证活动效果,同时,以多元有效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学*和对科学探究的热忱。

  八、教研课安排

  待定

  九、业务学*安排

  1、研究教材,收集教学资源,增加科研部储备,提高自身科学素养。

  2、阅读教育 杂志:《小学科学教学》、《湖南教育》、《湖南小学教师》、《全球教育展望》等。

  3、积极参加相关培训,各种业务学*和教研活动及时总结经验,积极撰写论文。

  十、学科实践活动安排

  学科实践活动分散在各个教学内容中。有的是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有的是学生合作自主实践,有的还需要家长的带领和参与。

  1、种一株植物;

  2、扦插一种植物;

  3、制作简易测力计;

  4、自制*动,滚动玩具。

  十一、教学评价措施

  1、教学评价多元化。学生可以以小组参与或个人参与的形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获得观察,分析、实验等活动经历,同时也可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对个人或小组作出评价;除此以外,还有教师的评价和家长的评价。

  2、注意教给学生评价的方法,使评价更有效。

  3、注意评价内容具体化,使评价更有效。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的教学计划 5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状况:四年级我带1、2、5三个教学班,学生整体学*兴趣高,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学**惯较差。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比较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们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

  1、全册内容情况:

  本册是科学教材的第四册。全册教材包括了“电”、“新的生命”、“食物”、岩石和矿物”四个单元,由30多个典型活动组成。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学*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2、各单元内容和课时情况:

  第一单元“电”共9课时,具体包括:电和我们的生活(1课时),点亮我的小灯泡(1课时),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1课时),电路出故障了(1课时),导体和绝缘体(1课时),我来做个小开关(1课时),里面是怎样连接的(1课时),我们选择了什么(2课时)。

  第二单元“新的生命”共7课时,具体包括:油菜花开了(1课时),各种各样的花(1课时),花、果实和种子(1课时),豌豆夹里的豌豆(1课时)。把种子散播到远处(1课时),萌发的种子(1课时),动物的卵(1课时),

  第三单元“食物”共7课时,具体包括:一天的食物(1课时),我们的身体从食物中获得什么(1课时),吃什么和还吃什么(1课时),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1课时),面包发霉了(1课时),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1课时),食物包装上的信息(1课时)。

  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共7课时,具体包括:各种各样的岩石(1课时),进一步观察岩石(1课时),岩石的组成(1课时),怎样观察描述矿物(1课时)。岩石会改变模样吗(1课时),岩石矿物和我们(1课时)。

  3、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4、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基本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主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并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

  2、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描述。教科书中涉及了大量的观察、比较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观察对象在属性、结构、功能、关系等方面的特点,是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重要认识基础。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教科书中给出了各单元相应的记录表,并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气泡图、网状图和柱形图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的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随时提示他们将自己的记录与小组同学的记录进行比较、修正,教师每周都要对学生的记录进行督促和检查。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汇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活动中需要学生进行描述的内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实验过程的描述,这种描述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教学中应耐心引导。

  5、指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尤其要重视学生在观察实验过程中,从证据、表格、图形获得的一些科学信息,并引导他们合理地使用这些信息做出科学解释。

  六、教学进度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的教学计划 6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有四个单元:“光”“生理与健康”“物体的运动”和“常见的力”。本教材在原有“任务驱动”学*方法的基础之上,又增添了一些特色。例如:

  1、教材设置了“网上学”栏目;

  2、教材的呈现形式灵活多样;

  3、教材的建设系列化;

  本教材以《科学课程标准》为依据,每个“主题”由若干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由若干个“课题”组成,形成一个按学生知识背景与认知发展为基础,以探究能力发展为主线的螺旋式前进的多维立体体系结构:知识学*维、能力培养维、情感体验维、时间发展维。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进人四年级以后,学生对科学课的学*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学生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对科学探究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但由于学生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会实践运用。大部分学生知识面不广,勤于动脑的同学占的比例不是很大。还有的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因此,本学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中逐渐养成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质量。

  四、教学进度

  周次起讫日期教学内容

  一、2月17日—2月23日《光的传播》

  二、2月24日—3月2日《镜子》

  三、3月3日—3月9日《彩虹》

  四、3月10日—3月16日《光与生活》

  五、3月17日—3月23日《健康饮食》

  六、3月24日—3月30日《呼吸与健康》

  七、3月31日—4月6日《保护心脏》

  八、4月7日—4月13日《人体的司令部》

  九、4月14日—4月20日期中考试

  十、4月21日—4月27日《认识物体的运动》

  十一4月28日—5月4日《物体运动的测量》

  十二5月5日—5月11日《力的现象》

  十三5月12日—5月18日《重力》

  十四5月19日—5月25日《大气压力》

  十五5月26日—6月1日《弹力》

  十六6月2日—6月8日《浮力》

  十七6月9日—6月15日《摩擦力》

  十八6月16日—6月22日复*

  十九6月23日—6月29日期末考试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的教学计划 7

  一、学情分析:

  1、整体学*状况:四年级现有学生整体学*比较认真,但是缺乏灵活性、学**惯较差。他们普遍*惯于死学硬记死板知识,喜欢或*惯于被老师和家长牵着走,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1、全册内容情况:

  本册是科学教材的第三册。全册教材包括了“骨骼与肌肉”、“养蚕”、“物体的运动”、“无处不在的力”、“调查与预测”5个单元,由30多个典型活动组成。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学*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2、各单元内容和课时情况:

  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共5课时,具体包括:骨骼(1课时),关节(2课时),肌肉(1课时),骨骼、肌肉的保健(1课时)。

  第二单元“养蚕”共4课时,具体包括:我们来养蚕(1课时),给蚕宝宝记日记(1课时),我们来抽丝(1课时),养蚕经验交流会(1课时)。

  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共6-7课时,具体包括:一切都在运动中(1课时),运动的快慢(1课时),运动的方式(1课时),小车的运动(2课时),摆(1-2课时)。

  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共7-8课时,具体包括:力在哪里(1-2课时),物体形状改变以后(1-2课时),苹果为什么会落地(1课时),摩擦力的秘密(2课时),降落伞(1课时)。

  第五单元“岩石和矿物”共3课时,具体包括:调查(2课时),预测(1课时)。

  3、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4、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三、目的要求。

  1、通过本册教学,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对现象或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进行有依据的推测。

  2、使学生进一步明白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3、学会认识事物的性质。

  4、学会认识事物的变化规律。

  5、学会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事物按一定标准排序和分类。

  四、教学措施:

  1、以“研课标,说教材”活动为主线,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建立科学学*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的教学计划 8

  一、教材分析:

  1、本册教材主要内容特点及设计思路《科学》四年级下册包括《电》、《新的生命》、《食物》、《岩石和矿物》四个单元。

  《电》单元包括用电安全事项、点亮我的小灯泡、简单电路、做个电路检测器、导体和绝缘体、做个小开关、推测4接头和6接头接线盒的电路连接方法、电池和灯泡的串联和并联等十分丰富的有关电的内容。

  《新的生命》单元以观察油菜花为引子,展开了花的专题观察,从对花的构造的研究过渡到对果实和种子的研究,又从植物的繁殖方式延伸到观察动物的繁殖活动。

  《食物》单元突破了学科的界限,紧紧贴*小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探索食物的营养成分、观察生和熟的食物、变质的食物,讨论储存食物的方法、获取食品包装袋上的信息等活动,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以食物为主题展开研究。

  《岩石和矿物》单元则将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作为主要目标,把对岩石和矿物的观察和描述作为基础活动,采取分类、猜测和实验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岩石的形成和变化原因。教材总的特点仍是以活动为主线,以结构为连接,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教材的外线是活动,内线则是追求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

  2、本册教材体现了以下特点:

  (一)适当扩大单元规模,使学生能够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深入研究。

  四下教材在呈现方式上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大单元的模式,这是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做出的改进。新教材理念追求的是“一英寸宽、一英里深”的探究活动,这对激发学生持续的.研究兴趣、经历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以及实现科学教育目标的多元整合都是十分有利的。大单元的设计,可以使学生在持续一个月的主题学*中学*兴趣不断得到激发,探究活动不断深入,学*活动能够向着更多、更广阔的领域拓展,获得更为全面和丰富的学*体验。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活动之间的结构联系,促使学生不断产生新的问题,以问题推动探究活动的逐步深入。

  (二)更加注重科学素养的培养,探究方法不断丰富。

  在三年级的科学教学中,强调科学探究始于观察。确实,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总是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极大的好奇心。科学上的发明、发现也往往正是由观察迈出的第一步。所以把观察作为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第一个重要方法加以强调是完全正确的,也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随着科学探究活动的逐步深入,探究的方法自然应该得到不断丰富。其中的猜想和推测,是科学研究过程中两个重要的环节。本册教材在这两方面就是有所侧重的。随着探究方法的丰富,探究的模式也跟着丰富起来:如观察-统计-比较-分析-结论、观察-假设(推测)-验证(测量、实验)-分析-结论等。

  (三)加强对学*主体的研究,构建以儿童心理发展为线索的科学探究体系。

  本册教材是以儿童的心理发展为基础构建的,所有的活动都在对儿童认识问题的规律和特点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具体说,就是活动设计充分遵循了儿童认识发展的顺序,从学生们可观察到的微小变化开始,从关注学生身边的事物开始,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努力促进他们去建立自己的观点和概念。

  二、教学措施:

  为了较好完成本学期的教学目标,突破难点,解决重点,结合学生实际,我拟定了如下的教学措施:(老师和学生同时遵守)

  1.课堂常规有序:课本、笔记本摆放在书桌角上,边边重合,文具盒摆放在自己的正前方,铃停准时上(下)课,互不侵占时间。

  2、课堂中随时评价给分:加分内容(发言、倾听、猜想、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合理的建议、创新的设计等),进行及时评价反馈,让学生即时掌握自己的*时情况。

  3、实验实行评分考核:为了使每位学生的能力都得到发展,实行小组长、实验员、记录员轮流制,实验记录考核制。

  4、要求学生*时多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并且能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个或几个生活问题,最后写成科学小论文,真正实现科学的生活化。

  5、实行单元一练的课堂作业,及时批改,让学生养成及时完成作业的*惯,而且作业也实施星级评定。

  三、教学进度安排

  1、三月份:第一章电

  2、四月份:第二章新的生命

  3、五月份:第三章食物

  4、六月份:第十章岩石和矿物

  5、七月份:总复*与期末测评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的教学计划 9

  一、指导思想

  湘少版科学教材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全面关注学生在科学知识,科学思维方式,科学技能训练。关注对科学的理解,对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的方法和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为他们将来成为一名具有科学素养的公民打下良好的基础。

  注重改革学生的学*方式,以学生作为科学学*的主体,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亲身经历有趣的活动,仔细观察,动手又用脑,使学生掌握获取事实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几多方面的科学素养。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共有四个班,有学生二百四十多名,这批学生是第二批使用湘少版教材的课改实验班学生,学生兴趣爱好广泛,对科学这门课程比较喜欢,他们都是与新课程一起成长起来的,学*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经过三个学期的学*,他们在科学知识的积累,科学的探究方法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应该继续注重激发学生积极性,培养良好的研究*惯和方法,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同时,要关注滞后的学生,让他们在探究活动中多动手,多动脑,体现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课改理念。

  三、全期教学总目标

  1、科学探究

  1)能在一段较长时间内深入研究,获取科学探究的乐趣,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

  2)尝试对所观察的现象进行科学的解释。

  3)会进行科学探究记录,会运用数据统计的方法来获取,处理信息,整理归纳出科学结论。

  2、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探究生命世界,物质世界的兴趣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尊重证据,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细心观察的良好品质。

  3、科学知识

  了解种子,花的基本构造及动物,植物,人繁殖的基本方式及过程,了解物体运动的几种常见的方式及重力,弹力,摩擦力的特征及产生的原因,了解溶解,生锈,燃烧现象中所伴随的物质变化情况。

  四、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20课,由“植物的一生”“生生不息”“位置与运动”“力与运动”“物质的变化”“整理信息,让我们发现更多”六个单元组成

  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

  本单元主要引导学生收集,了解身边一些常见的植物的种子,并能比较他们结构的异同,会做种子萌发的对比实验及播种,培育小苗的简单操作,能坚持长期观察,记录植物的一生的变化情况,并能用数据统计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整理获取信息,激发学生探究植物生长的秘密的兴趣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第二单元生生不息

  本单元主要引导学生了解花的基本构造及动物,植物,人类繁殖的基本方式及过程,激发学生探究生命的奥秘的兴趣,同时感受科学技术在生物繁殖方面的神奇作用和巨大贡献。

  第三单元位置与运动

  本单元主要引导学生了解物体运动的几种常见方式,学会描述物体的位置,运动的状态等,能恰当选择参照物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会测量,记录物体运动的速度,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感觉科学世界的无穷奥秘。

  第四单元力与运动

  主要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力的存在,了解重力,弹力,摩擦力的特征及产生的原因,学会使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并能制作简易测力计,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态度。

  第五单元物质的变化

  本单元主要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溶解,生锈,燃烧现象,探究这些现象中所伴随物质变体情况,出版感知物质变化中物理,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品质,感受自然界物质的无穷变化。

  第六单元整理信息,让我们发现更多

  本单元是本册教材的总结单元,将引导学生比较系统的总结本期重信息点训练的科学方法-----整理信息。本单元将前5单元组织学生学*各种途径进行搜集,整理信息的基础上,将学的方法进行总结和初步系统化,并再次为他们创设运用所学搜集和整理信息的方

  法进行实践和探究的机会。学生将以相对自主的方式,运用自己所学到的搜集和整理的方法等研究方法体验和掌握完成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促使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有效提升。

  教学重点:

  开展以植物的生长,物体的运动,力,物质的变化等为主题的探究活动,是学生能在一段较长时期内深入研究,获取科学探究的乐趣,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

  教学难点:

  能自己设计实验或查阅资料解决问题,并能由此产生新的问题,能运用课内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措施

  1、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注重激发学生学*积极性,创设直观情境,教学内容以多样、新颖等形式出现,避免千篇一律。

  2、注重上课前的充分准备,教师和学生课前查找大量资料,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反思。

  3、教学过程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让科学走进生活。

  4、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品质,尊重事实,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作业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创新和探究能力。

  5、采用多元智能评价,充分调动学生学*积极性。

  6、实验小组互助协作,优生带后进生,提高全体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

  六、教研专题

  小学大班如何有效组织科学课堂

  七、研究措施

  1、老师多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地搜集信息,并整理和使用信息,训练学生接受式探究技能。

  2、注意师生关系的和谐,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相对自主的环境下探究和创新。

  3、以活动为载体,教师和学生都做好充分准备,保证活动效果,同时,以多元有效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学*和对科学探究的热忱。

  八、教研课安排

  待定

  九、业务学*安排

  1、研究教材,收集教学资源,增加科研部储备,提高自身科学素养。

  2、阅读教育杂志:《小学科学教学》、《湖南教育》、《湖南小学教师》、《全球教育展望》等。

  3、积极参加相关培训,各种业务学*和教研活动及时总结经验,积极撰写论文。

  十、学科实践活动安排

  学科实践活动分散在各个教学内容中。有的是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有的是学生合作自主实践,有的还需要家长的带领和参与。

  1、种一株植物;

  2、扦插一种植物;

  3、制作简易测力计;

  4、自制*动,滚动玩具。

  十一、教学评价措施

  1、教学评价多元化。学生可以以小组参与或个人参与的形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获得观察,分析、实验等活动经历,同时也可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对个人或小组作出评价;除此以外,还有教师的评价和家长的评价。

  2、注意教给学生评价的方法,使评价更有效。

  3、注意评价内容具体化,使评价更有效。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的教学计划 10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虽经过三年的科学学思想情感。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学生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

  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以学生生活中物体常见的运动状态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运动与力》、《小球的运动》、《运动的形式》3课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需要给物体施加力;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通过探究小球的运动路线,知道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知道物体基本运动形式有*动、振动、转动等,一个运动的物体可能包含多种运动形式。

  第二单元《声音的秘密》以声音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音的变化》、《噪声的危害与防治》4课内容。通过实验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具有能量;通过实验知道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向各个方向传播;通过制作水杯“琴"进一步巩固声音有高低、强弱之分的知识;知道生活中的噪声及其危害,学会减少噪声对人的影响的具体措施,了解控制噪声的新技术。

  第三单元《太阳·地球·月球》以太阳系中关系密切的3个天体--太阳、地球、月球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和月球的历程,知道地球是个球状天体,是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月球也是个球状天体,是地球的卫星。通过模拟实验,感受太阳的大小。

  通过持续观察、记录一段时间内月相的形状和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掌握长期观察的方法,总结出月相变化的规律。

  第四单元《植物的生长》以植物的生长和繁殖为研究对象,按照由植物个体到植物资源的顺序构建了3课内容,旨在让学生利用实验探究,知道种子萌发需要水、空气等条件;通过种植辣椒,认识植物会经历种子萌发成幼苗、开花、结果等阶段;知道有的植物通过根、茎、叶等来繁殖后代;通过观察和调查,知道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外部形态具有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有利于维持植物的生存;了解家乡的植物,培养爱护植物、热爱家乡的情感。

  第五单元《生物的特征》则以实践活动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去学。《养蚕》让学生亲身观察蚕的一生会经历的卵、幼虫、蛹、成虫4个阶段,使学生直观了解动物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动物的“家”》让学生了解动物维持生命需要空气、水、温度和食物等,也需要依赖植物筑巢或作为庇护所。而通过《生物与非生物》探究,学生知道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知道生物与非生物具有不同特点。

  第六单元《电的本领》以生活中的电为研究对象,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调查,对日常生活中有关电的现象展开探索。通过点亮小灯泡,让学生了解简单电路,能制作简易开关。通过检验物体是否容易导电,知道导体和绝缘体,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借助生活中的例子,知道电的来源及用途,了解电具有能量及安全用电的相关知识。

  第七单元《设计制作小台灯》让学生系统地经历明确问题、确定方案、设计制作、改进完善的科学探究过程,构建了《设计小台灯》、《制作小台灯》、《太阳能小台灯》3课。借助学生熟悉的台灯,让学生在动手设计和制作后,了解设计作品、完成项目的基本过程,知道工程技术的关键是设计,了解到技术产品与人们生活关系日益紧密。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探究与兴趣目标科学探究的8个要素:

  提出问题、作岀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

  科学态度目标:探究兴趣、实事求是、追求创新、合作分享

  (三)科学思考能力

  在教学中引导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他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具体如下:

  ①发觉与描述自然现象因果冋题的能力觉察、产生和叙述另有假说和理论的能力

  ②产生逻辑预测的能力

  ③计划和实施控制实验测试假说的能力

  ④收集、组织和分析实验数据与相关资料的能力

  ⑤作岀和运用合理结论的能力

  三、教学策略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引导学生如何听讲、如何记录实验报告单、如何创新科学作业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都是在每节课中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引导、培养学生的过程。在课堂上釆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建立一个良好的开端,以后的学将此目标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

  2.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并结合课程知识和能力目标设计谜行赦学设计。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岀发,在实际生活中引导与科学间的联系,引导并让学生认识到学科学是真正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中。并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儿童展开活动。

  3.儿童的科学探究通过学生直接参与探究实验的方式,实现自我的,主动的教育过程,将科学探究认识转化为学生自觉的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思维,并对现有的事物敢于质疑,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创新的能力。

  4.建构合理、科学的奖励制度,让学生学正确认识到自己教好的学及时的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科学研发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科学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的教学计划(十)份扩展阅读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的教学计划(十)份(扩展1)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优选【十】份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1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带四年级1班的科学,本班49人,通过一年半的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压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再就是班内部分学生学*不积极,他们*惯于被老师和家长牵着走,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内容涉及“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大领域。以专题研究为主,体现各单元课时之间知识的系统性与整体性。各单元仍然与前三册相似,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进行建构,做到“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以学生发展为本,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的观”有机整合,重点落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内容。在“模块化结构”特点的引领下,继续突出课前准备、单元评价等特点。

  从整体看,教科书依旧选择贴*儿童生活实际的自然现象作为探究的重点,以冷、热、光、土壤、植物、地球为载体,让学生以自主探究为手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使学生亲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获得结论――提出新问题”的科学探究全过程,并在此过程中,通过对比试验、控制变量的实验、搜集资料等,进一步熟悉和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形成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三维目标得到螺旋式上升。

  本册教材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了《热胀冷缩》、《岩石的科学》、《土壤与植物》、《光与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家园――地球》、《研究与实践》六个单元,共23个课题,30课时。

  《热胀冷缩》单元主要引导学生对物体遇冷与受热后发生的物理现象进行观察探究,让学生认识到物体一般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并通过对比实验与大量的事实来证实,使学生能够掌握这一科学知识,科学地利用物体的这一性质,更好的让科学服务于生活。《岩石的科学》单元通过观察、实验、比较、分类、收集和整理信息等手段,探究有关岩石资源的重要性,为进一步探究土壤形成、岩石与生活、岩石与地球等方面的内容打下基础。本单元重在学*研究岩石地方法,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观察物体的方法,形成探究能力。《土壤与植物》单元呈现了土壤、砂质土、黏质土、壤土、腐殖质、土壤肥力、水土流失、土壤、土壤改良等相关概念。让学生了解了土壤与植物的关系,增强保护土壤的意识。《光与我们的生活》单元以光为主题,研究了光的传播、折射、色散、合成及光与生活两面性关系。《我们的家园――地球》主要侧重于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的概况,用“解暗箱”的科学探究方法解释地球的奥秘。《研究与实践》选择了《植物》与《当地岩石种类考察》两个专题。《植树》结合《土壤与植物》单元,引领学生进行植树活动。《当地岩石种类考察》结合《岩石的科学》,引领学生对当地岩石种类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关注身边的科学现象,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本学期的重点是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2、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教学措施

  1、主体性、探究性原则。要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为主要学*活动,设计典型的探究内容、过程和方法,为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提供有利的指导和帮助,真正成为学生探究性学*的材料。

  2、科学、技术与社会有机结合。引导儿童关注包括人类自身在内的生命群体的生存与发展,关注自然环境的变化,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人类、社会环境的影响,使他们学会把科学即使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去反洗、解决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3、趣味性。对学生学*活动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感受科学学*活动是妙趣横生、乐趣无穷的科学的活动。突出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

  4、精心准备探究材料

  课前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充分领会教材的设计意图及目标要求,并结合本地的教学实际及学生的需求,精心为学生准备好有结构的、足量的探究活动材料。

  5、精心备课,灵活设计科学探究活动

  一方面,正确解读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充分利用好教学用书备好课,用心研读教学用书中对每节课的教学设计,灵活借用教学用书上的设计思路创造性的上好科学课。同时要注意写好教学反思,及时总结和反思教学中的亮点、困难与困惑,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案,为以后调整和改进教学设计提供丰富的感性素材。

  另一方面,要明确探究任务,恰当设计探究过程。应掌握由简单到复杂、由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又给学生一个生疏到熟悉的过程,不要求一步到位。

  6、让学生做学*的主人,同时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活动中实际发生的事件,有效的推动学生的探究活动,创造性的驾驭课堂。

  7、组织好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分组合作本着灵活分组,增强合作积极性。分工明确,落实小组成员责任。求同存异,自主探究。

  8、引导学生有效交流,完善探究结果。学生汇报交流的方式不可强求一律,学生可灵活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课堂上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交流展示。及时板**录学生汇报过程中的创新之处或独到见解。

  9、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意愿,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学*环境。

  10、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许多无法亲身体验的信息,开阔学生的视野。积极运用这些资源,不滥用资源。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2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大多数学生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小组合作学*与自主学*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自主学*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以往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地,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实验也没有充分地让学生去做,学生的实验能力得不到发展,活动时常常耗时低效,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对这学期的教学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教材分析:

  《科学》四年级下册由“热胀冷缩”、“岩石的科学”、“土壤与植物”、“光与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家园地球”和《研究与实践》六部分组成。在四年级上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前五个单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体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将“科学探究、中、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重点落实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

  三、教学目标:

  1、对热胀冷缩进行研究。从观察生活开始,引导学生进入对热胀冷缩现象的观察、描述的一系列活动之中。

  2、认识岩石,对岩石的形成、用途进行研究,探究岩石的变化过程。辨别岩石的种类。

  3、对土壤与植物的观察与实验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开始,用实验的方法观察土壤的种类与植物向哪里生长,指导如何保护土壤。

  4、对光与我们的生活进行研究,对*面镜曲面镜进行研究探讨,了解彩虹的形成,能用实验的方法模拟彩虹的形成。

  5、对我们生活的家园地球进行初步了解,知道地球上有什么,我们在那里和重力问题,如何进行测量重力。

  四、重难点

  1、教学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2、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六、教学进度表周次教学内容

  周次

  教学内容

  教学时间

  备注

  第一周

  1、温度计的秘密

  1课时

  第二周

  2、自行车为什么爆裂

  2课时

  第三周

  3、认识岩石

  4、做个岩石百宝箱

  1课时

  1课时

  第四周

  5、岩石的用途

  6、岩石的风化

  1课时

  1课时

  第五周

  7、土壤里有什么

  8、土壤的种类

  1课时

  1课时

  第六周

  9、土壤与植物

  10、保护土壤

  1课时

  1课时

  第七周

  11、认识光

  12、玩镜子

  1课时

  1课时

  第八周

  13、筷子“折”了

  14、彩虹的秘密

  1课时

  1课时

  第九周

  15、飞旋的陀螺

  16、光与我们的生活

  1课时

  1课时

  第十周

  复*

  17、航海家的发现

  1课时

  1课时

  第十一周

  18、地球上有什么

  19、我在哪里

  1课时

  1课时

  第十二周

  20、苹果为什么落地

  21、测量重力

  1课时

  1课时

  第十三周

  研究与实践

  观察了解植物生活

  2课时

  第十四周

  复*

  2课时

  第十五周

  复*

  2课时

  第十六周

  期末检测

  第十七周

  机动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3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四・一的数学。大部分同学勤学好问,活泼好动,喜欢动脑思考,表现欲较强,对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具有了基本的口算、笔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他们上课能够积极动脑思考,敢于创新,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表现特别突出。优秀生上课能专心听讲,敢于提出问题,合作意识较强,学*态度比较认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他们不仅自己学*好,而且乐于帮助学*有困难的同学,起到了小老师的作用,他们的思维敏捷,对问题有独到的见解,对这部分同学应该加强辅导,进一步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开阔他们的视野,使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更上一层楼。还有少部分同学成绩偏差,成为学*困难生,这些同学在学*时处于消极接受,被动理解的状态,难以融入课堂,体会不到学*的乐趣,他们不善于观察、分析、思考问题,久而久之对学*失去信心与兴趣。还有大部分同学学*目的明确,学*态度端正,成绩良好,针对上述情况,本学期应加强学生的学**惯教育,并抓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分层管理,在做好优生优培和学*困难生转化的基础上,抓两头带中间,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从而做到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的内容有:计算器;用字母表示数;乘法运算定律;多边形的认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观察物体;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均数。

  1.在数与计算方面,本教材安排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有关小数概念的知识和小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认识了简单的小数,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等,并在此基础上学*比较复杂的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小数的意义,能用小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初步学*用小数知识解决问题。有关四则运算的顺序和运算定律的知识也是小学生应当掌握的有关计算的基础知识,并且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接触到了有关内容,例如有关混1/7合运算,学生已经学*了从左到右依次计算的混合运算式题,初步了解了小括号的作用。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重点学*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学*列出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打下基础;运算定律则主要是在学生已有的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对有关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加以概括和总结,并学*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2.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多边形的认识、观察物体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性,运用它们的'特性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验图形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观察物体这一单元,通过观察、想象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数学思考和初步的空间观念,同时获得探究学*的经历。

  3.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均数。在具体统计活动中,学会分段整理的方法,同时对两种数量进行数据统计,认识分段统计表和复式分段统计表,通过实例理解*均数的意义,学会求*均数的方法,通过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体会学*统计知识的价值

  4.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计算内容,教学用所学的整数四则运算知识和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智慧广场”的教学内容,本智慧广场内容是以往渗透画直观图方法的延续,引导学生进一步提升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惯,不管提高数学素养,体现数学的价值。

  三、教学要求

  1.结合生活中大数目的计算,初步认识计算器,学会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的必要的计算,并借助计算器探索规律。

  2.结合具体情境,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够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3.结合已有知识经验和具体情境,探索并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及乘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分配律,同时能够很好的利用,真正的简化计算。

  4.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会根据三角形边和角两个不同标准给三角形分类。

  5.认识三角形的高会画三角形的高。

  6.认识*行四边形知道*行四边形的边的关系认识*行四边形的高。

  7.认识梯形知道梯形边之间关系认识梯形的底和高。

  8.理解小数的意义并能正确的读写小数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数位计算单位,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9.能熟练比较小数的大小并能利用小数性质解决问题。

  10.探索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运用此规律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11.理解和掌握名数改写的方法掌握复名数的改写以及复名数与小数改写。

  12.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似数能把比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13.知道同一物体从不同方向观察可以看到不同形状。

  14.能正确辨认从前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形状。

  15.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进行计算。

  16.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答案顺序计算。

  17.会运用运算律和运算性质进行小数加减法简便运算。

  18.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19.能根据条形统计图获取相关知识,能提出并解决实际简单问题。

  20.理解*均数的意义和求法,能正确计算*均数。

  21.认识复式统计表,并能用复式统计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措施

  (一)注重教学方法: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2.课堂教学中,以学生自学、合作探究为主,学生能学会的老师不教,对疑难问题教师做到及时点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适当加强口算的教学,注重提高学生的竖式计算的能力。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本学期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空间。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中满足个性化学*需求,从而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5.注意作业设置的层次性,提高作业设置有效性。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方式:

  1.重点培养学生课前预*和课后复*的学**惯。让学生带着问题预*教材,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初步自学能力,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分析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而且还可为以后中学的继续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3.利用小组讨论的学*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五、学科实践活动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主要是结合单元教学内容安排了2次实践活动,分别是“图形的密铺”“消费知多少”

  图形的密铺是在学生认识和学*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行四边形和梯形等多种图形后安排的,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巩固和综合运用,又是以后学*多边形面积的基础。本综合与实践的重点是认识密铺,了解那些图形可以密铺,那些不能密铺,并在研究的过程中提升学生观察、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消费知多少的设计意图是:一是培养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二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通过对数据分析,使学生学会合理消费,养成勤俭节约的好*惯。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4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虽经过三年的科学学思想情感。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学生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

  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以学生生活中物体常见的运动状态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运动与力》、《小球的运动》、《运动的形式》3课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需要给物体施加力;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通过探究小球的运动路线,知道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知道物体基本运动形式有*动、振动、转动等,一个运动的物体可能包含多种运动形式。

  第二单元《声音的秘密》以声音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音的变化》、《噪声的危害与防治》4课内容。通过实验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具有能量;通过实验知道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向各个方向传播;通过制作水杯“琴"进一步巩固声音有高低、强弱之分的知识;知道生活中的噪声及其危害,学会减少噪声对人的影响的具体措施,了解控制噪声的新技术。

  第三单元《太阳·地球·月球》以太阳系中关系密切的3个天体--太阳、地球、月球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和月球的历程,知道地球是个球状天体,是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月球也是个球状天体,是地球的卫星。通过模拟实验,感受太阳的大小。

  通过持续观察、记录一段时间内月相的形状和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掌握长期观察的方法,总结出月相变化的规律。

  第四单元《植物的生长》以植物的生长和繁殖为研究对象,按照由植物个体到植物资源的顺序构建了3课内容,旨在让学生利用实验探究,知道种子萌发需要水、空气等条件;通过种植辣椒,认识植物会经历种子萌发成幼苗、开花、结果等阶段;知道有的植物通过根、茎、叶等来繁殖后代;通过观察和调查,知道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外部形态具有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有利于维持植物的生存;了解家乡的植物,培养爱护植物、热爱家乡的情感。

  第五单元《生物的特征》则以实践活动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去学。《养蚕》让学生亲身观察蚕的一生会经历的卵、幼虫、蛹、成虫4个阶段,使学生直观了解动物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动物的“家”》让学生了解动物维持生命需要空气、水、温度和食物等,也需要依赖植物筑巢或作为庇护所。而通过《生物与非生物》探究,学生知道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知道生物与非生物具有不同特点。

  第六单元《电的本领》以生活中的电为研究对象,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调查,对日常生活中有关电的现象展开探索。通过点亮小灯泡,让学生了解简单电路,能制作简易开关。通过检验物体是否容易导电,知道导体和绝缘体,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借助生活中的例子,知道电的来源及用途,了解电具有能量及安全用电的相关知识。

  第七单元《设计制作小台灯》让学生系统地经历明确问题、确定方案、设计制作、改进完善的科学探究过程,构建了《设计小台灯》、《制作小台灯》、《太阳能小台灯》3课。借助学生熟悉的台灯,让学生在动手设计和制作后,了解设计作品、完成项目的基本过程,知道工程技术的关键是设计,了解到技术产品与人们生活关系日益紧密。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探究与兴趣目标科学探究的8个要素:

  提出问题、作岀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

  科学态度目标:探究兴趣、实事求是、追求创新、合作分享

  (三)科学思考能力

  在教学中引导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他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具体如下:

  ①发觉与描述自然现象因果冋题的能力觉察、产生和叙述另有假说和理论的能力

  ②产生逻辑预测的能力

  ③计划和实施控制实验测试假说的能力

  ④收集、组织和分析实验数据与相关资料的能力

  ⑤作岀和运用合理结论的能力

  三、教学策略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引导学生如何听讲、如何记录实验报告单、如何创新科学作业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都是在每节课中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引导、培养学生的过程。在课堂上釆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建立一个良好的开端,以后的学将此目标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

  2.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并结合课程知识和能力目标设计谜行赦学设计。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岀发,在实际生活中引导与科学间的联系,引导并让学生认识到学科学是真正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中。并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儿童展开活动。

  3.儿童的科学探究通过学生直接参与探究实验的方式,实现自我的,主动的教育过程,将科学探究认识转化为学生自觉的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思维,并对现有的事物敢于质疑,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创新的能力。

  4.建构合理、科学的奖励制度,让学生学正确认识到自己教好的学及时的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科学研发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科学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5

  一、指导思想

  以教学大纲为准绳,以教材为基础,充分挖掘有效的课程资源,和学生一道,探索科学问题,了解科学知识,尝试科学实验,逐渐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为培养创新性人才打好基础,为以后的继续学*做准备。

  二、教学目标:

  通过科学课程的学*,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五个单元。

  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通过引导学生认识骨骼、关节、肌肉的运动,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运动机理以及骨、关节、肌肉的位置,从而懂得如何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保护和锻炼自己的运动系统;

  第二单元;本单元依据蚕的发育过程来建构教学内容,并在养蚕活动结束后,以交流会的形式引导学生回顾养蚕的经历,让养蚕成为学生终身难忘的体验过程、发展过程和成长过程;

  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通过一些列的分辨活动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运动以及影响运动速度的一些要素、运动方式的特点,学*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以及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定量观察;

  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力”的要求,围绕力的存在、力的表现和作用,就力在哪里、力能改变运动的方向和物体的形状、力有大小以及弹力、地球引力、摩擦力、气体和液体的阻力来进行建构的;

  第五单元;调查与预测,本单元主要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过程的技能学*,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那就是提出问题、观察与测量、排序与分类、调查与预测、解释与建立模型、交流与质疑、假设与实验、拓展与应用等。

  四、教学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6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有四个单元:“光”“生理与健康”“物体的运动”和“常见的力”。 本教材在原有“任务驱动”学*方法的基础之上,又增添了一些特色。例如:

  1、教材设置了“网上学”栏目;

  2、教材的呈现形式灵活多样;

  3、教材的建设系列化;

  本教材以《科学课程标准》为依据,每个“主题”由若干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由若干个“课题”组成,形成一个按学生知识背景与认知发展为基础,以探究能力发展为主线的螺旋式前进的多维立体体系结构:知识学*维、能力培养维、情感体验维、时间发展维。

  二、教学目标 :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进人四年级以后,学生对科学课的学*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学生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对科学探究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但由于学生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会实践运用。大部分学生知识面不广,勤于动脑的同学占的比例不是很大。还有的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因此,本学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中逐渐养成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质量。

  四、教学进度

  周次 起讫日期 教 学 内 容

  一、2月17日—2月23日 《光的传播》

  二、 2月24日—3月2日《镜子》

  三、 3月3日—3月9日 《彩虹》

  四、 3月10日—3月16日《光与生活》

  五、 3月17日—3月23日《健康饮食》

  六、 3月24日—3月30日 《呼吸与健康》

  七、 3月31日—4月6日《保护心脏》

  八、 4月7日—4月13日《人体的司令部》

  九、 4月14日—4月20日期中考试

  十、 4月21日—4月27日 《认识物体的运动》

  十一 4月28日—5月4日《物体运动的测量》

  十二 5月5日—5月11日《力的现象》

  十三 5月12日—5月18日《重力》

  十四 5月19日—5月25日《大气压力》

  十五 5月26日—6月1日《弹力》

  十六 6月2日—6月8日 《浮力》

  十七 6月9日—6月15日《摩擦力》

  十八 6月16日—6月22日 复*

  十九 6月23日—6月29日 期末考试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7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有四个单元:“电”“新的生命”“食物”和“岩石和矿物”。

  “电”单元是从“什么是电”开始的。学生对静电有比较丰富的生活体验,让他们适当地了解一点有关电荷的知识,可以使后续课中电流、电路的学*更有基础。这一单元将通过与电相关内容的实验、交流、预测、检验、测量和推理、解释等活动,使学生形成关于电的初步概念,同时获得一些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新的生命”单元是从“观察油菜花”引入的。由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的系列观察活动,过渡到动物的卵、繁殖的观察和研究,从而使学生获得植物和动物如何繁殖新生命的认识,并形成关于生命的一系列发展性概念。教科书中的观察实验,特别是一些探究性的实验,都是在支撑有关生命概念的建立,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对生命的理解。

  “食物”单元通过对一天中所吃食物的回忆和分类,引起学生对饮食的关注,发现自己在饮食中的不良*惯,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科学、合理、均衡地饮食。食物的变化和获取食物信息方法的研究也是在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岩石和矿物”单元是学生初次对构成地球固体物质的探究。通过对岩石、矿物的观察、分类和描述,使学生形成关于地球物质的一般性概念,并对保护、开发和利用地球资源的重要意义有进一步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进人四年级以后,学生对科学课的学*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学生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对科学探究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但由于学生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会实践运用。大部分学生知识面不广,勤于动脑的同学占的比例不是很大。还有的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因此,本学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中逐渐养成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质量。

  四、教学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主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并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

  2、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描述。教科书中涉及了大量的观察、比较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观察对象在属性、结构、功能、关系等方面的特点,是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重要认识基础。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教科书中给出了各单元相应的记录表,并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气泡图、网状图和柱形图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的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随时提示他们将自己的记录与小组同学的记录进行比较、修正,教师每周都要对学生的记录进行督促和检查。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8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有四个单元:“电”“新的生命”“食物”和“岩石和矿物”。

  “电”单元是从“什么是电”开始的。同学对静电有比较丰富的生活体验,让他们适当地了解一点有关电荷的知识,可以使后续课中电流、电路的学*更有基础。这一单元将通过与电相关内容的实验、交流、预测、检验、丈量和推理、解释等活动,使同学形成关于电的初步概念,同时获得一些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新的生命”单元是从“观察油菜花”引入的。由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的系列观察活动,过渡到动物的卵、繁殖的观察和研究,从而使同学获得植物和动物如何繁殖新生命的认识,并形成关于生命的一系列发展性概念。教科书中的观察实验,特别是一些探究性的实验,都是在支撑有关生命概念的建立,并在此过程中使同学获得对生命的理解。

  “食物”单元通过对一天中所吃食物的回忆和分类,引起同学对饮食的关注,发现自身在饮食中的不良*惯,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科学、合理、均衡地饮食。食物的变化和获取食物信息方法的研究也是在协助同学进一步认识事物的特征和其变化规律。

  “岩石和矿物”单元是同学初次对构成地球固体物质的探究。通过对岩石、矿物的观察、分类和描述,使同学形成关于地球物质的一般性概念,并对维护、开发和利用地球资源的重要意义有进一步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同学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同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身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同学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加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同学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丈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身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身的假设。

  4、坚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维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同学情况分析:

  进人四年级以后,同学对科学课的学*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同学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对科学探究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身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和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同学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但由于同学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会实践运用。大局部同学知识面不广,勤于动脑的`同学占的比例不是很大。还有的同学在活动的时候经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珍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因此,本学年是培养同学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同学在学*中逐渐养成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质量。

  四、教学措施

  1、了解同学对所学科学主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只有充沛了解同学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干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并防止客观事实与同学的想象混淆。

  2、指导同学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描述。教科书中涉和了大量的观察、比较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协助同学发现观察对象在属性、结构、功能、关系等方面的特点,是同学建构科学概念的重要认识基础。

  3、引导同学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教科书中给出了各单元相应的记录表,并提示同学用文字、数据、简笔画、气泡图、网状图和柱形图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同学客观的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随时提示他们将自身的记录与小组同学的记录进行比较、修正,教师每周都要对同学的记录进行督促和检查。

  4、引导同学用准确、恰当的词汇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活动中需要同学进行描述的内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实验过程的描述,这种描述能够协助同学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教学中应耐心引导.

  5、指导同学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尤其要重视同学在观察实验过程中,从证据、表格、图形获得的一些科学信息,并引导他们合理地使用这些信息做出科学解释。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9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带四年级1班的科学,本班49人,通过一年半的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压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再就是班内部分学生学*不积极,他们*惯于被老师和家长牵着走,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内容涉及“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大领域。以专题研究为主,体现各单元课时之间知识的系统性与整体性。各单元仍然与前三册相似,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进行建构,做到“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以学生发展为本,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的观”有机整合,重点落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内容。在“模块化结构”特点的引领下,继续突出课前准备、单元评价等特点。

  从整体看,教科书依旧选择贴*儿童生活实际的自然现象作为探究的重点,以冷、热、光、土壤、植物、地球为载体,让学生以自主探究为手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使学生亲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获得结论——提出新问题”的科学探究全过程,并在此过程中,通过对比试验、控制变量的实验、搜集资料等,进一步熟悉和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形成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三维目标得到螺旋式上升。

  本册教材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了《热胀冷缩》、《岩石的科学》、《土壤与植物》、《光与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家园——地球》、《研究与实践》六个单元,共23个课题,30课时。

  《热胀冷缩》单元主要引导学生对物体遇冷与受热后发生的物理现象进行观察探究,让学生认识到物体一般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并通过对比实验与大量的事实来证实,使学生能够掌握这一科学知识,科学地利用物体的这一性质,更好的让科学服务于生活。《岩石的科学》单元通过观察、实验、比较、分类、收集和整理信息等手段,探究有关岩石资源的重要性,为进一步探究土壤形成、岩石与生活、岩石与地球等方面的内容打下基础。本单元重在学*研究岩石地方法,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观察物体的方法,形成探究能力。《土壤与植物》单元呈现了土壤、砂质土、黏质土、壤土、腐殖质、土壤肥力、水土流失、土壤、土壤改良等相关概念。让学生了解了土壤与植物的关系,增强保护土壤的意识。《光与我们的生活》单元以光为主题,研究了光的传播、折射、色散、合成及光与生活两面性关系。《我们的家园——地球》主要侧重于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的概况,用“解暗箱”的科学探究方法解释地球的奥秘。《研究与实践》选择了《植物》与《当地岩石种类考察》两个专题。《植树》结合《土壤与植物》单元,引领学生进行植树活动。《当地岩石种类考察》结合《岩石的科学》,引领学生对当地岩石种类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关注身边的科学现象,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本学期的重点是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2、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教学措施

  1、主体性、探究性原则。要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为主要学*活动,设计典型的探究内容、过程和方法,为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提供有利的指导和帮助,真正成为学生探究性学*的材料。

  2、科学、技术与社会有机结合。引导儿童关注包括人类自身在内的生命群体的生存与发展,关注自然环境的变化,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人类、社会环境的影响,使他们学会把科学即使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去反洗、解决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3、趣味性。对学生学*活动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感受科学学*活动是妙趣横生、乐趣无穷的科学的活动。突出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

  4、精心准备探究材料

  课前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充分领会教材的设计意图及目标要求,并结合本地的教学实际及学生的需求,精心为学生准备好有结构的、足量的探究活动材料。

  5、精心备课,灵活设计科学探究活动

  一方面,正确解读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充分利用好教学用书备好课,用心研读教学用书中对每节课的教学设计,灵活借用教学用书上的设计思路创造性的上好科学课。同时要注意写好教学反思,及时总结和反思教学中的亮点、困难与困惑,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案,为以后调整和改进教学设计提供丰富的感性素材。

  另一方面,要明确探究任务,恰当设计探究过程。应掌握由简单到复杂、由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又给学生一个生疏到熟悉的过程,不要求一步到位。

  6、让学生做学*的主人,同时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活动中实际发生的事件,有效的推动学生的探究活动,创造性的驾驭课堂。

  7、组织好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分组合作本着灵活分组,增强合作积极性。分工明确,落实小组成员责任。求同存异,自主探究。

  8、引导学生有效交流,完善探究结果。学生汇报交流的方式不可强求一律,学生可灵活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课堂上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交流展示。及时板**录学生汇报过程中的创新之处或独到见解。

  9、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意愿,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学*环境。

  10、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许多无法亲身体验的信息,开阔学生的视野。积极运用这些资源,不滥用资源。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10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虽经过三年的科学学思想情感。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学生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

  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以学生生活中物体常见的运动状态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运动与力》、《小球的运动》、《运动的形式》3课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需要给物体施加力;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通过探究小球的运动路线,知道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知道物体基本运动形式有*动、振动、转动等,一个运动的物体可能包含多种运动形式。

  第二单元《声音的秘密》以声音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音的变化》、《噪声的危害与防治》4课内容。通过实验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具有能量;通过实验知道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向各个方向传播;通过制作水杯“琴"进一步巩固声音有高低、强弱之分的知识;知道生活中的噪声及其危害,学会减少噪声对人的影响的具体措施,了解控制噪声的新技术。

  第三单元《太阳·地球·月球》以太阳系中关系密切的3个天体--太阳、地球、月球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和月球的历程,知道地球是个球状天体,是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月球也是个球状天体,是地球的卫星。通过模拟实验,感受太阳的大小。

  通过持续观察、记录一段时间内月相的形状和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掌握长期观察的方法,总结出月相变化的规律。

  第四单元《植物的生长》以植物的生长和繁殖为研究对象,按照由植物个体到植物资源的顺序构建了3课内容,旨在让学生利用实验探究,知道种子萌发需要水、空气等条件;通过种植辣椒,认识植物会经历种子萌发成幼苗、开花、结果等阶段;知道有的植物通过根、茎、叶等来繁殖后代;通过观察和调查,知道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外部形态具有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有利于维持植物的生存;了解家乡的植物,培养爱护植物、热爱家乡的情感。

  第五单元《生物的特征》则以实践活动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去学。《养蚕》让学生亲身观察蚕的一生会经历的卵、幼虫、蛹、成虫4个阶段,使学生直观了解动物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动物的“家”》让学生了解动物维持生命需要空气、水、温度和食物等,也需要依赖植物筑巢或作为庇护所。而通过《生物与非生物》探究,学生知道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知道生物与非生物具有不同特点。

  第六单元《电的本领》以生活中的电为研究对象,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调查,对日常生活中有关电的现象展开探索。通过点亮小灯泡,让学生了解简单电路,能制作简易开关。通过检验物体是否容易导电,知道导体和绝缘体,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借助生活中的例子,知道电的来源及用途,了解电具有能量及安全用电的相关知识。

  第七单元《设计制作小台灯》让学生系统地经历明确问题、确定方案、设计制作、改进完善的科学探究过程,构建了《设计小台灯》、《制作小台灯》、《太阳能小台灯》3课。借助学生熟悉的台灯,让学生在动手设计和制作后,了解设计作品、完成项目的基本过程,知道工程技术的关键是设计,了解到技术产品与人们生活关系日益紧密。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探究与兴趣目标科学探究的8个要素:

  提出问题、作岀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

  科学态度目标:探究兴趣、实事求是、追求创新、合作分享

  (三)科学思考能力

  在教学中引导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他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具体如下:

  ①发觉与描述自然现象因果冋题的能力觉察、产生和叙述另有假说和理论的能力

  ②产生逻辑预测的能力

  ③计划和实施控制实验测试假说的能力

  ④收集、组织和分析实验数据与相关资料的能力

  ⑤作岀和运用合理结论的能力

  三、教学策略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引导学生如何听讲、如何记录实验报告单、如何创新科学作业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都是在每节课中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引导、培养学生的过程。在课堂上釆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建立一个良好的开端,以后的学将此目标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

  2.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并结合课程知识和能力目标设计谜行赦学设计。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岀发,在实际生活中引导与科学间的联系,引导并让学生认识到学科学是真正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中。并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儿童展开活动。

  3.儿童的科学探究通过学生直接参与探究实验的方式,实现自我的,主动的教育过程,将科学探究认识转化为学生自觉的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思维,并对现有的事物敢于质疑,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创新的能力。

  4.建构合理、科学的奖励制度,让学生学正确认识到自己教好的学及时的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科学研发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科学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的教学计划(十)份(扩展2)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范文10份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1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们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大多数学生们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小组合作学*与自主学*必要性,所以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自主学*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以往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地,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实验也没有充分地让学生去做,学生的实验能力得不到发展,活动时常常耗时低效,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对这学期的教学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由《电》、《新的生命》、《食物》、《岩石和矿物》、在四年级上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们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以学生发展为本,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学生们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体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将“科学探究、中、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重点落实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

  《研究与实践》主要是让学生们自己独立开展科学研究,教师要适时帮助引导,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探索精神,从而形成科学精神。主要内容有:了解植树的过程;对当地岩石的种类进行考察。

  四、重难点

  1、教学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们的科学素养。

  2、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教学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各班建立科学学*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2、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

  我所教学的每个班,我打算本着就*的原则给他们分组,每组4—6人,每组学*最好的那个学生为组长,字写得最好的那个学生为记录员。组长负责小组活动纪律、安全、组织、分配带材料等工作,记录员做好实验记录。在教学中逐渐教会他们怎样组织实验、交流、带材料、作记录,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评价,原则上让学生先自评、再在小组内评,再推荐优秀学生在班上评。

  探究式教学是科学教学的核心,它承载着科学教学的所有价值,但现实却不能让我们每节课都这样做,我打算抓住那些利于探究的内容、核心内容、重要的内容设计并开展探究式教学,每课进行探究的问题不能超过两个,如果探究的问题超过两个,则次要的内容要用其它方法进行变通,如视频、游戏等方法组织教学。探究时,要独立与合作结合起来,能分组做实验就分组做,不能分组做的教师要演示实验,不能演示实验的,要运用多媒体播放,不能播放的,要引导学生进行推理、设计。总之,尽自己最大努力坚决、合理进行探究式教学。

  在探究的整个过程中,我即不强制学生的学*,也不放任自流,用语言、情境、游戏等到有效手段引导学生完成教学目标任务。

  3、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科学教学虽然以探究为核心,但其它方法运用得当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我就经常在教学中运用游戏、讲科学故事、观看视频等手段,这些手段有的让学生亲历过程、有的在故事有原理、有的增强材料的直观性,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这个学期,我将继续运用这些方法作为探究式教学的补充。

  4、向其它学科融合

  科学有时向语文、音乐、美术融合,对培养学生的科学审美、科学人文精神有着重要的作用。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2

  一、教材分析

  四年级上册教材从知识覆盖面年,覆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科学三大领域,各领域的知识或以综合主题单元的形式,或以独立单元的形式呈现,前者如《冷和热》单元,后者如《奇妙的声音王国》单元。从探究技能的覆盖面看,既覆盖了单项的初级过程技能,又出现了综合过程技能中的"假设与搜集证据"。老师们可以对照教材所设计的活动,考查诸活动中提供的探究技能训练内容,进行相应指导。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覆盖面也很宽泛,覆盖了"对待科学","对待自然","对待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涉及的核心概念有4个——空气的性质、空气流动的规律、空气对运动物体的影响和对生命的影响。这个单元的学*中,学生的动手机会比较多,他们对好多都会感到惊奇、感到有趣,教师要抓住好学生的兴奋点进行教学。第二单元《冷和热》。这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单元,包括的核心概念有热传递的方式、物体吸热散热性能、物质三态的变化及其变化条件、热胀冷缩、雾雨露霜的成因及蒸发、凝结等。这个单元探究的问题比较多,且探究的要求比较高,教师要让孩子先学会订计划,学会与他人合作,讲究操作的严密性。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王国》,包含的核心概念有声音来源于物体的振动,声音能穿过许多物质,耳朵听声的机理,声音的音色、音强和音调,乐音和噪音等。这一单元与原先的自然课本里有好多相似,但也进行了相应的修改,注重了活动性和趣味性。第四单元《食物与消化》包括的核心概念有: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作用。食物金字塔——营养搭配、消化器官的认识及食品安全的知识。教学时要从价值观上入手,让学生养成合理的饮食*惯,要让孩子们意识到吃得合理、吃得安全、吃得健康。第五单元《假设与搜集证据》,是专门的探究技能练*单元。本册教材前面的诸单元大量渗透了"假设与搜集证据"的活动,本单元是对这一过程技能的升华和提炼。

  二、教学建议

  1、用教材教前必先教好教材

  通过一年的科学教学,好多教师认为会教了,科学就是那么回事情,于是出现了一些对"用教教材"的误解。他们有的任意的增删教材,或不用教材,或放大教材,认为这样就是"用教材教"。其实不然。"用教材教"是一种思想,在"用教材教"前必先教好教材。对于我们在用教材教的时候考虑到的一些问题,编教材的专家们他们都会有所考虑,有的比我们考虑的还要全面,还要具体。所以我们在拿到教材时必先领会他们的思想,他们所要表现的意图。只有把握了这一点,也只有先教好教材,我们才会真正的去实现用教材教。

  2、注重孩子们的预测

  猜想、预测是做科学的第一步,它反应了孩子们某一问题的看法,反应了孩子们的已有知识经验。课堂上我们应该给孩子这样预测的机会,关注每一个孩子的猜想,在没有得到证据前不要对孩子的猜测妄加评论。而且还要关注预测背后的深层内涵,即孩子们为什么会这么想。接下来我们要对这些猜想加以分析处理,组织学生去找证据。

  3、注重证据的合理性和可重复验证性

  本册探究的综合技能的着力点就是"假设与搜集证据",所以在找证据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们注意证据的合理性,即我找的证据能不能支持我的'假设。如果不能则要让孩子们学会思考,是我找的证据不对,还是我的一开始的假设就有问题,学会反思,然后要再实践。其次,要注意证据的可重复验证性,即我找的证据是能够经得起多次验证的,并不是偶然的。证据还要充分,有时还需多找一些,这样更合理一些。

  4、讲究评价的策略

  评价一直是我们做得比较薄弱的环节。学生评价时要做到公*、公正。可以采用自评、互评、教师评、家长评的形式,在每一节课上有我们的评价,这学期尤其将单元评价单独列了出来(见教学进度表),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教材后面的评价表,自己还要做一些评价表。要让孩子感觉到评价也是一件乐事,这不得不让我们对评价的方式作一些深入地思考。可以采用心情曲线、填合作饼图、项目标星的方法,不仅关注做了没有,更关心做得怎么样,与同学的合作,自己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提升等等。

  教学进度表

  周月日假日教学内容课时执行

  次——月日分配情况

  19月1日一单元1空气的性质2

  ——9月2日

  29月5日10—12日2热空气和冷空气2

  ——9月9日中秋休息

  39月13日3空气中有什么2

  ——9月16日

  49月19日4空气也是生命之源1

  ——9月23日

  59月26日机动1

  ——9月30日二单元1冷热与温度1

  610月1日国庆休息

  ——10月7日

  710月8日2热的传递1

  ——10月14日机动1

  810月17日3加热和冷却2

  ——10月21日

  910月24日4吸热和散热2

  ——10月28日

  1010月31日5水在加热和冷却后2

  ——11月4日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进度预定表

  周月日假日教学内容课时执行次——月日分配情况

  1111月7日机动1

  ——11月11日三单元1声音的产生112

  11月14日2声音的传播1

  ——11月18日3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1131

  1月21日4不同的声音2

  ——11月25日

  1411月28日机动1

  ——12月2日四单元1我们吃什么115

  12月5日2怎样搭配食物1

  ——12月9日3食物的消化1

  1612月12日4我们的食物安全吗2

  ——12月16日

  1712月19日五单元1排序1

  ——12月23日2分类1

  1812月26日12月31-1月2日期末复*2

  ——12月30日元旦休息

  191月3日期末复*2

  ——1月7日

  201月10日期末考试2

  ——1月14日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3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通过科学课程的学*,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三、教材分析: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由“天气”、“溶解”、“声音”、和“我们的身体”四个单元组成。

  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溶解:从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开始,引导学生进入对溶解现象观察、描述的一系列活动之中。如怎样加快溶解,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否重新分离出来。“观察更多的溶解现象”一课则进一步扩展了学生对溶解现象的观察活动。

  声音:对声音的探究从倾听周围的声音开始,通过对发声物体的观察和实验,研究和探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以及如何控制物体发出的声音。在这一单元结尾设计的“制作我们的小乐器”活动,将由学生自由取材,利用身边材料制作一件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小乐器,并尝试着奏出简单的乐曲。

  天气:对天气的观察与测量从天空中云的形状和变化开始,对构成天气的四个基本要素分别进行观测。其中包括云量的观察和测定、雨量的观察和测定、风的方向和等级的观察和测定以及气温的测定。这一部分活动中,还包括尝试记录各种天气情况,观察生物预告天气的行为以及学*获得天气的多种方法。

  我们的`身体:对自己的身体的了解从身体的结构开始,通过观察,采集数据和模拟实验认识了解自己的身体,认识了解人体每一部分都有特殊的功能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各个不同的部分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四、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虽经过一年的科学学*,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学生的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4

  本班学生17人,进人四年级以后,学生对科学课的学*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学生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对科学探究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但由于学生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会实践运用。大部分学生知识面不广,勤于动脑的同学占的比例不是很大。还有的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因此,本学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中逐渐养成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质量。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有四个单元:“电”“新的生命”“食物”和“岩石和矿物”。

  “电”单元是从“什么是电”开始的。学生对静电有比较丰富的生活体验,让他们适当地了解一点有关电荷的知识,可以使后续课中电流、电路的学*更有基础。这一单元将通过与电相关内容的实验、交流、预测、检验、测量和推理、解释等活动,使学生形成关于电的初步概念,同时获得一些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新的生命”单元是从“观察油菜花”引入的。由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的系列观察活动,过渡到动物的卵、繁殖的观察和研究,从而使学生获得植物和动物如何繁殖新生命的认识,并形成关于生命的一系列发展性概念。教科书中的观察实验,特别是一些探究性的实验,都是在支撑有关生命概念的建立,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对生命的理解。

  “食物”单元通过对一天中所吃食物的回忆和分类,引起学生对饮食的关注,发现自己在饮食中的`不良*惯,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科学、合理、均衡地饮食。食物的变化和获取食物信息方法的研究也是在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岩石和矿物”单元是学生初次对构成地球固体物质的探究。通过对岩石、矿物的观察、分类和描述,使学生形成关于地球物质的一般性概念,并对保护、开发和利用地球资源的重要意义有进一步的了解。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四、教学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主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并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

  2、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描述。教科书中涉及了大量的观察、比较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观察对象在属性、结构、功能、关系等方面的特点,是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重要认识基础。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教科书中给出了各单元相应的记录表,并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气泡图、网状图和柱形图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的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随时提示他们将自己的记录与小组同学的记录进行比较、修正,教师每周都要对学生的记录进行督促和检查。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汇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活动中需要学生进行描述的内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实验过程的描述,这种描述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教学中应耐心引导。

  5、指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尤其要重视学生在观察实验过程中,从证据、表格、图形获得的一些科学信息,并引导他们合理地使用这些信息做出科学解释。

  五、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教 学 内 容 课时

  2 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2、点亮小灯泡 2

  3 3、简单电路;4、电路出故障了 2

  4 5、导体与绝缘体;6、做个小开关 2

  5 7、不一样的电路连接;单元练* 2

  6 1、 油菜花开了;2、各种各样的花 2

  7 3、花、果实和种子;4、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2

  8 5、种子的萌发;6、动物的卵 2

  9 7、动物的繁殖活动;单元练* 2

  10 1、一天的食物;2、食物中的营养 2

  11 3、营养要均衡 1

  12 4、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5、面包发霉了 2

  13 6、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7、食物包装上的信息 2

  14 单元练*1、各种各样的岩石 2

  15 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3、岩石的组成 2

  16 4、观察、描述矿物(一);5、观察、描述矿物(二) 2

  17 6、面对几种不知名矿物;7、岩石、矿物和我们 2

  18-20 复* 4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5

  一、学情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人,经过几年的学*以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科学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研究的方法,并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观察和思考问题,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另外,学生在进行观察、提问、预测、调查、实验、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不过,四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科学,实践运用也不尽如人意。还有少数学生不重视科学这门学科,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要对立学生科学的意识,端正学生学*科学的态度,教学中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逐渐养成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质量。

  二、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主题是“植物的生长变化”,本单元分为八课,分别是《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种植凤仙花》《种子长出了根》《茎和叶》《凤仙花开花了》《果实和种子》《种子的传播》《凤仙花的一生》,按照植物自然生长的顺序编排。从播种到收获,从发芽到结果,依次展开对植物生长过程的观察和记录,对植物各部分的观察和探究。本单元精选了风仙花这种既常见又各有典型特征的植物作为种植和观察对象,按照自然顺序编排内容,从播种到收获,按照植物的生长过程依次展开对其种子、根、茎、叶、果实形态的观察和作用的探究,最后抽象概括出绿色开花植物生长过程的共同特征。本单元既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观察记录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的提升,也注重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

  第二单元主题是“电路”,一共由八课组成,分别是《电和我们的生活》《点亮小灯泡》《简易电路》《电路出故障了》《里面是怎样连接的》《导体和绝缘体》《电路中的开关》《模拟安装照明电路》。本单元侧重于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围绕简单“电路”的组成以及连接渐进式展开,用点亮小灯泡、搭建简易电路、探究电路中的故障、认识导体和绝缘体、探究暗箱里是怎样连接的等一些探究活动来落实电路主题,介绍电的来源、电的用途、安全用电等知识。第1课《电和我们的生活》引导学生将己知的有关电的知识和学*期许记录下来,从第2课到第5课,用4课研究电路,目的是要建立电路的概念,懂得电路是允许电流通过的完整的闭合回路。第6课《导体和绝缘体》主要引导学生认识导体和绝缘体,学会检测和辨别生活中的导体和绝缘体,引导学生树立用电安全的意识。第7课《电路中的开关》主要引导学生认识开关的组成以及作用,懂得开关可以控制电路中电流的通和断。第8课《模拟安装照明电路》是一篇关于电路的总结课,是一节典型的科学实践课,主要引导学生能够运用本单元所学的有关简单电路的知识,进行实践操作。在本单元的学*中,要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推理、分析判断等方式看待每一个实践活动,将理性思维贯穿到整个电路概念的形成与建立过程中,同时一定要引导学生格外重视用电安全。第三单元主题是“岩石与土壤”,一共由八课组成,分别是《岩石与土壤的故事》《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岩石的组成》《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岩石、沙和粘土》《观察土壤》《比较不同的土壤》《岩石、土壤和我们》。本单元总体结构为总——分——总。第1课是开篇课,主要意图是激发兴趣,引发学*动机和探究意愿,为今后学*岩石和土壤的知识并饱有持续探索热情埋下一颗兴趣的种子。第2—4课是关于岩石(矿物)的学*,第2课是对三种主要岩石的观察描述;第3课从岩石组成的角度了解矿物的知识;第4课时动手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增强实践性与趣味性。第5课是学*岩石、土壤之间的一个过渡课,将岩石和土壤建立关联。第6、7两课是对土壤的学*。第8课是总结课,将岩石、矿物与土壤之间关系进行系统分析与总结,并且从重要资源的角度提升保护意识。本单元隶属于地球宇宙科学领域,主要是引导学生知道岩石和土壤的相关知识;初步掌握一些科学观察方法;激发学生对探究岩石和土壤的兴趣;提升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小学生对于岩石和土壤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并不熟悉,更谈不上研究,而对于矿物就非常陌生了。因此本单元的教学主要意图是激发兴趣,引发学*动机和探究意愿,为今后学*岩石和土壤的知识并饱有持续探索热情埋下一颗兴趣的种子。引导学生认识并了解岩石、矿物和土壤,并懂得保护这些资源的重要性。

  三、教学目标

  知道绿色开花植物通常会经历种子萌发、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衰老、死亡的过程。懂得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组成,根、茎、叶为植物生存提供营养物质,花、果实、种子帮助植物繁殖后代。植物维持生命需要阳光、空气、适宜的水分和温度。植物繁殖需要将种子传播出去,不同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不同。不同植物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外部形态各不相同,呈现出植物多样性。能通过种植、观察、记录与探究,认识植物的生长过程以及植物各部分的形态与功能。知道组成电路的必要元件,了解电路形成的条件及控制电路的方法。引导学生建立电路的概念,懂得电路是允许电流通过的完整的'闭合回路。能够利用简易的检测装置,识别导体和绝缘体。能够运用所学的有关电的知识和探究喑盒里是怎么连接的方法探究电路暗盒的秘密。知道电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的能源,能够列举电的重要用途。知道用电安全的常识,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知道岩石和土壤记录了地球的形成和演化历史,同时也是地球上的重要自然资源。能利用观察、实验、比较等多种方法,探究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等常见岩石具有不同的特征。知道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不同矿物有不同的形态特征。土壤的形成是岩石风化作用的结果,具有一定的成分,按成分含量不同可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认识到岩石和土壤的重要性,懂得岩石、矿物和土壤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自然资源,应该保护自然资源并合理开发与利用。在教师指导下,能运用分析、推理等思维方法,将事实与认识相关联,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既能用图画、文字、数据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又能抽象概括出植物生长过程的共同特征。乐于探究植物的奥秘,坚持对植物进行照料、观察、记录与探究。教学重难点探究植物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结构以及作用,懂得不同植物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外部形态各不相同,呈现出植物多样性。知道组成电路的必要元件,了解电路形成的条件及控制电路的方法。引导学生建立电路的概念,懂得电路是允许电流通过的完整的闭合回路。能够运用所学的有关电的知识和探究暗盒里是怎么连接的方法探究电路暗盒的秘密。知道用电安全的常识,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能利用观察、实验、比较等多种方法,探究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等常见岩石具有不同的特征。知道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不同矿物有不同的形态特征。探究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不同性质和特点,懂得岩石、矿物和土壤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自然资源,应该保护自然资源并合理开发与利用。在教师指导下,能运用分析、推理等思维方法,将事实与认识相关联,形成对问题的解释。乐于探究植物的奥秘,坚持对植物进行照料、观察、记录与探究。

  四、教学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建立科学学*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

  4、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5、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科技活动。

  五、教学进度表

  周次教学内容课时1全书导学、科学家这样做、第一单元导学22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种植凤仙花23种子长出了根、茎和叶24凤仙花开花了、果实和种子25种子的传播、科学阅读26凤仙花的一生、成果展示27复*第一单元(测试+评讲)28第二单元导学、电和我们的生活29点亮小灯泡、简易电路210电路出故障了111里面是怎样连接的、导体和绝缘体212电路中的开关、模拟安装照明电路213复*第二单元(测试+评讲)214第三单元导学、岩石与土壤的故事215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岩石的组成216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岩石、沙和黏土217观察土壤、比较不同的土壤218岩石、土壤和我们、复*第三单元219复*一~三单元220学年复*考试23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6

  一、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共有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6课时。第二单元,冷和热,8课时。第三单元;奇妙的王国,5课时。第四单元,吃的学问,5课时。第五单元,排序和分类6课时。本册内容是科学课的深入,既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目的'要求

  1、通过本册教学,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对现象或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进行有依据的推测。

  2、使学生进一步明白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3、初步学会认识事物的性质。

  4、初步学会认识事物的变化规律。

  5、初步学会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事物按一定标准排序和分类。

  三、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2、培养学生排序和分类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四、学生素质分析

  学生已经学了一年的科学课,初步接触了科学探究,对大自然,对身边的自然事物、自然景象充满了强烈好奇心,喜欢问个为什么,爱提问题,这将驱使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的作科学探究。但是在现在的大环境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和家长对这门学科不是很重视。

  四年级5个班的学生,尊敬教师,多数学生学*积极性高,对科学课有浓厚的兴趣。存在问题是班级中有几个同学好动,讲小话,对学*不记不背,影响他人的学*,自己也学不好。

  五、教学措施

  1、带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2、加强学生动手、动脑,做好探究实验。

  3、培养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排序和分类。

  4、教师要认真备课,在课堂上下功夫,根据科学课要求,让学生更加喜欢科学课,学好这门课程。

  5、多开展实验教学,狠抓课堂纪律。

  6、让每个学生学有所获,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

  六、教学进度

  第一课

  空气的性质

  2课时

  第二课

  热空气和冷空气

  1课时

  第三课

  空气有什么

  2课时

  第四课

  空气也是生命之源

  1课时

  第五课

  冷热与温度

  1课时

  第六课

  热的传递

  2课时

  第七课

  加热和散热

  1课时

  第八课

  吸热和散热

  2课时

  第九课

  水加热、冷却后

  2课时

  第十课

  声音的产生

  1课时

  第十一课

  声音的传播

  1课时

  第十二课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课时

  第十三课

  不同的声音

  1课时

  第十四课

  快乐的小乐队

  1课时

  第十五课

  我们吃什么

  1课时

  第十六课

  怎样搭配食物

  2课时

  第十七课

  食物的消化

  1课时

  第十八课

  我们的食物安全

  1课时

  第十九课

  排序

  3课时

  第二十课

  分类

  3课时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7

  一、教材分析

  四(下)的教材内容主要是生命世界和物质科学两方面。教材编排的意图是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特点:问题—假设—验证—结论,这和科学家工作没什么两样,可以说每个学生都是科学家。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这也是科学课真正的精神和内涵。本学期,学生探究对象是认识事物的性质和相互关系,共安排了5个教学单元:《骨骼与肌肉》、《养蚕》、《物体的运动》、《无处不在的力》、《调查与预测》。从探究水*上看,仍以引导性探究为主,逐步过渡到指导性探究,为以后的自主探究打下基础。本学期的科学探究首次涉及对比实验,教师要细心引导,要具体指导操作的方法,带领学生经历“预测—设计并进行实验—整理分析收集的证据—表达与交流”科学探究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会控制变量。从过程与方法上看,在观察与测量的基础上,学*假设与收集证据,在收集证据的过程中,学会运用理解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在此基础上形成结论和解释,验证自己的假设。养成大胆假设、仔细实验、尊重事实的科学精神和敢于阐明自己的观点,虚心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评议或质疑,反思改进自己的探究过程的合作探究态度,使学生知道科学也需要共享。

  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教材设计了触摸、模拟、建立模型等探究活动,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认识骨骼、关节、肌肉的运动作用,了解自己的运动机理,懂得运动系统的卫生保健知识。

  第二单元《养蚕》让学生亲身经历一次完整的养蚕过程,观察到一个生命的完整周期,感受到生命的神奇与伟大,体验到为养蚕所付出的辛苦劳动和养蚕成功的快乐(与三年级的种植相联系),在知识、情感、态度、方法等各方面都有较大的收益,在养蚕活动结束后,教师要组织一场养蚕活动交流会,让学生回顾

  养蚕的经历,展示自己在养蚕活动中的研究成果。

  第三单元《物质的运动》选取了力学中可直接感受的“运动”内容,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使学生认识运动是物质的基本规律之一,判断物体是否运动要用参照物作为判断标准,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待物体的运动状况,学会简单的定量观察,学会辩证地看问题,本单元出现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去探究影响小车的运动的快慢的因素和摆的快慢因素,这是学生探究能力的一个跨越,教师要对学生探究方法作具体的指导,要让学生知道要保证实验的公*,实验结果的公正和客观,实验中有些条件不能改变,有些条件需要改变,但每次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在探究过程中,要求学生大胆假设,周密计划,认真操作,仔细观察,要尊重事实,要做好原始记录,要用数据说话,教师的角色由初始的'“帮”到“扶”,渐渐到“放”。

  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围绕力的存在,力的表现和作用,就力在哪里,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方向,力有大小及弹力,地球引力,摩擦力,气体和液体的阻力来构建知识体系,引导学生通过对重力、摩擦力和阻力的探究,使抽象的力的概念得到理解和深化,能综合所学的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自主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

  第五单元《调查与预测》,调查和预测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要让学生知道在什么情况应采用调查,调查的常用方法有哪些;预测是对事物的未来作出科学猜测,预测要有依据。

  二、学生现状分析:

  1、整体学*状况:四年级现有学生整体学*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学**惯较差。他们普遍*惯于死学硬记死板知识,喜欢或*惯于被老师和家长牵着走,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四、教学目标和要求: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五、教学措施:

  1、以“研课标,说教材”活动为主线,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建立科学学*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8

  一、学情分析:

  大多数学生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小组合作学*与自主学*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自主学*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以往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地,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实验也没有充分地让学生去做,学生的`实验能力得不到发展,活动时常常耗时低效,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对这学期的教学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了《热胀冷缩》、《岩石的科学》、《土壤与植物》、《光与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家园——地球》、《研究与实践》等6个单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体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将“科学探究、中、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重点落实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岩石的科学》单元主要让学生做土壤成分实验,知道土壤的结构是由沙、黏土、腐殖质组成;通过实验认识三类土壤的特点;能设计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等教学内容。《光与我们的生活》让学生通过学*,全面了解光与生活的关系,认识到光给我们的生活既带来了便利,同时也产生了污染,认识到人类只有科学地利用光,才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进一步体会到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两方面的影响。《我们的家园——地球》本单元是小学生较全面地认识,了解,探究地球的起始单元,它是以后《地球和地表变化》单元学*的基础。虽然小学生对自己居住的地球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球引力等新的知识领域的探究相对困难些,这也正是需要学*研究的课题。通过本单元学*,可以使学*更好地去了解地球,掌握探究的方法,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用科学的方式去探究地球。《研究与实践》主要是让学生自己独立开展科学研究,教师要适时帮助引导,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探索精神,从而形成科学精神。主要内容有:植树,当地岩石种类考察。

  三、教学目标:

  1、探究土壤的成份及特点(如:保水性)及与植物的关系。

  2、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了解生物链的知识及打破生态*衡的危害,教育学生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衡。

  3、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了解*面境或放大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4.知道光是有色的,了解日光的色散现象.

  5、能定性的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6、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知道地球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了解地球仪,地图的主要功能和标识,了解地球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认识到各种自然力量对地表改变的影响.

  7.能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岩石进行分类,认识到保护资源的重要性.

  8.了解通过加热或冷却可使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变化,列举常见的热胀冷缩现象.

  9、通过探究、游戏、体验、播放视频等手段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通过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知道地球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了解地球仪,地图的主要功能和标识,了解地球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认识到各种自然力量对地表改变的影响.这些是本册的教学难点,同时这部分内容也很重要。

  五、教学基本措施:

  1、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

  我所教学的每个班,我打算本着就*的原则给他们分组,每组4-6人,每组学*最好的那个学生为组长,字写得最好的那个学生为记录员。组长负责小组活动纪律、安全、组织、分配带材料等工作,记录员做好实验记录。在教学中逐渐教会他们怎样组织实验、交流、带材料、作记录,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评价,原则上让学生先自评、再在小组内评,再推荐优秀学生在班上评。

  探究式教学是科学教学的核心,它承载着科学教学的所有价值,但现实却不能让我们每节课都这样做,我打算抓住那些利于探究的内容、核心内容、重要的内容设计并开展探究式教学,每课进行探究的问题不能超过两个,如果探究的问题超过两个,则次要的内容要用其它方法进行变通,如视频、游戏等方法组织教学。探究时,要独立与合作结合起来,能分组做实验就分组做,不能分组做的老师要演示实验,不能演示实验的,要运用多媒体播放,不能播放的,要引导学生进行推理、设计。总之,尽自己最大努力坚决、合理进行探究式教学。

  在探究的整个过程中,我即不强制学生的学*,也不放任自流,用语言、情境、游戏等到有效手段引导学生完成教学目标任务。

  2、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科学教学虽然以探究为核心,但其它方法运用得当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我就经常在教学中运用游戏、讲科学故事、观看视频等手段,这些手段有的让学生亲历过程、有的在故事有原理、有的增强材料的直观性,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这个学期,我将继续运用这些方法作为探究式教学的补充。

  3、向其它学科融合

  科学有时向语文、音乐、美术融合,对培养学生的科学审美、科学人文精神有着重要的作用。学*土壤,我计划让学生赞美土地,学*珍稀的动植物,我计划在课堂上开展一次即兴演讲,探究月球,我打算让学生畅想未来……

  4、教会学生上网查资料、下载并保存文字、在网上观看科学视频等。

  六、各单元、各课课时安排(教学进度)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9

  一、学生分析:

  1、整体学*状况:我所任教的五年级班,有学生28,其中男生比例较大,有20人。从与其他老师交流中得知,学生整体学*比较认真,并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

  2、已有知识、经验: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学生的科学常识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也较弱。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科学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由“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四个单元组成。

  《生物与环境》单元从内容上分三个部分:通过“绿豆种子发芽和生长”、“蚯蚓的选择”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群落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通过生态瓶的制作、观察,探究生物群落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第三部分内容,是把以上认识拓展到自然界,通过典型事例的.分析,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衡的重要性。

  《光》单元首先引导学生们观察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和反射)特点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接着指导学生认识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阳光下物体得到的热与受到的光照强弱有关系,也与物体本身的性质有关系。最后通过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综合运用相关知识。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识地球表面总的地形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地形及特点;二是地形地貌变化及发生原因。让学生知道是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太阳、流水、风、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运动和力》单元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了解重力、弹力、反冲力,让学生用这些力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并研究动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第二部分学*测量力的大小,认识力的单位,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准备。第三部分认识摩擦力,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第四部分动手实践,设计和制作一个小车。

  三、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

  实验专题研究情境模拟

  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种植饲养

  科学游戏参观访问竞赛

  科学欣赏社区科学活动家庭科技活动

  角色扮演科学幻想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

  四、教学措施:

  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五、教学进度:

  周日期内容

  19.1-9.5始业教育种子发芽实验(一)机动

  2]9.8-9.12种子发芽实验(二)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蚯蚓的选择

  39.15-9.19食物链和食物网做一个生态瓶改变生态瓶

  49.22-9.26维护生态*衡机动

  59.29-10.3国庆节假期

  610.6-10.10机动光和影阳光下的影子

  710.13-10.17光是怎样传播的光的反射光与热

  810.20-10.24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做个太阳能热水器机动

  910.27-10.31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机动

  1011.3-11.7地球表面的地形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1111.10-11.14土壤中有什么雨水对土地的侵蚀什么样的土地容易被侵蚀

  1211.17-11.21河流对土地的作用减少对土地的侵蚀机动

  1311.24-11.28机动

  1412.1-12.5我们的小缆车用橡皮筋作动力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

  1512.8-12.12测量力的大小运动与摩擦力滑动与滚动

  1612.15-12.19运动与设计设计制作小赛车机动

  1712.22-12.26机动

  1812.29-1.2复*

  191.5-1.9复*

  201.12-1.16复*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10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1、全册内容情况:

  本册是科学教材包括了“到生物园里学科学”、“学*用品”、“课外活动”、“文艺汇演”四个单元,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学*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2、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四、教学目标及要求: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五、学生学情分析:

  1、整体学*状况:四年级学生整体学*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学**惯较差。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六、教改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七、课时安排及进度:

  单元 内容 课时 周次

  到生物园里学科学

  第一单元 1认识土壤 1 1~4周

  2种子发芽 1

  3向上长还是向下长 1

  4根朝哪边长 1

  5茎往哪边长 1

  6植物怎样“喝水” 1

  自由研究 2

  学*用品

  第二单元 7各种各样的学*用品 1 5~7周

  8圆球笔芯为什么能伸缩 1

  9笔杆上橡胶套的作用 1

  10各种各样的纸 1

  11纸是怎样造出来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的教学计划(十)份(扩展3)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十)份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1

  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四年级共有5班,本年级的学生都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性强。从上学期的科学活动情况来看,学生对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但由于学生还有许多对科学课的不适应,不知道如何最有效的观察、探究、描述、总结、不会实际应用或联系实际。通过一学年对科学课的学*,学生的学*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堂学*的注意集中了,小组合作探究更融洽了,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更强了,对“科学”也很自己的见解。所以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待改进的是学生课堂学*的规范性和个别学生的学**惯。另外科学探究小组的探究态度和*惯要进行着重培养。

  二、学期教学目标

  1、充分展开教学过程(让科学素养的培养真正落实在每一课的`教学活动之中

  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需要通过教学过程实现。为此,教学过程须是经过周密思考后的精心设计。在教学中仅仅向学生提出学*的主题和探究的问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对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的主要经历进行设计,确立哪些素材更有价值,哪些过程更为重要,孰先孰后。可以这样说,教材为我们精心设计了相关的主题探究活动,但我们也不要让这些设计束缚自己的手脚,在弄清活动设计的意图后,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当作一个例子,也可以对教材的内容作适当的裁剪或发展教材内容以适合不同学生的需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用教材教,而不是仅仅去教教材。

  2、加强对学*主体的研究,构建以儿童心理发展为线索的科学探究体系

  结构优化的教学能够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教材编写者明确指出在小学阶段以儿童的心理发展为基础构建教材的探究体系。尤其在四下的编写过程中,更提出所有活动设计都要为儿童的发展服务,都要在对儿童认识问题的规律和特点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活动设计。具体说,就是活动设计要充分遵循儿童认识发展的序,从学生们可观察到的微小变化开始,从关注学生身边的事物开始,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努力促进他们去建立自己的观点和概念。

  那么,我们教学时就要不断追问自己:为什么要让学生进行这一内容的学*?它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对于这一问题,学生们是怎样想的?在观察、调动原有的经验时,学生产生的问题可能会是什么?他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发展过程是怎样的?通过教学要引导他们继续向什么方向发展?这才是真正把学生当作学*的主体。

  3、适当扩大单元规模,使学生能够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深入研究重要的科学概念

  四下教材在呈现方式上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大单元的模式,这是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做出的改进。大家在教学旧教材时明显地感觉到课题多、联系少,每个课题的研究时间少,是内容上的主要问题。新教材理念追求的是一英寸宽、一英里深的探究活动。这对激发学生持续的研究兴趣、经历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以及实现科学教育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4、更加注重科学程序的培养,探究方法不断丰富

  在三年级的科学教学中,强调科学探究始于观察。确实,对于十一、二岁的孩子来说,他们总是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极大的好奇心,总是带着一双探索的眼睛去认识世界。科学上的发明、发现也往往正是由观察迈出的第一步。所以把观察作为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第一个重要方法加以强调是完全正确的,也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随着科学探究活动的逐步深入,探究的方法自然应该得到不断丰富。其中的猜想和推测,是科学研究过程中两个重要的环节。我认为四年级下册教材在这两方面是有所侧重的。随着探究方法的丰富,探究的模式也跟着丰富起来:如观察—统计—比较—分析—结论、观察—假设(推测)—验证(测量、实验)—分析—结论等。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2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有四个单元:“光”“生理与健康”“物体的运动”和“常见的力”。 本教材在原有“任务驱动”学*方法的基础之上,又增添了一些特色。例如:

  1、教材设置了“网上学”栏目;

  2、教材的呈现形式灵活多样;

  3、教材的建设系列化;

  本教材以《科学课程标准》为依据,每个“主题”由若干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由若干个“课题”组成,形成一个按学生知识背景与认知发展为基础,以探究能力发展为主线的螺旋式前进的多维立体体系结构:知识学*维、能力培养维、情感体验维、时间发展维。

  二、教学目标 :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进人四年级以后,学生对科学课的学*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学生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对科学探究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但由于学生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会实践运用。大部分学生知识面不广,勤于动脑的同学占的比例不是很大。还有的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因此,本学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中逐渐养成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质量。

  四、教学进度

  周次 起讫日期 教 学 内 容

  一、2月17日—2月23日 《光的传播》

  二、 2月24日—3月2日《镜子》

  三、 3月3日—3月9日 《彩虹》

  四、 3月10日—3月16日《光与生活》

  五、 3月17日—3月23日《健康饮食》

  六、 3月24日—3月30日 《呼吸与健康》

  七、 3月31日—4月6日《保护心脏》

  八、 4月7日—4月13日《人体的司令部》

  九、 4月14日—4月20日期中考试

  十、 4月21日—4月27日 《认识物体的运动》

  十一 4月28日—5月4日《物体运动的测量》

  十二 5月5日—5月11日《力的现象》

  十三 5月12日—5月18日《重力》

  十四 5月19日—5月25日《大气压力》

  十五 5月26日—6月1日《弹力》

  十六 6月2日—6月8日 《浮力》

  十七 6月9日—6月15日《摩擦力》

  十八 6月16日—6月22日 复*

  十九 6月23日—6月29日 期末考试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3

  一、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共有五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6课时。

  第二单元,冷和热,8课时。

  第三单元;奇妙的王国,5课时。

  第四单元,吃的学问,5课时。

  第五单元,排序和分类6课时。

  本册内容是科学课的深入,既可培养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又可培养同学们的创造能力。

  二、目的要求。

  1、通过本册教学,使同学们通过观察、实验、思考,对现象或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进行有依据的推测。

  2、使同学们进一步明白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3、初步学会认识事物的性质。

  4、初步学会认识事物的变化规律。

  5、初步学会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事物按一定标准排序和分类。

  三、教学重难点。

  1、培养同学们进行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2、培养同学们排序和分类的能力。

  3、培养同学们设计实验的能力。

  四、同学们素质分析。

  同学们已经学了一年的科学课,初步接触了科学探究,对大自然,对身边的自然事物、自然景象充满了强烈好奇心,喜欢问个为什么,爱提问题,这将驱使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的作科学探究。但是在现在的大环境下,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们和家长对这门学科不是很重视。

  四年级5个班的同学们,尊敬教师,多数同学们学*积极性高,对科学课有浓厚的兴趣。存在问题是班级中有几个同学好动,讲小话,对学*不记不背,影响他人的学*,自己也学不好。

  五、教学措施。

  1、带领同学们进行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2、加强同学们动手、动脑,做好探究实验。

  3、培养同学们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排序和分类。

  4、教师要认真备课,在课堂上下功夫,根据科学课要求,让同学们更加喜欢科学课,学好这门课程。

  5、多开展实验教学,狠抓课堂纪律。

  6、让每个同学们学有所获,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

  六、教学进度。

  第一课空气的性质2课时

  第二课热空气和冷空气1课时

  第三课空气有什么2课时

  第四课空气也是生命之源1课时

  第五课冷热与温度1课时

  第六课热的传递2课时

  第七课加热和散热1课时

  第八课吸热和散热2课时

  第九课水加热、冷却后2课时

  第十课声音的产生1课时

  第十一课声音的传播1课时

  第十二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1课时

  第十三课不同的声音1课时

  第十四课快乐的小乐队1课时

  第十五课我们吃什么1课时

  第十六课怎样搭配食物2课时

  第十七课食物的消化1课时

  第十八课我们的食物安全1课时

  第十九课排序3课时

  第二十课分类3课时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4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同学们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同学们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大多数同学们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小组合作学*与自主学*必要性,所以同学们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自主学*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以往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地,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实验也没有充分地让同学们去做,同学们的实验能力得不到发展,活动时常常耗时低效,影响了同学们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对这学期的教学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由《电》、《新的生命》、《食物》、《岩石和矿物》、在四年级上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同学们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以同学们发展为本,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同学们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体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将“科学探究、中、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重点落实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

  《研究与实践》主要是让同学们自己独立开展科学研究,教师要适时帮助引导,培养同学们的实践能力与探索精神,从而形成科学精神。主要内容有:了解植树的过程;对当地岩石的种类进行考察。

  四、重难点

  1、教学重点:

  重视对同学们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同学们的科学素养。

  2、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同学们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教学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把握小同学们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悉心地引导同学们的科学学*活动;各班建立科学学*合作小组,让同学们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给同学们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同学们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同学们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2、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

  我所教学的每个班,我打算本着就*的原则给他们分组,每组4—6人,每组学*最好的那个同学们为组长,字写得最好的那个同学们为记录员。组长负责小组活动纪律、安全、组织、分配带材料等工作,记录员做好实验记录。在教学中逐渐教会他们怎样组织实验、交流、带材料、作记录,还要注重对同学们进行评价,原则上让同学们先自评、再在小组内评,再推荐优秀同学们在班上评。

  探究式教学是科学教学的核心,它承载着科学教学的所有价值,但现实却不能让我们每节课都这样做,我打算抓住那些利于探究的内容、核心内容、重要的内容设计并开展探究式教学,每课进行探究的问题不能超过两个,如果探究的问题超过两个,则次要的内容要用其它方法进行变通,如视频、游戏等方法组织教学。探究时,要独立与合作结合起来,能分组做实验就分组做,不能分组做的老师要演示实验,不能演示实验的,要运用多媒体播放,不能播放的,要引导同学们进行推理、设计。总之,尽自己最大努力坚决、合理进行探究式教学。

  在探究的整个过程中,我即不强制同学们的学*,也不放任自流,用语言、情境、游戏等到有效手段引导同学们完成教学目标任务。

  3、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科学教学虽然以探究为核心,但其它方法运用得当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我就经常在教学中运用游戏、讲科学故事、观看视频等手段,这些手段有的让同学们亲历过程、有的在故事有原理、有的增强材料的直观性,符合小同学们的认知特点,这个学期,我将继续运用这些方法作为探究式教学的补充。

  4、向其它学科融合

  科学有时向语文、音乐、美术融合,对培养同学们的科学审美、科学人文精神有着重要的作用。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5

  实验是自然科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认识方法,它对于激发儿童的科学志趣,培养儿童的科学能力,提高儿童的科学素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以下实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为核心,加强观察和实验,注重对学生进行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搜集证据、表达交流等方面的训练,引导学生去亲历科学,在亲自操作、动手实验、自行探究的实践中,学*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对科学的积极态度。

  二、目的要求:

  1、通过学*各种实验操作,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态度,启发学生探究自然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独立思考的态度和创新精神。

  2、通过学*各种实验操作,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勤于动手勇于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

  3、通过观察和实验,使学生理解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科学的道理,提高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主动性。

  4、通过用温度计进行测量,知道使用工具比感官更有效;能运用温度计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知道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常见物体的温度,并作简单记录。

  5、通过浮和沉的实验,使学生能对浮和沉的转换提出自己的猜想和假设;能用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假设;知道改变浮沉的方法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6、通过数学课中的各种实验演示提高学生勇于探索、独立思考的态度和创新精神。

  三、实验教学方法措施

  1、教师端正教育教学思想,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实验教学过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实验质量。

  2、教学中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特点,新课标要求,要由浅入深,有利于学生学科学、用科学,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3、实验中,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实验仪器,还应尽量创造条件,自制器材,努力按计划、按要求完成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6

  实验是自然科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认识方法,它对于激发儿童的科学志趣,培养儿童的科学能力,提高儿童的科学素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以下实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为核心,加强观察和实验,注重对学生进行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搜集证据、表达交流等方面的训练,引导学生去亲历科学,在亲自操作、动手实验、自行探究的实践中,学*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对科学的积极态度。

  二、目的要求

  1、通过学*各种实验操作,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态度,启发学生探究自然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独立思考的态度和创新精神。

  2、通过学*各种实验操作,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勤于动手勇于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

  3、通过观察和实验,使学生理解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科学的道理,提高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主动性。

  4、通过用温度计进行测量,知道使用工具比感官更有效;能运用温度计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知道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常见物体的温度,并作简单记录。

  5、通过浮和沉的实验,使学生能对浮和沉的转换提出自己的猜想和假设;能用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假设;知道改变浮沉的方法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6、通过数学课中的各种实验演示提高学生勇于探索、独立思考的态度和创新精神。

  三、实验教学方法措施

  1、教师端正教育教学思想,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实验教学过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实验质量。

  2、教学中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特点,新课标要求,要由浅入深,有利于学生学科学、用科学,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3、实验中,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实验仪器,还应尽量创造条件,自制器材,努力按计划、按要求完成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7

  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四年级共有5班,本年级的学生都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性强。从上学期的科学活动情况来看,学生对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但由于学生还有许多对科学课的不适应,不知道如何最有效的观察、探究、描述、总结、不会实际应用或联系实际。通过一学年对科学课的学*,学生的学*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堂学*的注意集中了,小组合作探究更融洽了,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更强了,对“科学”也很自己的见解。所以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待改进的是学生课堂学*的规范性和个别学生的学**惯。另外科学探究小组的探究态度和*惯要进行着重培养。

  二、学期教学目标

  (一) 充分展开教学过程(让科学素养的培养真正落实在每一课的教学活动之中

  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需要通过教学过程实现。为此,教学过程须是经过周密思考后的精心设计。在教学中仅仅向学生提出学*的主题和探究的问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对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的主要经历进行设计,确立哪些素材更有价值,哪些过程更为重要,孰先孰后。可以这样说,教材为我们精心设计了相关的主题探究活动,但我们也不要让这些设计束缚自己的手脚,在弄清活动设计的意图后,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当作一个例子,也可以对教材的内容作适当的裁剪或发展教材内容以适合不同学生的需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用教材教,而不是仅仅去教教材。

  (二) 加强对学*主体的研究,构建以儿童心理发展为线索的科学探究体系

  结构优化的教学能够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教材编写者明确指出在小学阶段以儿童的心理发展为基础构建教材的探究体系。尤其在四下的编写过程中,更提出所有活动设计都要为儿童的发展服务,都要在对儿童认识问题的规律和特点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活动设计。具体说,就是活动设计要充分遵循儿童认识发展的序,从学生们可观察到的微小变化开始,从关注学生身边的事物开始,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努力促进他们去建立自己的观点和概念。

  那么,我们教学时就要不断追问自己:为什么要让学生进行这一内容的学*?它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对于这一问题,学生们是怎样想的?在观察、调动原有的经验时,学生产生的问题可能会是什么?他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发展过程是怎样的?通过教学要引导他们继续向什么方向发展?这才是真正把学生当作学*的主体。

  (三) 适当扩大单元规模,使学生能够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深入研究重要的科学概念

  四下教材在呈现方式上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大单元的模式,这是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做出的改进。大家在教学旧教材时明显地感觉到课题多、联系少,每个课题的研究时间少,是内容上的主要问题。新教材理念追求的是一英寸宽、一英里深的探究活动。这对激发学生持续的研究兴趣、经历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以及实现科学教育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四) 更加注重科学程序的培养,探究方法不断丰富

  在三年级的科学教学中,强调科学探究始于观察。确实,对于十一、二岁的孩子来说,他们总是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极大的好奇心,总是带着一双探索的眼睛去认识世界。科学上的发明、发现也往往正是由观察迈出的第一步。所以把观察作为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第一个重要方法加以强调是完全正确的,也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随着科学探究活动的逐步深入,探究的方法自然应该得到不断丰富。其中的猜想和推测,是科学研究过程中两个重要的环节。我认为四年级下册教材在这两方面是有所侧重的。随着探究方法的丰富,探究的模式也跟着丰富起来:如观察—统计—比较—分析—结论、观察—假设(推测)—验证(测量、实验)—分析—结论等。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8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有四个单元“溶解”、“声音”、“天气”、“我们的身体”。与原教材相比缩减了一个单元,减少了“磁铁”、“有生命的物体”两个单元,增加了“我们的身体”单元。覆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地球与宇宙科学三大领域,具体为:生命科学(生命体的结构与功能)《我们的身体》;物质科学(物体与材料的特性)《溶解》;物质科学(光、热、电、磁)《声音》;地球与空间(地球和天空的变化)《天气》。调整后的新教材,内容体系更加科学、合理。每个单元都有七个教学内容,一般每个教学内容为一个课时。根据教学建议,对典型的过程和方法展开充分的探究,不以1课时为限制。应该加强单元后的总结性教学,帮助学生梳理概念、澄清观点。

  学生分析

  学生经历了一年的科学学*,对科学课的学*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比如,对周遍的事物有了一定的科学认识;初步掌握了科学学*的方法,尤其是观察的方法;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因此,这一学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

  教学目标

  本学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汇总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质量。(具体内容见单元目标)

  教学措施

  1、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9

  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四年级共有5班,本年级的学生都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性强。从上学期的科学活动情况来看,学生对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但由于学生还有许多对科学课的不适应,不知道如何最有效的观察、探究、描述、总结、不会实际应用或联系实际。通过一学年对科学课的学*,学生的学*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堂学*的注意集中了,小组合作探究更融洽了,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更强了,对“科学”也很自己的见解。所以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待改进的是学生课堂学*的规范性和个别学生的学**惯。另外科学探究小组的探究态度和*惯要进行着重培养。

  二、学期教学目标

  (一)充分展开教学过程(让科学素养的培养真正落实在每一课的教学活动之中

  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需要通过教学过程实现。为此,教学过程须是经过周密思考后的精心设计。在教学中仅仅向学生提出学*的主题和探究的问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对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的主要经历进行设计,确立哪些素材更有价值,哪些过程更为重要,孰先孰后。可以这样说,教材为我们精心设计了相关的主题探究活动,但我们也不要让这些设计束缚自己的手脚,在弄清活动设计的意图后,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当作一个例子,也可以对教材的内容作适当的裁剪或发展教材内容以适合不同学生的需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用教材教,而不是仅仅去教教材。

  (二)加强对学*主体的研究,构建以儿童心理发展为线索的科学探究体系

  结构优化的教学能够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教材编写者明确指出在小学阶段以儿童的心理发展为基础构建教材的探究体系。尤其在四下的编写过程中,更提出所有活动设计都要为儿童的发展服务,都要在对儿童认识问题的规律和特点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活动设计。具体说,就是活动设计要充分遵循儿童认识发展的序,从学生们可观察到的微小变化开始,从关注学生身边的事物开始,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努力促进他们去建立自己的观点和概念。

  那么,我们教学时就要不断追问自己:为什么要让学生进行这一内容的学*?它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对于这一问题,学生们是怎样想的?在观察、调动原有的经验时,学生产生的问题可能会是什么?他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发展过程是怎样的?通过教学要引导他们继续向什么方向发展?这才是真正把学生当作学*的主体。

  (三)适当扩大单元规模,使学生能够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深入研究重要的科学概念

  四下教材在呈现方式上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大单元的模式,这是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做出的改进。大家在教学旧教材时明显地感觉到课题多、联系少,每个课题的研究时间少,是内容上的主要问题。新教材理念追求的是一英寸宽、一英里深的探究活动。这对激发学生持续的研究兴趣、经历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以及实现科学教育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四)更加注重科学程序的培养,探究方法不断丰富

  在三年级的科学教学中,强调科学探究始于观察。确实,对于十一、二岁的孩子来说,他们总是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极大的好奇心,总是带着一双探索的眼睛去认识世界。科学上的发明、发现也往往正是由观察迈出的第一步。所以把观察作为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第一个重要方法加以强调是完全正确的,也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随着科学探究活动的逐步深入,探究的方法自然应该得到不断丰富。其中的猜想和推测,是科学研究过程中两个重要的环节。我认为四年级下册教材在这两方面是有所侧重的。随着探究方法的丰富,探究的模式也跟着丰富起来:如观察—统计—比较—分析—结论、观察—假设(推测)—验证(测量、实验)—分析—结论等。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10

  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四年级共有5班,本年级的学生都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性强。从上学期的科学活动情况来看,学生对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但由于学生还有许多对科学课的不适应,不知道如何最有效的`观察、探究、描述、总结、不会实际应用或联系实际。通过一学年对科学课的学*,学生的学*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堂学*的注意集中了,小组合作探究更融洽了,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更强了,对“科学”也很自己的见解。所以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待改进的是学生课堂学*的规范性和个别学生的学**惯。另外科学探究小组的探究态度和*惯要进行着重培养。

  二、学期教学目标

  (一) 充分展开教学过程(让科学素养的培养真正落实在每一课的教学活动之中

  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需要通过教学过程实现。为此,教学过程须是经过周密思考后的精心设计。在教学中仅仅向学生提出学*的主题和探究的问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对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的主要经历进行设计,确立哪些素材更有价值,哪些过程更为重要,孰先孰后。可以这样说,教材为我们精心设计了相关的主题探究活动,但我们也不要让这些设计束缚自己的手脚,在弄清活动设计的意图后,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当作一个例子,也可以对教材的内容作适当的裁剪或发展教材内容以适合不同学生的需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用教材教,而不是仅仅去教教材。

  (二) 加强对学*主体的研究,构建以儿童心理发展为线索的科学探究体系

  结构优化的教学能够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教材编写者明确指出在小学阶段以儿童的心理发展为基础构建教材的探究体系。尤其在四下的编写过程中,更提出所有活动设计都要为儿童的发展服务,都要在对儿童认识问题的规律和特点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活动设计。具体说,就是活动设计要充分遵循儿童认识发展的序,从学生们可观察到的微小变化开始,从关注学生身边的事物开始,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努力促进他们去建立自己的观点和概念。

  那么,我们教学时就要不断追问自己:为什么要让学生进行这一内容的学*?它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对于这一问题,学生们是怎样想的?在观察、调动原有的经验时,学生产生的问题可能会是什么?他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发展过程是怎样的?通过教学要引导他们继续向什么方向发展?这才是真正把学生当作学*的主体。

  (三) 适当扩大单元规模,使学生能够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深入研究重要的科学概念

  四下教材在呈现方式上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大单元的模式,这是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做出的改进。大家在教学旧教材时明显地感觉到课题多、联系少,每个课题的研究时间少,是内容上的主要问题。新教材理念追求的是一英寸宽、一英里深的探究活动。这对激发学生持续的研究兴趣、经历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以及实现科学教育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四) 更加注重科学程序的培养,探究方法不断丰富

  在三年级的科学教学中,强调科学探究始于观察。确实,对于十一、二岁的孩子来说,他们总是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极大的好奇心,总是带着一双探索的眼睛去认识世界。科学上的发明、发现也往往正是由观察迈出的第一步。所以把观察作为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第一个重要方法加以强调是完全正确的,也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随着科学探究活动的逐步深入,探究的方法自然应该得到不断丰富。其中的猜想和推测,是科学研究过程中两个重要的环节。我认为四年级下册教材在这两方面是有所侧重的。随着探究方法的丰富,探究的模式也跟着丰富起来:如观察―统计―比较―分析―结论、观察―假设(推测)―验证(测量、实验)―分析―结论等。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的教学计划(十)份(扩展4)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菁华5篇)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整体设计有三个核心概念: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科学探究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年级高低,探究的水*有高低。本册教材侧重的技能:观察、描述、记录、简单实验、测量、维恩图比较、分类、交流和表达等。

  三、学生分析:

  1、整体学*状况:

  学生普遍的特点是比较活泼,思维较活跃,好奇心较强,但却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

  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也较弱。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

  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相信、注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六、教学措施:

  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并且利用网络*台汲取最新的前沿理念,积极参加教研教改研讨活动,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教师。

  2、结合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实验活动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一、学期教学目标

  总体目标:

  本学期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本册书中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给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本学期力争使70%的学生进入优秀之列,100%的学生及格,期末成绩位列全街道同课前五名。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懂得如何科学观测和描述天气变化。

  2、学*物质的状态及变化,探究水的三态变化,包括蒸发及雨的形成,从中初步体验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

  3、让学生学会区分生物与非生物,说出生物和非生物的主要区别,从而找出生命的主要特征。

  4、引导学生学*物质的变化,包括一些可逆的和不可逆变化过程

  5、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农业与技术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物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归纳能力。

  2、学会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例如:化冰实验,蒸发、沸腾、凝结等的实验等。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册知识的学*,让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分析天气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以及人类生活对天气变化的影响,受到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小动物、保护环境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爱美的情操。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四年级的科学课,本年级共有学生17人。

  其中男生11人,女生6人,他们大多数年龄在10--11岁之间,他们身心健康,活泼可爱,接受知识的能力强,。由于科学接*生活,大多数同学对科学很感兴趣,他们的学*积极性高。因此,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抓住学生新奇、爱动的特点,创设多种观察实验的情景,多给学生实验的机会,使他们在学*中感受到生活的甜美,在实验中发展智力和提高观察思维能力。

  班内的优秀学生上课能认真听讲,作业能及时完成,能大胆

  积极的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如付彩君、陈腾等。这些同学学*方法得当,模仿能力强,思维敏捷,反应迅速,表演能力强,成绩突出。

  中程生如:陈欣、陈凡、鹿文涛等,这些同学好动,欠细心,但能认真刻苦学*,成绩良好。

  后进生:有部分同学大脑比较灵活,但缺乏吃苦精神,他

  们有好玩的思想,上课不认真听讲,学*不刻苦,学*成绩较差。如:刘倩倩等。

  针对以上情况,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要注重学*兴趣的培养,注意因材施教,搞好优生优培和困难生的辅导和转化工作,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浓厚的学*氛围,大面提高教学成绩和教育教学质量。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25课,分为六个单元。

  第一单元,“天气”单元是本册书的起始单元。本单元以学生熟悉的天气现象为研究对象,通过感受和描述天气变化,设计制作观测天气的仪器,实地观测天气,获得观测天气的有关数据,并模拟天气预报发布天气信息,收集资料、分析天气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以及人类生活对天气变化的影响等活动,引导学生懂得如何科学观测和描述天气变化,亲历和模拟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提高人类观测天气准确性和科学性的影响。

  第二单元,在了解天气变化的基础上,继续学*物质的状态及变化,探究水的三态变化,包括蒸发及雨的形成,从而使学生对天气变化的原因有更深入的了解,从中初步体验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本单元从物质的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引入,引导学生用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不同状态物体的基本性质。通过探究水的三态变化,帮助学生认识温度的改变可能促使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

  第三单元,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生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帮助学生学会区分生物与非生物,说出生物和非生物的主要区别,从而找出生命的主要特征。学生通过亲历种植和饲养活动,发现生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主要变化,同时学会制定较为完整的观察计划,会用多种方式做观察记录,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第四单元,在学生认识了天气变化、物态变化和生物变化之后,引导学生学*物质的变化,包括一些可逆的和不可逆变化过程,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奠定基础。在探究物质的变化过程中,通过亲历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物质变化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不产生新的物质;另一类不仅仅是形态的变化,还会产生新的物质。物质的不可逆变化既可以对人们生活带来有利的一面,又会给人们带来负面影响。

  第五单元,农业与技术是本册书的结束单元,也是体现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相结合的综合单元。在学*了天气、物质的状态、生物的生长和有趣的变化等单元以后,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农业与技术的关系。本单元从学生熟悉的农业与生活入手,围绕技术的发展对农业的影响这一主题,帮助学生通过生活调查、资料分析,认识农业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第六单元展示会:是全册书的总结,围绕本学期所学的内容,设计了一个较完整的设计、布置、展示活动。目的是通过整理本学期对“变化的世界”的学*内容和收获,引导学生掌握分析、总结、归纳的思维方式和学*方法,从小养成良好的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学**惯。鼓励学生学会自己确定标准,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建立自己的概念系统。并通过展示与同学交流,达到分享学*成果的目的,从而充分体会成功学*的乐趣。展示会活动,也是对学生本学期学*效果的一次较综合性的评价。教师应分别从活动组织能力、科学探究能力、概念系统掌握三个方面,对各小组给予综合评价。

  四、教学研究内容

  (一)、重点:

  1、培养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和爱好,养成良好的学**惯。

  2、学*物质的状态及变化,探究水的三态变化,包括蒸发及雨的形成,从中初步体验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

  3、如何科学观测和描述天气变化

  4、学*物质的变化,包括一些可逆的和不可逆变化过程。

  5、区分生物与非生物,说出生物和非生物的主要区别,从而找出生命的主要特征。

  6、掌握水的蒸发、沸腾、凝结和水的三态变化。

  (二)、难点:

  1、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2、些基本的实验操作。例如:说明自然界中雨是怎样形成的,物体的生长与变化,蒸发、沸腾、凝结等的实验。

  (三)、教研教改专题:

  课题: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五、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的学*兴趣,激发学生的学*热情,增加学生对大自然的情感。

  2、加强观察、实验、思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识。

  3、大胆放手,让学生在学*中起主体用。

  4、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加强直观教学,增强学生对事物的感性认识。

  5、实施实验操作。例如:说明自然界中风是怎样形成的,声音的产生,蒸发、沸腾、凝结等的实验。

  6、注意通过实验发展儿童智力,培养儿童的能力。

  7、让学生多动手,亲自实验广泛合作讨论。让学生多联系实际,并且将实验应用到实际中。

  一、教材分析:

  四年级教材共计16课,可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是光,主要内容是光的传播,镜子,彩虹,光与生活阐述了光的初步知识与运用,第二单元是生理与健康主要内容是健康饮食、呼吸与健康、保护心脏、人体的司令部,主要阐述人体的器官的功能与生活的良好*惯对身体的影响。第三单元是物体的运动,主要内容有认识物体的运动,物体运动的测量,主要阐述了简单物体运动的有关知识。第四单元常见的力,主要内容是力的现象,重力、大气压力、弹力、浮力、摩擦力的力学知识,主要阐述了力学的简单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的教学计划(十)份(扩展5)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菁华5篇)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有四个单元:“光”“生理与健康”“物体的运动”和“常见的力”。 本教材在原有“任务驱动”学*方法的基础之上,又增添了一些特色。例如:

  1、教材设置了“网上学”栏目;

  2、教材的呈现形式灵活多样;

  3、教材的建设系列化;

  本教材以《科学课程标准》为依据,每个“主题”由若干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由若干个“课题”组成,形成一个按学生知识背景与认知发展为基础,以探究能力发展为主线的螺旋式前进的多维立体体系结构:知识学*维、能力培养维、情感体验维、时间发展维。

  二、教学目标 :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进人四年级以后,学生对科学课的学*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学生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对科学探究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但由于学生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会实践运用。大部分学生知识面不广,勤于动脑的同学占的比例不是很大。还有的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因此,本学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中逐渐养成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质量。

  四、教学进度

  周次 起讫日期 教 学 内 容

  一、2月17日—2月23日 《光的传播》

  二、 2月24日—3月2日《镜子》

  三、 3月3日—3月9日 《彩虹》

  四、 3月10日—3月16日《光与生活》

  五、 3月17日—3月23日《健康饮食》

  六、 3月24日—3月30日 《呼吸与健康》

  七、 3月31日—4月6日《保护心脏》

  八、 4月7日—4月13日《人体的司令部》

  九、 4月14日—4月20日期中考试

  十、 4月21日—4月27日 《认识物体的运动》

  十一 4月28日—5月4日《物体运动的测量》

  十二 5月5日—5月11日《力的现象》

  十三 5月12日—5月18日《重力》

  十四 5月19日—5月25日《大气压力》

  十五 5月26日—6月1日《弹力》

  十六 6月2日—6月8日 《浮力》

  十七 6月9日—6月15日《摩擦力》

  十八 6月16日—6月22日 复*

  十九 6月23日—6月29日 期末考试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虽经过三年的科学学思想情感。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学生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

  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以学生生活中物体常见的运动状态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运动与力》、《小球的运动》、《运动的形式》3课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需要给物体施加力;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通过探究小球的运动路线,知道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知道物体基本运动形式有*动、振动、转动等,一个运动的物体可能包含多种运动形式。

  第二单元《声音的秘密》以声音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音的变化》、《噪声的危害与防治》4课内容。通过实验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具有能量;通过实验知道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向各个方向传播;通过制作水杯“琴"进一步巩固声音有高低、强弱之分的知识;知道生活中的噪声及其危害,学会减少噪声对人的影响的具体措施,了解控制噪声的新技术。

  第三单元《太阳·地球·月球》以太阳系中关系密切的3个天体--太阳、地球、月球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和月球的历程,知道地球是个球状天体,是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月球也是个球状天体,是地球的卫星。通过模拟实验,感受太阳的大小。

  通过持续观察、记录一段时间内月相的形状和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掌握长期观察的方法,总结出月相变化的规律。

  第四单元《植物的生长》以植物的生长和繁殖为研究对象,按照由植物个体到植物资源的顺序构建了3课内容,旨在让学生利用实验探究,知道种子萌发需要水、空气等条件;通过种植辣椒,认识植物会经历种子萌发成幼苗、开花、结果等阶段;知道有的植物通过根、茎、叶等来繁殖后代;通过观察和调查,知道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外部形态具有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有利于维持植物的生存;了解家乡的植物,培养爱护植物、热爱家乡的情感。

  第五单元《生物的特征》则以实践活动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去学。《养蚕》让学生亲身观察蚕的一生会经历的卵、幼虫、蛹、成虫4个阶段,使学生直观了解动物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动物的“家”》让学生了解动物维持生命需要空气、水、温度和食物等,也需要依赖植物筑巢或作为庇护所。而通过《生物与非生物》探究,学生知道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知道生物与非生物具有不同特点。

  第六单元《电的本领》以生活中的电为研究对象,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调查,对日常生活中有关电的现象展开探索。通过点亮小灯泡,让学生了解简单电路,能制作简易开关。通过检验物体是否容易导电,知道导体和绝缘体,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借助生活中的例子,知道电的来源及用途,了解电具有能量及安全用电的相关知识。

  第七单元《设计制作小台灯》让学生系统地经历明确问题、确定方案、设计制作、改进完善的科学探究过程,构建了《设计小台灯》、《制作小台灯》、《太阳能小台灯》3课。借助学生熟悉的台灯,让学生在动手设计和制作后,了解设计作品、完成项目的基本过程,知道工程技术的关键是设计,了解到技术产品与人们生活关系日益紧密。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探究与兴趣目标科学探究的8个要素:

  提出问题、作岀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

  科学态度目标:探究兴趣、实事求是、追求创新、合作分享

  (三)科学思考能力

  在教学中引导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他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具体如下:

  ①发觉与描述自然现象因果冋题的能力觉察、产生和叙述另有假说和理论的能力

  ②产生逻辑预测的能力

  ③计划和实施控制实验测试假说的能力

  ④收集、组织和分析实验数据与相关资料的能力

  ⑤作岀和运用合理结论的能力

  三、教学策略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引导学生如何听讲、如何记录实验报告单、如何创新科学作业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都是在每节课中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引导、培养学生的过程。在课堂上釆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建立一个良好的开端,以后的学将此目标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

  2.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并结合课程知识和能力目标设计谜行赦学设计。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岀发,在实际生活中引导与科学间的联系,引导并让学生认识到学科学是真正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中。并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儿童展开活动。

  3.儿童的科学探究通过学生直接参与探究实验的方式,实现自我的,主动的教育过程,将科学探究认识转化为学生自觉的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思维,并对现有的事物敢于质疑,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创新的能力。

  4.建构合理、科学的奖励制度,让学生学正确认识到自己教好的学及时的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科学研发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科学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带四年级1班的科学,本班49人,通过一年半的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压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再就是班内部分学生学*不积极,他们*惯于被老师和家长牵着走,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内容涉及“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大领域。以专题研究为主,体现各单元课时之间知识的系统性与整体性。各单元仍然与前三册相似,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进行建构,做到“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以学生发展为本,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的观”有机整合,重点落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内容。在“模块化结构”特点的引领下,继续突出课前准备、单元评价等特点。

  从整体看,教科书依旧选择贴*儿童生活实际的自然现象作为探究的重点,以冷、热、光、土壤、植物、地球为载体,让学生以自主探究为手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使学生亲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获得结论——提出新问题”的科学探究全过程,并在此过程中,通过对比试验、控制变量的实验、搜集资料等,进一步熟悉和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形成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三维目标得到螺旋式上升。

  本册教材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了《热胀冷缩》、《岩石的科学》、《土壤与植物》、《光与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家园——地球》、《研究与实践》六个单元,共23个课题,30课时。

  《热胀冷缩》单元主要引导学生对物体遇冷与受热后发生的物理现象进行观察探究,让学生认识到物体一般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并通过对比实验与大量的事实来证实,使学生能够掌握这一科学知识,科学地利用物体的这一性质,更好的让科学服务于生活。《岩石的科学》单元通过观察、实验、比较、分类、收集和整理信息等手段,探究有关岩石资源的重要性,为进一步探究土壤形成、岩石与生活、岩石与地球等方面的内容打下基础。本单元重在学*研究岩石地方法,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观察物体的方法,形成探究能力。《土壤与植物》单元呈现了土壤、砂质土、黏质土、壤土、腐殖质、土壤肥力、水土流失、土壤、土壤改良等相关概念。让学生了解了土壤与植物的关系,增强保护土壤的意识。《光与我们的生活》单元以光为主题,研究了光的传播、折射、色散、合成及光与生活两面性关系。《我们的家园——地球》主要侧重于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的概况,用“解暗箱”的科学探究方法解释地球的奥秘。《研究与实践》选择了《植物》与《当地岩石种类考察》两个专题。《植树》结合《土壤与植物》单元,引领学生进行植树活动。《当地岩石种类考察》结合《岩石的科学》,引领学生对当地岩石种类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关注身边的科学现象,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本学期的重点是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2、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教学措施

  1、主体性、探究性原则。要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为主要学*活动,设计典型的探究内容、过程和方法,为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提供有利的指导和帮助,真正成为学生探究性学*的材料。

  2、科学、技术与社会有机结合。引导儿童关注包括人类自身在内的生命群体的生存与发展,关注自然环境的变化,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人类、社会环境的影响,使他们学会把科学即使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去反洗、解决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3、趣味性。对学生学*活动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感受科学学*活动是妙趣横生、乐趣无穷的科学的活动。突出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

  4、精心准备探究材料

  课前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充分领会教材的设计意图及目标要求,并结合本地的教学实际及学生的需求,精心为学生准备好有结构的、足量的探究活动材料。

  5、精心备课,灵活设计科学探究活动

  一方面,正确解读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充分利用好教学用书备好课,用心研读教学用书中对每节课的教学设计,灵活借用教学用书上的设计思路创造性的上好科学课。同时要注意写好教学反思,及时总结和反思教学中的亮点、困难与困惑,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案,为以后调整和改进教学设计提供丰富的感性素材。

  另一方面,要明确探究任务,恰当设计探究过程。应掌握由简单到复杂、由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又给学生一个生疏到熟悉的过程,不要求一步到位。

  6、让学生做学*的主人,同时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活动中实际发生的事件,有效的推动学生的探究活动,创造性的驾驭课堂。

  7、组织好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分组合作本着灵活分组,增强合作积极性。分工明确,落实小组成员责任。求同存异,自主探究。

  8、引导学生有效交流,完善探究结果。学生汇报交流的方式不可强求一律,学生可灵活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课堂上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交流展示。及时板*录学生汇报过程中的创新之处或独到见解。

  9、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意愿,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学*环境。

  10、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许多无法亲身体验的信息,开阔学生的视野。积极运用这些资源,不滥用资源。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有四个单元:“光”“生理与健康”“物体的运动”和“常见的力”。本教材在原有“任务驱动”学*方法的基础之上,又增添了一些特色。例如:

  1、教材设置了“网上学”栏目;

  2、教材的呈现形式灵活多样;

  3、教材的建设系列化;

  本教材以《科学课程标准》为依据,每个“主题”由若干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由若干个“课题”组成,形成一个按学生知识背景与认知发展为基础,以探究能力发展为主线的螺旋式前进的多维立体体系结构:知识学*维、能力培养维、情感体验维、时间发展维。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进人四年级以后,学生对科学课的学*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学生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对科学探究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但由于学生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会实践运用。大部分学生知识面不广,勤于动脑的同学占的比例不是很大。

  还有的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因此,本学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中逐渐养成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质量。

  四、教学进度

  周次起讫日期教学内容

  一、2月17日—2月23日《光的传播》

  二、2月24日—3月2日《镜子》

  三、3月3日—3月9日《彩虹》

  四、3月10日—3月16日《光与生活》

  五、3月17日—3月23日《健康饮食》

  六、3月24日—3月30日《呼吸与健康》

  七、3月31日—4月6日《保护心脏》

  八、4月7日—4月13日《人体的司令部》

  九、4月14日—4月20日期中考试

  十、4月21日—4月27日《认识物体的运动》

  十一4月28日—5月4日《物体运动的测量》

  十二5月5日—5月11日《力的现象》

  十三5月12日—5月18日《重力》

  十四5月19日—5月25日《大气压力》

  十五5月26日—6月1日《弹力》

  十六6月2日—6月8日《浮力》

  十七6月9日—6月15日《摩擦力》

  十八6月16日—6月22日复*

  十九6月23日—6月29日期末考试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的教学计划(十)份(扩展6)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15篇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15篇

  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我们又将接触新的知识,学*新的技能,积累新的经验,现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做计划,就是在准备做计划吧。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计划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学生分析:

  1、整体学*状况:我所任教的五年级班,有学生28,其中男生比例较大,有20人。从与其他老师交流中得知,学生整体学*比较认真,并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

  2、已有知识、经验: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学生的科学常识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也较弱。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科学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由“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四个单元组成。

  《生物与环境》单元从内容上分三个部分:通过“绿豆种子发芽和生长”、“蚯蚓的选择”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群落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通过生态瓶的制作、观察,探究生物群落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第三部分内容,是把以上认识拓展到自然界,通过典型事例的分析,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衡的重要性。

  《光》单元首先引导学生们观察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和反射)特点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接着指导学生认识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阳光下物体得到的热与受到的光照强弱有关系,也与物体本身的性质有关系。最后通过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综合运用相关知识。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识地球表面总的地形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地形及特点;二是地形地貌变化及发生原因。让学生知道是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太阳、流水、风、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运动和力》单元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了解重力、弹力、反冲力,让学生用这些力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并研究动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第二部分学*测量力的大小,认识力的单位,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准备。第三部分认识摩擦力,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第四部分动手实践,设计和制作一个小车。

  三、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

  实验专题研究情境模拟

  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种植饲养

  科学游戏参观访问竞赛

  科学欣赏社区科学活动家庭科技活动

  角色扮演科学幻想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

  四、教学措施:

  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五、教学进度:

  周日期内容

  19.1-9.5始业教育种子发芽实验(一)机动

  2]9.8-9.12种子发芽实验(二)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蚯蚓的选择

  39.15-9.19食物链和食物网做一个生态瓶改变生态瓶

  49.22-9.26维护生态*衡机动

  59.29-10.3国庆节假期

  610.6-10.10机动光和影阳光下的影子

  710.13-10.17光是怎样传播的光的反射光与热

  810.20-10.24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做个太阳能热水器机动

  910.27-10.31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机动

  1011.3-11.7地球表面的地形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1111.10-11.14土壤中有什么雨水对土地的侵蚀什么样的土地容易被侵蚀

  1211.17-11.21河流对土地的作用减少对土地的侵蚀机动

  1311.24-11.28机动

  1412.1-12.5我们的小缆车用橡皮筋作动力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

  1512.8-12.12测量力的大小运动与摩擦力滑动与滚动

  1612.15-12.19运动与设计设计制作小赛车机动

  1712.22-12.26机动

  1812.29-1.2复*

  191.5-1.9复*

  一、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状况:四年级现有三个教学班,学生整体学*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学**惯较差。他们普遍*惯于被老师和家长牵着走,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虽经过一年的科学学*,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学生的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学生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1、本册内容情况:

  《科学》四年级上册由“有生命的物体”、“溶解”、“天气”、“磁铁”和“声音”五个单元组成。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2、本册的主要活动:

  (l)、对有生命物体的与研究。

  (2)、从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开始,引导学生进入对溶解现象观察、描述的一系列活动之中。

  (3)、对天气的观察与测量从天空中云的形状和变化开始,对构成天气的四个要素分别进行观测。

  (4)、对磁铁的观察与实验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开始,用实验的方法观察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磁铁各部分磁性的强弱,磁铁的两极,两极的相互作用。

  (5

  )、对声音的探究从倾听周围的声音开始,通过对发声物体的观察的实验,研究的探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以及如何控制物体发出的声音。

  3、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4、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三、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四、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重点

  1、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想出办法来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例如,对于空气是否热胀冷缩,要求学生想出一些观察的方法。包括用什么方法把空气装起来,怎样才能不使空气跑掉,怎样才能看到空气遇冷或遇热后的体积变化。在探究活动中,要求小学生自己想出观察的方法是需要一定条件的。他们要在积累和掌握了对这一事物的有关知识和一定的观察经验之后,才可能做到。由于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了“空气”单元,并已经掌握了观察液体热胀冷缩的方法,所以在这里对学生提出这个要求是适时的。我们希望在其他活动中,也对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自主能力提出新的要求。

  2、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三年级的观察认识活动以定性为主,很少涉及物质的量。在本册的活动设计中,不仅要求学生更为准确和细致地观察物体,而且在很多情况下,要求使用测量的方法,并选择适当的词汇、数据和图表来描述物体和有关现象。例如,云量和雨量、气温、天气、磁性的强弱、声音的高低等。在溶解、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等活动中,也对学生的观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要求学生不仅观察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这也是本册教材在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方面提出的新要求。观察和收集事实上只是探究活动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事实进行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以形成新的认识才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全部。“有生命的物体”单元就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要求学生广泛收集事实,尝试着进行加工和整理,并运用抽象概括的方法最终形成生物的概念。

  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以及对科学的理解是渐进的,需要我们引领他们经历一个又一个具有科学意义的探究性学*活动,才能逐渐获得发展。在新学期的教学中,希望老师们勇于探索,积累更多的经验,将以探究为核心的小学科学教学提高到一个?碌乃*?BR>五、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日期 课题 备注

  1 8.30-9.4 准备

  2 9.5-9.11 《动物怎样生活》

  3 9.12-9.18 〈形形色色的动物〉、〈植物怎样生存〉

  4 9.19-9.25 〈植物的根和茎〉、〈形形色色的植物〉

  5 9.26-10.2

  〈动物和植物〉

  6 10.3-10.9 〈食盐在水里溶解了〉

  7 10.10-10.16 〈怎样加快溶解〉、〈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

  8 10.17-10.23 〈分离盐与水的方法〉

  9 10.24-10.30 《观察更多的溶解现象》、《云和雨》

  10 10.31-11.6 〈风的观察〉、〈气温的变化〉

  11 11.7-11.13 《我们关心天气》

  12 11.14-11.20 〈磁铁的磁性〉

  13 11.21-11.27 〈磁铁牧郊〉?

  14 11.28-12.4 〈做一个小磁铁〉、〈指南针〉

  15 12.5-12.11 〈听听声音〉

  16 12.12-12.18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7 12.19-12.25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18 12.26-1.1 《控制物体发出的声音》

  19 1.2-1.8 〈制作我们的小乐器〉

  20 1.9-1.15 巩固评价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4人,他们大多数年龄在10--11岁之间,他们身心健康,活泼可爱,接受知识的能力强,。由于科学接*生活,大多数同学对科学很感兴趣,他们的学*积极性高。因此,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抓住学生新奇、爱动的特点,创设多种观察实验的情景,多给学生实验的机会,使他们在学*中感受到生活的甜美,在实验中发展智力和提高观察思维能力。

  班内的优秀学生上课能认真听讲,作业能及时完成,能大胆积极的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这些同学学*方法得当,模仿能力强,思维敏捷,反应迅速,表演能力强,成绩突出。

  中等生同学好动,欠细心,但能认真刻苦学*,成绩良好。

  学困生:有部分同学大脑比较灵活,但缺乏吃苦精神,他们有好玩的思想,上课不认真听讲,学*不刻苦,学*成绩较差。

  针对以上情况,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要注重学*兴趣的培养,注意因材施教,搞好优生优培和困难生的辅导和转化工作,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浓厚的学*氛围,大面提高教学成绩和教育教学质量。

  二、教材情况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25课,分为五个单元。

  “变化的世界”是全册的起始课,目的是激发学生观察事物变化现象的兴趣,感受自然界中各种变化的奇妙。同时也突出本学期以获取资料、设法记录各种变化的能力为训练重点。

  第一单元,“天气”单元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关心天气变化,利用自己建立的“小小气象站”观测、记录天气变化,并坚持做长期天气观测,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分析天气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从中培养学生坚持长期观测、研究天气变化规律的兴趣和能力。

  第二单元,“物质的状态”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帮助学生发现、判断物质的状态及各种状态物质的特点,如水的三态变化,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操作实验、分析实验数据,获得科学结论的能力。

  第三单元“生长与变化”为学生提供了亲历种植、饲养的机会,在观察、测量、记录生物生长过程和主要变化等活动中,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得生物生长的资料,利用多种形式展示自己的发现。同时引导学生意识到生命的伟大和宝贵。

  第四单元“有趣的变化”通过学生对日常生活中一些变化现象提出疑问,帮助学生利用实验探究一些物体变化的过程和原因,发现物质的变化过程有的是可逆的,而有的是不可逆的,鼓励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支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有关问题。

  第五单元,农业与技术是本册书的结束单元,帮助学生了解农业的发展,农业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农业技术发展带来的好处,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畅想未来农业,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和能力。

  “展示会”是全册书的总结,围绕本学期所学的内容,设计了一个较完整的设计、布置、展示活动。目的是通过整理本学期对“变化的世界”的学*内容和收获,引导学生掌握分析、总结、归纳的思维方式和学*方法,从小养成良好的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学**惯。鼓励学生学会自己确定标准,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建立自己的概念系统。并通过展示与同学交流,达到分享学*成果的目的,从而充分体会成功学*的乐趣。展示会活动,也是对学生本学期学*效果的一次较综合性的评价。教师应分别从活动组织能力、科学探究能力、概念系统掌握三个方面,对各小组给予综合评价。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学期学*,帮助学生:

  1、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并通过观察和实验,对周围事物的变化过程和特点进行观察、记录;能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事物变化的信息,利用简单工具(包括自制的)对一些变化进定量的测量;能利用语言或图表描述、展示各种天气、生物生长、物质状态等变化,并能通过分析数据或图表,找出变化的规律;能通过亲历各种活动,搜集各种变化现象的有关资料,并尝试探究、解释变化的原因。

  2、能从自己日常生活入手,仔细观察周围常见的变化,并有兴趣提出自己最想研究的问题;愿意参与同学进行分工、合作,体验讨论与交流的乐趣;能实事求是地记录观察或实验结果;愿意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尊重生命、珍爱生命,能从自然界中获得美的体验;能积极开动脑筋,创造性地完成设计任务。

  3、能用一些可测量的量来描述天气变化,列举天气变化对动物行为、人类工作和生活的影响,能描述植物、动物、人生长发育的过程和主要变化,能说出不同生物的生命过程的区别;能说出物质有固态、液态和气态,温度可使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通过实验发现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能说出有一类变化仅仅是形态的变化,不会产生新物质;而有一类变化则不仅是形态的变化,还会产生新物质。

  4、能开始意识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不断变化的;愿意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有关变化的现象和问题,如热胀冷缩、去锈、去污;能举例说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天气预报及农业生产的影响。

  (三)本学期教学重难点及奋斗目标奋斗目标:

  本学期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本册书中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给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本学期力争使70%的学生进入优秀之列,100%的学生及格,期末成绩位列全街道同课前五名。

  三、教学基本思路和方法以及主要措施:

  本册教材主要是围绕“运动与变化”这一组统一概念设计编写的,即四年级(上册)围绕“运动”、四年级(下册)围绕“变化”统整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宇宙世界及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内容。因此在进行本册教学时要通过引导学生对已有的知识及生活经验的分析,帮助学生初步体会自然界是变化的,变化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教学措施:

  1、根据教材及学生的实际认真备好课,准备好活动材料,做到吃透教材,设计好科学活动、问题和作业。

  2、培养学生的学*兴趣,激发学生的学*热情,增加学生对大自然的情感。

  3、加强观察、实验、思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识。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大胆放手,让学生在学*中起主体用。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学生的回答和作业及时准确反馈,贯彻以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

  5、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加强直观教学,增强学生对事物的感性认识。

  6、利用学校设施优势,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既激发学生的学*的兴趣,又可以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环境中灵活掌握知识。

  7、建立科学学*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实验教学在小学科学课对于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都具有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科学教学中,做好实验教学工作,无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好途径。在上个学期的基础上,这个学期的实验教学我准备这样做:

  一、实验内容

  本册是科学教材的第四册。全册教材包括了“电”、“新的生命”、“食物”、岩石和矿物”四个单元,由30多个典型活动组成。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学*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第一单元“电”包括:点亮我的小灯泡;电路出故障了;导体和绝缘体。第二单元“新的生命”包括:各种各样的花;豌豆夹里的豌豆。第三单元“食物”包括:面包发霉了。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包括:观察岩石;岩石的组成。

  二、合理组建实验小组

  小组合作实验是本册书实验的主要形式,因此小组合作不能流于形式,要在管理上下硬功夫。我计划把四个人分成一个小组,四个人都有各个的职责,一个人是组长,负责全面协调工作且重点管理组内的纪律与评价;一个是材料管理员,负责安排带材料;一个是实验员,负责做实验时的分工与操作;一个是记录员,实验是专门记录实验的情况。实验时要求小组成员各司其职,教师每节课都要强调安全,包括带材料也要注意安全。

  三、课堂上精心指导学生实验。

  1、指导学生设计实验。要让学生在假设的基础上拟定实验的计划,再根据计划制定实验步骤,还要让学生明白每一步的实验目的和实验的总目的。

  2、精心指导学生实验。学生不知道怎么做时帮助学生,学生做错了实验时帮助学生找到实验出错的原因,如果实验失败,要分析失败的原因,给学生一个解释。

  3、让学生认识仪器,并学会使用仪器。因此,每次实验前向学生介绍仪器的名称和使用方法。

  4、对整个实验教学做好记录,写好总结,以便发现实验中的问题,有哪些不足,哪些困难,来改进自己的实验教学。

  5、教会学生收集实验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6、组织学生交流实验情况与结果,丰富他们的实验。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有四个单元“天气”、“溶解”、“声音”、 “我们的身体”。与原教材相比缩减了一个单元,减少了“磁铁”、“有生命的物体”两个单元,增加了“我们的身体”单元。覆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地球与宇宙科学三大领域,具体为:生命科学(生命体的结构与功能)《我们的身体》;物质科学(物体与材料的特性)《溶解》;物质科学(光、热、电、磁)《声音》;地球与空间(地球和天空的变化)《天气》。调整后的新教材,内容体系更加科学、合理。每个单元都有七个教学内容,一般每个教学内容为一个课时。根据教学建议,对典型的过程和方法展开充分的探究,不以1课时为限制。应该加强单元后的总结性教学,帮助学生梳理概念、澄清观点。

  《天气》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1、2课)认识人们通常从哪几方面来描述天气,开始收集并记录天气信息,在观察和记录中真实感受天气在不断地变化,激发研究天气的兴趣。第二部分(3—6)分别观察、讨论、测量和记录四种天气特征(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的数据。第三部分(第7课)对*一个月收集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对该月当地天气的概括性的认识。

  《溶解》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4课)以水为溶剂,观察一些固体、液体、气体在水中的变化,比较溶解和不溶解的主要区别特征,形成关于“溶解”的描述性概念。第二部分(5—6课)围绕学生可能提出的两个有价值的问题——是什么因素影响溶解的快慢、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开展自主研究活动。第三部分(第7课)感知食盐溶解与水变化是一种可逆过程(溶解和结晶)

  《声音》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为二个部分:第一部分(1—4课)从感受声音到探索声音,集中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加强了对振动本质的认识和理解——振动的频率、振幅与音高、音量的关系与规律的认识。第二部分(5—7课)声音的传播,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关注听力安全,控制声音。

  《我们的身体》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七部分,第一部分(第1课)“身体的结构”是整个单元的总起,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人体的结构。并尝试着以功能的不同划分身体的结构,引出深入的思考。第二部分(第2课)“骨骼、关节和肌肉”,通过观察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上肢运动过程中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功能、结构及其相互作用,并以活动之后身体的各种变化及需求为线索,帮助学生建立人体各个部位协调工作的认识。第三部分(第3、4课)“运动起来会怎样(一)”和“运动起来会怎样(二)”,从学生活动后,每分钟心跳与呼吸的次数增多这一现象入手通过采集数据,讨论“运动起来后呼吸为什么会加快”和“运动后心跳为什么会加快”两个问题,了解呼吸系统的功能和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并建立保护心脏、保护肺的意识。第四部分(第5课)“食物在体内的旅行”,主要让学生在对消化的原有理解之上,通过比对消化器官图,猜想食物在体内的“旅行”过程和进行模拟实验,初步认识主要消化器官的功能并建立起食物的消化需要多个器官共同参与完成的认识。第六部分(第6课)“口腔里的变化”,将在食物消化过程中最容易观察的部位——口腔作为研究重点,认识食物在口腔里面的变化与牙、舌头、唾液的关系,再一次感受身体内多器官协同工作的特点。第七部分(第7课)“呵护我们的身体”,作为本单元的最后一课,发挥着总结和提升的作用。

  三、学生情况分析

  班级学生学*状况:我带过他们三年级科学经过两个学期的接触,我发现大多数学生都是非常爱科学这门课的,对科学充满了兴趣与好奇心。但他们的学**惯不太好,上课举手发言不够积极,少数学生未能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科学作业。还有一小部分学生比较贪玩,上课言行比较随便,自控力差,所以影响了上课的效率。还有一部分学生思维不怎么灵活,对于一些基础知识不善于理解,经常是死记硬背,学得较累。再说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从小学设立科学这门课来看,应该说是非常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小学生对于周围这个世界极感兴趣,很乐意通过自己的眼睛和双手去探究世界,获取知识,从而来满足自己的欲望。所以,我相信,通过这一学期的学*,我所教的大部分学生在三年级原有的科学基础上都能会有所进步和提高。

  四、教学研究重点

  《新课标》指出,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兴趣,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注重“生态体验”的课堂让他们更善于关注生活,更善于细心地观察生活,科学探究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得到了很好的呵护。在实践中,要积极“转变学生学*方式”,即逐渐地转变以前在一些课堂中存在的单一、他主与被动的学*方式,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方式,特别是开始有意识地提倡自主、探索、合作、体验的学*方式,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也要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所以这学期的研究重点为“如何真正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惯,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

  三年级的观察认识活动以定性为主,很少涉及物质的量。而四年级科学课程的活动设计中,不仅要求学生更为准确和细致地观察物体,而且在很多情况下,要求使用测量的方法,并选择适当的词汇、数据和图表来描述物体和有关现象。要求学生不仅观察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这也是本册教材在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方面提出的新要求。观察和收集事实上只是探究活动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事实进行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以形成新的认识才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全部。

  我们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遵循以下几点: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一、钻研教材、抓课堂效率方面:

  1、应用新课程理念,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2、开展生动的科学课,引领学生进行主动地探究学*。

  3、发挥评价对学*和教学的促进作用。教材提供了活动评价、单元自评、综合评价等三类评价工具供教师和学生使用。采用形成性评价,使评价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随时了解学生的学*状况。

  4、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把科学探究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与科学知识目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5、重视科学与技术的联系。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技术设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6、树立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具有安全参与探究活动的知识、能力和*惯。

  7、开展环境教育,进行生物种养殖的课外实验,研究生物与环境间的关系。

  二、学困生辅导方面:

  1、学生作业及时批改,对于较难掌握的知识要多辅导,了解学困生的心理特点。

  2、*时多利用课余时间关注学*困难生的辅导,辅导时做到耐心,不急躁,特别困难的学生要适当降低要求。

  3、在班中建立互帮小组,让优秀学生去帮助学困生,鼓励他们一起进步。

  4、对于教材中的一些基本和重点概念知识*时利用中午时间让学困生背诵出来。

  三、教师个人进修方面:

  1、*时多阅读有关科学学科方面的书籍,积极撰写论文和教学心得。

  2、多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他们的长处,使自己的教学能力有长足的进步。

  3、积极参加各类科学培训和教研活动,外出听课要及时写好听课反馈。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大多数学生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小组合作学*与自主学*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自主学*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以往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地,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实验也没有充分地让学生去做,学生的实验能力得不到发展,活动时常常耗时低效,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对这学期的教学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教材分析:

  《科学》四年级下册由“热胀冷缩”、“岩石的科学”、“土壤与植物”、“光与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家园地球”和《研究与实践》六部分组成。在四年级上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前五个单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体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将“科学探究、中、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重点落实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

  三、教学目标:

  1、对热胀冷缩进行研究。从观察生活开始,引导学生进入对热胀冷缩现象的观察、描述的一系列活动之中。

  2、认识岩石,对岩石的形成、用途进行研究,探究岩石的变化过程。辨别岩石的种类。

  3、对土壤与植物的观察与实验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开始,用实验的方法观察土壤的种类与植物向哪里生长,指导如何保护土壤。

  4、对光与我们的生活进行研究,对*面镜曲面镜进行研究探讨,了解彩虹的形成,能用实验的方法模拟彩虹的形成。

  5、对我们生活的家园地球进行初步了解,知道地球上有什么,我们在那里和重力问题,如何进行测量重力。

  四、重难点

  1、教学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2、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六、教学进度表周次教学内容

  周次

  教学内容

  教学时间

  备注

  第一周

  1、温度计的秘密

  1课时

  第二周

  2、自行车为什么爆裂

  2课时

  第三周

  3、认识岩石

  4、做个岩石百宝箱

  1课时

  1课时

  第四周

  5、岩石的用途

  6、岩石的风化

  1课时

  1课时

  第五周

  7、土壤里有什么

  8、土壤的种类

  1课时

  1课时

  第六周

  9、土壤与植物

  10、保护土壤

  1课时

  1课时

  第七周

  11、认识光

  12、玩镜子

  1课时

  1课时

  第八周

  13、筷子“折”了

  14、彩虹的秘密

  1课时

  1课时

  第九周

  15、飞旋的陀螺

  16、光与我们的生活

  1课时

  1课时

  第十周

  复*

  17、航海家的发现

  1课时

  1课时

  第十一周

  18、地球上有什么

  19、我在哪里

  1课时

  1课时

  第十二周

  20、苹果为什么落地

  21、测量重力

  1课时

  1课时

  第十三周

  研究与实践

  观察了解植物生活

  2课时

  第十四周

  复*

  2课时

  第十五周

  复*

  2课时

  第十六周

  期末检测

  第十七周

  机动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同学们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同学们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大多数同学们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小组合作学*与自主学*必要性,所以同学们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自主学*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以往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地,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实验也没有充分地让同学们去做,同学们的实验能力得不到发展,活动时常常耗时低效,影响了同学们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对这学期的教学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由《电》、《新的生命》、《食物》、《岩石和矿物》、在四年级上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同学们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的教学计划(十)份(扩展7)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方案合集5篇

  一、基本情况:

  我今年担任四年级四个班的科学教学工作,也是我首次接触科学课,对学生对教材都不熟悉。学生*三百余名,生源复杂,遍及全县许多城镇。四年级的科学进入课程实验的新阶段。通过两年的学*,学生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 ,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解决问题。但前两年的学*相比,本期课外实践活动增多,对观察和记录的要求很高,还需要长时间地观察和记录。要求学生有耐心、细致的学*态度。新教材中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和学生以前所学相比,难度较大。学生有些*惯并未养成,如认真观察、调查研究等,有待我继续努力。

  二、教育教学内容:

  四年级主要围绕“作用与*衡”这组统一概念,整合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及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本册围绕“作用与*衡”统整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世界等教学内容,共设计6个单元、23个课题。目的是激发学生探究生物与生物之间、生命与非生命之间、物质与物质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与*衡关系。同时,着重培养学生做对比实验、条件控制实验、模拟实验等基本实验能力,以及观察分析实验结果,并用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多种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的探究能力。精心设计的三个专题研究,旨在开拓学生思路,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能力,经历较为完整的科学研究过程。

  三、奋斗目标:

  根据新科学课程标准,本册重在培养学生以下几种科学素养:

  科学探究: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能进行观察、实验、制作等探究活动。对生物、地球运动等科学内容进行探究。

  科学价值观:保持与发展想知道,爱提问、大胆想象、乐于探究的愿望。关心科学持新事物及STSE之间的联系。正确的理解科学,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互助与合作的学*方式,学*中尊重事实、注重环境保护和与自然和谐相处。

  科学知识:使学生了解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世界的一些基础知识。以及运用知识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通过本册学*,激发学生学*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科学价值观、科学知识、STSE各方面得到发展。

  四、教材与实施:

  第一单元,生物生长的需要。从探究动植物的外部生存环境对其生长状况的影响入手,引导学生探究动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基本条件,以及周围环境对动植物生长的影响,使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

  第二单元,生物与环境。继续引领学生探究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各种相互作用及*衡的方式。教材从学生熟知的'葵花向阳入手,探究生物与阳光、生物与温度、生物与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实验,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生物与环境相适应(*衡)的生活*性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同时生物自身的结构与其功能也是相适应的。

  第三单元,人与环境。通过思维游戏、角色表演、模拟体验、科学畅想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感悟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赖于环境,以影响环境,树立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这一基本的环境保护意识。

  第四单元,冷和热。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入手,引导学生探究热传递的不同方式,进而研究保温和散热的问题,发现物质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衡,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生活生产中实际问题的科学探究能力。

  第五单元,地表剧烈变化。在学生学*了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的作用与*衡、相互联系之后,继续学*地球宇宙世界中物质、能量的作用与*衡,引导学生从地球表面剧烈变化的地震、火山等现象入手,探索地球内部物质、能量之间相互作用与*衡的方式及关系。

  第六单元,环境保护。是全册的综合单元,教材从人类生产力的进步对自然环境影响入手,启发学生理解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关系,帮助学生认识到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基本的生存条件,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为环境带来了破坏作用,引起了环境中的生态*衡,从而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树立良好的环境的意识和*惯。

  五、教学措施:

  a)开展生动的科学课,引领学生进行主动地探究学*。

  b)建立科学文件夹,记录学生在科学课上的学*进展情况。文件夹包括以下内容:科学课笔记本、自己搜集的文字、;图表、图片、照片、观察报告、实验报告、记录表、评价表等。并在期末对学生做的文件夹进行展示与评比。

  c)发挥评价对学*和教学的促进作用。教材提供了活动评价、单元自评、综合评价等到三类评价工具供教师和学生使用。采用形成性评价,使评价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随时了解学生的学*状况。

  d)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把科学探究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与科学知识目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e)重视科学与技术

  的联系。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技术设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f)树立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具有安全参与探究活动的知识、能力和*惯。

  g)积极参与新教材实验。

  h)开展环境教育,进行生物种养殖的课外实验,研究生物与环境间的关系。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的年龄特征:三年级有学生年龄大都在9周岁左右,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活泼好动、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与渴望,想了解身边的各种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浓厚的探求知欲。

  2、学生的学*水*和能力状况新―课―标―这一阶段的小学生总是瞪大好奇的眼睛观察周围的世界,使劲用脑子想但好像总也不明白,所以老是有“咦,怎么会这样?怎么会那样?”等看似荒唐,但却很认真的问题,有时候家长或老师也会被问的难以解释;同时他们具有了一定的阅读和表达能力,这都为“科学”这一对他们来说新的学科的学*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也有少数学生观察事物不全面、不仔细、不认真,满足于一知半解?

  3、学生的学*策略和情感态度:他们喜爱主动参与、善于观察,为学好本科的课程打下了基础。通过本学期的“科学”课的学*,培养学生都能热爱科学、学会观察、学会提出问题、学会简单的探究方法。

  二、教材分析

  四年级上册教材从知识覆盖面年,覆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科学三大领域,各领域的知识或以综合主题单元的形式,或以独立单元的形式呈现,前者如《冷和热》单元,后者如《奇妙的声音王国》单元。从探究技能的覆盖面看,既覆盖了单项的初级过程技能,又出现了综合过程技能中的“假设与搜集证据”。老师们可以对照教材所设计的活动,考查诸活动中提供的探究技能训练内容,进行相应指导。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覆盖面也很宽泛,覆盖了“对待科学”,“对待自然”,“对待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涉及的核心概念有4个――空气的性质、空气流动的规律、空气对运动物体的影响和对生命的影响。这个单元的学*中,学生的动手机会比较多,他们对好多都会感到惊奇、感到有趣,教师要抓住好学生的兴奋点进行教学。第二单元《冷和热》。这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单元,包括的核心概念有热传递的方式、物体吸热散热性能、物质三态的变化及其变化条件、热胀冷缩、雾雨露霜的.成因及蒸发、凝结等。这个单元探究的问题比较多,且探究的要求比较高,教师要让孩子先学会订计划,学会与他人合作,讲究操作的严密性。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王国》,包含的核心概念有声音来源于物体的振动,声音能穿过许多物质,耳朵听声的机理,声音的音色、音强和音调,乐音和噪音等。这一单元与原先的自然课本里有好多相似,但也进行了相应的修改,注重了活动性和趣味性。第四单元《食物与消化》包括的核心概念有: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作用。食物金字塔――营养搭配、消化器官的认识及食品安全的知识。教学时要从价值观上入手,让学生养成合理的饮食*惯,要让孩子们意识到吃得合理、吃得安全、吃得健康。第五单元《假设与搜集证据》,是专门的探究技能练*单元。本册教材前面的诸单元大量渗透了“假设与搜集证据”的活动,本单元是对这一过程技能的升华和提炼。

  三、教学目标

  (一)本学期应达到的总目标通过本学期的学*,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与生活*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二)

  1、基本知识目标,认识科学,了解科学,想办法去寻求问题的答案,知道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有生命的和没有生命的,能针对问题进行观察、收集证据,能用清晰的语言陈述自己的观点,了解水的有关知识,会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多渠道、多种方法收集证据、做出合理的解释,知道物体是有不同的材料制成的。

  2、基本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交流等基础过程的技能,并运用语言或画图来描述所观察事物的特征,能利用简单的工具(放大镜)对物体进行较细致的观察,并会用文字、图画来表达,能利用身边的简单器材来做一些小的试验,能理解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试验。

  3、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参与探究的过程,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4、培养学生对科学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体验合作交流的乐趣,树立起我能成为科学家的坚定信念,感受并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认识到科学发展的日新月异。

  5、形成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中国的情感。

  四、采取措施:

  1、认真研究教材、钻研课程标准、深切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用好教材。

  2、仔细阅读有关本教材的资料,学*课改新理念,落实好“三环节”教学模式,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做好笔记,多学*促进步。

  3、尊重孩子、呵护孩子的好奇心,以身边发生的“小”事为切入点,让孩子真切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

  4、全方位多角度的给每位孩子进行科学评价,既关切学*成果,更注重学*的过程、学*的品质。

  5、加强培优转差,获得总体丰收。

  6、鼓励学生善于观察、大胆提出问题、勇于探究;培养主动参与合作的能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7、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扩大学生视野,紧跟科学前沿?

  五、教学建议

  1.用教材教前必先教好教材。通过一年的科学教学,好多教师认为会教了,科学就是那么回事情,于是出现了一些对“用教教材”的误解。他们有的任意的增删教材,或不用教材,或放大教材,认为这样就是“用教材教”。其实不然。“用教材教”是一种思想,在“用教材教”前必先教好教材。对于我们在用教材教的时候考虑到的一些问题,编教材的专家们他们都会有所考虑,有的比我们考虑的还要全面,还要具体。所以我们在拿到教材时必先领会他们的思想,他们所要表现的意图。只有把握了这一点,也只有先教好教材,我们才会真正的去实现用教材教。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的教学计划(十)份(扩展8)

——四年级下科学教学计划(5)份

  一、教材分析

  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本册教科书有四个单元:“电”“新的生命”“食物”和“岩石和矿物”。 “电”单元是从“什么是电”开始的。学生对静电有比较丰富的生活体验,让他们适当地了解一点有关电荷的知识,可以使后续课中电流、电路的学*更有基础。这一单元将通过与电相关内容的实验、交流、预测、检验、测量和推理、解释等活动,使学生形成关于电的初步概念,同时获得一些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新的生命”单元是从“观察油菜花”引入的。由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的系列观察活动,过渡到动物的卵、繁殖的观察和研究,从而使学生获得植物和动物如何繁殖新生命的认识,并形成关于生命的一系列发展性概念。教科书中的观察实验,特别是一些探究性的实验,都是在支撑有关生命概念的建立,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对生命的理解。

  “食物”单元通过对一天中所吃食物的回忆和分类,引起学生对饮食的关注,发现自己在饮食中的不良*惯,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科学、合理、均衡地饮食。食物的变化和获取食物信息方法的研究也是在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岩石和矿物”单元是学生初次对构成地球固体物质的探究。通过对岩石、矿物的观察、分类和描述,使学生形成关于地球物质的一般性概念,并对保护、开发和利用地球资源的重要意义有进一步的了解。

  二、学生情况分析:

  进人四年级以后,学生对科学课的学*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学生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对科学探究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此时但由于学生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会实践运用。大部分学生知识面不广,勤于动脑的同学占的比例不是很大。还有的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因此,本学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中逐渐养成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质量。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 此时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四、教学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主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并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

  2、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描述。教科书中涉及了大量的观察、比较活动, 此时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观察对象在属性、结构、功能、关系等方面的特点,是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重要认识基础。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教科书中给出了各单元相应的记录表, 此时并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气泡图、网状图和柱形图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的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随时提示他们将自己的记录与小组同学的记录进行比较、修正,教师每周都要对学生的记录进行督促和检查。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汇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活动中需要学生进行描述的内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实验过程的描述,这种描述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教学中应耐心引导。

  5、指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此时尤其要重视学生在观察实验过程中,从证据、表格、图形获得的一些科学信息,并引导他们合理地使用这些信息做出科学解释。

  一、教材分析

  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本册教科书有四个单元:“电”“新的生命”“食物”和“岩石和矿物”。 “电”单元是从“什么是电”开始的。学生对静电有比较丰富的生活体验,让他们适当地了解一点有关电荷的知识,可以使后续课中电流、电路的学*更有基础。这一单元将通过与电相关内容的实验、交流、预测、检验、测量和推理、解释等活动,使学生形成关于电的初步概念,同时获得一些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新的生命”单元是从“观察油菜花”引入的。由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的系列观察活动,过渡到动物的卵、繁殖的观察和研究,从而使学生获得植物和动物如何繁殖新生命的认识,并形成关于生命的一系列发展性概念。教科书中的观察实验,特别是一些探究性的实验,都是在支撑有关生命概念的建立,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对生命的理解。

  “食物”单元通过对一天中所吃食物的回忆和分类,引起学生对饮食的关注,发现自己在饮食中的不良*惯,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科学、合理、均衡地饮食。食物的变化和获取食物信息方法的研究也是在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岩石和矿物”单元是学生初次对构成地球固体物质的探究。通过对岩石、矿物的观察、分类和描述,使学生形成关于地球物质的一般性概念,并对保护、开发和利用地球资源的重要意义有进一步的了解。

  二、学生情况分析:

  进人四年级以后,学生对科学课的学*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学生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对科学探究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此时但由于学生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会实践运用。大部分学生知识面不广,勤于动脑的同学占的比例不是很大。还有的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因此,本学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中逐渐养成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质量。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 此时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四、教学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主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并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

  2、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描述。教科书中涉及了大量的`观察、比较活动, 此时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观察对象在属性、结构、功能、关系等方面的特点,是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重要认识基础。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教科书中给出了各单元相应的记录表, 此时并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气泡图、网状图和柱形图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的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随时提示他们将自己的记录与小组同学的记录进行比较、修正,教师每周都要对学生的记录进行督促和检查。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汇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活动中需要学生进行描述的内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实验过程的描述,这种描述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教学中应耐心引导。

  5、指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此时尤其要重视学生在观察实验过程中,从证据、表格、图形获得的一些科学信息,并引导他们合理地使用这些信息做出科学解释。

  一、学情分析:

  学生经历了一年的科学学*,对科学课的学*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比如,对周遍的事物有了一定的科学认识;初步掌握了科学学*的方法,尤其是观察的方法;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因此,这一学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本学期,四年级(2)(3)(4)班有学生127人,大班额让教学产生了许多难点。每班学生中部分好动、思维活跃、积极性高,这也为科学课程的教学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但是也有部分学生基础薄,学**惯有待于改进,家庭条件和环境不够,给科学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二、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

  1、学会从生活中寻找研究的问题,懂得用不同的探究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并能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和评价。

  2、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和课外经历一些有意义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3、学*用比较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进行有系统的科学观察训练。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

  1、鼓励学生好奇、爱问、爱想象。

  2、让每一个学生在科学学*的过程中,都能体现自我的价值,尝试成功的喜悦,建立学*的信心,激发学*科学的兴趣。

  3、学*倾听别人的见解,尊重他人说话的权利;能运用各种方法记录与表达自己的事实。

  (三)、科学知识

  1、了解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建立生物的基本概念。

  2、围绕“溶解”的主题,运用对比思想研究观察物质之间的相互混合、溶解的现象,进行溶解的观察实验,进一步扩展学生对溶解现象的认识。

  3、认识天气的最基本要素,引导学生用各种方法去开展对天气现象的研究活动。

  4、探究磁铁的方向特性,磁铁的两极,不同磁铁之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

  5、研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区别声音的大小和高低,区分乐音和噪音

  三、教学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相应的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6、引导学生从日常的'学*、生活*惯着手,养成良好的观察、思考、记录等良好的学**惯。

  四、学生素质的要求:

  1、环保教育

  通过对“溶解”、“声音”、“天气”、“我们的身体”四个单元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以及积极探求新知和仔细、科学的态度,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倡导人人参加环境保护。

  2、心理素质

  ①合作、*等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师生共同合作完成学*任务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对话等形式,开发学生的心理素质,激发学*兴趣,培养学生以愉快的心情,以特殊的情境教学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②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在教学中注意尽量分解难点,通过学*能看得懂,学得会,并比较轻松地完成学*任务,让学生在学*过程中获得成功感,让他们建立自信心。

  ③激发兴趣,大胆地探索: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创设探索活动的愉悦情境,耐心启发诱导,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学*目的,形成良好的学*动机。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和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兴趣。

  ④及时评价、适时引导:对学生在学*过程中的缺点和错误,要给予足够的宽容,耐心地矫正,坚持表扬鼓励为主,特别是对成绩处于中下游的学生给予及时表扬、肯定,使他们发言踊跃,课堂活跃。

  一、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指导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空气的相关的知识。

  第二单元:冷和热,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实验,指导学生探究冷和热的变化,以及冷和热对物体形态的影响。

  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王国,指导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强度等相关的知识。

  第四单元:食物与消化,了解日常生活食物的营养搭配,了解食物的消化,学会怎样搭配基本的食物。

  第五单元:假设与搜集证据,培养学生的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

  二、学生情况分析:

  第一:四年级的小学生已经有一年接触科学课的时间,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已经具备初步的观察、实验的能力,以及初步地自主探究的能力;从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在教师的引导下基本能主动开展探究活动。

  第二:学生的自主性学*的能力比较薄弱,能主动开展的学*的学生比较少,比较依赖于教师的教;

  第三: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法来表述自己的观点以及合作研究学*的能力与意识比较薄弱。因此科学课的教学要积极地发展学生探究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愿意用自己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认识与观点。

  三、教学措施:

  ⒈加强理论的学*,特别是小学科学课中关于“科学探究学*”的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思想;

  ⒉深刻领会并认真贯彻执行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⒊加强自身素养和业务能力的提升以及不断提高实践能力;

  ⒋认真钻研教材和各类教学参考书,浏览网络、杂志等,学*先进经验,科学设计教学策略;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创设良好氛围;

  ⒌潜心解读学生、了解学生、知道学生认知规律;

  ⒍积极收集、准备各类探究活动材料,发展学生搜集各类活动资源和素材用探究活动;

  ⒎张扬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特长,努力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注重学生自主性探究和个性特长的培养。

  四、课时分配: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共8课时。

  第二单元:冷和热,共10课时。

  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王国,共6课时。

  第四单元:食物与消化,共4课时。

  第五单元:假设与搜集证据,共2课时。

  时间过得真快,当我们还沉浸在新年的快乐中,新的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又开始了。为了使今后的工作更有步骤、有目标的开展,也为了使今后的工作少走弯路。现将本学期思品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精神,以现有教材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为培养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成为能建设新世纪德才兼备的接班人才为目的。

  二、基本情况概述

  四年级共有学生104人,这些学生主要来源于附*的居峪、槐树、标湖、钟家河、前湾等几个村,在家中多半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小龙女”,到校之后将一些不好的*气带到学校,没有一定的理想和目标,态度不端正,没有上进心和进取心。经过上学期的教育,学生都改变了这些不好的*惯,有了较大的进步,这与老师的教育和学生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三、任务及目标

  1、端正学生思想,提高认识,树立新型的教育观念,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2、创新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积极完成本年级的思品教学内容。

  4、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惯,用教材中的事例及道理来教育学生。

  5、注意联系周围的环境、人和事,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6、注重了自身业务素质及能力的提高。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