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精选十篇)

首页 / 教学计划 / |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 1

  一、学情分析

  六年级共4个班级,每班约196名学生。

  学生的美术技能基础和理论基础参差不齐,对美术的兴趣也远不如低年级。创作形式上缺乏想象力,一般是比较实际的去描绘事物。造型和审美能力相对低年级比较强。大多数同学都能够积极参与到美术课中来,并且主动表现自己;一班的学生经常是带不齐工具,有些学生连水彩笔都不带,做手工课也有的学生不带材料。

  两个班的学生纪律都较好,一班学生的纪律观念有待提升,整体来看大部分学生学*态度端正,但每班又有个别学生学*态度不够认真,课前准备不充分,上课不守纪律。

  学生总体美术修养一般,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大部分学生美术素养居中,部分学生较好,亦有部分学生较差。

  学生具备一定的理性分析能力,对绘画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能够对美术现象进行较为理性和深刻的分析,但每个班也存在相当数量的门外汉。

  学生作品缺少童趣,难得想象力,绘画技巧日渐成熟但同时画风呆板,喜欢社会生活中流行的“动漫卡通”与教材中倡导的审美意象差异太大。

  本学期主要对学生加强美术技能、创意思维和审美情趣这三方面的培养。并努力调动学生学*美术的兴趣和培养其养成良好的学**惯。

  二、教材分析

  1.当你打开每册教科书的首页,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幅幅我国传统艺术的精华之作。这个栏目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传统艺术日益受到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尤其是西方文化的挑战,如何正确对待我国传统艺术,如何从小培养学生热爱本国优秀传统艺术的美好情感,是新世纪赋予每一个艺术教育工作者的任务。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涉及相当广泛,就美术领域而言,有绘画、书法、雕塑、建筑、工艺、民间艺术等等。本栏目撷取传统艺术中的精品,同时符合学生不同年龄阶段欣赏特点,使学生首先对这些优秀的作品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并能初步了解我国传统艺术的种类以及特征。在教材编写中,选用图片的原则是在兼顾内容的前提下,强调作品的视觉冲击力,把美术是视觉艺术的这一重要特征强化出来。

  2.在内容安排上,本栏目小学阶段以我国工艺美术作品为主,中学阶段以绘画、雕塑、建筑为主。小学阶段选取的作品有民间玩具、剪纸、泥塑、青铜动物雕塑、皮影、陶瓷等。本册选取了中国古代的漆器,有战国的虎座立凤、彩漆豆,西汉的彩绘云龙纹漆案与杯盘,明朝的黑漆描金云龙纹药柜。这些漆器不仅灿烂夺目,构思奇巧,而且彩绘与雕刻结合得很协调,突出地反映了我国漆器工艺的精湛技艺。

  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一般称为漆器。漆器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从文献记载和现存实物两方面来看,战国的漆器工艺已经十分成熟,至汉代则达到了高峰。汉代以后,漆器工艺持续不断地发展,有许多新的创造,如唐代的螺钿镶嵌,宋、元的雕漆,明、清的描金漆器和脱胎漆器等。

  三、教学目标

  1、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才,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2、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才,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设计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3、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4、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表演和展示。

  四、教学策略与措施:

  1、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应创造条件,多给学生感悟优秀美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

  2、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创新思维苗子一定是在让其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紧密联系的。

  3、创设文化情境,涵养人文精神。

  新课标指出美术学*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美术学科具有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的特点,它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有着直接和暗含的关系,因此,它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人的整体素质培养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代替的作用。

  4、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本次课改的重点就是如何促进学生学*方式的变革,即倡导自主学*、探究学*和合作学*的学*方式。在这些学*方式中,培养学生凭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与活动,去与他人互动,达到自身进一不发展的目的。

  5、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

  6、学生的自评与互评。

  7、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8泛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五、教学进度

  1、第一课《徐悲鸿与奔马》

  2、第二课《戏曲人物》

  3、第三课《水墨人物》

  4、第四课《画家林风眠》

  5、第五课《蔬果造型》

  6、第六课《秋之韵》

  7、第七课《做做陶艺》

  8、第八课《中国扇子》

  9、第九课《小小果壳箱》

  10、第十课《流动的风景线》

  11、第十一课《公交站台设计》

  12、第使二课《街市新貌》

  13、第十三课《生活与科幻》

  14、第十四课《窗外的风景》

  15、第十五课《新家园》

  16、第十六课《金银器》

  17、第十七课《中国的文化与自然遗产》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 2

  一、教材分析

  湖南版四年级下册教材是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编写的面向全国中小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立足培养学生审美文化素养和创造性智力品质,力求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运用造型艺术语言,科学的设计教材知识结构,是进行素质教育的美术课程实验教材。

  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学期教学计划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

  五年级下学期美术教学工作计划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

  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

  本教材以促进人格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以公民必备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为基础,注重贴*同学们的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力图做到富有情趣和启发性。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主要内容包括:色彩冷暖知识、线条、节奏、工艺制作、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

  二、学生分析

  任教四年级五个班,大多数学生具有良好的审美素养和一定的审美能力,能够了解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美术基本技能。

  三、教学目标、情感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作品,培养学生鉴赏美术作品的能力,使学生初步了解绘画艺术的表现力,启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2、通过回忆、观察、表现与儿童生活相接*的生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设计制作应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设计与制作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参与学*,体验学*的快乐,养成学*的好*惯。

  2、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

  3、认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4、培养学生对古今中外各民族文化的尊重,激发学生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充分想象和表现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因素,大胆表现有情感的故事内容。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培养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1、训练组织绘画的能力,抓住特点表现事物。

  2、巧用材料进行设计。

  3、观察分析作品,体会不同艺术品给人们带来的不同感受,提高审美能力。

  五、完成目标采取的措施

  1、认真贯彻美术大纲精神,在教学中溶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能力培养于一体。

  2、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采取多种教学形式。

  3、充分利用美术课的示范作用,进行直观教学。

  4、在教学中进行教研试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六、遇见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培养学生主动学*的好*惯。在美术教学中,学生容易对范作形成依赖性,照抄照搬,千篇一律是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引导学生从自己贴*的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汲取营养,画出特色,养成资助学*的好*惯。

  2、培养学生合作学*的*惯,学生普遍存在以自我为中心,不善合作学*,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组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的*惯。

  七、教学进度

  第七册

  周次教学内容课时

  一1、计划明天2

  二2、走迷宫2

  三3、我爱校园2

  四4、真情对印2

  五5、记忆大比拼2

  六6、静物一家2

  七7、草丛中2

  八8、恐龙世界2

  九9、绿色呼唤2

  十10、编织条2

  十一11、花团锦簇2

  十二12、妙笔生花2

  十三13、变化的魅力2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 3

  一、教学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一共四个班级,六年级学生对美术学*的兴趣非常高,*时就有很多学生*时就爱画画,也有一定的美术知识,所以教师应继续保持学生对美术的学*兴趣,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让他们接触初步的美术知识的同时感受到美术更大的魅力。

  三、教材分析

  我校采用的'是湖南美术出版社的教材,该教材紧跟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贴*儿童的心理,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每课的主题都有美术带来的有趣的惊喜。六年级美术教材一共分为24课。每一课都侧重于“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欣赏・评述” 、“综合・探索”四个学*领域中的一个方面。教材的可操作性强,贴*生活,有浓厚的湖乡味。注重在娱乐中让学生体验学*美术的乐趣并掌握最基本的美术知识。

  四、教学措施

  1、注重对学生造型・表现的培养。在教学中,让学生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2、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老师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3、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4、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间建立情感交流和*等关系 。

  5、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调查了解美术与传统文化及环境的关系,用美术的手段进行记录规划与制作;通过跨学科学*,理解共同的主题和共通的原理。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6、重视对学生学*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方法,进行自主学*与合作交流。

  7、教师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美术的兴趣。

  8、教师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

  五、教学用具

  水彩笔,油画棒,色纸,胶水,橡皮泥,剪刀等

  六、教学安排

 课 序 课 题 课 时 周 次 1 请到绿色商店来 2 2-3 2 城市灵光 2 4-5 3 俯瞰山川 2 6-7 4 画坛巨匠 1 8 5 音乐会 1 9 6 瓶花与水果 1 10 7 兵马俑 1 11 8 光影变幻 1 12 9 走向明天 1 13 10 小园艺师 2 14-15 11 给文章配画 1 16 复*考试 2 17-18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 4

  指导思想

  以国家一系列有关教育改革的文件,特别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针,以教育部制定并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主要依据,打破过去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育体系结构,构建以促成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人文性单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美术教材新体系。

  学生基本情况

  分析1、六年级是学生迈入初中的过渡时期,既要努力响应学生目前的兴趣爱好,又要深入浅出的灌输客观的美术学科理论知识,与初中知识进一步接轨,将*时教给学生的初中知识更加明朗化介绍给学生,使学生从儿童绘画到少年绘画的转型,更重视有欣赏内容和工艺设计和教学,即学生的创造能力上的培养,其实就是对儿童想象力的深化,转变为更理论性含量的创造能力。

  2、六年级的学*兴趣远不如二、三年级,想象力也随之下降,他们更多的追求现实的、真实的东西或喜欢目前流行的”,对此进行大批量的临摹,在绘画技巧上也显得成熟,但画风呆板,表现欲下降,必须采取必要措施。

  教材分析

  本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为原则,选择符合六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全册共有14课时,内容涵盖造型、设计、应用、欣赏、综合、探索6个学*领域。

  全册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2、学*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3、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4、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全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学*色彩的冷暖,色调等基础知识,透视、构图知识,并能在写生或创作中运用这些知识。

  2、学*剪纸技巧及利用日常生活用品、工具、材料进行工艺制作。

  3、通过绘画、工艺、欣赏、进一步增强学生美术知识提高美术修养。

  难点:

  1、在风景、静物写生或创作中,能独立、全面地应用色彩知识,构图知识、透视规律,从而使作品更生动、更有感染力。

  2、学*剪纸技巧,培养学生大胆、细心、心灵手巧的动手能力。

  3、通过橡皮泥的立体创作或利用日常所见的物品进行工艺制作,培养其空间想象力、创造力。

  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措施

  1、在教学中,处理好”与”和”与”的关系,精讲多练,坚持兴趣引导、自主探究、教师释疑、练*提高的教学主线。

  2、关注”、注意对学生进行自学能力的培养。

  3、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优势,注重课堂的延伸,提高教学效果。

  4、严格要求,耐心帮助,养成良好的学**惯。

  5、拓展教学思路,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积极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活动,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以上就是为大家提供的浙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帮助!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 5

  一、教学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一共四个班级,六年级学生对美术学*的兴趣非常高,*时就有很多学生*时就爱画画,也有一定的美术知识,所以教师应继续保持学生对美术的学*兴趣,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让他们接触初步的美术知识的同时感受到美术更大的魅力。

  三、教材分析

  我校采用的是湖南美术出版社的教材,该教材紧跟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贴*儿童的心理,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每课的主题都有美术带来的有趣的惊喜。六年级美术教材一共分为24课。每一课都侧重于“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欣赏·评述” 、“综合·探索”四个学*领域中的一个方面。教材的可操作性强,贴*生活,有浓厚的湖乡味。注重在娱乐中让学生体验学*美术的乐趣并掌握最基本的美术知识。

  四、教学措施

  1、注重对学生造型·表现的培养。在教学中,让学生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2、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老师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3、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4、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间建立情感交流和*等关系 。

  5、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调查了解美术与传统文化及环境的关系,用美术的手段进行记录规划与制作;通过跨学科学*,理解共同的主题和共通的原理。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6、重视对学生学*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方法,进行自主学*与合作交流。

  7、教师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美术的兴趣。

  8、教师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

  五、教学用具

  水彩笔,油画棒,色纸,胶水,橡皮泥,剪刀等

  六、教学安排

 课 序 课 题 课 时 周 次 1 请到绿色商店来 2 2-3 2 城市灵光 2 4-5 3 俯瞰山川 2 6-7 4 画坛巨匠 1 8 5 音乐会 1 9 6 瓶花与水果 1 10 7 兵马俑 1 11 8 光影变幻 1 12 9 走向明天 1 13 10 小园艺师 2 14-15 11 给文章配画 1 16 复*考试 2 17-18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 6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力度、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方式的研究。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继续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小学美术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式和自主化多操作学*方式。

  二、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一共3个班级,六年级学生对美术学*的兴趣非常高,*时就有很多学生*时就爱画画,也有一定的美术知识,所以教师应继续保持学生对美术的学*兴趣,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让他们接触初步的美术知识的同时感受到美术更大的魅力。

  三、教材分析

  我校采用的是湖南美术出版社的教材,该教材紧跟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贴*儿童的心理,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每课的主题都有美术带来的有趣的惊喜。六年级美术教材一共分为24课。每一课都侧重于“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欣赏·评述” 、“综合·探索”四个学*领域中的一个方面。教材的可操作性强,贴*生活,有浓厚的湖乡味。注重在娱乐中让学生体验学*美术的'乐趣并掌握最基本的美术知识。

  四、教学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五、教学措施

  1、注重对学生造型·表现的培养。在教学中,让学生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2、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老师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3、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4、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间建立情感交流和*等关系 。

  5、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调查了解美术与传统文化及环境的关系,用美术的手段进行记录规划与制作;通过跨学科学*,理解共同的主题和共通的原理。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6、重视对学生学*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方法,进行自主学*与合作交流。

  7、教师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美术的兴趣。

  8、教师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

  六、教学用具

  水彩笔,油画棒,色纸,胶水,橡皮泥,剪刀等

  七、教学安排

  课序课题课时周次

  1、请到绿色商店来 2 2-3

  2、城市灵光 2 4-5

  3、俯瞰山川 2 6-7

  4、画坛巨匠 1 8

  5、音乐会 1 9

  6、瓶花与水果 1 10

  7、兵马俑 1 11

  8、光影变幻 1 12

  9、走向明天 1 13

  10、小园艺师 2 14-15

  11、给文章配画 1 16

  12、复*考试 2 17-18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 7

  一、学生现状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五年的美术学*,他们对美术了解的也相对较多,大多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其抽象思维、知识的综合运用本事和动手制作本事也相对有所提高。本学期继续一方面进一步培养学生认识美术这一学科的特点,了解更多的美术知识,尝试使用不一样的工具,运用不一样的表现方式,体验形、色的变化与魅力。另一方面则更加侧重对美术文化的学*和渗透,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本事,感受美术所带来的乐趣。

  二、教学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团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运用各种工具材料进行制作。运用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了解书作品的特征,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的持久兴趣。熟悉美术语言的基本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我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本事,构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三、教材分析:

  该教材贴*学生的心理,贴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每课的主题都有美术带来的趣味的惊喜。六年级美术教材一共分为12课。每一课都侧重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领域中的一个方面,同时也有不少系列的课,教学资料前后联系比较紧密,十分适合学生较深入地做一个专题。并且有些教学资料还设计成了案例学*、问题学*和项目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多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探究学*,增加学生团体合作的机会。其次本册教材继续体现了湘版教材的可操作性强、贴*生活、关注美术文化的`渗透和注重学生学*兴趣的培养等特点。

  四、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造型·表现”:在教学中,让学生运用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选择适宜自我的各种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创作本事,传递自我的思想和情感。

  “设计·应用”:运用比较和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欣赏·评述”: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资料等特征,经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我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综合·探索”: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重点:在学*中逐步体会美术的学*特征,激发和坚持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

  力和创新本事。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灵活的掌握对造型、色彩的运用,发展美术实践本事,渗透人文精神。

  难点:发展学生的艺术感知本事和造型表现本事,培养审美情操,提高审美本事,同时渗透德育教育。并且继续加强对学生创新本事和合作本事的培养。

  五、教学措施:

  1、教师本人进取学*提高自身素质,多看、多读、多思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案例。在深入透彻地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具体情景灵活多样的实施教学。

  2、在教学中,多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多经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确定,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3、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本事。教师进取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环境,经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教师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发表自我独特的见解。

  4、创设必须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经过美术学*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5、注重教学评价,使评价能真正地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6、重视对学生学*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方法,进行自主学*与合作交流。

  7、以各种生动趣味的教学手段,如、电视、范画、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本事与想像本事,激发学生学*美术的兴趣。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开阔视野,进行自学。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 8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课目编制以《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为依据,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养成,满足学生不断发展的需要,体现人文关怀,关注学生长期的健康成长。

  本教材的选择组织方面,注重学生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成长的需要,描述视觉审美的丰富含意,注意学*过程中对美术活动的多角度的体验和尝试,注重学*资料的知识综合,利用不一样类别、不一样层面的知识综合,使学科内、学科间的综合效应得到加强,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也做了一些控制,专业要求力求降低,综合本事则相对具体。

  本册教材的课目是单元设课,每一课目即为一个单元。教材分为11个单元,各单元后设置了“学生作业”“学*屋”等栏目,既保证了课堂教学主体资料的完整性,又供给了学*的完善和迁移途径,还可根据学校当地实际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相关的课程,满足学生深入学*的愿望和要求,鼓励学生在课外经过不一样的方法、途径开展相关的美术学*活动。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即将升入中学,他们对美术这一学科了解的相对较多,有的学生对美术有着相当的兴趣,动手的本事较强。但据了解这个班的学生学*态度不够好,所以在课堂上免不了用新颖的手法,自身过硬的基本功来吸引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对美术活动必须的兴趣,从而感受美术所带来的乐趣。这样才能了解更多的美术知识,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

  三、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

  2、经过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促进学生的智力和才能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观察*惯,发展学生的形象记忆力、想象力、手工制作本事。

  3、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灵活的掌握对造型、色彩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本事,渗透人文。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学*美术新课标、认真备课,处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本事教育、本事培养和双基训练的关系。在传授双基、培养本事过程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本事。

  2、改善学*、教学方法,从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出发,根据不一样的教学资料,研究“教”和“学”的方法,充分运用视觉形象,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巩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并逐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本事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3、坚持学*,做到深入钻研教材,抓基础,制作好范画,手工范品及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即使进行直观教学。

  4、加强个别辅导,抓好课堂巡回辅导的环节,认真的帮忙学生解决练*中的具体问题。推荐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课外美术兴趣小组活动,使他们得到更大的提高。

  5、关心美术教学的改革和发展,进取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 9

  一、教学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一共四个班级,六年级学生对美术学*的兴趣非常高,*时就有很多学生*时就爱画画,也有一定的美术知识,所以教师应继续保持学生对美术的学*兴趣,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让他们接触初步的美术知识的同时感受到美术更大的魅力。

  三、教材分析

  我校采用的是湖南美术出版社的教材,该教材紧跟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贴*儿童的心理,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每课的主题都有美术带来的有趣的惊喜。六年级美术教材一共分为24课。每一课都侧重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领域中的一个方面。教材的可操作性强,贴*生活,有浓厚的湖乡味。注重在娱乐中让学生体验学*美术的乐趣并掌握最基本的美术知识。

  四、教学措施

  1、注重对学生造型·表现的培养。在教学中,让学生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2、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老师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3、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4、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间建立情感交流和*等关系。

  5、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调查了解美术与传统文化及环境的关系,用美术的手段进行记录规划与制作;通过跨学科学*,理解共同的主题和共通的原理。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6、重视对学生学*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方法,进行自主学*与合作交流。

  7、教师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美术的兴趣。

  8、教师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

  五、教学用具

  水彩笔,油画棒,色纸,胶水,橡皮泥,剪刀等

  六、教学安排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 10

  一、学生双基、能力、学*方法和非智力因素的基本分析:本年级同学们基本形成了健康的审美情趣,大部分学生对美术学*有着浓厚的兴趣。该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大胆,敢表现自己想法,表现自己想表现的内容,学生学*兴趣浓厚,上课课堂气氛活跃。存在问题:

  1.班级之间,学生之间对美术课的兴趣,对美术知识的掌握,理解差距较大。

  2.部分学生想象狭窄,缺乏表现力。

  3.部分学生上美术课没有激情。

  二、对教材的分析及补充、增删、改进意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现力。进行工艺制作,培养动手能力,立体造型,想象力和概括力。提高学生欣赏水*,培养美术兴趣。

  (一)重点:

  1、想象画的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是绘画练*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3、进行工艺制作,培养动手能力,立体造型,想象力和概括力。

  4、提高学生欣赏水*,培养美术兴趣。

  (二)难点:

  1、想象能力的培养和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

  2、在绘画、工艺教学中,使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得到进一步培养,动手能力,立体造型,空间想象力也有所发展。

  三、教学资源的开发:结合教材内容,在教学资源的开发上,教师一方面可以借助媒体下载相关知识的资料、图片等素材来为美术服务,另一方面可结合本地实际,充分利用本地的教学资源,如地方古建筑文化等都是教学资源开发的范畴,同时也可布臵学生收集整理一些相关的学*资料。

  四、本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1、知识教育要点

  (1)对各种自然*面形进行认识和感受。

  (2)运用复杂*面形和组合*面形表现景和物。

  (3)用记忆画形式表现自己的人和物,丰富儿童的视觉记忆表象。

  (4)运用各种*面材料,帮助学生认识对称形和不对称形。

  (5)学*撕、剪、拼、贴等手工制作方法。

  (6)了解我国著名画家的作品,欣赏祖国自然风光。

  2、能力培养要点

  (1)激发学生观察生活、自然的兴趣。初步培养注意力和观察力。

  (2)在绘画中能大量描绘所见所想的形状,画出色彩鲜明的画面。

  (3)熟练使用各种工具材料,进行涂、描、撕、剪、拼贴等,较顺利地完成作业。

  3、审美教育要点

  (1)通过欣赏我国著名画家的作品,使学生了解祖国优秀的文化艺术。

  (2)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和自然风光。

  五、教学措施:

  1、认真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处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能力培养和双基训练的关系,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本学期时,要求学生在绘画创作时直接作画,以提高绘画进度,培养学生大胆作画的信心和决心。

  3、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互动,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4、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和探究性学*,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七、教学总结及反思的要求:

  努力推行美术新课改,让学生自主发展,真正成为课堂主人,积极探索、认真执教,及时总结和反思教学情况,注重学生兴趣,努力

  巩固学生基本技能和知识,保证教学效果,加强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想法,努力学*先进经验,为争与学两不误。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精选十篇)扩展阅读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精选十篇)(扩展1)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6篇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1

  一、班情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经过了5年半的美术学*,他们对美术了解的也相对较多,大多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其抽象思维、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也相对有所提高。本学期继续一方面进一步培养学生认识美术这一学科的特点,了解更多的美术知识,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体验形、色的变化与魅力。另一方面则更加侧重对美术文化的学*和渗透,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感受美术所带来的乐趣。

  二、全册教材分析:

  该教材贴*学生的心理,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每课的主题都有美术带来的有趣的惊喜。六年级美术教材一共分为19课。每一课都侧重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领域中的一个方面,同时也有不少系列的课,教学内容前后联系比较紧密,非常适合学生较深入地做一个专题。并且有些教学内容还设计成了案例学*、问题学*和项目学*,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应多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探究学*,增加学生集体合作的机会。其次本册教材继续体现了人美版教材的可操作性强、贴*生活、关注美术文化的渗透和注重学生学*兴趣的培养等特点。

  三、全册教学目标:

  1、掌握简单的图案的设计方法,能根据自然形象进行团的设计。

  2、能用丰富的表现手段,表现形式来表现自然景象,生活情境及自己的情感体验。

  3、学*漫画的创作方法,能画出简单的漫画形象。

  4、进行泥塑教学,培养造型能力。

  5、进行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欣赏,提高欣赏应用能力。

  6、图案的设计(适度的夸张和概括),图案具有美感。

  7、绘画及工艺作品具有较强的可看性及艺术感染力。

  8、造型能力、动手能力,空间想象力的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四、全册教学重点及难点

  "造型·表现":在教学中,让学生运用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选择合适自己的各种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创作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设计·应用":运用对比和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欣赏·评述":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综合·探索":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重点:在学*中逐步体会美术的学*特征,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灵活的掌握对造型、色彩的`运用,发展美术实践能力,渗透人文精神。

  难点:发展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培养审美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同时渗透德育教育。并且继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措施:

  1、教师本人积极学*提高自身素质,多看、多读、多思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案例。在深入透彻地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灵活多样的实施教学。

  2、在教学中,多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多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3、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老师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4、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5、注重教学评价,使评价能真正地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6、重视对学生学*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方法,进行自主学*与合作交流。

  7、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美术的兴趣。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开阔视野,进行自学。

  六、教学进度:

  周次、内容

  第一周课前准备:常规训练

  欣赏课:《哪吒闹海》1课时

  1、《追寻文明的足迹》1课时

  第二周2、《探访自然的奇观》1课时

  3、《我的书包》1课时

  第三周4、《画故事》2课时

  第四周5、《装饰画》2课时

  第五周6、《装饰色彩》2课时

  第六周7、《彩球的设计》1课时

  8、《奇思妙想》1—2课时

  第七周9、《添画人像》2课时

  第八周10、《用各种材料来制版》1课时

  11、《装饰柱》1课时

  第九周12、《动画片的今昔》1课时

  第十周13、《拟人化的卡通》1课时

  五一假期

  第十一周14、《发现老房子的美》2课时

  第十二周15、《留给母校的纪念》2课时

  第十三周16、《我的成长记录》2课时

  第十四周17、《剪纸中的古老记录》2课时

  第十五周18、《绣在服装上的故事》2课时

  第十六周19、《复制与传播》2课时

  第十七周期末考查2课时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2

  课程标准大纲要求,让学生了解*画的基本特点和部分现代著名画家的代表作及相关知识,提高学*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让学生感受绘画的色彩美,了解色彩视觉规律和基础知识。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生动的表现了解画家齐白石、马蒂斯的艺术历程及学会赏析其作品、学会色彩的对比的有关知识能动手制作台历、牙刷等手工作品、对国画知识有了解。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在教学环节和活动方式的布局上注意开放性和立体性。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美术活动中大胆的采用各种造型方式,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学*浅显的人物比例结构知识和面部表情的画法。

  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内容需要学生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一些思考预*和材料的准备。如上色用品、2B铅笔、橡皮、彩泥、白色卡纸和一些真人照片等。

  前四课属于难度较大的纯手绘的速写内容,因为小学生的造型能力,线条的变化,对与骨骼的理解都有限。所以对他们的要求要放低,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能力,尝试着去画。彩陶、纸筒人则重于动手能力的锻炼,把美术的一些色彩搭配和造型能力融入到手工制作中,两者自然地结合。

  邮票、桌椅和板报属于设计范畴的课程,主要在提高同学的审美眼光,在不影响其功能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创作出别出心裁的作品。特别是板报设计,是综合能力的体现,有临摹能力,字体设计,还有编排,都是需要通过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以及同学的配合才能完成。

  美好的童年以及古诗配画则与以往几册的内容相似,主要是前期的一些辅助工作,一些题材需要老师引导同学好好的在课前有所准备,例如一首写的比较具相的古诗或者是童年的一个记忆深刻的场景。

  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上课。

  2、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活动。

  3、拓展教学思路,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4、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5、以讨论,比较等方式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领略不同的艺术风格。

  6、介绍一件优秀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体验美术与生活的关系。

  7、以参观,讨论等方式,欣赏校园和社区的`景观设计。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3

  指导思想

  以国家一系列有关教育改革的文件,特别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针,以教育部制定并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主要依据,打破过去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育体系结构,构建以促成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人文性单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美术教材新体系。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1、六年级是学生迈入初中的过渡时期,既要努力响应学生目前的兴趣爱好,又要深入浅出的灌输客观的美术学科理论知识,与初中知识进一步接轨,将*时教给学生的初中知识更加明朗化介绍给学生,使学生从儿童绘画到少年绘画的转型,更重视有欣赏内容和工艺设计和教学,即学生的创造能力上的培养,其实就是对儿童想象力的深化,转变为更理论性含量的创造能力。

  2、六年级的学*兴趣远不如二、三年级,想象力也随之下降,他们更多的追求现实的、真实的东西或喜欢目前流行的”,对此进行大批量的'临摹,在绘画技巧上也显得成熟,但画风呆板,表现欲下降,必须采取必要措施。

  教材分析

  本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为原则,选择符合六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全册共有14课时,内容涵盖造型、设计、应用、欣赏、综合、探索6个学*领域。

  全册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2、学*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3、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4、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全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学*色彩的冷暖,色调等基础知识,透视、构图知识,并能在写生或创作中运用这些知识。

  2、学*剪纸技巧及利用日常生活用品、工具、材料进行工艺制作。

  3、通过绘画、工艺、欣赏、进一步增强学生美术知识提高美术修养。

  难点:

  1、在风景、静物写生或创作中,能独立、全面地应用色彩知识,构图知识、透视规律,从而使作品更生动、更有感染力。

  2、学*剪纸技巧,培养学生大胆、细心、心灵手巧的动手能力。

  3、通过橡皮泥的立体创作或利用日常所见的物品进行工艺制作,培养其空间想象力、创造力。

  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措施

  1、在教学中,处理好”与”和”与”的关系,精讲多练,坚持兴趣引导、自主探究、教师释疑、练*提高的教学主线。

  2、关注”、注意对学生进行自学能力的培养。

  3、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优势,注重课堂的延伸,提高教学效果。

  4、严格要求,耐心帮助,养成良好的学**惯。

  5、拓展教学思路,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积极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活动,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以上就是为大家提供的浙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帮助!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4

  一、本学期课程的教学目的、要求与教材分析

  (一)学期目标

  1、认真学*大纲、认真备课,处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能力教育、能力培养和双基训练的关系。在传授双基、培养能力过程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改进学*、教学方法,从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研究“教”和“学”的方法,充分运用视觉形象,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巩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并逐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3、坚持进阅览室学*,做到深入钻研教材,抓基础,制作好范画,手工范品及放映幻灯、影片、录象片等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即使进行直观教学。

  4、加强个别辅导,抓好课堂巡回辅导的环节,认真的帮助学生解决练*中的具体问题。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几位学生,找出学*不好的原因,有的放矢地帮助解决。推荐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课外美术兴趣小组活动,使他们得到更大的提高。

  5、关心美术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6、学业考核以*时成绩为主,考核可采取多种方式。

  (二)教材分析

  本年级的美术教材大多

  多以动手能力为主,以符合现代少年儿童成长为特征的教育教学。初步学*素描,掌握素描基础技法,进一步加强造型能力。进一步学*标志设计,增强设计制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

  1、用油画棒、广告颜料表现郊区、城市风景。

  2、巧妙创意,运用不同材质的物品进行组合,进行造型设计。

  3、利用卡纸、纸壳及其它废旧物品进行立体构成制作。

  4、欣赏名人名作,认识该美术作品的艺术特点。学画国画山水、人物。

  5、学*制作印章。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六年级学生们的美术基础不相同,对美术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也不同。大部分学生对色彩有辨别能力,把握物体形状的能力很强,乐于动手,对手工制作课充满了极高的热情。对美具有了较高的欣赏能力。从六年级上学期的美术学*中不难看出同学们对画画充满了兴趣。作为美术教师要引导他们兴趣发展下去,并且要继续培养他们良好的绘画*惯。对班上在美术方面有潜能、认识美的能力较强的学生加强辅导,进一步提高画画的能力。有个别学生学*美术有困难,要开展一帮一的活动。

  三、改进教学的具体措施

  1、认真备课、上课。

  2、深钻教材,制作好范画,手工范品及PPT教学课件。

  3、做好课前师生的各项准备活动。

  4、加强个别辅导,抓好课堂巡回辅导的环节,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四、教研教改专题

  (一)专题《校本教学剪纸深入创作》

  (二)目标、要求:

  通过学生对剪纸的深入学*,促使学生增强学*剪纸的自信心,养成学*剪纸的"耐心"、欣赏剪纸佳作的"细心"、品评剪纸作品的'"诚心"的良好*惯。

  (三)具体计划与实施:

  1、益智、启美,激发学生审美兴趣

  2、感受、熏陶,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1)唤醒学生感知能力。

  (2)训练学生观察能力。

  (3)熏陶学生鉴赏能力。

  3、团结、合作、参与、分享,促进学生审美发展

  (1)产生共鸣,激发学生艺术潜能。

  (2)鼓励审美,提升学生艺术表达。

  (3)立意创新,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5

  一、教材分析造型表现:

  初步认识形、色与机理等美术语言,学*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设计应用:学*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欣赏评述: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综合探索: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二、学期目标

  1、掌握简单的图案的设计方法,能根据自然形象进行团的设计。

  2、能用丰富的表现手段,表现形式来表现自然景象,生活情境及自己的情感体验。

  3、学*漫画的创作方法,能画出简单的漫画形象。

  4、进行泥塑教学,培养造型能力。

  5、进行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欣赏,提高欣赏应用能力。

  6、图案的设计(适度的夸张和概括),图案具有美感。

  7、绘画及工艺作品具有较强的可看性及艺术感染力。

  8、造型能力、动手能力,空间想象力的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三、教学情况分析:

  在这几年的教学中,发现该年级学生的自力更生能力有所提高,但娇生惯养的*性,还是养成了他们对事物的依赖感,遇到困难不敢挑战自己,动不动就要请学生、老师、家长帮忙,自己就看着不做,甚至去玩或做其他事情,懒惰成性。同一个班中,学生在幼儿园所授教育不同、家长管教不同,也产生不同素质的学生。

  普遍有这三中学生有的学生想象力丰富、大胆,敢表现自己想法,绘画技能娴熟,但在画面组织上不够理想,在这几年的教学和有目的的兴趣小组的培养,也已经脱离画面的散乱,构图不均,色彩不够丰富等问题;有的学生敢表现自己想表现的内容,但苦于绘画技能落后,在几学年学*绘画技能中,也有所提高;有的学生学*兴趣浓厚,但在课堂气氛中过与活跃,甚至不能自控,想学又不会就出现了爱讲空话的情况。由于有了大部分的以上三种学生学*情况,学生在知识掌握上也层次不均,有的绘画技能好,有的工艺水*高,有的在欣赏能力上分析能力强,能说会道。

  四、措施

  1、多给学生欣赏优秀美术作品,开阔视野,在*时教学中针对不同性质的学生进行的”中各种想象画训练,各种不同美术知识技能渗透,以提高学生作品的表现力,对自己美术能力充满信心。

  2、学*时,要求学生在绘画创作时直接作画,不再使用黄色构图,以提高绘画进度,培养学生大胆作画的能力和敢画、敢做的决心。

  3、结合不同班级情况与学生各自不同表现,多让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美术带给他们的感觉,经过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五、教学进度 周次

  周次 起讫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 备注

  1 2.9-2.15始业教育欣赏《哪吒闹海》第1课《追寻文明的足迹》 1

  2 2.16-2.22 第2课《探访自然的奇观》 2

  3 2.23-3.1 第3课《我的书包》 2

  4 3.2-3.8 第 4 课《画故事》 2

  5 3.9-3.15 第 5 课《装饰画》 2

  6 3.16-3.22 第 6 课《装饰色彩》 2

  7 3.23-3.39 第 7课《彩球的设计》 2

  8 3.30-4.5 第 8课《奇思妙想》 2

  9 4.6-4.12 第 9课《添画人像》 2

  10 4.13-4.19 第 10 课《用各种材料来制版》 2

  11 4.20-4.26 第 11 课《装饰柱》 2

  13 5.4-5.10 第 12 课《动画片的今昔》 2

  14 5.11-5.17 第 13 课《拟人化的卡通》 2

  15 5.18-5.24 第 14 课《发现老房子的美》 2

  16 5.25-5.31 第 15 课《留给母校的纪念》 2

  17 6.1-6.7 第 16 课《我的成长记录》 2

  18 6.8-6.14 第 17 课《剪纸中的古老记忆》 2

  19 6.15-6.21 第 18 课《绣在服装上的故事》 1

  第 19 课《复制与传播》 1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6

  一、教学总目标

  (一)绘画

  1、学*记忆画、想象画的画法,用这些形式表现自己熟悉的、喜爱的事物,体会表现的喜悦。

  2、用硬笔线描的方法,绘制简单动植物。

  3、继续学*以*涂为主的硬笔着色方法。

  (二)工艺

  1、学*简单的纸工、泥工、拼贴、拓印等技法。

  2、用撕、折、拼贴等方法,制作以纸工为主的简单图形。

  3、用团、搓、压、捏、拉、接等方法,制作简单的泥工模型。

  (三)欣赏

  1、观赏有趣的动、植物。

  2、欣赏富有童趣的儿童画。

  3、欣赏儿童题材的美术作品。

  二、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1、用水彩笔或蜡笔的形式进行*涂作画,描绘观摩、记忆、想象中的动植物,线条要求流畅,色彩丰富,构图饱满,造型大胆、夸张,生动活泼,富有一种童趣。

  2、传授折纸的方法和步骤,并进行一系列练*。

  3、学*用费材料进行简单纸工制作练*。

  4、欣赏大自然中的动、植物及优秀儿童美术作品。

  (二)难点:

  1、在绘画训练中,要求达到线条流畅,色彩鲜艳丰富,构图饱满,造型大胆、生动,富有儿童情趣以及创造性。

  2、在工艺制作中,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识图能力,培养良好的动手*惯,以及动脑创新能力。

  3、在欣赏过程中,提高欣赏表达能力,培养初步的鉴赏美的能力。

  三 教学情况分析:

  从学生在前一学期教学情况来看,这些学生学*接受能力较强,想象力丰富,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同时对工艺制作大感兴趣。

  四、存在的问题:

  1、学生在绘画上构图能力较差,色彩运用不够丰富,画面排放不够整齐,有零碎感,态度不够仔细。

  2、工艺制作上精细度不够,意图能力较差。

  3、优、差生差异太大。

  五、措施:

  2、要求在构图时饱满、大胆、略有夸张,富有童趣。

  3、通过课堂讲评优秀作业与较差作业之间区别,让学生有互相学*的机会。

  六、活动计划

  1、3、4月举行手工作品展。

  2、5月底举行砂纸画(现场作画)比赛。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精选十篇)(扩展2)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合集十篇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 1

  学生知识能力学**惯分析:

  六年级学生对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掌握,初步了解了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文化价值,学**惯比较好,对美术的学*兴趣也比较浓厚。

  教学目的任务:

  1、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在教学环节和活动方式的布局上注意开放性和立体性。

  2、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在美术活动中大胆的采用各种造型方式,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4、学*浅显的人物比例结构知识和面部表情的画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个人教研专题:

  小组合作学*中学生学**惯意识的培养。

  完成任务的措施:

  1、认真备课、上课。

  2、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活动。

  3、拓展教学思路,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4、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课时安排:

  第一周:未来的中学生活

  第二周:亲*大师—素描欣赏亲*大师—色彩画欣赏

  第三周:水墨画创作(一)水墨画创作(二)

  第四周:诗配画

  第五周:看新闻,画新闻

  第六周:作文插图好看的图画书

  第七周:我设计的书(一)(二)

  第八周:我的成长变化(一)(二)

  第九周:人与自然

  第十周:我理想的居住环境

  第十一周:奇怪的图形(一、二)

  第十二周:木版画

  第十三周:泥柱雕刻(一)(二)

  第十四周:标志

  第十五周:街头标志物(一、二)

  第十六周:风景写生(一、二)

  第十七周:有人和动物的风景吸引人的招贴画(一、二)

  第十八周:走进博物馆考试检查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 2

  一、对学生情况的分析和预测:

  六年级学生们的美术基础不相同,对美术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也不同。大部分学生对色彩有辨别能力,把握物体形状的能力很强,乐于动手,对手工制作课充满了极高的热情。对美具有了较高的欣赏能力。从六年级上学期的美术学*中不难看出同学们对画画充满了兴趣。作为美术教师要引导他们兴趣发展下去,并且要继续培养他们良好的绘画*惯。对班上在美术发面有潜能、认识美的能力较强的学生加强辅导,进一步提高画画的能力。有个别学生学*美术有困难,要开展一帮一的活动。

  二、教材的认识和分析:

  小学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文化课程,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提高美术文化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小学美术教学内容包括欣赏、绘画、工艺等课业。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学*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目标:

  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学*美术的基础知识和

  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要求:

  1、初步了解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文化价值。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和珍惜人类文化艺术遗产的态度。

  2、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绘画表现能力和设计制作能力。

  四、教学内容:

  1、欣赏儿童能够理解的中外优秀美术作品。

  2、认识立体物的透视现象,初步学*运用线条和其它材料表现立体物。

  3、学*简单的构图知识。

  4、体验中国画的笔墨情趣、,临摹中国画。

  5、了解木版画的制作,并进行制作。

  6、运用多种材料和方法进行有创意的制作活动。

  7、运用学过的美术表现方法为书籍、新闻故事或事件进行配画。

  8、认识标志和街头标识物的作用,懂得区别。

  9、运用已学过的美术知识进行综合练*。

  五、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育质量的措施:

  1、认真学*大纲、认真备课,处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能力教育、能力培养和双基训练的关系。在传授双基、培养能力过程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改进学*、教学方法,从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研究“教”和“学”的方法,充分运用视觉形象,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巩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并逐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3、坚持进阅览室学*,做到深入钻研教材,抓基础,制作好范画,手工范品及放映幻灯、影片、录象片等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即使进行直观教学。

  4、加强个别辅导,抓好课堂巡回辅导的环节,认真的帮助学生解决练*中的具体问题。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几位学生,找出学*不好的原因,有的放矢地帮助解决。推荐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课外美术兴趣小组活动,使他们得到更大的提高。

  5、关心美术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6、学业考核以*时成绩为主,考核可采取多种方式。

  六、教学时间安排。

  全册19课书,共计19课时,

  机动2课时考试1课时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 3

  一、教材分析造型表现:

  初步认识形、色与机理等美术语言,学*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设计应用:学*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欣赏评述: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综合探索: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二、学期目标

  1、掌握简单的图案的设计方法,能根据自然形象进行团的设计。

  2、能用丰富的表现手段,表现形式来表现自然景象,生活情境及自己的情感体验。

  3、学*漫画的创作方法,能画出简单的漫画形象。

  4、进行泥塑教学,培养造型能力。

  5、进行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欣赏,提高欣赏应用能力。

  6、图案的设计(适度的夸张和概括),图案具有美感。

  7、绘画及工艺作品具有较强的可看性及艺术感染力。

  8、造型能力、动手能力,空间想象力的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三、教学情况分析:

  在这几年的教学中,发现该年级学生的自力更生能力有所提高,但娇生惯养的*性,还是养成了他们对事物的依赖感,遇到困难不敢挑战自己,动不动就要请学生、老师、家长帮忙,自己就看着不做,甚至去玩或做其他事情,懒惰成性。同一个班中,学生在幼儿园所授教育不同、家长管教不同,也产生不同素质的学生。

  普遍有这三中学生有的学生想象力丰富、大胆,敢表现自己想法,绘画技能娴熟,但在画面组织上不够理想,在这几年的教学和有目的的兴趣小组的培养,也已经脱离画面的散乱,构图不均,色彩不够丰富等问题;有的学生敢表现自己想表现的内容,但苦于绘画技能落后,在几学年学*绘画技能中,也有所提高;有的学生学*兴趣浓厚,但在课堂气氛中过与活跃,甚至不能自控,想学又不会就出现了爱讲空话的情况。由于有了大部分的以上三种学生学*情况,学生在知识掌握上也层次不均,有的绘画技能好,有的工艺水*高,有的在欣赏能力上分析能力强,能说会道。

  四、措施

  1、多给学生欣赏优秀美术作品,开阔视野,在*时教学中针对不同性质的学生进行的“玩”中各种想象画训练,各种不同美术知识技能渗透,以提高学生作品的表现力,对自己美术能力充满信心。

  2、学*时,要求学生在绘画创作时直接作画,不再使用黄色构图,以提高绘画进度,培养学生大胆作画的能力和敢画、敢做的决心。

  3、结合不同班级情况与学生各自不同表现,多让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美术带给他们的感觉,经过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五、教学进度周次略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 4

  指导思想

  以国家一系列有关教育改革的文件,特别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针,以教育部制定并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主要依据,打破过去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育体系结构,构建以促成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人文性单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美术教材新体系。

  学生基本情况

  分析

  1、六年级是学生迈入初中的过渡时期,既要努力响应学生目前的兴趣爱好,又要深入浅出的灌输客观的美术学科理论知识,与初中知识进一步接轨,将*时教给学生的初中知识更加明朗化介绍给学生,使学生从儿童绘画到少年绘画的转型,更重视有欣赏内容和工艺设计和教学,即学生的创造能力上的培养,其实就是对儿童想象力的深化,转变为更理论性含量的创造能力。

  2、六年级的学*兴趣远不如二、三年级,想象力也随之下降,他们更多的追求现实的、真实的东西或喜欢目前流行的“动漫”,对此进行大批量的临摹,在绘画技巧上也显得成熟,但画风呆板,表现欲下降,必须采取必要措施。

  教材分析

  本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社会,贴*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六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全册共有14课时,内容涵盖造型、设计、应用、欣赏、综合、探索6个学*领域。

  全册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2、学*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3、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4、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全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学*色彩的冷暖,色调等基础知识,透视、构图知识,并能在写生或创作中运用这些知识。

  2、学*剪纸技巧及利用日常生活用品、工具、材料进行工艺制作。

  3、通过绘画、工艺、欣赏、进一步增强学生美术知识提高美术修养。

  难点:

  1、在风景、静物写生或创作中,能独立、全面地应用色彩知识,构图知识、透视规律,从而使作品更生动、更有感染力。

  2、学*剪纸技巧,培养学生大胆、细心、心灵手巧的动手能力。

  3、通过橡皮泥的立体创作或利用日常所见的物品进行工艺制作,培养其空间想象力、创造力。

  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措施

  1、在教学中,处理好“教”与“学”和“讲”与“练”的关系,精讲多练,坚持兴趣引导、自主探究、教师释疑、练*提高的教学主线。

  2、关注“两极”、注意对学生进行自学能力的培养。

  3、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优势,注重课堂的延伸,提高教学效果。

  4、严格要求,耐心帮助,养成良好的学**惯。

  5、拓展教学思路,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积极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活动,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 5

  一、学生现状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五年的美术学*,他们对美术了解的也相对较多,大多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其抽象思维、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也相对有所提高。本学期继续一方面进一步培养学生认识美术这一学科的特点,了解更多的美术知识,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体验形、色的变化与魅力。另一方面则更加侧重对美术文化的学*和渗透,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感受美术所带来的乐趣。

  二、教学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运用各种工具材料进行制作。运用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了解书作品的特征,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的持久兴趣。熟悉美术语言的基本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三、教材分析:

  该教材贴*学生的心理,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每课的主题都有美术带来的有趣的惊喜。六年级美术教材一共分为19课。每一课都侧重于“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欣赏·评述” 、“综合·探索”四个学*领域中的一个方面,同时也有不少系列的课,教学内容前后联系比较紧密,非常适合学生较深入地做一个专题。并且有些教学内容还设计成了案例学*、问题学*和项目学*,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应多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探究学*,增加学生集体合作的机会。其次本册教材继续体现了人美版教材的可操作性强、贴*生活、关注美术文化的渗透和注重学生学*兴趣的培养等特点。

  四、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造型·表现”:在教学中,让学生运用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选择合适自己的各种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创作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设计·应用”:运用对比和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欣赏·评述”: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综合·探索”: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重点:在学*中逐步体会美术的学*特征,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灵活的掌握对造型、色彩的运用,发展美术实践能力,渗透人文精神。

  难点:发展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培养审美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同时渗透德育教育。并且继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措施:

  1、教师本人积极学*提高自身素质,多看、多读、多思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案例。在深入透彻地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灵活多样的实施教学。

  2、在教学中,多遵循审美的规律, 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多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3、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老师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4、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5、注重教学评价,使评价能真正地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6、重视对学生学*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方法,进行自主学*与合作交流。

  7、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美术的兴趣。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开阔视野,进行自学。

  六.教学进度安排:

  课时安排

  1、第一课《追寻文明的足迹》 1课时

  2、第二课《探访自然的奇观》 2课时

  3、第三课《我的书包》 1课时

  4、第四课《画故事》 2课时

  5、第五课《装饰画》 1课时

  6、 第六课《装饰色彩》1课时

  7、第七课《彩球的设计》 2课时

  8、第八课《奇思妙想》 2课时

  9、第九课《添画人像》 2课时

  10、第十课《用各种材料来制版》 2课时

  11、 第十一课《装饰柱》 2课时

  12、第十二课《动画片的今昔》 1课时

  13、第十三课《拟人化的卡通》 2课时

  14、第十四课《发现老房子的美》1课时

  15、第十五课《留给母校的纪念》 2课时

  16、 第十六课《我的成长记录》 2课时

  17、 第十七课《剪纸中的古老技艺》 2课时

  18、 第十八课《绣在服装上的故事》 1课时

  19、 第十九课《复制与传播》 1课时

  20、 全期小结 3课时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 6

  一、对学生情况的分析:

  六年级学生们的美术基础不相同,对美术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也不同。大部分学生对色彩有辨别能力,把握物体形状的能力很强,乐于动手,对手工制作课充满了极高的热情,对美具有了较高的欣赏能力。从六年级上学期的美术学*中不难看出同学们对画画充满了兴趣。作为美术教师要引导他们的兴趣发展下去,并且要继续培养他们良好的绘画*惯。对班上在美术发面有潜能、认识美的能力较强的学生加强辅导,进一步提高画画的能力。

  二、对美术教材的认识和分析:

  小学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文化课程,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提高美术文化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小学美术教学内容包括欣赏、绘画、工艺等课业。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学*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目标:

  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学*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培养学

  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要求:

  1、初步了解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文化价值。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和珍惜人类文化艺术遗产的态度。

  2、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

  3、帮助学生认识物体结构和空间关系,学*浅显的构图、色彩等知识,进一步提高绘画表现能力和设计制作能力。

  四、教学内容:

  1、欣赏儿童能够理解的中外优秀美术作品。

  2、认识立体物的透视现象,初步学*运用线条和其它材料表现立体物。

  3、学*简单的构图知识。

  4、体验中国画的笔墨情趣,临摹中国画。

  5、了解木版画的制作方法,并进行制作。

  6、运用多种材料和方法进行有创意的制作活动。

  7、运用学过的美术表现方法为书籍、新闻故事或事件进行配画。

  8、认识标志和街头标识物的作用,懂得区别。

  9、运用已学过的美术知识进行综合练*。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学*大纲、认真备课,处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能力培养和双基训练的关系。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改进学*、教学方法,从小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研究“教

  ”和“学”的方法,充分运用视觉形象,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巩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并逐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3、深入钻研教材,抓基础,制作好范画,手工范品,及时进行直观教学。

  4、加强个别辅导,抓好课堂巡回辅导的环节,认真的帮助学生解决练*中的具体问题。推荐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课外美术兴趣小组活动,使他们得到更大的提高。

  5、关心美术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6、学业考核以*时成绩为主,考核可采取多种方式。

  六、教学安排

  (略)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 7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社会,贴*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六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全册共有17课,分为8个隐性单元,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4个学*领域。其中造型表现及设计应用占有较大比重。

  本册单元和课节教学内容中,技能方面是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排列的,但是也有并列的内容。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时,课序可根据季节、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作一定的调整。课时数只是一种建议,教师在教学时亦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和教学条件作适当调整。

  二、教学目标

  1、学*掌握几种人物速写的方法,能抓住对象的体态特征,用简练的`线条,概括生动地表现其特点,特别是动态的任务形象。

  2、综合运用小学阶段所学的美术技法进行绘画创作或工艺制作。

  3、工艺美术(实用)的特点,能了解接受并明确现代生活中工艺美术的应用和地位。

  4、欣赏著名雕塑作品,提高欣赏能力。

  5、人物速写中,观察能力、概括能力、表现能力的培养。

  6、在绘画、工艺制作中综合运用已学的构图、色彩等基础知识。

  三、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学生们的美术基础不相同,对美术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也不同。大部分学生对色彩有辨别能力,把握物体形状的能力很强,乐于动手,对手工制作课充满了热情。

  该年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兴趣远不如低年级学生,想象力也随之下降,他们更多的追求写实的东西或喜欢目前流行的“动漫”。表现欲下降,在绘画技巧上线条较流畅但生硬,画风呆板,缺少童趣。

  因此,六年级学生是从儿童绘画到少年绘画的转型时期,要重视有欣赏内容和工艺设计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其实就是对儿童想象力的深化,转变为更理论性含量的创造。

  四、主要教学措施

  1.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多创造条件,多给学生感悟优秀美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

  2.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帮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形成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创新的欲望。

  3.创设文化情境,涵养人文精神。降低美术知识和技能的难度,注重美术文化的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涵养人文精神,是新课改的一大要求。

  4.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次课改的重点就是如何促进学生学*方式的变革,让学生学会自主学*、探究学*和合作学*。

  5.鼓励学生探究性综合性学*。

  6.重视学生自评与互评。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 8

  一、教材分析造型表现:

  初步认识形、色与机理等美术语言,学*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设计应用:学*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欣赏评述: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综合探索: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二、学期目标

  1、掌握简单的图案的设计方法,能根据自然形象进行团的设计。

  2、能用丰富的表现手段,表现形式来表现自然景象,生活情境及自己的情感体验。

  3、学*漫画的创作方法,能画出简单的漫画形象。

  4、进行泥塑教学,培养造型能力。

  5、进行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欣赏,提高欣赏应用能力。

  6、图案的设计(适度的夸张和概括),图案具有美感。

  7、绘画及工艺作品具有较强的可看性及艺术感染力。

  8、造型能力、动手能力,空间想象力的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三、教学情况分析:

  在这几年的教学中,发现该年级学生的自力更生能力有所提高,但娇生惯养的*性,还是养成了他们对事物的依赖感,遇到困难不敢挑战自己,动不动就要请学生、老师、家长帮忙,自己就看着不做,甚至去玩或做其他事情,懒惰成性。同一个班中,学生在幼儿园所授教育不同、家长管教不同,也产生不同素质的学生。

  普遍有这三中学生有的学生想象力丰富、大胆,敢表现自己想法,绘画技能娴熟,但在画面组织上不够理想,在这几年的教学和有目的的兴趣小组的培养,也已经脱离画面的散乱,构图不均,色彩不够丰富等问题;有的学生敢表现自己想表现的内容,但苦于绘画技能落后,在几学年学*绘画技能中,也有所提高;有的学生学*兴趣浓厚,但在课堂气氛中过与活跃,甚至不能自控,想学又不会就出现了爱讲空话的情况。由于有了大部分的以上三种学生学*情况,学生在知识掌握上也层次不均,有的绘画技能好,有的工艺水*高,有的在欣赏能力上分析能力强,能说会道。

  四、措施

  1、多给学生欣赏优秀美术作品,开阔视野,在*时教学中针对不同性质的学生进行的”中各种想象画训练,各种不同美术知识技能渗透,以提高学生作品的表现力,对自己美术能力充满信心。

  2、学*时,要求学生在绘画创作时直接作画,不再使用黄色构图,以提高绘画进度,培养学生大胆作画的能力和敢画、敢做的决心。

  3、结合不同班级情况与学生各自不同表现,多让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美术带给他们的感觉,经过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五、教学进度 周次

  周次 起讫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 备注

  1 2.9-2.15始业教育欣赏《哪吒闹海》第1课《追寻文明的足迹》 1

  2 2.16-2.22 第2课《探访自然的奇观》 2

  3 2.23-3.1 第3课《我的书包》 2

  4 3.2-3.8 第 4 课《画故事》 2

  5 3.9-3.15 第 5 课《装饰画》 2

  6 3.16-3.22 第 6 课《装饰色彩》 2

  7 3.23-3.39 第 7课《彩球的设计》 2

  8 3.30-4.5 第 8课《奇思妙想》 2

  9 4.6-4.12 第 9课《添画人像》 2

  10 4.13-4.19 第 10 课《用各种材料来制版》 2

  11 4.20-4.26 第 11 课《装饰柱》 2

  13 5.4-5.10 第 12 课《动画片的今昔》 2

  14 5.11-5.17 第 13 课《拟人化的卡通》 2

  15 5.18-5.24 第 14 课《发现老房子的美》 2

  16 5.25-5.31 第 15 课《留给母校的纪念》 2

  17 6.1-6.7 第 16 课《我的成长记录》 2

  18 6.8-6.14 第 17 课《剪纸中的古老记忆》 2

  19 6.15-6.21 第 18 课《绣在服装上的故事》 1

  第 19 课《复制与传播》 1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 9

  指导思想

  以国家一系列有关教育改革的文件,特别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针,以教育部制定并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主要依据,打破过去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育体系结构,构建以促成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人文性单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美术教材新体系。

  学生基本情况

  分析

  1、六年级是学生迈入初中的过渡时期,既要努力响应学生目前的兴趣爱好,又要深入浅出的灌输客观的美术学科理论知识,与初中知识进一步接轨,将*时教给学生的初中知识更加明朗化介绍给学生,使学生从儿童绘画到少年绘画的转型,更重视有欣赏内容和工艺设计和教学,即学生的创造能力上的培养,其实就是对儿童想象力的深化,转变为更理论性含量的创造能力。

  2、六年级的学*兴趣远不如二、三年级,想象力也随之下降,他们更多的追求现实的、真实的东西或喜欢目前流行的“动漫”,对此进行大批量的临摹,在绘画技巧上也显得成熟,但画风呆板,表现欲下降,必须采取必要措施。

  教材分析

  本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社会,贴*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六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全册共有14课时,内容涵盖造型、设计、应用、欣赏、综合、探索6个学*领域。

  全册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2、学*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3、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4、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全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学*色彩的冷暖,色调等基础知识,透视、构图知识,并能在写生或创作中运用这些知识。

  2、学*剪纸技巧及利用日常生活用品、工具、材料进行工艺制作。

  3、通过绘画、工艺、欣赏、进一步增强学生美术知识提高美术修养。

  难点:

  1、在风景、静物写生或创作中,能独立、全面地应用色彩知识,构图知识、透视规律,从而使作品更生动、更有感染力。

  2、学*剪纸技巧,培养学生大胆、细心、心灵手巧的动手能力。

  3、通过橡皮泥的立体创作或利用日常所见的物品进行工艺制作,培养其空间想象力、创造力。

  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措施

  1、在教学中,处理好“教”与“学”和“讲”与“练”的关系,精讲多练,坚持兴趣引导、自主探究、教师释疑、练*提高的教学主线。

  2、关注“两极”、注意对学生进行自学能力的培养。

  3、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优势,注重课堂的延伸,提高教学效果。

  4、严格要求,耐心帮助,养成良好的学**惯。

  5、拓展教学思路,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积极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活动,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 10

  一、指导思想

  以《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为依据,树立的思想,倡导的方式方法,进取营造的教学氛围,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养成,体现人文关怀,关注学生长期的健康成长。

  二、班级学情

  六年级三个班的学生由于以前各学校的艺术教育水*的不一样,有些学生对美术这门学科慢慢地失去了学*兴趣,所以在课堂上应着力于采用新颖的手法来吸引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对美术活动再次产生必须的'兴趣,从而感受美术所带来的乐趣。这样才能了解更多的美术知识,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

  三、教学目标:

  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怀,提高学生的观察、想象和表现本事,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本事的增强。

  四、主要措施

  1、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本事。

  2、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本事的培养,努力激发学生喜爱艺术,乐于探索、努力求知的欲望

  3、改善学*、教学方法,从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出发,根据不一样的教学资料,研究和的方法,充分运用现代教学媒体,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巩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并逐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本事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4、加强个别辅导,抓好课堂巡回辅导的环节,认真的帮忙学生解决练*中的具体问题。推荐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课外美术兴趣小组活动,使他们得到更大的提高。

  5、关心美术教学的改革和发展,进取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6、鼓励学生开展综合性与探究性学*,

  7、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热爱和关心学生,实施开放性教学,让人文精神和创作艺术得到充分地体现。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精选十篇)(扩展3)

——美术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精选十篇)

  美术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1

  一、主要内容分析:

  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主要内容包括:色彩冷暖知识、线条、节奏、工艺制作、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

  二、教材重点:

  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的'两方面的需要。

  三、教材难点:

  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设计内容要贴*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

  四、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方面:

  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2、教学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美术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2

  一、基本情状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五年的美术学*,他们对美术了解的也相对较多,大多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其抽象思维、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也相对有所提高。本学期继续一方面进一步培养学生认识美术这一学科的特点,了解更多的美术知识,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体验形、色的变化与魅力。另一方面则更加侧重对美术文化的学*和渗透,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感受美术所带来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1、内容: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运用各种工具材料进行制作。运用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了解书作品的特征,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的持久兴趣。熟悉美术语言的基本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2、编排特点:

  该教材贴*学生的心理,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每课的主题都有美术带来的有趣的惊喜。六年级美术教材一共分为19课。每一课都侧重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领域中的一个方面,同时也有不少系列的课,教学内容前后联系比较紧密,非常适合学生较深入地做一个专题。并且有些教学内容还设计成了案例学*、问题学*和项目学*,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应多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探究学*,增加学生集体合作的机会。其次本册教材继续体现了人美版教材的可操作性强、贴*生活、关注美术文化的渗透和注重学生学*兴趣的培养等特点。

  3、教学条件及学生情况分析:

  我校教学条件优越,有多媒体教室,各教室配有电子白板,各种教学用具,为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4、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重点:在学*逐步体会美术的学*特征,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灵活的掌握对造型、色彩的运用,发展美术实践能力,渗透人文精神。

  难点:发展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培养审美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同时渗透德育教育。并且继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目标:

  “造型·表现”:在教学中,让学生运用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选择合适自己的各种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创作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设计·应用”:运用对比和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欣赏·评述”: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综合·探索”: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四、教学措施:

  1、教师本人积极学*提高自身素质,多看、多读、多思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案例。在深入透彻地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灵活多样的实施教学。

  2、在教学中,多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多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3、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老师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4、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5、注重教学评价,使评价能真正地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6、重视对学生学*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方法,进行自主学*与合作交流。

  7、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美术的兴趣。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开阔视野,进行自学。

  五、教学进度安排:

  每周两课时

  教学计划对于整个学期教学的进行有指导作用,通过我们提供的美术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可以使教学有序的进行。

  美术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3

  一、教材分析:

  建模和演示

  运用形状、色彩、肌理、空间等艺术语言,通过描写、立体造型等手段,选择自己的工具和材料,记录和表达自己所见、所听、所感、所思,发展意境和创造能力,传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设计和应用

  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衡、节奏与韵律的组合原则,了解一些简单的媒介材料的思路、设计方法和加工方法,进行设计与装饰,美化周边环境。

  欣赏和评论

  欣赏和理解自然美和艺术作品的材料、形式、内容,通过描述、分析、讨论了解艺术表达的多样性,用一些简单的艺术术语表达你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综合探索

  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通过结合艺术与科学课程等课程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策划、制作、表演和展示,实现艺术与环境、传统文化的关系

  二、教学难点:

  (1)要点:

  1、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和艺术概括能力

  2、继续教授国画技法,学生练*彩色水墨;欣赏现代中国画大师的作品,培养民族自豪感。

  3、学*简单的手工技巧。

  (2)困难:

  1、培养学生在实物中运用抽象思维和抽象尺度透视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彩色水墨画技能和概括能力,能够独立完成自己想画的东西。

  3、手工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致能力。

  三、学生情况分析

  1、从学生的学**惯分析:

  这个年级的学生表现力强,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生活*惯上更注重自我能力,不敢落后于他,所以学*主动性强,在班级纪律上更积极。

  2、从老师的教学分析,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优缺点。

  每个学生在了解了班级之后,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根据情况不同,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也不同。每个学生都应该掌握艺术技能的基本功,让他们看到更多优秀的作品,接受更多鼓励的评论,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展示自己的特色。学生在课堂纪律上兢兢业业,对掌握基础知识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个班的学生在手工作业上还缺乏创造力和自我反思。

  四、总体思路: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形式参与各种艺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工艺,学*艺术欣赏和评论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想,美化环境和生活。在艺术学*过程中,要激发创造精神,培养艺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艺术素养,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完美的人格

  1、培养较强的造型能力,素描简单的几何形态,引导正确的观察方法来确定如何塑造事物,特别是要认真学*和分析难的学生。

  2、手工技能较弱的同学,往往会渗透自己最擅长的手艺,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班级的整体水*。

  3、课内和课间的作品展示和评价以及各种教学方法,从而增强竞争意识和荣誉感,相互学*,增强对艺术的兴趣。

  美术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4

  一、学生知识能力学**惯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二、教学目的任务:

  1、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惯和观察能力。

  2、学*简单立体物的表现方法,学*色彩表现方法,进行和自己生活切*的设计与制作。

  3、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教学难点:

  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四、完成任务的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进一步领会课标精神,制定切实可行的的教学计划。

  2、好课前的各项准备活动。

  3、拓展教学思路,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美术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5

  一、基本情状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五年的美术学*,他们对美术了解的也相对较多,大多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其抽象思维、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也相对有所提高。本学期继续一方面进一步培养学生认识美术这一学科的特点,了解更多的美术知识,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体验形、色的变化与魅力。另一方面则更加侧重对美术文化的学*和渗透,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感受美术所带来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

  1、内容: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运用各种工具材料进行制作。运用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了解书作品的特征,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的持久兴趣。熟悉美术语言的基本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2、编排特点:

  该教材贴*学生的心理,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每课的主题都有美术带来的有趣的惊喜。六年级美术教材一共分为19课。每一课都侧重于“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欣赏·评述” 、“综合·探索”四个学*领域中的一个方面,同时也有不少系列的课,教学内容前后联系比较紧密,非常适合学生较深入地做一个专题。并且有些教学内容还设计成了案例学*、问题学*和项目学*,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应多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探究学*,增加学生集体合作的机会。其次本册教材继续体现了人美版教材的可操作性强、贴*生活、关注美术文化的渗透和注重学生学*兴趣的培养等特点。

  3、教学条件及学生情况分析:

  我校教学条件优越,有多媒体教室,各教室配有电子白板,各种教学用具,为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4、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重点:在学*逐步体会美术的学*特征,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灵活的掌握对造型、色彩的运用,发展美术实践能力,渗透人文精神。

  难点:发展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培养审美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同时渗透德育教育。并且继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目标

  “造型·表现”:在教学中,让学生运用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选择合适自己的各种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创作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设计·应用”:运用对比和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欣赏·评述”: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综合·探索”: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四、教学措施:

  1、教师本人积极学*提高自身素质,多看、多读、多思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案例。在深入透彻地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灵活多样的实施教学。

  2、在教学中,多遵循审美的规律, 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多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3、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老师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4、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5、注重教学评价,使评价能真正地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6、重视对学生学*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方法,进行自主学*与合作交流。

  7、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美术的兴趣。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开阔视野,进行自学。

  五、教学进度安排:

  每周两课时

  美术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6

  一、学生现状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五年的美术学*,他们对美术了解的也相对较多,大多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其抽象思维、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也相对有所提高。本学期继续一方面进一步培养学生认识美术这一学科的特点,了解更多的美术知识,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体验形、色的变化与魅力。另一方面则更加侧重对美术文化的学*和渗透,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感受美术所带来的乐趣。

  二、教学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运用各种工具材料进行制作。运用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了解书作品的特征,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的持久兴趣。熟悉美术语言的基本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三、教材分析:

  该教材贴*学生的心理,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每课的主题都有美术带来的有趣的惊喜。六年级美术教材一共分为12课。每一课都侧重于“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欣赏·评述” 、“综合·探索”四个学*领域中的一个方面,同时也有不少系列的课,教学内容前后联系比较紧密,非常适合学生较深入地做一个专题。并且有些教学内容还设计成了案例学*、问题学*和项目学*,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应多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探究学*,增加学生集体合作的机会。其次本册教材继续体现了湘版教材的可操作性强、贴*生活、关注美术文化的渗透和注重学生学*兴趣的培养等特点。

  四、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造型·表现”:在教学中,让学生运用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选择合适自己的各种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创作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设计·应用”:运用对比和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欣赏·评述”: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综合·探索”: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重点:在学*中逐步体会美术的学*特征,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

  力和创新能力。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灵活的掌握对造型、色彩的运用,发展美术实践能力,渗透人文精神。

  难点:发展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培养审美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同时渗透德育教育。并且继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措施:

  1、教师本人积极学*提高自身素质,多看、多读、多思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案例。在深入透彻地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灵活多样的实施教学。

  2、在教学中,多遵循审美的规律, 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多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3、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老师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4、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5、注重教学评价,使评价能真正地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6、重视对学生学*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方法,进行自主学*与合作交流。

  7、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视、范画、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美术的兴趣。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开阔视野,进行自学。

  美术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7

  一、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五年的美术学*,他们对美术了解的也相对较多,大多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其抽象思维、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也相对有所提高。本学期继续一方面进一步培养学生认识美术这一学科的特点,了解更多的美术知识,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体验形、色的变化与魅力。另一方面则更加侧重对美术文化的学*和渗透,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感受美术所带来的乐趣。

  二、教学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运用各种工具材料进行制作。运用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了解美术作品的特征,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的持久兴趣。熟悉美术语言的基本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三、教材分析:

  该教材贴*学生的心理,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每课的主题都有美术带来的有趣的惊喜。六年级美术教材一共分为19课。每一课都侧重于“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欣赏·评述” 、“综合·探索”四个学*领域中的一个方面,同时也有不少系列的课,教学内容前后联系比较紧密,非常适合学生较深入地做一个专题。并且有些教学内容还设计成了案例学*、问题学*和项目学*,这就要求我们应多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探究学*,增加学生集体合作的机会。其次本册教材继续体现了可操作性强、贴*生活、关注美术文化的渗透和注重学生学*兴趣的培养等特点。

  四、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造型·表现”:在教学中,让学生运用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选择合适自己的各种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创作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设计·应用”:运用对比和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欣赏·评述”: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综合·探索”: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重点:在学*中逐步体会美术的'学*特征,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灵活的掌握对造型、色彩的运用,发展美术实践能力,渗透人文精神。

  难点:发展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培养审美情操,提高审美

  能力,同时渗透德育教育。并且继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措施:

  1、教师本人积极学*提高自身素质,多看、多读、多思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案例。在深入透彻地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灵活多样的实施教学。

  2、在教学中,多遵循审美的规律, 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多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3、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老师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4、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5、注重教学评价,使评价能真正地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6、重视对学生学*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方法,进行自主学*与合作交流。

  7、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美术的兴趣。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开阔视野,进行自学。

  六.教学进度安排:

  课时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1、1、建筑艺术的美2课时

  2、2、图形的魔术组合 1课时

  3、3、添画人像 2课时

  4、 4、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 2课时

  5、5、亲亲密密一家人 1课时

  6、 6、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 2课时

  7、7、箱板上的新发现 2课时

  8、8、参观券的设计1课时

  9、9、神秘的礼盒 1课时

  10、 10、故事里的人 2课时

  11、 11、镜头里的花 1课时

  12、 12、神州风采2课时

  13、13、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1课时

  14、 14、家乡的小吃》 1课时

  15、 15、家乡的艺术 1课时

  16、 16、发现老房子的美1课时

  17、 17、家乡的老房子 1课时

  18、 18、家乡的历史和发展 1课时

  美术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8

  一、学生现状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五年的美术学*,他们对美术学科有一定的了解。具有一定的美术知识和经验,其抽象思维、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也相对有所提高……但我校作为农村完小,学生多为留守儿童和大部分外来农民工子弟,美术教学又多为兼职老师承担,学生美术知识和技能掌握总体水*偏低。六年级学生文化科学*任务加重,面临毕业考压力,大部分学生对美术学*的兴趣和投入精力会相对降低。本学期继续一方面进一步培养学生认识美术这一学科的特点,了解更多的美术知识,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体验形、色的变化与魅力。另一方面则更加侧重对美术文化的学*和渗透,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感受美术所带来的乐趣。

  二、教学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运用各种工具材料进行制作。运用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了解书作品的特征,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的持久兴趣。熟悉美术语言的基本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三、教材分析:

  此次浙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材为20xx年8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与原有的教材有了较大的变动。但总体编写思路基本未变。侧重于打破过去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材体系结构,构建以促成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以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以突出美术教育视觉性、实践性、人文性、愉悦性的单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美术教材新体系。

  本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社会,贴*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六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

  本册共有17课,分为8个隐性单元,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领域,其中“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占有较大比重,“欣赏·评述”大多随堂教学,分配在各课之中。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造型·表现”:在教学中,让学生运用线条、形状、色彩、肌理和空间等造型元素,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合适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和创作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设计·应用”:从形态与功能的关系,认识设计和工艺的造型、色彩、媒材。运用对比和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以及各种材料、制作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3、“欣赏·评述”: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对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分析,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4、“综合·探索”: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生活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二)重点:

  在学*中逐步体会美术的学*特征,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灵活的掌握对造型、色彩的运用,发展美术实践能力,渗透人文精神。

  (三)难点:

  发展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培养审美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同时渗透德育教育。并且继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措施:

  1、教师本人积极学*提高自身素质,多看、多读、多思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案例。在深入透彻地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灵活多样的实施教学。

  2、在教学中,多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多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3、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老师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4、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5、注重教学评价,使评价能真正地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6、重视对学生学*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方法,进行自主学*与合作交流。

  7、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美术的兴趣。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开阔视野,进行自学。

  美术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9

  一、指导思想

  以《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为依据,树立"以人为本、培养能力"的思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方法,积极营造“和谐、*等、轻松”的教学氛围,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养成,体现人文关怀,关注学生长期的健康成长。

  二、教材分析:

  小学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文化课程,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提高美术文化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小学美术教学内容包括欣赏、绘画、工艺等课业。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学*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学情分析

  六年级美术生,经历了一个学期静物写生,学生对静物写生技法掌握较好。有个别学生绘画表现能力较强。这期我要继续培养他们]良好的绘画*惯,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绘画表现能力。有个别学生学*美术有困难,要开展一帮一的活动。同时开展一些学生们充满兴趣的色彩和手工制作课,培养他们表达美和创造抽象美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

  1、欣赏儿童能够理解的中外优秀美术作品。

  2、认识立体物的透视现象,初步学*运用线条和其它材料表现立体物。

  3、学*简单的构图知识。

  4、体验中国画的笔墨情趣,临摹中国画。

  5、了解木版画的制作方法,并进行制作。

  6、运用多种材料和方法进行有创意的制作活动。

  7、运用学过的美术表现方法为书籍、新闻故事或事件进行配画。

  8、认识标志和街头标识物的作用,懂得区别。

  9、运用已学过的美术知识进行综合练*。

  五、教材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学*色彩的明度渐变和纯度渐变等色彩知识,体验色彩的表现力,并能有目的地加以运用。

  2.能用日记画的形式表现生活中的有趣情境、有意义的事和自己喜欢的人物,表达自己的情感。

  用各种瓶子及其它塑造材料,大胆想象并设计制作简单的立体或半立体造型。

  (二)教学难点

  1.利用多种媒体,如蛋壳、废包装、稻草等材料制作作品。

  2.欣赏情节性比较强的中外作品,认识该美术作品的艺术特点。

  3.用水粉、水彩颜料表现周围的事物,表达自己的兴趣与愿望。

  4.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通过植物籽粒,纤维线材、织物等材料的*面拼贴进行造型设计。

  5.能运用紫沙泥等材料进行立体造型,并用水粉颜料加工、装饰。

  六、教学措施:

  1、成立兴趣小组,激发学生兴趣,重视艺术审美感的培养。

  2、认真学*大纲、认真备课,处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能力教育、能力培养和双基训练的关系。在传授双基、培养能力过程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鼓励学生开展综合性与探究性学*,

  5、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热爱和关心学生,实施开放性教学,让人文精神和创作艺术得到充分地体现。

  6、改进学*、教学方法,从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研究“教”和“学”的方法,充分运用视觉形象,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巩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并逐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7、关心美术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8、学业考核以*时成绩为主,考核可采取多种方式。

  美术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10

  一、指导思想

  以《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为依据,树立"以人为本、培养能力"的思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方法,积极营造“和谐、*等、轻松”的教学氛围,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养成,体现人文关怀,关注学生长期的健康成长。

  二、教材分析:

  小学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文化课程,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提高美术文化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小学美术教学内容包括欣赏、绘画、工艺等课业。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学*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学情分析

  六年级美术生,经历了一个学期静物写生,学生对静物写生技法掌握较好。有个别学生绘画表现能力较强。这期我要继续培养他们]良好的绘画*惯,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绘画表现能力。有个别学生学*美术有困难,要开展一帮一的活动。同时开展一些学生们充满兴趣的色彩和手工制作课,培养他们表达美和创造抽象美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

  1、欣赏儿童能够理解的中外优秀美术作品。

  2、认识立体物的透视现象,初步学*运用线条和其它材料表现立体物。

  3、学*简单的构图知识。

  4、体验中国画的笔墨情趣,临摹中国画。

  5、了解木版画的制作方法,并进行制作。

  6、运用多种材料和方法进行有创意的制作活动。

  7、运用学过的`美术表现方法为书籍、新闻故事或事件进行配画。

  8、认识标志和街头标识物的作用,懂得区别。

  9、运用已学过的美术知识进行综合练*。

  五、教材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学*色彩的明度渐变和纯度渐变等色彩知识,体验色彩的表现力,并能有目的地加以运用。

  2.能用日记画的形式表现生活中的有趣情境、有意义的事和自己喜欢的人物,表达自己的情感。

  用各种瓶子及其它塑造材料,大胆想象并设计制作简单的立体或半立体造型。

  (二)教学难点

  1.利用多种媒体,如蛋壳、废包装、稻草等材料制作作品。

  2.欣赏情节性比较强的中外作品,认识该美术作品的艺术特点。

  3.用水粉、水彩颜料表现周围的事物,表达自己的兴趣与愿望。

  4.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通过植物籽粒,纤维线材、织物等材料的*面拼贴进行造型设计。

  5.能运用紫沙泥等材料进行立体造型,并用水粉颜料加工、装饰。

  六、教学措施:

  1、成立兴趣小组,激发学生兴趣,重视艺术审美感的培养。

  2、认真学*大纲、认真备课,处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能力教育、能力培养和双基训练的关系。在传授双基、培养能力过程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鼓励学生开展综合性与探究性学*,

  5、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热爱和关心学生,实施开放性教学,让人文精神和创作艺术得到充分地体现。

  6、改进学*、教学方法,从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研究“教”和“学”的方法,充分运用视觉形象,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巩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并逐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7、关心美术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8、学业考核以*时成绩为主,考核可采取多种方式。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精选十篇)(扩展4)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9篇

  一、对学生情况的分析和预测:

  六年级学生们的美术基础不相同,对美术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也不同。大部分学生对色彩有辨别能力,把握物体形状的能力很强,乐于动手,对手工制作课充满了极高的热情。对美具有了较高的欣赏能力。从六年级上学期的美术学*中不难看出同学们对画画充满了兴趣。作为美术教师要引导他们兴趣发展下去,并且要继续培养他们良好的绘画*惯。对班上在美术发面有潜能、认识美的能力较强的学生加强辅导,进一步提高画画的能力。有个别学生学*美术有困难,要开展一帮一的活动。

  二、教材的认识和分析:

  小学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文化课程,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提高美术文化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小学美术教学内容包括欣赏、绘画、工艺等课业。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学*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目标:

  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学*美术的基础知识和

  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要求:

  1、初步了解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文化价值。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和珍惜人类文化艺术遗产的态度。

  2、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绘画表现能力和设计制作能力。

  四、教学内容:

  1、欣赏儿童能够理解的中外优秀美术作品。

  2、认识立体物的透视现象,初步学*运用线条和其它材料表现立体物。

  3、学*简单的构图知识。

  4、体验*画的笔墨情趣、,临摹*画。

  5、了解木版画的制作,并进行制作。

  6、运用多种材料和方法进行有创意的制作活动。

  7、运用学过的美术表现方法为书籍、新闻故事或事件进行配画。

  8、认识标志和街头标识物的作用,懂得区别。

  9、运用已学过的美术知识进行综合练*。

  五、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育质量的措施:

  1、认真学*大纲、认真备课,处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能力教育、能力培养和双基训练的关系。在传授双基、培养能力过程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改进学*、教学方法,从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研究“教”和“学”的方法,充分运用视觉形象,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巩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并逐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3、坚持进阅览室学*,做到深入钻研教材,抓基础,制作好范画,手工范品及放映幻灯、影片、录象片等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即使进行直观教学。

  4、加强个别辅导,抓好课堂巡回辅导的环节,认真的帮助学生解决练*中的具体问题。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几位学生,找出学*不好的原因,有的放矢地帮助解决。推荐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课外美术兴趣小组活动,使他们得到更大的提高。

  5、关心美术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6、学业考核以*时成绩为主,考核可采取多种方式。

  六、教学时间安排。

  全册19课书,共计19课时,

  机动2课时考试1课时

  指导思想

  以国家一系列有关教育改革的文件,特别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针,以教育部制定并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主要依据,打破过去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育体系结构,构建以促成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人文性单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美术教材新体系。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1、六年级是学生迈入初中的过渡时期,既要努力响应学生目前的兴趣爱好,又要深入浅出的灌输客观的美术学科理论知识,与初中知识进一步接轨,将*时教给学生的初中知识更加明朗化介绍给学生,使学生从儿童绘画到少年绘画的转型,更重视有欣赏内容和工艺设计和教学,即学生的创造能力上的培养,其实就是对儿童想象力的深化,转变为更理论性含量的创造能力。

  2、六年级的学*兴趣远不如二、三年级,想象力也随之下降,他们更多的追求现实的、真实的东西或喜欢目前流行的”,对此进行大批量的'临摹,在绘画技巧上也显得成熟,但画风呆板,表现欲下降,必须采取必要措施。

  教材分析

  本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为原则,选择符合六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全册共有14课时,内容涵盖造型、设计、应用、欣赏、综合、探索6个学*领域。

  全册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2、学*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3、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4、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全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学*色彩的冷暖,色调等基础知识,透视、构图知识,并能在写生或创作中运用这些知识。

  2、学*剪纸技巧及利用日常生活用品、工具、材料进行工艺制作。

  3、通过绘画、工艺、欣赏、进一步增强学生美术知识提高美术修养。

  难点:

  1、在风景、静物写生或创作中,能独立、全面地应用色彩知识,构图知识、透视规律,从而使作品更生动、更有感染力。

  2、学*剪纸技巧,培养学生大胆、细心、心灵手巧的动手能力。

  3、通过橡皮泥的立体创作或利用日常所见的物品进行工艺制作,培养其空间想象力、创造力。

  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措施

  1、在教学中,处理好”与”和”与”的关系,精讲多练,坚持兴趣引导、自主探究、教师释疑、练*提高的教学主线。

  2、关注”、注意对学生进行自学能力的培养。

  3、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优势,注重课堂的延伸,提高教学效果。

  4、严格要求,耐心帮助,养成良好的学**惯。

  5、拓展教学思路,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积极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活动,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以上就是为大家提供的浙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帮助!

  指导思想

  以国家一系列有关教育改革的文件,特别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针,以教育部制定并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主要依据,打破过去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育体系结构,构建以促成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人文性单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美术教材新体系。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1、六年级是学生迈入初中的过渡时期,既要努力响应学生目前的兴趣爱好,又要深入浅出的灌输客观的美术学科理论知识,与初中知识进一步接轨,将*时教给学生的初中知识更加明朗化介绍给学生,使学生从儿童绘画到少年绘画的转型,更重视有欣赏内容和工艺设计和教学,即学生的创造能力上的培养,其实就是对儿童想象力的深化,转变为更理论性含量的创造能力。

  2、六年级的学*兴趣远不如二、三年级,想象力也随之下降,他们更多的追求现实的、真实的东西或喜欢目前流行的”,对此进行大批量的临摹,在绘画技巧上也显得成熟,但画风呆板,表现欲下降,必须采取必要措施。

  教材分析

  本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为原则,选择符合六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全册共有14课时,内容涵盖造型、设计、应用、欣赏、综合、探索6个学*领域。

  全册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2、学*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3、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4、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全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学*色彩的冷暖,色调等基础知识,透视、构图知识,并能在写生或创作中运用这些知识。

  2、学*剪纸技巧及利用日常生活用品、工具、材料进行工艺制作。

  3、通过绘画、工艺、欣赏、进一步增强学生美术知识提高美术修养。

  难点:

  1、在风景、静物写生或创作中,能独立、全面地应用色彩知识,构图知识、透视规律,从而使作品更生动、更有感染力。

  2、学*剪纸技巧,培养学生大胆、细心、心灵手巧的动手能力。

  3、通过橡皮泥的立体创作或利用日常所见的物品进行工艺制作,培养其空间想象力、创造力。

  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措施

  1、在教学中,处理好”与”和”与”的关系,精讲多练,坚持兴趣引导、自主探究、教师释疑、练*提高的教学主线。

  2、关注”、注意对学生进行自学能力的培养。

  3、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优势,注重课堂的延伸,提高教学效果。

  4、严格要求,耐心帮助,养成良好的学**惯。

  5、拓展教学思路,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积极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活动,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以上就是为大家提供的浙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帮助!

  一、本学期课程的教学目的、要求与教材分析

  (一)学期目标

  1、认真学*大纲、认真备课,处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能力教育、能力培养和双基训练的关系。在传授双基、培养能力过程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改进学*、教学方法,从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研究“教”和“学”的方法,充分运用视觉形象,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巩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并逐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3、坚持进阅览室学*,做到深入钻研教材,抓基础,制作好范画,手工范品及放映幻灯、影片、录象片等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即使进行直观教学。

  4、加强个别辅导,抓好课堂巡回辅导的环节,认真的帮助学生解决练*中的具体问题。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几位学生,找出学*不好的'原因,有的放矢地帮助解决。推荐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课外美术兴趣小组活动,使他们得到更大的提高。

  5、关心美术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6、学业考核以*时成绩为主,考核可采取多种方式。

  (二)教材分析

  本年级的美术教材大多以动手能力为主,以符合现代少年儿童成长为特征的教育教学。初步学*素描,掌握素描基础技法,进一步加强造型能力。进一步学*标志设计,增强设计制作能力。

  教学难点

  1、用油画棒、广告颜料表现郊区、城市风景。

  2、巧妙创意,运用不同材质的物品进行组合,进行造型设计。

  3、利用卡纸、纸壳及其它废旧物品进行立体构成制作。

  4、欣赏名人名作,认识该美术作品的艺术特点。学画国画山水、人物。

  5、学*制作印章。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六年级学生们的美术基础不相同,对美术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也不同。大部分学生对色彩有辨别能力,把握物体形状的能力很强,乐于动手,对手工制作课充满了极高的热情。对美具有了较高的欣赏能力。从六年级上学期的美术学*中不难看出同学们对画画充满了兴趣。作为美术教师要引导他们兴趣发展下去,并且要继续培养他们良好的绘画*惯。对班上在美术方面有潜能、认识美的能力较强的学生加强辅导,进一步提高画画的能力。有个别学生学*美术有困难,要开展一帮一的活动。

  三、改进教学的具体措施

  1、认真备课、上课。

  2、深钻教材,制作好范画,手工范品及PPT教学课件。

  3、做好课前师生的各项准备活动。

  4、加强个别辅导,抓好课堂巡回辅导的环节,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四、教研教改专题

  1、专题《校本教学剪纸深入创作》

  2、目标、要求:

  通过学生对剪纸的深入学*,促使学生增强学*剪纸的自信心,养成学*剪纸的"耐心"、欣赏剪纸佳作的"细心"、品评剪纸作品的"诚心"的良好*惯。

  3、具体计划与实施:

  (一)、益智、启美,激发学生审美兴趣

  (二)、感受、熏陶,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1.唤醒学生感知能力。

  2.训练学生观察能力。

  3.熏陶学生鉴赏能力。

  (三)团结、合作、参与、分享,促进学生审美发展

  1.产生共鸣,激发学生艺术潜能。

  2.鼓励审美,提升学生艺术表达。

  3.立意创新,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以国家一系列有关教育改革的文件,特别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针,以教育部制定并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主要依据,打破过去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育体系结构,构建以促成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人文性单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美术教材新体系。

  学生基本情况

  1、六年级是学生迈入初中的过渡时期,既要努力响应学生目前的兴趣爱好,又要深入浅出的灌输客观的美术学科理论知识,与初中知识进一步接轨,将*时教给学生的初中知识更加明朗化介绍给学生,使学生从儿童绘画到少年绘画的转型,更重视有欣赏内容和工艺设计和教学,即学生的创造能力上的培养,其实就是对儿童想象力的深化,转变为更理论性含量的创造能力。

  2、六年级的学*兴趣远不如二、三年级,想象力也随之下降,他们更多的追求现实的、真实的东西或喜欢目前流行的“动漫”,对此进行大批量的临摹,在绘画技巧上也显得成熟,但画风呆板,表现欲下降,必须采取必要措施。

  教材分析

  本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社会,贴*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六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全册共有14课时,内容涵盖造型、设计、应用、欣赏、综合、探索6个学*领域。

  全册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2、学*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3、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4、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全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学*色彩的冷暖,色调等基础知识,透视、构图知识,并能在写生或创作中运用这些知识。

  2、学*剪纸技巧及利用日常生活用品、工具、材料进行工艺制作。

  3、通过绘画、工艺、欣赏、进一步增强学生美术知识提高美术修养。

  难点:

  1、在风景、静物写生或创作中,能独立、全面地应用色彩知识,构图知识、透视规律,从而使作品更生动、更有感染力。

  2、学*剪纸技巧,培养学生大胆、细心、心灵手巧的动手能力。

  3、通过橡皮泥的立体创作或利用日常所见的物品进行工艺制作,培养其空间想象力、创造力。

  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措施

  1、在教学中,处理好“教”与“学”和“讲”与“练”的关系,精讲多练,坚持兴趣引导、自主探究、教师释疑、练*提高的教学主线。

  2、关注“两极”、注意对学生进行自学能力的培养。

  3、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优势,注重课堂的延伸,提高教学效果。

  4、严格要求,耐心帮助,养成良好的学**惯。

  5、拓展教学思路,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积极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活动,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各种扇子的欣赏,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不同的扇面形式。

  能力目标:尝试运用山水或花鸟画技法作扇面绘制的练*,让学生掌握扇面作画的特点及步骤。

  情感目标:通过学*、欣赏,了解我国丰富的扇文化,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体验扇子的实用性,增强学生的生活情趣。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1、通过各种扇子的欣赏,走*祖国传统扇文化,了解并掌握扇面的各种不同形式。

  2、扇面的构图与布局。

  3、了解扇面画的装饰作用,体会扇面画之美;

  4、用水墨技法绘制扇面,注意扇面的构图与布局,题字的方式,要注意利用扇面纸质和宣纸吸水性不一样的特点。

  教学准备

  课前收集各种各样的扇子。笔墨纸砚、国画颜料、裁纸刀、剪刀等工具。(可带造型各异的白坯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按常规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设计意图:绕口令和谜语是学生喜爱的游戏形式,通过绕口令比赛和猜谜语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内容——扇面画。)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绕口令,咱们来一个比赛,看谁读得最顺畅。

  出示绕口令:“有风不动无风动,不动无风动有风”

  学生在小组间内展开读绕口令比赛。

  2、师:这段绕口令实际上是个谜语,你知道它说的是什么吗?(扇子)

  虽然空调、电扇早已面世,可是扇子因其经济实用、小巧玲珑、携带方便,更因扇文化的历史悠久及扇面画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为人们所喜爱。

  3、揭示课题:

  咱们今天就一起来体会扇面画的魅力。(板书课题)

  (二)新授:

  1、交流讨论,了解扇子种类。(设计意图:通过小组间的讨论与交流,引导学生比较、发现扇子多样的外形与材质。)

  师:同学们,请将你自己带来的扇子拿出来在小组里交流一下,看看扇子的形状、材质、画面有什么不同。

  每组选一位代表代前面来介绍。

  我们常见的扇子有这么三种形状:

  (1)折叠扇面形

  (2)圆扇面形

  (3)鹅毛扇面形

  师总结:*扇文化起源于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烈日炎炎的夏季,随手取植物叶或禽羽,进行简单加工,用以障日引风,故扇子有障日之称,这便是扇子的初源。后来的扇子取材广泛,有竹、木、纸、草编等等。

  2、听故事,了解扇面画的装饰作用。(设计意图:通过听故事,了解扇面画的装饰作用。)

  (出示空白的和绘画的扇面)

  师:同学们,这两把扇子的大小、形状、材质完全一样,扇出的风也一样凉爽。如果要你选择,会要哪一把?为什么?

  师:*古代的文人、艺术家也喜欢在扇面上画画、写字,即用来美化、装饰,又可抒发自己的情感。有一个故事还与扇文化有关呢,现在老师就给大家讲一个《题扇桥》的故事:

  传说在王羲之家门前东边有条小河,河上有座石头砌的拱形小桥。这一天,天气很热。王羲之经过这座桥回家,看见有位头发花白的老婆婆抱着一大包扇子在桥上叫卖。走*一看,是一大包制作粗糙质量低下的纸扇。虽然便宜,但没人买。老婆婆站在火辣辣的太阳底下,满脸是汗,愁眉苦脸地叫着:“要扇子吗?买扇子吗?”王羲之见了很同情,问道:“老婆婆,你这扇子卖几文钱一把呀?”老婆婆说道:“三十文,少两文也卖给你。”王羲之听了,向旁边店家借来一支笔,就站在桥头,把扇子一把一把都题上字,说道:“老婆婆,这题上字的扇子,要八十文一把,少了你不要卖。”哪晓得这时桥上已挤满了看热闹的人,大家一看王羲之题字的扇子,人人争着要,一下就卖光了。

  请问:为什么没有王羲之题字的扇子卖不出,而被王羲之题过字的扇子出高价都有人买呢?

  (说明扇面被赋予一定的艺术字迹或画面,就具有了一定的艺术收藏价值)

  3、通过欣赏体会扇面画之美。(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引导学生注意扇面的构图与布局。)

  不少的艺术家也在扇面上落下了精彩的一笔,咱们现在就来欣赏一下大师画的扇面作品。

  展示四幅古代山水、花鸟扇面画。

  引导学生从扇面画的作者、内容、造型、色彩、风格、构图特点等方面展开讨论分析,根据不同的扇面画可以有所侧重。教师鼓励学生,并与学生交流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今天欣赏了这么多的扇面画,你想不想自己设计一把扇子?你想设计一把什么形状的,用什么材料来做?准备在扇子上画什么?(讨论汇报)

  这节课我们先来完成扇子的制作,可将宣纸或图画纸裁成各种扇面形状,并简单的装饰一下边框。下节课我们来画扇面画。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白胚扇的制作。提醒学生下节课带国画工具。

  四、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一、教材分析造型表现:

  初步认识形、色与机理等美术语言,学*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设计应用:学*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欣赏评述: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综合探索: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二、学期目标

  1、掌握简单的图案的设计方法,能根据自然形象进行团的设计。

  2、能用丰富的表现手段,表现形式来表现自然景象,生活情境及自己的情感体验。

  3、学*漫画的创作方法,能画出简单的漫画形象。

  4、进行泥塑教学,培养造型能力。

  5、进行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欣赏,提高欣赏应用能力。

  6、图案的设计(适度的夸张和概括),图案具有美感。

  7、绘画及工艺作品具有较强的可看性及艺术感染力。

  8、造型能力、动手能力,空间想象力的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三、教学情况分析:

  在这几年的教学中,发现该年级学生的自力更生能力有所提高,但娇生惯养的*性,还是养成了他们对事物的依赖感,遇到困难不敢挑战自己,动不动就要请学生、老师、家长帮忙,自己就看着不做,甚至去玩或做其他事情,懒惰成性。同一个班中,学生在幼儿园所授教育不同、家长管教不同,也产生不同素质的学生。

  普遍有这三中学生有的学生想象力丰富、大胆,敢表现自己想法,绘画技能娴熟,但在画面组织上不够理想,在这几年的教学和有目的的兴趣小组的培养,也已经脱离画面的散乱,构图不均,色彩不够丰富等问题;有的学生敢表现自己想表现的内容,但苦于绘画技能落后,在几学年学*绘画技能中,也有所提高;有的学生学*兴趣浓厚,但在课堂气氛中过与活跃,甚至不能自控,想学又不会就出现了爱讲空话的情况。由于有了大部分的以上三种学生学*情况,学生在知识掌握上也层次不均,有的绘画技能好,有的工艺水*高,有的在欣赏能力上分析能力强,能说会道。

  四、措施

  1、多给学生欣赏优秀美术作品,开阔视野,在*时教学中针对不同性质的学生进行的”中各种想象画训练,各种不同美术知识技能渗透,以提高学生作品的表现力,对自己美术能力充满信心。

  2、学*时,要求学生在绘画创作时直接作画,不再使用黄色构图,以提高绘画进度,培养学生大胆作画的能力和敢画、敢做的决心。

  3、结合不同班级情况与学生各自不同表现,多让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美术带给他们的感觉,经过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五、教学进度 周次

  周次 起讫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 备注

  1 2.9-2.15始业教育欣赏《哪吒闹海》第1课《追寻文明的足迹》 1

  2 2.16-2.22 第2课《探访自然的奇观》 2

  3 2.23-3.1 第3课《我的书包》 2

  4 3.2-3.8 第 4 课《画故事》 2

  5 3.9-3.15 第 5 课《装饰画》 2

  6 3.16-3.22 第 6 课《装饰色彩》 2

  7 3.23-3.39 第 7课《彩球的设计》 2

  8 3.30-4.5 第 8课《奇思妙想》 2

  9 4.6-4.12 第 9课《添画人像》 2

  10 4.13-4.19 第 10 课《用各种材料来制版》 2

  11 4.20-4.26 第 11 课《装饰柱》 2

  13 5.4-5.10 第 12 课《动画片的今昔》 2

  14 5.11-5.17 第 13 课《拟人化的卡通》 2

  15 5.18-5.24 第 14 课《发现老房子的美》 2

  16 5.25-5.31 第 15 课《留给母校的纪念》 2

  17 6.1-6.7 第 16 课《我的成长记录》 2

  18 6.8-6.14 第 17 课《剪纸中的古老记忆》 2

  19 6.15-6.21 第 18 课《绣在服装上的故事》 1

  第 19 课《复制与传播》 1

  一、对学生情况的分析和预测:

  六年级学生们的美术基础不相同,对美术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也不同。大部分学生对色彩有辨别能力,把握物体形状的能力很强,乐于动手,对手工制作课充满了极高的热情。对美具有了较高的欣赏能力。从六年级上学期的美术学*中不难看出同学们对画画充满了兴趣。作为美术教师要引导他们兴趣发展下去,并且要继续培养他们良好的绘画*惯。对班上在美术发面有潜能、认识美的能力较强的学生加强辅导,进一步提高画画的能力。有个别学生学*美术有困难,要开展一帮一的活动。

  二、教材的认识和分析:

  小学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文化课程,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提高美术文化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小学美术教学内容包括欣赏、绘画、工艺等课业。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学*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目标: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精选十篇)(扩展5)

——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合集十篇

  为了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任务,真正地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技巧,让学生在音乐中学有所获,并能够掌握音乐课所要求的基本知识,同时又能够感受到音乐的快乐和情趣,从而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特制订本计划。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音乐教学,并能够在听赏乐曲中正确感受音乐的情绪并能够正确地表述音乐的情绪,对音乐的欣赏能够有自己更深入的认识和见解,能够在音乐学*的过程中能够理解乐曲所包含的思想,树立基本的价值观。

  2、知识与技能

  (1)能够认识连音符,知道一些音乐家的故事,能够演唱简单的旋律,并且保证基本音准。

  (2)能够熟练地用有弹性的声音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能够用不同的演唱形式如齐唱、领唱和合唱等形式熟练地表现歌曲。能够背唱部分歌曲。

  (3)能够对歌曲进行编创动作和表演,并能够用乐器为歌曲伴奏,编创伴奏节奏。

  (4)能够在音乐聆听中感受乐曲的情绪,能够对音乐的结构做出正确的判断,能够分析简单的器乐曲式形式。能够通过想象描述音乐的形象和意境。

  3、过程与方法

  (1)通过模仿建立学生的音乐认知感受,让学生对音乐有感性的认识,模仿的范围从歌曲扩展到器乐旋律。

  (2)通过听赏、动作、律动等不同形式体验音乐,在体验中感受愉悦的审美享受。

  (3)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合作完成音乐作品的表演、演奏等等,创造合作的氛围和意识。

  (4)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探究音乐的表现形式,引导学生探索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意识。

  (5)注重音乐教学方法的实践,特别是对音乐欣赏中对比欣赏的使用,引导学生对比欣赏,从对比中感受音乐的不同特点。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在音乐上有了比较高的欣赏能力和演唱水*,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能够自己理解音乐并能够表达自己的理解,在节奏方面能够较熟练地运用简单的各种节奏,在音乐知识上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歌唱的技巧不够熟练,变声期开始,一些学生演唱高音比较困难,对歌曲的情感理解不够深入,表现不够准确,在欣赏乐曲的时候有些乐曲的兴趣不够,对通俗乐曲的兴趣增强。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共有六个单元,其中有唱歌11课,欣赏8课,但是欣赏曲目数量庞大,音乐家故事2课,活动4课,音乐知识1课。欣赏与歌唱课的比例虽然不同,但是欣赏的曲目在数量上有很大的增加,同时对音乐家的认识有了要求,活动课的内容比较大。与旧版的实验教材有了较大的改变,换掉了一些较为老的歌曲,增加了一些新的歌曲,难度也有之下降。外国音乐作品较多。

  四、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1、增强学生对基本音乐技能如节奏练*、旋律跟读的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

  2、提高演唱的技巧和方法,做到能够有意识运用弹性的声音轻声演唱歌曲。在歌曲演唱的形式上要有所突破,能够掌握集中基本的演唱形式。

  3、能够认识一些乐器并了解其基本的演奏方式,能够辨别其中的音色,能够对一些音乐家有所了解。

  4、积极引导学生参与音乐的编创和表现,在编创和表现中积极合作。

  (二)难点:

  1、对音乐技能的掌握和学*,特别是对一些特别的节奏的练*是难点。

  2、歌唱的技巧和方法,特别是在优美的音色训练方面有着重要的探索价值,但也是有着较难地方。

  3、欣赏的数量很大,如何在众多曲目中选择重难点进行教学是重点工作。在欣赏中如何掌握欣赏的方法,以及对乐器的音色的听辨是极为困难的。

  五、教学进度

  周次教学内容

  1、感恩的心、欢乐颂、音乐家贝多芬

  2、爱的人间、爱之梦

  3、爱的罗曼斯、爱星满天

  4、单簧管波尔卡、拨弦波尔卡

  5、蓝色的雅特朗、快乐的农夫、喷泉

  6、霍拉舞曲、康沃尔的早晨

  7、卡普里岛、羊肠小道、圣托里尼

  8、拉库卡拉查、环球之旅

  9、举杯祝福、嘎达梅林

  10、一对白鸽子、连音符、爱我中华

  11、爱我中华

  12、长江我的家、塔里木河

  13、长江之歌、保卫黄河、冼星海

  14、黄河与长江

  15、毕业歌、放心去飞

  16、离别、回忆

  友谊地久天长。

  我们又喜迎新的一学期,为了在本学期使六年级音乐教学搞的更好,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课程改革为契机,课程研究为抓手,校本培训为依托,坚持认真学*和贯彻教育部指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学科课程标准,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充分体现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教学中,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学生是22人,这些学生大都来自于本街道,一少部分转于其他学校,他们都是少先队员。这些学生都很喜欢上音乐课,但是不喜欢学*乐理知识,误认为音乐课就是唱歌课,而且这些歌曲可以是书本上的,也可以是现在流行的。还有的同学讨厌教师教谱,一唱谱就想睡觉的感觉。再加上五年级时期的学*阶段有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学期,学生将巩固并自己应用曾经学过的知识,而且,学期学*的知识又为今后几年的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本学期教材在乐理方面又加深了难度,如一个升号的调,升记号和还原记号等,使学生学*起来确实不容易,但它又为今后的五线谱学*做好了伏笔。

  三、教学目标

  (一)唱歌部分

  1.紧抠教材、大纲,教唱书本上的歌曲

  2.遵循每节课前先教5分钟乐理知识,再教唱歌曲

  3.教唱歌曲遵循先听录音范唱,再由教师教谱,教1-2遍词,然后教师弹琴学生听音高自学,直到正确为止。

  4.每学一支歌曲,下一节课应该进行检查,让个别学生起来演唱,若有不正确的地方老师及时进行教正。

  5.有学*有记载,有学*有考试。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音乐课的意义。

  (二)发声训练部分

  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学*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三)欣赏部分

  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进入比较深入的欣赏。

  四、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

  突出了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重视学生对音乐时间活动的主动参与,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扶风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难点:重视通过音乐教学活动,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六、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课演唱听赏

  第一课演唱音乐知识

  第二课演唱音乐知识

  第二课听赏认识乐器

  第三课演唱听赏

  第三课听赏认识乐器

  第四课演唱听赏

  第四课演奏听赏

  第五课演唱音乐家故事

  第五课演唱音乐知识

  第六课演唱听赏

  第六课集体舞听赏

  第七课演唱听赏

  第八课综合表演

  第九课演唱听赏

  第九课听赏认识乐器

  第十课演唱听赏

  第十一课我们的音乐天地

  综合复*

  期末测试

  为了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任务,真正地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技巧,让学生在音乐中学有所获,并能够掌握音乐课所要求的基本知识,同时又能够感受到音乐的快乐和情趣,从而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特制订本计划。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音乐教学,并能够在听赏乐曲中正确感受音乐的情绪并能够正确地表述音乐的情绪,对音乐的欣赏能够有自己更深入的认识和见解,能够在音乐学*的过程中能够理解乐曲所包含的思想,树立基本的价值观。

  2、知识与技能

  (1)能够认识连音符,知道一些音乐家的故事,能够演唱简单的旋律,并且保证基本音准。

  (2)能够熟练地用有弹性的声音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能够用不同的演唱形式如齐唱、领唱和合唱等形式熟练地表现歌曲。能够背唱部分歌曲。

  (3)能够对歌曲进行编创动作和表演,并能够用乐器为歌曲伴奏,编创伴奏节奏。

  (4)能够在音乐聆听中感受乐曲的情绪,能够对音乐的结构做出正确的判断,能够分析简单的器乐曲式形式。能够通过想象描述音乐的形象和意境。

  3、过程与方法

  (1)通过模仿建立学生的音乐认知感受,让学生对音乐有感性的认识,模仿的范围从歌曲扩展到器乐旋律。

  (2)通过听赏、动作、律动等不同形式体验音乐,在体验中感受愉悦的审美享受。

  (3)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合作完成音乐作品的表演、演奏等等,创造合作的氛围和意识。

  (4)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探究音乐的表现形式,引导学生探索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意识。

  (5)注重音乐教学方法的实践,特别是对音乐欣赏中对比欣赏的使用,引导学生对比欣赏,从对比中感受音乐的不同特点。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在音乐上有了比较高的欣赏能力和演唱水*,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能够自己理解音乐并能够表达自己的理解,在节奏方面能够较熟练地运用简单的各种节奏,在音乐知识上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歌唱的技巧不够熟练,变声期开始,一些学生演唱高音比较困难,对歌曲的情感理解不够深入,表现不够准确,在欣赏乐曲的时候有些乐曲的兴趣不够,对通俗乐曲的兴趣增强。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共有六个单元,其中有唱歌11课,欣赏8课,但是欣赏曲目数量庞大,音乐家故事2课,活动4课,音乐知识1课。欣赏与歌唱课的比例虽然不同,但是欣赏的曲目在数量上有很大的增加,同时对音乐家的认识有了要求,活动课的内容比较大。与旧版的实验教材有了较大的改变,换掉了一些较为老的歌曲,增加了一些新的歌曲,难度也有之下降。外国音乐作品较多。

  四、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1、增强学生对基本音乐技能如节奏练*、旋律跟读的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

  2、提高演唱的技巧和方法,做到能够有意识运用弹性的声音轻声演唱歌曲。在歌曲演唱的形式上要有所突破,能够掌握集中基本的演唱形式。

  3、能够认识一些乐器并了解其基本的演奏方式,能够辨别其中的音色,能够对一些音乐家有所了解。

  4、积极引导学生参与音乐的编创和表现,在编创和表现中积极合作。

  (二)难点:

  1、对音乐技能的掌握和学*,特别是对一些特别的节奏的练*是难点。

  2、歌唱的技巧和方法,特别是在优美的音色训练方面有着重要的.探索价值,但也是有着较难地方。

  3、欣赏的数量很大,如何在众多曲目中选择重难点进行教学是重点工作。在欣赏中如何掌握欣赏的方法,以及对乐器的音色的听辨是极为困难的。

  五、教学进度

  周次、教学内容

  1、感恩的心、欢乐颂、音乐家贝多芬

  2、爱的人间、爱之梦

  3、爱的罗曼斯、爱星满天

  4、单簧管波尔卡、拨弦波尔卡

  5、蓝色的雅特朗、快乐的农夫、喷泉

  6、霍拉舞曲、康沃尔的早晨

  7、卡普里岛、羊肠小道、圣托里尼

  8、拉库卡拉查、环球之旅

  9、举杯祝福、嘎达梅林

  10、一对白鸽子、连音符、爱我中华

  11、爱我中华

  12、长江我的家、塔里木河

  13、长江之歌、保卫黄河、冼星海

  14、黄河与长江

  15、毕业歌、放心去飞

  16、离别、回忆

  为了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任务,真正地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技巧,让学生在音乐中学有所获,并能够掌握音乐课所要求的基本知识,同时又能够感受到音乐的快乐和情趣,从而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特制订本计划。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音乐教学,并能够在听赏乐曲中正确感受音乐的情绪并能够正确地表述音乐的情绪,对音乐的欣赏能够有自己更深入的认识和见解,能够在音乐学*的过程中能够理解乐曲所包含的思想,树立基本的价值观。

  2、知识与技能

  (1)能够认识连音符,知道一些音乐家的故事,能够演唱简单的旋律,并且保证基本音准。

  (2)能够熟练地用有弹性的声音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能够用不同的演唱形式如齐唱、领唱和合唱等形式熟练地表现歌曲。能够背唱部分歌曲。

  (3)能够对歌曲进行编创动作和表演,并能够用乐器为歌曲伴奏,编创伴奏节奏。

  (4)能够在音乐聆听中感受乐曲的情绪,能够对音乐的结构做出正确的判断,能够分析简单的器乐曲式形式。能够通过想象描述音乐的形象和意境。

  3、过程与方法

  (1)通过模仿建立学生的音乐认知感受,让学生对音乐有感性的认识,模仿的范围从歌曲扩展到器乐旋律。

  (2)通过听赏、动作、律动等不同形式体验音乐,在体验中感受愉悦的审美享受。

  (3)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合作完成音乐作品的表演、演奏等等,创造合作的氛围和意识。

  (4)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探究音乐的表现形式,引导学生探索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意识。

  (5)注重音乐教学方法的实践,特别是对音乐欣赏中对比欣赏的使用,引导学生对比欣赏,从对比中感受音乐的不同特点。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在音乐上有了比较高的欣赏能力和演唱水*,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能够自己理解音乐并能够表达自己的理解,在节奏方面能够较熟练地运用简单的各种节奏,在音乐知识上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歌唱的技巧不够熟练,变声期开始,一些学生演唱高音比较困难,对歌曲的情感理解不够深入,表现不够准确,在欣赏乐曲的时候有些乐曲的兴趣不够,对通俗乐曲的兴趣增强。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共有六个单元,其中有唱歌11课,欣赏8课,但是欣赏曲目数量庞大,音乐家故事2课,活动4课,音乐知识1课。欣赏与歌唱课的比例虽然不同,但是欣赏的曲目在数量上有很大的增加,同时对音乐家的认识有了要求,活动课的内容比较大。与旧版的实验教材有了较大的改变,换掉了一些较为老的歌曲,增加了一些新的歌曲,难度也有之下降。外国音乐作品较多。

  四、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1、增强学生对基本音乐技能如节奏练*、旋律跟读的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

  2、提高演唱的技巧和方法,做到能够有意识运用弹性的声音轻声演唱歌曲。在歌曲演唱的形式上要有所突破,能够掌握集中基本的演唱形式。

  3、能够认识一些乐器并了解其基本的演奏方式,能够辨别其中的音色,能够对一些音乐家有所了解。

  4、积极引导学生参与音乐的编创和表现,在编创和表现中积极合作。

  (二)难点:

  1、对音乐技能的掌握和学*,特别是对一些特别的节奏的练*是难点。

  2、歌唱的技巧和方法,特别是在优美的音色训练方面有着重要的探索价值,但也是有着较难地方。

  3、欣赏的数量很大,如何在众多曲目中选择重难点进行教学是重点工作。在欣赏中如何掌握欣赏的方法,以及对乐器的音色的听辨是极为困难的。

  一、教材分析:

  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往的教材,往往从教师的“教”考虑较多,无论从教材内容的构件、教学方法的思路等等都强调以教师为主,很少考虑学生的学。它的理念是建立在“教学中心论”上,强**师作为教育的主体,学生通过教师的教、传授去获取知识,因此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状态中学*。现代教育的理念,强调学生的学,以学生为本,教材组成员们通过学*,认识到要从持续发展、终身教育的视角去考虑问题,所以不仅是以学生为本,还要强调其发展,所以定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二、学生知识能力分析:

  音乐教育要面对全体学生,也应当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完善学生的个性。众所周知,学生的音乐能力都会因为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教育条件不同而形成巨大的差异。我们六年级学生基础不是很好,因而其音乐兴趣、音乐潜能、音乐生活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音乐本身的非语义性及音乐艺术的自由性和多样性,给接受者对音乐的多解性和个性化的演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三、教学任务

  1、演唱学*自然呼吸,不耸肩,养成良好*惯,注意咬字、吐字清晰准确,做到有表情唱歌。

  2、聆听欣赏优秀儿童歌曲,初步步感受活泼、雄壮、优美抒情等不同歌曲和乐器。

  3、合唱学*多声部歌曲,做到音准、和协、动听。

  4、识谱认识反复记号等以及练*多种节奏类型。

  四、教学要求:

  1、突出音乐学科特点,把德育教育与音乐教育相结合。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使学生掌握浅显音乐知识和简单音乐技能,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4、了解中外优秀音乐作品,使学生具有初步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

  唱歌曲聆听音乐

  六、教材编写的思路是:

  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1、以审美为中心

  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

  2.以(音乐)文化为主线

  以往音乐教材的视角往往单纯从音乐到音乐,很少从文化的角度去思考。*年来国外的音乐教育,很重视从音乐文化上去开拓。我们通过学*,认识到作为普通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应以普及艺术教育为内容,把单纯的音乐拓展为音乐文化是素

  质教育的需要,因此,本教材的内容强调了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等等,把音乐置身于大文化背景之中,以文化主题组织教材。

  3.以(音乐)学科为基点

  作为一门学科必然有它自身的体系,音乐学科也不例外。从音乐的'诸要素的感性体验到理性认识;从最基本时值“一拍”到各种音符时值;从单拍子到复拍子;从单一音色到复合音色;从基本的舞步到动作组合;从打击乐器到有固定音高的简易乐器的演奏等等,教材都一一通过各单元由浅人深地步步展开,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获得学*音乐必须掌握的浅显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4.加强实践与创造

  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之所以如此说,首先是因为音乐艺术本身所具有的基本特性所成即:无论是音乐创作,还是音乐表演、音乐欣赏,它们都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其次,就音乐教学活动而言,学生离开了演唱、演奏、创作、鉴赏等音乐实践活动,就很难获得直接经验;同样,离开了直接经验,学生也很难做到进一步感受、体验、理解、鉴赏音乐。因此,音乐教学活动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情感,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鉴赏音乐的美。

  5.加强综合与渗透

  音乐课的综合性表现在三个不同的层次上。其一,音乐学科中不同教学领域间的相互综合。其二,音乐艺术与姊妹艺术间的相互联系。其三,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相关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其目的是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以提高其综合文化素质。当然,这种综合是以音乐为主的综合,是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的综合,而不是偶尔的、某个环节上的局部综合。

  6.把激发学生学*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兴趣是的老师,是人们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并美化人生的巨大动力。因此,激发学生的学*兴趣、逐步形成学生对音乐的学*志趣,是促使学生学*音乐的重要保证。在组织音乐教学活动时,都应充分挖掘音乐作品的艺术内容和情感内涵,发挥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创造性地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激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及爱好。

  七、教学进度

  第一周欣赏《爱的奉献》2课时

  第二周歌曲《歌声与微笑》2课时

  第三周欣赏《重整河山待后生》2课时

  第四周歌曲《说拉弹唱》2课时

  第五周欣赏《梅花三弄》2课时

  第六周歌曲《阳关三叠》2课时

  第七周欣赏《嘎达梅林》2课时

  第八周歌曲《爱我中华》2课时

  第九周欣赏《举杯祝福》2课时

  第十周欣赏《天上有颗闪亮的星》2课时

  第十一周欣赏《告别时刻》2课时

  第十二周歌曲《同一首歌》2课时

  第十三周歌曲《什么结子高又高》2课时

  第十四周欣赏《街头少年》2课时

  第十五周歌曲《捧一束鲜花献给你》2课时

  第十六周欣赏《老友进行曲》2课时

  第十七周欣赏中外优秀儿童歌曲2课时

  第十八周至期末毕业晚会

  一、指导思想

  音乐教学需要师生共同来塑造、表现、创造音乐美,创设充满音乐美感的课堂环境。在新课标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兴趣。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音乐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和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

  二、学校教学环境分析: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要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让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我校的音乐教育目标是:努力发展创造性教学,丰富学生想象力和发展思维潜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可我们学校有专用的音乐教室,可音乐教学设备不齐全,如:钢琴只有一台,打击乐器几乎都没有。说真的,要想把音乐课堂上的丰富多彩是很难的,只能进行了“互动式”教学实践,提高了音乐教学的质量,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六(3)班的音乐老师。他们活泼好动,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对音乐也不例外,因此,每周音乐课都被他们期待着。经过一学期的学*,学生对于学校的规章制度,小学生守则都有了大概的了解。因此,在上课的时候他们都比刚来时做的更好了。歌唱方面也许是以前经常锻炼,表现非常好。小朋友情况大同小异,有一小部分虽对乐理知识掌握的不够,但是模仿能力比较强,而且也能熟练掌握。其中主要原因是没有接受过长期的训练,还不能很好的表现自己,性格内向也是原因之一。因此,利用音乐课及课外活动,培养他们良好的兴趣,打好基础是当前首要任务之一。

  四、教材分析:

  作为全新的教材,在编写中体现了已下基本理念:1、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个性发展;2、以审美为中心;3、以文化为主线;4、加强实践与创造。

  一年级下册共编成10个主题单元,基本内容包括: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新教材的曲目选择,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降低过难的识语要求和过高的技能技巧。一年级采用图谱为主,在创造与活动中,开展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评估多方位,多角度,形式丰富多彩。如:1、凸现了“以学为本”的教学思想,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从教材内容与色彩都采用趣味化,鼓励和启发学生去学*。如第六课《我有一双万能手》中歌词从我是一个谁?还会有什么本领?让学生自由想象。2、降低了音乐知识的学*难点,如声音的强和弱(f强、P弱)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比较,再如利用乌龟和小兔子的特点,让学生区分高音、低音、快速、慢速,这样学生就能很快区分。3、发挥了音乐教学的创新优势,在呈现上,给师生留出足够自由想象和随意发挥的空间。4、建立了发展性综合评价体系,课后——“音乐小花在开放”包括:今天表现真棒、音乐的感觉真好、我们班的小明星、老师对我说、爸爸妈妈对我说。

  五、教学目标

  在音乐教学中,德育因素无处不在,它需要教师善于发现,善于挖掘,它就会像“和风催物、春雨润田”那样在潜移默化中深深地植根于学生的心灵。

  学段目标

  1、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应充分注意这一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善于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聆听音乐的材料要短小有趣,形象鲜明。

  3、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4、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活动。

  5、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具体目标

  1、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

  通过音乐学*,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2、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的愿望。

  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自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惯,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

  3、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通过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学生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的音乐艺术世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4、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惯和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5、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

  尊重艺术家的创造劳动、尊重艺术作品,养成良好的欣赏艺术的*惯,通过学*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作品,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和情感,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传统,热爱中化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

  六、教学重点、难点、思路分析

  教学重点:

  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创造思维。

  教学难点:

  审美情操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合作精神的能力。

  教学思路:

  1、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节奏和曲调有表情独唱或参与齐唱,每学年能背唱4~6首。

  2、能感受乐器的声音,听辨打击乐器的音乐,能听辨童声女声和男生,用自己的声音或打击乐器进行模仿。

  3、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表情或做出体态反应。

  4、聆听儿歌、童谣、进行曲和舞曲,能够通过模唱、打击乐对所听音乐做出反应,随着进行曲、舞曲音乐、走步,跳舞。

  5、能够用打击乐器或自寻音源探索声音的强弱、音色长短和高低。

  6、能够运用线条、色块、图形记录声音或音乐。

  七、主要教学措施

  1、面向团体,因材施教;

  2、以审美为核心,激发学生学*兴趣。

  3、师生互动,以学生自主学*为主。

  4、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通过对音乐进行表演,使学生得到合作的体验。

  5、音乐教学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通过游戏活动来感知、体验、创造音乐,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6、改革评价机制。

  7、完成教材任务的同时,为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活动能力,且配合学校的中心工作,丰富校园生活。

  八、提优补差的途径:

  (1)通过课堂教学。

  (2)通过艺术节活动。

  方法:示范: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鼓励、表扬法:通过鼓励表扬大体高学生的学*兴趣。

  因材施教法: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扬长避短,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

  九、各单元单元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具、基础训练内容

  (略)

  一、发声训练部分:

  1、学会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

  2、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歌曲的情感。

  3、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精选十篇)(扩展6)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汇总十篇

  一、课标要求: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这门课程,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为其他学科的学*、为终身学*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学*这门课程,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将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共有学生五个班,每班四十多人,他们的年龄大多数在13岁左右,是一群活泼、天真、烂漫的少年儿童。这些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虽然村籍不同,但是他们却关系融洽,团结一致,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思想方面:本班这些同学天真伶俐,品德良好,乐于助人,能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多数学生有强烈的进取心。总体上,从上学期成绩分析看,成绩较理想但还需继续努力,本学期要因材施教,分别对待。对于自己认为聪明得很,*时懒读、懒写、懒做题,成绩也不会好到哪儿去的学生,可以引导多自学,自己悟出道理,小组展开讨论,比教师苦口婆心的说教会更有效。对于基础很差、干劲更差,上课不遵守纪律,作业叮嘱再三都不能完成的十多个同学,更要认真对待,发现他们思想、学*中的闪光点,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与家长联系沟通,与优生结对子,力争使他们成为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在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要继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材分析:

  六年级下学期,将是小学生小学科学课学*的最后一个学期。通过前面三年来的学*,他们已经经历了许多典型的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周围环境的科学探究活动。在接下来的这个学期里,我们期望学生们向什么方向发展呢?进一步打开他们观察、研究、认识事物的窗口,引导他们开展相对独立的科学探究活动,就是六年级下册教材的基本设计思路。在这一册《科学》教材里,学生将学*“微小世界”“环境和我们”“宇宙”以及“信息”等五个单元。

  本册教材从本学科的特点出发,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遵循儿童心理选择教学内容,注重内容的趣味性和实践性,大多是常见儿童感兴趣的,能够亲自进行观察实验操作的,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与生活生产和社会实际的联系,遵循儿童发展的规律,处理好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做到难易适度,分量适当,有利于教师安排教学和改进教学,学生学得积极愉快,注意发展儿童的智力,培养儿童能力,教科书注意本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纵向联系与其他各门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可以使知识之间的衔接,分工配合得到加强。其次选择内容大多是儿童能够亲自进行观察实验和操作的,在儿童接受能力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联系生活、生产社会实际,以便学生理解巩固和迁移所学的知识。

  四、教学目标要求:

  1、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全面关注学生在科学知识、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的理解、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的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2、以改革学生的学*方式为重点。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亲身经历、动手操作和实验来学*科学。将学生的学*建立在他们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并通过主动探索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发展他们对科学的理解力、思维能力以及多方面的科学素养。

  3、系统地学*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三个领域的科学知识,在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拓展与应用科学知识的能力,会解决实际生活中碰到的问题。

  五、教材重点、难点分析:

  1、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2、培养学生预测收和收集证据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六、教学措施:

  1、开展生动的科学课,引领学生进行主动地探究学*。

  2、注重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并强调应用于日常生活。

  3、发挥评价对学*和教学的促进作用。

  教材提供了活动评价、单元自评、综合评价等到三类评价工具供教师和学生使用。采用形成性评价,使评价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随时了解学生的学*状况。

  4、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把科学探究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与科学知识目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5、重视科学与技术的联系。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技术设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6、树立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具有安全参与探究活动的知识、能力和*惯。

  7、积极参与新教材实验。

  8、开展环境教育,进行生物种养殖的课外实验,研究生物与环境间的关系。

  七、时间安排:

  本册教材以单元为内容单位,在课时安排上也以单元为主,并包括随时评价所用课时。

  单元课时安排

  一单元六课时

  二单元五课时

  三单元五课时

  四单元五课时

  五单元四课时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状况:六年级现有两个教学班,学生整体学*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学**惯较差。他们普遍*惯于死学硬记死板知识,喜欢或*惯于被老师和家长牵着走,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

  1、全册内容情况:

  本册是科学教材的第八册。全册教材包括了“无处不在的能量”、“追寻达尔文的足迹”、“宇宙”、“科技与未来”、4个单元,多个典型活动组成。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学*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2、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3、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附:教学进度表

  课题课时

  1、细胞1

  2、我从哪里来1

  3、人的一生1

  4、我像谁1

  5、让身体热起来1

  6、摆的秘密1

  7、钻木取火1

  8、通电线圈(一)1

  9、通电线圈(二)1

  10、无处不在的能量1

  11、开发新能源1

  12、地球的面纱1

  13、风从哪里来1

  14、降落伞1

  15、小帆船1

  16、来自大自然的信息1

  17、生物是怎样传递信息的1

  18、电脑与网络1

  19、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1

  20、太阳家族1

  21、神秘星空1

  22、探索宇宙1

  23、未来家园1

  1、寻找达尔文的足迹1

  2、调查生活中的伪科学1

  3、我的科学学*历程1

  复*3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资料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透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期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透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必须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透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学生将会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资料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不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保护地球环境。

  在本册的学*过程中,学生的探究潜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本册的重点是:

  1.透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透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如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透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日食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构成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持续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主要材料清单:

  1.“微小世界”单元

  观察工具: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玻璃片,*面镜片,显微镜。

  观察对象:昆虫或昆虫器官(昆虫的足、翅、触角等)标本;食盐、味精、矿物晶体;水中的微生物如草履虫、眼虫等;洋葱、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细胞装片。

  其他工具或材料:小刀、滴管、碘酒、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脱脂棉或其他纤维。

  观察的图片:多种生物细胞及细胞作用的课件或图片。

  2.“物质的变化”单元

  实验材料:火柴、生锈的铁钉和铁片、蜡烛、米饭、淀粉、碘酒、几种常见的食物、小苏打、白醋、铁锈、硫酸铜溶液、涂有油漆的铁制品、小自行车、白糖、柠檬酸、自制电路检测器。

  其他工具:滴管、榔头、镊子、玻璃杯、小饮料瓶。

  3.“宇宙”单元

  模拟实验材料:圆纸片、皮球、玻璃球、兵乓球、打气筒、注射器、沙盘、电筒、蜡烛、纸板、橡皮泥、棉线、铁丝、星空图。

  相关资料:有关月球、日食、月食、太阳系、北斗一七星、夏季星座、航天器、人类宇宙历程的图片或多媒体资料。

  4.“环境和我们”单元

  观察实验材料:广口瓶、洗净的小石子、纸巾、墨水、有回收标志的塑料瓶、堆肥箱、包装盒。

  常用工具:弹簧秤、自制量杯、放大镜、显微镜。

  相关资料:有关垃圾场、垃圾污染河道、回收垃圾、水污染等图片或多媒体资料。

  三、各单元概述、教学目标和实验清单:

  (一)“微小世界”单元:

  1.单元概述:

  本单元按人类观察工具的不断发展,视野不断开扩的线索编写。学生将经历用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对昆虫、晶体、细胞和微生物进行进一步的观察,激发他们深人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到,人类为了更好地探索自然界,一向在不断地改善观察工具。观察工具的改善,使人类的视野越来越开阔,发现了原先不明白的许多秘密。

  教学的重点是拓展学生观察的范围,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鼓励他们探究和发现大自然的奇妙,学*和领悟使用观察工具的好处,体会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

  第1课:学生透过讨论和体验,对放大镜的`构造和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

  第2-3课:指导学生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器官和物体的微细结构,体会用放大镜比用肉眼观察更有利我们对身边世界的了解。

  第4课:帮忙学生了解从放大镜到显微镜的发明过程,认识到是显微镜的发明及不断改善,使人类观察到越来越小和越来越精细的物体及结构,发现了微生物和细胞。

  第5-7课: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及细胞,了解人类用显微镜探索生命世界的成果,同时认识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微生物具有生命的特征。

  第8课:对单元学*进行回顾和总结,对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以及对人类探索自然的成果进行梳理,并透过查阅资料汇报交流,了解更多的人类探索微小世界

  2.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放大镜和显微镜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使我们能看到物体的更多细节。

  ●为了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透镜应是透明的、中间较厚的,放大倍数与中间的厚度直接有关。

  ●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单位,生物都由细胞组成。

  ●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广泛存在着,它和我们的生活、生产、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些微生物太小,没有放大镜或显微镜便不能被看到。

  ●微生物是生物,具有生物的共同特点,也由细胞组成。

  ●微生物有在特殊环境下生存的结构。

  ●物质世界和生命世界是多种多样的。

  (2)过程与方法

  ●运用手执透镜及显微镜观察生物及非生物标本。

  ●学*使用适当的器材及技术观察细胞和微生物。

  ●透过文字、绘画、讨论等形式记录、交流观察结果。

  ●透过观察实验及收集资料,了解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方面取得的成果。并以多种方式交流及汇报。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探索微小世界的兴趣。

  ●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促进观察工具的不断进步,观察工具的不断进步对促进科学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认识到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能够认识的。

  ●对人类的探索精神和发明成果表示敬佩。

  3.实验清单:

  课次

  主要实验

  1、放大镜观察物体;制作自己的放大镜

  2、放大镜观察昆虫标本;放大镜观察蚜虫

  3、放大镜观察实验、白糖、碱面、味精颗粒;制作食盐晶体

  4、制作简易显微镜;了解显微镜下的新发现

  5、使用显微镜;制作并观察洋葱皮表皮细胞切片

  6、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细胞切片

  7、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二、教学目标

  本册由“人的一生”、“无处不在的能量”、“地球的面纱”、“信息与生活”和“探索宇宙”五个单元组成。

  “无处不在的能量”单元,使学生体会到我们的身体能发出热,养成乐于和善于观察身体事物的*惯。知道摆的规律,。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钻木取火的原理作假设性解释,了解人类用火的历史。通过电磁铁在通电条件下有磁性,电磁铁也有两极,它的两极是可以改变的。

  “探索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追寻达尔文”,能尝试运用不同的方式分析信息资料,对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在探索生物进化的问题中尊重证据,不迷信权威,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能根据自己的理解阐述人类的进花历程。了解生命的几种观点,认识人类对社会起源的过程。

  三、本册教材的重难点: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如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通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日食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形成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具体活动安排

  小制作:

  1、做一个听话摆

  2、做一个电磁起重机

  小发明:自制手电筒

  体验活动:

  让身体热起来

  观察活动:观察葱叶的启示

  实践活动:摩擦会产生热量

  手抄报:《未来的家园》

  五、具体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六、教学进度

  第一周第一单元第1课

  第二周第一单元第2、3课

  第三周第二单元第4、5课

  第四周第二单元第6、7课

  第五周第二单元第8、9课

  第六周第二单元第10、11课

  第七周第三单元第12、13课

  第八周第三单元第14、15课

  第九周第四单元16、17课

  第十周第四单元18、19课

  第十一周第五单元20课

  第十二周第五单元21课

  第十三周第五单元22课

  第十四周第五单元23课

  第十五周至期末研究与实践

  一、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二、教材内容分析

  六年级上册教科书由“微小世界”“地球的运动”“工具与技术”和“能量”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带领学生观察和研究日常生活中未曾关注或知之甚少的微小物体。这个单元按人类观察工具和观察视野的不断发展这条线索编写,引导学生利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身边的微小物体,如较小的昆虫、昆虫的器官、生物细胞、水中常见的微小生物等,借助这样的实践活动,发展学生在光学、生物、物质的结构、科学史等多个方面的认知,并让学生从中深切体会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促进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这个单元虽以观察为主,但同时有机融人查阅资料、动手制作、对比分析等多种学*形式,打开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认知。

  “地球的运动”单元,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建构“在太阳系中,地球、月球和其他星球有规律地运动着”的大概念。因为学生并不能直接观察到地球运动,所以本单元将立足于学生的原有认知,引导学生系统而深人地采用模拟实验、查阅资料、实际观测、建构模型等多种探究方法,在探究中不断建构和修改自己对地球运动的认知模型。学生最终将认识到地球有规律地运动,从而形成昼夜交替、天体东升西落、四季更替等现象。在本单元的学*中,学生将在较大的尺度上认识地球和太阳的运动关系,借助推理、想象和模型认识地球上一些现象的成因,与“微小世界”单元形成良好的结构互动,有助于学生从更多的角度去探索和认识世界。

  有了“微小世界”单元中学生对多种观察工具的使用和认识,“工具与技术”单元中学生的学*活动将更有基础。本单元希望学生对“技术发明通常蕴含着一定的科学原理”“技术包括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方法、程序和产品”以及“工具是一种物化的技术”等主要概念有着自己的理解,为此,教科书选择了在人类发展历史上很有代表性的几种工具和技术进行学*和研究。学生通过对几种常用的简单机械——斜面、杠杆、轮轴等进行测试,使用剪刀、活字印刷、书本、电脑等工具和技术完成特定任务,从而深刻感悟到重大的发明和技术会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并发生巨大的变化,利用工具和技术能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能量”单元围绕“能量守恒和转换”这个大概念来组织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的设计,遵循小学生的年龄和学*特点,并没有从抽象的定义出发来演绎各种能量形式及其相互转换,而是从引导学生调查、统计、分析身边的能量表现形式人手,选择学生感兴趣、实践性强的电和磁为主要探究对象,深人浅出地展开对能量的形式与转换的探究认识。此外,教科书联系生活实际,对新能源开发和低碳环保生活方式等。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