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学期教学计划 (菁华5篇)

首页 / 教学计划 / | 2022-10-03 00:00:00 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学期教学计划1

  一、情况分析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将在红卫小学任教两个班的数学。这两个班的特点在于,学生都是民工子弟的孩子。这样的情况优势在于,孩子们性情淳朴,只要用心教导都会是能干、懂事、好学的孩子;而劣势就是生活和学*上难免缺少家长的关心,要靠孩子的自觉性了。知识掌握方面,这些孩子相对城区的学生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数学学*中的良好*惯还有待于加强,因此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六、课时安排:

  1、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3课时左右

  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3、四边形(6课时)

三年级上学期教学计划2

  一、情况分析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将在红卫小学任教两个班的数学。这两个班的特点在于,学生都是民工子弟的孩子。这样的情况优势在于,孩子们性情淳朴,只要用心教导都会是能干、懂事、好学的孩子;而劣势就是生活和学*上难免缺少家长的关心,要靠孩子的自觉性了。知识掌握方面,这些孩子相对城区的学生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数学学*中的良好*惯还有待于加强,因此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六、课时安排:

  1、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3课时左右

  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3、四边形(6课时)

三年级上学期教学计划3

  一、指导思想:

  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学生在科学学*中的主体地位,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现有经验出发,通过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学*活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开放科学课程,进一步改进评价激励机制,帮助学生逐步养成科学的学**惯、行为*惯和生活*惯,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由“我们都是科学家”、“我眼里的生命世界”、“生命之源——水”、“它们是什么做的”、“提出问题”五个单元组成。

  《我们都是科学家》单元从“理”和“行”两个方面来引导学生在认识活动的基础上认识科学,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经历科学探索的历程,使学生在理性上知道什么是科学,在感性上感悟科学。本单元第一部分侧重于理,第二部分侧重于行。第一部分从理性上引导学生懂得科学的外延,打破科学的'神秘感,使他们从内心深处感觉到科学其实并不遥远,科学就在他们身边。要让学生在接触这门课之初就能初步感知科学是什么,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为后续整套教材的学*打下基础,起始一个科学探究的良好发端。第二部分指导学生初步的科学探究活动,在具体的探究活动中体会科学的外延,从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动手实践到得出结论,使学生感悟到,“我们也能做科学”。

  《我眼里的生命世界》单元按总分总的思路,先从总体上引导学生建立生物的概念,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植物和动物的一些特点,最后再对生物的本质特征进一步加以理解。本单元涉及到的科学概念以层级形式分布在各课中,生物基本特征的认识是一级概念,只停留在学生能够接受和理解的几个方面。二级概念主要是认识具体动物。本单元还注重科学探究过程技能的培养,主要是观察、交流等基础过程技能的培养。通过语言、文字、图画描述观察结果等方法,指导学生怎样观察、怎样通过观察获得证据,促进学生基础过程技能的形成和发展。在活动中感受生命世界的丰富多彩,培养其热爱生命的情感。在最后部分中,还渗透了中科院著名科学家张光鉴研究员创建的科学教育理论——相似理论,就是在两个相差甚远的事物间找相同,在两个极其相*的事物间找不同;通过找不同、找相同,提高小学生的科学意识和思维能力。

三年级上学期教学计划4

  一、情况分析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将在红卫小学任教两个班的数学。这两个班的特点在于,学生都是民工子弟的孩子。这样的情况优势在于,孩子们性情淳朴,只要用心教导都会是能干、懂事、好学的孩子;而劣势就是生活和学*上难免缺少家长的关心,要靠孩子的自觉性了。知识掌握方面,这些孩子相对城区的学生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数学学*中的良好*惯还有待于加强,因此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六、课时安排:

  1、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3课时左右

  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3、四边形(6课时)

三年级上学期教学计划5

  一、形势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大部分初三的学生在初二就接触过英语,所以英语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然而,由于他们基础差,学*英语仍然很困难。另外,有一部分学生已经退出了村里的小学,没有英语基础,学*起来更加困难。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很难教。在最初的学*阶段,小学生能否保持浓厚的学*兴趣,养成良好的学**惯,形成有效的学*方法,对于他们打好基础,学好英语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坚持面向所有学生,深入研究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正确理解、掌握和处理教材,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营造轻松和谐的学*氛围,用热爱情感、热爱行为、热爱艺术的方式帮助他们积累知识、提高技能、磨练意志、激活思维、发展心智、开阔视野。

  二、教材分析

  这本书在小学开设英语的第一个学年的第一个学期使用。这本教科书有以下特点:

  1.注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突出语言的实用性和交流性,同时也突出语言的真实性和实用性。

  2.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和学*策略的培养,为学生进一步学*或终身学*打下基础。

  3.注重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让学生通过学*培养未来跨文化交际所需的能力。

  4.注重学生学*兴趣的培养,以不同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动机。

  5.注重学科内容的整合,加强学科间的整合和渗透,让学生通过英语学*获得其他学科的知识。

  6.注重教材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7.注意教材的搭配,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英语学*环境,帮助学生拓展自我发展空间。

  8.注意中小学不同阶段的衔接,以保证各个阶段的顺利过渡,全面提高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整体质量。

  三、教学目的

  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学*英语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起学*英语的初步自信;培养学生语感,良好的语音语调和写作基础,良好的学**惯;使他们形成简单的英语日常交流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和创造能力。适当介绍中西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意识,为学生的进一步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方法和措施

  1.认真备课,研究教材,狠抓课堂教学,掌握课堂内容。

  2.使用各种肢体语言辅助教学。

  3.在课堂上开展更多有趣的活动和游戏,让学生在活动和生活中学*英语。

  4.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学*氛围,比如创建英语角。

  5.学生被要求在业余时间尽可能多地使用他们所学的英语进行对话。

  6.多看英文画报,英文故事,英文书。

  7.多与学生交流,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三年级上学期教学计划 (菁华5篇)扩展阅读


三年级上学期教学计划 (菁华5篇)(扩展1)

——三年级上学期教学计划 (菁华5篇)

三年级上学期教学计划1

  一、情况分析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将在红卫小学任教两个班的数学。这两个班的特点在于,学生都是民工子弟的孩子。这样的情况优势在于,孩子们性情淳朴,只要用心教导都会是能干、懂事、好学的孩子;而劣势就是生活和学*上难免缺少家长的关心,要靠孩子的自觉性了。知识掌握方面,这些孩子相对城区的学生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数学学*中的良好*惯还有待于加强,因此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六、课时安排:

  1、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3课时左右

  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3、四边形(6课时)

三年级上学期教学计划2

  一、情况分析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将在红卫小学任教两个班的数学。这两个班的特点在于,学生都是民工子弟的孩子。这样的情况优势在于,孩子们性情淳朴,只要用心教导都会是能干、懂事、好学的孩子;而劣势就是生活和学*上难免缺少家长的关心,要靠孩子的自觉性了。知识掌握方面,这些孩子相对城区的学生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数学学*中的良好*惯还有待于加强,因此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六、课时安排:

  1、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3课时左右

  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3、四边形(6课时)

三年级上学期教学计划3

  一、指导思想:

  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学生在科学学*中的主体地位,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现有经验出发,通过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学*活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开放科学课程,进一步改进评价激励机制,帮助学生逐步养成科学的学**惯、行为*惯和生活*惯,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由“我们都是科学家”、“我眼里的生命世界”、“生命之源——水”、“它们是什么做的”、“提出问题”五个单元组成。

  《我们都是科学家》单元从“理”和“行”两个方面来引导学生在认识活动的基础上认识科学,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经历科学探索的历程,使学生在理性上知道什么是科学,在感性上感悟科学。本单元第一部分侧重于理,第二部分侧重于行。第一部分从理性上引导学生懂得科学的外延,打破科学的'神秘感,使他们从内心深处感觉到科学其实并不遥远,科学就在他们身边。要让学生在接触这门课之初就能初步感知科学是什么,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为后续整套教材的学*打下基础,起始一个科学探究的良好发端。第二部分指导学生初步的科学探究活动,在具体的探究活动中体会科学的外延,从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动手实践到得出结论,使学生感悟到,“我们也能做科学”。

  《我眼里的生命世界》单元按总分总的思路,先从总体上引导学生建立生物的概念,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植物和动物的一些特点,最后再对生物的本质特征进一步加以理解。本单元涉及到的科学概念以层级形式分布在各课中,生物基本特征的认识是一级概念,只停留在学生能够接受和理解的几个方面。二级概念主要是认识具体动物。本单元还注重科学探究过程技能的培养,主要是观察、交流等基础过程技能的培养。通过语言、文字、图画描述观察结果等方法,指导学生怎样观察、怎样通过观察获得证据,促进学生基础过程技能的形成和发展。在活动中感受生命世界的丰富多彩,培养其热爱生命的情感。在最后部分中,还渗透了中科院著名科学家张光鉴研究员创建的科学教育理论——相似理论,就是在两个相差甚远的事物间找相同,在两个极其相*的事物间找不同;通过找不同、找相同,提高小学生的科学意识和思维能力。

三年级上学期教学计划4

  一、情况分析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将在红卫小学任教两个班的数学。这两个班的特点在于,学生都是民工子弟的孩子。这样的情况优势在于,孩子们性情淳朴,只要用心教导都会是能干、懂事、好学的孩子;而劣势就是生活和学*上难免缺少家长的关心,要靠孩子的自觉性了。知识掌握方面,这些孩子相对城区的学生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数学学*中的良好*惯还有待于加强,因此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六、课时安排:

  1、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3课时左右

  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3、四边形(6课时)

三年级上学期教学计划5

  一、形势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大部分初三的学生在初二就接触过英语,所以英语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然而,由于他们基础差,学*英语仍然很困难。另外,有一部分学生已经退出了村里的小学,没有英语基础,学*起来更加困难。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很难教。在最初的学*阶段,小学生能否保持浓厚的学*兴趣,养成良好的学**惯,形成有效的学*方法,对于他们打好基础,学好英语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坚持面向所有学生,深入研究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正确理解、掌握和处理教材,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营造轻松和谐的学*氛围,用热爱情感、热爱行为、热爱艺术的方式帮助他们积累知识、提高技能、磨练意志、激活思维、发展心智、开阔视野。

  二、教材分析

  这本书在小学开设英语的第一个学年的第一个学期使用。这本教科书有以下特点:

  1.注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突出语言的实用性和交流性,同时也突出语言的真实性和实用性。

  2.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和学*策略的培养,为学生进一步学*或终身学*打下基础。

  3.注重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让学生通过学*培养未来跨文化交际所需的能力。

  4.注重学生学*兴趣的培养,以不同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动机。

  5.注重学科内容的整合,加强学科间的整合和渗透,让学生通过英语学*获得其他学科的知识。

  6.注重教材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7.注意教材的搭配,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英语学*环境,帮助学生拓展自我发展空间。

  8.注意中小学不同阶段的衔接,以保证各个阶段的顺利过渡,全面提高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整体质量。

  三、教学目的

  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学*英语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起学*英语的初步自信;培养学生语感,良好的语音语调和写作基础,良好的学**惯;使他们形成简单的英语日常交流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和创造能力。适当介绍中西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意识,为学生的进一步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方法和措施

  1.认真备课,研究教材,狠抓课堂教学,掌握课堂内容。

  2.使用各种肢体语言辅助教学。

  3.在课堂上开展更多有趣的活动和游戏,让学生在活动和生活中学*英语。

  4.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学*氛围,比如创建英语角。

  5.学生被要求在业余时间尽可能多地使用他们所学的英语进行对话。

  6.多看英文画报,英文故事,英文书。

  7.多与学生交流,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三年级上学期教学计划 (菁华5篇)(扩展2)

——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9篇

  新的一个学期开始了,这个学期我教三年级语文,为了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使教学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现制定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原有的语文基础参差不齐,两极分化较严重。因此新学期中我要一面加强“双基”训练,一面着重进行阅读和写作方法的指导;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兴趣;让学生观察周围事物,亲身体验,有所感受,有所发现;使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

  1、在语文学*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0xx个字,会写13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默读,学*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开始学*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练*复述课文。

  10、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11、开始练**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作的快乐。

  12、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3、结合语文学*,学*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三、教学措施

  1、识字、写字教学

  随着学生识字、写字量的增加,识字的巩固是识字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经常要做的一项工作。最主要的方法是所学的字让学生多接触、多见面,特别是在阅读中多见面。根据中年级特点,还可以在小练笔和*作中,在具体的运用中来巩固,也就是在读写的过程中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字。另外,也可以采取一些归类复*的方法,在适当的时候让学生做一些归类整理,教材在这方面的安排意在引导,老师可以从这些安排中受到启示。

  要继续加强写字的指导。在指导写字的时候,一定要板书示范,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结构以及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为避免学生的疲劳,每次写的字不要太多,适当分散写。在写字教学中,要注意把握,不是字写得越多越好,而是要讲求写字的质量。

  使用写字教材钢笔字教材和毛笔字教教材时,注意指导学生学*正确的执笔和运笔方法。因学生初学钢笔字、毛笔字,运笔技能常常掌握不好,教师应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精读课文的教学。

  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进行语文训练的主要凭借。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词、句训练。

  词、句训练要贯穿在小学阶段各年级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主要的任务有两个方面:理解和积累。要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准确理解词语,运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积累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新鲜语言材料,同时培养对好词佳句的敏感,养成积累词句的*惯。课后练*中对词句的学*和积累,采用了较灵活的有一定弹性的安排,体现了让学生自己选择练*内容,自己选择练*方法的思想,教师要注意这一编排特点,落实词句训练的基本要求,扎实进行训练。词句的积累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引导得好,会使学生的语言积累更符合学生的不同情况,而且养成主动积累的*惯,对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对今后的学*是终生受益的。引导的最好办法是表扬和激励,也可以适当进行检查。

  (2)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朗读有助于真切地感受课文,有助于因声明义,领略课文的精妙之处,有助于增强语感,以声传情。它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要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充分信任学生能读懂课文,让学生在自主的阅读实践中学会读书。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去体验,去思考,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地读。读的形式要多样,读的指导和训练要有层次。要善于用指导朗读和学生有感情朗读的方法,培养语感,加强情感和美的熏陶。教学中应尽量避免单调枯燥的技术性指导,遇到长句子或学生不容易读好的句子,教师要发挥示范作用。

  (3)逐步培养学生默读的能力。

  继续加强默读的指导,要求学生不指读,不动嘴唇,不发声音。默读比朗读的速度快,也更利于思考。要培养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惯。读后要有自己的感受,学*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默读课文,一般要对学生提出默读的要求,读完后,要交流感受,质疑问难,组织讨论。

  (4)精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阅读、感悟的过程。要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内容、学*伙伴、学*方式的权利,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精心组织教学活动。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主学*,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在自学实践中逐步提高理解能力。要营造自学思考和*等对话的良好氛围,生与生、师与生融为一体,做到接触零距离,沟通无障碍。

  (5)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质疑问难。这是落实自主的、独立的、创造性的阅读的基本条件。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中,在丰富的情感活动中,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发现并提出问题。这些体验和感受,可以是对阅读材料的某些部分特别喜爱、特别受感动或特别受启发;可以是就自己认为重要的部分(词、句、段)或主要的问题发表见解;可以是对课文内容、写法的评价或对课文的补充、修正……教师要善于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思考;要善于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组织好讨论交流,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把理解逐步引向深入;要善于针对学生的学*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点拨和讲解,努力做到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6)开展合作学*。可以围绕体会词、句的表达作用,揣摩最基本的表达方法,以及多数同学共同感兴趣的其他问题,大家提出的“疑”或“惑”,展开合作学*。合作学*贵在通过交流、探究,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和情感、认识的.交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把学*引向深人。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提高学*效果,避免合作学*流于形式。

  (7)组织好全班交流。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想法。对同一篇课文或同一个人物,学生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的感受。只要没有方向性的错误,教师就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不宜用单一的评价尺度限制学生。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体现语文学*的个性化、多元化。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

  2.略读课文的教学。

  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从内容上说,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二是从方法上说,教师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渐渐*得基本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略读课文教学的大体步骤是:先由学生参照提示独立阅读、思考,发表阅读感受,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的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写法的,引导全班学生讨论、交流,还可以用指名朗读的方式,检查读书的效果。略读课文,不必把每句每段都搞清楚。

  3.选读课文的教学。

  教材后附有8篇选读课文,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决定是否选用。如果选用,可根据课文内容分别插入相关单元,也可在期末集中安排,作为综合复*材料。在教学方法上,应以学生自己课外阅读、自我检测为主,教师的任务是提出要求和酌情检查,通过交流,起到激励和引导的作用。

  口语交际教学

  1、明确教学要求,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明确本册教材在口语交际方面的训练要求,根据相应的口语交际内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教师要从启发兴趣、激发交际的欲望入手,使学生明确围绕什么话题交流、讨论。要通过口语交际课和各种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同时培养良好的语言*惯。

  2、口语交际是听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情境的创设,要体现中年级学生年龄的特点,还要有层次性,不能是一个水*上的循环。层次性可以是语言表达上的提高,也可以是表达内容的丰富,还可以是思维水*的提升。总之,一堂口语交际课,要能体现出在生与生、师与生的交流互动中语言发展的过程。

  3、全员参与。

  要尽可能地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人人都得到锻炼的机会,在双向或多向的互动中活跃思维,逐步提高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要求口述的,一定要人人练说,或同桌互说,或指名说、或小组交流、或全班交流,扩大口语交际的“面”与“量”。适合交际的,更要体现双向互动的特点,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口语交流实践,提高训练效果。

  4、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评价。

  对口语交际进行评价,能有效地提高口语交际的质量。引导学生开展简单的评价活动,并逐步提高要求,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学生参与评价,会促进他们更认真倾听别人发言,并判断正误、优劣,或肯定赞扬,欣赏别人优点,或质疑争论,对别人提出建议。课堂上这种积极交流、双向互动的局面,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进一步端正学生听说态度,养成良好的语言*惯。

  5、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进行口语实践。

  课堂上,教师要全身心地投入,关注学生的学*态度,注意观察和倾听,既要善于发现学生口语交际的不足,及时予以点拨纠正,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又要善于发现学生充满童趣、富有创意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力,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创造生机勃勃的课堂氛围,形成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局面。

  6.在各种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在*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回答问题、讨论交流,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此外,还应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大胆地与他人进行交流,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作教学

  1.重视培养*作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

  中年级不受文体束缚,也不受篇章束缚,重在自由表达,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要鼓励有创意的表达,不管是哪一方面,只要有创意都应该鼓励。要爱护学生想说想写、敢说敢写的热情、冲动和愿望,不要有过多的条条框框,让他们放开手脚去写,消除*作的畏难情绪。教师要提供和创造更多的*作机会,多用肯定和激励的方法,多组织展示和交流。

  2.加强*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的联系。

  鼓励学生运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运用阅读中学到的表达方式,丰富自己的表达。要注意发挥课文对*作的指导作用。教材中不少“口语交际”和“*作”的安排本身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学中不要机械地把它们割裂开来。有些话题,如“我们的课余生活”是可以先*作,后交际;也可以先交际,后*作。有的话题要事先引导学生开展有关的语文活动。语文综合性学*中有许多可以动笔的机会,要利用这样的机会,指导学生的*作。教学时,也可以对教材中*作内容的安排灵活处理,从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如果有更适合学生练*表达的内容范围,可以修改教材里*作的内容。

  3.重视*作中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可以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开展观察、调查,共同探究,在合作中进行*作。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作能力。要多创造一些学生*作交流的机会。

  4.本册*作练*主要是写学生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在指导时一定要让学生如实表达,事实是什么样的,就写成什么样,不要写走样。培养学生能够再现生活,这是很重要的表达能力。不要瞎编,不要说假话。评价作文要看是不是反映了事物的本来面目。本册还安排了一次想象作文——编童话故事。想象作文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怎么想就怎么写,想象的合理这方面的要求不宜太高。教师在讲评时,可以表扬想象合理的,以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

  一.学生掌握知识情况

  二.教材分析

  本着大纲“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精选课文,减少课文类型,将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两大类。本册共有课文32篇,看图学文2篇,精读课文15篇,略读课文15篇。课文内容丰富,时代感强。在语言训练上,既注意围绕重点设计一个大体的序,又注意训练的整合以及训练重点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教材将课文分为8组,每组一般4篇课文。在每组课文之前设“导读”。在每篇精读课文后设“思考.练*”,略读课文前设“阅读提示”。在每组课文后设“积累.运用”。第一组的训练重点是学*看图学文,要把观察图画和理解课文结合起来;要多读多想,把课文读通,弄懂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第二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是“多读多想,把课文读通了,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养成边读边思考的好*惯。”第三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是用“多读多想,读通课文”的读书方法,弄懂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体会四篇课文表达的不同的感情,了解写日记的方法,并逐渐养成写日记的*惯。第四组教材编排寓言和童话四篇,要求读的时候,想想这些故事想告诉我们一些什么。第五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是想想哪些内容读懂了,还有什么不懂,试着提出问题,和老师、同学讨论解决。第六组教材是通过本组课文的学*,能够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并逐步养成*惯。第七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是一边读一边想,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哪些内容读懂了,不懂的提出来讨论解决。好的词语、句子或片断注意摘抄下来。第八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是学*时用本学期的读书方法,读懂课文,同时注意养成积累诗文的*惯。统观教材,不难发现,这八组教材可分为两部分,第一组至第五组教材讲一个训练重点,即“多读多想,读通课文”。第六组至第八组教材讲一个训练重点,即“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养成*惯”。对第一个训练训练重点来说,第一、二组教材是基础篇,要求学会“多读多想,读通课文”的读书方法;第三、四组教材是实践篇,要求通用学会的读书方法读课文,弄懂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第五组教材是提高篇,要求试着提出些问题供老师、同学讨论。会提出一些针对性问题是懂得读书的重要标志,这是深层次的读,高层次的读。对第二个训练重点来说,第六、七、八组教材都是围绕着“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并养成*惯”来展开。值得一提的是:读懂课文是积累语言的前提,只有懂了,才知道怎么运用。

  通过以上教材的分析,本册教材的重难点已昭然若揭,一是学会“多读多想,读通课文”的读书方法是重点,难点是运用这种方法去读懂课文;二是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如何运用所积累的语言是难点。

  三.教学目的要求

  ㈠.政治思想方面

  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受到热爱祖国、热爱**、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了解革命战争的艰苦,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革命前辈的远大志向和献身精神,从小立志为祖国刻苦学*的思想;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受到尊敬师长、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等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爱美的情趣。

  ㈡.语文知识方面

  1.识字和写字

  ①对学*汉字有浓厚兴趣,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普通话,养成主动识字的*惯,学会240个生字,会认85个生字。

  ②会使用字典、词典,具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③能使用硬笔正确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不断提高写字质量。

  2.阅读

  ①加强朗读指导,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②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③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

  ④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动脑筋,多读多想,把课文读通,初步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问号、感叹号的一般用法。

  ⑥学*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⑦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鼓励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加强语言的积累。

  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⑨养成读书看报的*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3.*作

  ①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的自信心。

  ②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③愿意将自己的*作读给他人听,与他人分享*作的快乐。

  ④尝试在*作中运用自己*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⑤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

  4.口语交际

  ①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②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讲笑话、办画展,评一评,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③会接待客人,动脑筋解决问题等。

  5.综合性学*

  ①能提出学*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②结合语文学*,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③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如“举办童话故事会、编童话集”、“动手制作新年礼物、写上祝福语“等,在活动中学*语文,学会合作。

  ④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做个社会学生。

  四.教学措施

  ㈠.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的意识和*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

  ㈡.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按课时提出教学目的要求,突出重难点,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课堂上学生多读多讲,教师尽量少讲精讲。

  ㈢.培养学生高尚的首先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

  ㈣.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情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㈤.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㈥.加强导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对差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

  五.教学进度安排(略)

  新的一个学期开始了,这个学期我教三年级语文,为了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使教学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现制定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原有的语文基础参差不齐,两极分化较严重。因此新学期中我要一面加强“双基”训练,一面着重进行阅读和写作方法的指导;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兴趣;让学生观察周围事物,亲身体验,有所感受,有所发现;使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

  1、在语文学*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0xx个字,会写13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默读,学*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开始学*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练*复述课文。

  10、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11、开始练**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作的快乐。

  12、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3、结合语文学*,学*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三、教学措施

  1、识字、写字教学

  随着学生识字、写字量的增加,识字的巩固是识字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经常要做的一项工作。最主要的方法是所学的字让学生多接触、多见面,特别是在阅读中多见面。根据中年级特点,还可以在小练笔和*作中,在具体的运用中来巩固,也就是在读写的过程中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字。另外,也可以采取一些归类复*的方法,在适当的时候让学生做一些归类整理,教材在这方面的安排意在引导,老师可以从这些安排中受到启示。

  要继续加强写字的指导。在指导写字的时候,一定要板书示范,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结构以及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为避免学生的疲劳,每次写的字不要太多,适当分散写。在写字教学中,要注意把握,不是字写得越多越好,而是要讲求写字的质量。

  使用写字教材钢笔字教材和毛笔字教教材时,注意指导学生学*正确的执笔和运笔方法。因学生初学钢笔字、毛笔字,运笔技能常常掌握不好,教师应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精读课文的教学。

  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进行语文训练的主要凭借。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词、句训练。

  词、句训练要贯穿在小学阶段各年级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主要的任务有两个方面:理解和积累。要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准确理解词语,运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积累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新鲜语言材料,同时培养对好词佳句的'敏感,养成积累词句的*惯。课后练*中对词句的学*和积累,采用了较灵活的有一定弹性的安排,体现了让学生自己选择练*内容,自己选择练*方法的思想,教师要注意这一编排特点,落实词句训练的基本要求,扎实进行训练。词句的积累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引导得好,会使学生的语言积累更符合学生的不同情况,而且养成主动积累的*惯,对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对今后的学*是终生受益的。引导的最好办法是表扬和激励,也可以适当进行检查。

  (2)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朗读有助于真切地感受课文,有助于因声明义,领略课文的精妙之处,有助于增强语感,以声传情。它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要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充分信任学生能读懂课文,让学生在自主的阅读实践中学会读书。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去体验,去思考,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地读。读的形式要多样,读的指导和训练要有层次。要善于用指导朗读和学生有感情朗读的方法,培养语感,加强情感和美的熏陶。教学中应尽量避免单调枯燥的技术性指导,遇到长句子或学生不容易读好的句子,教师要发挥示范作用。

  (3)逐步培养学生默读的能力。

  继续加强默读的指导,要求学生不指读,不动嘴唇,不发声音。默读比朗读的速度快,也更利于思考。要培养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惯。读后要有自己的感受,学*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默读课文,一般要对学生提出默读的要求,读完后,要交流感受,质疑问难,组织讨论。

  (4)精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阅读、感悟的过程。要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内容、学*伙伴、学*方式的权利,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精心组织教学活动。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主学*,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在自学实践中逐步提高理解能力。要营造自学思考和*等对话的良好氛围,生与生、师与生融为一体,做到接触零距离,沟通无障碍。

  (5)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质疑问难。这是落实自主的、独立的、创造性的阅读的基本条件。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中,在丰富的情感活动中,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发现并提出问题。这些体验和感受,可以是对阅读材料的某些部分特别喜爱、特别受感动或特别受启发;可以是就自己认为重要的部分(词、句、段)或主要的问题发表见解;可以是对课文内容、写法的评价或对课文的补充、修正……教师要善于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思考;要善于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组织好讨论交流,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把理解逐步引向深入;要善于针对学生的学*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点拨和讲解,努力做到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6)开展合作学*。可以围绕体会词、句的表达作用,揣摩最基本的表达方法,以及多数同学共同感兴趣的其他问题,大家提出的“疑”或“惑”,展开合作学*。合作学*贵在通过交流、探究,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和情感、认识的交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把学*引向深人。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提高学*效果,避免合作学*流于形式。

  (7)组织好全班交流。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想法。对同一篇课文或同一个人物,学生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的感受。只要没有方向性的错误,教师就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不宜用单一的评价尺度限制学生。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体现语文学*的个性化、多元化。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

  2.略读课文的教学。

  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从内容上说,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二是从方法上说,教师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渐渐*得基本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略读课文教学的大体步骤是:先由学生参照提示独立阅读、思考,发表阅读感受,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的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写法的,引导全班学生讨论、交流,还可以用指名朗读的方式,检查读书的效果。略读课文,不必把每句每段都搞清楚。

  3.选读课文的教学。

  教材后附有8篇选读课文,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决定是否选用。如果选用,可根据课文内容分别插入相关单元,也可在期末集中安排,作为综合复*材料。在教学方法上,应以学生自己课外阅读、自我检测为主,教师的任务是提出要求和酌情检查,通过交流,起到激励和引导的作用。

  口语交际教学

  1、明确教学要求,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明确本册教材在口语交际方面的训练要求,根据相应的口语交际内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教师要从启发兴趣、激发交际的欲望入手,使学生明确围绕什么话题交流、讨论。要通过口语交际课和各种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同时培养良好的语言*惯。


三年级上学期教学计划 (菁华5篇)(扩展3)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6篇

  一、 教材内容介绍:

  这册教材中,“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有认识万以内的数、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会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常见的量要认识千克和克,以及24时记时法。重点:认数与四则计算;难点:24时记时法

  “空间与图形”领域中要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简单物体的三视图,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重点:周长意义与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方法;难点:观察物体

  “统计与概率”领域中教学事件发生可能性相等或不相等。重点:把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能用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呈现;难点:正确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安排4次操作型活动与1次场景型活动。重点让学生知道独立探索的同时要加强合作交流,明白“倾听”、“尊重”、“互补”会让问题解决得更好;难点:如何有效地组织活动。

  二、教材特点分析:

  1、教学内容的选择

  “数与代数”领域以万以内的认数和四则计算(笔算和估算两位数除以一位、三位数乘一位数以及两位数的加和减)为主线,结合安排了认识常量单位(克与千克、24时记时法)以及直观认识分数(一个物体或图形*均分得到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空间与图形”领域在二年级观察物体基础上,进一步教学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安排了从这三个角度观察一些简单的物体和由三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三视图);在一年级直观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基础上,教学这两种*面图形的特点以及计算周长的方法。

  “统计与概率”领域,在学生初步理解了“可能”“一定”“不可能”的基础上,教学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时大些、有时小些,学会用“经常”“偶尔”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共安排了五次实践活动,其中《称一称》、《周末一天的安排》、《周长是多少》、《摸牌与下棋》都是操作型的活动,而《农村新貌》是场景型的活动。

  2、教学内容安排

  这册教材的教学内容里,把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解决实际问题密切结合,并没有明显的区分。尽量把数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力求让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培养目标在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中得以落实,让教学内容更加有利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把几个领域的教学内容交叉安排,有利于各领域的教学互相支持,形成有机体,这是个亮点,也是我们教学中所追求的。例如,数与代数领域中的许多数学活动方法,应用到其他领域的学*中同样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条形图与线段恰当地应用到数与代数领域,能直观地显示数量间的关系,有助于发现规律;统计与概率中对“可能性”的理解与把握,则有利于学生在学*其他领域的内容时,思考更全面。

  3、教材的编写

  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富有数学内容的事情作为教学材料,并以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方式呈现在教材中,让学生知道数学源于生活,就在我们身边,并不陌生,从而激发学生对学*数学的愿望与热情,激活学生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让学生主动获取数学知识。例题的编写着力于安排教学活动的内容、线索与呈现方式,给创造性地“教”与“学”留出了必要的空间。例题一般不直接呈现和现成的解题方法,而是突出情景中的数学内容、指向解决问题的操作与实践活动,以及学生独立探索后的相互交流。练*的编写注意到学生掌握和巩固新知识需要适当的练*量,同时避免机械地模仿、记忆与重复训练。经常设计一些题组,让学生对同组的几道题进行比较,分析异同,自主构建认知结构;教材中还出现不少的开放性题目,提高学生灵活思考问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从本册教材开始,教材增设了“你知道吗”栏目,结合教学内容,适当介绍一些数学史料,以及和数学有关的科普知识,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首先源于人类生活的需要,体会数学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的作用,感受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本册中,出现了适量的提高题,体现教材的弹性,满足学生的不同学*需求,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三、教学建议:

  1、紧扣学生实际,从学生已有经验入手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数学学*必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体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类比等活动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如在教学三位数乘一位数时,由于其算法与两位数乘一位数基本相同,

  学生运用已有的学*经验容易实现有效的迁移。教学时,教师不必呈现具体的计算过程,可以提出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再如在教学除法验算时,也不把知识直接告诉学生,而是通过例题的教学让学生想到:乘法可以验算除法。这样把除法验算的教学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不但有利于他们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理解乘法可以验算除法,而且有利于学生养成验算的好*惯。

  2、关注学生探索与合作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数学活动中,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要转变角色,依据学生的认识特点,创造性地设计一些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放手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的创新得以落实。如在教学口算整千数加、减整千数,整千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时,不出示例题,而是在认数后的“想想做做”中出示相应的练*,教师给学生充分探索的时间与空间,通过让学生算一算、比一比、说一说等方式,让学生探索算法,交流体会。在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方法时,让学生先尝试口算出结果,再在小组中交流自己是怎样算的,使自己的算法得到确认或修正;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把长方形、正方形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探究长方形、正方形和角的特点,在认识周长的基础上,探索和交流一般*面图形周长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去思考,学生可以运用自己的思考方式和知识经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

  3、培养学生“数感”,发展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数感”是对数和数的关系的一种良好的直觉,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用较长的时间逐步培养,学生“数感”的发展需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估算可以发展学生对数的认识,同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说明这一点。因此,在教学中,应着力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算能力。例如为了让学生能够体验万以内这些较大的'数的实际含义,可以通过数正方体上的小方块、拨计数器等方法来理解数的组成,让学生感受不同方式表示的万以内数的实际意义和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地方需要估计。如购买一些物品用100元或用200元够不够等等。教学中,应结合有关教学内容或开发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问题或*题让学生去估计。如第40页的第6题,先估计谁走的路*,再算一算;第42页的第5、6题,都是让学生先估计结果,再计算。有了这样的安排,特别是通过估计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估算能力,也让学生觉得估算有用。

  4、重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过程,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活动中,首先应让学生获得从“数学”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在学*时善于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其次,让学生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与技能,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发展多样化的解题方法。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结合所学的内容,在“想想做做”、练*及复*中适当安排了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发展应用意识。如教学用“连乘”解决的实际问题时,可创设有趣的场景,让学生收集有效信息,由学生自由地提出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买6袋球一共要用多少元?”然后组织学生交流明确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在单元的最后,安排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根据情境中提供的各种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孩子对自然与社会现象的好奇心、求知欲是一种重要的素质。要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身边的事物,培养学*数学的自信心、意志力,感受数学的严谨,形成质疑和独立思考的*惯。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组织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如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操作和观观察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成功的体验,让学生合作交流的机会,分享同学的活动成果。

  6、让教学评价的方式多样化

  在课堂观察时,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还要关注学生其它方面的表现。例如,既要评价学生对乘法、除法计算方法等知识技能方面的理解和掌握,也要评价学生在学*过程中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三(2)、三(3)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两个班的孩子共同点是家庭条件都非常优越,父母都是高文化人及多为独生子女,在这样的条件下,孩子的文化素养及学*基础都较好,但在学*态度上散漫、缺乏主动性。一、二年级的时候,有的孩子比较聪明,不太认真学*也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但三年级却有所不同,三年级是一个两极分化的阶段,由于学*内容多了,难度大了,孩子要保持高分,需要花费更多的力气,付出更多的努力。所以本学期,学生在学*知识与掌握技能的同时,培养良好的.学**惯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1、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与内在动机。

  三、教学目标和要求。

  1、会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乘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初步知道分数是*均分的含义,会读、写分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些分数的加减法。

  4、认识时、分、秒三个时间名词,能够很准确的说出三者之间的进制关系及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

  5、认识周长的含义,会计算四边形的周长,提醒学生注意漏写周长的单位名称。

  6、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每小时是多少分钟、每分钟是多少秒组成的;并学会准确认识时间。

  7、了解不同形式的可能性,知道哪些事情发生是一定的、可能的还是不可能的,进一步体会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让学生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按时、按质完成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重、难点。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时分秒的认识和四边形式本册教材难点。

  五、本学期的重点工作如下。

  1、提高课堂效率,降低学生的学*成本。

  提高课堂效率课前准备是关键,备课不仅是思考教什么的问题,更值得深思的是如何教。教什么?明确每节课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如何教?有效的利用各类教学资源及教学设备,让数学课堂具有趣味性,提高学生学*兴趣,结合生活情境,让数学走进生活,降低学*难度。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更大限度的参与到课堂中,培养学生自主学*、合作交流的能力。

  2、合理练*,减轻学生的学*负担。

  练*要紧扣教材,以教材练*为主,教材练*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讲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提高教材练*的掌握度,会举一反三,养成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在掌握教材练*基础上再进行外铺练*训练,好的基础是拔高的阶梯。本学期尽量减少学生的课业负担,布置的作业量尽量让学生能在30分钟内完成。

  3、学**惯的培养。

  在课堂上,严明课堂纪律,充分发挥课堂评价的作用,如课堂小组评比,课后小组作业评比等,制造良好的群体舆论,利用群体舆论来规范学**惯,培养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探究、讨论热烈、大胆发言及作业独立、安时完成等*惯。做好家校联系工作,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的学*情况,做好家校联合教育工作,把一切为了孩子更好的发展做为工作首要。

  4、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三(3)有几个后进生,三(2)班有两个,由于本学期的课时较多,只能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学*有困难的孩子,尽量让孩子掌握基础知识,新授课做到及时辅导,尽可能做到日日清。培优方面,在学生学有余力的情况下鼓励孩子做拔高题,在遇到困难时要及时给以帮助,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惯。

  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惯于新教材的学*思路和学*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中有接*二分之一的内容是计算的教学内容(27课时),并且大量的是笔算的教学内容。当前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中,笔算是被削弱的内容,不仅降低了笔算的复杂性和熟练程度,《标准》中还提出:

  小学各年级课件教案*题汇总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

  提倡算法多样化、避免程式化地叙述算理等改革理念。本册实验教材在处理笔算教学内容时,注意体现《标准》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在内容编排的顺序、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择等各个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计算的教学顺序要符合儿童学*计算的认知规律,同时符合计算知识本身发展的规律。实验教材仍然根据计算教学的基本顺序安排教学内容,但是根据《标准》中有关计算教学的改革理念和教学目标(复杂性和熟练要求大大降低),重新安排教学的具体步骤,因而减少了教学的课时数和例题数。笔算加减法教学,从现行教材的23课时减少为9课时,例题也从5个减少为2个;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从现行教材的17课时减少为13课时,例题也从9个减少为7个。这样就明显加大了笔算教学的步子,节省了教学的时间,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总结、理解并且记忆计算法则,是以往笔算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

  概念和法则,避免机械记忆。因此,在笔算教学中,本册实验教材根据学生已有基础,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拾级而上逐步理解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而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如整理和复*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总结笔算时应注意的问题。这样,一方面避免了学生在不完全理解算理、算法的情况下,机械地记忆计算法则,减轻了学生记忆的负担;另一方面,也与算法多样化的理念相吻合,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培养学生多样、灵活的解决问题能力。

  (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所以,应该把计算与实际问题情境联系起来,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才能使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为什么要计算,知道什么时候选择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更合理。这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都是十分有利的。本册实验教材的计算教学部分,仍然与前几册教材一样,注意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教学计算,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作用。 (4)笔算与估算结合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估算的学*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估算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结果。所以,估算是《标准》中要加强的计算教学内容。本册实验教材中大多数计算教学的例题都展示了笔算和估算两种算法。这样的安排,既适时地教学了估算,体现了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改革理念,又可培养学生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量与计量的各种概念,例如千米、吨、秒等,都是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如长度、质量、时间,都比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应使学生在学*过程中体验、感受、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初步发展起长度、质量和时间的观念,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有关量与计量内容的编排上,实验教材注意设计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在本册实验教材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有四边形和测量的大部分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些内容的编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

  得对知识的理解。几何形象直观的探索活动不仅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而且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这部分内容安排另一个与以往不同的特点,是加强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估测是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人们对一个量进行估测的机会常常比精确测量更多。根据《标准》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目标,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因此,无论在测量一章还是在四边形一章,实验教材都安排了有关估测长度的内容和训练。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三年级共有学生34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方面除了重视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注意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养成良好的学**惯。根据学生的学*情况,客观的把全班同学分为好、中、差三个层次。好学生的智力较好,很容易学会新知识,具备良好的学**惯,但缺乏问题意识。中等生学*知识比较扎实,能够自主学*,但思维不够灵活,缺乏创新意识。差生接受知识比较慢,学*兴趣不高,不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学*成绩不佳。在教学中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情况,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二、教材分析

  三年级上册教材包括四大方面的内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统计与概率。

  数与代数:克、千克、吨的认识; 除法的口算、估算 ;简单的、稍复杂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及验算;混合运算;口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混合运算;分数的初步认识与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空间与图形: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在东、西、南、倍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辨别其余七个方向。初步认识*移、旋转现象;认识周长和周长单位,会进行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实践与综合运用:感知影子长短与时刻变化的关系;合理安排双休日。

  统计与概率:可能性的大小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即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意识。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3、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4、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和操作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5、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6、结合实例,进一步感知对称、*移和旋转现象。

  7、在东、西、南、倍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辨别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8、通过具体的情境,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流想法。

  9、应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计测量等知识解决问题。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分析、研究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10、 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的作用。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情感与态度目标:

  1、在他人的指导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的作用。

  3、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惯。

  四、 教学重点、难点

  乘法、除法的口算、估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笔算,这些内容是“数与代数”部分的教学重点。

  “空间与图形”的内容比较抽象,是教学难点。

  五、教学实验课题


三年级上学期教学计划 (菁华5篇)(扩展4)

——三年级上学期教学教学计划 (菁华5篇)

  一、学生分析(主要包括往年成绩、学生素质、优差生等):

  三年级年龄大多数在9岁左右,他们大多数天真活泼,学*认真,好动脑筋,喜欢参与各种游戏活动,好动是他们的最大的特点。三年级学生他们开始进入自主追求各种游戏活动的初期,但他们的各种安全知识缺乏,因此在这一时期有必要对他们加强有关如交通安全、人身安全、自我救助和使用各种物品的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知识。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安全教育问题一般做的较少,。但是他们同样渴求能够具有自我保护的能力。通过这门课程的学*,让学生懂得珍视身体安全和健康,学会爱生活,爱世界,爱自己,能够健康、安全、快乐地成长。

  二、教材分析(主要指对教材的认识和处理):

  三年级安全教育主要的内容是:1、上学路上保安全2、安全标志要牢记3、卫生安全我做主4、防止校园中的人为伤害5、避免校外游戏中的意外事故6、安安全全去游玩7、小心火灾 8、大自然发脾气时怎么办等章节。

  三年级安全教材内容图文并茂,直观性强,非常适合小学生的阅读和观察。其中的“真实再现”环节,内容的故事性强,对小学生的吸引力很强,是一本非常适合小学生学*的教材。上学路上保安全,对增强学生执行交通安全守则的自觉性,培养学生的公共安全意识,切实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作用显著。防止校园中的人为伤害、避免校外游戏中的意外事故、安安全全去游泳等知识,紧紧围绕“高高兴兴上学,**安安回家”这一主题,开展上学、放学安全教育。教育学生在上学或放学的路上,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在马路上停留、玩耍及做游戏,要沿马路边缘行走,不随意攀爬马路边的树木及沟坎,不随意横穿马路等*惯的养成效果良好。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

  1、了解上学和放学路上的安全常识,提升学生的行路安全意识,知道一些怎样过马路的观察方法,实现学生能自主行路的目标。

  2、了解常见的道路安全标志的符号特点,知道各种道路安全符号的含义,养成遵守道路交通规则的的好*惯。

  3、提高学生自我防范、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学会一些安全常识,学会一些防范技巧,增强遇到意外时的自卫能力。

  5、知道一些常规的卫生安全知识,学会选择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学*识别食品安全的知识和方法,学会安全饮食。

  6、了解当地常见的自然灾害,学会冷静应对自然灾害事件,加强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应急训练,提高在自然灾害事件中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基本技能。

  7、了解和积极预防在校园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公共安全事故,提高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基本技能。

  8、在日常教育活动中,随时针对一切突发事件向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同时强调学生不做危险性游戏,课间休息注意避免运动受伤,在运动和游戏时,教育学生注意规则,按顺序进行,避免撞伤。

  四、教学重点:

  1、上学和放学路上的安全常识,提升学生的行路安全意识,知道一些怎样过马路的观察方法,实现学生能自主行路的目标。

  2、常见的道路安全标志的符号特点,知道各种道路安全符号的含义,养成遵守道路交通规则的的好*惯。

  3、学生自我防范、自我保护意识,学会一些安全常识,增强遇到意外时的自卫能力。

  5、常规的卫生安全知识,选择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识别食品安全的知识和方法,学会安全饮食。

  6、当地常见的自然灾害,学会冷静应对自然灾害事件,加强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应急训练,提高在自然灾害事件中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基本技能。

  7、积极预防在校园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公共安全事故,提高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基本技能。

  8、不做危险性游戏,课间休息注意避免运动受伤,在运动和游戏时,教育学生注意规则,按顺序进行,避免撞伤。

  五、教学难点:

  1、学生自我防范、自我保护意识,学会一些安全常识,增强遇到意外时的自卫能力。

  2、常规的卫生安全知识,选择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识别食品安全的知识和方法,学会安全饮食。

  3、当地常见的自然灾害,学会冷静应对自然灾害事件,加强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应急训练,提高在自然灾害事件中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基本技能。

  六、教学措施:

  1、课前充分了解学生,认真备课、改革课堂的教学形式,注重内容的创新,提高学生学*兴趣。

  2、加强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时多带学生到生活中体验,提高学生自主学*的兴趣。

  3、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安全教育有深刻的认识。

  4、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针对性的实施教育。

  5、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

  6、利用家长学校、个别谈心、父母问卷、家访等形式,了解学生在家中的生活学*情况,家庭与学校共同对学生实施安全教育。

  七、教学进度

  第一周、上学路上保安全

  第二周、上学路上保安全

  第三周、安全标志要牢记

  第四周、安全标志要牢记

  第五周、卫生安全我做主

  第六周、国庆假期

  第七周、卫生安全我做主

  第八周、防止校园中的人为伤害

  第九周、防止校园中的人为伤害

  第十周、避免校外游戏中的意外事故

  第十一周、阶段复*、阶段检测

  第十二周、安安全全去游玩

  第十三周、安安全全去游玩

  第十四周、我们的救助电话

  第十五周、我们的救助电话

  第十六周、小心火灾

  第十七周、小心火灾

  第十八周、大自然发脾气时怎么办

  第十九周、期末复*

  第二十周、期末复*

  第二十一周、期末复*

  第二十二周、期末复*

  第二十三周、期末检测

 各位领导、老师们: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