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菁选

首页 / 教学设计 / | 2023-02-22 00:00:00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1

  音乐教学应该充分体现其育人功能,使课堂真正成为培养热爱生活和具有鲜活个体的摇篮。我认为成功的关键在于整个教学过程将学生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出来,给学生以最大的空间感受、体验、想象、表现的机会,从而能够充分展示才华、挖掘潜力、释放情感、体验成功。

  一、关注学生及其情感。

  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创设了*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关注学生的情感,从谈话中、表扬中、活动中充分让学生说、玩、唱、跳、想象和创造,孩子们体会到学*的快乐,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成功的喜悦。<新课准》中提到: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本节课注重学生的发展,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让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二、充分感受和表现。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的要点。本课把感知放在重要位置。听,是感知与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也是艺术实践最重要的过程,因而要从听入手,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熟悉音乐的'旋律,再引导学生从歌词中感受歌曲的情感,通过想象和模仿感受歌曲所反映的生活。最后通过学生的感知,引导学生从唱、跳、伴奏和创造等方面来表现音乐的美。另外,本节课也给了很多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每个学生既是创作者又是表演者和欣赏者。

  但是本节课中也有不足之处,如学生学*歌曲的方式还可以更灵活多样,以更大的激发学生学*歌曲的兴趣;歌词的学*上时间过长,应该充分相信三年级学生的能力,比较简单的节奏教师只需稍做引导就可学生自主学*。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2

  一、教学设计说明:

  《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人音版音乐教材第五册第二单元的唱歌内容。因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情感的体验。因此,我在本课的教学活动中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差异等为基本理念;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理念,通过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和丰富有趣的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学*音乐、创造音乐、享受音乐,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智。在互动的学*中,教师以参与者、组织者、合作者的身份成为学生们的合作伙伴、*等中首*者。通过本次音乐教育教学活动,使师生间达到共识、共赏、共进。

  二、教学分析:

  《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一首以内蒙古民歌音调为素材创作的儿童歌曲,明快的旋律、跳跃的节奏很具有舞蹈性,也表现了草原小牧民放牧时的喜悦心情。歌曲为2/4拍,四个乐句的句尾和句首基本采用了八度跳进,表现了小牧民手擎洋鞭,快乐欢唱的形象。第三乐句在节奏上做了变化,八分休止符的运用,尽情的抒发了对美丽家乡的赞美之情。歌曲的衬腔“啊哈嗬”是该曲的扩充部分,舒展的节奏,富有动力感的旋律,表现了小牧民豪放的性格和放牧时的愉快心情。最后重复了第四乐句的曲调,天真活泼,自豪的情感表达了草原儿童对自己家乡和甜美生活的赞美。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本课教材的分析,结合三年级学生好动和学*积极性高的特点,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本课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让学生真正感受蒙古族曲调的风格特点,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们在体验、探究、模仿、合作、综合的过程中自主、探究、合作式学*。

  3、知识与技能目标

  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和舞蹈创编能力,并能用轻柔而有弹性的声音自信的演唱歌曲。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运用自豪、欢快的情绪,轻柔而有弹性的声音自信的演唱歌曲。

  2、教学难点

  掌握附点音符、休止符、装饰音的演唱。

  五、教具准备:钢琴、电脑课件、自制打击乐器。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音乐大本营,天天好心情。耶!”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音乐四十分又和大家见面了,大家高兴吗?(高兴)请坐。

  (二)激趣导入

  1、师:今天,老师带领大家乘坐音乐列车到美丽的蒙古大草原去旅游。我国是多民族大家庭,在大草原上主要生活的是蒙古族。对于蒙古族你们都知道些什么呢?

  生: 他们吃的和我们不一样:喝牛奶、吃羊肉:穿的衣服很鲜艳;住蒙古包;蒙古人骑马。

  2、师:大家知道的真多,那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美丽的大草原吧。

  3、(播放课件)师:这里空气清新、天空明朗,到处绿草茵茵。在牧人动听的歌声中,可爱的羊群好像朵朵白云在茫茫的绿海中慢移,马儿也悠闲地吃着嫩草,一切都是那样的恬静、祥和。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族同胞大多以游牧业为生,他们喜欢摔跤、射箭、骑马,马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当中非常重要,他们放牧离不开马,外出也离不开马,因此他们也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

  师:蒙古族还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舞蹈动作大多来源于生活。骑马动作就经常在蒙古族舞蹈里出现。(现在,同学们请起立,每个人摆个骑马的动作)看谁的小马跑得又快又轻(脚下要轻)如果想让小马跑得快点呢?小马的速度减慢了,小马停下来了。生:学生马上举起一只手扬起小马鞭。

  师:(老师做硬肩动作)大家看这个动作叫做硬肩,跟老师一起做,这个动作是由一个传统的活动演变而来,谁能猜一猜?(学生猜)那就是——摔跤!

  (老师做**动作)再看这个动作,(教动作)我们一起做,猜出这个动作是在干什么呢?(师生一起做)。

  (三)学*歌曲、培养兴趣

  (播放歌曲)

  1、初听歌曲

  师:了解了蒙古族,当然还要听听来自大草原的歌声啊,它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觉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聆听,在歌声中你的脑海里呈现怎样的画面呢?

  (音乐《我是草原小牧民》)

  师:孩子们,大草原的歌声美吗?赶快和大家分享一下你听后的感受吧。(你最想做什么)

  生:我仿佛来到了大草原,和小牧民一起放羊。生:…………、2、二次聆听歌曲,跟着音乐做舞蹈动作

  师:大家想不想做一回小牧民,去体验一下放牧时的乐趣?(想)好,那我们就把教室比作美丽、辽阔的大草原,现在你就是神气的小牧民,请同学们轻轻起立,小牧民们请骑上你们的小骏马,和蒙古族小伙伴放牧去喽!(播放《我是草原小牧民》歌曲,学生随音乐做动作)大家说当小牧民的感觉怎么样?(好)草原的小伙伴说了,要想真正成为小牧民,还要会唱草原的歌曲,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一学这首好听的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板书)

  3、学打节奏

  1)(出示筷子)(示范打节奏。)

  师:在学*歌曲之前,老师又给你们带来了新的自制打击乐器,是什么呀?(筷子)筷子不仅是我们吃饭的工具。还发出美妙的声音,大家听听。(示范)好听吗?老师也给大家每人准备了一双筷子,拿出你们的筷子跟老师打一下。跟老师一样拿好啊!认真听。(生打)老师又换一个,注意听,会不会呀,孩子们。(师生共打)我又换了,认真看(一起做)。

  2)(出示课件)

  师:这个呀就是刚才老师领大家敲打的节奏,我们在分别来敲一敲,第一行节奏就是老师敲的第一组节奏,(师示范,生学打)第二行(继续打)第三行(继续打)。

  3)分组打节奏

  师:现在老师把同学们分成三组,你们根据自己对应的节奏敲一下,一会儿我们一起来合奏好不好?现在听老师指挥,我指挥到哪组,哪组就演奏。(师哼唱打击)两遍。

  4)听伴奏打击

  师:下面我们随着伴奏一起演奏一遍。(师生演奏)谁听出来了,哪组同学演奏了两次?第二组同学先接了哪组,又接了哪组?这回我们听着音乐再来一遍好不好?()大家的表演的太精彩了。

  4、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师:下面我们把这首歌完整的听一遍。(听歌)小牧民在歌曲中都唱了些什么呢?我们来读一读,因为音乐是流动的文学,我们只有把歌词清晰流畅的朗读出来,才能更好的演唱歌曲,请同学们先跟老师有节奏的读一遍。

  (1)老师边敲双响筒边有节奏的读词,学生跟读。

  (2)同学们完整的读一遍。(学生完整读词。)

  (3)师:老师发现同学们在读“啊哈嗬”这句歌词时特别高兴,为什么呀?它是什么意思呢?

  生:很高兴的意思。表达很快乐的心情。很开心地吆喝声。

  师:大家理解的非常准确,“啊哈嗬”是一句衬词,表现愉快的心情,就像我们*时“哼哼”小曲时的样子。所以我们在演唱歌曲时要怀着怎样的心情演唱呢?(愉快、快乐)速度上应该怎样把握?(稍快)

  5、再次聆听歌曲

  师:接下来,想不想听顾老师为你们演唱这首歌曲呢?(想)大家在认真听的时候,用你那双机灵的大眼睛,找找有没有我们以前没见过的音符宝宝?(师演唱)(教师范唱歌曲)顾老师唱得好听吗?(好听)掌声鼓励鼓励我吧!(学生拍手)谢谢大家。谁说说歌曲里没见过的音符宝宝是什么?

  生:在“草儿”的上面多了两个零、在歌词“肥”字上出现的小音符。

  师:我们看看它都出现在哪句歌词上?老师把它放大在屏幕上。“草儿青青,羊儿肥” 歌谱上出现的这两个红色的符号叫休止符,遇到休止符要停一停,在这里我们要唱半拍,在演唱时要有跳跃的感觉,在“肥”字的谱子上面出现了小音符,它是前倚音,我们唱的时候要拐个弯(老师范唱)老师来唱一下,你们分辨哪个是加了休止符和前倚音的。(教师弹奏旋律,学生认真分辨)

  师:这些音乐符号的加入,让我们感觉好像青青的草儿跳起来了,肥壮的羊儿扭起来了!

  6、哼唱旋律。

  (用学生名字轻声哼唱旋律)

  师:让我们赶快来唱响欢乐的旋律吧?以前咱们都是用“啦、啊”来哼唱旋律,今天老师突然有个想法,那就是用咱们班同学的名字来唱行吗?注意要选择适合模唱的`开口音,先用谁的名字呢?大家推荐一位。(学生推荐)XX同学你愿意吗?好,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琴声用“董”轻声的哼唱旋律。咱们先两小节两小节的哼唱。一句一句的哼唱。完整的哼唱。注意歌曲的前奏出现了四分休止符,听老师弹一遍前奏,在心里喊空拍,咱们再完整的哼唱一遍(教师完整弹琴、学生跟唱,用稍慢的速度模唱歌曲旋律。)

  7、带词演唱。

  (1)学生轻声带词半句演唱。

  师:熟悉了旋律之后,让我们把歌词加进来,跟老师先两小节两小节的唱。

  (2)学生整句演唱。

  师:下面让我们跟着琴声一句一句的演唱。

  (3)学生轻声带词完整的演唱。师:下面让我们跟着琴声,用悄悄话的声音完整的演唱一遍,注意老师的前奏。

  (4)解决难点:

  师:通过唱词,同学们感觉哪里不太好唱?

  生:“啊哈,啊哈嗬”等

  (师生共同帮助解决)

  师:(课件出示这句歌词)“啊哈啊哈嗬”在第一个音处出现了大附点节奏,要唱得长一些,后面的音要唱得短一些。(老师边打拍子边示范唱)我们一起边打拍子边唱一唱。要唱出欢快、自豪的感觉,跟着老师的琴声再唱一唱。

  (5)让我们把声音放开,用自豪、欢快的声音唱一遍

  8、用不同形式演唱歌曲。

  (1)完整演唱

  师:刚才在演唱时,老师发现有的同学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唱得美美的,有的同学眼睛睁得亮亮的,让我们大家都像他们一样,随着老师的琴声愉快的演唱,好吗?(好)看看谁的表情最美啊!

  (2)放音乐跟唱

  师:下面我们跟随音乐在唱一唱。

  (3)加入打击乐器跟唱

  师:孩子们,拿出你们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再跟唱一遍。

  (4)接龙游戏

  师:歌曲大家已经基本上学会了,下面我们做个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仙女棒我来唱”。我来起头,仙女棒对准谁,谁就接下去唱下一句,有可能仙女棒对准的是两名同学,也有可能是一位同学或者是大家,所以请同学们注意力一定要集中啊。(开始游戏)(放伴奏)

  师:仙女棒施展了她的魔力说了,我们的歌唱得不错,但唱得还不够神气。让我们再听听小牧民是怎么唱的。

  9、聆听歌曲,跟伴奏演唱

  师:(播放歌曲)听到小牧民唱的这么自豪,大家服气吗?(不服气)让我们也来比一比,谁唱得更神气?(生唱)除了采用合唱的形式,我们还可以用哪些形式唱呢?(独唱、小合唱、男女生对唱)下面我要请一名同学上前面来唱一唱,看看谁最勇敢?(生边唱边做动作)老师把大家分成男女两队,女生唱第一句,男生唱第二句,衬词的地方我们一同来唱。(放录音伴奏)

  (设计意图:此环节采用听唱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反复聆听歌曲,做舞蹈动作表现歌曲,熟悉旋律,体会歌曲的情感情绪,在学*歌曲中让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帮助突破歌曲的难点,然后完整演唱全曲,真正体现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的辅导者。)

  (四)拓展延伸

  师生跳起摔跤舞

  师:从大家的歌声中让我感受到你们越来越像个小牧民了。大家还记不记得“硬肩”是什么活动演变而来的?我要找一名男同学和我一起来跳摔跤舞,大家在用愉快的歌声演唱好吗?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把本课教学推向又一个高潮,让孩子们真正的感受音乐,理解音乐、享受音乐,陶冶高尚情操。)

  (五)课堂小结

  师:快乐的四十分就要和我们说再见了,请大家骑上你们的小骏马,随着优美的歌声走出教室。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教材分析: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一首以内蒙古民歌音调为素材创作的儿童歌曲。歌曲以明快的旋律、跳动的节奏,具有舞蹈性的律动感,表现了草原小牧民放牧时的喜悦心情。歌曲为2/4拍,五声羽调式,为扩充了的一段体结构。四个乐句的句尾和句首基本采用了八度跳进,表现了小牧民手擎羊鞭、快乐欢唱的形象。第三乐句在节奏上作了变化,八分休止符的运用,尽情地抒发了对美丽的家乡的赞美之情。歌曲的衬腔“啊哈嗬”是该曲的扩充部分。舒展的节奏、富有动力感的旋律,表现了小牧民豪放的性格和放牧时的愉快心情。最后重复了第四乐句的曲调,天真活泼、自豪的情感表达了草原儿童对自己家乡和甜美生活的赞美。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初步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和体验蒙古族的音乐和舞蹈,并对其产生兴趣。

  2、知识目标: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表演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歌曲。

  3、能力目标:通过听、唱、舞、创等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和体验蒙古族的音乐和舞蹈。

  2、在不同形式的表演中快乐的体验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教学难点:唱准并掌握带附点和空拍的节奏:

  ①、×○ ×○ ∣××× ××∣

  ②、×、× ×× ∣ ×× ×∣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道具筷子、音乐盒、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感受大草原

  1、师生问好

  2、师:请听一段音乐(放录音《我从草原来》)师配乐朗诵:蓝天高,太阳照,草原好热闹,马儿壮,羊儿肥,这里风光好。听着美妙的音乐我们的思绪一下子就飞到了美丽而辽阔的大草原上,这里有成群的牛羊,这里有美丽的草原。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感受草原的魅力吧。

  二、走进草原

  1、听音乐《草原上》欣赏草原风光,并介绍蒙古族的风土人情。

  师:你能看图说一说图中有哪些美丽的风景吗?(一望无际的绿色草原、洁白的毡房、成群的牛羊)

  2、你们能看出是哪个少数民族了吗?(生:蒙古族)

  师:你们真聪明!

  蒙古族的意思就是永恒之火,也有一个别称:就是“马背上的民族”。他们都生活在美丽富饶的蒙古大草原上,那里的牧民还会骑马、摔跤、射箭、挤牛奶呢,而且他们还非常的能歌善舞。

  三、学跳筷子舞

  1、师:(出示筷子)咦?这是什么?(筷子)你可别小瞧它,在蒙古族人民的眼中它可是跳舞的好道具呢!我看到有些同学似乎有些怀疑,那就让老师当一回小牧民给你们跳一段《筷子舞》吧。

  2、师:刚才我跳的筷子舞你们喜欢吗?(生:喜欢)筷子舞是蒙古族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形式之一,那我们就一起来学*筷子舞。

  3、播放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舞蹈。

  四、学唱歌曲

  师:欢快的筷子舞给我带来了美的.享受,那我们说草原的歌曲是不是也很好听?想不想把这首歌曲也学会呢?(生:想)

  1、播放歌曲,生聆听后师板书课题。

  2、带着问题复听范唱。

  ①是谁在唱歌?(小牧民或草原小牧民)

  ②歌曲的延长情绪是怎样的?(高兴、自豪、开心、骄傲……)

  ③歌曲的节奏是怎样的?师可从旁提示:听了歌曲让你有什么感觉?想不想跳舞?有没有力量?(稍快的或欢快活泼的)

  3、跟节奏说唱歌词。

  板书节奏难点

  ①、×○ ×○ ∣××× ××∣

  ②、×、× ×× ∣ ×× ×∣

  4、跟音乐范唱学唱歌曲。

  5、全体带着感情齐唱歌曲。

  6、表演歌曲

  师:同学们谁想当神气的小牧民?现在我们就唱起歌跳起舞当一回真正的小牧民好吗?挑选演唱组、舞蹈组、演奏组和说唱组的成员、师:其实音乐可以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表现,只要你热爱音乐,能发现其中的奥秘,你就会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五、拓展延伸

  蒙古族还有一种最具代表性的乐器,它的演奏姿势和二胡很相似——马头琴。(出示图片)(播放音乐)就是我们刚开始听过的那段音乐,它就是用马头琴演奏的,它的音乐深沉、浑厚、苍劲、辽阔,富于表达勤劳、强悍的蒙古族人民的性格和感情。(音乐声减弱)

  六、小结

  今天我们一同欣赏和演唱了蒙古族歌曲,理解了小牧民骄傲自豪,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也初步了解了蒙古族的筷子舞和马头琴,丰富了蒙古族音乐带给我们美好的感受,最后,让我们再次唱起《我是草原小牧民》并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走出教室,结束这次草原之旅吧。(播放音乐我《是草原小牧民》)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4

  一、教学设计说明:

  《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人音版音乐教材第五册第二单元的聆听内容。因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情感的体验。因此,我在本课的教学活动中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差异等为基本理念;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理念,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多种教学形式和丰富有趣的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学*音乐、创造音乐、享受音乐,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智。在互动的学*中,教师以参与者、组织者、合作者的身份成为学生们的合作伙伴、*等中首*者。通过本次音乐教育教学活动,使师生间达到共识、共赏、共进。

  二、教学分析:

  《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一首以内蒙古民歌音调为素材创作的儿童歌曲,明快的旋律、跳跃的节奏很具有舞蹈性,也表现了草原小牧民放牧时的喜悦心情。歌曲为2/4拍,四个乐句的句尾和句首基本采用了八度跳进,表现了小牧民手擎洋鞭,快乐欢唱的形象。第三乐句在节奏上做了变化,八分休止符的运用,尽情的抒发了对美丽家乡的赞美之情。歌曲的衬腔“啊哈呵”是该曲的扩充部分,舒展的节奏,富有动力感的旋律,表现了小牧民豪放的性格和放牧时的愉快心情。最后重复了第四乐句的曲调,天真活泼,自豪的情感表达了草原儿童对自己家乡和甜美生活的赞美。

  三、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本课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让学生真正感受蒙古族曲调的风格特点,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们在体验、探究、模仿、合作、综合的过程中自主、探究、合作式学*。

  3、知识与技能目标

  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和舞蹈创编能力,并能用轻柔而有弹性的'声音自信的演唱歌曲。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运用自豪、欢快的情绪,轻柔而有弹性的声音自信的演唱歌曲。

  2、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节奏型和不同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五、教学媒体发选择和应用:

  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热情,开阔视野,使之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草原巡逻兵》

  2、学唱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3、表演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4、选用内容:学*用竖笛演奏歌曲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聆听《草原巡逻兵》,培养学生完整聆听音乐作品中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的内蒙古民歌的音调,引导学生动手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二、学*用听视唱结合学*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聆听音乐,初步感受内蒙古的民族民间音乐的民族风格。

  三、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我是草原小牧民》,并进行表演。

  四、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增强学生学*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竖笛小练*。(结合学唱歌曲演奏so、la、mi三音进行练*)

  4:柯尔文手势复*唱 “3、5、6”三个音。

  二:新课学*:

  (一)聆听《草原巡逻兵》

  1、初听乐曲的“引子”与第一部分的快板音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

  2、听主题曲调,(情绪怎样?你仿佛又看到了什么?)出示主题曲调,学生看曲谱再听音乐,并随音乐哼唱,体验蒙古音乐的风格。

  3、听全曲。设问:全曲与我们刚刚哼唱的主题有什么关系?速度上有什么变化?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回答。师生交流答案:主题变化发展。

  4、听全曲。要求:听完后,按音乐发展的情景,简单编讲故事《草原巡逻兵》。

  5、完成课本上的作业,听音乐排序号。

  教师简单介绍“笙”的性能。

  (二)新歌学*

  1、导课:复*《草原上》边唱边表演

  师:《草原上》这首歌的情绪是优美,抒情的,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首蒙古族歌曲,听完后告诉老师,他的情绪是怎样的?(听范唱录音,学生体会歌曲情绪。)学生自由回答

  2、听音乐,表现了小牧民怎样的心情?(学生自由回答。)

  3、学生随音乐自由编创动作表演,老师适时指导。(师生一起随音乐表演)

  4、学生跟着范唱录音轻声演唱。(唱准八分休止符和倚音)

  5、结合竖笛进行视奏练*

  6、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边唱边用动作表演,表现出小牧民自豪、欢快的情绪。

  课堂小结:

  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通过学*本课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让学生真正感受蒙古族曲调的风格特点,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2、让学生们在体验、探究、模仿、合作、综合的过程中自主、探究、合作式学*。

  3、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和舞蹈创编能力,并能用轻柔而有弹性的声音自信的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运用自豪、欢快的情绪,轻柔而有弹性的声音自信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用不同的节奏型和不同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具:多媒体、电子琴、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上课啦》

  二、导入(感受草原)

  1、出示图片

  师:同学们,伴着跳动的音符,我们愉快的音乐课开始了,今天我请来了一位客人和我们一起上音乐课,你们听它是谁?对了,它是一匹来自大草原的骏马,谁能说一说关于草原和马的事情或是歌曲?

  生:《草原上》《草原就是我的家》……

  师:你们想不想去草原看看?让我们骑着骏马一起去大草原吧!

  2、律动:〈〈草原就是我的家〉〉

  三、新授(走进草原)

  师:我们来到了天高去淡、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有一位小朋友骑着马唱着歌来接我们了,你们听听他是谁?

  1、播放〈〈我是草原小牧民〉〉

  师:谁能告诉我他是谁?他就是我们这节课的主人公小牧民,他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英格玛,让我们从英格玛的歌声中感受一下牧民的'生活吧!

  2、出示歌谱,按节奏读歌词

  (草儿青青羊儿肥,注意休止符)

  3、学唱歌曲

  教师教唱,找出重点句子

  (草儿青青羊儿肥—青青草儿跳起来了,肥肥的羊儿扭起来了,休止符、前倚音)

  4、随琴哼唱

  小声随琴完整的演唱歌曲

  5、巩固歌曲,分组接唱

  6、歌曲处理

  师:你觉得小牧民再唱这着歌曲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

  (高兴,自豪)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注意休止符、前倚音

  四、表演(歌唱草原)

  师:同学们唱得这么好听,就像一个个神气的小牧民,让我们给这着歌加上动作,来表演自豪的小牧民吧!

  1、学生自已编动作,表演歌曲

  师:你们表演得太棒了,我也想加入你们了,让我们一起边唱歌,边表演吧。

  2、和学生一起表演《我是草原小牧民》

  五、拓展、延伸

  1、听一听、打一打

  师:同学们都能声情并茂、以情带声,并且很自信的演唱《我是草原小牧民》这首歌曲,我真为你们高兴,现在我想送给你们一些礼物,你们听听是什么声音?什么音符?说对了送给你!

  (双响筒、铃鼓、三角铁)

  2、合奏

  师:让我们用这些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吧。

  3、表现歌曲

  分为演唱组、演奏组、舞蹈组表现歌曲

  六、总结(告别草原)

  同学们,你们太棒了,我为你们感到自豪。假如你们是歌手,我会是你们最忠实的歌迷;假如你们是演奏家,我会是你们最忠实的听众;假如你们是舞蹈家,我会是你们最忠实的观众;同学们,努力吧!相信自己,我能行!音乐殿堂的大门永远为你们敞开着。

  (演唱《再见歌》)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通过筷子舞体验感受音乐旋律的特点,能够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认识蒙古族乐器“马头琴”,并能够听辨其音色。

  3.通过听、唱、舞等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参与中能够喜欢蒙古族音乐。

  教学流程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

  1、师生课前准备(听音乐进教室)

  播放:歌曲《草原赞歌》

  2、师生问好:自我介绍

创设轻松自由的学*氛围。感受愉快的音乐情绪。

  一、创设情境、聆听感受音乐

  二、熟悉歌曲旋律

  师:同学们都在看我,在看我的衣服吗?这是哪个民族的服饰?

  生:略

  师:你说对了,我穿的是蒙古族服饰。

  师:那你们知道哪些蒙古族的音乐呢?今天我们就一同来了解一下蒙古族的音乐!

  师:让我们来听一首歌曲。

  (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师:这首歌让我们想到了什么?

  生:(我们仿佛来到了美丽的大草原。)

  生:(我看到了好多的牛和羊。)

  生:(我看到了奔跑的骏马。)

  师:我和同学们一样,也仿佛来到了美丽的大草原。谁知道这首歌的名字?

  师:你说的非常对,说明你很熟悉这首歌。

  师:这首歌曲是《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它就是蒙古族著名歌唱家德德玛演唱的。

  师: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它的旋律呢?我们再来听。

  师:(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及风景图片)教师用手势带动孩子们感受音乐。

  师:歌曲的速度和旋律是怎样的?

  生:(中速,较慢, 旋律优美.。)

  师:优美的旋律让我们感受到了蒙古族人民热爱草原、赞美家乡的情感。

  师:我这还有一段音乐,和前面的歌曲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让我们一起来听。

  (播放:《我是草原小牧民》伴奏音乐)

  生:(旋律不一样,一个是欢快的,一个是优美的。)

  生:(速度不一样,一个速度慢。一个速度快。)

  师:你们说的很准确,是旋律和速度与刚才我们所听到的歌曲不一样。这段音乐有着轻快的节奏,前面我们听到的歌曲旋律流畅,有着连贯的长音。

  师:听了这么欢快的音乐我们最想做什么?

  生:(想跳跃,想舞蹈。)

  师:蒙古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劳动时跳舞、骑马时也想跳舞,你们知道他们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有那些吗?

  生;略

  师:有**舞、盅碗舞、马刀舞等(边介绍边出示图片),下面我们就一同来欣赏一段舞蹈。

  (播放:视频 )

  师:同学们能够看出这是图片中的哪一种蒙古族舞吗?

  生:骑马舞

  师:对了,是骑马舞。你最喜欢骑马舞中的哪一个动作?你能模仿一下吗?

  (在音乐中生随意做,师生一同做舞蹈动作)

  师:同学们看我手中拿的是什么呀!

  生:(筷子)

  师:筷子是生活用具,但在蒙古族人手中它是可以用来跳舞的道具。

  师:下面我就用它给大家表演一段舞蹈,也叫做《筷子舞》。

  (播放:《我是草原小牧民》音乐伴奏)

  师生之间在直观的问题中交流感情。

  聆听音乐,启发学生根据音乐展开想象,初步感受蒙古族音乐的特点。

  让学生通过聆听、比较,能够分辨音乐情绪和速度的不同。

  初步了解蒙古族舞蹈,引发学生好奇心。

  以筷子舞为导线,激起学生学*的情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体验快乐的情感,熟悉本课的旋律,为学唱歌曲做好铺垫。

  三、学*演唱歌曲

  师:大家可能发现了,不管我的动作如何变化,我都是在随着-------音乐来做的。

  师:这么欢快的旋律是一首蒙古族儿童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让我们一同用动作表现音乐旋律的高低变化。

  (引导学生一同来做,师用筷子提示音高变化,播放歌曲)

  师:我看大家也跃跃欲试,我已经给大家准备了筷子,快把它找到和我一起来做。我唱歌,大家用筷子伴奏。

  (师范唱,随音乐师生一起用筷子律动)。

  师:刚才我们一起律动,大家没有听清楚歌词,我再来为大家演唱,你们仔细听,歌中唱到什么?你记住了哪一句?(师范唱歌曲)

  师:歌中都唱了什么?

  生;略。

  师:(出示歌篇)我们来配合,用接龙的形式按节奏朗读歌词。(衬词是我国民歌的特点之一,是人们抒**感的一种方式,我们不用读)

  师:大家的歌词读的很准确。

  师:让我们用“哒”音来轻声模唱歌曲旋律(用稍慢的速度模唱歌曲旋律,启发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把小牧民自豪的心情表现出来)

  师:刚才在模唱旋律时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不认识的音符。(引导学生关注前倚音)

  生:略

  师:哦,是这个小音符,我来唱一下。(师示范)它是前倚音,写在音符的前面,用来修饰它后面的音符。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师引导学生一同唱前倚音乐句,这样的演唱能更好的表现出羊儿的可爱形象。)

  师:熟悉了旋律之后,让我们来合作演唱歌曲。我唱第一句,你们唱第二乐句。衬词的地方我们一同来唱。

  师:歌声让我们仿佛来到了辽阔的草原,当我们在草原上喊远方的小伙伴时的声音应该是什么样的?(先用“哎-----”体会声音传向远方的感觉,两组强弱对比唱衬词乐局句)让我们来试一试。(解决歌曲难点乐句)

  师:(纠正问题,师生交换角色演唱)

  师:让我们完整、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师提示用歌声表现出小牧民豪爽的性格,衬词的地方应该演唱的舒展,富有激情。)

  师生合作,感受音乐旋律和动作的变化。

  有目的地向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启发学生学*的欲望,并加深对歌曲的印象。

  师生合作,熟悉歌曲旋律。创设情景,解决难点。

  四、学*表现歌曲

  五、拓展延伸

  师:我们一同愉快地演唱了歌曲,但是与蒙古族人比起来,我们的表演还缺少了一点内容,那就是---舞蹈。大家还记得我们前面做过的筷子舞吗?现在就让我们用筷子和打击乐器来表现歌曲。

  师:让我们和小牧民一起来进行一场歌舞表演。一组同学扮演小牧民演唱歌曲;一组同学跳筷子舞;另一组同学用打击乐器伴奏。

  (在音乐中师指导学生自由分小组练*)

  师:小牧民们,你们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来一次小小的`音乐会。把自豪、喜悦的心情表现出来吧!

  师:我们一起感受了小牧民们载歌载舞的快乐。你们还熟悉哪些蒙古族的歌曲呢?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熟知的歌曲,并唱一唱)

  生:略

  师:蒙古族还有他们最具代表性的乐器,它的演奏姿势和二胡相似,听一听它是什么乐器?

  (播放《我从草原来》音乐)

  生:马头琴

  师:我们来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出示图片和音乐。)

  师:听听它的音色是怎样的?我们来模仿它的演奏姿势。

  生:略

  师:“马头琴”它音色深沉、浑厚、苍劲、辽阔、富于表达勤劳、强悍的蒙古族人民的性格和感情。(播放《我从草原来》音乐减弱)

  师:今天我们一同欣赏、演唱了蒙古族的歌曲,了解了蒙古族的筷子舞和乐器马头琴,丰富多彩的蒙古族音乐带给我们美好的感受,最后,让我们再次唱起《我是草原小牧民》来表达我们快乐的心情吧!

  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体验加入筷子舞和节奏乐器伴奏的效果,更好的表现歌曲。

  在合作表演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

  在马头琴演奏的音乐中,认识马头琴并了解其音色。x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菁选扩展阅读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菁选(扩展1)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3篇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草原巡逻兵》

  2、学唱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3、表演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4、选用内容:学*用竖笛演奏歌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聆听《草原巡逻兵》,培养学生完整聆听音乐作品中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的内蒙古民歌的音调,引导学生动手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过程与方法:学*用听视唱结合学*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聆听音乐,初步感受内蒙古的民族民间音乐的民族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我是草原小牧民》,并进行表演。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增强学生学*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竖笛小练*。(结合学唱歌曲演奏so、la、mi三音进行练*)

  4、柯尔文手势复*唱“3、5、6”三个音。

  二、新课学*:

  (一)聆听《草原巡逻兵》

  1、初听乐曲的“引子”与第一部分的快板音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

  2、听主题曲调,(情绪怎样?你仿佛又看到了什么?)出示主题曲调,学生看曲谱再听音乐,并随音乐哼唱,体验蒙古音乐的风格。

  3、听全曲。设问:全曲与我们刚刚哼唱的主题有什么关系?速度上有什么变化?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回答。师生交流答案:主题变化发展。

  4、听全曲。要求:听完后,按音乐发展的情景,简单编讲故事《草原巡逻兵》。

  5、完成课本上的`作业,听音乐排序号。

  教师简单介绍“笙”的性能。

  (二)新歌学*

  1、导课:复*《草原上》边唱边表演

  师:《草原上》这首歌的情绪是优美,抒情的,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首蒙古族歌曲,听完后告诉老师,他的情绪是怎样的?(听范唱录音,学生体会歌曲情绪。)学生自由回答

  2、听音乐,表现了小牧民怎样的心情?(学生自由回答。)

  3、学生随音乐自由编创动作表演,老师适时指导。(师生一起随音乐表演)

  4、学生跟着范唱录音轻声演唱。(唱准八分休止符和倚音)

  5、结合竖笛进行视奏练*

  6、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边唱边用动作表演,表现出小牧民自豪、欢快的情绪。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教材分析: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一首以内蒙古民歌音调为素材创作的儿童歌曲。歌曲以明快的旋律、跳动的节奏,具有舞蹈性的律动感,表现了草原小牧民放牧时的喜悦心情。歌曲为2/4拍,五声羽调式,为扩充了的一段体结构。四个乐句的句尾和句首基本采用了八度跳进,表现了小牧民手擎羊鞭、快乐欢唱的形象。第三乐句在节奏上作了变化,八分休止符的运用,尽情地抒发了对美丽的家乡的赞美之情。歌曲的衬腔“啊哈嗬”是该曲的扩充部分。舒展的节奏、富有动力感的旋律,表现了小牧民豪放的性格和放牧时的愉快心情。最后重复了第四乐句的曲调,天真活泼、自豪的情感表达了草原儿童对自己家乡和甜美生活的赞美。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初步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和体验蒙古族的音乐和舞蹈,并对其产生兴趣。

  2、知识目标: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表演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歌曲。

  3、能力目标:通过听、唱、舞、创等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和体验蒙古族的音乐和舞蹈。

  2、在不同形式的表演中快乐的体验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教学难点:唱准并掌握带附点和空拍的节奏:

  ①、×○ ×○ ∣××× ××∣

  ②、 ×、× ×× ∣ ×× ×∣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道具筷子、音乐盒、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感受大草原

  1、师生问好

  2、师:请听一段音乐(放录音《我从草原来》)师配乐朗诵:蓝天高,太阳照,草原好热闹,马儿壮,羊儿肥,这里风光好。听着美妙的音乐我们的思绪一下子就飞到了美丽而辽阔的大草原上,这里有成群的牛羊,这里有美丽的草原。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感受草原的魅力吧。

  二、走进草原

  1、听音乐《草原上》欣赏草原风光,并介绍蒙古族的风土人情。

  师:你能看图说一说图中有哪些美丽的风景吗?(一望无际的绿色草原、洁白的毡房、成群的牛羊)

  2、你们能看出是哪个少数民族了吗?(生:蒙古族)

  师:你们真聪明!

  蒙古族的意思就是永恒之火,也有一个别称:就是“马背上的民族”。他们都生活在美丽富饶的蒙古大草原上,那里的牧民还会骑马、摔跤、射箭、挤牛奶呢,而且他们还非常的能歌善舞。

  三、学跳筷子舞

  1、师:(出示筷子)咦?这是什么?(筷子)你可别小瞧它,在蒙古族人民的眼中它可是跳舞的好道具呢!我看到有些同学似乎有些怀疑,那就让老师当一回小牧民给你们跳一段《筷子舞》吧。

  2、师:刚才我跳的筷子舞你们喜欢吗?(生:喜欢)筷子舞是蒙古族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形式之一,那我们就一起来学*筷子舞。

  3、播放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舞蹈。

  四、学唱歌曲

  师:欢快的筷子舞给我带来了美的享受,那我们说草原的歌曲是不是也很好听?想不想把这首歌曲也学会呢?(生:想)

  1、播放歌曲,生聆听后师板书课题。

  2、带着问题复听范唱。

  ①是谁在唱歌?(小牧民或草原小牧民)

  ②歌曲的延长情绪是怎样的?(高兴、自豪、开心、骄傲……)

  ③歌曲的节奏是怎样的?师可从旁提示:听了歌曲让你有什么感觉?想不想跳舞?有没有力量?(稍快的或欢快活泼的)

  3、跟节奏说唱歌词。

  板书节奏难点

  ①、×○ ×○ ∣××× ××∣

  ②、 ×、× ×× ∣ ×× ×∣

  4、跟音乐范唱学唱歌曲。

  5、全体带着感情齐唱歌曲。

  6、表演歌曲

  师:同学们谁想当神气的小牧民?现在我们就唱起歌跳起舞当一回真正的小牧民好吗?挑选演唱组、舞蹈组、演奏组和说唱组的成员、

  师:其实音乐可以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表现,只要你热爱音乐,能发现其中的奥秘,你就会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五、拓展延伸

  蒙古族还有一种最具代表性的乐器,它的演奏姿势和二胡很相似——马头琴。(出示图片)(播放音乐)就是我们刚开始听过的那段音乐,它就是用马头琴演奏的,它的音乐深沉、浑厚、苍劲、辽阔,富于表达勤劳、强悍的蒙古族人民的性格和感情。(音乐声减弱)

  六、小结

  今天我们一同欣赏和演唱了蒙古族歌曲,理解了小牧民骄傲自豪,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也初步了解了蒙古族的筷子舞和马头琴,丰富了蒙古族音乐带给我们美好的感受,最后,让我们再次唱起《我是草原小牧民》并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走出教室,结束这次草原之旅吧。(播放音乐我《是草原小牧民》)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草原巡逻兵》

  2、学唱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3、表演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4、选用内容:学*用竖笛演奏歌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聆听《草原巡逻兵》,培养学生完整聆听音乐作品中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的内蒙古民歌的音调,引导学生动手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过程与方法:学*用听视唱结合学*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聆听音乐,初步感受内蒙古的民族民间音乐的民族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我是草原小牧民》,并进行表演。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增强学生学*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竖笛小练*。(结合学唱歌曲演奏so、la、mi三音进行练*)

  4、柯尔文手势复*唱“3、5、6”三个音。

  二、新课学*:

  (一)聆听《草原巡逻兵》

  1、初听乐曲的“引子”与第一部分的快板音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

  2、听主题曲调,(情绪怎样?你仿佛又看到了什么?)出示主题曲调,学生看曲谱再听音乐,并随音乐哼唱,体验蒙古音乐的风格。

  3、听全曲。设问:全曲与我们刚刚哼唱的主题有什么关系?速度上有什么变化?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回答。师生交流答案:主题变化发展。

  4、听全曲。要求:听完后,按音乐发展的情景,简单编讲故事《草原巡逻兵》。

  5、完成课本上的作业,听音乐排序号。

  教师简单介绍“笙”的性能。

  (二)新歌学*

  1、导课:复*《草原上》边唱边表演

  师:《草原上》这首歌的情绪是优美,抒情的,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首蒙古族歌曲,听完后告诉老师,他的情绪是怎样的?(听范唱录音,学生体会歌曲情绪。)学生自由回答

  2、听音乐,表现了小牧民怎样的心情?(学生自由回答。)

  3、学生随音乐自由编创动作表演,老师适时指导。(师生一起随音乐表演)

  4、学生跟着范唱录音轻声演唱。(唱准八分休止符和倚音)

  5、结合竖笛进行视奏练*

  6、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边唱边用动作表演,表现出小牧民自豪、欢快的情绪。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菁选(扩展2)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范文5份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 1

  一、教学设计说明:

  《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人音版音乐教材第五册第二单元的聆听内容。因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情感的体验。因此,我在本课的教学活动中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差异等为基本理念;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理念,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多种教学形式和丰富有趣的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学*音乐、创造音乐、享受音乐,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智。在互动的学*中,教师以参与者、组织者、合作者的身份成为学生们的合作伙伴、*等中首*者。通过本次音乐教育教学活动,使师生间达到共识、共赏、共进。

  二、教学分析:

  《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一首以内蒙古民歌音调为素材创作的儿童歌曲,明快的旋律、跳跃的节奏很具有舞蹈性,也表现了草原小牧民放牧时的喜悦心情。歌曲为2/4拍,四个乐句的句尾和句首基本采用了八度跳进,表现了小牧民手擎洋鞭,快乐欢唱的形象。第三乐句在节奏上做了变化,八分休止符的运用,尽情的抒发了对美丽家乡的赞美之情。歌曲的衬腔“啊哈呵”是该曲的扩充部分,舒展的节奏,富有动力感的旋律,表现了小牧民豪放的性格和放牧时的愉快心情。最后重复了第四乐句的曲调,天真活泼,自豪的情感表达了草原儿童对自己家乡和甜美生活的赞美。

  三、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本课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让学生真正感受蒙古族曲调的风格特点,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们在体验、探究、模仿、合作、综合的过程中自主、探究、合作式学*。

  3、知识与技能目标

  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和舞蹈创编能力,并能用轻柔而有弹性的声音自信的演唱歌曲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运用自豪、欢快的情绪,轻柔而有弹性的声音自信的演唱歌曲。

  2、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节奏型和不同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五、教学媒体发选择和应用

  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热情,开阔视野,使之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六、教学流程设计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三、教师跳舞,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想送给你们一个舞蹈,你们想看吗?

  生早已按耐不住内心的喜悦,不约而同的说:“想看”。

  播放课件音乐,教师跳舞《我是草原小牧民》。

  师:老师跳的舞蹈是哪个少数民族的?

  生:蒙古族。

  师:看来,你们不仅有一定的欣赏能力,而且音乐的知识面还很宽。真了不起。不过,我现在有一个想法,如果老师跳舞时伴随着你们的歌声,咱们进行歌伴舞的表演,那我一定会更加的欣慰和自豪,你们能满足老师的愿望吗?

  生:能。

  师:下面,看哪组同学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我是草原小牧民》这首歌曲学会。

  (说明:通过教师用舞蹈的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们浓厚的学*兴趣,使之在一种美的境界、美的旋律、美的享受中走进音乐的殿堂。)

  四、学*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3、演唱歌曲

  师:下面,我们完整的演唱一遍歌曲,

  4、找难点、突破难点

  师:这首歌曲我们已经基本学会了,哪位同学对这首歌曲还有不会的地方请你提一提,同学和老师帮你共同的解决。

  学生任意提自己不会的地方,师生共同帮助解决。

  3、表现歌曲

  师:最后,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的表现歌曲。

  学生可分为演唱组、节奏组、舞蹈组,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进行歌伴舞表演。

  五、结束教学

  教师伴随着轻音乐运用激励型的语言结束本课教学:

  假如你们是歌手,

  我会是你们最忠实的歌迷;

  假如你们是演奏家,

  我会是你们最忠实的听众;

  假如你们是舞蹈家,

  我会是你们最忠实的观众;

  孩子们,努力吧!

  音乐殿堂的大门永远为你们敞开着。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 2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草原巡逻兵》

  2、学唱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3、表演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4、选用内容:学*用竖笛演奏歌曲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聆听《草原巡逻兵》,培养学生完整聆听音乐作品中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的内蒙古民歌的音调,引导学生动手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二、学*用听视唱结合学*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聆听音乐,初步感受内蒙古的民族民间音乐的民族风格。

  三、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我是草原小牧民》,并进行表演。

  四、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增强学生学*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竖笛小练*。(结合学唱歌曲演奏so、la、mi三音进行练*)

  4:柯尔文手势复*唱 “3 、5 、6”三个音。

  二:新课学*:

  (一)聆听《草原巡逻兵》

  1、初听乐曲的“引子”与第一部分的快板音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

  2、听主题曲调,(情绪怎样?你仿佛又看到了什么?)出示主题曲调,学生看曲谱再听音乐,并随音乐哼唱,体验蒙古音乐的风格。

  3、 听全曲。设问:全曲与我们刚刚哼唱的主题有什么关系?速度上有什么变化?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回答。师生交流答案:主题变化发展。

  4、 听全曲。要求:听完后,按音乐发展的情景,简单编讲故事《草原巡逻兵》。

  5、 完成课本上的作业,听音乐排序号。

  教师简单介绍“笙”的性能。

  (二)新歌学*

  1、导课:复*《草原上》边唱边表演

  师:《草原上》这首歌的情绪是优美,抒情的,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首蒙古族歌曲,听完后告诉老师,他的情绪是怎样的?(听范唱录音,学生体会歌曲情绪。)学生自由回答

  2、听音乐,表现了小牧民怎样的心情?(学生自由回答。)

  3、学生随音乐自由编创动作表演,老师适时指导。(师生一起随音乐表演)

  4、学生跟着范唱录音轻声演唱。(唱准八分休止符和倚音)

  5、结合竖笛进行视奏练*

  6、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边唱边用动作表演,表现出小牧民自豪、欢快的情绪。

  课堂小结:

  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 3

  教学内容:

  表演《我是草原小牧民》及相关音乐活动

  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感受内蒙古歌舞的民族风格,激发学生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二、认知目标:能用自豪、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三、通过小组合作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创造音乐美的才能和合作协调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唱、舞、奏、创等音乐实践,感受内蒙古歌舞的民族风格。

  教学难点:

  歌曲节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一起玩〈点名游戏〉

  二、创设情境

  1、过渡谈话

  师:“咱们班的小朋友真聪明,接下来,老师给你们表演一段舞蹈,请你们猜猜是哪个民族的舞蹈?

  生:……

  师:你们想不想学学?(跟师学动作)

  2、表演〈我是草原小骑兵〉伴奏

  师:现在我们配上音乐跳一段好吗?

  3、师:说起蒙古,会让你想到什么?

  生:……

  3、发声练*

  师:从你们的回答中,我知道了蒙古是个非常美丽的地方,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看看,准备好,我们出发喽!瞧,我们到了(媒体展示大草原画面),哒哒 哒哒 哒(师模拟马蹄声从弱到强),这是什么声音啊?

  生:……

  师:原来有马儿正向我们跑来。谁能来模仿马蹄声?(个别)现在请你们随着琴的音高来模仿。(师指导字要唱的清晰、带上唱歌的状态)

  1 1 1 1 1 1 1 1 — ……

  哒哒 哒哒 哒哒 哒哒

  三、学唱歌曲

  1、师:哒哒 哒哒 哒哒 哒哒,马终于走*我们了,你们听,还传来了小牧民的歌声呢!

  2、听录音范唱

  师:听了小牧民的演唱,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回答

  3、复听歌曲

  师:让我们带着这种愉快的心情再来欣赏一次。

  4、朗读歌词

  师:谁来按节奏朗读一遍歌词?

  生:个别读(其他同学拍节奏)

  不准的地方可请会读的同学纠正

  师生:一起按节奏朗读歌词(第二遍加上感情轻快地朗读)

  5、用la轻声跟琴学唱

  6、带上歌词轻声地演唱

  7、解决问题(用对比法)

  师:你们演唱觉得有困难吗?(可请其他同学帮忙)注意休止的地方

  分句练唱

  8、完整随琴演唱

  9、师生接龙演唱

  (提醒分句)

  10、歌曲处理(原速演唱)

  师:现在要考考你们的耳朵灵不灵了?你们听老师唱,哪一种演唱更能表现小牧民开心的心情?

  生:第二遍

  师:现在就请你们带着这种自豪、欢快的心情来演唱。有信心吗?

  11、完整演唱

  12、随录音伴奏演唱

  四、创编活动(分打击乐、演唱、表演表现歌曲)

  (一)创设情境

  1、师:你们唱得真好听,今天呀牧民们要在美丽的大草原举行一年一次隆重的那达慕大会呢。现在就让我们去看一看,他们在干什么?(媒体展示:骑马、射箭、摔跤**图片) 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参加他们的那达慕大会呢?

  2、师:那就得学会蒙古族人会做的事。你们看,在这些动作的下面有一组节奏,想一想,这些节奏应该和哪些动作交朋友?

  ** 摔跤 射箭 骑马

  哒哒 哒哒 哒哒 哒哒 刷 刷 刷 刷

  嘿— 嗖嗖 嗖—

  3、节奏模拟

  (分组模拟)

  (二)分组排练

  师:下面让我们也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吧!我们排练一个节目为他们助兴,怎么样?(分配任务)

  (三)创作表演

  1、第一编表演

  师: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吗?那就让我们开始吧!

  2、互相评价

  3、再次表演

  六、小结、下课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领略了大草原的美丽风光,一起唱唱、跳跳、动动,你快乐吗?

  生:快乐!

  师:这些都是音乐带给我们的快乐。音乐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到处都是音乐。希望小朋友在生活中找到更多的快乐。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和体验蒙古族的音乐和舞蹈,并对其产生兴趣。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们在体验、探究、模仿、合作、综合的过程中自主、探究、合作式学*。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本课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让学生真正感受蒙古族曲调的风格特点,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点

  1、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和体验蒙古族的音乐舞蹈。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教学难点

  为歌曲创编不同的动作

  教学过程:

  一、感受大草原

  1、师:小朋友们,愉快的音乐课开始了。今天的音乐课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瞧!(出示小红马画面)它来自辽阔的大草原,今天特意来请我们到它的家乡做客呢!想不想去?(想)那好,全体起立,我们拉好缰绳,摆好姿势,跟着小红马出发吧!

  2、律动:随《我是草原小牧民》歌曲做骑马动作

  二、走进大草原

  1、欣赏草原风光

  2、学跳筷子舞

  师:(出示筷子)咦?这是什么?(筷子)你可别小瞧它,在蒙古人民的眼里它可是跳舞的好道具呢!老师看到有些小朋友似乎有些怀疑,那让老师给你们跳一段吧!

  (1) 师示范动作

  手位:简单的筷子交叉敲击动作 脚位:前蹲、后仰

  (2)师:怎么样?信了吧!谁学会了?

  (3)指名学生上台示范动作——师指导——台上学生带领大家一起跳——全体学生跟音乐齐跳

  3、变化筷子舞节奏

  (1) 师:简单的筷子舞小朋友一学就会了,现在老师要给筷子舞变个魔术,你们仔细找一找,它变在哪?

  (2) 师示范

  在第二乐句和第四乐句的最后一小节加入XX X

  (3)学生说——练*

  4、师:小朋友的眼睛可真亮啊!(出示节奏谱)变变变,你们瞧!这个新节奏变到这儿来了,老师用红色的符号表示,还变了一个动作在这儿呢!(师示范)

  5、师生合作表演节奏:我邀请你们跟老师合作一下,我来念前面的节奏,你们来念后面红色的节奏,可以吗?

  (1) 师念前面节奏,生念后面

  (2) 念前面节奏,生敲后面

  (3) 师:敲的这么好,我也想加入你们的队伍,我来敲前面的节奏吧,你们还是敲后面的部分(师敲前面节奏,生敲后面)

  (4) 师:用你们的节奏告诉老师它的节奏,让筷子发出声音吧!(学生完整敲击歌曲节奏)

  (5) 播放《我是草原小牧民》歌曲,生随音乐齐跳

  (6) 师:这么厉害,看来难不倒你们,如果让你们加入脚步来跳,会吗?

  6、加入脚步师生齐跳

  7、师生随音乐齐跳筷子舞

  三、歌唱大草原

  1、师:欢快的筷子舞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而草原上小牧民的生活更是多姿多彩,他们勤劳、勇敢、放牧、欢歌,你们听

  2、聆听范唱《我是草原小牧民》

  2、 随琴哼唱:你觉得小牧民在唱起这首歌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

  跟着老师的琴声高兴的唱起来吧!

  4、指导缺点:

  “草儿青青羊儿肥”——青青的草儿跳起来了,肥壮的羊儿扭起来了!(休止符、前倚音)

  5、随老师琴声再唱

  6、师生用欢快的歌声对唱:听到小牧民唱的这么自豪,老师也想来当一回神气的小牧民,让我们来比一比,谁唱得更神气?(师生随琴接龙唱)

  7、师:唱得比老师还神气,我可有点不服气,我要拿出筷子,边唱边跳跟你们比一比。——师生接龙加入筷子舞表演唱

  8、师:小朋友的表演就像草原上一个个神气的小牧民,现在就让我们唱起歌,跳起舞,做一回真正的小牧民,好吗?

  9、拓展

  师:今天老师和小朋友在草原上度过了快乐的一节音乐课,我们一起骑马、唱歌,最高兴的是一起学*了筷子舞。其实呀,筷子舞只是蒙古舞蹈中的一种,聪明的蒙古人民还能用许多生活中的东西跳出一段一段好看的舞蹈呢。你瞧(出示蒙古族各种舞蹈画面)

  四、告别大草原

  1、师:蒙古的舞蹈多姿多彩,蒙古的人民热情好客。瞧!小红马又来了,让我们骑上小红马跟大草原告别吧!

  2、播放歌曲,生随音乐唱起歌,边跳边出教室。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 5

  教材分析:

  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一首以内蒙古民歌音调为素材创作的儿童歌曲。歌曲以明快的旋律、跳动的节奏,具有舞蹈性的律动感,表现了草原小牧民放牧时的喜悦心情。歌曲为2/4拍,五声羽调式,为扩充了的一段体结构。四个乐句的句尾和句首基本采用了八度跳进,表现了小牧民手擎羊鞭、快乐欢唱的形象。第三乐句在节奏上作了变化,八分休止符的运用,尽情地抒发了对美丽的家乡的赞美之情。歌曲的衬腔“啊哈嗬”是该曲的扩充部分。舒展的节奏、富有动力感的旋律,表现了小牧民豪放的性格和放牧时的愉快心情。最后重复了第四乐句的曲调,天真活泼、自豪的情感表达了草原儿童对自己家乡和甜美生活的赞美。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初步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和体验蒙古族的音乐和舞蹈,并对其产生兴趣。

  2.知识目标: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表演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歌曲。

  3.能力目标:通过听、唱、舞、创等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和体验蒙古族的音乐和舞蹈。

  2.在不同形式的表演中快乐的体验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教学难点:唱准并掌握带附点和空拍的节奏:

  ①。 ×○ ×○ ∣××× ××∣

  ②。 ×。× ×× ∣ ×× × ∣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道具筷子、音乐盒、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感受大草原

  1.师生问好

  2.师:请听一段音乐(放录音《我从草原来》)师配乐朗诵:蓝天高,太阳照,草原好热闹,马儿壮,羊儿肥,这里风光好。听着美妙的音乐我们的思绪一下子就飞到了美丽而辽阔的大草原上,这里有成群的牛羊,这里有美丽的草原。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感受草原的魅力吧。

  二、走进草原

  1.听音乐《草原上》欣赏草原风光,并介绍蒙古族的风土人情。

  师:你能看图说一说图中有哪些美丽的风景吗?(一望无际的绿色草原、洁白的毡房、成群的牛羊)

  2.你们能看出是哪个少数民族了吗?(生:蒙古族)

  师:你们真聪明!

  蒙古族的意思就是永恒之火,也有一个别称:就是“马背上的民族”。他们都生活在美丽富饶的蒙古大草原上,那里的牧民还会骑马、摔跤、射箭、挤牛奶呢,而且他们还非常的能歌善舞。

  三、学跳筷子舞

  1.师:(出示筷子)咦?这是什么?(筷子)你可别小瞧它,在蒙古族人民的眼中它可是跳舞的好道具呢!我看到有些同学似乎有些怀疑,那就让老师当一回小牧民给你们跳一段《筷子舞》吧。

  2.师:刚才我跳的筷子舞你们喜欢吗?(生:喜欢)筷子舞是蒙古族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形式之一,那我们就一起来学*筷子舞。

  3.播放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舞蹈。

  四、学唱歌曲

  师:欢快的筷子舞给我带来了美的享受,那我们说草原的歌曲是不是也很好听?想不想把这首歌曲也学会呢?(生:想)

  1.播放歌曲,生聆听后师板书课题。

  2.带着问题复听范唱。

  ①是谁在唱歌?(小牧民或草原小牧民)

  ②歌曲的延长情绪是怎样的?(高兴、自豪、开心、骄傲……)

  ③歌曲的节奏是怎样的?师可从旁提示:听了歌曲让你有什么感觉?想不想跳舞?有没有力量?(稍快的或欢快活泼的)

  3.跟节奏说唱歌词。

  板书节奏难点

  ①。 ×○ ×○ ∣××× ××∣

  ②。 ×。× ×× ∣ ×× × ∣

  4.跟音乐范唱学唱歌曲。

  5.全体带着感情齐唱歌曲。

  6.表演歌曲

  师:同学们谁想当神气的小牧民?(教案 ) 现在我们就唱起歌跳起舞当一回真正的小牧民好吗?挑选演唱组、舞蹈组、演奏组和说唱组的成员。

  师:其实音乐可以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表现,只要你热爱音乐,能发现其中的奥秘,你就会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五、拓展延伸

  蒙古族还有一种最具代表性的乐器,它的演奏姿势和二胡很相似——马头琴。(出示图片)(播放音乐)就是我们刚开始听过的那段音乐,它就是用马头琴演奏的,它的音乐深沉、浑厚、苍劲、辽阔,富于表达勤劳、强悍的蒙古族人民的性格和感情。(音乐声减弱)

  六、小结

  今天我们一同欣赏和演唱了蒙古族歌曲,理解了小牧民骄傲自豪,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也初步了解了蒙古族的筷子舞和马头琴,丰富了蒙古族音乐带给我们美好的感受,最后,让我们再次唱起《我是草原小牧民》并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走出教室,结束这次草原之旅吧。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菁选(扩展3)

——我是环保小卫士作文菁选

我是环保小卫士作文(集合1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是环保小卫士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这周是我们班的环保实践活动,老师让我们全班同学都争当环保小卫士。我真想自己能成为一名真正的环保小卫士。

  活动开始啦!我们环保小卫士的主要任务是捡拾校园里的垃圾。我们全班的小卫士兵分五路,分别是每节课下课后捡拾校园的一二三四楼和操场。我们接到任务,下课后立刻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向我们的目的地。我们多数同学一手拿着胶口袋,一手拿着筷子认真地捡起垃圾来。有的'同学三五成群地围着一个口袋,用手捡来放在一起;有的同学用筷子夹;有的同学拿扫把扫;有的用铲子铲;还有的同学用抹布抹……

  我捡的是操场。我左手提口袋,右手空手捡垃圾。天有些冷,我却像个警察搜查小偷那样从西边一直捡到东边。突然,我看到了一个又臭又脏的垃圾躺在水坑里,我有些犹豫了:是捡还是不捡呢?再看一眼那垃圾,怪模怪样的,歪着脑袋,好像在说:“来呀!过来呀!捡我啊!看我不臭死你个环保小卫士!”看它那臭样,我咬紧牙,捏着鼻子,用一团废纸把它整个儿包住,扔进了垃圾袋,我这才勇敢地去捡其它的垃圾。

  这周的环保实践活动,我们过了一把当环保小卫士的瘾。今后每天我都想当校园的环保小卫士。

  一个星期天,吃过晚饭后,我和爸爸妈妈去市东湖公园玩,当我们刚刚走进公园的大门,迎面飞来一阵风加“雪”。其实是风把白色塑料袋吹得漫天飞雪,风停了,这些大块的雪就散落在地上。“哼,那些乱扔垃圾的人可真不文明!这么美丽的公园,扔了这么多的白色垃圾,也不觉得刺眼!”顿时我眼前一亮!对了,我是六(3)班里的环保小卫士,难道就不能为公园这个大家休息的地方做点贡献吗!

  正好,妈妈手里有一个大塑料袋:“妈,让我把它变成环保袋。”妈微笑说:“好!”说着递给了我。说干就干,我弯腰捡起脏塑料袋来。“用手捡多不卫生啊!用树枝来!嘿,这倒是个绝好不过的主意!”我接着老妈的放说道。于是我捡起两根筷子一样好的树枝。双手一夹,白色垃圾就乖乖地跑到了我的'环保袋中。我们走到了公园另一边。这里,草丛、石缝里到处都是白色的垃圾。就连石凳上面下面都是白色垃圾。一对男女青年坐在石凳那里。我想:如果我去捡的话,他们会不会笑话我呢犹豫了一下子,我决定去捡。因为我保护环境是对的,哥哥姐姐一定会支持我的。于是,我轻手轻脚地过去捡垃圾。用树枝扒拉塑料袋。我刚刚挑出了一个饮料瓶,就被一个外国人看见,他伸出大拇指,用生硬的国语说:“做……得……好!”我听了真有点不好意思。捡完袋子就去玩了。

  看着干净的公园,爸爸妈妈不停地向我竖起大拇指,我会心地笑了。

  八月的一个午后时分,太阳火辣辣的照在大地上,路上极少人行走,这时,整个小区安安静静的,这时,耐不住热的我冒着太阳,打算到外面的.商店买根雪糕解解馋。途中路过一个小区花园,那儿原本是个很优美很安静的地方,有许多老人小孩都喜欢到那儿做运动,玩耍,可因为有些居民贪图方便,总喜欢把垃圾扔在那里,有没有人来及时清理,久而久之,原本的小公园变成了个臭气熏天的垃圾场,这时,我发现有个人在那儿翻东翻西的,以为是乞丐,厌恶的瞥了一眼便走了。

  从商店买完雪糕出来,我一边走,一边满足地舔着手中的雪糕,有一次经过了那片垃圾场。那个人仍在里面翻着。当我走*一点时,那个人突然站起身来,我定睛一看,啊!那个人不正是邻居张阿姨吗!我走过去,张阿姨冲我笑了笑,我好奇地问道:“张阿姨,您在这儿干嘛呀这儿那么臭……”张阿姨笑着说:“我在清理垃圾呀!你还记得以前这儿多美啊!可现在却成了这副模样了,小区是我们共同的家啊!保持小区清洁卫生,人人有责啊!”我听后,羞愧极了。于是,我红着脸说:“张阿姨,我来帮您吧!”

  我吃完手中的雪糕,便加入了清理垃圾的行动中,我们一起把垃圾捡起,收拾好扔到垃圾箱,再把花园清扫干净……忙忙碌碌中,不知不觉,已到了傍晚,我们把花园清扫干净后,便一同回家了。途中回头望着那干净的小花园,虽然感觉很累,但心里觉得很充实,很开心,因为我为小区的环境绿化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也希望大家一起来,爱护我们的环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吧,相信未来我们的地球一定会越来越美丽。

  生活中,有许多的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是因为环境发生了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变化,才出现的。环境污染有许多种:我就来举三个例子,分别是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今天我就来当一下这个环保小卫士吧。

  首先我来说一下这三种污染的主要原因。水污染是因为人们把许多垃圾都倒入水中,或者是许多工厂把废水倒入水中,使水中的小动物都死去,河面上经常漂浮着垃圾;空气污染的原因是,现在城市里汽车、摩托车越来越多,排放出来的尾气污染了空气。还有就是某些化工厂冒出来的毒气造成了空气污染。固体废弃物相比大家在生活中都看到过,垃圾到处乱扔,把这些固体废弃物埋到地里,就造成了污染。

  减少这三种污染的方法就是环保。比如可以这样做:不浪费资源、让水重复使用;尽量人们自备购物袋、少用塑料袋,这样能减少废气污染;少开汽车,多骑自行车,这样不仅环保,还能锻炼身体,减少空气污染。还应该对废水进行净化处理,这样才能减少水污染。

  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送你一缕春风,让温暖伴着你,送你一片绿色,让幸福伴着你,啦啦啦啦啦,我们都是环保小卫士,我们手拉手,爱护大自然,人人都是环保小卫士。"为了青山绿水,为了绿树红花,为了我们更好的明天,请大家爱护我们身边的环境。

  昨天,我们一起去白杨社区宣传环保活动,大家都准时到了活动中心,一到那儿就热烈地讨论着宣传活动的方案。

  我们毎个人的心都在跳,怕自己处处碰壁,等妈妈将传单发下来,并给每个人分配了任务,同时讲了一大堆的注意事项后,我们的白杨小分队队员就迫不及待地展开了工作。

  柯张伟仗着跑步快,一下子冲到我的前面,争着给路人发传单。我也不甘示弱,虽然跑不过他,但我会抄小道,找捷径,我看见路人就发,就像发小广告的一样,不一会儿,手中的传单发完了,我立马跑到妈妈面前,继续要宣传单。妈妈告诉大家,既要发传单,也要向他们讲解,这样才可以达到宣传的目的。大家又都重新领了传单,开始工作了。我一回身,刚好看到老公公迎面走来,我赶紧跑上笑眯眯地对老公公说:“您好,请您看看我们的环保宣传单,这儿有……”我讲得滔滔不绝。老公公听了,连声赞叹说:“好,好,好,我看看。”公公接过传单,找了张椅子,认认真真地看了起来。我看了一下,心满意足地离开了。这时,一个年轻的男人大摇大摆地走了过来,我像火箭一样地冲了过去,满脸堆笑地说着,可是却突然听到一句冷冰冰的`字冒出来:“滚,不需要。”我心里一下子很难受,想,这人怎么这么没素质,转身这可恶的人己经不见了。

  我又发了几个居民,没有再碰壁了,他们也都是笑脸相迎,大家愉快地交流着,我们的宣传单就很顺利地发完了。

  活动结束了,我们又集中到活动中心,谈论自己的想法、感受及碰到的各种各样的人,大家觉得开心极了。

  最后,我还要再提醒大家一句,一定要保护环境。

  我的家乡有蓝天,白云,碧海,绿林,是一个美丽的海岛小城。可是,我的眼前总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画面,经常会有人不去珍惜这些美好。

  奶奶家门前有条小河。从前,河里的水清澈透明,像一块水晶,小鱼儿成群结队地围在一起玩游戏,每次去奶奶家,我都会陶醉在那美丽的画面中。不知从什么时候企,小河里有那么多的垃圾,河里漂浮着许多牛奶盒,塑料袋,各种各样的果皮纸屑。还时不时的发出一股臭味,我决定把河里的垃圾清理掉。

  说干就干,我和爸爸找出一只大垃圾袋和几根打捞工具——木棍。我拿起一根杯口粗细,两头各有一枚钉子的木棍,利用钩子勾住垃圾。我站在小河旁边,踮起脚尖,小心翼翼地勾住了一只红色的塑料袋,塑料袋随着水流,顺水而下,我立马提起木棍,把塑料袋勾了上来,可是,还有许多饮料瓶、牛奶盒……怎么也勾不上来。于是,我和爸爸又想了一个办法,把一个小麻袋做成网兜样绑在木棍的'一头,看准了一只瓶子,向下轻轻一舀,轻而易举地把这些瓶子取了上来,就这样,我们忙了一上午,河里的垃圾被我们清理的干干净净。之后,我和爸爸又制作了一个小牌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把这块小牌子,立在了小河边最醒目的地方。

  我看着眼前干净的小河,心想:“只要我们都行动起来,不乱扔垃圾,爱护环境,我的家乡肯定会更加美丽!”我高兴地望着爸爸笑了,爸爸摸着我的头,对我说:“你真是个环保小卫士!”

  20xx年10月22日一大早,一群热衷环保的人正在微信群里热火朝天地策划着一场环保宣传活动。乍一看这也没什么稀奇的,但奇就奇在策划这次活动的是一群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瞧,几番讨论之后,他们已经把此次环保宣传单的'内容、集合时间、地点、着装都给定好了。现在,就等活动开始吧。

  20xx年10月22日下午,金华市环城二小五年级(6)班30多名“环保宣传小卫士”们在约定的5点钟之前,陆续地都来到了活动目的地——金华市婺城区车头菜市场,统一穿着班服,戴着红袖套,一看就是“正规军”。5点钟一到,按照流程,他们每个人首先到带队者那里领取了自己的任务,即5~7份将要派发的宣传单。然后呢,就可以开始自己的任务了。

  活动正式开始,所有人立刻分解成两人一组,分头行动,迅速锁定自己的“目标”,然后走上前,礼貌地开口道:“您好!这是一份关于环保的宣传单,能了解一下吗?”边说边递上手中的宣传单给“锁定”的市民。见到如此可爱认真的“环保宣传小卫士”,市民们都很乐意地接过了宣传单看了起来,所以全班厚厚的一叠宣传单很快就发完了。

  我作为“环保宣传小卫士”中的一份子,通过这次活动,不仅自己了解了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等相关的环保知识,而且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将这些环保知识扩大了范围,希望环保理念深入人心,保护金华的环境,让金华越来越干净美丽。虽然活动结束了,但是环保的精神是生生不息的,这次活动已经在我和其他所有参与者的心里悄悄地埋下了一粒种子,日后,经过雨水的滋润,它会成长,最后,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这棵树的名字,叫做“美德”,保护环境就是一种美德!

  “污染环境千夫指,保护环境万人颂”!是呀,作为一个地球人,谁不明白这个道理呢?

  我是一棵树,一棵在人们眼中不起眼的大树。在山林里,看到同伴留下的木桩,便会想到:妈妈,您又受伤了,伤口还痛吗?我为您治治吧!过后,我便拿出怀中的树苗,将它慢慢地送回家……

  当我屹立在马路边,成为一排为人类消除气味的行道树时,我会自责:为什么自己的`能力如此有限?为什么我不能多解除一些人们的痛苦?

  有时我也会想:没关系,我问心无愧。这就够了,虽然能力有限,但我还是继续固执地完成自己的使命……

  我看到垃圾桶旁的果皮,我会提起腿为它遮住污迹;弯下腰,替它排解空难。再牺牲我的身躯,排成一行字——文明只差一步!

  我是一滴雨。

  小草口渴时,我会毫不犹豫的将自己的露珠送给它,让它解渴。我还能让那些干枯的土地变得湿润肥沃……

  我是一个**凡凡的人,但我却能找出大自然生病的原因:

  人们的生活水*提高了,讲究高质量,高消费,使用一次性的物品越来越多,用过后随手乱扔,导致的后果不堪设想。这时,我会将这些垃圾装进袋子,最后一起送进废品处理站,让它为人类造福。

  秋天,树叶落了,我急中生智:将叶子收集起来,倒入田中。这样,既做了肥料,又美化了环境,真是一举两得!

  啊!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我是环保小卫士,我要用我的双手,把世界装扮的更加美丽!

  星期天,爸爸带我到他的工厂去玩。我一进工厂的大门,一看,呀!工厂的地上全都是垃圾,抬头一看,天空中飘着黑云般的烟雾,我急忙用手捂着鼻子。我又看见路边的垃圾箱里面,垃圾多得都往外流。我急忙对爸爸说:“爸爸,这里怎么有这么多的垃圾呀?”爸爸说:“在这里干活的叔叔们乱扔垃圾,不注意环境保护造成的。”我对爸爸说:“爸爸,咱们俩把这里打扫一下吧。”爸爸说:“OK!”

  我和爸爸就动手打扫起来,我们先捡垃圾,最后用扫把扫垃圾,有许多叔叔看见了也过来帮忙。一会儿的`工夫,这里干净了许多。工人叔叔们都夸我是个环境小卫士。

  我今天虽然很累,但是心里很高兴!

  篇五:我是环保小卫士

  今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我独自一人在花园里玩。

  这里的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瑰丽无比。这儿还有一个花坛,花坛里的花儿欣然怒放,五颜六色,有紫的、有蓝的、有红的、有黄的、有粉的……太引人注目了!最美的就算是这绿油油的草坪了,如同绿色的地毯。

  正在我入迷的时候,我突然看见一个小女孩在草坪上拔小草玩,我想:不该让她破坏掉我们美好的家园。于是,我愤怒地走过去,把小女孩叫出来,生气地对她说:“你应该爱护小草,不应该去踩它,还给大地妈妈一张‘洁白干净’的脸吧!”

  她听了我的话,好像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于是,便走到草坪旁边对小草说:“对不起,可爱的小草,我没有把你踩疼吧?”

  小女孩的脸似红苹果,我对她说:“你是个知错就改的好孩子,也应该让大地妈妈把脸洗干净。”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从现在开始,让我们大家手拉着手,走向大自然,去保护环境吧!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菁选(扩展4)

——我是环保小卫士菁选

我是环保小卫士

  放学了,同学们都欢快地跑出教室,快乐的嬉笑声在耳边久久地回荡。

  我人漫步美丽的校园里,欣赏着这诱人的景色:天空湛蓝湛蓝的,犹如美丽的翡翠;草的小草嫩绿嫩绿的,摸上去,我不由地了那小宝宝的'手;远处还阵花香,令人陶醉……

  附*嬉笑声。我抬头一看,旁边的草有高年级的同学在踢球。就在草地的旁边醒目地立着牌子,上面写着:谁怜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看了,心里很着急,想说服不要再踢球了,可一是高年级的学生,不免害怕了。

  一番思考,终于,勇敢战胜了怯弱。我急忙跑对说:“你们别在草踢球了,没看见那块爱护小草的牌子吗?”我边说边顺手指了指那块牌子。较胖的同学不服气,扬起手打我,学生急忙阻止他说:“算了,是错了,不应该践踏小草,它也有生命,到别处去踢吧!”他这才放手,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跟着大伙一起。

  我见了,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此时阳光了,四周的景物也迷人了,都在点头微笑……

  今天是星期四,我背起书包去学校,一出门,哇,空气清新,树木茂盛,太阳红红的像小朋友的红脸蛋。

  到了学校,路上干干净净,两旁的树木绿得像是被水彩笔画的,格外茂盛,一阵微风吹来,让我们感觉舒服的飘到了天上去。鲜艳的***在旗台上高高的挂着,花坛里种着许多五颜六色的花,正欣然怒放,有红艳艳的'玫瑰花,金灿灿的菊花,白花花的百合……学校操场四周都是四季常绿的树,树木郁郁葱葱,长出来的叶子是翠绿色的!草坪上的草碧绿碧绿的,如同绿色的地毯。

  当我被这美景陶醉的时候,突然楼上有一位小朋友扔了一个塑料袋,袋子随着风飘到树枝上,我抬起头对那位小朋友说:“不要乱扔垃圾,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说完,我就把垃圾扔进垃圾桶,那位小朋友看见了脸不由得红了起来。

  放学时,突然我看见一个一年级的小朋友在花坛边把花连根拔起,我看到这情景心想:我不能袖手旁观。我连忙跑过去阻止他并对他说:“不要破坏花草,校园不只是你的,也是我们大家的。”那位小朋友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说:“对不起,我再也不敢了。”

  我懂得弯下腰,捡起地上的垃圾,并不是困难只是举手之劳而已,我们大家要保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学校是我家,环境卫生靠大家。

  今天是星期六,是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和妈妈相约去文峰公园看樱花。

  我们来到文峰公园,我高兴地欣赏花,一阵微风吹来,空中飘来了好多垃圾袋和纸片,我心里很难受,说:“好脏。”于是,我捡起一个垃圾袋,并接着开始捡身边的其它垃圾。捡着捡着,我看见一个大哥哥和一个小妹妹边吃食物边扔垃圾,我看到了很生气,马上冲过去说:“你们不要乱扔垃圾,这么美丽的文峰公园,乱扔垃圾多不文明啊!”

  我这么一说,大哥哥和小妹妹的脸都红了,他们马上捡起自己刚刚乱扔的垃圾,丢进了垃圾桶。小妹妹说:“我们再也不乱扔垃圾了,我要做一个文明的`孩子。”说完,便决定和我一起捡垃圾,我们还一起阻止了很多乱扔垃圾的人。

  看着干净整洁的文峰公园,妈妈高兴地向我伸出了大拇指,我高兴地笑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环保小卫士吧!

  今天是4月15日世界地球日,虽然少了点暖洋洋的春天感觉,多了点火辣辣的夏天味道,但是还是阻挡不了参加湘湖环保小卫士活动小记者的前进步伐。上午9点整,小记者们准时相约在湘湖城山广场,三人一组,穿上红色马夹,化身为环保小卫士。一路上,我和其他两位小卫士一起专心寻找并收集着游客丢弃在景区的纸屑、果皮、烟蒂、饮料瓶等生活垃圾,同时还不断地得到了游客的.赞扬,夸我们真是几个懂事的好孩子。

  在美丽的湘湖边,小记者们不但认真完成了环保小卫士的任务,而且还积极参与了默契大比拼、过独木桥、两人三足等亲子毅行闯关寻宝活动。不仅成为湘湖当天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且也让大家度过了一段快乐而又有意义的时光。

  回家的路上,爸爸的车上响起了"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的歌声。我想只要我们大家文明出行,那么我们的湘湖,我们的萧山也将变得更加整洁,更加美丽,更加和谐!

  从前,有座小山叫哭泣。为什么呢!*时,人们在山上爬山游玩,把各种垃圾随地乱扔,总有一天,你们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今天,我就来当当环保小卫士,给小山擦擦眼泪,让小山不再哭泣。我、李艳艳、蔡昊轩一起行动。不是说人多力量大吗!

  开始行动了,每个人都带了一双手套,不然这个气味会把屋子都掀翻天了。我拿着一个袋子,看到哪里有垃圾就跑到哪里,弯下腰,轻轻地把垃圾捡起,放进那装满东西的袋子里。

  我们走啊走,终于到了山顶上。山顶上有一个凹进去的坑,我们看到坑里满是垃圾,有的'直接跳下去拿,有的像火箭一样,飞快地跑过去,可是不仅一件垃圾也没捡到,还摔了个四脚朝天;有的像吃饭一样,一个劲地把东西往里面塞……我知道他们要捡些空瓶子,因为可以换钱!我嘛,就大人有大量,不跟他们计较了。我们冒着炎热的天气,每个人的脸上,都沾着无数颗的汗珠。虽然天气非常热,但我们一点也不在乎!

  因为有了我们这些环保小卫士,从此小山再也没有哭泣了。

  生活中,有许多的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是因为环境发生了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变化,才出现的。环境污染有许多种:我就来举三个例子,分别是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今天我就来当一下这个环保小卫士吧。

  首先我来说一下这三种污染的主要原因。水污染是因为人们把许多垃圾都倒入水中,或者是许多工厂把废水倒入水中,使水中的小动物都死去,河面上经常漂浮着垃圾;空气污染的原因是,现在城市里汽车、摩托车越来越多,排放出来的尾气污染了空气。还有就是某些化工厂冒出来的毒气造成了空气污染。固体废弃物相比大家在生活中都看到过,垃圾到处乱扔,把这些固体废弃物埋到地里,就造成了污染。

  减少这三种污染的方法就是环保。比如可以这样做:不浪费资源、让水重复使用;尽量人们自备购物袋、少用塑料袋,这样能减少废气污染;少开汽车,多骑自行车,这样不仅环保,还能锻炼身体,减少空气污染。还应该对废水进行净化处理,这样才能减少水污染。

  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送你一缕春风,让温暖伴着你,送你一片绿色,让幸福伴着你,啦啦啦啦啦,我们都是环保小卫士,我们手拉手,爱护大自然,人人都是环保小卫士。"为了青山绿水,为了绿树红花,为了我们更好的明天,请大家爱护我们身边的环境。

  今天一大早,我和往常一样高高兴兴地上学校。学校大门早就站着文明小卫士了,他们向进校的老师、同学们问好。校园里,许多树木的叶子变黄了,秋风一吹,它们纷纷从树上落下来,像美丽的蝴蝶在学校园里翩翩起舞。

  渐渐地校园开始热闹起来,同学们有的在打扫校园,有的在锻炼身体,还有的在高声朗读课文,老师们也夹着书本向教室走去。这时,一位小弟弟把手上的擦面纸扔在操场上,我急忙赶过去说:“小弟弟,您赶快把您的面纸捡起来。”“凭什么?”他瞪着我说。听了他的.话,我很生气,将要对他发火,但一想到妈妈常教导我,做什么事情不要冲动,要冷静。我弯着腰捡起地上的面纸,笑着说:“小弟弟,如果我们全校学生都把纸扔在地上,你觉得脏吗?”“脏呀!”他嘟着嘴说。“那您把纸扔在操场上,是对还是错?”小弟弟听了,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我拍拍他的肩说:“没关系,知错就改是个好孩子,以后不要乱扔纸了,好吗?”小弟弟听了,说:“谢谢大哥哥,以后我要像您一样做个环保小卫士。”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个校园环保小卫士,弯弯我们的小腰,把地上的纸屑捡起来,让我们的校园更加美丽、整洁。

  三年级的时候,我当上了全校的环保小卫士。那天,我在学校做值日。那时学校正在建设新的教学楼,围栏上正在贴一些用剪刀剪好的字。因为用的是即时贴剪得字,所以弄得地上一片废纸。我正在倒垃圾,我想起了老师常对我们说得一句话:“伸一伸腰,弯一弯腿,我们的校园就会变得更加美丽。”

  我和一同倒垃圾的同学说:“我们应该把地上的那些废纸捡起来,把我们的校园变得更加美丽”他也觉得我说的对,于是我们就把一张张掉在地上的纸片捡起,直到那一个个整齐的大字贴到了这蓝色的围栏上,我们才回到教室,背起书包回家。不知道过了多少个星期,学校开展了“蓝天碧水工程之我为小树挂牌”的`活动。

  我登上了那象征着重要意义的**台,那个时刻我只到现在都记忆犹新。那一刻我站到了**台上,市领导和学校的领导为我们几个人给于了“环保小卫士”的荣誉称号,那一刻我的心情无比的激动,过了很长时间才*静下来。我们走下**台,在几颗小树前照了像。我在全校也小有名气啦。这是我在学校中最难忘的一刻,也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一刻,我永远也不会忘记三年级。

  我的故乡在农村,那里有清澈见底的河水,有郁郁葱葱的树林,有清新甜润的`空气,有湛蓝深远的天空,还有干干净净的家和各种各样的农作物。

  农村有很多天然材料,有软绵绵的棉花,有绿油的树叶,有紫红色的种子,还有掉落的树枝。这些天然材料可以做很多环保的东西。

  小时候的一天,我和小伙伴们在家玩,玩着玩着感觉很无聊,然后我们就去种树苗,我们天天给树苗浇水、施肥,过了三四年,树苗长成了参天大树。于是我和小伙伴们就越种越多,几年下来,我们门前成了群芳吐艳的植物园。

  还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们发现了一种奇特的花,它的样子是下面有种子,上面有紫色的花瓣。于是我和小伙伴拿了一些种子种在地里,过了几天,它长出了嫩芽。我和小伙伴给它浇水、施肥,一天天过去了,花儿终于长大了,开出了一朵朵五光十色、光彩夺目的紫红色的小花。

  花儿开放了,小草发芽了,柳树飘着长辫子好像在说:“你真是个环保小卫士。”

  今天,一大清早,妈妈就带我去了小姨家。一进她家的小区我就看见以前美丽的小河现在都被垃圾覆盖住了,水里的小鱼也死了,两旁的大树也枯萎了。想想以前,那清可见底的小河;那有着可爱泳姿的小鱼;那郁郁葱葱的.树林,我不禁感叹道:“现在的环境污染真严重啊!”

  其实身边破坏环境的行为还有很多。就比如路上的行人,有的人乱丢垃圾;有的人随地吐痰;有的人边走路边抽烟;有的人的宠物喜欢随地大小便;有的人喜欢乱涂乱画,还有的人喜欢放烟花……

  如果再继续这样破坏下去,我们美丽的蓝天白云就会被乌云所覆盖,我们呼吸的空气就不干净了,我们生存所依靠的河水也不清澈了,我们郁郁葱葱的森林也变成了沙漠……既然环境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大的破坏,我们就不能再这么污染下去了。

  所以,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不乱涂乱画,不随意践踏草坪……

  从现在起,我们每个人都要做个环保小卫士。要知道:善待地球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而如今地球的资源正在悄悄地减少只要多回收多利用,注意节约就一定可以挽回一些资源,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帮助地球母亲减轻负担吧!

  节约水资源是一大问题。别让你的眼泪成为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

  当水资源耗尽了,你哭都来不及,到那时还谈什么美好生活?在我们家里总是把水循环使用。妈妈把淘米水倒在一个容器里,我用它来浇花。这样,不但节约水,而且花儿还能吸收到充足的营养。另外,淘米水还是很好的去污剂,可以用来洗菜、洗碗…我们都自觉地把洗脸水收集起来用来擦地板或是冲刷抽水马桶。这样做虽然很费事,但是因为能够更充分地利用水资源,我们一家人总是乐此不疲。

  节约用电更是刻不容缓。我每天监督爸爸妈妈是否做到《节电约定》中的条款。什么光线充足时不开灯,家用电器不用时要关闭电源开关等等。如果他们稍有违反规定,我就立刻警告他们。在我们共同努力下,家里的用电量明显降低了。让家家都节用电器,为减缓地球变暖出一把力!

  让我们珍惜一张纸,那就是在珍惜深林和河流。少开私家车,少用塑料袋,不乱扔旧电池,不用一次性木筷…为了地球的明天,为了人类的未来,让我们都行动起来争做环保小卫士吧!

  我的家住在庄山小区,公园那里的花儿争先恐后地开放,仿佛一个个都急着来传递春天的讯息:有的倒挂枝头,像顽皮的猴子;有的才展两三片花瓣儿,探头探脑向外张望;有的还是花骨朵儿,保障的马上要破裂开来了。

  我们三个人一起走进小区公园一看,可惜緑油油的草坪上到处都是垃圾,废纸、树叶和易拉罐瓶,我们分别拿出自己的'工具,小红一手拿着钳子,一手拿着垃圾桶,小明从草丛里捡到了一个易拉罐瓶,小青在树底下也捡到很多垃圾,我们分别把垃圾都倒在垃圾桶里。不一会儿,草坪上的垃圾被我们捡得一干二净了,看着我们的“小区公园”变得干净美丽又整洁,我们的心里感到无比自豪。

  老爷爷、老奶奶正在散步,看到我们三个小孩子真懂事,信亏有这三个小孩子捡垃圾不然的话我们不能评上奉化文明城市啊!小青说;“我们弄一个牌子吧!”请把垃圾送回家,过了几天緑油油的草坪上确时没人丢垃圾。

  我们垃圾不能随便乱扔,应该保护环境,做一个文明的小主人!做一个环保小卫士!

  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可大家天天都会破坏环境,环境总有一天会被污染完,那时的人类该去哪里生存,去哪里找一个适合人类居住,有清新空气的地方,所以,我现在不再破坏环境了,也通过《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认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从此,我做了“环保小卫士。”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菁选(扩展5)

——小蓝裙教学设计菁选

小蓝裙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蓝裙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学*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自主学*课文,积累好词好句。

  3、学*课文,说说小蓝裙带来的变化。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

  2、说说小蓝裙带来的变化。

  3、联系实际,谈谈体会。

  教学准备:

  课件、录音。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字、新词。

  2、领情课文脉络,初知课文。

  3、学*课文第一自然段。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谈话、导入

  初读课文,理清文脉

  再读课文,初知课文大意

  学*课文第一部分

  课堂小结

  板书课题。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录音范读。

  出示提示,指导学生分段。

  (第一段:老师亲自做了一件小蓝裙送给最努力的.小女孩;第二部分:小蓝裙给周围带来了令人高兴的变化。)

  课文讲了一见什么事?

  学*生字:读生字,重点指导。

  抽读生字卡,给生字组词。

  指定小组分段朗读课文。

  小女孩得到了小蓝裙说明了什么?

  你能理解什么是贡献吗?

  老师在学期结束时,亲手做了一条小蓝裙给了一个对班级贡献最大的小女孩。下面会发生什么?下节课我们去了解。

  读课题。

  质疑课题。

  听录音。

  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

  根据提示,学*给课文分段。(第一段:1、2自然段;第二段:38自然段。)

  自由轻声朗读课文。

  口述课文大意。

  学*生字。

  小女孩对班级的贡献最多。

  贡献就是为集体做的事情,为班级着想。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学*课文,学会质疑。

  2、学*课文第二部分。

  3、自主积累好词佳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

  讲读第二部分

  拓展,深化主题

  总结

  听写生字、新词。

  抽读词语卡片。

  扩词。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你读懂了什么?

  找出你最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

  小蓝裙带来了哪些变化?

  你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吗?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事情?

  人的双手可以让世界改变,只要努力工作,一切都会变得更加美好的。

  听写生字

  读词语卡片。

  扩词。

  分段朗读课文。

  自主学*38自然段。

  小蓝裙给周围带来了许多变化,小姑娘更漂亮了、家里焕然一新、房屋整洁亮丽了、街道整齐清洁了......

  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自由发言。

  这些变化都是经过人们努力,用双手改变了自己和周围的环境。

  自由发言。

  板书:9、小蓝裙的故事

  小女孩梳洗漂亮极了

  变化母女收拾屋子焕然一新勤劳的双手能改变一切

  爸爸整理庭院整洁亮丽

  人们整理街道整齐清洁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同文中人物对话、交流,体会他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3、用自已的话概括三处“不协调”,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与文中人物对话,体会他们当时的心情。

  教学过程:

  一、导学:

  同学们,新学期又开始了,我们都怀着欣喜地心情走进了学校,进入了课堂,对于这学期的学*生活,你一定也有一些新的打算了吧,新学期,新气象,快来说一说你的希望和打算吧!

  是啊,生活中只要有美好的向往和打算,就可能会有更加完美的结果,也许一件小事就可以引发很大的变化,不信你看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小蓝裙的故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板题

  二、自学:

  (一)自读课文。(师板书:正确、流利、有感情。)师:同学们作为四年级的学生老师相信大家的朗读能力,现在我给大家出示这样一个朗读目标,请你按照自已的朗读水*,读一读课文,看看你能达到哪个朗读目标。并且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怎样?

  (二)要求学生按照喜欢的学*方法,找到问题的答案画一画,写一写。

  三、点学: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老师相信大家都能够通过自已的学*来解决问题,现在请大家说一说对问题的见解。

  A:故事的原因是这个学期谁最努力,对班级的贡献最多,老师就会亲手做一件“礼物”送给他(她)

  点拨:在文中第几段中,怎样读能表达出当时的情景,请一名学生读一读。

  B:故事的经过:小姑娘得到了一件小蓝裙引发了几次“不协调”使周围发生了很大变化。

  点拨:请找出这个故事中出现了几次不协调,画出相关的句子,让学生读一读。生边读,师边板书:小女孩,家里环境,庭院、房屋、街道、小镇。“不协调”

  讨论:你对哪一次“不协调”感受最深?有感情地读一读,从中你能感悟到什么?

  情景设置:假如你是文中的一位主人公,当你看到“不协调”时,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四、总结:

  孩子们,你看,就由一件这样不起眼的小蓝裙引起了这样的一系列的变化,往往一个大的进步就是由很小的改变开始的,只要我们想要进步,就必须就改变自已。

  五、拓展:

  生活中,你发现了哪些“不协调”?你有什么想法或做法?并将感兴趣的话题写下来。

  活动目标:

  1.愿意看看、听听、讲讲,并能大胆想象和表述。

  2.感受蓝、黄两色“拥抱”后的变化,体会和好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愿意看看、听听、讲讲,并能大胆想象和表述。难点:感受蓝、黄两色“拥抱”后的变化。

  活动准备:

  课件、黄颜色、蓝颜色、装有清水的两个瓶子、大号量杯、红、粉、紫、棕等颜色

  活动过程:

  一、变魔术导入,引出小蓝和小黄

  1.教师出示装有清水的瓶子,变魔术将清水变成蓝色的水,引出小蓝。

  2.请一位小朋友当老师的小助理,变魔术将清水变成黄色的水,引出小黄。有一天,小蓝和小黄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欣赏课件《小蓝和小黄》,教师采用“关键中断”法,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帮助幼儿理解画面内容。

  1.出示图片小蓝家

  提问:这是小蓝,小蓝长什么样啊?我们一起跟小蓝打个招呼吧。这是小蓝的家,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下吧。你们看小蓝家一共有几个人呀?都有谁呀?哪个是蓝妈妈?哪个是蓝爸爸?

  为什么?

  小结:小蓝的家里有爸爸、有妈妈还有小蓝,他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2.出示图片好朋友

  提问:小蓝有许多好朋友,你认识他们吗?

  3.出示图片小黄家

  提问:小黄就住在街对面,它的家里有几个人?都有谁呢?小结:小黄家里有妈妈有爸爸还有小黄,他们也是相亲相

  爱的一家人。

  4.出示图片小蓝和朋友做游戏

  提问:小蓝和它的朋友经常在一起玩游戏,你们看,猜猜它们最喜欢玩什么游戏?(幼儿观察画面,根据自己的'经验自由猜想)

  小结:原来他们最喜欢玩藏猫猫和转呀转圈圈儿的游戏。

  5.出示图片小蓝找到小黄

  提问:(1)小蓝找到了它的好朋友,这时候小蓝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高兴,兴奋,开心)

  (2)小蓝和小黄两个好朋友见了面做了什么?(拥抱)

  (3)(请小朋友和他旁边的小伙伴互拥抱)跟你的小伙伴拥抱感觉怎么样?

  (4)你们看它们抱在一起发生什么事情了?(变绿了)

  6.图片:回到家里

  提问:小蓝和小黄回到家,他们的爸爸、妈妈不认识他们了,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他们的心情会怎么样?

  7.教师讲述故事最后一部分

  提问:为什么他们的爸爸妈妈不认识他们了?小蓝和小黄见面后做了什么事情?

  三、教师完整讲述故事,进一步理解小蓝和小黄“拥抱”后的变化

  教师播放课件完整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倾听故事,进一步感受色彩的变化。

  提问:小蓝和小黄拥抱在一起后,发生什么事情了?(将黄、蓝两种颜色倒在一起,进行验证)

  四、活动延伸

  今天小蓝的其他好朋友也来到了我们班里(红、粉、紫、棕等颜色),那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让我们一起去玩一玩,探索一下吧。

  小蓝裙教学设计4

  活动目标:

  1、感兴趣的观察和想象色块的不同组合。

  2、乐意用语言、动作表现故事的简单情节。

  3、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

  4、通过阅读,理解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认识小蓝和小黄

  1、认识小蓝、蓝爸爸和蓝妈妈

  (1)今天,老师给宝宝们介绍一个小伙伴,这是小蓝。小蓝说:小朋友们好!幼:小蓝你好!

  (2)小蓝请我们到他家去玩,看看小蓝家里有谁?

  小蓝家里有蓝爸爸、蓝妈妈还有小蓝。

  (3)小蓝有个最要好的好朋友,他是谁?是小黄。

  (4)小黄也请你们到他家玩,看看小黄家有谁?

  小黄家里有黄爸爸、黄妈妈还有小黄。

  二、和小蓝小黄做游戏

  1、激发兴趣:小蓝小黄常常和好朋友一起玩,他们在玩什么?

  2、瞧!小伙伴又换了个什么好玩的游戏?

  小红小黄小绿排排队,真神气,象什么?

  3、快看快看,它们又变成什么了呀?

  3、变变变,围在一起变成了什么?

  4、哎哟哎哟玩累了,小蓝小黄要回家了。我们也该回家了!小蓝小黄再见!

  教学反思

  1、本班幼儿园对阅读图书中的图画和文字有着丰富的经验,因此,我直接从引导幼儿阅读图画引入课题,充分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刚开始,幼儿各抒己见,想法各异,有的幼儿还充分调动了过去在主题活动中的知识经验,很不错。由此可见,我作为引导者对于幼儿的想法要给积极的肯定和正面的引导,幼儿想象的翅膀正是在教室的呵护和鼓励中展翅飞翔的。

  2、幼儿在欣赏图画书的图画环节中,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是得到充分发挥的,可是这个环节用得时间比较长,幼儿一直坐着看、坐着说、坐着听,形式过于单一。于是,在课前,我临时增加了分组排图讲述环节,希望能够动静交替,进一步加强幼儿对图画书的理解,结果事与愿违。(在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幼儿对图画书的想象和理解都非常,可是我并没有灵活处理,还是按照原定的活动计划进行,以至于活动时间超时,幼儿的兴趣减弱。)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同文中人物对话、交流,体会他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3、用自已的话概括三处“不协调”,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与文中人物对话,体会他们当时的心情。

  教学过程:

  一、导学:

  同学们,新学期又开始了,我们都怀着欣喜地心情走进了学校,进入了课堂,对于这学期的学*生活,你一定也有一些新的打算了吧,新学期,新气象,快来说一说你的希望和打算吧!

  是啊,生活中只要有美好的向往和打算,就可能会有更加完美的结果,也许一件小事就可以引发很大的变化,不信你看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小蓝裙的故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板题

  二、自学:

  (一)自读课文。(师板书:正确、流利、有感情。)师:同学们作为四年级的学生老师相信大家的朗读能力,现在我给大家出示这样一个朗读目标,请你按照自已的朗读水*,读一读课文,看看你能达到哪个朗读目标。并且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怎样?

  (二)要求学生按照喜欢的学*方法,找到问题的答案画一画,写一写。

  三、点学: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老师相信大家都能够通过自已的学*来解决问题,现在请大家说一说对问题的见解。

  A:故事的原因是这个学期谁最努力,对班级的贡献最多,老师就会亲手做一件“礼物”送给他(她)

  点拨:在文中第几段中,怎样读能表达出当时的情景,请一名学生读一读。

  B:故事的经过:小姑娘得到了一件小蓝裙引发了几次“不协调”使周围发生了很大变化。

  点拨:请找出这个故事中出现了几次不协调,画出相关的句子,让学生读一读。生边读,师边板书:小女孩,家里环境,庭院、房屋、街道、小镇。“不协调”

  讨论:你对哪一次“不协调”感受最深?有感情地读一读,从中你能感悟到什么?

  情景设置:假如你是文中的一位主人公,当你看到“不协调”时,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四、总结:

  孩子们,你看,就由一件这样不起眼的小蓝裙引起了这样的一系列的变化,往往一个大的进步就是由很小的改变开始的,只要我们想要进步,就必须就改变自已。

  五、拓展:

  生活中,你发现了哪些“不协调”?你有什么想法或做法?并将感兴趣的话题写下来。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学*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自主学*课文,积累好词好句。

  3、学*课文,说说小蓝裙带来的变化。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

  2、说说小蓝裙带来的变化。

  3、联系实际,谈谈体会。

  教学准备:课件、录音。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字、新词。

  2、领情课文脉络,初知课文。

  3、学*课文第一自然段。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谈话、导入

  初读课文,理清文脉

  再读课文,初知课文大意

  学*课文第一部分

  课堂小结

  板书课题。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录音范读。

  出示提示,指导学生分段。

  (第一段:老师亲自做了一件小蓝裙送给最努力的小女孩;第二部分:小蓝裙给周围带来了令人高兴的变化。)

  课文讲了一见什么事?

  学*生字:读生字,重点指导。

  抽读生字卡,给生字组词。

  指定小组分段朗读课文。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菁选(扩展6)

——我要的是葫芦优秀教学设计菁选

我要的是葫芦优秀教学设计17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要的是葫芦优秀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文《我要的是葫芦》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探究葫芦都落了的原因。

  2.通过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4.会写3个生字。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探究葫芦都落了的原因

  【教学难点】:

  懂得叶子和葫芦的关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巩固生字

  师: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我们上节课刚认识的新朋友。它是——小葫芦(生答)。今天,我们继续学*第十四课——我要的是葫芦(课件)板书课题。齐读《我要的是葫芦》(相机指导读“葫芦”读轻声)

  师:(拿葫芦)喜欢这个葫芦吗?

  生:喜欢。

  师:那我们一起来摘葫芦吧?想要摘下葫芦,就得流利的读出葫芦下面的词语。(指名读,齐读)

  师:小朋友读的真好,同学们再仔细观察观察这些词语,你发现了什么?(读轻声的标成红字)

  生:这3个字都读轻音。

  师:那你来读一读。

  师:同学们再来读一读

  二、图文结合,品读感悟。

  过渡:大家读的真不错,为了奖励你们,老师要带大家一起去葫芦园看一看,看看园里的葫芦长的怎么样?

  师:(出示插图)仔细观察,这些小葫芦长的怎么样?

  (一)学*第一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找出描写葫芦可爱的句子,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多读几遍。

  2.指名读自己找到的句子。

  师:谁来读一读你找到的句子?(指名读)

  师:那让我们走进葫芦园,看看葫芦长的跟我们画出的句子里是一样的吗?

  师:(课件出示葫芦藤)什么样的葫芦藤?

  师:细长的葫芦藤上长着什么?

  师:藤上除了绿叶还有什么?什么样的小花?

  师:(出示图片)慢慢得花谢了,这颗葫芦又发生了了怎样的变化?

  师:老师还欣赏一个词“挂”,每次读到“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我仿佛看见挂在藤上的小葫芦随风摆动,好像在和我们打招呼呢。

  师:此时此刻,站在这美丽的葫芦架下,你的心情怎么样?那你能不能用你找到的句子读出她的美?

  师:同学们觉得他读的美不美?听到同学们的夸奖,你开心吗?

  师:你再来读,用美的'语气读?

  师:可爱吗?美吗?站在这么美的葫芦架下,你想说什么?

  师:你们能用课文中的语言描述一下眼前这美丽的景色吗?

  (齐读)除了你们喜欢小葫芦,还有谁喜欢?

  师:你是从课文中的那句话知道的?

  师:这句话中的那个词让你感受到了种葫芦人很喜欢葫芦。

  生:“每天”,“看几次”。

  师:“每天”是什么意思?

  生:天天都去

  师:一天他要看几次?

  生:很多次

  师:每天都要去看很多次,种葫芦的人打心眼里喜欢这可爱的小葫芦同学们再来读。

  (二)、学*第四自然段。

  过渡:种葫芦的人太喜欢小葫芦了。可是这些小葫芦长成大葫芦了吗?(课件:小葫芦变黄,落了)你有什么感受?

  生:好可惜呀!

  生:我心里很难受。

  师:来把我们心中的惋惜、难过读出来。

  生:不久,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师:是呀,看着小葫芦一天天变黄,落掉,我们怎能不难过呢!来,我们再来读读这句。

  三、探究原因。

  (一)学*第二自然度。

  质疑:那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师:多可惜啊,你们一定特别想知道可爱的葫芦为什么一个个的掉落了,答案就在课文第2、3自然段,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并找出答案。

  生:因为叶子上生了蚜虫。

  师:当种葫芦的人看到叶子生了蚜虫,他是怎么想的?

  生: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师:你们就是那个种葫芦的人,谁来读读你的想法?

  师:这位种葫芦的人,你在乎叶子上的这些虫子吗?

  生:不在乎。

  师:对,叶子上的虫,又不是小葫芦上的虫,我才不在乎,他心想(生读)

  师:有一点不在乎了,语气再强烈点。(生再读)

  师:你瞧,种葫芦人对蚜虫的毫不在乎就藏在这个小小的感叹号中!大家一起再来读读

  师:老师听明白了你们觉得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师:他不光是这样想的,也是这么说的,你瞧他正站在葫芦架前盯着小葫芦看呢?谁来做个“盯”的动作?

  师:那你们盯着老师看,就是这样,眼睛瞪得大大的,看一个地方就叫——盯着,难怪他是目字旁呢。

  师:全班同学都盯着大屏幕读一读,瞧,你们盯着可爱的葫芦不由自主的自己对自己说起话来就叫自言自语。

  师:谁能自言自语的读读种葫芦人说的话?

  师:聪明的你仔细看这儿又有两个感叹号谁能读好?

  师:这个感叹号中藏着种葫芦人多大的希望呀!你能读出来吗?

  师:感叹号的语气你读出来了

  师:所有种葫芦的人盯着你心爱的小葫芦读一读。(生齐读)

  (二)学*第三自然段

  师:种葫芦的人一点也不在乎叶子上的蚜虫,一个好心的邻居看到了对他说了什么?种葫芦的人又是怎样回答的?请同学们“—”画出“邻居”说的句子;用“~”画出“种葫芦的人”说的话。

  师:谁找出邻居说的话了?请你读一读。(相机指导朗读)

  师:你真是一个热心的邻居。

  师:看到他不治蚜虫,你是怎样的心情?那你赶快劝劝他。

  师:谁找出种葫芦人说的话了

  师:你好固执啊,别人劝你你都不听

  师:当邻居劝你的时候你感到很奇怪,所以你反问道?(分组读)

  师:谁愿意分角色朗读课文?(指名读,男女读)

  师:叶子上长了蚜虫,种葫芦的人一点也不在乎,邻居看到了心情是什么样的?

  师:很着急。

  师:是呀,快治治吧,再不治就来不及了,我就是种葫芦的人,大家再真诚的劝劝他。(小组读)

  师:是呀,叶子上长虫关葫芦什么事,真是太奇怪了,(出示反问句)种葫芦人的意思就是叶子上的虫不用治。同学们来读读这两句话。

  师:反复读读这两个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生1:这两个句子一个用的是句号,一个是问号。

  生2:这两个句子意思一样,但一个用的句号,一个用的是问号。

  生3:虽然意思相同,但用问号的句子语气更强烈。

  师:我们生活中也有用反问的语气来表达肯定的意思,例如:(生读)这样的句子就叫——反问句。

  师:你瞧这样一反问,表达的感情更强烈。所以面对邻居的劝告种葫芦的人感到很奇怪,反问道:

  生: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四、揭示寓意。

  师:那叶子上的虫子到底要不要治呢?为什么?你知道叶子和葫芦的关系吗?(出示葫芦生长的示意图)

  师:叶子是绿色植物的营养加工厂,它把加工好的营养通过葫芦藤输送给小葫芦,她还能借助太阳公公的光芒制造许多营养。也通过葫芦藤输送给小葫芦,小葫芦有了充足的营养才能越长越大。要是叶子被蚜虫吃了就不能给小葫芦生长的营养了,葫芦就会落了。

  过渡:那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落了,会想些什么呢?(出示图)

  生:他会后悔。

  师:后悔什么?

  生:后悔不治蚜虫,不听劝告。

  生:明白了。

  师:他明白了什么?

  生:明白了了叶子和葫芦之间是有联系的。

  师:是呀葫芦和叶子之间是有联系的,其实不仅葫芦和叶子之间有联系的。(相机板书)任何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种葫芦的人错就错在不治蚜虫,不听劝告,当我们不明白时,别人劝说我们时,我们要虚心接受,勇于改正。(板书:不听劝告,就会做错事)

  五、拓展延伸。

  编故事:第二年春天,这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碰到叶子上又长出了几个蚜虫,他会怎么做?

  六、快乐写字

  1.学*“言”。

  师:又到了我们快乐写字的时间了,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古人是怎么写字的?(出示“言”的演变图)

  师: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字?

  师:舌头在嘴里晃动,就是“言”,他读“yan”.(板书音节)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下这个“言”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师:“言”的第二笔横要写长

  师:请同学跟老师一起写“言”。(师范写,生书空写)

  师:现在请在书上的田字格中描红,临写。师巡视指导。

  (组词,拓展含有“言”的四字词语)

  2.学*“挂、哇”

  教师写,学生看,说提示,再扩词。(挂、哇——右边是两个土)

  七、总结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的收获可真不小啊,我们不仅读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懂得了深刻的道理,还学会了三个生字宝宝。你们真是一群聪明的孩子,老师给你们上课很开心。

  八、布置作业

  课后可以把自已编的故事讲给自已的爸爸妈妈听

  九、板书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

  叶子造养料葫芦可爱

  叶子长虫、不治葫芦黄、落

  (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听劝告,就会做错事。)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规范书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

  1、读熟全文,勾画生字,标注自然段。初步认识生字条中的6个生字。

  2、读熟“我会读”中的句子。

  3、通过查资料,了解有关葫芦、蚜虫的一些常识。如有条件,可观察葫芦和蚜虫。

  4、用“?”标出不懂的词语。

  第一课时

  一、看图说话,导入新课

  1、出示课文两幅插图,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2、你发现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

  人的表情不一样:一是面带微笑,一是满脸惊讶。

  薄『芦叶子不一样:一是绿绿的叶子,一是枯黄的`叶子,有的还有小孔。

  葫芦不一样:一是挂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

  过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我们在14课去找答案。[板书:14]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请用课文中的话来说说。(让学生自由说)

  (板书课题:我要的是葫芦)

  3、出示生词,指名教读: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齐读。同桌交流记字方法。

  找出带生字的句子读一读,巩固记忆。

  4、这课有几个自然段?

  指名分段读。

  三、合作学*,朗读感悟

  1、朗读理解第一段:

  ⑴他种的葫芦长得怎么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⑵指导朗读。

  2、朗读理解最后一段:

  ⑴种葫芦的人得到葫芦了吗?从哪一段可以看出来?

  ⑵齐读最后一段,质疑。

  3、小组合作理解第二、三段。

  ⑴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呢?找课文里的语句读一读。

  ⑵请读下面两句话,猜猜他在想什么?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他想的是:_____________。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他想的是:_____________。

  ⑶比较以下句子的语气有什么不同,体会每组的两句话意思是一样的。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⑷分角色朗读文中的对话。从对话中,你感觉到什么?

  4、整体欣赏感悟:

  多媒体配乐朗读全文。引导学生思考下面的问题。

  ⑴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首先是他不懂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所以叶子长了虫子,他认为没有必要去治。其次是他不听邻居的劝告。)

  ⑵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总结全文

  1、齐读课题。说一说:“我”得到葫芦了吗?为什么?

  2、分角色朗读对话。说说你喜欢谁,为什么?(生自由说)

  3、引导小结:识字4中,哪些成语可以送给种葫芦的人?(如“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4、你想对他说点什么?(自由说)

  二、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巩固会认的字:

  我会读:细长的葫芦藤、雪白的葫芦花、可爱的小葫芦

  我会找:哇—(蛙)—(娃)—(洼)、盯—(丁)—(顶)

  2、巩固会写的字:

  谁读得准?言每治棵挂哇怪慢

  谁会发现?

  同结构的字:治、棵、挂、哇、怪、慢

  同偏旁的字:怪、慢

  同部件的字:挂、哇

  谁会看?(观察老师范写,说说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什么。)

  左窄右宽的字:治、棵、挂、哇、怪、慢

  从上到下的字:言、每

  谁写得好?

  学生练写,互相评价。重点讲解:“挂、哇”二字右边的“圭”,是由上下两个“土”字组成的;“言”字第一横长,下面两横短;“每”字的笔顺。

  三、实践活动

  补画葫芦长大后的图画,再把作品展示给大家看,看谁想得好、画得好。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寓言,讲的是一个人种葫芦的故事。这个人不知道叶子和葫芦的关系,他只注意葫芦,叶子上生了蚜虫也不管,邻居劝他,他也不听,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来越多,小葫芦也都落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如果只顾葫芦,不管叶子,到头来,葫芦也长不成。

  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的,共有四个自然段,以葫芦的变化为线索向读者讲了一个可笑的故事。

  文章开篇着力描写了葫芦长势之好和种葫芦人高兴、喜爱的心情。第二自然段讲那个人看见叶子上生了蚜虫,但他一点也不在乎,眼睛只盯着小葫芦。第三自然段讲一个邻居劝他治叶子上的蚜虫,他不听,认为叶子上的蚜虫跟葫芦没有关系,不妨碍葫芦的生长。第四自然段讲叶子上的蚜虫越来越多,小葫芦也都落了。

  种葫芦人的无知、自以为是使他自己的期盼落空。这个故事成为了警示人们的极好教材:不能孤立的看问题,有错就要该正,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

  学生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都有了一定的语文学*能力和技巧。具有一定的朗读能力、背诵能力,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透过课文的内容去了解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和道理;掌握了一定的认字技巧和写字技能。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学*经验,能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情感朗读和发散性思维。

  教学理念:

  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同时重视阅读*惯的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对文本的反应都是以个体的形态呈现的,本节课重视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情景设置是一种非常好的阅读教学手段,在本课中有所运用。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

  3、正确认读本课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主识字为主,师引导识字为辅,并引导归纳识字方法。

  2、学生读中悟、悟中读,自主讨论,明白课文所说的道理。

  3、通过拓展延伸题的练*,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的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该、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

  教学重点:

  1、认读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

  教学难点:

  认读本课十二个生字,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的看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出示葫芦

  师:谁知道这是什么?你还在什么地方看见过?你看到的是什么样子的?

  (师适时引导说出葫芦藤得样子:茂盛的绿叶、、、、、、)

  2、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就学一篇关于葫芦的故事《我要的是葫芦》。

  [设计说明:1的设计是有的孩子没见过葫芦,让这样的孩子对葫芦有个直观的认识,并通过别的孩子的描述了解一下葫芦生长的特点;二的设计是激发生的阅读欲望。]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

  1、师老师请一位同学说说初读课文的方法。

  (预设:初读课文的三步:一轻生或不出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同时标上自然段;二圈出生字,用巧方法识记;三再读课文,读通顺句子,把读不懂的地方标注出来。)

  (师巡视指导,关注阅读、识记生字较差的学生。)

  2、全班识字,交流识记生字的巧方法。

  (预设:“葫芦”是一种植物,所以是草字头,“葫”的下面是“胡”字,提示了“葫”的读音;谢谢别人要说话,所以“谢”是言字旁;蚜虫是一种小虫子,所以蚜虫的“蚜”是虫字旁、、、、、、)

  (师适时对识字方法进行归类。)

  3、小组长用生字卡片检查组内识字情况,全认识的组员奖一朵小红花。

  4、游戏巩固识字效果;“识字小擂台”

  [设计说明:1是强化学生对初读方法的掌握;2教给学生归类识字,或其它识字的巧方法,提高识字效率;3提高课堂效率;4激发识字兴趣。]

  (三)再读课文,指导朗读。

  1、师:我们把字宝宝送回“家”中,你还能认识吗?

  2、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声音洪亮、读出感情。

  (读书方式:单独读、几人齐读、分角色读、表演读、、、、、、)

  3、检查读。以小组汇报的方式读,互听互评,师随机指导朗读。

  [设计说明:评价别人读的好坏的同时,逐渐明确自己该怎样读。](四)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

  1、师:谁想给大家读一下第一自然段?

  (读的同时课件演示:长满绿叶的葫芦藤—葫芦藤上开满雪白的小花—葫芦藤上结出小葫芦。)

  2、种葫芦的人喜欢小葫芦吗?你从哪看出来的?找出来读一读,注意读出喜爱的语气。

  3、谁用自己的话给大家讲一讲小葫芦生长的过程?

  (四)作业:

  画一画这些可爱的小葫芦,注意“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

  第二课时

  (一)检查,用生字生词卡片检查认读。

  (二)理解课文,感悟课文。

  1、种葫芦的人有什么样的希望?

  理解“自言自语”“赛过”结合这两个词体会人物语气、心情。

  2、发生了什么意外情况?种葫芦人心里是怎么想的?

  3、邻居给了他什么建议?种葫芦的.人又是怎么说的?

  引导学生注意句子末尾的标点符号,结合课文内容,观察插图,想象邻居和种葫芦人的表情、心理。先小组内读,再班内读。课件演示卡通人物,学生配音读。

  4、叶子上生了蚜虫,种葫芦的人和邻居的想法有什么不同?你觉得谁的想法对,为什么?

  先小组内讨论,再全班讨论。

  5、结果怎么样?你认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师引导学生感悟到“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只要葫芦,不管叶子,是得不到葫芦的。”

  [设计说明:1的设计是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而2的设计是告诉学生有错就该,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蒙受损失。]

  (三)作业:

  给爸爸妈妈讲讲《我要的是葫芦》这个故事,注意人物的语气语调。

  第三课时

  指导书写生字。

  1、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字型、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让生试说笔画笔顺。比较简单的字可让学生当“小老师”来教同学,比较难的字师可讲解、示范。

  2、认真描红、试写。提醒学生写字姿势及握笔姿势。

  3、实物投影学生写字作品,师生共同评价,争当“小小书法家”。

  4、对笔画和间架结构不好的进行修改。

  5、给生字组词或用生字说一句话。

  6、练*:边读边写。

  (在教学生字过程中归纳书写规则,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里边后封口┄┄)

  [设计说明:1、2、4是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书写的良好*惯;“我当小老师”和“小小书法家”是在学*过程中发挥激励措施,突出学生主体地位;5、6是让学生把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

  教学片段

  识字教学片段:

  师:谁能说一说怎样初读课文?

  生1:先轻声读一遍课文,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

  生2:把生字圈出来,认真读一读,记一记。

  生3:把不认识的字作标记,自己想办法解决。

  生4:把课文多读两遍,把句子读通顺。

  师:如果遇到字条里没有,自己又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生1:问一问周围的同学。

  生2:老师走过来的时候,问一下老师。

  生3:妈妈教过我部首查字法,我可以查一查字典。

  生4:我们可以联系上下文猜一猜。

  师:同学们开始自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生自读课文。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读完了,老师来检查一下生字。(多媒体出示标有序号的生字。)你已经认识了哪些生字,介绍一下认识它的巧办法。

  生1:“蚜虫”是一种小虫,所以“蚜”是虫字旁。

  生2:“盯着”要用眼睛,所以“盯”是目字旁。“盯”的右边是“丁”。

  生3:道谢要用语言,所以“谢”是言字旁。

  生4:“葫芦”是一种植物,所以“葫芦”是草字头。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有许多表示植物的字都是草字头谁还能说出这样的字?

  生1:“花”“草”。

  生2:“葡萄”。

  生3:“菠萝”“甘薯”的“薯”。

  师:你还有不认识的字吗?

  生1:我不认识第7个字“赛”。

  生2:我不认识第8个字“邻”。

  师:哪当小老师教教他们?

  生1:我用“赛”组个词来教他“赛跑”“比赛”。

  生2:我用“邻”组个词,造个句子来教他“邻居”“邻居有困难我们要帮助他”。

  生3:“赛”字的“宝盖儿”好象小屋顶,小屋顶下有宝“贝”,我们“比赛”看谁能抢到宝贝。

  师:同学们说的真精彩,你们记住这两个字了吗?

  生:记住了。

  一、设计意图:

  《我要的是葫芦》写的是一个种葫芦的人因为没有治葫芦叶上的蚜虫,所以他的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从而告诉人们做事情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课文的内容短小,蕴涵的哲理浅显。

  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呢?这是学生会质疑的问题,因此教学时可以以此为突破口,先学*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再重点朗读中间两段,感悟问题的原因:因为他不知道事物之间的密切联系。抓住文中的人物语言朗读体会,理解课文内容。把以读促悟作为教学的重点,力求使学生通过多次朗读,品悟课文语句里包裹着的丰富的思想感情。

  二、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文章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弄清葫芦与叶子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它是——小葫芦。(课件:葫芦动画跳出)咦,小葫芦怎么不高兴啦?(课件:葫芦不高兴)原来有的小朋友把它的名字叫错了。它叫——葫芦húlu,“芦”单独读的时候读lú,在“葫芦”这个词语中读轻声。(课件显示微笑的葫芦和加上拼音的葫芦二字。)齐读。

  2、今天,我们一起学*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板书课题:我要的是葫芦)齐读课题,把它大声的叫出来吧。(师板书葫芦图)

  3、小朋友喜欢它吗?想不想得到它?有个人也想得到它,并且还特意种了一颗葫芦,那最后他得到没有呢?为什么呢?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

  1、我们赶快打开书,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两遍。

  2、“秋天到,葫芦香,摘个葫芦大家尝”,我们来摘葫芦吧。

  (课件出示词语)葫芦藤上细长邻居

  蚜虫盯着奇怪自言自语

  开火车读词语。

  三、图文结合,自读感悟。

  (一)学*第一自然段。

  1、孩子们,让我们带着生字词,走进课文,走进葫芦园!(课件播放葫芦生长过程的动画。)

  2、美吗?说说你觉得美在什么地方?

  3、让我们到课文中去感受一下吧。师范读第一自然段。喜欢吗?你特别喜欢哪一句?(课件出示葫芦图和第一段)

  4、自读第一自然段,找出你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5、哪些词语你特别喜爱?“满”是什么意思?用“满”字说一句话。如池塘里长满了荷叶。老师还欣赏一个词“挂”。每次读到“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我仿佛看见挂在藤上的小葫芦随风摆动,好像在和我们打招呼呢。

  6、齐读,把我们把心中的喜爱读出来。(配乐朗读)

  7、比我们更喜爱葫芦的人是——(种葫芦的人)。你从哪句体会到?

  那个种葫芦的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个别读。

  8、如果你就是那个种葫芦的人,你盯着小葫芦会说什么?

  9、让我们带着心中的喜爱再美美地读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让葫芦在我们脑海里生根、开花、结果。

  (二)学*第四自然段。

  1、听出来了同学们太喜欢小葫芦了。可是……告诉你们一个不幸的消息:那些可爱的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课件:小葫芦变黄,落了)你有什么感受?

  2、来把我们心中的惋惜,难过读出来。

  3、男生女生比赛读。

  (三)学*第二、三自然段。

  1、我们学到这儿,你的脑海里一定出现了几个问号,葫芦为什么会掉呢?我们一起去读读第二三段。(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小提示:

  1)我会读:用“——”勾出种葫芦的人所想所说的话。用“﹏﹏”勾出邻居所说的话。好好读一读。

  2)我会说:同桌分角色练*种葫芦的人和邻居的对话。

  2、用句话说说葫芦会掉落的原因。(生答师板书葫芦叶子图。)

  3、出示课件勾画的句子,学生对照是否勾画正确。

  4、看到叶子生了蚜虫,种葫芦的人怎么想的?请生个别读“有几个虫子怕什么!”读出满不在乎的语气。

  5、在句子前面加上语气词“哼------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再读。

  6、他又是怎么做的?(盯着)怎样看才是“盯”?请生做个盯的动作。

  7、他又是怎样说的?(自言自语)“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请生自言自语的说说这句话。

  8、加上动作读读这句话。

  9、在他的热切盼望中,小葫芦慢慢变黄了,掉落了,邻居看在眼泪,急在心里,谁读读邻居的话。用焦急的语气读。用诚恳的语气读。

  10、听到邻居的话,种葫芦的人纳闷了,说了一句什么话?个别读。分组读。

  (四)分角色表演。

  1、同桌分角色认真练*“小糊涂”和“小机灵”的对话。一边读一边想象和体会。

  “小糊涂”——种葫芦的人;“小机灵”——邻居。

  2、分角色表演,表演时注意人物的动作、表情、注意说话的语气。

  小机灵:哎呀,不好,你的葫芦叶子长虫啦!

  小糊涂: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小糊涂: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小机灵: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

  小糊涂:什么?叶子上的虫子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3、抽同学上台表演。戴上“小糊涂”和“小机灵”的头饰。

  4、采访活动:老师戴葫芦叶的头饰采访“小糊涂”。

  唉,“小糊涂”别走,我是你种的葫芦叶,我对你有意见!你每天都来看小葫芦,可我们叶子呢,你从来没正眼瞧过。我身上长了那么多的蚜虫,你也不管管!为什么?

  你只要果实,不管叶子,你会后悔的。不信听听小葫芦怎么说。(课件:小葫芦与叶子的对话)

  “小糊涂”你知道自己错了吗?“小糊涂”到底错在哪儿呢,同学们帮帮他。

  5、你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①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②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板书:联系)

  四、拓展延伸。

  1、生活中有没有看起来很小的不相关的的事物,他们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事情?

  2、“小糊涂”听了同学们的劝告,已经不糊涂了。第二年,他又种了一棵葫芦……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编一个小故事,讲给同学听。

  五、作业:

  画一画

  小画家,拿起笔把《我要的是葫芦》这个有趣的故事画下来吧!

  写一写

  看着种葫芦的人做了傻事,我们赶快来帮帮他,劝劝他。同学们,把你真诚的劝告写下来吧,寄给今天还在做傻事的“种葫芦人”。

  六、板书设计:

  葫芦图------联系-----葫芦叶子图

  七、教学反思:

  阅读教学应立足于培养孩子阅读文章的兴趣,引导孩子品味语言,积累语言,从而发展他们的语言,达到自能读书的目的。因此,在教学中教者应始终把语言的学*、体会、感悟作为重点,注重学生的个人感受,且能结合各自生活的实际赋予其不同的内涵。而对语言感受的最重要手段就是“读”。但这所谓的“读”必须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匠心设计下,有针对性去阅读。是为着更深层次的理解课文,更深层次的感受语言而选择的最佳途径。

  在《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中,我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通过品读、评读、个人读、分角色读、齐读、分组读、引读等不同方式的阅读,从多个角度引导孩子们体会种葫芦的人的心态,以读悟文,品析词句。让孩子们在读的过程中思考领悟,最终达到“豁然开朗”“柳暗花明”的境界。在日积月累的训练中,让孩子们养成结合语境理解字词以及主动阅读的*惯,从而提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课前交流)

  听你们的班主任说,你们是最聪明的小朋友,那这个谜语你们能猜出来吗?

  说我是丝瓜

  我比它圆

  说我是梨子

  我比它大

  我中间细,两头圆

  小的时候,我可以做成一道美味

  年老时,我可以用来做药和装酒

  还能吹出动听的乐曲!猜猜我是谁?

  (葫芦)

  孩子们,果然聪明,一下子就猜到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一个关于葫芦的小故事,孩子们读课题《我要的是葫芦》。

  咦?怎么葫芦不高兴啦!原来是你们把它的名字叫错了,葫芦的芦字儿单个读二声,它们合在一起的时候应该怎么读?

  (注意轻声)声音很洪亮,如果把那个葫芦的芦字读得再轻点就更好了。(师范读生跟读)

  二、复*生字

  小朋友们,这一课的生字你还能认识吧?如果你还认识,就准确的,大声的叫出它的名字,叫两遍。

  孩子们读得都很认真,老师现在要把你们带进葫芦园去摘一摘小葫芦。(给生字组个词语)。

  孩子们刚才都自己给生字组了词,老师也给每个生字都组了词。看,这是什么?(葫芦)。葫芦两头圆,中间细,多可爱啊?想要吗?(想)你把它读准了,这葫芦就送给你!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小朋友们表现得这么棒,这些生字娃娃现在都跑到课文中去了,你还能认识吗?(能)

  2、我请大家轻声的读这篇课文,读准字音,还要把课文读流利。读完了就坐好。

  3、现在老师要请四个小朋友站起来读读,听的同学当小老师,如果发现他读错了,就等他读完后帮他纠正过来。

  4、请孩子们再去读读课文,注意刚才纠正的地方。请大家边读边想,这篇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谁还能用简单的话来说说)

  (谁能流利的说说)

  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叶上长了蚜虫,他不治,后来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

  四、精读课文

  <一>、一自然段

  1、师:孩子们这棵葫芦一开始长得怎么样呢?

  生:长得很好。

  师:你们从哪里知道答案的?

  生:第一自然段

  2、师:请孩子们去自由的轻声的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用横线勾出描写这棵葫芦的句子。

  生汇报成果。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课件出示)

  3、你们是找的这些句子吗?老师找的也和你们一样。我们一起来把找到的句子读读。

  4、这是一棵怎样的葫芦?(可爱)

  可爱在哪些地方呢?(找文字)

  长满绿叶,长满是什么意思?说明叶子长得很好,很多。

  雪白的小花,(雪白,洁白)

  挂了几个小葫芦,挂上去,风一吹,和我们打招呼呢!

  5、你能不能把葫芦的可爱读出来给大家听听。

  6、还有谁想来读读,让人一听就喜欢上这可爱的葫芦。

  7、老师从你们的朗读声中觉得葫芦太可爱了。老师也想来读读,请孩子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8、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想不想去看看?(想)(师指导观察图片)

  欣赏完了这棵葫芦,你们能把这些句子补充完整吗?

  (图文课件)

  的葫芦藤上长满了,开出了几朵的小花,花以后,藤上了几个。多么的小葫芦哇!

  (把刚才填完整的句子认真的读一遍。)

  9、孩子们,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你们喜欢吗?还想不想再读读?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把这棵可爱的葫芦记在心里吧!

  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我们喜欢,那个种葫芦的人比我们小朋友更喜欢。他每天都要去看几次,越看越喜欢。

  10、这棵可爱的葫芦如果继续健健康康地生长,小朋友想一想,到最后,它会长成什么样呢?

  (会长得很大很好,长得塞过大南瓜,会结出很多很多的果实)

  〈二〉、四自然段

  1、结果是不是像小朋友想的那样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课件出示葫芦变黄,一个一个的.都落了)(板书:落了)

  2、孩子们,你看到了什么?(小葫芦变黄了,这么多可爱的葫芦最后一个一个都落了)

  3、孩子们,学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吗?

  (为什么葫芦都落了?)(它是因为什么原因落的呢?)

  〈三〉、二自然段

  这些答案都在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中,有没有信心把答案找出来(有)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1、知道什么原因了吗?

  ⑴叶子上长了蚜虫他不治)

  ⑵(邻居劝他他也不治)(板书:蚜虫)

  2、他看见了蚜虫,心里怎么想的?又怎么说的呢?请同学们轻声的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直线勾出想的句子,用波浪线勾出说的句子。

  谁来告诉我他想的句子:

  有几只虫子怕什么!

  师:通过这一句,你觉得那个人看着这几只虫子的态度是什么。

  生:(不怕)(不在乎)

  3、那你再来读读,把他的不怕读出来。

  4、孩子们,看这个标点符号是什么?(感叹号)(感叹句)

  5、那我们要怎么样才能把这一句读好呢?既要读出感叹的语气又要把他的不怕读出来。请自己练*练*.(生汇报)

  6、孩子们真会读书,老师听出来了,那个人根本不怕这几只蚜虫.

  7、小朋友们,你们怕不怕这些蚜虫?(怕)

  老师也很怕,因为蚜虫可厉害了,这种害虫专门吃叶子,而且它们会慢慢的把叶子吃光的。

  8、蚜虫这么厉害,可那个种葫芦的人根本没把蚜虫放在心上。看见叶子上的一些蚜虫,那个人说了些什么?是怎样说的?

  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小葫芦,你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9、盯:一动不动的看,说明那个人的眼里只有小葫芦。(指导写)

  10、他盯着小葫芦说了什么?(请一个孩子起来读)

  11、孩子们,这句话是对谁说的?对自己说的。(自言自语)

  师: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

  生:自己对自己说话。

  师:咱们*时大都自言自语过,同学们把那个人说的话读一读,体会体会,然后说一说怎样读才算是自言自语。

  (学生练读,师巡视指导)

  生:声音不能高。

  生:速度要慢一些。

  师:说得好!自言自语是自己对自己说话,当然声音要低一些,速度要慢一些。另外,读时还要注意那个人说话时是一种什么心情。大家练一练,看谁既能读出那个人自言自语的语气,还能读出他的心情。

  12、(学生练读后汇报)

  师:不简单!你能一边读,一边体会课文中的感情,让我们为他鼓掌(师生鼓掌)。不过,老师想补充一点,那个人说的话,其中有两个感叹号,表示他心里特别(高兴)(着急)

  10、哪些小朋友能演出来?拿上小葫芦,没有的可以用双手。

  〈四〉、三自然段

  1、种葫芦的人眼里只有小葫芦,根本不管叶子上的蚜虫。可有一天他还有谁看见了?(邻居)

  2、(小朋友们邻居就是住在他家旁边的人,我们一起来写写这两个字。)

  3、邻居是什么态度呢?请同学们仔细的听对话!(课件)

  4、邻居看到了蚜虫说了什么?

  5、通过这句话你们觉得邻居的心情怎样?(着急)

  (着急叶子上的蚜虫)蚜虫越来越多,邻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谁想来读读邻居说的话。还有谁也想来劝劝?(生朗读)

  6、是啊,快治治吧,再不治就来不及了。

  7、种葫芦的人听了邻居的去劝告,他的反映是什么?(奇怪)

  心里顿时冒出两个大问号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8、孩子们,他为什么觉得奇怪?

  那个人心想,叶子上生了虫子,关葫芦什么事,所以他认为叶子上的虫(不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9、我请小朋友起来分角色朗读一下(两组)

  (孩子们刚才朗读得真好,像个小演员在拍电影似的。)

  (读得真棒,我还以为那个邻居和种葫芦的人来到我们课堂上了呢。)

  我知道大家都还想读读,现在老师读旁白,女生读邻居说的话,男生读种葫芦的人说的话。

  10、叶子上的蚜虫不治,他要得到葫芦吗?(要不到)

  11、为什么要不到?

  (因为叶子是来给葫芦输送营养的)(孩子就是你说的这个道理)

  葫芦叶与葫芦的关系可大着了,孩子们看图,这些小小的葫芦叶,通过太阳公公的帮助,制造出营养,输送给小葫芦,让小葫芦快快长大。

  那个人却不明白这个道理,不久之后,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一个一个的变黄,都落了!

  12、孩子们你现在知道葫芦落了的原因了吗?(用因为所以结合板书练*说话,总结出原因)

  13、他那么喜欢小葫芦,可他的小葫芦却都落了,你们猜,他看着这些落了的葫芦,他的心情会怎么样?(难过,伤心,失望,后悔)

  14、他可能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用(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可能会地说:)的句式想象说一句话。

  同桌之间相互讨论一下,师下去指导。

  (教师用幻灯片打出这一句式,生汇报。)

  生: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可能会后悔地说:都怪我不好,要是我当初听了邻居的话,我肯定可以收到葫芦。

  生: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可能会伤心地说;如果我治了叶子上的蚜虫,我的小葫芦就会长得比大南瓜还要大呢。

  生: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可能会自责地说:我真糊涂,我真傻!我当初要是听邻居的劝告,现在不就收到很多大葫芦了吗

  15.那我们以后生活中做事情也因该要怎样?

  五、课外拓展

  学会了这么多道理,老师心里真的很高兴,我们的小朋友变得更加懂事和可爱了。想想,如果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个葫芦,结果会怎样?请孩子们编一个小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朋友,老师们听!

  下课,孩子们再见!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认读字“葫、芦、藤”等六个字,会写八个生字;区分形*字“治、抬”“哇、挂”。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情境创设法、变序阅读法培养学生语感。

  2、通过读读、找找、画画、想想、说说、演演等方法让学生充分阅读,自主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种葫芦的人认为叶子上的蚜虫不可怕、不用治是葫芦落的原因,从而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知道种葫芦的人认为叶子上的蚜虫不可怕、不用治是葫芦落的原因。

  教学难点:

  懂得生活中的事物都存在着联系,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三、教学策略

  采用情境创设法、变序阅读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语感得到训练,个性得到张扬,创造性也得到培养;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通过读读、找找、画画、想想、说说、演演等方法让学生充分阅读,自主探究。另外,由于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学生很喜欢读,因此,教学中采用不同形式的读,使学生更好地去领会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课题,认识“葫、芦”二字,注意指导“芦”的读音。(轻声)

  范读课文,听清楚生字的读音。

  (二)学*生字

  1、小声读课文,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添字。

  2、出示课件:读词语、读生字、读句子。

  3、同桌交流记字方法。

  4、集体交流识字方法。

  (三)初读课文

  1、自己再轻声读课文。

  2、要注意把句子读通读顺,不好读的句子可多读几遍;边读边画出自然段的序号。

  3、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语句,可在旁标注出问题。

  (四)指导书写

  1、指导认清难字的字形并指导书写。

  言:两个短横一样长。

  每:上窄下宽,竖折向左斜,折要*。

  怪:右上角上“又”,下面是“土”不是“工”。

  2、“哇、治、慢、挂、邻、”可让学生独立分析字形,看字帖练*写。

  (五)复*词句

  1、导入,齐读课题。

  大家认真看老师画的这是什么?师画葫芦藤。读词语:葫芦藤。

  2、选一选,把生字送回家。

  瞧,细长的葫芦藤上挂满了小葫芦,这还有两对葫芦兄弟呢,你能分辨它们吗?那快来认一认吧!指名领读生字。

  光会读还不够,看谁能把这葫芦兄弟送回家!齐读句子,出示生字。

  3、刚才,我们还学*了八个会写字,从大家的书写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下面,请你当个小医生来诊断一下错误吧!出示课件:小小诊所。(学生作业中写错和写得不美观的字)

  【设计意图】在写词语之前教师创设情境“小小诊所”这一学生喜欢的形式,在学生发现问题后,教师进行二次指导生字,不是盲目复*,而是有针对性的复*。

  (六)前后对比,读好课文

  1、学*第一自然段。

  (1)刚才,同学们写词语特别认真。我们还知道了小葫芦长得十分可爱,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人的葫芦园里,去看看那些小葫芦吧!

  打开语文书,快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小葫芦的'句子。把你画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2)读了这三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出示课件:你发现这是写什么?颜色、形状。

  叶子绿绿的,花是雪白雪白的,多美啊!叶子跟葫芦有什么关系?你再读读。

  谁愿意按照书上的内容把这绿绿的叶子、雪白的花朵和小葫芦贴在板书上?

  老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后总结:你看葫芦啊是先长满了绿叶,再开出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就挂起了几个小葫芦。

  (3)出示实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可爱的小葫芦,快看!你们喜欢吗?

  快来夸夸它吧!看来你真是喜欢小葫芦,谁再夸夸它?

  你们这么喜爱小葫芦,那种葫芦的人喜欢吗?你是怎么知道的?谁能再读读第一自然段。

  这么可爱的小葫芦,我猜呀,这棵葫芦一定能长得赛过大南瓜,是不是呢?

  【设计意图】抓住“细长、长满、绿、雪白、可爱”等词语让学生体会葫芦的可爱;抓住“每天、几次”体会种葫芦人对葫芦的喜爱。通过抓住“长、开、谢、挂”这几个字渗透葫芦生长的各个部分都紧密相连,为后面突破重难点作铺垫。

  2、前后对比质疑。

  (1)那结果怎么样呢?谁来说说呀?

  (2)很多同学都提出了一个问题呢。小葫芦为什么变黄,一个一个都落了呢?

  快读读二、三自然段找找答案吧。

  3、学*第二自然段。

  (1)引读:是啊,有一天,种葫芦的人看见叶子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想──生: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换句话说就是“有几个虫子不可怕。”课件出示句子,自己读读这两句: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有几个虫子不可怕。你发现什么了?

  大家看,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加上不同的标点,读的语气就不一样了。

  为什么他心里想“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2)看来他心里只想着葫芦,眼里只有葫芦。于是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

  “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谁想读读这句话?师拿出小葫芦,谁愿意表演一下这个种葫芦的人?

  你为什么用这样的语气?

  你为什么一直目不转睛地看着葫芦说呀?

  哦,怪不得“盯”是眼目旁呢!你们可千万别写错呀!

  你在跟谁说呀?(跟自己说)这就是“自言自语”。

  【设计意图】通过表演读使学生理解“盯”“自言自语”,体会种葫芦人当时的心情,从而读出语气。此教学环节体现了随文识字的教学理念,还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使课堂更加活跃有趣。

  (3)咱们合作读读第二自然段吧,我来问,你们读。

  他看见什么?想了什么?他又说了什么?

  正在种葫芦的人满怀希望时,他的邻居看见了,他们之间又说了什么?一起看看第三段,指名读第三段。

  【设计意图】通过问读的形式,渗透写作顺序,为后边拓展说话做准备。

  4、学*第三自然段。

  (1)一个邻居看见了,对他说什么了?指名读。

  你想告诉他什么?注意指导读好“光”。

  (2)引读:可是那个人感到很奇怪,他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生读)

  种葫芦的人你奇怪什么呀?

  课件出示: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这两句又是意思一样,什么不同?谁能自己读读这两句话?

  这两句,哪句更能突出种葫芦的人感到奇怪?谁再读读?

  (3)让我们分角色来读读第三自然段。

  (七)合作探究,总结全文

  1、孩子们,还记得吗,在种葫芦的人种下这棵葫芦后,出示课件: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而现在──(生读)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

  出示课件: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老师读)现在却──(生读)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设计意图】前后对比读文,再次强调葫芦的生长过程,使学生体会事物之间是存在着联系的。

  哎──这么可爱的小葫芦都落了,多么令人惋惜啊!让我们再读读最后一自然段。

  2、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呢?

  谈话总结:太感谢你们让我知道原来葫芦的叶子和果实是有联系的,叶子生蚜虫,葫芦也会长不好。不仅葫芦是这样,其实,任何事物之间都是存在着联系的。

  3、分角色朗读课文。

  (八)课外延伸

  第二年,这个人又种下一棵葫芦,他吸取了前一年的教训。有一天,种葫芦的人发现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他想了什么?说了什么?于是,他又是怎么做的?最后的结果怎样了?

  请你按照看、想、说、做的顺序说一说吧!

  先自己小声说说,再指名说。

  【设计意图】语言实践与阅读紧密结合。让学生按照文中第二段的写作方法“看、想、说、做”说一说,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我要的是葫芦是一篇阅读课文,课文共四个自然段,主要讲述了一个种葫芦的人,眼睛只盯着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也不治,结果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一个一个都落了。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在反复朗读和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体会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1、学*11个生字,会写8个字,培养识字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植物、叶子与果实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片,课件,一个葫芦

  学生:课前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收集有关叶子作用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看图质疑,提示课题

  1、课件出示画面:“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通过观察让学生知道绿叶葱茏,小葫芦可爱;再出示画面:“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个都落了”。通过两幅图对比,引导质疑: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都变黄了,落了呢?

  2、提示课题:我要的是葫芦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

  2、标出自然段,圈出生字,读一读。

  3、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自主识字,培养识字能力

  1、再读课文,联系生字前后的词语或句子读谁字音。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指名读生字卡片。

  (2)开火车读去掉拼音后的生字。

  (3)轮读生字词语卡片。

  3、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生字,全班交流。

  4、用生字口头组词,比一比谁组得多,组得正确。

  5、指导书写:注意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指导“爬”、“谢”、“慢”等字。

  四、熟读课文,了解文中的道理

  1、学生自由读课文,想想读懂了什么?

  2、出示课件插图,学*第一自然段。

  (1)开始小葫芦长得怎么样?(很好、很茂盛)

  (2)你从哪儿看出这棵葫芦长得好。

  (藤长;叶绿多;花是雪白的,葫芦可爱)

  (3)出示词组读一读

  细长的葫芦藤、长满了绿叶、雪白的`小花、可爱的葫芦

  (4)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2、3句话,读出喜爱之情。

  3、这么可爱的小葫芦,逗人喜欢吗?从哪句可以看出来?

  4、分小组比赛朗读第1自然段。

  5、最后,种葫芦的人收到葫芦了吗?请看最后一自然段。

  学*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

  2、说说读后有什么感想?

  3、指导朗读,读出惋惜的语气。

  4、过渡:为什么小葫芦开始长得那么可爱?后来却落了呢?请大家看二、三自然段。

  学*第二、三自然段。

  1、自由读

  2、出示课件(插图二)观察后问:叶子有什么变化?这些蚜虫会怎样?可他是怎么想的?

  (1)出示句子: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2)读句子,注意读出反问的语气。

  (3)猜猜他在想什么,引出陈述句。

  (4)出示句子:有几个虫子不怕。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5)再读句子,注意加强肯定。

  (6)开火车比赛读。

  3、找出种葫芦的人说的话,邻居的话。

  4、分小组讨论,如何才能读好他们的话。

  5、汇报。师相机指导,重点指导以下内容:

  (1)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①理解词语:盯着、自言自语,加上动作帮助理解。

  ②葫芦并不可能赛过大南瓜,由此说明那个人十分喜欢葫芦,希望葫芦快些长大。

  ③两个“快长啊,快长啊”读出迫切之情。

  (2)那个人感到很奇怪……我要的是葫芦。

  读好问句,体会种葫芦的人一心只想要葫芦。

  (3)一个邻居看见了……快治一治吧!

  劝告的语气,体会邻居着急的心情。

  6、学生分角色表演读。

  7、课件演示:

  小葫芦和绿叶的对话——葫芦藤每天向叶子输送养料,叶子再将养料输送给小葫芦。蚜虫吃绿叶,使它无法输送养料。小葫芦因没有养料供给,随即变黄落下。

  8、说说你对种葫芦人的看法。你想对他说点什么?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吗?

  五、启发想像,拓展学*

  1、讨论: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呢?

  2、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3、编故事:“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有一天他发现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那个人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呢?比一比,谁的故事编得好。

  六、作业

  1、朗读全文。

  2、写一写你想写的词、句。

  板书设计:

  23、我要的是葫芦

  (长了蚜虫的葫芦叶图片)(长了许多蚜虫变黄的葫芦叶图片)

  (正常的葫芦叶图片)(正常的葫芦图片)

  不怕

  不治

  (变黄枯了的葫芦图片)

  教学理念:

  《我要的是葫芦》通过一个种葫芦的人,不知道叶子与果实的关系,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最后葫芦都落了这个故事告诉学生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的。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使之乐于并善于开动脑筋,积极探索大自然的无穷奥秘。在教学中,我注重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自读—发现与探究

  自读是学生对课文最初的接触与认识,也可称为初读。它伴随着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和思维活动。自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根据自己的认识初步理解课文内容。(3)发现问题,或借助工具自行解决,或课堂讨论。因此,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充分地去读,去发现,去探究。

  2、讨论—理解与深化

  《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通俗易懂,但意义深刻。课文紧紧围绕“葫芦”不断发展下去。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围绕两个主要问题进行讨论:(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谁喜爱葫芦?(2)那个人这么喜爱葫芦,为什么没有得到葫芦?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涵盖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是理解课文的重点。通过讨论,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中心就有了深刻的认识。

  3、表演—积累与创造

  表演就是要求学生辅以表情、动作,将课文所表达的内容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表现出来。《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故事性较强,适合表演。教师要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让学生都来做演员,都来做导演,在表演中,使学生的语感得到了训练,个性得到了张扬,创造性也得到了培养。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规范书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

  1、读熟全文,勾画生字,标注自然段。初步认识生字条中的6个生字。

  2、读熟“我会读”中的句子。

  3、通过查资料,了解有关葫芦、蚜虫的一些常识。如有条件,可观察葫芦和蚜虫。

  4、用“?”标出不懂的词语。

  第一课时

  一、看图说话,导入新课

  1、出示课文两幅插图,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2、你发现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

  人的表情不一样:一是面带微笑,一是满脸惊讶。

  ?葫芦叶子不一样:一是绿绿的叶子,一是枯黄的叶子,有的还有小孔。

  葫芦不一样:一是挂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

  过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我们在14课去找答案。(板书:14)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请用课文中的话来说说。(让学生自由说)

  (板书课题:我要的是葫芦)

  3、出示生词,指名教读: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齐读。同桌交流记字方法。

  找出带生字的句子读一读,巩固记忆。

  4、这课有几个自然段?

  指名分段读。

  三、合作学*,朗读感悟

  1、朗读理解第一段:

  ⑴他种的葫芦长得怎么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⑵指导朗读。

  2、朗读理解最后一段:

  ⑴种葫芦的.人得到葫芦了吗?从哪一段可以看出来?

  ⑵齐读最后一段,质疑。

  3、小组合作理解第二、三段。

  ⑴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呢?找课文里的语句读一读。

  ⑵请读下面两句话,猜猜他在想什么?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他想的是:__________。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他想的是:__________。

  ⑶比较以下句子的语气有什么不同,体会每组的两句话意思是一样的。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⑷分角色朗读文中的对话。从对话中,你感觉到什么?

  4、整体欣赏感悟:

  多媒体配乐朗读全文。引导学生思考下面的问题。

  ⑴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首先是他不懂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所以叶子长了虫子,他认为没有必要去治。其次是他不听邻居的劝告。)

  ⑵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总结全文

  1、齐读课题。说一说:“我”得到葫芦了吗?为什么?

  2、分角色朗读对话。说说你喜欢谁,为什么?(生自由说)

  3、引导小结:识字4中,哪些成语可以送给种葫芦的人?(如“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4、你想对他说点什么?(自由说)

  二、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巩固会认的字:

  我会读:细长的葫芦藤、雪白的葫芦花、可爱的小葫芦

  我会找:哇──(蛙)──(娃)──(洼)、盯──(丁)──(顶)

  2、巩固会写的字:

  谁读得准?言每治棵挂哇怪慢

  谁会发现?

  同结构的字:治、棵、挂、哇、怪、慢

  同偏旁的字:怪、慢

  同部件的字:挂、哇

  谁会看?(观察老师范写,说说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什么。)

  左窄右宽的字:治、棵、挂、哇、怪、慢

  从上到下的字:言、每

  谁写得好?

  学生练写,互相评价。重点讲解:“挂、哇”二字右边的“圭”,是由上下两个“土”字组成的;“言”字第一横长,下面两横短;“每”字的笔顺。

  三、实践活动

  补画葫芦长大后的图画,再把作品展示给大家看,看谁想得好、画得好。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与课文有关的事理。

  4、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植物叶子与果实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弄清葫芦与叶子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做一个小游戏“摘葫芦”。(挂图,课件,可翻开)组成一句话“我要的是葫芦”。

  今天我们学*第九课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板书)

  (葫芦:草本植物,心脏形,花白色。果实中间细,像两个球连在一起。可以吃,长老后硬壳可以做成器皿)

  我要的是葫芦,纠正读音:芦:字音是l_,第二声。读“葫芦”一词时,是轻声,跟着老师再读。(介绍葫芦的样子)葫芦可以食用炒食。葫芦可以药用。大葫芦能制成甕、盎、瓢、尊,小葫芦能制成碗、盘、杯、勺。

  2.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

  展书学生自由读课文

  1.读通课文,划出不认识的生字词,自己利用身边的工具书先查一查。

  2给每一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3思考:课题中的“我”指的是谁?

  “我”要的是葫芦,那不要的是什么?

  最后他要到了吗?

  【词义解释】

  1.赛过:胜过。本课指种葫芦的人希望葫芦长得比南瓜还要大。

  2.挂:本课是结(ji5)的意思。

  3.蚜虫:昆虫,身体卵圆形,绿色,黄色或棕色,腹部大。吸取植物的汁液,是农作物的害虫。

  4.奇怪:纳闷,不理解。

  三、看图

  1.故事中的那个人那么想要葫芦,那么我们就先来看看故事中的葫芦。先看第一幅图,请小朋友认真观察,哪个小朋友能说说这幅图?

  下面请小朋友再看一幅图,出示第二幅图,看看你发现了什么?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2、说话:

  提问:你发现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

  (1)、人的表情不一样:一是面带微笑,一是满脸惊讶。

  (2)、葫芦的叶子不一样:一是绿绿的叶子,一是枯黄的叶子,有的还有小孔。

  (3)、葫芦不一样:一是挂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

  2.细心的同学们发现了两幅图有很大的区别,那么请你找一找课文中是怎么来描写的。用直线画出相关的问句,自己读一读。

  1、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2、叶子上长了蚜虫,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思考:一个藤上的葫芦怎么会有前后不同的结果呢?小朋友的心中是不是有个大问号产生了呢?(学生发表意见。)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故事。学了故事后呀你就明白了。

  三、朗读感悟

  1、描写第一幅图的是哪个自然段呀?师范读第一自然段。学生说说自已听了以后的感受。

  3、你觉得哪些词写得很好,让人一读就感到葫芦长得很美?(细长、长满、雪白的、小葫芦)小葫芦真是太美了,所以呀那个人就每天都要去看几次。(每天、几次)

  4、哪个小朋友能把小葫芦读得更美更漂亮?让人一听就喜欢上它。指名用自已喜欢的方式读第一段。其它同学评。他就把描写葫芦美的词读得很优美。还有哪个小朋友能读得更美呢?

  5、小朋友你们想当小老师吗?下面请把你的同桌当作小老师美美地读给他小老师听一听。

  6、这么美的小葫芦,最后变成什么样子了呢?请在课文中找一找这些句子。齐读最后一段。出示图:多可惜呀!

  7、小葫芦怎么会变成这样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请小朋友读课文2、3自然段从故事中找答案。学生自由说。

  8、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9、读读下面两句话,猜猜这个种葫芦人的想法?(了解蚜虫,并进行指导朗读)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他认为:———有几个虫子不用怕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他想的'是:———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小朋友认为他想得对不对,大家讨论一下叶子上的虫到底用治不用?小组讨论汇报。

  10、指名分角色朗读对话并指导,小组学生分角色,老师和学生合作读。

  四、课堂扩展

  1、想象那个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

  2、一棵葫芦从发芽到成熟,还会遇到哪些危害,还需要为它做些什么呢?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续编故事)并把第二年他又种的葫芦画下来。看谁想得好,画得好。

  4、学了这节课你懂得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5、请小朋友课后把自已又编的这个故事讲给自已的爸爸妈妈听。

  附板书:7、我要的是葫芦

  长满了绿叶生了蚜虫虫更多了

  雪白的小花

  可爱的葫芦不用治变黄都落了

  3、逐段学*课文。

  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一边读课文一边标出共有几句话。

  (2)让学生说一说每句话的意思,谈一谈读懂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讲有一个人种了一棵葫芦,葫芦藤上长了叶子,开了花,结了小葫芦,他非常高兴。

  (3)教师强调两点:

  a.第一句中的葫芦是指一种植物,课题中的葫芦指的是葫芦的果实。

  b.让学生观察画面,结合第二句中作者在描写时用到的几个词语谈自己的体会:细长的葫芦藤、绿色的叶子、雪白的小花、可爱的小葫芦,这说明葫芦长得很好。板书:长满绿色的叶子

  (4)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结合语言文字体会那个人高兴的心情,“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读出那个人喜爱小葫芦的语气。

  让学生自己练*,而后指名读,大家进行评价。

  第二自然段:

  (1)小声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讲那个人看见叶子上生了蚜虫一点也不在乎,眼睛只盯着小葫芦。

  (2)让学生在书中画出那个人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说的。而后练*读一读,谈一谈应读出什么语气。自己先思考,遇到问题与同桌商量商量。

  (3)指名让学生谈想法,相互交流。

  (4)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归纳:

  “有几个蚜虫怕什么?”那个人满不在乎,在读书时要读出满不在乎的语气。种葫芦的人希望小葫芦长得比南瓜还要大,要读出满怀希望的语气。

  (5)让学生练*读,而后指名读,进行评价。

  (6)思考:同学们想一想叶子和葫芦有什么关系?

  学生们结合一些资料谈自己的认识,而后教师再加以补充。叶子是植物营养器官之一,植物通过叶子吸收太阳光和二氧化碳,再与根部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成为植物的营养,叶子死了葫芦也活不了。

  第三自然段: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练*分角色朗读,边读边体会邻居和种葫芦的人的看法。

  (2)进行交流:“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意思是: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菁选(扩展7)

——我要的是葫芦优秀教学设计菁选

我要的是葫芦优秀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要的是葫芦优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自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植物叶子与果实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让孩子们自己领悟到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

  教学准备:

  图片、生字卡片、PPT

  教学策略:

  《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故事性较强,考虑到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认知水*,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设计了情境创设法、采用变序阅读法等教学方法,既使学生的语感得到训练,个性得到张扬,创造性也得到培养。又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通过读读、找找、画画、想想、说说等方法让学生充分阅读,自主探究。另外,由于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学生很喜欢读,因此,教学中采用不同形式的读,再加上合作、探究等学*方法,能使学生更好地去领会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以及中心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人物的神态、语言都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淋漓尽致地再现出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2、指导书写8个生字。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实物——葫芦,让学生认一认,这是什么?葫芦可以作中药,能治病。

  2、今天我们学*一个跟葫芦有关的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教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读一读,纠正读音:芦:字音是l*,第二声。读“葫芦”一词时,是轻声,跟着老师再读。

  二、学*本课生字和词语。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出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开展相互间的学*。

  (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

  (2)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义,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葫芦挂些怕盯邻居治奇怪

  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纠正。

  (2)看投影,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读,再指名读。

  葫芦一些挂着雪白邻居奇怪治一治自言自语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芦:上面是“草”字头,下面的“户”字第一笔是点,注意与“卢”字区分,“芦”在“葫芦”一词中读轻声。

  盯:左右结构,部首是“目”字旁,右边是“丁”字。这是一个左形右声的形声字,表示目不转睛地看。

  怪:这是左右结构的字,右上是“又”字,下面是“土”字,注意与“经”字区分。

  挂:第六笔是横,不是竖,两个“土”字上下排着。

  些:上下结构,上面的笔顺是:竖横竖提撇竖弯钩

  动手书空。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4)理解词意

  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查。

  赛过:胜过。本课指种葫芦的人希望葫芦长得比南瓜还要大。

  挂:本课是结的意思。

  蚜虫:昆虫,身体卵圆形,绿色,黄色或棕色,腹部大。吸取植物的汁液,是农作物的害虫。俗称:腻虫。

  奇怪:纳闷,不理解。

  三、读课文,看插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己练*读课文,要做到正确和流利。

  2、同桌之间进行互查。

  3、与小组成员一起看插图,说说画面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而后练*读书。

  4、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1)指名读书,大家进行评价。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的是一个人种葫芦的事。这个人不知道叶子和葫芦的关系,他只注意葫芦,叶子上生了蚜虫他不管,邻居劝他,他也不听,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来越多,小葫芦也都落了。

  四、指导学生进行书写。

  1、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写。

  2、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进行评价。

  五、总结本课学*情况。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提出不懂的问题。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探究葫芦都落了的原因。

  2、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一、复*巩固

  1、让学生结合生字表自己读读生字

  2、看投影,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读,再指名读。

  葫芦一些挂着雪白邻居奇怪治一治自言自语

  二、学*课文

  1、教师范读,让学生在文中标出自然段。

  2、教师出示课文内容的插图,学生一边看插图一边读课文,图文对照,看哪段文字描述了哪幅图的内容。与同桌练*说一说。

  3、逐段学*课文。

  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一边读课文一边标出共有几句话。

  (2)让学生说一说每句话的意思,谈一谈读懂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讲有一个人种了一棵葫芦,葫芦藤上长了叶子,开了花,结了小葫芦,他非常高兴。

  (3)教师强调两点

  A.第一句中的葫芦是指一种植物,课题中的葫芦指的是葫芦的果实。

  B.让学生观察画面,结合第二句中作者在描写时用到的几个词语谈自己的体会:细长的葫芦藤、绿色的叶子、雪白的小花、可爱的小葫芦,这说明葫芦长得很好。板书:长满绿色的叶子

  (4)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结合语言文字体会那个人高兴的心情,“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读出那个人喜爱小葫芦的.语气。

  让学生自己练*,而后指名读,大家进行评价。

  第二自然段

  (1)小声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讲那个人看见叶子上生了蚜虫一点也不在乎,眼睛只盯着小葫芦。

  (2)让学生在书中画出那个人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说的。而后练*读一读,谈一谈应读出什么语气。自己先思考,遇到问题与同桌商量商量。

  (3)指名让学生谈想法,相互交流。

  (4)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归纳

  “有几个蚜虫怕什么?”那个人满不在乎,在读书时要读出满不在乎的语气。种葫芦的人希望小葫芦长得比南瓜还要大,要读出满怀希望的语气。

  (5)让学生练*读,而后指名读,进行评价。

  (6)思考:同学们想一想叶子和葫芦有什么关系?

  学生们结合一些资料谈自己的认识,而后教师再加以补充。叶子是植物营养器官之一,植物通过叶子吸收太阳光和二氧化碳,再与根部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成为植物的营养,叶子死了葫芦也活不了。

  第三自然段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练*分角色朗读,边读边体会邻居和种葫芦的人的看法。

  (2)进行交流:“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意思是

  种葫芦的人认为叶子上的虫根本不用治,为什么叶子上的虫不用治呢?理由是:“我要的是葫芦。”读这些语句时要读出不以为然,自以为是的语气。“我要的是葫芦。”要读重些,是肯定的语气。结合学生说的,板书:蚜虫,不治)

  邻居的话要读出诚恳的语气,表示自己的建议。

  (3)分角色朗读,大家评议。

  第四自然段

  (1)让学生默读,思考:葫芦为什么掉了?板书:落了

  (2)引导学生交流:葫芦藤上先长叶子,再开花,最后结果实。小葫芦开始长得很好,后来生了蚜虫,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蚜虫越长越多,最后小葫芦一个个都落了。

  (3)让学生观察画面,结合画面展开想象:那个人看到小葫芦一个个都掉了想些什么?他会做些什么呢?

  (4)指名读这个自然段,教师小结: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再后悔。

  三、布置作业

  1、看图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2、在小组内练*分角色朗读课文,而后互评。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朗读指导。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并从中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练*。

  一、复*字词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

  2、打开书,按照田字格规范书写汉字,教师检查,及时进行板演。

  3、填空,再读一读。

  ()的小花()的蚜虫

  ()的葫芦藤()的小葫芦

  让学生先自己练*填写,然后再订正,最后读一读。

  ()的小花雪白美丽可爱红艳艳

  ()的蚜虫害人讨厌可气

  ()的葫芦藤细长美丽绿色

  ()的小葫芦可爱绿色

  二、朗读练*。

  1、读句子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怕。

  2、比较每组句子有什么不同?与同桌讨论,而后进行交流。这两组句子在表达上,意思是一样的,不同之处是:每组中的第一句是反问句,第二句是陈述句,第一句所表达的意思比第二句更强烈些。

  3、练*读一读。

  4、以小组为单位,练*分角色朗读课文,而后互评。

  5、想一想通过读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再后悔。

  三、发散思维练*。

  请学生给这篇寓言故事续加结尾。

  1、自己先练*。

  2、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由各小组选出优胜者参与班级展示。

  3、进行展示。

  四、教师总结。

  五、布置作业

  1、读书

  2、预*下一课

  六、作业(学案)设计

  1、从前,有个人种了一()葫芦。()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了几()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可是没过几天,小葫芦()变黄了,()都落了。

  2、填空,再读读。

  ()的小葫芦()地说

  ()的小花()地变

  ()蚜虫()葫芦藤

  3、照样子,写句子。

  例1: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1、在这绿化好的城市里还用买空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领巾还能不保护小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怕。

  3、天黑走路怕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同学做点好事算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

  叶子(长满)葫芦(可爱)

  ││

  ↓↓

  长虫───────→落了

  ││

  ↓↓

  长虫───────→落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认“葫、芦、藤”等六个字,会写“言、每、治”等八个字。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葫芦、叶子与果实关系等课外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正确处理识字与学文的关系。

  本课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一)学*“葫、芦”。

  1、出示葫芦图片:谁能叫出它的名字?(“芦“读轻声)

  2、谁可以介绍葫芦?(外形、颜色、作用等)

  3、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葫芦”怎么写?

  (二)学*“藤”字。

  1、老师有个问题考考你:葫芦长在哪里?(葫芦藤图片)

  2、出示“藤”卡片:请仔细观察,想想怎样记住它?

  3、认读卡片(读音、字形、组词)

  (三)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有趣的故事《我要的是葫芦》(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读文识字

  (一)请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二)范读课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第一自然段

  1、同学们预*得很好,看来,这几个词难不倒你了吧。

  (出示词语:一棵葫芦、细长的葫芦藤、长满了绿叶、雪白的小花、几个葫芦)

  2、你能用这三个词描述葫芦生长的过程吗?

  3、真了不起!课文是怎样描述的,谁能告诉大家是第几自然段?

  4、请一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5、读好这一段可真不容易,它藏着好几个生字呢。我们一起把它们找出来吧。(葫、芦、藤、哇)

  6、学*“哇”:出示卡片(读音、字形、组词)

  小练*:给“哇”换偏旁再组词。(挂、洼、娃)

  7、写好“哇、挂”(观察——说注意的地方——范写——练写)

  8、生字认识了,我们到文段中再读读吧。(齐读第一自然段)

  9、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写葫芦长得很好)

  10、这一段写得多好啊,你能把它背下来吗?(看词语练*背诵——齐背——点名背)

  第二课时

  一、学*第二自然段。

  1、葫芦长得真好哇,这个人会怎么想呢?

  2、这个人的愿望能实现吗?你是从那一段知道的?(齐读最后一段,提示朗读语气)

  3、真奇怪!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4、你认识“蚜虫”吗?(出示蚜虫图片,了解蚜虫、了解植物的`养料)

  5、这个人见到蚜虫表现怎样呢,课文第几自然段有描述?(齐读第二自然段)

  6、哈哈!这个人认为(“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意思就是(“有几个虫子不怕”)

  7、他的眼里可是只有葫芦啊。他只是(“盯着”)小葫芦,还(“自言自语”——)地说(齐读说的话)。

  8、“盯”你会换别的词吗?(看、观察……)“盯“的意思是什么?说明这个人怎样?

  小练*:给“盯“换偏旁,再组词。

  9、理解“自言自语”的意思,用“自言自语”说一句话。

  10、朗读第二自然段。

  二、学*第三自然段。

  1、这个人不知道蚜虫的利害,可也不听别人的劝告。有谁劝他要治一治蚜虫呀?(出示第三段)

  2、出示“邻”生字卡片: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前鼻音、组词)

  3、自由朗读,分角色朗读。(指导朗读语气)

  4、可惜呀可惜!这么可爱的葫芦就这样没了,到底怪蚜虫呢还是怪这个人?

  5、出示“怪”(音、形、观察范写)

  6、还有个竖心旁的`字,是“慢”,请仔细观察,怎样写好?

  (竖心旁先写左右两点,再写中间一竖。“怪”的右上是“又”字。“慢”的右边中间的“四”比较宽。

  三、看看生字表,还有哪几个字没写呀?(播放指导写字、范写“每”)

  四、练*巩固

  1、认读词语

  2、完成“我会读”

  五、作业

  1、把《我要的是葫芦》这个寓言故事讲给家长听。

  2、从课外找几个成语送给这个种葫芦的人。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规范书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

  1、读熟全文,勾画生字,标注自然段。初步认识生字条中的6个生字。

  2、读熟“我会读”中的句子。

  3、通过查资料,了解有关葫芦、蚜虫的一些常识。如有条件,可观察葫芦和蚜虫。

  4、用“?”标出不懂的词语。

  第一课时

  一、看图说话,导入新课

  1、出示课文两幅插图,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2、你发现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

  人的表情不一样:一是面带微笑,一是满脸惊讶。

  薄『芦叶子不一样:一是绿绿的叶子,一是枯黄的叶子,有的还有小孔。

  葫芦不一样:一是挂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

  过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我们在14课去找答案。[板书:14]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请用课文中的话来说说。(让学生自由说)

  (板书课题:我要的是葫芦)

  3、出示生词,指名教读: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齐读。同桌交流记字方法。

  找出带生字的句子读一读,巩固记忆。

  4、这课有几个自然段?

  指名分段读。

  三、合作学*,朗读感悟

  1、朗读理解第一段:

  ⑴他种的葫芦长得怎么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⑵指导朗读。

  2、朗读理解最后一段:

  ⑴种葫芦的人得到葫芦了吗?从哪一段可以看出来?

  ⑵齐读最后一段,质疑。

  3、小组合作理解第二、三段。

  ⑴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呢?找课文里的语句读一读。

  ⑵请读下面两句话,猜猜他在想什么?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他想的是:_____________。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他想的是:_____________。

  ⑶比较以下句子的语气有什么不同,体会每组的两句话意思是一样的。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⑷分角色朗读文中的对话。从对话中,你感觉到什么?

  4、整体欣赏感悟:

  多媒体配乐朗读全文。引导学生思考下面的问题。

  ⑴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首先是他不懂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所以叶子长了虫子,他认为没有必要去治。其次是他不听邻居的劝告。)

  ⑵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总结全文

  1、齐读课题。说一说:“我”得到葫芦了吗?为什么?

  2、分角色朗读对话。说说你喜欢谁,为什么?(生自由说)

  3、引导小结:识字4中,哪些成语可以送给种葫芦的人?(如“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4、你想对他说点什么?(自由说)

  二、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巩固会认的字:

  我会读:细长的葫芦藤、雪白的葫芦花、可爱的小葫芦

  我会找:哇—(蛙)—(娃)—(洼)、盯—(丁)—(顶)

  2、巩固会写的字:

  谁读得准?言每治棵挂哇怪慢

  谁会发现?

  同结构的字:治、棵、挂、哇、怪、慢

  同偏旁的字:怪、慢

  同部件的字:挂、哇

  谁会看?(观察老师范写,说说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什么。)

  左窄右宽的字:治、棵、挂、哇、怪、慢

  从上到下的字:言、每

  谁写得好?

  学生练写,互相评价。重点讲解:“挂、哇”二字右边的“圭”,是由上下两个“土”字组成的;“言”字第一横长,下面两横短;“每”字的笔顺。

  三、实践活动

  补画葫芦长大后的图画,再把作品展示给大家看,看谁想得好、画得好。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课前交流)

  听你们的班主任说,你们是最聪明的小朋友,那这个谜语你们能猜出来吗?

  说我是丝瓜

  我比它圆

  说我是梨子

  我比它大

  我中间细,两头圆

  小的时候,我可以做成一道美味

  年老时,我可以用来做药和装酒

  还能吹出动听的乐曲!猜猜我是谁?

  (葫芦)

  孩子们,果然聪明,一下子就猜到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一个关于葫芦的小故事,孩子们读课题《我要的是葫芦》。

  咦?怎么葫芦不高兴啦!原来是你们把它的名字叫错了,葫芦的芦字儿单个读二声,它们合在一起的时候应该怎么读?

  (注意轻声)声音很洪亮,如果把那个葫芦的芦字读得再轻点就更好了。(师范读生跟读)

  二、复*生字

  小朋友们,这一课的生字你还能认识吧?如果你还认识,就准确的,大声的叫出它的名字,叫两遍。

  孩子们读得都很认真,老师现在要把你们带进葫芦园去摘一摘小葫芦。(给生字组个词语)。

  孩子们刚才都自己给生字组了词,老师也给每个生字都组了词。看,这是什么?(葫芦)。葫芦两头圆,中间细,多可爱啊?想要吗?(想)你把它读准了,这葫芦就送给你!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小朋友们表现得这么棒,这些生字娃娃现在都跑到课文中去了,你还能认识吗?(能)

  2、我请大家轻声的读这篇课文,读准字音,还要把课文读流利。读完了就坐好。

  3、现在老师要请四个小朋友站起来读读,听的同学当小老师,如果发现他读错了,就等他读完后帮他纠正过来。

  4、请孩子们再去读读课文,注意刚才纠正的地方。请大家边读边想,这篇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谁还能用简单的话来说说)

  (谁能流利的说说)

  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叶上长了蚜虫,他不治,后来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

  四、精读课文

  <一>、一自然段

  1、师:孩子们这棵葫芦一开始长得怎么样呢?

  生:长得很好。

  师:你们从哪里知道答案的?

  生:第一自然段

  2、师:请孩子们去自由的轻声的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用横线勾出描写这棵葫芦的句子。

  生汇报成果。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课件出示)

  3、你们是找的这些句子吗?老师找的也和你们一样。我们一起来把找到的句子读读。

  4、这是一棵怎样的葫芦?(可爱)

  可爱在哪些地方呢?(找文字)

  长满绿叶,长满是什么意思?说明叶子长得很好,很多。

  雪白的小花,(雪白,洁白)

  挂了几个小葫芦,挂上去,风一吹,和我们打招呼呢!

  5、你能不能把葫芦的可爱读出来给大家听听。

  6、还有谁想来读读,让人一听就喜欢上这可爱的葫芦。

  7、老师从你们的朗读声中觉得葫芦太可爱了。老师也想来读读,请孩子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8、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想不想去看看?(想)(师指导观察图片)

  欣赏完了这棵葫芦,你们能把这些句子补充完整吗?

  (图文课件)

  的葫芦藤上长满了,开出了几朵的小花,花以后,藤上了几个。多么的小葫芦哇!

  (把刚才填完整的句子认真的读一遍。)

  9、孩子们,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你们喜欢吗?还想不想再读读?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把这棵可爱的葫芦记在心里吧!

  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我们喜欢,那个种葫芦的人比我们小朋友更喜欢。他每天都要去看几次,越看越喜欢。

  10、这棵可爱的葫芦如果继续健健康康地生长,小朋友想一想,到最后,它会长成什么样呢?

  (会长得很大很好,长得塞过大南瓜,会结出很多很多的果实)

  〈二〉、四自然段

  1、结果是不是像小朋友想的那样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课件出示葫芦变黄,一个一个的都落了)(板书:落了)

  2、孩子们,你看到了什么?(小葫芦变黄了,这么多可爱的葫芦最后一个一个都落了)

  3、孩子们,学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吗?

  (为什么葫芦都落了?)(它是因为什么原因落的呢?)

  〈三〉、二自然段

  这些答案都在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中,有没有信心把答案找出来(有)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1、知道什么原因了吗?

  ⑴叶子上长了蚜虫他不治)

  ⑵(邻居劝他他也不治)(板书:蚜虫)

  2、他看见了蚜虫,心里怎么想的?又怎么说的呢?请同学们轻声的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直线勾出想的句子,用波浪线勾出说的句子。

  谁来告诉我他想的句子:

  有几只虫子怕什么!

  师:通过这一句,你觉得那个人看着这几只虫子的态度是什么。

  生:(不怕)(不在乎)

  3、那你再来读读,把他的不怕读出来。

  4、孩子们,看这个标点符号是什么?(感叹号)(感叹句)

  5、那我们要怎么样才能把这一句读好呢?既要读出感叹的语气又要把他的不怕读出来。请自己练*练*.(生汇报)

  6、孩子们真会读书,老师听出来了,那个人根本不怕这几只蚜虫.

  7、小朋友们,你们怕不怕这些蚜虫?(怕)

  老师也很怕,因为蚜虫可厉害了,这种害虫专门吃叶子,而且它们会慢慢的把叶子吃光的。

  8、蚜虫这么厉害,可那个种葫芦的人根本没把蚜虫放在心上。看见叶子上的一些蚜虫,那个人说了些什么?是怎样说的?

  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小葫芦,你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9、盯:一动不动的看,说明那个人的眼里只有小葫芦。(指导写)

  10、他盯着小葫芦说了什么?(请一个孩子起来读)

  11、孩子们,这句话是对谁说的?对自己说的。(自言自语)

  师: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

  生:自己对自己说话。

  师:咱们*时大都自言自语过,同学们把那个人说的话读一读,体会体会,然后说一说怎样读才算是自言自语。

  (学生练读,师巡视指导)

  生:声音不能高。

  生:速度要慢一些。

  师:说得好!自言自语是自己对自己说话,当然声音要低一些,速度要慢一些。另外,读时还要注意那个人说话时是一种什么心情。大家练一练,看谁既能读出那个人自言自语的语气,还能读出他的心情。

  12、(学生练读后汇报)

  师:不简单!你能一边读,一边体会课文中的感情,让我们为他鼓掌(师生鼓掌)。不过,老师想补充一点,那个人说的话,其中有两个感叹号,表示他心里特别(高兴)(着急)

  10、哪些小朋友能演出来?拿上小葫芦,没有的可以用双手。

  〈四〉、三自然段

  1、种葫芦的人眼里只有小葫芦,根本不管叶子上的蚜虫。可有一天他还有谁看见了?(邻居)

  2、(小朋友们邻居就是住在他家旁边的人,我们一起来写写这两个字。)

  3、邻居是什么态度呢?请同学们仔细的听对话!(课件)

  4、邻居看到了蚜虫说了什么?

  5、通过这句话你们觉得邻居的`心情怎样?(着急)

  (着急叶子上的蚜虫)蚜虫越来越多,邻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谁想来读读邻居说的话。还有谁也想来劝劝?(生朗读)

  6、是啊,快治治吧,再不治就来不及了。

  7、种葫芦的人听了邻居的去劝告,他的反映是什么?(奇怪)

  心里顿时冒出两个大问号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8、孩子们,他为什么觉得奇怪?

  那个人心想,叶子上生了虫子,关葫芦什么事,所以他认为叶子上的虫(不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9、我请小朋友起来分角色朗读一下(两组)

  (孩子们刚才朗读得真好,像个小演员在拍电影似的。)

  (读得真棒,我还以为那个邻居和种葫芦的人来到我们课堂上了呢。)

  我知道大家都还想读读,现在老师读旁白,女生读邻居说的话,男生读种葫芦的人说的话。

  10、叶子上的蚜虫不治,他要得到葫芦吗?(要不到)

  11、为什么要不到?

  (因为叶子是来给葫芦输送营养的)(孩子就是你说的这个道理)

  葫芦叶与葫芦的关系可大着了,孩子们看图,这些小小的葫芦叶,通过太阳公公的帮助,制造出营养,输送给小葫芦,让小葫芦快快长大。

  那个人却不明白这个道理,不久之后,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一个一个的变黄,都落了!

  12、孩子们你现在知道葫芦落了的原因了吗?(用因为所以结合板书练*说话,总结出原因)

  13、他那么喜欢小葫芦,可他的小葫芦却都落了,你们猜,他看着这些落了的葫芦,他的心情会怎么样?(难过,伤心,失望,后悔)

  14、他可能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用(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可能会地说:)的句式想象说一句话。

  同桌之间相互讨论一下,师下去指导。

  (教师用幻灯片打出这一句式,生汇报。)

  生: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可能会后悔地说:都怪我不好,要是我当初听了邻居的话,我肯定可以收到葫芦。

  生: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可能会伤心地说;如果我治了叶子上的蚜虫,我的小葫芦就会长得比大南瓜还要大呢。

  生: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可能会自责地说:我真糊涂,我真傻!我当初要是听邻居的劝告,现在不就收到很多大葫芦了吗

  15.那我们以后生活中做事情也因该要怎样?

  五、课外拓展

  学会了这么多道理,老师心里真的很高兴,我们的小朋友变得更加懂事和可爱了。想想,如果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个葫芦,结果会怎样?请孩子们编一个小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朋友,老师们听!

  下课,孩子们再见!

  一、设计意图:

  《我要的是葫芦》写的是一个种葫芦的人因为没有治葫芦叶上的蚜虫,所以他的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从而告诉人们做事情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课文的内容短小,蕴涵的哲理浅显。

  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呢?这是学生会质疑的问题,因此教学时可以以此为突破口,先学*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再重点朗读中间两段,感悟问题的原因:因为他不知道事物之间的密切联系。抓住文中的人物语言朗读体会,理解课文内容。把以读促悟作为教学的重点,力求使学生通过多次朗读,品悟课文语句里包裹着的丰富的思想感情。

  二、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文章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弄清葫芦与叶子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它是——小葫芦。(课件:葫芦动画跳出)咦,小葫芦怎么不高兴啦?(课件:葫芦不高兴)原来有的小朋友把它的名字叫错了。它叫——葫芦húlu,“芦”单独读的时候读lú,在“葫芦”这个词语中读轻声。(课件显示微笑的葫芦和加上拼音的葫芦二字。)齐读。

  2、今天,我们一起学*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板书课题:我要的是葫芦)齐读课题,把它大声的叫出来吧。(师板书葫芦图)

  3、小朋友喜欢它吗?想不想得到它?有个人也想得到它,并且还特意种了一颗葫芦,那最后他得到没有呢?为什么呢?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

  1、我们赶快打开书,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两遍。

  2、“秋天到,葫芦香,摘个葫芦大家尝”,我们来摘葫芦吧。

  (课件出示词语)葫芦藤上细长邻居

  蚜虫盯着奇怪自言自语

  开火车读词语。

  三、图文结合,自读感悟。

  (一)学*第一自然段。

  1、孩子们,让我们带着生字词,走进课文,走进葫芦园!(课件播放葫芦生长过程的动画。)

  2、美吗?说说你觉得美在什么地方?

  3、让我们到课文中去感受一下吧。师范读第一自然段。喜欢吗?你特别喜欢哪一句?(课件出示葫芦图和第一段)

  4、自读第一自然段,找出你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5、哪些词语你特别喜爱?“满”是什么意思?用“满”字说一句话。如池塘里长满了荷叶。老师还欣赏一个词“挂”。每次读到“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我仿佛看见挂在藤上的小葫芦随风摆动,好像在和我们打招呼呢。

  6、齐读,把我们把心中的喜爱读出来。(配乐朗读)

  7、比我们更喜爱葫芦的人是——(种葫芦的人)。你从哪句体会到?

  那个种葫芦的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个别读。

  8、如果你就是那个种葫芦的人,你盯着小葫芦会说什么?

  9、让我们带着心中的喜爱再美美地读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让葫芦在我们脑海里生根、开花、结果。

  (二)学*第四自然段。

  1、听出来了同学们太喜欢小葫芦了。可是……告诉你们一个不幸的消息:那些可爱的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课件:小葫芦变黄,落了)你有什么感受?

  2、来把我们心中的惋惜,难过读出来。

  3、男生女生比赛读。

  (三)学*第二、三自然段。

  1、我们学到这儿,你的脑海里一定出现了几个问号,葫芦为什么会掉呢?我们一起去读读第二三段。(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小提示:

  1)我会读:用“——”勾出种葫芦的人所想所说的话。用“﹏﹏”勾出邻居所说的话。好好读一读。

  2)我会说:同桌分角色练*种葫芦的人和邻居的对话。

  2、用句话说说葫芦会掉落的原因。(生答师板书葫芦叶子图。)

  3、出示课件勾画的句子,学生对照是否勾画正确。

  4、看到叶子生了蚜虫,种葫芦的人怎么想的?请生个别读“有几个虫子怕什么!”读出满不在乎的语气。

  5、在句子前面加上语气词“哼------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再读。

  6、他又是怎么做的?(盯着)怎样看才是“盯”?请生做个盯的动作。

  7、他又是怎样说的?(自言自语)“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请生自言自语的说说这句话。

  8、加上动作读读这句话。

  9、在他的热切盼望中,小葫芦慢慢变黄了,掉落了,邻居看在眼泪,急在心里,谁读读邻居的话。用焦急的语气读。用诚恳的语气读。

  10、听到邻居的话,种葫芦的人纳闷了,说了一句什么话?个别读。分组读。

  (四)分角色表演。

  1、同桌分角色认真练*“小糊涂”和“小机灵”的对话。一边读一边想象和体会。

  “小糊涂”——种葫芦的人;“小机灵”——邻居。

  2、分角色表演,表演时注意人物的动作、表情、注意说话的语气。

  小机灵:哎呀,不好,你的葫芦叶子长虫啦!

  小糊涂: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小糊涂: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小机灵: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

  小糊涂:什么?叶子上的虫子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3、抽同学上台表演。戴上“小糊涂”和“小机灵”的头饰。

  4、采访活动:老师戴葫芦叶的头饰采访“小糊涂”。

  唉,“小糊涂”别走,我是你种的葫芦叶,我对你有意见!你每天都来看小葫芦,可我们叶子呢,你从来没正眼瞧过。我身上长了那么多的蚜虫,你也不管管!为什么?

  你只要果实,不管叶子,你会后悔的。不信听听小葫芦怎么说。(课件:小葫芦与叶子的`对话)

  “小糊涂”你知道自己错了吗?“小糊涂”到底错在哪儿呢,同学们帮帮他。

  5、你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①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②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板书:联系)

  四、拓展延伸。

  1、生活中有没有看起来很小的不相关的的事物,他们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事情?

  2、“小糊涂”听了同学们的劝告,已经不糊涂了。第二年,他又种了一棵葫芦……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编一个小故事,讲给同学听。

  五、作业:

  画一画

  小画家,拿起笔把《我要的是葫芦》这个有趣的故事画下来吧!

  写一写

  看着种葫芦的人做了傻事,我们赶快来帮帮他,劝劝他。同学们,把你真诚的劝告写下来吧,寄给今天还在做傻事的“种葫芦人”。

  六、板书设计:

  葫芦图------联系-----葫芦叶子图

  七、教学反思:

  阅读教学应立足于培养孩子阅读文章的兴趣,引导孩子品味语言,积累语言,从而发展他们的语言,达到自能读书的目的。因此,在教学中教者应始终把语言的学*、体会、感悟作为重点,注重学生的个人感受,且能结合各自生活的实际赋予其不同的内涵。而对语言感受的最重要手段就是“读”。但这所谓的“读”必须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匠心设计下,有针对性去阅读。是为着更深层次的理解课文,更深层次的感受语言而选择的最佳途径。

  在《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中,我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通过品读、评读、个人读、分角色读、齐读、分组读、引读等不同方式的阅读,从多个角度引导孩子们体会种葫芦的人的心态,以读悟文,品析词句。让孩子们在读的过程中思考领悟,最终达到“豁然开朗”“柳暗花明”的境界。在日积月累的训练中,让孩子们养成结合语境理解字词以及主动阅读的*惯,从而提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与课文有关的事理。

  4、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植物叶子与果实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弄清葫芦与叶子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做一个小游戏“摘葫芦”。(挂图,课件,可翻开)组成一句话“我要的是葫芦”。

  今天我们学*第九课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板书)

  (葫芦:草本植物,心脏形,花白色。果实中间细,像两个球连在一起。可以吃,长老后硬壳可以做成器皿)

  我要的是葫芦,纠正读音:芦:字音是l_,第二声。读“葫芦”一词时,是轻声,跟着老师再读。(介绍葫芦的样子)葫芦可以食用炒食。葫芦可以药用。大葫芦能制成甕、盎、瓢、尊,小葫芦能制成碗、盘、杯、勺。

  2.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

  展书学生自由读课文

  1.读通课文,划出不认识的生字词,自己利用身边的工具书先查一查。

  2给每一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3思考:课题中的“我”指的是谁?

  “我”要的是葫芦,那不要的是什么?

  最后他要到了吗?

  【词义解释】

  1.赛过:胜过。本课指种葫芦的人希望葫芦长得比南瓜还要大。

  2.挂:本课是结(ji5)的意思。

  3.蚜虫:昆虫,身体卵圆形,绿色,黄色或棕色,腹部大。吸取植物的汁液,是农作物的害虫。

  4.奇怪:纳闷,不理解。

  三、看图

  1.故事中的那个人那么想要葫芦,那么我们就先来看看故事中的葫芦。先看第一幅图,请小朋友认真观察,哪个小朋友能说说这幅图?

  下面请小朋友再看一幅图,出示第二幅图,看看你发现了什么?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2、说话:

  提问:你发现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

  (1)、人的表情不一样:一是面带微笑,一是满脸惊讶。

  (2)、葫芦的叶子不一样:一是绿绿的叶子,一是枯黄的叶子,有的还有小孔。

  (3)、葫芦不一样:一是挂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

  2.细心的同学们发现了两幅图有很大的区别,那么请你找一找课文中是怎么来描写的。用直线画出相关的问句,自己读一读。

  1、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2、叶子上长了蚜虫,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思考:一个藤上的葫芦怎么会有前后不同的结果呢?小朋友的心中是不是有个大问号产生了呢?(学生发表意见。)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故事。学了故事后呀你就明白了。

  三、朗读感悟

  1、描写第一幅图的是哪个自然段呀?师范读第一自然段。学生说说自已听了以后的感受。

  3、你觉得哪些词写得很好,让人一读就感到葫芦长得很美?(细长、长满、雪白的、小葫芦)小葫芦真是太美了,所以呀那个人就每天都要去看几次。(每天、几次)

  4、哪个小朋友能把小葫芦读得更美更漂亮?让人一听就喜欢上它。指名用自已喜欢的方式读第一段。其它同学评。他就把描写葫芦美的词读得很优美。还有哪个小朋友能读得更美呢?

  5、小朋友你们想当小老师吗?下面请把你的同桌当作小老师美美地读给他小老师听一听。

  6、这么美的小葫芦,最后变成什么样子了呢?请在课文中找一找这些句子。齐读最后一段。出示图:多可惜呀!

  7、小葫芦怎么会变成这样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请小朋友读课文2、3自然段从故事中找答案。学生自由说。

  8、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9、读读下面两句话,猜猜这个种葫芦人的想法?(了解蚜虫,并进行指导朗读)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他认为:———有几个虫子不用怕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他想的是:———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小朋友认为他想得对不对,大家讨论一下叶子上的虫到底用治不用?小组讨论汇报。

  10、指名分角色朗读对话并指导,小组学生分角色,老师和学生合作读。

  四、课堂扩展

  1、想象那个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

  2、一棵葫芦从发芽到成熟,还会遇到哪些危害,还需要为它做些什么呢?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续编故事)并把第二年他又种的葫芦画下来。看谁想得好,画得好。

  4、学了这节课你懂得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5、请小朋友课后把自已又编的这个故事讲给自已的爸爸妈妈听。

  附板书:7、我要的是葫芦

  长满了绿叶生了蚜虫虫更多了

  雪白的小花

  可爱的葫芦不用治变黄都落了

  3、逐段学*课文。

  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一边读课文一边标出共有几句话。

  (2)让学生说一说每句话的意思,谈一谈读懂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讲有一个人种了一棵葫芦,葫芦藤上长了叶子,开了花,结了小葫芦,他非常高兴。

  (3)教师强调两点:

  a.第一句中的葫芦是指一种植物,课题中的葫芦指的是葫芦的果实。

  b.让学生观察画面,结合第二句中作者在描写时用到的几个词语谈自己的体会:细长的葫芦藤、绿色的.叶子、雪白的小花、可爱的小葫芦,这说明葫芦长得很好。板书:长满绿色的叶子

  (4)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结合语言文字体会那个人高兴的心情,“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读出那个人喜爱小葫芦的语气。

  让学生自己练*,而后指名读,大家进行评价。

  第二自然段:

  (1)小声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讲那个人看见叶子上生了蚜虫一点也不在乎,眼睛只盯着小葫芦。

  (2)让学生在书中画出那个人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说的。而后练*读一读,谈一谈应读出什么语气。自己先思考,遇到问题与同桌商量商量。

  (3)指名让学生谈想法,相互交流。

  (4)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归纳:

  “有几个蚜虫怕什么?”那个人满不在乎,在读书时要读出满不在乎的语气。种葫芦的人希望小葫芦长得比南瓜还要大,要读出满怀希望的语气。

  (5)让学生练*读,而后指名读,进行评价。

  (6)思考:同学们想一想叶子和葫芦有什么关系?

  学生们结合一些资料谈自己的认识,而后教师再加以补充。叶子是植物营养器官之一,植物通过叶子吸收太阳光和二氧化碳,再与根部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成为植物的营养,叶子死了葫芦也活不了。

  第三自然段: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练*分角色朗读,边读边体会邻居和种葫芦的人的看法。

  (2)进行交流:“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意思是:

  种葫芦的人认为叶子上的虫根本不用治,为什么叶子上的虫不用治呢?理由是:“我要的是葫芦。”读这些语句时要读出不以为然,自以为是的语气。“我要的是葫芦。”要读重些,是肯定的语气。结合学生说的,板书:蚜虫,不治)

  邻居的话要读出诚恳的语气,表示自己的建议。

  (3)分角色朗读,大家评议。

  第四自然段:

  (1)让学生默读,思考:葫芦为什么掉了?板书:落了

  (2)引导学生交流:葫芦藤上先长叶子,再开花,最后结果实。小葫芦开始长得很好,后来生了蚜虫,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蚜虫越长越多,最后小葫芦一个个都落了。

  (3)让学生观察画面,结合画面展开想象:那个人看到小葫芦一个个都掉了想些什么?他会做些什么呢?

  (4)指名读这个自然段,教师小结: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再后悔。

  三、布置作业

  1、看图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2、在小组内练*分角色朗读课文,而后互评。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文《我要的是葫芦》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探究葫芦都落了的原因。

  2.通过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4.会写3个生字。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探究葫芦都落了的原因

  【教学难点】:

  懂得叶子和葫芦的关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巩固生字

  师: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我们上节课刚认识的新朋友。它是——小葫芦(生答)。今天,我们继续学*第十四课——我要的是葫芦(课件)板书课题。齐读《我要的是葫芦》(相机指导读“葫芦”读轻声)

  师:(拿葫芦)喜欢这个葫芦吗?

  生:喜欢。

  师:那我们一起来摘葫芦吧?想要摘下葫芦,就得流利的读出葫芦下面的词语。(指名读,齐读)

  师:小朋友读的真好,同学们再仔细观察观察这些词语,你发现了什么?(读轻声的标成红字)

  生:这3个字都读轻音。

  师:那你来读一读。

  师:同学们再来读一读

  二、图文结合,品读感悟。

  过渡:大家读的真不错,为了奖励你们,老师要带大家一起去葫芦园看一看,看看园里的葫芦长的怎么样?

  师:(出示插图)仔细观察,这些小葫芦长的怎么样?

  (一)学*第一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找出描写葫芦可爱的句子,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多读几遍。

  2.指名读自己找到的句子。

  师:谁来读一读你找到的句子?(指名读)

  师:那让我们走进葫芦园,看看葫芦长的跟我们画出的句子里是一样的吗?

  师:(课件出示葫芦藤)什么样的葫芦藤?

  师:细长的葫芦藤上长着什么?

  师:藤上除了绿叶还有什么?什么样的小花?

  师:(出示图片)慢慢得花谢了,这颗葫芦又发生了了怎样的变化?

  师:老师还欣赏一个词“挂”,每次读到“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我仿佛看见挂在藤上的小葫芦随风摆动,好像在和我们打招呼呢。

  师:此时此刻,站在这美丽的葫芦架下,你的心情怎么样?那你能不能用你找到的句子读出她的美?

  师:同学们觉得他读的美不美?听到同学们的夸奖,你开心吗?

  师:你再来读,用美的语气读?

  师:可爱吗?美吗?站在这么美的葫芦架下,你想说什么?

  师:你们能用课文中的语言描述一下眼前这美丽的景色吗?

  (齐读)除了你们喜欢小葫芦,还有谁喜欢?

  师:你是从课文中的那句话知道的?

  师:这句话中的那个词让你感受到了种葫芦人很喜欢葫芦。

  生:“每天”,“看几次”。

  师:“每天”是什么意思?

  生:天天都去

  师:一天他要看几次?

  生:很多次

  师:每天都要去看很多次,种葫芦的人打心眼里喜欢这可爱的小葫芦同学们再来读。

  (二)、学*第四自然段。

  过渡:种葫芦的人太喜欢小葫芦了。可是这些小葫芦长成大葫芦了吗?(课件:小葫芦变黄,落了)你有什么感受?

  生:好可惜呀!

  生:我心里很难受。

  师:来把我们心中的惋惜、难过读出来。

  生:不久,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师:是呀,看着小葫芦一天天变黄,落掉,我们怎能不难过呢!来,我们再来读读这句。

  三、探究原因。

  (一)学*第二自然度。

  质疑:那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师:多可惜啊,你们一定特别想知道可爱的.葫芦为什么一个个的掉落了,答案就在课文第2、3自然段,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并找出答案。

  生:因为叶子上生了蚜虫。

  师:当种葫芦的人看到叶子生了蚜虫,他是怎么想的?

  生: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师:你们就是那个种葫芦的人,谁来读读你的想法?

  师:这位种葫芦的人,你在乎叶子上的这些虫子吗?

  生:不在乎。

  师:对,叶子上的虫,又不是小葫芦上的虫,我才不在乎,他心想(生读)

  师:有一点不在乎了,语气再强烈点。(生再读)

  师:你瞧,种葫芦人对蚜虫的毫不在乎就藏在这个小小的感叹号中!大家一起再来读读

  师:老师听明白了你们觉得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师:他不光是这样想的,也是这么说的,你瞧他正站在葫芦架前盯着小葫芦看呢?谁来做个“盯”的动作?

  师:那你们盯着老师看,就是这样,眼睛瞪得大大的,看一个地方就叫——盯着,难怪他是目字旁呢。

  师:全班同学都盯着大屏幕读一读,瞧,你们盯着可爱的葫芦不由自主的自己对自己说起话来就叫自言自语。

  师:谁能自言自语的读读种葫芦人说的话?

  师:聪明的你仔细看这儿又有两个感叹号谁能读好?

  师:这个感叹号中藏着种葫芦人多大的希望呀!你能读出来吗?

  师:感叹号的语气你读出来了

  师:所有种葫芦的人盯着你心爱的小葫芦读一读。(生齐读)

  (二)学*第三自然段

  师:种葫芦的人一点也不在乎叶子上的蚜虫,一个好心的邻居看到了对他说了什么?种葫芦的人又是怎样回答的?请同学们“—”画出“邻居”说的句子;用“~”画出“种葫芦的人”说的话。

  师:谁找出邻居说的话了?请你读一读。(相机指导朗读)

  师:你真是一个热心的邻居。

  师:看到他不治蚜虫,你是怎样的心情?那你赶快劝劝他。

  师:谁找出种葫芦人说的话了

  师:你好固执啊,别人劝你你都不听

  师:当邻居劝你的时候你感到很奇怪,所以你反问道?(分组读)

  师:谁愿意分角色朗读课文?(指名读,男女读)

  师:叶子上长了蚜虫,种葫芦的人一点也不在乎,邻居看到了心情是什么样的?

  师:很着急。

  师:是呀,快治治吧,再不治就来不及了,我就是种葫芦的人,大家再真诚的劝劝他。(小组读)

  师:是呀,叶子上长虫关葫芦什么事,真是太奇怪了,(出示反问句)种葫芦人的意思就是叶子上的虫不用治。同学们来读读这两句话。

  师:反复读读这两个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生1:这两个句子一个用的是句号,一个是问号。

  生2:这两个句子意思一样,但一个用的句号,一个用的是问号。

  生3:虽然意思相同,但用问号的句子语气更强烈。

  师:我们生活中也有用反问的语气来表达肯定的意思,例如:(生读)这样的句子就叫——反问句。

  师:你瞧这样一反问,表达的感情更强烈。所以面对邻居的劝告种葫芦的人感到很奇怪,反问道:

  生: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四、揭示寓意。

  师:那叶子上的虫子到底要不要治呢?为什么?你知道叶子和葫芦的关系吗?(出示葫芦生长的示意图)

  师:叶子是绿色植物的营养加工厂,它把加工好的营养通过葫芦藤输送给小葫芦,她还能借助太阳公公的光芒制造许多营养。也通过葫芦藤输送给小葫芦,小葫芦有了充足的营养才能越长越大。要是叶子被蚜虫吃了就不能给小葫芦生长的营养了,葫芦就会落了。

  过渡:那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落了,会想些什么呢?(出示图)

  生:他会后悔。

  师:后悔什么?

  生:后悔不治蚜虫,不听劝告。

  生:明白了。

  师:他明白了什么?

  生:明白了了叶子和葫芦之间是有联系的。

  师:是呀葫芦和叶子之间是有联系的,其实不仅葫芦和叶子之间有联系的。(相机板书)任何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种葫芦的人错就错在不治蚜虫,不听劝告,当我们不明白时,别人劝说我们时,我们要虚心接受,勇于改正。(板书:不听劝告,就会做错事)

  五、拓展延伸。

  编故事:第二年春天,这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碰到叶子上又长出了几个蚜虫,他会怎么做?

  六、快乐写字

  1.学*“言”。

  师:又到了我们快乐写字的时间了,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古人是怎么写字的?(出示“言”的演变图)

  师: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字?

  师:舌头在嘴里晃动,就是“言”,他读“yan”.(板书音节)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下这个“言”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师:“言”的第二笔横要写长

  师:请同学跟老师一起写“言”。(师范写,生书空写)

  师:现在请在书上的田字格中描红,临写。师巡视指导。

  (组词,拓展含有“言”的四字词语)

  2.学*“挂、哇”

  教师写,学生看,说提示,再扩词。(挂、哇——右边是两个土)

  七、总结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的收获可真不小啊,我们不仅读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懂得了深刻的道理,还学会了三个生字宝宝。你们真是一群聪明的孩子,老师给你们上课很开心。

  八、布置作业

  课后可以把自已编的故事讲给自已的爸爸妈妈听

  九、板书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

  叶子造养料葫芦可爱

  叶子长虫、不治葫芦黄、落

  (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听劝告,就会做错事。)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寓言,讲的是一个人种葫芦的故事。这个人不知道叶子和葫芦的关系,他只注意葫芦,叶子上生了蚜虫也不管,邻居劝他,他也不听,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来越多,小葫芦也都落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如果只顾葫芦,不管叶子,到头来,葫芦也长不成。

  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的,共有四个自然段,以葫芦的变化为线索向读者讲了一个可笑的故事。

  文章开篇着力描写了葫芦长势之好和种葫芦人高兴、喜爱的心情。第二自然段讲那个人看见叶子上生了蚜虫,但他一点也不在乎,眼睛只盯着小葫芦。第三自然段讲一个邻居劝他治叶子上的蚜虫,他不听,认为叶子上的蚜虫跟葫芦没有关系,不妨碍葫芦的生长。第四自然段讲叶子上的蚜虫越来越多,小葫芦也都落了。

  种葫芦人的无知、自以为是使他自己的期盼落空。这个故事成为了警示人们的极好教材:不能孤立的看问题,有错就要该正,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

  学生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都有了一定的语文学*能力和技巧。具有一定的朗读能力、背诵能力,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透过课文的内容去了解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和道理;掌握了一定的认字技巧和写字技能。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学*经验,能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情感朗读和发散性思维。

  教学理念:

  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同时重视阅读*惯的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对文本的反应都是以个体的形态呈现的,本节课重视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情景设置是一种非常好的阅读教学手段,在本课中有所运用。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

  3、正确认读本课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主识字为主,师引导识字为辅,并引导归纳识字方法。

  2、学生读中悟、悟中读,自主讨论,明白课文所说的道理。

  3、通过拓展延伸题的练*,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的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该、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

  教学重点:

  1、认读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

  教学难点:

  认读本课十二个生字,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的看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出示葫芦

  师:谁知道这是什么?你还在什么地方看见过?你看到的是什么样子的?

  (师适时引导说出葫芦藤得样子:茂盛的绿叶、、、、、、)

  2、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就学一篇关于葫芦的故事《我要的.是葫芦》。

  [设计说明:1的设计是有的孩子没见过葫芦,让这样的孩子对葫芦有个直观的认识,并通过别的孩子的描述了解一下葫芦生长的特点;二的设计是激发生的阅读欲望。]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

  1、师老师请一位同学说说初读课文的方法。

  (预设:初读课文的三步:一轻生或不出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同时标上自然段;二圈出生字,用巧方法识记;三再读课文,读通顺句子,把读不懂的地方标注出来。)

  (师巡视指导,关注阅读、识记生字较差的学生。)

  2、全班识字,交流识记生字的巧方法。

  (预设:“葫芦”是一种植物,所以是草字头,“葫”的下面是“胡”字,提示了“葫”的读音;谢谢别人要说话,所以“谢”是言字旁;蚜虫是一种小虫子,所以蚜虫的“蚜”是虫字旁、、、、、、)

  (师适时对识字方法进行归类。)

  3、小组长用生字卡片检查组内识字情况,全认识的组员奖一朵小红花。

  4、游戏巩固识字效果;“识字小擂台”

  [设计说明:1是强化学生对初读方法的掌握;2教给学生归类识字,或其它识字的巧方法,提高识字效率;3提高课堂效率;4激发识字兴趣。]

  (三)再读课文,指导朗读。

  1、师:我们把字宝宝送回“家”中,你还能认识吗?

  2、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声音洪亮、读出感情。

  (读书方式:单独读、几人齐读、分角色读、表演读、、、、、、)

  3、检查读。以小组汇报的方式读,互听互评,师随机指导朗读。

  [设计说明:评价别人读的好坏的同时,逐渐明确自己该怎样读。](四)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

  1、师:谁想给大家读一下第一自然段?

  (读的同时课件演示:长满绿叶的葫芦藤—葫芦藤上开满雪白的小花—葫芦藤上结出小葫芦。)

  2、种葫芦的人喜欢小葫芦吗?你从哪看出来的?找出来读一读,注意读出喜爱的语气。

  3、谁用自己的话给大家讲一讲小葫芦生长的过程?

  (四)作业:

  画一画这些可爱的小葫芦,注意“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

  第二课时

  (一)检查,用生字生词卡片检查认读。

  (二)理解课文,感悟课文。

  1、种葫芦的人有什么样的希望?

  理解“自言自语”“赛过”结合这两个词体会人物语气、心情。

  2、发生了什么意外情况?种葫芦人心里是怎么想的?

  3、邻居给了他什么建议?种葫芦的人又是怎么说的?

  引导学生注意句子末尾的标点符号,结合课文内容,观察插图,想象邻居和种葫芦人的表情、心理。先小组内读,再班内读。课件演示卡通人物,学生配音读。

  4、叶子上生了蚜虫,种葫芦的人和邻居的想法有什么不同?你觉得谁的想法对,为什么?

  先小组内讨论,再全班讨论。

  5、结果怎么样?你认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师引导学生感悟到“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只要葫芦,不管叶子,是得不到葫芦的。”

  [设计说明:1的设计是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而2的设计是告诉学生有错就该,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蒙受损失。]

  (三)作业:

  给爸爸妈妈讲讲《我要的是葫芦》这个故事,注意人物的语气语调。

  第三课时

  指导书写生字。

  1、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字型、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让生试说笔画笔顺。比较简单的字可让学生当“小老师”来教同学,比较难的字师可讲解、示范。

  2、认真描红、试写。提醒学生写字姿势及握笔姿势。

  3、实物投影学生写字作品,师生共同评价,争当“小小书法家”。

  4、对笔画和间架结构不好的进行修改。

  5、给生字组词或用生字说一句话。

  6、练*:边读边写。

  (在教学生字过程中归纳书写规则,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里边后封口┄┄)

  [设计说明:1、2、4是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书写的良好*惯;“我当小老师”和“小小书法家”是在学*过程中发挥激励措施,突出学生主体地位;5、6是让学生把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

  教学片段

  识字教学片段:

  师:谁能说一说怎样初读课文?

  生1:先轻声读一遍课文,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

  生2:把生字圈出来,认真读一读,记一记。

  生3:把不认识的字作标记,自己想办法解决。

  生4:把课文多读两遍,把句子读通顺。

  师:如果遇到字条里没有,自己又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生1:问一问周围的同学。

  生2:老师走过来的时候,问一下老师。

  生3:妈妈教过我部首查字法,我可以查一查字典。

  生4:我们可以联系上下文猜一猜。

  师:同学们开始自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生自读课文。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读完了,老师来检查一下生字。(多媒体出示标有序号的生字。)你已经认识了哪些生字,介绍一下认识它的巧办法。

  生1:“蚜虫”是一种小虫,所以“蚜”是虫字旁。

  生2:“盯着”要用眼睛,所以“盯”是目字旁。“盯”的右边是“丁”。

  生3:道谢要用语言,所以“谢”是言字旁。

  生4:“葫芦”是一种植物,所以“葫芦”是草字头。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有许多表示植物的字都是草字头谁还能说出这样的字?

  生1:“花”“草”。

  生2:“葡萄”。

  生3:“菠萝”“甘薯”的“薯”。

  师:你还有不认识的字吗?

  生1:我不认识第7个字“赛”。

  生2:我不认识第8个字“邻”。

  师:哪当小老师教教他们?

  生1:我用“赛”组个词来教他“赛跑”“比赛”。

  生2:我用“邻”组个词,造个句子来教他“邻居”“邻居有困难我们要帮助他”。

  生3:“赛”字的“宝盖儿”好象小屋顶,小屋顶下有宝“贝”,我们“比赛”看谁能抢到宝贝。

  师:同学们说的真精彩,你们记住这两个字了吗?

  生:记住了。

  教学目标:

  1、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做人和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回顾《坐井观天》,认识青蛙的错误,明确本单元学*重点,从故事中得到启发。

  复*旧知,回顾从小白兔种白菜,小松鼠找花生,棉花姑娘的故事里,积累地关于植物生长的知识,懂得植物生长的过程播种生根长叶开花结果。叶子和根为植物输送养分等。叶子和果有关系。为学*本课最好准备。

  完成填空练*;农民伯伯把谷子种在地里,他们想要的是谷子;果农伯伯把果树种下,他们想要的是果子;农民把棉花种在地里,他们要的是棉花……

  一位读书人,把葫芦种在地里,他要的是————葫芦。

  板书课题,认读葫芦,指导读好课题。

  根据课前查阅资料,各自介绍对葫芦的了解。课前,季涵毅同学很有心,特意带来了三个家里收获的三个小葫芦给老师做教具。

  正好请季涵毅介绍自己种的葫芦,和葫芦的作用。种葫芦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啦,师相机给学生介绍有关葫芦的知识。

  二、初读课文,识字,整体感知

  1、师范读课文

  2、学*生字

  重点学*“芦”加一加,比一比,并扩词指导读好轻声词葫芦

  学*哇换一换,用上“哇”说一句话。

  比一比挂结合学过的课文“茄子高高挂灯笼”“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等体会其中“挂”的轻盈和生动。为学文体会小葫芦的可爱做铺垫。

  盯的读音和字音,比较盯和看的区别,积累表示看的词语。

  邻的读音,组词邻居,结合文本,预先做铺垫相机借助学生组词邻里之间左邻右舍等让学生谈谈怎样才是好邻居,如能和睦相处的,关心对方的,热心帮助的……

  3、自由读文,画出重点词句识字。

  4、指名读文,指导读好重点词句

  一棵葫芦细长的葫芦藤雪白的小花可爱的小葫芦每天

  一些蚜虫自言自语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很奇怪

  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5、指名根据刚才学*的词语和句子,大致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课文,品析词句,感悟文本内涵受到启发

  1、看图,仔细观察葫芦长的怎样?从种葫芦人的.表情感受他的内心。

  从细长的葫芦藤油油的绿叶可爱的小葫芦种葫芦的人满脸的喜悦,感受葫芦长势喜人。激发学生想象,这棵葫芦在清晨,在灿烂的阳光照射下下,在夕阳余晖中的茁壮成长的美丽姿态,感受种葫芦人的喜悦自得的心情,想象这个种葫芦人对这些挂在藤上的小葫芦的极度喜爱之情。

  对照学*课文第一自然段,画出和图对应的词语。

  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葫芦长势喜人和葫芦的可爱,感受叶子和小葫芦的生长密切相关。

  采用“夸一夸我的葫芦”的形式,让学生扮读演种葫芦,读好词语“细长”“长满”“雪白”“挂”“小葫芦”“多么可爱”来夸赞葫芦长得好,有感情朗读这几句话,师生互动,师说我也来夸夸我种的葫芦,巧妙地给生做了示范指导。

  抓住词语“种了一棵葫芦”“每天”“看几次”,体会种葫芦的人对葫芦的喜爱。

  一心想要葫芦的人,最后收获到大大的葫芦了吗?

  2、图文对照学*第四小节

  指导看图,看看这棵葫芦发生了哪些变化?种葫芦的人表情怎样,从他对葫芦极端喜爱中体会他的失望难过遗憾的心情。

  读文,从词语“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体会种葫芦人的奇怪,吃惊,遗憾的心情,角色体验,有感情朗读。

  种葫芦人结果什么也没收获到,他所有的辛劳都白费了,这就叫————徒劳无功。这是怎么回事呢?他犯了什么错导致他徒劳无功。

  3、学*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从种葫芦人”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不及时消灭蚜虫,却想着“有几个虫子怕什么!”还“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畅想葫芦快快长大。角色体验,指名表演读。

  设计采访环节,理解句子”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你的意思是什么?有几个虫子不用怕。

  比较句子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同怕。

  体会意思相同,不一样的地方有哪些?对比读感悟感叹句和陈述句的语气,并能拓展运用。

  结合各自积累的植物生长的资料,劝告种葫芦人。帮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做事要注意事物间的联系。

  和那只井底之蛙一样,这个种葫芦人还犯了什么错呢?

  学*第三小节。结合学*词语“邻居”,学会关心的劝告种葫芦的人。

  分角色朗读,师扮演种葫芦的人拿起一只小葫芦盯着葫芦,生扮演邻居,劝告

  “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师故意盯着葫芦,奇怪地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生继续劝告,慢慢体会邻居着急关心,责备的语气,师一遍遍应对“什么?……”感受种葫芦人的固执,愚蠢。

  比较句子

  叶子上的虫子还用治?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讨论种葫芦的人又犯了什么错?不听劝告,不善于听从别人的意见。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总结谈话

  种葫芦的人错在哪儿?从这个故事里,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四、作业

  1、抄写重点词句

  2、写话续写课文

  【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葫、芦、挂、些、盯、邻、居、奇、怪、怕、治,这十一个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生词,会认读藤、哇、蚜,这三个二类字。

  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叶子和果实的关系,从而受到事物是有联系的这一科学思想的教育。

  3、练*用每天、可爱,造句

  【能力训练点】

  通过看图和学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洞察事物变化的能力。

  【重点】

  学*本课生字、生词、理解重点词句。

  【难点】

  通过理解课文,明白那个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

  【疑点】

  叶子和葫芦的关系。

  【解决办法】

  提前让学生查找叶子的作用的资料,在理解课文时,着重让学生观察叶子的变化,知道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

  【课时安排】

  3课时。

  【学生活动设计】

  1、学生学*听课之前查找有关叶子的作用的资料。

  2、通过各种读书形式,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进行小组讨论,解决本课重、难点。

  4、学生自学字,对识记有困难的生字讨论交流。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手拿小葫芦)(生说小葫芦)今天,我们就学*一篇与葫芦有关的课文《我要的是葫芦》,板书课题:7我要的是葫芦,齐读课题。

  〖运用比较,指导看图〗

  一、出示课文图,提出观察要求

  先让学生整体的观察这四幅,看图上画了什么?比较四幅图的变化(生自己观察,小组讨论)

  二、汇报观察结果

  1、图中都画了什么?(葫芦、叶子、小花、人)

  2、让学生说一说葫芦发生了那些变化(包括叶子、花、果的变化)

  3、说一说种葫芦的人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包括眼睛、表情、姿态)

  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那么课文是怎么描写的呢?下面请同学门仔细听读课文

  三、读课文

  请同学们听老师范读课文,整体感知一下课文内容。

  四、生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

  借助拼音读课文,注意难读的字和难写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字形。

  读的过程中遇上难读的句子可做记号或随时请教老师。

  读通课文后,标出自然段序号,并在文中找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五、检查自读情况

  检查字词,对有创造性的字形记忆方法要大加鼓励。纠正容易读错的词语的读音。运用不同形式进行朗读。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接着学*第七课《我要得是葫芦》。(板书课题)上节课我们出读了课文,学*了生字新词,理解了词语的'意思,并结合看图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下面,我们通过录象再把课文内容回顾一下请同学们边看边回忆总结: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放录象)(生答)

  二、新授

  1、朗读:

  下面,老师找同学把课文分自然段读一读,注意你喜欢读哪一自然段就读哪一自然段。(生选读)

  2、自学课文:

  首先老师请同学们自学课文,大家先仔细把课文读一读,然后在仔细想一想,通过学*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找出来再书中画一画,然后在讨论交流。(生自学)

  3、汇报交流:下面老师请同学们汇报一下你的自学成果,生汇报时注意以下几个重点:

  当学生提到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时,指导学生了解葫芦长的什么样子?重点理解在“藤上挂了几个葫芦”这句话中,为什么用“挂”而不用“看”或其他的词。(用“挂”生动、形象、准确)理解句子“那个人每天都去看几次”(说明种葫芦的人非常喜欢小葫芦)

  当学生提到第二段的内容时,了解蚜虫对葫芦有什么危害?种葫芦人的心理(他不治虫的原因)理解:盯着、自言自语。

  指导朗读,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的赛过大南瓜才好呢!(用急切、赞叹的语气)

  当学生说到第三自然段时,重点指导朗读,用反问奇怪的语气,体会他不听劝告,满不在乎的心情。

  当学生说到第四段的内容时理解“更多了”“慢慢的”“一个一个都落了”让学生充分体会种葫芦人内心的沮丧。指导学生用后悔、无奈、缓慢的语气读。

  4、师:通过刚才的学*,同学们知道了这么多,那么,你还有那些地方没有读懂?或者说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请大胆的提出来,我们大家一起讨论。比如:我们知道了葫芦和叶子的关系,那么还有那些事物之间有关系呢?鼓励学生个抒己见,以不同的事物说出自己的看法。一激发学生的思路,发展思维。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规范书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

  1、读熟全文,勾画生字,标注自然段。初步认识生字条中的6个生字。

  2、读熟“我会读”中的句子。

  3、通过查资料,了解有关葫芦、蚜虫的一些常识。如有条件,可观察葫芦和蚜虫。

  4、用“?”标出不懂的词语。

  第一课时

  一、看图说话,导入新课

  1、出示课文两幅插图,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2、你发现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

  人的表情不一样:一是面带微笑,一是满脸惊讶。

  ?葫芦叶子不一样:一是绿绿的叶子,一是枯黄的叶子,有的还有小孔。

  葫芦不一样:一是挂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

  过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我们在14课去找答案。(板书:14)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请用课文中的话来说说。(让学生自由说)

  (板书课题:我要的是葫芦)

  3、出示生词,指名教读: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齐读。同桌交流记字方法。

  找出带生字的句子读一读,巩固记忆。

  4、这课有几个自然段?

  指名分段读。

  三、合作学*,朗读感悟

  1、朗读理解第一段:

  ⑴他种的葫芦长得怎么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⑵指导朗读。

  2、朗读理解最后一段:

  ⑴种葫芦的人得到葫芦了吗?从哪一段可以看出来?

  ⑵齐读最后一段,质疑。

  3、小组合作理解第二、三段。

  ⑴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呢?找课文里的语句读一读。

  ⑵请读下面两句话,猜猜他在想什么?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他想的是:__________。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他想的是:__________。

  ⑶比较以下句子的语气有什么不同,体会每组的两句话意思是一样的。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⑷分角色朗读文中的对话。从对话中,你感觉到什么?

  4、整体欣赏感悟:

  多媒体配乐朗读全文。引导学生思考下面的问题。

  ⑴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首先是他不懂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所以叶子长了虫子,他认为没有必要去治。其次是他不听邻居的劝告。)

  ⑵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总结全文

  1、齐读课题。说一说:“我”得到葫芦了吗?为什么?

  2、分角色朗读对话。说说你喜欢谁,为什么?(生自由说)

  3、引导小结:识字4中,哪些成语可以送给种葫芦的.人?(如“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4、你想对他说点什么?(自由说)

  二、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巩固会认的字:

  我会读:细长的葫芦藤、雪白的葫芦花、可爱的小葫芦

  我会找:哇──(蛙)──(娃)──(洼)、盯──(丁)──(顶)

  2、巩固会写的字:

  谁读得准?言每治棵挂哇怪慢

  谁会发现?

  同结构的字:治、棵、挂、哇、怪、慢

  同偏旁的字:怪、慢

  同部件的字:挂、哇

  谁会看?(观察老师范写,说说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什么。)

  左窄右宽的字:治、棵、挂、哇、怪、慢

  从上到下的字:言、每

  谁写得好?

  学生练写,互相评价。重点讲解:“挂、哇”二字右边的“圭”,是由上下两个“土”字组成的;“言”字第一横长,下面两横短;“每”字的笔顺。

  三、实践活动

  补画葫芦长大后的图画,再把作品展示给大家看,看谁想得好、画得好。

  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1、会读、会写要读、要写的生字。

  2、能用正确的语气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并能联系学*和和不知实际切实体会。

  第一课时

  一、读题激趣,自由发表感慨。

  学生自由用自己喜欢的语气和喜欢的方式读课题,读后自由发表意见,读中你有何发现?

  (我要的只是葫芦,不要别的。我只要葫芦,别的我不管。我只要葫芦,你明白吗?……)

  1、随机学*生字“葫芦”告诉学生“芦”在“葫芦”一词中读轻声。

  2、观察课文插图,认识“藤”字。

  3、观察课文插图中的人物,出示“哇”、“盯”。

  二、初读课文,学*生字。

  1、初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交流识字的方法。

  3、找出带生字的句子来读一读,要求读通顺。

  三、读文、巩固生字

  1、看课文插图,自读课文找出有联系的你喜欢的句子来读一读。

  (如:我会读: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细长的葫芦藤——雪白的葫芦花——可爱的小葫芦

  我会找:

  哇——哇——娃——洼

  盯——丁——叮

  谁会读:言每治棵挂哇怪慢

  谁会看:观察老师的范写,说说要注意些什么?

  左窄右宽的字:治挂棵哇慢怪

  从上到下的字:言每

  谁写得好?

  学生练写,互相评价。重点讲解;“每”的笔顺。

  挂和哇的右边,言字的字形书写注意重心要稳。

  第二课时

  学*过程

  一、看图读文理解,两幅图有什么不同,找出书上的句子来读一读。

  1、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2、叶子上长了蚜虫,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

  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思考:一个藤上的葫芦怎么会有前后不同的结果呢?你能帮种葫芦的人想想这其中的原因吗?请你再认真读读课文,找出书上有关的句子来说一说。

  1、他第一次看到叶子上有蚜虫时,心理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他只想自己的葫芦快点长,长得赛过大南瓜。

  2、当邻居劝他快给葫芦治一治虫时,他感到很奇怪,说什么,我要的是葫芦,叶子上的虫还用我治吗?

  3、他只想要果子,不管叶子,不知道叶子和果子是有联系的,叶子上长了虫,果子就不可能有好结果。是不对的。

  二、引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

  1、朗讯比较以下句子的语气有什么不同,体会每组的两句意思是一样的。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用怕。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菁选(扩展8)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菁选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通用1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导入

  1、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都特别爱看动画片,所以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部精彩的动画片,想不想看?好,请欣赏。(播放动画)

  2、好,我们就欣赏到这儿。里面的小葫芦真可爱!你们喜欢小葫芦吗?有一个人也很喜欢小葫芦,今天我们学*一个有关葫芦的故事,板书:我要的是葫芦

  3、“芦”字单独读lú,组成词读轻声。

  4、齐读课题,小声读,不出声地读课题。

  5、现在你想到些什么问题?

  生:我是谁?为什么说我要的是葫芦?那要到葫芦了吗?……

  二、初读识字

  1、自由读课文

  (1)、孩子们,问题的答案就藏在课文里。我们赶快打开书,响亮地自由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可以借助拼音、字典,多读几遍,还可以请同桌小老师帮忙。开始吧。

  (2)、自读完后,同桌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2、检查生字词

  (1)“秋天到,葫芦香,摘个葫芦大家尝。”我们来摘葫芦吧。(课件出示词语)看谁摘的葫芦多。谁来?(指人读)

  课件词语:邻居自言自语葫芦(师:读这个词时注意什么)奇怪

  蚜虫(师:你了解蚜虫吗?)谢了

  (2)有些生字宝宝很淘气,单独跑出来了,看看你们还能认识它们吗?

  课件字:治赛(师:能用赛组词吗?)更(师:能用更组词吗?)

  盯(师:你怎么记住它的?)挂都

  3、检查课文

  (1)、一个个漂亮的小葫芦都摘下来了,我想,我们现在读课文肯定很棒了。下面我想请四名同学分自然段给大家读一读(指四人),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学生汇报)

  三、图文结合,再读感悟

  (一)、品读第一自然段

  1、说得好。同学们让我们再次走进葫芦王国,看看这些小葫芦吧!大声读第一自然段。

  2、读完后,你读懂了什么?你觉得小葫芦怎么样?(生:可爱),从哪儿体会到的?

  生: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师:是很可爱!好,你再读一读。

  师:真可爱!你来读一读。

  3、除了小葫芦特别可爱,你还觉得哪儿特别可爱,特别美?(你们再读一读写叶子、花的句子,你觉得怎么样?

  注:随机指导所读句子学生交流时板书贴图:叶、花、葫芦

  4、真是太美,太可爱了!来,我们大家把心中的喜爱读出来。(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第四自然段

  1、老师感觉到了,你们真的很喜欢小葫芦。可是——告诉你们一个不幸的消息:那些可爱的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出示课件)(板书:落了)

  2、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有什么感受?

  生:好可惜呀!心里难受……

  3、来,把我们心中的惋惜、难过读出来。(指一人)(指导读,注意:慢慢)

  4、是呀,看着小葫芦一天天变黄,落掉,我们怎能不难过呢!来,我们大家再读读这段话。(齐读)

  (三)、学*2、3自然段

  1、同学们,小葫芦开始长得那么好,那么可爱,可后来却慢慢变黄,一个一个都落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下面我们再用心地读一读2,3自然段,看看种葫芦的人看到叶子上长满了蚜虫后心里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用线勾画出来。

  2、全班交流。

  (1)、孩子们,有一天,种葫芦的人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他当时是怎么想的?谁读一读?(生: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2)、(出示上句)对呀,叶子上的虫,又不是小葫芦上的虫,他心里怎么想的?(指人读)《我要的是葫芦》

  (3)、从他的'想法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不在乎师:那你再读一读)

  (4)、对,他根本就没把叶子上的蚜虫放在心上,他当时说了些什么?把文中的句子读出来。

  (生: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

  师:从这句话中,你又体会到什么?(喜欢)(可提示:看一看他是怎么看小葫芦的?盯)

  师:他是怎么说的?生:自言自语地说

  师:“自言自语”就是——生:自己跟自己说话

  师:是呀,种葫芦的人太喜欢小葫芦了,他情不自禁地自己跟自己说起话来。再读一读,体会体会,还可以加动作。

  师:谁再来给大家读一读?(指一人)

  (5)、在种葫芦人的热切期盼中,蚜虫越来越多,叶子慢慢变黄,热心的邻居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于是对他说:(指1人读)

  (6)、是呀,快治一治吧,再不治就来不及了。你再真诚地劝劝他(指1人读)

  (7)、听了邻居的话,他是怎么回答的?(生读)(出示课件)

  师:他为什么会这么说?他是怎么想的?

  生:

  1、不用治。

  2、长在叶上,不妨碍葫芦生长…

  师:所以他觉得邻居说的话怎么样?生:奇怪

  (8)、于是,他怎么回答邻居的?(找朗读差些的)

  师:这像奇怪的语气吗?(不像)那谁能读出这种奇怪的语气?(指1人读)

  (9)、对,他只想要葫芦,可是他得到葫芦了吗?(没有)

  (10)、他为什么没有得到葫芦?同桌说一说。

  生:

  1、有虫不治。

  2、不听劝,不治。

  3、不懂叶子黄了,小葫芦就不长了,没营养了。……

  (11)、对,种葫芦的人不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听别人的劝告,最后没有得到葫芦。

  三、学完这课你有什么收获?(指几人说)

  师小结:我们以后遇到问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板书设计:

  叶子葫芦(落了)

  教材分析:

  课文讲的是一个人种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他却置之不理,大家的好心劝告他也不听,后来叶子上的蚜虫越来越多,结果小葫芦都落光了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要联系地看问题。如果只顾结果,不考虑其他,有可能到头来什么也得不到。

  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故事,学生对于课文的内容会有所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去了解故事情节的起因、经过、结果。但反问句的学*,学生有些许陌生,在之前的课文中,已经学*过反问句,但对于反问句、感叹句、陈述句的不同仍有不解,在课堂中应重点学*。课文所揭示的道理,对于学生而言,有些难懂,需要教师慢慢引导,多举例子,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教学目标:

  1、复*11个生字,会读“葫芦藤、花谢”等词语,会写“治、邻”等四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教学难点:读出反问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上课之前我们来猜个谜语:青蛇满架爬,蛇身缀白花,花落结小瓜,卖药曾用它。

  生答:葫芦。

  二、基础复*

  1、我会认

  出示会认的字,生开火车读,对易读错的生字进行强化,再齐读。

  2、我会读

  出示本节课的词语,分角色朗读,对读得好的学生进行鼓励。

  3、我会写

  出示会写的字:治、邻,学生先观察字的结构,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教师范写,生书空。

  4、我会概括

  学生默读课文,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填空。

  三、精读课文

  (一)学*第二自然段

  1、请学生思考:葫芦架上长了蚜虫,这个人心里是怎么想的呢?快速找到课文相关语句。

  指导朗读句子:有几个虫子怕什么!读出那个人对蚜虫的毫不在意。

  2、观察插图,“盯”这个字,你看出了什么?体会那个人很重视小葫芦。

  3、理解“自言自语”的意思。

  4、抓住“快长啊,快长啊!”,指导学生读出种葫芦的人迫切期待小葫芦快快长大的心情。

  (二)学*第三自然段

  1、过渡语:邻居看到了叶子上的蚜虫是怎么说的?用横线画出邻居说的话。

  2、重点朗读“别光盯着、快治一治吧”,体会邻居的急切心情。

  3、种葫芦的人又是怎么想的?用波浪线画出那个人说的话,读出奇怪与惊讶。

  4、朗读一组句子: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5、出示课后第二题,比较两组句子的异同,同桌讨论交流。

  相同之处:上下两组句子的意思是一样的。

  不同之处:反问句、感叹句的语气要比陈述句更强烈。

  三、比较变化,发现寓意

  1、两幅插图作比较,进行发现学*。

  (1)那个人的表情、动作不一样。

  (2)葫芦叶子的颜色不一样。

  (3)葫芦所在的位置不一样。

  (板书:蚜虫—叶子—葫芦)

  2、总结寓意。

  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只看表面,要联系地看问题。

  四、板书设计

  14、我要的是葫芦

  蚜虫多了—叶子黄了—葫芦落了【互相联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认“葫、芦、藤”等六个字,会写“言、每、治”等八个字。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葫芦、叶子与果实关系等课外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正确处理识字与学文的关系。

  本课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一)学*“葫、芦”。

  1、出示葫芦图片:谁能叫出它的名字?(“芦“读轻声)

  2、谁可以介绍葫芦?(外形、颜色、作用等)

  3、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葫芦”怎么写?

  (二)学*“藤”字。

  1、老师有个问题考考你:葫芦长在哪里?(葫芦藤图片)

  2、出示“藤”卡片:请仔细观察,想想怎样记住它?

  3、认读卡片(读音、字形、组词)

  (三)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有趣的故事《我要的'是葫芦》(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读文识字

  (一)请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二)范读课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第一自然段

  1、同学们预*得很好,看来,这几个词难不倒你了吧。

  (出示词语:一棵葫芦、细长的葫芦藤、长满了绿叶、雪白的小花、几个葫芦)

  2、你能用这三个词描述葫芦生长的过程吗?

  3、真了不起!课文是怎样描述的,谁能告诉大家是第几自然段?

  4、请一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5、读好这一段可真不容易,它藏着好几个生字呢。我们一起把它们找出来吧。(葫、芦、藤、哇)

  6、学*“哇”:出示卡片(读音、字形、组词)

  小练*:给“哇”换偏旁再组词。(挂、洼、娃)

  7、写好“哇、挂”(观察——说注意的地方——范写——练写)

  8、生字认识了,我们到文段中再读读吧。(齐读第一自然段)

  9、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写葫芦长得很好)

  10、这一段写得多好啊,你能把它背下来吗?(看词语练*背诵——齐背——点名背)

  第二课时

  一、学*第二自然段。

  1、葫芦长得真好哇,这个人会怎么想呢?

  2、这个人的愿望能实现吗?你是从那一段知道的?(齐读最后一段,提示朗读语气)

  3、真奇怪!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4、你认识“蚜虫”吗?(出示蚜虫图片,了解蚜虫、了解植物的`养料)

  5、这个人见到蚜虫表现怎样呢,课文第几自然段有描述?(齐读第二自然段)

  6、哈哈!这个人认为(“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意思就是(“有几个虫子不怕”)

  7、他的眼里可是只有葫芦啊。他只是(“盯着”)小葫芦,还(“自言自语”——)地说(齐读说的话)。

  8、“盯”你会换别的词吗?(看、观察……)“盯“的意思是什么?说明这个人怎样?

  小练*:给“盯“换偏旁,再组词。

  9、理解“自言自语”的意思,用“自言自语”说一句话。

  10、朗读第二自然段。

  二、学*第三自然段。

  1、这个人不知道蚜虫的利害,可也不听别人的劝告。有谁劝他要治一治蚜虫呀?(出示第三段)

  2、出示“邻”生字卡片: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前鼻音、组词)

  3、自由朗读,分角色朗读。(指导朗读语气)

  4、可惜呀可惜!这么可爱的葫芦就这样没了,到底怪蚜虫呢还是怪这个人?

  5、出示“怪”(音、形、观察范写)

  6、还有个竖心旁的字,是“慢”,请仔细观察,怎样写好?

  (竖心旁先写左右两点,再写中间一竖。“怪”的右上是“又”字。“慢”的右边中间的“四”比较宽。

  三、看看生字表,还有哪几个字没写呀?(播放指导写字、范写“每”)

  四、练*巩固

  1、认读词语

  2、完成“我会读”

  五、作业

  1、把《我要的是葫芦》这个寓言故事讲给家长听。

  2、从课外找几个成语送给这个种葫芦的人。

  教学目标:

  1、理解词语的意思,学*积累优美词句。

  2、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互相有联系的、懂得课文中蕴涵的事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1、理解重点词句,在读中懂得道理。

  2、分析事物之间关系,懂得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弄清葫芦掉落的真正原因。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复*生词

  2、齐读课题

  二、体会“可爱,喜爱”1、2自然段

  (一)“可爱”

  1、文中的“我”指的是谁?种葫芦的人种了一棵怎样的葫芦?

  2、课件出示第2句结合图理解读

  3、课件出示3、4句读出喜爱的语气

  (二)“喜爱”

  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种葫芦的人很喜欢葫芦?

  生自由读1、2自然段,

  2、“那个人每天……”

  课件出示句子,“每天”—天天,用每天造句,“看几次”“越看越喜欢”。自读抽生读齐读

  3、“他盯着……”

  生找出句子师范读生评价生自由读抽生反复读教师评价,注意“快”“赛”“自言自语”齐读

  三、探究葫芦掉的原因2、3自然段

  (一)质疑

  课件出示:葫芦落了

  看到葫芦落了,有什么想问的吗?

  预设生:葫芦为什么时候要落呢?生:葫芦是怎么落的呢?

  板:葫芦落了?

  (二)探究

  1、读、思

  课件出示要求:默读2、3自然段,用勾出种葫芦的人是怎么想的,找一找邻居与种葫芦的人的对话。

  2、原因一:不怕虫子

  “有几只虫子怕什么!”课件出示。

  生反复读在读中体会句子的`意思

  课件出示有几只虫子不用怕

  齐读两句,从读中体会第二句语气更强烈。

  3、原因二:不听劝告

  (1)邻居

  A、生读出邻居说的话。课件展示

  B、生试读抽生读,生评价注意语气的急切齐读

  (2)种葫芦的人

  A、奇怪-------抽生读,引导读出奇怪的语气------加表情齐读

  B、3自然段,分角色读表演读

  C、他为什么感到奇怪?生说说课件出示

  (三)悟出道理

  1、分角色读2、3自然段

  生同方交流葫芦掉落的原因------集体交流

  2、集体交流3、板书叶子生了蚜虫

  四、惋惜4自然段

  听到葫芦都落了这个消息,你是怎样的心情?齐读

  五、分角色齐读课文

  六、拓展训练

  我会说,课件出示:“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生自由编故事,同方讲故事,抽生讲故事。

  教学反思

  寓言、童话是孩子们所喜欢的。六单元的课文,都是用具体形象的事例来说明一个道理。其中的一篇课文《我要的是葫芦》让小朋友初步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并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相互有联系的。这篇课文还有一些好的词语描写,可作为写话的示范。

  一、好句子、好词语积累。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抓住句子中“细”“满””、“绿”“几朵”“雪白”词语,让学生想象描写的景象,体会加上这些词语把葫芦藤的形状、叶子的茂盛、花的颜色、大小都描绘了出来。为写话中加修饰词语作一个准备。不足的是在指导阅读时,什么读出来比较*淡,没有引导生对重点词的指导读。

  二、充分发挥学生质疑的能力。

  弄清这篇课文,主要是弄清两个问题:1、种葫芦的很喜欢葫芦,2、为什么种葫芦的那么喜欢葫芦,最后葫芦还是一个个落了。

  在这两个问题的设计上,我都是让学生在读中,自己提出来。第一个问题的引出,我以让学生自读第一自然段,提问:读后你知道了什么?生通过自己阅读,能自己想到:种葫芦的人喜欢葫;我再顺式让学生找出从哪句话可以看出他很喜欢葫芦,再抓词语“每天”“看几次”“越看越喜欢”来领会种葫芦的人对葫芦的喜爱。整个过过程教师只是起一个引导,启发的角色,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体会,充分发动了学生的自主学*的能力。

  一自然段学完后,导出最后一个自然段“葫芦都落了。”让学生谈谈听到这个消息,有什么问题。生提出了“葫芦为什么都落了”等问题,师再引入“种葫芦的人喜欢葫芦吗?为什么他那么喜欢葫,那他在做什么呢?”通过师生质疑,引出第二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2、3自然段的学*。

  三、读、画、说结合

  在探究葫芦落的原因中,我通过让学生读,在读中画出种葫芦人的想、说的句子,分析种葫芦人的心理,找到葫芦掉落的原因是因为种葫芦的无知与不听劝告,蚜虫吃光了叶子,最后葫芦就落了。以抓重点词来理解,指导朗读,如“自言自语”说话就要小声,在读这句话时要想象自己这时就在跟自己说,“快”邻居的劝告很急,“奇怪”种葫的人无知又不听劝告的语气等。不足,教师引导学生找出了不同的语气,但在读时的语气还没表达出来,主要是重点词的读的引导还不够。

  几点思考:

  教师的提问欠精。

  有时提的问题,会把学生问得不知方向,如“哪句话写出了葫芦的可爱?”“有几只虫子怕什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以后对问题的设计还需再细推敲。模棱两可的提问使问题繁杂,不成体系,又浪费了课堂的时间.

  朗读的指导欠方法。

  当每种情绪分析出来后,学生还是读不出感觉,教师在这种情况下该如何引导?

  学*目标:

  1.认识“葫、芦”等11个生字,会写“棵、谢”等8个字,会写“从前、细长”等10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通过对比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了解中混入的人最后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评价任务:

  1.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词,交流识字方法,读准字音,正确书写生字“棵、谢”等生字。

  2.通过教师范读,学生仿读、齐读、指读等形式,结合插图,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范读、指名读朗读的形式,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了解种葫芦的人最后为什么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懂得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

  学*过程:

  一、实物激趣

  1、出示实物。同学们,你们认识它吗?

  预设:葫芦

  2、注意:葫芦的“芦”单独成字读第二声,但和“葫”组词时念轻声,齐读三遍。

  3、葫芦有很多作用,可以做成葫芦丝当乐器,可是做成工艺品,甚至可以拿来下药。怪不得有个人大喊:_____________。

  预设:我要的是葫芦。(板书)齐读课题

  4、这个人不仅只是喊出要葫芦,他还真种了一棵葫芦呢?那他种成功了吗?有没有得到他想要的葫芦呢?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文。

  二、复*回顾引入学文

  师:首先,老师先检查一下同学们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加拼音读、去拼音读、开火车读:葫芦、瓜藤、蚜虫、盯着、比赛、邻居、奇怪、慢慢地、自言自语、治病、每天。

  师:生字词同学们掌握的都很不错。咱们还要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回忆一下: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理解内容学*表达

  师:这棵葫芦开始时长什么样子?(停顿)我们来看第一自然段。谁愿意来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勾出相关的句子。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师:一颗葫芦有这么多部分,有(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雪白的)小花、(可爱的)小葫芦。

  咱们一起来把这棵葫芦种起来吧。

  我们种好了一棵葫芦,也结出了像老师手中这样的小葫芦。所以那个人赞叹说-----(出示句子: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生齐读。

  我们再来赞叹赞叹!男生读、女生读“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

  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听出你们对于葫芦的喜爱

  师:看到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你会做些什么?

  所以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出示“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特别是哪些词语我们可以看出那个人很喜欢葫芦?

  生:“每天”“看几次”

  师:这足以说明他喜欢葫芦。所以我们再把第一自然段完整地读一读,读出葫芦的可爱以及种葫芦的人对葫芦的喜爱之情!

  (通过教师范读,学生仿度、齐读、指读等形式,结合插图,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评价目标二)

  师:同学们,这个人他眼里只盯着葫芦,一心只盼着葫芦快长大。可是,我们再看看后来,葫芦怎么了?

  生:“一个一个都落了。”

  师:是啊,原本长得那么好的小葫芦,为什么“一个一个都落了”呢?

  生:有蚜虫

  师:种葫芦的人和邻居都看到了蚜虫,他们有什么反应?请同学们自由读2-3自然段找一找答案,把相关的句子用横线勾画下来。

  生:“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师:什么意思?读出他对虫子的满不在乎来

  生:“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师:从“盯着”这个词,我们体会到什么?

  生:这个人的眼中只有葫芦。

  师:所以他才说“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我们盯着大屏幕观察“盯”字,你会用什么方法记住它

  (1.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词,交流识字方法,读准字音,正确书写生字“棵、谢”等生字。评价目标一)

  现在你就是那个人,他是怎么自言自语的?谁来读读这句话?

  生:朗读“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多找几名)

  师:邻居看到蚜虫又是什么反应?

  师:出示“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生:有几个虫子不可怕。(多找几名说)

  师:同学们看,这两组句子有什么异同,小组讨论

  师:对了,第一句的语气更强烈,所以我们要读出这种语气,自己试着读出每组句子不同的语气来。展示

  师: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说说你的发现

  师:此时,看到小葫芦都落了,种葫芦的人是什么心情?

  生:伤心、难过、后悔。

  师:那他会想些什么?

  生:我真应该听邻居的劝告。

  生:看到叶子上有蚜虫,我真应该快点治一治。

  师:带着这种心情再来读一读最后一段。

  师:小葫芦为什么都落了呢?

  师:是啊,植物的果实和叶子是有联系的。当叶子被蚜虫吸食了汁液枯死,葫芦得不到营养,就慢慢变黄,一个一个都落了。毕竟一个葫芦只是一颗葫芦上的一部分。

  师: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们知道了果实和叶子之间是有联系的。

  生:以后再遇到问题应该多听听别人说的话。

  师:是的。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我们要想得到好的果实,就应该呵护好植物生长的每一个环节,不要等问题严重了再后悔。

  (通过范读、指名读朗读的形式,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了解种葫芦的人最后为什么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懂得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评价目标三)

  作业:

  “种葫芦的人第二年春天又种了一棵葫芦。.。.。.”根据想象,自己编写故事。

  教材说明:

  《我要的是葫芦》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二年级上P63页的一篇课文。(教材附后)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构建了开放且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正如《我要的是葫芦》一课,语言生动形象,十分贴*儿童生活,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本课选自第四单元,这一单元的主题是让学生学会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而这篇寓言讲述的是有个人种了一课葫芦,他一心盼望葫芦快快长大,但是却全然不顾葫芦叶子上的蚜虫,最终导致蚜虫越长越多,那些可爱的小葫芦一个个全落下来的结果。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明白,任何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学*生字和积累词汇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感情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并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学生特点:

  对于刚刚升入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丰富的想象力,并具有初步识字、朗读和合作学*的能力,但对于学*方法的掌握还有待逐步提高,需要老师加以积极有效的引导。尤其是认识的字特别容易混淆,很快反生。而本课的生字大多是形声字,偏旁表意的特点十分明显。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采用创设情境等多种方式,让他们在学中乐,乐中学。

  教学目标:

  1、能准确认读“葫、芦、哇”等生字,并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理念:

  《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的意识和*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方式。”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本着“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通过创设情境、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

  教学准备:

  《我要的是葫芦》相关图片、字卡和课件

  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趣

  1、齐读课题,板书:葫芦。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指出“芦”单独读时是第二声,比如芦苇的芦。但和葫交朋友时放在后面,我们就读轻声。齐读词语:葫芦。

  2、那么这小葫芦长在什么上面呢?有个人他就种了一棵葫芦,咱们快快拿起书本翻到63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一读吧!

  二、随文识字

  1、读完后谁来说一说这小葫芦长在什么上面?(板书:葫芦藤)其中“藤”字是后鼻音,指导读准。知道葫芦藤长什么样吗?瞧,老师这就有一(棵)葫芦。(课件演示“一棵葫芦”的图片,引导:“棵”是木字旁,表示的是植物)再出示一个小葫芦,同学们这能说是一棵葫芦吗?对,这是一个葫芦。

  2、学生自由说一说:在图中你看到的这棵葫芦它有着怎样的葫芦藤,怎样的叶子和小花?还可以怎么说?课件出示:()的葫芦藤、()的叶子、()的小花。

  3、请同学们到书中找找课本上是怎样用优美的语言来描写葫芦的?出示句子: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指导读该句。

  4、是啊!这葫芦就像一个个小灯笼挂在上面,真有意思。(点击:“挂”)老师这也有个小葫芦,谁能帮帮我把它挂上去呢?其他小朋友注意他的动作。(引导“挂”要用手,所以“挂”字是提手旁)这个字你还会记吗?(引出:哇、蛙、洼……)师相机板书。

  5、“哇”,这是个语气助词。你们知道还有哪些语气助词吗?(啊、呀、吧、呢……)相机板书。

  6、小结:咱们能想到这么多字,可真了不起。以后我们也要多多观察,善于积累,这对我们日后的学*很有帮助。

  7、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你们喜欢吗?种葫芦的人喜欢吗?你从课文中哪句感觉到的?出示句子: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这个“每”字你在哪见过?如果给它加个偏旁它会变成什么字?(引出:霉、海、梅、莓……)指导读该句。

  8、还有哪可以看出种葫芦的人很喜欢这些小葫芦呢?

  出示句子: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的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你从哪个字、词或句感受到了他十分喜爱这些小葫芦?

  A、“长的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大南瓜有多大?学生比划一下。那赛过大南瓜又有多大呢?指导学生读好这句话,可加上动作。

  B、“快长啊,快长啊!”

  指名读,其他同学评价。指导读出急切的语气。

  C、“盯”字。

  请一个学生上台来演一演,该怎么看这个小葫芦才叫“盯”?说说你是怎么看的?其他同学也学着他的样子盯着这葫芦看,并说说你们是怎么看的?(引出:要用上眼睛所以这个字是目字旁)再次齐读该句。

  9、这个种葫芦的人是冲着葫芦大喊吗?他是怎么说的?“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师引说:当我写作业时遇到难题时,我会自言自语地说(“怎么这么难啊?”……)当我一不小心踩进了水坑,溅得满身是泥时,我会(自言自语地说:“真倒霉。”……)当我看见外面下起了倾盆大雨时……(我会自言自语地说:“妈妈忘带雨伞这该怎么办啊”……)引导学生说。

  10、现在你们就是那种葫芦的人,自己和自己小声地说一说吧!接着,老师读该句的旁白,同学们边盯着这葫芦边自言自语的说。

  11、(播放课件:蚜虫的图片)糟糕,叶子上开始生蚜虫了,那些可怕的蚜虫顺着藤慢慢地爬了上去,而且越来越多。这些可怜的绿叶就这样被蚜虫一口一口的撕咬着,在他们的身体上已逐渐形成了多少千疮百孔!而这种葫芦的人并不是没有发现。当他起先看到叶子上出现一些蚜虫时他的反应如何?(出示句子: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出示句子: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12、看到这样,如果你是他的朋友,或者你只是个过路的人,你会焦急吗?那你会怎么说或者怎么做呢?同桌之间互演。之后汇报练*成果。

  13、书上也有一个好心人来劝说他了,一起来读一读吧!

  出示句子:“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

  这个好心人是谁呀?(课件出示:邻居)如果把“邻”字的偏旁去掉是个“令”字,这个基本字它还可以跟其他哪些偏旁交朋友?(随机出示字卡:令、零、铃、玲、领……)这个基本字和大多数偏旁加在一起组成新字后他的读音都是后鼻音。咦,这和邻居的邻在读音上有什么不同,谁发现了?(它是前鼻音)齐读词语三遍:邻居。

  14、邻居是什么意思?(住处附*的人家)这位同学就坐在他旁边的位置。这叫……(邻座),隔壁班叫(邻班),在我们附*的国家叫(邻国)

  15、对于邻居好心的劝告,种葫芦的人听了没有?因为他认为……

  出示句子:“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谁能给他换种说法但意思不变?

  出示句子:叶子上的虫不用治。齐读这两句话。

  16、叶子上的虫就真的不用治吗?(课件出示:文中两副插图,形成对比)你发现了有些什么变化?学生自由说。

  17、为什么这些长得好好的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一个一个都落了呢?学生自由说。

  观看动画:养分传送的过程。(引导学生认识到小葫芦的生长和它的根、叶是密不可分的,它要靠根、叶给它传送养分)所以叶子都被蚜虫吃掉了,小葫芦还能长得成吗?

  18、当种葫芦的人看到那么可爱的小葫芦结果全都落了,他的心情会怎样,你能感受到吗?他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三、拓展延伸:

  续编故事:第二年春天当万物复苏时那人他又种了一棵葫芦。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这时如果叶子上又出现了蚜虫,他会怎么做呢?

  教学反思: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就必须扎扎实实地给学生打好语文这个基础,而识字是语文教学的第一关。但是面对繁重的识字任务、繁琐的识字,怎样省时高效地使学生掌握呢?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随文识字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由字到词,再由词到句。并通过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在语文课上“我能说”、“我能演”、“我能做”,使他们真正成了学*的主人。例如:请同学上台来挂葫芦,其他同学观察他的动作,从而使学生意识到“挂”要靠手,所以是提手旁。然后再想想还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学生们很快想到了“哇、畦、洼”等生字,从而拓宽了学生的.识字面,并使以前所学知识得以巩固。再如:教学生字“邻”时,先让学生说说可以换哪些偏旁,学生回答有“领、零……”然后通过字卡演示出他们的读音。很快他们就发现“令”这个基本字和大部分偏旁交朋友时都是后鼻音,而邻居的“邻”却是前鼻音。当学生对该字的特殊读音有了认识后,再通过扩词“邻座、邻国”等来加深对义的理解。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努力抓住一条主线:引导孩子们顺其自然地识字,并在识字活动的基础上渗透汉字文化及人文教育。想象是孩子的天性,只有喜欢想象才会有所创造。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几个想象说话的环节。如:“当看到那么多蚜虫时,如果你是种葫芦人的朋友或者只是个过路的人你会说些什么?”以及最后续编故事:“第二年春天他如果又种了葫芦,当再次生了蚜虫时他会怎么做?”通过这样的大胆想象,不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和语言,同时也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以培养。

  此外,低年级学生对人物的感知通常要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我通过课件创设情境向学生们展示了葫芦的可爱,蚜虫的可怕等,从而激活学生们的思维,使之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中去。

  当然,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其中部分生字还可以让学生多组词从而加深对义的理解。而且在教学中,学生随时都可能有即兴语言的表达,如何围绕教学目标,及时地促进学生,我觉得在这点上做得还不够好。我想在日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多加磨练,并多多汲取其他老师好的做法。教与学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希望经过努力,学生能在我的引导下轻松愉快地进入语文这个灵动而充满激情的世界!

  教学目标:

  1.认识“葫、芦”等11个生字,会写“棵、谢”等8个生字,会写“从前、细长”等8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对比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了解种葫芦的人最后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的道理。

  教学重点:

  1.体会反问句、感叹句的表达特点。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的道理。

  教学难点:

  了解种葫芦的人最后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葫、芦”等11个生字,会写“棵、谢”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葫芦的样子,体会种葫芦人对小葫芦的喜爱之情。

  3.学*课文第1至4自然段,思考葫芦的变化,初步体会植物生长过程中枝、叶、果实等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

  一、观赏葫芦,揭示课题。

  1.出示课件,激发学生认知兴趣。这个词谁会念?

  húlu

  葫芦

  葫芦的“芦”单个字读第二声,可以组词“芦苇、芦花”,但和“葫”在一起时念轻声。

  2.你们认识葫芦吗?谁来介绍一下?(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可作补充,如葫芦嫩时可以用来做菜;老了之后掏空内部,可以作为容器来装东西,如制作成酒葫芦用来装酒;还可以制作成工艺品、乐器等。

  3.认识“葫芦藤”。

  课件中出示“葫芦藤”的图片。(教师指着葫芦藤)这是葫芦的什么?提醒学生读好“藤”字。

  4.导语: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则和葫芦有关的寓言故事。

  板书课题,读课题,注意停顿,突出“我要的是——葫芦”。

  5.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谁要的是葫芦?最后他得到葫芦了吗?)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整体感知。

  1.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课件出示下列生字,学生认读,相机正音。

  课件出示:

  谢/蚜/盯/啊/赛/感/怪/慢

  3.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在学生汇报识字效果时,教师相机激励,并鼓励他们根据字的偏旁,判断该字的字义与什么有关。

  (1)“蚜”是虫字旁,与昆虫有关。“盯”是目字旁,和眼睛有关,演演这个动作。“怪、慢”是竖心旁。“感”是心字底,跟心里的想法、感受有关。

  (2)“赛”与“寒”进行比较识记。

  (3)“啊、谢”通过加一加的方法识记。

  4.再读课文,想一想:种葫芦的人想要葫芦,最后他得到葫芦了吗?

  5.反馈交流,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三、抓住首尾,变序研读。

  1.学*第1自然段的第1~3句。

  (1)课件出示课文第1~3句。

  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

  思考:句子中“一棵葫芦”和课题中的“葫芦”意思一样吗?

  (2)结合观察葫芦图(课件出示课文第一幅插图),联系上下文,明白“一棵葫芦”是包含:葫芦藤、葫芦叶、葫芦花、小葫芦。

  (3)感受葫芦的生长顺序。

  ①思考:这棵葫芦长得怎么样呢?动笔画出短语并课件出示:

  ②用“△”标出一连串的动词。(教师相机板书:种了葫芦;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小花;挂了小葫芦。)

  ③利用查字典选义项的方式,理解“谢”在文中的意思。

  在日常生活中,“谢”大多表示“谢谢,感谢”的意思,而在这里指葫芦花开过了、花枯萎的意思,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句子里意思完全不一样。

  (4)指导朗读,规范学生语言。

  ①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对葫芦的喜爱之情。

  ②借助以下关键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自己的种植经验,尝试有序表达。

  课件出示:

  种了、长满了、开出了、花谢以后、挂了

  2.学*第1自然段第4至5句,感受种葫芦人对葫芦的喜爱之情。

  课件出示:

  四、抓住尾段,了解结局。

  (课件出示:课文的第二幅插图及最后一个自然段。)

  1.导语:可是,没过几天,原本长得这么好的葫芦却有了很大的变化,这棵葫芦怎么了?

  2.自由读,同桌交流。

  3.比较发现,感受表达的生动。课件出示句子:

  小葫芦变黄了,都落了。

  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都落了。

  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指导重音朗读,抓住“更、慢慢地、一个一个”,感受蚜虫、叶子、葫芦三者之间的联系。

  五、指导书写,练*写字。

  1.整体观察,区分结构。

  (1)引导学生观察本课要求会写的8个生字,其中有6个是左右结构,包括5个左窄右宽,1个左右等宽。另外1个是上下结构,1个是独体字。

  (2)发现结构规律后,提示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要领,其中“邻”左右等宽,左边“令”的捺变点。范写“谢”字,引导学生先仔细观察每个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板书示范三部分的高低宽窄。“棵”左窄右宽,撇捺要舒展。“盯”字横画间距均匀,“丁”的横较长。“治”左窄右宽,下部的“口”稍扁。“怪”左边宜窄长,右边“又”横撇、捺盖住下部。

  (3)练*书写6个左右结构的字。

  2.范写“想”,学写“言”。

  (1)教师范写“想”字,并提示“心字底”要托住上半部分,写时注意“左点卧钩一直线,中点略低右点高”。

  (2)“言”字第一笔的点在竖中线上,三横中第一笔最长,要写得长而*正,盖住下面的笔画。

  (3)学生练*书写,教师辅导。

  3.展示评价,适时指导。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复*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之间的不同语气。

  3.学*课文第2、3自然段,对比插图,联系上下文,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借助图片,复*导入。

  1.老师为你们请来了上节课认识的词语老朋友,你能准确又亲切地叫出它们的名字吗?(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

  2.出示课件,创设情境,玩葫芦游戏:你能找来恰当的词语跟它们做朋友吗?

  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葫芦藤(细长、美丽、绿色……)

  ()的葫芦花(雪白、美丽、可爱……)

  ()的小葫芦(可爱、绿色……)

  小结:美好的'语言能带给人们美好的感受。把你对这棵葫芦喜爱的情感填入到句子中,读一读这段话。

  课件出示: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

  二、探究原因,朗读感悟。

  这么可爱的葫芦,最后为什么会落了呢?

  1.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2、3自然段,从中找出答案吧!请你把种葫芦的人心里想的话用横线画出来。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出示句子。

  课件出示:

  1.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2.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3.一个邻居看见了,对他说:“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

  4.“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3.指导朗读第1句话。

  4.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什么叫“盯”?(睁大眼睛,一直看着一个地方,比“看”更进一步。)

  他盯着小葫芦,在想什么?(有蚜虫,关小葫芦什么事啊!小葫芦,快点长吧!)

  谁来读一读这句话,声音能读高吗?

  练读句子。(自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5.邻居看到了葫芦叶子上的蚜虫时是怎么说的?课件出示邻居说的话,指名读。

  课件出示:

  “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

  指导重音朗读“别光盯着、快治一治吧”,从中体会邻居急切的心情。

  6.面对邻居的劝告,他是怎么想的?(感到很奇怪)

  (1)“感、怪”都是生字,我们常常说“感觉”,是哪里感受到的?(心)“奇怪”呢,是从哪里感受到的?(心)所以“感、怪”都跟心有关,种葫芦的人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呢?

  (2)那个人感到很奇怪,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他的意思就是: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3)课件出示句子:

  7.组织讨论:他想的对不对?叶子上的虫到底要不要治呢?

  (1)小组讨论。

  (2)在全班发表观点,与大家交流自己的想法。

  (3)播放光合作用的视频。

  8.小结

  9.学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学生自由说,教师引导归纳。(课件出示)

  (1)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

  (2)要善于听取别人的劝告。

  10.练*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拓展练*,发展语言。

  1.假如让你来劝说那个种葫芦的人,你会怎么说服他呢?

  2.续编故事: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这一次,他会怎么做呢?结果会怎样呢?

  3.学生交流评价。

  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阅读。

  一、看图

  出示课文两幅插图,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二、说话

  你发现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

  1、人的表情不一样:一是面带微笑,一是满脸惊讶。

  2、葫芦叶子不一样:一是绿绿的叶子,一是枯黄的.叶子,有的还有小孔。

  3、葫芦不一样:一是挂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

  三、读文

  1、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请赶快读课文找答案。

  2、找到了吗,请用课文中的话来说说。(让学生自由说)

  3、请读下面两句话,猜猜他在想什么?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他想的是:。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他想的是:。

  4、分角色朗读对话。说说你喜欢谁,为什么?

  四、想象

  1、出示图二。让学生想象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

  2、出示图一。让学生补画出葫芦长大后的图画,再把作品展示给大家看,看谁想得好,画得好。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培养学生朗读、理解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的教育意义。

  4结合实际懂得道理,明白怎样对待生活中的一些看起来很小的事情。

  教学重点难点:

  教育学生结合实际懂得道理,明白怎样对待生活中的一些看起来很小的事情。

  教学内容:

  课本第-页

  教具准备:

  课文插图;生字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导入:

  1、认识“葫芦”两个生字。“芦”在“葫芦”一词中读轻声?

  2、今天我们来学*一个故事讲的就是一个人种了葫芦,这颗葫芦长得什么样呢?请小朋友们自已读故事,看

  和你想的一样不一样。

  读课文、识字学词。

  1、观察课文插图,认识“藤”字。观察课文插图中的人物,出示“哇”、“盯”。

  2、自读课文,自学字词。

  初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同桌互相交流记字方法。

  找出带生字的句子来读,要求读通顺。

  3、生字的巩固。

  巩固会认的字。

  我会读:细长的葫芦藤雪白的葫芦花可爱的小葫芦

  我会找:哇—(蛙)—(娃)—(洼)盯—(丁)—(顶)

  4、巩固会写的字。

  第二课时

  一、说话:那么我们就先来看看故事中的葫芦,先看第一幅图,请小朋友认真观察,哪个小朋友能说说这幅图?下面请小朋友再看一幅图,出示第二幅图,看看你发现了什么?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1、现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

  (1)、人的表情不一样:一是面带微笑,一是满脸惊讶。

  (2)、葫芦的叶子不一样:一是绿绿的叶子,一是枯黄的叶子,有的还有小孔。

  (3)、葫芦不一样:一是挂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

  2、看了这两幅图,小朋友的心中是不是有个大问号产生了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故事。

  二、朗读感悟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找出描写这两幅图的段落。

  2、描写第一幅图的是哪个自然段呀?师范读第一自然段。学生说说自已听了以后的感受。那个人喜欢他的小

  葫芦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找读。他为什么喜欢?

  3、找从哪些词看出葫芦长得很好?(细长、长满、雪白的、小葫芦)

  指名读。再评。

  这么美的小葫芦,最后变成什么样子了呢?请在课文中找一找这些句子。

  7、小葫芦怎么会变成这样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请小朋友读课文2、3自然段从故事中找答案。

  9、读读下面两句话,猜猜他在想什么?小组讨论汇报。

  10、分角色朗读对话并指导,学生分角色,老师和学生合作读。说说你觉得他俩谁说得有道理?为什么?

  四、扩展理解

  1、想象那个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

  2、一棵葫芦从发芽到成熟,还会遇到哪些危害,还需要为它做些什么呢?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

  (续编故事)。看谁想得好,画得好。

  4、学了这节课你懂得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请小朋友在课外找几个成语送给这个种葫芦的人。

  教学反思:

  在本课中,我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通过品读、评读、个人读、分角色读、齐读、选择读、引读等不同方式的阅读,从多个角度引导孩子们体会种葫芦的人的心态,以读悟文,品析词句。让孩子们在读的过程中思考领悟,最终达到“豁然开朗”“柳暗花明”的境界。在日积月累的训练中,让孩子们养成结合语境理解字词以及主动阅读的*惯,从而提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 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二、 重点难点

  1、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懂得事物之间的联系。

  三、 教学准备

  1、实物:葫芦、葫芦种

  2、生字卡片

  3、动画、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今天,

  2、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位神秘的朋友。先看它是谁?(出示葫芦)你看它,圆圆的身子细细的`腰,多可爱呀!你认识这位朋友吗?(出示葫芦种)你知道这样一颗小小的种子怎样结出葫芦吗?(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3、有一个人也种了一棵葫芦,可他最后却没有得到葫芦,为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我要的是葫芦》

  4、请同学们伸出右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齐读课题。随机强调“芦”的读音

  二、 检查预*

  1、老师已经让你们提前预*了,现在老师检查一下你预*生字的情况。

  2、出示生字,齐读,当小老师读,开火车读。

  三、 观察插图,整体感知

  1、真不错,小火车开的又快又稳。接下来,老师想考考大家的眼力如何?

  2、(出示两幅插图)你能发现他们之间的不同吗?

  3、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

  4、请同学们边看动画,边听老师读课文。

  四、 学*1、4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边读边想:小葫芦一开始长得怎么样,最后怎么样了?

  2、你是从哪几个自然段找到答案的?

  3、谁愿意把第一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课文哪些语句写小葫芦长得很可爱?

  4、交流

  5、小葫芦最后怎么样了?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

  6、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7、可爱的小葫芦都落了,多可惜呀。我们怎样读出可惜的语气呢?指读。

  五、 学*2、3自然段

  1、小葫芦为什么一个一个都落了呢。我们从2、3自然段里面找找答案。

  2、自读,思考:小葫芦为什么都落了?

  3、全班交流。

  4、指读2、3自然段,边听边想:叶子上生了蚜虫,他是怎么想的?邻居劝他治蚜虫,他是怎么说的?

  5、交流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1)、最后是什么标点符号?叹号该怎样读?指读

  (2)、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能给它换个说法吗?(有几个虫子不可怕。)这句话该怎样读?

  (3)、男、女生合作完整的读。

  (4)、你认为他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随机穿插叶子作用的知识。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1)、这是一个反问句,我们该怎样读?

  (2)、这句话什么意思?

  (3)、齐读: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4)、谁能把他说的话完整的读一读,指导朗读。

  (5)、大家说叶子上的虫需要治吗?为什么?

  (6)、如果你是这个人的邻居,你怎样劝他?

  6、分角色朗读2、3自然段

  7、说说:小葫芦为什么一个一个都落了?

  8、看到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他会想些什么?

  9、小结:同学们,种葫芦的人不懂叶子与果实之间的联系,又不听别人的劝告,使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不但植物是这样,生活中任何事物都是有联系的,只有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才会避免犯错。

  六、 续编故事

  第二年,种葫芦的人又种了一棵葫芦······

  【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葫、芦、挂、些、盯、邻、居、奇、怪、怕、治,这十一个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生词,会认读藤、哇、蚜,这三个二类字。

  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叶子和果实的关系,从而受到事物是有联系的这一科学思想的教育。

  3、练*用每天、可爱,造句

  【能力训练点】

  通过看图和学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洞察事物变化的能力。

  【重点】

  学*本课生字、生词、理解重点词句。

  【难点】

  通过理解课文,明白那个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

  【疑点】

  叶子和葫芦的关系。

  【解决办法】

  提前让学生查找叶子的作用的资料,在理解课文时,着重让学生观察叶子的变化,知道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

  【课时安排】

  3课时。

  【学生活动设计】

  1、学生学*听课之前查找有关叶子的作用的资料。

  2、通过各种读书形式,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进行小组讨论,解决本课重、难点。

  4、学生自学字,对识记有困难的生字讨论交流。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手拿小葫芦)(生说小葫芦)今天,我们就学*一篇与葫芦有关的课文《我要的是葫芦》,板书课题:7 我要的'是葫芦,齐读课题。

  〖运用比较,指导看图〗

  一、出示课文图,提出观察要求

  先让学生整体的观察这四幅,看图上画了什么?比较四幅图的变化(生自己观察,小组讨论)

  二、汇报观察结果

  1、图中都画了什么?(葫芦、叶子、小花、人)

  2、让学生说一说葫芦发生了那些变化(包括叶子、花、果的变化)

  3、说一说种葫芦的人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包括眼睛、表情、姿态)

  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那么课文是怎么描写的呢?下面请同学门仔细听读课文

  三、读课文

  请同学们听老师范读课文,整体感知一下课文内容。

  四、生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

  借助拼音读课文,注意难读的字和难写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字形。

  读的过程中遇上难读的句子可做记号或随时请教老师。

  读通课文后,标出自然段序号,并在文中找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五、检查自读情况

  检查字词,对有创造性的字形记忆方法要大加鼓励。纠正容易读错的词语的读音。运用不同形式进行朗读。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接着学*第七课《我要得是葫芦》。(板书课题)上节课我们出读了课文,学*了生字新词,理解了词语的意思,并结合看图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下面,我们通过录象再把课文内容回顾一下请同学们边看边回忆总结: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放录象)(生答)

  二、新授

  1、朗读:

  下面,老师找同学把课文分自然段读一读,注意你喜欢读哪一自然段就读哪一自然段。(生选读)

  2、自学课文:

  首先老师请同学们自学课文,大家先仔细把课文读一读,然后在仔细想一想,通过学*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找出来再书中画一画,然后在讨论交流。(生自学)

  3、汇报交流:下面老师请同学们汇报一下你的自学成果,生汇报时注意以下几个重点:

  当学生提到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时,指导学生了解葫芦长的什么样子?重点理解在“藤上挂了几个葫芦”这句话中,为什么用“挂”而不用“看”或其他的词。(用“挂”生动、形象、准确)理解句子“那个人每天都去看几次”(说明种葫芦的人非常喜欢小葫芦)

  当学生提到第二段的内容时,了解蚜虫对葫芦有什么危害?种葫芦人的心理(他不治虫的原因)理解:盯着、自言自语。

  指导朗读,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的赛过大南瓜才好呢!(用急切、赞叹的语气)

  当学生说到第三自然段时,重点指导朗读,用反问奇怪的语气,体会他不听劝告,满不在乎的心情。

  当学生说到第四段的内容时理解“更多了”“慢慢的”“一个一个都落了”让学生充分体会种葫芦人内心的沮丧。指导学生用后悔、无奈、缓慢的语气读。

  4、师:通过刚才的学*,同学们知道了这么多,那么,你还有那些地方没有读懂?或者说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请大胆的提出来,我们大家一起讨论。比如:我们知道了葫芦和叶子的关系,那么还有那些事物之间有关系呢?鼓励学生个抒己见,以不同的事物说出自己的看法。一激发学生的思路,发展思维。

  《我要的是葫芦》是人教版教材第三册的一篇看图学文。讲一个人种葫芦,不管治理却只想得到葫芦,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最后葫芦都落了。教学这一课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自学──发现与探究

  《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生动有趣,简短精悍,学生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就能读通课文,也很容易了解课文大致内容,知道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后来葫芦被蚜虫吃光了,一个一个都落了。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也能发现这个人得不到葫芦是因为他不治虫,但这些发现只是最浅显的认识。而课文中牵涉的一个最关键的科学知识──“蚜虫”对理解课文内容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对蚜虫的认识只是知道他会吃树叶,可这些小不丁点的虫如何能毁灭一棵葫芦呢?因此在自学时,我有意识地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上网查询等方式来了解蚜虫。原来蚜虫不仅能吸食植物体内的液体营养,而且具有惊人的繁殖能力。通过进一步的探究,学生的认识就更清楚、更深刻,为理解课文内容做好了铺垫。

  二、讨论──理解与深化

  《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通俗易懂,但意义深刻。课文紧紧围绕“葫芦”不断发展下去。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围绕两个问题展开讨论:(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那个人喜爱葫芦?(2)那个人这么喜爱葫芦,为什么没有得到葫芦?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涵盖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也突出了文章的重点。那个人爱葫芦表现在:(1)那个人每天都去看几次。(2)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可以让学生通过看图,观察那个人的神态,想象他的心理活动,揣摩他的语言,体会那个人对葫芦的喜爱,再通过表情朗读表现出来。那个人这么喜爱葫芦,最后却没有得到葫芦,一是因为他不懂“叶-虫-葫芦”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这个道理;二是因为他不听邻居的劝告。对这个问题的理解除了让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还应该深化下去: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不懂这个道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地方:(1)他看见叶子上生了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2)当邻居劝他时,他感到很奇怪:“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这里主要让学生通过朗读人物的语言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通过讨论,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以及中心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人物的神态、语言都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淋漓尽致地再现出来。随后设计创新题,启发学生思考: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

  教后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初衷是想在*淡中学文、悟理,同时抓住重点词、重点句来组织教学。但也有以下值得反思之处:

  一、虽然在导学提纲的指导下,学生通过上网,查资料等方式了解了蚜虫,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对学*理解课文内容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在课堂上当展示资料的时候,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分散,有查到资料的孩子沾沾自喜,把资料拿在手上炫耀,不知道从资料中提取有价值的内容和大家分享。这可能是低年级的缘故吧。今后在资料的查找筛选上该怎样指导呢?值得思考。

  二、体会葫芦的可爱以及那个人对葫芦的喜爱花的时间多了,挖的太细,后面的“为什么没有得到葫芦?”和拓展续编时显得时间不够,草草收场。今后教学时在时间上的把握要注意。

  三、学生的朗读有点拖沓,不知是否是因为换了环境的缘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与课文有关的事理。

  3、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植物叶子与果实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