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美术教学心得 (菁华5篇)

首页 / 教学心得 / | 2022-10-29 00:00:00 教学心得,美术

幼儿美术教学心得1

  20xx年10月14日,我非常荣幸的参加了在幼儿园举办的幼儿园美术教学培训,通过聆听陆秀琼老师的《幼儿园美术教育创作设计》、提升幼儿绘画作片效果的有效策略、以及美术活动的展示,使我对幼儿园美术教育有了新的思考。

  一、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内容要涉及各方面,兼顾各种类型。

  幼儿园美术教学大致可包括绘画、手工和欣赏。适合幼儿进行绘画和手工操作的类型很多,如手印画、手指画、盖印画、喷洒画、吹画、蜡笔画、蜡刻画、水粉画、蜡笔水粉画、水墨画、黑白线描画、版画等不同绘画种类。撕贴、剪贴、折纸、泥工以及综合材料制作等手工类型。欣赏可以作为一个活动来开展,也可以作为某一个活动的某个环节。活动中不但要欣赏作品中的美,还要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实际活动组织中,我们往往重幼儿的技能技巧的培养而忽视了引导幼儿感受美、发现美的天性。在以后工作中,我要在充分尊重幼儿的意愿下让他们又跟着老师走,对幼儿进行美术启蒙教育。

  二、了解幼儿美术活动的特点,适当引导,积极评价,建立幼儿的自信心。

  在幼儿园经常会出现有幼儿的'握着笔,迟迟不敢下手创作,呆呆的望着老师,等老师来指点;也有的一个活动下来,孩子画得都是一个样。这和我们老师*时过多的的包办代替、经常给孩子一个"范本"和固定模式、过于强调技术的成熟和画面的完整的要求是分不开的。"艺术无所谓对错",幼儿时期是一个天真无邪、充满幻想的时期,他们有自己的思想、看法,我们要把趣味性、想象、创造、表现力的培养放在第一位,以积极的语言对幼儿的美术活动,因势利导,对幼儿作品进行评价,通过各种美术活动激活他们身上的灵性和想象力,培养他们敢于创造、勇于创新的精神。

  在今后工作中,我们要创设宽松的教育氛围,尊重幼儿的现状及心智水*,从其理解能力和操作水*出发让幼儿自主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着美术创作活动,使幼儿在保持原有经验下带动提升各方面经验,促进幼儿自主成长。

幼儿美术教学心得2

  转眼间我们幼儿园开展米罗美术课程一个学期了,所有的培训、教学、成果都历历在目。通过一个学期的培训学*和教研,我们的美术教学也在不断的成熟中。

  记得今年夏天外出学*,我第一次接触到米罗可儿,当时是听的一节拓印想象的课,从开始对这节课的迷茫,到后来的不信任,到最后的惊讶、赞叹,使我深深的喜欢上了米罗可儿。

  绘画是一种儿童十分喜爱的活动,能充分发挥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儿童快乐。而米罗可儿美术的智慧美术课程体系是以借形想象为核心,以相关、相似、相对想象为基础的系列儿童创意想象美术活动体系。所谓借形想象,是将人类最普通、最原始的想象,运用到儿童教育中来的一种形式。本着这种理念,我开始了本学期的美术教学。

  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节课是小班的《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在排出课程表知道那周要上这节课的时候,我就开始精心的准备。先是我在同事那借了几面小镜子,然后准备所需要的各种材料。终于开始上课了,我先和小朋友们做了个脸部表情的游戏,然后每一组发了两面小镜子,让小朋友们观察自己丰富的表情,此时孩子已经非常感兴趣了,我赶紧进入正题,问问小朋友上幼儿园快不快乐,是不是像镜子里的自己一样笑得那么开心,为什么喜欢上幼儿园呢……开始画了,怎样摆脱孩子画的像小拳头一样小呢?嗯,这个早就想好了。我告诉小朋友们把你们的小手打开放在画纸上,画的时候一定要画出的比自己的小手还要大。还要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看一眼画一笔,一定要画出自己的特征。这时孩子就开始认真的画了,我对个别不敢画的孩子进行着重引导,并来回的观察孩子画的情况,当我看到文文画的画时我开心极了,她把自己独特的小眼镜也画上了,还有她那两个可爱的麻花辫。她很认真的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看一眼,画一笔。当她觉得很满意的时候,我及时的表扬她,然后告诉她如果再加一些什么会更漂亮。一节完美的美术课结束了,现在来看看文文的`成果吧!

  这是文文画的自己:

  这是文文的照片:

  怎么样,小家伙很厉害吧!

  还有很多很精美的画,画出了孩子们的童真和快乐,看着这些成果,我也是万分感激米罗可儿美术教学带给老师和孩子们的快乐。新的一年我们也会再接再厉,在美术教学上更进一步!

幼儿美术教学心得3

  幼儿画画不需要太多的技巧却需要合适的环境和土壤、水分。这个环境就是支持、鼓励、肯定;土壤就是宽松、理解、接受;水分就是用爱心去滋润,用自由去浸泡。这个爱不是严加管教,不是挑毛病,不是控制。如果孩子在你“觉得是爱”的情况下没有自由,没有自主,没有梦想,没有快乐,没有自己,孩子一点儿也不觉得快乐、幸福,这就不是爱。家长对画童的爱应该让孩子能感觉到快乐、幸福,而不是家长的单方面自我觉得。

  对于幼儿美术课,教师不要追求要上得完美,你是带着孩子在画着玩儿。一堂没有错误,没有遗憾,什么都好的课绝对不是一堂好课。

  在幼教文章中经常看到如何培养儿童创造力的文字。其实,**的创造能力远远低于儿童,说得重一点,**根本没有资格去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想象与创造能力是上帝专门赐给孩子的灵性与领悟,随着孩子年龄的一天天长大,上帝也会从孩子那儿把想象与创造收走的。在想象与创造方面孩子永远是我们**的老师。我们**要真诚的心悦诚服的认孩子为老师,孩子的那些莫名其妙不着边际的奇思妙想**永远也学不来。*教育家鸟居昭美说:“故父母的摆出学校老师的架势教他画画,难道就不感到羞愧和自不量力吗?”(【曰】鸟居昭美《育儿金典》编译组译北京*轻工业出版社20xx.1版第8页)儿童教育学专家刘晓东对这个事的看法是:“其实儿童比**更有创造性,更有想象力。”他认为:“我们**应当谦虚地向儿童学*。”他还说:“**说,我要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知道什么是‘班门弄斧’‘关公面前舞大刀’吗?甚至还要热切地收鲁班、关云长做徒弟!

  多么可笑!多么不自量力!”

  现实告诉我们,在创造力和想象力方面我们**确实不如儿童。实际上儿童不用学*天生就有创造能力,只是像煤炭一样上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土,等衍着我们**去发现、去挖掘,并不是儿童原本没有创造性,是我们**培养的结果。而正是这么一层薄薄的土,挡住了好多美术教师的视线,发现不了已经在土下发光的金子,只有少数有较高审美素质的,明眼人教师才能找到它们。

  实践表明:儿童的创造能力不是我们**培养的,而是通过正确的启发、引导发现的。我们的教师要搞清楚哪些可教,哪些不可教,哪些能培养,哪些只能守护,哪些能通过教育作积极促进,哪些只能消极的耐心等待。教育有时候消极的作用比积极的作用还大,卢梭也主张,“要尽可能的让儿童的心智闲着不用,能闲多久就闲多久”,这就是消极教育。消极教育与积极教育有时它们之间的距离就差这么一点点,一步是正常,再走一步就是越位,把握分寸是非常难的。教育是人的问题,人的问题是世界上最复杂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家长和教师在教肓孩子时要得法,要不断的学*,否则就是在好的愿望下办了错误的事情。

  如果是幼儿画的画不幼稚,有秩序,理性思维明显,这样的画肯定是受了**不正确辅导所致。但如果到了转型期还在画小时候的画就是假“幼稚”了,是不真实的。就像**故意模仿孩子的画“味”,画出貌似儿童的画,这就是“装嫩”。小孩儿画出**的成熟,是假,大人画出小孩儿的幼稚更是假。实际上,**画的儿童画就是缺乏儿童灵魂的躯売,装的嫩比假成熟更“难看”。

  对喜欢画画的幼儿,家长应多做一些“触景生情”的工作,帮助孩子尽快进入角色,使孩子的思路“渐入佳境”,激起孩子绘画欲望。如,在家里画一盆花,家长不是简单地说去画吧就算完了。一般五六岁的孩子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还比较弱。家长应正确地引导孩子、帮助孩子去了解花的生长结构、造型特点、*性、作用等,等孩子明白后再动笔。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画出的画在理解和感受上与简单地画是不一样的`。

  在教育实践中,有好多教师分不清什么是幼儿原生态绘画,什么是**知识技巧,教师在观念上的含糊不清,会直接导致辅导上的失败。幼儿原生态绘画与**知识技巧它们之间究竟又有哪些区别呢?我觉得是这样的:原生态绘画是*面的,带有知识技巧的绘画是立体的;原生态绘画是凭直感,知识技巧绘画是凭基本功;原生态绘画是动作思维,知识技巧绘画是理性思维;原生态绘画是感情色彩,知识技巧绘画是科学道理;原生态绘画效果不可预后,知识技巧绘画是胸有成竹;原生态绘画效果可遇不可求,知识技巧绘画是可求不可遇;原生态绘画是天生的不学就会,知识技巧绘画是不教不会;原生态绘画是个性十足,知识技巧绘画是干人一面;原生态绘画稚嫩、可爱、有趣;知识技巧绘画是小孩儿说大人的话;原生态绘画是自我为中心,自由随便,知识技巧绘画是循规蹈矩,按规矩办事。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这句话一样适用于幼儿。幼儿画画的灵感与冲动,来源于幼儿对生活的感受与了解。

  从儿童生长发育和大脑的发展去看,幼儿与学龄期的孩子相比,更喜欢歌舞、画画、游戏等活动。究其原因,幼儿因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又不识字,除了上述活动外还找不到更合适的表达情绪的方式。上小学后,认知能力上的提高,接触面的宽广,语文、数学、常识的学*运用,能表达思想情绪的渠道多了。所以,这是小学阶段画画儿的小朋友明显少了的原因。并有年龄越大,年级越高从事艺术学*的小朋友越少的特点。

  幼儿认为重要的要画大,不重要的画小,用着的往中心画,作用不大的往边上画。在画面的安排和布局上,凭感觉不凭生活真实,凭感受不凭“眼见为实”,主观意识远远的超过客观实际。

  幼儿绘画是幼儿自发的一种表现愿望,是一种认知社会的生活痕迹,无须绘画基础或“技术”作支持,也用不着先从模仿**入手走进绘画之门。有生活经历就有画画的能力,就能顺利表达自己的想法。只是这种“想法”还不容易被**理解或破译。如果**想知道幼儿的想法和画的是什么,反而需懂儿童的发展心理才能与儿童沟通。

  有家长说,孩子画得画不如以前内容多,想象力也不如以前了,怎么越画越倒退了昵?其实,这是正常现象。孩子的想象力最丰富,画得最好的年龄应是6岁多左右。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既有生活体验,又有动手能力,更有什么“都不懂”的大胆。如儿童低于这个年龄,认知能力和想象力受到局限。高于这个年龄,理性思维逐步增多,观察力、理解力在增强,想象力在衰退,这也是越画越“倒退”的原因。看一个孩子是否进步,要全面整体的看,不能孤立的抽出单一的画作判断,应考虑孩子的生理、心理成长作用,要看孩子的综合素质在画中的反映。

  孩子喜欢画画并不一定在绘画上有天赋,幼儿园里的孩子大都喜欢画画,但大部分孩子只是喜欢并没有太大的天赋,孩子是觉得画画好玩儿才画的,不是为了艺术去画的。如果孩子不喜欢画,家长因某种原因把孩子送去学画,他不会感受到画画的快乐的,

  幼儿美术兴趣发展特点:不可逆转性,不可提前或退后,不可逾越性,每个人都要经历这个阶段,通过正常教育不能改变这个过程。

  同一幼儿园,同一年龄,又同一爱好都喜欢画画,但由于家长对儿童画的认识不同,给孩子选择的老师不同。一个是画什么像什么>每天围着技巧“缠绕”的,眼看着“进步”的;一个是在老师启发下逐渐“进戏”找到感觉的,学生心绪沁浸在自己想象世界里的,画出了自我,画出了个性,画出了对生活的理解。这些符号是从自己心里流淌出来的,画面感情纯真,想象丰富,很有感觉,不但有想象,而且更有创造,但是并不太像。这两种方法造就了两种思路,两种想法,两种感觉,两种体验,两种追求。在这两种方法的一开始,由于他们去向不同,就注定了他们以后的道不同,终点不同。这在当初家长给孩子报班时能想到吗?

  幼儿美术教育观念与方法看似有很多,其实,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强调学,认为不学技法永远不会画,向孩子灌输**的绘画经验和成功的范例。另一种关注幼儿的自然生长规律,重视自然教肓,强调画法要符合儿童的天性和用游戏的方法,对孩子只是给予合适的帮助,尊重儿童的想法,发展好儿童的个性爱好。第一种方法是在学别人,第二种方法是在找自己,学别人永远不会有自己的思维和主见。

  “生活即教育”是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主张,用生活的经验来教育,是学生最为喜欢的方法,也是教肓效果最好的方法。但直到现在我们的教肓也没做到这一点。我们的美术教育过于强调以学科为主,以美术技能为重点而忽略了学生对生活的直接感受,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学*兴趣不高。只有激发学生创造潜能,画出自己的生活,画出自己的感受才是快乐的。

  送孩子学画的家长,大多看惯了自己小时候画的模样,认为画的像就是学得成功,已不接受自己的孩子看似乱画的作品。实际上,这是两种认识观念的不同,前者学的是一种技巧,后者是一种思维方式,培养的目标不一样。如果教师与家长不能取得在认识上的一致,沟通是非常困难的。家长送学生的目的是“画啥像啥”,希望教师好好的教!而教师的努力方向是,在教学中发现和肯定孩子的优点,尊重并保护好孩子的个性,鼓励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在这里,老师的角色并不是“教育者”而是个“帮忙的”或“引路人”。这两种在观念上的分歧等于两个道上跑的车,走的不是一条路。比如,进来二十个学生,老师想的是怎么把他们引导成二十个各有各的画的模样,而不是统一的面貌和“整齐的步伐”。在这种思维方式下,浪有可能一开始孩子来时画得还挺像,经老师一辅导,反而画得“一塌糊涂”了,这是很正常的。因为老师打乱了孩子原来的方法,新的“秩序”还没建立起来,这时画的画如果不乱那倒是怪事了。在这个事上,家长可以选择自己认可的老师,而老师却没有其他选择。

  孩子的画越是画得自由,越是不能要求孩子要画像物体,孩子强调的是他的感受与理解,而不怎么注意物体的像与不像。我们家长千万不要用“画得要像”来约束孩子的想象了。“画得要像”是**的感觉和理解,幼儿画得不像却是儿童对事物的认知或感受,幼儿画得不像是正常的,画得像却是“填鸭式”教学带来的结果。

  如果小朋友唱着跳着一脸幸福地走出画室,不用看作品就能感觉到这堂美术课是成功的,那是个传递幸福生成快乐的地方,让孩子们开心是美术教肓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我们**千万不要把世间的功利、成绩、虚荣、争胜、拜金、浮躁等有意无意地传达给10岁前的孩子,特别是幼儿,更不要用这些玷污了孩子们的纯真稚气。他们这个年龄过得越“傻”,越幼稚,越有孩子气,越“不懂事”,越不通人间世故,以后的发展就越好,空间越大,潜力越大。成熟早的果子是不好吃的。

幼儿美术教学心得4

  经过这几年的美术教学实践,我认为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锻炼孩子的观察、记忆、想象、表现和创造能力。教师应尽量避免呆板单纯学*绘画技巧的教学方法,而应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教学上,我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为幼儿的创作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

  大自然是一个天然的大课堂,蕴藏着无穷的奥秘和想象的空间。教师根据时令和季节的变化,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让幼儿运用自己的感官去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玩一玩,从而积累丰富具体的、直接的知识经验。如在画《秋游》时,通过游览活动,每个幼儿从不同角度来创作,因此画出来的作品,内容和风格则完全不同。有的表现秋天的景色,有的表现秋游时大家愉快的心情,还有的用连环画的形式表现秋游的整个过程。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孩子们去观察、认识、体会生活中各种美好的东西,开阔他们的视野,以提高他们对绘画的兴趣以及认识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引导幼儿多看,养成善于观察的*惯,不仅能观察单一的物体,还要引导其观察物体的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如在画《活动中的小朋友》时,幼儿以某一处小朋友玩的情况为主要创作对象,但在丰富画面时还要再画一些其他小朋友的活动,使布局得以更加合理有序,内容更加丰富。

  二、营造宽松、安全的心理环境

  没有自由就没有创造,“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些想法在幼儿头脑中原本就没有,如果**不横加干涉,他们会自己创作,自动调节自己的行为,从而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因此,教师要正确面对儿童画中的“出格”“错位”的现象。在儿童画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有趣的现象:老鼠画得比猫大;鸭子长成尖嘴巴;兔子尾巴细又长;雨天开出红太阳……**往往无法理解,有人甚至急于纠正。那么,为什么幼儿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幼儿把画画的过程当作是一种游戏,边画边投入角色,仿佛自己就身在画中。我们班上有位小朋友受到动画片《猫和老鼠》的影响,认为老鼠聪明可爱,而猫却特别愚蠢,总是被老鼠玩得团团转,因而它就把“猫捉老鼠”画成了“老鼠追猫”,此时的幼儿想到什么就画出什么,想象与现实融合,思维不受任何局限。这些被**看来有些“出格”“错位”的画面往往表现了幼儿自身情感的好恶。在绘画活动中,如果幼儿真的出现了不正确的认知,**不必大惊小怪,打断幼儿的绘画活动,急于纠正其绘画内容。而因在事后引导他去观察、了解相关事物的特征,让他们在生活中通过观察、学*积累起丰富的科学知识。所以,面对儿童画中的“出格”,老师应多加鼓励。甚至可以帮助所有欣赏者包括家长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创意,并用文字记录下来,为他留下一生中最珍贵的纪念。试想,当这个孩子长大以后读到自己儿时这闪亮的一幕时,该是何等的惬意!

  三、恰当地指导能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

  1、别忽视幼儿绘画活动中的说

  在幼儿园阶段,年龄越小的幼儿绘画水*越低,不能自如的用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但可以请他们来说,让幼儿说是让**了解幼儿绘画意图及其内心世界的直接途径。而且,幼儿绘画的特

  点之一是边说边画,年龄越小特点就表现得越明显。因此,在美术活动中,把握好幼儿的“说”,对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提高幼儿的绘画水*,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2、以开放的形式提问能激发幼儿的学*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应设计一些丰富多彩的开放性问题,激发幼儿联想、创造,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探索问题的不同答案。如在画《手指造型想象画》时,教师用手摆出几种造型,然后让幼儿发挥想象力,想想象什么,幼儿则可以根据自己生活经验的积累,得出不同的答案。新颖有趣的提问,可使幼儿感到新鲜,促使他有兴趣去探究,极大的`调动他们投入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3、意愿画是一个非常好的绘画形式

  意愿画最能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启迪他们的形象思维,还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自由想象和创新的能力。教师适当的指导可以提高创作兴趣,激发创作灵感。比如,在讲过《龟兔赛跑》的故事以后,有一个小朋友问我:“老师,小兔子真有这么笨吗?他不会到终点站睡觉么?”当时,我就被他问住了。后来我根据幼儿的这个提问,设计了一个意愿画题目《龟兔的第二次赛跑》,让幼儿展开想象,把龟兔第二次赛跑的过程和结果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结果,在这次的绘画活动中,幼儿充分想象,打开思路,不仅画了出来,同时还编成故事讲了出来,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此时,我深深体会到,教师应把握好每一个教育的契机,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入手,达到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目的。

  四、恰当地评价孩子的画

  评价是一个欣赏的过程。教师应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每一幅作品,为他们提供积极有效的反溃即使发现幼儿表现中的错误,**也不必大惊小怪、立马否定幼儿的作品,而应该在充分观察和欣赏画面后仔细询问幼儿的画法并作出具体的评价。事后,我们可以引导他去观察、认知相关事物的特征。要知道,许多科学知识的掌握,都是在生活中逐渐通过观察、学*积累起来的,就好比小时候我们也许有过画绿太阳、红小草的类似经历,但如今还有谁不知道小草长在地上是绿颜色的呢?**过多的关心与干涉只能使幼儿失去创作的源动力,扼杀了幼儿的艺术创作潜能。

  在这几年的美术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幼儿园美术教育并不是教幼儿什么惊人之作,而是使他们能发现自己的潜能,建立大胆创造的信心,养成坚忍不拔的毅力,为将来无限的发展创造可能。

幼儿美术教学心得5

  喜欢画画,是孩子的天性,在纸上留下的每一根线条,每一个色块,都是他们表达情感的结果。因此,绘画便成了幼儿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我班幼儿十分喜欢涂涂画画,但到了绘画活动中往往有的幼儿就不敢画了,如教师不加以正确的引导,这部分幼儿就会害怕画画甚至于讨厌画画。因此我通过各种方法鼓励幼儿用手中的画笔来展现自我,运用这一特殊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情感体验。在教学中追求快乐的学*,让孩子专心做自己,引导他们观察、回忆与想象,在日常生活中以艺术的目光去发现美,借此在孩子的心中植下感受幸福快乐的精神因子。“新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本学期我们以赏画于玩、学画于嬉、教画于乐为主导思想,培养幼儿在快乐中学会感受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下面谈一点体会。

  一、创设具有美术氛围的活动环境和活动区域引起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是以线条,结构塑造形象的视觉艺术,美术以它的直观性,可观性,形象生动,对幼儿有很大的感染力,每个幼儿都好奇,他们的兴趣往往来源于直接的形象体验,他们对看到的每一样新事物都会产生兴趣。于是幼儿园的整体设计、活动室及走廊的都采用了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各种绘画作品为装饰,在这些绘画作品中有老师的,而更多的是孩子们的作品,当幼儿置身于其中时,有的幼儿发出了赞美,有的发出的是惊叹,而更多的流露出的是羡慕,所有这一切均激发了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积极性,孩子们有了画画的愿望和想法,于是美术活动区就成了他们喜欢光顾的地方,而我们的瓷砖墙就成了孩子展示自己作品的的天地,在这里他们不用经过老师的同意就可以把自己画的每一样东西展示出来,在幼儿参与的过程中,我们重视幼儿活动时对美的理解及想象对他们技巧的表现,遵守循环渐进的原则,如参与六一节前布置,我们先让幼儿讲讲,想想,节日中欢快的景象,等到活跃的气氛达到高潮时再开始活动,制作,绘画,虽然幼儿是辅助者,但是外界环境的布置参与即使幼儿的想象力得到了驰骋,也萌发了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充分运用环境的教育功能,为此,我给了孩子们最大的肯定与鼓励。

  二、在观察、欣赏中给幼儿美的享受。

  作为一个幼儿教师,我*时注意观察幼儿在一日生活环节中的行为表现发现了许多有教育价值的事物。如春天在小公园散步,在白马涧游玩时幼儿发现许多花开了,他们惊奇地叫了起来﹕“花真多呀,”“花园里的鲜花真漂亮”“花朵怎么有的是黄色的,有的是红色的?”于是主题活动“春天”在不经意中产生了。回到活动室,孩子们叽叽喳喳开了﹕我看到的鲜花像桃子,有的鲜花像太阳,我又在瓷砖墙上开辟了一块地方,让孩子们把自己画的贴上了墙,孩子们欢呼雀跃,甭提有多高兴了!在以后的好几天里,在区域活动中,孩子们纷纷拿起了

  画笔,画起各种各样的小花。孩子的画虽然稚拙,画面也有些凌乱,却有它的美。更可贵的是他们画画的兴趣越来越浓了。

  三、教师把示范当作一种表演,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进行绘画创作活动。

  我在示范时就像在给幼儿做表演,幼儿在欣赏教师轻松自如的作画时,让他们有一种作画容易的心理暗示,使幼儿增强作画的自信心,感到没有压力是一件很高兴的事情。还有我在为幼儿示范时一般只对重点和难点进行恰当的示范表演,例如:在“小鸡”这一活动中,我的示范是一只母鸡和一只鸡蛋,因为幼儿在以前的绘画活动中已经掌握了有关画圆的技能,因此这一次活动我只重点示范了画“尖尖嘴”、“小小脚”,而鸡的各种动态则用语言提示:“小鸡从蛋壳里出来,它们会干什么呢?”,于是作品中出现了“小鸡在捉虫”、“小鸡在奔跑”、“小鸡做游戏”等各种动态,又如在“太阳”这一绘画活动中,我只示范画了太阳圆圆的脸,通过与幼儿一起讨论我们把太阳光当成是太阳的头发,让幼儿来为太阳设计发型,这时幼儿积极地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于是一幅幅生动可爱的作品诞生了,在这些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每个幼儿自己的想法,而不是机械枯燥的模仿。如果教师从头到尾地进行示范幼儿就会被教师的思想所束缚,跟着老师的范例画,失去了创作的乐趣。

  四、以生活化、游戏的形式诱发幼儿绘画的兴趣与乐趣。

  我们以游戏的方法进行绘画活动,因为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把绘画融入游戏中,在绘画时幼儿感到是在做游戏,他们的兴趣就高了,也不会感到害怕了,创造自己的绘画方法、特点,这样才能真正把幼儿的创造潜力挖掘出来,才能真正体现对幼儿的尊重。由于小班幼儿年龄的限制,生活经验的缺乏,幼儿脑中积累的表象极其有限,这样制约着他们想象力的发展,因此,我们为幼儿选择绘画的内容是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喜欢的、简单的事物。我就设计了“下雨了”、“开飞机”、“会跳舞的线宝宝”等绘画游戏活动去满足幼儿的涂鸦需要。然后开始引导幼儿从无目的的涂鸦向有目的涂鸦推进,进而设计了“快乐的虫宝宝”、“小兔过生日”、“小熊家的花园”等绘画游戏活动,引导幼儿从有目的涂鸦向创造简单的图形推进,因此在幼儿的作品中开始出现图形,一般为圆形,我们又设计了“摘果子”、“一袋小圆糖”引导幼儿用圆和线条组合创造成更为丰富的画面,于是幼儿的作品中出现了太阳、树木、花朵等,甚至于人物和动物,从以上活动中幼儿体会到了绘画活动的乐趣,从而使幼儿喜欢了画画。如在小班孩子学*“圆”象的过程中,我们通过让家长配合跟孩子一起找“圆,即找出生活中与圆点相似的物品——饼干、皮球、糖果、钱币等,玩“圆等活动大大丰富了幼儿脑中圆形象。还在区域手工活动中提供圆片拼贴画、圆片拼插、数学活动区给点点排队、排序。逐步加深孩子与圆之间的情感,赋予原本枯燥的圆以生命和活力,大大激发了孩子表现“圆”的兴趣和愿望。使原本枯燥的模仿变成了孩子主动表现的鲜活多样的“圆”——圆圆的太阳、圆圆的糖果、圆圆的花朵、圆圆的气球等等。

  五、综合材料,多元发展

  艺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所有的艺术表现都建立在物质材料基础上。对材料技法的适时传授对孩子的艺术学*起着巨大的作用,我们通过一系列的练*和指导,让孩子在技法练*中既放飞心灵又能切实掌握材料技巧。新颖的美术教育工具,刺激孩子的新鲜感,效果也很特别。如我们用罐头裹上小毛巾来画滚筒画,为鲜花灿烂的春天涂上美丽的色彩,孩子们大胆地按自己的意愿选择色彩进行涂色、创作,不仅有趣,游戏性质也很强,还给孩子们提供了合作的空间,当三幅色彩鲜艳的大型滚筒画《美丽的春天》完成时,孩子们欢歌笑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除了创造一些新鲜的工具,我们还通过改良、综合方法,利用手指、手掌印画、印章画、撕纸画、棉签画等进行创作。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生活感受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而在幼儿完成作品时,我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地方,让幼儿在相互欣赏,交流*同提高,而教师则要读懂幼儿的每幅作品的,不要以**的眼光去看孩子的作品,要以孩子的视觉去欣赏他们、理解他们,充分理解幼儿的作品及创作心理,肯定幼儿作品中的点滴进步,给予赞赏和鼓励,使幼儿在每次绘画活动中都充满信心,以激发幼儿下次创作的愿望。

  通过以上方法培养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愉悦的情绪对孩子在绘画活动中发挥想象力、动手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使幼儿觉得绘画是一件快乐和有趣的事,他们在绘画活动中自由创造着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和五彩奇妙的的世界。


幼儿美术教学心得 (菁华5篇)扩展阅读


幼儿美术教学心得 (菁华5篇)(扩展1)

——幼儿园美术教学心得 (菁华5篇)

幼儿园美术教学心得1

  经过这几年的美术教学实践,我认为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锻炼孩子的观察、记忆、想象、表现和创造能力。教师应尽量避免呆板单纯学*绘画技巧的教学方法,而应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教学上,我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为幼儿的创作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

  大自然是一个天然的大课堂,蕴藏着无穷的奥秘和想象的空间。教师根据时令和季节的变化,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让幼儿运用自己的感官去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玩一玩,从而积累丰富具体的、直接的知识经验。如在画《秋游》时,通过游览活动,每个幼儿从不同角度来创作,因此画出来的作品,内容和风格则完全不同。有的表现秋天的景色,有的表现秋游时大家愉快的心情,还有的用连环画的形式表现秋游的整个过程。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孩子们去观察、认识、体会生活中各种美好的东西,开阔他们的视野,以提高他们对绘画的兴趣以及认识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引导幼儿多看,养成善于观察的*惯,不仅能观察单一的物体,还要引导其观察物体的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如在画《活动中的小朋友》时,幼儿以某一处小朋友玩的情况为主要创作对象,但在丰富画面时还要再画一些其他小朋友的活动,使布局得以更加合理有序,内容更加丰富。

  二、营造宽松、安全的心理环境

  没有自由就没有创造,“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些想法在幼儿头脑中原本就没有,如果**不横加干涉,他们会自己创作,自动调节自己的行为,从而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因此,教师要正确面对儿童画中的“出格”“错位”的现象。在儿童画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有趣的现象:老鼠画得比猫大;鸭子长成尖嘴巴;兔子尾巴细又长;雨天开出红太阳……**往往无法理解,有人甚至急于纠正。那么,为什么幼儿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幼儿把画画的过程当作是一种游戏,边画边投入角色,仿佛自己就身在画中。我们班上有位小朋友受到动画片《猫和老鼠》的影响,认为老鼠聪明可爱,而猫却特别愚蠢,总是被老鼠玩得团团转,因而它就把“猫捉老鼠”画成了“老鼠追猫”,此时的幼儿想到什么就画出什么,想象与现实融合,思维不受任何局限。这些被**看来有些“出格”“错位”的画面往往表现了幼儿自身情感的`好恶。在绘画活动中,如果幼儿真的出现了不正确的认知,**不必大惊小怪,打断幼儿的绘画活动,急于纠正其绘画内容。而因在事后引导他去观察、了解相关事物的特征,让他们在生活中通过观察、学*积累起丰富的科学知识。所以,面对儿童画中的“出格”,老师应多加鼓励。甚至可以帮助所有欣赏者包括家长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创意,并用文字记录下来,为他留下一生中最珍贵的纪念。试想,当这个孩子长大以后读到自己儿时这闪亮的一幕时,该是何等的惬意!

  三、恰当地指导能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

  1、别忽视幼儿绘画活动中的说

  在幼儿园阶段,年龄越小的幼儿绘画水*越低,不能自如的用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但可以请他们来说,让幼儿说是让**了解幼儿绘画意图及其内心世界的直接途径。而且,幼儿绘画的特

  点之一是边说边画,年龄越小特点就表现得越明显。因此,在美术活动中,把握好幼儿的“说”,对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提高幼儿的绘画水*,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2、以开放的形式提问能激发幼儿的学*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应设计一些丰富多彩的开放性问题,激发幼儿联想、创造,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探索问题的不同答案。如在画《手指造型想象画》时,教师用手摆出几种造型,然后让幼儿发挥想象力,想想象什么,幼儿则可以根据自己生活经验的积累,得出不同的答案。新颖有趣的提问,可使幼儿感到新鲜,促使他有兴趣去探究,极大的调动他们投入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3、意愿画是一个非常好的绘画形式

  意愿画最能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启迪他们的形象思维,还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自由想象和创新的能力。教师适当的指导可以提高创作兴趣,激发创作灵感。比如,在讲过《龟兔赛跑》的故事以后,有一个小朋友问我:“老师,小兔子真有这么笨吗?他不会到终点站睡觉么?”当时,我就被他问住了。后来我根据幼儿的这个提问,设计了一个意愿画题目《龟兔的第二次赛跑》,让幼儿展开想象,把龟兔第二次赛跑的过程和结果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结果,在这次的绘画活动中,幼儿充分想象,打开思路,不仅画了出来,同时还编成故事讲了出来,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此时,我深深体会到,教师应把握好每一个教育的契机,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入手,达到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目的。

  四、恰当地评价孩子的画

  评价是一个欣赏的过程。教师应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每一幅作品,为他们提供积极有效的反溃即使发现幼儿表现中的错误,**也不必大惊小怪、立马否定幼儿的作品,而应该在充分观察和欣赏画面后仔细询问幼儿的画法并作出具体的评价。事后,我们可以引导他去观察、认知相关事物的特征。要知道,许多科学知识的掌握,都是在生活中逐渐通过观察、学*积累起来的,就好比小时候我们也许有过画绿太阳、红小草的类似经历,但如今还有谁不知道小草长在地上是绿颜色的呢?**过多的关心与干涉只能使幼儿失去创作的源动力,扼杀了幼儿的艺术创作潜能。

  在这几年的美术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幼儿园美术教育并不是教幼儿什么惊人之作,而是使他们能发现自己的潜能,建立大胆创造的信心,养成坚忍不拔的毅力,为将来无限的发展创造可能。

幼儿园美术教学心得2

  在幼儿园,美术活动是幼儿喜欢的一种艺术活动,是幼儿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重要手段。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锻炼孩子的观察、记忆、想象、表现和创造能力,幼儿把自己关注的热点、感兴趣的事物和幻想的美好世界画在纸上变为现实。因此,活动中教师应尽量避免呆板单纯学*绘画技巧的教学方法,而要通过各种途径,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美术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

  1、兴趣激发法是激发幼儿的学*兴趣是幼儿创造性的基础,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怎样激发幼儿的兴趣呢?教师要注重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调动幼儿绘画的积极性。并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在幼儿绘画活动中,教师运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活动,也可以使幼儿毫无思想负担,在自然、轻松、愉快的游戏中获取知识和技能。在选择活动内容时候要大胆创新,选择一些贴*幼儿生活、幼儿喜欢的美术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绘画是幼儿的游戏,但也有的孩子对画画没有兴趣,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材料是否吸引幼儿、选材合不合适?是否是幼儿能够独立操作的?那怕是同伴一句不经意的评价也会影响幼儿的绘画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考虑选材是否合适。

  2、观察与认知脱离“示范—模仿”的传统绘画教学方式,要求幼儿要通过自己的眼睛看、脑子想、用手画来完成创作。但也有的孩子画不出形来,这往往是因为他没有很好的观察事物。如,幼儿画树时常常把树干画成一个长方形,老师可以带幼儿观察一颗真的大树,摸一摸树干、看一看树枝的样子。

  3、构思、绘画法鼓励幼儿先想后画来学*构思,使绘画活动不仅是幼儿动手操作的活动,更是动脑思考的活动。通过老师的引导,幼儿学会了在生活中学*构思,在游戏中学*构思,在想象中学*构思,在观察中学构思,幼儿美术活动的全过程都强调以游戏引发孩子的兴趣和表达表现的欲望,探讨怎样把自己一系列想法中的重点内容表现在画面上,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美术课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激发引导幼儿的想象力。

  4、在评价中让幼儿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对于自己的作品,幼儿很在意老师与同伴的评价。鼓励性的评价可以保护孩子的创作热情,期待下一个活动的到来。评价的目的就在于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幼儿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能力和才干,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

幼儿园美术教学心得3

  经过这几年的美术教学实践,我认为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锻炼孩子的观察、记忆、想象、表现和创造能力。教师应尽量避免呆板单纯学*绘画技巧的教学方法,而应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教学上,我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为幼儿的创作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

  大自然是一个天然的大课堂,蕴藏着无穷的奥秘和想象的空间。教师根据时令和季节的变化,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让幼儿运用自己的感官去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玩一玩,从而积累丰富具体的、直接的知识经验。如在画《秋游》时,通过游览活动,每个幼儿从不同角度来创作,因此画出来的作品,内容和风格则完全不同。有的表现秋天的景色,有的表现秋游时大家愉快的心情,还有的用连环画的形式表现秋游的整个过程。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孩子们去观察、认识、体会生活中各种美好的东西,开阔他们的视野,以提高他们对绘画的兴趣以及认识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引导幼儿多看,养成善于观察的*惯,不仅能观察单一的物体,还要引导其观察物体的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如在画《活动中的小朋友》时,幼儿以某一处小朋友玩的情况为主要创作对象,但在丰富画面时还要再画一些其他小朋友的活动,使布局得以更加合理有序,内容更加丰富。

  二、营造宽松、安全的心理环境

  没有自由就没有创造,“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些想法在幼儿头脑中原本就没有,如果**不横加干涉,他们会自己创作,自动调节自己的行为,从而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因此,教师要正确面对儿童画中的“出格”“错位”的现象。在儿童画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有趣的现象:老鼠画得比猫大;鸭子长成尖嘴巴;兔子尾巴细又长;雨天开出红太阳……**往往无法理解,有人甚至急于纠正。那么,为什么幼儿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幼儿把画画的过程当作是一种游戏,边画边投入角色,仿佛自己就身在画中。我们班上有位小朋友受到动画片《猫和老鼠》的影响,认为老鼠聪明可爱,而猫却特别愚蠢,总是被老鼠玩得团团转,因而它就把“猫捉老鼠”画成了“老鼠追猫”,此时的幼儿想到什么就画出什么,想象与现实融合,思维不受任何局限。这些被**看来有些“出格”“错位”的画面往往表现了幼儿自身情感的.好恶。在绘画活动中,如果幼儿真的出现了不正确的认知,**不必大惊小怪,打断幼儿的绘画活动,急于纠正其绘画内容。而因在事后引导他去观察、了解相关事物的特征,让他们在生活中通过观察、学*积累起丰富的科学知识。所以,面对儿童画中的“出格”,老师应多加鼓励。甚至可以帮助所有欣赏者包括家长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创意,并用文字记录下来,为他留下一生中最珍贵的纪念。试想,当这个孩子长大以后读到自己儿时这闪亮的一幕时,该是何等的惬意!

  三、恰当地指导能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

  1、别忽视幼儿绘画活动中的说

  在幼儿园阶段,年龄越小的幼儿绘画水*越低,不能自如的用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但可以请他们来说,让幼儿说是让**了解幼儿绘画意图及其内心世界的直接途径。而且,幼儿绘画的特

  点之一是边说边画,年龄越小特点就表现得越明显。因此,在美术活动中,把握好幼儿的“说”,对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提高幼儿的绘画水*,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2、以开放的形式提问能激发幼儿的学*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应设计一些丰富多彩的开放性问题,激发幼儿联想、创造,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探索问题的不同答案。如在画《手指造型想象画》时,教师用手摆出几种造型,然后让幼儿发挥想象力,想想象什么,幼儿则可以根据自己生活经验的积累,得出不同的答案。新颖有趣的提问,可使幼儿感到新鲜,促使他有兴趣去探究,极大的调动他们投入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3、意愿画是一个非常好的绘画形式

  意愿画最能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启迪他们的形象思维,还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自由想象和创新的能力。教师适当的指导可以提高创作兴趣,激发创作灵感。比如,在讲过《龟兔赛跑》的故事以后,有一个小朋友问我:“老师,小兔子真有这么笨吗?他不会到终点站睡觉么?”当时,我就被他问住了。后来我根据幼儿的这个提问,设计了一个意愿画题目《龟兔的第二次赛跑》,让幼儿展开想象,把龟兔第二次赛跑的过程和结果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结果,在这次的绘画活动中,幼儿充分想象,打开思路,不仅画了出来,同时还编成故事讲了出来,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此时,我深深体会到,教师应把握好每一个教育的契机,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入手,达到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目的。

  四、恰当地评价孩子的画

  评价是一个欣赏的过程。教师应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每一幅作品,为他们提供积极有效的反溃即使发现幼儿表现中的错误,**也不必大惊小怪、立马否定幼儿的作品,而应该在充分观察和欣赏画面后仔细询问幼儿的画法并作出具体的评价。事后,我们可以引导他去观察、认知相关事物的特征。要知道,许多科学知识的掌握,都是在生活中逐渐通过观察、学*积累起来的,就好比小时候我们也许有过画绿太阳、红小草的类似经历,但如今还有谁不知道小草长在地上是绿颜色的呢?**过多的关心与干涉只能使幼儿失去创作的源动力,扼杀了幼儿的艺术创作潜能。

  在这几年的美术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幼儿园美术教育并不是教幼儿什么惊人之作,而是使他们能发现自己的潜能,建立大胆创造的信心,养成坚忍不拔的毅力,为将来无限的发展创造可能。

幼儿园美术教学心得4

  美术,是幼儿十分喜欢的活动之一,美术教育是幼儿园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人生启蒙教育的重要一环。孩子们不仅能够从美术活动中得到无穷无尽的乐趣,而且还可以发展动手动脑能力、创新能力、模仿力、观察力、想象力等,满足其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的创造思维、求异思维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什么是幼儿美术教育?其实,幼儿美术教育应与**的专业美术教育相区别。具体来说,幼儿美术教育包括三层含义:一幼儿美术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是满足幼儿审美情感需要的教育。幼儿喜欢涂涂画画,他们对美术有一种天然的嗜好,他们对美术感性地把握世界,与他人进行情感交流。因此,幼儿美术教育应为幼儿提供情感沟通与满足的机会。二幼儿美术教育是一种创造教育,是以培养幼儿创造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每个幼儿都有美术创作的潜能。在幼儿的美术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在**看到既可笑又可爱的形象,如不合逻辑的构思、不合比例的造型、随意安排的空间构图等。这些都是幼儿从自身经验出发,经过大胆想象而创造出来的。因此,幼儿美术教育应当鼓励和指导幼儿以自己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形成有个人特色的艺术表象,并通过大胆想象艺术地表现自己的'体验。三幼儿美术教育是一种操作教育,是培养幼儿手、眼、脑协调活动的操作教育,也是感受和创造没的过程,幼儿需要手、眼、脑的协调活动,他们需要用脑去想象、理解和加工审美意念,用语言表达感受,用手操作材料等。因此,幼儿美术教育应当为幼儿提供充分操作的机会。幼儿园美术教学是幼儿美术教育的一部分,并且是占据重要地位的一部分。

幼儿园美术教学心得5

  喜欢画画,是孩子的天性,在纸上留下的每一根线条,每一个色块,都是他们表达情感的结果。因此,绘画便成了幼儿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我班幼儿十分喜欢涂涂画画,但到了绘画活动中往往有的幼儿就不敢画了,如教师不加以正确的引导,这部分幼儿就会害怕画画甚至于讨厌画画。因此我通过各种方法鼓励幼儿用手中的画笔来展现自我,运用这一特殊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情感体验。在教学中追求快乐的学*,让孩子专心做自己,引导他们观察、回忆与想象,在日常生活中以艺术的目光去发现美,借此在孩子的心中植下感受幸福快乐的精神因子。“新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本学期我们以赏画于玩、学画于嬉、教画于乐为主导思想,培养幼儿在快乐中学会感受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下面谈一点体会。

  一、创设具有美术氛围的活动环境和活动区域引起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是以线条,结构塑造形象的视觉艺术,美术以它的直观性,可观性,形象生动,对幼儿有很大的感染力,每个幼儿都好奇,他们的兴趣往往来源于直接的形象体验,他们对看到的每一样新事物都会产生兴趣。于是幼儿园的整体设计、活动室及走廊的都采用了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各种绘画作品为装饰,在这些绘画作品中有老师的,而更多的是孩子们的作品,当幼儿置身于其中时,有的幼儿发出了赞美,有的发出的是惊叹,而更多的流露出的是羡慕,所有这一切均激发了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积极性,孩子们有了画画的愿望和想法,于是美术活动区就成了他们喜欢光顾的地方,而我们的瓷砖墙就成了孩子展示自己作品的的天地,在这里他们不用经过老师的同意就可以把自己画的每一样东西展示出来,在幼儿参与的过程中,我们重视幼儿活动时对美的理解及想象对他们技巧的表现,遵守循环渐进的原则,如参与六一节前布置,我们先让幼儿讲讲,想想,节日中欢快的景象,等到活跃的气氛达到高潮时再开始活动,制作,绘画,虽然幼儿是辅助者,但是外界环境的布置参与即使幼儿的想象力得到了驰骋,也萌发了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充分运用环境的教育功能,为此,我给了孩子们最大的肯定与鼓励。

  二、在观察、欣赏中给幼儿美的享受。

  作为一个幼儿教师,我*时注意观察幼儿在一日生活环节中的行为表现发现了许多有教育价值的事物。如春天在小公园散步,在白马涧游玩时幼儿发现许多花开了,他们惊奇地叫了起来﹕“花真多呀,”“花园里的鲜花真漂亮”“花朵怎么有的是黄色的,有的是红色的?”于是主题活动“春天”在不经意中产生了。回到活动室,孩子们叽叽喳喳开了﹕我看到的鲜花像桃子,有的鲜花像太阳,我又在瓷砖墙上开辟了一块地方,让孩子们把自己画的贴上了墙,孩子们欢呼雀跃,甭提有多高兴了!在以后的好几天里,在区域活动中,孩子们纷纷拿起了

  画笔,画起各种各样的小花。孩子的画虽然稚拙,画面也有些凌乱,却有它的美。更可贵的是他们画画的兴趣越来越浓了。

  三、教师把示范当作一种表演,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进行绘画创作活动。

  我在示范时就像在给幼儿做表演,幼儿在欣赏教师轻松自如的作画时,让他们有一种作画容易的心理暗示,使幼儿增强作画的自信心,感到没有压力是一件很高兴的事情。还有我在为幼儿示范时一般只对重点和难点进行恰当的示范表演,例如:在“小鸡”这一活动中,我的示范是一只母鸡和一只鸡蛋,因为幼儿在以前的绘画活动中已经掌握了有关画圆的技能,因此这一次活动我只重点示范了画“尖尖嘴”、“小小脚”,而鸡的各种动态则用语言提示:“小鸡从蛋壳里出来,它们会干什么呢?”,于是作品中出现了“小鸡在捉虫”、“小鸡在奔跑”、“小鸡做游戏”等各种动态,又如在“太阳”这一绘画活动中,我只示范画了太阳圆圆的脸,通过与幼儿一起讨论我们把太阳光当成是太阳的头发,让幼儿来为太阳设计发型,这时幼儿积极地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于是一幅幅生动可爱的作品诞生了,在这些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每个幼儿自己的想法,而不是机械枯燥的模仿。如果教师从头到尾地进行示范幼儿就会被教师的思想所束缚,跟着老师的范例画,失去了创作的乐趣。

  四、以生活化、游戏的形式诱发幼儿绘画的兴趣与乐趣。

  我们以游戏的方法进行绘画活动,因为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把绘画融入游戏中,在绘画时幼儿感到是在做游戏,他们的兴趣就高了,也不会感到害怕了,创造自己的绘画方法、特点,这样才能真正把幼儿的创造潜力挖掘出来,才能真正体现对幼儿的尊重。由于小班幼儿年龄的限制,生活经验的缺乏,幼儿脑中积累的表象极其有限,这样制约着他们想象力的发展,因此,我们为幼儿选择绘画的内容是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喜欢的、简单的事物。我就设计了“下雨了”、“开飞机”、“会跳舞的线宝宝”等绘画游戏活动去满足幼儿的涂鸦需要。然后开始引导幼儿从无目的的涂鸦向有目的涂鸦推进,进而设计了“快乐的虫宝宝”、“小兔过生日”、“小熊家的花园”等绘画游戏活动,引导幼儿从有目的涂鸦向创造简单的图形推进,因此在幼儿的作品中开始出现图形,一般为圆形,我们又设计了“摘果子”、“一袋小圆糖”引导幼儿用圆和线条组合创造成更为丰富的画面,于是幼儿的作品中出现了太阳、树木、花朵等,甚至于人物和动物,从以上活动中幼儿体会到了绘画活动的乐趣,从而使幼儿喜欢了画画。 如在小班孩子学*“圆”象的过程中,我们通过让家长配合跟孩子一起找“圆,即找出生活中与圆点相似的物品——饼干、皮球、糖果、钱币等,玩“圆等活动大大丰富了幼儿脑中圆形象。还在区域手工活动中提供圆片拼贴画、圆片拼插、数学活动区给点点排队、排序。逐步加深孩子与圆之间的情感,赋予原本枯燥的圆以生命和活力,大大激发了孩子表现“圆”的兴趣和愿望。使原本枯燥的模仿变成了孩子主动表现的鲜活多样的“圆”——圆圆的太阳、圆圆的糖果、圆圆的花朵、圆圆的气球等等。

  五、综合材料,多元发展

  艺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所有的艺术表现都建立在物质材料基础上。对材料技法的适时传授对孩子的艺术学*起着巨大的作用,我们通过一系列的练*和指导,让孩子在技法练*中既放飞心灵又能切实掌握材料技巧。新颖的美术教育工具,刺激孩子的新鲜感,效果也很特别。如我们用罐头裹上小毛巾来画滚筒画,为鲜花灿烂的春天涂上美丽的色彩,孩子们大胆地按自己的意愿选择色彩进行涂色、创作,不仅有趣,游戏性质也很强,还给孩子们提供了合作的空间,当三幅色彩鲜艳的大型滚筒画《美丽的春天》完成时,孩子们欢歌笑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除了创造一些新鲜的工具,我们还通过改良、综合方法,利用手指、手掌印画、印章画、撕纸画、棉签画等进行创作。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生活感受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而在幼儿完成作品时,我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地方,让幼儿在相互欣赏,交流*同提高,而教师则要读懂幼儿的每幅作品的,不要以**的眼光去看孩子的作品,要以孩子的视觉去欣赏他们、理解他们,充分理解幼儿的作品及创作心理,肯定幼儿作品中的点滴进步,给予赞赏和鼓励,使幼儿在每次绘画活动中都充满信心,以激发幼儿下次创作的愿望。

  通过以上方法培养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愉悦的情绪对孩子在绘画活动中发挥想象力、动手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使幼儿觉得绘画是一件快乐和有趣的事,他们在绘画活动中自由创造着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和五彩奇妙的的世界。


幼儿美术教学心得 (菁华5篇)(扩展2)

——幼儿园美术教学心得6篇

  喜欢画画,是孩子的天性,在纸上留下的每一根线条,每一个色块,都是他们表达情感的结果。因此,绘画便成了幼儿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我班幼儿十分喜欢涂涂画画,但到了绘画活动中往往有的幼儿就不敢画了,如教师不加以正确的引导,这部分幼儿就会害怕画画甚至于讨厌画画。因此我通过各种方法鼓励幼儿用手中的画笔来展现自我,运用这一特殊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情感体验。在教学中追求快乐的学*,让孩子专心做自己,引导他们观察、回忆与想象,在日常生活中以艺术的'目光去发现美,借此在孩子的心中植下感受幸福快乐的精神因子。“新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本学期我们以赏画于玩、学画于嬉、教画于乐为主导思想,培养幼儿在快乐中学会感受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下面谈一点体会。

  一、创设具有美术氛围的活动环境和活动区域引起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是以线条,结构塑造形象的视觉艺术,美术以它的直观性,可观性,形象生动,对幼儿有很大的感染力,每个幼儿都好奇,他们的兴趣往往来源于直接的形象体验,他们对看到的每一样新事物都会产生兴趣。于是幼儿园的整体设计、活动室及走廊的都采用了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各种绘画作品为装饰,在这些绘画作品中有老师的,而更多的是孩子们的作品,当幼儿置身于其中时,有的幼儿发出了赞美,有的发出的是惊叹,而更多的流露出的是羡慕,所有这一切均激发了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积极性,孩子们有了画画的愿望和想法,于是美术活动区就成了他们喜欢光顾的地方,而我们的瓷砖墙就成了孩子展示自己作品的的天地,在这里他们不用经过老师的同意就可以把自己画的每一样东西展示出来,在幼儿参与的过程中,我们重视幼儿活动时对美的理解及想象对他们技巧的表现,遵守循环渐进的原则,如参与六一节前布置,我们先让幼儿讲讲,想想,节日中欢快的景象,等到活跃的气氛达到高潮时再开始活动,制作,绘画,虽然幼儿是辅助者,但是外界环境的布置参与即使幼儿的想象力得到了驰骋,也萌发了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充分运用环境的教育功能,为此,我给了孩子们最大的肯定与鼓励。

  二、在观察、欣赏中给幼儿美的享受。

  作为一个幼儿教师,我*时注意观察幼儿在一日生活环节中的行为表现发现了许多有教育价值的事物。如春天在小公园散步,在白马涧游玩时幼儿发现许多花开了,他们惊奇地叫了起来﹕“花真多呀,”“花园里的鲜花真漂亮”“花朵怎么有的是黄色的,有的是红色的?”于是主题活动“春天”在不经意中产生了。回到活动室,孩子们叽叽喳喳开了﹕我看到的鲜花像桃子,有的鲜花像太阳,我又在瓷砖墙上开辟了一块地方,让孩子们把自己画的贴上了墙,孩子们欢呼雀跃,甭提有多高兴了!在以后的好几天里,在区域活动中,孩子们纷纷拿起了

  画笔,画起各种各样的小花。孩子的画虽然稚拙,画面也有些凌乱,却有它的美。更可贵的是他们画画的兴趣越来越浓了。

  三、教师把示范当作一种表演,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进行绘画创作活动。

  我在示范时就像在给幼儿做表演,幼儿在欣赏教师轻松自如的作画时,让他们有一种作画容易的心理暗示,使幼儿增强作画的自信心,感到没有压力是一件很高兴的事情。还有我在为幼儿示范时一般只对重点和难点进行恰当的示范表演,例如:在“小鸡”这一活动中,我的示范是一只母鸡和一只鸡蛋,因为幼儿在以前的绘画活动中已经掌握了有关画圆的技能,因此这一次活动我只重点示范了画“尖尖嘴”、“小小脚”,而鸡的各种动态则用语言提示:“小鸡从蛋壳里出来,它们会干什么呢?”,于是作品中出现了“小鸡在捉虫”、“小鸡在奔跑”、“小鸡做游戏”等各种动态,又如在“太阳”这一绘画活动中,我只示范画了太阳圆圆的脸,通过与幼儿一起讨论我们把太阳光当成是太阳的头发,让幼儿来为太阳设计发型,这时幼儿积极地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于是一幅幅生动可爱的作品诞生了,在这些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每个幼儿自己的想法,而不是机械枯燥的模仿。如果教师从头到尾地进行示范幼儿就会被教师的思想所束缚,跟着老师的范例画,失去了创作的乐趣。

  四、以生活化、游戏的形式诱发幼儿绘画的兴趣与乐趣。

  我们以游戏的方法进行绘画活动,因为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把绘画融入游戏中,在绘画时幼儿感到是在做游戏,他们的兴趣就高了,也不会感到害怕了,创造自己的绘画方法、特点,这样才能真正把幼儿的创造潜力挖掘出来,才能真正体现对幼儿的尊重。由于小班幼儿年龄的限制,生活经验的缺乏,幼儿脑中积累的表象极其有限,这样制约着他们想象力的发展,因此,我们为幼儿选择绘画的内容是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喜欢的、简单的事物。我就设计了“下雨了”、“开飞机”、“会跳舞的线宝宝”等绘画游戏活动去满足幼儿的涂鸦需要。然后开始引导幼儿从无目的的涂鸦向有目的涂鸦推进,进而设计了“快乐的虫宝宝”、“小兔过生日”、“小熊家的花园”等绘画游戏活动,引导幼儿从有目的涂鸦向创造简单的图形推进,因此在幼儿的作品中开始出现图形,一般为圆形,我们又设计了“摘果子”、“一袋小圆糖”引导幼儿用圆和线条组合创造成更为丰富的画面,于是幼儿的作品中出现了太阳、树木、花朵等,甚至于人物和动物,从以上活动中幼儿体会到了绘画活动的乐趣,从而使幼儿喜欢了画画。 如在小班孩子学*“圆”象的过程中,我们通过让家长配合跟孩子一起找“圆,即找出生活中与圆点相似的物品——饼干、皮球、糖果、钱币等,玩“圆等活动大大丰富了幼儿脑中圆形象。还在区域手工活动中提供圆片拼贴画、圆片拼插、数学活动区给点点排队、排序。逐步加深孩子与圆之间的情感,赋予原本枯燥的圆以生命和活力,大大激发了孩子表现“圆”的兴趣和愿望。使原本枯燥的模仿变成了孩子主动表现的鲜活多样的“圆”——圆圆的太阳、圆圆的糖果、圆圆的花朵、圆圆的气球等等。

  五、综合材料,多元发展

  艺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所有的艺术表现都建立在物质材料基础上。对材料技法的适时传授对孩子的艺术学*起着巨大的作用,我们通过一系列的练*和指导,让孩子在技法练*中既放飞心灵又能切实掌握材料技巧。新颖的美术教育工具,刺激孩子的新鲜感,效果也很特别。如我们用罐头裹上小毛巾来画滚筒画,为鲜花灿烂的春天涂上美丽的色彩,孩子们大胆地按自己的意愿选择色彩进行涂色、创作,不仅有趣,游戏性质也很强,还给孩子们提供了合作的空间,当三幅色彩鲜艳的大型滚筒画《美丽的春天》完成时,孩子们欢歌笑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除了创造一些新鲜的工具,我们还通过改良、综合方法,利用手指、手掌印画、印章画、撕纸画、棉签画等进行创作。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生活感受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而在幼儿完成作品时,我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地方,让幼儿在相互欣赏,交流*同提高,而教师则要读懂幼儿的每幅作品的,不要以**的眼光去看孩子的作品,要以孩子的视觉去欣赏他们、理解他们,充分理解幼儿的作品及创作心理,肯定幼儿作品中的点滴进步,给予赞赏和鼓励,使幼儿在每次绘画活动中都充满信心,以激发幼儿下次创作的愿望。

  通过以上方法培养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愉悦的情绪对孩子在绘画活动中发挥想象力、动手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使幼儿觉得绘画是一件快乐和有趣的事,他们在绘画活动中自由创造着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和五彩奇妙的的世界。

  经过这几年的美术教学实践,我认为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锻炼孩子的观察、记忆、想象、表现和创造能力。教师应尽量避免呆板单纯学*绘画技巧的教学方法,而应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教学上,我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为幼儿的创作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

  大自然是一个天然的大课堂,蕴藏着无穷的奥秘和想象的空间。教师根据时令和季节的变化,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让幼儿运用自己的感官去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玩一玩,从而积累丰富具体的、直接的知识经验。如在画《秋游》时,通过游览活动,每个幼儿从不同角度来创作,因此画出来的作品,内容和风格则完全不同。有的表现秋天的景色,有的表现秋游时大家愉快的心情,还有的用连环画的形式表现秋游的整个过程。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孩子们去观察、认识、体会生活中各种美好的东西,开阔他们的视野,以提高他们对绘画的兴趣以及认识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引导幼儿多看,养成善于观察的*惯,不仅能观察单一的物体,还要引导其观察物体的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如在画《活动中的小朋友》时,幼儿以某一处小朋友玩的情况为主要创作对象,但在丰富画面时还要再画一些其他小朋友的活动,使布局得以更加合理有序,内容更加丰富。

  二、营造宽松、安全的心理环境

  没有自由就没有创造,“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些想法在幼儿头脑中原本就没有,如果**不横加干涉,他们会自己创作,自动调节自己的行为,从而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因此,教师要正确面对儿童画中的“出格”“错位”的现象。在儿童画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有趣的现象:老鼠画得比猫大;鸭子长成尖嘴巴;兔子尾巴细又长;雨天开出红太阳……**往往无法理解,有人甚至急于纠正。那么,为什么幼儿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幼儿把画画的过程当作是一种游戏,边画边投入角色,仿佛自己就身在画中。我们班上有位小朋友受到动画片《猫和老鼠》的影响,认为老鼠聪明可爱,而猫却特别愚蠢,总是被老鼠玩得团团转,因而它就把“猫捉老鼠”画成了“老鼠追猫”,此时的幼儿想到什么就画出什么,想象与现实融合,思维不受任何局限。这些被**看来有些“出格”“错位”的画面往往表现了幼儿自身情感的好恶。在绘画活动中,如果幼儿真的出现了不正确的认知,**不必大惊小怪,打断幼儿的绘画活动,急于纠正其绘画内容。而因在事后引导他去观察、了解相关事物的特征,让他们在生活中通过观察、学*积累起丰富的科学知识。所以,面对儿童画中的“出格”,老师应多加鼓励。甚至可以帮助所有欣赏者包括家长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创意,并用文字记录下来,为他留下一生中最珍贵的纪念。试想,当这个孩子长大以后读到自己儿时这闪亮的一幕时,该是何等的惬意!

  三、恰当地指导能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

  1、别忽视幼儿绘画活动中的说

  在幼儿园阶段,年龄越小的幼儿绘画水*越低,不能自如的用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但可以请他们来说,让幼儿说是让**了解幼儿绘画意图及其内心世界的直接途径。而且,幼儿绘画的特

  点之一是边说边画,年龄越小特点就表现得越明显。因此,在美术活动中,把握好幼儿的“说”,对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提高幼儿的绘画水*,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2、以开放的形式提问能激发幼儿的学*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应设计一些丰富多彩的开放性问题,激发幼儿联想、创造,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探索问题的不同答案。如在画《手指造型想象画》时,教师用手摆出几种造型,然后让幼儿发挥想象力,想想象什么,幼儿则可以根据自己生活经验的积累,得出不同的答案。新颖有趣的提问,可使幼儿感到新鲜,促使他有兴趣去探究,极大的调动他们投入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3、意愿画是一个非常好的绘画形式

  意愿画最能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启迪他们的形象思维,还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自由想象和创新的能力。教师适当的指导可以提高创作兴趣,激发创作灵感。比如,在讲过《龟兔赛跑》的故事以后,有一个小朋友问我:“老师,小兔子真有这么笨吗?他不会到终点站睡觉么?”当时,我就被他问住了。后来我根据幼儿的这个提问,设计了一个意愿画题目《龟兔的第二次赛跑》,让幼儿展开想象,把龟兔第二次赛跑的过程和结果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结果,在这次的绘画活动中,幼儿充分想象,打开思路,不仅画了出来,同时还编成故事讲了出来,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此时,我深深体会到,教师应把握好每一个教育的契机,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入手,达到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目的。

  四、恰当地评价孩子的画

  评价是一个欣赏的过程。教师应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每一幅作品,为他们提供积极有效的反溃即使发现幼儿表现中的错误,**也不必大惊小怪、立马否定幼儿的作品,而应该在充分观察和欣赏画面后仔细询问幼儿的画法并作出具体的评价。事后,我们可以引导他去观察、认知相关事物的特征。要知道,许多科学知识的掌握,都是在生活中逐渐通过观察、学*积累起来的,就好比小时候我们也许有过画绿太阳、红小草的类似经历,但如今还有谁不知道小草长在地上是绿颜色的呢?**过多的关心与干涉只能使幼儿失去创作的源动力,扼杀了幼儿的艺术创作潜能。

  在这几年的美术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幼儿园美术教育并不是教幼儿什么惊人之作,而是使他们能发现自己的潜能,建立大胆创造的信心,养成坚忍不拔的毅力,为将来无限的发展创造可能。

  经过这几年的美术教学实践,我认为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锻炼孩子的观察、记忆、想象、表现和创造能力。教师应尽量避免呆板单纯学*绘画技巧的教学方法,而应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教学上,我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为幼儿的创作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

  大自然是一个天然的大课堂,蕴藏着无穷的奥秘和想象的空间。教师根据时令和季节的变化,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让幼儿运用自己的感官去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玩一玩,从而积累丰富具体的、直接的知识经验。如在画《秋游》时,通过游览活动,每个幼儿从不同角度来创作,因此画出来的作品,内容和风格则完全不同。有的表现秋天的景色,有的表现秋游时大家愉快的心情,还有的用连环画的形式表现秋游的整个过程。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孩子们去观察、认识、体会生活中各种美好的东西,开阔他们的视野,以提高他们对绘画的兴趣以及认识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引导幼儿多看,养成善于观察的*惯,不仅能观察单一的物体,还要引导其观察物体的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如在画《活动中的小朋友》时,幼儿以某一处小朋友玩的情况为主要创作对象,但在丰富画面时还要再画一些其他小朋友的活动,使布局得以更加合理有序,内容更加丰富。

  二、营造宽松、安全的心理环境

  没有自由就没有创造,“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些想法在幼儿头脑中原本就没有,如果**不横加干涉,他们会自己创作,自动调节自己的行为,从而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因此,教师要正确面对儿童画中的“出格”“错位”的现象。在儿童画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有趣的现象:老鼠画得比猫大;鸭子长成尖嘴巴;兔子尾巴细又长;雨天开出红太阳……**往往无法理解,有人甚至急于纠正。那么,为什么幼儿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幼儿把画画的过程当作是一种游戏,边画边投入角色,仿佛自己就身在画中。我们班上有位小朋友受到动画片《猫和老鼠》的影响,认为老鼠聪明可爱,而猫却特别愚蠢,总是被老鼠玩得团团转,因而它就把“猫捉老鼠”画成了“老鼠追猫”,此时的幼儿想到什么就画出什么,想象与现实融合,思维不受任何局限。这些被**看来有些“出格”“错位”的画面往往表现了幼儿自身情感的.好恶。在绘画活动中,如果幼儿真的出现了不正确的认知,**不必大惊小怪,打断幼儿的绘画活动,急于纠正其绘画内容。而因在事后引导他去观察、了解相关事物的特征,让他们在生活中通过观察、学*积累起丰富的科学知识。所以,面对儿童画中的“出格”,老师应多加鼓励。甚至可以帮助所有欣赏者包括家长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创意,并用文字记录下来,为他留下一生中最珍贵的纪念。试想,当这个孩子长大以后读到自己儿时这闪亮的一幕时,该是何等的惬意!

  三、恰当地指导能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

  1、别忽视幼儿绘画活动中的说

  在幼儿园阶段,年龄越小的幼儿绘画水*越低,不能自如的用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但可以请他们来说,让幼儿说是让**了解幼儿绘画意图及其内心世界的直接途径。而且,幼儿绘画的特

  点之一是边说边画,年龄越小特点就表现得越明显。因此,在美术活动中,把握好幼儿的“说”,对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提高幼儿的绘画水*,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2、以开放的形式提问能激发幼儿的学*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应设计一些丰富多彩的开放性问题,激发幼儿联想、创造,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探索问题的不同答案。如在画《手指造型想象画》时,教师用手摆出几种造型,然后让幼儿发挥想象力,想想象什么,幼儿则可以根据自己生活经验的积累,得出不同的答案。新颖有趣的提问,可使幼儿感到新鲜,促使他有兴趣去探究,极大的调动他们投入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3、意愿画是一个非常好的绘画形式

  意愿画最能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启迪他们的形象思维,还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自由想象和创新的能力。教师适当的指导可以提高创作兴趣,激发创作灵感。比如,在讲过《龟兔赛跑》的故事以后,有一个小朋友问我:“老师,小兔子真有这么笨吗?他不会到终点站睡觉么?”当时,我就被他问住了。后来我根据幼儿的这个提问,设计了一个意愿画题目《龟兔的第二次赛跑》,让幼儿展开想象,把龟兔第二次赛跑的过程和结果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结果,在这次的绘画活动中,幼儿充分想象,打开思路,不仅画了出来,同时还编成故事讲了出来,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此时,我深深体会到,教师应把握好每一个教育的契机,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入手,达到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目的。

  四、恰当地评价孩子的画

  评价是一个欣赏的过程。教师应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每一幅作品,为他们提供积极有效的反溃即使发现幼儿表现中的错误,**也不必大惊小怪、立马否定幼儿的作品,而应该在充分观察和欣赏画面后仔细询问幼儿的画法并作出具体的评价。事后,我们可以引导他去观察、认知相关事物的特征。要知道,许多科学知识的掌握,都是在生活中逐渐通过观察、学*积累起来的,就好比小时候我们也许有过画绿太阳、红小草的类似经历,但如今还有谁不知道小草长在地上是绿颜色的呢?**过多的关心与干涉只能使幼儿失去创作的源动力,扼杀了幼儿的艺术创作潜能。

  在这几年的美术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幼儿园美术教育并不是教幼儿什么惊人之作,而是使他们能发现自己的潜能,建立大胆创造的信心,养成坚忍不拔的毅力,为将来无限的发展创造可能。

  喜欢画画,是孩子的天性,在纸上留下的每一根线条,每一个色块,都是他们表达情感的结果。因此,绘画便成了幼儿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我班幼儿十分喜欢涂涂画画,但到了绘画活动中往往有的幼儿就不敢画了,如教师不加以正确的引导,这部分幼儿就会害怕画画甚至于讨厌画画。因此我通过各种方法鼓励幼儿用手中的画笔来展现自我,运用这一特殊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情感体验。在教学中追求快乐的学*,让孩子专心做自己,引导他们观察、回忆与想象,在日常生活中以艺术的目光去发现美,借此在孩子的心中植下感受幸福快乐的精神因子。“新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本学期我们以赏画于玩、学画于嬉、教画于乐为主导思想,培养幼儿在快乐中学会感受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下面谈一点体会。

  一、创设具有美术氛围的活动环境和活动区域引起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是以线条,结构塑造形象的视觉艺术,美术以它的直观性,可观性,形象生动,对幼儿有很大的感染力,每个幼儿都好奇,他们的兴趣往往来源于直接的形象体验,他们对看到的每一样新事物都会产生兴趣。于是幼儿园的整体设计、活动室及走廊的都采用了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各种绘画作品为装饰,在这些绘画作品中有老师的,而更多的是孩子们的作品,当幼儿置身于其中时,有的幼儿发出了赞美,有的发出的是惊叹,而更多的流露出的是羡慕,所有这一切均激发了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积极性,孩子们有了画画的愿望和想法,于是美术活动区就成了他们喜欢光顾的地方,而我们的瓷砖墙就成了孩子展示自己作品的的天地,在这里他们不用经过老师的同意就可以把自己画的每一样东西展示出来,在幼儿参与的过程中,我们重视幼儿活动时对美的理解及想象对他们技巧的表现,遵守循环渐进的原则,如参与六一节前布置,我们先让幼儿讲讲,想想,节日中欢快的景象,等到活跃的气氛达到高潮时再开始活动,制作,绘画,虽然幼儿是辅助者,但是外界环境的布置参与即使幼儿的想象力得到了驰骋,也萌发了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充分运用环境的教育功能,为此,我给了孩子们最大的肯定与鼓励。

  二、在观察、欣赏中给幼儿美的享受。

  作为一个幼儿教师,我*时注意观察幼儿在一日生活环节中的行为表现发现了许多有教育价值的事物。如春天在小公园散步,在白马涧游玩时幼儿发现许多花开了,他们惊奇地叫了起来﹕“花真多呀,”“花园里的鲜花真漂亮”“花朵怎么有的是黄色的,有的是红色的?”于是主题活动“春天”在不经意中产生了。回到活动室,孩子们叽叽喳喳开了﹕我看到的鲜花像桃子,有的鲜花像太阳,我又在瓷砖墙上开辟了一块地方,让孩子们把自己画的贴上了墙,孩子们欢呼雀跃,甭提有多高兴了!在以后的好几天里,在区域活动中,孩子们纷纷拿起了

  画笔,画起各种各样的小花。孩子的画虽然稚拙,画面也有些凌乱,却有它的美。更可贵的是他们画画的兴趣越来越浓了。

  三、教师把示范当作一种表演,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进行绘画创作活动。

  我在示范时就像在给幼儿做表演,幼儿在欣赏教师轻松自如的作画时,让他们有一种作画容易的心理暗示,使幼儿增强作画的自信心,感到没有压力是一件很高兴的事情。还有我在为幼儿示范时一般只对重点和难点进行恰当的示范表演,例如:在“小鸡”这一活动中,我的示范是一只母鸡和一只鸡蛋,因为幼儿在以前的绘画活动中已经掌握了有关画圆的技能,因此这一次活动我只重点示范了画“尖尖嘴”、“小小脚”,而鸡的各种动态则用语言提示:“小鸡从蛋壳里出来,它们会干什么呢?”,于是作品中出现了“小鸡在捉虫”、“小鸡在奔跑”、“小鸡做游戏”等各种动态,又如在“太阳”这一绘画活动中,我只示范画了太阳圆圆的脸,通过与幼儿一起讨论我们把太阳光当成是太阳的头发,让幼儿来为太阳设计发型,这时幼儿积极地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于是一幅幅生动可爱的作品诞生了,在这些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每个幼儿自己的想法,而不是机械枯燥的模仿。如果教师从头到尾地进行示范幼儿就会被教师的思想所束缚,跟着老师的范例画,失去了创作的乐趣。

  四、以生活化、游戏的形式诱发幼儿绘画的兴趣与乐趣。

  我们以游戏的方法进行绘画活动,因为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把绘画融入游戏中,在绘画时幼儿感到是在做游戏,他们的兴趣就高了,也不会感到害怕了,创造自己的绘画方法、特点,这样才能真正把幼儿的创造潜力挖掘出来,才能真正体现对幼儿的尊重。由于小班幼儿年龄的限制,生活经验的缺乏,幼儿脑中积累的表象极其有限,这样制约着他们想象力的发展,因此,我们为幼儿选择绘画的内容是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喜欢的、简单的事物。我就设计了“下雨了”、“开飞机”、“会跳舞的线宝宝”等绘画游戏活动去满足幼儿的涂鸦需要。然后开始引导幼儿从无目的的涂鸦向有目的涂鸦推进,进而设计了“快乐的虫宝宝”、“小兔过生日”、“小熊家的花园”等绘画游戏活动,引导幼儿从有目的涂鸦向创造简单的图形推进,因此在幼儿的作品中开始出现图形,一般为圆形,我们又设计了“摘果子”、“一袋小圆糖”引导幼儿用圆和线条组合创造成更为丰富的画面,于是幼儿的`作品中出现了太阳、树木、花朵等,甚至于人物和动物,从以上活动中幼儿体会到了绘画活动的乐趣,从而使幼儿喜欢了画画。 如在小班孩子学*“圆”象的过程中,我们通过让家长配合跟孩子一起找“圆,即找出生活中与圆点相似的物品——饼干、皮球、糖果、钱币等,玩“圆等活动大大丰富了幼儿脑中圆形象。还在区域手工活动中提供圆片拼贴画、圆片拼插、数学活动区给点点排队、排序。逐步加深孩子与圆之间的情感,赋予原本枯燥的圆以生命和活力,大大激发了孩子表现“圆”的兴趣和愿望。使原本枯燥的模仿变成了孩子主动表现的鲜活多样的“圆”——圆圆的太阳、圆圆的糖果、圆圆的花朵、圆圆的气球等等。

  五、综合材料,多元发展

  艺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所有的艺术表现都建立在物质材料基础上。对材料技法的适时传授对孩子的艺术学*起着巨大的作用,我们通过一系列的练*和指导,让孩子在技法练*中既放飞心灵又能切实掌握材料技巧。新颖的美术教育工具,刺激孩子的新鲜感,效果也很特别。如我们用罐头裹上小毛巾来画滚筒画,为鲜花灿烂的春天涂上美丽的色彩,孩子们大胆地按自己的意愿选择色彩进行涂色、创作,不仅有趣,游戏性质也很强,还给孩子们提供了合作的空间,当三幅色彩鲜艳的大型滚筒画《美丽的春天》完成时,孩子们欢歌笑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除了创造一些新鲜的工具,我们还通过改良、综合方法,利用手指、手掌印画、印章画、撕纸画、棉签画等进行创作。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生活感受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而在幼儿完成作品时,我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地方,让幼儿在相互欣赏,交流*同提高,而教师则要读懂幼儿的每幅作品的,不要以**的眼光去看孩子的作品,要以孩子的视觉去欣赏他们、理解他们,充分理解幼儿的作品及创作心理,肯定幼儿作品中的点滴进步,给予赞赏和鼓励,使幼儿在每次绘画活动中都充满信心,以激发幼儿下次创作的愿望。

  通过以上方法培养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愉悦的情绪对孩子在绘画活动中发挥想象力、动手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使幼儿觉得绘画是一件快乐和有趣的事,他们在绘画活动中自由创造着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和五彩奇妙的的世界。

  在幼儿园,美术活动是幼儿喜欢的一种艺术活动,是幼儿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重要手段。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锻炼孩子的观察、记忆、想象、表现和创造能力,幼儿把自己关注的热点、感兴趣的事物和幻想的美好世界画在纸上变为现实。因此,活动中教师应尽量避免呆板单纯学*绘画技巧的教学方法,而要通过各种途径,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美术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

  1、兴趣激发法是激发幼儿的学*兴趣是幼儿创造性的基础,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怎样激发幼儿的兴趣呢?教师要注重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调动幼儿绘画的积极性。并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在幼儿绘画活动中,教师运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活动,也可以使幼儿毫无思想负担,在自然、轻松、愉快的游戏中获取知识和技能。在选择活动内容时候要大胆创新,选择一些贴*幼儿生活、幼儿喜欢的美术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绘画是幼儿的游戏,但也有的孩子对画画没有兴趣,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材料是否吸引幼儿、选材合不合适?是否是幼儿能够独立操作的?那怕是同伴一句不经意的评价也会影响幼儿的绘画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考虑选材是否合适。

  2、观察与认知脱离“示范—模仿”的传统绘画教学方式,要求幼儿要通过自己的眼睛看、脑子想、用手画来完成创作。但也有的孩子画不出形来,这往往是因为他没有很好的观察事物。如,幼儿画树时常常把树干画成一个长方形,老师可以带幼儿观察一颗真的大树,摸一摸树干、看一看树枝的样子。

  3、构思、绘画法鼓励幼儿先想后画来学*构思,使绘画活动不仅是幼儿动手操作的活动,更是动脑思考的活动。通过老师的引导,幼儿学会了在生活中学*构思,在游戏中学*构思,在想象中学*构思,在观察中学构思,幼儿美术活动的全过程都强调以游戏引发孩子的兴趣和表达表现的欲望,探讨怎样把自己一系列想法中的重点内容表现在画面上,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美术课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激发引导幼儿的想象力。

  4、在评价中让幼儿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对于自己的作品,幼儿很在意老师与同伴的评价。鼓励性的评价可以保护孩子的创作热情,期待下一个活动的到来。评价的目的就在于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幼儿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能力和才干,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

  转眼间我们幼儿园开展米罗美术课程一个学期了,所有的培训、教学、成果都历历在目。通过一个学期的培训学*和教研,我们的美术教学也在不断的成熟中。

  记得今年夏天外出学*,我第一次接触到米罗可儿,当时是听的一节拓印想象的课,从开始对这节课的迷茫,到后来的不信任,到最后的惊讶、赞叹,使我深深的喜欢上了米罗可儿。

  绘画是一种儿童十分喜爱的活动,能充分发挥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儿童快乐。而米罗可儿美术的智慧美术课程体系是以借形想象为核心,以相关、相似、相对想象为基础的系列儿童创意想象美术活动体系。所谓借形想象,是将人类最普通、最原始的想象,运用到儿童教育中来的一种形式。本着这种理念,我开始了本学期的美术教学。

  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节课是小班的《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在排出课程表知道那周要上这节课的时候,我就开始精心的准备。先是我在同事那借了几面小镜子,然后准备所需要的各种材料。终于开始上课了,我先和小朋友们做了个脸部表情的游戏,然后每一组发了两面小镜子,让小朋友们观察自己丰富的表情,此时孩子已经非常感兴趣了,我赶紧进入正题,问问小朋友上幼儿园快不快乐,是不是像镜子里的自己一样笑得那么开心,为什么喜欢上幼儿园呢……开始画了,怎样摆脱孩子画的像小拳头一样小呢?嗯,这个早就想好了。我告诉小朋友们把你们的小手打开放在画纸上,画的时候一定要画出的比自己的小手还要大。还要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看一眼画一笔,一定要画出自己的特征。这时孩子就开始认真的画了,我对个别不敢画的孩子进行着重引导,并来回的观察孩子画的情况,当我看到文文画的画时我开心极了,她把自己独特的小眼镜也画上了,还有她那两个可爱的麻花辫。她很认真的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看一眼,画一笔。当她觉得很满意的时候,我及时的表扬她,然后告诉她如果再加一些什么会更漂亮。一节完美的美术课结束了,现在来看看文文的成果吧!

  这是文文画的自己:


幼儿美术教学心得 (菁华5篇)(扩展3)

——小学美术教学心得体会 (菁华5篇)

  评课今天参加吴兴区美术“设计应用”领域的中短期培训,有幸聆听了四位老师的美术课堂,感受颇丰。四位老师亲切的教态,对教材的深入把握及精彩的课堂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星星闪烁》——丁玲

  丁老师课堂首先由一个情景的导入,让学生手拿剪好的星星跟着音乐的律动找朋友,迅速的将学生拉进了课堂。随后学生又在丁老师的引领下,循序渐进的画星星,在学生的体验中不断改变不断丰富。打破了学生原先对星星的传统认识,在不断的体验中发现变化与美感。课堂中比较重视学生自己的生成,老师在学生自己生成的作品上再加以修改和引导最后完成一件星星闪烁的作品。学生的作品也呈现的非常丰富,非常的有美感。但是我认为这堂课是不是还可以引导一下星星的组合,不一定是没人一张纸上画一个星星,还可以在一张大的纸上有星星的大小等的排列,组合的构成变化。不光是单个星星的变化还可以是多个在一起的构成上的变化。

  《门的装饰》——孟丽芳

  孟老师的课堂总会给人一种非常惬意的感觉。整堂课有一个*传统文化的大背景。里面讲到了很多*传统文化

  中的文案,像龙凤呈祥、福在眼前、幸福莲年等。并且课的开始部分也是从*传统文化中的甲骨文“门”字开始的。而且孟老师自身的文化底蕴也是非常深厚的,她对门的理解非常的透彻。包括门的形式感及艺术语言,门的各部分的结构,隔扇门,门上的装饰纹样,隔心,裙板等,这些知识都在孟老师的课堂语言上体现了出来。并且最后的作业也组成了一扇完整的门。课的设计也非常精妙,课刚开始,让学生折对开的门。起先我认为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小练*,后来发现原来这一折太神奇了。这样折过的一扇对开的门用到了最后的作业中,将整堂课串在了一起,并且非常的有立体感,这样就使最后的作业呈现时候的美感大幅度的提升,同时很好的解决了对称的问题。整堂课孟老师准备的教具都做的非常的精致,很有视觉性。特别是那几个纹案的图,一个个贴到黑板上,显的很别致。还有两个门钹。但是在课的前面部分欣赏门的的时候,是不是稍微多了一点,不够精炼,而且看的速度是不是快了一点,有点走马观花的感觉。这里的节奏能不能放慢一点。再有在最后的作业当中体现的也不多。可以再提炼一下。

  《现代建筑设计》——蒋珏熙

  整堂课蒋老师主要是借助悉尼歌剧院这一个建筑来向学生讲解现代建筑的设计的灵感,设计的型,设计的组合形式等问题。同时选取了白纸这一种学生容易接受,造型能力

  又非常强的材料让学生在发现的过程中去感受去体验。教师下发的四张白纸也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四个不同的形状的纸,因为这样学生在单个造型的时候可以尽可能多的做出不同的造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过程。从视觉中不同角度、不同组合的建筑图片的发现、感受转换成学生造物上的体验这一个学生学*的过程。老师一直在挖掘学生看到图片“哇”后面隐藏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又抓住其实的一个点来进行教学深入,而没有全部都来剪,避免了*铺直叙。最后学生的作品也很好的呈现了他们的设计灵感和造型的组合。但是我感觉在前面的单个造型之后后后面的组合中间这个过程稍微有点脱节,这一步的转过来中间是不是还应该再有一个环节。

  《多彩多姿的课程表》——钮淑贞

  钮老师的这堂课教态非常的亲切。课堂的导入也非常的有趣,通过一个小游戏让学生很快的进入到了课程表。然后老师想了很多好的方法来解决学生在课程表中图标的设计。但是这个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并不是一味的传授,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困难,发现问题,然后再一个个的去击破这些困难。老师的问题并没有把学生给束缚住,反而是引导学生更好的去感受去体验,再通过小练*把问题解决。在讲解课程表外形装饰的时候钮老师也选择了很好的方法去解决。并且通过自己的示范和范作的欣赏,更加直观的去发现。最后学

  生的作品也都很好的展示了出来。但是我感觉小图标的讲解是不是比重太大了一点,导致后来的外形稍微轻了点,两者是不是可以互换一下?

  最*,我拜读了《小学美术新课程教学论》,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美术课程改革背景、学*领域与教学基本取向、学*方式的变革、教学评价的发展、教学环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美术新课程与教师的个人成长等。该书充分体现新的课程理念,采用崭新的结构和体例,针对小学美术新课程教学中的问题,根据现代小学美术教师的需要,即学*者的实际需要,导入案例,创设情景,强调学*者的活动和对话。同时,致力于改变教材历来的面貌和我们阅读*惯,以新的呈现方式,尊重学*者选择和使用的权利。我对“美术新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发展”这一章感悟较多,这章从教材评价、课堂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四个维度阐述了评价的发展。我个人认为,不管评价发展到什么程度,总离不开学生,评价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为主体”,这是课改中提得最多的一句话,也是各科教学所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而在极具人文性质的美术学科中,如何让“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作为一种观念深入人心,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我*时的一些做法:

  一、提高教师、家长的思想认识

  评价方面,家长甚至部分教师对来自学生的评价重视程度不够,在心里常常把学生评价看成是可有可无的项目。总认为学生懂什么,他们是不知道好坏的。在家长眼里画得象做得好就是好作业,其实,他们由于对儿童的思维了解不够深入,对儿童美术作品理解较为片面,有的教师往往也用**的标准来评价学生作业,常常一味追求象不象,导致对作品中学生的创新之处、童趣等不能作出正确评价,无形中还误导了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扼杀了儿童的创造性。而小学阶段儿童的思维发展,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逻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形象记忆能力比较弱,作品造型、色彩多为想象中的形象,与真实的形象距离较大。因此我们要加强宣传力度,提高教师特别是家长对儿童的思想认识,俯下身子了解儿童,多多倾听儿童的心语。要从意识深处更新传统观念,要懂得充分尊重学生的评价。**对学生评价的尊重,才能带动学生对评价的重视,使学生认真参评,真正发挥学生评价对学生的教育、促进作用。

  二、营造学生自评、互评的氛围。

  有位哲人说过,“人与大多数动物一样都具有向群性”。也就是说人都喜欢凑热闹,比如,某大商店开业了,人头攒动,你正好散步路过,即使你不打算买东西,相信你也会融入人群中,去走一走、看一看,感受一下开业的热闹气氛。同样在课堂上,我们也要利用好这个“向群性”,营造学生自评、互评的氛围:可采用游戏、故事、趣味课件等手法,营造气氛,激发学生评价的兴趣。比如,在教学《过新年》这节课时,我事先在教室里布置好各种彩色窗花、对联、气球、绸带、假鞭炮等新年用品。让学生一进教室就感受到新年的喜庆气氛,然后发给每位学生一只袋子,和相同数量的年货,(年货由学生和老师共同筹集)把年货放在自己作品的地方,等待新年的钟声。作业完成后,老师敲响新年的钟声,学生们开始以互相拜年的形式进行作业互评:你认为喜欢的作品就给那位同学一份礼品,最后看谁拜年拜到的礼品多。这节课学生既当主人又当客人,既做评委又当选手,兴趣十分高涨。

  三、指引学生自评、互评的方向

  评价这根“指挥棒”自身的坐标很关键,一旦方向错误,就有“全军覆没”的可能性。因此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教学,决定着教学的方向。由此可见为学生指引评价的方向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引领学生欣赏同龄学生的优秀作品,然后结合*时的教学与实践逐步欣赏大师的作品,初步感受名家的风采,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美的,怎样的作品就算优秀作品,这些学生、大师的作品好在什么地方,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去学*。比如,儿童绘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进行评价:1、构图是否饱满2、线条是否流畅3、造型是否准确4、色彩是否丰富 5、创意是否新颖独特等。手工作品可以从:1、造型 2、表现手法3、材料选择4、制作的技法5、创意6、色彩7、造型等方面去考虑。

  四、拓宽学生自评、互评的空间

  小学美术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根据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学生自评、互评合理巧妙地运用能促进学生克服胆怯、自卑的心理,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潜能:首先从评价的内容来说,评价包括知识、智力、运用、*惯、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从形式上来说,评价包括课内与课外、统一与民主、长期与短期等。对于智力不十分好的学生来说,可让其他学生找出这些学生作品中的非智力因素进行评价,比如;“这幅画画得很认真”、“这位同学这堂课很专心”、“这位同学的每次作业都能及时完成”、“这位同学很大方,和其他同学合作时常常拿出自己的工具材料和大家一起用”、“其他同学很乐意与这位同学合作,并且合作得很愉快”……而对于学有所长的学生,可以先让那些“差生”说说“这些同学的作品中你最欣赏它什么”,“你觉得这些作品中哪些地方最成功”,等等。然后再让这些优生自己说说作品中有那些不满意的地方,准备下次如何修改等等。

  总之,只有紧紧围绕“以学生为主体”的科学、正确的评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让“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真正深入到每位教育工作者的内心深处。

  从参加工作到现在已有整整四年时间,从刚开始教中学美术到现在教小学美术,不能说经验丰富,也不能说颇有成就,但对教育教学这方面还是颇有感触。中小学美术教育不同于专业美术教育,他为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服务,以学生发展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感知能力、想象力、表现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美术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学*兴趣,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合作互动学*;强调情感体验;注重学*过程;注重跨学科的综合学*,改变传统教法和学法。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最终使学生学会学*、学会做人、终身受益。以前接触中学较多,但在接触小学美术后我发现让我感触的和需要学*的更多。小学美术教学更讲究的是情感的投入与心灵的交流,否则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情感教育是一种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我常常想:什么样的美术教学是适合学生发展的呢?怎样上好美术课?带着这些问题,我边教学边摸索,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战实施后,我把自己的一些的做法与粗浅的想法写出来与各位教师分享,以期取得认识和方法上的共鸣。就美术课堂教学方法及评价而言,我注重了以下几方面:

  一、关注时间、地域以及个性差异

  由于所教的班级不同,学生性格各异,同样的教学手段所显示出来的效果也是大不相同的。以此,在课堂纪律的组织上,在提问方式等方面,我因人而异,防止依样画葫芦,这样,学生鲜明的个性不会被抹*乃至同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通过教学评价,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传统的美术教学。过分重视学生对美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忽视学生个体对美术的体验,无法让大多数学生体验到学*美术的乐趣,从而逐渐丧失了自信心。学生喜欢上美术课,却不敢表现、展示自己的才能。针对这一现象,我特别注意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课堂教学评价要关注学生学*的自信心,尊重他们与众不同的感受。有些学生天生聪明,但有些学生可能在学*上没有那么幸运,反应显得迟缓些,作为教师就不能心急,也要在课堂上给这些孩子一些意想不到的表扬性评价,也会给这些需要自信的孩子增加勇气和信心。孩子天生就是表现家,他们会通过唱歌、跳舞、绘画等来表现自己对生活的感受,每表现一次就成长一些,当他们得到赞美时就会信心大增,也就会更喜欢这项活动,表现的更好。我认为适当的赞美对于孩子来说是推动其进步的风帆。

  二、兴趣是学*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

  我们知道每个人都会对其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关注和积极探索,并表现出心驰向往的状态。研究表明,如果每个人对某项工作有兴趣,就有可能发挥他全部才能并长时间保持搞笑利率而不感到疲劳;相反,学生容易精力疲劳。兴趣还可以开发智力,是成才的起点。重视形成性评价,提高学生的美术能力课改以前,美术教学中只注重对作业的评价,是一种对教学结果的评价。而教学结果与教学过程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但是教学结果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教学过程,因为相似的教学结果可能来自于不同的教学过程,而教学过程中细微的差异又将导致教学结果发生巨大差异。

  三、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教师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赞美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等都能带来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对学生小小的成功,点滴的优点给以赞美,可以强化学生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满足成就感,进而激发学生学*动力,培养自信心,有利于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氛围。教师的赞美愈多,学生就越显得活泼可爱,学*的劲头越足。教师的赞美就像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更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有效途径之一。

  四、 关注个体差异,评价注重引导学生的发展

  心理学表明:人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正确对待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在美术评价中不能以固定僵化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作业,枯燥冰冷的分数会浇灭学生创造的火花,折断学生想象的翅膀。因为美术不同于一般学科,学生作业是一种饱含情感的创造性活动产品,具有鲜明生动的个性差异。每个人的喜好不同,对美术的感悟也不同。因此教师在评价时要承认和维护学生在美术方面的个性差异,允许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学*美术,为学生的学*和自由发展创造宽松的时空环境。

  五、 加强自评与互评,使学生逐步成为评价的主体

  《美术课程标准》评价建议的第一条就是“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从中反映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和评价观。在美术教学中,我改变教师是评价权威的现象,把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评与互评。在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先在自己的作业背面写上自己对作业的评价,然后再到讲台前展示,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评价,觉得自己哪儿画得很好,哪儿还有些不足,需要怎样改才好。给学生一点阳光,他们会很灿烂!改革评价方式,如何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成了摆在每一个美术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采用形式多样的评价方式架起师生、生生之间的友谊桥梁,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通过教师的评价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积极开展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多种评价方式,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检测评价学生,将会把美术课堂教学带入一个崭新的天地,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六、要有爱心

  教师的爱,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的保护幼小的`心灵。作为一名美术教师,要增进师生之间的互相理解和配合,建立友谊,产生凝聚力,向心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这方面对低年段的学生我做的比较突出,结果低年级的学生比高年级的学生更喜欢我的美术课。每当我走进教室,孩子们便会兴奋地欢呼“耶”!在孩子们那既活泼又充满稚气的语言中,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幸福和快乐!他们的反应让我了解到他们在学*中也体会到快乐。我也因此深深爱上了美术教学工作。

  评课今天参加吴兴区美术“设计应用”领域的中短期培训,有幸聆听了四位老师的美术课堂,感受颇丰。四位老师亲切的教态,对教材的深入把握及精彩的课堂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星星闪烁》——丁玲

  丁老师课堂首先由一个情景的导入,让学生手拿剪好的星星跟着音乐的律动找朋友,迅速的将学生拉进了课堂。随后学生又在丁老师的引领下,循序渐进的画星星,在学生的体验中不断改变不断丰富。打破了学生原先对星星的传统认识,在不断的体验中发现变化与美感。课堂中比较重视学生自己的生成,老师在学生自己生成的作品上再加以修改和引导最后完成一件星星闪烁的作品。学生的作品也呈现的非常丰富,非常的有美感。但是我认为这堂课是不是还可以引导一下星星的组合,不一定是没人一张纸上画一个星星,还可以在一张大的纸上有星星的大小等的排列,组合的构成变化。不光是单个星星的变化还可以是多个在一起的构成上的变化。

  《门的装饰》——孟丽芳

  孟老师的课堂总会给人一种非常惬意的感觉。整堂课有一个*传统文化的大背景。里面讲到了很多*传统文化

  中的文案,像龙凤呈祥、福在眼前、幸福莲年等。并且课的开始部分也是从*传统文化中的甲骨文“门”字开始的。而且孟老师自身的文化底蕴也是非常深厚的,她对门的理解非常的透彻。包括门的形式感及艺术语言,门的各部分的结构,隔扇门,门上的装饰纹样,隔心,裙板等,这些知识都在孟老师的课堂语言上体现了出来。并且最后的作业也组成了一扇完整的门。课的设计也非常精妙,课刚开始,让学生折对开的门。起先我认为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小练*,后来发现原来这一折太神奇了。这样折过的一扇对开的门用到了最后的作业中,将整堂课串在了一起,并且非常的有立体感,这样就使最后的作业呈现时候的美感大幅度的提升,同时很好的解决了对称的问题。整堂课孟老师准备的教具都做的非常的精致,很有视觉性。特别是那几个纹案的图,一个个贴到黑板上,显的很别致。还有两个门钹。但是在课的前面部分欣赏门的的时候,是不是稍微多了一点,不够精炼,而且看的速度是不是快了一点,有点走马观花的感觉。这里的节奏能不能放慢一点。再有在最后的作业当中体现的也不多。可以再提炼一下。

  《现代建筑设计》——蒋珏熙

  整堂课蒋老师主要是借助悉尼歌剧院这一个建筑来向学生讲解现代建筑的设计的灵感,设计的型,设计的组合形式等问题。同时选取了白纸这一种学生容易接受,造型能力

  又非常强的材料让学生在发现的过程中去感受去体验。教师下发的四张白纸也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四个不同的形状的纸,因为这样学生在单个造型的时候可以尽可能多的做出不同的造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过程。从视觉中不同角度、不同组合的建筑图片的发现、感受转换成学生造物上的体验这一个学生学*的过程。老师一直在挖掘学生看到图片“哇”后面隐藏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又抓住其实的一个点来进行教学深入,而没有全部都来剪,避免了*铺直叙。最后学生的作品也很好的呈现了他们的设计灵感和造型的组合。但是我感觉在前面的单个造型之后后后面的组合中间这个过程稍微有点脱节,这一步的转过来中间是不是还应该再有一个环节。

  《多彩多姿的课程表》——钮淑贞

  钮老师的这堂课教态非常的亲切。课堂的导入也非常的有趣,通过一个小游戏让学生很快的进入到了课程表。然后老师想了很多好的方法来解决学生在课程表中图标的设计。但是这个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并不是一味的传授,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困难,发现问题,然后再一个个的去击破这些困难。老师的问题并没有把学生给束缚住,反而是引导学生更好的去感受去体验,再通过小练*把问题解决。在讲解课程表外形装饰的时候钮老师也选择了很好的方法去解决。并且通过自己的示范和范作的欣赏,更加直观的去发现。最后学

  生的作品也都很好的展示了出来。但是我感觉小图标的讲解是不是比重太大了一点,导致后来的外形稍微轻了点,两者是不是可以互换一下?

  《美术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中提出:“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并强调“重视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内在激励作用。”因此,现在的美术课堂上,少了教师采用简单化的否定性评价,少了教师的严厉批评声,而多了对学生的表扬、赞赏、肯定,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

  我就如何改进课堂教学评价、让学生在阳光下得到全面发展做了一些尝试,下面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重视形成性评价,提高学生的美术能力

  课改以前,美术教学中只注重对作业的评价,是一种对教学结果的评价。而教学结果与教学过程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但是教学结果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教学过程,因为相似的教学结果可能来自于不同的教学过程,而教学过程中细微的差异又将导致教学结果发生巨大差异。所以,仅仅静态的评价教学结果不能反映教学的价值。

  二、通过教学评价,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课堂教学评价要关注学生学*的自信心,尊重他们与众不同的感受。有些学生天生聪明,但有些学生可能在学*上没有那么幸运,反应显得迟缓些,作为教师就不能心急,也要在课堂上给这些孩子一些意想不到的表扬性评价,也会给这些需要自信的孩子增加勇气和信心。孩子天生就是表现家,他们会通过唱歌、跳舞、绘画等来表现自己对生活的感受,每表现一次就成长一些,当他们得到赞美时就会信心大增,也就会更喜欢这项活动,表现的更好。我认为适当的赞美对

  于孩子来说是推动其进步的风帆。

  正确的引导孩子学*,认识孩子作品的特点进行有益的评价,适当的给孩子以赞美的评价,对于孩子树立自信心,有效的学*,大胆的表现自我有很大的作用。就让我们多给孩子一点赞美的评价,使他们多一份自信。

  三、关注个体差异,评价注重引导学生的发展

  心理学表明:人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正确对待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在美术评价中不能以固定僵化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作业,枯燥冰冷的分数会浇灭学生创造的火花,折断学生想象的翅膀。因为美术不同于一般学科,学生作业是一种饱含情感的创造性活动产品,具有鲜明生动的个性差异。每个人的喜好不同,对美术的感悟也不同。因此教师在评价时要承认和维护学生在美术方面的个性差异,允许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学*美术,为学生的学*和自由发展创造宽松的时空环境。

  给学生一点阳光,他们会很灿烂!改革评价方式,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成了摆在每一个美术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采用形式多样的评价方式架起师生、生生之间的友谊桥梁,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通过教师的评价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积极开展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多种评价方式,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检测评价学生,将会把美术课堂教学带入一个崭新的天地,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幼儿美术教学心得 (菁华5篇)(扩展4)

——幼儿园教学美术总结 (菁华5篇)

  本学期,我们美术教研组的工作,在园领导的支持下,在老师们的密切配合下顺利开展。全组老师认认真真执行教研计划,扎扎实实开展教研工作,并在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中相互学*、商讨切磋,将美术教学新理论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开阔幼儿的视野,促进了幼儿良好艺术素养的形成及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教师队伍建设。

  我们美术组共有教师15位,有多年美术教学经验,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的`老教师,也有热爱美术教学工作,对美术教学具有浓厚的兴趣,具有创意和灵感、易于接受新事物的年轻老师,因此教研活动我们从实际出发,组织教师之间互相交流观摩、研讨评估,对个别教师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共同思考,对不全面的地方加以补充,有效提高自身水*和教学技能。青年教师培养方面:我们积极开展各项活动,鼓励青年教师结合理论知识多开展实践活动,在互听、互论、互学中使青年教师得到一定的发展。发挥本组骨干教师的带头引领作用,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

  二、加强理论学*,深入研究,扎实开展美术课堂研讨活动。

  教研组积极开展美术集体教研活动,做到认真做好记载,每次学*有体会和收获。采用集中、分组、自学等形式,组织组内成员进一步深入学*《纲要》,准确把握《纲要》的精神实质。结合本学期主要以“线描画”为切入口进行各种形式的美术教学的目标,组织教师认真学*相关的理论知识,进一步提高认识,探讨新课改背景下的幼儿美术教育研究方式,认真撰写教学活动计划,对教育实践中的教育行为进行反思,寻找新的理解和追求,并在教学中把这些理念落实到实践中,吸取美术教育经验。本学期我们不断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并积极响应我园“行为跟进”教研活动,本组由黄斓老师上了公开课《手掌树》;陆燕老师上了《我给树叶添叶脉》;汤水英老师上了《车轮滚画》,通过集体备课、观摩研讨等活动提高了每位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增强了教师的教学水*,真正做到了共同研究,共同进步。除了教研组的理论学*之外,各位老师还利用电脑查阅进行业务学*和外出聆听学*,从学*中提高了自身的理论修养。

  三、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研活动。

  1、“幼儿线描画教学”学*活动

  11月4日,我组教师集中在多功能厅。首先,共同学*了《幼儿线描画辅导》一文,使教师们了解到了各年龄阶段幼儿美术创作的特点及儿童线描画辅导的要点。接着,教师们又观看了一些儿童线描画的作品,让他们感受到了不同表现手法下“儿童线描画”的美。最后,教师们又共同进行了“创意线描画”的创作活动。活动中,教师们都非常投入、非常认真,遇到不懂的就虚心请教。通过活动,教师们不但在美术教学方面有所提升,而且在自身的美术技能方面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2、开展幼儿美术兴趣班活动

  本学期,我园利用周五下午开办美术兴趣小组,共29位幼儿参加了美术兴趣班活动。主要是以培养幼儿的美术兴趣特长,增强幼儿对线的认识和运用为目标开展各种线描活动。为了培养幼儿的美术兴趣、提高幼儿的绘画水*、不辜负家长们的期望,我们执教的两位老师对于每周的兴趣班活动,都十分认真地对待,精心准备。同时,我们还须针对幼儿自身水*的差异,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并分别进行指导。在我们精心地辅导下,增强了幼儿对美术的兴趣、提高了每一个幼儿的绘画水*。

  3、“行为跟进”美术课堂研讨活动

  组织本组教师钻研教材,分析幼儿美术活动情况,明确本组美术教学任务和教学要求。并积极响应我园“行为跟进”教研活动,本组由黄斓老师上了公开课《手掌树》;陆燕老师上了《我给树叶添叶脉》;汤水英老师上了《车轮滚画》,每次教学后,我们都会根据教师的教学活动情况和幼儿的学*情况,提出改进意见。每次上课,教师们都认真地按照集体教研过的内容,灵活应对在教学活动中出现的生成问题,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认真的反思,针对不足找出适宜的方法,及时改进,进行再次执教。通过集体备课、观摩研讨等活动提高了每位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增强了教师的教学水*。

  4、“迎新年“幼儿创意绘画活动

  16周,我园开展了以“迎新年”为主题的幼儿创意绘画大赛。大赛共分三个部分:首先是各班老师自己组织创作活动,并由指导老师进行初评与选送。然后,由美术组的老师们对选送的作品进行复评,并评选出“最佳创意小艺术家”、“最具创意小艺术家”、“优秀小艺术家”、“小小艺术家”4个奖项。最后,评选出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老师们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自班幼儿的特点进行了多形式、多材料的绘画创意活动。如:大班的老师们组织幼儿以油画棒为主进行创作;中班的老师们以油画棒结合水粉为主进行创作;小班的老师们则组织幼儿利用青菜、萝卜、树叶的乡土材料进行贴画、添画、和点画等多形式的创意活动。活动中,指导老师们各显其能。有的老师还利用家长资源进行亲子绘画比赛,使活动更富意义。

  本次活动,不但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而且还让幼儿感受到了*传统节日的热闹与喜庆,更突显了新埭镇中心幼儿园乡土化、生活化的教育特色。

  美术教师作为艺术教育工作者,要想自己在专业水*上有所提高,一定要加强学*。通过美术教研,美术组教师要不断探索和积累经验,注重新的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尝试,加深对美术教学的理论认识,从而对逐步形成自己的园本美术特色打好基础。今后,我们将会更加努力的工作,为促进幼儿在美术鉴赏和表现能力的提升贡献自己的每一份力量。

  《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指南》艺术领域的子领域“表达与创造”的目标1“喜欢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其教学建议中就提出要“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让幼儿敢于并乐于表达表现”。可见,让幼儿“享受表达的流畅与自主”比“提升表达水*”更重要。

  有的不那么喜欢动手画,有的孩子画的总是那些,绘画能力总不见提高,这就更需要我们教师作积极正确的指导,给幼儿以绘画的'自信,寓绘画于游戏中,重视对幼儿作品的评价,培养幼儿的绘画的兴趣,提高幼儿绘画的表现力及审美能力。下面谈谈我们在本学期大班美术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提高幼儿绘画的兴趣,寓绘画于游戏中,开展多种形式的绘画活动。

  兴趣是学*动力,如何提高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发挥幼儿积极主动性,是我们教学的重点。我们都知道,孩子最喜欢玩,喜欢游戏。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教学,把绘画寓于游戏中,是我们主要的教学方法。如在进行蜡笔画教学中我们让幼儿游戏的方式进行构图,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有创意。在涂色方面,指导孩子学*了相似色、渐变色等多种涂色方法,鼓励幼儿有自己的想法。新鲜有趣的事物,幼儿都乐于接受,为了提高幼儿某一方面的绘画能力,我们注意开展一系列不同形式的绘画活动。线条地绘画的一个重要表现手段,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法的为了提高幼儿对线的表现力,

  二、引导自主创作,享受活动过程

  人的各种创造活动离不开想象,正如别林斯基所说:"在艺术中起着最积极和主导的作用是想象,为了让幼儿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我从我班幼儿一入园,就留给幼儿充分的自由表达余地。绘画首先是涂色,孩子们非常偏爱幻想中的缤纷色彩。既然喜欢,那就放开让他们自由的涂吧。起初,他们画好了物体的轮廓,总爱问:"老师,我给大树穿上漂亮的衣服,好不好?""老师,可不可以用别的颜色?""可以",我甚至还给予鼓励,只要他们把物体的形状画对。你瞧,现实的葱绿树林变成了孩子们笔下的五彩树林,还声称是大树们穿上漂亮衣服在开联欢会;灰褐色的小老鼠变成了色彩斑斓的大老鼠,又声称是老鼠们青菜萝卜样样爱吃,长得白胖高大,鼠妈妈一高兴,给孩子们买来了许多新衣裳……。色彩的自由给孩子们提供了充分的想象机会,他们常常把绘画与自己的日常生活相连,但又经常超越了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往教师在美术活动教学中往往是三步曲:导入并出示范画——讲解示范——幼儿练*(依样画葫芦),最后是展示作品,幼儿互相欣赏(比谁画得像)。这种教育模式下教出来的孩子往往很呆板,作品千篇一律。

  三、通过合作绘画,培养协作精神

  在教学中,我尝试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作画方式,变师生单向交流为同伴之间多向交流,让幼儿在智力上互相激荡,情感上相互感染,操作上互相合作,评价上互相检查,使每一个幼儿都有表现机会并从中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创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结合主题教学效果更好。如,开展主题《多彩的服装》,我会让孩子设计服装图案、设计新颖时装等;在开展主题《动物王国》时,我就会让孩子画蝴蝶、鱼、恐龙、鸟等,结合游戏“给可爱的动物化妆”,让孩子将好玩的线条画在鱼、蝴蝶、鸟的身上,练*不同线和点的装饰,幼儿感兴趣,且效果也较好。

  《指南》将艺术领域的目标定位于“感受与欣赏”“表达与创造”,强调艺术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转眼间,一学期的美术教研工作又拉下了帷幕。本学期,我们将结合各年龄段及各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个性及兴趣等特征,在《纲要》、《指南》等指导书籍的贯彻下,主要针对美术活动中手工活动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这个问题来开展教研工作,现总结如下:

  本学期我担任小一班的美术老师,上学期小班的美术是以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为主。主要方式是涂色、添画。整个学期下来,孩子们的绘画水*都有了一定的进步。本学期我是在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的基础上,注重对幼儿知识经验的积累,及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我以指导为主,强调创造的过程,注意幼儿的情感体验,并与其他教师在交流中要多了解孩子,主动观察、分析孩子的各种情况准确把握,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教给孩子技能技巧,让孩子画出心中的画,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

  绘画活动是发展孩子想象力、创造力的有效手段,也是孩子们较喜欢的活动,而兴趣就成了他们最好的老师。学*兴趣为动力,有了兴趣,幼儿才会主动思考。教师要做的是尊重幼儿的兴趣,并在幼儿的兴趣点上挖掘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使幼儿获得有关经验,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多了给孩子们观察、欣赏的时间,让他们在观察,欣赏的同时,去获得很丰富的直接经验。

  另外,这学期我在教学方法上也有了些改变。因为有时候幼儿对教师安排的内容不感兴趣,或者他有更想画的东西,所以我多给了他们一些自由作画的时间,如果有不会画的可以问老师,我再教他们。我发现在这样的课上,能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幼儿是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作画,许多幼儿常常会在各场合自发地,旁若无人地画,并会长时间陶醉于这种充满乐趣的想象中,画完一张还想画。而且,对于自己想画的东西学起来也快。除了兴趣和直接经验以外,幼儿绘画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教师必须以幼儿为本,决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要充分理解孩子、信任孩子、欣赏孩子,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呵护他们的创造潜能。因此,在绘画活动中,我不太涂色,如果要教孩子画一个新的事物,一般都是找实物给他们观察,或是让他们自己描述,我再把他们描述的东西画出来。给他们的尽可能是他们想要的东西,而不是我要给他们的东西。这样一来幼儿的作品色彩都特别丰富。而且幼儿充分自由的创作画,独创性就很大,不再是一眼望去,都是一样的东西。另外,本学期我给孩子们尝试了其他不同的画法,如滚画,吹画,染纸画、刮画等,大大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和创造力。

  今后我会更加努力的使画画成为幼儿喜欢和感兴趣的活动,并让幼儿在活动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表现自己的个性特点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一个紧张而又充实的学期就要过去了。回顾这学期,忙碌而愉快的工作中有喜也有忧。在本学期里全体老师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任务。下面我把这一学期的工作总结

  一、加强学*,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1、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每周星期一为幼儿园全体教师会,加强学*,并强调老师要以妈妈的姿态与孩子交流,提高教师对幼儿教育工作的认识。

  2、加强教育理论学*,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明确方向,转变观念,大胆创新。每周五为幼儿园特色课研讨会,老师们互相探讨、相互指导,教育教学水*有大幅度提高。

  3、加强教师技能技巧训练,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本学期我们在园内进行了几次观摩课,目的就是让老师之间相互学*,取长补短,从而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二、加强教研力度,提高教学质量。

  1、加强教研活动,改革课堂教学。根据幼儿发展需要,树立目标意识,选择教育内容,开展了教育活动。

  2、加强教育教学活动,认真组织教师听课、评课,以研带教,促进教育质量提高。

  3、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学*方法,有计划地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本学期在园长的带领下,老师们走进几所规模较大且正规的幼儿园进行参观活动,并请几个姐妹园的园长来我们幼儿园给予指导、点评。

  三、加强科学管理,促进办园水*提高。

  1、加强安全管理,把安全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做到:在研究教育教学工作时,要研究安全工作;在落实教育教学工作时,要布置安全工作;在检查教育保育工作时,也要检查安全工作。

  2、努力创设与幼儿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根据季节及节日要求及时更换主题墙,老师们利用课余时间和休息时间进行了油漆、装饰,使园内面貌焕然一新另外我们还整合了一日活动,统一了作息时间,让幼儿在快乐的生活中获得发展。

  3、加强幼儿园与家庭的联系,共同为幼儿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老师们及时并积极与家长保持联系,做好家园共育。

  4、x月份全力准备庆“六一”文艺演出活动。本次演出以特长班、特色课为基础,给每个幼儿提供上台参加展示的机会,老师们还利用休息时间编排了舞蹈,为孩子们祝贺节日。x月1日上午,庆六一演出获得了圆满成功!我们很欣慰,也很激动!演出得到了所有在场领导、观众的一致好评,就连外面的人也都走到了我们的舞台前观看,而且能原原本本地把所有的节目看完,不管男女老少,没有提前离开的,真是难得!整个院子的人满满的,孩子们个个表现出色,每个节目都有其特色,老师们人人坚守岗位,中间没有任何漏洞,这么小的孩子能完成整场的演出,很不容易,但我们成功了,真为我们的孩子骄傲!!!演出后,很多家长到幼儿园的网站上留言,对老师们的辛苦表示感谢,我们能得到这样的回报很欣慰。

  5、“六一”节后第二天我们为每个孩子发了精美的小礼物,也把我们的无限爱意送到了孩子的心里。

  在这个学期中,我们各位老师尽心尽力,较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尽管也存在一些不足,但在新的学期中我们会更加努力,争取把工作做到更好,取得更大的进步。

  本学期我班美术继续以线描画为特色,围饶这一特色,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美术活动,并取得了可喜成绩,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工作总结。

  一、会画了。

  孩子们有了一个学期画线描画的基础,这个学期画起来显得轻车熟路,我引导他们想象各种各样的点、线、面,鼓励他们自己动手画,并创造一切的机会让孩子们画,动员家长为孩子准备各种线描画工具在家也画,一次次的作画和练*,孩子们对线描画的理解也越来越深,画画的经验也越来越丰富了,他们的技能技巧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大胆画了。

  我努力为孩子们创设自由、宽松的作画环境,鼓励和引导他们想象出各种独特的点、线、形来装饰画面,在每次美术课的评价环节,我都注意让孩子们相互欣赏作品并且进行评价,一次次经验的积累,他们的画面越来越丰富,绘画技法也越来越细腻了。我还鼓励幼儿用多种绘画工具和材料画线描画,体验创作的快乐。在全园的美术观摩活动中,各班的老师都惊叹孩子们的落笔大胆和想象力的丰富。

  三、孩子们画线描画的技能提高了,而且画其他种类的画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有了画线描画的基础,孩子们画起其他种类的画显得容易多了,再也不用挖尽脑汁去想怎么装饰了,画面也更丰富了:画小朋友时,他们会给他们穿上各种图案的衣服;画房子、汽车、轮船、大树、动物时也有了漂亮的图案,作品的质量越来越高了。孩子们的小画册有了让我们惊喜的内容,小画廊的作品也让家长们竖起了大拇指。


幼儿美术教学心得 (菁华5篇)(扩展5)

——幼儿美术教育心得 (菁华5篇)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文体素质的提高,在当今社会,人们对艺术的追求,对美的追求得到了空前的表现。而学前期是接受艺术启蒙教育的最佳期,由于艺术活动是具有感情形式的创造活动,它的具体形象、它的情感渗透性与学前儿童本身特有的纯朴性、浓厚的生命色彩以及自由创造性质相吻合,因而特别容易为幼儿所接受。从小就接受艺术熏陶的人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较高的审美境界。他们能从最*凡的东西上见到美;懂得利用*凡的东西创造美,对人生有积极快乐的态度。因此,对学前儿童进行艺术启蒙教育较高的价值和深刻的社会意义,下面我简单谈谈组织与开展艺术活动的几点体会。

  一、坚持以欣赏为切入点。

  艺术活动在幼儿园教育中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即音乐艺术、美术艺术和文学艺术。无论哪一方面的活动,都坚持以欣赏为切入点,为幼儿提供一个完整的视、听觉形象,营造良好的氛围,积极引导幼儿去亲身感受体验,使幼儿获得情感上愉悦,能更好地进入艺术作品的情境。以往开展艺术活动,常常忽视了幼儿对审美对象的整体的主动的感知,幼儿几乎都是被动的记忆、理解和表达。这样的活动难以培养一双双审美的眼睛、一个个审美的大脑。如在活动中坚持以欣赏为切入点,强调审美感知,则可激发幼儿的审美情感,从而进一步提高审美创造的能力。例如:中班新歌《我听见》,这是一首优美柔和的三拍子歌曲,表现了幼儿热爱大自然及在大自然中丰富的想象力。老师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欣赏那蓝天、绿水、小草、鲜花……再请幼儿躺在草地上,闭上眼睛投入地欣赏歌曲,感受歌曲优美柔和的旋律,理解它与我们身边的自然是那么和谐,于是孩子们一下子进入了歌曲的意境,纷纷动情地唱起来。创编的歌词也非常巧妙,融入了幼儿的真实情感:我听见大树在沙沙响;我听见花儿在微微笑;我听见蚂蚁在轻轻说……在文学活动中,我也同样如此,注重选用精美的诗歌、散文和童话,配上适宜的音乐,强调欣赏感受在先,理解表达创造在后。

  二、以情感为激活因素。

  艺术表现实质上是内在情感的外部表现。它是将情感呈现出来供人欣赏的,是由情感转化成为可见或可听的形式。在开展各类艺术活动时,我注意挖掘艺术作品情感因素,帮助幼儿把握情感基调,从而获得各种不同的情感体验。例如:中班童话《金色的房子》,在欣赏时,用语气、语调、表情手势等加以突出,让幼儿感受到小动物们的心情:好奇、渴望、友好、宽容,对生活的热爱,当遇到小姑娘拒绝时,毫无埋怨责怪,而小姑娘从孤傲到孤独,再到融入集体的欢乐,这个情感脉络幼儿不能作理性的分析,但内心完全能感受到,通过朗诵、表演达到情感的自然表露,并内化为自己的理解,从而调节自己的行动。

  三、充分发挥综合优势。

  音乐、美术、文学三种艺术类型虽然都有着各自的物性,但是我们却不能忽视它们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显然,对三种艺术形式的共同审美要素进行抽象和迁移,能培养幼儿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智慧,一种整体的反应能力。因此,在开展各种形式艺术活动同时,我还充分发挥综合优势,发展音乐、美术、文学艺术*同的审美要素,按同构的原理加以沟通,以不同的艺术形式使幼儿获得美的熏陶。

  幼儿的作品真是千姿百态,有△○—等,想象非常丰富。总之,只要我们在艺术活动中坚持以欣赏为切入点,以情感为激活因素,坚持形式美与内容美的高度统一能让幼儿的心灵在艺术的空间自由驰骋,必将为培养“审美型”人格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画画不需要太多的技巧却需要合适的环境和土壤、水分。这个环境就是支持、鼓励、肯定;土壤就是宽松、理解、接受;水分就是用爱心去滋润,用自由去浸泡。这个爱不是严加管教,不是挑毛病,不是控制。如果孩子在你“觉得是爱”的情况下没有自由,没有自主,没有梦想,没有快乐,没有自己,孩子一点儿也不觉得快乐、幸福,这就不是爱。家长对画童的爱应该让孩子能感觉到快乐、幸福,而不是家长的单方面自我觉得。

  对于幼儿美术课,教师不要追求要上得完美,你是带着孩子在画着玩儿。一堂没有错误,没有遗憾,什么都好的课绝对不是一堂好课。

  在幼教文章中经常看到如何培养儿童创造力的文字。其实,**的创造能力远远低于儿童,说得重一点,**根本没有资格去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想象与创造能力是上帝专门赐给孩子的灵性与领悟,随着孩子年龄的一天天长大,上帝也会从孩子那儿把想象与创造收走的。在想象与创造方面孩子永远是我们**的老师。我们**要真诚的心悦诚服的认孩子为老师,孩子的那些莫名其妙不着边际的奇思妙想**永远也学不来。*教育家鸟居昭美说:“故父母的摆出学校老师的架势教他画画,难道就不感到羞愧和自不量力吗?”(【曰】鸟居昭美《育儿金典》编译组译北京*轻工业出版社2001.1版第8页)儿童教育学专家刘晓东对这个事的看法是:“其实儿童比**更有创造性,更有想象力。”他认为:“我们**应当谦虚地向儿童学*。”他还说:“**说,我要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知道什么是‘班门弄斧’‘关公面前舞大刀’吗?甚至还要热切地收鲁班、关云长做徒弟!

  多么可笑!多么不自量力!”

  现实告诉我们,在创造力和想象力方面我们**确实不如儿童。实际上儿童不用学*天生就有创造能力,只是像煤炭一样上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土,等衍着我们**去发现、去挖掘,并不是儿童原本没有创造性,是我们**培养的结果。而正是这么一层薄薄的土,挡住了好多美术教师的视线,发现不了已经在土下发光的金子,只有少数有较高审美素质的,明眼人教师才能找到它们。

  实践表明:儿童的创造能力不是我们**培养的,而是通过正确的启发、引导发现的。我们的教师要搞清楚哪些可教,哪些不可教,哪些能培养,哪些只能守护,哪些能通过教育作积极促进,哪些只能消极的耐心等待。教育有时候消极的作用比积极的作用还大,卢梭也主张,“要尽可能的让儿童的心智闲着不用,能闲多久就闲多久”,这就是消极教育。消极教育与积极教育有时它们之间的距离就差这么一点点,一步是正常,再走一步就是越位,把握分寸是非常难的。教育是人的问题,人的问题是世界上最复杂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家长和教师在教肓孩子时要得法,要不断的学*,否则就是在好的愿望下办了错误的事情。

  如果是幼儿画的画不幼稚,有秩序,理性思维明显,这样的画肯定是受了**不正确辅导所致。但如果到了转型期还在画小时候的画就是假“幼稚”了,是不真实的。就像**故意模仿孩子的画“味”,画出貌似儿童的画,这就是“装嫩”。小孩儿画出**的成熟,是假,大人画出小孩儿的幼稚更是假。实际上,**画的儿童画就是缺乏儿童灵魂的.躯売,装的嫩比假成熟更“难看”。

  对喜欢画画的幼儿,家长应多做一些“触景生情”的工作,帮助孩子尽快进入角色,使孩子的思路“渐入佳境”,激起孩子绘画欲望。如,在家里画一盆花,家长不是简单地说去画吧就算完了。一般五六岁的孩子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还比较弱。家长应正确地引导孩子、帮助孩子去了解花的生长结构、造型特点、*性、作用等,等孩子明白后再动笔。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画出的画在理解和感受上与简单地画是不一样的。

  在教育实践中,有好多教师分不清什么是幼儿原生态绘画,什么是**知识技巧,教师在观念上的含糊不清,会直接导致辅导上的失败。幼儿原生态绘画与**知识技巧它们之间究竟又有哪些区别呢?我觉得是这样的:原生态绘画是*面的,带有知识技巧的绘画是立体的;原生态绘画是凭直感,知识技巧绘画是凭基本功;原生态绘画是动作思维,知识技巧绘画是理性思维;原生态绘画是感情色彩,知识技巧绘画是科学道理;原生态绘画效果不可预后,知识技巧绘画是胸有成竹;原生态绘画效果可遇不可求,知识技巧绘画是可求不可遇;原生态绘画是天生的不学就会,知识技巧绘画是不教不会;原生态绘画是个性十足,知识技巧绘画是干人一面;原生态绘画稚嫩、可爱、有趣;知识技巧绘画是小孩儿说大人的话;原生态绘画是自我为中心,自由随便,知识技巧绘画是循规蹈矩,按规矩办事。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这句话一样适用于幼儿。幼儿画画的灵感与冲动,来源于幼儿对生活的感受与了解。

  从儿童生长发育和大脑的发展去看,幼儿与学龄期的孩子相比,更喜欢歌舞、画画、游戏等活动。究其原因,幼儿因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又不识字,除了上述活动外还找不到更合适的表达情绪的方式。上小学后,认知能力上的提高,接触面的宽广,语文、数学、常识的学*运用,能表达思想情绪的渠道多了。所以,这是小学阶段画画儿的小朋友明显少了的原因。并有年龄越大,年级越高从事艺术学*的小朋友越少的特点。

  幼儿认为重要的要画大,不重要的画小,用着的往中心画,作用不大的往边上画。在画面的安排和布局上,凭感觉不凭生活真实,凭感受不凭“眼见为实”,主观意识远远的超过客观实际。

  幼儿绘画是幼儿自发的一种表现愿望,是一种认知社会的生活痕迹,无须绘画基础或“技术”作支持,也用不着先从模仿**入手走进绘画之门。有生活经历就有画画的能力,就能顺利表达自己的想法。只是这种“想法”还不容易被**理解或破译。如果**想知道幼儿的想法和画的是什么,反而需懂儿童的发展心理才能与儿童沟通。

  有家长说,孩子画得画不如以前内容多,想象力也不如以前了,怎么越画越倒退了昵?其实,这是正常现象。孩子的想象力最丰富,画得最好的年龄应是6岁多左右。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既有生活体验,又有动手能力,更有什么“都不懂”的大胆。如儿童低于这个年龄,认知能力和想象力受到局限。高于这个年龄,理性思维逐步增多,观察力、理解力在增强,想象力在衰退,这也是越画越“倒退”的原因。看一个孩子是否进步,要全面整体的看,不能孤立的抽出单一的画作判断,应考虑孩子的生理、心理成长作用,要看孩子的综合素质在画中的反映。

  孩子喜欢画画并不一定在绘画上有天赋,幼儿园里的孩子大都喜欢画画,但大部分孩子只是喜欢并没有太大的天赋,孩子是觉得画画好玩儿才画的,不是为了艺术去画的。如果孩子不喜欢画,家长因某种原因把孩子送去学画,他不会感受到画画的快乐的,

  幼儿美术兴趣发展特点:不可逆转性,不可提前或退后,不可逾越性,每个人都要经历这个阶段,通过正常教育不能改变这个过程。

  同一幼儿园,同一年龄,又同一爱好都喜欢画画,但由于家长对儿童画的认识不同,给孩子选择的老师不同。一个是画什么像什么>每天围着技巧“缠绕”的,眼看着“进步”的;一个是在老师启发下逐渐“进戏”找到感觉的,学生心绪沁浸在自己想象世界里的,画出了自我,画出了个性,画出了对生活的理解。这些符号是从自己心里流淌出来的,画面感情纯真,想象丰富,很有感觉,不但有想象,而且更有创造,但是并不太像。这两种方法造就了两种思路,两种想法,两种感觉,两种体验,两种追求。在这两种方法的一开始,由于他们去向不同,就注定了他们以后的道不同,终点不同。这在当初家长给孩子报班时能想到吗?

  幼儿美术教育观念与方法看似有很多,其实,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强调学,认为不学技法永远不会画,向孩子灌输**的绘画经验和成功的范例。另一种关注幼儿的自然生长规律,重视自然教肓,强调画法要符合儿童的天性和用游戏的方法,对孩子只是给予合适的帮助,尊重儿童的想法,发展好儿童的个性爱好。第一种方法是在学别人,第二种方法是在找自己,学别人永远不会有自己的思维和主见。

  “生活即教育”是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主张,用生活的经验来教育,是学生最为喜欢的方法,也是教肓效果最好的方法。但直到现在我们的教肓也没做到这一点。我们的美术教育过于强调以学科为主,以美术技能为重点而忽略了学生对生活的直接感受,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学*兴趣不高。只有激发学生创造潜能,画出自己的生活,画出自己的感受才是快乐的。

  送孩子学画的家长,大多看惯了自己小时候画的模样,认为画的像就是学得成功,已不接受自己的孩子看似乱画的作品。实际上,这是两种认识观念的不同,前者学的是一种技巧,后者是一种思维方式,培养的目标不一样。如果教师与家长不能取得在认识上的一致,沟通是非常困难的。家长送学生的目的是“画啥像啥”,希望教师好好的教!而教师的努力方向是,在教学中发现和肯定孩子的优点,尊重并保护好孩子的个性,鼓励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在这里,老师的角色并不是“教育者”而是个“帮忙的”或“引路人”。这两种在观念上的分歧等于两个道上跑的车,走的不是一条路。比如,进来二十个学生,老师想的是怎么把他们引导成二十个各有各的画的模样,而不是统一的面貌和“整齐的步伐”。在这种思维方式下,浪有可能一开始孩子来时画得还挺像,经老师一辅导,反而画得“一塌糊涂”了,这是很正常的。因为老师打乱了孩子原来的方法,新的“秩序”还没建立起来,这时画的画如果不乱那倒是怪事了。在这个事上,家长可以选择自己认可的老师,而老师却没有其他选择。

  孩子的画越是画得自由,越是不能要求孩子要画像物体,孩子强调的是他的感受与理解,而不怎么注意物体的像与不像。我们家长千万不要用“画得要像”来约束孩子的想象了。“画得要像”是**的感觉和理解,幼儿画得不像却是儿童对事物的认知或感受,幼儿画得不像是正常的,画得像却是“填鸭式”教学带来的结果。

  如果小朋友唱着跳着一脸幸福地走出画室,不用看作品就能感觉到这堂美术课是成功的,那是个传递幸福生成快乐的地方,让孩子们开心是美术教肓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我们**千万不要把世间的功利、成绩、虚荣、争胜、拜金、浮躁等有意无意地传达给10岁前的孩子,特别是幼儿,更不要用这些玷污了孩子们的纯真稚气。他们这个年龄过得越“傻”,越幼稚,越有孩子气,越“不懂事”,越不通人间世故,以后的发展就越好,空间越大,潜力越大。成熟早的果子是不好吃的。

  这个假期,是一个小长假,我没有回家,跟随学院的青协进行了一次志愿者活动,那就是看望留守儿童。在这一次活动当中,其实给我的启发是很大的。我们常常生活在一个很温暖的环境里,殊不知其实在这层温暖的保护层之外,还有一片寒冷的地带。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不仅要了解身边的社会,更是要走入更远的地方,去了解更多的人和事,让自己有一个更加伟大的目标。

  这次和青协的朋友们一起做这次活动,其实是很开心的。因为大家都是志同道合的人,我们相聚在一起,做这样的公益,让人真的很开心。同时,在佷多同学的身上,我也学会了很多的优良品质,比如说责任感、热心、善良等等。我们队伍里有一个小妹子,是我们里面最小的一个,但是她从进入大学开始,就迈入了志愿者的行动中,每一个学期、每一次学院活动,她都会积极参加。这次在活动中,还记得她对我说过一句最让人感动的事情,她说“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站在了一个位置。有时候当我们走动走动,或许就能够改变很多人的位置。”当时我听了之后感触也很深。

  像我们这次来到农村看留守儿童一样,这些孩子已经在这个世界上占据了一个位置,其中有些孩子或许也会因为我们的到来而改变他们原有的`位置。每个人做一件事情,都是会有影响的,就像我们学*一样,在一个怎样的环境当中,遇到了怎样的人,往往就决定了我们今后要走的路。这次我作为志愿者,去看了这些孩子们,一定也会在他们的认知里留下一些东西,给他们今后的道路带来改变。

  通过网络我们就可以知道,现在很多志愿机构都开始在帮助那些比较困难的人群了。我们大学生作为志愿者人群里的一大部分,也确实该拿起手中的责任了,坚强一些、努力一些的走完这条充满了善意和光明的道路。尽管每一个未来都不可测量,但是只要我们做好了现在,我们就能够走到更远的远方,也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得到一些鼓励和支持。

  这次去看望留守儿童让我觉得自己身上的责任很重,同时,我也会把自己的目标更加的明确下来,继续走向一个新的未来和方向。我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给更多需要我这样帮助的人带来更多的帮助,这是我今后的初心和目标!

  我国目前的社会结构和社会体制正在逐渐发生变化,正在不断地从封闭走向开放,时代呼唤改革,我们的幼儿园也正顺应潮流,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不断地向前迈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最终的目的是创造高质量的幼儿教育,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我园的办园方向也正在响应新《纲要》的号召,因此,新《纲要》的学*是我园本学期教研活动的首选材料,也是我园开展教研活动的参考与依据。《纲要》中对幼儿教师角色的.界定,既是对教师的要求和教师成长的期望,也是对广大幼教工作者的挑战,我们只能应战,别无选择。

  新《纲要》鲜明地体现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我们在教研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以新《纲要》为指导,进行了一系列的教研实践活动,九月份,本人参加了市教委组织的新《纲要》的学*培训与教研活动,回校后组织全体教师一起学*新《纲要》的先进教育理念以次来制订教育教学计划。每位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的过程中,重视对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各科是一个整体,各科在计划的制订中,应多考虑课程之间的整合,幼儿教育需要高度整合,没有哪门学科是独立的,各科之间都存在多样化,多层次的整合,教师的计划都充分体现出幼儿教育的全面性和整体性。十月份在园主任的带领下,开展了听随堂课活动,我园的两名即将退休的老教师也积极参与了此活动。

  十一月份,我园青年教师参加了第二届“育苗杯”评优课比赛,在活动中,教师们潜心研教案,设计教育活动,分析幼儿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准备充足的活动器具,教育既体现出基础目标,又体现了发展目标。本次教学活动是“科学”学科。所以许多教师的课都充分体现出了鼓励幼儿“探究”这种能激发幼儿探索欲望的理念,课的选择与设计充分体现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能积极引导幼儿参与教学活动,注重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师通过讲解、示范、表演、提问、游戏等手段,激起幼儿对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教师与幼儿共同参与操作活动,使幼儿与教师之间的情感加深,教育活动目标边得到了升华。整个评优课活动,教师们感觉到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教学必然大有收获。评优课后,教师们展开了讨论,对课的各个环节都作了细致的分析与评判,大家各抒己见,把自己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毫无保留地奉献出来,真诚地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评优结束后,推选出了获一等奖的王莉英老师参加市评优课(科学学科)说课比赛。

  十一月份,我们又组织了全体教师收看“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刘占兰”老师对《纲要》的解读,刘老师以“幼儿园墙饰布置艺术”为题,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当今幼儿园课堂整体布局的方向,她的观点让幼儿教师体会到室内装饰应更多地贴*幼儿生活,她的“人性化”的布局观点,给我们指出了幼儿园的设计是为了孩子的成长需要,而不是为了迎合上级的喜好。为了创设良好的班级面貌,各班都纷纷行动起来,每个教室都体现出了不同的装饰风格,各班都添设了活动角,教师们亲自动手制作活动道具。放弃了休息时间制作了“水果”“蔬菜”“糕点”等栩栩如生的模型,使许多区域活动都能热火朝开地开展起来。如:大班开设的医院、肯德基,中班开设的超市等区域活动角。“一切为了孩子”这是写在无数幼儿园大门口的一句口号,随着《纲要》的实施,我们幼儿园的全体教师都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使之推广与深化。

  十二月份,我园又开展了园本会课活动,通过将*一个学期的学*与实践,教师们的教学水*普遍得到了提高,如大班薄晓红老师的社会课“我该怎么办?”,教师的讲解委婉、亲切;语言富有启发性,材料准备充分,能结合幼儿自身的生活经验,引起幼儿学*、探索的兴趣。她通过提问、谈话、讲解、做判断题、游戏活动等多种手段,让幼儿身临其境,幼儿既动手又动脑,使课的目的的达成变得轻松自如,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幼儿被课的精彩所吸引,连“开个小差”都忘了,一堂课下来,她们兴奋不已,可以想象他们在今后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肯定能随机应变,不再惊慌无助。

  本学期我们还多次组织教师参加市教委举办的音乐、美术学科的培训与学*,通过学*,教师们的基本功都得到了巩固与提高,学到了不少本领。十一月份,我园举行的教师基本功比赛中,承蒙学校领导的关心,为我们请来了太仓市音乐界的权威人士杜老师,她为我们讲解了钢琴的演奏方法与自弹自唱的配合等音乐知识,使我们受益非浅,钢琴弹奏成为教师们业余时间最大的爱好,许多时候,我们都能聆听到美妙的钢琴曲。忙忙碌碌的一学期即将结束,教师们边工作边学*,但是每个人都会感到充实又快乐。

  以上是我园本学期的教研活动开展情况,下学期将一如既往,争取让我园的幼教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11月26日我有幸参加了全县幼儿教师专业技能的培训,当接到这个通知,我即激动又担心,激动是因为能有这次学*的机会,我感到高兴,担心是因为我们这次培训完后要和全镇的教师进行交流,这次肩负着领导和老师们的重托,我要做好了思想准备,把握这次学*机会,完成这次培训任务。

  今天我们培训的是美术教学,虽然天气炎热,但丝毫没减老师们培训的热情,老师们带着相机、电脑、笔记……做好了一切学*的准备。

  上午是闫老师的讲座“美润心灵美智成长”,闫老师的精彩讲座让我们了解了现在美术教学的现状和误区,让我们对美术教学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新的目标和方向。开始闫老师给我们出示了几幅画让我们看,我们看到的每一幅图画中都有房子、小鸟、太阳、花草并且每一幅画上的这些事物都是一样的,当闫老师问我们是多大的孩子的画时,我们感到疑惑,难道这不是幼儿园孩子的画吗?接下来闫老师的一*话让我们惊叹,这几幅看似一样的画分别是幼儿园、小学、初中的孩子们的画,孩子的画已经严重的模式化、图案符号化。从幼儿园到初中孩子的想象在画中已经找不到,孩子们已经脱离了生活,他们懒于观察、懒于发现、懒于创造……我们不禁要问是谁扼杀了孩子们想象力?“一辈子只画一幅画”多么可怕的现实,我们恍然大悟,我们该怎么办?在闫老师的引领下使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让孩子画自己眼中的画”,让孩子们亲自走进生活,走*自然、去体验、触摸、观察、感受……。。让他们在绘画中感受到真正的*。

  下午是县园的三位老师的精彩的讲座,他们各有千秋,从不同的角度讲了怎样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现在的美术教学并不是单一的用笔画,而是用各种形式、各种材料、各种方法作画。通过学*让我们领略了内容丰富、材料多样、作画形式独特的美术活动,创意版画、流动的色彩、撕贴想象、拓印想象、临摹写生、水粉涂鸦、文字想象等,我们身边的东西都可以作为孩子们作画的工具,如:土豆、白菜、树叶、鱼等等,在现场我们亲自体验了‘纸浆甩画’‘实物拓印’从中感受到了那种成功的快乐和新奇,今天我们看到了,只有做一个有心的老师善于去创造、发现、创新才能使孩子们在绘画中找到快乐,找到兴趣,找到自信。最后李彦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各种笔的涂色技巧,让我们有了一个统一的认识,在教学中应该怎样的去指导孩子,同时观看了她们幼儿园举办的美术展览,让我们大开眼界。

  虽然一天的培训时间短暂,但让我感触很深,也收获很多,不但增长了专业技能知识,还提升了教学理念,我深刻的体会到,在美术教学中我们要不断的创新,孩子才能在美术中找到兴趣找到快乐,只要我们认真、用心去做,我们的美术教学就会越来越精彩!

  幼儿艺术课心得体会3我们百花艺术幼儿园自从1995年开始就举办了幼儿的艺术教育活动,起先是从每个星期的一、三、五这三天的下午进行幼儿的艺术教育活动,再到后来的每个下午的一节课时间开展的艺术教育活动,可见,我们幼儿园对幼儿艺术教育方面的重视和深入实施。每年的六一节,我们百花艺术幼儿园对举办了各种不同形式的幼儿艺术才艺的展示,让幼儿有一个展示自己才艺的舞台,同时也向社会各界宣传了我们幼儿园的艺术教育成果。这些年来,我们幼儿园的艺术教育特色得到了社会各界和教育界领导和同仁的认可和赞赏。

  但是艺术是流动的、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因此,我们所有的艺术教学的老师都不能在思想上、情感上、教学的方法上原地踏步、举步不前。作为一名艺术幼儿园的老师,根据自己在教学时的一些感受,有几点不成熟的感想。

  (一)营造宽松的氛围

  幼儿好奇心强,对新鲜的事物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和热情。教师应用欣赏的眼光鼓励他们,敏感的捕捉孩子们的“闪光点”,给予表扬鼓励,使幼儿增加了自信心。

  (二)运用有趣的教具

  如果说孩子有一百种语言,教师就应有一百种表现方式,教师应大胆地

  将游戏融入绘画活动中,孩子们开心的游戏时达到了活动的目的。

  (三)建立*等宽松的师幼关系

  教师要学会营造宽松的活动气氛,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画自己想画的,做自己想做的,说自己想说的,不要过分强调写实和表现技巧,不能用**的眼光去看待儿童的作品,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想象力,好的作品往往来自想象和灵感。尽量启发幼儿表达自己作品的构思并耐心倾听,善于发现他们的进步和独特之处,从而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萌发幼儿自由创作的愿望。

  (四)资源共享,相互借鉴


幼儿美术教学心得 (菁华5篇)(扩展6)

——幼儿园幼儿美术教学 (菁华3篇)

  活动目标:

  1、学*正面人物的画法,复*背面人物的画法。

  2、合理安排画面,体现游戏的快乐场景。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油画棒、画纸

  2、教师范画

  活动过程:

  一、出示手工剪纸手拉手做游戏的作品。

  1、出示手工作品,没有完善好作品

  教师:你们瞧,钟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你们还记得吗?(小朋友手拉手做游戏)我们来仔细看看这些小朋友是怎么样手拉手做游戏的?(引导幼儿观察手拉手做游戏的人物动态)

  2、示范装扮拉拉手做游戏的作品

  教师:你觉得这手工作品漂亮吗?我们可以把它打扮的更漂亮!我们一起来试试,看看怎么装饰起来更漂亮!(教师用油画棒在黑板上示范,把手工作品添上表情,头发。学*画人物的表情)

  教师小结:这件作品,手拉手做游戏看起来真漂亮,添上表情,装饰好后更漂亮了,我们画画的时候也可以像打扮这些作品一样,用不同的方法装扮漂亮。

  二、教师出示范画,教幼儿如何画人物动态

  教师:老师这里也带了一幅画,画的是小朋友手拉手做游戏的故事。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怎样画出来的呢?(教师引导孩子仔细观察画面中的人物动态,并示范画出来)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人物是如何画出来的。

  (教师示范人物的正面画法和反面画法)

  教师小结:看了拉拉手做游戏画面,小朋友们*时也会和小伙伴一起做游戏,你们开心吗。

  教师:今天我们也来画一画,把我们拉手做游戏时的情景画出来,画画的主题叫做“拉拉手做游戏”。

  三、发放绘画材料,画纸、油画棒。

  1、教师:小朋友们画之前我们要先想一想我们*时和小伙伴们做游戏的情景,然后再开始画。

  2、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颜色搭配,和画面布置,引导幼儿丰富画面。

  教师:我们画画的时候,可以把画面装扮的更漂亮,把你画的故事添上场景,这样你的画面就会更漂亮了。

  3、教师对画的好的一些画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让幼儿更有喜欢画画!

  4、请画的好小朋友把画贴在外面的墙上。

  5、活动结束,整理桌面。

  活动目标:

  1、感受缤纷绚丽的海底世界,萌发对海底世界的探究兴趣。

  2、积极观察联想,大胆的表现海底世界的各种生物。

  3、尝试用油画棒和水粉笔进行油水分离画的美术活动,体验“变鱼”过程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大排笔、蓝色颜料、油画棒,大张画纸、桌布、围裙、袖套

  2、画有海底水草的背景图一张、海底世界PPT。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见过海底世界吗?在海底世界里有什么?”

  “今天,老师今天带来了一张海底世界的图画,我们来看看海底世界里有些什么美丽的东西。”

  2、出示范画,引导幼儿猜测。

  师:咦,海底的鱼都去哪里了呢?

  二、以变鱼的游戏形式讲解示范如何使用大排笔进行刷画,并引导幼儿观察海底生物的外形特征。

  (1)出示水粉笔,教师用“魔术笔”沾上颜料,刷在画纸上。

  师:没关系,我这里有一只魔术笔,只要我把笔的毛在颜料里蘸一蘸,在盘子边上刮一刮,再在我的画上刷一刷,就能变出鱼来了。

  (2)讲解鱼的动态和外形特征。提问:“你们看看我变出了什么?它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它们在干什么?”

  小结:海底世界的鱼有的大有的小,有三角形的,有半圆形的,有圆形的,有椭圆形的,有的象香蕉形的,还有的是长长的弯弯曲曲的,它们不仅长的形状不一样,身上的花纹也不一样。

  (3)讲解油水脱离画的画法,提问:为什么魔术笔能变出鱼?

  小结:先用油画棒在画纸上画出鱼,然后用水粉笔沾上颜料刷在画纸上,当颜料遇到油画棒画出的图案时,图案就能显现出来了,这种画法叫油水脱离画。

  (4)出示海底世界PPT,请幼儿观察海底世界各种鱼的形态和颜色。

  “我海底世界的鱼是变出来了可是他们少了什么?我的笔魔力还不够,所以鱼的颜色没有变出来,真正海底世界的鱼儿是什么颜色的呢?海底世界除了鱼还有什么呢?它们长什么样的?我们来看看。”

  小结:海底世界里的各种生物不仅形状长得不一样,而且颜色花纹也不一样,有红的,有黄的,有蓝的,五颜六色美丽极了。

  三、操作部分。

  提出操作要求。

  (1)今天请每桌的小朋友合作画一幅海底世界,画的时候先商量一下你们要画什么海底动物?它们在干什么?谁在画纸的哪里画,画面要怎么安排?最好大家画的都不一样,你们的海底世界就丰富了。画的时候请小朋友先用深蓝色的油画棒画出喜欢的鱼和水草,再用其他颜色的油画棒为它们穿上漂亮颜色的衣服,涂颜色时要用力些,要把整条鱼都穿上美丽的衣服,然后再用大排笔刷上颜料就可以了。

  (2)在涂色的时候大排笔蘸好颜料后要在盘子边上刮一刮,不然颜料会滴的到处都是。


幼儿美术教学心得 (菁华5篇)(扩展7)

——幼儿园美术教学心得体会优选【十】篇

  在学*了《有效教学研究》后,我获得了一些教学上的新理念,并结合自己的教学案例进行了反思,首先是有效课堂应该为幼儿创设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老师要敢于改革,敢于创新,敢于改造教材,尝试新的教法,**课堂、**幼儿,让幼儿在课堂上自主、自发地参与、投入学*,淡化教师课堂的主导地位(不是不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把更多的主导权给幼儿,把课堂交还给幼儿。我越来越觉得现在的幼儿要比以往更聪明,更有创造力和想象力,我们作为教师,更要以幼儿为本,为幼儿创设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采取一切方法与手段,发展幼儿的思维,调控幼儿的情绪,让幼儿的创新火花、灵光一现的思维碰撞都无比完美的表现出来。

  就说说我在一次中班健康《小脚丫的旅行》的组织活动,在欢快的小脚操律动中踏响了快乐的起点,看着孩子们兴奋的表情,我也很快进入了状态,接着是让幼儿自主探索的"如何用小脚带走报纸"的环节,我看幼儿一阵激烈的脚部运动后,就让幼儿来介绍自己的"高招",一幼儿用脚趾头夹住了报纸,就单脚跳了起来,我看着着急,又心怕别的幼儿模仿,就急着上前关怀地帮助"纠正"了动作,并且在接下来的活动中也不乏出现此类"关怀"动作,于是乎,幼儿在我的一路关怀下,在我预设的"难关"突破下完成了这次旅行,其中也有一些我让幼儿探索、讨论的自主活动,看着孩子们满脸欢喜的样子,心里也不觉为自己的"周到"而沾沾自喜呢!但是在许老师的评课中,一句"让我要在做好一个观察者后要‘学会等待’"的精辟点评,突然间让我进入了另一个反思的维度,那就是在幼儿活动过程中,我应做好一个"观察者"的角色,对幼儿的每一个创意均应表现出倾听、微笑和接纳的态度。同时也应对幼儿的表现及时予以肯定,大胆放手、多多鼓励。特别是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要学会延时帮助,并使之成为孩子发现创造的好机会。就如在上述"如何用小脚带走报纸"的环节中,我对幼儿的表现就应该多一些等待,多一些指导性的语言鼓励,让幼儿来发现其中的问题,从而给幼儿时间去带着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我调整,这样幼儿才能建立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获得的经验,所以,当幼儿发出请求,我要首先去判断幼儿是不是真正需要帮助,是不是真的遇到了难题。我会尽量先鼓励幼儿"你再试试!""你能够做到的!",以后的实践表明:许多时候,通过我的鼓励,幼儿只要再稍微努力一下,问题就能够解决,幼儿的求助,更多的是需要教师的一句鼓励的话语。当我观察后发现,孩子确实是遇到了问题,也不必急着将结果告诉他,而应该指导他通过自己的双手来获得答案,语言的指导可以多一些,动手的机会还是应当留给幼儿。一要求就给予帮助,这样的教师不能算是好的老师。

  通过这次活动,让我意识到了只有树立"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正确观念下,才能保护孩子对世界好奇探究的愿望,让孩子的双手真正动起来。那是因为孩子在动手中所获得的远比书本上获得的要更重要、更可贵,也更为深刻。

  有效课堂应该是自然的、生成的和常态下的课。这样的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在课堂上有师生之间真实的情感、智慧、思维、能力的投入,又有相互的讨论、思维的碰撞,还是师生相互的构成,并生成出许多新的东西的过程,其中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的生成,是丰实、*实、真实的课。

  美术,是幼儿十分喜欢的活动之一,美术教育是幼儿园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人生启蒙教育的重要一环。孩子们不仅能够从美术活动中得到无穷无尽的乐趣,而且还可以发展动手动脑能力、创新能力、模仿力、观察力、想象力等,满足其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的创造思维、求异思维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什么是幼儿美术教育?其实,幼儿美术教育应与**的专业美术教育相区别。具体来说,幼儿美术教育包括三层含义:一幼儿美术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是满足幼儿审美情感需要的教育。幼儿喜欢涂涂画画,他们对美术有一种天然的嗜好,他们对美术感性地把握世界,与他人进行情感交流。因此,幼儿美术教育应为幼儿提供情感沟通与满足的机会。二幼儿美术教育是一种创造教育,是以培养幼儿创造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每个幼儿都有美术创作的潜能。在幼儿的美术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在**看到既可笑又可爱的形象,如不合逻辑的构思、不合比例的造型、随意安排的空间构图等。这些都是幼儿从自身经验出发,经过大胆想象而创造出来的。因此,幼儿美术教育应当鼓励和指导幼儿以自己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形成有个人特色的艺术表象,并通过大胆想象艺术地表现自己的体验。三幼儿美术教育是一种操作教育,是培养幼儿手、眼、脑协调活动的操作教育,也是感受和创造没的过程,幼儿需要手、眼、脑的协调活动,他们需要用脑去想象、理解和加工审美意念,用语言表达感受,用手操作材料等。因此,幼儿美术教育应当为幼儿提供充分操作的机会。幼儿园美术教学是幼儿美术教育的一部分,并且是占据重要地位的一部分。

  爱,是人的本能,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爱,代表着愿意为对方无条件的付出,而不求回报。就像母亲对孩子的付出一样。作为幼儿园老师,也应该像妈妈一样爱着孩子。

  我们班有个小姑娘,什么都好,就是爱睡懒觉,每次都是小朋友们都已经来了,她才慢慢的牵着妈妈的手走过来,一看见我,却会像小鸟一样,欢快的扑过来。她妈妈不只一次的说,她这个女儿什么都好,就是早上起来的时候明明醒了就是赖在床上,而且不仅自己不起来,也不让妈妈起来,所以每次到幼儿园都这么晚,我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怎么样才能让她早点到幼儿园来呢?*常她到了幼儿园我都会抱抱她,那次她来的特别晚,我没抱她,没想到,晚上妈妈来接她的时候,看见她一脸的委屈,一边换鞋一边跟奶奶说:"今天我来的太晚了,唐老师都没抱我。"这么偶然的一句话,让我找到了问题的突破口,我连忙拉着她的手说:"李宝宝,如果你明天早起来5分钟我就多抱会你,我们拉钩好不好?"她开心极了,伸出手指,用力的跟我敲了印章。第二天,她果然比原来的时间早了5分钟,我张开双手抱着她转了好几圈,连声夸奖她,梁钰宝宝,今天来的.真早,她咯咯咯开心的笑了。她妈妈拉住我跟我说:"唐老师,昨天梁钰说她来的晚了,你没抱她,今天早来5分钟你就会抱她,早上7点30分马上就跳起来了,说,要早5分钟,哈哈"妈妈爽朗的笑了,想不到也有这个女儿早上叫她起来的时候。

  我发现这个办法还真有点用,就让梁钰每天都早来5分钟,直到和别的小朋友时间差不多,让她一直保持这个时间起床,果然,以后她都没迟到了,而我每次看见到早早的来幼儿园都会去抱抱她。

  原来孩子们都羡慕在老师怀里多贴一会儿,希望得到和老师单独亲*的机会,这是爱的渴求,一个小小的拥抱却能改变一个孩子赖床的*惯,作为老师,我们一定要满足孩子的要求,多去拥抱触摸他们,适时解决他们的皮肤饥饿,那样孩子老师的心会贴得更*,一日生活会充满无限温馨和甜蜜,教育的幸福感便会油然而生。

  在学*了《有效教学研究》后,我获得了一些教学上的新理念,并结合自己的教学案例进行了反思,首先是有效课堂应该为幼儿创设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老师要敢于改革,敢于创新,敢于改造教材,尝试新的教法,**课堂、**幼儿,让幼儿在课堂上自主、自发地参与、投入学*,淡化教师课堂的主导地位(不是不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把更多的主导权给幼儿,把课堂交还给幼儿。我越来越觉得现在的幼儿要比以往更聪明,更有创造力和想象力,我们作为教师,更要以幼儿为本,为幼儿创设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采取一切方法与手段,发展幼儿的思维,调控幼儿的情绪,让幼儿的创新火花、灵光一现的思维碰撞都无比完美的表现出来。

  就说说我在一次中班健康《小脚丫的旅行》的组织活动,在欢快的小脚操律动中踏响了快乐的起点,看着孩子们兴奋的表情,我也很快进入了状态,接着是让幼儿自主探索的"如何用小脚带走报纸"的环节,我看幼儿一阵激烈的脚部运动后,就让幼儿来介绍自己的"高招",一幼儿用脚趾头夹住了报纸,就单脚跳了起来,我看着着急,又心怕别的幼儿模仿,就急着上前关怀地帮助"纠正"了动作,并且在接下来的活动中也不乏出现此类"关怀"动作,于是乎,幼儿在我的一路关怀下,在我预设的"难关"突破下完成了这次旅行,其中也有一些我让幼儿探索、讨论的自主活动,看着孩子们满脸欢喜的样子,心里也不觉为自己的"周到"而沾沾自喜呢!但是在许老师的评课中,一句"让我要在做好一个观察者后要‘学会等待’"的精辟点评,突然间让我进入了另一个反思的维度,那就是在幼儿活动过程中,我应做好一个"观察者"的角色,对幼儿的每一个创意均应表现出倾听、微笑和接纳的态度。同时也应对幼儿的表现及时予以肯定,大胆放手、多多鼓励。特别是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要学会延时帮助,并使之成为孩子发现创造的好机会。就如在上述"如何用小脚带走报纸"的环节中,我对幼儿的表现就应该多一些等待,多一些指导性的语言鼓励,让幼儿来发现其中的问题,从而给幼儿时间去带着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我调整,这样幼儿才能建立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获得的经验,所以,当幼儿发出请求,我要首先去判断幼儿是不是真正需要帮助,是不是真的遇到了难题。我会尽量先鼓励幼儿"你再试试!""你能够做到的!",以后的实践表明:许多时候,通过我的鼓励,幼儿只要再稍微努力一下,问题就能够解决,幼儿的求助,更多的是需要教师的一句鼓励的话语。当我观察后发现,孩子确实是遇到了问题,也不必急着将结果告诉他,而应该指导他通过自己的双手来获得答案,语言的指导可以多一些,动手的机会还是应当留给幼儿。一要求就给予帮助,这样的教师不能算是好的老师。

  通过这次活动,让我意识到了只有树立"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正确观念下,才能保护孩子对世界好奇探究的愿望,让孩子的双手真正动起来。那是因为孩子在动手中所获得的远比书本上获得的.要更重要、更可贵,也更为深刻。

  有效课堂应该是自然的、生成的和常态下的课。这样的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在课堂上有师生之间真实的情感、智慧、思维、能力的投入,又有相互的讨论、思维的碰撞,还是师生相互的构成,并生成出许多新的东西的过程,其中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的生成,是丰实、*实、真实的课。

  人的需要有两种,一种是物质上的,另一种就是精神上的。物质上的需求很容易满足,难就难在这精神上的需要,当孩子又想帮助老师搬椅子或抹桌子时,千万不能因为过程中可能给你带来麻烦就阻止她,我们因该看到他没有这样的表现,说明他们有劳动的需求,我们因该满足他们这种需要,以发展健康情感。

  在幼儿性格培养发面,我还注重与家长沟通,正所谓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当孩子有分享行为时,我及时地与他们的家长沟通,让家长也肯定幼儿的行为,让孩子充分感受成功,从而避免他们一回到家,分析意识就消失的情况。

  幼儿的自理能力及独立性的培养自理能力是独立性的一种表现,许多家长会不教育的重点放在喂养方面,当然这很重要,但是他们忽略了孩子独立性的培养:有些孩子来园已经有一个学期了,吃饭还是要大人喂,更有甚者奶奶一直抱着幼儿进班。

  在午睡时我会叫孩子脱衣服、穿衣服,当孩子已学会自己托衣服就给与肯定,并在家长面前表扬一番,要求他们在家时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通过佳员工与,现在孩子明大都会自己脱衣服、自己吃饭了。

  铭铭(化名)现在小班就读,爸爸、妈妈在外工作。培养孩子的重任就交给了他的爷爷、奶奶。奶奶对孩子过于溺爱,给孩子造成了自私、任性、性格孤僻不认真学*的坏*惯。记得刚入园那会,他天天面无表情,开口就说脏话,动不动就骂他奶奶,伸手就打小朋友和老师。现在的孩子从小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父母长辈、老师们为他们所做的一切,在他们眼中都成了理所当然的,对父母、师长的劳动付出缺乏感恩之情,这都是由于个别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造成的。

  采取游戏活动进行矫正。针对铭铭的情况,我在班上设计了一些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铭铭提高认识,积极协调自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减少任性行为的`发生。实行短时间"冷处理"。有时候,老师有必要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故意忽略,特别是对容易冲动的铭铭,必要时可以实行短时间的"冷处理"。抓住时机,及时鼓励。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捕捉日常生活中有价值的教育契机,进行随机教育。创设适宜环境进行疏导。教育的目的是要使幼儿在家、在园、在社会都能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积极健康的情感和行为,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密切配合。因此我与家长商议在家里设置一个"美工区",提供彩笔、剪刀、颜料及各种结构的拼插玩具。让其尽情的施展,然后家长给予鼓励。这既是一种心理疏导,又是一种注意力的转移。同时,以榜样示范、强化铭铭的正确行为。要求铭铭的爸爸妈妈对孩子的错误要事先了解原因,不要用打来解决问题,教会他正确解决冲突的办法和技能。引导与他人相处时要和气,有礼貌。

  通过一段时间的教育、矫治,铭铭的任性行为减少了,各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他能高高兴兴的来幼儿园了,活动中情绪稳定了,对妈妈的要求也减少了。变得爱画画,有耐心。懂得与同伴友好地玩。懂得遵守规则,不随意动手打人,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同伴对他也很认可,经常推荐他当组长,这不断促使他努力控制自己不良行为。但要使其完全消除任性行为,尚需幼儿园、家庭协同努力,循循善诱,逐步实现。铭铭小朋友定会成为一个天真活泼全面发展人见人爱的好孩子。

  这两天在欢乐中度过学*生活,还未来得及品味完张靖雯老师精彩的演讲内容及各园同仁们玩中学的快乐瞬间,就要和她们说再见了。

  我想无论是新幼师还是资深幼师,对这次的培训都应该有不同程度的认识,对于以后的工作都应该有一个新的台阶和目标。尤其是作为新手的我们,要在培训过后上一个新的台阶,因为我们不像有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她们或许都有了一个相对固定的教学模式,一时很难从那种固有状态走出来,进入到新的模式里面。而我们新老师对于任何一种关于幼儿教育内容的融入,都会是一种新鲜血液的灌输。因为我们没有经验,不会受已有条条框框的约束,每一次的演讲、每一次的培训、每一次给小朋友上课都是一次不小的提升,这是利于我们的一面,同样因为没有经验,遇到事情时难免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特别在专业技能及与家长沟通方面。对于从未真实操作过的我们,更是一次不小的挑战。

  这两天很忙碌但是却很充实,这是园里所有老师的体会,虽然张老师教的专业技能,我们在目前也只吸收一点皮毛,可我还是要写下来,让自己加深记忆,这样我就可以在不断练*和观察的过程中取得进步了。幼师是一个特殊的服务行业,注定了我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我们既要面对小朋友,又要面对家长,还有我们的顶头上司——园长。所以这之中的工作真是马虎不得,不过要想做好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我们要时刻记住作为幼师的我们一定要具备一套专业、系统、全面的教学技能,以此做为后盾,从课前准备(如备课、教具)、课程实施过程(常规培养、课堂知识教学)到结束这堂课时对小朋友的评价、总结,我们都要细致到位,对于其他时间段的安全、卫生、常规等更要细化。

  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运用也很重要。就如一个故事中讲到:是给一个饥饿者鱼竿呢?还是把一条活蹦乱跳的鱼摆在他的面前?答案肯定是前者。我们是教给孩子一个终生受用的方法呢?还是直接给出一个正确答案呢?我们心里也有了一个答案。再者,我们要用最简洁、明了的话语说出我们想要表达的意思,不要过多的演绎,那样也许真的会适得其反的……

  对于这次培训,我最后的目标只有一个:让家长、孩子和老师三者实现共赢,真正成为合作者!

  在幼儿园,美术活动是幼儿喜欢的一种艺术活动,是幼儿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重要手段。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锻炼孩子的观察、记忆、想象、表现和创造能力,幼儿把自己关注的热点、感兴趣的事物和幻想的美好世界画在纸上变为现实。因此,活动中教师应尽量避免呆板单纯学*绘画技巧的教学方法,而要通过各种途径,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美术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

  1、兴趣激发法是激发幼儿的学*兴趣是幼儿创造性的基础,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怎样激发幼儿的兴趣呢?教师要注重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调动幼儿绘画的积极性。并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在幼儿绘画活动中,教师运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活动,也可以使幼儿毫无思想负担,在自然、轻松、愉快的游戏中获取知识和技能。在选择活动内容时候要大胆创新,选择一些贴*幼儿生活、幼儿喜欢的美术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绘画是幼儿的游戏,但也有的孩子对画画没有兴趣,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材料是否吸引幼儿、选材合不合适?是否是幼儿能够独立操作的?那怕是同伴一句不经意的评价也会影响幼儿的绘画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考虑选材是否合适。

  2、观察与认知脱离"示范―模仿"的传统绘画教学方式,要求幼儿要通过自己的眼睛看、脑子想、用手画来完成创作。但也有的孩子画不出形来,这往往是因为他没有很好的观察事物。如,幼儿画树时常常把树干画成一个长方形,老师可以带幼儿观察一颗真的大树,摸一摸树干、看一看树枝的样子。

  3、构思、绘画法鼓励幼儿先想后画来学*构思,使绘画活动不仅是幼儿动手操作的活动,更是动脑思考的活动。通过老师的引导,幼儿学会了在生活中学*构思,在游戏中学*构思,在想象中学*构思,在观察中学构思,幼儿美术活动的全过程都强调以游戏引发孩子的兴趣和表达表现的欲望,探讨怎样把自己一系列想法中的重点内容表现在画面上,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美术课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激发引导幼儿的想象力。

  4、在评价中让幼儿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对于自己的作品,幼儿很在意老师与同伴的评价。鼓励性的评价可以保护孩子的创作热情,期待下一个活动的到来。评价的目的就在于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幼儿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能力和才干,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

  在幼儿园,美术活动是幼儿喜欢的一种艺术活动,是幼儿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重要手段。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锻炼孩子的观察、记忆、想象、表现和创造能力,幼儿把自己关注的热点、感兴趣的事物和幻想的美好世界画在纸上变为现实。因此,活动中教师应尽量避免呆板单纯学*绘画技巧的教学方法,而要通过各种途径,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美术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

  1、兴趣激发法是激发幼儿的学*兴趣是幼儿创造性的基础,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怎样激发幼儿的兴趣呢?教师要注重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调动幼儿绘画的积极性。并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在幼儿绘画活动中,教师运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活动,也可以使幼儿毫无思想负担,在自然、轻松、愉快的游戏中获取知识和技能。在选择活动内容时候要大胆创新,选择一些贴*幼儿生活、幼儿喜欢的美术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绘画是幼儿的游戏,但也有的孩子对画画没有兴趣,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材料是否吸引幼儿、选材合不合适?是否是幼儿能够独立操作的?那怕是同伴一句不经意的评价也会影响幼儿的绘画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考虑选材是否合适。

  2、观察与认知脱离"示范—模仿"的传统绘画教学方式,要求幼儿要通过自己的眼睛看、脑子想、用手画来完成创作。但也有的孩子画不出形来,这往往是因为他没有很好的观察事物。如,幼儿画树时常常把树干画成一个长方形,老师可以带幼儿观察一颗真的大树,摸一摸树干、看一看树枝的样子。

  3、构思、绘画法鼓励幼儿先想后画来学*构思,使绘画活动不仅是幼儿动手操作的活动,更是动脑思考的活动。通过老师的引导,幼儿学会了在生活中学*构思,在游戏中学*构思,在想象中学*构思,在观察中学构思,幼儿美术活动的全过程都强调以游戏引发孩子的兴趣和表达表现的欲望,探讨怎样把自己一系列想法中的重点内容表现在画面上,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美术课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激发引导幼儿的想象力。

  4、在评价中让幼儿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对于自己的作品,幼儿很在意老师与同伴的评价。鼓励性的评价可以保护孩子的创作热情,期待下一个活动的到来。评价的目的就在于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幼儿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能力和才干,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

  美术,是幼儿十分喜欢的活动之一,美术教育是幼儿园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人生启蒙教育的重要一环。孩子们不仅能够从美术活动中得到无穷无尽的乐趣,而且还可以发展动手动脑能力、创新能力、模仿力、观察力、想象力等,满足其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的创造思维、求异思维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什么是幼儿美术教育?其实,幼儿美术教育应与**的专业美术教育相区别。具体来说,幼儿美术教育包括三层含义:一幼儿美术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是满足幼儿审美情感需要的教育。幼儿喜欢涂涂画画,他们对美术有一种天然的嗜好,他们对美术感性地把握世界,与他人进行情感交流。因此,幼儿美术教育应为幼儿提供情感沟通与满足的机会。二幼儿美术教育是一种创造教育,是以培养幼儿创造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每个幼儿都有美术创作的潜能。在幼儿的美术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在**看到既可笑又可爱的形象,如不合逻辑的构思、不合比例的造型、随意安排的空间构图等。这些都是幼儿从自身经验出发,经过大胆想象而创造出来的。因此,幼儿美术教育应当鼓励和指导幼儿以自己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形成有个人特色的艺术表象,并通过大胆想象艺术地表现自己的体验。三幼儿美术教育是一种操作教育,是培养幼儿手、眼、脑协调活动的操作教育,也是感受和创造没的过程,幼儿需要手、眼、脑的协调活动,他们需要用脑去想象、理解和加工审美意念,用语言表达感受,用手操作材料等。因此,幼儿美术教育应当为幼儿提供充分操作的机会。幼儿园美术教学是幼儿美术教育的一部分,并且是占据重要地位的一部分。

  学*和掌握简单的美术活动知识、技能,培养幼儿初步的表现力,使幼儿萌发审美情趣"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基本目标。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技能是从事美术活动的必要前提。我们在开展美术教学时应当充分利用环境的有利条件,以积极运用感官为原则,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和操作的机会。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