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石头》大班美术教案汇总5篇

首页 / 美术教案 / |

  《有趣的石头》大班美术教案 1

  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幼儿活动的材料要尽可能的来源于生活,贴*孩子的生活。我也一直在琢磨,什么样的活动材料才可以算是真正的来源于生活呢?我想,其实只要是孩子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看见、经常在接触或使用的任何一种材料、物品,都能够成为我们美术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的生活化的工具和材料。现在的孩子们接触大自然的机会较少,**眼中普通的沙石,在他们看来都是亲密的玩伴,充满了生命力。我觉得抓住时机,引导他们从大自然中去发现美、创造美是很重要的。大班的幼儿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在此基础上,我带领幼儿采集朴素、不起眼的小石块,开展了“有趣的石头,大家画画看”的游戏,让幼儿根据石块的形状大胆想象,用色彩鲜艳的油画棒、水粉装饰,既让幼儿体验到接触自然,独立创造的快乐,又增强了他们在不同材质上进行美术活动的能力

  活动目标:

  1.敢于大胆想象、多方位观察,能根据石头的形象变出相应的物品。

  2.体验在石块上作画带来的乐趣。

  3.进一步学*欣赏别人的作品,并主动与同伴分享其作品的独特之处。

  活动准备:

  1.形状各异的洗净晾干的小石块。

  2.记号笔,油画棒人手一份。

  3.几块画好的石块。

  《有趣的石头》大班美术教案 2

  设计背景

  石头是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事物,本次活动的生成也是来源于孩子的一次偶然发现,可以说该活动是生成于孩子的兴趣。石头对于孩子来说是十分常见,十分熟悉的,这就符合了新纲要中所提到的“教育内容要贴*幼儿的生活”、“教育活动要生活化”的精神。

  活动目标

  1、学*运用颜料或各种辅助材料来装饰石头,体验在石头上做画的乐趣。

  2、能大胆的进行石头的组合,创造出新颖的形象。

  3、尝试用装饰好的石头造型来创编故事,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进一步学*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5、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重点难点

  从技能方面,发挥想象力,能够通过石头的组合来表现事物,在这基础上,在利用各种辅助材料来完善整个石头画;二是有自己的创新之处,并能大胆、合理的运用各种辅助材料。

  活动准备

  1、各种形状的小石头(已洗净凉干并分类)

  2、油画棒、棉签、橡皮泥、各色纸、毛线、假花、双面胶、吸管、稻草、瓶盖、牙签、皱纹纸等。

  3、各组一块抹布。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图片引入,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问题:

  1、他们是什么做的呀?

  2、你们觉得这块小石头象**吗?3、**和**有什么不一样的呀?

  (二)教师引导幼儿看看、说说、想想石头象什么?

  要求:

  1、每个小朋友去挑选一块自己最喜欢的'石头,玩玩、说说、想想它的形状象什么,可以变成什么?

  2、和同伴说说你的石头可以变成什么?为什么?

  3、如果将石头组合起来,你觉得它又象什么?

  (三)教师介绍制作方法,引导幼儿先在纸盒内组合石头,然后对石头进行装饰,再用双面胶将石头固定在纸盒上,最后对纸盒进行装饰,完成作品。

  (四)教师提出活动要求

  要求:

  1、小朋友要先想好要把你的小石头变成什么。

  2、要用上各种好看的颜色。

  3、在装饰纸盒的时候要先想好,你要如何装饰才能编出一个好听的故事来。

  (五)幼儿创作石头画,教师指导

  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大胆想象,能利用各种石头进行组合,创作出各种造型。鼓励幼儿大胆选择各种辅助材料及工具。

  (六)创编故事

  教师组织先完成作品的幼儿利用自己制作的石头来创编故事。

  教学反思

  (一)本次活动的成功之处

  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都体验到了进行石头画创作的乐趣,大多数孩子的作品能够不受老师范例的影响,有自己的创新之处,并能大胆、合理的运用各种辅助材料。可以说孩子们还是较好的达到了我预定的活动目标。

  (二)本次活动的不足之处及提出新的设想

  在这次活动中,经过过后的反思,我认为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之处:

  1、老师在向幼儿介绍制作方法的时候,有的孩子却是在张望着他刚刚在摆弄的石头。课后我在思考,如果我把介绍制作方法这个环节提前到前面,过后在让幼儿去操作石头,这样是否比较能够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在幼儿操作完材料后,再来听老师的讲解,这时候,太多数的孩子的注意力都被石头给吸引了,而非在老师的语言上了。

  2、由于老师材料摆放的位置不合理,造成了幼儿操作的不便。这个问题在于我课前准备活动时没有考虑周到,没能以孩子的角度去看待这个材料的摆放。以前我的观念是上好一节课就是在你组织的时候孩子们能够按照你的思路走,能够较好的达到你预定的目标,可是不然,一次好的活动,除了活动中老师的指导要到位,能够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下达到你预定的目标外,老师课前的准备活动也是十分重要的,这里所说的准备既包括知识方面的准备,也包括老师材料的摆放是否符合幼儿的实际需要,是否便于幼儿操作等等。

  3、刚开始的引入过于繁琐,导致了在后面介绍制作方法,特别是用双面胶将石头粘在鞋盒这个重点没能与孩子交代清楚,导致后面孩子们在操作的时候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我想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除了有较好的组织能力外,还能具备较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如果把你的语言,把你要表达的意思让幼儿听明白,这是当前我的困惑,我想也是我们几个新老师的困惑。今后,我想自己除了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外,关键的就是要找到一条正确的与幼儿交谈,交流的“路”,让孩子能够“听”得懂你所要表达的意思,打破孩子与我之间的那堵墙。

  4、教师的范例过小,不利于幼儿的观察。我的范例在这次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并没能很好的体现,由于范例过小,就造成了幼儿观察的不便。本来范例在这个活动中是起到一种示范并协助老师讲解方法的作用,可是过想细想,我本未能很好的来体现范例的这一特征,范例在活动中就象走场一样,并无其他用处了。

  (三)幼儿的创新之处

  在整个活动中,幼儿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得到了较好的发挥。孩子们在这次活动中有许多创新之处。如用石头组合了一个小人,最后用稻草给小人弄了一头美丽的“头发”;用吸管为不倒翁的气球制作了一条绳子,并且懂得用吸管的折叠来体现绳子的动态。另外,也有许多孩子对石头外型观察的十分仔细,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来创作,很多孩子的作品都让我们刮目相看。

  总之,作为一名刚刚转岗的年轻教师来说,我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所以在以后的工作、学*、生活中,我还要跟老教师好好学*,多看相关方面的资讯,多了解有关幼教界的信息,以更多的知识来充实自己,提升专业素养,提高业务水*。除了这些之外,我们最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心,这样才能做到从孩子出发,了解孩子,贴*孩子。

  《有趣的石头》大班美术教案 3

  设计背景

  石头是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事物,本次活动的生成也是来源于孩子的一次偶然发现,可以说该活动是生成于孩子的兴趣。石头对于孩子来说是十分常见,十分熟悉的,这就符合了新纲要中所提到的“教育内容要贴*幼儿的生活”、“教育活动要生活化”的精神。

  活动目标

  1、学*运用颜料或各种辅助材料来装饰石头,体验在石头上做画的乐趣。

  2、能大胆的进行石头的组合,创造出新颖的形象。

  3、尝试用装饰好的石头造型来创编故事,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进一步学*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5、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重点难点

  从技能方面,发挥想象力,能够通过石头的组合来表现事物,在这基础上,在利用各种辅助材料来完善整个石头画;二是有自己的创新之处,并能大胆、合理的运用各种辅助材料。

  活动准备

  1、各种形状的小石头(已洗净凉干并分类)

  2、油画棒、棉签、橡皮泥、各色纸、毛线、假花、双面胶、吸管、稻草、瓶盖、牙签、皱纹纸等。

  3、各组一块抹布。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图片引入,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问题:

  1、他们是什么做的呀?

  2、你们觉得这块小石头象**吗?3、**和**有什么不一样的呀?

  (二)教师引导幼儿看看、说说、想想石头象什么?

  要求:

  1、每个小朋友去挑选一块自己最喜欢的石头,玩玩、说说、想想它的形状象什么,可以变成什么?

  2、和同伴说说你的石头可以变成什么?为什么?

  3、如果将石头组合起来,你觉得它又象什么?

  (三)教师介绍制作方法,引导幼儿先在纸盒内组合石头,然后对石头进行装饰,再用双面胶将石头固定在纸盒上,最后对纸盒进行装饰,完成作品。

  (四)教师提出活动要求

  要求:

  1、小朋友要先想好要把你的小石头变成什么。

  2、要用上各种好看的颜色。

  3、在装饰纸盒的时候要先想好,你要如何装饰才能编出一个好听的故事来。

  (五)幼儿创作石头画,教师指导

  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大胆想象,能利用各种石头进行组合,创作出各种造型。鼓励幼儿大胆选择各种辅助材料及工具。

  (六)创编故事

  教师组织先完成作品的幼儿利用自己制作的石头来创编故事。

  教学反思

  (一)本次活动的成功之处

  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都体验到了进行石头画创作的乐趣,大多数孩子的作品能够不受老师范例的影响,有自己的创新之处,并能大胆、合理的运用各种辅助材料。可以说孩子们还是较好的达到了我预定的活动目标。

  (二)本次活动的不足之处及提出新的设想

  在这次活动中,经过过后的反思,我认为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之处:

  1、老师在向幼儿介绍制作方法的时候,有的孩子却是在张望着他刚刚在摆弄的石头。课后我在思考,如果我把介绍制作方法这个环节提前到前面,过后在让幼儿去操作石头,这样是否比较能够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在幼儿操作完材料后,再来听老师的讲解,这时候,太多数的孩子的注意力都被石头给吸引了,而非在老师的语言上了。

  2、由于老师材料摆放的位置不合理,造成了幼儿操作的不便。这个问题在于我课前准备活动时没有考虑周到,没能以孩子的角度去看待这个材料的摆放。以前我的观念是上好一节课就是在你组织的时候孩子们能够按照你的思路走,能够较好的达到你预定的目标,可是不然,一次好的活动,除了活动中老师的指导要到位,能够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下达到你预定的目标外,老师课前的准备活动也是十分重要的,这里所说的准备既包括知识方面的准备,也包括老师材料的摆放是否符合幼儿的实际需要,是否便于幼儿操作等等。

  3、刚开始的引入过于繁琐,导致了在后面介绍制作方法,特别是用双面胶将石头粘在鞋盒这个重点没能与孩子交代清楚,导致后面孩子们在操作的时候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我想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除了有较好的组织能力外,还能具备较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如果把你的语言,把你要表达的意思让幼儿听明白,这是当前我的困惑,我想也是我们几个新老师的困惑。今后,我想自己除了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外,关键的就是要找到一条正确的与幼儿交谈,交流的“路”,让孩子能够“听”得懂你所要表达的意思,打破孩子与我之间的那堵墙。

  4、教师的范例过小,不利于幼儿的观察。我的范例在这次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并没能很好的体现,由于范例过小,就造成了幼儿观察的不便。本来范例在这个活动中是起到一种示范并协助老师讲解方法的作用,可是过想细想,我本未能很好的来体现范例的这一特征,范例在活动中就象走场一样,并无其他用处了。

  (三)幼儿的创新之处

  在整个活动中,幼儿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得到了较好的发挥。孩子们在这次活动中有许多创新之处。如用石头组合了一个小人,最后用稻草给小人弄了一头美丽的“头发”;用吸管为不倒翁的气球制作了一条绳子,并且懂得用吸管的折叠来体现绳子的动态。另外,也有许多孩子对石头外型观察的十分仔细,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来创作,很多孩子的作品都让我们刮目相看。

  总之,作为一名刚刚转岗的年轻教师来说,我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所以在以后的工作、学*、生活中,我还要跟老教师好好学*,多看相关方面的资讯,多了解有关幼教界的信息,以更多的知识来充实自己,提升专业素养,提高业务水*。除了这些之外,我们最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心,这样才能做到从孩子出发,了解孩子,贴*孩子。

  《有趣的石头》大班美术教案 4

  设计意图:

  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要“既贴*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本次活动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土资源,以用石头来做绘画材料为主,将自然资源引入幼儿园课程当中,体现了课程的生活化。对于生活在石林的孩子来讲,石头虽然不是什么陌生的事物,但对于在石头上绘画,孩子们还是感到新奇。这些石头甚至成为了孩子们的亲密玩伴,通过他们,孩子们了解了自然,发现了自然。并从自然中去发现美、创造美。做为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他们正处于创造思维形成的黄金时期,因此,通过孩子感兴趣的石头画,不失时机的培养孩子的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创造思维以及创造能力,为孩子们成为创造性人才奠定基础。因此设计本次活动,借助石头这一特殊的物件,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为石头进行绘画装饰,让幼儿体验接触自然,独立创造的快乐,活动内容:石头画——奇妙的石头

  活动目标:

  1、尝试在石头上设计自己喜欢的小鱼图案,并能大胆用色。

  2.体验在石头上作画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石林图片、石头房图片、石头作品、涂好底色的鹅卵石、水彩笔(与幼儿人数相同)湿纸巾

  活动过程:

  一、由猜谜的游戏,引起幼儿兴趣。

  1、敲一敲

  师:“今天,我带了一个好玩的游戏叫做猜一猜,你们想不想玩呀?”

  “请小朋友猜一猜这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老师轻轻敲一敲石头)

  2、猜一猜

  师:“原来呀,刚才的声音是石头发出来的。”

  二、图片导入:初步了解石头的作用。

  师:老师请小朋友看看有关石头的图片。

  我们的家乡有许多石头,许多大的石头聚在一起,就形成了石林风景名胜,吸引许多游客来观赏,小一点的石头,可以盖牢固又漂亮的石头房,而小小的鹅卵石除了铺成小路,还可以做什么呢?

  三、石头变魔法

  1、师:“今天石头宝宝要变魔法,你们想看一看吗?”

  2、出示小鱼图片

  师:“老师先问问你们见过小鱼吗?”“在哪里见过呢?”“你见过的小鱼都是什么样子的呢?”

  (出示小鱼图片)“那你们看看这是什么呀?”“他是用什么制作的?”“原来这就是石头宝宝变得魔术呀,你们喜欢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变一变吧!”

  3、老师示范画

  (首先拿起一块石头,想一想你要把她变成什么样子小鱼。然后用黑色的彩笔给小鱼穿上新衣服,尝试运用不同的线条装饰小鱼的身体。

  最后用彩色的笔涂上漂亮的颜色。)

  师:“你们看,老师的小鱼变好啦,好看吗?”

  “你们想不想自己试一试呢?”

  四、引导幼儿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

  1、每个小朋友面前有一块石头,看一看、想一想它的形状像什么,可以变成什么形状的小鱼?

  2、和同伴说说你的石头可以变成什么?怎么变呢?

  五、幼儿创作石头画,提出绘画要求

  1、用黑色笔在石头上画出小鱼身上的线条、图案,彩色笔涂色;

  2、保持石头画面干净;

  3、小手脏了用湿纸巾擦。

  六、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个别辅导。帮助个别幼儿进行石头创作,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创作,体验独立创造的快乐。提示幼儿注意色彩的搭配,保持画面干净。)

  七、石头小鱼大展览

  展示孩子创作的作品,让小画家和大家说一说,这是怎么做出来的,他画的是什么?引导孩子互相欣赏。

  《有趣的石头》大班美术教案 5

  设计思路:

  幼儿园《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要既贴*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艺术领域也明确要求;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而大班的幼儿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因此我以石头为主材料开展了"有趣的石头、大家画画看"的游戏,让幼儿根据石块的形状大胆的想象,用色彩鲜艳的油画棒、水粉装饰,既让幼儿体验到接触大自然独立创作的快乐,又增强了他们在不同材质上活动的能力。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根据石头的外形大胆的想象,尝试借助辅助材料创造性的装饰石头。

  2、能大胆的进行石头的组合,创造出新颖的形象。

  3、体验石头画的乐趣。

  4、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5、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大胆想尝试运用辅助材料创造性的装饰石头。

  活动难点:能按自己的意愿制作石头画。

  活动准备:

  1、各种不同形状的石头。

  2、油画棒、棉签、皱纹纸、丝带等。

  3、各组一块抹布。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的形式,引出问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看看老师带来什么?

  师:我们和石头朋友玩躲猫猫的游戏,请小朋友猜一猜石块上究竟有什么?看小朋友们猜的准不准?

  (以游戏的形式导入课题让幼儿充分了解幼儿对石头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引导讨论,启发想象

  1、交流、想象。

  师:(这是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收集到的石头,每人选一块自己喜欢的石头看一看摸一摸再想一想它像什么?

  幼:脸蛋儿、乌龟、头、金鱼……师:小朋友的想象真丰富,令老师都非常佩服。

  2、教师适时给予孩子技能技巧上的支持师:(出示两块石头)小朋友能用两块石头变成什么呢?

  幼:娃娃、长颈鹿、老虎、船、火车……师:你会把它怎样摆放变成娃娃、长颈鹿、老虎、小船……的呢?

  3、教师请个别幼儿操作,并说说怎么样给它装饰成这些物体呢?

  幼:在石头上画上五官,用皱纹纸可以做头发;用橡皮泥做眼睛,把丝带粘在后面做尾巴就变成了金鱼。

  (通过想象和交流,孩子们发现,原来利用石头的形状和一些辅助材料,可以创作出不同的作品。当孩子思索怎样把两块石头放在一起时,教师的启发与引导能使孩子的想象更加合理。)

  三、教师示范,提出要求。

  1、师:(出示示范画娃娃)这个是已经化了妆的石头,现在变成了什么?

  幼:娃娃脸。那是怎么样把它变成娃娃的呢?再出示小鱼示范作品。

  师:刚才这些作品都是用什么给它化妆的呢?

  幼:水粉颜料。

  2、教师示范。

  3、欣赏颜料石头画作品。(放石头画图片欣赏)

  4、介绍材料,提出要求:

  (1)、桌上摆好石头、颜料、棉签、垫板、抹布等作画用具。

  (2)、先让幼儿取石头在垫板上,再观察石头的形状像什么,可以用来做什么,然后再进行装扮。

  (3)、安静操作,注意卫生。

  (先出示范画,在示范,最后观看有关石头图片,使幼儿获得技能技巧与表现形式的间接经验;让直接进入创作角色的机会,孩子在选择时就非常明确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

  四、作品赏析:

  提醒幼儿将完成的作品陈列到展台上,鼓励没完成的幼儿也将作品陈列上去,引导孩子互相欣赏,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此环节为幼儿创设了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即使没来得及完成的幼儿也将作品陈列上去。同时,让幼儿认识到在创造过程中也付出了努力和智慧。作为教师,应尊重幼儿在发展水*能力经验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与成功,从而不断激发孩子对艺术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活动反思:

  美术创作来源于生活,本次活动作品表现的是生活的内容。为了引发孩子积极讨论、自主探索的欲望。活动中教师有效的指导方式和人性化的作品展览赏析,让幼儿的创造性得到进一步的萌芽开花和结果,活动目标的达成度较高。作为艺术领域中的美术教育活动,倡导的是自由表达、个性展示。我们要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与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表现方式和审美感受,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有趣的石头》大班美术教案汇总5篇扩展阅读


《有趣的石头》大班美术教案汇总5篇(扩展1)

——《有趣的石头》大班美术教案3篇

《有趣的石头》大班美术教案1

  【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幼儿活动的材料要尽可能的来源于生活,贴*孩子的生活。我也一直在琢磨,什么样的活动材料才可以算是真正的来源于生活呢?我想,其实只要孩子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看见、经常在接触或使用的任何一种材料、物品,都能够成为我们美术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的生活化的工具和材料。石头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山上、河边、田野、小路等都可以看见它们的影子,这些不起眼的石头都是孩子们的最爱。这些也是我们童年时经常玩的,因此,石头对于幼儿来说就是一种生活化材料,何不加以利用呢?由此,我想到了设计这么一节美术教学活动《有趣的石头娃娃》。

  【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利用橡皮泥在石头上创作娃娃脸。

  2、能根据自己的想法大胆地创作,体验在石头上创作的乐趣。

  【活动重点】

  利用橡皮泥在石头上创作娃娃脸。

  【活动难点】

  能根据自己的想法大胆地创作。

  【活动准备】

  1、石头每人一块、橡皮泥。

  2、课件、音乐。

  【活动过程】

  一、欣赏石头,激趣导课。

  1、课件播放不同类型的石头图片,引导幼儿欣赏石头上的不同花纹图案。

  2、教师小结: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在石头上自然形成的一些有趣画面,许多人非常喜欢这样的石头,有的人还把石头摆在家里做装饰欣赏它,很有意思,也很漂亮。

  3、课件出示石头娃娃。老师从石头王国里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你们想认识他吗?那我们一起请他出来和大家见面吧。

  二、欣赏石头娃娃,引导幼儿了解其特点。

  1、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观察。

  (1)、师:看了这么多石头家族的石头,我有问题了,石头娃娃和这么多石头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观察并说一说。

  2、创设情境,激发创作兴趣。

  师:其实,今天石头娃娃不仅是要和我们交朋友,他还需要我们大家帮帮他呢!你们愿意帮助他吗?我们来看看他需要我们为他做些什么?

  播放课件,教师相机讲解:这些都是我的朋友,因为我们要参加石头王国的选美大赛。可是我们的设计师有事今天不能来了,不能帮助大家设计了。所以我想请小朋友们帮帮我的这些朋友。好吗?

  三、幼儿创作石头娃娃

  1、教师介绍创作素材:石头、橡皮泥。

  2、分组创作石头娃娃,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展示与欣赏。

《有趣的石头》大班美术教案2

  设计背景

  石头是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事物,本次活动的生成也是来源于孩子的一次偶然发现,可以说该活动是生成于孩子的兴趣。石头对于孩子来说是十分常见,十分熟悉的,这就符合了新纲要中所提到的“教育内容要贴*幼儿的生活”、“教育活动要生活化”的精神。

  活动目标

  1、学*运用颜料或各种辅助材料来装饰石头,体验在石头上做画的乐趣。

  2、能大胆的进行石头的组合,创造出新颖的形象。

  3、尝试用装饰好的石头造型来创编故事,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进一步学*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5、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重点难点

  从技能方面,发挥想象力,能够通过石头的组合来表现事物,在这基础上,在利用各种辅助材料来完善整个石头画;二是有自己的创新之处,并能大胆、合理的运用各种辅助材料。

  活动准备

  1、各种形状的小石头(已洗净凉干并分类)

  2、油画棒、棉签、橡皮泥、各色纸、毛线、假花、双面胶、吸管、稻草、瓶盖、牙签、皱纹纸等。

  3、各组一块抹布。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图片引入,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问题:

  1、他们是什么做的呀?

  2、你们觉得这块小石头象**吗?3、**和**有什么不一样的呀?

  (二)教师引导幼儿看看、说说、想想石头象什么?

  要求:

  1、每个小朋友去挑选一块自己最喜欢的石头,玩玩、说说、想想它的形状象什么,可以变成什么?

  2、和同伴说说你的石头可以变成什么?为什么?

  3、如果将石头组合起来,你觉得它又象什么?

  (三)教师介绍制作方法,引导幼儿先在纸盒内组合石头,然后对石头进行装饰,再用双面胶将石头固定在纸盒上,最后对纸盒进行装饰,完成作品。

  (四)教师提出活动要求

  要求:

  1、小朋友要先想好要把你的小石头变成什么。

  2、要用上各种好看的'颜色。

  3、在装饰纸盒的时候要先想好,你要如何装饰才能编出一个好听的故事来。

  (五)幼儿创作石头画,教师指导

  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大胆想象,能利用各种石头进行组合,创作出各种造型。鼓励幼儿大胆选择各种辅助材料及工具。

  (六)创编故事

  教师组织先完成作品的幼儿利用自己制作的石头来创编故事。

  教学反思

  (一)本次活动的成功之处

  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都体验到了进行石头画创作的乐趣,大多数孩子的作品能够不受老师范例的影响,有自己的创新之处,并能大胆、合理的运用各种辅助材料。可以说孩子们还是较好的达到了我预定的活动目标。

  (二)本次活动的不足之处及提出新的设想

  在这次活动中,经过过后的反思,我认为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之处:

  1、老师在向幼儿介绍制作方法的时候,有的孩子却是在张望着他刚刚在摆弄的石头。课后我在思考,如果我把介绍制作方法这个环节提前到前面,过后在让幼儿去操作石头,这样是否比较能够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在幼儿操作完材料后,再来听老师的讲解,这时候,太多数的孩子的注意力都被石头给吸引了,而非在老师的语言上了。

  2、由于老师材料摆放的位置不合理,造成了幼儿操作的不便。这个问题在于我课前准备活动时没有考虑周到,没能以孩子的角度去看待这个材料的摆放。以前我的观念是上好一节课就是在你组织的时候孩子们能够按照你的思路走,能够较好的达到你预定的目标,可是不然,一次好的活动,除了活动中老师的指导要到位,能够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下达到你预定的目标外,老师课前的准备活动也是十分重要的,这里所说的准备既包括知识方面的准备,也包括老师材料的摆放是否符合幼儿的实际需要,是否便于幼儿操作等等。

  3、刚开始的引入过于繁琐,导致了在后面介绍制作方法,特别是用双面胶将石头粘在鞋盒这个重点没能与孩子交代清楚,导致后面孩子们在操作的时候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我想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除了有较好的组织能力外,还能具备较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如果把你的语言,把你要表达的意思让幼儿听明白,这是当前我的困惑,我想也是我们几个新老师的困惑。今后,我想自己除了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外,关键的就是要找到一条正确的与幼儿交谈,交流的“路”,让孩子能够“听”得懂你所要表达的意思,打破孩子与我之间的那堵墙。

  4、教师的范例过小,不利于幼儿的观察。我的范例在这次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并没能很好的体现,由于范例过小,就造成了幼儿观察的不便。本来范例在这个活动中是起到一种示范并协助老师讲解方法的作用,可是过想细想,我本未能很好的来体现范例的这一特征,范例在活动中就象走场一样,并无其他用处了。

  (三)幼儿的创新之处

  在整个活动中,幼儿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得到了较好的发挥。孩子们在这次活动中有许多创新之处。如用石头组合了一个小人,最后用稻草给小人弄了一头美丽的“头发”;用吸管为不倒翁的气球制作了一条绳子,并且懂得用吸管的折叠来体现绳子的动态。另外,也有许多孩子对石头外型观察的十分仔细,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来创作,很多孩子的作品都让我们刮目相看。

  总之,作为一名刚刚转岗的年轻教师来说,我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所以在以后的工作、学*、生活中,我还要跟老教师好好学*,多看相关方面的资讯,多了解有关幼教界的信息,以更多的知识来充实自己,提升专业素养,提高业务水*。除了这些之外,我们最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心,这样才能做到从孩子出发,了解孩子,贴*孩子。

《有趣的石头》大班美术教案3

  设计背景

  石头是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事物,本次活动的生成也是来源于孩子的一次偶然发现,可以说该活动是生成于孩子的兴趣。石头对于孩子来说是十分常见,十分熟悉的,这就符合了新纲要中所提到的“教育内容要贴*幼儿的生活”、“教育活动要生活化”的精神。

  活动目标

  1、学*运用颜料或各种辅助材料来装饰石头,体验在石头上做画的乐趣。

  2、能大胆的进行石头的组合,创造出新颖的形象。

  3、尝试用装饰好的石头造型来创编故事,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进一步学*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5、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重点难点

  从技能方面,发挥想象力,能够通过石头的组合来表现事物,在这基础上,在利用各种辅助材料来完善整个石头画;二是有自己的创新之处,并能大胆、合理的运用各种辅助材料。

  活动准备

  1、各种形状的小石头(已洗净凉干并分类)

  2、油画棒、棉签、橡皮泥、各色纸、毛线、假花、双面胶、吸管、稻草、瓶盖、牙签、皱纹纸等。

  3、各组一块抹布。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图片引入,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问题:

  1、他们是什么做的呀?

  2、你们觉得这块小石头象**吗?3、**和**有什么不一样的呀?

  (二)教师引导幼儿看看、说说、想想石头象什么?

  要求:

  1、每个小朋友去挑选一块自己最喜欢的'石头,玩玩、说说、想想它的形状象什么,可以变成什么?

  2、和同伴说说你的石头可以变成什么?为什么?

  3、如果将石头组合起来,你觉得它又象什么?

  (三)教师介绍制作方法,引导幼儿先在纸盒内组合石头,然后对石头进行装饰,再用双面胶将石头固定在纸盒上,最后对纸盒进行装饰,完成作品。

  (四)教师提出活动要求

  要求:

  1、小朋友要先想好要把你的小石头变成什么。

  2、要用上各种好看的颜色。

  3、在装饰纸盒的时候要先想好,你要如何装饰才能编出一个好听的故事来。

  (五)幼儿创作石头画,教师指导

  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大胆想象,能利用各种石头进行组合,创作出各种造型。鼓励幼儿大胆选择各种辅助材料及工具。

  (六)创编故事

  教师组织先完成作品的幼儿利用自己制作的石头来创编故事。

  教学反思

  (一)本次活动的成功之处

  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都体验到了进行石头画创作的乐趣,大多数孩子的作品能够不受老师范例的影响,有自己的创新之处,并能大胆、合理的运用各种辅助材料。可以说孩子们还是较好的达到了我预定的活动目标。

  (二)本次活动的不足之处及提出新的设想

  在这次活动中,经过过后的反思,我认为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之处:

  1、老师在向幼儿介绍制作方法的时候,有的孩子却是在张望着他刚刚在摆弄的石头。课后我在思考,如果我把介绍制作方法这个环节提前到前面,过后在让幼儿去操作石头,这样是否比较能够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在幼儿操作完材料后,再来听老师的讲解,这时候,太多数的孩子的注意力都被石头给吸引了,而非在老师的语言上了。

  2、由于老师材料摆放的位置不合理,造成了幼儿操作的不便。这个问题在于我课前准备活动时没有考虑周到,没能以孩子的角度去看待这个材料的摆放。以前我的观念是上好一节课就是在你组织的时候孩子们能够按照你的思路走,能够较好的达到你预定的目标,可是不然,一次好的活动,除了活动中老师的指导要到位,能够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下达到你预定的目标外,老师课前的准备活动也是十分重要的,这里所说的准备既包括知识方面的准备,也包括老师材料的摆放是否符合幼儿的实际需要,是否便于幼儿操作等等。

  3、刚开始的引入过于繁琐,导致了在后面介绍制作方法,特别是用双面胶将石头粘在鞋盒这个重点没能与孩子交代清楚,导致后面孩子们在操作的时候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我想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除了有较好的组织能力外,还能具备较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如果把你的语言,把你要表达的意思让幼儿听明白,这是当前我的困惑,我想也是我们几个新老师的困惑。今后,我想自己除了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外,关键的就是要找到一条正确的与幼儿交谈,交流的“路”,让孩子能够“听”得懂你所要表达的意思,打破孩子与我之间的那堵墙。

  4、教师的范例过小,不利于幼儿的观察。我的范例在这次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并没能很好的体现,由于范例过小,就造成了幼儿观察的不便。本来范例在这个活动中是起到一种示范并协助老师讲解方法的作用,可是过想细想,我本未能很好的来体现范例的这一特征,范例在活动中就象走场一样,并无其他用处了。

  (三)幼儿的创新之处

  在整个活动中,幼儿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得到了较好的发挥。孩子们在这次活动中有许多创新之处。如用石头组合了一个小人,最后用稻草给小人弄了一头美丽的“头发”;用吸管为不倒翁的气球制作了一条绳子,并且懂得用吸管的折叠来体现绳子的动态。另外,也有许多孩子对石头外型观察的十分仔细,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来创作,很多孩子的作品都让我们刮目相看。

  总之,作为一名刚刚转岗的年轻教师来说,我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所以在以后的工作、学*、生活中,我还要跟老教师好好学*,多看相关方面的资讯,多了解有关幼教界的信息,以更多的知识来充实自己,提升专业素养,提高业务水*。除了这些之外,我们最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心,这样才能做到从孩子出发,了解孩子,贴*孩子。


《有趣的石头》大班美术教案汇总5篇(扩展2)

——大班美术教案《有趣的石头画》优选【5】篇

  大班美术教案《有趣的石头画》 1

  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幼儿活动的材料要尽可能的来源于生活,贴*孩子的生活。我也一直在琢磨,什么样的活动材料才可以算是真正的来源于生活呢?我想,其实只要是孩子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看见、经常在接触或使用的任何一种材料、物品,都能够成为我们美术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的生活化的工具和材料。现在的孩子们接触大自然的机会较少,**眼中普通的沙石,在他们看来都是亲密的玩伴,充满了生命力。我觉得抓住时机,引导他们从大自然中去发现美、创造美是很重要的。大班的幼儿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在此基础上,我带领幼儿采集朴素、不起眼的小石块,开展了“有趣的石头,大家画画看”的游戏,让幼儿根据石块的形状大胆想象,用色彩鲜艳的油画棒、水粉装饰,既让幼儿体验到接触自然,独立创造的快乐,又增强了他们在不同材质上进行美术活动的能力

  活动目标:

  1.敢于大胆想象、多方位观察,能根据石头的形象变出相应的物品。

  2.体验在石块上作画带来的乐趣。

  3.进一步学*欣赏别人的作品,并主动与同伴分享其作品的独特之处。

  活动准备:

  1.形状各异的洗净晾干的小石块。

  2.记号笔,油画棒人手一份。

  3.几块画好的石块。

  大班美术教案《有趣的石头画》 2

  活动目标:

  1、学*运用各种辅助材料来装饰石头,体验石头做画的乐趣。

  2、能大胆的进行石头的组合,创造出新颖的形象。

  3、喜欢参加美术活动,体验作品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各种形状的小石头。

  2、操作材料:棉签、橡皮泥、毛线、双面胶、瓶盖、皱纸等。

  3、照相机、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今天我们班里来了两位动物朋友,听说还给我们带来了礼物,小朋友想不想去看看呢?

  1、幼儿观察石头作品。

  2、教师引导提问:你看到的礼物是什么?你发现这些作品和我们*时看到的画有什么不一样?

  3、你看到的石头变成了什么?

  二、启发引导,教师示范操作。

  1、逐一出示石头,引导幼儿根据石头本身的形状、纹理特点来发挥想象。(结合回答,教师在投影仪下示范讲解)

  2、请每个小朋友去挑选一块自己最喜欢的石头,玩玩、说说、想想它的形状像什么,可以变成什么?

  如果将石头组合起来,你觉得它又像什么?

  3、教师介绍制作材料及制作方法:先想好要把你的小石头变成什么,引导幼儿先在纸盒内组合石头,用双面胶将石头固定在纸盒上,然后进行操作,完成作品。

  三、幼儿尝试操作。

  1、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材料进行创作。

  2、引导幼儿结合石头的外型,发挥想象,进行操作。

  3、指导能力较弱的幼儿完成作品。

  四、展示作品。

  1、在多媒体上展示、评价作品。

  2、请幼儿说说自己的作品:我把石头变成了什么?

  大班美术教案《有趣的石头画》 3

  设计背景

  石头是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事物,本次活动的生成也是来源于孩子的一次偶然发现,可以说该活动是生成于孩子的兴趣。石头对于孩子来说是十分常见,十分熟悉的,这就符合了新纲要中所提到的“教育内容要贴*幼儿的生活”、“教育活动要生活化”的精神。

  活动目标

  1、学*运用颜料或各种辅助材料来装饰石头,体验在石头上做画的乐趣。

  2、能大胆的进行石头的组合,创造出新颖的形象。

  3、尝试用装饰好的石头造型来创编故事,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重点难点

  从技能方面,发挥想象力,能够通过石头的组合来表现事物,在这基础上,在利用各种辅助材料来完善整个石头画;二是有自己的创新之处,并能大胆、合理的运用各种辅助材料。

  活动准备

  1、各种形状的小石头(已洗净凉干并分类)

  2、油画棒、棉签、橡皮泥、各色纸、毛线、假花、双面胶、吸管、稻草、瓶盖、牙签、皱纹纸等。

  3、各组一块抹布。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图片引入,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问题:1、他们是什么做的呀?

  2、你们觉得这块小石头象xx吗?

  3、xx和xx有什么不一样的呀?

  (二)教师引导幼儿看看、说说、想想石头象什么?

  要求:1、每个小朋友去挑选一块自己最喜欢的石头,玩玩、说说、想想它的形状象什么,可以变成什么?

  2、和同伴说说你的石头可以变成什么?为什么?

  3、如果将石头组合起来,你觉得它又象什么?

  (三)教师介绍制作方法,引导幼儿先在纸盒内组合石头,然后对石头进行装饰,再用双面胶将石头固定在纸盒上,最后对纸盒进行装饰,完成作品。

  (四)教师提出活动要求

  要求:1、小朋友要先想好要把你的小石头变成什么。

  2、要用上各种好看的颜色。

  3、在装饰纸盒的时候要先想好,你要如何装饰才能编出一个好听的故事来。

  (五)幼儿创作石头画,教师指导

  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大胆想象,能利用各种石头进行组合,创作出各种造型。鼓励幼儿大胆选择各种辅助材料及工具。

  (六)创编故事

  教师组织先完成作品的幼儿利用自己制作的石头来创编故事。

  教学反思

  (一)本次活动的成功之处

  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都体验到了进行石头画创作的乐趣,大多数孩子的作品能够不受老师范例的影响,有自己的创新之处,并能大胆、合理的运用各种辅助材料。可以说孩子们还是较好的达到了我预定的活动目标。

  (二)本次活动的不足之处及提出新的设想

  在这次活动中,经过过后的反思,我认为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之处:

  1、老师在向幼儿介绍制作方法的时候,有的孩子却是在张望着他刚刚在摆弄的石头。课后我在思考,如果我把介绍制作方法这个环节提前到前面,过后在让幼儿去操作石头,这样是否比较能够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在幼儿操作完材料后,再来听老师的讲解,这时候,太多数的孩子的注意力都被石头给吸引了,而非在老师的语言上了。

  2、由于老师材料摆放的位置不合理,造成了幼儿操作的不便。这个问题在于我课前准备活动时没有考虑周到,没能以孩子的角度去看待这个材料的摆放。[教案来自:教案网。]以前我的观念是上好一节课就是在你组织的时候孩子们能够按照你的思路走,能够较好的达到你预定的目标,可是不然,一次好的活动,除了活动中老师的指导要到位,能够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下达到你预定的目标外,老师课前的准备活动也是十分重要的`,这里所说的准备既包括知识方面的准备,也包括老师材料的摆放是否符合幼儿的实际需要,是否便于幼儿操作等等。

  3、刚开始的引入过于繁琐,导致了在后面介绍制作方法,特别是用双面胶将石头粘在鞋盒这个重点没能与孩子交代清楚,导致后面孩子们在操作的时候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我想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除了有较好的组织能力外,还能具备较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如果把你的语言,把你要表达的意思让幼儿听明白,这是当前我的困惑,我想也是我们几个新老师的困惑。今后,我想自己除了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外,关键的就是要找到一条正确的与幼儿交谈,交流的“路”,让孩子能够“听”得懂你所要表达的意思,打破孩子与我之间的那堵墙。

  4、教师的范例过小,不利于幼儿的观察。我的范例在这次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并没能很好的体现,由于范例过小,就造成了幼儿观察的不便。本来范例在这个活动中是起到一种示范并协助老师讲解方法的作用,可是过想细想,我本未能很好的来体现范例的这一特征,范例在活动中就象走场一样,并无其他用处了。

  (三)幼儿的创新之处

  在整个活动中,幼儿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得到了较好的发挥。孩子们在这次活动中有许多创新之处。如用石头组合了一个小人,最后用稻草给小人弄了一头美丽的“头发”;用吸管为不倒翁的气球制作了一条绳子,并且懂得用吸管的折叠来体现绳子的动态。另外,也有许多孩子对石头外型观察的十分仔细,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来创作,很多孩子的作品都让我们刮目相看。

  总之,作为一名刚刚转岗的年轻教师来说,我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所以在以后的工作、学*、生活中,我还要跟老教师好好学*,多看相关方面的资讯,多了解有关幼教界的信息,以更多的知识来充实自己,提升专业素养,提高业务水*。除了这些之外,我们最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心,这样才能做到从孩子出发,了解孩子,贴*孩子。

  大班美术教案《有趣的石头画》 4

  活动内容:大班美术活动—有趣的石头画

  活动目标:1.学*运用各种材料来装饰石头,体验石头画的乐趣。

  2.能大胆运用石头,创造出新颖的形象。

  3.喜欢参加美术活动,体验作品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PPT石头画图片、颜料、毛笔、泡泡泥、毛线、双面胶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 观察各种石头,了解石头的颜色、形状、大小区别与不同。

  2. 老师小结石头外形特点。

  二、基本部分:

  1.欣赏石头画,讨论石头画制作方法。

  (一)教师出示各种石头范画,请小朋友集体欣赏、讨论。

  (二)请小朋友说一说自己喜欢哪个石头画作品?为什么?分析你喜欢的作品是怎样做成的?用了哪些材料?

  (三)教师讲解三种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及制作方法

a.用颜料在石头画上装饰方法及注意事项。

  b.选用石头后用辅助材

  料装饰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c.启发幼儿利用各种石头,创造不同造型,不同风格的作品。

  2.幼儿选取石头,大胆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结束部分

  1.请小朋友将自己的作品贴上姓名标签,摆放在展览区。

  2.小朋友互相欣赏同伴作品,并讨论。

  美术教研组

  大班美术教案《有趣的石头画》 5

  设计背景

  石头是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事物,本次活动的生成也是来源于孩子的一次偶然发现,可以说该活动是生成于孩子的兴趣。石头对于孩子来说是十分常见,十分熟悉的,这就符合了新纲要中所提到的“教育内容要贴*幼儿的生活”、“教育活动要生活化”的精神。

  活动目标

  1、学*运用颜料或各种辅助材料来装饰石头,体验在石头上做画的乐趣。

  2、能大胆的进行石头的组合,创造出新颖的形象。

  3、尝试用装饰好的石头造型来创编故事,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进一步学*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5、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重点难点

  从技能方面,发挥想象力,能够通过石头的组合来表现事物,在这基础上,在利用各种辅助材料来完善整个石头画;二是有自己的创新之处,并能大胆、合理的运用各种辅助材料。

  活动准备

  1、各种形状的小石头(已洗净凉干并分类)

  2、油画棒、棉签、橡皮泥、各色纸、毛线、假花、双面胶、吸管、稻草、瓶盖、牙签、皱纹纸等。

  3、各组一块抹布。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图片引入,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问题:

  1、他们是什么做的呀?

  2、你们觉得这块小石头象**吗?3、**和**有什么不一样的呀?

  (二)教师引导幼儿看看、说说、想想石头象什么?

  要求:

  1、每个小朋友去挑选一块自己最喜欢的石头,玩玩、说说、想想它的形状象什么,可以变成什么?

  2、和同伴说说你的石头可以变成什么?为什么?

  3、如果将石头组合起来,你觉得它又象什么?

  (三)教师介绍制作方法,引导幼儿先在纸盒内组合石头,然后对石头进行装饰,再用双面胶将石头固定在纸盒上,最后对纸盒进行装饰,完成作品。

  (四)教师提出活动要求

  要求:

  1、小朋友要先想好要把你的小石头变成什么。

  2、要用上各种好看的颜色。

  3、在装饰纸盒的时候要先想好,你要如何装饰才能编出一个好听的故事来。

  (五)幼儿创作石头画,教师指导

  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大胆想象,能利用各种石头进行组合,创作出各种造型。鼓励幼儿大胆选择各种辅助材料及工具。

  (六)创编故事

  教师组织先完成作品的幼儿利用自己制作的石头来创编故事。

  教学反思

  (一)本次活动的成功之处

  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都体验到了进行石头画创作的乐趣,大多数孩子的作品能够不受老师范例的影响,有自己的创新之处,并能大胆、合理的运用各种辅助材料。可以说孩子们还是较好的达到了我预定的活动目标。

  (二)本次活动的不足之处及提出新的设想

  在这次活动中,经过过后的反思,我认为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之处:

  1、老师在向幼儿介绍制作方法的时候,有的孩子却是在张望着他刚刚在摆弄的石头。课后我在思考,如果我把介绍制作方法这个环节提前到前面,过后在让幼儿去操作石头,这样是否比较能够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在幼儿操作完材料后,再来听老师的讲解,这时候,太多数的孩子的注意力都被石头给吸引了,而非在老师的语言上了。

  2、由于老师材料摆放的位置不合理,造成了幼儿操作的不便。这个问题在于我课前准备活动时没有考虑周到,没能以孩子的角度去看待这个材料的摆放。以前我的观念是上好一节课就是在你组织的时候孩子们能够按照你的思路走,能够较好的达到你预定的目标,可是不然,一次好的活动,除了活动中老师的指导要到位,能够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下达到你预定的目标外,老师课前的准备活动也是十分重要的,这里所说的准备既包括知识方面的准备,也包括老师材料的摆放是否符合幼儿的实际需要,是否便于幼儿操作等等。

  3、刚开始的引入过于繁琐,导致了在后面介绍制作方法,特别是用双面胶将石头粘在鞋盒这个重点没能与孩子交代清楚,导致后面孩子们在操作的时候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我想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除了有较好的组织能力外,还能具备较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如果把你的语言,把你要表达的意思让幼儿听明白,这是当前我的困惑,我想也是我们几个新老师的困惑。今后,我想自己除了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外,关键的就是要找到一条正确的与幼儿交谈,交流的“路”,让孩子能够“听”得懂你所要表达的意思,打破孩子与我之间的那堵墙。

  4、教师的范例过小,不利于幼儿的观察。我的范例在这次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并没能很好的体现,由于范例过小,就造成了幼儿观察的不便。本来范例在这个活动中是起到一种示范并协助老师讲解方法的作用,可是过想细想,我本未能很好的来体现范例的这一特征,范例在活动中就象走场一样,并无其他用处了。

  (三)幼儿的创新之处

  在整个活动中,幼儿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得到了较好的发挥。孩子们在这次活动中有许多创新之处。如用石头组合了一个小人,最后用稻草给小人弄了一头美丽的“头发”;用吸管为不倒翁的气球制作了一条绳子,并且懂得用吸管的折叠来体现绳子的动态。另外,也有许多孩子对石头外型观察的十分仔细,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来创作,很多孩子的作品都让我们刮目相看。

  总之,作为一名刚刚转岗的年轻教师来说,我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所以在以后的工作、学*、生活中,我还要跟老教师好好学*,多看相关方面的资讯,多了解有关幼教界的信息,以更多的知识来充实自己,提升专业素养,提高业务水*。除了这些之外,我们最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心,这样才能做到从孩子出发,了解孩子,贴*孩子。


《有趣的石头》大班美术教案汇总5篇(扩展3)

——大班美术教案《石头》 (菁华5篇)

  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幼儿活动的材料要尽可能的来源于生活,贴*孩子的生活。我也一直在琢磨,什么样的活动材料才可以算是真正的来源于生活呢?我想,其实只要是孩子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看见、经常在接触或使用的任何一种材料、物品,都能够成为我们美术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的生活化的工具和材料。现在的孩子们接触大自然的机会较少,**眼中普通的沙石,在他们看来都是亲密的玩伴,充满了生命力。我觉得抓住时机,引导他们从大自然中去发现美、创造美是很重要的。大班的幼儿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在此基础上,我带领幼儿采集朴素、不起眼的小石块,开展了“有趣的石头,大家画画看”的游戏,让幼儿根据石块的形状大胆想象,用色彩鲜艳的油画棒、水粉装饰,既让幼儿体验到接触自然,独立创造的快乐,又增强了他们在不同材质上进行美术活动的能力

  活动目标:

  1.敢于大胆想象、多方位观察,能根据石头的形象变出相应的物品。

  2.体验在石块上作画带来的乐趣。

  3.进一步学*欣赏别人的作品,并主动与同伴分享其作品的独特之处。

  活动准备:

  1.形状各异的洗净晾干的小石块。

  2.记号笔,油画棒人手一份。

  3.几块画好的石块。

  活动内容:大班美术活动—有趣的石头画

  活动目标:1.学*运用各种材料来装饰石头,体验石头画的乐趣。

  2.能大胆运用石头,创造出新颖的形象。

  3.喜欢参加美术活动,体验作品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PPT石头画图片、颜料、毛笔、泡泡泥、毛线、双面胶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观察各种石头,了解石头的颜色、形状、大小区别与不同。

  2.老师小结石头外形特点。

  二、基本部分:

  1.欣赏石头画,讨论石头画制作方法。

  (一)教师出示各种石头范画,请小朋友集体欣赏、讨论。

  (二)请小朋友说一说自己喜欢哪个石头画作品?为什么?分析你喜欢的作品是怎样做成的?用了哪些材料?

  (三)教师讲解三种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及制作方法

  a.用颜料在石头画上装饰方法及注意事项。

  b.选用石头后用辅助材

  料装饰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c.启发幼儿利用各种石头,创造不同造型,不同风格的作品。

  2.幼儿选取石头,大胆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结束部分

  1.请小朋友将自己的作品贴上姓名标签,摆放在展览区。

  2.小朋友互相欣赏同伴作品,并讨论。

  【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幼儿活动的材料要尽可能的来源于生活,贴*孩子的生活。我也一直在琢磨,什么样的活动材料才可以算是真正的来源于生活呢?我想,其实只要孩子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看见、经常在接触或使用的任何一种材料、物品,都能够成为我们美术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的`生活化的工具和材料。石头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山上、河边、田野、小路等都可以看见它们的影子,这些不起眼的石头都是孩子们的最爱。这些也是我们童年时经常玩的,因此,石头对于幼儿来说就是一种生活化材料,何不加以利用呢?由此,我想到了设计这么一节美术教学活动《有趣的石头娃娃》。

  【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利用橡皮泥在石头上创作娃娃脸。

  2、能根据自己的想法大胆地创作,体验在石头上创作的乐趣。

  【活动重点】

  利用橡皮泥在石头上创作娃娃脸。

  【活动难点】

  能根据自己的想法大胆地创作。

  【活动准备】

  1、石头每人一块、橡皮泥。

  2、课件、音乐。

  【活动过程】

  一、欣赏石头,激趣导课。

  1、课件播放不同类型的石头图片,引导幼儿欣赏石头上的不同花纹图案。

  2、教师小结: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在石头上自然形成的一些有趣画面,许多人非常喜欢这样的石头,有的人还把石头摆在家里做装饰欣赏它,很有意思,也很漂亮。

  3、课件出示石头娃娃。老师从石头王国里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你们想认识他吗?那我们一起请他出来和大家见面吧。

  二、欣赏石头娃娃,引导幼儿了解其特点。

  1、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观察。

  (1)、师:看了这么多石头家族的石头,我有问题了,石头娃娃和这么多石头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观察并说一说。

  2、创设情境,激发创作兴趣。

  师:其实,今天石头娃娃不仅是要和我们交朋友,他还需要我们大家帮帮他呢!你们愿意帮助他吗?我们来看看他需要我们为他做些什么?

  播放课件,教师相机讲解:这些都是我的朋友,因为我们要参加石头王国的选美大赛。可是我们的设计师有事今天不能来了,不能帮助大家设计了。所以我想请小朋友们帮帮我的这些朋友。好吗?

  三、幼儿创作石头娃娃

  1、教师介绍创作素材:石头、橡皮泥。

  2、分组创作石头娃娃,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展示与欣赏。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在石头上装饰与绘画。

  2、通过手工制作,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活动准备】:

  和幼儿一起收集石头及石头制品;颜料、棉签、水彩笔、彩色纸、胶水、画有图案轮廓的大纸等);布置熊、松鼠、小狗、公鸡、小兔作品展区

  【活动过程】:

  (一)出示石头导入:

  “小朋友这是什么?(石头)我们教室里来了几位动物艺术家,它们知道我们在收集石头,所以带来了和石头有关的礼物,小朋友想不想去看看?看时想一想是什么?猜猜是怎么变的?”

  (二)引导幼儿观察。师引导幼儿观察石头变成了什么,想想用了什么办法(材料)。

  (三)提出创作要求:

  1、大胆想象动手创造;

  2、使用颜料的幼儿注意颜料不要过多;

  3、尝试一种以上的方法创作;

  (四)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材料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1.染石子:选择自己喜爱的颜色任意涂染石子,使其成彩色石子,并欣赏石子的美。

  2.画石子:将石子涂成白色或其他颜色后晾干,然后在石子上画自己喜欢的东西。

  3.石子组画:几块不同的石子组成一物体贴在纸上,再涂上颜色成为一幅画。例如:一小石子、一大石子上下连接粘在纸上,涂上颜色成为不倒翁娃娃。

  (五)互相欣赏、分享成功的喜悦。

  将幼儿的作品布置于展示台,请幼儿互相欣赏,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件作品,为什么?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尝试在小石块上添画有趣小动物的活动。

  2、学会综合应用线条和色块进行装饰。

  3、体验在石块上作画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形状各异的洗净晾干的小石块。

  2、油画棒人手一份,几块画好动物的石块。

  活动重难点:

  重点:对石头进行想象。

  难点:将想象的物体用石头画表现出来。

  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将几块画好动物的石块画面朝下放)

  师:我们来玩小动物躲猫猫的游戏,请小朋友猜一猜小石块上究竟有什么小动物?翻翻看,猜得准不准。

  A:是一只圆圆身子的小虫子,红红的。

  B:这一块上有一只长长耳朵的小兔子。

  2、向介绍石块动物的画法。

  (1)师:请小朋友观察这些形状不同的小石块,动动小脑筋,它的形状像什么,适合画什么小动物?

  A:我觉得那块扁扁长长的石块象小鱼,尖尖的地方是嘴巴。

  B:扁圆的这块有点象开屏的孔雀。

  师:每块石头的形状都不同,我们可以挑自己喜欢的石头,画上可爱的小动物。小朋友可以相互讨论一下。

  A:我想用深色的油画棒先画出老虎的样子,再用鲜艳的颜色涂。


《有趣的石头》大班美术教案汇总5篇(扩展4)

——有趣的石头教案汇总十篇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欣赏石头画呈现的立体美。

  2、能力目标:能在石头上简单自主做画。

  3、情感目标:体验在石头上做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图片若干、刷子、颜料、毛巾、棉签、盘子等。

  活动重点: 理解、欣赏石头画呈现的立体美。

  活动难点:根据自己的意愿,能在石头上简单自主做画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幅漂亮的画,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欣赏吧!

  2、出示石头请幼儿欣赏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你们知道这些漂亮的画是怎样画出来的吗?你们一定想不到这些漂亮的'画是用石头做的吧。今天我么就一起来学*有石头做的吧!

  3、向幼儿介绍绘画要用到的材料。

  师:今天我们要用到的材料有:刷子、颜料、毛巾、棉签、盘子。

  4、观看视频学*在石头上画画的方法。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是怎样在石头上作画的。

  首先我们拿一块石头,用左手扶好,然后拿刷子蘸上绿色颜料从石头的边缘处开始涂色,涂出草莓叶子的形状,然后从叶子处开始涂红色的果肉,注意不能将红色涂到绿色的叶子上,要涂色均匀,最后我们在红色的果肉上用棉签棉签点上黑色的点点,草莓就做好了。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西瓜的画法,首先我们拿刷子蘸上绿色的颜料,从石头的底部开始画绿色的瓜皮,然后拿刷子蘸上红色的颜料,从绿色瓜皮处开始涂红色的果肉,注意不能讲红色涂到绿色上,最后在红色的果肉处点上黑色的瓜子,西瓜就画好了。

  5、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并强调在作画的个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适时的给与帮助

  6、作品评价。

  幼儿讲述自己的作品,并相互进行评价,进行肯定,并提出进一步的要求。

  活动目标:

  1、通过搜集各种石头及辅助材料制作石头打击乐器,使幼儿体验自制打击乐器的快乐。

  2、通过操作,运用不同方法体验不同石头打击乐器敲击的声音,培养幼儿对节奏乐兴趣。

  活动准备:

  1、不同种类、不同大小的石头。

  2、各种纸盒、空塑料瓶子、易拉罐(可封口的)、棒子等。

  3、与音乐匹配的节奏卡一张。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运用石头与辅助材料进行石头打击乐器制作。

  活动难点:运用不同方法体验不同的自制的石头打击乐器演奏的声音。

  活动流程:

  导入活动——制作活动——介绍活动—“—演奏活动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介绍各种幼儿搜集的石头及辅助材料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师:“我们小朋友搜集了好多石头和废旧物品,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制作石头打击乐器,练*演奏方法。

  1、引导幼儿尝试用石头及辅助材料进行石头打击乐器的制作。

  2、制作过程中发现问题教师及时给予幼儿帮助。

  石头打击乐器制作、演奏参考:

  ①两块石头互相敲打

  ②将一些石头放入纸盒中摇晃

  ③将一些石头放入塑料瓶中摇晃

  ④将一些石头放入易拉罐中摇晃

  ⑤将一块石头或两块石头(同时或交替)在纸盒(塑料瓶、易拉罐)上敲打等。

  3、指导做好的幼儿用自制乐器练*演奏方法。

  三、讨论活动:

  a、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做的石头打击乐器以及制作方法。

  b、请幼儿演奏自制的石头打击乐器,其它幼儿倾听乐器发出的声音,感知声音的强和弱。

  四、石头打击乐演奏。(音乐自选,以节奏鲜明为宜)

  a、幼儿合奏进行表演。

  b、互相交换石头打击乐器进行表演。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很感兴趣,因为欢快的音乐对于幼儿有着特殊的吸引力,幼儿很是喜欢,而且本次活动又要让幼儿进行打击乐器演奏,各种各样的打击乐器让从来没见过的幼儿们目不暇接,兴奋不已,恨不得马上一展身手。

  教材分析:

  石头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山上、河边、田野里、小路上都可以看见它们。这看似不起眼的石头却会被幼儿视为宝贝。赶海时,幼儿喜欢捡拾花色、形状不同的鹅卵石,会向**追“石头是从哪儿来的”、“石头怎么会有花纹”、“石头可以用来干什么”等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本次活动带领幼儿走进石头的世界,探索石头的奥秘,感知石头的特性与作用;引导幼儿接触自然环境,感受自然界的美妙与神奇,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对自然的探究欲望。

  活动目标:

  1·认识生活中中见的石头,感知石头的特性

  2·发现并乐于与同伴交流石头在生活中的用途。

  3·感受石头的多样与奇特,萌发对生活中自然物的探究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师与幼儿共同收集的不同种类、形状的石头每组 1 筐,装石头的布袋 1 个

  2.用鹅卵石铺好的小路。

  3·幼儿学*材料一《我的想象》

  活动建议:

  1.以“神奇的口袋”游戏导人活动,引发幼儿兴趣。

  出示装有不同形状、大小、种类石头的口袋,请个别幼儿摸一摸、捏一捏、敲一敲、拎一拎,然后说出感受,其他幼儿根据该幼儿的表述猜测口袋里可能是什么。

  2.请幼儿自由挑选一块自己喜欢的石头,摸一摸、看一看、捏一捏、比一比、踩一踩, 探究石头的特性。

  (1)幼儿自由探索后与同伴互相介绍手中石头的小秘密。

  (2)引导幼儿从纹路、颜色、形状、大小、软硬、光滑或粗糙等方面感知石头的特性。提问:它们的'颜色、大小怎么样?用手模一摸、捏一捏有什么感觉?

  小结:石头有很多小秘密,看上去是五颜六色的,花纹、形状、大小各不相同;摸上去有的光滑、有的粗糙,而且很硬。小朋友玩石头时要注意安全,不要乱扔石子。

  3.引导幼儿阅读《我的想象》第 14-15 页,进一步了解石头的用途。提问:这些奇形怪状的石头有什么用途呢?

  小结:石头是很好的建筑材料,可以用来盖房子、建桥、铺路,有些石头经过加工会成为日常生活用品,如石磨、茶几漂亮的工艺品等。

  4.带领幼儿赤脚在鹅卵石铺的小路上踩一踩,再次感知石头的特性,了解石头的保健功能。

  延伸活动:

  请幼儿阅读《我的想象》第 13 页,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玩有趣的石子游戏,把自己发现的石头的秘密告诉爸爸、妈妈。

  [活动目标]

  1、通过寻石、观石、玩石等活动,激发幼儿了解石头的兴趣。

  2、在探究中发现各种石头的特点。

  3、培养幼儿观察、比较的能力。

  [活动准备]

  有关石头的照片、图片、录像资料,各种石头、石制品、石工艺品、石饰品等。

  [活动过程]

  看一看我收集的石头。

  (1)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石头,有的很珍贵。

  (2)石头的颜色有各种各样。

  (3)石头的花纹也都不一样。

  (4)石头的形状很多,这是鹅卵石,是圆圆的、扁扁的。

  (5)有的石头表面光滑,有的粗糙。

  石头的用途有哪些?

  (1)一般的岩石、鹅卵石、大理石、花岗岩可用于铺路、造桥、盖房子等。

  (2)玉石、红蓝宝石、钻石是较为名贵的石头,可以制作装饰品。

  (3)本地盛产的名石——寿山石,特别名贵,可做成工艺品。

  试一试。

  (1)把石头、木块、塑料、泥块、混凝土、土块等放人水中,会发现什么。

  ①木块、塑料都漂浮在水上。

  ②石头、泥块沉人水底。

  ③石头不论大小都会沉入水中。

  (2)用铁锤敲打石块、木块、塑料、铁块,观察敲打时会有什么现象产生。

  ①铁锤敲打石块后看到一丁点火花。

  ②用铁锤敲打木块、塑料、铁块没有火花。

  (3)用石块敲打铁钉、木板、核桃、土块会有什么现象产生。

  ①石头很硬,不会碎,不会变形。

  ②核桃、土块被石块敲打后都碎了。

  制作石艺。

  由一块形状特异的石头想到了什么?运用辅助材料做出更多的东西。

  (1)单块石头彩绘。

  (2)多块石头组合彩绘。

  (3)巧妙运用粘合剂彩绘。

  (4)各种石头组合,搭建园林小景。

  展示幼儿的作品。

  幼儿自我介绍制作方法和作品名称。

  六、拓展思路

  1.在探究石头的特征活动中,还可以把石头与蔬菜、鱼同时放在火上烧,观察现象,感知石头不能生长也没有死亡。

  2.可以带幼儿外出参观,把未受破坏的自然景观与受到乱开采石料而破坏的景观进行对比,再通过观看一些有关灾害性报道、录像、资料片,让幼儿感知和了解石头对人类的作用。

  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感知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的区别

  2、幼儿通过动手操作,运用不同的演奏方法体验石头打击乐器的声音

  3、集体用自制打击乐器为音乐伴奏,培养幼儿对打击乐的兴趣

  活动准备:

  节奏图谱大、小石头若干塑料瓶若干啤酒桶波尔卡音乐小棒棒若干

  活动过程:

  一、实物导入。

  宝贝们,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神奇的东西,看一下这是什么呀?咱们能让他发出声音吗?试一下(幼儿自由操作)。那老师有一个要求,能不能有节奏的敲击呀?试一下,我来看一下谁敲的是最有节奏的。

  二、出示第一张节奏卡片。

  那你们看一看,能不能敲出这样的节奏呢?试一下。而且还有半个石头的,怎么敲呢?试一下,我来看一下。那我们一起来试一下吧,做好准备,把小棒棒举起来。(教师用手指敲击图谱,幼儿根据教师节奏敲击石头,幼儿自己尝试。)看谁的.小棒棒最听话。有没有信心跟着音乐一起来呀?(放音乐,幼儿根据音乐和教师指示按节奏敲击,并提示幼儿收起来的时候小棒棒要是最听话的,要轻轻的把它放下来。)还想不想和石头一起玩呀?

  三、展示小石头,提出问题,并出示第二张节奏卡片。

  看一下这些石头和刚才的石头有什么不一样?有谁能告诉我?那刚才大石头能发出好听的声音,我们来试一下小石头怎么才能发出好听的声音,好不好?那小朋友能有节奏的敲击吗?试一下。咦,老师这里也有一张节奏卡片,跟刚才的有什么不一样呀?应该怎么敲呢?(幼儿自由尝试)让我仔细听听,你们真棒!看谁的小石头最听话,那有没有信心跟着音乐来一次?做好准备。跟音乐和教师节奏卡按节奏打击,呀,小石头真听话,我们轻轻的把它放下吧。

  四、展示碎石头,提出问题,并出示第三张节奏卡片。

  看一下这是什么啊?那怎么才能让碎石头发出好听的声音呀?除了碰撞的办法还有什么办法?今天呢,老师还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样东西,看一下这是什么呀?那怎么用瓶子呢?分发瓶子,提示幼儿撞碎石头时不能把它撒在外面(10秒钟时间)那怎么才能发出好听的声音呢?那我看一下谁的能发出有节奏的声音,试一下。哇哦,我这还有一张节奏卡片,怎么办呢?试一下。前面的怎么敲击?(1、2、)准备好了吗?幼儿根据节奏卡来有节奏摇晃,那我们跟音乐一起做游戏好吗?小瓶子做好准备,跟着音乐和节奏卡一起。我来看一下谁的小瓶子是最安静的。

  五、音乐小游戏。

  今天呀,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石头,我们一起来给他们起个名字吧。那现在,我们每个小朋友就是一块石头。仔细听音乐,听听什么时候大石头出来?什么时候中石头出来?什么时候小石头出来?

  石头小乐队。把幼儿分为三组(大、中、小石头组)并给每组节奏卡片,提示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注意安全,并管住自己的小乐器,让我来看一下哪一组的小乐器最听话。我来先听一下大石头的声音,准备(出示节奏卡)再听中石头声音,小石头的声音。那老师当小指挥好不好?看老师手势,老师指到哪边哪边的小朋友就开始敲击,那小朋友要仔细听音乐,做好准备。

  活动延伸:


《有趣的石头》大班美术教案汇总5篇(扩展5)

——大班美术教案《石头》实用10份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从俯视的角度观察鱼的不同形态。

  2、尝试用石头、棉签、橡皮泥等材料表现出俯视的鱼。

  3、鼓励幼儿大胆正确的上色。

  4、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活动重难点】

  能大胆运用辅助材料表现俯视下不同形态的鱼。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一块石头,一盒沙,棉签棒、各色颜料,橡皮泥若干。

  教师:范例若干;展示作品的鱼池。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鱼的图片,看看这些鱼是从哪个角度看过去的?

  2、幼儿观察讨论。

  3、这些鱼从上往下看,你看到了鱼的什么?

  4、小结:从上往下看,我们看到了鱼的头、背、鱼尾、鱼鳍。

  二、讲解示范:

  1、出示石头:今天金老师还带来了什么?今天我们就要用这块石头来变一变,变成什么呢?(自由猜测)

  2、教师示范一:把石头放入沙中。(我们把这块石头当成鱼,把这些沙当成一盆水,让石头鱼游到水里去)

  3、你会看到了鱼的什么?(幼儿说)

  4、幼儿操作:

  ●刚才小朋友说了很多,你的桌上也有石头,请你选择一块石头,让石头鱼游到水里去,并说一说从上往下看,你看到了鱼身上的哪个部位?(可以互相交流)

  ●个别幼儿交流。(利用实物投影仪)

  5、教师示范二:怎么样让它更像呢?再来变一变(教师介绍材料、示范添加一条鱼)。

  6、欣赏范例:还可以怎么变呢?

  三、幼儿创作:

  1、拓展幼儿思维:你会怎么变?想一想。(幼儿交流)

  2、鼓励幼儿能大胆运用辅助材料,表现出俯视下看到的不同角度的鱼。

  四、作品展示:请幼儿将自己的作品统一放到教师准备的“鱼池”中,一起看看、说说你喜欢的

  【活动意图】

  1、通过图片的欣赏,幼儿对俯视角度下鱼不同形态的积累。

  2、教师引导示范、幼儿操作、教师再次示范,使幼儿在听听、说说、动动、想想的过程中,逐步体验创作的乐趣。

  3、引导幼儿观察辅助材料,为下一步创作做好铺垫。

  4、幼儿个体创作后的作品集中展示,以“鱼池”为载体,进行整体作品的欣赏,不断培养幼儿多角度的审美能力。

  【活动反思】

  本节课因为对于本班幼儿是初次接触,所以在设计目标时,放低了难度,以体验游戏快乐为主,在一开始以绘本的形式的导入,让幼儿很快的进入情景中来,并在接下来的猜猜环节中,一步一步的深入,打开幼儿的想象力,在反转猜测中,由于幼儿思维定式,在我的指导下,才能逐步猜出是什么和什么撞在一起。最后导入本节课的主题--石头鱼,正好借跑跑镇的魔法之名,进行了我的范画,由于石头上操作比较小,所以采用了投影的方式让幼儿清楚的看到操作过程,之后的过程用了传统的美术课流程,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鱼进行碰撞,在过程中因为座位问题有的幼儿背朝屏幕,所以画的时候自行创作了,需要下次注意。在点评环节幼儿注意力较为分散,应将大屏幕上弄干净后在进行投影,最后将小鱼放生形成了一幅完整的画。

  小百科:石头鱼是自然界中毒性很强的一种鱼,它的“致命一刺”被描述为给予人类最疼的刺痛。

  【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幼儿活动的材料要尽可能的来源于生活,贴*孩子的生活。我也一直在琢磨,什么样的活动材料才可以算是真正的来源于生活呢?我想,其实只要孩子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看见、经常在接触或使用的任何一种材料、物品,都能够成为我们美术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的`生活化的工具和材料。石头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山上、河边、田野、小路等都可以看见它们的影子,这些不起眼的石头都是孩子们的最爱。这些也是我们童年时经常玩的,因此,石头对于幼儿来说就是一种生活化材料,何不加以利用呢?由此,我想到了设计这么一节美术教学活动《有趣的石头娃娃》。

  【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利用橡皮泥在石头上创作娃娃脸。

  2、能根据自己的想法大胆地创作,体验在石头上创作的乐趣。

  【活动重点】

  利用橡皮泥在石头上创作娃娃脸。

  【活动难点】

  能根据自己的想法大胆地创作。

  【活动准备】

  1、石头每人一块、橡皮泥。

  2、课件、音乐。

  【活动过程】

  一、欣赏石头,激趣导课。

  1、课件播放不同类型的石头图片,引导幼儿欣赏石头上的不同花纹图案。

  2、教师小结: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在石头上自然形成的一些有趣画面,许多人非常喜欢这样的石头,有的人还把石头摆在家里做装饰欣赏它,很有意思,也很漂亮。

  3、课件出示石头娃娃。老师从石头王国里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你们想认识他吗?那我们一起请他出来和大家见面吧。

  二、欣赏石头娃娃,引导幼儿了解其特点。

  1、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观察。

  (1)、师:看了这么多石头家族的石头,我有问题了,石头娃娃和这么多石头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观察并说一说。

  2、创设情境,激发创作兴趣。

  师:其实,今天石头娃娃不仅是要和我们交朋友,他还需要我们大家帮帮他呢!你们愿意帮助他吗?我们来看看他需要我们为他做些什么?

  播放课件,教师相机讲解:这些都是我的朋友,因为我们要参加石头王国的选美大赛。可是我们的设计师有事今天不能来了,不能帮助大家设计了。所以我想请小朋友们帮帮我的这些朋友。好吗?

  三、幼儿创作石头娃娃

  1、教师介绍创作素材:石头、橡皮泥。

  2、分组创作石头娃娃,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展示与欣赏。

  活动目标

  1、学*运用水彩笔或者颜料和其他各种辅助材料来装饰石头,感受在石头上画画的乐趣。

  2、能大胆的进行石头的组合,创造出新颖的形象。

  3、尝试用装饰好的石头造型来创编故事,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孩子学会尝试,敢于发现新事物,从中取得乐趣。

  难点:在石头上作画比较难,同样挑选石头,设计新的形象对于孩子来说比较难。

  活动准备

  1、各种形状的小石头(已洗净凉干并分类)2、油画棒、棉签、橡皮泥、各色纸、毛线、皱纹纸等装饰品(可根据需要准备)、各组一块抹布。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事先画好的石头,并讲述编好的小故事,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问题:

  1、大家看这是什么呀?

  2、你们觉得这块小石头像不像化了妆的小朋友?

  3、这和我们*常画画有什么不一样的呀?

  (二)教师引导幼儿看看、说说、想想石头象什么?

  要求:

  1、每个小朋友去挑选一块自己最喜欢的石头,玩玩、说说、想想它的形状象什么,可以变成什么?和自己旁边的小伙伴讨论讨论。

  2、如果将石头组合起来,你会组合什么样子呢?

  (三)教师介绍制作方法,引导幼儿先组合石头,然后对石头进行装饰,完成作品。

  (四)教师提出活动要求

  要求:

  1、小朋友要先想好要把你的小石头变成什么。

  2、要用上各种好看的颜色。

  3、在装饰时候要先想好,你要如何装饰才能编出一个好听的故事来。


《有趣的石头》大班美术教案汇总5篇(扩展6)

——有趣的脸大班美术教案实用5篇

  活动目标

  尝试识别各种水果的切面,并装饰娃娃脸部的各个部位,表现有趣的娃娃脸。

  活动材料

  活动过程

  一、看看认认

  1、教师展示各种水果,请幼儿说一说它们的名称。

  2、给每位幼儿一张水果的切面图,找一找这是哪个水果,并把它放在该水果的下面。

  3、共同验证摆放得是否正确。

  二、装饰娃娃脸

  1、每位幼儿选一张娃娃脸。

  2、将幼儿分成两组,先将纸盒里的水果取出,并按品种进行归类,然后自选水果切面图装饰娃娃脸。

  3、引导幼儿将装饰好的娃娃脸放在展示板上。

  教师观秦重点:幼儿最多(少)用哪几种水果的切面,同一切面做戊娃娃的哪些不同部位,有哪些过去没有使用过的创意簪。

  三、观赏分辨

  1、观赏同伴装饰的娃娃脸,鼓励其发现同伴不同的表现手法。

  2、按水果的种类贴在娃娃脸的下面,引导幼儿分辨出每个图片娃娃共使用了哪几种水果。

  3、运用对照排除的方法共同检查图片娃娃们用了哪几种水果,有没有水果没有用到。

  四、结束

  整理桌面:将活动材料按类别放回原处。

  观察幼儿是否能分辨水果的各个部位,并按活动规则摆放和整理。

  活动解析

  在大班活动区《会说话的脸》中培养创造能力

  幼儿美术区域活动首先要简单,操作起点低,足以使幼儿能够联系已有的经验参与活动。

  但是,起点低并不等同于一直在低起点上徘徊,必须思考如何推动幼儿发展的空间,怎样根据幼儿个体差异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让幼儿在宽松的活动中自主地选择材料进行活动,以及如何更加有效地发掘幼儿的创造潜力。为此,我们设计了大班活动区《会说话的脸》,试图通过识别各种水果的切面(如横切面、竖切面、扇形切面),并用其来装饰娃娃脸部各个部位,在形态各异的有趣娃娃脸中施展幼儿自己的创造能力。

  就“贴五官”而言,这是比较常见的活动,但怎样在大班开展有别于小班及中班的美术活动,做到适度推进,帮助幼儿获得更多的创造经验呢?我们回顾了小班幼儿的活动目标,主要是引导幼儿分辨五官的名称和位置;中班则是在观察比较中发现五官特征的变化;而大班是以装扮幼儿熟悉的五官为载体,重点放在发现事物特征的多样性,采取寻找相关的方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上。

  初始阶段:有趣的水果脸——多角度地观察,发现同一物体会呈现不同图像刚开始,大多数幼儿都会认为一个物体只有一个图像。例如对于苹果,幼儿认识的就是苹果的外形,如果按不同的切面切开的苹果,时常就不能分辨。为此,我就先从为幼儿提供各种不同切面水果的图片人手,引导幼儿找到与其相匹配的水果。当幼儿不能分辨或发生错误时,就将实物当场切开来证实。例如:苹果芯的五角星是怎样切出来的,怎样切猕猴桃能变化出不同的图案等。通过实际观察,幼儿饶有兴趣地发现同一水果的不同切面都会呈现不同图像,打破了幼儿对于一个物体只有一个图像的固定认识,美术活动区《有趣的水果脸》就在此时开展起来。

  材料:各种水果切面图(横切面、竖切面、扇形切面),不同娃娃脸的底板。

  玩法:1、幼儿将各种水果切面图按品种进行归类。

  2、自选水果切面图装饰娃娃脸。

  3、识别装饰后的娃娃脸使用了哪些品种的水果。

  幼儿在装饰娃娃脸时,不但发现同一种水果可以装饰娃娃脸的不同部位,更发现同一水果切面因形状和颜色不同,可以装饰的范围就大得多。在装饰娃娃脸以后,又对每一个水果娃娃用了哪些品种水果进行统计,由此引导幼儿进一步发现一种水果可以装饰不间的五官,不同的水果又可以装饰同一五官。此时,幼儿注意到娃娃的外形在不断变化,更乐于表现自己的新发现。此外,这一活动可由水果延伸至周同事物,提示和鼓励幼儿时常仔细观察周遭,体验多角度观察事物所呈现出的图像的多样性。

  发展阶段:盘子娃娃——从归类到相关,进一步扩大创造范围归类和相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归类是把同类物品放在一起,而相关既可以是同一类别的物品,也可以是在特定情境下不同类别物品的组合。两者比较,相关较之归类的创造范围更为灵活开阔,为此,在幼儿玩《水果娃娃》以后,我就适时地改变材料和玩法,引导幼儿从找相关中进一步扩大创造范围。

  材料:仿真橡皮、彩泥、各种形状不同的彩色盘子

  玩法:

  1、任选一块或两块橡皮放在彩色盘子上,当做某一五官。

  2、思考哪些事物与橡皮有关,用彩泥塑造成脸部的其他器官。

  3、为盘子娃娃起名字。

  起初幼儿还是在找同类:如橡皮的形状是钉子形,他们就用彩泥相应地捏成榔头、钳子等工具来装扮娃娃脸;若橡皮是蛋糕形,他们就配以饼干和巧克力等装扮成食品脸。数次尝试后,幼儿发现有的橡皮不容易找到同类,能不能也来装扮一个娃娃脸呢?他们开始进行新的探索。这时一位幼儿找来一块蝴蝶橡皮,配上了叶子、云彩和花朵。我就发问道:“这些不是同类的塑材放在一张脸上会叫什么名字呢?”大家思考取名,发现这些材料都可以在花园里找到,“花园脸”的命名就此诞生了。由此,幼儿发现周围有好多东西虽然不是同类却有关联,由于彩泥塑造多变的特点,更为他们按自己的想象寻找关联的物品提供了方便,于是“郊游脸”、“套餐脸”甚至“修理交通灯”等许多奇特的脸谱应运而生。

  提高阶段:变脸——综合同一物体呈现不同图像和找相关的经验,让创造想象大显身手上述活动开展了一段时间后,造型橡皮已不能满足幼儿的创造需求。我就发动幼儿从家里找来识字卡片,玩起了找关联的2人游戏,起名为“朋友牌”。

  材料:识字卡片。

  玩法:a、b二人各自选1张牌,轮流fb牌,第3张牌仍由a选。选出牌后,必须将3张牌合起来起个名,说得对就可以拿走全部的3张牌,说错则将牌放回原处,然后交换出牌顺序。

  很多幼儿开始玩的时候,都是找同类的牌,当牌少找不到同类时,他们就会有意识地从找关联的角度选牌。玩得熟练以后,幼儿便会发现要使对方不易拿走牌,b最好不出同类的牌,且a的第3张牌也很关键,必须与前2张牌有关联才能命名。很多看似不关联的东西实则都台邑找到内在联系。如树、火山、人这3张牌,幼儿命名为“火山爆发”,即火山喷火了,树烧焦了,人也疏散了。通过这一方式,幼儿思路更为扩展,越玩越有眢慧。

  在之后的集体活动“变脸”中,幼儿所表现出的创造才能就像火山一般爆发出来,产生了如“24小时便利店”、“爱吃水果的牛”、“妈妈的小帮手”等奇特、富有创造的命名,个个信心百倍地大显身手,这种创造的热情是我们这些**无法相比的。

  回想我也曾组织过《变脸》的活动。尽管反复启发,幼儿还是拘泥于类别,画面内容十分单调,当时我还误认为是幼儿美术技能较差所致。通过以上活动,使我醒悟: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时常和美术技能没有直接的关系,就幼儿艺术教育而言,有效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才是艺术教育的根本。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触摸、欣赏,感知五官及表情变化,重点关注脸部的凸起部分。

  2、学*用泥皮、泥条、泥团捏塑一张较完整的脸。

  3、能大胆想象创作,体验创造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立体雕塑脸若干。

  2、陶泥及操作工具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1)教师:请你们相互看看对方的头部,头部有什么?(头发、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等)

  (2)教师:请仔细看,我的五官怎么了?(教师做鬼脸)

  (3)根据幼儿的发言,教师:原来让脸上的五官动一动,会产生各种表情,比如哭脸、笑脸、凶脸、俏皮的脸……有了表情的脸看起来生动有趣!

  教师生动而有趣的变脸,让幼儿感觉到教师的可爱和滑稽——这对幼儿细致地观察以及接下来幼儿的变脸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2、集体欣赏雕望脸。

  教师:艺术家也做了许多生动有趣的脸。请你挑一个最有趣的脸,说说自己的感受。

  通过欣赏以及教师的激励、引导,幼儿动手一试的欲望更加强烈。

  3、出示泥皮、泥条、泥团,幼儿进行创作活动。

  (1)教师:要想用陶泥成功地创作一张有趣的脸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我们先要认识一下泥的兄弟们。

  (2)教师:泥老大就像我们常用的饺子皮,名字叫泥皮;泥老二长得像油条,名字叫泥条;泥老三好像我们吃过的麻团,名字叫泥团。

  (3)教师:现在就请你们用“泥家三兄弟”来制作一张生动有趣的脸吧!

  4、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5、展评幼儿作品。

  幼儿相互参观、交流、,选出“谁的表情最有趣”“谁的五官最突出”“谁的装饰最有趣”。

  活动建议:

  ☆区角活动

  ①美术区:鼓励幼儿运用“泥家三兄弟”创作,重点指导幼儿用多种手段表现脸(泥条盘脸,泥球、泥皮做五官;泥球做脸,泥皮、泥条做五官;泥皮做脸,泥条、泥团做五官),充分感受“泥家三兄弟”配合运用产生的不同效果。纸笔,让幼儿画一画有趣的脸。

  ②语言区:各种不同表情的脸谱,玩“看表情、说表情”的游戏。

  ☆家园共育 鼓励幼儿在家用“泥家三兄弟”分开或组合制作,如,用泥皮做饼、饺子等,用泥条做麻花、耳环等,用泥团做馒头、汤圆等,和爸爸妈妈比一比谁想得多、谁做得多。

  评析把泥皮、泥条、泥团生动地比喻为“泥家三兄弟”,对于幼儿来说比较亲切,从而在操作和运用中更加有兴趣。由于每个幼儿的想法不同,运用“泥家三兄弟”的时候也会不同。在讲述过程中,幼儿感受到制作方法的多样性,能为白己的下一次创作积累经验。

  教学目标:

  1、学*利用废旧材料,运用分割组合的方法表现出有趣的脸;

  2、通过与同伴共同创作,提升合作的意识;

  3、在废旧利用的过程中体验创作乐趣,树立环保观念。

  准备:各种废旧材料、ppt、双面胶、剪刀、笔、

  过程:

  一、开始部分:

  引导幼儿欣赏毕加索作品《朵拉·玛尔的肖像》

  1、出示整幅《朵拉·玛尔的肖像》,并介绍是毕加索的作品

  问:这张脸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2、出示侧面半幅

  问:这是什么脸?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3、出示正面半幅

  问:这是什么脸?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4、教师:画家毕加索把人的脸进行分割,又重新组合在一起,这种方法就叫分割组合法,这是毕加索自己动脑筋创造出来的一种新画法。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欣赏范例作品

  教师:这种分割组合法既可以用在绘画上面,也可以用在环保制作上。

  (1)出示范例一

  问:这张脸是怎么组合的?中间是怎么分割的?

  这幅画用那个了哪些废旧材料?

  (2)出示范例二、三、四、五、

  问:你最喜欢哪张脸?为什么?

  这几幅画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共同总结这些作品都用了分割组合的方法,有的是正面和正面的组合,有的是侧面和侧面的组合,还有的是正面和侧面的组合、

  2、交代合作要求

  教师:请每人找一个好朋友,两个人合作创作一幅有趣的脸。两个人要事先商量好,你们打算用什么纸做脸?怎么分割?怎么组合?谁来画?谁来剪?要用哪些废旧材料?商量好就可以动手做了。

  3、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提醒幼儿分开画脸时要商量好各自的方向,不要一顺跑最后组合不起来,并注意保持桌面整洁。

  三.结束部分:

  展示作品,并请两个同伴共同介绍自己的作品。

  介绍重点:

  1、是怎样分割和组合的?

  2、使用了哪些废旧材料?

  活动目标

  1、欣赏漫画作品,感受人物脸型、五官的夸张变形。

  2、尝试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对人物面部进行大胆想象和创作。

  3、感受夸张和变形的乐趣,开拓思路,大胆表现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1、幼儿欣赏过各种夸张的脸的漫画作品。

  2、脸部图片若干。

  3、各种大小的刷有底色的铅画纸,黑色水粉颜料。

  活动过程

  1、欣赏漫画作品,感受脸型的夸张、变形。

  (1)教师:前几天我们看了一些漫画作品,这些画家的作品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教师:我们一起看看他们把脸变成什么样子了?

  (3)教师小结:这些画家喜欢用夸张、变形的方法来进行创作,这样可以强化脸部的某些特点。

  2、引导幼儿讨论,重点欣赏五官的各种有趣的变形。

  (1)教师:除了脸形可以变,你觉得我们脸上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变?我们看看画家是怎么变眼睛、嘴巴、耳朵的。

  ①教师出示嘴巴部位夸张变形的图片,引导幼儿欣赏。

  教师:这些图片中的嘴巴特别在什么地方?这张图片中的嘴巴像什么?牙齿像什么?

  ②教师出示眼睛部位夸张变形的图片,引导幼儿欣赏。

  教师:这些图片中的眼睛是怎么夸张变形的?这张图片中的人眼睛特别特别的小?有点像什么?

  ③教师出示耳朵部位夸张变形的图片,引导幼儿欣赏。

  (2)教师:看到各种各样变形的脸后,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3)教师小结:这些作品让我们觉得很有趣!原来我们可以用移动五官位置、改变五官大小的方法将五官进行夸张、变形。

  3、明确要求,幼儿创作。

  教师:今天我们就把自己的脸变一变。你想把脸型变成什么样子?把五官的一个部位变成什么样子?用移动位置的方法还是改变五官大小的方法?

  4、相互交流作品,感受脸部的夸张变形!

  教师:你画的脸哪里变形了?变成什么样子了?你最喜欢哪一张?为什么?

  活动建议

  活动延伸 欣赏毕加索有关脸的绘画作品,进一步感受脸的夸张变形,幼儿尝试绘画。

  区角活动 美术区:提供脸的底图和五官的小图片,幼儿将五官摆放在脸的不同位置,感受移动五官位置所产生的夸张变形。

  家园共育 家长和幼儿在家里可以玩一玩做“鬼脸”的游戏,增进亲子间的交流。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教学目标:

  1、学*利用废旧材料,运用分割组合的方法表现出有趣的脸;

  2、通过与同伴共同创作,提升合作的意识;

  3、在废旧利用的过程中体验创作乐趣,树立环保观念。

  准备:各种废旧材料、ppt、双面胶、剪刀、笔、

  过程:

  一、开始部分:

  引导幼儿欣赏毕加索作品《朵拉·玛尔的肖像》

  1、出示整幅《朵拉·玛尔的肖像》,并介绍是毕加索的作品

  问:这张脸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2、出示侧面半幅

  问:这是什么脸?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3、出示正面半幅

  问:这是什么脸?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4、教师:画家毕加索把人的脸进行分割,又重新组合在一起,这种方法就叫分割组合法,这是毕加索自己动脑筋创造出来的一种新画法。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欣赏范例作品

  教师:这种分割组合法既可以用在绘画上面,也可以用在环保制作上。

  (1)出示范例一

  问:这张脸是怎么组合的?中间是怎么分割的?

  这幅画用那个了哪些废旧材料?

  (2)出示范例二、三、四、五、

  问:你最喜欢哪张脸?为什么?

  这几幅画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共同总结这些作品都用了分割组合的方法,有的是正面和正面的组合,有的是侧面和侧面的组合,还有的是正面和侧面的组合、

  2、交代合作要求

  教师:请每人找一个好朋友,两个人合作创作一幅有趣的脸。两个人要事先商量好,你们打算用什么纸做脸?怎么分割?怎么组合?谁来画?谁来剪?要用哪些废旧材料?商量好就可以动手做了。

  3、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提醒幼儿分开画脸时要商量好各自的方向,不要一顺跑最后组合不起来,并注意保持桌面整洁。

  三、结束部分:

  展示作品,并请两个同伴共同介绍自己的作品。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