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的名言菁选

首页 / 名言警句 / | 2023-02-21 00:00:00

关于孝的名言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名言吧,巧用名言有助于我们正确对待学*、生活、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什么样的名言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孝的名言,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孝的名言1

  1、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意思是: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出自《劝报亲恩篇》。

  2、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出自《劝报亲恩篇》。

  3、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4、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5、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出自《孝经》。

  6、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意思是: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意,面带欢笑。出自《劝报亲恩篇》。

  7、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出自《劝报亲恩篇》。

  8、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贤集》。

  9、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国志·魏书》。

  10、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11、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12、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

  13、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

  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了。”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14、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意思是: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出自《劝报亲恩篇》。

  15、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意思是: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残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16、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

  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17、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意思是: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18、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意思是: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出自(明)《增广贤文》。

  19、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意思是: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出自(清)《增广贤文》

  20、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

  意思是:要时刻体贴、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操心。出自《劝报亲恩篇》。

  21、首孝弟,次谨信。

  意思是:首先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其次要谨慎,守信用。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22、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意思是:身上受伤,父母忧虑;道德败坏,父母蒙羞。出自(请)李毓秀《弟子规》。

  23、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意思是:做人子的,做到孝顺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爱儿子。出自《大学》

  24、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

  意思是:孝敬父母是道德的开始,敬爱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诚是道德的方向。曾参是恰恰具有这四种道德的人。’出自《家语·弟子行》。

  25、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

  意思是:你对父母孝顺,你的子女对你也孝顺;你敬重别人,别人也敬重你。出自(宋)林逋《省心录》。

  26、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意思是:小羊跪着吃奶,小乌鸦能反过来喂养老乌鸦,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出自(明)《增广贤文》。

  27、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

  意思是: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给他们吃饱穿暖;孝敬父母还不要叫父母生气,热爱、尊敬父母才是全孝。出自《动报亲恩篇》。

  28、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

  意思是:养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顺你,你就必须首先孝顺你自己的父母。出自《四言》。

  29、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曾子说:“孝有三点,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耻辱,再次是能养活父母。”出自(春秋)《礼记》。

  30、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衰老而担忧。”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31、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明确的去处。”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32、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孔子说:“当今的孝子,只是说能够供养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马,都能得到饲养。若对父母不孝敬。那供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出自(春秋)《论语·为政第二》。

  33、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鲁讯

  34、爱国主义深深扎根于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爱国主义则是放大了的孝心。——戴达菲尔德

  35、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林语堂

  36、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轲

  37、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

  38、母爱胜于万爱——莎士比亚

  39、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40、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莫泊桑

  41、孝子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恨心。——袁采

  42、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歌德

  43、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44、做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

关于孝的名言2

  1、要想子女孝,自己先敬老。

  2、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情。

  3、扶老养老传家久,尊老敬老世泽长。

  4、孝敬父母以情为上。

  5、尊生老人,就是尊重自己的未来。

  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7、太阳光大,父母恩大。

  8、对父母最大的爱,莫过于管好自己。

  9、百善德为本,敬老孝当先。

  10、尊老爱幼喜笑颜开,知足常乐永葆青春。

  11、敬田得谷,尊老得福。

  12、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13、扶老携幼扬美德,尊老爱少讲文明。

  14、当家方知柴米贵,养儿才知父母恩。

  15、在家孝敬父母,出门帮助老人。

  16、自己如何对待父母,儿女就如何对待自己。

  17、每个人都要走向衰老,每个人都要尊重老人。

  18、少年莫笑白头翁,人人都有夕阳红。

关于孝的`名言3

  1、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2、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出自(春秋)《论语?为政第二》。

  3、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4、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5、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出自《劝报亲恩篇》。

  6、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出自《劝报亲恩篇》。

  7、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出自《劝报亲恩篇》。

  8、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

  9、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出自《劝报亲恩篇》。

  10、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出自《劝报亲恩篇》。

  11、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操心。

  12、慎,朝夕伺候莫厌烦。——出自《劝报亲恩篇》。

  13、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出自《名贤集》。

  14、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出自《三国志?魏书》。

  15、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16、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17、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

  18、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19、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出自(明)《增广贤文》。

  20、千万经典,孝义为先。——出自(清)《增广贤文》

  21、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22、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残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23、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24、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出自(请)李毓秀《弟子规》。

  25、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出自《家语?弟子行》。

  26、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27、首孝弟,次谨信。——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28、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出自《大学》

  29、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出自《孝经》。

  30、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出自(宋)林逋《省心录》。

  31、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出自(明)《增广贤文》。

  32、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出自《动报亲恩篇》。

  33、尊敬父母才是全孝。

  34、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出自《四言》。

  35、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出自(春秋)《礼记》。

  36、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37、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38、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39、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40、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41、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42、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43、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44、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孝的名言菁选扩展阅读


孝的名言菁选(扩展1)

——孝的名言 50句

1、成为母亲之后,女性美像一朵盛开的鲜花焕发出全部的力量和美。——苏霍姆林斯基

2、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3、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萨克雷

4、孝子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恨心。——袁采

5、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维吉尔

6、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出自《四言》。

7、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瓦普察洛夫

8、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9、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孝经》

10、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苏轼

11、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12、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13、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出自《劝报亲恩篇》。

14、只生不养的母亲不是真正的母亲。——约谢得。

15、显示出对别人的欢乐不屑一顾的样子,那是侮辱了别人。——玛格丽特·尤瑟娜尔

16、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劝报亲恩篇》

17、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完美的一种特权。——司汤达

18、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19、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0、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

21、慎,朝夕伺候莫厌烦。——出自《劝报亲恩篇》。

22、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出自《三国志?魏书》。

23、千万经典,孝义为先。——出自(清)《增广贤文》

24、子曰: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康熙

25、剑老无芒,人老无刚。--明·冯梦龙

26、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意大利

27、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庄子

28、孟子曰:“不得乎亲,不能够为人;不顺乎亲,不能够为子。”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联相处得不好,不能够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孟子·离娄上》

29、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出自《名贤集》。注释: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

30、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孝经》

31、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注释: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

32、千万经典,孝义为先。——出自(清)《增广贤文》注释: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

33、你期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34、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意思是:不好让父母受苦受累,不好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劝报亲恩篇》

35、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36、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3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38、和睦的家庭空气是世界上的一种花朵,没有东西比它更温柔,没有东西比它更适宜于把一家人的天性培养得坚强、正直。——德莱塞

39、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情。

40、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41、太阳光大,父母恩大。

42、敬田得谷,尊老得福。

43、自己如何对待父母,儿女就如何对待自己。

44、少年莫笑白头翁,人人都有夕阳红。

45、当一个人是一个真正的人的时候,他就应当在大言不惭和矫揉造作之间保持等距离。既不夸夸其谈,也不扭捏取宠。——雨果《悲惨世界》

46、一只小小的蜡烛,它的光照耀得多么远!一件善事也正像这支蜡烛一样,在这罪恶的世界上发出广大的光辉。——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

47、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动报亲恩篇》

48、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49、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50、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第四》


孝的名言菁选(扩展2)

——有关孝的名言警句

有关孝的名言警句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优秀的名言警句吧,名言警句是人们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的提炼和总结。什么样的名言警句才具有借鉴意义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关孝的名言警句,欢迎阅读与收藏。

有关孝的名言警句1

  1、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2、长幼有序。——孟子

  3、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前苏联)高尔基

  4、没有和*的家庭,就没有和*的社会。——池田大作

  5、内睦者,家道昌。——林逋

  6、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7、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德)歌德

  8、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9、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10、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

  11、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意大利)亚米契斯

  12、在家庭中,孩子最微小的`欢笑,就是使父母认识统一能得到巩固的伟大精神动力。——苏霍姆林斯基

  13、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古罗马)西塞罗

  14、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

  15、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法)司汤达

  16、那些博得了自己子女的热爱和尊敬的父亲和母亲是非常幸福的。——伊林娜

  17、我看见过挨饿的孩子。我看见过母亲和妻子们的悲痛。我痛恨战争。——罗斯福

  18、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狄更斯

  1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20、父母和子女,是彼此赠与的最佳礼物。——维斯冠

  21、良好的家庭传统有助于家庭成员相互尊重,有助于家庭建成一个友爱的、生气勃勃的集体。——伊林娜

  22、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23、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24、重资财,薄父母,不**子。——朱柏庐

  25、我们有谁看到从别人处所受的恩惠有比子女从父母处所受的恩惠更多呢?——色诺芬

  26、母亲在家事事顺。——阿尔科特

  27、一个老年人的死亡,等于倾倒了一座博物馆。——高尔基

  28、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老舍

  29、天下最苦恼的事莫过于看不起自己的家。——狄更斯

  30、母羊要是听不见她自己小羊的啼声,她决不会回答一头小牛的叫喊。——莎士比亚

  3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32、母爱乃世界上最伟大的势力。——阿瑟·米

  33、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英)萨克雷

  34、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35、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36、建立和巩固家庭的力量——是爱情,是父亲和母亲、父亲和孩子、母亲和孩子相互之间的忠诚的、纯真的爱情。——苏霍姆林斯基

  37、家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儿童的乐园。——爱默生

  38、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39、母亲的爱是永远不会枯竭的。——冈察尔

  40、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41、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有关孝的名言警句2

  1、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

  2、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

  3、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4、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5、今天为人子媳,明天为人父母。

  6、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

  7、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8、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

  9、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0、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情。

  11、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12、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13、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

  14、事亲以敬,美过三牲。

  15、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

  16、把挚爱留给父母,让幸福陪伴老人。

  17、余生很短,能陪伴父母的时间不过35天。

  18、娘痛儿,路样长;儿痛娘,线样长;娘想儿,长如江;儿想娘,扁担长。

  19、趁着父母还在,赶快尽孝,不要等失去机会了再去无用的哭泣。

  20、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21、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

  22、以人为本,善待老人。

  23、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24、做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

  2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6、每个人都要走向衰老,每个人都要尊重老人。

  27、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28、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

  29、往后余生,我只有两件事要做:照顾好自己,孝敬好爸妈。

  30、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

  31、只有孝敬自己的父母,才能得到子女的孝敬。

有关孝的名言警句3

  1、父母恩深终有别,夫妻义重也分离。

  2、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3、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4、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

  5、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6、天下无不是底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

  7、父母生我养大不容易,陪伴老父亲安享晚年,就是幸福快乐时光。

  8、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

  9、与其批评孩子,不如做个榜样。

  10、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

  11、父母的爱是崇高的爱,因为她们只是给予,不求索取,不溯既往,不讨恩情。

  12、尧舜之道,孝悌而已。

  13、人一生,只欠父母!趁我们未老,趁父母还在,多陪陪他们。

  14、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15、教民亲爱,莫善于孝。礼顺,莫善于悌。

  16、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

  17、给老人一份幸福,就是给自己一份快乐;给老人一片天空,就是给自己一片绿地。

  18、为了孩子,我的举动必须非常温和而慎重。

  19、情系老龄科学发展惠民生,孝亲敬老和谐社会树新风。

  20、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21、父母在,此生尚有来路;双亲故,余生只剩归途。

  22、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

  23、养儿方知娘艰辛,养女方知谢娘恩。


孝的名言菁选(扩展3)

——孝的名言菁选

关于孝的名言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对名言都再熟悉不过了吧,熟记名言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理解类题目的理解。究竟什么样的名言才是优秀经典的名言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孝的名言,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孝的名言 篇1

  1、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孝经》

  2、孝是流水,上代截流,下代干涸。——字严

  3、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4、长幼有序。——孟子

  5、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6、首孝弟,次谨信。——李毓秀《弟子规》

  7、没有母亲,何谓家庭?(艾霍桑)

  8、家贫出孝子,国乱识忠臣。——《名贤集》

  9、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10、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1、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轲

  12、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13、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汝安乎?”曰:“安。”“汝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汝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14、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15、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16、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

  17、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18、重情轻物,厚养薄葬。——字严

  19、忤逆不孝矣,三世果报然。——《劝孝歌》

  20、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鲁迅

  21、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西塞罗

  2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23、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何铸

  24、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25、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26、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27、关于孝的名言名句大全

  2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29、爱国主义深深扎根于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爱国主义则是放大了的孝心。——戴达菲尔德

  30、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孔丘

  31、勿以不孝身,枉着人子皮。——《劝孝歌》

  32、诗书立业,孝悌做人。——王永彬

  33、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34、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35、母爱胜于万爱。——莎士比亚

  36、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王永彬

  37、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萨克雷)

  38、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39、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40、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二十四孝·为母埋儿》

  关于孝的名言 篇2

  1、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2、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出自(春秋)《论语?为政第二》。

  3、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4、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5、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出自《劝报亲恩篇》。

  6、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出自《劝报亲恩篇》。

  7、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出自《劝报亲恩篇》。

  8、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

  9、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出自《劝报亲恩篇》。

  10、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出自《劝报亲恩篇》。

  11、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操心。

  12、慎,朝夕伺候莫厌烦。——出自《劝报亲恩篇》。

  13、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出自《名贤集》。

  14、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出自《三国志?魏书》。

  15、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16、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17、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

  18、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19、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出自(明)《增广贤文》。

  20、千万经典,孝义为先。——出自(清)《增广贤文》

  21、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22、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残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23、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24、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出自(请)李毓秀《弟子规》。

  25、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出自《家语?弟子行》。

  26、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27、首孝弟,次谨信。——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28、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出自《大学》

  29、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出自《孝经》。

  30、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出自(宋)林逋《省心录》。

  31、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出自(明)《增广贤文》。

  32、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出自《动报亲恩篇》。

  33、尊敬父母才是全孝。

  34、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出自《四言》。

  35、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出自(春秋)《礼记》。

  36、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37、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38、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39、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40、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41、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42、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43、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44、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45、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46、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47、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48、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49、长幼有序。——孟子

  5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51、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52、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53、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54、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轲

  55、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

  56、母爱胜于万爱。——莎士比亚

  57、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58、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歌德

  关于孝的名言 篇3

  1、友情在过往的生活里,就像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使我的生存有了一点点光彩。——巴金

  2、爱与善是幸福,亦是真理,世界上唯一可能的幸福与真理。——罗曼·罗兰《托尔斯泰传》

  3、同情是一切道德中最高的美德。——英国·培根

  4、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英国·罗索

  5、只有宽广而聪慧的心灵始终能发现友爱之情。——海涅

  6、心地善良的人,富于幻想的人比冷酷残忍的人更容易聚合。——约翰逊

  7、显示出对别人的欢乐不屑一顾的样子,那是侮辱了别人。——玛格丽特·尤瑟娜尔

  8、谁要是在世界上遇到过一次友爱的心,体会过肝胆相照的境界,谁就是尝到了天上人间的快乐。——法国·罗兰·罗曼

  9、功利是一部机器的目的和检验机器价值的根据,而善良只是人的目的和意愿。——泰戈尔《民族主义》

  10、虔诚的开端,带来美好的结束。——雨果《吕意·布拉斯》

  11、真正的友谊,只能基于相*性情的结合。——贝多芬

  12、爱,能使世界转动。——英国·狄更斯

  13、怯懦的朋友在叛离之后,会成为最凶残的仇敌。——埃·斯宾塞

  14、不能用温情征服对方的.人,用殴打也征服不了对方。——契诃夫

  15、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丽的:面貌、衣裳、心灵、思想。——俄国·契诃夫

  16、善良的心就是太阳。——雨果《笑面人》

  17、如果你做事缺乏诚意,或者迟迟不愿动手,那你即使有天大本事,也不会有什么成就。——狄更斯《荒凉山庄》

  18、既然我们都是凡人,就不如将友谊保持在适度的水*,不要对彼此的精神生活介入得太深。——欧里庇德斯友谊永远不能成为一种交易;相反,它需求最彻底的无利害观念。——莫罗阿

  19、你必须对你自己忠实;正像有了白昼才有黑夜一样,对自己忠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莎士比亚《哈姆莱特》

  20、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地替他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美国·爱因斯坦

  21、酒是一种无色的液体火焰,它迅速、准确地把人的心灵中一切人性的东西统统烧尽。——高尔基《扫烟囱的人》

  22、书需巢,蛛需网,人需友情。——英国·布莱克

  23、如果一切皆善,就一切皆美。——《托尔斯泰作品研究》

  24、真诚的关心,让人心里那股高兴劲儿就跟清晨的小鸟迎着春天的朝阳一样。——苏联·高尔基

  25、友情是天堂,没有它就像地狱;友情是生命,没有它就意味着死亡。——威·莫里斯

  26、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日待人以宽。——萨迪

  27、人们倾诉衷肠的声音更温柔,更真实,可以绝对信赖,并且可以十分肯定它除了给人以最亲切的劝告之外,再无别的。——狄更斯《圣诞故事集》

  28、当一个人是一个真正的人的时候,他就应当在大言不惭和矫揉造作之间保持等距离。既不夸夸其谈,也不扭捏取宠。——雨果《悲惨世界》

  29、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中国·清龚自珍

  30、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日待人以宽。——萨迪一个人假如抛弃他忠实的朋友,就即是抛弃他最珍贵的生命。——索福克勒斯

  31、生活中的善越多,生活本身的情趣也越多。二者水融,相辅相成。——托尔斯泰《伊凡·伊利奇之死》

  32、一只小小的蜡烛,它的光照耀得多么远!一件善事也正像这支蜡烛一样,在这罪恶的世界上发出广大的光辉。——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

  33、仁人无敌于天下。——中国·战国孟子

  34、你就这问题作解释的时候,千万不能够歪曲、穿凿,或牵强附会;更不能仗着自个儿精明,就明知故犯,叫自己的灵魂负上罪名。——莎士比亚《亨利五世》

  35、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法国·雨果

  36、良心的法则常常与经典上的法则不同。——泰戈尔《牺牲》

  37、不要相信良心的责备,它会带你走得很远。不合理的忠贞像地下屋的楼梯一样落下去。走下一级,两级,再到目前为走一级,就走进黑暗中。聪明人就回头走上去,天真的人留在那里。——雨果《笑面人》

  38、应当地朋友正是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不可地事情已经无望之后再说闲话。——希腊·伊索

  关于孝的名言 篇4

  1、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注释: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

  2、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3、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出自《劝报亲恩篇》。注释: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意,面带欢笑。

  4、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5、家贫出孝子,国乱识忠臣。《名贤集》

  6、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林语堂

  7、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轲

  8、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劝孝歌》

  9、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出自《名贤集》。注释: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

  10、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11、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注释: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

  1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13、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孝经》

  14、子孝父心宽。〖宋〗陈元靓

  15、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清〗王永彬

  16、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注释: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

  17、重情轻物,厚养薄葬。字严

  18、首孝弟,次谨信。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注释:首先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其次要谨慎,守信用。

  19、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20、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出自《劝报亲恩篇》。注释: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

  21、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22、尧舜之道,孝悌而已。〖宋〗李纲

  23、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残自(清)李毓秀《弟子规》。注释: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

  24、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注释: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25、大孝终身慕父母。〖战国〗孟轲

  26、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27、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注释: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明确的去处。

  28、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29、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注释: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

  3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31、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莫泊桑

  32、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出自(明)《增广贤文》。注释: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

  33、勿以不孝身,枉着人子皮。《劝孝歌》

  34、深恩未报惭为子,浅薄不消羞作人。《格言集锦》

  35、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3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37、忤逆不孝矣,三世果报然。《劝孝歌》

  38、慎,朝夕伺候莫厌烦。出自《劝报亲恩篇》。注释: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

  39、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宋〗何铸

  40、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注释:孟子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

  41、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42、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二十四孝为母埋儿》

  43、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春秋〗孔丘

  44、孝是流水,上代截流,下代干涸。字严

  45、青山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对联集锦》

  46、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出自《三国志魏书》。注释: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

  47、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

  48、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49、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50、生前厚养实为孝道;归后薄葬真乃贤儿。《格言集锦》

  51、孝子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恨心。袁采

  52、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出自(春秋)《论语为政第二》。注释:孔子说:当今的孝子,只是说能够供养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马,都能得到饲养。若对父母不孝敬。那供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53、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54、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出自《劝报亲恩篇》。注释:要时刻体贴、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操心。

  55、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56、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注释: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

  58、父虑后母虐,鸾胶不再续。母虑孤儿苦,孀帏忍寂寞。《劝孝歌》

  59、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60、做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

  61、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

  62、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63、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出自(请)李毓秀《弟子规》。注释:身上受伤,父母忧虑;道德败坏,父母蒙羞。

  64、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65、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劝孝歌》

  66、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67、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格言联璧》

  68、千万经典,孝义为先。出自(清)《增广贤文》注释: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

  69、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出自《劝报亲恩篇》。注释: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

  70、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了。

  71、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73、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鲁讯

  74、永言孝思,思孝惟则。《孟子》

  75、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后汉书》

  76、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衰老而担忧。

  77、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出自《劝报亲恩篇》。注释: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

  78、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79、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歌德

  80、诗书立业,孝悌做人。〖清〗王永彬

  81、母爱胜于万爱。莎士比亚

  82、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出自《家语弟子行》。注释:孝敬父母是道德的开始,敬爱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诚是道德的方向。曾参是恰恰具有这四种道德的人。

  83、爱国主义深深扎根于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爱国主义则是放大了的孝心。戴达菲尔德

  84、长幼有序。孟子

  85、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86、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增广贤文》

  关于孝的名言 篇5

  1、首孝弟,次谨信。——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注释:首先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其次要谨慎,守信用。

  2、母爱乃世界上最伟大的势力。——阿瑟·米

  3、永言孝思,思孝惟则。——《孟子》

  4、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5、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

  6、生前厚养实为孝道;归后薄葬真乃贤儿。——《格言集锦》

  7、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完美的一种特权。——司汤达

  8、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9、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能够解忧。——孟轲

  10、深恩未报惭为子,浅薄不消羞作人。——《格言集锦》

  1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12、内睦者,家道昌。——林逋

  13、爱国主义深深扎根于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爱国主义则是放大了的孝心。——戴达菲尔德

  14、家贫出孝子,国乱识忠臣。——《名贤集》

  15、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劝孝歌》

  16、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17、子孝父心宽。——陈元靓

  18、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19、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20、贤不肖不能够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21、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鲁讯

  22、大孝终身慕父母。——孟轲

  23、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我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仅有到了最终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莫泊桑

  24、尧舜之道,孝悌而已。——李纲

  25、尧舜之道,孝悌而已。——李纲

  26、千万经典,孝义为先。——出自(清)《增广贤文》注释: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

  27、孝是流水,上代截流,下代干涸。——字严

  28、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我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仅有到了最终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莫泊桑

  2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30、父亲,应当是一个气度宽大的朋友。——狄更斯

  31、母亲,我祝福您,因为您知道怎样把您的儿子培养成一个真正的人。他将在人生的战斗中获得胜利。——阿斯杜里亚斯

  32、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33、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34、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劝孝歌》

  35、长幼有序。——孟子

  36、一个高尚的人,如果有一个像他自我一样的'儿子,其乐必须不亚于他自我生命的延续。——斯梯尔

  37、生前厚养实为孝道;归后薄葬真乃贤儿。——《格言集锦》

  38、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出自《家语·弟子行》。注释:孝敬父母是道德的开始,敬爱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诚是道德的方向。曾参是恰恰具有这四种道德的人。

  39、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增广贤文》

  40、真不公*,原谅青年人寻欢作乐,却禁止老年人追求享受。——蒙田

  41、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西塞罗

  42、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维吉尔

  43、大孝终身慕父母。——〖战国〗孟轲

  44、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萨克雷

  45、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46、惟孝顺父母,能够解忧。——孟子

  47、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

  48、长幼有序。——孟子

  49、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林语堂

  50、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51、子孝父心宽。——〖宋〗陈元靓

  52、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53、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54、勿以不孝身,枉着人子皮。——《劝孝歌》

  55、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56、孝子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恨心。——袁采

  57、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残自(清)李毓秀《弟子规》。注释: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

  58、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59、首孝弟,次谨信。——李毓秀

  60、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注释: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

  61、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鲁迅

  62、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劝孝歌》

  63、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能够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衰老而担忧。”

  64、深恩未报惭为子,浅薄不消羞作人。——《格言集锦》

  65、孝敬父母经常能够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

  66、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我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仅有到了最终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莫泊桑

  67、尊重他人的有职责感的孩子,产生于爱和管教适当结合的家庭中。——詹姆斯·多伯森

  68、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69、青山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对联集锦》

  70、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完美的人,这就是母亲。——奥斯特洛夫斯基

  71、父母的爱应当是这样的:它能激发起孩子对周围的世界,对人所创造的一切关心,激发起他为人民服务的热情。——苏霍姆林斯基

  72、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狄更斯

  73、孝敬父母经常能够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

  74、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75、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76、重资财,薄父母,不**子。——朱柏庐

  77、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劝孝歌》

  78、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出自(春秋)《论语·为政第二》。注释:孔子说:“当今的孝子,只是说能够供养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马,都能得到饲养。若对父母不孝敬。那供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79、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80、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四孝·为母埋儿》

  8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8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83、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出自(请)李毓秀《弟子规》。注释:身上受伤,父母忧虑;道德败坏,父母蒙羞。

  84、父虑后母虐,鸾胶不再续。母虑孤儿苦,孀帏忍寂寞。——《劝孝歌》

  85、父虑后母虐,鸾胶不再续。母虑孤儿苦,孀帏忍寂寞。——《劝孝歌》

  86、惟孝顺父母,能够解忧。——孟子

  87、诗书立业,孝悌做人。——王永彬

  88、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89、尧舜之道,孝悌而已。——〖宋〗李纲

  90、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

  9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92、家贫出孝子,国乱识忠臣。——《名贤集》

  93、孝子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恨心。——袁采

  94、没有和*的家庭,就没有和*的社会。——池田大作

  95、贤不肖不能够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96、有的儿女使我们感到此生不虚,有的儿女为我们留下了终身遗憾。——纪伯伦

  97、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春秋〗孔丘

  98、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99、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注释: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

  100、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101、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宋〗何铸

  102、慎,朝夕伺候莫厌烦。——出自《劝报亲恩篇》。注释:父母出入(门)要细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

  103、和睦的家庭空气是世界上的一种花朵,没有东西比它更温柔,没有东西比它更适宜于把一家人的天性培养得坚强正直。——德莱塞

  104、天下最苦恼的事莫过于看不起自我的家。——狄更斯

  105、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出自(明)《增广贤文》。注释: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境舒畅。

  106、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老舍

  107、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108、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注释: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厌恶我,仍尽孝,才为贤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109、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110、重情轻物,厚养薄葬。——字严

  111、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后汉书》

  112、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后汉书》

  113、母爱胜于万爱。——莎士比亚

  114、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

  115、勿以不孝身,枉着人子皮。——《劝孝歌》

  116、父虑后母虐,鸾胶不再续。母虑孤儿苦,孀帏忍寂寞。——《劝孝歌》

  117、母子之情是世界上最神圣的情感。——大仲马

  118、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119、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林语堂

  120、就是在我们母亲的膝上,我们获得了我们的最高尚最真诚和最远大的梦想,可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钱。——马克·吐温

  121、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122、一家人能够相互密切合作,才是世界上唯一的真正幸福。——居里夫人

  123、大孝终身慕父母。——孟轲

  124、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清〗王永彬

  125、我们有谁看到从别人处所受的恩惠有比子女从父母处所受的恩惠更多呢?——色诺芬

  126、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127、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尔基

  128、亲善产生幸福,礼貌带来和谐。——雨果

  12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130、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出自《劝报亲恩篇》。注释:要时刻体贴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操心。

  131、亲人不睦家必败。——林肯

  132、青山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对联集锦》

  133、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

  134、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尔基

  13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136、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孝经》

  137、永言孝思,思孝惟则。——《孟子》

  138、父母的美德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贺拉斯

  关于孝的名言 篇6

  1从小,他们教我们如何成长,如何做人。他们,就是生我们养我们的父母。如今我们成长了,能为他们做的最为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感恩,感恩的心。是对他们最好的报答,只要我们心有感恩,就会这坚实的.后盾支持下,走到自己的人生巅峰。

  2日子悠然,父爱默然,缘份天然,孝心自然,有时漠然,内心了然,有时淡然,今朝必然,节日灿然,祝福诚然,尽孝欣然,愿父怡然!

  3对孩子来说,父母的慈善的价值在于它比任何别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赖。——罗素

  4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劝孝歌》

  5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不要等有时间,百善孝为先。

  6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7百善孝为先。人的一生,有三个不能等:孝顺父母不能等,孩子教育不能等,身病不能等。

  8认为你的好,你的美,你的乖巧懂事,对感情专一,孝顺父母这些品质任何一个人都拥有。

  9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

  10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富勒

  11孩子不好慢慢教,哪有挖井只一锹。

  12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王永彬

  13生而为人,最基本的就是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要好好孝顺他们!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1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15一个老年人的死亡,等于倾倒了一座博物馆———高尔基

  16孝敬父母经常能够代替最高贵的感情。

  17智慧之子使父亲欢乐,愚昧之子使母亲蒙羞。——所罗门

  ***气是让人感觉敬重而不是敬畏,对朋友忠诚,对父母孝顺。站在一定的高度;而从不让别人感觉你的高度;更能赢得别人的刮目相看。

  19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关于孝的名言 篇7

  1. 对孩子来说,父母的慈善的价值在于它比任何别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赖。——罗素

  2. 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3. 谁拒绝父母对自己的训导,谁就首先失去了做人的机会。——哈吉·阿布巴卡·伊芒

  4. 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劝孝歌》

  5. 尧舜之道,孝悌而已。——李纲

  6. 老年,好比夜莺,应有他的夜曲。——康德

  7. 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后汉书》

  8. 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拉法格

  9. 母子之情是世界上最神圣的情感。——大仲马

  10.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11. 再没有什么能比人的母亲更为伟大。——惠特曼

  12. 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13. 孝子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恨心。——袁采

  14. 父母的爱应该是这样的:它能激发起孩子对周围的世界,对人所创造的一切关心,激发起他为人民服务的热情。——苏霍姆林斯基

  15. 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雨果

  16. 母羊要是听不见她自己小羊的啼声,她决不会回答一头小牛的叫喊。——莎士比亚

  17. 父母的美德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贺拉斯

  18. 成为母亲之后,女性美像一朵盛开的鲜花焕发出全部的力量和美。——苏霍姆林斯基

  19. 真不公*,原谅青年人寻欢作乐,却禁止老年人追求享受。——蒙田

  20. 家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儿童的乐园。——爱默生

  21.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老舍

  22.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萨克雷

  23. 诗书立业,孝悌做人。——王永彬

  24. 智慧之子使父亲欢乐,愚昧之子使母亲蒙羞。——所罗门

  25.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26. 父亲,应该是一个气度宽大的朋友。——狄更斯

  27. 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孔丘

  28. 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

  29.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30.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31. 母爱乃世界上最伟大的势力。——阿瑟·米

  32. 仁爱和打人都先自家中开始。——鲍蒙特和弗莱彻

  33. 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富勒

  34.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35. 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鲁迅

  36.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37. 家庭的基础无疑是父母对其新生儿女具有特殊的情感。——罗素

  38. 就是在我们母亲的膝上,我们获得了我们的最高尚、最真诚和最远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钱。——马克·吐温

  39. 忤逆不孝矣,三世果报然。——《劝孝歌》

  40.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41. 要用希望孩子对待你的方式去对待父母。——苏格拉底

  42.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这就是母亲。——奥斯特洛夫斯基

  43.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44. 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莫泊桑

  45. 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莎士比亚

  46. 和睦的.家庭空气是世界上的一种花朵,没有东西比它更温柔,没有东西比它更适宜于把一家人的天性培养得坚强、正直。——德莱塞

  47. 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

  48. 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司汤达

  49.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50. 尊重他人的、有责任感的孩子,产生于爱和管教适当结合的家庭中。——詹姆斯·多伯森

  51.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52. 人生最美的东西之一就是母爱,这是无私的爱,道德与之相形见绌。

  53. 还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着的情感更为神圣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它的光焰照耀、温暖着凝聚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意向!——马克思

  54. 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狄更斯

  55.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孝经》

  56. 一家人能够相互密切合作,才是世界上唯一的真正幸福。——居里夫人

  57. 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

  58. 做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

  59. 有的儿女使我们感到此生不虚,有的儿女为我们留下了终身遗憾。——纪伯伦

  60.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61. 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维吉尔

  62. 只有健康的、建立在无条件爱的基础上的家长同孩子的相互关系,才能消除一切生活上的危机。——罗斯·坎贝尔

  63.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64. 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

  65. 亲人不睦家必败。——林肯

  66.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67. 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瓦普察洛夫

  68. 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69. 子孝父心宽。——陈元靓

  70.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

  71. ***不仅表现在田地里和汗水横流的工厂,它也表现在家庭里、饭桌旁,在亲戚之间,在相互的关系上。——马雅可夫斯基

  72. 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亚米契斯

  73.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74. 首孝弟,次谨信。——李毓秀

  75. 没有和*的家庭,就没有和*的社会。——池田大作

  76. 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何铸

  77. 大孝终身慕父母。——孟轲

  78. 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尔基

  79. 天下最苦恼的事莫过于看不起自己的家。——狄更斯

  80. 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81. 父虑后母虐,鸾胶不再续。母虑孤儿苦,孀帏忍寂寞。——《劝孝歌》

  82. 永言孝思,思孝惟则。——《孟子》

  83.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84. 母亲,我祝福您,因为您知道怎样把您的儿子培养成一个真正的人。他将在人生的战斗中获得胜利。——阿斯杜里亚斯

  85. 母亲的爱是永远不会枯竭的。——冈察尔

  86.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87. 互相赠送礼物的家庭*惯有助于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诚挚的友谊。其主要意义并不在于礼物的本身,而在于对亲人的关心,在于希望感谢亲人的关心。——伊林娜

  88. 生前厚养实为孝道;归后薄葬真乃贤儿。——《格言集锦》

  关于孝的名言 篇8

  1、要想子女孝,自己先敬老。

  2、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情。

  3、扶老养老传家久,尊老敬老世泽长。

  4、孝敬父母以情为上。

  5、尊生老人,就是尊重自己的'未来。

  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7、太阳光大,父母恩大。

  8、对父母最大的爱,莫过于管好自己。

  9、百善德为本,敬老孝当先。

  10、尊老爱幼喜笑颜开,知足常乐永葆青春。

  11、敬田得谷,尊老得福。

  12、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13、扶老携幼扬美德,尊老爱少讲文明。

  14、当家方知柴米贵,养儿才知父母恩。

  15、在家孝敬父母,出门帮助老人。

  16、自己如何对待父母,儿女就如何对待自己。

  17、每个人都要走向衰老,每个人都要尊重老人。

  18、少年莫笑白头翁,人人都有夕阳红。

  关于孝的名言 篇9

  古人礼、孝故事

  曾子避*

  “曾子避*”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子上站起来,走到*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

  千里送鹅毛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

  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诗曰:“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这个故事体现着送礼之人诚信的可贵美德。今天,人们用“千里送鹅毛”比喻送出的礼物单薄,但情意却异常浓厚。

  礼孝名言

  1、礼之于人,犹酒之有襞也。 ——孔子

  2、文化修养的目的在于增强和提高鉴赏那些最高尚、最深奥的事物的真和美的能力。 ——波伊斯

  3、对于对方的.无礼的一种无言的非议和责备,而这种讥讽是使谁都会感受到不安的。 ——洛克

  4、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 ——马南

  5、礼貌是一枚假币,舍不得花它表明智力的贫乏。——叔本华

  6、有一种内在的礼貌,它是同爱联系在一起的。它会在行为的外表上产生出最令人愉快的礼貌。 ——歌 德

  7、礼貌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 ——梅里美

  8、礼貌对于人性,犹如热力之对于蜡。 ——亚瑟·叔本华

  9、礼之用,和为贵。——(春秋)孔丘

  10、礼所以防淫,节其侈靡也。——(汉)班固

  11、略知孔子三分礼,不犯萧何六尺条。——(明)汤显祖

  12、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春秋)孔丘

  13、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

  14、雷在天上,大壮,君子以非礼弗履。——《易经》

  15、君子笃于礼而薄于利。——(春秋)公羊高

  16、凡事廉恭,不得盛气凌人,自取其辱。——(宋)朱熹

  17、人之所以为贵,以其有信有礼;国之所以能强,亦云惟佳信与义。 ———— 张九龄

  关于孝的名言 篇10

  1、咱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歌德

  2、孟子曰:“不得乎亲,不能够为人;不顺乎亲,不能够为子。”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联相处得不好,不能够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孟子·离娄上》

  3、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劝孝歌》

  4、在这个世界上,咱们永远需要报答最完美的人,这就是母亲。——(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

  5、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鲁迅

  6、年老受尊敬是出此刻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法)拉法格

  7、父虑后母虐,鸾胶不再续。母虑孤儿苦,孀帏忍寂寞。——《劝孝歌》

  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9、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出自《名贤集》。注释: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

  10、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尔基

  11、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

  12、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子曰

  13、咱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歌德

  14、关于孝道名言孝顺父母名言大集结

  15、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16、青山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对联集锦》

  17、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孝经》

  18、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我的双亲,各自尊敬自我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能够太*了。”——(春秋)《孟子·离娄上》

  19、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增广贤文》

  20、孝是流水,上代截流,下代干涸。——字严

  21、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注释: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

  22、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出自(春秋)《论语·为政第二》。注释:孔子说:“当今的孝子,只是说能够供养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马,都能得到饲养。若对父母不孝敬。那供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23、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劝孝歌》

  24、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咱们生活的参考。——(古罗马)西塞罗

  25、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26、孟子曰:“不得乎亲,不能够为人;不顺乎亲,不能够为子。”——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注释: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联相处得不好,不能够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

  27、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

  28、孝子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恨心。——袁采

  29、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子曰

  30、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31、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32、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33、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富勒

  3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35、有难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夏

  36、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能够解忧。——孟轲

  37、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增广贤文》

  38、千万经典,孝义为先。——出自(清)《增广贤文》注释: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

  39、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

  40、你期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41、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出自《劝报亲恩篇》。注释:不好让父母受苦受累,不好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

  42、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兄弟姐妹有信。——孟子

  43、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注释: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厌恶我,仍尽孝,才为贤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44、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45、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残自(清)李毓秀《弟子规》。注释: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

  46、惟孝顺父母,能够解忧。——孟子

  47、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48、母爱胜于万爱。——莎士比亚

  49、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50、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林语堂

  51、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52、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53、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格言联璧》

  54、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意思是:不好让父母受苦受累,不好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劝报亲恩篇》

  55、关于孝道名言孝顺父母名言大集结

  56、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出自《劝报亲恩篇》。注释: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

  57、千万经典,孝义为先。意思是: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清)《增广贤文》

  58、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注释:孟子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

  关于孝的名言 篇11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3、长幼有序。——孟子

  4、孝子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恨心。——袁采

  5、诗书立业,孝悌做人。——王永彬

  6、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歌德

  7、走遍天下娘好,吃遍天下盐好。

  8、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尔基

  9、大孝终身慕父母。——孟轲

  10、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

  11、生前厚养实为孝道;归后薄葬真乃贤儿。——《格言集锦》

  12、宁死做官的爹,不死讨饭的娘。

  1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14、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15、青山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对联集锦》

  16、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维吉尔

  17、勿以不孝身,枉着人子皮。——《劝孝歌》

  18、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19、母爱胜于万爱。——莎士比亚

  20、深恩未报惭为子,浅薄不消羞作人。——《格言集锦》

  21、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22、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23、母亲的击打决不会使孩子残废。

  24、母亲的低语总是甜蜜的.。

  25、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26、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27、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28、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29、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30、打在儿身,疼在娘心。

  31、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32、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33、家贫出孝子,国乱识忠臣。——《名贤集》

  34、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35、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36、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37、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38、父母的爱,为诸德之基。

  39、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40、慈母泪,有化学分析不了的高贵而深沉的爱存在其中。(英国)

  41、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王永彬

  42、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意大利)

  关于孝的名言 篇12

  1、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意思是: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出自《劝报亲恩篇》。

  2、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出自《劝报亲恩篇》。

  3、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4、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5、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出自《孝经》。

  6、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意思是: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意,面带欢笑。出自《劝报亲恩篇》。

  7、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出自《劝报亲恩篇》。

  8、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贤集》。

  9、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国志·魏书》。

  10、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11、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12、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

  13、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

  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了。”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14、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意思是: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出自《劝报亲恩篇》。

  15、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意思是: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残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16、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

  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17、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意思是: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18、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意思是: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出自(明)《增广贤文》。

  19、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意思是: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出自(清)《增广贤文》

  20、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

  意思是:要时刻体贴、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操心。出自《劝报亲恩篇》。

  21、首孝弟,次谨信。

  意思是:首先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其次要谨慎,守信用。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22、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意思是:身上受伤,父母忧虑;道德败坏,父母蒙羞。出自(请)李毓秀《弟子规》。

  23、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意思是:做人子的,做到孝顺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爱儿子。出自《大学》

  24、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

  意思是:孝敬父母是道德的开始,敬爱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诚是道德的方向。曾参是恰恰具有这四种道德的人。’出自《家语·弟子行》。

  25、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

  意思是:你对父母孝顺,你的子女对你也孝顺;你敬重别人,别人也敬重你。出自(宋)林逋《省心录》。

  26、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意思是:小羊跪着吃奶,小乌鸦能反过来喂养老乌鸦,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出自(明)《增广贤文》。

  27、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

  意思是: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给他们吃饱穿暖;孝敬父母还不要叫父母生气,热爱、尊敬父母才是全孝。出自《动报亲恩篇》。

  28、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

  意思是:养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顺你,你就必须首先孝顺你自己的父母。出自《四言》。

  29、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曾子说:“孝有三点,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耻辱,再次是能养活父母。”出自(春秋)《礼记》。

  30、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衰老而担忧。”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31、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明确的去处。”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32、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孔子说:“当今的孝子,只是说能够供养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马,都能得到饲养。若对父母不孝敬。那供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出自(春秋)《论语·为政第二》。

  33、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鲁讯

  34、爱国主义深深扎根于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爱国主义则是放大了的孝心。——戴达菲尔德

  35、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林语堂

  36、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轲

  37、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

  38、母爱胜于万爱——莎士比亚

  39、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40、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莫泊桑

  41、孝子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恨心。——袁采

  42、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歌德

  43、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44、做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


孝的名言菁选(扩展4)

——孝的名言警句6篇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长幼有序。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1. 对孩子来说,父母的慈善的价值在于它比任何别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赖。——罗素

  2. 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3. 谁拒绝父母对自己的训导,谁就首先失去了做人的机会。——哈吉·阿布巴卡·伊芒

  4. 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劝孝歌》

  5. 尧舜之道,孝悌而已。——李纲

  6. 老年,好比夜莺,应有他的夜曲。——康德

  7. 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后汉书》

  8. 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拉法格

  9. 母子之情是世界上最神圣的情感。——大仲马

  10.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11. 再没有什么能比人的母亲更为伟大。——惠特曼

  12. 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13. 孝子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恨心。——袁采

  14. 父母的爱应该是这样的:它能激发起孩子对周围的世界,对人所创造的一切关心,激发起他为人民服务的热情。——苏霍姆林斯基

  15. 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雨果

  16. 母羊要是听不见她自己小羊的啼声,她决不会回答一头小牛的叫喊。——莎士比亚

  17. 父母的美德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贺拉斯

  18. 成为母亲之后,女性美像一朵盛开的鲜花焕发出全部的力量和美。——苏霍姆林斯基

  19. 真不公*,原谅青年人寻欢作乐,却禁止老年人追求享受。——蒙田

  20. 家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儿童的乐园。——爱默生

  21.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老舍

  22.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萨克雷

  23. 诗书立业,孝悌做人。——王永彬

  24. 智慧之子使父亲欢乐,愚昧之子使母亲蒙羞。——所罗门

  25.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26. 父亲,应该是一个气度宽大的朋友。——狄更斯

  27. 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孔丘

  28. 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

  29.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30.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31. 母爱乃世界上最伟大的势力。——阿瑟·米

  32. 仁爱和打人都先自家中开始。——鲍蒙特和弗莱彻

  33. 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富勒

  34.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35. 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鲁迅

  36.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37. 家庭的基础无疑是父母对其新生儿女具有特殊的情感。——罗素

  38. 就是在我们母亲的膝上,我们获得了我们的最高尚、最真诚和最远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钱。——马克·吐温

  39. 忤逆不孝矣,三世果报然。——《劝孝歌》

  40.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41. 要用希望孩子对待你的方式去对待父母。——苏格拉底

  42.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这就是母亲。——奥斯特洛夫斯基

  43.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44. 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莫泊桑

  45. 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莎士比亚

  46. 和睦的家庭空气是世界上的一种花朵,没有东西比它更温柔,没有东西比它更适宜于把一家人的天性培养得坚强、正直。——德莱塞

  47. 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

  48. 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司汤达

  49.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50. 尊重他人的、有责任感的孩子,产生于爱和管教适当结合的家庭中。——詹姆斯·多伯森

  51.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52. 人生最美的东西之一就是母爱,这是无私的爱,道德与之相形见绌。

  53. 还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着的情感更为神圣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它的光焰照耀、温暖着凝聚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意向!——马克思

  54. 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狄更斯

  55.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孝经》

  56. 一家人能够相互密切合作,才是世界上唯一的真正幸福。——居里夫人

  57. 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

  58. 做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

  59. 有的儿女使我们感到此生不虚,有的儿女为我们留下了终身遗憾。——纪伯伦

  60.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61. 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维吉尔

  62. 只有健康的、建立在无条件爱的基础上的家长同孩子的相互关系,才能消除一切生活上的危机。——罗斯·坎贝尔

  63.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64. 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

  65. 亲人不睦家必败。——林肯

  66.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67. 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瓦普察洛夫

  68. 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69. 子孝父心宽。——陈元靓

  70.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

  71. *不仅表现在田地里和汗水横流的工厂,它也表现在家庭里、饭桌旁,在亲戚之间,在相互的关系上。——马雅可夫斯基

  72. 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亚米契斯

  73.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74. 首孝弟,次谨信。——李毓秀

  75. 没有和*的家庭,就没有和*的社会。——池田大作

  76. 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何铸

  77. 大孝终身慕父母。——孟轲

  78. 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尔基

  79. 天下最苦恼的事莫过于看不起自己的家。——狄更斯


孝的名言菁选(扩展5)

——孝的名言警句 60句菁华

1、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

2、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3、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4、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5、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法)司汤达

6、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格言联璧》

7、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8、出则悌,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9、一个老年人的死亡,等于倾倒了一座博物馆。——高尔基

10、慈母的心灵早在怀孕的时候就同婴儿交织在一起了。——狄更斯

11、天下最苦恼的事莫过于看不起自己的家。——狄更斯

12、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英国)莎士比亚

13、父母的美德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贺拉斯

14、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15、家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儿童的乐园。爱默生

1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17、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18、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古罗马)西塞罗

19、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20、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21、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22、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23、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24、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英)萨克雷

25、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26、母亲的安宁和幸福取决于她的孩子们。母亲的幸福要靠孩子、少年儿童去创造。苏霍姆林斯基

27、没有和*的家庭,就没有和*的社会。池田大作

28、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劝报亲恩篇》

29、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名言警句)

30、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歌德

31、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二十四孝为母埋儿》

32、尧舜之道,孝悌而已。—— 〖宋〗李纲

33、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 ——出自《劝报亲恩篇》。注释:要时刻体贴、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操心。

3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35、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英)萨克雷

36、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英国)莎士比亚

37、黄昏,你把清晨驱散的一切收集回来;羊群归棚,孩子回到母亲身边。——萨福

38、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法)罗曼·罗兰

39、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40、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41、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

42、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43、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老舍

44、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德)歌德

45、老年,好比夜莺,应有他的夜曲。——(德)康德

46、年老受尊敬是出此刻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法)拉法格

47、青山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对联集锦》

48、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增广贤文》

4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50、你期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51、千万经典,孝义为先。意思是: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清)《增广贤文》

52、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53、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

54、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

55、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56、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鲁讯


孝的名言菁选(扩展6)

——孝亲敬老的名言警句 40句菁华

1、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2、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3、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4、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5、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轲

6、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曾子

7、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8、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古罗马)维吉尔

9、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10、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11、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12、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13、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14、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

15、重资财,薄父母,不**子。——朱柏庐

16、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意大利)亚米契斯

1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18、将出牵衣送,未归倚阁望。(黄遵宪)

19、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两人,更相为命。(李密)

20、百善德为本,敬老孝当先。

21、大象无形,大音稀声,大爱无言。父母的大爱,常在不言之中,做儿女的要细心体才是。

22、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亲,把他们当作最好的朋友。——狄更斯

23、爱国主义深深扎根于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爱国主义则是放大了的孝心。——戴达菲尔德

24、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孟子尽心上》

25、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

26、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这就是母亲。——奥斯特洛夫斯基

27、父母和子女,是彼此赠与的最佳礼物。——维斯冠

28、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雨果

29、母亲的安宁和幸福取决于她的孩子们。母亲的幸福要靠孩子、少年儿童去创造。——苏霍姆林斯基

30、百善德为本,敬老孝当先。

31、尊老爱幼喜笑颜开,知足常乐永葆青春。

32、老年时像青年一样高高兴兴吧!青年,好比百灵鸟,有它的晨歌;老年,好比夜莺,应该有他的`夜曲。(康德)

33、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34、百善孝为先,敬老我争前,人人孝父母,社会皆和谐!

35、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

36、黄香温*孝于亲,敬老爱老传颂今。

37、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我今不敬老,我老谁敬我?

38、家庭是最豪华的别墅,父母是最宝贵的财富。

39、家有老,是个宝。

40、江郎报孝卧寒冰,固化层层丈尺封。效古贤德心百善,传承返哺后来生。


孝的名言菁选(扩展7)

——孝的名言名句实用五份

  1. 重情轻物,厚养薄葬。——字严

  2. 大孝终身慕父母。——孟轲

  3. 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大学》

  4. 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后汉书》

  5. 诗书立业,孝悌做人。——王永彬

  6.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出自《孝经》

  7. 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林逋《省心录》

  8. 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孔丘

  9. 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家语·弟子行》

  10.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第二》

  11. 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王永彬

  12. 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名贤集》

  13.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增广贤文》

  14.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离娄上》

  15. 父虑后母虐,鸾胶不再续。母虑孤儿苦,孀帏忍寂寞。——《劝孝歌》

  16. 首孝弟,次谨信。——李毓秀《弟子规》

  17.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孝经》

  18. 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动报亲恩篇》

  19. 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三国志·魏书》

  20. 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1.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2.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3.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古罗马)西塞罗

  4.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古罗马)维吉尔

  5.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法)雨果

  6.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意大利)亚米契斯

  7.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法)拉法格

  8.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德)歌德

  9.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英)培根 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前苏联)高尔基

  10.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11.一个老年人的死亡,等于倾倒了一座博物馆。--高尔基

  12.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法)司汤达

  13.老年,好比夜莺,应有他的夜曲。--(德)康德

  14.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亲,把他们当作最好的朋友。--(英)狄更斯

  15.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英)萨克雷

  1、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2、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出自(春秋)《论语·为政第二》。

  3、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4、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5、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出自《劝报亲恩篇》。

  6、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出自《劝报亲恩篇》。

  7、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出自《劝报亲恩篇》。

  8、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

  9、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出自《劝报亲恩篇》。

  10、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出自《劝报亲恩篇》。

  11、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操心。

  12、慎,朝夕伺候莫厌烦。——出自《劝报亲恩篇》。

  13、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出自《名贤集》。

  14、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出自《三国志·魏书》。

  15、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16、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17、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

  18、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19、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出自(明)《增广贤文》。

  20、千万经典,孝义为先。——出自(清)《增广贤文》

  21、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22、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残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23、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24、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出自(请)李毓秀《弟子规》。

  25、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出自《家语·弟子行》。

  26、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27、首孝弟,次谨信。——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28、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出自《大学》

  29、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出自《孝经》。

  30、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出自(宋)林逋《省心录》。

  31、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出自(明)《增广贤文》。

  32、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出自《动报亲恩篇》。

  33、尊敬父母才是全孝。

  34、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出自《四言》。

  35、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出自(春秋)《礼记》。

  36、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37、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38、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39、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40、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41、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42、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43、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44、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45、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46、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47、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48、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49、长幼有序。——孟子

  5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51、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52、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53、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54、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轲

  55、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

  56、母爱胜于万爱。——莎士比亚

  57、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58、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歌德

  1、要想子女孝,自己先敬老。

  2、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情。

  3、扶老养老传家久,尊老敬老世泽长。

  4、孝敬父母以情为上。

  5、尊生老人,就是尊重自己的未来。

  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7、太阳光大,父母恩大。

  8、对父母最大的爱,莫过于管好自己。

  9、百善德为本,敬老孝当先。

  10、尊老爱幼喜笑颜开,知足常乐永葆青春。

  11、敬田得谷,尊老得福。

  12、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13、扶老携幼扬美德,尊老爱少讲文明。

  14、当家方知柴米贵,养儿才知父母恩。

  15、在家孝敬父母,出门帮助老人。

  16、自己如何对待父母,儿女就如何对待自己。

  17、每个人都要走向衰老,每个人都要尊重老人。

  18、少年莫笑白头翁,人人都有夕阳红。

  19、年少时懂得尊敬他人,年老时才受他人尊敬。

  20、尊老才能老有所尊,尊老等于尊重自己。

  21、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

  22、把挚爱留给父母,让幸福陪伴老人。

  23、文明家庭敬老为先,幸福之户以德为本。

  24、尊敬老人就是尊敬自己,老人今天就是自己明天。

  25、今天为人子媳,明天为人父母;今日孝人,明天人孝。

  26、在家敬父母,何须远烧香;老人开心笑,胜似灵丹药。

  27、敬奉公婆,如同生身父母;友爱姑叔,胜似手足同胞。

  28、姜老辣味大,人老经验多。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敬老爱老,永远记牢。

  29、尊敬老人,不仅满足他们物质上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对老人精神上的关照。

  30、给老人一份幸福,就是给自己一份快乐;给老人一片天空,就是给自己一片绿地。

  1.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2.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3.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4.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轲

  5.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6.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