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日记菁选

首页 / 日记 / | 2023-03-11 00:00:00

【精华】六年级数学日记汇总八篇

  一天就要结束了,相信你有很多感悟吧,想必是时候写一篇日记了。日记怎么写才不会千篇一律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六年级数学日记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六年级数学日记 篇1

  (一)

  今天妈妈走过来说:“我出一道题给你做,有85个人去秋游,每条船能坐9人,需要几条船,”我一想就说:“85÷9=9……4,要9条船。妈妈说你再想想,我想应该要10条船,因为还有4个人要坐,所以要10条船。妈妈说:”以后不能再有同样的错误,我心里在想,啊!数学真是千变万化。

  (二) 爷爷养了10条猪,一条猪每天吃3顿,33天100顿够吗?我想33×3=99(顿)答:100顿够。爷爷问?如果每条猪500元钱10条猪多少元?我想10×500=5000(元)

  答:如果500元钱10条猪5000元。爷爷又问?如果我养5条猪,每天猪一天吃两顿,5条猪吃多少顿?2×5=10(顿),答:5条猪吃10顿。数学真有趣!

  (三) 今天家里包饺子一共包了三大盘,我数了数一盆有68只。这时爸爸问我:“如果有六个人吃,每人 得到多少。”我写了一道算式:3×68÷6我想:首先3×68有多少个饺子,我列竖式算出一共是204个。知道了饺子的总数,又知道把它*均分给6个人,那就很容易了,204÷6,列竖式算出结果是34。我告诉爸爸每人吃68只饺子。

  (四) 今天,妈妈给了我10元钱去超市买东西。我买了一串鞭炮用了钱的2/10,又买了棒棒糖四根用了钱的1/10,还买了7个汽球,用了钱的'2/10,最后买了一把梳子,用了钱的4/10,一共用了2/10+1/10+2/10+4/10=9/10。还剩下一元钱只好还给妈妈了。

  (五)放学的路上,我看见一家商店开业了,商店两侧挂着两个大气求,中门夹着12朵大红花,是用红绸布做的,很好看。楼两侧从上到下还披挂着29个彩布条,彩布条上写着四个大字“开业大吉”。我算了算,2加12加29等于43,我能算出连加的算式,真高兴。

六年级数学日记 篇2

  今天中午,为了能把筷子体积测得更准确,我叫爸爸从化学室拿了一个细长的量筒,刻度单位更小,每个单位只有1立方厘米。此时,我似乎感觉到了胜利在向我招手,真可谓万事具备,只差动手实验了。

  首先,我用铅笔在一次性筷子上划了一道分界线,将筷子*均分成两段,并用水浸泡,以免筷子在测定过程中洗水。随后,将筷子插入量筒中,并用滴管将水滴入量筒中,让量筒内的水涨到筷子的分界线上,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8毫升)后,将筷子从量筒内取出,再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4。5毫升),前后两次水位刻度之差就是这一部分筷子的体积,即3。5立方厘米。用同样的方法,我又测量了筷子另一部分的`体积是5立方厘米,两次测定结果相加得到这双筷子的体积为8·5立方厘米。当我得到这个结果时,我兴奋地叫了,此时的我是多么自豪、多么骄傲啊!

  接着,我又按每人一天使用3双计算出了我们学校(1500人)及全国(12亿)一年消耗的一次性筷子量,分别是13·96立方米与11169000立方米。结果使我大吃一惊,每年竟有这么多的木料做成一次性筷子被浪费了,真是太可惜!在此,我呼吁在校的同学,不!是全国人民,也不!应该是全世界的每个人都不要再使用一次性筷子了,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好我们的森林资源,使我们共有的地球环境更加美好,让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呼吸到干净、清新的空气。

六年级数学日记 篇3

  我小学的时候,数学日记就是写这一天在生活中遇到了可以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答的实际问题,嗯,大多数都是胡编乱造的。。

  日期: 星期: 天气:

  题目:

  生活中,我们常常要运用到数学,比如,上街买东西时,我们要算钱,这是最现实的,再比如,当我们做操排队的时候,我们就要根据全班人数进行合理的分队排列,所以,生活处处有数学!

  今天,在楼下看见一个圆形的花坛,里面种了许多色彩鲜艳的花朵,有的全部绽放,好似一个灿烂的笑脸,有的半开,好似一个羞涩的小姑娘,有的含苞待放,好似一把未撑开的雨伞。

  花坛里的花有三种,玉兰,玫瑰,牡丹,杜鹃,一共有400朵,浇花的伯伯说,玉兰占全部花朵的1/4,玫瑰占除去玉兰后的花朵总数的1/3,牡丹占除去玉兰和玫瑰后的花朵总数的1/2,最后的就是杜鹃,所以,我利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了一次运算,得:

  玉兰:400*1/4=100(朵)】

  玫瑰:(400-100)*1/3=100(朵)

  牡丹:(400-100*2)*1/2=100(朵)

  杜鹃:400-100*3=100(朵)

  从中我发现,虽然每一个答案都一样,但是表达的方法不同,单位一的量也就有了不同,表达每种花的分数也就不同了。

  伯伯还说,这个花坛的半径是5m,因此,我又对花坛的占地面积进行了一次运算,得:

  S圆=πr2

  =3.14*52(这里的2表示*方,嗯,你应该懂的)

  =3.14*25

  =78.5(m2)

  今天,我发现,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是非常频繁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学好数学!(点睛之笔,老师的目的就在此,所以一定要写!)

六年级数学日记 篇4

  数学真有趣,遇到难题开动脑筋想一想马上就有好办法。

  今天,我写作业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题它是这样的110+120+130+140+150=?我开始列了好长的一串竖式终于算出来了结果,得650。哎!好麻烦呀,到底有没有其它的方法呢?我绞尽脑汁的`想着……

  第二天,老师上课刚好讲了这一题,老师让我们想一想这道题除了直接计算外,还有没有别的解答方法呢?可是,我怎么也想不出来。老师说:“大家看这一串数字有什么特点?能不能以一个数为基准把它们转化成同一个数呢?”在老师的启发下,我豁然开朗,先从150中拿走20补到110里面去就得到了两个130,再从140中拿走10补到120里又得到了两个130,最后用4个130加上本来的一个130共得5个130,5个130不就是650吗。列式为:

  110+120+130+140+150

  =130×5

  =650

  我立刻举手,兴奋地讲了我的解答方法,老师给我了一个赞许的目光,立即表扬了我,并告诉同学们:这种方法就叫“移多补少”。

  同学们也对我的表现抱以热烈的掌声。

  通过这道题的计算,我忽然明白了这到题原来还有别的解答方法。。还使我更加体会到数学真有趣。

六年级数学日记 篇5

  今天,我在完成作业之后,在看书的时候,找到了一本很有意思的数学题集。在那本书里我找到了一道很特别的.题。

  这道题是这样的:甲、乙两人各有一笔存款。现在甲、乙两人各取出存款的20%,这时甲的剩余存款比乙少400元,又知这时两人存折上的总钱数是14800元,原来甲乙两人各有多少存款?(不考虑利息)。这道题难就难在只知道剩余的钱的总数,还要求原来两人分别有多少钱。

  这道题可把我难倒了,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没办法,我只好去请教我妈妈。妈妈仔细地看了看题,想了会说:“这道题可以用二元一次方程来解,设甲的存款原来有X元,乙的存款原来有Y元。”便叫我自己去想怎么列方程。我前思后想,终于列出了一个式子:

  x(1-20%)+Y(1-20%)=14800。我实在想不出接下来该怎么做了,于是我只好再求助于妈妈。妈妈对我说:“二元一次分程需要两个方程才能把答案解答出来,你还需要再列一个方程,然后把两个方程转化为一个方程,就可以算出来了,你去试试吧。”我反复读题想出了第二个方程。x(1-20%)+400= Y(1-20%)。当我看到这个式子时,我恍然大我,明白了妈妈那句话的意思。我把第二个方程变为

  x(1-20%)= Y(1-20%)- 400代入第一个方程,推算出第三个方程:Y(1-20%)- 400+Y(1-20%)=14800,即80% Y – 400+80% Y =14800,即可算出Y=9500(元),X=(9500×0.8-400)÷0.8=9000(元)。

  我终于把它解出来了。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二元一次方程归根结底就是一元一次方程。

六年级数学日记 篇6

  我家有5个暖气。我发现我的屋的'暖气一共有5个片,我们大卧室的暖气共有6片,奶奶的屋的暖气有7片,客厅的暖气有15片。我知道我家暖气的片最多的屋是客厅。我还感觉到片数越多产生的热量也越大,屋子就越暖和。

六年级数学日记 篇7

  阳光明媚的早晨,我和爸爸一起去十八家菜市场买菜,采购一天的“配”。

  到了菜场,爸爸先是买胡萝卜和鱼,而后爸爸决定排骨和蘑菇让我去买,亲身体验如何与菜贩做交流。我最喜欢吃糖醋排骨了,所以我先是走到肉铺前,这个老板很热情,说他的猪肉是本地猪,又便宜,我就说了爸爸事先教我的,问:“排骨多少一斤?”。老板回答:“给别人都是22块钱,给你小朋友就20块吧。”我高兴说:“我要一斤。”称好排骨,爸爸要求老板剁小块点,但我注意到一个细节,那个老板把排骨装到袋子里时,又从别处切了一小块肉放进去。

  我们又走到蔬菜摊前,“老板,蘑菇多少钱一斤?”我问道。“12块一斤。”忙碌的`老板说。“那拿10个干净的大点的吧。”把10个大蘑菇放到称上一称,电子称显示是9块2,老板说:“再加一个正好10块钱吧。”说着又放了一个小蘑菇。我感觉卖猪肉和卖蘑菇的老板都很会做生意,总会想办法让你多买些。

  我们这次在那里买了一条鲳鱼8两重,一斤80元,64块钱;排骨买一斤,每斤20元;蘑菇买8两3,一斤12元,共10块钱;胡萝卜买6两,一斤4元,2块4。合计9***元。

六年级数学日记 篇8

  今日我又遇到一道数学难题,费了好大的劲才解出来。题目是:两棵树上共有30只小鸟,乙树上先飞走4只,这时甲树飞向乙树3只,两棵树上的'小鸟刚好相等。两棵树上原先各有几只小鸟

  我一看完题目,就明白这是还原问题,于是用还原问题的方法解。可验算时却发现错了。我便更加认真地重新做起来。我想,少了4只后一样多,那一半是13只,还原乙树是14只;甲树就是16只。算式为:(30—4)÷2=13(只);13—3+4=14(只);30—14=16(只)。答案为:甲树16只,乙树14只。

  经过解这道题,我明白了,无论做什么题,都要细心,否则,即使掌握了解题方法,结果还会出错。


六年级数学日记菁选扩展阅读


六年级数学日记菁选(扩展1)

——六年级数学日记菁选

实用的六年级数学日记3篇

  一天就要结束了,今天我们都做了什么了呢?何不趁现在赶紧写一篇日记。可是怎样写日记才能出彩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六年级数学日记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六年级数学日记 篇1

  知识是靠自己努力学来的!

  “铃铃铃…… ”下午的第三节课的铃声响了,我连忙走进教室,等待着数学老师来讲课。只看见数学老师拿着数学书走进教室。

  “今天,我们要讲”因数与倍数“。”老师对我们说。“谁知道因数是什么?”教室里鸦雀无声。我站起来说:“是一个数乘一个数的`积,等号前面的数就是因数。”老师对我说:“不错,那倍数你知 道吗?”“呵呵,不知道。”我说。“谁知道?”老师说。姚冉同学说:“老师是不是积呀!”“还有谁其它答案。”老师看着大家说。教室里一片安静。老师说:“每错积就是倍数,比如: 3×4=12,12是3的几倍?12是4的几倍?”老师说。“12是3的4 倍,3×4=12,12是4的3倍,4×3=12。所以积叫倍数。”李悦同学说。老师看见我们学的差不多了就每个人一张导学案。前几道题轻松过关 但最后一道有点难我怎么想也不出来。题是这样问的:一个倍数里面最小的数是什么(0除外)。我问了问组长,组长也不指定。我们想了6分钟多也想不出来。

  最后老师把怎么做的告诉我们,我们才知道怎么做。这节课使我明白了知识是靠自己努力学来的。

六年级数学日记 篇2

  今天中午,为了能把筷子体积测得更准确,我叫爸爸从化学室拿了一个细长的量筒,刻度单位更小,每个单位只有1立方厘米。此时,我似乎感觉到了胜利在向我招手,真可谓万事具备,只差动手实验了。

  首先,我用铅笔在一次性筷子上划了一道分界线,将筷子*均分成两段,并用水浸泡,以免筷子在测定过程中洗水。随后,将筷子插入量筒中,并用滴管将水滴入量筒中,让量筒内的水涨到筷子的分界线上,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8毫升)后,将筷子从量筒内取出,再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4。5毫升),前后两次水位刻度之差就是这一部分筷子的体积,即3。5立方厘米。用同样的方法,我又测量了筷子另一部分的体积是5立方厘米,两次测定结果相加得到这双筷子的体积为8。5立方厘米。当我得到这个结果时,我兴奋地叫了,此时的我是多么自豪、多么骄傲啊!

  接着,我又按每人一天使用3双计算出了我们学校(1500人)及全国(12亿)一年消耗的一次性筷子量,分别是13。96立方米和11169000立方米。结果使我大吃一惊,每年竟有这么多的木料做成一次性筷子被浪费了,真是太可惜!在此,我呼吁在校的同学,不!是全国人民,也不!应该是全世界的每个人都不要再使用一次性筷子了,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好我们的森林资源,使我们共有的地球环境更加美好,让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呼吸到干净、清新的空气。

  

六年级数学日记 篇3

  星期天,我和扬文一齐玩了24点游戏。游戏规则很简单:每人分别抽四张牌,然后用“+、-、×、÷”这几种计算方法最终得数必须要得24,就行了。

  游戏开始了,我们各抽了四张牌。唉!我的牌怎样这么糟呀!你看,四张都是A。这时,只听扬文说:“我能够了,你看,5+5=10,10×2=20,20+4=24。”第一轮,我输了。但我并没有灰心丧气,因为后面还有机会,我必须要把握机会,好好赢一把。我又抽了四张牌“6、5、8、3”。我激动得立刻脱口而出:“6-5=1,8×3=24,24÷1=24。此刻是1比1*了。”

  扬文说:“有什么的,我必须会在下一回合胜过你的。”第三回合到了,我又抽了四张牌“10、9、6、10”。我一看傻眼了。突然,只听扬文大声地喊道:“6×4=24,24+1-1=24。2比1我赢了。”我看着他那得意的.样貌,无计可施。

  虽然这次游戏我输了,可是我觉得24点真趣味,同时也感到数学真的很奇妙。我今后必须要努力学*数学,灵活运用“+、-、×、÷”的混合运算,在下一次的24点游戏中,必须要用得得心应手,当个高手。


六年级数学日记菁选(扩展2)

——六年级数学日记菁选

精选六年级数学日记三篇

  忙碌而充实的一天结束了,这一天里,有没有哪件事或某个人触动到我们呢?这也意味着,又要开始写日记了。可是怎样写日记才能出彩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数学日记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六年级数学日记 篇1

  生活中到处离不开数学!

  今日,我在家里做了一个事情,就是量一元硬币。

  工具是:一套尺子,一个一元硬币,一只彩笔。

  先用彩笔画出一元硬币的直径,它的直径是2.5厘米,要想算出圆的周长,再用2.5乘3.14等于7.85厘米如果明白圆的半径,在求圆的周长,应是:圆的半径乘3.14乘2。

  我还明白: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R来表示。经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心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D来表示。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校

  今日,我在家里没事干,就找到了一个以前四驱车的轮子。我就开始测量它的'周长。找不着圆点是一个难事,于是我借用个课堂上的几个方法,由于这个轮子是安到那里的,所以很不好测量,最终我还是按照车轮的大小在纸上画出了一个圆。

  测出了直径。3、14×2、5=7、85(厘米).

  这可真是一次趣味的测量啊!

六年级数学日记 篇2

  在有些同学的眼中,数学太*凡,太枯燥,然而在这*凡枯燥中,数学无时不刻不折射出美的光芒。

  今天我和妈妈去商场买新衣服,我很快就看中了一件衣服,上面写着:打八折,我的脑袋迅速开启了思考模式,原价是387,现在打八折,八折=80%,我们就用387×80%,由于是口算,比较难算一些,所以我们可以估算,我们把387四舍五入为400,注意咯,有的同学会说把它估成390,390还是有些麻烦,所以在这里我们最好把它估成整十整百的数字,接着,我们用400×80%,80%化成小数是0.8,400×0.8=320(元),我告诉妈妈;“这件衣服打完折后是320块钱。妈妈快买吧。”“着什么急?我们再去别的商场看看吧,或许比这边的更便宜呢!”我们又到了另一个商场,同样看见了这个衣服,这件衣服是396元,但是这件衣服打九折,猜一猜,哪件衣服会更便宜呢?我们来验证一下吧!我们同样把396估成400,那么,400×0.9=360(元)果然,第一件要比第二件便宜,我告诉了妈妈,妈妈带着我把第一件衣服买了下来。

  为了在寒假里丰富丰富我的课外知识,我在寒假里开始大量阅读,我向朋友出了个难题:“一本书有168页,我第一天看了24页,第二天看了第一天的三分之八,第三天看了第二天的`四分之三,那么我第三天看了几页呢?”朋友说:“哎呀我要晕了。”我哈哈一笑,说:“其实只要我们的思路清晰,这个问题一点也不难。你看,问题问的是第三天看了多少页,我们就要去问题中找第三天的条件,我们在题中可以得知,要想知道第三天,必须先要求出第二天,第二天看了第一天的三分之八,第一天是单位“1”,单位“1”是24页,所以单位“1”知道,要用乘法,用24×三分之八=64(页)求出的是第二天,第二天已经求出来了,我们就可以求出第三天,第三天看了第二天的四分之三,在这句话中,单位“1”就不是第一天,而是第二天,单位“1”有变化,所以我们还要根据单位“1”知道或不知道来判断用乘法或者除法,单位“1”知道,所以用乘法,64×四分之三=48(页)这样我们就求出了第三天所看的页数,刚才讲的是分步计算,综合算式是:24×三分之八×四分之三=48(页)”朋友说:“哦!原来这么简单啊!”是呢!只要我们思路清晰,什么题都不难。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让我们行动起来,认真的学*数学,钻研数学,使用数学!

  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数学之光照耀我们的生活,让数学之光照耀华夏大地!

六年级数学日记 篇3

  上个星期,我们学*了分数。分数有分子、分母与分数线,比如:1/3,3是分母,1是分子,中间一横是分数线。

  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要用到分数,比如:一本书有三十页,每一页是一本书的1/30。分数还可以用来加减呢!比如:二分之一加二分之一等于二分之二,也就是1。为什么会这样呢?如果一个饼把它*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这个饼的1/2,再把这两份拼起来,就是有2个1/2,刚好是一个饼。分数在加减时,如果分母都是一样的,就不管分母,把分子相加就可以了。而2/2的分子与分母都一样,就是1了。

  我还学会了比分数的大小,老师教了我们口诀:分子相同比分母,分母大的`分数小,分母小的分数大;分母相同比分子,分子大的分数大,分子小的分数小。

  老师还提醒我们,写分数时,一般先写分数线,表示*均分的意思,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


六年级数学日记菁选(扩展3)

——六年级数学日记菁选

【实用】六年级数学日记三篇

  转眼一天又过去了,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经验,何不趁现在赶紧写一篇日记。日记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数学日记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六年级数学日记 篇1

  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只要你用心观察就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比如今天我就在商场里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那就是打折。

  今天我和妈妈来到了商场,商场里人山人海,商品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我发现许多商店都贴出了打…折,我问妈妈:“妈妈,打折的意思是不是打几折就用原价除以几,比如,原价400元的物品打8折就 是400÷8=50元,打4折就是400÷4=100元,50<100,我明白了,在原价相同的情况下,打的'折数越高,价格就越低,打的折数越低,价格就越高。”妈妈说:“不对不对,应该是,打几折就乘以零点几 ,比如,原价400元的物品打8折就是400×0.8=320元,打4折就是400×0.4=160元,应为320>160,所以在原价相同的情况下,打的折数越低,价格就越低,打的折数越高,价格就越高。”我说:“我明 白了,打折就是把原价*均分为10份,打几折就取其中的几份,也就是打几折就是十分之几。”

  生活中真是处处都有学问。

六年级数学日记 篇2

  老师常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生活中,此时许多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小事都能够变成一道道既搞笑又引人深思的数学题。我们经常做的数学题目,就就是在解决一个个生活中的`问题。这不,我又在吃汉堡时发现了一道搞笑的数学题:

  3个人吃3个汉堡,用3分钟吃完,9个人吃9个汉堡需要几分钟吃完?

  *时,妈妈经常带我和哥哥去吃汉堡,我只明白吃,此时从来没有想到还能够变成数学题来做,碰到这题觉得真搞笑。刚开始时,我想:3个人吃3个汉堡要3分钟,那一个人吃一个汉堡不就就是一分钟,九个人吃九个汉堡当然就是九分钟?。这样想着,我兴奋极了,赶紧把答案告诉妈妈。可妈妈皱着眉头说:“孩子,要好好想想,想想我们和哥哥三人吃汉堡的情形,多动动脑!”我听了愣住了,刚才的得意劲一下子没了,静下心来左思右想,突然想到:3个人吃3个汉堡用了3分钟,一个人吃一个汉堡其实也就是用了3分钟,那九个人吃九个汉堡也只要3分钟。我没有立刻把答案告诉妈妈,又反反复复地想了几遍,此时觉得就应没问题后才把答案告诉妈妈。妈妈点点头笑了,夸我就是爱动脑筋的孩子,她又说道:“数学就来自于生活,只要你细心观察,就必须会有所收获,就像吃汉堡一样。”

  瞧,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也能变成一道搞笑的数学题,数学真就是无处不在啊!让我们热爱数学,学好数学吧!

六年级数学日记 篇3

  1月25日 星期六 有雨

  这天中午,我正在做数学寒假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后。这道题是这样的: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方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求它的体积。

  我见了,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的面积,要求体积还务必明白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这可怎样入手啊!

  正当我急得要抓耳挠腮之际,妈妈就来了。妈妈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但是我对方程这种方法还不是很熟悉。于是,妈妈又教我另一种方法: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出了许多数字,如:3、5、7、11等一类的质数,之后我们开始排除,然后我们发现只剩下11和19这两个数字。这时,我想:这两个数中有一个是题中长方体正面,上方公用的棱长;一个则是长方体正面,上方除以另外一条棱长(且长度都为质数)之和。于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

  最后我得到了结果了,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 19=2+17 11×2×17=374(立方厘米)

  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都高兴。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求。


六年级数学日记菁选(扩展4)

——六年级数学日记菁选

【实用】六年级数学日记四篇

  已到了一天的末尾,想必有很多难忘的瞬间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日记了。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六年级数学日记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六年级数学日记 篇1

  在不久之前,我步入了六年级的学*之门。

  刚开学不久,我认识了一位让我又敬又怕的数学老师——谢老师。谢老师的.课十分有趣,每一堂课都有笑声。谢老师教给我许多知识:园的认识、百分数应用题、圆形的变换、比的知识、统计??其中圆这一内容我掌握地更好,我知道圆有三部分组成:圆心—O,半径—r,直径—d。以后,我要多看一些其他比较深奥的题目并尝试解答。

  对于百分数应用题我还不够熟练解答,我要多做不明白的题目。

  希望,在六年级我能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六年级数学日记 篇2

  那天的数学课上,刘老师说了这的样一句话:“课堂因差错而精彩。”——简短而意味深长。

  六年级的上半个学期,我们学*用正比例解应用题。通过书上的.几个例题的学*,我们得出了:正比例图象都是直线上升或下降的。就在我们要解决下一个问题时,范安琳提出了疑问:为什么不可能是上下起伏的折线而一定是直线呢?接下来的时间,我们便是在为她解答困惑中度过的。争论了一会儿,我也有点儿困惑了。我发现别的同学也略显困惑。老师让范安琳在黑板上画了一幅,我们这才明白了她的意思:如果数轴上的数据不按顺序排列,那图象就不会呈直线上升或下降。原来范安琳是忽略了数轴的特点。

  这件事不就验证了那句话吗?课堂上因为她的一点错误,而使全班对数轴与正比例有了更深的认识;因此还使我认识到,错误不可怕,重要的是提出来,让大家来共同解决。由此我明白了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不要因担心出错而踯躅不前——课堂会因差错而精彩。

六年级数学日记 篇3

  傍晚,我在奥林匹克书中看到一道难题:果园里的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老王师傅每天给50棵苹果树20棵梨树施肥,几天后,梨树全部施上肥,但苹果树还剩下80棵没施肥。请问:果园里有苹果树与梨树各多少棵?

  我没有被这道题吓倒,难题能激发我的兴趣。我想,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假如要使两种树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师傅就应该每天给“20×3”棵苹果树与20棵梨树施肥。而实际他每天只给50棵苹果树施肥,差了10棵,最后共差了80棵,从这里可以得知,老王师傅已经施了8天肥。一天20棵梨树,8天就是160棵梨树,再根据第一个条件,可以知道苹果树是480棵。这就是用假设的'思路来解题,因此我想,假设法实在是一种很好的解题方法。

六年级数学日记 篇4

  今天,我高兴的在家里看着我的《聪明数学》,我看着看着,看到一个春联中有关于数学方面的趣味数学题。里面的内容是语灵部落的汉末央长老过生,魔数王国的女王带领下他们的臣子去给长老祝寿。到以后,魔女小星看到长老的白胡子长长的',就忍不住问:“请问长老有多大年纪。

  啃啃兽精灵长比较调皮,他对魔数王国的臣民的数学能力早有耳闻,他今天决定见识一下。

  于是,他出一道题是用对联的形势写的:

  上联:花甲重开,又加三七岁月。

  下联: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开始我一直不知道从哪入手,因为我不知道花甲和古稀是什么意思,后来,妈妈说:“花甲是指“60”岁,古稀是指“70”岁。现在,我终于有头绪,上联“重开”就是,下联两个60,“三七岁月”是3×7=21岁,上联的年龄是60×2+3×7=141岁,下联:“双庆”是两个70,“一度春秋”是1年,下联的年龄是70×2+1=141岁,所以长老年龄是141+141=282(岁)。

  啊!原来数学是那么的有趣。


六年级数学日记菁选(扩展5)

——六年级数学日记菁选

六年级数学日记合集九篇

  一天就要结束了,我们一定有不少所感触的事情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日记了。可是怎样写日记才能出彩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六年级数学日记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阳光明媚的早晨,我和爸爸一起去十八家菜市场买菜,采购一天的“配”。

  到了菜场,爸爸先是买胡萝卜和鱼,而后爸爸决定排骨和蘑菇让我去买,亲身体验如何与菜贩做交流。我最喜欢吃糖醋排骨了,所以我先是走到肉铺前,这个老板很热情,说他的猪肉是本地猪,又便宜,我就说了爸爸事先教我的,问:“排骨多少一斤?”。老板回答:“给别人都是22块钱,给你小朋友就20块吧。”我高兴说:“我要一斤。”称好排骨,爸爸要求老板剁小块点,但我注意到一个细节,那个老板把排骨装到袋子里时,又从别处切了一小块肉放进去。

  我们又走到蔬菜摊前,“老板,蘑菇多少钱一斤?”我问道。“12块一斤。”忙碌的老板说。“那拿10个干净的大点的.吧。”把10个大蘑菇放到称上一称,电子称显示是9块2,老板说:“再加一个正好10块钱吧。”说着又放了一个小蘑菇。我感觉卖猪肉和卖蘑菇的老板都很会做生意,总会想办法让你多买些。

  我们这次在那里买了一条鲳鱼8两重,一斤80元,64块钱;排骨买一斤,每斤20元;蘑菇买8两3,一斤12元,共10块钱;胡萝卜买6两,一斤4元,2块4。合计9***元。

  老师常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生活中,此时许多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小事都能够变成一道道既搞笑又引人深思的数学题。我们经常做的数学题目,就就是在解决一个个生活中的问题。这不,我又在吃汉堡时发现了一道搞笑的`数学题:

  3个人吃3个汉堡,用3分钟吃完,9个人吃9个汉堡需要几分钟吃完?

  *时,妈妈经常带我和哥哥去吃汉堡,我只明白吃,此时从来没有想到还能够变成数学题来做,碰到这题觉得真搞笑。刚开始时,我想:3个人吃3个汉堡要3分钟,那一个人吃一个汉堡不就就是一分钟,九个人吃九个汉堡当然就是九分钟?。这样想着,我兴奋极了,赶紧把答案告诉妈妈。可妈妈皱着眉头说:“孩子,要好好想想,想想我们和哥哥三人吃汉堡的情形,多动动脑!”我听了愣住了,刚才的得意劲一下子没了,静下心来左思右想,突然想到:3个人吃3个汉堡用了3分钟,一个人吃一个汉堡其实也就是用了3分钟,那九个人吃九个汉堡也只要3分钟。我没有立刻把答案告诉妈妈,又反反复复地想了几遍,此时觉得就应没问题后才把答案告诉妈妈。妈妈点点头笑了,夸我就是爱动脑筋的孩子,她又说道:“数学就来自于生活,只要你细心观察,就必须会有所收获,就像吃汉堡一样。”

  瞧,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也能变成一道搞笑的数学题,数学真就是无处不在啊!让我们热爱数学,学好数学吧!

  星期天,我和扬文一齐玩了24点游戏。游戏规则很简单:每人分别抽四张牌,然后用“+、-、×、÷”这几种计算方法最终得数必须要得24,就行了。

  游戏开始了,我们各抽了四张牌。唉!我的牌怎样这么糟呀!你看,四张都是A。这时,只听扬文说:“我能够了,你看,5+5=10,10×2=20,20+4=24。”第一轮,我输了。但我并没有灰心丧气,因为后面还有机会,我必须要把握机会,好好赢一把。我又抽了四张牌“6、5、8、3”。我激动得立刻脱口而出:“6-5=1,8×3=24,24÷1=24。此刻是1比1*了。”

  扬文说:“有什么的,我必须会在下一回合胜过你的。”第三回合到了,我又抽了四张牌“10、9、6、10”。我一看傻眼了。突然,只听扬文大声地喊道:“6×4=24,24+1-1=24。2比1我赢了。”我看着他那得意的样貌,无计可施。

  虽然这次游戏我输了,可是我觉得24点真趣味,同时也感到数学真的很奇妙。我今后必须要努力学*数学,灵活运用“+、-、×、÷”的.混合运算,在下一次的24点游戏中,必须要用得得心应手,当个高手。

  这日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年轻人,买个五元的肉丸子串,那位卖肉丸子的叔叔的价钱定位0。5元一串,卖肉丸子一时急把题目算错了,价钱弄钱了,认为定位1元一串,只给年轻人5个,年轻人一算好声好气对那位卖肉丸子的人说:“你算错了就应10个肉丸子。”那个人不听回改,年轻人一劝在劝,后才答应,给他11串,年轻人说:“多一个我也不一样,你拿会去,人要做个诚实、守信的'人,多了一个我也不能要的,原先是数学帮了个忙。

  我也有一回,这日的事情最后发生了,我爷爷带我到理发店去洗头,洗头价钱是5元一次,洗完后,那位理发店的老板因顾客太多,忙但是来,我爷爷给他10元,他却找我爷爷7元钱,我爷爷没看钱就走,走了一半,爷爷摸了摸口袋的钱多了2元,爷爷把我送回家后,就回去把那2元钱还了那位糊涂的老板,老板惭愧的摸了摸脑袋说:“都怪我粗心大意,人多我忙但是来。”“这两件事中给突出要做个诚实、守信的人,老实的人给有上帝的保佑。

  10月10日星期三晴

  生活中到处离不开数学!

  今天,我在家里做了一个事情,就是量一元硬币。

  工具是:一套尺子,一个一元硬币,一只彩笔。

  先用彩笔画出一元硬币的直径,它的直径是2。5厘米,要想算出圆的周长,再用2。5乘3。14等于7。85厘米如果知道圆的半径,在求圆的周长,应是:圆的半径乘3。14乘2。

  我还知道: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R来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心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D来表示。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今天,我在家里没事干,就找到了一个以前四驱车的轮子。我就开始测量它的周长。找不着圆点是一个难事,于是我借用个课堂上的几个方法,由于这个轮子是安到这里的,所以很不好测量,最后我还是按照车轮的大小在纸上画出了一个圆。

  测出了直径。3.14×2.5=7、85(厘米)。

  这可真是一次有趣的测量啊!

  我小学的时候,数学日记就是写这一天在生活中遇到了可以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答的实际问题,嗯,大多数都是胡编乱造的。。

  日期: 星期: 天气:

  题目:

  生活中,我们常常要运用到数学,比如,上街买东西时,我们要算钱,这是最现实的,再比如,当我们做操排队的时候,我们就要根据全班人数进行合理的分队排列,所以,生活处处有数学!

  今天,在楼下看见一个圆形的花坛,里面种了许多色彩鲜艳的花朵,有的'全部绽放,好似一个灿烂的笑脸,有的半开,好似一个羞涩的小姑娘,有的含苞待放,好似一把未撑开的雨伞。

  花坛里的花有三种,玉兰,玫瑰,牡丹,杜鹃,一共有400朵,浇花的伯伯说,玉兰占全部花朵的1/4,玫瑰占除去玉兰后的花朵总数的1/3,牡丹占除去玉兰和玫瑰后的花朵总数的1/2,最后的就是杜鹃,所以,我利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了一次运算,得:

  玉兰:400*1/4=100(朵)】

  玫瑰:(400-100)*1/3=100(朵)

  牡丹:(400-100*2)*1/2=100(朵)

  杜鹃:400-100*3=100(朵)

  从中我发现,虽然每一个答案都一样,但是表达的方法不同,单位一的量也就有了不同,表达每种花的分数也就不同了。

  伯伯还说,这个花坛的半径是5m,因此,我又对花坛的占地面积进行了一次运算,得:

  S圆=πr2

  =3.14*52(这里的2表示*方,嗯,你应该懂的)

  =3.14*25

  =78.5(m2)

  今天,我发现,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是非常频繁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学好数学!(点睛之笔,老师的目的就在此,所以一定要写!)

  今天,我在数学1+2训练上看到这么一题,在一底面积为648*方厘米的立方体铸体中,以相对的两面为底去掉最大的一个圆柱体,求剩下的立体图形面积是多少?

  看到这个题目,我犯糊涂了,想:只告诉一个底面积,这怎么求啊?坐在椅子上的.妈妈看了,嘲笑我说:“哼,还说高水*哩,连这道题都不会做。”

  我知道妈妈用的是激将法,目的是激怒我的好胜心,让我把这题做完。为了让妈妈认为她的激将法成功了,我就硬着头皮做了下去,可是怎么想也理不出头绪来。但是我并没灰心,继续做了下去,我做了出来。

  根据图(要画图)可以发现,切掉一个圆柱,又出来一个同原来圆柱同样大的洞,虽然这洞与圆柱体体积相同,但是它们的表面积并不相同,而是比原来圆柱少了两个底面的面积。

  所以剩下的图形面积应该等于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减去圆柱的两个底面+圆柱的侧面。

  列算式是628×6—628×3。14÷4×2+628×3。14

  过年了,这家家户户当然少不了一位辞旧迎新的使者——鞭炮。传说这鞭炮的响声能驱走灾难,给人们带来福气。这不,大年三十这天,我就和爸爸一起去买鞭炮。到了卖炮的地方,爸爸买了两挂,一共是四十元,因为没有零钱,就给他了一张100元的。共要找60元。可他找钱的时候找了2张10元的,6张5元的`,3张2元的和2张1元的。我在脑子里想了一下,一共是58元呀!我拿着钱去找他,他只好又找2元钱。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日常生活中要细心,否则就有可能被蒙骗。还有,学好数学很重要!

  有一天,我跟妈妈去逛商场。妈妈进了超市买东西,让我站在付钱的地方等她。


六年级数学日记菁选(扩展6)

——六年级数学日记菁选

精选六年级数学日记汇总8篇

  一天将要结束了,想必有很多难忘的瞬间吧,需要进行好好的总结并且记录在日记里了。那么什么样的日记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六年级数学日记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阳光明媚的早晨,我和爸爸一起去十八家菜市场买菜,采购一天的“配”。

  到了菜场,爸爸先是买胡萝卜和鱼,而后爸爸决定排骨和蘑菇让我去买,亲身体验如何与菜贩做交流。我最喜欢吃糖醋排骨了,所以我先是走到肉铺前,这个老板很热情,说他的猪肉是本地猪,又便宜,我就说了爸爸事先教我的,问:“排骨多少一斤?”。老板回答:“给别人都是22块钱,给你小朋友就20块吧。”我高兴说:“我要一斤。”称好排骨,爸爸要求老板剁小块点,但我注意到一个细节,那个老板把排骨装到袋子里时,又从别处切了一小块肉放进去。

  我们又走到蔬菜摊前,“老板,蘑菇多少钱一斤?”我问道。“12块一斤。”忙碌的老板说。“那拿10个干净的'大点的吧。”把10个大蘑菇放到称上一称,电子称显示是9块2,老板说:“再加一个正好10块钱吧。”说着又放了一个小蘑菇。我感觉卖猪肉和卖蘑菇的老板都很会做生意,总会想办法让你多买些。

  我们这次在那里买了一条鲳鱼8两重,一斤80元,64块钱;排骨买一斤,每斤20元;蘑菇买8两3,一斤12元,共10块钱;胡萝卜买6两,一斤4元,2块4。合计9***元。

  今天,我仔细看了看我家的.电话机,上面有1、2、3、4、5、6、7、8、9、0和*、#这些数字和符号,我发现这些数字通过不同的排列组成了很多电话号码。我家的是63732156,我爸爸的电话号码138数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六年级上册3578,数字的用处可真多!

  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现在,许多商店都打折,正巧,我们刚刚学*了打折,所以购买打折商品方便多了。打折,其实就是那些卖东西的老板为了多销售一些商品的手段。商店有时降价出售的商品,叫做打折扣销售,通称“打折”。几折表示十分之几,也就百分之十。

  今天,我去买书店买书,原价17元,打九折,我一想,这还不简单么,17×90﹪=15。3。虽然便宜了,可是,不要被自己的`眼睛蒙骗了,商家个个都非常有心计。今天我去书店不仅仅买了书,还懂得了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所以一定要好好学*数学。

  在小学生活的六年里,我学过许多科目,诸如:语文、数学、英语、自然、音乐……但我最喜欢的科目还是数学。

  从五年级下学期开始,咱们班的新数学老师——刘老师便带领咱们班以及二班一些数学成绩优异的学生创办了各班的数学小组。

  经过老师的挑选,咱们班的数学小组最后成立了。在组长陈俊峰的带领下,咱们班的裴祺、王思宇、张天成、诸正一、朱子棋、迟雪健、李梦雅和魏博维,在一齐学*,在一齐讨论。

  从开始活动的第一周开始,所有组员便开始用心地参加了活动。每个星期都由一位组员出一份试题,并在周五把它发给每位组员,作为周末的作业。并在第二周,由出题的同学把所有同学做的试卷收上来进行批改。同时在周五的中午,由他对试卷进行讲评。如此循环,咱们的数学小组活动了半年。

  度过了一个暑假,咱们又投入到了紧张的学*当中。这个学期,咱们的学*任务十分重,因为,咱们即将毕业,踏进中学的校门。由于,数学小组的组员都是班里的尖子生,每位组员都想考上一个重点中学。然而,在大部分重点中学考试时,总是以数学为主,所以,咱们务必再多做一些数学题。在组长陈俊峰的带领下,咱们还与二班的数学小组在一齐学*,在一齐讨论。从此以后的每一个周末,咱们班和二班便开始轮流出题。以后的每一张试卷,都有相当大的'难度,如果不去认真思考、试验是很难做出来的。所有组员们对数学小组都有了浓厚的兴趣,因为,在那里咱们能够学到很多的知识,做很多的练*题,提高自我的数学水*。所以,咱们每次用心参加活动,认证完成每周的试卷。这样,咱们的数学小组又活动了半年。

  度过了这个学期,咱们迎来了一个月的假期。以往的每个假期的数学作业都是把数学书上的题再做一遍,然而这个假期,数学刘老师认为咱们数学小组的同学做书上的题太简单了,便给我数学小组的同学出了一份特殊的作业——数学寒假B级作业。这套作业汇集了***杯的考题、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考试样题……所有组员都在寒假中认真地完成了这项作业。

  回到学校以后,咱们便对数学寒假B级作业进行讨论。如果有的题大家的答案都一致,咱们一代而过;如果有的题的答案有争议,咱们便开始了激烈的讨论,直到得出一个正确结果。

  在小学的六年生活中,在数学小组的活动里学会了许多知识,会做了许多题,为未来的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以后要更加努力地学*,争取在数学比赛中拿到名次,回报给我的老师,我的父母,我的数学小组……

  在小学生活的六年里,我学过许多科目,诸如:语文、数学、英语、自然、音乐……但我最喜欢的科目还是数学。

  从五年级下学期开始,我们班的新数学老师——刘老师便带领我们班以及二班一些数学成绩优异的学生创办了各班的数学小组。

  经过老师的挑选,我们班的数学小组最后成立了。在组长陈俊峰的带领下,我们班的裴祺、王思宇、张天成、诸正一、朱子棋、迟雪健、李梦雅和魏博维,在一齐学*,在一齐讨论。

  从开始活动的第一周开始,所有组员便开始用心地参加了活动。每个星期都由一位组员出一份试题,并在周五把它发给每位组员,作为周末的作业。并在第二周,由出题的同学把所有同学做的试卷收上来进行批改。同时在周五的中午,由他对试卷进行讲评。如此循环,我们的数学小组活动了半年。

  度过了一个暑假,我们又投入到了紧张的.学*当中。这个学期,我们的学*任务十分重,因为,我们即将毕业,踏进中学的校门。由于,数学小组的组员都是班里的尖子生,每位组员都想考上一个重点中学。然而,在大部分重点中学考试时,总是以数学为主,所以,我们务必再多做一些数学题。在组长陈俊峰的带领下,我们还与二班的数学小组在一齐学*,在一齐讨论。从此以后的每一个周末,我们班和二班便开始轮流出题。以后的每一张试卷,都有相当大的难度,如果不去认真思考、试验是很难做出来的。所有组员们对数学小组都有了浓厚的兴趣,因为,在那里我们能够学到很多的知识,做很多的练*题,提高自我的数学水*。所以,我们每一次用心的参加活动,认真完成了每周的试卷。这样,我们的数学小组又活动了半年。

  度过了这一个学期,我们迎来了一个月的假期。以往的每一个假期的数学作业都是把数学书上的题再做一遍,然而这个假期,数学刘老师认为我们数学小组的同学做书上的题太简单了,便给我数学小组的同学出了一份特殊的作业——数学寒假B级作业。这套作业汇集了***杯的考题、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考试样题……所有组员都在寒假中认真地完成了这项作业。

  回到学校以后,我们便对数学寒假B级作业进行讨论。如果有的题大家的答案都一致,我们一代而过;如果有的题的答案有争议,我们便开始了激烈的讨论,直到得出一个正确结果。

  在小学的六年生活中,在数学小组的活动里学会了许多知识,会做了许多题,为未来的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以后要更加努力地学*,争取在数学比赛中拿到名次,回报给我的老师,我的父母,我的数学小组……

  同学们,在你们的数学学*中是否和我一样,有一些不经意的发现?现在我就来介绍我的几个发现,六年级寒假数学日记。

  如果要你算一个多位数乘5,你是不是准备列竖式?我却可以口算,因为我发现一个小诀窍。想知道吗?让我来告诉你:算48532×5的积,先找到这个数485320,再把它除以2,你会口算吗?242660这就是48532×5的积了。知道为什么吗?我把原来的数先扩大10倍,再缩小2倍,是不是相当于扩大5倍呀?你掌握这个小窍门了吗?

  同样的发现我还有:一个数乘1.5只要用它本身加上它的一半就可以了。(想想为什么?)一个数乘15呢?用刚才的方法再加一步——你已经想到了吧,再扩大10倍就好了!

  我还发现一个多位数,末两位符合这个要求:十位上十奇数,个位上是5,用它乘5,积的末两位肯定是75。我想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多位数的个位与5相乘得25,积的个位是5,向十位进2,而十位的奇数与5相乘的到的是几十五,这个5应该和个位进上来的5相加写在十位上,所以这个积的十位上肯定是7,个位上肯定是5。同样的道理,你不难推出,一个多位数十位上是偶数,个位上是5,它与5相乘,积的末两位肯定是25。

  这个发现能用我前面所说的一个数乘5的巧妙算法来解释吗?想想看,它们是一致的,因为这个数扩大10倍后,末两位是50,再除以2,可能百位上有余数1,与50合起来150÷2=75是末两位上的数字,也可能百位上没有余1,那么50÷2的商就是末两位上的数字。

  同学们,我的这个小发现是不是很微不足道?但我很自豪,这是我自己动脑筋观察和思考的结果。伟大的发现不是由这点点滴滴组成的吗?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做一个勤于思考、善于发现的人吧!

  谈谈对零的.认识

  零看上去很单调,就是没有,其实它非常地丰富,它隐藏了许多。在数学中零非常特殊,不管做什么题,你应该考虑零。

  在几何中,“0”经常被作为记号。

  “0”的特殊源于在一些概念或题里,比如每个有理数都有倒数,“0”却没有,有理数分为正数、负数。“0”,一个数就分为一类,这不特殊吗?在除数里,只有零不能作除数。零作被除数,不管除以什么数(“0”除外)都得零。

  往往我们会忽视零,但它却起着重要的责任。如,问等于几?有些人就不能联想到“0”。在数数时,有人就会忘掉零。如:不大于5不小于-5的整数有几个?有人就会定有8个。其实还有0。如:有哪些数的绝对值不大于本身?那就是正数和零(也可以称之为非负数)。

  零在生活中更量五彩斑斓。在期末后开家长会,老师那里登记的犯错本给家长看时,我们都希望自己的那一格记着“0”,这表示我们没有犯过错,家长高兴,我们高兴。但是在卷子上我们都不希望看到这个数或接*这个数的整正数,否则回家的日子就难过了。在比赛中,谁都不希望得到“0”,小学六年级作文《六年级寒假数学日记》。

  零是丰富的。我认为零在题中是陷井,大家以后做题时应考虑零。零在不同的场合也能使人的情绪改变。它是美妙而又丰富的。

  对0的认识

  0是一个奇妙的数字,又是一个中学生经常遇见的“老朋友”了,计算,概念,都要遇见。

  首先,0表示什么也没有,简直可称得上是数字里面的“沙漠”,0也是一个奇怪的数字,放在体积、面积、重量、速度、路程等所有单位里面,都表示没有,以表示时间、一个人的年龄、赛跑的刚开始、起点。

  在数学王国数字库自然数里面,以有0的身影,它当然是最小的。没有0,便没有一毓的自然数,因为0是自然数的起点。

  在计算里,0乘以任何一个数,包括负数、分数、0都,0的绝对值也等于0,在有理数中,它的绝对值是最小的,0除以任何一个数都,0加上一个数,仍得那个数,如:0+1=1,0+1.8375=1.8375。0减去一个数,得那个数的相反数,如:0-1=-1,0-87=-87。

  在数轴中,0为原点,也为边界线,把正负两大数分开,0为什么奇妙呢?因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只是一个整数,当0和正数在一起时,叫非负数,和负数在一起时,叫非正数,数轴上,0又为我们判断正负数大小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右边为正数,左边为负数,右边的数始终比左边大,说明正数大于负数,0大于负数,却小于正数。

  在几何中,0度角表示一条射线,它并没有角,也没有度数,0*方米,表示没有面积,0米长,表示没有高度。0斤重,表示没有质量,0立方米,表示没有体积。

  在地形中,0表示海*面,0以上表示高出海*面,0以下表示低于海*面,中国新疆有一155米的盆地,它是低于海*面155米,中国**有8848米的珠峰,它高于海*面8848米。

  今天中午,为了能把筷子体积测得更准确,我叫爸爸从化学室拿了一个细长的量筒,刻度单位更小,每个单位只有1立方厘米。此时,我似乎感觉到了胜利在向我招手,真可谓万事具备,只差动手实验了。

  首先,我用铅笔在一次性筷子上划了一道分界线,将筷子*均分成两段,并用水浸泡,以免筷子在测定过程中洗水。随后,将筷子插入量筒中,并用滴管将水滴入量筒中,让量筒内的水涨到筷子的分界线上,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8毫升)后,将筷子从量筒内取出,再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4.5毫升),前后两次水位刻度之差就是这一部分筷子的体积,即3.5立方厘米。用同样的方法,我又测量了筷子另一部分的体积是5立方厘米,两次测定结果相加得到这双筷子的体积为8.5立方厘米。当我得到这个结果时,我兴奋地叫了,此时的我是多么自豪、多么骄傲啊!

  接着,我又按每人一天使用3双计算出了我们学校(1500人)及全国(12亿)一年消耗的一次性筷子量,分别是13.96立方米和11169000立方米。结果使我大吃一惊,每年竟有这么多的木料做成一次性筷子被浪费了,真是太可惜!在此,我呼吁在校的同学,不!是全国人民,也不!应该是全世界的每个人都不要再使用一次性筷子了,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好我们的森林资源,使我们共有的地球环境更加美好,让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呼吸到干净、清新的空气

  前几天,我和妈妈去商店买东西。


六年级数学日记菁选(扩展7)

——六年级数学日记菁选

【精品】六年级数学日记三篇

  很快一天又过去了,我们一定有不少所感触的事情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日记了。快来参考日记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六年级数学日记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今日,我们又遇到了我们的“老朋友”百分数。我们先温*一下“老朋友”百分数吧,因为“温故而知新”嘛!以前我们主要学了两种百分数的应用,第一种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解决办法: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等于百分之几;第二种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今日我们将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

  我们和和蔼可亲的张教师慢慢地去探索里面的奥秘,我们探索得没什么收获,张教师看到我们,教了我们一些小道理,又使出了张教师的老办法“分析题目”,我们将分析题目了起来,例如书上的“盒子中有45立方厘米的水,结成冰后,冰的体积约为50立方厘米。冰的体积比原先水的体积约增加了百分之几”我们按照张教师的`办法,把问题中的“冰的体积”和“原先水的体积”还有“百分之几”用长方形框了起来,又在“比”和“约增加了”下头画了三角形,又在“冰的体积”下写上了50立方厘米,在题目中的“45立方厘米的水”上写了单位“1”。这样,我们慢慢地去探索了,我们明白了求这道题的方法,求这道题的方法就是:先求相差,再用相差除以单位“1”。在这些基础中,我们要注意要找准单位“1”,找准后,这道题你就正确了一半了!

  “老朋友”百分数又回来了,我们将再次探索这一位“老朋友”。

  6月8日星期日晴

  今天我们去买菜,我们买了2斤黄瓜、1斤西红柿,还有2斤我最爱吃的土豆。回来的路上爸爸问我:“黄瓜正好有4只,咱们一家三口,妈妈不吃黄瓜,我们两个人每人吃几只?我想起了以前学的'除法,我说:“4÷2=2,每人吃两只。”爸爸点了点头,笑着说:“你算得真对!”

  今天很高兴,不仅跟着爸爸去买了菜,而且还会算数了,真是太好了。

  学校的数学题不难,题都会做,但是拿到满分的时候却不多,不是除和除以没看清,就是忘写单位名称,要不然就是计算有误,总是扣个一两分。问问同学,不少人和我同病相怜答卷时潇潇洒洒,发卷后后悔不已。这问题归根到底,就是不认真!

  计算和审题是个难啃的骨头,为了它,老师可费尽了心思。比如做百分数题时为了让我们找好单位1,老师绞尽脑汁想出个好方法:先判断1是否已知或间接已知,如果已知则用乘法,未知则用除法或方程,并且要一字一句的审,标出易错的地方。这方法实施了没几天,则在审题方面大有改观。

  可是好景不长,由于这样审题太麻烦,耽误时间,没几天又开始犯老毛病,做题屡屡出错,无论老师如何嘱咐、三令五申,还是有不少同学栽跟头。因为考试出错毕竟是少数,大家老怀有侥幸心理,而且总想快点做完,不愿意落在后面。慢工出细活,速度一快,错误也就接踵而来。

  其实,考试时间很充裕,完全可以做得仔细些,就算是*时,成绩不很重要,但最起码也要做到认真,我们的老师做题时都圈圈点点,更何况我们呢?

  老师经常说:认真可以弥补我们身上的许多不足。真的.是如此,或许一些学*不太好的同学因为认真而给了自己更多成功的机会,少丢了许多分数,而我们这些自作聪明的小马虎却在做题时给自己判了死刑。


六年级数学日记菁选(扩展8)

——六年级数学日记菁选

有关六年级数学日记四篇

  时间过得真快,一天又过去了,我们一定有不少所感触的事情吧,不如趁现在好好写一篇日记。好的日记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六年级数学日记4篇,欢迎大家分享。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数学寒假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后。这道题是这样的: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面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求它的'体积。

  我见了,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的面积,要求体积还必须知道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这可怎么入手啊!

  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妈妈来了。妈妈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对方程这种方法还不是很熟悉。于是,妈妈又教我另一种方法: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出了许多数字,如:3、5、7、11等一类的质数,接着我们开始排除,然后我们发现只剩下11和19这两个数字。这时,我想:这两个数中有一个是题中长方体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长;一个则是长方体正面,上面除以另外一条棱长(且长度都为质数)之和。于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

  最后我得到了结果,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19=2+1711×2×17=37。

  在小学生活的六年里,我学过许多科目,诸如:语文、数学、英语、自然、音乐……但我最喜欢的科目还是数学。

  从五年级下学期开始,我们班的新数学老师——刘老师便带领我们班以及二班一些数学成绩优异的学生创办了各班的数学小组。

  经过老师的挑选,我们班的数学小组最后成立了。在组长陈俊峰的带领下,我们班的裴祺、王思宇、张天成、诸正一、朱子棋、迟雪健、李梦雅和魏博维,在一齐学*,在一齐讨论。

  从开始活动的第一周开始,所有组员便开始用心地参加了活动。每个星期都由一位组员出一份试题,并在周五把它发给每位组员,作为周末的作业。并在第二周,由出题的同学把所有同学做的试卷收上来进行批改。同时在周五的中午,由他对试卷进行讲评。如此循环,我们的数学小组活动了半年。

  度过了一个暑假,我们又投入到了紧张的学*当中。这个学期,我们的学*任务十分重,因为,我们即将毕业,踏进中学的校门。由于,数学小组的组员都是班里的尖子生,每位组员都想考上一个重点中学。然而,在大部分重点中学考试时,总是以数学为主,所以,我们务必再多做一些数学题。在组长陈俊峰的带领下,我们还与二班的数学小组在一齐学*,在一齐讨论。从此以后的每一个周末,我们班和二班便开始轮流出题。以后的每一张试卷,都有相当大的难度,如果不去认真思考、试验是很难做出来的。所有组员们对数学小组都有了浓厚的兴趣,因为,在那里我们能够学到很多的知识,做很多的练*题,提高自我的数学水*。所以,我们每一次用心的参加活动,认真完成了每周的`试卷。这样,我们的数学小组又活动了半年。

  度过了这一个学期,我们迎来了一个月的假期。以往的每一个假期的数学作业都是把数学书上的题再做一遍,然而这个假期,数学刘老师认为我们数学小组的同学做书上的题太简单了,便给我数学小组的同学出了一份特殊的作业——数学寒假B级作业。这套作业汇集了***杯的考题、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考试样题……所有组员都在寒假中认真地完成了这项作业。

  回到学校以后,我们便对数学寒假B级作业进行讨论。如果有的题大家的答案都一致,我们一代而过;如果有的题的答案有争议,我们便开始了激烈的讨论,直到得出一个正确结果。

  在小学的六年生活中,在数学小组的活动里学会了许多知识,会做了许多题,为未来的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以后要更加努力地学*,争取在数学比赛中拿到名次,回报给我的老师,我的父母,我的数学小组……

  以前,我总以为“倒数”,就是把这个数倒过来,例如:“6”的倒数是“9”。后来,通过学*了倒数,我才知道原来倒数就是“两个数的乘积为1,那么这两个数就互为倒数”。

  如果要求出3的倒数,就可以用这个方法,1÷3=1/3,所以3的倒数是1/3。

  那么,我就有疑问了,“0。4”的倒数又是什么呢?是“4”吗?后来,我尝试求4的`倒数,根据以上方法,4的倒数应该是1/4,即是0。25。哦,我恍然大悟,那就应该把0。4化成分数2/5,所以就有了1÷2/5=5/2,0。4的倒数是5/2。

  这样,我又觉得奇怪了,“1”的倒数又是多少呢?那“0”的倒数呢?我借助倒数的概念,试图去求1÷1=1,所以1的倒数就是它的本身。可是0不可以作除数,那么0的倒数是。哦,0是没有倒数的。

  原来学*“倒数”,靠的不是死记硬背,只要用心去“玩”,就可以转到数学的小宇宙,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以前,我一直都对自己的数学成绩不稳定而烦恼。因为每次考试我总不能如愿拿到100分。每次考得不好,回家总是要遭到对我数学要求很高的爸爸的质问,而我却找不出理由解释。因为错的题目都不是难题。可见,我是败在“粗心”上啦!所以,我一直都在苦苦的寻找着克服“粗心”毛病的'好方法,我可不想每次都遭爸爸的拷问。

  我不敢相信,我找了将*一年多的方法竟然在一次数学考试后找到啦!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在今天数学期中考试中,曹老师在考前一再提醒我们,每个题都要要打打草稿再写到试卷上去,检查时也得在草稿纸上再算一次。开始考了,我认真的答着题,当然,也不忘老师的提醒,在草稿纸上一笔一划的写着算式,还不时请尺子来帮忙。我把每一道题都在草稿纸上算两三遍,再验算一次。为了保险,每一道应用题,我都把过程写了下来,每写一步,先想想理由,再写下一步。为了使自己看得清草稿,我一改往日的乱写乱画,草稿纸上的字也写得工工整整的。我时而闭眼冥思,时而低头默想。哈!终于顺利答完了试卷!我长吁了一口气!一看时间,还有15分钟,我觉得应该再检查一遍,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嘛。我又拿起尺子和铅笔,又慢慢地琢磨起每一题来。收完卷,老师又收了草稿纸。只听曹老师一个劲的表扬我,说我的草稿书写得很工整,考得应该不错!我有点胜利在望的感觉!

  试卷发下来了,我的数学果然考了100分!我内心一阵狂喜!看样子打好草稿真是一种克服粗心的好办法!后来我总结了经验,以后做题,每写一步,都要认真思考,一步三回头,发现错误,就会立即改正。不然,当你走完全程时,再回过头来找错误,可就难得多了,而且更重要的是,草稿不仅要写,而且要认真写,这样你的心也会随之静下来。如果你的草稿乱写乱画,那你可能啥都看不清,就算看得清,也要费很长时间去辨别。有了这把金钥匙,我再也不用担心“粗心”这个“大敌人”啦!

相关词条